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马克思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马克思

相关日志

从培根、马克思论世界三大发明到 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系列学习札记(5A) 注释与文
DingXingFu 2020-10-5 14:34
从培根、马克思论世界三大发明到 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 ——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 系列学习札记( 5A ) 注释与文献 丁兴富 20160103-30 20170328 注释 【 1 】仓孝和( 1988 )《自然科学史简编》第 267 页;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 4 卷第 2 分册《机械工程》,第 6-7 页;转引自华觉明( 2008 )中国不仅仅有四大发明 —— 中国 24 大发明评述。 仓孝和在《自然科学史简编》( 1988 )中的上述引证是在 1949 年后的中文科技史研究文献中最早的,当然,他是引用了李约瑟的上述著作(详见本注下面两处说明)。 仓孝和( DXF ) 郑州中牟人( 1923-1984 )。 1978-1981 ( 1983 ?)年任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所长(参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网站“列任领导”)。参与创建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任副理事长。 1983-1984 年任北京 师范学院 (现 首都师范大学 )院长(参见“首都师范大学”网站“列届领导”)。著有《 自然科学史 讲槁》、《 自然科学史 简编》( 1988 )等,为我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参见百度百科“仓孝和”) 杰罗姆 · 卡丹( Jerome Candan, 1501—1576 ) 西方著名的“卡丹环”就是以杰罗姆(杰)· 卡丹 的姓氏命名的,而据 张鷟 (zhuó) 《朝野佥 (qiān ) 载》(公元 692 年)记载:有人向女皇武则天献上的 “ 木制暖炉 ”“ 木火通,铁盏盛火,辗转不翻 ” ,推测应该类似卡丹环,且比西方早了 800 多年) (原文 1700 年,疑有误。 ——DXF )。(李约瑟著陈立夫主译( 1977 )《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第八册(台湾商务印书馆,繁体竖排本)第 390-408 页)。 —— ( 1 )意大利数学家杰卡丹( Candan Jerome , 1501—1576 )何以在 1550 年能率先得出其评价?特别是如何认定它们是中国古代的发明,又如何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卡丹到过中国吗?他是否懂汉语、是汉学家吗?他与谁交往?接触过中国古代文献吗? —— ( 2 )仓孝和又是如何考证到意大利数学家 杰罗姆· 卡丹( Candan Jerome , 1501—1576 )的(以及对 简·博定( Jean Bodin ) )上述评价的?从 仓孝和( 1988 )《自然科学史简编》第 267 页的注释“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 4 卷第 2 分册《机械工程》,第 6-7 页”表明了他 是引用了李约瑟的研究成果。 他或者他人做过更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吗? —— ( 3 )简·博定( Jean Bodin )的简历? 仓孝和或李约瑟是如何叙述博定的? 【 2 】培根( 1620 )《新工具》,许宝騤译,商务印书馆 1984 年中文版,第 103 页;转引自王渝生( 2012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 1949 年前、后,中文文献中对弗兰西斯·培根关于三大发明的引证最早是由谁在哪年提出的?是李约瑟的 《中国科学技术史》 吗?又是哪位中国学者? 【 3 】罗吉尔·培根和 弗兰西斯 · 培根( DXF ) 英国思想史上出现过两位培根,一位是 13 世纪的 罗吉尔 · 培根【 4 】,另一位是 16-17 世纪的 弗兰西斯 · 培根。他们虽然相隔 3 个半世纪,但都是倡导和论证近代实验科学的经验论哲学思想基础的先驱,在世界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的首创者是 弗兰西斯 · 培根,率先提出并论证世界三大发明及其重大历史意义的也是 弗兰西斯 · 培根【 5 】。 【 4 】罗吉尔 · 培根( Roger Bacon , 1214 年- 1294 年)( DXF ) 13 世纪的英国 哲学家 、 方济各会 修士、 炼金术士 。 他学识渊博,著作涉及当时所知的各门类知识,并对 阿拉伯世界 的科学进展十分熟悉。 罗吉尔·培根提倡经验主义,主张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几乎可以说是 350 年后弗兰西斯 · 培根的思想先驱。罗吉尔 · 培根的主要著述是他为同时代的教宗克莱芒四世奉命写作的《大著作》、《小著作》和《第三著作》。 该部书包含了当时各科学术,并阐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仅完成了大纲)。可惜克莱芒四世于 1268 年去世,没能看到该书。(维基百科“罗吉尔 · 培根”) 【 5 】 弗兰西斯 · 培根( Francis Bacon , 1561 年 1 月 22 日- 1626 年 4 月 9 日) ( DXF ) 英国 16-17 世纪著名的古典经验论哲学家,近现代实验科学思想的奠基人,自诩要做“科学上的哥伦布”。一生从事写作的未完成著作《学术的伟大复兴》原定六部, 1605 年出版了第一部 “ 导论 ” 《学术的进展》, 1620 年出版的第二部《新工具》,最完整,但没有完成。其余部分都未能完成出版。培根是第一个意识到科学及其方法论的历史意义及其在人类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的人,他提出的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 归纳法 为核心的经验论的科学认识理论,逐渐为世人认同,为进一步挣脱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思想束缚,为近代科学的萌芽和发展开辟了道路。培根批判了阻碍人类认识和科学知识发展的“四大偶像”,倡导从经验出发,研究自然和事实本身,强调“知识是存在的反映”。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按照他的学说,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第 163 页)培根请求当时的英王 詹姆斯一世 颁布命令去搜集各个领域的知识。他认为把大量事实搜集起来是他的方法的首要要求,只要有一部篇幅六倍于老普林尼的《自然史》那样的 百科全书 ,他就可以解释自然界的所有现象。培根的独创之见起初没有得到重视和认同,直到十九世纪由于 地质科学 和 生物科学 中 进化论 学说的发展,培根基于观察和实验的定性-归纳方法才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培根的经验论认识论也有明显缺陷和局限:他对科学方法上使用的 数学 和 演绎法 采取不信任态度。在评价培根的方法论时,马克思恩格斯曾说: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的方法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和重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第 163 页) 培根倡导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对世界近现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培根重视感性经验,重视科学实验,和中世纪神学以及经院哲学强调先验的神启和信仰正好相反,他的哲学本质上是反对神学和经院哲学的。美国学者 威尔 · 杜兰 ( Will Durant )的《 世界文明史 》指出:在《学术的进展》、《新工具》、《新大西岛》( 1624 )等培根的现存著作中确实没有出现这个命题,但在他的《沉思录》( Meditations Sacrae )的片断中却留下了上述名言,其拉丁文是:“ Ipsa Scientia Potestas Est ”( “ 知识就是力量 ” )。这个《沉思录》没有公开发表,所以,人们通常只知道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至于在哪里说的就不得而知了。 培根认为对 自然 的科学理解和技术控制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是运用科学方法的成果。培根对 印刷 、 火药 和 罗盘 的 发明 非常重视。他以这三种 发明 为例,证明近代人比 古希腊 人的知识高明得多。培根说:“因此,促进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新科学方法,首先要求的就是去寻找新的原理、新的操作程序和新的事实。这类原理和事实可在技术知识中找到,也可在实验科学中找到。当我们理解了这些原理和知识以后,它们就会导致技术上和科学上的新应用。”(培根( 1620 )《新工具》。后人马克思,李约瑟转均引证了培根论“三大发明”?) 培根的思想可以从他对人类同蜘蛛、蚂蚁和蜜蜂的生存活动状态的浅显的类比陈述中得到了解。他认为,真正的人类认识和科学知识只有在对客观事物的研究中,即是说从经验中,寻找可靠的(非幻想和偏见的)、合理的(可解释可理解可控制的)、系统的(包括各个领域的整体的)科学知识原理和技术应用方法。而不可像蜘蛛那样只知从自己肚里吐丝布网,完全脱离实际地构造一套先天的知识体系;当然,人类也不可像蚂蚁那样只知搜集和堆积简单的零碎的经验事实;而要像蜜蜂那样从花园里采集材料,进行加工和转化,完成筑巢、采蜜和酿蜜。但是,上述类比只有部分的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大意如此,我在这里进行了阐述发挥,出处待查):人类早期的建筑尽管大多不如蜂巢精美规范,但人类在施工前已经在头脑中、在思想上已经设计规划预见了将要变成现实的建筑物,并且通常能利用某种物质材料事先描画出这个世上尚不存在的建筑物的图像以便交流、修改、论证、完善,并指导施工。而蜜蜂筑巢、采蜜和酿蜜则是在生物进化中形成的该物种的先天本能,其个体并没有在其意识中有过设计规划的思想活动。蜘蛛的吐丝布网和俘获食用猎物,蚂蚁的蚁穴构建与食物储存及其社会分工合作,蜜蜂的筑巢酿蜜及其社会分工合作,也都需要与它们所处现实环境协调,做出各种变通和应对。昆虫的生存行为活动方式主要可归结为这些物种在先天本能驱使下的无意识活动,但难道就没有基于后天经验认识而采取的行为应变功能?总之,所有这些昆虫的生存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来自物种本能即先天禀赋,又有多少成分来自后天经验获得的认识知识原理及其技术应用(可不可以这样说?)这还有待当代生物学特别是遗传学以及动物认知科学的研究探索。所以,简单的类比是富有启发的,但同时也是充满危险的。 此外,培根表现出对数学,逻辑,演绎法及论证的不信任,对经验论与归纳法局限的无知,对人类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建构性质及其面对的困惑和挑战所知不多,等等。当然,这是时代局限和个人特质所致。 中世纪和近代初期,类似普林尼的《自然史》那样的类书、 百科全书 可能充满各类事实、知识,里面有可能记载着种种科学技术发明 ? (维基百科“ 弗兰西斯 · 培根” ) 【 6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 4 卷第 2 分册《机械工程》,第 6-7 页;转引自华觉明( 2008 )中国不仅仅有四大发明 —— 中国 24 大发明评述。看来,对 施特拉丹乌斯《新著》( 1638 )关于世界九大重大发现和发明(包括三大发明)的引证也来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 7 】 沃尔特·亨利·麦都思( 1838 )《中国的现状和传教展望》( Walter Henry Medhurst (1838) China, its State and Prospects p101-107 )。(转引自维基百科:四大发明,百度百科:四大发明;百度百科:麦都思)。 【 8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7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中文版,第 427 页 。转引自 王渝生( 2012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华觉明( 2008 )中国不仅仅有四大发明 —— 中国 24 大发明评述; 江晓原( 20110911 ) 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 。 1949 年前、后,中文文献对卡尔·马克思关于三大发明的引证最早是由谁在哪年提出的?是李约瑟的 《中国科学技术史》 吗? 【 9 】 恩格斯 ( 1863 )《 德国农民战争 》。 【 10 】 Joseph Edkins (1884) Religion in China , p2 London. ( 艾约瑟 ( 1884 ) 《中国的宗教》)。转引自维基百科:四大发明。 【 11 】 韩琦( 1999 )《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列入《东学西渐丛书》。第 135 页。转引自维基百科:三大发明。 【 12 】 张国荣( 2012 )民族主义与历史知识的重构。 【 13 】维基百科“李约瑟”和百度百科“李约瑟”。此外可参考北京圣碟科贸有限公司制作(年份不详,作者匿名)的《李约瑟传》。 【 14 】 “维基百科:中华科学文明史”( Wikipedia: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李约瑟研究院( Needhan Research Institute )网站上的中华科学文明史系列丛书(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Series )网页。参见陈方正( 2009 )《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导论”第 19 页。 中国大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维佳提供的有关中文资料可参见江晓原( 2001 )“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一文。 早在 1974 年,台湾“李约瑟氏《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编译委员会”已将当时出版的 SCC 15 个分册全部译成出版。 到 1990 年,中国科学界和出版界为李约瑟 90 寿辰准备的献礼便是: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组织新译的 SCC 第 1 卷导论、第 2 卷科学思想史和第 5 卷第 1 分册的中文本。 几年来,“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委员会”正抓紧时间紧张工作,以加速这部巨著的早日面世。(北京圣碟科贸有限公司制作《李约瑟传》第 152 页。 【 15 】 《中国:发现与发明的国度》,陈养正等译, 21 世纪出版社, 1995 ,页 11 。转引自江晓原( 2001 )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纪念李约瑟诞辰一百周年”。) 罗伯特·坦普尔( Robert K. G. Temple , 1945 年 - ),美国肯塔基路易斯维尔大学人文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客座教授,中国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拥有梵语和东方学的学位。因其部分观点贬低西方文明,而遭到一些人的抨击,称其为 “ 民间科学爱好者 ” ,写有《水晶太阳之谜》、《 天狼星之谜 》(该书最著名,主张 多贡人 与 天狼星 来的外星人有接触。)等书,遭到科学界、史学界的指责,国际主流学术界不承认其观点。 坦普尔在 1986 年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访问中国时出版的畅销书《 中国的 100 个世界第一 》( The Genius of China: 3,000 Years of Science,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是基于 李约瑟 《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提炼出来的浓缩本。 李约瑟 对该书表示欢迎(“ warm welcome ”),并作长达 3 页的序言。此书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奖、纽约科学院奖等 5 项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机关报“ The UNESCO Courier ”在 1988 年曾专文介绍此书:“ The Chinese Scientific Genius ”,向全世界推荐。此后,此书被翻译成 43 种文字。 该书有两种中文译本, 1995 年译本由 21 世纪出版社出版,书名为《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书首有 中国科学院 院长 卢嘉锡 写的序言,中国工程院院长、 两弹一星元勋 朱光亚 院士题词。 2003 年再度翻译成中文,由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书名为《中国的创造精神——中国的 100 个世界第一》,并被列入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也有个别学者认为,书中提到的 麦卡托投影法 、 西门子炼钢法 、 蒸汽机 、 来福枪 、 多节火箭 、 白兰地 、 太阳风 、 舵 、 跳伞 、 运河 等被他们认为是中国人最早发明、发现,但事实非如此,或领先时间也无如此长,如 太阳黑子 、 贾宪三角形 、 石油 、 炼钢 等,还有一位学者批评此书颇多穿凿附会。李约瑟本人后来在《北京评论》( Beijing Review )上撰文对该书进行了批评:犯了“某些错误 …… 还有许多陈述我希望看到的是很不同的表达”( some mistakes ... and various statements that I would like to have seen expressed rather differently )。(维基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史”) 【 16 】 科林·罗南( Colin A. Ronan )著,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江晓原策划)《中华科学文明史》( The Shorter Science civilisation in China )共 5 卷。上海人民出版社自 2001 年 12 月至 2003 年 7 月出版。 【 17 】 李约瑟演说原文收入《回顾我们的时代》一书,由伦敦阿兰 · 温盖特有限公司刊行;转引自 华觉明( 2008 )中国不仅仅有四大发明 —— 中国 24 大发明评述。 【 18 】 贝尔纳著伍况甫译( 1959 )《历史上的科学》(中文版)。 贝尔纳( J.Bernal,1901-1971 ) , 出生于爱尔兰,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著名科学家与科学史家。作品有《科学的社会功能》、《历史上的科学》等。 总目录 中文版序 关于附注和参考文献 致谢词 序 第二版序 第 1 篇 科学的出现和科学的特性 第一章导言 第 2 篇 古代世界中的科学 导言 第二章初期人类社会 : 旧石器时代 第三章农业和文化 第四章铁器时代 : 古典文化 第三篇 信仰时代的科学 导言 第五章在过渡到封建制度中的科学 第六章中世纪的科学和技术 第四篇 现代科学的诞生 导言 第七章科学革命 第五篇 科学和工业 导言 第八章工业革命的前因与后果 第九章十八 ? 十九两世纪各门科学的发展 第六篇 现代科学 导言 第十章二十世纪中的物理科学 第十一章二十世纪的生物科学 第十二章历史上的社会科学 第十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科学 第七篇 结论 第十四章科学和历史 参考文献 第二版附注 声明 SCIENCEINHISTORY 插图·地图·表等目录 文中插图 1. 原始工艺 2. 编篮技术对于装饰艺术的影响 3. 勒克米尔 (Rekhmire) 陵墓上的埃及技术 ( 约公元前 1470 年 ) 4. 早期文明的技术 5. 单式及复式蒸馏塔示意图 6. 中世纪的实践和理论 7. 早期中国的技术和科学 8. 文艺复兴的科学和工艺 9. 文艺复兴时代的工艺学 : 列昂纳多 ? 达 ? 芬奇 10. 文艺复兴时代的工艺和科学中的大炮 11. 仪器和机器图 12. 十八世纪的工艺和科学 13. 十九世纪的工艺学 14. 十九世纪的化学和物理学 15. 卢瑟福研究放射现象的两个有决定意义的实验 图版 1. 由宇宙线所产生并由乳胶照相所记录的原子核蜕变 2. 碳化硅晶体的生 3. 晶体的 X 射线衍射 4. 电子显微镜的用途 地图 1. 文明的开始 2. 过渡到封建制度时的世界 3. 中世纪的欧洲 4. 科学的和工业的欧洲 5. 今日的世界 表 1. 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起源 2. 古典时代的技术和科学 3. 科学和封建制度 : 希腊遗产被拯救 4. 科学革命 5. 科学和资本主义 6. 二十世纪的各门物理科学 7. 二十世纪的生物学 8. 历史上的科学 SCIENCE IN HISTORY 目录 ( 卷一 ) 中文版序 i 关于附注和参考文献 iii 致谢词 v 序 vii 第二版序 xvii 第 1 篇科学的出现和科学的特性 1 第一章导言 3 1.1 科学作为一种建制 8 1.2 科学的方法 11 1.3 累积的科学传统 19 1.4 科学和生产手段 23 1.5 作为观念来源的自然科学 28 1.6 科学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31 第 2 篇古代世界中的科学 35 导言 37 第二章初期人类社会 : 旧石器时代 40 2.1 社会的起源 40 2.2 原始生活的物质基础 41 2.3 原始生活的社会基础 45 2.4 唯理科学的起源 50 2.5 环境的变迁 52 2.6 社会组织和观念 56 2.7 原始人的成就 58 第三章农业和文化 60 3.1 走向生产经济 60 3.2 文明 67 3.3 文明中的各种技术 73 3.4 数量科学的起源 78 3.5 早期科学的阶级性起源 86 3.6 最初各期文明的成功和失败 90 3.7 文明的传播 95 3.8 初期文明的遗产 98 第四章铁器时代 : 古典文化 99 4.1 铁器时代各地文化的起源 100 4.2 铁器时代的城市 104 4.3 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 107 4.4 希腊人 109 4.5 早期希腊科学 116 4.6 雅典的成就 132 4.7 亚历山大的帝国 147 4.8 罗马和经典科学的衰落 161 4.9 古典世界的遗产 168 第 3 篇信仰时代的科学 177 导 . 言 179 第五章在过渡到封建制度中的科学 182 5.1 罗马帝国灭亡后文明的一些发展 182 5.2 信仰时代 185 5.3 教条和科学 190 5.4 对希腊主义的反应 192 5.5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兴起 197 5.6 伊斯兰教科学 201 5.7 伊斯兰教文化的衰落 209 第六章中世纪的科学和技术 214 6.1 西欧的黑暗时代 214 6.2 封建制度 216 6.3 中世纪的教会 220 6.4 经院哲学派和大学 223 6.5 中世纪的科学 228 6.6 新技术改变中世纪经济 234 6.7 中世纪晚期经济的发展 247 6.8 中世纪的成就 250 参考文献 257 第二版附注 267 声 . 明 279 插图·地图·表等目录 文中插图 1. 原始工艺 54 2. 编篮技术对于装饰艺术的影响 65 3. 勒克米尔 (Rekhmire) 陵墓上的埃及技术 ( 约公元前 1470 年 ) 80 4. 早期文明的技术 154 5. 单式及复式蒸馏塔示意图 208 6. 中世纪的实践和理论 231 7. 早期中国的技术和科学 237 地 . 图 1. 文明的开始 174 2. 过渡到封建制度时的世界 212 3. 中世纪的欧洲 254 表 1. 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起源 170 2. 古典时代的技术和科学 172 3. 科学和封建制度 : 希腊遗产被拯救 252 贝尔纳的科学史研究侧重马克思主义的外史研究方法,即主要应用科学概念理论体系之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其历史发展来诠释科学的发生与发展,而对科学自身的概念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论及其内在逻辑的发展的研究探讨反而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贝尔纳走的是与李约瑟解答李约瑟难题相似或相近的道路。作为与李约瑟几乎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与科学史家,俩人显然都受到 20 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强大影响并在他们的科学史研究中产生了决定性的方法论取向。不仅在前苏联和中国,而且在西方, 20 世纪的科学史研究(恐怕不止是自然科学史,而且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史)中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是明显的 【 19 】 亨廷顿及其文明冲突论。当代国际思潮中极富盛名的文明冲突论是美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 ) 首创的。 1993 年夏季号《外交》( Foreign Affairs )季刊发表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 亨廷顿 的《文明的冲突?》《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 》一文,提出了后来一直在许多国家的政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文明冲突”理论。亨廷顿本人随后集中不断发表文章和出版专著(代表作有《不是文明,又是什么?》,《西方文明:是特有的,不是普遍的》,以及专著《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 1996 )),为文明冲突论申辩和诠释。亨廷顿其它两本影响巨大的论著是其理论的奠基之作《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提出了 第三世界国家 走向现代化的 “ 强政府理论 ” )以及《第三波: 20 世纪末民主化浪潮》( 1991 )。 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 ) ,出生于 1927 年 8 月 18 日。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十六岁考入 耶鲁大学 两年半后旋即因 “ 成绩特优 ” 毕业,后赴 芝加哥大学 攻读硕士, 1951 年年仅二十三岁的亨廷顿在 哈佛大学 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现任 哈佛 大学阿尔伯特 · 魏斯 赫德 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 · 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 外交政策 》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美国政治学会会长。亨廷顿在国际政治方面著述颇丰,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是其理论的奠基之作,该书从 第三世界 各国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 第三世界国家 走向现代化的 “ 强政府理论 ” ,其要义是,第三世界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变革的过程中,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舍此无他路可走。所谓强大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府参与和政府制度化的政府。亨廷顿在这本书中卓越的理论贡献使得该书成为研究现代化理论的经典之作。 1991 年, 亨廷顿 出版了《第三波: 20 世纪末民主化浪潮》,探讨了在他看来是 20 世纪后期的一项重要的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全球性的政治发展的状况,即发生在 1974 —— 1990 年期间的全球民主化浪潮。亨廷顿指出,从 1974 年 葡萄牙 走上 民主化 的道路开始,大约 30 个国家由非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到民主政治体制,相继走上了民主道路。民主制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急速成长,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壮观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变迁。他认为,在第三波之后 20 年的今天,民主化的条件远比以前有利得多,西方自由民族国家的各国政府在促进全球民主化方面都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共产国际已经寿终正寝,现在该是建立民主国际的时候了。 1996 年,亨廷顿出版了《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 “ 文明冲突论 ” 。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 中华文明 、日本文明、 印度文明 、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 “ 文明的冲突 ” 。除上述著作外,亨廷顿的主要著作还有《 难以抉择 》、《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国政治 》、《现代社会中的权威政治》、《 民主的危机 》等。 2008 年 12 月 24 日,亨廷顿在 马萨诸塞州 逝世,享年 81 岁。(“百度百科·文明冲突论”) 【 20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0 )《人类文明史——科学与文化发展:从 7 世纪到 16 世纪》认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雕版印刷术”四大发明源自中国(第 4 卷第 443-5 页)。 ( Al-Bakhit, M. A., Bazin, L. , Cissoko, S. M., Asimov, M. S., Gieysztor, A., History of Humanity-Scientif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Seventh to the Sixteenth Century (Vol 4) p.443-5, Unesco (May 2000). ISBN 978-92-3-102813-7 . )。转引自维基百科“四大发明”。 文献 艾约瑟 ( 1884 ) 《中国的宗教》( Joseph Edkins , Religion in China , p2 London, 1884 )。 北京圣碟科贸有限公司制作(年份不详,作者匿名)(不详)《李约瑟传》。 贝尔纳著伍况甫译( 1959 )《历史上的科学》(中文版)。 仓孝和( 1988 )《自然科学史简编》。 韩琦( 1999 )《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列入《东学西渐丛书》。第 135 页 亨廷顿 ( 1996 )《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中文版)(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 华觉明( 2008 )中国不仅仅有四大发明 —— 中国 24 大发明评述。《科学新闻》 2008 年 10 月第 1 期“专家视线”。“科学网” 2008 年 10 月 8 日 9 : 59 转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news.aspx?id=211725 。 华觉明( 2014 )中国原创重大发明 30 项远超四大发明。中华文化促进会( 20140402 )。 http://www.ccps.com.cn/File/News/20140402/2014040211484909.html 。 华觉明主编( 2016 )《中华科技五千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科普中国”网( 2016 )改变世界的 10 大发明。 http://news.xinhuanet.com/science/2016-04/05/c_135251450.htm 。 江晓原( 2001 )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 ——纪念李约瑟诞辰一百周年 李约瑟。 江晓原( 2001 )“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原载《南方周末》( 2001 年 5 月 24 日),《爱思想》网站转载( 20090925 )。 http://www.aisixiang.com/data/30579.html 。 科林·罗南( Colin A. Ronan )著,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江晓原策划)《中华科学文明史》( The Shorter Science civilisation in China )共 5 卷。上海人民出版社自 2001 年 12 月至 2003 年 7 月出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0 )《人类文明史——科学与文化发展:从 7 世纪到 16 世纪》 ( Al-Bakhit, M. A., Bazin, L. , Cissoko, S. M., Asimov, M. S., Gieysztor, A., History of Humanity-Scientif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Seventh to the Sixteenth Century (Vol 4), Unesco (May 2000). ISBN 978-92-3-102813-7 . 李约瑟著陈立夫主译( 1977 )《中国之科学与文明》。台湾商务印书馆,繁体竖排本。 李约瑟著卢嘉锡主编( 1997- )《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 路甬祥主编( 2004-2016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大象出版社。 马克思( 1861-1863 )《经济学手稿( 1861-1863 )》。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7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中文版。 网络综合博物馆 - 经济学 Economy - ( 20161024 ) 《经济学手稿( 1861-1863 )》; Economic Manuscript of 1861 - 1863 转载发布。 http://kepu.ccut.edu.cn/100k/read-htm-tid-11969-fpage-16.html 。 人民网新闻报道( 2006 )余秋雨质疑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应排首位。 2006 年 12 月 14 日 09:16 。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19/5167158.html 。 培根,弗兰西斯著许宝騤译( 1620 , 1984 )《新工具论》。商务印书馆 1984 年中文版。 坦普尔( R. K. G. Temple ) ( 1995 )《中国:发现与发明的国度》,陈养正等译, 21 世纪出版社。 王渝生( 2012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原载《光明网 - 光明日报》,《环球时报》 2012 年 12 月 21 日转载。凯风网转载。 http://www.kaiwind.com/zjwj/wys/201212/21/t20121221_815008.htm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著( 2016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中国网转载 “ 内容简介 ” , 2016-07-29 16:00 。 http://news.xinhuanet.com/science/2016-07/29/c_135549653.htm 张国荣( 2012 )民族主义与历史知识的重构。 百度百科“仓孝和”。 百度百科“李约瑟” 百度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史》” 百度百科“三大发明”。 百度百科“四大发明”。 百度百科“知识就是力量(经典名言)” 维基百科“弗朗西斯·培根”。 维基百科“李约瑟” 维基百科“罗吉尔·培根”。 维基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史》” Al-Bakhit, M. A., Bazin, L. , Cissoko, S. M., Asimov, M. S., Gieysztor, A., History of Humanity-Scientif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Seventh to the Sixteenth Century (Vol 4) p.443-5, Unesco (May 2000). ISBN 978-92-3-102813-7 . Edkins, Joseph (1884) Religion in China , p2 London. ( 艾约瑟 ( 1884 ) 《中国的宗教》)。 Medhurst, W.H. (1838) China, its State and Prospects p101-107. (麦都思 : 《中国的现状和传教展望》, 1838 。) Needham, Joseph ( 1954-2015 )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 Volumns, 1+1+1+3+13+6+2= 27 Books. 李约瑟 ( J. Needham, 1900-1995 )著 ( 2001-2003 )(英文原版)( 7 卷本共分册 ),剑桥大学出版社,已出版 7 卷 25 分册。 Needham, Joseph (1986)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 Volume 5,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 Part 1, Paper and Printing (Pt.1) p.14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08690-5 .
个人分类: 科学技术史|5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培根、马克思论世界三大发明到 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系列学习札记(5)
DingXingFu 2020-10-5 14:25
从培根、马克思论世界三大发明到 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 ——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 系列学习札记( 5 ) 丁兴富 20170103-30 20170328 导读摘要 本“系列学习札记 5 :从培根、马克思论三大发明到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主要基于后面“主要查询资料来源” 列举的文献以及《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相关辞条的调研,并从以上文本中得到线索对若干原著及相关资源作进一步查询。 本文将系统考查提出和论证世界“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乃至“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外学者及其主要立场、观点和论述。在这一考查中,注重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l 学者主要论述了哪些观点: n 率先做出了重大技术原创发明或改进创新; n 该技术发明或创新的广泛传播和应用; n 该技术的发明、传播和应用对人类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 l 学者论述上述观点的性质: n 原创还是转述? n 是否提供了史实史料? n 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n 如何对待其他学者的论著? n 发生过哪些批评和争论? l 对中外学者发表相关论述的时代及其先后顺序,以及相互引证与评价给予充分关注。 我主要从较易获得的学者本人的论著,科学技术史专业学者的著作或论述,各类百科全书辞典及其它比较可靠可信的资源,选取有代表意义的学者及其代表性论著进行综述。 主要查询资料来源 以下是本“系列学习札记 5 : 从培根、马克思论三大发明到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 ”主要涉及的文献名单。 外国学者原著 l 培根,弗兰西斯( Francis Bacon , 1561—1626 )《新工具论》( 1620 )。 l 马克思《 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一书“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蒸汽、电、机械的和化学的因素)”章。 l 恩格斯 ( 1863 )《 德国农民战争 》。 l 李约瑟 ( J. Needham, 1900-1995 )( 1954-2015 ) 《中国科学与文明》(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s in China )(英文原版)( 7 卷本共 1+1+1+3+13+6+2= 27 分册 ),剑桥大学出版社,已出版 7 卷 25 分册。 l 李约瑟著卢嘉锡主持编译( 1997-2014… )《中国科学技术史》(大陆中文版),科学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截止 2014 年 7 月,已出版 14 分册。 科学技术史论著 l 贝尔纳( J. Bernal, 1901-1971 )()《历史上的科学》 l 仓孝和( 1988 )《自然科学史简编》。 l 任继愈主编( 1993-1997 )《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共 11 卷, 50 册,河南教育出版社。 l R. K. G. Temple ( 1995 )《中国:发现与发明的国度》,陈养正等译, 21 世纪出版社。 l 路甬祥主编( 2004-2016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大象出版社。 l 华觉明( 2008 )中国不仅仅有四大发明 —— 中国 24 大发明评述。 l 华觉明( 2014 )中国原创重大发明 30 项远超四大发明。 l 王渝生( 2012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 l 张国荣( 2012 )民族主义与历史知识的重构。 l 华觉明主编( 2016 )《中华科技五千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l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著( 2016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网络百科全书 l 百度百科:四大发明。 l 维基百科:四大发明。 l Wikipedia : Four Great Inventions. (维基百科英文版) 西方学者率先论述三大发明与四大发明及其伟大贡献 中外文献一致认定,率先论证世界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及其归属中国古代文明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重要贡献的是近代西方学者。从 16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前后三百多年时间里,卡丹、培根、马克思等欧洲科学家、思想家、以及从西方来到中国的传教士麦都思、艾约瑟等学者先后提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的三大发明。其中,培根、马克思并没有说明这三大发明来自哪里,卡丹与麦都思则都明确指出,这三大发明出自中国。及至 1884 年,来华传教士、英国汉学家艾约瑟认真比较中日文明后,在三大发明中首次加入造纸术,并指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卓越贡献。 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率先( 1550 年)高度评价中国三大发明,博定重申同样论断,此说比培根早半个多世纪,而且已认定是中国发明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仓孝和在《自然科学史简编》( 1988 )中指出,“四大发明”的最早说法是“三大发明”。 16 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 · 卡丹 ( Jerome Candan, 1501—1576 )早在 1550 年就第一个指出,中国对世界所具有影响的 “ 三大发明 ” 是 “ 磁罗盘、 印刷术 和 火药 ” 。并认为它们是 “ 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 卡丹 这一评价比培根的论述早了半个多世纪,而且已经明确认定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古代发明。 “在此之后,简 · 博定( Jean Bodin )重申了同样的论断。”【 1 】 培根《新工具论》( 1620 )对世界 “ 三大发明 ” 的经典评价 在 17 世纪初,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思想奠基者 弗兰西斯· 培根作出了对“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这三大发明的世界史意义和贡献的经典评论。 1620 年, 培根( Francis Bacon , 1561—1626 )在其名著《新工具论》( 1620 )中指出: “发明的力量、效能和后果,是会充分看得到的,这从古人所不知且来源不明的俨然是较近的三项发明中表现得再明显不过了,这就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针。因为这三项发明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态。第一项发明表现在学术方面,第二项在战争方面,第三项在航海方面,从这里又引起无数的变化,以致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名人对人类事务方面似乎都不及这些机械发明更有力量和影响。 ” 但是,培根认为这些发明的来历是不清楚的,他并没说这三大发明是中国人做出来并传播到欧洲的。培根的论述是坚定明确,高瞻远瞩。鉴于他的身份和声誉,培根关于世界三大发明的论述享誉世界。【 2 】【 3 】【 4 】【 5 】 施特拉丹乌斯《新著》( 1638 )中 “ 磁罗盘、火器、印刷机 ” 位居世界九大发明前列 1585 年首次出版、 1638 年完成的约翰内斯·施特拉丹乌斯( Johannes Stradanus )《新著》一书于封内刊出的图,依次排列了九项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即:美洲大陆的发现、磁罗盘、火器、印刷机、机械钟、愈疮木、蒸馏技术、丝和马镫,三大发明均位居前列。【 6 】 英国传教士麦都思( 1838 )对中国三大发明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 1838 年,即在培根发表《新工具论》( 1620 年)两个多世纪后,英国 传教士、 汉学家 麦都思 ( Walter Henry Medhurst , 1796—1857 ) 沿袭了培根的说法, 在 其鸿篇巨著 《中国的现状与传教展望》( 1938 )一书中指出: “中国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司南),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麦都思对培根论述的引证比马克思早 20 多年,而且明确指出是“中国人的三大发明”,然而比杰罗姆· 卡丹 的论述依然晚了近 300 年。麦都思是第一个到达上海的外国传教士,曾在上海创建墨海书馆,出版、印刷中文书籍,并组织人力翻译《圣经》。他可能因为其汉学家的身份并且在来华传教和从事中文书籍出版的过程中,接触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古籍文献及与中国学者的交流中,得知并认同了三大发明源自中国的论断。【 7 】 马克思对培根评价的引用和发挥( 1863 ) 200 多年后,在 19 世纪中后叶( 1861 ~ 1863 年),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1818-1883 年) 将培根关于世界三大发明的历史影响及其意义的论述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即世界三大发明在西方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的近现代社会、科学复兴以及新的精神文明。 马克思在《 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的“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蒸汽、电、机械的和化学的因素)”( 1863 )一章中引用并进一步推高培根的评价:“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这里,马克思是从科学复兴、社会革命和文化传播的角度高度评价了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三大发明,但他也没有指出这些发明的源头及其传播。【 8 】 恩格斯在研究军事史时认定由中国西传的火药具有的光辉历史意义 恩格斯 1850 年夏天(?)在伦敦写成、并在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杂志上发表的《德国农民战争》( 1863 年)一文中明确指出:“一系列的发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义,其中具有光辉的历史意义的就是火药。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 9 】 艾约瑟率先提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卓越贡献 到 19 世纪末叶, 来华传教士 、英国汉学 艾约瑟 ( Joseph Edkins , 1823—1905 ) 第一个 将“造纸术”与三大发明并列,构成“四大发 明”。艾约瑟曾在墨海书馆协助麦都思工作,在麦都思离开上海后,他主持墨海书馆的编辑出版工作。 艾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的宗教》( 1884 )中认真比较中国与日本两大文明后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 ( Joseph Edkins , Religion in China , p2 London, 1884. 艾约瑟 ( 1884 ) 《中国的宗教》 )【 10 】 法国汉学家阿尔伯对中国古代众多发明的评价 同在 19 世纪,法国汉学家阿尔伯( Abel Remusat )认为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指南针、钞票、纸牌、算盘和活字印刷都是由蒙古传入欧洲的。( 韩琦( 1999 )《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第 138 页。 )【 11 】 中华民国时期中小学教科文献中对三大发明和四大发明的论述 在本“系列学习札记 2 :我们所知的,中国学校教科书中的四大发明”中,我大量引证了张国荣在“民族主义与历史知识的重构”( 2012 )一文中对中华民国时期中小学教科文献中中外学者关于三大发明和四大发明的论述所作的系统介绍。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在 20 世纪初叶(李约瑟来到中国从事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之前),中国学者已经指出:中国古代首创三大发明并西传的说法来自西方学者,但没有举出这些学者的姓名、国籍及年代。 至于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中华书局的编辑潘武在1913年明确说,这些都是西人之说,“今时活字排印之权,与西人称活版为东来法,盖自吾国传之也”。(潘武编,1913) 张国荣( 2012 )民族主义与历史知识的重构。 当时的教科文献中已经论到中国三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关于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时间,大多从主张唐宋时期转变为主张元代。张国荣还特别推崇 1933 年徐映川在《复兴历史教科书》中的努力: 徐映川最可贵之处在于,他详细梳理“三大发明”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在中国文献中的记载,从而为此知识的真实性寻找到可能的历史证据。应该说这是对“三大发明”研究的推进,也是从盲目接受西方之说到自觉探寻真相的转变。更值得令人尊敬的是,徐映川还详细探讨了我国科学不发达的原因,提出了至今仍有价值的论断。 张国荣( 2012 )民族主义与历史知识的重构。 1930 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从 1940 年代开始,“四大发明”之说逐渐传播开来。 最早在教科书中提出“四大发明”的是陈登原先生在《陈氏高中本国史》(1933-5)中专辟的“四大发明”一目。 1940 年教育总署编审会的《高小历史教科书》对“四大发明”的产生与传播进行了论证。张国荣指出:民国时期教科文献中对中国古代“三大发明”与“四大发明”的陈述,已经使尚待证实的假说蜕变为既成事实。这一华丽转身后来在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及其成果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光大。【 12 】 李约瑟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及其论著 事实上,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至整个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时,言必称李约瑟。他们大多认同作为一名西方顶级的科学学者,李约瑟开创的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其规模宏大,持续时间跨越半个多世纪,发表了鸿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和国际社会(不仅是科技界、学术界、教育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李约瑟连同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以及他提出的李约瑟难题,已经成为 20 世纪后半期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风向标和一座里程碑,而且构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学者前进途中的一座几乎无法逾越也无法绕行的堡垒。只是在进入 21 世纪后,才开始出现挑战李约瑟研究、著述及其李约瑟难题的学者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在下一个系列学习札记《李约瑟及其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与李约瑟难题》中,我将探讨与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相关的宏大课题,即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以及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衰落和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复兴的问题。换成世界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说法,世界科学技术史发展主流或主线为何植根和发生在西方世界而不是东方中国的问题。 本节主要聚集以下四个有限目标: l 简要介绍李约瑟其人其事; l 简要介绍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l 简要查询和探讨李约瑟对中国四大发明的论述; l 简要引进李约瑟难题。这是李约瑟研究也是他认定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何解释长期领先世界的整个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远不止是四大发明)为何在近代开始衰落且大大落后于西方? 李约瑟其人其事 李约瑟(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 , 1900 年 12 月 9 日- 1995 年 3 月 24 日)生于 伦敦 一个有教养的 中产阶级 苏格兰家庭,为独子。父亲是 军医 ,母亲是音乐教师和 作曲家 。 1917 年 10 月起进入 剑桥大学 接受高等教育( 学士 1920 ( 1 )年、 硕士 1925 年 1 月、 博士 1925 年 10 月)。期间, 1920 年其父去世,应邀去弗雷德里克· 霍普金斯 (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实验室工作,研究 胚胎学 和 形态发生 。从 1924 年聘为 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 的教授, 1924 年 10 月博士论文答辩,被授予“凯斯学院院士”荣誉。 1924 年 9 月 13 日,李约瑟与大学同学德萝西·莫耳( Dorothy Moyle Needham ,中文名李大斐。 1896 年 9 月 22 日- 1987 年 12 月 22 日)结为伉俪,两人齐头并进,都成为享誉世界的胚胎生化学家,并双双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 30 ( 1 )岁时出版了《化学胚胎学》( 3 卷本,学术地位奠基作),又发表《生物化学形态学》和《胚胎学史》,被科学界誉为“化学胚胎学之父”。德萝西·莫耳比他年长 4 岁。夫妻恩爱,志同道合。人到中年的尼达姆( Needham ,李 )夫妇正处于婚姻美满、事业有成的巅峰状态。 1937 年 8 月,三个中国人( 鲁桂珍 、 王应睐 、 沈诗章 )来到剑桥大学攻读学位。其中,鲁桂珍( 1904 年 7 月 22 日- 1991 年 11 月 28 日),一个 南京 药剂师的女儿, 金陵女子大学 毕业生,和李约瑟发生了 婚外恋 ,但这段 外遇 恋情得到了李约瑟妻子 德萝西 · 莫耳 的原谅,她还把名字 Dorothy 改译为中国化的“大斐”(李大斐)。鲁桂珍向李约瑟介绍中国悠久的“ 科学发明 ”和 医药学 ,给身处“西方中心论”环境中的李约瑟带来很大的心灵震动,使他形成了“一个宝贵的信念,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中曾起过从来没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 从此之后,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发生极大兴趣,在配偶鲁桂珍协助下开始学习 汉语 、文言文,立志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史 。 1941 年,李约瑟获选为 英国皇家学会 院士。受 英国皇家学会 之命,李约瑟从 1942 年到 1946 年在中国 重庆 任 中英科学合作馆 馆长( 1941 年夏,英国文化委员会任命李约瑟为设立在中国重庆的英中科学合作馆馆长,并有参赞的头衔)。他为战时中国优秀科学家在西方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结识了 竺可桢 、 傅斯年 、郭沫若等中国科学家和学者,收集了大量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文献。此外他以外交官的身份和特权游历了还没有为 日本 占领的地方,包括 敦煌 和 云南 ,又参观考察了中国各学术机构从而收集了大量文献和资料。这对他后来写《 中国科学技术史 》有极大帮助。( 1943 年 -1946 年间,李约瑟出行十一次,行程 3 万英里。也正是在中国期间,李约瑟找到了后来著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这一事业的重要助手 王铃 。)(李约瑟在访问迁移到遵义的浙江大学时,曾对竺可桢校长提起要写一部中国对世界文明贡献的书。 1945 年日本投降,中国政治、军事形势稳定下来后,竺可桢便开始收集图书和资料,并海运到剑桥,其中,最为珍贵的要数一套完整的《古今图书集成》,总计 1 万卷 1 亿 7 千万字。) 1946 年,他赴 巴黎 当上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自然科学部的第一位部长( 1946 年 3 月,李约瑟收到了他剑桥的左翼朋友、生物学家朱列安·赫里胥( Julian   Huxley )的电报,邀请他回英国担任新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处处长。但是,李约瑟仅仅在伦敦和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了两年。因为美国认为李约瑟亲共,并为他的工作制造障碍,不允许将联合国的经费发放到任何美国认为是左翼的科学组织)。 1948 年,李约瑟回 冈维尔与凯斯学院 。同年,王铃应邀来到剑桥,担任《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的助理编辑。 1948 年 5 月 15 日,李约瑟正式向剑桥大学出版社递交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 “ 秘密 ” 写作、出版计划。他提出,这本一卷的书面向所有受过教育的人,只要他们对科学史、科学思想和技术感兴趣;这是一部关于文明的通史,尤其关注亚洲和欧洲的比较发展;此书包括中国科学史和所有的科学与文明是如何发展的两个层面。李约瑟认为,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远超过所有其他国家,但是,所得到的承认却远远不够。一周后,出版社复函,接受了李约瑟的计划。但数周后,李约瑟又修改了计划,将书的卷数扩大到 7 卷(第 1 卷,总论;第 2 卷,中国哲学;第 3 卷,前科学;第 4 卷,中国技术;第 5 卷, “ 李约瑟问题 ” ;第 6 卷,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文明史的关系;第 7 卷,展望未来),在 10 年内完成。后来,《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出版计划又几经修改,工程变得越来越庞大。 尽管在 1952 年他因到 中国 查核 细菌战 的证据而受到排挤和批评,但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写作计划。 1954 年 8 月 14 日,《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第 1 卷出版。 1959 年,他被所在的冈维勒与凯斯学院的院士们选为主席。李约瑟从 1967 年至 1976 年担任 冈维尔与凯斯学院 院长。 1964 年李约瑟夫妇访华,毛泽东、周恩来等亲自接见。 1971 年,他被选为英国人文科学院院士,是仅有的几位同时是英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和王家学会会员的科学家。退休后,以他个人藏书为基础建立了东亚科学史图书馆。 1987 年,该馆发展为 李约瑟研究所 。 1992 年,英国女王更授予他国家的最高荣誉 —— 荣誉同伴者( Companion   of   Honour ) 勋衔 ,这是比爵士更为崇高的勋号。 1994 年李约瑟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 外籍院士。 1924 年,李约瑟首娶李大斐( Dorothy Needham ,其原姓 Moyle , 1896 年- 1987 年)为妻。 1937 年起,李约瑟、李大斐、鲁桂珍之间开始的漫长、持久且友好的三角恋。从 1982 年(?)起,李约瑟得了 帕金森氏症 。 1987 ,李大斐死。 1989 年,李约瑟再婚,娶鲁桂珍。鲁桂珍死于 1991 年。李约瑟 1995 年 3 月 24 日 20 时 55 分,在 剑桥 寓所辞世,享年 94 岁。骨灰安葬在研究所门前的 菩提树 树下。( 1970 年代中期,年已 70 多岁的李约瑟迷上一位加拿大的华人女子时学颜( H.Y.Shih ),并有过短暂却炽热的交往,他甚至想停妻再娶。但是,李大斐与鲁桂珍两人以“妻妾同盟”( concert   of   the   concubinage ),击退了时学颜,保住了他们的三角关系。 1991 年,鲁桂珍去世后,李约瑟又写信给这位时女士和其他两位女士求婚,但都遭到拒绝。)【 13 】 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科学与文明》) 李约瑟从 1948 年起主持编写系列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史》(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该书英文原版书名为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缩写为 SCC ,直译应为 《中华科学与文明》 )。从 1954 年出版《导论》,李约瑟辞世( 1995 年)后该出版项目在以克里斯托弗·古克礼( Christopher Cullen )为主席的李约瑟研究院出版局主持下继续,前后历时半个多世纪。该系列丛书内容涉及数学和天文、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此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用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依据“维基百科:中华科学文明史”( Wikipedia: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辞条以及李约瑟研究院( Needhan Research Institute )网站上的中华科学文明史系列丛书(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Series )网页,李约瑟主持并与国际合作编写组共同编写的该巨著英文最终版本共 7 卷 27 册,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已出版全部 7 卷的 25 册。第 1 卷全 1 册《导论》( Introduction )由李约瑟主编王铃协助于 1954 年出版,压卷之作(第 7 卷《社会背景》第 2 册《总结与反思》( General Conclusions and Reflections )在 2004 年由克里斯托弗·古克礼( Christopher Cullen )与鲁滨逊( Kenneth Girdwood Robinson )主编,王玲协助,依据李约瑟 1995 年辞世留下的遗稿及其它资料完成出版,马克·埃尔文( Mark Elvin )撰写了序言。最近于 2015 年出版了莫泰里( Georges Métailie )主编的第 6 卷《生物学与生物技术》( Biology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第 4 册《传统植物学:人种学方法》( Traditional Botany: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余 2 册(第 5 卷《化学及相关技术》第 8 册《 军事技术:射击武器和骑兵 》,第 10 册《 纺织技术:织布和织机 》尚在编写中。 从 1940 年代起的国民政府到 1950 年代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都与李约瑟有密切来往并对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项目的研究、出版和传播给与了巨大支持和宣传。两边都动用了政府部门及政界学界名人庞大阵容来组织翻译出版丛书的中文版。自 1970 年代起,海峡两岸均开始组织翻译出版该丛书。台湾出版中文平装灰皮小开竖排本,由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陈立夫主译,卷册颇多,不与原著对应。大陆由科学出版社翻译原著少数卷册出版中文平装绿皮小开横排本,署名《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小组译,共出 7 册。 到 1980 年代末,中国大陆重新组织翻译出版该丛书英文版的完整中译本。为此,专门成立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为主任,大批学术名流担任委员和翻译,并有专职人员组成办公室,由科学出版社与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十六开精装黑皮本。 下面是综合整理维基百科和李约瑟研究院网站提供的英文材料以及中国大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维佳提供的中文资料(胡维佳提供的丛书目录共计 7 卷 34 册,而最终英文原版 7 卷 27 册)得到的该丛书各卷册书目一览表。【 14 】 李约瑟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各卷册书目及相关信息 卷册 书名 (英文 / 中文) 英文原著 编撰 出版年 英文 / 中文 第 1 卷 全 1 册 Introductory Orientations 导论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research assistance of Wang Ling 李约瑟著,王铃协助 1954 1990 第 2 卷 全 1 册 History of Scientific Thought 科学思想史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research assistance of Wang Ling 李约瑟著,王铃协助 1956 1990 第 3 卷 全 1 册 Mathematics and the Sciences of the Heavens and Earth 数学、天学和地学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research assistance of Wang Ling 李约瑟著,王铃协助 1959 第 4 卷 第 1 册 Physics and Physical Technology 物理学及相关技术 Physics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research assistance of Wang Ling, and the special co-operation of Kenneth Robinson 李约瑟著,王铃协助, 专业合作鲁滨逊 1962 2003 第 4 卷 第 2 册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工程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research assistance of Wang Ling 李约瑟著,王铃协助 1965 第 4 卷 第 3 册 Civil Engineering and Nautics 土木工程和航海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Wang Ling and Lu Gwei-djen 李约瑟著,王铃、鲁桂珍合作 1971 2008 第 5 卷 第 1 册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化学及相关技术 Paper and Printing 纸和印刷 Tsien Tsuen-Hsuin 钱存训著 1985 1990 第 5 卷 第 2 册 Spagyrical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Magisteries of Gold and Immortality 炼丹术的发现和发明: 点金术和长生术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Lu Gwei-djen 1974 第 5 卷 第 3 册 Spagyrical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Historical Survey, from Cinnabar Elixirs to Synthetic Insulin 炼丹术的发现和发明(续):从长生不老药到合成胰岛素的历史考察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Ho Ping-Yu and Lu Gwei-djen 何丙郁、鲁桂珍协作 1976 第 5 卷 第 4 册 Spagyrical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Apparatus and Theory 炼丹术的发现和发明(续):器具、理论和中外比较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Lu Gwei-djen, and a contribution by Nathan Sivin 李约瑟著,鲁桂珍协作, 席文部分贡献 1980 第 5 卷 第 5 册 Spagyrical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Physiological Alchemy 炼丹术的发现和发明(续): 内丹(生理魔力)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Lu Gwei-djen 李约瑟著,鲁桂珍协作 1983 第 5 卷 第 6 册 Military Technology: Missiles and Sieges 军事技术:投射器和攻守城技术 Joseph Needham, Robin D.S. Yates,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Krzysztof Gawlikowski, Edward McEwen and Wang Ling 叶山著, 石施道、麦克尤恩和王铃协作 1994 2002 第 5 卷 第 7 册 Military Technology: The Gunpowder Epic 军事技术:火药的史诗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Ho Ping-Yu , Lu Gwei-djen and Wang Ling 李约瑟著,何丙郁、鲁桂珍、王铃协作 1987 第 5 卷 第 8 册 军事技术:射击武器和骑兵 编撰中 第 5 卷 第 9 册 Textile Technology: Spinning and Reeling 第九分册 纺织技术:纺纱 Dieter Kuhn 库恩著 1987 第 5 卷 第 10 册 纺织技术:织布和织机 编撰中 第 5 卷 第 11 册 Ferrous Metallurgy 非铁金属冶炼术 Donald B. Wagner 唐纳达·华格纳 2008 第 5 卷 第 12 册 Ceramic Technology 冶铁技术 Rose Kerr, Nigel Wood, contributions by Ts'ai Mei-fen and Zhang Fukang 第 5 卷 第 13 册 Mining 采矿 Peter J . Golas 彼特·格拉斯 1999 第 6 卷 第 1 册 Biology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Botany 植物学 Lu Gwei-djen (collaborator), with contributions by Huang Hsing-Tsung 李约瑟著,鲁桂珍协作, 黄兴宗部分特别贡献 1986 第 6 卷 第 2 册 Agriculture 农业 Francesca Bray 白馥兰( Francesca Bray )著 1984 第 6 卷 第 3 册 Agroindustries and Forestry 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和林业 Christian A. Daniels and Nicholas K. Menzies 丹尼尔斯和孟席斯著 1996 第 6 卷 第 4 册 Traditional Botany: an ethnobotanical approach 传统植物学:人种学方法 Georges Métailie 莫泰里 2015 第 6 卷 第 5 册 Fermentations and Food Science 营养学与食品加工科学 Huang Hsing-Tsung 2000 第 6 卷 第 6 册 Medicine 医药学 Lu Gwei-djen, Nathan Sivin (editor) 李约瑟著,鲁桂珍协作, 史维(编辑) 2000 第 7 卷 第 1 册 Social Background 社会环境 Language and Logic 语言和逻辑 Christoph Harbsmeier 克里斯托弗·哈伯斯梅厄 1998 第 7 卷 第 2 册 General Conclusions and Reflections 结论与反思 Christopher Cullen , Kenneth Girdwood Robinson (editor), Ray Huang (collaborator), introduction by Mark Elvin 古克礼与鲁滨逊主编, 王玲协助,埃尔文序言 2004 李约瑟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缩编本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有两种简编本。其一是 坦普尔的《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 由国内专家推荐给“广大青少年读者”的一部普及读物,其中共举出了 100 个“中国的世界第一”,以至于可以得出惊人的结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15 】 此外,剑桥大学出版社和李约瑟生前考虑到公众很难阅读系列丛书全部,遂又请科林·罗南( Colin A. Ronan )将该巨著改编成一种简编本。书名《中华科学文明史》( The Shorter Science civilisation in China ,直译为《简明中华科学文明史》),篇幅仅李氏原著十几分之一,从 1978 年起陆续出版,共出五卷(因罗南辞世终止)。该简编本的中文版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负责翻译(江晓原策划),由上海人民出版社自 2001 年 12 月至 2003 年 7 月出版。【 16 】 该简编本各卷要目如下: 第 1 卷( 2001 年 12 月) 第1章 序言 第2章 中国的语言 第3章 中国地理 第4章 中国历史——先秦时代 第5章 中国历史——统一的帝国 第6章 中国与欧洲之间的科学传播 第7章 儒家与儒家思想 第8章 道家与道家思想 第9章 墨家与名家 第10章 中国科学的基本观点 第11章 伪科学与怀疑主义传统 第12章 晋朝、唐朝的道家和宋代的新儒家 第13章 宋明时代的理学家与中国自然资源的后期重要人物 第14章 佛家思想 第15章 法家 第16章 人间法律和自然法则 第 2 卷( 2002 年 6 月) 第1章 数学 第2章 天学 第3章 气象学 第4章 地学 第5章 地质学和相关科学 第6章 物理学 第 3 卷( 2002 年 6 月) 第1章 磁学和电学 第2章 航海技术 第3章 航海与发现 第4章 航海术 第5章 推进 第6章 操纵 第7章 海上平战技术 第 4 卷( 2003 年 7 月) 第1章 工程师:他们的地位,工具和材料 第2章 基本机械原理 第3章 机械玩具和中国典籍中阐述的各种机器 第4章 陆地运输车辆和高效率马挽具的设计 第5章 时钟机构:被埋没的六个世纪 第6章 立式和卧式装置,风车好航空技术 第 5 卷( 2003 年 7 月) 第1章 道路 第2章 墙与长城 第3章 建筑技术 第4章 桥梁 第5章 水利工程( I )——河道的控制建设和维护 第6章 水利工程( II )——提升机械和利用水力作动力源 李约瑟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论述 李约瑟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1946)首次提及中国三大发明(造纸印刷术合二为一,实为四大发明) 1942 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 Joseph Needham , 1900—1995 )到达中国重庆,实地研究中国科技史。 1946 年,李约瑟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中说:“中国人最伟大的三项发明无疑是造纸印刷术、磁罗盘和黑火药。”“如果没有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这时,李约瑟把造纸及印刷看成一体。(李约瑟演说原文收入《回顾我们的时代》一书,由伦敦阿兰 · 温盖特有限公司刊行)【 17 】 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论述 后来,李约瑟在其磅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科学文明史》)中,正式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论述。 从上面开列的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卷册目录可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该系列丛书中的重要内容。 l 第 4 卷第 1 册《第 26 章 物理学》 n ( i )磁学和电学(第 215-318 页) 第 4 卷第 3 册《土木工程和航海》 l 第 5 卷第 1 册《第 32 章 纸和印刷》全书(第 1-343 页) l 第 5 卷第 7 册《军事技术:火药的史诗》 此外,在第一卷《导论》,第 2 卷《科学思想史》和第 7 卷第 2 册《总结与反思》中也有大量相关的论述。 本系列丛书不拟全面系统细致地探讨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具体论述。我在这里重申在“本系列学习札记 1 ”中设定的本丛书目标:探讨中外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世界三大发明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原创及其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的评价历史及相关争论,以及这些研究及相关争论的科学技术史、思想史和文化史意义;而不是严谨而深入的学术考证,以便对每一项发明的史实做权威甄别和认定,对各种评价和学说进行终极裁决。笔者没有资格也没有意图从事这类无法企及的使命。 李约瑟难题 江晓原 2001 年 5 月 24 日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一篇取名“‘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的文章,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文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时至今日,在几代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同义词;也许认真阅读过李约瑟所主编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人只是少数,但我们都深信他的结论——中国科学技术曾经在很长时间处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到了近现代才落后于西方——为什么会落后即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江晓原( 2001 )“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 “李约瑟难题”通常分解为如下一个两段式的表述: 第一段是:为何在公元前 1 世纪到公元 16 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 诸子百家 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何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 17 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江晓原在上文中明确指出: “如果我们站在客观的立场观照近现代科学的来龙去脉,不难发现,所谓的‘李约瑟难题’实际上是一个伪问题(当然伪问题也可以有启发意义)。那种认为中国科学技术在很长时间里世界领先的图景,相当大程度上是虚构出来的。” 江晓原( 2001 )“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 这里,至少有以下诸问题需要探讨,取得澄清和共识: 我姑且称之为 “李约瑟难题诘问—七联问”: l 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工程技术)的相互关系(差异和联系); l 近代实验科学与古代经验科学的相互关系(差异和联系); l 中国古代在工程技术发明创造上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古代经验科学的发达进步能否等同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l 中国古代在工程技术发明创造上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古代经验科学的发达进步为何没有促成在中国大地上近代实验科学或自然科学的萌芽、发端和成长? l 近代实验科学或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及其起源和成熟的问题; l 近代实验科学或自然科学在西方起源的问题; l 近代实验科学或自然科学在西方起源中欧洲古代自然哲学与数理科学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东西方文明传播交流、继承革新及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所有这些是比本系列丛书探讨的世界三大发明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更拓展更深刻的研究课题,也是经典“李约瑟难题”引申而来的。这将是下一个《李约瑟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与李约瑟难题》系列丛书的主题。 当代西方学者论三大发明和四大发明 贝尔纳的《历史上的科学》( 1959 ) 英国另外一位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 J.Bernal,1901-1971 )在为其《历史上的科学》中译本( 1959 )所写的序中说:“中国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已经可以看出,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从希腊的抽象数理科学转变为近代机械的、物理的科学的过程中,中国在技术上的贡献——指南针、火药、纸和印刷术——曾起了作用,而且也许是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我确信,中国过去对技术的这样伟大贡献,将为其将来的贡献所超过。”【 18 】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 1993 )中论及中国三大发明及其西传 李约瑟提出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观点,不仅对中国史学家造成了长期影响,也得到很多西方学者认可。 1993 年夏,美国知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著名的《外交》杂志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说到:“公元 8 世纪中国发明了印刷术, 11 世纪发明了活版印刷,但直到 15 世纪这一技术才传到欧洲。造纸术公元 2 世纪出现于中国, 7 世纪传到日本, 8 世纪向西传播到中亚, 10 世纪到北非, 12 世纪到西班牙, 13 世纪到北欧。中国的另一项发明 —— 火药,产生于 9 世纪,几百年后它才传到阿拉伯国家, 14 世纪才到达欧洲。”【 19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物《人类文明史——科学与文化发展:从 7 世纪到 16 世纪》( 2000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0 年的出版物《人类文明史——科学与文化发展:从 7 世纪到 16 世纪》认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雕版印刷术”四大发明源自中国(第 4 卷第 443-5 页)。【 20 】 当代中国学者论三大发明和四大发明 除了在本系列札记 1-5 各篇中已经提及和引述的相关学者和文献外,各类媒体上还有众多学者的大量相关文献论及中国四大发明这一主题。这里仅举数例而已,读者可自己在网上搜索阅读。 邓广铭与其学生漆侠指出中国三大发明或产生或兴盛于宋代 有趣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产生于北宋:黑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宋史专家邓广铭( 1907—1998 )在《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中说: “ 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虽开始于汉代,而其普遍盛行和技术的大量提高,则是宋代的事;火药和刻板术(指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虽都是唐代的事,但此二者之被广泛采用也都在宋代;发明胶泥活字的毕升也是北宋人;指南针的发明则无疑为宋代的事。 ” 其学生漆侠( 1923—2001 )则在《宋代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中进一步说: “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罗盘和活字印刷术,都是北宋一代发明的。而造纸技术在宋代也有了极大的改进,纸的原料多种多样,纸浆捣得极细,能制造出巨幅的雪白的纸张。 ” (地图驿栈( 2014 )解读真相,反思光环(上):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21 】 其他中国当代学者的相关论述 l 韩琦( 1999 )《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 135 页。 认定“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雕版印刷术”四大发明源自中国。 l 华觉明主编( 2016 )《中华科技五千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l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著( 2016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等等。 结论与诘问 读完本“系列学习札记 5 ”能否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本《系列学习札记》考查的主题是“世界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现发明及其传播与贡献”,而最早、最重要和最全面系统的论述却几乎全都“意外”地发起自外国学者。我们能不能得出如下结论并提出若干诘问? l 从培根、马克思论“世界三大发明”到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形成了一条近现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主线; l 历史文献证实,比马克思甚至比培根更早提出“三大发明”并认定为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学者是卡丹。后来,西方来华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和艾约瑟也都再次认定了这个评价。 l 李约瑟在确认、传播和宣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成就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华科学文明史研究中起了承前启后、联结中外的历史作用。由单个外国学者领衔,众多中外学者参与的历时半个多世纪的集体学术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丰硕成果。从该巨著英文版出版到中文版在海峡两岸翻译出版,始终是世界和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上的盛事。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均支持了该研究项目并成就了研究成果中文版的翻译出版。双方都设立了国家政府项目,由科学院院长或教育部部长任主编,举集科技史研究同仁并全国顶尖学者参与。 l 既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领先世界,如何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研究发现和重大成果几乎被外国学者垄断?这是否昭示中国科学技术史和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的贫乏和落后?更进一步说,“科学技术成就长期领先世界”与“科学技术史和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长期贫乏和落后”两个论断能够并行不悖吗? l “李约瑟难题”及其引申出来的“李约瑟难题诘问—七联问”。 n 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工程技术)的相互关系(差异和联系); n 近代实验科学与古代经验科学的相互关系(差异和联系); n 中国古代在工程技术发明创造上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古代经验科学的发达进步能否等同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n 中国古代在工程技术发明创造上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古代经验科学的发达进步为何没有促成在中国大地上近代实验科学或自然科学的萌芽、发端和成长? n 近代实验科学或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及其起源和成熟的问题; n 近代实验科学或自然科学在西方起源的问题; n 近代实验科学或自然科学在西方起源中欧洲古代自然哲学与数理科学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东西方文明传播交流、继承革新及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个人分类: 科学技术史|13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晚上9点清华大学雨课堂主讲嘉宾邹晓辉讲授 社会学三大思想家- -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的观点及方法之述评
geneculture 2020-5-18 13:21
个人分类: 高教管:特色与质量|1211 次阅读|1 个评论
抓阄、市场、投票:漫谈资源分配方式
liyou1983 2019-6-13 10:54
资源稀缺,人生苦短,而梦想无限,需求良多。何以解忧,何以析产?人们占有、分配、消费各种资源的方式,无非以下几种: 第一, 暴力方式 。古今中外,地头蛇,黑社会,坐寇流寇,酋长君主,根本原则都是弱肉强食、横征暴敛的丛林法则。 第二, 随机方式 。占卜,抓阄,排队,轮盘赌,户籍下的众生投胎,帝都中的汽车摇号。看似公平,实则懒政,是数学方法,不是人类规则。 第三, 市场方式 。典型的就是在公民权利(又译人权、民权、自由、公平、正义、资产阶级法权等,包括人身权、财产权)、民主法治的条件下,劳动分工、各尽所能、开放竞争、平等合作、自愿交易、多投多得、创新发展的市场方式。大学的考试录取,魔都的车证竞拍,虽非市场方式,大致也符合自由竞争的原则。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方式中,体力劳动者按劳动(实际上是相对简单的劳动力价值)分配,脑力劳动者按知识(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等知识,实际上仍然是复杂的、创新性的劳动力价值)分配,投资者按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分配,人们再用分配后的收入或货币对各种货物和服务进行投票(选择)、消费,但是不能按照暴力、权力分配。 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共产党宣言》对于人类社会的市场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第四, 用手投票 。人人一票,多数通过,由此产生法律和政务人员。典型的有古罗马共和国的公民大会,现代的普选制度,想得好、干得好就上台,否则就下台。与现代的普选制度相配套的还有自由迁徙、用脚投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第五, 平均分配 。即人人结果平等,没有差别。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在绝大多数条件和领域中都是不公平、无效率的分配方式, 但在重大的天灾、战争等应急条件下应当平均分配生活资料,对于鳏寡孤独、年幼残疾等特定的群体应当实行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基本的社会保障。 第六, 其他方式 。比如按年龄、男女、身高(肥瘦)等人的自然因素分配,按习俗、宗教、民族、身份、等级、权力等人的社会因素分配。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类最终趋向的是经济上的自由竞争的市场方式,政治上的用手投票、民主法治的方式,我国宪法和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提出了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 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目标。
个人分类: 不求甚解|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瞿秋白同志纪念馆
terahertz 2019-4-13 09:14
2019年4月12日参观了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的瞿秋白同志纪念馆。
个人分类: 经典收藏|2667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墓碑月内连遭两次肆意破坏
热度 1 panfq 2019-2-17 08:35
马克思墓碑一月内遭到两次肆意破坏!这真是愚蠢的行径! 位于伦敦海格特公墓的卡尔马克思墓在一个月内第二次遭到破坏。破坏者周六在碑上用红色油漆涂写 “仇恨教义”和“种族灭绝建筑师”这两个词。该墓碑是伦敦北部墓地的一级保护墓碑。 相关新闻链接 马克思墓碑上方雕刻着《共产党宣言》最后一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墓碑下方注记了由恩格斯主编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上次破坏后,有网民推特直言“英国已经分裂”;“用尽世界上所有的锤子都不能泯灭(马克思的)思想”。有人认为这样的行为背后有“政治意图”。 第一次遭破坏的新闻链接: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9/feb/05/karl-marx-london-grave-vandalised-suspected-hammer-attack-highgate-cemetery
个人分类: 政治与经济|1129 次阅读|3 个评论
思维过程的“两条道路”
lvnaiji 2018-7-1 10:40
吕乃基 有些民族侧重理性,渴望发现多样性背后的普遍性或共性,变动不居背后的必然性,擅长形式逻辑,分析而后综合,归纳之后演绎,譬如由希腊而延续扩展的西方民族;有些民族重情感,倾向于直接面对多样性,直接面对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惯常于朴素的辩证逻辑,甚至把情感置于理性之上,譬如先要合情,随后才是合理,中国、印度多持此类思维方式。当然,还有处于东西方之间的思维方式,以及重联想和形象思维等。 思维方式互补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西方民族无疑有必要借鉴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由非此即彼走向亦此亦彼,复杂性科学中的分形、分岔和涌现等概念和理论体现了这一趋势;反之,东方民族也有必要学习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须知,形式逻辑是辩证逻辑的基础,没有形式逻辑为基础的辩证逻辑会滑向诡辩。本文旨在探讨后者。 迄今,马克思在中国的巨大影响主要在他的研究成果上,而马克思之所以获得成果的思维方式同样,甚至更为重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的“两条道路”,可以说是对其本人,进而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的总结。马克思的两条道路可以串起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各种方法,赋予这些方法各自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揭示包括系统方法和复杂性科学方法在内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 1. 两条道路 “ 如果我从人口着手,那么这就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经过更贴近的规定之后,我就会在分析中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于是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来,直到最后我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己不是一个混沌关于整体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 马克思进一步把上述认识过程归结为“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在对象未被认识之前,对象对于认识者来说“只是直接的、消极的存在”,是“外在的”(黑格尔),或者“自在之物”(康德)。认识一旦开始,就是对“自在之物”的否定,尔后在第一条道路上,主观观念距现实越来越远,距本质越来越近,直至达到极端。 “ 然后这个主观性”辩证地突破自己的范围,并且在第二条道路上通过推理展开为客观性。 一旦我们认识了一个事物,它对我们来说就不再是“直接的,消极的存在”,不再是“外在的”“自在之物”。我们理解了它,掌握了它,它已经是一种“积极的存在”,“在我们的思维中随时可再现它的一切,它是内在的”“为我之物”。认识就这样不断地经两条道路而使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 2 、第一条道路上的方法 在第一条道路上的方法是,抽象、分析、比较、分类和归纳。 在第一条道路上,首先是形成概念,科研然后就得以在思维中进行。抽象和分析是形成概念之路。例如对于一个物体的形状来说,由抽象和分析定性地得出点、线、面、体概念,进而得到定量的长度、面积和体积概念。对于物体的运动,得出快慢进而速度、加速度,等等。对事物进行空间、时间,以及类别的比较,在比较中逐步将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进行分类,接着由归纳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 上述过程在思维中表现为步步深入,距对象的表象和所处的语境越来越远,距本质越来越近。这样,在马克思的第一条道路上,抽象、分析、比较、分类和归纳等方法就不再是彼此无关,而是在大体上建立起前后相续步步深入的联系(可以有重叠和反复)。经由这些方法,“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 3 、转折点上的方法 两条道路转折点上的方法是,类比、模型、直觉、顿悟和假说。 一旦走到第一条道路的顶点,思维就面临转折,“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来”。然而在科学研究中,“回过头来”并不容易。相对孤立、凝固的概念怎样回到处于联系和变化中的现实;分析所得到的要素、片断如何形成整体和过程?归纳得到的结论既不完整,也不可靠。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类比、直觉、顿悟 和 假说 就在转折的关节点上发挥作用。原子论、进化论、量子论、相对论等在提出之初在方法论上都处于两条道路的转折点,更小的个案如凯库勒的苯环、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等也是如此。 转折点上的方法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一方面总结提炼由第一条道路得到的成果,揭示背后的原因,另一方面指引第二条道路,例如提出预言。与此同时也就是完善自身,由假说转化为理论。 4 、第二条道路上的方法 在第二条道路上的方法主要是 综合与演绎 ,前者意为把分解后的局部、片断和要素整合为整体,这正是第二条道路的要义;后者在于经由推理和实验验证等途径,将大前提中所隐含的内容都揭示出来,以完善假说,形成理论,同样是第二条道路的指向。 由上分析可知,在思维过程中,分析之后并不紧接着综合,演绎也并不紧随在归纳之后,在这两组方法之间还要经由假说等方法,思维过程必须经过转折。通常总是把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作为某种“对偶”的方法。它们确实“对偶”,这是因为它们正处于两条相反的道路上。 然而,在科学研究中这两条相反的道路并不直接相连。是否可以以归纳得到的结论直接作为演绎的大前提?不可以。必须经由假说、顿悟……,揭示由归纳等第一条道路所得出结论或“知其然”背后的原因和本质,知其所以然,以此作为演绎的出发点。 未经转折点的演绎,犹如登山者在半山腰浅尝辄止,然后或者由原路返回,风景依旧;或者另辟蹊径,可能陷入歧途。转折点则是登顶,一览众山小,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纤毫毕现的世界。 正是在这一点上,暴露出东方民族思维方式的重大缺陷:没有经历“转折点”。第一条道路没有到达终点,第二条道路没有一个坚实并具有共识的出发点。 5 、现代科学方法 上述两条道路上的方法通常被认为是“传统”科学方法。进入20世纪后,随着对象日渐复杂,越来越体现出整体性和过程性(如“涌现”),以及语境相关。以先分析后综合为特征的传统科学方法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在分析之后难以综合,或者干脆没法分析。对于生命和大脑来说,甚至分析本身就等同于杀死了对象。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科学方法应运而生。 现代科学方法,主要指系统方法和复杂性思维与方法。以马克思“两条道路”的视角来看,可以认为系统方法和复杂性思维与方法是跨越两条道路的方法。 现代科学方法与传统科学方法有两个根本区别。 第一,由上可知,传统科学方法可以清晰地区分为第一和第二条道路上的方法,但现代科学方法不能。现代科学方法中无论是系统方法还是复杂性思维和方法其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完整地覆盖作为整体的对象,遍历研究的全过程。这是传统与现代科学方法在现象层面的区别。 第二,传统科学方法限于对思维过程的概括、提炼和抽象,与特色的对象无关,与特定的学科无关;而现代科学方法主要就是来自复杂的对象和学科,因而具有本体论的基础。例如,系统论来自生物和生物学,控制论源于工程技术中的控制过程,信息论基于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复杂性思维和方法的基础则是复杂性科学及其所研究的处于语境、联系、演化和涌现中的复杂对象。 在现代科学方法中,系统方法和复杂性思维与方法又有所区别。相对而言, 系统方法着重于整体,复杂性思维和方法专注于过程 。系统方法主要是在空间的视角看,始终把对象看作一个处于内外关系之中的整体,在分析之时同时综合,综合又包含了分析,因而也就避免了传统科学方法的困境。复杂性思维和方法则沉浸于时间、历史之中。对象始终处于过程、变化和涌现之中,涨落、协同、循环、分岔……,时间前后交织,超越单纯的回溯和重建。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现代科学方法是西方思维方式向东方思维方式靠拢。然而必须指出,在思维方式的历史上,是先有传统科学方法,然后才有现代科学方法;在思维方式的逻辑结构上,传统科学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基础,这是马克思的另一项成果:历史与逻辑的关系。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有必要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两条道路”对于认识和实践的重大意义。
个人分类: 科技史|2770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僵而不死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8-5-8 21:32
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僵而不死? 垄断资本主义之所以会出现僵而不死?究其原因,可能有三。第一,世界上还有至少1/3的人口处于前资本主义、前工业化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地球市场空间尚未饱和,资本主义在扩展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之前,在其生产力充分发挥之前,不可能灭亡。第二,资本与传媒相结合,使个人中心主义与消费主义的消费观深入人心,配合以消费信贷,大量超前消费、随意消费、一次性消费,造成了大量的社会产品未能充分利用,客观上起到了为资本主义续命的作用。三消费主义对自然的不断透支使人与人的矛盾转化为人与自然的矛盾。 如果无法充分调动人类的消费欲,资本主义的总危机就随时有可能出现。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084843.html 上一篇: 资萎缩是一个经济体走向成熟的标志 历史终将证明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危机,资本家终将埋葬资产阶级自身。如果我们活得足够长,如果可以活过三个世纪,我们会看到社会主义取得全球性的胜利。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617031.html 上一篇: 东海石油与中日冲突 下一篇: 无法摆脱的经济危机 ​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084962.html 上一篇: 现代人类不幸福的根源是一切为利润为中心的生产方式 下一篇: 师生矛盾的一个根源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277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探寻马恩足迹
kd652 2018-5-7 08:33
不读《导言》 莫谈《宣言》 2018.05.02 老伯伯 阅读 72844 英雄交响曲 - Richard Clayderman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完成的巨著。当时,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我在16岁上中学的时候就读过这篇巨著。读《宣言》是我与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拥抱。 去年盛夏,我和夫人在英国去寻访恩格斯这位《宣言》作者在伦敦的足迹。恩格斯虽然出生在德国,但是,在英国度过了53个春秋,并在伦敦去世。 我们辗转来到瑞琴特公园路122号。1870年至1894年,恩格斯在这里居住了24年。这块政府树立的兰色圆牌,清楚地标明了这一段历史。 接着,我们沿着摄政王公园向东步行,走不远就来到了瑞琴特公园路41号。 恩格斯在这里住了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恩格斯为什么要搬家?没有查到任何解释。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栋房子里,1895年3月6日,恩格斯撰写了《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这时,恩格斯75岁。如果说《共产党选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开篇之作,那么《导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收官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深刻总结了1848年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欧洲工人运动的新经验,坦诚、直率地提出了工人阶级斗争的新策略。他说:在1848年革命中,我们丝毫不怀疑,“伟大的决战已经开始”,这个决战的结局“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 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是值得在这里较仔细地加以研究的。 显然,恩格斯这是對《宣言》的反思。 那末这就彻底证明了,在1848年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 恩格斯提出了新的斗争策略,他说: 他们给予了世界各国同志们一件新的武器——最锐利的武器中的一件武器,他们向这些同志们表明了应该怎样利用普选权。 恩格斯还说: 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这个经济革命自1848年起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 而由于这样有成效地利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旧式的起义,在1848年以前到处都起过决定作用的筑垒的巷战,现在大都陈旧了。 世界历史的讽刺把一切都颠倒过来了。我们是“革命者”,“颠覆者”,但我们采用合法手段却比采用不合法手段或采用变革办法要获得多得多的成就。 这篇文章发表之后5个月,恩格斯去世了。可以说,这篇文章是他的政治遗嘱。这说明,恩格斯不仅坦率地承认了《宣言》中的错误判断,而且,提出了与《宣言》不同的斗争策略。 实际上,几年前,恩格斯的思想就开始改变了。1893年5月11日,当法国“费加罗报”记者问他:“你们德国社会党人给自己提出什么样的最终目标呢?” 他回答说: 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 恩格斯说: 我们没有最终目标 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 , 那么说共产主义已经不是最终目标了?!也不是最终规律了?! 1893年6月底,恩格斯与英国每日纪事报记者谈话。这次,他谈的最多的还是选举斗争。当记者问:您希望很快看到您那么想看见的执政的社会党政府吗?他回答说: 为什么不想呢?如果我们的党今后也以正常的速度发展,我们在1900年和1910年之间将拥有多数。 1895年7月26日,恩格斯在这里写了第三封遗嘱,也就是最后一封遗嘱。 恩格斯共有三份法律意义上的遗嘱,分别写于1893年7月29日、1894年11月14日、1895年7月26日。遗嘱中有三点,特别引起人们注意: 一、伯恩斯坦被恩格斯委之以遗嘱执行人; 二、恩格斯个人的全部手稿和全部信件,遗赠给了伯恩斯坦和倍倍尔(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 三、恩格斯遗赠给奥古斯都·倍倍尔和保尔·辛格尔(两人是德国国会议员)共一千英镑,用做他们或他们的继承人的选举经费。 这再次证实,晚年恩格斯确实對伯恩斯坦格外看重,同时,对议会民主和斗争情有独钟。 1895年8月6日,患有晚期食道癌的恩格斯逝世。10日,在威斯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追悼会。 滑铁卢车站旧貌 我一直十分敬仰恩格斯。他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尤其是他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精神,是一座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峰。 恩格斯所写的《导言》是马克思主义的收官大作。不读《导言》 ,就如同一出大戏,只看了开幕,却没有看到结尾,就无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考过程和全部内容。《宣言》有初出茅庐的激情、雄心和理想,《导言》则有历练之后的老辣、睿智和现实。 英国作家唐纳德·萨松所著《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指出,欧洲的社会主义者到了20世纪末,在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中,主要的政治斗争都是围绕规制资本主义的范围大小和采取什么形式而展开的,而不再寻求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在发达国家之外的地区和国家,资本主义看来已经深深植入,斗争主要围绕民族主义、宗教、资本主义的发展形式和速度而展开。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不再追求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这都证明恩格斯的《导言》的正确性。 今天,在人们谈论《宣言》的时候时,需要问的是:是否认真看了《导言》? 如果没有看《导言》,就莫要谈《宣言》! 如果喜欢我的作品,请赞赏鼓励哦! 赞赏 121 人赞赏 阅读 72844 481 举报
个人分类: 历史|1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热度 4 zlyang 2018-5-5 12:39
纪念 马克思 诞辰200周年 今天是 卡尔•马克思 ( Karl Marx ,1818-05-05 ~ 1883-03-14)诞辰200周年。 网上搜集了几幅图片,以志纪念。 (1)Encyclop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Karl-Marx (2)Karl Marx,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arl_Marx (3)kids.britannica.com (4)Encyclop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Karl-Marx (5)来自:昵图网 (6)马克思和恩格斯,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arl_Marx 推荐阅读: 新华网,2018-05-04,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zbmks200/index.htm?node=91855 1818 年 5 月 5 日,马克思诞生在德国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大学时代,马克思广泛钻研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 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 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友谊长达 40 年。正如列宁所说:“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但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今天,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恩格斯结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提出的一系列主张,阐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1938 年,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 相关链接: 武夷山,2018-05-05,英语世界重视马克思的哪些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12374.html 黄安年, 2018-05-05 ,学习马克思主义, 坚信马克思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112377.html 刘新建, 2018-05-05 ,今天是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5709-1112391.html 胡懋仁, 2018-05-05,马院姓马,在马言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12389.html 蒋永华, 2018-05-04 , 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946-1112292.html 张成岗, 2018-05-02 , 人民日报任仲平: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 他的英名和事业永世长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111942.html 汪育才, 2018-05-05 , 让马克思理论深入校园,办好一流学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3222-1112395.html 刘炜, 2018-05-05 ,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87371-1112470.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权威的资料!
个人分类: 政治时事学习|1496 次阅读|12 个评论
马克思是德国人?但马克思主义是英国产品​!
热度 4 laserdai 2018-2-14 21:00
要过年了,说点有闲心又充满认真的话题。 微信上传来一则旧闻,中国(现在这个朝代)铸造了一尊马克思的青铜,用赤身裸体表达真理是赤裸裸的,还送到马克思的故乡 - 德国特罗尔一个偏僻的地方。 马克思是德国人,这没有错。但是看看马克思的生平,马克思先是德国人,后来流浪巴黎与布鲁塞尔多年,应该算欧洲人,而不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德国人了。后来马克思在欧洲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只好来到英国(幸好没有去美国,跟当年那些五月花号的清教徒一样),最后死在英国葬在英国。按照现在的观念,应该是移民成为了英国人。因为马克思早期是德国人,就永远是德国人,这不合逻辑。爱因斯坦早年是德国人,后来去了美国成了美国人。说爱因斯坦是德国人,这句话很值得商榷,其实很勉强,是偏颇的。还有,爱因斯坦曾在瑞士工作过,也算瑞士人。还有更多的例子,很多中国现在这个朝代的人移民国外,拿了国籍,就不再是中国人,他们是华人(华夏族人)。所以,华人是持有外国(非中国)护照的人,不再是中国人。这几天更看到微信上广为流传的,有些华人拿着中国护照去中国,被中国海关扣住,要求他们注销中国户籍和护照,中国的驻外使馆也警告这些华人,老老实实办理签证再去访问中国。从这些就明白,华人是外人,根本不是中国人,并且中国也不喜欢所谓的华人。马克思被德国驱逐,最后生活在英国很多年至去世,说良心话,马克思是英国人。 还有一个例子,中国历史上的大诗人李白是哪里人?李白出生在现在的俄罗斯境内,当时还没有俄罗斯,那地方也不算中国,至于算哪国,等历史学家考证再说。后来,李白同学努力学习,到京城漂泊,终于混出点名堂了,算作中国人了。 马克思是德国人,那李白就不是中国人。如果说李白是中国人,那马克思就是英国人。这样才符合逻辑。 话说马克思在欧洲生活多年都是给社会添乱的革命者,没有写任何资本论,所有的资本论完全是在英国完成的(包括最后一卷),当时的状态,马克思是英国人。这样看来,所谓的马克思主义是地地道道的英国产品,比应该跟德国扯不上任何关系。我以前的某篇博文也提到过,马克思当年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苦苦思索写资本论的时候,双脚不断地搓地板,把地板搓出的坑现在还在保留着。 李白写的是中国诗,同样逻辑,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英国作品。 因为马克思出生在德国就永远是德国人,而李白出生在中国之外是中国人,拿了外国护照的华族人就不是中国人。所以马克思主义就是德国的,,李白的诗就是中国的,华人的就是外国的。不知道是我神经错乱了,还是珠国本来就不讲道理?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876 次阅读|14 个评论
第四次工业革命、机器人时代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胜利
热度 5 maqingping 2017-10-29 10:16
近来有关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信息时代的讨论很多。悲观者担心人类将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淘汰,乐观者认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把人类带入共产主义社会。我在为《 Pensions: Global Issues,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 一书所写的一章( Pension Provision in theRobotic Age )中认为,人类即将进入的是机器人时代,而不仅仅是信息时代。在机器人时代,机器人将在生产过程中全面取代人类工作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的未来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成为人类社会可以实现的目标 。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终决定社会形态,科学技术对旧社会制度来说是比革命家 “ 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 。机器人时代的来临,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言的理想社会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批评者嘲讽的乌托邦,而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论断。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路径细节有许多误判,恩格斯对这一点并不讳言。恩格斯在 1895 年为马克思的《 1848-1850 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所写的序言中对暴力革命的必要性做了不同判断。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在早年强调无产阶级必须以暴力革命打碎现有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时,就认为当时的英国、美国可以和平过渡到共产主义。恩格斯在 1895 年则认为欧洲大陆国家也已经有了这种可能性,各国的社会主义者应该积极争取。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终决定社会形态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机器人时代的来临,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胜利。 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在 2012年出版的拙著《养老金和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提出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可能全面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在生产、生活、教育和养老等方面引起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实现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的理想社会。其中一节曾在科学网贴过(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今天贴出另一节,与对此感兴趣的网友、博友交流。 第三节 自动化社会和养老与社会保障问题 当机器人全面取代人类工作时,人类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将极大提高,社会财富的创造将仅仅受物质资源的限制。工作年龄的人即使占人口的比例下降,也只需要工作极短的时间,就能提供不仅自己的物质和非物质的生活需求,而且能充分满足退休人口的物质和非物质的生活需求。实际上工作人口和退休人口的区别将变得模糊,必须由人类工作完成而又不是各人自由发展趋向目标的任务,通过自愿者的工作也可以满足需要,工作年龄人口和退休人口都可以追求自己的自由发展。除非自愿,人们不需要固定这一岗位。真正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见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象地描述了未来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评一部分来自社会分工的考虑。当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也越来越专业化的时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描述更像是乌托邦而不是对现实问题的认真思考。不少人认为在现代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中,一个人不可能“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也不“可能随自己的兴趣”去做工作。有人质问,如果人们都“随自己的兴趣”想做某几种事情,那么其他事情由谁来做。 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中的分工确实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细。社会分工使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不能互相代替对方。但是,随着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门化,人类的功能就越来越容易被机器所取代。生产的专业化的最终发展将是专业化的终结和消失。跑步最初是为了快速到达另一个地点,当更快的交通工具使跑步而这一目的基本消失后,跑步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为人们娱乐和健身的手段。绘画最初可能是为了真实地反映客观景像,但当照相可以更逼真地表现客观景象时,绘画并没有消失。实际上,在照相技术出现之前,绘画已经摆脱了反映真实景像的功用目的,跑步在交通工具出现之前可能已有了竞赛的娱乐功能。当专业化发展到极度专一的程度,人类工人被机器取代的时刻也就即将到来。 如果人们从事的生产性活动几乎完全由机器人取代,那么人类工作者还可以做什么工作?人类从事的工作将会是挑战自己能力和陶冶自己兴趣的工作,而不是为生产财富而进行的重复劳动。可以想象,当人们不需要从事生产性活动后,许多从前的生产性活动将成为娱乐性活动。人们可能由此发展出新的体育竞赛项目。 医学发展对人类衰老过程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很难预测。如果人类的衰老不能得到实质性改变,老年人将继续需要日常照顾,这些过程有可能完全由机器人完成。目前,不少机器人生产企业在设计、生产娱乐性机器人,其中目的之一是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家用机器人。现代老年人退休后,常常不和子女住在一起,娱乐性机器人可能有助于调整老年人的心情。保洁机器人、家内运输机器人和监护老人机器人,都可能明显改善退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信息技术、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将全面改变人类养老和社会保障的蓝图。 《养老金和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中的 自动化社会指的是机器人时代。
个人分类: 经济学|7837 次阅读|10 个评论
马克思在汉堡
kd652 2017-7-6 08:31
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明年是其二百年诞辰,作为前奏,德国今年出版了《卡尔.马克思在汉堡》等书籍: 建立了网站,全称是 https://marx200.org/ 在海港仓库城诺大的建筑上展示巨大的画像: 汉堡大学某大厅里的马克思语录: 我不懂德语,问行色匆匆的中国留学生,回答说:“简单地说,大意是,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请教科学网里懂德语的博主,是这个意思吗?
个人分类: 海外游记|3824 次阅读|1 个评论
马克思学院越来越多了啊!
热度 3 pinjianlu 2017-6-28 10:30
许多高校都纷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6/380634.shtm 这专业好就业吗?增设这么多马克思学院是为了缓解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吗?!
个人分类: 心路历程|53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谈医疗、司法、教育腐败的危害
热度 3 hcy98765 2017-4-28 12:38
马克思谈医疗、司法、教育腐败的危害 马克思说:“一个社会的医疗系统、司法系统、教育系统腐败了,这便是一个高度腐败的社会。医疗涉及健康,司法涉及公正,教育涉及未来。这三个系统完蛋了,民族身心也就由表及里地完蛋了,甚至很难医治。” 按: 上面的一段话,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但是,读起来,回味一下,感觉它说的好像就是当今的中国社会。神奇啊!讽刺啊!悲哀啊!
3748 次阅读|5 个评论
民族音乐学中也有马克思主义
wyuehua2004 2017-4-13 12:04
“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那个万遍哟下工夫。深刻的道理我细心领会,只觉得心里头热乎乎。”读完陈铭道著的《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火风演唱的这首歌正好能表达我对陈著的感觉。该书写得真可谓是“生动活泼”,犹如一个真实的人就坐在你对面侃侃而谈。从其黝黑的脸上读出的都是“幽默”,且言语表达真实、大胆、泼辣,如英国夏普为了得到经费便邀请关键人物在出版的书上共同署名,并说“我是穷人也要养家糊口,没有经费介入保护民歌之类的农夫艺术不会有什么乐趣”。陈先生评论说:“不把这写进来,那些以主流学术自负的人永远不会想到民族音乐学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干的事”;又如:为了适应当地生活,“甚至艳遇”都是本专业学子人生考试,是否“适应”乡间的“标志”是“你已经能随地大小便了”;再如:“田野调查时为了拿到材料什么大话都敢说,其实自己最终就是为了写篇文章”。这风格读起来心里确实有点“热乎乎”的,因为有“人”味。   这是一本讲述民族音乐学学科历史发展知识的书,其中不乏“深刻的道理”需要我们“细心去领会”。按说,讲述知识类的书一般都很枯燥,有些浅薄学者甚至已经习惯于搬运西方枯涩的理论充当“权威”并对国内“指手划脚”,令人好不厌烦。其实,民族音乐学的核心理念即如内特尔所说的“平等主义”,但热衷的“搬运者”却动不动以国外前沿如何来暗示自己的“先进”。对此,香港民族音乐学家曹本治很不客气地批评道:“一些研究手段被误读或夸大为界定学科的标志,一些在国际学界尚属边缘的或试探性的初期研究被当作国际的‘最新’研究领域和学科动向,杂乱无章地被追随和操作。”以至于他还说:“难怪我接触到的大部分研究生对学科还是有着‘虽不陌生却又模糊’的感觉,甚至在一片‘尖端、前卫、国际化、跨/交叉’的轰击下给‘越搞越糊涂’”。陈先生的书无疑能为一些学子还原一些学科真实,且他的写作本身也在体现民族音乐学核心理念,追求“人文关怀”。   该书介绍的基本理论内容也不乏新意,如该书说:“耐人寻味的是,赖斯依靠格尔兹的理论提出自己的研究模式,但他自己的研究却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来解释保加利亚的情况,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陈先生评论到:“中国读者对马克思主义毫不陌生,但对从小生活在西方的人类学博士赖斯来说,这是一种新的方式,不使用这种范式他们便理解不了自己的田野对象。赖斯此前曾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田野结论十分苦恼。后来才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马克思主义最精彩的部分……权力中心会对文化活动施加决定性影响,赖斯的述说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念……可以指出,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并未销声匿迹,它仍然是有用的范式。”尽管民族音乐学的学术话语权仍在西方人手里,但如今“令我们这些老马克思主义者欣喜的是,在西方后现代浪潮中,马克思主义又重新被拾起来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介绍国外民族音乐学的其他文章很少提及。一些热衷于介绍新动向的文章不知为什么发现不了这个?对此,国内学者的研究倒是有一些,如伍国栋在其专著中运用“马论”阐述“网络观”和实地调查研究方法;杜亚雄有“为建立民族音乐学马克思主义学派而奋斗”专文。但有些学者仍总是以西方的正统性为名否认国内以往的研究。不是指责大汉族主义就是指责所运用的田野调查不科学。对此,冯光钰回应到:“我国古代没有‘民族音乐学’这个词,但并不等于我们没有这门学科的传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为指导。”   民族音乐学是不是需要马克思主义呢?我举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2005年我在首师大读硕士期间,聆听了杨沫《音乐与性》的讲座,大致意思是讲我国某少数民族青年男女有在晚间通过对歌的方式寻找配偶的文化习俗。如果对歌成功,当晚女方就会把男方带回家过夜。我当时向他提了一个问题:“田野时如有女孩相中您,要带回家过夜怎么办?”杨沫笑而未答。我估计也很难回答。如果答“会”,那说明确实“田野”了,由局外人真变成局内人了,但一个学者不以结婚为目的的学术研究,“过夜”行为肯定不符合民族音乐学的人伦关怀要求。如果答“不会”,那说明其所实施的“田野”并不充分,没有真正体验到局内人的体验,所以其研究结论难以令人信服。如此看来,这是个悖论。可见,一些提法绝对化就离谬误不远了,如果不用马克思的辩证法恐怕是解决不了的。其实,当前学界关于“局内人”和“局外人”的调和已经介入了辩证法。遗憾的是,国内许多学者绝口不提“马论”。尤其在新中国这个“马论”指导的“田野”上,不像赖斯研究保加利亚音乐一样运用“马论”,所谓的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课题恐怕是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的。陈先生在书中说:“民族音乐学的最大特点是人家的思想,自己的田野,说自己的话。”这话总结多好啊,我们热衷于引进西方民族音乐学是干什么的呢?不正是要在我们的“田野”上说出自己的话吗?这不正是“马论”要求的“立足我们的实践走自己的路”吗?我们切不可再继续充当曹本治批评的“盲目套用西方理论和方法的被动的‘传声筒’”。我们这不仅仅是西方理论的试验田。 吴跃华《音乐周报》 主管主办: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个人分类: 评论|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培根、马克思论世界三大发明到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 注释与文
DingXingFu 2017-3-28 08:52
从培根、马克思论世界三大发明到 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 ——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 系列学习札记( 5 ) 注释与文献 丁兴富 20160103-30 20170328 注释 【 1 】仓孝和( 1988 )《自然科学史简编》第 267 页;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 4 卷第 2 分册《机械工程》,第 6-7 页;转引自华觉明( 2008 )中国不仅仅有四大发明 —— 中国 24 大发明评述。 仓孝和在《自然科学史简编》( 1988 )中的上述引证是在 1949 年后的中文科技史研究文献中最早的,当然,他是引用了李约瑟的上述著作(详见本注下面两处说明)。 仓孝和( DXF ) 郑州中牟人( 1923-1984 )。 1978-1981 ( 1983 ?)年任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所长(参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网站“列任领导”)。参与创建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任副理事长。 1983-1984 年任北京 师范学院 (现 首都师范大学 )院长(参见“首都师范大学”网站“列届领导”)。著有《 自然科学史 讲槁》、《 自然科学史 简编》( 1988 )等,为我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参见百度百科“仓孝和”) 杰罗姆 · 卡丹( JeromeCandan, 1501—1576 ) 西方著名的“卡丹环”就是以杰罗姆(杰)· 卡丹 的姓氏命名的,而据 张鷟 (zhuó) 《朝野佥 (qiān ) 载》(公元 692 年)记载:有人向女皇武则天献上的 “ 木制暖炉 ”“ 木火通,铁盏盛火,辗转不翻 ” ,推测应该类似卡丹环,且比西方早了 800 多年) (原文 1700 年,疑有误。 ——DXF )。(李约瑟著陈立夫主译( 1977 )《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第八册(台湾商务印书馆,繁体竖排本)第 390-408 页)。 —— ( 1 )意大利数学家杰卡丹( Candan Jerome , 1501—1576 )何以在 1550 年能率先得出其评价?特别是如何认定它们是中国古代的发明,又如何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卡丹到过中国吗?他是否懂汉语、是汉学家吗?他与谁交往?接触过中国古代文献吗? —— ( 2 )仓孝和又是如何考证到意大利数学家 杰罗姆· 卡丹( Candan Jerome , 1501—1576 )的(以及对 简·博定( Jean Bodin ) )上述评价的?从 仓孝和( 1988 )《自然科学史简编》第 267 页的注释“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 4 卷第 2 分册《机械工程》,第 6-7 页”表明了他 是引用了李约瑟的研究成果。 他或者他人做过更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吗? —— ( 3 )简·博定( Jean Bodin )的简历? 仓孝和或李约瑟是如何叙述博定的? 【 2 】培根( 1620 )《新工具》,许宝騤译,商务印书馆 1984 年中文版,第 103 页;转引自王渝生( 2012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 1949 年前、后,中文文献中对弗兰西斯·培根关于三大发明的引证最早是由谁在哪年提出的?是李约瑟的 《中国科学技术史》 吗?又是哪位中国学者? 【 3 】罗吉尔·培根和 弗兰西斯 · 培根( DXF ) 英国思想史上出现过两位培根,一位是 13 世纪的 罗吉尔 · 培根【 4 】,另一位是 16-17 世纪的 弗兰西斯 · 培根。他们虽然相隔 3 个半世纪,但都是倡导和论证近代实验科学的经验论哲学思想基础的先驱,在世界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的首创者是 弗兰西斯 · 培根,率先提出并论证世界三大发明及其重大历史意义的也是 弗兰西斯 · 培根【 5 】。 【 4 】罗吉尔 · 培根( Roger Bacon , 1214 年- 1294 年)( DXF ) 13 世纪的英国 哲学家 、 方济各会 修士、 炼金术士 。 他学识渊博,著作涉及当时所知的各门类知识,并对 阿拉伯世界 的科学进展十分熟悉。 罗吉尔·培根提倡经验主义,主张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几乎可以说是 350 年后弗兰西斯 · 培根的思想先驱。罗吉尔 · 培根的主要著述是他为同时代的教宗克莱芒四世奉命写作的《大著作》、《小著作》和《第三著作》。 该部书包含了当时各科学术,并阐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仅完成了大纲)。可惜克莱芒四世于 1268 年去世,没能看到该书。(维基百科“罗吉尔 · 培根”) 【 5 】 弗兰西斯 · 培根( Francis Bacon , 1561 年 1 月 22 日- 1626 年 4 月 9 日) ( DXF ) 英国 16-17 世纪著名的古典经验论哲学家,近现代实验科学思想的奠基人,自诩要做“科学上的哥伦布”。一生从事写作的未完成著作《学术的伟大复兴》原定六部, 1605 年出版了第一部 “ 导论 ” 《学术的进展》, 1620 年出版的第二部《新工具》,最完整,但没有完成。其余部分都未能完成出版。培根是第一个意识到科学及其方法论的历史意义及其在人类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的人,他提出的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 归纳法 为核心的经验论的科学认识理论,逐渐为世人认同,为进一步挣脱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思想束缚,为近代科学的萌芽和发展开辟了道路。培根批判了阻碍人类认识和科学知识发展的“四大偶像”,倡导从经验出发,研究自然和事实本身,强调“知识是存在的反映”。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按照他的学说,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第 163 页)培根请求当时的英王 詹姆斯一世 颁布命令去搜集各个领域的知识。他认为把大量事实搜集起来是他的方法的首要要求,只要有一部篇幅六倍于老普林尼的《自然史》那样的 百科全书 ,他就可以解释自然界的所有现象。培根的独创之见起初没有得到重视和认同,直到十九世纪由于 地质科学 和 生物科学 中 进化论 学说的发展,培根基于观察和实验的定性-归纳方法才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培根的经验论认识论也有明显缺陷和局限:他对科学方法上使用的 数学 和 演绎法 采取不信任态度。在评价培根的方法论时,马克思恩格斯曾说: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的方法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和重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第 163 页) 培根倡导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对世界近现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培根重视感性经验,重视科学实验,和中世纪神学以及经院哲学强调先验的神启和信仰正好相反,他的哲学本质上是反对神学和经院哲学的。美国学者 威尔 · 杜兰 ( WillDurant )的《 世界文明史 》指出:在《学术的进展》、《新工具》、《新大西岛》( 1624 )等培根的现存著作中确实没有出现这个命题,但在他的《沉思录》( MeditationsSacrae )的片断中却留下了上述名言,其拉丁文是:“ Ipsa Scientia Potestas Est ”( “ 知识就是力量 ” )。这个《沉思录》没有公开发表,所以,人们通常只知道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至于在哪里说的就不得而知了。 培根认为对 自然 的科学理解和技术控制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是运用科学方法的成果。培根对 印刷 、 火药 和 罗盘 的 发明 非常重视。他以这三种 发明 为例,证明近代人比 古希腊 人的知识高明得多。培根说:“因此,促进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新科学方法,首先要求的就是去寻找新的原理、新的操作程序和新的事实。这类原理和事实可在技术知识中找到,也可在实验科学中找到。当我们理解了这些原理和知识以后,它们就会导致技术上和科学上的新应用。”(培根( 1620 )《新工具》。后人马克思,李约瑟转均引证了培根论“三大发明”?) 培根的思想可以从他对人类同蜘蛛、蚂蚁和蜜蜂的生存活动状态的浅显的类比陈述中得到了解。他认为,真正的人类认识和科学知识只有在对客观事物的研究中,即是说从经验中,寻找可靠的(非幻想和偏见的)、合理的(可解释可理解可控制的)、系统的(包括各个领域的整体的)科学知识原理和技术应用方法。而不可像蜘蛛那样只知从自己肚里吐丝布网,完全脱离实际地构造一套先天的知识体系;当然,人类也不可像蚂蚁那样只知搜集和堆积简单的零碎的经验事实;而要像蜜蜂那样从花园里采集材料,进行加工和转化,完成筑巢、采蜜和酿蜜。但是,上述类比只有部分的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大意如此,我在这里进行了阐述发挥,出处待查):人类早期的建筑尽管大多不如蜂巢精美规范,但人类在施工前已经在头脑中、在思想上已经设计规划预见了将要变成现实的建筑物,并且通常能利用某种物质材料事先描画出这个世上尚不存在的建筑物的图像以便交流、修改、论证、完善,并指导施工。而蜜蜂筑巢、采蜜和酿蜜则是在生物进化中形成的该物种的先天本能,其个体并没有在其意识中有过设计规划的思想活动。蜘蛛的吐丝布网和俘获食用猎物,蚂蚁的蚁穴构建与食物储存及其社会分工合作,蜜蜂的筑巢酿蜜及其社会分工合作,也都需要与它们所处现实环境协调,做出各种变通和应对。昆虫的生存行为活动方式主要可归结为这些物种在先天本能驱使下的无意识活动,但难道就没有基于后天经验认识而采取的行为应变功能?总之,所有这些昆虫的生存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来自物种本能即先天禀赋,又有多少成分来自后天经验获得的认识知识原理及其技术应用(可不可以这样说?)这还有待当代生物学特别是遗传学以及动物认知科学的研究探索。所以,简单的类比是富有启发的,但同时也是充满危险的。 此外,培根表现出对数学,逻辑,演绎法及论证的不信任,对经验论与归纳法局限的无知,对人类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建构性质及其面对的困惑和挑战所知不多,等等。当然,这是时代局限和个人特质所致。 中世纪和近代初期,类似普林尼的《自然史》那样的类书、 百科全书 可能充满各类事实、知识,里面有可能记载着种种科学技术发明 ? (维基百科“ 弗兰西斯 · 培根” ) 【 6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 4 卷第 2 分册《机械工程》,第 6-7 页;转引自华觉明( 2008 )中国不仅仅有四大发明 —— 中国 24 大发明评述。看来,对 施特拉丹乌斯《新著》( 1638 )关于世界九大重大发现和发明(包括三大发明)的引证也来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 7 】 沃尔特·亨利·麦都思( 1838 )《中国的现状和传教展望》( WalterHenry Medhurst (1838) China, its State and Prospects p101-107 )。(转引自维基百科:四大发明,百度百科:四大发明;百度百科:麦都思)。 【 8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7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中文版,第 427 页 。转引自 王渝生( 2012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华觉明( 2008 )中国不仅仅有四大发明 —— 中国 24 大发明评述; 江晓原( 20110911 ) 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 。 1949 年前、后,中文文献对卡尔·马克思关于三大发明的引证最早是由谁在哪年提出的?是李约瑟的 《中国科学技术史》 吗? 【 9 】 恩格斯 ( 1863 )《 德国农民战争 》。 【 10 】 Joseph Edkins (1884) Religion in China , p2London. ( 艾约瑟 ( 1884 ) 《中国的宗教》)。转引自维基百科:四大发明。 【 11 】 韩琦( 1999 )《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列入《东学西渐丛书》。第 135 页。转引自维基百科:三大发明。 【 12 】 张国荣( 2012 )民族主义与历史知识的重构。 【 13 】维基百科“李约瑟”和百度百科“李约瑟”。此外可参考北京圣碟科贸有限公司制作(年份不详,作者匿名)的《李约瑟传》。 【 14 】 “维基百科:中华科学文明史”( Wikipedia: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李约瑟研究院( NeedhanResearch Institute )网站上的中华科学文明史系列丛书(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Series )网页。参见陈方正( 2009 )《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导论”第 19 页。 中国大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维佳提供的有关中文资料可参见江晓原( 2001 )“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一文。 早在 1974 年,台湾“李约瑟氏《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编译委员会”已将当时出版的 SCC 15 个分册全部译成出版。 到 1990 年,中国科学界和出版界为李约瑟 90 寿辰准备的献礼便是: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组织新译的 SCC 第 1 卷导论、第 2 卷科学思想史和第 5 卷第 1 分册的中文本。 几年来,“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委员会”正抓紧时间紧张工作,以加速这部巨著的早日面世。(北京圣碟科贸有限公司制作《李约瑟传》第 152 页。 【 15 】 《中国:发现与发明的国度》,陈养正等译, 21 世纪出版社, 1995 ,页 11 。转引自江晓原( 2001 )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纪念李约瑟诞辰一百周年”。) 罗伯特·坦普尔( Robert K. G. Temple , 1945 年 - ),美国肯塔基路易斯维尔大学人文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客座教授,中国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拥有梵语和东方学的学位。因其部分观点贬低西方文明,而遭到一些人的抨击,称其为 “ 民间科学爱好者 ” ,写有《水晶太阳之谜》、《 天狼星之谜 》(该书最著名,主张 多贡人 与 天狼星 来的外星人有接触。)等书,遭到科学界、史学界的指责,国际主流学术界不承认其观点。 坦普尔在 1986 年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访问中国时出版的畅销书《 中国的 100 个世界第一 》( The Genius of China: 3,000 Years ofScience,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是基于 李约瑟 《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提炼出来的浓缩本。 李约瑟 对该书表示欢迎(“ warm welcome ”),并作长达 3 页的序言。此书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奖、纽约科学院奖等 5 项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机关报“ The UNESCO Courier ”在 1988 年曾专文介绍此书:“ The Chinese Scientific Genius ”,向全世界推荐。此后,此书被翻译成 43 种文字。 该书有两种中文译本, 1995 年译本由 21 世纪出版社出版,书名为《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书首有 中国科学院 院长 卢嘉锡 写的序言,中国工程院院长、 两弹一星元勋 朱光亚 院士题词。 2003 年再度翻译成中文,由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书名为《中国的创造精神——中国的 100 个世界第一》,并被列入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也有个别学者认为,书中提到的 麦卡托投影法 、 西门子炼钢法 、 蒸汽机 、 来福枪 、 多节火箭 、 白兰地 、 太阳风 、 舵 、 跳伞 、 运河 等被他们认为是中国人最早发明、发现,但事实非如此,或领先时间也无如此长,如 太阳黑子 、 贾宪三角形 、 石油 、 炼钢 等,还有一位学者批评此书颇多穿凿附会。李约瑟本人后来在《北京评论》( Beijing Review )上撰文对该书进行了批评:犯了“某些错误 …… 还有许多陈述我希望看到的是很不同的表达”( some mistakes ... and various statements that Iwould like to have seen expressed rather differently )。(维基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史”) 【 16 】 科林·罗南( Colin A. Ronan )著,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江晓原策划)《中华科学文明史》( TheShorter Science civilisation in China )共 5 卷。上海人民出版社自 2001 年 12 月至 2003 年 7 月出版。 【 17 】 李约瑟演说原文收入《回顾我们的时代》一书,由伦敦阿兰 · 温盖特有限公司刊行;转引自 华觉明( 2008 )中国不仅仅有四大发明 —— 中国 24 大发明评述。 【 18 】 贝尔纳著伍况甫译( 1959 )《历史上的科学》(中文版)。 贝尔纳( J.Bernal,1901-1971 ) , 出生于爱尔兰,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著名科学家与科学史家。作品有《科学的社会功能》、《历史上的科学》等。 总目录 中文版序 关于附注和参考文献 致谢词 序 第二版序 第 1 篇 科学的出现和科学的特性 第一章导言 第 2 篇 古代世界中的科学 导言 第二章初期人类社会 : 旧石器时代 第三章农业和文化 第四章铁器时代 : 古典文化 第三篇 信仰时代的科学 导言 第五章在过渡到封建制度中的科学 第六章中世纪的科学和技术 第四篇 现代科学的诞生 导言 第七章科学革命 第五篇 科学和工业 导言 第八章工业革命的前因与后果 第九章十八 ? 十九两世纪各门科学的发展 第六篇 现代科学 导言 第十章二十世纪中的物理科学 第十一章二十世纪的生物科学 第十二章历史上的社会科学 第十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科学 第七篇 结论 第十四章科学和历史 参考文献 第二版附注 声明 SCIENCEINHISTORY 插图·地图·表等目录 文中插图 1. 原始工艺 2. 编篮技术对于装饰艺术的影响 3. 勒克米尔 (Rekhmire) 陵墓上的埃及技术 ( 约公元前 1470 年 ) 4. 早期文明的技术 5. 单式及复式蒸馏塔示意图 6. 中世纪的实践和理论 7. 早期中国的技术和科学 8. 文艺复兴的科学和工艺 9. 文艺复兴时代的工艺学 : 列昂纳多 ? 达 ? 芬奇 10. 文艺复兴时代的工艺和科学中的大炮 11. 仪器和机器图 12. 十八世纪的工艺和科学 13. 十九世纪的工艺学 14. 十九世纪的化学和物理学 15. 卢瑟福研究放射现象的两个有决定意义的实验 图版 1. 由宇宙线所产生并由乳胶照相所记录的原子核蜕变 2. 碳化硅晶体的生 3. 晶体的 X 射线衍射 4. 电子显微镜的用途 地图 1. 文明的开始 2. 过渡到封建制度时的世界 3. 中世纪的欧洲 4. 科学的和工业的欧洲 5. 今日的世界 表 1. 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起源 2. 古典时代的技术和科学 3. 科学和封建制度 : 希腊遗产被拯救 4. 科学革命 5. 科学和资本主义 6. 二十世纪的各门物理科学 7. 二十世纪的生物学 8. 历史上的科学 SCIENCE IN HISTORY 目录 ( 卷一 ) 中文版序 i 关于附注和参考文献 iii 致谢词 v 序 vii 第二版序 xvii 第 1 篇科学的出现和科学的特性 1 第一章导言 3 1.1 科学作为一种建制 8 1.2 科学的方法 11 1.3 累积的科学传统 19 1.4 科学和生产手段 23 1.5 作为观念来源的自然科学 28 1.6 科学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31 第 2 篇古代世界中的科学 35 导言 37 第二章初期人类社会 : 旧石器时代 40 2.1 社会的起源 40 2.2 原始生活的物质基础 41 2.3 原始生活的社会基础 45 2.4 唯理科学的起源 50 2.5 环境的变迁 52 2.6 社会组织和观念 56 2.7 原始人的成就 58 第三章农业和文化 60 3.1 走向生产经济 60 3.2 文明 67 3.3 文明中的各种技术 73 3.4 数量科学的起源 78 3.5 早期科学的阶级性起源 86 3.6 最初各期文明的成功和失败 90 3.7 文明的传播 95 3.8 初期文明的遗产 98 第四章铁器时代 : 古典文化 99 4.1 铁器时代各地文化的起源 100 4.2 铁器时代的城市 104 4.3 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 107 4.4 希腊人 109 4.5 早期希腊科学 116 4.6 雅典的成就 132 4.7 亚历山大的帝国 147 4.8 罗马和经典科学的衰落 161 4.9 古典世界的遗产 168 第 3 篇信仰时代的科学 177 导 . 言 179 第五章在过渡到封建制度中的科学 182 5.1 罗马帝国灭亡后文明的一些发展 182 5.2 信仰时代 185 5.3 教条和科学 190 5.4 对希腊主义的反应 192 5.5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兴起 197 5.6 伊斯兰教科学 201 5.7 伊斯兰教文化的衰落 209 第六章中世纪的科学和技术 214 6.1 西欧的黑暗时代 214 6.2 封建制度 216 6.3 中世纪的教会 220 6.4 经院哲学派和大学 223 6.5 中世纪的科学 228 6.6 新技术改变中世纪经济 234 6.7 中世纪晚期经济的发展 247 6.8 中世纪的成就 250 参考文献 257 第二版附注 267 声 . 明 279 插图·地图·表等目录 文中插图 1. 原始工艺 54 2. 编篮技术对于装饰艺术的影响 65 3. 勒克米尔 (Rekhmire) 陵墓上的埃及技术 ( 约公元前 1470 年 ) 80 4. 早期文明的技术 154 5. 单式及复式蒸馏塔示意图 208 6. 中世纪的实践和理论 231 7. 早期中国的技术和科学 237 地 . 图 1. 文明的开始 174 2. 过渡到封建制度时的世界 212 3. 中世纪的欧洲 254 表 1. 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起源 170 2. 古典时代的技术和科学 172 3. 科学和封建制度 : 希腊遗产被拯救 252 贝尔纳的科学史研究侧重马克思主义的外史研究方法,即主要应用科学概念理论体系之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其历史发展来诠释科学的发生与发展,而对科学自身的概念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论及其内在逻辑的发展的研究探讨反而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贝尔纳走的是与李约瑟解答李约瑟难题相似或相近的道路。作为与李约瑟几乎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与科学史家,俩人显然都受到 20 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强大影响并在他们的科学史研究中产生了决定性的方法论取向。不仅在前苏联和中国,而且在西方, 20 世纪的科学史研究(恐怕不止是自然科学史,而且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史)中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是明显的 【 19 】 亨廷顿及其文明冲突论。当代国际思潮中极富盛名的文明冲突论是美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 ) 首创的。 1993 年夏季号《外交》( Foreign Affairs )季刊发表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 亨廷顿 的《文明的冲突?》《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 》一文,提出了后来一直在许多国家的政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文明冲突”理论。亨廷顿本人随后集中不断发表文章和出版专著(代表作有《不是文明,又是什么?》,《西方文明:是特有的,不是普遍的》,以及专著《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 TheClash of Civilization s and TheRemaking of World Order )( 1996 )),为文明冲突论申辩和诠释。亨廷顿其它两本影响巨大的论著是其理论的奠基之作《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提出了 第三世界国家 走向现代化的 “ 强政府理论 ” )以及《第三波: 20 世纪末民主化浪潮》( 1991 )。 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 ) ,出生于 1927 年 8 月 18 日。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十六岁考入 耶鲁大学 两年半后旋即因 “ 成绩特优 ” 毕业,后赴 芝加哥大学 攻读硕士, 1951 年年仅二十三岁的亨廷顿在 哈佛大学 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现任 哈佛 大学阿尔伯特 · 魏斯 赫德 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 · 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 外交政策 》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美国政治学会会长。亨廷顿在国际政治方面著述颇丰,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是其理论的奠基之作,该书从 第三世界 各国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 第三世界国家 走向现代化的 “ 强政府理论 ” ,其要义是,第三世界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变革的过程中,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舍此无他路可走。所谓强大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府参与和政府制度化的政府。亨廷顿在这本书中卓越的理论贡献使得该书成为研究现代化理论的经典之作。 1991 年, 亨廷顿 出版了《第三波: 20 世纪末民主化浪潮》,探讨了在他看来是 20 世纪后期的一项重要的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全球性的政治发展的状况,即发生在 1974 —— 1990 年期间的全球民主化浪潮。亨廷顿指出,从 1974 年 葡萄牙 走上 民主化 的道路开始,大约 30 个国家由非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到民主政治体制,相继走上了民主道路。民主制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急速成长,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壮观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变迁。他认为,在第三波之后 20 年的今天,民主化的条件远比以前有利得多,西方自由民族国家的各国政府在促进全球民主化方面都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共产国际已经寿终正寝,现在该是建立民主国际的时候了。 1996 年,亨廷顿出版了《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 “ 文明冲突论 ” 。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 中华文明 、日本文明、 印度文明 、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 “ 文明的冲突 ” 。除上述著作外,亨廷顿的主要著作还有《 难以抉择 》、《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国政治 》、《现代社会中的权威政治》、《 民主的危机 》等。 2008 年 12 月 24 日,亨廷顿在 马萨诸塞州 逝世,享年 81 岁。(“百度百科·文明冲突论”) 总目录 中文版序 关于附注和参考文献 致谢词 序 第二版序 第 1 篇 科学的出现和科学的特性 第一章导言 第 2 篇 古代世界中的科学 导言 第二章初期人类社会 : 旧石器时代 第三章农业和文化 第四章铁器时代 : 古典文化 第三篇 信仰时代的科学 导言 第五章在过渡到封建制度中的科学 第六章中世纪的科学和技术 第四篇 现代科学的诞生 导言 第七章科学革命 第五篇 科学和工业 导言 第八章工业革命的前因与后果 第九章十八 ? 十九两世纪各门科学的发展 第六篇 现代科学 导言 第十章二十世纪中的物理科学 第十一章二十世纪的生物科学 第十二章历史上的社会科学 第十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科学 第七篇 结论 第十四章科学和历史 参考文献 第二版附注 声明 SCIENCEINHISTORY 插图·地图·表等目录 文中插图 1. 原始工艺 2. 编篮技术对于装饰艺术的影响 3. 勒克米尔 (Rekhmire) 陵墓上的埃及技术 ( 约公元前 1470 年 ) 4. 早期文明的技术 5. 单式及复式蒸馏塔示意图 6. 中世纪的实践和理论 7. 早期中国的技术和科学 8. 文艺复兴的科学和工艺 9. 文艺复兴时代的工艺学 : 列昂纳多 ? 达 ? 芬奇 10. 文艺复兴时代的工艺和科学中的大炮 11. 仪器和机器图 12. 十八世纪的工艺和科学 13. 十九世纪的工艺学 14. 十九世纪的化学和物理学 15. 卢瑟福研究放射现象的两个有决定意义的实验 图版 1. 由宇宙线所产生并由乳胶照相所记录的原子核蜕变 2. 碳化硅晶体的生 3. 晶体的 X 射线衍射 4. 电子显微镜的用途 地图 1. 文明的开始 2. 过渡到封建制度时的世界 3. 中世纪的欧洲 4. 科学的和工业的欧洲 5. 今日的世界 表 1. 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起源 2. 古典时代的技术和科学 3. 科学和封建制度 : 希腊遗产被拯救 4. 科学革命 5. 科学和资本主义 6. 二十世纪的各门物理科学 7. 二十世纪的生物学 8. 历史上的科学 SCIENCE IN HISTORY 目录 ( 卷一 ) 中文版序 i 关于附注和参考文献 iii 致谢词 v 序 vii 第二版序 xvii 第 1 篇科学的出现和科学的特性 1 第一章导言 3 1.1 科学作为一种建制 8 1.2 科学的方法 11 1.3 累积的科学传统 19 1.4 科学和生产手段 23 1.5 作为观念来源的自然科学 28 1.6 科学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31 第 2 篇古代世界中的科学 35 导言 37 第二章初期人类社会 : 旧石器时代 40 2.1 社会的起源 40 2.2 原始生活的物质基础 41 2.3 原始生活的社会基础 45 2.4 唯理科学的起源 50 2.5 环境的变迁 52 2.6 社会组织和观念 56 2.7 原始人的成就 58 第三章农业和文化 60 3.1 走向生产经济 60 3.2 文明 67 3.3 文明中的各种技术 73 3.4 数量科学的起源 78 3.5 早期科学的阶级性起源 86 3.6 最初各期文明的成功和失败 90 3.7 文明的传播 95 3.8 初期文明的遗产 98 第四章铁器时代 : 古典文化 99 4.1 铁器时代各地文化的起源 100 4.2 铁器时代的城市 104 4.3 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 107 4.4 希腊人 109 4.5 早期希腊科学 116 4.6 雅典的成就 132 4.7 亚历山大的帝国 147 4.8 罗马和经典科学的衰落 161 4.9 古典世界的遗产 168 第 3 篇信仰时代的科学 177 导 . 言 179 第五章在过渡到封建制度中的科学 182 5.1 罗马帝国灭亡后文明的一些发展 182 5.2 信仰时代 185 5.3 教条和科学 190 5.4 对希腊主义的反应 192 5.5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兴起 197 5.6 伊斯兰教科学 201 5.7 伊斯兰教文化的衰落 209 第六章中世纪的科学和技术 214 6.1 西欧的黑暗时代 214 6.2 封建制度 216 6.3 中世纪的教会 220 6.4 经院哲学派和大学 223 6.5 中世纪的科学 228 6.6 新技术改变中世纪经济 234 6.7 中世纪晚期经济的发展 247 6.8 中世纪的成就 250 参考文献 257 第二版附注 267 声 . 明 279 插图·地图·表等目录 文中插图 1. 原始工艺 54 2. 编篮技术对于装饰艺术的影响 65 3. 勒克米尔 (Rekhmire) 陵墓上的埃及技术 ( 约公元前 1470 年 ) 80 4. 早期文明的技术 154 5. 单式及复式蒸馏塔示意图 208 6. 中世纪的实践和理论 231 7. 早期中国的技术和科学 237 地 . 图 1. 文明的开始 174 2. 过渡到封建制度时的世界 212 3. 中世纪的欧洲 254 表 1. 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起源 170 2. 古典时代的技术和科学 172 3. 科学和封建制度 : 希腊遗产被拯救 252 贝尔纳的科学史研究侧重马克思主义的外史研究方法,即主要应用科学概念理论体系之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其历史发展来诠释科学的发生与发展,而对科学自身的概念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论及其内在逻辑的发展的研究探讨反而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贝尔纳走的是与李约瑟解答李约瑟难题相似或相近的道路。作为与李约瑟几乎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与科学史家,俩人显然都受到 20 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强大影响并在他们的科学史研究中产生了决定性的方法论取向。不仅在前苏联和中国,而且在西方, 20 世纪的科学史研究(恐怕不止是自然科学史,而且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史)中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是明显的 【 19 】 亨廷顿及其文明冲突论。当代国际思潮中极富盛名的文明冲突论是美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 ) 首创的。 1993 年夏季号《外交》( Foreign Affairs )季刊发表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 亨廷顿 的《文明的冲突?》《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 》一文,提出了后来一直在许多国家的政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文明冲突”理论。亨廷顿本人随后集中不断发表文章和出版专著(代表作有《不是文明,又是什么?》,《西方文明:是特有的,不是普遍的》,以及专著《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 TheClash of Civilization s and TheRemaking of World Order )( 1996 )),为文明冲突论申辩和诠释。亨廷顿其它两本影响巨大的论著是其理论的奠基之作《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提出了 第三世界国家 走向现代化的 “ 强政府理论 ” )以及《第三波: 20 世纪末民主化浪潮》( 1991 )。 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 ) ,出生于 1927 年 8 月 18 日。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十六岁考入 耶鲁大学 两年半后旋即因 “ 成绩特优 ” 毕业,后赴 芝加哥大学 攻读硕士, 1951 年年仅二十三岁的亨廷顿在 哈佛大学 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现任 哈佛 大学阿尔伯特 · 魏斯 赫德 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 · 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 外交政策 》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美国政治学会会长。亨廷顿在国际政治方面著述颇丰,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是其理论的奠基之作,该书从 第三世界 各国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 第三世界国家 走向现代化的 “ 强政府理论 ” ,其要义是,第三世界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变革的过程中,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舍此无他路可走。所谓强大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府参与和政府制度化的政府。亨廷顿在这本书中卓越的理论贡献使得该书成为研究现代化理论的经典之作。 1991 年, 亨廷顿 出版了《第三波: 20 世纪末民主化浪潮》,探讨了在他看来是 20 世纪后期的一项重要的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全球性的政治发展的状况,即发生在 1974 —— 1990 年期间的全球民主化浪潮。亨廷顿指出,从 1974 年 葡萄牙 走上 民主化 的道路开始,大约 30 个国家由非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到民主政治体制,相继走上了民主道路。民主制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急速成长,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壮观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变迁。他认为,在第三波之后 20 年的今天,民主化的条件远比以前有利得多,西方自由民族国家的各国政府在促进全球民主化方面都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共产国际已经寿终正寝,现在该是建立民主国际的时候了。 1996 年,亨廷顿出版了《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 “ 文明冲突论 ” 。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 中华文明 、日本文明、 印度文明 、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 “ 文明的冲突 ” 。除上述著作外,亨廷顿的主要著作还有《 难以抉择 》、《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国政治 》、《现代社会中的权威政治》、《 民主的危机 》等。 2008 年 12 月 24 日,亨廷顿在 马萨诸塞州 逝世,享年 81 岁。(“百度百科·文明冲突论”) 总目录 中文版序 关于附注和参考文献 致谢词 序 第二版序 第 1 篇 科学的出现和科学的特性 第一章导言 第 2 篇 古代世界中的科学 导言 第二章初期人类社会 : 旧石器时代 第三章农业和文化 第四章铁器时代 : 古典文化 第三篇 信仰时代的科学 导言 第五章在过渡到封建制度中的科学 第六章中世纪的科学和技术 第四篇 现代科学的诞生 导言 第七章科学革命 第五篇 科学和工业 导言 第八章工业革命的前因与后果 第九章十八 ? 十九两世纪各门科学的发展 第六篇 现代科学 导言 第十章二十世纪中的物理科学 第十一章二十世纪的生物科学 第十二章历史上的社会科学 第十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科学 第七篇 结论 第十四章科学和历史 参考文献 第二版附注 声明 SCIENCEINHISTORY 插图·地图·表等目录 文中插图 1. 原始工艺 2. 编篮技术对于装饰艺术的影响 3. 勒克米尔 (Rekhmire) 陵墓上的埃及技术 ( 约公元前 1470 年 ) 4. 早期文明的技术 5. 单式及复式蒸馏塔示意图 6. 中世纪的实践和理论 7. 早期中国的技术和科学 8. 文艺复兴的科学和工艺 9. 文艺复兴时代的工艺学 : 列昂纳多 ? 达 ? 芬奇 10. 文艺复兴时代的工艺和科学中的大炮 11. 仪器和机器图 12. 十八世纪的工艺和科学 13. 十九世纪的工艺学 14. 十九世纪的化学和物理学 15. 卢瑟福研究放射现象的两个有决定意义的实验 图版 1. 由宇宙线所产生并由乳胶照相所记录的原子核蜕变 2. 碳化硅晶体的生 3. 晶体的 X 射线衍射 4. 电子显微镜的用途 地图 1. 文明的开始 2. 过渡到封建制度时的世界 3. 中世纪的欧洲 4. 科学的和工业的欧洲 5. 今日的世界 表 1. 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起源 2. 古典时代的技术和科学 3. 科学和封建制度 : 希腊遗产被拯救 4. 科学革命 5. 科学和资本主义 6. 二十世纪的各门物理科学 7. 二十世纪的生物学 8. 历史上的科学 SCIENCE IN HISTORY 目录 ( 卷一 ) 中文版序 i 关于附注和参考文献 iii 致谢词 v 序 vii 第二版序 xvii 第 1 篇科学的出现和科学的特性 1 第一章导言 3 1.1 科学作为一种建制 8 1.2 科学的方法 11 1.3 累积的科学传统 19 1.4 科学和生产手段 23 1.5 作为观念来源的自然科学 28 1.6 科学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31 第 2 篇古代世界中的科学 35 导言 37 第二章初期人类社会 : 旧石器时代 40 2.1 社会的起源 40 2.2 原始生活的物质基础 41 2.3 原始生活的社会基础 45 2.4 唯理科学的起源 50 2.5 环境的变迁 52 2.6 社会组织和观念 56 2.7 原始人的成就 58 第三章农业和文化 60 3.1 走向生产经济 60 3.2 文明 67 3.3 文明中的各种技术 73 3.4 数量科学的起源 78 3.5 早期科学的阶级性起源 86 3.6 最初各期文明的成功和失败 90 3.7 文明的传播 95 3.8 初期文明的遗产 98 第四章铁器时代 : 古典文化 99 4.1 铁器时代各地文化的起源 100 4.2 铁器时代的城市 104 4.3 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 107 4.4 希腊人 109 4.5 早期希腊科学 116 4.6 雅典的成就 132 4.7 亚历山大的帝国 147 4.8 罗马和经典科学的衰落 161 4.9 古典世界的遗产 168 第 3 篇信仰时代的科学 177 导 . 言 179 第五章在过渡到封建制度中的科学 182 5.1 罗马帝国灭亡后文明的一些发展 182 5.2 信仰时代 185 5.3 教条和科学 190 5.4 对希腊主义的反应 192 5.5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兴起 197 5.6 伊斯兰教科学 201 5.7 伊斯兰教文化的衰落 209 第六章中世纪的科学和技术 214 6.1 西欧的黑暗时代 214 6.2 封建制度 216 6.3 中世纪的教会 220 6.4 经院哲学派和大学 223 6.5 中世纪的科学 228 6.6 新技术改变中世纪经济 234 6.7 中世纪晚期经济的发展 247 6.8 中世纪的成就 250 参考文献 257 第二版附注 267 声 . 明 279 插图·地图·表等目录 文中插图 1. 原始工艺 54 2. 编篮技术对于装饰艺术的影响 65 3. 勒克米尔 (Rekhmire) 陵墓上的埃及技术 ( 约公元前 1470 年 ) 80 4. 早期文明的技术 154 5. 单式及复式蒸馏塔示意图 208 6. 中世纪的实践和理论 231 7. 早期中国的技术和科学 237 地 . 图 1. 文明的开始 174 2. 过渡到封建制度时的世界 212 3. 中世纪的欧洲 254 表 1. 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起源 170 2. 古典时代的技术和科学 172 3. 科学和封建制度 : 希腊遗产被拯救 252 贝尔纳的科学史研究侧重马克思主义的外史研究方法,即主要应用科学概念理论体系之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其历史发展来诠释科学的发生与发展,而对科学自身的概念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论及其内在逻辑的发展的研究探讨反而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贝尔纳走的是与李约瑟解答李约瑟难题相似或相近的道路。作为与李约瑟几乎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与科学史家,俩人显然都受到 20 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强大影响并在他们的科学史研究中产生了决定性的方法论取向。不仅在前苏联和中国,而且在西方, 20 世纪的科学史研究(恐怕不止是自然科学史,而且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史)中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是明显的 【 19 】 亨廷顿及其文明冲突论。当代国际思潮中极富盛名的文明冲突论是美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 ) 首创的。 1993 年夏季号《外交》( Foreign Affairs )季刊发表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 亨廷顿 的《文明的冲突?》《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 》一文,提出了后来一直在许多国家的政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文明冲突”理论。亨廷顿本人随后集中不断发表文章和出版专著(代表作有《不是文明,又是什么?》,《西方文明:是特有的,不是普遍的》,以及专著《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 TheClash of Civilization s and TheRemaking of World Order )( 1996 )),为文明冲突论申辩和诠释。亨廷顿其它两本影响巨大的论著是其理论的奠基之作《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提出了 第三世界国家 走向现代化的 “ 强政府理论 ” )以及《第三波: 20 世纪末民主化浪潮》( 1991 )。 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 ) ,出生于 1927 年 8 月 18 日。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十六岁考入 耶鲁大学 两年半后旋即因 “ 成绩特优 ” 毕业,后赴 芝加哥大学 攻读硕士, 1951 年年仅二十三岁的亨廷顿在 哈佛大学 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现任 哈佛 大学阿尔伯特 · 魏斯 赫德 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 · 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 外交政策 》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美国政治学会会长。亨廷顿在国际政治方面著述颇丰,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是其理论的奠基之作,该书从 第三世界 各国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 第三世界国家 走向现代化的 “ 强政府理论 ” ,其要义是,第三世界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变革的过程中,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舍此无他路可走。所谓强大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府参与和政府制度化的政府。亨廷顿在这本书中卓越的理论贡献使得该书成为研究现代化理论的经典之作。 1991 年, 亨廷顿 出版了《第三波: 20 世纪末民主化浪潮》,探讨了在他看来是 20 世纪后期的一项重要的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全球性的政治发展的状况,即发生在 1974 —— 1990 年期间的全球民主化浪潮。亨廷顿指出,从 1974 年 葡萄牙 走上 民主化 的道路开始,大约 30 个国家由非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到民主政治体制,相继走上了民主道路。民主制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急速成长,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壮观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变迁。他认为,在第三波之后 20 年的今天,民主化的条件远比以前有利得多,西方自由民族国家的各国政府在促进全球民主化方面都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共产国际已经寿终正寝,现在该是建立民主国际的时候了。 1996 年,亨廷顿出版了《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 “ 文明冲突论 ” 。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 中华文明 、日本文明、 印度文明 、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 “ 文明的冲突 ” 。除上述著作外,亨廷顿的主要著作还有《 难以抉择 》、《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国政治 》、《现代社会中的权威政治》、《 民主的危机 》等。 2008 年 12 月 24 日,亨廷顿在 马萨诸塞州 逝世,享年 81 岁。(“百度百科·文明冲突论”) 总目录 中文版序 关于附注和参考文献 致谢词 序 第二版序 第 1 篇 科学的出现和科学的特性 第一章导言 第 2 篇 古代世界中的科学 导言 第二章初期人类社会 : 旧石器时代 第三章农业和文化 第四章铁器时代 : 古典文化 第三篇 信仰时代的科学 导言 第五章在过渡到封建制度中的科学 第六章中世纪的科学和技术 第四篇 现代科学的诞生 导言 第七章科学革命 第五篇 科学和工业 导言 第八章工业革命的前因与后果 第九章十八 ? 十九两世纪各门科学的发展 第六篇 现代科学 导言 第十章二十世纪中的物理科学 第十一章二十世纪的生物科学 第十二章历史上的社会科学 第十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科学 第七篇 结论 第十四章科学和历史 参考文献 第二版附注 声明 SCIENCEINHISTORY 插图·地图·表等目录 文中插图 1. 原始工艺 2. 编篮技术对于装饰艺术的影响 3. 勒克米尔 (Rekhmire) 陵墓上的埃及技术 ( 约公元前 1470 年 ) 4. 早期文明的技术 5. 单式及复式蒸馏塔示意图 6. 中世纪的实践和理论 7. 早期中国的技术和科学 8. 文艺复兴的科学和工艺 9. 文艺复兴时代的工艺学 : 列昂纳多 ? 达 ? 芬奇 10. 文艺复兴时代的工艺和科学中的大炮 11. 仪器和机器图 12. 十八世纪的工艺和科学 13. 十九世纪的工艺学 14. 十九世纪的化学和物理学 15. 卢瑟福研究放射现象的两个有决定意义的实验 图版 1. 由宇宙线所产生并由乳胶照相所记录的原子核蜕变 2. 碳化硅晶体的生 3. 晶体的 X 射线衍射 4. 电子显微镜的用途 地图 1. 文明的开始 2. 过渡到封建制度时的世界 3. 中世纪的欧洲 4. 科学的和工业的欧洲 5. 今日的世界 表 1. 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起源 2. 古典时代的技术和科学 3. 科学和封建制度 : 希腊遗产被拯救 4. 科学革命 5. 科学和资本主义 6. 二十世纪的各门物理科学 7. 二十世纪的生物学 8. 历史上的科学 SCIENCE IN HISTORY 目录 ( 卷一 ) 中文版序 i 关于附注和参考文献 iii 致谢词 v 序 vii 第二版序 xvii 第 1 篇科学的出现和科学的特性 1 第一章导言 3 1.1 科学作为一种建制 8 1.2 科学的方法 11 1.3 累积的科学传统 19 1.4 科学和生产手段 23 1.5 作为观念来源的自然科学 28 1.6 科学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31 第 2 篇古代世界中的科学 35 导言 37 第二章初期人类社会 : 旧石器时代 40 2.1 社会的起源 40 2.2 原始生活的物质基础 41 2.3 原始生活的社会基础 45 2.4 唯理科学的起源 50 2.5 环境的变迁 52 2.6 社会组织和观念 56 2.7 原始人的成就 58 第三章农业和文化 60 3.1 走向生产经济 60 3.2 文明 67 3.3 文明中的各种技术 73 3.4 数量科学的起源 78 3.5 早期科学的阶级性起源 86 3.6 最初各期文明的成功和失败 90 3.7 文明的传播 95 3.8 初期文明的遗产 98 第四章铁器时代 : 古典文化 99 4.1 铁器时代各地文化的起源 100 4.2 铁器时代的城市 104 4.3 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 107 4.4 希腊人 109 4.5 早期希腊科学 116 4.6 雅典的成就 132 4.7 亚历山大的帝国 147 4.8 罗马和经典科学的衰落 161 4.9 古典世界的遗产 168 第 3 篇信仰时代的科学 177 导 . 言 179 第五章在过渡到封建制度中的科学 182 5.1 罗马帝国灭亡后文明的一些发展 182 5.2 信仰时代 185 5.3 教条和科学 190 5.4 对希腊主义的反应 192 5.5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兴起 197 5.6 伊斯兰教科学 201 5.7 伊斯兰教文化的衰落 209 第六章中世纪的科学和技术 214 6.1 西欧的黑暗时代 214 6.2 封建制度 216 6.3 中世纪的教会 220 6.4 经院哲学派和大学 223 6.5 中世纪的科学 228 6.6 新技术改变中世纪经济 234 6.7 中世纪晚期经济的发展 247 6.8 中世纪的成就 250 参考文献 257 第二版附注 267 声 . 明 279 插图·地图·表等目录 文中插图 1. 原始工艺 54 2. 编篮技术对于装饰艺术的影响 65 3. 勒克米尔 (Rekhmire) 陵墓上的埃及技术 ( 约公元前 1470 年 ) 80 4. 早期文明的技术 154 5. 单式及复式蒸馏塔示意图 208 6. 中世纪的实践和理论 231 7. 早期中国的技术和科学 237 地 . 图 1. 文明的开始 174 2. 过渡到封建制度时的世界 212 3. 中世纪的欧洲 254 表 1. 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起源 170 2. 古典时代的技术和科学 172 3. 科学和封建制度 : 希腊遗产被拯救 252 贝尔纳的科学史研究侧重马克思主义的外史研究方法,即主要应用科学概念理论体系之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其历史发展来诠释科学的发生与发展,而对科学自身的概念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论及其内在逻辑的发展的研究探讨反而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贝尔纳走的是与李约瑟解答李约瑟难题相似或相近的道路。作为与李约瑟几乎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与科学史家,俩人显然都受到 20 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强大影响并在他们的科学史研究中产生了决定性的方法论取向。不仅在前苏联和中国,而且在西方, 20 世纪的科学史研究(恐怕不止是自然科学史,而且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史)中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是明显的 【 19 】 亨廷顿及其文明冲突论。当代国际思潮中极富盛名的文明冲突论是美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 ) 首创的。 1993 年夏季号《外交》( Foreign Affairs )季刊发表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 亨廷顿 的《文明的冲突?》《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 》一文,提出了后来一直在许多国家的政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文明冲突”理论。亨廷顿本人随后集中不断发表文章和出版专著(代表作有《不是文明,又是什么?》,《西方文明:是特有的,不是普遍的》,以及专著《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 TheClash of Civilization s and TheRemaking of World Order )( 1996 )),为文明冲突论申辩和诠释。亨廷顿其它两本影响巨大的论著是其理论的奠基之作《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提出了 第三世界国家 走向现代化的 “ 强政府理论 ” )以及《第三波: 20 世纪末民主化浪潮》( 1991 )。 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 ) ,出生于 1927 年 8 月 18 日。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十六岁考入 耶鲁大学 两年半后旋即因 “ 成绩特优 ” 毕业,后赴 芝加哥大学 攻读硕士, 1951 年年仅二十三岁的亨廷顿在 哈佛大学 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现任 哈佛 大学阿尔伯特 · 魏斯 赫德 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 · 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 外交政策 》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美国政治学会会长。亨廷顿在国际政治方面著述颇丰,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是其理论的奠基之作,该书从 第三世界 各国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 第三世界国家 走向现代化的 “ 强政府理论 ” ,其要义是,第三世界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变革的过程中,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舍此无他路可走。所谓强大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府参与和政府制度化的政府。亨廷顿在这本书中卓越的理论贡献使得该书成为研究现代化理论的经典之作。 1991 年, 亨廷顿 出版了《第三波: 20 世纪末民主化浪潮》,探讨了在他看来是 20 世纪后期的一项重要的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全球性的政治发展的状况,即发生在 1974 —— 1990 年期间的全球民主化浪潮。亨廷顿指出,从 1974 年 葡萄牙 走上 民主化 的道路开始,大约 30 个国家由非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到民主政治体制,相继走上了民主道路。民主制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急速成长,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壮观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变迁。他认为,在第三波之后 20 年的今天,民主化的条件远比以前有利得多,西方自由民族国家的各国政府在促进全球民主化方面都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共产国际已经寿终正寝,现在该是建立民主国际的时候了。 1996 年,亨廷顿出版了《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 “ 文明冲突论 ” 。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 中华文明 、日本文明、 印度文明 、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 “ 文明的冲突 ” 。除上述著作外,亨廷顿的主要著作还有《 难以抉择 》、《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国政治 》、《现代社会中的权威政治》、《 民主的危机 》等。 2008 年 12 月 24 日,亨廷顿在 马萨诸塞州 逝世,享年 81 岁。(“百度百科·文明冲突论”) 总目录 中文版序 关于附注和参考文献 致谢词 序 第二版序 第 1 篇 科学的出现和科学的特性 第一章导言 第 2 篇 古代世界中的科学 导言 第二章初期人类社会 : 旧石器时代 第三章农业和文化 第四章铁器时代 : 古典文化 第三篇 信仰时代的科学 导言 第五章在过渡到封建制度中的科学 第六章中世纪的科学和技术 第四篇 现代科学的诞生 导言 第七章科学革命 第五篇 科学和工业 导言 第八章工业革命的前因与后果 第九章十八 ? 十九两世纪各门科学的发展 第六篇 现代科学 导言 第十章二十世纪中的物理科学 第十一章二十世纪的生物科学 第十二章历史上的社会科学 第十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科学 第七篇 结论 第十四章科学和历史 参考文献 第二版附注 声明 SCIENCEINHISTORY 插图·地图·表等目录 文中插图 1. 原始工艺 2. 编篮技术对于装饰艺术的影响 3. 勒克米尔 (Rekhmire) 陵墓上的埃及技术 ( 约公元前 1470 年 ) 4. 早期文明的技术 5. 单式及复式蒸馏塔示意图 6. 中世纪的实践和理论 7. 早期中国的技术和科学 8. 文艺复兴的科学和工艺 9. 文艺复兴时代的工艺学 : 列昂纳多 ? 达 ? 芬奇 10. 文艺复兴时代的工艺和科学中的大炮 11. 仪器和机器图 12. 十八世纪的工艺和科学 13. 十九世纪的工艺学 14. 十九世纪的化学和物理学 15. 卢瑟福研究放射现象的两个有决定意义的实验 图版 1. 由宇宙线所产生并由乳胶照相所记录的原子核蜕变 2. 碳化硅晶体的生 3. 晶体的 X 射线衍射 4. 电子显微镜的用途 地图 1. 文明的开始 2. 过渡到封建制度时的世界 3. 中世纪的欧洲 4. 科学的和工业的欧洲 5. 今日的世界 表 1. 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起源 2. 古典时代的技术和科学 3. 科学和封建制度 : 希腊遗产被拯救 4. 科学革命 5. 科学和资本主义 6. 二十世纪的各门物理科学 7. 二十世纪的生物学 8. 历史上的科学 SCIENCE IN HISTORY 目录 ( 卷一 ) 中文版序 i 关于附注和参考文献 iii 致谢词 v 序 vii 第二版序 xvii 第 1 篇科学的出现和科学的特性 1 第一章导言 3 1.1 科学作为一种建制 8 1.2 科学的方法 11 1.3 累积的科学传统 19 1.4 科学和生产手段 23 1.5 作为观念来源的自然科学 28 1.6 科学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31 第 2 篇古代世界中的科学 35 导言 37 第二章初期人类社会 : 旧石器时代 40 2.1 社会的起源 40 2.2 原始生活的物质基础 41 2.3 原始生活的社会基础 45 2.4 唯理科学的起源 50 2.5 环境的变迁 52 2.6 社会组织和观念 56 2.7 原始人的成就 58 第三章农业和文化 60 3.1 走向生产经济 60 3.2 文明 67 3.3 文明中的各种技术 73 3.4 数量科学的起源 78 3.5 早期科学的阶级性起源 86 3.6 最初各期文明的成功和失败 90 3.7 文明的传播 95 3.8 初期文明的遗产 98 第四章铁器时代 : 古典文化 99 4.1 铁器时代各地文化的起源 100 4.2 铁器时代的城市 104 4.3 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 107 4.4 希腊人 109 4.5 早期希腊科学 116 4.6 雅典的成就 132 4.7 亚历山大的帝国 147 4.8 罗马和经典科学的衰落 161 4.9 古典世界的遗产 168 第 3 篇信仰时代的科学 177 导 . 言 179 第五章在过渡到封建制度中的科学 182 5.1 罗马帝国灭亡后文明的一些发展 182 5.2 信仰时代 185 5.3 教条和科学 190 5.4 对希腊主义的反应 192 5.5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兴起 197 5.6 伊斯兰教科学 201 5.7 伊斯兰教文化的衰落 209 第六章中世纪的科学和技术 214 6.1 西欧的黑暗时代 214 6.2 封建制度 216 6.3 中世纪的教会 220 6.4 经院哲学派和大学 223 6.5 中世纪的科学 228 6.6 新技术改变中世纪经济 234 6.7 中世纪晚期经济的发展 247 6.8 中世纪的成就 250 参考文献 257 第二版附注 267 声 . 明 279 插图·地图·表等目录 文中插图 1. 原始工艺 54 2. 编篮技术对于装饰艺术的影响 65 3. 勒克米尔 (Rekhmire) 陵墓上的埃及技术 ( 约公元前 1470 年 ) 80 4. 早期文明的技术 154 5. 单式及复式蒸馏塔示意图 208 6. 中世纪的实践和理论 231 7. 早期中国的技术和科学 237 地 . 图 1. 文明的开始 174 2. 过渡到封建制度时的世界 212 3. 中世纪的欧洲 254 表 1. 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起源 170 2. 古典时代的技术和科学 172 3. 科学和封建制度 : 希腊遗产被拯救 252 贝尔纳的科学史研究侧重马克思主义的外史研究方法,即主要应用科学概念理论体系之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其历史发展来诠释科学的发生与发展,而对科学自身的概念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论及其内在逻辑的发展的研究探讨反而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贝尔纳走的是与李约瑟解答李约瑟难题相似或相近的道路。作为与李约瑟几乎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与科学史家,俩人显然都受到 20 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强大影响并在他们的科学史研究中产生了决定性的方法论取向。不仅在前苏联和中国,而且在西方, 20 世纪的科学史研究(恐怕不止是自然科学史,而且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史)中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是明显的 【 19 】 亨廷顿及其文明冲突论。当代国际思潮中极富盛名的文明冲突论是美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 ) 首创的。 1993 年夏季号《外交》( Foreign Affairs )季刊发表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 亨廷顿 的《文明的冲突?》《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 》一文,提出了后来一直在许多国家的政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文明冲突”理论。亨廷顿本人随后集中不断发表文章和出版专著(代表作有《不是文明,又是什么?》,《西方文明:是特有的,不是普遍的》,以及专著《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 TheClash of Civilization s and TheRemaking of World Order )( 1996 )),为文明冲突论申辩和诠释。亨廷顿其它两本影响巨大的论著是其理论的奠基之作《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提出了 第三世界国家 走向现代化的 “ 强政府理论 ” )以及《第三波: 20 世纪末民主化浪潮》( 1991 )。 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Huntington ) ,出生于 1927 年 8 月 18 日。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十六岁考入 耶鲁大学 两年半后旋即因 “ 成绩特优 ” 毕业,后赴 芝加哥大学 攻读硕士, 1951 年年仅二十三岁的亨廷顿在 哈佛大学 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现任 哈佛 大学阿尔伯特 · 魏斯 赫德 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 · 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 外交政策 》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美国政治学会会长。亨廷顿在国际政治方面著述颇丰,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是其理论的奠基之作,该书从 第三世界 各国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 第三世界国家 走向现代化的 “ 强政府理论 ” ,其要义是,第三世界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变革的过程中,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舍此无他路可走。所谓强大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府参与和政府制度化的政府。亨廷顿在这本书中卓越的理论贡献使得该书成为研究现代化理论的经典之作。 1991 年, 亨廷顿 出版了《第三波: 20 世纪末民主化浪潮》,探讨了在他看来是 20 世纪后期的一项重要的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全球性的政治发展的状况,即发生在 1974 —— 1990 年期间的全球民主化浪潮。亨廷顿指出,从 1974 年 葡萄牙 走上 民主化 的道路开始,大约 30 个国家由非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到民主政治体制,相继走上了民主道路。民主制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急速成长,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壮观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变迁。他认为,在第三波之后 20 年的今天,民主化的条件远比以前有利得多,西方自由民族国家的各国政府在促进全球民主化方面都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共产国际已经寿终正寝,现在该是建立民主国际的时候了。 1996 年,亨廷顿出版了《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 “ 文明冲突论 ” 。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 中华文明 、日本文明、 印度文明 、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 “ 文明的冲突 ” 。除上述著作外,亨廷顿的主要著作还有《 难以抉择 》、《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国政治 》、《现代社会中的权威政治》、《 民主的危机 》等。 2008 年 12 月 24 日,亨廷顿在 马萨诸塞州 逝世,享年 81 岁。(“百度百科·文明冲突论”) 【 20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0 )《人类文明史——科学与文化发展:从 7 世纪到 16 世纪》认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雕版印刷术”四大发明源自中国(第 4 卷第 443-5 页)。 ( Al-Bakhit,M. A., Bazin, L. , Cissoko, S. M., Asimov, M. S., Gieysztor, A., Historyof Humanity-Scientif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Seventh to theSixteenth Century (Vol 4) p.443-5, Unesco (May 2000). ISBN 978-92-3-102813-7 . )。转引自维基百科“四大发明”。 文献 艾约瑟 ( 1884 ) 《中国的宗教》( JosephEdkins , Religion in China , p2London, 1884 )。 北京圣碟科贸有限公司制作(年份不详,作者匿名)(不详)《李约瑟传》。 贝尔纳著伍况甫译( 1959 )《历史上的科学》(中文版)。 仓孝和( 1988 )《自然科学史简编》。 韩琦( 1999 )《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列入《东学西渐丛书》。第 135 页 亨廷顿 ( 1996 )《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中文版)( TheClash of Civilization s and TheRemaking of World Order )。 华觉明( 2008 )中国不仅仅有四大发明 —— 中国 24 大发明评述。《科学新闻》 2008 年 10 月第 1 期“专家视线”。“科学网” 2008 年 10 月 8 日 9 : 59 转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news.aspx?id=211725 。 华觉明( 2014 )中国原创重大发明 30 项远超四大发明。中华文化促进会( 20140402 )。 http://www.ccps.com.cn/File/News/20140402/2014040211484909.html 。 华觉明主编( 2016 )《中华科技五千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科普中国”网( 2016 )改变世界的 10 大发明。 http://news.xinhuanet.com/science/2016-04/05/c_135251450.htm 。 江晓原( 2001 )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 ——纪念李约瑟诞辰一百周年 李约瑟。 江晓原( 2001 )“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原载《南方周末》( 2001 年 5 月 24 日),《爱思想》网站转载( 20090925 )。 http://www.aisixiang.com/data/30579.html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0 )《人类文明史——科学与文化发展:从 7 世纪到 16 世纪》 ( Al-Bakhit,M. A., Bazin, L. , Cissoko, S. M., Asimov, M. S., Gieysztor, A., History of Humanity-Scientific and CulturalDevelopment: From the Seventh to the Sixteenth Century (Vol 4), Unesco (May2000). ISBN 978-92-3-102813-7 . 李约瑟著陈立夫主译( 1977 )《中国之科学与文明》。台湾商务印书馆,繁体竖排本。 李约瑟著卢嘉锡主编( 1997- )《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 路甬祥主编( 2004-2016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大象出版社。 马克思( 1861-1863 )《经济学手稿( 1861-1863 )》。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7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中文版。 网络综合博物馆 - 经济学 Economy - ( 20161024 ) 《经济学手稿( 1861-1863 )》; Economic Manuscript of 1861 - 1863 转载发布。 http://kepu.ccut.edu.cn/100k/read-htm-tid-11969-fpage-16.html 。 人民网新闻报道( 2006 )余秋雨质疑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应排首位。 2006 年 12 月 14 日 09:16 。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19/5167158.html 。 培根,弗兰西斯著许宝騤译( 1620 , 1984 )《新工具论》。商务印书馆 1984 年中文版。 坦普尔( R. K. G. Temple ) ( 1995 )《中国:发现与发明的国度》,陈养正等译, 21 世纪出版社。 王渝生( 2012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原载《光明网 - 光明日报》,《环球时报》 2012 年 12 月 21 日转载。凯风网转载。 http://www.kaiwind.com/zjwj/wys/201212/21/t20121221_815008.htm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著( 2016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中国网转载 “ 内容简介 ” , 2016-07-2916:00 。 http://news.xinhuanet.com/science/2016-07/29/c_135549653.htm 张国荣( 2012 )民族主义与历史知识的重构。 百度百科“仓孝和”。 百度百科“李约瑟” 百度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史》” 百度百科“三大发明”。 百度百科“四大发明”。 百度百科“知识就是力量(经典名言)” 维基百科“弗朗西斯·培根”。 维基百科“李约瑟” 维基百科“罗吉尔·培根”。 维基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史》” Al-Bakhit,M. A., Bazin, L. , Cissoko, S. M., Asimov, M. S., Gieysztor, A., Historyof Humanity-Scientif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Seventh to theSixteenth Century (Vol 4) p.443-5, Unesco (May 2000). ISBN 978-92-3-102813-7 . Edkins,Joseph (1884) Religion in China , p2London. ( 艾约瑟 ( 1884 ) 《中国的宗教》)。 Medhurst,W.H. (1838) China, its State andProspects p101-107. (麦都思 : 《中国的现状和传教展望》, 1838 。) Needham, Joseph ( 1954-2015 ) Science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 .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7 Volumns, 1+1+1+3+13+6+2= 27 Books. 李约瑟 ( J. Needham, 1900-1995 )著 ( 2001-2003 )(英文原版)( 7 卷本共分册 ),剑桥大学出版社,已出版 7 卷 25 分册。 Needham,Joseph (1986)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China : Volume 5, Chemistry andChemical Technology ; Part 1, Paperand Printing (Pt.1) p.14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08690-5 .
个人分类: 科学技术史|189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培根、马克思论世界三大发明到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
DingXingFu 2017-3-28 06:17
从培根、马克思论世界三大发明到 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 ——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 系列学习札记( 5 ) 丁兴富 20170103-30 20170328 导读摘要 本“系列学习札记 5 :从培根、马克思论三大发明到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主要基于后面“主要查询资料来源” 列举的文献以及《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相关辞条的调研,并从以上文本中得到线索对若干原著及相关资源作进一步查询。 本文将系统考查提出和论证世界“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乃至“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外学者及其主要立场、观点和论述。在这一考查中,注重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l 学者主要论述了哪些观点: n 率先做出了重大技术原创发明或改进创新; n 该技术发明或创新的广泛传播和应用; n 该技术的发明、传播和应用对人类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 l 学者论述上述观点的性质: n 原创还是转述? n 是否提供了史实史料? n 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n 如何对待其他学者的论著? n 发生过哪些批评和争论? l 对中外学者发表相关论述的时代及其先后顺序,以及相互引证与评价给予充分关注。 我主要从较易获得的学者本人的论著,科学技术史专业学者的著作或论述,各类百科全书辞典及其它比较可靠可信的资源,选取有代表意义的学者及其代表性论著进行综述。 主要查询资料来源 以下是本“系列学习札记 5 : 从培根、马克思论三大发明到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 ”主要涉及的文献名单。 外国学者原著 l 培根,弗兰西斯( Francis Bacon , 1561—1626 )《新工具论》( 1620 )。 l 马克思《 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一书“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蒸汽、电、机械的和化学的因素)”章。 l 恩格斯 ( 1863 )《 德国农民战争 》。 l 李约瑟 ( J.Needham, 1900-1995 )( 1954-2015 ) 《中国科学与文明》(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s inChina )(英文原版)( 7 卷本共 1+1+1+3+13+6+2= 27 分册 ),剑桥大学出版社,已出版 7 卷 25 分册。 l 李约瑟著卢嘉锡主持编译( 1997-2014… )《中国科学技术史》(大陆中文版),科学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截止 2014 年 7 月,已出版 14 分册。 科学技术史论著 l 贝尔纳( J. Bernal, 1901-1971 )()《历史上的科学》 l 仓孝和( 1988 )《自然科学史简编》。 l 任继愈主编( 1993-1997 )《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共 11 卷, 50 册,河南教育出版社。 l R. K. G. Temple ( 1995 )《中国:发现与发明的国度》,陈养正等译, 21 世纪出版社。 l 路甬祥主编( 2004-2016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大象出版社。 l 华觉明( 2008 )中国不仅仅有四大发明 —— 中国 24 大发明评述。 l 华觉明( 2014 )中国原创重大发明 30 项远超四大发明。 l 王渝生( 2012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 l 张国荣( 2012 )民族主义与历史知识的重构。 l 华觉明主编( 2016 )《中华科技五千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l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著( 2016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网络百科全书 l 百度百科:四大发明。 l 维基百科:四大发明。 l Wikipedia : Four Great Inventions. (维基百科英文版) 西方学者率先论述三大发明与四大发明及其伟大贡献 中外文献一致认定,率先论证世界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及其归属中国古代文明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重要贡献的是近代西方学者。从 16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前后三百多年时间里,卡丹、培根、马克思等欧洲科学家、思想家、以及从西方来到中国的传教士麦都思、艾约瑟等学者先后提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的三大发明。其中,培根、马克思并没有说明这三大发明来自哪里,卡丹与麦都思则都明确指出,这三大发明出自中国。及至 1884 年,来华传教士、英国汉学家艾约瑟认真比较中日文明后,在三大发明中首次加入造纸术,并指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卓越贡献。 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率先( 1550 年)高度评价中国三大发明,博定重申同样论断,此说比培根早半个多世纪,而且已认定是中国发明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仓孝和在《自然科学史简编》( 1988 )中指出,“四大发明”的最早说法是“三大发明”。 16 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 · 卡丹 ( Jerome Candan, 1501—1576 )早在 1550 年就第一个指出,中国对世界所具有影响的 “ 三大发明 ” 是 “ 磁罗盘、 印刷术 和 火药 ” 。并认为它们是 “ 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 卡丹 这一评价比培根的论述早了半个多世纪,而且已经明确认定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古代发明。 “在此之后,简 · 博定( Jean Bodin )重申了同样的论断。”【 1 】 培根《新工具论》( 1620 )对世界 “ 三大发明 ” 的经典评价 在 17 世纪初,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思想奠基者 弗兰西斯· 培根作出了对“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这三大发明的世界史意义和贡献的经典评论。 1620 年, 培根( Francis Bacon , 1561—1626 )在其名著《新工具论》( 1620 )中指出: “发明的力量、效能和后果,是会充分看得到的,这从古人所不知且来源不明的俨然是较近的三项发明中表现得再明显不过了,这就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针。因为这三项发明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态。第一项发明表现在学术方面,第二项在战争方面,第三项在航海方面,从这里又引起无数的变化,以致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名人对人类事务方面似乎都不及这些机械发明更有力量和影响。 ” 但是,培根认为这些发明的来历是不清楚的,他并没说这三大发明是中国人做出来并传播到欧洲的。培根的论述是坚定明确,高瞻远瞩。鉴于他的身份和声誉,培根关于世界三大发明的论述享誉世界。【 2 】【 3 】【 4 】【 5 】 施特拉丹乌斯《新著》( 1638 )中 “ 磁罗盘、火器、印刷机 ” 位居世界九大发明前列 1585 年首次出版、 1638 年完成的约翰内斯·施特拉丹乌斯( Johannes Stradanus )《新著》一书于封内刊出的图,依次排列了九项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即:美洲大陆的发现、磁罗盘、火器、印刷机、机械钟、愈疮木、蒸馏技术、丝和马镫,三大发明均位居前列。【 6 】 英国传教士麦都思( 1838 )对中国三大发明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 1838 年,即在培根发表《新工具论》( 1620 年)两个多世纪后,英国 传教士、 汉学家 麦都思 ( WalterHenry Medhurst , 1796—1857 ) 沿袭了培根的说法, 在 其鸿篇巨著 《中国的现状与传教展望》( 1938 )一书中指出: “中国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司南),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麦都思对培根论述的引证比马克思早 20 多年,而且明确指出是“中国人的三大发明”,然而比杰罗姆· 卡丹 的论述依然晚了近 300 年。麦都思是第一个到达上海的外国传教士,曾在上海创建墨海书馆,出版、印刷中文书籍,并组织人力翻译《圣经》。他可能因为其汉学家的身份并且在来华传教和从事中文书籍出版的过程中,接触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古籍文献及与中国学者的交流中,得知并认同了三大发明源自中国的论断。【 7 】 马克思对培根评价的引用和发挥( 1863 ) 200 多年后,在 19 世纪中后叶( 1861 ~ 1863 年),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1818-1883 年) 将培根关于世界三大发明的历史影响及其意义的论述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即世界三大发明在西方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的近现代社会、科学复兴以及新的精神文明。 马克思在《 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的“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蒸汽、电、机械的和化学的因素)”( 1863 )一章中引用并进一步推高培根的评价:“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这里,马克思是从科学复兴、社会革命和文化传播的角度高度评价了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三大发明,但他也没有指出这些发明的源头及其传播。【 8 】 恩格斯在研究军事史时认定由中国西传的火药具有的光辉历史意义 恩格斯 1850 年夏天(?)在伦敦写成、并在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杂志上发表的《德国农民战争》( 1863 年)一文中明确指出:“一系列的发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义,其中具有光辉的历史意义的就是火药。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 9 】 艾约瑟率先提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卓越贡献 到 19 世纪末叶, 来华传教士 、英国汉学 艾约瑟 ( Joseph Edkins , 1823—1905 ) 第一个 将“造纸术”与三大发明并列,构成“四大发 明”。艾约瑟曾在墨海书馆协助麦都思工作,在麦都思离开上海后,他主持墨海书馆的编辑出版工作。 艾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的宗教》( 1884 )中认真比较中国与日本两大文明后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 ( Joseph Edkins , Religionin China , p2 London, 1884. 艾约瑟 ( 1884 ) 《中国的宗教》 )【 10 】 法国汉学家阿尔伯对中国古代众多发明的评价 同在 19 世纪,法国汉学家阿尔伯( AbelRemusat )认为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指南针、钞票、纸牌、算盘和活字印刷都是由蒙古传入欧洲的。( 韩琦( 1999 )《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第 138 页。 )【 11 】 中华民国时期中小学教科文献中对三大发明和四大发明的论述 在本“系列学习札记 2 :我们所知的,中国学校教科书中的四大发明”中,我大量引证了张国荣在“民族主义与历史知识的重构”( 2012 )一文中对中华民国时期中小学教科文献中中外学者关于三大发明和四大发明的论述所作的系统介绍。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在 20 世纪初叶(李约瑟来到中国从事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之前),中国学者已经指出:中国古代首创三大发明并西传的说法来自西方学者,但没有举出这些学者的姓名、国籍及年代。 至于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中华书局的编辑潘武在1913年明确说,这些都是西人之说,“今时活字排印之权,与西人称活版为东来法,盖自吾国传之也”。( 潘武编, 1913 ) 张国荣( 2012 )民族主义与历史知识的重构。 当时的教科文献中已经论到中国三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关于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时间,大多从主张唐宋时期转变为主张元代。张国荣还特别推崇 1933 年徐映川在《复兴历史教科书》中的努力: 徐映川最可贵之处在于,他详细梳理“三大发明”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在中国文献中的记载,从而为此知识的真实性寻找到可能的历史证据。应该说这是对“三大发明”研究的推进,也是从盲目接受西方之说到自觉探寻真相的转变。更值得令人尊敬的是,徐映川还详细探讨了我国科学不发达的原因,提出了至今仍有价值的论断。 张国荣( 2012 )民族主义与历史知识的重构。 1930 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从 1940 年代开始,“四大发明”之说逐渐传播开来。 最早在教科书中提出“四大发明”的是陈登原先生在《陈氏高中本国史》(1933-5)中专辟的“四大发明”一目。 1940 年教育总署编审会的《高小历史教科书》对“四大发明”的产生与传播进行了论证。张国荣指出:民国时期教科文献中对中国古代“三大发明”与“四大发明”的陈述,已经使尚待证实的假说蜕变为既成事实。这一华丽转身后来在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及其成果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光大。【 12 】 李约瑟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及其论著 事实上,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至整个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时,言必称李约瑟。他们大多认同作为一名西方顶级的科学学者,李约瑟开创的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其规模宏大,持续时间跨越半个多世纪,发表了鸿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和国际社会(不仅是科技界、学术界、教育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李约瑟连同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以及他提出的李约瑟难题,已经成为 20 世纪后半期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风向标和一座里程碑,而且构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学者前进途中的一座几乎无法逾越也无法绕行的堡垒。只是在进入 21 世纪后,才开始出现挑战李约瑟研究、著述及其李约瑟难题的学者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在下一个系列学习札记《李约瑟及其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与李约瑟难题》中,我将探讨与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相关的宏大课题,即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以及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衰落和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复兴的问题。换成世界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说法,世界科学技术史发展主流或主线为何植根和发生在西方世界而不是东方中国的问题。 本节主要聚集以下四个个有限目标: l 简要介绍李约瑟其人其事; l 简要介绍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l 简要查询和探讨李约瑟对中国四大发明的论述; l 简要引进李约瑟难题。这是李约瑟研究也是他认定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何解释长期领先世界的整个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远不止是四大发明)为何在近代开始衰落且大大落后于西方? 李约瑟其人其事 李约瑟(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 , 1900 年 12 月 9 日- 1995 年 3 月 24 日)生于 伦敦 一个有教养的 中产阶级 苏格兰家庭,为独子。父亲是 军医 ,母亲是音乐教师和 作曲家 。 1917 年 10 月起进入 剑桥大学 接受高等教育( 学士 1920 ( 1 )年、 硕士 1925 年 1 月、 博士 1925 年 10 月)。期间, 1920 年其父去世,应邀去弗雷德里克· 霍普金斯 (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实验室工作,研究 胚胎学 和 形态发生 。从 1924 年聘为 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 的教授, 1924 年 10 月博士论文答辩,被授予“凯斯学院院士”荣誉。 1924 年 9 月 13 日,李约瑟与大学同学德萝西·莫耳( Dorothy Moyle Needham ,中文名李大斐。 1896 年 9 月 22 日- 1987 年 12 月 22 日)结为伉俪,两人齐头并进,都成为享誉世界的胚胎生化学家,并双双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 30 ( 1 )岁时出版了《化学胚胎学》( 3 卷本,学术地位奠基作),又发表《生物化学形态学》和《胚胎学史》,被科学界誉为“化学胚胎学之父”。德萝西·莫耳比他年长 4 岁。夫妻恩爱,志同道合。人到中年的尼达姆( Needham ,李 )夫妇正处于婚姻美满、事业有成的巅峰状态。 1937 年 8 月,三个中国人( 鲁桂珍 、 王应睐 、 沈诗章 )来到剑桥大学攻读学位。其中,鲁桂珍( 1904 年 7 月 22 日- 1991 年 11 月 28 日),一个 南京 药剂师的女儿, 金陵女子大学 毕业生,和李约瑟发生了 婚外恋 ,但这段 外遇 恋情得到了李约瑟妻子 德萝西 · 莫耳 的原谅,她还把名字 Dorothy 改译为中国化的“大斐”(李大斐)。鲁桂珍向李约瑟介绍中国悠久的“ 科学发明 ”和 医药学 ,给身处“西方中心论”环境中的李约瑟带来很大的心灵震动,使他形成了“一个宝贵的信念,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中曾起过从来没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从此之后,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发生极大兴趣,在配偶鲁桂珍协助下开始学习 汉语 、文言文,立志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史 。 1941 年,李约瑟获选为 英国皇家学会 院士。受 英国皇家学会 之命,李约瑟从 1942 年到 1946 年在中国 重庆 任 中英科学合作馆 馆长( 1941 年夏,英国文化委员会任命李约瑟为设立在中国重庆的英中科学合作馆馆长,并有参赞的头衔)。他为战时中国优秀科学家在西方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结识了 竺可桢 、 傅斯年 、郭沫若等中国科学家和学者,收集了大量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文献。此外他以外交官的身份和特权游历了还没有为 日本 占领的地方,包括 敦煌 和 云南 ,又参观考察了中国各学术机构从而收集了大量文献和资料。这对他后来写《 中国科学技术史 》有极大帮助。( 1943 年 -1946 年间,李约瑟出行十一次,行程 3 万英里。也正是在中国期间,李约瑟找到了后来著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这一事业的重要助手 王铃 。)(李约瑟在访问迁移到遵义的浙江大学时,曾对竺可桢校长提起要写一部中国对世界文明贡献的书。 1945 年日本投降,中国政治、军事形势稳定下来后,竺可桢便开始收集图书和资料,并海运到剑桥,其中,最为珍贵的要数一套完整的《古今图书集成》,总计 1 万卷 1 亿 7 千万字。) 1946 年,他赴 巴黎 当上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自然科学部的第一位部长( 1946 年 3 月,李约瑟收到了他剑桥的左翼朋友、生物学家朱列安·赫里胥( Julian Huxley )的电报,邀请他回英国担任新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处处长。但是,李约瑟仅仅在伦敦和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了两年。因为美国认为李约瑟亲共,并为他的工作制造障碍,不允许将联合国的经费发放到任何美国认为是左翼的科学组织)。 1948 年,李约瑟回 冈维尔与凯斯学院 。同年,王铃应邀来到剑桥,担任《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的助理编辑。 1948 年 5 月 15 日,李约瑟正式向剑桥大学出版社递交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 “ 秘密 ” 写作、出版计划。他提出,这本一卷的书面向所有受过教育的人,只要他们对科学史、科学思想和技术感兴趣;这是一部关于文明的通史,尤其关注亚洲和欧洲的比较发展;此书包括中国科学史和所有的科学与文明是如何发展的两个层面。李约瑟认为,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远超过所有其他国家,但是,所得到的承认却远远不够。一周后,出版社复函,接受了李约瑟的计划。但数周后,李约瑟又修改了计划,将书的卷数扩大到 7 卷(第 1 卷,总论;第 2 卷,中国哲学;第 3 卷,前科学;第 4 卷,中国技术;第 5 卷, “ 李约瑟问题 ” ;第 6 卷,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文明史的关系;第 7 卷,展望未来),在 10 年内完成。后来,《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出版计划又几经修改,工程变得越来越庞大。 尽管在 1952 年他因到 中国 查核 细菌战 的证据而受到排挤和批评,但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写作计划。 1954 年 8 月 14 日,《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第 1 卷出版。 1959 年,他被所在的冈维勒与凯斯学院的院士们选为主席。李约瑟从 1967 年至 1976 年担任 冈维尔与凯斯学院 院长。 1964 年李约瑟夫妇访华,毛泽东、周恩来等亲自接见。 1971 年,他被选为英国人文科学院院士,是仅有的几位同时是英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和王家学会会员的科学家。退休后,以他个人藏书为基础建立了东亚科学史图书馆。 1987 年,该馆发展为 李约瑟研究所 。 1992 年,英国女王更授予他国家的最高荣誉 —— 荣誉同伴者( Companion of Honour ) 勋衔 ,这是比爵士更为崇高的勋号。 1994 年李约瑟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 外籍院士。 1924 年,李约瑟首娶李大斐( Dorothy Needham ,其原姓 Moyle , 1896 年- 1987 年)为妻。 1937 年起,李约瑟、李大斐、鲁桂珍之间开始的漫长、持久且友好的三角恋。从 1982 年(?)起,李约瑟得了 帕金森氏症 。 1987 ,李大斐死。 1989 年,李约瑟再婚,娶鲁桂珍。鲁桂珍死于 1991 年。李约瑟 1995 年 3 月 24 日 20 时 55 分,在 剑桥 寓所辞世,享年 94 岁。骨灰安葬在研究所门前的 菩提树 树下。( 1970 年代中期,年已 70 多岁的李约瑟迷上一位加拿大的华人女子时学颜( H.Y.Shih ),并有过短暂却炽热的交往,他甚至想停妻再娶。但是,李大斐与鲁桂珍两人以“妻妾同盟”( concert of the concubinage ),击退了时学颜,保住了他们的三角关系。 1991 年,鲁桂珍去世后,李约瑟又写信给这位时女士和其他两位女士求婚,但都遭到拒绝。)【 13 】 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科学文明史》) 李约瑟从 1948 年起主持编写系列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史》(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该书英文原版书名为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缩写为 SCC ,直译应为 《中华科学文明史》 )。从 1954 年出版《导论》,李约瑟辞世( 1995 年)后该出版项目在以克里斯托弗·古克礼( Christopher Cullen )为主席的李约瑟研究院出版局主持下继续,前后历时半个多世纪。该系列丛书内容涉及数学和天文、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此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用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依据“维基百科:中华科学文明史”( Wikipedia: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辞条以及李约瑟研究院( NeedhanResearch Institute )网站上的中华科学文明史系列丛书(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Series )网页,李约瑟主持并与国际合作编写组共同编写的该巨著英文最终版本共 7 卷 27 册,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已出版全部 7 卷的 25 册。第 1 卷全 1 册《导论》( Introduction )由李约瑟主编王铃协助于 1954 年出版,压卷之作(第7卷《社会背景》第2册《总结与反思》( General Conclusions andReflections )在 2004 年由克里斯托弗·古克礼( Christopher Cullen )与鲁滨逊( KennethGirdwood Robinson )主编,王玲协助,依据李约瑟 1995 年辞世留下的遗稿及其它资料完成出版,马克·埃尔文( MarkElvin )撰写了序言。最近于 2015 年出版了莫泰里( GeorgesMétailie )主编的第 6 卷《生物学与生物技术》( Biology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第 4 册《传统植物学:人种学方法》( Traditional Botany: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余 2 册(第 5 卷《化学及相关技术》第 8 册《 军事技术:射击武器和骑兵 》,第 10 册《 纺织技术:织布和织机 》尚在编写中。 从 1940 年代起的国民政府到 1950 年代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都与李约瑟有密切来往并对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项目的研究、出版和传播给与了巨大支持和宣传。两边都动用了政府部门及政界学界名人庞大阵容来组织翻译出版丛书的中文版。自 1970 年代起,海峡两岸均开始组织翻译出版该丛书。台湾出版中文平装灰皮小开竖排本,由陈立夫主译,卷册颇多,不与原著对应。大陆由科学出版社翻译原著少数卷册出版中文平装绿皮小开横排本,署名《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小组译,共出 7 册。 到 1980 年代末,中国大陆重新组织翻译出版该丛书英文版的完整中译本。为此,专门成立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为主任,大批学术名流担任委员和翻译,并有专职人员组成办公室,由科学出版社与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十六开精装黑皮本。 下面是综合整理维基百科和李约瑟研究院网站提供的英文材料以及中国大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维佳提供的中文资料(胡维佳提供的丛书目录共计 7 卷 34 册,而最终英文原版 7 卷 27 册)得到的该丛书各卷册书目一览表。【 14 】 李约瑟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各卷册书目及相关信息 卷册 书名 (英文 / 中文) 英文原著 编撰 出版年 英文 / 中文 第 1 卷 全 1 册 Introductory Orientations 导论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research assistance of Wang Ling 李约瑟著,王铃协助 1954 1990 第 2 卷 全 1 册 History of Scientific Thought 科学思想史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research assistance of Wang Ling 李约瑟著,王铃协助 1956 1990 第 3 卷 全 1 册 Mathematics and the Sciences of the Heavens and Earth 数学、天学和地学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research assistance of Wang Ling 李约瑟著,王铃协助 1959 第 4 卷 第 1 册 Physics and Physical Technology 物理学及相关技术 Physics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research assistance of Wang Ling, and the special co-operation of Kenneth Robinson 李约瑟著,王铃协助, 专业合作鲁滨逊 1962 2003 第 4 卷 第 2 册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工程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research assistance of Wang Ling 李约瑟著,王铃协助 1965 第 4 卷 第 3 册 Civil Engineering and Nautics 土木工程和航海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Wang Ling and Lu Gwei-djen 李约瑟著,王铃、鲁桂珍合作 1971 2008 第 5 卷 第 1 册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化学及相关技术 Paper and Printing 纸和印刷 Tsien Tsuen-Hsuin 钱存训著 1985 1990 第 5 卷 第 2 册 Spagyrical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Magisteries of Gold and Immortality 炼丹术的发现和发明: 点金术和长生术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Lu Gwei-djen 1974 第 5 卷 第 3 册 Spagyrical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Historical Survey, from Cinnabar Elixirs to Synthetic Insulin 炼丹术的发现和发明(续):从长生不老药到合成胰岛素的历史考察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Ho Ping-Yu and Lu Gwei-djen 何丙郁、鲁桂珍协作 1976 第 5 卷 第 4 册 Spagyrical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Apparatus and Theory 炼丹术的发现和发明(续):器具、理论和中外比较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Lu Gwei-djen, and a contribution by Nathan Sivin 李约瑟著,鲁桂珍协作, 席文部分贡献 1980 第 5 卷 第 5 册 Spagyrical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Physiological Alchemy 炼丹术的发现和发明(续): 内丹(生理魔力)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Lu Gwei-djen 李约瑟著,鲁桂珍协作 1983 第 5 卷 第 6 册 Military Technology: Missiles and Sieges 军事技术:投射器和攻守城技术 Joseph Needham, Robin D.S. Yates,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Krzysztof Gawlikowski, Edward McEwen and Wang Ling 叶山著, 石施道、麦克尤恩和王铃协作 1994 2002 第 5 卷 第 7 册 Military Technology: The Gunpowder Epic 军事技术:火药的史诗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Ho Ping-Yu , Lu Gwei-djen and Wang Ling 李约瑟著,何丙郁、鲁桂珍、王铃协作 1987 第 5 卷 第 8 册 军事技术:射击武器和骑兵 编撰中 第 5 卷 第 9 册 Textile Technology: Spinning and Reeling 第九分册 纺织技术:纺纱 Dieter Kuhn 库恩著 1987 第 5 卷 第 10 册 纺织技术:织布和织机 编撰中 第 5 卷 第 11 册 Ferrous Metallurgy 非铁金属冶炼术 Donald B. Wagner 唐纳达·华格纳 2008 第 5 卷 第 12 册 Ceramic Technology 冶铁技术 Rose Kerr, Nigel Wood, contributions by Ts'ai Mei-fen and Zhang Fukang 第 5 卷 第 13 册 Mining 采矿 Peter J . Golas 彼特·格拉斯 1999 第 6 卷 第 1 册 Biology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Botany 植物学 Lu Gwei-djen (collaborator), with contributions by Huang Hsing-Tsung 李约瑟著,鲁桂珍协作, 黄兴宗部分特别贡献 1986 第 6 卷 第 2 册 Agriculture 农业 Francesca Bray 白馥兰( Francesca Bray )著 1984 第 6 卷 第 3 册 Agroindustries and Forestry 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和林业 Christian A. Daniels and Nicholas K. Menzies 丹尼尔斯和孟席斯著 1996 第 6 卷 第 4 册 Traditional Botany: an ethnobotanical approach 传统植物学:人种学方法 Georges Métailie 莫泰里 2015 第 6 卷 第 5 册 Fermentations and Food Science 营养学与食品加工科学 Huang Hsing-Tsung 2000 第 6 卷 第 6 册 Medicine 医药学 Lu Gwei-djen, Nathan Sivin (editor) 李约瑟著,鲁桂珍协作, 史维(编辑) 2000 第 7 卷 第 1 册 Social Background 社会环境 Language and Logic 语言和逻辑 Christoph Harbsmeier 克里斯托弗·哈伯斯梅厄 1998 第 7 卷 第 2 册 General Conclusions and Reflections 结论与反思 Christopher Cullen , Kenneth Girdwood Robinson (editor), Ray Huang (collaborator), introduction by Mark Elvin 古克礼与鲁滨逊主编, 王玲协助,埃尔文序言 2004 李约瑟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缩编本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有两种简编本。其一是 坦普尔的《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 由国内专家推荐给“广大青 少年读者”的一部普及读物,其中共举出了 100 个“中国的世界第一”,以至于可以得出惊人的结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15 】 此外,剑桥大学出版社和李约瑟生前考虑到公众很难阅读系列丛书全部,遂又请科林·罗南( ColinA. Ronan )将该巨著改编成一种简编本。书名《中华科学文明史》( The Shorter Science civilisation in China ,直译为《简明中华科学文明史》),篇幅仅李氏原著十几分之一,从 1978 年起陆续出版,共出五卷(因罗南辞世终止)。该简编本的中文版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负责翻译(江晓原策划),由上海人民出版社自 2001 年 12 月至 2003 年 7 月出版。【 16 】 该简编本各卷要目如下: 第 1 卷( 2001 年 12 月) 第1章 序言 第2章 中国的语言 第3章 中国地理 第4章 中国历史——先秦时代 第5章 中国历史——统一的帝国 第6章 中国与欧洲之间的科学传播 第7章 儒家与儒家思想 第8章 道家与道家思想 第9章 墨家与名家 第10章 中国科学的基本观点 第11章 伪科学与怀疑主义传统 第12章 晋朝、唐朝的道家和宋代的新儒家 第13章 宋明时代的理学家与中国自然资源的后期重要人物 第14章 佛家思想 第15章 法家 第16章 人间法律和自然法则 第 2 卷( 2002 年 6 月) 第1章 数学 第2章 天学 第3章 气象学 第4章 地学 第5章 地质学和相关科学 第6章 物理学 第 3 卷( 2002 年 6 月) 第1章 磁学和电学 第2章 航海技术 第3章 航海与发现 第4章 航海术 第5章 推进 第6章 操纵 第7章 海上平战技术 第 4 卷( 2003 年 7 月) 第1章 工程师:他们的地位,工具和材料 第2章 基本机械原理 第3章 机械玩具和中国典籍中阐述的各种机器 第4章 陆地运输车辆和高效率马挽具的设计 第5章 时钟机构:被埋没的六个世纪 第6章 立式和卧式装置,风车好航空技术 第 5 卷( 2003 年 7 月) 第1章 道路 第2章 墙与长城 第3章 建筑技术 第4章 桥梁 第5章 水利工程( I )——河道的控制建设和维护 第6章 水利工程( II )——提升机械和利用水力作动力源 李约瑟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论述 李约瑟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1946)首次提及中国三大发明(造纸印刷术合二为一,实为四大发明) 1942 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 Joseph Needham , 1900—1995 )到达中国重庆,实地研究中国科技史。 1946 年,李约瑟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中说:“中国人最伟大的三项发明无疑是造纸印刷术、磁罗盘和黑火药。”“如果没有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这时,李约瑟把造纸及印刷看成一体。(李约瑟演说原文收入《回顾我们的时代》一书,由伦敦阿兰 · 温盖特有限公司刊行)【 17 】 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论述 后来,李约瑟在其磅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科学文明史》)中,正式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论述。 从上面开列的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卷册目录可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该系列丛书中的重要内容。 l 第 4 卷第 1 册《第 26 章 物理学》 n ( i )磁学和电学(第 215-318 页) 第 4 卷第 3 册《土木工程和航海》 l 第 5 卷第 1 册《第 32 章 纸和印刷》全书(第 1-343 页) l 第 5 卷第 7 册《军事技术:火药的史诗》 此外,在第一卷《导论》,第 2 卷《科学思想史》和第 7 卷第 2 册《总结与反思》中也有大量相关的论述。 本系列丛书不拟全面系统细致地探讨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具体论述。我在这里重申在“本系列学习札记 1 ”中设定的本丛书目标:探讨中外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世界三大发明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原创及其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的评价历史及相关争论,以及这些研究及相关争论的科学技术史、思想史和文化史意义;而不是严谨而深入的学术考证,以便对每一项发明的史实做权威甄别和认定,对各种评价和学说进行终极裁决。笔者没有资格也没有意图从事这类无法企及的使命。 李约瑟难题 江晓原 2001 年 5 月 24 日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一篇取名“‘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的文章,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文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时至今日,在几代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同义词;也许认真阅读过李约瑟所主编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人只是少数,但我们都深信他的结论——中国科学技术曾经在很长时间处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到了近现代才落后于西方——为什么会落后即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江晓原( 2001 )“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 “李约瑟难题”通常分解为如下一个两段式的表述: 第一段是:为何在公元前 1 世纪到公元 16 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 诸子百家 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何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 17 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江晓原在上文中明确指出: “如果我们站在客观的立场观照近现代科学的来龙去脉,不难发现,所谓的‘李约瑟难题’实际上是一个伪问题(当然伪问题也可以有启发意义)。那种认为中国科学技术在很长时间里世界领先的图景,相当大程度上是虚构出来的。” 江晓原( 2001 )“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 这里,至少有以下诸问题需要探讨,取得澄清和共识: 我姑且称之为 “李约瑟难题诘问—七联问”: l 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工程技术)的相互关系(差异和联系); l 近代实验科学与古代经验科学的相互关系(差异和联系); l 中国古代在工程技术发明创造上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古代经验科学的发达进步能否等同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l 中国古代在工程技术发明创造上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古代经验科学的发达进步为何没有促成在中国大地上近代实验科学或自然科学的萌芽、发端和成长? l 近代实验科学或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及其起源和成熟的问题; l 近代实验科学或自然科学在西方起源的问题; l 近代实验科学或自然科学在西方起源中欧洲古代自然哲学与数理科学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东西方文明传播交流、继承革新及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所有这些是比本系列丛书探讨的世界三大发明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更拓展更深刻的研究课题,也是经典“李约瑟难题”引申而来的。这将是下一个《李约瑟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与李约瑟难题》系列丛书的主题。 当代西方学者论三大发明和四大发明 贝尔纳的《历史上的科学》 英国另外一位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 J.Bernal,1901-1971 )在为其《历史上的科学》中译本所写的序中说:“中国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已经可以看出,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从希腊的抽象数理科学转变为近代机械的、物理的科学的过程中,中国在技术上的贡献——指南针、火药、纸和印刷术——曾起了作用,而且也许是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我确信,中国过去对技术的这样伟大贡献,将为其将来的贡献所超过。”【 18 】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 1993 )中论及中国三大发明及其西传 李约瑟提出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观点,不仅对中国史学家造成了长期影响,也得到很多西方学者认可。 1993 年夏,美国知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著名的《外交》杂志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说到:“公元 8 世纪中国发明了印刷术, 11 世纪发明了活版印刷,但直到 15 世纪这一技术才传到欧洲。造纸术公元 2 世纪出现于中国, 7 世纪传到日本, 8 世纪向西传播到中亚, 10 世纪到北非, 12 世纪到西班牙, 13 世纪到北欧。中国的另一项发明 —— 火药,产生于 9 世纪,几百年后它才传到阿拉伯国家, 14 世纪才到达欧洲。”【 19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物《人类文明史——科学与文化发展:从 7 世纪到 16 世纪》( 2000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0 年出版物《人类文明史——科学与文化发展:从 7 世纪到 16 世纪》(第 4 卷第 443-5 页)认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雕版印刷术”四大发明源自中国。 ( Al-Bakhit,M. A., Bazin, L. , Cissoko, S. M., Asimov, M. S., Gieysztor, A., Historyof Humanity-Scientif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Seventh to theSixteenth Century (Vol 4) p.443-5, Unesco (May 2000). ISBN 978-92-3-102813-7 . )。转引自维基百科“四大发明”。 【 20 】 当代中国学者论三大发明和四大发明 除了在本系列札记 1-5 各篇中已经提及和引述的相关学者和文献外,各类媒体上还有众多学者的大量相关文献论及中国四大发明这一主题。这里仅举数例而已,读者可自己在网上搜索阅读。 邓广铭与其学生漆侠指出中国三大发明或产生或兴盛于宋代 有趣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产生于北宋:黑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宋史专家邓广铭( 1907—1998 )在《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中说: “ 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虽开始于汉代,而其普遍盛行和技术的大量提高,则是宋代的事;火药和刻板术(指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虽都是唐代的事,但此二者之被广泛采用也都在宋代;发明胶泥活字的毕升也是北宋人;指南针的发明则无疑为宋代的事。 ” 其学生漆侠( 1923—2001 )则在《宋代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中进一步说: “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罗盘和活字印刷术,都是北宋一代发明的。而造纸技术在宋代也有了极大的改进,纸的原料多种多样,纸浆捣得极细,能制造出巨幅的雪白的纸张。 ” (地图驿栈( 2014 )解读真相,反思光环(上):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21 】 其他中国当代学者的相关论述 l 韩琦( 1999 )《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 135 页。 认定“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雕版印刷术”四大发明源自中国。 l 华觉明主编( 2016 )《中华科技五千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l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著( 2016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等等。 结论与诘问 读完本“系列学习札记 5 ”能否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本《系列学习札记》考查的主题是“世界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现发明及其传播与贡献”,而最早、最重要和最全面系统的论述却几乎全都“意外”地发起自外国学者。我们能不能得出如下结论并提出若干诘问? n 从培根、马克思论“世界三大发明”到李约瑟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形成了一条近现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主线; n 历史文献证实,比马克思甚至比培根更早提出“三大发明”并认定为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学者是卡丹。后来,西方来华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和艾约瑟也都再次认定了这个评价。 n 李约瑟在确认、传播和宣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成就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华科学文明史研究中起了承前启后、联结中外的历史作用。由单个外国学者领衔,众多中外学者参与的历时半个多世纪的集体学术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丰硕成果。从该巨著英文版出版到中文版在海峡两岸翻译出版,始终是世界和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上的盛事。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均支持了该研究项目并成就了研究成果中文版的翻译出版。双方都设立了国家政府项目,由科学院院长或教育部部长任主编,举集科技史研究同仁并全国顶尖学者参与。 n 既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领先世界,如何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研究发现和重大成果几乎被外国学者垄断?这是否昭示中国科学技术史和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的贫乏和落后?更进一步说,“科学技术成就长期领先世界”与“科学技术史和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长期贫乏和落后”两个论断能够并行不悖吗? n “李约瑟难题”及其引申出来的“李约瑟难题诘问—七联问”。
个人分类: 科学技术史|29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史傅德:寻找真实的马克思
nebula16 2016-11-15 15:14
笔者按 同意这个观点: “金钱变成资本,资本进入公共领域的循环体系,私有制其实就异化了。私有财产不再私有。私有制有一天会超越自己,自己否定自己。而且私有制超越到一定程度,会否定国家。 社会有一种自我繁殖、自我再生产的能力。有一天社会生产将超越社会、超越所有个人的利益,超越金钱,超越资本。” 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过,“经济学家与政治哲学家的想法,无论是对是错,其影响力均超过一般人的理解。自认能够完全不受知识影 响而偏重实务之人,其实经常是某些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 马克思就是这样一位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经济学家与政治哲学家”。可是,随着历史渐行渐远,一百多年后 的今天,马克思的形象就像雕塑一样固定下来,令人仰望而难以接近。幸好,马克思留下来大量的手稿,可让后人深入了解一个思想家的心路历程。 “马克思手稿的流传过程非常非常复杂,也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史傅德(Fred E. Schrader)先生说,“最初给了恩格斯,恩格斯交给了德国社会民主党总部,193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把它们交给了荷兰社会历史研究所。现在这些手稿已经全都电子化了,可以在英特网上找到。谁愿意研究都可以去看,只怕没人看得懂,因为马克思会几种语言,而且有很多缩写,还有他自己创造的写法,非常难以辨认。” 作为德国著名学者,史傅德是极少能辨认马克思笔迹的人,也是当今世界极少看过马克思全部手稿的学者。史傅德的毕业博士论文研究的就是马克思1850年到1860年思想转变的手稿。2002年-2012年,他作为柏林科学院马克思和恩格斯新全集编委会成员,负责整理、编辑出版马克思未刊历史笔记,又有许多新的发现和心得。 在上海巨鹿路的一家咖啡馆里,史傅德先生接受本刊记者采访,详细讲述他阅读马克思手稿的认识,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马克思。 为什么1850年后马克思开始反思? 《财经》:马克思虽然在中国知名度很高,但是毕竟已经是一百 多年前的人物,所以普通中国人对他个人并不了解。您在大学里上课,学生们对马克思感兴趣吗? 史傅德: 我教中国学生的时候发现,他们不能接受真实的马克思。 其实马克思是19世纪的人,他使用的所有资料和信息都是19世纪的,但是他的思想是超前的,并不局限于要解决19世纪资本主义的那些问题。这两者是脱节的,好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和马克思不同,恩格斯是比较现实的,他要解决19世纪的社会民主党、银行国有化等问题。马克思在手稿里写道,这些行不通。马克思有大量笔记手稿,许多话题并没有和恩格斯讨论,也没有发表。通信讨论的还是两个人比较一致的观点。实际上,马克思在和恩格斯讨论当中,不断在试探到底恩格斯能接受到哪一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问题,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讨论限于政治层面,而马克思在笔记里想得更深,从经济结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等多方面去思考。 《财经》:传说马克思、恩格斯是亲密无间的朋友,看来并非如此? 史傅德: 他俩是特别好的朋友,但是思想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1840年代他们是亲密战友,共同写了《共产党宣言》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从手稿看,你写一段、我写一段,还互相评论。但是1850年以后明显分开了。 马克思是真正的学者,他不断在进行思想实验,也不断在试探恩格斯,看你到底能懂到什么地步,能够沟通到什么地步。可是恩格斯没有理解马克思另外的想法,所以1850年以后两人思想上已经有了分歧。但是在感情上还是一样,只是理论上求同存异。马克思自己继续思考探索。 《财经》:思想上求同存异,这种朋友很难得。 史傅德: 他俩感情上一直是非常好的朋友,恩格斯知道马克思是个奇才,他也需要这么一个奇才。马克思也需要恩格斯,因为恩格斯是真正的行动的政治家,马克思根本不能付诸行动。另外恩格斯也确实在财力上支持他。 《财经》:您说马克思从1850年后思想发生转变,可是上世纪80年代,马克思的《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在中国思想界影响很大。人们突然发现,好像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马克思。是不是马克思思想转变要更早些? 史傅德: 《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实际上是马克思的阅读笔记,档案中看到的不是一本书,是一部未完成的手稿。它是哲学思考,讲了对人类解放,所以非常有意义。 这本书1932年第一次出版,然后大家就忘了。到了1950年代苏联解冻时期,又被重新发现,拿来反对斯大林。马克思提倡人类的解放、自由主义、个人,西方学者也拿这个来反对斯大林专政。这种观点对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也有冲击力。这本书一次次被拿出来说事,这种现象特别有意思。 在1850年以前马克思的思想还是比较清晰的,就是暴力革命、无产阶级政权等主张。列宁特别欣赏这一套,列宁主义就是沿着这么一条线发展起来的。可是1850年之后,马克思进入反思。 《财经》: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马克思会产生反思,是什么事件或者什么因素促使了他的转变? 史傅德: 首先是1847-1848年和1857-1858年两次经济危机,马克思忽然认识到,这不但是经济危机,还是金融危机。金钱分两部分,10%进入个人消费领域,90%是债券、股票等资本运作。和过去危机完全不一样,这是第一次全球化的金融危机,政治革命根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从此以后,经济危机不再是一个国家的事,而是全球化的。经济全球化的思想在马克思这里开始出现。 其次,法国1848年革命以后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政治经济基础是国家银行、重工业、信贷银行等。马克思原来认为,这个帝国不可能持续,早晚垮掉,由无产阶级掌权。结果与他的预料完全相反,法国社会越来越稳定。这对他的震撼非常强烈,也促使他开始反思过去的那些想法。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和蒲鲁东针锋相对的斗争。蒲鲁东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兄弟,其实支持拿破仑第三。马克思要回答蒲鲁东的理论,就必须要深入思考。 “无论政治还是军队,相对于市场都是失败者” 《财经》:从资料看,当时恩格斯坚持政治家的实践性,甚至身体力行去练骑马射击,准备打仗。 史傅德: 马克思钻到他的思想实验室里,转向经济学、金融研究,研究经济危机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在此之前他不是一个经济问题专家,真正进入研究之后,才发现和原来的结论是完全不一样的。 《财经》:概括地说,1850年以后马克思的思想发生了什么转变? 史傅德: 他越来越觉得,政治革命、暴力革命是行不通的。暴力革命也只是换汤不换药,把政府换掉了,但是资本主义体系是不可能政治革命打碎的。 《财经》:作为一个经济学家,马克思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怎么看呢? 史傅德: 1850年之后,马克思的思考是围绕着资本运作展开的,他从来没有给出结论。如果说有结论,就是:第一,无论政治还是军队,相对于市场都是失败者。拿破仑第一,还有俾斯麦,在强大的市场面前都是失败者。 第二,面对金融市场,政府也是个失败者。马克思经常以嘲讽的口气在手稿里说,不论是英美还是德法,要说政治和市场之间有什么关系的话,唯一的关系就是政治家被市场腐化。他非常辛辣地来嘲笑说,你政治家想要对市场做什么,只有被它腐化。并不是市场来积极腐蚀他,是政治家自己积极被腐化。 《财经》:马克思讲得特别精彩、特别重要。他有没有预见到计划经济? 史傅德: 他说,理性或合理的市场解决方法,实际上是乌托邦,并不是说国家来介入就能够解决经济问题。所以,他根本不能认同后来苏联的那种所谓的计划经济。 对未来社会,马克思并没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构想。他说,我们不能想象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他强调社会自身演进,最反对国家来支配生产和分配。 《财经》:那么,马克思对私有制持什么样的态度? 史傅德: 认真阅读马克思就会发现,甚至在共产党宣言里,他都承认私有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在手稿里,他特别讲私有制在18世纪对社会推动和生产力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私有制才能被全社会所接受。还有,私有制对个人的发展、对人的自由也是很重要的。他认为,哪怕你是个拿薪酬的工人,你都是个自由的人。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发展如果超越了个人消费的界限,所有制本身就不再是私有了。发展到一定程度,私有制就成为一个悖论了。 《财经》:私有财产超过了一定限度之后,就会变成社会公共财富。但是它并不是以政治的方式变成公共财富,而是自我演化的内在逻辑。是不是这个意思? 史傅德: 金钱变成资本,资本进入公共领域的循环体系,私有制其实就异化了。私有财产不再私有。马克思并没有只说要消灭私有制,而是说私有制有一天会超越自己,自己否定自己。而且私有制超越到一定程度,会否定国家,而不是说通过国家干预来消灭私有制。 马克思的意思是说,社会有一种自我繁殖、自我再生产的能力。有一天社会生产将超越社会、超越所有个人的利益,超越金钱,超越资本,但必须是社会自我繁殖,政治外力不可能超越它。 “马克思反对强化国家在经济当中的作用” 《财经》:马克思在1850年代之后,参与过现实政治活动吗,参与到什么程度? 史傅德: 他对第一国际、第二国际起了理论引导作用,很谨慎地 参与,真正参与的是恩格斯,当然他们是互相沟通的。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的纲领是马克思起草的,但是这些纲领把他的想法简化了,二者之间有落差,也可以说是矛盾的。 《财经》:不过对于1871年发生的巴黎公社,马克思很快就写了一本书《法兰西内战》,说明他还是关心现实政治的。 史傅德: 巴黎公社期间,马克思就写了《法兰西内战》,实际上是即时的反应,根本没有足够的信息,也没有经过缜密思考。巴黎公社之后,是不是无产阶级掌权了?全是猜想,没有坚实的事实基础和充分信息。 《财经》:在此之后,马克思对有些基本判断是不是有过修正或者校正? 史傅德: 很难说他到底有没有反思,因为他的兴趣和注意力再一次 转移到经济问题上。但是能看出来,他越来越认为政治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没有什么太大作用,所以他反对强化国家在经济当中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国家不能占上风,不能是强者,政治也不能起决定性作用。马克思越来越反对政治控制经济,而恩格斯还是强调国有化的重要性。 《财经》:马克思主义的很多基本原则,共产主义、暴力革命、公有制等等,这些东西难道不是马克思学说里面的内容吗?还是说,马克思思想里面本身也充满了巨大矛盾? 史傅德: 马克思的思想其实从来不是一个结果,不是一个结论。马克思的思想一直是发展的,从来没有完结。 例如,《资本论》从来没有完成定稿,第一卷有八个版本和草稿,互相矛盾。现在通行的版本是恩格斯整理定稿的。后来德国马克思全集研究小组发现,恩格斯编《资本论》第一卷把它浅化了,甚至加了很多政治内容,其中一些和马克思手稿里的内容甚至是冲突的。也不能说恩格斯是篡改了马克思的思想,权威的《资本论》版本其实是没有的,因为马克思自己留下了好几个开放性的选择。 《财经》: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 史傅德: 因为马克思留了几十本手稿,恩格斯又把好多不理解的搁到一边去,觉得哪个更适合自己,就选择了哪一个。 考茨基、列宁都觉得恩格斯的版本特别好,因为里面线索很清晰:先有生产,然后有交换,剩余价值,把这些都消灭以后,社会主义实现,所以他们就沿着这条线拼命往下走。但是看马克思的手稿,根本就找不着这条线索,完全是后人的主观理解。 《财经》: 列宁描述的马克思主义说,资本主义的危机一次比一次大,到最后大爆炸,工人阶级夺取政权。马克思承认这个观点吗的? 史傅德: 特别是1860年以后,马克思越来越排除了总崩溃的结论。他说,要改变一个社会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可能从外界用政治手段一下子来打碎它,只有在不同领域的空间里来寻找改变社会的可能性。 其结果,马克思自己排斥的观点,最后却被考茨基、列宁强化。 《财经》: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矛盾有没有提出解决方案? 史傅德: 没有。在他看来,按照内在的逻辑是不可能解决的。在现行体制中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进入资本的运作,必然多少年再来一次经济危机。用实用主义的政治手段解决,他也觉得不可能。 必须走出这个体系和逻辑,才能解决。但是他说,我没有想出来怎么办。 “马克思是极端的天才” 《财经》:作为一个思想家,马克思研究的主要是什么? 史傅德: 马克思的思想研究没有主线,经济、金融只是一部分。他想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所以他的手稿里头什么都有,包括电力、化学、文献学、生物学、地理,甚至他对数学也有兴趣。他有三大本历史手稿从古罗马社会一直到英国革命,他要研究政权传承的合法性和逻辑。 《财经》:通过阅读手稿,您认为马克思是个什么样的人?您对这个人是怎么评价? 史傅德: 马克思的手稿是一个思想大实验室,实验的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各种模式。 马克思是19世纪的人,但他研究得出来的结论符合今天社会的一些情况。如果好好读马克思的话,特别是他没发表的东西,都能看到他真的有一种预见性。例如,中央银行、信贷和政府债券的作用——这些是19世纪没有发生的,马克思的手稿里完全推断出来了,而且做了非常详细的描述。 马克思是一个极端的天才,或者是一个天才式的“疯子”,毕生的精力都在寻找一种他不可能得到的结论。从天才性来说,他可以跟黑格尔相比,他在思考的层面已经触及了可能的边界。所有他之后的政治家,或者是在他的这条线上思考的人,都没有到达他的高度。 《财经》:怎么理解马克思思考的边界? 史傅德: 对马克思来说有两方面,一个是他想知道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事,实际是什么样的,这是可触及的、相对物质层面的东西;还有一个就是,人的精神和思考的临界点在哪儿。他一直在研究人类意识的形态的演变,结果是相互矛盾的,这是他所触及的临界点。 不管从哪个层面上说,马克思都不是德国社会民主党或者其他政党宣扬的马克思。真实的马克思不是后来被描述的,特别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后来列宁他们塑造的那样。 《财经》:其实早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的时候,很多德国年轻人阅读后,兴奋地声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知道以后气愤地说,我什么都是,但我绝对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史傅德: 确实,马克思并不是从一而终的马克思主义者。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是1850年以前马克思的思想,后来马克思本人成了一个反马克思主义者。可惜没有人去好好研究,也没人理会马克思后来的思想,因为不想接受。 马克思主义者都说,马克思作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是不可分的。但是,政治家必须是可以交流的,必须有听众,但是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是自相矛盾的,大部分东西里是无法交流、无法让听众马上明白。从这点上说,马克思不是一个政治家。特别是阅读他的手稿以后,我真的不能把这两者捏在一块,完全是两个形象。 《财经》:既然不是从事实践的政治家,所以马克思也不应该为后来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负责? 史傅德: 马克思思想在共产主义国家被接受的其实是很少的一部分,主要是国家革命、暴力革命之类,这些都是1850年以前马克思继承傅里叶、圣西门、欧文等人 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1850年代对英国的经济状况研究以后,就像前面谈到的,马克思的思想发生了巨大改变。 马克思主义和后来发展下去的那些理论是另外一个历史。它不是马克思思想的延长线,而是衍生出相对独立的另外一条历史线索。作为思想家,马克思不能、也不应该为共产主义运动实践负全部责任。 本文原载于《财经》杂志2016年11月7日,第30期
个人分类: 转发评论|12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精要的计算机辅助研究
geneculture 2016-10-2 18:08
第七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论坛 2.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主题、主线、科学理论体系研究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精要的计算机辅助研究 邹晓辉(特聘研究员),邹顺鹏(博士研究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100083 摘要 :本文 旨在 借助一种简便而独特的工具来 协同研究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精要。该 方法 的特点是新近凸显的,在处理中文上,尤其是在处理文章的摘要上,具有双脑信息处理的优势。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把专家提炼到位的摘要文本导入,进而,生成双字棋盘,然后,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对该摘要的语言和知识做结构化和形式化精细加工。其 结果 是:汉字文本的棋盘化和汉语文本的棋谱化,从而,可确保该摘要的精髓也就是核心思想内容既精准无误又简明扼要。其 意义 在于:汉字棋盘汉语棋谱的形式化是软件自动生成的因而可实现语言和知识的自动化计算处理,本文的具体表现就是, 仅用一二三四五即可让人脑与电脑都能精准无误地再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精髓的每个要点在其整个术语体系中的逻辑地位 ,充分体现出 汉字信息化与汉语智能化双重创新 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 梳理到位和解读靠谱的功用。
个人分类: 马克思主义研究|443 次阅读|0 个评论
(23)杂文2016 和王德玄老师的讨论“赞马克思与列宁看中国疆域”
热度 1 wenmiaosong 2016-9-24 23:40
(23)杂文2016 和王德玄老师的讨论“ 赞马克思与列宁看中国疆域” 王德玄老师和我讨论中国古老文明中的信仰问题,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先是由讨论现代物理开始的,后来一起讨论东西方的信仰。他把西方信仰称为“藏数”,把中国古老信仰成为“藏像”,给我以很大的启发。最近收到他的一个email “ 赞马克思与列宁看中国疆域”,把地质史上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所形成的喜马拉雅山的勃起和今天的世界政治联系在一起,想象力太丰富了。但是那里是根本不可能说清楚“时间”和“因果”关系的。历史时间是指文字记载的”时间“,信仰的“神话历史”是指那些混沌空虚的、文字历史之前的漫长的历史积累的”时间“,是以传说和半信史时期的各种资料,特别是各种人间的宗教和远古哲人的文字典籍作为基本教材的。所以读懂”神的话语“是一件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工作,一个人即使领会到一些,最终也都会糊涂的,所以要和大家一起来读,还要有历史的积累。从历史的积累和比较中来把握“时间”的脉络。这大概也是网友中庸所搞的”时代哲学”这个专栏的含义。哲学离不开时代,信仰更离不开时代。中国人读不懂“易经”中的这个”易”字的内涵,西方的“圣经”中,最难以读明白的也是那个“易”字,那里没有专门提到“易”字和易理。但是在圣经的反复的提到”各按顺序”,特别地把神的精神分为“形象”和“样式”,而且还特别的指出不论照着“神的形象”,还是照着“神的样式”造的人群,都有一个从“照着”到“按着”的思维方法的发展问题。 由地质发掘所引申出来的那些东西搞得太认真了,至少在今天是不会有意义的。正如他的文章中有一段: 皆因不知道人类文明还起源有巴蜀盆塞海山寨城邦远古联合国的第二个孵抱期。由此历史上虽没有一个以“中国”为国号的王朝,但在中华大地众多民族的心目中,却存在一个以“远古联合国”为核心的中国“大一统梦”。 我总认为那样的梦做得过于大了。在现实世界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科学“是有分类的,不同学科都是有边界的。远古联合国可以在考古家范围内讨论,一离开考古学就不会有什么意义了。因为那样一来,就会把:“时间”这个最重要和基本的理念,搞得一塌糊涂了。比现代物理学和霍金的”时间“还要糊涂几个数量级。 而我们讨论的科学和信仰,最要把握的就是”时间“这个理念。这就是我们的”神的话语“《易经》中这个”易“字的意义,祂是和《圣经》中的那个”圣“字具有同等高度的。现在中国真是百花齐放了,会不会再来一个毛泽东那样的权威,把那些知识分子统统打翻在地。我想大概不会了。那也是因为“时间”这个影响人类思维的基本因素已经变了。毛泽东的时代,他那样做也不合适,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是可以“三七开“的。今天再那样做,不仅没有道理了,而且也没有条件了。 今天我们讨论所有的问题都离不开“时间”这个人类思维的基本的支撑点。为了国家的前进,人类的前进,这个时间的理念是时刻都是要牢牢把握住的,永远不能放鬆的。马克思与列宁批判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和中国疆域、和做一个远古联合国的中国梦,实在是风牛马,不相及。马克思说,工人阶级没有祖国。列宁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作为所有无产阶级的共同的祖国。那个时候我们共产党的目标是建立“中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应该是“联盟“的一个成员,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只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二战胜利以后,斯大林和罗斯福等一起讨论战后世界的政治框架,才同意取消了共产国际,这也是对于西方提出取消殖民主义的一种妥协,共同建立了联合国宪章基础上的联合国。从此人类进入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在自由、平等和共同富裕基础上建设全人类共同的地球村的伟大目标的新时期了。 从信仰的角度,那个“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信仰还是我们的古贤的信仰。西方的圣经中基本精神当然是一致的,但没有那样明确的话语。那里常说的只是要使耶和华神成为万国的君王,是万王之王。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国家的最高理想,还是我们的孙中山先生首先提出来,并写在最夺目的所有会场的中央。我的记忆中“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也是孙中山先生根据中华古文化所提出来的。“忠孝”这两个字,在圣经好像没有见到过。与此相近的字就是诚、信、爱。意义好像有些许差别。小时候我家住在县党部附近,当然是国民党的党部。门前一个特号大字的标语就是“忠党、爱国”。看来共产党的“忠于党”也是从国民党里来的。到文化大革命,发展成了忠于毛主席,还有三个”忠于”。忠于党实际上也没有了。这个“忠”字,实在要好好思考,看来那也是属于“易经”上的特殊的字。它的含义也是随着时间在不断变易着。 前几年我看到一个唱”二人转”的老爷子,坐在厅堂的中央,厅堂和院子里黑压压的跪满了一大批人,这也是在表忠心。最近有说相声的,也有自己的”江湖帮”,弟子拜到了三、四代了!那个老爷子也要对破了门规的,不忠、不义的徒弟处以帮规了。 我还是希望以后能和王老师一起讨论”藏像“和”藏数”的东西方思维方法的差别。这才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两条腿,要相互学习和促进着共同前进。在人类的早期那种不同思维方式在一起是要出些暴力的,现在已经初步地寻找到了双赢的道路。在我看来,这就是科学和信仰互动的基本内涵。
个人分类: 杂文2016|660 次阅读|1 个评论
(23)杂文2016 和王德玄老师的讨论“赞马克思与列宁看中国疆域”
wenmiaosong 2016-9-24 23:36
(23)杂文2016 和王德玄老师的讨论“ 赞马克思与列宁看中国疆域” 王德玄老师和我讨论中国古老文明中的信仰问题,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先是由讨论现代物理开始的,后来一起讨论东西方的信仰。他把西方信仰称为“藏数”,把中国古老信仰成为“藏像”,给我以很大的启发。最近收到他的一个email “ 赞马克思与列宁看中国疆域”,把地质史上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所形成的喜马拉雅山的勃起和今天的世界政治联系在一起,想象力太丰富了。但是那里是根本不可能说清楚“时间”和“因果”关系的。历史时间是指文字记载的”时间“,信仰的“神话历史”是指那些混沌空虚的、文字历史之前的漫长的历史积累的”时间“,是以传说和半信史时期的各种资料,特别是各种人间的宗教和远古哲人的文字典籍作为基本教材的。所以读懂”神的话语“是一件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工作,一个人即使领会到一些,最终也都会糊涂的,所以要和大家一起来读,还要有历史的积累。从历史的积累和比较中来把握“时间”的脉络。这大概也是网友中庸所搞的”时代哲学”这个专栏的含义。哲学离不开时代,信仰更离不开时代。中国人读不懂“易经”中的这个”易”字的内涵,西方的“圣经”中,最难以读明白的也是那个“易”字,那里没有专门提到“易”字和易理。但是在圣经的反复的提到”各按顺序”,特别地把神的精神分为“形象”和“样式”,而且还特别的指出不论照着“神的形象”,还是照着“神的样式”造的人群,都有一个从“照着”到“按着”的思维方法的发展问题。 由地质发掘所引申出来的那些东西搞得太认真了,至少在今天是不会有意义的。正如他的文章中有一段: 皆因不知道人类文明还起源有巴蜀盆塞海山寨城邦远古联合国的第二个孵抱期。由此历史上虽没有一个以“中国”为国号的王朝,但在中华大地众多民族的心目中,却存在一个以“远古联合国”为核心的中国“大一统梦”。 我总认为那样的梦做得过于大了。在现实世界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科学“是有分类的,不同学科都是有边界的。远古联合国可以在考古家范围内讨论,一离开考古学就不会有什么意义了。因为那样一来,就会把:“时间”这个最重要和基本的理念,搞得一塌糊涂了。比现代物理学和霍金的”时间“还要糊涂几个数量级。 而我们讨论的科学和信仰,最要把握的就是”时间“这个理念。这就是我们的”神的话语“《易经》中这个”易“字的意义,祂是和《圣经》中的那个”圣“字具有同等高度的。现在中国真是百花齐放了,会不会再来一个毛泽东那样的权威,把那些知识分子统统打翻在地。我想大概不会了。那也是因为“时间”这个影响人类思维的基本因素已经变了。毛泽东的时代,他那样做也不合适,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是可以“三七开“的。今天再那样做,不仅没有道理了,而且也没有条件了。 今天我们讨论所有的问题都离不开“时间”这个人类思维的基本的支撑点。为了国家的前进,人类的前进,这个时间的理念是时刻都是要牢牢把握住的,永远不能放鬆的。马克思与列宁批判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和中国疆域、和做一个远古联合国的中国梦,实在是风牛马,不相及。马克思说,工人阶级没有祖国。列宁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作为所有无产阶级的共同的祖国。那个时候我们共产党的目标是建立“中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应该是“联盟“的一个成员,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只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二战胜利以后,斯大林和罗斯福等一起讨论战后世界的政治框架,才同意取消了共产国际,这也是对于西方提出取消殖民主义的一种妥协,共同建立了联合国宪章基础上的联合国。从此人类进入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在自由、平等和共同富裕基础上逐步建设全人类共同的地球村的伟大目标。 从信仰的角度,那个“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信仰还是我们的古贤的信仰。西方的圣经中基本精神当然是一致的,但没有那样明确的话语。那里常说的只是要使耶和华神成为万国的君王,是万王之王。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国家的最高理想,还是我们的孙中山先生首先提出来,并写在最夺目的所有会场的中央。我的记忆中“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也是孙中山先生根据中华古文化所提出来的。“忠孝”这两个字,在圣经好像没有见到过。与此相近的字就是诚、信、爱。意义好像有些许差别。小时候我家住在县党部附近,当然是国民党的党部。门前一个特号大字的标语就是“忠党、爱国”。看来共产党的“忠于党”也是从国民党里来的。到文化大革命,发展成了忠于毛主席,还有三个”忠于”。忠于党实际上也没有了,一月革命风暴一起,几乎一夜之间,各级党组织都跨了,大部分支部书记都坐喷气式飞机挨斗了。这个“忠”字,实在要好好思考,看来那也是属于“易经”上的特殊的字。它的含义也是随着时间在不断变易着。 前几年我看到一个唱”二人转”的老爷子,坐在厅堂的中央,厅堂和院子里黑压压的跪满了一大批人,这也是在表忠心。最近有说相声的,也有自己的”江湖帮”,弟子拜到了三、四代了!那个老爷子也要对破了门规的,不忠、不义的徒弟处以帮规了。 我还是希望以后能和王老师一起讨论”藏像“和”藏数”的东西方思维方法的差别。这才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两条腿,要相互学习和促进着共同前进。在人类的早期那种不同思维方式在一起是要出些暴力的,现在已经初步地寻找到了双赢的道路。在我看来,这就是科学和信仰互动的基本内涵。
个人分类: 杂文2016|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补谈文革的文化基础
wyuehua2004 2016-8-4 15:55
今天看到我的博客提醒,有位专家分享了我的博文《 马克思主义是可以讨 论的! 》 我写的博文很少有人来分享,所以我感到好奇,于是我点击回看,正好看到一篇文章《也谈文革的文化基础》,提到周教授的文章《“文革”的传统文化基础及其现实表现》,其中又提到另外一些网友的讨论。 周教授的看法如下:1,文革的文化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我主义(指 极端不宽容主义 );2, 当代的中国人普遍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理念、民主思想和民主精神。3,支持 科学网博友 赵xx 的观点: “今年是文革发动五十周年,也是文革结束四十周年,但是文革远去了吗?随处可见的网络骂战——政治挂帅,非黑即白,无限联系,上纲上线,攻其一点,不及其他,笔下前言,离题万里,否定一切,打到一切,人身攻击,.....等等,与文革的大字报、大辩论、大批判,有多大的区 别?” 在此我想谈一下我的看法。1,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基础,一定是一贯的,不能这时是这样,另一时变成那样的,那肯定不叫“文化”。更谈不上什么“基础”。如果周教授说的对的话,既然文革的文化基础是传统文化中的“ 极端不宽容主义 ”,那我想请问,毛泽东在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时候是不宽容吗?毛泽东在对待末代皇帝还要怎样的宽容?对日本战犯释放也还能说是“ 极端不宽容主义 ”?不要日本战争赔款又怎么说?对此,我只能说,“ 极端不宽容主义 ”说差矣!文革的文化基础我有不同看法:毛泽东在通过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土理论”(那些留洋的看不上)取得了政权。实现了政治革命的第一大目标。接下来要想进入真正的社会主义,就必须进行经济革命。建国初的一些经济改革应该起到了一些作用。但这毕竟是一种前无古人的事业。步子走的太快了。一场“大跃进”的运动把矛盾凸显。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系统工程,政治、经济在取得初步成就的时候,接下来干什么呢?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维结构来看,在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后,接下来就是文化革命。这就是我理解的毛泽东的逻辑,而这逻辑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只不过,领导人用错了方式,文化的革命用了政治的手段导致的。如果文化的革命用文化的方式即今天的名字叫“改革”(马克思理论里对革命与改革是有明确区分的)恐怕就不会犯那么大的错误。对于这场运动的错误,党的权威文献已经定论。但我要指出的是,把这仅仅理解成 “ 极端不宽容主义 ”即“唯我主义”不合适!至少你无法解释党的一贯做法。 2,说文革中:“ 当代的中国人普遍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理念、民主思想和民主精神。 ”。党的权威文献对领导人的责任给予了明确的说法,“是领导人的错误发动”,但也指出是“四人帮利用”的事实。并没有提到普通民众的错误。这本身就显示了党的“宽容”一面而并非 “ 极端不宽容主义 ”,事实上在我看来,文革的发动有领导人想寻求中国特色道路的探索之急切心情有关,也跟群众有关。惟恐天下不乱的人有的事。但不赞成说是“ 当代的中国人普遍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理念、民主思想和民主精神 ”。现代意义的民主是什么啊?西方世界六七十年代曾发生过重大不安事件,这大家应该知道。我估计这“现代意义的民主”就是西方人谈的那种民主。西方自己的社会都那个样子,渴求刚翻身解放的中国老百姓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主是有点“事后诸葛亮”了。评价历史人物是不能用现在眼光渴求前人的,这是基本的规则。对于大众来讲,他们刚刚翻身当家作主,以前大气不敢出,现在有领导人撑腰,敢说了,这就是进步,这就是民主的表现。我们还能要求前人怎么样呢?但整个形势都被四人帮所控制,你让老百姓搞清楚这里面的道道是不现实的。所以,我认为,该分析是纯粹理想主义的推论。 3,关于支持赵xx网友的言论,如果我分析对的话,你支持赵的理论基础有问题,因此支持也就没有力量了。不过,我在此顺便分析一下赵xx网友的看法。赵公在我批评xxx后引发的进一步冲突曾多次劝过我,说我言辞容易引起人家“不爽”。显然,赵公的言论暗指的对象是不是包括我,不好说,只有他本人知道。如果仅仅泛指网上言论,我认为这种指责是没有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我批评xxx言论都在那,可以再查看,有没有道理摆在那了。如果我有错,大家一看就明白,是我这个人思维有问题,或者说叫心胸有问题。这都可以的。“我”这个人毕竟是可以核查的,确指的!但你那不指名道姓的批评,我们到那去核实啊?是你自己制造的话题还是真有其事?“科学”要求你说的事情是要能被“核实”的。这是起码的道理。有时是自己的认识问题还怪别人指名道姓。 此外,对于网络冲突问题,凡是了解社会学理论的人应该知道,这种“网络冲突”往往对社会起着“解压阀”的作用。不全是坏事。企图表面一团和气那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错误理解。是君子保持和谐是对的,但觉不能无原则的“苟同”。上次因我批评xxx引发的冲突很明显,xxx本人毫无反映,但反映的人当中绝对不是对我的文章感兴趣来的,其目的心里清楚。对zxx的文章我的分析在还,还可以去核实。有些人还很有身份,在这样毫无逻辑与事实的文章下面还点赞。我的文章保留就这意思,我相信总有明白人能看懂的。 最后,我还想说明一点,搞研究的人,对自己的主张要尽力去辩解,要据理力争,正如莱布尼兹说要“理由充足”!而不是什么“ 极端不宽容主义 ”!当然,如果不是指我的,您可以不看这一点。即使你不是指我的,只要这种冲突是理性的,就是合适的,尽管辩论的双方表面上不退让,但实际上都会改变一下的,至少他自己也会知道:“我这看法有人反对的”,您担心什么呢?是谁在“上纲上线”呢?
个人分类: 评论|7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还有多少自信?
热度 29 yangguoxue 2016-8-1 11:45
说到马克思主义, 在天朝这个神奇的国度 一直存在很多神奇的现象。例如, 一方面,《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 这些著作在高校的图书馆中静静地躺着。而另一方面 ,讲授马克思主义系列课程的老师早已习惯了寥人倾听,自说自话。 在天朝 ,从来不乏一群人宣称 坚信马克思主义,因为他们身处“被要求说”的场合。但私底下,一个人扬言坚信马克思主义,却有遭白眼的风险。在博主参与过的 哲学读书会以及日常 闲暇茶话中,同龄人似乎更愿意谈论尼采、萨特、海德格尔、康德,而羞于谈论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在大众 的印象中早已流于口号化和说教化,在高校里, 它更像一座只可远观的铜像,老师出于种种原因只对它泛泛而谈,学子 们则有意识地敬而远之。 当代大学生自发研究并宣扬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相关理论著作的人的少之又少,大部分人,是将其交付背书式的对待,仿佛只是在完成一项任务,还有一些狗屁研究纯粹是为了骗经费的。 马克思主义及相关课程于学生 而言, 像一种负担,对另一些“ 学者”、政客 而言,则 是混饭吃的工具。 入党的青年人,其出发点也已经迅速向实利靠拢,他们提交入党申请书,更多是出于前景的考量,至于信仰、对理论的坚信等因素,在当今时代成了奢侈甚至笑话。 其实,马克思主义在天朝有这样的尴尬境遇是必然的,其中的原因也简单,有些人不是不懂,只不过习惯了自欺欺人而已。 《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太祖曾说:“共产党是不怕批评的,因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真理是在我们方面,工农基本群众是在我们方面。”但今天,宣传机构抵制批评早已不是新鲜新闻,一座冷冰冰的高墙,依然横亘在中国人面前,而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又有多少反思呢?“反马”曾经还被列为政治罪名。 政府一次次强调理论自信的重要性,但当它付诸于下面的施行,施行者所使用的宣传手段依然显得机械僵硬,甚至粗暴。被要求树立理论自信的下一代不过是一个个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记忆产品,仿佛只要将一系列理论塞进下一代的脑袋里,理论自信、信仰就能固若金汤。可信息时代不学朝鲜如何愚民?政府不是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要有信仰、自信,就有了信仰、自信。今天类似灌输的蠢行除了白费力气,留下一片虚假的繁荣,再就是能制造一些虚伪的利己主义者,例如那些家人早已转移到国外的贪官。 在我朝,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有的,但在党员中也已经是少数群体了,有水平的人更屈指可数了,前几天还听有个自称马列主义专家的人说“朝鲜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知道马克思看到这些“马克思主义者”的荒诞言论,会不会被气活过来? 那么,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还有多少自信呢?如果只看自信的声音和口号,那还是不少的。
3860 次阅读|48 个评论
马克思主义是可以讨论的!
热度 1 wyuehua2004 2016-7-7 18:55
看到网友博文《为什么在中国政治这么凶险?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2979do=blogid=988826cid=4557439 ,第一印象,这题名很吸引人,适合批判中国人的胃口,而且胃口很大!打开一看,没什么东西,当看到这句:“马克思主义常常讲,这世界没有绝对真理,可是,马克思主义怎么就成了绝对真理不可以讨论的?”,我留了句疑问:“你说这话的依据是什么?”,今天看到博主回应:“ 难道可以讨论吗? ”博主可能喜欢踢皮球,把他的问题推给我来回答。我的回应是:“我问的是你的“依据”是什么?主张什么是要拿出证据的,不是反问一下我就了事的,你有义务要把你主张的说清楚。”博主再次回复:“ 依据就是政治不可以讨论啊 ”。 我想请问李博主:我问的是你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你说:“ 依据就是政治不可以讨论啊 ”,即使如你所说,“马克思主义”跟“政治”能对等吗?即使“政治”不可以讨论就能说明马克思主义不能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你学过吗?如果没学过请去好好学习学习再质疑。如果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来就是个开放体系,因为它的理论逻辑是从实践出发的,且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你想封闭都不可能。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是全面的看问题、发展的看问题,螺旋规律,矛盾规律,且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讨论看看正反面怎么去发展?怎么全面?我说的还不专业,但就此从理论上也能看出你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此外,我再举几个实例吧。请看文献:1, 从异化劳动到实践: 马克思 对于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兼评哈贝马斯对 马克思 的劳动概念的 批评 , 王晓升 , 哲学研究 , 2004/02 2, 马克思意识概念和生产概念的存在论探源──兼论海德格尔对 马克思 的 批评 , 王德峰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06 3, 后 马克思 主义的意识形态观——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 批判 性 反思 , 曾庆娣 ,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7月 4, 是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关于 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本质之争的 讨论 , 邬焜 ; 董涛 , 社会科学研究 , 2013/01 5, 真理标准大 讨论 与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新境界的开拓 , 侯惠勤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2008/06 6, 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关于 马克思主义 哲学实质的 讨论 , 郑庆林 , 学术界 , 2004/06 7, 真理标准大 讨论 与 马克思主义 学风——纪念真理标准问题大 讨论 20周年 , 梁渭雄 , 学术研究 ,1998 像这样的文献应该还可以找。应该能说明是可以讨论的。
个人分类: 评论|801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607012111第一篇博文
lifeng2016 2016-7-1 22:21
这是我第一次在科学网发表博文,我大学毕业已经两年,现在在研究所读研,鉴于有很多怀揣梦想的学弟学妹即将进入大学,所以将自己在大学所写的文章分享出来,受知识视野局限,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交流。 我的大学观 关于“大学观 ” 的理解,古今中外有很多哲人先贤曾说过,儒家们说:大学之道,在明德,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马克思在《致青年》中说:为争取全人类解放而献身。李开复说 ; 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更有现在的某些人说 : 大学是一所职业培养场,在这里可以学到一门技术,将来出去时,若混得不好可以独善其身,混得好时也可以兼济他人。。。。。。 我的观点是:增值 增值分为四个部分:明德,弘毅,笃学,实践。 明德是给自己的梦想找一个高度,我们同来大学读书,各自抱着不同的梦想,这些梦想一般是为少数人谋福利的,但是但凡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都是目标远大,志向非凡的:如陈胜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乔布斯的“改造世界”等。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以后对历史有影响的人,你的梦想不应沦落为一般,。 明德是让自己的梦想更有高度,而不是拥有一个固定的技术,在一个固定地方上班,穷的时候养活自己,富的时候便止步不前的高度,这样的高度太平庸了。要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梦想;要有“为他人谋福利”的梦想;要有“改造世界”的梦想,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化学家,在电池方面研究,更好的改善人类生活。 弘毅一为养性,进入大学后,我们年少时的轻薄放纵应不复从在,我们应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开朗的人生观,这样或许有难度,但只有这样,你才能以平静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物,以自己的能力去改变能改变的;以宽广的胸怀去接受无奈的现实,并以智者的方式去分析两者的不同,逐渐提高自己的修养。 弘毅二为修身,浅显理解为增强体魄。老一辈人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确,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你才能把其他事情干好。身体是我们的经济基础,而这个经济基础决定着我们的上层建筑。试想,你或者一个人,或约两三好友,在春天的早晨,吸着新鲜的空气,跑步于春意盎然的树林间;在夏天的黄昏后 ,在操场上尽情的随风奔跑;在秋天,在金黄的落叶下,做着有氧呼吸运动,舒展舒展筋骨;在冬天,外面即使大雪纷飞,室内的你依旧挥汗如雨,好不惬意呀! 笃学须为最重,只因大学仍是学习的地方。我认为在学习方面,应以自己的专业客为主,自己其他兴趣爱好为辅。因为专业课在一般情况下,是你将来谋生的手段。如果你的专业课都不靠谱,将来那什么来发展你的其他兴趣爱好呢? 学习的最佳场所应属图书馆,在这里你既可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又可以阅读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可以了解有关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图书馆两年半的时光中,我和同学看遍了图书馆2,3,4层的书。 就拿 文学来说吧, 我认识了犀利的鲁迅,和蔼的蔡元培,幽默的林语堂,哲思的林清泉,豁达的季羡林,坚强的史铁生,善于思考的蒙田,斗争的托尔斯泰,多情的泰戈尔,激进的高尔基。。。。。 在与这些大人物的对话中,我收获了一份宁静致远,远见稳进的踏实;一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一份 千夫所指,甘为子牛的肃然起敬;一份清泉雨堂,羡林中书的幽默文采。 笃学是你的硬实力。 实践也很重要,在大学期间不注重自己能力培养的人,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要是有闲暇时间,就去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吧,别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 QQ ,玩游戏上,去做绿色环保志愿者,去帮助弱势群体,去干兼职挣点生活费。。。。。 生活如此多娇,为何堕落无聊!当我们在虚度大学时光时,我们应该想想,如果我们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提高自我能力,毕业后我们那什么与别人竞争。所以,河山大好,就去闯闯,别窝在家当懒虫。 大学者,在增值。只有在此期间明德,弘毅,笃学,实践,我们的大学才过的有意义。 附赠当年的诗一首: 月白风清凋碧树,叶落花黄满长安。 竹色松声对影落,鹧鸪沙鸟声渐远。 悬梁刺股合六国,胯下之辱项王难。 大风起兮云飞扬,封狼居胥边塞全。 陈桥黄袍易加身,论语半部一通天。 文公绝顶志未酬,司马史书美名谈。 苏子愀然月夜盼,武穆壮怀还河山。 昏昏沉沉忙碌天,恍恍惚惚二十间。 七尺男儿一丈夫,师从前人有何难。 宜磨多年在书屋,利锋出鞘天下见。
1709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治国三宝”,兼谈法、道德
热度 27 hcy98765 2016-6-20 11:52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治国三宝”,兼谈法、道德 戳穿光怪陆离的西洋镜,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治国(治理老百姓),主要靠三个东西:钱、性、警。 钱可使人卖力,陷入麻木;性(名之曰爱情、艺术)可使人(特别是年轻人)沉迷,忘掉一切;警可以抓人,防治不轨。 这三样东西是很灵的,把这三样东西用好了,就可以实现社会稳定,天下大治,因而可称之为“治国三宝”。 当然,还有所谓的“法”。 “法”是个什么东西?马克思主义早有明确论述,就不需要我多嘴多舌了。这里只指出一点:法这个东西,表面上是很硬的。古人有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古人很有原则,只说到“王子”,而不会说到帝王)”,但实际上行不通;现代人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真正实行起来也很复杂。比如在台湾,马英九当政可以让陈水扁坐牢;现在陈水扁的同党蔡英文当政,也可以叫马英九入监,而他们所依据的都是相同的法律。警察打死人,可以说他故意杀人或过失杀人,判以重刑;也可以说他是正当执行公务,不仅无罪,反而有功。法是人制定的,是由人执行的,是为人服务的,而人都是有其社会存在和利益的;是人支配法,而不是法支配人。所以,法实际上也是一块橡皮泥,可以由权势者、执法者捏来拿去。因此,法不可无,也不可不信,但不可迷信。 至于道德,呵呵,那只不过是社会调味的葱、姜、蒜、味精、鸡精而已。子曰:“君子德风,小人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里的“君子”,指“在位之人”,即官人;“小人”,指小老百姓)。道德作用的发挥,要靠大人君子模范带头作用的引领,形成社会风气,如果大人君子的道德都没了底线,却要小老百姓和整个社会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那是水中捞月,缘木求鱼。而大人君子们又几个是道德高尚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以德治国”只能是一句空话。 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个人分类: 未分类|5057 次阅读|32 个评论
马克思回来了
热度 1 Boqitang 2016-4-23 23:33
马克思回来了 布莱恩·琼斯撰文 海瑞两千译 系列文章: 马克思回来了 布莱恩·琼斯论述马克思及其对社会主义传统的贡献的 三篇系列文章 。 第一篇: 马克思回来了 第二篇: 马克思如何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第三篇: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愿景 在过去150年的美国历史中,谁也不能说每一代人中最积极、最激进的那个层面, 没有 为马克思的思想所吸引。 这些都是事实:废奴运动(移民中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美国内战期间甚至与北方军作战);我们劳工运动中的早期先驱者们,有好几十万(要不就是数百万)于二十世纪上半叶有过社会党和共产党的经历;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有数千人参加了黑豹党(the Black Panther Party)和其他一些声明他们自己是反对资本主义、赞成社会主义的政党。 为了争得一个免于贫困、免于压迫、免于战争的性质截然不同的社会,全世界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仍然在循着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探索着道路。这个满富希望的假设——即,争得一个性质截然不同的世界是完全可能的——足以说明:(就销量而言) 唯一 能够与《圣经》相媲美的书籍何以是 《共产党宣言》 。 这项事业——为争得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战——正是由马克思推动的。在马克思的葬礼上,他的毕生的合作者和朋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谈到他时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但是,当你打算走出去想学习一些讨论马克思的文章的时候,你很快就会发现:被主流讨论所丢弃的,恰恰是这种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他们要你相信:“马克思提出了一些好的思想,但欲将其付诸实践就不行了”。与这一思想相类似的另一种歪曲是:“他精于分析资本主义的问题,但解决问题的办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时代》杂志最近发表了一篇论点基本相同的专题文章,《反思马克思》(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只见于英国): “马克思关于革命和社会主义必胜的乌托邦式的预言,是完全错误的;诚然,在二十世纪,许多以他的名义实施的政策给一些国家中的亿万人带来了苦难,范围从俄国到中国,也包括大部分非洲国家。 然而……如果把马克思著作中的那些预言性的、有时效性的部分暂且忽略不计,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关于市场经济诸多潜在问题的一针见血的诊断性结论,令人惊讶地是,这个结论,就是在今天也是那么地切中时弊……他为富人与穷人之间的明显的不平等而激动,这种不平等,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令人关切……” 简而言之,马克思描绘了一幅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图画,但对如何去代替它却用心不足。《时代》杂志提醒说:代替资本主义,直接导致了斯大林的囚犯劳改营。《时代》杂志提醒我们要“把有时效性的部分忽略不计”,这就好像是:为了一纸诊断书去看医生,而不是为了治好病。 - - - - - - - - - - - - - - - - 关于马克思,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尽管人们集合在他的名下——但实际上,马克思与他们的思想有着基本原则上的分歧,马克思不无戏谑地说:“至少,我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上帝,请把我从我的朋友们那里拯救出来吧!” 事后想来,并不太难看出:像斯大林和毛这样的人物,恰恰是马克思头脑中的那类人。 那么,马克思真实的思想是什么呢? 让我们从那份诊断书——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的实际谈起。当然,《时代》杂志那篇专题文章——以及这篇谈话——的特殊背景是当下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 自由市场,曾被吹捧为经营世界的最佳方式,眼下正处在自由下滑状态。不仅作为一种发财工具的市场已明显“破败”,而且似乎也同样明显的是:几百万美元(就下面这个问题来说也许是几十亿美元)决不应该首先是 用来 发财的。 纽约政府官员,大卫·帕特森(David Paterson)正在消减教育和医疗保健经费以填补(2009-2010年)150亿美元的预算漏洞。例如,他计划消减学前教育、医疗保险和失业及贫困救济食品券的资金。 同时,2008年整个华尔街的红利,最终结算总计为184亿美元。在走向破产之前,仅梅里尔·林奇(Merrill Lynch)一人,就从红利中提取了40亿美元,发给几位顶级执行官。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花一整晚的时间设想出这样一些奇迹:我们是否可以把这点钱用于某些社会需要呢。 那些几十年来被拥戴为天才和英雄的人们,今天却被揭露出是一些骗子、撒谎者和窃贼。然而,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头头们还没有一个像阿兰·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那样,被捧到天上去。格林斯潘是联邦储备局(Federal Reserve)前主席,并且是丢弃华尔街规则以便自由市场发挥魔力的支持者之一。 在最近的国会证言中,尽管他供认:他发现了他的自由市场模式上的一个“缺陷”。 报告人 亨利·韦克斯曼(REP. HENRY WAXMAN): 换句话说,你发现:你的世界观,你的思想,是不正确的,它运转不灵? 帕兰·格林斯潘:对,的确如此。不,确切地说,这是我为之震惊的原因,因为40年来或者更多,我一直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它正卓有成效地运转着。 这应该叫作“马道夫防守(The Madoff Defense)”:法官大人,恕我直言,我的这个不牢靠的计划坚持了差不多有40年了。 是的,格林斯潘发现了一处缺陷。令人震骇。 现在,让我们回到大约160年以前,当时,马克思也发现了资本主义的一个缺陷。这个缺陷涉及:是什么使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如此富有活力,这个事实就是: “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都被消除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资本主义被残酷无情的竞争驱策着向前,而且时间是那样令人难以置信地短暂(从历史的观点来说),这个新的制度生产出了巨额的财富。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 然而,这个缺陷就是:所有的生产都是无计划的。因此,这个制度释放的是一种残酷创新的活力,但它并不受人类的控制,而且每若干年,就要有一次危机。 “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一个曾经用魔法召唤出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社会,现在就像一个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用魔法召唤出来的魔鬼的魔法师……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因没有足够的食品而挨饿。那时,食品生产极其低下。到了资本主义,人们却因有太多的食品而挨饿! 还有太多的轿车,太多的电视机,太多的篮球……资本主义的为利润而利润的竞争性生产,这意味着:一切都是太多,因此,不可避免的,就是危机。 “在危机期间,爆发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的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太多;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太多,商业太多。” 我们当下的经济灾难的光荣,应当归因于我们所做的吗?太多的住房! 没有太多的住房让人们 居住 。没有太多的给那些数百万无家可归的人。只有太多的不能按利润出售。于是,住房必须坐空,人们必须被抛向失业大军(就在最近四个月里,已有两百万人被解雇),商店、工厂、事务所必须关闭,这好像是正在发生着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一切都去让自由市场自我修复。 - - - - - - - - - - - - - - - - 然而,即使没有这个缺陷,即使没有生产过剩,在“淡季(ordinary)”期,甚至在繁荣期,资本主义的硬币两边同样是一边巨富,一边巨贫。 富人们是如何致富的,何种手段?他们富有,是因为他们非常节俭?他们只是更不辞辛苦?不,某些人 碰巧 富有而另一些人偶然贫穷,这是毫无根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些人富有,是因为另一些人贫穷。他们是富人,是因为他们剥削了我们的劳动——只是,这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 在古代埃及,如果你是一个奴隶,他们会对你说:“早上好,你将要去那边修建金字塔,直到你死去为止。不,我们不会给你任何回报。开始吧。”;如果你是一位中世纪的农民,国王就会派一个税吏,他会说:“哇,你种的庄稼真是棒极!我们要拿走一半。好好干!” 在这些制度下,他们未经你的同意就拿走了你的劳动成果,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就不是那么显而易见了。 资本家们先买后卖,进而攫取利润。但这并不只是一个提高差价的问题。你不能靠提高每件物品的价格来构建整个社会。所有的涨价都会彼此抵消。财富必然是用某种方式 创造 出来的。 资本家购买了很多东西——未加工的原材料、机器、厂房和劳动。然后,他们转身就去销售产品,渴望获得比他们用于支付所有这些构成部件所费花销更多的东西。把戏就在于:其中 一个 部件与其它部件不同,一个特殊的部件:劳动。 正如保罗·达马托(Paul D'Amato)在《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The Meaning of Marxism )中指出的: “马克思写道,‘好运气’是:劳动的使用大于“资本家为这种使用所作的支付”。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小于这一劳动所能生产的产值。换句话说,仅仅在工作日的部分时间里……工人就足以生产出囊括其工资成本的价值。而资本家并没有为工人在工作日剩余部分时间里所从事的劳动支付报酬——这就是“剩余劳动”,它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当产品被卖出以后,这未付报酬的部分就装进了资本家的口袋。 把我们的工资按小时工资计算,隐藏了这样一个事实:每个工作日的其中一部分,老板实际上是不劳而获的。这就是资本主义为什么会创造如此贫富悬殊的最终原因——这是一种少数人剥削多数人劳动的制度。 暂且不考虑剥削的问题。暂且不考虑地区性贫困的问题,也暂且不考虑周期性危机的问题。但依然有这样一个事实:资本主义扭曲了人性。马克思把这种扭曲叫作“异化”。 这是什么意思呢?请记住:使我们成为人的,首先是创造性的,社会的劳动——换言之,就是工作。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我们根本不能真正支配我们的工作。于是,原来使我们成为人的东西,在这个制度下,成了剥夺我们的东西。用马克思的话来说: “是什么构成了劳动的异化呢? 首先,事实是: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它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开发体能和智能,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不工作的时候,才感受到能自己,而在工作的时候便感到不能自己。他在不工作的时候觉得舒畅,而在工作的时候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己性清楚地表现为: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想象一下,一只憎恨飞来飞去的鸟,一条认为没有什么再比游来游去更可恶的鱼,你就能够想见:我们是生活在使我们憎恨工作的制度下的那种被异化了的动物。 这是我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关于剩余价值、关于异化所不得不说的话的一个极简要的概括。 专栏作家: 布赖恩·琼斯 布兰恩·琼斯(Brian Jones)是纽约市的一位教师,演员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评论和文章在 GritTV , SleptOn.com 和 国际社会主义评论(International Socialist Review) 中一直处于重要位置。琼斯还为几部有声读物配音,包括: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1928-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译者)的《统治,还是生存( Hegemony or Survival )》、霍华德·齐恩(Howard Zinn)和安东尼·亚诺夫(Anthony Arnove)的 《美国历史上的人民之声》Voices of 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以及齐恩的一部独角戏剧本《马克思在索荷区》( Marx in Soho )
个人分类: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1211 次阅读|8 个评论
马克思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Boqitang 2016-4-23 23:30
马克思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文章来源 : 社会主义工人 ( socialistworker.org ) 作者:布莱恩·琼斯( Brian Jones ) 海瑞两千 译 卡尔·马克思,在一个青年人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争取新的权利与自由的斗争的年代里,发展了他的思想。布莱恩·琼斯在他这三篇文章中的第二篇里,考察了马克思的革命思想。 马克思是 如何 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呢?马克思发展他的思想,并不仅仅是通过研究——虽然他是一个贪婪的读者(实际上,“贪婪的”这个词,和他不沾边)。实际上,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是他为开辟一场根本性变革运动所付实践在理论上的产物;以及他对发生在他周围的诸多斗争的洞察力。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马克思不仅是一整套思想的缔造者,而且也是一种特有的观察历史的 方法 的缔造者。这种方法就是广为人知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我们的故事开始于1830年代。一个名叫卡尔的年轻人去上大学学习法律, 就像他前前后后的许多人一样,他一来转而着迷于研习哲学,二来就是大喝啤酒。 在他的一份学生成绩报告单上对他有这样的称许:“超凡的勤奋与专注”,继而轻松地写道: 他曾因晚间醉酒吵闹从而扰乱治安,被关了一天的禁闭……随后,又被指控携带违禁武器……调查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啤酒(以及武器)的牌子也许迄今名不见经传,但哲学这块牌子却并非如此:马克思当时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应该说:他当时正生活在一个革命的年代——被称之为资产阶级革命,因为这些革命是由资产阶级(“资本家”的法兰西)领导的,旨在推翻国王、王后和贵族的封建秩序的革命。 国王和王后教导说:世界是决不会改变的,宇宙、大地和社会,所有这一切都是按照上帝的意念组织起来的——而有意把他们置于社会的顶端。然而,这种说法越来越无法论证:曾几何时,他们王室的头颅开始滚进了断头台的篮子里。 - - - - - - - - - - - - - - - - 后来,马克思成了格奥尔格·黑格尔思想的追随者。黑格尔说:国王和王后都错了——世界 始终 是在变化着的。黑格尔论证说:变化是由相互矛盾的思想产生的——比如:封建思想相对于资产阶级思想。与一种世界是静止的、从来不变的观点相反,黑格尔提出了一种世界是辩证地、永恒变化着的观点。 当时,马克思赞成黑格尔。马克思也赞成资产阶级革命、为新兴资产阶级关于人权和自由(出版、选举等的自由)思想的胜利而庆幸。各地的青年当时正是为着这些令人激动的危险思想而战,贡献着自己的生命。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个纺织厂主的继承人(马克思未来的合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个为这些思想所彻底感染的年轻人,正像他自己所指出的: 可怜的家伙,现在我该怎么办?继续独自苦读吗?我不想这样。转而效忠吗?这家伙怎么会是我!……我彻夜无眠,这一切全都是因为这个世纪的思想。我一到邮局……马上就会受到自由精神的感染。每次我看报纸,都是猎取与促进自由相关的消息。它们甚至进入了我的诗歌。 那时,资产阶级已经完成了法兰西和美国的革命。但在德国问题依然存在:陈旧的普鲁士政府依然把持着政权,决意镇压任何敢于大放厥词的人。许多先前曾要求过变革的人们,也都为这种压力所屈服,包括黑格尔! 马克思依然留在了那些不愿屈服的人们中间。这些旧秩序的反对者,把他们自己称为:“青年黑格尔派”。这时马克思刚刚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打算在大学里谋一份教师的职位,然而,“黑格尔主义”当时是为普鲁士政府禁止的。马克思实际上已被列入黑名单,不得从事教学,于是,他转向了新闻业。 马克思开始为一家由某些具有改革思想的资本家资助的报纸撰写文章。他撰写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咒骂普鲁士政府的文章,这给他的同事们造成了极深的印象。实际上,在一年的记者生涯中,马克思已是名声在外,致使恩格斯(事实上,这时他还没有 见过 马克思)仅仅基于道听途说来的有关马克思的故事,就写了一首诗: 是谁在狂野般疾驰? 特里尔一位黝黑的家伙,一头显豁的怪兽。 他既不蹦也不跳,只是一味地狂奔,大声地狂叫。 似欲一把扯下重霄穹庐摔于大地, 他伸张开臂膀,直指苍穹。 挥舞着他那险恶的拳头,咆哮着,狂气凌云, 好一似十万恶魔缠身。 这“挥舞拳头”的全部问题所在,就是:当时马克思正在一个还没有争得出版自由(以及其他自由)的国度里主张出版自由。马克思的报纸一次又一次地被查封,马克思一次又一次地被拘捕。因撰写的东西不畏强权而被驱逐出境。 更为糟糕的是,当马克思的写作一旦超越了资产阶级自由的范围,他自己的赞助人也退缩了。例如:马克思曾写过一篇措辞严厉的文章 ⑴ ,反对富人阻止穷人在他们的庄园中免费采集木柴的所谓“地产权”,那些报社股东(确切地说,是那些不想让穷人踏进他们的土地的股东)抱怨说:报纸变得“越来越粗暴无礼了。”正当报纸越来越受欢迎的时候,却被查封了。 - - - - - - - - - - - - - - - - 从这一经验中,马克思坚信:这个世界不仅仅是由思想驱策着前进的。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即: 法宝式( trumped )“ 思想”:物质利益。 马克思坚定了这样的思想:世界是辩证的,因而是在斗争中经常变化着的。但并不是纯思想的斗争,他把社会看作是由相互矛盾的物质利益之间的斗争驱动的社会。马克思这时已经向用辩证的 和 唯物主义的方法观察世界的道路上迈进。 这使他得以解释:为什么德国资产阶级不愿意尽举手之劳为实现资产阶级的理想而战。他们从日益壮大的工资劳动者大军那里赚取大笔大笔的钱,因此,尽管他们憎恨国王的权力,但他们甚至更害怕在他们的雇佣工人中间激起哪怕是一点点的反叛。 要让资本家们心甘情愿地按照“法国大革命”的模式去实现任何类似的真正的革命,这看起来似乎没有太多的可能性,在德国尤其如此。那么,如果 他们 不愿意,谁愿意呢? 当马克思和他的家人在欧洲到处被追逐着寻求避难的时候,马克思和人群中一个新的阶级——工资劳动者有了交往。 他们既不同于农民,也不同于工匠,或曰手工劳动者——他们中的所有人通常在不大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单位中工作。而工资劳动者则不同,他们被组织进了庞大的集体大军之中,马克思发现:他们在政治上是活跃的!在法国,他们有各种秘密团体。马克思出席他们的会议,聆听他们的发言和计划,大胆而真诚地和他们一起讨论如何罢工的问题。他这样写道: “你要是参加了哪怕一次法国工人的集会,你就能够体会到那种从这些满身疲惫的人们的身上迸发出来的纯正的清新与高尚……正是在我们文明社会的这些“野蛮人”中间,历史正在为人类的解放准备着实践的因素。 在西里西亚,3000报酬少得可怜的织工集合起来造反了,原因是他们其中的一个因(就在老板的窗下!)唱歌骚扰了老板被捕了。他们走向老板的房子,销毁了他们的帐本。军队开了过来,织工们也痛打了他们。” 工人的物质利益引导他们相互支持——团结是一种 必然 , 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想。 因此,当 资产阶级 的物质利益妨碍了为崇高理想而战,它就站到了 工资劳动者 的对立面。不管工资劳动者是否清楚那些崇高的理想,他们的物质利益也会 促使 他们为自由与平等而斗争。 马克思的斗争和经验使他找到了一种新的观察历史的方法——历史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的纷争,而且也是物质利益的纷争。正像他和他的此时已是合作者的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写道的: “迄今存在着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与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 马克思还得出了一个新的关于历史的结论——假如现代工人阶级与资本家战斗并取得实际的胜利——也就是说,如果工人阶级 成为 统治阶级——它的胜利就意味着阶级的结束: 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迫于经济状况,一定要将自己组织成为阶级,如果说他通过革命的手段,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清除各种旧的生产关系,那么他在清除这些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清除了阶级对立存在的条件以及各阶级普遍存在的条件,从而废除它自身作为一个阶级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⑵ 译者注: ⑴即,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三篇论文):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⑵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 第一卷 第294页)
个人分类: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1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愿景
Boqitang 2016-4-23 23:26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愿景 文章来源 : 社会主义工人 ( socialistworker.org ) 作者:布莱恩·琼斯( Brian Jones ) 海瑞两千 译 社会主义不是乌托邦式的梦想。它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是一种已经在进程中的斗争。布莱恩·琼斯在他三篇文章中的这最后一篇,考察了马克思的革命思想。 卡尔·马克思通常被当作一个乌托邦式的空想家而遭到非难。在这一点上具有反讽意味的是这样一个事实:马克思恰恰是与空想背道而驰的,他也因此而与早先的社会主义者相区别。 真正的乌托邦分子,是马克思以前的那些社会主义者。他们梦想着有一个主张平等的社会,并为其拟定了详尽的计划——为工业、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制定了严格而详尽的蓝图。这些乌托邦分子希望:如果这些计划能够被介绍给富人和有权势的人们,就会使他们相信社会主义的合理性,他们—— 资产阶级 ——就会给我们一个主张平等的社会。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在我的脑海里有一个印象: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⑴ 曾引领过一次争取经济平等的游行。其实, 这 就是现世的乌托邦。 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带出迷雾并使其建立在现实世界和科学基础上的,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的出发点不是理想,而是现实: “作为我们的出发点的前提,并不是主观随意的产物,不是教条,而是现实的前提,也就是说,理论的抽象只有在具象的思维中才能得以完成。这些前提是:各个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得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包括他们在现存世界中发现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生产出来的那些物质条件。” ⑵ 率先支持工会运动的社会主义者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率先把社会主义看作是已经在进行中的阶级斗争在逻辑上的 最终结果。 我们通常受到这样的“教诲”,说是:变革是由为着充满感恩之情的群众的利益而工作的、有见识的、勇敢的少数人创造的。对此,马克思在看法上来了一个180度的“变革”。他写道:“一切先前的历史上的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曰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自觉的、独立的运动。” ⑶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这 依然 是对那种按照通行的方式来设想革命(或设想任一实际的这个意义上的社会变革)的做法的颠覆。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此外,这个“绝大多数人”一开始就被组织了起来,不是被宣讲社会主义的人们组织起来,而是被资本家们组织起来!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的: “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力量。随着机器把劳动的种种差别消灭殆尽,从而使工资几乎到处都降到同样低的水平,因而无产阶级队伍内部的各种不同的利益和生活状况也越来越趋于相等。” ⑷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如今,“无产阶级队伍内部的各种不同的利益和生活状况……相等”到令人惊异的程度。在2009年,工资劳动者的生活,其基本特征在全球的各个角落都是大致相同的。现在,资本主义在全球到处蔓延,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你们在全球各地都会看到人们正在组成联合——从尼日利亚到委内瑞拉,从南韩到加拿大。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进而言之,不必劳烦社会主义的布道者们撺掇人们萌生造反的“念头”,资本主义也要逼着人们那样干。 在布朗克斯( Bronx),当斯特拉·多裸(Stella D'oro)工厂的资方,企图取消工人的所有带薪病假,并消减工资的25%的时候,这些制造饼干的工人们开始罢工了 ⑸ 。在芝加哥,当共和国门窗厂的业主们于12月企图关闭工厂,并拒绝为工人支付遣散费的时候,工人们占领了工厂。 ⑹ 这种“绝大多数人”的运动并不是乌托邦式的梦想。它属于现实世界,是已经在进程中斗争的组成部分。从马克思至今, 以上这种 斗争一直都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出发点。正如马克思在一封书信中写道的: “我们不是以空论家的姿态,仗着一条新原理对世界喝道:真理在这里,向它跪拜吧!我们是从这个世界本身的原理出发为这个世界发展新的原理。我们并不对这个世界说:‘停止你们的斗争吧,那都是愚蠢的’,而是给它一个真正的斗争口号。我们只向世界指明它究竟为什么而斗争;……向这个世界阐明它自身行动的意义。” ⑺ - - - - - - - - - - - - - - - -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但是,这一斗争走向何方?罢工的意义何在?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就连小规模的罢工(诸如前面提到的两次)也会有重大的影响。事实上,当业主们 告诉工人们情况将是怎样时,工人们众口一词地回答说“不,这个问题是:应该怎样?” 谁来决定带薪病假的天数?谁来决定工厂的开业、关闭?谁来决定工时、报酬等等?罢工就像是一场酝酿中的革命,它是向着劳动群众所说的“我们来决定”迈进的第一步。 在纽约大学,学生们占领了一个餐厅, 抗议不道德的学费比率(其中的一个内容),他们的同学成百地聚集在这座建筑物的外面支持他们,喊着:“谁的学校? 我们的学校! ”这意味着什么呢? ⑻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此外,要是工人阶级真的一劳永逸地赢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又将怎样呢?要是学生和教师接管了学校,又将怎样?要是护士和医生控制了医院又当如何?要是我们——劳动者——控制了 所有的 工作场所,又将如何? 如果说,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和国王、王后之间阶级斗争的产物,那么,新的阶级斗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结果,就是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写道: “问题不在于这个或者那个无产阶级,甚或整个无产阶级目前把什么看作自己的目的,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无产阶级,与这种存在相一致,无产阶级在历史上会被逼迫着做些什么事情。它的目的和它的历史作用已由它自己的生活状况以及 如今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体制明显而无可逆转地预示出来了。” ⑼ 那么,被预示出的是什么呢?马克思是在说:一个真正共有的社会,由 资本主义制度下 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预示出来了。 汤伯汤伯杞(海瑞两千)译杞(海瑞两千)译 我们 已经 在从事集体劳动,如果我们斗争,我们就 必须 集体起来共同斗争,否则我们就是一盘散沙。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要取得统治,它能够获得统治唯一方式只能是……你猜对了:集体地进行。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 - - - - - - - - - - - - - - - 那会是个什么样子呢?马克思和恩格斯(与乌托邦式的梦想家们不同)几乎没有对社会主义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做精确地描述,因为这绝不是两个人坐在房间里就可以决定。这里,全部的要点是赞成:“绝大多数”人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改造社会。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我们不必为社会主义的未来去殚精竭虑地制定什么详尽的规划,但如果我们,这些习惯上所称的劳动群众,去管理社会,我们就可以大致设想一些有可能实现的提纲: -- 我们可以为每一个人提供免费的卫生保健。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 我们可以为每一个人提供住房(为什么不免费提供住房呢?). -- 我们可以为每个人提供食物(为什么没有免费的饭店呢?). -- 我们可以给人们留有 真正的 闲暇时间,和朋友、家人一起消磨,旅游、追求其它乐趣。 你说不可能? 哇哦!但这在历史上确曾发生过。 1871年,巴黎的工人们接管了这座城市,并对其实施了两个月的管理。他们建立了一个提倡平等的工人们的政府。他们废除了常备军,代之以武装起来的人民。他们选举出了既没有 任期也没有额外津贴的代表,只给这些代表支付一个中等熟练工人的工资,而且随时可以撤换。他们为妇女(这是前所未闻的)和一般劳动群众打开了教育的大门。马克思这样描述道: “全部教育机构对人民免费开放,同时,排除教会和国家的一切干扰。这样,不仅人人都能受教育,而且也使科学本身从阶级偏见和政府权力强加给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⑽ 人们群众直接参加公社的管理,他们计划在工人掌控下整顿工厂。由于一切都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目的,犯罪在事实上已不复存在。 马克思写道:巴黎的群众“冲入天国(stormed heaven)” ⑾ ,而这个世界的富有阶级在大众的抗议声中 哀号 : “说也奇怪,虽然近60年来出现了大量的关於劳动解放的高调大话和着作,可是只要工人在什麽地方决心由自己来做这件事,那些替以资本和雇佣奴隶为两极的现代社会(地主现在只不过是资本家的驯顺伙伴)说话的喉舌,立刻就出来大唱辩护之歌,仿佛资本主义社会还处在童贞和白璧无瑕的状态,仿佛它的对立还没有发展,它的欺人假象还没有被戳穿,它的丑恶现实还没有被揭露!他们叫喊说,公社想要消灭构成全部文明的基础的所有制! 是的,先生们,公社是想要消灭那种将多数人的劳动变为少数人的财富的阶级所有制。它是想要剥夺剥夺者。它是想要把现在主要用作奴役和剥削劳动的手段的生产资料、土地和资本完全变成自由的和联合的劳动的工具,从而使个人所有制成为现实。但这是共产主义、“不可能的”共产主义啊!” ⑿ 马克思论证说:甚至这种社会主义社会也不是什么梦境。它实际上只是第一步: “工人阶级并没有期望公社做出奇迹。他们不是要凭一纸人民法令去推行什麽现成的乌托邦。他们知道,为了谋求自己的解放,并同时创造出现代社会在本身经济因素作用下不可遏止地向其趋归的那 更高形式,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工人阶级不是要实现什麽理想,而只是要解放那些由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 ⒀ 如果你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彻底腐败的制度,而且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是“孕育着”根本变革的可能性;如果你凭某种直觉感知:我们——全世界的劳动人民能够以更好的方式管理事务,那么,你就应该参加社会主义运动,并且为使这一理想成为现实助一臂之力。 译者注: ⑴ 唐纳德-特朗普:世界驰名的美国纽约的房地产大亨。 ⑵ 这段文字引自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其英文原文如下: “The premises from which we begin are not arbitrary ones, not dogmas, but real premises from which abstraction can only be made in the imagination. They are the real individuals, their activity and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y live, but those which they find existing and those produced by their activity. ” 其他中译文可参见: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中文版 1960年12月第一版 第23页;其中译文如下: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来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亦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文第二版,第66-67页)。其中译文如下: “我们开始要谈论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来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⑶ 这段文字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英文原文如下: “All previous historical movements,were movements of minorities, or in the interest of minorities. The proletarian movement is the self-conscious, independent movement of the immense majority, in the interest of the immense majority.” 其他中译文,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中文第二版,第283页,其中文译文如下: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⑷ 这段文字的英文原文如下: “ 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e proletariat not only increases in number; it becomes concentrated in greater masses, its strength grows, and it feels that strength more. The various interests and conditions of life within the ranks of the proletariat are more and more equalized, in proportion as machinery obliterates all distinctions of labor, and nearly everywhere reduces wages to the same low level. ” 其他中译文如下: “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机器使劳动的差别越来越小,使工资几乎到处都降到同样低的水平,因而无产阶级内部的利益、生活状况也越来越趋于一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中文第二版,第281页。) ⑸ 2008年8月13日,为了抵抗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区Stella D'Oro 饼干公司,本地50强组织的成员进行了罢工。他们二十四小时在警戒线上罢工,以此来对抗公司的私人股权所有人,以维护他们自己的的工资、福利和尊严。 从金融市场到发放不断上涨的短期收益所带来的压力,促使企业通过重新定义自己的核心业务来提高股息和股价。Stella d'Oro曾经是卡夫集团属下的一个子公司,此次罢工正好证明了这一破坏性的过程,原因是金融市场要求公司实现不断提升的短期收益,这一压力迫使公司通过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新打造他们所谓的'核心'业 务,结果就是生产性投资减少、就业机会减少,当中包括出售一些仍然盈利的子公司。有的生产线或部门,被 部分或者整体出售,所有权更迭连连。对于越来越多的工人,这个过程将以向私募基金出售孤儿品牌、生产基 地和服务而告终。Stella D'Oro,建立于75多年前,是一个全国闻名的焙烤产品的专业制造商。该公司自2006年1月起便 为私募基金Brynwood Partners所拥有。Brynwood是从卡夫手中把Stella D'Oro买过来的,而卡夫早在2002 年就收购了纳贝斯克食品有限公司。当时,纳贝斯克的母公司还在因为私募基金KKR公司的1988年杠杆 收购而负债累累。这项收购协定造成了几万个职位的流失。纳贝斯克公司的收购案,在《门口的野蛮人》一书 中被记为是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桩杠杆收购案,尽管它已经裁员和关闭工厂,还是没有获得预期的利润。员工还 将继续成为受害者。 纳贝斯克公司于2002年收购了Stella D'Oro。在当时,这个前家族企业在全美已经拥有3家面包店和575名 员工,年销售额得到6500千万美元。纳贝斯克并没有能够把该企业融入自己的品牌发展当中,最终把它卖给了 卡夫。这是一家类似纳斯贝克的公司。它是带着用高质量的饼干挑战市场竞争者的目标来购买Stella D'Oro的 。卡夫甚至还在Stella位于伊利诺的工厂投资了新的设备和生产线。然而,在要实现最大股东价值的压力下, 卡夫放弃了之前的投资,从新工厂重新开始,并转卖了Stella剩余的业务。在这个缩减过程之后,Stella D'Oro只剩下一个工厂以及大约3千万美元的销售额了。在出售了Stella之后,卡夫则宣布季度收入有了23%的增长,并在全球范围内削减了8000个工作岗位。卡夫把部分在加拿大的业务卖给了两个象加拿大农业食品公司一样运作的私募股权基金,后者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 精简,把公司抢到手,又转手出售、终结业务或者发包出去。现在这家公司在加拿大已经名存实亡了。 在2006年Stella D'Oro被收购的时候,Brynwood Partners声明'我们非常感激Stella D'Oro员工队公司的奉献 ,并希望他们在未来继续取得成功'。这家私人股权投资公司通过一次外包业务安排把工会组织的分配制度去除 了,并等待着工厂工人们的集体合同期满。 在合同在6月29日期满的时候,私人股权所有人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作为他们的'最终价码'。该公司坚持,在 雇佣协议为期五年,工资逐渐递减、由员工个人支付的医疗保健费用大幅度增加、大幅度减少带薪病假和带薪 假期、强制加班,并且在所有产品包装上去除工会标签。 Stella D'Oro直接拒绝考虑他们关于员工的要求以及工会的提议,这样就使得本地50强的成员别无选择, 只有罢工。工会成员每天24小时、每6小时轮一次班,在罢工警戒线上抗议。他们还得到了当地工会、企业和社 区居民的一致支持。在9月1日传统的劳动节庆祝大会上,州政府和地方的政治团体代表都强烈谴责Stella D'Oro的态度,同时表达了对工会反抗斗争的支持。 至少有两个最大的公务员养老基金--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公务员养老基金和宾夕法尼亚州退休制度在Brynwood都 有投资。而Brynwood的食品组合里也包括了从雀巢(如今合并为Demet's)买来了Turtles and Flipz糖果品牌 、私人标签的酱油以及冷冻比萨饼制造商Richelieu Foods。 ⑹ 2008年12月5日,美国芝加哥共和国门窗厂宣布关闭,遂有该厂250名工人静坐,得到包括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各地人们的声援。 该工厂突然宣布关闭的原因,是其主要投资者美国银行,拒绝延长500万美元的信贷额度。尽管美国银行最近收到了来自美国联邦政府的250亿美元紧急援助。工厂拒绝支付拖欠工人的度假费、遣散费和保健福利达160万美元。工人们在得知工厂不愿意与工会和美国银行代表会面谈判,而决定从12月5日起开始静坐抗议。 奥巴马 在12月7日说:“ 当芝加哥这里的工人要求其利益和要求获得他们工作的收入而出现了这样的局势,我认为他们是绝对正确的。 ”12月7日,由民权运动领袖杰克逊领导的全美彩虹促进联盟的装载支援工人斗争食物的卡车。工会和社区积极分子排成长对帮助将食物卸进工厂。杰克逊告诉愤怒的工人们,“光去援助银行,而不去援助工人是错误的”。 ⑺ 这段引文的英文原文如下: “We do not confront the world in a doctrinaire way with a new principle: Here is the truth, kneel down before it! We develop new principles for the world out of the world's own principles. We do not say to the world: Cease your struggles, they are foolish; we will give you the true slogan of struggle. We merely show the world what it is really fighting for... explaining to it the meaning of its own actions. ” 其它中文译文参见:,如下: “我们并不向世界说:‘停止斗争吧,你的全部斗争都是无谓之举’,而是给它一个真正的斗争口号。我们只向世界指明它究竟为什么而斗争;而意识则是世界应该具备的东西 ……” ——(1843年9月 马克思致卢格的信《摘自“德法年鉴”的书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956年版417_418)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⑻ 2009年2月18日晚10点开始,美国纽约大学80多名学生从纽约大学的不同校区集结到学校的餐厅。学生们喊着“把纽约大学带回来”(take back NYU)的口号,并用椅子和桌子将餐厅门口赌住。要求增加学校财政状况的透明度。校方要求学生必须在周五(02/20)凌晨1点之前离开餐厅,否则可能将收到校纪处分。纽约大学方面没有就此事发表观点,只说“学生可以有很多合法的方法表达他们的观点”。这些学生发起此次抗议的目的是要求校方透明化学校预算和捐款,其中包括透明化学校职员的工资和财政资助。抗议的学生还要求学校公布一些投资人、投资公司的名字和投资策略。 ⑼ 这段引文的英文原文如下: “It is not a question of what this or that proletarian, or even the whole proletariat, at the moment regards as its aim. It is a question of what the proletariat is, and what,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being, it will historically be compelled to do. Its aim and historical action is visibly and irrevocably foreshadowed in its life situation, as well as in the whole organization of bourgeois society today. ” 其它中译文如下: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问题不在于目前某个无产者或者至整个无产阶级把什么看做自己的目的,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存在必然在历史上有些什么作为。它的目的和它的历史任务已由它自己的生活状况以及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结构最明显地无可辩驳地预示出来了。” ——(马克思,《神圣家族》,马恩全集第2卷44-45页 )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⑽ 这段英文引文原文如下: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The whole of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were opened to the people gratuitously, and at the same time cleared of all interference of church and state. Thus, not only was education made accessible to all, but science itself freed from the fetters which class prejudice and governmental force had imposed upon it. ” 其他中译文如下: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一切学校对人民免费开放,完全不受教会和政府的干涉。这样,不但人人都能受到教育,而且科学也摆脱了阶级偏见和政府权力的桎梏。”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 第3卷 第56页) ⑾ 这个引语,引自《Marx to Dr Kugelmann Concerning the Paris Commune》原文如下: “Compare these Parisians, storming heaven , with the slave to heaven of the German-Prussian Holy Roman Empire, with it posthumous masquerades reeking of the barracks, the Church, cabbage- junkerdom and above all, of the philistine. ” “就让人们把这些 冲天 的巴黎人同带着兵营、教堂、愚昧土容克制度、特别是市侩气味区举行陈腐化妆舞会的那些德意志普鲁士神圣罗马帝国的天国的奴隶们比较一下吧……”(译文参见:1871年4月12日马克思致路·库格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四卷 第600页)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汤伯杞(海瑞两千)译 ⑿ 译文见: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三卷第59页) ⒀ 译文见: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三卷第60页)
个人分类: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1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与维科
Boqitang 2016-4-5 14:13
马克思与维科* 〔英〕肯尼思·米诺格*汤伯杞译 马克思本人对于维科思想的知觉是很少的,并且这种知觉也仅以极少数参考资料为依据。维科对马克思确有影响,但充其量只是象特伦斯·鲍尔所说的马克思“曾受到维科的独创精神及学识的深刻影响,并且从维科那非同寻常的语言学上的奇思异想中很享受到了些乐趣”。实际上,马克思对维科根本没有表现出过多大兴趣,但是,有人也许会推测:在维科的身上,马克思是不难发现有人与他本人有着同样的擅长的。马克思在写下了那句名言之后许多年才偶然发现了维科,名言概括了他自己远大抱负的精髓,概括之精辟,不亚于任何人:“共产主义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第 120 页 )正是维科创造了两个解答历史之谜的具体形式。 到马克总提出问题的时候,问题已经有些明朗化了。揭示人类历史中的天赐模式的纯理论问题业已随着人类如何才能摆脱劳力之苦与分化这一实际问题的发展而深化了;而共产主义是适于全部问题的通用的解答。维科对历史之谜的论述是浮华矫饰之风较少,而复杂费解之处较多。 历史学的理论问题是:诸多色彩纷呈的历史事件是否有着某种可以令人理解的一致性。维科熟谙古典学派有关这个问题的各种观点。他尤为着重驳斥了伊壁鸠鲁的观点:既然一切都是“偶然机会”,人们就应充分利用它;以及斯多噶学派的观点:一切都是“必然”之果,人们最好是去顺应这种“必然”。他虽然曾就宗教在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波里比阿 (波里比阿 Polybios 或 Polybios ,约前 205-- 前 125 年,古希腊历史学家。—一译者) 的观点进行过一连串的斗争(针对波里比阿曾经说过的:如果人人都是哲学家,宗教就没有必要),但是,他在探索人类诸多偶发事件中的循环模式方面却是与波里比阿一致的。 在他的中心思想的发展过程中,给他以信心的,是他照直从中世纪经院哲学学者们那里继承下来的一种关于方法的学说(他对这种方法论作了一种新的解释)。 这一中新思想就是,我们只能充分地认识我们自己制造的东西: verumetfactumconvertuntur (认识和制造同是一回事)。通常的例证就是,人类之所以能够认识并发展几何学,是因为几何学涉及到人类自己制造的各种形体;另外,重要的是对自然界所做的调查研究进行对比,因为自然界是由上帝创造的,而人类所能做的一切只是凭实验的方法,从外部来认知自然界。 维科的《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原理》依靠的就是这种方法,而这确曾引起过一些骚动,因为维科在他最著名的论断之一中说: “但是在距离我们那么远的最早的古代文物沉浸在一片漆黑的长夜之中,毕竟毫无疑问地还照耀着真理的永远不褪色的光辉,那就是:民政社会( civilsociety )的世界确实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以它的原则必然要从我们自己的人类心灵各种变化中就可找到。” (参见朱光潜泽,维科:《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年) 在维科那里,正是这一思想博得了马克思的青睐,并且使马克思很自然地把维科看成是他自己的前辈之一,这是因为,由于思想上的小小的碰撞,维科的这一思想可能会被认为是同马克思本人的那个著名公式相一致的。这个著名公式就是: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梦露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第 603 页) 表面看来,这一著名公式同维科的 verumetfactum (认识与制造)的公理不差累黍;然而,与其说不差累黍,倒不如说是大相径庭。 维科对历史的描述,是叙述象类人猿那样的野蛮人是如何凭借他们象征性的认识的不断进化而创造了人类的。在这种叙述过程中,语言和各种观念是最基本的要素。与维科的强调想象完全不同,马克思把人描述为,其头脑仅仅是反映世界的一种动物;人是具有某种“意识”的,而这种“意识”,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通常由于阶级分化的社会所产生出来的种种概念而被扭曲了。由于命中注定必须寓于各种剥削人的生产方式,因此人本身并没有得到发展;的确,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向最完美的人类境界的“最后飞跃”,将由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才被发现的,最愚钝、最少教养的奴隶们——“无产阶级”来完成。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323 页) 历史就曾是一夜“梦靥”,因为人不可能摆脱掉他自己头脑中的幽灵的纠缠;而资本主义,尽管在它的生产能力的发展将使人的最后的解放日趋迫近这个意义上,比之较前几个历史时代是一种进步,但实际上要比较前的几个历史时代更腐败,更令人不可思议。 因此,“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是一个颇令人费解的公式,因为这一公式会使人联想到:人们可以蓄意安排自己的命运-马克思论证的一些事情将只发生在革命以后,并且将在偶发事件中废除历史。这一公式的颇为精细的实际含义是,人作为一种从事生产的动物,生产满足自己所需的东西,这一过程决定着我们所谓的“历史”。但是,我们可以猜测这一公式的实际意义,在于把上帝从历史中驱逐出去,从而消除曾被维科认为是历史之谜的解答的天神意旨。 这种天神意旨是维科意志的核心,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维科的《新科学》奉行的是 18 世纪的乐观主义,其实,这里更多的是冲破逆境的精神的胜利。维科——当时一位那不勒斯的修辞学教授,对自己希冀的前途感到失望,那时,心怀戒忌而又喜好吹毛求疵的罗马天主教的正统势力压制着他,为诸多数学理念支配的、因而轻视史学的欧洲文化束缚着他,一种依《圣经》材料推定的时间标度限制着他,这种时间标度规定:上帝创世的时间不再早于公元前 4004 年,正是这样一种时间标度给那些希图了解过去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在维科看来,世界大洪水才是人类的起点(参见朱光潜泽,维科:《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年第 38 页),维科对文明起源的描述是如此绚丽多彩,以致这种描述有助于说明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在死后被人们遗忘了几个世代,而且其主要发现又被后来的思想家们重新作出了的人,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学术崇拜的偶像。 维科的问题就是:如果不去祈求一个最初的缔造者,将如何说明文明肇始的原因,是以半占卜性的立法者的形式,还是以社会契约者所推测的那种已开化的智慧的形式开始呢?对这一问题的一般的回答只能是:文明肇始的原因在于人类对平凡事件所作出的一些反应,也许是这种反应创造了各种社会制度,而不是对人们将来会演变成什么的先知先觉。维科设想,一批巨人,他们野兽般地浪迹高山,通行“货物和妇女的可耻的混乱行为”,象上帝一样,人类从混沌中创造出了文明,但这却是一种人种的混沌。这伙早期的人类,一方面受到“可怕的迷信所带来的强有力的节制”,一方面又受到“野兽般的淫欲的驱遣刺激”。他们一听到世界洪水之后的第一阵雷电的吼声,就狠命地把(“生性既羞怯而义不易驾驭的”)女人们抓住,把她们拖进自己的岩洞里去,留作终身伴侣。(参见维科:《新科学》,第 565 、 566 页)因此,雷,可以说是世俗历史上第一个赋有意义的声音;从雷声中,人们第一次产生了神的观念,并且开始体验到精神上的束缚,这种体验也就是文明赖以奠定的基础。维科认为,所有各民族都曾以某一定方式经历了这一过程。 凡是要寻求解答历史之谜的人,首先自己必须是历史叙述的编织者,然而,这只能是一种具有理论性质的叙述。因此,这种叙述既是历史,又是理论,而这门艺术的大多数的代表人物都偏爱三位一体的叙述方式。维科的叙述方式确是三位一体的,而且是从古代埃及人那里搬来的。 文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神的时代,因为,原始人以为自己是直接由上苍统治的;第二阶段是英雄的时代,英雄们在他们自己的周围收容了一批寻找庇护所以躲避自然界严寒的随从和被保护人;然后,就出现了历史上的各种君主政体和民众政体。 这一叙述顺序的重要之处在于:它说明了人道本身的出现(因为人们是以野兽为始点的),而且在各阶段都是朝着维科自己时代的完全自觉的、文明的人前进的。这就是维科认为的所有异教民族都要经历的,并且多少还要再次经历的那种理想的、永恒的历史循环——因为,维科设想,在人的时代之后,人类会堕落到一种被他饶有兴味地称之为“复归的野蛮状态”之中。于是,这一历史过程就得重新开始,然而,这却是建立在比此前更高水平上的开始。 这一过程会永远继续下去吗?对这一问题,维科没有给予直接的回答,但是,维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我们还是可以推断出来的:他有两条关于天意的思路。一条思路可在犹太人历史中的上帝的直接影响中以及耶稣救世传教时期的上帝的直接影响中找到;另一条可在引导各异教民族逐渐形成各民族文化(就独立的理性是可能存在的而言,在这些文化中,对神的认识出现了)的那种特性和一致性中找到。维科曾经在植入人类本性中的那些文明的胚芽中发现了某种天意安排。但是,在欧洲 18 世纪的基督教文明中,这两条思路汇聚成了一条,于是,创造就可能被正确地看作是人类史。因此,维科可能会认识到他自己时代的特殊性的,而不必非得认为——象马克思那样——他也已经认识了他曾经发现了的这一过程的最后的结局。 无论从上述哪一方面来说,都应当把维科与马克思区别开来,并且必须指出的是,尽管一些(尤其是意大利的)著作者们过分热情地认为维科对马克思有着主要的影响,但是他们两人之间的联系仍旧是微乎其微的。 马克思提及维科的地方,见诸文字的只有有限的三处:两处是在书信中,一处是在《资本论》中的一个脚注里。马克思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的那一段人们想象中的对维科的赞美之词,实际上是对拉萨尔这位同马克思争夺对工人阶级的影响的好自吹自擂的竞争对手的贬低之词的略语。在 1862 年 4 月 28 日 这封信里,有一段马克思的具有代表性的托大之词: “……你似乎没有读过维科的《新科学》…… 原著你未必能够利用,因为该书甚至不是用意大利文写的,而是用非常费解的那不勒斯方言写的。我介绍给你一个法文译本……”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第 617--618 页) 《资本论》中的这个脚注相当于知识分子们用以加重自己著作份量的那种给人以笼统印象的附注,而且这个脚注对维科的处理是完全错误的。在这里,马克思贯彻了他的社会对于个人是第一位的中心主题思想,并且指出, 18 世纪的任何发明,很少是属于某一个人的。然后,他提到了被他自己称之为“自然工艺史”的达尔文的史学,“即,在动植物的生活中作为生产工具的动植物器官是怎样形成的。”以此类推,工具和机器是“社会人的生产器官”。马克思建议到:它们的历史与动植物器官的形成史同样重要,而且更容易“写出来”。在说明写这样一部历史为什么容易的原因时,马克思想到援引维科的说法: “因为,如维科所说的那样,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409 页) 其实,马克思实际上所认为的是:“人”创造了一切。马克思当然不会接受这样的观点:因为自然界是由上帝创造的,所以人与自然界是被分割开来的。与这种观点相反,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本身的“无机的身体”,而且人同自然界的分离不是由人在创造世界活动中的地位造成的,而是由异化劳动的状况造成的,这种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第 97 页) 因此,我们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与维科之间的这种偶然的巧合恰恰是意见一致说的破产。 这里部分的原因是毋庸置疑的,即:就马克思来说,同其他思想家做任何联系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马克思相信是他第一次发现了人类状况的真谛,所以,马克思除了把他所承继下来的知识遗产按照它们与他补充的新发现的联手的紧密程度进行分类之外,根本不可能做与这些遗产有关的任何事情。维科也许不那么高傲;但是对他来说,核心问题恰恰是允许某种思想上的一致。他的真正的研究课题是:人们脱身于原初的,即野兽般的状态的羽化过程;以及人们共同参加的人类的认识世界的实践过程,即那种把研究者和他的研究对象联结起来的实践过程。维科很有可能能够理解荷马的世界,因为维科与荷马属同一人类。诚然,维科的确认为,在他以前所有的人都未曾理解了荷马的世界,而这是因为他们始终没有抓住这把将人道解释为一个天意发展过程的钥匙。 的确,维科对想象的强调,使得他把文明看成是诗人们的功绩,而不是哲学家们的功绩。可以说,人类凭着一连串想象(幻想)的飞跃创造了自己,凭着想象的飞跃,这些不断进化着的人们对他们直接面临的环境中的种种事变作出反应,并且凭着这种想象的飞跃赋予万物以意义。这个过程最初是把事物赋予人的特点的过程,人类自我创造的形式实质上是语言的形式。那些事物是人们用言语创造的,言语使他们能够安照与他们自己的经验相对等的事物来绘制世界的地图。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发展了用以制造各自的文明的基本制度,恰恰是它们存在的普遍性证实了天意的力量:宗教、婚姻、葬礼。维科对人类自我创造的描述,尤其是在 20 世纪专心于语言和通讯的过程中引起了人们的反响。 团此,正像维科曾经提出并且解释了一种关于历史之谜的新的重要看法一样,他也发现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解答了历史之谜——某种妨碍人们彼此了解的屏障;与在他以后的黑格尔一样,维科也认为:发现了屏障也就意味着跨过了屏障。 综上所述,维科与马克思既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又存在着极大的区别。这两位伟大的思索者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解释了人类历史,一个提供的答案是:人类有着诸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另一个提供的答案是:人类生活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总之,这两种观点无论哪一种都体现着人类共同的超越了阶级、种族,或者民族的一致性。然而,这里也存在着一个极大的区别,这就是,马克思十分仔细把他所要表述的生产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整个思想领域即他所说的“意识形态”区分了开来。 这种司空见惯的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计划使马克思主义者得以成为认识的不折不扣的垄断者。马克思把整个科学领域,哲学、宗教以及其他意识形态都看成是主生产方式决定的,而且断定只有他一人理解这个方式。这就是在他全部的早期著作中一贯坚持的观点,即人必须吃饭,手推磨给人们带来的是封建主义,而蒸汽磨给人们带来的是资本主义。这是一个绝妙的修辞手法,它的意思就是:谁企图驳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谁就会发现自己是被囿于意识形态领域之中,在这个领域里,他的言论有可能被当作是对生产方式真正的决定因素的歪曲的反映,而受到严厉的对待。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 1847 )就是全面地运用这种方法来批判蒲鲁东的。 这样看来,维科发现了在以前曾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异乡风俗、信仰中隐藏着的合理性,从而扩大了我们的认识领域;马克思发现了甚至在我们现在奉行的这种按照准测是合理的信仰中隐藏着的不合理性。只有彻底变革生产方式,现代人类才能把用以指导他们生活的那些思想观念转变成合理的东西。我们知道,“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个上层建筑是由“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83 页)构成的。 这里明显的难题是:变革不可能是一览无余的变革,因为,要是那样的话,我们甚至连这些我们现在可以用来表示这个变革过程特性的、跨越了时代的范畴也剩不下。马克思本人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觉察到这个难题,他在《共产党宣言》( 1847 )中说: “……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因此,毫不奇怪,过去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种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271 页) 作为革命中的一项应用( praxis ),这些学说是非常富有魅力的,也是具有十分鲜明的说服力的;但是把这些学说作为理论来对待,就不能十分认真。这就是马克思思想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是他的思想存有理性上的弱点的原因。既然马克思的劳动必将以未来的一场革命为终结,因此他也就必将把历史( thepass ) 重新组织成为依次不间断地出出现的各个相应的间断;这种关于革命的思想使人们的经验跨入依次出现的新纪元。再者,由于种种实践的原因,马克思除了在人的本性本身之外,他还必须在别的什么地方探求出变革的原动力。 类似的情况是,这些被分门别类为“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或者哲学的”诸意识形态也就应当被表示为:全部是由生产方式派生的;因为只有这样,生产方式的理论才能要求对认识的垄断权。马克思主义的秘密(这是模仿马克思主义特有的思维方式)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它的修辞上的强壮正是理论上的弱点。 作为关于人类起源的新兴科学的倡导者,马克思和维科都结有许多“姻亲关系”;在一些人看来,维科才是造诣深厚的人物。他给人类提供了一种专门驾驭进行推论的轻型汽车的执照,这执照使人们得以自由地到时间和空间的最偏僻的角落去旅行——只要他们永远生活在人类世界之中。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社会科学家们,尤其是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一直在使用着这份执照的某一个译本。 另一方面,通常是后来的作者一从某种有限的程度来说,马克思是其中的一个——重新发现了维科的人类世界,并且给我们指出了怎样才能探究出其中隐藏着的合理性。而这又反过来会使人联想到,维科作为后来作者们的伟大的、但却是被忽视了的前辈不过只是对研究文物感兴趣罢了。 毫无疑问,维科对任何从事丰富的、大众化问题写作的天才都有某种程度的吸引力;但是我以为,其吸引力还不止在此。他以其自身思想的激荡传达某些既玄妙又具预见性的道理。并不是每个哲学家都是以长篇大论式的生动的文学描写来表述其理论见解的。维科的风格在某些方面应当归功于那些在他看来是人类的缔造者的诗人们。马克斯·H·菲施,这位从事维科研究的伟大的美国老前辈,在答复列昂。庞帕探讨维科的论据的一致性的一篇文章中,把《新科学》描绘成是“一个蕴含着真知灼见、宜作引用的格言、对其后各类发现的各种预示、发人深省的主张……的宝藏”。而塔格莱克左清楚地认识到,喋喋不休地反复讲维科的主张在以后发展了的各种思潮中应当占有首位,这有把维科束之高阁的危险,因此他论证说,把维科说成是一位先驱者并不利于维科的名誉。其理由是,一则他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人们迄今对他的认识;二则他的学说是被零零碎碎地提出来讨论的:“那些企图盗用他的思想的人实际上已经抽去了他的思想的精髓,为的是运用他的权威来支持思想论战中他们自己的一方。”在塔格莱克左看来,维科仍旧是人类认识的源泉,因为只有他一人完完全全地看到了人道的发展进程;而随后而来的一切只不过是那个关于人类历史的真理的某一部分的或者局部的恢复。于是,对维科的回复便成了复兴全部当代人类自我认识的条件。 我想,这就是说,有人认为我们已经陷入了维科本人在其名著结尾部分的生动地描绘过的那种状态。这就是国家中的各个民族: “……在上述那种极端严重的民政大病中腐化下去,……象那么多的野兽一样堕落到一种习俗里,人人都只想到个人的私方利益,达到极端软弱,或较好一点,达到极端骄横,他们就象野兽一样,稍有不快意时就耸起鬃毛,勃然大怒,拳打脚踢起来。这样,不管他们的许多肉体挤来挤去,冲来冲去,他们都象一群野兽一样,在意识和精神方面都极端孤寂地生活着,任何两个人都不能达成协议,因为每个人都只服从自己的快感或反复无常的幻想……这样,通过长期的野蛮生活,后来使他们变成了野兽的那种邪恶心眼所产生的那些刁钻古怪的想法,就生锈腐烂掉了。原始人是曾被感觉功能的野蛮性作弄成的一些无人道的野兽,而现在这批野蛮人却被反思功能的野蛮性作弄成为一批更无人道的野兽了。” (见维科:《新科学》,第 571--572 页) 从这个预见来看,维科显然是在一条无疑是同马克思本人所面临的同样广泛的战线上劳思费神。 (摘译自英《文汇》 1986 年 3 月号) *卓万尼·巴蒂斯塔·维科( GiovanniBattistaVattistaVico , 1668--1744 ),意大利唯心主义历史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循环论的主要代表。—一译者 *肯尼思·米诺格( KennethMinoge ),伦敦经济学院政治学教授。——译者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科学与动态》 1988年第五期
个人分类: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1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主义的十个最好的和十个最孬的思想
Boqitang 2016-4-4 18:20
马克思主义的十个最好的和十个最孬的思想 作者:乔·西姆斯 汤伯杞 译 (2009-02-17) 译者说明:文章不代表译者本人的观点。文章作者站在西方的立场讲话,一些提法自然是西方的。个别的地方,译者做了极少的删节。 来自美国《政治事务》杂志编者的博客: http://paeditorsblog.blogspot.com/2008/ ... rxism.html 我一直在思考后布什时代的思想斗争以及这个时代将给与左派、劳工运动中的社会党人和共产党人的巨大机遇的问题。然而,这些机遇 ,很可能会因我们把某一意识形态包袱打扮成不知道是以什么方式构成的“基本原理”或政治知识的基石而与我们擦肩而过,除非我们卸掉我们迄今还一直背负的这个包袱。下面是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中排名前十的最孬的和最好的思想。写完以后,我又想了很多。也许,这将是一个系列。 十个最孬的 1. “无产阶级专政” 这个最孬的短语,大概是某个政治理论家曾经讲过的。谁想要生活在专政治下呢?即使我在概念上与其保持一致(可我不能), 我头脑中的那个马基雅弗利也有足够的感知:不能再重蹈(不择手段的——译者)覆辙。毋庸置辩。而且顺便说一句:工人阶级的“霸权”(无论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不起 ,葛兰西人(Gramsicans) ⑴ ),也好不到哪里去。 2. “一党制国家。” “一党制国家”与“无产阶级专政”有关联,但并非必然是由“无产阶级专政”派生而来,一党国家曾经是并且现在依然是“现存社会主义”的模式(当除了一两个例外的旧模式 不复存在的时候,现存的社会主义还能意味什么)。 通过控制信息流动以营造有利于加速前进和易于使公众赞许的环境,来代替民主决策;不再以指示和命令而是通过说服和赞许来代替思想斗争。然而,互联网已使这一切归于无效。一党制国家厄运难逃。 (还有,同样令人 厌恶的是:在前“社会主义的”东欧和苏联的宪法中以“党的领导作用”的条文入宪。) 3.“发达社会主义” ⑵ 以上所述表明:工人阶级人类,甚至距接近发达社会主义社会,大约还有5000光年, 尤其是那些在“第三世界”的,这个世界已在引领他们尝试一种鸭嘴兽式的杂交混合型经济,下面将直接予以描述。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充其量是在做最大限度的混淆,是对“资本主义”的一个委婉的说法,至少可以使“资本主义”一词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词典里尽可能地消失,所以代之以“市场”。这造成了极大的思想上的困惑,使得许多人无所措手足,想知道我们正在以何种方式战斗吗?瑞典不是我的模式! 5.“以加入共产国际的二十一项条件的名义,为保卫苏联开列名单” ⑶ 这一要求那些国家须超然域外地努力树立之的“保卫社会主义”的思想,使20世纪陷入某些极大的难以解脱的困境和错误。现在这些困境和错误还依然以许多形式伴随着我们,包括对某些执政党对“经济犯罪”使用死刑的捍卫,在那些实行“砍下你的手”的沙里亚法 ⑷ 的国家,甚至连一个律师事务所也没有。 6.“艺术是一把用以打造现实的锤子(hammer)。” 这话是由布莱希特 ⑸ 率先嚷嚷出来的,粗俗且几近下流 ⑹ 。噢! 我们作为我们自己的造物,什么时候才能学会欣赏,学会在干某事时如此温柔、如此具有推动力、如此有深度。 7.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以个人名义的方式给一个科学世界观命名,是非常糟糕的想法。方式太主观,而且太多与此相关联的糟糕的故事和噩梦。 而且,工人阶级听上去稍微有点:太多的音节和连字符。于是代之以“科学社会主义”,或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 8.“有机知识分子。” “有机知识分子。” 抱歉,葛兰西 ⑺ (Gramsci)人 。好主意,但也太多的葛兰诺拉(Granola) ⑻ 了! 9.“否定之否定。” 见鬼,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亟需做进一步系统的理论阐述,如此,人们多少还能理解它。 10. “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 也许这是某个政治理论家曾经说过的第二句脑残的话。这里毋庸再做置辩,即使是脱离开当时的语境。事实上,上帝不是我们的敌人:资本主义才是。 十个最好 的: 1.“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这显然是一个关于贡献与分配的概念。这或许是对超越“公正”和“平等”(这是它的前提)向着新文明迈进的那一时段的一个概括。极其地乌托邦,但我喜欢。 2.“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 《宣言》的这段开场白,在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 就感染着我并紧紧抓住了我,它蕴含着他们的全部真理和力量。 3.“劳动价值论” “价值”源于各式各样的构成形式——主要的贡献者是处于工厂底层的工人。本周末在国家公用无线电台(NPR)听到麦克·哈根的一位汽车工人说得这样精辟,确实令人振奋。他释义似地说:“我们做了所有的工作,他们拿走了所有的利润。”正确! 4.“ 在黑人的劳动打上屈辱烙印的地方,白人的劳动也不能得到解放。 ” 出自马克思的《资本论》的这段话,抓住了阶级和种族间能动的相互作用,并且蕴含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基石。 5.“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不可能是自由的”。 在这里,马克思在研究与英国工人运动中诸问题相关的爱尔兰问题时,详尽阐述了与争取民主的斗争相关的工人阶级运动的指导原则,要求工人把争取民主的斗争放在运动议事日程的最前面。 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这一思想,主要归功于列宁,但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普列汉诺夫。它强调理论工作的超凡作用,这好像常常是既非意识形态的又“意识形态的”美国左派所缺失的一个思想。 7.“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说得好! 8. “重要的是改变现实” 一个勇敢而又有些危险的思想。但把它改变成什么样呢?这个由具有“驾驭天性”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再三反复重申的十九世纪的思想,必须让位于一个新的概念。 9.“一次行动比一大堆理论更有价值。” 这里,恩格斯似乎是在消弱理论的作用。然而,他实际上是在把理论同经济上、政治上的斗争作等量观。这是在提醒工人运动的“先进的超脱”的极其必要性,引其发挥作用,一个似乎不常常提及便会迷路的价值理念。 10.“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这句话是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次的, 并且我最近也读到过由恩格斯转述的与此相关的某一严正声明。然而,后者是未经证实的。不过,这个观点,读者在看了这个清单上面的那段话,就明白了。 诸位,就说到这儿吧!在下面大片的空白处,告诉我你所想的: 译者注: ⑴葛兰西人(Gramsicans),指拥护葛兰西观点的人。这里所说的“工人阶级的‘霸权’”是指葛兰西主张的“无产阶级文化霸权”。 ⑵“发达社会主义”——前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勃列日涅夫的一个提法。称当时的苏联处于“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的时期。 ⑶ 指列宁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是列宁1920年7月为共产国际“二大”起草的重要文件之一。列宁的《条件》草案是十九条,最后大会通过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是“二十一条”。对这“二十一条”在国外一直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的评说。苏联始终坚持共产国际制订“二十一条”是“完全正确和绝对必要的”是为机会主义渗入共产国际设置了障碍,从而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巩固了共产主义运动。而西方史学界认为“二十一条”是“世界工人运动分裂的基础”,共产国际借助“二十一条”不是同资本主义作斗争,而是同自己从前的同志——社会党人进行斗争。因此,“二十一条”是一种“左”倾策略。 ⑷伊斯兰教教法。 ⑸  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德国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诗人。1893年2月4日出生在伐利亚州。父亲是一家造纸工厂的经理。 1917年进慕尼黑大学学习文学,兼攻医学。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他被派往战地医院服务。革命失败后,继续大学学习,对戏剧发生浓厚兴趣。同年写出第一部短《巴尔》,攻击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1920年完成剧作《夜半鼓声》。1922年写出《城市丛林》,并撰写剧评。1922年被慕尼黑小剧院聘为戏剧顾问兼导演。1924年应著名导演莱因哈特邀请赴柏林任德意志剧院戏剧顾问,创作剧本《人就是人》。 1926年,布莱希特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见解,初步提出史诗(叙事)戏剧理论与实践的主张。 创作有:《马哈哥尼城的兴衰》(1927)、《三分钱歌剧》(1928)、《屠宰场里的圣约翰娜》(1930)和《巴登的教育剧》、《措施》、《例外与常规》等教育剧。1931年,将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为舞台剧。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带着妻子儿女逃离德国,开始了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1948年10月返回柏林(东)定居。1949年与汉伦娜一起创建和领导柏林剧团,并亲任导演,全面实践他的史诗戏剧演剧方法。1956年8月因心脏病突发逝世。 ⑹“Art is a hammer with which to shape reality.”,其中“hammer”一词,在美国俚语中有“阴茎”、“富于性感的女子”(=FOX ,某些妇女视为冒犯语) 等含义。 ⑺葛兰西(Antonio Gramsci,1891—1937) 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杰出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把知识分子分为有组织功能的(Organic intellectual,又译:“有机知识分子”)和传统的两种,前者是任何一个新的进步阶级为组织新社会秩序所需要的,而后者则具有一种走回到一个早先的历史时期的传统。他给知识分子所下的定义非常广泛,认为知识分子应包括一切“在广义上具有组织功能”的人们(见:安•葛兰西:《狱中札记选》(1929—1935),1971年英文版。,第97页)。他还认为所有的人都具有理性的和智慧的能力,虽然他们当中目前只有一些人在社会上发挥一种知识的功能。 ⑻Granola,通常译为“格兰诺拉”,原指格兰诺拉公司出品的一种麦片,即格兰诺拉燕麦片,现泛指各种燕麦片加干果、红糖、坚果、葡萄干等混合制成的早餐食品。由于燕麦卷中可以混有许多配料,颇具“组织功能”,且字头与“葛兰西(Gramsci)”的字头谐音,故作者这里是在不无揶揄地做文字游戏:把葛兰西所说的“有组织功能的知识分子”喻为“格兰诺拉燕麦片”,言外之意是:“有机知识分子”界定得太泛、太滥。
个人分类: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2625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定义
热度 2 wfvg9 2016-2-27 11:02
何人本领高,物文两把刀。 回首思老马,借水脑淘洮 。 昨晚(2016/2/27)我偶拾胡懋仁老师的(2月24日)博文“再谈对共产主义的认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58250.html ,敝人对《认识》写了评论(带*部分是今晨新加的),全文如下: 胡文关于党内对“共产主义”认识的现状、共产主义是实践、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前进(即不能超越历史阶段发展)的观点阐述很好。敝人补充3点,欢迎批评: 1 、现在从上到下基本不知道什么是“共产主义信念”,这相涉对共产主义的定义知之甚少。完整的定义只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 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 人的 本质的真正 占有 ;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 社会的 (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 真正 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指人的“类本质”(自由的存在三种形式),这里不能展开。这个定义对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极其重要,我给政治思想专业本科生、各专业硕士生博士生上课(我的副课马经原著选读课-“马克思的共产主义”)都要详解。中央编译局对这个定义的评语是:“ 他的这种看法是用费尔巴哈的哲学术语来表述的,但已包含了他对 科学共产主义 的基本理解。 ”其次,根据“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并参照手稿后文、以及后来马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按劳分配”还是资产阶级法权之述,这里的共产主义是指其第一阶段。上述定义的六对矛盾中最后的四对矛盾与费尔巴哈有关,但也涉黑格尔的辩证法。 * 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1844手稿,手稿于1933年才由苏共公布。中外不少人认为手稿是马的早期著作,是不成熟的,故对之研究十分不够。60年代到1995年的《马恩选集》选入的手稿是不选这个定义的。西马著名作家马尔库塞在手稿公布不久便写过一篇热情洋溢的研究文章,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其文也有很多不能令人满意之处。上段所引中央编译局的(马恩全集第42卷本卷评论)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定义的评论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解”。 * 马克思生后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在不知道这个定义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研究不够,也就谈不上宣传和通俗化,不用说一般党员群众不知道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就连党的高级干部和“马主义”理论家们也不甚了然。 * 手稿全文的中文版本有两个,一是中社院刘丕坤研究员的单行本译本-人民出版社1979,二是中央编译局的马恩全集第42卷,这两年新出的10卷本的《马恩文集》第1卷的译本来自全集本。手稿内有三个“笔记本”,一般称第一手稿、第二手稿和第三手稿。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定义在第三手稿第2节。 * 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若就手稿的阅读来说: (1) 应当三个手稿全部细读,并比较单译本和全集本进行阅读。个人觉得单译本更好,但全集本的注释胜一筹。 (2) 若就马克思所涉相关著作来说,阅读当然要算上《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含各个版本序言)、《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致查苏里奇的信》,马克思给“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和马克思的其他相关信件,以及恩格斯致查苏利奇的信和《关于俄国社会问题》及其《跋》。真的要全面了解马的思想,当然是要通读马恩全集。 (3) 若就手稿涉及的非马理论,非马的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社会学著作都应阅读。经济学要读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萨伊、大小穆勒等的代表作;哲学尤其是要读德国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最好也读读黑格尔的《小逻辑》和《法哲学原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了解德国古典哲学不能只读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还应向前读康德和费希特。 (4) 若要对马关于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存在”作进一步理解,并与其他学者关于“自由”论述作比较,最好阅读英国的霍布斯、洛克、休谟、边沁、小穆勒等早期作家的代表作、和现代英国以赛亚·柏林的著作。 (5) 若要理解手稿中关于“平等”的问题,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法国卢梭、英国葛德文和格雷、德国魏特琳的代表作、当代西方自由主义左翼的美国的罗尔斯、德沃金、加拿大的金里卡、右翼的美国诺齐克的代表作也都是必读书。 (6) 马的共产主义定义关于若干矛盾的解决论述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是放在第一位的。他在手稿中痛批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破坏了人生存的自然环境,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既体现了人在对自然方面、实践方面的自由进展但又具局限性。手稿写作的年代,刚遇热力学理论初诞,马克思的其他著作也都未来得及对此撰述。要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对人在自然中自由度的理解,并结合当代自然科学对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命运的认识来认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价值,要补充一些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大学物理系二年级热力学的课本、关于熵的其他科普读物是必读书。就马恩本人的著作而言,敝人推荐恩格斯于19世纪70年代后期致80年代末期的所做的读书笔记《自然辩证法》(生前未发表);敝人认为其中有社会科学家首次就克劳修斯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人类命运的最好阐述;恩格斯晚年的《论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指出,自然科学的理论已经告示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可居之时。人类在宇宙的命运,是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合作来把握的,敝人认为马的共产主义在其中占举重轻重的地位。 2 、胡文只说了共产主义是实践,忽略了它也是理论,且是理论指导的实践和实践中发展的理论(理论活动本身也是实践)。手稿说:“ 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这种共产主义的 现实的 产生活动即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能思维的意识说来,又是它的 被理解到 和 被认识到的生成 运动。……不难看到,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 私有财产 的运动中,即在经济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 ” 3 、世界上大概只有共产党才公开宣布其实践是以马克思的(不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既然如此,一切实践活动及其决策将要依此来检验。现在的理论危险是,国家的、民族的、实用的利益压倒了或完全排挤了共产主义理论,制造了很多漏洞百出、难以解释现实的“XXXX社会主义”,自然就造成了您博文所说的大家对理论、对信念是什么完全不清楚,也造成了对一切问题都潜意识地以实用主义为标准去理解的现象。西方政党不宣称以什么理论为指导,一切按眼前的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即以管它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若不要马的共产主义,不宣称以马理论为指导,现在的很多现实矛盾都说得过去,但要以马的理论为指导,就存争议了。 4、 胡文关于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的说法,敝人以为是这只能专指“有意识”的眼光才能成立。但实际很多事情是“无意识”地顺势而为造成的,这种无意识地行为对“现时”所处的状态和未来的方向是不清楚的,实际上是实用主义、走一步算一步的机会主义成了指导实践过程的动机。这里有两个相反的例子可证: 一是,马恩认为共产主义是以全球物质和精神的高度文明(“普遍高度发展”或“普遍发达”)为条件的,“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只能是“封建性”的共产主义,在落后条件下甚至连温饱都没解决的条件下搞共产主义只能“让一切腐朽的东西死灰复燃”(《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因此是长期和艰苦的过程,至少其开端也是由若干物质和文化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的。马、恩分别在回答俄国“劳动解放社”(俄国共产主义运动早期)领导人查苏利奇的信、《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问题》及《跋》中都明确反对落后国家一国单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主张至少也要有西方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革命“互相补充”才可以。列宁对马恩的著作了如指掌,写文赞扬过恩格斯的上述两篇文章,十月革命起义的条件之一是列宁认为德国海军起义会取得胜利,“互相补充”的国际条件由此则具备,从而俄共提前在国内条件具备的条件下取得起义的胜利。但事后德国海军起义被镇压,“互相补充”的国际条件丧失了,俄国革命进入了“落后国家单独进行”的状态。列宁认为,不能因此中断革命,应当创造“互相补充”的条件。其主要指导思想是,通过国内的高速建设创造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吸引发达国家革命。其主要策略是,对外对发达资本主义武装威胁做出妥协争取发展的空间,最主要的例子是冲破党内阻碍与德国签订割让土地和赔款的“布列斯特和约”。到逝世前又增加了一条,即主张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以削弱帝国主义的统治力量。对内,列宁党试过《宣言》所说的集中没收地主资本家财产搞国有化的措施而不爽后,确立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策略,中经若干调整后,又实行将国有企业租赁给国内外的资本家,农业主要是粮食实行税后的“自由贸易”政策。列宁称之是“国家调节市场”。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实际上就是中国在50年代初的新民主主义策略和现在的方略。列宁称这样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策略,而没有称实行这样的策略标志着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或其初级阶段。列宁(有意识地)预见这样的过渡有两种前途:被自发势力牵着进入资本主义,或向社会主义过渡。若无意识地只是根据利益需求的变动利用资本主义,就会走向前一个前途。列宁于1918年就惊叹,怎么夺取政权的革命胜利才一年党政腐败就这样严重,在晚年最后几篇文章中他寄希望于工农检察院和文化革命、文化发展来解决这些问题。尽管有这些问题,列宁至死都没松口马恩的“互相补充”论,并很早就告诫党内,没有发达国家的革命作补充,俄国革命早晚要失败的。 我们的现状似乎正是列宁那时现状之“回光”。我们是否处在“有意识状态”呢?我们已经庄严宣告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意识是否得当、是否能够解释和处理好重要的内外问题,需要继续用实践和理论来检验。 二是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推翻了列宁的路线和策略,在苏共“十四大”上确立了“落后国家一国可以单独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路线和向军事工业倾斜、城市剥削乡村的“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战略及其政策;斯大林于“十四大”上提出的四条解释理由都属于心理上树立信心的,完全脱离了马恩列的思想。这个重大的理论拐点导致了国际共运日后一系列重大变故。敝人在全国马主义经济理论创新第二届大会上发言,对斯大林的“一国论”进行了分析批判,此文去年也经修改以博文形式登在科学网上。在此不赘述。在此只是简要抒议:斯大林的战时背景下的国有体制和计划经济以及从经济、到政治和文化上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快速地使苏联重工业经济、教育等得到迅速发展,并终使苏联上升为世界的一流国家。这些辉煌的成就冲昏了斯大林的头脑,“无意识”地把国有经济和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参见其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贻害了各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 我们现在是如胡文所说的“退一步了”,是从“社会主义”退到其“初级阶段”了。但“意识”上是不清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是“社会主义 ”的种概念,“社会主义”是属概念,“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只是“ 社会主义 ”概念的外延。马克思著作中的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列宁命名的社会主义阶段的特征和条件,是社会主义 特征的基本理论常识。 斯大林的《问题》修改了马克思的两个阶段论和 社会主义的条件和特征, 另立了一套社会主义的特征,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受斯大林的“一国论”及其“社会主义”理论和体制的影响太深。毛主席老人家解放后的著作中多处盛赞“一国论”,并力图在 15-20 年内建立完全的(苏式)社会主义,赞扬苏共二十大后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纲领;建国后从1950年开始的历年整风(毛主席主张每年整风一次)、 对知识分子的改造、直至“文革”,都是围绕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思想“跟不上社会主义”、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展开的;50年代末期至“文革”前的所有制问题的讨论和改革探索,也都是在斯大林所设的范畴中展开的 (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毛主席没有看到苏东解体,他的后代各届领袖虽然都看到了,但仍然坚持中国现在是“社会主义”。虽然主流理论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解释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但都遇到重重困难。现在的主流理论面临两个矛盾: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 ( 第一阶段 ) 理论相矛盾,即违背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常识;二是不能解释现实的诸多矛盾。现在逃避矛盾的做法是,用宣传实现“国富民强”和“民富国强”来代替宣传实现“社会主义” 。共产党是以马克思的理论为指导的,源头理论不清楚,找些支流作指导,路子就歪了,这个歪路子是斯大林开启的,并栽到了列宁头上,后面的人跟着蹚浑水直到如今。 2016/2/26-27.2016/12/6修改。 和西鄙人《哥舒歌》韵: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táo ) 。 西鄙人,实同无名氏,或指唐代西北边疆的平民百姓。鄙人-下层人民。哥舒-哥舒翰,唐玄宗时大将,世居西安,大败吐蕃兵。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因临洮水而得名。
个人分类: 读书-科研笔记|5312 次阅读|4 个评论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解读》第三章:马克思之历史观(2)
kuishitianji 2016-2-13 18:57
前面的话:马克思的历史观,事实上就是社会进化史。 不这样理解它,就会陷入一堆词条、概念组成的迷魂阵而无法自拔。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就是提溜起各个族群历程的那根长线,而且 或长或短。生产力水平并不能决定族群的生死存亡,也很难对未来进行预测。 正文: 第二个迷惑来源于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 “ 历史 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 历史 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 历史 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的,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疑惑的关键在于:历史结果虽然受限于一定的物质生产力,但它并不是一个 纯粹的自然过程 ,历史仍然是由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 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是消极的看客 , 每一 个 历史的片段都深深地烙 着人 的印迹。 只不过总体的历史并非由单个人的意志创造的,而是由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形成一个合力最终创造了历史结果。 客观规律和人的能动性在这里形成了一对悖论。二者分开来 都是正确的 , 但如果同时坚持 ,就会 不可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的两难境地 。 坚持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就意味着历史进程是历史规律所决定的、不可改变的必然进程 , 人的历史选择只能推进、加快或阻碍、延缓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 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发展进程 ;而坚持人的历史主体地位,问题是 人类如果只能加快或阻碍历史进程 , 人在历史上又如何能 作为历史主体 创造历史 ? 社会历史领域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同时人又是历史的主体,有着主观能动性。 对两个互为悖论问题的讨论中,甚至 有人认为:过去习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作为客观规律的主要内涵忽略了人的意志。由于历史规律是要通过人的活动来体现,因而历史规律的“决定性和稳定性具有比自然规律更大的相对性”,“对任何单个人的意志来说,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对于人的意志的整体来说,它们却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甚至上升到了历史决定论应该用历史选择论来补充甚至替代的高度。 事实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客观规律与人作为历史主体拥有历史能动性,它们是对于同一理论不同角度的描述,实际上是两个思维范畴,甚至可以理解为用经线和纬线方式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准确定位。(如下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贯穿于自有人以来的人类历史,是具有历史纵深的决定性的规律;而人作为历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从属于生产力水平的,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具体历史时期的表现,而各个历史时期的累加形成了历史。 就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其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来规定的,比如宋朝的人们不可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思想意志,因为那时候没有产生现代思想意志的物质条件,也就不可能有超越时代的历史能动性。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人们拥有的物质条件并不能由自己选择,这形成了历史性的生产力,正是它决定了国家形式、思想认识、法律制度、经济关系,甚至决定了人们的精神意志等等。人们拥有的是在这种条件下的精神意志去改变命运、创造历史的能动性,同时发展新的生产力,从而决定了下一阶段的社会进化。 马克思的历史观有没有局限性呢?这个问题或许他的论敌最具有发言权。 英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波普尔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基本思想是“真伪不对称性”。在依赖观察的科学中,证明一个陈述或理论是真理,这是不可能的,但证明它错误却很简单。 比如说 ;“天鹅都是白的”,你试图证真这个陈述,不论你观察了多少只白天鹅,你都无法证实“天鹅都是白的”是真理。但如果你观察到一只黑天鹅,这个观察结论就被推翻了! 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主要是针对于历史决定论把历史科学的任务看作是寻找历史规律并据此进行预言。 第一,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非重复的、独一无二的特征,使人们无法从中发现普遍规律。 波普尔认为,只有那些对一切历史阶段都普遍有效的社会规律才能被视为历史规律,他说:真正的社会规律必须是普遍有效的。然而这只能意味着,它们适用整个人类历史,包括它的一切时期,而不是仅适用于某些时期。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对于一个非重复的、独一无二的历史过程,我们无法从中寻找并概括出普遍性的历史规律,也无法对其进行验证, 因而,自然不可能对历史未来进行长远的预测。 第二,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的预测可影响被预测的事件,使人类对历史未来进程无法进行长远而精确的预测。 波普尔认为,预测可分为 科学的预测和无条件的历史预言。前者是有条件的,它是根据已存在的条件,推测出未来必然出现的状况或事件。而历史决定论对历史未来进程的预测是无条件的历史预言,这种长远的无条件的历史预言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社会历史中活动的全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人,人的预测可能影响被预测的事件,这种影响或者会引起被预测的事件,或者会防止这种事件的发生。正因为如此,所以,精确而详尽的科学的社会预测是不可能的。 第三,由于纯粹的逻辑理由,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 波普尔的逻辑论证是由五个论题构成的: A、人类历史的进程受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B、我们不可能用合理的或科学的方法来预测科学知识的增长。C、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D、这就是说, 我们必须摈弃理论历史学的可能性,即摈弃与理论物理学相当的历史社会科学的可能性。没有一种科学的历史发展理论能作为预测历史的根据。E、所以历史决定论方法的基本目的是错误的, 历史决定论不能成立。 在波普尔的五个论题中,A、B、C三条构成了逻辑上的三段论。其中论题 B 是关键的一条,也是后人争论最大的一条。对论题B波普尔的解释意味着任何科学不可能科学地预测它自己未来的知识水平。即我们无法精确而详尽地预测人类未来的全部知识。既然如此对受人类知识增长强烈影响的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自然也没办法作出准确面详尽的预测。 他认为承认历史进程的可预见性是历史决定论的核心,并用“纯粹的逻辑理由”来反驳、摧毁历史决定论,理由如下:1、人类历史的进程受人类知识的增长的强烈影响;2、我们不可能用合理的或科学的方法来预测我们的科学知识的增长;3、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 对于科学知识的增长的预测,历史的来看是颇有难度的。我们且不去谈论更早前的社会,单单从 1840年 马克思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知识水平,谁有能力预测 1940年代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者谈的近一些,以2016年现有的基础上,我们不谈预测百年,谁有能力预测2040年的科学知识水平? 波普尔的意思很明白,科学知识的水平几乎决定了未来的生产力水平,而对未来知识的预测却有巨大的不确定性,那么未来的生产力水平如何能够可预测呢?生产力不可预测,社会历史的发展便不可预测。 历史观作为一种规律,当然是用来解释过去,并展望未来的。若用马克思之历史观解释中国历史,从社会进化的角度而言,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马克思对于社会进化过程的分析中,不同的标志性的工具代表了不同的生产力,而不同的生产力导致相应的生产关系。 “ 原始社会(石器)——奴隶社会(铜器)——封建社会(铁器)——资本主义(蒸汽机)——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的历史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发展并无区别。然而在两个问题的解决上似乎差强人意,一是中国历史在生产力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一直在进行着王朝更替, 舞台轮替,角色常新,剧情 却 不变。 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是这样,秦汉开始的封建社会就更是这样,是什么决定了这一切?第二个问题正类似波普尔的观点,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后的 生产力的水平会以怎样的方式再跃升? 生产力的标志是什么? 生产关系又将如何变化? 到目前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标准。 在马克思历史观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这样界定的: 人对自然的参与构成了人化自然 ,换句话说 人化自然是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即人工自然;而自然当中与人的生成和活动无关的部分则是非人化自然。 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这样的观点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我们目前的知识告诉我们,太阳 的光辉对地球的生命是最根本的,今天的生态就是纯粹阳光的塑造 。人类活动没有能够改变太阳的动态,但它又确实与人的生成和活动息息相关。那么太阳到底是人化自然还是非人化自然?将成为一个悖论。这个悖论是我们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新开始。 记得美国 科学哲学家亨普耳在《普遍规律在历史学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 , 历史学家应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工作。 虽然他也认为做到这一点很难,但这个观点与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当中的话不谋而合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 。 “一方面 , 在群体的意义上 , 人类起源于大自然 , 并且以自然界为自己的生存根基。人们为了支撑自己的生存 , 在征服自然的生产活动中 , 不能不考虑自然的规律性 , 也不会不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 , 作为个体 , 人的存在是灵魂与肉体的统一。人作为具有社会性的自然存在物 , 不能不受各种自然因素 , 特别是生理因素的制约 , 不能不服从生老病死的生物学和生理学规律。这样一来 , 所谓自然规律 , 其意义并不限于自然领域。” 或许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放在同一个视角来观察,才是历史学宏观尝试的新途径。有人 说研究历史不易,研究历史规律很难, 而 研究中国历史的规律就更难 !那么接下来的《破解历史周期律》就是试图寻求中国历史规律的最新的尝试。
2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解读》第三章:马克思之历史观(1)
kuishitianji 2016-2-12 20:58
第三章 : 马克思 之 历史观 前面的话:马克思的历史观,事实上就是社会进化史。不这样理解它,就会陷入一堆词条、概念组成的迷魂阵而无法自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就是提溜起各个族群历程的那根长线,而且或长或短。生产力水平并不能决定族群的生死存亡,也很难对未来进行预测。 正文: 说到马克思的历史观,“好读书,不求甚解”贯穿于我学习的整个过程,至于 “ 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 ,呵呵,这个真没有。马列原理不说艰难晦涩吧,但绝谈不上生动有趣,要是像金庸的《天龙八部》一样引人入胜该有多好!?感慨之外,理解上的迷惑也如影随形,关键的迷惑有二,一是人类社会在何种程度上与自然领域相似,以至于能够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二是社会历史领域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同时人又是历史的主体,有着主观能动性。请原谅我勾起了你“痛苦”的回忆,这些问题想来你早已当做《葵花宝典》一样珍藏起来,外人不得与闻了,二十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解开这些迷惑吧。 第一个迷惑来源于马克思 1867年 出版的《资本论》。序言 中他这样 写道:“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 ——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要知道《资本论》序言是全书概括性的总结,不理解“自然史的过程”,所有对于马克思历史观的理解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观,我以为要从马克思眼里的自然界开始。马克思认为:“ 人是自然界演化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既是社会的,又是自然的,是二者的统一。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对自然的参与构成了 ‘ 人化自然 ’ ;而自然当中与人的生成和活动无关的部分则是 ‘ 非人化自然 ’ 。 ” 人化和非人化自然之间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它们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活动范围的扩展存在着互动,非人化的自然会不断转化为人化的自然,非人化自然如果不与人的存在和实践活动相联系,对人来说也就毫无意义。 与此相对应, 马克思的历史观 并不单单讨论人类史,他有着更宽广的眼界。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 这样写道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 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 。人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是为人而服务的,因此自然科学是关于人的自然科学;而人作为人文科学的第一研究对象,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所以人文科学的直接研究对象也是自然。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合二为一。 解开这个迷惑的钥匙是恩格斯提供的: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 历史 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及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对这段话总的感觉是歌颂马克思,对于有机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说法却被我轻轻带过,没有想到犯了一个如此低级的错误——对马克思历史观建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 细胞学说 、 能量守恒转化定律 、 生物进化论 重视不够,从来没有对生物进化和社会进化进行深入的比较。直到对马克思下面这段话引起重视,才最终意识到以往理解上的疏漏:“ 正像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相继更迭一样,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形成上,不应该相信各个时期是突然出现的,相互截然分开的 ” 。 马克思是从生物进化论的地质层系相继更迭受到了启发,从而对社会经济形态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的。 上面这个过程图,你分分钟会告诉我有问题。是的,非人化自然显然不只是包括生物,所以自然史不会只包含生物史和人类史。我们且不说浩淼的宇宙,便是我们居住的小小的石头——地球,那也是有着令人震惊的46亿年的演化史的。不过我们不应当忘记,200年前的人们对于地球和太阳到底存在了多少年,还能继续存在多少年的探讨才刚刚开始,达尔文就曾参与其中。用现代的眼光苛求古人,正如数百年后的人们看到这篇文章时的想法。 从生物进化史和社会进化史的框图看,它们演进的形式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而更关键的演进内核是不是也有同样的价值,才是人类社会具有自然属性的本质展现。那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相似性呢?让我们看马克思的表述: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 人类 的全部 历史 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的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做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由于简单的事实,就形成人们的 历史 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 历史 ,这个 历史 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越益发展而越益成为人类的 历史 。” 当了解了马克思对社会进化史演进内核的表述后,对于生物史,我参照写出了生物进化史的内核。这不免让我有点陶醉,甚至都觉得有了点长腿“欧巴”的潇洒,不过我很清楚,在韩国,被当做古董申遗还差不多,别的估计也不靠谱。闲话少说,还是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物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生存的状态——这是生物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存状态都是一种既得的状态,是以往的进化的结果。可见,生存状态是生物的进化的结果,但是这种进化本身决定于生物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存状态,决定于在它们之前已经存在、不是由它们构成而是由前一代生物构成的种群结构。后来的每代生物都得到前代生物已经取得的生存状态并当做原料来为自己新的进化服务,由于简单的事实,就形成生物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生物的历史,这个历史随着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的种群关系的越益发展而越益成为生物的历史。 两者的内核是如此的相似,正是由于 “人们 (生物) 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 但是他们 (它们) 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 并不是在他们 (它们) 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社会与自然领域的生物进化具有共同点,因而 社会 历史 领域存在着“类似自然规律”的规律, 并且有着 普遍性 、 齐一性这样的决定作用 。 未完待续
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师大首创“洋芋学院”,引发热议
热度 2 jinhejiang 2016-1-13 20:34
云师大要建马铃薯学院,成为中国第一个“马院”,也是全国唯一的“两个马院”。 学校吉祥物:土豆宝宝。 引发网友欢乐调侃:@我是YAQI表示,“下设老奶洋芋系、炸洋芋系、腌菜洋芋系、洋芋粑粑系以及酸辣土豆丝系等”;@聪聪来看表示,“给招上了年纪,又爱吃洋芋的老学生呢!不管如何,这个学院的开设有创新,也会有市场。” 昆明校园 :#云南校园# 【 云师大 设立 马铃薯学院 】 云南师范大学 关于部分机构调整通知,撤销艺术学院设立 马铃薯学院 😂😂专门种洋芋么? 转发(196) | 评论(66) 10小时前 - 新浪微博 中国日报 :【 云南师范大学 设 马铃薯学院 】 @直播云南 13日爆料, 昆明一高校设“洋芋学院” 。随后,一份《 云南师范大学 关于部分机构调整的通知》的内部文件流出,称要设立“ 马铃薯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也证实,将与 云南师大 合作共建“ 马铃薯学院 ”。 网友:下设酸辣土豆丝系… 转发(62) | 评论(47) 2小时前 - 新浪微博 南方都市报 :【 云南师范大学 设马铃薯学院】 云师大筹备成立马铃薯学院 ,以加强在马铃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校方开会认为,经几代研究者努力, 云师大 在马铃薯研究方面成绩突出。组建马铃薯学院,契合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马铃薯主粮化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新 http://t.cn/R408tuQ 网 友呼吁设酸辣土豆丝系! 转发(70) | 评论(47) 17分钟前 - 新浪微博 庄里微 :【 云南师范大学筹建 马铃薯学院 网友调侃: 下设酸辣土豆丝系 】 @人民日报 云南师范大学正 筹备成立马铃薯学院 ,以加强在马铃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消息公布立刻引来网友欢乐调侃: “学院设老奶洋芋系、炸洋芋系、腌菜洋芋系、洋芋粑粑系…” 此前土豆已正式进军主粮界。 转发(1) | 评论(1) 19分钟前 - 新浪微博 直播海大 :#微播天下# 【高校将设马铃薯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正 筹备成立马铃薯学院 ,以加强在马铃薯领域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已和 云南师范大学 签署了相关协议,筹备工作正在进行~所以, 直播君想问问马铃薯学院都有些啥专业? via 直播云南 汕头市政府应急办 :#看过来#【 云南师范大学 设 马铃薯学院 网友调侃:下设酸辣土豆丝系】1月13日, @直播云南 在微博爆料称,昆明一高校设 马铃薯学院 。该条消息引发网友欢乐调侃:“学院下设老奶洋芋系、炸洋芋系、腌菜洋芋系、洋芋粑粑系以及酸辣土豆丝系等。” 云南师范大学 表示,该校的 马铃薯学院 正在 筹备 中。 新浪娱乐 :【高校将设马铃薯学院】据中新网报道,记者13日从 云南师范大学 获悉,该校正 筹备成立马铃薯学院 ,以加强在马铃薯领域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已和 云南师范大学 签署了相关协议,筹备工作正在进行→ http://t.cn/R40BqFL 所以,马铃薯学院都有些啥专业? 转发(318) | 评论(322) 27分钟前 - 新浪微博 魏耀欣 :【马铃薯学院来了 】中新网报道,记者13日从 云南师范大学 获悉,该校正 筹备成立马铃薯学院 ,以加强在马铃薯领域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已和 云南师范大学 签署了相关协议,筹备工作正在进行→ http://t.cn/R40BqFL 所以,马铃薯学院都有些啥专业? 大源有话说 : 云南师范大学筹备成立马铃薯学院 - (王艳龙)记者13日从云南师范大学获悉,该校正筹备成立马铃薯学院,以加强在马铃薯领域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 http://t.cn/R40eOtv 青岛新闻网 :【 云南师范大学筹备 马铃薯学院 网友:下设酸辣土豆丝系 】记者获悉,云南师范大学正 筹备成立马铃薯学院 ,以加强在马铃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消息公布立刻引来欢乐调侃:“学院设老奶洋芋系、炸洋芋系、腌菜洋芋系、洋芋粑粑系…” 此前土豆已正式进军主粮界 如意堂主-2013 :【 云南师范大学 增设土豆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正 筹备成立马铃薯学院 。 http://t.cn/R40rhUh 颍州晚报 :【 云南师范大学 设 马铃薯学院 】据直播云南微博13日爆料,昆明一高校设“洋芋学院”。随后,一份《 云南师范大学 关于部分机构调整的通知》的内部文件流出,称要设立“ 马铃薯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也证实,将与 云南师大 合作共建“ 马铃薯学院 ”。网友:下设酸辣土豆丝系… (中国日报)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昆明身边事# 【 云南师范大学 设# 马铃薯学院 #】网友今日爆料,昆明一高校设“洋芋学院”。随后,一份《 云南师范大学 关于部分机构调整的通知》的内部文件流出,称要设立“ 马铃薯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也证实,将与 云南师大 合作共建“ 马铃薯学院 ”。网友:下设酸辣土豆丝系… 转发(22) | 评论(2) 1小时前 - 新浪微博 师大真会玩,我是马铃薯学院16级学生。 我是16级大一新生,我很高兴被马铃薯学院录取了,我的家人朋友问我,我在那个学校读大学,什么专业?我回答: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学院什么专业我还不知道!” 家人朋友听不懂什么是马铃薯啊,我就说:“我是洋芋学院的!!!” 多接地气啊,师大真会玩!! http://tieba.baidu.com/p/4299346735 媒体关注还挺多的,现在简单罗列下,供大家参考: 1、 云南师范大学筹备成立马铃薯学院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6/01-13/7715060.shtm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113/c70731-28049085.html http://heze.dzwww.com/shxw/201601/t20160113_13680461.htm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601/13/t20160113_8256581.shtml http://edu.qq.com/a/20160113/060932.htm 2、 基因组所与云南师范大学合作共建“马铃薯学院” 来源中国农科院: http://www.caas.net.cn/ysxw/gnhz1/265113.shtml 3、云南师范大学设“马铃薯学院” http://news.ifeng.com/a/20160113/47057743_0.shtml 4、 云南师范大学设马铃薯学院 网友:设酸辣土豆丝系 http://news.sohu.com/20160113/n434423431.shtml http://news.e23.cn/content/2016-01-13/2016011300606.html http://news.youth.cn/sh/201601/t20160113_7522921.htm 5、 云南师范大学设马铃薯学院 网友:下设土豆丝系 http://news.china.com/domestic/945/20160113/21135651.html http://www.kaixian.tv/gd/2015/1003/121127.html 据悉:自1986年起, 云师大 薯类作物研究所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开展了合作研究,从CIP引进400余份优良马铃薯种质资源,成功地筛选了I —1085、CFK69.1、CIP—24等品种,在云南省推广应用面积达50万亩;为云南省研究开发出马铃薯无病毒种薯生产技术体系和无病毒种薯,选育出“合作88”、“合作3810”、“合作203”和“I-1039”等系列马铃薯优良品种(系);建立了500多份国内外马铃薯种质资源库,对云南省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马铃薯象征着憨厚、朴实,代表我校科学研究成果写在大地上,为“三农”发展和社会造福。 中新网通讯全文: 中新网 昆明1月13日电 (王艳龙)记者13日从云南师范大学获悉,该校正筹备成立马铃薯学院,以加强在马铃薯领域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   云南师范大学此前召开的“马铃薯学院建设发展规划论证工作会议”认为,经过几代研究者的努力,云师大在马铃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组建马铃薯学院,契合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马铃薯主粮化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符合云南省粮食安全保障、绿色经济强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划。学校应加快推进成立马铃薯学院的各项工作,按照突出重点,扶优做强的思路,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加强推进优势学科建设。并建议,尽快成立马铃薯学院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   马铃薯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云南师范大学、会泽县农技推广中心和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合作选育的马铃薯品种“合作88”抗病、高产、优质、多用途,在曲靖、昆明和大理等云南马铃薯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大春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0%以上;在德宏、大理、保山和文山等该省冬作马铃薯主产区占90%以上。该品种已是西南地区马铃薯的主栽品种,为全世界单一品种推广应用面积最大的优良品种之一。   云南师范大学建立的无病毒马铃薯种质资源库现已保存了1200余份国内外优良种质资源,其中20%来源于国外,80%为云师大近年来筛选及创制,是中国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库。   云南师范大学介绍,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和云南师范大学签署了关于合作共建“马铃薯学院”的战略框架协议,筹备工作正有序进行中。(完)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38 次阅读|5 个评论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博士生论文撰写与上交要求
热度 1 ssglwu 2016-1-9 18:28
吴国林 附件:包括有关《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的考试要求, 考试采取取论文形式。 2016 年春季开学 第二周的星期四与星期五两天。 附件还包括:每位同学的课程编号,上交的考试论文中,必须写上编号。 另有两次讲授的内容。 细节见附件。 201601公共博士打包内容.zip 密码也在开学时,讲过。若问密码,请告诉你所在的班级与自己所在班一位同名与的名字。 并祝同学们,春节愉快!
个人分类: 公共博士生教学资料|3742 次阅读|2 个评论
公共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上课期间通知
ssglwu 2016-1-5 18:43
吴国林 2015年下半年,《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的上课时间为: 第2周—第17周。 有的班级(周三),调了课, 就上课到第18周。 有关本课程的考试采取课程论文,具体要求见下一次通知。
个人分类: 公共博士生教学资料|27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
geneculture 2015-12-31 04:23
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 作者:邹晓辉,邹顺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美塞尔研究中心 摘要 :本文旨在以融智的方法从三个角度来阐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同如何实现。其方法是以蓝图、模型、样板三部曲的方式,通过“纸上谈兵、沙盘演练、典型范例”三个步骤,做到严格地预演、实训、实操的过程。其结果是近期未来智慧城乡在五个文明建设及其协同发展上可达到真正地“谋定而动、未雨绸缪、一锤定音”的有益效果。其意义是采用融智的观点和方法,有益于以最低的代价和最优的效果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具体表现为近期未来绿色智慧城乡一体化示范系统工程在文化生态的几个关键点上得以创造性地呈现。 关键词 :融智方法,协同发展,战略目标,智慧城乡,系统工程,文化基因 How to Achie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ulture,Economy, Politics, Society, and Ecology by ZOU Xiaohui and ZOU Shunpe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laborate the way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culture, economy, politics, society, and ecology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Itsbackground involves: the three fundamental phenomena of matter, consciousnessand culture, which can be generally called broad text; corresponding truenature, also called true information,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scientificprinciples, meaning and grammar or law (being simplified as Tao). It uses theway of blueprint, model and template to realize the strict rehearse, practicaltraining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through three steps of “engaging in idletheorizing, exercising on the sand-table and setting a typical example”. Thefive civilizations include: people’s well-being and friendly etiquette; liberalmind and appropriate behavior; beautiful environment and smart urban-ruralareas. Its meaning lies in using the wise view and way to realize coordinateddevelopment culture, economy, politics, society, and ecology with the lowestprice and the best result. More specifically, for the demonstration systemproject of environment smart urban-rural integration, several key-points of culturalecology can be creatively presented. 全文: 8 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pdf
个人分类: 中国地质大学|1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卡尔.马克思 是 成功者 还是 失败者?
热度 22 张能立 2015-12-23 23:51
生活 在 眼下的 中国,有一个 外国人 是 同胞们 “最熟悉” 不过的,这位 洋先生 叫 卡尔.马克思(图1)。 图1 卡尔.马克思 和 燕妮 为什么 说 中国人 对 这位 洋先生 最熟悉 不过的 呢?一方面 当下的 中国(大陆)的 政体 是 建立在 卡尔.马克思的 理论 基础 之上,另外 一方面,中国人 从 小学 到 研究生 教育,长达 10多年 要 学习 和 考试 这位 洋先生的 学说。(图2) 图2 考研 政治 讲座 虽然 卡尔.马克思 是 中国人 “最熟悉” 和 “最信奉”的 西方人,但是,按照 中国 自古以来 延续到 现在的 考核 标准,马克思 不仅 不是 一位 成功者,相反 还是 一位 地地道道的 失败者。理由 如下: 1. 马克思 没有 做官; 2. 马克思 没有 发财。马克思 靠 妻子 帮助 和 朋友(恩格斯) 救济 为生; 3. 马克思 没有 论文。马克思 好不容易 写本 著作,但是,被 欧洲 各国 视为 洪水猛兽,纷纷 将 他的 著作 列为 禁书; 4. 马克思 没有 基金; 5. 马克思 没有 房产; 6. 马克思 没有 小汽车。 可是,中国的 现实 生活,仿佛 是 西方的 愚人节 似的,一个 以 奉行 他 老人家的 理论 的 国度,但是,按照 这个 国度的 评价 标准,他 却是 一个 地地道道的 失败者。这不能 不令人 称奇! 其实,眼下 中国的 “成功者们”,看似 权力 无疆 或 富可敌国,但鲜有 例外 不是 追求 “小我”才 取得 如此 “辉煌”的 “成功”。马克思 虽然 依照 中国人的 评价 标准 是 货真价实的 失败者,但是,他 老人家的 “失败”,是 追求 人类 “大我”的 “失败”。换句话说, 中国 各路 “成功者们”,看似 因为 权力 或者 财富 成为 “巨人”,但是,在精神 这个 领域,这类 追求 “小我”的 “成功者们”,在 马克思 这个 追求 “大我”的 “失败者” 面前,永远 都是 真实的 矮子!
个人分类: 时评|3246 次阅读|51 个评论
好!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热度 1 lulingkxw 2015-11-25 17:45
习近平: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3日下午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 引自:2015年11月24日16:57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sz/2015-11-24/doc-ifxkwuwx0327635.shtml 好!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分析了人类科学系统长期分割必然要走向综合的趋势,他预言道: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将会成为一门科学。现在,生态学已经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一起!中国在农耕文明时代创造的传统生态学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的经典,因此,可以期待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学理论将可以引领我国经济运动更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中国加油。 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持续激化,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社会的行为受制于社会的思维,社会行为难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根源在于社会的思维系统——科学系统把它们割裂。中国的生态经济学必然要应运而生,它将要为促进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我们在过去虽然是捧着同一本书,但总是从一个极端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前30年,学苏联,说经济要计划,就搞大锅饭,把体制僵化了;后30年,学欧美,强调市场经济,却失去了约束,造成两极分化;这些都是我国社会经济有机体功能系统阴阳失衡、发育不成熟的表现。现在,还是念同一本书,相信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会说出不同的故事,无论学谁,都要结合中国实际,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基础和未来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在当代中国获得发展。 未来“资本”要向“人本”进步,少部分人过多地剥削了多数人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状况会得到一定的抑制;以人为本的人本应指向全体公民,多个阶层,这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为了缓和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的私人占有的矛盾,“市场”不可以任性,需要调控,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也要协调,资源为提高利用效率,需要相对集中、高效利用,但也要适度,不可以被极少数人垄断了绝大多数人的资源,让部分人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要依照自然规律(——社会经济规律也是自然规律)来协调……要让社会整体功能系统协调和持续发展。现在强调“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是有某种特定历史背景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KRXio3xfPzGNU-3ur4nOlTybQg5sUXtZQWAgwDotHxnegRzduiE8INQmJpYPbsTjAUAx0FeMgKHjjvc4nY1FAb9K7NSz4fBIVb6XdWjHnS
746 次阅读|1 个评论
泥沙龙笔记:聊一聊世界语及老柴老乔以及老马老恩
liwei999 2015-10-3 16:36
黄: 世界语不能算是自然语言吧。 世界语算是准自然语言。诞生不自然,发展自然了。 毛: 实际上有用世界语于日常生活和交流的吗? 有啊,在 “世界语国(Esperantio)”,我有系列博文谈世界语传奇,有空光临:《 我的世界语国 》, 还有《 朝华午拾:世界语之恋 》,名字都挺文傻的。没想到混到理呆的群里来了。 黄: @wei 为什么许多革命者喜欢世界语呢?就是说革命者倾向于拥抱新鲜事物?有创新精神? 黄老师,我觉得所有人都会喜欢世界语,如果有时间领略的话,不带偏见的话。关键是,我们一辈子匆匆忙忙谋生,无暇顾及罢了。世界语是可以让任何喜欢语言的人入迷的东西,不仅仅是革命者。 毛: 革命者倾向于理想化 世界语的魅力和美丽,毛老这样的可以 fell in love,不能自拔的。 北: 语言能用不就得了 严谨不见得是好事,世界语就是垃圾,毫无美感 你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美感是一种平衡,你不能领略这种平衡的美妙。 毛: 我觉得这正是一个缩影:革命者倾向于理想化并把事情推向极致,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行不通。 北: 同意毛老师 一致化 理想化是革命理想的缩影。 美感既可来自规则的完善,也可来自事物的模糊和朦胧。要看你倾向于科技还是艺术。 北: 从美感来说 语言的最主要功能不是准确表达,反而是不准确的表达。 毛老说得对。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情人眼里出西施。美感无法强求一律。但是严谨度是可以测量的,简洁度是可以测量的,歧义度也是可以测量的。 毛老写程序,会觉得某些程序很美,而文傻写的程序就不美即便 working。这也是语言的美。 毛: 对,物理学家和码农的美感肯定跟诗人不一样。 北诗人也不比洪诗人。诗人之间美感也有不同。 qj: 如果语言无比严谨没有歧义,各位也就没有这工作机会了也没得争辩哈哈哈 那是,要都是世界语,我就没啥活做了,也没的神侃了。是人都可以写个世界语 parser 出来。当然还是比电脑语言难,但是毛老写个 Esperanto parser 没问题。 北: 如果无比严谨 那就是计算机语言了。世界上觉得程序比小说好看的人是有,但是太少了,根本无足轻重。 毛: 世界语也做不到上下文无关吧? 关于美的争论是不毛之争,没有什么价值。 北: 但是可以肯定,如果大家都说世界语是不美的。因为没有了变化和差异性。 上下文无关不无关,是乔姆斯基的陷阱。真个儿满拧。根本就不该使用这个概念来对自然语言做归类。记得30多年前,曾经有很多的论文陷入这个争论,自然语言是无关的,还是敏感的,还是微弱敏感的(mildly sensitive),完全不着边际。还是白老师说得好,本来就是一个毛毛虫,非要画几个圆圈,然后讨论哪一个圈合适自然语言。这是乔姆斯基误导了一代人的一个典型例子。 北: 我知道北京世界语协会的活动地点,在取灯胡同一个饭馆。 中国世界语运动在改革大潮中已经七零八落了。大家忙着挣钱和谋生,少有世界语情趣了。 北: 世界语衰落是历史的必然。 可是我现在自己跟自己还常常说世界语。我女儿受我的影响也学了,所以我们手机 text 对方时候常常用世界语:kara mia, kiel fartas vi? amegas vin! 毛: NLP是大数据处理中绕不过去的一环,以后要是一点不懂这个就不足以言大数据了。 毛: 世界语在世界上的现状怎样? 世界语容易受到两种人的欢迎,一种是革命者,一种是理呆,特别是码农或者学逻辑的人。 大约几千万人吧。大的城市,无论哪里,大多有世界语俱乐部。 毛: 当年瞿秋白就是学世界语的,是吗? 北: 多为迂腐木讷的持左派意见者 很多名人都学过,迷恋或推崇。毛老要是学了,我担保你拍案叫绝。 毛: 但是这个东西毕竟不接地气。 不在这个,在它活生生地揭示了一个语言可以做到怎样的简洁,而仍然保持表达力的丰富。这种极致是难以想象的。 毛: 你讲的也有道理,当年我读《反杜林论》就有点拍案叫绝的味道。 柴门霍夫在简洁和易学里面所玩的平衡是极其艺术的,他在世界语方案发布之前,已经烂熟于心。 用了一辈子世界语,可以找到一些瑕疵,当年可以有另外的设计。但是总体而言,这是在领略一个超级天才的超级表演。自然语言被认为那么复杂、深奥、那么地不逻辑和强盗。到了柴大师手中,变戏法一样,变成如此规整简单,但它仍然不失自然语言的本性,而不是电脑的语言。 北: 那只是一套规则,不是活的语言,我觉得已经失掉了。 毛: 世界语 ------〉 共产主义,柴门霍夫 ----〉 马克思,世界语学者 ----〉革命者 北: 同意毛老的类比,我的实际感受也是如此。 简单说两句 馋馋您 所有的词类都是明确的,没有例外: 名词 -o 动词 -i (-as -is -os -us -u) 形容词 -a 副词 -e 有美丽 bel-a 就有丑陋: mal-bel-a 有 高: alt-a 就有矮: mal-alt-a 有兄弟 frat-o 就有姐妹: frat-in-o 毛: 世界语规则 ----〉 计划经济规则 有爸爸 patr-o 就有妈妈:patr-in-o 有好 bon-a 就有不好 ne-bon-a,or ne bona 这样的语言不是太单调么?是的,要简洁,就免不了单调一些。但是柴大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把实词规范化以后,有意定义了一批小词,这些小词是需要死记的,但是我们前面说了,这对每一个自然语言都是如此,是语言形式的重要的种类,可以枚举,而且常用,因此没有多少记忆负担。结果,一个语句的单调性被弥补了。因为语句总是由各种小词把实词联接在一起的。语句听起来就开始有跌宕,不再像一个机器人说的话了。 你说他有多了不起。 毛: 不讲世界语的人 -----〉小生产者、自发资本主义、自由主义者 不懂情调的人。 毛: 被翻译成世界语的文学作品多吗? 第一本是《圣经》,柴老自己翻译的。他还翻译了一些名著,以表明语言的表达性。后来的人有很多致力于名著的翻译,包括国内的世界语者。 北: 翻译量不说明问题 得看有没有读者 我的远房师兄周流溪教授翻译了《离骚》。 基本上,所有的名著都有世界语译本了。 毛: 但是这些努力基本上都白费了。 是小众,但是薪火相传,不会灭绝。总有一部分人会被迷住,因此传承。谁知道呢,也许哪一天世界大同了,需要立一个共同中立的标准语,为了反对歧视和政治正确,世界语被选中了呢。 英语成为实际的世界语,连我这个英语专业的人都不平。什么鸟语言,,居然堂而皇之统一了世界。英语丑陋之处太多了。 毛: 所以这个东西跟共产主义的相似度确实很高。 那乔老爷应该喜欢世界语了? 没有报道。他好像没有评论过。乔老爷作为超级语言学家,其实懂的语言不多。有很多批评说,他的语言学受到他的语言能力的局限。 Michaeོl Mi: @wei 柴门斯基的母语如果是汉语,或者其他非拉丁语,设计出来的世界语会是怎样的?抑或无解? 我觉得无解,柴老已经最大限度地把欧洲语言抹平了。 毛: 如果有人采访乔老爷,这世界语倒是个很好的话题。尼克? 如果要想进一步抹平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难度太大,很难自然起来。 毛: 那时候还没有程序设计语言。如果放在现在,柴氏也许会干脆就定义一种形式语言? Michaeོl: 秀才认字读半边。抹平的难度应该不大。剩下的半边用来释义即可 反正我觉得柴门霍夫已经走到极限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语言天才。他就是个眼科医生而已,业余爱好语言,并没有语言学的培训。可是语感和对语言学的自发领悟是令人惊异的。只能说,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些让我等小民高山仰止的人物。他就是一个。崇拜他不亚于崇拜乔姆斯基。 毛: 我正想问你,更崇拜乔老爷还是柴医生? 不赞同乔姆斯基,但是没有乔姆斯基,我们很多东西连一个 reference frame 都没有,无从讨论。 Michaeོl: 柴门应该是把etymology重新梳理了一遍而已。有人要是把说文解字也梳理一遍应该也可以,但中文最大的障碍是创新精神,除去迷信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信徒后就不剩几个了,所以文字改革在中国会很慢 @wei  乔氏还是胜于柴氏。乔氏是爱因斯坦级别的,柴氏还不到牛顿吧。 毛: 要论对于人类的贡献,对于生产力的促进,乔老爷高多了。 柴也到不了牛顿的级别。我看相当于当下在搞统一场论的那些人。 柴氏基本是个江湖艺人,不是乔老爷这样的理论大师。 毛老读《反杜林论》拍案叫绝。我在高中的时候,是读《政治经济学教程》拍案叫绝。因为读得太投入,后来在社科院修《资本论》(必修课),砖头一样厚的,轻松拿A,觉得马克思太啰嗦了。同样的论点 车轱辘转 反复论证 各个侧面 苦口婆心 不厌其烦。 毛: 我到现在还认为这本书不错。我觉得恩格斯的水平其实比马克思高。我是说《反杜林论》不错。 那个我没读。五体投地拜倒在马克思《资本论》以后很多年,才发现和认可了批判马克思的声音。 毛: 苦口婆心 不厌其烦其实倒是好的,但是《资本论》其实是《非资本论》,完全抹杀资本的作用明显脱离实际。 正是,藐视资本,无视资本的作用和价值,这种偏向是致命的。 毛: 所以,我觉得世界语学者有点像人民大学那些一辈子教马列的人。但还是要好一些,无用总比有害好。 马克思虽然是严谨的学者,至少写《资本论》比《共产党宣言》要冷静得多,但是骨子里他是带着对资本和铜臭的极端厌恶这种情绪去著述的。而对资本和铜臭的厌恶是如此的自然,我们都曾经历过,都有这种体验,都曾痛恨过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 毛: 我觉得他也不是那么严谨,把辩证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研究,按说是很好的,但是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就说不上很严谨,把阶级斗争提得太高了。 那个不算。《资本论》本身从形式上看,是严谨的,引用一丝不苟,耗时几十年,呕心沥血,反复推敲。 也做了一些对情绪好恶的抑制,譬如认为虽然是剥削,仍然是在等价交换的框架了。这个等价二字(褒义词)就是压抑了对资本及其人格化的厌恶。 Nick: 恩格斯民科 毛: 他用的是演绎方法,但是演绎的出发点是公理,如果这个前提站不住,那么后面的逻辑运用都是白搭了。其实哲学家们在科学方面都只是民科的水平。 Nick: 恩格斯哲学也民科 毛: 我倒觉得他比马克思还好一些。 北: @Nick 应该叫民哲 Nick: @北 我是generally说票友的意思,比如说你是民鼓。 毛: 鹏兄这民鼓可比许多专鼓高多了。 北: 我的目标是民仁 谢谢 白: 伟哥楼歪了 白: 我赞同“世界语是垃圾” RW: 白爷,愿闻其详 Nick: 我儿子这学期选了门social linguistics(?)的软课,选课主要原因就是老师答应老乔会来。我可以让他问问老乔他怎么看世界语。 美不美不好争,垃圾还是宝贝就更不好争了。你的美味是他人的毒药。 Michaeོl: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北: 所以每个人只要真实地忠于自己内心表达观点就好了。因为每个人都只能代表自己 RW: @Michael 让我想起电影 汤姆叔叔小屋 里的一句台词 Michaeོl: @RW 这是新概念英语里一课的题目。在座都学过吧 北: 如果对于你是毒药 没必要因为对他人是美味 就考虑到底该怎么说 洪: https://www.esperanto-usa.org/en/content/noam-chomsky-me-and-esperanto Noam Chomsky, me, and Esperanto Back in the 1970’s, I sent Noam Chomsky, the famous MIT linguist, a letter asking his take on Esperanto. His reply indicated some possible interest (at least, as I recall, on the part of his son), and so I showed his reply to my father, who sent him a letter urging Professor Chomsky to obtain a textbook and other materials and begin learning the language. Chomsky’s reply was, as close as I can recall, “I’m sorry that I cannot meet your expectations, but we all have our priorities. Otherwise life would be impossible.” And that was the end of that. I still have this correspondence, of course, but it is in storage back in the States (and I am in China), but I thought that this tidbit ought to be part of the annals of Esperanto. Mike Jones Beijing 28.Jan.2011 可惜大师没机会学。他priorities是批评美国。不过也是车轱辘话多。少一点车轱辘话,两个世界语也学会了。 毛: 这个Mike Jones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2011年初在北京。 【相关博文】 《我的 世界语 国(1)》 【我的 世界语 国(2)】 【我的 世界语 国(3)】 【我的 世界语 国(4)】 《我的 世界语 国(5)》 《立委随笔:Esperanto: 爱斯不难读》 《一小时学会 世界语 语法》 《乔姆斯基的“ 世界语 ”》 立委 世界语 文章 (1987): 《中国报道:通天塔必将建成》 ZT: 中外名人论 世界语 《立委随笔: 世界语 跟宗教的关系》 《立委随笔:熵和 世界语 》 立委 世界语 论文(1986): 《国际语到汉语和英语的自动翻译》 立委硕士论文: 世界语 句法分析 立委硕士论文全文( 世界语 版) 《 朝华午拾:shijie-师弟轶事(3) 疯狂世界语 》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2303 次阅读|0 个评论
俄苏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绕不过去的大山
wcswolf 2015-9-2 16:45
迄今为止,如何给俄苏哲学下一个定义颇为困难。从时间上来看,“十月革命”之前的哲学可以称之为“俄国哲学”( -1917 );“十月革命”之后至苏联解体之前的哲学是“苏联哲学”( 1917-1991 );而苏联解体之后至今的哲学可以称之为“俄罗斯哲学”( 1991- )。从地域上来看,俄国哲学主要是指沙皇俄国领土之上的哲学,其核心地带是圣彼得堡—莫斯科,苏联哲学泛指苏联时期 15 个加盟共和国的哲学,其核心地区是俄罗斯(莫斯科—列宁格勒—新西伯利亚)、乌克兰(基辅—哈尔科夫)和白俄罗斯(明斯克);俄罗斯哲学则是活跃在今天俄罗斯联邦领土上的哲学。从内容上看,俄国哲学的主流就是宗教哲学(特别是在白银时期);而苏联哲学往往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义语;今天的俄罗斯哲学则是一个混合体,既没有主流哲学,也没有官方哲学,“俄罗斯”这个定语更多地体现时间和地域的意义,这里既有传统宗教哲学的复兴、时髦西方哲学的引入,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 持 和发展,但作为某种“国家的哲学”或“统一的哲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地讲,中国人是跟苏联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能否认。当然,我们的这位老师也是不断修正自己观点的,但无论是“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都是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所不同的是站在各自的政治立场上和历史背景下加以阐释,甚至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的矛盾性源自列宁。在孙慕天教授看来,可以把列宁分为列宁Ⅰ和列宁Ⅱ两个阶段:列宁Ⅰ即《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1908 )时期,强调“反映论”,即唯物主义认识论以承认外部世界及其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为一切论断的基础;列宁Ⅱ即《哲学笔记》( 1914 )时期,强调“辩证法”,即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是问题的本质。在《哲学笔记》中列宁提出了“逻辑、辩证法、认识论三者一致”的著名论断,分析了辩证法的“三要素”:从事物的关系和发展观察事物——这是辩证法的基础;事物本身中的矛盾性——这是辩证法的核心;分析与综合的结合——这是辩证法的精髓。从列宁Ⅰ到列宁Ⅱ的这一变化是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发展的思想源头,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把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彻底本体论化和教条主义化的是斯大林。他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938 )即《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四章二节中指出,辩证法只是方法,唯物主义才是理论。这样一来,斯大林就把唯物主义本体论化,割裂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联系,把认识论等同于反映论,开创了正统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河,并借助其崇高的威望和强硬的铁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上升至国家哲学,最终使苏联哲学走向了教条化、单一化、意识形态化的道路。苏联哲学(即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观形而上学基础。这就是一个“直接”和三个“绝对”:直接过渡论,即小生产向大经济、私有制向公有制直接过渡;绝对精确论,即社会历史科学像生物学一样精密;绝对适合论,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绝对斗争论,即阶级斗争不断尖锐化。今天看来,斯大林“工业化形而上学的唯物论”和列宁“新经济政策历史的辩证法”相比,无论是在哲学理论水平方面,还是在哲学应用效果方面,都大大退步了。 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终能成为国家哲学,斯大林只是始作俑者,难以计数的苏联哲学工作者创作的同样难以计数的哲学作品最终完成了这一“勋业”。“在苏维埃政权年代里,整个国家变成一所巨大的大学,不仅在广大的高等学校系统内,而且在全国的无数小组、讲习班、专修班内,以及工厂、科研所、实验室内——在全国的城市和乡村都在研究,而且今天仍在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当代最先进的哲学。……国内出版的哲学和社会学书籍数量的增多,毕竟是哲学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以及精通哲学的干部增加的指标之一。” 而拉动苏联哲学这一“三套车”的就是米丁( М.Б.Митин,1901-1987 )、尤金( П.Ф.Юдин,1899-1968 )和康斯坦丁诺夫( Ф.В.Константинов,1901-1991 )三大院士。不无巧合的是,他们三位都毕业于斯大林“宠幸”的苏联红色教授学院哲学系,借助宣传和颂扬斯大林的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米丁当上了《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和《哲学问题》杂志的主编,尤金当上了红色教授学院的院长和苏联科学院哲学所的所长,而康斯坦丁诺夫更是官至苏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1929 年,米丁和尤金等联名在《真理报》上发表题为《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新任务》一文,在批判以德波林为首的学院派哲学中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和政治地位;而康斯坦丁诺夫更善于领导和组织苏联学术界集体编写大部头著作,比如《历史唯物主义》( 1954 )和《马克思哲学的基础》( 1962 )。米丁等人的工作就是“在每次批判运动中,根据官方确定的攻击目标,罗织罪状,按照主流意识形态的教条,到经典著作中寻章摘句,给科学理论贴上唯心主义、唯我主义、唯灵主义、信仰主义、实证主义、世界主义、形而上学等种种标签。”为了讨好斯大林,他充当了李森科“伪科学”的吹鼓手,吹捧李森科的学说不仅符合达尔文主义,而且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而把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贬斥为“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所以,像米丁这类既不熟悉本学科历史,也不熟悉国外文献,只会跟着主子的眼色挥舞意识形态大棒乱打一气的伪哲学家们,“是苏联极权主义体制下孽生出来的哲学怪胎,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进行政治投机的理论掮客” 。他们不仅玷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最终葬送了苏联哲学。 因此,苏联哲学是有特定含义的。俄苏哲学资深专家贾泽林教授指出:所谓“苏联哲学”,实际上指的是苏联时期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统治地位)”的那种哲学,即所谓的“官方哲学”或“主流哲学”。它只是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即“苏联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独特性表现在以下 5 个方面:( 1 )苏联哲学是与政权和国家共存亡的哲学;( 2 )苏联哲学是有始有终的哲学;( 3 )苏联哲学是政治化很彻底的哲学,是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 4 )苏联哲学是一种违背自己本性的哲学;( 5 )所谓“苏联哲学”和“苏联哲学界”是“统一”的是一种假象,事实是自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哲学界就出现了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的形形色色的哲学思潮和流派。 这些哲学流派和思潮在 60-80 年代汇成了一场“新哲学运动”,以“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代表的新哲学运动不仅保存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火种,不致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随苏联的解体而消亡,而且延续了俄国哲学的文脉,为宗教哲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文化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日后在俄罗斯的复兴奠定基础。 相对于“主流”的 正统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绝对是“非主流”的,从它诞生那天起就遭到官方舆论的严厉批评。苏共中央机关刊物《共产党人》 1970 年第 3 期就以编辑部名义发文指出:“把哲学对象归结为逻辑和认识论,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存在的辩证法,是非辩证的态度,哲学研究的不良倾向。”矛头直指“新哲学运动”的三套马车—— 伊里因科夫( Э.В.Ильенков,1924-1979 )、科普宁( П.B.Копнин,1922-1971 )和 凯德洛夫( Б.М.Кедров,1903-1985 )。伊里因科夫是最彻底的认识论主义者,认为“哲学就是关于思维的科学。”他特别重视列宁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一致的思想,在他的代表作《马克思 资本论 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法》( 1960 )中伊里因科夫指出:辩证法是关于在人的思维中反映外部世界的过程的科学,是变现实为思想和变思想为现实的科学,是人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他的观点遭到了“本体论派”的激烈批评,鲁特凯维奇( М.H.Руткевич,1917-2009 ) 认为这是“企图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对象归结为认识规律和思维规律”,是“复活”苏联“学术出版物上曾经批评过的‘认识论主义’”。在指责伊里因科夫提倡“抽象的认识论主义”和抹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意义的哲学家当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鼎鼎大名的 Л.Ф. 伊利切夫 。科普宁和凯德洛夫等人则力挺认识论主义。科普宁在《科学的逻辑基础》( 1968 )和《作为逻辑和认识论的辩证法》( 1973 )等著作中指出:人是理解自然的钥匙,自然以外的人和人以外的自然都不是世界观的对象,客观规律正在成为人的认识和实践的普遍原则。他坚决反对离开人的认识去谈客观规律,认为哲学不能同存在发生关系,实证科学同现实事物和过程打交道,而哲学面对的是人的认识成果——知识、概念和理论。凯德洛夫在《辩证法的叙述方法》( 1983 )中再次强调: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整个世界”,哲学是世界观,主要内容是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辩证法不是关于存在所有规律的科学,而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最普遍规律的科学。发生在上世纪 60-80 年代的这场论战,尽管并未最终动摇本体论主义的官方哲学根基,但是给教条主义以沉重打击,导致了苏联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认识论转向。当代俄罗斯学者叶拉赫金( А.В.Ерахтин )在《哲学的对象和科学地位》一文中回忆说:“在苏联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认识论范式长期占主流地位,凯德洛夫、科普宁、伊里因科夫和其他著名哲学家证明,研究作为自在的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外在世界的只是具体科学,马克思主义不研究那样的存在,不是本体论的问题,而只研究认识、逻辑、方法论的理论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换言之,他们否认本体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部门的存在。” 苏联哲学在 20 世纪 60-80 年代出现的非正统思潮和学派,是一场先导性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其间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本性的反思,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也涉及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如果我们把苏联的这场新哲学运动和同样发生在上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相比较,就会发现更多的问题。正如孙慕天教授指出的,由于缺乏政权的支持、局限于抽象理论思辨和远离人民群众这三个原因,苏联时期的新哲学运动是一场流产的哲学改革。 1991 年苏联解体、苏共失去执政地位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一落千丈,由从前的官方、正统和主流地位滑落至社会意识形态的边缘,甚至成为俄罗斯民众指责和谩骂的对象,而且这种情况至今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但进入 21 世纪以来,当代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一些坚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者,开始出版具有学术性和创新性的大部头专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当代意义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当代俄罗斯资本主义发展现实进行了深刻批判。拉动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套车”是 奥伊则尔曼 ( Т.И.Ойзерман,1914- ) 、 梅茹耶夫( В . М . Межуев ,1933- )和布兹加林 ( А.B.Бузгалин,1954- )。尽管这三位哲学家各自相差 20 岁,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 奥伊则尔曼主要成长在列宁—斯大林时代; 梅茹耶夫主要成长在斯大林时代; 布兹加林主要成长在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代 ),但他们全部进入了后苏联时代,至今仍旧健在并且笔耕不辍。特别是横跨沙皇俄国—苏联—俄罗斯三个历史时期的苏联(俄罗斯)科学院的百岁院士、欧洲哲学史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奥伊则尔曼,在 80 岁高龄以后摒弃过去观点,另起炉灶,开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新反思和研究,成为“反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进入 21 世纪,奥伊则尔曼先后推出了两本大部头著作——《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主义》( 2003 )和《为修正主义正名》( 2005 )。这两部著作堪称“姊妹篇”,前一部主要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和乌托邦主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后一部对长期遭到官方马克思主义批判和拒绝的、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 Pевизионизм )进行辩护或正名,强调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仍具有一定调节能力的观点应当得到重视和承认。在奥伊则尔曼看来,“马克思主义中的科学成分和乌托邦成分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它们的对立是相对的。它们在相互制约着,离开这种制约它们就根本不能存在。马克思主义的不足和长处,就在科学成分和乌托邦成分的统一之中,在它们的相互渗透之中。” 这是奥伊则尔曼对马克思主义的总看法。奥伊则尔曼关于“马克思主义含有乌托邦主义因素”和“还伯恩施坦主义(修正主义)以历史的公正”这两个总观点在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他的上述思想遭到了以 Р.И. 科索拉波夫、 Д.В. 肇哈泽等人为代表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的严厉批评,指责奥伊则尔曼作为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不仅在学术观点上,而且在学术道德和操守上都存在严重问题,把他说成是见风使舵、随行就市的势利小人。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对奥伊则尔曼持同情和支持的态度,认为他的研究总体上仍属于严肃的学术探索,依然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之上,对马克思思想的不足所作的批判和补救。 事实上,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主义的关系,梅茹耶夫也持和奥伊则尔曼相同或相似的观点:“毫无疑问,马克思的学说中有乌托邦的成分(正如与他同时代的一切其他思想派别中有乌托邦成分一样)。当马克思不仅想解释现实,而且想改变和改造现实时,他是乌托邦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是一回事,号召用暴力消灭资本主义是另一回事。批判是与科学性完全一致的,想要用暴力改变历史的进程,则在任何时候都是乌托邦。” 因此,梅茹耶夫得出结论,只有回归马克思、尊重马克思,才会使我们以一种马克思理应享有的严肃性来对待马克思。把马克思的名字不仅从苏联时期对他的虚假美化和吹捧中解放出来,而且从当前对他的不遗余力的诽谤和诋毁中解放出来。梅茹耶夫对马克思的兴趣并不在文本或者思想史方面,这是由他多年从事文化哲学( Философия культуры )研究所决定的。“我之所以对马克思感兴趣,首先是因为他是现代社会(或者文明)的批判者,从文化的立场对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 把马克思的学说阐释为一种历史理论,强调马克思是一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学家,这是梅茹耶夫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对马克思进行的评价,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创新。在《反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 2007 )这本文集中,梅茹耶夫收入的第一篇论文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布尔什维克主义》,副标题是“论苏联马克思主义问题”。他对马克思主义是否构成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梅茹耶夫认为,苏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但它与马克思本人的观点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起源不应当从马克思主义当中去找,即使没有马克思主义俄国也会产生布尔什维克主义运动;布尔什维克主义不是非民主国家的原因,而是非民主国家的结果,其产生根源是俄国复杂的社会历史与落后的社会现实。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所经历的、最终转变为很多人所敌视的官方意识形态的命运,事实上,并不应该由马克思学说的内在缺陷和错误做出解释,尽管在马克思的学说中是存在着缺点和错误的,他的缺点和错误,恰恰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利用了这一学说。” 因此,马克思主义并不构成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根源,而布尔什维克非要这么做,结果葬送了这一学说的生命力。 如今 , 伊里因科夫的衣钵被以莫斯科大学经济系布兹加林教授为代表的 “ 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后苏联学派 ” ( Постсоветская школа критического марксизма )所 传承 , 这一学派是一个具有人道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左翼组织 , 布兹加林本人曾担任过苏共二十八大 ( 1990 ) 选举的中央委员。这一学派目前有 20 多位著名学者,比如巴伽图利亚( Г.Багатурия )、布拉夫卡( Л.Булавка )、卡冈诺夫( А.Колганов )、 纳乌门科( Л.Науменко )、斯拉文( Б.Славин )、斯莫林( О.Смолин )和潘京( И.Пантин )等,他们大都工作 在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和其他科学中心。该学派出版了《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1998 )、《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继续讨论》( 2001 )、《社会主义- 21 世纪: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后苏联学派的 14 篇论文》( 2009 )、《马克思主义: 21 世纪的抉择(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后苏联学派的辩论)》( 2009 )、《今天谁在创造历史?全球主义还是俄罗斯》( 2010 )、《危机:未来的选择》( 2010 )等几十部著作,在《哲学问题》、《经济哲学》、《抉择》等杂志上并发表了上百篇论文。和梅茹耶夫一样,布兹加林也在强调恢复马克思学说的精神实质,即在人道主义历史哲学( Гуманистическая философия истории ) 的基础上,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象。但布兹加林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之间仍然存在着重大区别,这就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的异化世界,而且要批判俄罗斯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不仅要批判全球资本霸权对世界的统治,而且要批判苏联社会,特别是斯大林统治时期的苏联社会。因为苏联社会同样被视为一个异化的、与人的价值和尊严相悖的社会,一个极权主义盛行的刚性社会。布兹加林和 卡冈诺夫合著的《全球资本》( 2004 )和《俄罗斯的后苏联马克思主义——对 21 世纪挑战的回答》( 2005 )也是一个姊妹篇,他们指出: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要瞄准这一理论的新视野,回答新世纪的新挑战——信息社会的萌芽、全球化的滥觞和反帝国主义的兴起。他们认为,后苏联马克思主义这一正在形成的学派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批判地继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和 20 世纪下半叶国内外人道主义思潮的遗产;第二,批判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斯大林主义的教条,发展和修正过去几十年经验基础上的一系列提纲;第三,与其他哲学派别展开对话,首先是(但不限于)存在主义等人文主义流派和经典制度经济学派等;第四,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以公共生活本身为基础的、全球性质变时代的现代(这个‘现代’是广义的、始于 20 世纪的)现实上,上述变化不仅为后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而且为后经济社会(自由王国)的产生创造了前提。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这一学派称之为‘后工业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第五,辩证地对待‘现实社会主义’的经验,它是极端专制—官僚制度特征的矛盾集合体。一方面,它具有社会主义关系的进步萌芽,另一方面,这一态度也使我们能够完整地、系统辩证地、在历史发展的语境中去研究现代经济生活。” 而这一学派的任务就在于,在对全部异化世界的批判过程中,实现向新社会,即人类的自由王国的过渡和转变。可见,布兹加林的观点反映了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一些学者的态度,一方面,尊重并坚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的当代复兴持谨慎的态度。 如果我们把俄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定为 1917 年“十月革命”(之前的,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只能算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这一理论和学科已经在那块广袤大地上生存繁衍了将近 100 年。在苏联时期,曾经有过好的“三套车”,也有过坏的“三套车”(当然不只是 3 个人,应该有更多人)。正如孙慕天教授指出的:“像米丁这样的伪学者所留下的只能是一堆文化垃圾,而凯德洛夫的遗产却是哲学史上高高耸立的丰碑。” 套用这句话来评价今日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像某些标榜俄罗斯“公知”的伪学者(这样的人不胜枚举)一样对马克思主义的诋毁和谩骂,给俄罗斯民众留下的只能是“三观”颠覆和信仰真空,而布兹加林等对伊里因科夫“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却给饱受“戾换式”思维方式困扰的俄罗斯知识界以某种启迪。 正如列克托尔斯基( В.А.Лекторский ) 院士所说:“ 90 年代初出现了全新的局势,以至于使得很多哲学家想要从零开始研究文化和哲学。而完全从零开始是不可能的,因为正如我们很快就明白过来,缺乏传统任何创造性的事业都不可行。” 问题倒是我们中国学者如何对待俄苏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坏的做法就是当初我们跟着米丁、尤金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现在我们又要跟着俄罗斯那些“公知”们谩骂、诋毁和抛弃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也是俄苏哲学史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 Ф.В. 康斯坦丁诺夫:《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的完整的学说》,《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第 217-218 页。 孙慕天:《跋涉的理性》,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第 247 页。 贾泽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俄罗斯哲学》,商务印书馆, 2008 年,第 30-35 页。 贾泽林:《一位引人注目的苏联哲学家—— Э. 伊里因科夫》,《国外社会科学》 1982 年第 6 期,第 66 页。 Ерахтин А.В., “Предмет и научный статус философии”. Философия и обществo .2009(1) ,c.35-36. Ойзерман Т.И., Марксизм и утопизм . М.: Прогресс-Традиция, 2003,c.28. Межуев В.М., “Был ли Маркс утопистом?” Карл Маркс и современная философия. М.:ИФРАН, 1999,c.72. Межуев В.М. , Маркс против марксизма. М.: Культурная Революция, 2007, c.5. Межуев В.М., Маркс против марксизма. М.: Культурная Революция, 2007, c.17. Бузгалин А.В.,Колганов А.И., Постсоветский марксизм в России: ответы на вызовы XXI века. М.: Едиториал УРСС, 2005,c.2-4. 孙慕天:《跋涉的理性》,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第 249 页。 В.А. 列克托尔斯基: 《纪念 〈哲学问题〉创刊 60 周年》 , 王艳卿译 , 《俄罗斯文艺》 2008 年第 3 期 , 第 69 页。
个人分类: 见仁见智|2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的科学精神
热度 34 wb19901025 2015-7-12 19:39
闲来无事,读了几本名人著作,包括P.布尔迪厄、卡尔.马克思、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马丁.戴维斯、戈登.凯恩等。 恰好最近要写一篇关于科学精神方面的文章,正愁找不到切入点。看到此新闻后立马感觉受到了鼓舞,为了赶上新闻的实效性,于是便查文献、搜资料等等,遂成此文。 中国人的传统科学精神之数学的没落 数学作为社会与人类文明这个巨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语言,它的兴盛于衰微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于是很有必要对此进行论述。要回答这个难解之谜不仅要考虑数学子系统本身的特点及运行方式,更要考虑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此外还要考查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于相互影响。 数学的素质和数学在某文明中的地位会影响该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从泰勒斯到毕达哥拉斯,再到柏拉图,都充分意识到了数学的作用。古希腊的数学有如下特点:数学具有独立的地位,它是大众的、理论的、逻辑的、严格的、具有美学标准。 数学问题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现实问题的抽象,主要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来的,由于解决这类问题的迫切需要,会使大量的数学家同时从不同的途径攻克它。而这些问题是解决往往向数学界引入新的概念和新的方法,由此构建起新的数学体系,开辟新的数学领域。数学发展的一些重要变革,例如微积分的创立,常微分方程以及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理论提出都采用这种途径,这个过程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天文学的迫切要求促使了中国和巴比伦数学的发展。 第二类问题则是数学家们创造的,其中有些问题虽然也具有具体问题的原型,但是数学家的兴趣显然不在于作为原型的实际问题的需要,而是数学问题本身的数学结构,是攻克难题的兴趣和欲望。例如柯尼斯堡七桥问题、四色问题,还有许多问题根本没有什么具体的模型,例如希尔伯特在1900年提出的23个问题。 数学作为文化的子系统与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的发展以来于社会的发展所提的新问题,而数学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部分著作主要是由一些问题和解法构成。例如,中国算学的经典著作《九章算术》包括264个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是对于与此有关的数学理论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不但整理了解题的方法系统,而且创立了足够多的新解法,阐述了一些解法的原理,甚至是极为重要的思想,但是也没有形成欧几里得几何那样的数学范式。 至于其它的著作如《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邱建算经》,包括《缀术》这样的数学著作都更像是一本数学问题集。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数学重实践的传统。在中国文化模式当中,数学是一种“术”,一种济世之术,而在西方,数学是一门“学”,是成体系的学问。 中国数学家致力于解方程而发展起来的极为重要的数学理论都没有形成公理化的结构,就是说还不注重概念的严格定义,没有求证的传统,也没有理论体系完备性的概念。 华裔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先生1997年6月在北京清华大学等高等研究中心开幕式上有严格演讲,他说:“我们要谈中国数学的未来,先看一下我们的过去,现在中国人习惯上讲自己很了不起,事实上,中国古代数学主要贡献在计算及实用化方面,我们算圆周率算的位数很高,但是对数学理论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讲究,基本上抗拒几何学的逻辑结构和发现抽象代数。在我看来,它们在中国从来没有生过根,我们对传统的科学有不合理的热爱,结构不能接受新的观念,也不能对应用数学做出贡献。” 一 、 公理化的缺失 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可以说公理化思想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深刻源泉。 在古希腊诞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公理化思想不无关系,最初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只有跑步一项比赛,参加比赛者不分种族和社会地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人们平等竞争,民主评定,谁先到达终点,雕刻家就用大理石塑造其健美的雄姿,诗人作家描写其技巧和勇敢的伟绩。这就是公理化思想在运动场上的体现,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之所在。 公理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就是社会的法制化,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理化思想在技术领域的体现就是专利法的实行,社会保护发明者的利益,有偿推广发明者的成果,向全社会公开。 祖冲之的数学著作《缀术》的失传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唐朝科举制度分科取士,其中以“明算科”规定《算经十术》之一的《缀术》做教科书,学习四年,这就足以见它在当时受重视的程度和其内容的博大精深。但是这门课程后来被腐败的官僚取消,因为许多官员不懂《缀术》,设立这门课程有损他们的威信。更有甚者,《缀术》被进一步污蔑为妖术,实行查禁,以致最后失传。为此,至今人们不能明确祖冲之圆周率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可以设想,如果在一个公理化思想普及的社会,专权者能如此恣意横行吗? 为何西方世界从15世纪以后科技大大超越中国?因为他们普及公理化思想,把教育建立在公理化思想的基础上。公理化思想可保证社会平等的竞争,保证科学技术连续发展,不会失传,保证每一代研究者都能站在科学的最前沿进行再创造,保证后人一定超过前人,今人一定超越古人。中国科技知识的祖传方法,基本属于个体的智力劳动,而公理化的研究方法是社会性的劳动,个人的力量怎能会超过全社会的智力呢?因此,15世纪西方在普及公理化思想后胜过中国就成必然的了。 二 、 功利化的泛滥 康熙年间的一位传教士巴多明提出了中国科学落后的问题,他的看法是:首先,凡是想一试身手的人得不到任何报酬。从历史上看来,数学家的失误受到重罚,无人见到他们的勤劳受到奖赏,他们观察天象,免不了受冻挨饿……钦天监正假如是一位饱学之士,热爱科学,努力完成科研;如果有意精益求精,或超过别人,加紧观察或改良操作方法,在监内同僚之中就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大家是要坚持按部就班的,这势必成为一种阻力,以使北京观象台无人再使用望远镜去观察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也不用座钟去计算精确的时刻,皇宫内原来配备得很好,仪器都出自欧洲的能工巧匠之手(指耶稣会士汤若望等人),但有人大反特反这些发明,他们抱残守缺、墨守陈规、只顾私利…这就是在我前面论述的,祖先遗传给我们的那些基因在作祟了。 巴多明认为:“使科学停滞不前的第二个原因,就是里里外外没有刺激与竞争,假如中国邻邦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它研究科学,它的学者足以揭露中国人在天文学中的错误,中国人也许可以大梦初醒,皇帝变得谨慎,追求进步;据我所知,中国只想去抑制这个王国,使之静默无言;勉强它恭恭敬敬地接受中国的正朔;人们可以看见中国人不止一次为了黄历而战。”其实,在这里巴多明批判的就是中国当时初步的闭关锁国政策。 “ 内部无竞争,连轻描淡写的竞争都没有。研究学问绝不是走向荣华富贵之路,走向高官厚禄的康庄大道,而这些文人学士一旦考取功名,便可以青云直上,安享尊荣,随之而来,炙手可热,有意做官的人,官位有的是,可以被看做地方官,他们的家庭就可以免掉各种徭役赋税,他们可以享受许多特权。” 从这些批判中我们可以看出,巴多明对当时中国科学现状的批评还是很有见地的,并且好多现在仍然适用。 他认为要从长远打算,必须重视知识分子,改革教育体制,奖励有成果之人,建立稳固基金,解决数学家落魄穷困之扰。这些话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知道1998年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在接受杰克逊(Allyn Jackson)采访时还说:“我想在中国,数学进步的主要障碍是工资太低。”当然现在看来以上情况是有所改善,但是如今学术界的经费不是不够就是滥用。 三 、 重实用轻理论 德国科学家莱布尼兹曾对中国的科学状况产生过很大的兴趣,他通过与耶稣会士闵明我、白晋的会面通信中,对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中国近事》(Novissima Sinica,1697)一书中,莱布尼兹曾认为中国的手工艺技术和欧洲的不相上下,而在思辨科学方面要略胜欧洲一筹,但在实践哲学方面,即在生活与伦理、治国方面,中国远远要比欧洲进步。同时这位科学家还对中国的数学状况做了评论:“看来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实际经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 在莱布尼兹看来,“研究数学不应看做是工匠是事情,而应作为哲学家的事物。”而“中国人尽管几千年来发展着自己的学问,并奇迹般地用于实际应用,他们的学者可以得到很高的奖赏,然而他们在科学方面并没有达到很高的造诣。简单的原因是他们缺少欧洲人的慧眼之一,即数学。”也就是说,莱布尼兹认为中国科学落后于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中国人对数学的研究只注意与实际应用,而缺乏证明,妨碍了对其它科学的深入研究。 丘成桐先生指出:“我很少见到中国数学家提出有意义的猜想,数学的一般理论需要大量的现象学研究……当我们发展一个一般理论时,我们不是为了服务于其它科学,而是基于它自身的美达到和谐统一的愿望。” 近年来大家已经理解到经济发展的一大部分是来自先前科学研究投资的报偿。有些人会认为科研成果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个说法并没错,但并不完整。对科学知识的想象和理解自然万物的向往,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投身科学与工程研究。在他们学成之后所从事的工作,并不一定是一开始吸引他们的领域;这些受了教育的人,常常在研发工业产品或者信息产品上做出贡献。科学带来的知识丰富了人类文化并改变了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基础科学研究对年轻人带来的影响冲击,或许是社会应该慷慨支持基础研究的两项最重要原因。 除了这些好处之外,基础研究往往还具有另一种周边效应报答社会的办法。希格斯玻色子、超伴子、暗物质等研究成果,不太可能导致欧经济民生的产品问世。不过由于这些研究走在科技发展的尖端,科学家必须发展新的工具或技术,这些技术总是会导致工业革新,一个显著的例子便是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为了使LEP对撞机的国际合作者都能获得资料,所发展出来的全球网际网络(WWW),李克特(Burton Richter)常说,如果当初他们命为HEP(指高能物理)而非WWW,或向每个使用者收取一分钱,粒子物理的经费就不再是问题了。 加速器是另一个例子。当初发明加速器是为了探测原子核与质子等粒子物理的研究,现在加速器用来研究物质,提供更为坚固安全的材料,或是探测病毒结构等等。 再举一个例子:例如对抽象逻辑观念的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语言到莱布尼兹,到布尔把逻辑变为代数,到弗雷格的突破,到康托尔的集合论,到希尔伯特的计划,到哥德尔的不相容性原理,再到图灵构想通用计算机再到第一批通用计算机的成果研制再到你现在坐在电脑前或者用手机看这篇文章。这都源于那些看似毫无用处的抽象逻辑语言的研究。 可见那些看似无用的理论往往能带来重大的实用性突破,因此投资基础科学的研究还是非常重要的。 四 、 崇拜祖先、缺乏胆识 在观察中国科学发展状况的诸多欧洲人中,伏尔泰是最重要的一位,有人曾风趣地称:“当他用中国的茶碗喝着阿拉伯的咖啡时,他感觉他的历史视野扩大了。”他认为中国科学与艺术落后的原因表现在道德、教育、语言等方面,在《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伏尔泰认为:对祖先的崇拜导致中国人缺乏胆识;并把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与欧洲人对亚里士多德的崇拜结合起来。在《风俗论》中,伏尔泰写到:“试问中国人为什么这样落后、这样停滞不前?为什么天文学在他们那里古已有之却固步自封,这些人好像天生如此,和我们的性格不同,他们只想发明机器,有利民生,一劳永逸,不愿越雷池一步。 很多艺术、科学源远流长、连绵不断,而进步是这样少,也许有两个原因:其一即是这个民族敬祖先敬的出奇,在他们眼里凡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都是圆满无缺的;其二就是语言的性质,语言作为一切知识之本。”他认为中国语言是所有认识的首要原则,因此把科学落后于语言相联系,并把中国汉字的规范化以及字母化看做是促进科学进步的一个条件。 当然在《路易十四时代》中的那句“对祖先的崇拜导致中国人缺乏胆识”我并不认同,因为根据我前文关于环境造就性格的论述,我认为应该是“正因为缺乏胆识才导致对祖先的疯狂崇拜。” 五、其他学者的观点 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奎奈(F.Quesnay,1694—1774)认为造成中国缺乏抽象思考及逻辑观念的原因是中国传统的实用性,“虽然中国人很好学,且很容易在所有学问上成功,但他们在思辨上很少进步,因为他们重视实利,所以他们在天文、地理、自然哲学、物理学及很多实用学科上有很好的构想,他们的研究倾向于科学、文法、伦理、历史、法律、政治等看起来有益于指导人类行为及增进社会福利的学问。”这与莱布尼兹的看法相一致。 1741 年和1742年,休谟(David Hume,1711—1776)出版了他的《论文集》。此书收集了近50篇论文,其中有不少谈到了中国。他把中国科学与文化同贸易联系起来,他认为没有什么能比若干邻近而独立的国家通过贸易和政策联合在一起而更有利于提高教养和学问了。中国恰恰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的缺陷,从而使原来可能发展出更完美和完备的教育科学,在许多世纪的进程中,收获甚微。从外部来说,其原因在于没有更多的外贸对象,但从内部来说,是由于中国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之下,说一种语言,在一种法律统治下,赞成相同的生活方式;对权威的宣传和敬畏,造成了勇气的丧失。休谟实际上以自己的见解回答了为什么在那个非凡的帝国,科学只取得了如此缓慢的进展这一问题。 狄德罗曾分析过中国没有出现像欧洲那些天才的原因,主要在于东方精神的束缚,在他看来,东方精神趋于安宁、怠惰,只局限于最切身的利益,对成俗不敢逾越,对新事物缺乏热烈的渴求。而这一切恰恰与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探索精神格格不入。他说:“虽然中国人的历史比我们悠久,但我们却远远走在了他们前面。”狄德罗是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去看待中国的问题,而莱布尼兹是从一个科学家的角度去看待中国科学,是比较求实的态度,这与一些旅行家的偏见是不可等量齐观的。 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努力 纵使参考了大量文献,引用了许多著名学者的见解。但我仍然觉得“环境塑造人”这条原理是正确的,所有的观点其实都是建立在这个原理之上的。虽然我们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社会环境让我们带上了不敢向新事物发起进攻的基因,但人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主体,所有的事情并非一成不变,都只是过程的集合体罢了,只要意识到了,要改变还是来得及的。但愿我们的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精神和前进的步伐之上,而不只是一句喊的无比响亮的口号。 最后,我觉得真正的科学精神不是看到某事物后就凭自己的感觉经验妄下结论,而是脚踏实地、认真考证。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也正是现代人所缺失的一种科学信仰,很多人正在失去耐心。但当我们面对新鲜的事物失去研究的耐心、随意下结论时,灾难也正在向我们靠近。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开始,“石头剪刀布的制胜策略问题”并不是研究人员拿着国家科研经费胡编乱造,也不是胡乱搪塞或者拿三岁小孩子玩的游戏博取眼球,而是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科学依据的学术问题。其实,这是属于博弈论的范畴,看过电影《美丽心灵》的人都知道,约翰.纳什就是凭借博弈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 以前的中国人,重实用轻理论,导致在科学技术上落后西方几百年。现在从石头剪刀布研究起并不是科学精神的沦落胡乱批评,而是一种超越传统的进步值得赞扬。这种耳熟能详的游戏也拉进了科学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把科学变成一种流行文化总比把娱乐节目变成流行文化好的多。 参考资料 《从毕达哥拉斯到怀尔斯》 《逻辑的引擎》 《人的世界语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踪》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 《超对称》
个人分类: 个人心得|9612 次阅读|36 个评论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资料
热度 1 ssglwu 2015-4-29 23:45
吴国林 这是硕士生生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前三讲内容. 第0-2讲资料.zip
个人分类: 硕士生教学资料|3654 次阅读|2 个评论
广西大学研究生公共政治工作理论课建设研讨会侧记
ssglwu 2015-4-28 11:09
吴国林 2015 年 4 月 25 日下午在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507 会议室参加了“广西大学研究生公共政治工作理论课建设研讨会”。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相关领导和学者,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尚智丛秘书长、董春雨副秘书长、崔伟奇副秘书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暨华南理工大学吴国林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了座谈会。 会议主题:博士生公共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硕士生公共课必选题之一《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与研究。 会议由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雷德鹏教授主持,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有关教师介绍广西大学的做法与困惑。然后是尚智丛秘书长、董春雨副秘书长、崔伟奇副秘书长和吴国林教授介绍了所在学校的做法。吴国林教授谈到了按新大纲自己主编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的使用情况。各位专家就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加强考核和科学研究等展开了细致讨论。也有专家提到,有的学校准备实行课程不及格率,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会议气氛热烈,富有成效。 附注: 吴国林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本教材强调什么作为硕士生教材的两点: (1)理论深度;(2)学科前沿。 因为真正专业的教材,都是与时俱进的,就像物理学、生物学等专业学科一样。 1. 2. 3.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2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再考
热度 1 ingzha 2015-4-18 14:31
在“自由社会秩序中的自然神祇与个人原耻” , 我谈到 “ … 自由社会主义崇尚体力劳动、提倡脑力劳动是社会生活和经济收入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的原则,以此可以理解后来的印刷工思想家蒲鲁东如何鄙视没有任何手艺的马克思 ” ,在注解中提及:【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第一次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29 年国际版第 1 部分第 1 卷第 2 分册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rx-engels/40/index.htm )收入亨利希·马克思(父)致卡尔·马克思的一些信件,说明了儿子的性格为人。“这完全证实了我的一个看法,虽然你有某些优良品质,但是你内心是自私的。”( 1835 年 11 月 8 日)“应当承认,你的信使我感到有点惊讶。 / 谈到你附有账单的那封信,我当时就已对你说过,这批账目我摸不着头脑。我能明白的只是:你需要钱, … 这无论如何是叫人纳闷的。亲爱的卡尔,我再说一遍,我乐意把一切都办到,但我是一个多子女的父亲,而你又知道得很清楚,我并不富裕,所以除了你的健康和前途所必需的之外,我不想再多给了。 / 因此,既然你已经略有超支,那就不要再扯这件事了,因为事已至此。但是,我要肯定地告诉你,分给你的数目,是最高额。我相信,比这少一点,也尽够用了。 … 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再多给了,除非我碰到特别好的运气,而这样的运气目前并没有。相反,我的收入正在减少。我说这些话完全不是为了要伤你的心,绝对不是,而是为了一劳永逸地把我这一坚定不移的决定告诉你。” (1836 年 3 月 19 日 ) “难道决斗也与哲学密切有关吗?要知道这是对舆论的迁就,甚至是对它的恐惧。而那是谁的舆论呢?决不总是正经人的,可你还是!!! … 你得设法不让这种爱好,即使不是爱好,也是欲望,在你的心里扎下根。 … 你对我没有履行你自己的诺言——你是记得自己的诺言的 ” (1836 年 5 — 6 月 )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低下人品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危害,需要另一文专论。】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不特别在意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品质问题,因为从理论和政治实践上批判他们的错误和危害更为重要。但是,鉴于国家社会主义利用掌握的国家权力散布的关于马克思的太多神话,有必要再考整理一下。 首先,我们看一些正式的和私下的记录:柏林大学毕业证书 上记载道:“该生在本校期间在遵守纪律方面没有特别的不良行为,经济上应指出的只是曾多次被控欠债。”顺便指出,正如后面还会引用的那样:“耶拿大学比柏林大学级别低,比较容易拿到博士学位,加之又有熟人在那里,因此马克思在缺席的情况下被授予了博士学位。”其实,在德奥的大学,这种博士学位只是一种职业证明,表明此学生经历了某方面的培训,可以从事相关的工作(如助教、记者、编辑、医生等),最多相当于今天的硕士学位 。很少与儿子通讯的马克思母亲 1840 年 5 月在最后的信抱怨道:“你从来不会为你的家族作出我们大家都为你付出的道德牺牲” 。除了四封来自母亲和姐妹的信,马克思保存着 17 封来自父亲的信并终身带着父亲的相片,恩格斯还把这相片放进马克思的棺材 ,可以认为老父是马克思唯一的人生“导师”。特别在经济问题上,让我们看看 亨利希·马克思 是如何对待他的儿子 卡尔 的。 1835年11月8日:“非常遗憾,这完全证实了我的一个看法,虽然你有某些优良品质,但是你内心是自私的。” 1836年2月—3月初:“你这份账单十足是卡尔式的:简直乱七八糟,没有结算。”“在你的支出栏内没有提到你的旅费,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愿你用的不是从别人那里弄来的钱。/随信寄来五十塔勒的现款,借此机会我要特别告诉你,你只应关心你的学习,你的费用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你得放弃你今后的一切妄想。”1836年3月19日:“刚刚收到你的信,应当承认,你的信使我感到有点惊讶。/谈到你附有账单的那封信,我当时就已对你说过,这批账目我摸不着头脑。我能明白的只是:你需要钱,因此我寄给了你五十塔勒,加上你带走的,总共有一百六十塔勒。你离开已有五个月了,直到如今你究竟需要什么都没有说过。这无论如何是叫人纳闷的。亲爱的卡尔,我再说一遍,我乐意把一切都办到,但我是一个多子女的父亲,而你又知道得很清楚,我并不富裕,所以除了你的健康和前途所必需的之外,我不想再多给了。/因此,既然你已经略有超支,那就不要再扯这件事了,因为事已至此。但是,我要肯定地告诉你,分给你的数目,是最高额。我相信,比这少一点,也尽够用了。这里的公证人弥勒先生付出更少的钱,也许能办更多的事。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再多给了,除非我碰到特别好的运气,而这样的运气目前并没有。相反,我的收入正在减少。我说这些话完全不是为了要伤你的心,绝对不是,而是为了一劳永逸地把我这一坚定不移的决定告诉你。”1836年12月28日:“因为你知道,不管我把你的智力估计得有多高,要是没有一颗善良的心,你的智力对我说来就失去任何意义。你自己也承认,你早就使我有理由来怀疑你的自制力。”1838年2月10日:“如果你的良心和你的哲学和睦相处的话,那是一件好事。/当然,只有在一个问题上一切先验的东西是无能为力的,你很聪明地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保持傲慢的缄默是有益的。我指的是可鄙的钱,看来它对一家之长的价值你始终都没有意识到,我却体会得较深。我不否认,有时我责备自己在这个方面给了你太多的自由。现在才是一个学年的第四个月,而你已经拿了二百八十塔勒。今年冬天我还没挣到这么多钱呢。/不过,如果你说,或者以为,我不了解你或者对你有误解,那就错了。两者都不是。…我甚至没有要求你对一个相当含混不清的地方作出解释,尽管它是很成问题的。”老父死前乞求马克思回家见一面,不行;老父死后,马克思还是没有去参加葬礼,因为老父把遗产留给老母了。马克思没有成功从老母那里提前获得他的份额 ,1861年夏天马克思倒是回家见了老母两天,然后很失望地告诉恩格斯:“从我母亲那里没有弄到钱的任何希望” 。但1863年12月2日当老母去世的消息一到,他立即写信给恩格斯:“两小时前接到我母亲去世的电报。命运向我们家要一个人。我自己已经一只脚踏进坟墓了。在现在情况下,我无论如何暂时比老(妇)人更有用点。为了处理遗产问题,我必须去特利尔。…请即刻寄点路费给我,使我能马上启程去特利尔。” 对于采纳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第一个政党 --德国社会民主党 --的创始人之一,1859年7月25日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里也如此嘲讽:“你在李卜克内西 先生那里也博得如此美妙的评语,实在可笑。这些也算是真正的人!这些先生们如此习惯于要我们替他们想到,他们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要求,不仅把一切东西给他们和盘托出,而且要嚼烂嚼碎,不仅把精华,而且把一切细节用最少的分量适口地给他们烹调出来。必须创造奇迹,既不多也不少!这头蠢驴究竟要求什么呢?似乎他从序言的头三行中还弄不明白,继这个第一分册之后,至少还要再出十五个分册,那时他才能做出最后结论。当然,在李卜克内西看来,解决微妙的货币问题等等,纯粹是胡闹,因为对他来说,这些问题根本不存在。但是,起码应当要求这个笨蛋至少注意到可能与他的微小利益有关的各点。不过,这个蠢货能知道什么!” 。马克思致约瑟夫·魏德迈的信(1851年8月2日)如此提到魏德迈将来的同事:“你大概肯定会得到《纽约国家报》编辑的职位。...《国家报》驻伦敦记者是无赖汉和蠢驴载勒尔。” 可以想象: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起码人格尊重呢?总的来说,他们把这些开始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称为die Knoten (英文knot-heads,没有头脑的家伙),因为他们不够灵活领会马克思主义 。 在接受母亲、荷兰的银行家舅舅和朋友 Wolff 的遗产方面,在向拉萨尔、 Kugelmann 等“友人”借钱的关系上,马克思 ( 以及夫人燕妮 ) 所谓的“外交与管理”小骗术甚至也被适用到恩格斯身上。他们的女儿劳拉销毁了他们谈论恩格斯的坏话,但有几封证据留了下来 。 1863 年当恩格斯的女伴 Mary Burns 死去的消息传来时,马克思的回信没讲几句 Mary 而是大讲他自己的难处,惹得恩格斯大为不满:“你自然明白,这次我自己的不幸和你对此冷冰冰的态度,使我完全不可能早些给你回信。我的一切朋友,包括相识的庸人在内,在这种使我极其悲痛的时刻对我表示的同情和友谊,都超出了我的预料。而你却认为这个时刻正是表现你那冷静的思维方式和卓越性的时机,那就听便吧!” 。美国政治家的印象也证实到:“ 马克思的话确实意味深长,清晰而富有逻辑,但我还从未见过其举止如此令人恼火和令人无法忍受的人。对于不同于自己的意见,甚至不会出于尊重而屈尊考虑一下。对任何反驳他的人,他都予以极度的蔑视 ;对每一种他不喜欢的观点,要么辛辣地讽刺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无比的愚昧,要么轻蔑地诽谤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动机不纯。我极为清楚地记得他以一种伤人的傲慢说资产阶级这个词:资产阶级,也就是令人厌恶的精神和道德极端堕落的样板,对每一个胆敢反对他观点的人他都谴责为资产阶级。” 当然,与马克思共事过的社会主义者们最知道他了:“蒲鲁东在他的日记里写到马克思总是歪曲或故意误解他的意思,蒲鲁东更气愤的是马克思的抄袭” 。“我们常常见面,我极为敬佩他的学识、他对无产阶级事业热情而诚挚的奉献,虽然这中间总夹杂着个人的自负;我热切地寻求与他对话,因为这些谈话富有启迪性而且机智,只要这些谈话不是由心胸狭窄的恶意引发的话--但不幸的是,这样的谈话太经常发生了。而我们之间从来没有真正的亲密关系。我们性情不合。他称我是感情脆弱的理想主义者,他是对的。我称他虚荣、奸诈、阴郁,我也是对的。” “马克思先生是犹太人出身。他本人集那个精明种族的所有优点和缺欠。神经过敏,也有些人说是胆怯,为人恶毒、自负、爱争吵,象他的祖上的上帝耶和华那样暴躁和专横、疯狂地报复别人。”“他可以用任何谎言、诽谤对付任何惹他嫉妒或仇恨的人。如果他认为可以帮助提高他的地位、影响和权力的话,他会不择手段去达到的。” McLellan 虽然对马克思参加的相关历史事件(如国际劳工协会、巴黎公社)的评论不一定准确,但他还是指出: “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共产党宣言》包含的几乎所有的思想在以前,尤其是在法国社会主义者中都有过清晰阐述,《共产党宣言》坚定地继承了法国社会主义者传统。巴贝夫关于革命的思想、圣西门的历史时期的划分和对工业的重视、孔西得朗的《宣言》( Manifeste ),所有的这些都给马克思多方面的思想启发。他本人第一个承认他开始使用的阶级的概念,很久以前法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已经使用了。” “ 对马克思收入的认真考察会给人以这样一种强烈印象,即他的困难与其说来自真正的贫穷,倒不如说是希望保住面子,并且不会节用资金。这自然是人们意料之中的,因为马克思未曾管理以前收到的和 60 年代又收到的一笔笔大数目的钱财。” 这本书的长处是对马克思的生活 / 为人研究。 中文读者过去只能从梅林的《马克思传》知道马克思的生平,据介绍:“梅林早年是一位著名的自由派新闻记者,对俾斯麦的帝国政策进行抨击,但是从 1890 年起便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当时他作为《莱比锡人民报》的编辑跟社会民主党( SPD )的左翼发生联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激烈地谴责社会民主党跟政府合作的政策,跟罗萨·卢森堡一道筹建斯巴达克团,并在这个基础上于 1917 年成立独立社会民主党,成为该党的领导成员。 … 梅林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在历史和文学方面。他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史》( 1897 — 1898 ),广泛地考察了 19 世纪德国的社会、政治和思想的发展。他的《马克思传》是第一部全面介绍马克思生平的传记,在该书的引人注目的内容中,包括为拉萨尔和巴枯宁进行客观辩护,不同意马克思对他们的某些批评。” 另一方面,从以下的评价可以看出梅林的性格: “ 梅林是正统马克思分子中最狂热的, ” 他宣布: “ 任何人入党后,就放弃了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力。 ”“ (德国社会民主)党被宣布非法后,他背弃了党 ” ,是一条 “ 变色龙 ” , “ 道德上已经死去 ” 。 最近,有一篇介绍 McLellan 中译本的读后感在网上很多转载,以此也可看到中国对马克思研究的动态 : “近来,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戴维 ・ 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传 (插图本)》在西方畅销不衰。此书1973年初版,1995年三版,可以说是英语世界最权威的马克思生平、思想研究文献,中译本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王珍博士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全书近55万字。… 附录中还有马克思一家七代人的详细家谱,这对于我国读者了解马克思的身世颇有帮助。… 麦克莱伦对马克思的描述是,他的生活是“奢逸”的(一旦他有了钱的话),不善于理财,对生活的安排显得没有条理,房间里杂乱、肮脏,充满烟草味。年轻时马克思酗酒、打斗,因此曾被学校关禁闭;作者甚至认为,因为耶拿大学比柏林大学级别低,比较容易拿到博士学位,加之又有熟人在那里,因此马克思在缺席的情况下被授予了博士学位。马克思不修边幅,外衣的纽扣时常扣错。他性情急躁,对人有时爱发脾气,甚至大发雷霆;不时用命令的言辞说话,对任何反对他的人都很蔑视。…过去,前苏联和中国在翻译外文版的《马克思传》时,都删去了马克思有关私生子的一段。以致老一代革命家只知道马克思与夫人燕妮的纯真爱情,不知道马克思在32岁时曾经瞒着夫人与保姆Helene Demuth私通,导致后者怀孕并于1851年6月生下一个男孩。为了不让马克思家的后院起火,终身未曾正式结婚而拥有情妇的恩格斯,作为马克思最真诚的朋友,假称这是自己的私生子,并且自己长期出资,抱去委托自己公司的一位下属职工抚养。直到恩格斯临终时才把真相告知马克思的幼女。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写到这些,中译本第一次保留了这些内容。译者王珍女士对我说,她在翻译这件佚事时有三天三夜想不通,后来读了弗洛伊德有关性生理性心理学的书,认清了凡人的弱点才想通了。” 包括笔者在内的无数青年都不同程度地被《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著作的崇高道德说教所吸引, 所以对这件很敏感的公案,有必要多费一些笔墨。 李卜克内西在自传中回忆 Helene Demuth道:“27岁。不能说美丽,但长得好看,性格令人愉快。她不缺羡慕者,也能总是找到好的对象。”“ 是主人而马克思夫人是仆人。马克思总是象羔羊一样温顺地服从她的独裁” 。这段描写可以看出马克思家庭里的一男二女关系。马克思致约瑟夫·魏德迈(1851年8月2日):“我正处在非常可悲的境地。要是长此下去,我的妻子就要完了。经常的操心,为日常琐事的奔忙,使她精疲力竭。此外,再加上我的敌人的卑鄙行为;他们甚至从来也不打算在实质问题上攻击我,而是散布一些无法形容的谰言诬蔑我,破坏我的声誉,来为他们自己的无能报仇。维利希、沙佩尔、卢格和其他许多民主派的坏蛋都是专干这一行的。只要有人从大陆来到这里,他们就立即向他劝诱,要他也干这一行。…我的妻子正在生病,她从早到晚为极无乐趣的日常生活操劳,神经系统遭受折磨,当民主派瘟疫的阴沟里的臭气通过愚蠢的造谣者日复一日地传到她那里的时候,她是不会好过的。某些人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冒失常常是简直难以置信的。” 1962 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成员、记者和在阿姆斯特丹的社会历史国际研究所德国部门(那里有很多纳粹期间运来的马克思原始文献)主任 Werner Blumenberg 发表了《卡尔 ·马克思 —图解传记 》 ,力图描写“多半是政治革命家”的马克思其人(恩格斯语) ,包括一封由考茨基的第一任妻子 Louis Freyberger 于 1898 年 9 月 2 日写给贝贝尔的信 ,得到绝大多数学者专家确认其真实性 。 Demuth 在马克思死后又为恩格斯管家,路易斯是 Demuth 的朋友,在 Demuth 死后为恩格斯管家, 她 在信中她详细确认了恩格斯死前承认自己接受 Freddy ( Fredrick ,恩格斯名) 父亲的名分以“把马克思从困难的家庭冲突中解救出来 saved Marx from a difficult domestic conflict ” 。 “我从将军 本人得知 Freddy 是马克思的儿子。图西 也来问我,并要我直接问老人。将军非常吃惊于图西的固执已见。他告诉我,如果有必要,我可以说慌印证他抛弃自己儿子的流言。你应当记得,我早在将军死以前便已告诉了你此事。此外,将军死前数日在给 Samuel Moore 的声明中,再次确认 Freddy 是马克思的儿子。 Moore 到 Orpington 告诉了图西。图西却坚持认为将军在撒谎,因为他自已过去经常承认他是 Freddy 的父亲。摩尔从 Orpington 回来后,再次详细询问恩格斯,老人坚持 Freddy 是马克思的儿子的声明,并告诉摩尔‘图西想要维护她父亲的偶像’。星期天,在恩格斯去世的前一天,他专门为图西在一块板子上亲自写下 。失魂落魄的图西忘记了对我的怨恨,伏在我的肩膀上痛哭。将军许可我们 (Moore 先生、 Ludwig 和我 ) 仅当万一他被指控不公正对待 Freddy 时,才能使用这一信息。将军说他不想让他的名誉被诋毁,尤其是掩盖真相已不再能对任何人有任何益处。他已尽力把马克思从严重的家庭冲突中解救出来。除了我们自已、摩尔先生及马克思的孩子们(我认为劳拉知道事情真相,即使或许她不知道详情)之外,唯一知道马克思有这个儿子的是 Lessner 和 Pfander 。在关于 Freddy 的信公开后, Lessner 对我说,‘当然, Freddy 是图西的兄弟,我们都知道此事,但是我们不知道这孩子在哪儿养大。’ Freddy 看上去象马克思,有真正犹太人的脸和浓密的黑发。只有带偏见的瞎子才会说他象将军。我曾看见过马克思在曼彻斯特给恩格斯的信(那时将军尚未在伦敦生活),但是我相信恩格斯已将该原信销毁,正象许多别的通信的民运一样。这些是我所知道的全部事实。无论是从他母亲或是将军, Freddy 从未发现谁是他真正的父亲。我再次读到你问此问题的信,马克思一直担心离婚的可能性,因为他的妻子疯狂地妒忌。他不爱这孩子,如果他胆敢为孩子做任何事情,那丑闻将太大了。” 马克思夫人燕妮于 1865 年写的自传中也言及:“ 1851 年夏天,发生了一件我不想在这里详述的事件,它增加了我的烦脑。”插图是晚年的马克思和 Freddy Demuth (1851-1929) ,读者可以自行鉴定面相。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David Rjazanov 准备马克思 / 恩格斯全集时又发现新的证据:苏联解体后,在斯大林的秘密警察档案里记录着成年后的 Freddy Demuth 很想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们很清楚恩格斯的死前坦白,他们明知这件事却千方百计隐瞒 。 以上了解了马克思其人后,就很容易理解作为“政治革命家”的马克思在政治事件上的立场和手段。我在“巴黎公社悲剧的意义”一文对马克思 / 恩格斯 / 列宁的无意和有意的误导进行过批判,鉴于巴黎公社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利用价值,有必要再次重复,并略加补充。 【 1871 年 3 月至 5 月的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的里程碑,所有的社会主义流派都在此一显身手,所有后来的社会主义流派都为此滔滔不绝地辩论、误导,都以此指导、修正、影响自己的实践。其中最主要、最有影响的见解是马克思 - 列宁主义流派,特别是在中文世界,马克思 - 列宁主义对巴黎公社的见解是唯一的话语源。可以说,正是在巴黎公社的立场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主义”和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政治理论。 … 马克思的论断,主要是基于丰富的想象力以符合自己的论点,与事实不符, …3 月 18 日,公社还没有诞生,马克思说“巴黎被‘公社万岁!’的雷鸣般的呼声 醒了”是自己的“创作”, … 马克思说教“应该立刻向凡尔赛进军”,批判巴黎民众“由于讲良心而把时机放过了”,又说“第二个错误是中央委员会过早地放弃了自己的权力,而把它交给了公社。这又是出于过分‘诚实的’考虑”,把公社的现实和理想变为一种马基雅维里式的政治计谋,贬低了公社的意义。 … 马克思把巴黎公社想象为自己思想的社会实验室,以他主观设想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模型和将来社会的雏形来歌颂、判断它,但他本人远离欧洲大陆,并没有把握巴黎的实情。 … 不幸的是,马克思的误判被后来的恩格斯放大。 … “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没有毫不犹豫地全部没收(抢劫)银行的资产,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出来的巴黎公社“教训”。但是,巴黎公社不是为了夺取法国的国家政权而成立的,它不可能为了夺取国家权力而发动内战。没收了银行的公社怎么可能向所有法国的城镇呼吁建立自治的联邦呢?公社议员为避免谴责而全体一致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正好说明公社为了捍卫自由、自制的高贵原则不惜牺牲自己。如果每一次城镇或区域革命都以没收(抢劫)银行开始,革命不就成为犯罪的同义词了吗?什么样的人会参加或抵抗这样的革命呢? ... 其实,公社的领导人都知道,在凡尔赛政府和德国的双重军事包围中,没有法国其他城镇、乡村的支持,他们的命运是注定了的,不可能像远离巴黎的马克思和后来的恩格斯、列宁那样异想天开地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巴黎公社的精神具有普世价值,值得各种类型、规模(而不限于争夺国家政权的战争)、意识形态的个人或团体的抵抗运动(从 1921 年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到 1989 年天安门民主运动、西方的各种反战运动等)借鉴,正是因为他们要求的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天赋”社会权利,而不是任何非分的压制、欺骗别人的政治权力。 恩格斯利用巴黎公社为自己的打算开路:“近来,社会民主党的庸人又是一听到无产阶级专政这个词就吓出一身冷汗。好吧,先生们,你们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巴黎公社。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恩格斯在这里为了与社会民主党人论战,提出了马克思没有明确指出的“无产阶级专政”,已经与巴黎公社的实际的社会政策和性质相离甚远。 … 但在恩格斯“无产阶级专政”基础上的列宁,发挥得更偏离巴黎公社的实践。在《国家与革命》 中,列宁抨击到:“ 无政府主义 ( 安那祺主义 ) 者正是企图把巴黎公社宣布为所谓‘自己的’,说它证实了他们的学说,然而他们根本不懂得公社的教训和马克思对这些教训的分析。对于是否需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以及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这两个具体政治问题,无政府主义者连一个比较接近真理的答案都没有提出过。”但巴黎公社的意义不在于“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以及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这两个”俄罗斯政治家列宁最关心的“具体政治问题”,安那祺主义当然没有兴趣为此杜撰出“一个比较接近真理的答案”。 … 他却设定与巴黎公社无关的答案:“ … 俄国无产阶级还是采取了巴黎公社首先运用的斗争方式——国内战争。”这是对千方百计避免内战的巴黎公社的肆意曲解。 … 对作为社会解放雏形的巴黎公社,经历过 1848 年布拉格和 1849 年德莱斯顿市街战的巴枯宁对结局看得很清晰。在普法战争爆发时,巴枯宁就判断普鲁士的胜利会把欧洲的社会革命拉向倒退半个世纪。 1870 年 9 月 28 日,以巴枯宁为首的社会革命家们占领里昂的市政厅,宣告成立法国安全委员会并发布条令,希望别的城市的呼应,共同废除国家,进一步引发德意志境内的革命。类似的起义也发生在马赛、布莱斯特等城镇,但都很快被资产阶级的地方或政府军警镇压下去了,因为法国广大的农村和穿军装的农民士兵们很容易被政府利用。在 4 月 5 日致友人的信中,他写道:“不管任何可能,巴黎都会失陷,但他们不会白白消灭。”但是,“与权威共产主义的说教相反,……巴黎的社会主义者们相信只有通过人们自然发生的、持续不断的大众、组织和协会的运动,才能达成或带来革命的完全实现。”正如安那祺主义者反对马克思、恩格斯用权威的手段控制第一国际一样,任何从事社会公共事业的个人和组织都不应该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与因为内部纠纷被马克思解体的第一国际(即《国际歌》中的“英特纳雄耐尔”)不同,被国家权力镇压的巴黎公社,正是被马克思主义流派嘲笑的“仁慈”、“良心”、“诚实”、“树立一种最高的公理”、“过于宽大”等政治“错误”,才体现了残酷的政治斗争中的永垂不朽的人性。】 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性地抵消普鲁东的影响,把公社的目的和原则据为己有,巴枯宁称为违反 “ 基本逻辑 ” 、 “ 一场真正的戏装的滑稽变种 ” 。 马克思 1881年2月22日在回答荷兰社会主义者Ferdinand Domela Nieuwenhuis 关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劳工政府的问题时,脱离了自己的理论,更象一个现实政治家:“你可能会指出巴黎公社的例子。但除了这只是一个城市在特殊情况下的反叛的事实,公社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但是,如果能够有少量的坚实常识,他们可以与凡尔赛达成有利于整体人民的妥协—这是他们当时唯一能够做到的事” 。既然马克思已经这样说了,恩格斯和列宁还要发明什么“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呢? 除了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最大的实践就是如何分裂并解散国际劳工协会。 这里再次简单引用我的研究。 【关于国际工人协会, …几乎所有的中文文献和引用都持同一论调,来源于为列宁主义政治目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马克思教义(所谓“马克思列宁主义”)。…都宣示出对国际中所有非马克思派、特别是马克思以外的各社会主义潮流的敌视,曲解了国际的精神和基本原则。 …国际的精神和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度的欧文式社会主义(工联主义)和最先进、丰富的欧洲大陆社会主义发祥地法国的蒲鲁东式社会主义(安那祺主义),被后来者正确地称为anarcho-syndicalism安那祺-工联主义,也多少带有对被资产阶级出卖的法国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向往。如恩格斯承认的那样,正是因为“有一个不致把英国工联派,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蒲鲁东派以及德国的拉萨尔派拒之于门外的纲领”。由马克思等9人组成的秘书小组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协会临时章程》,1866年9月在日内瓦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成为《国际工人协会章程》。这虽然不是“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但反映了当时大多数工人愿望、得到各国劳工团体的广泛呼应。…章程的内容(所谓版权)是国际的集体共识,与马克思本人关于国际的运营(主要是领导权争夺)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说教相距甚远。 …国际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样本,欢迎一切认同国际原则的人士加入。国际的诞生改变了他的一切。当然,正如欧文(非常成功的大工厂主)、葛德文(社会幻想家)、圣西门(旧贵族幻想家)、傅立叶(小店主)、蒲鲁东(印刷工)、巴贝夫(平等派密谋家)、布朗基(政治囚徒)、拉萨尔(犹太富有律师)这些出身于各种社会阶层的先进人士对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做出的独特贡献(以及不可避免的缺欠)一样,非工人出身的马克思(和后来的恩格斯)加入劳工运动,只要他们不把自己凌驾于国际之上(所谓工人阶级乃至人类的“导师”),都是令人欢迎的。 …“劳动者在经济上受独占劳动工具(生活源泉)者的支配,是一切奴役形式——所有社会悲惨、精神屈辱和政治依附——的基础;因此,劳工各阶级的经济解放是伟大目标,而作为一种手段的一切政治运动都必须服从于这个伟大目标”。 上述原则非常简明,没有必要用什么黑格尔哲学或李嘉图经济学来复杂解释,因为它们与国际没有什么关联。…而相对无名的马克思以“科学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在国际取代安那祺 -工联主义,除了犹太法律学生马克思的知识和计谋胜过欧文和蒲鲁东的朴素劳工信徒等人为因素外,主要是沾了社会主义的共敌俾斯麦的光:普法战争后,巴黎公社的失败迫使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具有多样性社会主义传统的劳工运动转入低潮或地下,缺少社会主义传统和经验的后进德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舞台开始唱主角。由拉萨尔开创、控制和影响的德国工人运动,从一开始就摆脱不了普鲁士型“国家”的紧箍咒。 …对国际的运作的明确规定,接近于国际的名称,实际上就是 federalism。这个词用在美国、瑞士、加拿大等国家体制,可以译为“联邦制”;用在社团组织或个人,是指保持加入成员原有性质、形式、人事、财务等资源不变的前提下共同缔结同盟条约、义务、合同等,可以译为自治/自由联盟,与今天的欧盟的形式接近,排除了任何个人“掌握”协会、“无产阶级专政”、“民主集中制”乃至“集体领导”的含糊可能。1869年在巴塞尔召开的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实际上是国际最后一次各派代表参加的合法代表大会。代表比利时自由联盟的Eugene Hins提出了得到西班牙、瑞士汝拉联盟和很多法国代表赞同的“劳工评议会labor councils”提案,被大会采纳:“代表大会宣布所有劳工都应该努力在他们的行业建立抵抗协会。一旦一个行业组合成立,就应该通知同一行业的别的组合,这样就可以形成各产业的全国性同盟。这些同盟负责收集所有产业资料、建议要采取的公共措施并确保执行,最终由自由生产者的联盟Federation取代现有的工资制度。代表大会责成总协议会提供对所有国家的行会组合的联盟的支持。”“行业和产业组织的协议会将取代现存的政府,这种劳工代表制将一劳永逸地赶走历史上存在过的政府”。这种取代政府的劳工协议会制度,就是安那祺-工联主义的精髓:要实现完全社会革命,就必须同时消灭财产和权力的垄断。按照这个国际的精神展开的拉丁语系和斯拉夫语系国家的劳工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德国社会民主党议会道路却背弃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如果自由社会主义派(仅仅列出以下的著名代表就够了:吉约姆 James Guilaume, Adhemar Schwitzgubel, Enugene Varlin, Louis Pindy, Cesar De Paepe, Eugene Hins, Hector Denis, Guilaume De Greef, Victor Arnould, R. Farga Pellicer, G. Sentinon, Anselmo Lorenzo)在巴塞尔会议上也不择手段谋求政治权力,可以在巴枯宁本人出席会议、马克思本人没有到会、恩格斯还没有资格出席会议的有利条件下,通过由贝克尔提议的按语系自由联合的方案。那样的话,由马克思控制的伦敦总协议会就会“化为乌有”,而被在欧洲大陆的法语、拉丁(西班牙和意大利)语、斯拉夫语、德语协议会中心所取代,国际的前途就完全不同了。看看马克思在国际内的职称(总协议会委员、德国联络秘书、荷兰临时联络秘书、俄国联络秘书)和后期(1870年10月4日)进入国际的恩格斯的头衔(总协议会委员,西班牙联络秘书、比利时联络秘书、意大利联络秘书),与“马克思领导国际发动了巴黎公社”的神话一样可笑。巴枯宁并不是不懂阴谋权术,但在事关社会主义运动的紧要关头,宁愿“被宰”而不愿宰割国际的同志。“既然国际的组织的目标不是建立新的国家或专制而是激进地消灭每一个主权,国际必须有与国家组织完全不同的性质。国家是何等地对人的兴趣和本性的自然发展的权威、人为、暴力、疏远和敌对,国际的组织就应该同等地是自由、自然,以及在任何方面都符合人的兴趣和天性”。在既存的社会里,博爱是博爱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王牌,但国际正是要以新的的精神和原则建立新的社会,不容许真正的自由社会主义者玩弄任何权力达到自己的目的。正如以人民的名义实行恐怖的雅各宾主义最后变质为一小撮人对大众的专政一样,以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以及人为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名义的专制/独裁不仅不是社会主义(虽然有极个别的倡导者如巴贝夫、布朗基本人是社会主义殉道者),而且是国际劳工运动里的毒瘤。 巴塞尔会议加剧了马克思派的恐惧和除掉巴枯宁的决心。恩格斯 加入国际总协议会后,具体策划、参加并导演了 1871年伦敦代表会议,不仅违背国际的精神,也直接违反了国际的“真理、公正和道德”准则和相关组织条例。汝拉联盟立即发表了Sonvillier的历史记录,抗议伦敦总协议会的傲慢和虚伪。但是,马克思派变本加厉,在1872年的海牙国际代表大会上伪造多数代表的身份、阻碍反对派代表赴会,操纵大会,把自由社会主义(安那祺主义)者巴枯宁和吉约姆开除出国际,同时出卖了国际的废除国家的使命,把国际变成他们的投票机器,去与资产阶级争夺国家政权。真正的国际在海牙会议上被埋葬了。】 马克思 /恩格斯直接分裂西班牙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事实, 我在“第一国际在西班牙创立的公案 --兼论西班牙安那祺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介绍过,值得再次引用。 【“代表大会决定: 1.把米哈伊尔·巴枯宁开除出国际,因为他是同盟的创建者,并且品行不良;2.开除同盟盟员詹姆斯·吉约姆;…我们面对着的是一个戴着最极端的无政府主义的假面具的,目的是要打击那些不接受它的教条和领导的革命者而不是要打击各国现存政府的团体。这个由其一个资产阶级代表大会的少数派建立的团体,混入了工人阶级国际组织的队伍,企图先夺取这个组织的领导权,如果这个计划不能实现,就力图破坏这个组织。这个团体横蛮无礼地用它自己的宗派主义纲领和自己的狭隘思想来偷换我们协会的广泛的纲领和伟大的意向:它在国际各个公开存在的支部内部组织自己的秘密的小支部,这些秘密小支部服从统一的命令,因此往往能通过事先商妥的一致行动来操纵国际的支部;它在自己的报纸上公开攻击一切不愿意屈从它的意志的人;并且,用它自己的原话来说就是,在我们的队伍中挑起了一场公开的战争。这个团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任何手段,不顾任何信义;造谣、诬蔑、恫吓、暗杀——所有这一切同样都是它惯用的伎俩。…意大利议员法奈利…的例子,都表明教皇(本文作者注:指巴枯宁)在这方面是多么富有谅解精神……他所指的国家,包括任何政权,不管是革命的政权还是反动的政权。” …马恩污蔑同盟为“资产阶级代表”、强调法奈利Giuseppe Fanelli短暂的“意大利议员”身份,大概是他们自己、特别是恩格斯的“跨国资本家”身份在作崇。其实,正如社会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吸引了包括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样,社会主义的主要领袖人物都不是无产阶级出身,正好说明了社会主义的广泛价值和意义,而社会主义的进一步成功需要包容而不是排斥非劳工阶级。 …而西班牙的社会主义新信徒,正如Rafael Farge Pellicer 1869年8月1日给巴枯宁的信所示:“下一个周日的会议上,我将告诉国际巴塞罗那支部的朋友们你的信和希望,让更加民主和激进的社会主义者加入同盟。至于我自己,我完全接受你送给我的小册子上的每一句话。”马恩此文也确认道:“像通常一样同时也是国际的代表的那些同盟代表,在伊比利安半岛上最后成立了自己的秘密团体组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同盟的纲领和国际的纲领是一样的,这个秘密组织到处都存在,加入这个组织似乎是一种义务,同盟努力使国际进一步发展而不是使国际从属于自己,所以他们大多数人决定,应当让联合会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同盟的亲信组织。”那么,又何必指责“这个协会容忍有一个由资产者组成的秘密团体在自己内部存在并服从它的领导”呢? 与从来没有失去过自由的马恩不同,巴枯宁从自身的俄国牢狱 /逃亡经历,体会到共济会等宗教秘密组织对革命的价值。实际上,任何真正的革命,特别在初期阶段,都不同程度地与秘密社会相关。巴枯宁意识到“有必要在构成生活本身和革命的全部毅力的人民的无政府状态中使革命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有某种机关作为自己的体现。这种机关应当是秘密的、世界性的国际兄弟联盟。…这个联盟的出发点是这样一种信念,即革命永远是既不能由个人也不能由秘密团体来进行。革命由事物的力量、事变和事实的进程所引起,它好像是自然而然地进行的。革命都是在人民群众本能意识的深处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然后才爆发出来的……组织得很好的秘密团体所能做的一切,首先就是在群众中传播与群众的本能相一致的思想,以帮助革命的诞生,并且组织——不是组织革命的军队,革命的军队始终应当是人民〈炮灰〉——革命的总参谋部,由忠诚的、坚毅的、聪明的,主要地是真诚的,而不是沽名钓誉的人,由有能力作为革命思想〈由他们垄断了的〉和人民本能之间的中介的人民之友组成”。当然,具体在实践上,任何秘密组织都不免带有告密、出卖等恶迹,巴枯宁也不免被人指责,但西班牙的社会主义者们面临政府的屡次镇压,被迫转入地下,比没有经历过镇压的马恩等人知道如何在秘密斗争中保持革命的原则。 实际上,正如Casas所说:“巴枯宁和他的朋友们所属的日内瓦同盟不是一个有正式决议和规定要求各国成员遵守的国际组织。它不是一个强制和权威的团体,不可能如此,因为它不是一个正式的组织。同盟试图在不同的国家的活跃和有干劲的成员中建立一种联系,得以在各国根据当地的情况和革命运动转换社会秩序。西班牙的民主同盟完全由当地的情况促发,独立行动。巴枯宁与朋友们的各种信件(当然不如马克思和他的朋友们那样频繁)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基于交换意见、劝告和解释的想法,从来没有指令的意图,因为那不符合巴枯宁的方式,也不会被他的朋友们接受”。Pellicer等正是在这样的精神下接受巴枯宁的意见和方式的。马恩也承认说:“ 联合会委员会表示赞同这封信,这说明当时瑞士中心在西班牙的影响是多么微弱。”这说明巴枯宁没有“教皇”的能力远程遥控西班牙,而是西班牙的广大社会主义者自然地把安那祺主义、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国际的理想接受的。马恩为了排除巴枯宁,把巴枯宁在西班牙的实际作用抬得太高了。正如马恩此文也引用的那样,巴枯宁本人还没有转变为完全的安那祺主义者,只是西班牙安那祺主义者的“朋友”,不多不少。 马恩进一步指责:“ 2月24日,拉法尔(拉斐尔·法尔加在同盟中的化名)向同盟马德里支部报告说:‘必须铲除总委员会的反动影响和权威主义的倾向。’…于是教会纪律便开始粉碎反对承认教皇永无谬误的最后尝试。…由于同盟施展各种诡诈伎俩,这个委员会被迁往瓦伦西亚。…从这个时候起,联合会委员会便连灵魂带肉体都被出卖给同盟了。” 实际上,所谓社会民主同盟西班牙分部或同盟马德里支部这样的正式组织根本就不存在,因为在西班牙迅速激进化、国际的组织急速扩展的过程中,那些接受同盟思想的人不知道如何组织同盟的分部,也根本没有必要组织同盟的分部,而是迫不及待地直接投入建立国际的各级支部的斗争中了。“目标是国际(的建设)。同盟在西班牙没有当地、区域或全国的组织结构,只是一些联络小组。没有任何小组之间联络的纪录。把全国分散的小组连接起来的理想就是安那祺主义”。 除了西班牙,代表国际多数成员的瑞士(汝拉联盟)、比利时、意大利等支部也接受安那祺主义,所以在有代表性的国际1869年巴塞尔大会上,由德国工人Eccarius宣读的巴枯宁提案得到代表的压倒性支持。把国际视为个人工具的马克思害怕起来,私下里对恩格斯透露:“这个俄国佬想变成国际的主人。他不老实的话就要被开除”。本身还没有资格与会的恩格斯1869年7月30日致马克思:“十分清楚,肥胖的巴枯宁隐藏在幕后。如果这个该死的俄国人真想用阴谋手段窃取工人运动的领导,那末现在该是好好教训他的时候了,该是提出一个泛斯拉夫主义者究竟能否成为国际工人协会会员的问题的时候了。这家伙很容易被捉住。”在1871年实际上只是总委员会扩大会议的伦敦会议上,除了总委员会的13个代表,只有6个比利时代表、2个马克思派的瑞士代表、一个西班牙代表(罗伦佐)与会,汝拉联盟、意大利分部和巴枯宁本人没有被邀,马克思突然拿出违背国际原则(劳工各阶级的经济解放是伟大目标,而作为一种手段的一切政治运动都必须服从于这个伟大目标)的所谓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九号提案和谴责巴枯宁的问题,作为国际代表大会投票通过。 这是违背国际和普遍社会主义原则(劳工各阶级的经济解放是伟大目标,而作为一种手段的一切政治运动都必须服从于这个伟大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正式成立的标志。为此,意大利的国际分部就发布声明:“鉴于:伦敦代表会议企图用自己的第九项决议把作为德国共产党理论的权威主义学说强加于整个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是这种做法的鼓舞者和维护者;权威共产主义者的学说是对意大利无产阶级革命感情的否定;总委员会为了把自己特殊的权威共产主义学说强加于整个国际工人协会这个唯一目的,使用了像诬蔑和欺骗这样一些最不体面的手法;总委员会的反动精神引起了比利时人、法国人、西班牙人、斯拉夫人、意大利人和一部分瑞士人的革命义愤,以致有人建议撤销总委员会并且修改共同章程;总委员会在海牙这个离开这些革命国家最远的地点召开全协会代表大会并不是偶然的。”巴枯宁 1872年4月5日于洛迦诺给马德里的弗朗西斯科·莫拉的信说:“据我所知,我本人以及我的朋友们,即汝拉联合会的同盟的同志们,无论在西班牙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成了伦敦的总委员会诽谤的对象。真令人痛心,在这个可怕的危机时期,正当要决定整个欧洲的无产阶级好几十年的命运的时候,正当无产阶级、人类和正义的一切朋友应当兄弟般地联合成为反对共同敌人——即组成为国家的特权者世界——的统一战线的时候,那些过去为国际出过很多力而现在被权威主义的恶欲推着走的人,不去到处建立那个唯一能够制造力量的自由联盟,却竟然堕落到造谣撒谎、制造分裂,我说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我们仇视专政、执政主义和权威主义的原则,正如您仇视这个原则一样;我们坚信,任何政权都是管辖者蜕化变质的必不可免的根源,都是被管辖者遭受奴役的原因。国家意味着统治,而人的本性生来就是这样的:任何统治都表现为剥削。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无条件地反对国家,反对它的任何表现,因此我们更加不想在国际内部同国家妥协。我们认为伦敦代表会议和它所通过的各项决议是一个沽名钓誉的阴谋,是一场政变,因此我们表示抗议,并且抗议到底。…如果事情像现在这样发展下去的话,那末不久在整个欧洲大陆就将没有一个可以供无产阶级的代表们集会进行自由讨论的地方了。”这已经预感到国际的死亡了。 巴黎公社失败后无法在法国生活的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被派到西班牙来推行马克思主义,要把国际转换成在“马克思主义者”们指挥下从事职业政治的工具,最终与其他 8人被西班牙国际分部Spanish Regional Federation (FRE)委员会开除。“…在此以后,被开除的人成立了‘新联合会’,并要求委员会承认它,但是委员会以支部自治为根据,坚决拒绝了它这个要求。于是,新马德里联合会便诉诸总委员会,总委员会…接受了它。海牙全协会代表大会同意了这个决定并且一致承认新马德里联合会代表的代表资格证是有效的。”马克思派的(伦敦)总委员会把代表5-7万左右会员的西班牙联合会委员会排斥在外,让只有9名西班牙成员的“新马德里联合会”成为国际的西班牙分部,让拉法格作为国际的西班牙代表出席海牙代表大会,连国际的规则也不管了。总委员会如此专横对待不同意见的会员,西班牙的安那祺主义者除了被总委员会“开除”,还有什么别的命运呢?感谢马恩在此为我们留下了国际成员们对他们的批判:“代表资格证〈总委员会委员的〉看做是个人的私产,而伦敦对他们来说则是我们协会的永久的首都……一些人甚至到了这种地步……他们想确保他们的特殊纲领、他们自己的学说在国际内的统治地位……作为唯一在协会中具有公民权的正式理论……于是便慢慢地形成了一种正统思想,其中心是伦敦,其代表人物是总委员会的委员们”。 …怪不得Nettlau总结道:“这个1873年小册子的几乎每一句都是虚伪和偏见。…虽然表面上是1872年海牙大会任命的一个调查委员会的报告,让我们看到了制造这个小册子的憎恨、浮夸和浅薄的环境”。 但广大国际会员对海牙大会的抵制超出了马恩的想象。失去理智的马恩判决道:“在海牙代表大会的最后一次会议上,属于少数派的 14名代表提出了一个抗议已经通过的各项决议的声明。…汝拉人和西班牙人在布鲁塞尔同比利时人就共同反对新的总委员会一事的基本原则达成协议以后,便到瑞士圣伊米耶参加由同盟依靠它在里米尼的娄罗们的帮助召开的反权威主义代表大会去了。汝拉联合会的代表大会在这个代表大会以前就召开了,它否决了海牙的各项决议,其中包括关于开除巴枯宁和吉约姆的决议。因此,该联合会被总委员会暂时开除。在反权威主义代表大会上,…他们宣称,他们坚决反对海牙代表大会的一切决议,绝不承认海牙代表大会选举出来的新总委员会的权力。…于是,国际内部便宣告分裂。…西班牙同盟的四位艾蒙之子回到西班牙以后,发表了一篇充满了对海牙代表大会的诽谤和对圣伊米耶代表大会的颂扬的宣言。…西班牙联合会失去了领导,其联合会委员会被一个简单的通讯统计委员会所取代了,甚至连把西班牙各组织的会费转交给总委员会的职权也被取消了;最后,他们终于否决了海牙决议,加入了圣伊米耶公约,同国际决裂了。…比利时人与西班牙人同时召开了自己的代表大会,也否决了海牙决议。总委员会以1873年1月26日的决议对他们以及西班牙的分裂分子做了回答。…宣布:参加了上述布鲁塞尔、哥多瓦和伦敦的代表大会和会议或者承认它们的各项决议的一切全国性或地方性联合会、支部和个人,已经自己把自己置于国际工人协会的队伍之外,并且不再是协会的会员。”国际的多数成员被他们控制的“总委员会”以国际的名义一一开除了。 …与恩格斯对彻底摆脱了他们控制的西班牙安那祺主义的诅咒相反,西班牙社会主义在经历屡次政府镇压后反而发展壮大,特别在1936年7月18日,正是安那祺主义者力挽狂澜、拯救共和,坚持抗战,推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为苏联等反抗法西斯联盟最终胜利赢得了宝贵的3年时间,才真正体现了国际的精神,是国际的真正传人。】 马克思、恩格斯完全没有预料的普法战争的爆发,他们袒护俾斯麦的言行引起第一国际中的拉丁语圈的愤概 。与摆脱马克思、恩格斯控制的西班牙社会主义运动相对照,德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在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的直接控制下才产生了作为政治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以及由此衍生的列宁主义。一般读者都很熟悉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以及从中独立出来印发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这书的前言可以感受到恩格斯对一个独立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学者的恐怖,晚年特意花费的巨大精力来抵消杜林的影响 。 我们对于中产阶级的德国知识分子如何参与、教育、领导劳工阶级的“不间断摩擦”、“进退两难”、“秘密法庭、暗黑的阴谋、盲目的幻想以及迷惑的煽动”等过程都很不熟悉,而这个过程后来在俄罗斯 、中国等国的革命中屡次重复,代价惨重,只有 Stanley Pierson提供了一个仅有的研究参考 。作者结论到:如果社会主义运动是一种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抗议,“意识形态的终结”就不太可能;本书里研究的驱动如此多彩的知识分子投入社会主义运动的问题持续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要自称民主的社会里存在这些严重的不平等,新的批判者总会产生;那些为了社会正义力图提供系统和大众化的愿望表达的将来的意识形态思想家或批判者,会在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历史里学到很多经验教训 。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没有理论指导的无产阶级将误入歧途,但资本主义制度阻碍了无产阶级发展出足够的知识了解自己的历史使命。以上的例子举出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大量通讯中对“劳工的智力局限、愚蠢和狭隘意识”的蔑视,恩格斯特别担心找不到年轻的知识分子加入他们的工作帮助劳工建立“无产阶级世界观”,考茨基就成了他们不可或缺的高足,这也正是考茨基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地位的来源, 考茨基的使命就是宣扬: “ 科学知识只能由外部导入大众 ” , “ 科学的担负人不是无产阶级,而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 他们其中的少数人发展出近代社会主义并传授给无产阶级中智力发达的一部分,由后者以此指导阶级斗争。 ” 。例如,考茨基反复说教到:“如果社会主义要超越幼稚,代表达到社会的相互联系的远见,就必须要进行系统的考察。…科学仍然是占有阶级的特权,所以无产阶级不能创造出关键的社会主义。只有那些拥有资产阶级科学技能、把自己置于无产阶级立场并由此发展成新的无产阶级地位的思想家,才能把社会主义带给无产阶级” 。“世界上大脑的产物最具个人主义”,脑力劳动工作者自然地倾向安那祺主义者而拒绝“纪律和组织”,所以需要随时“受到无产阶级的纪律约束” 。本身没有独特思想贡献的考茨基很容易借用诸如“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来拒绝社会民主党在议会中与左翼自由 /共和派的合作 ,但面对欧洲动荡和大战前景, 他 1909 年出版的小册子 “ 通往权力的道路 ” 声称马克思预言的革命快要到来,却被证明为“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绝唱” 。确实,具有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波兰背景的卢森堡对资产阶级议会的敌视、德国社会民主党组织下的工人罢工的绝望,和特别是俄国的无组织无产阶级工人的国际革命的“神奇”期待 ,都更符合现实,不详地笼罩着 考茨基。以正统马克思主义自居,赶走、击败各种修正主义企图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这位理论权威现在丧失了抵抗更激进派(除了卢森堡、梅林,还有预言将以自身的知识和利益变为“人民的新敌人”的新压榨阶级的知识分子的危险的波兰马克思主义者 Jan Machajski 、强调文化制度、自发性罢工的荷兰社会主义者Anton Pannekoek ,以及后来借用老考茨基攻击“叛徒考茨基”的列宁等)的理论和勇气,终于意识到自己三十年来的宣教的失败 。1914年8月,大战前夕,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议员团投票赞成国家的军备预算,已经不可能再从事“批判性理论反思”的考茨基的马克思主义完全破产,他本人也被党的机关刊物Neue Zeit 解除职务,失去了他作为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理论家的据点 。考茨基的命运说明:当代社会知识分子已经不可能担当“立法者”、“设计师”的角色,而是不同思潮、系统的解释者或调节中介 。 虽然是拉萨尔最先在德国劳工阶级中成功鼓吹社会主义 ,但马克思 /恩格斯所指的“无产阶级观点”就是想向劳工灌输的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而已 。而在缺乏英法那样的相对自由社会环境的德国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过程中脱落下来的知识分子,程度不同地受到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 ,就成了普及马克思主义的生力军 。但社会民主党也只能提供很少的考茨基那样的编辑职位,那些真正信仰社会主义的年青知识分子,如Vollmar,“看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革命目标与(社会民主)党的实践脱节” ,在新闻自由(特别是党的刊物的记者和编辑的独立和尊严) 、农民 、军队 、文化 、哲学 、伦理 、工会、预算 等具体政策上,或通过直接与恩格斯通讯等方式深感失望 ,有些人组成了独立社会主义政党 ,有些人脱离了社会主义运动。 对马克思主义正统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尽管没有学位却自学成才、在社会民主党非合法时期坚持在德国外编辑出版机关刊物的银行职员伯恩斯坦的修正贡献“集大成”,如批判对无产阶级的“几乎神秘的崇拜”,认为“无产阶级作为有自觉意识目的和观点的阶级”主要是“想象的虚构”,社会主义运动并不带来新的激进精神状态,而再次赋予旧价值和道德感情的持久活力,等 。德国社会民主党没有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的挑战,实际上也为更不择手段的俄罗斯政治家抛弃考茨基的正统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的“伟大的历史运动规律” 和经济研究的理论,比较诚实地承认了前任的工作,也得到后人(指西方学术界主流)的比较客观的认可。这里举出两本客观的学术研究: IsaiahBerlin的思想传记是至今还在印刷的经典著作之一 ,虽然书中夹入的冗长的议论往往很难分清是马克思的还是作者的意思,但他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主义特点,如“希望改变(普鲁士)国家或推翻它在道德上是坏的,因为那样就违反包含在国家中的合理意志;而且不管怎样都是徒劳的,因为那违背了历史的决定论。这是我们后来熟知的马克思主义的论证形式” 。另一本至今仍再版的上个世纪30年代作为托洛茨基分子的Sidney Hook的巨著 是研究马克思理论的经典,虽然作者本人早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正如对基督教的研究 揭示了宗教的社会本质一样,通过还原马克思其人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我们再次显示出:正是人类社会的半开化程度、人类精神的半启蒙状态孕育了本来没有任何神秘性质的马克思主义(及其衍生的列宁主义、毛主义等)的诞生。马克思的信徒们喜欢引用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中 的这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但哲学家们本来就不是马克思那样的职业政治革命家,即便对于要改变世界的政治家们,问题也不在于是否改变世界,而在于以什么样的手段改变世界,以及把世界改变成什么样子。就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而言,我们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家之言、一家流派所具有的价值、经验和教训,但更重要的是去除其中的毒害(如一党独裁的“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主义),汲取历史的教训(特别是谴责对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镇压),扬弃马克思的国家社会主义,回到(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等确立的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的社会主义的旗帜下。 赵京, 2015年3月7日。(所有引用以中日美比较政策研究所网址http://cpri.tripod.com为准。) 本文不得不大量直接引用,一方面是便于读者阅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重要的事实或论点值得重复才更清晰易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一次用德文发表于《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 1926 年莱比锡版第 12 年卷。中文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29 年历史考证版第 1 部分第 1 卷第 2 分册翻译。以下的引用,如果没有特别指出,都来自网上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rx-engels/40/index.htm 。 再举一个例子:哈耶克也是 22 岁(德奥以外本科生毕业的年龄)就得到法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再得到政治(社会)学博士学位,可以想见奥地利大学的博士学位直到 20 世纪还是如何价廉。赵京:“以自由之名通往奴役之路 -- 论哈耶克对自由主义的剽窃、亵渎、歪曲和危害”, 2011 年 2 月 27 日。 Werner Blumenberg, Karl Marx: An Illustrated Biography, Tran. Douglas Scott, Verso, 1998. P.32. Werner Blumenberg, Karl Marx: An Illustrated Biography, Tran. Douglas Scott, Verso, 1998. P.20. Jonathan Sperber, Karl Marx : A Nineteenth-century Life. Liveright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3. P.187. Werner Blumenberg, Karl Marx: An Illustrated Biography, Tran. Douglas Scott, Verso, 1998. P.108. Werner Blumenberg, Karl Marx: An IllustratedBiography, Tran. Douglas Scott, Verso, 1998. P.108. 中译: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rx-engels/30/204.htm 1891 年 10 月在 Erfurt 党代会采纳的纲领包括马克思主义。 李卜克内西其实也对马克思、恩格斯阴奉阳违。他本人以编辑 Vorwarts的名义就拿7200马克年薪,而一般工人年收不到900马克(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p.83),足以够送他的儿子去读昂贵的资产阶级法学院(上书p.85)。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rx-engels/29/224.htm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rx-engels/27/235.htm Jonathan Sperber, Karl Marx : A Nineteenth-century Life. Liveright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3. p.493. Werner Blumenberg, Karl Marx: An Illustrated Biography, Tran. Douglas Scott, Verso, 1998. P.110. Mary 的妹妹 Lydia 后来与恩格斯登记了结婚。她们的爱尔兰劳工父亲不满意恩格斯这样对待他的女儿们。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恩格斯致马克思 1863 年 1 月 13 日》 http://cpc.people.com.cn/GB/10883713.html 《 K.舒尔茨回忆录》第一卷(伦敦,1909年),138页及以下诸页。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6-06/30/content_4771581.htm 。译自 David McLellan, Karl Marx : A Biography. Nine: Epilogue.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Werner Blumenberg, Karl Marx: An Illustrated Biography, Tran. Douglas Scott, Verso, 1998. P.67. 甚至蒲鲁东的座右铭 Destruam et adificabo ( 我要摧毁,我要建设 ) 也很符合马克思的精神,但为什么对社会主义同志不共戴天呢? M.巴枯宁:引自M.内特罗《巴枯宁生平与著作传略》(巴黎,1901年) 71页。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6-06/30/content_4771581.htm 。译自 David McLellan, Karl Marx : A Biography. Nine: Epilogue.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Isaiah Berlin, Karl Marx. Oxford UniversityPress , 1963. P.109-110. David McLellan, Karl Marx : A Biography.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译文引自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6-06/30/content_4771581.htm 。 摘自《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此词条由 TomBottomore 撰写。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ehring/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60, 163. 考茨基语。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48. 原书最后的家谱把 Helene Demuth 和 Fredrick Demuth 也加入,见插图。 David McLellan, Karl Marx : A Biography.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http://www.520730.com/wenzhang/duhougan/51931.html 我注意到几处转载都没有标出作者名,可以理解作者(甚至译者)避免麻烦的用心。 Robert C. Tucher, Philosophy Myth inKarl Marx. Transaction Publisher, 2001. P.15. 引自 David McLellan, Karl Marx : A Biography.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P.249. Jonathan Sperber, Karl Marx : A Nineteenth-century Life. Liveright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3. P.473.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rx-engels/27/235.htm Werner Blumenberg, Karl Marx: An Illustrated Biography, Rowohlt Taschbuch Verlag , 1962.Tran. Douglas Scott, Verso, 1998. Werner Blumenberg, Karl Marx: An Illustrated Biography, Tran. Douglas Scott, Verso, 1998. P.1. http://www.fes.de/archiv/adsd_neu/inhalt/recherche/wegbereiterinnen/demuth.htm 除了本文中引用的书籍,还包括 Rolf Hosfeld, Karl Marx: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trans. Bernard Heise, Berghahn Books, 2013. P.91. 都确认此事。 David McLellan, Karl Marx : A Biography.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P.249. 以上原文出自 WernerBlumenberg, Karl Marx: An Illustrated Biography, Tran. Douglas Scott, Verso,1998. P.112-113. 引用时修改了郭国汀的“马克思私生子考评”一文中的译文, http://blog.boxun.com/hero/201007/guoguoting/3_1.shtml 。 Jonathan Sperber, Karl Marx : A Nineteenth-century Life. Liveright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3. p.262. 所引原书来自Wheen, Karl Marx, 171-76. Heinrich Gemkow and RolfHecker, “Unbekannte Dokumente uber Marx’ Sohn Frederick Demuth,”1994: 43-59. 赵京, 2010 年 11 月 8 日,第二稿。 Iain McKay, “I am an Anarchist,”Anarcho-Syndicalist Review, Winter 2011, #55, p.46. 他后来以荷兰党的名义说服少部分各国的社会主义者们,如果欧洲战争勃发,要拒绝兵役、宣布总罢工。但恩格斯盲目乐观地以为革命会在战争之前发生。 Edmund Wilson, To the Finland Station.Doubleday Company, 1955, p.445. Werner Blumenberg, Karl Marx: An Illustrated Biography, Tran. Douglas Scott, Verso, 1998. ix p.142. 他们眼看不能控制国际,就把总部迁往没有社会主义基础的美国,远离欧洲大陆。 当时法国代表就建议“搬到月球”去。 Isaiah Berlin, Karl Marx.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63. P.263. 但他们缺乏基本的诚实,当他们的忠实门徒要求把国际的资料转往纽约时,也遭到马克思的拒绝 。 恩格斯作为一个来自德国、在英国谋取暴利的资本家加入国际,首先遭到已经取得普选权的英国工会的抵制。英国工会特别要求摆脱马克思的 “ 总委员会 ” 的控制,未果,就退出了国际。 EdmundWilson, To the Finland Station. Doubleday Company, 1955, p.282. 赵京 :“国际工人协会的精神和基本原则”,2012年9月3日 。原文中的许多注释(简略后)也值得引用: 恩格斯1890年在伦敦出版的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序言对社会主义各流派的攻击(如“其行文之巧妙连巴枯宁和安那祺主义者也不能不承认”、“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特别是英国的欧文派和法国的傅立叶派,这两个流派当时都已经缩小成逐渐走向灭亡的纯粹的宗派。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他们想用各种万应灵丹和各种补缀办法来消除社会弊病而毫不伤及资本和利润。”)可以看出作者炫耀自己事后诸葛亮的“高明”或隐瞒了加入国际的不可告人的意图。如果《共产党宣言》的两位作者向马志尼派那样开诚布公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后来我们也根本没有想到要把这个名称 抛弃”)要把几乎所有国际的各派别都排挤掉,国际一开始就没有必要接纳流亡英国、没有德国劳工阶级授权的马克思。 早在1867年(国际刚成立的第二年)9月11日,马克思就迫不及待地向恩格斯透露:“在下一次革命到来时—它也许比表面看起来到来得更快些—我们(也就是你和我)就将这个强大的机器掌握在我们手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1卷第348页。从这封信也可以看出这两个“革命导师”为了掌握国际所用的手段:“在下次的布鲁塞尔代表大会上我将亲自置这些蒲鲁东派的蠢驴们于死地。在我的书没有出版和我们的协会没有扎下根以前,我用外交方式进行这整个事情,而不愿亲自出面。此外,我将要在总委员会的正式报告中(尽管巴黎的空谈家用尽了全部力量,他们也没有能够阻止我们再次当选)给他们以严厉的斥责。”“本来想完全不理睬我们的那个卑鄙的《星报》,昨天在社论中说我们比和平代表大会更重要。……英国工联主义者中曾经认为我们走得太‘远’的那些猪猡,现在也向我们跑来了。” 马克思在蒲鲁东去世时还不忘攻击蒲鲁东:“《什么是财产?》就是以所有这些激动了读者,并且一出版就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严格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史中,这本书几乎是不值得一提的。但是,这种耸人听闻的著作在科学中也像在小说文学中一样起着自己的作用。” 如果马克思当面批判拉萨尔,就失去了在国际立足的本钱。巴枯宁在《国家主义与安那祺状态》中以此质疑马克思的个人道德,指出:马克思和拉萨尔这类非工人的“工人运动领袖”,实际上把劳工阶级作为他们的“顾客”,象医生、律师那样靠顾客的倒霉发财。从马克思1865年1月和5月给美国两个总统的献媚贺信,看出马克思把国际与美国政府,把他自己与林肯“平起平坐”的一厢情愿,与劳工运动有什么关系?如果违背国际的“劳工各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劳工各阶级自己去争取”的第一原则,不靠自己解放自己,如列宁在“怎么办?”中坦白承认的那样,各种“先知”、“导师”、“领袖”、“先锋队”就会找上门来。流亡的马克思还向有钱有势的“学生”(恩格斯在拉萨尔死后这样讲他们的关系)拉萨尔借款,引起纠纷。相反,欧文、蒲鲁东、布朗基、巴枯宁、克鲁包特金等都对劳工阶级怀有兄弟友爱之情。 马克思没法当上总书记/秘书,后来就设法取消了这个职务。在各国共产党组织里,中文把原义为秘书的secretary翻译为“书记”,为各种“书记”掌握专权开路。 本身还没有资格与会的恩格斯1869年7月30日致马克思:“十分清楚,肥胖的巴枯宁隐藏在幕后。如果这个该死的俄国人真想用阴谋手段窃取工人运动的领导,那末现在该是好好教训他的时候了,该是提出一个泛斯拉夫主义者究竟能否成为国际工人协会会员的问题的时候了。这家伙很容易被捉住。” 历史也嘲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始人。海牙代表大会批准了伦敦会议关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决议,并决定把相应的条文补入国际的章程。但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创始人是布朗基派,它的代表EdouardVaillant(很像列宁的前身)在决议中绑架国际:“只要这个决议被代表大会采纳并写入国际的章程,每个成员就有义务服从,否则就会被开除。”马克思派无力再向战斗性很强的布朗基派开战(其结果很可能是被布朗基派开除),只得将总协议会完全改组,迁往鞭长莫及的新大陆纽约。 2014年3月3日, http://cpri.tripod.com/cpr2014/spain.pdf 原文中的许多注释也值得引用。 General council, 译为“总协议会”更妥,本文按照惯用的中文翻译。为各国工会之间调节、调解内部联系设立的general council,更象联合国总部的秘书处,而不是有执行权的政府功能。例如,马克思以此名义向美国的林肯总统发贺信,显示出他利用国际的个人政治企图,与加入国际的广大普通劳工的团结感情格格不入,不伦不类。 据马克思的朋友、曾经担任国际几年书记的Jung后来回顾:马克思的胜利“依靠的是虚伪的证据和最傲慢的手段。他们会用根本不存在的组织编造少数代表,再以少数支配达到国际的多数票决。” …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流亡西班牙,同安那其主义者占多数的第一国际西班牙分部进行斗争,被开除后1872年7月筹建只有9人的第一国际新马德里联合会。9月作为西班牙和葡萄牙支部的代表参加第一国际海牙代表大会,强调以马克思为核心的第一国际总委员会集中领导的必要性,投票赞成第一国际开除巴枯宁等人的决议。会后,拉法格协助马克思、恩格斯写成了此文。而他们完成如此“大业”后,都失去了对国际的兴趣,因为国际很快就人走楼空了。 如果说国际或社会主义运动中有一个教皇的话,那就是马克思本人。 恩格斯加入国际总委员会后,具体策划、参加并导演了1871年伦敦代表会议,不仅违背国际的精神,也直接违反了国际的“真理、公正和道德”准则和相关组织条例。 Marxist这个在国际西班牙普通成员看来代表权威、阴谋、分裂的小帮派,应该为译为“马克思分子”。相反,国际的西班牙成员不是马克思指责的“巴枯宁分子”帮派,因为没有政治资源的巴枯宁连他们的创始人法奈利都没法联系上,更不用提能够命令任何西班牙的国际成员了。 Isaiah Berlin, Karl Marx.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63. P.251-252.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 “柏林大学副教授欧·杜林博士突然大叫大嚷地宣布他改信社会主义,他不仅向德国公众提出了一套详尽的社会主义理论,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改造社会的完备的实践计划。自然,他与他的前辈发生了冲突;首先,他将满腹怒气发泄在马克思身上。 … 整整的全套“哲学体系”,精神的、道德的、自然的和历史的一应俱全;全套“政治经济学的和社会主义的体系”;最后还有“政治经济学批判史”——三部八开本的巨著,在外观上和内容上都很有份量的、被动员起来向一切前辈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进攻、特别是向马克思进攻的三路论证大军——事实上,这是企图“在科学中”实行一次完全的“变革”——这些就是我所要对付的。我不得不涉及所有的和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到复本位制,从物质和运动的永恒性到道德观念的易逝性,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到未来社会中的青年教育。无论如何,我的对手的包罗万象的体系,使我有机会在同他的争论中阐明(而且是用比以前更连贯的形式)马克思和我对这许多形形色色的问题的见解。这就是使我把这个从其他方面来说是吃力不讨好的任务担负起来的主要原因。 ”1892 年 4 月 20 日,中文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英文本 1958 年版译出,并参考了德译文和俄译文。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engels/1880/07.htm 例如,在“进一步,退两步:尼·列宁给罗莎·卢森堡的答复”( 1904 年 9 月)中:“同西欧各党相比,知识分子在我们党内占的比重要大得多,他们迷恋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时髦。但是,这种迷恋很快就消失了,接着,又一面盲目崇拜资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批评,一面盲目崇拜纯粹的职工运动(罢工主义——“经济主义”)。”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cworks/09/008.htm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reface p.183.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59. Stanley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61. p.65.p.148-149.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44.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84.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32.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31-4.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92-3.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57-8.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52.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34. “进一步,退两步:尼·列宁给罗莎·卢森堡的答复”( 1904 年 9 月)注释到:“《新时代》杂志(《 DieNeueZeit 》)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 1883 — 1923 年在斯图加特出版。 1890 年 10 月前为月刊,后改为周刊。 1917 年 10 月以前编辑为卡·考茨基,以后为亨·库诺。 1885 — 1895 年间,杂志发表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文章。恩格斯经常关心编辑部的工作,并不时帮助它纠正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为杂志撰过稿的还有威·李卜克内西、保·拉法格、格·瓦·普列汉诺夫、罗·卢森堡、弗·梅林等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新时代》杂志在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宣传俄国 1905 — 1907 年革命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随着考茨基转到机会主义立场, 1910 年以后,《新时代》杂志成了中派分子的刊物。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cworks/09/008.htm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48-9.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59.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41. 第一个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的伯恩斯坦建议把“科学社会主义”改称为“批判性社会主义”,遭到正统派考茨基等拒绝。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p.146.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Introduction, p.3. 不用提,列宁在《怎么办?》中讲得更露骨:无产阶级就是要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本人这样的先知来灌输真理。 毫无疑问,直到今天为止,资产阶级的世界里仍然会不断产生从文化和精神层面反感、反抗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p.258.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Introduction, p.5.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33.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83.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58. Ernst:“马克思教条与农业现实没有任何关系。”Schippel:“农业报告已经成了僵尸。”p.96.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92. Bloch 批判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们以为把“反对派发言人抛掉”就可以克服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和安那祺主义者的理性人之间的分歧。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p.106. 也有人作出结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新的真正意识的障碍,”劳动阶级,包括“阶级概念”都成问题。P.119. Schmidt 关于康德哲学与正统派普列汉诺夫的争议。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08-109. 新康德主义者们有意用伦理社会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 Staudinger 确认恩格斯不懂伦理问题,才得到承认自己哲学知识不足的考茨基的认可,被委派编辑 Neue Zeit 杂志(考茨基所谓“为马克思理论而战”的杂志,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23. )的哲学议题。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33. 来自波兰的犹太女性卢森堡因为没有实际的负担责任,在工会、国家预算问题上特别激进。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p.147. 例如,经历挫折后, Ernst 回想到:因为马克思“没有说无产阶级应该如何准备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p.53. Stanley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5. 当独立社会主义党越来越受到安那祺主义者如Gustav Landauer的影响时,他们退出了社会主义运动。考茨基年轻时的强烈道德倾向曾经使他接受过安那祺主义者。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61. Stanley Pierso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 Working-class Mentality in Germany 1887-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22. 以下的自我推销出现在几乎所有的恩格斯作品中: “ 正是马克思最先发现了伟大的历史运动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宗教、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还是在任何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只是各社会阶级的斗争或多或少明显的表现,而这些阶级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又为它们的经济状况的发展程度、生产的性质和方式以及由生产所决定的交换的性质和方式所制约。这个规律对于历史,同能量转化定律对于自然科学具有同样的意义,它在这里也是马克思用以理解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历史的钥匙。在这部著作中,他用这段历史检验了他的这个规律;即使已经过了三十三年,我们还是应该承认,这个检验获得了辉煌的成果。 ” 载于 1885 年在汉堡出版的卡尔·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文译自俄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rx/1851-1852/00b.htm 。 Karl Marx, Fifth Ed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这一版也提到“按照某些记载, 马克思的儿子” p.184. Isaiah Berlin, Karl Marx.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63. P.64. Towards the Understanding of Karl Marx: A Revolutionary Interpretation. Prometheus, 2002( 再版 ). 作为青年黑格尔主义者的马克思应该从斯特劳斯的《耶稣传》熟悉这个过程。
个人分类: 社会思想|1150 次阅读|2 个评论
想问一个小问题,你能够回答?
热度 3 lin602 2015-3-26 23:20
我是搞化学化工的,不是从事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与教学的。 但我始终有个问题不明白,马克思到底在描述共产主义理想的原始著作中,生产与生活资料公有化这是清楚的,但权力的产生程序与监督机制是如何叙述的。 现在将几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的理念混在一起,总是很难说服人。我想象马克思生活在欧洲,不会对此认识不足吧。 网上的专家很多,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吗?
123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转载:没有社会主义视野的反资本主义运动?
热度 1 王中宇 2015-3-20 23:48
没有社会主义视野的反资本主义运动? 说明: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台湾的社会情势。但它提出的问题,看问题的视野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迄今为止私有制的最高形态,资本主义的弊端和症结已暴露无遗。早在马克思之前,就发生了广泛的反资本主义运动,人们近乎在直觉与本能的基础上,反抗这个极少数人盘剥、摆布大多数人的社会秩序。 然而直觉与本能并不足导向一个新的、更好的社会制度。这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做了当时最理性的剖析,论证其必然灭亡的宿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一个新社会的清晰思路。以后一个世纪的历史是对“精神变物质”命题的最好诠释:马克思的理论导致了全球性的共产主义运动,并一度导致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一个不同于传统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中。 今天,这个“异端”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存在,大资产阶级及其喉舌将其视为资本主义的胜利。而他们之外的绝大多数人口,却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在这个制度下,多数人不可能有未来,但能用什么来取代这个制度?于是我们又看到了马克思之前的景象: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抗者以五花八门的主张和理论武装自己,这些主张和理论却经不起稍微严肃的分析。指望靠这样的武器战胜资本主义,想都不要想。 今天的思想者与马克思一样幸运,因为他们同样面对巨大的历史挑战;今天的思想者比马克思更幸运,因为马克思的思想和打着马克思旗号的社会实践的经验教训就摆在那里;今天的思想者比马克思更不幸,因为很容易陷入对马克思简单肯定或否定的陷阱中。 今天的世界态势需要新的思想巨人,他的工作建立在远比马克思丰富的人类实践基础上,因而他不是简单地继承或否定马克思,而是超越马克思,点燃更为明亮的思想火炬,为人类的未来指明方向。让我们期待他的出现,他或许就是你。 没有社会主义视野的反资本主义运动? 作者:陈信行 来源:破土工作室 2008 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与 1929 年开始的大萧条有很多类似之处。然而,最显著的差异是, 1930 年代的全球社会主义运动(在帝国主义国家中以社会民主派为右翼、无政府主义为左翼、各国共产党为中坚;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以连结国际左翼运动的民族解放运动为代表)让当时的人们明确感觉到,在破产的垄断资本主义 / 帝国主义世界秩序、以及作为此一此秩序在各地之表现的各种压迫剥削体制之外,别有出路。相较之下,当代在许多国家地区虽然都出现反对破产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将其祸害转嫁给劳动大众的群众抗议运动,但这些运动之中的一大部分,由于历史因素,几乎完全缺乏 1930 年代曾经起过重要作用社会主义视野。 冷战时代被打造为反共堡垒的台湾,即使到了 2010 年代,群众运动中依然存在着强固的反共意识,反对资本主义的后果的抗议多半以自由、民主、人权等古典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论述的语汇来表达。尤其中国共产党目前已经成为维持当前东亚资本主义运作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之时,反资本主义的抗议声音更吊诡地以反对这个政党及其所运作的国家机器为主调。由于近来台湾的重要群众抗议多半自发性极高,特定政党、社运团体、乃至个人所能够扮演的角色比以往大大降低,因此,运动的风格与调性更少是源自于某些团体或个人的主张,而更多地来自社会成员共享的意识形态。 我们或许可以同意,历史不会简单重复、未来的非资本主义替代道路未必与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道路相同,但是,社会主义视野的缺席以及无意识的同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的切割断裂,不仅仅使得运动愿景茫然,更为当下的抗议运动的运作带来许多实际的矛盾与挑战。我认为,微观尺度下所看到的运动的问题,与这个运动在宏观尺度上的问题必然有着间接的关连。本文尝试描绘分析这些可以观察得到、已经重复出现的微观问题,并推论其在宏观层次上的政治意义,希望能够至少开始实事求是地落实于在地脉络中讨论运动的可能出路。   反资本主义的政党过时了吗 ?   从 1848 年欧洲各国失败的革命开始,也许到 1980 年代为止吧,世界各国反资本主义的主要政治力量,多半集中在工人阶级政党上:社会民主党、共产党等等。在无政府主义传统发达的地方,也许还会有无政府主义工团运动 (anarcho-syndicalism) 作为运动的最左翼存在。   在产业工人占少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尤其是在 1917 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共产主义者及其同情者,以工农联盟、反帝反封建的政纲,和有纪律的组织力量,常常站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位置上。中国共产党创党之后近三十年、数度濒临灭绝却又起死回生的革命历程,是一个令人尊敬的榜样。在帝国主义国家之内,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国家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坚决反法西斯的地下斗争,也让他们在战后数十年维持着可观的群众支持,法国与意大利就是这样的例子。在亚洲,战后初期日本共产党的复兴也有着类似的背景。   为了党的革命事业而牺牲性命,或许是个人为了政治主张而让渡出「主体性」的最极端的例子。如果这是在清醒觉悟之下的抉择,那个党、那个运动必须有足够清楚的主张与路线、以及足以追求实现主张的组织力量,才能使选择牺牲者相信牺牲是值得的,因为自己死后同志们会把他们共同的信念贯彻到底。在比较没有那么高张力的政治情境中,例如在代议政治的选举中,志愿、清醒的权利让渡,同样需要被授权的政党与政治人物能够说服其支持者,一旦他们当选、执政,他们有决心、也有能力实现竞选诺言。 无论是革命还是选举, 19 、 20 世纪反资本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 ( 无政府主义者除外 ) 能够吸引支持者的共同信念是:现在服务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可以被改造来服务工农大众的需要,并在某种过渡时期之后,消灭资本主义。到了 1990 年代,这个信念几乎在每一个国家都让人高度怀疑。苏联集团各国的共产党政府在本国人民的唾弃之下纷纷垮台。西欧的社会民主党从「逐渐消灭资本主义」退步到「调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英国布莱尔领导的「新工党」甚至连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都放弃了,和保守党一样高喊「国家竞争力」。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被视为全球最彻底的反资本主义革命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尤其在 1992 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之后,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把它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首要党纲放到了不可见的遥远未来。 这个情境使得 2008 年后全球经济危机之下各地的反抗运动呈现出不同于 1930 年代的一种惶惑不安。在 1930 年,苏联只成立了 13 年;帝国主义国家内的工人运动都还受到各种压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还没有成功过。换句话说,当时最激进的政治运动所提出的主张、路线和革命愿景,都还有在未来实现的可能性。但是,在现在,当年的那些社会主义主张都被或多或少地实现过一次了,成果不佳。资本主义还在,还在继续扩张,其灾难性的内部矛盾继续祸害着愈来愈多世界各地的劳动人民,更继续荼毒全球的自然环境。 这时候,在类似当代台湾那样的历史脉络中,不管哪一股政治力量要出来宣称说:「我们有一套纲领,不是只补补这里那里的疮疤,而是彻底改变现在『财团当道、豺狼治国』的情形」。这不只不能说服群众,恐怕连自己都很难说服。说大话空话的政党与政治人物,大家都看多了。现在,许多台湾人民认为最好的状况,恐怕也只是选出像柯文哲这样的「白目」政治素人,清理一下各种弊案,挫挫「海峡两岸政商集团」的嚣张跋扈。至于彻底的改变,连空想都很难想得出来。   反资本主义的政治力量会像什么 ?   汪晖把台湾反服贸运动放置在 2008 年以来世界各国的抗议潮中,认为它有新意:对代议民主制的质疑。相较之下,美国的「占领华尔街」只是对大资本金融统治的象征性抵抗,而从突尼西亚开始的「阿拉伯之春」则是打着反专制、要民主的旧旗帜。我们或许可以把导致目前的乌克兰内战的 2014 基辅抗议算在内。香港史无前例的「雨伞抗议」当然更不能忽视。这些大型群众抗议虽然具体口号不一、后果也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没有二十世纪意义之下的政党──不管是左是右、是自由派还是社会主义──作为运动的发动者、领导者、或政治集中的会师点。从这点来看,台湾占领立法院行动客观上所造成的对参与在代议民主游戏中的朝野政党一致的质疑,并非独一,只是比较凸显。 这些没有政党领导的群众抗议大量地重复上述台湾占领立法院行动之中的特点:一方面井然有序的庶务安排与志工协调展现了群众自治的能力,用日常庶务的流畅运作宣告着「我们不需要政府管」;另一方面,几乎没有足以通过集体讨论形成决定的组织形式使得运动的走向难以预料。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行动在天气冷下来之后就悄然消失;埃及经历了一次修宪、一次大选、一年的民选右翼政府执政之后,经过再次大型群众抗议和军事政变,使得旧势力又班师回朝。乌克兰则导向可能牵动区域军事冲突的内战。 在这些前车之鉴中,台湾的群众抗议会走向何处 ? 这往往是个让人细想之下越想越焦虑的课题。到目前为止,支持抗议的台湾群众有许多还在对去年底的地方选举中国民党的大败觉得满意。但是,很少人认为 2016 年民进党再次的执政就能够解决问题。说不定,没多久之后,群众又得回到街头,抗议下一任政府。 积极的一面是:「政府无能」的骂声中,台资财团才是真正的统治群体,这个事实愈来愈清楚。 独派论述认为,台资财团之所嚣张,其实是中国政府在背后撑腰。从而,他们试图把反财团的情感导向反共 ( 反对今日权贵资本主义当道的中国共产党 ) 。而反共,在台湾这个冷战的前哨地带的历史脉络中,自然地就是亲美亲日。这个派别很吊诡地继承了戒严时代国民党蒋家政权的大部分政治主张,虽然他们自认为是国民党的死对头。 这种 21 世纪的亲美反共 ( 从而反中 ) 论述的前提是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问题是,现实的经济运作中,美中两国资本、从而代表两国资本利益的两个政府之间,并不仅仅有竞争以及其他形式的紧张关系。更重要的是紧密扣连的「全球装配线」生产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台湾资本 ( 与韩国、香港类似 ) ,是中间人。忽略了这个现实,运动必然会打不着我们当前社会真正的统治集团的痛处。 作为尝试为运动注入进步元素的行动者,我们对于当前台湾的政治辩论最重要的任务,可能是不断重复地以行动强调两岸劳动阶级之间的命运连带。这是一个枢纽性的任务,成功的话,反财团的群众感情才比较可能从忽略现实的反中反共转向比较符合现实的认识:问题出在资本主义。   问题是,什么样的政治力量可以挑战资本主义 ? 在小资产阶级感情占主导地位的台湾社会,近期之内,绝大多数运动参与者能想到的还会是小资产阶级立场上的行动:一方面试图发展不被大财团控制的营生与生活模式,例如有机小农合作社,以探索「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这个口号;另一方面,各种保卫弱势者私有财产性质的抗争还会继续爆发、继续召唤着大量群众的热情义愤。这样的义愤会导向何方 ? 另一个政党、甚至另一种更具草根民主性格的政党接管政权 ? 目前的确有好几个组织新进步政党的倡议正在进行中,但是一时还看不出这些新政党能够如何有效挑战代议民主制的局限。 或许,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暂时悬置马克思主义及其反对者在 19 世纪末期到 20 世纪末期所打造出来的既定论题,例如无产阶级专政中工人政党的角色等等,而回到 1848 年前的欧洲去找一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那时,尽管西欧各国大量的人口已经开始生活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危机之下,各种党派的论述、组织、倡议、行动却都还是粗疏、直观、符合群众的自发信念与感情,但即将要在实践中失败的。 我们的时代的政治状况与此类似。当年的马克思一代人就是凭借着批判这些运动与论述,建立起他们的理论体系,让之后一百年的反抗运动足以援引为思考泉源。再度复习马克思做过的课题,或许能让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精神抖擞、敢于斗争,而不仅仅是悲叹运动的不足之处。 社会主义从来就不是谁设计好一套蓝图,再说服人们去依循着蓝图建设新乐园。相反地,社会主义来自于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批判。在这个意义上, 2010 年代仍然有可能是思想丰富、而非贫瘠的年代。 (来自:破土工作室)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571 次阅读|3 个评论
关于价值观
热度 7 shn2010 2015-2-1 09:31
看问题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一个价值观值不值得提倡,不取决于它是产自西方还是东方还是南方还是北方,而要看它是否符合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否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否符合人的天性。 一个价值观是否会被社会所接纳认可,不是取决于中央出台文件进行提倡或者禁止。 其实,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早已创立了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这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这三种哲学体系下发展符合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的价值观。上个世纪中国有过马克思主义的引入、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这些知识分子精英发起的文化运动,这些运动的目的都是破坏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但是最后,说句反动点的话,目前看来中国的主流价值观还是以中国的传统价值体系(儒家、道家、法家思想)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不论承认与否,传统价值观目前看来是最被广泛接受的,因为它为人提供了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指导准则。 中国之所以在近五百年里落后于西方欧洲国家,就是因为中国这段时间里诞生的思想家、哲学家远远少于欧洲国家!所以,中国当下最缺的是什么人才?中国最缺的是思想家,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家!当下的中国需要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与中国孔子孟子、与西方的柏拉图、培根、笛卡尔、卢梭、休谟、马克思等伟人相比肩,他们能够为中国人创立一个符合中国当下社会的现代人的生活和追求的价值观, 让缺失信仰的中华民族找到指导自己行为准则的纲领 ,避免中国现存的诸多乱象。
个人分类: 感悟|3126 次阅读|5 个评论
马克思与巴枯宁冲突的症结
ingzha 2014-12-28 08:49
我第一次听到巴枯宁和无政府主义,是在毛泽东死后华国锋急于树立自己权威的 1976年底。《人民日报》社论发表 恩格斯的《论权威》、对巴枯宁和无政府主义进行批斗。我正好在初中的美术组里,绘制过一幅漫画,把“四人帮”扫进从 巴枯宁、考茨基到希特勒、东条英机、从陈独秀到刘少奇、林彪的“历史垃圾堆”。 30多年后,2007年3月,我去奥克兰的Niebyl-Proctor马克思图书馆参加由在旧金山州立大学教哲学的社会主义者Ann Robertson女士讲解的“马克思主义与安那祺主义哲学”的座谈会,又是对 巴枯宁和无政府主义( 安那祺主义) 进行批判 。不过,我没想到约二十人的与会者中,有半数是接近安那祺主义的人士,结果变成对 Robertson教授的帮助会。她面对这样的结果有点狼狈,承认还要再学习。我一方面记得在东京时我们松散的Asian Anarchist Alliance(亚洲安那祺主义联盟)达成的精神,终止与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毛”论争,同时对于从哲学上区分马克思主义与安那祺主义没有留意过,在会上没有谈哲学问题。会后读了一遍Robertson的“马克思与巴枯宁冲突的哲学根源”小册子 ,可惜还是没有什么收获。似乎马克思与巴枯宁在哲学上其实谈不上有什么“冲突”,他们都是十九世纪初期欧洲唯一的哲学思潮(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的学生 。 作为青年黑格尔派分子,他们都曾热衷于辩证法;作为费尔巴哈的门徒,都对虚伪的基督教等宗教毫不留情。不过 ,巴枯宁不是理论家,总是强调马克思的知识渊博(特别在经济分析方面),要向马克思学习,计划把《资本论》译为俄文。马克思也以起码的学者风范,把《资本论》献给他的对手:巴枯宁。 他们之间的冲突,当然有思想上的根源,主要体现在对国家的认识上。马克思因为普鲁士的书报检查制度被剥夺了记者、编辑的职业,自然对此深恶痛绝,但却从未掩饰对处于上升阶段的普鲁士新兴强权的崇拜和倾慕。马克思后期虽然在英国生活二、三十年,却对英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没有多大的影响,他的影响在他在世期间只限于德国。即使在德国,当时工人运动的最大领袖拉萨尔也是马克思的对手,只是在拉萨尔决斗身亡后,德国工人运动被李卜克西和贝贝尔领导的社会民主党统一起来,才接受马克思的影响。直到被列宁咒骂为“叛徒”之前,德国社会民主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语。巴枯宁由于参加德累斯顿的起义被普鲁士政权判刑并被遣送回沙皇俄国的监狱再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对任何国家权力都不抱幻想 ,也不认为自己或马克思那样的“先知”可以改造国家。相对于马克思的国家社会主义,巴枯宁更接近于法兰西共和或瑞士联邦那样的自由联合式的社会主义,“没有自由的社会主义是奴隶制。” 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只有自己组织政党才能夺取政权;巴枯宁(与蒲鲁东)则认为所有的政党都毫无例外地是专制主义的残余,革命者的职责不是领导,而是帮助 、 鼓动被压迫阶级本身的直接行动去推翻现存的制度,自我解放了的民众自己知道如何组织社会生活。马克思坚持以“无产阶级”政权建立新的国家来取代资产阶级国家后,再让“无产阶级国家”自然“消亡”;巴枯宁则强调国家及其所体现的权力必须在社会革命过程中取消。他预言,任何“无产阶级”专政都会变成对“无产阶级”及一切阶级的专政并导致一种新的、更为强大和有害的阶级统治制度。 马克思 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中,攻击巴枯宁“根本不懂什么是社会革命,只知道关于社会革命的政治词句”。其实,他们两人并不完全作对, 马克思所关注的是较狭隘的夺取国家权力的政治斗争,巴枯宁设想的是广义的改造人类组织方式的社会变革。 所以 ,既然近代国家必须由少数人集团执政,在国家常备正规军被外敌侵略军击败的千载难逢的政治条件下,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口号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马克思不会同意)能够以一党专制在俄国和中国夺取国家政权,似乎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但从社会革命的意义上看,这些国家的民众的自由被剥夺得一干二净,都是对社会主义的背叛。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代表社会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欧洲的凯旋,柏克曼哀叹:“社会主义靠出卖自己征服了世界。”“专制,不管白色红色,都意味着同样的事情:强制 、压迫和悲惨。这就是其特征和本质,不会是别的。” 不过,如果我们略为客观地考察马克思与巴枯宁冲突的实际过程,发现他们之间的个人恩怨并不具有被各自的追随者夸张的意义 。他们都在 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得到激励确立了各自的世界观,除了1871年巴黎公社的短暂激动 ,又尝尽失败、流亡或流放命运的苦难,不可避免地要争夺任何可能的领袖资源。应该说,马克思是个天才思想家,在思想上独断尚无大害,巴枯宁是个实干组织大师,玩弄一些秘密手段也很难避免,如果他们两人合作经营“国际” ,加上力图统一意大利的传奇英雄马志尼(伏契尼著名小说《牛虻》的主人公就是为马志尼押送弹药而被捕牺牲的)等,有可能团结大多数的欧洲社会主义势力,与尚未丰满的欧洲资产阶级决一雌雄。但马克思容不得安那祺主义者争夺领导权,证实了 巴枯宁 “权力腐化任何人”的信条。 马克思主张组织的集中制,巴枯宁则主张以自治协会为基础的自由联邦制。正如巴枯宁 1868年在和平自由同盟大会上明确声明的那样:“我讨厌共产主义,因为它反对自由。我不能接受没有自由的人类。我不是共产主义者因为共产主义把所有社会权力集中和吸收到国家,它一定会最终把财产集中到国家手中。相反,我要废除国家,要激进地消灭权威的原则和国家的监护。” 最后, 在马克思把持下的“国际”总委员会(执行局)把 1872年的总会定在海牙,目的就是为了让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以及他们的追随者容易从英国、德国和法国出席会议,而安那祺主义势力较强的瑞士、意大利和西班牙则不易派代表出席。实际上,巴枯宁本人如果从瑞士出发,在路经法国或德国时就会被逮捕,而受巴枯宁影响最深的意大利代表团就因为抗议这种安排而抗拒出席,并干脆退出了“国际”。在最终出席会议的65名代表中,来自德国的19名与总委员会的21名就构成了大多数,只剩下25名不为马克思控制的代表为不能与会的巴枯宁辩护 。这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亲自与会的唯一一次“国际”的总会。这次总会的结果可想而知:巴枯宁及其追随的安那祺主义者被开除出“国际”。深知无法继续控制“国际”的马克思把总委员会移到美国,以图摆脱安那祺主义的影响,其恶果不仅是分裂了“国际”,而且葬送了“国际”本身。 在马克思与巴枯宁争夺领导权的个人恩怨中,马克思用尽手段诋毁巴枯宁,包括暗示巴枯宁是沙皇间谍等;巴枯宁则表现出宽容大度和原则性。当他的追随者们催促他反击马克思时,巴枯宁一方面肯定马克思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贡献,同时表示宁愿“被屠宰”而不去“屠宰”别人,颇有“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的大丈夫胸怀。相对于马克思蔑视斯拉夫人种和西班牙语世界的倾向,作为俄国人的巴枯宁对于“愚昧落后”的俄国农民赋予比“先进发达”的德国工人或犹太市民阶层更大的同情和期待。这实际上也是自此以来马克思主义者们与安那祺主义者们冲突的一大特征: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者(即国家社会主义者包括掌握国家权力的列宁主义者们)为了窄狭的政治目的(归纳为国家权力)从一切领域攻击安那祺主义并直接镇压安那祺主义者;而安那祺主义者们总是低姿态地维护、理解并忍受马克思主义者们的漫骂、攻击和镇压。当然,安那祺主义也是形形色色的,同一个安那祺主义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体的政治判断上也犯下过错。最可悲的例子是克鲁包特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流亡太久、年事已高,远离俄国的现实,拼命坚持俄国要继续与“自由的”英、美同盟 ,与“专制的”德国作战到底,客观上帮助布尔什维克抓住民心,夺取政权并轻易地镇压安那祺主义者。 可以说,自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德的社会民主党正式放弃马克思主义后,世界上已经不存在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了 ,但这个世界仍然存在、也需要真诚的马克思主义信徒。我理解并体会在这个社会、政治条件丰富、复杂的世界上,思想深刻、文笔犀利、性格权威的马克思,对于不少受压抑的阶层,不失为精神上的解救,如果没有“国家主义”的缺点(绝大多数的民众不可能尝到腐败的国家权力的滋味),马克思主义也是引导不少人走向社会主义的入门。另一方面,虽然我们这些有幸经历了各种思想、现实考验的人深知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必定会从马克思主义走向安那祺主义 ,我们也完全理解那些不愿放弃“马克思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甚至“毛主义”等称号的社会主义者的善良愿望。在今天的世界上,政治称号不仅是不重要的,还常常是无关本质的,甚至是误导人心的 。另一方面,有许多以自由的方式追求公平、人道的社会变革的人士虽然不知道、不愿意“安那祺主义”的名称,但他们的行动比“马克思主义”更接近社会主义。今天 ,正如在世界社会论坛那样,那些以不同的口号、旗帜抗议所有国家腐败权力的世界各地的民众,已经克服了马克思和巴枯宁在“国际”的冲突,联合到解救地球文明的共同道路上来了。 本来,没有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本身就不是社会主义。今天,一党专制的中国现代奴隶制度更是对社会主义的践踏。除了十几年来至今不能回到中国,我又怎能忘记自己 1995年不得不逃离“社会主义者”四十年后好不容易登上总理宝座的日本的经历!在社会主义已经被出卖、滥用,连“消亡国家”、“废除边界” 、“废除常备军” 、“全民就业” 、“各尽所能,各取基本所需”等“国际”的基本原则都被遗弃的今天,安那祺主义更能号召全球人权、民主、自由和平等的真正社会主义精神。 Ann Robertson, The Philosophical Roots of the Marx vs Bakunin Conflict,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he November 2003 issue of Waht Next? John Randolph: The House in the Garden – The Bakunin Family and the Romance of Russian Idealis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7(pp.200-201). 是一本非常难得的、以巴枯宁家族档案等为素材的研究巴枯宁精神成长的专著。其中引用 Alexander Herzen 赫尔 岑 (My Past and Thought) 的回忆,描写巴枯宁在 1836 年 22 岁从一个炮兵军官突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德国哲学(康德、费希特)学习和坚定的信念运用这些哲学。在他给姐妹们的心中描述自己通过哲学获得内心纯洁:“感到我们的神圣和自由”。正如 Lydia Ginzburg ( Psychological Prose )所确认得那样:是“一个俄罗斯浪漫主义最后和最杰出的表现”。 巴枯宁 1850年在监狱中曾经给沙皇尼古拉一世写过96页长的“悔过书”,成为马克思等对手攻击的把柄。这很象我们中国人熟悉的各种蒙混过关的“自我检查”,其中有对沙皇的恭维表忠,但更多的是通过自己十年来在德国等欧洲的经历,试图说服沙皇改革。例如:“当您旅行世界各地,会遇到各种罪恶、压迫和不公,在俄国状况更糟。这不是因为俄罗斯民众比西欧人劣等;相反,我认为我们俄罗斯人比西方人更好、更亲切、更具有宽大的胸怀。问题在于西方有一种特别的东西抵制罪恶:公共性、公共舆论和自由,这使人高尚和自尊,而俄罗斯没有这个东西。”这样的语气,非俄罗斯人不能理解,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分追究在监狱里写的这类材料。见 Mark Leier,Bakunin: A Biography, New York: Thomas Dunne Books, 2006. p. 147。 Alexander Berkman, What is Anarchism? P.xiii andp.136. Paris,1928. Reprinted by AK Press, Oakland,2003. 我目前订阅的 Anarcho-SyndicalistReview(安那祺工联主义评论)经常评述拉丁语 、法语、意大利语 世界里国家社会主义权力(包括古巴,甚至委内瑞拉)的霸道行为,并追踪到当年马克思分裂“国际”的“原罪”。 列宁主义者们喜欢解说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是没有一支 “无产阶级先锋队”(即俄国的“契卡”那样的超越法规的秘密警察)。其实,在公社成员中有不少巴贝夫和布朗基的追随者,相当于巴黎公社的“先锋队”。正如巴枯宁指出的,巴黎以外的整个法国地方都没有起义或抵抗普鲁士军队,巴黎公社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英雄悲剧史诗。 后来有所谓第二(社会民主主义)国际、第三(共产)国际、第四(托洛茨基)国际继承“国际”而把“国际”称为“第一国际”,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它们实际上只是马克思国家社会主义的变种,已经抛弃了“国际”的部分基本原则。 引自 Mark Leier,Bakunin: A Biography, New York: Thomas Dunne Books, 2006. p.101.原文引自法文1868年9月23日。 Mark Leier, Bakunin: A Biography, New York: Thomas Dunne Books, 2006. p.266-267. 克鲁包特金作为一个科学家(地质学和社会学),获得英美知识界主流的承认(如两次获邀到美国讲学),被誉为“最高贵的安那祺主义王子”。后来,他回到布尔什维克专政下的俄国。列宁为了利用他的国际名声打破帝国主义的干涉,给予他象晚年的托尔斯泰在沙皇统治下那样的优遇。见 George Woodcock, The Anarchist Prince:Peter Kropotkin,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71.其实,他对英美战争政策的错误判断,由他最出色的学生古尔德曼和柏克曼早就指出了,但他听不进去。见Emma Goldman, Living My Life, New American Library, 1977. 以列宁主义的 “一党专政”模式建立起来的各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变种,很难称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有一些很教条的组织,如美国的“社会主义劳动党”,依然在固守马克思的教义,但它们在社会主义运动中也没有影响。见笔者的介绍:“我看美国的社会主义活动”(发表于香港《先驱》1996年5月) http://cpri.tripod.com/cpr9697/iso.html ,“美国社会主义劳动党印象”http://cpri.tripod.com/cpr1999/slparticle.html等。 美国社会主义老战士 Bookchin是一个很好的从马克思主义、托洛茨基主义向安那祺主义转变的典型例子。他30年代大萧条时9岁就加入美国共产党的先锋队,不断与托洛茨基主义者和安那祺主义者论战,被现实转化。他甚至断言,如果托洛茨基活到二战以后,也会修改马克思主义的。见Murray Bookchin: Anarchism, Marxism, and the Future of the Left. AK Press, Oakland,1999.同时,我们知道,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都曾经是安那祺主义者。瞿秋白在临死前承认他还信仰国家的消亡,但对为什么要经过“无产阶级专政”来达到这个理想感到怀疑,由此否定自己的政治生涯。 希特勒的“纳粹” national socialism应该译为“民族社会主义”,以区别于马克思的“国家社会主义”state socialism。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还有“社会法西斯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潮流之一的共产党攻击其“兄弟”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的用语。安那祺主义者们本身也有不少称号,克鲁包特金称自己为“共产安那祺主义者”,强调经济(特别是分配)制度上平等;巴枯宁则厌恶“共产主义”这个词,因为这联想到政治上的强制,他更宁愿用“自由社会主义”这个用语。按照杜尔凯姆的研究,共产主义本来是古希腊概念,远早于近代国家的形成;而社会主义则是近代西方社会的产物。但列宁的一党专制实践使得共产主义几乎等同于国家社会主义。阅读各类政治刊物,从这些用语中就可以判断其各种立场。
个人分类: 安那祺/自由社会主义|938 次阅读|0 个评论
”总司令”读博感言
热度 8 hcy98765 2014-12-13 13:36
“总司令”读博感言 昨天出去到人大哲学系学兄、社科院已退休的刘平斎副院长家打了一天的麻将,晚饭后还加了两个小时的“班”,回家后已经很晚了。按习惯打开电脑,发现了杜立智老师一篇题为《全面点评侯成亚总司令》之一半认真一半调侃的博文。有趣的是,这篇博文还吸引了不少网友的眼球,引来了一片热议。俺拜读后觉得既可笑又可泣。可笑的是,据杜老师说,俺老侯当年还当过什么“总司令”,曾经叱咤风云。可泣的是,俺老侯好歹也算是条汉子,可到头来却落魄江湖,终身只是个教书匠,套用老杜的两句诗可谓“壮志未酬身已老,长使英雄泪满襟”!可以自我的安慰的是,俺虽是“三立”未就,但却保持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徒、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操守、气节,坚持自己的信仰不动摇。还可以告慰大家的是,俺现在是贵体安康,生活无忧,子女有成,幸福快乐。可能更让什么人想不通的是,俺这个冒牌草头“司令”还被评为了优秀共产党员(请注意,俺评的是优秀党员,而不是“优秀官员”),退休了大家还选俺当退休支部的书记,而且是普选、直选的。 实事求是的说,杜老师的博文,特别是一些网友们的评论,有的还算中肯,但大部分是不够中肯的,比如,杜老师说俺在与姚小鸥的纷争中吃了亏。这话应该说只说对了一半。诚然,俺作为一个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确如杜老师所说,“廉颇老矣”,实在不想招惹姚小鸥这种四川话所说的“二杆子”。所以,俺在一开始就不愿意和他纠缠.并主动求和。但他却把俺的善意当做软弱可欺,气势汹汹的、杀气腾腾地向俺发起了“文化大革命”式的全面进攻;在发表了一篇教训俺“读书”的挑衅博文之后,又连续贴出了出了三篇“大字报”,对俺进行了纯属诽谤污蔑和人身攻击的大揭发、大批判。对姚小鸥的这种歇斯底里,俺只是用几首诗对他进行了回击,但俺的回击的博文很快就被编辑部删除。在这种情况下,俺只好向编辑部发出呼吁,要求其出面干涉,删除双方所有有关博文,休兵罢战,但编辑部的先生小姐们至今仍未予理会。看来,俺是吃了老鼻子亏了。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但是,另一方面,正如有正义感有见地的高建新老师所言:“侯老师没有吃亏。没有侯老师这一战,就看不到洗他的《姚小鸥其人》,对姚老师就没有深刻的认识。某些人(拿)那篇文章为姚老师站台,适得其反。不是吗?除非没有辨别能力。”可不是吗,一个到了读博都要毕业了时候的人,与他人三言两语,话不投机,就要出手打人。这种人会是个什么东东,难道不是很清楚的吗?这种德性的人,如果在文革期间,不整出几条人命来才怪呢!对于这种具有真正的“造反派脾气”的人,你能指望和他平等地、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吗?由此就可以看出,他那样恶劣 地对待俺老侯,完全是其匪性使然。让这种人的丑恶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广众之中,让大家都看清他是个什么玩意,难道不是一件大好事吗?这难道不应看作是俺老侯和他所进行的这场争战所取得的值得庆贺的一大胜利成果吗?俗话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姚小鸥把俺这种老实人欺负了一下,他也许在自鸣得意,但当人们认清了他的人品、嘴脸之后,正经人还会拿他当个人物看待吗?这可能是姚小鸥是来不及的吧? 再有,杜老师文中对俺对毛泽东的崇敬以及对毛泽东形象的维护表示不够理解。老实说,俺对杜老师这样一个有正直的、有理性的人对俺的不理解也有几分不理解。诚然,毛泽东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有过失误,造成了重大损失。但是,但不应把所有失误及其所造成的损失的责任都记在他一个人头上。正像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都有责任,即当时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的还应负有重大责任。从根本上说,应把这种失误看成是人类在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过程中的挫折和曲折,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要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人们只应实事求是地总结和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搞得更好,而不应该一味地对这种正义事业的领导者进行恶意的攻击、诋毁、咒骂和丑化,企图予以全盘彻底的否定。从总体上说,毛泽东在思想、品格,胸怀、学识、文章、智慧、能力、功业、乃至文化(诗词、书法等)造诣等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催化下的结晶和化身;正如台湾学者李敖所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第一人;按中央《决定》说,毛泽东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民族英雄。这样的人物难道还不值得人们佩服、崇敬吗?当下,一些人在卖力地吹嘘和美化蒋介石,请冷静地思考一下,蒋介石在哪一方面能比得上毛泽东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国民党人士中,无人吹捧蒋介石,这一“历史使命”看来要由大陆人士来承担了)?更有许多文化学者对孔子顶礼膜拜。孔子的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学被历代封建统治者用作维护其专制统治的工具,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它怎么可以与教导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毛泽东思想同日而语呢?孔子作为一个奴隶制社会崩溃时期的学者、封建统治者的“圣人”,怎么能与20世纪的人民领袖相提并论呢?一些人动辄就讥笑俺老侯没学问。俺老侯从来也没有吹嘘自己有学问,但俺通读细研过《毛泽东选集》,收藏有中外研究毛泽东的著作一百多册,其中大部分俺都粗细不同地翻读过(这对于姚小欧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对如何看待毛泽东的问题上却完全是理性的,是出于公心、毫无个人功利的。俺们对毛泽东形象的维护,实质上是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风骨和尊严。毛泽东的地位及其对于现代中华民族的影响和价值是任何人也无法取代的! 说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科学网上极少有人理解侯成亚,正像社会上极少有人理解毛泽东一样。幸好,俺还有像杜老师、许培杨这样的若干个好友。正像一位好友对俺说的那样:侯老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原来有个邸领军的,是俺的亲密战友,还有其他的几个正直的好友,不知何故都长期停博了)。如此,对吾愿足矣! 顺便说一下,由于编辑部的不作为,俺与姚小鸥之间的过节还没有完。没把俺老侯打翻在地,姚小鸥是不甘心的。俺受了欺负,心有不平,有时难免有时也会发点牢骚,唯望编辑大人手下留情! 此外,还有一些网民、博友对杜文发表了各种各样的评论,俺这里就不一一作出回应了。不管是何种评论,都表现了对俺老侯的关心、关照和关注,俺都受宠若惊,并在此一并致谢!至于一些无理性的胡说八道,就只能是对其嗤之以鼻、置之不理了。 如有得罪,伏乞海涵!
1690 次阅读|7 个评论
马克思在穷困潦倒中完成巨著《资本论》
热度 16 laserdai 2014-9-15 06:15
147年前的今天(1867年9月14日),一本用德文写作的大部头政治经济学著作在德国汉堡出版。没有隆重的发售仪式、没有作者的现场签名。实际上,鲜有人注意,问津者寥寥。 然而,这本书却终于点燃了思想的火花、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甚至改变了一些国家的历史轨迹、民族的民运。 这本书,就是普鲁士(今日德国)出生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最重要的思想和学术成果--《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对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运作进行了20多年的观察剖析,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苦思冥想、据说双脚把书桌下的地板都搓出了一个坑的潜心研究后的思想结晶。 在被巴黎市政当局驱逐出境后,马克思携妻小在1849年搬到伦敦定居下来,直到他在1883年去世。 挚友恩格斯的经济资助,使得马克思可以专心写作(中学教材:伟大的友谊 ),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写下了大量的笔记、手稿,并终于在1867年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apital 。 这是马克思在世时亲眼看到的《资本论》的唯一部分。 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汇总他留下的草稿和大量笔记、论文,整理编撰出《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The Process of Circulation of Capital ,在1885年仍以作者马克思的名义出版。 1894年,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笔记编纂出版了《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The Process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as a Whole 。 三卷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巨著《资本论》, Das Kapital 。 最近,一本原以为失踪多年的马克思的一本笔记重新浮出水面。 奥地利的古书店Inlibris从一位美国人手上买下了马克思在1840-50年代写下的一本笔记。这期间,也正是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潜心准备的时期。 这本49页的线装笔记本里,马克思用法文和德文记下了大量的政治和经济理论的思考笔记。书店老板Wetscherek介绍说,笔记全部是马克思手写的,包括马克思对当时一些欧洲最著名的经济学家的理论的摘抄和他对摘抄内容的批注评论。 更有意思的是,笔记本中还记录了1850年以后马克思在伦敦的生活开支流水账。 马克思详细记下了去当铺典当获得的金额,并一再抱怨各种帐单,包括肉铺、鞋匠和书匠的收费,以及牛奶、煤球、面包、药品甚至防蛀卫生球的价钱。 字里行间,活生生的勾画出马克思一家人生活的困苦窘迫。 马克思一家的窘困,在已经发表的他写给恩格斯的信中一览无余。 其中一封信中,马克思向恩格斯抱怨说:“一个星期前我到了无法出门的地步,因为我的外套押在当铺里。我已经吃不起肉了,因为欠债太多。” 在另一封给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说:“我夫人在生病,小珍妮(马克思的女儿之一)在生病。我不能请医生,因为付不起药钱。过去8-10天里,全家人只能靠面包和土豆充饥”。 马克思传记作者之一Francis Wheen说,“ 马克思此时已经完全破产,他若不是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就是在当铺里 。” 2008年爆发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以来,《资本论》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和第二故乡英国又出现热销。 看了 上面的资料,我既而想到现在的中国的科技界。 中国科技界的人们丰衣足食,一个一个养得肥肥胖胖,都在整天忙和着怎样拉关系,编造项目编造论文去捞钱,没有人能象马克思那样如此专著于学术研究,我完全不相信中国科技界这帮 肥肥胖胖能做出什么真正重大的科技原创来。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005 次阅读|31 个评论
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二)
热度 5 wfvg9 2014-8-2 08:42
贾来谁家役虏臣,扯开异化布幕云。 平等歌声作假唱,探得心机若府城 。 目次:一、不平等的分配理论,二、马克思的批判, 三、异化劳动中的自由是不平等的。 一、西经不平等的分配理论 早期西经的工资理论认为,其水平波动,是基于生活资料总量或工资基金及其增长与劳动力数量及其增长的比例。前者高于后者时,工资水平上升刺激工人人口增加从而导致工资水平复又回跌,工资水平太低导致工人人口下降、工资水平复又回升。这种工资波动规律论有两个前提假设:生活资料的增长是缓慢和稳定的,工人是懒惰的并过度生殖。 亚当·斯密最早说:“ 各种动物的增殖,自和其生活资料成比例。没有一种动物的增殖,能超过这个比例。然而,在文明社会,只有在 下等人 中间,生活资料不够才能限制人类进一步繁殖。要限制进一步的增殖, 除了杀死他们多子女婚姻所生的大部分子女外,没有其他方法 ”(《国富论》第八章,上卷,郭大力 王亚南译 商务印书馆1972,P73)。可斯密及其后继者不解释:当上述两种比例变化时,为什么 是穷人人口过剩而不是富人人口过剩?是穷人境况恶化而不是富人境况恶化?其实,劳动力人口过剩不直接受生活资料多少调节,厂商不直接掌握生活资料,也不知道生活资料与工人人口的比例,也不会根据这个比例决定雇用多少劳动力;厂商雇用多少工人是受赢利及其多少决定的,工人在厂商的眼里只是财富生产的手段。斯密不考虑资源占有对收入分配之影响,其 非善言论证实了人性的一部分元素确实被异化成了等级和阶级性。 斯密之后,李嘉图也认为造成工资下降的原因是“ 人口的增加比维持人口所必须的基金增加更快”;造成这种不成比例的原因,除了人们总是 先耕种好地后耕种坏地,在已全部耕种的土地上连续投资的生产率递减外(排出了土地改良),就是 因为 人民“懒惰 ”; 解决的办法 “ 不是 减少人口 ,就是更迅速地积累资本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 商务印书馆1962,第五章,P83)。后来他又主张通过废除限制进口谷物的“谷物法”来降低谷物价格实现降低工资和增加资本利润的目的。李嘉图出于维护利润的目的,反对提高地租和主张降低工资。 与李嘉图同时,马尔萨斯也用了斯密的前提。他按照 自己没有任何实证证明的所谓人口增长按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的假设(《人口原理》朱泱等译 商务印书馆1996,第1章)认为:动物过度繁殖因生活资料的数量压力会“受到相互残食的抑制”,人类应当通过理性,考虑在生活资料增长缓慢时是否生育、生多少、能否卖力干活等等对自己家庭的境况的影响,以避免陷于不能自食其力的贫困境地而不得不依靠他人施舍过活 (同上第2章)。他另转话锋:若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结果,穷人的生活必然大大恶化……劳动者的人数也多于市场所能提供的工作机会,劳动的价格必然趋于下降……要挣得和以前同样多的工资,就得更卖力地工作。……结婚会受到严重阻碍,养家糊口也难上加难,以致人口处于停滞状态……劳动者生活境况的恶化与好转,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重演的”(同上第2章) 。 马认为,穷人在生活境况不好时无理性节制生育,生了也不努力工作。他不同意主张人类平等的葛德文关于人类是理性的、人和社会可以完善的观点( 葛德文 《政治正义论》何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0 ) ,他说: “我充分相信自己的判断,认为人和社会是不可完善的,……整个社会的状况与结构也不可能向着好的方面发生明显而惊人的改变。……下层阶级,即人数最多因而从总的观点来看最为重要的那一部分人的生活状况,决不会得到巨大而显著的改善”(《人口原理》P106,第13章、第14章)。其意是,人类不平等是永恒的。 对于节制下等人人口增长,马设想了 “道德抑制、罪恶和苦难”这三种方法。“预防性抑制”和“积极抑制”具有“罪恶和苦难抑制”的性质,“预防性抑制”是指推行“使得大城市里的妇女不能生育的那种性交方式”等;“积极抑制”是指“过早地缩短人的寿命”的各种方式,如:“不利身体健康的各种职业、繁重的劳动和长期在露天干活或生活、由于贫困引起的饥寒交迫、对儿童抚养不当、一切暴行……常见病和流行病、战争和杀害婴儿、鼠疫和饥荒”。马没有像斯密那样恶语出口,没有主张杀死穷人的孩子,他说,道德抑制是指““一定时间内或长久地不结婚,并在独身期间性行为严格遵守道德规范。这是使人口同生活资料保持相适应并且完全符合道德和幸福要求的唯一方法”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概观》,朱和中译,同上P179,183)。 英国16世纪的圈地运动造成了许多农民背井离乡沦为流浪汉和失业,给英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动荡和不安,故有了自16-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救济法或称“济贫法”、政府建立的收容流浪者的“济贫院”。 李嘉图和马尔萨斯在这个问题上对穷人的歧视表现了高度的一致。 马认为:政府向富人征收每镑18先令的济贫税,会使富人变穷和穷人仍然是穷人、刺激穷人明知无力养家糊口也要多生、造成更多的穷人寻求扶助;济贫院收容的不是“最有价值的社会成员”,他们的消费会“减少更为勤劳、更有价值的社会成员本应享有的食物份额,因而同样也会迫使更多的人依赖救济为生”;济贫法“大大助长了穷人的那种漫不经心和大手大脚的习气……削弱了普通人储蓄的能力与意愿,从而削弱了人们节俭勤勉度日、追求幸福的一个最强烈的动机”(《人口原理》,P31--35)。李也说,济贫法将“勤勉谨慎的人”的工资分给了那些“不谨慎的人”(李嘉图《原理》,P89)。 在经济增长和分配的关系上,李与马有过一场争论,但他们在抑制工人的消费上是完全一致的。李认为,生产过剩和经济增长下降,是因为工人工资太高,工人工资太高是因为谷物价格太高和地主索要的地租太高,从而导致资本利润减少、降低了资本增长的动力。故李主张废除禁止谷物进口的《谷物法》,让谷物进口降低工人工资来增加资本家的利润,甚至还在国会主张废除土地私有制,但因为此举太过激会波及整个私有制故没被采纳。马反对萨伊的不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下降是因为“地主和资本家为消费而进行购买的力量和愿望是下降的”,从而他们解雇工人、降低了总需求,“过剩显然是普遍而不是局部的”;富人放弃享用品和奢侈品,会使得大量资本和工人投向必需品生产,但土地生产率不会因此提高,他们最终会停止在土地上雇佣更多劳动(同上P310);整个社会财富表现为市场价值随着“有效需求”增长而增长的,但“如果社会上层阶级不断缩减支出和消费”,“产品的这一价值就无法保持”(《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评注》,《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2卷》蔡守百译,商务印书馆1979,P302、309、359,363)。简言之,在李那里,是主张抑制地主和工人的消费,增加资本利润来推动经济增长,资本是社会唯一的前进动力和救星。在马那里,是主张刺激地主和资本家的享用品和奢侈品需求,抑制工人的消费,上层阶级的需求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人性动力。 李氏把阶级收入分配引进经济增长的方法,在其之后除了被卡尔多、帕西内蒂等新剑桥学派所吸收和有所继承( 参见 H·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商务印书馆1994 )外, 在主流的西经教本中基本不被讨论。西经变成用微积分解已知约束条件下个人利益极大值的资源配置问题。以私人占有为基础的个人之间的交换是约束条件中不言自明的社会前提,要素占有的不平等不被讨论。现代西经的分配问题值得一述的有三: 1、用导数(边际方法)解劳动、资本等要素所有者按各自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所得之报酬。“欧拉定理”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美表达式。该定理设n次齐次生产函数存在一阶偏导(边际产量)和各要素按同比增加,各要素供给者所得报酬等于各要素偏生产弹性之和与产量的乘积。在该定理下, 劳动和资本的所有者“平等”各得其所,根据自己要素的效率参与分配, 齐次生产函数中资本/劳动比低的效率低,要向高效率者支付产量大于报酬的余额。该定理下的每个要素所有者都独立创造了自己所得的产品价值,但对于低效率与高效率生产函数之间如何交换余额的机制没有说明。该定理实际上是效率决定收入论。该定理的平等是不真实的,因为厂商除了占有资本、技术外,自己的劳动力和他人的劳动力也都归其支配,工人只是在劳动之外占有自己的劳动力。其次,在效率问题上,该定理事先预设了齐次生产函数大于1、等于1和小于1的各类偏生产弹性总和,但这是产业或部门的技术效率构成,非企业内各要素的效率,故其只能解释不同构成部门的要素边际效率的高低及其报酬的高低,不能解释部门内或企业内各要素的边际效率及其报酬。 2、双垄断论。现代西经称生产管理领域的资本家为厂商,其利润包含在总成本中称为“正常利润”,是企业家的管理报酬,至于它的水平是否高于工资及其原因不被讨论。其谓,来自风险投资、技术创新的超额利润不是剥削但全归厂商,为什么全归厂商却不解释。剥削主要来自流通中的贱买贵卖的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利润。这个分析把工会解释为劳动要素的卖方垄断者,与作为劳动买方的资方进行双垄断竞争。由此 工人被解释成可以利用工会垄断获得超额工资,这与资本家获得买方超额利润一样,都是平等的,工人与厂商俨然成了平等的垄断竞争者。 其平等的非真实性已如上述。国内也有个别人照拾此牙慧反驳马克思的剥削理论(茅于轼《剥削理论再质疑》,《金融时报》中文网2013-6-18)。这是工人厂商力量较量决定收入论。众所周知,博弈各家的力量对峰及其赢输,除了技巧,主要定于谁家掌握各种资源的多少,这能够有力解释现代各国工人与厂商较量的工潮中工人为啥总是输家。 3、福利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1)以边沁功利主义(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5 )为思想基础的、以庇古为代表的传统福利经济学( 庇古《福利经济学》上下,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主张把富人的收入通过财政向穷人转移支付(二次分配),来提高最大多数人的福利和全社会的总效用水平。西经学者中 有人认为这是平均主义、牺牲效率和养懒罚勤。 这是传统西经福利经济学 从不入主流教材的重要原因。 (2) 经济效率论( Pareto,Vilfredo.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nn S.Schwier(trans.)and Ann S.Schwier and Alfred Page(eds.).New York:A.M.Kelley,Publishers,1971 ) 。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的理论,是被主流教材着重介绍的。其谓,按效率分配本身就是一种公平。若资源配置:使有些人的情况变好而另一些人变坏,则不能判定社会福利增加与否;若使得有些人的情况变好而另一些人没有变坏,或不使任何人变坏但至少使一个人变好,则是效率提高或称帕累托改进,改进前的状态非最优;若达到最优态即实现经济效率时,该状态不使任何人变坏又至少不使一个人变好,一旦变动则有的人之状态必会变坏。这几种说法十分抽象,它们也完全可以是这样一种不公平的结构结构: 资源配置使得有些人的情况变好而另一些人没有变坏,如富人变好,穷人没变坏;帕累托改进时是穷人不变,富人变好,或穷人状态改进但仍远不如富人;最优态是,富人的状态没变坏,一个穷人也没变好。 实现帕累托最优态的条件很复杂,它要求在完全竞争的均衡价格体系条件下,所有参与交换的商品的替代率、参与生产的要素边际替代率、生产与交换相符合条件下的边际转换率或边际成本之间实现均等。难怪有人认为,如此复杂,不用完全竞争,用税收做一次性分配也能解决,该理论毫无实用价值。该模型使用了英国经济学家埃奇沃思的“盒子”,国内有些主流教材也被其几何分析搞得丧失了价值判断力,对于其是否公平,经常出现前后矛盾之语词。效率与公平是被众多人众多著作议论的话题。效率的内涵是指单位时间(或成本)支出下产出的多少。相同时间内效率差异的外生因素定于:精神和体力支出大小、天赋和后天习得的能力大小、设备和工具及其技术含量。 在资源占有不平等条件下,后天习得的能力也与财富占有相关,占有差异和效率差异是混在一起进入收入分配的。 效率与占有哪个权重大?效率论认为按效率分配是公平的,占有较多资源的认为按占有分配是公平的。在占有不平的条件下,何以做到公平地按个人天赋、能力等纯粹的效率分配?用高深的数学所求效率与占有的均衡解实无实际价值。帕氏经济效率论,实在是回避了财富与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问题。罗尔斯的“正义论”则从财富的分配均等方面提出了另一解说。 (3)美国政治哲学家 约翰·罗尔斯的最大最小标准论 : 资源配置结构应使收益最小的人得到最大的收益、境况最糟的人之效用最大化。 罗强烈反对由市场竞争决定总收入分配,认为这会忽视需求权利和适当的生活标准。他认为,公民的政治自由、公平价值和公平机会应当以财产权的分配为背景,为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调整财产馈赠、继承法、税收等实行财产在公民中的大体平均享有,防止财产权过于集中。罗是试图用二次分配克服一次性分配(生产部门的分配,效率与占有的混合分配)和继承性分配的不公平,他认为,这种财产分配正义 是“纯粹的程序正义”,而程序正义会使得作为其结果的所有分配都是正义的(罗尔斯 《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第43节;《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三联2002,P81-83 ) 。罗之财产均等化是私有财产的均等化,他在书中反对实行马克思的公有制来实现其“正义”论。而马克思很早就在1844年手稿中认为,这种 试图以平均化私有制来消灭异化劳动的企图,是根本不了解私有制生产出贫富差别和异化劳动的本性。 罗虽然维护私有制,但其主张中包含了转移富人的财产,故其论在主流的经济学教本中只是简单介绍“最大最小”的含义并随便用曲线加以描述,其财产均等论是不提及的。 早期西经如斯密等人的“上等人”和“下等人”、“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社会成员”之论,是激化“嫉妒和被嫉妒”的矛盾之论。之后,很少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重发这种不平等人性歧视的言论,但有如 茅于轼等改称经济学属“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 之中性、厂商不剥削工人 ,云云。除了言语者自得意自己的机巧外,富人暗喜这是在替自己说话呢,穷人听了觉得这话中的富人倾向是憋不住地往外冒。由上世纪30年代至今发展出的所有西经宏观经济及其增长模型,总储蓄、总消费、总投资、总收入和人口都不再有阶级分配的影子。但“上等人”支配“下等人”的体脑之意念(中国儒家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早已融进了现代经济学乃至其他精神活动领域毋须明说的逻辑前提中。 二、马克思的批判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的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三节中指出,古典经济学的工资、利润和地租范畴反映的是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的阶级之间的关系。土地加入资本主义的过程的 最终的结果是,社会上只剩下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以及金融贵族(同上,马恩全集第43卷,P83)。 马克思在这三节列举的事实和对古典经济学嘴脸的批判,对于今天的中国劳动者阶级的现状和批判那些为不平等现状辩护的某些“著名经济学家”,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他说:劳动与资本的分离(劳动者不占有资本而是被资本支配)对工人是致命的,工人的联合被禁止并招致恶果,工人甚至联合起来的工人在与资本家的斗争中,胜利也总是属于资本家。工人得到的只是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或致使家族不死的费用。对工人的需求是受资本家发财致富调节的,吃亏的总是工人。劳动的费用总是比生活资料的价格稳定,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工人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地主和资本家的影响。资本家赢利时工人不一定得到好处,但资本家亏损时工人一定吃亏。 产业间的工资差别大于利润的差别。工人和资本家在财富和精神方面的贫富差别特别大(同上,P49-51)。 工人为生存苦恼,资本家为赢利苦恼,工人的目标是就业,资本家的目标是赢利。工人只有通过糟蹋身体、损害道德和智力的紧张劳动,才能挣钱勉强养活自己,而且他们甚至不得不把找到 这样一种 工作的不幸看作是一种幸运” (同上,P60)。大量的妇女卖淫,但被斥为“品德可疑的妇女”(同上,P59)。 追逐私人利润是资本所有者的唯一动机(同上,P66),“ 在这种竞争中,商品质量普遍低劣、伪造、假冒、普遍有毒等等,正如在大城市中看到的那样,都是必然的结果”(同上, P69)。在社会财富处于增长、衰落和停滞的状态中唯一对工人有利的时候是增长的时候,即使如此,工人为了多增几个钱也会相互竞争、牺牲自己的时间、放弃一切自由、不惜缩短自己的寿命;工人的竞争会加剧工资下降或相对下降、工人失业, 绝对 贫困减少但 相对 贫困可能增加(同上,P57);资本的竞争加剧和大资本垄断、生产过剩和增长下降,导致小资本家破产变成工人。即使工资的提高也有利于资本积累,使得产品和资本越来成为与工人异己的东西(同上,P51-53) 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 支配权(同上,P62)。 而古典经济学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 总是撇开劳动对资本的分离,撇开自然和生存资料的私人占有谈论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资本是积累的劳动(同上,P55)。他们 从“ 不把工人作为人来考察 ”(同上,P56),而是 把人类劳动看成抽象劳动和商品,把劳动(力)的价格看成是由供求决定,而不考虑里面包含的资本家与工人、工人之间的竞争关系。 古典经济学的 “劳动是商品的理论” 本质上是“伪装起来的奴隶制理论” (同上,P56-60)。 古典经济学在分析分工、交换、竞争、垄断、工资、利润和地租等范畴时,只把它们当做事实和规律而不分析它们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的,只是描述表面的竞争与垄断的对立,把竞争想象为理想的标准,把垄断作为否定的对象。马克思说:他则要研究私有制、贪欲,与劳动、资本、地产之间的本质联系、私有制对于交换与竞争的本质联系、 私有制对人的价值与人的贬值之间的本质联系 、私有制对垄断与竞争之间的本质联系,私有制对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P89-90)。 三、异化劳动中的自由是不平等的 以亚当·斯密为鼻祖的西经内生的、基于财富权力等级的歧视性人性观,源于劳动主体的私有化即异化劳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认为,劳动主体的私有对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影响,要比物质财富的私有的影响严重得多。市场经济下的私有制分为劳动主体无私有化和私有化这两种形式。前者是自食其力的小商品生产,后者是以劳动力作为商品按市价买卖为前提的,在流通领域它显示出一副交易平等的模样。劳动主体异化下,劳动主体的劳动支配权不在劳动者手中而是在劳动力的(按时间)购买者手中,劳动主体的异化造成了: 1 、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产品不受产品生产者支配却支配其生产者)。 2 、劳动过程的异化。 即劳动过程不受劳动者意愿的支配,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感到愉快, “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异化劳动 “ 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 ”( 《手稿》,马恩 全集第42卷,P94- P98 ) 。 3 、一部分人支配另一部分人的劳动表明,劳动主体的异化造成了人与人的异化(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大部分人受少部分奴役和支配)。 4 、人的自由机能被异化成动物的机能,因此 劳动主体的异化是把人作为“类的自由存在物”的本质给异化了 ,它是 “ 类本质相异化……同他人相异化……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 ” ( 上述引文见《手稿》,马恩 全集第42卷,P94- P98) 。“类本质”是人作为自由的存在物,在与自然界相处、在认识领域和在实践领域的自由存在,“类本质”异化,就使得自由成了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的自由,人的自由成了不平等的自由。而只有所有人都自由时,才有真正的平等的自由。 在异化劳动条件下,拥有体脑劳动支配权的人视自己是上等人、特等人,劳动者是下等人。不仅 工资、利润等范畴, 商业、竞争、资本、货币、 富者 “智慧”与穷者 “愚钝痴呆”也都是 异化劳动的表现方式。 富者与贫者的不平等关系,犹同宗教异化的俗人与僧侣、僧侣与教主、教主与神的关系。本来人们在 天资和能力方面的 差别、 头脑和智力的不平等并不妨碍需求的平等,现在变成了只能用物质财富占有和货币需求衡量的需求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支配人的“万能的感受性”,支配富者作为上等人消费自己“ 古怪的癖好”、“离奇的念头” “ 恣意放纵,无节制的挥霍” ,贫者只拥有观念的需求, 原本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在异化劳动的神力下变成了真正的“ 存在 和 思维 之间的差别”。异化劳动使得体脑劳动的支配者和被支配者都处在人的自我异化中,前者“在这种自我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满足的和被巩固的,它把这种异化看做 自身强大 的证明,并在这种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 外观”,而后者“ 在这种异化中则感到自己是被毁灭的,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无力和非人的生存的现实”(《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 马恩全集第2卷,P44)。支配者尽力维持异化他人的权力与被支配者对被异化的反抗,是把人类拖入各种形式的尖锐对抗中的根源。 在异化劳动的社会里, 自由 对处在自我异化中的不平等双方而言 是不平等的 。19世纪的 德国所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认为,“自由”是指“摆脱一切束缚”、“是对异己力量的抵抗”。照此说法,特权阶层就特别乐意伸张特权的自由,要求自己摆脱一切束缚、压制异己的力量。马克思说,在德语 Dictionnaire de Lacadémie 〔学院大字典〕这部字典中,“ Libert é 〔自由〕这个词往往是在 puissance (权力 , 力量)这个意义上使用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马恩全集第3卷,P48)。英语的 liberty 的同义词里就有sovereignty(主权、主权国家、君主)、prerogative(特权) 、privilege(特权)、liberated(无拘束放纵)、presumptuous(专横放肆)、aggressive(侵略性的、好斗的)等等贬义解释。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终极关怀,用现代的观点诠释是人类在宇宙的自由存在。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的自由都是受历史条件约束的。若无异化劳动:“ 人 就是 人 ,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手稿》第三手稿第四节 ,马恩全集42卷,P155)。 若有一天后人们整体终于逃离灾难重重的太阳系,在其他地方找到了暂栖之所,那就是地球人类摆脱自我异化的最伟大的一个历史性确证。而在异化劳动的社会里, 自由依赖于力量,弱势力量的一方何以得到平等的自由? 补录: 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于1933年才由苏共公布。中外不少人认为手稿是马的早期著作,是不成熟的,故对之研究十分不够。对于判断任何一个作者的思想是否成熟,不能以其的年龄大小作为标准,而只能以其思想是否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作为标准。 本组文第一篇《我喜欢的两本书》中所述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定义或表述,《马恩全集》中央编译局对这个定义的评语是: “他的这种看法是用费尔巴哈的哲学术语来表述的,但已包含了他对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解” ( 见《马恩全集》第42卷)。60年代到1995年的入选《马恩选集》的《手稿》是不选这个定义的。过去我们读马恩的著作,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主要是从《手稿》以后的著作中得到的,对于什么是共产主义,不要说很多人不知道,就是党的很多高级干部、理论家也不知道,甚至有的最高领导也认为: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谁也说不清楚。普及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对于任何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来说,不是一件不重要的事情,理论上都搞不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上怎么可能有自主、自为的行动? 《手稿》全文的中文版本有两个,一是中社院刘丕坤研究员的单行本译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二是中央编译局的《马恩全集》第42卷,这两年新出的10卷本的《马恩文集》第1卷的译本来自全集本。手稿内有三个“笔记本”,一般称第一手稿、第二手稿和第三手稿。三手稿有五节,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定义在第二节。深入理解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定义及其深刻含义,需要认真阅读第一、二手稿和第三手稿的全部五节。 西马著名作家马尔库塞在手稿公布不久便写过一篇热情洋溢的研究文章,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其文也有很多不能令人满意之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与平等,这个核心价值观是在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用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加以改造得到的,其根本点是“人”。这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说的,共产主义的目的是人,也是要通过人来实现的,他强调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个人自由基础上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强调平等是共产主义的政治基础或根据,由此强调共产主义是人道主义。《手稿》的 共产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后来的思想是高度一致的,把马克思后来的著作与《手稿》连为一个整体才能懂得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有助于真正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 以人为核心是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关键,这一点对于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也是如此。 这方面有两个值得警惕的极端的例子。意大利共产党的早期领袖葛兰西和匈牙利理论家卢卡奇,以为欧洲(夺权)革命对比俄国不得胜利是共产党人主观努力不夠,故认为历史唯物论导致唯生产力论,导致人们等待革命条件成熟。这种理论演绎出 唯意志论 ,似乎只要领袖一声呼喊且意志坚定革命一定成功。其实欧俄条件不同,主要是欧俄的生产力中最主要的因素人即劳动者革命者阶级的人性”(人在对自然的关系、认识或理论、实践的自由度方面的)条件不同。这一点恩格斯列宁都有论述。 革命和建设不只是领袖们个人努力与否的事情,也是千百万亿万群众的事业。违背群众意愿的革命和建设只会变成人为制造的革命和建设,流产只是早晚的事情。 另一个极端,也是因为丢掉生产力中的革命阶级的“类本质, 只强调物质技术因素,把科学技术当做第一生产力 。这种忽视人的唯生产力观所发展出的科技,往往缺乏原创性、持久性,甚至有时反会挫伤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人的积极性。 2014/8/1, 修改于2018/5/23-2018/6/3,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和郑思肖《咏制置李公芾》韵: 举家自杀尽忠臣,仰面青天哭断云。 听得北人歌里唱,潭州城是铁州城。 郑思肖(元1241-1318年),字忆翁,宋代连江(今福建连江)人,元灭南宋他隐苏州坐卧行走皆面南期盼复国,有《所南集》。芾音费-李芾。
个人分类: 读书-科研笔记|5159 次阅读|7 个评论
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一)
热度 5 wfvg9 2014-7-19 07:38
新贵旧贵试比高,阶层分作千万绦。 人性自非天命出,物性助成作利刀 。 目次:一、人性,二、嫉妒与被嫉妒,三,平等,四,社会主义。 一、人性 “人性”的内涵,是指人的本性即本质,其外延则根据研究者的角度和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从大脑的意识中分析出人性是指人的感性(各种生理器官的受动性、生理欲望)和理性。更多的思想家参照动物考察人性:柏拉图和黑格尔都偏重精神和理性,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人的最高灵魂,黑格尔甚至认为没有理性精神的人不配称“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具有节制自己欲望的本性。孔子的孙子子思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22章);子思的人性和物性分别是指,阴阳五行运行于人所形成的仁义礼智信,运行于物所形成的万物之变化。亚当·斯密认为只有人懂得交换,人的本性是具有交换性。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对马克思的影响最大。费尔巴哈认为,思维不是人的本质的原因而是其结果,“ 人并不是一种特殊的实体,如同动物那样,而是一种普遍的实体,因而并不是一种有限制的、不自由的实体,而是一种不受限制的、自由的实体;因为普遍性,无限制性,自由是不可分割的。而且这种自由也不是存在于一种特殊的思维能力,理性能力之内——这种自由,这种普遍性是越出它的整个本质之外的”;“孤立的,个别的人……未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于团体中,包含人与人的统一之中”(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洪谦译,三联书店1955,P76,P79)。 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很不一致,他有时又认为, 人的本质即理性、意志、心;理性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行的能量,心力是爱;人之生存就是为了认识,为了爱,为了愿望。理性的目的是理性,爱的目的是爱,意志的目的是意志自由(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榮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P31)。 马克思吸收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类本质”的合理部分并加以改造和深化。他说: 人的“类本质”是 人把自己“当作 普遍的 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 或“ 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第四节 ,马恩全集第42卷 ,P95-96)。马恩全集本的《手稿》的“普遍性”,在刘丕坤的单行本中译为“万能”。马克思指出,人的这种自由、万能和无限存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自然界方面,“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 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刘本49译为:越是万能),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 ”(同上P95)。当人居住于某个地域的时候,人的存在依赖这个局部的自然界,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在地球上生存,人的存在就依赖整个地球的自然环境;当地球、太阳系不适合人类生存时,人类的存在就必须依赖太阳系及其系外的宇宙自然界。人只要有存在的欲望和万能的、自由的存在能力,她在自然界的生存界限就是无限广阔的。第二,在精神方面,“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 只要人的存在依赖自然界的范围越来越广,人的自然科学的和艺术的认识对象等精神食粮的来源或范围也就越来越广阔 (同上,P95)。第三,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刘本P49译为:人的万能)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 无机的 身体” ( 同上,P95)。简言之,人的类本质的这三个方面,表现为: 人的存在依赖自然界的范围越广阔、认识自然界的范围越广阔,人就越能在实践上把自然界变成自己自由、无限或万能存在的条件、手段和环境。 人的类本质的这三个方面,都表现出人的肉体和精神生活、人的能力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存在,“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 身体 ”(同上,P95)。 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自由存在,就是人能 “通过实践创造 对象世界 ,即 改造 无机界” ,也只有通过这种实践 才能“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即 “人具有的关于他的类的意识” 、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存在的本质,“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同上P97);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把劳动主体变为资本的占有物,从而 异化劳动把人的类本质、类意识、“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 (同上P97) ;“ 人的类本质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的能力——变成人的 异己 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 个人生存的手段。 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 人的 本质同人相异化” ( 同上,P98)。 马克思的“类本质”是人的潜在的自由的能力或本性,它能否实现,关系到整个人类能否在广袤的宇宙永续的存在,若人的类本质的异化永久化,则人类在宇宙中的永续存在将变得不再有可能。 二、嫉妒与被嫉妒 我的一位广东好友在其新浪博客发博文《嫉妒与被嫉妒》,大意是因利益而起的嫉妒在人际关系中产生了难受与恨懑。其文嫉妒的因素涵括居住条件、阶层、收入、职位、嗜好品味、甚至美貌的妻子、富有的郎君。在广东那样的环境中经常有人说:“被嫉妒了”,我的好友觉得:被嫉妒者可能太彰显自己的优越感,没有低调的生活。 嫉妒与被嫉妒是人性元素的一个映射。但观察表明,不是人人都有嫉妒心或感到被嫉妒。从纯心理学即意识方面来看,适当的嫉妒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努力,而不能自控的嫉妒则可能会做出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嫉妒与被嫉妒,撇开它们容易与羡慕与被羡慕相混淆不说,它们也怀有意识上的“平等”因素。康德说: 在人性的原初禀赋中有一种偏好,即“在其他人的看法中获得一种价值,而且最初仅仅是平等的价值,即不允许任何人对自己占有优势,总是担忧其他人会追求这种优势,最终由此产生出一种要为自己谋求不正当的欲求,对其他人的优势。——在这上面,即在嫉贤妒能和争强好胜之上,可以嫁接这样一些极大的恶习,即对所有被我们视为异己的人持有隐秘的和公开的敌意”(《康德全集》第6卷,P26.张荣、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一篇第一章论人的本性中向善的原初禀赋)。康德把平等与否完全归于了天赋,既然是初始的人性禀赋,在他看来,人间的不平等也就是不能消除的。其次,他把平等仅仅归于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意见上占有的优势,并且我们看不到是什么意见上的优势,而且难道仅仅是意见上的优势?也看不到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 马克思则不同,他具体地分析私有制下的平均主义愿望所包含的嫉妒性(见后文)。这样,由私有制产生的嫉妒与被嫉妒、不平等,就会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 在所有的嫉妒类性中,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要算由财富、地位和阶层的差异引起的“嫉妒与被嫉妒”。中外古代的贵族要以祖先几代物质富有标称,对于财产被分会称之为“被嫉妒”。物质财富不多的人被人批评了称他人“嫉妒”、自己“被嫉妒”,并自称是“精神贵族”,平日总是寻找上代人也是精神贵族来为本代也是贵族立根据。这两种贵族都显示了他们要炫耀或在财富或在精神层面高人一等、决不能与他人平等的意识。现代中外都有人和媒体也遗传了先人的这种习性,热衷于翻寻自己血管里是否流淌着“贵族”的血液,一旦寻着便急急广告自己高于众人。 在古希腊荷马( 约前9-8世纪 )的《尼贝龙根》之后的希腊文学中的“出身光荣”(血缘贵族)若要与物质贵族被同等看待,则要以连续有7个富有的祖先为条件;在古罗马,金钱贵族与血缘贵族则是融为一体的;个人财富是“首领”们维持其地位和权威的主要条件。在中国,古来就有“富不过三代”的律说和训诫。7代与3代相比,后者的子弟显然不如前者的子弟能够自律自制。同样,本代向上追溯光照本代的贵族祖先,前者有可能翻寻得出来,后者则可能翻寻出来的绝大多数是小农小手工业者小商小贩贫民等“贱民”以及破落的祖宗,等等。翻寻物质富有、政治富有、精神富有的上几代,是贵族或相当贵族的人之习性,而不是上几代都是贫雇农、雇佣工人、乞丐和文盲等“贱民”的习性,这一点,在中外自从人类社会产生等级和阶级以来沿袭至今,没有更变的,只是包装不同,反映的都是希望与别人“不平等”、“要在人之上”的意识。在有“被嫉妒”意识的人群中,一旦其中有人有“不能低人一等”之欲,便有“嫉妒”的意识,这两者是连体儿:因为,一旦出现比自己“高贵”的“新贵”出现,这些“旧贵”便会产生对“新贵”的嫉妒,当然其中不妨会产生“正能量”的激素以符合当下伦理和法律的手段去赶超“新贵”。 在子思的意识中,其儒家观念中的人性是固定不变的,他称之为“天命”即“天理”(《中庸》第1章“天命之谓性”)。可是在中外的历史书中都有过远古人类因食物不够,吃老人的习性的记载。这种习性随着生产的增长和这种习性带给吃者患疾病和情感的副作用,导致了这种习性的消失。可是我们在现代也看到报道,在大饥荒年代或身处生存绝境时这种习性又以吃死人的个案的形式出现。就此把子思的“尽人性尽物性”变化一下,把“物性”改造为自然的属性和人化的自然的属性,那么人性与物性是相互作用的,生物遗传的属性与环境、后天习得的习性是相互影响的。按照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人类社会在经济方面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变化的进程。马克思说, “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 (《哲学的贫困》马恩全集第4卷,P198), 历史是“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笔者注:即前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等人性)发展的历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全集卷第3卷P81)。因此,嫉妒与被嫉妒的意识,是与人类的经济和精神生活条件相互作用的历史变化分不开的,换言之,历史就是人性随经济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变化的历史,而非康德的“初始禀赋”和子思的“天命之谓性”。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2章“论分工的原由”,把不同的社会分工看成是交换的结果,把人与人天赋上的差别、职业和能力上的差别例如哲学家和挑夫的差别都归因于交换。而对于交换,他认为“这种倾向,为人类所共有,亦为人类所特有,在其他各种动物中是找不到的”,这种交换倾向不仅造成“唯一能够造成才能上的巨大差别的职业上的巨大差别……也使这种差别成为有益的”;他还说,哲学家和挑夫的差异比同种类动物之间的差别“少得多”。由于斯密在“这种倾向,是不是一种不能进一步分析的本然的性能,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不是理性和言语能力的必然结果”上不做断言,且又说“这种倾向……亦为人类所特有,在其他各种动物中是找不到的”,因此他既没有把交换与人的生产历史的变化相联系,又形成了与动物相比这是人的本性使然的结论。这样,他就把人们因为分工和交换产生的职业和能力利益上的差别看成是天然合理的。自然,若顺着这个逻辑,一个利益等级上的人看不起另一个利益等级上的人,后者嫉妒前者和前者被嫉妒,都是不能谴责和抱怨的,都是“天命”和“天理”。 斯密的交换决定社会分工的理论不受其后的一些经济学家的待见。斯卡尔贝克说,“排他性的私有财产的权利是人们之间进行交换的必要条件”,“交换和分工是相互制约的”;穆勒说,商业是分工的结果;萨伊则把分工看得比交换重要,认为交换是偶然的、非基本的东西、社会没有交换也可以存在,只有在文明的社会中交换才会存在(《手稿》第三手稿第三节 )。马克思在后来的著作和约20年后的《资本论》第一卷中发展了这些观点:人所居住的不同地域的自然资源的差别产生的自然分工,在生产力的发展基础上发展出了私有制,私有制基础上的各自自然分工领域的剩余产品及其生产的片面性和需求的多样性,产生了普遍的互为供求矛盾和压力,这种矛盾和压力导致了物物交换并最终发展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市场交换,并由此使自然分工转换成社会分工。从此,市场与社会分工、私有制有了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下,人与人之间的职业、财富、贫富和文化差异,及其等级观念便是油然而生的事情。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是两个同义语。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把人分成了不同的利益阶层或阶级。古代贵族和现代贵族都会嘲笑“穷人”。精神贵族其实是物质贵族的连体儿,两者都是经济等级制度、政治等级制度、文化等级制度的产物,简言之也是阶级差别的产物。无论是在过去的历史中还是在当下的特权、等级制越演越烈的背后,其基础都是私有制与社会分工的交互作用。 古罗马的“塞尔维乌斯·土利乌斯时代(公元前576—535年)……塞尔维乌斯把全体人民按财产的价值分为五个阶级,其结果是把各不同氏族中最富有的人集中于一个阶级中。第一阶级财产资格是十万阿司,第二阶级是七万五千阿司,第三阶级是五万阿司,第四阶级是二万五千阿司,第五阶级是一万一千阿司”(马克思《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马恩全集第45卷,P554)。 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颜一译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0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叙述了自第一次伊翁开辟的政制到亚氏所处时代的第十一次政制的变革和特征。在德拉科的第二次政制时期以前的“古时政体……官员们的委任依据的是门第高贵及富有”(P4)。德拉科政制时期的法规规定,9位执政官从拥有不少于10米那自由财产的人中选出,将军与骑兵将官从拥有不少于100米那财产的人中选出(P5),“这一政体中的组织形式就是这样一种性质, 大多数人为少数人所奴役 ,平民们起来反对显贵阶层,派别之争十分激烈”(P6);第三次是梭伦政制时期,梭伦订立了一个延续了上百年的法律,根据财产把人们划入四个阶层:干湿总计500麦第姆诺(桶)户、马户即骑士(300麦第姆诺)、有牲口户(200麦第姆诺)和雇工(小于200麦第姆诺);各种官职分配给前三个阶层的人担任,并按各阶层财产的多寡分派,雇工阶层仅仅得到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的权利(P8)。到亚里士多德时代有官职的人没有一个属于雇工阶层(P9);财政官必须从500麦第姆诺阶层中抽签产生的规定至亚氏时代还在运用(P9)。在《雅典政制》的叙述中,贵族的不同阶层之间、贵族与平民之间不断因财产权和政治权而斗争,以这种斗争为基础的“嫉妒”和“嫉妒”成为古代希腊社会在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体制之间不停变动的一种人性动力。在中国,千年历史的变迁不过是古希腊的“人性动力”穿上了中华民族服装用另一种技巧和智慧的演绎罢了。 三、平等 因财富或资源占有的人间的不平等,成了人间动乱不止和政权更迭的重大因素。追求人间平等和试图保持人间不平等,是古今中外自有阶级以来人性博弈的两大不同势力,并在历史的更迭和进步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我们经常可看到听到这种大剧目在自己身边的小单位的小舞台上层出不穷地一拨接一拨地演出,占有各种物质、精神和话语资源的大小特权人物代表的利益派别争斗恨不得把所有人都卷进去,人们身陷其中不“自由地存在”;所谓真理的标准和对错的尺度经常由这种争斗来决定,每个人自由本质的实现都受到严重束缚。这种较量的胜负至今也没有分出。 在前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诸学说中,例如16世纪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意大利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17世纪英国温斯坦莱的 圣乔治山,都 具有平均主义的倾向。甚至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的德国戈森(1810-1858)也于1854年提出:不必废除私有制,只要在自由竞争的交换经济条件下,按照他的边际效用论的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效用(戈森定律二则),每个人便可实现自己的总效用最大,从而便可实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分配的平等原则(戈森《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陈秀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平等和平均化有严格的区别。平等承认天赋能力差异带给人们的报酬差异,平均化是抹杀这种差别的。在资源占有为私人行为条件下,天赋能力极高、极有科学能力的人因为不占有相应的资源,他的报酬可能仅仅能够维持生存所需;平庸而谄谀的人却因种种关系占有相应的资源,获得的报酬远远高于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所应得之报酬。这种情况在时下也是俯拾即得。简言之,资源私人占有条件下,平等因为困难或几无可能,平均化便有可能成为被人们强行推行平等的一种愿望。这种愿望虽然情有可原,但这会把代表以需求为标志的平均文明程度降低到最低水平,甚至拉回到私有财产出现以前的平均需求水平,这是一种低需求水平的“平等”。 马克思批判主张平均主义的“粗陋的共产主义”时说: “ 忌妒 ,是 贪欲 所采取的……满足自己的隐蔽形式。一切私有财产,就它本身来说, 至少 都对 较富裕的 私有财产怀有忌妒和平均化欲望,这种忌妒和平均化欲望甚至构成竞争的本质。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忌妒和这种从 想象的 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化的顶点。它具有一个 特定的、有限的 尺度。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 贫穷的、 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 非自然的 单纯倒退 ” ( 《手稿》第三手稿第二节[共产主义]马恩全集第42卷,P118)。 具有“嫉妒”性质的平均化具有负面的历史作用, “ 共产主义决不是……返回到违反自然的、不发达的简单状态去的贫困。 相反地,它们才是……人的本质作为某种现实的东西的实现” (《手稿》第三手稿第五节《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同上 P175)。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自由性”,包括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人的认识(感性和理性)的自由、实践能力的自由,这些自由需要有满足高质量的物质生活的条件、满足发展感官意识和科学创造的物质条件。相较起来,穷 人的需要仅仅是粗陋的衣食住行的需要,而在排除奢靡之需的条件下,富人的需要(受良好教育、衣食无忧且有质量、能够实现的业余爱好、好的工作条件等等)及其条件远比穷人更能满足人的“解放”的较为丰富的需要。 因此马克思从这个意义上认为,在消灭私有制的历史条件不具备的时候, “ 富有的 人同时就是 需要 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的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 需要 。不仅人的 富有 ,而且人的 贫困 ,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同样具有 人的 、因而是社会的意义。贫困是被动的纽带,它迫使人感觉到需要最大的财富即 另一种人 。……我的本质活动的感性的爆发,在这里是一种成为我的本质的 活动 的 激情 ” ( 《手稿》第三手稿第二节 ,马恩全集第42卷,P 129 ) 。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承认人的天赋能力差别和个性差异,但是这种承认是以消灭了作为不平等的经济和政治基础的私有制为前提的。马克思说, “平等,作为共产主义的 基础 ,是共产主义的 政治的 论据 ( 《手稿》第三手稿第三节 ,同上P139 )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 “ 随着阶级差别的消灭,一切由此差别产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就自行消失 ” ( 马恩全集第19卷,P28);同年恩格斯在 给奥·倍倍尔的信中也表达了这同一意思(同上,P8)。 四、社会主义 在马克思创立自己的理论的年代,德国流行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他们把法国的社会主义理论照搬到德国,也谈论与共产主义有关的自由概念。 马克思定义自己的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类本质即 人的自由本性 ,用现代的语言表述,它关乎人类能否在宇宙永续存在。马克思把类本质的实现称为“解放”,认为这种解放不能靠言辞, 这种解放或自由在每一历史阶段都有相应的物质基础 :“ 在中世纪,一个等级只要它能佩剑,就成为自由的了。在游牧民族那里,有 马 就使人成为自由的人,使人有可能参加共同体生活 ”(《手稿》第三手稿第三节 ,同上,P141)。“ 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 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关系的状况促成的 ” ( 马恩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手稿片段》 马恩全集42,P368 ) 。 马克思对于“解放”还有另一个表述:真正的解放需要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 (“ 他 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 《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 马恩全集第3卷, P514 )。……第二个因素是……作为天资而存在的那种能力……由于限制的取消而增大起来” ( 同上,P347 ) 。这两个解放的条件都是物质条件,都是人的自由存在所必需的,都是与生产力的阶段性发展相关的: “ 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 ……受这种生产力所制约的、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生产,使得人们的发展只能具有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在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到现在为止,社会一直是在对立的范围内发展的,在古代是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对立,在中世纪是贵族和农奴之间的对立,近代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这种发展的局限性不仅在于一个阶级被排斥于发展之外,而且还在于把这个阶级排斥于发展之外的另一阶级在智力方面也有局限性”(同上P507)。 马克思在把黑格尔的“扬弃”引入自己的共产主义理论时说, “ 扬弃 是 使 外化 返回到自身 的、对象性的运动”,外化即异化,扬弃即“主张人通过消灭对象世界的 异化的 规定……现实地占有自己的对象性本质…… 共产主义则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作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义。 只有通过扬弃这种中介,——但 这种中介是一个必要的前提,——积极地从自身开始的 积极的 人道主义才能产生 ( 《手稿》第三手稿第五节 ,马恩全集第42卷,P174-175)。 在同一手稿中,马克思说,以扬弃私有财产为媒介的共产主义并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这是因为,在这个“扬弃”的历史阶段中,私有制和人的异化仍然存在甚至有时是扩大的;认识到共产主义是极其艰难漫长的过程、在过程中存在的历史局限性,是一种超越历史的觉悟和进步:“如果我们把 共产主义 本身——因为它是否定的否定——称为 对人的本质的占有,而这种占有是以否定私有财产作为自己的中介的,因而还不是 真正的 、从自身开始的肯定,而只是从私有财产开始的肯定 ,……人的生命的现实的异化仍在发生,而且人们越意识到它是异化,它就越成为更大的异化;所以,它只有通过共产主义的实际实现才能完成。 要消灭私有财产的 思想 ,有共产主义 思想 就完全够了。而要消灭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 现实的 共产主义行动。 历史将会带来这种共产主义行动,而 我们 在思想中 已经认识到的那个正在进行自我扬弃的运动,实际上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但是, 我们必须把我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一历史运动的局限性和目的,并有了超越历史运动的觉悟这一点,看作是现实的进步 ”(《手稿》 第三手稿第三节 ,马恩全集第42卷,P139-140)。 马克思所说的“以扬弃私有财产为中介”的共产主义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而是马克思在后来的著作中指出的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但之所以还称它为“共产主义”,是因为这个运动明确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处在过渡时期,知道下一个历史阶段的明确目标是进入真正的共产主义。按照对马克思论述的理解,这个过渡时期,以劳动主体和生产资料为主的私有还存在,由它们决定的各种经济关系、精神领域的异化关系还存在。在这个 过渡时期存在着利用和消灭私有制的双重任务。 而一旦进入到讨论真正的共产主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就把它划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二阶段离我们遥远撇开不说,只说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后来被列宁在《国家与革命》定义为社会主义,它有如下几个简要的重大特征: 第一, 消费品的获得手段只有按劳分配,没有按资分配。 马克思说,这个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不是从共产主义本身的基础上、而是“经过 长久的阵痛刚刚 从 资本主义社会 里产生出来”(马恩全集第19卷,P23,《批判》)的。马克思说的“资本主义”是他和恩格斯一贯所说的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不是指前资本主义社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按照马克思的分析,这个第一阶段在“ 刚刚 ”从资本主义产生出来的时期或者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仍然“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同上,P21)。但马克思在《批判》中所说的痕迹,特指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在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这一形式上体现了平等的权利,但内容上即在劳动者的能力、天赋和劳动者及其家庭在享用生活资料方面,还存在权力的不平等,这个社会在劳动者领取报酬时要承认劳动者的能力、天赋和实际劳动付出的效率等等的差异,劳动者本人也会计较所付与所得是否成比例。在这个初级阶段,劳动主要还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但是,现在的人们忘了,在马克思所说的这个从发达资本主义刚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按劳分配仅仅是根据劳动的付出,而“ 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 ”(同上,P23),即社会主义是没有阶级差别的,因为阶级已经消灭了。阶级消灭了,是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主体的私有制已经消灭,生产资料不是国有而是社会所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因此,消费品的获得没有按资分配这一说。 马克思特别强调说:“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的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末自然而然地就要产生消费资料的现在这样的分配。如果物质的生产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末同样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 庸俗的社会主义仿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部分民主派又仿效庸俗社会主义)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是在分配问题上兜圈子。既然真实的关系早已弄清楚了,为什么又要开倒车呢? ”(同上,P26,《批判》)。 也就是说,只要存在按资分配,这个社会形态就不能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按照上述, 社会主义已经消灭了阶级差别。 因为政党是阶级的政治代表或集团,没有了阶级,社会主义也就不存在任何代表任何阶级利益的政党。换言之,只要一个社会还存在阶级和政党,这个社会就不能称为“社会主义”。 第三, 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已经自行解体和消失。 恩格斯在批判《哥达纲领》中的所谓社会主义是“自由的人民国家”时说,“虽然马克思驳斥蒲鲁东的著作和后来的‘共产党宣言’都已经直接指出, 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国家就会自行解体和消失 。既然国家只是在斗争中、在革命中用来对敌人实行暴力镇压的一种暂时的机关,那末,说自由的人民国家,就纯粹是无稽之谈了:当无产阶级还 需要 国家的时候,它之所以需要国家,并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镇压自己的敌人,一到有可能谈自由的时候,国家本身就不再存在了(恩格斯1875年3月18-28日给奥·倍倍尔的信,马恩全集第19卷,P7)。 反过来说,只要有国家存在,或者作为对内对外阶级专政工具的国家职能日益加强的社会形态,是不能称为“社会主义”的。 第四, 没有商品货币交换,更没有市场经济。 “ 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 ”(《哥达纲领批判》,同上,P20)。按劳分配仅仅是利用劳动券计算劳动时间等付出,来给付劳动报酬。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经济、货币和货币拜物教的社会。 列宁在《 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 》时说,“ 我们将来在 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 以后,我想,我们会在世界几个最大城市的街道上 用黄金修建一些公共厕所 ”(《列宁选集》中文版第4集,P614)。而他在其文章中说,俄国现在还处在“新经济政策”时期,这个时期因为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所有制形式,所以还不是社会主义。其次,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是指“我们将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列宁为什么不说俄国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因为他坚持马恩的共产主义只能是各国无产阶级联合的事业,即使在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里,无产阶级联合农民夺取了政权,也必须要有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作相互支持。也就是说,在全球化资本主义包围下的落后国家单独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是一种全球的社会形态,而非一国的社会形态。 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共产主义是以全球物质和精神的高度文明(“ 普遍高度发展”或“普遍发达 ”)为条件的,“ 地域性的共产主义 ”只能是“封建性”的共产主义,在落后条件下甚至连温饱都没解决的条件下搞共产主义只能“ 让一切腐朽的东西死灰复燃 ”,共产主义因此是长期和艰苦的过程,至少其开端也是由若干物质和文化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的。马、恩分别在回答俄国“劳动解放社”(俄国共产主义运动早期)领导人查苏利奇的信、《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问题》及《跋》中都明确反对落后国家一国单独可以建成社会主义,主张至少也要有西方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革命“ 互相补充 ”才可以。列宁对马恩的著作了如指掌,写文赞扬过恩格斯的上述两篇文章。十月革命起义的条件之一,是列宁认为德国海军起义会取得胜利,“互相补充”的国际条件由此具备,从而俄共提前在国内条件具备的条件下发动了十月革命并取得起义的胜利。但事后德国海军起义被镇压,“互相补充”的国际条件丧失了,俄国革命进入了“落后国家单独进行”的状态。列宁认为,不能因此中断革命,应当创造“互相补充”的条件:即通过国内的高速建设创造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吸引发达国家革命。其主要策略是,对发达资本主义武装威胁做出妥协以争取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例如与德国签订割让土地和赔款的“布列斯特和约”;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以削弱帝国主义的统治力量;对内,在尝试过《宣言》所说的没收地主资本家财产搞国有化的措施而不爽后,确立了国家调节市场的利用资本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策略。列宁从1918年到生命最后几年的文章中,从来没有放弃马恩关于反对落后国家单独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没有放弃共产主义革命必须要有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相互补充的理论。 换言之,只要一个社会还存在货币交换和市场经济,或者说,只要一国还存在着与外部世界有密切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资本和金融的国际经济往来,就不能称为“社会主义”。 若我们记住《哥达纲领批判》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从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产生出来的,那么我们就会问:在一个前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或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还存在阶级、多种所有制、市场经济、政党、日益加强的国家机器的国家的社会,是否能称为“社会主义”呢?称不称社会主义决不是一件称谓的问题,它关系到一个过渡性社会在既要利用资本主义又要防止资本主义把社会倒转来向资本主义过渡时的战略决策意识和手段的选择,关系到是否能清晰地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和基本原理解释社会的矛盾并针对这些矛盾作出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抉择。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显然与已经是社会主义的社会面临的矛盾、战略和政策抉择是不一样的。既然过渡时间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像马克思说的那样需要经过“ 长久的阵痛 ”,而且不能用具体的时间来规定过渡时期,那么对于任何一个落后国家处在这种过渡时期,那更不能规定十几年、几十年、上百年的过渡时间,这种规定产生出来的各种政策必然会引起许多麻烦。 苏联于解体前的1989年,出版了一本用于苏联高校的1988年版的教科书《政治经济学》( B.A. 梅德韦杰夫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8)。这本教科书虽然把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政党、阶级和国家的苏联称为社会主义,但它总结了自1918年以降的许多经验教训,批判了苏联特色社会主义存在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看作对苏联为什么解体的在经济方面部分原因的解释。 这本《政治经济学》对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作了大致如下几个方面的总结: 1 、关于过渡时期的问题 (1) 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在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使得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必须完成资本主义没有彻底实现的历史任务,如建设重工业、实现国家工农各部门工业化的任务。按照列宁所说,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条件不是在资本主义范围内而是在夺取政权后创造的,但任务的解决和最终的方向不能免除。发展若从农轻工业开始,在工业化开始之前实行农业合作化,也不能免除以后要建设重工业。而加速发展重工业会引起国民经济过度紧张、比例失调和不平衡(P351,P361-362,P381-383,实际上会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但这对于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下的落后国家所面临的保卫政权的任务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或具有必然性的,只要保卫政权的任务存在,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都是不能绕开的,落后国家始终不能把国民产值的绝大部分用于民生,但如何在民生与国防方面采取平衡的发展战略,是由后一个任务完成得如何决定的)。 (2) 各国经验证明,在过渡时期拒绝资本主义经济在经济政治上是不适当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企业处在同一个社会分工体系内,有助于相互借鉴和竞争,利用资本主义可以限制小资产阶级的自发势力,掌握政权后消灭资本主义容易,利用其潜力则不容易。小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实行国有化在经济上没意义,政治上不容许.过渡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存在着剥削关系,但有利于改善供给减少失业、增加国家预算收入、积累外汇、训练干部和积累经营经验(P362-366)。 (3) 过渡时期的矛盾包括:先进政权与没有充分发展的新经济基础的矛盾、 新经营体制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社会主义与私人经济的矛盾。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经济矛盾,是过渡时期的阶级矛盾和政治思想斗争的基础。过渡时期的每个阶段都要找到容许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尺度、界限和形式。 在过渡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取得垄断利润和资本转移受到了限制,在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以前消灭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P367-369,P371-372,在认识到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以及认识到利用资本主义的重要性后,另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必须在实践中找到防止利用资本主义走向一个极端、让它在不经意中把整个体制转向资本主义的战略和策略)。 (4)30 年代重新加强了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采取了彻底消灭私人经济和压缩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行政化方法甚至用了大量的惩罚方法实现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违背了自愿原则,忽视了劳动农民的利益;在经营体制上采用行政命令和高度集中的办法,没有社会民主化的过程,社会主义事业及其威信受到严重损害。 经验证明不能放弃和过早放弃过渡的形式,过渡时期的结束不能严格规定时间,只能抽象规定一般特征。 这些标准是:社会物质技术基础能够有效计划社会生产; 保障劳动者对公有财产的主体关系 ; 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社会事务管理民主化 ;生产力水平没有静止不变的数量标准,而应对应世界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P37-374,383-386,若公有制没有体现劳动者的财产公有主体地位,这种公有制就是徒有虚名的,它只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效率。既然社会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的事业,一国过渡时期的是否结束则取决于国际的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或社会主义在世界的进程)。 2 、关于30年代至 80年代的存在的问题 (1) 过去 高估了社会主义的成熟程度,把社会主义的标准集中在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上并用法律来规定这个过程 ,忽视了公有制的下的劳动人民利益这个人道主义的经济内容。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内容和结构的标准是动态的,其成熟度的内容应当是指能够保证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充分就业、人民福利的提高(P351-360)。 (2) 生活证明, 过去不考虑物质和精神的成熟程度,加速通过社会主义和抢险进入共产主义必定会失败,并要付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政治代价 (P352)。 (3) 过去30年的管理体制,把民族特点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则证明是错误的(P354)。 (4) 合作社应当是群众自己创办的组织。土地和劳动资料公有的合作社并不意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最终形成,因为合作社保留了前社会主义的土地分配的宗法形式。而且合作社仅仅局限于农业,没有手工业、运输业、银行和商业的合作化(P377-378)。 (5) 历史经验证明, 许多劳动者对待社会和公共财富,就像对待无主的、官方的和别人的财产。 其产生的原因是:30年代以极快的方式完全实现国有化,农民通过极简单的方式进入集体农庄;国民经济采用命令的方式进行管理;民主原则没有得到发展,企业的作用仅限于执行国家的意志;集体农庄在行政方法限制下没有独立性,没有个人副业和手工业,集体农庄变成了国营农场。70-80年代初国家所有制的官僚主义有了大发展,基建投资分散化,自然资源浪费,社会蔓延冷漠、盗窃和酗酒。 劳动群众未觉得自己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上级机关也失去了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有效监督 (P396-397)。 (6) 80 年代中期形成的所有制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改革所有制关系让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真正主人 ,企业过渡到完全的经济核算、自筹资金,发展作业承包、家庭承包和广泛的租赁关系。劳动人民参加管理的实现程度,是所有制成熟程度的最重要的标志, 劳动者自治管理应当通过自治的直接民主在作业队、车间、企业、地区和整个国民经济上得到体现 。代表制的形式会使得授权人寻求自己的特殊利益(P398-399)。 3 、关于生产力的国际化和参加世界市场问题 (1) 生产力的国际化表现为宏观产业分工,单项的工艺过程水平、企业之间、稀有高精尖产品、零部件的生产专业化分工,和生产工艺、产品制作的国际标准化;表现为各种知识领域和业务部门实际工作者的培训国际化;表现为海陆空运输管道运输、信息传播、气象、商品信息、外汇市场、统计资料的国际联系及其技术的世界标准化(P727-734)。 (2) 生产力的国际化,使得国内市场变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交换的价格基础是国际价值即世界承认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生产费用低的会获得额外利润。 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能力的差别,归根结底反映了各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别。参加国际交换能够使本国资源从效率低的部门转移到效率高的部门,借助于世界市场以较少的耗费来满足对参与世界交换的产品的需要,同时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落后国家不能关门搞社会主义,参加国际市场是必然的躲不过去的历史趋势。在国际市场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会限制社会主义国家,但也需要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在全球资本主义环境下落后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外部条件(P727-734, 在参与世界市场尤其是全球资本主义化的世界市场中,一定会有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进入过渡性国家,这对于过渡性国家的未来走向影响重大 )。 这本教科书总结的是即将解体的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其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在延长或不要规定过渡时期、不要过早结束过渡时期问题上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在过渡时期利用资本主义存在两种可能性的前途:利用资本主义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在利用中转向资本主义。苏联的经验教训是,在过早结束过渡时期后推行了片面向重工业长期倾斜的经济发展战略、和高度集权的中央命令式计划体制,这种严重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和高度集中性的经济体制,必然需要政治上高度集中、思想上高度统一的上层建筑来加以维护,才能顺利运行,而这又会严重挫伤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但苏联在反思后,错把苏联模式当成了社会主义的标准,彻底否定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转向了资本主义。那么,对于以苏联为榜样的、同样推行了苏联经济发展战略和中央命令式计划体制的其他过渡性国家,在反思了苏联发展战略和体制后,实行了以市场经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对资源起决定性配置的体制后,如何在利用资本主义的过程中防止转向资本主义,并不要过早结束过渡时期或不要提出完成过渡时期的时间,就成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2014/7/19, 修改于 2018/5/23-28,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 和贺知章《咏柳》韵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元659-744年),字季真,唐代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是李白好友,其诗仅存20首。绦音涛-丝织带子。
个人分类: 读书-科研笔记|6397 次阅读|8 个评论
宁要资本主义,不要封建主义
热度 20 hcy98765 2014-6-28 13:49
宁要资本主义,不要封建主义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或简化为经济、政治和观念文化)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儒家文化从根本上、实质上和整体上说,必然是、也只能是维护封建剥削和专制统治的封建主义文化。这是铁定的,无可辩驳的,实际上也是一个常识。因而,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绝不应依靠儒家文化。否则,一些封建主义的东西就要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如封建迷信、官场贪腐、权势者欺压百姓、黑社会、黄毒赌、包N奶(实为封建社会一夫多妻的遗风,与西方的情人关系不同)等丑恶现象就要泛滥成灾。而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与现代文明不相容的。 据此,我的格言是: 我信仰、想往和拥护社会主义 ;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本事、搞不来社会 主义,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则我 宁要资本主义 (应是现代文明的资本主义,而不是早期带有封建主义痕迹的野蛮的资本主义), 而 不要封建主义或封建资本主义 。因为,不管怎么说,资本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终究还是比封建主义高高出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 要优越于封建主义 。 封建主义的儒家文化救不了中国,更救不了世界。极力鼓吹、宣扬和倡导儒家封建主义文化的大人先生们(别看他们一个个道貌岸然,仔细查一下,他们的屁股都是不干净的,就因为他们屁股上拖着一条藏污纳垢的封建主义的尾巴)可以休矣!
2626 次阅读|47 个评论
数理科学大事的周期性(《科技导报》)
热度 7 zlyang 2014-6-24 20:06
数理科学大事的周期性(《科技导报》) Common Periods in Events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http://www.kjdb.org/CN/Y2014/V32/I17/87 导读: 在数学、物理等诸多领域中,存在着跨学科的共有周期,这些周期的出现可能有某 种“大自然”的起因 。本文从数学和物理学大事着手,探讨了它们的共有周期、原因以及启示。 2012 年 荷兰伊拉斯谟斯大学的 B. de Groot 和 P. H. Franses 发表了《共同的社会经济周期》一文,对在 1789 - 2009 年间发表的 80 多篇论文的整理表明: 社会经济变量(如消费者物价指数、就业率、利率、商品价格、 GDP 、战争与霸权等)中,存在大约 8 年、 12 年、 21 年、 32 年和 55 年的明显周期性,其中 71 个案例的 4 个周期 8.423 (± 1.162 )、 21.03 (± 2.422 )、 31.57 (± 1.625 )、 54.73 (± 0.811 )年呈现正态分布 。 1 数学和物理学大事的周期性 不仅如此,据《中国大百科全 书· 物理学》给出的 1600 - 1984 年的 293 件物理学大事以及维基百科列举的 1501 - 2009 年的 167 件数学大事时间序列的分析表明,这些近似周期仍然大体存在。其中:数学大事的周期是 5 年、 9 年、 16 年、 21 年、 33 年、 50 年等;物理学大事的周期是 5 年、 7 年、 12 年、 16 年、 21 年、 27 年、 37 年、 48 年。数学和物理学大事共有的周期约是 5 年、 7 - 9 年、 16 年、 21 年、 48 - 50 年。 图 1 和图 2 分别是数学大事和物理学大事的功率谱。 若从小波周期图上分析,还可以看出最近几十年来, 7 - 9 年周期有增强的趋势。这些周期 与 de Groot 、 Franses 报道 8 年、 12 年、 21 年基本吻合。更长的周期不吻合的原因,可能源自数学和物理学大事样本的选取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亦即它们不像社会经济的定量指标那样更客观。 上述数学和物理学大事的周期获取,综合考虑了功率谱、小波周期图的结果;并考虑到大事年代的精确度为 1 年(即没有精确到月份和日期),将周期差别在 1 年的各周期合并成一个近似周期。 2 共有周期性可能源自地球运动的状态变化 这些共有周期里的 8 年和 12 年周期,明显对应着地球在太空运动中所受的天文变化周期。 12 年的周期,与太阳黑子周期 11.3 年有大致的一致性; 8 年周期,与地球 - 月球 - 金星 - 木星,亦即太阳系里对地球运动影响最大的 4 个天体的位置重演周期十分接近 。 先前就有些著作中提到自然条件与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在 1845 - 1846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德意志意识形 态》里,指出“人们所遇到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和人类历史 进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天文学》第 1 版 的“地外文明”条目也写到 “ 人在宇宙间不占有特殊地位。当然,人类的外形是地球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的观点。因此,“天文变化→地球自然条件变化→人类生产变化→人类的思维”的因果链条是一种客观存在。 3 共有周期性可能的意义 数理科学的发展,应该受到地球和人类所处太空环境变化周期性的制约。自觉运用这种周期性,特别是 最近几十年中具有强度增大趋势的 7 - 9 年周期, 对于科研人员的研究过程和科技政策的制定都有积极的意义。 1) 对于科研人员,在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上坚持 5 - 10 年或以上,是做出重要成果的基本时间保证。频繁更换研究课题,可能会与重要科技成果擦肩而过。随着科技知识总量的增加,物理学家做出诺贝尔奖成果的平均年龄,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已经超过 40 岁 。这也表明, 10 年以上的坚持是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基本时间保证。 2) 从科技政策角度看,对数理科学机构和工作者的考核周期,应该不低于 5 年。设立相对宽松的研究 政策,并“资助人而不是资助项目”,都是真 正促进当今数理科学发展的基本政策保证。 参考文献 Bert de Groot, Philip Hans Franses. Common socio - economic cycle periods . TechnologicalForecasting Social Change, 2012, 79: 59 – 68. 杨正瓴 . 《内经》中 “女七”、“男八”周期的 天文成因 . 中医杂志, 1998 , 39(3):187 – 188.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3 卷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 译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74: 23. Benjamin F. Jones, Bruce A. Weinberg. Age dynamics inscientific creativity . Proceedings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1, 108(47): 18910 – 18914. 相关链接: 2014-01-01,《数理科学大事的周期性(初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754844.html 2014-01-01,《《从古到今的重大发明》的周期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782074.html 2013-09-07,《逻辑能力与数理科学创新小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722981.html 感谢《科技导报》编辑部有关老师!祝您们开心快乐! 2014 数理科学大事的周期性(科技导报, 2014, 32(17) 87-87).pdf http://www.kjdb.org/CN/abstract/abstract11745.shtml 补充说明 ( 1 ) 马克思和恩格斯: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遇到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5-1846 年。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第 23 页) (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天文学”的“地外文明 extraterrestrial civilization ”条目节选: “ 人在宇宙间不占有特殊地位。当然,人类的外形是地球的自然条件决定的,是碳化合物经过几十亿年演化的结果。在条件和地球相差很大的其他天体上,可能存在着生理结构和地球上人类相差很大但能适应那里的条件的高级生物。 ” 该条目的全文如下 ( 《中国大百科全书》卷名:天文学 ) : diwai wenming 地外文明 extraterrestrial civilization 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上可能存在的高级理智生物的文明。如包括人类文明在内,则可称宇宙文明。宇宙间任何天体,只要条件合适,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到高级生物。 因此,人在宇宙间不占有特殊地位。当然,人类的外形是地球的自然条件决定的,是碳化合物经过几十亿年演化的结果。在条件和地球相差很大的其他天体上,可能存在着生理结构和地球上人类相差很大但能适应那里的条件的高级生物。 这些地外高级生物的科学技术发展程度,可能有的还非常落后(不属于文明阶段),可能有的与人类文明接近,或远比人类先进。人类文明已经发明无线电报、电视、雷达、激光通讯、电子计算机、火箭和利用原子能,并且已经发射航天飞船。地外理智生物也可能有这些发明,甚至有更高级的发明。他们很可能已经获得和发现超出我们理解力的知识和定律。有些研究家把文明分为三种类型:Ⅰ型文明是只能控制本星球的文明,利用本星球的矿藏能源,在本星球上种植、生产和居住,人类文明就属于Ⅰ型文明。Ⅱ型文明是能掌握整个恒星和所属行星系统的文明。以地球为例,将来人类能掌握整个太阳系内任何天体的物质和能源时,就进入了Ⅱ型文明时期。Ⅲ型文明是能掌握整个星系的文明。以银河系为例,它的直径为 8.15 万光年,拥有一、二千亿颗恒星。将来人类能掌握整个银河系的文明时,就进入了很高级的Ⅲ型文明时期。Ⅱ型和Ⅲ型文明称为超级文明。科学家估计银河系内具有地外文明的天体数目可达 10 万个。 1960 年以来,射电天文学家正在努力探测地外文明的信息。 参考书目 C. Sagan,Communication with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MIT Press, Cambridge, 1973. I. S.Shklovskii and C. Sagan, Intelligent Life inthe Universe, Dell, New York, 1966. 杨建
个人分类: 基础数学-逻辑-物理|3398 次阅读|14 个评论
当代儒家文化学者三个致命的硬伤
热度 6 hcy98765 2014-6-23 15:33
当代 儒家文化学者三个致命的硬伤 当代儒家文化学者有三个致命的硬伤。 一、完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或曰经济、政治和观念形态文化)关系的基本原理。 二、完全脱离和不顾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 三、在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和诠释上,他们所采取的是“六经注我”的方法。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他们肆意地利用古汉语无标点、一词多意等特点大搞断章取义、以今臆古的文字游戏。比如他们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 也 ”、“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等典故的解释,已达到了完全不顾历史事实和语言逻辑、明目张胆地自欺欺人的地步。 他们这样胡来的愿望好像还是好的,即所谓的使儒家文化与现代“接轨”,让儒家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殊不知。现代社会之与封建主义的儒家文化,是推翻和被推翻的关系,它们是两股道上的车,如何能接得上什么“轨”?硬要接,搞不好,那是要翻车的。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早已过了时的忠实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儒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中,只能起到促退、阻碍和破坏的作用,哪里会有什么积极作用?比如,现在官场上实际所通行的就是儒家等级森严、上下尊卑、官为民之主、官贵民賎那一套,其结果如何呢?
2146 次阅读|13 个评论
性本能与原始医学
热度 29 何裕民 2014-6-4 16:39
“食、色、性也。”包括生殖和繁衍后代在内的“性”与求食一样,亦是人类最重要的本能。本世纪初的弗洛伊德,被后代西方学者标为与马克思、尼采齐名的近代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则创立了他的泛性主义理论,视性本能为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东西。性,作为人类生活中既神秘而又重要的本能活动,是古人思想深刻激动的源泉。在人类医学之始,以它神奇的力量影响着医学意识的形成。 古人在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中,最早的认识对象之一,是自己身体中最有魅力、最富创造性的器官――生殖器。除去性交的快感、生儿育女的功利,生殖崇拜的基因便是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赞美。西方古代神庙墙下的神谕“认识你自己”!为人类提出了亘古不衰而又时刻保持新鲜活力的研究课题。由单纯的本能渲泄,发展成生殖崇拜意识,体现了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原始社会中人的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因此,只能以增加出生率来求得人口数量的增长。这种迫切的社会需求,导致原始人类产生了炽烈的生殖崇拜意识,东西方的原始人概莫能外。人们已在许多地方发现了远古生殖崇拜的遗迹。 出土于西安半坡村的著名新石器时期文物“双面人鱼”陶盆,代表了生殖崇拜的观念:其中鱼纹象征女阴;双鱼中的人面,代表双鱼相交产生的新的生命,是生命之神的象征。此外,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阴阳鱼”、“八卦鱼”、“龙传人”、“二龙戏珠”等。都来源于这个原型。 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以阴阳五行学说与医学结合为标志。“阴阳”这对基本的哲学范畴,来自对许多具体可感事物的特征── “象”的抽绎。不少学者认为阴阳的符号就是男女生殖器的符号,郭沫若曾指出《易经》中表现阴阳概念的“阳爻”(-)和“阴爻”(--)是两性生殖器的高度抽象。也有人认为阴阳文化是生殖文化的直接升华。从某种意义上说,易学的精髓“阴阳二元论”、“太极一元论”,决定了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而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从发生学角度看,都是生殖文化的衍生物。由阴阳范畴派生出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原理,造就了具备中国传统特色的,以类比、推理、辩证为特征的思维方式。这些都与生殖崇拜有革种源流关系。因此,我们说中医学术植根于传统文化,在它身上,流动着生殖文化的血液。 中医基础理论基本上取源于儒、道二家,其中,儒家对生殖活动的认识,强烈地表现出社会道德的特点,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重视子嗣之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在它的影响下,中医学尤其强调“性”对子嗣的作用。宋代以后的医书凡涉及性问题的,都是冠以“求嗣”之名。子嗣问题的客观效果是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中医学作为一门实用的技术,为此发挥了巨大作用。以温肾壮阳为基本内容的男性医学,以调经养血为基本内容的妇科医学,自古至今都高明有效。 道家则对性、生殖抱着十分直率的态度。道学鼻祖老子说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含义是:女性是人欲产生的源泉;女性生殖器是世间万物的根本;若想精神永存,长生久视,则性交必须有节制。后世多将“玄牝之门”喻为“道”之变化无穷,这是从哲学角度释《老子》。但老子既然用女性生殖器比喻天地之始,并象征性地表述他所鼓吹的“道”,却再公开、坦率不过地表露出他对生殖文化的态度,而《老子》中“好气养精,贵接而不施”的论述,简直就是中医学性保健的理论准则。到了“独尊儒术”之后,这种重人欲的认识对中医学的影响就变得非常潜在,但它在中医学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却发挥巨大的作用,影响也十分深远。中医学的一个分支──房中术,可以说是道家养生理论与中医生理学结合的产物。 概言之,中国理性医学的确立是以阴阳五行思想与经验医学相结合为标志的,而阴阳文化脱胎于生殖文化,因此生殖文化也应视作中医理论的基因之一。由于生殖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以二元的立场来审视世界,所以中医学千百年来一直讲究中和平衡,却没有陷入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这或许可以说是得力于生殖文化二元论所赋予人们的独特的认识方法。 古代的西方也有着极为丰富而生动的生殖文化,给后代留下了不少美丽的传说和神话。例如:古希腊传说中的爱神(或性交之神)名叫阿弗洛狄特(Aphrodite),这是后来催情剂(激发性欲的药物或食物,aphrodisiac)的词源:阿弗洛狄特与荷米兹神所生的儿子梅弗罗第托斯(Hermaphrodtos ),是一位同时具有男女两性生殖器的人,因此成为两性人(hermaphroditism)的词源;这个半阴阳之神却与酒神奥尼索斯生下了一个阴茎永远勃起的神普里阿普斯(Priapus),成了阴茎异常勃起(priapism)的词源。在《旧约﹒创世纪》里,犹大(Judah)死去的长子没有后代,犹大对另一个儿子欧男(Onan)说:与你的嫂子结婚,为哥哥育种。欧男却将“种子”(精液)撒到了地上。上帝因此杀死了欧男。于是欧男的名字成了“性交中断法”(onanism)的来源。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796 次阅读|29 个评论
[转载]【恐怖】【死寂亡灵 The Quiet Ones (2014)】【美国】
lcj2212916 2014-5-24 07:23
导演 : John Pogue 编剧 : Craig Rosenberg / 欧伦·穆弗曼 主演 : 杰瑞德·哈里斯 / 山姆·克拉弗林 / 艾琳·理查兹 / Rory Fleck-Byrne / 奥利维亚·库克 / Laurie Calvert / Aldo Maland / 马克思·珀基斯 / Tracy Ray / Richard Cunningham / Eileen Nicholas / Rebecca Scott / Aretha Ayeh / Max Mackintosh / Harman Singh 类型: 恐怖 官方网站: www.thequietones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4-25(美国) 片长: 98分钟 又名: 灵异档案(台) / 死寂 IMDb链接: tt2235779 故事讲述了一位大学的物理教授集结了一支队伍创造了一名鬼驱人,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的灵异事件。与温子仁07年的《死寂》没有任何关系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5196125
44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国行---伦敦眼
xuxfyuwp 2014-4-21 16:17
伦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街头行走,对周围的一切都有一种古老的感觉。包括乘地铁、乘双层公交汽车、乘出租车,都缺少一种现代感。狭窄的街道,不知上下班时间会有多么拥堵。在这座西方名城里,其独特之处或许是那些政治、历史、科技、文化的演化进程,这些内在的事物绝不是一两天可以理解体会的。 但就在泰晤士河边,距离大本钟不远的地方,却能发现一个很现代的建筑,即著名的伦敦眼(The London Eye),也叫做千禧之轮(Millennium Wheel)。   伦敦眼高135米,是为了庆祝公元2000年新世纪到来而兴建的,总投资额为1.2亿美元,原定获准运作5年。但在1999 年12 月31 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后,很快出现了转折,这个临时建筑受到人们广泛欢迎,包括那些曾经坚决反对这个庞然大物的人,在约一年半的时间里,伦敦眼接待的游客量就超过了500 万人次。2002 年7月,当地议会决定,将伦敦眼作为永久性建筑保留下来,现在已成为伦敦的地标。 伦敦眼的设计者大卫·马克思也凭借这一杰出作品一举成名,收获了超过50个奖项。大卫·马克思不仅是一个杰出的设计师,显然还是一个优秀的活动家,在泰晤士河畔的黄金地带建造这样的现代化庞然大物,一开始显然不会被接受,包括资金的筹措,也绝非易事。就如同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会被一些习惯于城市原始风貌的人看成为大怪物。大卫·马克思和他的工作人员利用了几年的时间,事无巨细地向各种人员解释其方案的可行性。最终的结果是,约80%的人同意了这个方案。甚至连当时在位的环境事务大臣约翰·格默(John Gummer)也拒绝手下的建议,选择不对这个方案进行公众听证。经反复沟通说服,马克思的好友,英国航空公司董事长Bob Ayling 决定出资建造这个高大的建筑。 伦敦眼建成后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轮,但由于其巨大的成功,使全球不少大都市认识到了摩天轮的潜在商业价值,开始了一场摩天轮建设大战,记录也随之被刷新。如在江西南昌建成的摩天轮“南昌之星”高160 米,新加坡的Flyer 摩天轮高165 米。而已在北京破土动工的朝天轮已将新的纪录设定在了208 米。 远望耸立在泰晤士河畔的伦敦眼,能感受到伦敦这个古老城市展示出的现代化生机,似乎在向世界表明,伦敦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我花了10几个英镑,乘伦敦眼在伦敦上空转了一圈,在缓慢的升降中,整个城市的风貌一览无余。 (原文写于2010-03-06 20:52:21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26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句老话
热度 4 hcy98765 2014-4-11 12:29
一 句 老 话 过去有一句老话,是说: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是真假马克思主义者和真假共产党人的试金石和分水岭。不知道这句话现在还灵不?看来应该还灵,要不然习总书记为什么要搞群众路线教育呢?只是,但愿这次不要像在此之前搞的什么“三奖”教育、”保险”教育那样,越搞越糟 糕,腐败”愈演愈烈”(总书记语);而是使我们的领导干部在灵魂深处切切实实受到教育,端正观念,转变作风,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尊重群众,相信群 众,联系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绝大多数人而不是只为个人和极少数人谋利益。 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真正和谐,我们的中国梦就容易实现了。
1416 次阅读|13 个评论
围脖:马克思的震撼性
热度 2 liwei999 2014-3-7 03:00
站在马克思共产主义的高度,反对法权,很多所谓公平公正也站不住。马克思还是比一般人见识高,可是太高了,以至于没有可行性,而且极易变为邪恶。 当年第一次读反对资产阶级法权的宣传时候,有震撼性启迪 作者: 立委 (*) 日期: 03/06/2014 10:22:39 以前说过,少年时候学马克思,虽然是时代促成(文革后期上高中的时候,大约1975年左右),但学习过程中的领悟和震撼至今记忆犹新。特别是劳动价值论和等价交换原则(根据《资本论》做的【政治经学】解说),那是一个迷人的学说,当年佩服到五体投地(20多年后才认可了聪明人指出的关键性错误,此处不提),因此加深了对资本和资本家的痛恨。 还有一个就是青年马克思的异化论。醍醐灌顶。那是改革年代,自由化先锋王若水推介的,后被邓大人贬黜。 最后一个震撼性启示来自马克思的资产阶级法权论,好像是张春桥提起的头(批林批孔后期,应该也是高中阶段)。说的是被认为公正和具有无比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难道饿死他们??】),本质上也是资产阶级法权,只能是局限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得已的措施,不公正,更不完美。只有达到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才是真正公平的理想,为此我们要继续革命,尽早越过社会主义阶段,去实现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3318 次阅读|1 个评论
马克思博士论文与德布罗意博士论文之近现代传奇与惊艳
热度 3 hillside 2014-2-16 15:50
—— 真本登场! 正式终结 法国德布罗意博士论文仅有一页多的江湖神话 —— 德布罗意眼中的美色乃“great intellectual beauty”(智慧之大美)! —— 无奇不有!将 德布罗意波光大至完美的薛定谔倒是纵情声色的花花公子 —— 兼问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为何不到三年就译成德文,但长期无英文版 —— 马克思博士 知 微有几分、对积几多解?-《数学手稿》的观众心语 德国的马克思在本科毕业的同时、同步完成博士论文,并将博士学位笑收囊中,并且凭借博士毕业文凭赢得泰山恩准、抱得美人归的故事堪称近代传奇。出现在博士论文题献处的唯一对象是女友的父亲,赞美之辞占据了整整一页(可点击附5中的网址欣赏)。现代新新人类往往只知赞美女友,却忘了赞美自己的未来岳丈。 以“马克思博士论文”为题的学术论文数名列世界之冠又堪称现代奇迹。详情可阅读本人的博文《博士学士双料学位获得者马克思被“博士论文”标题使用率世界第一》( http://bbs.sciencenet.cn/blog-350729-650084.html )。 网上一则所谓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仗持老爸威势、爱因斯坦留情,凭借一页纸论文,而不是一纸论文获得博士学位的消息在国内网络传为神迹。然而,据科学网王晓明博友的博文《从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说起》及其回帖介绍,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英文版正文达72页,而德文版有120页。 为稳妥起见,我下载并核实了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英文版总页码为81页,除前面的封面、目录上,正文的最后页码为第72页,第73页为参考文献页。 据英文版介绍,德布罗意博士论文原来的法文印刷本为1925年,后来译为德文版(1927年)。 德布罗意博士论文英文版.pdf 就该英文版而言,我有一些疑问。英文版的扉页仅有法文原文标题及译者A. F. Kracklauer的姓名,无翻译日期。英文版中却有德布罗意1927年专门为德文写作的序言,满满一页。后来网上检索译者A. F. Kracklauer的个人信息,发现他在个人主页中专门就德布罗意博士论文的英文翻译指出“ Although this work won him a Nobel prize, it appears that it was never completely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So, here's mine. ”(大意为,尽管此博士论文为德布罗意赢得了诺贝尔奖,但却从未全文翻译为英文,我做到了!)不过,A. F. Kracklauer只是简单地介绍翻译自德布罗意1925年的论文印刷本,是由法文直译还是 德文转译未加说明。就 A. F. Kracklauer 个人主页提供的多部译自德文的翻译作品看,可能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德文版。 德布罗意的人品也并不像中文故事传播的那样不堪。尽管身为贵胄之子,但他本人并非传说中的纨绔之徒。据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网 页 介绍,他在量子力学方面的引路人是他的兄弟 Maurice( 物理学家,在X射线方面做出了显著成就 )。 在1913年大学毕业、获得科学学位后, 德布罗意 一直沉迷于科学思考,只是由于战争才耽搁了申请攻读博士学位。 http://micro.magnet.fsu.edu/optics/timeline/people/debroglie.html 将 德布罗意心目中的 great intellectual beauty译作“智慧有大美”之后,突然想到手头的一本书《天地有大美——现代科学之伟大方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格雷厄姆.法米罗主编)。该书介绍了薛定谔的波动方程、狄拉克方程、杨-米尔斯方程等。不过此书将薛定谔描绘为典型的花花公子,第四章的标题是“情欲、审美观和薛定谔的波动方程”。该章开篇写道,“埃尔温.薛定谔的一位好朋友回忆道,‘他在生命中的一次姗姗来迟的情欲大爆发中完成了他的伟大工作。’”。 副标题“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为何不到三年就译成德文,但长期无英文版”只是我起初阅读英文版中德文版前言引发的困惑,后来看到 A. F. Kracklauer先生的网页说明才略解疑问。至于为何一直没有英文全版,可能还有更多的原因。 为了彻底消除罩在 德布罗意博士论文上的雾霾,我决定网搜德布罗意博士论文的法文原版。现将搜索结果公布如下:“法文版2”最后页码为第128页(此处未考虑 德布罗意博士论文手稿的总页数与该电子版的差异 )。从语言角度分析,法语与英语的文字表达力相近,两种语本之间总字数通常相差不大。由本文提供的电文书籍版面看,法文版疏朗、英文版紧凑,初步判断 德布罗意博士论文手稿(手写稿或打字稿不详,但这已不影响本文的立论)至少在100页左右。为比较起见,下面附录 法文版(取自“法文版2”)、英文版中“第二德布罗意方程”的出现片断。 法文版下载网址为: 德布罗意博士论文法文原版1(封面似含德布罗意手写体).pdf (1992年出版,根据1992年印刷本) 德布罗意博士论文法文原版2(仅正文,无封面、目录).pdf 1. http://gsjournal.net/Science-Journals/Historical%20Papers-Quantum%20Theory%20/%20Particle%20Physics/Download/1635 2. http://tel.archives-ouvertes.fr/tel-00006807 附1:科学网的相关博文 从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说起(hillside注:此文考证颇为详细,并附英文版提供下载)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61do=blogid=259767 欧洲,1924年,一页纸的博士论文,可能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20554do=blogid=340591 附2:德布罗意为博士论文德文版翻译版Untersuchungen zur Quantentheorie, BECKER, W. (trans.) (Aka. Verlag., Leipzig, 1927)专门撰写的满满一页的序言(摘自英文版。“as translated to English below,”看来系英文翻译者A. F. Kracklauer添加)。 Preface to German translation In the three years between the publication of the original French version, and a German translation in 19271,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s progressed very rapidly in the way I foresaw, namely, in terms of a fusion of the methods of Dynamics and the theory of waves. M. EINSTEIN from the beginning has supported my thesis, but it was M. E. SCHR¨O EDINGER who developed the propagation equations of a new theory and who in searching for its solutions has established what has become known as “Wave Mechanics.” Independent of my work, M.W. HEISENBERG has developed a more abstract theory, “Quantum Mechanics”, for which the basic principle was foreseen actually in the atomic theory and correspondence principle of M. BOHR . M.SCHR¨ODINGER has shown that each version is a mathematical transcription of the other. The two methods and their combination have enabled theoreticians to address problems heretofore unsurmountable and have reported much success. However, difficulties persist. In particular, one has not been able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namely a undulatory theory of matter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field theory. At the moment, one must be satisfied with a statistical correspondence between energy parcels and amplitude waves of the sort known in classical optics. To this point, it is interesting that, the electric density in MAXWELL-LORENTZ equations may be only an ensemble average; making these equations non applicable to single isolated particles, as is done in the theory of electrons. Moreover, they do not explain why electricity has an atomised structure. The tentative, even if interesting, ideas of MIE are thusly doomed. Nonetheless, one result is incontestable: NEWTON’s Dynamics and FRESNEL’s theory of waves have returned to combine into a grand synthesis of great intellectual beauty(智慧之大美) enabling us to fathom deeply the nature of quanta and open Physics to immense new horizons. Paris, 8 September 1927 附3:德布罗意博士论文的英文版翻译者、德国量子力学家A. F. Kracklauer。A. F. Kracklauer在他的主页提供了由他译为英文的的多篇量子力学经典著述。A. F. Kracklauer在该主页对量子力学的一些观点提出了批评,称之为“疯狂的物理学”(loco Physics)。 http://nonloco-physics.0catch.com/ 由A. F. Kracklauer译为 英文的 的多篇量子力学经典著述 The following are my translations of historic papers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for my interests for which, to my best information, there are no (or no complete) English versions. Some of these papers introduce notions that have become ensconced in physics folklore as if they were grounded on more solid foundations than these papers reveal to actually be the case, or, sometimes, visa-versa. 1. Einstein: Einstein in English , A 1250 page collection of my translations to English of 178 physics papers written by Einstein in three volumes: See : http://stores.lulu.com/kracklau . Errata: E-in-E_errata.html 2. Louis de Broglie (Thesis): On the theory of Quanta, Ann. de Phys. (1925) (Re-edited Dec. 05) Although this work won him a Nobel prize, it appears that it was never completely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So, here's mine. (340Kb); Hard copy: http://www.lulu.com/content/712243 ; e-file: ldb_the.pdf (注:此即德布罗意博士论文英文版全文下载链接) 3. Julio Palacios Martinez: Hard copy of both in one volume: http://www.lulu.com/content/772611 ---Relativity a paradox free alternative (Relatividad, una nueva teoria) JPM, on the basis of dimensional analysis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asymmetric aging is untenable, so reformulated SR to exclude it from the start, eventually collecting his ideas up to 1960 in this book. (743Kb) rel_pal2.pdf , ---Antirelativistic Dynamics . Rev. Ace. Cie. (Madrid) LIX 69 (1968); published shortly before his death in 1970. A criticism of SR and a compendium of JPM's proposed fixes. (179Kb) pal_ant.pdf 4. Palacios: Relativity without Asymmetric Aging , Proc. PIRT VIX, 13 pages. An extraction from Palacios' book of just those parts pertaining to the `twin paradox.' (105 Kb) pal_pirt.pdf 5. Karl Schwarzschild, Electrodynamics I, II III (1906) . Gott. Nach.. 128 , 126-278 (1903) Apparently the first study to incorporate time-of-flight delay into action-at-a-distance mechanics. (179Kb) EM_KS.pdf 6. Hugo Tetrode, On Universal Interaction, Z. Phys. 10 , 317 (1922). Prophetic natural philosophy on the relativistic classical (action-at-a-distance on the light cone) and quantum electrodynamic interaction; but, short on red meat'' for a mathematical physicist. (53 Kb) interaction.pdf 7. A. D. Fokker: ---Relativistic point-particle mechanics, Z.. Phys. 58 , 356 (1929). A rediscovery (?) of Tetrode's direct action mechanics for systems of point particles. Noteworthy is the lack of skepticism, actual enthusiasm, for advanced interaction. This is the article most often cited, the following two are virtually unknown. (63Kb) fok_var.pdf ---Reciprocity in the Mutual Interaction of Charged Particles, Physica, IX , 33 (1929). The mother load for the above article with some additional details. (35Kb) reciprocity.pdf ---A Theory of Relativistic Interaction for Two Charged Point-masses, Physica. 145 (1932) . A follow up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he above two articles. (58Kb) deux.pdf 8. Walter Ritz: ---Critique of Maxwell-Lorentz Electrodynamics , Collected Works (1908). 13 pages. A short version of his formulation of an emission theory for electrodynamics, with emphasis on the contrast with Maxwell field theory. Gives good reasons to prefer direct interaction over field theories. (Note: Ritz wrote this paper using German syntax and sentence structure but French words---ugh! Some passages in my translation need tuning.) (79Kb) TE.pdf ---Gravity, Rivista di Scienza (1908) . 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and prospects for a theory of gravity as of 1908, and a plaidoyer for his own proposal. Interesting and still relevant natural philosophy. (46Kb) grav.pdf ---EM: Blackbody Radiation, Phys. Z. (1908) . A turbid essay on the the cause of the ultraviolet catastrophe, and his argument that retarded interaction is essential for a solution. (36Kb) blackbody.pdf ---RelativityOptics, Collected Works (1908) . A natural philosophy essay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n aether and emission theories on the basis of optical and electrodynamical effects. Argues that in an emission theory, gravity appears naturally as a residue of electric force. (33Kb) optics.pdf 9. Werner Heisenberg: ---The Multibody Problem and Resonance in Quantum Mechanics, Z. Phys. 38 ,, 411 (1926). Evidently the first paper to introduce cat states into QM. It 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nowadays since these states are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rreal aspect of wave functions and have come to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PR and Bell analysis. In this paper we see that they had a perfectly non mysterious, classical meaning in the beginning. This paper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quant-ph/0602080 0602080_3.pdf (79 Kb) multi.pdf ---Wave Phenomena and Quantum Mechanics, Z. Phys. 40 , 501-506 (1927) . A natural philosophy essay on the implications, as he sees it, of the above article; i.e., a back-handed attack on Schroedinger's continuum wave mechanics, and the inception of Copenhagen dogma. (25Kb) waveqm.pdf ---The Multibody Problem and Resonance in Quantum Mechanics-II, Z. Phys. 40 , 551 (1927) . Follow-up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s developed in the above two papers. (119 Kb) multi2.pdf ---On the imaginable content of quantum kinematics and mechanics, Z. Phys. 43 , 172 (1927) . The paper in which Heisenberg set out 'uncertainty' as a fundamental quantum feature. This is a retranslation made to squeeze out every nuance regarding irreal wave functions and collapse at measurement. (111 Kb) anschau.pdf 10. V. A. Fock, Eigentime in Classical and Quantum Mechanics, Z. f. Phys. der Soviet-union 12 , 404 (1937) . Analysis pertaining to introducing eigentime into QM wave equations. Does not consider interacting particles, only a single particle bathed in an external wave. (87 Kb) eigentime.pdf 11. W. Slebodzinski, Cartan's Principle of Dynamics, Ann.. Soc. Math. Polonae Series I Comm. Math. XIV , 1-13 (1970) . A compact exposition of Cartan's Mechanics in classical notation. Noteworthy in that it emphasizes the independence of Cartan-Hamiltonian structure on space-time structure; it is essentially an existence proof for relativistic multiparticle dynamics with interaction. Important background for papers 6 and 16 above (60 kb) cartan.pdf 12. E. Schroeding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quantum mechanics, Die Wissenschaften. 48 , 807 (1935) . The Cat paper. This is a retranslation, as I found myself rereading sentences several times over in the other translation, and still was unsure what they meant.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German original is itself idiosyncratic. It whipsaws among several styles of language, repeats, is larded with irony, sarcasm, journalistic focculi, etc. Nevertheless, it is an excellent catalog of issues on the foundations of QM. It actually 'obsoletes' much written after it. However, nearly half of it, including virtually all of the obscure parts, is devoted to describing 'conditional probabilities.' A reader knowing what they are (from math, where it takes 2 paragraphs) can read it with ease. (120 kb) cat.pdf ---On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quantized electron orbits, Z. f. Phys.. 42 , 13-23 (1922) . Interesting early geometric considerations largely overtaken by subsequent developments. Besides historical interest, it may contain ideas better not lost to history. (64 kb) ebahn.pdf 13. E. Madelung , Secular oscillations within singlet/triplet states, From: Math. Handbook for Physicists (Dover, 1942) p. 298 . A calculation not found in textbooks which may have deep significance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singlet/triplet irreal states. (19 kb) secular.pdf 14. A. Einstein, On a heuristic viewpoint of the cre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light, Ann. d. Phys. 47 , 133 (1905) . A retranslation of the photon paper. It is just too important to be as difficult to get in English as it was. (61 kb) photon.pdf 15. V. Varicak, Relativity in three dimensional Lobachevsky space., (Zaklada Tiskare Norodnih, Zagrb, 1924). A translation of a mostly complete survey of Varicak's application of non Euclidean geometry to Relativity Theory; arguably the most complete treatment of this topic ever written. Hard copy: http://ww.lulu.com/content/774095 注:经比对,博文《从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说起》中提供的德布罗意博士论文英文版应当就是 A. F. Kracklauer在其上述主页中提供的下载文档 ) 附4: 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网 页对于德布罗意的介绍 http://micro.magnet.fsu.edu/optics/timeline/people/debroglie.html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e long standing argument about whether the character of light was particle-based or wavelike was finally coming to an end as the scientists of the day began to accept that light could assume a dual nature. The possibility that such a duality might apply to matter as well as light was first proposed by physicist Louis de Broglie. Born in Dieppe, France, de Broglie studied in Paris and was descended from members of the French nobility. In his youth, he considered a career as a diplomat, but later turned to science and pursued the study of theoretical physics. His brother, Maurice, who had also decided to become a physicist and made many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X-rays, reportedly had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de Broglie and was the first to introduce him to the work of Albert Einstein and Max Planck. Louis de Broglie received a science degree in 1913, but was soon after required to enter the military. During World War I, he was stationed at the Eiffel Tower as part of the wireless telegraphy army subdivision. When not occupied by official duties, de Broglie filled many of his hours pondering scientific questions, which helped prepare him to continue his studies in 1920 after the war had ended. The focus of his research upon his return to Paris shifted to mathematical physics and his doctoral thesis consisted of research on quantum theory. Within de Broglie抯 thesis, which was completed in 1924, many of his most profound ideas were put forth, including his groundbreaking theory of electron waves. He had published some work on electron waves in scientific journals previously as well, but the articles were given little notice. It was not until Einstein read a copy of de Broglie抯 thesis that the revolutionary nature of his ideas was understood. Due to Einstein抯 attention, other physicists became familiar with de Broglie抯 wave theory and utilized it in shaping their own work. Most notably, de Broglie抯 theory served as the foundation upon which Erwin Schr鰀inger and others developed quantum mechanics. 附5:马克思博士论文 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41/dr-theses/ Karl Marx Internet Archiv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ilosophy of Nature. with an Appendix Written: March 1841; First Published: 1902; Source: Marx-Engels Collected Works Volume 1; Publisher: Progress Publishers; Transcription/Markup: Andy Blunden; Online Version: Brian Baggins (marxists.org) 2000. Contents: According to Marx's original Table of Contents Dedication Foreword Part On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ilosophy of Nature in General I. The Subject of the Treatise II. Opin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ysics III. Difficulties Concerning the Identity of the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ilosophy of Nature IV. General Difference in Principle Between the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ilosophy of Nature V. Result Part Tw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ilosophy of Nature in detail Chapter One : The Declination of the Atom from the Straight Line Chapter Two : The Qualities of the Atom Chapter Three : Atomoi archai and atoma stoicheia Chapter Four : Time Chapter Five : The Meteors Appendix Critique of Plutarch's Polemic against the Theology of Epicurus II. Individual Immortality 1. On Religious Feudalism. The Hell of the Populace 2. The Longing of the Multitude 3. The Pride of the Elected Notes I. On Religious Feudalism. The Hell of the Populace II. Opin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ysics (notes) III. Difficulties concerning the Ientity of the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ilosophy of Nature. (notes) IV. General Difference in Principle between the Democritean and Epicurean Philosophy of Nature Preliminary Note I. The Relationship of Man to God 1. Fear and the Being Beyond 2. Cult and the Individual 3. Providence and the Degraded God Draft of new Preface Marx's Notebooks on Epicurean Philosophy Editors' Footnotes and Preface , Image of Draft Preface . 附6:马克思数学手稿欣赏与科学网博客对于《数学手稿》的了解与心得 附6-1. 我自己的《数学手稿》收藏 此书文革后正式出版时曾现洛阳纸贵之势,由科学网与其他网站一些网友的回忆也可想见当年抢购盛况。该版封面仅有书名、作者,无出版社(英雄不问出处? 。“人民出版社”字样出现于内页,出版、印刷日期(1975年7月第1版、1976年3月第二次印刷)也与现在的书籍为主张版权争先恐后地与扉页互相争宠、现在的一些姑娘们为吸引眼球以抢先暴露真相为荣不同,只是悄悄地、羞答答地藏在封底的内页。 附6-2 http://news.sciencenet.cn//zhibo/shownews.aspx?id=233319 纪念华罗庚逝世25周年大会, 时间:2010-6-12 :……到现在为止,数学家大会上提的,到目前数学家大会,现在马上就要开,包括数学家大会的主席和数学家,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和国际数学联盟的秘书长,他们都在说给数学一个定义是非常危险的,也就是对数学只能用观点去理解,我们国家基本上华老和 各个数学家都承认了马克思的定义 ,我就不重复了。 …… : 这件事我要说一下,很少人提到,73年的时候,北大的孙小宇等人,就把马克思数学手稿翻译出来了,74年在国内见了,在整个国内影响还是比较大,相当大的,北和南影响比较大,但是在科大几乎没受到影响,因为马克思的书稿有他的意义,他归结为一句话是什么呢,求导就是严格的特定的0:0,数学家羞答答干什么,就是那个零,但是我们有华老的那碗酒垫底,我们知道,0:0脱个精光上不了台演戏的,那个领域让我们在很多地方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这是我们所有科大人都知道,但是这是华老的影响所带来的。 附6-3 http://www.alljournals.cn/view_abstract.aspx?pcid=01BA20E8BA813E1924CB483152CA50D4FC5BD3CBB47B847Fcid=585D04A2453D8AD5DDFFE8BE5B16E24Cjid=B0F48139158DAC130DCA71551C5A0F32aid=9B3CDCFF12FE0F7Eyid=D43C4A19B2EE3C0Avid=1371F55DA51B6E64iid=0B39A22176CE99FB 马克思数学手稿:宝贵的历史文献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2):18-23. 作者姓名: 孙小礼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1 摘 要: 马克思酷爱数学,几十年坚持不渝地利用闲暇时间钻研数学,留下了近千页数学手稿。马克思数学手稿(部分)在我国翻译出后,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过分抬高,认为马克思运用辩证法为微积分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相反的看法,认为马克思不懂微积分,其数学手稿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本文说明这两种看法都太极端,马克思把数学当作经济学研究和重要工具和辩证法的重要源泉,研读数学又是马克思的独特精神休养方式。马克思数学手稿是一份有特殊价值的历史文献。 hillside注:欲阅读《马克思数学手稿:宝贵的历史文献》的更多内容,请点击: http://www.kepu.net.cn/gb/basic/szsx/4/41/4_42_1002.htm 附6-4 科学网网友回忆《数学手稿》 附6-4-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21do=blogid=737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21-21554.html 李世春博客 (hillside注:此博客中另外张贴了《数学手稿》封面、内页,有余兴者可与以上本人所贴对比) 当我上高中的时候,正是1973年到1976年,这三年间国内发生了许多大事,但是,我最感兴趣的事还是1975年马克思《数学手稿》的出版。我们的学校叫白灵淖中学,和大毛忽洞相距10公里,位于固阳阴山北30公里。如此偏僻的地方,当时在经济上又不能有任何的非分之想,根本不可能到城市的新华书店去看看。后来得知北京有个王府井书店,可以办理邮购业务,当即汇去5元钱,大约一个月后,一本崭新的马克思《数学手稿》便寄来了,余款以邮票的形式同书返回。后来再次去信询问有关数学方面的书籍,邮来的清单上除马克思《数学手稿》外,只有《运筹学》和华罗庚的《优选法》,可以想象到当时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也没有多少数学书籍。 众所周知,马克思《数学手稿》既不是一本教科书,也不是一本学术专著。当时只感觉到马克思是一个大学问家,看他的书肯定能学到些什么。后来上大学也带上了这本马克思《数学手稿》,并且一直保存到今天。 …… 数学手稿:马克思帮我对付极左派 那时,我学数学的时候,周围的人谁也不敢碰我,就连那些极左派也不敢碰我。 为什么呢? 因为我有一本马克思《数学手稿》,而且就放在身边。 大毛忽洞还跟那些极左派开玩笑说:你们看的那些破报纸是孙子辈的,我看的是马克思的原著,是你们看的那些文章的作者的爷爷,你们有什么不服气的吗? 当我看数学的时候,有时候极左派们还来给我(手里的马克思数学手稿)捧个场,就像花果山的猴子给孙悟空捧场一样。 如果陈景润当年手里也有一本马克思《数学手稿》就好了,或许能够击退极左派的干扰。 附6-4-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60333do=blogid=541216 程代展博客 文革前清华有许多数学教师是本校工科学生留校,以后又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无心钻研业务,许多优秀人材,却得不到提高。我们刚去,就听说大跃进年代,数学教研组曾提出要“打倒柯家店”。不要epsilon-delta。反击右倾翻案风后,我们也被组织学习《马克思数学手稿》,还有人建议,用它当微积分教材。 附6-4-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9894-415631.html 肖赛君博客 我曾听到一个老师讲微积分中的极限理论是有缺陷的,他也提到爱尔兰大圣教贝克莱的批判,贝克莱称牛顿微积分体系中的“0”为“幽灵”,因为牛顿在需要“0”时,不管“0”多么小,就带了进来,在不需要的时候,也不管0多么大,一句话就给略掉了。这不符合数学严格逻辑推理的要求。马克思《数学手稿》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马克思认为没有必要引入极限,直接用0/0作为导数就可以, 马克思认为零是可以做分母的 。另外,好像数学家欧拉也曾说过零是可以做分母的。 附7:hillside对马克思及哲学的思辨性博文 牛顿的上帝科学观与马克思的地狱科学观—论对“地狱入口”的误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588246.html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自由落体定律对于马克思的启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555240.html 马克思论科学魅力—“高山论”与“地狱论”,兼议易中天破门而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588220.html 凡是存在的,必有不合理之处;我在故我思——我的哲学思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50729do=blogquickforward=1id=552274 附8:同时收获本科文凭与博士学位的天才数学家冯·诺依曼 http://hi.baidu.com/clq23/item/da3412d1bf6746b833db90c7 冯·诺依曼十几岁时曾得到一位叫L.拉兹的颇有才智的中学教师的教诲,不久以后,他成了M.法格蒂和L.法杰尔的弟子。L.法杰尔人称“许多匈牙利数学家的精神之父。”冯·诺依曼的父亲因考虑到经济上的原因,请人劝阻年方17岁的诺依曼不要成为数学家。后来父子俩达成协议,诺依曼便去攻读化学。1921~1925年,他先后在柏林和苏黎世学习化学。1926年诺依曼同时获得苏黎世化学工程文凭和布达佩斯数学博士证书。 http://www.pet2008.cn/thread-25393-5-1.html 1914年夏天,约翰进入了大学预科班学习,是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借故向塞尔维亚宣战,揭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由于战争动乱连年不断,冯·诺依曼全家离开过匈牙利,以后再重返布达佩斯。当然他的学业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在毕业考试时,冯·诺依曼的成绩仍名列前茅。 1921年,冯·诺依曼通过“成熟”考试时,已被大家当作数学家了。他的第一篇论文是和菲克特合写的,那时他还不到18岁。麦克斯由于考虑到经济上原因,请人劝阻年方17的冯·诺依曼不要专攻数学,后来父子俩达成协议,冯·诺依曼便去攻读化学。 其后的四年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大学注册为数学方面的学生,但并不听课,只是每年按时参加考试。与此同时,冯·诺依曼入柏林大学(1921年),1923年又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学习化学。1926年他在苏黎世的获得化学方面的大学毕业学位,通过在每学期期末回到布达佩斯大学通过课程考试,他也获得了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个人分类: 历史探原|6919 次阅读|7 个评论
[冯言冯语]社会主义如何防腐-谈巴黎公社
热度 1 冯用军 2014-2-11 17:06
老冯故事会iStory of Feng之巴黎公社提供的“反腐经验”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力反腐,誓言跳出“历史周期律”,很多官员不想当官、很多公务员叫苦,那你们都主动辞职,让我们真心想干事、廉洁干成事的来接班吧 最近,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过程中,与理论界的朋友们一起讨论民主执政的理论时,不免使我想起了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 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历经72天。但就在短短72天的时间里,巴黎公社通过并实行了许多规定和措施,创造了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奇迹。巴黎公社失败了,但它的原则是永存的。 巴黎公社的原则,包括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人民民主制度。巴黎公社的实践是伟大的,对巴黎公社经验总结的理论是辉煌的。这一辉煌的理论成果集中地体现在马克思在巴黎公社期间写成的《法兰西内战》一书中,同时也体现在恩格斯在20年后为出版《法兰西内战》一书所写的导言中,还体现在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书中。 马克思、恩格斯详尽地论证了:一是巴黎公社是帝国的直接对立物,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是“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二是公社不是压迫性的机关,而是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府;三是公社的领导成员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而是由人民选出,受人民监督,并废除了一切特权的“人民的勤务员”、“公务员”、“公仆”;四是公社不是官僚、腐败机构,不是吸血鬼,它取消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官吏高薪,是“廉价政府”;五是公社对农民决不去“敲骨吸髓地压榨”,“决不靠农民劳动以自肥”,而要免除他们的一切血税,要给农民直接带来重大益处。 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一再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如下三项措施:一是普选产生公职人员;二是一切公职人员的工资相当于熟练工人的工资;三是人民群众监督并可随时罢免公职人员。恩格斯认为,这些措施,就能可靠地“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也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 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写成的《国家与革命》中,阐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巴黎公社的民主思想,并进一步指出,巴黎公社的民主措施,可以使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同时也消除人民升官发财的思想,以防止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变质。他进而指出了“彻底发展民主”的思想,指出民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认为民主会影响经济,推动经济的改造,同时也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和“防止公仆变主人”,至今仍有重要现实意义。我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一个历史性《决定》,第一次把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结合在一起,回答了“党如何执政”的问题。民主执政本身是讲执政方式,但民主的本意是人民当家作主,如何执政与为谁执政、民主执政与为民执政结合在一起,所以民主执政在整个执政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决定》还要求我们“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拒腐”,就是拒绝腐蚀,拒绝腐败;“防变”,就是防止变质,防止“公仆变主人”,从而把民主执政与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等统一了起来。我们党的民主执政理论和用民主制度来解决腐败、防止“公仆变主人”,是对巴黎公社民主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 民主,自由...
个人分类: WCGI世界廉政研究院|1716 次阅读|1 个评论
实现理想社会方略是什么?中国需要多少年?
duqunjun 2014-2-3 19:38
马克思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理想社会(共产主义),时至今日,未见世人公认的方法。 为方便大家理解,先例举三个公理和事实。 公理一: 每年让 1% 的人过上理想社会生活,人口总数不变, 100 年所有人过上理想社会生活。 每年都让 0.5% 的人过上理想社会生活, 如果 人口总数减半,那么 100 年后所有人都过上理想社会生活 ! 所有人同时都过上理想社会是不可能的,只能分批次进入。 公理二:只有让国民进入理想新城,才能过上理想社会生活 。 公理三: 连锁建设新型理想城(密居型和散居型),最终全面实现理想社会。 入住新城人群最好是哪些人呢?城内区有退休金和一定数量财产的老人、学生为主体,配备一定比例医务人员,另有科研院所。城外区为迁地农民和副食品基地。 事实: 中国现在建筑能力:用30年时间可以重建一个当代中国。 中国每年建数座新城,总入住人口数量为三五百万,平均每省10多万人,很容易做到。持续100年建造理想新城,就有三五亿人入住新城。 ……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2354452.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4智慧学大挑战(1) 为什么马克思说“智慧来自东方”?
kingwisdom 2014-1-11 09:12
国 际 智 慧 学 会 国际智慧学会 文件总编号IWS-G14004 2011年1月6日 2014 智慧学大挑战( 1 ) 为什么马克思说“智慧来自东方”? 在 2013年里,国际智慧学会曾经发布了多次“智慧大挑战”的题目,也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2014年里,国际智慧学会将会陆续发布新的挑战题目。作为2014年的第一篇,国际智慧学会寻求社会各界解决一个智慧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为什么马克思认为“智慧来自东方。” 智慧学的研究目标是找到那个人类探索了数千年的蕴藏着智慧真理的宝库,以便使人类后代通过教育和文化受到更多智慧的熏陶,了解智慧的本质,掌握智慧的素质,人类精神文明产生新的飞跃。但依据智慧学原理,在出发前,首先要确定一个探索的正确方向。因为就如中国古代“南辕北辙”成语所告诉我们的道理那样,如果方向错误,即使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技术条件,最终还是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因此,我们需要知道,智慧到底来自何方?或者说智慧藏在何方? 智慧来源问题是智慧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核心的而且具有优先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人类文明史上并没有提供清晰和广泛一致的答案,反而是呈现众说纷纭的局面。这不利于开展智慧教育。国际智慧学会将会展开一系列的研究,试图找出一个国际公认的解释。 马克思关于“智慧来自东方”的说法是我们首先予以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个说法在马克思1853年8月25日在伦敦写的一篇评论中出现。题目是:“伦敦的报刊——拿破仑在土耳其问题上的政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九卷,第21页)。 我们认为,要准确地理解这句名言,就需要深入地分析这句话的背景。因此,我们将此列为 2014年智慧学公开大挑战的第一项内容,希望全世界的研究者就此问题提供答案。答案希望能够涵盖这些问题: · 马克思所说的这段话的背景? · 这句话的历史根据是什么? · 东方是指哪里? · 这个“来自东方”发生在什么时间? · 东方的什么智慧传到了西方? · 从这句话中对智慧来源问题可以得出什么启发和意义? 答案请寄到到国际智慧学会的下列联系信箱。 国际智慧学会 2014 年 1 月 6日 ( 签章 ) 联系: icwisdom5000@yahoo.com ; or peakwisdom@sina.com
1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燕鸣论坛”第三十期: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三个问题
wcswolf 2013-12-7 15:57
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为什么是不正义的? ———基于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的相关论述 [ 摘要 ]贫富差距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然而,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贫富差距是否正义这一问题上却出现了集体 “失语”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有些人对马克思有关正义的主张存在错误理解,如认为马克思本人拒斥、批判正义,而看不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正确的正义要求的高度评价;或认为马克思主张以是否适应生产方式作为判断正义与否的依据,而未能看到马克思正义观念所蕴涵的价值判断。二是受剥削不正义观念的束缚,难以回应贫富差距是否正义的问题。而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按劳分配的论述蕴涵着一种不同于剥削不正义的正义观念,即由非选择的偶然因素导致的实际所得的不平等是不正义的观念。这一观念有助于理解导致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即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天赋,从而为当前贫富差距之不正义提供一种新的论证。 [ 关键词 ]马克思;贫富差距;正义;《哥达纲领批判》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贫富差距拉大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贫富差距是否正义不但成为上至政府、下至百姓经常谈论的话题,而且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论题。然而,翻阅近期的相关论著不难发现,对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是否正义进行深入探讨的多是从事西方经济学和西方哲学研究的学者,特别是从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的学者,而少有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指导社会实践,贫富差距无疑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那么,为什么我国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在这一问题上却出现了集体 “失语”的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段忠桥教授做客第30期“燕鸣论坛”,为我们揭示导致这一情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进而依据马克思在 《哥达纲领批判》中有关按劳分配的论述,对当前中国存在的贫富差距为什么是不正义的提出一种新论证。
个人分类: 燕鸣论坛|2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卡尔.马克思博士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3-11-28 15:01
毕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 艰苦的生活和当时伦敦糟糕的环境使得马克思和燕妮的几个孩子夭折,包括他们聪慧的长子埃德加尔,只有三个女儿活到了成年,当然这比英国普通劳动者当时的境况可能还要好一些。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2316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书有感
Karen198723 2013-11-2 12:48
最近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人和他有趣的思想: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有一个叫 闵采尔 的构建了一个未来理想社会: 财产公有代替财产私有 ,一切人有 同等的劳动义务 和实施 按需分配 。暴力是实现革命的必要方式(这一点我记得在中学政治上讲过,不是马克思就是毛泽东,但是绝对不是讲到是闵采尔说的。)。 眼熟吧? 闵采尔生卒:1490-1525 马克思生卒:1818-1883 不和谐的就不多说了,洗脑的教育啊,直到多年后才发现被骗的证据。 一切尽在不言中…… 信息来源: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中央编译出版社 163-164
25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闻出版自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所在
热度 1 baiyuxiao 2013-10-2 08:13
杜光:新闻出版自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所在 http://www.aisixiang.com/data/67842.html 更新时间: 2013-09-20 21:30:19 杜光   近几个月来,媒体关于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呐喊声甚嚣尘上,许多文章都谈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怎么样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却很少有切中肯綮的论证。多数是把我们现在奉行的意识形态和领导人的讲话判定为马克思主义,而这些理论体系和思想观念,实际上往往和马克思主义相悖。因此,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结果,就很难坚持马克思主义,也无法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相反,必将违背马克思主义,成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嘲讽。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最近中宣部决定对全国媒体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从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媒体舆论和新闻出版界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既然要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当然首先需要提高新闻出版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而且,鉴于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行培训,就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出版的论述为主要内容,才能有效地提高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马克思关于新闻出版的思想观点,最集中地反映在他早期的两篇著作中,一篇是《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另一篇是《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都收录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里。马克思的这两篇著作,应该成为中宣部培训全国媒体从业人员的主要教材。      在这两篇文章里,马克思充分发挥了他关于新闻出版的观点,集中为四个字,就是出版自由,也就是新闻自由。新闻出版自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所在。拒绝新闻出版自由而侈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犹如南辕北辙,只能自欺欺人。《求是》今年第16期发表的《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这样一篇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帜却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大作。此文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题,可是通篇文章只字不提马克思在新闻出版问题上有些什么论述,他的新闻观出版观有些什么基本内容,却大批“独立媒体”、“新闻自由”,侈谈“真实、客观、公正”和“理性务实”。为什么呢?      原来,马克思的文章是针对当时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令立论的。他就是在批判书报检查令的基础上,激情洋溢地阐述了他的新闻观——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思想。而我们中国现阶段的意识形态管理,甚至比马克思所批判的普鲁士书报检查令还要严酷、还要无理;马克思对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的批判,都可以置换为对我国现有的意识形态管理的否定和批判。《求是》的文章却是为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呐喊助威,难怪文章打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旗号,却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出版观格格不入了。      我们先看看马克思当年是怎样评价普鲁士的书报检查官的。按照书报检查令,书报检察官“仅仅由那些思想方式经过审查和有才能的人去担任”。书报检察官的条件,首先是“思想方式经过审查”,而“思想方式经过审查”的人,未必是有才能的人。所以马克思嘲讽道:“国家总是盲目地挑选最无能的人去担任最艰巨的职务”。在这些人的眼界里,“凡是政府的命令都是真理”,“政府的理智是国家的唯一理性”。这里只要把政府换成共产党,马克思的批判就完全符合于我们中国的现实了。马克思还指出:他们制订的法令的作用,在于“哪里还存在出版自由,它就剥夺这种自由,哪里应当实行出版自由,它就通过书报检查使这种自由变成多余的东西”。这样一来,能够见于书报的,当然就只有符合于官方口味的文章和作品了。所以马克思讥讽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请看,这些生动而辛辣的讽刺,可以多么贴切地用来批判我们当前的意识形态管理!      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的结尾中说:“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因为这种制度本身是一无用处的,可是它却比人还要威风。”我们不妨也这样说: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意识形态管理,因为这种制度本身是一无用处的,可是它却凌驾于新闻出版自由之上。我在这里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意识形态绝不是单一地存在于社会的,它的多样性是社会多元性和文化积淀丰富性的反映。意识形态的真理性需要由社会的历史和实践来检验,定于一尊的意识形态,未必就是确定无疑的真理。特定的意识形态只有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被证明确实是真理之后,才能被人们理解并接受。所以,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允许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充分讨论,自由争辩,在频繁的博弈和争论中展现各自的真容和本质,让真理之花自由绽放,以便通过相互碰撞,相互比较,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性和认知来决定取舍。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什么意识形态管理。如果一定要有意识形态管理,而且需要加强的话,那就应该通过一定的法规或制度,保证关于意识形态的争辩能够不受干扰地健康进行。当然,执政党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争取民众接受自己的意识形态。但不能用管理意识形态的名义垄断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大花园里,只许开一种色彩的花——而且未必是赏心悦目的色彩;只许散发一种气味——而且可能不是香味而是异味,都是违背意识形态自身发展规律的。      马克思十分重视新闻出版的自由,“因为出版自由本身就是思想的体现、自由的体现”,“没有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是泡影”。出版物正是“目前精神的最自由的表现”,“是历史人民精神的英勇喉舌和它的公开表露”。所以他提倡自由出版物,认为“自由出版物的实质,是自由所具有的英勇的、理性的、道德的本质”,“出版自由同出版的实质相结合,而检查制度则同它相矛盾”。马克思热烈地颂扬道:“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把个人和国家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有声的纽带;自由的出版物是变物质斗争为精神斗争,而且是把斗争的粗糙物质形式理想化的获得体现的文化。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在自己面前的公开忏悔,而真诚的坦白,大家知道,是可以得救的。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而自我认识又是聪明的首要条件。它是国家精神,这种精神家家户户都只消付出比用煤气灯还少的花费就可以取得。它无所不及,无处不在,无所不知。它是从真正的现实中不断涌出而又以累增的精神财富汹涌澎湃地流回现实中去的思想世界。”在这大段叙述里,马克思把自由出版物的正能量(借用近来新出现的词汇)描画得淋漓尽致。      同马克思高度评价自由出版物相反,《求是》的文章一笔抹杀“独立媒体”,认为独立媒体是“西方资本主义新闻体制的要害”,它“不可能独立于资本”,“私人办媒体,只能是资本垄断、金钱垄断。”而在我们国家,“党管媒体更有利于媒体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在这位作者的眼里,媒体只能是垄断性的,在外国是资本垄断,我国由共产党垄断,不存在什么自由媒体或独立媒体,更不应有什么自由出版物。这正好应了马克思的话:对于那些书报检查令的辩护士来说,“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它的历史个性以及那种赋予它以独特性质并使它表现一定的人们精神的东西”,“都是不合心意的”。对于《求是》的作者及其后台老板来说,具有人民性和历史个性并表现一定的人们精神的自由出版物,显然也都是不合心意的。这些年来,凡不是由官方报刊发表或正式出版机构编印的东西,都被称为“非法出版物”,每年都是被严打、被收缴、被销毁的重点,更不要说什么独立媒体、自由媒体了。在我们国家的现阶段,还没有可以产生独立媒体、自由媒体的气候和土壤;进入新世纪后,社会上虽然开始有一些颇具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自由出版物,但只能以非法的形式、“山寨”的形式秘密流传,发挥不了应有的启蒙和教化的作用。人们精神世界的普遍贫困,是和意识形态管理的不断加强分不开的。      书报检查令的辩护士把出版物分为好坏两类,“自由出版物坏,受检查的出版物好”。他们断定,坏出版物产生于单独个人的不完善不成熟,它“专门指靠人们的热情,为了通过激发热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它是不择手段的;而它的目的就是使坏的原则尽可能广泛地传播,使坏思潮尽可能得到更大的鼓励”。马克思严厉地驳斥了这个谬论。他说:“如果人类不成熟成为反对出版自由的神秘论据,那么,无论如何,书报检查制度就是反对人类成熟的一种最现实的工具。”原来,反对出版自由的辩护士“在出版自由上驳斥的是人的自由”,正是对自由的拒斥,阻挠了人类的成熟。针对所谓“激发热情”的斥责,马克思充分地肯定了自由出版物蕴含的热情和理性。他指出,那些辩护士“显然只感到热情的灼热,却不懂得追求真理的高度热情,理性的必胜热望和道义力量的不可遏止的热忱”。      《求是》文章的作者承认“现在中国的传统媒体,主要是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报道的自由度,要比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的自由度小一些。”但他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归之于“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所面临的问题”。在这里,这位顾前不顾后的作者不自觉地戳破了一个漫天的神话: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国家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他羞羞答答地承认我们“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倒不无道理。我们当前的意识形态管理,同马克思一百多年前批判的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相比,似乎处在同一个发展水平上,但这不能成为压制新闻出版自由的理由。马克思当年竭力提倡的出版自由和自由出版物,不也正是我们今天应该提倡的吗?      马克思批判那些被检查制度允许的出版物“伪善、无性格、阉人的语调和摇曳不停的狗尾巴,只不过表现了它的内在实质的条件”,“是不自由所固有的无性格的丑态,这是文明的怪物,洒满香水的畸形儿。”这些批评用在我们当前的出版物上,是多么贴切啊!在我们的媒体和出版物里,不也充斥着无数表现出“伪善”、“不自由所固有的无性格”、唯上唯权、与现代文明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驰、却堆砌着许多漂亮辞藻的“畸形儿”吗?这正是禁绝独立媒体和自由出版物的恶果。      为了保证出版自由,马克思提倡制定《出版法》,“出版法就是出版自由在立法上的认可。”“出版法是真正的法律,因为它反映自由的肯定存在。它认为自由是出版物的正常状态,出版物是自由的存在。”“没有关于出版的立法就是从法律自由领域中取消出版自由。”马克思把出版法同书报检查令进行对比,认为检查法是“防备自由的一种警察手段”,“在出版法中,自由是惩罚者。在检查法中,自由却是被惩罚者。检查法是对自由表示怀疑的法律,出版法却是自由对自己投的信任票。出版法惩罚的是滥用自由,检查法却把自由看成一种滥用而加以惩罚,它把自由当做罪犯。对任何一个领域说来,处于警察监视之下难道不是一种奇耻大辱的惩罚吗?检查法只具有法律的形式,出版法才是真正的法律。”马克思在这里所作的对比,似乎在一百多年前就点出了当代中国拒绝制定出版法而只是发布《出版管理条例》的用心。按照这个条例的规定,成立出版机构必须有符合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认定的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并由他们提出申请;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出版单位,或者擅自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等业务,有关部门有权取缔,并追究非法经营的刑事责任。这就是说,任何个人都无权申请成立出版机构,当然也不能从事出版、印刷、发行等业务,否则就是非法经营。这个条例不是“出版自由在立法上的认可”,不是落实宪法关于公民出版自由的规定,恰恰相反,是在立法上对出版自由的否定,是公然违抗宪法关于出版自由的规定。      从以上所引的马克思有关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求是》文章《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际上是在违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张目,为全面垄断新闻出版事业辩护。马克思对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的批判,基本上都适用于对我国的意识形态管理的评价。如果要真心实意地、而不是虚情假意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应该从马克思对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的批判和嘲讽中,吸取有益的教训,检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方针和政策,革除那些遏制新闻出版自由的法令、条例,以及一些无规可循、单凭首长意旨动辄“亮剑”的鼓噪和恐吓,认真落实宪法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不要再让那些反对新闻出版自由的辩护士们用陈词滥调来自欺欺人。在意识形态领域,只有高举自由的旗帜,真理的旗帜,才能占领最有利的战略高地。华丽而空洞的辞藻,脱离实践的说教,违反宪法的条例,刑罚和监狱的威胁,以至任何神秘半神秘、秘密半秘密、暴力半暴力的做法,都无助于确立特定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和真理性。      2013年9月17日
1897 次阅读|1 个评论
马克思历史思想之精髓
热度 2 Bobby 2013-9-19 16:40
无聊,就看看陈新译、彭刚校、海登·怀特( Hayden White )著的《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在《马克思历史思想之精髓》一节中写道: 马克思关于历史、关于它结构与过程的思想的精髓,与其在于他试图结合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中有益的东西,不如说在于他努力在一种关于历史世界的可以理解的想像中,将转喻和提喻的比喻策略加以综合。 马克思思想的变动有一个范围,一端是转喻式地理解人类在其社会状态中的分裂处境,一端是提喻式地暗示他在整体历史过程的终点发现统一。人们何以能够同时被决定了而又有潜在地自由?他何以能够在生成中是分裂和片段,而在存在中又是整体划一的呢?这是与马克思有关的问题。他需要两种不同的语言来描述这些不同的状态和处境。并且,马克思有效地将历史记载在水平方向上分成了两个层次的现象,一个层次的现象以转喻的描述策略获得完整的叙述,另一个层次以提喻的描述策略得到叙述。这样,马克思的问题便是叙述这样区别了的两个层次。 事实上,马克思转喻式地以一种因果关系来叙述它们;这正是马克思根本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标志和标尺。当马克思说他的历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时,他的意思是指,他以机械式的方式想像社会经济基础的过程,而以有机论的方式想像上层建筑的过程。这种独特的结合使他相信,最终本质上是外在的和机械的人类关系结构能够最终导致一种本质上不同的结构,若就其联系部分与整体的方式而言,则是内在的和有机的结构。 因而,正如马克思认为的那样,人类历史一般而言表现了一种双重的演变:一方面就人类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获得了更大的控制自然的能力而言,这是一种上升;另一方面就人们越来越与自身及同伴产生异化而言,则是一种下降。这种双重的运动令马克思相信,历史的整体正朝着一种确定无疑的危机前进,危机中存的的冲突是,人类要么实现其地上王国要么毁灭自身,而对于自然,人类既是从自然中来,又在为自身人性而奋斗之中反对自然。 这就意味着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既包含了一种共时性分析,也包含了一种历史性分析,前者针对的是一直保留在历史中的关系的基本结构;后者针对的则是超越这种结构并构成一种崭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形态的重大变动。对于马克思而言,这就暗示了,历史不得不同时以两种方式情节化,即悲剧的模式和喜剧的模式。因为,当人们处于一种社会状态中,就人们建构一种可行的人类社会努力总是被支配着历史的规律挫败而论,人们是悲剧性地存在着。尽管如此,人们也是喜剧性地存在着,因为人们与社会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逐渐地使人们接近于这样一种情形,在其中,社会本身将消失,而一个真正的共同体,一种共产主义的存在模式将建立起来,这就是他真正的历史性命运。 就海登·怀特在《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一般性的观点,读者可参阅网上的: 读书笔记之海登 · 怀特《元史学》 _ / 读书笔记之海登 · 怀特《元史学》 追寻历史学的价值 —— 评海登 · 怀特《元史学 : 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 ... 诗性预构与理性阐释 —— 海登 · 怀特和他的《元史学》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2008 次阅读|4 个评论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则
jiangming800403 2013-9-11 20:20
在哲学意义上,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求的能力,生态环境的“价值”就在于其本身具有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被称为“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按照马斯洛( Maslow )需求理论,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类。 生理需求是指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最基本要求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安全需求是指人类为了免于生命、健康和财产受到自然或社会因素损害而产生的需求。情感需求主要包括友爱和归属感。尊重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尊,即在不同情境下对自我的肯定,二是外部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属于必要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等需求属于非必要需求。必要需求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需求,非必要需求则侧重于人类主观方面的需求,但满足非必要需求也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非必要需求较必要需求而言是更高层次的需求,但必要需求是非必要需求的基础,如果必要需求都无法满足,非必要需求也就无法谈起。 人类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就必须从自然界获取一定数量的物质和能量,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也需要生态系统降解与转化。生态系统服务的实质与核心就是自然界这种提供物质、能量以及降解废弃物的能力,同时,生态系统的美学作用,也可以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给人以美的享受。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多方面的,为了定量比较不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产生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理论与方法。 “价值”是经济学中最富争议性的概念之一。关于价值主要有两种理论,一是劳动价值论,二是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和服务中无差别的社会必要劳动。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取决于商品或服务中的效用,效用是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取决于该种商品或服务的供求关系。供不应求,单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增加,反之则减小。如果把商品或服务看成对人类需求的满足,这时的“效用”实质上是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因为人类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需求性质不同,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之间不能直接比较,也就没有一般等价物来反映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价格也不是其效用决定的,例如对人类生存而言氧气的“效用”很大,人离开氧气至多几分钟就会死亡,但多数情况下氧气是可免费获得的,其价格为 0 。效用价值论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似乎是矛盾的。但是在“效用”背后决定商品价格的仍然是劳动价值论。虽然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化,但是其背后起决定作用的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为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原则上只有当购买某种商品投入的成本小于购买者自己提供这种商品或服务时花费的劳动时间所对应的价值时,交换才会发生,只有这样的商品交换,才能起到节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或带来更多的闲暇的目的,实现帕斯托最优(在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使每个人都受益)。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因此劳动产品必须是商品才有价值,商品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否则即使某种物品中凝结了人类劳动,但是它不参与市场交换,也不能说它有价值。因此效用价值论并不能否定劳动价值论,只不过是劳动价值论中“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一基本原理的另一种表达方法。 因此,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可以定义为“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衡量的生态系统在增加国民收入或者减免国民经济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损失的能力”。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必需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则,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蕴藏在生态系统中提供的商品和减免的国民财富损失中的无差别劳动,即直接计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增加社会财富和防灾减灾减免国民经济损失方面的效果(直接评价、效用评价),或是计算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同等效果的“影子工程”的人力、物力投入(间接评价、消耗评价)。 生态系统直接使用价值一般可以按照商品的市场价格进行直接评价。但是,生态系统的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都带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含义,不能直接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它们的价值,属于非市场品,因此,对它们价值的计算主要采用非市场法,所得的价值是一种替代性价值,即针对生态系统某种服务功能,寻求能从正面或反面产生同样效果,并能计算市场价格的事物,以其成本或效益作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 如果生态系统丧失了其服务功能,人类社会正常生产生活将受到非常大的损害,从理论上讲这些损害是可以估计的,因此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可进行直接评价,但这种计算又是极其复杂和困难的,这增加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的难度。因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多采取间接评价(消耗评价)。 间接评价的核心是计算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同等效果的“影子工程”的人力、物力投入。因此“影子工程”的可替代性就成为了效果评价的难点与关键。可替代性主要包括效果的可替代性、价格的可替代性以及时间、空间上的一致性等。另外进行评价时还要注意价值的可相加性和非重复性。 由于内涵和计算方法不同,效用评价和消耗评价的计算结果一般情况并不相同,可能差异很大,效用评价的值甚至远大于消耗评价的结果。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以分为存量价值和增量价值。存量价值可以看成是获得一定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次性投资的数额,如生态系统固定的碳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等。增量价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所节约的人类劳动的价值,如森林减少的土壤侵蚀量等。 生态系统的存量价值和增量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存量价值是某一资产的存在价值,增量价值是资产带来的收益;存量价值是增量价值积累的结果,增量价值可以看成是存量价值的增加。某些情况下,生态系统的存量价值可能很大,但增量价值有限,比如热带原始森林固定二氧化碳的价值;反之亦然,某些人工林可能存量价值有限,但增长很快,因此增量价值很大。 存量价值和增量价值在经济学上的含义不同,因此不能直接相加求和,否则显然是不合适的,存量价值作为一种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核算中是逐年而不是一次性的转移到商品或服务的价值中去。直接将存量价值一次性计入森林生态系统的年服务价值中,这实际上是将生态系统资产存量的折旧年限视为 1 年,势必会高估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为生态系统存量资产的折旧年限远大于 1 年。 当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也不是无条件的排斥效用价值论,也要吸收效用价值论的一些合理要素,如边际效益原理、支付意愿法等。 首先,生态系统的直接使用价值受边际效益原理的制约。生态系统的直接使用价值取决于其产出的产品与单位产品价格之乘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制约,随着供应量减少,价格有增长的趋势,因此在单位面积产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面积减少,某种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价值将增加,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热带森林(尤其是珍贵的楠木、柚木)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昂贵的资源。 其次,生态系统的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中也体现了边际效益原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只有满足人类需求才是一种有效的价值,而人类需求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都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特征,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供需之间存在着不协调性,因此生态系统的某些服务功能可能是无用的,也没有价值。这造成了某种生态系统(如森林)的生态价值并不随其面积增减而等比例变化。
个人分类: 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2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热度 13 heitiedan2012 2013-8-24 13:57
对于马克思主义,不能否认,在中国有不少人对它有不小的误解。比如,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仅仅是对工人阶级的同情与怜悯而产生的;或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认为它说什么都是对的等。其实,这都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准确的理解。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真正核心的贡献就是两个,一个是唯物史观,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对于唯物史观,至少我以为在中国,还没有人能说它的理论是不成立的。而对于剩余价值理论,虽然有人提出了质疑,但迄今为止,他们的质疑与批评都是比较肤浅甚至是粗糙的。至少没有一种批评有着坚实的依据。 我们那些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误解的人,总认为马克思等人是理想主义者,当然他们实际想说的是认为他们其实就是空想主义者。这种说法之所以站不住脚,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理念或者原则出发。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并不是因为资本主义在道德上的不成立,而是资本主义本身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必然结果所造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一方面强调指出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所产生的革命性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所创造出来的革命性也开始针对资本主义本身了。这不过是一种对事实的描述,并不包括任何价值判断。 如果真的能把握马克思这两个伟大的理论贡献,我们才有可能有效把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大势。在今天的资本主义世界里,积极的因素依然存在,如资本大量对于科技产业的投入,就是这种积极因素的表现。但与此同时,消极的因素也依然存在,如在金融领域里,大量的金融资本只是为了自身的增殖,而对世界经济起的消极作用往往大于它的积极作用。那种简单地认为因为资本主义存在着积极因素,从而就肯定资本主义的一切,以及因为资本主义存在消极因素从而就否定资本主义的一切,同样都是简单化的,同样都不可能找到正确的结论。 有人就误以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从根本上要否定资本主义的一切的,这种说法不符合实际。马克思主义要否定的,是那种以为资本主义会长期永久的存在的观点,特别是在看到资本主义已经存在着内在的不可救药的弊端,却不能准确把握人类自身命运的错误做法,感觉到这种情况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唯物史观告诉人们,历史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人们通过实践和认识能够掌握的。同时,剩余价值理论也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根本规律。 资本主义必然为一个新的社会所取代,这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推论,它有大量的现实依据。只是取代的方式究竟是怎样的,马克思没有给我们一个具体的答案,我们自己现在也恐怕给不出一个具体的答案。但是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仅只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却完全不顾社会各方面代价的付出。生产效率固然要不断提高,但是同时也要考虑到人类自身的发展状态。这种发展不是以多数人丧失自由为代价的,而是多数人不断在发展中要获得更多的新的自由。 在今天的世界,资本在不断地集中,大的跨国集团的存在和发展就是一个明证。资本的集中会带来两方面的结果,一个是对新技术的使用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固有矛盾。所以这个世界最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一个必须要面临的难题。贫富差距的扩大最终会阻碍生产效率的提高,至少在中国,这个问题是很现实的。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窃以为,首先我们还得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到底是个什么。有些人,根本就不弄懂马克思主义说的是什么,就在那里指责与批评。这不是负责任的态度。有些唱高调的人其实也没弄懂马克思主义到底说的是什么,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他们那里是被严重歪曲了的。如果要真正能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要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到底在说些什么;一个是面对中国的问题,我们到底要怎么看,以及要怎么做。如果不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到底在说什么,你说要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很空洞的。如果不弄清楚中国的问题怎么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以及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那么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在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会摔不少跟头。我们必须对此有充分的准备。 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坎坷。而能给我们指引前进方向的,唯有马克思主义。任何背离这条道路的做法,历史证明都是不正确的。
2331 次阅读|29 个评论
马克思经济学错在哪里?——图说《资本异论》
hj58 2013-6-27 11:13
个人分类: 经济学|2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没有出版自由,其它一切自由都是泡影
热度 2 周可真 2013-6-15 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 年修订)第三十五条 没有出版自由,其它一切自由都是泡影。自由的一种形式制约着另一种形式,正像身体的这一部分制约着另一部分一样。只要某一种自由成问题,那么,整个自由都成问题。只要自由的某一种形式受到排斥,也就是整个自由受到排斥。 由于人民不得不把具有自由思想的作品看作违法的,因而他们总是 把违法当作自由,把自由当作非法,而把合法当作不自由 。书报检查制度就这样扼杀着国家精神。 政府只听见自己的声音,它也知道它听见的只是自己的声音,但是它却欺骗自己,似乎听见的是人民的声音,而且要求人民拥护这种自我欺骗。 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 - 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朝阳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 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 出版自由本身就是思想的体现、自由的体现,就是肯定的善。与此相反,检查制度是不自由的体现,是以表面的世界观来反对本质的世界观的斗争,它只具有否定的性质。 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因为这种制度本身是一无用处的。 ——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1842年月1-2月
个人分类: 马克思主义|3841 次阅读|5 个评论
马克思的朋友海涅和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热度 5 qyu111 2013-6-3 10:28
北京卫视的“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播到了第20集: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实践。我在网上也不断地和对这个题目感兴趣的博友讨论“社会主义”。 今天看到博友“yuelushan”在评论里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马克思有个好朋友,是个诗人,名叫海涅。他就很害怕穷人痞子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会乱来,他说:“我承认未来时代是属于共产主义的,我是用一种忧虑和非常恐怖的语调来说这句话的。我真到了那个时代,那个被无知的偶像破坏者们掌握了政权的时代时,我总是惊恐欲绝。他们将要用聠胝的双手毫不悯惜地摧毁我无限心爱的一切美丽的白石雕像……;他们将要毁坏我的月桂树丛林,而在那里栽种马铃薯……;百合花,它将被人们从社会的土地上拔掉,除非他手里拿起纺锤来;而夜莺,那些无用的歌人,将被驱逐,还有,哎!我的诗歌集将被香料杂货小商贩用来做纸口袋,给未来时代可怜的老太婆装咖啡和烟丝。哎!我预见了这一切……。” 读完后,我只有一个反应:这不是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吗? 马克思和海涅,哪个有先见之明?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2382 次阅读|11 个评论
新书推介:《“语境”转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xscb 2013-5-16 13:57
书名:《“语境”转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姜喜咏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3.5 定价:43.00元 ISBN:978-7-5100-6163-9/A·0008 作者简介: 姜喜咏,湖北省红安县人,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哲学原理》等转载、摘编。主持完成“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基本内涵及方法问题”等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其他课题多项。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其他各项奖多项。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实现从“西方语境”到“中国语境”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实践的彻底转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应有之义,是创造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诉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学术话语权建构的重要路径。 目  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001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的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00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语境”问题的实践方面004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语境”问题的理论方面006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概念010 (一)“中国化”的狭义与广义之分012 (二)“传播”是狭义“中国化”的前奏和基础014 (三)“运用”、“应用”与“中国化”016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018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020 (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02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特性问题02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性问题026 (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特点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30 (三)“中国化”、“幽灵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问题035 (四)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之思040 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义、内涵与实质049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定位的重大意义050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内涵058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062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党性特征066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共产党利益观的基础073 (六)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076 (七)作为哲学问题的科学发展观082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反思的关键词091 (一)真诚守护:作为世界观实质的根本立场、科学方法、基本原理与崇高的理想信念091 (二)有效激活:寻找“结合点”并在“结合”的辩证运动中实现马克思主义094 (三)内在性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095 (四)重视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方世界相关 “主义”的关系097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反思:实践诠释、意义生成与理论创新099 (一)实践诠释的根本性100 (二)意义生成、再现、拓展与深化的无限开放性102 (三)理论创新的要素、机制与核心地位103 七、中国经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0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中国经验106 (二)西方语境下的中国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109 (三)中国经验应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主题之一112 八、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经验的几个基本点114 (一)将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14 (二)保持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和优良传统文化的互化、融合与共生的辩证和谐115 (三)处理好“化”马克思主义与“化”现代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的关系117 (四)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应正确对待的几个认识问题118 九、从直观的社会主义到实践的社会主义的哲学思考121 (一)直观的社会主义思维方式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121 (二)实践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12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哲学思考124 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现实化的“关系”、“问题”与“进路”126 (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的现实化: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认知问题126 (二)当前亟待研究的几个问题128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趋向成熟的创造性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131 十一、市场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性要素133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结构分析133 (二)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经济生活制度134 (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性要素136 十二、理论的合理“话语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39 (一)理论的合理“话语化”:实现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的更紧密衔接、融合与统一140 (二)理论话语的体系化: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术体系,创造丰富多样的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形式142 (三)理论话语的实践化:通过民生实践促进人民大众的自由全面发展,证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实践力量145 十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与“实质”的内在性关系147 (一)方法的“内生性”:“实质”问题的凸显148 (二)“方法”只是副题,“实质”才是正题151 (三)“方法”与“实质”关系的总结与再思考156 十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式”问题159 (一)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展的整体评价159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的形成和发展16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的基本问题164 (四)以“范式”概念为例评估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166 十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反思17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命题171 (二)几种典型的方法误用及观点举例173 (三)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几个方面177 十六、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论纲179 (一)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基本内涵17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内部的中国化整体贯通研究182 (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三个主要哲学二级学科之间的以中国化为原则、主题和方向、目标的对话、交流、渗透、整合,共同为构建作为大哲学概念的当代中国哲学做出积极努力186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贯通和整合,或者直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整体中国化的内在性整合研究190 (五)中国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都以中国化为研究的方法和原则,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中国学术体系191 十七、学术“中国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 (一)学术“中国性”的本质是文化问题193 (二)学术“中国性”是中国现代学术的身份和表达方式196 (三)学术“中国性”当务之急是要读懂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社会实践经验和中国人三十年来的文化和精神变迁,构建现代中国人自己理解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198 十八、钱学森的马列教育思想及其重要启示201 (一)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哲学没有过时,“过时论”者过于迷信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成就,也没有真正学好弄懂马列主义,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202 (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最锐利的武器,是中国的特色和实际之一,是我民族国家的重要优势,应该普及马列主义理论教育203 (三)马列教学只有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抓住时代精神,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真正结合起来205 (四)政治理论课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207 (五)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对待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同时以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08 (六)要在学习马列经典著作上下真工夫,要将学习和实践、学习和研究、学习和发展结合起来,善于灵活运用,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动第二次“文艺复兴”209 十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支撑的三个问题 211 (一)学科支撑的意义问题212 (二)课程与学科衔接的问题214 (三)课程与学科融贯的问题216 后记220
1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上帝到马克思——关于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思考(1)
何彦 2013-4-25 12:24
旧文重贴: 关于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思考 引子:从上帝到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整个哲学发展历史中的伟大变革。但自从它诞生一百多年来,其核心组成部分并没有象其创始人设想的那样,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得到普遍接受。在社会实践领域,中国的文革和后来的改革开放、前苏联的崩溃、近期宗教尤其是原教旨主义宗教的复兴等都被某些人解释为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在西方学术界,主流的科学和社会学理论大都明确拒绝马克思的辩证逻辑,即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也仅只把辩证法当作社会批判的工具,而缺乏其精髓──革命实践。 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遇到的困境,有些人认为它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荒谬,有些人把它归结为西方对马克思的反感、个别领导人的错误认识、或者民众的无知,但这些判断未免都过于简单。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任何理论在社会中的境遇,都能够而且只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运动中发掘表象背后的深层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研究马克思不能只钻研他自己的论著,而应该按照他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把他自己放在历史的整体中去考察。因此,理解马克思的前提是理解其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的关系,以及理解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其方法和观点的关系。 在前苏联和中国的经典哲学教科书中,近代哲学的各种派别被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唯物主义阵营包括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唯心主义阵营包括基督教、休谟、康德、黑格尔等。唯物主义被认为比唯心主义进步,辩证唯物主义则又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但是,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无论他们使用什么样的术语,他们都不会也不可能否认他们生活在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世界中。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他们如何看待不同形态的物质之间的联系,如何看待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联系,如何看待已知的和未知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是,他们实际上主张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无论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哲学家们必须回答每个现实的人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自然和社会是复杂的,但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面对一个复杂的世界,我如何确认我知道了什么以及能够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我能够希望什么样的未来? 在这里,我们将尝试性地重新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代西方主要哲学派别之间的关系。由于哲学家们所处的时代和个人背景的差异,我们不打算根据今天的标准来直接比较他们的具体论述,而是将依据一条间接的、但相对独立于历史环境和表达方式的线索来解释各哲学派别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条线索是:哲学理论中所暗含的 上帝与人的关系。我们所说的上帝不是世俗宗教中的那个人格化的上帝,而是各哲学家们都提及的那个代表真理的总和与世界的统一性的、似乎掌握着人的命运的存在,无论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无论它是客观的还是观念中的。除了被称为上帝之外,它还有许多其它的名称: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实体或心灵实体、自在之物、绝对精神、人的类本质等。 使用简单的枚举法,我们不难发现 上帝和人之间只可能存在四种关系:1) 上帝是绝对的、万能的,人只能服从上帝的指示,人的命运完全由上帝所决定;2)上帝存在与否是不可知的,因此人不再受上帝所控制,但人自身的命运也是不可知的;3)上帝是存在的,但只能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够被意识到,因此人可以部分地认识上帝,也可以部分地把握自身的命运;4) 上帝和人是同一的,人可以完全地认识上帝,也可以完全地决定自身的命运。基督教哲学和机械唯物主义、休谟的怀疑论、康德的先验哲学、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分别是上述四种上帝与人的关系的典型代表。因此,要理解马克思就必须理解黑格尔,要理解黑格尔就必须理解康德,要理解康德就必须理解英国经验论,要理解英国经验论就必须理解法国机械论,要理解法国机械论就必须理解上帝。
30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逻辑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热度 3 何彦 2013-4-24 09:23
今年在院里报了一门公共选修课《科学逻辑与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32 学时,已经开始上课。按学校规定本应做个网页,但目前没时间搞,先拿这个博客充数吧。 从大二暑假进物理化学实验室编程 开始 ,本人在化学领域做科研正好 20 年了,如今主要方向是单分子单细胞分析,有一个实验室,拿了一点经费,带了一些学生,也发了几篇文章。而从当年在信阳陆军学院研读《共产党宣言》 算起 ,我琢磨马克思哲学经济学的时间还要更长一些,尤其是临近博士毕业那年,别的同学都在忙着找工作,我却独自一个人研究历史和哲学,居然还真搞出来一些独特的理论和见解。但由于众所周知的自然科学和社会学间的鸿沟,同时在两大分立领域里做学术的结果必然是头脑的分裂。虽然我能够凭借严格的科学训练约束自己在哲学和历史思考中保持逻辑的一致,也能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评论某些自然科学的成果和进展,但却长期苦恼于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地融入自己的科研工作当中。作为一个自认为有坚定信仰和理想的人,我不认为马克思的辩证逻辑只能止步于自然科学实践之外,更不愿意仅只是为了拿项目申请经费而从事科研。但我也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恩格斯当年在《自然辩证法》手稿上花费了 8 年时间,却并没有得到后来自然科学家们的认同,因为在奉行逻辑实证主义原则的实验科学中,马克思的辩证逻辑确实很难用得上。这种状况直到最近才得到改变。过去一年间,我只认认真真地做了两篇文章,由于这两篇文章的创新点都是基于哲学方面的思考才扑捉到和证实的,它们能够被发表本身意味着我一直在苦苦探寻的结合点已经出现在眼前。我开这门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希望能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开这门课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不满。尽管国内目前有 40 多万人专职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也拿到了大量成果,但似乎仅停留在百花齐放的层面。许多文章要么是引经据典批判现状,要么就是搞几个新名词甚至新的话语体系重新描述现象,但都不能直面似乎无解的重大社会现实。如何用马克思主义解释东西方文明发展史的差异?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解互联网和生命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房地产泡沫和全球金融危机?不同于在可重复可证伪的科学实验和假设中不断前行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名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在很多问题上都无法形成共识,而且无意通过深入的思考和观点的碰撞来消除这些分歧,许多人只是满足于各说各话。更有甚者,有些人把中央的重视当成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们不去认真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却热衷于向单位领导要政策要经费要房子要编制。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很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不懂自然科学,甚至因为科学家们对他们的无视而反对科学的基本逻辑,以至于他们无法真正理解实际上是在自然科学的实证逻辑的基础上、以“科学的科学”的形式发展起来的马克思的辩证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历史唯物主义,是以人的实践为中心的辩证的自否定。犹如物理学中的几大基本作用力和定律,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几个最基本的、不容置疑的事实。从这几个最基本的事实出发运用辩证逻辑,就可以构筑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厦。类似地,从商品货币劳动交往这几个基本概念出发,也可以运用辩证逻辑,理清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史的脉络。在历史本体论逻辑学方法论相一致的基础上,就可以运用相同的逻辑预测未来,进而根据相同的逻辑找到行动的大致方向及合理方法。由此可见,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来面目长期以来被机械唯物主义的片面和僵化所掩盖,以至于很多无论是马克思的反对者还是支持者,都拘泥于马克思的个别结论,而忽视了这些结论背后的科学的辩证逻辑。这门课的目的,就是结合本人所理解的自然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历史研究的最近成果,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逻辑,希望学生能够从真正科学的角度出发,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225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对殖民主义的评价
yue 2013-4-12 21:57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1853 年 7 月 22 日星期五于伦敦 在这篇通讯里,我打算归纳一下我对印度问题的意见。 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大莫卧儿的无上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摧毁,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塔人 409 摧毁,马拉塔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摧毁;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他们全都征服了。这是一个不仅存在着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的对立,而且存在着部落与部落、种姓 80 与种姓的对立的国家,这是一个建立在所有成员之间普遍的互相排斥和与生俱来的排他思想所造成的均势上面的社会。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社会,难道不是注定要做征服者的战利品吗?就算我们对印度斯坦过去的历史一点都不知道,那么,甚至现在英国还在用印度出钱供养的印度人军队来奴役印度,这难道不是一个重大的、不容争辩的事实吗?所以,印度本来就逃不掉被征服的命运,而它过去的全部历史,如果还算得上是什么历史的话,就是一次又一次被征服的历史。印度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它的历史,不过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入侵者的历史,他们就在这个一无抵抗、二无变化的社会的消极基础上建立了他们的帝国。因此,问题并不在于英国人是否有权征服印度,而在于我们是否宁愿让印度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而不愿让它被不列颠人征服。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使印度达到比从前在大莫卧儿人统治下更加牢固和更加扩大的政治统一,是重建印度的首要条件。不列颠人用刀剑实现的这种统一,现在将通过电报而巩固起来,永存下去。由不列颠的教官组织和训练出来的印度人军队,是印度自己解放自己和不再一遇到外国入侵者就成为战利品的必要条件。第一次被引进亚洲社会并且主要由印度人和欧洲人的共同子孙所领导的自由报刊,是改建这个社会的一个新的和强有力的因素。
个人分类: 法学|2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余英时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评论
Bobby 2013-4-8 19:10
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期望》中谈到马克思唯物史观有两个“规律”:一是纵的发展方面人类社会必然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横的结构方面物质生活中的生产方式是下层基础,决定着政治、社会、文化等上层建筑。 第一点只是马克思观察西欧历史获得的一种综合看法,马克思本人并不认为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西方的历史阶段论是在对西欧历史的考察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适合其他地域,如果滥用,就是超历史的,对这种滥用,马克思自己愤然说“我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点虽然马克思当作一种普遍规律来论述,但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有欠明确,远不能与科学上严格意义的规律相提并论。一般而言,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存在某种内在关系是一个深刻的观察,但并非精确的规律。据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说,如果有人“说经济因素是惟一决定因素”,那么就是一种“无意义、抽象而又荒谬之论了”。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29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1844手稿,两个英译本,两个中译本(包括一个节本)
yue 2013-3-19 12:5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doc 标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12-9.doc Economic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1959译本.doc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1844,1974译本.doc WIKI,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doc 笔记,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1844,2011.doc 摘录1844手稿.doc
个人分类: 活书出版社,可检索图书馆|4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marker,走到market
热度 5 boxcar 2013-3-15 07:41
刚刚看到徐鑫老师玩 “ 拆词 ” ,而且拆的是大名鼎鼎的革命导师马克思【 1 】!一篇博文看下来,看得俺有些有痒。 才忽然想起 N 久没有写拆字博文了,再不练练手,就要落后了。 那个天才少年发明癌症检测的低成本新方法的故事,半个月前在我们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听我们校长大人亲口讲过,不过校长当时只是用它激励新博士生们去坚韧不拔地努力创新,而没有深入地讲其中的原理。徐老师的新博文一出,算是把当时让俺感到困惑的原理给补上了。用试纸去检测癌症,听起来当然很神奇很新引人,有这个好点子,认认真真地去查资料、找人合作并做实验,绝对是个好的研究 ——research 。 现如今,在各种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和社会氛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罹患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出现的时间也呈现出越来越早的趋势。在一切都要趁早的指导思想下,人是绝对不希望在和癌细胞的竞争中“输在起跑线上”的。因此,对癌症的早期预警倍受重视。给癌细胞的出现 mark 一下,弄一个 marker 来,无疑是个好办法。在俺开来, mark 其实就是“码壳”,marker是个“码壳儿”,想标志的东西太小和不清晰,看不到,我们就给它“码”一个显而易见的“外壳”,这“外壳”要么。很大,要么很艳丽,总之要让人很容易看得到。 在实验室里玩 marker ,固然是件很开心的事儿,但是肯定是很烧钱的事儿。所烧之钱,在德国以前可以是马克,在美国烧掉的则是只许它不断地“量化宽松”但却从来不许与之砍价的美刀。“烧钱”是个研发必然经历的过程,但绝对不是研发之目的。研发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赚钱。到哪儿去赚?当然要到市场上去赚! 所以, marker 玩儿得差不多了,就必须推向市场( market )赚钱,把后面的 r 换成 t 。换句话说,就是不再没完没了地 research (都 search 到了,就别再 re 了!),赶紧解决好工艺技术问题( technology ),然后而去弄有点儿 turnover (交易额)的 trade (交易)吧。俺们用户期待着有好用的 marker , marker 的 maker 们,你们是不是也希望有更多的 money 呀?! 参考: 【 1 】徐鑫: 马克思 —— 关于 marker (马克)的思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76720do=blogid=670421
个人分类: 科研|4810 次阅读|7 个评论
马克思的错误
热度 1 metanb 2013-3-5 20:26
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未来的社会主义将是也只能是资本主义框架内的社会主义。
个人分类: 奇思妙想|2579 次阅读|1 个评论
余英时论马克思主义
Bobby 2013-2-12 20:04
余英时:马克思在西方史学影响很大,但只是千百家之一,并未定于一尊。但他的整体的理论是有问题的。他有些个别论点是极为深刻的。这要分别来看。马克思本人就说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是用法文说的:“ Jen e suis pas Marxiste ”但马克思也是一个极端的实证主义者,把社会当做自然界一样,要寻找必然的发展规律和法则,这是 19 世纪的陈旧观念。当时法国的孔德( Auguste Comte )也走这条路,今天已经证明是行不通的了。今天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不这样讲了。 详见:访谈:陈致《余英时访谈录》,北京:中华书局, 2012 , 3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36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社会科学网,光明网
yue 2013-2-4 12:05
张檀琴: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 http://www.gmw.cn/xueshu/2013-02/03/content_6608361.htm http://www.cssn.cn/news/662126.htm 中国社会科学网原创作品投稿须知 3. 中国社会科学网对原创稿件认真审读,经过五审方可对外发表 ; 审稿时间可能较长,最长要 45 天。 4. 经过五审,被社科网采用的稿件将在网站相关栏目中发表。发表前及发表后,社科网将不再通知作者。没有通过的稿件,不作退稿处理,也不再通知作者。如满 45 天未见发表,作者可自行处理。、 中国共产党90年来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及历史启示 习近平   2011-06-27 09:21:13   http://www.gmw.cn   来源:学习时报 http://www.gmw.cn/sixiang/2011-06/27/content_2142291.htm#blz-insite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90年来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及历史启示.doc
个人分类: 普罗米修斯 哲学|1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证伪,,
热度 1 huangyanxin356 2013-1-30 20:25
求证伪,,
网上看到这条, 不知真假? “马克思和家里女仆有个私生子。女仆怀上了之后,老马怕老婆发飙,就写信向恩格斯求救,老恩就把这黑锅顶了下来。这不算很雷,最雷的是马克思号称是无产阶级的导师,但一生中从未去过一家工厂实地考察体验一下工人阶级的实际生活状况,只是闭门造出一个乌托邦的奇妙理论!” 是啊,老马弄出来个剩余价值理论,然后得出资产阶级残酷地剥削 无产阶级的结论,最后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结果,世界就成现在这样了。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7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燕园学人 黄枬森 师表育后人
jiaguangjia 2013-1-26 09:57
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和人学学科的开创者、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哲学系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黄枬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月24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黄枬森先生在北大执教一生,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哲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他德高望重、怀瑾握瑜,音容笑貌永远印刻在人们的心里。 2006年时,黄枬森的女儿黄萱说:“我父亲10年来每天工作三四个小时,有学术会议邀请,他从不推托。有时我劝他,这么大年纪了,有些小规模的学术会就不要去了,可他却说,就是这样的小型学术会上,大家发言最自由,最容易产生新思想,参加这样的讨论才能学到东西,一定要去。” 他的学生、北大哲学系教授王东曾形容85岁的黄先生为“小学生”。他说:“先生每天勤奋学习,总是能发现新问题。” 进入21世纪,黄枬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创新之道”,在撰写文章与学者们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用10年时间,主持完成了由全国哲学界48位专家共同研究的国家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 对于创新,黄枬森有他自己的看法。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主导方向既不是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也不是保守主义儒学复旧论,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综合创新论。 为什么黄先生至今仍在学术上具有创新能力?他的学生、北大哲学系教授陈志尚这样解释:因为他是个“无私者”,他的头脑从不被名利、得失牵绊,情绪轻松,身心健康,思维灵敏清晰。“这就是所谓‘无私者无畏’,无畏者才敢于突破、敢于创新。” 因为黄枬森在学术问题上,最乐于与人讨论,毫不隐晦自己的观点,但又坚持对事不对人,在生活中与不同学派的学者相处融洽,大家称黄枬森为“三宽先生”,即“治学宽广,待人宽厚,脾气宽和”。 凡是黄枬森领导下的学会,在他的感召下,成员总是相处和谐,从不会出现“文人相轻”的情况。陈志尚举例说,当年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时,黄枬森任第一主编,带领全国50多位学者工作。这些学者分属不同学派,观点多有冲突,且都是国内一流专家,让他们默契配合不是容易的事情。黄枬森平等待人,学者们心悦诚服,在他的领导下团结协作,历经3个“五年计划”,终于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顺利编写完成,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黄枬森虽是全书第一主编,却坚持与大家平分稿费,绝不多拿一分钱。 黄枬森的治学精神也令人感佩。他坚持从来不讲自己不懂的,讲出来的一定都是自己想清楚的问题。有些问题谈不了就不谈,绝对不会乱谈。他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追风,不赶时髦,特别不要抱着功利主义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和工作。作研究时要讲求‘理论良心’,实事求是,不耍花腔,不搞花架子,不哗众取宠,更不能作假,不能剽窃。”黄先生自豪地说,他这一生在学术上从未作假,并一直这样要求着自己的学生。 黄枬森的为师之道也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听黄教授讲课是一种享受”是北大学生对黄枬森讲课的评价。他讲课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把玄秘深奥、枯燥乏味的哲学讲得通俗、生动、朴实,有如阅读一本常识书,总能吸引各色各样的学生与听众。他认为,最应该向学生传授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大胆的创新精神、正确的人生追求。所以,黄枬森对他的学生虽不严厉,却要求很高。他告诉学生,要出高水平的东西,就一定要敢于从根本上突破和超越。 黄枬森不仅对他自己的学生照顾有加,有不相识的年轻学子向他求教,他也都耐心解答。一次,两个学生到黄枬森家里请教问题,尽管他们并不是哲学系的学生,黄枬森还是和他们热情地聊了近两个小时。社会上一些爱好哲学的退休老人也常找上门来与黄枬森“争辩”问题,黄枬森总是耐心地听他们讲完,再阐述自己的观点。女儿黄萱担心黄枬森的身体受不了,说“上门讨论的人你要是不能拒绝,我来帮你拒绝”,可黄枬森坚决不同意。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精神,学人典范”,黄枬森80岁生日那天,中央编译局副秘书长杨金海代表黄枬森所有已毕业的博士生送上了这个条幅,表达了学生们对黄枬森崇高师德的感怀和敬仰。 原北大党委副书记杨河评价黄先生是北大的师德楷模。杨河说:“在他的身上,体现着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既有中国传统关于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理念的历史积淀,也有今天我们所提倡的教书育人、求真务实、淡泊名利、宽厚谦让、甘为人梯的师德精神风范。” 2011年11月29日,黄枬森刚刚过了90岁生日,虽然年岁已高,但哲学仍是他的生活重心,他仍然坚持写作、研究、发表文章、参加会议。 这不禁让人想起黄先生曾于2000年应邀为《二十世纪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手迹》题词: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干戈止息,四海弟兄。 安居敬业,其乐融融,绿色大地,郁郁葱葱。 科技发达,人寿年丰,精神高尚,礼让成风。 言为心声。这是人类的千年憧憬,也是黄枬森的理想与追求。
164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宪政”看自由派的水平
热度 2 zhanghuatian 2013-1-21 22:25
前段时间南周事件发酵了,“南周事件”中被删改文章的主题“宪政”又成了众多学者讨论的焦点。 我向来认为南方系这帮人揭露政府和时代的弊端做的还算可以,但是他们发表的政治观点实在是过于幼稚。 “宪政”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离开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去空谈宪政,是一种“宪政浪漫主义”,而大多数的主张宪政的学者根本就意识不到这一点,《南方周末》那篇狗屁不通的献词,除了煽情没有任何价值。在网络微博、论坛上能看到很多对骂,每当毛派说某某人是汉奸的时候,“汉奸”们就会回骂毛派是“马教信徒”,大概的意思就是,毛派是外国人外国主义的继承者,没资格说别人是汉奸。在这里我要帮毛派说两句话了,做为我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我党的第一代领导人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道路”,没有毛泽东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消化和新的诠释,既如果当年毛主席等人也玩一个“马克思浪漫主义”,那么历史必将改写,因此说我党是外国主义的信徒这是不客观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也是有区别的。 五四时代英雄辈出,中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绝对不是偶然,从当年的指导思想的格局来看,中共确实技高一筹。而到今天为止,有些人还是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失败,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宪政的核心就是限制权力,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古代就给君主加上了天、道、礼等“枷锁”,很少有自由派把他们加以利用 ,变成现代思想。最近有左派学者提出了“儒家社会主义”,看来自由派又没机会了。争取宪政和民主是一种斗争,斗争往往能反映出人群的智力和水平,在我看来在中国争取所谓宪政的“自由派”人群里基本上都是草包,注定成不了什么大气候。这些人对民主的理解还停留在五四阶段,而这只能重复他们五四前辈的失败。
139 次阅读|2 个评论
马克思是中国人VS卡尔·马克思才是德国人
热度 2 大毛忽洞 2013-1-21 19:26
马克思是中国人 VS 卡尔 · 马克思才是德国人 即使你嘴上不说, 你的行动也会打上烙印“马克思是中国人”。 马克思不但是中国人, 而且还被任命为伟大的革命导师, (马克思被中国化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因此,你不能随便议论(评论)马克思。 卡尔 · 马克思才是德国人, 德国人可以轻松随便地评论他们的伟大学者。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2927 次阅读|4 个评论
博士学士双料学位获得者马克思被“博士论文”标题使用率世界第一
热度 1 hillside 2013-1-6 10:37
1841年4月,本科生卡尔·马克思(时年23岁)凭借提交的研究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留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在取得学士学位的同时,将博士学位笑收囊中。他的“博士论文”可能是世界,至少是中国期刊标题使用率排名第一(据中国知网检索,以“马克思博士论文”为标题的文章已达百篇之多,试看天下谁能敌?)。直接在文章标题中冠以“博士论文”被加以研究,据我个人推断,世界第一的殊荣非马同学莫属。至于说马同学如何同步取得双料学位,请见附1的介绍。 据称,辩证法原是黑格尔的发明,但经过马克思的点石成金,得到了近乎绝对真理的名声。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爱因斯坦评审时曾认为达不到出版水准。 从字面上,“辩证法”与“辩”总是脱不了干系,带有明显的因人而异的主观色彩,而对立统一规律却想表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规律”。 我忽然想到,“辩证法”如果易名为“变证法”,表示大千世界“变化”的客观规律,字面上更加通达一些。 依我看来,辩证法的要害就是一“变”字,强调变化有理。这个“理”也想在人们的心头实现从主观到客观的飞跃。 前改革年代,“zaofan有理”曾响彻云霄,然而暴露的却是彻头彻尾的的唯心主义。因此,辩证法掌握在不同的人群手中,就有不同的诠释。 有说,当今年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被赋予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有时有些无奈但常常充满进步意味。 不料,一言难尽、众说纷纭、亿夫所指的“全球变化”使“变化”蒙上了一层浓重的灰色,甚至有些灰溜溜的。当然,如果不加特别界定的话,全球变化往往首先狭义地表示“全球气候变化”。 我也想过琢磨与运用辩证法发掘“全球变化”的优点与正面效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比如,全球变暖对于粮食生产的积极作用、自然灾害的资源化思考等等。 除了全球变化,局部性的“中国变化”也有阴睛圆缺。中国城市气象除了老毛病热岛效应之外,又平添了灰霾这一新生或新知事物,PM2.5也是炒得纷纷扬扬。蓝天、白云竟步地面江河湖海污染的后尘,玩起了深沉与遮眼术。 试用辩证法的眼光看“辩证法”,它有时也会产生一些意料(主语缺省)之外的副作用。一不小心,它就“无可无不可”,变成诸多行业与人士的诡辩、托词与挡箭牌(网络上此类言辞层出不穷、不绝于耳),乃至于永远正确又刀枪不入。 最近对所谓真理或真相进行了一些思考,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法表达自不待言。真相可否类比式区分为“绝对真相”与“相对真相”?“谎言”的辩证法分类是恶意谎言与善意谎言?从《中国知网》的标题检索(1979-2012)看(检索日期为2013.1.6),“谎言”为题的3251篇,“误读”为题的2701篇,“误解”为题的2972篇,“歧解”为题的73篇,“正名”为题的2313篇,“正解”(此条包含诸多客观的数学解法)为题的3669篇。我特别对指出或指责他人“误读”、“误解”的话题感兴趣,这些作者们提供的难道就是信誓旦旦的正解吗?除学者们的探讨外,网络上也时常见到一些自以为真理在握之士指责别人或公众误读某人或某事,部分主事者还真以为自己是辩证法运用专家。不过,我觉得,不少所谓“误读”、“误解”只是言说者或作者们的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其实子虚乌有。 对学术从业者们特别是人文研究者来说,孔子的“述而不作”是绕不开的话题。“作”字含义丰富、褒贬不一。“不作”与“不作为”字面上又有藕断丝连的瓜葛。“述而不作”从字面上怎么看也显得老套与复古。仅从“中国知网”期刊库看,在1979-2011年长达三十年间在标题中不置一词、似有共识的“述而不作”,2012年横空出世地出现三部曲:1.《“述而不作”与中国阐释学建构》(《云南社会科学》,2012/06);2.《“述而不作”与“化而裁之”》(《美术观察》,2012/09);3.《从“三达德”看孔子的“述而不作”》(《孔子研究》,2012/05)。现引光明网《 三谈“述而不作”》(2011-12-02,作者宋立林,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一文片断以飨有意一读的朋友:“光明日报《智慧版》最近刊发著名学者张世英先生《我们还要“述而不作”吗?》一文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不久,又见刘仲林先生的回应文章《为“述而不作”正名》,指出‘真实的孔子’是‘在学问探索上朝气蓬勃、充满原创精神的’,纠正了很多流行的误解。由此,我也想就一个争论了近百年的问题‘中国历史文化是否缺乏创新、如何看待创新与保守的关系’发表一孔之见,以求教方家。”宋立林认为,孔子之所以成为孔子,正在于其“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之功。孔子自谦“述而不作”,其实是“寓作于述”,“既述且作”。一方面“集大成”,另一方面“开新统”。 这些与众不同的报刊作者们新发现或开发出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孔子形象,相信会引发更多的争论。我赞成对于经典与历史的不断解读,这可能有助于接近历史真实。例如,在马克思研究上,近年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受到高度重视,作为研究题目的文章至少已有百篇左右,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马克思的学术思想演进与学者的一面。标题采用“摸象谈”是想强调各式各样的解读。下面所附的张广照等先生的论文我认为颇有见地,现摘要介绍。 注:本篇文字有点意识流,因为本来重点探讨西洋辩证法与本土孔老师,后来马同学的毕业论文引起了我的注意,所以形成杂合结构,致使本文前后内容在过渡上显得不太自然。因时间关系,未作整体润色与贯通,请浏览者见谅)。 附1: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底说了什么 作者 谌谋盾 详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e7c60201011c23.html 1841年3月,马克思时年23岁,是个在校还没结婚的小青年。就读于普鲁士柏林大学的大四法律系本科。并且即将毕业,领取法律本科毕业证书。在毕业之前,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把休学一年做了十余万字笔记凝聚而成的业余爱好的自学成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四万余字的研究论文作为哲学博士论文,提交给距柏林大学直线距离220多公里外的另一大学----耶拿大学。35年前的耶拿是拿破仑的幸运之地。1806年10月举世闻名的拿破仑率军在耶拿取得惊人的胜利,导致普鲁士的跨台。35年后的耶拿同样是马克思的幸运之地。“该博士论文证明该候选人才智高超,见解透彻,学识渊博”,这是耶拿大学法律系主任巴赫曼博士在推荐书上的评语。马克思顺利获得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文凭。普鲁士的文凭系列与今天中国的文凭系列并无不同。先读学士,再读硕士,然后再读博士。中国现代教育制度本来就是从西方拿来的么。马克思确实有两把刷子。 四年时间,学士、博士一起扫走。不服还真不行 。如果读者诸君不服,你也去读一个四年本科,拿一块学士、一块博士双料文凭来?当然这只是说说玩玩。 言归正传。那么这篇重要的论文到底说了些什么?历史上那么多哲学家,年轻的马克思为何独对这两个人的思想具有特殊的兴趣?这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 附2: 辩证法古已有之及所谓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 ——博士学位获得者马克思拥有一颗不变的心 (陈注:主副标题系我根据文意自加,非原文标题,以下内容为摘录) (原文标题为:《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作者:张广照 李敬革)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caj 据《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发表的的装甲兵工程学院张广照教授与李敬革先生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一文的“编者按”指出:“自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以后,马克思哲学来源于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已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研究界几乎无可更改的共识。该文对长期以来关于马克思哲学的‘来源’和‘转变’等传统共识大胆质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确认伊壁鸠鲁哲学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来源,可谓马克思哲学研究上一种新的见解。” 马克思 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是他现存最早最重要最具学术性的著作,是开山之作扛鼎之作,他对之评价甚高 终生未变,“在这篇论文里我已经解决了一个在希腊哲学史上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找到了“理解希腊哲学的真正历史的钥匙”。 他曾多处表示打算写一部更为详尽的著作来深入阐述这个问题,虽然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但后来还是几次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并重申了自己的观点。他的哲学观点、研究方法以至论述风格都在此时奠定并贯穿一生始终未变,他全部学说中最重要最少变化的、人们误解最大的也恰恰是他的哲学,像他这样 一以贯之 的思想家还不多见。《博士论文》名副其实是他伟大思想的大树之根大江之源。他赞扬和借鉴的伊壁鸠鲁而不是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才是他哲学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哲学自产生以来,如同他深深敬仰的伊壁鸠鲁哲学一样,至今还很少为人理解,这也是过去失误的原因和悲剧所在。 说马克思哲学来源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说他批判地继承和革命地改造了其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说他有一个从唯心到唯物,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一百多年来人们都是这样说的,对此鲜见微词,然而这些说法到底有多少根据? 让我们先同意这种说法,然而马上就要问: 唯物论和辩证法既不新鲜又不深刻,既不是马克思的发明 (据说马克思还是经过长期摸索才懂得的) ,也不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发现,而是中外哲学家几千年前就有的思想 ,为什么咬定马克思哲学来自于它们,它们又来自哪里?上述转变中的每一个都是根本性的革命性的,一个人接受或形成了的哲学立场是很难转变的,许多人终生,甚至一个民族几百几千年都未能完成,恩格斯年轻时就说过“改宗多半被看成一种奇迹”,马克思怎样轻而易举完成的?转变机制何在?世界上还很少有思想家被分成“成熟”“不成熟”,……无知者无畏,只有十分愚蠢或者十分狂妄的人,才会蛮横无理地说他这个观点“不成熟”,那个观点“唯心主义”。一百多年来的研究者们为什么自作聪明地认定马克思有不成熟的阶段而不反过来想想,不成熟的正是自己? 附3: http://www.calaw.cn/article/default.asp?id=5522 德国博士学位法律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袁治杰 近年来我国有关博士学位相关的问题层出不穷:从博士学位点的设立到博士生的录取,从攻读博士到博士论文答辩,以至博士的大规模扩招,官员博士等等。有鉴于此,笔者在此深入考察德国的博士学位法律制度,以期能够对我国产生借鉴作用。   一、本质属性   博士学位在德语中被称为Doktor,与英语doctor同源于拉丁语词根docere,即“讲授”之意;其形容词形式doctus意指博学的;其名词形式doctor意即博学的讲授者、博学之士。从其语源上来看,博士有两个属性,一是博学多才,二是从事学术教育事业。然而在古罗马时代,博士还没有获得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属性,即学位。自中世纪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诞生之后,现代意义上的学位制度也就开始处在酝酿之中了。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博士学位正诞生于博洛尼亚大学,在1219年教皇Papst Honorius Ⅲ. (1160-1227)批准了博士学位条例之后。 当时最低级的学位称为Baccalaureus,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本科学位Bachelor,该词也正是由此演化而来。拿到了这个学位之后,为了获得授课资格,必须进一步学习几年的时间,之后通过一项答辩或由授课教师布置一项正式的考试,本科学位获得者就获得了授课许可(Lizenz),自此他就获得了Lizentiat(不同于现在所谓的大学神学专业硕士毕业)的头衔,持有者原则上可以在所有欧洲大学授课。然而此时他获得的依然不是完全的授课能力。只有获得Magister和Doktor(直到16世纪一直被同义使用 )的头衔之后他才获得完全的授课能力,当时这两种头衔并没有我们现在的明确区别。之后只有再通过几年的授课以及昂贵的庆祝活动之后才能够被纳入相当于行会一样的授课共同体之中,从此才正式获得博士头衔。这样的庆祝活动是如此的昂贵,使得很多人只能满足于Lizentiat的荣誉。   获得博士学位在当时虽然意味着身份的重大提升,却同时意味着大笔的开支,这种开支对于大学也意味着一大笔收人,因此大学也想方设法尽量使得在本校获得Lizentiat头衔者进一步在本校获得博士学位。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宣誓来得到保障的。   攻读博士德语称之为Promotion,该词在现代的用法意义非常明确,就是获得博士学位。然而在19世纪之前,这个概念并不与博士学位紧密相关,而只是一般的表示“在学习上作出进展”、“前进”或者“获得随便什么学位”,因此在19世纪当人们谈论获得博士学位之时还会使用“Doktorpromotion”(攻读博士学位)这样的用语。 从语源上讲,这个词的动词型态promovieren来源于拉丁语promovere,意即向前前进。从这个词源学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得到博士学位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与学术的创新相关,它不仅仅意味着博士学位获得者个人有所前进,同时也意味着他通过博士论文在学术上有所创新。   为了获得博士学位,最初并不需要撰写博士论文,考官通过和考生口头论辩来测评考生的实际能力,这种测评可以持续很久,不似现在的博士论文答辩过程只有一两个小时。这种持续时间的长短其实正显示了答辩在历史上的不同功能。随着历史的发展,慢慢地产生了博士论文的制度。博士论文的最初目的是服务于答辩的,其考核的落脚点并不在博士论文本身,而是在于考生如何答辩。这点最明显地体现在,博士论文有一段时间并不是由博士生撰写,而是由导师撰写,甚至于撰写博士论文本身就是导师的一项任务。这一习惯直到19世纪甚至20世纪个别大学还有留存。这看起来是很荒谬的事情,在当时却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有很多导师一生撰写过很多博士论文。由导师撰写博士论文,然后由博士生对此予以答辩,通过这种答辩来考评其能力。导师对于论文承担所有的责任, 这一观念直到今日依然有其影响,尤其是当论文有抄袭等情事之时,因为导师是论文的直接把关人,也就理所当然地需要承担责任。当博士生自己撰写论文的传统形成之后,无疑意味着对于博士生能力的考评已经开始由答辩演化到论文本身。也正是这种发展,使得历史上一度可以不需要答辩(in absentia),即不需要在场即可获得博士学位, 比如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就没有经过答辩 。 然而后来随着抄袭丑闻的出现,人们发现,没有对论文的答辩制度,就无法确定论文是否为博士生本人所撰写。有鉴于此,柏林大学在1858年向所有德国高校发起倡议,希望在全德国引入统一的攻读博士学位的规定,要求获得博士学位必须要经过口头考试、需要予以发表的博士论文和对于论文的公开答辩。 柏林大学发出的倡议虽然当时没有得到贯彻,但是无疑影响了历史的发展。事实上我们当代的博士学位获得制度正是立基于此。现代的博士学位获得至少需要两项实质要件,即博士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有些大学还要求一项口试,可以说完全符合当年柏林大学的倡议。   通过这种史的素描,我们可以确定如下几点:博士学位的本质是与一项授课资格相关联,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被称为最高学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获得博士学位者必然会去授课;也因此博士学位与学术能力有着直接相关,没有相应的学术能力,当然就不能够去授课;而这种能力最初主要是通过口头考试来予以测评,后来则演变为对博士生自己撰写的论文的答辩来测评。博士论文、答辩这种二元主义已经根深蒂固。   二、法律基础   在德国,对于攻读博士学位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从不同层面作出理解。德国为联邦制政体,因此首先存在联邦层面的法律规定,其次就是各州层面的规定,最低层面的规定就是各个高校自己发布的自治条例,包括各个学院都有权自己发布自己的博士学位条例。   在联邦层面首要的规定当然就是德国《基本法》,也就是德国的宪法。《基本法》第5条将言论自由、艺术、科学自由作为基本权利予以规定,从最高层面为博士制度奠定了基础。没有言论自由和艺术、科学自由,博士制度的自由设置、博士论文的创新等都是根本上不可想象的。因为德国乃联邦制,因此存在联邦和州层面的基本权利划分,这种划分也表现在各州的文化自主权,原则上说各州对文化事务享有最终的决定权,称之为文化主权。尽管如此,《基本法》第75条还是规定,联邦可以就高等教育制度的一般基本原则作出框架性规定(Rahmenvorschriften),联邦也毫不客气地运用了《基本法》的这一授权,这就是《高校框架法》(Hochschulrahmengesetz)。   《高校框架法》构成德国联邦层面高校相关法律规定的法律基础。然而鉴于博士制度并非高校基本制度,因此在该法中并没有专门对此作出规定,但相关规定则颇有涉及,主要是第1、15、16、18、19、44、47诸条。   《高校框架法》第1条规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实际上就是对于高校作出了一个法律定义。据此,本法意义上的高校指大学、师范高校、艺术高校、专科高校以及其他依据各州法律被认为是国立高校的教育设施,同时该法也涉及为国家所承认的高校,实际上就是私立高校。该条在本文框架内所具有的意义主要在于,原则上所有大学均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当然是在该大学专业限度内。至于其他高校则仅在有限的限度内有此权利(下文专述)。而其他教育设施是否具有这一权利,要视具体州法的规定。著名的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就属于这样的教育机构。   第15、16条则分别对高校的考试和考试条例作出了规定,主要是针对本硕学习阶段的考试规定,也适用于对博士的考评。其中第15条第4款规定,考试必须由至少具有通过考试所欲测试的能力的人来予以评价,以避免外行评价内行,值得我们注意。 第18条则对高校学位做了规定,其第2款规定,除了第1款规定的学位之外,州法可以决定授予其他种类的高校学位,最主要的当然就是博士学位。第44条规定了教授任职的前提条件,该条对我们极具参考价值。依据该条,教授任职的前提条件除了接受过大学教育和拥有授课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特殊的学术研究能力,这种研究能力一般通过攻读博士的成绩予以证明。除此之外依据具体职位的要求还需要额外的学术成果。博士学位是一项原则性要求,该学位本身依据文意主要是证明博士拥有潜在的学术研究能力,并且这种能力与攻读博士的质量相关联。这里的质量,即成绩,按照教授资格论文撰写的录取条件来看,要求至少是“优秀”(magna cum laude)。 第47条则规定了初级教授(Juniorprofes-sor)的任职资格,该条除了规定一般的条件之外,对于攻读博士的成绩要求是卓越的质量,依据第44条只是要求具有质量,那么本条的要求必须被理解为攻读博士的成绩必须是“最优”(summa cum laude)。之所以本条对博士成绩的要求更高,就在于依据本条成为初级教授的博士不需要经过撰写教授资格论文(Habilitation)就可以直接成为教授。 这是2002年以来的重大改革,使得传统上要求必须经过撰写教授资格论文才能够成为教授的门槛得到松动。也正是在此意义上,这两个条文才对于本文研究的课题具有意义。   除了《高校框架法》的框架规定之外,各州的高校法构成博士学位制度的实质性法律基础。由于各州保有文化自治权,高校事务原则上属于各州自治事项,因此德国所有联邦州都制定有自己的高校法(Hochschulgesetz),只有萨尔州有所不同,该州没有制定一部统一的高校法,而是分别制定了大学法(Universitatsgesetz)和专科高校法(Fachhochschulge-setz ),但其法律的实质内容没有本质差别。   各州在高校法中均就攻读博士学位(Promotion)作出了框架规定,其具体规定则由各个高校及其院系自己在其博士学位条例之中做细化。《黑森州高校法》第31条、《拜仁州高校法》第64条、《巴登州高校法》第38条、《柏林高校法》第35条、《勃兰登堡州高校法》第29条、《不莱梅州高校法》第65条、《汉堡高校法》第70条、《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高校法》第43条、《下萨克森州高校法》第9条、《北威州高校法》第67条、《萨克森州高校法》第40条、《萨克森-安哈尔特州高校法》第18条、《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高校法》第54条、《图宾根州高校法》第54条、《萨尔州大学法》第64条都专条就攻读博士学位作出了规定,《莱茵兰州》则分散在34条等条文之中,巴登州还特别制定了《大学法》,第54条也作出了规定。   统观这些条文,有所同又有所不同。总体上可以归纳出一个框架性规定。博士学位的本质就在于证明特殊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研究能力是通过博士论文的撰写以及公开答辩来予以表现。博士论文可以已经全部或部分地被发表。就博士学位授予主体而言,大学原则上拥有几乎不受限制的博士学位授予权,这种权利同时体现在大学可以自主发布博士学位条例;对于攻读博士的具体实施情况均由大学以及大学内部的学院自己制定博士学位条例。就博士学位本身而言,必须在学位中标明专业。博士学位条例均可以规定名誉博士学位的授予。博士生享有学生的身份,除非他是高校工作人员或就职于高校之外。就博士录取而言,各州均规定了框架性条件。原则上要求申请人大学毕业,由于德国在博洛尼亚改革之前没有本科学位,大学毕业拿到的学位就是硕士学位,因此,博士人学的基本要件也就是硕士学位。对于没有硕士学位,但在大学、师范专科高校、艺术专科高校中毕业的学生,原则上都要求有一个特殊的能力确认。无论如何至少要接受四年的高校教育。很多州都特别规定,应使有能力的专科高校毕业生能够直接攻读博士,并且规定,这种录取不得与一项高校文凭挂钩。无论如何硕士学位可以满足博士录取的基本要件,而没有硕士学位者原则上还有额外的要求,或者是一项能力确认考试,或者是单独的学习。博士学位条例原则上均可以加重录取条件。很多州也都规定了博士学位可以由多个人共同撰写,但共同撰写者个人的贡献应该能够分开且可以单独予以评价。此外,关于指导博士生的导师资格问题,各州一般都规定专科高校的教授也可以指导博士生,但通常需和大学教授共同指导,类似于国内的挂靠。   除了上述这些共同性规定之外,各州的具体规定也有独特之处。巴登州特别规定师范专科高校在其职能范围内可授予博士学位。艺术专科高校在艺术科学、传媒理论、建筑、哲学以及艺术教育领域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该权利的行使需要科学部的授权并以高校充足的学术基础为前提,大学已有的权利不受影响。该州规定了高校应该为科学和艺术后备人员设置博士预科(Doktorandenkolleg),以促进其科学和研究能力。拜仁州、巴登州、汉堡和萨尔州还规定,博士学位条例可以规定博士生不通过发誓,而是一项保证来确信其学术研究的独立性。柏林明文规定可使用非德语撰写博士论文。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北威州和萨尔州规定,对博士论文的评价应该在论文提交后最迟6个月内完成。勃兰登堡州规定,州政府高校事务负责部门可授予电影、电视专科高校个别专业以博士学位授予权。不莱梅规定州政府可对其他机构依据其学术发展情况授予博士学位授予权。不莱梅还规定有能力的,而又不能满足博士录取条件的专科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在高校额外的研究贡献而获得录取。汉堡规定,博士学位也可以在博士论文之外,基于与博士论文同等价值的科学贡献与口试而授予,此乃州法中仅见的规定。萨克森-安哈尔特州规定,博士学位条例里面也应该规定对于专科高校学生的录取,对于专科高校的学生,需要有超出平均水平的能力。该州还规定了博士生的导师资格,凡教授、讲师(Hochschuldozent,不同于我国高校内部的讲师,一般经获得教授资格,正在等待教授席位)或私人讲师(Privat-dozent,同样已获得教授资格,但与高校没有固定聘用关系,各州容有差别)。   三、制度内涵   在上述的法律框架之内,各州大学的学院一般都颁布有自己的博士学位条例,这些条例当然都需要大学层面的批准,一般还需要州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予以批准。下文就以法学院为例介绍各个大学博士学位条例的相关规定。   (一)博士生录取、指导  博士生的录取是获得博士学位的基本前提,也是决定博士生身份的基本要件。对此各州如前所述都规定了框架性条款,原则上大学硕士毕业并满足基本的成绩要件即可以获得录取,而非大学毕业者则还需要一个特定的能力确认程序或者考试才可以获得录取。对此,并没有一项统一的所谓博士生人学考试。原则上是否具有此能力是硕士阶段学习的一项结果,而非一项特殊的考试应该予以确认的结果,否则硕士毕业考试所起的能力测试目标就落空了。高校对于博士生录取可以规定更严格的要件,只要不违反高校法的强行性规定即可。笔者为法学博士生,因此此处以法学院的博士生录取为例予以说明。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的博士学位条例中规定,以“完全满意”( volt befriedigend) 的成绩通过德国第一次司法考试者,或者在法兰克福大学以学术助手的身份工作过一年者方可被录取,此外在国外完成了为德国所承认的等值的硕士学习者也可以被录取,而非法学专业毕业者则需要满足其本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的录取条件。对于外国硕士学位获得者而言,并不要求必须在法兰克福大学完成一项专门针对外国学生的硕士学习(虽然基本上绝大多数外国博士生事实上都经过了这一程序),这与法兰克福高度的国际化色彩紧密相关。其他大学不同之处一般来说主要体现在是否设置一个必须在本校修习时间的条件,比如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法学院即规定申请者必须要在本校学习两个学期。对于外国学生,海德堡大学法学院甚至规定要求在德国高校已经学习4个学期,其中至少2个学期在本校。这种必须要在本校修习一定学期的规定,可以说遗留了中世纪的传统。当然现在这种规定与其说主要出于经济考虑,毋宁说是为了确定申请人与本校的历史关联,也便于学校更好地了解和考察申请人的学术能力。实际上,这种规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使得申请人能够与教授建立特定的学术联系从而更方便被录取。   此外有些大学至今依然要求申请者必须具备拉丁语的知识(以前攻读博士学位,拉丁语乃必要条件),比如海德堡大学要求必须具有小拉丁语证书(Kleines Latinum)。   还有些大学会要求进行一项能力测试,比如弗莱堡大学,但是这种能力测试主要是针对专科高校毕业者,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欠缺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需要专门予以测试。其表现形式有些类似于我们的博士生人学考试,但有本质上不同。   上述条件只是最基本的硬性规定,实际上在具备这些条件之外,最关键的无疑是寻找导师,导师同意指导基本上就保证了博士生的录取,这一点对于德国学生而言是非常难的,这只需要从一些腐败案例中即可见一斑。相反我们外国学生获得入学相对来说更为容易(语言因素除外),一方面因为人少,另一方面也因为对我们的要求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个别情况下甚至于只要你的硕士成绩达到“良好”(cum laude)就能够被教授录取。   另外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就是有些大学要求申请人提供无犯罪证明记录(Fuhrungszeugnis),比如哥廷根大学法学院如是规定。无犯罪证明记录无疑包含着一项道德评价,这种评价或者说要求之所以必要,就是因为博士学位意味着一种崇高的身份地位和道德标准,暗含了中世纪以来的这种价值系统的留存。   原则上说博士生的录取并不以事先确定导师为前提条件,但是事实上博士生通常都事先获得了导师的同意才进人具体的申请程序。导师对于攻读博士是最关重要的。博士学位条例虽然就博士生录取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但也都规定了例外,在很多情况下教授可以决定录取,尤其是可以决定有条件录取。因此事实上教授是最重要的。   就博士生的指导而言,并无我国博士生导师之说。所有的教授均有权利指导博士生,包括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限的专科高校的教授也可以与大学教授联合指导。至于高校讲师和私人讲师是否可以指导博士生,则规定有所不同。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只有教授可以指导博士生,最后的专家鉴定也只能由教授作出。而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讲师也可以进行指导,并得出具专家鉴定。无论如何,教授拥有不受限制的指导权。   (二)博士学位授予  最终能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取决于二,一为实质性规定,即博士生的论文评价和口头答辩必须要达到博士学位条例所规定的通过成绩;二为程序性规定,即博士论文必须被正式出版,且直到博士学位证书最终被授予博士生之后,之前不得使用博士称谓。   就实质性规定而言,前文已经提及对于博士生测评成绩共分为5等,只要达到“rite”即视为通过,具体如何评价则各有不同。无论如何,总成绩是由两部分构成,即博士论文本身和口头答辩的成绩。依据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规定,总成绩中,对博士论文的评价占总成绩的2/3,对于口头答辩的评价占1/3,侧重点无疑在博士论文。对于博士论文的评价,各个大学基本上都是规定需要两份专家鉴定(Gutachten),第一份由导师作出,第二份则由有评价权的人员作出,通常也都是由教授作出。除了对论文本身的评价之外,还需要进行口头答辩。博士(论文)答辩(Mundliche Prufung, Rigorosum, Disputation)在各个大学颇有不同,主要取决于各个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规定,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严格地说应该称为博士论文答辩,和国内的一样,其答辩针对的主要是博士论文。基尔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均采纳这种规定,一般是由博士生就其博士论文做不超过20分钟的报告,之后由考官提问,程序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第二种则应当称为口头考试,或者口头答辩。在这种模式之下,博士生除了需要就博士论文作出报告之外,还需要自己从一些给定的专业中作出选择,一般是从公法和私法两大部门中选出两个具体的法律领域,由考官就此两个领域提问,一般与博士论文完全不相关。慕尼黑大学、弗莱堡大学等采纳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依然保留了中世纪以来侧重口试、主要通过口试来测评博士生能力的传统,其模式与当年柏林大学所倡导的模式基本一致。   需要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无论对于论文的评价,还是口头答辩,自己的导师都全面参与其中,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导师被称为博士父/母(Doktorvater/Doktormutter)。这种导师的全面参与更是体现了导师需要对博士论文承担责任的观念,与我国形成鲜明对比。在我国答辩之时为了避免裙带关系,自己的导师要予以回避,这样虽然有其价值,但是却也解脱了导师对于论文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博士答辩一般可重复一次,第二次依然不能通过,博士学位将终局地不能被授予。   (三)博士学位的更新  有一些大学规定了博士学位的更新制度。比如弗莱堡大学法学院规定在博士学位获得50周年之际可以更新博士学位证书,通过这种更新,目的在于表达大学与该博士的内在联系,并以此表达对该博士所作出的学术或者其他贡献的褒奖。我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贝时璋院士1928年获得图宾根大学博士学位,在1978年第1次获得博士学位的更新,后又分别在1988年、2003年、2008年更新其博士学位,是国内非常罕见的获此殊荣的学者。这种更新并非重新颁布博士学位,性质实质上类似于获得博士学位50周年纪念。   (四)博士学位褫夺  博士学位在被授予之后也可以被褫夺,对此1939年的《学术头衔使用法》( Gesetzuber die Fuhrung akademischer Grade)作出了明文规定,该法现在主要是通过州法继续得到适用。博士学位条例中一般都对此条文做了进一步规定,或者原文照搬,据此褫夺原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跟博士学位的授予本身相关,如果在事后发现博士学位获得者在获得博士学位的过程中有过造假情事,即可以被褫夺。有些大学要求必须是严重的造假,比如汉堡大学;而在哥廷根大学,只要博士学位是通过造假,或者本来不存在的博士学位授予的前提条件被错误认定为存在,均可事后褫夺其学位。第二类褫夺原因与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名誉紧密相关。如前所述,博士学位本身即被认为一种崇高的荣誉,代表一种较高的道德水准,因此一旦博士学位拥有者本身行为不名誉,不配拥有该学位或者有辱该学位,原学位授予者即可以褫夺该学位。哥廷根大学法学院规定,如果事后发现博士学位持有者在获得学位之前有不名誉的行为,或者之后其行为对于博士学位的使用而言被证明是不名誉的,那么就可以由院务委员会(Fakultatsrat)决定剥夺其学位。其他大学一般都有类似规定,或者径直规定依照法律办理。   (五)名誉博士学位  名誉博士,拉丁语语源是doktor honoris causa,一般简写为Dr. h. c.,本意就是基于荣誉的博士。其起源现已不易考证。可以确定的是,法学名誉博士学位的授予在19世纪初已经出现。 对于名誉博士性质的争议主要在于,其是否为学位的一种,尤其是否为《高校框架法》第18条意义上的学位的一种。对此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名誉博士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学位,其立论基础在于,博士学位条例中规定的名誉博士学位的授予以学术上的贡献为前提。黑森州高等行政法院在判决中通过对本州大学博士学位条例中关于名誉博士授予的规定的分析认定了这种观点。其判决得到了联邦最高行政法院的确认,但该院没有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当被授予名誉博士荣誉的前提条件是学术贡献之时,即可以认定其为一项学位。反之如果仅仅是基于政治的或者经济的原因而授予名誉博士,则不能被认定为一项学位。 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名誉博士学位是学位的一种。   近日弗莱堡大学法学院授予中国政法大学米健教授名誉博士学位,应为中国法学家首次获得德国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因此本文此处特别以弗莱堡大学法学院名誉博士学位授予制度为基础予以介绍。   弗莱堡大学法学院博士学位条例第26条对此作出了规定。法学院授予名誉博士学位需基于全院至少3/4全职教授署名的申请,在申请中应当对被授予人的学术贡献详细予以表彰,该申请应当及时递交给全体博士学位委员会成员以及退休教授。该申请应该在博士学位委员会经过两次开会予以讨论,当有4/5与会成员同意时,申请即被准许。名誉博士学位通过名誉博士学位证书的颁发而被授予,证书中应当突出强调获得者的学术贡献。该条例非常明确地使用“名誉博士学位”( Der Grad eines Doktors/einer Doktorinehrenhalber)这样的说法,且突出强调被表彰者的学术贡献,极为清晰地表明了名誉博士学位乃上文所述意义上的学位。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名誉博士学位的授予是一项非常严肃的表彰行为,其获得难度也非常之大,以被表彰者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为前提。弗莱堡大学所规定的4/5多数同意,较之于慕尼黑大学2/3、海德堡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的3/4多数,无疑更是难上加难。从这个角度来说,名誉博士学位的意义非常重大。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大学对于个人学术贡献的表彰,尤其还在于,它彰显着学术共同体的学术评价话语权。   对于我们最为值得注意的在于,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是各个大学学院的事务,而非大学,亦非政府事务,其原因体现在名誉博士学位的本质之中。因为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主要是对学术贡献的表彰,而学术贡献的评价权首先只能握于具体学院具体专业人员之手,大学行政人员既无从作出亦不应该作出评价,此乃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事务。从国家层面来讲,更是不应该对此事务予以插手。我国名誉博士学位的授予权具有高度的政治化色彩,有必要予以改革。   (六)博士学位的使用及其法律保护  博士学位的使用是一种外在行为,主要是让第三人能够识别持有者具有博士学位。这种使用最常见的是在名片、信件以及简历之中,当然也包括在正式文件中。原则上对于学位的使用均要依据证书上所标注的方式,对于本国的博士学位原则上可以不必标注出具体的专业和授予单位,但是对在外国获得的博士学位的使用,则视各州的规定,有些需要一项特别的批准,有些不需要,无论如何原则上都需要注明授予单位,欧盟成员国成员则不需要经过批准。我国与德国政府签署有专门的协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相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第7条规定,在使用从中国获得的博士学位之时,必须要注明授予的高校名称。据此协定应该不再需要特殊的批准即可以使用博士学位,但必须要注明授予单位。   博士学位作为一种学位与其他学位存在一项重大区别,那就是博士学位通常被视为姓名的附件(Namenszusatz),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姓名权法上的保护。在德国,不同于奥地利和瑞士,依据联邦最高行政法院的判决,不存在一项要求在身份证登记簿上登入博士学位的请求权,但可以依据申请直接印人护照和个人证件之上 。   由于博士学位所具有的证明一个人学术能力甚至道德素养的功能,使得其滥用必须要得到惩罚,否则这种功能就不能够得到实现。这种保护主要是通过《德国刑法典》第132条实现的。依据该条,对未曾获得而径自使用国内或外国学位者,处以一年以内徒刑或者罚金。该条构成德国保护学位的主要法律基础。据此要件只要使用了不曾拥有的学位,无论是本国还是外国的,均要处以刑罚。我国法律迄今没有规定对于学位的刑法上的保护,实践中屡见不鲜的假冒学位的现象无法得到处罚,只能不了了之。   四、对我国的借鉴价值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对于博士学位制度的本质属性、实质内涵有了深入了解。就其对于我国的借鉴价值而言,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一些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第一,博士学位主要目的在于证明博士的学术研究能力。获得博士学位者虽然不必然从事学术教育活动,但是从事学术教育活动则一定要通过博士学位来予以证明这种能力。我国现已成为博士数量培养大国,应该从制度上将博士学位作为高校从事教职的先决条件。第二,应当进一步加强高校学术共同体的学术评价自主权。就博士生的录取而言,僵硬的博士生人学考试模式一方面使得硕士毕业测评的价值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使得教授难以找到如意的弟子,毕竟攻读博士以博士生与导师具有融洽的关系为前提。因此可以考虑授予教授更大的自主招生权限,同时限制教授招生数量。就名誉博士学位的授予,应当进一步将授予权限下放,彰显学术共同体的自主评价权。但同时也应该加强学科制度的外部建设和约束,就学术腐败加大外部的惩处力度,并逐渐建立教授就博士论文内容承担一定责任的机制。第三,博士学位获得要件必须要坚持论文、答辩的二元模式。没有答辩,就难以确认该论文是否代笔,也无从对其真实水平予以考评。而没有论文,简单通过课程、考试更不能测评学术研究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就博士生的指导而言,应当一方面使得所有教授均有权利指导,另一方面提升教授任职的难度,从而避免教授水平参差不齐。第四,加大对于博士生培养中的道德考评力度,这种道德不仅应当包含学术道德,还应当包含最基本的社会道德,从而彰显知识分子在社会道德领域的楷模作用。一方面要加大博士生录取的道德门槛,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博士学位褫夺机制。第五,鉴于学位所具有的一系列法律意义,包括招考公务员、教授聘用、工资优待等,在法律层面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学位的保护。假冒、抬高学位者应从刑法上予以惩处。 注释 : 延斯#183;布莱歇尔:《从博士学位授予特权到博士学位授予法—1409年到1945年莱比锡博士学位授予法作为学术自治的建设性影响元素》(Jens Blecher, Vom Promotionsprivileg zum Promotionsrecht - Das Leipziger Promotion-srecht zwischen 1409 und 1945 als konstitunves und pragendes Element der akademischen Selbstverwaltung) ,2006年版,第22页。 西格弗里德#183;沃尔加斯特:《德国博士学位制度史》( Siegfried Wollgast, Zur Geschichte des Promotionswesens inDeutschland), 2001年版,第65页。 同前注2引书,第11页。 同前注2引书,第41页。 马蒂#183;汉斯彼得:“德语区大学前现代的博士论文和博士学位授予”(Hanspeter Marti,Dissertation und Promotionan fivhneuzeitlichen Universitaten des deutschen Sprachraums),文载赖纳#183;米勒主编:《博士学位授予及博士学位授予制度》(Rainer A. Muller, Promotionen und Promotionswesen) ,2001年版,第3页。 同前注2引书,第69页及以下。 同前注2引书,第144页。 同前注2引书,第164页。 安德烈亚斯#183;赖希:《高校框架法评论》(Andreas Reich, Hochschulrahmengesetz Kommentar) ,2005年第9版,第15条边码1和第16条边码2。 德国对于博士论文的评价体系一般采用5个等级(具体博士学位条例中规定的称谓容有不同),即最优summacum laude,优秀magna cum laude,良好cum laude,通过rite,和未通过non rite,但也有采用6个等级的,比如哥廷根大学法学院采纳6等级评价体制:rite (bestanden),satis bene (befriedigend),cum laude (gut),magna cumlaude (sehr gut) , summa cum laude (ausgezeichnet),未能通过这一等级没有列出。 同前注9引书,第44条边码5和第47条边码4。 德国司法考试的满分为18分,分为7个等级,第1等级为16-18分(非常优秀sehr gut),第2等级为13-15分(优秀gut),第3等级为10-12分(完全满意voll befriedigend),第4等级为7-9分(满意befriedigend),第5等级为4-6分(及格ausreichend),第6等级为1-3分(不及格mangelhaft),最低等级为0分(不足ungeniigend )。只有不到15%的考生能够达到完全满意或者更高的成绩。因此能够达到这一成绩就属于优秀考生了。在德国,司法考试的成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对于博士生的录取具有意义,更对于法官检察官的录用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此处不详细阐释。 京特#183;罗斯:《德国大学法学名誉博士学位的诞生》(Gunter Roβ, Das Aulkommen der juristischen Ehrenpromotionan den deutschen Universitaten) ,1968年版,第233页。 沃尔夫冈#183;齐默林:《学位与学术头衔》(Wolfgang Zimmerling,Akademische Grade und Titel) , 1995年,第2版,第28页。 弗朗茨#183;卡勒:《头衔、职业标记、标识的滥用:刑法典第132条a款的法益、保护目的和适用范围》( Franz, Kah-le, Der Missbrauch von Titeln,Berufsbezeichnungen und Abzeichen:Rechtsgut,Schutzzweck und Anwendungsbereich des#167;132a StGB) ,1995年,第207页。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获得过国外名誉法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法学家目前有吴经熊、王叔文、江平、罗豪才、曾宪义、曹建明。而获得过德国名誉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更是凤毛麟角,自1937年翁文灏先生首获德国柏林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以来,一共只有12人获得过德国大学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依次如下:翁文灏、周恩来、郭沫若、裘法祖、武忠弼、张玉书、朱维铮、丹增嘉措、谢和平、俞可平、万钢、田力普。获颁者皆为各自领域之翘楚。 保罗#183;延森:《博士头衔:学位手册》( Paul Jensen, Doktortiel-:Handbitchlein rund um akademische Grade) ,1993年第3版,第48页。 作者简介: 袁治杰 ,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博士。 载《比较法研究》2009年第6期。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5871 次阅读|1 个评论
【陈氏疑问】为何马克思主义方向的博士生毕业后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热度 11 陈安博士 2012-12-21 23:35
  俺们有一位2006年交来的朋友是学马列主义的,博士学位也是在这个方向拿到的,俺们问:那你才算真的哲学博士啊,俺们这些所谓的PhD都是冒牌的。   她笑道:哪里哪里,我是法学博士。   我的嘴张开后就没收回去:为何?马克思主义不是正经八百的哲学吗?   她也木有详细解释,所以俺们今天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兄弟们,你们知道其中之端倪吗?
个人分类: 物论|8501 次阅读|11 个评论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yue 2012-12-18 19:45
世界上出了毛泽东,是因为有人比毛泽东更伟大,即他的母亲,他的父亲,他的老师,他的老婆。 同理,世界上出了雷政富,是因为有人比雷政富更坏。出了薄熙来,是因为有人比薄熙来更坏。出了刘志军,是因为有人比刘志军更坏。出了表哥,是因为有人比表哥更坏。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当然,个人对自己的罪恶要承担责任,但是社会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因此文化和体制必须最深刻的反思,当然是逐步的反思。
个人分类: 法学|2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的野史
Bobby 2012-12-8 20:12
马克思的野史
拿到《哲学野史》, 先翻翻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篇。野史中说他虚伪、放纵,过着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鼓吹无产阶级斗争,而他从恩格斯那里拿到的钱也是恩格斯剥削工人而来的。马克思除了与妻子珍妮有七个孩子(营养不良有四个孩子夭折)外,还与一个史伊莲·德穆斯的女子有一个私生子。他用两次遗产继承的钱买更大的房子,还举行了盛大的舞会。野史甚至说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其实是“恩格斯主义”,因为恩格斯代为执笔了大部分报刊专栏文章,恩格斯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初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及收集《资本论》的各种内容。最后作者据马克思对自己成就的三条表白评论道,一条是老生常谈,另外两条也无法用历史证明(原文是“只能在华丽的辞藻中得以“证明””)。 野史,不能全信,也不可不信。其作用是可以让我们看到哲学家的另一面,将马克思这样的人物“请下神坛”。 哲学野史 《 哲学野史 :30 位思想大师的趣闻和传说》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4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访柏林马克思恩格斯雕塑
热度 1 liuli66 2012-12-5 18:40
再访柏林马克思恩格斯雕塑
1) 2009 MARCH 2) 2012 NOV
个人分类: 杂感|15 次阅读|5 个评论
有助于走出马克思主义阴影的两个人物
热度 3 Bobby 2012-12-2 17:46
大陆的知识分子,从中学开始到大学毕业,所谓哲学观念、对历史、制度等的观念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再读别的书,将一辈子生活在马克思主义的阴影之下。对于哲学的观念,马克思以后有很多哲学家有助于走出马克思主义阴影;但对于对社会、经济、制度和历史的观念,我以为韦伯和哈耶克两人有助于走出马克思主义阴影。 根本没听说过这两个人的看看网上的介绍先: 马克斯 · 韦伯 马克斯 · 韦伯 寻找 马克斯 · 韦伯 论 马克斯 · 韦伯 与卡尔 · 马克思的分道扬镳 《 马克斯 · 韦伯 全集》 (Max Weber Gesammelte Werke) 哈耶克 弗里德里希 · 哈耶克 观念的力量: 哈耶克 留给这个世界的遗产 谁害怕 哈耶克 ? _ 国内翻译的 哈耶克著作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2062 次阅读|8 个评论
【逻辑学知识】命题
热度 3 rbhuang5907 2012-11-28 15:25
张维不懂逻辑学,没有关系,给他上一课,讲一讲“命题”,也锻炼一下自己。 命题就是对事物情况的陈述。客观事物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各种事物的性质,一事物与它事物的关系等等都是事物的情况。当人们认识了事物的情况,并通过语句把这种认识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命题。逻辑学以命题作为其直接研究对象。 命题由概念构成,至少包含两个概念,可判断, 有真假,可进行逻辑运算。命题表达思想,而概念不表达思想。 命题通过语句表达。 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 没有一个公民可以不遵守法律! 难道有可以不遵守法律的公民吗? 以上三个语句语法结构都不同,但都是同一个命题,表示了同一个认识,即“(所有的)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 关于一篇文章的题目“西方知识反成中国自我了解的障碍”,无论如何修饰这个语句,如: 西方知识反成中国自我了解的障碍。 西方知识反而成中国自我了解的障碍。 西方知识不幸成中国自我了解的障碍。 难道西方知识成中国自我了解的障碍? 无非表达了这个认识:“(所有的)西方知识成为中国自我了解的障碍”。 这个命题,是真是假?可供人们判断。 我判断它为假。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西方知识吧?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中国自我了解的障碍了?显然错误。 “(所有的)西方知识成为中国自我了解的障碍”为假,把它加以否定,则为真,即 “并非(所有的)西方知识成为中国自我了解的障碍”为真, 依据对当关系推理: “有的西方知识不成为中国自我了解的障碍”为真。 读文章,有时读个题目就可以做出判断,无需读全文。 命题的种类:
6255 次阅读|74 个评论
夜半随思
热度 1 StephenCatholic 2012-11-23 01:25
当只有精神没有物质时,自己很专注于精神层面的东西,信仰、宗教、哲学,不断的去追索那最终的真,结果可以说失败的很彻底,自始至终没找到门,更何谈深入的挖掘。但我学到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什么不是哲学。即——马克思和所有与马克思的那套东西--根本不是哲学,中国没有近现代哲学,中国更没有哲学家。 学会了怀疑却找不到支撑,没有绝对的根基,人的灵魂何处安放,“我啥也不信,我只信我自己”是我听过最愚昧,最无知,最狂妄的话。怀揣着对西方哲学和文化的痴迷,我走进教堂去寻求和感受西方文化的根基——基督文化,我相信那是天主对我的召叫。我找到了最终的根,绝对的真,绝对的善,绝对的爱,封闭了我的怀疑,终止了我的学业,没有怀疑,如何学习哲学?信仰比学习来的实在,只需要接受即可,越深入的学习,越坚信不疑,心里越得劲。不像学习哲学,越深入越怀疑,越寝食难安。 “ 天主为你封闭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听起来像心灵鸡汤,但确实是圣经里的话,不学哲学我不后悔,不接受信仰的话我会认为自己这一辈子白活了。现在是半夜,突然寻思到自己的信仰生活,不免感慨,近半年来忽视了许多,没有物质时重视精神,有了物质的情况下就漠视了精神的力量,天天只想着工作,前途,工资的事,忽视了一切的情感,像一个机器,准备的说是一个螺丝钉,处于一个NOBODY的位置上,忘记了自我。世俗的骄傲,嫉妒,冷漠在自身每日都在上演,不知反思,如镣铐般的越勒越紧,天天只能感受到同事之间的相互猜忌,拆台,没有平等,合作,尊重和爱。当然——我也身陷其中,不得自拔。 有时在想,这不应该是我,因为我是一名基督徒,只应有爱,不应有恨,耶稣曾说:“ 要为你的仇人祈祷 ”。是人就是自私的,怎么会为仇人祈祷,耶稣是神,没有人的弱点。人的弱点应该就是人的罪,耶稣提出了一个绝对的标准,虽然没有人会做到,但应该朝那个方向努力,因为正是因为相信耶稣的话,才会成为耶稣的门徒,他是神,也正是因为他是神,他能做到的事人做不到,人的有限性成为人罪的根源。 实在忍受不了远离信仰,脱离宗教生活的苦楚,上周末弥撒前跪在小黑屋里向神父陈述我近半年来犯的种种过失。天主给予神父赦罪的权限,通过神父,天主赦免了我所犯的罪过,给了我内心极大的平安。弥撒时迎接基督圣体到我口中,与耶稣合而为一,领取了灵魂和肉体的食粮,马上又要到周末了,迫切的需要再次充电,否则真的容易跑偏了。又到一年感恩节,感谢天主所赐予的一切,还有一个月是圣诞节,满怀期待救主圣婴的再次到来。
196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共十八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习近平同志简历
crossludo 2012-11-16 18:16
习近平同志简历 习近平,男,汉族,1953年6月生,陕西富平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1969-1975年 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知青、党支部书记 1975-1979年 清华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学习 1979-1982年 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现役) 1982-1983年 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 1983-1985年 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正定县武装部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 1985-1988年 福建省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 1988-1990年 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宁德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0-1993年 福建省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福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3-1995年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福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5-1996年 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福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6-1999年 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高炮预备役师第一政委 1999-2000年 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福建省高炮预备役师第一政委 2000-2002年 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福建省高炮预备役师第一政委 (1998-2002年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2-2002年 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 2002-2003年 浙江省委书记、代省长,浙江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 2003-2007年 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浙江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7-2007年 上海市委书记,上海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7-2008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 2008-2010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2010-2012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2012-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十七届五中全会增补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十八届一中全会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中的两院院士名单及简 历
个人分类: 节日专题|1338 次阅读|2 个评论
卡尔·马克思是教育家吗?
hcrm 2012-11-16 09:50
卡尔·马克思 ( KarlHeinrichMarx )这个名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在全世界也享有盛誉, 1999年 还被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 为 “千年第一思想家”, 紧随其后的是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他们都是犹太人。 卡尔·马克思 一生获得的荣誉,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如 全世界 无产阶级 的伟大导师、 科学社会主义 的创始人 ; 伟大的政治家、 哲学家 、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我们不得而知,他本人会如何看待这些赞誉? 卡尔·马克思 与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近、现代世界的影响可谓深远。因而,这两个“大胡子”都有“导师”之誉。我们知道,在 高等学校或研究 机构,导师是 指导他人学习、进修或撰写学术论文的教师或科研人员。 那么, 卡尔·马克思 是教育家吗? 首先,关于教育的释义,东西方是有所不同的: 在中国,“教育” 始见于《 孟子 · 尽心上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二乐也;得天下 英才 而教育之,三乐也。”《 说文解字 》解释 为: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而将二者合一, 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 了 。 在西方,“ 教育 ” 源于 拉丁文 educate , 本义为“引出”或“导出”, 意 即 通过一定 手段 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 综合比较,我们古人强调的是“外在教化”,而西方着重于“内在引导”,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站在“教化”的角度, 卡尔·马克思 是位政治家和哲学家,同“革命导师”比较贴近;如就“引导”来说, 卡尔·马克思 无疑是位“大教育家”,使我们从内到外都发生了变化。 其次,关于教育的内涵,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教育 , 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 身心发展 的 社会实践 活动 ; 狭义的教育 , 主要指 学校教育 ,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 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综合分析,广义上来说, 卡尔·马克思 对近、现代人类身心的影响是无以复加的;而狭义上讲, 卡尔·马克思 只是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没有培养过具体的研究生,不过,却有许多人以他的学生自居,并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 这种情况表明, 卡尔·马克思 更倾向于“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类的称号,这是我们对人民教师的基本释义,当然,它本身带有特定时代的印痕。 我之所以选择 卡尔·马克思 作为教育家的研究对象,显然想探究的不仅仅是其于他人的影响力,他本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受的“引导”又是怎样的呢?这也是我在思考与探索的,毕竟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或者说有所作为的犹太人。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卡尔·马克思 的人生之路,似乎同他的家族有一定关联,如他 的祖父洛宾·列维(RabbinMarcLevy)是一名 犹太人 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 ( 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 则是一位律师,与社会学有着渊源关系。 卡尔·马克思 本人一生都在致力于学习和研究社会关系,他 18岁后 从波恩大学 转学到 柏林大学 学习法律, 尽管 他大部分的学习焦点摆在 哲学 上 ;他著名的代表作《资本论》,又何尝不是论述社会中的各种关系? 卡尔·马克思 曾经受过怎样的教育?他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又是怎样影响着人类教育?这些都值得我们作更加深入地探讨,因为他是老师的老师,是一位绝无仅有的导师,他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和生活。 2012年11月16日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39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关于研究生就业去向,看一下马克思中学写的文章
CaptainClown 2012-11-15 23:04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卡尔·马克思 写于1835年8月12日 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范围的存在。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 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的地位。   能有这样的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是这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因此,认真地考虑这种选择──这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首要责任。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他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因为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神总是轻声而坚定地作启示。   但是,这声音很容易被淹没; 我们认为是灵感的东西可能须臾而生,同样可能须臾而逝。也许,我们的幻想油然而生,我们的感情激动起来,我们的眼前浮想联翩,我们狂热地追求我们以为是神本身给我们指出的目标;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很快就使我们厌恶 ──于是我们的整个存在也就毁灭了。   因此, 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欺?但是,不找出鼓舞的来源本身,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些呢?   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经不再自己选择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去决定它。   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但是,不只是虚荣心能够引起对这种或那种职业突然的热情。也许,我们自己也会用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人生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份量,即它让我们承担的重大责任;我们只是从远处观察它,然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   在这里,我们自己的理智不能给我们充当顾问,因为它既不是依靠经验,也不是依靠深入的观察,而是被感情欺骗,受幻想蒙蔽。然而,我 们的目光应该投向哪里呢?在我们丧失理智的地方,谁来支持我们呢?   是我们的父母, 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 饱尝了人世的辛酸。──我们的心这样提醒我们。    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 。   但是,我们并不能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诚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么一来,我们也就垮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筑在松软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但是,一个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争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拒生活的猛烈冲击,怎能安静地从事活动呢?然而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   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也很少乐趣,但是,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能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难于靠外界的赐予来补偿的感情吗?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   如果 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 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但是, 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哪怕只是表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一定是最高的职业,但总是最可取的职业。   但是,正如有失尊严的职业会贬低我们一样,那种建立在我们后来认为是错误的思想上的职业也一定使我们感到压抑。   这里,我们除了自我欺骗,别无解救办法,而以自我欺骗来解救又是多么的糟糕!那些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同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支配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似乎还是最高尚的这些职业能够使才能适合的人幸福,但也必定使那些不经考虑、凭一时冲动就仓促从事的人毁灭。   相反,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本身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   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这种人单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高尚。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个人分类: new|17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揭秘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老常委卸任后的生活----李瑞环部分
songhaiyu 2012-11-14 08:53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2_11/07/18921979_0.shtml songhaiyu: 上届常委中,很多人非常喜欢的领导是朱镕基和李瑞环。朱总理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总理和副总理期间,抓经济、抓国家大事,他有能力、有魄力,敢说敢做,从来都是老百姓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任期间,他敢说、爱说,敢碰钉子,离任后,他三缄其口,给现任领导以宽松的环境。他在任期间不题词,离任后不谈政事,这两点难能可贵。 李瑞环学历不高,高中学历(还有说是小学学历),从木匠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据说离任天津市委书记到中央任职的时候,很多天津百姓闻讯后,哭着堵住市委不让他走。他解决了困扰天津多年的“三怪”问题。他平易近人、体贴民情给人以温文尔雅的感觉(他不像高官,平易得被人称为“李大爷”;他不装、不端,对着任何人都可以 “得意忘形”地大笑), 但他90年代初在哈尔滨打黑时手腕硬、狠,显现出果敢的一面。他学历不高但哲学水平很高,至今我依然记得李瑞环同志在日本访问期间,在丰田公司演讲内容,他驳斥国际上一些媒体的“中国威胁论”,最终得出这些言论和思想是“威胁中国论”,在论述过程中,他没有用复杂的理论、华丽的词语,用我们老百姓都能听懂的语言一环一环地从“中国威胁论”推导出“威胁中国论”,真的李瑞“环”,从那天开始,我就开始关注他的言论。我发现,李瑞环同志不讲空话、大话,但说话掷地有声,后来听说他在党内有很高的威信。 我们听说过很多中央领导子女的事,好事或不好事,但从来没听说过李瑞环子女的任何事,甚至他们的姓名都不知道。今天看这篇文章确信李瑞环同志有子女(以前甚至怀疑过,是不是他没有子女,因为从来没听说过他子女任何事)。 朱镕基和李瑞环在任期间没有提出什么系统的理论和朗朗上口的政治口号,但离任后,依然被很多人念念不忘,每次他们两个在媒体上出现,特别是朱总理,总会在网络上引出一阵热议。在我这样一个老百姓眼里,他们两个都是很实在的人,都是好人、好官。我钦佩他们的水平,更钦佩他们的人品。 有关朱总理的文章很多了,今天从凤凰网上有关“常委们卸任后生活”的文章中,截取李瑞环部分,以表草民我对李瑞环同志的敬意,同时也祝福他身体健康。 李瑞环:学用哲学 改编京剧 2003年1月23日,李瑞环在最后一次主持全国政协闭幕式时发表卸任感言,“新陈代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 哲学素养深厚的他,对得失看得淡然,“希望我们所有的同志都能以长远的眼光、宽阔的胸怀、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进退去留问题。” 学哲学 用哲学 退休后,李瑞环最令公众关注的事情之一是出了一本书,书名为《学哲学用哲学》。 书中收录了李瑞环1981年以来在天津和中央工作期间的有关文章和讲话,记录了李瑞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会,内容中不乏对当代中国现实的思索和感悟。 从内容上看,这些讲话涵盖面极其广泛。大到治国方略,小到工程设计,几乎包括了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宗教、科教、统战、宣传等等,凡是李瑞环主管过的工作或是他感兴趣的工作,都有所涉及。 该书责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徐莉回忆,“首长(李瑞环)说,‘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记录着我工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体会,在工作中掌握的哲学原理和哲学的思想方法。’他非常重视这部书。” 李瑞环在书中总结道:“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专职京剧改编者 卸任后,李瑞环多在京津间走动,见诸报端的报道也相对多些,一般都与京剧相关。与江泽民和朱镕基爱好弹唱不同,他更醉心于京剧曲目的改编。最为业内称道的是,他改编自梅派名剧《生死恨》的《韩玉娘》,先后十易其稿,从整体布局、人物性格到故事情节,都作了较大改动,被认为是“既继承原剧精华又脱胎换骨的一出新戏,为传统京剧的改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在他的促成下,历时17年之久的《中国京剧音像集萃》特辑于2003年底首发,其中收入了他亲自修订的4部戏:《西厢记》、《金·断·雷》、《刘兰芝》和《楚宫恨》。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评价这一特辑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工程”。 李瑞环对天津青年京剧团关爱有加。1986年,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就曾说,“喊一百句振兴京剧口号,不如踏踏实实抓一个团”,他亲自在青年剧团抓百日集训,邀请名角,以全封闭、大运动量方式训练年轻演员,排演名优剧目。退休后,他更亲自操刀改编多部剧目,并促成了多次赴京演出。 该剧团办公室主任告诉本报记者,就在一个月前,李瑞环还亲自去了京剧团的新址考察,这是去年天津市政府为百姓做的20件大实事之一。 “没有李瑞环同志的支持,京剧团怎么会有今天?”团里一位工作人员感慨。 一份清醒的遗嘱 今年4月,李瑞环10年助学的故事始为人知。《天津日报》报道说,李瑞环10年间拿出个人资产53.3万元,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资助了148名贫困大学生。今年又捐出一笔稿费,委托天津市教委今后3年内每年再资助100名贫困大学生。 所有相关事宜,全经天津市委前秘书长方放代为办理。4月25日,方放向本报记者再次确认了相关事实。 1996年,回天津探亲的李瑞环委托老部下方放,将首笔稿费5万元交给天津市委教卫工委,再分别发放给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的12名贫困学生。李瑞环特意交代:“一定要替我严守秘密。若实在推不过去,就说是‘一位老共产党员’。” 但在受助同学的强烈要求下,2004年10月21日,李瑞环与部分受助大学生进行了一场座谈。 会上,李瑞环回忆了自己的童年,也解释了资助学生的原因:“我是天津宝坻人,农村的,家境很穷,弟兄姐妹7人,上不起学,小学毕业后经常去做农活儿。17岁去北京前,种地、赶车等我都做过,12岁开始织布,非常苦。但我很小就喜欢书,到处找书看,亲戚、邻居的书我总是想方设法借来看。” 他提及了一件辛酸的往事。有一年春节,幼年的李瑞环用卖茬子(注:高粱秆儿根部)的钱买了一本名为叫作“巧合奇缘”的书,而忘了买油条回家过年。母亲非常生气,拿起笤帚就打,他光着脚在腊月三十的晚上往外跑,冻了一宿,“后来母亲把我领回家,拉着我的手哭着说,妈知道你喜欢书,读书是好事,可是咱们家里哪有钱给你买书呀?” 至于资助费用的来源,当日的李瑞环给出了解释:一部分来自稿费,他写过两本《为人民办实事随谈》、两本《城市建设随谈》,还有一本《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的册子,以及给京剧团改过若干剧本得到的奖金;一部分是工资,“我每年从工资里拿出固定部分来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就当我没当过这个官,没赚过这些钱”。再有就是自己孩子逢年过节孝敬的礼金。 1998年,他甚至郑重地把一封遗嘱信转交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信中说,他身后的事要委托天津办理,他逝世后遗留下来的东西,统统变现资助天津贫困学生。 当时的方放不禁问他:“你才60多岁,身体又非常好,急着立遗嘱干什么?” 李瑞环说:“不少人的遗嘱都是在弥留之际立的,很难真实体现本人的意愿。我现在头脑清醒,天津熟悉我的人也都在位,正好把我的心愿告诉他们,如实记录在案。” 关于李瑞环的其他文章: http://www.cnelder.cn/bl/mj/2010/05/81770085331056.html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政治、经济)|27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其实,在西方一直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强调智力活动本身,比如动
sunbukuan 2012-11-11 19:14
其实,在西方一直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强调智力活动本身,比如动脑筋、学习、钻研、探索事物的奥秘,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就是一种价值,就是一种目的。马克思说,真正的自由王国是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的。他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发展人的禀赋、享受人的能力,而不是为了物质生产。马克思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目标,也就是人人都过真正人的生活,享受人的能力,享受人的精神属性,我们是可以去争取的。 作为个人来说,如果你的物质生活基本上有保障了,你就应该把享受、满足、发展你的精神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目标和追求。因此兴趣就很重要,你一定要有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每个人生下来一定有他独特的禀赋,这个禀赋可能在年轻的时候发现不了,但是有一点你可以做到,就是让自己一般的智力品质发展得好一点,养成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喜欢学习,喜欢动脑子。有了这样的品质以后,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什么事情是最适合你做的,你真正的兴趣在哪里了。 人不但要享受自己的智力属性,还应该享受自己的情感属性。我们不光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事情,还要在这个世界上带着情感生活,让自己的心灵越来越丰富。一个心灵丰富的人和一个心灵贫乏的人,他们过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哪怕他们的外在形态是一样的,比如说在同一个单位、干同样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定是不同的,他们眼中的世界也一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一个人是根据自己心灵的丰富和贫乏程度去看世界的。一个内心贫乏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一定是贫乏的;一个仅仅关心利益的人,他看到的全是利益,他看不到世界的美,看不到世界万象的各种奇妙之处。你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内心世界,世界的精彩才会对你呈现。 那么,心灵的财富来自什么地方呢?途径很多,到大自然中体验,欣赏艺术,这些都是。但是我比较强调两点,一是读书。要养成读书的习惯,一定要去读那些最好的书。哪些书是最好的?我很难给你开个书单。但是时间已经给你开了这个书单,就是那些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名著。你可以从中去选择。这样一个读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你把人类所创造的那些精神财富占为己有、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财富的一个过程。 另一条就是,一个人应该养成独处的习惯,要经常地反省自己,要有自己的内心生活。比如,你可以通过写日记这样的方式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写日记,实际上是很好的约束自己、督促自己反思的方式。我自己就是通过写日记,留下了人生中的很多好滋味。这些好滋味不仅仅是童年时代的几块糕点,更是我人生中的经历,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这些东西,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比金钱宝贵得多,而且也可靠得多。 写日记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让你生活得更认真。你在生活的时候,不光外在的眼睛是睁开的,心灵的眼睛也是睁开的。因为你是在看,什么事情对你有意义,什么东西是值得留下的。另一个好处是,让你生活得更超脱。当你写日记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更高的自我,也可以说是一个灵魂的自我,或者说是一个理性的自我,在那里审视这个身体的自我的活动。通过写日记,通过独处,把这个灵魂的自我迎回来,看看它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苦恼,然后去开导它。这个过程会逐渐让你这个更高的自我、理性的自我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强大。因为你写日记的时候,你其实站得比你的生活更高。
1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馬克思與蔣纏師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2-10-21 07:14
馬克思爺爺說: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終解放自己。 蔣纏師同學說:人類只有解放所有動物才能最終解放自己。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477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为什么我们无法选择想要的社会?(韦正翔)
yuhouq 2012-10-13 20:59
摘自《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画外音】 讲到这里,学生们对为什么可以通过理论预见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方法了,克服了有的学生认为要别人做成功过的才能相信的观点,也克服了有的学生认为有的国家搞共产主义失败了就必然说明共产主义的理论是错误的观点。下面这一讲的任务就是要说明历史的发展是有客观性的,不是我们想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就能选择什么样的社会,硬选后还需要回过头来重新做。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时期,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一讲就是讲为什么。 我们都很希望马上就进入自己理想的社会中,但是正如我们一位同学说的那样,我们经常爱脱离实际地“想得美”。庄子想选择回到原始社会,未遂。袁世凯想选择回到封建社会,未遂。毛主席曾想通过“大跃进”一下跳入共产主义,也不行。最后,我们不得不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上打基础,即我们跨越了发展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阶段,通过夺取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但这个社会主义是早产的,首先需要补足生产力发展方面的营养,没有这个营养就会夭折。 为什么不能退到资本主义社会去重新走呢?资本主义有两种典型形态:民主社会主义和民主自由主义,它们的特征都是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但民主社会主义(又称为资本主义的左派)则是通过从摇篮到坟墓都由国家通过很好的福利制度给予保障。这样的制度是需要持续的经济能力来保障的,经济来源是高税收。如果生产力水平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税收来源不足,只会是昙花一现地坐吃山空,不可持续。民主自由主义(又称为资本主义的右派)主要通过降低税收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只给予最穷的人比较差的福利保障,但是会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穷人虽然活着,但是容易出现贫民窟现象,在贫民窟里普遍出现黑社会、妓女和贩毒现象。 大家可能会说,既然我们无法选择,为什么还要坚持社会主义呢?在人们迷茫的情况下,确实可以主观上选择一种社会,但只会是把名字变了,实际上你所处的还是与那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形态中,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或者是一个国家乱来,导致自己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仅没有提高,而且还倒退了,那我们的生活状态就会更加倒退。 父母不是亿万富翁,你非要父母给你买亿万豪宅,父母只能画一个给你或者是教你做一个黄粱美梦或者把自己家的普通屋子改名为豪宅。如果父母遇到什么机遇,暴发为亿万富翁,分光吃光喝光,不再投资,把钱花光了,最后还是会退到贫穷状态。富有并不意味着生产力水平高。中东地区有的国家因为卖石油变得很富有,但生产力水平并不高,这样的国家石油卖光了,就不会再富有了。那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才算高呢?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为什么是有规律的? 我们之所以无法选择进入我们理想的社会中,因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任何物质都是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发展的,因此建立在它之上的社会也要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发生变化,只是我们看上去是我们在选择,但我们选择错了就要回头再来一次,这就是因为客观规律在发生作用。那你可能说,即使生产力水平是一样的,每个国家不是都有自己的特色吗?那我们就先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说起。 一 社会存在:人为什么不能像神一样地活着? 社会指的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这个有机系统有那么几个特征:第一,人有物质的躯体,不能像神一样地活着,所以每个人都首先要解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问题,具体地说要有的吃、有的喝、有的住等。人要先能活着才能干别的事情,所以人类社会首先必须是一个非常功利的社会,要把物质利益放在首位。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没有了,人类社会就要灭亡了。从这个角度看,人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物质方面的东西都来自大自然,地球是人类社会的母亲。 第二,地球并不直接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并不是说,人类社会生来就像个大超市,什么都有,自己想要什么去买就好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要通过生产劳动才能生产出来。所以,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高低要取决于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原始人就无法上网,那时没有电脑啊。封建社会的皇帝也享受不到电脑。人之所以希望长寿,就是因为在一个社会中不可能看全所有的东西,有的东西要等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产生。 第三,我们的生产劳动也不能是杂乱无章的,必须有秩序才行,而且这个秩序也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每个社会必须都有最有效的组织生产劳动的方式,这样社会才能持续发展,人类总体才越来越有好日子过。 第四,人类是有意识的,就是对自己的人生具有预见性。这点其实对人类来说很恐怖的。小狗狗是预见不到它会死,因此它不会恐惧死亡。小狗狗也不会感觉到在大自然面前,自己好渺小哦,不会对大自然的威力产生可预见的恐惧。我们想啊,人类原来就像是眼睛没有睁开,看不到威胁,也不知道人会死。结果有了意识,就像眼睛睁开了,有了预见能力,看到大自然会肆意摧毁人类,看到每个人都活一段就会死了。 人为什么对于陌生的大自然有好奇心,要知道它到底是啥玩意儿呢?就是陌生给人带来恐惧感,因此人类初期就会用各种方式来想象大自然是什么样的、怎么来的,管它正确不正确,只要大家都相信了,就能克服恐惧感,就能活得坦然了。另外,还会把很凶猛的野兽弄成本部落的图腾,也是在给自己壮胆呢。再有,因为害怕死,就会想各种方法来安慰自己,说灵魂不会死或可以上天堂什么的。人类走到今天真是很不容易的,越是人类初期对大自然的恐惧越强,所以我们不要嘲笑古人的无知,如果没有他们那样的想象力为人类壮胆,人类可能早就被吓死了,哪儿还会有我们的今天。所以我们要感谢人类共同的祖先,把他们创造的东西作为文物保护起来。 人类初期,作为一个整体,就像一群没有父母保护的孩子,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壮胆,才勇敢地生存了下来,我们真是应该感谢他们付出的努力,无论他们想出来的是多么不真或今天看起来是多么荒谬的事情,我们都要明白那时他们是多么的有智慧和机智啊!他们那时是那么的勇敢和富有乐观精神和富有想象力,才保存下了人类的火种。所以说,人类必须有一种让人信仰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凝聚人,才可以让个人融入强大的群体中,从而获得自信和力量。而这种信仰从来就是崇高的。低矮的精神造成低矮的民族文化。有天下精神的人创造有天下抱负的民族。一个社会越是落后和弱小、信仰越缺失,越会让这个社会成为一盘散沙,最后导致灭亡。所以,现在我们去看原始社会的神话,我们都可以看到其中充满了英雄主义精神。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的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每个社会的社会存在的物质要素的质量、数量和组合方式不同,都使得一个社会的具体的社会存在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个社会即使是同样的社会形态,都会呈现出其特色,这也就是我们要到不同的社会形态的国家和地区去旅游的必要性,我们主要是到各个社会中去体会它的特殊性。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其中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邻国不一样,感觉受威胁的程度也不一样。如果一个国家旁边有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个国家就会感觉很恐惧,或者会想如何去讨好它,以便能捞到点好处,至少也要让自己不挨打,就会让国民小心翼翼地别去得罪它,所以说弱国无外交,没底气与人家较量啊;或者就会找一个过硬的后台给自己撑腰,想你敢打我吗,我弱小,但我的后台不弱小,你打我我就让我的后台打你,但是这个国家对于自己的后台就必然是卑躬屈膝,所以过得很可怜;或者会想我能不能积累力量强大到可以不怕它,那就会鼓励国民奋发强国,要搞伟大的崛起。 一个能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国民才能真正活得自豪,活得扬眉吐气,否则就得受强权国家的窝囊气。所以说,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国民的总体气质和心理状态。强国的人民的心理通常具有自豪感,因此感觉更幸福,而弱国的人民的心理通常比较自卑,并因此比较敏感。一个国家的整体幸福感会随着国家的强大而提高,但也容易有暴发户心态,容易遭到他国,尤其是由强变弱的国家的嫉妒和诋毁。一个真正好的强国是虽然强而不霸气,不欺负弱小国家,还能在必要时牺牲自己的利益保护和帮助弱小国家,处理事情公正公平,在同样的情况下给予同样的待遇,这样的国家才是真正文明的和对国际社会真正有贡献的国家。 一个国家的国土大小和自然资源是否贫乏也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总体气质。一个国家如果国土太小、资源贫乏,还有被淹没的危险、又人口众多,这个国家就会有很大的危机感,再加上如果是单一民族国家,价值观比较统一,思维方式比较类似,就容易凝聚,在强大的时候就容易有扩张的想法和行为。而国土大、资源丰富、民族多、思维方式差异比较大的国家,要凝聚力量去无端地攻打他国的动机不强,如果不是正义的事,也很难凝聚那么散的民族去打仗,但是任何一个国家在面对外来入侵的时候,都会产生比平时更大的凝聚力。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罗斯福用强权的逻辑去发动人民参战,未遂。而威尔逊是把强权包上道德的外衣来发动人民参战的。美国政府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只要有利于利益最大化,就会有扩张的动机,而人民在侵略战争中通常得不到太多好处,而且还可能牺牲生命,因此通常是反战的。因为它们需要拿特美好的道德理想来激发人民,让他们感觉到有特别的意义,但是后来人民发现被蒙骗后,导致了对政府的不信任。 人口因素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人口因素指的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其中主要包括人口数量、质量、人口的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等。人口数量太大,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就比较少,就有资源欠缺的危机感。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密度分布不合理,也会导致一个国家的发展状态不一样。 尤其是人口的民族特色、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水平,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打仗主要靠人,一个人口多的国家就意味着士兵多,打起仗来就更有底气。毛主席当年鼓励多生孩子,就是在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强国的侵略。平时军训,主要就是要教给大家基本的使用武器的能力,更主要的是组织性。一个各打各的队伍,不是一个好的队伍,必须要知道配合,而且配合也不是乱配合或想当然地配合,而是要有死有活地进行。 所谓死就是大的套路是要对,这就是按通常的大多数情况来布局,而活则是要应对飞来横祸或飞来横福。也就是本来按常规不会出现的意外灾难或意外机遇出现了,要能立即丢掉套路采取应急措施。按套路走体现的是智慧,而应急能力则表现为机智,智慧和机智能很好地搭配的人,才既不过死也不过活,能够做得恰如其分。人口质量主要是表现在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上。一个国家大多数是文盲,就很难进行高智能的创造活动。如果道德水平低,没有遵循秩序的习惯,就会乱过马路,随地吐痰。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很好的方式把秩序安到人们的头脑中,人们普遍不遵守秩序,说了也不管用,最后国家只能采取强制手段。所以说,只要人太过自由,超过了限度,带来的就是强制。一个乖孩子在家是不爱违背秩序的,因此就不会挨打,而不乖的孩子就是爱突破秩序和不遵守秩序的,因此总挨打。但是如果乖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乖就养成了乖的习惯,这样他就在不该乖的时候也乖,那就会限制他的创造力。而淘气的孩子虽然在遵守秩序方面比较淘,但是他可能在科研上有创造力,也容易想出新点子。 在社会存在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速度,但不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属于什么社会形态,不是由这两个因素决定的。社会发展指的是整个人类社会越来越好的变化过程。越来越坏就是退步,越来越好就是进步。好的标准是看人在物质层面上是不是越来越便捷,在精神层面上是不是越来越幸福,也就是说人是不是越来越自由。人的幸福感与人的自由程度是成正比的。人越是自由感觉到的幸福就越多,越是受外界的强制性束缚,就越是感觉郁闷。我们有时约束自己是因为怕带来更大的不自由。 吃多了,本来是要享受的,却走向了难受的一面。自由过度了,影响了他人的自由,被抓起来了,更不自由了。小时候放任着自己玩,大了找不到工作,想活着都不容易了,哪儿来的自由?不培养自己的抽象能力,感觉太枯燥了,结果那么丰富的经典哲学著作读不懂,那里面说了那么多的奥秘,给人的头脑带来那么大的自由空间,我们也就得不到了。所以说,有时我们要去承受约束的痛苦,是因为在这个痛苦后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能给人带来好深刻的幸福。 我选拔出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生,想要让他们自觉地学习。他们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决心要学习,我开始制定规则,但并没有严格执行,因为我想他们都那么优秀,而且他们中很多都是学生干部,我想他们一定能自觉地做到的,但是失败了。本来能完成的作业,到期都没有完成,原来跑在前面的,看到后面没有追兵,也不努力了。最后才不得不痛下决定,一定要淘汰,一定要打分,完不成作业就自动淘汰。 虽然就我内心上来讲,淘汰任何一个学生我都会感觉心疼,但是没有办法,因为现在的学生们的意志力太欠缺,想做的事坚持不下来。参加一些很光鲜的大型活动,积极性很高,也能遵守纪律,但是需要长期持续努力,不太光鲜的事情,就缺乏毅力去完成。只要学生们懂得了一门课的价值,想好好上又缺乏毅力的时候,老师加强纪律,他们是很欢迎的。这在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的课堂上看已经非常见效,同学们也非常欢迎。 二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古人为什么要讨好大自然? 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指的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和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物质力量,因此它的发展是按物质发展规律发展的,因此自然辩证法的规律是适用于生产力发展的,因此自然辩证法的规律才能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里来,同时保证了社会历史领域研究的科学性。这种思路类似于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但又不完全一样。这个问题会在我即将出版的《追寻幸福: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明的缔造(中国卷)》和《追寻幸福: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明的缔造(西方卷)》中分别加以系统论述。总的说来,原来的“天人合一”观念不完全科学,而由于找到了生产力这个切入点,就能把自然科学的规律引入社会历史研究领域。 那自然怎么招惹我们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征服和改造它呢?人类生来就是在大自然的威胁下生活,是自然界的奴隶,而且不知道怎么讨好大自然,曾经采取好多方法供着大自然,可大自然还是会无情地摧毁人们的家园。由于河水泛滥,为了讨好河,古人扔了美女下去供奉河神,河水还是要泛滥。在这样的恐惧下生活,人们是缺乏对于大自然的自由的,因此人类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做大自然的主人,不能让它肆意蹂躏人类。那怎么才能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呢?征服它,比如说要征服河水泛滥。那怎么才能很好地征服它呢,就需要先摸清它的底细,也就是先认识它。 什么人来认识呢?科学家。所以,科学家很伟大,他们是能造福于整个人类群体的。所以,我看到清华学堂班的向科学进军的同学们,我感觉很钦佩。他们的成果将会成为把人从自然界逐步解放出来的工具,将造福于整个人类,真是无上光荣!所以,我们要看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我们要看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科学研究的成果迟早都会被人类应用到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来。所以,我们拥有多少对世界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就意味着我们的生产力将会有多么的强大。 为什么要改造自然界呢?因为自然界的事物并不是生来为人类服务的,很多东西都要根据人类自己的需要去创造成产品,而创造产品的过程就是先认识自己要采用的来自自然界的材料,然后根据一定的结构原理,把这些材料组合成新产品。人无法用水来做桌子,也无法喝木头,所以我们要根据物质的属性来看怎么用它们。工程师们就是要把科学家认识到的原理运用起来改造世界,我们才有了空调可以避热,有了电脑可以上网。科学和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科学把原理研究好,技术把原理运用好,然后我们就能够生产出生产工具,并用生产工具生产出产品。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我们要与别的国家比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比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而不是比哪个国家更富有。义务教育越是普遍化,大学选拔越是能把天赋好和勤奋的优秀学生选出来,给予培养,让他们能够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越是给予科技工作者尊严、荣誉和相应的报酬,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就会越强,这是一个国家能够长期繁荣的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只是靠卖自然资源,卖不了多久国家就会贫弱下来。 所以,在中国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要投资教育和科学技术的研发领域,把国家的实力真正补上来。如果失去了这样的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机遇,我们国家的再次衰落是难以避免的。所以爱国的人,应该全力支持国家实现科教兴国的计划。政府也要为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更主要的是要培养他们为科学献身和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的贡献精神。 科技人员提供的是图纸。比如说,他们提供了空调的设计图,给我们每人发一份,我们没有办法用啊。这就需要人来把图纸变成产品。怎么变呢?我们首先要有生产工具。生产工具越先进,生产效率就越高,就能越少地利用劳动力,就能越多地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如果我们的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效率就比不过人家。如果我们只有购买先进生产工具的能力,没有创造先进生产工具的能力,那我们的生产工具就肯定要落后或成本就肯定要高。所以说,不是说我们买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就高了。使用生产工具需要的技能是很简单的。生产工具越先进,使用生产工具的人需要的技能越简单,人越能被机器人替代。所以,生产工具在劳动资料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劳动资料指的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的总和,也称为劳动手段,其中包括劳动过程中除劳动对象以外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有的用于直接把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如生产工具或工具机;有的则是间接地发挥这种作用,如土地、道路、管道和生产建筑物等。人劳动不能没有地方待吧?所以要占用一定的土地。下雨、下雪的时候还得工作吧 ? 生产工具和产品需要有地方放吧?所以需要厂房。劳动对象或生产原料需要从各处运来吧?所以需要道路。工厂需要用水或有的还需要油吧?这就需要管道。除了生产工具以外,其他的简陋点问题不大,因此生产工具最为重要。 劳动对象指的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包括没有经过人们加工的自然界的物质,如矿藏;还有经过人们加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钢铁等。不是自然界有的东西就是人可以用的东西。我们看到高高的葡萄架上有葡萄,可我们的脖子没有那么长,又没有梯子根本够不着,我们想用牙齿加工它一下,加工不成。然后我们就说葡萄是酸的。别人来一看,还说这里的环境保护不错,连那么好的葡萄也没有人动,其实是够不着。原始人的自然环境比较好,不一定是他们有更先进的保护自然的能力,很可能是他们破坏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想破坏也破坏不到哪儿去。再一方面是那时对于一些东西是恐惧的,弄不清楚会不会得罪了它们,遭到它们的报复,所以不敢动。 什么东西要能成为劳动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生产工具的先进程度。现在生产工具强大了,能把很多自然物都变成劳动对象了,未来的人就比较惨了,因为有的自然物的再生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把自然储备浪费了,未来的人就要面临劳动对象的危机。当人不能缺少的水被糟蹋光了,空气被污染得无法生存了,人就毁灭了自己生存的家园,那时再有多大的豪宅、多昂贵的名车,都没有人用了。所以,保护大自然就是在保护人类的生命线,爱惜自然物,不浪费资源,就是在保护人类的未来。人类如果在这个发展阶段自私到不顾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的程度,那这种发展就是在造孽。 有了劳动资料,有了劳动对象,把这两样东西结合起来的就是劳动者。在历史上,每个社会中的生产活动都是由劳动人民来进行的,是他们在创造着物质财富,使得人们能够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图纸是通过劳动人民的劳动变成我们能使用的产品。在私有制社会中,劳动人民总是被剥削的。那他们愿意被剥削吗?当然不愿意啦。他们知道自己被剥削了,就会联合起来反抗。那怎么才能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把他们组织起来劳动呢? 首先,一个社会需要有一整套理论来掩盖劳动人民被剥削的事实,这套理论通常是由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来提供的。在这种意识形态中,要对统治者和统治阶级进行美化,同时要掩盖对劳动人民剥削的本质,要把他们缴纳的税收和统治阶级拿走的部分说成是完全合理的。以前劳动人民受教育程度低,而社会现象又比较复杂,意识形态就用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来哄着他们干活,只要他们信就能起到作用。 其次,统治者不能直接管理劳动人民。劳动人民要按与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组织方式组织起来干活。或者即使是单干,也需要人来组织收税。在每个社会中,对生产进行组织的人就是那个社会的统治阶级。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组织劳动人民进行劳动的分别是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的组织能力和调动劳动人民劳动的积极性越强,生产力发展越快。那要调动统治阶级组织劳动的积极性,最高统治者就要给统治阶级足够的好处。统治阶级在组织劳动方面懈怠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没有了,国库就要空虚了。国库空虚的时候,最高统治者就不得不增加税收,劳动人民苦不堪言,再遇上天灾人祸,劳动人民面临生死抉择时,革命的形势就到来了。 这样与不同的生产工具水平相适应,单个的劳动人民创造的能供剥削的空间大小不同,因此统治阶级压榨的方式和程度也不同,对于剥削的掩盖方式也就不同。这就引出了生产关系的概念。什么是生产关系呢?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五种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这三项内容,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人们从事生产活动,就是为了获得物质利益,阶级斗争最终也是为了物质利益。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其所有制形式有两种:公有制和私有制。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形式。公有制给人是什么感觉呢?就是每个人有自己的消费资料。消费资料即生活资料或消费品,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主要有生存资料,如衣、食、住、用方面的基本消费品;发展资料,如用于发展德、智、体的物质用品等;享受资料,如高级营养品、华丽服饰、艺术珍藏品等。 也就是说,你有自己的房间,自己喜欢的衣服等,不同的是你上班的时候,你不是感觉到别人家去上班了,工厂和生产工具你都是有份的,属于你也属于你所在的共同体中的每个人,你能公平地分得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公平地享有公共物品,大家都是主人,并不是谁在为谁干活,大家都是在为这个共同体干活。大家之所以要上班,因为我们需要物质利益来生存和发展。由于人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物质利益,因此物质利益分配不公平,就会导致劳动者的不满,从而影响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所以,并不是确立了公有制人们就满意了,如果人们对什么是公平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你怎么分配人们都会感觉不公平,那在公有制中生活也会让人感觉很郁闷。还有,公有制也必然是要有人来组织管理的,如果组织管理的人多吃多占,大家觉得他多得了公共财产,也会很不满。就相当于说,你告诉我,在公有制中是有我的份,而那一份却是我无法控制的,控制它的人是公共管理人员,而公共管理人员又不经我的同意任意使用那份财产,而且还有腐败现象,那不满情绪就会很大。所以,在公有制的建设中,一定要让人们就什么是公平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一定要能保证公共管理人员的廉洁,一定要真正按人们公认的公平观念来分配物质利益,在公共管理机构任职的机会要开放和公平。 在私有制中,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劳动人民没有生产资料,因此必须到别人家里去干活。我们去私人企业找工作,就是到别人家里去干活。在别人家里,你肯定不能再说什么公平不公平。来的时候就签合同,意思是你干什么活,我给你多少钱,你感觉值那你就签合同。进来以后,你就不要提什么意见,给人干活就是要按人家的意志去做。人家说做什么就做什么,做得好不好也不是自己说了算。老板感觉不合适就解雇。在这里人是没有主人翁感的,在工作中,自己与老板的地位也不是平等的,分配劳动产品也不是自己说了算的。 这种方式却会貌似很公平。比如说,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开私人企业,他拥有的企业是他承担了风险投入了资金不断获得的,因此人们认为这是公平的。自己到那里去找工作,不是老板逼着自己去的,是自己追着去的。既然人家付了工资给自己,那供人使唤就是应该的。既然企业是老板的,老板在承担风险,因此多挣了钱也应该是人家的,我签了合同拿多少工资就拿多少工资,奖金是老板开恩给的,要知恩图报。而自己的奋斗目标就是积累了基金和经验,以后自己做老板。其中在什么地方存在剥削,那是马克思通过《资本论》揭示出来的,但是没有太多人有耐心去读那么大部头的《资本论》。 这样就使得在公有制下,人们是主人,但感觉分配不公会很不满。在私有企业中,自己实际上在接受剥削,反而感觉挺合理。这个问题我们将在讲授《资本论》的时候来解决。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就是一个国家采取公有制还是私有制,主观上是可以任意决定的,但是成功不成功则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如果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配合,那么不适合社会发展的所有制形式就会发生诸多问题,最后无法维系,还得回到适合于它发展的制度上去。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科教兴国才能使中国立于不败之地。 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什么再富有也不能买军队? 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里,我们知道了,一个国家有私有制和公有制的区别。目前我们国家因为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我们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地位,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的形式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全国人民共同拥有着所有的国有资产,包括国有企业和全国所有的土地等资产。所以,我们不属于无产者,我们只是无私产,而人人都是有公产的,因此在每个地方遭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时,国家可以动用国家的资金进行救灾活动。 国家也不完全根据一个国有企业是否盈利来看它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如果一个国有企业非常赚钱,但企业经营的产品变得不是很重要了,当国家有更重要的企业亏损时,会用赚钱的公司的盈利注入亏损的企业。所以,看一个国有企业是否有前途,不是看这个企业是否亏损,而是看这个企业对于国家是否至关重要。有的国有企业国家不断往里贴钱也不能让它关闭,因为要考虑到它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指的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方面(所有制形式、交换形式、分配形式)的总和,其中的核心就是所有制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是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只有被当成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的经济成分才能得到国家的保护。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没有被国家认可时,私有成分的发展就得不到保护。有的同学问过,怎么能够保证公有制为主导呢?现在私有成分在税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不是所有制形式就变了?看公有制是否处于主导地位是看国有财产的数量和质量而不是税收。全国所有的土地是国家的,这个财产多值钱啊。国家是最大的房地产拥有者,国土是属于全国人民的。 那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是靠什么来维系的呢?那就是上层建筑。只要上层建筑没有被摧毁,它的经济基础就能得到保护。那什么是上层建筑呢?上层建筑指的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包括思想方面的上层建筑和政治方面的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指的是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哲学、政治、法律、艺术、宗教、文化传媒等。意识形态指的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每个阶级都有维护自己阶级立场的意识形态,只是存在的方式不一样。 为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进行辩护的意识形态,就是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越是被大众接受,这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就会越稳固。革命阶级首先要摧毁的就是维护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如果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已经臭到家了,那人心就散了,如果革命阶级再拥有了一套被人民普遍认同的意识形态,那人民的革命就会到来了。所以,阶级斗争首先表现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其输赢关系到民心所向。目前中国的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的机构是中宣部。我们这门课的课本就是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和中宣部修订的。这门课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关系到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存亡,从而也是关系到国家政权存亡的大问题。 如果有一天,国家决定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了,那我们这门课就不会再是必修课了。假设我们选择资本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走,那我们的必修课就会变成民主社会主义方面的教科书了。所以,国家那么重视这门课,就说明国家是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这门课的课本是怎么写的,国家就准备怎么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如果中国要变资本主义,首先要抛弃马克思主义。 国家现在想那么多办法来让大家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巩固国家的意识形态,从而巩固国家的经济基础。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是热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和帮助国家传播马克思主义。我们作为匹夫,就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我们的国家巩固政权。在大众迷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如果通过上这门课,你确实认为中国选择了最好的发展道路,那你就应该通过义务传播马克思主义来帮国家坚持走这条真正能让中国崛起的道路,选择做这件事就非常有意义和非常崇高。 韦老师准备选拔 100 名希望真正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优秀学生来义务培养他们学透马克思主义,让他们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你们学好了,也可以这样做。这就是我们有共产主义信仰的最好的表达方式。这是对国家最有意义的志愿者服务,我们可以终生做下去。如果全国人民都能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就能得到巩固,我们国家的凝聚力就会很强,人们的幸福感也会提高。只在道德底线上走的人最不容易保住底线,只有真正通过追求崇高才能保住道德底线,这样,我们就不会再看到那么多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有害食品,我们就会看到国家的总体道德风尚的提高,真正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相称。 那什么是政治上层建筑呢?政治上层建筑指的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政权。党派是干什么的呢?党派就是组织起来夺取政权或获得政权以后维护政权的组织。一个党派是否有信仰和统治的思想体系,关系到这个政党是不是会分裂,是不是会涣散,是不是会缺乏凝聚力,是不是有战斗力,是不是会腐败。目前,我理解的中国共产党所说的学习型政党,不是要学养生,不是要学计算机等,而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爱中国的人大有人在,但是爱法不一样。有信仰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是只有信仰,没有统一的思想体系,就会出现志同道不合的情况,虽然把大家放在一起,还是像沙子一样是散的。真正学懂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党能够团结奋斗的唯一出路,这种凝聚力是无法用官位或金钱的诱惑来实现的。政党要具有从精神层面上号召大众的能力。现在有的事情,就是领导人也感觉很无奈,就是有了好的政策,没有一个很有效的执行队伍自上而下地落到实处。无奈多了,人民也会感觉很无奈,就会说什么也不听也不信了。所以,执政党的建设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努力学习,以后把涣散的没有信仰的人替换掉,成为国家的好的政策的坚定执行者,挺起整个民族的脊梁,让人民看到我们执政党的力量、能力和廉洁,就能给大众以信心。政党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在私有制的社会中,因为执政党实际上是要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但不能这么说,因此在意识形态上就要说成是为全民服务的,而且在做法上也是要貌似是为全民服务的,在其中玩政治花招。 真正的民主是好的,是共产主义社会要追求的目标,但现实中的民主是可以当花招用的。现在大家有了点民主经验,也就会明白其中的一些道道。我们是在强调要真民主,但有的民主程序实际上是被操纵的,就是做给大家看的,其实是收买人心的一种方式。表面上是民主了,实际上是民被主了。所以,看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到底为什么阶级服务,主要是看其经济基础是什么。在私有制的体系下,民主只是个招牌而已,无法真正做到实质上的民主。很多人民认同的东西,都可能被统治阶级作为手段来哄骗人民。 在私有制条件下,自由和平等真的有吗?没有,尤其是对于广大人民来说,没有。但人民想要自由和平等啊,那就通过安排一些形式,让你感觉你是自由的、平等的,你没有真正享有自由和平等,是因为你没有本事,只能怪自己,不能怪政府。所以一个国家倡导的不一定是那个国家的国民真正拥有的。比如说,人人都有竞选总统资格,但是没有财团的支持,那就只是在做白日梦而已。有财团的支持的,结果是拿了人家的手短,上了台你就得为人家干事。 那政党夺权夺的是什么权呢?夺的是垄断的军事权力。哪个政党把握了国家的军权,并能把拥有垄断军权的理由说得让大家认同了,那个政党就获得了国家的政权。国家的军队里的人比老百姓少多了,但是他们的力量为什么大?因为他们有武器。谁拥有军事力量,军队听谁的,谁就是政权的真正拥有者,谁说话就最算数,其他的人,不听话就打啊。所以,你一个人无法和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君王博弈,不是你武功打不过他,而是他有一支军事力量来帮他打。 国家的政府部门就是用来贯彻国家意志的,因此执行力最强的人就是最好的政府官员。政府官员经常开会,他们开的会不是学术讨论会,不是让大家在那里讨论要不要执行什么政策,而是去领任务回来执行。不按时去开会领任务,那是要挨批的。在领任务的时候睡小觉,那一小觉就可能把前途睡没了。领完任务要去落实。在落实的时候,说错话了,也会出问题,落实不下去也会出问题。这就叫国家机器。国家是通过培训好行政人员,用他们来组成一台机器,一个人不按时到位,就会影响这个机器的运转速度。 创新性表现在想出很好的办法把任务落实好,而不是去修改任务或自己别出心裁地弄出新任务来自作主张地做。自己可以想好的主张或任务,但是要领导认可后作为任务布置下来才能做。政府部门的关键的官员在政府换届时,与新政府的意志不统一和做法不一样、思路不一样、没有得到信任的人,通常是要被换掉,因为他们会影响新政府的政令的执行。在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化的时候,比如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或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倒退,整个国家机器是要被打碎的。 打碎的不是国家机器的大楼和桌子椅子,不是去烧阿房宫或故宫,而是把官员换了。为什么要换呢?因为信仰不一样了,甚至是对立的,那就无法做一个很好的执政者。这与政府换届不一样,因为政府换届,是同样的社会性质,原来的国家机器基本上还是一样的。而换社会制度就不一样,原来的制度里的人,要成为新制度里的政府高官,除非是在换制度之前已经弃暗投明了,如果制度已经换了,自己再改弦易辙,那就会被看成是变节的势利之徒,不仅得不到好处,连自己的人格也会给糟蹋了。 正因为失败者的处境是会非常尴尬或悲惨的,因此腐朽的政府中的中坚力量,他们会尽全力来挽救原来的政府、会顽抗到底,甚至会选择死亡。如果原来就靠虚假在一个制度中混饭吃的,等另一个制度到来,也不会用这样的人,因为任何一种制度内都会欣赏忠诚这种品德。两个有不同信仰的人,都会赞赏忠诚于不同信仰的人,尽管他们可能会是敌人拼死在杀场。人有的时候选择不同的信仰,可能是因为认识不一样。一个人认为这样的制度对国家更好,另一个人认为那样的制度对国家更好,他们都出于同样的为国家好的目的来忠诚于不同的事业,这样的人道不同,但是会互相欣赏对方的品格。而大家共同鄙视的是那种完全为了个人的私利见风使舵的人。 军队平时的存在,主要是起威慑作用。你不要看他们闲着,没有他们还真不行。他们通常要在国家政权出现严重危机的时候才会真拿来用。在面临政权的生死存亡的时候,军队站在哪边哪边就能赢。警察、法庭、监狱是用来处理治安问题的。也就是说,大家都守秩序,你却总要破坏秩序,而这个秩序是大家认同的,这样突破法律底线的人就要被抓起来惩罚一下。惩罚的目的主要是杀鸡给猴看,而不是折磨那个犯罪的人感觉很有意思。不过我们说杀鸡给猴看的前提是,它们都是些不遵守秩序的猴,我们杀只鸡是要让猴们都吓着了,不敢淘气了。 其实真正稳定的秩序不是大家都是猴,而是大家都很自觉地遵守秩序,只有少数猴在淘气。如果全国人民都变成猴了,那杀多少只鸡也没有用。一个国家没有信仰,人们就会慢慢都变成猴,那监狱里是关不了那么多猴的,所以说法不责众嘛。这样就会出现我们明明看着有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国家却无法作为的状况。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意识形态和政权都是为制度服务的,而采用什么样的制度最能成功是受生产力的水平制约的。生产力发展了,制度不合适了,意识形态就会出问题,民心就会背离这个制度。 虽然军事可以威慑让人们无法反抗,但是人们可以不作为、可以懈怠,然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会出问题。当国家连军队也养不起了,用于养活国家机器中的人的钱也不足了,国家机器和军队里的人也会来反抗统治者,那统治者的末日也就到来了。一个统治者的更替,不一定就意味着一个社会形态或制度的更替,而可能只是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政府,但制度还是与原来一样,只是把原来的国家机器中的人换了,这样原来里面存在的通过利益集团结成的肿瘤或癌症没有了,国家机器又能再次正常运转起来。 四 社会意识:为什么工作了想法会有变化? 社会意识是人脑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里主要是说明我们头脑里不自己产生东西,我们不能凭空想象,我们的社会意识是对我们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具体的社会存在决定具体的社会意识。当一个社会处于某个发展阶段时,我们能够反映的只是那个阶段的现象,我们不可能去反映超越那个社会的现象,但是我们通过认识社会存在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预见到未来的社会会满足什么抽象的条件,但是无法知道那个社会的具体现象是什么。所以,我们通过认识我们现在的社会,我们可以预见共产主义需要在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上需要什么条件,但是如果要描绘共产主义的人是怎么吃饭、洗手间是什么样子,那就是我们的想象,人家不一定按你想象的方式去吃饭或上洗手间。 当然,我们的社会意识也可能是不同的,因为社会存在太复杂,我们只看到现象,没有分析能力,看法就会不一样。分析的过程也是很复杂的,我们在分析中也会出现错误。我们看到的现象的阶段和侧面也不会不一样。有的现象是一种社会存在长期发展而来的,而我们能看到的只是非常短的一个时期。而在人类社会中,人需要组织起来,就需要有等级,人在不同的等级,看到的景色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在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就好比一座山,你站在山上的不同高度,看到的事情不一样。 同样在一个单位,领导看到的和一般人看到的不一样。人又太复杂,有很多看到的事情不一定能说出来,而且没有站到那个高度,说出来人们也不会理解。所以,以前的皇帝为什么会孤独,为什么把自己称为寡人,就是他看到了一些不能说或说了人们也不理解的事情。而人的具体的社会存在太不一样了,因此人都总是有孤独的一面,不可能自己知道的事情能全部说出来,说出来也不一定能被完全理解,所以一个人必须要学会享受孤独。 人就是在自己的具体的社会存在的变迁中,体会和认识到不同的来自社会存在的需求的。小的时候,社会存在的方式比较简单,因此很多社会需求是体会不到的,所以家长让大家学的很多东西,小孩子是感受不到这些东西的价值的。而有的学习是要练童子功的,错过了那个学习时期再学习起来就困难了。我因为腿残疾,所以经常打车,就经常与师傅聊天。我发现绝大多数师傅都很聪明,而且他们多数都说自己小时候很淘气,不爱读书,现在大都很后悔。 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有高人指点,这个高人是经历了很多事,站在很高的平台,他就能看到一个人下一步将会有什么需要。所以,小孩子找到一个让他信任的老师是比较好的,这样即便他还不理解,他也会按老师说的去做,因为他信任老师说的是对的。一个国家要有大师,也是这样。大师能让人有信任感,人们能信任他,就能跟着他爬山,他们会相信爬到一定的高度,他们就能看到大师看到的景色了。如果一个人谁都不信,就没有耐心去爬山,也不知道该爬哪座山,就只会在山脚徘徊。 大家会发现,如果大家有过类似的社会存在,就会更容易理解对方,就是因为那个社会存在中的需求,只有进入那个社会存在中才能体会到。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的具体的社会存在的变化,能够让人体悟到很多不同的东西。人想通过阅人无数来体验生活,难。人不是你想阅就阅的,而且人家给你阅的那个方面未必是你想阅的方面,你真想阅的那个方面,人家也许不让你阅,或者你没有经历类似的处境,你阅不懂。有的人是在成功中体验社会存在的,这样的人通常是不太思考的,因为人在遇到挫折时才最爱思考。 你看有的人的简历,似乎啥都体会过,但是你与他聊,聊不出什么深刻的东西来。这样的人都是在各种社会存在中飘过。或者说,就只有肠子,没有胃。吃什么,出口什么,你看不到产生了什么新东西。经历过很多挫折和痛苦,并在这种挫折和痛苦中坚强地站起来的人,对他所处的社会存在的体悟是最透彻的。所以,听成功的人讲故事,不要去听他是怎么成功的,而主要去听他在成功的路上遇到过什么艰辛,是怎么挣扎着走出困境的,从这样的人身上你能够体会到什么是英雄。如果一个人只是在你面前放各种成功的图片给你看,然后告诉你他曾得到了多大的荣誉,你是学不到什么的,也就是羡慕一下,甚至是嫉妒一下就完了。 人的社会意识可以是个体性的、群体性的或社会性的。在一个新社会已经开始萌芽时,别人还没有感到,你就感觉到了。这个时候,你的意识虽然是社会意识,但是具有个体性,因为别人还意识不到,你说了他们也不一定信。这个时候,这个人的社会意识就显得很有个性。如果他把他感悟到的东西写成了书或画成了画,他过世后,当社会发展到人们普遍意识到他体悟到的社会意识时,他就会成为名人,就是他的社会意识的社会性被认同了。 一个新社会的领跑者,他的思想的超前性,使得他的理论的公开,要承受很多人的打击,有的人是因为利益受到冲击而打击他,有的人是因为还理解不了而打击他,所以这样的大师要非常坚定和非常勇敢,才能公开自己的作品,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有机会流传下来。而且一个国家通常不会把活着的人的思想抬到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或者抬到那个高度也肯定是要出问题。 一个人不是神。不管多大的思想家,你要神化他,如果他还活着,人们拿放大镜和显微镜来看他,不看出毛病来才怪。所以,一个人不要在活着的时候指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的思想大师。这样的大师只能是在过世很多年后,再被国家追认为大师。那个时候大师也不会说话,政治家就能按自己的意志来理解或修改他的理论。大师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牺牲和贡献着自己的人生的。这样的大师一旦被国家当成意识形态大师,要么是挨捧,要么是挨批,要么是受冷落,但算是永远活在人类历史的史册之中了。 所以,尤其在今天,树活人当榜样是件很危险的事情。要么把榜样给造假假死,要么就是被人用放大镜看到什么毛病,被放在网上炒死。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要拒绝当榜样,要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被神化的人活着。即使自己在什么方面优秀,也只是某个方面优秀而已,人并不因为那方面的优秀而能成为神。再有,现在国家的宣传有时太肉麻,有的好事和好人,生生被捧杀了。所以,今天我们讲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最有力量的大众化是来自民间自发的大众化。当人们不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当成茶余饭后谈论和讨论的对象了,那就真正大众化了。 如果一个人的社会意识是怪的,那就什么类也入不了,这样的意识虽然来自社会,但不具备被社会认同的可能性。一个群体的意识,是一群人共享的意识,如果在圈外没有社会存在做基础,这样的意识也不会被普遍认同。要有社会存在作为基础的东西,这种社会意识以人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反映了这种社会存在,才能让人找到共鸣,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同。但社会认同是一回事,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存在是另外一回事。即使没有真实地反映社会存在,但是反映了人们的共同希望,那也能得到人们的认同。比如说,万寿无疆是不可能的,但是符合人们的希望,因此是能被认同的。 在这个时候,有社会存在作基础,就有被认同的基础,而社会存在的基础没有了,人们也就会遗忘或冷落相应的社会意识了。社会存在也是有情绪的,所以反映社会情绪的意识也能快速被人们认同,但是情绪一过,也就会很快被冷落。社会心理指的是人们对某些社会存在的情感反应。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存在都能产生人的情感反应,只有那些与人的价值观冲突或吻合的东西才能让人产生情感反应。 有的事会让一个社会的人共同愤怒,就是因为它触及了这个社会的人的共同的价值观或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比如说,中国大使馆被炸,大多数中国国民都会感觉非常愤怒。有的事会让一个社会的人共同喜悦。比如说,中国足球队拿了世界冠军。而有的事则是个人会很感动,别人却可能无动于衷。比如说,喜欢看韩剧的人哭得稀里哗啦,不喜欢看的人则不会有这种感觉。总之,要触及个人的价值观的东西,才能让人有情感反应。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不是那么容易简单化的,需要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 第二节 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形态越纯粹,越容易管理 由于生产力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关系到人类从总体上逃离自然界的奴役,给人带来对于自然界的自由空间,因此发展生产力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而生产力又是一种物质力量,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必须按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来发展生产力。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配套,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需要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配套。这样就形成了社会发展的五个形态和三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形态,原始共产主义的公有制、私有制和共产主义的公有制。 如果没有外部偶然性的干扰,一个社会的发展就会按这个秩序或快或慢地发展,而当有外力的干涉时,就会出现跨越式的发展或后退。中国就是因为受到了来自外部力量的干涉,在与这样的力量的斗争中,通过建立新政权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意识水平并没有跟上。而美国的南部,其初期的发展是通过大量使用奴隶来发展的,那就是一种倒退。在澳大利亚,西方人最初对待土著居民的方式也是使用奴隶的方式。所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方式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方式在现实中都是非常复杂的现象,社会规律只是作为一种趋势存在于其中,对于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而总体说来,一种社会形态越是纯粹,越容易实施管理。如果是多种社会形态的因素同时存在,这样的社会管理起来最复杂,最难以用统一的法律进行管制,而道德水平上也各不一样,因此容易让人感觉很乱。要等到社会形态发展到比较单一的形态时,才容易用比较单一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进行管理,社会才更能呈现出井井有条的景象。目前,中国就是处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阶段,因此道德和法律秩序上不健全,从而贪污腐败和道德沦丧的现象就会存在,而最终只能靠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来解决。我们国家虽然比较富裕了,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 生活在这个阶段的人,不得不面对价值观严重冲突的情况。现在离婚率的升高,与价值观的冲突是分不开的。人与人之间最难以相容的争吵就是价值观差异带来的争吵,在双方都无法改变对方的时候,要不吵架就只能离婚。最纠结的是,你特别喜欢对方的某种特征,但特别不能容忍他的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离婚是最痛苦的。如果对方身上并没有什么你特别喜欢的地方,那离了也就离了,也更容易做到离婚了就别来找我。下面我们就从逻辑上来澄清一下中西方在社会形态转换中的异同。 一 原始社会存在等级吗? 西方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是类似的,因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候,人类发展的差异化空间是很小的。人类离动物越近,人与动物的差异越小,各个社会之间的差异也就越小。我们在不同的地方发现猴子,它们虽然不认识,但各国的猴子的生活方式的差异上是比较小的,越低级的动物,它们之间的差异越小。我们在中国很难看到有中国特色的猴子的生活方式。而人类刚脱离动物界进入人类时各个社会发展的差异就非常小。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而且人的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赋予的,因此人刚生下来的本性应该是最贴近动物的,动物的自保和趋乐避苦的特征就是人从动物向人进化的出发点。 自保的特征,在社会中不加以进化,就会变成自私自利的特征,而趋乐避苦的特征则会变成好逸恶劳和好吃懒做的特征。而对人的改造是通过社会来实现的,因此到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没有很好教养的人依然具有这样的由人的动物性直接发展出来的特征。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说人性是自私的,因为那不是人性,而是人身上的动物性。儒家说的“克己复礼”,就是要人克制自己的私欲,使人能够符合应该有的礼。 从古到今的人类社会,都是在与人的动物性进行斗争的,必须把人的动物性改造成人性或者对其加以限制。这很好理解,有的动物必须被放在动物园里,就是因为它只有动物性,没有人性,否则就可以在人类社会中自由存在了。能够驯化的动物就是符合人类的行为规则的动物,这样的动物才能在社会中自由存在。因为人生来都是动物,因此都有一个接受驯化的过程,这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或者叫做人化的过程。人化的程度不一样,人的境界就不一样。只保底线的人是离动物最近的人,而追求崇高的人则是离动物最远的人。 人的道德退化就表现在人的境界从崇高向底线的退化。生产力发展了,人的道德退化了,这是可能的,所以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要加强人的道德素养的培养,就是要防止人的道德的退化。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卖地沟油的人,就是属于道德上退化了的人,这些人退化到了比动物还坏的程度,因为动物要想这么个坏法,还没有这样的智能。人要坏起来,那要比动物坏得多。所以,人的道德退化的恶果是人比动物还不如。我们没有看到动物因做了坏事我们就把它枪毙了的,因为动物坏不到让人憎恨的程度。 人类初期最大的敌人是自然界,而要团结起来抵御自然灾害,对于原始部落里的人来说,最大的美德就是大公无私、勇敢和牺牲精神,而这些特征都是人作为动物没有的特征,因此要进行教化,神话就是用来教化人的一种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研究关于道德的伦理学要从神话开始研究起。那个时候的人,能够去赞美大公无私、勇敢和牺牲精神,因为这样的人最能让一个团体紧密地联合起来。任何一个社会都是需要首领的,而那个时候的首领就是靠美德来凝聚大家的力量。在这样的团体中实行平均主义,实际上是强者吃亏、弱者受益的模式,而强者愿意吃亏,就因为整个团体给予他荣誉,崇拜他,受到保护的弱者感谢他。 如果没有这样的价值观支持他,团体里的人认为你吃亏真傻,我弱小你保护我是应该的,我不仅不感谢你,还觉得你给我的不够。如果是这样的社会风气,吃亏的人会想我凭什么啊,我吃了亏,帮了你,你不感激我,还觉得像是我欠你的一样。所以,在一个社会中,如果追求崇高的人被当成傻子,而受保护的人没有任何感激之情,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追求崇高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而义务救助弱者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这就是什么样的社会风气造就什么样的人的道理。大家都排队,没有加塞儿的,人都会排队。而有人加塞儿,就会驱动所有人想加塞儿的动机。所以,社会风气的败坏,是从有人加塞儿,没有人管,而且当人们看到加塞儿的人不仅没有得到惩罚,而且还活得很得意,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可耻,大家还觉得他挺能干,社会风气就这样逐渐败坏了,人人都开始加塞儿的时候,社会就乱了。在中国,现在由于采取了民主测评,这本来是好事,但是因为这样,有的领导不敢得罪人,就不管加塞儿的人了,他领导的团队也就人心涣散了。 在中西方都一样,那时的原始公社基本上都是公有制,采取平均主义的方式分配。首领没有什么特权,都是德高望重的人。那时人必须社会性特强,个人自由的空间很小,这样才能最具有凝聚力,最能抵抗外来的侵略和抵御自然灾害。所以,我们可以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那里找到人的最崇高的道德规范,所以孔子在道德上称赞原始社会的尧舜禹是没有错的。中国儒家的最大贡献在于把人类最高尚的原始道德继承下来,并且将其体系化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正是因此,中国儒家的主流思想是人性善,而且把道德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骂没有道德的人不是人,是衣冠禽兽。这些美德是人类不断丢失但必将会自愿再捡回来的历史遗产。人类社会最后将在更高的自由形态上复归这样的美德。这就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社会的道德宝库。 西方社会的记忆是从私有制开始的,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的是: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后来恩格斯加了个注,说明原始社会中是不存在阶级斗争的。也就是说,在 1847 年前,西方人还不知道存在着原始共产主义这种社会形态。但是后来的史料表明,西方人的最初的社会形态也是原始共产主义,而且与中国人的原始共产主义的组织方式和道德观念都是类似的。这也说明,人类社会无论是东方或西方,都是有可能再恢复到原始共产主义那样的道德高度的,因为东西方在人类历史上都曾经达到过那样的道德高度。由于西方社会的记忆是从私有制开始的,因此他们更相信人性恶即人是自私的。从进入奴隶社会开始,虽然社会形态的更替上是类似的,但是呈现出了明显的特殊性。 二 中西方原始社会解体方式的差异 西方社会和中国为什么都从原始公社中演化出了阶级社会呢?西方的奴隶社会与中国的奴隶社会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特色呢?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动物性得到克制,道德水平达到人类的最高点,表面上看是他们自愿选择的结果,其实是在生存压力下迫不得已的选择。氏族不那么选择,就无法生存,而个人离开了氏族,也不能生存。而且,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和部落内外是有别的。在战争中他们表现为杀敌勇猛,而且用最残忍的方式进行报复,因此也养成了人看到坏人,不管怎么折磨和虐待,都不会感觉残忍。人对有血缘关系的人很亲切,对陌生人或被当成外人的人很不在意和很冷淡,而且遇到陌生人感觉要防着,会感觉没有安全感。这种做法从原始社会就如此。 奴隶的来源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文化越来越不同的主要原因。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就进入了阶级社会。奴隶社会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氏族和部落内部有了剩余产品,即使是平均分配,最后也会产生贫富分化,穷的人沦落为他人的奴隶。由于俘虏可以创造剩余产品,所以就不用再杀死他们,可以把他们当成会说话的工具。奴隶的劳动是强制性的,主要是奴隶的劳动强度必须特别大才能榨取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而那么大的劳动强度不通过强制是实现不了的。 因此,奴隶是没有自由的,他们只能拥有非常少的能活下来的生活资料,其余的劳动所得要归奴隶主和国家分配。这样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就产生了。奴隶主是奴隶的拥有者,是奴隶劳动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在纯粹的奴隶社会中,物质财富都是奴隶创造的,其他的人都是靠奴隶养活的。奴隶社会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于,这个社会能够养活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了,这就为人类未来的比较快速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这也是人第一次体会到私有制的味道。 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想要是自己拥有大量的私有财产就好了,大家都做着拥有大量的私有财产的梦,但是在整个奴隶社会中,拥有大量的私有财产的是少数人,而大多数人就连原始社会拥有的生存条件都没有,而且还有那么多人沦为奴隶。对人类的教育也就是这样通过现实来教育的。你说私有不好,原始社会的人并不一定这么认为。等大家都体会到了,然后才会意识到原来的原始共产主义中也有很美好的地方。所以,对中国这个具有原始社会记忆的国家来说,人们就会向往过去的那个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大同社会的理想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是类似的。儒家爱用原始共产主义来教化人,就是因为那是个中国人相信的存在过的社会,所以不用理论再来论证那样的社会是能够实现的。中国人又很经验化,容易相信曾经实现过的东西。要通过理论体系的严密论证来说明共产主义社会是可以实现,很多人没有理解能力,或者没有耐心听那么严密的论证。虽然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是高尚的,但生产力水平是低下的,人类总体是自然界的奴隶,因此那样的社会是必然要灭亡的。 古罗马的奴隶很多,奴隶被大批地集中在一起干活。这些奴隶主要是俘虏。他们富有反抗精神。奴隶主为了管制他们,就要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无法很紧密地组织起来,这样就要让他们无法通过家族式的方式结合起来,也不能以朋友的方式结合起来,要让他们在心灵上有距离,互相不信任。让他们虽然在一起干活,但是是散着的,无法凝聚成一股力量来反抗奴隶主。在这种情况下,宣扬人性恶和个人主义就比宣扬人性善和集体主义要更能达到这种目的,因此人性恶和个人主义就成了西方文化的主流。 但一个社会并不是宣传什么就实际有什么,西方的劳动人民恰好是因为他们经常被组织起来干活,所以他们的组织性非常强,而且由于通过人性恶的教育,他们即使是组织起来,也不讲牺牲和奉献精神,而必须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组织,因此个人非常计较得失,在组织上就要让他们感觉公平,尤其是在分配上要公平。在同样情况下给予同样的对待,这是统治阶级在被统治阶级中施行的原则。这就为西方后来的法治提供了条件。一是个人之间不信任,个人成了单子,合伙作案就比较少见,都居于利益之上进行交往,这样就容易用法律进行统一的规范。 西方的“愚人节”来自古希腊神话,其核心就是教人不要轻信他人。让奴隶进行血淋淋的角斗,也是力图让人与人之间不要相互信任,而且鼓励弱肉强食的竞争。但是要讲究他们认为公正公平的规则。还有古希腊的神话都不是要鼓励人狂,不鼓励人伟大,而是要让人感觉自卑。所以其道德法则主要是居于底线的,而不是追求崇高的。他们把人的动机都看成是一样的,都是追求自己的利益,好人就是在道德和法律的限度内追求个人利益的人。所以,在道德评价上,更倾向于道德结果论而不是动机论,就是按结果来评价个人的行为的道德价值。做事的结果不好就要承受内疚和惩罚,而不是说动机好的就可以不受罚。 中国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化时,最重要的与西方不同的地方是在宗族内部保留了完好的原始社会的氏族式的道德模式,这种模式后来在儒家思想中加以概括和总结,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也承袭了下来,由此形成了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以来的中国文化特色,中国文化的优和劣都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奴隶是分散到各个宗族或国家中的,没有导致原来的氏族性质的组织方式的解体。中国从氏族社会中直接产生了农民。皇帝拥有整个天下。 皇帝要让人们劳动,主要是靠分土地给王公贵族,土地就是他们的工资,这些土地是皇帝的,得罪了皇帝就要被拿走。从皇帝那里得了地的王公贵族是不种地的,他们把地分给农民种。农民的义务是要交地租和服劳役。苛捐杂税太重的时候,农民会弃地不种,经济就要出问题,王公贵族的经济来源要成问题,国家的税也要成问题,农民起义就会到来。中国的农民太穷或负债太多了,就会卖身为奴。在战争中抓获的俘虏也会变成奴隶,但这些奴隶主要是从事服务业的,皇宫或王公贵族家做奴仆,主要是做家务劳动。后来这些奴隶逃跑了,自己去耕种荒地,变成了农民。 所以,中国的奴隶社会与西方的奴隶社会不太一样,奴隶主要是从事家务劳动而不是生产劳动的主体。一般的农民家庭是用不起奴隶的,主要要靠家里的人来做农活。但这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错误的,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是正确的。中国人能留下战俘不杀掉,还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了。中国人是在生产力水平发展到比较高的程度时原始共产主义才解体的,而且中国没有大规模地征服他国,从而把被征服的国家的国民都变成奴隶,再用这些奴隶作为干农活的主体的历史。我们说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其实指的是生产关系要为生产力的发展服务,什么方式最能很好地服务于其生产力,就采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而且即使采用同样的社会形态,形式也是可以不一样的。 我们说过,原始共产主义在道德方面达到了迄今为止最高尚的程度,我们也说到它的弊病是那时人们出于无奈才选择了这样的高尚,也没有体验过私有制,所以没有对比,就会有私有的动机。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的道德模式被引入中国的家族和宗族体系,其主要特征是宗族的领袖需要德高望重,有牺牲精神,有在宗族内部大公无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宗族内部有以强帮弱的特征,不讲公平公正,因此很有人情味。 但这种关系主要是血缘关系越近、关系越亲。宗族内部也有远近关系,按远近和亲疏来决定帮多少的特征。这种模式在大家都穷的时候很好办,大家多也多不了多少,少也少不到哪去,但是一富裕,问题就来了,分多分少不公平就会产生矛盾。所以中国人的很重要的特征是可以共苦,难以同甘,矛盾最激烈的时候,通常不是在这个团体最穷的时候,而是在最富有的时候。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宗族之间缺乏信任关系,陌生人之间缺乏信任关系,人们对什么是公平没有统一的概念,因此无法很好地把陌生人组织起来一起工作,组织起来就容易涣散、容易没有劳动积极性、容易磨洋工,所以中国的农村主要是家族或宗族在一起单干,单干中劳动分工不明确,由于都是家庭成员,因此多干少干、什么时候干什么时候不干、干完以后分配也不是按贡献大小来衡定,通常是大的让小的、强的让弱的。这样就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是个组织很松散的社会,劳动分工不明确,没有大的组织性,无组织无纪律的现象比较普遍,法律意识也很薄弱。再加上中国的儒家只学道德,数学、形式逻辑或辩证逻辑都不是很发达,也没有提高到国家的意识形态的高度,因此决定了中国的科学和技术不容易发达。 而且公共服务系统比较差,人做事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要求人办事,因为是通过私人关系而不是公共关系办事,很难衡量要支付多少钱,送钱也不太合适,所以办事后通常要送礼感谢。对于横向关系,比如说村里乡亲们互相帮忙,那就按墨家的方式,有来有往,大致不多也不少,互相交换劳动和礼物。而纵向关系则托人办事,则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因为这样的帮助通常是给予发展的机会,是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的帮助,以恩的方式出现,就是说高位的人并不需要你的帮助,只是你需要高位的人帮助,并且希望以后还能得到帮助,因此就舍得多送礼,为的是以后还有用。 宗族内部有人当了官,也会鸡犬升天,因此宗族都会帮助宗族内部的人向竞争高位,得到好处可以在宗族内部分享,大家都可以沾光。而且恩大恩小,主要体现在帮忙的难度上。越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突破了各种规矩,恩越大,报恩者越感激。在帮忙不帮忙上,人不是按公平不公平来衡量,而是看你帮不帮,以多大的力度来帮。帮的人就很铁,不帮的就不再来往,甚至成了仇人,关系就没法再处。而且由于这种团队作战和里应外合的方式,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再严,也难以防止贪污受贿和滥用职权。 中国历史上曾实施过连坐的刑律,还有一个人犯罪,诛杀九族就是为了对付团伙作案的,但是依然屡禁不止。所以,中国每个朝代开始的时候,都比较好,这个时候一是比较穷、二是政府里的关系网还没有建立,即使建立起来了也是皇帝能够支配的,因为开国皇帝一般比较能干。 而越到后来,一是经济发展比较好了,二是无能的皇帝继位了,三是政府里的私人的关系网布好了,而且与外部产生了勾结,这个时候皇帝也左右不了局势了,这个时候再遇到很大的天灾,农民活不下去了,就起义。不是所有的天灾都会导致革命,但是在皇帝昏庸无能、政府团伙腐败,再加上天灾让人活不下去,在生死抉择时人的忍耐力已经突破了底线,因此革命就不可避免了。而且这个时候,革命的人是充满了愤恨的,因此破坏力是非常强的,就像是人在愤怒的时候说话办事。 皇帝其实对外人是很不信任的,因此他才要娶那么多妃子,生那么多孩子,尤其要多生儿子来帮他坐天下。出现长子继承制就是中国人在内部没有人们认同的公平的选拔标准,怎么选都会有人不满,因此长子继承制就有让人碰运气的成分,但这样强大的非长子就会不服气,儿子之间也会发生血腥的争斗,但在皇帝看来,在儿子之间争来争去,毕竟还是自己家的,总比给外人强。在宗族内部的长子继承制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而且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儒、道、佛、墨、法、兵家都被人们灵活地加以运用。由于可以考官,考官主要学儒家经典,因此刚出生的男孩,只要家里有条件,就会让他读书求功名,因此一个人常常是从专研儒家思想开始自己的生活的。没有机会的就按道家的知足常乐的价值观生活。考官或做官败下来,也退回到道家的价值观。平时想要交好运、不想倒霉、想求点福气,就求神拜佛。居家过日子和乡亲们交往就按墨家的价值观来。有了官位治国就按法家和兵家的思路做,但按儒家的方式说。 这样的封建传统就是我们开始现代化时的起点。这样的生活方式其实现在依然有很大的影响。中国依然在按公平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差,因此中国的企业主要还是家族企业。国家的组织能力主要还是靠官位和利益的分配,怎么分配都有人不满,因为对于什么是公平和如何公平还是没有达成共识。西方的民主搬到中国,与中国人不敢得罪人的心理相结合,形成了比较霸道的人没有人敢管的状况。大学里老师因为有考评怕得罪学生,这样学风就会出现了问题。单位里领导不敢管横的人,结果风气也会被败坏。 而且中国人理解的自由就是无组织无纪律,民主就是任何时候都要按自己的意志做,否则就是不民主,任何一个没有当官的人都会把自己当成人民群众的代表,你得罪了我就是得罪了群众。所以,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进行系统的反思,看什么要留、什么要舍、哪些要改、怎么改。由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粗放型的,因此这样的繁荣状况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在繁荣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把这个问题解决,不抓紧时间发展科技,万一衰落,民族自信心下降,就更难解决这些问题了。因此中国要有一种新的能够整合中西方优秀文化的理论体系,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西方的封建社会与中国不同,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被组织在一起种公地。在农奴内部,人们是很看重公平分配的。得有一套他们认为公平的方式,尤其是公平的利益分配方式,才能让他们具有劳动的积极性。他们并不与庄园主去比公平不公平,只是相互之间比。庄园主得在同样的情况下给予同样的对待。比如说,一个人有了功,他得了奖励。另外一个人有了同样的功,也要给予同样的奖励。而不是说我喜欢前面那个人,他有了功,我就奖励,而且多奖励。另外一个人有了功,因为我不喜欢,我就不奖励,甚至惩罚。 惩罚也是一样,不是说你与我关系好,你有了错就可以不惩罚。农奴之间互相也不包庇。这样,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后果是有预见性的。好的行为通常有好报,坏的行为通常有坏报,这样大家就会比较服气。这样与庄园主或周围的人搞好关系或搞不好关系,对自己的奖罚影响不大,因此人不用特别紧张,害怕得罪人。也就是说,虽然这个社会是有等级有剥削的,等级之间是不公平的,但是在等级内部的处理方式是公平的,而且在等级之间流动很困难,因此等级低的就没有动机要去巴结等级高的,以谋求进入上层的机会。 西方人信仰基督教,而基督教的威力来自人们要相信上帝是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为了论证上帝是真的而绞尽脑汁,在这个过程中使得他们的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思维得到了锻炼,而关于上帝的构想又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这些特征中发展出了他们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方法论,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由于虔诚的宗教信仰是一元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同时具有两个信仰,比如说又信基督又信佛。他们也把上帝看成是真理的化身,而真理也只能是一元的,不能说两个对立的真理同时都是真的。因此,他们的思想比较单一,不会像中国人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儒、道、佛、墨、法中的观念,而且会根据自己的心境来选择用什么观念。 西方封建社会的这些特征,都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及想象力被用来发展生产力时,让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西方封建社会中在等级内部公平地组织非血缘关系的人一起工作的方式,为大规模的劳动分工和有效地组织工人在一起劳动准备了条件。个人可以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限度内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使人能够疯狂地工作和疯狂地挣钱。封建特权被金钱特权所替代,等级之间可以通过积累金钱进行纵向流动,这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解体开始,虽然都是遵循着什么样的生产力决定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的逻辑发展着的,但发展的方式非常不一样,因此也就有了非常不一样的文化传统。中国因为保留了原始共产主义中的很多宗族特征,因此有血缘关系的人按堆的方式在竞争,因此很讲人情,很有人情味,很重视具有牺牲精神的道德,很重视以强帮弱,在家庭内部,尤其是在都很贫穷的情况下,互相能够很抱团,一起扛过苦难。 国家遇到特别大的天灾人祸或遇到面临民族存亡的侵略时,人民都能很抱团抗争和战斗,但是否公平成为中国人感觉郁闷的很大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解决了生存问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比较富裕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即使家庭内部也会出现严重的财产纠纷。因此,有的时候人们会感叹,还是穷的时候好。这样的情况在保存了原始共产主义特征的社会中都很明显。 因为西方是在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原始共产主义就解体了,所以他们没有关于原始共产主义阶段的记忆,他们的文明是从私有制开始的,因此人们更多地相信人性恶。每个人的个体意识很强,不能随意牺牲个人利益,因此但凡遇到让人感觉不公平的事,就需要做出解释,不管这种解释是真的还是假的,最关键的是要让人信以为真。他们的组织性强,因此总的感觉社会公共秩序是井井有条的,但家庭关系内部的互帮互助不是像中国人那么强。如果说中国人更容易共苦,不容易同甘,而西方人是比较容易同甘,但不容易共苦。 所以,中国的社会危机常常发生在国家比较富裕的时候。国家富裕了,人们开始奢侈了,腐败出来了,人民感觉不满了,感觉分配不公了,遇到天灾等状况,革命就来了。社会重新回到贫苦时代,再开始努力变富,再发生同样的问题。西方人的革命危机主要发生在经济状况比较差的时候,而社会富裕的时候问题却不大。所以,中国的主要问题就是观念中的公平问题,分配中的公平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人就承受不了富裕,或者说富裕对中国人来说就不一定是件好事,历史还会一再地重演。所以,中国的文化问题要从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问题开始解决起,留下好的,去除不好的,补充不足的。 三 各个阶级为什么具有自己的历史使命? 阶级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消亡而消亡。每个阶级在历史上都客观地多少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作出了贡献。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和农奴、农民的艰辛劳动,使得脑力劳动者能够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创造的精神财富最后能够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他们对于知识和科学的贡献,能够有助于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劳动人民也能不断地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人的动物方面的自私本能,通过反对崇高,让社会低俗化,鼓励人们丰富人的动物性方面的生活享受,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物质条件方面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两个方面为人类发展到共产主义准备了条件:第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能够为共产主义的个人消费资料的按需分配准备了条件;第二,让人们真实地体会到一个社会没有崇高的追求,会多么的迷茫和痛苦,纯粹的动物性方面的享受会让人感觉到多么的空虚无聊。这样人们就不会再以为物质生活好了,人就会幸福了。人的幸福来自于每个人的潜能的最大发挥,来自于自己对于社会的最大贡献。在人们厌倦了纯动物性的享乐后,最容易接受这样的价值观。 人类走出的每一步,都在为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探索经验或教训。有的事情,人类迟早要去尝试,否则人们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就会一直存在去尝试的动机。一个人天天痴迷于想象吃大虾是什么滋味,你让他吃到要吐的程度,他也就不想吃了。还有很多东西都是与社会风气有关的。开宝马,要有人羡慕他开着才有感觉。如果人们不在意你是不是开宝马,而是在意人的品德和才能,那人开不开宝马就不重要了,人们也就不会把开宝马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了。 有的人赚钱的目的就是要有豪宅和名车,他以为有了这些东西就能幸福了。当他有了这些东西的时候,他发现依然得不到自己希望得到的尊重,他还得努力学习,还是要具有品德和才能使其获得人的尊重,他就会不在意那些东西了。所以,先享受一下动物性的愉悦,让多少年来被崇高压抑的低俗的东西释放出来,让人们真正体会一下,人们就更容易抛弃这样的生活,真正自愿地选择崇高。这个时候,人对于高尚的追求就不再是无奈之举了,而是离开对于崇高的追求,他就会感觉痛苦,感觉人生无意义,感觉很鄙视自己,人们就不会再走回头路了。 第三节 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对历史的贡献 一 人民群众怎么对历史作出贡献? 马克思在讲人民群众的时候,与他的思路是有关的。当时他发现,理论只停留在学术界,是无法起到改造社会的作用的。那谁来拿起理论的武器呢?他发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在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时,他看到了劳动人民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看到了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得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将是人的幸福来源的结论。而劳动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也就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称为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这确实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我们的教科书中说的人民群众指的是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占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主体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革命时期,他们是革命的主体,没有他们的支持,革命是不能成功的。所以,我们预见革命是否能够成功,主要得看他们是否得民心,是否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如果人民群众不支持,即使夺取了政权,政权也不会稳固。在社会稳定时期,他们是劳动的主力军。他们的劳动积极性是否最大地被调动起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兴衰。一个社会是否真的稳定,要看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如何,人们是否能够心情舒畅地积极劳动。 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真正支持,这是民主的真正含义,而不是一定要有民主程序。虽然有民主程序,而实际结果是违背人民群众的意愿,或者人民群众感觉到被民主程序给蒙骗了,那样的结果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那也不是真正的民主。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是理论家抽象出真理体系的起点。总之,得民心者迟早会昌,逆民心者迟早会亡。所以,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而我们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普通的人就能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表。你是官,我是普通人,你欺负我,就是官欺民。一个贪官,并不是官的代表,不能因为一个贪官欺负一个普通人,就认为是官欺民。这样的贪官是官中的败类,是要抓出来惩治的。官好不好,要看整体。如果整个官的体系都腐败和烂掉了,那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官已经不代表人民,需要被整体清除。如果只是官中的一些人犯了事,主流还是好的,那清除的对象就是这些人,而不是整个官的体系。一个普通人并不能成为人民的代表。 如果一个普通人不讲道理,很自私,不合理地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扩张自己的利益,他不仅没有代表人民的利益,而且还因为他妨碍了人民的利益的实现,破坏了公共秩序,那么对他采取强制行为,就不是在欺压人民,而是在维护总体的人民的利益。虽然人民是由单个人组成的,但并不是任何单个的人都能够代表人民群众。民主还是要先分善恶,要对善的人采取民主,而对恶的人则是要强制的。没有对于恶人的强制,就会让善良的人受到伤害。 二 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我们说的历史事件,不是一些可有可无的,只要有钱就能做得很好的光鲜的事情。你有钱,组织了一个大型的活动,把社会名流都请了来。你做啥庆祝活动,搞得沸沸扬扬的。你搞了个什么基地,把钱弄来了,弄了个网站,说有什么什么名人加盟。这些都不属于历史事件。历史事件是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事件,它的成败关系到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兴亡。这样的事情都是非常难做的事情,不是一个人有了平台、有了钱、有了关系就能做成的,需要特殊的才华和特殊的智慧,而且很难有人做到。 所以,要成为历史人物,首先需要遇到历史事件。如果人生活在一个很平庸的时代,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没有时势,就造不出英雄来。而一个人遇到了历史事件,自己的能力不足,无法成为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只能作为旁观者,也成不了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遇到了历史事件,而且能对这个历史事件有深刻的影响,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根据历史人物发挥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 在杰出人物中又有伟大人物和不伟大人物之分。有的人对于人类作出贡献,不是动机上要为人类的幸福作贡献,而是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顺便为人类作出了客观的贡献,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杰出人物,但不是伟大人物。这样的人只有成功了,才能得到认可,失败了就不会有人去说他很伟大。孔子和马克思都是属于主观上就是要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高尚的人,他们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会让人感觉伟大。做一件大事,不是动机上善就能达到善的结果,有的时候认识上出问题或方法上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失败。我们不能按成者王、败者寇的方式来评价一个人是否伟大。 毛主席有过伟大的功绩,也犯过错误,但是人民肯定了他的为人民服务的动机,因此他依然是个伟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征就在于看一个人是不是伟人首先要看动机。历史上有的坏人,为了陷害忠良,首先就是要把他们的道德名誉给破坏了,这样无论他们有过什么功绩,都会被一笔勾销。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他在主观上是为了实现他的发财梦,所以他虽然是对人类有贡献的人,但并不是伟人。所以,要做一个伟人,必须从道德境界的提升开始。真正能够令人尊敬的人,是伟人,而不只是技能优秀的人。有的杰出人物,你看到他的成绩,你很敬仰他,而当你与他近距离相处时,你发现他是那么自私,有时甚至很龌龊。还有的人貌似道德高尚,当你近距离与他相处时,你发现他是那么的虚伪,你会很鄙视他。 在历史事件中或在完成一件历史任务时,总会有对立的一方。如果我们把推动历史往前发展的人称为正面人物,那么阻碍历史往前发展的人物就是反面人物。这样的历史任务之所以完成起来相当困难,就是因为有反面人物的反对。反面人物越是强大,对抗越是顽固,正面人物要取得胜利越困难。当正面人物被反面人物攻倒时,就产生了悲剧,正面人物虽然失败了,仍然保存了其英雄本色。而正面人物通过艰辛万苦获得了胜利,那就是喜剧。所以,我们说的悲喜是以正面人物的成功与否来衡量的,反面人物则用是否得逞来加以评价。 不过我们不能把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简单化。正面人物通常不是一个什么方面都好的人,他只是在维护人民的利益,推动历史往前发展这方面是好的,别的方面不一定就很强很好,不一定就没有毛病。所以,不是一个人变成了伟人就全是对的。正面人物不是神,有人的局限性,有人的毛病。一个没有毛病的正面人物肯定是被神化了的人物,不真实。 一个反面人物也肯定不是一无是处的。他只是在某个方面阻碍了历史的发展,而且有的时候一个人可能是因为认识上不明白而导致的结果,属于思想问题。比如说,同样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担忧,只是不同的人认为挽救国家的前途的方法不一样。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他们可能同样都是无私地为民族的前途着想,这就不能对他持完全的否定态度。而且反面人物中也有忠烈之士,他们只是选错了道理,看错了方向,而他们的人品是值得肯定的。有的人虽然是支持正面人物,但自私和虚伪,装高尚,这样的人客观上可能是帮了正面人物的忙,但在人品上是要否定的。 一个历史人物或一本有历史意义的书,一旦留在了人类历史上,那就得任人评说了。不同的时代,人们会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价值观对他们加以评说。为什么不能不去说这些人呢?不能。因为他们很有名,所以就会有人借他们的名字传播自己的思想。一个毫无名气的人批判另一个毫无名气的人,那就是吵嘴,没有人在意。而一个毫无名气的人则会因为以一种与大众相反的方式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而出名。本来人们认为是英雄的人,你硬是要把他说成是坏人;一个本来人们认为是坏人的人,你硬是要把他说成是英雄,这样的颠覆性的评论,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历史上存在冤假错案需要平反的情况,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炒作自己的情况,或者有的政治家为了某种目的也会借用历史人物来说话。同样是事实,你选择某种事实而不选择一种事实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其中就有的目的性。 而最恰当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式是要把他放在他的那个历史条件下,看他在成为历史人物的那个方面是怎样作用于历史的,而不是要把他的所有特征“人肉”出来加以评说,那不是评价历史人物,而是搬弄是非。现在我们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一样。我们主要是学习他们的成熟时期的作品,而不是不成熟时期的作品。他们的不成熟与别的人不成熟没有什么区别,不能说只要是他们说的就能引证。研究他们不成熟时期的作品,意义在于看他们是怎么从不成熟变得成熟的,尤其是他们怎么从没有共产主义信仰变成有共产主义信仰,这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熟时期的他们,而不要反其道而行之。 到此为止,我们就把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部分的主要内容讲完了,而其中每个部分都有很多需要同学们进一步去学习的内容。现在我们就把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方法和思想框架掌握了。而后面要讲的内容对于我们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我们就要用我们前面学过的思想体系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我们在前面说过,现在有的人认为中国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我们要坚持走共产主义道路,那我们这样的坚持是出于政治需要还是坚持真的能让我们的民族以这种方式崛起呢?下面我们就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客观的分析,看它是怎么运行的、将怎么灭亡和以什么方式灭亡。我们将努力奋斗去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到底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它怎么能给每个人带来幸福。
个人分类: 文章收藏|3922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没有料到的所有制问题
lcguang 2012-10-13 10:02
在马克思时代,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分配方式以及人与人的关系。 但是今天,拥有生产资料的人可能是穷人,而没有生产资料的人可能是富人——他们掌握了财富非配大权。这是马克思没有料到的。 华尔街就是这样,美国经济危机表明, AIG和雷曼等公司的大多数股东都是买股票的贫民, 都是弱势群体。 而这些公司的老总, 可能拥有也可能没有股权,才是有权划分财富的人。他们冒险投资, 同时制定了不对称的奖惩方式, 赚了有巨额奖励, 亏了大不了拍屁股走人。最后让那些无辜的中小投资人承担了巨大亏损。 中国也有类似情况。名义上我们的很多企业是全民所有的,但是普通老百姓不但享受不到分红,反而遭受那些垄断企业的盘剥。 还有很多政府官员,他们不拥有生产资料, 但是过的比很多开店开公司的人获得还滋润。中国农民, 小业主虽然拥有生产资料, 但是赚钱非常难, 也遭受腐败官员盘剥。 这些都是马克思没有料到的。所以, 现在说回到政治经济学, 不能简单地回到马克思, 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所有制问题, 特别是财富分配权的所有制问题。
2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个厕所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国庆纪事
yue 2012-10-7 10:08
列宁曾经讨论共产主义的厕所。 国庆节期间,我深刻体验了一次厕所的问题。 在一个地下宾馆,住宿的应该是下层社会的人。厕所有两个蹲位,每天都能够看 到一个蹲位存留大便,无人冲水。由于我的房间离厕所近,我就把它冲了。 这是下层社会的世界。 在学校的研究生宿舍楼,厕所有好几个蹲位,同样几乎每天可以看到有一个厕所 存留大便。时间长了,就会注意到这个蹲位的隔间木板上写有一句话,“我操他 妈,每次都不冲厕所。让老子冲。”写字的人可能不了解,中国人是没有忠孝精神的,因此直到现在,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存留大便的蹲位是固定的。 大学之中 ,人应该是属于社会上层,特别是在研究生宿舍楼中。这是上层社会的世界。 从厕所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来,在社会中,不论那个阶层,那个阶级,人性都是复 杂的。 列宁曾经说,共产主义社会的厕所是黄金制造的。或许他还应该说,共产主义社 会的人也是黄金制造的。 但是在现实中,用柏拉图的概念,人的生理都是黄金制造,但是精神就不见得了。 因此,阶级是存在的,社会分层应该是永存的。但是,用阶级划分人性就不存在了,就荒谬了。孔子的聪明之处是用君子于小人分析人性,愚蠢之处是不懂的阶级。但是,懂得阶级,就一定聪明吗? 这些是下层社会和上层社会的事情,而最高层社会又如何呢?
个人分类: 木头记---------散文|2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五四后期占了上风?
热度 8 Bobby 2012-10-1 22:39
余英时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序》中曾提出并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何以胡适所代表的新思潮竟抵挡不住马克思主义的冲击呢?”除了余所说的胡适的学术兴趣本在考证,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方法”来提出一个对中国社会性质全面论断来说是勉为其难的。事实上,当时不少知识分子如梁漱溟是对胡适寄予厚望的。 我个人推测,当时知识分子急于寻找救国图强的思想或主义,当对现实感到失望的时候,更容易寻找激进的思想和做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共产主义乌托邦都极具鼓动性,加之当时苏联已有榜样,又随后有严密的党组织,因此,才会如此。此外,或许还有帝国主义冲击产生的悲情主义和激愤主义。 哈耶克在《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一文中,认为“知识分子”(按哈耶克的定义)具有“传播观念的娴熟技巧,但是对于他们所传播东西的本质,他们通常只是一知半解。”五四当时信奉共产主义的学者很像哈耶克描述的社会主义者,但他们能提出“貌似社会发展明确纲领的东西,一幅他们向往的未来社会的图画,一套对具体问题决策起决定作用的普遍原则。”也就是他们有“敢做空想家的勇气”,才“赢得知识分子的支持,从而也赢得了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力”。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210 次阅读|8 个评论
我读马克思
热度 16 yonglie 2012-9-30 09:24
我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但我知道它不是马克思的思想。称它为主义的那些人未必读过马克思的书,但他们可以随意定义一个主义和思想。所以,马克思主义者是最好当的,就像任何一个说不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人也能成为虔诚的佛教徒一样,只要会顶礼膜拜,只要会念阿弥陀佛。真正懂马克思的,也许不会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正如没有任何一个物理学家说自己是牛顿主义者或爱因斯坦主义者。恩格斯在一封信里说过,“我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All I know is that I am not a Marxist 。那么,后来那么多“马克思主义者”是根据什么标准来自封的呢? 我偶尔读一点马克思,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我把他当文人也许有点儿“不敬”,但我对他的思想没兴趣,也没能力去深刻领会,只能欣赏最肤浅的东西了。 他的文章真的好,精彩的句子很多,如《宣言》的第一句就很美,没一点儿暴力味儿—— A spectre is haunting Europe — the spectre of Communism. ——他对历史人物的品评更是卓绝, 例如 , “ 如果皇 袍终于落在路易波拿巴身上,那么拿破仑的铜像就将从旺多姆圆柱上倒塌 下来 ” —— 这是《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 )的最后一句,而它开篇的一句,今天读来尤为有趣: Hegel says somewhere that all great events and personalities in world history reappear in one fashion or another. He forgot to add: the first time as tragedy, the second as farce. 历史上的大事大人都以这样那样的面目出现,可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
个人分类: 随想|4539 次阅读|20 个评论
“一部红楼梦,养活了多少无聊文人”的命运
热度 3 chenhuansheng 2012-9-27 02:08
在科学网里面看到讨论“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科学”的相关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9494-616012.html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9494-616834.html 。博主一言既出,拍砖者有之,叫好者有之。 于是想起一句话来,“一部红楼梦,养活了多少无聊文人?”。这句话是高中语文课上,老师提到的。我觉得拿来说明一些前面这个争论刚好。但是有觉得拿我们“行动指南”这么来讨论,是不是犯禁呢?会不会被干预?于是算了,写好的评论也删了,少惹点事。回过头来就想起查一下这句话的来源。一查发现很有趣。 首先搜到的是发表在一个叫做“蓝月社区”里面署名“鲁国平”的博文。 http://blog.lanyue.com/view/711/1584782.htm 。读了之后,觉得作者写的很有见地,虽然我自己也经常无聊了、或者没有工作思路发愁而看一些旧书——当然也包括红楼梦。不痛不痒地发点感慨,写点笔记。但是我还是觉得作者很切中要害。当前电视荧幕以及网络充斥着对于经典的异想天开式的解读,好多都是扯蛋。 一看文章的日期,是2007年,这个时候我已经大学毕业了,依稀记得这句话是高中听说的啊,那么以前最初的表达在哪里呢? 进一步搜索。发现在2007年的《长沙晚报》中有同样的文章,也署名鲁国平。 http://cswb.changsha.cn/CSWB/20070512/Cont_1_6_35998.HTM 因为上一篇文章没有分段,内容中还出现了、、、的符号以替代人名。于是专门比对了一下,发现内容大有不同。在晚报上的文章,删除了相当的内容。其中的处理很耐人寻味。 《红楼梦》这本书命运多舛,到现在是被毁了还是遗失了后半部都说不清楚。版本学上很有研究搞头。偏偏现在早已歌舞升平、改革开放了,讨论《红楼梦》的文章中又出现了这种删除、篡改的现象。这说明什么呢? 慢慢思考。且把这两个不同处处的同一篇文章放在一起,待以后闲得无聊了也来揣摩一下。 发表在“蓝月社区”上的文章全文: 一部红楼梦养活了多少无聊文人 2007-11-26 18:43:00  潇湘三月山 鲁国平/文 红楼梦是我国引以为自豪的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为悠久文明历史的象征几百年来受到国家,政府和人们关注无可厚非,从文学以及文化角度研究它,挖掘它的思想内涵甚至历史的痕迹,对于民族的继往开来文化传承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可是不可忽视的是这样一部内容丰富,蔚为大观的长篇小说自从诞生起研究者就络绎不绝,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由红楼梦演绎而成的学术问题以及文艺作品数不胜数,并且形成一种以研究奇书为对象的"红学",红学家少则上百,多则成千万,其中既有文豪,作家,也有民间文学爱好者,为了考证一些鸡毛屑皮的小事情部分学者能够白头皓首一辈子,发表的著作不谈汗牛充栋,至少是几百本之多,便显得相当无聊了,当然在此我无意反对对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研究,指导文艺实践需要理论的帮助,不过毕竟文艺事业与工作是一项比较个性和主观的劳动,过分讲技巧有时往往容易助长虚假的文艺作品风格的流行,红楼梦研究这些年都研究了什么问题?又究竟养活了多少无聊文人?想来,最近的国学热死灰复燃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了. 不管是文豪还是普通文化人他们的历史使命不是只专门注目于家长里短的俚俗,也不是应该只关心于男欢女爱的情感,他们的存在价值和时代任务非常清晰,那便是在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最重要的是开拓新文化的方向,自古以来就有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知识分子的政治责任或者说民族的忧患意识,今天我们的文化人怎么倒在需要他们付出辛勤和勇气替国家和人民群众分忧之际,纷纷投入无聊的写作,研究,不敢说真话,不敢做真学问,甚至为了迎合政府的喜好,大放厥词,散布错误的形势分析,欺骗党的领导,姑息政府的不当行为.其实这不仅不是共产党人喜欢的作风,而且是他们深恶痛绝的事情,以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领导人用实事求是为建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里程中发挥了至高无上的作用,已经成为全党的公识,为何现在的文化人越来越缺少干涉现实的勇气与作风,反而一个个争相蜕变成得过且过的胆小鬼?5.4以来的老一辈文化先驱和前辈的优良革命传统都哪儿去了,难怪最近人们对具有优秀文化革命历史的北京大学等高校给予讥讽的嘲笑,大学教授和所谓的文化精英们都在群众面前发表多少荒谬的言论!有些可用一句恬不知耻来形容其下流. 红楼梦的诞生是伟大的,但那些专门打着解剖红楼人物沽名钓誉的文化投机分子们却显得多么渺小!我不知道那些才高八斗的秀才们整天写着贾宝玉性倾向之谜,红楼女人的悲惨身世揭秘,红楼文物考据等等书或论文,目的的是什么!揣摩着无非是多发表几篇高深的论文捞一个职称,一大笔稿费和一张文凭以及一顶红学家的帽子而已,而这些国家和人民群众一点都得不到好处,倒浪费不少印刷纸张和油墨,当前文化人应该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革命家的胸襟和对国家民族与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关注着时事发展,在国家民族危机来临之前愤激呐喊,奈何一部红楼梦竟养活了这么多无聊文人,并且还有继续发扬这股歪风的迹象,比如清朝皇帝历史剧几十部洋洋洒洒开播后,有开始粗制滥造什么公主的电视剧来糊弄观众了,日前同时几个公主戏在全国电视台热播实在使人难以认可这样的一窝蜂上戏的做法,恐怕不是题材狭窄,而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无聊透顶,还不甘心放弃拍电视剧电影的权力,因为他们根本目的不在出好作品,却是尽力为金钱和美女寻找一种交媾的渠道,仅此而已. 一个文化大国的文化领袖们应该把视野投向现实的空间,适当以娱乐的眼光打量一下红楼梦等文学现象也是可以,如果几乎所有声音和心事都停留在虚无的艺术研究和考据上,那么一定是这个国家的文化人出了问题!轻则说是失职,严重地说便是彻底的堕落和无聊! 发表在晚报上的文章全文: 一部《红楼梦》养活了多少无聊文人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07-05-12 《红楼梦》是我国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人们关注它,从文学、文化和其他各种角度研究它,挖掘它的思想内涵甚至历史的痕迹,应该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但不可忽视的是,最近几十年来,由《红楼梦》演绎而成的学术问题以及文艺作品数不胜数,并且形成一种以研究奇书为对象的“红学”,“红学家”多到成千上万,其中既有学者、作家,也有民间文学爱好者,为了考证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的人能够皓首穷经一辈子,发表的著作汗牛充栋,这就走向了一个极端,显得相当无趣且无聊了。当然,我并不反对对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经典作品进行必要的研究,这些研究无疑是有价值的。但文艺理论研究工作毕竟是一项比较个性和主观的劳动,过分讲技巧有时往往容易助长虚假文风的流行,试问这些年,对《红楼梦》的研究,除了养活了一些无聊文人,都出了什么了不得的成果? 《红楼梦》的诞生是伟大的,但那些打着解剖红楼人物沽名钓誉的文化投机分子们,却显得多么渺小!我不知道那些才高八斗的秀才们,整天写着《贾宝玉性倾向之谜》、《红楼女人的悲惨身世揭秘》、《红楼文物考据》等书或论文,目的是什么!私下揣摩,无非是为多发表几篇高深的论文,捞一个职称,一大笔稿费,一张文凭或一顶“红学家”的帽子而已,而这些,能给社会带来什么价值?倒浪费不少印刷纸张和油墨。 不管是学者,还是普通文化人,其使命应该不在于只专门注目于家长里短的俚俗,也不应该只关心于男欢女爱的情感,他们的存在价值和时代任务非常清晰,那便是在传播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开拓新文化的方向,自古以来,知识分子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社会责任感,或者说民族的忧患意识,今天,我们的文化人怎么倒在需要他们付出辛勤和勇气替国家和人民群众分忧之际,纷纷投入了无聊的写作,研究,不敢说真话,不敢做真学问了?为何现在的文化人越来越缺少干涉现实的勇气与作风,反而一个个争相蜕变成得过且过的胆小鬼?“五四”以来老一辈文化先驱的优良革命传统都哪儿去了? 文化人理应以对国家、民族、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关注时事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为百姓利益振臂高呼。奈何一部《红楼梦》竟养活了这么多无聊文人,并且还有继续发扬这股歪风的迹象。比如“帝王剧”热播未止,“公主戏”又在全国电视台一窝蜂上演了,这类做法,恐怕不是题材狭窄问题,而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问题。 一个文化大国的文化人应该把视野投向现实的空间,适当以娱乐的眼光打量一下《红楼梦》等文学现象也是可以的,但如果有太多的人、把太多的精力花在研究和考据前人的“鼻息长短”上,那么一定是这个国家的文化人出了问题!轻则说是失职,严重地说,便是无聊和堕落! (选自TOM在线《你说话吧》) 作者:鲁国平 编辑:王彦峰
2530 次阅读|5 个评论
学生不听课,怎么办?
热度 27 wangxiaog04 2012-9-24 20:21
昨天,朋友诉苦说,学生不听课,自己在上面一个人讲,很没有意思! 朋友很气馁,觉得这样讲课,没有什么意义! 我劝朋友说,其实,这种状况正凸显了讲课的必要性。 学生不听课,这种情况很常见。我们自己当学生的时候,也常做这样的事情,害得老师没心情。不喜欢听课,无非两大原因,其一是学生不知道你所讲述的内容的重要意义;其二,就是老师讲课的方式和水平确实不敢恭维。 我曾经在采访政治学院的老师时,就遇到了第一种情况。那位老师讲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本来是一门内涵丰富、波澜壮阔、常说常新的课程,因为马克思的学说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并因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它像一个诅咒一样套在“资本主义”的头上,以至于每一次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大的危机,西方世界的人们都会重新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解析和预言拿出来温习一下,例如08年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社会的热销。 老师也讲得很有用意思,能够深入浅出,并有实例支撑,听来很有说服力。 然而,学生却并不懂得这门课程的意义,尤其是,对电子科技大学这样的理工科学校来说。同学们课程多,作业多,没有多少时间学习人文科学。电子科大在实施“理、工、经、管、文”综合发展战略之前,也一直没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好不容易碰上一门人文课,却是“带有政治意识形态说教性”的“马克思主义”。现在的青年人对此尤其反感,可以说带有“先天性”的排斥情绪。于是,就出现了在课堂上玩手机、做理科作业、无所事事等现象。老师看在眼里,自然心里很不舒服,觉得学生太蔑视老师了。 这种情况,原因就是学生还无法充分认识上这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无法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渗透进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具有怎样的鉴镜作用。而现代社会的每一项政策,都是直接与在座的同学们的现在和未来联系在一起的。同学们之所以对这一点不感兴趣,主要是觉得马克思主义与自身利益无关,而产生这种“无关”印象的原因,又是因为他们的认识能力还不足以透析社会的间接性联系与自己的存在的互动关系。而这个任务,恰好就是老师在上这门课程之前首先应该告诉学生的。 就比如说,给我诉苦的那位老师,她教的是音乐欣赏、文艺美学。 学生对“美学”的冷漠,就如对文学、哲学等学科一样,都感性地认为“不能当饭吃”,因此采取“可有可无”的态度。在大学里,许多学生都把美学教育或音乐欣赏之类的课程,作为选修课,学生选这样的课程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混学分而已。其他如大学生生涯规划、心理辅导课等,也同样如此。 这些情况,也是处于同样的原因,即学生对这些课程的价值认识不够。 而认识不够的首要原因,就是老师在这方缺乏引导和阐释。 以这个标准去衡量,那么,学生不爱听课,其实也就是老师教课的方式存在问题。因此,第一个原因也可以归结到第二个原因里面去,即老师授课的方式和水平让人不敢恭维。 学生不听人文课,觉得的不“实用”,这正说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意识很淡漠,亟待进行人文教育。它是对抗“科学主义”霸权的必由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不能等闲视之。如果老师因为学生不听课就气馁,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意义,那就错了。 因此,气馁之余,反思一下自己的授课方式,或许更具有建设性。 我其实与学生一样,不想让老师把本来波澜壮阔、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曲解得干涩乏味。如果我的老师当初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一个历史的还原,那么,我可能会更早地理解并进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轨道。
11458 次阅读|30 个评论
“马克思主义”与“证实和证伪”
热度 2 zhanghuatian 2012-9-23 15:32
我知道科学网上反马克思主义的人比较多。确实 ,在当前的中国这门哲学已经变质了。变成了一种类似八股文章的东西,除了维护某种意识形态,给官员们的歪经找点“理论依据”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想当年何祚庥院士提出“废除中医”的时候打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旗号。 我的意见其实很简单,当代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这门哲学做的应该是正本清源,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前段时间有位博主提出关闭国内所有马克思学院,该博主对马克思那套“发动群众思想”的理解倒是很深刻。记得当年五四前辈的口号“打倒孔家店”。我们支持“打倒孔家店”的同时,也应该明确“孔家店”的东西不都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希望大家能够理性一点。 客观的讲,虽然国内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很多,但是能拿得出手的几乎没有。更不要说站在马克思的高度上了,说的难听一点就是群狗吠日,难听也要说, 因为中国的哲学界就是这个水平。 近二十年来看似很有水平的批判是来自波普尔的证伪主义。首先我们要知道波普尔当年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科学”,那是一种中性判断,根本没有贬低或者批判的意思。如果认为“不是科学”就是一种贬低,那我们有必要思考“证伪主义”本身是不是科学的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波普尔当年很客观的评判,是怎样被念歪了的: 尽管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提出的一些预想,一些结论,都没有得到证实,甚至被实践证明确实存在一些错误的东西。但这不妨碍马克思主义理论仍然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依然是探索科学真理的方法。 这位教授完全不懂科学证伪的含义。我们要判断一个理论是否有问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比如三等分角是否可能,举出一个反例就ok了。 既然马克思的预言没有被证实,谈何科学性? 我们不可能有这样的科学,它的预言有些时候是对的,有些时候是不对的。 ================ 波普尔:“科学是不能被证实的,只能被证伪” 。这段话一些中国学者是这样理解的:科学是一些已经被证实的理论,但是将来有可能被证伪。都说中国的很多学者不讲逻辑,一点没错。既然是已经被证实的理论,还能被证伪吗?西方的哲学家是很讲逻辑的,肯定不会编出这种理论,只能说个别中国学者理解的有问题。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要表达意思非常明确:科学从来没证实过什么什么东西 ,更不存在“证实”之后再“证伪”这种可笑的逻辑。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就是那种“凡天鹅皆白”的全称判断。“凡天鹅皆白”是无法被证实的,原因就是我们不可能看到所有的天鹅。但可以被证伪,只要找到一只黑天鹅就证伪了这条理论。 再比如“铁能导电”“光能传播能量”等等,这些判断和“凡天鹅皆白”是一样的,只能被证伪,无法被证实。证伪主义认为 科学是一种被认可的假说 ,这种假说只有在被证伪的时候才有更大的意义。比如如果有人发现“某种铁不能导电了”、“某种东西的速度超越光束了”,那绝对是大发现。如果说某个人抱有“证伪主义”的科学观,对科学一定是有着某种批判态度的。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比说它是哲学要好的多,哲学的问题很多都是讲不清的。 因此 马克思的预言没有被证实, 恰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写到这里我真的很想笑,我建议科学网应该研究一下进行哲学常识的普及,在科学网弄出一块地方, 把一些能免费阅读到的科学哲学著作,做个链接什么的供人学习阅读。 波普尔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不是科学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马克思的辩证逻辑是不能证伪的。也不能提供反例去否定一些论断。牛顿理论没有被淘汰,完全是因为该理论在地球上还是适用的,所以还有学习的必要 接下来我还要说,把“证伪主义”当作判断某种学说是否科学的必要条件已经成为历史了。所以就算一些人“证伪的经”没有念歪,那也不能以此来否定一些认为“某某学说是科学”的判断,波普尔的时代毕竟离我们太远了。个人认为按照库恩的实用性范式理论,马克思主义完全可以当作科学来看,某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这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还有社会科学吗。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不可批判的, 我们也应当对意识形态的偏见保持清醒认识。就像唯物主义者对唯心主义主义的偏见、科学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偏见,这和马克思主义本身一样值得警惕。 美国学者格里芬所说:“科学不是真理的不偏不倚的仲裁者,它不能无视相互斗争的社会力量,科学是一个相当偏私的参与者,利用自己的地位使某些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合法,而使另一些力量非法。” 在这个问题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提醒值得我们思考:“当今那种占统治地位的、在幕后起作用的、把科学变成偶象的意识形态,较之旧式的意识形态更加无孔不入和不可抗拒,因为随着对政治问题的掩盖,它不仅仅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特殊的阶级利益辩护和压抑另一阶级的局部的解放要求,而且还侵袭了人类要求解放的旨趣本身。请不要让我们在送走了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又迎来新的主义统治中国,多元化才是王道。
35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毛泽东选集-选读-34
sunapple 2012-9-22 12:44
论人民民主专政 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 (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   一九四九年的七月一日这一个日子表示,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二十八年了。像一个人一样,有他的幼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中国共产党已经不是小孩子,也不是十几岁的年青小伙子,而是一个大人了。人到老年就要死亡,党也是这样。阶级消灭了,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的一切东西,政党和国家机器,将因其丧失作用,没有需要,逐步地衰亡下去,完结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走到更高级的人类社会。我们和资产阶级政党相反。他们怕说阶级的消灭,国家权力的消灭和党的消灭。我们则公开声明,恰是为着促使这些东西的消灭而创设条件,而努力奋斗。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专政的国家权力,就是这样的条件。不承认这一条真理,就不是共产主义者。没有读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刚才进党的青年同志们,也许还不懂得这一条真理。他们必须懂得这一条真理,才有正确的宇宙观。他们必须懂得,消灭阶级,消灭国家权力,消灭党,全人类都要走这一条路的,问题只是时间和条件。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比资产阶级高明,他们懂得事物的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他们懂得辩证法,他们看得远些。资产阶级所以不欢迎这一条真理,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被人们推翻。被推翻,例如眼前国民党反动派被我们所推翻,过去日本帝国主义被我们和各国人民所推翻,对于被推翻者来说,这是痛苦的,不堪设想的。对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共产党,则不是什么被推翻的问题,而是努力工作,创设条件,使阶级、国家权力和政党很自然地归于消灭,使人类进到大同境域。为着说清我们在下面所要说的问题,在这里顺便提一下这个人类进步的远景的问题。   我们党走过二十八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过的,而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我们要和国内外党内外的敌人作战。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列宁在一九二○年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描写过俄国人寻找革命理论的经过⑴。俄国人曾经在几十个年头内,经历艰难困苦,方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有许多事情和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相同,或者近似。封建主义的压迫,这是相同的。经济和文化落后,这是近似的。两个国家都落后,中国则更落后。先进的人们,为了使国家复兴,不惜艰苦奋斗,寻找革命真理,这是相同的。   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⑵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⑶、康有为⑷、严复⑸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⑹,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除了旧学派,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⑺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动了全世界。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一九一九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⑻。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在绝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孙中山欢迎十月革命,欢迎俄国人对中国人的帮助,欢迎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孙中山死了,蒋介石起来。在二十二年的长时间内,蒋介石把中国拖到了绝境。在这个时期中,以苏联为主力军的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倒了三个帝国主义大国,两个帝国主义大国在战争中被削弱了,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帝国主义大国即美国没有受损失。而美国的国内危机是很深重的。它要奴役全世界,它用武器帮助蒋介石杀戮了几百万中国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之后,进行了三年的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曾经留恋过别的东西的人们,有些人倒下去了,有些人觉悟过来了,有些人正在换脑筋。事变是发展得这样快,以至使很多人感到突然,感到要重新学习。人们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欢迎这种善良的要求重新学习的态度。   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十月革命以后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接着就进入政治斗争,经过曲折的道路,走了二十八年,方才取得了基本的胜利。积二十八年的经验,如同孙中山在其临终遗嘱里所说“积四十年之经验”一样,得到了一个相同的结论,即是:深知欲达到胜利,“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和我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   孙中山死去二十四年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都大大地向前发展了,根本上变换了中国的面目。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这两件事:(一)在国内,唤起民众。这就是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二)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   “你们一边倒。”正是这样。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⑼的幻想。   “你们太刺激了。”我们讲的是对付国内外反动派即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们,不是讲对付任何别的人。对于这些人,并不发生刺激与否的问题,刺激也是那样,不刺激也是那样,因为他们是反动派。划清反动派和革命派的界限,揭露反动派的阴谋诡计,引起革命派内部的警觉和注意,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才能孤立反动派,战而胜之,或取而代之。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⑽。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我们要做生意。”完全正确,生意总是要做的。我们只反对妨碍我们做生意的内外反动派,此外并不反对任何人。大家须知,妨碍我们和外国做生意以至妨碍我们和外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不是别人,正是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团结国内国际的一切力量击破内外反动派,我们就有生意可做了,我们就有可能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之上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了。   “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这是错误的想法。在帝国主义存在的时代,任何国家的真正的人民革命,如果没有国际革命力量在各种不同方式上的援助,要取得自己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胜利了,要巩固,也是不可能的。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巩固,就是这样的,列宁和斯大林早已告诉我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倒三个帝国主义国家并建立各人民民主国家,也是这样。人民中国的现在和将来,也是这样。请大家想一想,假如没有苏联的存在,假如没有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假如没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假如没有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假如没有东方各被压迫民族正在起来斗争,假如没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等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人民大众和统治他们的反动派之间的斗争,假如没有这一切的综合,那末,堆在我们头上的国际反动势力必定比现在不知要大多少倍。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能够胜利吗?显然是不能的。胜利了,要巩固,也不可能。这件事,中国人民的经验是太多了。孙中山临终时讲的那句必须联合国际革命力量的话,早已反映了这一种经验。   “我们需要英美政府的援助。”在现时,这也是幼稚的想法。现时英美的统治者还是帝国主义者,他们会给人民国家以援助吗?我们同这些国家做生意以及假设这些国家在将来愿意在互利的条件之下借钱给我们,这是因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资本家要赚钱,银行家要赚利息,借以解救他们自己的危机,并不是什么对中国人民的援助。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和进步党派,正在促使它们的政府和我们做生意以至建立外交关系,这是善意的,这就是援助,这和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的行为,不能相提并论。孙中山的一生中,曾经无数次地向资本主义国家呼吁过援助,结果一切落空,反而遭到了无情的打击。在孙中山一生中,只得过一次国际的援助,这就是苏联的援助。请读者们看一看孙先生的遗嘱吧,他在那里谆谆嘱咐人们的,不是叫人们把眼光向着帝国主义国家的援助,而是叫人们“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孙先生有了经验了,他吃过亏,上过当。我们要记得他的话,不要再上当。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   “你们独裁。”可爱的先生们,你们讲对了,我们正是这样。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曰人民民主独裁,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压迫这些人,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如要乱说乱动,立即取缔,予以制裁。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动派。这两方面,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为什么理由要这样做?大家很清楚。不这样,革命就要失败,人民就要遭殃,国家就要灭亡。   “你们不是要消灭国家权力吗?”我们要,但是我们现在还不要,我们现在还不能要。为什么?帝国主义还存在,国内反动派还存在,国内阶级还存在。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要强化人民的国家机器,这主要地是指人民的军队、人民的警察和人民的法庭,借以巩固国防和保护人民利益。以此作为条件,使中国有可能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军队、警察、法庭等项国家机器,是阶级压迫阶级的工具。对于敌对的阶级,它是压迫的工具,它是暴力,并不是什么“仁慈”的东西。“你们不仁。”正是这样。我们对于反动派和反动阶级的反动行为,决不施仁政。我们仅仅施仁政于人民内部,而不施于人民外部的反动派和反动阶级的反动行为。   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脱离内外反动派的影响(这个影响现在还是很大的,并将在长时期内存在着,不能很快地消灭),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不使自己走入反动派指引的错误路上去,并继续前进,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我们在这方面使用的方法,是民主的即说服的方法,而不是强迫的方法。人民犯了法,也要受处罚,也要坐班房,也有死刑,但这是若干个别的情形,和对于反动阶级当作一个阶级的专政来说,有原则的区别。   对于反动阶级和反动派的人们,在他们的政权被推翻以后,只要他们不造反,不破坏,不捣乱,也给土地,给工作,让他们活下去,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他们如果不愿意劳动,人民的国家就要强迫他们劳动。也对他们做宣传教育工作,并且做得很用心,很充分,像我们对俘虏军官们已经做过的那样。这也可以说是“施仁政”吧,但这是我们对于原来是敌对阶级的人们所强迫地施行的,和我们对于革命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不能相提并论。   这种对于反动阶级的改造工作,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才能做到。这件工作做好了,中国的主要的剥削阶级——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即垄断资产阶级,就最后地消灭了。剩下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在现阶段就可以向他们中间的许多人进行许多适当的教育工作。等到将来实行社会主义即实行私营企业国有化的时候,再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改造的工作。人民手里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不怕民族资产阶级造反。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本文不打算多谈经济问题,这里不来详说。   一九二四年,孙中山亲自领导的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个著名的宣言。这个宣言上说:“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除了谁领导谁这一个问题以外,当作一般的政治纲领来说,这里所说的民权主义,是和我们所说的人民民主主义或新民主主义相符合的。只许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许为资产阶级所私有的国家制度,如果加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了。   蒋介石背叛孙中山,拿了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专政作为压迫中国平民的工具。这个反革命专政,实行了二十二年,到现在才为我们领导的中国平民所推翻。   骂我们实行“独裁”或“极权主义”的外国反动派,就是实行独裁或极权主义的人们。他们实行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其他人民的一个阶级的独裁制度,一个阶级的极权主义。孙中山所说压迫平民的近世各国的资产阶级,正是指的这些人。蒋介石的反革命独裁,就是从这些反动家伙学来的。   宋朝的哲学家朱熹,写了许多书,说了许多话,大家都忘记了,但有一句话还没有忘记:“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⑾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即以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之道,还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之身。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革命的专政和反革命的专政,性质是相反的,而前者是从后者学来的。这个学习很要紧。革命的人民如果不学会这一项对待反革命阶级的统治方法,他们就不能维持政权,他们的政权就会被内外反动派所推翻,内外反动派就会在中国复辟,革命的人民就会遭殃。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因为只有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整个革命历史证明,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要失败,有了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胜利了。在帝国主义时代,任何国家的任何别的阶级,都不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达到胜利。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曾经多次领导过革命,都失败了,就是明证。   民族资产阶级在现阶段上,有其很大的重要性。我们还有帝国主义站在旁边,这个敌人是很凶恶的。中国的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上的比重还很小。现在没有可靠的数目字,根据某些材料来估计,在抗日战争以前,现代工业产值不过只占全国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百分之十左右。为了对付帝国主义的压迫,为了使落后的经济地位提高一步,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奋斗。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民族资产阶级之所以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和所以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地位,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规定了他们的软弱性,他们缺乏远见,缺乏足够的勇气,并且有不少人害怕民众。   孙中山主张“唤起民众”,或“扶助农工”。谁去“唤起”和“扶助”呢?孙中山的意思是说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但这在事实上是办不到的。孙中山的四十年革命是失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帝国主义时代,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到胜利,原因就在此。   我们的二十八年,就大不相同。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我们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我们曾和党内的机会主义倾向作斗争,右的和“左”的。凡在这三件事上犯了严重错误的时候,革命就受挫折。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残余的敌人尚待我们扫灭。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帝国主义者算定我们办不好经济,他们站在一旁看,等待我们的失败。   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僚架子。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苏联共产党人开头也有一些人不大会办经济,帝国主义者也曾等待过他们的失败。但是苏联共产党是胜利了,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之下,他们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国际和国内的形势都对我们有利,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   注  释   〔1〕 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第二章。列宁在那里说:“在将近半个世纪里,大约从上一世纪四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俄国进步的思想界在空前野蛮和反动的沙皇制度的压迫之下,曾如饥似渴地寻求正确的革命理论,专心致志地、密切地注视着欧美在这方面的每一种‘最新成就’。俄国在半个世纪里,经受了闻所未闻的痛苦和牺牲,表现了空前未有的革命英雄气概,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舍身忘我的精神去探索、学习和实验,经受了失望,进行了验证,参照了欧洲的经验,真是饱经苦难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   〔2〕 见本书第一卷《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注〔35〕。   〔3〕 洪秀全(一八一四——一八六四),广东花县人,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领袖。他早年深感清朝腐败,外侮日深,而吸取西方基督教教义的平等思想,开始宣传“拜上帝教”。一八五一年,他和杨秀清等领导群众在广西桂平县的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一八五九年,洪仁写的主张向西方国家学习的《资政新篇》,经洪秀全批准颁行。   〔4〕 康有为(一八五八——一九二七),广东南海人。一八九五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后,他联合一千三百多名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向光绪皇帝上“万言书”,要求“变法维新”,主张改君主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一八九八年光绪皇帝任用他和谭嗣同、梁启超等人参预政事,试图变法。后来顽固派的代表慈禧太后重握政权,维新运动遂告失败。康、梁逃亡海外,组织保皇会,同孙中山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派相对立,成为反动的政治派别。康有为的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5〕 严复(一八五四——一九二一),福建闽侯人。曾在英国海军学校留学。中日甲午战争后,主张君主立宪,变法维新。曾译赫胥黎《天演论》、亚当·斯密《原富》、穆勒《名学》和孟德斯鸠《法意》等书,传播了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   〔6〕 参见本书第二卷《新民主主义论》注〔27〕。   〔7〕 见本书第一卷《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注〔3〕。   〔8〕 见本书第一卷《实践论》注〔6〕。   〔9〕 见本卷《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注〔12〕。   〔10〕 武松是中国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英雄,他在景阳冈打虎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极广。   〔11〕 这是朱熹在《中庸》第十三章注文中所说的话。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1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毛泽东选集-选读-12
sunapple 2012-9-22 12:03
驳第三次“左”倾路线(节选) (1941年) 一 据我们历来的想法,所谓对于情况的估计,就是根据我们对于客观地存在着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查研究,而后反映于我们脑子中的关于客观情况的内部联系,这种内部联系是独立地存在于人的主观之外而不能由我们随意承认或否认的。它有利于我们也好,不利于我们也好,能够动员群众也好,不能动员也好,我们都不得不调查它,考虑它,注意它。如果我们还想改变客观情况的话,那就可以根据这种真实地反映了客观情况内部联系的估计,规定行动方针,转过去影响客观情况,把它加以改造。这时,如果客观情况是有利于我们前进的,我们就向群众说:你们前进吧!如果是不利于我们前进的,我们就向群众说:你们暂停吧(近乎“等待主义”),或说:你们退却吧(大有“机会主义”嫌疑)!据我想,这就叫做马克思主义的起码观点呢! 二 必须明白,在日本人与国民党有巩固统治的一切地方(这种地方占全国十分之九以上的区域),绝对不能采取流血的武装斗争形式,而只能采用不流血的和平斗争形式。 和平斗争也有两种,一种是合法的公开的斗争,又一种是非法的秘密的斗争,但都是不流血的、不暴动的、非武装的斗争形式,二者统一起来,就是在敌人统治区域的策略路线。 一切日本人及国民党有巩固统治的区域都必须采取合法的公开的斗争形式。中国虽然不是民主的法治的国家,人民没有政治自由,尤其在日本统治区域对人民压迫得更厉害;但是政府的法律、社会的习惯,依然有很多地方可以利用,有很多矛盾、间隙、漏洞是可以被我们利用的。必须采取合法的能够公开的各种各色的斗争形式,才有人来,才能一般地避免政府的逮捕与解散,才能保全力量与积蓄力量。临时中央〔1〕却是拼命反对这种形式。有许多本来是非法的斗争,也要采用公开合法的形式才有胜利可能。例如罢工,是非法的,如果我们要争取胜利,避免失败,就必须利用当时当地各种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条件,可罢则罢之,不可罢则已之,罢而不胜则停之。做得入情入理,实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才能存在与胜利。而临时中央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只是下令“用一切力量组织反日罢工”。又如反日,是非法的,但亦可以利用社会的舆论与各种政治间隙去进行某些工作。临时中央却只是高叫一顿,乱撞一顿,结果是任何稍为广大的、稍为持久的反日运动也做不起来。 公开工作之外,还要有秘密工作与之相配合,这就是党的秘密组织工作,群众的秘密组织工作(作为群众公开组织的核心),党派的秘密联合行动,秘密的情报工作,公开组织与公开斗争的事先秘密准备等。没有这一方面的工作,是不能存在于敌人统治区域的,公开工作也失了灵魂。临时中央则不但不愿意进行公开合法工作,也不愿意认真进行秘密工作,凡事爱暴露,爱显劲,爱称英雄,爱在明天早上胜利,结果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在敌人统治区域把党闹个精光,一点群众力量也闹个精光。 由此看来,临时中央的所谓“各种形式”,只是一句空话,其实他们只有一种形式,就是打、闹、叫,此外一点也没有。他们完全不知道中国的特点是武装斗争与和平斗争的统一,在和平斗争方面,又是公开斗争与秘密斗争的统一。这是极复杂的政治科学的一整套,中国共产党人如不学会这一整套政治科学,是无法胜利的。照临时中央的单纯的片面的冒险的干法,怎么能够“使工人阶级成为反日运动的骨干”,“使无产阶级成为中国民族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呢?不,是使工人阶级成为无用的长物,使无产阶级成为中国民族解放的空唤者与束手无策者。为什么有些同志连民族二字都不敢提呢?老爷〔2〕们既然提倡打倒一切,采取极端狭隘的关门主义与极端冒险的盲动主义,还吹什么民族呢?提了民族二字又有什么用处呢? 三 请问老爷们:为什么分配一切土地给一切人,就叫做“十足机会主义的观点”,叫做“完全忽视无产阶级领导权”呢?咳,我倒要叫老爷们听训了!你们一点什么都不懂,根本脱离农民群众,硬把所谓“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错误路线强迫推行于苏区,自封为“明确的阶级路线”,而把南方如像江西等地的农民群众所赞成所拥护的“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土地分配法,名之曰“富农路线”,“十足机会主义”,强迫取消,是何道理呢?你们也知道吗?地主不分田者,肉体上消灭地主之谓也,这是出于哪一条马列主义的?你们在理论上,既不主张破坏地主们的消化器,就得让他们吃饭。听说十月革命后,列宁曾把一些地主送到西伯利亚搬木头,给他们以劳动与吃饭的机会,这是真正的列宁主义。我们的“列宁主义者”则不然,既无木头叫地主搬,又不给地主一份土地去耕种,其结果,便是迫着他们去当绿色游击队,手执武器向苏维埃拼命,这有什么好处呢?富农分坏田,把富农降到赤贫,让这一部分农民也反对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在民主革命还未胜利时期,在强大敌人进攻、革命谁胜谁负还未决定时期,就要用不分田、分坏田的政策对待地主富农,这是属于哪一条列宁主义的呢?你们的这一套,就可以叫做领导权吗?否!这是毁灭权,这是毁灭无产阶级领导作用的办法,这是毁灭革命的办法啊! 在土地问题上,六次党代表大会的决议认为:“在有很多失业和贫苦的农民的地方,必然发生‘平分土地’的运动,如果这一口号为大多数农民群众所拥护时,共产党应加以赞助,因为这是彻底肃清一切封建余孽的口号,并且是直接动摇私有制度的。”这些话大部分是正确的,因为它适合中国这类地少人多的情况(在北方每人平均只有三亩地,在南方每人平均只有一亩地)。这一段话里,只有最后一句不妥当,因为“平分土地”的结果,并没有动摇全部私有制,只动摇了封建主义的私有制,使之变为农民的私有制,而且在农村中仍然摆着走资本主义道路或走社会主义道路两个前途,更不要说没有动摇城市中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私有制了。六大决议又说,要向农民说明在现时条件下没有实行真正平等的可能,因此不要把农民引向绝对平均主义(例如侵犯中农利益,分田后不允许土地买卖,即不允许新富农产生)。临时中央违反六次大会,发明一条“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连同政治、军事、组织路线的错误,结果闹出一场革命的失败,其亦可谓“完全正确”也已矣。 四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人类历史是人类自己造出的。但不认识世界就不能改造世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3〕,这一方面,我们的老爷是茫然了。必然王国之变为自由王国,是必须经过认识与改造两个过程的。欧洲的旧哲学家〔4〕,已经懂得“自由是必然的认识”这个真理。马克思的贡献,不是否认这个真理,而是在承认这个真理之后补充了它的不足,加上了根据对必然的认识而“改造世界”〔5〕这个真理。“自由是必然的认识”──这是旧哲学家的命题。“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命题。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就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说人比蜜蜂不同的地方,就是人在建筑房屋之前早在思想中有了房屋的图样〔6〕。我们要建筑中国革命这个房屋,也须先有中国革命的图样。不但须有一个大图样,总图样,还须有许多小图样,分图样。而这些图样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所得来的关于客观实际情况的能动的反映(关于国内阶级关系,关于国内民族关系,关于国际各国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关于国际各国与中国相互间的关系等等情况的能动的反映)。我们的老爷之所以是主观主义者,就是因为他们的一切革命图样,不论是大的和小的,总的和分的,都不根据于客观实际和不符合于客观实际。他们只有一个改造世界或改造中国或改造华北或改造城市的主观愿望,而没有一个像样的图样,他们的图样不是科学的,而是主观随意的,是一塌胡涂的。老爷们既然完全不认识这个世界,又妄欲改造这个世界,结果不但碰破了自己的脑壳,并引导一群人也碰破了脑壳。老爷们对于中国革命这个必然性既然是瞎子,却妄欲充当人们的向导,真是所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了。 五 从“九一八”至遵义会议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领导者们的所谓两条战线斗争是主观主义的。这首先是因为他们拿了衡量一切的他们自己的路线,是不根据于客观实际而仅仅根据于主观愿望,胡乱制造出来的。以机会主义的思想去衡量别人的思想,于是到处都发现“机会主义”,正如有鬼论者到处见鬼一样。第二,因为他们看事物的方法是主观主义的,既用这种方法造出了他们自己的主观主义的政治路线,又用这种方法造出了他们自己的宗派主义的组织路线,于是对于凡不合他们胃口的一切人都看作是“机会主义者”。他们对于事既不用唯物的辩证的方法,对于人自然也不用这种方法。而要作两条战线上的斗争,如果离开了唯物的辩证的方法,就会只是胡闹一顿,决无好结果可言。第三,他们连什么叫做“两条战线斗争”也是一点不懂得。他们不知道两条战线斗争,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就是对于在时间与空间中运动着的一定事物的过去与现在的发展状态加以分析与综合,因而可以肯定它的暂时安定性(即该事物的本质及其属性)的一种方法。例如为要认识中国现存社会的性质是什么,就必须对中国社会的过去状况与现在状况加以科学的具体的分析,懂得它既不同于独立的封建社会(第一条战线上的斗争),也不同于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第二条战线上的斗争),然后才可作出综合的结论,说它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独立的)半封建的社会。又如要认识现时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就必须从中国社会是特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一点出发,加以科学的分析,懂得它既不同于没有民族压迫只有封建压迫而无产阶级又未觉悟的国家,如像二百年前的法兰西那样,是由资产阶级领导推翻封建阶级专政、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第一条战线上的斗争),也不同于由于无产阶级觉悟而在推翻封建阶级之后社会条件与政治条件容许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如像十月革命时的俄国那样,是由无产阶级领导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第二条战线上的斗争),然后才可作出综合的结论,说现时的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对于每一件具体的事,每一个具体的人,如果要认识它的性质,就必须使用这种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加以具体的分析与综合的调查研究,才能做出肯定的结论。稍一离开这种方法,稍一不合该事该人的实际,就没有法子做出正确的结论。“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领导者们主观地狂妄地采取所谓两条战线的方法,完全离开了具体的科学的研究工作,故其结论不能不是错误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领导者们的主观主义的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把党内对于这个方法的思想弄得极其混乱与模糊起来了。许多人都晓得要作两条战线上的斗争,但许多人都不晓得究竟如何做法,成了一句不值钱的口头禅。第四,“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领导者们的主观主义的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亦即他们的乱斗法,自然就不能如《联共党史》〔7〕在其结束语中所说的,既要同“党内机会主义集团──‘经济主义者’,孟什维克,托洛茨基分子,布哈林分子,民族主义倾向者”作斗争,并将他们加以粉碎(结束语第四条);又要发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党与党员在工作中所犯的错误(结束语第五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乱斗法,没有可能将这二者(对付敌人和对付犯错误的同志)加以区别,而把用于对付敌人的方法来对付了同志,在党内造成了一种乱斗的习惯,不分青红皂白,大事小事,一律都是“最坚决无情的斗争”,到处都是“仇恨”与“斗争的积极性”,造成党内离心离德、惶惶不可终日的局面。这种反科学的小资产阶级主观主义的乱斗法,如果不肃清,党要达到真正的团结与统一是不可能的。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原件刊印。 注释 〔1〕指一九三一年九月根据共产国际远东局提议,在上海成立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 〔2〕指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 〔3〕见列宁《怎么办?》第一章第四节(《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1页)。 〔4〕指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和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等。 〔5〕参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19页)和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第十一节《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4页)。 〔6〕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原文是:“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 〔7〕即《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强敌要敢于、善于试剑和战胜对手
ssglwu 2012-9-12 07:39
对强敌要敢于、善于试剑和战胜对手
吴国林 在毛泽东思想武装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与日军、美军、前苏军等世界强敌进行了交手,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就不用提与当时的“国军”、印军、越军等交手了。与强敌的交手,证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当时的实力相当弱的条件下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当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代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两弹”及其相关技术,以及近年来海空军的长足发展,我相信,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挥下,在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引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必定能够亮剑、试剑和作为战胜对手的正义剑客! 解放军报:中日军队又不是没有交过手 原标题: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绝不会退让半步 2012 年 09 月 12 日 06:11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罗援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diaoyudaozhengduan/content-2/detail_2012_09/12/17539940_0.shtml 日本政府 11 日确认了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二个岛 “ 收归国有 ” 的方针,决定动用 20.5 亿日元(约合 1.66 亿元人民币)预备金 “ 购岛 ” ,并与所谓 “ 土地所有者 ” 签订了 “ 购岛 ” 合同。 将非法窃据的中国神圣领土,公然进行非法买卖,这是日本政府在危害中日关系大局的错误道路迈出的危险一步。日本政府试图通过所谓 “ 国有化 ” 强化其非法立场的图谋注定是徒劳的,更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绝对不能接受的。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 日本政府不要错判形势,今天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不是 1894 年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也不是 1937 年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中国,那种只靠一纸条约就能攫取中国领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领土主权事关民族尊严和国家核心利益,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不要低估中国人民的决心。对日本非法 “ 购岛 ” 之举,中方坚决反对,并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日本政府不要寄希望于自己的所谓 “ 海空优势 ” 上,中日军队又不是没有交过手,我们用从你们手中缴获来的 “ 三八大盖 ” 和 “ 山野炮 ” 打败了你们的精锐部队。现在,中国的国防实力已经有了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发展。 如果日本政客不懂得军事的话,那么可以去请教一下你们的老兵,他们会告诉你们,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挑动战争会给日本带来多么惨重的灾难。 日本政府不要寄希望于《美日安保条约》,拿它来吓唬中国是吓唬不住的,最多只是中国军队变压力为动力的一块 “ 磨刀石 ” 。倒是日本人要好好想一想, “ 利 ” 字当头的山姆大叔,什么时候真正靠得住过,什么时候真正为了别人舍弃过自身的利益?美国人也要好好想一想,一旦放 “ 日本军国主义 ” 这只虎出山,这个世界还有安宁日子过吗? 日本政府更不要寄希望于中国政府会退让。中国政府一再表示希望日本同中方一道,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但这种努力必须是双方向的,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中方不可能单方面担负起这个重任,更不会损害自身的安全和主权来换和平。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实质,并不止于单纯的领土归属问题。钓鱼岛是日本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中窃据的,日本二战战败后被迫放弃先前以武力攫取的全部土地,钓鱼岛自然已回归中国。因此,这一领土争端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等亚洲国家当年遭受日本铁蹄蹂躏的悲情,而且直接关系到日本是否接受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条件投降的结果,涉及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果实的问题。如果听任缺乏战争负罪感的日本右翼势力恶性膨胀,听任日本安然将别国的国土 “ 国有化 ” ,未来日本军国主义仍有可能死灰复燃,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国际社会对此有着高度的警惕。中国人民曾经在那场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我们不会让先烈的血白流。
个人分类: 杂记|1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读到两篇令人失望的科学网博文
热度 4 childever1 2012-8-31 17:55
在科学网看博文首先看标题,之后看内容.但看过博文之后,有时会非常失望.博文的好赖不在于长短,不在于结构,不在于文体,但总是希望有点值得读的东西.今天的失望来自于以下两篇博文: 1. 生活的代价 . 2012-8-31 17:20 不要透支健康为代价的生活才是合理的代价. 失望原因:没多少新意 . 2.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不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真理是唯一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国家里,对于人的疾病这同一个客观事物,有中医和西医(现代医学)两套完全不同的都称为科学的知识体系。谁对谁错?实践检验一下,都正确,都是真理,有两个真理并存,真理不是唯一的。 见鬼去吧,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从小到大学习的马克主义竟然有错误的东西。 摘自百度: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②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属性。因为: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坚持真理一元论,反对真理多元论    ①由于真理是客观的, 有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必然是一元的。也就是说, 不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可能得出多少种结论,但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    ②真理是一元的, 因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 不以阶级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 真理没有阶级性。    ③真理多元论主张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可以有不同的真理, 真理因人而异。真理多元论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失望原因:题目很大,内容很简,感觉有些头大身小. 链接两篇评论文章 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52208-607877.html 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67517-607881.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百态|4308 次阅读|28 个评论
难道真理不是唯一的?
热度 7 rbhuang5907 2012-8-31 16:59
难道真理不是唯一的?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认为真理是唯一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国家里,对于人的疾病这同一个客观事物,有中医和西医(现代医学)两套完全不同的都称为科学的知识体系。谁对谁错?实践检验一下,发现它们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都是正确的,都是真理,有两个真理并存,真理不是唯一的。怪了? “ 不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可能得出多少种结论,但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我们举个例子: 对普通感冒这个事物的认识: 西医(现代医学)根据科学理论认为是感冒病毒所致,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是真是假? 中医(中国传统医学)根据“阴阳学说”认为是阴阳失调所致,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是真是假? 西医(西方传统医学)根据“四体液理论”认为是汗液太多所致,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是真是假? 巫医根据巫医理论认为是魔鬼附身所致,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是真是假? 世界上还有很多医学,类推。 如果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正确的,对事物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真理)是唯一的。那么,请诸位看官判断一下,上述命题 哪个 为真? 哪些 为假? 在中国,中医西医(现代医学)并存,也就是说,对于普通感冒这一客观事物,西医(现代医学)根据科学理论认为是感冒病毒所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中医(中国传统医学)根据“阴阳学说”认为是阴阳失调所致,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至于西医(西方传统医学)研究的人很少,无法判断;能判断的大概只有巫医是假。 但是,不管怎么说,对于普通感冒这一客观事物,在中国起码并存两个都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由此得出结论,真理是唯一的是不正确的。 以下内容摘自百度: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②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属性。因为: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坚持真理一元论,反对真理多元论    ①由于真理是客观的, 有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必然是一元的。也就是说, 不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可能得出多少种结论,但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    ②真理是一元的, 因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 不以阶级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 真理没有阶级性。    ③真理多元论主张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可以有不同的真理, 真理因人而异。真理多元论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柯瓦雷质疑说:两套真理,那就是没有真理。
5668 次阅读|31 个评论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曾经遭受的对待
热度 3 heitiedan2012 2012-8-20 19:5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80年代基本不怎么招人待见,其中原因有不少。一个是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并不多,而学生们在上这门课的时候,教材比较陈旧,没有能够说明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的很多现象,这让学生感觉马克思的理论也就那么回事。虽然有的老师课讲得也不错,但是学生们更喜欢拿他们所知道的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现象来批驳老师,如工人阶级绝对贫困化的问题,如西方工人阶级的人数在减少,而所谓中产阶级的人数在增加,等等。这种种现象似乎与马克思当年的分析不太一样。 但是,也有的学生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当中,特别是《资本论》当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从而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理念的信仰。只是这样的学生并不多。特别是有些学生,当然也包括一些青年教师,到西方留学,待上几年,看到了一些现象,似乎与马克思当年的分析大相径庭,于是对马克思的理论更加不屑。 今天看来,这种现象说明,人们比较容易被外在的现象所迷惑,而不太能够深究内在的本质。人们看问题比较容易看到表面,看到一时,看到局部,而不太容易看到内在,看到长远,看到全面。从80 年代到今天,30年过去了,西方的经济学不能说完全走到末路,但它最初的那点光环,已经褪得差不多了。金融危机,经济衰退,欧债危机,以及美国的单边主义,无一不在揭露着资本主义的腐朽与丑陋。 之所以说那时的人们看到西方是只看到一时,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势头,而没有看到整个二十世纪资本主义的完整历史。在整个20世纪,除了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这二十多年的较为稳定的发展之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乏善可陈。特别是70年代中期的能源危机之后,西方总体上处于长期的衰退与萧条。经济增长率超过2%的年份都十分罕见。说那时的人们只看到局部,是因为人们在了解资本主义的时候,只盯着西方发达国家,而没有看到同样作为资本主义体系中一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繁荣是以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资源与劳动力为代价的。有人说,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技术给西方带来了富裕。这并不是根本的原因,没有广大发展中国家被发达国家的剥削,这些高技术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说那时的人们只看到表面,没有看到内在,就是说人们被西方表面的繁华所迷惑,而没有看到其内在的腐朽与危机。这已经无须解释了。西方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局面,那种繁华已经千疮百孔了,而它内在的腐朽与危机已经让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民尝到了苦头。 那时的人们对马克思的不屑,还在于那些人们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结论表现出的某种轻蔑。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所说的,资本主义的这个体系就要爆炸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的确,马克思当时对资本主义的灭亡有点过于乐观,这个结论与后来的事实确实不太符合。但是要知道,那时的资本主义还没有表现出它自我调节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它当时正在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马克思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的结论,不能说完全没有依据。只是在马克思去世后,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资本主义有了一个暂时和平的发展时期,这种和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有所缓解,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特别是列宁关于世界革命的设想,后来在二战后,演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们的争取独立和解放的运动,与列宁当时的设想有些出入。于是人们对列宁的思想也有所质疑。这两个方面的质疑迭加起来,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些人的心目中的位置就可想而知了。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一定会有缺陷,这是任何理论都避免不了的。但是这不能成为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正如任何科学的理论也都存在缺陷一样。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到极大的质疑,以至于物理学不得不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来填充这种缺陷。但是牛顿力学仍然是科学,仍然是今天大学里普通物理学所讲授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他所使用的科学方法和思想方法上。即使他的结论有缺陷,那么这种缺陷至多存在于对资本主义终结的时间估计上。但是,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揭示,以及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论断,仍然是符合实际的。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对于资本主义也需要有一个再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不能离开资本的因素。资本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资本因素带来的消极作用,对此不能掉以轻心。资本就如同一头能干活,很有力气的野牲口。它虽然能干活,但是也有不小的野性。所以,既要利用它,又要控制它。给这头野牲口套上笼头和缰绳,必要的时候,也得准备一根鞭子。当然,也要预备一些上好的草料。这对于我们利用资本这个因素都是非常必要的。或者说,利用资本的最终目的是消灭资本。
4049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哲学原生态意义
胡业生 2012-8-19 12:31
冯景源:探寻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意义 进入专题 : 马克思哲学 ● 冯景源      一、为什么要探寻马克思哲学的“原生态”      第一,长期以来,我们的哲学教科书所说的“哲学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板块”、“两个主义”)并不是马克思的哲学,它是斯大林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解体系。这个体系通过联共(布)党史“四章二节”传播于世界。   第二,“二分板块”结构的“理论胚胎”说。这指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胚胎”。这一方面我有专文,不再赘述。 这种“理论胚胎”说,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理论说成是由辩证唯物主义“推广”来的。在我国,这个观点是由罗森塔尔、尤金《简明哲学辞典》用两个词条加以论证。之后,我国的《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用“应用”概念论证两者的关系,加上我们的“哲学原理”教科书所起的作用,就把对马克思哲学的注意力引导到辩证唯物主义方面。辩证唯物主义是应该研究的,但这种引导是一种曲解,应该说是抹杀了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理论产生的历史过程。   第三,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的哲学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偏颇理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偏颇理解,一个是对“三个组成部分”的偏颇理解。两个偏颇理解加在一起就偏离了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理论。   关于第一个偏颇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内涵十分不确定的概念。在西方,一些理论家,只要沾上一点马克思的理论或观点,就可以称为马克思主义,如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就我国来说,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有歧义。我们援引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权威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当前学界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综述》的说法。该文指出:“从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界定看,有主张从马克思主义核心层次角度进行界定,有主张从整体性角度界定,有主张从文本出发界定,等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分歧。其实,这几种界定每一种都有一定的道理。关键是要把它们综合起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更宏大的整体审视。也就是说,当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把握还存在很多缺点,研究者受以往专业背景和知识背景的影响——这造成当前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存在简单化现象,尚缺少广为信服的真正体现整体性原则要求的研究成果。” 这可归结为“缺少广为信服”的偏颇理解。   关于第二个偏颇理解,是马克思哲学存在于“三个组成部分”的观点。在我国,“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解引起了“马克思主义不知为何物”的弊端。   2001年《江汉论坛》第2期发表湖北大学郭大俊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说”献疑》,认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观点,是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提出的,但是被“误解”了。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只有一个组成部分。高放教授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确实存在着“三个组成部分”,但他也承认如下的事实:“虽然我不同意郭大俊同志否认‘三个组成部分’的观点,但是我认为郭文所提到的马克思主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实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其实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比郭文中提到的还要多。不只是存在重复问题,而且现有教学体系不能引起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甚至使得学生学完‘三个组成部分’还不知道马克思主义为何物,因此这一教学体系上的弊端亟待克服。” 这里,我们可归结为“不知道马克思主义为何物”的偏颇理解。   以上这两个偏颇理解加在一起,使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更加糊涂了。   第四,近年来我国几本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著作出版引起的反思。在第22届“马克思学论坛”上,主讲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杨学功教授作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构建是否可能”的主题报告。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马克思哲学“权威体系”。他指的是如下的事实:从2009年9月到2010年7月,不到两年的时间,出版了四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书:(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编写组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2)《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黄枬森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3)《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吴元梁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4)《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何萍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马克思哲学“体系”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这个“体系意识”,在20世纪90年代曾被“问题意识”冲击而淡化。进入90年代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界,人们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由“体系意识”转向“问题意识”,即以对当代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探讨来替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探索和实际建构。但是,“体系”淡出人们的视线,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在学术上已经得到了解决,所以现在又让一些学者们深感苦恼:倘若“体系构建”存在误区,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又将如何进行下去?   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充分说明,它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态”,而且在我国几十年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中,我们迂回地走了一个“之”字,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又回到这个体系。这种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二、《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信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和蒲鲁东的论战,标志着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第一次被系统地加以论证。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序言中说,蒲鲁东和他都是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蒲鲁东先生不幸在欧洲异常不为人了解。在法国,人家认为他理应是一个拙劣的经济学家,因为他在那里以卓越的德国哲学家著称。在德国,人家却认为他理应是一个拙劣的哲学家,因为他在那里以最杰出的法国经济学家著称。我们是德国人同时又是经济学家,我们要反对这一双重错误。”   马克思和蒲鲁东的论战,都用的是哲学和经济学,可是他们争论的问题,既不是经济学,也不是一般的哲学,而是历史观。马克思在致安年科夫的信中说:“蒲鲁东先生之所以给我们提供了对政治经济学的谬误批判,并不是因为他有一种可笑的哲学;而他之所以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笑的哲学,却是因为他不了解处于现代社会制度联结[engrenement]——如果用蒲鲁东先生像借用其他许多东西那样从傅立叶那里借用的这个名词来表示的话——关系中的现代社会制度。” 这里,争论的问题不是世界是不是物质的、运动的、运动是不是有规律的等等这样一些问题;也不是世界第一哲学,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关于“现代社会制度联结——关系中的现代社会制度”。马克思称这是蒲鲁东先生不理解的“哑谜”。蒲鲁东不理解的“哑谜”,却成为“他自己给了我们一把解开这个哑谜的钥匙”。 马克思对蒲鲁东“哑谜”的批判,则成为对自己唯物史观的正面的阐述。蒲鲁东“哑谜”的解开,就成为马克思哲学“原生态”——唯物史观的诞生地。   安年科夫是马克思的俄国友人,他较马克思略早地读了蒲鲁东的《经济矛盾体系或贫困的哲学》一书。安年科夫认为蒲鲁东的书所炫耀的是“德国哲学的一个角落”,这是指蒲鲁东在卖弄黑格尔的辩证法,希望马克思对该书作出评价。马克思的回信是对一个已经读过蒲鲁东书的人说的。因此,信的内容非常直白地表达了他对蒲鲁东理论的看法。这种看法,不仅是对着蒲鲁东的辩证法,而且还对着他的经济学,对着他用辩证法和经济学论证他的小资产阶级的历史观。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对安年科夫信的回答,是准确把握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重要文本。   蒲鲁东的“哑谜”是出于他的两个错误的理论,一个是“对政治经济学的谬误批判”,一个是“一种可笑的哲学”——“辩证法怪论”。马克思说蒲鲁东是两个理论家,是这样的两个理论混合起来的理论家:“为什么蒲鲁东先生要谈上帝,谈普遍理性,谈无人身的人类理性,认为它永无谬误,认为它永远等于它自身,认为只要正确地意识到它就可以获得真理呢?为什么他要借软弱的黑格尔主义来把自己装扮成坚强的思想家呢?” 为什么要政治经济学呢?因为它需要从这里获得经济学的材料。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蒲鲁东先生在历史中看到了一系列的社会发展——他无法解释这些事实(指经济事实——引者),于是就作出假设,说是一种普遍理性在自我表现”。   正如马克思说的,这里是同两个人打交道,一个是政治经济学的蒲鲁东,一个是黑格尔辩证法怪论的蒲鲁东。蒲鲁东从经济学家那里拿来经济学一系列范畴,把这些范畴用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之运动起来,就构成了历史的运动。经济学的范畴,如分工、信用、货币等,在经济学家那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在蒲鲁东这里,这些范畴脱离了现实生活,变成了原理、抽象的思想;因为它没有了来源,就成了纯粹的、永恒的、无人身的,从上帝那里流出来的。在蒲鲁东那里,上帝是范畴的来源,普遍理性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正如马克思所说,“垄断是好东西,因为它是一个经济范畴,因而是从上帝那里流出来的东西。竞争是好东西,因为它也是一个经济范畴。但是,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更不好的是垄断和竞争在相互吞并。该怎么办呢?因为上帝的这两个永恒思想是互相矛盾的,所以蒲鲁东先生就以为上帝的心怀里同样有两个思想的综合,在这种综合中,垄断的祸害被竞争所抵消,而竞争的祸害则由垄断所抵消。两个观念相互斗争所引起的最终结果,将仅仅使它们的好的方面表露出来。应该从上帝那里夺取这个秘密的思想,然后加以运用,这样就万事大吉了。应该发现这个深藏在无人身的人类理性里面的综合公式。而蒲鲁东先生毫不犹豫地以发现者的身份出现了”。 凡懂得黑格尔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读者,就会看出,这是蒲鲁东因为不懂得人类历史,把经济学范畴与普遍理性用辩证法结合起来玩弄的辩证怪论。      三、马克思哲学的“原生态”——唯物史观      《哲学的贫困》第一次把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历史观的任务提了出来:“经济学家们的论证方式是非常奇怪的。他们认为只有两种制度:一种是人为的,一种是天然的。封建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制度是天然的。在这方面,经济学家很像那些把宗教也分为两类的神学家。一切异教都是人们臆造的,而他们自己的宗教则是神的启示。经济学家所以说现存的关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天然的,是想以此说明,这些关系正是使生产财富和发展生产力得以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那些关系。因此,这些关系是不受时间影响的自然规律。这是应当永远支配社会的永恒规律。于是,以前是有历史的,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后来,马克思在给施韦泽的信中,进一步申明了他和蒲鲁东在历史观上对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蒲鲁东“不是把经济范畴看做历史的、与物质生产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而是荒谬地把它看做预先存在的、永恒的观念,并且指出了,他是如何通过这种迂回的道路又回到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立场上去”。   马克思和蒲鲁东的对立表现在历史观上。这一点,马克思早就清楚。在巴黎居住期间,马克思为了争取他,两个人交往很密切,马克思曾帮助蒲鲁东学过黑格尔哲学,在理论上常常进行整夜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一个坚持唯物史观理论,一个坚持小资产阶级的唯心史观。   因篇幅所限,这里就马克思哲学“原生态”具有典型意义的内容叙述如下。   (一)市民社会在唯物史观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这就是蒲鲁东先生永远不会了解的东西”。在这里,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的市民社会是处于唯物史观研究对象的地位。   (二)生产关系与各范畴、观念的关系在唯物史观理论制定中的重要意义   生产关系这个范畴,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最初制定时期的著作中,又称生产方面的社会关系或现实关系。但是,它们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我们重视这个范畴的研究,是因为这是蒲鲁东所不理解的“哑谜”的内容之一,即“他不了解处于现代社会制度联结——关系中的现代社会制度”。蒲鲁东不了解他的经济范畴与生产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马克思在给安年科夫的信中说“经济范畴只是这些现实关系的抽象”。这里,“这些现实关系”指的是“蒲鲁东先生主要是由于缺乏历史知识而没看到: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形式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他没有看到:经济范畴只是这些现实关系的抽象,它们仅仅在这些关系存在的时侯才是真实的”。   生产关系范畴的制定在唯物史观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明了起见,我们指出经济范畴对生产关系不同的三种理解:一种是固定不变的、永恒的;另一种是从上帝那里流出来的,最终表现的是正义、理性;第三种是“经济范畴只是这些现实关系的抽象”。   这里,生产关系范畴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种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观点,他们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作是天然的、合理的、永恒的,由此得出的历史观就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第二种是蒲鲁东的观点,他不了解经济范畴的来源,只得借用了上帝、普遍理性来说明,所以,得到的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第三种是马克思的观点,既是历史的,又是唯物的,所以,得到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历史观。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最初制定   马克思在论述市民社会时已经指出“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这里说的是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可以说这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最初制定。   这一关系的制定,在唯物史观理论的孕育和制定的过程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早在《莱茵报》做编辑的时候,第一次遇到的是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苦恼的疑问”。“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这个由物质利益引发的“苦恼的疑问”变为物质的生活关系与国家和法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马克思运用主客体理论进行了批判。在黑格尔那里,国家是“理念领域”,是独立的主体;市民社会属于“物质的生活关系”的“物质领域”是客体,这是由主体产生的。马克思批判的结论是:“理念变成了独立的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象的内部活动。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而思辨的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以上是马克思1843年对黑格尔思辨学的批判,到1847年制定唯物史观理论的时候,这一市民社会与国家和法的主客体关系,已变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主客体理论,是马克思时代哲学家们通常运用的理论,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则是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所独具的分析社会发展的理论。   (四)生产力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制定中的重要意义   生产力范畴也是蒲鲁东“哑谜”中又一个重要内容。如果说,生产关系范畴说的是“他不了解处于现代社会制度联结”,即不了解生产关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联结作用;那么,生产力范畴则要说明的是现代社会制度如何发展以及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的问题。   “这里不必再补充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做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由于这一简单的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愈益发展而愈益成为人类的历史。由此就必然得出一个结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种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以上马克思说明了蒲鲁东“哑谜”中他不了解的社会两种联结:一种是以生产关系表示的社会的横的联结,另一种是以生产力表示的社会的纵的联结。   (五)人们是怎样对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这一点也是蒲鲁东的“哑谜”之一。在蒲鲁东那里,他既不了解生产关系的性质,也不了解什么是生产力,更不会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人们的历史来说各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人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已经获得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在其中获得一定生产力的那种社会形式。恰恰相反。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可见,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表示的是人类已经获得的文明的果实,这是人们永远不会放弃的已经获得的东西;而生产关系则不同,它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      四、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开放性及其理论创新能力      (一)唯物史观内在的包含着科学共产主义内容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致安年科夫的信中说:“我的信已经太长了,所以我不能再谈蒲鲁东先生对共产主义的可笑的责难。现在您会承认:一个不了解社会现状的人,更不会了解力求推翻这种社会现状的运动和这个革命运动在文献上的表现。”唯物史观中的共产主义,在理论上是以往文献的继承和发展,在实践上是为共产主义提供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既表示出唯物史观包含着的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又说明这种信仰是在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上得出的。因此,它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一种科学的信仰;二是作为信仰,它是追求的目标,在实践上是开放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离开唯物史观就不可能理解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在实践中为之奋斗的牺牲精神。   (二)市民社会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在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广义的就是上面引文中指的市民社会。在这里,市民社会有两个基本要素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其中,一方面,市民社会中的衣、食、住、行是各种社会及其发展阶段所共同的方面,即它不仅存在于各个社会形态中,也存在于各不同社会的发展阶段中。因此,它始终是唯物史观必须具体研究的方面。另一方面,市民社会中的衣、食、住、行又都是处于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的社会制度之中,这是一个动态的对象。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唯物史观的研究对象。这就决定了唯物史观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其研究方法就必须是具体的。由于这两个方面,市民社会作为唯物史观的研究对象和史学方法永远是常青的。   (三)唯物史观理论自身的理论创新能力   唯物史观理论要求的是什么呢?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是“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制定唯物史观之后,主要是用唯物史观指导他从事的各种工作,这是由马克思一生的奋斗来说明的。马克思这里说的“研究工作”,我们可以从唯物史观理论本身的理论创新的方面来理解。唯物史观理论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可以运用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从它本身来看,它是能够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的。这里我们举出两个事例。   第一个是《资本论》的理论创新。唯物史观制定之后,马克思用它来研究的第一个社会形态,是以英国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个典型的市民社会中,人们的衣、食、住、行,即他们的物质生活、生产和交往关系都集中表现在商品上。《资本论》第一句话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马克思认为,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分配的两极分化—物质极大的丰富—社会自身的否定的否定。在这一研究中,马克思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唯物史观由假设变为了科学,二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   第二个是《哥达纲领批判》。这是针对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这一机会主义理论所进行的斗争。这一斗争成果的集中表现,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阶段论思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我们熟悉的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取酬,共产主义阶段实行按需分配,就是唯物史观理论的理论创新。      五、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属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原生态”      如果说马克思给安年科夫的信论述的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问题;那么,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探寻的是后进的民族或国家,即生产力还处于比较落后条件下的“市民社会”“跨越”发展的问题。“跨越”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各个社会形态都有的,狭义的是指社会主义的跨越发展。在前者,是不自觉的,而在后者,是自觉进行的。跨越发展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和世界先进的民族和国家同时存在,二是必须自觉地采取措施吸取别人已经取得的先进的文明成果。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为后来的革命的共产党人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的空间。   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的发展过程中,体现的是双跨越,即社会制度的跨越和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一跨越发展的自觉性要求有高度的唯物史观理论为指导。跨越发展最初是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开放路线下进行的,建立特区、引进资本、试办证券和股票市场等,都是实现这一跨越发展的具体政策。随着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问题、党的自身建设问题、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小康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发展规律问题、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问题、气候问题、环境污染等都提到日程上来。为了应对以上的问题,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30多年实践有三次理论创新。这些都体现了唯物史观理论和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有这两个理论为指导,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还需要一系列的理论创新。   我们可以用阿尔都塞的话来结束本文,他认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由于这一发现,一个可以称之为‘历史大陆’的领域向科学认识敞开了大门。在马克思之前,已有两个相当重要的‘大陆’向科学认识敞开了大门:数学大陆是由希腊人在公元前五世纪敞开的,物理学大陆是由伽里略敞开的”。数学大陆、物理学大陆科学认识敞开的历史,是一个不断理论创新的历史。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敞开的是对人类“历史大陆”科学认识的“大门”,历史证明这也是一个不断理论创新的历史。今天,我们探讨的唯物史观“原生态”就证明了从其制定开始,就是以科学认识的方法敞开这个大门的。      注释    参见冯景源:《辩证唯物主义并非唯物史观的“理论胚胎”》,《学术争鸣》2007年第9期。    张建云:《当前学界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8期,第143页。    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概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1、46页。    以上见“马克思学网站”第22届主题发言人提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75页。    《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48、42—43页。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悲观:由学术不端想到的
热度 1 zhaodl 2012-8-16 16:17
  学术不端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的社会应对“社会违规”的办法无非就是这样两个字奖惩。奖,包括物质的奖励和精神褒奖。惩,也包括物质上的惩罚和精神上的惩处。但是,如此的结果似乎很难说会越来越好、让人心向善!反倒是让人感觉“世风日下”!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马克思说:“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我们读着这样的文字,看看我们现实的人群,不禁感到毛骨悚然。   那么我们今天的一切是否是建立在一个利上?回答,显然是肯定的!市场经济的手段,无非就是借助人们对立的追求基础之上。因此,也就是我们不断提升发展速度的动力。   对于经济活动,我不做评说。对于社会我也不多思。因为,无论是奖还是惩,都有一个平衡的问题。   对于奖励是否能够到位,是否好的行为都能得到奖励——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是否是社会个体当时境况下所需要的?个人的认可,才能体现出奖励的价值。   同样,惩处是否能够做到“不漏”,显然也是不可能。即使是不漏,惩处的力度是否是大于违规的利润?即使是大于违规的利润,那么这种惩处,在当时境况下是否是个体的最怕。   因此,这似乎是一个明显的逻辑“空洞”。更何况,人性中存在着天生的“冒险”野性和投机意识。   同样的逻辑,应用到学术不端的处理上,显然也是不会发挥什么作用的。更何况,学术不端的隐蔽性和获利者的权威性,更加降低了惩罚的力度。   似乎,按这样的逻辑,我们不得不悲观起来!
个人分类: 闲思偶得|36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呼吁中国医学科学院或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名
热度 4 rbhuang5907 2012-8-15 20:31
呼吁中国医学科学院或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名 国家设立医学科学院,同时设立中医科学院。 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里,竟然存在两个都称为 科学 的完全不同的关于疾病这同一客观事物的医学知识体系,这不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是 唯一 的观点吗? 为此,呼吁中国医学科学院或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名。 否则,我们当教师的无法给学生讲清楚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4035 次阅读|11 个评论
微博:刘翔一定会第四次参加奥运会!
热度 11 xcfcn 2012-8-11 19:20
先把观点亮在这里,四年后接受检验。 不过我不是根据什么模型计算出来的,而是直觉而已。 北京奥运后,我就预测刘翔这个家伙会进军娱乐界,结果被我老婆笑了,不过现在我笑到了最后。 是的,刘翔北京奥运后一直在娱乐界混,当然刘翔深深知道娱乐界最大的party是奥运会。而且技能最简单:单脚跳一下再加上一个栏杆吻别就堪称完美了。我想这样的动作绝对是世纪经典,而且必将被娱乐界重复千百万次! PS:刘翔征战巴西奥运会的理由如下: 1、罗格说了,参加四次奥运会才能成为传奇,我们的刘翔同学就差一次了。 2、刘翔的支持者有着强大的阵容:半边天的女士、脑残的男士、主流媒体、顶级的赞助商。这样的阵容是无敌的。 3、挑战马克思。马克思同学说: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喜剧出现!刘翔同学说:其实,还可以有第三次,而且以正剧出现。
个人分类: 杂论|1714 次阅读|11 个评论
马克思语录与蒋科学困惑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2-8-11 16:32
马克思同学说: 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喜剧出现! 蒋科学提问: 那第三次是啥剧呢?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3660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
tangminqian 2012-8-6 16:13
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22_zcwj/201206/138058.html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 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 学位 17 号 各有关学位授予单位:   为适应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需要 ,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学和研究中的指导地位,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义、基本原则和目标    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来,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学科规模拓展,科研成果显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队伍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新形势下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质量,凝炼学科研究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科队伍素质,完善机构设置,促进学科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2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主要担负马克思主义 理论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教学 与学科专业 人才培养 的任务。学科建设应坚持如下原则:一是把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服务作为 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 ;二是遵循学科建设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三是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各主要组成部分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四是以思想理论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需求促进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的成果服务思想理论建设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路和目标。着眼时代特征,立足不断发展的实践,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经验,主动适应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凝炼方向、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规范管理,实现学科的健康发展。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学科研究方向更加明确,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学科。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4 .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和特点,抓住学科发展中带有基础性、导向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问题,组织力量,汇聚队伍,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自觉地把学科研究方向凝聚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服务上来,并将其中的重大问题纳入学科建设规划,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管理紧密结合,统筹规划、整体部署、统一实施。用学科专业建设成果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5 .加强科学研究。重视和加强学科基础理论建设,着力进行整体性研究、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构建严谨、规范的学科理论体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历久弥新的思想价值;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 及其相互联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和科学精神,不断推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    6 .提高学科队伍的整体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的主体。要按照 “一岗双能”、“一身二任” 的要求,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不断强化学科意识,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各高校要进一步积聚学科力量,整合资源,以项目为纽带,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学科队伍。有关部门要制定学科队伍建设规划,通过若干年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学贯中西、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层次领军人物,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一大批高素质的中青年理论骨干和教学骨干。通过举办各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到相关的研究基地进行访问研究,以及国内外社会考察和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学科队伍素质。    7 .推进学位授权点、重点学科和重点基地建设。严格遵循学科建设标准和有关要求,大力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布局,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要从指导思想、基本条件、建设经费、考核认定、管理职责等方面,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以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建立若干个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创新基地,承担重大课题研究和研究生导师培养任务。    8 .加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各高校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 64 号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应处理好学科性质和研究特色的关系,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在要求,合理设置研究方向;处理好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关系,充分体现二者的紧密结合;处理好理论学习和理论运用的关系,着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好提高 思想政治素质 和 业务素质 的关系,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要确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组织编写课程教学大纲。要明确 入学考试科目,其中一门必须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要求,对论文的开题、写作和答辩等环节加强管理。    9 .加强学科交流。要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之间的交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系统内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立足本学科发展,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拓展学术研究视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三、加强领导、严格管理,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0 .规范学科建设组织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以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为依托,当前要着力解决 学位点 与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科研机构 分离 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单位要对导师队伍的准入资格提出明确要求;研究生导师要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并至少承担一门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学科专业建设绩效的工作机制。    11 .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要采取有力措施,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培养、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提供有力保障。要保证经费投入,设置专项建设资金。学科建设经费,由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筹措、分级管理。教育部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导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项课题。列入教育部专项工程建设的学校,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列入专项工程建设计划,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建设水平。    12 .加强学科建设检查评估。要加强指导,适时地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促进学科健康发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开展学科评估,提出评估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评估检查结果以适当方式公布,并对问题严重的学科点进行整改。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二○一二年六月六日
个人分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玛丽和马克思》——you are my only friend
热度 2 nitzschia 2012-7-15 14:56
这是一部关于笔友的电影,一位澳大利亚的女孩玛丽与纽约单身汉马克思保持通信长达20年之久。母亲的酗酒、父亲的怪癖,玛丽缺乏家庭关爱,性格忧郁,感情敏感。马克思是一个患有 亚斯伯格症(自闭症的一种)的犹太人,孤独肥胖,参加肥胖症患者互助小组同时抵挡不住巧克力三明治的诱惑,尝试过不同的工作,还中了一次彩票大奖。孤独和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使他们成为忠实的笔友,虽然素未谋面,但却是对方“最好的唯一的朋友”。 认识的人越多,发现之所以跟某些人比较投缘的原因之一在于这些人可能是自己的另一个版本,包括好的版本和坏的版本。自己某一方面的特质在这个人的身上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看到这个人就觉得很亲切,不由自主地被他/她吸引。最终成为朋友。有人说想知道一个人如何如何就看他所结交的朋友。用在我身上并不适合。我的朋友十分多元化,有的极其具有上进心,有的极其颓废。有的人极其爱面子,有人极其不拘小节。有的极其温柔贤惠,有的极其彪悍泼辣。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木讷乏味。有文艺青年,也有愤怒青年和2B青年。有萝莉,有妖女。(切不可对号入座,:))。当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善良,属于好人的范畴。他们的综合体就是乱七八糟极不靠谱又极其上进的我。关于好人插播一下,老公有个朋友之前问过他是不是我特瞧不上他这样的人,因为是做销售的,由于业务需要经常出入夜总会之类的场合,慢慢地假戏也变成真做了。我回答说,没有的事啊,人本来就是很复杂的,即使是拿到了博士学位,做了教授研究员的人肯定也都有他们阴暗的一面,人精神方面都是差不多的,不会因为你的学历高一点就会比其他人少变态一点。马丁塞利格曼说过“几乎所有的男性都是恋物癖狂”。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所不欲勿施于己”。爱朋友,也要 爱自己 。一辈子太长,幸亏有你们陪伴在我身边。 “God gave us our relatives, thank god we can choose our friends.” “Everyone's lives are like a very long sidewalk.Some are well paved. Others,like mine,have cracks,banana skins and cigarette butts.Your sidewalk is like mine but probably not as many cracks...” “The reason I forgive you is because you are not perfect. You are imperfect, and so am I. All humans are imperfect, even the man outside my apartment who litters. When I was young, I wanted to be anybody but myself. Dr Bernard Hazelhof said if I was on a desert island then I would have to get used to my own company – just me and the coconuts. He said I would have to accept myself, my warts and all, and that we don’t get to choose our warts. They are a part of us and we have to live with them. We can, however, choose our friends and I glad I have chosen you.”
个人分类: 我看的电影|483 次阅读|5 个评论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再次崛起了吗?
热度 1 heitiedan2012 2012-7-9 23:11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再次崛起了吗?
7月4日的英国《卫报》有篇文章,名为《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会再度崛起》(Why Marxism is on the rise again),这既有报道,又有评论。不过作为英国媒体,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自然有他们的特点,这里也就不好评论了。文章的开头说,“Capitalism is in crisis across the globe – but what on earth is the alternative? Well, what about the musings of a certain 19th-century German philosopher? Yes, Karl Marx is going mainstream – and goodness knows where it will end.”是啊,卡尔·马克思即将成为主流,而且只有上帝才知道它会在什么地方终结。 (http://www.guardian.co.uk/world/2012/jul/04/the-return-of-marxism?INTCMP=SRCH)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现在初步的火热大概已经是一个事实了。文中配有两幅有关英国Socialist Worker报纸的图片。这张报纸相信在英国待过的中国学生或学者都见到过。这个Socialist Worker到底算个什么政党,我说不清楚。只是记得参加过一个由这个组织在大学里召开的讨论会,有一个马来西亚华人,名叫黄富华的,在这个会上特别慷慨激昂,英语不太地道,但很流利,普通话说得也算不错。Socialist Worker在整个英国也算是很活跃的了,很多活动都是它组织的,但不知道这个组织到底是个什么样。 我相信,无论是卫报这篇文章的作者,还是这个Socialist Worker,跟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肯定是有差异的,而且也不好说,谁的理解就一定是对的。不过有一点似乎可以确定,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爆发以来,人们对这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更多地开始在马克思那里去寻找原因。 我不知道西方的这些人在马克思那里是不是真的能找到危机的原因,也许能,也许不太能。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些人要在马克思那里去找,而不是在别的地方去找。为什么没到凯恩斯那里找,也没有在马歇尔那里找,非赖上马克思不可了呢?这倒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件事。 在马克思时代,金融资本还远没有膨胀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在列宁时代,金融资本已经开始一家独大,但真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巨无霸还是在二战之后。金融危机在马克思那个时代并没有真正发生过,但是,今天的金融危机,人们却还是要在马克思那里寻找答案。因为,虽然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指的主要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而不是指金融产品的生产,但是金融产品生产的规律其实与物质产品生产的规律有很多相像之处。物质产品生产危机的原因是生产过剩,同样,金融产品生产的危机同样是因为生产过剩。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拼命地向全世界推销他们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衍生品,他们一定认为,这些金融产品一定会给他们带来极为丰厚的利润,而且他们还认为这一过程是永无终点的,会一直不停地运转下去。但是,事情并不是如他们想象的那样,任何生产过剩就必然带来危机,金融领域同样也不能例外。金融界最终在生产过剩的状态下走向危机。 当年,经济危机的发生是有周期性的。那么今天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不是也会有周期性?这个答案现在看来,几乎也是肯定的。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不可能放弃他们从金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中所得到的巨额利润,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那么在形势稍微缓解之后,一定会有新一轮金融产品推将出来,金融精英们一定还会不遗余力地大力推销这些金融产品,这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这样发展下去,最后的结果必然还是金融产品再度过剩,金融危机一定也还会再度发生。无论我们从现在和过去看到过多少次,金融资本都不可能吸取教训。要让金融资本吸取教训,就等于让它自杀。那么结论就是,金融危机一定会再次发生,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要过多长的时间。 卫报的这篇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人中的影响表现得比较复杂,很多东西是不太确定的,特别是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兴趣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谁也说不清。有人担心会再次出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甚至会再次出现劳改营,但作者对此也仍然是不确定,认为不好说,说不准。有人担心会出现比纳粹大屠杀还会更为惨烈的屠杀事件,作者也不认为这是有根据的。文章最后说:“This is surely Marxism at its most liberating, suggesting that our futures depend on us and our readiness for struggle. Or as Marx and Engels put it at the end of The Communist Manifesto:‘Let the ruling classes tremble at a communist revolution. The proletarians have nothing to lose but their chains. They have a world to win.’”(“这肯定是最能让人获得自由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或者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末尾所说的那样:‘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去年在东伦敦参加罢工的工人。 抗议者手中的报纸Socialist Worker。
2635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所理解的共产党(3)——之《共产党宣言》
热度 2 hcrm 2012-7-4 10:21
共产党是一个政党,不是松散的协会组织,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而非其它的什么。这一点必须明确。 发表于 1848年2月21日 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今日读来依然那么清新,说理说得那么透彻,表态表得那么明确,不愧为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性著作。 在这部包括 引言和正文四章 的伟大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如下观点: 一、关于共产主义 是一个“幽灵”,是“ 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它是真切地存在。 二、关于资产者和无产者 他们为什么是对立的?因为“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 。 恩格斯在《宣言》 1883年德文版序言 中修正道:“ 因此 (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 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 对于 资产阶级 ,《宣言》揭露了其“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 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 第二步,“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 第三步,“它 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 ” 。 总之 一句话,资产阶级 “ 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 。 三、关于无产者和共产党 他们又是怎样的关系呢?马克思回答说:“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共产党与其他工人政党性质是相同的,是追求为无产者利益而服务的。 共产党人的目标是要“ 消灭私有制 ”,因为“ 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 , 而是一种社会力量 ”。为此,《宣言》提出了10项措施,并指出:“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四、关于社会主义 种类烦多,大体分为三类: 一是反动的社会主义,含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二是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主张者 包括经济学家、博爱主义者、人道主义者、劳动阶级状况改善派、慈善事业组织者、动物保护协会会员、戒酒协会发起人以及形形色色的小改良家 ; 三是 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代表人物有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 。 五、共产党人的态度 《宣言》指出:“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 他们 “ 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 ”, 目的 是“ 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 ”。 而对于《宣言》, 恩格斯 1895 年 3 月 6 日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 作了如下 反思和修正: 1、 “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 ” 。 2、“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 3、“ 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 ”。 4、“ 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 ”,因为“ 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 。 这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可以发展的理论,共产党人必须与时俱进。 2012年7月4日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2856 次阅读|6 个评论
牛顿的上帝科学观与马克思的地狱科学观—论对“地狱入口”的误读
热度 1 hillside 2012-7-2 20:04
我面前放着两本书: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马克思传》。我想对牛顿与马克思的科学观作一番比对。 据《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王克迪译)译者序言:“在科学思想和神学思想上,牛顿认为每一个哲学家的最崇高的职责是认识并证明上帝的存在和完美,自然界是上帝创造的,它只是上帝的神性的外在形式,它可以为人类所认识和想象,人类只能通过自然哲学去研究自然才能最终认识上帝。在此意义上,牛顿毕生所从事的各种研究,包括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炼金术、圣经考古学和圣经年代学以及神学等,都是服务于他心目中的上帝的。”据科茨为牛顿《原理》第二版所作序言称:“现在我们已能更加真切地欣赏自然之美,并陶醉于愉快的深思之中;从而更深刻地激起我们对伟大的造物主和万物的主宰的敬仰与崇敬之情,这才是哲学的最好和最有价值的果实。” 爱因斯坦心中也拥有一位上帝。据《同上帝对方—爱因斯坦传奇》一文(董光璧著)介绍,西方中学的那种宗教教育,先是在少年爱因斯坦的心中建造了一座宗教的天堂,当得知是犹太人把耶稣钉上十字架时,一种作犹太人的耻辱感使他失去了往日那神圣而崇高的天堂。爱因斯坦抛弃了宗教神学的上帝,但却满怀“宇宙宗教的感情”,怀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敬畏,不懈地探索宇宙的和谐与奥秘。在爱因斯坦看来,高傲的大自然总是向人们隐藏它的秘密,但从不怀有任何恶意或施展什么狡黠的手段,他一生都在与他心中的这位上帝对话。 牛顿、爱因斯坦的科学幸福观来自于对内心上帝的崇敬和体认,并从中获得精神的满足。 马克思的科学“地狱观”则令人望而生畏,它出自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序言叙述了他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经过,说明他的见解是多年诚实探讨的结果,并且指出:“在科学的入口处,正象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85页) 。在“要求”后面引用的诗句来自但丁的《神曲·地狱》第三章。 马克思的科学“地狱观”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封建统治者与民众、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比较突出,工人的工作条件、生存条件恶劣,社会冲突频频。现实迫切需要创立一种新的社会科学学说,作为领导反压迫斗争的理论依据和有力武器。马克思眼中的“科学”与牛顿眼中的“科学”研究的对象并不相同,马克思是带着激愤的心情研究不平等的人类社会。 我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作为马克思“科学入口”立论基础的“地狱入口”存在误读(误读点1)。地藏菩萨的那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是造成误读的根源之一。想当初,首见此语之人定然惊叹马克思竟与中国古代圣人暗合。 马克思眼中的地狱与地藏菩萨地狱两回事也!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句话源自地藏菩萨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之语。意思是说,地狱是最苦,那些苦难众生,我不去帮助他,谁去帮助他? 而马克思所引的但丁《神曲》,但丁仅是以游客的身份,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参观地狱。举我个人的例子,小时候去医院就感到紧张,因为被检查的是我。后来因工作原因,经常去医院从事公务检查,紧张是已是医院而不是我。近来因个人身体原因去医院检查,又重新紧张起来。医院如此,地狱也是如此。 而从但丁的《神曲》内容看,除了少量等待处理、尚未发落的宗教异端人物(苏格拉底)外,大多数是现实生活中的品行有瑕者受到了处罚,紧张、惊恐、绝望的是所谓前世功德有欠人员。 我认为,马克思眼中的“地狱”,与但丁的描述一样,是上帝的杰作、正义的化身,可谓“正义地狱”。这种地狱体现了公平、公正,并无多少冤假错案(苏格拉底等尚处于待审状态,被判入住的基本上是品行不佳者)。这种地狱与弥尔顿《失乐园》及他人描绘的各类地狱并不见得相似。马克思自己并不是也无意作为地狱的服刑人员,而是作为旅行者、审视者。他眼中的地狱隐指“丑陋的现实”,他意在揭露现实社会的丑恶,将反对他或他反对的一干人等视为地狱住户进行鞭挞。 但丁的“地狱入口”并无大门,亦无人看守,仅在入口处写上“地狱须知”: “由我进入愁苦之城, 由我进入永劫之苦, 我进入万劫不复的人群之中。 正义推动了崇高的造物主, 神圣的力量,最高的智慧,本原的爱, 创造了我。在我以前未有造物, 除了永久存在的以外, 而我也将永世长存。 进来的人们,你们必须把一切希望抛开!” 对于地狱入口的规定也存在误读。马克思所说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并不是上帝之地狱的进入要求,而是但丁的老师兼向导的个人训导与参观要求,与地狱自身无关((误读点2)。 人们对于马克思“地狱入口”铭文的“希望”也存在误读。 原文:“我(但丁)问:‘老师,什么使他们这样痛苦,致使他们悲鸣哀叹如此沉痛呢?’他回答说: 我简单地告诉你,他们没有死的希望,……慈悲和正义都鄙弃他们,……’”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生的希望,还是死的希望都是针对地狱的入住者的,而非游客((误读点3)。 中国佛教的地藏菩萨是与地狱入住者同甘共苦,意在普度众生脱离苦海。而但丁世界中的地狱是万劫不复之地。 综上所述,误解的焦点是:马克思是以游客的身份还是入住者的身份进入地狱世界的?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以正义的形象对邪恶进行审判,他的“游地狱”与人们通常理解的“下地狱”相差何止千里? 论到此处,爱科学的人似乎该大松一口气了。科学入口并不见得等于地狱入口、地狱居民不等于地狱游客。从事科学事业依然是高尚而安全的。 此外,对牛顿的自然科学与马克思的社会科学(斗争科学)未加细分是误读(误读点4)的第4个原因。牛顿志在揭示大自然的优美,马克思志在揭示阶级社会的丑恶。 我们来看马克思遇到的一个难题: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中介绍:“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作辅助学科来研究。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类推一下,牛顿遇到的是“就物质发表意见”的难事。就“物质利益发表意见”可能立马得罪当权者、无数既得利益者。而“就物质发表意见”似乎与社会个体利益并无太直接的关联,至多是触犯宗教的信条而已。 与人文、社会科学从业者相比,自然科学从业者并无太多的生命风险、道德风险,化学家拉瓦锡也是因为政治原因才有性命之难的。中国文革,也是人文学者受创更重。以地理学而言,自然地理学领域未受明显冲击,而人文地理学已是反动学科,人文地理学者已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惊弓之鸟了。 放之今日,以科学分工而论,从事自然科学仍然是比较安全而美好的,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社会热点、难点领域的研究依然是风险与机遇并存。
个人分类: 人文与哲学思辨|9632 次阅读|2 个评论
马克思论科学魅力—“高山论”与“地狱论”,兼议易中天破门而入
hillside 2012-7-2 17:48
地狱在西方人的心中是个永恒的话题。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等,不一而足。以戏剧而论,悲剧艺术比之中国,在西方更受注目与重视。中国当今流行将沉重的历史进行戏说甚至恶搞,以”那点事儿“、”那回事儿“等犬儒主义戏谑词语自嘲,图个几分钟乐子。 以科学探索而论,马克思的“高山论”远比“地狱论”受人传诵。“高山论”称:“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令多少学子怦然心动。一旦科研有成,“会当临绝顶,一临众山小”的潇洒可以想像。“地狱论”则有点令人望而生畏,它出自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序言叙述了他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经过,说明他的见解是多年诚实探讨的结果,并且指出:“在科学的入口处,正象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85页) 。在“要求”后面引用的诗句来自但丁的《神曲·地狱》第三章。 《神曲·地狱》有多个译本,由北大田德望教授直接译自意大利语的译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第三章开篇为: “由我进入愁苦之城, 由我进入永劫之苦, 我进入万劫不复的人群之中。 正义推动了崇高的造物主, 神圣的力量,最高的智慧,本原的爱, 创造了我。在我以前未有造物, 除了永久存在的以外, 而我也将永世长存。 进来的人们,你们必须把一切希望抛开!” 翻译家黄文捷将前面长句译为:“通过我,进入痛苦之城,通过我,进入永世凄苦之深坑,通过我,进入万劫不复之人群。”(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神曲:地狱篇》)。 朱维基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将此段译为:“从我,是进入悲惨之城的道路;从我,是进入永恒的痛苦的道路;从我,是走进永劫的人群的道路。正义感动了我的‘至高的造物主’;‘神圣的权力’,‘至尊的智慧’,以及‘本初的爱’把我造成。在我之前,没有创造的东西。只有永恒的事物;而我永存:你们走进这里的,把一切希望捐弃吧。” 王维克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将此段翻译为:“从我这里走进苦恼之城,从我这里走进罪恶之渊,从我这里走进幽灵队里。正义感动了我的创世主:我是神权,神智,神爱的作品。除永存的东西以外,在我之前无造物,我和天地共长久:你们走进来的,把一切的希望抛在后面罢!” ” 此篇地狱游记的作者但丁先生见到此篇“入门须知”后自述(见田德望本):“我瞥见一座门的门楣上写着这段文字,颜色黯淡阴森;因此我说:‘老师,我觉得这些话的含义很可怕。’他(指老师)像老练的人似的对我说:‘这里必须丢掉一切疑惧,这里必须清除一切畏怯。我们已经来到我对你说过的地方,你将看到那些失去了心善的悲惨的人。’” 王维克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将这段话翻译为:“我(指但丁)看见上面的文字,黑沉沉地写在一个大门上;我说:‘我的老师,这些文字的意义叫我难懂。’他(指老师)像是一个博学多能的人,对我说:‘到了此地,一切的恐怖和畏怯都要放在脑后了。我们已经到了我对你说起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将要看见一班苦恼的、不懂何谓幸福的幽灵。’于是他拉了我的手,脸上露着笑容,使我心里安慰了一些,他引导我走进幽冥之国。“ 由上述看出,马克思引用的“这里必须丢掉一切疑惧,这里必须清除一切畏怯”出自但丁的地狱向导(称“老师”)之口,属于“游客须知”。地狱旅游毕竟不是什么乐事,不可能既来之,则安之。丢掉畏惧,悉心观察,跨越障碍,尽早离开才是硬道理。但丁下地狱犹有老师作陪,似乎有中国《西游记》的味道,不像独行那样孤单了。因为是旅游,所以内心并无太多的恐惧。结合上述王维克本“这里”一段的翻译,我们将田德望本的“这里”往下略作重复与拓展,再来体会但丁与他老师的心态:“他(指老师)像老练的人似的对我说:‘这里必须丢掉一切疑惧,这里必须清除一切畏怯。我们已经来到我对你说过的地方,你将看到那些失去了心善的悲惨的人。’他拉着手,面带喜色,使我感到安慰,随后就把我带到幽冥世界的秘密中。”一个“喜”字把游客心声展露无遗。 “临高山”与“下地狱”的科学之魅怎么看都难以和谐。爱登山者众矣,愿尝地狱之苦的有几人?没准美学科班出身、《破门而入——易中天谈美学》的易中天先生能够破门而入(不过但丁描写的地狱没有门,易先生要省不少力气了),品出地狱的“传神”风光与别样风景。 破门而入,多么潇洒的姿态,三百六十行的梦想。易先生的金针能绣出多少种图案呢?金针如果打磨成万能金钥那就妙不可言了。钱学森先生的大成智慧畅想可能与此类似吧? 数十年前,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高山论”鼓舞人心,然而“地狱”论难免会使人灰心。但既然语出名门,地狱论自有它的道理,无法藏起来,因此各种糖衣式的解释与高论见诸各类教辅书籍。 我个人总是对下科学地狱前先扔掉“希望”有些不解。从入地狱必须的“绝望”我想到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希望》,篇末称:“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类似辩证法的心态令人寻味。 科学之魅力何在?魅力四射之科学?非魅莫属耶?! 注:毛泽东同志有句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想了几天,上述所称的“不解的希望”解开了。原来,被要求抛弃希望的只是地狱的入住户,马克思这样的游客非但没有抛弃希望,相反是信心饱满、斗志十足(可品味《政治经济学批判》序)。此外,可参见本人博文《牛顿的上帝科学观与马克思的地狱科学观—论对“地狱入口”的误读》。
个人分类: 人文与哲学思辨|39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纪实
whyhoo 2012-6-26 12:51
1851年间,伦敦大英博物馆,马克思如饥似渴地学习。1月,研读稀有金属、货币和信贷方面的著作;2月,研读休谟、洛克的经济学;3月,研读李嘉图、亚当·斯密和流通方面的著作……他在为写作《资本论》作准备。正如列宁所言:“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1939年5月20日,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召开。毛泽东在讲话中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无论党、政、军、民、学的干部,都要增加知识,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学习有它的普遍性和永久性。 2002年12月26日,北京中南海,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同志指出,这要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截至2012年5月底,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77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党中央作出了表率。 新的伟大创举 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跃然出现在会议文件中。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决心再次通过学习提高自身执政能力。 时隔5年,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这是一个标志,表明中国共产党将学习作为自身建设最鲜明的特征,使党组织成为党员努力学习、增长才干的大学校。 几个月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强调“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一项基础工程”,从具体内容和要求上提出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这是一个创举,因为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持续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说,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是我们党的建设史上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学说的重大贡献。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立者彼得·圣吉就此评论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理念是非常有魄力的,可能成为世界的典范和实际方法的开创者,对中国和世界的组织学习运动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38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大党,为什么要把自己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 一部党史就是一部学习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每当历史转折时期,每当遇到新任务和新挑战的时候,我们党就更是特别强调学习,成效也尤为明显。”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道出了真谛。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从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开始,中国的先进分子就是通过学习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并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老同盟会会员董必武在认真研读了许多关于“十月革命”的书后,开始谈马克思主义。1920年,毛泽东在北京热心地搜寻着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他说:“有3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针对当时的形势变化,党中央加强了对学习的组织领导,在党的学习史上成功谱写了延安开展学习的华章。1938年9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一时间,延安“学习风气的浓厚是全国各地所没有的”,“每人对自己的借书证犹如党证一样神圣”。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面前”,“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向全党推荐阅读十二本马列主义著作,规定在三年之内看一遍到两遍。这次学习在党的历史上成就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伟大的西柏坡精神。事实证明,那一次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倡导重新学习,开启了新时期全党学习理论、学习科学技术的新风气。他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 20世纪90年代,世界剧变,风潮激荡,中国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党中央高瞻远瞩,把学习置于民族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高度加以考量。江泽民指出:“学习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我们全党全民族都必须有这个共识”。号召以全党学习带动全社会学习,并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一个崭新的世纪后,中国迎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党迫切需要提高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满怀忧患之情告诫全党:“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党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不断加强,不断推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做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决策,这是对建党90多年、执政60多年、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基本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履行好执政兴国使命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紧迫任务!”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杨胜群深刻指出。 从学习到学习型 什么样的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应该把握怎样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 ——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是把学习作为一般性的任务,而是更强调学习的思想性、政治性、实效性,真正从科学理论中获得信仰,从正确思想中汲取力量”,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指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着力提高学习自觉,就会深入地学、持久地学”,福建省委讲师团团长肖贵新对此深有体会;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吴杰明认为:“善于把学习成果运用于本单位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研究解决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这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效廉在工作中则深深感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只有融入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才会获得无限生机和活力”。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2012年初夏,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专题班正在分期分批地进行,一百多个专题班和讲座供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们选学:“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金融危机下中国投资战略”、“大国崛起与中国文化创新” ……科学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缺什么就补什么,学员们普遍反映:这样的学习管用有效。 2012年5月26日,新闻出版总署,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在这里举行第5期讲座。水利部干部邢志平告诉记者:“期期都讲热点,对工作帮助很大。” 活动主持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分析说:“这项活动之所以能形成品牌效应,主要在于比较注意干部的知识需求,力求号准脉搏确定主题,追求活动的科学、实用、有效。” 在海南,“离岸金融、境外游艇停靠、水域开放、离岛免税”,这么专业的政策知识正是建设国际旅游岛需要补充的。“现在海南的发展机遇很好、发展速度加快,更需要下大功夫来学习。做到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感受颇深。 而在青海省湟中县,“文化湟中建设”则是县委中心组学习的重点课题。因为这里有着深厚的民族民间宗教艺术,学习与谋划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最终打造出“八瓣莲花”的文化品牌。 “学习要紧密联系如何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来进行,如果脱离群众的利益坐而论道,或空谈理论而不能推动事业发展,这样的学习没有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一语中的。 学习永无止境 “学不可以已”,两千多年前,荀子劝学,开宗明义。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如何持之以恒、一以贯之? “党委(党组)中心组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8次;成员出勤率高,认真做学习笔记;学习主题紧贴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紧贴本地本单位发展实际……”这是湖北省委制定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考核细则。从2000年起,湖北省委决定对全省市县和厅局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进行考评,每两年表彰一批先进中心组。从省委这个层面开展考评表彰,迄今为止在全国还是唯一的。 2011年初,浙江省仙居县,30名去年考学成绩排名最后的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在我们这里,理论普考、技能选考、选拔必考,实打实的。”仙居干部反映道。 “学习全员化、学习组织化、学习制度化、学习价值化,以考促学”,这是湖南常德构建的“四化一考”模式,常德干部形象地喻为“造型”。“发挥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实践优势,促进团队学习、常态学习、学以致用,就有可能造出‘型’来”,常德市委学习办的同志深有体会。近年来常德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2项,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从中央到地方,创新学习模式、丰富学习载体、提升学习实效,各地都在努力摸索一条贴近实际、富有特色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之路。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赵瓦村的村民习惯于听小喇叭学习,时事要闻、国家政策、村规民约、书目推荐、美文选读,83只喇叭每天早、晚趁村民吃饭休息时间轮流播报。“这个时候大家伙儿一般都在家,效果好。”村支书李久存说。山东最近认真梳理基层党组织的实践经验,编辑出版了《山东学习型党组织建设100法》。 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清和街道,学习型楼栋令人耳目一新。设置楼道公共书架、办楼道报、召开楼组党员学习会、评比社区学习型家庭,使这里涌现出了许多文明楼、温馨单元和党员理论学习中心户。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则创立了“庄式学习法”,人人主持,人人主讲,人人点评,“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展示自我,谁不想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谈到此,景宁干部兴奋不已。 “破解学习表面化、形式化的困境,云南思考构建了由3个层级、若干量化指标构成的测评体系。”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瑞才说起本省测评体系近一年的试点试行,认为总体效果比较好,改变了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的状况。 ………… 2012年4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理论研讨会在海口召开。“要有高度的学习自觉,使学习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鲜明品格”、“要有鲜明的政治导向,使学习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握前进方向的重要保证”、“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使学习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跟上时代和实践发展步伐的有效途径”、“要有良好的学风,使学习成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动力”——丰富的实践探索带来了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升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将向广度深度拓展。(光明日报记者薄洁萍) 原文见 http://politics.gmw.cn/2012-06/26/content_4414673.htm
个人分类: 政治|10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党校原副校长:组织教师出国了解马克思主义
热度 2 xupeiyang 2012-6-25 09:23
[转载]党校原副校长:组织教师出国了解马克思主义
http://news.sina.com.cn/c/2012-06-25/075424650331.s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797 次阅读|2 个评论
秩序,和谐,资源相对不足
fhli50613 2012-6-16 21:50
秩序,和谐,资源相对不足,支撑中国特色经济的三个主要因素! 中国的改革开放显然惊动了上天,或许是一个呵欠,或许打了两个激灵,反正抖了抖身子,老天就为咱中华降下了为数不小的一批精英。 近几年来,某些识趣不多者旧话重提,说竟然建议但愿“天公重抖擞”,看意思好像是对此前降下的人才并不是十分满意。这让人不由得思忖,此前的那么大一批精英是怎么样仙女下凡的! 于是乎,咱想到了马克思,无论犯多大主义上的错误,不算太笨的马克思总算参透了资本主义财富产生的根源,“剩余价值”论揭示了无论善良的资本家的如何善良,他们大慈大悲地通过自身辛勤的数学劳动造就属于自己的正义的财富。 于是乎让人不由得想到,看似偶然的天公抖擞是否潜藏着某些不为人所知的必然原因? 于是乎我不由然想到当下社会至关重要的,维系社会生存的几条重要原则。秩序,和谐,资源相对不足。秩序必须有,和谐绝对正确,资源相对不足永远客观存在。秩序要求先来后到,和谐维系社会的稳定,而资源的相对不足(如提教授,对部分人而言永远是水平够了而指标不够,又如行政资源,社会上永远只能由少部分人管理多数人)意味着永远只有少数人能成功获得。这些显然是当代精英们既往成功的前提。 或许,您会以为通过正常的手段您获得了一次成功的机会,而这次成功的获取立即为下一次成功的获取占得了先机。而不期而至的下一次成功的取得又使您进一步成功得到更大胜算!于是您是竞争的优胜者,您成了精英。即便是以完全正当手段投入竞争,也并不能保证你比同行的其他人能力更强,贡献更大,更有资格占据高位,因为竞争的每一个起点都不公平!何况当今世界上正常的竞争者已经成为稀有资源。 其实我想善意地提醒所谓靠正常手段获取成功的竞争者,你们的成功纯属偶然,不来点油盐酱醋,你们永远是下一个失败者。而失败的你们将面对的是和谐的感召,是秩序的规范。你们也可以来点油盐酱醋,但将来的你们将永远不再是过去的你们。 我想起了心事重重的王涛同学。大度点,新时期的我们需要锁定的社会位置本来就应该是“雷锋”!
个人分类: 杂谈|3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动态
热度 1 tangminqian 2012-6-12 14:34
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45/201206/136998.html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召开 李长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2-06-03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记者隋笑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6月2日在京召开工作会议,对8年来的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对深入推进工程进行全面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深入推进工程,更好地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思想理论氛围。   李长春指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工程实施8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实践证明,党中央作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通过工程实施,进一步高扬了马克思主义旗帜,创新了理论工作机制,打开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突破口,搭建了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平台,有力促进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愧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工程、生命工程、基础工程。   李长春强调,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成立91年、在全国执政63年、领导改革开放34年以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重大创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李长春强调,必须充分认识深入推进工程对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引向深入,加强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继续推进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阐释,引导干部群众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加大工程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丰硕成果;深入开展对外交流,努力扩大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继续发挥工程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要把工程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作出部署,精心组织,使这项重大战略部署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出席会议。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主管单位负责人,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课题组部分首席专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及教育厅(教委)、教育局主要负责人,教育部部分直属高校和各省区(市)重点综合高校主要负责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共320人参加了会议。徐光春、袁贵仁、王伟光、刘树成在会上作了发言。 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 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 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206/137553.html 近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 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专题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教育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报》总第1000期上的重要批示精神。在京部属高校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李长春在批示中充分肯定思政简报在宣传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树立先进典型和优秀榜样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就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中央16号文件颁发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各高校高度重视、真抓实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秦世成说,中央16号文件是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历史机遇,各地各部门各高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形势喜人,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既是对这些年来各地各高校取得成绩的肯定,也为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我们深受鼓舞,倍添工作动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程基伟说,中央16号文件颁发近8年来,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应该进一步固化为制度,健全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与会同志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谢辉说,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要以此为指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组织好、引导好、服务好青年学生。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张晓京提出,要始终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整体规划、统筹推进。   与会同志表示,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张庆东提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内容教育和过程教育并重,从学生成长成才过程、思想进步过程、参与学校建设发展过程等方面加强育人工作。中央财经大学学工部部长朱凌云说,当代大学生需求的多样化,越发需要我们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全员育人”理念,明确所有教职员工都是育人主体,都要开展育人工作、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取得了良好成效。北京化工大学学工部部长罗伟表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显示度,首先要支持辅导员把工作做深、做实、做细,每一位辅导员工作质量的提升,必将带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与会同志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紧紧围绕“迎接十八大召开、贯彻十八大精神”这条主线,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展示“科学发展,辉煌成就”,为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据悉,自2005年1月起,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搭建宣传交流平台,集中展示各地各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教育部编发了《教育部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工作简报》,后更名为《教育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报》,截至5月10日,简报已累计编发1000余期,约120万字。 袁贵仁:切实抓好工程教材的推广使用 教育部部长、工程咨询委员 袁贵仁 2012-06-06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45/201206/137229.html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教育部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配合中宣部做好中央负责的43种重点教材编写工作,同时全力做好教育部负责的96种重点教材编写工作。教材建设,组织编写是基础,推广使用是关键。在做好编写工作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教材的推广使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0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召开专题会议,对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和教师培训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高校把工程重点教材推广使用和教师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做到领导落实、组织落实、工作落实和经费落实。会后,我部及时印发了会议纪要,要求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扎实做好重点教材推广使用工作。   2009年12月和2010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工程重点教材推广使用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工程重点教材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两个文件,要求各高校把工程重点教材作为相关专业统一指定使用教材纳入教学计划;把是否使用工程重点教材作为教学检查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指标;组织开展任课教师专题培训,帮助教师吃准吃透重点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为确保工程重点教材统一推广使用,2011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纳入工程总体部署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一律不再组织遴选相关课程的“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宣部、教育部专门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稳步推进、分层实施、点面结合、全员培训”的原则,对工程重点教材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培训。2010年和2011年暑期,共举办《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已出版重点教材四期示范培训班,培训任课骨干教师2000余人。各地教育部门也开展了工程重点教材相关专业教师培训工作,培训教师上万人。2007年至2011年,共举办了30期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3000余人。今年还研究制定了“2012—2016年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计划”,举办了研究生5门思政课任课教师示范培训班。   2011年,我部对已出版工程重点教材推广使用情况、师生反映等进行专题调研,在北京、上海分别组织召开重点教材推广使用情况座谈会,听取了高校领导、相关管理人员及任课教师的意见建议;对全国20个省(区、市)40余所高校200余名相关任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6所高校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调研,摸清了工程重点教材推广使用的基本情况。总的看,这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和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工程重点教材推广使用的有关文件情况还不平衡;少数教师对工程重点教材推广使用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有的高校倾向使用自编教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重点教材的推广使用。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力争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出版一批重点教材,进一步做好重点教材推广使用工作。一是会同中宣部再次下发专门文件,对重点教材推广使用和教师培训进一步提出要求。二是组织开展重点教材推广使用和教师培训情况专项调研和督查。三是把重点教材使用情况作为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指标之一。四是逐步建立中央、地方和高校分级培训体系和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相关课程教师培训,切实做到“先培训,后上课”。五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工程重点教材的社会影响。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建设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访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 2012-06-07 文章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民网记者 张贺 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45/201206/137365.html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到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之中。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工程主要参与单位教育部的副部长李卫红。   问:教材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如何重视和加强教材建设的?   答:你说的很对。教材建设十分重要,对于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工程始终把建设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把教材体系建设作为工程成果转化应用的关键环节。中央领导同志对教材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从教材编写提纲到教材书稿的审定、批准,都亲自审改和把关,对教材编写工作给予有力指导。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工程专门设立由30多位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和各学科领域权威人士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对工程教材进行政治和学术把关。工程教材编写工作以课题组形式进行,集中了国内各学科领域,包括老中青各个层次的骨干力量,为完成教材编写任务提供了队伍和人才保证。   按照中央批准的工程教材编写规划,计划组织编写150余种基础骨干教材。其中,由中宣部组织编写43种,其余100余种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基本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课程和主干课程的主要教材。中宣部负责的教材纳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负责的教材纳入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目前,中宣部负责的43种教材已经完成31种,其余正在进行最后的编写修改审定工作;教育部负责的教材已全部启动,各批次教材提纲已完成编写,教材初稿编写正抓紧进行。   从目前工程已出版的各种教材来看,无论学术水平、政治水平还是思想理论水平都是很高的,基本达到了中央提出的“三个充分反映”要求,即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可以说,与现有同类教材相比都是一流的。这些教材为提高高校文科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哲学社会科学高素质人才。   问:据了解,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观,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请您介绍一下工程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2004年3月,中央明确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加强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及改进宏观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在几年内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2005年1月,中央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决定调整课程,组织编写新教材,加强教师培训。2006年9月,工程编写的本科4本新教材陆续出版,在全国3000多万大学生中使用。2010年,中央又批准了硕士、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按照新方案编写的5本教学大纲已于今年春季投入使用。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工程还组织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并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评选4门课的“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供全国高校师生观摩,以最大限度地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从2007年起,中宣部、教育部连续举办32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3000多人。今年2月至6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组织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5门课程任课教师全员示范培训,培训近千人。工程还编写印发了大量相关教学参考资料,提供了一大批有参考价值的权威书籍和影像资料,帮助广大教师开阔视野和眼界。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任课教师的精神面貌和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改观,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程度显著提高。   问:教材编写是基础,使用是关键。好的教材还需要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请您介绍一下工程在教材使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工程教材的统一使用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系到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关系到中央关于实施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能否落实,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中央对工程教材推广使用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工程教材在高校的统一使用。   2009年12月、2010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先后联合下发《关于认真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推广使用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校把工程教材作为各类相关专业教材统一使用。2010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对工程教材使用和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专门部署,明确提出按照“稳步推进、分层实施、点面结合、全员培训”的原则,对工程教材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分级分层培训。201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纳入工程总体规划的教材,不再组织遴选这些教材涉及课程的“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从2010年开始,中宣部、教育部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已出版工程教材示范培训班,累计培训骨干教师2000余人。各地也组织开展工程教材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培训教师近7万人次。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做好工程教材的推广使用工作。一是将会同中宣部再次下发文件,对工程教材的推广使用和教师培训提出进一步的明确要求。二是配合中宣部,开展对工程教材推广使用和教师培训情况的专项调研和督查。三是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把使用工程教材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指标。四是加大工程教材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工程教材的社会影响。五是逐步建立中央、地方和高校分级培训体系和长效机制,继续开展工程教材任课教师的全员培训,切实做到“先培训、后上课”。 花繁枝秀香已馥 潮平风正扬帆时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综述 2012-05-31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 ■新华社记者 隋笑飞   教材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基础性任务,是工程成果转化应用的关键环节,也是工程工作的重中之重——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40多种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出版,是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由中宣部、教育部等主管单位精心组织实施的,是工程咨询委员会、工程办公室、教材编写课题组深入研讨、反复修改,与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共同打造的学术精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弹指一挥间——8年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工作深入推进、成果丰硕,一个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各学科领域最新学术进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加强领导 矢力推动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2004年1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组织编写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基础教材,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教材编写工作始终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   2004年4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决定组织全国最强的学术力量,编写150余种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骨干基础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其中包括40余种重点骨干课程的专业基础教材,形成反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成果,体现当今中国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最高水平的重点教材体系。   2005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问题,决定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原来的7门必修课调整充实为4门必修课,将新教材编写工作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2007年8月,中央批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总体规划》,对教材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确立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编写原则和工作机制。   2004年以来,中央召开的每一次全会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中央领导同志对工程重点教材高度重视,从教材编写提纲到教材书稿的审定、批准,都亲自审改和把关,对教材编写工作给予有力指导。工程专门设立由30多位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和各学科领域权威人士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对工程成果进行政治和学术把关;工程教材编写工作以课题组形式进行,集中了国内各学科领域,包括老中青各个层次的骨干力量,为完成教材编写任务提供了队伍和人才保证。   许多参与工程教材编写的专家表示,“中央通过实施工程组织编写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重视程度之高、调动力量之多、编写规模之大是很少见的”。    机制科学 精益求精   质量是工程教材的生命。   每部教材从提纲的征求意见和修改审定,到教材初稿的撰写和统稿修改,再到教材经中央审定并出版使用,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更形成了一个科学的工作机制——   科学的教材编写机制。教材编写课题组由全国高校和社科研究机构的资深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在开始编写工作前,都要深入开展学习调研,研究国内外已有教材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始初稿撰写,每部教材都经过反复修改,要召开几十次统稿会,有的数十易其稿,有的章节写成之后又作大幅度调整,甚至推倒重写,精益求精,力求最高水平。教材送审稿形成后,工程办公室还要在全国范围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并组织反复推敲统稿和修改。   严格的审议审看机制。每本教材的编写提纲和初稿,都要首先经过相关主管单位的审议,再由工程咨询委员会进行审议。咨询委员对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在框架结构、线索脉络、重大观点、文字表述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一般来说,每种教材都要经过多达5次以上的审议。   规范的编辑出版机制。制定《工程重点教材编写要求和出版规范》,要求各课题组和出版社以《规范》为标准认真负责,严把编辑出版关。在内容校对、装帧设计、纸张印刷等方面都坚持精品教材的标准,力求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达到一流水平。   教材编写课题组、高校一线教师、各主管单位、工程咨询委员会、工程办公室……工程逐步建立起一套从初稿撰写到审议审看,从集中修改到上报审批,从编辑出版到推广使用的编写流程,其中各个环节都有规范明确的要求,都有分工明确、组织有序的运行机制。    特色鲜明 成果丰硕   这是一份令人瞩目的名单,也是一批令人振奋的成果——   目前,已经完成编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有: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已经完成编写的专业课重点教材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等22部。   这些教材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地继承、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立足中国实际,回答重大问题,进一步推进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从已经完成编写的教材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到教材之中,又坚持最高的学术标准最严格的教材规范、把各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体现到教材中,赋予教材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工程重点教材紧密结合各学科特点,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理论逻辑,系统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各学科领域的基本观点,推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学理化。   ——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工程重点教材编写注重把中国的实践经验吸收进教材之中,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概括和提炼人民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尤其注重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和成功经验。   ——充分反映了各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工程重点教材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的成果,做到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在内容、形式和体例上都有较大创新,增强了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的思想性、学理性和系统性。   思想闪耀光辉,理论彰显魅力。8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明显,结出累累硕果,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展望未来,它必将结出更为灿烂的思想果实,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贡献。(据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个人分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188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whyhoo 2012-6-4 22:23
这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是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的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深入推进工程,更好地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成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思想理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实施的最重大、最基础、最具深远意义的思想理论建设工程。自2004年工程启动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工程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精心组织、大力实施,广大专家学者积极参与、认真负责,基本完成阶段性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发挥了龙头作用、基础作用和导向作用。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依据。工程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点著作译文审核和修订课题组,于2009年底推出了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为学习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重要著作提供了更加准确、权威的译本。2011年,以两部文集为基础,联系实际推出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及其《学习导读》,为党员干部学习经典著作提供了重要读物。组织编写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论文化建设》、《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工程专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设立了18个子课题进行分类研究,推出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运用到工程教材编写、理论宣传和重大课题研究中,帮助人们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这些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为提高全党和理论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有力推动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念。结合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和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深入研究阐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深入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深刻阐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深入总结各地各部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经验,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保障。组织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提供了重要辅助材料。组织制作播出《复兴之路》、《旗帜》等一批电视理论专题片,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材。这些工作,有力推动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3.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围绕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加强引导,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确立一大批专门课题,深入研究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法治理论、政党理论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编写推出《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地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切身利益问题,帮助人们加深对党和政府决策部署的理解,探索了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走进群众的有效方式。针对近年来出现的错误思潮,组织发表一大批重点文章,推出《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等重要理论读物,引导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这些工作,密切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促进了理论与群众的结合,增进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充分发挥了引导社会热点、疏导社会情绪、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积极作用。   4.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设为一级学科,下设6个二级学科,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地位。推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许多高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学院,设立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汇聚了一大批研究和教学力量,壮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制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总体规划》,组织编写重点教材,编写工作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从已出版的教材来看,基本达到了中央提出的“三个充分反映”的要求,即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实践、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从教学实践看,无论思想水平还是学术水平,在现有同类教材中都是一流的,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形成了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主干教材,进一步打牢了马克思主义教学的重要基础。这些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有力保证,极大地推进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为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面加强,从根本上扭转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度弱化的状况。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示精神,将原来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并将教材编写和教师培训纳入工程。2006年9月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4本新教材陆续在全国高校投入使用。配合使用新教材,工程组织和推动了任课教师培训、教学方法改革等工作。有关部门还印发了一系列相关教学参考资料,提供了一大批有参考价值的权威书籍和影像资料,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国内外参观考察,帮助广大教师开阔视野。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式、互动式、情景式教学方法,拓展国情教育和实践教学,一大批省部级干部和劳动模范为大学生作形势报告。2010年,中央又批准了硕士、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按照新方案编写的教学大纲将于今年秋季投入使用。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任课教师的精神面貌和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改观,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程度显著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6.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为凝聚和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搭建了重要平台。工程始终把培养理论人才特别是中青年理论人才作为重要任务,坚持把课题立项与凝聚人才结合起来,把理论研究与培养人才结合起来,把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结合起来,造就了一大批理论骨干和拔尖人才。目前,工程组建了160多个课题组,直接参与工程工作的专家学者3000多人,间接参与的有数万人,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重要领域。工程实施以来,由中央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已达46期,培训了5000多人,成为理论队伍特别是人文社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名牌项目。同时,加大地方研修工作力度,目前全国已培训7万多人。工程还组织1500多人次开展国情调研,组织100多人次出国考察,邀请几十个国家200多位知名学者来华交流。这些工作,进一步团结和凝聚了广大理论工作者,激发了他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增强了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入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   作为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其成功的实践、丰硕的成果,展示了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新形势下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实施这一工程,进一步高扬了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决心和信心;整合了理论研究资源、创新了理论研究机制,实现了理论工作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基础学科领域和应用学科领域的深度结合;打开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突破口,第一次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较为完整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搭建了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平台,培养造就了一批政治坚定、学贯中西、勇于创新、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实践证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愧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工程、生命工程、基础工程。    二、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高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意义   我们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90多年的历史实践充分表明,我们党正是靠着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实现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理论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1.深入推进这一工程,是在新的实践探索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空洞、僵化、刻板的教条,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成立91年、在全国执政63年、领导改革开放34年以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发展奇迹,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重大创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与此相对照,我们的一些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还落后于这一伟大实践,一些人没有立足于这一伟大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断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2.深入推进这一工程,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增强话语权、提高我国软实力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马克思主义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面临难得的大好机遇。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冲击,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伐缓慢,暴露出诸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成为全球瞩目的世界经济复苏引擎。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空前增强,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充满信心。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仍然受到诸多方面的干扰,面临各种严峻挑战。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争取发展主动权的竞争和价值观的较量日趋激烈。从国内看,社会思潮复杂多变,干部群众中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和思想疑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不懈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进一步扩大中国发展道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深入推进这一工程,是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灵魂是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科学理论。不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是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一方面要看到,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思想道德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更加牢固,全社会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一些人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扭曲,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4.深入推进这一工程,是在应对各种风险考验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思想上的先进和纯洁。这些年来,我们党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坚持以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重点,以提高思想理论素养为根本,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提高。但也要清醒看到,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深入分析党的执政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科学总结世界上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全面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坚定性。    三、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思想理论氛围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在思想理论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以各项工作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思想理论氛围,是确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宣传思想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紧紧围绕这一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把工程不断引向深入。   1.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继续推进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要把坚持质量和保证进度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动员更多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党的十八大前后基本完成既定的教材编写任务。要始终把政治导向和学术质量放在第一位,确保达到一流水准,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观点的研究,深入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要深入研究阐释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基本内涵、实践要求和指导意义,把相关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教材的编写和修订中。要一手抓教材的编写、一手抓教材的使用,把工程教材的统一使用作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作为教学工作检查、评估的重要内容和指标。要加强对工程教材任课教师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工程教材使用的成效。要广泛听取高校师生的意见,认真组织好教材的修订完善,使工程教材真正成为体现时代发展、适应教学实践、深受学生欢迎的精品。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掌握工程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工程教材的应有作用。   2.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阐释,引导干部群众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针对当前干部群众中出现的一些思想疑虑和困惑,针对人们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研究阐释,帮助干部群众明辨是非、澄清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深刻阐明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要继续围绕“六个为什么”、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围绕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等重大问题,从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紧密结合上,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要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收入分配、医疗住房、道德风气、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继续编写好通俗理论读物,解疑释惑、化解矛盾,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环境。   3.进一步加大工程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丰硕成果。要把宣传展示工程研究成果,作为迎接党的十八大成就宣传和理论宣传的重要内容,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增强宣传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各级各类媒体、理论刊物、新闻网站等,要紧紧围绕工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开展宣传,使工程形成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和重要思想认识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要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到高校、机关、企业、社区举办理论报告会,深入浅出地宣讲工程研究成果,使这些成果更好地为全社会所共享。同时,也要宣传好工程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宣传工程在学科体系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上取得的重要成果,宣传工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的良好成效,宣传工程人才队伍建设的可喜局面,引导社会各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工程,更加积极地支持工程。   4.深入开展对外交流,努力扩大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要充分发挥工程作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主动宣传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论成果和宝贵经验,宣传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理念,宣传我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发展理念、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充分展现我和平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友善的国家形象,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的外部思想舆论环境。要善于运用国外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和手段,努力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讲好讲活讲深中国故事,不断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要加强与国际学术机构、知名学术团体特别是国外智库的交流,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国外专家学者增加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5.继续发挥工程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要把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作为战略任务,引导广大理论工作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继续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继续组织工程专家开展国情调研,考察了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考察了解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新进展。要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中青年学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要支持一些既有丰富国内国际实际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理论造诣的实际工作者参加理论研究,鼓励他们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有所建树,使他们成为理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理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发扬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学术流派的相互切磋、平等讨论,鼓励大胆探索,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多出成果的良好学术环境。要充分调动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和依靠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热切呼唤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热切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推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全面深入推进工程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ywz/201206/t20120604_161973.htm
个人分类: 政治|12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纪实
whyhoo 2012-6-2 22:03
科学的理论,指引着中华民族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阔步前进。   坚定的信仰,引领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于2004年作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有关部门和广大理论工作者共同努力,社会各界各方面大力支持,在21世纪的中国展开了一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生动实践。   8年的实践昭示:这是一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理论创新工程和灵魂锻铸工程。   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高高飘扬!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党中央科学决策、坚强领导,奋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1921年7月那个闷热的季节,一群平均年龄不足28岁的青年在上海法租界石库门里秘密集会。人们很难想象,那颗从遥远的欧洲传来的火种——马克思主义,会燃烧成光耀中华的绚丽日出,最终改变20世纪中国的走向,改写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90多年旗帜高扬,90多年与时俱进。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着中国不断走向独立解放、繁荣富强。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新矛盾、新问题,中国的改革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任务、新情况、新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可动摇的原则。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也是事业前进、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强调,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就必须进一步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从此翻开新的篇章。   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矢力推动、稳步实施,工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上追求真理的人们的注目下扎实推进——   2004年1月,中央发出《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   2004年4月27日,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并对工程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004年以来的历次中央全会,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提出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听取工程工作汇报,中央多次召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进行研究和部署。   200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   200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行集体学习。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   2008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听取工程工作进展的汇报,并对下一步的工程工作作出部署。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2012年3月,中央领导同志对工程教材推广使用情况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工程教材在高校的统一使用。   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推动着工程一步步向着既定目标不断迈进。    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各地各部门和广大理论工作者团结协作、满腔热忱,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从工程实施一开始,中央就明确要求,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作为研究重点,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队伍。   使命光荣而重大,任务艰巨而繁重。   工程在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中央宣传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中央党校、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央编译局等作为主要参与单位承担各项任务,一批思想理论界的领导同志和资深专家组成工程咨询委员会。同时,专门设立了工程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国家社科基金也对工程给予重点资助,工程项目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工程各主要参与单位认真负责,精心组织,抽调精兵强将,联合攻关,为工程实施提供有力支持,保证了工程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程咨询委员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教材编写和课题研究的重大问题上严格把关。8年来召开了88次集中审议会,进行了60多次书面审议,每位咨询委员审阅书稿近4000万字,共提出意见10余万条。   课题组专家学者克服各种困难,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工程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尤其是课题组首席专家,作为学术带头人,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作用,顺利完成了课题研究和教材编写任务。   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大力支持,为工程开展国情调研、专题考察、研讨交流、资料收集等提供了大量帮助,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专家学者全身心地投入工程。社科理论界特别是高校一线教师,对工程的进展十分关注,积极参与工程成果的审看、修改等各项具体工作。   8年多的时间,3000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从中央到地方,从理论界到社会各界,从课题组专家到高校师生,都十分关心工程、大力支持工程、积极参与工程——   工程的进展和成果,也受到世界上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关注马克思主义研究、关注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人士的关心和重视——   “工程是一个大平台,全国理论界在这个平台上密切配合、联合攻关;工程是一个大舞台,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这个舞台上施展才华、贡献智慧。”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发出这样的感慨。   投入、敬业、奉献,把个人选择与党和国家的需要紧紧相连,把学术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事业紧紧相连——这,就是所有工程参与者携手同心、攻坚克难的动力之源。   咨询委员江流,90岁高龄,年迈体弱,行动不便,戴着助听器,仍坚持参加工程所有的审议会。   咨询委员龚育之、苏星,为工程倾注了大量心血,去世前不久,仍然在病床上审读工程教材书稿。   咨询委员邢贲思、汝信,对所审议的每一项成果字斟句酌,经常查阅文献到深夜。邢贲思还作为第一首席专家主持编写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工程专家周亮勋突发脑溢血,醒来后仍惦记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的编译工作,老伴时常“抱怨”他,“脑子里只有工作”。   83岁高龄的工程首席专家许崇德,腿脚不便,仍带领《宪法学》课题组,在宾馆一住就是两个多月,对教材进行反复修改。   84岁高龄的工程首席专家徐大同,为完成《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材编写任务,与课题组集中统稿时,还带着年迈的老伴,一边照顾她一边工作。   两位年逾八旬的北京大学和中央党校教授,并非课题组成员,但当教材统稿需要时,不讲条件、完全义务地为课题组审稿、改稿,连续工作4个月。   一大批中青年工程专家,传承了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优良作风,在科研、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为编好工程教材,经常工作到深夜。   像他们一样默默付出、辛勤耕耘的学者还有很多,有的身患绝症,还坚持完成工作;有的亲人故去,料理完后事,马上返回工作岗位;有的带病工作,任劳任怨;有的节假日放弃与家人团聚,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长期加班加点……   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学术追求,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他们身上映射出的,是工程参与者的集体精神写照。   我们无法忘记,为了编写出工程精品教材,多少个夜晚灯火通明,甚至通宵达旦,每一本教材几十次的统稿会,数十易其稿;有的专家为了把自己负责的部分改得更好,将自己数月、整年的心血推倒重来,“我们是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不知道查了多少资料,熬了多少日夜。有时候为了一句话,改了10多次都不满意。”   我们无法忘记,为了深入到火热实践中汲取营养,一批批专家学者走进工厂、农村、社区、军营,率先发展的东部、正在崛起的中部、奋起直追的西部……到处都能看到工程专家开展调研的忙碌身影。   我们更无法忘记,有这样一群人,年高的有90多岁,年轻的30多岁,怀着坚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攻城不怕坚,攻关不畏难,勇挑重担,精益求精,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工程宏大的事业当中。   2012年1月15日,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代表党中央,充分肯定了工程8年来取得的重大进展,并向广大专家学者表示崇高敬意。    成效显著,成果丰硕   ——工程工作扎实推进、不断深入,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进展   2009年12月25日,北京。寒风凛冽,滴水成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里,暖意融融,气氛热烈。中央领导同志同200多位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同庆贺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正式出版发行。两部文集的编译出版,是工程硕果累累的一个缩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拓展。推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拍摄《复兴之路》、《伟大的历程》、《旗帜》等电视理论专题片,召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研讨会数十次,在中央报刊发表理论文章4000多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发行量已突破3万套;推出《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和《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集中200多位专家,设立18个子课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进行研究,为人们学习经典著作提供了权威的基础文本和重要辅助材料。   ——重大问题的研究和思想引导不断深入。确立一大批专门课题,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对策建议。《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受到普遍欢迎,去年发行量突破400万册,已经成为一个标志性品牌;推出《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等一批重要理论读物;针对鼓吹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改革等错误思潮,组织发表重点理论文章,辨明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认识,很好地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基本建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设为一级学科,下设6个二级学科。目前,全国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硕士点13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近600个;中央党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一大批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地位,扭转了马克思主义学科一度弱化的倾向,为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   ——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政治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文学理论》、《新闻学概论》、《宪法学》、《西方经济学》、《西方哲学史》等30多种工程重点教材相继出版,其他100多种教材编写工作扎实推进,一个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实践、充分反映各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打开新局面。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陆续推出,并在全国高校统一使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均已出版,正在各高校推广使用。这些措施扭转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度弱化的状况,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程度显著提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人才辈出。成立160多个课题组,直接参与工程的专家学者3000多人,间接参与的达数万人;由中央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达46期,培训5000多人,各地培训7万多人;从2007年起,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举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已连续举办32期,培训了3000多人;组织1500多人次开展国情调研,组织100多人次出国考察,邀请几十个国家200多位知名学者来华交流。工程已经成为凝聚和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平台。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其成功的实践、丰硕的成果展示了巨大成效,不愧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工程、生命工程、基础工程!   思想闪烁光辉,理论彰显魅力。   8年回首,我们心情激荡。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下,中国这艘巨轮一定会云帆直挂、破浪乘风!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ywz/201206/t20120602_161920.htm
个人分类: 政治|1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长春出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工程工作会议
whyhoo 2012-6-2 19:33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记者隋笑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6月2日在京召开工作会议,对八年来的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对深入推进工程进行全面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深入推进工程,更好地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思想理论氛围。 李长春指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工程实施八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实践证明,党中央作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通过工程实施,进一步高扬了马克思主义旗帜,创新了理论工作机制,打开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突破口,搭建了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平台,有力促进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愧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工程、生命工程、基础工程。 李长春强调,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成立91年、在全国执政63年、领导改革开放34年以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重大创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李长春强调,必须充分认识深入推进工程对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引向深入,加强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继续推进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阐释,引导干部群众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加大工程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丰硕成果;深入开展对外交流,努力扩大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继续发挥工程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要把工程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作出部署,精心组织,使这项重大战略部署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出席会议。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主管单位负责人,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课题组部分首席专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及教育厅(教委)、教育局主要负责人,教育部部分直属高校和各省区(市)重点综合高校主要负责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共320人参加了会议。徐光春、袁贵仁、王伟光、刘树成在会上作了发言。 原文见 http://www.gov.cn/ldhd/2012-06/02/content_2151697.htm
个人分类: 政治|9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哲学革命到资本批判:理论应当如何介入现实
热度 2 xscb 2012-6-1 09:45
从哲学革命到资本批判:理论应当如何介入现实
《从哲学革命到资本批判——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当代阐释》一书,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郗戈博士所著。该研究通过对关键概念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逻辑与实质的深入透彻的解析,不仅生动鲜活地重现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演进路径,而且在这过程中重建了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的内在统一,深刻反思了资本逻辑与现代性问题,同时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建构的新路径。 据介绍,该书的写作源于作者郗戈老师对任何一位力图打通理论与现实之间隔阂的学者所必须直面的根基性问题的持续思索——理论应当如何介入现实?现实研究与理论研究的关系恰如一场戏剧的台前与幕后;热闹红火的前台,总是分外衬出后台的落寞冷清。或许很多学者都时常追问自己:研究工作的台前与幕后能否如此迥然分割开来?我们能否固守于某种未经反思、既定现成的理论体系,而简单套用到不断更新演进的现实问题之上?如果仅仅停留于当代时兴的各种外在于理论的“问题意识”,而不首先深入到经典作家的思想和文本的“内在问题意识”之中去,是否能够真正激活现实发展与理论创新二者间的互动与张力?这些纷至沓来的问题,都催促着作者不断从当代现实问题研究返身到基础理论研究之中去,特别是返身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总体性视野之中去。因而,作者的研究兴趣开始日益聚焦于一个未必新鲜时髦,但颇具开掘潜力的研究领域——《资本论》哲学研究。本书关于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之关系的探究也就构成了作者未来研究工作的一个导引或序奏。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相比较,本书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问题意识和理论观点等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特色。 第一,本书具有较为独特的研究视角。学界现有研究长于宏观整体把握,但对基本概念、范畴的研究明显不足;而本书则从关键概念和基本范畴的研究视角切入马克思哲学革命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力求推进到基础理论的内部,开展更为具体深入的研究。 第二,本书运用了较为独特的研究方法。现有研究主要采用思想史诠释和理论探讨的方法,而本书则力求将文本解读、思想史诠释与问题式理论探讨三者整合起来,形成更为全面的概念、范畴研究方法。 第三,本书回应了当前学界讨论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较为新颖的理论观点。 本书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内在统一的基本立场出发,综合运用文本研究、思想史研究与原理研究的方法,深入阐明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理论实质,专题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若干基本范畴的历史起源、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力求夯实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建构的理论路径。 郗老师的这本书稿,不仅给人的深刻透辟之感十分强烈,书中创见颇多,分析透彻,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其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真是名符其实的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作者所提交的原稿本身的差错率就已经相当低了,可以说其中的差错难得一见。 本书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很好的学术价值,对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建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适合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工作者及广大哲学爱好者阅读与参考。 作者简介: 郗戈,男,陕西省商洛人,2000-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历史唯物主义、资本哲学、现代性问题等。在《哲学动态》、《教学与研究》、《高校理论战线》、《光明日报》、《现代哲学》、《哲学门》、《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摘编。 《从哲学革命到资本批判——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当代阐释》
3061 次阅读|4 个评论
重新学习: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在延安讲了些什么?
热度 2 xupeiyang 2012-5-23 13:17
重新学习: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在延安讲了些什么?
今天看《讲话》 1、《讲话》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有其正确性、权威性以及统一思想。   2、《讲话》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对一些文艺理论基本命题的建立曾有过和继续起着重大的作用。   3、《讲话》有些属于政治策略性的提法不宜在其他历史条件下任意引申。   4、《讲话》仍是新时期文艺工作的一种方向。   时光倒流70年,那是1942年的5月,在小楼清爽的会议室和楼门前的小广场上,从各地赶来的文艺工作者先后参加了三次全体会议,探讨中国革命文艺的方向、道路和未来。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先后发表两次讲话,最终整理形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于1943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7周年之际,在《解放日报》上全文发表。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了有文艺工作者、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中央政治局委员朱德、陈云、任弼时、王稼祥、博古等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对后来党的文艺政策的制定和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 1942年5月在 延安 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包括5月2日所作引言和5月23日所作结论两部分,1943年10月19日在延安《 解放日报 》正式发表,1953年编入《 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在 延安 举行的文艺座谈会是 延安整风运动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解决 中国无产阶级 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诸如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问题、歌颂和暴露的问题等。讲话对上述问题一一作了剖析,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明确提出了文艺为 工农兵 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熟悉工农兵,转变立足点,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讲话总结了五四以后 中国 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开始。许多作家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在塑造工农兵形象和反映伟大的革命斗争方面获得了新成就,在文学的民族化、群众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出现了 赵树理 的《 小二黑结婚 》、《 李有才板话 》, 丁玲 的《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周立波 的《 暴风骤雨 》, 李季 的《 王贵与李香香 》, 贺敬之 、 丁毅 的《 白毛女 》, 阮章竞 的《 漳河水 》, 孙犁 的《 荷花淀 》等作品。在 国统区 ,党领导下的进步文艺界团结广大作家,发挥了重大战斗作用。 艾青 、 田间 及 七月诗派 的诗歌创作, 茅盾 、 巴金 、 老舍 、 沙汀 、 艾芜 、 路翎 的小说以及 曹禺 、 夏衍 、 陈白尘 、 宋之的 、 吴祖光 的戏剧创作,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与多样化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http://baike.baidu.com/view/44069.htm 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系列访谈(七)风雨中的终身美丽——CRI会客厅专访著名演员、艺术家秦怡 音频 http://gb.cri.cn/1321/2012/05/18/5791s3689670.htm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2253 次阅读|1 个评论
享受川大的人文盛宴
wmy9039 2012-5-22 20:29
最近一周,试验接近尾声,浏览一下四川大学的学术看板,发现几乎每天都有人文类学术讲座,主讲人多是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院的著名专家,比如从5月16日-22日,我听了6场讲座,可谓场场精彩,令人回味无穷。现把每场讲座的主要观点记录如下: 5月16日,四川大学彭邦本教授主讲题目是《巴蜀文化的辉煌历程与永恒魅力》,他认为巴蜀地区是个多元多样的聚居地,从来不是一个统一体,巴和蜀仅是联盟中两个重要首领,巴蜀与夏代同期,是大东亚最早的文明中心。 5月17日,北京大学王中江教授主讲题目是《人文世界与经典——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起源》,他认为现代社会出现复制化、同质化和全球化,差异本身不可抑制地隐退与消失。而经典是时空的产物,具有震撼力和原创性,其简洁性和暗示性无边无涯,通过诠释和解读,能够不断地使经典释放活力,人们也在诠释中,不断地开启新的创造力。诠释学是一门避免误解经典的学问。从事人文研究的技巧是直面经典。 5月18日,清华大学廖名春教授 主讲的题目是《从论语看孔子的真精神》,大多数人从“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认为孔子有愚民思想,他认为愚民与孔子是教育家相冲突,他认为上句话应该解读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5月20日湖南大学朱汉民教授主讲的题目是《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他认为书院是我国大学精神源头,体现在价值关怀和追求知识的统一,师生在宽松的环境下讨论,书院可以自主地确定学习内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我国现代大学是从西方引入,与传统书院割裂,导致当今大学失落,他呼吁应把书院精神融入现代高等教育,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 5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梁树发教授主讲的题目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几个深层问题的思考》,他讲了八个问题,马克思是世界公认的第二个千年(1000-2000)第一伟人,在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仍有很多人研究马克思主义,其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无产阶级作用及时代判断问题对当今世界仍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5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沂教授主讲的题目是《中国人的信仰》,他认为人有一般信仰和终极信仰,终极信仰是安身,而实现终极信仰的路径有五个,即顿悟、修行、道德、审美和神灵。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2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与世界主义:历史考察与当代启示
whyhoo 2012-5-21 18:25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扩张到全球范围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现代性并不是局限在特定地域、社会和民族国家内部的区域性事件,而是运行于全球性场域之中、关系到整个人类的世界历史性大事件。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超越民族国家的全球视野与人类关怀。无论是资本主义批判还是共产主义建构,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都始终贯穿着全球视野与人类关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全球视野和人类关怀,它与西方流行的各种“世界主义”思想又具有何种区别与联系?在当代全球化境遇中,应该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出发合理应对西方世界主义思潮?    一、马克思的“全球视野”与“人类关怀”   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中始终蕴含着全球视野与人类关怀的统一。一方面,“世界历史”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全球视野。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解放运动是以“世界历史”为条件和场域的。因此,思考人类解放问题必须具有超越民族国家的全球视野。从人类历史的整体发展进程来看,资本主义正处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关键阶段,构成了“各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然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最初形式”。 这一阶段恰恰构成了超越资本主义的未来新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蕴含着超越民族国家的普遍性人类关怀。马克思所关注的焦点并不是特定民族国家、特定区域中的人,而是在世界历史时代相互依赖、彼此联系的人类整体,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由此,马克思自觉地把自己的理论扎根于人类整体的发展趋势之中:“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显然,上述两个方面保持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在世界历史的全球视域中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就需要人类解放的价值关怀的引导;相应的,要实现人类解放的价值关怀,就要抓住资本主义在全球层面上的内在超越趋势,就需要开启世界历史的全球视野。全球视野与人类关怀的这种统一,在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 作为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出路,共产主义本身就是世界历史性的解放、关乎人类整体的解放;如果不从全球视野与人类关怀的相互统一出发,就无法理解共产主义的实质内涵。   全球视野与人类关怀的统一表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具有超越民族国家的“世界”、“人类”层面的普遍性视野。如果将马克思和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做一比较,就可以从二者的显著差异中识别出马克思思想的特点。从二者思想所设定的目标来看,黑格尔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中论证了单一民族国家的合理性,甚至将其宣布为历史发展的顶峰和终结。而马克思则拒绝将历史的发展方向锚定在民族国家的范畴之中,而是直接奔向超越民族国家的人类共同体。黑格尔将人类历史看作精神诸原则及其体现者——特定民族、国家——之间的更迭,更进一步将日耳曼普鲁士国家看作现代的“统治民族”,看作“世界历史性民族”。日耳曼民族享有担当现代世界历史的“绝对权利”,与它相比,其他民族都相形见绌,“不再算数了”。 由此,黑格尔借助世界历史学说论证了一种思辨而精致的民族主义观点。与此不同,马克思则在世界历史视野中预言了诸民族、诸国家之间隔阂与差异的日趋消失,探讨了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自由人联合体的历史可能性。   马克思的这种超越民族国家特殊性的普遍性视野,恰恰根植于他对各个民族国家的特殊性的历史性理解之中:正是各个民族国家发展的特殊性构成了共产主义的普遍性存在的现实根基。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普世主义乌托邦,而是基于各个特殊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自由人联合体的世界普遍性质,正是扎根于阶级、民族等特殊性存在的现实土壤之中。在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中,深藏着一种“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历史辩证法:像共产主义这样的普遍性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正是从特定民族国家、特定阶级中历史地生长发育出来的。在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论述中,已经以思辨的形式孕育着这种辩证法的萌芽:特殊性的民族精神能够在交往中发展为普遍性的世界精神:“各民族在其相互关系中的命运和事迹是这些民族的精神有限性的辩证发展现象。从这种辩证法产生出的普遍精神,即世界精神”。 同时,世界精神的普遍性也反过来体现在诸种民族国家的特殊性之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构想与黑格尔的世界精神观念具有形式上的相似结构。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普遍实现,需要特殊群体的革命行动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关键环节:特定社会中的特殊革命活动通过国际交往而发展为世界性的普遍革命运动。一方面,无产阶级这一特定阶级承担着整个人类的苦难和命运,因而这一个阶级的解放就能够发展为整个人类的解放。另一方面,世界历史、世界市场的发展也强化了全球无产阶级的世界性交往与联合,这就使得各个社会内部的地域性革命能够汇合成世界性的普遍革命:“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总之,作为世界历史性普遍存在的共产主义只有根植于各民族、各地域的特殊发展进程才有可能实现。   总而言之,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之所以能够开启现实的全球视野和人类关怀,正是由于他通过历史分析深刻洞察了人类普遍性存在与民族、国家和阶级等特殊性存在之间的辩证性张力关系。    二、马克思与西方世界主义思想传统   马克思具有超越民族国家的全球视野和人类关怀。因此,有不少学者将马克思看作古希腊以来尤其是康德以来的世界主义思潮的一个继承者。 那么马克思究竟是不是一个“世界主义者”呢?对这一问题,不能抽象地回答,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对的,应该在更为具体的比较分析中予以解答。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西方许多重量级思想家,如哈贝马斯、吉登斯和贝克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将“世界主义”当作诊断和治疗资本主义现代性困境的有效方式。因而,从思想史上厘清各种世界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独特品质。   世界主义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从思想史上来看,世界主义主要存在着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古典的世界主义,这是由斯多葛主义者最先提出的。他们以“世界”概念取代古希腊思想中的“城邦”概念来作为政治思想的核心,并认为:人类世界的基础在于所有人都具有的“理性”,因而世界在共同人性的基础上存在着普遍的平等;每个人天生是“世界公民”,首先是“人类世界”的一分子,只是在偶然情况下才成了特定国家、种族和等级中的一员。第二种形式是以康德为代表的近代世界主义。康德对于世界主义传统的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他将世界主义观念同“公共理性”概念联系了起来,从而建立了一套能够评价、批判任何社会的进步程度或启蒙程度的超文化、超民族的普遍主义标准;其次,他构想出了一整套个人缔结、参与世界联合体的“世界公民权利”,这种“人类的普遍权利”旨在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殊性限制,保障每个人融入世界联合体的普遍性要求。第三种形式是在当代社会凸显出来的。它主要包含三个关键因素:其一,平等的个人主义,即道德关怀的最终单位是人类个体,而不是民族、国家等特殊的组织形式,所有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其二,个人平等权利的相互认可原则,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在于互相承认对方的平等权利;其三,公正理性的原则,即公平地对待平等的个人权利,拒绝不可普遍化的不公平因素。 在当代,世界主义思潮具有显著的全球影响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主义思潮不仅影响了当代世界的法律、政治思想,而且还渗透到以联合国、欧盟为代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治理机制之中。现存的国际法中也广泛地存在着世界主义因素,并且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和接受。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西方的世界主义思想传统与马克思人类解放学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呢?要具体地把握二者间的联系与区别,就要紧扣人类的普遍性与民族、国家和阶级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首先,二者都包含着某种普遍性的人类价值,然而在对人类价值的内涵与基础的理解上却存在显著差别。世界主义者所信奉的价值主要是理性、自由、平等和公正等启蒙主义、自由主义理念;而马克思所信奉的价值主要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个性、自由联合等继承而又超越了启蒙主义的共产主义理念。更重要的差别体现在二者对于人类价值的基础的不同理解之上。世界主义的人类价值建立在普遍人性和自然权利的根基上。所谓普遍人性,主要指每个人都具有的先验理性,尤其是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则。而所谓自然权利,在这里主要是指“世界公民权利”,即人生而为人就被自然或世界赋予的原始权利:“作为地球的一部分,每人对它都拥有原始的权利”。 无论是普遍人性还是自然权利,其普遍性内涵都是被自然地、先天地赋予人类个体的。更进一步,世界主义还在“个人”与“国家”,“个人权利”与“国际权利”之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从而将其个人主义和先验主义思维方式贯彻到了国际政治领域。与此不同,马克思则将人类价值扎根于普遍交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以及无产阶级的国际革命运动之中。共产主义价值的世界性内涵是历史地生成和发展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如果脱离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脱离开生产和交往的普遍化以及世界性革命等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世界主义所崇尚的普遍人性、自然权利都会沦为空洞的概念。世界主义者将人类价值的根基视作先验的自然权利,因而他们的现实旨趣便是在现实中“兑现”这些预先存在的价值规范和权利诉求。而马克思将人类价值视作历史发展趋势的表现,因而价值本身也必然随着历史的进步运动而不断得到发展,必然依靠符合这种发展趋势的实践行动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   其次,二者都关注个人的普遍性存在与特殊性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但在具体理解上却存在着深刻的差别。所谓个人存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指个人在人类世界整体中的存在方式与个人在国家、民族、阶级等特殊组织中的存在方式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世界主义者从形式逻辑出发,将这种关系主要理解为“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形式关系,由此认为:人首先属于普遍的人类世界,其次才属于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体。每个人作为“人”天生就是“世界公民”,首先属于“人类”这个“必然性”的世界共同体,其次才属于国家、种族和阶级等“偶然性”的群体组织形式。与世界主义者不同,马克思从历史的、辩证的逻辑出发,将此种关系主要理解为“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历史关系,由此他认为:个人首先属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体,随后才由于地域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化而历史地发展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相较而言,世界主义关于个人的普遍性概念,是从个人存在的特殊性中逻辑地抽象出来的,在具备了普遍性形式的同时,却剥离了马克思反复强调的那些具体的社会历史内涵,因而显得过于抽象空洞,很有可能在实践中偏离原初的构想。   最后,二者虽然都把某种超越民族国家的人类共同体当作实践目标,但在这一目标的实现方式上却存在巨大差异。无论是世界主义者还是马克思都将民族国家时代的国际关系看作无序、混乱和对抗的状态,因而是一种需要克服和超越的状态。因此,他们都希望建立一种实体性的组织形式:一方面,这一组织形式具有超越民族、国家和文化差异的世界普遍性质,因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联合体;另一方面,正因为这种普遍性质,联合体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合理的秩序,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混乱和对抗,实现世界和平与人民自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世界主义者反对革命的方式,主张采取各民族国家之间对话交往、普遍友好和渐进改良的方式。通过各国间的一致同意,逐步兑现各项世界公民权利、国家权利及其他条款,从而实现自由国家的“联盟”(或“联合体”)以及“永久和平”。相反,马克思十分强调全球范围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革命行动对于自由人联合体的建构作用。相较而言,世界主义通过对话交往实现国家联合体和永久和平的方式是一种寄托于偶然性的方式。正如黑格尔对康德的“永久和平”构想所做的批评:“康德的这种观念以各国一致同意为条件,而这种同意是以道德的、宗教的或其他理由和考虑为依据的,总之,始终是以享有主权的特殊意志为依据,从而仍然带有偶然性的。”与此显著不同,马克思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革命方式,则不是依托于特殊意志的偶然行动,而是扎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中。无产阶级的世界性联合正是基于生产力、交往的普遍化发展而引发的民族之间分隔、对立的弱化趋势:“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它们更快地消失。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无产阶级的世界性联合,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对客观历史趋势的一种积极响应和自觉参与。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马克思的全球视野、人类关怀与西方主流的世界主义传统既有显著的相似性和联系,又有深刻的差别。这种差别的实质在于,是否在历史的视野中把握住了人类联合的普遍性与民族国家的特殊性之间的辩证法。    三、马克思与当代西方世界主义思潮   在当代全球化境遇中,“世界主义”、“全球主义”和“普世主义”等形形色色的思潮在西方普遍流行并对发展中国家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当代语境中回答“马克思是不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这一问题,关键就在于对“世界主义”本身的界定和辨析。基于此,我们才能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出发合理应对世界主义思潮的传播与流行。   面对各种世界主义流行思潮,首先需要辨析清楚是哪一种世界主义?谁的世界主义?按照对人类普遍性与民族、国家和阶级特殊性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大致可以将当代世界主义思潮分为两种。   第一种可以称为“左翼世界主义”,其特征是主张世界性普遍主义与文化多元主义的融合,即在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国家内部各族群文化的多元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开启和凸显民族国家的世界性视野,构建世界大同主义的普遍性秩序。这种世界主义的主要代表是吉登斯、赫尔德、贝克和汤姆林森等欧洲学者。例如,吉登斯认为,“世界大同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围绕着移民问题而产生了融合。对于一个处在某种全球化秩序中的文化多元社会而言,世界性视角是它的一个必要条件。世界性民族主义是与这种秩序相一致的民族认同的惟一形式”。“一个世界性的民族需要具备约束所有人的某些价值和公民乐于接受的某种认同,但是,它也必须承认不确定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又如汤姆林森所说:“具有世界主义倾向的人们,应该既是普遍主义者,同时又是多元主义者。”简而言之,左翼世界主义者一方面坚持西方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另一方面又在全球化8时代文化多元主义境遇中自觉重构民族国家形式,对世界各国的特殊性和各族群文化的多元性保持宽容、开放态度,并主张在世界性民族国家基础上构建平等、民主和公正的普遍主义世界新秩序。   第二种可以称为“右翼世界主义”,其特征是主张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发展模式为全球标准的普世主义和全球主义,其实质是以特定民族国家的特殊利益冒充全人类的普遍利益,并进而以这种虚假的普遍形式支配、压抑甚至取消其他国家利益的多元性和特殊性。右翼世界主义思潮以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为内核,并日益落实为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的政策措施。新自由主义的世界主义、全球主义和普世主义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这集中体现在1990年出现的“华盛顿共识”之中。该“共识”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1)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2)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3)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4)实施利率市场化;(5)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6)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7)放松对外资的限制;(8)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9)放松政府的管制;(10)保护私人财产权。“华盛顿共识”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全球化,而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一体化”,即美国化。自“华盛顿共识”出笼之后,新自由主义及其右翼世界主义开始向全球蔓延,为国际垄断资本开辟全球空间盲目的私有化和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金融自由化尤为猛烈。   对于上述两种当代世界主义思潮,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在人类的普遍性与民族、国家和阶级的特殊性之间所发现的辩证张力,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出发予以不同的回应和对待。显然,两种世界主义思潮具有不同的社会本质。相较而言,左翼世界主义是一种比较进步的思想,蕴含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良精神,它在尊重各民族国家文化多元共存的条件下伸张人类的普遍性价值,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全球化时代的现状和趋势,较多地体现出全人类生存发展的权益和价值。而右翼世界主义即新自由主义的普世主义、全球主义是一种保守的、虚假的“世界主义”,基本上是西方主导的世界不平等秩序的意识形态面具。它无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性和平等权利,压抑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与多元性,割裂人类普遍性与民族国家特殊性之间的有机联系,致力于将西方模式、西方价值“普世化”和“全球化”,削弱发展中民族国家的自主权力,谋求国际垄断资本的全球霸权。因此,关注全人类解放和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应该对虚假的右翼世界主义进行深刻批判,并与左翼世界主义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对话。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马克思曾经明确地批判过右翼“世界主义”、“普遍主义”的早期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在其虚假的普遍主义面具的掩饰下,不断扩张特定民族国家的特殊利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解剖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海尔曼·泽米希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一文,深入批判了右翼世界主义的虚幻本质与社会根基。他首先指出,虚假的世界主义意识形态根植于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篇文章使我们再一次认清,德国人的虚假的普遍主义和世界主义是以多么狭隘的民族世界观为基础的。”其次,虚假的世界主义意识形态的典型表现形式就是以特定民族国家和社会制度为“模范”、“目的”和“终点”的“历史终结论”:“德国人以极其自满的情绪把这个虚无缥缈的王国、‘人的本质’的王国同其他民族对立起来,宣布这个王国是全世界历史的完成和目的。”再次,这种世界主义意识形态正是基于一种野心勃勃的“民族中心主义”视野,处处根据本民族的幻想去判断其他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德国人“在一切领域都把自己的幻想看成是他们对其他民族的活动所下的最后判决,因为他们到处都只能是观察者和监视者,所以他们认为自己的使命是对全世界进行审判,断言整个历史过程在德国达到了自己的最终目的”。最后,世界主义意识形态包含着显著的二重性悖论,一方面宣扬超越民族特殊利益的普遍主义、世界主义幻想而反对其他民族的特殊利益,另一方面又隐藏着谋求本民族特殊利益的强烈诉求:“如果民族的狭隘性一般是令人厌恶的,那么在德国,这种狭隘性就更加令人作呕,因为在这里它同认为德国人超越民族狭隘性和一切现实利益之上的幻想结合在一起,反对那些公开承认自己的民族狭隘性和承认以现实利益为基础的民族。”在马克思看来,右翼世界主义的实质就是:某一民族国家将自身特殊性伪装成人类普遍性,然后再以这种虚假的普遍性去压抑、统治甚至消除其他民族国家的特殊性,以此来建立世界不平等统治秩序,谋取世界霸权,扩张自身的特殊利益和支配权力。然而,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就深刻批驳过的这种虚假的世界主义、普遍主义的各种新版本仍然横行于21世纪的当今世界。早期资本主义的世界主义意识形态与当今甚嚣尘上的新自由主义“全球主义”和“历史终结论”等意识形态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说明,无论右翼世界主义话语如何更新换代,其资本主义霸权本质并没有任何根本性的变化。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与新自由主义全球主义意识形态幻象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别。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世界历史”阶段的必然趋势。但经济全球化并不必然排斥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多元化,更不等于新自由主义所宣称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或美国化。新自由主义并不是鼓吹一般的经济全球化,而是着力强调要推行以美国这一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全球美式资本主义化。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包含着显著的二重性,并通过全球主义幻象来实现霸权主义的实质:一方面,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以及全球市场主导的“市场激进主义”,宣扬民族国家终结的普世主义神话;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却又强化对外渗透、谋取世界霸权的能力,加深对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控制,以期强化对国际体系的主导地位。由此,政治上赢得独立的不少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文化上却被纳入对西方的依附性体系之中。一言以蔽之,新自由主义的全球主义和普世主义其实就是国际垄断资本企图统治全球的制度安排。我们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批驳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幻象,并不等于排斥、拒绝全球化,而是要更为合理地参与和推进全球化,构建更为平等、公正的世界新秩序。   严格区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世界主义思潮,批判、驳斥各种虚假的世界主义意识形态,借鉴、吸收左翼世界主义的合理内涵,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今天,我们要在全球化境遇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要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类发展的普遍性与民族国家发展的特殊性之间的辩证法。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9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第57页。    同上。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354页。    同上,第351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第86页。    参见安希孟:《从国家主义到世界主义》,《世界民族》2003年第5期,第19~23页;李永毅:《西方世界主义思想的复兴》,《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2期,第39~43页。    参见〔英〕戴维·赫尔德:《世界主义:观念、现实与不足》,朱艳辉译,见赫尔德等著:《国将不国:西方著名学者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17~322、328页。    〔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88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第86页。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z/zgtsshzyll/201205/t20120521_158761.htm
个人分类: 政治|1334 次阅读|0 个评论
院长教授的科研成果
xuecw 2012-5-20 11:51
农村养老与青年孝道——以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四个村为例 刘彦华; 杨晓春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期刊】法制与社会 2011-03-05 0 84 2 硕士生就业困难倒逼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张志新; 杨晓春; 周锐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期刊】教育与职业 2011-08-11 48 3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性技巧的应用 杨晓春; 周锐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期刊】时代文学(双月版) 2006-10-15 0 28 4 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对策探究 李忠华; 王立仁; 杨晓春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办公室;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党总支 【期刊】教育与职业 2010-05-21 0 71 5 课程教学的周期性分析 杨晓春; 李忠华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党总支;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综合办公室 【期刊】教育与职业 2010-06-11 0 16 6 论商标与地理标识的区别保护 杨晓春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淄博 【期刊】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15 4 121 7 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杨晓春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淄博 【期刊】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6-08-15 1 67 8 新时期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课题 武欣萍; 杨晓春 淄博市焦化煤气公司;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淄博; 山东淄博 【期刊】职业圈 2007-05-15 1 67 9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再思考 刘昕; 杨晓春; 刘海鹰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 淄博; 山东 淄博 【期刊】滨州师专学报 2003-09-30 0 42
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研人生:抓住高尚的感觉
Alluvion 2012-5-2 19:53
不管是做科研的,还是从事其他工作,我们都需要生活,生活着的人有好几十亿,似乎每个人活着的感觉都不相同,但是目标似乎都大体差不多,那就是希望自己快乐幸福。但是 问题恰恰在于我们怎么才能找到快乐和幸福? 比如做科研,很多人认为需要作出好工作才能真正幸福, 问题是怎么才能做出好工作? 实际上, 工作和科研并不是不同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问题, 那就是我们用什么原则和方法来指导我们的科研和生活。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被马克思批判的够呛的那个)在他的小册子《论人的使命、学者的使命》一书中,特别强调作为 人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学者更应该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这是大话,也是高调,个人以为,不管是科研上,还是工作中,需要找到这种高调的感觉。当然说高调不好,我认为这不是高调 ,这是一种高尚的感觉。 我以为有如下理由让我们这么做。 一、高尚是一种节约精力的方式 。这样的高尚实际上和大多数人的日常想法并不相同,而是非常简明,没有什么很具体的指标,包括职称职位、论文数量、经费额度、获奖多少等等。眼里只关注真正的有用的问题,心理只想着解决问题,并没有其他世俗东西的干扰,这时候,我们的精力都是在有效运行,效率很高。大多数时候,我们之所以感觉精力不够,并不是我们比别人多做了很多工作, 而是我们把过多的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地方 。在任何的圈子里都会形成一个江湖,任何的江湖都有一套规则, 只要我们过于关注这个江湖规则,我们就难免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去应付 。只有高尚的目标才能使我们摆脱那些江湖规则,因为真正的高尚不会形成江湖,江湖只是一部分人为了小集体的利益而形成的。 高尚的人不需要江湖。 二、高尚是心理健康的保障。 我们内心充满烦恼,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有太多的短期目标需要实现,有太多的人的意见需要满足,当我们做不到或者担心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内心就不会平静,用佛家的话说,就是欲望太多。当我们经常处于不平静的状态中,我们的心理就会出现问题,由此引发身体的不健康。比如我们经常忧虑,那可能得了忧郁症。身体的反应机制有很强的惯性,当我们有一段时间保持某种状态的时候,就不容易一下子改过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需要调整。但是高尚不会有任何的不好。因为当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是对所有人有好处的时候,我们就不担心别人是否理解,也不担心自己短时间是否得到什么。这在马斯洛的心理学中也说得很清楚, 高尚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三、高尚是自信的最高境界。 我们很多年轻同学做科研往往是不自信的, 这种不自信的内部有很多原因是由于动机的不单纯造成的 ,比如,我们担心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好被别人笑话,这是一种迎合的思想,比如我们觉得自己很渺小,不敢做较难的课题,这是急功近利的思想, 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短期利益 。所有这些,都不是高尚的表现,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高尚的时候,他的眼里就没有大牛,也就没有权威,因为 任何的大牛和权威都大不过人类和自然 。实际上,在欧美的教育中,尽管现实依然是残酷的,但是 对孩子们的教育就是高尚教育, 孩子们就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而努力奋斗,不是为了社会地位而奋斗。这些值得我们思考。 四、高尚是高明眼光的基础 。我们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 用什么颜色的眼镜看世界,就得到什么结论 。任何课题和物体都有其多面性,当我们用世俗的眼光观察课题的时候,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是该课题带来的名和利。但是当一个人用高尚的眼光看世界的时候,他也许就能够穿透眼前的迷雾,看清楚一个课题是不是名利场中一个道具,还是一个真正值得人类思考的问题。这个原则我认为永远都算是正确的。因为作为短暂的人,我们可以毫不顾忌的追求自己短暂人生的小目标,但是从长远看,还是 用更高尚的眼光做科研的结果更好 。在冯诺依曼《论数学在科学和社会中的作用》一书中, 他强调做科研的非功利性,我认为这种非功利性就是最高尚的 。 五、高尚是最好的生活动力。 记得有个故事,说一个富家子弟早早参加了中共,20年代中共被残酷镇压的时候也面临生死选择。他说,我已经选择了这个信仰,就要对自己的信仰负责,否则即使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还有很多人,即便是最艰苦的年代也都能快乐地生活,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他们的信仰是高尚的,在高尚的心态下生活,就容易获得快乐。佛家强调利他,也是为了让人们感觉到快乐,当我们认识到我们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更多人生活更美好,我们就不会为自己的短暂困难而发愁。 总的来说, 高尚在当前的社会中是个很奢侈的概念,但是不管到了什么社会阶段,高尚依然是我们需要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它能让我们更节约精力,心理更健康,信心更好,眼光更远更高,生活也会更好 。当然,高不高尚完全是一个人的选择,但是正如费希特指出, 以高尚为目标不光是个人的主观胜利,也是一个人客观的胜利 。因为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一直努力中。 silong.peng@ia.ac.cn 2012.05.02
个人分类: 心灵感悟|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轉】與Peter Singer對話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4-29 22:03
現代哲學,2002年第2期,Peter Singer介紹了他對於馬克思、全球倫理、道德責任、道德客觀性、道德思考中的直覺層次與批判層次的關係、動物解放等方面的觀點。 与彼得_辛格的对话.pdf
个人分类: 科學哲學|310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霍布斯鲍姆:马克思、恩格斯与政治
whyhoo 2012-4-23 10:40
本文将讨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思想和观点,即他们关于国家和国家机构的观点,以及他们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方面——阶级斗争、革命、社会主义的组织方式、战略和策略等问题——看法。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从分析的角度来看都是次要的问题。“法的关系……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市民社会’。”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决定因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尤其是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创造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阶级”——这一事实。此外,尽管国家权力对阶级统治来说至关重要,但是资本家对工人的权威的“执掌者,只是作为同劳动对立的劳动条件的人格化,而不是像在以前的各种生产形式中那样,以政治的统治者或神权的统治者得到政治权威的”。因此,政治和国家不需要纳入经济基础分析之中,只能进入到后来的阶段上。   当然,在实践上,政治问题对活跃的革命者来说不是次要的问题,而是首要的问题。于是,对马克思著作的许多解释讨论了这些问题。然而,这些著作在性质上不同他的主要理论工作。尽管马克思未完成对资本主义的全面经济分析,但是这种分析的主要部分散布在大量用来出版或业已出版的各类手稿中。19 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还系统地关注社会哲学批判和对资产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的性质的所谓的哲学分析。对于政治,马克思没有做出同样系统的理论努力。在这一领域中,马克思的著作几乎完全采取了新闻报道、对现实政治的审视、对运动内部讨论的推动和私人书信的形式。然而,尽管恩格斯在这一主题上的著述主要是对现实政治的评论,但他在《反杜林论》中尝试更系统地讨论政治问题,不过他基本上是在马克思逝世后所写的各种著作中才开始这样做的。   因此,马克思乃至恩格斯的观点究竟具有什么性质并不清楚,尤其是在那些并不是他们当务之急的问题和他们不愿鼓励讨论的问题上,因为“正是国家制度、法的体系、各个不同领域的意识形态观念的独立历史这种外观,首先迷惑了大多数人”。恩格斯在晚年承认,尽管他和马克思强调首先“从基本经济事实中引出政治的、法的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观念”是正确的,但是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为了内容而忽略了形式。这不仅适用于对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法的和其他的制度的分析,而且——正如那些注解唯物史观的著名书信所指出的那样——适用于这些上层建筑因素的相对自主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些主题上的人们已知的思想中存在相当多的空白,因而他们的思想或本来的思想是什么仍有诸多的不确定性。   显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担心这些空白,因为如果这种分析在他们的具体政治实践中被证明是必要的,他们无疑会填补这些空白。于是,马克思的著作几乎没有专门提到法律。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没有特地填补一些在我们看来似乎是显而易见的理论空白呢? 理解这一问题并不太困难。他们写作和研究的历史时代不仅完全不同于我们的时代,而且( 除了恩格斯晚年的一些重叠外) 也非常不同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成为大众组织或其他重要政治力量的时代。事实上,只有偶尔的时候,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活跃的共产主义者所处的实际境况,才类似于其马克思主义追随者所处的境况,而马克思主义追随者则领导或在政治上积极参与后来的大众运动。因为尽管或许不只是恩格斯,还有马克思在现实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 1848 年革命时担任《新莱茵报》编辑和第一国际期间,但是他们从未领导过或者从属于第二国际大众运动所特有的那类政党。他们至多是向这些政党的领导人提供过建议; 虽然那些领导人( 例如倍倍尔) 非常崇拜与尊敬马克思和恩格斯,但并不总是接受他们的建议。马克思和恩格斯担任过共产主义同盟的领导人,这是他们可以与后来一些马克思主义组织的经验相比较的唯一政治经验。由于这个原因,列宁自1917 年以后倾向于往前追溯到这一点。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体政治思考完全能够扩展和发展,面对其他的具体历史状况,但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他们所处于的具体历史状况的痕迹。   我们仍然应当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思想进行区分: 其中一部分是特别简单的,另一部分由于是潜藏在这种简单部分下的连贯分析,因此是累积性的,是根据连续的历史经验逐渐地形成、修改和阐明的。“国家”与“革命”显然是属于后一部分的两个问题,列宁在尝试系统地提出这种分析的时候正确地把它们连接起来。   一   马克思本人对国家的思考始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843 年) 。在这部著作中,他尝试清算黑格尔的国家理论。在这一阶段,马克思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尚不是共产主义者,因此,他在方法上与卢梭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尽管一些人尝试确立这两位思想家之间的直接联系,但却因为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而失败了,即“马克思从未表明他对[这种对卢梭的所谓的债务]有一丝的意识”,因而似乎误解了卢梭。《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预示了马克思后来的一些政治思想: 尤其是在某种不确定的意义上,把国家等同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私有财产”) ,国家是历史的产物; 当民主终结了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分离时,国家将会和“市民社会”一道消亡。然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首先是以它是对正统政治理论的批判而著称,因而是马克思从宪政、代表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的唯一地方。我们注意到他的如下结论: 各种宪政形式相对于社会内容来说是次要的,美国和普鲁士同样都建立在私有财产的社会秩序上。我们也注意他对代议制政府的批判,换言之,代议制政府把民主确立为国家的“形式”部分,而不承认民主是国家的本质。马克思构想了一种民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参与和代表之间不再存在任何区别,用马克思后来评论巴黎公社的话来说,民主机构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尽管 1843年马克思对民主制度的具体形式的论述就像在1871 年那样仍然是模糊的。   在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中,早期的共产主义形式概述了四个主要观点: 国家的实质是政治权力,国家是阶级对立在资产阶级社会内的官方表现;因而,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不再存在; 在当前的制度中,国家代表的并不是社会的普遍利益,而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但是,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国家在所预料的过渡时期内不会马上消失,而是暂时采取“把无产阶级组织为统治阶级”或者“无产阶级专政”( 尽管直到 1848 年后马克思才使用这个术语) 的形式。   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此后一直坚持这些思想,但是他们相当详细地阐述了这些思想,尤其是在两个方面。第一,他们修正了国家是阶级权力的思想,尤其是按照拿破仑三世的波拿巴主义和1848 年后不可以简单地称为革命资产阶级的统治的其他政体修正了他们的国家思想。第二,主要是在 1870 年之后,马克思尤其是恩格斯概述了国家——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结果——的历史起源和发展的更一般的模式,最全面的阐述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这一文本意外地成为列宁后来讨论的起点。“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显然,“一般来说”,国家代表了最有力量和在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的利益,通过对国家的控制,这个阶级获得了控制被压迫者的新手段。尽管如此,我们应当注意的是,恩格斯既承认国家的一般社会功能——至少在消极的意义是防止社会解体的机制——也承认通过神秘化或者国家凌驾在社会之上的表象中所暗含的虚假同意,一些因素掩盖了权力或者统治。于是,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国家理论更为精深,而不是这个简单的等式: 国家 = 强制力量 = 阶级统治。   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国家最终会消亡,过渡性( 无产阶级) 国家是必要的,而且至少直到共产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 的时候,社会计划和管理也是必要的。既然如此,政治机构的未来提出了一些复杂的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继承人都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既然国家本身被定义为统治者的工具,因此,国家消亡后继续存在的管理工具只能作为“对物的管理”而被接受,因而不再是国家。对人的统治和对物的管理之间的区分可能取自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圣西门使之为人熟知。这种区分不是一种语义学的策略,更不是建立某些空想或至少乐观的假设之上,例如相信“对物的管理”在技术上会比迄今为止所表现的那样更为简单,不那么精深复杂,因而属于非专业公民的范围。毫无疑问,马克思似乎也持有这种乐观的看法。然而,在过渡时期,对人的统治,或者用恩格斯的更准确的术语,“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只会逐渐地消失。但对人的统治在实践上何时和如何开始消失,仍然是不清楚的。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的那句名言只是说国家“是自行消亡的”。从实践目的的角度来看,我们从那句纯粹重复性的形式论述中几乎不可能读出什么东西: 这一过程将会始于“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把生产资料变成社会财产,因为这句话只是说,在代表整个社会时,国家不再可以被归类为国家。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国家消亡的关注之所以令人关注,不是因为实际上能够从中推出的预测,而是因为这首先有力地证明了他们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希望及其思想: 他们的希望和思想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他们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预见与他们通常不愿推测不可预测的未来的意愿形成了对比。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给自己的继承者留下了令人困惑和不确定的遗产。   二   我们应该简要地谈一谈马克思和恩格斯国家理论的更深层的含义。国家不仅仅是统治的机器,而且是建立在领土上。在这个意义上,国家在资产阶级的经济发展中还有一种功能: 充当这种发展的单位——“民族”,至少在许多这类辽阔的领土单位的形式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讨论这些单位的未来,但是毫无疑问,他们主张革命之后应该维持某种集权形式的民族单位,尽管这提出了伯恩施坦所注意的、列宁所面对的问题。马克思始终拒斥联邦主义。   同样地,马克思的革命思想自然始于对其时代的主要革命经验——1789 年以来的法国革命——的分析。在马克思此后的生活中,法国是阶级斗争的革命形式的“典型”范例,也是形成革命战略和策略的历史经验的实验室。然而,从马克思结识恩格斯那一刻起,无产阶级的大众运动经验就成为法国经验的补充,就这种无产阶级运动的经验来说,英国当时是而且数十年来一直是唯一重要的例证。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法国大革命的关键时刻是雅各宾派时期。它与资产阶级国家之间存在模糊的关系,因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是为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无政府式行动提供自由领域,而恐怖统治和拿破仑则以不同的方式试图迫使资产阶级/市民社会进入到国家指导的共同体/民族的行动框架内,前者的方式是使之服从“永久革命”,而后者的方式则是使之服从永久的征服和战争。真正的资产阶级社会在热月政变后才首次出现,资产阶级最终在 1830 年的革命中找到了它的有效形式,把“立宪的代议制国家”看作是“自己的排他的权力的官方表现,看作是自己的特殊利益的政治上的承认”。   然而,随着 1848 年的临近,雅各宾主义的另一个方面得到了重视。只有这个方面才能彻底消除封建制度本来会持续存在数十年的遗迹。悖论的是,这主要归功于“无产阶级”对革命的干预,而这个“无产阶级”尚未成熟,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虽然今天我们不会把无裤党运动看作“无产阶级的”运动,但是上述观点仍然具有意义,因为它提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大众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角色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是《共产党宣言》、1848 年的著作以及 1848 后的讨论的重大主题,它们仍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政治思考以及 20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主题。此外,就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可能带来超越资产阶级统治的政体而言,雅各宾主义也表明了一些政体的政治特征,例如集权制与立法权力的作用。   于是,雅各宾主义的经验揭示了过渡性革命国家问题,包括“无产阶级专政”——一个在随后的马克思主义讨论中备受争议的概念。“无产阶级专政”概念是否来源于布朗基并不重要,但是这个术语在 1848—1849 年革命失败后第一次进入马克思的分析中。随后,主要是巴黎公社之后和19 世纪 90 年代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各种观点中,这个术语才偶尔被提及。尽管“无产阶级专政”始终是马克思分析中的重要因素,但是,讨论它的政治环境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随后的一些模糊性带来了争论。   马克思本人似乎从未使用“专政”来描述政府的特定机构形式,而是始终只用它来描述某个集团或阶级统治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因此,对马克思来说,无论有没有普选权,资产阶级的“专政”都会存在。然而,在革命的形势下,新的无产阶级政权的主要目标必须是马上采取“必要的措施,把广大资产者威吓住,从而赢得首要的条件,即持续行动的时间”,这样一种统治往往变成更公开的专政。被马克思实际上称之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唯一政权是巴黎公社,而且巴黎公社受到马克思强调的政治特征是专政的对立面( 在字面意义上) 。恩格斯不仅引用“民主共和国”作为它的具体形式,而且引用巴黎公社作为它的具体形式。既然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着手建构一个普遍适用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的模式,也没有预测使无产阶级专政可以实施的一切状况,那么我们从他们的评论中只能得出如下结论: 无产阶级专政应该把大众政治生活的民主改造与那些防止失败的统治阶级的反革命行为的措施结合起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对 20 世纪革命之后的政权会是什么态度呢?我们对此没有权威的文本来进行推测,但是有一点除外,即他们最重视的几乎肯定是保证革命的无产阶级政权能够防范被颠覆的危险。无产阶级的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条件。   众所周知,巴黎公社的经验大大推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思想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旧的国家机器,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在这里,马克思似乎首先想起了拿破仑三世的集权化官僚机构以及军队和警察。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工人阶级“应当保证本身能够防范自己的代表和官吏”。在随后的马克思主义讨论中,这一变化首先被解释为保证革命能够防范旧国家机器复活的危险,但是所构想的危险适用于任何被允许建立自治机构的国家机器,包括革命本身的国家机器。此后,马克思根据巴黎公社所讨论的随之产生的制度,成为激烈争论的主题。这种制度由“社会的负责勤务员”而不是“凌驾在社会之上的机构”构成。除此之外,关于这种制度的一切仍不是非常清楚。   无论无产阶级对失败的资产阶级的统治的确切形式是什么,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逐渐转变成共产主义社会的时期内,在这个持续时间不确定并且无疑会变化的过渡时期内必须坚持这样一种统治。很清楚,马克思期望政府或者它的社会成本在这一时期内“消失”。马克思区分了“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后一阶段能够运用“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因为旧的动机以及对人类能力和生产能力的种种限制将会消失,马克思也没有设想这两个阶段之间存在任何明确的间隔。既然马克思和恩格斯严格地拒绝描绘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因此,任何把他们在这个主题上的只言片语或一般评论拼凑成完整图画的企图都是误导性的,必须加以避免。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认为,革命后的前景是一个漫长、复杂的发展过程。“法国资产阶级在1789 年以前所提出的一般要求,除了必要的改变之外,大体上同无产阶级当前提出的最基本的直接要求一样明确,而无产阶级的这些要求在资本主义生产占统治地位的一切国家里大致相同。但是,在 18 世纪有哪一个法国人曾经事先、先验地哪怕是极模糊地意识到用什么方式实现法国资产阶级的要求呢?”正如马克思根据巴黎公社的经验所评论的那样,即使在革命之后,“以自由的联合的劳动条件去代替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只能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步完成,目前‘资本和地产的自然规律的自发作用’只有经过新条件的漫长发展过程才能被‘自由的、联合的劳动的社会经济规律的自发作用’所代替,正如过去‘奴隶制经济规律的自发作用’和‘农奴制经济规律的自发作用’之被代替一样”。革命只能开启这一过程。   这种对预测未来的谨慎态度主要是因为如下事实: 革命的首要制造者和领导者即无产阶级本身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阶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显然主要是根据恩格斯 19 世纪 40 年代的英国经验,粗略地提出了他们对无产阶级发展的看法: 无产阶级的发展是这样一种进步过程: 从通过地方和局部的经济斗争——首先是非正式的,然后通过工会日益组织化——的个体起义发展到“一国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这种斗争还必须是争夺政权的政治斗争。“工人阶级”必须“从而组织成为政党”。实质上,马克思从此坚持这一分析,尽管根据 1848 年后资本主义的稳定和扩张以及组织化工人运动的实际经验做出了轻微的修正。早在 1845 年,恩格斯就提出了工人的工资在某种程度上由惯常或者现有的生活标准和市场力量决定的观点。尽管如此,随着那些直接导致工人起义的经济危机的前景逐渐变得渺茫,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工人的斗争通过工会的行动或实现有利于自己的立法而在资本主义的框架内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变得稍微乐观了一些。我们由此可以说,与 1848 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的期望相比,工人阶级在革命前的发展将会更加漫长。   在讨论这些问题时,避免把随后 100 年里的马克思主义争论读回到经典著作的文本中,是一件困难但却关键的事情。在马克思一生中,关键任务是把工人运动一般化为阶级运动,使工人生存中所暗含的目标变成公开的目标: 以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最直接的是使工人运动变成一种政治运动,成为一个摆脱占有阶级的所有政党和以夺取政治权力为目标的工人阶级政党。因此,对工人来说,关键不是避开政治行动,也不是允许他们的经济运动脱离他们的政治活动。另一方面,只要工人的政党是一个阶级政党,那么它的性质就是次要的。它不应该与后来的“政党”概念相混淆,而且他们的著作中也没有发现关于这些方面的连贯理论。“政党”一词最初是在 19 世纪流行的意义上被使用,既包括一组特殊观点或事业的支持者,也包括某个正式群体的组织化成员。尽管 19 世纪 50 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常使用这个词来描述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前的《新莱茵报》群体或这两者的残余,但是马克思仔细地解释说,像早期的革命组织一样,共产主义者同盟“不过是在现代社会的土壤上到处自然成长起来的政党的历史中的一段插曲而已”,“是指按伟大历史意义上来讲的党”。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才会说,工人的党作为政党“已经在大多数国家存在着”。显然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马克思和恩格斯尽可能支持建立某些组织化的政党,只要它不是宗派。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追随者或在他们的影响下成立的政党中,内部组织、政党结构和纪律等问题自然引起了来自伦敦的适当表达的意见。在这些政党不存在的地区,恩格斯继续使用“政党”一词来描述那些表现出工人阶级独立性的政治团体的实质,而不管它们是怎样组织起来的: “不管怎样组织起来,只要它是一个真正的工人政党就行。”除了偶尔的兴趣外,他们对后来思想家们所关注的政党结构、组织或社会学问题几乎没有表现出什么兴趣。   相反,“必须避免宗派主义的‘标签’……工人阶级的共同愿望和意向是从它所处的现实条件中产生的。正因为如此,这种愿望和意向为整个阶级所共有,尽管在工人的意识中运动以极其多样的形式反映出来,有的幻想性较多,有的幻想性较少,有的较多符合于这些现实条件,有的较少符合于这些现实条件。因此,只有最能理解我们眼前进行的阶级斗争的内在含义的人即共产党人,才会最少犯赞同或鼓励宗派主义的错误。”党的目标必须是组织起来的阶级,而且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未背离《共产党宣言》中的声明,即共产党人不成立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相对立的独立的政党,也不提出任何的宗派主义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   三   马克思晚年的所有政治论证都是为下面这个三位一体的概念辩护: ( 1) 无产阶级在政治上的阶级运动; ( 2) 革命,这种革命不应该像宗派主义乌托邦所认为的那样被简单视为一劳永逸的权力转移,而应被视为一种关键的时刻,开启了复杂但不可轻易预测的过渡时期; ( 3) 随后对政权体系——国家的革命和过渡形式——的必要维持。因此,马克思特别反对拒绝这一切的无政府主义者。   因此,寻找马克思对诸如“改良主义者”和“革命派”之间这样后来的争论的预见,或者根据后来马克思主义运动中左派与右派之间的争论来解读马克思的著作,都是徒劳的。马克思的著作曾被如此解读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的一部分,但这属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后期阶段。对马克思来说,问题既不是工人的政党是改良主义的还是革命的,也不是这些术语究竟具有什么含义。马克思认为,工人为改善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状况而进行的日常斗争,同政治意识——构想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替代——的形成或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政治行动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冲突。对马克思来说,问题在于如何克服各种阻碍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的不成熟性,例如使无产阶级政党处在各种( 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 民主激进主义影响之下,或者试图使无产阶级政党支持各种实现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或特殊公式。无政府主义把马克思等同于国际或其他的工人运动中的“左翼”或者“右翼”、“温和派”或者“激进派”。因此,关于马克思在某个时候不再是革命者并且变成了渐进主义者的争论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是荒谬的。   实际的权力转移和随后的社会改造将会采取何种形式? 这取决于无产阶级及其运动的发展程度,这种发展既反映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所达到的阶段,又反映了无产阶级本身通过实践而学习和成熟的过程。这自然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既然马克思没有公开建议要等到无产阶级成为绝大多数和阶级两极分化达到高级阶段之时,那么他肯定认为阶级斗争在革命之后继续存在,尽管是以最理性和人道的方式。在革命后的不确定时期,无产阶级因而必须充当阶级联盟的核心和领导者,它的优势在于: 由于它的历史地位,它“被公认为能够发挥社会首倡作用的唯一阶级”,即使它仍然是少数派。毋需赘言,马克思认为,唯有“无产阶级专政”——按照他的实际分析即巴黎公社——在观念上注定像工人领导下的“不依靠他人劳动而生的社会各阶级”的人民阵线那样运作。然而,这些都是具体评价的问题。它们仅仅确认: 马克思和恩格斯依靠的不是历史力量的自发作用,而是在历史提供的可能范围内的政治行动。在他们一生的每一个阶段上,他们总是用他们所想到的行动来分析各种形势。于是,我们必须思考对这些形势变化的评价。   我们可以区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的三个发展阶段: ( 1) 从 19 世纪 40 年代中期到 50 年代中期; ( 2) 接下来的 25 年,在此阶段,工人阶级的最终胜利似乎不可能马上提上议事日程; ( 3) 恩格斯的晚年,在此阶段,无产阶级群众政党的崛起似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创了过渡的新角度。我们在下文将会分别思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略的国际方面。   “1848 年”视角既建立在一个被证明是正确的假设上,也建立在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假设上。前者是旧政权的危机将会带来普遍的社会革命,后者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足够的程度,使这样一种革命可能带来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无论如何定义,现实的工人阶级此时除了在英国之外显然是人口中的少数,而与恩格斯的预测相反,英国没有发生任何革命。此外,工人阶级既不成熟,也很少组织起来。因此,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存在两种可能性。要么德国资产阶级可能证明它不愿意发动自己的革命,因而处于萌芽阶段的、由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无产阶级将会接过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要么( 就像法国那样) 由雅各宾派开创的资产阶级革命激进化将会继续下去。   第一种可能性显然已被证明是极不现实的。第二种可能性即使在 1848—1849 年的失败后似乎仍然是可能的。只是作为从左派到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阶级联盟的从属但却重要的成员,无产阶级参加了革命。在这场革命中,随时都会出现激进化的可能性,例如当温和派断定革命已经走得足够远的时候,激进派想要继续前进,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这些要求至少有一部分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的或想象的利益。在法国大革命中,激进化只会巩固资产阶级温和派的胜利。在资本主义时代,例如在 1848—1849 年的法国,在如今联合起来的、反动的资产阶级统治阶级与围绕无产阶级组织起来的其他各阶级阵线之间,阶级对抗的潜在尖锐化第一次使如下一点成为可能: 资产阶级的失败会使“因失败而变得聪明的无产阶级成为决定性因素”。由于路易·波拿巴的成功,这种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回顾失去了许多意义。当然,许多——结果是太多——的东西取决于革命的政治行动的具体动力,因为欧洲大陆的工人阶级落后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极其不充分的发展。   正因如此,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下一场革命激进化。在那场革命中,一旦自由派资产阶转变为“秩序党”,更激进的“民主党”很可能成为胜利者。这就是 1850 年成为共产主义同盟首要口号的“不断革命”,这一口号是马克思主义者与布朗基主义者之间短暂联合的基础。在民主派中,“共和派的小资产阶级”是最激进的,也最依赖无产阶级的支持。它既必定会首先向无产阶级施加压力,又必定是无产阶级与之斗争的阶层。然而,无产阶级仍然是极少数,因而需要盟友,即使在它试图取代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成为革命联盟的领导者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在 1848—1849 年,像大多数左派一样,马克思和恩格斯低估了农村的革命或激进潜力,对农村几乎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在 1848 年革命失败后,在恩格斯的推动下,马克思才开始设想,至少在德国,由“某种再版的农民战争”来支持无产阶级革命。由此所设想的革命发展是复杂的而且或许是漫长的过程。马克思也不可能预测革命的哪一个阶段会出现“无产阶级专政”。然而,基本的模式显然是大体上从最初的自由阶段经过激进—民主阶段而快速地过渡到无产阶级领导的阶段。   直到 1857 年世界资本主义危机没有带来任何国家的革命之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依然希望——事实上期望——新的和修正版的 1848 年革命。在此后的大约 20 年里,他们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即将到来和成功并不抱有希望,尽管恩格斯比马克思更长期地坚持其青年的乐观态度。当然,他们对巴黎公社没有太高的期望,而且此后都一直谨慎地避免对此提出乐观的看法。另一方面,西欧和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尤其是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现在使世界各国产生了大规模的无产阶级。马克思和恩格斯寄予厚望的这些工人运动在力量、阶级意识和组织上都日益发展。我们不应当认为,这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产生了根本的影响。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在权力转移意义上的现实革命,可能发生在工人阶级发展的漫长过程的各个阶段上,接下来会开始漫长的后革命过渡时期。现实的权力转移延迟到工人阶级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某个晚期阶段,这无疑会影响到随后的过渡时期的性质,但是,尽管这可能让渴望行动的革命者失望,却也几乎不会改变所预测的过程的本质特征。即便如此,就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战略而言,这一时期的实质是,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愿意计划某种最终的结果,但是他们不认为权力会马上或可能成功地转移到无产阶级手中。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中,社会主义群众性政党的发展,尤其是在 1890 年之后的发展,第一次使在已经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府的领导下直接过渡社会主义成为可能。这一进展发生在马克思逝世后,因而我们不知道他会如何面对这一状况,尽管有些迹象表明他可能比恩格斯采取的方式更灵活和更不那么“正统”。然而,这是一个思辨的问题,因为在马克思本人等到德国无产阶级的不断繁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大众政党成为一个巨大的诱惑之前,马克思已经逝世。有某种证据表明,正是倍倍尔说服恩格斯相信,绕开“中间的激进—资产阶级阶段”的直接的权力过渡现在已经成为可能,而以前这个阶段在那些没有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被视为必然的阶段。无论如何,工人阶级从此以后似乎不再是少数,幸运的话会成为广泛革命联盟的领导者,组织成为大众“政党”,并围绕这一政党聚集来自其他阶层的盟友。这里提出了新的状况与英国的状况之间的差异。在英国,无产阶级在一个明显的资本主义经济中成为大多数,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成熟性和普遍性”,但由于那些马克思没有特地研究的原因,它没有发展出与这种状况相适应的、政治上的阶级运动。恩格斯晚年的著作致力于这种通过社会主义大众政党可以实现“大多数人的革命”的观点,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著作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这一时期具体情况的反应。   四   恩格斯现在遇到的新历史状况具有三个特点。新类型的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大众政党实际上没有任何的先例,日益普遍的、唯一的、全国性的、没有左派竞争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也是如此,就像在德国那样。合法性、立宪政治以及投票权的扩大是这样一些政党得以发展并在 1890 年后变得日益普遍的条件。相反,传统所构想的革命的前景现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第二国际时代的社会主义者之间的辩论和争论反映出这些变化所带来的问题。恩格斯仅仅是部分地介入了这些争论的早期阶段,因而这些争论当然是在恩格斯逝世后才变得尖锐起来。事实上,我们可以认为,恩格斯从未充分地阐明新状况的可能影响。然而,他的观点显然与新状况的可能的影响有关,帮助塑造了这些可能的影响,因而应该成为重大文本争论的主题,因为不可能把这些可能的影响等同于任何一种正在扩散的趋势。   特定的争议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恩格斯坚持普选权所包含的各种新的可能性,并且放弃了旧式暴动的观点———恩格斯在最后一篇著述即《〈1848 年至 1850 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清楚地阐述了这两点。正是这两点的结合产生了一个富有争论的论述: 德国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然而,尽管恩格斯的著述中存在某种模糊性,但是我们肯定不能认为他赞同或者暗示了后来德国和其他国家社会民主党人对合法活动和选举的幻想。   恩格斯放弃了对旧式暴动的希望,不仅因为技术上的原因,而且是因为更清楚出现的阶级对抗既使群众性政党成为可能,也使所有阶层都同情的旧式暴动变得更加困难。现在,反对党派将能够获得大多数中等阶层的支持: “‘人民’将总是分裂的,因而也就不会有一个在 1848 年那样非常有效的强大杠杆了。”然而,他拒绝放弃武装斗争的思想,并且以其通常的和过度的乐观态度预言德国将会在 1898—1904 年发生革命。事实上,1895 年恩格斯的直接观点只是努力表明: 在当时的状况下,像德国社会民主党那样的政党必须利用它们的合法机会,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因此,暴动和武装对抗可能不是由暴动者发动,而是来自反对社会党人的右翼。这延续了马克思早在19 世纪 70 年代就已经提出的一种观点,即,他根据一些社会党人的全国性政府当选不存在任何宪政阻碍的国家所提出的观点。马克思认为,革命斗争在当时( 就像在法国大革命和美国内战中那样) 将会采取的形式是“合法的政府”与反革命的叛乱之间的斗争。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认为恩格斯不赞同马克思当时提出的如下观点: “从来就没有一个伟大的运动不是经过流血而诞生的。”恩格斯显然认为,自己不是放弃革命,而只是为了适应变化的状况而调整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恩格斯的分析之所以遭到怀疑,恰恰因为如下发现: 社会民主主义群众性政党的发展壮大可能会造成运动对现存体制的某种形式的融入,而不是带来某种形式的对抗。如果恩格斯要受到批评的话,那么是因为他低估了这种可能性。   另一方面,恩格斯敏锐地意识到机会主义的危险——“为 了 运 动 的 现 在 而 牺 牲 运 动 的 未来”,因而尽最大努力保证党能够抵制这些诱惑: 他回想而且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系统化了现在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学说和经验,强调“社会主义科学”的必要性,坚持社会主义发展在本质上的无产阶级基础,尤其是确立了为赢得选民支持而允许进行政治联合、妥协和纲领性退让的范围。然而事实上,与恩格斯的初衷相反,这进一步加大了理论和学说与现实政治实践之间的差距。正如我们能够看到的那样,恩格斯晚年的悲剧在于: 他对运动的具体状况的清楚易懂的、符合实际的和非常敏锐的评论,不但没有影响运动的实践,反而强化了一种越来越脱离运动的学说。他的预言已经被证明是太准确的了: “这除了使党突然在决定性的时刻束手无策,使党在具有决定意义上的问题上由于从未进行过讨论而认识模糊和意见不一而外,还能有什么结果呢?”   无论工人运动的前景如何,1848 年失败后资产阶级政治出乎意料的变革,使夺取政权的政治条件变得复杂化了。在经历过革命的国家,资产阶级的“理想”政体——立宪的代议制国家——要么没有实现,要么由于新波拿巴主义而被放弃。总而言之,资产阶级革命在 1848 年失败了,或者带来了未曾预料到的政体。马克思最关注的大概是这个政体的性质,而不是资产阶级国家的其他问题: 坦白地说,它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而不是直接代表作为阶级的资产阶级。这提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一个仍然没有让人失去兴趣的问题: 统治阶级与集权化的国家机器之间的关系。集权化的国家机器最初是由绝对主义君主制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则为了实现“资产阶级的国家统一”而强化了它。“国家统一”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但是往往确立了国家相对于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所有阶级的自主性。这种对阶级与国家趋同、经济与“权力精英”趋同的构想清楚地预示了 20 世纪的许多发展。马克思为法国的波拿巴主义提供具体的社会基础的尝试也是如此。在这个例子中,法国波拿巴主义的社会基础是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的农民,即这样一个阶级: “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给他们雨水和阳光。”这里预示了后来各种形式的煽动性的民粹主义、法西斯主义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清楚地分析这些统治形式为什么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民主政府已经耗尽了自身的潜力,因而波拿巴主义制度——反对无产阶级的最后堡垒——也会是资产阶级革命前的最后统治形式。这个观点显然已经证明是错误的。根据马克思对法国经验的论述,恩格斯最终以更为一般的形式阐述了关于这些波拿巴主义或绝对主义政权的“阶级平衡”理论。马克思的论述是丰富的: 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对 1848—1849年“秩序党”的恐惧和内部分化如何“在反对其他社会阶级的斗争中亲手取消了自己的政治制度即议会制度的一切条件”的复杂分析到关于拿破仑政体“建立在两个敌对阶级的精疲力竭上”的简单论述。而恩格斯———经常在理论上更谦逊但也更依据经验——继续提出,波拿巴主义对资产阶级来说可以接受,因为它不想费心直接进行统治,或者“没有自己直接进行统治的能力”。恩格斯认为,俾斯麦对资产阶级的嘲笑是恰如其分的,这个阶级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 就像在英国那样) 寡头政治来管理现实的政府,或者在没有这种寡头政治的情况下,波拿巴式的半专政就成了“正常”的政府形式。恩格斯直到后来才根据英国“资产阶级—寡头政治”共生的特性阐明了这种具有丰富含义的暗示,但只是一种偶然的观察。然而,在 1870 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或重新强调典型的资产阶级政权的立宪—议会特征。   但是,在 1848 年革命完全失败和旧制度复辟的国家中,资产阶级革命的旧视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断革命”应当激进化和超越什么呢? 在某种意义上,恰恰是革命已经发生的事实证明了它提出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一次革命的实际的、非幻想的任务总是可以通过这一革命而得到解决的。”对于意大利、匈牙利和德国来说,这一任务“由革命的遗嘱执行人波拿巴、卡富尔、俾斯麦……予以解决了”。然而,就俾斯麦实现德国统一的“历史进步性”成就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带着复杂的心情承认乃至欢迎这一事实,但是,他们没有充分阐明它的影响。于是,支持反动势力所采取的具有“历史进步性”的措施,可能与支持恰好反对这些措施的左派政治盟友相冲突。事实上,这种冲突发生在德法战争期间: 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基于反俾斯麦的理由反对这场战争,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私下里在某种程度上则支持这场战争。除了事后来看之外,不管谁是实施者而支持“具有历史性的成就”,这种做法都存在着某种危险。   然而,更重要的有一个如何评价上层( 例如俾斯麦) 对资产阶级的不容置疑的让步——有时甚至被称为“来自上层的革命”——的问题。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它们视为历史的必然,但是他们几乎没有论及这个问题,逐渐地放弃了它们是临时性的看法。要么俾斯麦会被迫采取资产阶级的解决办法,要么德国的资产阶级“将会再一次被迫履行自己的政治义务而反对现存制度,使事情哪怕稍微前进一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是正确的,因为在接下来的 25 年里俾斯麦式的妥协和容克的权力被一扫而空,尽管以他没有预料到的方式。然而,在短期内及其一般国家理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完全接受如下事实: 对欧洲大多数资产阶级来说,1849—1871 年的妥协方法实质相当于另一场1848 年革命,而不是 1848 年革命的蹩脚替代品。欧洲大多数资产阶级没有表现出渴望或需要更多权力或一个更完全和更确定的资产阶级国家的迹象——就像恩格斯所暗示的那样。   在这种条件下,争取“资产阶级民主”的斗争继续进行,但是缺少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内容。   这一斗争越来越转由工人阶级来领导,赢得了一些有利于工人阶级大众政党进行动员和组织化的权利。尽管如此,仍没有现实的证据证明恩格斯晚年的如下观点: 民主共和国——“资产阶级统治的彻底的形式”——也会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尖锐化并最终爆发斗争的形式。在民主共和国和类似的政体内,阶级斗争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关系仍具有模糊性。概言之,必须承认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没有根据 1849年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系统思考在发达和稳定的资本主义中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的问题。但是,这无损马克思恩格斯的洞见和评论的卓越性与深刻性。   五   然而,倘若没有从国际维度来思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分析,就好像上演故事不是发生在威尼斯的《奥赛罗》一样。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革命实质上是一种国际现象,不单单是各国变革的总和。他们的战略实质上是国际性的。最能表明这一点的是,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的最后部分中,马克思要求工人要洞悉国际政治的秘密并积极参与国际政治。   国际政策和战略之所以是实质所在,不仅因为国际性的国家体系已经存在,更是因为只有独立的社会政治单位出现,世界资本主义才能继续发展,马克思对“社会”和“民族”几乎可以互换的用法已暗示了这一点。尽管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世界越来越统一,但它是一个“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依赖”的世界。此外,革命的命运取决于国际关系体系,因为历史、地理、不均衡的力量和发展使得各国的发展受到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支配,或者使得各国的发展产生国际性的反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资本主义通过许多孤立的( “民族”) 单位才能发展,但这种信念不应该与当时所谓的“民族原则”即今天的“民族主义”信念混为一谈。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发现自己参与了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的共和—民主左派,因为在 1848 年革命之前和期间,这一派别无论是在民族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唯一真正的左派。虽然如此,但是他们拒绝民族主义和民族自决是目的本身,就像他们拒绝民主共和国是目的本身一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追随者不像他们那么仔细地划清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者与小资产阶级( 民族主义) 的民主派之间的界限。恩格斯从未放弃年轻时代的德意志民族主义和相关的民族偏见,尤其是对斯拉法人的民族偏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然而,他对德国统一的进步性的信念,或者对德国在战争中的胜利的支持,都不是建立在民族主义之上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中的大多数岁月里,他们认为法国而不是自己的祖国是对革命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国家。俄国长期以来是他们攻击和蔑视的首要对象。然而,一旦俄国革命成为可能的时候,他们就改变了对待俄国的态度。于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会遭到批评,是因为他们低估了德国民族主义的政治力量,没有充分地分析这种现象,而不是因为他们在政治或理论上的不一致。他们不支持各个民族本身,更不支持某个或各个民族自身的自决。正如恩格斯以其惯常的现实主义所评论的那样: “欧洲没有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政府管辖好几个不同的民族……这种情形大概还会继续存在下去。”作为分析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识到,只有地方和地区的利益服从于更大的单位,资本主义社会才会发展,才会最终发展成为真正的国际社会。他们认识到并从历史的视角出发也赞同许多“民族”的形成。出于这个原因,他们拒绝了联邦主义者的建议: “代替在各个巨大民族那里虽然是最初是用政治强力造成的,可是目前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强大因素的统一。”?出于类似的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承认并赞同发达的资产阶级国家对亚洲和拉美落后地区的征服。相应地,他们同意,许多更小的民族没有这样一种独立存在的理由,而且其中一些实际上可能不再作为民族而存在; 然而,他们在这里显然无视当时明显存在的一些相反的进程。正如恩格斯向伯恩施坦所解释的那样,个人的情感是次要的,然而,当它们与政治判断一致的时候,情感就为民族偏见的表达提供了不应有的空间,也为列宁所说的“大国沙文主义”提供了不应有的空间。   另一方面,作为革命政治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支持那些民族运动在客观上有助于革命的大小民族,反对那些自身在客观上属于反动的民族。在原则上,他们对国家的政策持有相同的态度。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留给继承者的首要遗产是如下坚定的原则: 民族和民族解放运动不应该被当作目的本身,而应该从世界革命的进程、利益和战略的角度来看待。在其他大多数方面,他们留下了充满问题的遗产,更不用说许多贬低性的判断了——那些努力在被创始人斥为非历史的、落后的或注定失败的民族中建立运动的社会主义者不得不通过解释来消除这些判断。除了基本原则外,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在没有经典著作帮助的情况下建构一种“民族问题”理论。必须指出的是,这不仅是因为帝国主义时代的历史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全面地分析民族现象。   历史决定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国际革命战略的三个主要阶段: ( 1) 1848 年之前( 包括 1848 年) ;( 2) 从 1848 年到 1871 年; ( 3) 从 1871 年到恩格斯逝世。   未来无产阶级革命的决定性舞台是资产阶级革命和发达资本主义发展的地区,例如法国、英国、德语地区乃至美国。除了偶尔的兴趣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几乎没有关注过那些较小的和政治上不具有决定性的“发达”国家。19 世纪 40 年代,这类地区的革命可能成为合乎情理的预期,事实上也已经发生,但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由于没有英国的参与,这类地区的革命注定要失败。另一方面,除了英国外,任何真正的无产者或无产阶级的阶级运动尚未出现。   在 1848 年之后,快速的工业化既产生了日益壮大的工人阶级,也带来了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运动,但是,“发达”地区的社会革命的前景变得越来越渺茫。资本主义依然稳固。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只能希望,国内政治紧张和国际冲突的某种结合可能创造出革命得以产生的形势,就像 1870—1871 年法国的实际情况那样。然而,在资本主义再次出现全球性危机的最后时期,形势发生了变化。首先,那些受到马克思主义巨大影响的工人阶级大众政党改变了“发达”国家内部发展的前景。其次,社会革命的新因素出现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边缘地区,出现在爱尔兰和俄国。19 世纪 60 年代末,马克思本人第一次差不多同时意识到爱尔兰和俄国的情况。虽然爱尔兰在芬尼亚共和主义失败后不再在马克思的思考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俄国变得日益重要: 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革命视角中的这些变化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在原则上既不是和平主义者,也不是共和主义的民主党人或民族主义者。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知道战争是克劳塞维茨所说的“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因而他们也不相信经济是战争的唯一原因,至少在他们一生中是如此。他们的著作根本没有提出这一点。简而言之,在前两个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期望战争直接推动他们的事业,并且,对战争的希望在他们的思考中发挥了重大的有时是决定性的作用。而自 19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他们认为大战在短期内是运动前进的障碍。此外,在逝世前的数年里,恩格斯越来越相信他所预测的新的、可能是世界性的大战的可怕性。他预言说,这种战争“肯定无疑的结果只有一个: 规模空前的大屠杀,整个欧洲空前未有的衰竭,最后是整个旧制度的。恩格斯期望这种战争最终带来无产阶级政党的胜利,但是,既然战争不再是实现革命的“必要”手段,因此,他自然希望“我们将能够避免这场屠杀”。   战争最初之所以是革命战略的不可或缺的、必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因为两个的原因。第一,征服俄国——欧洲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保守现状的维护者和恢复者——是必要的。俄国自身在这一阶段除了在波兰的西部侧翼外不存在内部颠覆之虞,因此,波兰的革命运动长期以来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革命变成欧洲反对俄国的民族解放战争,而这样一场战争瓦解了东欧的各个帝国,反过来扩大了革命的范围,革命才不会失败。1851 年,恩格斯写道,1848 年把革命扩到了华沙、德布伦岑和布加勒斯特,下一场革命必须扩大到圣彼得堡和君士坦丁堡。这种战争必须不可避免地把俄国的一贯支持者英国卷入进来,必须反对俄国在欧洲的主导地位。这将会带来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好处: 削弱现状的另一个巨大支柱,即主宰世界市场的、稳定的、资本主义的英国,或许甚至能使宪章派执政。俄国的失败是进步的关键的国际条件。英国不愿意冒险通过一场大战来打破欧洲的势力均衡,马克思对英国的失望或许使他有些偏执地反对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因为在欧洲革命没有发生的情况下,或许即使在欧洲革命发生的情况下,没有英国的参与,欧洲不可能发生反对俄国的大战。反之,当俄国革命成为可能的时候,这样一种战争不再是发达国家革命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然而,俄国革命没有发生,这使晚年的恩格斯再一次把俄国看作是最后的反动堡垒。   第二,这种战争是欧洲各国革命联合起来和激进化——18 世纪 90 年代法国的革命战争为这一进程提供了先例——的唯一途径。革命的法国会回到雅各宾主义传统,成为这种反对沙皇俄国的战争联盟的显而易见的领导者,这不仅是因为法国发动了欧洲革命,而且是因为它会拥有最强大的革命军队。这一希望也在 1848 年消失。尽管法国继续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低估第二帝国的稳定性和成就,尽管他们希望马上推翻第二帝国,但是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法国不再能够在欧洲革命中扮演以前所赋予它的核心角色了。   然而,如果在 1848 年革命时期战争被视为欧洲革命的逻辑结果和延伸以及成功条件,那么在接下来的 25 年里,它必须被视为最重要的希望:动摇欧洲各国的现状,由此造成各国内部的紧张。1857 年,对于经济危机会实现上述状况的希望破灭了。自此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再也没有认真地对任何一场经济危机抱有类似的短期希望,即使在 1891 年恩格斯也是如此。他们的思考是正确的: 这一时期的战争已经产生了意料之中的结果,尽管不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希望的方式产生的,因为这些战争没有在除了法国之外的任何欧洲大国中带来革命。因此,正如已经指出的那样,马克思和恩格斯现在越来越被迫陷入新的境地: 在现存大国——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或反动的国家——的国际政策之间进行决断。   当然,只要马克思和恩格斯仍然不能影响拿破仑三世、俾斯麦或其他政治家的政策,只要不需要考虑社会主义运动或工人运动对待政府的态度,这基本上是一个学术问题。此外,有时具有“历史进步性”的政策是相当清楚的: 应该反对俄国,应该在美国内战中支持北方和反对南方,但是,欧洲的各种复杂性为没有结果的思辨和辩论提供了无尽的空间。绝非显而易见的是,在对待1859 年意大利战争的态度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比拉萨尔更正确,尽管在实践上双方的态度当时都没有多少重要性。当有些社会主义大众政党觉得不得不在资产阶级国家的冲突中支持某一方的时候,这种争论的政治含义就变得更为重要。恩格斯晚年( 乃至马克思晚年) 之所以不再认为国际大战可能是革命的工具,原因之一无疑是他发现,国际大战会“使所有国家的沙文主义加剧起来”,进而会帮助统治阶级,削弱现在日益壮大的运动。如果 1848 年后没有良好的革命前景,那么这主要是因为英国是资本主义稳定性的主要堡垒,就像俄国是反动的堡垒一样。“俄国和英国是现代欧洲体系的两大支柱。”长期看来,一旦英国的世界垄断地位走向结束,英国只会动摇起来。当俄国革命削弱了现代欧洲体系的一大支柱的时候,英国世界垄断地位的结束削弱了另一大支柱,尽管 19 世纪 80 年代恩格斯对英国的运动仍然抱有相当低的期望。短期来看,马克思希望通过爱尔兰“加速英国的社会革命”,他认为这是国际工人协会的最重要的任务,而且完全不是一项不切实际的任务,因为它是“这种( 工人阶级) 革命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在某种程度上业已成熟的唯一国家”。爱尔兰使英国工人沿着民族的路线发生了分裂,使他们在剥削另一个民族时具有明确的共同利益,为英国土地贵族提供了经济基础,而英国社会革命发展的第一步必须是推翻土地贵族。马克思发现,在一个发达帝国的革命进程中,农业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可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发现预示了列宁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同样并非偶然的是,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这一发现与另一个新发现——即农业俄国的革命潜力——有关。   在马克思——或者更确切地说——恩格斯的国际战略的最后阶段,全球资本主义的长期萧条、英国世界垄断地位的衰落、德国和美国持续的工业发展与俄国革命的可能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形势。此外,自 1815 年以来,世界大战第一次明显地正在来临,恩格斯以其惊人的预测敏锐性和军事专业知识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评论。然而,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各个大国的国际政策在他们的思考中发挥了较小的作用,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更为负面的作用。恩格斯首先从对日益壮大的社会主义政党的命运的影响思考了世界大战,认为它是社会主义政党发展的阻碍,而不可能起到帮助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恩格斯对国际政治的兴趣越来越集中在工人运动的内部——在恩格斯的最后岁月中,工人运动再一次组织成立了“国际”。因为每一场运动的行动都会加强、推动或阻止其他的运动。此外,人们自然会认为,社会主义的命运将由欧洲决定( 在美国缺乏强大运动的情况下) ,取决于欧洲大陆主要大国——现在还包括俄国——的运动( 在英国缺乏强大运动的情况下) 。无论多么欢迎它们,恩格斯没有过多地思考斯堪的纳维亚或低地国家的运动,实际上更没有思考巴尔干地区的运动,并且倾向于把任何殖民地国家的运动看作是大都市发展的无关紧要的附带现象或结果。恩格斯重申了如下坚定的原则: “胜利的无产阶级不能强迫任何异族或人民接受任何替他们造福的办法。”除此之外,他几乎没有认真思考殖民地解放问题。事实上,令人惊讶的是,恩格斯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是如此之少。几乎就在恩格斯逝世之后,这些问题就以关于帝国主义的大争论的形式摆在在国际左派面前。1882 年,恩格斯对伯恩施坦说: “我们应当为争取西欧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共同奋斗,应当使其他的一切都服从这个目的。”   在无产阶级发展的这个核心地区,国际运动现在是各个民族性政党的运动,而不同于 1848 年以前。这提出了如下问题: 如何协调这些运动的行动? 如何处理各个运动的特殊民族主张和假设之间的冲突? 其中一些冲突在战略上可以通过适当的政治原则而延迟到无限期的未来,尽管俄国和奥地利—匈牙利的社会主义者比恩格斯更明确意识到其他的冲突不可以延迟。在恩格斯逝世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考茨基坦率地承认,不再坚持马克思关于波兰人、东方问题和捷克人的“旧立场”。此外,各国运动力量的不均衡和战略重要性提出了一些很小但却令人烦扰的困难。于是,法国人传统上负有“解放世界的使命,以及与此相联的领导运动的长子权利”。但是,法国不再能够承担这一角色,而且分裂、混乱和被小资产阶级激进共和主义或其他分散因素严重渗透的法国运动令人失望。恩格斯有时甚至认为,奥地利的运动可能取代法国的运动成为“先锋”。   另一方面,德国运动的大规模发展,更不说它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密切联系,现在显然使德国的运动成为国际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力量。尽管恩格斯不相信其他的运动除了大概在马上行动时会服从一个领导的政党,但很清楚的是,只有德国运动的进步才能最好地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利益服务。这一观点不仅仅限于德国社会主义者中间,仍然出现在第三国际的早期历史阶段上。另一方面,其他国家不存在恩格斯在 19 世纪 90 年代初提出的观点: 在欧洲大战中,德国反对法国—俄国联盟的胜利将是值得追求的,尽管列宁肯定会接受从失败中诞生革命的前景,而这种前景则是恩格斯要求法国人和俄国人应该接受的。推测倘若1914 年恩格斯仍然在世时会怎么想是徒劳之举,而且假定他应该会坚持他在 19 世纪 90 年代所坚持的相同观点也毫无道理。大多数社会主义政党也很可能决定支持本国的政府,即便德国的社会主义政党也已经不能求助恩格斯的权威。然而,在国际关系问题尤其是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恩格斯留给第二国际的是一份模棱两可的遗产。   六   我们如何概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思想上留给继承者的遗产呢? 第一,它强调政治应当服从历史的发展。社会主义的胜利之所以是历史的必然,是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 1 卷关于资本主义积累趋势的著名段落中所总结的过程,那段话最后以关于“剥夺剥夺者”的预言结束。社会主义者的政治努力没有创造出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反而是建立在这种反抗之上。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者的政治努力的前景取决于资本主义发展在世界范围和具体国家所达到的阶段,因而,从这一观点出发对形势的分析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战略的基础。政治嵌入在历史之中,而且马克思的分析一方面表明了倘若政治不嵌入历史,政治将无力实现它的目,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工人运动何以是不可战胜的。   第二,必然胜利的工人阶级必须而且将会在政治上组织起来( 例如组织成为“政党”) ,将会以夺取政治权力为目标,随后将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过渡性的国家机构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政治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政治行动是无产阶级历史角色的实质。无产阶级活动于政治之中,在历史设定的范围内选择、决定和自觉地行动。大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生以及第二国际时期,把马克思主义者与其他大多数社会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与“纯粹”的工会或合作社运动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准是对政治在革命之前、之中和之后的关键角色的信念。由于马克思同蒲鲁东派和巴枯宁派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争论,这一标准可能遭到了过分重视,但它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在革命后的时期,这种态度的各种影响仍然是学术性的,而且它们必然使无产阶级政党从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类政治活动。   第三,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这样一种政治实质上是在统治阶级或各个阶级国家内的阶级斗争。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上赞同唯物主义并反对唯心主义一样,他们也一贯批判这样一种观点: 国家凌驾在各阶级之上,代表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或者在各个阶级之间保持中立性。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但是,当它作为国家存在时,它代表的是阶级的统治,尽管不是以煽动性的、简单化的“统治阶级执行委员会”的形式。这既给无产阶级政党参与资产阶级国家政治生活施加了各种限制,也给资产阶级国家可能对无产阶级政党做出的让步施加了限制。于是,无产阶级的运动既活动在资产阶级政治的范围之内,也活动在它的范围之外。既然权力被定义为国家的主要内容,人们就会轻易地认为( 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如此) 权力在政治中和在对国家的讨论中始终是唯一重要的问题。   第四,无论过渡性的无产阶级国家维持什么功能,它必须消除人民与作为一组具体统治者的政府之间的分离。有人认为,无产阶级国家应当是“民主”国家,即使“民主”一词在日常的用法上不等同于马克思所拒斥的、一种由定期选举的议会代表大会所产生的、特定类型的政府机构。此外,在不等同于具体政府机构和令人想起卢梭的某些思想的意义上,无产阶级的国家是“民主政体”。这是马克思留给继承人的最令人费解的遗产,因为一切沿着马克思的路线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尝试迄今为止都发现自身加强了独立的国家机器,但马克思主义者却不愿意放弃这样一个抱负: 马克思非常坚定地认为,这个抱负是新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方面。   第五,在某种程度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故意在他们的政治思想中给继承者留下许多空白或充满模糊的空间。只有革命前的政治结构和立宪结构的现实形式促进或阻止运动的发展,它们才会与马克思恩格斯相关。因此,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随意地评论各种具体事例和状况,但是他们几乎没有系统地关注过革命前的政治结构和立宪结构的现实形式。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拒绝推测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制度安排的细节,甚至拒绝推测革命后过渡时期的细节,所以他们给继承者留下的只是少数用来面对未来社会的一般原则。因此,在诸如经济社会化的性质或者经济计划的制度安排这样的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提供任何具有实践用途的具体指导。此外,还有一些他们没有提供一般的、模糊的乃至过时的指导的主题,因为他们从未觉得有必要思考这些主题。然而,必须强调的是,与其说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能不能从创始人的遗产中详细地推导出什么,或者他们将不得不自己思考出什么,倒不如说是创始人遗产的极端原创性。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地、强烈地和在辩论中拒绝的是当时革命左派——包括早期的社会主义者——的传统路径,一种仍然没有失去诱惑力的路径。他们拒绝那些以好社会代替坏社会、以理性代替非理性和认为非黑即白的人的简单二分法。他们拒绝各类左派的先天的纲领性模式,并指出尽管每一类左派都拥有这种模式,有时甚至包括最详尽的乌托邦蓝图,但是这些模式很少相互一致。他们还拒绝那种设计固定不变的运作模式的倾向,例如描述革命变革的确切形式,宣称其他的一切形式都不合法,拒绝或者只依靠政治行动,等等。他们拒绝非历史的意志主义。   相反,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运动的行动坚定地放到历史发展的环境下。要看清未来的形势和行动的目标,只有揭示导致它们的社会发展过程,而这种揭示本身只有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才有可能。倘若这使对未来的想象仅限于少数粗略的结构性原则,排除了思辨性的预测,那就使得社会主义的希望获得了历史必然性的确定性。在具体的政治行动上,只有在分析历史发展和具体状况之后,才能判定什么是必然的和可能的。因此,政治上的决定嵌入在历史变革的框架内,而历史变革的框架则不依赖政治上的决定。这不可避免地使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变得既模糊又复杂。   共产主义者的任务之所以模糊不清,是因为马克思进行分析的一般原则过于宽泛,无法在需要时提供具体的政策指南,特别是在革命问题和随后的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为了弄清“无产阶级专政”究竟是什么样子,几代评论家详细考察了经典文本,但最终归于失败,因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首先关心的是确立这个过渡时期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者的任务之所以复杂,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政治行动和政治组织的各种形式——不同于它们的内容——的态度,对待它们在其中运作的正式制度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具体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在具体的现实状况中,他们发现政治行动和政治组织的形式不可能归结为一系列永久的法则。在一定的时代和在任何具体的国家或地区,马克思的政治分析可以概括为一系列政策建议,但是,这些政策建议从根本上说不适用于那些与它们制定时不同的状况。可是,马克思之后的状况必然不同于马克思在世时的状况,而且就它们包含一些相似性而言,只有对马克思所面临的状况和后来马克思主义者寻求马克思指导的状况进行历史的分析,才能发现那些相似性。这一切使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实际上不可能从经典著作中获得战略和策略指导手册之类的东西,甚至使得把经典著作当作先例来使用都是危险的,尽管它们曾经被这样使用过。从马克思那里能够学到的是他从事分析和完成行动任务的方法,而不是从经典文本中得出的现成教导。   这无疑是马克思希望他的追随者学到的东西。然而,把马克思的思想转变成群众运动、政党和组织化的政治群体的灵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莱德雷曾说过的“粗暴对待思想的众所周知的、前缩的、简单化的程式化,倘若每一个伟大的思想要把群众动员起来,它就会而且必定会遭遇到这种程式化”。行动的指南总想使自己变成教条。这在马克思的任何一部分理论中都没有像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思考领域中那样对理论和实践产生如此大的破坏。但是,它代表着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背离,自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本获得经典或权威地位以来,更是如此。它不代表马克思的所思所写,有时也不代表他们的所作所为。   ( 本文译自“Marx,Engels and Politics”,经授权发表,章节为编者所加。作者 Eric Hobsbawm 系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译者:吕增奎,中央编译局信息部副研究员) 原文见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236/c10
个人分类: 政治|1145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定义ppt
yue 2012-4-18 12:57
中国化的内涵.ppt 列宁在1900年1月说: “始终做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改变了的条件和各国当地的特点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列宁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59.)
个人分类: 普罗米修斯 哲学|48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学术报告)
热度 1 sue 2012-4-17 19:47
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学术报告)
主讲人: 乔瑞金 教授 时间:2012年4月17日(星期二) 9:0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2604 讲座简介 主讲人:乔瑞金 教授 主持人:王凤才 教授 点评人:陈学明 教授
个人分类: 点点滴滴|3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鼓励大学生创业,应首先鼓励大学教师创业
热度 2 arbles 2012-4-17 17:06
大学生该不该创业,被人反复的提及,有人鼓励,有人反对,有人说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 有时候某种情形很奇怪,一帮没有经历过社会的人、没有实践的人,大可以口若悬河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模范,自己俨然一个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的化身,就像现在没有创业实践的人,在那口如悬河的谈论着创业一样。 解决问题,就应该回到问题的本质。 要鼓励大学生创业,首先得鼓励大学教师创业,实施大学教育的主体是大学教师,大学教师可以成为企业家,你的学生就能成为企业家;大学教师可以成为政治家,你的学生就可以成为政治家;大学教师都是科学家,将来的学生也可以是科学家。 因此,目前解决大学生创业的问题,应该首先鼓励大学教授创业。就像南京的做法一样。 什么创业大赛、创业实习、创业讲座等等,别搞了,不切中问题本质,玩过家家有意思么?
2771 次阅读|2 个评论
辽宁高校首家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师团成立
热度 1 四面山 2012-4-15 23:19
本报讯 11月22日,沈阳师范大学隆重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团成立揭牌仪式,标志着辽宁高校首家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讲师团宣告成立。辽宁省委讲师团团长姜晓秋,沈阳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于文明共同为“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团”揭牌。 于文明在揭牌仪式上强调,沈阳师范大学将致力于把讲师团打造成为高校服务社会的新平台和载体。据介绍,讲师团现有成员14人,全部来自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骨干教师,现分为农村、工业、机关、学生和社区5个题材工作小组,将围绕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联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到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中进行宣讲,探索在新形势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周峰) 《科学时报》 (2010-11-30 B2 校园)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11/239125.html?id=239125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144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综述
whyhoo 2012-4-6 09:02
花繁枝秀香已馥 潮平风正扬帆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综述 教材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基础性任务,是工程成果转化应用的关键环节,也是工程工作的重中之重——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政治学概论》《社会学概论》《西方经济学》《文学理论》《新闻学概论》《宪法学》……40多种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出版,是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由中宣部、教育部等主管单位精心组织实施的,是工程咨询委员会、工程办公室、教材编写课题组深入研讨、反复修改,与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共同打造的学术精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弹指一挥间——八年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工作深入推进、成果丰硕,一个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各学科领域最新学术进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加强领导 矢力推动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2004年1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组织编写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基础教材,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教材编写工作始终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   2004年4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决定组织全国最强的学术力量,编写150余种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骨干基础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其中包括40余种重点骨干课程的专业基础教材,形成反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成果,体现当今中国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最高水平的重点教材体系。   2005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问题,决定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原来的7门必修课调整充实为4门必修课,将新教材编写工作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2007年8月,中央批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总体规划》,对教材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确立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编写原则和工作机制。   2004年以来,中央召开的每一次全会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中央领导同志对工程重点教材高度重视,从教材编写提纲到教材书稿的审定、批准,都亲自审改和把关,对教材编写工作给予有力指导。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工程专门设立由30多位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和各学科领域权威人士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对工程成果进行政治和学术把关;工程教材编写工作以课题组形式进行,集中了国内各学科领域,包括老中青各个层次的骨干力量,为完成教材编写任务提供了队伍和人才保证。   许多参与工程教材编写的专家表示,“中央通过实施工程组织编写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重视程度之高、调动力量之多、编写规模之大是很少见的”。他们深深感到,每一本工程教材的编写,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都离不开咨询委员的认真审议和严格把关,离不开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许多一线教师的潜心研究攻关和默默奉献,离不开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大力支持。    机制科学 精益求精   质量是工程教材的生命。   每部教材都坚持对中央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原则,反复修改、千锤百炼,从教材提纲的征求意见和修改审定,到教材初稿的撰写和统稿修改,再到教材经中央审定并出版使用,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更形成了一个科学的工作机制——   科学的教材编写机制。教材编写课题组由全国高校和社科研究机构的资深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在开始编写工作前,都要深入开展学习调研,研究国内外已有教材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始初稿撰写,每部教材都经过反复修改,要召开几十次统稿会,有的数十易其稿,有的章节写成之后又作大幅度调整,甚至推倒重写,精益求精,力求最高水平。课题组专家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始终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编写修改。教材送审稿形成后,工程办公室还要在全国范围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并组织反复推敲统稿和修改,以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   严格的审议审看机制。每本教材的编写提纲和初稿,都要首先经过相关主管单位的审议,再由工程咨询委员会进行审议。咨询委员对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在框架结构、线索脉络、重大观点、文字表述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一般来说,每种教材都要经过多达5次以上的审议。工程办公室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一线骨干教师,对教材进行集中审读,从内容、观点到文字表述反复斟酌,以帮助课题组严格按照教材规范修改完善教材。   规范的编辑出版机制。工程根据国家关于教材规范的要求,总结各出版社教材编写的经验,制定了《工程重点教材编写要求和出版规范》,要求各课题组和出版社以《规范》为标准认真负责,严把编辑出版关。在内容校对、装帧设计、纸张印刷等方面都坚持精品教材的标准,力求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达到一流水平。   教材编写课题组、高校一线教师、各主管单位、工程咨询委员会、工程办公室……工程逐步建立起一套从初稿撰写到审议审看,从集中修改到上报审批,从编辑出版到推广使用的编写流程,其中各个环节都有规范明确的要求,都有分工明确、组织有序的运行机制。    特色鲜明 成果丰硕   这是一份令人瞩目的名单,也是一批令人振奋的成果——   目前,已经完成编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有: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已经完成编写的专业课重点教材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政治学概论》《法理学》《社会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文学理论》《史学概论》《宪法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哲学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哲学史》《伦理学》《军队政治工作学》。   这些教材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地继承、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立足中国实际,回答重大问题,进一步推进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从已经完成编写的教材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到教材之中,又坚持最高的学术标准最严格的教材规范、把各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体现到教材中,赋予教材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工程重点教材紧密结合各学科特点,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理论逻辑,系统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各学科领域的基本观点,推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学理化。比如,《政治学概论》在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关于国际政治和外交战略、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力量和依靠力量、关于执政党建设等。   ——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工程重点教材编写注重把中国的实践经验吸收进教材之中,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概括和提炼人民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尤其注重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和成功经验。如《社会学概论》在阐述社会学一般概念和理论时,十分注意列举中国的经验材料说明问题,对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实践,如社会矛盾处理、社会组织管理、阶级阶层结构协调、城乡社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公正、改进社会管理等,着力进行理论提炼和概括,形成一些新的概念和观点,丰富了社会学的知识体系。   ——充分反映了各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工程重点教材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的成果,做到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在内容、形式和体例上都有较大创新,增强了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的思想性、学理性和系统性。如《宪法学》根据近年来教学实践和宪法学研究的发展,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和政权理论,系统阐释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政权形式、国家机构、公民权利、宪法实施与监督等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以专章“国家基本制度”来整合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拓展了宪法学研究领域。   思想闪耀光辉,理论彰显魅力。八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明显,结出累累硕果,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展望未来,它必将结出更为灿烂的思想果实,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ywz/201204/t20120406_149634.htm
个人分类: 教育|9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whyhoo 2012-4-6 08:52
编者的话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级学科,显著推动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壮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促进了学科建设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学术研究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怎样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怎样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框架、怎样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领域、怎样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研究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能力等等。围绕这些问题,刊发一组专家文章进行阐述。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    顾海良   回顾新世纪初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和发展的实际,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启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不仅是由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地位决定的,而且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学理性、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要求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既要遵循学科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尊重学科建设的特殊要求。在当今时代,特别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学科建设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学术影响力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依据,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整体性的一级学科,在提升学科的学术性时应按照学科建设内在的普遍的要求,明晰学科内涵,确立学科方向,树立学科规范,建设学科队伍,完善学科体系。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不仅符合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而且有利于国际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交流,形成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不仅应关注和重视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深刻了解和掌握别人在研究什么、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有哪些重要的理论建树等等;而且应参与国际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大课题的研究,在国际马克思主义学术论坛上提高我国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的能力,彰显我国学术研究的成果和成就。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用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这一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使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体现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探索上。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一定要提升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国家意识形态发展和安全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今世界思想文化领域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深入的态势,要求我们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着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理论领域的指导地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和加强全社会思想教育的影响力。在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和加强全社会思想教育,特别是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必须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   总之,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有效推进这一工程,应始终以学科建设、学风建设、队伍建设为前提,以理论创新、体系创新、方法创新为根本。   (作者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注重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张雷声   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许多相互联系着的理论构成,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所作的一系列理论分析,形成的哲学思想、政治经济学思想、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其他方面的思想,以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把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紧密结合起来,深刻把握研究过程与叙述过程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整体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存在和发展基础的认识,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解释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6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以其基础理论的地位,为其他5个二级学科奠定了基础;而其他5个二级学科,则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提供了研究和建设的目标。前4个二级学科通过其理论及理论与历史、现实结合的研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整体。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历史发展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实际中的运用进行研究,这两者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方面和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方向。   作为人类先进思想文化的结晶,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传播和发展,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是因为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开放中不断前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应着重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的丰富内容,而且应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其功能和目标的主要平台。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同步推进、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新变化,高校改革发展出现新情况,青年学生成长呈现新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越来越艰巨繁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增强课程的说服力、感染力、亲和力,而且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发展,既要求强化学科意识,培养学科研究和建设的整体意识,还要求从宏观角度通盘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整体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应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整体发展方向,以及课程所强调的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理论运用与理论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6个二级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各个二级学科的建设从整体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提供学术支撑。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整体框架    孙熙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一直面临一个重要问题:与哲学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的二级学科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何在。如果不能从理论上说清楚这一问题,那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有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拼凑。如此一来,这一学科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基本依据。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整体框架。   一个学科的存在是以自己独特研究对象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一个学科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而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又是由这一学科所担负的使命、任务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使命、任务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自由、发展和解放。因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研究对象也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简言之,就是人民群众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立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来展开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全部内容,是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关键。   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自由、发展和解放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这就是经济解放、政治解放和思想解放。人生活在世界上,要受到自然界的束缚和压迫。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实际上就是让我们如何正确看待自然,摆脱自然的奴役和压迫,把人从自然界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这一解放的实质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的规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内容。   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不仅要摆脱自然界的压迫,还要摆脱社会的压迫。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的本质,正确认识社会关系的本质,使人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是唯物史观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时,特别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物质生产的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强调实践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强调实践是打开人类社会历史奥妙之门的钥匙。正确认识社会的本质,摆脱社会关系的束缚,具体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就是摆脱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束缚。为了摆脱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束缚,就需要研究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人生活在世界上,还要受到社会观念、传统意识和自己思想的束缚和压迫。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和认识论就是让人正确认识人自身,认识人的精神、本质、价值和作用,认识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摆脱自己对自己的束缚和压迫,真正实现思想的解放,“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和认识论就是探讨这一方面问题的。人需要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人的本质,如何实现人的价值等问题,属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内容。认识的本质是什么,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是什么,如何评价和判断人的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如何认识人的认识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和反思,属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   一句话,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自由、发展和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和基本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围绕这一研究对象所形成的如何正确认识自然、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如何正确认识人的思想和人本身,即如何实现“三个解放”、“做三个主人”的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整体框架。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知识基础    程美东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基础,这一知识基础使得这门学科具有显著的独特性。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还不够完善。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知识基础,努力构建独特的知识体系,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紧迫任务。只有完成好这一任务,才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但是,目前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者对这个学科及其研究对象、研究方式尚存在不同看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学科特色形成共识,从而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推进。这种状况显然是不利于这个学科发展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基本目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要正确地发挥作用,就必须考虑中国特点、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就必然发生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历史和现实都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基本目标是为我们党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学理支撑,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属于基础性极强的应用学科。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就不难对它的知识体系或者说它的知识基础作出大致的规划。从宏观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中国国情。这方面的知识主要涉及中国历史、政治、地理、民族宗教。不懂得这些知识,就不可能真正地掌握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无从谈起。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专门的学科研究者不能满足于对零星基本知识的把握,而必须在系统性和深刻性上下功夫。这就需要从卷帙浩繁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发掘出能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那些知识。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和经验。不熟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而去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极容易陷入空谈。四是近现代世界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科学理论,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离不开世界背景。这就需要把握世界大势,认清世界发展的趋势。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不了解世界历史尤其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人类历史,肯定是不行的。如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者具备了上述方面的知识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就能够扎实推进、取得成效。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ywz/201204/t20120406_149629.htm
个人分类: 政治|1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别总以为你知道
热度 1 hongleiwang 2012-4-4 13:57
你以为你知道,同寝室的小江是个极品,他自私小气,斤斤计较,五毛钱的电费都得每个人全摊上,要让他帮忙带一份饭一定要先给钱,他贪慕虚荣,眼睛里只有钱,为了奖学金不惜到行政办公室去理论,为了助学金和同学闹得不可开交,他还不爱干净,好久才洗个澡才换身衣服。 直到那天你去帮老师整理档案,你才知道,小江来自农村,有个残疾的爸爸,有个没有出嫁的姐姐,有个还在念书的弟弟,家境困难,生活窘迫,他兼职做好几份工,不得不节约每一分钱,争取每一笔收入。再和他闲聊,你又了解,他家在极度缺水的西北,一周洗一次澡是极大的奢侈与浪费,心里总会觉得受到谴责。 你以为你知道,教马克思的老头就是个食古不化、冥顽不灵的极品。这么无趣又无意义的课还要每次都点名,布置的论文不许从网上下载,课上不让讲话不让睡觉不让玩手机,真是刻意和学生为难。你很是不屑,他不就是文革后搭了政策的顺风车能留在学校教书,否则,哪有这老头什么事。 直到你亲眼看见他为班上一个同学向德育主任求情:“孩子虽然有错,但教育教育就行了,记过这孩子还怎么出去找工作啊,怎么也要为他将来考虑啊!”你才明白,他那么严厉的要求,出发点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后来,你又听其他老师提起,他不肯凭着年龄评职称,一把年纪硬是自学了英语去过教学考评,你这才真正佩服这位清风傲骨的老先生。 你以为你知道,同去实习的小张家里一定有关系。否则,办公室的主编怎么对她总是笑咪咪的?她也真是个极品,你最看不惯她看到谁都要粘上去打招呼,里里外外到处帮忙的谄媚样子,你很鄙视,我们是来实习的,又不是来打杂拍马的。 直到有一次,你落下东西跑回办公室,发现小张还在加班,帮主编订就要出来的样稿,听到主编感慨:“真要谢谢你啊,正式员工都走光了,要是没有你,我今晚就下不了班啦。”直到实习结束,连扫楼道的阿姨都来和小张道别,你才知道,她的热情,感染了那么多人。你也才懊悔,小张已经跟办公室的王姐学会了基本制图,跟跑外勤的小刘学会了找报道的要点,而你,还是新手上路。 你以为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阴暗,有很多难以容忍极品,有很多不公平。其实你不知道,每个人都有他的不得已,也都有他的闪光处。 别总以为你知道
1973 次阅读|1 个评论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自由落体定律对于马克思的启示?
hillside 2012-4-4 13:49
最近由于进行水利生态调度法规等方面的检索与研究,围绕水、环境、水电、生物保护做了不少思考,其间顺便对“法典”进行了一些检索。“法典化、去法典化、再法典化”在国内外多个法律领域成为热点话题,中国目前热衷于追求“法典化”。 检索之下,发现了三篇(均为2007年)以“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及“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冠名的期刊文章都是以马克思作为正文主角的。据介绍称,马克思认为:“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措施, 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措施一样。”“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176 页) 由此看来,马克思可能对自由落体定律的“自由”颇有感触,由物理自由想到了人理自由。当然,推究起来,“自由”落体似乎也不是绝对自由,方面似乎只能向地心方向。马克思所说的“重力定律”的德文原意是否就是“自由落体定律”我也不得而知。水及流体的向上浮力定律其实也是“重力定律”的一种变体。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主张树往上长也是重力的表现形式。 德国基本法第20条修正案给了动物更多的自由:德国基本法第20a条内容为: “基于对未来世代的责任,国家在合乎宪法秩序范围内,经由立法以及依据法律及法之规定经由行政与司法保障自然生活根基与动物。”国内最近出现的《动物保护法草案》(民间稿)呼吁给动物更多的爱护与自由。庄子与惠子争执不下的“鱼之乐”在法律层面似乎有了判断(德国对鱼的权利有明确的保护,德国消费者无论在超市还是其他场所都是无法买到活鱼的。其实这只体现了让鱼少受痛苦)。德国的护鱼法律其实只界定了鱼的“不乐”情形,鱼之乐可能无法定论了。但我想,庄子与惠子对“鱼的自由”可能并不会发生太多的争执。 就中国现状而言,民法、环境法等法律的法典化并不见得有多大的威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力行的,知易行难。当然,在自然科学领域,知并不易! 自由,多么美妙的字眼!
个人分类: 人文与哲学思辨|70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共产党对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
whyhoo 2012-3-28 21:4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伴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是中国共产党的永恒使命。农村作为中国社会的主体,自然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场域。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和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和标准。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农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为新时期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源和充分的现实积淀。    一、重任在肩: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   “一个政体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仗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们都能够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 在当今中国社会,这种意愿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认同和大众化。由于“中国80%左右的人口是农民,在历史发展的许多关键时刻,天下治,始于农村;天下乱,亦始于农村” ,因而,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之意   “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所谓扫除文盲,所谓普及教育,所谓大众文艺,所谓国民卫生,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 农民凭借其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和地位上的重要性,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大众群体,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有之义。   首先,从数量上看,农民是“大众”的主体,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至2005年11月1日零时,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 由此可见,当前中国仍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大国,农民是中国最具大众意义的大众群体,离开了农民群体就无所谓大众,而只能是小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成为空中楼阁,并最终流于形式,走向失败。其次,从质上看,农民是“大众”的核心,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度。中国的农民群体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同盟者,他们的发展还将决定着未来中国的走向。农村是中国革命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农民是革命武装力量的主体,农民人心的向背是决定革命成败的关键因素。“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 ,正是农民成就了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又一个的进步。“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要想维护农村稳定,就必须抓住农民。要想抓住农民,就需要掌握农民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意识,只有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把农民的思想意识统一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才能实现农村和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农民群体的重要性,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到农村中去,到农民中去,才能真正实现大众化,达到大众化的目的。   (二)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解决农村和农民发展的现实需要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解决农村现实问题的需要。我国农村正面临着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和过渡。社会转型,不仅造成农村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必将带来农村的政治、文化、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其中尤以农民价值观念的转变最为突出。从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来看,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以及社会转型,给农村带来了喜人的变化,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正在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但是,与此同时,农民身上一些传统的东西逐步淡化,一些新的价值元素正在融入,农民的社会心理、文化构成和意识形态正经历着传统与现代的交锋,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文化方面的选择性也日益增强。农民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部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信仰呈下降趋势,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产生了动摇,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新时期的农村,面临着落后文化、非马克思主义等多元文化的竞争和挑战。封建迷信活动猖獗,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理想信念淡漠、犯罪率增高、信仰宗教等现象的出现,说明当今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民精神世界的天平出现倾斜之势。“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思想和优良的社会风尚不去占领,落后的错误思想和消极不良的社会风气就必然会去占领。” 此时,如果不在农村推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就会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使我们意识到“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在农村中大力宣传和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农民的头脑显得非常重要和异常紧迫。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改造农民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多次对农民的基本特征作过精确的分析,得出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具有动摇性和不稳定性的结论,因而,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使他们在反对压迫的自发斗争中具有政治自觉性。经典作家的论断同样适用于对中国农民阶级的分析。新时期的中国农民在社会发展和建设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严重制约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文明进步,并造成农民的政治认同弱化。“如果在国民之中没有我们确认为现代的那种素质的普遍存在,无论是快速的经济成长还是有效的管理,都不可能发展,如果已经开始发展,也不会维持多久。在当代世界的情况下,个人现代性素质并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必需。” 只有用先进的思想来指导农民,才能从根本上改造和去除其自身的种种局限性,提高其抵御错误思想侵袭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先进的思想体系,是当前中国主流价值形态,只有用此来教育农民、武装农民,才能改善农民的局限性,提高其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使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道路多些平坦,少些崎岖。    二、知己知彼: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思维   (一)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有历史性思维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是伴随着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而展开的,是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农民、建设农村的宏伟巨作。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在不断的革命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缩小马克思主义与农民心理的差距,从农民的实际状况出发,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始终围绕着土地问题,结合各个时期斗争的中心任务,对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艰辛探索和长期实践,形成了内容丰富、方法灵活、针对性强、适应性高的农民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阶级觉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建国初期,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一直将其视为重塑社会意识形态、推进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途径。围绕着三大运动,对农民开展了以阶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教育等为基本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逐渐转到了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和教育上,并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深入到农民中,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事例,比较成功地对农民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保证了党在农村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从1957年6月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开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的近2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离和失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走向偏离和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作为大众化的核心内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进入稳步发展的开拓创新期。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实现了新结合,是党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新开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党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借鉴和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能够为当前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方法指导和历史支撑,是我们在新时期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的历史资源,更是我们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   (二)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有问题意识   马克思曾经说过:“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任何时代的真正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都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是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发展形势、思想文化传统、社会道德风尚、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有问题意识,要集中力量针对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当前,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和现代性观念的源源涌入,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难以回避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有来自于农村特定场域和习惯的冲击与排斥,也有来自于作为一种新习惯的马克思主义在融入农村场域中的不当性。马克思主义在农村面对的上述场域挑战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好转,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乃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冲击、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将会持续下去。而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农村发展、内化于农民的主观性情系统和心智结构,改造和取代农民的传统习惯,使其成为农民身上一种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这就必然会引起农村经济环境、农村权力系统、农村传统旧文化及农民思想和心理特质等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和排斥,这既是难以避免的,但同时又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排除和消解。虽然当前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农村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但面向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彻底性、宣传多样性、效果实用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是横亘在马克思主义与农民间的一道鸿沟,只有用彻底的理论吸引农民、畅通的渠道走进农民、切实的利益说服农民,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    三、上下求索: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如何提高农村环境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契合度,最大限度地调配各种各类资源,实现农民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是当前中国共产党顺利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思考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再造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环境基础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意识形态形塑,而且与农村场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子系统存在着强耦合,与它们的解构与再造存在着互动关系。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经济地位的特性必然决定精神生活的特性,因而,必须通过农村经济的发展来强化农民传统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的震荡与裂变,为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物质基础。那么,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呢?我们认为“一个完善的市场”和“一个好的政府”是发展农村经济所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彻底击垮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和落后的小生产方式,而代之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生存所必须的经济土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入场。其次,要健全和完善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和规避市场风险,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保驾护航,实现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良性发展,增强农民对党和国家执政合法性的认同,为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认同的感情积淀。   “土地改革是一场政治运动,运动之所以能推行开,不仅有合适的权力技术,成功的运动伦理,更在于拥有有效的基层权力结构。” 当前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同样需要一个有效的基层权力结构的支撑。首先,要强化基层政权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导性,平衡乡镇与村级政权权力结构。其次,肯定农村精英和宗族势力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和调动其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的正面效应和积极性。再次,要注重提升基层干部素质,化解干群矛盾。最后,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给予农民在农村权力场中的话语权。   外来学说要在异质文化中获得较好较快的传播,必须与当时当地的文化环境存在一定的契合性,契合度越高,传播效果越好,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成功经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农村文化环境的契合度决定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否在农村大众化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大众化。农村文化环境包含的概念是极为广泛而又难以具体量化的,为求研究的全面性,我们主要从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传播的非正式制度——传统儒家文化、宗族及宗教等非马克思主义、封建迷信等反马克思主义来加以研究。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改造这些根深蒂固的传统非正式制度,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入场提供新的文化空间和接纳体系。首先,在扬弃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次,逐步消解和淡化宗族意识和宗教意识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同时,要坚决遏制封建迷信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净化农村文化环境。   (二)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面向农村大众的理论建设   理论建设的大众性就是“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农村而言就是理论满足农村需要的程度。完善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建设,就是满足农村和农民的需要。首先,构建符合农村需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本,在整体上抓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的同时,做到理论内容的创新、理论形式的下移(通俗化)和理论成果的转换,以吸引农民、走进农民并取信于民,进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其次,组建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队伍。组建一支理论功底深厚、业务素质高、道德素养好、熟悉农村农民实际的专业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是当前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务之急。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对理论工作者自身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而且要求组建完善的队伍机制,整合一切资源和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为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最后,明确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理论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从选拨机制、培养机制和保障机制三个层面来组建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队伍,同时注重老、中、青相结合,不同专业的研究者共同参与,年龄、职称、经验、学识搭配的合理性。   (三)确立以农民为中心的互动式传播理念   传播学的观点告诉我们,接受主体在接受信息时有一个符号解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主体对信息接受的程度如何主要受三种因素影响:一是接受主体对信息的理解能力;二是接受主体当时的情绪状态;三是信息传递双方之间的关系,即二者在心理上、感情上相互接近和融洽的程度。农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程度也同样与这三个要素密切相关,只有采取以农民为中心的互动式传播理念才能完善这三个要素。首先,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能力。在这种学习和认知行为的长期循环发展过程中,农民会积累众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养成一定的学习、认知能力和习惯,从而建构起自身独特的“学习偏好”、“认知体系”和“行为方式”,为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主体性的能动力。其次,要注重对农民的研究,把握农民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规律。农民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规律在于其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等层面的需要,这些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农民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推动力,关系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大众化的实效性。最后,给予农民话语权,增强农民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既包括行为上的互动又包括心理层面的互动,二者只有建立起双向互动的和谐关系,传播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只有在传播者和农民之间建立起一个平等交流和相互沟通的桥梁和平台,强化农民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才能使农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口服”,而且心服,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践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四)采取分层传播的原则   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农民的层次性。农民的层次性是指他们具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身份、社会地位等的不同特性,在向其传播、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应该有所区别。在认真分析农民群体的复杂性、多样性、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的传播、普及,切忌一刀切和模式化,这是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分层传播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将农民分为普通农民、普通党员和村干部三大层次来具体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工作。面向普通农民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主要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实的形式,间接地、潜移默化地传播马克思主义;面向普通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主要采取专题学习的形式,直接地、循序渐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面向村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主要采取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的形式,重点加强对村两委“一把手”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分层传播的原则下,我们还应重点抓住普通党员和村干部两个关键群体,以此为基点和源头,来带动对普通农民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实现马克思主义由点到面的全辐射。   (五)选择适当的传播路径   “新思想新文化并非完全不符合农民的需要,而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不符合农民的心理。” 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始终贯穿一个思想,那就是切合农民的心理和习惯,只有准确把握和抓住农民的心理和习惯,多维度、多渠道地探索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   1.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当前我们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路径。宣传路径所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利用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行集中报道和推介;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农村精英的宣传积极性;创新宣传理念,借助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的表现形式来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路径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营造一定的声势和心理环境,从而培养农民对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感情和态度。教育路径主要是依托农村各种教育组织,开展专业化的灌输和引导,这是一种“组织比较严密、程序比较规范、影响比较持久的途径和组织方式,它更注重培养与发展人们的理论感、价值观与世界观”,是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路径。   2.政策保障。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让农民认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认知过程中,他们无疑要看党和国家制定的涉农政策,要听党和国家的涉农言论,即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外化为党和国家制定的涉农政策和涉农言论,只有当党和国家的政策、言论在维护、保障和代表农民利益时,农民才会自觉地认知和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就要求在提供政策方面,要善于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转化为良好的涉农政策。同时,还要建立政策执行机制和效果反馈机制,以保证良好的公共政策能够产生良好的执行效果,从而争取农民对马克思主义情感、行动和实践上的认同和支持。   3.利益引导。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并不在于马克思主义有多么先进,而在于这一思想究竟能够给他们带来多少看得见的实际利益”。 物质需要和利益的满足是农民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动力,关系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因而,利益引导是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路径。要发挥利益引导机制的作用,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保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身与农民的利益诉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其次,党和政府及其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必须积极为农民排忧解难,关心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面临的具体困难,使他们能真切而又深刻地理解什么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4.典型示范。树立先进典型,将真理人格化,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好方法。相对广大农民而言,基层党政干部是最重要的示范者,他们对农民的示范作用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因为农民往往是通过他们接触到的干部来看我们党的形象,来认同和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因此,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一定要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清正廉洁的人民公仆形象。   “大众化”不是理论的最终归宿,只是验证理论真理性的必经阶段,评价理论大众化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取决于人民群众把它应用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实践无终结,理论无终点。因而,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是某一个时期或某一个阶段的任务,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是一个与中国共产党和农村社会发展相伴始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探索。 注释: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8页。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8页。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参见 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060316_402310923.htm 。    《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6页。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7页。    [美]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戴维·H.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21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89—290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82页。    张鸣《动员结构与运动模式——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政治运作(1946—1949)》,载于《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3年第6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11页。    李方祥《农民传统与马克思主义:1920—40年代中国乡村社会文化变迁分析》,载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7期。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z/zgtsshzyll/201203/t20120328_148335.htm
个人分类: 政治|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投资心得
热度 2 yjg611020112 2012-3-25 23:00
对财富的追求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而投资股市是获取财富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式。但是,有的人在股市赚的盆钵满盈,而有的人却输得一无所有,何也?股市是一个大的博弈场,数几万亿资金在这里相互博弈。我们投入到这项战争中来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尽可能的赚钱。赚钱说的很简单,其实做起来困难。“十人九亏”就是真实的写照。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这几年断断续续的几次炒股,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经历了许多失败,也有想到了许多新的炒股方法。现在就整理一下,进而进行实践去验证。 1.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 等 ,股票再好,价位高了也不能买,要禁得住诱惑,等到好的时机再入。实际上只要耐得住寂寞,以我们这么小的资金,一年只需要一两次机会就能获得超过30%的收益,这要比常年满仓,一会赚,一会又把赚的赔进去强。 2. 从每个不同的板块选出4只龙头股, 只买 这几个公司的股票。 3. 了解各个行业的运行周期,不同的季节买 不同 类型的股票。 4. 了解基金公司的 低位 重仓股,尤其是常年业绩稳定的基金经理(王亚伟、孙建波等)。 5. 时机不妙,要有果断 止损 的勇气。 6. 最好买比较 活跃 的股票。 7. 注意政策 利好 型股票,此类股常遭长时间炒作。 8.目前尽量不要碰 大市值 的股票。 9. 该卖时就卖 不可犹豫 。业绩一般的股票若有强庄第一目标价为刚开始启动时的 50% ,若无根据情况果断清仓。有业绩支撑的根据情况来。 10. 适可而止 ,不可影响学业。 计划是一回事,实践又是令一回事,希望能够记得以前的教训,遵照上述计划去实施,然后通过实践再进行改正和发现新的规律。 失败还是成功让时间去见证。
214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试析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的几个基本问题
whyhoo 2012-3-23 14:27
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本质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严格的科学性与彻底革命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较为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今天,我们正在努力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一步学习研究领会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对于我们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把我国人权保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关于人权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从没有对人权下一个明确的、普遍的定义,但在他们的著作中,在不同意义上使用了人权一词。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天赋人权”学说和资产阶级人权,认为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社会生产方式赋予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青年时代都曾受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论的影响,但从《德法年鉴》起,他们就开始批判“天赋人权”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说,黑格尔忘记了“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的方式。”因此,马克思指出:“出生只是赋予人以个人的存在,首先只是赋予他以生命,使他成为自然的个人;而国家的规定,如立法权等等,则是社会产物,是社会的产儿,而不是自然的个人的产物,正因为这样,所以个人的出生和作为特定的社会、特定的社会职能等等的个体化的个人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同一,直接的吻合,就是一件怪事,一个奇迹。”[1]377这里马克思已经否定了他先前,即1842年4月写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一文中所持的,并经常为人们所引论的“自由是人所固有的东西”[1]的观点,开始批判、否定“天赋人权”论。他们指出,关于人权不是天赋的“这种发现近四十多年来资产阶级在英国有过无数次”[2]111。当然,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马克思、恩格斯也高度评价过“天赋人权”学说和资产阶级人权所起的巨大历史进步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评论的:“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3]206   (一)关于人权的本质的一般认识   那么,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人权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把人权在两种意义上加以使用。一是单指(市民)社会中的人权。他说:“首先,我们表明这样一个事实,所谓的人权,不同于droitsducitoyen[公民权]的droitsdeI'homme[人权],无非是市民社会的成员的权利,就是说,无非是利己的人的权利、同其他人并同共同体分离出来的人的权利。”[4]40二是指包括公民权的人权,马克思指出:“这种人权一部分是政治权利,只是与别人共同行使的权利。这种权利的内容就是参加这个共同体,确切地说,就是参加政治共同体,参加国家。这些权利属于政治自由的范畴,属于公民权利的范畴。”[4]39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也指出,人权是权利的最一般形式。在这种意义上,他们强调:人权之作为人权是和公民权是不同的。   (二)从人的本质来认识人权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更多地从人的本质来分析和认识人权的本质。早在1844年上半年,马克思就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提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24而后,马克思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这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501“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5]25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针对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观点,强调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4]519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指出:“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里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这样的观念自然是非常古老的。但是现代的平等要求与此完全不同;这种平等要求更应当是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中引申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6]109在此,恩格斯还进一步分析认为:要从这种相对平等的原始观念中得出国家和社会中的平等权利的结论,要使这个结论甚至能够成为某种自然而然的、不言而喻的东西,必然要经过而且确实已经经过几千年。   (三)从人权产生的基础来把握人权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权利(包括人权)现象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这方面学界经常引用的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句名言,即:“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7]4351890年9月,恩格斯在致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全面阐述了唯物史观,批评了那种经济因素看作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他指出:“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建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8]461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各种法权形式”,是包含了“作为权利最一般形式”的人权的。   从马克思、恩格斯一系列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人权本质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法哲学批判时期对人权的道德批判(利己主义)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对人权的制度批判(不平等),法、国家和人权已经不是思考的重点,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经济关系、交换关系的研究上。但是到了晚年,在《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又再一次回到对权利、国家等的思考中。在这篇著作中,马克思全面批判了在资产阶级社会里发展起来的“平等的权利”体系,并且指出这一权利体系的消解条件和具体途径。他说:“权利,就它的本性来讲,只在于使用同一尺度;但是不同等的个人(而如果他们不是不同等的,他们就不成为不同的个人)要用同一尺度去计量,就只有从同一角度去看待他们,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去对待他们。”“这种平等,对不同等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马克思指出:这种平等的权利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权利,“虽然有这种进步,但这个平等的权利总是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因此,这是社会的弊病,并进一步认为“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7]435如何消除这些弊病,马克思在这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社会人权发展的画卷:“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7]436    二、关于人权的特性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中关于人权的特性论述非常丰富,也非常精辟,这些论述对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人权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社会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社会一定经济关系在制度上、政治上和法律上的表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旗帜鲜明指出:“人权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的产物。平等权利表明人对人的社会关系。”[1]375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认识到:“法权关系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交换价值的交换是平等和自由的现实基础,平等和自由只是交换价值交换的理想化表现。”[9]506其实,人权的社会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就能得以清楚的认识。“人们的意识取决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政治论证的全部传统方式崩溃了。”[7]598唯物史观的创立,为马克思恩格斯人权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人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历史地产生的。”[2]146他们一贯坚持认为,人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并多次谈到人权的历史发展问题。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指出:“人权不是现成的,而是历史地产生的。当社会的经济进步把确立权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时,自由和平等就被宣布为人权。”[1]662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权的历史性,强调人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是要适应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的。人权享有和实现的程度要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水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权历史性的观点,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提出争取人权的要求,到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人权制度和理论,到人权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充分实现,这本身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二)人权的阶级性和共同性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权的阶级性与共同性的认识是很深刻的。   关于人权的阶级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权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对立阶级之间,不可能同等地享有自由、平等等人权。这也是人权历史性的一种表现。在阶级社会里,人总是属于一定阶级的。作为人权主体的人具有阶级性,相应地,人权也具有阶级性,而人权的阶级性主要是通过公民权利体现出来的。恩格斯在谈到资产阶级人权所具有的阶级性时,以美国宪法为例,“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阶级特权不受法律保护,种族特权被神圣化。”[6]11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指出:“资本在它认为必要的时候,就通过强制的法律来实现对自由工人的所有权。”[10]630对于人权的阶级性,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说在野蛮人中间,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不大能够区别权利和义务,那么文明时代却使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对立连最愚蠢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因为它几乎把一切权利赋予一个阶级,另方面却几乎把一切义务推给另一个阶级。”[11]197   马克思、恩格斯也论及了人权的共同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指出:“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都是平等的”,这一“非常古老”的观念,发展到现代,便“引申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6]109。人权,作为人的权利,由于人所共有的一些特性,它也必然具有共同性或普遍性。正因为这样,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并且,将继续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   (三)人权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深刻揭露了剥削阶级社会中权利与义务严重分离,另一方面阐明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12]16后来,恩格斯在《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中进一步肯定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并指出:“我建议把‘为了所有人的平等权利’改成‘为了所有人的平等权利和平等义务’等等。平等义务,对我们来说,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平等权利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补充,而且使平等权利失去地道资产阶级的含义。”[11]441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权利平等不是仅就权利一方面而言的,还应当含有义务的一面。进一步说,任何权利与自由都必须同特定的义务相联系,没有不承担义务的权利,也没有不享有相应权利而只履行的义务。    三、关于人权的具体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着重研究了自己所处时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的人权要求,从而提出了人权的具体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人权没有保障,认为随着无产阶级的不断壮大,无产阶级的人权将得到保障和发展。恩格斯针对1844年英国颁布新济贫法就指出:“这样就宣布了无产阶级是不受国家和社会保护的;这样就公开地宣布了无产者不是人,不值得把他当人看待。但是我们确信,不列颠王国的无产者是会争回自己的人权的。”[2]582“总有一天无产阶级的力量会强大起来,觉悟会提高起来,他们再不愿载负着一直压在他们肩上的整个社会大厦的重担,他们会要求更公平地分配社会的负担和权利。”[2]618这些权利主要应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一)生存权   资本主义制度和法律虽然在形式上确定一切人都有生存权,但在实际上却限制和剥夺了广大工人的生存权。这是因为工人不占有生产资料。马克思指出:“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生存。”[7]428“雇佣工作只有资本家(因而也为他们的剩余价值的分享者)白白地劳动一定的时间,才被允许为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劳动,说是说,才被允许生存”[7]441。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生存权在人权系统中的重要性,因为“生存权的问题比各种自由的问题更基本,因而生存权优先于其他各种人权,是首要的人权”[13]74。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就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4]531   现代人权理论研究表明,广义地说生存权不仅是个体生命的生存,而且也包括以国家、民族为单位的集体生存。将生存权推论为首要人权的观点是中国政府在1991年10月发表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中率先提出的观点,尽管尚未获得普遍的认同,但生存权作为普遍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是共识。广义的生存权还暗示或提示了人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人权保障有赖于社会发展、人权保障水平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   (二)劳动权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权是一个同社会生产关系密不可分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人要获得劳动,首先必须具备生产资料。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制度和法律表面上也确认劳动权是一切人的权利,但实际上广大工人却时常面临失业的威胁、被剥夺劳动的权利。因此,他们认为,无产阶级争取人权,必须把争取劳动权作为重要方面。一方面要迫使资本家兑现他们法律所确定的一切人的劳动权,争取更多的工人获得就业,以维护自己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消灭雇佣劳动制,使广大工人掌握生产资料,做社会主义的主人。这是获得劳动权的根本道路。马克思说,劳动权是“初次概括无产阶级各种革命要求的笨拙公式”。“劳动权在资产阶级的意义上说是一种胡说,是一种可怜的善良愿望,其实劳动权就是支配资本的权力,支配资本的权力就是占有生产资料,使生产资料受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支配,也就是消灭雇佣劳动、资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14]113只有工人阶级掌握了生产资料,消灭了雇佣劳动,才能真正获得劳动权。1880年6月,马克思在《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中进一步指出:“生产者阶级的解放是不分性别和种族的全人类的解放;生产者只有在占有生产资料之后才能获得自由。”[7]568也就是说生产者占有生产资料不仅是获得劳动权的前提条件,也是获得自由的前提条件。   (三)财产权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像资产阶级思想家那样把私有财产权宣布为永恒的人权,而是具体地历史地考察财产问题。认为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财产要求。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指出:“私有财产这一人权是什么呢?”他引用1793年法国宪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财产权是每个公民任意地享用和处理自己的财产、自己的收入即自己的劳动和勤奋所得的果实的权利。”“这就是说,财产权这一人权是任意地、同他们无关的、不受社会影响地享用和处理自己的财产的权利;这一权利是自私自利的权利。”[4]41马克思说:“财产问题的表现形式极不相同,这是同一般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各国工业发展的特殊阶段相适应的。”“财产问题从来就随着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这个或那个阶级的切身问题。十七、十八世纪时要废除封建财产关系,财产问题就是资产阶级的切身问题。十九世纪时要废除资产阶级财产关系,财产问题就是工人阶级的切身问题。”[15]174   财产权从一开始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目标。《法国人权宣言》也把财产权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对其任意进行侵犯。对此,理论界存在一定的分歧认识。有的认为,财产权最终只是保护了有产者的权利,对于无产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这种认识很值得研究,财产权是保持个人尊严和自由必不可少的条件,它既是享受一系列公民和政治权利的基础,也是保障个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前提。因此,保障财产权对于社会有效分配自然和社会资源、保证经济运行的效率、保证经济长远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四)自由权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也论述的自由权问题。“自由是什么呢?”他同样引用了法国宪法第六条:“自由是人在不损害他人权利的条件下从事任何事情的权利”,或者按照1791年人权宣言:“自由是做任何不损害他人的事情的权利。”“这就是说,自由是可以做和可以从事任何不损害他人的事情的权利。每个人能够不损害他人而进行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正像两块田地之间的界限是由界桩确定的一样。”同时,马克思也指出自由这一人权的属性,“自由这一人权不是建立在人与人相结合的基础上,而是相反,建立在人与人相分隔的基础上。这项权利就是这种分隔的权利,是狭隘的、局限于自身的个人的权利。”[4]40-41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由权的认识与资产阶级对自由权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由的看法是积极的,认为自由不是仅消极地摆脱限制,而是对必然的认识。也就是说,自由乃是一种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进而控制自然、控制社会生活、控制人类历史的实际能力。实现自由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的无阶级、无剥削的幸福生活。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在没有阶级区分的社会里,才能“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6]121无疑,实现全人类的自由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实践。   (五)平等权   平等权是社会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不同时代、不同历史阶段、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平等要求。马克思认为:“平等,在这里从其非政治的意义上来说,无非是上述自由的平等,就是说,每个人都同样被看成那种独立自在的单子。”他引用法国宪法第三条的规定:“平等是法律对一切人都一视同仁,不论是予以保护还是予以处罚。”[4]41-42马克思、恩格斯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平等权的虚伪性,认为资产阶级以平等权来反对封建特权是进步的革命的,但实际上这种平等是欺骗,是谎言。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百万富翁和穷光蛋不可能有平等,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不可能有平等。他们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平等权的获得,就是消灭阶级本身。恩格斯说: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或者“它是对明显的社会不平等,对定价和穷人之间、主人和奴隶之间、骄奢淫逸者和饥饿者之间的对立的自发反应”,或者“它是从对资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反应中产生的”。“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走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6]112-113   恩格斯认为,平等权作为人权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国家的必然要求。他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社会的经济进步一旦把摆脱封建桎梏和通过消除封建不平等来确立权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这种要求就必定迅速地扩大其范围。只要为工业和商业的利益提出这一要求,就必须为广大农民要求同样的平等权利。”“这种要求就很自然地获得了普遍的、超出个别国家范围的性质,而自由和平等也很自然地被宣布为人权。”[6]111-112    四、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权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以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为依据,向人们展示了未来新社会的基本轮廓,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写出如《资本论》那样厚重的、全面剖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的专著,我们现在所认识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对未来社会所作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充分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非凡的科学预见的能力。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没有严格的区别,后来列宁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而把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时,设想的前提是社会主义首先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然而历史的发展超出了他们的预料,社会主义首先在一系列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必然有较大的差距,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包含着普遍真理,这对于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人权追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   1864年,马克思在《协会临时章程》中指出:“这个国际协会以及加入协会的一切团体和个人,承认真理、正义和道德是他们彼此间和对一切人的关系的基础,而不分肤色、信仰和民族。”“一个人有责任不仅为自己本人,而且为每一个履行自己义务的人要求人权和公民权。”[12]16此后,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说:“不过我必须在章程导言中采纳‘义务’和‘权利’这两个词,以及‘真理、道德和正义’等词,但是,对这些字眼已经妥为安排,使它们不可能造成危害。”“要把我们的观点用目前水平的工人运动所能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那是很困难的事情。”[16]215-216梅林在《马克思传》中也提到这一点[17]411,415。   马克思、恩格斯把人权追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也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和理想。恩格斯早就指出:“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1]582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从中世纪的等级转变为现代的阶级的时候起,资产阶级就由它的影子即无产阶级不可避免地一直伴随着。同样地,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也由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伴随着。从消灭阶级特权的资产阶级要求提出的时候起,同时就出现了消灭阶级本身的无产阶级要求。”“无产阶级抓住了资产阶级所说的话,指出,平等应当不仅仅是表面的,不仅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6]112   (二)社会主义社会人权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在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向高级阶段过渡,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他们还强调无产阶级革命与解放的路径,“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不是要争取阶级特权和垄断权,而是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消灭任何阶级统治。”[12]15而“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14]52这就要求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人权,加强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权建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而这种解放只能求助于人的权利。无产阶级“不要求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因为威胁着这个领域的不是特殊的不公正,而是普遍的不公正,这不能再求助于历史的权利,而只能求助于人的权利。”[4]17-18   然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社会人权建设也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矛盾的解决: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质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发展——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7]566社会主义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还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努力,社会主义社会人权建设将是我们一个长期奋斗目标。   (三)社会主义社会人权和实现具有真实性、人权建设还需不断完善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社会主义人权和实现具有真实性,阐明社会主义不是形式上宣布权利和自由,而是让人民能实际享受权利和自由。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请所有的人在这个伟大的事业中给予社会主义联盟以协助。赞同者应该承认他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同所有的人之间的关系的基础是真理、正义和道德。他们应该承认: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18]570社会主义消灭了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创造了实现真正自由和平等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资产阶级社会早就应该因懒惰而灭亡了,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14]48。社会主义社会人权和实现是真实的,“随着阶级差别的消灭,一切由这些差别产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自行消灭”[7]442了。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权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逐步完善提高。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看成是同一社会形态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这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恰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7]434而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则是在自身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它已经消除了旧社会的痕迹,它是人类的理想境界,那时各方面的发展也就达到了理想的境界。但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受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广大人民群众所享受的权利不可能是很完备的,它只能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全体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而逐步完善。    五、关于人权的未来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完成建成之后,就开始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那时社会主义人权也开始向共产主义人权过渡。共产主义人权是共产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在政治上、制度上的表现,是一切人享受的最广泛最高程度的权利。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人权理想作了许多美好展望。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7]435-436这为后来人展现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美好画卷。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尤其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人权的研究是初步的,甚至可以说是粗线条的,马克思曾拟定了《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其中第二部分就是论述“人权的宣布和国家的宪法”[19]238,但后来没有写成,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人权的更进一步的阐述我们没有看到。另一方面,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基础,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及社会意识形态需要进一步研究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的真理,它要废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所以共产主义是同到目前为止的全部历史发展过程相矛盾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人权思想主要应体现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消费资料按需分配,劳动是自觉的无报酬的,完全打破分工局限,劳动成为每个人全面发展自己身心的条件,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马克思、恩格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4]537这种理想社会还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够达到,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未来社会人权发展创造条件。“正是由于这种工业革命,人的劳动生产力才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以致在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创造了这样的可能性:在所有的人实行明智分工的条件下,不仅生产的东西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足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交际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去获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和加以进一步发展。”[7]258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是一贯的,此后,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又再次强调指出:“唯有借助于这些生产力,才有可能去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在这里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6]121“只有通过大工业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才有可能把劳动无例外地分配于一切社会成员,从而把每个人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使一切人都有足够的自由时间来参加社会的公共事务——理论的和实际的公共事务。”[6]189-190   (二)在共产主义社会,人和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早在1844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1]185-186这充分说明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权是得到完全保障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自由。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和人的利益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一致的,因而竞争就消失了。当然也就谈不到个别阶级的破产,更谈不到像现在那样的富人和穷人的阶级了。”[2]605“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20]330   正是基于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深刻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主义社会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豪迈地宣称:“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众的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末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共产主义社会将成为那样一个社会,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53。   (四)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阶级和剥削,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自行消失,人类解放最终完成,实现了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预见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阶级和剥削,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将自行消失,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固有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1]46。   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是一个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从而成为自然界的自觉主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这是一个人类迄今为止所设想的最美好的社会,是人的自由与发展得到最充分展示的社会。恩格斯在描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远景时写道:“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6]300这时,人类才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真正自由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人权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曾多次指出:“阶级统治一旦消失,目前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也就不存在了。”[7]406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阶级和剥削,消灭了国家,同时民主也开始消亡。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对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与交往关系的扬弃,必然使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主、正义、人权等等观念和制度走向消解。到那个时候,人权的概念演进如何可能是我们今天尚难定论的。   学习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去理解、认识、运用。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21]567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创立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反映了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社会科学宝贵成果,是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其基本理论是完全正确的。特别是它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极其严谨的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100多年间,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怎么发展,无论有多少新兴学科的出现,都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只是验证、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诚然,马克思、思格斯关于对历史进程的预料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同当今的现实不完全符合,这毫不奇怪。恩格斯说过:“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22]585“事实上,世界体系每一个思想映象,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20]376马克思、恩格斯公开承认自己理论认识世界的有限性,“整个人类历史还多么年轻,硬说我们现在的观点具有某种绝对的意义,那是多么可笑,这一点从下述简单的事实中就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的全部历史,可以称为从实际发现机械运动转化为热到发现热转化为机械运动这么一段时间的历史。”[6]121   当然马克思主义只是给我们开辟了探索真理的道路,它不可能穷尽真理。马克思主义同任何真理一样是发展中的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我们不能因为它具有相对真理性而否定它,也不能因为它具有绝对真理性而照抄照搬。思格斯一再告诫我们:“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3]417“我们的理论是发展中的理论,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且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6]562“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那种发展过程的阐明。”[16]560所以,我们在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时一定要牢记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诲:要“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16]532,“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4]5“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6]588   当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人权运动的国际化和多元化构成新人权运动的主要内容,从以自由权为核心的第一代人权,到以社会权为核心的第二代人权,再到和平权、发展权等第三代人权,人权享有者的范围大大扩展,实现人权的模式也多样化,人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给我们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用科学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建设,是今天我们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3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7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4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6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13 ]李云龙.人权问题概论[ M ]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 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1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0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 17 ]梅林.马克思传[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1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2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8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2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作者单位: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z/zgtsshzyll/201203/t20120319_146300.htm
个人分类: 政治|1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思想启蒙
whyhoo 2012-3-23 14:10
对于国民的现代性思想启蒙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在文化价值与意识形态领域所必然完成的任务。对于中国社会来说,这一思想启蒙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实践活动与理论成果推动着中国社会思想启蒙的不断深入,推动着中国社会文化与价值的逐步现代化。   一   近现代以来,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总体而言渐渐失去先进性,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存在合法性受到严峻挑战,国人开始在中西文化之间徘徊挣扎。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最初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主张中体西用,仅仅在器物层面接纳西方文化,但洋务运动的失败很快就表明此路不通。在此之后,维新派的变法理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对传统文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现代西方的制度理念与政治文明开始较为广泛地为国人所知。当然这两次运动都归于失败,其失败说明封建主义的力量之强、传统文化的惰性之大,说明当绝大多数国民还浑浑噩噩、麻木不觉时,仅靠少数人的奋斗与牺牲是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之救亡图存的。正因如此,在辛亥革命之后,才有了改造国民性、进行价值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才有了对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呼吁。   但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启蒙主要停留在一般民主主义的层面,仅仅靠这种对于个体独立、权利的抽象呼吁与启蒙,迫切的救亡图存任务是无法完成的,封建的大山是无法真正推翻的,传统文化也不会得到根本的批判、转变与扬弃。换言之,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就提出了文化现代化与思想启蒙的任务,但启蒙理念的抽象性以及现实社会基础的缺乏,使得这一任务在当时是不可能有效完成的。五四启蒙的这种局限性表明,要想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推翻封建主义,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先进文明。这种先进文明一方面要体现五四启蒙已经提出的种种价值理念,比如自由、平等、民主、科学;另一方面还必须是一种具有实践特质的社会理论。换言之,这种新的先进文明一方面内在地涵括与提升五四启蒙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还应具有社会理论的内涵以提供科学的历史观、认识论与方法论来指导人们的现实实践,而这后一方面则是五四前期的启蒙运动所不具备的。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普遍进入了国人的视野。在此意义上,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信仰与宣传就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是五四启蒙本身的发展与深化,是启蒙的内在逻辑使然。   二   随着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广泛接受,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较为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在此过程中,中国社会的文化形态逐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当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主导性的话语体系。人民、阶级、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当家作主等理念渗透于从国家意识形态到大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尽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五四启蒙思潮的自然发展,其理论与实践都体现着启蒙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对于人们真真切切发挥着思想启蒙的作用,但这种启蒙的实际效果与五四反封建的启蒙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当时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为了反封建,也是为了反帝。由于要调动一切阶级阶层的反帝积极性,文化上彻底反封建的思想启蒙是不可能的。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要想实现全民的现代性思想启蒙既为形势所不许,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经济社会基础。进而言之,由于致力于民族独立与国家解放,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所提供的主要是一种集体性解放与独立的观念,而个体的独立、自由与权利被认为自然涵括在这一价值图景之中。恰恰是这种集体对个体的涵括使得个体启蒙的维度在相当程度上被淡化了。不论人们主观上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价值图景,客观的效果在特定历史形势下就是如此。这种集体对个体涵括甚至替代的特点,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前的建设时期都体现得较为明显。这种国家本位与群体本位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真正确立个人权利的观念、现代公民的观念,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就不可能深入,现代性的思想启蒙就不可能有效进行,国民性的有效改造与现代公民人格的培育就依然是有待完成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在形式上反封建可能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封建主义的积弊却不可能较为彻底地克服,封建的东西有可能依旧左右人们的头脑。   对于封建传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遗存,邓小平的认识非常深刻。在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一篇重要讲话中,他强调指出,社会关系中残存的宗法观念、等级观念,上下级关系和干群关系中的身份不平等现象,公民权利义务观念的薄弱,经济领域中的某些“官工”、“官商”、“官农”式的体制和作风,等等,都属于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我们进行了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没有能够完成。现在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继续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任务的提出表明现代性思想启蒙仍是未竟的历史任务。   三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成功实现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为中国现代性的思想启蒙,为国民性的进一步塑造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思想支撑。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点得到高度重视与强调,中国社会日益进入马克思所讲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一历史阶段。马克思在论述市场经济时曾经指出:“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在所有方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作为纯粹观念,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的这种基础而已。”市场经济所内含的个体性价值原则是对根植于自然经济土壤中的封建家长制作风、等级特权思想、人治观念和草民意识等的彻底否定,没有这一现实基础,现代性的普遍启蒙是不可能取得实质性成果的。可以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与民主政治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随着中国城市化过程的迅速推进,随着中国现代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的逐渐形成,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不断成长,随着社会利益分化与冲突导致的公民利益观念特别是权利意识的普遍觉醒,现代性思想启蒙的经济与社会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具备。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在意识形态的高度、在更大程度上自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性思想启蒙。与这种意识形态上的自觉推动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本身关于人的权利、人的发展的观点得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凸显出来,马克思主义开始更为有效地发挥现代人格启蒙的功能。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不断深入,今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趋向其价值的核心——人本身:个体的自由、权利、个性、发展与幸福。“以人为本”的提出表明中国的现代化经过民族独立与国家发展两个阶段现在已经到了关注公民自身、落实公民权利、提升公民素质、塑造现代公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进一步赋予公民各种权利,让公民自由地判断与思考,实现公民的自我启蒙与相互启蒙,使社会大众确立现代的公民理念,可谓恰逢其时。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z/zgtsshzyll/201203/t20120319_146533.htm
个人分类: 政治|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为什么拥护专制思想
热度 4 bison55 2012-3-20 08:47
思想者就是与“主流”思想作对的人 理论成果、理论作为和理论修养并非统一 王永峰 很多人还在反对马克思主义,比如有人建议取消对中学生进行所谓政治课教育(我对此也持肯定,但请各位不要因此而反对马克思主义),也有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误解,我想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宣传是有问题的。 这要从一个讨论开始,在《 我的教学思路 》一文后面,这个讨论属个人观点,不一定成熟,仅供参考, 夜色下的眼泪 :很可笑不是么?一方面有你们这样的老师死劲给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又要求学生有独立思想。真是没见过这么矛盾的论题。 我 :呵呵,让您见笑啦,多元化的前提是统一,否则也不叫多元化。我还是解释一下吧,马克思一生都在斗争,包括思想和政治,他的精神就是不断的批判,而我要求学生独立思维,也是如此,但不盲目,因为所有的批判都得有依据,要经过论证,能服人,否则最多是情绪的发泄。换句话说,学习马克思最重要的就是他这种理性批判和独立思维的精神,这就是我所说的,思想要想多元化,就得统一(批判和独立)的意思。我要求学生写作、辩论、演讲、调查等等,都是马克思留给当代年青人的“渔”,而不是您被传统马克思理论课堂灌输的“鱼”。 夜色下的眼泪 : 抱歉,我既不是哲学思维,又不是文学思维,我是纯纯的工科生,但是我很讨厌强制性的灌输思想,我承认,如果和老师探讨哲学的东西我肯定不是对手,但是,我觉得我有必要表达我的观点,尤其是对您这种在大学课堂传授思维方式的老师。我觉得最后一段你说的很对,确实作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需要优秀的写作、辩论、演讲、调查等能力,但是这些只有马克思留给我们了么?我们为什么非要通过学习马克思的主义才来学习这些东西呢?难道不是某些政党的统治需要么?而您不是间接的当了帮凶么?而且,我个人比较尊敬马克思,我也读过他的一些著作,但是我觉得在大学期间每个人的思维甚至信仰,不需要而且不应该受到某些政治目的的干预,而且我没上过您的课,我对您的课堂没有发言权,但是就我听课的经验,每个老师上课时候都会说你最后一段所说的话,所以我现在已经不太相信了。任何一个东西,我相信,存在就有他的价值,但是关键要看人们是如何利用他,并且是出于什么样目的的利用。我最终观点就是,马克思课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必修课,应当成为选修课,而且学校应该开设其他哲学家的课程,让学生有选择,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 :我承认你所说的都是对的,但仅在某些条件下是对的,就如你感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样,它不是普遍的真理,因为没有“万能药”理论和观点。我想有必要解释一下,因为你的看法是大多数人的代表。这个课程若真的成为选修课了,就像当年柏林大学的黑格尔哲学一样,反而有可能会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你信不? 我尝试分析一下你对马克思哲学有反感情绪的原因。 第一、不清楚政治思想统一的作用 。90年代到2005年近十五年里,是我国私有化改革最活跃时期,直接挑战“传统”马克思观点的有效性,大多数人认可现实的改革,可思想方面仍然没有什么改革,使很多人开始怀疑马克思理论,包括讲授其理论者都是为了应付工作,学生也是应付考试。可就在这种国民普遍应付的情况下,还是没有让思想多元化起来,主要的原因,我想得用历史的方式解释。想象一下,在这大一个中国,如果没有统一的思维,早就完蛋了。人们可能反感秦始皇,可要不他统一文字,中华儿女一词估计早就消失,汉武大帝如果不统一思维——独尊儒术,你能想象中国还是统一的国度吗?你可知道一个西藏一个新疆,分裂倾向往往都是先从思想分裂开始的吗?我不知道你是否在公司上班,洗脑是任何公司有效管理的开始,任何组织都需要思想统一,否则不成团队,一个大国,近十四亿人口,绝对的多元化思想,每一种思想都是一种利益诉求,在民主理性不普遍的国度里,很难想象是什么样子。 思想多元化,需要民主制度保证,可民主真的那么好吗?看看身边,台湾曾是亚洲四小龙之首,可也被誉之为世界上最民主的地区,达到 王淑慧李傲都可以扔鞋子 http://v.ku6.com/show/-p4L_IqNEJ0_XmVt.html (链接可看视频)以表达不满,可大家争论不休时,重大的经济政策无法拍板和实施。美国也因民主将奥巴马选举为总统,可也在民主的力量下,民意仍然不能如他当年承诺的一样可以实现。有人说了,中国最民主的地方就是超级女生了,可你知道,那样的民主你愿意接受吗?我不知道你是否清楚中国农村民主选举的事,我想某些电视剧里就可以看出,“我选你,给我啥好处呀?”当然,有人说美国的民主是垄断式民主,财富过度集中到少数富人,才有了美国金融危机,可欧债危机又怎么说呢,与美国恰恰相反,原来欧洲大国们是众议院式民主,民众过度要求提高福利,导致危机发生。的确,如你所说,思想,不管是民主的,还是专制的,都是利益的诉求。只不过看这思想是为谁谋利,又如何包装了。 咱国人的民主理性还需要完善,3Q大战,韩方之争,名星互掐,名人互漫,这些网络争论都已经明显的告诉我们,众多名人,为了利益或名声都会自损形象,可普通老百姓,如果有想法有看法,不经理性表达,结果很难想象。就一个家庭,如果成员因认识、思想、消费观和价值观不统一,能和谐吗?改善大学生的思维认识水平,正是我教学的主要目的。 第二个原因是,专制体制将一个原本开放的思想专制化了 。 你也可能反对专制,这就需要我们怎么看专制了。跟民主一样,民主不是万能的,专制也不是万万不能的,如果不是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革命,估计俄国人也不能在上世纪称霸,如果罗斯福不用国家专制力量,美国也会因经济大萧条而消失,新中国成立四万万同胞曾被估计会饿死一半,但社会主义专制却改变了这种看法。08年美国的自由经济不得不依靠国家力量,欧债也是如此。如果你了解点历史,你会发现,专制确实让很多国家灭亡,但也会让更多的国家强盛。越来越多的历史实事告诉我们,经济繁荣的时候,民主是大受欢迎,遇到大事的时候,专制是有效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发展顺利的时候,人们渴望民主的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我总结为两点。 首先是,我党包揽一切,导致一切的责任都得承担。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理论和指导思想后,因为反感党的专制,而反感马克思主义。爱屋及乌,恨君及国是所有感性青年的态度,我们批判思考,不能简单批判。我问过一个学生,为什么上大学,他说是共产党逼的,不说年青人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把原因归结为其他外力,而是我党,多少是有理由的。就如当年很多人怀疑上帝,起初也是觉得上帝造成如此不好的世界和个人命运,有什么理由认可它呢。美国的做法就不一样,一方面是多党民主的原因,另一方面,社会各类问题发生的原因,跟政府关系不大。就像现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人们觉得现在的生活——两极严重分化都是垄断金融资本家们过度贪婪造成的,谁会想到是党派政治决策导致呢,如果换成中国,估计共产党就是人们斗争的对象了。好在,现在的领导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要不然,怎么会提出“政府管理事务交给社会组织”的政策。 其次,马克思主义教育本身就有问题,原本是为了让大家树立比较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想认识的,可师生都为了考试而学习,互相折磨完毕之后,一致认同是马克思害的。这跟传话游戏一样,马克思如果能活过来,看到自己的理论被人误解如此深刻,估计会立马死掉,而且再也不想活过来。 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来培养大学生思维认识 当然,你说的也对,同样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其他思想理论也可以。我是这想理解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建立思想根基,可康梁却用“她”来反对封建社会,基督教同根于上帝造人说,可新教却用“她”来反对旧教。你知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是全国性的,这个课程也是最方便给大学生一个好和思维训练平台的。而且,如果你真的读过马克思的原著,我想你会改变态度的。还需要强调一点,除了思维方面对人们有启发,还在于他的精神,一个被两次政府请去做大官被拒绝而当敌人的人,一个家境原本不错的人却一心为穷人着想。请问,当今有几个当官的为穷人着想(无产阶级是指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存者,估计你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大的优势在于实践,你可知道马克思争论了一辈子,写作了一辈子,也实践了一辈子,你可阅读我写的博文《浮躁是当今主流文化》前半部分的实验,证实,当今大学生愿意主动实践者很少,能够正确的实践更少。 想告诉你个现象,然后自己分析去吧 随着社会发展,贫富差距扩大,尤其发达的国家接二连三的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人们开始普遍怀疑过分的资本化和市场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否承担。08年之后,《资本论》火热销售说明什么?顺便补充一句,美国人把马克思当经济学家,欧洲人把马克思当最伟大的思想家(这是2000~2002英国广播电台民众调查结果,数据可在网络上查到)。 你如果看了我《为什么我们在资本化的社会里永远是穷人》的文章后,你就会清楚,当年马克思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资本化的社会后,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是无形的,你挣的钱再多,也追赶不上你的消费欲和面子的膨胀速度,更无法追赶各类生活必须品物价上涨的速度,因为资本家们知道,他们的利润是来自于普通民众对自己物质生活现状的不满。当你涨工资时,你的消费水平就一定会上涨吗? 最后提示一下:矛盾不仅仅是指对立,还包含有统一!
个人分类: 文化观点|5321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聂大富:《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因何流行
whyhoo 2012-3-18 19:05
马克思这位无产阶级的导师,曾有多少人宣称信奉他的学说,有多少流派的马克思主义涌现!但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有学者和政客将其指责为疯狂的幻想和谬误。20世纪以苏东地区为代表的现实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的挫折,为那些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提供了口实,马克思甚至为集权主义的罪行背上了黑锅。很多曾经宣称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党派,为了选票或是变革,或公开或隐蔽地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过时了!”这句话经常出于一些学者、政客甚至是普通人的口中,而今马克思似乎成了我们时代最熟悉的陌生人,毋庸讳言这也是马克思在当今的尴尬处境。共产主义的幽灵曾在欧洲上空徘徊,如今它的创始人自己也变成了幽灵,很多人先入为主地对他避而远之。随着岁月流逝与时代变迁,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面对着各种质疑和否定, 但有人依然坚信马克思 是对的,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T.伊格尔顿 就是其中之一。为此,T.伊格尔顿最近写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Why Marx Was Right,2011) 一书,其中归纳了当前西方十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一一加以批驳。该书文风简洁明快,在反驳对立观点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作了阐发,在一些问题上可谓独有创见。 一、资本主义的存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切题性 典型的反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马克思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的确充满了丑恶,但资本主义随后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扩展,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分化日益淡化、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没有一点用武之地。T.伊格尔顿对此指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也不会过时。资本主义的捍卫者们在批评马克思主义陈旧过时的时候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平等程度甚至可以与古老的维多利亚时代相提并论。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新的变化,但这些新变化并不表明资本主义高枕无忧,这种调适正表明其深层次的焦虑。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向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这只是对长时间经济危机的应激反应,而不是除旧布新的完美跨越。最具决定意义的,并非是新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各种美好幻景,而是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理想的破灭,使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抛弃了自己的原有主张。让马克思主义者失去信心的是这样的事实,即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按照以前的方式运行,并没有任何改进。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其原因在于它所对抗的资本主义秩序不仅没有丝毫软化,反而变本加厉地愈发无情和极端。一批曾经的社会主义者转而宣称根本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体制,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以求为自己背弃马克思主义寻找借口。他们最终下定决心,还是因为看不到除了资本主义之外还有别的选择。由此可以看出,普遍的政治无力感是让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失去大众信任的主要原因。的确,当变革已经成为空谈,就很难说服人们维持对变革的信念,但这时最需要的恰恰就是追求变革的坚定信心。 T.伊格尔顿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贫富差距仍在扩大,资本集中度和侵略性有增无减,在这样的情况下,断言马克思主义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如同说纵火的手段比以往更狡猾、更多样,因而救火已然无用一样不可理解。传统左翼党派的“进入社会主义,还是退回野蛮状态”这一口号,如今看起来不再是耸人听闻的表面文章,而是振聋发聩的警世箴言。巨大的贫富差距、帝国主义战争、得寸进尺的剥削、压迫性越来越强的国家,所有这些都可以用来概括当今世界现状的重大问题,其实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一直以来不断思考并着力解决的。在马克思主义者眼中,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怎样以自己的现代性为傲,它都充满了奇异的幻景和拜物教的狂热以及一戳就破的肥皂泡般的神话和盲目的崇拜。资本主义最终的制约就是资本自身,因为资本持续不断的复制正是资本主义无法超越的边界。资本主义这个历史上最具活力的体制中,其实包括着一些静态的和不断反复的因素,资本主义内在逻辑的稳定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体制的多数批判时至今日仍有其道理。 二、斯大林主义的失败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正确性的最佳证明 反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看也许还有些道理,但将其付诸实践的结果往往是无法想象的恐怖、独裁和暴政,苏联的斯大林主义实践就是明证。在反驳这种观点之前,T.伊格尔顿先批判了资本主义的虚伪和健忘症。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就是剥削的产物,是在无数人的血泪中造就的,只是资本主义存续的时间相对较长,使人们得以忘记它过去的黑暗和恐怖。 苏联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成功地改变了本国经济落后的局面,建立了工业化的现代国家。而苏联付出的代价如此巨大,一部分原因正在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敌对。当然,T.伊格尔顿也承认,苏联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不能代替自由、民主,或是商店里的蔬菜,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成绩就不该被我们铭记。即便如此,苏联社会主义的功绩还是不能盖过它所造成的损失。或许我们可以说在苏联成立之初所面临的那种恶劣的内外环境下,一个独裁式的政府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苏联后来转向斯大林主义也是合情合理的。大体而言,如今人们观念中的斯大林主义已经定格为充满血腥的拙劣实验,它们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名声,让那些能从社会主义体制中获得最多益处的人们也对社会主义不屑一顾。 T.伊格尔顿强调,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设想过会在穷国实现社会主义。斯大林之前也从来没有一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认为这是可以实现的,无论是列宁,还是托洛茨基等人。在社会总财富本不多的时候,根本没法重新分配社会财富,以使所有人都受益。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不可能消除社会阶级的分化,因为物质结余太少而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对财富的争夺终将造成社会阶级分化的复苏。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在物质条件不具备的环境下进行的革命,只能让“龌龊的老一套”再次出现,其结果无非是物质匮乏的社会化。马克思主义者从没想过社会主义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实现,马克思主义运动的精髓就在于它的国际性,这是冷静的唯物主义认识,而不是虔诚的理想主义。在这样一个国家间生产专业分工明确的世界里,如果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就无法利用它想要消除物质匮乏而必须依赖的全球性资源。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仅靠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是不够的,在低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本来就是一件令人沮丧的艰巨任务,普通百姓恐怕也不会甘心忍受创业过程中的各种艰难困苦。 因此,除非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民选机构的控制下依照社会主义价值逐渐展开,否则就会出现一个集权政府强迫人民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通过集权强迫来奠定经济基础的努力,反而破坏了以大众民主和自治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理想状态下,社会主义的实现要求有掌握高水平技能、接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人民,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开明的自由主义传统以及民主的习惯。如果一个国家连屈指可数的几条高速公路都无钱维修,如果一个国家连保障人民抵御疾病或者饥饿的措施都没有,那么上述这些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都无从谈起。社会主义还要求缩短每天的工作时数,部分原因是为了让人民有时间去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另外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让政治和经济上的自治成为可能。T.伊格尔顿形象地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得让人民有鞋穿,还得让人民穿上好鞋。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并非不能建设社会主义,但问题是如果没有必要的物质资源,社会主义就会扭曲变形,容易变成斯大林主义式的集权社会主义。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苏联出现一些与社会主义内涵背道而驰的残酷政策,最终导致经济土崩瓦解,社会建构支离破碎。在最需要社会主义的地方,反而最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这真是整个20世纪最大的悲剧。当然,T.伊格尔顿还考虑到,那些格外顽固的马克思主义批评者们可能会说:“其实苏联面临的内外困难并不重要,因为马克思主义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集权主义的教条。”对此,他指出,马克思本人就十分反对死板的教条、军事恐怖、政治压迫和独断专行的国家权力。马克思相信政治代表要对选民负责,并坚定地拥护言论自由和公民自由。一个看似矛盾的事实是,斯大林主义不仅不能败坏马克思主义的名声,反而是马克思主义正确性的最佳证明。如果我们想为斯大林主义的出现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根据,那只能到马克思主义中寻求答案。 三、马克思主义并非宿命论或决定论 反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将人视为历史的工具,否定人的自由和个性。马克思主义将一切都归结于经济因素,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把丰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简单地视为经济或阶级斗争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 T.伊格尔顿认为,两条重要的原理构成了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另一条就是历史上各种生产方式的不断交替,但这两点都不是马克思的原创,阶级斗争也并非马克思主义的特色所在。即便如此,阶级斗争的观点仍处于马克思理论的核心位置。实际上,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那些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力量。T.伊格尔顿何出此言呢?他指出,许多社会思想家都认为人类社会就是有机的统一,但在马克思看来,构成人类社会的恰恰是各种各样的分化。人类社会充满互不相容的利益,它的逻辑不是凝聚,而是冲突。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的思想视作无所不包的万物理论,这样显然是不对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句话,也并不是说世界上发生的每件事都是阶级斗争。它的真实含义是,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中最基本的东西。那么阶级斗争的概念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理论的最大特征呢?也不尽然。马克思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将阶级斗争和生产方式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观。 马克思相信,生产力会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发展,但这并非意味着生产力会直线式地向前发展,因为马克思似乎认为生产力有时也会陷入停滞。无论哪个社会阶级,只要掌握了物质生产,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生产力似乎一直在“挑选”那个能最大限度促进其发展的社会阶级。但在这一过程中的某一点上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已经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开始成为生产力进步的阻碍。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出现矛盾之时,政治革命的条件也就成熟了。随着阶级斗争不断升级,有能力推动生产力前进的那个社会阶级将最终接管此前占支配地位的阶级手中的权力。马克思还宣称,只有在前一个阶级已经将生产力发展得足够充分的情况下,新的社会阶级才可能当家作主。 很显然,马克思认为物质财富会腐蚀我们的道德。即便如此,他并不像一些理想主义思想家那样,认为应该将道德和物质割裂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绝非一部直线进步的史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把历史看作是持续不断的向上运动,因为毕竟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有了越来越复杂的需求和欲望,开辟出越来越精细而卓有成效的合作方式,并不断创造出新的社会关系,不断用新的方式实现自身价值。马克思诅咒阶级社会的道德沦丧,但他并不满足于简单的谴责,他还认识到,人类精神上的充实需要物质的基础。我们不应盲目地为现代性欢呼,但也不能轻蔑地将现代性说得一无是处。 社会关系的改变并不能单纯地以生产力的发展来解释。生产力方面的开创性变革并不一定会带来新的社会关系。事实上,在生产力发展的每个阶段,存在着许多生产关系的可能性,而哪种可能性将会最终实现往往是无法预知的。即便当历史真的到达转折点时,也无法确定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样一个革命的阶级,可以挑起历史的重担。即便如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仍然能给我们很大启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两者的关系使我们认识到这样的事实,即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有可能会出现某种特定的生产关系。阶级斗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争夺剩余价值的斗争,而且只要人类社会的剩余价值还不足以让全人类共享,这样的情况就会一直持续下去。马克思并非是一位一味兜售进步的无知者,他很清楚实现共产主义所必须付出的可怕代价。 对于那些指责马克思主义为宿命论的人,T.伊格尔顿反问道,如果情况真是这样,那马克思为什么还要为政治斗争而大声疾呼呢?如果社会主义真的是无论如何都会到来的,我们只需坐等社会主义到来就好了。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一定会实现的,但他肯定不会认为“工厂法案”或者“巴黎公社”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如果他真的是一个骨子里的宿命论者,他就会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实现。可是他毕竟不是一个从水晶球中窥探天机的占卜术士,而是一个谴责世间非正义的先知。马克思并不认为存在产生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相反,他相信资本主义制度一旦衰亡,工人阶级必须挺身而出,接过社会的领导权。 在马克思那里,历史始终是由现实的、活生生的、有着自由意志的人创造的。恰恰是资产阶级而不是马克思,喜欢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进化论来解释这个世界。马克思反对那些指责他试图将整个人类历史归于一种规律之下的观点。他发自内心地厌恶这种冷酷无情的抽象总结,并坚持认为,如果不是将唯物主义方法作为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而是将其用作一种为满足自身而扭曲历史事实的模板,那唯物主义就变成了它的对立面。马克思也曾警告说,他对资本主义起源的看法不应变成忽略各国不同的环境,用命运确定的一般性道路来解释各国情况的历史哲学理论。 因此,T.伊格尔顿认为,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认为合理的观点。只有那些原教旨马克思主义者才会将马克思的作品视为不可改变的圣典箴言。总体来说,没有证据可以表明马克思是一个否定人类自由的宿命论者。恰恰相反,马克思是个人自由的明确拥护者,并且一直热衷于讨论人如何超越历史的局限,选择不同的道路。而恩格斯一生都对军事战略的研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可不像是那种相信听天由命的人做出来的事。马克思认为历史事件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意味深长的规律性,但持这种观点的绝不是他自己。将历史看作全无章法的随机事件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果社会生活中不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或者大体上可以预判的趋势,所谓“有的放矢”就根本无从谈起。 T.伊格尔顿强调,人类可以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美好的未来,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只能植根于资本主义的罪恶中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实现并不能为资本主义犯下的罪恶辩解。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没有哪个阶段是为了其他阶段而存在的。社会主义是否有能力彻底补偿人类为之付出的代价?T.伊格尔顿引用霍克海默的话说道:“历史的轨迹穿过无数个人的悲伤与痛苦。你可以对这两者之间的事实作出解释,但却无法为这些悲伤和痛苦作出辩护。”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种悲观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最终的篇章——共产主义——也足以令人欢欣鼓舞。但不能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悲剧气质,也就不能理解其复杂的深意。即便世间男女最终都皆大欢喜,但不幸的是,他们的祖辈为他们的幸福承受了太多的痛苦。有太多的人倒在通往社会主义的路上,壮志未酬,被人遗忘。除非我们可以起死回生,不然我们无以补偿这成百上千万的冤魂。这正是马克思历史理论的悲剧所在。悲剧不一定就是毫无希望,只是悲剧中的希望到来时往往伴随着恐惧和颤抖,而迎接它的往往是一张张惊慌失措的面孔。T.伊格尔顿发出这样的疑问:资本主义果真是实现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条件吗?没有资本主义,难道人类就无法发展马克思眼中那些最宝贵的人类财富,就无法创造物质繁荣,开发人的创造性,实行政治自决,保护个人自由和发展文化了吗?而在T.伊格尔顿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已超出学术讨论的范畴。 四、参与型市场社会主义和民主政治是一种理想的替代方案 如果只是概而统之地说马克思是对的,而没有从马克思的学说中发掘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并提出中微观的建设性方案,那么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批驳难免陷于老调重弹。T.伊格尔顿在该书中为此作出了努力,他指出,自由派社会主义者与西方自由主义者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他们对苏联共产主义社会的批判比西方自由主义者的批判更为深刻,他们不满足于可怜巴巴地呼吁民主和公民权利。他们要求的是推翻整个压迫制度,并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然而,假设推翻了现存的压迫制度,接下来该怎么办? T.伊格尔顿认为,20世纪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的道路是没法建成社会主义的。那些反马克思主义者至少提出了一个值得马克思主义者深思的观点,那就是复杂多变的现代经济必须以市场作为基础。越来越多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认识到,市场仍将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社会主义制度中,生产资料是全社会共有的,但很多自治的合作社在市场中相互竞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企业的个体层面上,合作可以确保提高生产效率。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市场竞争可以避免传统的斯大林经济模式中出现的信息滞后、分配不均和缺少激励机制等问题。 马克思曾指出,市场既有剥削性,也具有解放性,能把人从传统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市场社会主义者也认为,市场并非资本主义独有。T.伊格尔顿指出,就连托洛茨基也支持市场机制,这可能会令他的追随者大吃一惊。虽然托洛茨基只认为应该在向社会主义转型的过程中,结合对经济的集中计划发挥市场的作用。托洛茨基认为,市场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弥补计划的不足,增加经济计划的合理性,因为没有市场关系的经济结算是无法想象的。 市场社会主义废除了私人财产、社会阶级分化和剥削,并让产品的实际生产者掌握国家的经济力量。从这些方面看,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相比是一种进步。然而对于某些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市场社会主义他们无法接受,因为它保留了太多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在市场社会主义制度下,仍将存在商品生产、不平等和失业,超越人力控制的市场力量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政府蜕化为总资本家,避免工人蜕化为集体资本家?避免市场带来的不良风气? T.伊格尔顿认为,要避免这些问题,就必须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实行广泛的民主,这与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在马克思看来,民主应当落脚于本地化、大众化,应当贯穿整个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民主不应仅仅存在于政治生活中,还应当扩展到经济生活中去。这就意味着需要一个真正的自治政府,而不是仅仅将政府事务托付给政治精英。马克思设想的是一个公民自己统治自己的国家,而不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国家。马克思试图拉近国家与社会、政治与日常生活间的距离,方法就是将前者融入到后者之中,而这就是“民主”。民主的结果是“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都取决于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受制于私利。在传媒和公共舆论领域,也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避免让一群权欲熏心、贪得无厌的商人政客利用他们掌握的媒体资源和话语权给人民洗脑,或者更直白点说,向人民灌输他们自私自利的观念,让人民支持他们所支持的体制。现代信息技术也为民主政治和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和可能。不仅如此,事实已向我们表明,目前资本主义的管理和组织生产的方式同样耗时费力,社会主义的组织和管理消耗的时间未必比资本主义更多。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者仍将就后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细节问题一直争论下去,毕竟还不存在一个完美无缺的社会主义方案。但目前社会主义最大的问题或许还在于,人们总是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讨论上,而很少去付诸实践。 T.伊格尔顿的这本书,再次雄辩地重申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正如马克思所言,“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注释: 许多学者指出,需要对“马克思学说”和“马克思主义”进行区分,这样的区分是有道理的。但考虑到T.伊格尔顿在这本书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上等同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因此在本文中也不再作区分。 作者在本书“英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当他在书中提到马克思的时候,他指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T.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是英国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曾先后担任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教授。代表作有《克拉莉萨的被污:塞缪尔·理查森的作品中的文体、性行为和阶级斗争》、《批评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等。 该书英文版由耶鲁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中文版由李杨、任文科和郑义翻译,新星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 本节内容详见《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5—15页,第16—33页,第34—67、68—131、132—162页,第26—33、195—205页。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1页。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原文见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171/c4
个人分类: 思想|1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whyhoo 2012-3-16 22:58
(一) 一个德国人说过,五十岁以下的人说他能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定是欺人之谈。因为马克思的书卷帙浩繁,学理深晦。他那名著“资本论”三卷,合计二千一百三十五页,其中第一卷是马氏生存时刊行的,第二第三两卷是马氏死后他的朋友昂格思替他刊行的。这第一卷和二三两卷中间,难免有些冲突矛盾的地方,马氏的书本来难解,添上这一层越发难解了。加以他的遗著未曾刊行的还有很多,拚上半生的工夫来研究马克思,也不过仅能就他已刊的著书中,把他反复陈述的主张得个要领,究不能算是完全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我平素对于马氏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今天硬想谈“马克思主义”已经是僭越的很。但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马克思主义”既然随着这世界的大变动,惹动了世人的注意,自然也招了很多的误解。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虽然极其贫弱,而自一九一八年马克思诞生百年纪念以来,各国学者研究他的兴味复活,批评介绍他的很多。我们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乘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辨中,有点正确的解释,吾信这也不是绝无裨益的事。万一因为作者的知能浅陋,有误解马氏学说的地方,亲爱的读者肯赐以指正,那是作者所最希望的。 (二) 我于评述“马克思主义”以前,先把“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思想史上占若何的地位,略说一说。 由经济思想史上观察经济学的派别,可分为三大系,就是个人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与人道主义经济学。 个人主义经济学,也可以叫作资本主义经济学。三系中以此为最古。著“原富”的亚丹斯密(Adam Smith)是这一系的鼻祖。亚丹斯密以下,若马查士(Malthus)、李嘉图(Ricardo)、杰慕士·穆勒(James Mill)等,都属于这一系。把这一系的经济学发挥光大,就成了正系的经济学,普通称为正统学派。因为这个学派是在模范的资本家国的英国成立的,所以英国以外的学者也称他为英国学派。这个学派的根本思想是承认现在的经济组织为是,并且承认在此经济组织内,各个人利己的活动为是。他们以为现在的经济组织,就是个人营利主义的组织,是最巧最妙,最经济不过的组织。从生产一面讲,各人为自己的利益,自由以营经济的活动,自然努力以致自己的利益于最大的程度。其结果:社会全体的利益不期增而自增。譬如各人所有的资本,自然都知道把他由利益较少的事业,移到利益较多的事业上去。社会全体的资本,自然也都舍了那利益较少的事业,投到利益较多的事业上去。所以用不着什么政治家的干涉,自由竞争的结果,社会上资本的全量自然都利用到社会全体最有利的方面去。而事业家为使他自己的利益达于最大的程度,自然努力以使他自己制品全体的价增大,努力以求其商品全体的卖出额换回很多的价来。社会全体的富是积个人的富而成的。个人不断的为增加自己的富去努力,你这样作,他也这样作,那社会全体的富也不期增而日增了。再从消费一面讲,我们日用的一切物品,都不是在自己家内生产的,都是人家各自为营利、为商卖而生产的。自己要得一种物品:米、盐、酱、醋,乃至布匹、伞、屐、新闻、杂志之属,都不是空手向人家讨得来的。依今日的经济组织,都是各人把物卖钱,各人拿钱买货。各人按着自己最方便的法子去活动,比较着旁人为自己代谋代办,亲切的多,方便的多,经济的多。总而言之,他们对于今日以各人自由求各自利益为原则的经济组织,很满足,很以为妥当。他们主张维持他,不主张改造他。这是个人主义经济学。也就是以资本为本位,以资本家为本位的经济学。 以上所述个人主义经济学,有二个要点:其一是承认现在的经济组织为是;其二是承认在这经济组织内,各个人利己的活动为是。社会主义经济学正反对他那第一点。人道主义经济学正反对他那第二点。人道主义经济学者以为无论经济组织改造到怎么好的地步,人心不改造仍是现在这样的贪私无厌,社会仍是没有改善的希望,于是否认经济上个人利己的活动,欲以爱他的动机代那利己的动机;不置重于经济组织改造的一方面,而置重于改造在那组织下活动的各个人的动机。社会主义经济学者以为现代经济上社会上发生了种种弊害,都是现在经济组织不良的缘故,经济组织一经改造,一切精神上的现象都跟着改造,于是否认现在的经济组织,而主张根本改造。人道主义经济学者持人心改造论,故其目的在道德的革命。社会主义经济学者持组织改造论,故其目的在社会的革命。这两系都是反对个人主义经济学的,但人道主义者同时为社会主义者的也有。 现在世界改造的机运,已经从俄、德诸国闪出了一道曙光。从前经济学的正统,是在个人主义。现在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经济学,将要取此正统的位系,而代个人主义以起了。从前的经济学,是以资本为本位,以资本家为本位。以后的经济学,要以劳动为本位,以劳动者为本位了。这正是个人主义向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过渡的时代。 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鼻祖,现在正是社会主义经济学改造世界的新纪元,“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如何重要,也就可以知道了。 本来社会主义的历史并非自马氏始的,马氏以前也很有些有名的社会主义者,不过他们的主张,不是偏于感情,就是涉于空想,未能造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与系统。至于马氏才用科学的论式,把社会主义的经济组织的可能性与必然性,证明与从来的个人主义经济学截然分立,而别树一帜,社会主义经济学才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故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不能不推马克思。 (三) “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价值,既如上述,我当更进而就他的学说的体系略为大体的分析,以便研究。 马氏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一为关于过去的理论,就是他的历史论,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二为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他的经济论,也称资本主义的经济论;三为关于将来的理论,就是他的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就是社会民主主义。离了他的特有的史观,去考他的社会主义,简直的是不可能。因为他根据他的史观,确定社会组织是由如何的根本原因变化而来的;然后根据这个确定的原理,以观察现在的经济状态,就把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为分析的、解剖的研究,豫言现在资本主义的组织不久必移入社会主义的组织,是必然的命运;然后更根据这个豫见,断定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方法仍在最后的阶级竞争。他这三部理论,都有不可分的关系,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所以他的唯物史观说:“既往的历史都是阶级竞争的历史。”他的资本论也是首尾一贯的根据那“在今日社会组织下的资本阶级与工人阶级,被放在不得不仇视、不得不冲突的关系上”的思想立论。关于实际运动的手段,他也是主张除了诉于最后的阶级竞争,没有第二个再好的方法。为研究上便利起见,就他的学说各方面分别观察,大概如此。其实他的学说是完全自成一个有机的有系统的组织,都有不能分离不容割裂的关系。 (四) 请先论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也称历史的唯物主义。他在社会学上曾经,并且正在表现一种理想的运动,与前世纪初在生物学上发现过的运动,有些相类。在那个时候是用以说明各种形态学上的特征、关系的重要,志在得一个种的自然分类,与关于生物学上有机体生活现象更广的知识。这种运动既经指出那内部最深的构造,比外部明显的建造,若何重要,唯物史观就站起来反抗那些历史家与历史哲学家,把他们多年所推崇为非常重要的外部的社会构造,都列于第二的次序;而那久经历史家辈蔑视,认为卑微暧昧的现象的,历史的唯物论者却认为于研究这很复杂的社会生活全部的构造与进化,有莫大的价值。 历史的唯物论者观察社会现象,以经济现象为最重要,因为历史上物质的要件中,变化发达最甚的,算是经济现象。故经济的要件是历史上唯一的物质的要件。自己不能变化的,也不能使别的现象变化。其他一切非经济的物质的要件,如人种的要件、地理的要件等等,本来变化很少,因之及于社会现象的影响也很小,但于他那最少的变化范围内,多少也能与人类社会的行程以影响。在原始未开时代的社会,人类所用的劳作工具,极其粗笨,几乎完全受制于自然。而在新发见的地方,向来没有什么意味的地理特征,也成了非常重大的条件。所以历史的唯物论者,于那些经济以外的一切物质的条件,也认他于人类社会有意义,有影响。不过因为他的影响甚微,而且随着人类的进化日益减退,结局只把他们看作经济的要件的支流罢了。因为这个缘故,有许多人主张改称唯物史观为经济史观。 唯物史观,也不是由马氏创的。自孔道西(Condorcet)依着器械论的典型,想把历史作成一科学,而期发见出一普遍的力,把那变幻无极的历史现象,一以贯之,已经开了唯物史观的端绪。故孔道西算是唯物史观的开创者。至桑西门(Saint-Simon)把经济的要素,比精神的要素看得更重。十八世纪时有一种想象说,说法兰西历史的内容不过是佛兰坎人与加利亚人间的人种竞争。他受了此说的影响,谓最近数世纪间的法国历史不外封建制度与产业的竞争,其争以大革命期达于绝顶。而产业初与君国制联合,以固专制的基础,基础既成又扑灭王国制。产业的进步是历史的决定条件,科学的进步又为补助他的条件。Thierry、Mignet及Guizot辈继起,袭桑西门氏的见解,谓一时代的理想、教义、宪法等,毕竟不外当时经济情形的反映。关于所有权的法制,是尤其重要的。蒲鲁东亦以国民经济为解释历史的钥匙,信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至于马氏用他特有的理论,把从前历史的唯物论者不能解释的地方,与以创见的说明,遂以造成马氏特有的唯物史观,而于从前的唯物史观有伟大的功绩。 唯物史观的要领,在认经济的构造对于其他社会学上的现象,是最重要的;更认经济现象的进路,是有不可抗性的。经济现象虽用他自己的模型,制定形成全社会的表面构造(如法律、政治、伦理,及种种理想上、精神上的现象都是),但这些构造中的那一个也不能影响他一点。受人类意思的影响,在他是永远不能的。就是人类的综合意思,也没有这么大的力量。就是法律他是人类的综合意思中最直接的表示,也只能受经济现象的影响,不能与丝毫的影响于经济现象。换言之,就是经济现象只能由他一面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影响,而不能与其他社会现象发生相互的影响,或单受别的社会现象的影响。 经济构造是社会的基础构造,全社会的表面构造,都依着他迁移变化。但这经济构造的本身,又按他每个进化的程级,为他那最高动因的连续体式所决定。这最高动因,依其性质,必须不断的变迁,必然的与社会的经济的进化以诱导。 这最高动因究为何物,却又因人而异。Loria所认为最高动因的,是人口的稠庶。人口不断的增加,曾经决定过去四个联续的根本状态,就是集合、奴隶所有、奴仆(Servile)、佣工。以后将次发生的现象,也该由此决定。马克思则以“物质的生产力”为最高动因:由家庭经济变为资本家的经济,由小产业制变为工场组织制,就是由生产力的变动而决定的。其他学者所认为最高动因的,又为他物。但他们有一个根本相同的论点,就是:经济的构造,依他内部的势力自己进化,渐于适应的状态中,变更全社会的表面构造,此等表面构造,无论用何方法,不能影响到他这一方面,就是这表面构造中最重要的法律,也不能与他以丝毫的影响。 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是合理的。我们晓得有许多法律,在经济现象的面前,暴露出来他的无能。十七、八世纪间那些维持商业平准,奖励金块输入的商法,与那最近英国禁遏脱拉斯(Trust)的法律都归无效,就是法律的力量不能加影响于经济趋势的明证。也有些法律,当初即没有力量与经济现象竞争,而后来他所适用的范围,却自一点一点的减缩,至于乌有。这全是经济现象所自致的迁移,无与于法律的影响。例如欧洲中世纪时禁抑暴利的法律。最初就无力与那高利率的经济现象竞争,后来到了利润自然低落,钱利也跟着自然低落的时候,他还继续存在,但他始终没有一点效果。他虽然形式上在些时候维持他的存在,实际上久已无用,久已成为废物。他的存在全是法律上的惰性,只足以证明法律现象远追不上他所欲限制的经济现象,却只在他的脚后一步一步的走,结局惟有服从而已。潜深的社会变动,惟依他自身可以产生,法律是无从与知的。当罗马帝国衰颓时代,一方面呈出奴隶缺乏,奴价腾贵的现象;一方面那一大部分很多而且必要的寄生阶级造成一个自由民,与新自由民的无产阶级。他们的贫困日益加甚,自然渐由农业上的奴仆劳动、工业上的佣工劳动,生出来奴隶制度的代替,因为这两种劳动全于经济上有很多的便利。若是把废奴的事业全委之于当时的基督教、人类同胞主义的理想,那是绝无效果的。十八世纪间英人曾标榜过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的宗教。到了资本家经济上需要奴隶的时候,他们却把奴隶输入到美洲殖民地,并且设法维持他。这类的事例不胜枚举,要皆足以证明法律现象只能随着经济现象走,不能越过他,不能加他以限制,不能与他以影响。而欲以法律现象奖励或禁遏一种经济现象的,都有没一点效果。那社会的表面构造中最重要的法律,尚且如此,其他如综合的理想等等,更不能与经济现象抗衡。 (五) 迄兹所陈是历史的唯物论者共同一致的论旨。今当更进而述马氏独特的唯物史观。 马氏的经济论,因有他的名著《资本论》详为阐发,所以人都知道他的社会主义系根据于一定的经济论的。至于他的唯物史观,因为没有专书论这个问题,所以人都不甚注意。他的《资本论》,虽然彻头彻尾以他那特有的历史观作基础,而却不见有理论的揭出他的历史观的地方。他那历史观的纲要,稍见于一八四七年公刊的《哲学的贫困》,及一八四八年公布的《共产者宣言》。而以一定的公式表出他的历史观,还在那一八五九年他作的那《经济学批评》的序文中。现在把这几样著作里包含他那历史观的主要部分,节译于下,以供研究的资料。 ㈠ 见于《哲学的贫困》中的: “经济学者蒲鲁东氏,把人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下制造罗纱、麻布、绢布的事情,理解的极其明了。可是这一定的社会关系,也和罗纱、麻布等一样,是人类的生产物,他还没有理解。社会关系与生产力有密切的连络。人类随着获得新生产力,变化其生产方法;又随着变化生产方法,——随着变化他们得生活资料的方法——他们全变化他们的社会关系。手臼造出有封建诸侯的社会,蒸汽制粉机造出有产业的资本家的社会。而这样顺应他们的物质的生产方法,以建设其社会关系的人类,同时又顺应他们的社会关系,以作出其主义、思想、范畴。” ㈡ 见于《共产者宣言》中的: “凡以前存在的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竞争的历史。希腊的自由民与奴隶,罗马的贵族与平民,中世的领主与农奴,同业组合的主人与职工,简单的说,就是压制者与被压制者,自古以来,常相反目,而续行或隐然,或公然,不断的争斗总是以全社会革命的变革,或以相争两阶级的共倒结局的一切争斗。试翻昔时的历史,社会全被区别为种种身分者,社会的地位有多样的等差,这类现象我们殆到处可以发见。在古代罗马则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则有封建诸侯、家臣、同业组合的主人、职工、农奴,且于此等阶级内更各分很多的等级。由封建的社会的崩坏,产出来的近世的社会,仍没把阶级的对立废止。他不过带来了新阶级、新压制手段、新争斗的形式,以代旧的罢了。 “可是到了我们的时代,就是有产者本位的时代,却把阶级的对立简单了。全社会越来越分裂为互相敌视的二大阵营,为相逼对峙的二大阶级:就是有产者与无产者。 “……依以上所述考之,资本家阶级所拿他作基础以至勃兴的生产手段及交通手段,是已经在封建社会作出来的。此等生产手段及交通手段的发展达于一定阶段的时候,封建的社会所依以营生产及交换的关系,就是关于农业及工业封建的组织,简单一句话就是封建的所有关系,对于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久已不能适应了。此等关系,现在不但不能奖励生产,却妨阻生产,变成了许多的障碍物。所以此等关系不能不被破坏,果然又被破坏了。 “那自由竞争就随着于他适合的社会的及政治的制度,随着有产者阶级的经济的及政治的支配,代之而起了。 “有产者阶级,于其不满百年的阶级支配之下,就造出比合起所有过去时代曾造的还厚且巨的生产力。自然力的征服,机械、工业及农业上的化学应用,轮船、火车、电报,全大陆的开垦,河川的开通,如同用魔法唤起的这些人类——在前世纪谁能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能包容在社会的劳动里呢? “把这样伟大的生产手段及交通手段,像用魔法一般唤起来的资本家的生产关系及交通关系,——资本家的所有关系——现代的资本家的社会,如今恰与那魔术师自念咒语唤起诸下界的力量,而自己却无制御他们的力量了的情事相等。数十年的工商史,只是现代的生产力,对于现代的生产关系,对于那不外有产者的生活条件及其支配力的所有关系,试行谋叛的历史。我们但举那商业上的恐慌——因隔一定期间便反复来袭,常常胁迫有产社会的全存在的商业恐慌——即足以作个证明。……有产者阶级颠覆封建制度的武器,今乃转而向有产者阶级自身。 “有产者阶级不但锻炼致自己于死的武器,并且产出去挥使那些武器的人——现代的劳动阶级、无产者就是。 “人人的观念、意见及概念,简单一句话,就是凡是属于人间意识的东西,都随着人人的生活关系,随着其社会的关系,随着其社会的存在,一齐变化。这是不用深究就可以知道的。那思想的历史所证明的,非精神上的生产随着物质上的生产一齐变化而何?” ㈢ 见于《经济学批评》序文中的: “人类必须加入那于他们生活上必要的社会的生产,一定的、必然的、离于他们的意志而独立的关系,就是那适应他们物质的生产力一定的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此等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的构造——法制上及政治上所依以成立的、一定的社会的意识形态所适应的真实基础——物质的生活的生产方法,一般给社会的、政治的及精神的生活过程,加上条件。不是人类的意识决定其存在,他们的社会的存在反是决定其意识的东西。 “社会的物质的生产力,于其发展的一定阶段,与他从来所在那里面活动当时的生产关系,与那不过是法制上的表现的所有关系冲突。这个关系,这样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而为束缚。于是乎社会革命的时代来。巨大的表面构造的全部,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动,或徐,或激,都变革了。 “当那样变革的观察,吾人非常把那在得以自然科学的论证的经济的生产条件之上所起的物质的变革,与那人类意识此冲突且至决战的,法制上、政治上、宗教上、艺术上、哲学上的形态,简单说就是观念上的形态,区别不可。想把那样变革时代,由其时代的意识判断,恰如照着一个人怎样想他自己的事,以判断其人一样,不但没有所得,意识这个东西宁是由物质生活的矛盾,就是存在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冲突,才能说明的。 “一社会组织,非到他的全生产力,在其组织内发展的一点余地也没有了以后,决不能颠覆去了。这新的,比从前还高的生产关系,在这个东西的物质的生存条件于旧社会的母胎内孵化完了以前,决不能产生出来。人类是常只以自能解决的问题为问题的。因为拿极正确的眼光去看,凡为问题的,惟于其解决所必要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至少也在成立过程中的时会,才能发生。 “综其大体而论,吾人得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及现代资本家的生产方法,为社会经济的组织进步的阶段。而在此中,资本家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的生产方法之采敌对形态的最后。——此处所谓敌对,非个人的敌对之意,是由各个人生活的社会的条件而生的敌对之意,——可是在资本家社会的母胎内发展的生产力,同时作成于此敌对的解决必要的物质条件。人类历史的前史,就以此社会组织终。” 据以上所引,我们可以略窥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要领了。现在更把这个要领简单写出,以期易于了解。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二要点:其一是关于人类文化的经验的说明;其二即社会组织进化论。其一是说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构造。这是社会的基础构造。一切社会上政治的、法制的、伦理的、哲学的,简单说,凡是精神上的构造,都是随着经济的构造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称这些精神的构造为表面构造。表面构造常视基础构造为转移,而基础构造的变动,乃以其内部促他自己进化的最高动因,就是生产力,为主动,属于人类意识的东西,丝毫不能加他以影响,他却可以决定人类的精神、意识、主义、思想,使他们必须适应他的行程。其二是说生产力与社会组织有密切的关系。生产力一有变动,社会组织必须随着他变动。社会组织即社会关系,也是与布帛菽粟一样,是人类依生产力产出的产物。手臼产出封建诸侯的社会,蒸汽制粉机产出产业的资本家的社会。生产力在那里发展的社会组织,当初虽然助长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发展的力量到那社会组织不能适应的程度,那社会组织不但不能助他,反倒束缚他妨碍他了。而这生产力虽在那束缚他、妨碍他的社会组织中,仍是向前发展不已。发展的力量愈大,与那不能适应他的社会组织间的冲突愈迫,结局这旧社会组织非至崩坏不可。这就是社会革命。新的继起,将来到了不能与生产力相应的时候,他的崩坏亦复如是。可是这个生产力,非到在他所活动的社会组织里发展到无可再容的程度,那社会组织是万万不能打破。而这在旧社会组织内,长成他那生存条件的新社会组织,非到自然脱离母胎,有了独立生存的运命,也是万万不能发生。恰如孵卵的情形一样,人为的助长,打破卵壳的行动,是万万无效的,是万万不可能的。 以上是马克思独特的唯物史观。 (六) 与他的唯物史观很有密切关系的,还有那阶级竞争说。 历史的唯物论者,既把种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原因总约为经济的原因,更依社会学上竞争的法则,认许多组成历史明显的社会事实,只是那直接,间接,或多,或少,各殊异阶级间团体竞争所表现的结果。他们所以牵入这竞争中的缘故,全由于他们自己特殊经济上的动机。由历史的唯物论者的眼光去看,十字军之役也含着经济的意味。当时繁盛的义大利共和国中,特如Venice的统治阶级,实欲自保其东方的繁富市场。宗教革新的运动,虽然戴着路德的名义,其时的民众中,也似乎有一大部分是意在免去罗马用种种方法征课的重税(那最后有道理的赎罪符也包在内)。基督教的传布,也是应无产阶级的要求作一种实际的运动。把首都由罗马迁至Byzantium(就是现在的康士坦丁堡),与那定基督教为官教,也是经济的关系。这两件事都是为取罗马帝国从来的重心而代之。因为当时的中产阶级,实为东方富有财势的商贾阶级,势力很厚。他们和那基督教的无产阶级相合,以与罗马寄生的贵族政治分持平衡的势力,而破坏之。法国大革命也全是因为资本家的中级势力,渐渐可以压迫拥有土地的贵族,其间的平衡久已不固,偶然破裂,遂有这个结果。就是法国历史上迭起层兴的政治危机,单由观念学去研究终于神秘难解。像那拿破仑派咧,布尔康家正统派咧,欧尔林家派咧,共和党咧,平民直接执政党咧,他们背后都藏着很复杂的经济意味。不过打着这些旗帜互相争战,以图压服他的反对阶级,而保自己阶级经济上的利益就是了。这类的政治变动,由马克思解释,其根本原因都在殊异经济阶级间的竞争。我们看那马克思与昂格思的《共产者宣言》中“从来的历史都是阶级竞争的历史”的话,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批评》序文中,也说“从来的历史尽是在阶级对立——固然在种种时代呈种种形式——中进行的”,就可以证明他的阶级竞争说,与他的唯物史观有密切关系了。 就这阶级竞争的现象,我们可以晓得,这经济上有共同利害自觉的社会团体,都有毁损别的社会团体以增加自己团体利益的倾向。这个倾向,斯宾塞谓是本于个人的利己心。他在《社会学研究》中说:“个人的利己心引出由他们作成的阶级的利己心,于分别的努力以外,还要发生一种协同的努力,去从那社会活动的总收入中,取些过度的领分。这种综合的倾向,在每阶级中这样发展,必须由其他诸阶级类似的综合的倾向来维持其平衡。”由此以观,这阶级竞争在社会的有机体中恰与Wilhelm Roux所发见的“各不同的部分官能组织细胞间的竞争,在各有机体中进行不已”的原则相当。宇宙间一切生命都向“自己发展”(Self-expansion)活动不已。“自己发展”是生物学上、社会学上一切有机的进化全体根本的动机,是生物界普遍无敌的倾向。阶级竞争是这种倾向的无量表现与结果中的一个。而在马克思则谓阶级竞争之所由起,全因为土地共有制崩坏以后,经济的构造都建在阶级对立之上。马氏所说的阶级,就是经济上利害相反的阶级,就是有土地或资本等生产手段的有产阶级,与没有土地或资本等生产手段的无产阶级的区别:一方是压服他人掠夺他人的,一方是受人压服,被人掠夺的。这两种阶级,在种种时代,以种种形式表现出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现代资本家的,这些生产方法出现的次第,可作经济组织进化的阶段,而这资本家的生产方法,是社会的生产方法中采敌对形式的最后。阶级竞争也将与这资本家的生产方法同时告终。至于社会为什么呈出阶级对立的现象呢?马氏的意见是以为全是因为一个社会团体,依生产手段的独占,掠夺他人的余工余值(余工余值说详后)的原故。但这两种阶级,最初不过对于他一阶级,可称一个阶级,实则阶级的本身还没有成个阶级,还没有阶级的自觉。后来属于一阶级的,知道他们对于别的阶级,到底是立于不相容的地位,阶级竞争是他们不能避的运命,就是有了阶级的自觉,阶级间就起了竞争。当初只是经济的竞争,争经济上的利益,后来更进而为政治的竞争,争政治上的权力,直至那建在阶级对立上的经济的构造自己进化,发生了一种新变化为止。这样看来,马氏并非承认这阶级竞争是与人类历史相终始的,他只把他的阶级竞争说应用于人类历史的前史,不是通用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全部。与其说他的阶级竞争说是他的唯物史观的要素,不如说是对于过去历史的一个应用。 (七) 马氏的唯物史观及其阶级竞争说,既已略具梗概,现在更把对于其说的评论,举出几点,并述我的意见。 马氏学说受人非难的地方很多,这唯物史观与阶级竞争说的矛盾冲突,算是一个最重要的点。盖马氏一方既确认历史——马氏主张无变化即无历史——的原动为生产力;一方又说从来的历史都是阶级竞争的历史,就是说阶级竞争是历史的终极法则,造成历史的就是阶级竞争。一方否认阶级的活动,无论是直接在经济现象本身上的活动,是间接由财产法或一般法制上的限制,常可以有些决定经济行程的效力;一方又说阶级竞争的活动,可以产出历史上根本的事实,决定社会进化全体的方向。Eugenio Rignano驳他道:“既认各阶级间有为保其最大经济利益的竞争存在,因之经济现象亦自可以随这个或那个阶级的优越,在一方面或他一方面受些限制,又说经济的行程象那天体中行星的轨道一样的不变,从着他那不能免的进路前进,人类的什么影响都不能相加。那么那主要目的在变更经济行程的阶级竞争,因为没有什么可争,好久就不能存在了。在太阳常行的轨道上,有了一定的变更,一定可以贡献很大的经济利益于北方民族,而大不利于南方民族。但我想在历史纪录中,寻找一种族或一阶级的竞争,把改变太阳使他离了常轨作目的的,是一件无益的事。”这一段话可谓中了要扼。不过这个明显的矛盾,在马氏学说中,也有自圆的说法。他说自从土地共有制崩坏以来,经济的构造都建立在阶级对立之上。生产力一有变动,这社会关系也跟着变动。可是社会关系的变动,就有赖于当时在经济上占不利地位的阶级的活动。这样看来,马氏实把阶级的活动归在经济行程自然的变化以内。但虽是如此说法,终觉有些牵强矛盾的地方。 这全因为一个学说最初成立的时候,每每陷于夸张过大的原故。但是他那唯物史观,纵有这个夸张过大的地方,于社会学上的进步,究有很大很重要的贡献。他能造出一种有一定排列的组织,能把那从前各自发展不相为谋的三个学科,就是经济、法律、历史,联为一体,使他现在真值得起那社会学的名称。因为他发见那阶级竞争的根本法则;因为他指出那从前全被误解或蔑视的经济现象,在社会学的现象中是顶重要的;因为他把于决定法律现象有力的部分归于经济现象,因而知道用法律现象去决定经济现象是逆势的行为;因为他借助于这些根本的原则,努力以图说明过去现在全体社会学上的现象。就是这个,已足以认他在人类思想有效果的概念中,占优尚的位置,于学术界思想界有相当的影响。小小的瑕疵,不能掩了他那莫大的功绩。 有人说,历史的唯物论者以经济行程的进路为必然的、不能免的,给他加上了一种定命的采色,后来马克思派的社会党,因为信了这个定命说,除去等着集产制自然成熟以外,什么提议也没有,什么活动也没有,以致现代各国社会党都遇见很大的危机。这固然可以说是马氏唯物史观的流弊,然自马氏与昂格思合布《共产者宣言》,大声疾呼,檄告举世的劳工阶级,促他们联合起来,推倒资本主义,大家才知道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作不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绝大的功绩。无论赞否马氏别的学说的人,对于此点,都该首肯。而在《社会主义者评论》(Socialist Review)第一号揭载的昂格思函牍中,昂氏自己说,他很喜欢看见美国的工人,在于政治信条之下,作出一种组织,可见他们也并不是坐待集产制自然成熟,一点不去活动的。而在别一方面,也可以拿这社会主义有必然性的说,坚人对于社会主义的信仰,信他必然发生,于宣传社会主义上,的确有如耶教福音经典的效力。 历史的唯物论者说经济现象可以变更法律现象,法律现象不能变更经济现象,也有些人起了疑问。历史的唯物论者既承认一阶级的团体活动,可以改造经济组织,那么一阶级的团体活动,虽未至能改造经济组织的程度,而有时亦未尝没有变更经济行程趋势的力量。于此有个显例,就是现代劳工阶级的联合活动,屡见成功,居然能够屈服经济行程的趋势。这种劳工结合,首推英国的工联(Trade unions)为最有效果,他们所争在增加劳银,当时经济现象的趋势是导工人于益困益卑的地位,而工联的活动竟能反害为利。大战起来以后,工联一时虽停止活动,战事既息,他们又重张旗鼓。听说铁路人员总会、交通劳动者(专指海上劳动者)联合会,和矿夫联合会三种工联,联合起来,向政府及资本家要求种种条件,声势甚猛,(参照《每周评论》第三十三号欧游记者明生君通信)将来的效果必可更大。这自觉的团体活动,还没有取得法律的性质,已经证明他可以改变经济现象的趋势,假使把这种活动的效力,用普通法律,或用那可以塞住经济现象全进路的财产法,保障起来,巩固起来,延长他那效力的期间,他那改变经济现象趋势的效力,不且更大么?试把英、法二国的土地所有制比较来看:在英国则诺曼的侵略者及其子孙,依战胜余威,获据此全土,而与其余人口相较,为数甚少,故利在制定限嗣财产制与脱拉斯制,以保其独占权,结果由此维持住大地产制。在法国则经数世纪的时间,贵族及僧侣阶级的财产为革命的中产阶级所剥夺,这剥夺他们的中级人民人口的数,又占全体的大部,故利在分割而不在独占,适与英国的诺曼侵略者及其子孙相反,于是中级人民催着通过特别遗书遗产法,以防大财产制的再见。他们二国的财产法和防遏或辅助田间经济现象趋势的法制,这样不同,所以导他们经济的表现与进化于不同的境界。一则发生很大的领地财产、隐居主义、为害田禾的牧业、全国的人口减少、农村人口的放逐与财富的分配极不平均种种现象。一则发生土地过于割裂、所有者自治其田畴、强盛的农业、节俭之风盛行、分配平均种种现象。这样看来,经济现象和法律现象,都是社会的原动力,他们可以互相影响,都于我们所求的那正当决定的情状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历史的唯物论者所说经济现象有不屈不挠的性质,就是团体的意思、团体的活动,在他面前都得低头的话,也不能认为正确了。但是此等团体的活动,乃至法律,仍是在那可以容他发生的经济构造以上的现象,仍是随着经济的趋势走的,不是反着经济的趋势走的。例如现代的经济现象,一方面劳工阶级的生活境遇日趋于困难;一方面益以促其阶级的自觉,益增其阶级活动的必要,益使其活动的效果足以自卫。这都是现在资本主义制下自然的趋势,应有的现象,不能作足以证明法律现象可以屈抑经济趋势的理据;与其说是团体行动,或法律遏抑经济趋势的结果,毋宁说是经济本身变化的行程。英、法二国财产制之著效,也是在他们依政治的势力,在经济上得占优势,得为权力阶级以后的事,也全是阶级竞争的结果。假使在英国当时定要施行一种防遏大地产制的法律,在法国当时定要施行一种禁抑小财产制的法律,恐怕没有什么效果。在经济构造上建立的一切表面构造,如法律等,不是绝对的不能加些影响于各个的经济现象,但是他们都是随着经济全进路的大势走的,都是辅助着经济内部变化的,就是有时可以抑制各个的经济现象,也不能反抗经济全进路的大势。我们可以拿团体行动、法律、财产法三个联续的法制,补足阶级竞争的法则,不能拿他们推翻马氏唯物史观的全体。 有许多人所以深病“马克思主义”的原故,都因为他的学说全把伦理的观念抹煞一切,他那阶级竞争说尤足以使人头痛。但他并不排斥这个人高尚的愿望,他不过认定单是全体分子最普通的伦理特质的平均所反映的道德态度,不能加影响于那经济上利害相同自觉的团体行动。我们看在这建立于阶级对立的经济构造的社会,那社会主义伦理的观念,就是互助、博爱的理想,实在一天也没有消灭,只因有阶级竞争的经济现象,天天在那里破坏,所以总不能实现。但这一段历史,马氏已把他划入人类历史的前史,断定他将与这最后的敌对形式的生产方法,并那最后的阶级竞争一齐告终。而马氏所理想的人类真正历史,也就从此开始。马氏所谓真正历史,就是互助的历史,没有阶级竞争的历史。近来哲学上有一种新理想主义出现,可以修正马氏的唯物论,而救其偏蔽。各国社会主义者,也都有注重于伦理的运动,人道的运动的倾向,这也未必不是社会改造的曙光,人类真正历史的前兆。我们于此可以断定,在这经济构造建立于阶级对立的时期,这互助的理想,伦理的观念,也未曾有过一日消灭,不过因他常为经济构造所毁灭,终至不能实现。这是马氏学说中所含的真理。到了经济构造建立于人类互助的时期,这伦理的观念可以不至如从前为经济构造所毁灭。可是当这过渡时代,伦理的感化,人道的运动,应该倍加努力,以图划除人类在前史中所受的恶习染,所养的恶性质,不可单靠物质的变更。这是马氏学说应加救正的地方。 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效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我们主张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 总之,一个学说的成立,与其时代环境有莫大的关系。马氏的唯物史观,何以不产生于十八世纪以前,也不产生于今日,而独产生于马氏时代呢?因为当时他的环境,有使他创立这种学说的必要和机会。十八世纪以前的社会政治和宗教的势力,比经济的势力强,所谓社会势力从经济上袭来的很少。因为原始社会的经济组织是仅求自足的靠着自然的地方居多,靠着人力的地方还少,所以宗教和政治的势力较大。譬如南美土人,只伸出一张口,只等面包树,咖啡树给他吃喝,所以他们只有宗教的感谢,没有经济的竞争。到了英国产业革命后的机械生产时代,人类脱离自然而独立,达到自营自给的经济生活,社会情形为之一变,宗教政治的势力全然扫地,经济势力异军苍头特起支配当时的社会了。有了这种环境,才造成了马氏的唯物史观。有了这种经济现象,才反映以成马氏的学说主义。而马氏自己却忘了此点。平心而论马氏的学说,实在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马氏时代,实在是一个最大的发见。我们现在固然不可拿这一个时代一种环境造成的学说,去解释一切历史,或者就那样整个拿来,应用于我们生存的社会,也却不可抹煞他那时代的价值,和那特别的发见。十字军之役,固然不必全拿那历史的唯物论者所说,全是经济的意味去解释,但当那僧侣彼得煽动群众营救圣墓的时候,彼得与其群众虽然没有经济的意味参杂其间,或者纯是驱于宗教的狂信,而那自觉的经济阶级,实在晓得利用这无意识的反动,达他们有意识的经济上的目的。从前的历史家,完全把经济的意味蔑视了,也实未当。我们批评或采用一个人的学说,不要忘了他的时代环境和我们的时代环境就是了。 下篇 (一) 我于上篇,既将马氏的“唯物史观”和“阶级竞争说”略为评述,现在要述他的“经济论”了。马氏的“经济论”有二要点:一“余工余值说”,二“资本集中说”。前说的基础,在交易价值的特别概念。后说的基础,在经济进化的特别学理。用孔德的术语说,就是一属于经济静学,一属于经济动学。 今先述“余工余值说”。 马氏的目的,在指出有产阶级的生活,全系靠着无产阶级的劳工。这并不是马氏新发明的理论,从前Sismondi,Saint-Simon,Proudhon,Rodbertus诸人,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曾有过这种议论。不过他们的批评,与其说是经济的,毋宁说是社会的。私有财产制及其不公,是他们攻击的标的。马氏则不然,他郑重的归咎于经济科学的本身,特别归咎于交易观念。他所极力证明这私营事业必须存在的理由,就是因为这是交易不能免的结果。——一个经济上的必要,贵族与平民都须服从的。 马氏的“余工余值说”,是从他那“劳工价值论”演出来的。 马氏说劳工不只是价值的标准与理由,并且是价值的本体。从前Ricardo也曾有过类似的观念,但他未能决然采用。马氏于此,毅然采取其说,不象Ricardo的踌躇。 马氏也决不否认“效用是价值的必要条件”。由效用的价值而论,这的确是唯一的理由,但他以为单拿效用这一点说明交易的价值,理据尚不充足。每在一个交易的行为,两个物品间必含着共同的原素,一致的等级。此种一致,决不是效用的结果,因为效用的等级,在每个物品中均不相同。而所以构成交易这件事存在的理由的,就是这个不同。在那些性质各异的物品中所含的共同原素,不是效用,乃是那些物品中所含劳工分量的大小。每个物品的价值,应该纯是物品中所含人类劳工结晶的全量。物品价值的分别,全依劳工的分量而异。此等劳工,是于生产这些物品有社会的必要的东西。 例如有一工人在一种产业里作工,一日工作十小时,什么是他的生产物的交易价值呢?这交易价值,应该是他那十小时劳工的等量。他所生产的,是布,是煤,或是他物,都不必问。按工银交易的条件,资本家把处分物品的权保留在自己手中,而按实在的价值出售。这实在的价值,就是十小时劳工的等量。 工人的工力(Labour force)为工银所买,与其本人断绝关系。工银专以代表资本家偿他工力的物价,而资本家即保持自由处分这个物品(指工力)的权利于自己手中。工力价值的决定,与别的可以交易的物品相同。工力恰是一种物品,他的价值也是由那于他的生产所必需的劳工时间数目决定。 生产工力所必需的工量(Labour quantity),是一种稍觉奇异的话,初究马氏学说的人,最难领会其旨趣。但是必须领会,才得了解马氏的经济学说。实在稍加研究,觉得这种见解也并没有什么稀奇。设若拿一个机械的活动代替一个工人的劳工,执一个工程师,问他这架机械要多少维持费?他决不以为奇,并且立答以每时每日需多少吨煤炭,而煤炭的价值,又纯是代表那采掘煤炭的一定人工的总积。我们把煤炭换成劳工去说明他,又有什么难懂呢? 工银制下的工人,纯是一种机械。所不同的地方,维持机械的财物是在他处由他人的劳工生产出来的,维持工人的财物是由他自己的劳工生产的一小部分。一时间的劳作,或一日的辛苦,其价值均可以在那个时间保持那个工人使他能够完全维持他的生产力所必需的需要为标准。无论资本家以物品以金钱偿他的工值,都是代表那必要费的价值。 维持工力所必要的物品的价值,永不能与那工力的生产的价值相等。例如一日维持工力所必要的物品的价值,决不能与十小时工力的价值相等,或且不抵五小时。在模范状态下的人类工力,常足以生产比他所单纯消费的物品的价值多。 工人所生产的价值,全部移入资本家的手中,完全归他处分。而以其一小部分用工银的名目还给工人,其量仅足以支应他在生产此项物品的期间所消用的食品,余则尽数归入资本家的囊中。生产物的售出,其价与十小时的工力相等,而工人所得,则止抵五小时工力的价值。其余五小时工力的价值,马氏叫作“余值”(Surplus value)。 这样办法,资本家获得工人十小时的工力,而仅以五小时的代价还给工人。其余五小时的工力,在工人毫不值钱。前五小时间工人所生产的,等于他的工值。第五时以后他所做的工,于他什么也不值了。这生产“余值”的额外时间,于工人本身一文不值的工力,马氏叫作“余工”(Surplus labour)。 余值既全为资本家的掠夺品,那工人分外的工作,就是余工,便一点报偿也没有。刚是对工人的能力课额外的汗血税,而为资本家增加幸运,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秘密,这是资本主义下资本家掠夺劳工生产的方式。 因为这个原故,资本家的利益,就在增大余值。他们想了种种方法,达这个目的。解析这些方法,揭破资本主义的秘密,就是马氏学说特色之一。依马氏的解析,资本家增大余值的方法有二要着: 一、尽力延长工作时间,以求增加余工时间的数目。假使工作时间的数目,可以由十小时增至十二小时,这余工时间,自然可以由五小时增至七小时。企业家常谋为此。虽有工场立法,强制些产业限制工作时间,于阻止余值的增长多少有点效果,但推行的范围,究竟限于少数产业,所以“八时间工作”的运动,仍不能不纷纷四起。 二、尽力缩短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费的时间。假令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费的工作时间,由五小时缩短至三小时,那余工时间自然由五小时增至七小时了。此种缩短,是可以由产业组织的完全或由生活费的减少作得到的。生活费减少,常为由协力(Cooperation)的影响所生的结果。资本家每依建立慈善院或雇用比成人生活费较少的妇幼劳工以图此利益。妇幼离开家庭,那一切家事乃至煮饭洗衣等等,都留给男子去做。但若有维持女工工银与男工相等的方法或限制妇幼劳工的法律,此种战略,也就完全失败了。 马氏的论旨,不在诉说资本家的贪婪,而在揭破资本主义的不公。因为掠夺工人的,并不是资本家,乃是资本主义,工银交易的条件,资本家已经全然履行。你得一份钱,他买一份货,也算是公平交易。既然许资本主义与自由竞争行于经济界,这种结果是必不能免的。资本家于此,固极愿购此便宜物品,因为他能生产比他自身所含价值还多的东西。惟有这一班可怜的工人,自己把自己的工力象机械一般贱价给人家,所得的价格,仅抵自己生产价值之半,或且不及其半,在法律上经济上全没有自卫之道,而自己却视若固然。这不是资本家的无情,全是资本主义的罪恶! (二) 前节所述,是马氏“价值论”的要旨。而与其“价值论”最有关系的“平均利润率论”;也不可不略为说明。 今于说明“平均利润率论”以前,须先说一说那余值怎么变成利润的道理。余值本是由劳工生产的价值中除去他的必要生活费所余的价值。这必要生活费就是可变资本。是资本的一部分,不是资本的全部。余值的发生,是单由于可变资本,不是由于资本全部。但因生产物品时支出的费用都出自资本(这些费用,马氏叫作费用价格),而于费用价格的表形,不能认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间有何等区别,就把那仅与可变资本有关系的余值作成与全资本都有关系的样子。工力的价格就变成工银,工力生产的余值就变成利润了。我们可用下列的论式表明这个道理: 1. 全资本(C)由不变资本(c)与可变资本(v)而成, 2. 可变资本生出余值(m), 3. 余值对于可变资本的比例(m/v)叫作余值率,用m′代他, 4. 因而得m/v=m′的公式, 5. 又生m=m′v的公式, 6. 今不令余值仅关系于可变资本,而使关系于全资本,把他叫作利润(P), 7. 余值对于全资本(C)的关系(m/C)为利润率,用P′代他, 8. 从而得P′=m/C=m/c+v的公式, 9. 若把m换成m′v又得P′=m′v/C=m′v/c+v的新公式, 10.再把他换成比例式,断得P′∶m′=v∶C的公式, 依此我们可以证明利润率之于余值率的关系,与可变资本之于全资本的关系相等。我们又可断定利润率(P′)常比余值率(m′)小,因为可变资本(v)常比全资本(C)小(C=c+v)。 资本主义把那仅与可变资本有关系的余值,变成与全资本有关系的利润,把那对于可变资本的比例的余值率,变成对于全资本的比例的利润率。在这神秘的形态中,把余值用利润的名义尽行掠去的真象,就是如此。 依以上所述的原理,余值随可变资本而增减,全与不变资本的多少无关。但实际上无论可变不变二种资本的比例如何变动,利润率常为同一。这是一个显然的矛盾。为使理论愈益明显,分析解说如下: 1。余值准可变资本的多少而增减,可变资本多则余值多,可变资本少则余值少。 2。利润率是把余值以对于全资本(合不变与可变二种)的比例表明的东西,故可变资本多则利润率高,少则利润率低。 3。然于实际,不拘可变资本分的多少,同一的全资本额有同一的平均利润率。 依马氏可变资本分多则利润率高,少则低的定理,应如下表: C(全资本)c(不变)v(可变)m′余值率 m 余值 P′利润率 100 = 80 + 20    100%   20   20% 100 = 70 + 30    100%   30   30% 100 = 60 + 40    100%   40   40% 100 = 85 + 15    100%   15   15% 100 = 95 + 5    100%    5    5% 而于实际,这五种产业的利润率都为同一,与价值原则绝不相容。这就是“平均利润率的谜”。 昂格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的序文中曾说,这个矛盾,Ricardo已经看出而未能解释,Rodbertus也曾注意而未能解决,至于马氏,在他的“经济学批评”里,已经解决过这个问题,而在“资本论”第三卷始完全与以解答。故解释“平均利润率的谜”,在马氏书中是一个最著名的点,而因为解释此谜的原故,把他的“劳工价值论”几乎根本推翻。他的学说本身,发生一绝大矛盾,故又是一个最大弱点。 马氏解谜的键,并没有什么稀奇的道理,不过是: 一、商品若能按其价值被买卖,利润率必生种种差别。 二、然于实际,商品不能按其价值被买卖。 三、即于实际,以按不变可变两资本平均结合比例以上的比例结合的资本生产的商品,于其价值以上被买卖。以平均以下的比例的资本生产的商品,于其价值以下被买卖。 马氏以下表说明这个道理: 已经消费的   商品的   商品     价值与卖 资本结合比例 余值 资 本   价值 费用价格 卖价 利润率 价的差 I  80c+20v  20   50    90  70    92   22%   +2 II  70c+30v  30   51    111  81   103   22%   -8 III 60c+40v  40   51    131  91    113  22%   -18 IV  85c+15v  15   40    70  55    77   22%   +7 V  95c+5v   5   10 20 15 37 22% +17 我们再把此表细加说明如下: 一、I例 不变资本80 可变资本20 合计100 II例 不变资本70 可变资本30 合计100 III例 不变资本60 可变资本40 合计100 IV例 不变资本85 可变资本15 合计100 V例 不变资本95 可变资本5 合计100 二、余值率(m/v即m′)依马氏的定理皆为同一。兹假定余值率为100%, 三、那么 I例,对于可变资本20其100%的余值为20, II例,对于可变资本30其100%的余值为30, III例,对于可变资本40其100%的余值为40, IV例,对于可变资本15其100%的余值为15, V例,对于可变资本 5其100%的余值为5, 四、费用价格,即生产费,应该与恰足收回(1)可变资本的全部及(2)不变资本中被消费的部分二者的数相当。那不变资本中被消费的部分,假定I例为50,II例为51,III例为51,IV例为40,V例为10, 五、那么费用价格的额,应如下表: 可变资本 消费资本额 费用价格 I  20  +  50  =  70 II 30  +  51  =  81 III 40  +  51  =  91 IV 15  +  40  =  55 V  5  +  10  =  15 六、商品的价值,等于把余值与上表所举的费用价格合算起来的数。就是 I 70+20=90 II 81+30=111 III 91+40=131 IV 55+15=70 V 15+5=20 七、商品若能按其价值买卖,其卖价应如下表: I  II III IV V 90 111 131 70 20 八、而于实际,商品不能按其价值买卖,而以对于平均结合比例所生的余值与费用价格的合计为卖价。用不变资本在平均结合比例以上时,其卖价在上表所列的价值以上。用不变资本在平均结合比例以下时,其卖价在上表所列的价值以下。 九、今为看出这个平均结合比例,应该把第一至第五的资本总括起来,算出不变可变两种资本的百分比例。就是 资本总额 100+100+100+100+100=500 不变资本总额 80+70+60+85+95=390 可变资本总额 20+30+40+15+5=110 把这二种资本总额变成百分比例,得式如下: 390/500=78% 110/500=22% 而余值总额为 20+30+40+15+5=110 110/500=22% 十、这22%就是对于平均结合比例78c+22v=100,所生的余值就是对于全资本额的平均利润率。 十一、那么实在的卖价,应是: I 70+22=92 II 81+22=103 III 91+22=113 IV 55+22=77 V 15+22=37 十二、随着资本结合的比例不同,有的得其价值以上的卖价,有的得其以下的卖价。现在把这五个例的卖价与其价值的差额算出如下: 第一例,卖价比价值多二, 第二例,卖价比价值少八, 第三例,卖价比价值少十八, 第四例,卖价比价值多七, 第五例,卖价比价值多十七, 十三、再把这五个例的差额合算起来2-8-18+7+17=0各个的差异正负相消,由全体上看,卖价与价值仍无二致。 这就是马氏的平均利润率论。 由马氏的平均利润率论看起来,他所说的生产价格——就是实际卖价——和他所说的价值全非同物。但于价值以外,又有一种实际卖价,为供求竞争的关系所支配,与生产物品所使用的工量全不相干。结果又与一般经济学者所主张的竞争价格论有什么区别?物品的实际价格既为竞争所支配,那劳工价值论就有根本动摇的危险。劳工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基础一有动摇,学说全体为之震撼。这究不能不算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大遗憾。 (三) 马氏的余值说与他的资本说很有关系。他的名著就是以“资本”这个名辞被其全编,也可以看出他的资本说在他的全学说中占如何重要的位置。我所以把他略为介绍于此。 马氏分资本为不变与可变两种。原来资本有二个作用:一是自存,一是增殖。资本用于生产并消失,而能于生产物中为再生产,足以维持他当初的价值,这叫资本的自存。而资本又不止于自存,生产的结果,更于他本来价值以上生出新价值,这叫资本的增殖。马氏称自存的资本为不变资本(Constant capital),称增殖的资本为可变资本(Variable capital)。能生增殖的,惟有劳力。故惟资本家对于劳工所给的劳银或生活必要品,是可变资本,其余生产工具,都是不变资本。 马氏所说的不变资本,也不是说形态的不变,是说价值的不变。在一生产经过中变其形态的资本,为流通资本,不变其形态的资本,为固定资本。然几经生产以后,就是固定资本,也不能不变其形态。没有永久不变形态的资本。永久不变的,只是他的价值。一万元的资本,千百年前是一万元,千百年后还是一万元。这项资本中永久不变的东西,就是这一万元的价值。 不变资本不能产出余值,只能产出他的价值的等值,他的价值,就是生产他的时候所吸入的价值的总额。 不变资本也是由劳力结晶而成的生产物。他的价值也是依劳工时间而决定,与别的生产物全是一样。 马氏为什么分资本为不变与可变二种呢?就是因为以利息普遍率说为前提。利息普遍率说是由来经济学的通说。其说谓凡资本都能自存,不能自存的,不是资本,是消费财。这个自存,不因事业的性质使用者的能力而异,全离开人格超越环围而行。这就是利息所以有普遍率的原故。一万元的资本,用到农业上商业上均是一万元。这一万元因把他用于生产上生出利息。这个利息为资本自存的价值,随时随地有一定普遍的率,决没有甲的一万元生一分利息,乙的一万元生二分利息的道理。有之就是把别的所得,在利息名义之下混合来的。然在实际上,同是值一万元的资本,他的生产效程决不一样。房屋与机器同是值一万元的东西,而房屋与机器的生产效程不同。同是用一万元买的机器,而甲机器与乙机器的生产效程各异。可是生产分配分的利息普遍均等。有的学者说这个差异不是资本的作用,全是企业能力的关系,富于企业能力的去经营,所得的生产效果多,否则少,故主张以此项差额归入企业的利润。马氏以为不然,他说所以有这个差额的原故,全是因为自存的资本以外有增殖的资本。自存的资本,当然受一定普遍的利率,以外的剩余,都是增殖的资本所生的。增殖的资本,就是资本中有生这个剩余的力量的。有这个力量的资本,只是那用作劳工生活维持料的资本。资本的所有者应该以自存就算满足,应该作不变资本的所得承受利息。那可变资本所得的增殖,全该归生出这个的工人领受,要是把这个归于资本家或企业家,就是掠夺劳工的正当权利,企业的利润,就是赃物的别名。 只有价值决不能生产,必有劳工运用他才能有生产的结果,因为劳工是资本的渊源。可是只有劳工没有维持他们生活的可变资本,还是不能生产。我们从此可以看出劳工与资本也应该有些结合。 于此我们应加特别注意的,就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学鼻祖的马克思与那为个人主义经济学鼻祖的亚丹斯密氏两人的资本论颇有一致的点,且不是偶然一致,他们实在有系统的立于共同思想上的地方。 马克思分资本为不变与可变二种,亚丹斯密则分资本为固定与流通二种。亚丹斯密的固定资本,适当马克思的不变资本,流通资本适当可变资本。其相同的点一。 他们都认随着产业的种类这二种资本配合的比例也不一样。其相同的点二。 马克思主张惟可变资本才能于收回自己的本来价值以外生产余值,余值率常依可变资本的多少为正比例。亚丹斯密主张固定资本不能自己生出收益,必赖流通资本的助力始生收益的剩余。其相同的点三。 马克思说惟有用作维持劳工生活料的资本是可变资本。亚丹斯密列举流通资本的内容,也以维持劳工生活的资料为主。其相同的点四。 可是马克思的可变资本与亚丹斯密的流通资本,其内容也并非相同。亚丹斯密的流通资本中,实含有1. 止于收回自己本来价值的,2. 以外还生出剩余的二部分。就是把马克思的1. 被消费的不变资本的部分,2. 可变资本的全部,二者合称为流通资本。那么亚丹斯密的所谓收益(Revenue),其实也把自己收回分包含在内,就是于马克思的所谓余值以外,并括有生产费在内。 马克思主张劳工价值说,亚丹斯密主张生产费价值说,二人的出发点不同。可是马克思终于依了生产费价值说才能维持他的平均利润率说,又有殊途同归的势子。 总之,不变可变资本说是支撑马氏余值论的柱子,余值论又是他的全经济学说的根本观念,这资本说被人攻破,马氏经济学说必受非常的打击。然而他的不变可变资本说与亚丹斯密的固定流通资本说大致相同。而在亚丹斯密的固定流通资本说,则人人祖述奉为典型,以为是不能动摇的定理。而在马克思的不变可变资本说,则很多人攻击,甚或加以痛诋,我们殊为马氏不平! (四) 宗马氏的说,入十六世纪初期,才有了资本。因为他所谓资本,含有一种新意义,就是指那些能够生出使用费的东西。这个使用费,却不是资本家自己劳力的结果,乃是他人辛苦的结果。由此意义以释“资本”,十六世纪以前,可以说并没有资本与资本家。若本着经济上的旧意义说资本单是生产的工具,那么就是十六世纪以前,也何尝没有他存在!不过在那个时代,基尔特制(Guild system)下的工人,多半自己有自己的工具,与马氏用一种新意义解释的资本不同。 马氏根据他那“社会组织进化论”,发见这种含有新意义的资本,渐有集中的趋势,就构成了他的“资本集中论”。 请述他的“资本集中论”的要旨。近代科学勃兴,发明了许多重要机械,致人类的生产力逐渐增加,从前的社会组织,不能供他回翔,封建制度的遗迹,遂全被废灭。代他而起的,乃为近代的国家。于是添了许多新的交通手段,辟了许多新的市场。这种增大的生产力,得了适应他的社会组织,得了适应他的新市场,随着公债的成立,又发生了好多的银行和商业公司,更足助进产业界的发展。从前的些小工业都渐渐的被大产业压倒,也就渐渐的被大产业吸收了。譬如Trusts与Cartels这些组织,在马氏当时,虽未发生,到了现在,却足作马氏学说的佐证。这Trusts与Cartels的组织,不止吸收小独立产主,并且把中级产主都吸收来,把资本都集中于一处,聚集在少数人的手中。于是产业界的权威,遂为少数资本家所垄断。 上节所说,是资本家一方面的情形。工人这一方面呢,因受这种新经济势力的压迫,不能不和他们从前的财产断绝关系,不能不出卖他自己的劳力,不能不敲资本家的大门卖他自己的人身。因为他们从前卖自己手造的货品的日子过去了,封建制度和基尔特制度的遗迹都消失了,他们不卖自己的筋力别无东西可卖了!这些工人出卖的劳力,可以产出很多的余值,一班资本家又能在公开市场里自由购买,这真是资本家们创造新样财产的好机会。但是这种新样财产的造成,全是基于别人的汗血,别人的辛苦。他们新式财产之成功,就是从前基于自己劳力而成的旧式财产之破灭。少数资本家的工厂,就是多数无产阶级的大营。从前的有产阶级,为了这个事业,不知费了多少心力,奔走呼号了三世纪之久,他们所标榜的“人权”、“工人自由”的要求,正是他们胜利的凯歌。因为他们要想在市场里收买这种便宜货品,必须使这些工人脱离以前的关系,能够自由有权以出售他自己。他们的事业成功了,工人的运命也就沉落在地底了! 资本主义是这样发长的,也是这样灭亡的。他的脚下伏下了很多的敌兵,有加无已,就是那无产阶级。这无产阶级本来是资本主义下的产物,到后来灭资本主义的也就是他。现今各国经济的形势,大概都向这一方面走。大规模的产业组织的扩张,就是大规模的无产阶级的制造。过度生产又足以缩小市场,市场缩小,就是工人超过需要,渐渐成了产业上的预备军,惟资本家之命是听,呼之来便来,挥之去便去。因为小产主的消灭与牧业代替农业的结果,农村的人口也渐集中于都市,这也是助长无产阶级增长的一个原因。无产阶级愈增愈多,资本愈集中,资本家的人数愈少。从前资本家夺取小手工小产业的生产工具,现在工人要夺取资本家的生产工具了。从前的资本家收用手工和小产业的生产工具,是以少数吸收多数压倒多数,现在工人收用资本家的生产工具,是以多数驱逐少数,比从前更容易了。因为无产阶级的贫困,资本家在资本主义下已失救济的能力,阶级的竞争因而益烈。竞争的结果,把这集中的资本收归公有,又是很简单的事情。“善泅者死于水,善战者死于兵。”凡物发达之极,他的发展的境界,就是他的灭亡的途径。资本主义趋于自灭,也是自然之势,也是不可免之数了。从前个人自有生产工具,所以个人生产的货品当归私有,现在生产的形式已经变为社会的,这分配的方法,也该随着改变应归公有了。资本主义的破坏,就是私有财产制的破坏。因为这种财产,不是由自己的劳工得来的,是用资本主义神秘的方法掠夺他人的辛苦得来的,应该令他消灭于集产制度之下,在资本主义未行以前,个人所有的财产,的确是依个人的劳工而得的。现在只能以社会的形式令这种制度的精神复活,不能返于古昔个人的形式了。因为在这大规模的分工的生产之下,再复古制是绝对不可能。只能把生产工具由资本家的手中夺来,仍以还给工人,但是集合的,不是个人的,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得和他劳工相等的份就是了。到了那时,余工余值都随着资本主义自然消灭了。 以上系马氏“经济论”的概要,本篇暂结于此。 (原载1919年5月、11月《新青年》第六卷五、六号) 原文见 http://book.ifeng.com/special/wusiwenrenpu/list/200905/0501_6351_1135153.shtml
个人分类: 哲学|1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学科和科学的零碎话语
rbhuang5907 2012-3-7 18:22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中对 “ 科学 ” 有以下简要定义: “ 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 。 这个定义并没有反映出科学的本质特征,是对科学泛化的定义,包括所有学科了。试问哪门学问不是这样子的呢?不用那个“科”字,也无妨啊,还省了点笔墨,只是写稿人少了点稿费而已。中国有一个中医科学院,中医是科学。按照这个定义,文学是科学,佛学是科学,哲学是科学,数学是科学,都是科学,这怎么成。 “ 科学 ” 这个词语在中国也才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吧,五四运动的时候叫 “ 赛先生 ” ,当然,还有德先生,现在叫民主。其实,中国人不仅需要这两位先生,还需要一位先生,叫逻先生,逻辑的逻。 并非所有的学科都是科学,应该是共识。这一点不用争论。要争论的是如何把学科划分为科学和非科学(二分法,其他划分方法慢议),非科学是非贬义的。 那么,要把学科分为科学和非科学,普通逻辑学关于概念的划分的知识就得用上。二分法是普通逻辑学中概念的划分的一种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把一个属概念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互为矛盾的两个种概念,一个为正概念,一个为负概念,负概念的外延并不明确。例如把人分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 按照二分法把学科分为科学和非科学,科学作为正概念,就必须认识科学的本质特征,才能进行划分。 所以,焦点在科学的本质特征上。 我们可以仔细想想,为什么牛顿的经典著作名字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由此书名可见,数学不是哲学。牛顿是自然哲学家,我们现在可以称他为科学家,但他那个时代是没有科学家的,科学还未诞生。对自然的看法的学问是自然哲学,哲学的一门分支,具有哲学的一般特征,起码是合乎逻辑的,自洽的。以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为标志的实证方法,是科学诞生的标志。当然,不会有人宣布从此刻科学诞生。但是,合乎逻辑,再加上可重复实证,应该是科学的本质特征。有了这个本质特征,人们就可以认识科学与非科学的差别,把科学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自然哲学以科学的形式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与哲学并列的大学科门类,是很自然的事了。 上图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2499do=blogid=542521 上图作者提出“哲学是从各种具体科学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对客观世界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总认识。所以它是有关人类如何辩证思维、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也应该属于科学的范畴,可以称为哲理科学或认知科学。并且是指导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一切分类科学研究的科学,因此我们把哲学放在科学体系结构图的最高、最外层。”作者提升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并列为哲学的两大支柱科学。据此,作者设计了这个科学体系结构图试图从总体上反映现代科学体系的发展。那么,依据此结构,哲学也是科学,叫做哲理科学,而且哲理科学包含的所有学科都是科学,那么,哪些学科是非科学的?既然所有的学科都是科学,这科字就失去了其特有的含义,是多余了,它不表示什么,用不用这个科字也没有差别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标准号是“ GB/T 13745 -92 ” 。该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它是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由国家科委与技术监督局共同提出,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负责起草 ,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综合计划局、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司、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司、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干部管理培训中心等单位参加起草。 该标准对学科进行了分类,这学那学的分着分着,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词语 --- 科学,如农业科学,医药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体育科学,等等,但没有对“科学”这个词语所代表的概念进行定义,科学是一门学科吗?如果它是学科,该把“科学”分在哪个学科? 如果不给“科学”这个概念下一个定义,人们就不知道如何使用它,例如,化学可以说成化学科学,物理学可以说成物理科学,但是,文学能说成是文学科学吗?哲学能说成哲学科学吗? 学科是学科,科学是科学。不是科学的学科的学者不是科学家。哲学家能称为科学家吗?经济学家能称为科学家吗? 呼吁科学网的学者们写作时更严谨一点,严格区分“学科”和“科学”两个概念。不过,中国人历来有概念模糊的传统,这不,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都不区分科学和学科的。 所有的学问应该都是要合乎逻辑的。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不应该出现概念模糊、自相矛盾、模棱两可、循环定义、循环论证、逻辑谬误。中医学就做不到这些。元气理论的元气是什么?五脏六腑是什么?经络在哪里?概念模糊;中医一方面说中药无毒无副作用,西药(严格说是化学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就说是化学药。)有毒有副作用,但是,一方面又用化学的方法提取有效成分,成为化学药,青蒿素是一例,自相矛盾。所以,中医学算不上一门学问。
2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热度 1 heitiedan2012 2012-3-5 22:04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过去说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上,有很多原因。有大环境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大环境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各种思潮纷纷涌来,其中就有不少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也有不少根本就是蔑视马克思主义的。而且,在人们纷纷都只认钱的环境里,对着完全不谙世事的学生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感受到上这门课的必要。他们将来要面临着是选择考研,还是选择就业。如果分得再细一点,是自己考研,还是争取保研,那其中的奥妙就多了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拿思想政治理论当回事,这是太普通的事了。如果是就业,那就更复杂了。找什么样的工作,在哪儿找工作,是拼自己的实力,还是拼爹,拼爹要是拼不过又将如何。这么多复杂的问题困扰着学生,他要考研、保研、就业,都是要靠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能靠边、靠边、再靠边。 其实,如果这门课和讲课的老师能够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能受到学生关注的,只是这样的情况实在太少了。现在的课程设置历经反复调整,但是关键的是,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究竟要给学生什么东西?是课程里的观点和原理吗?是过去经常说的立场、观点、方法吗?是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吗?似乎都有,但似乎又都做不到。或者我们想把更多的东西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结果负担太大,反而一事无成了。 过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给学生灌输基本概念和原理,所以考试以背功为主。但是实际上,学生背了以后,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过之后,不能说都忘光了,但至少也忘了百分之七八十。基本概念要他能永远记得那么清楚,是不可能的。所以,那位院士在面试考生的时候,要求他们把这些概念都解释出来,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甚合理的一面。考研的考生能进入复试阶段了,自然都在准备专业课的内容,谁能想到还会考思想政治理论课?当然,从理论上说,既然上过这门课,那么基本的东西你就该知道。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上大一的时候都学过高等数学,可是让非数学专业的考生要一点不错地把极限的概念准确描述出来,估计也得有一多半的考生写不出来,至少都会出错。这种基本概念通过查找工具书,或者现在上网查找,都能找到,是不是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这也得两说着。据说,苏联解体后,我们国家有些部门请了一些俄罗斯的专家来中国工作,他们在给中国的科技人员上专业课时,能把当年他们学过的高等数学的积分公式一字不差地都能写出来,可见功夫之深。这肯定是要下背功的。而且这些熟悉的公式给他们的基础打得特别硬实,这在中国的大学中基本是见不到了,欧美可能也不多见。所以到底需要不需要背功,这似乎也没有一致的定论。 再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满堂灌和闭卷考试逼得学生考前不睡觉,拼命地背,背得脸都绿了。再一条就是冒险作弊。这两条都不好。于是考试方式改变,改成开卷考试。但是学生一听开卷,就更不听了,以为一到考试,只拿书去抄,就可以过了。虽然有的老师想方设法,不想让学生就这么轻松过关。可是大多数学生都是这么抄,你能都不让过关吗?你能让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及格?虽然他们确实值得不及格,因为在这门课上,好多学生就根本不学。你没有认真地学,凭什么就应该让你过?可是,教师不让过,学生还没说什么呢,校领导就急眼了。说,我们的学生进校时都是好学生,为什么他们学了四年,还有那么多课的成绩不及格?这不利于他们的就业。校领导都为了就业率,完全不顾教育教学规律,让老师在分数上放水,你让教师又能如何? 说实话,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的老师,有很多是很好的老师。他们为了这门课的教学有好的效果,下了很大的工夫。他们的表现,在学生中是得到承认的。很多讲思想政治课的老师,在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往往超过讲专业课的老师。虽然这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全部,但是其中肯定有很大比例的老师是配得上的。但是我们这些老师下的工夫和努力,却没有产生相应的效果。这里的原因的确很值得研究。不容否认,有些学校的领导在骨子里是看不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是歧视这门课和讲授这门课的老师的。这也是对这些老师很大的不公平。 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百多年的实践证明,确是非常有用,也是非常有力的思想武器。只是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几乎不了解。他们所了解的,往往是一些皮毛和片面。再加上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歪曲和诬蔑,马克思主义往往被一些人搞得灰头土脸。当然,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在同这些错误的东西进行斗争中成长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老师,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品性和素质。愿意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老师,决不应该仅仅是把这个工作当作糊口的职业。它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3573 次阅读|1 个评论
马克思剽窃康德?
热度 6 xcfcn 2012-3-4 18:00
马克思剽窃康德? “运用数学的多少是一门科学成熟的程度的标志”经常被大肆鼓噪,据说是马克思马老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 不过,如果你检索马恩全集,你是万万找不到这句话的,为什么?因为这句话是马老的女婿在《忆马克思》中的一句话,前后文是这么说的: 除了读诗歌和小说,马克思还有一种独特的精神休息方法,那就是演算他十分喜爱的数学。代数甚至是他精神上的安慰;在他那惊涛骇浪的生活中最痛苦的时刻,他总是借此自慰;在他夫人病危的那些日子里,他不能再继续照常从事科学工作,在这种沉痛的心情下,他只有把自已沉浸在数学里才勉强得到微的安宁。在这个精神痛苦的期间,他写了一篇关于微积分的论文,据看过这篇论文的专家们说 , 这篇论文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高等数学中,他找到最合逻辑的同时又是形式最简单的辩证运动。他还认为,一种科学只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保尔·拉法格:《忆马克思》,《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72 - 73 页) 从中可以看出马老对数学情有独钟,但是就是连他的女婿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也不是在 引用 马老原话,而是自己对老丈人意思的 归纳 而已。所以,马老说没说过这句话是存疑的。 但是,伟大的康德同学是说过类似的话。以下是这句话的三个版本。 德文: …….Ich behaupte nur, da in jeder besonderen Naturlehre nur so viel eigentliche Wissenschaft angetroffen werden knnte, als darin Mathematik anzutreffen ist. …… ( Immanuel Kant. 1786. Metaphysische Anfangsgründe der Naturwissenschaft ) 英文 :… I maintain only that in every special doctrine of nature only so much science proper can be found as there is mathematics in it. …( Immanuel Kant. 1786. 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Science ) 中文:但我认为,在任何特殊的自然学说里所能找到的本义上的科学,恰好和其中所能找到的数学一样多。(邓小芒译《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三联出版社, 1988 ) 这句话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 所以,我们应该把这句话的 credit 给回康德。说实话,这也是一个先验论才有的信念!马克思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有这样的信念是很奇怪的! 我很纳闷,这么重要的问题,我们全国吃康德和马克思饭的都跑到哪里去了?或许人家不屑一顾,或许是人家早已经讨论过了,我这个算是闭门造车。不过能闭门造车也不容易啊?:)
个人分类: 杂论|470 次阅读|16 个评论
马克思的“数学式治疗”
热度 7 xcfcn 2012-3-4 16:47
马克思的“数学式治疗” 马老对数学情有独钟。这个不仅在他的大作《资本论》等有所体现,而且他老人家还留下了大量的数学手稿,甚至生前还准备整理发表几篇 SCI 论文呢!更重要的他老人家的名言:“ 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 ”广为流传。这个还不算啥!马老休息 / 疗伤的几乎唯一的手段就是“玩数学”。下面请看马老、恩老以及马老女婿拉法格的爆料。 1 、恩老的爆料 恩格斯说:“黑格尔的数学知识极为丰富,甚至他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没有能力把他遗留下来的大量数学手稿整理出版。据我所知,对数学和哲学了解到足以胜任这一工作的唯一的人,就是马克思。” 恩老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提到:“甚至他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恩老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马恩通信中 N 次讨论数学问题,而且在马老的言传身教下,恩老也对数学感兴趣起来了,学起了微积分。马克思在 1863 年 7 月 6 日 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有空时我研究微积分。顺便说说,我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如果你愿意研究,我准备寄给你一本。我认为这对于你的军事研究几乎是必不可缺的。况且,这个数学部门 ( 仅就技术方面而言 ) ,例如同高等代数比起来,要容易得多。除了普通代数和三角以外,并不需要先具备什么知识,但是必须对圆锥曲线有一个一般的了解。” 估计恩老被马老折磨得有苦难言,毕竟恩老仅仅是个辍学的中学生嘛! 2 、马老自己的爆料: 马克思曾对恩格斯说:“在工作之余——当然不能老是写作——我就搞搞微分学。我没有耐心再去读别的东西。任何其他读物总是把我赶回写字台来。” 当马克思的夫人燕妮身患重病——肝癌的时候,他给恩格斯写信说:“写文章现在对我来说几乎是不可能了。我能用来使心灵保持必要平静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数学。” 3 、拉法格的爆料 拉法格写道:“除了读诗歌和小说,马克思还有一种独特的精神休息方法,那就是演算他十分喜爱的数学。代数甚至是他精神上的安慰;在他那惊涛骇浪的生活中最痛苦的时刻,他总是借此自慰;在他夫人病危的那些日子里,他不能再继续照常从事科学工作,在这种沉痛的心情下,他只有把自已沉浸在数学里才勉强得到微的安宁。在这个精神痛苦的期间,他写了一篇关于微积分的论文,据看过这篇论文的专家们说 , 这篇论文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高等数学中,他找到最合逻辑的同时又是形式最简单的辩证运动。他还认为,一种科学只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牛人啊,有人休闲去酒吧;有人休闲去大使馆;有人休闲玩摄影(科学网吴老、李老);有人休闲去搞科研(朱经武);有人休闲坐飞机去伦敦放鸽子(梁朝伟),马老休闲玩数学! 进一步阅读: 孙小礼:马克思数学手稿:宝贵的历史文献,北京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03 , 40 ( 2 ): 18-23 。
个人分类: 杂论|555 次阅读|7 个评论
“哲学”状态
热度 4 dahaidehaohan 2012-2-26 16:10
很小的时候,傍晚和爸爸在小路散步,问及星星怎么这么多、天为什么那么蓝……七岁的露西问山姆,为什么会飘雪、芥末是什么做的、瓢虫只有女生还是也有男生、男生的瓢虫叫什么、天空的尽头在哪里、月亮怎么会跟我回家、太阳为什么是橘色?追问是人的一种本真本能。 哲学的本性是问题。日常生活中自明的问题,对于哲学家却大有问题。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和自己有没有统一性……可见,哲学问题并不是世界本身带来的,而是人产生出来的。 记得一年半之前,马哲 院长第一节课上又提到政治、哲学,指出我们原来学到的哲学思想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言两语把我们曾以为真理的东西给批个七零八散。同时,洋洋洒洒的话语中,老师传递着一个讯息:用一种批判的方式来对待现实。后来随着对西方哲学、后现代、课程、思维等内容的扩大与深化,深刻感到其中蕴含的批判性和建设性。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不由去想内容的逻辑关系,也去和他人辩论商讨,似乎一发不可收。后来平静,也许很多时候,结果的得出并不那么重要,反而思考的过程更具意义。哲学究竟是什么不很看重,反而处于哲学的状态更让人富足。为此,不妨将体会记述如下。 记得首次正式接触哲学是在大学,老师给出的概念:哲学是一套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认识。这没有错,但是过于笼统、大而化之,等于没说。按此说法,哲学就是一门无所不包的学问,缺乏确定性内容。即使我们把哲学定义背的滚瓜烂熟,我们仍对哲学一无所知。 其实,关于哲学究竟是什么,根本就没有定论。曾有许多哲学家提出他们的理解或主张,但甚至在他们离世之前,就有新型哲学家提出批判,否定他们的学说。哲学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最终也难以达成一致。 如果真要说明哲学,或许可概括:哲学就是一种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就是对那些永无答案的形而上学问题的一种执着追问。 人和动物都关注事物的现象,但人总喜欢追问现象背后的本质。人们总是禁不住要问:活生生的感性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潜藏在感性现象背后的抽象规律又是什么?正是这种追问习惯使我们有了哲学。人们一直在追求深藏事物背后的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总以为找到这个所谓“不变的东西”就把握了世界,争取了自由。而恰恰如此,当一个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有必要关注事物的本质,当他有了这种自觉反思意识时,他也就进入了一种哲学的状态。 哲学就是这样,它总是执着地要去言说一些那些不可言说的东西或问题。而这些东西或问题就其本身而言是永远说不清、道不明的,但是人们还是要不断地去追求和询问,力图要说出那些不可言说的东西。 即便如此,我们取纳的恰恰为哲学的这种精神,不断探究和追求。当人深处此状时,他的求知欲、好奇心油然而生,尤其用于教育课堂中,则出奇有益。不知有没体验,我们记忆深刻的是那些课堂气氛活跃、自己和教师的问题处于一个共生的统一体中,更甚者,会出现亢奋、激动情绪。这便是一种参与的投入,最后结果则为记忆深刻、乐于探究、喜欢上课。 上周三去听导师给本科生的课,老师就此门课程涉及的关键词列出,教师解释其中一个,给出示范,然后询问学生的想法。当问及什么是物理、什么是课程的时候,很多学生抓耳挠腮,有学生说:物理就是物的理;课程就是有一伙人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怎么怎么样;课程就是课的程序;课程就是课程表…… 其实,这些专业术语的措辞也是千姿百态,无法统一。但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必不可少。一来锻炼他们思考、发问的技能,二来,给出学生学习的方法,有利于他们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查找问题,找出答案,培养他们的自学反思能力。 总之,学以致知,哲学的自由属性在于它不服务于任何外在目的,而是为了自身存在。在追寻历程中,我们尝试各种方法,寻求不同渠道去理解去解决。正是在求知的过程中,在思考的习惯中,在哲和思的变化中,我们改善了生活、重塑了精神,改变了行为,提升了境界。
4223 次阅读|17 个评论
共产党宣言——博客版
热度 3 qyu111 2012-2-18 09:40
最近在科学网上讨论文化和社会,翻了一些老书来看。看完后觉得我们不需要再发什么新议论和创造新理论。和现在的电影和电视剧“翻拍”古典名著一样,把老书简化一下,用现在的语言再说一遍就完了。 于是翻到了马克思 164 年前写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 对于“共产党宣言”我可没有胆子把它“戏说”和“大话”,但为了让今天只有时间看“微博”的现代人有机会能扫一眼经典名著,于是就斗胆把“共产党宣言”简化了一下,内容减半,删去了一些理论论述部分。但还没减成“微博”版,只是把总结性的部分汇总成博客版。希望没有断章取义。 共产党宣言 卡尔 • 亨利希 • 马克思( 1818 — 1883 ) ( 1848 年 2 月) 引言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为了这个目的,各国共产党人集会于伦敦,拟定了如下的宣言,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弗拉芒文和丹麦文公布于世。 一、资产者和无产者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 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    当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告一段落,工人领到了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马上就有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 ---- 房东、小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    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 最初是单个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同直接剥削他们的单个资产者作斗争。他们不仅仅攻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且攻击生产工具本身;他们毁坏那些来竞争的外国商品,捣毁机器,烧毁工厂,力图恢复已经失去的中世纪工人的地位。    其次,我们已经看到,工业的进步把统治阶级的整批成员抛到无产阶级队伍里去,或者至少也使他们的生活条件受到威胁。他们也给无产阶级带来了大量的教育因素。 中间等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等级的生存,以免于灭亡。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是反动的,因为他们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如果说他们是革命的,那是鉴于他们行将转入无产阶级的队伍,这样,他们就不是维护他们目前的利益,而是维护他们将来的利益,他们就离开自己原来的立场,而站到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 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的部分,他们在一些地方也被无产阶级革命卷到运动里来,但是,由于他们的整个生活状况,他们更甘心于被人收买,去干反动的勾当。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    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 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 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有人责备我们共产党人,说我们要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要消灭构成个人的一切自由、活动和独立的基础的财产。 好一个劳动得来的、自己挣得的、自己赚来的财产!你们说的是资产阶级所有制以前的那种小资产阶级的、小农的财产吗?那种财产用不着我们去消灭,工业的发展已经把它消灭了,而且每天都在消灭它。 或者,你们说的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吧? 但是,难道雇佣劳动,无产者的劳动,会给无产者创造出财产来吗?没有的事。这种劳动所创造的是资本,即剥削雇佣劳动的财产,只有在不断产生出新的雇佣劳动来重新加以剥削的条件下才能增加起来的财产。 因此,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 因此,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时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因此,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 而资产阶级却把消灭这种关系说成是消灭个性和自由!说对了。的确,正是要消灭资产者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 我们要消灭私有制,你们就惊慌起来。但是,在你们的现存社会里,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被消灭了;这种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可见,你们责备我们,是说我们要消灭那种以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    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有人反驳说,私有制一消灭,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 这样说来,资产阶级社会早就应该因懒惰而灭亡了,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所有这些顾虑,都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同义反复:一旦没有资本,也就不再有雇佣劳动了。    消灭家庭!连极端的激进派也对共产党人的这种可耻的意图表示愤慨。 现代的、资产阶级的家庭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立在资本上面,建立在私人发财上面的。这种家庭只是在资产阶级那里才以充分发展的形式存在着,而无产者的被迫独居和公开的卖淫则是它的补充。 资产者的家庭自然会随着它的这种补充的消失而消失,两者都要随着资本的消失而消失。 你们是责备我们要消灭父母对子女的剥削吗?我们承认这种罪状。 但是,你们说,我们用社会教育代替家庭教育,就是要消灭人们最亲密的关系。 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影响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 但是,你们共产党人是要实行“公妻制”的啊, ---- 整个资产阶级异口同声地向我们这样叫喊。 资产者是把自己的妻子看作单纯的生产工具的。他们听说生产工具将要公共使用,自然就不能不想到妇女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 他们想也没有想到,问题正在于使妇女不再处于单纯生产工具的地位。 其实,我们的资产者装得道貌岸然,对所谓的共产党人的正式公妻制表示惊讶,那是再可笑不过了。公妻制无需共产党人来实行,它差不多是一向就有的。 我们的资产者不以他们的无产者的妻子和女儿受他们支配为满足,正式的卖淫更不必说了,他们还以互相诱奸妻子为最大的享乐。 资产阶级的婚姻实际上是公妻制。人们至多只能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想用正式的、公开的公妻制来代替伪善地掩蔽着的公妻制。其实,不言而喻,随着现在的生产关系的消灭,从这种关系中产生的公妻制,即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卖淫,也就消失了。 还有人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 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虽然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种意思。 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 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 从宗教的、哲学的和一般意识形态的观点对共产主义提出的种种责难,都不值得详细讨论了。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也就是采取这样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在经济上似乎是不够充分的和没有力量的,但是在运动进程中它们会越出本身,而且作为变革全部生产方式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 但是,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 .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2 .征收高额累进税。 3 .废除继承权。 4 .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5 .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6 .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7 .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营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8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9 .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10 .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1 .反动的社会主义  ( 甲 ) 封建的社会主义  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    (乙)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封建贵族并不是被资产阶级所推翻的、其生活条件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里日益恶化和消失的唯一阶级。中世纪的城关市民和小农等级是现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在工商业不很发达的国家里,这个阶级还在新兴的资产阶级身旁勉强生存着。 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 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 总之,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 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都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当时的发展程度怎样。 最后,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04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同的眼睛
zchvictory 2012-2-17 23:39
最近看了一本书《你是哪一种人》,觉得很有意思。它把茫茫苍天下的芸芸众生分成了各色人等,以期每个人能够对号入座。不管它的内容怎么样,它的这一种想法是很有趣味的。从古至今,可以说每个时代、每个地区都有各种各样的人。或者豪侠壮气,或者温文素雅;或者淡清名利,或者斤斤计较;或者一心为公,或者贪赃枉法;或者大义凛然,或者贪生怕死;或者光明正大,或者阴险奸诈;或者一诺千金,或者说话如屁;或者度入空门,或者追腥逐色……。只不过随着时代区域的不同,各色人的多寡不同、轻重不同、结果不同而已。不管怎么样分,总是可以分为两类:正面人物和反面角色。当然这样绝对地定性一个人未免太过极端,或太不“科学”。根据马克思的矛盾说,任何事物都有正的方面和反的方面,如果他(她)正的方面是主要方面,哪么可定性其为“正面人物”,反之为“反正角色”。一般盛世者多正面人物,但不能消灭反面角色;道德沦丧的乱世时,反面人物会占一时之利,大显身手,但其终究逃不过“轮回”,而此时突显出来的正面人物会廖若晨星,但非常光艳。 既然人有不同,哪么对事情的看法肯定就不同。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孟尝君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他有一个门客,叫冯援。冯援在孟尝君门下,整天吃吃喝喝,不出主意不干正事。吃饱喝足也就吧了,但还要锦衣玉食,车马行囊。孟尝君就是孟尝君,虽然心中不快,却也满足了“欲壑难填”的冯援。孟尝君的封地在偏远的荒蛮之地,年年税收入不敷出。为了解决财政因难,孟尝君问:“谁愿代我去收地租?”。冯援自告奋勇。孟尝君一看大喜过望,一则无人敢领此任,另则他也不白吃白住,终于可干点事了。冯援到了封地之后,收了所有的租契,然后当众付之一炬,空手而归。孟尝君见后心中极其不快,问曰:“奈何未收寸金?”,冯援说:“我虽然没有为您收得寸金,但我为你收到了民心。”后来孟尝君为国王所猜忌,只得逃奔他所,有人建议去魏,有人说应去韩,冯援说:“应该去您的封地。”孟尝君尚未到达封地,老百姓就“箪食豆浆”迎之于外。后来孟尝君得以重入政坛,拜相三十余年,实赖冯援之谋。孟尝君在收租金这件事上,只看到了钱财,而冯援却看到了人心。人之不同,看事的角度不同,因此看到了东西也不同,正是这个道理。 有这样一则野史:有人对大汉奸汪精卫的夫人沈璧君说:“为什么不拉蒋介石一块来南京政府?”。汪夫人却说:“难道当汉奸也只能做二把手吗?”。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很吃惊,旋即有所会意,也明白了只有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得起汉奸,做得起汉奸。反过来想一想,那人最初的提议未必是一件坏事。也许人家只是不想让汪主席做中国最大的汉奸,遭受千古骂名。而拉一个蒋大头,以次居之,顶多只是一个助纣为虐为虎作倡的爪牙吧了,未必后世人想得起他或向之大吐恶气。那人的良苦用心却当了驴肝肺。事实上,蒋介石在对日的立场上还是有顾虑的,虽然他的“攘外必先安内”是大大的不妥,但蒋中正却没有投过一天日本,这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即便他汪主席真请蒋先生到南京,老蒋未必愿意去。 “得”与“失”,于不同的人,看法肯定不同。因此不同的人所看到的“得”的东西不同,“失”的东西也不同。比如,那人所看到的是汪主席的历史名声,而汪夫人看到的却是眼前权利。“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故事被收入了教材,因此我想多数人都应该知道。即使不知道,也应该听说过这个成语。他正是以一个寓言的方式论证了“得”与“失”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一双眼睛,都在以自已的方式方法观看和评价世间的物和事情。但应该注意的是,你所看到的未必是另一个人所看到的;你所在意的可能是另一个人所抛弃的;你所坚持的未必是另一个人所认可的。所有结果是因为人有不同,眼睛自然也有不同。 作于 2007-08-25
30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先知者不详
metanb 2012-2-10 11:49
列宁创造性地篡改了马克思设计的路线和蓝图,使得国家民族走弯路,最终又回到了马克思的框架之内:社会主义要等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后才可能实现。李大钊等知识分子散布社会主义,最终落得不好的下场;后来的文革也算是违反自然规律招致的报应吧。如果没有马克思的先知,就不会有现在的弯路,既然人类能必然而自然地走向社会主义,你发明那理论岂不是多余?为了不多余,结果带来灾难。我很纳闷,列宁咋能鼓动那么多人听他的呢?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区别平行补充”传统剩余价值学说的双螺旋的剩余价值学说
万金华 2012-2-4 11:19
“区别、平行、补充”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的“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学说” 一、历史变革的现实出现的未回答的问题 解放以后,在土改划阶级成分过程中,有相当一些曾有雇工曾有 地租 收入的被划分为富农或地主成分的人不服,称自已的致富是来自自身的勤劳而未剥削农民,反而经常行善……,同样,解放以后,在城市有相当一些被划分为小业主或资本家的成分的人不服,称自已的致富是来自自身的靠做小生意一分一分勤劳积累起来的,而根本未剥削工人,反而经常行善…… 对于上述在变革中出现过的现实问题,至今没有一个象样的理论上的解释,相反,在实际中,在当时变革的过程中,凡是提出过上述类似问题的被划分成富农或地主或小业主或资本家的当事者,得到的往往是被批判甚至是被批斗结局! 二、传统基本概念介绍 剩余价值: 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成为一种特殊商品。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后,使之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并且能创造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各剥削阶级集团剥削收入的总源泉 ,因在各剥削阶级集团间瓜分,表现为 利润、地租、利息 等形式。 剩余产品: “剩余产品”是“必要产品”的对称。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产品。有了剩余产品,才能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并使一部分人脱离物质生产专门从事脑力劳动。它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基础,同时又为人剥削人的制度创造前提条件。在有剥削关系的社会制度下为剥削阶级无偿占有。如 封建制度下以 地租 形式为封建主所有 ; 资本主义制度下以 剩余价值 形式为资本家占有 。 在社会主义公有条件下,则为 社会 占有, 用来为社会谋福利 。 剩余劳动: “剩余劳动”是“必要劳动”的对称。在一定的 ( 如八小时 ) 劳动时间里超过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原始社会瓦解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在有剥削关系的社会制度下,以不同的形式为剥削阶级无偿占有。如在封建制度下以封建地租形式被封建主占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以剩余价值形式被资本家占有。一切剥削者总是力图压缩必要劳动、增加剩余劳动。在社会主文公有制条件下,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产品归社会支配,用以扩大再牛产和提高劳动者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剩余价值本率: 剩余价值 (m) 和可变资本 ( υ ) 的比率 (m/ υ ) ,或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如 m 为 5 元,υ为 5 元,则剩余价值率 (m') = 5 元 /5 元,即 100 %。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它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剥削的加强而不断提高。 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增殖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发展的根本方向,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家 用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和改进技术等方法 加强剥削工人,榨取剩余价值。一方面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另方面又使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本家手中,因而激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最终必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灭亡。这个规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真正的革命。参见“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是关于剩余价值的学说起源和本质、生产和分配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石。它科学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在马克思以前,英国配弟和法国魁奈虽已看到剩余价值的一个特殊形态 -- 地租 ,英国亚当 . 斯密和李嘉图虽又指出它的另一特殊形态— 利润 ,但由于他们站在资产阶级立场,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真正认识它们的剥削实质。马克思在完备的彻底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依据历史事实和唯物辩证法,第一次发现并阐明 利润、利息和地租 是 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 。他论证剩余价值是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创造而为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明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性,指出资本宝义社会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和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剩余价值学说的建立,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旧译《剩余价值学说史》。是马克思 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的一部分。马克思曾打算把这一部分作为他的主要著作《资本论》的第四卷发表。但生前没有来得及整理出版。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曾计划加以发表,这一愿望也未能实现。这部分手稿由考茨基于 1905-1910 年编成 3 册,首次刊行。 1954-1961 年出版了俄文新版本 ;1956--1962 年出版了德文新版本。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版第 26 卷 ( 共 3 册 ) 。这一卷围绕剩余价值理论,对各派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作了系统的历史的分析批判。在批判各派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过程中,马克思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价问题,同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中一切科学成就和合理成分,给予肯定的评价。 价值 : 这里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二因素之一。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产品的社会联系的反映,不是物的自然属性。商品要用来交换,各种商品之间必然有一个可以比较的共同基础。各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以及创造它们的其体劳动性质不同,无法比较。只有撇开劳动的具体持点,化为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才能相比。未经劳动加工的东西 ( 如空气》和用以满足自己需要、不当作商品出卖的产品都不具有价值。价值通过商品交换的量的比例即交换价值表现出来。 价值论: ① 论证商品价值的源泉和价值量的决定,以说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律性的理论。各种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体系不同,因而它们的价值论亦不相同。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 劳动价值论 的基础,但包含有庸俗成分。庸俗政治经济学抛弃了古典学派的科学成分,宣扬价值由各生产要素的收入构成的庸俗生产费说,歪曲价值的实质,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马克思在尖锐地批判各种庸俗价值论的同时,科学地全面地完成了 劳动价值论 ,从而阐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全部历史发展过程,进而揭露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 19 世纪 70 年代,奥国学派等提出 边际效用价值说 ,抵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剑桥学派倡导所谓 均衡价值论 ,混同了价格和价值。现代的庸俗经济学家大都撇开价值而空谈价格,力图抹煞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科学真理,掩盖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 ② 亦译“ 价值学 ’。 1902,1903 年分别由法国拉皮埃和筵 德国尼古拉 . 哈特曼所采用。之后,德国的弗赖堡学派,奥地利的迈农与埃伦费尔斯 (Christian von Ehren-fels,1859-1932), 美国的杜威、厄本厄生 (Wilbur MarshallUrban,1873-1952) 、培里、刘易斯以及人格主义者和新托马斯主义者都致力于价值论的建立与研究。他们从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试图将经济学、逻辑学、美学、伦理学与神学结合起来,认为价值是“任何有益的事物”,并将人文科学称为“价值科学”,把价值当作人文科学的基本范畴,还进一步建构出一套价值的等级体系。认为经济的价值 ( “功利’ ) 是极低级的价值,宗教的价值 ( “圣洁’ ) 是最高级的价值,介乎二者之间的则是科学的、艺术的、道德的价值 ( 真、美、善 ) 。 价值量: 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即社会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即劳动生产率愈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愈低 ; 劳动生产率愈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愈高。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格机制: 市场上商品价格涨跌调节生产和流通的内在功能体系。是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表现形式。一种商品的价格涨跌对该商品生产规模和供求关系变化的作用,可用下图表示 : 生产扩大 → 供过于求 → 价格下跌 → 利润减少 ↓ ↑ 利润增加 → 价格上涨 → 供不应求 → 生产缩小 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通过价格机制的调节来实现的。价格机制总是诱导人力、物力、财力从供过于求的部门退出,流向供不应求的部门,不断地调节商品生产去满足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 价格体系: 价格的种类和各种差价、比价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总和。商品在交换过程中,形成不同种类的价格,以及不同种商品的各种比价,同一商品的各种差价。不同种类的价格、差价、比价形成相互制约的价格关系,构成有机联系的价格体系。故价格体系又可划分为 : 计划价格体系和非计划价格体系 ; 差价体系和比价体系。 价格构成: 亦称“价格结构”。形成价格的各个要素在价格中的组成情况。一般包括生产成本、流通费用、税金和利润等因素。 价格歧视: 即“差别定价”。 价格标准: 亦称“价格标度”。指含有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部分。与货币的社会职能—价值尺度不同,是货币的技术职能,用来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如旧中国银元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九成,合六钱四分八厘 ;1 元分成 10 角, 1 角分成 10 分。可以使各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划一的货币单位上,便于进行衡量和相互比较。最初,这种单位常和重量单位一致 ( 如 1 英镑曾相当于 1 磅白银 ) ,以后脱离其重量单位,由国家规定货币的含金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陆续放弃金本位制,不再有法定含金量的各国纸币,以其本位币及其等分部分的辅币,继续执行价格标准的职能。 价格效应: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指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一种商品的价格下跌 ( 或上涨 ) 之所以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 ( 或减少 ) 是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价格调节: 价格机制对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调节。价值规律调节的表现形式。一般说来,价格上涨导致商品供给增加和需求减少,价格下跌导致商品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的涨跌导致生产要素在各部门间的重新配置,从而调节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价格调节是市场机制调节功能的主要形式。 价值工程: ① 一般指价值分析。 ② 指设计过程中,对设计对象 ( 如产品、工程项目等 ) 的功能以及设计、用料、加工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寻求改进办法,提供必要功能,以最低的总成本,获得最优价值的一种经营管理技术。是价值分析的发展。价值工程对象的价值 (V) 、功能 (F) 、成本 (C) 三者的关系为 : V=F/C 。 价值分析: 有组织、有步骤地分析研究一件产品、一个系统或一种劳务的价值与其所能提供的功能,谋求以最少耗以最少耗费,提供必要的功能,从而获得最优价值的经营管理技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原材料短缺,为寻求适当代用品而逐步形成。它的核心是功能分析。主要方法包括 : (1) 明确一件产品 ( 及其组件、部件、零件等 ) 、一个系统 ( 及其分系统、子系统等 ) 或一种劳务所发挥的必要功能 ; (2) 找出为提供这种必要功能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以产品为例,明确产品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必要功能,剔除不必要的功能,从而节省材料、零部件和操作工序,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分析,在不影响产品性能、外貌或耐用程度的条件下,改用价格低廉的原材料 ; 或修改设计,简化操作,等等。价值分析用于设计阶段,最能发挥作用。后逐渐发展为价值工程。 价值尺度: 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指用货币来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不能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表现和衡量。在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以货币来表现。货币本是劳动的产物,是特殊的商品,也具有价值,所以能起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作用。执行这一职能,不需现实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如对商品标价。 价值形式: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一种商品的价值不能由该商品自身来表现,而是在同另一种商品交换时,在所交换的商品上表现出来。如五丈麻布交换一件上衣,一件上衣就成为五丈麻布的价值表现形式。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在历史上曾依次出现四种形式 : (1) 简单价值形式 ; (2) 扩大价值形式 ; (3) 一般价值形式 ; (4) 货币价值形式。 价值规律: 亦称“价值法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交换。同一商品,不同生产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商品的个别价值也不同,但它们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与其他商品相交换。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者,能获得额外利益 ; 反之,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者其超出的部分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在交换中就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影响再生产。因而,商品生产者都力图使自己的劳动消耗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规律性。还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间的分配,要求把社会总劳动时间按比例使用于不同的生产部门和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如果某一产品的劳动量大于它在社会总产品中应占的社会需要的那部分劳动量,也不会为社会承认,商品的价格就会下跌,反之,则会上涨,从而,促使前者的投资向后者转移,使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同时,虽然商品供求关系经常变化,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或者高于价值,或者低于,但从总体和长期来看,商品的总价格与总价值仍然相等。在私有制条件下,价值规律通过价格的涨落,自发调节生产和流通,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小生产者的分化和资本的集中。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仍然具有调节生产和流通的作用、但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宏观调控人们有可能自觉利用价值规律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企企业管理,促使企业在竞争中提高经济效益。 价值指标: 用货币单位表示的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零售额、基本建设投资额等。在统计中,利用价值指标对不同的实物进行综合计算。 三、传统指: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分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关键 在 1857-1858 年的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分析了劳动力商品的二重性。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这一理论突破是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关健。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的体现。 资本的唯一冲动是获得剩余价值。 为了获得剩余价值,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资本家必须在市场上找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并在自己的企业中把购买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劳动力商品也和其他商品一样有二重性 : 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一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本身。劳动能够创造价值 ,因而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并且 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价值,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的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与劳动力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劳动力商品的消费过程,同时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假定一个工人的劳动力维持一天所必要的生活资料需要半个工作日来生产,或者说,这些生活资料所包含的劳动,相当于半个工作日的劳动量。再假定资本和劳动之间的交换是按等价原则进行的,就是说,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正好等于半个工作日的劳动量,在这种情况下,工人每天只要给资本家劳动半个工作日,就可以补偿资本家在劳动力上的支出。这样,资本就一无所获。但是工人不能只劳动半个工作日,而必须劳动一个工作日。因为和其他商品的卖者一样,劳动力商品的卖者在实现劳动力的价值时,必须让渡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资本家支付劳动力的日价值,劳动力一天的使用价值即一天的劳动就归他所有。这样,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 :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相反的地,工人的工作日也分为两部分 :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工人在生产出由资本家用工资支付的劳动力的价值 ; 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工人生产出剩余价值。在上例中,劳动力价值等于半个工作日,而劳动力创造的价值等于一个工作日。后者比前者大一倍。二者之差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工人的刹余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资本家的资本也分为两个部分 :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是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不变资本购买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把原来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增大价值量,不生产剩余价值,只是为雇佣工人创造剩余价值并为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提供条件。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在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还生产出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使用价值是价值增值的手段,价值增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力图提高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表示这种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即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的比率。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 一是延长工作日以绝对地增加剩余劳动时间 ; 一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相对地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用前一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用后一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前者是资本主义初期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后者是机器大工业以来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工业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占有者,但不是全部剩余价值的最后所有者。剩余价值必须在 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货币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 之间进行分配。 工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 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的分割表明,雇佣工人不仅受到企业的剥削,而且受到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剥削者的剥削。无产阶级要摆脱剥削,就必须反对全部剥削阶级,推翻剥削制度。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这一理论的创立具有伟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剩余价值的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时对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的榨取。这说明,资产阶级也像奴隶主阶级、封建主阶级一样,是靠他人的无偿劳动发财致富的。区别只在于剥削形式不同。这样,资产阶级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公道、正义、权利平等、义务平等和利益普遍协调的虚伪说教,就失去了最后的根据。资本主义社会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样,也是少数人剥削绝大多数人的社会制度。 其次,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反应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支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主要方面,决定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起就收受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要不断地积累,扩大生产规模,同时要不断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整个资产阶级追逐剩余价值的结果,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资本的垄断,促进了生产资料的集中和生产的社会化。资本的垄断造成了生产发展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生产的社会化达到了同他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融的地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 最后,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雇佣工人不仅受自己的雇主剥削,而且受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随着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加强,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制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并日益强大的无产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主义制度为自己培养了掘墓人,并为社会主义社会造就了建设者。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空想社会主义由于没有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因而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彻底解决了空想社会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使社会主义从空想成为科学。 恩格斯指出 : 剩余价值“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是社会主义者早先像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探索的经济领域,得到了明亮的阳光的照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 摘自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第 36-40 页 ) 。 四、马克思所指的“剩余价值”是否全是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后,使之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并且能创造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各剥削阶级集团剥削收入的总源泉” “能量守恒”,为什么能创造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其能量从何转化而来? ( 对这点,马克思未给出明确的来源 ) 对产生出的任何结果而言,从来的产生的原因均不是单打一的原因,均是错综复杂的甚至是互相抵触的因素的集合体才成为真正的原因的! 对产生出的任何结果而言,从来的产生的原因,在时间链条发展史过程中,均有“始源性”的原因跟“继发性”的原因! 对产生出的任何结果而言,从来的产生的原因,在相对静态的横截面空间中,均有“主要”的原因跟“次要”的原因! 我们从不否定创造出“剩余价值”有“工人的劳动”的因素! 我这里强调是“剩余价值”的产生不能单一地全部归结为“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1 、“剩余价值”的产生难道就没有“有固定资产工厂及工厂的生产工具”的因素影响吗? ( “土地是财富的母‘是始源性的’、劳动是财富的父‘是继发性的’”; “工厂及工厂的生产工具是剩余价值的母‘是始源性的’、工人与资本家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父‘是继发性的’”! ) 2 、“剩余价值”的产生难道就没有“有固定资产工厂及工厂的生产工具”的“资本家体”的策划果断要成立工厂的智力魄力及对工厂运营中的“产、供、销”的“管理”这种“脑力劳动”的因素贡献吗? ( 工人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的母“是始源性的”、资本家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父“是继发性的”。 ) ( 这里还涉及:“经济资本论、知识资本论、政治资本”;及相应的“经济资本生产力、知识资本生产力、政治资本生产力”,以及还涉及:除了马克思的“物质性的价值规律:社会价格总和跟社会价值总和守恒”、还有 1970 年万金华写的在北京永定路邮局挂号寄给毛泽东主席的《政治资本论和知识资本论》中指出的“当把技术知识作为商品”时有“技术知识是生产力”且遵循着“技术性的价值规律: 社会技术价格总和跟社会技术价值总和守恒 ”、“当把政治与管理及良心等作为商品”时有“政治与管理及良心是生产力”且遵循着“政治性的价值规律: 社会政治价格总和跟社会政治价值总和守恒 ” ) 3 、“剩余价值”的产生难道就没有被工人掌握的先进技术参与了劳动过程的因素贡献吗? ( 简单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的母“是始源性的”、复杂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父“是继发性的” “傻瓜型”的复杂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的母“是始源性的”、“精致型”的复杂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父“是继发性的” ) ( 劳动者本身不需要花多少年月去掌握高精尖的理论与技术,只要对生产工具设备学会操作几个按键即可,这种劳动就是“傻瓜型”的劳动!资本家一当得到这种“傻瓜型”的劳动就可以创造出价值,又何必要购买大量的“简单劳动”具有者的“劳动力”呢?又何必要购买大量的“精致型”的“复杂劳动”具有者的“劳动力”呢? ) 4 、“剩余价值”的产生难道就没有引进这种先进技术的资本家在智力上的正确决策的因素贡献吗? ( 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的母“是始源性的”、有新科学技术含量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父“是继发性的” ) 5 、“剩余价值”的产生难道就没有大自然本身一定程度的或报复人类或造福人类的因素贡献吗? ( 动植物的进化繁殖,就得益于宇宙、得益于太阳、得益于大地、得益水土、得益万有引力的向重性、得益于自然规律、得益于自然资源、得益于生物链的需求等; 人类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的母“是始源性的”、大自然环境的保障和社会环境的保障是剩余价值的父“是继发性的”! 尽管未全部使“大自然环境的保障和社会环境的保障”进入商品交换领域,但毕竟其中有相当一些不可避免地 被人为的单向的隐性的 ( 不是显性的 ) 进入到商品交换领域中去了! ) 五、马克思所指的“剩余价值”全是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是局部真理 从公理化系统和形式逻辑三段论的大小前提角度知, 马克思所指的“剩余价值”全是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是 局部真理 ! 把“ 剩余价值 ”全是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作为“公理” 这个理论,必然导致: 1 、“私有制”与“公有制”极端对立! 2 、“资本家”与“工人”极端对立! 3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极端对立! 4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极端对立! 5 、“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极端对立! 6 、“有偿付出”与“无偿奉献”极端对立! 7 、“生存斗争”与“阶级斗争”极端对立! 8 、“动物人的本来兽性自私性充分发挥”与“动物人的本来兽性自私性充分抑制”极端对立! 9 、“效率”与“平均”极端对立! 10 、“极端两极分化”与“集体共同富裕”极端对立!…… 六、“区别、平行、补充”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万 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从“公理化系统”与“形式逻辑三段论”的“大小前题”知道,改变马克思作为“公理”的所指的“ 剩余价值 ”全是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这点,即把“ 全是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 ”换掉,就成为,谁也推翻不了谁,谁也代替不了谁的“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万氏所指的“剩余价值”的创造是含有下述多种多级多重的双螺旋的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的,其是 “区别、平行、补充”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1 “工厂及工厂的生产工具是剩余价值的母‘是始源性的’、工人与资本家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父‘是继发性的’”! 2 、工人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的母“是始源性的”、资本家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父“是继发性的”! 3 、简单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的母“是始源性的”、复杂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父“是继发性的”! 4 、“傻瓜型”的复杂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的母“是始源性的”、“精致型”的复杂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父“是继发性的”! 5 、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的母“是始源性的”、有新科学技术含量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父“是继发性的” 6 、人类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的母“是始源性的”、大自然环境的保障和社会环境的保障是剩余价值的父“是继发性的”! 七、“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进一步的效果是 1 、这个 “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导致“私有制”与“公有制”可以不极端对立,导致产生出“始源性”的“私有制”与“继发性”的“公有制”的双螺旋的“私公制”! 2 、这个 “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导致“资本家”与“工人”可以不极端对立! 3 、这个 “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导致“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可以不极端对立!导致产生出“始源性”的“市场经济”与“继发性”的“计划经济”的双螺旋的“ 市场计划经济 ”! 4 、这个 “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导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可以不极端对立!导致产生出“始源性”的“资本主义”与“继发性”的“社会主义”的双螺旋的“ 资本社会主义 ”! 5 、这个 “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导致“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可以不极端对立!导致产生出“始源性”的“按资分配”与“继发性”的“按劳分配”的双螺旋的“ 按资分配为基础按劳分配为领导 ”! 6 、这个 “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导致“有偿付出”与“无偿奉献”可以不极端对立!导致产生出“始源性”的“有偿付出”与“继发性”的“无偿奉献”的双螺旋的“ 为私有偿为基础为公无偿为领导 ”! 7 、这个 “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导致“生存斗争”与“阶级斗争”可以不极端对立!导致产生出“始源性”的“生存斗争”与“继发性”的“阶层斗争”的双螺旋的“ 生存为基础阶层共融为领导 ”! 8 、这个 “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导致“动物人的本来兽性自私性充分发挥”与“动物人的本来兽性自私性充分抑制”可以不极端对立!导致产生出“始源性”的“个人私性”与“继发性”的“人类公性”的双螺旋的“ 保护私性为基础提倡公性为领导 ”! 9 、这个 “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导致“效率”与“公平”可以不极端对立!导致产生出“始源性”的“效率”与“继发性”的“公平”的双螺旋的“ 效率为基础公平为领导 ”! 10 、这个 “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导致“极端两极分化”与“集体共同富裕”可以不极端对立!导致产生出“始源性”的“两极分化”与“继发性”的“共同富裕”的双螺旋的“ 同性相斥分化为基础同类相聚富裕为领导 ”! 这个 “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也是局部真理,从公理化系统来讲,“由于公理不同”,故是谁也代替不了谁的,是谁也推翻不了谁的,是一种“区别、平行、补充”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这个 “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也是局部真理,从形式逻辑三段论大小前提来讲,“由于大小前提不同”,故是谁也代替不了谁的,是谁也推翻不了谁的,是一种“区别、平行、补充”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万氏双螺旋的剩余价值理论”! 八、附件:简介用到了一些万氏新创新理论 ㈠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在时间链条发展史中展开在空间中均是动态的立体的双螺旋结构! ㈡“始源性”与“继发性”矛盾 时间链条发展史中的存在着区别于空间截面延展中的“主要与次要”矛盾的“始源性与继发性”的“两性矛盾”: 一切哲学范畴及“具体的、现实的” ( 即非抽象式的、非神话式的、非童话式的、非寓言式的、非幻想式的、非梦幻式的、非无生命力的如不着边际的无参照对象的莫名其妙的所谓“上与下”或“左和右”之类的 ) 事物 ( 含矛盾在内 ) 于“絶对流逝”的“时间链条”的发展史过程中,“按事物生命发展”的“始源与继发、或始源与死亡、或前因与后果、或基础与上层”的角度,均存在着“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的方面和“继发性(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短期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的方面在交互地动态的双螺旋式地起作用!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均是受到“时间”范畴上的“始源性与继发性”的矛盾 ( 或矛盾方面 ) 与“空间”范畴上的“主要与次要”矛盾 ( 或矛盾方面 ) 这“时间与空间”范畴上的一对双螺旋矛盾影响而发展的。 ★时间范畴的“始源性与继发性”是双螺旋! 空间范畴的“主要与次要”是双螺旋! 时间范畴的“始源性与继发性”与空间范畴的“主要与次要”是双螺旋! ★影响事物在绝对动态时间链条发展史过程中的发展是时间范畴的“始源性与继发性”的矛盾 ( 或矛盾方面 ) ,其是区别于影响事物在相对静态空间延展截断面中的变化是空间范畴的“主要与次要”矛盾 ( 或矛盾方面 ) 的一类新类型矛盾。 ★“始源”的含义为“开始的源头与源泉”之义; “继发”的含义为“继续的展开与发展”之义。 “始源”不是“原始”,可以为“源始”。 ★“始源性”在长期与短期的特征与属性是相反的! ★“继发性”在长期与短期的特征与属性是相反的! ★“始源性”与“继发性”同在长期时的特征与属性亦是相反的! ★“始源性”与“继发性”同在短期时的特征与属性亦是相反的! “始源性”长期的特性和属性为: 长期是起决定作用性、长期善蓄养性可赋予包容属寄主之地位性、长期具有质的稳定性、长期具有文静性、长期无活跃性、长期具守势性、长期具清晰性、长期少逝难变性、长期生命力强具长寿性; “始源性”短期的特性和属性为: 短期不起决定作用性、短期是不能赋予包容蓄养不属寄主地位性、短期不具质的稳定性、短期无文静性、短期具活跃性、短期无守势性、短期具模糊性、短期具多逝易变性。 “继发性”可称为“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雄性、或阳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 “继发性”长期的特性和属性为: 长期不起决定作用性、长期多消耗性需寄生在包容蓄养的寄主中是具腐朽依附寄生性、长期不具质的稳定性、长期无文静性、长期具活跃性、长期具进攻性、长期无清晰性、长期多逝易变性、长期生命力弱具短寿性; △“继发性”短期的特性和属性为: 短期起决定作用性、短期不需寄生在包容蓄养的寄主中是不具腐朽依附寄生性、短期具质稳性、短期具文静性、短期不具活跃性、短期不具进攻性、短期清晰性、短期少逝难变性。 ●“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的矛盾或矛盾方面的属性与特征: ▲“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矛盾或矛盾方面在事物发展的整个历史长河中的“时间”链条中,是起基础作用,或始源作用,或前因作用,是长远起决定性作用,长期善蓄养可赋予包容属寄主之地位、表现出长期生命力最强具长寿性;其在事物发展的整个历史长河中的“时间”链条中,对“继发性(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雄性、或阳性、或短期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言,“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显得“长期具有相对质的稳定性、长期具有文静性、长期无活跃性、长期具守势性、长期具清晰性、长期少逝难变性”。 ▲可这“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矛盾或矛盾方面于具体的历史发展史过程中的短时间内于“相对静止的空间”中,特别是在事物发展的断面层中,其对“继发性(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雄性、或阳性、或短期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言,“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矛盾或矛盾方面又变得“短期不起决定作用性、短期是不能赋予包容蓄养不属寄主地位性、短期不具质的稳定性、短期无文静性、短期具活跃性、短期无守势性、短期具模糊性、短期具多逝易变性。” ●“继发性(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雄性、或阳性、或短期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的矛盾或矛盾方面的属性与特征: ▲“继发性(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短期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矛盾或矛盾方面在整个事物发展的全部历史长河时间中,只是寓于和附属于与寄生于“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矛盾或矛盾方面!故而“继发性(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雄性、或阳性、或短期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矛盾或矛盾方面在整个事物发展的全部历史长河时间中,本身是“长期不起决定作用性、长期多消耗性需寄生在包容蓄养的寄主中是具腐朽依附寄生性、长期不具质的稳定性、长期无文静性、长期具活跃性、长期具进攻性、长期无清晰性、长期多逝易变性、长期生命力弱具短寿性”,只是对“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起反作的! ▲“继发性(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雄性、或阳性、或短期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矛盾或矛盾方面在某个具体的断面层或点中,于短时间内,于相对静止的空间中,其往往倒可以起“主要矛盾”亦即“第一位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亦即“矛盾的第一位方面”的作用。 ▲“继发性(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雄性、或阳性、或短期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矛盾或矛盾方面对“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矛盾或矛盾方面所起的“短期起决定性作用的积极反作用”是,在短时间内于“相对静止的空间”中对事物的变化起着“主导、或领导、或统帅、或保证、或保护、或进攻、或排泄”等的作用,此期这些作用往往又表现为具有“短期具有质的稳性、短期具有清晰性、短期具有少逝难变性、短期不活跃具有相对文静性、短期不需寄生在包容蓄养的寄主中是不具有腐朽依附寄生性。” ( 是人们往往会头脚颠倒地把这“继发性(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雄性、或阳性、或短期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矛盾或矛盾方面当成永远是“主要”的原因即永远是第一位的原因所在。其也是计划经济的哲学依据之一,其也是纯政治挂帅的哲学依据之一,其也是纯阶级斗争汜滥的哲学依据之一。 ) ▲“继发性(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短期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矛盾或矛盾方面对“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所起的“消极的反作用”是,其在长时间内于“绝对运动的时间”中,对事物的变化长远起着“受限制、受约束、受统制、好依赖、进攻地腐朽地依附与寄生及攫取”于“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矛盾或矛盾方面、长期不起决定作用性、长期生命力弱具短寿性! ★“原因与结果”这对范畴, ▲产生出结果的原因,从来是多种原因,且是互相矛盾的甚至是互相水火不容多重双螺旋对立的原因造成的。在这多种多重双螺旋原因中,在整个发展史于时间链条上考虑,均有“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与“继发性(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雄性、或阳性、或短期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之分。从相对静止的空间中考虑,均存在“主要原因 ( 即第一位原因 ) 与次要原因 ( 即第二位原因 ) ”之分。 ▲具体的,其中“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原因在长远来讲是具有质的稳定性是起基础和起源性决定性作用的,“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原因在短期来讲则是多逝易变的不具有稳定性; ▲而“继发性(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雄性、或阳性、或短期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原因在短期来讲是具有质的稳定性,“继发性(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短期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原因其对“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原因在短期来讲是具有质的稳定性,往往起统率、主导、保证等“主要作用,即第一位作用”的积极反作用; ▲长远来讲“继发性(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雄性、或阳性、或短期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原因其对“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原因往往起“寄生、依附”等消极反作用的,“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原因在短期来讲是具有质的稳定性,“始源性(或基础性、或第一性、或先天性、或雌性、或阴性、或长期性、或纵向连续发展性、或战略性)”原因在长期来讲是多逝易变的是不具有质的稳定性的。 ▲“结果”反过来成为的“原因”因其是后产生的原因所以其也只能是产生“结果”的“继发性(或上层性、或第二性、或后天性、或雄性、或阳性、或短期性、或横向截面延展性、或战术性)”原因。 ㈢ “既是技术,又是方法,也是思维规律,更是自然规律”的“万氏各矛盾方均按整体内全部矛盾方的共同体计数制式双螺旋地展开,其所有诸方的游戏规则全统一了的规律技术 ( 不怕对抗,可以遵循同一游戏规则进行共处共存 ) ” 例如,氨基酸分子结构中同时存在完全对抗的“碱性的氨基‘ -NH 3 ’”和“酸性的羧基‘ -COOH ’”使氨基酸据外环境自节调成起带“碱性”的“阳离子 NH 3 + ”作用或起带“酸性”的“阴离子 COO - ”作用或两者均带有成“中性”而可起到使体液酸碱平衡的缓冲剂氨基酸是一种有机酸,氨基酸的通式为 R (侧链) | (氨基) N H 2 - C - -C-COOH (羧基) | H 其中 R 为氨基的侧链基团,不同的 R 构成各种氨基酸。 但是氨基和羧基是互为矛盾对立的,氨基( -NH3 )是碱性的,而羧基( -COOH )是酸性的。氨基酸是把这互为矛盾的统一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根据外环境酸碱度,氨基酸可以起酸性(阴离子)或碱性(阳离子)的作用: N H 2 N H 3 + N H 3 + | | | R - C - H R - C - H R - C - H | | | COO - COO - COOH 阴离子 两性离子 阳离子 因此,氨基酸是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缓冲剂,在维持正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可见“万氏矛盾共同体计数制展开法技术”是属带哲理性的、规律性的一种技术,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于实物发展的客体中的。 任何男人任何女人体内毫无例外地均具有“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事实上,若“狗”是由“猪和蛇”杂交产生的,则这只“狗”的所有“细胞、组织、器官、基因”均有“猪和蛇”的杂交基因!
个人分类: 基础经济理论|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化结构牵制论与管理边界论
benlion 2012-2-4 06:57
马克思说哲学是时代精神活的灵魂,哲学是概念分析与澄清、原理论述与建构、方法探索与拓展,构成信仰、科学、工程和管理的思想基础。欧洲经历文艺复兴的建立大学、政教分离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民主法制,然后是工业革命而进入现代文明。理论与实践、分析与综合、基础与应用的结合和耦合,使人类文化与体制、信息与产品的转化和传递链条结构形成而各自具有自身系统的边界,系统的结构优化和系统之间的互动和输入与输出流动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城市群的功能衔接和地理结构布局,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区域的功能分化与协调。在教育、研究、产业与金融、贸易的物流、人流、信息流上联络一体化,体现在管理学、组织学和社会学研究的日益重要,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科学革命也许将成为 21 世纪最重要的人类文明进步,这为具有传统社会思维强项文化、历史资源的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 西方社会的宗教传统,大一统管理以文化和思想为特征,反映在科学上凡事要用希腊语言造新词汇或者在希腊文字找相类似的词汇和比较接近的句子等,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大一统管理,更多是体现在文武官员的行政管理模式。人类文化整体体系的部分或局部之间的协调与牵制,将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机制,这种机制应该起到促进文化部件的优化和优势发挥而制约或限制文化部件的劣势或负面,如同性格组合论所论述的人心人性的双面特征和事物的正负双面,这种机制的设计与建立将成为一种新的文明化机制。 管理学上的组织结构优化和系统管理的高效率,已经在运筹学、决策学等领域可以采用数学模型方法,也可以在局部地区或领域建立试验基地而使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可以成为一种实证科学规范。建立创新型特区,在当前推进中国的文化、教育、研究、产业和金融创新将具备建立经济特区那样的可行。组织系统的特定功能和社会关系具有开放性而又具有边界效应。比如,教育的功能培育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和传播伦理和职业道德、知识和研究方法与精神等,边界是让教师能够专职和安心于教育和学生潜心于学习等,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行为,大学管理应该在获得优秀师资和教育资金上发挥特长和竞争实力。 在科学、技术与产业领域, 思想创新、技术发明和管理规范是科学与工程发展的关键。 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之间,在计算机科学、转化医学、系统工程等领域已经明显体现出链接的紧密,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规范,提出和建立在这种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集成不同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体系等,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偶联,形成科学与工程彼此促进的发展模式。尽快发展中国自主创新的教育、研究、产业衔接模式和建立创业、孵化、加速与产业化的创业园、产业园、融资和商贸平台的社会经济结构,将可能带来前沿科学、新兴技术和产业结构转型,从而在国际社会中取得科技与经济发展和竞争人才的优势。 ( 2012 年 2 月 4 日 )
1940 次阅读|1 个评论
反马克思主义者必读的最新著作
热度 1 wyc 2012-2-1 08:49
反马克思主义者必读的最新著作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评论家、 牛冿大学 剑桥大学教授特里。伊格尔顿最新著作, 这是西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研究成果。 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 引起广泛争议!!! 该书列出所有国际学术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展开深刻而幽默地论战。 这也是大连市关工委赠给我们每一个 老教授报告团成员 的一份年节礼物和一份嘱咐。 特与朋友们分享。 标题可能不确切,尚请海涵!
354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什么要笔试我们大陆人?
热度 1 duke01361 2012-1-30 13:07
为什么不少的地方的人米喜欢笔试我们大陆人?特别是港澳台新加坡等地的华人,一见或一提起我们大陆人就有笔试的冲动?想了半天觉得这些人其实是嫉妒我们大陆人!他们心里是羡慕我们大陆人的不拘小节和大爷风度! 龙年初时,香江岸边,隐隐传来普通话和粤语骂战的战讯了...呵呵... 为什么要笔试我们大陆人? 一、我们不是暴发户! 我们有钱了,靠着我们人口低廉,我们给你们提供鞋子、袜子、廉价电器...你们却错误地理解我们低调了你们的制造业... 这里面的问题是,我们的人口红利你们的老板很喜欢...我们的工钱很低,我们只要能维持温饱就可以干,而你们平时优越的生活过惯了,你们索薪太高,而你们的资本家老板不愿意付出...其实我们都是平民阶级,我们是马克思所说的“全世界无产者”,我们应该“联合起来”,我们不要内讧! 二、我们不拘小节? 我们经历过革命锻炼,我们战天斗地!我们敢于打倒一切牛鬼蛇神!所以我们不需要敬畏什么偶像!你们看不上我们这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那是因为你们还没有经受革命的洗礼,你们需要觉悟和觉醒!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要觉醒! 三、我们不遵守原则?规矩? 我们打倒了五千年封建桎窟!我们不相信尊卑!除了我们习惯了“一切行动听指挥”,我们不相信你们那些繁文缛节,我们活得有时很潇洒!我们可以随地吐痰,可以随地大小便,可以不遵守交通法规,我们的汽车从来就不理让行人,也没见撞死更多的行人!!! 四、我们更传统! 我们保留了五千年优良的传统,我们雪儿优则仕,我们尊重领导,愿意照顾好任何领导和公务员的日常生活,我们愿意凸现领导的崇高地位,我们愿意给领导特权!你们习惯了法鲁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不对的!逢年过节的时候,有事没事的时候,我们宁愿自己不吃不喝,也情愿为领导和公务员送些慰劳品,我们乐见领导和公务员过的比我好! 五、我们具有高超的二元分裂术 我们可以积极加入小、任何先进的组织和团体,我们愿意代表先进性,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却能高能低!我们都是顶天立地大丈夫,所以我们可以做到谈论理想和过现实生活时使用两个标准,我们可以很崇高,我们可可以很猥琐! 我们更能适应变化着的环境!达尔文教导我们说:适者更生存,只有生存才能生存的更好!
个人分类: 逗你玩儿|300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华民族的悲哀--20年内见分晓!
热度 2 wangxh 2012-1-29 21:45
【按】:标题是俺自拟的。正文是节选的: 郁达夫说过,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 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以100多年屈辱、悲怆的历史总结和检验出的真理,而且还在不断得到检验。 100多年来牺牲的代价那就更不堪想象,所以如果淡化了毛泽东思想,让国内外敌对势力、汉奸势力里应外合,让西方的糖衣炮弹击垮了中国( 现在汉奸、卖国贼很猖獗,也许有些人还不知道自己在干着汉奸和卖国的勾当 ),那是中华民族的极大悲哀。 西方的经济学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已给翻个底朝天。 有人说,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它甚至更是一种浪费资源、给环境带来灾难的手段。 【 俺被打成傻子也不相信外国领导人都是傻子,为了中国的发展而不遗余力地奋斗 !】 节选于【中华论坛】 2012年正月初四天安门广场的震撼场面
个人分类: 社会|200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张文革初期的老照片
热度 5 byk0104 2012-1-27 13:26
一张文革初期的老照片
一张文革初期的老照片:中央音乐学院我的四位同学在广场教唱所谓“毛主席语录歌”:“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实际上,在文革中,这四个同学(陆眉、王守洁、杜建纲、郑小提)都不是积极分子,更不是什么造反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34 次阅读|3 个评论
该是科学网的精英们出场的时候了......
热度 3 qiongfeng 2012-1-14 14:30
原来我相信群众智慧,后来我更倾向精英主义的研究和一般的体系,现在我觉得精英主义研究远远不够,得再加上精英主义的体系了。 我强烈建议精英当政。当然,还是得按专业来。生物学的领导当然要由生物界的精英来,当然,在学习一些技巧后。 胡适立志做“国民导师”,鄙视从政。却不知,柏拉图说过,"Those who are too smart to engage in politics are punished by being governed by those who are dumber." (那么太聪明以致不去从政的人们会被一群2B所统治)。 这种后果也导致精英主义的思想不能广泛的传播,无辜群众被一群2B所引导。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现在咱们是上层建筑已定,只能由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不过,偶觉得TG大的领导班子是绝对精英,不过具体到各行各业: 该是科学网的精英们出场的时候了,你懂的...... 伪的就别凑热闹了
33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赵敦华: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西方哲学
whyhoo 2012-1-8 12:58
主讲人简况:赵敦华,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人文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哲学分会主席。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现代西方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和宗教学的研究,最近在努力促进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西方哲学研究和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对话和交流,并试图探讨达尔文主义对哲学研究的积极影响。著有《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基督教哲学1500年》、《当代英美哲学举要》、《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西方哲学简史》和《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以及《西方人学观念史》(主编)等著作十余部。多次获得“全国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993年获得教育部和人事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尊敬的李主席,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今天非常高兴来到久负盛名的华南师范大学,来到年轻的充满着青春活力的广州大学城,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岭南大讲坛上和大家交流思想。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西方哲学”,这个题目原来是我一本书的题目,我那本书的题目就是“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那本书主要是对西方哲学的著作、文本做了一些解读,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没有时间来对文本进行解读了,所以只能对中国人如何看待西方哲学、如何学习和研究西方哲学,对这个问题我谈一点自己原则性的理论,就是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待西方哲学。   在讲这个题目之前,我先跟大家讲一个故事。 2004年是德国伟大哲学家康德逝世两百周年,在全世界都有很多纪念康德的学术活动,北大也开了一次国际研讨会,邀请了一些德国的哲学家跟我们就康德的哲学思想进行交流。交流了一些时间之后,有一位德国同行有一点困惑,他就跟我说,他说你们中国人讲的康德和我们讲的康德怎么有一点不一样呢?后来我跟他就讲了,不一样是正常的,如果我们中国人讲康德和你们德国人讲康德完全一样,那反而就不正常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人在读康德著作的时候,是有自己角度的,而他选择的这个角度来理解康德,是由于康德他对中国的传统和中国的现实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康德。第二,大部分的会议论文虽然都是用英文发表的,但是这些论文可能在一开始是用中文写作的,然后再把中文翻译为英文,德国人当然能够理解英文,但是从中文翻译为英文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就带有我们汉语思维的那种特有的方式,那就是和完全用英文或者德文来思考或者是写作,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不一样的地方是正常的。   这个差异,我想并不意味着有高下之分,并不是说德国人他对康德的理解和解释就有一种优先权,而我们中国人读康德,那就一定要跟在德国人的后面,中国人特殊的角度,或者是特殊的表达、特殊的思维方式,那就是一种不地道的,只有德国人他们用德文来理解、来表达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著作,才是地道的,我想是不能这样说的。这位德国同行他也承认,确实从差异上,也可以从中国的同行身上学到很多他们原来忽视的东西。后来我也跟他用苏东坡的一句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能德国人读康德嘛,可能就是在庐山的山中来看庐山一样,可能看得更近一些,有一些盲点,但是中国人看康德,就好像是在庐山的外面来看,可能比较远,但是角度不一样,在一些方面可能还会看得更清楚一些。   何种哲学、谁的西方   我从这么一个故事开始,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讲西方哲学的时候,首先就要提出一个问题,是何种哲学、谁的西方。首先我们要肯定,现在中国人研究的西方哲学,是现代中国哲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在的中国哲学不仅仅有中国人的西方哲学研究,同样也有中国哲学的研究,也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研究。中国人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当年十九世纪在西方,或者二十世纪在俄国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的中国人讲的中国传统哲学,也不是古代人所研究的中国哲学,同样当代中国人研究的西方哲学,它也是现代中国哲学的一个部分,所以我们首先要有这么一个定位。   在中国的西方哲学,它的研究主体是中国人,而不是西方人,它所使用的主要语言是中文,而不是西文。当然我们讲现在由于我们教育界也很开放,有一些高校也聘请了一些外国的专家,这些外国的专家他们引用外文在中国的大学里来讲授西方哲学,也引用外文发表西方哲学的成果,这当然也是属于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一个部分,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它的主体和主要的语言还是中国人和中文。    这说明什么样的问题呢?正是因为这个主体和语言的差异,西方哲学在中国和西方哲学在西方就有所不同,虽然我们都是在讲西方哲学,但是因为它的研究主体不同、研究所使用的语言不同,这两种重大的不同,也就产生了它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结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谈到西方哲学,中国人讲的西方哲学,它是中国人的西方,它和西方人的西方是不一样的。同样,西方人他也在研究中国,就是汉学,以中国文化为他的研究对象,但是西方通过汉学来看待中国,那和我们中国人研究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也是不一样的。这不是说我们有意要作出什么样的区分,中国人的西方和西方人的西方不一样,反过来也是一样,西方人的中国和中国人的中国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比较自觉地掌握这一点,所以我们才会自觉地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西方哲学。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西方哲学有什么必要性,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中国人研究西方哲学的四个特点      中国人的西方哲学有几个特点,中国人的西方哲学和西方人研究的西方哲学,它不同的特点是什么呢?一共有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需要决定选择。中国人在学习、引进和研究西方哲学的时候,不是不分重点、没有选择的一种拿来主义,如果说是一种拿来主义的话,那么他是有选择的,而这种选择是根据中国社会的变革的需要、根据中国政治形势的需要,以及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需要,是根据中国人自己的需要在西方哲学当中选择了那些中国人认为是对他们有用的那些学说、那些派别,引进它、研究它、消化它,所以是需要决定选择。   第二个特点,翻译也是创造。中国人的西方哲学研究有一个基础,就是把西方哲学的经典著作和西方人的研究成果翻译为中文,就是我刚才所讲的,主要使用的语言是中文,所以第一步是要进行翻译。有很多人认为好像翻译只是一种照搬,只是一种语言的变化,在思想观念上并没有什么新的创造。按照这样的观点来看翻译,往往会贬低哲学翻译的创造性,实际上翻译特别是哲学的翻译,它都是在译者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当然我讲的是一种好的翻译,按照译者自己的理解,他对西方哲学思想的理解,也是对中国语言的理解,把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才能够翻译出好的作品,所以翻译不是像我们现在使用的翻译机器一样,我输入一个英文句子,一按按纽就自动生成了汉语,或者把汉语的句子输入自动生成西文,对于一些简单的句子可以这样做,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比如说对文学翻译,就不能这么做了,对哲学的翻译同样也是不能这样做的,一定要经过译者的创造性工作。   在这一点上,老一辈的翻译家就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老一辈的西方哲学的研究者,他们都是中国第一流的翻译家,比如说北大哲学系王太庆先生,已经去世了,翻译了很多西方哲学的名著。在文革之后,开始评职称时,因为王太庆先生在文革前还是一个讲师,所以文革之后就要评副教授,还要评教授,在评职称时总是有一些困扰,有一些人说王太庆先生的工作主要是翻译啊,也不是什么原创性的成果,在学术委员会投票时就通不过,后来就是一位学术界的老前辈贺麟先生,大家很熟悉了,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翻译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贺麟先生亲自出面,给北大学术委员会写了推荐信,说王太庆先生的翻译,他的水平和质量要超过很多所谓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因为他在翻译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术水平、创造精神是很多学术专著和论文不具备的,这不仅仅是对王太庆先生一个人的肯定,是对老一辈的西方哲学翻译家的肯定。   但是我并不是说所有的译者都是创造,反观这些年来有一些青年的译者,就很难说是一些创造了,他们没有学过哲学,对哲学著作也没有专门的研究,就是学过一些外语,就研究字典的意义,如果看到一个词汇,就查查字典,然后根据这个字典的意义,生搬硬译,翻译成中文。在座可能有一些同学就会有一些感觉,看好的翻译作品和看不好的翻译作品,效果是大不一样的,看了好的翻译的作品很容易理解,并且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但是如果翻译不好,生搬硬译,不知所云,看完这句话或者是这本书,不知道它是在讲什么。我的学生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讲你还是看看它的英文原著吧,一些高年级的学生,研究生,哲学英文达到一定的水平,看到原文很容易理解,看中文的翻译可能还不好理解了,说明我们现在的翻译还有很大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是要肯定,一个好的翻译、高水平的翻译,实际上也是一种创造。   第三个特点,叙述包含评论。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一点呢?现在有人对西方哲学研究有一种误解,他说你们只是介绍西方人的思想,像某某某怎么说,把他的观点一个一个、一条一条,好像讲得非常有条理,讲得很清楚,但是这只是一种叙述啊,只是一种介绍啊,那么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呢、你自己的看法是什么呢、你有什么评论呢、你有什么批评呢,看不到啊,讲你们这种西方哲学的研究,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复制,好像只是起到录音机的作用,只是把外国人的声音,你把他给介绍到中国来,复制到中国来,你也没有什么创造啊。对于这种意见,我就有一句话了,我讲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你是一个外行的话,你可能在人家平铺直叙的叙述当中看不到作者自己的观点,但是一个内行呢,他就知道了,实际上作者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评论就包含在他的叙述和介绍当中,因为没有一个介绍、没有一个叙述,是完全忠于西方哲学家原来的思想,不可能是他思想原原本本的复制。   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一般内容非常多,并且有一些表述、有一些论证非常复杂,但是一个中国的研究者,能够用非常清楚的语言把西方哲学家的思想梳理得非常清楚,大家看到他的介绍、看到他的叙述之后再来读西方哲学家的著作,就觉得非常容易理解了。在这种叙述和介绍当中,就融入了介绍者研究的心得,很多研究的心血,比如说从什么样的角度、选择哪些材料,这本书里有那么多话,你选择、引用哪些最精辟的话、最有代表性的论述,并且以最有代表性的论述为他的纲要,对它进行展开,按照一个逻辑的线索把它讲得清清楚楚,有一定的结构,条理非常分明。这种逻辑的线索、这种结构、这种选材,不是西方哲学家本身就有的,而是研究者、介绍者他们在自己长期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实际上叙述就包含了评论。   第四个特点,比较赋予新意。我一开始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国人研究西方哲学,可能自己感觉不到新意,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看着中国人的成果习以为常,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如果我们把中国人的西方哲学研究成果,和西方人他们研究自己本国的哲学,做一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异了,这个差异并不代表着有高下优劣之分,而是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的区别,从比较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人特有的角度、特有的研究和西方人不同的新意究竟在什么地方。   这四句话就是今天我要讲演的一个大纲,我刚才给各位做了一个初步的解释,下面我按照这四条,一条一条给大家做一些更深入的讲解。      中国人总是根据需要来引进和研究西方哲学      首先我们看第一条,需要决定选择。   我们要联系西学东渐,在长达接近四百年的历史当中,我们来看一看中国人是怎么样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引进和研究西方哲学的。西学东渐可以说是开始于十七世纪,明末清初的时候,当时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进入中国,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就是利玛窦,他从澳门首先进入了广东,到了肇庆、广州等地,然后他再北上,到了北京,最后是死在北京,可以说他代表了中西文化的第一次交流,他是一个先驱。利玛窦所在的耶稣会主要目的就是要传教,但是为了传教的目的,他就采取了一个策略,叫“科学传教”,一开始跟中国人讲天主教的教义,他觉得可能中国人的抵触情绪太大,不接受他们教义的这一套,如果跟中国人讲一些西方的科学,中国人还是很感兴趣,对西方的数学、几何学、自然科学很感兴趣。科学传教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耶稣会的这些传教士和中国人合作,翻译了西学很多著作,包括神学的著作、哲学的著作、科学的著作、数学的著作,特别是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就是在当时被翻译成中文的。   翻译了很多书,很多书在中国大陆已经失传了,但是在巴黎的图书馆等等都还可以找到,失传的原因是中国人觉得没有用,推广不开来,西方哲学的著作、神学的著作,大家不看,有一些科学的著作也不看,最感兴趣的是几何原本,对几何学特别感兴趣。为什么呢?几何学跟天文学有关系,中国古代把天文学叫做天学,天学在中国古代非常重要,因为天人合一,认为天象直接影响到人事,所以天象观察一定要精确。但是中国以前的天象观察不精确,预报不准,所以西方的天文学传到中国以后,中国人就采取了西洋的天文学,根据西洋的天文学计算出来的历法,在明末的时候崇祯皇帝时期就采取了以西洋的历法为准,代替了中国古代的历法,后来到了清代康熙时期,也是采取了西洋的历法,非常有用,因为它能够精确地观察天象。因为几何学、天学对中国人有用,所以就把它引进了,那么其他翻译的著作,就变得无声无息地散落了,从一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人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看待和引进西学的。   这样的情况一直是延续到清代的末期,清代的末期两江总督张之洞说过一句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就是指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中国社会的大体,这是不能动的。西学是什么呢?西学就是声光电化,这些我们可以使用它,来为三纲五常服务。在清末洋务运动时期,像是张之洞、李鸿章等人,就大力引进了声光电化等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但是三纲五常不能够有任何的改变。但是这种引进失败了,洋务运动失败了,中国所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建立起来的北洋舰队,这个军事力量被日本人打败了,这个工业体系也被外资企业挤垮了。十九世纪末期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兴起了救亡图存的思潮,认为中国快亡了,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新思想,要有一个新转变,再也不能以三纲五常为体了,我们要用新思想才能够救亡保种啊,中国人的人种才能够被保住,才能够挽救中国民族被灭亡的命运。   这个时候《天演论》这本书就被翻译了,严复当时是北大的校长,他翻译了《天演论》。这本书实际上当时在西方并不是一本有名的著作,就是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写的伦理学著作,用达尔文的思想来解决伦理的思想。这本书实际上在西方影响并不大,但是严复把它翻译为中文,当时还是用文言文翻的,一下子可以说是风靡全国,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年轻人都喜欢读这本书,鲁迅先生在自己的杂文里还讲到,想我当年读书的时候,一边吃花生米,一边读《天演论》,那是一个绝大的享受啊。《天演论》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呢,就是因为它适应了中国思想界、知识界救亡图存的思潮。   清朝被推翻以后,到了五四时期前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学为体,三纲五常这个体就被彻底地颠覆了,中国人从西学里找到了一种新的支柱,一种新的本体思想,这个就是民主和科学,用民主和科学代替了三纲五常。中国人引进西方哲学时,一般是引进与民主和科学有关的西方科学,中国人也是做了这样的选择,比如说逻辑经验主义,主要是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一种哲学的阐述,一边是要讲逻辑,一边是要讲经验,认为逻辑和经验的结合才是好的。当然我们现在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在当时来讲,中国人引进了科学,但是科学究竟是什么,当时中国人实际上并不是太理解,什么是科学精神呢?什么是科学方法呢?所以就引进了逻辑经验主义,那个时候也在中国风靡一时,逻辑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哲学家罗素就被邀请到了中国,也是先到北大,然后再到全国去做讲演,一共是做了五大讲演,现在这五大讲演也被翻译成中文。   另外还有一种西方哲学的思潮,就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也是对科学精神的一种哲学解释,而且把科学和民主结合在一起解释,认为科学精神不是孤立的,科学是和民主有关系的,如果没有一种民主的精神,你不是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那么你的科学也很难发展起来。它的代表人物就是杜威,杜威也被请到了中国,当时是北大校长胡适,也就是杜威的学生,邀请杜威来中国。杜威在中国大概呆了一年时间,在全国巡回演讲,做了五大讲演。   如果我们对比一下杜威和罗素他们的影响,我们应该承认还是杜威的五大讲演要比罗素的五大讲演影响要大,为什么呢?杜威的讲演更能够适合中国人的需要,因为当时在中国,在中国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在那个时候中国人其实最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还不是什么是科学的问题,最关心的问题是民主的问题。杜威也讲科学,但是他讲科学是跟民主结合在一起,而罗素讲科学只是从纯粹哲学的角度,比如他讲物质的分析,从哲学的认识论入手讲什么是哲学,比较抽象,没有结合当时中国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来讲解什么是科学的精神。杜威是把民主和科学,把知识和社会问题结合在一起讲,所以他的影响就很大了。   即使是逻辑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在五四以后二三十年代也风行过一时,但是主要是在知识界里有影响,在五四以后引进的马克思主义就不一样了。在当时中国人引进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也是从科学和民主的需要引进的,最初介绍马克思主义这样的一些学者,可以说当中很多人都没有成为共产党员,他们当时也就是为了要更好地理解、更好地解释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民主这样的问题,想在马克思主义里找到答案。马克思主义也确实提供了一个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什么是科学呢?当然这是一种经验科学,科学是在实践当中产生的,但是更重要的,社会主义也是一种科学,所以叫科学社会主义嘛,这跟杜威的思想也是有相似之处,也就是把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结合在一起。那么什么是民主呢?马克思主义也做了一个明确的回答,所谓民主就是人民要当家作主,就是那些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他们要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要掌握政权,要推翻少数剥削者、压迫者的统治,这个就叫民主。   这样的思想在当时不但是对知识分子,而且对广大的民众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马克思主义很快就在中国传播开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它也不是完全靠解放后,凭借着行政的力量进行灌输,或者是带有强制性的推广,并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在共产党夺取政权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就已经有相当的普及了,包括在大学里,在北大就有教授讲授马克思主义,很受学生的欢迎。有一些哲学教授,像是冯友兰先生、张岱年先生,解放之后也没有参加共产党,相反地解放之后还受到了批判,但是在解放之前他们就认为唯物辩证法确实就是一种哲学的真理。这说明当时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种西学来引进的,并且它适应了中国人追求科学、追求民主的需要。在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个引进西方哲学的高潮,引进的学术非常多,但是由于需要决定选择,五四以后引进西方哲学的高潮最后产生的结果,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在中国的普及,它的普及也就验证了我们讲的需要决定选择的过程。   五四运动引进西方哲学的高潮,在解放之后它就退落下去了,为什么会退落呢?解放之后也还是根据需要决定选择,解放之后我们有什么样的需要呢?解放之后我们研究的哲学,就是为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西方哲学是为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当时一个苏共中央书记,在斯大林时期是管意识形态的日丹诺夫,在一次苏联人编西方哲学史,在首发式上就做了一个讲话,他对西方哲学史就下了一个定义,他说西方整个西方哲学史就是唯物论和唯心论两军对阵的历史,唯物论一般是代表了先进的革命的阶级,唯心论是代表了落后的反对的阶级,所以就把阶级分析引进了思想的争论,并且把这个思想的争论简单化,一个是唯物论的阵营,一个是唯心论的阵营。这种思想我们长期以来把它当做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它不是马克思主义,是日丹诺夫自己的说法,他也是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论述。但是日丹诺夫这样的两军对阵的说法,适应了解放初期的政治环境,适应了政治的需要,所以在解放之后,因为要学马列,在学马列的时候当然你也要读一些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按照两军对阵的模式,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也是分为两个阵营,唯物论和唯心论,如果是在历史上属于唯物论的阵营,是属于马恩著作的脚注,如果是唯心论就是要被批判的靶子,研究中西哲学就变成了不是马恩著作的脚注就是被批判的靶子,这也是当时政治的需要。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哲学的引进掀起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可以说是以《天演论》为代表的思想引入,第二次浪潮就是五四以后民主、科学思想的引入,第三次浪潮是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也需要西方哲学,中国人正是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在改革开放中所面临的经济的问题、政治的问题、思想的问题、文化的问题,以此来选择性地引进、研究西方哲学。八十年代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的时候,有几次西方哲学热,比如说尼采热、萨特热、弗洛伊德热,为什么改革开放初期这些哲学家会变得这么热呢?改革开放之后大家都有一个个性解放的要求,经过文革之后大家觉得思想太压抑了、个性太压抑了,这个时候有一个思想解放、个性也要解放的需要,他们就在尼采的著作当中,萨特他是宣传绝对自由,尼采宣扬要重估一切价值,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也是说明了人的非理性欲望,它有一种合理性,这些都为满足中国人的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供了一些哲学学说。   现在又是现象学介绍,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起码在哲学界还是比较热的。为什么呢?因为现象学最后是转入了生活实践,现在我们觉得面临着陌生的生活世界,每一个人都感到有一种存在的危机,这样一种生活实践的问题,存在的这种体悟,我们存在的这种感受,使我们可以在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里找到一些共鸣。另外还有一些民主的思想,跟五四时期一样,民主的问题始终是中国的制度建设,改革嘛,除了经济改革,还要有政治改革、思想解放等,这些都是和民主思想的探讨有关系。出于这个方面的需要,我们又引进了一些西方的政治哲学著作,比如说罗尔斯的《正义论》,中国也很流行,光是《正义论》这本书就有三个译本,其中一个译本就是由王沪宁做的序,王沪宁当时在复旦大学当政治学教授,他主持翻译了这本书。   另外同样还有科学的精神,现在我们对科学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比五四时期相比我们更深刻了,所以我们又引进了一些西方的科学哲学思想,比如说波普尔思想,猜想和反驳的方法、理性批判的方法,还有库恩的政治哲学思想、科学革命的思想,这些都被引进了。另外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们要发展马克思主义,要突破那种前苏联的教科书的体系,这样我们又引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人他们和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是不一样的,是走了另外一条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改革开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构和发展,也是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另外我们都知道,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宗教文化在社会上也很流行、也很普及,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宗教文化,要促进宗教对话,要促进信徒和非信徒之间的相互理解,也介绍了一些宗教哲学的著作。还有就是到了九十年代之后,大家也是觉得我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有很多弊病,现代化并不就是一个天堂,现代化也是充满社会矛盾,充满了很多悖论,所以我们要反思现代,在西方已经基本完成了现代化的进程,但是西方人在经历了现代化之后,他们又感到有很多的不满足,感到精神的一些失落,所以后现代主义就起来了,对现代主义有反思和批判,那么这种反思和批判对于正处于现代化过程当中的中国人,也是很有启发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在搞现代化建设,但是我们社会的贫富差距怎么解决、腐败的问题、社会不公正的问题,等等,这些可以说都是现代化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如何防范它、如何来对它做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引进了很多后现代主义的一些著作。   我给大家简练地介绍了一下十七世纪以来,接近四百年了,在那么一个漫长的历史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就是中国人总是根据政治形势、社会改革的需要以及文化建设的需要,有选择地而不是盲目的,有重点地而不是面面俱到地来引进、研究、传播西方哲学,这是我们所看到的一种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需要决定选择的现象。   现在现象摆在这里,我们来反思历史,我们应该引申出怎样的历史经验呢?我们只是根据需要来选择引进,有没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呢?有没有一些缺陷呢?我在讲到这个现象的时候,我并不想来为它做一个全面的辩护,我并不认为只是根据政治、社会、文化的需要来做这种选择性的引进,它就是完全正当的,它就是没有缺点的,相反的,我认为我们要吸取一些历史的经验,在这种经验里有一些是我们要吸取的教训。   首先西方哲学的传统和中国哲学的传统是有不一样的地方,西方哲学的传统它是一个爱智慧的传统,但是如果你要问西方哲学家为什么要爱智慧,他就讲为智慧而爱智慧,除了智慧之外我没有其他的目的,我没有其他功利的目的,我不管这个智慧有没有用,我就是为了满足我的心灵需要,我感到这种乐趣,有这种兴趣,那么我就要思考这些哲学问题,这是爱智慧的传统,从古希腊一开始就是这样。现在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也保持了这样的爱智慧传统,有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思考自然的问题、宇宙起源的问题,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并不是为了解决什么生活上的问题、技术上的问题,就是在那里思辨,要追根求源,至于有没有什么用,这不是他关心的问题,但是他解决这个问题之后肯定是会有用的,但是这个用处并不是他所关心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时,并不知道万有引力会对天体探索、发射人造卫星有什么用。十九世纪后期,发现原子结构时,并不知道这种原子理论可以用来制造氢弹、原子弹,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   中国哲学有一个弘道的传统,但是为什么弘道呢?为了社会经世济用来弘道,为了社会的公利,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来弘道。按照中国社会的需要来选择西方哲学的时候,我们也就不知不觉地用了中国的经世济用的弘道传统,以此来看待西方哲学的这种爱智慧的传播。虽然我们引进了或者是研究了西方哲学,大概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是西方哲学的爱智慧传统,为智慧而智慧的那种纯粹思辨的传统,可以说还没有被中国人所理解、所接受。当然我们也不否定为了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需要来引进西方哲学,这是正当的,西方哲学确实是在这些方面有它的用途,并且它的引进确实也极大地改造了、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现在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还有中国人的文化语言各个方面,无一不受到西学和西方哲学的渗透,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确实有这样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除了这种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需要之外,它还有其他的用途,所以西方哲学可以说对中国人在生活当中的应用是多样的,不仅是对中国人集体的生活、公共的生活、政治的生活、社会的生活有用处,除了有社会文化政治需要,它对个人的生活,比如说对个人的修养有没有用途呢?现在我们大家都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对个人的修养很有用处,但是西方哲学对我们个人的修养有没有用途呢?应该说也是有的,只是我们可能以前是处于社会集体的需要而忽视了这种对个人的性格、个人的素质、个人生活上的这种应用。对于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一种终极关怀,我们讲哲学,它的这种爱智慧的传统,因为爱智慧总是要追根求源的,最后一定会从你当下所关注的那些问题,一定会追溯到一个终极关怀。我们在学习西方哲学时,对这部分的用途也要有更多的关注。今后中国人还要继续用需要来决定选择,这个大方向是很难改变的,也是不可改变的,这是我们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以后的这种需要也要更加多元化,要有更多的层次,而我们的选择也要更加个性化,也要有更多非功利的选择,个性化的选择,这是我对第一个问题的阐述,需要决定选择,我们首先回顾历史,然后我们再对历史的经验做一些概括。      哲学著作的翻译也是一种创造      第二个问题,翻译也是创造。我觉得翻译不仅仅只是把西文翻译为中文,它是中西语言的双向格义,在隋唐时期那个时候中国引进了佛教,那个时候佛经有大量的翻译,格义就是在翻译佛经的时候所使用的一个方法。什么叫格义呢?格义就是一种意译,也就是用中国的术语来把佛经里的梵文翻译成汉语,把梵文的意思用中文的术语把它给翻译出来。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佛经里有一些是音译,意思不好理解,就是按照它的声音给翻译出来了,佛经里有很多这样的术语。但是还有一些术语,比如说道,道本来是道家的最高原则,也是儒家的最高原则,比如说天道,但是可以用道来翻译佛经的一些术语,但是这就是意译了。还有比如说心性,中国人翻译为佛心、佛性,这就叫做格义。   双向格义,一个是以西格中,就是把一些西方术语引进到我们汉语里,成为我们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汉语里并没有这样的术语,但是现代汉语里已经有了,就是我们引进了一些西方哲学的术语,丰富了我们现代汉语的新词汇。还有一种就是以中格西,用我们古代汉语里的一些词汇来对西方哲学的一些术语,对它的意思加以翻译,所以它是双向格义的过程,创造并不只是把西方哲学的术语原封照搬过来,如果搬过来就只有音译,就不能叫“哲学”这个词了,在西方哲学是philosophy,在现代汉语里的西方哲学的词汇,绝大多数都不是音译,都不是照搬,都是意译,所以不是以西格中,就是以中格西,创造性就是表现在双向格义。   双向格义创造的新词汇,现在在哲学界也引起了争论,比如说现在有一些搞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人就提出,你现在研究中国传统哲学,都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解释它,中国传统哲学它只讲气、只讲道、只讲心、只讲性,但是你现在讲中国哲学,这是物质、这是精神、这是规律、这是情感,或者这是理性,这些东西中国古代都没有这样的词汇啊,说你这是“汉话胡说”,胡就是西方,所以不是地道的中国哲学,所以你们要学习原汁原味的中国哲学思想,而不是经过西方哲学术语解释和理解的中国传统思想。同样的,在西方哲学界也有这样的意见,他说你现在中国学生研究、学习西方哲学,都是通过汉语的翻译来读西方哲学的书,也不是原汁原味的,我们在课堂上叫西方哲学,也是用中文来教学,用的教科书也是中文写的,我们读的西方哲学原著也是经过翻译的,他们认为这也不是原汁原味的。如果要原汁原味的,他就认为要读原文原著,你要讲希腊哲学就要读希腊文的哲学,要讲德文的哲学,比如说康德的哲学,就要读德文的原著,要读英美的哲学就要读英文的哲学,所以要读西方的哲学,起码要懂这些文字,才能够读懂原文原著,这些东西都是原汁原味的思想。   我就不赞成这样的主张,用这种主张,第一个你讲的那些西方哲学,原文原著的西方哲学,那不是中国人讲的西方哲学,如果你用德文来思考康德,来学习康德,来把你的哲学成果用德文表达出来,那跟德国人研究西方哲学有什么区别呢?那是德国人的西方哲学,不是中国人的西方哲学。我们现在在中国讲西方哲学,是为了理解它、消化它,来为我们中国人自己服务,不是要像西方人那样,在西方发表一些论文,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讲好像就是为了出国,就是为了到德国去继续去学哲学,或者我作为一个教授,我学西方哲学就是为了在西方的刊物上发表一些西文的著作,这个不是我们根本的目的。另外所谓中国传统哲学的原汁原味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要原汁原味的话,你就只能够用古汉语来讲中国哲学,并且你只能够按照经史子集的系统来讲中国哲学思想,甚至哲学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都没有,只能讲经学、子学,不能讲哲学。现在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用古汉语跟你们讲中国哲学,你们能够接受吗?第一不可能、不现实,第二也没有必要,因为用现代汉语能够很好地理解古代的思想,用现代汉语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西方人的思想,我们为什么非要用古汉语来讲中国古代哲学,非要用西文来讲西方哲学呢?没有必要,除非你要炫耀自己的学问,但是这种炫耀我也觉得很可笑。   以中格西,很重要的当我们翻译西方的一些术语、一些概念的时候,实际上是用了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些术语,但是在用中国古代术语的时候就包含了我们中国人所独有的解释。比如说“爱智慧”这个词,我们中国人就翻译为哲学,哲学和爱智慧的意思就不一样,什么叫哲呢?中国古代“识人为哲”。中国人理解的哲学,首先是一种人学,我能够知人、认识人,不仅仅是对世界的一种抽象的思辨,而是对人性、对人有一种深刻的理解,这个叫哲学,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明智为哲”,哲学是一种聪明哲学,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人学和聪明哲学,就是中国人对哲学的一种独特理解。如果我们只是按字面来翻译为爱智慧,或者是爱智学,那就没有我们中国人用哲学来翻译“爱智慧”这个独特的含义了。   还有就是“形而上学”的翻译,如果我们只是按照metaphysics字面来翻译,就是物理学之后了,但是这是什么东西呢?中国人可能听不懂,不好理解,但是根据《周易》里的一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就是讲道的,而且这个道是和这个器是相对立的,统摄有形东西的原则就是道了,所以就把中国人的这种道、器之分,形而上、形而下,不知不觉的就把它灌输到metaphysics意思当中去了。   还有就是本体论,西方是 ontology,onto是希腊文的“是”,原意就是关于“是”的学问。但是中国人翻译为本体论,本体这个词不是西方来的,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术语,中国宋代的时候哲学家张载就说过一句话“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太极是最高的原则,它是没有形状的,但是它是阴阳两气的本体,阴阳两气的规律和原因。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阴阳两气变化的表现,而阴阳两气的变化,它的这种力量的转化又是受到太极本体,或者说根本的原因和规律所支配的。所以我们讲本体论,就是要理解这个世界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规律的一个探讨,这就不是西方人讲的关于“是”的学问。关于“是”的学问,是跟逻辑有关的,是为是、不是为不是,它是一种逻辑的判断,是建立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是这样的一种哲学探讨。   再比如我们说“是”的动名词,这是西方哲学很重要的范畴,叫 being,从希腊文、拉丁文、英文、德文、法文都有,动词都有一个名词的形式。但是怎么翻译呢?从字面来翻译当然就是“是”,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只是按照字面来翻译,按照中文的意思,就相当于老子讲的“有”,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和无,和无相对立的有,或者就是存在,存在就是一个现代汉语的词汇。中国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既把being按照字面来翻译为“是”,“是”就是一个连词,把主语和谓语联系在一起,是一个连词,有自己的逻辑功能。我们可以从这里入手,来探讨主语和谓语是什么意思,主语和谓语加在一起是什么意思,这样对世界作出一个判断,对我们世界究竟是什么,我们的知识是如何在判断当中得到真理的,对于这样的知识论的问题,或者是形而上学的问题,都可以从这个“是”的逻辑概念分析来对它进行探讨。但是又有“存在”的意思,又有“有”的意思,“有”就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时空的存在,包括你思想的存在也可以叫“有”,比如说我有什么什么样的思想,我有什么什么样的观念,当老子在讲有无之辨的时候,讲的“有”也主要是抽象的存在,不是一种时空的存在。我们中国可以用三个词汇来翻译这一个英文当中的 being动名词,避免了很多西方哲学的争论。西方哲学形而上学的问题有很多争论,实际上都是因为这个概念引起的,因为这个概念很有歧义,在有的场合可以表示“有”;表示连词的逻辑功能,就是“是”;有的场合可以表示一种时空存在;有的时候表现一种抽象的存在。正是因为不同的哲学家对being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争来争去,争了两千多年。但是用汉语就把三个意思分开了,避免了很多麻烦,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汉语的翻译是以中格西,并且比西文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反而更显出了它的优势。      中国人看西方哲学的第三个特点:叙述包含评论      第三个问题就是叙述也包含着评论,这也是中国人看西方哲学的一个特点。   当我们在叙述的时候,实际上我们看来好像是平铺直叙,但是我们是在中国文化语境当中是有它的理解,正如海德格尔所讲的语言是思维之家,你使用一种语言不仅是一种表面形式,你的思想不变,如果用中文或者是英文可以表达同样的思想,并不是这样,当你使用中文来思考和表达的时候,和你用英文思考和表达的时候结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柏拉图写过一篇对话,对话的名称叫Politeia,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希腊文城邦的意思。在古希腊,每一个城邦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Politeia的原意可以是国家,但是Politeia它又有一点动词的含义,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也有动名词的意思,作为一个动名词不仅仅是指国家,而且还有治理国家的动词意思。原意或者是国家,或者是治国,这是柏拉图写的这篇对话的主题,但是中国人翻译为“理想国”,这是这个词并没有的含义,它并没有理想的含义,为什么中国人要这样理解呢?就是读对话的时候不知不觉受到中国大同思想的影响,认为柏拉图在宣传一种天下大同的思想。   柏拉图在这篇文章中也提出了哲学家要当王的思想,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来说哲学家当王这是一件好事嘛,但是柏拉图是把它当作一个悲剧来讲的。哲学家自己并不想当王,他只是迫不得已当了王,但是当了王之后他的下场其实并不好,并不是讲哲学家当王就是对哲学家本人、对这个国家,都是一件幸事。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看起来好像我们只是一个翻译,只是一个叙述,但是这个翻译和叙述实际上都包含在中国人的语言和文化不同的理解里。      通过中西比较、人我比较,走向世界哲学      第四个问题是比较赋予新意。   叙述包含评论时,我们要分清两种情况,一种是不自觉的情况。没有评论的叙述是不可能的,没有立场的介绍也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介绍者、叙述者都是不知不觉地渗透着他的立场、他的观点、他的解释、他的评论。叙述包含评论很多都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是一种历史研究的方法,但是如果你是一种自觉的,非常自觉地要运用自己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解释它,那么他就是一个哲学家的态度,评述结合和论从史出是不一样的。评述结合是不知不觉的风格,而自觉了以后你对历史的叙述,就会推出自己的理论,推陈出新。冯友兰先生把哲学史家的方法叫照着讲,而哲学家的方法是接着讲,当然照着讲和接着讲是自觉和不自觉的区分。同样地,现在有很多人区分思想家和学问家,思想和学问也不是分开的,学问里有思想,思想也要以学问为基础。但是也有自觉和不自觉的区别,思想家是把学问当做阐述自己思想的一个工具,学问家是把自己的思想淹没在其他人的思想当中,他还没有自觉。现在我们要强调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现在我们在西方哲学的研究里,这种不自觉还是比较多的,大部分人还是以哲学史家的态度,没有做到理论的自觉,虽然他们的叙述介绍当中有评论,但是只是评述结合的一个阶段,还没有达到论从史出的高度。   如果要自觉的话,就要强调一种比较的方法,一种就是中西比较。虽然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文化语境不知不觉渗透在西方哲学的研究语境当中,如果我们更加自觉,那么我们就会做一些比较中西的研究,在比较中发现差异,但是从差异中我们又会求同存异,又会发现一些普遍性、一些对于中西哲学都是共同适用的普遍思想。   还有就是人我的比较,就是研究者和我所研究的哲学家之间有一个自觉的比较。用我们古代的话来说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的问题,我注六经就是你把六经作为一个主体,你是围绕着六经的思想,你只是一个注释者。但是反过来说,六经注我,你是能够自觉地用六经的材料来注释你自己的思想,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从事西方哲学的研究,更多可能要自觉地走向六经注我,就是用西方哲学家的方法来阐发你自己的思想。王夫之曾经在他的自画像上做了一幅对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中国传统的经典六经,他觉得有这个义务要让它做出一种新的解释,不能只是做六经的解释者,而是要用六经注我的方法,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创造一种新的思想,但是这种新的思想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不是一种主观意义的解释,而是一种把自己的身心都交给天道,天道合一了,好像就是乞活埋了,把自己的七尺之躯埋没在天人之间,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王夫之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但是同时他也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了一些系统的梳理,这对我们也是有帮助的。   通过中西的比较、人我的比较,我们就会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西方哲学,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最后的结果就是走向世界哲学,所以我们现在的目标、我们的理想要有这样的一个展望,中国人来看西方哲学,并不只是丰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哲学,只是加强中国哲学自己的地位,也不是为了去发展西方哲学,而是走向世界哲学。冯友兰先生在1948年时就有一个预言,“未来的哲学既不是西方哲学也不是中国哲学,而是世界哲学”,实际上西方哲学马克思早就指出过,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正获得这样的意义,哲学正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正在世界化,而世界正在哲学化”,他还进一步解释说,“哲学思想要冲破令人费解的、正规体系的外壳,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所以我们现在不管是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甚至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都有这样的情况,都是披着一种令人费解的一种正规的体系,每一个哲学家好像都有一个正规的体系,但是我们现在要冲破这种外壳,用中西自觉的比较方法,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待西方哲学,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传统哲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如果能够做到这三点,我想我们中国人的哲学就会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这是我对中国未来的一点展望,当然我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像我们年纪已经大了,寄希望在座的各位年轻的学子。   我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原文见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947
个人分类: 哲学|1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
whyhoo 2012-1-8 12:55
一. 文明的话题 探讨全球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新话题,也不是一个新现象。今天我们经常说的“全球化”,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西方(主要是英国)主导的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广泛接触和交往。对这种广义的全球化趋势的关注与研究,也是从19世纪开始的,比如卡尔·马克思就关注过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和原始积累的过程。关于这方面问题的探索,一直是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诸多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这种对于全球化、文明、文化的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纯知识性的探索,它已经成了解决人们面临的严峻问题的一门科学。当今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民族、宗教之间的各种交融和冲突屡见不鲜,全球化造成的矛盾和问题,对我们构成了多种多样的挑战,对此,国际学术界和思想界做出了种种反应。我本人近年来对“天人对立论”、“文明冲突论”等思潮的评论,就是对目前世界上发生的一些问题所发表的意见。 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思想或意识形态能够明确地、圆满地、有说服力地回答我们所面临的,关于不同文明之间该如何相处的问题。不管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国家”,还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问题上,都同样受到严峻的挑战。这不是哪个单一的国家、民族或文明遇到的问题,而是一个全人类都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全球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各种“问题”的全球化。 二. 时代的呼唤 近二三百年来,西方思想在世界学术界起着主导作用,但在面对全球问题的时候,西方的一些基本思路,出现了很大的局限性,在解决某些问题的同时,又引发出一些新的矛盾。比如,近百年来,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自我中心主义”在一些人的头脑里大大地膨胀起来,“西方至上主义”、“殖民主义”、“极端国家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等等思潮,成了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催化剂,也是造成很多国际性问题的重要原因。时至今日,世界上极端主义和以暴制暴所造成的种种事端,依然摆脱不掉“以我为中心”的影子。 因此,我觉得要更好地理解今天世界上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全球化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超越现有的一些思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重新构建自我文明和他人文明的认识,只有当不同族群、民族、国家以及各种不同文明,达到了某些新的共识,世界才可能出现一个相对安定祥和的局面,这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挑战。 要认真深入地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必然会碰到诸如文化、文明、人性、族群性等基本概念,会涉及到认识论和方法论这样更高层次的问题。比如在探讨文化交流时,常会牵扯到对文化的基本定义;在对各种文明基础和特质进行研究时,也要谈到关于“人”、“人性”这些更基本的问题。事实上,很多人文学科的研究,比如人类学者对文化、传统的理解;社会学对社会群体结构的理论;民族学对族群性的解释等等,都可为我们提供很好的思路,对我们有很大启发。 我提及这方面的话题,并不是说我已经有了某种结论,而是希望我们在探讨、研究问题时,要把眼光放开、放远一些;思路变得灵活、广泛一些,不要总局限在一些常识性的、常规性的和偏狹的框框里。在探索关系人类文明这样一个宏大的、长远的课题时,我们的思想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博大的包容性和历史的纵深感;要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智慧,发挥多学科、跨学科的优势来进行研究。 人类每逢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所谓“圣贤”,其实,这些“圣贤”就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博大、深邃、广阔的新思路和新人文理念的代表人物。我曾经把当今的世界局势比作一个新的战国时代,这个时代又在呼唤具有孔子那样思想境界的人物。我确实已经“听”到了这种时代的呼唤。当然,今天的“圣贤”,不大可能是由某一种文明或某一个人物来担当,他应该,而且必然是各种文明交流融合的结晶,是全体人类“合力”的体现。 近年来,在讨论全球化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多次提到“和而不同”的概念。这个概念不是我发明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核心。这种“和而不同”的状态,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它是人们的理想。但是要让地球上的各种文明,各个民族、族群的亿万民众,都能认同和贯彻这个理想,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为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还提出了“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简单地说,就是每个文明中的人对自己的文明进行反省,做到有“自知之明”。这样,人们就会更理智一些,从而摆脱各种无意义的冲动和盲目的举动。 后来,我又进一步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几句话表达了我对未来的理想,同时也说出了要实现这一理想的手段。我认为,如果人们真的做到“美美与共”,也就是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那么,地球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就达到了一种和谐,就会出现持久而稳定的“和而不同”。 三、经验性研究(empirical study) 研究文化和文明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和取长补短。作为一名从事实地调查研究的社会工作者,我想借此机会,谈一谈我在对全球化和文化、文明的关系的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和体会。 我的学术生涯,大约是70年前从广西大瑶山开始的,那次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我一生学术研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成了我后来学术研究的基本手段。 我提出这个问题,是想提醒大家在关注探讨全球化和文明的问题时,如何拓展我们的研究方法。今天,世界上发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现象,这些问题和现象,都是由于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碰撞、融合而产生的,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解决。也就是说,用原有的思维逻辑,原有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现在的问题已经不行了。要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回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扎扎实实地做实地调查。要超越旧的各种刻板的印象(stereotype)和判断,搞清楚各种文明中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以此为基础(而不是以某种意识形态体系为基础)来构建人类跨文明的共同的理念。这种研究的难点,在于研究者必须摆脱各种成见,敞开胸怀,以开阔的视角,超越自己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来深入观察和领悟其他族群的文化、文明。在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中,构建起新的更广博的知识体系。 为什么必须要到现实生活中去调查呢?因为人类社会是复杂的、多样性的;又是多变的、富于创造性的,它决不是只有单一文化背景和有限知识和经验的研究者能够想象和包容得了的。所以,研究者必须深入到你要了解的“他人”的生活中去观察、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实地调查的方法,也反映出研究者的一种心态,就是你是不是真正要去理解、接受“他人”的文化、文明,这种心态正是今天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一个关键。深入到“异文化”中去做调查,努力学习“他人”的语言、传统,入乡随俗,适应他们的生活方式,做到设身处地地用当地人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 这本身就是对“异文化”的尊重和对“异文化”开放的心态。如果连这种最基本的平等态度都没有,还谈什么交流和沟通。 可以说,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一直试图坚持走实地调查这条路。当我七十岁获得“第二次学术生命”时,虽然已经不可能像年轻时那样,长期地、深入地去观察某一个具体的社区或社会现象,但是,我仍然不懈地“行行重行行”,每年要安排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到各地做实地考察,这种实地考察使我受益匪浅。 四、 心态和价值观 从学术史上说,这种实地考察的实证主义,是我在英国留学时的导师马林诺斯基在上个世纪初提出的。1914年~1918年间,马老师通过在西太平洋Trobriand岛上参与和观察当地土人的生活,从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人类学功能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这一贡献与其说是学术上的,不如说是人文价值上的,因为长期以来,西方学术界流行的是以西方为中心的社会进化论思潮,把殖民地上的人民看成是和白人性质上不同、“未开化”的“野蛮人”。马老师却号召人类学者到那些一直被认为是非我族类、不够为“人”的原始社会里去参与、观察和体验那里人的生活。马老师使这些“化外之民”恢复了做人的地位和尊严。 在马老师强调和提倡田野工作之前,即使像佛雷泽这样的人类学大师在搞研究工作时,也主要是依靠查阅各种游记、笔记、文献资料。这种大量利用间接观察、间接记录、多手转达的方法,很容易因为观察者视角不一致、信息不连续和不完整,使研究者做出错误的解释和结论。实地调查能够促使研究者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参与观察”,使“人类学走出书斋”,取得超越前人的成绩。 要进行跨文化的观察体验,还必须具有一种跨越文化偏见的心态。由某一种文化教化出来的人,因为对“他文化”不习惯,出现这样那样的误解、曲解,对“他文化”产生偏见(prejudice),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作为一个研究者,则必须具备更高的见识、更强的领悟力,能够抛弃这种偏见。我特别提到一个“悟”字,这个字在跨文化的研究中显得特别重要,它不仅要求研究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被研究者的生活当中,乃至他们的思想中,能设身处地地像他们一样思考;同时,又要求研究者能冷静、超然地去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在一种“进得去,出得来”的心态下,去真正体验我们要了解的“跨文化”的感受。我认为,在讨论全球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时,具体的研究方法等技术因素,并不是最重要的,最要紧的还是研究者的心态。 其实,我们平时常说的“凡事不要光想着自己,要想到人家”这句话,就很通俗地说出了在研究跨文化时所要持有的心态。这句话是中国人一个传统的、十分重要的为人处世的原则,类似的“原则”在老百姓中间流传的还有很多。我想这些“原则”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形成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中,融汇百川,不同文明兼收并蓄而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或许能够对我们社会研究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培养这种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心态,是提高每个社会工作者人文修养的一门必修课,应该把这方面素质的提高,作为对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如果再扩大一些,我们能在一般民众中也推行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其结果,必然能够增进不同文明中普通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和理解。如果这种沟通、交流和理解能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那么,今天世界上诸多民族和文明之间的矛盾、偏见、冲突以及冤冤相报、以暴制暴等等就有了化解和消除的希望。 五、 交融中的文明 近几百年来,西方文化一直处于强势地位,造成了其社会中某些势力的自我膨胀,产生了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文化沙文主义、单线进化论等形形色色的自我中心主义的思潮。但与此同时,在西方学术界,也出现了像马林诺斯基这样的,对西方文化中自我中心主义思潮进行反思和反制的学术流派。这种反思,可以说就是“文化自觉”的一个表现。然而直到今天,西方社会中各种势力和学术界各派别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和激烈的较量。从另一方面看,非西方的各种文明,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殖民主义、世界大战、冷战、民族解放运动等等磨炼后,其社会成员的思想和心理都起了十分复杂的变化,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其中不乏与“西方至上主义”相对立甚至相对抗的思潮。这个状况,被一些人称作是“文明的冲突”,这种冲突已经影响到了今天的世界局势。目前所谓的 “恐怖主义”和“反恐斗争”,就是这种“冲突”的表现之一。 几百年来,主导世界的西方文化大量地传播到其他文明中,随着时间推移,世界已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传播也变得越来越快了。然而,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在西方文化快速传播的同时,西方社会也大量地汲取了其他文明的文化,而且这种文化上的交融,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这些被吸收的“异文化”,经过“消化”、“改造”之后,成了各自文明中新的、属于自己的内容,并从宗教、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反映出来。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今日之世界文明,已非昔日历史文献、经典书籍中所描绘的那种“纯粹”的传统文明了。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概念化的、抽象的、刻板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动态的、综合的、多层面的眼光,来看待当今世界上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关系。 六、 中华文明的启迪 作为非西方文明主要代表之一的中国,长期以来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欺压,为了民族生存,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终于捍卫了自己的主权和独立。长期的遭受屈辱,不断的奋起抗争,如今昂首屹立在世界上的经历,对中华民族面对全球化时的心态,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当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加强“文化自觉”的反思,使我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状况,摆正在世界上的位置。 “文化自觉”的含义应该包括了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的反思,对自身的反思往往有助于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因为世界上不论哪种文明,无不由多个族群的不同文化融会而成。尽管我们在这些族群的远古神话里,可以看到他们不约而同地在强调自己文化的“纯正性”,但严肃的学术研究表明,各种文明几乎无一例外是以“多元一体”这样一个基本形态构建而成的。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总结了多年来研究的心得,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试图阐明中华民族这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实体形成的过程。 在我们探讨全球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我们知道,古代中国人的眼里,“中国”就是“天下”,也就是被看作是一个“世界”。所以中国人常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并不是现代西方人所指的一个“民族国家”的“统一”或“分裂”(比如南北朝鲜、东西德国),而是一种“世界”的分崩离析和重归“大一统”。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分分合合,纷争不断,但是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大趋势是整个历史发展的主线,而且即使是在“统一”的时期,统治者在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经济形态等方面,仍然允许在某些地区、某一阶层、某种行业中保持它的特殊性。古代中国这种分散的多中心的局面,究竟是因为怎样的内在机制、怎样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才得以存在?这样“和而不同”的局面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要素在这里边起了什么作用?古代的中国人究竟是怀有怎样的一种人文价值和心态,才能包容四海之内如此众多的族群和观念迥异的不同文化,建立起一个“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努力研究的问题。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分分合合”的历程中,终于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族群,形成了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所以,在中华文明中我们可以处处体会到那种多样和统一的辩证关系。比如早在公元前,号称“诸子百家”的战国时期,出了那么多思想家,创立了那么多学说,后来为什么会“独尊儒术”,能够“统一”?儒家学说中又有什么东西使它成为一种联结各个不同族群、不同地域文化的纽带,从而维系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还有,许许多多的族群在融入以“汉人”为主体的大家庭时,是以一个怎样的机制,使原本属于某一族群的文化,发展成由大家“共享”的文化?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怎样“友好共处”,是一个比较复杂、棘手的问题,但是在中国历史上也有成功解决的范例。比如古代犹太人在中国的经历,就是一个例子。人们通常认为犹太民族是一个宗教观念非常强烈的群体,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相对宽松的传统文化氛围里,在中国的犹太人,逐步融合到中国的社会中,没有发生像在西方社会,犹太人由于受到压制而不断强化民族宗教意识,甚至发生冲突的现象。还有在辽、金、元、清的时候,统治者在不同民族、不同族群的地区,实行不同的行政制度,因地制宜,顺应当地民众的传统文化、信仰和习俗来进行统治。但是,这种“顺应”又都统一在更高一层的“国”的框架之内。 这些例子,说明中华文明的结构和机制,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一代代先人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积累、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成熟的协调模式。它充分体现了古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时至今日,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等政治制度,无不缘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也有与“异文化”交流的丰富经验。我相信,在今后中国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到世界的过程中,一定能为重构全球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跨文化研究的人文属性 人们常常把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看成是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政治、军事、综合国力等方面的比较,像是在做一种“力学”关系的分析。这样的分析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不全面,因为文明、文化都是关于“人”的事情,所以要搞清楚还得从“人”入手。 文明、文化都是抽象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社会群体、社会组织这样的实体之间的关系。但是人们常常有一种倾向,遇到文明、文化之间的问题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它当作社会实体之间的问题来处理。要知道,文明和文化是具有浓厚情感、心理、习俗、信仰等非理性的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靠简单的逻辑论证、辩论、讲道理就能解决的。我们大约都有过在处理涉及感情、心理、习俗等等这些问题时,讲不清道理的经历。所以,在处理跨文明关系、跨文化交流这样更复杂、更微妙的人文活动时,就要求我们运用一套特殊的方法和原则,最大限度地注意到“人文关怀”和“主体感受”。这是一项涉及到历史、文化、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里的,以“人”为中心的系统工程。 在对跨文化的研究中,理解“人”,理解人的生物性、文化性、社会性;人的思想、意识、知识、体验以及个人和群体之间微妙、复杂的辩证关系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的上述特性通过交流、传播和传承,可以成为群体共有的精神和心理财富,并在这一群体里“保存”下来,达到“不朽”,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同样的道理,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也存在着这种交流、传播和传承。 从总体上说,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各个文明得以“不朽”的最可靠的保证。一种文明、文化,只有融入更为丰富、更为多样的世界文明中,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人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不错的;反过来说,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才能使这个民族的文化长盛不衰,也很有道理。所以,文化上的唯我独尊、固步自封,对其他文明视而不见,都不是文明的生存之道。只有交流、理解、共享、融合,才是世界文明共存共荣的根本出路。不论是“强势文明”还是“弱势文明”,这是惟一的出路。 探讨文明和文化问题,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价值观和信仰,而这些又极容易转变成感情和心理因素,然而在科学研究中,一旦掺杂了这些因素,就会产生巨大的阻力,这是我们从事族群、民族、宗教研究的社会科学工作者都遇到过的问题,因此,必须构建一种超越常规的理念。我们不提倡用某一种文明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来解决不同文明之间的问题,因为用一种文明的“标准”去评判另一种文明,不管这种做法“对不对”,实际上会让人感觉到这样做“好不好”。由于不同文明之间人们的认知体系有差别,所以不同文明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常常会变得不是“是”与“非”,而成了“好”与“坏”了。我觉得,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强迫别人接受一种本来不属于他们的价值观,这种做法,本身就含有欺压和侮辱人的性质。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内容”常常会退居到次要的地位,而“形式”会上升为主要的东西。我说的“形式”,不是科学主义说的那种可以忽略的、外在的、表面化的形式,而是人类学中所指的“仪式”、“象征”,也即是“意义”。它在一种文明、一种文化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是生死攸关的作用。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是不能简单地按照经济或功利的原则来解释的。中国古代有“不食周粟”、“苏武牧羊”的故事,这些故事说明,文明、文化的交往决不是简单的商品交易;一个族群、一种文化,不是物质利益就能收买,也不是强力所能压服的。 当前世界上某些人,常常有意无意地把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关系,直接与国家或民族利益挂钩,这是一种加大,甚至是激化不同文明之间误解和矛盾的做法。这些人在大谈“国家利益”的时候,手里不断挥舞着文明、文化的旗号,把赤裸裸的为“一国谋利益”的做法,装扮成捍卫“某某文明”的“义举”;把具体的国家利益之争,混淆成不同文明之间的争斗。当然,从广义上讲,文化价值也包含在“利益”之中,但它们并不是简单地连接在一起的,这种随意的联系,是不成熟、不理智、不准确、不负责任的表现。犹如我们不能把美国的国家利益,等同于基督教文明的利益;也不能把中国的国家利益,说成是儒家文明的利益。 我们认为,国家利益可以“一事一议”,好像谈生意那样,通过理性的协商来解决。如果把这种事情上升到文明、文化的层次里,就会变成充满感情和心理因素的、非理性的问题。 一个国家不能自命为某一种文明的代表或化身,说成是某文明的卫士;各种政治集团也不该盗用文明、文化的名义,制造民粹运动来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务。这种夹杂着经济和政治目的的“国家利益”,会大大歪曲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本质,造成恶劣的结果。 八、美美与共 从历史和现实中可以看到,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 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要想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这就是我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中国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例子。唐朝的时候,国家昌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引起了邻国日本的关注,派人来学习,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他们把唐朝好的东西带回去,丰富了自己的文化。这段历史表明,当时的日本人是很有“鉴赏力”的,善于“美人之美”,因此获得了很多文化资源,达到了“双赢”的结果。 当今地球上的人类,应该比古代人具有更广阔的胸怀、更远大的目光,对于不同文化有更高的鉴赏力,拥有一个与不同文明和睦相处的良好心态。在这方面,我们的先辈留下了许多包含了深刻哲理的宝贵经验。比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不是要求人们“应该做什么”;又如“修己而不责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这样的格言,都包含了克己、忍耐、收敛的意思。这些都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漫长岁月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特有的一套哲学思想。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须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在这场变革中,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但是,当我们看到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九、博采众家之长 当我们探讨和研究不同文明如何相处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和借鉴世界上各种文明,做到博采众长、开阔胸怀、拓宽思路、启迪灵感。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探讨、研究中华文明的时候,也要认真地理解和研究世界上其他文明的文化,要“美人之美”。 近年来,“欧盟”的统一进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欧洲的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在世界上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所以欧盟的统一,可以看作是在全球化背景和现代社会条件下,欧洲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国家,在试图重新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如何共处的一个实例。当然,欧洲的“统一”并不就是未来“全球化”的模式,全球化并不是世界“统一”。地球上如此众多信仰不同、风俗各异的民族和国家,情况远比欧洲复杂得多,而且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严峻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诸多问题,决不是一个“模式”就能解决的。这个尝试和实践之所以引起我们注意,是因为它能为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提供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 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看,世界上所有文明都蕴含着人类的智慧,每一种文明都值得我们关注、研究,从中汲取营养。比如像印度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民族、宗教关系极其复杂的国家,在他们的传统文化中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处理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并存的经验;同样,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强大国家和各种强势文明,诸如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阿拉伯文明、南美文明、非洲文明等等,这些庞大的多民族的社会实体,无不在解决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融合方面,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作为人类学社会学工作者,我们应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不带任何偏见地深入研究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应该下功夫研究其他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以扩展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为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全球化”的同时,建设一个“和而不同”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原文见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143
个人分类: 思想|10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四个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whyhoo 2012-1-7 12:41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时明确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今天,当我们重温20年前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时,我们认为,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四个基本问题都进行了的探索和回答,这些探索和回答至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回答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阐释。邓小平认为,我们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党,我们国家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要建立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立国之本。因此,在当代中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他反复告诫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十分重要,坚持社会主义对中国也十分重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作了总结性论述。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曾有过十分详细的论述。比如说,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所以理解马克思主义不能断章取义;“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所以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所以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所以,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南方谈话中再次强调了以下几点:第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并不玄奥。他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第二,“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邓小平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应有地位,他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精辟地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和精髓。第四,“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时已经强调过的。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再次强调这一点,主要是因为苏联东欧已经丧失了社会主义政权,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遭遇到各方面的挑战。   关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曾反复强调,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从中找现成答案;而应该把它当作行动指南,从中找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苏东剧变后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阐述了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针对苏东剧变后国外一度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消失了”、“失败了”、“没有用了”等论调,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明确指出,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不可逆转,但道路是曲折的,“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他坚信,只要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第二,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永远生机勃勃并充满创造性地向前发展的。它绝不是一种孤立的、静止的、封闭的思想体系。它紧密联系实际,随着实践的发展以及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第三,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我们理解,这里的“精”,一是指要学“经典”,因为“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二是要把握“精髓”,即实事求是。他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这里所说“管用”,我们理解,一是要对树立政治信仰管用,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二是要对解决实际问题管用。   邓小平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仅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马克思主义,而且以此为起点,用巨大的政治勇气去开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同时又以此为依托,用巨大的理论勇气去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可以说,正是基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邓小平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运用与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紧紧结合在一起,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世界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从而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科学态度和理论创新,使其成为当代中国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回答   什么是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反复强调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认为,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前所经历的曲折与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时期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也在于这对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搞清楚。1980年,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984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国客人时就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就在南方谈话前的几个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还在强调:“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了,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在阐释这一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时,做出了以下几点理论贡献:   第一,分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的思想束缚,从而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正是在南方谈话的指导下,中国走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经过十几年的艰辛探索,中国终于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突出了发展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这一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这一概括对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三,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如何衡量我们是否坚持了社会主义,是否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对此问题作了多次论述。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说社会主义本质论主要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那么“三个有利于”标准则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有利于”标准把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邓小平反复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得出的重要结论。这一标准的提出,对于我们排除姓“资”姓“社”的抽象争论的干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四,阐述了社会主义的长期性。提出和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再次谈到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一是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因此必须长期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基本路线至少要管一百年。二是强调了建议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长期性。他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探索和回答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的战略思考,并围绕这个“伟大的工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如何建设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毛泽东独特的党建学说。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很早就关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1965年6月,他在同外国党的领导人谈话时就曾提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1980年,邓小平又明确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强调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从而开启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党的建设方面,邓小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理论、毛泽东的党建学说与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相结合,围绕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如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新观点。   第一,明确提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这是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经验教训和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而得出的一个深刻启示,也是应对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提出的一个警示。邓小平强调:“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觉。”   第二,提出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进行,这是邓小平党建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反复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因此,邓小平特别强调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他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   第三,明确提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邓小平指出:“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如何抓廉政建设?邓小平提出,一要是要靠法制,“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二是要靠教育,“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   第四,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邓小平明确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如何培养人?邓小平强调,一是“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二是要“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使人民感到我们真心诚意搞改革开放”;三是“要进一步找年轻人进班子”,要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要通过“帮助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   第五,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强调的一项基本原则。1979年,邓小平明确指出:“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资产阶级自由化是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思潮,其实质是反对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主张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针对苏联东欧剧变之后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再次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届六中全会我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还要搞二十年,现在看起来还不只二十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    四、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探索和回答   发展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邓小平以其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睿智和胆识,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提出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集中阐发了他的发展观。   ——关于为何要发展。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如下观点:第一,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现在周边国家发展也很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所以,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第二,发展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第三,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必须依靠发展。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如果从建国起,用100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关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了如下几点:第一,发展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这一论断大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第二,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发展。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将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联系在一起,既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又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既强调建设物质文明,也强调建设精神文明。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准确的表述语言。”这段话无疑是邓小平对自己的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的总结。第三,发展必须是协调的发展。发展是协调的。既要讲速度,也要讲效益;既要讲效益,又要讲质量;既要讲全面,又要讲重点;既要大胆而不失时机,又要防止急躁冒进而陷入困境;既要注重国内政策的稳定,调动一切积极性,又要积极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邓小平强调,在发展过程中,“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第四,发展的目标是共同富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原则也是共同富裕。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继续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他分析了共同富裕的基本构想,就是“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甚至还列出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刻表,他认为,到底何时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很好地研究。他说:“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怎样发展?邓小平提出,第一,“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是兴国之要。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特别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他认为,如果不是我们坚持实施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注重改善人民生活,“六四”这一关我们闯不过去;第二,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硬”方针。他认为,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否则就会葬送社会主义事业。为此他正式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两只手都要硬”的命题,并作为全党的一项硬任务提出来。第三,发展必须抢抓机遇。邓小平指出:“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他提醒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关起门来搞建设,搞无味的争论,必须抓住机遇,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我国社会发展推向持续、快速的发展轨道。否则,后果不敢设想。“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第四,发展必须隔几年上一个台阶。邓小平不仅关注经济发展速度,而且提出要在加快发展中力争使我国经济发展上台阶。他说:“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之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因此,要正确分析形势,善于认识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不要坐失良机。遇到机遇就不要丢,就是要坚持,要干起来。“要好好地干,埋头苦干,放开手脚干。”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力争每隔几年经济上一个新台阶。第五,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一再强调要把科学技术搞上去,把教育作为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来抓。早在1977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再次强调:“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他还提出:“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第六,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第七,发展必须保持国内政策的稳定,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   (秦 宣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见 http://theory.gmw.cn/2012-01/06/content_3333873.htm
个人分类: 政治|9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行为的根源
whyhoo 2012-1-7 10:13
六十年前,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发表了一篇激起美国及世界舆论的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并很快地促成了冷战时期美国的强硬姿态。如今,有鉴于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决定性影响,和其投射军事力量的能力与日俱增,怎样理解中国行为的思想根源,也就成了国际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事实上,更好的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动机,有助于防止中美两国关系出现僵硬和对抗的姿态。   自2008年以来,中国学者及战略研究员对中国外交政策性质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政策的意识形态基础,和中国的国际吸引力和地位——也就是所谓的“软实力”。   主流派被称为“中国学派”。它与政府观点一致,坚持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然而,少数派则认为中国应以其传统政治思想为基础,并强调传统中国哲学中的普世价值。中国共产党党报《人民日报》虽然不断发文抨击这个立场,党却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人物孔子恢复了名誉,甚至在天安门广场竖起孔子的塑像。   中国学派坚持在国际外交中遵守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原则,传统主义学派却呼吁中国要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主流学派坚持将中国定义为发展中国家,理由是中国目前的人均GDP仍仅排在世界第104位。传统主义者则认为,中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应当在国际事务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传统思想开始影响决策思维   目前,中国学派的影响力似乎局限在官方的声明层面,而传统主义者则逐渐对政策发挥了影响。例如,中国政府在利比亚危机中一如既往地重申了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外交原则,但却接受了联合国对卡达菲政府的制裁决议。   此外,中国还派出了一艘军舰和4架军用飞机赴地中海,协助3万5860名中国公民,和2100名其他国家的人民撤离利比亚。这是中国第一次将其海军实力投射到如此远的地方。这与儒家的理念是一致的,即将道义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首要标准,而不是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将经济利益视为外交政策的唯一动力。   早期的儒家思想家著述时,身处的是诸多小国残酷地争夺领土的政治环境。对他们来说,政治实力是国际实力的关键,而政治实力的核心则是有道义的政治领导。他们认为,统治者应尽可能依据道义规范行事。任何王者都应从整个世界的角度考虑政策,而不只是一个国家的人民。   因此,孔子思想的最大继承者孟子认为,王者应当惩罚那些在本国施行暴政的统治者。他认为,不顾道义而主要仰仗军事或经济实力来维持统治的君主,是不可能长期屹立于国际舞台上的。   中国虽然正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在决策中,却并不时常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这次对利比亚的政策,同以往的政策大有不同,它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但我们不能排除传统思想在可见的未来,成为中国外交政策圈的主流思想。基辛格曾对笔者说,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将比任何外来的意识形态(例如马克思主义或者自由主义),都更可能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主导思想。   内政是影响一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在最近闭幕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在政策讨论中听到最多的词,是突然间取代“经济发展”成为官方教条的“幸福”。这个变化也可能预示着中国外交政策在未来可能进行调整,因为“幸福”一词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出现的次数,要远高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早期儒家思想家认为,统治者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民众福祉,其本质是基于生活的道义。由于贫穷阻碍了道义的行为,因此他们认为国家应致力于消除贫困。但是,孔子及其追随者是唾弃为求经济发展,而罔顾道义的治国理念的。   春节是中国人家庭团圆的重要节日。在2010年2月的春节,中国总理温家宝发表讲话,他说政府的工作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和更有尊严。在今年3月的一场记者招待会上,他说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经济改革不可能成功,而中国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腐败。   这些说法对中国人来说相当新鲜,因为它们都是强调政治因素的重要性,而非党以往经常强调的经济决定论。   目前,要判断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注重道义责任、幸福和尊严的传统——对中国外交政策有什么冲击和多大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我们确知,传统理念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正在增强。在未来数年里,看来没有任何力量能扭转这一趋势。 作者是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其著作Ancient Chinese Thought,Modern Chinese Power最近刚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英文原题:The Sources of Chinese Conduct 原文见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8/forum_zp110331.shtml
个人分类: 政治|8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温元著,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2012.doc
yue 2012-1-5 11:05
温元著,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2012.doc 温元著,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2012-1.doc 毛泽东说,共产党人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邓小平:我只相信一条,实事求是。 马克思:事实本身就是理性。 实践本身是实践的。 学习本身是为了批判,不是为了运用。 如果不是为了批判别人,就应当批判自己。
个人分类: 活书出版社,可检索图书馆|18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国各行业弱势者团结起来!打败反动的既得利益者!
热度 2 duke01361 2011-12-31 10:25
套用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呼吁,结合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有必要大声呼吁:全国各行业弱势者团结起来!打败反动的既得利益者!让我们的社会在新的一年更温馨,更和谐!更公平!更正义! 中国社会既得利益者组成的团体已经成了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反动力量!这些人相互勾结,不择手段维护集团利益,残酷剥削广大弱势民众的公平、正义!因此已经成了阻挡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反动力量!
个人分类: My Ideas|1832 次阅读|3 个评论
北大姐姐
dongzg101 2011-12-30 05:16
北大姐姐 作者:dongzg101 时间:2011/12/29 21:29:30 有一次去北大玩,乱进了一间教室,一帮北大博士生联谊会的成员在开会,就一起胡扯。在 他们起哄下,还认了个姐姐,姐姐先在北大当了三年代课老师,然后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读的博士。以后我每隔两、三周去她宿舍看书!差不多一年半,姐姐一个人住。有很多书,就是不能带出来看!姐姐姓曾,曾庆红的曾。2000年7月姐姐毕业!毕业后,姐姐想留校当老师,结果北大没有名额,不知道怎么她找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她告诉我,她遇到一老太太,特别看中她。 阅读全文(12) | 回复(0)
1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才子眼中的毛泽东(外一篇)
热度 3 hcrm 2011-12-26 20:47
作者按:今天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8周年,在他死后我曾写过两篇文章以示纪念,现一起发在这儿以飨各位博友。 才子眼中的毛泽东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各地举行了不少纪念活动,很多人也写了各式各样的纪念文章--“毛泽东”又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一般而言,人死之后,自然有人会说些话。这些话对于死者来说,大抵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我向来不喜欢在别人后面议论什么,有话则当面说。毛泽东同志故去二十七年了,中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喜有忧,总体上是在不断进步。恩格斯说,马克思死后给世界留下了一块“空白”。然而,这“空白”是极其有限的--它仅限于思想上,因为列宁发动了“十月革命”。邓小平同志传承了毛泽东思想,很多人不以为然,他们宁愿毛泽东同志“复活”转来,可这不符合唯物主义。其实,谁都知道,毛泽东只是一个人,尽管头上的光环很耀眼。而神往往是人为造出来的,远古的时候人们是渴望获得一种超越自然的力量,现在我们不用了,因为这种力量就蕴含在创造中。   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曾经诞生过许多对人类社会和历史有影响的人物,他们被称为“伟人”或者“巨人”,毛泽东同志便是其中之一。古今帝王将相,生前好大喜功,身后大兴土木,劳动的永远是普通百姓。“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当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向全世界播放的也是这首歌曲。在那个年代,人们有这样的认识很正常,因为毛泽东同志大抵是令人敬仰的。然而,新中国的创立,并非他一人的功劳,那是千百万人牺牲的结果。人们不应该忘记,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回应群众的是“人民万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毛泽东同志认为,自己一生当中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二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前者已经被大家所公认,后者存在的争议颇大。不可否认,“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很值得史学家们认真研究,也值得我们后人倍加思索。“发动群众起来造反”,“踢开党委闹革命”,造谁的反?闹什么革命?毛泽东同志或许有些想法,但是否符合国情民意,大抵是需要商榷和检验的。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跳出中国看中国,中国自成“一流”。走上独立、民主道路的中国,因为有了毛泽东同志,使世界加深了认识。据说,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游击队、反政府组织,将《毛泽东选集》作为斗争的思想武器。毛泽东同志一生都在战斗,与一切旧思想、旧恶势力乃至霸权主义作着生死搏击。他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个战士。然而,斗争的方式千千万万,阶级斗争只是无产者求取解放、获得政权的一种手段。在某些西方人眼里,共产党人很“残酷”,其领导者大都是“独裁主义者”。我倒以为,这种“残酷”与“独裁”,在他们的历史上也不乏鲜见。   道路是曲折的,认识总有一个过程。《国际歌》唱得好,“世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毛泽东同志也不是什么“大救星”,他只是这支“解放大军”中的“领头雁”。他强大的号召力和感召力,是时代和历史所赋予的,不全是个人魅力之所在。假如他逝世五十年以后,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我相信他老人家九泉之下也会安息的。   2003年12月25日 历史可以这样写吗 --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7周年 关于毛泽东同志的历史评价,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问题的决议》)有过定论,套用小平同志的说法是“七分功三分过”,而且这“过”不只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当时的中央领导集体应该都有份,也包括小平同志说的自己。   对于历史的荣耀,相信很多人都会去争取;而对于历史的责任,也应该有人去担当才是。把一个从1949年到1976年这28年的历史,让毛泽东同志一个人去承担,显然有失公允。既不能将所有的功都记在他身上,反之过也亦然。还是小平同志讲得透彻:因为毛泽东一直是我们党的领袖,对他的评价,“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对毛泽东的评价“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和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   小平同志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原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社会上有一股全盘否定毛泽东的思潮。这也是中共中央作出《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历史背景。如何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核心问题当然是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同志。《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为什么要这样定论呢?小平同志1980年10月25日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对于错误,包括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一定要毫不含糊地进行批评,但是一定要实事求是,分析各种不同的情况,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个人品质上。毛泽东同志不是孤立的个人,他直到去世,一直是我们党的领袖。对于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不能写过头。写过头,给毛泽东同志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领袖人物的评价,都是一个政治问题,涉及诸如国家尊严和民族情感等各个方面,不完全是历史学的学术问题。《炎黄春秋》杂志2010年第四期中《四千老干部对党史的一次民主评议──〈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草案)〉大讨论记略》一文,披露包括李维汉、夏衍、王光美、李锐等人发言例举毛泽东同志的“斑斑劣迹”,其实质无疑是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这几乎是对《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否定。   为什么这样说呢?道理很简单,你中共中央前面下了定论,我现在以所谓“披露史实”的名义表示质疑,这难道是学术的自由问题吗?试问,美国允许有人公开撰文诋毁华盛顿不?法国允许历史学家以研究之名诋毁拿破仑不?还有印度的甘地……等等。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对孙中山先生都能客观公允地评价,为什么对毛泽东同志要横加歪曲和丑化呢?!   道理也很简单,这是少数人心怀叵测,在着力强化其政治倾向。这个倾向当然是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正义的人们自然不会去捍卫错误,但更不会去助纣为虐。   谨以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7周年。      2010年12月26日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2044 次阅读|8 个评论
过分行政化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间的关系
xuecw 2011-12-22 09:13
行政领导多搞马克思和思想政治 马克思主义机构的成立由多出自领导的想法 课题和资源在文科评审中占优势 上级要求要单独设这样的机构 国家的重点支持 这方面的学术期刊多,文章发表途径多,职称晋升容易。 领导的需要就是市场需要。
个人分类: 高教评论|1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间的力量
snzgdushu 2011-12-20 12:02
青春匆匆,抓住青春这段时间,把时间都用在收获知识上面,这将是非常有力的生命的开始。时间能够让水滴石穿,让金石可镂,时间同样可以让我们变得有智慧。马克思说时间是劳动的尺度,即生产劳动的价值在时间的过程中获得了本来的意义,人的生产何不如此?时间是人的本质,劳动是人的必须,可以认为自我的思考能力是人在大学最重要的能力,这能力就表明一种智慧。智慧不是很玄的东西,它就是你在这里获得的东西,受益一生的东西。 大学既然为大学,就必然包括大学的独特之处,大学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大师很少,每一个时代都是如此,因为大师是璀璨的星光,凤毛麟角。不过几千年的文明积累下来,大师也不少了。他们的话,他们的文字,都是与我们同时代的。大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感到迷茫,那么去追赶大师的脚步吧,在“故纸堆”中去追寻古人的智慧,发现今人的愚钝。做人该要谦虚,向大师的经典学习是思考能力的第一步。先进去,与大师面对面,深山老林苦练内功,待下山入世才可洞察审慎明辨。 既然来到人文社科领域,这个领域如今向你敞开,我们将慢慢进入这个博大精深的领域探秘,人文社科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不是其它而是读书与观察,在校园里读书是第一位的,观察是第二位的。舆论与老师往往强调“观察”,而不强调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不在于观察次数的多少,而在于形成观察能力的读书与明辨过程。时间是我们的,不是任何他人的,时间的力量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展现。 上了大学了,大家都想要成长、成熟,是有高度的还是无高度的,甚而是停滞的,完全在于对待时间的态度,是浑浑噩噩、朝九晚五还是悲壮地用好每一个时间来充实自己的大脑,决定了未来一生的事业的高度。有人说,时间就是生命,果真是这样的:生命的意义在于时间过程中获得充实感,并且生命的时间形成了积累而可指向未来。水滴石穿,金石可镂,加油,青春在这里,这是我们应该有的决心,如保尔柯察金一样的决心与信念,当生命的时间结束时不为这段青春羞耻悔恨。 (作者: 夏柱智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4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石庄开讲:人间正道
DynamoChina 2011-12-18 14:44
人间正道20111214.part1.rar 人间正道20111214.part2.rar 人间正道20111214.part3.rar 人间正道20111214.part4.rar 石庄为博士生政治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导读之二 人间正道 在中关村教学大楼S101周一到周三,19:00-;周五13:30- 开讲 欢迎批评
2989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访我的母校: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热度 1 techne 2011-12-14 02:19
重访我的母校: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重访我的母校: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王 键   毕业已经很多年了,以前回家时经常会回母校哈师大附中转转,但倒有很多年没访问过母校的网站。此前我知道师大附中的硬件条件是有很大改善的,比如校区扩大,运动场改建,教学楼和附属设施之类的,早都更新过,条件是相当不错的。但前几天偶然访问了一下学校网站,不仅大吃一惊。真是没想到,当初自己就读的这所学校,在硬件之外也居然会发展的如此迅速。几乎已经成为中国国内排名前十位的中学,而且涌现出名人一大堆。      这位是沙洪泽校长。我在校读书时他还是副校长,那时也有过接触,留下的印象就相当好。后来前任王校长退休,他就被提拔为校长了,迄今已有10多年(此前担任副校长有10多年)。沙校长是很有水平的,即老成持重,又平易近人,讲话也很有水平。哈师大附中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位,沙校长的功劳最大了。      这位是校党委书记刘大伟,是位口才极好的老师。我读书时他还是青年教师,担任政治课老师。就是从这位刘老师的讲课里,在我人生中第一次听到了“黑格尔哲学”这个词。不过刘老师当时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用批判的方式来评价黑格尔的观点。不管怎么说,当时的信息还是比较闭塞的,不像现在有互联网这么发达的信息搜索工具。当时听到黑格尔的观点,真是觉得玄而又玄。      这位是现任副校长付琪。我在校时他也还是政治老师,典型的东北大汉,说话做事极其豪爽,充满男性气概。         这位是现任校党委副书记张静萍,我在校时她教我们地理课,是一位非常耐心非常随和的老师。可惜我们那届随后高考改革,理科不再考地理课目了。不过后来经过调整,似乎又考地理了吧。      这位是前辈苏宁,为救战友挺身而出排险而牺牲,是师大附中校友。我在校时就听说过他的事迹,不过那时我还太年轻,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意义。      这位是2011年度附中之星常艺凡,同时被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三校录取,均获全额奖学金。实在太厉害了,这位小师妹确实很优秀。      这位80后美女是旅游卫视的主持人韩姝,无数粉丝心中的小天使和雅典娜。哈师大附中2001届毕业生。      这位暂时还算不上名人,不过是我高中时可爱的同桌,现在也已功成名就头衔一大堆,博士,副教授,某学会理事……在附中读书时最喜欢的就是她了,毕业后还写信向她表白,歇斯底里地追求了一番……可惜和同桌还是没有缘分啊。^_^ 不过,看到她的职称和业绩,真的还是感到有压力。在中国生活,有些事情和方向确实是很犯忌讳的,如果坚持去追求真相,必然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价。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据校方的不完全统计,2011年哈师大附中高二和高三学生中已有四十多人考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匈牙利、新加坡等国外的大学。在我读书的时候,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另据校方统计。哈师大附中2011年保送生共计38人,56人次。38人中有5人为现高二学生,33人为现高三学生。无论是高三还是高二,哈师大附中保送生人数都名列全省第一。无论是高三还是高二,哈师大附中又一次名列全省第一。记得在我读书的时候,在哈尔滨市和黑龙江省内,公认最好的中学是哈三中(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哈师大附中只能排第二,现在行情显然已经变了。对此沙校长显然功不可没啊。不过说到这里脑子里突然冒出个问题:等沙校长退休了可怎么办?      最后这张图片是美国某评估机构对中国中学的排名。哈师大附中名列第九。在整个东北,哈师大附中排第二名,仅次于东北师大附中。即使在上海,这个成绩也能够排第三名。虽然已经毕业了很多年,但看到这么多母校令人欢欣鼓舞的信息,不仅回忆起当年在哈师大附中度过的那一个个难忘的日子,情窦初开,朦胧岁月,在绿茵场上的奔跑和拼搏,知识的启蒙和考试的紧张,还有如此之多的欢笑和哭泣……   今天母校发展了到一个新的水平,让我想起自己在母校曾受到的教诲。在一个人的早期阶段,所受的教育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我记得自己在哈师大附中学习的日子里,从没看到过有人考试作弊。学生风气是非常好的。老师也都很正派。自己当年的那些同学,也大都很正直,没有猥琐龌龊之徒。其中最有成就的8-10人,则大多已赴国外定居。这可能是唯一的遗憾。不管怎么说,日后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回报母校。一所好的学校,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个人分类: 时世评论|2805 次阅读|1 个评论
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理由是什么
热度 3 bison55 2011-12-11 16:59
信仰是需要理由的,否则便是虚假的,你信不信马克思主义以及共产主义,这没关系,我也曾是反对者和怀疑者,但今天我却是坚定的信仰者,我的信仰并非宗教式的神秘,而是通过现实、人性、规律、逻辑以及社会发展趋势论证而来的。 你可以不信,但没必要闭目塞听,否则你就是年青的衰老者。或许我的见解你并不认同,我只希望你能看清一些基本的社会发展规律。任何一个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原则,把它当万能药的结果就是其啥病都不能治,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 第一部分 介绍 本理论大纲是为那些社会发展迷茫者提供一个参考,为那些虽然是共产党员,但不相信共产主义能实现的人提供参考,为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什么用处的人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者提供参考。具体理论内容,本人还在不断的完善,坚信技术社会化是社会制度文明的钥匙。 1、你烦老马不,可你曾记得无比崇拜他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是,我们理解上总有偏差,根据第一印象理论:重新认识比新认识要困难的多,要人改变已有偏见,有时候相当于要人命!对此,请不适合学习马克思主义者远离,以免互相伤害。 如果愿意了解,可点击:《 哪些人不适合学习马克思主义 》 2、啥,还讲马克思主义,谁不知道,呵呵,没说你不知道,问题是,你知道,却不见得说的对,信不? 如果愿意了解,请点击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或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MwNDY3NTM2/v.swf 3、神了,不就一个马克思吗,有那了不起?告诉你吧,你以为人与人的差距是财富?还是权力?还是名望,都错啦,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影响力,思想影响力虽出无形,却往往被历史承载着。一个人伟大,并非靠其财富、名望或权威,而是其影响力,而其影响力关键在于他的思想魅力。 如果愿意了解,马克思为什么这么受人看重,请点击 :《马克思主义是怎么来的》 4、理论的魅力在于表达的力量,你要打算做个普通小女子,建议别害了好理论。学而不用,不如不学,感觉无用,那是认识太浅。 如果想了解,请点击《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 5、会实践的人最多是个劳动模范,会宣传的最多是个领导干事,会探究的记录者到后来,都会成名人,你呢,爱情片看那多,会谈恋爱吗?因此,实践,实践,永远是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充分掌握理论精华。可有同学问,那我们天天上课,那里有实践。错!错!错!理论思维认识的提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语言实践,借助虚拟技术,我们可以完成大量实践。 如果想了解,请点击 :《如何用实践的方式学好马克思主义》 第二部分 一个如同爱情一样永恒的主题 物质、意识和实践 ——意识,说到底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其关键在于运动,而运动的形式则与运动主体类似的实践 有兴趣的话可点击:《 我们的世界观——物质意识与实践 》 第二部分 我们的上帝到底是什么样子? 上帝是什么样子,谁都不知道,但都觉得很牛,其实说来说去还是指万事万物所普遍存在和运动的规律罢了。 1、首先,我们的上帝是一个联系且发展的样子,否则我们怎么会想到有上帝存在呢? 如果要了解,请点击:《 联系发展的世界 》 2、其次,既然在上帝,为啥不管我们,原来世间充满了矛盾 如果想了解,请点击:《 矛盾的世界我们得辩证的看 》 3、再次,质量互变的规律大家都知道,可现在是信息社会,人们更需要了解的是功能上完备的虚拟技术条件下的意识转变,结构性变化的重要性日趋显著,要不怎么理解落后国家的快速发展,贫穷者注定就是弱势群体? 如果你重视结构性量变的话,请点击《 质量互变规律 》 4、如何解释生生死死,来来往往,既然来此一生,就要知道怎么过的更好。面对困难、挫折和打击,我们有什么理由坚信我们的事业一定能成功,在现实中寻找社会发展信念的理由之外,我们还需要理想逻辑来支持我们的理想信念。 如果想了解,请点击:《 否定之否定的世界 》 第三部分 认识论——我们何以认识世界,又如何与世界相互作用 有人说,我了解你,其实只是了解你所需而已,你以为真了解你啊,说实话,你自己了解自己不?可有人非说江山易改,自己本性就是善良的,说这话的人,他根本就不清楚,人性是如何来的。因此,我们要反思,我们怎么认识事物的,我们又如何与事物相互有关系的? 1、人与人的差距不是生理性的,而是思想的差距,研究思想来源,可以了解人与人不同 如果感兴趣,请点击 :《 我们的认识是怎么产生的 》 2、有人喜欢实践,喜欢吃一“贱”,长一智,可有些人一辈子都在实践,比如说农民或运动员,智商就高吗,知道为什么?这就是文明时代,众多民众思维停止的感性造成悲剧不断发生。 因此我们要了解:《 认识的发展规律 》 3、每个人都有偏见,偏见又何以产生,对我们认识是阻碍还是推进?“我爱你”三个字的回应“我知道”对吗?相信的与知道的是两码事吗?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请点击:《 真理与价值 》 第四部分 社会与历史 我们常常谈论社会如何如何,其他国家怎么怎么,可你知道是什么东东决定着这千变万化的历史现象?历史虽是无数个偶然因素组合而成,但我们却发现历史规律如此现实,就如我们走路必须站着,睡觉必须躺着一样,技术进步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一切根源。 如果想了解,请点击:《 历史的基本常识与规律 》 第五部分 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经过程 1、资本主义激发人性的前提是,先将人类逼向无法选择的唯一价值——金钱之上,然后使之成为人类的普遍权威上帝,剩下的人们也只能以此活着,而且还要不断的自我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 如果感兴趣,请点击:《 资本主义存在的理由 》 2、资本主义矛盾主要表现为劳资矛盾,首先是有钱人与穷人,也就是靠所有权获得财富者和靠劳动付出换回收入者之间的竞争,其次是劳动者之间为了生存的职业竞争,再次,资本家为了生存的金融竞争。 如想了解,请点击:《 资本主义的是与非 》 3、近两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当社会混乱时,专制往往是有效的,当和平时,民主往往是高效的,因此,我们辩证的看,资本化和社会化,私有化和公有化,市场化和行政化都是有必要的。未来社会是现在社会的结果,虽存在变数,历史的决定者——经济与技术始终是仲裁者,资本主义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有判断依据吗? 如果想了解原因,请点击:《 资本主义的未来 》 第六部分 共产主义还是共享主义? 共同生产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就目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共同享有的社会还是可能存在的,网络资源共享已经说明有很多人愿意分享个人资源,并以此骄傲,当生产力及物质资源极为丰富时,排除人类虚荣等恶性习惯后,人们的生活即使已经进入共产主义,也有人感觉不到? 如果感兴趣的话,请点击:《 共产主义实现的可能 》
个人分类: 文化观点|4298 次阅读|8 个评论
这边饶施输了=中国院士制度完蛋了 vs 那边凯恩斯输了=马克思赢了
热度 2 laserdai 2011-12-11 02:54
前几天,给了一个很简短的分析,断定 施一公今年选院士输了, 分析与点评:施一公为什么此时此刻对准空气污染踢一脚? 2011-12-06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9360do=blogid=515595 随后,饶毅呐喊了,侧面证明这次 施一公 彻底输了, 高于院士水平的北京副教授, 2011-12-8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516092 公元2011年12月9号,最后的结果公布出来了,事实清楚了,这里的空气沸腾了, 饶毅让中国院士走下神坛, 陈 儒军 饶毅教授告诉我们,施一公教授彻底出局, 黄秀清 在中国,写博客的人评不上院士, 吴宝俊 饶毅和施一公双双落选是一场真正的悲剧, 王涛 然而,这沸腾的温度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最后会出现一个大爆发,这个爆发是一个历史上的里程碑,上面标志着, 中国的院士制度完蛋了!!! 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地沟油等等等等之后,这次轮到的是中国院士,今后没有人相信中国院士的学术水平真正‘ 高 ’了,当然,这些院士其他方面的 高 水平,是应该继续令人向往、敬佩与仰慕的。 我觉得, 施一公没有必要公开声称,今后再不参选中国的院士,但是更重要的是行,今后真的完全没有必要跟他们撤乎了,趟这浑水了。 以后的称号,就使用,‘永远非中国院士’的 施一公教授,饶毅教授,以后还会有更多人加进来的,最少有我。 现在抛开这个话题,讨论另一个输赢问题,那就是, 凯恩斯输了,马克思赢了 欧债危机神马的都是浮云 真正的悲剧还没有上演, 文章来源: 凯迪 希腊“破产”了,没事,还有欧洲诸国可以救援;欧洲“破产”了,没事,还有美国可以救援;美国“破产”了,没事,还有中国可以救援;中国“破产”了,没事,我们还有上帝。。。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在这一条传导链上,中国处在最后一环;但也可能感到绝望,因为俺们一旦“出事”,只有上帝能够拯救。 2008年至今,刚刚好三个年头,2009年全面复苏,2010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2011年美债面临爆顶,2012年不用猜,你知道我在预言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这一定是“结局”?过去三年的“努力”都只是“垂死”前的挣扎? 早在2009年,我曾经预见到这一天的来临。不是因为我可以未卜先知,而是根据历史“经验”的推导《“知易行难”注定是货币政策毕竟困境》一文中这样表述,“有限的历史告诉我们凯恩斯牌机车只善于高速行驶如果你不够油坚持到高速公路下口而想减速,后果可能比想象中要严重许多。除此以外,我们还能够得到一些启示不要被经济暂时好转的迹象所迷惑。不要认为自己会比1936年美国、1977年的日本更聪明好运。” 无知者无畏,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历史会告诉他们,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奇迹。今天,希腊也好,欧洲诸国也罢,包括美国在内,他们的凯恩斯牌机车邮箱已经报警(堆积如山的债务消耗了所有动力)。至于中国,压根就没有“油量提示”这块仪表盘。经过三年的高速行驶,邮箱空空,哪怕“空中加油”也只能缓一时,而无法救一世。这一幕恍如当年美国、日本的政客们所遭遇的悲剧在一年紧跟一年的巨额开支之后,日本的“管理者们”对于大幅增长的财政赤字皱起了眉头,开始选择快速缩减开支。1936年罗斯福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 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无论是从执政者的角度,还是一般民众,都不会反对削减债务,这个决策看上去仍然是“既合情又合理的做法”。可是,缩支和增税行为一旦开始,经济恍如被戳破的气球,好势头顿时烟消云散。信不信历史会重演?走着瞧!(反正我是信了) 希腊债务已经出现“技术新违约”美国债务也面临着走向“技术新违约”的局面。除了缩支和增税,还有别的出路吗?答案是,没有!或许,你会说,中国经济不是早在2010年就进入了“紧缩通道”吗?没看到你说的悲剧上演啊?我的回答是,中国是最后一环,中国的财税收入傲视全球,中国的货币政策从来就没有过“不宽松”,只是由极度宽松回到适度宽松而已。所以,真正的悲剧远还没有上演。 选择凯恩斯,只是因为相机抉择所迫 过去两年,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凯恩斯困境”如何破解?近几十年,货币学家“当道”,凯恩斯主义成为各国政府破解经济困局的唯一“法术”试图通过强化货币供给,刺激全方位的消费需求,从而激活陷入衰退的实体经济。 从现象上看,凯恩斯主义只是完成了“家庭债务”向“国家债务”的转移,并没有起到可持续拉动消费的实质作用。问题是,凯恩斯主义本身存在极限,即国家债务的承受上限。比如希腊,一个440万人口的小国,全国总负债竟然达到3400亿欧元。比如美国,债务上限的提升频率逐年加快,美联储、中国、日本一旦有一个“供血机”出现故障,崩溃不可避免。凯恩斯主义到底干了些什么? 从本质上看,他只是财务技巧债务展期的一种方式而已。换句话说,庞大的债务从来没有消失,也不可能彻底消失。只是从一个显眼的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而已,进而为迎来“希望中的复苏”争取宝贵的时间。所以,主权债务危机只是凯恩斯主义的“副产品”债务腾挪后的必然结果。那么,“凯恩斯困境”如何破解? 凯恩斯主义并不是终极办法,它只是争取时间的一种财务手段。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将希望寄托于实体经济的总需求出现奇迹般的扩张。 不过,从人类经济发展的视野去砍需求创造的可行途径,历史告诉我们,除了战争和技术革命,没有第三种方法可以让实体经济的总需求出现自然扩张。战争,毁灭与重生叠加在一起,它将创造旧模式下的需求扩张,且有可持续性;技术革命,毁灭和创造同样叠加在一起,它将破除旧模式创造新模式下的需求替代,同样具有可持续性。 货币学家认为,提高货币供应量也可以刺激需求出发经济循环开始运转,我认为这是“试错”。在过去几十年,从未有成功的案例,上世纪大萧条的美国?如果没有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我并不认为美国经济能够走出低谷。罗斯福不是救世主,将美国从衰退的泥潭中拖出来的是“二战”,而几十年后的日本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难道,各国政治家们都没有我聪明?不知道凯恩斯主义的弊病?我相信,我应该是最蠢的那一个。我并不认为政治家们如此统一的愚笨,从策略而言,最差的选择不是错误的决定,而是没有决定。所以,政治家们选择凯恩斯,只是相机抉择所迫。 简单来说,不选择凯恩斯主义,等于没有选择,这是一国政府无法接受的结果。凯恩斯主义是唯一应对大萧条的可选项。战争?技术革命?都不是可以“人为”推动的选项。所以,凯恩斯主义并不是最差的选择至少它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很遗憾,我并非伟人,除了翻翻历史书,实在想不到创造性破解“凯恩斯困境”的办法,除了战争与技术革命。不过,如果真的有一个伟大的办法出现,却是很容易鉴别它必须能够实现实体经济总需求的自然扩张,无论是毁灭还是替代。 想起了中学课本描写资本主义的“罪恶”行径资本主义国家的农场主宁可将大量牛奶倒入河中而不送给穷人喝,太没良心,唯利是图。现在终于明白,他们一点都不愚蠢,幼稚的是那时的我。(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出现许多农场主因获利低微和市场滞销而把大量牛奶倒入河中) 实用主义才是中国经济的“真面目” 如果永远到不了终点,时速再快也没有意义。高铁如此,中国经济亦是如此。“有效率”的经济增长,我们谈了多少年,已经记不起了。直到今天,终于为了“安全”,我们必须“降速”行驶。 中国经济的“显性”问题异常明显-依靠宽松货币拉动投资,推动经济高速行驶所引发的成本(人力、物力、环境)上升、通胀上升已经到了忍耐极限。这一套组合策略的边际利润已经下降至零。 中国经济的“隐形”问题同样突出社火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地方债务堆积如山、围绕房地产所凝聚的利益集团势力庞大、金融风险由表内可控向表外不可控演变。重新建立更均衡的财富分配机制迫在眉睫。 幸运的是,我们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我们拥有庞大的居民储蓄,我们拥有庞大的金融市场,我们拥有严苛的税收制度,即使多米诺骨牌最终推倒到中国,我们依然有足够的回旋空间,只要我们下决心做一些改变。“穷则思变”,倘若预料之中的“悲剧”能够让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产生“共鸣”,那么,悲剧结尾将会演变为一场喜剧收场。这并非绝无可能。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最奇特”的部分,不是所谓“中国模式”,而是“没有模式”。以五年为一节点,不难发现,这个神奇的国度总能找到正确方向,不至于迷失在某一次危机中。多数分析人士大跌眼镜的原因,莫过于错误估计了中国经济“转身”的速度。它一点都不像一个超级大国,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发展模式,在每一寸土地上,繁荣都在野蛮的生长,涂满了实用主义的痕迹。这与政策制定者的智慧有关。 讲一个小故事。1937年9月,钱塘江大桥开通,12月,日军逼近杭州必须炸桥。茅以升说只炸桥面不炸桥墩的话敌人几天就能修好。工兵说桥墩没法放炸药。茅以升随后说出的话吓死小兵:建桥时就预计要炸,我在第二个桥墩专门为你们设计了放炸药的方洞。炸药在桥开通前一天就放好了。在中国,尤其是基层,处处显露这这种“转身”智慧。张五常老先生也曾为基层干部能灵活解决经济难题而拍手叫绝。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智慧? 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实在太快,快到任何模式都只能“正确”一小段时间;因为,中国环境复杂,各地点不一,基层干部必须尝试不同的策略方法来不断刺激经济发展,并没有一个长期贯彻的政策制度可供实施。 讲这么多,是要说明一点:市场亢奋时要记得风险,市场绝望时要看到希望。 回顾历史,再大风浪我们都经历过,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是中国价值投资的重要前提。信心来自于对中国经济的深入了解,这需要充分的时间观察,而不是凭借表象累计而匆忙进行的判断。既要看到中国经济羸弱的一面,也要看到中国经济顽强的一面。不走极端,永远都有必要。中国“破产”了,谁来拯救我们? 靠自己,考变化,靠发展。只有“让每一个中国人获得幸福而有尊严”的目标不变,其他皆可变。过去三十年,我们就是这样一路走来,也将一路走下去。实用主义才是中国经济的“真面目”,做好准备迎接改变吧! 凯恩斯主义的“伪装” 在欢庆纪元后第二个千禧年的到来时,谁也没有料到,迎接人类的将是一场巨大的金融海啸。这是怎么回事?究竟是谁之过?惊恐之余,人们纷纷翻出昔日的理论和早已被忘却的预言,试图证明人类的智慧尚未退化到不可救药的地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东京热卖,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在纽约脱销。不同学说受到不同人群的追捧,你、我各执一端,互指他人为肇事者,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愚蠢开脱。诸多学派之中,最为流行的,当然是凯恩斯主义。 在“大萧条”年代,是凯恩斯之处了市场失灵的可能性,也是凯恩斯给出了应对之方:增加政府开支,创造有效需求。 在这个今日天经地义的政策,70年前确实离经叛道的言论,称它为一场“革命”,毫不为过。对于凯恩斯的新理论,当时学术界莫衷一是,西方各国政府满腹狐疑。直到1933年,美国才开始认真演技凯恩斯的主张,也只有到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大规模的政府开支才具备了政治上的可行性。 然而,经过记者和专栏作家(例如保罗-克鲁格曼)的演绎,这段历史变成了如下版本:美国总统罗斯福接受了凯恩斯的建议,于1933年推出“新政”,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大萧条”。 历史数据告诉我们,美国经济在1933年之后停止萎缩,失业率从25%的高位回落,但真实GDP则是在1939年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而失业率在1941年才降到个位数。 军备开支的直线上升的确创造了有效需求,军队的大规模征兵当然也创造了工作岗位,但到底是谁结束了“大萧条”?罗斯福还是希特勒?我们只能留给历史学家去澄清。 有意思的是,率先采用凯恩斯政策的是瑞典和纳粹德国,凯恩斯本人当然不愿将后者作为他的案例,在他的讲话和文章中,完全回避了这个最早的“凯恩斯主义国家”。 凯恩斯经济学的关键假设是“动物精神”。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经济个体可能是非理性的,例如在纯粹心理因素的影响下,消费者和企业忽然悲观起来,对未来失去信心,消费与投资意愿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因此而陷入衰退。 由于“动物精神”无逻辑可言,几乎无法对它进行有意义的分析,人们无法改变而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并以此为前提,探讨应对之策。如人们所熟知,标准的凯恩斯主义对策就是政府的反向操作,增加财政开始以弥补民间需求的不足,即使不能避免衰退,亦可减少“动物精神”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政府的“动物精神”更可怕 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上,对于理论界长期争论的“相机抉择”还是“基于规则”,实践也给出了回答。若想用货币政策削平经济周期的波峰和波谷,央行要有超人的智慧和技巧。由于微观经济单位的调整需要时间,货币政策从执行到发挥作用存在着时间上的滞后,央行必须事先准确预测经济的运行,在恰当的时点上、以恰当的力度和恰当的工具操作货币政策,方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如果在时点、力度和工具上出现哪怕是很小的差错,调控的结果可初衷可能大相径庭,甚至适得其反。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用令人信服的数据表明,在战后30年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非但没有稳定美国经济,反而引起和放大了经济的周期振荡。 说来不无讽刺意味,限制央行的必要性竟来自于凯恩斯主义。央行行长也是凡夫俗子,既有普通人的理性,也有普通人时常表现出来的“动物精神”。较之个人的“动物精神”,政府的“动物精神”可以给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 凯恩斯认为企业和个人具有“动物精神”,他们乐观和悲观情绪交替轮换,造成经济从景气到萧条的循环。政府可以并且应该审时度势,带有前瞻性地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反向操作,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这就是上面提到的“相机抉择”。 弗里德曼针锋相对,他强调预测未来经济形势和政策操作的困难,并引用数据指出,实践中的货币政策引起而不是“熨平”了经济的波动。这一实证研究的政策含义是不言而喻的:欲稳定经济,必先稳定货币。弗里德曼有此提出了货币发行的固定规则,比如说每年增加3%,或是与GDP增长同步,禁止中央银行随意改变货币的供应数量。 弗里德曼虽然没有明确地讲“动物精神”作为政府的属性,他对政府的“完美理性”显然充满了怀疑。实际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动物精神”,而是其逻辑的不一致性或者非自洽性(Inconsistency)。 市场弥漫着“动物精神”,政府则充满了人类理性;市场有可能失灵,政府却永不失灵;市场上的交易是有成本的,政府的政策成本为零;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政府却拥有充分的信息。至于目标函数,企业与个人是贪婪的,只追求一己私利;而政府是仁慈和高尚的,以社会福利为己任。 在这些假设下,不必建立数学模型,不必进行理论分析,假设已经决定了结论。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学推演背后,凯恩斯主义者证明的只是假设,以及假设的直接逻辑结果完美的政府解决非完美的市场。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的假设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政府的“动物精神”丝毫不亚于私人部门,中国1959年到1961年的经济历史即为一例。在“超英赶美”、“大跃进”等不切实际的经济发展目标下,大规模的动员资源将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对GDP之比)从1958年的15%急剧拉升到1959年的30%。 政府的“动物精神”在西方亦非罕见。如上面所提到的,美联储在1930年代雪上加霜的货币紧缩,日本央行1980年代一手制造的资产泡沫,以及格林斯潘2001年之后过于松宽的货币政策,都像是“动物精神”的经典案例。同样经不起推敲的是“政府为公”的假设。希腊破产,多个欧洲国家陷入债务泥潭,如果真的是在追求公众利益,就不应该有债务危机。 根据正统凯恩斯主义的说法,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减税和增加开支以刺激需求,财政赤字和政府负债因此而上升;当经济转入繁荣时,财政政策反向操作,政府增加税收和削减开支,财政会出现盈余。繁荣期的盈余抵消萧条期的赤字,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上,可实现财政预算的平衡。理论上听起来完美无瑕,为什么在实际执行中,各国政府都是负债累累而鲜有盈余呢?原因正是政府的自利动机。 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如福利、补贴和投资等等,对选民有实惠,有助于捞到选票,政客乐此不疲。加税和减少财政开支却是不讨好的事,即使经济形势好转,也没有人愿意为长期的预算平衡而得罪选民,在政客们的眼里,自己今天的官位远比国家的未来重要的多。 个人的非理性冲动也是局部的,收到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制约;个人必须承担自己决策失误的后果,也就是面临着“预算硬约束”。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政策时,既没有制衡,也不必对政策后果负责,即“预算软约束”,决策者们的“动物精神”随着货币政策散步到经济的各个角落,形成系统性风险。 在一致性假设下比较个人与政府的“动物精神”,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结论不再成立,为了减少经济的波动,公众应该立法规范货币政策,限制甚至禁止“相机抉择”式的政策干预干预,中央银行更像是一个规则的执行者,而不是现在这样的政策制定者。 至于货币政策规则应该是什么,泰勒法则还是弗里德曼的固定增长率?基本上市一个实证问题,理论是很难提供先验的指导。 转型之重,重在法制 世界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这样的时期,特别是在大动荡和大灾难之后,例如1930年代的大萧条、1990年代苏联的解体,以及这次国际金融危机。 在西方,当一场漫天大火行将毁掉大厦时,惊恐的居民将安全的希望寄托在消防队身上,为了避免灭顶之灾,人们愿意或者不得不放弃更多的个人自由和权力,让政府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得午餐,扑灭大火之后,消防队并不想退出历史舞台,借口灾后重建以及防止悲剧的重演,他们得以保持强势的地位,继续干预社会的正常经济活动。 在转型中,旧体制倒塌了,新体制却不能立即建立起来,经济的萎缩和社会的失序唤起人们对往日的回忆,政治家们如俄国的普京利用民众对现实的不满,对内加进控制经济和社会,对外高调与西方对抗,试图重建集权专制之路。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但似乎又是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必经之路。 俄罗斯人可以在一夜之间打碎旧的中央计划体制,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立新的法制体系,可见转型之难,不在于打破旧体系,而在于建立新制度。市场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制度的支持。市场经济以自愿的交易为基础,交易即产权的交换,交易顺利完成的前提是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若无产权保护,市场就有可能变成战场,抢劫和欺骗将取代互利的计算,成为配置支援的主要方式。 若想防止暴力配置资源,社会必须保护产权和保证契约的执行,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法律的作用是惩罚侵权者和违约者。 法律如同核武器,并不天天使用,也没有必要天天使用,法律通过威慑也就是预期违约成本阻止违约的企图,法律系统自身的公信力因此就格外重要。 纸面上的法律条文是否严谨,立法和执法者的态度是否虔诚,承诺是否庄重,对法治的公信力没有实质性影响,决定公信力的是法律系统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公众的权利和法治意识。为了保证公正性,法律系统必须独立,既对于政府,亦独立于公众,政府不得干预司法程序,民情舆论亦不得影响法庭判决。 公众的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是法治的基础,公众要懂得依法捍卫自己的权利,抵制政府及其他社会集团对自己权利的侵犯。公众的法治意识越强,从人治到法治的社会转型就越快。 从市场经济和法治的关系看问题,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俄罗斯“大爆炸”式改革的短期结果是产出的下降和腐败的盛行,原因不在于私有化,而在于法治体系和法治观念的缺失。以德意志为例,1848年的革命动摇了保守的普鲁士专制王权,1862年俾斯麦出任宰相,以铁血手段,重建国王政府权威,并通过战争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在俾斯麦的领带下,统一的德国很快崛起成为新的世界强权,同时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1918年德国战败,孱弱的魏玛共和国内外交困,局势的动荡和经济的萧条使德意志民族再一次将希望寄托在强人身上。强人确实出现了,希特勒趁机攫取了政权,在短时间里扭转了局面,德国经济复苏,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希特勒随机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之后,德意志民族如梦方醒,痛定思痛,彻底抛弃了权威主义的“德意志道路”,转向以个人自由和权利为基础的宪政民主制度,以及适应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市场经济,至此方完成了长达一百多年的现代化转型。与其他国家转型经济不同,中国以保持现有社会和政治结构基本不变为前提,在经济层面上推进有限的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的改革,市场发挥了配置资源的作用,私有制对创新和勤勉工作产生了强大的激励。渐进式的改革保证了社会和经济的稳定,稳定的环境带来稳定的预期,资产所有者选择持续经营而不是出售套现,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避免了预期剧烈波动引起的产出收缩。 “可持续的增长”是靠制度而不是规划 政府作为现有规则的执行者和现有秩序的维护者,发挥着更多的只能,但由于缺少制约,政府不断地延伸和扩大其职能,越来越多地参与和干预经济活动,逐渐转变成为有着自己利益诉求的规则执行者和秩序维护者。也就是通常所讲的亲自下场踢球的裁判。裁判捅过管制和审批“造租”(Rent-making),然后在市场上寻租(Rentseeking)套现。利益使然,裁判已失去了继续改革的动力,半管制半市场的现状是最理想的,深化和扩大市场改革会削弱造租潜力,他也不想退回计划经济,因为那可能意味着失去套现的场所将权力转化为金钱的场所。 另一方面,民众对改革的失望也日渐增加。与经济繁荣并存的是机会的严重不均,贪污腐败盛行,收入两极分化。当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4上升到接近0.5时,民众开始质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怀念共同贫穷的计划经济年代,寄希望于一个强势的政府,以压迫性的手段“替天行道”,“劫富济贫”,实现较为平均的收入分配。 一些人当然也看到了,正是由于裁判员下场踢球,“寻租”的暴利富了一批官员和商人,造成收入分配恶化,对策应该是政府退出经济而不是更多的干预。 但对策为什么没有被采纳呢?常识告诉人们,政府退出经济将是一个艰难和长期的过程,而强化政府的干预往往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这样的社会成本-效益分析已固化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过去的两千年中,对明君清官的期盼一直是民众生活勇气的源泉,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人权利以及保护个人权利的法治,他们如此陌生,以至于习惯性地将自己的命运交给政府。 中国也遭遇了转型的内在不协调性,经济已经市场化或半市场化了,支持市场运行的制度以及作为这些制度基础的社会观念仍然停留在旧时代。 转型经济陷入一个令人尴尬、但看上去又相当稳定的纳什均衡。无论多么稳定,这均衡注定要被打破。 社会已形成多远的经济利益格局,在缺少公平的利益博弈平台和博弈规则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靠现存集权体制调解多元里可以冲突,若调解失败则继之以强力压制,长期积累的矛盾最终可能以极端的方式爆发。 当若政府以“国家整体利益的维护者”自居,一方面为资方平息劳工风潮,实行国内市场的关税保护,鼓励和支持大企业组织,提高垄断程度和垄断利润,另一方面,政府为工人建立包括医疗、工伤、福利在内的全面社会保障体系,缓和社会矛盾。 两面讨好的政策需要物质基础,政府必须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拿出更大的蛋糕,才能使劳资双方都感到满意。当国内市场无法支持经济增长时,对外扩张便是唯一的出路,民族主义自然成为堂皇旗帜。 除了外部冲突,内部社会矛盾的激化也可能引发现有均衡的偏离。作为利益仲裁者和秩序维护者,官僚精英阶层不仅掌握了物质与金融资源,而且拥有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利,他们必然要李彤所有这些优势,在市场经济的三方博弈中,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伤害消费者和企业的权利,破坏社会公平,从而丧失自身的公信力。消费者和企业这时会要求在制定规则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要求限制政府的权利,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为了维持现有均衡,缓和消费者和企业的不满,政府同样有着强烈的发展经济的冲动,只有不断地做大蛋糕,才能在保证了自己的特殊利益后,仍有剩余分配给消费者和企业,实现“有人收益而无人受损”的帕累托改进。 在政府主导的转型中,对高增长的偏好是这个体系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但政府推动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现有的均衡因此也不具备可持续性。 新古典经济学的增长理论告诉我们,紧靠资源投入的增加无法维持经济增长,资源再多终归有限,政府动员资源的能力越大,资源消耗越快,经济停滞或衰退的到来也就越快。 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是创新,创新带来的效率的提高,在资源使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也可实现经济的增长。如熊彼得所定义的,创新是新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创新者在市场上敏锐的捕捉新的商业机会,以出色的想象力预见性地开发新产品,引导消费潮流和技术潮流,等待客户与市场的承认。 创新的过程充满了风险,为了激励创新,要给创新者足够的回报,为此社会必须保护创新者的知识产权,以及从知识产权获得的巨大商业利益。社会也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允许甚至鼓励创新者个性的张扬,允许甚至鼓励各种各样的奇想。 由这些条件所决定,创新的主题只能是企业家而不是政府,创新的主战场只能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办公室,创新靠的是制度而不是政策和规划。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282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共产党选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whyhoo 2011-12-10 10:34
选择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我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9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党90年的历史,就是在风云激荡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风险考验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改革、建设、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胜利前进。    一、选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决定的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9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始终毫不动摇地选择、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历史观和价值观是科学的,能够正确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践,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已经160多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一些具体论断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但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借鉴和吸收了世界上最先进、最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是在广泛借鉴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比如,马克思主义在创立时就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合理思想。又如,从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三大发现”中,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并把其看作唯物辩证法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所吸收和借鉴的知识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众多领域,是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集大成者。马克思主义是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统一的学说,它总是以开放的姿态,科学借鉴、科学扬弃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获得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广大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表达。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它毫不掩饰自己的阶级立场,公开声明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看作自己的神圣使命,他们的理论集中地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由于工人阶级是与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阶级,其根本利益和要求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相一致,是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的阶级。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的思想体系,没有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体系所固有的阶级狭隘性和片面性,它的阶级性与真理性是完全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实践的理论武器,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的一切理论观点都是以事实为依据,都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必然要求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特性,又决定了由此产生的思想理论体系必然是随着实践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的。   我们党毫不动摇地选择、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有机统一的伟大真理,能够与时俱进地正确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践。90年来,我们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选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历史作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用以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实践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领导人民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胜利,之所以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组织起来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为了救国救民,中国的进步政治力量、仁人志士开始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艰辛历程,但是他们都未能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他们的各种努力都未能从根本上使中国摆脱贫弱屈辱的悲惨命运。这个历史任务是由中国共产党来完成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从而开创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进行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件大事与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伟大成就;而一旦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必然会遭受重大挫折。可以说,没有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自强自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就不会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但不能要求他们具体地回答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与行动方针。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国实际出发,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创造,这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惟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正确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正确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选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由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的,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全党全国人民郑重选择的结果,是全党全国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在人民当家作主和马克思主义居指导地位的社会主义中国,任何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取代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用资本主义价值观取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企图,都是违背我国历史发展规律和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必须坚决反对和抵制。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上,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没有因为被写入宪法和法律而变得一劳永逸、高枕无忧,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存在着谁来占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必然去占领。在这里,不存在“真空”,也不可能保持“中立”。正如列宁所说:“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客观上就是支持和放纵资产阶级思想蔓延。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然使社会主义中国失去主心骨,就会失去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前进的思想基础,导致人心大乱,进而引起社会动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沉痛教训,证明了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将导致丧失政权的严重后果。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不论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发生多么深刻的变化,不论前进的道路上面临多么错综复杂的情况和问题,我们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全党同志要以高度的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以毫不动摇的立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捍卫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根深叶茂、坚如磐石。   (执笔:刘建武)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tbzt/jdjszntbzt/zywzjd/201108/t20110831_106926.htm
个人分类: 政治|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仍要不断学习毛泽东
whyhoo 2011-12-10 10:11
内容提要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尽管时代已经进到21世纪,但是毛泽东思想仍在指导着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本文以近年来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理论创新进程中面临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例,阐明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仍要不断学习毛泽东。   50多年前,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周恩来提出要“学习毛泽东”。值此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来临之际,联系到近几年在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程,深深地感到:学习毛泽东,学无止境。过去学过,现在还要学;现在学了,以后结合着新的实践还要不停地重新学习。这里仅撷取几个镜头,以告慰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在发出指导思想的熠熠光辉,仍然在新的实践中富有生命力地不断发展着。    一、执政党必须实行统筹兼顾方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在执政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里,首先要对执政党的特点及其应采取的基本方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党尚未在全国范围执政之前,主要任务是领导人民搞革命。这就要通过阶级分析,组织阶级队伍,同敌对阶级展开殊死的斗争。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如果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就难以整合整个社会。更何况,一个执政党必须对它执掌政权的这个国家的所有人负责。这是我们研究执政党理论时,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认识问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左”的思想的影响,以及一些同志中存在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要讲清楚这一问题并让人信服,并不容易。学习毛泽东,使我们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理论指南。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毛泽东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阐述这次党代会的目的和宗旨是要“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时,明确地指出:“单有党还不行,党是一个核心,它必须要有群众。”1957年,他进一步明确提出:“现在是我们管事了。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我们管事”即我们已成为执政党了,执政党的方针就是要对所有的人负责。他说:“总而言之,全国六亿人口,我们统统管住”。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重要著作中,毛泽东深刻地阐述了“统筹兼顾”这种执政党的思想: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请注意:他讲的是“人口”,而不是哪一些“阶级”。毛泽东还特地设问道: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还有人不知道我国有六亿人口吗?知道是知道的,不过办起事来有些人就忘记了,似乎人越少越好,圈子紧缩得越小越好。抱有这种小圈子主义的人们,对于这样一种思想是抵触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伟大的事业服务。”   毛泽东的这些论述,特别是统筹兼顾的思想,告诉我们:执政党要代表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正视人民群众中存在着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利益关系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实际情况,采取统筹兼顾的方针。这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开放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和矛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同时也是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大调整。这种调整是必要的,但又不能顾此失彼,而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绝大多数人都能受惠。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地指出:“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执政党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进一步用“统筹兼顾”的方针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拓展了统筹兼顾的对象和范围,提出了“五个统筹”,即在锐意改革中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仍然是我们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已经在新的实践中被赋予更多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内容。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在党中央重视统筹兼顾方针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如何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非公有制经济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新的社会阶层?   在许多人看来,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非公有制经济,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前那种个体的或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经济,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阶层就是个体劳动者和资产阶级。其中,“私营企业主”就被看成是新型的资产阶级。这样的观点,往往会被许多人认同,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的。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解决中国革命中遇到的一系列复杂问题时,有许多创造性的贡献。那么,他是怎样运用阶级分析方法的呢?在《怎样分析农村阶级》这一可操作性很强的著作中,我们注意到,毛泽东在区分阶级阶层时,不仅看各个利益集团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或占有多寡,而且看他们是否参加劳动,看他们的生活来源是否主要从劳动中获得以及获得的比重是多少。比如他说:“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有意思的是,他还说:“有些地主虽然已破产了,但破产之后仍不劳动,依靠欺骗、掠夺或亲友接济等方法为生,而其生活状况超过普通中农者,仍然算是地主。”也就是说,是否劳动,是否以劳动为生,是区分阶级的重要标准。地主与富农的区别,主要就是地主不劳动,富农参加劳动;富农与中农的区别,除了生产资料多寡以外,主要是富农“自己参加劳动,但经常地依靠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或大部”,而“中农的生活来源全靠自己劳动,或主要靠自己劳动”,中农与贫农的区别,除了生产资料多寡以外,主要是“中农一般不要出卖劳动力,贫农一般要出卖小部分的劳动力”;贫农与工人的区别,主要是“工人完全地或主要地以出卖劳动力为生”。毛泽东这篇著作,尽管没有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属于什么阶级(我们不能苛求毛泽东为我们提供现成的结论! ),但是他研究阶级阶层的方法对我们是有直接的启迪意义的。这就是不仅要看他们的生产资料占有状况,而且要看他们是否劳动,要看他们的生活来源是否主要是通过劳动获得的。   经过全国范围大量的调查研究,我们获得的基本情况是:(1)现在的私营企业主,是在我们党的改革政策和带头致富号召下发展起来的,许多人本来就是劳动者;(2)现在的私营企业主,绝大部分没有脱离劳动,他们从事的经营管理是劳动的重要形式,至于民营科技企业的业主大多是科技工作者,企业的产品即他们或他们参与研制的科研成果,科技工作更是劳动的重要形式;(3)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不仅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于它们大多是复杂劳动,创造着比简单劳动多得多的价值;(4)现在的私营企业主相当多数拿工资,以劳动为生活的主要来源,不少私营企业主在工资之外还有凭借各种生产要素获得的非劳动收入,其用途很复杂,有资助社会公益事业的,也有用于个人消费的,但调查数据表明,他们的税后利润近80%都用于扩大再生产(国家法规规定不得低于50%),即主要不是用于个人消费。这些情况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主是既占有生产资料,又从事着复杂劳动,既有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又有合法的劳动收入,而生活来源主要靠劳动的特殊利益集团。特别是,他们在改革开放中出现,在社会主义“普照的光”下发展,正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自己的贡献。也就是说,他们与过去的资产阶级不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当然,在研究这一新情况时,碰到的一个很大的难题是:如何看待他们在这短短几年、十几年积累起来的资产?毛泽东的论述也给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在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曾经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四马分肥”的政策,即要求资本家将企业利润的3/4用于工人的福利费、国家的所得税和扩大企业设备的公积金,只准将1/4的利润归资本家用于消费。毛泽东说:“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绝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企业,已经不是解放前的那种资本主义企业,它们主要是为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而生产,资本家已不能唯利是图。当然,工人还要为资本家生产一部分利润,但这部分利益,在整个盈利中至多占百分之二十五。”他还说: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重温毛泽东这些论述,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点是, 他判断一种经济的性质,不仅看其生产资料占有状况,而且强调它与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政权相联系,对谁有利;与此直接相联系的另一点是,他把企业积累下来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固定资产看作是为工人和国家服务的资产,指出其中仅仅有一小部分是为资本家生产利润的,因此总体上是把这部分资产归入“带着很大社会主义性质”的范畴之内的。   正是毛泽东这些重要思想及其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论,使我们在对今天现实阶层结构变化状况的研究中认识到:一方面,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成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从事着各种劳动。我们“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另一方面, 要承认新的社会阶层特别是私营企业主积累了可观的私有财产, 但同时要看这些财产是否为人民和国家服务。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正是基于这两点认识,我们认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吸收党员的主要标准不是社会成份   众所周知,在如何正确对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问题上,最大的难题是: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能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因过去有过文件规定,还是一个很大的政策问题,政治问题。   党中央在研究和解决这一难题的时候,毛泽东关于“主要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创造性思想,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启发。   当年,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无产阶级怎样领导革命,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课题;怎样建设一个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也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对此,毛泽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一独特的革命道路过程中,找到了“主要从思想上建设党”这一独特的党的建设道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八七会议决定党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同时,八七会议认为党的领导机关里极大多数是知识分子等小资产阶级的代表,这是党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重要原因。因此,1927年11月14日中央常委会通过的《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议决案》提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组织任务是——将工农分子的新干部替换非无产阶级的智识分子之干部。”1928年7月召开的党的六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吸收广大的积极的产业工人分子入党。1929年6月在党的六届二中全会《组织问题决议案》中还认为:“党的主要的弱点是无产阶级基础还不宽广,工人党员的成份仅占全党百分之七,重工业工人中党的发展极弱,支部生活多不健全,从斗争中吸收进来的积极分子还不见多,党的干部缺乏尤其是工人干部缺乏,……农村党员中还包含富农甚至地主的成份,农村支部多与群众混合。”可见,当时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大量发展工人党员,认为这样才能坚持和发扬党的无产阶级性质。所以到1930年3月《中央通告第七十三号——发展产业工人党员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中,还规定了从4月到5月中各地发展工人党员的指标。如广东工人党员要达到1000人,其中产业工人党员达到400人;河北工人党员要达到1000人,其中产业工人党员达到500人;江苏工人党员要达到1500人,其中产业工人党员达到800人;湖北工人党员要达到800人,其中产业工人党员达到400人;等等。但是,实际情况是:工人党员1928年6月占党员的比例还是10.9% ,到1929年时减到7%,到1930年7月时又减到5.5% ,1931年9月又降到1.6%。这一情况同当时党中央对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部署正好相反。   出现这个情况,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大革命失败后,从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一个个农村根据地纷纷建立起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日益增多。而且,随着毛泽东认识到只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能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党应该按照什么思路来加强自身建设的问题也突出起来。在1928 年《井冈山的斗争》中,毛泽东就提出了对“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实行“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这一重要思想。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又把“主要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原则具体化了。毛泽东提出“以后新分子入党的条件:1.政治观念没有错误的(包括阶级觉悟)。2.忠实。3.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4.没有发洋财的观念。5.不吃鸦片,不赌博。”这个决议还指出: 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这就是说,毛泽东建党思想是根据中国革命的特点及其要求,在实践中形成的。   对毛泽东这一建党思想,当时在党内的认识并非是完全统一的。在“左”倾路线的影响下,党内也出现了另一种声音。他们的口号是“只有真正无产阶级才能加入共产党”。针对这种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1933年5月29日苏区中央局发出了《关于纠正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中错误倾向的决议》,在批评了这些错误的口号后,指出:“有不少的党部把党内从非无产阶级非半无产阶级出身的成份无差别的当作阶级异己分子和暗探一样看待。如最近一个时期中,有不少的在革命斗争中坚决,在工作上积极为党的路线而斗争的干部和党员,因为社会成分是从地主富农家庭出身,被撤消了工作,被开除了党籍,其中少数是知识分子。这种错误办法,不仅使一部分坚决的积极的但是成份不好的党员,感觉没有出路而灰心,另一方面,正给了掩藏在党内的真正的阶级异己分子或暗探以武断宣传的武器。”可见,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尖锐的斗争。   一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全党绝大多数同志才认识到毛泽东建党思   想的正确。所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在瓦窑堡会议决议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他应该大量吸收先进的工人雇农入党,造成党内的工人骨干。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一切在民族革命与土地革命中的英勇战士,都应该吸收入党,担负党在各方面的工作。”决议还强调“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社会成分是应该注意到的,但不是主要的标准。应该使党变为一个共产主义的熔炉,把许多愿意为共产党主张而奋斗的新党员,锻炼成为有最高阶级觉悟的布尔什维克的战士。”这个决议, 不仅体现了毛泽东主要从思想上建党而不是主要从成份上建党的重要思想,而且是党内较早阐述这个重要思想的重要文件。   瓦窑堡会议以后,中央在这个问题的某些提法上,由于共产国际的干预,有过一些调整,但基本精神没有变。1939年10月在《 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毛泽东明确了党建的目标和任务是:“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到1945年党的七大,根据毛泽东关于主要从思想上建设党的要求,对各种成份的人的入党如何掌握,作了具体规定。   七大党章规定:   凡新党员入党,均须依照下列规定,个别履行入党手续,方能认为有效:   (甲) 工人、苦力、雇农、贫农、城市贫民、革命士兵入党,须有正式党员二人介绍,经过党的支部大会的决定,经过区委或相当于区委之机关的批准,并须经过六个月的候补期,方能转为正式党员。   (乙) 中农、职员、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入党,须有正式党员二人介绍,其中须有一人为一年以上党龄之党员,经过党的支部大会的决定,经过区委或相当于区委之党委的批准,并须经过一年的候补期,方能转为正式党员。   甲乙两项所规定之介绍人的资格及新党员的候补期,在革命新发展地区,得由党的中央、中央代表机关或省委、边区党委规定临时办法变通处理之。   (丙) 除甲乙两项所举各种成分以外之其他社会成分的人入党,须有正式党员二人介绍,其中须有一人为三年以上党龄之党员,经过党的支部大会的决定,经过县委、市委或相当于县委之党委的批准,并须经过二年的候补期,方能转为正式党员。”   还有(丁),讲原来是其他政党的党员,要加入共产党,该怎么掌握。这里不引用了。   这一重要思想,概括起来是这样几点:   1.判断党的性质,主要不是看党员的阶级构成和领导机关成员的阶级出身,而是看党的主张即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了工人阶级的最高利益。   2.吸收党员,要讲成份和阶级出身,但主要不是看他的社会成分,而是看他是否拥护党的纲领,并为之而奋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来自非劳动阶级、阶层的革命分子,在入党时必须经过严格考察,以防止坏人混入并避免盲目地大批吸收入党)。   3.党是共产主义熔炉,要教育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因为按照对党的纲领的态度来发展党员,党的纲领有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之分,愿意为最低纲领奋斗的人就可以加入共产党,但这不等于他已经具有无产阶级的最高阶级觉悟,党还要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纲领的关系,为最高纲领而奋斗,锻炼成为有最高阶级觉悟的先进分子。   由此可见, 毛泽东的建党思想是既坚持马列主义,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他当年在农村领导革命,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工人,加上雇农,无产阶级的数量也不会多,因此提出主要从思想上来建设党。没有思想解放的魄力,这样一种有伟大创造性的理论是提不出来的。   尽管我们今天遇到的情况与毛泽东那时还不完全相同,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照搬毛泽东当年的做法,但是毛泽东研究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则是我们应该认真加以研究和学习的。江泽民对毛泽东建党思想十分重视。从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 以及中央决定在《求是》杂志重新发表瓦窑堡会议决议相关内容这一举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央在吸收党员问题上作出的重要决策,正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毛泽东建党思想和党的历史经验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简短的结论   本来还可以写更多的问题,因限于文章篇幅就写了这三个镜头。之所以称它们是“镜头”, 因为它们是这几年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理论创新时,实际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这些“镜头”告诉我们: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尽管时代已经进到21世纪,但是毛泽东思想仍在指导着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   毛泽东思想对我们今天新的实践的指导作用,无非具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毛泽东的思想及其论断对我们今天的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如“统筹兼顾”思想;另一种情况是,毛泽东当年处理问题的一些思想和做法,虽然与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不同,有不同的针对性和对象,但对我们仍然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给我们解决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有重要的启迪。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学习毛泽东,也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研究员)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l/ztck/mzdsx/201105/t20110517_81087.htm
个人分类: 政治|8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whyhoo 2011-12-9 16:22
从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再到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新的重要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方面取得新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    什么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念的总和。任何社会在历史发展阶段中,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处于统领地位、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纵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实现政治主张、巩固执政地位、维护统治秩序的基本途径,是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完善、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马克思深刻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这表明,在任何一个社会,统治阶级为了捍卫、维护自身统治,对掌握和控制社会的精神生产高度重视,都要推行反映本阶级的核心价值观念,都要注重建设服务于自身需要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整合社会意识,更好地巩固经济和政治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运动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西方资产阶级在其发展过程中,在私有制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体现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资产阶级核心价值体系曾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成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成为了西方发达国家干涉他国内政、谋求国际霸权的重要工具,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   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系统地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凝练在一起,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在地蕴涵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包含着和谐的精神和理念,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是兴国之魂。    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兴国需要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就会失去前进方向,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组成部分,既突出了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又凸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既传承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吸收借鉴了国外的有益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既坚守基本的社会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目标前进的生动局面,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提供了社会前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可以始终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兴国需要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要有坚如磐石的共同思想基础。毛泽东指出的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邓小平指出的“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江泽民指出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指出的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调的都是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共同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超越民族、血缘、语言、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超越阶层、行业、职业、利益等方面的差异,奠定了全体人民共同团结奋进的强大思想基础。   兴国需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两难”问题明显增多,协调各方面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压力不断加大,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人们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的自觉性、坚定性,有助于人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有助于人们培育和谐文化、树立和谐理念,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   兴国需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情形下,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根本上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不断巩固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力,激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从根本上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更好地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有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从根本上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    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由于社会价值体系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很多国家都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当做国家最高利益,作为政党建设、国家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的精神旗帜,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在全社会及成员中灌输、倡导、树立、强化其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并提出了“融入”、“贯穿”、“体现”的建设思路,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具体来说: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从教育入手。要突出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带动全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突出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培育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学科教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教育全过程,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突出社会公众人物的教育,引导名家名人特别是影视界、文艺界、体育界、社科界、新闻界、科技界、企业界、金融界等知名人士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确保自己的一切产品、一切成果、一切言行、一切活动,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为世人做出榜样。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注重渗透。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党政机关建设之中,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礼节礼仪、民俗活动之中,渗透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发展、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之中,尤其要渗透到网络文化之中,善于运用手机短信、社交网络、微博等新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沿阵地,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平台。通过有效渗透,让人们在和风细雨中认知认同,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精神追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有法律和制度作保障。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到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中,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中,体现到各行各业的具体制度制定中,体现到社会管理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由软变硬、由虚变实。要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的行为受到制约。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tbzt/sqjlz/shzyhxjztx/yjsk/201112/t20111208_128593.htm
个人分类: 政治|1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化大改革 中央党校教授讲的好
热度 6 xupeiyang 2011-12-7 15:55
8-9号,我因有任务,要封闭两天,朋友如果想我,你就别着急。 学习内容: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 教授 博导 韩庆祥 听了两个小时,讲的特棒。 以后一定要听中央党校的教授讲课 文化安全、文化自信、文化强国 美国、法国、新加坡、中国的核心文化 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 骆家辉大使的美国价值观 拜登副总统北京吃小吃、付消费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 10 月 15 日至 18 日在京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714 次阅读|7 个评论
也谈信仰
热度 3 mangix2010 2011-12-5 15:30
一. 缘由 刚刚直博第一年,上学期需要上几门课程,其中有门课叫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按以往的经验,这种课是可去可不去的,因为本科就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马哲类的课没啥用,还不如空出时间来多读几篇文献,多遍几行代码来的实际些,但是这次好像有些不一样,我竟然一节课不落的听完了整个学期的课程,最后课程几节课要求我们博士班的几个同学关于几个问题做专题讲座,我不幸被选中了,和牛老师和另一位同学一起做这个专题,我们两个负责给牛老师整理材料、制作PPT、共同讨论讲解内容,然后由牛老师讲解,在整理材料过程中,自己有了一些思考,于是有了下面的文字,算是一个总结吧。 二、背景分析 当拿到这个专题名字时,自己头脑中还是比较迷茫的,作为一个工科学生,人文的素养本来就很匮乏,而且又是这样一个涉及到人终极关怀的字眼-信仰。不过随着对相关文献、博客、新闻的阅读和在思考,对于信仰问题,我有了些初步的认识。 2009年搜狐网曾经开展过大学生信仰调查,讨论了基督教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讨论了多元化时代下的大学生信仰缺失(区隔)问题;讨论了大学生是否拥有信仰,拥有怎么样的信仰问题。2010年底凤凰网的一个年度特别策划就是《寻找中国人的信仰》,这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对信仰问题的大讨论,同时评选出了最给力的信仰评选结果,由此看见,大家开始关注到人的信仰问题,关注到大学生的信仰问题,这还是挺让人欣慰的。 三、信仰的定义 什么是信仰那?这还是不好定义的,借助书籍和名人的言论,让我们来看看信仰到底是何物。 从信仰的中文词义来说,信,即信奉相信;仰,即仰慕、敬仰。 《大英百科全书》中是这样说的 “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是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 《辞海》的解释 “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一直为行动的准则。”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的榜样或指南针。” 百度名片对信仰的定义是: 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是与崇拜还有不同。概括地说,信仰是人对人生观、 价值观 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也有相关的歌曲、书籍、影视作品。 信仰就是一种意识规范,它具有无穷的力量(从共产党人的事迹可以看出), 塞缪尔 · 斯迈尔斯 在 《信仰的力量》一书中写道 “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 梁启超也提到过“ 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一个人有了高尚的精神追求,才能明白生存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 一个社会有了共同的价值取向,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四、工科大学生信仰缺失 工科教学内容多为专业技术知识,专业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知识面狭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严重匮乏,致使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缺失。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导致工科大学生心理和思想上的失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历史的愿意,也有现实的问题。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认为这种科学与人文的分离现象是一种倒退。钱学森也曾明确指出:“科学家的只是结构中应包括艺术。科学里面有美学,搞科学同样需要灵感,而我的灵感很多是从艺术中悟来的。” 缺乏人文精神或这也是我国现代缺乏大思想家,缺乏大科学家的一个原因吧!这对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师和老师都提出了考验,我们那些地方做的不对,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因为这涉及到国家的未来。。。
个人分类: 思想杂谈|2816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节选)学习导读
whyhoo 2011-11-30 22:32
编者按:日前,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编译局组织编写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已经出版发行。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经典著作,我们从中选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节选)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习导读文章,陆续刊登,供大家参考。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必读的经典。《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写作背景   《宣言》写作于1847年年底,发表于1848年2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起草的,是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社会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逐步巩固,以蒸汽动力革命为基础的工业化迅猛发展,工厂林立,机器轰鸣,火车行驶,轮船远航……这一切令人目不暇接的新景象,标志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到来。然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频频发生,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艰难困苦。资产阶级为了开辟世界市场,到处建立殖民地,甚至用血与火开路,使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成为时代的课题。空想社会主义由此兴盛起来,其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猛烈抨击,对未来社会的图景进行了勾画,但这些美好的理想由于脱离现实,找不到实现的道路和社会力量。新兴的工人阶级也不断发起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19世纪30—50年代,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工人发动的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些斗争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都相继失败。时代呼唤科学理论,《宣言》就是适应这一时代呼唤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出生于有教养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但他们很早就树立了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的信念,并在参加国际工人运动的斗争中逐步确立无产阶级立场,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1846年2月,他们在比利时建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6月,在他们的帮助下,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召开代表大会,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年年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了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起草了一个详尽的理论和实践纲领,这就是《共产党宣言》。   二、内容介绍   《宣言》分正文和序言两个部分。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阐述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深刻阐明了关于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的一般原理,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证明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第二章主要阐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既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必要性,又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纲领,驳斥了资产阶级攻击共产党人的种种责难,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第三章主要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第四章主要阐述共产党对其他党派的策略,阐明了共产党人要立足于现实,积极参加和支持当时的革命斗争,包括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革命,但不能忘记无产阶级的革命原则和最终目标。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宣言》写过七篇序言,分别是:1872年德文版序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和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其中,前两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后五篇由恩格斯撰写。这些序言除了阐发《宣言》的意义,也从不同角度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宣言》的思想。读本节选的是《宣言》正文的前两章以及1872年德文版序言。   节选部分及《宣言》全书内容非常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宣言》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檄文,通篇贯穿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如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宣言》首要的基本思想就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这就是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政治、精神等上层建筑,这是人类社会运动演变的基本规律。《宣言》告诉人们,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低一级的社会形态必然转变为高一级的社会形态,这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阐明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为无产阶级观察社会历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基本观点   正如1883年序言指出,《宣言》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迄今为止(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奴隶社会主要有奴隶和奴隶主的斗争,封建社会主要有农奴和封建领主的斗争,资本主义社会则主要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这是因为,社会发展的内部矛盾最终都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集中的就是代表新生产力的阶级和代表旧经济政治制度的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必然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结果是整个社会达到革命改造,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新的阶级矛盾代替旧的阶级矛盾。阶级社会就是在这样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才不复存在。   3.关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基本观点   《宣言》根据唯物史观,把资产阶级及其社会制度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认为现代资产阶级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从崩溃着的封建社会内部迅速发展起来的革命力量,“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资产阶级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也就彻底改变了封建时代的道德观念。资产阶级创造了现代世界体系,形成了“农村从属于城市”,“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东方从属于西方”的状况。资产阶级通过开拓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于是,人类的“世界历史”代替了地域性的历史。   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一矛盾的存在,“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页)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就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在危机期间,一边是生产过剩的瘟疫蔓延,另一边则是工人阶级贫困人口的迅速增长。这表明,“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页)“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资产阶级不仅挖掉了自己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社会基础,也造就了它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所以,“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32页)   4.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观点   《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具有彻底革命的性质,承担着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这是由无产阶级的特点和经济地位决定的。无产阶级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底层,既无生产资料,又无政治权利,因而最富有革命的彻底性。大工业使无产阶级最富有组织性、纪律性和团结精神,在革命斗争中能够联合起来,形成反抗资产阶级的强大力量。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它能够代表一切被剥削被压迫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团结人民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类解放而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尽管形式多样,但最终必然发展为夺取政权的政治斗争。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本质上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41页)。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必然要运用国家的暴力工具来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因此,无产阶级也必然要“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31页)。无产阶级的统治是真正的新型民主制度,是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的,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要条件。《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40页)然后,利用自己的统治,实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改造,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创造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条件,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做准备。   5.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建设的基本观点   《宣言》指出,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此后就进入新社会建设过程,但新社会建设的每一步也都是革命的继续。《宣言》特别强调,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必须要改造旧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建立新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但这是一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完成;对资产阶级的所有权和生产关系要实行强制性干涉,采取一系列过渡性措施。当然,这些措施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宣言》还告诉我们,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崭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41页)   6.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观点   无产阶级要完成历史使命需要组织自己的政党。共产党就是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先进政党。共产党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同时代表社会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31页)共产党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其先进性表现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在实践上,始终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33页),是革命运动中坚定的先锋队;在理论上,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33页)因此,共产党能够代表整个运动的未来。   共产党有明确的纲领和策略。其最低纲领即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33页);最高纲领即最终目的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党人的策略原则是,既要为工人阶级眼前的利益而斗争,又要着眼于运动的未来;既要支持一切进步运动,包括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运动,又要在革命的联合中坚持独立自主,不能失去原则。   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宣言》是对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系统的表述。它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明确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础,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争取自由解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宣言》的发表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实现了人类思想史和社会发展史上的革命,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宣言》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于1848年2月首次在伦敦用德文发表。160多年来,它被翻译成200多种语言,出版了数千个版本,成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传播最广的经典著作。由于以它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世界上产生了数量众多的共产党组织,形成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这极大地激励了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宣言》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文风活泼,语言优美,不仅是革命理论经典,也是世界文学经典。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以及《宣言》的一些思想,最早于1899年传入中国。1920年,北京、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组织了《宣言》的翻译工作,是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宣言》在上海出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曾回忆,他是在那一时期首次读到了《宣言》,并在后来读过许多次。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通过学习《宣言》走上革命道路的。尽管今天的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仍然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宣言》从唯物史观出发,科学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和总趋势,深刻阐明了“两个必然”,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32页)科学论断,为我们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160多年来,虽然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但总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尽管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但其固有矛盾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1997年和2008年的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明了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刻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危机的深刻根源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尽管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但世界上为追求美好未来的进步力量的斗争并没有停止,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成功,社会主义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学习《宣言》,就要不断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要立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奋斗。   《宣言》阐述了一系列需要长期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包括唯物史观、消灭剥削制度、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共产党的领导以及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等,为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党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学习《宣言》,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宣言》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科学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纲领、策略等,为共产党人形成自己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提供了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在不同时期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科学的理论、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正如《宣言》所指出的,共产党不仅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也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我们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先进性不仅表现为理论上的坚定成熟,更表现为实践中的冲锋陷阵。不论在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还是在改革开放的火热年代,共产党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着中华民族向着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目标不断前进。今天学习《宣言》,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着眼于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宣言》强调,资产阶级通过开拓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于是,人类的“世界历史”开始了。这一重要论断,科学地预见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努力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加快自身发展。   《宣言》阐述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应当长期坚持。同时,正如《宣言》1872年序言特别强调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今天,我们学习《宣言》,就要辩证地、历史地理解和运用其中的原理,坚持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tbzt/mljdzz/xxdd/201107/t20110729_98480.htm
1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主义
metanb 2011-11-24 22:42
中国精神文化领域中的鞑虏。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1502 次阅读|0 个评论
速记,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打动人,彻底是什么意思
热度 1 yue 2011-11-23 17:41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打动人”。彻底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到底的意思,到底就是否定纯理论。 不知道马克思使用的词语是什么?不知道他使用的词语本身是什么意思? 或许我们从这里永远搞不清,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的观点可以看来,彻底就是否定纯理论。 1 江泽民说:一具体就深入。 具体,不就是否定纯理论吗? 2 什么是实效性?实效性就是否定纯理论。 3 马克思本人的实践就是否定纯理论。 马克思一生没有从事纯理论,即哲学。但是他从事部门科学的研究,就《资本论》。 而且马克思本人多次明确表示要取消哲学。 《共产党宣言》也表示了马克思的方法论,就是描述的方法,即反对哲学思辨的方法。 4 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看,就是否定纯理论。 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不是理论的理论”。否定理论也不是天马行空,而是重视实践。 所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都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 5 所以彻底就是讲实践。 依据实践,就是彻底,就是到底。 6 彻底不是极端。 如果解释为极端,马克思主义不就成了极端主义了吗? 过去我们就是这样解释的,所以过去马克思主义经常成了极端主义。
个人分类: 普罗米修斯 哲学|170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热度 2 whyhoo 2011-11-20 10:5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科学论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刻认识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保证文化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全面准确掌握精髓要义和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科学论断,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文化建设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深刻思考。我们要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深对这一科学论断的认识和理解,全面准确地掌握其精髓要义和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和灵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指明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阐明了自然、社会、思维的发展规律,为其它一切学科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思想武器。这是其他任何一种学说、任何一种理论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党90年来正是由于大力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不断研究和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遇到的新挑战新问题,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想追求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旗帜,是凝聚亿万人民的理想追求、引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未来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就在于它本身蕴含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并为实现这样的理想追求提供了思想支撑和精神动力。我们党自诞生那天起,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写在党的旗帜上,作为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来追求,坚持用这样的理想目标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更加光彩夺目、催人奋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理想追求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了这样的旗帜,我们党就能把自身的力量乃至全社会的力量高度凝聚起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朝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立场是一切为了人民。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创造历史的重要动力。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其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必然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否则,就不可能对人民群众产生吸引力和感召力,也就起不到旗帜所应有的团结凝聚作用。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我们党领导广大人民共同创造的,其根本立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正是有了这一立场,我们的文化建设才会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文化改革创新才有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不竭的源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具有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腐朽文化的根本标志。因此,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旗帜的根本因素。    深刻认识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伟大旗帜,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我们要站在国家长治久安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深刻认识高扬这一伟大旗帜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增强高扬旗帜的自觉性、坚定性。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让社会主义文化居于社会思潮的主流和主导地位,清除一切腐朽思想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基础。只有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真正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局面。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的竞争;而决定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模式正确性、前沿性的深层次因素,则是本国先进文化的主导性和普及性程度。先进文化的主导性和普及性越强,对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也就越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善于面向人类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为有效化解矛盾和冲突,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提供了有力精神支撑。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在世界范围内的综合竞争力,必须继续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   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和引领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对一个民族精神面貌、思维方法、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前途命运等产生着重要影响。我们党反复强调解放思想,大力倡导改革开放,一个重要动因就是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伟大旗帜,必将使中华民族的精神更加昂扬、素质更加提升、步伐更加稳健,从而走在引领时代潮流的前列。   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国家长治久安和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保证,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长期以来,各种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他们的战略重点之一,就是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妖魔化”,企图在思想文化上搞乱我们党、国家和社会。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无疑是粉碎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图谋,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大计。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文化建设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推动文化建设科学发展,关键在于遵循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使文化建设在科学轨道上高效有序运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产业属性、经济属性以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创新与加快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发挥政府作用与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的关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文化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中。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延续生命力、永葆先进性的强大动力。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执笔:刘光明 季明)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ywz/201111/t20111115_123788.htm
972 次阅读|2 个评论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缘木求鱼
热度 2 moxj 2011-11-4 23:31
打开科学网,看到首页聂老师的博文,科学网还有人懂科学吗?浏览了一下,大概讲博主们对一篇讲经济学的博文不理智的评论,说科学网的博主搞经济的太少,其它人又不懂经济。我想实际情况的确是这样吧。 不过我记得念过几年书的人都是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来的。这么高深的经济学都学了,不会没有一点常识的。不过没有节制的反复一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的经文,更加没有节制的修饰它们,后果是比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还危险的事情。 最近关于全国文化、道德的新闻铺天盖地,尤其什么被扶老人讹诈青年,小悦悦事件等,那些生活在底层被强拆、去上访的钉子户们就不必说了,看来是该搞搞文化道德建设了。之所以提最近这个噱头,不是我决定搞这个文化改革多是时候,或者多没谱,就是想起来这经济建设的基础和上层建设的领袖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搞这个文化建设到底悬还是不悬。 一般闲聊起家宝我都没直接说过正面的话,主要作为一个专业的学长,甚至是师爷级的了,我没看到过他的学术论文。不过今天看到他写了一篇《 同南开中学的师生们谈心》 觉得非常好,都什么时候了,还能清醒经济学是穷人的经济学---想起一句话叫仓廪实而知礼节,又看到搜狐首页一则新闻说娱乐圈不是你想被潜规则出名就能轮的上的。 把这些放到一起,我不知道和经济、文化、上层建筑有没有关系。但是我想告诉你们,在这个牛肉面价格飞速上涨的高通胀时代,被包养、潜规则等靠出卖人格和道德求生的薪金没有见什么变化,甚至凤凰网首页不时暴出的全国各地被查出的性工作者的工资也没有涨,只是竞争更加激烈,环境更加恶劣、、、 搞神马鸟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啊。
个人分类: 民生了望|2372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中国美学缺什么
whyhoo 2011-11-4 13:05
中国美学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有了很大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重要的是中国美学踏上了一条富有开放性、包容性和综合性的路。中国美学具有光辉的前景,在世界美学中可望获得更加显赫的地位,因为中国美学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根基,有一百余年学习和研究西方美学的经历,有博大深邃的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化这样的思想和学术渊源。当奠基在两大文明之上的美学传统,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的哲学基础上汇合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是当美学不再停留在马克思主义词句上,不再对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美学做简单比附和拼合,而是真正深入到它们的精髓中,进行哲学层面的综合的时候,我们相信,那就是中国美学完全成熟并堂皇地步入世界之林的时候。当然,这个目标与我们现在的状况还有相当的距离。相对而言,我们的美学还缺少许多东西。 一 中国美学缺少藉以与现实对话的话语,缺少批判的否定的精神 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美学还没有找到切入现实的途径和属于自己的话语。这就是说,美学还没有作为一种本体论去关注人的诗性的生存问题,还没有作为一种认识论去解决审美之如何可能的问题,还没有作为一种价值观去讨论如何以审美的方式观察和评判现实的问题。 也许我们不能将作为哲学分支的美学与经济学、法学等经验学科相比,要求美学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可操作性,但是,无论如何,美学不能漂浮在空中,以至于只是学者们的自言自语。从这个角度进行审视,不能不承认,我们的美学虽然也经常涉及一般的文学艺术和审美教育问题,并且形成了像文艺美学、技术美学、审美教育学这样的分支学科,但总体说来,“学院”气依然很重,许多问题的讨论并没有超出纯学术的范围,因此在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几乎没有产生值得重视的影响。这里,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美学还没有找到切入现实的途径和属于自己的话语。这就是说,美学还没有作为一种本体论去关注人的诗性的生存问题,还没有作为一种认识论去解决审美之如何可能的问题,还没有作为一种价值观去讨论如何以审美的方式观察和评判现实的问题。我们的美学基本上还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评的“肯定的美学”,在某些人的美学中,甚至宁愿回到孤独的个体的心灵中,空谈心理结构的“建设”,而不愿意面向现实,拒绝对现实任何意义的批判和否定。 美学的生命在现实中,美学本质上是批判的否定的。审美活动就客观方面来说,是康德所讲的“无目的而合目的”的活动。作为“无目的”的活动,审美活动区别于认识活动和道德活动,作为“合目的”的活动,却又与认识活动和道德活动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美学无论如何不能脱离与社会政治、道德、宗教、文化的纠葛。把潜藏在审美活动中的真、善的因素彰显出来,从而揭示审美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是美学的天职和基本功能。美学之所以成为批判的否定的,还因为审美活动就主观方面说,本身就具有批判的否定的内在机制。审美活动只有在这些内在机制得到调动并协调在一起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其中,形式是一个因素。它所提供的总是与既定世界不同的异在世界,因而总是具有一种将人们从有限存在中解放出来的功能。肉体是另一个因素。它所提供的信息总比知性和理性丰富得多,鲜活得多,完整得多。在知性与理性因遭到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压抑而扭曲、而异化的情况下,肉体往往能够透出一个不甘沉沦的、反叛的自我。模仿是第三个因素。卢卡奇认为模仿能够通过“目的性中断”将自然“还原为纯粹视觉、听觉和想象的形象”,从而使“拜物化”的自然转化为与人相关并“充满诗意的偶然性”的自然。想象是第四个因素。想象一方面与本我、与肉体、与潜意识相关,另一方面与情感、与爱、与信仰相关,因此,想象所展开的常常是生命中最不安分的另一面。爱是第五个因素。爱是对丑陋、平淡、冷漠、孤独、无聊、仇恨的拒绝和否定。如果说,美是自由的表征,那么,爱就是自由的体验和张扬。只是由于有爱在,我们才渴望并试图改变这个世界。 二 中国美学缺少对人的整体的把握,缺少爱这个重要的理论维度 如果我们从现有语言中寻找一个与美相对应的词,以表达促使我们做出美的判断,或由美的判断激起的那种感受和心情,这个词只能是爱。如果说美是作为协调、匀整、完善的整体的表征或象征,那么,爱就是人类趋向整体,克服孤独、分离、疏远的意向和冲动。 人是个整体,这一点在德谟克利特时代就朦胧地意识到了,“小宇宙”这个概念连同“认识你自己”那段有名的箴言成了检视和考验人们智慧的永恒的话题。人是个整体,遗憾的是,从分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有产者与无产者——开始,人就被渐渐地分割开来了。体现在精神领域里,就是肉体与灵魂、感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的对立。康德和黑格尔试图调节肉体与精神、感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为人类的未来寻找一个理想的出路。但是在现实中他们看不到任何可能的前景,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理性自身或它的外在形式——艺术、宗教和哲学上。歌德和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一个从对艺术反思中,一个从对社会历史的考察中发现人作为整体的现实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马克思相信,人类由分工导致的异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本质上是个整体,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是可以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三大差别,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来逐步达到的。 人不仅是“一束知觉”,也不仅是一组符号;不仅是经验的集合体,也不仅是理性的存在物,人是个整体,它自身、它与它所生活的世界都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这就是审美活动之成为可能的根据。因为美的第一个定性就是整体:统一、匀称、秩序、节律、和谐,只有自身是整体的人才可能成为审美的主体。这一点,毕达哥拉斯讲的“内外感应”也许包含了更多的真理。当你面向星空,欣赏星空那种寥廓、幽远、绚丽的美,或者面向大海,品味大海那种浩淼、涌动、壮阔的美,你不是只是看,或者听,同时在闻、嗅、触,甚至你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都在影响你的情趣和判断。你是用生命的整体与大自然对话和交流。美的魅力,不仅在于它能够冲击我们的直觉,激发我们的想象或者勾起我们的回忆,更在于它能够使我们在物我两忘的情境中回复到整体,消除人与自然的距离,激起和增进对自然和人生的爱。 关于爱以及爱与美的关系,柏拉图、圣奥古斯丁、圣托马斯·阿奎那、休谟、斯宾诺莎、康德、弗罗伊德、马克思·舍勒、乌纳穆诺、弗罗姆等有过许多讨论,中国美学基本上没有涉及。如果我们从现有语言中寻找一个与美相对应的词,以表达促使我们做出美的判断,或由美的判断激起的那种感受和心情,这个词只能是爱。这是潜藏在直觉、想象、愉悦背后的更根本的东西。爱不属于某种器官,不属于某种意念,不属于某种情趣,爱是整个生命对作为整体的自然——它的统一、匀称、秩序、节律、和谐作出的回应。世界上如果没有美,就不会有爱;同样,没有爱,也不会有美。美有优美、壮美、崇高之美、滑稽之美、悲壮凄厉之美、幽默诙谐之美、大美或至美,美是个家族;爱则有性爱、友爱、敬爱、怜爱、博爱、惠爱、大爱或圣爱,爱也是一个家族。如果说美是作为协调、匀整、完善的整体的表征或象征,那么,爱就是人类趋向整体,克服孤独、分离、疏远的意向和冲动。 三 中国美学缺少形而上的追问,缺少相应信仰的支撑 超验之美(至美或大美)以及与它相关的超验之爱(圣爱或大爱)都是形而上层面,即信仰领域的事。美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确认并论证这种形而上的追索和信仰之如何可能。 超验之美(至美或大美)以及与它相关的超验之爱(圣爱或大爱)都是形而上层面,即信仰领域的事。美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确认并论证这种形而上的追索和信仰之如何可能。中国美学从西方美学借鉴了“自由”概念,从传统美学吸取了“天人合一”概念,把它视为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和美学的最高旨趣。但是何谓自由?审美自由与生命自由有何区别?何谓“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与人和自然的统一(自然人化)有何区别?至今未有一个完整的阐释,而且,既然涉及到形而上或信仰领域,就有一个超越性的问题,但至少在主流一派美学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与此有关的较深入的讨论。“自由”或“天人合一”因此还只是一种承诺,而不是美学自身的内在目的和逻辑指向。 美学开始于经验之美(事物之美)与超验之美(美本身)的区分以及超验之美作为一种信仰的确认。超验之美,即美本身虽然从根本上说来自于经验之美,但是,这里讲的经验,不是任何个体的人的哪怕一生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而是人类在千百年中共同经历和体验过的经验。这种经验已经作为“原始意象”先于个人经验沉淀在人们的无意识中,成为人们判断事物之美与丑的先验的尺度。因此,超验之美或美本身的确认不是经验范围的事,而是超验范围的事,是柏拉图以为的“回忆”,实即信仰领域的事。但是,超验之美或美本身作为一种信仰与一般宗教的信仰不同,超验之美与经验之美一样,是由主体与对象两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就对象来讲,超验之美是与同样超验的真、善统一在一起,是理念、道或存在的显现;就主体来讲,超验之美是理性、意志、情感协调在一起,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从经验之美到超验之美,即从感性到理性,从个体到整体,从必然到自由,这是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历史性问题。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是要靠改造自然,包括人本身的物质实践。我们相信,无论个体的人或人类,生命是个自我完善的过程;相信心灵在与自然的交往中不断地净化着,相信整个世界会越来越一体化,现代文化所带来的孤独、疏离、迷惘、失语将为人与人之间的更亲密的交流和信任所取代,所以如此,是因为有史以来的生活实践告诉我们,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人或人类不会没有美和爱,不会拒绝美和爱。 四 中国美学缺少可以作为依恃的与时代、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与审美和艺术发展的总体趋向相适应的完整的哲学 中国美学需要奠立在哲学的基础上,但是,不是任何哲学,而是植根于我们自己的时代,能够回应这个时代提出的问题的哲学。 中国美学,从王国维时候起,一直在寻找着一种可以依恃的哲学。上世纪四十年代前是康德、叔本华、克罗齐、黑格尔,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是马克思,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弗洛伊德、尼采、萨特、海德格尔,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一方面是后现代主义,特别是后结构主义的兴起,另一方面是文化学或文化哲学的冲击,中国美学出现了“去形而上”与所谓多元化的倾向,从而陷入了一种无所依傍、无所适从,随机式与拼盘化的状态。当然,我们不能无视现在依然十分活跃的、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为基本立足点的主流一派美学,但是,从几位代表人的身上可以看出,实践概念(以及自然人化)本身已经脱离马克思的原典,被赋予了新的个性化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剩余价值与劳动异化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理论正在受到质疑或淡出;而且,一些基本问题的立论和阐释与马克思主义几乎没有关系。 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从来就是隶属于一定的哲学体系的。凡在美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美学都是如此,无一例外。这是因为美学的宗旨和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对审美现象的研究,探讨和解决感性与理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人的基本生存问题,而它的前提就是将审美活动从人类的全部生命活动中抽象开来,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位;就是将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伦理活动以及其他功利活动区别开来,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将美与真、善在不同层面上的差异与关联揭示出来,以指明它们的不同意义。无疑,这些都属于存在论、认识论方面的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哲学的支撑。 中国美学需要奠立在哲学的基础上,但是,不是任何哲学,而是植根于我们自己的时代,能够回应这个时代提出的问题的哲学。无疑,开放的、不断充实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依然是中国美学主要的哲学基础。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哲学能够像马克思主义哲学那样,不仅为科学地探讨感性与理性、人和自然的关系、审美活动与其他生命活动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而且为这些关系的实际解决开辟了道路。所谓开放的、不断充实和发展着的,就是不把自己看成是最后的、僵死的、不可更易的,而是需要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现实,吸纳中外一切新的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对已有命题和结论不断进行审视、阐释、修正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永远在建设中。中国美学为了自身的发展,应该而且必须介入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哲学的建设中。这是中国美学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前沿的问题。 原文见 http://www.cflac.org.cn/ysb/2011-05/16/content_22772181.htm
10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占领华尔街的缘由——从保尔森到马克思
热度 13 lcguang 2011-11-3 00:55
(注: 这是《占领华尔街的民众为何如此愤怒》的修改版) 9 月 17 日 ,美国爆发至今仍然持续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起初有人说:美国人经常有人上街抗议,这只不过是无数次的其中一次; 还有人说,那只不过是一些失业的人在闹事。 但是,一个月过去了,运动不但没有停止, 反而蔓延到 70 多个国家, 800 多个城市。 美国民众占领华尔街的直接原因是华尔街金融机构高管贪婪, 并通过左右政府谋取利益。另一方面, 也有人指责穷人没钱还想买好房子, 对次贷危机也有责任。 仅仅是道德问题带来了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我以为,是有道德问题,但是没那么简单! 黑格尔说: 悲剧来自人们试图抗拒不可抗拒的力量。我以为美国的危机就带有悲剧色彩。 本文试图由表及里、由近及远说明美国经济和政治危机的缘由。 一 . 赌徒肇事 政府救助 民众更遭殃 两个赌徒 一个赌房贷违约率上涨 另一个赌不涨。 结果违约率涨了 赌不涨的亏不起 于是得到政府救助。 有这样的怪事 ? 有 ! 赌涨的是美国最厉害的投行高盛集团。赌不涨的是从事保险和金融服务的美国国际集团 AIG 政府为什么要救助呢 ? 因为 AIG 牵连其他机构太多, 据说是大到不能倒。 但是 政府救助 AIG 的钱相当大的一部分第二天就流进高盛的口袋 . 奇怪吧 ? 更奇怪的是 : 不久高盛大发奖金 AIG 也大发奖金 . AIG 为什么要大发奖金 ? 老总说要留住人才 ! 难道是要奖励埋炸弹导致金融危机的人才 ? 是金融机构之间的豪赌加重了危机的严重性。有个叫约翰 · 保尔森的对冲基金经理因为想做次贷债券找不到对手, 于是找到高盛,自称把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高盛,不仅帮 约翰 · 保尔森找来冤大头 自己也找了更大的冤大头 AIG 通过衍生产品(并不需要真的次贷),大肆做空次贷债券。这样看来,政府的救助岂不是在为豪赌圆场? 美国很多有识之士曾多次提醒美国监管机构高杠杆衍生产品的危害性,希望严加监管,但是一再遭到华尔街但反对? 为什么反对?因为衍生产品存在暴利,奖惩不对称使然!赚了,管理层多分奖金, 亏了, 管理层一毛不拔! 政府那么多钱花出去了 危机消失了 ? 没有 几年来 房价跌得更低 失业更严重 . 政府不得不提高国债上限 —— 那就是多印钞票,使得物价更高, 老百姓收入相对更低。对此,美国民众怎能不愤怒! 二.保尔森救助背后的真相 有个记录片叫 The Inside Jobs 翻译成中文叫《监守自盗》。它告诉我们,为什么美国政府在让雷曼倒闭数小时后出资 800 多亿(后来增加到 1800 亿)救助了 AIG ? 原来负责救助的美国财长亨利 · 保尔森(这是一个更有名的保尔森)来自高盛, 2005 年受小布什邀请担任美国财长。雷曼是高盛的竞争对手,场合高盛长反调,而 AIG 是亏钱给高盛的冤大头。如果不救 AIG 高盛赌赢的钱就拿不到。 AIG 原 CEO 在压力之下辞职,被保尔森找来的人取代,而这个人就是自 2003 年以来一直是高盛董事会成员的爱德华 • 利狄。为什么?无非是要让冤大头赔钱给高盛更利索。 保尔森 1972 年在 五角大楼 担任助理 国防部长 的助手, 1974 年加入高盛。是高盛给了保尔森荣誉、地位和财富。保尔森在高盛任职 32 年期间,积蓄了超过 5 亿美元的资产。光是 2005 年,保尔森的年薪就高达 3830 万美元。就在保尔森即将履新、离开高盛之际,高盛董事会又特意准备了一份 1870 万美元现金的 “ 大红包 ” 送给保尔森。保尔森的救助方案,充分显示了他的 “ 职业道德 ” 和 “ 江湖义气 ” 。但是保尔森是美国的财长,救助的钱是纳税人的钱啊!真相传开后,美国民众怎能不愤怒? 三.石油 —— 高盛和小布什之间的纽带 2008 年 3 月, 美国石油期货达到 116 美元一桶,小布什仍然宣称要加快石油储备, 理由是要应付伊朗问题。我那时就感到奇怪, 美国是石油最大进口国,石油涨价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为什么小布什反而希望石油涨价呢?我那是就猜测,是因为布什家族从事石油开采行业,屁股指挥脑袋。不久我看到美国人写的书《布什家族的战争》,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布什家族和石油的关系。 老布什父亲就是钢铁好石油大亨。老布什 1951 年与人创办石油开发公司, 1956 年至 1964 年是休斯敦扎帕塔近海石油公司总经理。小布什和小布什二弟都经营过石油公司。 虽然小布什经验石油公司一次又一次失败, 但是一次又一次得到更有钱的人石油大亨支持(按书上说法,这些财团是看在老布什的份上)。后来所有的人都亏了,只有小布什最后拿钱走人了。可以说,小布什一辈子中大部分时间都希望石油涨价。 高盛从 2002 年到 2008 年,一直看多做多石油期货。虽说石油涨价主要是需求增加的原因。但是油价超过 100 美元是不太正常的。美国是石油最大买家,推高油价更是不正常。 但是小布什在油价超过 115 美元的 2008 年 3 月还说要增加石油储备(直至 2008 年 5 月才在多方压力下同意停止增加石油储备)。高盛那时候预测说油价还会上 200 美元。可见高盛和小布什配合密切。小布什的副总统切尼在战争和石油问题上和小布什也相当一致,原来他也经营过石油公司。 我不认为小布什是为了自己的石油资产升值,但是,我相信小布什是借机偿还帮助过他的石油大亨的人情,他和亨利 · 保尔森有类似的 “ 职业道德 ” 和 “ 江湖义气 ” 。 算一算吧,因为炒高石油,美国人多付了多少冤枉钱?如果真的如《布什家族的战争》一书所述,美国人为战争付出的代价更高。想想这些,美国民众怎能不愤怒? 四. 美国政府和高盛之间的旋转门 高盛有着和政府拉关系的长期历史,有人戏称高盛和美国政府之间存在旋转门, 这边出来那边进去。 除了亨利 · 保尔森,乔舒 • 博尔顿类似,他曾经担任老布什的白宫幕僚长(总统办公室最高长官)。后来进入高盛,担任伦敦高盛国际部负责法律与政府事务的执行主任。 再后来又担任小布什的总统助理与白宫负责政策的副幕僚长。 更早的美国财长鲁宾 1966 年加入 高盛 的 风险套汇部 , 5 年后成为合伙人,后来在克林顿人总统期间,担任美国财长。 1999 年,在他和克林顿的支持下, 美国金融界在花了 30 年时间、 3 亿美元的游说费用后,终于废除了《格拉斯 — 斯蒂格尔法》(禁止公司同时从事投行和银行业务) 。 鲁宾离开了 克林顿 政府便在 1999 年 10 月加入了 花旗集团 ,担任副总裁。鲁宾的财长继任萨默斯是鲁宾的学生,现在又被奥巴马提名为国家 经济 委员会主任。 从高盛出来到政府任职, 或者从政府出来到高盛任职的人太多了。为什么加强金融监管的呼声总是落空?因为华尔街大佬对政府的影响力太大了。制造金融危机的华尔街大佬不但没有得到应得的惩罚, 反而在退位的时候拿大钱走人。 2010 年,华尔街效益稍许好转,高盛、 AIG…… 又大发奖金。 现在奥巴马推出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还是受到许多国会议员的阻拦。美国民众对政府太失望了。 五.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 关于经济危机,也有人指责那些失业者和破产者说: “ 你们懒惰、没有挣钱能力还要住好房子,次贷债券就是为了满足你们的要求, 你们不能光指责华尔街! ” 虽然我相信少数人是因为懒惰, 但我相信大多数人不是。为什么在信息革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之后, 创造财富更容易的时候,普通民众反而挣钱更难?中产阶级反而不断减少?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 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 - 哲学手稿》中提出工人劳动异化 —— 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效益提高,劳动者越来越处在不利地位。原因是:机器代替了人力,劳动力过剩,劳动者创造了对自己更加不利的对象,劳动只有带来痛苦。马克思后来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以利润为目的,产能过剩和劳动者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故有的矛盾。共产主义生产以人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人在劳动的同时也是享受。 马克思后来提出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家追求利润和劳动者购买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天涯最近有个帖子叫《百年老狼—— 经济危机的脉络 》对这个问题讲得比较清楚。 虽然马克思的解决方案未必正确或完善,但是他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六.信息革命如何带来白领异化 我在经济危机之前的 2007 年就写过一篇文章《 白领劳动异化 ―― 信息革命 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 2008 年写过一篇文章《 经济危机的根源: 信息革命 和 白领劳动异化 》。我以为, 1929 年开始的西方经济危机是以内燃机和电动机为代表的产业革命的结果,当前西方的经济危机是以电脑、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信息革命的必然副产品。 曾几何时,程序员是非常抢手的行业,他们在创造许多出色的软件的同时, 也让无数传统白领失去了工作; 现在,软件成熟了, 互联网建成了, 他们自己也变得多余了。购买力为什么不足? 因为自动化程度高了,企业不需要那么多职位或高薪职位了。 因为以利润为目的,企业只要不赚钱,就会关闭, 或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更加重了本国失业问题。 现在,社会财富增长比民众工资增长快,超级富翁的财富增长也比民众工资增长快。富翁发财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因为效率提高, 比如互联网带来的效益提高; 另一种是因为资源增值,比如矿山和土地增值(我曾经写过文章, 说明科技进步如何带来资源增值 )。 无论哪一种, 都对无资产的劳动者, 特别是普通白领更加不利。效率提高使普通白领被解聘的危险更大;资源增值, 特别是房价上升使得要成家立业的年轻人更加艰难。还有一些富翁是靠权力、关系网、或垄断地位(可看做是另一种资源)发财。 这真是华尔街大佬的发财手段。他们没有冒险创业,很少承担市场风险,却拿走普通劳动者百倍千倍的财富。 七. 次贷债券的功与过 现在次贷债券名声很糟, 是因为衍生产品隐藏了它的风险,杠杆交易放大了它的风险, 这些风险后来集中爆发了。 但是次贷债券本身也有其好处。暂时没钱或没工作的人并等于未来没钱没工作,既然富人资本过剩,借钱给他们等他们将来有钱时还,是双赢。未了控制贷出者的风险,并且让小额投资人也能放贷,把次贷打包成次贷债券,让投资人买次贷债券, 而不是直接放贷,风险就小很多。 但是华尔街贪婪,明知有些人将来也难还钱,也鼓励他们贷款买房。华尔街后来还发明了次贷债券保险 CDS , 把风险转嫁给不明真相的人。甚至有些明白真相的机构,受到高额奖励的诱惑,也通过杠杆大买次贷债券; 或卖出次贷保险。反正赚了有奖励, 亏了大不了拍屁股走人。 似乎是,互联网造就了无数亿万富翁, 现在该轮到金融业了。似乎是金融大佬正带领美国从制造大国向金融大国转型,政府也放松监管, 鼓励金融创新。 然而,风险不能无限期推迟到未来。危机终于爆发了,很多人不光输了未来, 还输了未来。 八.反思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教父亚当.斯密告诉我们,通过市场交换, 一个人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给其他人带来好处;因为生产效率提高了,商品相对便宜了。然而不幸的是, 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也不例外,也相对便宜了。这样下去,又如何以人为本? 公平说来,要说推动技术进步,资本主义效率高。资本主义生产以利润为目的,这就便于财富以几何级数增长。 但是一旦技术进步停滞了,资本主义可能反而不如社会主义。至少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不会因为不赚钱而关门。如何兼取两者之长,值得探索!
个人分类: 经济学|3273 次阅读|31 个评论
博文《清儒教对中国的制约》的注
热度 1 shawncheng 2011-10-28 16:47
注: 1、 这篇小文是我准备交的政治课程论文。放了很长时间,期间社会上又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广州那个被碾压的小孩,整个事件简直是令人发指。我从解剖自己的思想出发得到了一些想法,然后比较其他人做事的表现和社会给我的事实,最终形成了本文所体现的理论。 2、 虽然我没有话语权,但是我觉得只有宗教信仰才能建设精神文明。时间也许已经说明了共产主义也许无法成为信仰,而且即便它就是信仰,除非我们重新建设一套科技、经济和社会秩序。否则,既然我们使用产生自新教精神 之上的西方科技、经济,那么它仍然会导致社会问题的不可调和。 3、 作为一个党派,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无与伦比。 4、 也许如果没有奉献、自律和职业道德的新教精神的熏陶,马克思等也许无法创造出共产主义的理论。 韦伯论述了新教精神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445 次阅读|1 个评论
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不好
热度 3 xupeiyang 2011-10-27 06:50
马克思曾预言,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重压下,“剥削阶级”会衰落并最终灭亡。 在资本主义社会,1%的特权阶级被赋予了各种优惠待遇,而99%的工人群众却被迫陷入贫穷和死亡。 资本主义的终结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最新报告,从1979年到2007年,美国最富的1%人口的收入增加了2.75倍,而最穷的20%人口同期收入只增加18%。   报告还发现一个现象,收入越低的阶层,过去30年收入增幅越小。仅次于最富的1%人口的20%富人,28年内收入增长了6成5,虽然比不上最富的1%,但还是比近80%的其它阶层人口收入增长快得多。   这个报告指出,即便不考虑最富人群收入急剧增加,美国人收入不平等现象还是加剧了。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916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1-02-16 | 你的命运是由你决定的 来自自由的世界 我的搜狐
dongzg101 2011-10-20 03:25
你相信命运么?你相信有人能用你的名字和生日算出你一生的命运么? 我是不相信。因为命是可以改变的,算命的高手,即便是那种能用心灵感应的高手,也只有一个模糊的感应,只是那一瞬间的感应而已,而且很模糊。如果他用语言说出来,那一刹那就变了。所以,无论他说什么,相信好的,你就会幸福、平安一生。 说实话,你的命取决于你的选择。面对任何情况,不要害怕,勇敢面对。 我信仰马克思,也许,有一天,1000年以后,他会成为上帝那样的存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句话是永恒的经典。 我不入党, 但我信仰马克思,信仰不需要理由。 我相信,信仰会产生一个精神的世界,那儿,是我们生命的归宿。 人生是一段旅程,有了信仰,就像有了指路明灯,找到回去的路。生是一段旅程的开始,死亡,却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所有的生命在生与死之间来来去去。 30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100岁并不是生命的终点,有了信仰,我们可以活得更长。如果全世界每个人都认为人能健康的活到120岁,那时候,那个世界的人的平均寿命就是120。我们的观念限制了我们人类自己。一代一代,只要我们不断的更新我们的观念,总有一天,我们人类会成为这个宇宙的神。 我们的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他们生下来是一张白纸,只要少一点我们现有观念的束缚,让他们自由成长,他们就能一代一代,不断进化。信仰是未来人类进化的源泉。 爱所有的人,无论他们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她们美还是丑,无论它们健康还是残疾。爱所有的生命,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平等的,它们也有它们的精神世界。爱我们的家园,地球,因为它也是一个生命,所有的天体都是生命,他们、她们、它们,构成了我们这个宇宙。
1683 次阅读|2 个评论
“物质决定意识”这个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该改改了!
热度 2 daodezhenjing 2011-10-18 08:30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机械唯物主义全胜的时代,本身不可避免地带有机械唯物主义的倾向,特别是在 “ 物质决定意识 ” 这个观念上,它把物质和意识定性地区分开了,意识成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神秘东西。恩格斯说过,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一切现象存在的原因。意识既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它一定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否则它怎么可能有反作用呢?可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运动呢? 现代科学对意识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条件反射,可条件反射并不是意识,意识是一种有着统一目标的整体性活动,而条件反射仅仅是局部的一种快速反应。意识是怎样产生的呢?来自全身的信息各种各样,但它们都汇总为一个统一的目标,很显然,大脑中还有一个信息优胜劣汰的过程,只有一个信息能够竞争出来成为统治者,并由它强迫其它信息和它同步运动,反馈到全身,这才形成了步调一致的整体活动,而这个有统一目标的整体活动就是意识的外在表现。 不少人可能会想,意识产生于大脑之中,一定是大脑主宰着意识的产生。可这仅仅是相当然,没有一点证据。任何竞争都有一定的规则,顺应这个规则就能够被优选出来,违背这个规则就被抑制下去。信息之间的竞争也是同样,它并不是仅仅看信息表面上的强弱,而是要看环境的意志,得到了大环境力量的支持,不管它多么弱小,它都会迅速由弱变强成为统治者,而那些表面看起来挺强,却不知道顺应环境的信息,只能在竞争中迅速由强变弱,成为统治者的附庸。在人体之中,真正能够体现整体力量的是什么呢?显然它就是血液,血液对人体各部分组织的供应是不对称的,谁顺应了整体的意志,就会得到血液的优先支持,谁违背了整体的意志,血液的供应就会受到抑制。信息之间的竞争就是如此,只有得到血液的优先支持,这个信息才有可能竞争出来成为统治者主导人的意识,如果得不到血液的优先支持,无论它信号多强,都不可能竞争出来。因此,意识其实是整体意志的一种体现。 从生化角度来说,血液供应的是氧,而信息和一包一包的自由氢有关,大脑中信息的处理过程就是氢氧化合水的反应,哪一个信息能够竞争出来主导意识,取决于两者能够正好等比化合。因此,单位时间内的供氧量决定了意识的产生。可在人体之中,什么影响着血液单位时间内的供氧量呢?显然,五脏六腑的变化都能,如肺,它直接关系着氧的代谢,脾胃影响着血的质量,肝影响着血的供应,肾影响着血液的动力,而心的影响更直接,它的变化影响着血液的速度。显然,在人体之中,五脏六腑就是人体的董事会,心就是董事长,它们通过血液的不对称供应控制着全身,大脑不过是按照董事长意志对来自全身的信息优胜劣汰的管理者。 中医文化经常用心主神志来解释意识的产生,虽然它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个解释是不完备的。神在中国文化中并不仅仅是指变化莫测的整体意志,它更重要的是体现变化莫测的大自然,如“阴阳不测谓之神”。对每一个人来说,世界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在自我,一部分是外在世界,两者首先是对立的,没有对立就没有自我,更没有意识,意识是在组成人体的各个部件共同地反抗外在世界变化的中表现出来的。可外在世界的力量是宏大的,不可抗拒的,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意识就是人在与处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寻求统一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意识同样是自然意志的一种体现。 物质决定意识,这个观点的机械性就体现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对物质的认识,这个物质本质上体现了是在变化中存在的大自然,自然是变化的,而不是死的,可人们对物质的理解经常和不变联系在一起,造成了我们对自然的误解。其二,就是对意识的认识,意识是一种物质现象,它不仅体现了整体的意志,而且体现了大自然的意志,物质决定意识这个问题其实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变体,是整体的大自然决定局部的人,而我们却把意识看成是和物质完全不同的一种现象,可如果意识不是物质现象,它怎么可能有反作用呢?显然,人们的误区就在于意识是千变万化的,而把物质看成是死寂不变的,从而放大了他们之间的区别,其实自然也是在不断变化中存在的,意识的千变万化来源于自然的千变万化,外在世界的变化是意识产生的条件,而内在自我是意识产生的根本。
个人分类: 医学|160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鬼子的马克思研究笔记
liwei999 2011-10-14 08:16
Notes on Karl Marx and Communism 1. Bio Karl Marx was a German philosopher, sociologist, and communist in the 18th century. He developed a famous theory, called Marxism, that fundamentally influenced the human history. In fact, Karl Marx is among the most quoted scholars in history and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of all time. His two most famous works are: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published in 1848, mainly a political statement for the communist movement, and Das Capital, a book he devoted his life to on the nature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 In the last century, following his revolutionary theory, there were communist movement and revolutions in many countries to form a communist group of states, led by Soviet Union in 1922 and led to the founding of Red China in 1949. However, since the collapse of Soviet Union towards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the communist movement suffered a big retreat and even the post-Mao China turned to market economy, a system closer to the capitalist economy than the communist economy. Marx's predictions that the global revolutions will end the capitalist system in the world are not proven right. 2. Marx's view on government Marx has a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volving 5 major social types, from lower stages to upper stages, i.e. Primitive Communism -- Slavery system -- Feudalism -- Capitalism -- Socialism -- Communism. He regards the capitalist government as an inhuman government which only protects the capitalists (bourgeoisie) while oppressing the working class (proletarians). He believes that despite the name of democracy, a capitalist society is in essence based on Dictatorship of Bourgeoisie. He concludes that capitalist government should be overthrown by the working class and replaced by the socialist government based on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Eventually socialism transitions to communism when the productivity gets to the highest level. Communism is the ideal society in Marxist theory in which every one enjoys his work, which brings job satisfaction and fulfillment of his creativity, at the same time producing the products to meet the needs of all the society. In communism, there is no distinction of class, no class struggle and everything is in harmony. 3. Marx'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Contrary to the popular view that human is selfish by nature, Marx thought that human is a naturally creative animal. Accordingly, an ideal society creates a condition for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human nature. But capitalism is an evil society which turns humans into wage slaves. Marx'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is criticism of capitalism and his ideal of communism. A closely related and even more influential theory of Marx is about alienation from human nature caused by the capitalist system. 4. Marx's theory of alienation By alienation, Marx refers to the social separation of people from their "human nature" which is supposed to be decent and creative. Marx believed that alienation is a systematic result of capitalism. He believed that it is the alienation that deformed human nature, making people behave differently depending on one's social status. The nature of capitalists becomes exploiting and oppressing the working class purely for the seeking of profits. The working class becomes wage-slaves like robots working in inhuman conditions. Only in the communism can all men gain freedom and be liberated from wage-slavery, enjoying the full nature of their creativity. 5. why he thinks that way Marxism was formed in an age when the capitalism was not mature and there were waves and waves of class struggle and society conflicts : there were no social programs, no unions and other forms of laws as seen in the modern society. For example, there were no minimum wage law, child labor law, income tax regulations and social welfare to protect the lower working class and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between the capitalists and the proletarians. Out of deep compassions for the lower working class who has been struggling for very basic living, and out of the anger towards the early capitalists who were after profits by forcing the working class to work long hours with very low pay and very poor working conditions, Marx concluded that the capitalist government is inhuman and will be overthrown by the proletarians and replaced by the socialist and then communist government. Works Cited “Karl Marx.”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19 Sep. 2011. Wikimedia Foundation. 21 Sep. 2011 http://en.wikipedia.org/wiki/Karl_Marx “Marx’s Theory of Alienation.”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6 Aug. 2011. Wikimedia Foundation. 21 Sep. 2011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x's_theory_of_alienation “Marx’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2 Jun. 2011. Wikimedia Foundation. 21 Sep. 2011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x%27s_theory_of_human_nature
个人分类: 成长花絮|2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长花絮:Hi, I’m Karl Marx》
热度 1 liwei999 2011-10-14 07:15
《成长花絮:Hi, I’m Karl Marx》
几周前,甜甜世界历史课的项目《与思想家见面:卡尔 马克思》终于完工了,接着是要在课堂上给老师同学讲演。首先,要着装成学者马克思的样子。马克思的形象甜甜很熟悉,还在她很小的时候,她就从我小时候的临摹素描中看到了马恩列斯毛,还有华盛顿(见《 成长花絮第一期:学画 》)。服装好办,她就穿我的长衫西裤凑合,主要是马克思的大胡子。我陪着孩子转了好几家店铺,她都不满意。幸好由于万圣节将临,湾区临时增加很多化妆店,里面充满了稀奇古怪的服饰、骷髅,当然也有面具和大胡子。最后找到的胡子倒是很像马克思,就是颜色太黑了点儿,印象中马克思是花白胡须的。我安慰甜甜说,这是青年马克思的大胡子,完全没有问题。何况你讲演中的人性主题确实是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老年马克思更加激进和革命,远离了人性的主题。 就这样,甜甜上场了,讲得激情昂扬,特别是结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甜甜先是用的德语,然后用英语重复,掷地有声。受到老师的赞许。下面是讲演稿的纲要: Meeting of the Minds: Karl Marx Hi, I’m Karl Marx, a middle class, 18th century German scholar, who was bor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en Capitalism was just starting and not yet mature. There were no social welfare programs (such as healthcare or pension) or worker unions, and everything was a class struggle between the rich, Bourgeoisie, and the working class, Proletarians. My theory, Marxism, is about the ultimate government, Communism, in which the property of a society is owned by all members, and peoples’ talents are utilized to their full potential, so that people enjoy their work while working toward the common good. Capitalism is a corrupted system in which the Bourgeoisie have all the power and exploit the Proletarians, while the Proletarians are unfairly treated, wage-earning robots. Even in democracy, when people vote, they are affected by mass media, controlled by the Bourgeoisie. All humans are naturally creative and talented. So I say to you all, everyone is equal. We should overthrow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Bourgeoisie, "Proletarier aller Länder vereinigt Euch!" Proletarians of the world, unite!
个人分类: 成长花絮|245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成长花絮:小鬼子成为共产主义者》
热度 2 liwei999 2011-10-14 06:13
陪女儿研究马克思主义 早上起床,甜甜告诉我:Dad, I had a weird dream. The last sentence I remember saying to somebody is: "If there is anything that I know, communism is for you." 看来,这个学期学世界历史,甜甜是对共产主义学说着迷了。 前几天,女儿回来告诉我,说她的世界历史课程要求介绍一位历史名人,其他同学有选卢梭、拿破仑、教皇保罗二世等,她选的是卡尔马克思,要求我帮助她了解马克思主义。我说那没问题,我从小就学习马克思,谈马克思主义如数家珍。女儿说,首先要了解马克思的生平事迹,然后主要是介绍马克思对下面两个问题的论点:马克思怎么看人性?马克思怎么看政府? 马克思的人性论,我这个当年的学马列小组积极分子也不大了解。人性在我们的少年时代是塔布(taboo),学习马克思也要绕开它:当年我们强调的是阶级性,而不是人性。改革开放以后,在老邓发动反自由化之前的思想解放年代,曾经有过对青年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大讨论,印象深刻。顺藤摸瓜,上了维基百科 wiki,发现还真有专题论及青年马克思的人性论及其异化论。马克思的生平、其他论述,包括政府,wiki 上都有很好的概述。互联网上的百科wiki是人类新技术时代的一个创举,女儿已经养成习惯了,凡事查 wiki,我也鼓励她做这类研究项目尽可能参照 wiki. 生吞活剥看了维基百科的马克思条款,甜甜对马克思佩服得五体投地,整理了不少笔记。笔记上交给老师前,必须用自己的话综述改写,这样就对有些问题需要深入理解。譬如人性,维基的讲解围绕马克思对于人的自然性、创造性以及天赋才能的肯定,反衬生产关系对于劳动者创造本性的异化,显得太过抽象。女儿问:马克思到底是说人性是好,还是坏啊?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说:马克思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要说的是,其所以产生阶级斗争等残酷的事件,那是人的社会环境和地位决定的。资本家作为人,并不是生来就要压榨无产阶级的坏蛋,但是他的阶级地位决定了他必须剥削无产阶级,以追求最大利润。资本家作为人格化资本的本质,是他的资本家身份决定的,不是他的本性问题。一个无产者,无论多么善良,一旦成了暴发户,变成资产阶级以后,他一样要被异化,成为资本的代表。 女儿最感兴趣的是共产主义,说我们从小被洗脑了,以为共产主义导致独裁和邪恶,其实共产主义是多么地美好。 "we were brain-washed to believe that communism is associated with dictatorship and leads to evil. But according to Marx, communism is a beautiful society, no class. no class struggle, work is fun and not a burden, one can satisfy his most potential with his gifted talents. But why the countries experimenting with communism all failed? "They failed for a good reason. The reason is clearly stated in Marx's works but the followers did not take it seriously. That is, an ideal society like communist needs to be supported by the maximum productivity." 女儿说:马克思了不起,资本主义太臭了(sucks),你看这两年的金融风暴,目前席卷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倒债危机,处处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女儿说,我觉得我现在已经是共产主义者了,资本主义太烂,一定要被共产主义所取代(Dad, by now, I think I am already a communist. Capitalism sucks, got to be replaced by communism.) 我乐了,这话怎么与四十年前我们的信仰如出一辙呢。
个人分类: 成长花絮|2160 次阅读|2 个评论
占领华尔街的民众为何如此愤怒
热度 3 lcguang 2011-10-11 16:03
9 月 17 日 ,美国爆发了持续几周占领华尔街运动 . 参加这一抗议运动的人越来越多 , 光是纽约就有上万人 ; 波及的城市也越来越多 , 以前有五十多个城市的民众纷纷响应 . 美国民众为何如此愤怒 ? 一 . 赌徒肇事 , 政府救助 , 民众更遭殃 两个赌徒 , 一个赌房贷违约率上涨 , 另一个赌不涨。 结果违约率涨了 , 赌不涨的亏不起 , 于是得到政府救助。 有这样的怪事 ? 有 ! 赌涨的是美国最厉害的投行高盛集团。赌不涨的是从事保险和金融服务的美国国际集团 AIG, 政府为什么要救助呢 ? 因为 AIG 牵连其他机构太多, 据说是大到不能倒。 但是 , 政府救助 AIG 的钱相当大的一部分第二天就流进高盛的口袋 . 奇怪吧 ? 更奇怪的是 : 不久高盛大发奖金 , AIG 也大发奖金 . AIG 为什么要大发奖金 ? 老总说要留住人才 ! 难道是要奖励埋炸弹导致金融危机的人才 ? 是金融机构之间的豪赌加重了危机的严重性。有个叫 约翰 · 保尔森的对冲基金经理因为想做次贷债券找不到对手, 于是找到高盛,自称把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高盛,不仅帮 约翰 · 保尔森找来冤大头 , 自己也找了更大的冤大头 AIG, 通过衍生产品(并不需要真的次贷),大肆做空次贷债券。这样看来,政府的救助岂不是在为豪赌圆场? 美国很多有识之士曾多次提醒美国监管机构高杠杆衍生产品的危害性,希望严加监管,但是一再遭到华尔街但反对? 为什么反对?因为衍生产品存在暴利,奖惩不对称使然!赚了,管理层多分奖金, 亏了, 管理层一毛不拔! 政府那么多钱花出去了 , 危机消失了 ? 没有 , 几年来 , 房价跌得更低 , 失业更严重 . 政府不得不提高国债上限——那就是多印钞票,使得物价更高, 老百姓收入相对更低。对此,美国民众怎能不愤怒! 二.保尔森救助背后的真相 有个记录片叫 The Inside Jobs, 翻译成中文叫《监守自盗》。它告诉我们,为什么美国政府在让雷曼倒闭数小时后出资 800 多亿(后来增加到 1800 亿)救助了 AIG ? 原来负责救助的美国财长亨利 · 保尔森(这是一个更有名的保尔森)来自高盛, 2005 年受小布什邀请担任美国财长。雷曼是高盛的竞争对手,场合高盛长反调,而 AIG 是亏钱给高盛的冤大头。如果不救 AIG, 高盛赌赢的钱就拿不到。 AIG 原 CEO 在压力之下辞职,被保尔森找来的人取代,而这个人就是自 2003 年以来一直是高盛董事会成员的爱德华•利狄。为什么?无非是要让冤大头赔钱给高盛更利索。 保尔森 1972 年在 五角大楼 担任助理 国防部长 的助手, 1974 年加入高盛。 是高盛给了保尔森荣誉、地位和财富。 保尔森在高盛任职 32 年期间,积蓄了超过 5 亿美元的资产。光是 2005 年,保尔森的年薪就高达 3830 万美元。就在保尔森即将履新、离开高盛之际,高盛董事会又特意准备了一份 1870 万美元现金的 “ 大红包 ” 送给保尔森。 保尔森的救助方案,充分显示了他的“职业道德”和“江湖义气”。但是保尔森是美国的财长,救助的钱是纳税人的钱啊!真相传开后,美国民众怎能不愤怒? 三.石油——高盛和小布什之间的纽带 2008 年 3 月, 美国石油期货达到 116 美元一桶,小布什仍然宣称要加快石油储备, 理由是要应付伊朗问题。我那时就感到奇怪, 美国是石油最大进口国,石油涨价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为什么小布什反而希望石油涨价呢?我那是就猜测,是因为布什家族从事石油开采行业,屁股指挥脑袋(参看 http://lcguang.blog.hexun.com/23843431_d.html )。不久我看到美国人写的书《布什家族的战争》,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布什家族和石油的关系。 老布什父亲就是钢铁好石油大亨。老布什 1951 年与人创办石油开发公司, 1956 年至 1964 年是休斯敦扎帕塔近海石油公司总经理。 小布什和小布什二弟都经营过石油公司。 虽然小布什经验石油公司一次又一次失败, 但是一次又一次得到更有钱的人石油大亨支持(按书上说法,这些财团是看在老布什的份上)。后来所有的人都亏了,只有小布什最后拿钱走人了。可以说,小布什一辈子中大部分时间都希望石油涨价。 高盛从 2002 年到 2008 年,一直看多做多石油期货。虽说石油涨价主要是需求增加的原因。但是油价超过 100 美元是不太正常的。美国是石油最大买家,推高油价更是不正常。 但是小布什在油价超过 115 美元的 2008 年 3 月还说要增加石油储备(直至 2008 年 5 月才在多方压力下同意停止增加石油储备)。高盛那时候预测说油价还会上 200 美元。可见高盛和小布什配合密切。小布什的副总统切尼在战争和石油问题上和小布什也相当一致,原来他也经营过石油公司。 我不认为小布什是为了自己的石油资产升值,但是,我相信小布什是借机偿还帮助过他的石油大亨的人情,他和亨利 · 保尔森有类似的“职业道德”和“江湖义气”。 算一算吧,因为炒高石油,美国人多付了多少冤枉钱?如果真的如《布什家族的战争》一书所述,美国人为战争付出的代价更高。想想这些,美国民众怎能不愤怒? 四. 美国政府和高盛之间的旋转门 高盛有着和政府拉关系的长期历史,有人戏称高盛和美国政府之间存在旋转门, 这边出来那边进去。 除了亨利 · 保尔森, 乔舒•博尔顿类似,他曾经担任老布什的白宫幕僚长(总统办公室最高长官)。后来进入高盛,担任伦敦高盛国际部负责法律与政府事务的执行主任。 再后来又担任小布什的总统助理与白宫负责政策的副幕僚长。 更早的美国财长鲁宾 1966 年加入 高盛 的 风险套汇部 , 5 年后成为合伙人,后来在克林顿人总统期间,担任美国财长。 1999 年,在他和克林顿的支持下, 美国金融界在花了 30 年时间、 3 亿美元的游说费用后,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禁止公司同时从事投行和银行业务) 。 鲁宾离开了 克林顿 政府便在 1999 年 10 月加入了 花旗集团 ,担任副总裁。鲁宾的财长继任萨默斯是鲁宾的学生,现在又被奥巴马提名为 国家 经济 委员会主任。 从高盛出来到政府任职, 或者从政府出来到高盛任职的人太多了。为什么加强金融监管的呼声总是落空?因为华尔街大佬对政府的影响力太大了。制造金融危机的华尔街大佬不但没有得到应得的惩罚, 反而在退位的时候拿大钱走人。 2010 年,华尔街效益稍许好转,高盛、 AIG…… 又大发奖金。 现在奥巴马推出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还是受到许多国会议员的阻拦。美国民众对政府太失望了。 五.白领劳动异化——反思资本主义 关于经济危机,也有人指责那些失业者和破产者说:“你们懒惰、没有挣钱能力还要住好房子,次贷债券就是为了满足你们的要求, 你们不能光指责华尔街!” 虽然我相信少数人是因为懒惰, 但我相信大多数人不是。为什么在信息革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之后, 创造财富更容易的时候,普通民众反而挣钱更难?中产阶级反而不断减少?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 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 - 哲学手稿》中提出工人劳动异化——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效益提高,劳动者越来越处在不利地位。原因是:机器代替了人力,劳动力过剩,劳动者创造了对自己更加不利的对象,劳动只有带来痛苦。马克思后来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以利润为目的,产能过剩和劳动者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故有的矛盾。共产主义生产以人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人在劳动的同时也是享受。 虽然马克思的解决方案未必正确或完善,但是他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我在经济危机之前的 2007 年就写过一篇文章《 白领劳动异化 ―― 信息革命 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 http://lcguang.blog.hexun.com.tw/13804346_d.html ) , 2008 年写过一篇文章《 经济危机的根源: 信息革命 和 白领劳动异化 》(收录于《股市幸存者如是说》,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年)。我以为, 1929 年开始的西方经济危机是以内燃机和电动机为代表的产业革命的结果,当前西方的经济危机是以电脑、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信息革命的必然结果。因为以利润为目的,企业只要不赚钱,就会关闭, 或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加重了本国失业问题。 货币增长比民众工资增长快,超级富翁的财富增长也比民众工资增长快。富翁发财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因为效率提高, 比如互联网带来的效益提高; 另一种是因为资源增值,比如矿山和土地增值。我曾经写过文章, 说明科技进步如何带来资源增值( http://lcguang.blogchina.com/45777_list_1.html )。 无论哪一种, 都对无资产的劳动者, 特别是普通白领更加不利。效率提高使普通白领被解聘的危险更大,资源增值, 特别是房价上升使得要成家立业的年轻人更加艰难。还有一些富翁是靠权力、关系网、或垄断地位(可看做是另一种资源)发财。 这真是华尔街大佬的发财手段。他们没有冒险创业,很少承担市场,却拿走普通劳动者百倍千倍的财富。 那些资本大佬给穷人贷款买房并不是因为同情穷人,而是因为要从未来赚取利润。次贷债券隐藏并延缓了危机的到来, 但是由于华尔街贪婪,最后却放大了危机。穷人如果不小心或者运气不好,不但输光现在,还会输光未来。华尔街民众只所以如此愤怒, 因为这个社会让他们看不到好的未来! 公平说来,要说推动技术进步, 资本主义效率高;但是一旦技术进步停滞了,资本主义可能反而不如社会主义。至少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不会因为不赚钱而关门。如何兼取两者之长,值得探索!
个人分类: 经济学|2562 次阅读|4 个评论
命运
vatang 2011-10-10 16:27
这是《教父》里的原话。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很多人都说过,要让生命活出精彩。我一直不知道什么才是精彩,我以为那些活的很精彩的人会知道,但事实上他们也不知道,或者说是他们知道的我并不觉得有多么精彩。 我有一个曾经的朋友,喜欢和各种女人交往,并且津津乐道。从他那为数不多的词汇里,他选择了“生命体验”来向别人倾销他的理念。他人生的丰富与否是由女人的数量来决定的,并经常对固守家庭的人表示惋惜。他并不是个完美的人,即便从风月场上的标准来衡量,潘驴邓小闲他也不过只占了一样或者两样。这种不完美让他仅存的优点显得越发的形单影只,你能想象一个需要五根柱子支撑的穹顶却仅靠一根柱子支撑的摇摇欲坠的危机感吗? 很多女人喜欢lv包,lv包的存在,已经彻底颠覆了马克思关于商品价格的描述。马克思说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但无论lv包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的价值肯定决定不了它的价格。价格反映的是心理,不是价值。如果对上涨一直有预期,房价就会一直涨下去,无论它建在什么地脚,用的什么材料。 工作中,决定权更能激发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经常看到有决定权的领导精神焕发,忙忙碌碌,废寝忘食而不知疲倦,而没有决定权的员工则精神萎靡,无所事事,庸庸碌碌并抱怨活着没意思。《赤壁》里曹操说欲望使人年轻,他其实搞错了,是权力使人年轻。 再看看最伟大的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这个活了86岁的人终身未婚,每天只睡两个小时,他研究的是些什么东西呢?除了改变世界的交流电,除了球形闪电,无线传输电力,他甚至可以把地球劈成两半。他说他知道的比上帝还多。这些你想都想不到事他都做到了,但你所关注的一切他都不在意,名望,金钱,美女,甚至于睡眠,休息对他都变得那么多余。 在我们吃饱饭之后,我们都在追求一种认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都很孤独,我们不知道从哪里来,要去哪里。我们没有归属感,获得别人的认可与尊重是平息这种失落的麻醉剂。有些人甚至为这些麻醉剂而偏执。《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完全是胡说八道,因为偏执狂早已超越了生存,为了他的偏执,甚至可以不生存。无论是烽火戏诸侯,还是冲冠一怒为红颜,都是偏执狂癫狂状态的表现。 一根支柱虽然支撑不起穹顶,但他只有从这一根支柱上获得优越的快感; 一掷千金不是因为LV包有多么珍贵,而是巨额消费能带来优越的快感; 工作狂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喜爱这份工作,而是权力带给他与众不同的优越感; 特斯拉不是不在意名望、金钱、美女和睡眠,而是那些伟大的发明所激发的优越于人的快感远远超过了世俗的名利。名利于我如浮云,这句话是上帝才能说的。 吸毒的人永远也找不回吸烟所曾给予的快乐了!巅峰与癫狂,向前看的人注定没有回头路。
2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可怕、最危险的是什么?
热度 3 周可真 2011-10-6 00:44
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仍然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举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旗帜,实际地干着资本主义的事情,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官方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使得整个中国社会丧失了诚信。如果讲诚信,则实际做资本主义之事,从而具有资本主义之实,就得名副其实地冠以资本主义之名。如此名实一致,人们就可以要求官方按照资本主义世界的通行规则来行事,同时人们也可以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来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促使现存的资本主义进行改革。但是,现在官方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旗帜,人们既不能要求官方按照资本主义的通行规则来行事,又不能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批判现存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此官方左右逢源,可以为所欲为。这才是最可怕也最危险的。 为什么说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并不可怕?我在《“玄心玄意为人民服务”》( 2008-12-11 23:49,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26do=blogid=50766 )中与陈国文老师的一段对话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yatou 2008-12-12 16:57 如果他们从来都是“专门利人”的话,他们就不可能富起来变成富翁;如果他们富起来以后“专门利人”的话,他们也早就把自己的钱财贡献给边穷老少地区去改善那里的老百姓的生活了。 周老师,您怎么这么逗呢?也未免有些太精辟了。看得我忍俊不禁!哈哈! 博主回复: 抽象地说,“专门利人”也不是不可能,共产主义社会的人应该都是“专门利人”的人,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是不可能的,也因为如此,整天“斗私批修”以求实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之高尚社会的“文革”时期,才要“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也就是要铲除商品经济这个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为此“文革”之末(记得是1975年)张春桥写过《论资产阶级法权》,姚文元写过《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都是围绕着“割资本主义的尾巴”这个中心思想展开的论述。历史证明,这个“尾巴”暂时还割不掉并且也不应割掉它,就象人类至今身上都仍长有尾骨一样,如何能人为地把它割掉呢?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讲得很清楚的:商品内在地包含着资本主义矛盾的萌芽。《资本论》就是从商品的二重性(价值与使用价值)讲起,一直讲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占有形式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与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是有内在联系的,即前者是从后者发展而来的。因此,如果坚持马克思《资本论》的这个基本观点,则除非不搞社会主义,要搞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且消灭与私有制有必然联系的商品经济。 张春桥、姚文元他们的文章不是毫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据,而恰恰是有这种理论根据的,只不过他们是太过“本本主义”了,不从实际出发,而是教条主义地看待马克思的某些具体的观点和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撇开了马克思的某些具体的观点和结论,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指导下,从客观的中国历史和现状发出来发展商品经济,直到建设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但是,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的分析,商品经济是必然要滋生资本主义的,现在的情况正是说明了这一点。从这角度来看,马克思的这个观点是没有错的,也没有过时。其实,马克思据此观点所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是要到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从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所以即使坚持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观点,也不排除在尚未达到一定高度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时是可以也有必要并且应当发展资本主义的。 然而,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社会已然变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贫富两极分化比当今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毫不逊色,同时官方手中所掌握的钱又比当今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都要多而且不知要多多少倍——这是当今中国资本主义最具“中国特色”之处。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官方仍然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举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旗帜,实际干着资本主义的事情,这不是自欺欺人又是什么呢?这种名不符实的做法与明明是非科学却号称科学的“伪科学”现象在本质上完全是一回事,是一种欺骗行为,如此“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中国社会丧失了诚信,种种欺骗行为横行天下,以至于现实生活中举凡听到的、看到的、吃到的、触摸到的一切东西都不再确实可信,尤其是现实中的共产党员普遍与《中国共产党党章》所要求的那种共产党员理念相距十万八千里,现实中的政府行为与党报和学校课堂上所宣传的社会主义理念更是相距十亿八万里,名实脱节、言行分离的现象严重到如此地步,这个社会怎有诚信可言?一个没有诚信的社会,这个社会怎有可能长治久安?孔子当年为什么提出要“正名”?因为他看到当时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种名实脱节的现象太过严重,以至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尽管孔子所持的“正名”主张是保守的“以名正实”,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看来,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正名”思想,但是孔子的“正名”要求是正当的。当今中国社会也出现了类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情况,即“共产党员不像共产党员,人民公仆不像人民公仆,社会主义不像社会主义”之类的名实脱节现象,因而客观上要求“正名”,并且按照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正名”不该像孔子那样采取“以名正实”的办法,而是应该采取“以实正名”的办法,即既然实做资本主义之事,就给予相应的资本主义之名。如果不能及时采取这种唯物主义的“正名”措施,就不仅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问题了,更可能出现类似孔子之后那样的战国之乱。这决非危言耸听!
个人分类: 人生.世相|2262 次阅读|4 个评论
通过思维规律,找到我国社会主义实现方式存在重大缺陷
llpllp 2011-10-4 22:25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新的理论,该理论有很多内容没有涉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呢?本人通过找到思维规律,找到实现社会主义最本质问题,终于发现我国社会主义实现方式存在重大缺陷,主要是公有制实现方式存在重大缺陷,我国虽然是公有制,国家所有资产归全民所有,但我国有什么措施保障这些资产归全民所有呢?实际上是没有,资产分配严重不公。解决方案是国家应该吧2所有资产实行租赁制形式租赁经营,所有收益分配给全体国民,真正解决公有制实现问题。通过这一方法,可以解决中国社会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加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大大优于资本主义,也可以有力的批评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谬论。欢迎共同研究。
5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诺贝尔奖,温马克思名言
热度 1 xupeiyang 2011-10-4 14:07
诺奖告诉科学家什么是杰出贡献 诺贝尔奖属于全世界,她呼唤的创造品质和创新精神,激励着全世界优秀人士去奋斗、去拼搏。开放的中国,大国已崛起,梦想仍在。只要奋斗不止、创新不歇、创造不断,我们有理由坚信,将来某一天,本土的中国人一定可以骄傲的在瑞典的蓝天下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那声音——世界一定听得见。 马克思名言: 1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上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2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3 历史把那些为了广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看作是伟大的人;经验则把使最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称赞为最幸福的人。 4 哲学家们总是在解释世界,而重要的是改造这个世界。 2002年-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与科学成就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93072 2002年-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93377 今年诺贝尔奖首次颁给离世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93077 2011年生理学和医学诺贝尔奖的预测失败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93186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30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科学竞争规则的制定
热度 1 tcmkan 2011-9-20 12:41
  科学要发展,就必须有竞争,有竞争还需要有规则,如果没有规则,科学的发展就会盲无头绪。我国科学发展几十年的成果欠差人意,原因就在于我国科学缺乏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规则。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批判伪科学的运动一个接着一个,让人们至今还记忆犹新:是谁发动了对摩尔根基因学说的批判,对孟德尔遗传学的批判,对梁思成建筑学的批判,对马寅初人口学的批判,对量子力学的批判,对相对论的批判,对控制论的批判,批判伪科学的后果,就是中国科学和西方科学的差距更远了。即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科学至今仍然没有摆脱权威主宰科学界的处境,权威说西方科学是对的,于是凡是和西方科学相违背的东西都遭到了无情的打击,人们至今仍然记得,对人体科学的批判,本来它只是一门从系统角度探索人体的科学,可却被少数人拿马克思主义经典无情地打击,丝毫不记得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机械唯物主义全胜的时代,本身不可避免地带有机械唯物主义的倾向,特别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拿一个错误的东西来套在科学研究上面,简直是科学的悲哀!   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不让竞争,或不用科学的规则来管理竞争,中国科学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目前,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明显地向东方科学靠拢,这就是开始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自然,中国在这方面有着无以类比的优势,可恰恰在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受到某些权威的阻碍,甚至将其划为伪科学进行打击,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与西方科学格格不入,做为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代表,不压抑它显示不出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例子是极多的,如对决定论的认识,这是科学上的一个最基本的论点,可在中国,决定论是被上升到政治高度进行打击的,哪一个领导说是相信决定论,那就是封建迷信,伪科学,大家知道不知道,科学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科学,就是因为自然秩序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规则在决定着它,科学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个制约万物的规则,用来指导人类的生存。如果连规则的普遍性就要否定,科学的意义何在?何况那些最著名的大科学家都相信决定论,如牛顿和爱因斯坦,没有这个必然性的规则,科学还探索什么,拿个骰子扔一扔不就行了?中医是中国唯一完整的科学体系,研究关于人的科学也是科学中的科学,应该说中国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可实际情况呢?一直有人把伪科学的帽子强加给它,中医的发展至今仍然阻碍重重。   西方科学真是就那么科学吗?不尽然吧!我们从哲学角度随便来看一下西方科学的论点就知道了。物质不灭是哲学的基本观点,可科学却否定了,能量不灭也是哲学的基本观点,科学却杜撰出了宇宙大爆炸论,能量在走向消失。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却被科学杜撰成“无私奉献”的榜样,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个纯粹无私奉献的东西吗?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如果它在走向灭亡,太阳系能长期稳定吗?在人体科学方面,大脑虽然高高在它,但它绝对只是整体的一部分,它应该服从于整体,而不是凌驾在整体之上,可科学呢?却仅仅根据表象把大脑凌驾在整体之上,这真的科学吗?特别是量子力学,本来空间中充满着连续的物质,量子根本不可能是稳定的粒子,它仅仅是局部物质暂态有序的结果,或者说它只是一个极为短命的粒子,它迅速产生,又迅速灭亡,周期变换,能量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一包一包地在空间中传递。可科学呢?却把量子当成稳定的粒子来看待,并基于这一点,把科学最基本的原则--因果关系都否定了,难道这也是科学?   中国的科学啊!就是在这种对西方科学的迷信当中一步步走向了迷失,并表现出了与西方科学越来越大的差距,悲哀啊!如果不及时改变,中国科学的未来无疑是黑暗的。   毫无疑问,中国科学的问题就出现没有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规则,正是这个规则的缺失,人们往往把这个规则与政治标准看齐,于是出现了中国科学界独特的风景,这就是人们习惯于舆论一边倒,哪怕是翻来复去,也要在同一时间保持论调统一。正是这种畸形的科学规则,使中国新科学的发展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时不我待,在关系到国家大计的科学界,应该地反省自身,拿出真实的行动,营造出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没有权威,没有标准,更没有门户之见,学历高低之分,只有公平竞争的规则,这也是科学的原则。即相信一个不依赖于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客观的大自然规则决定着一切。因此,凡是相信自然规则的存在,并一直从物质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认识自然的体系,科学界都应该大力支持,而那些盲目夸大人的作用,甚至将某些东西神化,那么无论这个体系多么眩目,都应该加以禁止。我想,如果科学界真的能够反省到这一点,中国科学的发展就有望了。
37 次阅读|1 个评论
“物质决定意识”这个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该改改了!
热度 2 zhaodeyu 2011-9-17 16:44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机械唯物主义全胜的时代,本身不可避免地带有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物质决定意识”这个观点,它把物质和意识定性地区分了,仿佛意识就不是物质现象,如果不是物质现象,它怎么可能有反作用呢?如果意识是物质相互作用的一种现象,物质决定“物质”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我们应该怎么来认识这一观点呢?   这个世界看起来挺复杂,其实也非常简单。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世界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在自我,一部分是外在世界,两者首先是对立的,没有对立就没有自我,自我就是在组成人体的各个部件共同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不断保持的,然而,外在世界的力量是宏大的,不可抗拒的,人要想存在与发展,就必须不断在与外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寻求统一,人就是这样一个在与外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不断寻求统一的生命体。   显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对立是人存在的前提,统一是人存在的基础。如果说这个世界有一个决定一切的上帝,那么这个上帝就是大自然,是它决定了每一个人的生死存亡。但问题是,人的本性与外在世界是对立的,这使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否定对立面的倾向,如“人类中心说”、“活力论”、“否定因果关系”、“科学万能论”之所以得到公众的欢呼,就是因为它迎合了公众的虚荣心,把人凌驾在了自然之上。但哲学家们是冷静的,他们从对自我的反思中认识到了自然力量的宏大,个体力量的渺小。并不断地在告诫人们,约束自己,寻求自身与不断发展的自然相顺应。   近代自然科学发源于原子说,它一开始就把物质和能量机械地分开,物质是由几种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组成的,它要想运动,就必须需要外在的能量,于是能量成了超越于物质之上的一个概念,并无中生有地创造了生命的难题。生命问题真的存在吗?看看传统文化就知道了,生命是物质的一种内在本性,万物都是生命之流的一种汇聚。这是因为看起来空无一物的空间充满着物质,这些物质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紧张的相互压迫中存在的,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生命力就体现在物质的这种紧张状态之上,而能量就是对物质紧张程度的一种描述。有序的物质密度大,无序的物质密度小,当物质从有序向无序转化的时候,就会释放能量,反过来,当能量作用于局部物质的时候,它也会从无序向有序转化,以此类推,能量就通过连续在空间中的物质紧张程度的变化流通开来。   以往人们一直相当然地认为只有生物才有生命,只有人才有意识。其实这种观念只不过是人的一种噫想,没有任何实在上的证据。科学的不断发展证明了,不仅生物有生命,非生物系统也有生命,不仅人有意识,动物、植物也有意识,甚至非生物系统同样有意识,它就体现在系统步调一致的对外在世界变化的反抗之中。   意识是什么?它又是怎么产生的?在现代科学中人们早已机械地把它定义为大脑自主的功能。可懂点哲学的人都知道,大脑虽然高高在上,但它绝对只是整体的一部分,它应该服从于整体,而不是凌驾在整体之上。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它产生于大脑之中,但它产生的过程我们全然不知,怎么能仅仅根据表象就把它相当然地归于大脑。从意识的统一性就可以知道,它不是条件反射,如果所有信息都只知道机械地反馈回来,身体还不乱了,显然,在我们的大脑之中,还有一个未知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信息之间的优胜劣汰,只有一个信息竞争出来,并由它强迫其它信息和它同步运动,反馈到全身,这才形成整体步调一致的活动,意识所体现的就是这种有统一目标的整体性物质活动。   “达尔文主义”很多人都知道,它就是优胜劣汰,但它却忽视了一个核心的要素,那就是信息之间的竞争并不是公平的,哪一个信息能够竞争出来,取决于所有信息所处的环境,不管这个信息多么弱小,只要它得到了大环境力量的支持,它就会迅速由弱变强,成为统治者,而那些不知道顺应大环境的要素,不管它表现上多强,它就会在大环境力量的抑制下迅速由强变弱,成为统治者的附庸。在大脑中信息的竞争也是一样,决定哪一个信息能够竞争出来不是大脑,而是体现整体的意志的血液,只能得到它的优先支持,它才有可能竞争出来主导人的意识。因此,意识并不是大脑的功能,而是整体意志的一种体现,以心为核心的脏腑系统控制着血液的分配,当然是决定意识的核心要素。中医学上经常讲心主神志,这里的神并不仅仅指精神,更为根本的是指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决定着人的生存,人只有顺应大自然的变化才能够存在与发展,而意识其实就是人在外在自然变化的对立中寻求统一的一种选择。   明白了意识的本质,就知道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正确答案了。它本质上只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变体,确切地说是整体的大自然决定局部的人。这里,物质应该指的是在变化中存在的大自然,而不象普通人想像的是机械的宇宙填充物,意识则是自我的一种具体体现。自然的力量是宏大的,人不过是这个巨大的生命体的一个细胞,顺应它的变化人就会不断发展与壮大,违背它的人只能受到自然的惩罚,这就是大自然原理。
个人分类: 自然科学|8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新星出版社谢刚、许冬薇谈《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DynamoChina 2011-9-14 07:51
发表时间: 2011-08-02    来源: 光明日报 [ ——新星出版社谢刚、许冬薇谈《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记者:《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谢刚(新世界出版社社长):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受到了广泛质疑,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痼疾纷纷显露,这使得整个世界重新认识、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契机逐渐显现。   作为一名理论功底深厚的学者,作者伊格尔顿希望能够厘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这本书正是对10个常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批驳。   这10个观点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终结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梦想;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是最无用过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倡导暴力政治;马克思主义相信国家是万能的;过去40年,所有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都是正确的。   作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当今社会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其对资本主义制度全面彻底的揭露,还在于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当今社会同样适用。书中进一步阐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作市场经济体系的可行性,同时还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契合点,对我国当下的经济建设有着深远且具操作性的参考价值。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的英文版于今年4月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们社以最快的速度购买了中文版权并翻译出版。   记者:请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特里·伊格尔顿。   许冬薇(新星出版社编辑):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最有代表性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他早年就读于教会学校,后进入剑桥大学深造,师从细绎派代表人物、英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利维斯。后来还得到左派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的指导。伊格尔顿先后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任教,受阿尔都塞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很深。   从上世纪60年代末直到现在,伊格尔顿已出版美学理论、文学批评著作10多种。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来分析和评价英美一些作家的作品;第二类是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文艺理论,并用他的“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去分析评论西方现当代各种美学和文学理论批评流派。   伊格尔顿还定期为《卫报》和《伦敦书评》以及其他许多主流媒体撰写文章。查尔斯王子曾高度评价他在学术界的地位。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和伊格尔顿之前的著作有所不同,其内容更加关注现实,语言也不艰涩,不故作高深,通俗易懂,但正是由于有之前多年的理论研究积累,才使得他能写出这样深入浅出的好书。   虽然并没有见过伊格尔顿,但是看完这本书,我感觉他是一个很风趣的人,不是刻板的老学究。比如说,他在这本书中常常引用实际生活中的事情,在分析什么是历史时,会幽默地提到,“上个星期刷牙的事算不算历史”,还开玩笑说想请求上帝赐予他一个更漂亮的泰迪熊等等。这样的话会不时地在这本书中冒出来。   记者:据你们所知,这本书在国际上反响如何?引进出版这本书对国内的读者有何意义?   许冬薇:这本书的英文版面世后,立即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争议。   英国《卫报》在5月发表书评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穿梭于里斯本、都柏林和雅典分发救治欧洲债务危机的良药和新自由主义局限性日益明显的时候,现在是引人入胜地讲述马克思与当今世界关联性的正确时刻。”   美国亚马逊网站有读者发表五星评论认为,“面对当前已经如行尸走肉般的资本主义,这本书回归到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并发掘出其哲学理论中的本质力量。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他没有回避马克思思想中的不足,但又充分阐述了马克思对当今社会强大的影响力。马克思的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就我的编辑体会来谈,全书共分10章,分别批驳了10个观点,文字有长有短,阅读过程中常常让我有“对呀,是这么回事”的恍然大悟的感觉。书中谈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而且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越适用,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感觉,说服力很强,看完之后会产生想要去读马克思原著的冲动。   国内的很多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通常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图书很高深很教条,有时会有阅读的逆反心理。   这本书通过先提出问题,然后做出反证,从而来说明马克思的正确性和现实性。这种写作的方式和角度本身就很新颖,解答了很多读者的疑问,语言也比较轻松,有助于提高大众读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兴趣。   谢刚:《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的有些观点和研究的角度,和目前国内研究者的不完全相同。作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深厚的西方学者,这些不同之处也很有价值,为国内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这本书的中文版已经引发了国内很多读者的关注,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西方对马列主义的研究。(记者 吴 娜)
19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思郁:让时间检验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DynamoChina 2011-9-11 21:21
让时间检验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2011年09月10日02:49来源:广州日报 □ 思郁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受到了广泛质疑,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痼疾纷纷显露,从城乡差距、贫富不均到经济掠夺问题,加上全球霸权在金融海啸中显露的腐败,种种迹象显示, 让整个世界重新认识、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契机正在显现。 作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总结出10个常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逐一进行了反驳。 他反驳的这10个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终结了;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都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梦想;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是最无用过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倡导暴力政治;马克思主义相信国家是万能的;过去40年中,所有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 早年读文学理论,对特里·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那本小册子印象很深,后来找他其他的书,也大都与文学有关。不知道是否因为这种印象,我读《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总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别扭。对于一个论辩味道很浓的政治议题而言,这种散文化的风格太不适宜了,文学化的语言,跳跃性的思维,都与话题的思辨性相差甚远。 如果把伊格尔顿定位于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我很欣赏他的一些研究文本,机智、幽默甚至有些刻薄。但是对《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本书而言,伊格尔顿似乎缺乏一种谨慎的耐心,他太急于反驳那些理论中的假想敌,反而把自己带入了一个个理论困境。他的语言太狡猾了,从一个能指跳跃到另一个能指,从不想让别人抓住他的立论。也许,他根本就没有立论,辩论的目的是驳倒对方,至于自己想表达什么,建构什么,反而一时没有了主意。 伊格尔顿想 厘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 ,但其行文的思维和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偏颇。先说“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个题目,基本属于一棒子打死的类型,有人看到这个题目开玩笑说伊格尔顿是个不折不扣的标题党。没有一种主义理论可以理直气壮地高声叫卖,夸自己是完全正确的,更何况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世纪中的几番浮沉已经招致了众多的非议,而伊格尔顿在本书中选取的进行逐一反驳的10个议题(且不论是否成功),也不能代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理论。在伊格尔顿对马克思主义的推崇中,我们能察觉到他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有巨大的误读。 伊格尔顿选择为马克思主义辩护,这是一个“左派”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暴露出的众多痼疾时的本能冲动。仿佛是说,资本主义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马克思主义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重回战场,夺回本来属于我们的阵地。但是他在表述这种立场的过程中,反而暴露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严重不足。换句话说,你用一个许诺的美好未来兑换一个千疮百孔的现实,本来就是不对等的狡辩。 其实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不在于你选择什么,而是你应该如何选择。 马克思主义是否正确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历史不会允诺未来。而且从纯粹作为一种理论来讲,它更需要的是时间的检验,而不是用所谓的资本主义来检验。 同样而言,对于现在已经陷入各种危机的资本主义来说,马克思主义也未必是适合他们的一剂良药,他们更需要的是反省自身,寻找危机的根源。 从本质上来说,任何主义都是一种理论性的假设,谁能在历史的轨迹中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才算取得暂时性的胜利,不要奢望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那样的主义只是一种妄想 。 虽然,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许多反驳都是有问题的,但是他从不正视问题的存在,而是逃避问题,利用自己对文学性语言的熟练掌握,模糊了问题的尺度,狡辩了证据的存在,回避了现实的困境。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语言的丰富只能证明伊格尔顿理论素养的苍白与贫困。他也许是一个合格的文学批评家,但绝不是一个合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理论只在争辩中有效,只在不断的思维跳跃中有效,只在能指中不断游移中有效,一旦失去了争辩的语境,所有的理论都只是表面的语言。
16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推荐阅读《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
热度 2 lxj6309 2011-9-6 15:12
今天,为了讲西方经济学第一课,我再读《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那些语言确实振聋发聩。感觉到那说的正是我们目前当下的事情。我想把它作为每年西方经济学第一课的基本资料读给学生。 现在我把这部著作的第一卷交给读者。这部著作是我 1859 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初篇和续篇相隔很久,是由于多年的疾病一再中断了我的工作。 前书的内容已经概述在这一卷的第一章中。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联贯和完整,叙述方式也改进了。在情况许可的范围内,前书只是略略提到的许多论点,这里都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相反地,前书已经详细阐述的论点,这里只略略提到。关于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的历史的部分,现在自然完全删去了。但是前书的读者可以在本书第一章的注释中,找到有关这两种理论的历史的新材料。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所以本书第一章,特别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难理解的。其中对价值实体和价值量的分析,我已经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 以货币形式为其完成形态的价值形式,是极无内容和极其简单的。然而,两千多年来人类智慧在这方面进行探讨的努力,并未得到什么结果,而对更有内容和更复杂的形式的分析,却至少已接近于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 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些 。并且,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而对资产阶级社会说来,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好象是斤斤于一些琐事。这的确是琐事,但这是显微镜下的解剖所要做的那种琐事。 因此,除了价值形式那一部分外,不能说这本书难懂。当然, 我指的是那些想学到一些新东西、因而愿意自己思考的读者 。 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但是,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 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 ,那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 : 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 ! 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 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 ,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撇开这点不说。在资本主义生产已经在我们那里完全确立的地方,例如在真正的工厂里, 由于没有起抗衡作用的工厂法,情况比英国要坏得多 。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大陆所有其他国家一样, 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 除了 现代的灾难 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 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 ! 德国和西欧大陆其他国家的社会统计,与英国相比是很贫乏的。然而它还是把帷幕稍稍揭开,使我们刚刚能够窥见幕内美杜莎的头。如果我国各邦政府和议会象英国那样,定期指派委员会去调查经济状况,如果这些委员会象英国那样,有全权去揭发真相,如果为此能够找到象英国工厂视察员、编写《公共卫生》报告的英国医生、调查女工童工受剥削的情况以及居住和营养条件等等的英国调查委员那样内行、公正、坚决的人们,那末,我国的情况就会使我们大吃一惊。柏修斯需要一顶隐身帽来追捕妖怪。我们却用隐身帽紧紧遮住眼睛和耳朵,以便有可能 否认妖怪的存在。 决不要在这上面欺骗自己。正象十八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起了警钟一样,十九世纪美国南北战争又给欧洲工人阶级敲起了警钟。在英国,变革过程已经十分明显。它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波及大陆。在那里,它将采取较残酷的还是较人道的形式, 那要看工人阶级自身的发展程度而定 。所以,现在的统治阶级,不管有没有较高尚的动机, 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把一切可以由法律控制的、妨害工人阶级发展的障碍除去 。因此,我在本卷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英国工厂法的历史、内容和结果。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 —— 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 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 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 (马克思关心自己的祖国!)(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的目的!) 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误解,要说明一下。 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 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 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 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 例如,英国高教会宁愿饶恕对它的三十九个信条中的三十八个信条展开的攻击,而不饶恕对它的现金收入的三十九分之一进行的攻击。在今天,同批评传统的财产关系相比,无神论本身是一种很轻的罪。但在这方面, 进步仍然是无可怀疑的。 以最近几星期内发表的蓝皮书《关于工业和工联问题同女王陛下驻外公使馆的通讯》为例。英国女王驻外使节在那里坦率地说,在德国,在法国,一句话,在欧洲大陆的一切文明国家,现有的劳资关系的变革同英国一样明显,一样不可避免。同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副总统威德先生也在公众集会上说:在奴隶制废除后,资本关系和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革会提到日程上来 ! 这是时代的标志,不是用紫衣黑袍遮掩得了的。 这并不是说明天就会出现 奇迹。但这表明,甚至在统治经济中间也已经透露出一种模糊的感觉: 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 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 ( 第二册 ) 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 ( 第三册 ) ,第三卷即最后一卷 ( 第四册 ) 将探讨理论史。 任何的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 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 ! 卡尔 · 马克思 1867 年 7 月 25 号于伦敦
个人分类: 经典马克思|183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青年马克思和青年毛泽东的比较
whyhoo 2011-8-24 22:47
马克思和毛泽东,文化背景和家庭出身全然不同,走过的人生道路、面临的时代课题也不一样,但他们都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大思想家和大革命家。如果把他们青年时代的思想探索过程放在一起考察,不难发现一些绝非偶然的相似之处。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大体指他28岁即1846年和恩格斯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原因是他们在这本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新的世界观。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则以1921年参加组建中国共产党为结束的标志,他也28岁。他们在向这个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都彰显出鲜明生动的人生追求和思想个性。 马克思的少年时代沐浴着令人羡慕的文化氛围。父亲是一个开明的律师,爱好古典文学和哲学,能背诵伏尔泰和卢梭的作品。后来成为马克思岳父的路德维希•孟•威斯特华伦,能熟练地背诵《荷马史诗》中的许多篇章和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并善于把自己这方面的爱好传播给他喜欢的少年马克思。少年毛泽东似乎没有这么幸运。他小时候虽也发蒙读书,但是父亲只是希望他略识之无,成为像自己一样间或做些谷米生意的典型农民。少年毛泽东还一度辍学种田,只能在晚上偷偷地读《水浒传》这类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 马克思和毛泽东都是在17岁走出故乡求学的。少年时代的境遇差别,没有阻止他们踏上异曲同工的精神寻觅之路。 从知识储备和文化旨趣上讲,他们在学校读书期间,对文史哲都有罕见的兴趣和相当深入的研究。 青年马克思曾沉湎于诗人之梦。他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写诗,留下了一首《查理大帝》。上大学后,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左右诗歌和艺术”,并围绕这一目标来安排自己的诗歌创造和学习、社交。大学一年级着重选修文学艺术方面的课程,还参加了诗歌团体。1837年夏天,他还打算出版一个戏剧评论杂志,又亲自编订了自己写的四本诗册。毛泽东就读湖南一师时,诸科之中,尤重文学,宣称“文学乃百科之源”。《诗经》、《楚辞》、《昭明文选》及韩愈散文,是他熟读深研之作。和同学好友之间吟咏唱和,更是常事。在罗章龙、萧三的回忆中,记载了不少毛泽东和他们的唱和联句。毛泽东的早期诗词作品,完整存下来的有《五古•挽易昌陶》、《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和《虞美人•枕上》3首。青年马克思和青年毛泽东的文学旨趣,总体上都偏于浪漫主义,诗歌多为激情冲涌和理想抒发之作。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文学的爱好,奠定了他们深厚的人文素养,并使他们后来都成为善于鲜明生动地表达思想观点的散文大家。无论是《共产党宣言》还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都既是深刻的政治理论经典,也是生动的上乘美文。 除文学外,马克思和毛泽东在读书期间也都喜欢历史和哲学。从1839年起,马克思对古代哲学主要是希腊化时期的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写成博士论文《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这篇论文提出“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这个著名的命题。并把历史理解为不断变革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哲学上,青年马克思曾先后徜徉于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天地。1943年为了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他阅读和研究了路德维希的《五十年代史》、瓦克斯穆特的《革命时代的法国史》、兰克的《德国史》、哈密顿的《北美洲》等大量有关欧美的历史著作。毛泽东青年时代乃至一生对历史的研究兴趣和达到的造诣,已毋庸置言。在哲学上,他对中国明清实学,特别是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到曾国藩的经世致用之学,情有独钟。对西方近代哲学,毛泽东1917年读德国康德学派泡尔生10万余字的《伦理学原理》一书时,曾写下12000多字的批语。1920年他在一封信中表示,自己研究哲学“从‘现代三大哲学家’(指法国伯格森、英国罗素、美国杜威——引者注)起,渐次进于各家”。1921年1月在新民学会会员大会上,他依然强调“喜研究哲学”。从以后的情况看,无论马克思还是毛泽东,都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成熟的基础上来推进其他方面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活动的。 从人格各气质上讲,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毛泽东都拒绝平庸苟世,看重精神生活,注重培养崇高的心灵志向,彰显出自信、豪迈、明快和奔放的个性风采。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有一句名言:人生的宗旨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毛泽东在读《伦理学原理》批语中的表达是,“至人之急、成人之美与履危蹈险舍身救人”这些美德善事,应该发自内心去做,“盖吾欲如此,方足以安吾人之心”。 马克思在小说《斯科尔皮昂和费利克斯》中嘲笑保守宗教信则和庸俗的小市民,总是“截手裁脚,截掉人间的幸福”。在诗歌中,他反对把人生弄成“盲目机械的中标”和“时辰的历本”宣称“我感到生活的圈子太窄,随波逐流使我觉得可憎”。毛泽东则说,“现在国民性惰,虚伪相崇,奴隶性成,思想狭隘”,需要有大思想家大革命家出来“洗涤国民之旧思想”。一次到一个青年家里,那个青年当着毛泽东的面把佣人叫来交代去买肉的事,引起毛泽东的反感,认为这个青年过于低俗,从此不再交往。毛泽东后来回忆起这件事还申明说:“我的朋友和我只愿意谈论大事——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 马克思在诗中宣称自己要“在与风浪搏斗中锻炼成长”,“面对着整个奸诈的世界,我会毫不留情地把战挑”。他在1837年11月给父亲的信中又说:“我看到的岩石并不比我的感情更倔强、更骄傲,广大的城市并不比我的血液更有生气,旅馆的饭食并不比我所抱的一连串幻想更丰富、更经得消化。”毛泽东则崇尚孟子说的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和充塞天地之间的大丈夫气概,由此提出的名言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还有“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等等。 1837年,马克思参加“博士俱乐部”这个学院式的精神团体后,便以好辩著称。大学毕业不久因主编《莱茵报》同博士俱乐部的精神伙伴有了分歧,其中便包括大他9岁、有师友之谊的鲍威尔。当分歧无法调和时,马克思毫不留情地和鲍威尔公开论战,认为“为了挽救一个政治机关报,是可以牺牲几个柏林吹牛家的”。他还另外写了一封措辞尖锐的信给以前的朋友梅因,宣布决裂。1843年1月,普鲁士政府宣布从4月起停止《莱茵报》的出版,马克思当即给朋友写信说:“我决定不干了。……即使为了自由,这种桎梏下的生活也是令人厌恶的。我讨厌这种小手小脚而不是大刀阔斧的做法。伪善、愚昧、赤裸裸的专横以及我们的曲意奉承、委曲求全、忍气吞声、谨小慎微使我感到厌倦。”毛泽东的人生追求和行事风色也是如此。他同朋友建立的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后来则发展为“改造中国与世界”。在一封给新民学会会友的信中,他宣称自己“立志真实”,“不愿牺牲真我”;和朋友交往,“惟有主义之争,而无私人之争,主义之争,出于不得不争,所争者主义,非私人也”。他发出求友信,有一个人应月前来和他交谈,因话不投机,便拒绝交往。因不满学校办学无方、贻误青年,他还发动了驱赶校长的学潮。马克思和毛泽东年轻时的这些行事特点,无疑开启了他们一生讲求原则,追求真理,永远进取的战士精神和战斗风格。 无独有偶,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毛泽东有影响的政治活动,都是从办报开始的。 马克思大学毕业不久便主编《莱茵报》,在该报上发表的关于出版自由、书报检查令、林木盗窃法、政教分离等一系列政论文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认为,“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已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莱茵报》1843年被查封后,马克思又和思想战友们着手创办《德法年鉴》。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时,就业志愿之一就是当新闻记者,曾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五四运动后,他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主编《新湖南》,所发表的《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得到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赞赏。1920年,为扩大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运动的影响,毛泽东还搞了一个平民通讯社。收入《毛泽东早期文稿》的132篇文章中,有70余篇是为相关报刊写的。早期的新闻经历,使马克思和毛泽东比较早地懂得舆论动员的巨大作用,并熟悉和掌握了宣传规律。这是他们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始终重视甚至亲自动手搞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源头。 从思想转变的历程上讲,马克思和毛泽东也有明显相似的轨迹,都是在分析比较各种社会思潮之后,创立和确定自己的理论信念的。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处于四分五裂之中,没有赶上第一波工业革命的浪潮,还属于欧洲的落后和弱势国家。20世纪初期的中国,更是积贫积弱,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毛泽东马克思和毛泽东的青年时代,都深受各种求变求新以改造社会的思潮熏染,都是在经历了对各种思潮的观察、吸收、分析和批判后,才得以确立自己的信仰。马克思先后选择和批判过涉及哲学、文化、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回到自然”的浪漫主义、青年黑格尔派,、柏林“自由人”、“青年德意志”、“真正的社会主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普鲁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他早期的代表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都是因思想论战的需要而写。青年毛泽东的政治意识是从崇拜康有为、梁启超开始的,最初发表政见是觉得应该请孙中山当总统,梁启超当外交部长。随着,他深受各种思潮的影响,主张过呼声革命、平民主义、民众的大联合、联省自治、教育救国,曾清新于杜威的实验主义、托尔斯泰的泛劳动论、克鲁泡特金的社会互助论、武者小路笃实的新村主义等等,对各式各样的无政府主义,有的还亲身实践过。192的年1月,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的发言中,他列出当时在中国流行的五种思潮供大家参考:社会政策派、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列宁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罗素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分析这些思潮的利弊后,毛泽东认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最宜采用”。 马克思从23岁大学毕业到28岁开始创新新的世界观,只用了5年时间,所以恩格斯称他在思想领域“不是在走,不是在跑,而是在风驰电掣地飞奔”。青年毛泽东的探索心路,同样迅疾。他25岁走出校门,28岁参加建党,只用了3年的时间便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马克思创立新的世界观后,仍然及时地通过分析、比较和批判各种思潮,去丰富、完善和发展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确立了自己的信仰以后,也是通过及时地分析、比较和批判各种思潮,去实践、调整和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10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剩余价值都跑到哪里去了!顺便:我想请教“经济学家”
热度 1 ljxm 2011-8-19 16:28
发布时间:2011-08-19 15:44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人民日报》7月26日在要闻版刊发《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习导读》,我反复读了几遍,并收藏了这期报纸。   我第一次读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大约在38年前。那时候,才十几岁,文字全无障碍,意思大体能懂,因为没有“学习导读”,读过之后有一些问题不知道向何人求教。因此,搞不明白的问题就存疑,始终想等待机会请教。带着花岗岩脑袋见上帝固然是人生的不幸,带着一大堆学习马克思理论中的问题见马克思终将是人生的惭愧。   恩格斯在《讲话》中指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难理解,我们从人类历史发展和个人生活经历中都可以得到证明。读者最有困惑、最需要“学习导读”的是剩余价值学说。   《学习导读》写道:“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分为购买物质生产资料的部分和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前者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改变物质生产资料的形态,其本身的价值并不增加。而后者即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则可以生产出一个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所以马克思称前者为不变资本,后者为可变资本。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之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了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马克思称其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的发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恩格斯高度评价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他还指出,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的特殊运动规律’。”占了报纸半个版面的《学习导读》,有关剩余价值学说的文字大约300多字,都抄录在这里了。   刊登《学习导读》同一天,也在要闻版上,有一条《北京拟给全市居民“加薪”近期将公布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意见》消息。报道说,消息是市发改委主任张工透露的。报道没有说“加薪”是从税收里切出一块“蛋糕”给全市居民,也没有透露是从剩余价值中让出一部分给劳动者。   我们国家现在的生产方式至少有三种以上:外资企业、私企应当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里有剩余价值。纯国企从理论上说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这里的剩余价值叫税收还是叫企业留成,人们就搞不清楚了。如果说国企或社会主义企业没有剩余价值,似乎有点怪怪的。那就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劳动者没有“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一种是“大于劳动者自身价值的价值”都归于劳动者了。倘若是后一种可能,那么,国企官员和员工收入应当远远高于外企和私企。从近年来的情形看,这个趋势是有的,特别是国企官员薪酬大增。第三种可能是变成外汇储备了,这除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外,还需要外管局的认可。目前,外管局对巨额外储只承认是央行开机器印钞票换来的,其他原因一概不承认。连这些外储是全体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价值都不认同,又怎么可能与剩余价值挂钩呢?最让人难以看清的,大概是中外合资企业或国企上市公司,既不是纯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不是纯粹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可称之为“混搭式”生产方式,这些企业里到底有没有剩余价值,外资或股民投资那一块如果有剩余价值,国资那一块又是什么价值?一企二值?   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学说160来年了。今天,我们一边重温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一边期盼着全市居民“加薪”,倘若再能搞清楚剩余价值还有没有、剩余价值都跑到哪里去了,就算是活明白了吧。(苏文洋)
1976 次阅读|2 个评论
马克思主义进化论
热度 2 yue 2011-8-14 21:33
马克思主义进化论 曾经写过党史进化论,看了恩格斯的一段话,感慨良多,感到还必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进化论。 中国人(自古以来很普遍)的毛病就是厚古薄今,认为“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一种封建思想。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员们(很)普遍的一种毛病。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吗?在我们回答“是”或“不是”以前,我们必须先研究一下:什么是人的思维。它是单个人的思维吗?不是。但是,它只是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如果我现在说,这种概括于我的观念中的所有这些人(包括未来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是能够认识现存世界的,只要人类足够长久地延续下去,只要在认识器官和认识对象中没有给这种认识规定界限,那么,我只是说了些相当陈腐而又相当无聊的空话。因为最可贵的结果就是使得我们对我们现在的认识极不信任,因为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这段话的关键是最后一句,“ 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特别是最后一小句的“多得多”,表明恩格斯是多么有自知之明,多么给后人留下了活路。 由此想到,恩格斯不见得比马克思笨拙。 看了安念启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发现现在思想解放多了,安老师也敦厚多了,中肯多了。但是仍然骨子里面渗透了“退化论”,认为后死的恩格斯歪曲了马克思,列宁歪曲了马恩,斯大林歪曲了列宁。这一观点不见得完全没有依据,但是作为大的方向,恐怕也不好,至少里面渗透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退化论”。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一代比一代好。而马克思主义者的世系中,马克思是最笨拙的。 首先邓小平比毛泽东聪明多了,当然在革命方面,或许毛泽东完全比邓小平聪明。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邓小平聪明多了。为什么?至少, 历史是对人的捉弄 ,捉弄的就是那些智者。而毛泽东是智者,邓小平是愚者。从这一点讲,邓小平也好多了。 以生活为例子,文革结束初期,我记得我去劳动的时候,奇怪身上好痒,休息的时候会解开衣服,衣服褶皱里面都是虱子。整体形式很好看,虱子好像是排队一样,藏在衣缝。我更奇怪,为什么衣服才穿了两三天。 而邓小平时代很快就消灭了虱子,所以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是推翻三座大山,而邓小平的不丰功伟绩是消灭了虱子。 邻居大娘喜欢去我家,因为我家是村里面条件好的,有电灯。她一边和女人聊,一边把手伸到衣服里面,抓出一个东西,放到地上,用指甲一抿,啪的一声。或者把抓出来的东西,用两个大拇指挤,也是啪的一声。再或者是微微解开衣服,搜寻敌人。 向前说到江泽民,也比邓小平时代更开明,至少宪法里面确定了法治,确定了人权,确定了私有财产。开放方面则加入了WTO.理论旗帜方面则确定了“发展马克思主义”。 而 邓小平在理论旗帜方面比毛泽东高明多了,一个“解放思想”,和毛泽东的“改造思想”、“统一思想”,就知道二人的差别 ,知道给党和人民的活路分别是多大。 一个人,有什么权利改造别人的思想呢?除非特殊情况。 再回到江泽民,胡锦涛时代的一个“以人为本”,就多么善于团结人民!因为什么是人?是党吗?不是,是人民。 前面指斥了毛泽东,但是他不伟大吗?完全不是,毛泽东是完全伟大的。但是任何伟大,也有完全渺小的方面。同样,渺小的方面,也不影响一个人的伟大。 毛泽东的伟大,也从旗帜可以看来,一个“党的建设”的概念,基本代替了“党内斗争”的概念,就和王明那些傻子区分开了。 这也是他比斯大林的伟大之处,斯大林的做法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而毛泽东是“团结”的公式。 在军事方面更是高明,“不打无把握之仗”。 在阶级斗争方面更是聪明,把统一战线运用的出神入化。而列宁的时代,还基本不懂得阶级合作,到后期才提出“反对左派幼稚病”。 在革命阶段方面,更是聪明,竟然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观点好像列宁已经基本提出,但是“言而无行”。毛泽东还可以,但是也有点“行而不果”。 斯大林现在几乎成了反面教材,其实是冤枉的。斯大林就是列宁,列宁就是马克思。斯大林是忠诚于马列的。首先计划经济完全是马克思的思想。其次,阶级斗争也是马克思的思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或革命成功的阶级斗争,则是列宁的直接的观点,也是马克思直接的观点。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就是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 所以,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标准,斯大林在根本上是好的。 其次,比列宁有成就,至少不管代价多大,实现苏联的现代化,在科技方面有许多成就。当然,列宁不死,或许搞得更好。 列宁比恩格斯如何呢?至少理论成就也不少,提出了“一国革命”论,是对马恩的极大思想突破。当然,好像列宁主要是实践上的成就。 恩格斯则比马克思开明多了,除了开头讲的, 恩格斯在晚年还指出,“实践证明我们完全错了”, 如果马恩早想到这,就不会一生一事无成了。 马克思则在马克思主义者的世系中是最笨拙的。竟然以阶级斗争概括全部历史,竟然在他那个时代就要实现完全的共产主义。 马克思的真正贡献是创造《资本论》,在列宁和斯大林的坚强领导下的俄罗斯人民付出那么多的代价之后,苏联的社会主义仍然最终又失败了,都是这部著作的原因,都是对这部著作的否定和批判,只不过是实践的批判,无言的批判。 是否,指斥了马克思,就是要否定马克思?不是,一个人的功绩不会因为失误而被否定。或者指斥了马克思,是否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必要以马克思来命名?不是,马克思的功绩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完成了马克思主义。 总结起来说,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的主义。马克思主义就是解放思想。谁解放思想的贡献大,谁就是更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样说是有直接依据的。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则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个人分类: 普罗米修斯 哲学|1779 次阅读|2 个评论
奋斗 — 青春的光辉
jiangyongshuai 2011-8-10 09:26
突然觉得老马的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也米有那么虚幻! 青春的光辉, 理想的钥匙, 生命的意义, 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 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 奋斗! ------马克思
个人分类: 随笔|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院书画展(北戴河)有感
热度 1 peinikanhai 2011-8-1 21:23
中科院书画展(北戴河)有感
科学家不仅是科学家,还是书法家、画家。一专多能,全才,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这不,现在北戴河展出的中科院文联书画艺术,很是让人大开眼界。 所有学科都不是绝对隔离的。专业、学科交叉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马克思做数学题以当休息。很多政治家是理工专业出身。这说明,人的爱好是多元的,是广泛的,而且会随着年龄的不同,兴趣爱好也会发生转移。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爱好是可以熏陶的。 只要喜欢,就有兴趣。有了兴趣,才会钻研。 因此可以说,兴趣、爱好是最好的动力。 那么怎样让在校学生愿意学习?让公务员有兴趣去工作?让科学家静下心来搞科研? 算啦吧,还是请你欣赏书画艺术吧。
个人分类: 所见所闻|349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看“马甲柯贝”挺“转”一副泼皮相!
热度 1 蒋高明 2011-7-24 00:05
吕永岩 7 月 21 日 ,《南方周末》刊发了号称“国内生物学家”的“柯贝”的文章。这篇文章点了包括蒋高明、曹明华、 Barry Commoner 在内的国内外几位科学家的名。但从网上查询,包括“百度”搜索,都找不到这位名叫“柯贝”的生物学家的任何资料,任何影子。如此看来,这位敢称“家”的“柯贝”,如果不是无名鼠辈,那就是故意穿了“马甲”。 内心有鬼的“帽子公司”总裁 柯贝的文章与先前饶毅的文章一样,显然也属“一家之言”。既是一家之言,作为平等的学术争鸣,而且点名批评了那么多他人,其中还有国外著名科学家,牵涉到的问题又比较大,理应脱掉马甲,署上真名。这是起码的学术规范,也是学术道德。 但是,柯贝没有,《南方周末》也没有这样要求。于是,穿马甲的柯贝就堂而皇之但却畏畏缩缩地出来骂阵了。 躲在暗处骂明处的人,既不光明正大,也不公道。按说这种见不得人的做法,已经先失了一分。没想到这个“马甲柯贝”竟然十分霸道。开篇一亮相,就摆出一副“帽子公司”总裁的架势,盛气凌人地称国内“出现一股反对转基因的势力。”这个帽子扣得实在有点儿过大,也毫无依据。 事实是,在农业部批准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之前,中国没有人反对转基因研究,自然也就没有“马甲柯贝”说的“反对转基因的势力”。出现反对的声浪,是在专家声称要在“三五年内”,将转基因稻米摆上公众餐桌。近日,转基因产业化主要推手黄大昉,也认账了国内反对声浪,是在发放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之后。饶毅则认账了转基因主粮具有“如同”抗生素的“药物”属性。难道关乎中国十几亿人吃啥的问题,中国人民没有发言权吗?中国有人要让老百姓天天食用“药物”粮食,也就是天天吃“药”,这种无理的强迫,人们只有服从的份,不能提出任何不同意见吗? “柯贝”穿了马甲出来想“帮助人们免受误导”。其实,目前中国人都知道,真正想误导人民的,正是那些力推转基因产业化,想通过转基因产业化发大财的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谁人爱国为民,谁人为了个人发财而不惜出卖国家和人民,公众一眼就能看穿。狡辩除了让人民揪住尾巴,再无别的用处。 心急火燎与似是而非 “马甲柯贝”显然心急火燎。他急切地说:“反转基因在中国造成的后果是:美国已经多年种植可以食用的转基因植物,而中国迄今却不能。” “马甲柯贝”在这里又一次用“反转基因”代替了反对转基因主粮“产业化”。这就是他们一贯的诬陷手法,也是他们欺骗上级获取错误支持的手法。还有所谓的美国种植“可以食用”,“马甲柯贝”又掩盖了“谁在食用”。事实是,转基因大豆美国人没有食用,中国世博会和亚运会也没有食用,农业部幼儿园还是没有食用。只有不明真相的中国部分老百姓在食用。“马甲柯贝”这里通篇都是似是而非的模糊词语,其目的就是想蒙混欺人。 “马甲柯贝”又说:“美国人食用转基因食物也已有多年,有些人则是直接食用。因为美国饲养的动物普遍食用转基因作物,因此更多的美国人间接地食用了转基因食物。” 这里,“马甲柯贝”再次使用了模糊语言,“有些人”“直接食用”,说明还有些人没有“直接食用”。“马甲柯贝”能说明究竟是哪些人“直接食用”了?哪些人没有“直接食用”?“直接食用”是在知情的情形下,还是在不知情的情形下?是一贯,还是偶然?中国不是也有一些人“直接食用”了转基因大豆等等吗?不是也有一些人没有食用转基因,而且还有专门食用特供的“有机”食品的吗? 毋庸置疑的是,刚刚出版的国际顶尖杂志《自然》,别说是转基因食品,就是转基因绿草,美国科学家都已经在抗议了。说谎不用打草稿的“马甲柯贝”,能解释一下《自然》为啥会对转基因绿草如此警觉,如此的“如临大敌”吗? “马甲柯贝”显然对中国人在转基因食品食用上的表现十分不满。他抱怨说:“中国对于食品的安全要求低于美国,为什么在转基因方面的要求却大大高于美国呢?是中国在转基因方面比美国高明?显然不是。” 啥原因呢?“马甲柯贝”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反转基因的势力在网络和一些传统媒体上误导了国内舆论,阻碍了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这段话,“马甲柯贝”有两个强词夺理的地方。首先,中国的主流媒体是“转基利”集团把持的,他们在主流媒体上只许说转基因产业化的好话,不许提不同意见;只许传播转基因的虚假安全信息,不许报道转基因被各国科学家发现的危害。有了主流媒体的转基因垄断,转基因产业化还是让人恐惧,这是因为“转基利”集团的假话太多;是因为他们那些“猫和水泥地面”不仅能使老鼠变少,而且能使老鼠“变小”的谎言太过低级;是因为转基因产业化独具的巨大风险无法让人不警惕。主流媒体加“转基利”顶级人物的轮番出马,还无法掩饰转基因产业化的“妖”形,这说明了啥?这说明人民不都是傻子。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至于“阻碍了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这是明明白白的诬陷。中国从来就没有人反对过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没有反对,哪来的“阻碍”? 现代版的“狗咬吕洞宾” “马甲柯贝”说:“反转基因的华人无一是分子生物学的专家,更没有做过转基因的专家”。人们不禁要问,你“马甲柯贝”是啥人?你号称“生物学家”,为啥在“百度”上查不到?你是哪流的“学家”?为啥连自己的真名实姓都不敢露?转基因权利和主流媒体都由你们把持,你们要是没鬼,咋就不敢亮出真名呢? 接下来,“马甲柯贝”开始污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说蒋高明:“外界以其任职于科学院而以为他是专家。其实他不是。对于转基因的基础科学——分子生物学,他并不太懂。” 蒋高明不是专家,但“百度”上却有关于蒋高明的大量介绍。如:“ 1985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生物分中心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多伦恢复生态学试验示范定位研究站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浑善达克沙地草地定位研究站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等。 生物系毕业,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博导,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委员。除了“生物”,就是“植物”。难道粮食作物不属于“植物”?蒋高明是学过“生物”,研究“植物”的博士、博导、首席研究员,他不是“专家”?难道只有搞转基因的才能成名称家?不搞转基因就连专家也当不上?这是哪国的规定?“马甲柯贝”一个连真名实姓都不敢露的人,有啥资格反诬蒋高明?大概这就叫现代版的“狗咬吕洞宾”吧? 是科学,还是“科霸”? “马甲柯贝”说蒋高明“反转基因”“基本的理由”是“反对用科学改良农业”。人们知道,蒋高明主张用尊重自然的“生态”办法,改造农业,发展农业。他的生态农业研究很有成效,既保护了土地,恢复了地力,增加了产量,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谁说这种生态科学的办法不是科学?难道在农业发展问题上,只有转基因叫科学?除了转基因,其余的都不是科学?这种蛮横说辞,只能是“科霸”?绝不是科学。并且“科霸”必定是科学的死敌,是科学发展的最大拦路虎。 “转基利”集团把中国主粮转基因产业化说成“必然趋势”,意思是中国人要是不吃转基因主粮,那就都得饿死。但是,中华民族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几千年,这几千年之前,中国人还存活了多少年?应该比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还要长吧?如此漫长的历史,没有转基因,中国人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吗? 说解决粮食问题,除了转基因,没有别的办法,这太绝对了。而绝对化是一定要犯错误的,一定经不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的。解决粮食问题的正确路线是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是遵循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而绝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去强奸自然。强奸自然是一定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 “马甲柯贝”直言不讳地反对蒋高明从中国国情出发主张的生态农业道路,以霸权一般的蛮横态度说,按照蒋高明的逻辑,“中国农民应该继续两千年前的生产方式,无需农业机械化,而应该退回刀耕火种”。 人们无论怎样从蒋高明主张的生态农业上推理,都绝对推不出“无需农业机械化”和“刀耕火种”。“马甲柯贝”这种蛮不讲理的推理实在难以成立,实在太过霸道,实在太不讲理。 蒋高明关于生态农业的主张没有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中国在人口和土地方面就是与美国不同。美国是“地多人少”,美国有足够的土地确保美国人能够在任何时候都吃上非转基因食品;中国恰恰相反,是“人多地少”。一旦搞了转基因产业化,造成大面积基因污染,中国想退都来不及。这种绝无退路的冒险,除非心黑到相当程度,一般善良的人是“绝不敢为”的。 “马甲柯贝”的“无需农业机械化”和“刀耕火种”,是转基因“科霸”们的强加于人,是转基因“科霸”们的危言耸听。其实,这种无理的蛮横一点都不难戳穿。去看看蒋高明先生搞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一切就都了然了。 “马甲柯贝”强加了“无需农业机械化”和“刀耕火种”还觉得不太够劲,于是他又进一步“歪推”:“按照这样的逻辑,中国应该反对汽车引进,因为会减少黄包车车夫的工作;中国应该反对现代通讯,因为会减少用马或自行车送信的就业人数”。 这段毫无根据、越来越不讲理的蛮横推理,真的令人惊诧!显然,这如果是出自一个地痞流氓,人们当然会毫不奇怪。但出自一个号称“学家”的人之口,太不可思议了!怪不得这个“马甲柯贝”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名实姓!这样的泼皮无赖,还敢打出“学家”的旗号!太丢人了。《南方周末》敢发这种泼皮无赖的文子,不怕辱没了自己的名声,魄力真是不小。 再往后,“马甲柯贝”简直把泼皮无赖发挥到了极致。他说:“如果反对农民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成果,应该请蒋高明这样的人自己去种田、去拉黄包车,去发扬光大他所谓的‘全球最先进技术’”。 看看吧,反对转基因产业化,主张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挥自然力量的生态农业,那蒋高明先生就得“自己去种田,去拉黄包车”。这如果不是泼皮无赖,不是“滚刀肉”,那就是公然的威胁,就是妄图的迫害。 其实,转基因推手的这种“霸权逻辑”并不是他们的自主发明,它的“专利权”属于美国,他们是跟美国学来的。美国无理干涉了中国南海主权,嘴上却说“无意干涉”。如同强奸过后,强奸犯提起裤子,说:“我无意对你实施强奸,我的强奸与你被强奸无关,你应该停止反抗被强奸的行为,希望我们今后能一如既往地坦诚交换意见”。 不但“拾人牙慧”,而且“听人指挥” 泼皮过了蒋高明,“马甲柯贝”又瞄准了曹明华。当然上来还是一顿帽子满天飞的打击,譬如“反转基因的急先锋”,“不懂装懂的人”“反科学精神”等等。“帽子公司”总裁,帽子当然有的是了。 “马甲柯贝”提到曹明华在《文汇报》上发表的文章,他显然有意回避了曹明华文章中一段很关键的话:“人类基因总共只不到三万个。更令人困惑的是,比人低等得多的杂草却可以有二万六千个基因。那么,大多数基因都不只编码一个蛋白质,有些基因可以产生许多许多不同的蛋白质,比如果蝇 , 它的一个基因可以产生 (38016) 个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在这一更新了的分子生物学模型面前,转基因食物产业的主要根基动摇了!”而“中国的有些转基因专家,在 2011 年的今天,还在用上世纪 80 年代对于原核生物所适用的基因学理论来认识真核生物(包括农作物、动物、人)。他们“错把生命当作机械来处置”。“他们的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发展固属情有可原,但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则难以让人忽视与原谅。” 为了掩盖曹明华披露的今日中国转基因研究是建立在已经“过时的”理论上的事实,“马甲柯贝”先给曹明华定义:“分子生物学知识也很有限”。他没敢说曹明华“不懂”生物学。然后他就开始以转移话题的方式,说“支持转基因的懂行科学家,对于生物学原理比她懂得多:转基因食物产业,没有违反生物学原理”。 其实,曹明华说的“商业化了的转基因食物产业”,指的是中国目前还在用过时的转基因研究理论。这一点,不仅曹明华指出了,美国科学家们也已经认账:第一代转基因技术失败了。这个技术的失败,当然是源于理论的失败。 “马甲柯贝”骂阵曹明华的第二种方式是“倒打一耙”。他说:“这些反转基因的“斗士”,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是到西方拾人牙慧。” 事实上,动不动就搬出美国来的,正是“马甲柯贝”、方舟子之类的转基因产业化推手。这些人不仅“拾人牙慧”,而且“听人指挥”。就在饶毅和“马甲柯贝”跳出来之前,美国谷物饲料协会北京办事处的托马斯就在与中国“转基利”集团的聚会中,“言简意赅”地提出“汇聚力量”。“马甲柯贝”这些人正是被美国“汇聚”来的,要在中国迫不及待实施转基因主粮产业化的“力量”。对于这方面媒体的公开报道,“马甲柯贝”们想抹也抹不掉。他们把持主流媒体,自以为得计,没想到得意忘形的同时,竟会留下难以涂抹的证据。 “马甲柯贝”指责所谓的“拾人牙慧”,其实恰恰是他们搬出美国和依赖美国在先。既然“马甲柯贝”们惟美国马首是瞻,拿编造的美国数据来欺骗中国人民,了解真相的人们当然要用美国的真实情况和真实数据,来戳穿他们的谎言了。 理智的“爱国贼”与疯狂的“卖国贼” “马甲柯贝”说:“曹明华用来作为大旗‘曾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著名生物学家 Barry Commoner ’,其实是一个反对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的人”。“国际分子生物学界没人理他,因为不值得反驳这种不懂常识的人”。 这个被“马甲柯贝”污蔑为“不懂常识的人”,为啥让“马甲柯贝”如此反感呢?原来正是这位曾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人,说了“转基因食物的研究和制造产业,最初发展起来时所基于的、对于‘基因’的认识和研究的理论,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模型——在日新月异的分子生物学发展进程中 ( 特别是发展到了今天这个阶段 ) ——已一再被证明是‘错了的’”。 因此,失去了可靠的生物学原理的指导,目前的转基因食物行业,便成为一门“充满风险的、带有赌博性质”的“实验科学”。 原来是因为揭了转基因错误研究的老底!怪不得“马甲柯贝”要极力诋毁呢!不过,人们会问:“不懂常识的人”能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是《时代》周刊和美国人民都脑残了吗?你“马甲柯贝”懂常识,你去登登《时代》周刊封面试试。你想登《时代》周刊封面,怕是连上帝都会为难得大哭失声吧?再说你“马甲柯贝”到底是个啥东东啊? 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马甲柯贝”在为转基因产业化狡辩时,会像饶毅一样,不经意地留露出一两句真话。譬如他说美国“餐馆说明 grass-fed 即草养的目的,和说明蔬菜是有机的一样”。 没错,美国的确是会标注“有机”。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有机”非但不是转基因的,而且是高于“绿色”的。美国有钱人都会出于健康考虑,选择“有机”食品。美国人当然会躲避转基因食品了。“马甲柯贝”如果喜欢转基因食品尽可以使劲吃,没人会干涉。但也请“马甲柯贝”别干涉他人,别欺骗他人吃转基因毒食,更不允许以大面积种植造成大面积基因污染导致的“事实上的强迫”。 “马甲柯贝”说曹明华关于“美国目前将转基因食物尽可能地向落后国家转移,美国国内的转基因食物正愈来愈减少……除了动物饲料、生物燃料和工业原料,美国已趋于将‘转基因’只用作极微量的食品添加剂。即便如此,转基因在美国本土还是被人们避之不及”这段话是“信口开河”。并说:“美国是食用转基因食物最多的国家,美国科学院明确支持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物”。 人们不不禁要问,美国科学院的支持,出处在哪里?他们支持什么?支持研究,还是支持生产销售?支持哪几项?人们知道,转基因研究是必须一项一项完成的,不能轻易举一反三,更不可能靠笼统说“支持转基因”就能蒙混过关的。“马甲柯贝”到底是干嘛的?是美国的代言人吗? “马甲柯贝”说:“有些人为了耸人听闻,把中国支持做转基因的人都打成‘卖国贼’”。 这件事,“马甲柯贝”只说出了事实的一部分,还有另一部分事实是:转基因产业化推手把反对偷偷摸摸、迫不及待搞转基因产业化的人统统都打成了“爱国贼”。“爱国贼”的对立面当然应该是“卖国贼”了。其实说“卖国贼”还是轻的,有人真正犯的应该是反自然,反人类罪! “马甲柯贝”不止一次地提到“让国内舆论和大众被误导”。人们感到很奇怪。主流媒体被“转基利”集团控制得死死的,“国内舆论和大众”咋还会被“误导”呢?“转基利”集团还想咋样?难道还想把全中国人民的嘴都贴上封条,眼睛统统搞瞎,才不至于“被误导”吗? “马甲柯贝”最后说自己“是为了扭转讨论的焦点”。他没有说清楚“讨论的焦点”究竟在哪儿,这是他们一贯不敢面对的。焦点在哪儿?就在转基因“产业化”,就在转基因科学家不想干科学家的事,而想改行去干商家的事。没有转基因产业化,没有转基因专家想走出实验室,去搞产业化,也就没有争论。“马甲柯贝”还想把“焦点”转到哪儿? 有趣的是,揭露金龙鱼系转基因的中国公民,被判刑的日期是七月十四日。“七一四”按广东普通话谐音是“吃要死”,意思是转基因吃了就要死。而“柯贝”的谐音则是“可悲”,意思是主张转基因产业化害人的人,下场一定很可悲。这种鬼使神差一般的巧合,的确令人惊异,发人深思。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204 次阅读|1 个评论
推荐金一南-苦难辉煌,张维为-中国震撼 两本书
热度 1 math611 2011-7-3 11:22
推荐两本不是数学书:金一南,苦难辉煌;张维为,中国震撼。 为什么? 这是两本思考中国发展的书,共同点还在于作者希望读者更多地思考,中国的发展是中国人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中国人的智慧是将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等等这些舶来品创新地结合中国自身的特性,创造性地建立了我们的共和国和复兴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 现在中国自己面临的挑战很多,而这些问题是无法完全借鉴西方的经验的,因为边界条件不同(实际上,初值条件也不同)。我认为可以粗糙地这样说,有一些普适的原理,但是如何用来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还需要自身的创作性工作。有些像我们都知道的微积分原理那样,如何用来数学化实际问题并且求解后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的确是需要创新。 两本书可以说是我们的教科书里理论的诠释,能够让我们更为通俗地理解那些高深的理论。 有兴趣不难搜索一些介绍,这里不多说。
6365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王建民教授南方周末访谈录有感
热度 2 hj58 2011-6-30 05:05
读王建民教授南方周末访谈录有感   2011年6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社会主义不应画地为牢”一文,文中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王建民教授指出:“《资本论》一上来就规定‘商品首先是一个物’,这就把非物质形态的劳务排除在商品范畴之外。作为全部分析起点的商品范畴的规定出现瑕疵,后面的一系列问题就不可避免了。”   这的确是一个重大的缺陷。我研究《资本论》多年,因受到思维定势束缚,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十分惭愧。   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商品是一个物”(不包括劳务等第三产业)这个观点完全正确,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也存在基础性的错误。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商品按照劳动时间进行交换”的思想,推演出劳动价值论。实际上,商品并非按照劳动时间进行交换的,因为交换双方生产一种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卖方是这种商品的专业生产者,耗费劳动时间比较短;买方是该商品的非专业生产者,耗费劳动时间比较长或无限长,即无法生产),因此,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详细可见《资本异论》第二章:仅仅劳动时间一个因素,不能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 )   基础有问题,以此为基础的后继理论也就有问题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劳动价值论不能成立,于是剩余价值理论也不能成立。   很多人很惊讶:“剩余价值理论不成立?难道世界上不存在剥削吗?”   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积极捍卫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人不知道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说的是什么。   剩余价值理论不是说:“世界上存在剥削”,而是说:“资本利润只能来自剥削、100%来自剥削。”   因此,说剩余价值理论错了,不是说“不存在剥削”,而只不过是说资本利润存在非剥削性的来源(即使比例很低,例如只有百分之一)。   资本利润存在非剥削性来源,和资本利润完全来自剥削,有什么差异吗?   当然有。   资本利润只能来自剥削,那么要消灭剥削就只能消灭资本。   而资本利润存在剥削性和非剥削性两种来源,那么要消灭剥削,只要消灭资本利润的剥削性部分就可以了。于是我们仍然可以利用资本,创造财富,发展经济。   王建民教授指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历史趋势的判断失准,恰恰与《资本论》对第三产业的认识不当有关,……”   实际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历史趋势判断失准,原因不仅仅是马克思对第三产业的错误认识,也和马克思对资本利润来源的错误认识有关。   由于剥削不是资本利润的唯一来源,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阶级最终能够和工人阶级达成妥协,消除或减少对本国工人阶级的剥削,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避免了资本主义的灭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安无事。   当然,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仍然非常严重,这是因为资本不会主动放弃剥削,只有在受剥削者的斗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剥削才会被消除或减弱;只有受剥削者对资本家阶级的压力足够大,才能使资本把利润的剥削部分吐出来。目前,发展中国家缺乏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斗争的实力,内部的贪污腐败官员与国际资本里应外合,是发展中国家无法抗拒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的主要原因。 注释: 1,“社会主义不应画地为牢”,2011年6月24日,南方周末, http://nf.nfdaily.cn/nfzm/content/2011-06/24/content_25921137_3.htm 2,黄佶:《资本异论》,2000年1月, http://wenku.baidu.com/view/f8ccba80d4d8d15abe234ecb.html (黄佶,2011年6月30日)
个人分类: 经济学|241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转载】杨振宁!你连累死我们这帮老头子啦
热度 1 chowsiutung 2011-6-29 10:14
杨振宁!你连累死我们这帮老头子啦! 我们是一帮由七十岁左右组成的老头子们,我们中间有的老伴巳去见了马克思, 有的仍双栖双飞,有的与儿女同住,有的过独居生活……平常没事我们这帮老头常聚在 一 起,打牌下棋,唱唱戏,公园里跳跳舞,到钟点还帮儿女接送孙子孙女和他们邻居的孩子上学放学,日子过得倒是乐也融融,无甚忧虑! 不料一夜间好日子到了头,一桩82岁老汉迎聚28少妇的新闻弄得满城风雨,我们的处境一下子险恶起来。由于敌情出现,阶级斗争的弦被绷紧,我们这些本巳被视作对异性失去威胁,属于安全无虞的老头子一下子又成了需监管、怀疑的对象。为了洗脱我们的嫌疑,尽管我们举出翁父的言论,证明他女儿完全是因为杨振宁曾为中国做出重大贡献,令世人所争相仰慕。现在夫人又先他而去,确需要有人在生活上照顾他。 而婚后的主要工作是为他整理资料并不涉其它云云。但是拥有丰富斗敌经验的老太婆 , 先揭穿了这种谎言,老太婆说去照顾他和整理资料是用不着结婚这种形式的,要结婚就是因为有些事是要结了婚才能做的!也说明杨老头子具备结婚后做那些事的能 力,起码可以动手动脚吧!一番话窒得我们哑口无言。为防患于未然,于是有老伴的宣布纪律,以后一般不得单独外出,尤其年青人多的地方不准去,跳舞绝对禁止。做儿女的宣布纪律,妈虽然不在了,但生活上我们可以照顾你,数据可以帮你整理(如果你也有的话)。要找老婆年纪不得小过60岁,否则不是媳妇不放心、就是 女儿 不放心。没准引狼入室,后妈成了情敌!邻居也来凑热闹,说:“大爷,咱家孙女以后不用您接送了,怕累着您”! “不怕,大爷我身子骨结实着呢”。“唉!怕的就是您这身体好!这几年接来送去难免弄出点感情,十年后您老八十,还生龙活虎的,我孙女正好十七八。万一她死活要嫁给您,我就成您妈了!”
116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
yue 2011-6-28 11:58
导读:标题为博主所加。 本文所说的“真经”指马克思主义的原著。 但是,还有比“真经”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精髓只有一个,就是实践。 哪个是精髓?在这一问题上,实践和理论是对立的,肯定了实践就是否定了理论。 实践是“一”,理论是“万”,肯定了“一”,就是否定了“万”。肯定了“万”,就是否定了“一”。 知识的过程和标准是不同的,说到过程,无可无不可。说到标准,只有一个。 精髓也就是真理的标准。 如果说佛在西方,那是错误的。如果说取经必须到西方,也是错误的。 佛无处不在,真经无处不在。真佛与真经,都在自己。 http://www.bjd.com.cn/10llzk/201106/20/t20110620_767521.html 2011-06-20 04:41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90年:我党获得马克思主义“真经”的不寻常之路 作者: 韦建桦 李惠斌 王东 在20世纪初,译介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文字在理论上显得相当肤浅和片面   问:中国书刊最早提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是在什么时候?后来又是怎么逐渐从只言片语到单篇文章,再到成体系地翻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   韦建桦:中国书刊最早提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1899年,上海广学会出版的《万国公报》发表了资产阶级进化论者本杰明·颉德的《社会进化》一书前四章的中译文,题为《大同学》。文中首次提到马克思和恩格斯。 《万国公报》以宣传基督教为宗旨,没有也不可能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进行认真的介绍,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没有产生实际的影响。    中国人最初在自己的著述中提到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理论,是在20世纪初。1902年9月,中国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对马克思作了简要介绍,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之泰斗”。此后,梁启超在《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中国之社会主义》等文章中一再提到马克思的思想,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之鼻祖”。   1905年8月,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在孙中山的影响下,同盟会成员积极介绍西欧的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包括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第2、3号连续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署名蛰伸),第一次比较详细地叙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活动,第一次比较完整地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要点,并且提到了《资本论》。   辛亥革命前,中国的一些无政府主义( 博主注:无政府主义的本意就是共产主义。它的含义不同于无政府状态的含义。五四前夕,在北京家家谈无政府主义。) 团体在宣传无政府主义理论的同时,也译介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部分论著。他们出版的《天义报》陆续发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一些译文。例如, 该刊在1908年1月刊登了恩格斯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撰写的序言,这是在中国发表的第一篇比较完整的恩格斯著作中译文。   总之,在20世纪初,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及无政府主义团体等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在翻译和介绍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虽然他们的译介文字在理论上显得相当肤浅和片面,在表述上也不够准确和畅达,但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确实是“空谷足音”。   陈望道所译《共产党宣言》,是马恩著作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个单行本   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译成中文的影响较大的马恩著作是哪篇?   韦建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迅速引起中国工人阶级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烈向往。这个崭新时期的到来以五四运动为历史契机,以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介绍为重要开端。在那个时期,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李达、恽代英、邓中夏等杰出的革命先驱承担了这一筚路蓝缕的开创性工作,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各种方式译介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在1920年以前,中国还没有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全译本。 直到1920年8月,由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发起人之一、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陈望道同志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发行 ,经典著作编译史才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这是《宣言》在中国的第一个全译本,也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个单行本。《宣言》像一道曙光投射到黑暗的中国大地,在革命队伍和进步人士中引起强烈反响。《共产党宣言》这部科学社会主义纲领性文献在问世72年后,终于全文传播到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重要准备。   建党初期为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出版事业奠定基础的突出代表人物是“二陈”与“三李”   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翻译、学习马恩著作方面有了哪些开拓性进展?   王东(北京大学教授):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为马克思主义著作出版事业奠定基础的伟大先驱者,是一个英雄群体,最为突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五位,或许可简称为 “二陈”与“三李”:“二陈”,一个是指作为建党初期党的主要负责人的陈独秀,另一个是指《共产党宣言》主要译者陈望道。“三李”,第一是指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事业中有首倡之功的李大钊,第二是指在建党初期这方面有卓越贡献的李汉俊,第三是指在这方面实际上负主要责任的李达。 其中李大钊的历史功绩、历史地位是大家公认的,而李汉俊、李达的历史功绩却鲜为人知。    李汉俊的最大功绩与思想特色在哪儿呢?他是系统介绍《资本论》的第一人。李汉俊1918年底从日本回国,带回了大量的英、德、日等国文字的马克思主义书刊,此后从事翻译和写作 ,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在《新青年》、上海《星期评论》、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妇女评论》、《建设》、《劳动界》、《共产党》等刊物上发表译文和文章,宣传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国内外工人运动。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资本论》的翻译介绍上,与李大钊、李达注重唯物史观,有不同风格。   而李达则堪称是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出版事业的主要开创者与奠基人。前人较少使用这个说法,这里试图恢复李达这一历史地位,并且列举以下几点证据:第一,李达是中国共产党1920年创建之前就转向马克思主义的最早理论家之一,在时间上只晚于最早的李大钊,甚至比陈独秀还早一些。第二,早在1920年夏回国之前,李达就开始了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工作。他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和《社会问题总览》三本著作,寄回国内出版,系统地向国内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些译著对传播马克思主义起了很大的作用。《马克思经济学说》在1920年3月被李大钊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列为阅读文献之一;《社会问题总览》1921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至1932年印行11版;《唯物史观解说》1921年5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至1932年印行14版。第三,李达迅速依据“一大”关于宣传工作的决议,创办和主持了地下的人民出版社,这是我们党建立的第一个出版社,从1921年9月1日起开始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事业。第四,李达以广阔的理论视野与过人的理论勇气,提出了出版“马克思全书”、“列宁全书”的重大构想。从计划出的“马克思全书”看,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容。   韦建桦:从20年代到30年代初,除了李达同志主持的人民出版社以外,我们党还先后成立了上海书店、长江书店、华兴书局、昆仑书店、北方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在革命低潮时期,在反动派发动的法西斯主义“文化围剿”中,坚持编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数10种重要著作;同时,党的机关刊物《向导》和理论刊物《新青年》以及其他进步刊物,如《先驱》、《少年》、《前锋》、《青年周刊》等也陆续登载了一系列译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章。这些著述的翻译,大都是在工作条件困难、物质生活窘迫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如此,在反动统治者查禁进步书刊的白色恐怖下,翻译者和出版者还时刻面临被逮捕、被关押、被杀害的危险。《共产党宣言》的译者陈望道同志就长期受到反动势力无休无止的迫害。他在偏僻山村的一间破旧柴屋里,依据日文译本并参照英文译本,在寒冷和饥饿的煎迫下,夜以继日地翻译《共产党宣言》,并于1920年3-4月间完成了这项伟大而又艰难的工作。经过无数周折,在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支持下,《共产党宣言》中译本于1920年8月正式出版。初版虽然只印了1000多册,但在大江南北不胫而走,在思想上启迪和哺育了整整一代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陈望道曾将《宣言》中译本寄赠鲁迅先生,请求指正。鲁迅收到赠书后当天就翻阅了一遍,称赞陈望道“对中国做了一件好事”。然而从此以后,陈望道同志本人却长期遭到反动当局的跟踪、监视和迫害。他后来回忆说:“在反动统治下,马克思主义书籍是‘禁书’。反动派常把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和所谓‘公妻’、‘共产’、‘洪水猛兽’牵连在一起,想以此扼杀马克思主义。”   在传播革命真理的征途上,遭到反动势力迫害的不止是陈望道同志。1930年11月,江南书店出版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译本。此后不久,译者吴黎平同志就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在暗无天日的牢狱中经受了两年痛苦的煎熬。1932年9月,北平国际学社出版了王思华、侯外庐合译的《资本论》第一卷上册。当年12月,侯外庐即被国民党宪兵三团逮捕,其罪名是“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的主义”。   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延安成为马列著作编译出版的中心   问: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经”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王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延安解放社曾经出版了两大丛书和两大选集:“马克思恩格斯丛书”和“抗日战争参考丛书”,《列宁选集》和《斯大林选集》。这是延安时代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出版的四部重头戏,其中重中之重,集中代表新时期特点的,又是其中的两大系列:一是“马克思恩格斯丛书”10部;二是《列宁选集》20卷。这两部大书的翻译、编辑、出版工作,集中代表了延安时代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出版的新成果、新水平、新特点。   从现在保存的延安抗战时期出版的“马恩丛书”的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毛泽东亲自签名的《法兰西内战》和《哥达纲领批判》;有周恩来亲笔签名的《共产党宣言》。据何锡麟回忆,他们的译稿在送出版社之前,有时就被陈云、李富春等同志借去阅读了。有些马恩著作扉页上写有某某人送某某同志学习,第二个人看完之后又转赠第三者。当时还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研究会、读书组。同志们晚上在窑洞里或认真读书,或专心听讲,或热烈讨论。学习气氛十分浓厚。毛泽东曾经组织了一个哲学研究会,约请何思敬、艾思奇等人一起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央青委机关的工作人员发起组织了一个自然辩证法小组,学习《反杜林论》,介绍《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等等。这种种情况说明,当时在延安这所革命熔炉里,从领导同志到一般同志,都如饥似渴地研读马恩著作,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十分感人。   韦建桦:经典著作编译出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了高潮。在硝烟弥漫的抗战烽火中,延安成为马列著作编译出版的中心。193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生120周年纪念日。延安马列学院在这一天正式成立。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张闻天同志任院长并兼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编译部主任。这是由党中央正式组建和直接领导的第一个经典著作编译机构。从此,马列著作的编译出版工作开始系统地展开,从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气象和规模。出版工作者在缺乏印刷设备、缺乏油墨纸张、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完成了马列著作的印制任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这个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胜利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伟大力量。   从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公开出版的马列著作中文译本已达530余种,但从整体上看译本质量参差不齐   问: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党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了解和掌握达到了什么水平?   韦建桦:从著作翻译出版的情况看,从20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公开出版的马列著作中文译本已经达到530余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许多重要著作已经有了中文译本,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但从整体上看,经典作家的遗著中仍有大量文献尚未翻译介绍;已经出版的译本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在准确性和可读性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有的则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由于各种译本在不同时期出于不同译者之手,因而文字风格很不一致;尤其是经典作家使用的大量范畴、概念和术语,以及经典著作中提到的历史事件、组织机构、报刊文献、人名地名等等,在各种译本中译法不一,没有形成规范严谨而又前后统一的译名体系,这就给深入学习和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来许多困难。   1953年1月,我们成立了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以便有系统、有计划地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全部著作。此前,中央已经决定成立全国性的政治书籍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出版马列著作。1950年12月,人民出版社正式成立。此后陆续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列宁全集》中文第一版。它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后首次在中国出版的比较完整的中文全集译本。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这两个版本还存在不足之处。比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基本上是以俄文版为蓝本编辑和转译的 ,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由此造成的一些缺陷。一是《全集》收文不全,许多有价值的文献特别是新发现的文献未能编入这个版本。二是《全集》收文有误,因为俄文版编录了若干不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的文章。例如第一卷第二篇文章《路德是施特劳斯和费尔巴哈的仲裁人》一文,经考证不是出自马克思的手笔。三是译文需要完善。在整部《全集》中,除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等重点著作以外,大多数文献都不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和发表时所用的语言文字直接翻译的,而是从俄译本转译的。这就使中文版《全集》难以避免俄译本存在的那些不够准确、不够贴切的问题。况且,转译也容易在语义和风格的把握上造成新的偏差。四是资料不够翔实。许多著作题注语焉不详,甚至没有题注,读者难以弄清原著的写作背景;一些注释涉及的历史事实缺乏确切的考证和介绍;在人名、地名和文献索引中,也有若干不够准确的地方。所以,后来启动了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编译工作。新版《全集》所收的全部文献都按照原著文字进行翻译校订,力求更加准确地反映经典作家的原意和风格。这部70卷本的《全集》从1995年起陆续问世,至今只出版了21卷。2003年,中央编译局提出了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精编本的思路和方案。2004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时,中央将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确定为工程重点项目,同时要求编辑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这两部《文集》目前已出版。   学习马克思主义“真经”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问: 把马恩的著作原原本本地全面翻译出来,只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经”的第一步。 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并运用它探索本国发展的正确道路,才算是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这方面我们面临哪些困难?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李惠斌:学到马克思主义“真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不论是前苏联还是中国,在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问题,还只是一个探索阶段的开始。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社会主义建设一开始就在农业和农民问题上作了有违历史唯物主义的事情,是与“真经”不符的。由于苏中都是在一个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国家根本上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工业体系,工人阶级人数很少,离马克思恩格斯讲的科学社会主义真可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按照传统的市场经济制度,小农经济和农民必然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沦为无产阶级,这就是说,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城市化的过程与资本的集中是同一个过程。因此,城市化的过程应该是在资本主义阶段就已经完成的任务。但是,苏联模式中的农业集体经济制度实际上是人为地阻断了农村的城市化过程,使大量劳动力滞留农村,对农民造成了保护性伤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这种制度曾经一度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但是,小块土地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不了农民的富裕问题。或者说只能解决农民的粮袋子,解决不了农民的钱袋子问题。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以及与此相关的土地用益权和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以及相关的社会福利制度的配套改革,正在朝着解决土地的规模经营和合理地保护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有保障地离开农村的方向发展。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是一个生产力和交往关系高度发达的社会阶段。一个以农村人口占多数的社会是不可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制度的。   苏联模式的第二个特征是经济国有化和完全的计划经济。但是,我们知道,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经济国有化是持保留态度的。 巴黎公社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对经济国有化问题产生了疑问,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国家是一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多余的赘瘤”,是“无产阶级从旧社会继承下来的一个祸害”。他们非常明确地主张用一种非常类似于工人自治的作为巴黎公社基本政治制度的“无产阶级专政”来取代传统的作为镇压工具的国家形式。经济上则主张建立“个人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如在股份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劳动者的合作工厂、劳动合作社或劳动者的自由人联合体,而不是简单的国家所有制。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中国的国企改革,在这方面作了艰难的尝试。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今天对我们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东:确实如此。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既有学得好的时候,也有照搬照抄搞教条的时候,是有历史教训的。比如, 我国好几代人都是通过《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结果都形成了苏联僵化模式和僵化观念,它实际上把国有化和社会主义划等号。 实际上,一切国有化只是走向社会主义过程中紧急过渡时期临时采取的一个非常措施,不可能长期通过一切国有化来搞社会主义。列宁当年迫不得已搞了战时共产主义,但后来他说,从理论上来看,国家垄断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说,真正学到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长过程,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主持人:刘立志) 马克思主义“真经”在中国传播和运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经典文本的中国化   问: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大党。但是,真正学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经”,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却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探索历程。这是为什么?   李惠斌(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说到底是一种西方的思想 ,主要是在总结和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吸取了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先进思想。   韦建桦(中央编译局原局长、教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主编):马克思主义真理在中国传播和运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经典文本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著从欧洲语言向中国语言的转换。实现这种转换的关键,在于研究和领悟经典作家的思想,同时要辨析和判明中西文化的异同。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是用他们的母语即德文从事著述工作的。中国和欧洲在历史、文化、心理、语言、风俗、习惯、传统等方面的巨大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李惠斌: 学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不光有一个准确翻译的问题,还有一个怎么结合本国实际去理解、实践的问题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与东方现实结合的产物。在东方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首先是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等一批俄国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们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继承和部分修改,形成了自己的革命理论,在一个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首先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俄国的胜利,极大地激励了中国当时的一大批知识分子,他们开始探索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途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正是这种探索过程中的一种组织形式。 中共的活动受到了以斯大林为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理论、思想和一定的经费支持 ,从而使得共产国际的力量在中国处于领导地位。正如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不一定完全适合俄国革命的现实一样,俄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到中国来。中国革命期间的经验和教训迫使中共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原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道路。   韦建桦:我们历来强调要阅读原著,这是正确的,因为只有在原著中,我们才能看到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直接而又严谨的阐述,才能具体了解这些理论产生的历史语境和逻辑进程,才能进一步发现历史和现实中种种误读的危害和成因。 恩格斯晚年在谈到研究马克思学说的方法时,曾反复强调研读原著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人如果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学会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去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并且首先不要读出原著中没有的东西。” 阅读原著无疑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途径,这一点毋庸赘述;但是我们应当知道,中国广大读者所阅读的原著,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前留下的著作文本本身,而是在他们身后由中国人自己编译的各种中文译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必须具有准确性和权威性,因为这些著作中的理论判断、逻辑思路、概念术语关系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理解,关系到无产阶级政党如何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战略和策略,因此,编译者必须通晓经典作家的理论及其形成与发展历程,确切地反映经典作家的原意,使读者阅读译本就像阅读原著一样;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要使读者能够“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去把握原著的核心内容和整体风格。这真正是一项“代圣人立言”的十分艰难的工作。   图为瞿秋白设计的《新青年》封面。   图为正在讨论中的马克斯、恩格斯。五四时期《新青年》杂志在译介、宣传马恩著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个人分类: 活书出版社,可检索图书馆|1591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要更正-《马克思主义科学观诞生的标志-反杜林论》之参考文献
afengxu 2011-6-24 17:49
最近整理文档,才发现刊物上发表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观诞生的标志--反杜林论》的参考文献与我最后的校对稿中的参考文献不一致。 我发出的最后校对稿是: 马克思 .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法文版前言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3 卷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5. 而发表出来的却是: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法文版前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87-689. 这是技术人员不懂而造成的。一是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合著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法文版前言》,而事实上是马克思为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法文版写的前言。二是与参考文献2混淆了。那个是资本论的法文版序言,是马克思给自己写的。 不管怎么说,是我的论文,应当向大家致歉。
个人分类: 科学观博文|33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今天我们怎样读《共产党宣言》
brbaba 2011-6-22 08:32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宣言》1872年德文版所写的序言中强调说:“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那么,这些完全正确的原理指的是什么呢?在几篇序言里,都非常明确地指出,就是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思想。第一,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方式的历史,这里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第二,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里讲的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第三,阶级斗争发展到现阶段,主要表现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这里讲的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结论就是“两个必然”,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所谓共产主义,就是自由人联合体,即如《宣言》所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阶级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共产党人的崇高社会理想正是建立在对这些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因而不仅是革命的,而且是科学的。如《宣言》1888年版序言所说,“这一思想对历史学必定会起到像达尔文生物学所起的那样的作用。”只要存在着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只要存在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就是永存的;不管历史走着怎样曲折的道路,《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总趋势是不可改变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所谓老祖宗不能丢,最根本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不能丢,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不能丢。读《共产党宣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这样的信念。   《共产党宣言》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以历史条件为转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共产党宣言》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因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这是《宣言》和序言反复强调的,也是列宁十分重视的。列宁说: “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同样,在中国既不同于西欧,也不同于俄国,因为中国的国情带有更大的特殊性。所以,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比如,《共产党宣言》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宣言》的基本原理、一般原理、核心思想,什么时候都不能怀疑和动摇。离开了这一条,就从根本上离开了《共产党宣言》,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坚持这条原理,同时又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这条原理。鉴于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又存在多层次的特点,我们实行的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就是创造性应用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必须根据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宣言》所写的七篇序言,几乎每一篇都讲到对待《共产党宣言》的具体结论,应当采取实事求是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指出有些地方“已经过时”,“有些地方没有谈到”,有些新的经验需要总结,有些新的问题需要探索。这里试举两例。例一:关于对阶级社会的认识。 1948年德文单行本《宣言》中说:“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论断是不确切的。40年以后,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宣言》上加了一个脚注,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在1847年,社会的史前史,成文史以前的社会组织,几乎还没有人知道。后来,哈克斯特豪森发现了俄国的土地公有制,毛勒证明了这种公有制是一切条顿族的历史起源的社会基础,而且人们逐渐发现,村社是或者曾经是从印度到爱尔兰的各地社会的原始形态。最后,摩尔根发现了氏族的真正的本质及其对部落的关系,这一卓绝发现把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内部组织的典型形式揭示出来了。随着这种原始公社的解体,社会开始分裂为各个独特的、终于彼此对立的阶级。”这就说明,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而这一点,1848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没有认识到的,是后来吸收了西方学者研究的成果才逐步明确起来的。这个例子说明,马克思主义者是可以而且应当从非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吸收营养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的。例二: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式。《共产党宣言》说:“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巴黎公社失败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有两种可能的方式,指出:像英、美这样的国家“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在大陆上的多数国家,“暴力应当是我们革命的杠杆。”恩格斯晚年根据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的特点,高度重视和平手段,认为旧式的起义已大大过时了,代之而起的是“有成效地利用普选权”这种“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当然,这时恩格斯仍然不排除使用“非法”的暴力手段,因为无产阶级利用和平手段“必须以敌人也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为前提。”可见,关于无产阶级以何种方式夺取政权这个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给出某种固定模式,他们至少有三种说法,而每一种说法都基于一定历史条件的分析,我们对《宣言》中的有关论述,不应当作教条主义理解。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加以重复的教条。”因此,马克思主义不仅必须同本国国情相结合,使之民族化,而且必须同时代特征、科学和实践发展相结合,使之当代化。邓小平说:“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贡献在于他们把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工人阶级,为无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列宁和毛泽东的贡献在于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运用于俄国和中国,通过革命的手段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现实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又是一个崭新的历史课题,要求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给予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就在于以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个重大历史课题,其中许多认识反映了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如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科学判断,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判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论,关于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科学思想,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大成果。   总之,实践告诉我们,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讲新话。新话既包括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话,又包括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话。新话才能反映新的情况,新话才能解决新的问题。我们必须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我想,这就是我们对《共产党宣言》的最好纪念。 作者:杨春贵 来源:《理论视野》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107 次阅读|0 个评论
22岁女博士生王明哲 人民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
热度 6 xupeiyang 2011-6-21 21:04
太年轻啦! 近日,人民大学公布拟录取博士生名单,其中22岁的山西女孩王明哲格外引人关注。5岁上三年级,16岁读大学,20岁读硕士……王明哲说,从小喜好历史,希望以后当教师。人民大学宣传部表示,该同学是否为该校最年轻的博士生尚不能确认。 王明哲1989年出生于山西大同,父母是公务员。近日,她被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录取,将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博士生。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3120 次阅读|5 个评论
毛泽东是一位坚定的马列主义者
热度 3 duke01361 2011-6-21 00:35
毛泽东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加领导者!他的理想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让处于大多数的弱势群体当家作主。同时,他也是一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杰出的哲学家、历史学家... 比如,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这是典型的《资本论》的思想 比如,教育要和生产实际相结合...这是典型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思想 比如,破四旧、立四新...这是文化革命所追求的目标... .... 我们今天怀念毛泽东,正像毛泽东在他的诗歌写的: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物又重来....
个人分类: My Ideas|1804 次阅读|4 个评论
德国见闻(16)—柏林印象(I)-马克思、恩格斯在柏林
热度 1 rczeng 2011-6-17 21:52
德国见闻(16)—柏林印象(I)-马克思、恩格斯在柏林
个人分类: 德国见闻|3489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们的检讨书:毛主席,我们错了!
热度 21 jiangjinsong 2011-6-14 10:54
蔣科學按: 這段時間蔣科學似乎主要是站在右派的立場上發言,實際上左派對社會現實的批判也不可迴避,值得傾聽,雖然,我們未必贊成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 可以預見的是,將來左派與右派的衝突會很嚴重很激烈很暴力,但願那時左右兩派都不要對我們這樣老實巴交的草民進行迫害啊。 聲明:鄙人轉帖此文,是供各路左派右派高手大家思考批判借鑒發揮鼓勁嘲笑圍觀宣傳……(省去三萬五千多字)之用的,左派朋友不要誤認為我是同志,右派朋友也不要認為我是敵人,儘管我在某一方面的確是左派的同志,某一方面也可能真是右派的論敵。 總之, 此文不是我寫的,不代表我的立場,與我無關。喜歡掐架的朋友,左派高手請咬住右派分子,右派高手請瞄著左派分子。 以下是轉載: 我们的检讨书:毛主席,我们错了! http://bbs.520319.cn/Details_178783.shtml 在毛泽东走后,那些谎言开始弥漫发酵,足足欺骗了人民三十多年。我们曾经乐观的认为,只要法律健全,事事有法可依,社会上的各类矛盾自然会迎刃而解,老百姓自然会安居乐业。可是后来,我们发现我们错了,《合同法》没有杜绝诈骗,诚信成了稀缺资源;《刑法》成了贪官的免死铁券,经济犯罪即将取消死刑;冤案越来越多。 佘祥林、赵作海们都被屈打成招,险成刀下冤鬼;暴力越来越多,杨佳一人杀六警,湖北农民杨友德用“土炮”捍卫自己的财产。这时我们才明白了伟大导师马克思的话:“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原来立法的宗旨不是为我等百姓,原来现在的法律,成了压迫人民剥削人民的工具。 我们曾经坚定的认为,私营企业的崛起会带来竞争,会给消费者带来物美价廉的实惠。可是后来,我们发现我们错了,三鹿的毒奶粉物不美,而且残害消费者多年没有曝光,因为资本家已经收买了各级官员,这时我们才又想起伟大导师马克思说的教导,如果有100%的 利润 ,资本家会铤而走险。 我们曾经善良的认为,哪有什么阶级斗争啊,我们的身边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样的人。可是后来,我们发现我们错了,黑砖窑、血汗工厂、暴力强拆,这些都是活生生、血淋淋的阶级斗争。这时我们的耳边才又回响起毛泽东的声音: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我们曾经幸福的认为,国企改制后,职工成了股东,成了企业真正的主人。可是后来,我们发现我们错了,职工的股权被控股者以增资的方式被稀释了,变得无足轻重了,然后再次被控股者低价收购,一夜之间,工人不是股东了,成了完完全全的打工仔,这时我们才会感到公有制的优越性,才知道在全民所有制的体制下,职工才是企业真正的主人。 我们曾经高兴的认为,村委会主任的普选是 中国 民主进程的伟大实践,以此为基础,将来我们可以用神圣的选票选出自己认可的领导人。可是后来,我们发现我们错了,选出的村委会主任几乎都是黑社会分子,当选后攫取集体财产,管你村民的死活呢。这时我们才明白,只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老百姓才能当家作主,才能有真正的民主。选票,不等于民主。 我们曾经自豪的认为,农村联产承包制是提高中国粮食产量解决国人吃饭问题的正确方针。可是后来,我们发现我们错了,农民种粮赔钱,撂荒地产生了,水利设施废弃了,我们的农业在与外资的竞争中因为缺乏规模的优势败下阵来,在化肥、种子等农业的关键环节上,我们受制于外资,我们 未来 不得不吃高价油、高价粮,吃 安全 性备受质疑的转基因粮。这时我们才又认识到,农业走集体化道路才是中国农民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 我们曾经欣喜的认为,合同制打破了企业对职工的终身禁锢,我们自由的流动。可是后来,我们发现我们错了,在中国劳动力过剩的前提下,合同制是用人单位胁迫工人的筹码,是资本家以低工资的方式榨取超额利润的工具。这时我们才发现,毛泽东提出的企业管理上的“鞍钢宪法”的伟大。…… 血的事实教育了我们,警醒了我们。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毛主席,我们错了,还是您说得对,工农不掌握政权,我们是没有好日子过的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4340 次阅读|37 个评论
外国哲学家不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吗?
热度 5 yangfanman 2011-6-10 15:59
我有些糊涂了,周老师说外国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家没法一起交流,一起PK. 冒昧地问一下,老外不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吗?呵呵
个人分类: 记录社会|3549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学与哲学(3):李醒民篇
热度 6 xcfcn 2011-6-10 15:37
博主按:这是中国搞科学哲学对科学与哲学的典型看法,强调哲学对科学的影响甚至是指导作用,可谓受马克思主义的毒害深也。何祚庥曾经说过他的“层子论”受毛泽东的“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影响,现在又强调“三个代表”对科学的根本指导作用。此论何时休?!( 2008.6.30 ) 科学与哲学( 3 ):李醒民篇 李醒民:关于科学和哲学关系的对话 主持人:黄 橙(《科技日报》记者) 嘉 宾:李醒民(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与哲学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相比,“科学”一词获得我们今天所认同的内涵不过是近几百年的事。然而就在这“相形见绌”的数百年中,科学迸发出了难以预见的惊人力量,甚至直接动摇了古典哲学的根基。我们无法忽视的是,科学有其形而上学基础,科学的根本预设其实是哲学问题。牛顿、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建立起崭新的科学体系,无不涉及哲学思维,并引起科学和哲学观念的深刻变革。今天,科学与哲学是怎样一种关系?它们还在互相吸引吗? 记者:可以简单举例谈一谈一些著名科学家是怎样看待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吗?有没有代表性的观点? 李醒民:在以牛顿、伽利略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兴起之前,科学与哲学其实是不分家的。那时人们往往把研究科学的人称为自然哲学家,牛顿时代的人以及 18 世纪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都都这样自称。“科学家”( scientist )这个词是惠威尔创造的,直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才开始被普遍采用。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科学革命的主将,也是现代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的集大成者。他在《物理学和实在》中写道:“常听人说,科学家是蹩足的哲学家,这句话肯定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像现在这样,当物理学的这些基础本身成为问题的时候,那就不可能是对的了。像目前这个时候,经验迫使我们去寻求更新、更可靠的基础,物理学家就不可以简单地放弃对理论基础作批判性的思考,而听任哲学家去做;因为他们自己最晓得,也最确切地感觉到鞋子究竟是在哪里夹脚的。” 此外,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马赫、彭加勒、迪昂、奥斯特瓦尔德、皮尔逊等活跃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科学和哲学舞台上,他们是二十世纪科学革命(物理学革命)和哲学革命(逻辑经验论)的先驱。我把这样的既是伟大科学家、也是伟大哲学家的人称作“哲人科学家”。 记者:您自己怎样看科学和哲学二者的关系?怎样看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李醒民:科学与哲学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虽然近代以来学科分化加剧、教育上文理分家,这虽然促进了科学拓展和深化,但是也直接导致科学家的哲学素养欠缺、导致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裂。乍看起来,科学似乎远离哲学,实际上随着科学深入到宇宙的深层秘密,很多根本性的问题都涉及到哲学。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在前科学、近代科学、现代科学时代的关系呈现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态势,有点儿否定之否定的味道。 科学方法论其实就属于哲学范畴,它形而上学的基础也牵涉到哲学。即使在常规科学时期从事一般的科学研究,哲学因素也渗透到它所采用的“范式”和概念框架中。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特别是在科学革命时期,当科学家为科学谋求一个立足的新基础时,哲学的启迪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拥有必要的科学知识储备,又善于博采哲学百家之长的富有哲学素养的科学家,往往能事半功倍,捷足先登。因此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也是伟大的哲学家。 记者:在诸多自然科学中,有没有哪一门学科与哲学的关系要更进一层? 李醒民: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说哪一门学科距离哲学近或距离哲学远,一个学科一旦成熟,一项研究一旦深入,当涉及到宇宙的根本问题时,它离哲学是最近的。 记 者:自然科学探讨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是哲学问题? 李醒民:科学家进行自然科学研究,必须有一些预设,比如,宇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通过理性把握的,是可以用数学公式描述的。这些预设都不是通过实验或科学本身可以证明的,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哲学设定。另外,为了加深对科学问题的理解,还存在对基本的科学理论进行哲学解释的问题,如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哲学解释。 记者:目前哪些重大问题是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在关注的?有科学家与哲学家成功合作的例子吗?或者有没有科学家与哲学家由于相互助益而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李醒民:相较自然科学家与哲学家的结盟,我认为科学与哲学在个人身上的结合更可行一些。哲学家应该有相应的科学基础,科学家最好也有一些哲学背景,因为哲学思维能够促进科学上的突破,尤其是在科学面临大变革时期。 记者:您认为哲学与社会科学素养的缺失会妨碍科学家成长吗?杰出的和一般的科学家在思维方式上有何区别? 李醒民:缺乏哲学启迪是中国的科学难以出现重大突破的原因之一。有哲学头脑的、视野开阔的科学家才可能成长为科学大家。二战以后“大科学”的兴起,使得一项科学研究汇聚起大量的科研人员,他们在研究中就像在流水线上工作一样,往往只熟悉自己负责的一个环节。这样恐怕很难称其为“科学家”,只谈得上是“专门家”甚至工匠。过分强调实用性其实是对科学的一种危害。 记者:年轻的科学家是不是应该补一补哲学课程?应该从何入手? 李醒民:到二、三十岁再来补课已经来不及了,应该从小就引导学生对哲学的兴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那种。爱因斯坦从小就对哲学兴味十足,他从 13 岁起就开始攻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在“奥林匹亚科学院”三年活动期间,他更是广泛地研读了许多自然科学哲学著作 ( 例如马赫的《感觉的分析》、《力学史评》,休谟的《人性论》,亥姆霍兹的一些论文和讲演稿,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彭加勒的《科学与假设》,皮尔逊的《科学的规范》等 ) ,从而造就了他的哲学头脑和哲学眼光,使他比当时其他物理学家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使他认识到必须“对理论基础作批判性的思考”,以便弄清“鞋子究竟是在哪里夹脚的”。积极的哲学思维,引导他闯入前人所设置的思想禁区,开拓出新的奇妙的世界。这个时期是他一生中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哲学自学活动结束的那一年,正是他创造出科学奇迹的 1905 年!两者的因果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反过来,由于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维度,学习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人也应当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比如在大学里,应该把科学概论、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作为文科生的必修课。后三门也应该作为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 (原载北京:《科技日报》 2008 年 2 月 29 日 ,第 7 版“专家论坛”) 附上何祚庥大作的摘要 【论文题名】纪念普朗克发现量子论 100 周年 【英文题名】 LECTURE DEDICATED TO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MAX PLANCK'SFOUNDING OF QUANTUM THEORY 【作  者】 何祚庥 【刊  名】 物理 【英文刊名】 PHYSICS 【年卷期】 2001 Vol.30 No.05 【关键词】 量子论,量子力学 【摘  要】简要地回顾了普朗克发现量子论和由量子论发展为量子力学的简明历程,以及量子力学对科学和人类社会的贡献 . 讨论了科学创新的评价标准问题,指出量子力学应得到最高的评价,亦即是美学评价标准、学术评价标准和实践评价标准的统一 . 还讨论了江泽民主席所提出的“三个代表”的理论,指出这一理论应成为评价一切科学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评价我国各方面工作的根本标准 . 指出我国科学工作除了要集中力量于解决足以影响国民经济或国防建设的全局的 8 — 10 个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外,还要集中一定的力量于看起来是“无用”的基础研究 . 当前正在发展中的物理学的第四次大突破,就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个人分类: 科学与哲学|2014 次阅读|4 个评论
浮躁的大学老师,怎么办?
热度 13 bison55 2011-6-10 08:17
在我工作的这几年里,我们村里购买50吨级大型货车62辆。小学毕不了业的同学问我,你现在有多少资产,我无语,“呵呵,我车轮一转,一个星期最少一万”。高中同学聚会,参加的大都是些老板,有资产千万的,有百万的,酒桌上说话的也都是做生意的,曾经班里学习最好的,也只是一个普通电厂的工人。大学同学聚会,大都当了中学老师,都在苦诉如今学生如何讨厌学习,甚至理直气壮的说,“你挣一辈子的钱有我家种棉花一年的收入多吗?”博士同学苦闷,本科毕业可以进中石化,上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可以进沈阳市委,上了博士,博士毕业…… 我三年前买衣服都是地摊货,前两天终于可以进品牌店了,但已经习惯节约的我硬是转悠了很久,结果店员直接问我“你是老师吧”,我很奇怪,她补充说“老师都这个德性”。此时,我才知道,当今社会道德的本质含义。 我开始浮躁起来,在资本化和物欲化的社会环境下,我被边缘化了。在资本竞争加剧的年代里,工薪阶层收入贫民化,尊严无保障,在不断的金钱刺激下,我内心更加痛苦。我讲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其中有个原理就是在资本化的社会里工薪阶层注定就是穷人。理论如此,现实也如此。因此我困惑、矛盾、斗争。 这几天也渐渐想明白一些事,人与人是有区别的,生而平等都是晕人的鬼话,人与人不仅仅是心志的差异,更明显的是社会关系、身份、地位及职业的差异。一直在试图摆脱这种困境,恰逢老同学博士毕业到人大和东北大学面试,他仍然很节约,从武汉到沈阳来回都硬坐,但心里却充满了希望,谈着自己的理想、抱负,谈自己幸福的小家。这又使我反思,在当今资本化、物欲化的社会环境里,我选择有助于思考的有规律的清贫校园生活,我是一个大学老师,这是我的身份,也是我的定位,我的圈子也只能限制于教育和学术圈子,如果眼红其他圈子,必然心志有所乱象。如果我真的很有钱,就像我大二时期,因为会挣钱成为校园红人,名利是会双收,但却因此忙碌而浮躁,金钱虽然带来了面子,但却带不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我是贫民,但并不代表我没有尊严,我一样能在教育行业或学术圈子里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位置。我们这种身份的人也注定做不了自私的人,因为我们所做的事在权属性质上已经注定不归我们,那么,换一种价值观,社会发展需要资本运作的野心人,也需要科技发展的贡献者,更需要思想开拓的教育者。凡在教育和思想领域有所成就者大都淡泊志明,即使我没有明显的成就,也要为此付出一生。 可是,我可以在内心里安慰自己,我却不能安慰我的学生,我也不能安慰整个因资本投机带来的浮躁社会。因此,今天发此文,想求助各位,如何找个理由,让自己安心做学问。大熊猫王永峰等待求解!
个人分类: 反思类|3998 次阅读|15 个评论
两个犹太人与阿四的两个梦
热度 1 iwesun 2011-6-9 19:06
两个犹太人与阿四的两个梦      世人大的错误,就是把两个犹太人的身份搞错。    佛洛依德 ,大家以为是行为艺术家,其实是正牌的科学家。    马克思 ,大家以为是科学家,其实是个行为艺术家。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大二的时候,买了一本,由来就不知道哪儿去了。   我是一口气看完的,看完的书,一般不会再看二遍,扔掉有点违反老鲍的罐头原则。   就慢慢丢掉更好。   丢了,不是我的错,是上帝的错。   梦,这东西,只有一个核心, 就是完完全全的自我,所有角色都是你一个人在演。    梦的表现形式,确实如弗洛伊德所说,被文化所绑架。   啊四说:他是个不知生死的人,就是对陌生和死亡不会畏惧,还有点好奇。   鲍大仙附和,俺也是。   狗屎,鲍大仙是装的,只会和小饭店的女服员耍楞,他管这叫不知生死的英雄气概。   想当年,俺放枪的时候,鲍仙跑的比兔子还快。    文化可以绑架人的灵魂,这是千真万确的。   生物人对苍蝇狗屎等等,并不会觉得恶心,反之,是一种食物。   但文化人却能够成功绑架生物人,不单单是意识层面,还会出现巨大的生理反应。   俺们以前在连队吃饭,大锅的稀汤,苍蝇灭是灭不绝的,只要从锅上面飞过,被热蒸汽一熏,就掉到汤里。   所以,菜饭汤里的有苍蝇,是太正常的事儿,不是一只两只,是络绎不绝。   大家都很习惯,不至于把苍蝇当肉,吃得更开心,也是用筷子把他挑出来就是了,看着湿漉漉翅膀的苍蝇在桌子上爬,等你吃饭,他也晾干,飞了。   大家就各干各的去了。    文化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文化的基因甚至你不可抗拒,超过生物基因本身。    文化的力量也是虚伪的,看穿了,万物皆是食物。   因此, 梦的伪装和符号化,也是必然的。   说点题外话,阿四为什么能读懂大家说根本就不懂的鬼文。    这厮是用灵魂在碰灵魂,碰到哪儿算哪儿。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懂”这个东东,只存在“碰到哪儿算哪儿”。   阿四,灵魂深处的某些东西,和我是共用一个本体的。   小丛说“不要让好人不长寿。”   这类娘娘腔的善,对于阿四也是不好使的。   彻底绝缘。   忽悠老鲍是可以的。    迷糊   1. 老爸参加面试,似乎很NB的公司,很多人抢的职位,一大群年轻人在抢。老爸穿着西服,比平时看起来瘦,也帅。老爸在面试官面前滔滔不绝,用了一切可以用的招数来表现自己,谈了很多,心里学,成功学,农村生活,国际局势,最后慷慨激昂的讲了公司发展的预期,以及自己未来五年的计划。五年计划很动听,一听就是假的,但确实很动听,换了谁都会喜欢听,就算假的也喜欢听,老爸的声音很好听。    最后,老爸拿到了职位,所有人都很开心,面试官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却,说不出来的感觉。现实中的老爸,农民出生,城市打工5年,改革开放以后,15年的个体户。10年前买了房产,从此洗手不干,依靠房租和积蓄供我读书以及日常开支。已经10年没有工作,一直在家打麻将。    打麻将不也挺好吗,真的跟不上时代了吗?为什么要削尖脑袋,去抢年轻人的工作?我不知道,梦中的老爸,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所有人,包括我,都为老爸的成功表示祝贺。我只知道,梦中的自己,是替老爸开心的。   这里面的父亲,90%的成分是阿四自己。   看透这一点,这个梦就有解。    阿四自己在迷茫,冲还是不冲?使多大劲冲?冲了后果又如何?会不会被人当猴子耍?会比现在快乐么?   这是这么梦的核心。   焦虑和彷徨。    让别人代替自己演习一次。   冲,还是得冲,不冲,无路可走。   赖,也得赖,不赖,就无法存在。   这就是啊四目前的精神状态。   阿四的家庭定位,城市底层,比一般的农民强,但除了经济上父母有所支撑,整个社会关系,全凭自己。   能走出来很不容易。   是冲锋还是退缩,是一个选择。    凡选择,其实就一定头疼。   给阿四讲个例子:   我有个同学,人很聪明,家是农村的。   因为人聪明,上学是不费劲的,大把时间可以用来玩或者思考。   思考的结果是有点早熟,事事都有点故意做的很平淡,但一看,就感觉是刻意的。   他的父亲也是聪明人,文革前是考上大学的,和邻村的另一考上的人越好,一起去省城上学。   那天,他父亲去邻村找那个人,被告知,他已经走了。   他父亲,想想算了,就回家了,没去上大学。   他父亲是个知足的人,一辈子在山里当个聪明人,有酒喝,有肉吃,作为聪明人,总能为相亲做点什么,大家也很尊重他。   我的同学数次讲他父亲的故事。   啥事儿,都刻意表现的淡淡的。   刻意回避一些被大家说的庸俗的竞争。   过了很多年,别人大家都过得不错,他认为自己是个人才,被埋没了。   转业,去深圳做生意。   很明显,不怎么样。   但他刻意的淡定和刻意的土匪风格,到现在依然保留着。 2.    回到高中,坐在后面座位的女生,似乎有点喜欢她,似乎又不喜欢她。高中的时候,对女生总会有那种淡淡的感觉,对任何女生都有,只要她和我多说上两句话。很漂亮的女生,写得一手好字,喜欢拿毛笔画漫画,每次我都偷偷的看,确实画的不错,至少对于我这种啥都不懂的人看起来不错。她画画速度快,课间10分钟,可以画5副漫画。每一幅画,都有一个故事,每一幅画,都有另一个男生的名字。有一点嫉妒,也有点替她开心,自己只是装作什么都没有看见,和她保持距离。    课间,下课铃响。她要画漫画,没有了墨水。我知道了,主动借给她。她说:“你可不可以帮我把墨水瓶盖打开” 我说:“你自己打开也行啊?!墨水瓶在你面前,拧两下就开了”。被我拒绝,女生有些不高兴,没有用我的墨水,而是找身边的另一个人借。墨水借来了,依然要拧瓶盖,她依然不想拧,于是,她放下笔,不再画漫画。      这是个典型的性梦。   梦的两大类,一个是有关选择的焦虑,一个是性梦。   性梦的比例还更高。   几个核心:   墨水瓶,男性器官,墨水瓶盖,代表最后一层障碍。   阿四的符号系统有点奇怪,因为这厮不太合群。   画画,代表这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规划。    等拍卖完了,画画就毫无意义了,其实也就是装佯,女人是最会装佯的,尤其是漂亮女人。   阿四,这家伙,这点比较讨厌,他认为女生都是会自动送上门的。    而且,阿四也看穿了,女生,尤其是漂亮女生,都是在钓鱼,待价而沽,惹起你的注意,只是为了搞一次拍卖,谁出的价格高,就卖给谁。   阿四对此深恶痛绝,自尊心受不了拍卖的打击。   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阿四知道自己没钱。   因此,他选择逃避,他拒绝参加投标。   你爱咋地咋地。   阿四就开始耍赖。   阿四永远都没有发发那样的幸福了,和腐败分子一起吃土鸡喝酒,是很畅快的。   这是宿命。    阿四这辈子完了,只能找一个喜欢崇拜阿四的,无法找到一个阿四自己喜欢并爱的。   阿四管这叫:   淡定。       这都是俺们的社会,从来都没从底层开始转变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商业化的社会的恶果。    一个被当做科学家的行为艺术家的犹太人的恶果。
214 次阅读|13 个评论
纪念英雄马克思,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们?
热度 3 iwesun 2011-5-31 17:01
纪念英雄马克思,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们?      Me: 现在还有人用剩余价值搞财务核算么?   Me: 马克思创新发明了有心的算盘   Me: 最搞笑的事:剩余价值这个算盘一次都没有使用过   Me: 马克思也是有心算盘这个妖怪的发明人。科学不到底,最后我们就被这个有心的算盘妖怪控制了,危害是巨大的!       周可真 : 马克思的学说是有益无害于这个世界的    不管马克思的学说的科学程度到底如何,其科学程度都高于此前的哲学家们。   马克思学说是有益无害于这个世界,因为从它被如此多国家的民众所接受这个事实来看,显然这些民众认为它是可以被利用来实现他们的利益诉求的,也就是说,马克思学说对他们是有益的;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学说并不是从另外一星球上传来的,而是从资本主义世界内部产生的,而且由于那些信奉马克思学说的民众所开展的社会主义运动,改变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原有的发展状态:它不仅使许多殖民地获得了独立,从而对于这些殖民地的人民来说具有解除压迫、得到解放的自由意义,而且它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自我改革,迫使其不得不调整其原有的社会关系,这突出地表现它们陆续地前所未有地推行起福利政策,这个政策大大缓解了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出现及其“冷战”,维持了世界的相对平衡,正是这种相对平衡,为这个世界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科技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事实上,“二战”结束到“冷战”结束这近半个世纪中,世界范围的科技发展最为快速,无论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核心国家苏联,还是资本主义阵营的核心国家美国,它们的科学技术都在这个“冷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正是这种发展为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创造了条件,至“冷战”结束之际,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这个术语已在国际上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如果说“冷战”结束是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高潮的结束的话,那末,这种结束本身也标志着这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因为社会主义的精神已经通过这种运动渗透到了资本主义之中,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的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政府干预,以及国有经济因素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生长, 福利政策在资本主义各国的普遍推行,以美国奥巴马政府实行偏向大众阶层的政策为代表的亲民形象,诸如此类,都是社会主义因素渗透到资本主义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这种渗透关系归根到底是马克思学说所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这种影响对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是有益无害的。      周老师的为人我是了解的,他说的这话我也是理解的,而且是非常理解。   我有两个我,一个是上帝的我,一个是我自己。   其实任何人都有一个上帝的自己,只不过你没找到。   上帝的我,也有两个,一个是纯粹理性的计算机,还有一个是投影到妖兽空间的——真爱。   上帝的我,理解一切存在,任何存在都是有理由的。      作为英雄的马克思,我们需要赞美而不是苛求。   英雄之气,本身就是超时空的存在。    无论敌我,只要是英雄,就是穿透灵魂的。    我们不要以局限性来苛求英雄,英雄身上的最突出的,不是智慧,是不屈不挠的斗争。    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尽管这种进步,本质上是假的,但是对于存在的根本意义,是需要这个伪造的方向的。    中国人,这个幼稚文化民族,是否真的会欣赏英雄?是否会欣赏敌人中的英雄么?   马克思及其战友,有很多都是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   作为一个凡人的我,是被打动和需要赞美的。   希特勒也是一位英雄。       但是,有个问题,作为凡人的我,为什么每次都这么倒霉?   马克思和希特勒对人类的贡献,全部都被别人享受,我是一点没享受到。    周可真 : 诸如此类,都是社会主义因素渗透到资本主义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这种渗透关系归根到底是马克思学说所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这种影响对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是有益无害的。   我完全同意。    但是,作为一个凡人的我,真的这么倒霉,每次历史的进步,都是给别人做嫁衣,别人享受着英雄带来的社会进步的成果,我们却只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还在独享黑暗?    难道,真的印证了蒋妖的佛语: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难道,我们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把地狱演给人间看,让人间更幸福?   难道,是我们保守的不够,等着人家先搞,我们在坐享其成?   我们其实非常保守,比微软保守多了。      当然不是,使我们自己太弱智。   英雄本质上,也是凡人。   英雄是可以,也需要批判的。   对英雄的批判的不深刻,会导致把英雄变成了圣人。   这样的英雄,就如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崇拜的英雄,是个不成熟的民族。      怨不得别人,只愿自己倒霉。   还是继续为世界人们做贡献,我们好好演化地狱。   这也是宿命。   批判马克思,才是对英雄的马克思的继承。   因为英雄之气只有一点,就是不屈不挠的斗争。   而不是他的作品。   作品是没灵魂的。   任何作品都等同狗屎。   你们有继承英雄的灵魂,   去继承英雄拉的屎,   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真理并不存在,   存在的是万古不变的,   英雄之气。
325 次阅读|40 个评论
马列毛,邓三科,好记,好懂!
热度 3 scientister 2011-5-31 11:06
马列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三科: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好记,好懂!我要发一个帖子纪念。
个人分类: 经验交流|7720 次阅读|4 个评论
马克思创新发明了有心的算盘
热度 1 iwesun 2011-5-30 15:51
马克思创新发明了有心的算盘这个妖怪   Me: 现在还有人用剩余价值搞财务核算么?    周可真 : 剩余价值学说也许可以与中国算盘相比,现在还有多少人用算盘算账呢?但不能因为现在鲜有人再用算盘,就说算盘的发明原本就没有什么价值。    Me : 这个比喻,有恰当的地方,也有不恰当的地方。   恰当的是,马克思是有创新的,就是社会学中引入数学建模。   不恰当的是,算盘是无心的,通用的,但马克思这把刀,是有心的。   这个东东也是妖术的创举。   算盘要有心,就是妖怪。   马克思开创了社会和经济学的动力学的建模的方法,一般认为他是经济学的鼻祖。   这是对的。    周可真 : 从这个角度看,应该把动力学范畴的经济学与系统论范畴的经济学联系起来,找出它们的历史关联,如此或许能对马克思的经济学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正如库恩的范式论所说,每个时代的科学都有其特殊的范式,经济学应该也是如此。动力学或许就是马克思时代的经济学范式呢!您所讲的系统论是不是现代时的经济学范式呢?我都无以置评,但我相信,现时代与马克思时代的经济学范式应该是有区别的。    Me: 可以说的更大些,不局限在经济学中,而是社会学。   社会学以前只有道德,伦理等人文范畴,马克思,确实是在此领域是开创的。   引入科学方法论,讨论社会学。   这是他的创举。    周可真 : 这个评价显得较客观公允些。   Me: 但是,马克思也是有心算盘这个妖怪的发明人。    科学不到底,最后 我们就被这个有心的算盘妖怪控制了,危害是巨大的!
143 次阅读|1 个评论
现在还有人用剩余价值搞财务核算么?
热度 3 iwesun 2011-5-30 15:22
   周可真 : 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分区开来    现在还有人用剩余价值搞财务核算么?    如果搞,就是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    谁都会痛的。    剩余价值,就是一把刀。    一把自己长了心眼的妖刀。    不是一把通用的刀。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基本都是抄袭,没有任何特色的大杂烩。    经不起严格的数学分析的。    但不可否认,大家把马克思作为经济学鼻祖,也是有道理的,他开创了对社会动力学建模的方法。    尽管不成功,但是功劳还是有的。    但是,任何功劳都是罪本身。
189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网大学党校公开课 党史知识 第一、二讲
热度 1 xupeiyang 2011-5-29 05:56
全体科学网大学共产共员: 不懂历史是最大的无知。不知党史,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要积极参加党史学习,以自学为主,在本单位接受党校教授的辅导,每位党员博主至少写出三篇博文,要努力争取置顶和精选博文。 科学网大学党校 党史知识大讲堂 5月23日正式开课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47591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一讲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网络公开课 http://tv.people.com.cn/GB/14644/14570422.html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二讲: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网络公开课 http://tv.people.com.cn/GB/144357/150726/14750613.html 党史知识大讲堂讲座目录: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祝 彦】   2、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刘宝东】   3、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李庆刚】   4、延安整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卢 毅】   5、建立新中国的构想及实践      【张旭东】   6、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罗平汉】   7、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谢春涛】   8、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历史转折   【曹 普】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沈传亮】   10、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  【陈 述】 精选博文: 张法明 论二十一世纪科研战线上中国共产党人的修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9097do=blogid=449069
个人分类: 网络大学|22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喜闻CCTV1:高扬的旗帜——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指导思想
热度 3 bmzy 2011-5-23 09:29
 2011年5月22日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伟大历程》今天播出《高扬的旗帜——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指导思想》。   在中共中央党校大礼堂前的照壁上,镌刻着“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为中央党校题写的。   遵义会议后,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革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党内仍存在着教条主义的倾向。为此,从1942年开始,中共中央在全党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整风运动。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报告,号召在全党树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而实事求是从此成为中央党校的校训。   “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当年是刻在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的墙壁上的。1947年的时候,胡宗南占领了延安,延安中央党校的大礼堂被炸弹给炸毁了。到1948年4月份的时候,我们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的时候,在废墟里面发现了这四块青石板,上面的字还完好无损。现在这四块石板存在延安革命纪念馆。   在延安整风时,王稼祥就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先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而实事求是正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杨家岭的这座中央大礼堂召开,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一种必然选择。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反映了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成熟。七大之后,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团结一致,为推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而努力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原文地址: http://news.cntv.cn/program/xwlb/20110522/104254.shtml
1288 次阅读|2 个评论
《自由主义》中的几个瑕疵
techne 2011-5-21 02:43
《自由主义》中的几个瑕疵 (已发表于“爱思想”网(天益思想库)) 王 键   此前的一段时间,我抽空又重读了一下《自由主义》这本书。该书的出版商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者则是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的李强教授(主攻政治哲学、自由主义)。上次读这本书还是很多年前的事,这次重读有了些新想法。最重要的是,发现了这本书中的几个瑕疵之处。特此将这些瑕疵指出来,希望各位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思考。   第一个瑕疵: 对历史主义和自发秩序的混淆    在该书第119页,作者针对哈耶克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其中第二点指出:“哈耶克关于构建理性主义与反自由主义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牵强”。在该部分中,作者李强试图表明:在一方面,被哈耶克列入构建理性主义行列的思想家,本身往往就属于自由主义营垒,而且做出过重要贡献;因而,哈耶克的这一区分在理论上很难成立。而在该部分段落的最后,作者又从另一方面提出了有利于自己观点的另一个证据:“另一方面,许多自由主义的坚定的批评者往往并不是从建构理性主义出发,而是从某种类似渐进理性主义的进化理论或历史主义出发。我们可以举出黑格尔、马克思对自由主义的批评为例”。   但是,问题恰恰就出在这段话里:实际上,作者在这里混淆了自生自发秩序理论和其它的一些思想的异同。   在哈耶克那里,“历史主义”是有特指的,它大概包含了两种倾向:     1、指一种类似历史决定论倾向的观点     2、则指一种类似历史相对主义倾向的观点   在其中,第1种所针对的对象应当是黑格尔、孔德、马克思等学者;而第2种所针对的则是德国历史学派。这里的问题在于,对于“自由主义”的含义需要一个清晰的界定,否则很难来明确谁是自由主义者,谁又是反对者。比如卢梭,可以理解为自由主义者,也可以理解为反对者。这要具体地分析,从什么样的理论层面和问题切入点来看卢梭?可以说,在这里,作者有可能没搞清楚哈耶克的观点到底是什么意思,把哈耶克提出的自生自发秩序和某种构建理性主义或历史主义的观点混为一谈。哈耶克所谓的自由主义的反对者,一般来说是带有理性中心主义或乌托邦情节的学者,这些人倾向于脱离开具体的微观有效竞争机制,来以宏观的方式建构宏大叙事。正式在这个意义上,哈耶克认为它们同反自由主义观点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而实际上,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的发生需要一些理论上的前提和预设,比如个人财产的分立,大规模的市场机制的建立,维持市场秩序的法治,知识的私密性、分散性甚至不可通约使得中央集权式决策行为的不可行,等等。但无论黑格尔还是马克思,也包括众多自由主义的批评者们,一般来说是并不完全赞同如上所述的这些哈耶克的理论预设的。正是这样,黑格尔、马克思等人才会从一种整体主义的角度出发,绘制出一副规模宏大的“进化论”图景。比如绝对精神的发展如何要经过几个阶段,又如何回归。或者人类社会如何经过普遍的阶级斗争,经由几个阶段进入一个完美的乌托邦社会,如此等等。   表面上看起来,一些乌托邦理论也存在“进化”。但这些进化并不是基于自由市场的,也不是基于法治的。可以说,此“进化论”非彼进化论。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和黑格尔马克思们不能混为一谈的。这恐怕是书中的一个瑕疵。   第二个瑕疵: 关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在该书的第163页,作者又谈到了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并指出“霍布斯是最早明确阐释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哲学家”;“霍布斯指出,社会是一个复合体,是由个人组成的。只有理解个人的特性与性质,才可能理解社会的特征与性质”。   但是这一部分的阐述,似乎和其它一些学者相关观点不十分吻合。也同样是按照哈耶克的观点,个人主义存在“真”与“伪”的区分,所谓“伪个人主义”,就是如同卢梭这样的观点,把社会看成有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人所组成的复合体,这些人再通过契约构建成为社会。而所谓“真个人主义”,恰恰要反对这种伪个人主义,因为哈耶克认为伪个人主义最终必然要导向形形色色的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以及相应的奴役和暴政。伪个人主义观点的问题在于:它没能认识到自生自发秩序的问题,那它就必然要诉诸理性所推行的完美设计,最终自然就逃不出在理性之名下推行的强制。   在哈耶克那里,所谓真个人主义也就是一种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而它的本质特征并不在于强调理解组成社会的抽象前提究竟是个体还是集体,而是强调如何去理解自生自发的秩序。也就是说,如何去理解自发秩序这一维系个体与社会的最重要的纽带?离开了自发秩序这一重要概念,个人主义是没有意义的。在这一点上,哈耶克与霍布斯完全不同。因此,霍布斯的个人主义观点,无法同哈耶克的观点联系在一起。   如果只是从“理解社会的前提是不是个人”这个角度来看方法论的个人主义,那显然不足以与种种伪个人主义的观点划清界限,自然也就容易让人对方法论个人主义这一概念本身产生出一些疑惑。但从哈耶克的界定和理解来看,真个人主义和伪个人主义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所谓伪个人主义最终免不了是要和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殊途同归。   第三个瑕疵: 对 "Libertarian" 和 "Libertarianism"两个词语的翻译   这是一个小问题,书中对于“极端自由主义”这个词的用法颇得斟酌。与这个词对应的,有两个英文词:"Libertarian"和"Libertarianism"。   一些英文词典的相关解释如下:     "one who believes in freedom of action and thought"     "an advocate of the doctrine of free will"     "a person who uploads the principles of individual liberty especially of thought and action"   常见的与之对应的中文译法如下:      “自由论者”,“自由意志主义者”,“行动自由论者”“自由意志论”,等等。   我觉得作者在书中把它和“极端自由主义”这个词对应起来,是不太合适的。实际上,"Libertarianism"这个词指的是应该从“亚当·斯密 -- 门格尔 -- 哈耶克 -- 诺奇克”这条线上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们,他们往往都具有较强的保守主义气质。这样看来,把这两个词似乎翻译成“自由至上主义者”和“自由至上主义”更为妥当。此外,在国内学者秋风等人编译的自由主义著作中,也就是将 "Libertarianism"译成自由至上主义的。而且从其具体观点来看,翻译成“极端自由主义者”这样一个词,带有一定贬义,更是非常不妥,也容易让人们把它们和激进的无政府主义的思想相混淆。这就完全不相关了,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综上所述,大致找到了这么几个可能还算不上瑕疵的瑕疵。当然学术有争论,究竟是不是瑕疵,还需要学界众家的反复检验。还特别需申明的是:本人对李强老师是非常尊敬的,对李老师的为学为人也非常欣赏,指出这几个瑕疵,只是为了有助于自由主义思想在中国的顺畅流通和广泛传播,并没有针对任何个人的意思。学无止境,即使在百尺竿头,也总还需要更进一步。更何况,“自由主义”这么大的话题,让任何人去写作,恐怕都难以不留下几个瑕疵,窃以为如是。   而据我所知,李强老师写就的这本《自由主义》,不但是国内这方面最早的著作之一,而且已然称得上一部中文写作中的经典之作了。我相信这几个挑出的瑕疵,也算是在鸡蛋里挑出的骨头碴吧。
个人分类: 思想文化|1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主义
热度 2 metanb 2011-5-19 22:04
一叶障目。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169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水污染治理总体思路及解决方案
热度 1 xushui 2011-5-12 13:39
中国水污染治理总体思路及解决方案 前言 环境问题一直是世界各个国家关注的事情,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危机问题日益严重,几乎很快就要成为一个污染大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曾警告:“如果我们的环保脚步跟不上进度,我们经济奇迹就会结束。中国的环境如果再这样恶化下去,将影响到国家经济、大众健康、社会稳定与国家的尊严。” 一、政府行为与决策决定环保成效及未来发展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的时候,也就不知不觉地为普遍利益服务。在市场经济范围内,个人的利己行为对社会利益的贡献是正面的。 但是,环保产业却是例外。宏观来看,无论是社会、国家还是个人或某个特定团体在谋求财富利益的时候,都需要有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这是共同的基础;而从微观的角度,恰恰是相反的。作为个人或某个特定团体来讲,面对有限的环境资源,为了努力创造个体的财富,则最终以通过抢占资源、破坏环境而达到目的。因此,环保产业是一个“宏观需求与微观需求”对立的产业。环保产业很难用一般市场模式去套用。生搬硬套的套用之下,就会出现很多南辕北辙的政策悖论。 因此,环保产业不能简单地把它推向市场化,而需要政府积极地加以干预。也因此,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总体治理思路,是决定中国环保政策成败的关键所在。 过去十多年的环境保护(污水治理)效果不尽人意,也许,是政府的总体环保治理思路出错了! 二、现行总体环保治理思路应进行适时调整! 中国污水治理的总体思路,概括而言就是:“每个城市(县镇)建立一个污水厂”。用管网将全城的污水收集到污水厂,集中处理之后,排入江河湖海。这就是“集中式”污水处理思路。一直以来,集中式的处理模式就被广泛的应用,各级政府已经将环保与“大型污水厂建设”划上了等号。 但是,中国这么多年来的环保治理“ 越治越污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当属集中式处理这一总体思路了。 1, 管网建设 ,中国城市不堪重负 从各种口径的数字测算,大概可以得出一个概念,配套的污水收集管网投资成本大概是污水厂的3-5倍,平均算4倍吧。如此一来,我们不难算出一个行业收益率:按照1000元/吨.天的污水厂投资成本,加上4000元配套管网投资,每天每吨的污水治理投资成本在5000元左右;作为这个投资的补偿,即使按照0.8元/吨的居民排污费征收,每吨每天污水治理毛利大约在0.2元,以此补偿5000元的投资成本,年回报率仅有1.46%,远远低于社会平均资金使用成本。换句话说,这个产业根本不具备市场化的基础。 政府硬要将这个没有市场化根基的产业推向市场,政府就不可避免地要背负起污水治理社会总投资成本的80%(管网钱),而仅仅将那20%拿出来市场化。这种严重失衡的投资结构,给本来就不算富裕的国家财政造成重大的负担。毫无投资回报可言的管网投资,是国家财政权衡之后所不愿意负担的。于是,很多“九五”计划的污水处理厂拖到“十五”,“十五”拖到“十一五”…… 大量的污水处理厂因为配套管网建设跟不上而“无污可治”,成为“晒太阳工程”。污水从污水厂旁边流过,大量污染物依然直接进入河流湖海。 2,管网建设, 中国农村无法实施 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是城市人口的两倍多,农村的村落分散,地广人稀,生活污水和农副业产生的污水污染源分散难以大规模收集,经济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禽畜养殖污水往往不经任何处理直排周边水系或污染渗透底下水。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无法实施。 一项以保护全国环境为目的的国策,假如在全国占2/3以上人口的区域无法实施,那我们很难想象这项国策最终能够完成历史使命。这就是中国,中国就必须考虑农村问题。 3,综合国力支撑不了“ 集中式治污模式 ” 以下这组数据对比,能够使我们量化理解上述的第1,2问题。 对比项污染源能源价格(石油)污水治理投资 30-40年代的美国2亿人口20-30美元/桶4000亿美元 现在的中国13亿人口+世界工厂140美元/桶??? 在现行的“集中式治污模式”总体思路之下,大量的面子工程和在管网建设、污水厂的建设过程中产生各种暗箱操作不断的产生,腐败、漏洞滋生使得一个产业无法自身完成市场的良性循环。最终的结果是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见不到成效,造成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这个结果已经被这么多年环境治理历史结局所证明。环保产业因此被称为“一个尴尬的朝阳产业”。 也许,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这个被历史事实证明了是错误的但仍然被写进了未来国家规划之中的治污思路。其实,错误不难发现,难的是纠正错误的勇气。 三、解放思想,认清主要矛盾,寻找一线阳光! 既然管网建设我们投资不起,那么,不建管网又如何?这一下子可以节省下80%的投资成本。不建管网,将一个污水厂“化整为零”,就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思路。起码,这个思路应当可以在农村或者经济不发达的城镇,取代现有的集中式污水处理思路。 化整为零(分散治理),是中国环境保护(污水治理)的必由之路! 以下是“化整为零”(分散治理)思路所包含的5个核心要点,就当是给国家的五个建议: 1,一厂多点,节省管网: -- 化整为零 ,突破中国污水治理资金瓶颈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工艺为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SBR(间歇式活性污泥)法、A-B法等,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技术与工艺几乎在同一水平上,必须配套大规模的管网来收集污水进行集中式的治理,投资费用十分高昂。 正如上一节所论述, 管网的建设成本占整个污水处理项目社会总负担的80%左右 ,而这一毫无效益可言的财政负担,在我国现阶段经济承受能力之下,就成为了完成污水治理目标的最大障碍。 突破这一障碍的方法,就是在经济实力不足以投资建设管网的地区,将一个规划中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分成几个,分别建设在城市纳污水系周边,原有城市排污口相对密集的地方。这样,利用城镇原有纳污管网,就能够既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又大幅度节省新增管网建设投入。 一厂多点,可以理解为将一个厂分成几个分厂或者几个车间,各自独立完成污水处理任务。只不过这几个车间依据城镇原有排污口所在分布在不同位置。 理解小单元污水处理思路,也就同时解决了中国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村村自建污水厂。 当然,“集中式处理模式”主要考虑的是一个“规模效应”问题,也即是说,单位投资成本因为建设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因此,一厂多点要考虑的技术因素就是如何寻找可以突破“规模效应”的低成本技术。这是下面第二个问题要讨论的。 2, 因地制宜,丰俭不拘 --灵活应用多种生态技术,追求最优性价比(最高“削减系数”) 要做到“一厂多点”或者实现农村的小规模污水处理单元,就必须应用“单位投资成本”和“单位运行成本”不受规模效应影响的技术。而这种技术体系,是存在的。这方面的技术实际上已经是十分成熟的,其中涵盖了: 接触氧化法,人工湿地,泛氧化塘(稳定塘) 等等。 依据各地污水自然汇集形态,因地制宜,选择:小型的接触氧化,人工湿地,或者稳定塘等不同模式,再通过添加高效的人工“基质”的办法极大地提高这些成熟工艺的处理效率。这种将水体自净能力极大提升的生态技术思路,最大限度减少污水汇集土建成本,依据不同的污水承载水体,添加不同量的“基质”就行。因此,完全突破了“规模效应”的束缚,单位投资成本和营运成本,甚至比号称拥有规模效应的各种活性污泥法还要低得多。 评判一项技术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性价比,也就是说单位投资成本每天削减的有机污染量。我们用一个公式描述: C α(削减系数)= ——— A+B   其中:   C=每天系统削减的COD总量   A=系统总投资(包含土地、管网、污水厂)按照8年折旧计算出的“每天投资总额”   B=系统每天营运总费用   α(削减系数)=系统单位投资加营运的削减总量   *削减系数,应依据污染源污染浓度,横向比较应用。   削减系数公式为: C α (削减系数)= ——— A+B   其中:C=每天系统削减的COD总量;A=系统总投资(包含土地、管网、污水厂)按照8年折旧计算出的“每天投资总额”;B=系统每天营运总费用;α(削减系数)=系统单位投资加营运的削减总量(*削减系数,应依据污染源污染浓度,横向比较应用。)   举例计算说明:   某A污水处理厂:   集中式处理,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日处理量为1万吨,COD进水300mg/l,出水COD≤50mg/l。投资费用管网3500万+污水厂建设1000万,工程占地15亩(按均价15万/亩计)营运能耗0.6元/吨。   置换削减系数公式为:   C=(300mg/l-50mg/l)=250mg/l·d×10000吨/天=2500000mg/l   A=(管网3500万+污水厂建设1000万+土地费用225万)÷8年折旧÷365天=16182元/天   B=(0.6元/吨×10000吨/天)=6000元/天 2 500000 mg/l    则α(削减系数) = ———————— = 113 mg/l ·元             22182 元   如进水量在5000d/t的话,则该系数公式为:   C=(300mg/l-50mg/l)=250mg/l·d×5000吨/天=1250000mg/l   A=(管网3500万+污水厂建设1000万+土地费用225万)÷8年折旧÷365天=16182元/天   B=(0.6元/吨×5000吨/天)=3000元/天    1250000 mg/l       则α(削减系数) = —————— —— = 65 mg/l ·元                 19182 元   某B污水处理厂:   分散式就地处理,“一厂多点,节省管网”阿科蔓处理工艺,日处理量为1万吨,COD进水300mg/l,出水COD≤50mg/l)。投资费用管网“零”+污水厂建设合共800万,工程占地10亩(直接利用暗涵、地埋式兼容绿化用地等等,节省用地,按均价15万/亩计)营运能耗0.3元/吨。   置换削减系数公式为:   C=一半达标(300mg/l-50mg/l)=250mg/l·d×5000吨/天=1250000mg/l  一半削减70%(300*0.70)=210mg/l·d×5000吨/天=1050000mg/l   合计:C=1250000+1050000=2250000mg/l   A=(管网0+污水厂建设1000万+土地费用150万)÷8年折旧÷365天=3938元/天   B=(0.3元/吨×10000吨/天)=3000元/天      2250000 mg/l         则α(削减系数) = ———————— = 324 mg/l ·元                    6938 元   如进水量在5000d/t的话,则该系数公式为:   C=一半达标(300mg/l-50mg/l)=250mg/l·d×2500吨/天=625000mg/l  一半削减70%(300*0.70)=210mg/l·d×2500吨/天=525000mg/l   合计:C=625000+525000=1150000mg/l   A=(管网0万+污水厂建设500万+土地费用75万)÷8年折旧÷365天=1969元/天   B=(0.3元/吨×5000吨/天)=1500元/天       1150000 mg/l         则α(削减系数) = ———————— = 332 mg/l ·元                    3469 元   332vs65,分散治理削减系数是传统污水处理模式的5倍。   而实际情况会令这个差距更加大,因为,很多地方实际污水量要比规划少得多,在“规模效应”之下,污水厂建设通常远远大于实际污水收集量。这样一来,实际的投资削减系数就会下降到60-70。只有分散式的“一厂多点”的15%左右,优劣更加明显。   “削减系数”越高,表明这种技术体系单位投资效率越高。我们提出“削减系数”的概念,旨在提出一种新的技术评判模式,这种评判模式有助于中国发掘性价比最优的污水治理技术。 我国城市经济能力尚不强,何况广大的农村地区。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出水要求应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应适当的标准,不必一律向发达国家看齐,要求绝对的达标。发达国家的城市污水厂出水标准也是随经济能力逐步提高的,象污水处理事业发达的美国在七十年代主要采用膜法,70%的污水处理厂采用高负荷生物滤池,其原因主要是它的造价低、运行稳定、能耗小。后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出水标准提高,生物滤池不能满足要求,才逐渐采用活性污泥法等。因此我们应在适当的标准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削减系数最高的技术工艺。   3,理清主次,锁定目标   ——达标与削减结合,完成总量削减目标   在“集中式治理”模式之下,污水厂达标似乎成为了环保各界唯一的目标。而忘记了,总量削减才是我们国家总控的目标,点上的达标是实现总量削减的手段。 手段与目标不清,产生了很多奇怪的现象。   例如,南方某城镇,全镇污水自然汇集到“城东”流入一个饮用水源。省里环保局要求镇政府将污水引导到“城西”建一个污水厂,然后排入另外的水系,以此保护城东的饮用水源。初衷是好的。 但是,镇里财政困难,无力承担数千万元的管网和污水厂建设。镇里提出首先在“城东”投资数十万元建一个泛氧化塘,用人工基质提升处理能力,使污水大幅削减进入饮用水源;第二步,在省里拨下管网钱之后,再在城西建污水厂。这样分两步走,既是镇里力所能及的,又有效保护了饮用水源。 结果,省里环保部门与建设部门扯皮,以镇里的这个方案不符合污水厂建设规范,不符合饮用水源保护条例为由,否决了。于是,镇里污水继续“合法地”流入饮用水源。 这是一个多么悲哀的结局, 我们的应用水源被各部门“依法”污染着 。这就是手段与目标错位之下的政策悖论。   因此,环保部门和建设部门应该解放思想,理清手段与目标的关系,不能做出以“手段”为由阻碍了目标的达成。   这一点,与上述第2点的“削减系数”息息相关。假如目标清晰,则会鼓励各级政府量力而行,选择地方政府负担得起的“削减系数”最高的技术工艺,完成总量削减的任务。而假如各职能部门机械地围绕“手段”工作,则会领到地方政府停工待料,等待上级政府拨款,而因为我们本文第一章节提到的国力原因,这个等待将会遥遥无期,污水继续“依法”直排!   另外,流域总量削减总体目标的监控应该是“流域断面”。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以后另文讨论。   4,科学规划,长短兼容   --提高污水处理单元的兼容性,减少污水厂重复建设   “集中式治理”模式并非不可行,而仅仅是与中国目前的国力所不相符而已。那么,我们在提倡以“分散式治理”思路解决目前中国总体国力之下的污水治理问题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的是未来的发展,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国力强大到一定程度,或者某些地方经济发展到可以支持建设大规模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时候,该如何操作?   这里涉及到的是一个“未雨绸缪”的超前规划问题。   我们认为,这个短期污水分散治理,未来污水集中处理的长短期兼容思想,应该被制订到一个区域的长远建设规划里。   具体而言,我们建议在建设规划里,对未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应选择与分散式模式可以兼容的工艺,以便暂时用在分散式治理工艺里(如稳定塘)的人工“基质”,可以被用作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填料。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诸如此类。   那么,这种思路之下,也许生物固着法(接触氧化法)应该是较优的选择,而不是活性污泥法。   5,保护生态,发展循环经济   --最大限度的保持水态原貌   “ 水是城市活的灵魂,如果我们进行错误的城市水系改造,必将导致城市特色流失,功能萎缩,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对环境的友好。” 这是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2005年5月30日举行的首届“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阐述的观点。   集中式的污水处理思路,实际上很大程度改变了一个流域原有的水态,城内河网历史上往往都有纳污功能,将污水截走,也就使之失去了补水。很多城市的内河干涸都是来自于污水被截走。   “分散治理”的思路,基本上不改变原有水态,只是实现污水削减净化后排回内河,甚至在“ 河中治污 ”,这样就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水态原貌,从而保护了原有生态,起码不至于以保护环境之名破坏生态。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分散式治理思路比起集中式处理思路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以集中式之理思路处理完的污水,应该处在整个流域的下游,要实现中水回用,就需要再建回用管网以输送回城。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建管网收集污水尚且不是我国国力所能承受得起的,更遑论建设回用管网?    而分散式治理要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就容易实现得多,污水经过就地处理,就能实现就地回用,所需要的,无非是在稳定塘或者人工湿地或者接触氧化池里,多放点人工基质,令它们的处理能力再深度提升而已。   总结而言,我们认为,中国目前应当在中国现有国力条件下,量力而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行分散式污水治理模式,实现全国水污染“总量削减”的根本目标。 本文权当抛砖引玉,引起各界对此问题的关注,以推动中国水资源治理思路的良性变革。
个人分类: 水利|2402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网大学教学平台 共产党人乐读共享
xupeiyang 2011-5-11 07:57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理论( 2 部) :《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学哲学、用哲学》 2 、时政与世界局势( 4 部) :《大国医改》、《世界是平的》、《货币战争》、《大国崛起》 3 、历史( 3 部) :《辛亥百年:铁屋里的大国突围》、《中国共产党简史》、《苦难辉煌》 4 、政治人物思想( 3 部) :《朱镕基答记者问》、《跟毛泽东学为人处事》、《名人传》 5 、伟人传记( 1 部) :《毛泽东传》 6 、组织行为( 3 部) :《致加西亚的信》、《请给我结果》、《你在为自己工作》 7 、生活智慧( 6 部) :《破解幸福密码》、《不抱怨的世界》、《蓝色天堂》、《活在当下》、《不去会死》、《幸福了吗》 8 、人格与思维塑造( 2 部) :《品格的力量》、《思维的乐趣》 9 、励志( 4 部) :《创造自己 超越自己 肯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人生何处不绽放》、《信念力》 10 、文学名著( 2 部) :《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 乐读共享读书月推荐书目.doc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论述
热度 1 yue 2011-5-10 22:16
求教: 人性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概是HUMAN NATURE, HUMAN PROPERTY. 人的本质不知道什么意思,大概是HUMAN ESSENCE. 人就是这样,家常日用的东西往往说不清是什么?学术和哲学更是这样。 马克思说: 1、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 2、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3、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4、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 5、劳动是人的本质,或本质的体现。 6、人的本质是过着类本质的生活。 7、人具有动物性,永远不能摆脱动物性。 其他: 人是政治动物。 人是经济动物。 人是宗教动物。 人是道德动物。 人是思想动物。 人是动物。
个人分类: 我思诸我是----人学|5425 次阅读|1 个评论
正义原本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热度 1 iwesun 2011-5-9 16:00
正义原本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老肖表决心了,可喜可贺。    中国青年报傅雁南对我和邓朴方、桑兰的造谣   Me: 1.恭喜再次发文。    2.“我被非法刑事拘留、非法判刑期间”,尽快上告。   博主回复(2011-5-9 15:40): 没停过,不会停。    “正义虽然不在当下,但,我们等得到!”    所以,必须锻炼身体。共产党万岁,我必须万万岁。    三人行,必有吾师。   老肖教我悟道。    正义原本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不要因为其小,而放弃。   马克思没能把革命坚持到底。   但黄色工会可以,因为可以无事找事。   拉登也可以。   一个人的战斗,   也是战斗!
18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吴冠军:历史的终结,或资本主义的末日?
热度 1 Wuyishan 2011-5-8 14:27
吴冠军:历史的终结,或资本主义的末日?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ead/article_2011030731164.html    大卫·哈维在《新自由主义简史》一书中,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与福山“历史的终结”彻底相反的“世界”景象,马克思在资本主义诞生时期称为“原始积累”的残忍行为,如今已经升级成为“掠夺性积累”。    《新自由主义简史》  大卫·哈维著 王钦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12月第一版 292页,32.00元   人,依照海德格尔的看法,总是“存在于一个世界中”(being-in-a-world)。我们对自己生命的存在性理解,便紧密镶嵌在我们对自己被“抛入”其内的这个“世界”的理解中。那么,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中?   美籍日裔学者福山告诉我们,这个后柏林墙时代,是一个“历史终结”了的世界。他从黑格尔与科耶夫那里接过“普遍历史”的哲学叙述,并把它改造成一个现实主义的话语。历史,在什么时刻“终结”呢?黑格尔告诉我们,历史终结于真理王国,“真理是整体(the Whole),但整体除了以下状况外什么也不是:通过其自身的发展,本质(essence)将自身完善化”。在辩证法的“最后的统合”(the final Synthesis)中,人们抵达绝对知识。只有当历史完结之时,绝对知识才是可能的,“密纳瓦的猫头鹰黄昏时才起飞”。而历史的目的(the end of history),就是实现完美的国家,在其中人类自由被彻底实现。一旦这个完美国家被实现后,辩证的进程便停止了,历史就终结了。   科耶夫进一步告诉我们,在这个普遍的、同质性的国家中,不再有主人与奴隶、肯定与否定的斗争,不再有任何社会性的对抗,每个个体都得到普遍的承认——被国家承认为享受所有政治权利的公民(民法下的法律人)。“普遍”意味着这个完美国家涵盖全球的范围、囊括全人类在内,于是,不再有战争(内战抑或外战),因为不再有民族或宗教的对立。而“同质”则意味着彻底平等、无阶级结构,不再有主奴之分,不再有地位、性别、阶层等等差别,所有人都享有互相承认的平等尊严,每个人都认识到所有人均是自由的。到那一刻,历史运动的“马达”被关闭了:所有的欲望(厄洛斯)都被满足、所有的可能性都被穷尽,再没有重要之事值得实现,因而不再会有什么根本的变化,不再有任何理由来改变人对“世界”和对其自身的根本性理解;人不再需要行动,不再需要哲学性的反思,不再会有流血的革命,而是尽情拥抱“一切让人快乐的东西”(科耶夫列举了艺术、游戏、性爱等等)……   这样一个普遍而同质的真理国家,福山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宣布,已经随着柏林墙的倒塌而达致了。自由民主制与资本主义业已取得了最终的全球性胜利,“我们正在见证的,可能不只是冷战的终结,或战后历史的一个特殊过渡时期,而是历史本身的终结,即,人类的意识形态演进的终点,和作为人类政府之最终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制的普遍化”。自由民主将成为所有国家的惟一政府形式,或者说,人类共同体的终极治理形式。在福山的这本《历史的终结与末人》中,以自由民主为制度性安排的国家,便对应了黑格尔与科耶夫所说的终极国家(End-State)。人类不再有理由,来进一步改变“世界”,或对“世界”的理解。   仅仅十三年后,大卫·哈维在其《新自由主义简史》一书中,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彻底相反的“世界”景象——在我们处身其内的这个“世界”中,人非但没有获得绝对知识、达致完美国家,相反,在弥漫性的意识形态欺骗与惟利是图的“全球治理”中,人类共同体(世界)被一步步拖向危机深渊(生态的、金融的、社会的、政治的……)。哈维给予福山眼中的终极国家的名字是——“新自由主义国家”(neoliberal state)。   今天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如果我们带着福柯所说的“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的眼光去进行考察的话,就会发现身边那个熟悉的“世界”,处处透着卑污。譬如说,如果我们花点时间研究一下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我们就会吃惊地发现,关于基因、物种、血浆的那些基本材料,皆已归属私有财产;换言之,我们身体中最核心的一部分,现在已经明文规定不属于我们自己了。又如,万年伫立的河流山川、千年遗留的历史古迹,现在都作为“奇观异景”、“旅游胜地”而被明码标价;换言之,自然乃至历史-文化形态,全部被作为可贩卖的商品来牟取暴利。与之伴随着的,则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历史遗迹不断被破坏……这样的考察还可以不断继续下去。在《新自由主义简史》中,哈维向我们点出了当下这轮“商品化”操作的真正变态之处——这些明码标价的东西(基因材料或河流山川),“事实上从未被作为商品生产出来”。在哈维看来,马克思在资本主义诞生时期称为“原始积累”的残忍行为,如今已经升级成为“掠夺性积累”(accumulation by dispossession)。   在当下“世界”的“卑污清单”上,哈氏进一步向我们列举道:“土地的商品化和私有化、强行驱逐农村人口(比较墨西哥和中国的事例,近些年来约有七千万农民离乡);各种形式的财产权(公有、集体、国家,等等)转化为排他性的私人产权(这一点在中国尤为明显);镇压公共权利;劳动力商品化、压制替代性的(地方的)生产形式和消费形式;资产掠夺(包括自然资源)的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过程;交易和税收的货币化、尤其是土地的货币化;奴隶贸易(尤其是在色情行业中延续);高利贷、国债,以及最致命的——利用信贷系统作为掠夺性积累的激进手段……我们现在还可以在上述机制列表中加上大量技术,如从版权和知识产权中掠取‘租金’、减少或消除各种形式的公共财产权(例如国家养老金、带薪休假、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这些财产权是通过一代甚至几代人的阶级斗争而赢得的。”   以上这些,都是“新自由主义”造的孽。而最使得新自由主义区别于马克思时代古典资本主义的地方,则是1980年代以后开始的金融化强劲浪潮。今天,绝大部分的金融资本已经远离生产性活动,而纯粹是被用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各种投机活动,以此获取更多的货币资金。这就是斯特兰奇所说的“赌场资本主义”(casino capitalism)——大部分的金融资本已同推进生产领域的投资无关(生产投资和物质基础设施投资已大幅减少),而只是进行单纯的投机行为。华尔街所专注的最大问题,不是如何提高生产力和扩大再生产,而是如何为它所掌握的所有盈余资本找到赢利性归宿。换言之,在新自由主义格局下,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从生产体系转变为金融投机体系。投机、掠夺、欺骗、偷窃,成为就当下金融体系里的主要活动,哈维掰着手指向我们具体列数——“存货促销、旁氏骗局、借助通胀进行的结构性资产破坏、通过合并于收购进行的资产倒卖、债务责任等级提升(甚至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致使全体人民变成债务奴隶),更别提通过信贷和证券操纵所进行的企业欺骗和资产掠夺了(借助证券和企业破产来掠夺和撤销养老基金)。”哈维在这本出版于2005年的著作中,已经预计到五年内非常可能发生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本身,总是意味着一轮总体性的掠夺:通过大量的资本贬值、无数人的倾家荡产、社会的深度毁坏,财富被转移到那些避过危机的金融投机者手里——资产所有者或业主无法继续保持自己的财产,而只得被迫以极低价格转让给那些拥有流动资金的资本家……哈维在《简史》中甚至宣称,“金融危机是精心设计出来协助掠夺性积累的”,因为“在金融崩溃之后,统治精英有望变得比以前更加强大”!   鉴于这些观察,哈维指出,新自由主义的“成就”,并非生产和提高世界的总财富,而是对财富进行重新分配——“难以置信的财富和力量,如今都聚集到资产阶级上层队伍手里,这种现象自1920年代以来还是第一次发生”;而“对于那些被市场体系抛弃的人来说(相当数量任由处置的人们,被剥夺了社会保障和支援性社会组织),他们从新自由主义化过程中只能盼来贫穷、饥饿、疾病,还有绝望”。这个重新分配的操作(通过“掠夺性积累”进行),并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因为即使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新自由主义国家”也是救富不救贫。小布什政府的“再分配”举措,根据哈维的观察,从来“是向上分配给大型企业、它们富裕的行政总裁们,以及它们的金融或法律顾问们,代价却是牺牲穷人、中产阶级,甚至普通的持股人(包括养老基金),更别提将来的后代了”。哈维提醒我们,“传统凯恩斯主义可以被任意删改并彻底颠倒,对于这一事实我们无需惊讶”。   2008年以降的这场金融危机,已经完全证实了哈维的观点: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一大批大型金融机构面临全面崩盘;当一批又一批银行家、金融巨头跑到行政官员那里求助后,美国政府决定豪掷七千亿美元来救市;这是自八十年前的“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最大规模的救市行动,然而一出台就遭到大量民众乃至政客的反对(值得注明的是,左翼的民主党赞成而右翼的共和党反对)。被集中质疑的是:为什么进一步要普通市民们(即纳税人)掏腰包,来拯救真正需要负责任的人(即华尔街的金融机构)?那些大银行家们先是主张资本主义式的放任型扩张,现在出了事却要求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掏国库的钱来救自己,而民众却在经济危机中失业、信用破产与失去房子。那样的话,金融机构可以更不负责任:有了政府国库这个大保险,更可以肆无忌惮地追求高风险的投机利润,出了事则可以把灾难性的损失转嫁给现在和未来的纳税人。   然而,对“新自由主义国家”而言,这种变态的救市方案确是必需:如果那些华尔街金融资本家全都完了,整个金融系统也就彻底崩溃了,随即是大面积的企业破产,更多的民众失业、消费收缩,附带的情况是整个社会的纳税能力大幅降低,从而使国库空虚,引致国债增加、“印钞机”大开或国家破产……因此,大金融资本家们必须不倒。即便国家的救市只会使得金融家们以后可以更胆大妄为,但却是必须把钱砸给这批富人,确保他们不能都玩完了。于是,就如齐泽克所评论的,“如果救市方案真的算是一项‘社会主义’措施,那也只是一种很怪异的‘社会主义’:这项‘社会主义’措施的目标不是扶贫却是助富,帮债主不帮债仔。”于是,新自由主义国家的变态逻辑是:为了实质性地帮穷人,就不能直接救助穷人,而是把钱拿去给富人,只有他们继续大发其财、金山不倒,穷人才能获得相对而言较为长期性的生活保障(华尔街一倒,一般工人更没好日子过)。因此,尽管晚近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似乎正逐渐复苏起来,然而新自由主义格局下的这个变态“怪圈”,迟早会在一次不可收拾的全面危机中,把整个“世界”吞没。换言之,新自由主义,实质上标识了资本主义系统的末日——它走到了自身的尽头,或者说,走到了自身的反面(投机性的金融市场已经完全无视生产)。哈维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宣称,“一场强而有力的社会民主运动与工人阶级运动,反倒比资本主义阶级力量更有可能拯救资本主义。”   今天新自由主义格局下的富人们真正担心的,诚如哈维所分析的,并不是金融危机:尽管一部分人可能要破窗而逃,但挺住的那些人却可以通过经济崩溃而继续获利,更何况还有国家在后面进行着“义务输血”……就算真的有一场不可逆转的全面危机爆发,也是首先“吞没无权之人与毫无疑心的人,而精英则早就准备了逃命方舟,起码一段时间内他们可以活得很好”。他们真正担心的,乃是政治运动——没收财产和革命暴动;换言之,他们真正害怕的是——借用姜文晚近电影的标题——“让子弹飞”。现在,这些人已可以指望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精密军事装备(以私人公司运作的军事承包商“部队”),来确保自己的“自由王国”免受“侵入”。   这,就是福山所谓“终极治理形式”的真正面目。这个治理形式继续高举自由、民主的大旗,然而,哈维毫不客气地指出,新自由主义在撒谎。“新自由主义国家”这种治理形式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国内外资本的高盈利资本积累创造种种条件”。小布什在2004年的总统致辞中曾说,“自由是上帝给世上每个男人女人带来的礼物,我们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有义务推动自由的传播。”然而,在这类冠冕堂皇的话语中,“自由”的实际意思往往是“自由贸易”、“自由市场”、“资本的自由流动”;换言之,“自由”仅仅意味着,取消对“掠夺性积累”的一切制度性阻碍。是以,“自由只是个代名词”,“好的自由已经丧失,而坏的自由横行霸道”。至于民主,“新自由主义国家”更是内在地同其格格不入。哈维指出:“新自由主义者偏向专家和精英的统治;政府强烈偏向行政命令和司法判决,而不是民主和议会的决策;新自由主义者偏向于把央行等核心机构与民主压力隔离开来。”换言之,民主本身就是“掠夺性积累”的一个制度性阻碍,“如今,名义上‘民主’的国家(如美国)在民主方面的缺陷非常严重”。哈氏的结论是,这些新自由主义者挂在嘴边的美好大词,尽是意识形态的谎言,“仁慈的面具已经成为新自由主义理论材质的一部分”。而各种各样深重危机(生态的、金融的、社会的、政治的……)的轮番侵袭,使得新自由主义所倚赖的普遍性修辞(该制度安排有利于所有人)底下的欺骗性,已无法再用“美好新自由主义世界的‘过渡期’”为名来继续掩盖。   然而,福山论题里的如下这点,却正在不断变成现实:这种“新自由主义国家”,正在向“所有国家的惟一政府形式”方向快速拓展,从英国到瑞典,从美国到墨西哥、阿根廷、智利,从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到“‘有中国特色的’新自由主义”……而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则设置了新自由主义标准和全球经济互动的规则。在哈维向我们提供的这幅新自由主义地理景观中,我们找不到替代性方案的地理出口。历史,似乎真的终结了。后柏林墙时代的新自由主义格局,不仅“终结”了作为替代性方案的社会主义,也“终结”了古典的资本主义——诚如哈维所论,“依照马克思的自由标准,并且几乎肯定也依照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提出的自由标准,新自由主义化无疑要被认为是巨大的失败。”   为了突破这幅历史终结的“世界”画面,哈维走回传统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的阶级斗争和反帝国主义斗争:就前者而言,哈维强调,尽管“阶级”一词已经被极大地贬值化,但“我们必须汲取的第一个教训就是,如果事情看上去像是阶级斗争,其行为方式像阶级战争,那么我们就该大方地称之为‘阶级斗争’”;在后者上,哈氏则宣称,“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新自由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迅速增加,背后都藏着美帝国主义的利爪。”基于这一“老左派”立场,哈维指责“后现代知识潮流”偏离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轨道,认为“后现代主义”对“真理”向度的取消,使得新自由主义更加得以猖狂,“这些潮流不自知地与白宫走到一起”。哈维当然也注意到了在今天“种族、性别、族裔等区分,与阶级身份密切交织在一起”,但他对这些“后结构主义政治学”并未认真处理(可资比较的是,拉克劳与齐泽克为此问题展开了十多年的论战),而是倾向于视之为后现代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合谋。   于是,哈维所面临的问题,正是福山所庆祝的局面:在二十世纪漫长较量中败下阵来的“替代性方案”(从1970年代末“毛泽东-邓小平转向”到十年后的“苏东转向”),如何同哈氏自己所描述的当下弥漫全球的“新自由主义力量”相抗衡?“世界”是否真的如哈维所说,“已经准备好拒绝这种帝国主义姿态”?值得再进一步追问的是,拒绝了以后,我们又往哪里去?重新回到1917年、1966年?又凭什么来保证不会随即又走到1978年、1989年的“新自由主义转向”?用句俗话来说,哈维有什么“真能耐”,来破解福山笔下的历史终结画面?就哈维现下所勾勒出的“自由的前景”而言,福山,很可能是笑到最后的一个。   我们看到,哈维此书,确实对福山论题构成了一系列的反题:彻底平等、无阶级结构的“完美国家”或者说“终极国家”,恰恰是纵容一小撮人肆意掠夺社会大众、重新制造“阶级分化”的“新自由主义国家”;在这种“终极治理形式”下,代之以“一切让人快乐的东西”,人们遭遇到的是“贫穷、饥饿、疾病,还有绝望”;斗争(乃至战争)非但没有终结,相反在各种危机侵袭下此起彼伏;而“真理王国”(“自由王国”),只是意识形态的谎言……然而,哈维的问题就在于——只满足于做一个“史学家”(堆砌史料与数据),而不进一步追究这些“新自由主义”现象背后的“历史哲学”问题(继承黑格尔-科耶夫路向的福山,则直接在这个层面上立论):如果“新自由主义”是现代性自己种下的一个激进苦果(资本主义走到了自身的反面),那么反对“新自由主义”,则必须处理在列奥·施特劳斯所说的“政治哲学史”向度中何去何从的问题;仅仅去简单地重新启用已经哲学性地贬值了的“阶级”或“真理”这些本质主义概念,并不能真正动摇当下“新自由主义格局”之根基。   真正的“政治哲学史”问题是:新自由主义和古典资本主义一样,是以“合理-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 man)作为根本性的哲学预设,当这一“现代性”路向在社会-政治的制度性层面走到死胡同的尽头后,人类“世界”究竟该何去何从?   是重新返回“古典性”的主张(如施特劳斯所建议的那样),以自然(古典形而上学)或上帝(神学)作为人类“世界”制度安排的终极根据?还是追随尼采,将“现代性”推向不同于“合理-经济人”(尼采眼中的“末人”)的另一头——以权力意志开创全新视域的存在主义“超人”? 抑或,在历史哲学层面上接受“现代性”走向其末日的命运(不管是否备有“方舟”,这个“世界”都将被新自由主义巨浪吞没);换言之,走向彻底虚无主义,“神马都是浮云”?还是改投世俗时代的“信仰之门”,“信春哥,得永生”?   哈维自己在书中曾言:“我无法依靠哲学论辩——指出新自由主义权利制度是不正义的——来说服人们”;但是,“反对这种权利制度相当容易”,只需要罗列经验世界里的诸种卑污现象即可。正是这一姿态,注定了哈氏只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批评家,而无法进一步在后设层面上真正有所建设。如果人类仍尝试改变对“世界”和对自身的根本性理解(即,拒绝历史已经“终结”),那么,我们所需要的工作,绝不仅仅是堆砌经验现象(史学家的工作)就够了。 抑或,在历史哲学层面上接受“现代性”走向其末日的命运(不管是否备有“方舟”,这个“世界”都将被新自由主义巨浪吞没);换言之,走向彻底虚无主义,“神马都是浮云”?还是改投世俗时代的“信仰之门”,“信春哥,得永生”?   哈维自己在书中曾言:“我无法依靠哲学论辩——指出新自由主义权利制度是不正义的——来说服人们”;但是,“反对这种权利制度相当容易”,只需要罗列经验世界里的诸种卑污现象即可。正是这一姿态,注定了哈氏只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批评家,而无法进一步在后设层面上真正有所建设。如果人类仍尝试改变对“世界”和对自身的根本性理解(即,拒绝历史已经“终结”),那么,我们所需要的工作,绝不仅仅是堆砌经验现象(史学家的工作)就够了。 来源: 上海书评 | 来源日期:1299487548
个人分类: 换一个角度|27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鹿与海狸的故事:劳动价值论错在哪里?
Amsel 2011-5-8 03:27
  鹿与海狸的故事:      劳动价值论错在哪里?         ○ 云 儿 O、导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既是一种关于世界究竟为何的实证描述,又是一种 关于世界应当如何的价值判断。实证方面,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之前的斯密、李 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都观察到,市场价格虽然经常波动,有时波动还挺剧烈, 以致价格会大大偏离长期平均值,然而却似乎总有种力量将其拉回中心,使得 价格不会就此漂移走远,一去不返。   这个价格围绕其波动的长期平均值或曰中心点,古典经济学家称之为价值, 而现代经济学则一般称其为长期均衡价格。在实证描述上,劳动价值论试图回 答的问题就是:作为价格波动中心点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   经过马克思严格表述的劳动价值论似乎是这样的:商品的价值量完全由生 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与供求无关;但其价格则会由于供求变动而 围绕着这个价值量作上下波动。   这种劳动价值论,且不说无法解释稀缺自然物的价格,就算我们假定劳动 是唯一稀缺的生产要素,它通常也不能成立。为什么?我在本文中要提出的原 因,可能会令马克思的崇拜者们感到万分惊讶,----劳动价值论的死穴,竟然 是他们通常认为马克思已经用哲学思辨漂亮地解决了的问题,即异质的具体劳 动,如何化约为同质的抽象劳动的问题。   此是何故?请听我细细道来。让我们首先追溯到古典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 的源头,就从斯密关于鹿与海狸的故事说起吧。 一、斯密的鹿与海狸   古典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有其悠久的思想源流,早在古希腊罗马就有 此想法了。到了现代经济学始祖亚当斯密手中,劳动价值论自然成了他在《国 富论》中加以论述的第一个价值理论。   但是斯密本人似乎对这个理论不怎么重视,仅仅只给了它一小页纸的篇幅, 主要是用一个小故事略作阐述。这就是《国富论》第六章“论商品价格的组成 部分”的第一节,斯密讲了一个鹿与海狸的故事:   在资本累积和土地私有尚未发生以前的初期野蛮社会, 获取各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各种物 品相互交换的唯一标准。例如,一般地说,狩猎民族捕杀 海狸一头所需要的劳动,若二倍于捕杀鹿一头所需要的劳 动,那末,海狸一头当然换鹿二头。所以,一般地说,二 日劳动的生产物的价值二倍于一日劳动的生产物,两点钟 劳动的生产物的价值二倍于一点钟劳动的生产物,这是很 自然的。   斯密时代,经济学还没有数学化,讲故事举例子,往往是经济学家简化问 题,构筑模型的一个常用手段。这个鹿与海狸的故事,实际上相当于提出一个 简化模型,它极为明确地揭示了古典经济学家对劳动价值论的典型看法:假如 劳动是唯一稀缺的生产要素,则交换价值必定与花费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比例。   这个结论正确吗?当然没有全错。但是它仅仅只在一些严格限制的条件下 才算正确。这些限制条件,有些是斯密提到了的,有些他没有提及。在本文中, 我们准备利用现代一般均衡理论,详细分析斯密的故事,因此有必要先将我们 分析中用到的限制条件明确列举出来:   第一,我们假定总的劳动供给量是固定的,比如为70个人年,不考虑闲暇 时间与劳动时间的权衡分配问题。注意这并不仅仅只是技术性假定,假如各人 的劳动供给量由个人效用权衡而定,而不同人闲暇偏好又各不相同,则斯密的 结论将无法成立。   第二、猎鹿捕海狸所牵涉到的一切土地、森林、水域等等,相对于社会总 的捕猎能力来说,都是丰裕的,用之不竭的,无人占有的,可以自由出入的。 猎鹿捕海狸用到的唯一稀缺生产要素,就是劳动。   这个条件是斯密的故事中清楚叙明了的,我们且不去动它。   第三、生产过程没有任何不确定性,也无须等待。每投入一份劳动,必定 可以立即得到相应一份产品。打一天猎,必定可以得到两头鹿,既不多,也不 少。绝对不会出现有时候收获多,有时候收获少,有时候没收获等等情形。   请注意,这个假定防止了时间偏好、不确定性和风险等因素影响价格,十 分必要。否则,产品的长期均衡价格将会包含风险补偿等因素,而不会与其劳 动量成比例。   第四、所有劳动者猎鹿和捕海狸的效率完全相同,毫无差别。因此,猎鹿 和捕海狸等等马克思所称的不同种类的具体劳动,在数量上可以直接等同于抽 象劳动,而无需经过任何数量上的化约程序。   此条件的极端重要性,很少有人清楚。后面我们将说明,只要稍微放宽这 个条件,劳动价值论立刻土崩瓦解。   第五、劳动者毫无任何职业偏好:对猎鹿和捕海狸两种活动,他们均无任 何偏向哪一方的的爱好或厌恶。   这个条件的必要性却是明显的。假如劳动者相对偏好或厌恶某一种活动, 则此种爱好或厌恶的差别,势必要求从两种商品的长期均衡价格中得到补偿, 于是作为价格波动中心的价值,将不再与劳动量成比例。   第六、两种商品的生产,既不存在任何规模经济,又没有规模不经济。捕 猎所得产量,严格地与所投入的劳动量成线性比例。这个假定排除了垄断价格 出现以及边际劳动成本与平均劳动成本的偏离,否则斯密的结论将不成立。   第七、商品的交换,不存在任何交易费用。猎鹿捕海狸也不会导致任何形 式的外在经济或外在不经济。   第八、我们假定鹿(D)与海狸(B)是两种质量均一的产品。为此,坚决主张 鹿角与鹿尾巴毫无区别,海狸皮与海狸骨头完全一样,等等。否则,我们将不 得不处理多种产品联合生产的问题。而这个联合生产问题,被公认是现代西方 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大为头痛的致命难题,我们且不去碰它。   第九、我们不想处理与离散变量有关的复杂问题,故而坚决地武断地假定, 劳动量以及鹿与海狸两种产品的数量,都是无穷可分的。   第十、最后我们引入现代的需求理论:居民户对鹿(D)与海狸(B)的需求, 乃是个人在其预算约束下,通过极大化他的序数效用函数 U(D,B) 而产生的。 为了便于用图形分析,避免复杂数学,我们假设不同居民户都有相同的效用函 数 U(D,B),且此函数是线性齐性的,因此可以方便地用一条共同的无差异曲 线来反映需求方的性质。   有了以上十大限定条件,下面我们将运用一般均衡理论,替斯密的结论作 出一个严格证明。然后我们将放宽以上第四个假定,考察一下各人之劳动效率 互异,特别是比较优势各不相同的情形,看看劳动价值论在这种情况下是如何 彻底崩溃的。 二、生产可能性和无差异曲线   在前述简化条件下,一般均衡价格的求解很容易用图形来表示。我们只须 先画出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反映生产方的条件;再画出一系列无差异曲线, 以反映需求方的条件;然后求出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此即我 们所求的一般均衡解。   让我们先来画生产可能性曲线。假设社会劳动总供给为70个单位;每投入 一单位劳动于猎鹿,可得鹿二头;每投入一单位劳动于捕海狸,可得海狸一只。 这时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一所示。 海 狸 鹿 图一 均质劳动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此图横轴表示猎取鹿的数量,纵轴捕获海狸的数量。A点表示当全部70个单位 劳动都用于猎鹿的情形,此时可得鹿140头,但海狸产量为0。由此点出发,每 将一单位劳动从猎鹿抽出,转而用来捕捉海狸,将会减少捕鹿二头,增加海狸 一头,因此两种产品之产量数将沿着斜线AB向左上移动。到得B点,相当于 全部社会劳动都用于抓海狸,此时鹿产量为零,海狸为70头。不难看出,斜线 AB反映社会所能生产出的最大可能产量组合,因此取名叫生产可能性曲线。   需求方面的条件,可以用一条条无差异曲线来表示,如以下图二所示。这 玩艺儿之所以叫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每条曲线都表示一个固定的效用水平。曲 线位置越高,表示效用水平越高。沿着一条固定的无差异曲线移动,一种产品 消费量减少所导致的效用损失,可由另一种产品消费量增加来补偿,因而总效 用水平维持不变。 海 狸 鹿 图二 无差异曲线   在经济学里,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又叫做边际替代率。请注意所有无差异 曲线都向原点凸出,这反映了著名的边际替代率递减律:当着一种产品的消费 量越来越少,由于减少该产品消费所导致的效用损失,必须通过消费越来越多 的其他产品,才能充分补偿。   生产与消费的一般均衡点,发生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 如图三所示。 海 狸 鹿 图三 生产与消费的一般均衡点   这个切点,至少有三大性质值得注意:第一,社会发挥了最大可能的生产水平; 第二、效用水平达到了生产可能性所许可的最高水准;第三,两种商品的均衡 交换价格比,等于该切点上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边际替代率)。   以上三点,在一般经济学教科书里都有叙述,聪明的读者也不难通过图三 悟出其中道理,这里就不详述了。   从图三可以看出,不管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与位置如何,也无论其与生产可 能性曲线相交于何点,它在切点上的斜率总是固定不变,总等于生产可能性曲 线的斜率,即鹿与海狸之比为2:1,两头鹿换一只海狸。   结论:均衡的交换比例完全由单位产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量决定,与需求 条件无关。   由此我们证明了斯密的论点。 三、比较优势与价值   这一节我们放宽前述第四大条件,考虑劳动效率不等的场合。为简便计, 我们假设有两类猎人。第一类,普通猎人,每投入一单位劳动,可得鹿二头, 或得海狸一只。第二类,天才猎人,每投入一单位劳动,可得鹿三头,而他 在捕捉海狸上还要更为擅长,每单位劳动可抓海狸六头。我们假定社会劳动 总供给仍为70个人年,其中60个人年由普通猎人提供,10个人年由天才猎人 提供。   这些假定可总结如下:   =========================           每单位劳动可    劳动          捕鹿  抓海狸    供给量   -------------------------    普通猎人   2    1       60    天才猎人   3    6       10   =========================   此一假定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四所示。不了解比较优势原理的朋友, 可能会觉得此图有些莫名其妙,且让我们对此略加说明。 海 狸 鹿 图四 异质劳动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图四中的A点,是全部社会劳动都用于猎鹿的情形,这时鹿产量为 150,而海 狸产量为 0。从此点出发,假如社会需要抽调一部分猎人去抓海狸,它应当先 抽普通猎人呢,还是先抽天才猎人?   答案是:应当先抽天才猎人,因为天才猎人在抓海狸方面有比较优势。为 看清此点,假设社会需要多抓海狸6只。若是抽普通猎人去干这活儿,需要6个 人,机会成本是减少捕鹿12头;倘若抽天才猎人干此活,需要1个人,其机会 成本只是减少捕鹿3头。因此,自然应先抽机会成本较小的那个,即天才猎人。   这样,由A点出发往上走,每增加6只海狸,需要减少3头鹿,曲线的斜率 是 6:3 = 2:1。移动到达B点,达到了完全专业化,----所有天才猎人去抓海 狸,而所有普通猎人都在捕鹿,鹿与海狸的产量分别为 120 和 60。   在B点,假如社会需要生产更多的海狸,就只有抽调机会成本较大的普通 猎人了。因此B点以上直至C点,曲线的斜率变成 1:2。C点是全部社会劳动 都用于抓海狸的场合。   现在来看一般均衡的决定。我们问,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鹿与海狸的均 衡交换比例应当是多少?   答:它可以是 1:2 与 2:1 之间的任何数值!究竟取值多少,完全由需求 条件即无差异曲线的性质决定。假如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于AB 段,则交换比例为 1:2(一头鹿换二只海狸);倘若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 线相切于BC段,则交换比例为 2:1(二头鹿换一只海狸)。   然而这还不是更常见的情形。更常见的情形是完全专业化:无差异曲线与 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于折点B。此时,交换比例既不是 1:2,又不是 2:1,而 可以是两者之间的任何一个数,完全由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决定,与所谓的劳动 耗费比例无关。例如图五中,就画出了三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它们决定了三 种不同的均衡交换比例。 海 狸 鹿 图五 异质劳动下的一般均衡   以上分析,可以推广到有多种不同比较优势类型的场合,结论不变。        *        *        *   至此,我们已经证明,一旦出现劳动效率的差异,特别是出现不同个人之 间比较优势的不同,劳动价值论就彻底崩溃了:这时候,不存在任何与需求无 关,仅仅由所谓抽象劳动耗费量所决定的所谓价值;作为价格波动中心点的均 衡价格,不能脱离需求来决定。   对于劳动价值论的这一缺陷,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看来都有所了解。但 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却大不相同。   斯密对劳动价值论是满不在乎的,仅仅把它当做叙述起点略作阐释之后, 便脱离了这个理论,转而去讨论土地、资本、风险、劳动技能、专业化等等在 价值决定中的作用了。   李嘉图贯彻劳动价值论较多,但是这位首先发现并阐述比较优势原理的经 济学家,知道劳动价值论有太多的例外,故而从未把这个理论看作是分析上有 效的理论,仅仅只把它看作是一阶经验近似。用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 勒(George Stigler)的话说,他的理论,至多只算93%的劳动价值论。   谁是100%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这位德国思辨哲学的及门弟子,缺乏斯 密、李嘉图那样的英国经验主义素养,而且还自负得不得了,以为靠他那个从 黑格尔哪里学来的辩证哲学,玩一通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之类的名词游戏,就可 以所向披靡,结果闹出科学上的大笑话。   下面一节,我们将去巡视一番斯密、李嘉图、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及其内 在局限性的看法。 四、“最蠢还是马克思”   开侃之前,总结一下前面三节的内容:   第一,古典经济学中说的商品的价值,在实证内容上相当于现代经济学里 谈的长期均衡价格。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是说,商品的价值或长期均衡价格, 与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比例,跟需求无关。   第二,然而,即使劳动是唯一稀缺生产投入,只要存在着劳动效率、比较 优势、职业偏好等等方面的不同,商品的价值或长期均衡价格,就不能仅由劳 动耗费来决定,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偏好和需求,同样成为决定价值或长期均衡 价格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正是上述第二点,使得劳动价值论无法成为一种经验上和逻辑上都充分有 效的理论。对此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早就有所了解,所以他把劳动价值论只看 作是适用于早期原初社会的一种理论。他指出不同职业的劳动在难易、污洁、 技能、训练、尊卑、风险、责任轻重、升迁可能、职业爱好等各个侧面均有不 同,并且考察了在先进社会中,这些差别如何从产品价值或劳动报酬中得到补 偿。他说明许多补偿实际上由人们的偏好和需求来决定,并不仅仅取决于劳动 量的大小。(有兴趣者,可读《国富论》第十章)   我们在第三节中谈到的比较优势原理,是李嘉图首先在国际贸易领域发现 的。虽然李嘉图相信,劳动价值论基本上适用于国内贸易,却不认为它适用于 国际贸易。他承认,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法则,是劳动价值论的一个例外。 “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互相交换商 品的相对价值。”(《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112页)   但是李嘉图似乎不象斯密那样,对异质劳动的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注意, 仅仅只将其归结为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的不同。这样,他就把比较优势原理仅 仅局限于国际贸易领域,局限于因自然资源差别和缺乏国际流动性而造成的国 际劳动生产率差异上,反而看不到,在国内市场上,因劳动者之天赋、爱好、 经验、培训、体格、智力、灵巧等各方面的不同而造成的比较优势差别,其重 要性并不亚于国际贸易领域。   除了比较优势以外,李嘉图承认劳动价值论还有其他不少例外,因而仅把 这个理论看作一种经验近似,而不是把它当做一种精确的理论。根据他当时作 出的、现在被认为并不正确的估计,英国大约有6-7%的相对价值变动,不能由 劳动价值论来说明。所以,斯蒂格勒又将他的理论称为93%的劳动价值论。   与斯密和李嘉图不同,马克思可算是100%的劳动价值论了,主要表现在他 把劳动价值论当做一种逻辑上精确的理论。在这方面,他的口气比两位前辈先 驱大的多。马克思宣称,他对劳动价值论作出了一个重大贡献,这就是发现了 商品中包含的劳动二重性。他自称这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并强调 “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这么伟大的发现,到底是什么呢?原来马克思发现,象打猎、织布、缝衣、 等等劳动,不仅仅是因对象、手段、方式和结果等等各不相同而不同的生产活 动,而且还同时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他管前者 叫具体劳动,管后者叫抽象劳动。据说,不管具体劳动的性质如何,只要我们 仅把其当做抽象的“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它们就神秘 地变成可以通约、相等、相加了。   于是,“不同质劳动应当如何化约或补偿”的问题,在斯密那里曾经大费 周折加以分析,李嘉图认为其中有不少属于劳动价值论的例外,到了马克思笔 下,却只需轻飘飘地思辨抽象一下,就算解决问题了,可算聪明绝顶。   然而,如此伟大的抽象劳动概念,在逻辑上、数学上、或者经验上有可操 作性没有?这个问题似乎并不为马克思所关心。好在他自己也说过,“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象政治经济学那样,流行着拿浅显的普通道理来大肆吹嘘的风气”。 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必过于苛求,且把马克思本人及其追随者大吹特吹的劳动 二重性范畴放在一边,先挑出那些看上去比较有操作性的概念,来考察一番。      *    *     *     *   马克思断言,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应当是个可操作的数量概念了,且来看马克思是如 何定义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 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 动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   这个定义,外观上十分科学和严密,其实问题多多。最主要的问题在两个 限定词上:第一,“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语意含混,以致马克思自 己都稀里胡涂,在《资本论》随后的讨论中,始终无法严格遵循他本人给出的 定义来进行;第二,“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一语,甚至从逻辑上就错了。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按照马克思给出的严格定义,决定商品价值的,仅限 于“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的劳动耗费量。所谓正常条件,与现代经 济学中的长期均衡相当。将这个定义用到农业中,就应当包括正常的气候条件。 这样,农产品的价值,将仅由正常年景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量决定。纯 因短期气候波动而造成的产量上下波动,可以导致短期市场价格高于或低于其 价值,却不影响价值或长期均衡价格本身。这个道理应当是很简单明白的吧?   然而,马克思看来并不怎么在乎逻辑上的一致与严谨,反而特别喜欢随意 变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甚至用它去解释短期的价格波动。比如,棉花 歉收,价格上扬,有时候马克思就不把它当做是价格偏离价值,反而认为是商 品所代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多了,它的价值提高了: “商品的价值固然是由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决定的,但这个劳动 量本身是社会地决定的。如果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改变 了,例如,同一数量的棉花在歉收时比在丰收时代表更多的劳动 量,那就会反过来对原有的商品发生影响,因为原有的商品始终 只是本类商品的一个样品,它的价值总是由社会必要劳动计量的, 因而也总是由现有的社会条件下的必要劳动计量的。” (《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36页)   在这里,马克思随随便便地、不给任何理由地、毫不讲逻辑地突然取消了 他自己原来定义中的“正常生产条件”一项限定,将其简化成了“现有的社会 条件”,而不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于是就得出了短期产量波动 也会改变单位产品所代表的劳动量,从而影响其价值的奇怪结论。   这样的逻辑混乱还有多处。更严重的是,在马克思那里,不仅短期产量波 动会影响价值,甚至市场上偶然的供过于求,似乎也会影响单位商品中包含的 社会必要时间,从而影响单位产品的价值: “如果市场的胃口不能以每码2先令的正常价格吞下麻布的总量, 这就证明,在全部社会劳动时间中,以织麻布的形式耗费的时间 太多了。其结果就象每一个织布者花在他个人的产品上的时间都 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样。这正象俗话所说:‘一起捉住, 一起绞死。’在市场上,全部麻布只是当作一个商品,每一块麻 布只是当作这个商品的相应部分。事实上,每一码的价值也只是 同种人类劳动的同一的社会规定的量的化身。”(《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第23卷第126页)   上面最后一句话,意思有点含混。马克思在1878年11月28日给《资本论》 俄译者尼·弗·丹尼尔逊的信中,作出了明确的解释:“事实上,每一码的价 值也只是耗费在麻布总量上的社会劳动量的一部分的化身”。结合他在《资本 论》中的相关议论,如果把他的模糊词句变成公式,大意是说:                             每码麻布的价值    生产麻布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 -----------                             实际的麻布总量   倘若社会需要不变,而麻布变得供过于求,这就意味着上式的分子不变,分母 上升,于是单位产品价值下降,变得低于生产者平均花在上面的劳动时间, “其结果就象每一个织布者花在他个人的产品上的时间都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一样”。于是,市场上的偶然的供过于求,居然也会影响单位产品价值!   如此一来,价格波动与价值变动不分,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搅成一锅粥, 乱得一塌里糊涂。这倒如实反映了马克思在经济学思维上的极度混乱:本来想 把需求排斥在价值决定之外,到后来又忍不住想把它从后门塞进来,连逻辑上 的一致性都不大顾得上了。诸如此类的混乱,到了《资本论》第三卷,更是变 本加厉,马克思干脆把上述含含糊糊的说法抽出,加以明确,搞出个莫名其妙 的、包含社会需求在内的所谓“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来: “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 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 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22页)   这下子可遗祸百年了。在中国,对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 其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政治经济学界热热闹闹争论了四十多年,直到现在, 好象也没吵明白马克思说的是什么意思,反而越来越糊涂。当年我读书的时候, 受导师所逼。捏着鼻子硬着头皮读完近百篇相关讨论文章,头被撑大了三倍, 唯一能得出的结论就是:百多年前马克思本来说的就是昏话胡话,后人非要从 昏话胡话里找什么微言大义,岂有不越讨论越糊涂的?      *    *     *     *   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还有另一个大问题,这就是,他认为价 值由“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下的劳动量决定。然而这在经济学逻辑上,通常 是讲不通的。因为,在劳动效率、比较优势、职业偏好等等互不相同的情况下, 决定市场上均衡交换比例的,并不是平均劳动技能下的生产率,而是边际劳动 者的生产率。   且让我们用上一节中的图四来说明此点。 海 狸 鹿 图四 异质劳动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假如社会对海狸和鹿的长期需要比例,大于0但低于1:2,这时候一般均衡 点将发生在AB段上。符合此种社会需要的劳动配置将是:全部普通猎人都去 捕鹿;天才猎人则除一部分人捕鹿以外,还要抽一部分人去抓海狸。   什么样的交换价值比率才能保证这点呢?   我们知道,线段AB段的斜率,等于天才猎人抓海狸和捕鹿的劳动生产率 之比 2:1。假如市场上的交换比率,使得一头鹿可以换得两头以上的海狸,则 对天才猎人来说,捕鹿可比抓海狸得到更多收益,因此他们都会去捕鹿,没有 人会去抓海狸。反之若一头鹿只换得到两头以下的海狸,则天才猎人都会去抓 海狸,没人去捕鹿。只要当交换比率恰好等于天才猎人的劳动生产率之比,即 一头鹿换两头海狸时,他们捕鹿和抓海狸的收益才会相等,这样才会出现有一 部分人去捕鹿,一部分人去抓海狸的长期均衡。   对于天才猎人来说,一头鹿换两头海狸的交换比率,正好是他们的决策边 际。因为交换比率只要稍高一点或稍低一点,就会完全改变天才猎人在两种不 同活动之间的劳动配置。象这样处在决策边际上的劳动力,被称为边际劳动者。   这样,决定长期均衡从而决定价值的,正是边际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而 不是天才猎人与普通猎人的某个生产率平均数。马克思将价值定义为由平均熟 练程度下的劳动量决定,经济学上根本讲不通。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社会对海狸和鹿的长期需要比例,大于1:2但低于 无穷大,此时一般均衡发生在BC段上,普通猎人成为边际劳动力,价值完全 由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比1:2决定,而不是由他们与天才猎人的某个生产率平均 数来决定。 第三种情况,社会对海狸和鹿的长期需要比例,刚好等于 1:2。这时候社会将 要求劳动配置完全专业化:所有天才猎人去都抓海狸,所有普通猎人都去捕鹿。 有无穷多种交换比例可以满足这个要求,比如任何一个介于1:2与2:1之间的交 换比率,都行。而且,此时天才猎人与普通猎人都不处在决策边际上,价值无 法由任何人的劳动量来决定。   然而,价值不能由劳动耗费来确定,并不等于说完全无法确定,因为价值 还要受人们的偏好---比如他愿意为多得一头鹿而放弃几只海狸---的制约。市 场上买方相互间的竞争,仍会形成一个确定的均衡交换比率,使之等于无差异 曲线的斜率。   古典经济学家不懂得效用分析和均衡分析,往往以为只有劳动量等生产方 的数据才是客观的、可度量的,而需求方的数据则是捉摸不定、不可度量的。 所以象以上第三种情况,当价值不能由生产方决定时,他们常常会认为价值是 不确定的。到了今天,效用分析、边际分析、均衡分析等等取得了长足发展, 计量经济学的进步更提供了一系列类似显微镜、温度计之类的工具,使我们能 够观察到以前人们看不见的东西,度量以前人们误以为不可度量的东西。今天 许多经济学家的工作假设与古典经济学恰恰相反:认为人的基本偏好是相对恒 定不变的,变的是经济机会;一切经济行为的改变,都可用经济机会的变动来 说明。   当然这是题外话了,我们回过头来继续说马克思。   上述第三种情况,同样给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头疼的问题:在完全专业化的 条件下,如何将不同技能的复杂劳动,化约为同质的简单劳动?他提出的答案, 在逻辑上陷入了循环论证,在观念上则落入了神秘主义。他说: “一个商品可能是最复杂的劳动的产品,但是它的价值使它与简单 劳动的产品相等,因而本身只表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8页)   这段话,就其操作含义而言,即使是象斯威齐(P.M.Sweezy)这样忠实于马 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信徒,也承认它包含着循环论证:为了把复杂劳动化约为简 单劳动,我们需要知道复杂劳动产品和简单劳动产品各自的价值,因为正是 “它的价值使它与简单劳动的产品相等”。但是产品的价值不正是有待确定的 量吗?怎么可能假定它是已知的呢?   马克思接着说: “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 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因而在他们看来,似乎是由习惯确 定的。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以后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 这样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8页)   这段话说得太过于轻飘。其实,在古典劳动价值论的框架内,除了少数极端情 形,逻辑上不可能有一种方法将复杂劳动化为简单劳动而不陷入循环论证。马 克思的话反映了他著作中的一个常见招法:面对逻辑上解决不了的难题,就推 搪说有一个神秘的“社会过程”替我们解决了问题,然后就假装这个难题不存 在了。他的答案,七十年前的一位经济学家坎南 (E. Cannan) 一针见血地称为 “神秘主义”。      *    *     *     *   下面简单总结一下我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几点看法:   第一、他自称首先由他证明了的劳动二重性范畴,属于在逻辑上、数学上、 经验上都无法操作的概念;   第二、他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概念含混,逻辑上不一致,经济 学上讲不通,问题多多,甚至连他自己都无法完全遵循自己的定义进行讨论;   第三、他提出的复杂劳动化约为简单劳动,包含着循环论证,逻辑上不能 成立。   所以,我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其实证内容来讲,基本上是思想垃 圾。事实上,古典劳动价值论的有用成分,早已被现代的一般均衡理论所吸收, 成为后者在特殊场合的一个特例;而它与一般均衡理论不一致的地方,则大多 属于谬误,已经被抛弃。今天仍然坚持这个理论,知识上的眼光未免太局促了 一些。   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逻辑混乱,以及它留给后人的总也吵不清楚的 诸多问题,借用张五常的一段话来评论,我觉得还是蛮中肯的: “困难还是马克思自己。他是个术语的创造者,有理无理总是说 不清,是自欺还是欺人,又或是自欺欺人,恐怕他自己也搞不清 楚。他瓜豆了百多年,今天的日本仔、德国佬及我们的关愚谦先 生,还是要研讨他究竟是说什么! ” “天下间怎会有那样高深的学问?所以我认为马克思是最蠢的。 ” 五、协同劳动:力者与智者   在马克思那里,劳动就其内在性质而言,可分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在 相同劳动强度下,一种劳动化约为另一种劳动的比例,则反映劳动复杂程度的 不同。他说,“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 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   这种看法虽不算全错,却也片面得厉害。我们这一节将要说明,在许多情 形下,产品的价值,以及不同类型劳动的化约比例,主要由需求与供给的长期 状况决定,与生产技术以及劳动自身内在的简单性或复杂性,其实关系不大。 ----仅仅只是由于长期供求关系的不同,就可以造成一种劳动在经济上相等于 十几乃至二十几倍的另一种劳动。   为说明此点,且让我们回到斯密那个猎鹿抓海狸的简单社会。这一回我们 假定,任何单个猎人,都不能单凭自己一人之力捕到鹿或抓到海狸。要想在捕 猎中有所斩获,非得由两类猎人相互协作不可。   这两类猎人,一类我们称为“力者”,他们以从事开弓、放箭、奔跑、捕 捉等等操作为主;另一类我们称为“智者”,其主要工作是观察环境变动、分 析蛛丝马迹、判断猎物走向、确定围猎策略等等。在这一节,我们且假定力者 与智者之才能的不同,纯粹来源于天赋的差别,无法由后天的努力来弥补改变。 后天努力如训练、学习、经验等等的作用,我们将在下一节分析。   考察协同劳动,不能不用到一些简单的数学分析。以下我们将用L来指代 “力者”投入某种捕猎活动的劳动时间,用Z代表“智者”投入的劳动时间。两 类猎人的劳动时间供给量合计数,仍然假定为70个人年。   捕到鹿的头数D,或抓到海狸的只数B,取决于智者和力者分别投入该种捕 猎活动的劳动时间。我们将用下面的生产函数,来反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捕鹿:  D = Z d 0.1 L d 0.9   抓海狸: B = Z b 0.9 L b 0.1   注意观察一下这两个生产函数,可以发现,我们对两类捕猎活动的性质作 了若干隐含假定。例如我们假定捕鹿生产函数中Z和L的幂分别0.1与0.9,这实 际上等于说,用于捕鹿的智者劳动时间Z每增加1%,将导致捕鹿量D增加0.1%; 而投入捕鹿的力者劳动时间L每增加1%,则会导致捕鹿量D增加0.9%。类似地, 海狸生产函数表示,用于抓海狸的智者劳动时间Z每增加1%,将使得海狸产量 B增加0.9%;而用来抓海狸的力者劳动时间L每增加1%,只会导致海狸产量B增 加0.1%。   生产函数的这种差别,在现代经济学中称为要素密集程度的不同。我们有 意假定捕鹿为“力者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活动,而抓海狸则是“智者劳动密集 型”的生产活动。我们将要说明,在生产技术(即生产函数)恒定不变的情况下, 只要存在要素密集程度差别,产品的相对价值就无法由生产条件单独确定。两 种产品之需求比例或两类猎人之劳动供给比例的不同,将会极大地改变两种产 品的相对价值,同时也会极大地改变两种劳动相互换算的系数。   为了说明这一点,可以采用与前面几节类似的方法,借助于生产可能性曲 线来分析一般均衡。在力者与智者劳动供给总和固定为70的情况下,社会的生 产可能性曲线,将会随着两类劳动在总供给中的不同比例而异。所以下面画出 了两条生产可能性曲线。图六是力者与智者劳动供给比例为 1:1 时的情形, 图七是力者与智者劳动供给比例为 1:2 时的情形。 海 狸   鹿 图六 鹿 图七   图六与图七的差别不难理解。海狸是智者密集型产品,鹿则是力者密集型 产品。总劳动供给相同,但智者劳动供给比例上升,力者劳动供给比例减少, 这意味着智者密集型产品(海狸)的生产可能性扩大,力者密集型产品(鹿)的生 产可能性缩小。反映在图形上,图七与图六相比,曲线沿纵轴方向上升,沿横 轴方向则退缩。这样,曲线的形状和斜率,将随着劳动供给比例的不同而异。   与前面几节划出的直线或者折线不同,我们现在得到的的生产可能性线, 是一条十分光滑的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都不相同。当经济达到供求均衡 时,相对价值比例必须等于均衡点上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否则,生产者将 发现他的更有利选择是生产更多或更少产品,于是供求均衡就不能实现了。   究竟是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哪一点成为均衡,完全由社会需求条件来决定; 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又取决于劳动供给比例。两者相结合,决定了供求 均衡点的位置和斜率。注意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不同点的斜率相差非常大,我们 可以推断,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的劳动供给,必将造成极为不同的相对价值 比例。   这一点,稍微用点常识思考,应当就不难了解。考虑两个相互隔离的国家, 甲与乙,它们在劳动供给与生产技术方面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别是在需求方面, 甲国人比乙国人更喜欢鹿,因而其长期需求中鹿与海狸的比例远大于乙国。怎 样才能诱使甲国人多生产鹿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鹿的相对价值,使其高 于乙国。这样,在甲国不仅鹿的相对价值较高,而且还由于鹿是力者密集型产 品,甲国对鹿的需求较大,意味着它对力者劳动的需求也相对较大,因此相对 乙国而言,力者劳动在甲国将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也即可以换算成较多的智者 劳动。   另一种情况是,甲乙两国的生产技术与需求条件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别是 在劳动供给上:相对乙国而言,甲国劳动总供给里面智者劳动所占比例较大。 这时候,物以稀为贵的反面是物以多为贱。在甲国,既然智者劳动供应较多, 则它的经济价值也就较贱,也就只能在经济上换算成较少的力者劳动。不仅如 此,由于智者供应较多,智者密集型产品鹿的价值也会相对变贱,而力者密集 型产品海狸的价值就会相对变贵。   这些道理好象并不复杂,不过是些非常简单的大白话,然而劳动价值论的 正统维护者们,居然就死也看不见,也算怪事一桩。   有人要问了,就算你说的这些都有道理,就算供求条件也影响价值和劳动 化约比例,但是这种作用可能很小,在数量上没有什么意义。你能告诉我,它 在数量上究竟会引起多大的差别吗?   答案是:差别巨大!长期供求条件的差异,可以导致鹿与海狸的相对价值 比例,从1:10变动到10:1或者更多。而它对不同劳动换算比例的影响,则更为 显著。下面这个表,计算了不同供求条件下,当经济各部门都达到供求均衡时, 力者劳动化约为智者劳动的换算系数:     表二、力者劳动换算为智者劳动的系数          ===========================================     力者劳动供给    鹿的需求比海狸需求    比智者劳动供给  1:1  2:1  3:1  4:1    ------------------------       1:1      1.0  3.4  4.9  5.8       1:2      5.7  10.8  13.0  14.2       1:3     12.4  19.0  21.5  22.8       1:4     20.0  27.7  30.1  31.5    ===========================================    注:计算方法可以参阅本坛姚教授相关文章介绍   从此表中可以看到,当劳动供给比为1:1而需求比也为1:1时,一小时力者 劳动在经济上刚好等于一小时智者劳动,不多也不少。然而当劳动供给不变, 而鹿与海狸的需求比例上升至2:1时,力者劳动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于是每单 位力者劳动在经济上将等于3.4倍的智者劳动。这个化约系数随着鹿的相对需求 变大而上升。   更有意思的是劳动供给比例差别的影响。即使需求比例维持在1:1不变,当 力者劳动与智者劳动供给之比为1:2时,一小时力者劳动在经济上可等于5.7小 时智者劳动,这意味着其劳动收入也将是后者5.7倍。而当供给比例达到1:4时, 每单位力者劳动可相当于20倍的智者劳动,其劳动收入成为后者的20倍!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然而一种才能究竟要稀缺到什么程度,才能变得十 分昂贵?对此许多人并不清楚。我们这个鹿与海狸的模型提供了一个例子,它 说明,一种才能的稀缺程度无需很大,只需达到五个人里面才有一个的地步, 就足以造成20倍于普通人的劳动收入差别了。   上面这些结果中,力者劳动总是倍加的智者劳动。也许会使一些人觉得, 我在这里是把力者劳动当成复杂劳动,把智者劳动当成简单劳动了。其实不然。 我们有意选择了两个相互对称的生产函数,因而从技术上无法确定哪种劳动更 复杂,哪种劳动更简单。这样,经济上的化约系数,与劳动的任何物理、生理 性质全无关系,而是纯由供求条件来确定。   在上面的表中,只要把需求比例和供给比例倒转过来,里面的数字就都变 成智者劳动换算为力者劳动的系数了。比如,当需求比为1:1,而力者与智者劳 动供给比为4:1时,智者劳动成为更稀缺的要素,它就变成20倍于力者劳动了。   可见在我们这里,劳动无所谓简单或复杂,其经济性质完全取决于供求条 件。马克思见不到这一点,又想把供求条件排除于价值决定之外,于是就不能 不陷入循环论证而不能自拔。   熟悉国际贸易理论的读者,想必已经发现,我们这里的模型和结论,不过 是著名的赫克斯彻-俄林(Heckscher-Ohlin)定理的变种。几十年来,这个理论 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基础,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其理论逻辑和适 用范围,被证明远比劳动价值论更优越更广泛。 六、子钱家的功能   我在借贷市场上借进100块钱,到了明年,连本带利得还150块。请问其中 这50块钱的利息,算不算剥削?   马克思的回答是肯定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无论资本主义社会也好,前 资本主义社会也好,借贷资本的利息,必定是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理所当然、 不可不戒的剥削收入。据他说,资本绝不能自己增值。因此贷放资金所得来的 利息,若不是直接剥削自生产劳动者,就是从别的剥削阶级那里分得的一杯羹, 总之都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岂有它哉?   鹿与海狸的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也该是让借贷市场和雇佣劳动出场,进 而揭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之荒谬的时候了。但是我们仍然恪守本文开头的诺 言,我将一直假定只有劳动才是稀缺的生产要素。在这个假定下,我们将把技 能培养(所谓人力资本投资)和借贷市场引入我们已经很熟悉的捕鹿抓海狸的 世界。我们将看到,即使我们竭尽全力自我设限、自缚束脚,竭尽全力照顾劳 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仍然无法挽救这两个理论免于崩塌。   最特别的是,我们将十分惊奇地发现,在我们的鹿与海狸的世界里,利息 其实与剥削没有半点干系,也不造成任何社会经济不平等;相反,禁止借贷取 息,反而成为窒息经济进步的桎梏,违背了社会上所有人的利益。 1、世代交迭模型   既然要谈技能培养等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就不能不把社会和生产的时间结 构引进来。经济学里处理生产的时间结构,有许多十分复杂而棘手的难题,我 懒得去管它,只准备采用几个为我们分析所必需的最最简化的假定。   我假定整个社会由猎人组成,每个猎人可以生活两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 他是年轻人,可以把工作日时间都用来打猎挣钱,也可以把时间用来钻研琢磨 捕猎技能,以提高他个人在以后的生产率;第二个时期他变成壮老年,这时候 他捕猎的生产率取决于他年轻时是否曾花时间学技术。   我假定每个时期,社会上都有30个壮年的老猎人和30个年轻的新猎人。到 了下一时期,30个老猎人死去,上个时期的30个新猎人成长为这个时期的老猎 人,同时另外又有30个新猎人出世并开始其经济生涯。等到又过一时期,新的 老猎人又死去,上期出世的新猎人成长为老猎人,同时又有新猎人出世。如此 新老交替,生生循环,每个时期都有30个老猎人和30个新猎人,以至永远。   在现代经济学里,基于类似假定的模型,有一个专门名称,叫作世代交迭 模型(Overlapping Generations Model,简称OLG模型)。今天分析投资、增长、 财政货币政策等等牵涉到时间结构的问题,世代交迭模型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 工具。   为了便于用简单的数字例子来说明问题,我假定在任何时候,鹿与海狸的 消费都必须严格按照1:1的比例进行。这样,我们就可以简单地用一个人所消费 掉的鹿的头数或海狸的只数,来代表消费水平。我假定在每个时期,每个猎人 的效用函数都相同,可以写成消费水平c的对数函数:     单期效用函数: u ( c ) = ln c    而猎人的毕生效用函数,则可写成他在两个时期的效用之和:     毕生效用函数: U ( c 1 , c 2 ) = u ( c 1 ) + u ( c 2 )    这里 c 1 和 c 2 分别是他年轻和年老时的消费水平。每个猎人都将尽可能改进他的 毕生效用水准。 2、原始技术均衡   现在,我们的鹿与海狸社会,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具有进步可能的潜在的动 态社会了。当然我们仍然保持斯密所作的假定:这个社会的最原始的生产技术, 无须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任何人天生就会。按照这个原始技术,一个人一 年可以捕两头鹿,或者抓一只海狸。   当没有任何新的捕猎技术和捕猎天才出现时,鹿与海狸的一般均衡价格就 如斯密所述,以鹿价为1,海狸的价格就是2:一只海狸,不多不少正好换两头 鹿,恰好与劳动消耗成比例。而整个社会的一搬均衡则如下表所示。 表一:原始技术下的一般均衡 人数  平均每人生产  总产出  平均每人消费 数量 收入  数量 产值  海狸 鹿 价值 猎鹿人  20  2 2  40 40  2/3 2/3  2 捕狸者  40  1 2  40 80  2/3 2/3  2 注:收入和产值,按鹿的价格为1,海狸价格为2计算。   在此均衡中,60个猎人,20个去捕鹿,40个去抓海狸,这样鹿与海狸的产量都 是40,恰好与社会需要比例1:1相同。注意每个猎人无论是捕鹿还是抓海狸, 收益都相同,因此每个猎人消费水平也都相同,均为2/3头鹿或海狸。这就意 味着,表一的均衡,确实是与猎人们趋利避害动机十分相容的。 3、借贷的必要   话说我们这个社会,一直呆在表一所示的低水平均衡态中,不知过了几世 几劫。突然有一天,奇迹出现了。社会中的30个新猎人,在他们开始经济生涯 的头一天,同时得到神启,了解到了一种新的技术可能性。   这种新技术就是:它保证把一个人抓海狸的效率提高20倍,使他每年可抓 到20只海狸。然而却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抓狸者必须把年轻时的全部 工作日,都用来作专门的学习和训练,而不能用来捕鹿或抓海狸,因此他在年 轻时将没有收入来源,只有在壮年时才能用学到的技术抓海狸挣钱。   效率提高20倍,意味着第二期收入也提高20倍,自然引诱许多年轻猎人跃 跃欲试。然而,人是铁,饭是钢,没有收入,却要消费。想去专门修炼技术, 首先要想法子弄到钱,可以维持住生计才行。   然而每个人都只追求自身个人利益,没有人会白给钱。于是只有想办法借。 找谁借呢?年轻人首先想到,最好去找老猎人借。----找他们借,等到下期要 还钱的时候,他们却都已死去,这钱不是不用还了吗?多美!   但是老猎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一位猎人很抱歉地告诉年轻人:明年我们要 去天堂了;据了解,天堂与人世尚未实现三通,货币兑换也十分麻烦,将来你 还钱我收钱都有困难,所以,实在爱莫能助了。   没办法,那就只有找那些准备去捕鹿的新猎人借了。找他们借,还钱倒是 没问题,问题出在利息上。借钱人当然希望借一头鹿还一头鹿,不付利息。但 是贷款人不干了。年轻的捕鹿人告诉来告贷者,新技术不影响捕鹿的效率。我 不学技术,今年明年的收入都将是两头鹿。假如我不借钱给你,我今明两年的 消费将都是2,总效用是:     U = ln(2) + ln(2) = 1.386 假如借钱给你而不收利息,我今年的消费将减为1,明年的消费将增为3,总效 用为:     U = ln(1) + ln(3) = 1.098 你看,借钱给你导致了我的效用降低,利益受损。很明显,这种损失,必须通 过适当地收取利息,才能补偿。   同代的年轻猎人,有的去修练抓狸技术,必然要求有人直接去捕鹿挣收入。 这样他们之间才会形成一个借贷市场,由捕鹿人借钱给修炼技术的抓狸者维持 生计。在这市场上,会形成一个通行的不为零的利息率。   请注意,此时借贷市场上对贷款的需求,取决于海狸的相对价格----海狸 价格越高,修炼抓狸技术的未来收益就越大,在相同利息率下愿意借钱去修炼 技术的人就越多。反过来,利息率越低,愿意借钱修炼海狸技术的人就越多, 将来海狸供给量就越大,这又会降低海狸的相对价格。   最后形成的均衡利息率和均衡价格,将具有这样的性质:任何一个新猎人, 他选择借钱学习新技术,或者选择捕鹿和放贷,两种选择势必给他带来相同的 总效用。如若不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转向总效用较高的选择,这反过来会 改变利息率和海狸价格,降低此选择的相对收益,直到两种选择的总效用水平 完全相同为止。   于是,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结论:鹿与海狸的均衡价格,与借贷市场上的均 衡利息率,是相互依赖的,两者都取决毕生效用函数的性质。在这里,正是学 习和培训这类人力资本投资,使得价格与利息相互依赖,从而使得我们的新技 术均衡,完全不同与原始技术均衡。劳动价值论因而完全失效,失去了据以确 定均衡价格的能力。 4、新均衡下的生产   经过两三代人的调整,我们的鹿与海狸的经济,会在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 进入一个新的稳恒均衡。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利息率,很容易根据上一小节给 出的基本原理来确定,其结果是:鹿的价格为1,海狸价格为0.25,利息率则 为50%。   我不打算介绍具体计算原理,却愿意详细解剖一下新均衡的性质,特别是 要用它回答一个问题:高达50%的利息收入,究竟是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剥削性 的“剩余价值”?   新均衡下的生产情况,如表三所示。 表二、新均衡下的生产 人数  平均每人生产  总产出  数量 价值  数量 价值 新 猎 人  猎鹿人  25   2  2  50 50  捕狸者  5   0  0  0 0 老 猎 人  猎鹿人  25   2  2  50 50  捕狸者  5   20  5  100 25 注:鹿的价格为1,海狸价格为0.25。   新均衡下,每一代30个猎人中,25个去捕鹿,5个人在年轻时修炼抓狸技 术,后来成为捕狸者。在每一时期的60个新老猎人中,共有25个新猎人和25个 老猎人捕鹿,每人捕两头,总产量为100头;有5个老猎人抓海狸,每人抓20只, 总产量同样为100只;另有5个新猎人正在修炼,既不捕鹿也不抓狸,产量为零。 新均衡的总产水平,比旧均衡高出250%,显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与借贷市 场的存在和顺利运作,是分不开的。 5、新均衡下的借贷与消费   在新均衡下,每个猎鹿人年轻时和年老时的收入(或产值)都是2;而每个 捕狸者年轻时的收入为0,年老时收入为5。显然,此种畸形的收入分布,对消 费极为不利,不能不通过借贷市场来尽可能拉平。表三列出了猎鹿人与捕狸者 的借贷收支情况。 表三、新均衡下的借贷收支 人数 年轻时借贷 利息率 年老时本息 平均每人 全体合计 平均每人 全体合计 猎鹿人 25 贷放 1/3 25/3 50% 收进 1/2 25/2 捕狸者 5 借入 5/3 25/3 50% 付出 5/2 25/2 每个猎鹿人年轻时贷出1/3鹿元,年老时收回这1/3鹿元本金,外加50%利息即 1/6鹿元,合计为1/2鹿元。 每个抓狸者年轻时借入5/3鹿元,年老时归还本金5/3鹿元,外加50%利息即5/6 鹿元,合计为5/2鹿元。 贷放与借入的总数都是25/3鹿元,借贷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平衡的。同时有心的 读者也不难验证,在50%的利息率水平下,猎鹿人贷放1/3,抓狸者借入5/3, 最符合他们各自的利益。多一点或少一点,都会导致其毕生效用水准降低。 现在来看消费: 表四、新均衡下的消费情况 人数 平均每人 人均消费 生产值 借贷额 消费额 海狸 鹿 新 猎 人 猎鹿人 25 2 贷出1/3 5/3 10/9 10/9 捕狸者 5 0 借入5/3 5/3 10/9 10/9 老 猎 人 猎鹿人 25 2 收进1/2 5/2 5/3 5/3 捕狸者 5 5 付出5/2 5/2 5/3 5/3 注:鹿的价格为1,海狸价格为0.25。   此表告诉我们一个十分有趣的情形:猎鹿人和抓狸者,尽管原始生产收入 大不相同,然而加上借贷收支,拉平补齐之后,两者的消费额,却完全均等化 了,都是年轻时为5/3,年老时为5/2。因而两者的毕生效用水准也完全相同。   这就奇怪了。借贷与利息,不但没有造成贫富分化与经济不平等,反而消 除了原始收入的不平等!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仔细探讨一下。 6、利息不是剥削   我们这个捕鹿抓狸社会,起点和终点都是平等的。终点的平等已如上所述, 表现在所有同代猎人的消费水平和效用水平完全相同。起点的平等值得多说两 句。   每一猎人在开始其经济生涯的时候,与其他的同代猎人是完全平等的:没 有人比其他人占有更多的生产资料,没有人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社会权力,没 有人拥有比其他人更高的垄断地位。现代的一般均衡理论可以证明,假如不存 在不确定性,那么,以此为前提的竞争性均衡结果,也是平等的。   这是一个非常一般原理:只要(1)每个人都有一个平等的起点,(2)不存在 影响个人命运的偶然因素,则竞争性均衡必然造成经济上的平等而不是不平等。 在竞争性市场上会形成利息、利润、地租等等价格,但他们却不会造成任何经 济上的不平等,因此也不代表任何形式的剥削收入。   其实,在我们这个捕鹿抓狸社会中,利息只不过是一种正常交换价格,也 即用明年的收入换取今年收入的价格,这跟海狸换鹿的交换价格没有什么不同。 如果海狸换鹿不是剥削,不会造成不平等,那么,用明年的收入换取今年收入, 也不是剥削,也不会造成不平等。正相反,此类跨期交换的存在,正是合理配 置投资资源的必要条件。在我们的模型中,缺了借贷市场,则人力资本投资将 不可能,于是社会生产的大幅增长,也就失去了可能。   将借贷取息看作正常营利活动,我们中国的古人早就达到了这种认识。春 秋战国时代,私人从事货币贷放者,比比皆是,从未见有人表示反对斥责之词。 《管子》中曾提“称贷之家”,也无对其深恶痛绝之意。只是到了汉初,晁错 才开始对倍称取息的高利贷者加以谴责。但较晁错晚半个世纪的司马迁,又把 “子钱家”(即货币贷放者)看作是同畜牧业、酿酒业等等一样的正常营利活动。 这在欧洲,只是到十六、十七世纪才被人们公认为合理的行为而为之辩护,此 前反对生息资本的言论和立法却是从未间断过。   在对生息资本的认识上,马克思远不如司马迁的常识看法。他有一个非常 糊涂的见解:既然商品交换都是等价物的交换,一块钱也就永远只能与一块钱 的等价物相交换;而资本的特点,却是用一块钱交换到多于一块钱,违背了等 价交换原则;因此它多出的“剩余价值”,必定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剥削收入。   然而马克思却认识不到,商品都是有其时间标计的。今年的一头鹿,与明 年的一头鹿,是两种不同的商品。今年的一块黄金,与明年的一块黄金,也是 两种不同的商品。今年的一块钱,与明年的一块钱,同样也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二者之间不是天生就该价值相等,就该是等价物,就必须按1:1的比例交换。 鹿与海狸没有必要按1:1交换,同样也没有任何先验的理由要求,今年的一块 钱,与明年的一块钱相交换的比例,就非得是1:1不可。马克思由此提出剩余 价值从何而来的问题,根本就是一个从错误前提推出的伪问题。 7、合理的内核   当然,我并不是说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一无是处。马克思的价值论和剥削论, 正如贝书尼所谈,包含者强烈的道德诉求。这种道德诉求,来源于他对十九世 纪贫富分化与社会不公的不平与愤慨。他正确地看到了生产资料占有不平等与 社会不公之间的关系,却提出了一个错误的理论,错误地把利息、利润、地租 等等正常价格形式,一概看成了剥削的载体。   上一小节我曾说到,我们模型中最终结果的平等,取决于两个前提:(1)每 个人都有一个平等的起点,(2)不存在影响个人命运的偶然因素。一旦第一个条 件不满足,比如有些人生下来就比另一些人占有更多的生产资料,或占居更强 的垄断地位,并借此取得超额收入,则我们可以把这种超额收入,看作不劳而 获的剥削。除此之外,在竞争性市场上凭借自己的劳动和才干进行投资买卖, 进而享有利息、利润等收入,不仅跟剥削毫无关系,而且也不是经济不平等的 泉源。   如果第一个条件满足,而第二个条件不满足,那么,偶然因素的作用就会 造成结果的不平等。然而每个人的机会却是平等的。此种情况下很难说存在什 么剥削。但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结果的不确定性,会大幅度降低个人和社会的 效用水平。因此,社会应当尽可能减轻不确定性对个人命运的重大影响。   这样一种常识性的理论,所要求的社会政策,并不是马克思等所谓的剥夺 “剥夺者”,而是目前西方各先进国家正在实行的那种社会政策。这就是:尽 可能让每个人处在平等的起跑线上,尽可能减轻偶然因素危害个人生涯,以及 尽可能保证市场体系的竞争性等等。 2002年11月15日初稿
个人分类: 经济|3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该是“自由,平等,博爱”的“中华共和国”
热度 10 周可真 2011-5-7 23:10
我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这也是我加入共产党的思想基础。但是,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来不属于宗教范畴。事实上,当 1984 年 12 月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无神论在中国思想界的宣传已经有三十多年,自小接受无神论思想的熏陶的我,没有也不可能有自觉的有神论思想,当然更不可能在宗教意义上去信仰某种“主义”。 我在大学里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是一种学术性的教育,当时担任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的老师都是以非常严谨的态度来讲授马克思主义,可以肯定,至少在他们看来,他们所讲授的马克思主义是学术领域的马克思主义。以我今天的观点来评价当时我们老师的讲课内容,我仍然认为,他们所讲授的马克思主义是属于学术领域的马克思主义,因为他们当时讲课时完全不再有“文革”时的那种非理性的狂热,而是在正当理性地反思和批判“文革”的时候以他们力所能及的理性来讲授这些课程的。以我自己的感受来说,在他们的教育之下, 我所接受到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知识,而不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神话 。我是基于这些知识,同时本着追求政治上的解放的欲望而申请入党的——当时的我自觉长期以来由于家庭成份不属于“红五类”而抬不起头,既无望参军,更绝望于入党。前者是我要求入党的认知基础,后者是我决定申请入党的意志动力。 所以,当我后来成为一个学者的时候,我是以自己固有的认知理性来审视马克思主义的。随时间的推移,我的知识较之于过去越来越丰富了,相应地,自己的认知理性也越来越发达,以我迄今为止的认知理性来审视马克思主义,我有这样一种自我感受,即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越来越坚定了,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坚定!这种信仰是基于我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作为一个伟大学者的马克思的人格的崇仰。 我最为崇仰马克思这位伟大学者的有两点:一是他对人类特别是人类中受苦受难的大众的深切关怀,二是他为人类特别是劳苦大众获得自由而几乎倾注了其一生的精力去从事对资本主义的科学研究。因此,我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在我看来是真正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马克思及其最亲密也最信任的朋友恩格斯所创立的学说,并且是他们把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充分地融入了其学说之中的马克思主义。今天的我之所以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我追求能够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在我看来, 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 ——这绝对不排除将来还可能出现比这种知识体系更好的知识体系,即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会贯通得更加彻底的知识体系,而且我期望这样一种知识体系早日诞生。 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文精神,概括地说,就是他们对自由的崇尚,并且以实现人类的自由为作为他们毕生为之奋斗的根本目标。但是,当他们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他们从来都没有把自由理解为一种超时空从而超历史的东西,而是把自由纳入了历史范畴,把它看作是跟人类的发展进程相一致的具体的东西,从而他们总是把人类的自由理解为一个过程,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并且因此他们总是努力去探寻这个自然历史过程的规律,亦即探寻人类的自由的本质以及由这个本质所决定的实现人类的自由的具体途径。 因此,马克思主义决不能被归结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一种假设,这种假设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只是其非本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东西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假设的共产主义,而是他们对这个假设的求证过程,即他们对人类的自由的本质以及由这个本质所决定的实现人类的自由的具体途径的探索过程 。这个对人类的自由的本质以及由这个本质所决定的实现人类的自由的具体途径的探索过程所体现的,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精神。 这就是说,在我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文精神是通过他们的科学精神具体地表现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 他们的人文精神就是他们的科学精神 。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精神,概括说来,就是从经验事实出发的唯物主义精神,这种经验事实在他们看来是由实验科学所提供的,因而 他们的唯物主义精神,归根到底是他们对实验科学的信仰和对由实验科学所提供的经验事实的信赖 。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根据由他们所信赖的实验科学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最终发现了唯物史观——恩格斯曾称之为“马克思的历史观”。 按照马克思的历史观,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生产者(或曰劳动者)和生产工具(或曰劳动工具)的发展;而作为生产者的人和作为生产工具的物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生产目的与生产方式和生产方法的关系。在生产目的与生产方式和生产方法的关系中,是生产目的决定生产方式和生产方法——但是,一定的生产目的又必须通过相应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方法才能达到。 这样, 马克思的历史观就可以被归结为关于生产方式和生产方法的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是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又逻辑地引申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简言之,经济决定政治的理论,或政治必须适合经济的性质的理论。 按照马克思的历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他们对当时中国的了解,认为中国的前途应该是“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第一版第七卷所载马克思、恩格斯《国际述评(一)》)—— 在他们看来,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 (参见:同上), 并且建立“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的现实条件是“ 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 (同上), 即 1840 年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的对华贸易,也就是资本主义的英国对封建主义的中国的资本输入。这意味着,按照马克思的历史观,资本主义国家对封建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入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变革,并且这种社会变革的结果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国”的诞生——在中国就是“自由,平等,博爱”的“中华共和国”的诞生。 1911 年,具有“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孙中山 (参见拙文:《试论孙中山的人文精神 》,《苏州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1 期) 所发动的辛亥革命爆发,这次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是要建立中国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这与 马克思和恩格斯 1850 年所期待出现的 “自由,平等,博爱”的 “中华共和国”是一致的。但是, 辛亥革命最终还是归于失败,其革命成果被蒋介石所窃取,在这个基础上由蒋介石所创立的中华民国并不是如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期待出现的 “自由,平等,博爱”的 “中华共和国”,而仍然是一个在本质上无异封建主义国家的专制独裁政权。这就是说, 具有“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孙中山的社会理想并没有实现于中华民国,相反,对于孙中山的社会理想来说,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的一种倒退,至少中国历史并未因此而取得进步。 因此, 推翻中华民国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革命,应该是对辛亥革命未竟事业的继续 ,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该是如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期待出现的 “自由,平等,博爱”的 “中华共和国”。 我信仰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也坚定地认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该是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期待出现的 “自由,平等,博爱”的 “中华共和国”。( 参见拙文:《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的期望:“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
个人分类: 马克思主义|8539 次阅读|15 个评论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的期望:“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热度 2 周可真 2011-5-7 20:40
…… 1851 年 1 月 11 日 ,趁着给洪秀全做寿,金田起义爆发。一万多人云集在金田村,举行拜旗仪式,倒在地上的太平天国大旗奇迹般地“自动”竖起,迎风飘扬。当然,这也是起义策划者们精心导演的。 拜旗仪式过后,群情激昂,在洪秀全的带领下,教众们前往犀牛潭,这里储存着隐藏好的武器。神秘的宗教力量再次发挥了作用,当许多人还没有掂量清楚大刀与锄头的区别时,大部队已经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起初,一些人还是有悔意的,这在后来李秀成的自述中有明确记载。但队伍开拔后绕了几百里,许多人找不到返家的路,只好死心塌地地跟着走了。 自此之后,太平天国可谓势如破竹。陷安庆、攻武昌、克长沙,短短两年时间便打入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而后他们又大举北伐、西征,先后两次攻破清军封锁线,江南大营,长江以南的半壁河山很快便落入太平军手中。长期以来,清军将领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太平军战斗力这么强?原来,洪秀全给每一个太平天国的将士都描绘了一幅所谓“小天堂”的目标,即:将来造反成功,你一定会享受荣华富贵,过天国一般的生活。用这样的精神鸦片来吸引他们,自然有不少人愿意放弃一切,全力追随,毕竟,对乌托邦的幻想存在于每一个国人的内心深处,从来就不曾消失过。然而,天堂并不属于每一个人,那些喊着解放农民的动听口号的领袖们在坐上了龙椅后,迅速成为了等级分明的官老爷。就这样,一个具有摧枯拉朽之势的政权,就在它如日中天的时候陡转直下,迅速地衰落瓦解了。 举义时,眼睛雪亮,永往直前;入京后,尘埃蒙眼,生活糜烂。唯一和历代农民起义不同的是,这一次起义军“与时俱进”地嫁接了一些西洋的舶来词,包装出一个天国的幻想,但其实质却并没有丝毫改变,用钱穆的话来说便是:“他们只知援用西方基督教的粗迹来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建新基。” …… 当身在德意志的马克思得知大清国的南方省份发生了“革命”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认定“ (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这个国家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这个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 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 [ 博主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第一版第七卷所载马克思、恩格斯《国际述评(一)》的原话是这样的 : “ 虽然中国的社会主义跟欧洲社会主义像中国哲学跟黑格尔哲学一样具有共同之点,但是有一点仍然是令人欣慰的,即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这个国家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的欧洲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末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 REPUBLIQUE CHINOISE LIBERTE EGALITE FRATERNITE 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 ” 马克思、恩格斯这里所谓“ 社会变革 ”是泛指当时他们所预见的可能在中国发生的社会变革,并非指 太平天国革命,因为马、恩的这篇文章是写于 1850 年 1 月 31 日至 2 月,载于 1850 年“新莱茵报 . 政治经济评论”第 2 期,当时金田起义尚未发生 。] 然而仅仅过了 12 年, 1862 年夏(当时太平天国还未灭亡),马克思就在《中国纪事》一文中,笔锋一变,毫不留情地指出:“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有这类魔鬼,这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 从兴高采烈到恶毒诅咒,反映了马克思对东方古国那个正在长大的邪恶怪胎具有客观而敏锐的准确判断。 ——摘自《马克思评太平军:只有在中国才有这类魔鬼》, http://history.huanqiu.com/miwen/2011-05/1669597_5.html 博主 : 马克思、恩格斯抨击当时中国的社会生活“停滞”,但反对“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的太平天国革命,他们强调,社会革命需要革命者提出自己的“任务”、“口号”,并以“建设工作”作为自己的“使命”。在他们看来,当时中国可能发生的社会革命应该以建设“ 自由,平等,博爱”的“中华共和国”为使命。显然,这个共和国与他们所追求的共产主义是无关的——他们所追求的共产主义是国家消亡了的社会,而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自由,平等,博爱”就是这个共和国的建设者发动社会革命的口号。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1322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陈奎元:信仰马克思主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热度 2 白荷飘香 2011-5-4 21:01
陈奎元:信仰马克思主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陈奎元 陈奎元:信仰马克思主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2011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正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立党立国始终重视思想政治建设,重视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和人民。我们提倡解放思想,不搞教条主义,但是不能丢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能在学习借鉴的名义下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多元化并不是我们的发明,一向标榜信仰自由的美国,在思想文化上就是反对多元化的,他们的主流文化、他们崇尚的美国精神是不容置疑的。美国国会曾多次讨论双语教学的问题,但时至今日始终没有通过把西班牙语作为第二种全国通用语言的议案。最近,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国的领导人宣布,在他们的国家“多元化已经结束”,甚至说“多元化已经死亡”。德国政府要求加入本国的移民要讲德语,融入德国的主流文化,接受他们的价值观。英国、法国、荷兰等国,也提出了差不多同样的要求。这个现象反映出西方发达国家反对多元化的立场及其政策。  我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同时主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种尊重和包容的内涵和外延有没有边际?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哪些是可以包容的,哪些是必须反对的,应当有明确的界限,有所界定。包容多样是为了促进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包容”的含义一个是“包涵”,一个是“容纳”。包容的精义是发扬民主,博采众长,但不能允许挑战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和根本制度。“包容”不能变成被“掉包”,如果马克思主义被掉了包,偷换成“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就会改变。因此,“包容”无论如何不能变成掉包,不能在不知不觉中丢掉自己的灵魂。我们常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这个语言,这主要是指国际政治和社会制度而言。其实美国与西方的其他国家特别是与法、德等欧洲大陆国家并非是浑然一体,美国文化也并不等同于西方文化。我们提防西化的侵蚀,着眼点并不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文化传承,而是图谋重建世界秩序的当代美国的政治文化。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是抵御西化图谋的根本保障,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所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思想理论战线的首要问题。  一、信仰马克思主义  从发表《共产党宣言》到现在,马克思主义光照人间一百六十多年。当今世界与马克思在世时已有很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过时了还是没有过时?我们党是否依然信仰、坚持和奉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及其理论体系?我认为这是毫无疑义的!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是探索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灭亡基本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如何实现自身解放,进而解放全人类规律的科学。只要还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只要还存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就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内在矛盾的思想武器和工具,也是认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矛盾的理论指南和方法。剩余价值理论、唯物史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其他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它仍然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先进分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又叫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只要社会主义还没有完成历史使命,还没有实现真正公平合理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没有完结。目前,在世界上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俱在,马克思主义是认识这两种社会制度本质的理论指南。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矛盾,如何解决基本矛盾中的对立方面既互相适应又互相矛盾的问题,如何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果放弃唯物史观的指导,就不能清楚地认识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也解决不好反映基本矛盾的各种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基本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应当注意矛盾的运动和变化,防止认识的停顿和偏于一隅。例如:关于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务、是硬道理,这个观点在新的历史时期贡献极大。但不能认为发展生产力是唯一需要关心和致力的事业。发展生产力与建立、完善生产关系是不能分割的。发展生产力与关怀生产者、劳动者的利益都是须臾不可松懈、不可脱节的要务。又如:关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只要管好上层建筑,只要保持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方面无论发生何种变化,出现什么偏差,只要下个决心就可以纠正。实践证明这是办不到的。靠行政命令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不可能改变市场经济某些固有的规则、关系及其后果,经济基础归根结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我国的经济基础三十多年来发生了巨变,从所有制、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到分配关系,都发生了甚大的变化。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界限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看不清这种变化,就难以了解和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种说法:上层建筑要顺其自然、被动地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唯物史观认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适应又有不适应。一般地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同时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的反作用,它不但在与经济基础相一致的时候具有巩固和保护经济基础的属性,还有对经济基础中不相适应的部分、不相适应的状况进行修正和改善的功能。这就是国家政权、政府通过制定和实行适当的经济制度和政策,保护和扩展自己的经济基础的职能。在发生社会革命的时期,上层建筑还有扫除旧的经济基础、确立新经济基础主导地位的使命和作用。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待中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经济基础发生的变化,上层建筑应当如何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如何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命运攸关的重大问题。如果只讲随着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漠视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甚至于转弯抹角地削弱它,社会主义的事业只能落败而不可能成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站在忧党忧国的立场上,认真研究上述问题。  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及其社会制度压不倒马克思主义,也压不倒社会主义。为什么有人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发生了动摇?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是,冷战结束后,一些人觉得世界趋同的时代已经到来,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已经成了“历史的终点”,即人类最后一个社会形态,这种思想回到了黑格尔、杜林、欧洲启蒙思想家曾经宣扬的“历史终点”、“终极社会”、“理性王国”的窠臼,说来说去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产物。历史车轮没有在20世纪停止转动,美苏冷战结束不过10年的时间,美国便从单边霸权的高峰跌落。曾经发表“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幡然省悟,声明历史并没有走到终点,美国制度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前不久,福山发表文章指出,美国没有什么可以教中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社会主义是前程无量的事业,没有哪一种资产阶级理论和资产阶级学派能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历经一百五六十年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和历史理论等各个领域都站在时代的高峰,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当初,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创始人没有任何权力强制别人信仰自己的思想,就是靠真理的力量,他们的声音才传播到全世界,极大地影响了人类世界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  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站在了社会科学的制高点上,虽然这个制高点并非不可逾越,但是迄今为止它依然是社会科学的高峰。同时,马克思主义也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资产阶级的学者在科学上扳不倒马克思主义,就在道义上做文章,诋毁马克思主义只讲斗争不讲人道主义,而他们自诩是不加区别地爱天下所有的人。马克思主义是为劳动人民谋解放的道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是光明正大的理论,是启迪工人阶级认识自己历史地位,寻求社会公平的思想武器,它反对用空洞的“博爱”、“人道”掩饰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与压迫,追求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共同解放。这种理论与那些粉饰剥削制度、麻痹劳动人民自觉意识的理论究竟孰善孰恶是一目了然的。马克思主义不讲抽象的人权,主张建立实现人人权利平等的现实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所谓“人权”就不可能是公正、平等的权利。我们党进行革命斗争就是为在三座大山压迫之下的中国劳动人民争人权,在全世界为中国人民争人权。正因为我们党的理想和信仰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才能心甘情愿地为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和家庭。许多人知道自己没有机会看到共产主义实现的那一天。但是,他们相信人类最终会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之奋斗。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今天的共产党员要继承他们未竟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就必须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二、学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系统的科学理论,是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下功夫学习才能理解它的真谛,才能应用它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19世纪欧洲工人阶级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实践基础。但是,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地产生马克思主义,也不能自发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克敌制胜,只有在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实践。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广大党员、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不用学习就能够自发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只有真正学好马克思主义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成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全党开展学习运动,提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现在我们党执政了几十年,光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业人员就有成千上万人。按常理来说,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理论领域应当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强大的影响力,但在事实上,并不能这样乐观,在世纪之交,当社会主义在全世界陷入低潮之时,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被淡化、边缘化的情景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现在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党员、干部和理论工作者不下功夫读马克思主义的书。我们的党是执政六十多年的党,大量的党员既没有经过革命斗争的考验,又不读马列著作,说对马克思主义有坚定的信仰,就没有根据。自己不知道马克思主义讲些什么道理,听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心里没有底,就可能随声附和;当别人说马克思主义过时的时候,你不知道它有没有过时;当有人搬用西方当代的某些理论观点,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你也分不清楚它是篡改马克思主义,还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些问题怎样解决?只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分清真假马克思主义。我们有时听到一些干部、学者作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发言或报告,感觉似是而非,追根溯源就在于讲话者自身底气不足。要做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下功夫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打下扎实的理论根基。只有这样,才能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划清界限,才能打退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进攻,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魅力,让真理的力量战胜谬误。  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比欧洲晚了半个多世纪,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间隔73年时间。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时候,全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并立志为之奋斗的人,不过几十人,正是在那几十个先知先觉的革命家带领下,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先进的思想武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革命队伍,在短短几十年中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且在取得全国政权以后立即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接着又转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说明:不学习、不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吴邦国同志前不久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动摇。动摇了,不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从谈起,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失去,甚至国家可能陷入内乱的深渊。”他还郑重表明,“中国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他还讲了“六个确保”。吴邦国同志的讲话,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鲜明立场,大家应当认真学习研究。  社会主义中国经常面临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威胁,必须常怀忧患意识。2008年7月31日,美国国防部发表的《国防战略》中讲到,“美国将继续对中国施压”,“制定一项全面的战略来影响中国的选择”。美国针对中国的全面战略从来没有间断。我国改革、发展、安全各个领域遇到的坎坷和麻烦,背后常常都有美国的影子。中国要走几代人选择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国家的根本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与繁荣,才能确保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工人阶级维护自身权利的思想武器,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保护自己、抵制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理论武器。在冷战后期和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差一点被挤出了世界舞台。在我国的思想理论界,马克思主义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贬低与排斥。在各种讲坛、媒介和出版、刊物中,颂扬西方理论体系、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暗流非常强劲。中央适时地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对于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一项英明的决策,扭转了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的趋势。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遭受严重的挫折与厄运,关键在于原来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队伍发生了极大的分化。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共中央总书记带头宣扬非马克思主义的“新思维”,丧失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导致苏共在组织上瓦解,在思想上放下武器,丧失了凝聚党心、人心的精神力量,最终失去执政的基础和能力,走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我们党的队伍已经不是经过革命战争洗礼的原班人马。我们党有近8000万党员,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各行各业的优秀分子,但是真正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的党员,并不占很大的比例。很长时期内,各级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或者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没有下功夫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许多共产党员,包括思想理论战线的工作者,没有认真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什么地方不好?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是什么?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有些同志将着眼点放在与业务相关的知识上,我认为,对于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着重点应当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在宣传、普及、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上下功夫。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我们这样庞大的执政党,如果不用先进的理论统一思想,确立共同的信仰,很难经得起西方文化、宗教和价值观的冲击。  现在西方文化、宗教在我国城乡广泛地传播,对我们的冲击极大。前不久在全国政协分组讨论会上,一些文艺界委员的发言观点鲜明,体现出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中国文化被西方庸俗文化冲击,传统文化遭到败坏,非常担忧。利用西方主流文化冲击我国的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威胁,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抵制它、批判它。中央领导同志要求全党学习、学习、再学习,我认为,这抓住了党自身建设的关键。  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局新近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两套文集是精心选编、精心翻译的最优版本,翻译的水平很高,书也很好看,希望大家认真地读。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党章和宪法都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我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之上的,而不是改弦更张,另起炉灶,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新中国建立以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我们的不足或者失误,都是因为没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所造成的。  我国在发展中出现了较多的社会矛盾,这并不奇怪,也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思路和有力的措施去及时解决。当前一个涉及全局的矛盾是分配不公,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收入在各种要素中的回报率过低,穷人和富人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社会公平的理论,对在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较长时期强调效率优先,将公平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没有同步,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这是当前产生诸多矛盾的主要根源。有一部分劳动人民在改革发展中获益较少,被称之为弱势群体,在思想上有失落感,再加上时而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人民群众中易于滋生不满情绪。在国内外有人质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国家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决不能认为这样的问题是无须关注的议论。  我们常说要有忧患意识,忧患在哪里?除了来自外国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上的威胁,社会主义中国自身的危险在哪里?用什么思想、理论、政策去应对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道德等各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党中央适时地强调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保障水平,把努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要放在首要的位置,这个着重点至关重要,如果忽视这个问题,就会发生吴邦国同志报告中指出的情况:已有的成果会丧失,而且国家也可能陷入混乱的泥潭。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能脱离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大政方针,坚决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思想领域,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的理论工作者没有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听到社会上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些非议,想用一点附加的东西、时髦的语言给马克思主义挣面子,这是不可取的。应该首先还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并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这才是真正捍卫马克思主义。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有力的坚持。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深陷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的帝国霸权衰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去年12月18日,亨利·基辛格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的衰落》,他在文中写到,“最后一个剩余的超级大国——不久前欧洲政治家还这样形容美国,今天已经不能这样说了。①美国已经不再占据统治地位,它不能再单独进行政治领导,它只是一个复杂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引力的中心已经转移到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 美国现在还是世界第一强国,并且会继续在全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是它已经从冷战时期的高峰跌落,不可逆转地失去了独领世界潮流的能力。世界多极化不会一帆风顺,但是由多极化取代单极世界的潮流不可阻挡。  当前的经济危机和美国霸权的衰落,世界格局的变动和调整非常明显、非常深刻。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要抓住机会,展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现在是对马克思主义加深认识、加强传播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也是被世界人民瞩目的时期。希望中国的广大马克思主义学者,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  ① 《参考消息》2011年1月6日。(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个人分类: 网络时评转帖|246 次阅读|4 个评论
人的社会性的发展(1)
热度 2 tingyy 2011-5-4 18:01
人类的发展已经经历过石器时代、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进入现代科技信息时代。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从社会阶层的分类和关系来考察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不同类型的社会形式。无任是处于哪个时代,哪种社会形式,只要有人类的集体和社会活动就对人的社会性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对人的社会性的具体要求都与社会的发展状况有关系。反过来,在一个社会中,整个社会的人的社会性的发展取向也会对社会的发展过程,甚至发展方向起到很大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创造了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环境也创造了不同的民族性的人民,具有不同的社会性的民众。 1、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是学会了使用和制造工具,会用火来取暖和烤熟食物。另外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出现了语言,由于有了语言人与人之间可以更好地合作,从而更加有利于集体活动,有利于获得更多的食物。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改变,从人的社会活动来看,主要的表现在集体活动的规模的扩大。 到约公元前 1万年至5千年,已经出现了规模很大的聚集部落。人类的集体活动不仅提高了渔猎收获,而且通过互相的交流改进了生产手段。通过互相的交流学会了把一些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还学会了原始的农业生产,从而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从集体活动中体会到好处,所以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证集体活动的顺利进行,如组织上出现了氏族集团,由氏族首领或氏族领导群来指挥集体行动;在思想行为上出现了原始宗教,通过宗教活动来维护集体活动的秩序,培养和加强人的集体意识;各地区的氏族部落还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 新石器時代的村社部落中所有的牲口、牧场、农田和其他生产资源都是为组成部落的所有家庭公共所有,人们集体地进行生产,公平地分配劳动成果。所以在人类文明的初期人的社会地位只有分工,而没有阶级差别。对人的社会性要求也只有基本的服从和遵守一些基本的集体活动规则。 但是,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人的社会性也不是自然产生的。特别是遇到自然灾害、食物不是很充足等情况时,人的自然属性就可能会与这些基本的社会性产生矛盾。例如某个部落平时都采取平均分配食物的做法,所有参加劳动的人都由部落首领平均分配食物。一般,大家也都认为这是合理的做法,或者被认为是神为他的子民定下的规则而被大家接受。可是,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经常会由于种种原因(如自然灾害年)而没有充足的食物可供分配。这时家庭人口多的人、食量大的人可能就会对于平均分配食物的做法不能接受,因为这样可能不仅会使他们吃不饱饭,而且在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危及他们家庭的生存。这时,部落内部可能发生矛盾,就需要一些特别措施来维持秩序,如赋予部落首领更大的权利,允许对败坏秩序的人给予惩罚,甚至于杀人。 其实,在原始社会内,对人的社会性是很难有足够的保证的。科学家通过对一些生活在非洲原始森林里,至今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群进行观察。他们虽然没有阶级,没有阶级压迫,但是,象抛弃老人、病人;攻击其他部落的人;甚至把俘虏吃掉等等这些在现代人看来十分残酷的事情都有发生。而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一点也不感到有什么不对的。这也说明人的社会性在原始社会是很低微的,很初始的,只能满足最基本的集体活动的基本要求。 到了 新石器时代后期,人类的生产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犁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的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生产除了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以外,还有了剩余。正是这种生产的剩余,社会分工出现了手工业,商业,艺人等,人们能够生产陶器,木器,甚至掌握了冶铜技术。这些技术的出现,特别是金属的使用,又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能力,从而会有更多的社会生产剩余。而此时代人的社会性又是很初级的,有些人通过种种方法拥有、掌握了社会生产剩余财富,因而产生了贫富差距。为了维持一批富有人群的财富和好的生活状况,社会结构也有变化。富有人群结成阶层来维护他们已有共同利益的,他们在政治上获取并加强管理社会事物的权力;在宗教上加强宗教意识、神秘化各种宗教仪式,以及设置专门的主持宗教活动的人员,以使得广大的民众增加服从性。同时,也出现了各种文化现象,如文字、音乐、绘画等来进一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个人分类: 社会学学习心得|3063 次阅读|4 个评论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热度 2 xupeiyang 2011-5-4 15:27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715 次阅读|3 个评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东方马克思主义
HuangFengli 2011-5-1 13:08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东方马克思主义 本来作者想按照前面写的提纲那样,直接命名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东方马克思主义。这里为了方便区别和理解,便将西方括上,尽管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回事。不过,后文会说明这种体现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方马克思主义同质性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是什么。 前面提纲中已写到,马克思主义其实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西方世界或西方国际联合主体中的无产阶级国际联合主体的意识形态。而东方马克思主义是东方世界或相对于西方列强联合主体的以东方国家为主体的自然实践落后(非社会实践落后)的国家联合主体的意识形态。而体现两者共同点的是,或体现两者同质性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理论体系或意识形态的三重根是,外部联系是弱势主体价值观(前者是西方无产阶级国际联合主体价值观;后者是东方国家联合主体。这两者相对于西方世界中的资产阶级国际联合主体而言都是弱势。但是这两个弱势不能联合(正如社会民主党们所干的。少数极端弱势的可以联合),会按照扩展后的国家的三重根原理所展示的机制动态联系。),外内联系是反强势主体理性实践认识论(前者是反西方世界的资产阶级联合主体的理性实践,后者是反西方世界的国家联合主体的理性实践。都侧重于非理性实践,即弱势主体改变现存的信仰实践),内部联系是发展本体论(主客体分立的信仰普遍发展的世界观,或非主客体统一的实践世界观,在逻辑上导致了反强势主体理性实践认识论,进一步导致变化本体论,即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发展本体论,唯物史观的政治学发展本体论,剩余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经济学发展本体论。) 从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科学角度或科学学角度讲,两者都有神秘主义倾向或所谓本体论倾向,即侧重非理性实践,也即所谓反理性实践倾向。不同于唯心辩证法,后者不反强势主体的理性实践。因为发展信仰,导致的对世界的主客体分立的反实践认识,导致了矛盾论具有所谓本体论或神秘主义倾向。后人想利用系统论的自然科学性,去修正并提出所谓系统辩证法,是没意识到这一点。抛弃了发展信仰,就不是唯物辩证法,何谈系统辩证法。况且系统论只适于自然科学的分析。存在的三重根及其求解原理能适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具体存在和抽象存在的分析,不存在所谓本体论或神秘主义倾向。而唯物史观,是因为政治或政治制度发展信仰,导致了西方世界无产阶级国际联合主体对政治发展的反西方资产阶级实践的认识和东方落后国家联合主体对政治发展的反西方国家实践的认识,从而相继导致前者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体现改良主义或等待主义政治价值观的经济唯物论和后者对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体现革命主义政治价值观的能大幅度减小国内或联合主体内部主体差别的反经济唯物论(如毛泽东思想,列宁主义,金日成思想,胡志明思想等) . 而剩余价值学说以及由此得出的两个必然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则是因为奠基与哲学发展信仰和政治发展信仰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信仰或所有制发展信仰,导致了前者对价值论的反西方资产阶级联合主体的经济实践认识论从而形成奠基于体现无产阶级经济价值观的无差别劳动概念以及由此演绎出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导致了后者对价值论的反西方国家联合主体的经济和经济学实践认识论从而形成新反西方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2011 年 5 月 1 日 ) 附前面写的提纲,辅助理解: 东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一 联系 本文所指东方马克思主义是 20 世纪以来被那些在自然实践落后的东方国家具体化为指导本国革命建设实践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各种理论主张的总称 . 东方 , 非严格地域意义上的东方 . 而所指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指近代在自然实践先进的西方国家中诞生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和 20 世纪以来在自然实践先进的西方国家中继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各种理论主张的总称 . 何谓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 ? 在价值观上 , 都是被统治阶级价值观 .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是无产阶级价值观 , 在东方马克思主义那里是工农阶级价值观 . 在 ( 反实践 ) 认识论上 , 都存在决定意识 ( 不等于实践反映论。 , 实际上是以反映被统治阶级价值观的制度本体的存在的意识否定反映了旧剥削制度的意识 ) ,都反国家实践或超国家实践,只阶级实践或国际联合阶级实践 . 在本体论上,终极存在上都本体论倾向,被统政治本体是被统治阶级专政体制 , 经济本体是公有制 . 二 区别 1, 价值观上 东方马克思主义是东方落后国家间的国家联合体的意识形态 ( 因为这些国家中 , 工农联盟主导了国家的政治经济过程 , 所以工农联盟阶级的意识形态主导了这些国家的意识形态 ).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无产阶级或被统治阶级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 2 ,认识论上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东方马克思主义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前是机械的经济决定论,后是国家集体主体生成论。正如上面讲的,都反国家实践,即孤立的考察某国家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 ,本体论上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以单极世界的被统治阶级专政和公有制为政治经济制度本体的。东方马克思主义是以多极世界的被统治阶级专政和公有制为政治经济制度本体的。前者在西方会工具化为法西斯主义,在东方则是判国主义。后者在东方是国家主义,在西方则是叛国主义。
2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吕程平、张琪:技术、劳动异化和被掩盖的减损——一个社会学观察
吴理财 2011-4-28 11:06
技术、劳动异化和被掩盖的减损 ——一个社会学观察 吕程平、张琪 摘要: 这一基于天津X微电子工业区青年工友的调查报告将展示,对于处于全球价值分享体系和工厂的技术-权力结构双重低端的青年农民工,在其生产过程中, 被马克思诉说的“异化” 普遍存在,并发生着种种“身体的反抗”和“意识的反抗”; 另一方面,与数控自动化过程及资本主义工作原则对熟练机械工在过往经验中形成的熟练技能的分解不同,从一开始以去技术的分解劳动进入电子组装业的青年农民工将面临其今后生涯可行能力的剥夺。对于以上两种过程,农民工个体的体验为某种不稳定的、模糊的心情的变化,然而,这些被 Braverman称为 “阶级意识”储水池或初级阶级意识的东西却并未发展为对集体所处境遇的共同认识和试图改变的状态,本文尝试寻求其原因。 全文: 技术_劳动异化和被掩盖的减损_一个社会学观察.pdf
2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名言
热度 1 wangchaochf 2011-4-26 22:28
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 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 光辉 的顶点。 哲学家们总是在解释世界,而重要的是改造这个世界。 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如果人仅仅为自己劳动,也许他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智者,卓越的诗人,但是他永远也不能成为真正完善和真正伟大的人。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历史把那些为了广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看作是伟大的人;经验则把使最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称赞为最幸福的人。 思考一切。 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
个人分类: 学习方法|304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大陆之外的华裔年轻力学家
xlliu 2011-4-22 10:42
【转载】 国际力学界的新生力量还是很强大的,这里列举的大都是60后的华裔力学家。其中一部分人见过面,另外一部分也是久仰大名。当然这份名单是不完整的,挂一漏万,请见谅。抛砖引玉,请补充。 锁志刚,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60后获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好像很少,还没有想到第二个)。主要研究断裂力学、铁电材料、微电子封装等。被誉为“力学界的Hilbert”。著名网站imechanica的创始人。 高华健,布朗大学教授,5个讲座教授(Chair)之一。布朗大学是美国的力学中心之一。早年研究断裂力学,近年来转向生物力学。在Nature发表论文3篇,Science1篇。曾经担任德国马克思普朗克金属研究所所长,是第一个担任马普所所长的中国人。 黄永刚,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在断裂力学、应变梯度理论等方面颇有建树。近年来与UIUC的John Rogers合作,在可弯曲的软材料等领域做出了很多成果。他是清华大学黄克智院士的大儿子。 卢天健,剑桥大学教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香港大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剑桥大学皇后学院院士、学习总监,是剑桥大学800年历史上第一位工程技术领域的华人教授。现在国内是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陈 曦,1976年生人,哥伦比亚大学地球与环境工程系副教授(75后的年轻力学家很稀少!)。本科毕业于西安交大,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导师是黄克智院士。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国际力学界的学术新星。 曲建民,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毕业于吉林大学、西北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微观力学、界面力学、固体燃料电池模拟、超声波无损检测及表征等。好像目前在北京大学也可以招生。 周 敏,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本科毕业于北航。1993年获布朗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近十年来, 主要在等效连续体、纳米线、纳米尺度力学与热性能理论、动态断裂、动态剪切带、冲击力学、微观力学、有限元模拟、及材料动态性能激光干涉检测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应邀在世界主要国际会议,院校,研究院所做一百六十余次学术报告。 包 刚,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埃默里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Robert A. Milton讲座教授、工学院杰出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和埃默里大学NHLBL纳米科技顶尖计划主任、佐治亚理工学院NIH纳米医学发展中心主任。早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从事基础力学方面的研究。 朱 承,佐治亚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早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马 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非平衡金属材料;相变热力学和动力学;不互溶合金体系的局域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纳米晶金属材料的制备、固结成型与力学性能;金属薄膜的固态反应;材料的表面改性等。 孙庆平,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国际相变力学、细观力学的知名学者。近年来相变力学逐渐转入生物现象。 张统一,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早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具有很强的材料学背景。研究领域包括材料的机械性能、微观力学/纳米力学、微结构与材料性能的关系、铁电和压电材料、薄膜、纳米线及纳米管、微桥/纳米桥实验、扩散与相变。 孙博华,南非半岛理工大学,南非科学院院士,南非皇家学会会员,南非历史上最年轻的工程学教授之一。清华大学最早的几位博士后之一。曾任暨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在应用力学、智能复合结构和微机电系统等领域造诣很深,特别是在壳体理论、智能压电驱动器,微机电陀螺芯片上成就显著。 李江宇,1972年生,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湖南“芙蓉学者”。智能材料、细观力学领域的知名学者。 夏 焜,伊里诺依大学教授。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北航、MIT。现为德国马普学会的客座科学家、日本名古屋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客座教授。夏教授的研究领域涉及热障涂层、纳米材料及微细加工、化学材料的纳米现象等。 茹重庆,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毕业于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在固体力学的多个重要领域,如碳纳米管力学、微纳米尺度固体力学、微纳米尺度生物力学、固体力学中的多尺度模拟、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等有着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此外,著名的年轻力学家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学者包括林肯大学的杨嘉实,德克萨斯农机分校的高信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姜汉卿,密歇根大学的吕炜,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朱廷,曼尼托巴大学的王泉,科罗拉多大学的齐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秦庆华、叶林,法国巴黎大学的何其昌,法国特鲁瓦技术大学的吕坚,宾州州立大学的张速林,日本东京理科大学的陈玳珩,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的夏子辉,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陈震,哥伦比亚大学的郭向东,斯坦福大学的蔡伟,阿克伦大学的潘尔年等。
60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科与理科没有鸿沟,只有偏见——回应科学网著名博友
热度 5 JYH64J98Y99H 2011-4-20 11:12
科学网上有一位著名博友撰文认为,除了对象、实验以外,他不认为哲学和历史学同自然科学还有多少实质性区别。他指出,科学实验也不过是收集感性材料和数据材料的具体方法,这与研究时收集第一手历史资料没有本质区别。他体会,唯一真正有区别的是数学的运用程度。事实上,数学并不是理工科的专利,文科同样也要使用数学工具。有的科学家提出过将数学与理学、工学、哲学、文学并列的划分方法。关于数学的作用与价值,马克思有个大家几乎耳熟能详的经典表达。当然,作为思维训练的体操,数学值得重视,甚至需要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数学比重。任何学科的尖端研究都很有挑战,但研究成果可以都一样可以为社会大众所掌握。个别人轻视甚至鄙视文科,只能证明他们自身人文修养低下,其他还能证明什么呢。这位著名博主经过认真思考后,明确回答:“文、理之间在学术上并没有什么大了不得的差别,而是其实际用途有根本性质上的区别罢了。现在是讲实用的年代,越实用的学科,越是吃香,不就是如此吗?岂有他哉! ” 必须指出,自然科学工作者,大多阅读了不少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也获得了足够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发言权。这实际上体现了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贡献。反过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对于自然科学研究动态所知甚少,或者因为教育与科普的不足而留下些许遗憾。我揣测,可能是一些人在交流中找到“虎”的感觉,将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视作了“驴”,既然黔驴技穷,所以,个别人才会目空一切。这与其说是学科的鸿沟,毋宁说是认识的偏见。马有马途,牛有牛用。我相信文理科之争是个假命题。个别人或许自以为智商、情商或者其他什么商高于他人,就让他狂妄去吧。日本大地震,震出了一场原子核危机,我们才知道,原来聪明透顶的原子能科学家原来也很笨拙呀。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就在阳光之下,大家都可以看到。有些学科很隐秘,谁知道他们搞了什么名堂?生态要平衡,学科发展也要平衡,这应该是常识。 这位著名博主语重心长地指出:“文、理之间不应“相轻”,而是应该“相重”,如此有助于增进互相对话和思想交流,有利于达到彼此间知识与思想的互补,从而有利于彼此学术上的共同进步。”这样的见解,值得称道。 列宁有句名言: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我以为,目前的世界,文科与理科没有鸿沟,但确实存在着偏见。通过科学网,实现文理相融是善莫大焉的好事情。从事理工科研究工作的,多学习一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多一点人味,没有什么错。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多讲点道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只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 我们面对的是统一的物理世界,与之相对应的,是统一的物理世界规律。它被肢解为许多学科,是研究分工的需要,也是人生与科学研究的无奈。事实上,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我们对地震规律的认识远不如对气象规律的认识。人类的认识局限需要人类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与之相对应的另外一面,就是因为每个国家地理因素、民族因素、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渊源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意识形态。反映了精神文化是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是现实的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折射。 科学的价值,在产学研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国土面积不大的日本竟然有50多个核电站就是充分发挥高科技作用的明证,地震、海啸、核泄露的危机,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思想展现的明明白白。但是,人文社会科学对于人类传统价值的守望本身也是价值。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这实在对国情的深刻洞察之后发出的振聋发聩的肺腑之言,也充分反映了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价值所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从容淡定应对社会生活的变化,并对社会生活发挥积极的影响。“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假如我们寿命足够长,那我们最好就什么都学习一遍,研究一遍。学贯中西,渗透文理,融通古今,最好每一个学者都是这样的专家学者。至少,哲学家应该努力寻找到这样的感觉和气象,这可能比某些科学家的境界要高远得多。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噫吁兮,人生如白驹过隙,或譬如朝露,或朝如青丝暮成雪,草根网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个人分类: 博视坊间|1874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学是,和能,干什么的?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4-16 19:49
科学是,和能,干什么的?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但须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经典力学,已能解决从苹果落地到天体问题的大量问题, 但是,相对论就更扩大到,包括: 高速(与真空中3维空间光速相比,不可忽略)运动, 和非惯性牵引运动的弯曲时空! 而且,还须进一步发展, 解决现在许多存在矛盾和未能解决的问题! 科学就是要力求: 广泛包容\触类旁通\博大精深地, 认识,并按其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个人分类: 哲理|280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旗帜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胡业生 2011-4-16 15:17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旗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 2011年04月11日 09:48:29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号 大 中 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Email推荐: 】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中最大的流派,也是至今仍保持强大文化影响力的西方主要学术流派之一。法兰克福学派在当代西方思想史上享有重要地位。    创立:以研究“社会哲学”为中心任务   法兰克福学派自1930年代诞生以来经历了三代人、四个历史时期的理论发展。   第一个时期(1923—194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形成时期,也即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聚集并发生影响的重要时期。   法兰克福学派的名称来自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1923年,社会研究所由第一任所长格林贝格(Carl Gruenberg)主持成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研究和工人运动的经验研究。1930年,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接任所长后,重新确认了社会研究所的研究方向。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法西斯主义抬头,霍克海默要求摆脱研究所此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纯哲学研究,将哲学和社会学结合起来,以研究“社会哲学”作为研究所的中心任务。他指出,这种社会哲学不满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实证性分析,而是以“整个人类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对象来揭示和阐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的命运”,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的哲学批判和社会学批判。这一定位标志着以“社会批判理论”为特征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真正形成。   这一时期,霍克海默主持创办了《社会研究杂志》,并以该杂志为中心,延揽了波洛克、格罗斯曼、本雅明、马尔库塞、洛文塔尔、弗洛姆、阿多尔诺等一大批青年才俊。法兰克福学派逐步发展壮大,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在希特勒上台前夕,研究所及其主要成员整体搬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继续从事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    黄金时代:以现代性批判为中心的全面文化批判   第二个时期(1950—1960)是法兰克福学派发展的黄金时代。二战后,应联邦德国政府的邀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和波洛克等人于1949—1950年返回德国,重建社会研究所。社会研究所核心成员中的洛文塔尔、弗洛姆、基希海默(Otto Kirchheimer)和马尔库塞等人则留在了美国,后成为法兰克福学派强大的美国支脉。   在这一全盛时期,法兰克福学派从哲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综合性的经验分析和考察,从事以现代性批判为中心的全面文化批判。该学派强调辩证的否定性和革命性,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物化结构,强烈抨击现代人的异化,特别是意识形态、工具理性、大众文化、大众传媒等异化力量对人的束缚和统治。在战后的十多年中,以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为代表的第二代通过“公共领域”等理论创新而声名鹊起。这一时期法兰克福学派两代人群星灿烂、人才济济,共同形成了社会批判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高潮。    转型:哈贝马斯和多元社会共识的交往理性   第三个时期(1970—198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转折期。这一阶段,以第二代领袖哈贝马斯为中心,形成了“新法兰克福学派”。   在“1968年革命”落幕的背景下,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人淡出历史舞台,第二代人产生了组织上的分裂,陷入发展低潮。但是已离开研究所的哈贝马斯的声望日隆。这一时期,哈贝马斯通过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几次重大学术争论,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尤其是他研究了皮尔斯、米德和杜威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汲取了其中的激进民主精神,并将之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统相结合。   哈贝马斯引领的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理论贡献是,他们适应西方资本主义自60年代末所出现的新变化,看到了资本主义早期的单一性开始被实现共识的交往理性所调适和消解。因此,哈贝马斯没有像第一代那样仅仅将资本主义理性化看做消极的、否定性的过程,而是以达成多元社会共识的交往理性取代了片面的工具理性批判,为社会的民主化建构提供理论基础。哈贝马斯由此实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转型。      当代:霍耐特和他的“承认理论”   第四个时期(1990年至今)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当代发展时期,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批判理论家正式登上学术舞台。   在社会研究所内部,哈贝马斯的学生霍耐特(Alex Honneth)自1992年《为承认而斗争》发表以后,创建了著名的“承认理论”,并在国际学界引领了持续十多年的热烈讨论,哈贝马斯称他为“法兰克福学派在世成员中最重要代表之一”。2000年,霍耐特出任社会研究所新任所长。在他的领导下,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重新回归其最初的指导思想:批判地揭示现代化发展的负面效应,为社会的人性化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在国际上,尤其是在美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已突破哲学和社会学领域,成为遍及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因此,英美学界的许多批判学者在不同领域进行对现代化、全球化负面弊端的经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极大地扩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范围和理论影响。   诚然,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不仅限于社会研究所内部。此外,许多英美的批判理论家也被视为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他们中的本哈比、弗雷泽等人均在社会研究所学习或工作过。    工具理性批判使理性恢复自我批判能力   在哲学上,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从事对资本主义的伦理批判。贯穿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始终的唯一共同线索,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前景的人道主义忧虑和关怀。因此,马克思、黑格尔、康德、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胡塞尔、海德格尔、柏格森以及卢卡奇和布洛赫等,都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思想来源。批判理论家认为,非理性是对抽象一致性的一种抗议,非理性主义哲学强调了人类生活中的精神价值,表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个性的压制和对人性的异化和扭曲。由此出发,法兰克福学派在哲学思想上首先揭露造成这种一致性压迫力量的理性,从事工具理性批判。社会批判理论认为,启蒙思想家们把理性抬高到真理标准的高度,将理性的个体从封建教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然而,启蒙理性“由于自身的内在逻辑而转到了它的反面”。作为个人理性化结果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加深了资产阶级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控制,使理性最终堕落成了“工具理性”,从而导致了“理性的毁灭”。只有进行工具理性批判,使理性恢复自我批判能力,才能消除各种形式的异化,将人类从不合理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当代新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则突破了对工具理性的单纯批判,转向对民主社会的交往理性构建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进行批判。    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   另外,法兰克福学派吸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尼采的非理性主义等,关注和研究权威的本质发展。社会批判理论尤其重视进行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大弊病正是对人的“爱欲压抑”。他们强调社会心理而不是经济基础对于权威和权力的决定作用,认为革命的障碍主要在于意识形态,真正的革命就是要解放人的本能欲望,实现人类自由和幸福。在他们看来,人的解放就是人的本质的解放。“爱欲解放”、“本能革命”弥补了“机械决定论”的缺陷,将理性与非理性、历史唯物主义与心理结构理论相结合,是对资本主义更全面的批判。    实证主义是异化了的科学的哲学表现   同时,他们还批判了技术理性的哲学基础——西方哲学主流的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强调以总体性的方法抵制实证主义在“科学”、“客观”旗号下的抽象化和片面化。与之相联,法兰克福学派否定科学技术的革命意义,认为科学技术进步的社会后果导致了当代资本主义对人民统治的强化。他们认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科学技术进步,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劳动条件得到了改善,但这一改善是以牺牲人的人格尊严为代价的,相反导致了更高的异化阶段。资本主义利用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的操纵控制,阻止人民参与政治,使工业社会成了“技术统治的极权社会”。发达工业社会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和奴役性,而实证主义哲学对科学客观性的维护,也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实证主义将哲学等同于科学,排除了哲学的价值判断和形而上学性,因而不过是异化了的科学的哲学表现。    工业社会批判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   在政治上,法兰克福学派着重批判一切形式的极权主义,在社会理论中的现代性批判矛头首先指向资本主义极权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批判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他们认为,发达工业社会是压抑文明发展的最高形式。发达工业社会是单面性的(one-dimensionality)社会,它一方面是技术理性对社会和人的全面统治,另一方面是社会和人性的全面异化。发达工业社会在物质、意识和思想方面的单面性完全排除了否定的力量和否定的思想。   发达工业社会是极权主义的。自由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之间有一种直接的联系,自由主义必然导致极权主义。因为,技术已经成为总体异化的工具,自由主义、工业文明从自身产生了极权国家,纳粹主义不过是那种不断强调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化所固有的非理性统治倾向的顶点。    探索法西斯主义的极权主义根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旅居美国期间,法兰克福学派对法西斯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揭露和批判。它首先从哲学上的技术理性批判出发反思法西斯主义的根源,指出极权主义的产生是启蒙理性的衰落和毁灭,受操纵的技术理性成为统治人和自然的一种工具,它对人和自然的全面压制在法西斯主义中登峰造极。而这种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本身是西方启蒙传统的遗产。他们还从生态、性别、种族等宏观层面,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微观层面,包括家庭、权威、宗教、大众文化、社会偏见和文学、音乐美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个性结构和个人心理、文明的交往方式,批判主流社会的文化霸权对以传播媒介为中心的公共领域的操控,深入挖掘了法西斯“独裁国家”产生的根源。然而这一时期,法兰克福学派从革命转向批判,内部弥漫着对革命变革可能性的深刻怀疑。    推动社会的民主建构   法兰克福学派在政治上是对西方和苏联双重幻灭的产物。它以对法西斯极权主义批判的同样逻辑比附斯大林主义批判,对处于工业化社会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取批判态度。然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锋芒主要指向理性化的资本主义极权工业社会,在其发展中始终对反民主的极权主义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例如,第三代的承认理论充分认识到当下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矛盾现象:一方面,社会获得了很大进步,为个体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自由空间;另一方面,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却越来越难通达这个空间。近年来,批判理论家对全球治理与跨国正义、美好社会与政治伦理、性别与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与宗教世俗主义、全球化与社会运动等方面的研究,提升了人们对国内国际反民主的极权主义倾向的认识,推动了社会的民主建构。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中“生存得最好的”流派   在大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从开始运用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现成结论去度量现代资本主义,到把马克思主义与各种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相结合,再到最终形成一套独立的社会批判规范和方法,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旗下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尽管社会批判理论有其局限性,但是它在当代哲学、社会学、传播学和文化研究的各个领域中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至今仍然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中“生存得最好的”流派(安德森语)。(周穗明)
1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辩癌观点
zyzlw 2011-4-8 09:53
王万锁先生早年熟读马克思主义、摩尔根基因学说,后学岐黄之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从事中医治癌研究,认为:中医的辩证施治是认识癌症和治疗癌症的钥匙。提出:癌症是由于免疫功能破坏,引起正常细胞遗传基因染色体扰乱,形成癌细胞,在免疫功能恢复的情况下遗传基因染色体扰乱的癌细胞能再逆转成遗传基因染色体正常的细胞,从而达到癌症的治愈。经临床验证:癌症属于中医的癥、瘕、积、聚引起气血凝滞所致,通过“扶正去邪”,能够恢复逆转癌细胞为正常细胞。 一、谈治疗各种癌症的理、法、方、药: 我生性不敏,早年熟读马克思主义、摩尔根基因学说,后学岐黄之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从事中医治癌研究。我认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锁钥,也是认识癌症和治疗癌证的锁钥,摩尔根基因学说是生物学的基石,像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基石一样,中医的辩证施治正是中国古代两千年前一个完整的辩证法,因而它是人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锁钥,也是认识癌证和治疗癌证的锁钥。科学只有真伪的区别,不存在过时的问题,对科学的探讨,只要指导思想正确,方法对头,必然能取得真实的硕果,否则将把精力付之东流,一事无成。一部人类的科学研究创造发明史,就是活的证明。毛泽东主席生前说过: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诀,就对那个问题的前因后果作一次详实的调查,当你把这个问题调查清楚了,那么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找到了。癌症也是这样:当你把癌症发生的病因研究清楚了,治疗的方法就找到了。什么是癌症?癌症是人体细胞遗传基因染色体紊乱,而出现的细胞异常增生症。这个异常增生症是由于人体遗传基因染色体紊乱致使细胞增殖分裂失控而产生的。那么人们进一步要问:为什么会出现遗传基因染色体紊乱?科学研究证明,是由于人体免疫功能破坏引起的。免疫功能为什么会出现破坏?是由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原因引起的:外因是不正常的气侯条件(风、寒、暑、湿、燥、火和外伤,即中医所讲的六淫);内因是七情郁结(即中医所讲的七情:喜、怒、哀、乐、悲、恐、惊)。既然癌症是由于免疫功能破坏,引起正常细胞遗传基因染色体紊乱,变成癌细胞而得,那么在免疫功能恢复到情况下,遗传基因染色体紊乱的癌细胞能否再逆转成遗传基因染色体正常的好细胞,从而达到癌症的治愈呢?科学实践证明:可以逆转成正常的好细胞,达到癌症的治愈。科学研究的答复是肯定的,这就是癌症的病理和治疗的理论根据。那么什么是免疫功能的恢复?它不是简单的用西药氨基酸、脂肪乳、人血白蛋白进行补养,也不是用中药补气血,而是用中医的话说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西医是各种检查指数由不正常变成正常,才算是免疫功能的恢复。今专谈中医的阴阳平衡,简明的一句话说,就是人体一切症状的消失(阳平阴秘精神乃治)。比如:发热、发冷、疼痛、呕吐、饮食、大小便一切正常,不乏不晕精神正常,才算免疫功能的恢复。这免疫功能的恢复说着简单,但恢复需要一个复杂的治疗过程。免疫功能恢复之日,就是癌症治愈之时。中医是一个理、法、方、药完整的治疗体系,理指病理,就是得病的原因,法是根据病理决定治疗的方法(中医分为八法),方是根据治法确定的方剂,药是根据方剂确定的药物,环环相套,非常周密,缺掉前一环,后一环就没法确定。今天我就根据理、法、方、药,具体谈谈中医对癌症的具体治疗。 癌症属于中医的癥、瘕、积、聚引起气血凝滞所致,必须通过"扶正去邪"去治。这个"扶正去邪"的过程也就是人类免疫功能恢复的过程,也就是癌细胞逆转为正常细胞的过程。中医认为癌症从整体上看是虚症,从局部看是实症。气血凝滞的原因是虚症,气血凝滞成形是实症,即本虚标实,从整体看应补,从局部看应攻。中药的剂型有汤、散、丸、膏之分,汤者荡也,力大效速,像扫荡一样,治大病、急病药剂变换灵活,效果快,力量大;散者散也,肿瘤要散,是针对肿瘤的剂型;丸者完也,是治完后巩固疗效;膏者外贴是治疗疾病常用方法之一。根据以上原理,癌症常用方剂以汤、散剂二剂型为主,凡去肿瘤用散剂,凡调整虚实寒热症状多用汤剂。下面将对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子宫癌、淋巴癌、转移扩散癌、脑癌、骨癌、鼻咽癌等各种癌症的治法分别作一介绍,这样就避免医生用药无方可依,随心所欲开一些无边无际的药,连他本人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方剂可以治癌,其疗效是缘木求鱼,毫无效果。 二、各种癌症的治疗 1.胃癌及消化系统食道癌,贲门癌,幽门癌,肠癌,胰腺癌治法: 这些癌症的共同症状是上逆,如呕吐、呃逆、大便不通,二是胃溃疡、胃出血、黑便,三是疼痛,特别是胰腺癌疼痛厉害,五脏主藏,六腑主运转,为此研制了"健胃去癌散"专治癌变,健胃降逆消导汤专门健胃、降逆、通肠活血、止痛,其效如神,散剂、汤剂并用三五天即见显效,二个月多可消失。 例如: ①、胃癌患者,孙庆德,男、58岁,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建委办公室主任,97年来京 求诊,服中药45天,经当地医院复查,癌变消失,至今健康再未复发。 ②、食道癌患者,杨慎言,男,78岁,西安兴庆小区。在食道中上段有肿块压迫,只能食少量稀饭,后经服药两个多月,可以吞下花生米,饮食正常,拍片显示癌变消失,身体康复,非常高兴。 ③、肠癌患者,贾正义,男,西安市长安县引镇党委书记,99年4月经检查发现肿块为6.1×4.7cm,服用56天药后经检查癌块消失,至今身体健康,再未复发。 ④、胰腺癌患者田葵英,女,41岁,陕西商洛市丹凤县商镇。98年4月在第四军医唐都医院CT、B超检查确诊为晚期胰腺癌,肿块为2.9×5.8cm,无法手术,后来来我院就诊,30天后, 在四医大CT检查癌变消失,恢复正常,身体康复。 2、肺癌及呼吸系统癌变,如纵膈癌、气管癌。 这些癌症的共同症状是:胸膈胀满,以至疼痛、咳嗽、气喘、以至咳血,用肃肺去癌散去其癌变,用肃肺降气汤消胀、止疼、顺气、去痰、止咳、止血等外表症状,疗效迅速,三五天即可见效,月余多可痊愈,癌变消除。 例如: 肺癌患者,马文明,男,56岁,河北张家口宣化区煤炭市场交易处工作。96年12月3日,在宣化区联合医院检查出肺癌,左肺中心有4×6cm癌块,服用肃肺去癌散45天,经北京通县胸科医院进行半月全面检查,包括胸片正面、侧面、断层、气管镜以及痰、血、肝、肾功能等全面检查,结果表明左肺癌块消失,身体一切指数正常再未发现癌细胞,至今身体康复,再未复发。 3、肝癌、胆管癌、脾癌 肝癌素称癌中之王,多视为不治之症,其症状多为肋下胀疼、不思饮食,有的还肝气不通形成气臌,小便不通形成水臌,血气凝滞形成血臌即癌变,(曾治愈肝上有14cm×18cm巨大肿瘤形成血臌),严重时出现肝昏迷。如果是胆管癌,会出现黄疸,如脾上长有肿块,就会形成脾肝肿大,双肋下疼痛,用疏肝去癌散去其肿瘤,用疏肝理气汤疏通肝气,恢复肝脾运转功能,肾脏的开关功能,使气通、水通、血流通畅,这样可以使上述症状迅速消除,临床治愈甚多,一般需两个月多数可愈。 例如: ①、肝癌患者,阎利,男,45岁,北京市良乡黄辛庄人。95年经中国科学院肿瘤专科医院B超检查拍片显示:肝部有一9×6.1cm大肿块,左肋胀疼,不能饮食。服疏肝去癌散10天,第二次经房山局第二医院B超拍片检查所示已缩小5.2×4.4cm,再服药四十五天,癌变消失,身体康复。今已上班工作七年再未复发。 ②、胆管癌患者,孙正起,男,45岁,河北省苍州市人,胆管长一个3.2×3.7cm癌块,在当地医院求治无效,97年来京求治,服药40天癌变消失。 4、乳腺癌 此病主要特征是乳房胀疼,胸部胀闷,一侧或两侧长有癌块,多由肝气长期郁结所致,用清乳去癌散消其癌块,用清乳疏肝汤去其症状,多数三五天可见显效,两月多可痊愈。因乳头属肝,乳房属胃,用药以疏肝健脾为主,疗效迅速,效果显著。 例如: 乳腺癌患者,汪凤祥,女,50岁,北京通县实业有限公司职工,右乳有一3×4厘米肿块,经协和医院专家确诊为乳腺癌,准备手术切除,但因患者畏惧手术,术前试服中药五天,肿块缩小大半,于是决心出院,服药35天后癌块消失,身体康复。 5、子宫癌、卵巢癌、及妇女生殖系统癌 此病主要症状:小腹有癌块,胀疼,月经不调或停经或崩血多由冲任不调,肝气郁结气血凝滞所致,用清宫去癌散消其癌块,清宫逐瘀汤疏通肝气,调其冲任,活血化瘀,疗效卓著。 例如: ①、子宫癌患者,展秀诊,80岁,北京市大兴县西红门镇人。小腹子宫内有一个4厘米×5厘米癌块,时时切疼,小便出血,在北京某医院医治年余无效,93年5月求治,服中药25天,癌块消失,饮食倍增。身体较病前更加健壮。 ②、卵巢癌患者,张中杰,女,48岁,河北省承德市科技监督局工作,左右卵巢各有4×3.6厘米肿块,经常有疼痛感,经承德市附属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1999年7月26日前来求诊,服中药10天,第11天医院复查癌块全消。10天消去癌块可谓奇迹。 6、淋巴癌 此病主要症状是:颈部耳后两侧、腋下两边,腹沟两边生有大小不等硬块,起初可以推动,后则固定不移,疼痛时日延久甚至溃烂流脓不止,中医称为瘰疬,多由肝气郁结和热毒引起,在体内胸腔腹部都可产生淋巴结。另外癌变可以通过淋巴全身转移。治疗有研制的项腮去癌散主治淋巴癌和甲状腺癌,疗效显著,如配合去淋消甲汤其效更速。 例如: ①、淋巴癌患者,朱立国,男,35岁,天津市东强市场开发有限公司职员,经天津肿瘤医院确诊为淋巴癌,服中药十七天癌变消失,身体康复。 ②、甲状腺患者,周旗,女,22岁,北京宣外新安北里2号楼402室,九七年三月发现,医院叫做手术,本人拒绝。服项腮去癌散40天,癌变全消,身体康复。 7、转移扩散癌 一般癌症在手术、放疗化疗后转移更速,比不手术放疗化疗高出八倍(日本卫生部临床统计报告)。转移的道路有两条,一是通过淋巴转移二是通过血液转移,在治疗转移扩散癌,我们有研制专药追踪去癌散,同时配合汤剂两路追踪汤疗效迅速,多数可愈。 例如: 转移癌患者周亮,男,28岁,住在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101号。原发性胰头癌,已向肝脏腹腔广泛转移,重度贫血,白血球偏高不下,全身浮肿,病情严重,生活不能自理,北京几家医院判为不治之症而拒收,后来住进292医院,从传统西医观点看:广泛转移手术已失去意义,放疗化疗对严重贫血,白血球偏高不能进行,只能坐以待毙,服中药20天后,血色素白血球正常,转移癌块消失,原发性胰头癌块缩小。服药45天经292医院检查癌变消失,一切指数正常,痊愈出院,已正常工作多年,此病是95年2月17日求治的。 8、综合去癌散 主治鼻咽癌、脑癌及一切不易归类癌 根据各类不同的症状,配合相应的方剂治疗。 9、脑癌-即脑胶质瘤 来源有两种,原发的和转移的,其病状颅压增高、头疼呕吐、可用追踪去癌散或综合去癌散去块,用汤药醒脑降压汤送服,其效如神。 例如: 脑癌患者,朱翠萍,女,32岁,山东省泰安市马庄乡南隅村人,1998年5月18日突发性头疼,四肢抽搐不能动弹,经泰安市医院核磁共振确诊为脑癌来京服药22天,可以站立,45天后生活自理,60天后经复查癌变消失,身体康复。 10、骨癌 此癌破坏骨膜,长在全身或某一部位,是癌症中最疼的癌症,可用去癌散或追踪去癌散治疗,配合汤剂清骨止痛汤,临床治愈骨癌很多,可排除截骨之痛。一般医院视为不治之症,我中医院治疗特效。 例如: 骨癌患者张宏声,男,56岁,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工人,患喉浆细胞癌,后转移成骨癌。全身疼痛睡不能转身,起不能立坐,两臂病理性骨折,北京多家医院视为不治之症而拒收,1994年11月前来求治,服药五天后,可以从三层楼上走下来。服药三个月其病痊愈,又可以上班工作。 11.鼻咽癌、口腔癌 此病症状:鼻子、咽喉生有癌变,影响呼吸,严重时疼痛。口腔癌在口中生有癌变,此类病变多运用去癌散或追踪去癌散,汤剂配合鼻咽去腐生肌败毒汤,疗效良好,多可治愈。 例如: 鼻咽癌患者,王廷喜,男,64岁,河北省香河县大罗屯乡王止务村人,经北京通县胸科医院确诊为鼻咽癌,服中药一个月癌变消失,身体康复。 12、治疗中应急之方 治疗疾病除常方外,还有应急之方,比如治疗胃癌常常伴有呕吐,若呕吐不止无法用药,我们研制了止吐散,吃药冲服一包即可止吐,保证吃药后不再呕吐。食道癌顽痰堵塞汤水不下,不能服药,我们研制了去痰散,放入温开水中慢慢服下,半小时后饮水即下,可以服药喝汤。肝癌中的大吐血、肺癌中的喀血,我们研制了止血散,服后当天见效,肺癌的胸腔积液,我们研制了胸水散,服后二三小时水即排出,肝癌中的大量腹水,西医采取抽水方式会使人体电水失衡,我们研究采取利尿法,用药十五分钟病人即连续排尿,两三小时可排3000g到4000g,溃疡性胃癌肠癌食道癌作酸即疼痛,我们研制了止酸散,服后一小时即酸去疼消,骨癌中疼痛我们有对症去腐生肌汤,重新长好被癌变破坏的骨膜而止疼,脑癌的颅压高、呕吐,我们的汤剂可立即降压、止吐。总之不论治癌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就有成熟的解决方法,排除用药的障碍。 以散剂为主去癌变,以汤剂配合去症状,调整虚、实、寒、热疗效卓著,多数可以治愈。各种去癌散基础药相同,引径药相异,可以说大同小异。 三、中医博大精深,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完整的辩证唯物论,它的四诊的诊断方法可以确诊一切病。 八纲辩证可以把一切疾病归纲,八法可以归纳一切疾病的治法,理、法、方、药是治疗一切疾病的完整方案,理是病理,指具体的疾病生病的原理;法是归纳到治疗八法其中一法;方是指应用的方剂;药是具体的药品。这是一套完整的认识疾病到治疗疾病的辩证法,各种疾病经过它辩证施治都可以恰如其分的得到正确的治疗,获得痊愈,得到康复。当然癌症也不例外包含其中。为了使中医治癌有法可依,有方可查,我计划在中医治外感"伤寒论"和治温病的"温病条辩"外出一本"中医癌证辩证施治"一书,作为抛砖引玉,希中医前辈、当代学者共同参与,对人类治癌事业作一贡献。 我相信世上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治不好病的大夫。只要方法对头,方向明确,经过理论实践反复研究,一切疾病都从认识开始到治疗实践研究,一个个不治之症都会得到治疗,治不好的病都能治好。人类就在不断出现疾病,不断研究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到新的疾病治愈一个永远不停的过程中。纵观人类五六千年的医学史,其不如此?
35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喃喃自语的哲学,谁的悲哀?
h123xq 2011-4-8 08:25
哲学在马克思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分析哲学、现象学、解释学、后实用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一大堆新的名词、概念,新的方法与致思路径风起云涌。专业与派别的分化让哲学圈子外面的人一头雾水,甚至在哲学圈内部,也很难再有流畅的对话。哲学成了象牙塔内的自娱自乐。即便是所谓的关注“生活世界”的哲学,也没有任何生活气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成了哲学的追悼词。 生活世界离不开哲学的指导,这是自古以来人类的社会生活历史证明了的,而现代社会的迷茫正是由于缺乏哲学的指导。这种缺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而是一种作为生活的旁观者的哲学式冷漠或者称之为冷漠的哲学。 以哲学作为职业而不是纯粹的心灵探究,以及社会生态对哲学的误解,从哲学的基础上瓦解了哲学的原初意义。意义的丧失也反过来加剧了哲学的误解,甚至包括哲学家们都遗忘了哲学。 喃喃自语的哲学只能是刹那的永恒。失去了生活的根据的哲学家只能是喃喃自语。这似乎是哲学的“命运”使然,然而正如鲁迅所说,既然有人醒了,就不能说完全没有希望。
个人分类: 哲学片断|2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Re: 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伪科学?
热度 2 liwei999 2011-4-6 08:45
楼下谈伪科学问题,有一问: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伪科学? 从原始资料看,对应着这个“科学”的是“空想”而不是“伪”。 (106077) Posted by: mirror Date: September 01, 2007 01:19AM 词性的问题是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定义中的第一个“科学”是形容词,第二个是名词,第三个也是名词性的。如此看来定义本身也没有调和。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的提法听说过,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说法很少有耳闻。“科学的”这类提法也是属于“看出来”的,如同情人眼里出西施那样。 在概念层里玩科学属于从科学职业的观点看是“意淫”。“意淫”得出了“伪”的概念。因为现场的科学里,没有“伪”的出场空间。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496 次阅读|2 个评论
死人也要交‘物管费’?
热度 3 lin602 2011-4-4 22:59
看了媒休近期报道也挺有意思的,许多墓地要交管理费(好象有个买的年限的规定),让人想到好象是房子的物管费一样。当然死去的人交不了,由活着的家属代交。 买墓地的钱在数年内被花完分了,后面总得要有人管理或打扫卫生呀,怎么办呢,还是向死人收‘物管费’吧。 唉,死人也不得安宁。 既然要收,在卖墓地的时候,应该讲清楚呀,多少年内不交,多少年后必须交,如果不交,有什么责任,是不是要收回墓地,如果管理不好,有什么责任,需要不需要赔钱。可当初什么也没有。 如果家属不交呢,是不是要清出墓地?可要知道,这墓地也有产权归属证的哟。 呵呵,有意思。不知道马克思的后人在西方墓地交不交这管理费。
2115 次阅读|4 个评论
腐败:兽性回归与“异化劳动”----兼论腐败治理
热度 2 brbaba 2011-4-4 12:17
有人将腐败归结为一种文化的产物,我不完全同意该观点,因为虽然腐败现象是自古以来众多社会文化现象的一部分,但古今中外那里没有腐败?有人将腐败归结为一种制度的产物,我也不同意该观点,因为封建专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都有腐败产生;有人将腐败归结为一种政治体制的产物,我也不同意该观点,因为象台湾、美国、韩国等被标榜为典范的民主国家中,贪腐的例子同样是不胜枚举。因而将腐败单从历史、文化、制度和政治等方面来分析是不全面的。 虽然对腐败的现象和本质的论述比比皆是,但对腐败产生本源的论断却少有人系统谈及。恩格思在《反杜林论》中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因而,我认为,从某种角度看,腐败也是兽性的一种回归,而对待这种具有兽性特征的腐败的治理,还要用对待兽性的方略 — 惩治与教化。 一、腐败的兽性本源:一种“异化劳动” 人与动物的统一是人的基本属性,人与动物的对立即人的特殊属性。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指出,劳动、意识、社会关系都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因而,有的官员也声称自己的腐败也是一种劳动,但实际上,我认为腐败充其量是一种“异化劳动”,这种异化了的劳动固然能为腐败官员生产出“奇妙的作品”,却替老百姓生产出穷困,腐蚀了党和国家的公信力、战斗力和生命力。 凯恩斯在其传世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曾强调,人们的行为不仅仅受理性指导,也受其动物精神 (Animal Spirit) 影响。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是因为人有思想、有理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动物;有思想和理性就得遵守人类文明共同认同的道德行为准则,就得有自我约束的能力。那些不能遵守人类道德准则的行为决策,只能“被看作是动物精神使然”,它们来自于人们“想要采取行动的冲动”,是兽性的回归。所以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充满兽性的世界,把握好并遵守人类道德准则,人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把握不好并违背人类道德准则,人就又回归原形,重新变为“禽兽”了。腐败的本质就是践踏人类文明共同认同的道德行为准则,就是违背党和人民的意志,是一种“动物精神使然”,是人类理性的丧失和动物兽性的回归。 二、腐败的兽性表现:欲望、贪婪和自私 腐败的产生正是人类的欲望、贪婪和自私特性的全面体现。人类的欲望、贪婪和自私的兽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权力欲,二是财产欲,三是异性欲。从世界各地的腐败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大部分都有非常强烈的上述占有欲,都可以归纳为一种“兽性”。腐败官员及其同盟认为,只要人们愿意为某物品或服务付费,便会有这种物品或服务的供给,而不管这种物品或服务是否真的“应该”提供,而这种思想恰恰就是一种动物精神。“买官卖官”、“贪污受贿”和“二奶三奶”等词汇的出现,就是对兽性的最好诠释。如果有一天,腐败等兽性现象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成为人们在很多时候不得不遵循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那么说明,此时我们的社会是在倒退,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治理了。 三、腐败的兽性文化:恶性循环与社会道德底线 范冠峰先生概括了中国人对待腐败的实际态度:“对于老百姓而言,也并非仅仅痛恨腐败,许许多多的中国老百姓,往往都是在痛骂着腐败的同时也在羡慕着腐败,在享受着腐败带给我们的种种便利。” 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腐败官员背后嘴上骂娘,但在腐败官员面前又不停地讨好其欢心,一方面怕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另一方面也是更多情形是想从腐败官员那里得到有违制度的好处。于是乎,不管大事小事,去腐败当权者成了这部分人必须履行的守则。这实际是个毒瘤,若不治理,会愈演愈烈,越发不可收拾。 三、腐败的兽性消退:惩治与教化 有的人说“我痛恨无知百姓的程度,要远甚于痛恨贪官,因为,是他们给贪官提供了滋生和生存的温床。”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一方面,该论断中的老百姓绝不应该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老百姓,而主要是一小撮一心想投机钻营的附庸;另一方面如果你非要将其扩大为一种社会现象,那么我认为这也老百姓的一种无奈的社会适应性,而不能说是贪官的一种无奈的适应性,认为老百姓与贪官的动机不一样,能动性不一样,这是一种典型的不能倒置的逻辑,否则就是在为贪官寻找心理或其它方面的解脱。 邓小平曾经说:“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对于腐败的兽性消退教育不应该是一个单独的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统一,应该是一个党风整治与社会风气整治的统一,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而不应该是阶段性的,也不是所谓的专项教育。因为象教育这种非工程方面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绝对不会是一蹴而就并一劳永逸的。 法制具有惩治与教育的双重功能,它对腐败的惩治代表了一种社会的文明水平;而道德是代表老百姓对腐败的容忍程度,是社会的一种良知层次,也有教育的功能。因而,法制要更加严厉对待腐败,党组织要更加迅速地对待腐败,社会教化要更加正面地突出人性。 所以,我认为腐败治理的根本途径是惩治和教化,惩治是具有快速性,而教化具有持久性。从另一个角度说,要惩治也要迅速惩治,不能犹豫不决,不要态度模糊,要充分发挥其震慑作用;要教化就要持续教化,不能松懈,不要搞突击,要突出达到其潜移默化的效果。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形成一种更加人性化思维习惯,这也符合心理学的校正、强化与保持的原理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253 次阅读|4 个评论
文革故事——人大三红与人大红卫兵
热度 19 hcy98765 2011-4-2 11:04
文革故事——人大三红与人大红卫兵 中国人民大学原是一所文科综合大学,其老班底来自延安的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它正式成立于1950年,校长是“四朝元老”(从满清到同盟会到国民党再到共产党)、“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由毛泽东亲自任命。当时的党和国家的副主席刘少奇代表中央出席了第一次开学典礼和庆祝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据说,它是中国共产党自己创立的第一所马克思主义的新型大学,其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新中国培养建设人才,为党政军及各条战线输送干部(包括理论干部和领导干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它所招收的对象主要是来自部队、党政机关及各条战线上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青年及模范人物,如高玉宝,郝建秀等,由所在部门、单位保送或推荐。六十年代,开始招收高中毕业生,但思想政治条件要求较严,学生大都为干部、工农子弟。亦有极少数非劳动人民家庭的子弟,但其本人必须表现良好,成绩优异,且一般都是共青团员。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干部、师生思想政治上比较正统。因此,文化大革命在人民大学的发动比较迟缓,也因此人大在文革中没有出现如“五大学生领袖”那样的风云人物。但随着运动的发展,还是出了“人大三红”这样一个在北京市甚至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群众组织,甚至连毛泽东也知道人民大学有个人大三红。他于1968年7月28日夜召见“五大学生领袖”的谈话中,有一段话还专门谈到了人大三红。因当时北大、人大等高校出现了反公安部长谢富治事件,毛泽东很不赞成。他说:“人大三红总部不出面,只让个小战斗队提打倒谢富治。只是一个战斗队,追究责任,他说只是一个战斗队,我们总部没有打倒谢富治。他们提出打倒反革命赵贵林。赵贵林我不认识,但他怎么是反革命呢”(赵贵林是人大三红对立面组织的头头。毛泽东没有料想到,文革后,赵贵林还真的成了反革命,被开除了党籍)。 所谓人大三红,是对人大红卫兵、人大红卫队和人大东方红公社三个组织的总称。其实是这三个组织是“三位一体”的,其核心和主体是人大红卫兵。因此,说到人大三红,就不能说到人大红卫兵。 中国人民大学红卫兵是文革中全国高校最早成立的红卫兵组织(此事至今在众多的研究文革史的著述中尚无一人提及)。 1966年8月8日,约有十来个来自人大各系的学生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纪念堂前的“月台”上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我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的发起人和主持者说,把大家召集来,是要商量组织一个“我们自己的组织”。他说:现在,文化大革命已在全国开展起来,中国革命又到了一个重要关头。人大文化革命的形势已落后于北大、清华及一些中学,我们应当自己组织起来,自己闹革命,自己解放自己。要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在文化大革命中经风雨见世面,以实际行动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捍卫无产阶级专政,保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那么成立一个什么组织呢?发起人提出以当年苏联的“青年近卫军”为榜样,叫“中国青年近卫军”,也有人提出了其他的名称。我则认为,现在苏联已经变修,我们用它的名称,容易引起误解。现在人家中学的造反组织都叫“红卫兵”,红卫兵的旗号已经打响了,我们就跟着他们叫红卫兵算了。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学红卫兵都是一些瞎胡闹的毛孩子,我们是大学生,不应和他们混同起来。但经过讨论,再三斟酌,大家还是采纳了我的意见,将组织名称定为“中国人民大学红卫兵”。会上起草了人大红卫兵章程和成立宣言,规定了组织纪律,协商成立了组织机构:其核心领导机构取“做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之意,叫勤务组;勤务组设政委一人,大队长和副大队长各一人,下设政治宣传组、组织组、联络组和办公室,各组组长由勤务组成员兼任。 人大红卫兵的发起人和骨干成员,都是一些高干子弟。而我这样一个平民子弟是如何混迹其中的呢?这是因为,人大的高干子弟比较脱离群众(其表现是他们在同学、老师中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某种优越感,他们一般都有平民百姓子弟所没有的手表、自行车、黑白照相机,比较会玩,有的学习也不太认真、刻苦。当然,这些情况与现在的官二代、富二代来,根本就不算什么事。但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却是不大不小的问题)。而脱离了广大学生群众,如何能带领大家一起闹革命呢?所以为了让大家觉得他们并不是纯碎的高干子弟组织,就有意地吸收了少量非高干子弟的学生,以扩大群众基础。我因为在文革前就已是“知名人士”,于是就作为贫下中农子弟代表被安排进了勤务组,被分工负责办公室的工作。主要任务是搞搞内务、后勤。另一进勤务组的工人子弟代表叫蔡XX,后来在一次行动中私自拿了人家的东西,被开除出了人大红卫兵。 人大红卫兵刚成立之初处于秘密状态。这是因为在此之前校内已在以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为首的工作组的主持下,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筹)”(简称“校革筹”),负责具体领导人大的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合法的权威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什么人还要另搞一个组织,那就是非法的活动,它不但不会被承认,而且还要遭到打压和取缔。所以人大红卫兵的串联、成立等活动只能在“地下”秘密进行。但是,这种秘密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文化大革命的进程很快就使它浮出水面,并被推向了风头浪尖。 人大红卫兵成立时,校内的文化大革命已闹得沸沸扬扬。师生在对校党委书记、副校长郭影秋(校长吴玉章一般每年只来人大两次 ,郭实际上是人大主要的领导人)的态度上出现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派别。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派是揭郭派,主张对郭影秋的问题进行揭发批判,持这一观点的多是学生和青年教师;另一派是保郭派,认为郭影秋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持这一观点的多是工人、干部。为了避免郭受到冲击,他们把他从家中转移出来,保护了起来。他们还到郭影秋带队搞四清的北京郊区农村,动员了七百名贫下中农冲到人民大学,保护郭影秋,声言谁反对郭书记谁就是反革命,就打死谁(此事后来受到了毛泽东的批评)。 面对这种局面,人大红卫兵认为有必要亮出旗帜,表明态度。于是就在8月11日夜深人静之时揭出了《中国人民大学红卫兵严正声明》的大字报,指出,郭影秋究竟是什么人,应在文化革命中经过群众的揭发、审查后才能做结论,广大师生揭发批判郭影秋的错误是革命行动,应当予以支持。第二天,人大校园一下子就炸开了锅。保郭派很快地就贴出了许多的大字报,对人大红卫兵的“声明”进行声讨、批驳,说人大红卫兵是“黑组织”,要夺“校革筹”的权,是“反革命”,并到处寻找被怀疑可能是人大红卫兵的学生,对之进行围攻、辱骂,弄得人大红卫兵成员东躲西藏,其活动也只能在“地下”进行。而揭郭派则认为人大红卫兵是革命组织,人大红卫兵的“声明”好得很,坚决予以支持。 正在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件谁也没有料到的事情发生了。1966年8月17日,当时已进入中南海、成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文革领导小组顾问的陶铸,突然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人大红卫兵的代表(在此之前,陶铸曾于8月2日和8月12日两次到人大参加全校师生辩论大会,并发表讲话。第一次是陪同邓小平,第二次是以他为主),和人大红卫兵代表进行了座谈,询问了人大文革的情况,表示了对人大红卫兵的支持。他还特意还要人大红卫兵回去象中学红卫兵那样,把红袖章带起来。 更令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在陶铸接见后第二天的8月18日毛主席第一次接见北京市及来京串联学生、群众的大会上,人大红卫兵的代表被安排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总理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其情况是:当8月17日人大红卫兵在受到陶铸同志的接见后,感到受宠若惊、还没有回过神来的当天夜里,人大“校革筹”即接到北京市新市委的紧急通知,要人大“校革筹”和人大红卫兵各派五名代表第二天到天安门广场参加群众大会。校革筹不敢违命,连夜设法联系到了人大红卫兵,并让他们的代表和人大红卫兵代表一起乘一辆卡车按时赶到了天安门广场。在天安门广场负责接待的解放军战士先是把十名人民大学代表安排在了观礼台上。但不多一会儿,他们又找到我们,要我跟他们走。他们没说,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究竟要把我们带到何处,只是懵里懵懂地跟着他们走。当大家经过天安门城楼下的通道,登上层层台阶,在楼梯口上猛然迎头看见站在那里并鼓掌欢迎我们的周总理的时候,才感到象腾云驾雾一样飞到了天安门城楼上。那里还有其他约一百多人的北京市及外地来的学生、群众代表。先是周总理帮大家排好队形,并亲自指挥大家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等革命歌曲,然后是听大会讲话、发言。到会议快要结束时,大家感到虽然上了天安门城楼,但却没有见到毛主席,感到很遗憾。于是大家就齐声一遍又一遍地高喊“我们要见毛主席!”不一会儿,毛主席就在周总理、林彪、江青等陪同下,走到了我们中间。这时,大家已顾不上秩序,一边呼喊着“毛主席万岁”,一边蜂拥而上争抢着和毛主席握手,急得周总理不断大声呼喊,“请大家不要乱,不要挤着毛主席!”毛主席则慈祥地与每个人都握了手。最后在周总理的指挥、安排下,大家和毛主席一起照了像(其照片第二天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在这个过程中,毫不夸张地说,大家真的是喉咙喊哑了,手掌拍麻了。最有意思的是,当我们走下天安门城楼,回首向上望去,看见刘少奇主席仍一个人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一角抽着雪茄。我们几个人大红卫兵不由自主地站成一排,向着城楼上的刘少奇主席举手宣誓:刘主席,我们人大红卫兵向您保证:永远忠于党,忠于毛主席、誓死保卫党中央!誓死保卫毛主席!誓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这一突来的事变,一下子把校革筹和保郭派搞得晕头转向,他们虽然难以理解,但也再不敢公然刁难、围攻人大红卫兵了。人大红卫兵也一下子由“地下”走到了地上,由秘密转为公开、由不合法变成了合法。但当他们清醒过来之后,马上就拿出了对策:你们不是叫红卫兵吗?那好办,我们也可以搞个红卫兵。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利,经过紧张策划、筹备,很快地,一个叫八·一八红卫兵的组织就于8月21日被打造出来了,其成员数达千人,并隆重地举行了成立大会,还高姿态地邀请人大红卫兵代表参加了他们的成立大会。这样,在人大校园内就出现了两个观点对立的红卫兵组织。而且从那以后,北京及全国各高校的红卫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人大红卫兵既然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和陶铸等中央领导的认可、支持,成了合法组织,因此,一些与人大红卫兵观念一致的学生纷纷要求加入。但是,按照红卫兵发起者和主要负责人的规定,人大红卫兵只吸收红五类,而且不得有半点这样那样的毛病。所以当时有一种议论,说加入人大红卫兵比加入中国共产党还难,因为学生中有的人早已是党员,但却参加不了红卫兵。这样,一大批包括中农出身、甚至是中共党员的学生就被挡在了红卫兵的门外。对此,许多人就提出了批评,说人大红卫兵实行的是“左倾关门主义”,并在红卫兵内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我作为一个平民子弟,认为大家的批评是正确的,而且认为这种脱离大多数学生群众状况如不改变,人大红卫兵是搞不出什么名堂的。在内外双重压力下,人大红卫兵勤务组不得不进行改组。先是撤换了政委(其父是解放军中将,在军内担任要职,恰在这个时候传说“出了问题”),接任的是政治经济系一个在班上任支部书记的61级学生。他其实也是一个干部子弟,只是其父级别不高(好像是个县委书记)。接着,中央有精神,高干子弟一律退出群众组织的核心机构。于是,原红卫兵大队长亦辞职,由财贸系一个出身于工人家庭的63级学生接任,勤务组其他人员及下设机构也作了相应调整。我因是人大红卫兵“元老”,又是平民子弟,被留在了新的勤务组,具体分工主要是负责组织方面的工作,兼管办公室。此后,我的工作主要就是以下几项:一是深入基层,宣传、解释人大红卫兵的观点,争取群众支持,扩大红卫兵的组织;二是管理红卫兵内部,执行纪律,对犯了错误、违反纪律的红卫兵予以处分;三是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名、任免除一、二、三把手之外的红卫兵各级负责人,调配各机构的工作人员;四是调解红卫兵内部的矛盾、纠纷;五是设法到对方组织中“策反”、“挖墙角”、拉队伍,分化瓦解对方组织。此外,有关斗、批、改的各项事宜,基本上不予过问。 改组后的勤务组规定,凡非剥削阶级家庭出身、思想政治、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质上无大问题者,经个人申请、基层组织(小队、中队)讨论批准,皆可加入人大红卫兵。此后,由于人大学生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只占极少数(每班约一两个),所以人大红卫兵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最后达到在校学生的70%左右)。 那么,怎么又闹出个人大三红呢? 原来,在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接见了红卫兵和群众代表之后,人大校园不仅出现了八·一八红卫兵,而且还出现了其他一些群众组织,其中重要的有:一部分由部队来的、观点与人大红卫兵一致的学生组成的“红卫军”;一部分与人大红卫兵观点一致的教职工组成的“红卫队”。此外还有“十一红卫兵”、“共产主义红卫兵”等,皆由一些与人大红卫兵观点一致、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加入人大红卫兵的学生组成,但他们人数很少(共约200人左右)。所有这些组织都与人大红卫兵联系密切,行动协调一致。 到了1966年底,八·一八红卫兵解体,其成员有的倒向了人大红卫兵,有的成了“男装女织”(男同学装收音机,女同学织毛衣)的“逍遥派”,有的外出串联,到外地造反、闹革命去了。人大红卫兵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了。 正当大家迷惘彷徨之际,突然间,1967年1月传来了上海工总司夺了市委的权、成立了上海市革委会的消息,全国各地迅速地掀起了夺权的风暴(时称“一月风暴”)。这时,人大红卫兵才如梦初醒,才明白文化大革命到头来还是要夺权的,并开始筹划夺权行动。但其计划尚未付诸实施,形势又突然大变。原八·一八红卫兵有一个叫赵贵林的人(政治经济系61级学生),在其组织解体之后,带了几个弟兄,到武汉去造湖北省委和陈再道的反,闹得天翻地覆,名声大振,被武汉造反派视为英雄。这时,他顶着从外地挣来的“响当当的造反派”的光环,“杀”回了人大,把原八·一八红卫兵的一些成员又聚拢起来,成立了一个叫“新人大公社”的新组织,而且气势汹汹,与人大红卫兵开展了新的斗争。这时,人大红卫兵一派才恍然大悟,感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于是,乃重整队伍,迎接新的战斗。经多方反复沟通、协商,人大红卫军和共产主义红卫兵集体加入人大红卫兵(十一红卫兵的头头因遭人大红卫兵冷遇,愤而率众加入了新人大公社)。为了团结大多数,壮大力量,经人大红卫兵勤务组研究决定,成立“人大东方红公社”,将所有观点一致、但不适合加入人大红卫兵的学生教职工全部吸收进来,作为人大红卫兵的外围组织。这样,人大红卫兵一派至此名义上就成了三个组织,即人大红卫兵、人大红卫队、和人大东方红公社。但为使东方红成员不感到低人一等,对外则统称人大东方红公社。 这以后,人大两派的斗争又趋激烈。两派不仅在校内对一些问题观点对立,而且在地盘上也以一条水沟和一条路(共青路)为界,南北各霸一方。两派都有自己的广播站,先是在大喇叭上你来我往地“文明”的辩论,后来逐渐演变为隔空争吵、叫骂。起初对方(新人大公社)在每次广播中,都要对人大红卫兵、人大红卫队、人大东方红公社三个组织一一点名,后来可能是觉得太啰嗦、麻烦,干脆就简称为“人大三红”(有时又讥称为“陶小三”,因为他们认为人大三红是陶铸扶持起来的,是保陶的)。对方的大喇叭一响,声震八方。久而久之,周围的群众都得知人大有个群众组织叫人大三红。这样一来,人大东方红公社尚未打响,而人大三红却被对方叫出了名。怎么办?经人大红卫兵勤务组研究决定,索性依歪就斜,今后我们就叫人大三红吧!谁知在这以后人大三红还真的“红”起来了。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人大红卫兵勤务组决定再次进行调整:成立“三红总部”,改勤务组为“核心组”,并增设了相应的下属机构,除原有的政治组、组织组、宣传组、外联组、办公室之外,又新设立了干部组(负责做争取和解放干部的工作)、保卫组、后勤组、教育革命领导小组、《人大三红》和《斗批改》杂志编辑部,等。核心组和下设机构皆吸收有部分教师、干部参加。而我则再次以“元老”的身份留在了核心组,并仍分管组织工作。 这就是人大三红的由来,亦即由人大红卫兵演变为人大三红的简要过程。 (此文版权为本人所有,未经本人允许,请勿转载或引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598 次阅读|54 个评论
愚人节:愚民的民意
热度 2 xuyingxiao 2011-4-1 22:34
本来已经春暖花开,愚人节前夕却突然下起雪来,还积起了很多雪。但积得快化得也快,一个昼夜就一点痕迹也没有了。 愚人节前夕,房价调控也愚人了一把。只有京城的目标是“稳中有降”,还好住建部还算不愚,要求各地听取民意,酌情调整。因此,愚人节之后愚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更加强烈地把愚民的民意表达出来。 愚人节之前愚民们都忙着抢盐了,其实倒不必惊慌,想当年两颗原子弹真的在邻居那里爆炸了,也没见因为核辐射变异出什么怪物来。而在那前后那么多年还有那么多核试验,产生的蘑菇云应该比核泄漏厉害多了。那时我们还没经历过三聚氰胺奶、地沟油等洗礼,都扛过来了,如今的愚民们更是刀枪不入了。 不过话虽这么说,从知道有核辐射起我就一直疑惑着我们的先辈不知不觉中受了多少核辐射,到底有没有影响到健康。读高中时,老师讲到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当时听了很震惊。后来知道这是马克思借用德国诗人海涅的话表达自己的感触。但从遗传学上看,正常情况下龙种是不会孵出跳蚤的,除非受到了核辐射。有了核辐射,就什么都说不准了,跳蚤多长几代进化出一些吸血鬼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吸血鬼并不可怕,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如果环境不适合吸血鬼生存,自然而然就会被自然淘汰;甚至如果环境合适的话,吸血鬼重新进化为跳蚤,跳蚤的后代中再重新进化出龙来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怕的是愚民们自己把吸血鬼养得比自己还大。 愚民:少吸点血吧,你每年都说要少吸点,但年年吸得更多。以前一吸几毫升,现在都按几百毫升吸了。前年你吸100CC,去年就要吸200CC,如今却要吸400CC了,我都要被吸干了。 吸血鬼:后面我一定少吸点,我会定个少吸血的目标。 愚民:嗯,我等你把目标定出来。 ……在流血中等候…… 吸血鬼:目标出来了,最近一年,我一定尽量把吸血量控制在432CC。这个数字是这么出来的:经过复杂计算,预计你今年会比现在长高1厘米,那样你的血会增加33毫升,我后面只比现在多吸你32毫升的血,给你留了1毫升…… 愚民:你就不能把目标定为下降多少?哪怕就和去年吸得一样多、别再多吸了,那也行啊。 吸血鬼:不行,血吸得少了会影响你生长的。 … 还好,吸血鬼虽然多,但愚民早已不愚了,而头头脑脑其实心里更是明亮着呢,吸血鬼吸点血不要紧,但如果已经吸得躯干无存,头脑真正意识到将没有躯干可以依附时,头脑会毫不犹豫地指挥手将吸血鬼拍死。
个人分类: 思考|265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中国模式”研究的国际视野
JYH64J98Y99H 2011-4-1 11:57
近年来,国外兴起“中国模式”研究热。关注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研究的学术成果,有助于拓宽视野、加强不同理论思维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并对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中外比较,启发我们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积极探索和发展“中国模式”。 国外“中国模式”热的历史透视 在西方世界,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话题从未间断过,国外对“中国模式”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关注中国改革开放 在新时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国外学术界和媒体开始敏锐地关注中国的巨大变化,并且广泛展开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西方国家对中国另眼相看,要么认为中国开始“走资本主义道路”,要么期望中国步苏联东欧后尘,恶意散布“中国崩溃论”和“中国无足轻重论”等等。 第二阶段:形成“北京共识” 进入新世纪,中国有效地应对世界社会主义低潮的复杂局面,抵御和战胜了国际国内种种风波的严峻考验,坚守社会主义阵地。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积极主动全面进入经济全球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开始受到各国普遍关注。 2004年,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清华大学教授乔舒亚·库珀·雷默在《北京共识:中国实力的新物理学》这篇文章中首先提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已摸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并把这一模式称为“北京共识”。 自从乔舒亚·雷默提出“北京共识”以来,国外学者围绕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改革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国模式”研究的力度。国外大多数学者都能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治学精神,采取比较客观公正的态度,因而绝大多数人对“中国模式”的基本内涵及其实践成就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加上他们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以及西方媒体的负面影响,有些学者在研究中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有的散布“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言论,体现了一些人对中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误解和曲解。 第三阶段:惊呼“中国崛起” 继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2009年中国经济回升远远领先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2010年中国在上海首次举办精彩纷呈的世博会,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展现新的姿态等等,这一切都让世界紧盯中国,外国学界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和媒体有关中国的热议再掀高潮。 国外对“中国模式”的研究,开始更加关注这一模式对未来世界的影响。2010年初,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的新书《当中国统治世界》中文版出版。他在书中预测:“中国模式将使中国崛起,从而使中国有可能在2050年后代替美国,主导世界秩序,从而为西方国家称霸世界格局画上句号。” 在专家学者展开广泛深入研究、发表大量论著的同时,“中国模式”作为认识中国的一个抓手,各路媒体从政治到经济,再到军事、文化和社会,或褒或贬,或“捧杀”或“棒杀”,众说纷纭。《纽约时报》在一篇长文中指出,“中国模式”话题的热度在与中国经济保持同步增长,而世界金融危机使这个话题更受关注。英国《泰晤士报》载文说,“中国模式”的成功将深刻影响国际体系转型的轨迹。英国《卫报》更是将2008年称为“中国模式年”。 国外“中国模式”热的生成原因 存在决定意识,理论来源于实践。世界聚焦中国,热议“中国模式”,是有其深刻背景和具体原因的。 第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摆脱传统“苏联模式”的束缚,彰显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巨大国际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然而在党的八大以后遭到严重挫折,使中国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举步维艰的曲折路程。20世纪80年代后,真正突破“苏联模式”的时代才到来。这种突破的标志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形成。在“苏东剧变”的严重挫折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受住了国际、国内的严峻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中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显示出日益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形成了新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发展模式开始形成。 有识之士认为,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中国模式”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杜进森所长说,“中国做对了,我们就对了”,“中国的改革照亮了越南的革新之路”。一位柬埔寨分析人士说,执政的人民党希望做大做强,长期稳定执政,同时在民族和解上也学习中国。 第二,广大发展中国家通过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普遍认同和羡慕“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成功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对非西方国家没有形成根本利益的挑战。世界上多数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都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发展中国家都希望从中国的发展模式中找到自己快速发展的途径,并对此充满期待。俄罗斯经济学院教授弗拉基米尔·波波夫说:“中国的发展模式,或者说东亚的发展模式,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因为这种模式引发了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一轮增长。” “华盛顿共识”的失败,使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关注“中国模式”。“华盛顿共识”主张私有化、自由化的经济发展道路,在东欧、拉美和亚洲造成了三个重灾区。人们在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同时,把目光纷纷投向蓬勃发展的中国,开始认真探究中国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说:“不仅是非洲需要向中国学习,西方也有很多需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 第三,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各国对中国经验和发展模式更加刮目相看。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不断推进,基于中国取得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和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动关系,国外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不佳表现形成比照。有的称赞“中国模式”的优点和长处,抨击西方模式的种种弊端;有的惧怕“中国模式”的成功,忧虑西方霸权的失落和模式衰退,因而对中国的疑虑、恐惧、戒备心理日益加重,体现出对中国牵制、遏制的意图。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研究的观点碰撞 国内外学界对“中国模式”的研究,实质上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及其模式创新经验的解读。由于立场和角度不同,这种解读形形色色。大体而论,一些学者赞成中国的发展模式,另一些学者则对中国的发展充满疑虑。 1、国外学界探究“中国模式”的不同视角 第一,支持者的观点。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让世界为之称奇,主张加强“中国模式”研究的力度与深度。俄罗斯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我们应当全面看待“中国模式”。中国人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东西,而且应当从俄罗斯总是否认的中国改革模式学起。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2005年5月与北京大学学生座谈时说:“我总是告诉我的美国朋友们,那就是让中国自主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二,疑虑者的观点。一些学者担心“中国模式”能否打破“东亚模式”的宿命:东亚国家通常在经济高速增长20多年之后,会出现停滞甚至崩溃。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经30年,也到了一个关键时期。英国学者里奥·霍恩说,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的成就,中国的生态危机、社会差距拉大以及地方腐败与经济成功形成了强烈反差,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并危害到未来的经济增长。 2、国外“中国模式”研究热对国内的影响 国外对“中国模式”研究的这股热潮很快就传到了国内。国内学界针对“中国模式”的研究近几年也逐渐升温。总结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存在两派迥异的观点和看法:一部分有影响力的学者认为应当强化“中国模式”的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却认为应该慎言“中国模式”,甚至不主张提“中国模式”。 第一,支持“中国模式”研究的观点。国内众多学者支持“中国模式”研究,主要观点认为“中国模式”的优势和成就不容否定,但也面临严峻挑战,国家应当加强中国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的研究。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坦承:我自己算是“中国模式”论的始作俑者之一。2004年,乔舒亚·雷默发表了“北京共识”一文,我立刻对此做出了反应,并邀请雷默先生召开了国内首个专门研讨“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的国际学术会议,出版了专题文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认为:所谓“中国发展模式”,是指从中国同时兼有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重属性这一基点出发,立足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有特点的发展模式。 第二,慎言“中国模式”的观点。国内一些知名专家与学者主张,慎言甚至不提“中国模式”,其依据如下:一是认为这种模式还没有定型;二是认为“中国模式”存在不少问题;三是觉得“中国模式”有自我夸张或故步自封之嫌。 中央党校前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国际社会使用的“中国模式”提法不符合事实。中国各方面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定型,还在继续探索。讲“模式”有定型之嫌,既不符合事实,也很危险。他赞成用“中国特色”而不是“中国模式”,因为“模式”有表率之嫌,有推销之嫌,我们的探索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破解中国难题的探索,而不是要向国外推销或输出我们的“模式”。他因此主张实事求是研究中国的发展经验和中国的体制特色,而不是炒作“中国模式”。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也表示:“‘北京共识’一词不是北京提出的,‘中国模式’也不是中国提出的。”模式一词有示范的含义,但中国并无此意,所以,他更倾向于用“中国案例”来表述中国的发展。中国没有输出“中国模式”的任何打算。也许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自己才能对“中国模式”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有关“中国模式”研究的观点碰撞和互动,促进了中外学界的相互交流和彼此理解,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原载2010年5月24日《文汇报》,作者袁秉达、官进胜分别为上海市科社学会副会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授、副教授)
个人分类: 博视坊间|1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3月31日 历史上的今天
xupeiyang 2011-3-31 07:33
3月31日是阳历年的第9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75天(闰年276)。这一天有许多人降临人间,也有许多人永离尘世;这一天发生了许多重大的事件,让人永远难忘。这是个平凡的日子,也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1732年,音乐家 海顿 出生 1920年,北京大学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成立 1954年,新型“ 莱卡 ”35毫米照相机投入使用 1987年,凡·高《 向日葵 》售出天价 1993年,人大会议通过《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8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前车之鉴-卡扎菲利比亚给中国的三个教训
热度 1 冯用军 2011-3-27 15:07
转自: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31881.shtml 第一个教训是,这个世界实际仍是一个无政府状态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在深入研究国家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变革的规律后,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但是,国家的产生也代表了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社会告别了混乱状态中的动物社会,毕竟国家在代表阶级统治的同时也提供了秩序这一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产品。相对于国内社会,国际社会却没有任何共同政治权威、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维护共同体的暴力机器。国际社会仍旧是原始的混乱的,与动物世界本质上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强大永远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联合国与曾经的国际联盟,充其量只是世界大国力量平衡的工具,而在世界大国力量天平失衡之后,即便这样的工具也仅仅剩下形式上的意义。以联合国的名义或许可以获得更多的道义力量,但是,抛弃联合国的单边主义却也一样是道义的,毕竟,力量没有道义或邪恶之分,而强权似乎就是公理和正义。3月17日的联合1973号决议中, “采取除派遣地面部队以外的任何必要措施”,恰恰提供了无政府状态下的世界大国执行公理的合法借口。在这样一个道义的借口下,美国政府3月19日公开向利比亚军队提出“四点要求”,即必须立即停火,必须停止包围驻守班加西(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的反对派,必须恢复供应水电和天然气,以及必须允许利比亚人民接受人道主义救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要为政治服务。利比亚最大的政治是石油为核心的资源政治,而卡扎菲将石油合同分散承包给美英中印埃等国则是最不讲政治的表现。无政府状态世界下的卡扎菲的利比亚,永远只有被执行政治的权利,没有自主选择政治的权利。 第二个教训是,军事力量代表的国家硬实力才是保证国家利益的真正高效手段。卡扎菲名副其实的当了一回中国的老师,让中国又一次领略到了国际政治的残酷性和非道德性。即便美英法等国对卡扎菲公开表达不满甚至准备推翻卡扎菲,卡扎菲却绝对不敢公然撕毁利比亚与西方石油公司的合同。中国则不同。3月10日,利比亚突然不加以任何解释取消了向中国供应的200万桶石油,而中国购买公司的油船已经到位利比亚。卡扎菲迁怒于中国,理由或许为安理会1970号决议中国投了赞成票,更深层次的理由则为卡扎菲可以放心的蔑视中国。卡扎菲卖石油给中国是中国有求于利比亚是中国需要感激利比亚,而卡扎菲卖石油给西方则是不得不卖则是利比亚求安于西方。国际政治的潜规则同样还是西方的利益加实力的政治规则,只不过,枪杆子里出政权,最适用于无政府状态中的国际政治。在国际政治中,保护利益的手段必须是军事力量为主体的硬实力,绝非经济依赖或道德说教或历史情感或法律法规,不然,贸易合同和资本投资往往遭遇政治风险迅速失效。 第三个教训是,任何时候都不应放松国家的军事能力建设。卡扎菲在1969年军事政变上台以来,其领导的利比亚积极向前苏联靠拢,因此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关系大幅下落。美国总统里根曾形容卡扎菲是一条用“恐怖统治”威胁全球安全的“疯狗”,利比亚更是被美国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进行制裁。2003年,在英国的牵线搭桥下,西方与利比亚关系逐步恢复,之所以未全面恢复的原因则是,卡扎菲坚持发展包括核能力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时候,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发挥了重要作用。布莱尔为卡扎菲争取到了西方与利比亚全方位合作的各种保证,代价则是利比亚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据相关资料,布莱尔曾以“朋友托尼”的落款,给卡扎菲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亲切的称呼卡扎菲为“亲爱的穆阿迈尔”,积极劝说卡扎菲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情的结果是,卡扎菲相信了西方政治家的安全承诺,放弃了有关军事能力建设并接受国际社会的武器核查,而8年后的今天,卡扎菲则被西方政治家逼到了穷途末路,连维护国家统一的权利都已经被彻底剥夺。。这个时候的利比亚的国防力量,除了老旧的苏系飞机坦克防空炮,似乎没有让西方国家担忧的任何值得说道的武器。卡扎菲自废武功,悲乎。卡扎菲熟谙操控内政之术,却把握不住国际政治的核心游戏规则。在利益面前,国家间条约都会成为一张废纸,何况口头的甜蜜承诺。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西方以利益为中心的实用主义的政治规则。这个规则无须人道主义或理想主义或别的主义加以任何的修饰,是赤裸裸的,直白,易于各方理解,富于高效率。西方政治家也从没有将这样的实用逻辑与仁义道德扯上关系,政治终究与积善行德、以仁服人不是一码事,政治不能用高尚和道德进行定义。政治的目标永远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列宁在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曾以实用主义的简单逻辑告诫苏共党员:“和狼在一起,就要学狼叫。”社会主义的苏联要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处发展,必须学会资本主义国家“利”字当头的思维方式,只是所站立场有别罢了。就国家间政治而言,利益加保证利益的实力才是国际斗争的本质。奢言“义”耻言“利”,只是人类社会摈弃人性自私后的一个遥远的梦想,而卡扎菲的利比亚,似乎正在成为西方利益加实力逻辑指引下的新的牺牲品。        无政府状态下的这个世界,终究还是一个群“狼”政治的世界,不谙狼语的结局是可悲的。
个人分类: 世界竞争力研究院|186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东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HuangFengli 2011-3-22 15:10
东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一 联系 本文所指东方马克思主义是 20 世纪以来被那些在自然实践落后的东方国家具体化为指导本国革命建设实践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各种理论主张的总称 . 东方 , 非严格地域意义上的东方 . 而所指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指近代在自然实践先进的西方国家中诞生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和 20 世纪以来在自然实践先进的西方国家中继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各种理论主张的总称 . 何谓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 ? 在价值观上 , 都是被统治阶级价值观 .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是无产阶级价值观 , 在东方马克思主义那里是工农阶级价值观 . 在 ( 反实践 ) 认识论上 , 都存在决定意识 ( 不等于实践反映论。 , 实际上是以反映被统治阶级价值观的制度本体的存在的意识否定反映了旧剥削制度的意识 ) ,都反国家实践或超国家实践,只阶级实践或国际联合阶级实践 . 在本体论上,终极存在上都本体论倾向,被统政治本体是被统治阶级专政体制 , 经济本体是公有制 . 二 区别 1, 价值观上 东方马克思主义是东方落后国家间的国家联合体的意识形态 ( 因为这些国家中 , 工农联盟主导了国家的政治经济过程 , 所以工农联盟阶级的意识形态主导了这些国家的意识形态 ).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无产阶级或被统治阶级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 2 ,认识论上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东方马克思主义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前是机械的经济决定论,后是国家集体主体生成论。正如上面讲的,都反国家实践,即孤立的考察某国家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 ,本体论上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以单极世界的被统治阶级专政和公有制为政治经济制度本体的。东方马克思主义是以多极世界的被统治阶级专政和公有制为政治经济制度本体的。前者在西方会工具化为法西斯主义,在东方则是判国主义。后者在东方是国家主义,在西方则是叛国主义。
53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道是自然的选择——致可真先生
热度 5 王铮 2011-3-21 07:46
人道是自然的选择——致可真先生
可真先生对我的人道观点做了回答,他说他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这就导致我有些不知所措了。考证一下,原来他的观点与马克思的观点不一样。 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 —— 哲学手稿》中写道,到了共产主义时,“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他认为人道主义是价值判断,自然主义是事实根据。我没有想到我的观点与马克思的惊人一致。在本质上,人道主义是自然的产物,是人类的价值原则,人类追求的的最理想社会——共产主义其特点是完成这种价值选择与自然选择的“等于”。我的观点没有超越马克思,我的发现仅仅在于我认为人道主义的自然起源是进化的选择。 那么怎么理解这个自然的选择呢。可真先生查了字典 : “人道”的英文词是“ Humanitarian ”,意指( 1 )人道主义者;慈善家;基督凡人论者;( 2 )人道主义的;博爱的; 凡人论的。显然字典的解释是用法的不是哲理的。于是我学鸿飞先生,用维基百科,汉字维基百科这样说:人道主义,是重视人类的价值特别是关心最基本的人的生命、基本生存状况的思想,关注人的幸福,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关爱。与重视人类的价值相对的,另有重视神类、重视自然类或者重视动物类等的思想主张。中国的人道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周代时,已有“惟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人命关天”、“仁者莫大于爱人”等等思想。……在西方,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针对基督教教会统治社会的神道主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潮。该主义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幸福。后来也延伸为扶助弱者的慈善精神。看来人道主义不是孔孟之道,不过孔孟之道,尤其孟子的学说有更多的人道主义。这就是说,人道主义是一种人类的共同价值选择。 英文的地址是: http://en.wikipedia.org/wiki/Humanitarianism 。 人道主义是人道的思想结晶,自然本源的人道选择为人道主义。作为思想结晶人道主义被现在为道德。如可真先生说的“道德理解为由某种实际关系所决定的东西”,这种实际关系不仅仅是经济关系,这是因为人道是人在进化做的更多的无意识的自然选择,人们明白了人道就是敬畏生命,关注人的幸福,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关爱。这种选择的价值化或者说核心价值化是人道主义。在实践中,人道表现为伦理道德,这在人道主义流行前已经存在,人道主义的贡献在于它发现了人道或者说以人为本是核心价值,是道德的根本出发点而不仅仅是道德。马克思的贡献在于,他指出这种核心价值是有自然起源的,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的追求在于让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让价值观与自然同一,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人道主义,而且把人道不仅作为一种道德,而且作为自然本源,作为唯物主义的中学原则。 从人类的最初认识到马克思的追求,我们看到了一点。人道不是从属于政治的,而是高于政治的自然本源。周代人们组织为社会,文艺复兴变革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号召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革命,人类有个理想就是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在古代甚至在现代,人们没有实现人道主义,甚至有许多反人道的行为,但是他不能否定人道的自然本源和核心价值地位,不能否定人道作为理想的存在。 可真先生生活寄希望于科学实验来证实人道是政治选择还是自然选择。我想告诉可真先生,本体世界存在测不准。中国现在不可以所以一个政策,人民币是否可以升值。升值了就不是原来的世界了,如果发现不能升值改为不升值,可是世界回不到原来的政策起点。道德也不能实验的,因为一个社会选择一种道德,已经改变了这个社会,回不到源点。 因为涉及到了马克思主义,我认为辩论不合适了。就此打住。我相信马克思的话,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人道,是进化的选择,不是政治的选择。政治选择非人道,是德国伟人马克思也是中国凡人王铮致力反对的。 马克思与孩子们。作为一个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有自己的家、妻子和孩子,马克思甚至有个情人。马克思母校耶拿大学附近的经济研究所是进化经济学的大本营。在那里访问,我很想参观马克思的故居,可惜看到的是歌德的。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3907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庸了谁的中庸
shuilinxi 2011-3-20 15:16
上次团队开会,团队的一位研究生除了讲中和,还讲了另外一个词中庸。 什么是中庸?朱熹当年到岳麓书院与张轼一起举行了一场盛大的seminar之后,在岳麓书院留下了“道中庸”三个大字。该字碑现在还保存在岳麓书院。 什么是中庸之道呢? 我最初的理解就是过犹不及,比如上课时还把适筋梁比喻为中庸之道。最近我在想那跟马克思说的有什么区别呢?因为儒家思想毕竟是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而且读易经以后发现如果中庸之道讲的就是过犹不及,那就没什么太多意义,因为易经讲得已经很深了,而且包含了各种变化。 比如有的人讲中庸就是不持两端而持中,但是随便举一个例子又觉得有问题,比如像紫鹏说的大家都站在船的一边,这时你上船,如果再去船的那边,船不是要翻了吗,这是你的最好选择就是站在船的另一端。这跟前面讲的不又矛盾了吗? 昨天晚上跟子键聊起,好像找到了一点感觉。 今天早起,忽然觉得豁然开朗。 因为我早上记起了一件事,有一年上课后布置了一个作业,要大家写土木和哲学的关系。有一位同学写了一段文字,告诉我,老师,你错了,中庸之道不是你讲的,它是一种境界。当时自持读了很多书,还不以为然,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如此。中庸之道不是属于器,而是属于道的层次的一种境界,他不是一种策略。 那中庸之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依据在中和一文中的解释,“中”是指人的情感还未发生的时候心中的宁静状态,就是渤文经常说的静心的状态。其实中国文化不管是老子庄子还是孔子对静心都十分推崇。这种静不是普通的静,是一种有内在张力的静。 那什么是庸呢?金庸的名字就是取的这个字。 学了易经的人一般喜欢用一种自然现象来解释一些抽象的东西。解释中庸我选择的是“旭日东升”这幅场景。 旭日东升之前,天地无比宁静,这就是中。当朝阳初升之时,太阳发出柔和的光芒,这就是庸。朝阳有一种强大的实力,但是不表现得锋芒毕露。锋芒毕露就不是庸了,锋芒毕露往往也意味着实力的限制,而且容易被对手看出破绽。对于庸的人,你只能刚觉到一种柔和的光芒,感觉到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但是不知道这种力量有多强大。
个人分类: 人文|27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答一休哥:马恩是食利阶层的先驱
热度 4 iwesun 2011-3-12 23:44
答一休哥:马恩是食利阶层的先驱    Me:农业巨强帖:食利阶级吃掉了中国未来    王修慧 : 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了?马恩当时都算出来了,一定会有食利阶层和食利国的。    我最近不想发言,但最受不了这条评论了。    以前还有一条,就是:    中国是个无药可救的国家 反对一切国家和社会设计论    麻庭光 : 造反需要理想。    这两人就是让我生气,一个看起来左,一个看起来右,其实都是国家社会设计论者,无非是想贡献点聪明才智,在宇宙中冒点啥泡泡,证实一下存在的存在。    王修慧 一休哥是个好人,俺见过,和蔼可亲,类似他的经历其实就是我父辈的经历(其实也不恰当,王修慧和俺都是60年代的,但可能是地区家庭差异,死不觉悟),认为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能当让大学教授,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功劳。    你不是鬼扯么?你看看全世界教授,有多少是出身富豪和贵族的?    大部分和你一样,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老蒋其实也是个富农的孩子,也不是啥名门贵族。    美国总统,有多少是土老乡,你不去看看。    甚至,美国总统尽然还有卸任之后,没人救济,饿死的。    著名的杰克逊就是,当总统还得借钱维持,最后还不上债,穷困潦倒而死。    还有人拿毛的一亿多的稿费和省吃简用说事。    稿费这个问题,当然木匠捐款的时候都说过了,你当了元首,稿费这东西,就是假的,因为你强制洗脑,还要赚钱,天下这样的道理,还好意思拿出来说,和当婊子建牌坊,是一类。    红烧肉的事儿,你也别和我提,建国后,花在毛身上的钱,到底有多少,你能给我算算么?    根本算不清,你先所说雇个私人医生要多少钱,雇个私人保镖多少钱,开趟专列要多少钱?    更别提遍布全国的毛氏度假村。    毛的怪癖,叫实事求是,调查研究。    为这个怪癖,全国人们又花了多少钱?    还实事求是调查出个亩产万斤。    啥事儿都有成本,没有市场为基础,这个成本就没法算了。    呜呼。    我是坚决反对调查研究的,和现在“科学发展观”一样,每年公费旅游开支,都是在搞调查研究。    你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根本就不讲成本,因为你的市场都不存在了。    社会扁平化,不是任何人的功劳,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必然产物,任何当权者都是害虫,都是阻碍信息系统发展的障碍。    王修慧应该像你女儿学学,崇拜 LadyGaga ,而不是毛, LadyGaga 每化的一分钱,都是她自己挣来的。    再说马恩,这俩科幻作家,看着资本家吃利息,不干活,就眼红,于是就想把资本家灭掉,开创个科幻时代。    不容小恶者,必成大恶。    资本家吃利息,是你自愿的,是市场行为,因为你要办事儿,没钱不行。   钱的本质就是量化的权力,人家把权力攒在一起,借给你,你没权力,就办不成事儿。       资本家手里没有原子弹。    有原子弹的资本家,其实已经不是资本家了,是政治家了。 从大恶和小恶上讲,资本家不是害虫,政治家才是。    资本家(纯资本运作)的劳动,就是打击腐朽,培育新生。   当然,也有资本家跟错方向的,最后赔的精光。   赔的精光,其实也是贡献,为日后的再次新生,埋下了休眠的种子。    原子弹只是为了保障市场的秩序,原子弹本身是不能参与市场交易的。    大家买不起的东西,是不能参与交易的。    马恩倒好,直接把原子弹拿到市场上交易,结果是大小通吃。    因为没人买的起,结果就是你随便拿。   马恩就是食利的先驱。    食利阶级一词,本来就是专门为马恩发明的,以前叫剥削阶级,不说食利阶级。   以前经济社会,没人拿原子弹出来交易,吃金元的利息,是为小恶,就算某垄断的黑好大,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也是会被自己反掉的。   参考:市场与需求   市场是内置了普遍福利和反垄断的机制的,市场要做大,不能只把商品卖给奴隶主,奴隶主数量极其有限,奴隶还是真正的市场的基础。   原子弹不参与交易的市场下的垄断,本身就是幻觉,是一种虚荣心和仙术,任何人都甭想独占鳌头不下来。   甚至是自反的,你自己反对自己。   你真的独占鳌头不下来了,就活着没意思了,你必须精神分裂,变成两个人,自己和自己玩。   看过《风云》没有啊?   李立群演的徐福,长生不了,真的天下无敌,皇帝当了好几任,没啥意思了。   死不了,真的很痛苦。   于是,搞出个帝释天,是个绝顶的大坏蛋。   徐福分裂成了两个人,一个是徐福,一个是帝释天,分别组织人马自己和自己斗。   搅合的江湖风云激变。   毛也是此类,自反的结果,自己当徐福和帝释天。    泥菩萨 批言道: “九霄龙吟惊天变, 风云际会浅水游。 成也风云,败也风云。”    任何人都是有罪的,任何存在都是有罪的。    早死 ,是一种幸福,否者任何存在都会发展到一种极端的邪恶,都会逃脱不了上帝的审判。   捎带说说 麻庭光 的“造反需要理想。”   造反就是造反,可能是肚子不饱,可能是啥事不爽,呼啦就烦了,满足了,做鸟兽散。   需要啥理想?   看过《阿甘正传》没?   看看美国人造反,歌照唱,舞造跳,该找女人解闷,一次都不拉。   这就是美国人没理想的造反。   但你看看, 就是这没理想的造反,真正的改变了美国社会!   为啥?    因为这样的造反会永久发生,妥协是暂时的,过不了多久,又反了。    明白了没有,牛顿的理想是没法实现的,上帝只会掷骰子,啥也不会。    永久发生的才是真正伟大的基础,把鸡毛蒜皮的小事,做为最高理想,还是真正的有理想。   “黄色工会”,永不妥协的斗争,根本没想过去当红太阳,或者帝释天,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否者,你就是把原子弹投放市场,没人买的起,就通吃天下。   一休哥啊,好好在脑袋上画几个圈吧。   哥地, 哥地, 哥地,…………   LadyGaga,才是人类的未来。   前几天,有人说:所有的人都是非洲的一只母猴子的后代。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63 次阅读|9 个评论
生活与工作孰轻孰重!
热度 2 bestener 2011-3-11 23:45
我想问大家,生活与工作到底孰轻孰重? 也许有人会说,当然工作重要,因为没有工作我们就根本无法生活。没有工作,我们就没有票子,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没有妹子,似乎就没了一切,生活又从何谈起呢……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生活与工作当然同样重要啊。人为什么要工作啊?有了工作,搛到了钱,就有好东西吃,有漂亮的衣服穿,有宽敞的房子住,可以取漂亮的老婆,可以用法国的香水,喝德国的啤酒,开美国的车,吃中国的菜……这生活是何等的有滋有味啊!似乎工作与生活之间就差一个等号了。读书的时候忘我地学习,工作的时候拼命的加班,该跑步运动的时候站着,该站着的时候坐着,该坐着的时候蹲着,该蹲着的时候躺着。结果本该去领奖的却不得不去取药,本该去看奥巴马的却碰上了马克思……年轻的时候为了工作,为了挣钱什么都要以不要;老了吧,为了继续获得生活的时间,连钱都没用! 其实,工作本该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生活与工作永远也不可能矛盾!其实根本上就不存在工作与生活孰轻孰重这个命题。因为生活本身就包含了工作和学习本身,甚至可以说生活是人生中一切活动的集合。 诚然,工作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很长的跨度,工作强度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相当于的分量。如果把工作从生活中割裂开来,我们生活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工作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许真的只是一种无奈与无助,工作往往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因为这块石头太大太大了,它几乎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全部,有时候感觉和心爱的人出去兜兜风都是一种奢望啊!时间长了,也许这样的人们开始迷茫了,不知道工作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其实,人们要是能够把工作回归到生活中来,也许结果就会不一样啦!几乎每一个上班族都期待下班的那一刻,更期待带薪的假期,因为不用上班的时候,他们可以尽情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尽情地享受生活。殊不知,这种期待毕竟只是一种期待吧!相反,要是能够善待工作,笑待工作,期待工作,享受工作,因为工作而高兴,因为工作而快乐,因为工作而开心,因为工作而幸福,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个人分类: 余思吾悟|2899 次阅读|3 个评论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及其现实反思
xxxy2011 2011-3-10 09:09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及其现实反思 (感谢houyan25028017整理) 尤•康•巴班斯基(1927.1~1987.8)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前苏联教育科学博士、教授、教育科学院院士。他在全面总结顿河一罗斯托夫地区克服大面积留级现象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探讨预防学生学业不良问题入手,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为核心,结合系统论、控制论等原理,对教育教学中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思想。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概念 “最优的”这个术语,意思是说“根据一定的标准衡量对当时条件来说最佳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综合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和原则, 教学任务、内容、方法和形式,以及该系统的特征及其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大可能的效果。 这里着重指出的是在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中, “最优的一词并不等于“理想的” , 也不是一般所指的“最好的” ”。“最优的是从一定标准来看, 对一定条件来说是最好的意思” 更具体地说 “是指一定学校、一定班级在具体条件的制约下所能得到的最大成果,也就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发挥了全部可能性, 获得该条件所能达到的最大成果, 就可认为是实现了最优化。可见最优化不是一种抽象、僵化的模式,它是相对于一定条件而言的,这充分显示出辨证法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的灵魂。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起源 顿河—罗斯托夫地区的教学科学实验是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起源。任何一门学科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必须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来源于教育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科学实验。 纵观巴班斯基走过的教育科学化道路,经历了两个重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六十年代初,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创造了大面积客服留级现象的经验,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第二阶段,一九七二年以后巴班斯基与俄罗斯联邦教育部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属的罗斯托夫实验室,在顿河—罗斯托夫市第一和第九十二中学进行了四年的教学实验。 三、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巴班斯基和其他的教学学家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相比较高明之处在于找到了科学的方法论,这就是作为一般科学方法论的系统论和反映当代科学发展趋势的选择论,系统论是他构建教学最优化理论框架的基石,选择论则是他怎样实施最优化的理论基础,二者在其最优化理论中相互映照。 巴班斯基明确指出:“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方法来控制教学教育过程,选择该具体情况下最优的教学教育方案,是教育最优化的方法论基础”因此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把教学论看做一个系统,教学论中的各个范畴都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因素。 首先从纵向上来看,巴班斯基把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教学速度对教学结果的分析都看做教学过程这个整体中的成分,他们具有逻辑的、必然的联系,他们作为教学中的各个范畴,在最优化这一基本方法体系中运动,缺少了其中的某些环节都会影响教学过程的设施。这样巴班斯基以教学过程的活动为基础,从而构建其教学论大厦。其次从横向上看,教学过程中的组成成分分别与教师教授的最优化办法、学生学习的最优化办法中的各自六个环节相对应,构成一个大的整体,这体现了教学的本质特点—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巴班斯基对教师活动时的学生活动的高度重视是以往教育学所欠缺的,他视教师和学生、教和学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弥补了对教学活动的片面性看法,或者教师权威,或者儿童“太阳”。巴班斯基强调“教与学的最有优结合,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道出了视教与学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实施最优化教学的关键。他进一步指出:“把教授最优化和学习最优化融合在一起,就能保证教学最优化有一个完整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巴班斯基对教与学的整体性如此看重。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顺应了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自发地但却深刻地应用选择论作为自己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使其理论更具生命力。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实施和应用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是选择论具体思想的具体展现。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即在于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从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组织中,选择出最佳方案。教学不再是一种教学方法、原则和形式来决定,而是通过选择来决定。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渗透了选择论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 把必须解决教学教育任务的效果质量以及教师和学生为解决这些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作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 (一)判断教学过程的效果,我们将首先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他们品德方面和发展方面的成果。 (二)判断教学质量,我们将依据教学成果同现代学校教学的全部目的和任务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依据教学成果同每个学生在一定发展时期的最大可能性相适应的程度。 (三)判断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消耗的最优值,我们将依据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跟现行的学校卫生标准相符合的程度。 据上所述,只有同时符合下列两条标准的教学过程是最优的:1、教学过程的内容、结构和发挥作用的逻辑,都要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每个学生最大的学习可能性的水平,保证有效的和高质量地解决学生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2、保证达到既定的目的,既要不超过现行教学计划用于课堂作业的时间,也要不超过学校和劳动卫生学规定家庭作业的最高时间标准,同时还应防止师生疲劳过度的现象。 五、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导致教学最优化的方法的总和。这一方法体系强调教学双方最优化方法的有机统一,它既包括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成分(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又包括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准备、进行、分析结果);既包括教师活动,又包括学生活动,强调师生力量的协调一致,从而找到在不加重师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该方法体系包括八个基本方法,用以下概括的形式来表示: 以上八个方法构成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完整的方法体系。只有综合运用整个方法体系,才可认为是真正实施了教学过程最优化。 六、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优点 (一)以辩证的系统理论作为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要素(或成分)为达到一定目的而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方法的实质可概括为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优化。整体性,就是把对象始终放在完整的、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综合性就要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以及部分与部分的相互联系中去考察对象;最优化就是在完整综合地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巴班斯基以辩证的系统理论作为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系统。他认为教学过程的结构成分包括: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结果。而这些结构成分的存在和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完整系统。例如:教学目的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又影响着教学方法。因此,巴班斯基明确指出:“要使教学最优化,就必须以辩证的系统方法看待教学过程,所谓辩证的系统观点,就是必须把教学过程的所有成分,师生活动的内外条件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的东西,并自觉从中选择出在当前条件下,教学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最好方案。” (二)引入最优化思想,符合劳动活动的普遍原则。 最优化理论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数学,后来广泛运用于经济、哲学、自然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70年代,巴班斯基率先把最优化思想引入教育领域,建立起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现代教育改革开创了新的思路。效果标准、时间标准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两条主要评价标准。这两条标准完全符合高效、低耗的人类劳动活动的普遍原则。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克服了当时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性,正确地、全面地提出教学的职能是以最大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最理想的教养、教育和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 (三)关注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重视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了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巴班斯基十分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教师和学生。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同时又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且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证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巴班斯基指出,对学生的研究和思考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因素,因为“如果不对学生的特点和活动条件进行系统的研究,教师就不能将教学与教育任务以及教育影响的手段具体化,这将导致课堂教学计划的公式化、教师行动的盲目性”。所以在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中,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办法。首先要掌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所谓学生的实际可能性,就是学生经过努力之后,在各方面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其次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学生的大纲。他认为这个大纲应包括的项目有: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学习态度、主要兴趣和爱好、智力的发展、一般学习技能和技巧、文化素养、学习毅力、学习纪律等等。再次要有一整套研究学生的方法,例如谈话法、观察法、诊断性作业、教育会诊等等。在过去的教育著作中,像巴班斯基这样详细地论述研究学生和了解学生实属少见。 七、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的内在矛盾 (一)历史:机遇与挑战并存 针对当时苏联基础教育出现的学生学业负担重、学业难、效果差、厌学情绪严重等种种问题。通过对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克服了大面积留级现象之事件的总结和实验研究。在充分吸收前人成果及教育学(发展教学论)、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指导,运用现代系统方法。巴班斯基提出了旨在预防和解决学生学业不良问题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这一历史背景使巴氏最优化理论具有了极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系统论与辩证法相结合的方法论。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指导:实现学生教育、教养、发展等多方面发展的综合化教学目标更是极大地冲击了当时苏联盛行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论思想。然而,历史创造了新的理论,也规约和限制了新的理论。自赫尔巴特将教学论建立在哲学与心理学基础之上后,前苏联教学论选择了哲学取向,秉承了赫氏教学论理论中的理性主义思想,在教学中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与习得。同时,由于美苏争霸的政治需要,精英教育在前苏联备受重视。因而,强调知识教学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前苏联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特征。正是受这种理性主义传统与时代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巴氏最优化理论虽然提出了实现学生教养、教育、发展三方面综合发展的教学目标,但其直接目的仍指向知识授受与习得,以解决学生学业不良的问题,虽然受人本主义和发展心理学等最新成果的影响,强调具体教学环境、学生个性与认知特点、水平等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要实现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但其具体策略与方法又仅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控制。仍以僵死的“既定标准”来评判教学效果的优劣。 (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性 巴氏最优化理论充斥着与现实相矛盾的理想主义情节。这首先体现在其质性目标与量化手段的矛盾关系上。巴氏最优化理论虽然被冠以“最优化”的头衔,提出要以最少的时间、最省的精力与成本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但并不是“最理想的效果”,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佳,更不是以某种参照为标准的可量化的最佳水平。“最优化”只不过是巴氏对理想教学观的表达与设想,是巴氏向人们表明了一种理想化的教学目标与状态,以及这种理想状态对理论及实践的目标指向性与旗帜引领性意义。因此,“最优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质的追求,是一种意义、状态和境界的追求,而不是一种量的追求。然而这种质性研究与意义追求虽然反映了教育及其研究的本质特性,但教育实践又不得不面对何种程度的教学是最优的、多少时间是最少的、多少精力与成本是最省的等一系列复杂而具体化的问题。特别是在科学世界观的规训下,教育实践又不得不求助于科学主义与实证逻辑,走向标准参照的量化,走向测量的精确化,走向对数字的依赖。所以巴氏不得不“自相矛盾”地为各年级学生规定了家庭作业的具体时间。在这里质性目标与量化手段之间的悖论产生了,最终量化手段依靠实践这一真理标准左右,改变了质性目标的性质与意义。这种理想与现实、目标与手段的冲突与背离正根源于其脱离现实的理想与完美主义情结。 其次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背离上。任何一种教育思想,如果说不能被运用于教学实践。即使理论逻辑再严密、再完美,都只不过是一种美梦而亦!这种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的矛盾,在巴氏理论中有着明显表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他对教师的要求大大高于多数教师的实际水平与可能水平。为此他要求教师们应具备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要有辩证和系统思维,能全面、系统、深入、细致地研究学生。“综合规划和具体确定课堂教学任务”,“最优化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见,较高的理论水平与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巴氏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今天的教师也还没有达到这一“研究型教师”水平。事实上在制度化教育的现当代社会,作为普通职业者的教师,除个别特别优秀者外,绝大多数根本无法达到这一要求。这种要求,只是巴氏站在理论研究者的视角,出于理论研究与理想追求的需要。对教师形象与素质做出的一种脱离现实的、理想化与应然性构想。这种构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与裂痕,正是其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改革终难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实现教育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和谐,是将美好的教育理想转化为真实的教育生活的前提条件,是任何一种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三)理论基础的模糊性及逻辑的矛盾性 什么是最优化?巴氏认为,第一个标准是“在现代条件下……每一个学生在教养、教育、发展三个方面都达到他在该时期内实际可能达到的水平。但不低于所规定的评分标准的及格水平,第二个标准是“学生和教师都遵守有关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数规定”。显然,“现有条件与环境”、“最少的时间”、“可能达到的水平”构成了教学最优化的条件、过程、结果三要素。那么“现代条件”如何界定?何为“可能达到的水平”?多少时间是最省的?更何况这三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与作用的复杂的动态关系,而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究竟在何种条件与环境下多少时间与精力是最省的、怎样的教学效果是最优的?这都是一系列极其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沿着上面这些“是什么”的问题继续追问下去。那么,这两条标准又何以成立?为什么是两条而且偏偏是这两条?其逻辑基础是什么?对这些核心问题,巴氏一直没有给出令人比较满意与信服的回答。事实上,他提出这样的标准,主要是源于对相关教学原则的考察。但这些“考察”存在严重的问题。首先依据教学原则推论教学标准的研究方法本身就值得商榷。究竟是“原则”规定“标准”还是“标准”决定“原则”,或者两者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关系。都需要仔细推敲更何况,其“考察”多以经验描述为主,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 其次,他基于经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否是最优化的,本身就需要进一步论证。显然,标准及其逻辑基础的模糊化、经验化使巴氏最优化理论的科学性及其价值大打折扣。我们再看看巴氏是如何具体规定这两条标准的,巴氏认为,效果标准是学生在“教养、教育、发展”三方面都不低于国家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评分标准的及格水平”基础上的可能性发展,时间和精力标准是国家卫生标准所规定的课业时间和精力消耗状态。可见这种标准是整体化的、统一化的,而非个体的。这种企图用统一的标准实现个体教育、教养、发展最优化的思想,显然与学生个体的特殊性事实相矛盾,也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八、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现实反思 (一)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1、全面系统地研究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教育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的规律,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其不足就在于没有全面而系统考察整个教学过程,而是片面、孤立地研究教学的某一方面,忽视了教学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造成了许多形而上学的弊病。特别是把复杂的综合的培养人的教学过程,看成是个简单的知识授受过程,这显然是片面的。而巴班斯基是以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引进了现代科学方法论,主要是系统论和控制论,把教学过程看成个系统,强调综合研究,发挥整体功能,反对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和方法。巴班斯基明确指出:“要使教学最优化,就必须以辩证的系统方法看待教学过程,所谓辩证的系统观点就是必须把教学过程的所有成分、师生活动的内外条件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的东西并自觉从中选择出在当前条件下,教学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最好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巴班斯基的这一观点,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长期以来,我们深受传统教育学的影响,在研究教学时总是孤立而片面地研究某—个方面,最后是顾此失彼,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难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要以辩证的系统方法全面看待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综观全局,高瞻远瞩,既考虑当前的实际,又要考虑长远发展,不断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成功的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从今天有效教学的研究来看,巴班斯基教学的最优化理论是具有前瞻性的。巴班斯基在这里要求把效率与效果同时加以考虑,实际上也是给教学过程最优化赋予了明确的标准,要求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取得质量最优的教育效果。而且他还提出不但在教学方面,还要在教育、组织管理等方面,都要考虑从实际出发符合教学规律,既争取尽可能的高质量高效果,又要在时间和精力的支出上有所控制,决不能对学生和教师提出过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所以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所蕴含的思想与我们今天的有效教学的一些理念是相吻合的,对于有效教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对于改变我国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教学和无效教学有现实意义。 3、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教学论是以教为主体的理论,它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其结果是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致使生动活泼的课堂变成了僵死的满堂灌使课堂失去了生命活力。而巴班斯基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同时又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证了教与学的关系。在他认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最优结合,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所以在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中,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主动性和发展的主体性, 把教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这对于改变我国传统课堂教学中只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把学生看作被动的盛装知识的容器,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机与活力,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的状况具有现实意义。也有助于我们重新深刻地认识教学活动的本质“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 4、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前苏联教学论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秉承了赫尔巴特教学论中的理性主义思想,在教学中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把完成智育作为教学的唯一任务,看作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而巴班斯基在吸收了传统教学论合理思想以及人本主义和发展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后,提出了教学的任务就是实现学生在教养、教育、发展三方面的综合发展,并且进一步把这三项任务具体化。巴班斯基认为这三项任务要在教学过程中统一实现,不能只抓一项任务而忽略其他任务,在评价教学效果时也要从这三方入手。 由此可知,巴班斯基对教学职能的认识比传统教学论更全面。这对我国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应该完成学校教育所完成的任务,学校教育所完成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其中心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既有认知方面的也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但实际情况是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和学生都很重视教学对智育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教学的其他任务,其结果是过分追求升学率,在教学中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指引我们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树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全面看待教学职能的观点 。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现代科学方法为指导,在教育实践与实验基础上系统地、最优化地解决教学问题的大胆尝试。该理论具有应用价值,因而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但由于废理论的产生具有一定时代和地域背景,所以我们在借鉴的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而是理性的结合我国教学的实际,科学合理的吸收和利用。 (二)最优化教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电子白板 中低年级的学生,学生对一些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尽量用图片、实物等,借助直观形象去获取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时,我们可以首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红领巾、三角尺、钟面、扇面、五角星的实物图,让学生找找这些图上有没有角?在哪里?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角了,对角也有了一些认识,学生很快找到了图上的角。教师顺势说:“我们在这些图上找到了角,如果我们把这些角画下来会是怎样的呢?”这角的图形是比较抽象的,我就借助电子白板,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说明这些都是角,并在电子白板上利用绘图功能画角,使学生建立起角的概念。这样,使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的角,通过实物演示,变的直观形象,学生易于理解。这样教学,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概念,突破教学难点,并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小学数学中主要有“数”与“形”两方面的知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和枯燥。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概念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他们往往不容易掌握知识,而且对于一些容易错的概念更难辨析清楚。如果根据教材内容,将动与静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那么学生透过白板演示的情境,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就能有效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一课中,可以这样设计:先利用白板的绘画功能画出一个点,然后从点一端画出一条水平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接着通过这一端的伸缩让学生认识射线的特性。然后,在其下面画出一个点,它的两端分别射出一条水平线,自由地伸缩,以此来让学生理解直线的生成和延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的特点。接下来,在白板上画出两个点,再由一条水平线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它有两个端点,不可伸缩,有长度、可度量。绘图的过程根据学生的需求,可利用电子白板的回放页面功能,来进行有效的知识回顾。 通过这样的直观演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构造了一个知识的生成情境,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清晰地获得概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参考文献: 罗明东 等.教育技术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9). 巴班斯基著,张定璋译.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周贵礼.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的内在矛盾及其启示.教育学术月刊,2008(3). 吴文侃.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概念、标准和方法体系.教育评论期刊,1986年第二期.
153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学科学证明马克思主义很前卫!
热度 3 feixiang09 2011-3-9 20:54
最近两个星期听了系里请的一些数学教授给做的学术报告,从他们的报告中我深深体会到数学研究是个discover的过程,而非create的过程,那些数学定理,数学式子或者更一般的马克思说的客观规律是客观存在,只不过还没有被发现而已! 有个杰青在做报告时介绍了他最近的research works。他基于几何背景推出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方程,如kdv,schrodinger。尽管他得到的这些方程没有物理意义,但是这些方程在形式上却和基于物理意义背景下推出的方程一致。他还说,曾今看过一篇paper,上面预测:在几何上得到的方程必将在以后的物理学中出现!可见,自然中的一些东西确实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数学一些领域发展超前这些东西的形式可能我们已经在数学中discover,只不过在现实中还没有发现其具体的内容,背景或意义,也可能由于我们现在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限制,我们还不能discover它们,但是它们客观存在确实事实!当然,这位paper的author没有马克思那么超前或有胆量,因为马克思在100多年以前就认识到了并且宣称一切自然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等待我们的是discover而不是create!
3544 次阅读|3 个评论
青年马克思之幸福观
yushp1935 2011-3-7 10:32
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标志是什么? 下面 , 我想引述青年马克思一些看法,请主张把“幸福”作为某省 , 某市 ,某县 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规划” 主要 目标的同志们 , 看看有无帮助! 1835 年马克思在特利尔“弗里德里希 - 威廉中学”写的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表明,“人有什么价值?”“追求什么目标?” “生命的意义何在?”是他中学时期不断地思考着的问题。在这篇作文中,马克思一开始就指出 , 和完全依赖于自然生活条件的动物不同,人总是力图借助于自由的 , 有意识的 , 有目标的活动来驾驭这些条件,寻找自己发展的道路。他写道:“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运动,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其他什么范围存在。” 青年马克思的作文,把人与动物不同,人有自由的有意识的有目标的活动,因而能够“选择”自己的活动范围,“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作为不言而喻的前提。显然,这是继承西方文化传统,特别是古希腊和文艺复兴以来的优秀文明成果。可是,作为一个基督教徒,马克思这时只能用“神”的名义指出,人的活动有他们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为达到这个目标,人自己可以去寻找合适的手段;每个人可以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得到提高的地位。正因为人有这种自由活动,人就有了选择职业、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马克思认为,青年应“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 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马克思还分析、论证, “人为的天性”和谋求人类的幸福与自身的完美是一致的,他强调: “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这时,马克思已经懂得,人并 不是总能够选择到自己合意的职业,因为“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不过,青年马克思这篇作文的主调是,青年人不应该局限在狭隘的利己主义的框子里,而要寻找为人类服务的道路和手段。他满怀激情地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兴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在这里, 青年 马克思对于他选择 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主要指针”作了动人的陈述 ,把“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作为自己毕生的信念 。这种崇高的人生理想,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对人的价值的追求,从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正确的,有指导意义的。 马克思在特利尔所就读的学校,原先是耶稣会学校,他在另一篇论宗教问题的作文:《根据约翰福音第 15 章第 1 至 14 节论信徒和基督的一致,这种一致的原因和实质它的绝对必要及其影响》中曾指出 , 在探讨是否一致的原因和实质之前,要弄清楚“人的天性”。他把人的本性的一个方面归结为 : “心中有神性的火花、好善的热情、求知的欲望、对真理的渴望” 。 当然,他也看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欲望的火焰”、“罪恶的引诱”、“贪图富贵功名的卑鄙企图”、“虚伪的甜言蜜语” 。马克思认为这后一方面, 把前面提到美好的神性与人性 , “吞没了”、“熄灭了”。因此,上帝才派出自己的儿子耶稣基督,来拯救人类,才要求信徒必须和基督一致。 在另一篇拉丁文作文《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应不应当算是罗马国家比较幸福的时代?》中,马克思还写道:“ 如果一个时代的风尚、自由和优异性受到损害或者破坏了,同时,贪得无厌,铺张浪费和荒淫无度充斥泛滥,那么这个时代就不可能称幸福时代 。” 可以看出,青年马克思关注个人的本性、人的天性,这些有关人的基本问题;并对人性的内涵有初步的判断。 他又把“时代的风尚”,“自由和优异性”,看作一个时代是否幸福的重要标志 。实际上, 青年马克思把启蒙学者关于“自由”是人的最高价值的思想,当作评判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标准! 显然,年仅 十七岁的马克思对“人的本性”、对人道主义的认识,还是 比较 初步的。但是,这些作文表明,十八世纪启蒙学者关于人是自由的,人是有理性的,人的使命是寻求普遍幸福和达到自身完美,人虽然依赖于周围环境,但“自由”是人的最高价值和评判时代的标准……等等观点已经在这位中学生心灵深处打下了烙印。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青年马克思所继承并吸取传统人道主义和十世纪启蒙学者这些思想,是有现实意义的。今天,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把 “ 幸福 ”作为 一个地区 (省市自治区)乃至全国 “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规划” 的一个 目标 ,显然是符合“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展观的。然而 ,时代变化了,国情不同了,主观与客观条件也有重大差别。幸福的 内涵 ,实现幸福的 条件,应该比青年马克思当时所理解的幸福及实现幸福的条件更高,更现实吧?这正是有识之士和有关领导机关应该认真研究的!
个人分类: 介绍名人观点|3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发展观国际化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热度 4 hucs 2011-3-6 22:18
博士研究之人文 科学发展观国际化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在职博士生 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中。“十二五”规划成为热门议题。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科学发展观 可谓是新时期中国的 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诞生于中国 ,非常适用于指导中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 也是属于世界的,同样适用于指导世界各国的发展。 因此,将科学发展观国际化(全球化)将成为中国对世界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国际化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近期,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提出美国经济也需要科学发展,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这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科学发展,对于从危机中走向复苏并企向稳步发展的世界经济,是非常重要的。 (注:“≈”即“相当于”) 相关链接: 胡春松,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考新认识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966do=blogid=323967 -- 您好! 欢迎介绍您在南昌的朋友来看看心血管。 欢迎访问我的科学网博客。 胡春松 大夫 在职博士生 南昌大学医学院门诊部心内科 南昌市八一大道 463 号 就诊预约电话(短信优先): 1897081680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966view=hucs
3017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对文革及儒家思想的现代形态的认识
热度 12 周可真 2011-3-6 14:32
文革不是形式逻辑问题,而是历史逻辑问题。 我始终认为文革不是毛一个人的思想问题,而是整个中国的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 文革的社会基础是全国亿万小农和来源于小农的工、兵、知四大阶层,当时他们普遍生活在封闭而落后的社会生产(主要是农耕生产和手工生产)条件下,其所受的教育主要是世代相传的传统封建主义文化教育和来源于苏联的以斯大林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两种“主义”本质上都是专制思想,但这又是两种不同历史形式的专制思想,前者以古代儒教形式表现出来,后者以现代马教形式表现出来,它们相互融合即形成了堪称“新马学”的思想体系。 文革的实质是儒教与马教的整合过程。这个过程类似始于宋代的新儒学运动。当年新儒学运动中的理学家是语言形式上以儒反佛、道,思想内容上则援佛、道入儒,由此形成了溶儒、佛、道为一炉的新儒学——宋明理学。与之相似,“新马学”的形成则是语言形式上以马反儒,思想内容上则援儒入马。“新马学”实即具有中国儒教思想内容和马教语言形式的“形马实儒”的思想体系。其思想体系的 要点是: ——以名为“共产主义社会”而实为“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为最高目标; ——以名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而实为“不患贫,患不均”的平均主义为经济原则; ——以名为“四个伟大”和“读主席的书,听主席的话,照主席的指示办事”而实为“君主圣明”和“君为臣纲”的皇权主义为政治原则; ——以名为“三忠于”而实为“忠君”的封建道德为伦理准则; ——以名为“斗私批修”、“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和“活学活用”而实为“破心中贼”、“明心见性”和“知行合一”的心学为道德修持方法 。 这种“新马学”是与当时中国的封闭而落后的生产方式互相应合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所以说文革不是形式逻辑问题,而是历史逻辑问题。 我曾说“毛泽东是一座雄伟大楼”,正是指被万众呼为“万岁”的毛泽东和他所发动的文革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这种基础就是上述四大阶层及世代相传的传统封建主义文化教育所形成的他们的文化心理,没有生活在封闭而落后的社会生产条件下的他们和他们的这种文化心理,文革是不可能发生的,毛泽东也不可能成为万众崇拜的“万岁”。 王鸿飞看了我的那篇文章,曾以为我说“毛泽东是一座雄伟大楼”是我崇拜毛泽东的表现,这是绝大的误解,但当时我只是作了简单的回复,不想把问题说穿了。但事到如今,我觉得再不说穿,真要被人误解成我是一个头脑中充斥了封建思想的人了,何况最近网上再起有关文革、儒家的争议,我也有必要表达我对文革和儒家思想的现代形态的认识。
个人分类: 传统文化|4308 次阅读|33 个评论
信马克思,信神明,还是信娇妻?
热度 9 seoal 2011-2-27 11:39
最近真是奇怪,老是遇到N选1的问题,甚是让人觉得无聊之极,这不,前日和好友闲聊,又遇到了这个问题,是信马克思,信神明,还是信娇妻? 事情的起源是,聊天时候,我冒出的一句:我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友问我:你是党员不? 我说:不是老党员,但我觉得我算是一个很忠诚的共产党员,也许称不上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但至少也是一个社会主义行者。 友问:那你怎么能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你们党员不是无神论者? 我哑然:为何我是党员,就不能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友问:党章没规定? 我惑然:我一直铭记在心头的,是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是相信了“举头三尺有神明”,就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友答:那也不一定。但是马克思是无神论者。 我扯道:第一,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第二,我们不是一直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么?第三:马克思不是更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么? 友怒:如此说来,马克思,神明,娇妻,你选择相信谁? 我楞:这是单选题,还是多选题? 主席曾说,我党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其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等若干。也许,如果是一个单选题,我并不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因为我会信我的娇妻,也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信娇妻,因为她是我的爱,是我生活存在的意义,再没有什么比我的娇妻更让我看得见摸得着,更让我如此刻骨在心底;我信举头三尺有神明,这算不算是一种内心的道德约束,难道就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你又如何区分何为信仰、何为敬畏?那些腐败了的,或者即将腐败的,在高台上却很忠诚的所谓党员,他们又信什么?我与他们在一个组织,却不屑与他们为伍。 加入组织,只是一种政治信仰,是由于对组织理念的认同,是为了践行组织的宗旨,是为了共同的目标,那里应该是一个志同道合的集体。 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是一种内心道德遵循,是一种对未知的敬畏,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检视自己; 相信爱妻,是生活的必须,是爱情与婚姻的自然力量。 这三者,一定要单选么? …… 何为信仰,何为敬畏? 为何信仰,为何敬畏? 友答:懒得和你鬼扯,你还是先努力工作赚钱,能取回你的“娇妻”再说吧; 众大笑…… ---------------------- 回想起伯虎兄的那句话:我将我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明月喻何?沟渠喻何?我是谁?
3459 次阅读|9 个评论
“It’s economy, stupid!”
等离子体科学 2011-2-26 11:08
这要有 quotation mark ,必须的!因为这是当年 Bill Clinton 的竞选口号,引用须注明。 翻译过来,是:“(关键)是经济,傻瓜!”(翻译成“蠢货”也可以,看你的心情以及你同对手的关系。) 一切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其背后推手其实是经济的动因。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说过的。或者为大家过上好日子,或者让自己过上好日子,或者自己过好日子的时候还想着大家——如此而已。十月革命,都说是共产主义革命。但知道历史的人都晓得,号召民众的口号其实是“和平!土地!面包!”——要生存、要吃饭!中国革命,教科书上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实际上即不“资产阶级”,也不“民主”——就是“农民翻身”的一部“中国土地法”而已!——还只不过是“大纲”!当年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 Clinton 击败挟海湾战争胜利之余威、老谋深算的老 Bush ,靠的也就是“ It’s economy, stupid! ”这么一句。 环地中海的火,有人说是 Jasmine Revolution ,有人说是 Arabian Uprising ,还有人说是 Islamic Revolution ,——可是现在已经烧到欧、美、南亚次大陆—— Greece , Wisconsin , Louisiana , India , 且有 进一步 蔓延之势 ,以至于 Wisconsin 州政府 block internet sites , 并 可能会 出动军队 ! —— Conservatives 说 Wisconsin unrest 的推手们是 a coalition of socialists and unionists ——社会主义者和工会活动者的联盟——听起来像一场 Proletarian Socialist Revolution ! 真是众说纷纭!怀着各种心思的都有——连 Jon Meade Huntsman, Jr. 先生都“和家人碰巧路过”王府井“打酱油”了 :p 其实还是马克思对: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两年多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触发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多年积累下来的各种问题! 世界各国的领导人都该学点马克思主义——解决民生问题,才是平息 unrest 的根本途径!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3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进化论的问题和危害
热度 7 iwesun 2011-2-24 00:15
进化论的问题和危害       姜永进 先生的文章,是耐看的。至少我还是喜欢看的。   两个犹太大胡子,马克思和弗洛伊的,一个搞崇高理想,一个搞低级趣味,一个头像满世界飘,一个处处受人批判。   当年佛洛依德搞低级趣味,可以说是严重打击了神的子民们的尊严,就算是伟人,只要你是诚实的,佛洛依德也会把你脱得干干净净。   但历史终将证明,科学领域佛洛依德将远远高于马克思,不为别的,就有一条,佛洛依德是足够严肃。   仙术尽管是伟大的,可以创世。    但人类终将认识到,其实不需要创世,因为我们已经存在。   以前和姜先生讨论过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难题,姜先生是坚持进化论的,反对神创论的。   当时我就和姜先生说,科学有个难题,就是基因的串行信息的空间特性表现的正确表达的问题,尽管,这个事实我们是天天都能看到,受精卵发育成个体,成功率之高,简直难以想象。   他可能把我当成神创论者了,其实我的本意 是 , 科学自身是有死穴的,你不要一味的点人家的死穴,要认清各自的边界。    姜永进 同学倒也干脆,科学没死穴,你随便点。    我的意思 说白点, 就是划江而治。   划江而治的目的,是随便,人人都可以随便。 1.我的基本态度   昨天,五色教主发疯,和“打骂过天河”的咪咪狗,对我发起车轮大战,到凌晨6:00。   其中有个核心,是关于鬼神的。    陈辉 : 博主相信【上帝】存在?   Me: 科学范畴,我用真随机表达。   真随机的背后到底是啥?我不说。   大家可以随便,我也可以随便(但这时候不是科学)。   上帝是随便的结果。   可以说信,反正有一个不知道叫啥的东西。   也可以说不信,因为你不知道是个啥东西。   科学遇到这个界面,就终结了。    陈辉 : 博主相信【鬼】吗?   Me: 鬼,我归于不稳定的奇迹,也就是仙术。   此类现象大量存在,但科学无法把握,我放弃(也就是不说)。   听天由命,仅此而已。   其实我的态度是一贯的,就是我们的这个世界时在一个真随机的信息系统之上被重构的,我们置身其中(粗糙的类比,就是你我就是软件人,石头也是软件石头,但这仅仅是粗糙的类比,技术细节还是大不相同的),是无法探知根本的真相的。   真随机就有无限的穿透能力,可以在各个系统层面都重构最底层。   也就是说,我们有两个最基本的认知障碍,一个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底层,超越这个界面,大家都是胡说。   另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也就是其不确定性, 你说一只鸡突然变成了一只鸭,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这是你无法把握的,你不能学会这个法术,稳定地把一只鸡变成一只鸭。    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仙术是存在,但人是无法认知和把握的,除非你和老鲍一样,天生就是仙,那谁也没招儿。 2.进化论是唯物思想的延续   进化论和唯物论的问题其实我谈了很多,其实和唯物一样,归根到底都是不够严肃,建立在 过度假设 基础上的。   变化是我们常见的,父亲生儿子,儿子再生儿子,都是不一样的, 你哪 天生下一只狗,其实也没啥大惊小怪的,万事皆有可能。   你为什么可能哪天会突然生下一只狗?    其实也很简单,其实你根本也不是你儿子的父亲,你儿子的真正父亲是整个宇宙。   真正的系统观, 只有系统的整体的状态的变化,你是不能将局部的继承关系的,这个关系被人虚拟出来的。    也就是说,本质上讲,整个宇宙都对你儿子有贡献,包括一只没名字的狗。    任何事物都是新的,因果的继承关系仅仅是一种说辞,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科学。    个体识别是依靠信息的,没有绝对的个体识别方法。    你身体内的物质是流动的,稳定的是一个相对的信息集合,仅此而已 。    其实物质本身也是这样一个流动的XX(这个无名的东东,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物质)下的,相对稳定的信息集团。    既然,你都可以生下一只狗,其实,猴子生下个人来,一点也不奇怪。    进化论本身就是唯物思想的延续,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3.进化论的核心内容并无科学基础    进化论是建立在考察发现之上的,其本身就是结果的陈诉,而非真正的原因。   逻辑本身就是在编制一个因果链,这个因果链是在系统观下的一种取舍,是不严格的。   因为其不严格,是不能推向终极的,也就是不能作为一种世界观的。    世界观是人类对生世界的一种根本态度,你差一点,就会酿成大祸。    进化论并无人类认知的根本——数学的支持,数学支持的仅仅是退化论,热寂的死亡说和耗散的回光返照说。   尽管,我们看到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但因为这不是知的根本,因此是不可靠的。    “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是一个经过筛选后的事实,也就是你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    任何知的核心都是——自我,自我一旦认知,就只能和有限的近似的同类交流,一切【Other】,在自我眼里都是物,是不可交流的(二傻提出修正,是交流很少)。    所以,任何自我都是觉得自己是最高级的,回头看全部都是低级的。   这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这个假象的根本原因。    热寂的死亡说和耗散的回光返照说,本质上是可以进一步深化的,也就是真正的起源学说——唯信息论。   但这个起源,是否定进化的,信息系统的层次是无限多样的,是同时存在的,我们的世界是局部化的结果,而不是进化的结果。    这个区别是很大的,也就是说,起源的最根本依据不是真正的虚无,而是噪音(真随机),噪音是具有无限复杂性的,我们是通过局部化,来缩减这个复杂性,达成我们现实的有序的世界。    局部和整体,是同时存在,共生的,没有任何理由区分先后。    这个过程是无休止的,热寂已经在整体发生,但是局部仍然可以无限演化。   但是,这个演化并不存在“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一切都是随机事件的综合效应,有上山也有下山,不过是下山之前,你就失忆了(下山本身就是失忆,是一个东西),更严重的是你和地球的本体是共用的,地球也失忆了,你找到你可以理解的化石,还是你是最高级的。   但这是假象。   终极的起源学说,是需要否认进化,才得以可能的。   4.身边的不可知不是知   我们生活的现实中存在大量的不可知的事件,其科学本质就是随机(文化本质是啥,大家随便)   受精卵发育成个体,是个常见的事件,谁也不会认为其中有啥神的力量。   但是,这是不严肃的。    真正严肃的态度,不是找出一个人形的上帝存不存在的问题,而是要面对一切不可知。    不能因为一个常见的不可知,就认为你已知了。    我和姜先生就讨论过这个问题,进化论的一个缩影,受精卵的发育,其实科学都说不清,现实的科学模型,连受精卵是如何识别空间信息,这个最简单,最基本的问题,都是回答不了的。   你还谈什么亿万年的生物进化?    神创论者是完全有理由相信,受精卵的发育过程需要神的力量才能完成,否则,只能长成一个肉坨。   神不一定要大,人家说了,神是万能的,你不知道他到底是啥,但离开他就不行了。    终极的大统一的科学,可以完成受精卵的发育的解说,但和3描述的一样,任然需要利用一个真随机来构造空间本身,也就是相当于基因的信息,本身是无效的,必须由真随机解码,才可能完成空间表达。   但是,就算是终极的科学,也面临真随机背后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神创论还是有理由说,这个动力来自于神。 5.科学与宗教的冲突   我并不像咪咪狗那样,指责西方科学是邪恶的根源。   外星人眼里无善恶。   刘锋和大多数的唯物论者皆如此,因为只要是不存在一个人形的上帝,唯物论就胜利了。   其实恰恰相反,人形的上帝还真有可能存在,和人长得一摸一样的外星人,某些方面具有你出超乎想象能力的外星人,就是有可能存在的。   其实,宗教的本质也并非讨论人形的上帝,神也是抽象的。   宗教讲故事,是为了讲道理。   故事本身是不重要的。   你否认故事的情节,对于否认宗教的本质——抽象意义的神,是毫无伤害的,再说,就算是故事,其实你也不可能是完全否定的。   科学无论如何是无法突破因为知的根本要求——确定性,而导致的障碍。   科学的知,其实是主客观统一下确定性的知,和真实的客观表现,是两码事儿,也就是说,其本身是被构造出来的知。    科学的世界观,到了终极就只能是真随机。    文化的世界观,可以在随机背后,任意说,只要你能说出。   这就是我说的划江而治,井水不犯河水。 6唯物和进化论的世界观的危害    唯物和进化论,都设置了一条人类无限发展,无限从低级到高级的金光大道。   今天的问题,可以明天解决。   老实告诉你,这是幻觉。   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但是,这是以你的毁灭为前提的。   你说这个世界观有没有危害?    7划江而治下的人权   科学经常侵犯文化的领地,把本质上都无法认知的东西,当做可认知,已经认知来信仰。   唯物和进化论就是如此,要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你不觉得可笑么?   牛顿的微积分是提供了一条知无限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没把牛顿自己包含进去,如果真的实现了,牛顿不过是个木偶罢了,在完成上帝写的一段程序。   还是要回到程序员上帝那里去。   科学只能知其过程的真,不能知其本质内容的真。    科学会是无法提供好坏善恶的标准的。   这些文化标准,都是现实斗争中稳定性的表达,毫无真理性可言。    科学加入进来,就是为了争取霸权罢了。   很多科学家和文化结合,本质目的就在于此。   科学网有个水博,就是如此,天天嚷嚷,就自己有发言权,别人没有,因为他觉得就他最懂。    科学如果不和骗术相结合,其根本毫无发言权。   一个核心的问题,不懂有没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我党的科学观下的世界观,核心目的就是剥夺不懂的人的发言权和表决权的。    更可怕的是我党的这种科学世界观,其本质还与真懂不懂无关。   这是根本错误的。   我党奉行的是科学霸权主义。    自由是绝对的,存在即自由,不因为懂不懂就丧失了的。    科学是不能越界的,只能提供一个望远镜,至于通过这个望远镜看到了什么,是个人喜好。   本质上就是和性选择是一样的,不需要懂,就有权利选择,自我的喜好。    唯物论和进化论,有很强的越界意图和行为,以此为世界观,其本身是假借了科学的名言,推行一种霸权主义。   你自己就根本是一个稀里糊涂的信仰罢了,核心是啥,自己都搞不清楚,只知道自己在某些领域比别人知道的多些,就要求全部的发言权和表决权。   这是何等的无耻。    再重复一遍,懂不懂都具有绝对的发言权和表决权。   因为存在已经存在。   这是绝对真理。
个人分类: 杂感集和|364 次阅读|10 个评论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读后感”引起的回忆
热度 1 liwei999 2011-2-21 15:10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读后感”引起的回忆 作者: mirror (*) 日期: 02/20/2011 20:36:41 题目是来自武老师年轻时代的“作文”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读后感 。那个时候镜某在作些什么呢?记忆很是有些模糊了。但还记得那个时期也读过一些有关马克思的“负面”文章。因为“正统”的传记,让人们对于“贫困”的老马和比较“富有”的老恩的朋友关系的说法有些不能理解:老马的钱都到哪里去了?对于金钱的消费,老马是否有些“病态”呢? 那些“负面”文章正是从这样的视点考证的。结论就是老马在金钱和性方面的做法相当的“与众不同”。无独有偶,列宁在性方面的做法也是很“奔放”的,已经远远超越了“开放”的境界。有个电视剧的题目叫做《梦从这里开始》,看过这些“负面材料”之后的,镜某的感觉是“幻觉”从这里结束。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244 次阅读|1 个评论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读后感
热度 6 Wuyishan 2011-2-21 06:49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读后感 武夷山 ( 1983 年 3 月 6 日) 若没有“博士俱乐部”那样一种环境,即使马克思的思想本来已很犀利,恐怕也不会有后来发展得那么丰富。正如马克思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命运是被决定了的,被广义的社会所决定。如果他父亲供不起他大买特买其书,如果他本人的“独立性”足够地强,也就没有后来的马克思。 建设世界与破坏世界毕竟不同。马克思恐怕不能成为很好的建设者。但批判的精神比建设的志向更加难能可贵,所以,应当保护有批判精神的人。在任何时代,总是(也只能负担得起)少数人批判,少数人“寄生”,多数人建设,或曰劳作。 马克思对女性的要求确实是老式的,正如燕妮已指出的那样。 马克思的父亲确实了不起,不是他的安排,马克思就不会到柏林大学就读,就没有后来的一切。他终于同意了马克思和燕妮的私约更加可钦可敬。 (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 ( 苏 ) Г . 谢列布里雅柯娃 ( Г . Серебрякова ) 著 . 刘辽逸等译 .. 页数 700..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59 )
个人分类: 阅读笔记|12561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生命科学、数学与数学模型
libing 2011-2-19 12:23
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 马克思。 在数量遗传学和数量生态学带动下,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用数学模型方法研究生物现象已成一种浪潮。利用数学模型描述生物学现象和生物学规律,通过数学或逻辑推理得到一些结论,然后再把这些结论用来解释、预测生物学现象和发现新的规律。在动物遗传育种、繁殖、饲料与营养、动物生理生化、动物饲养与管理、疾病防治等动物科学研究领域都在兴起使用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标志着动物科学正在走向成熟和完善。 §1 20 世纪中期,随着蛋白质空间结构的解析和 DNA 双螺旋的发现,形成了以遗传信息载体核酸和生命功能执行者蛋白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分子生物学时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使传统生物学研究转变为现代实验科学。但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验科学与其它实验科学如实验物理学相比,更多是注重经验,而非抽象的理论或概念。此外,生物学家大多关注定性研究,以发现新基因或新蛋白质为目标,对定量研究没给予足够重视。 §1.1 客观世界的存在方式 — 质和量 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关注,通常体现在两方面:构成世间万物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如何去认识和探寻这种本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方面,质与量相互作用促进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生命现象是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存在方式 , 生物系统是关乎人类自身的重要物质系统。在地球生物圈中,某种生物的存在方式和生存规律依然可分解为质和量两个方面,所以,生命的运动和发展也一定遵照某种数学方式进行,生命的本质最终也一定是体现在数学规律的构成上。可以断言,数学不仅能提升生命科学研究,使生命科学成为理论和定量科学,而且是揭示生命奥秘的必由之路 , 没有数学就不能彻底揭示生命本质。 对于一个复杂事物,其量的表现常可用一个系统来描述,而这个系统的运动规律常是在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下发生的。把这些影响系统变化规律的因素表示为不同因子或变量(常量可看作是只取一个数值的变量),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各变量间及各变量与整个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由此研究客观事物或系统的运动变化规律,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核心技术。 生物数学是生物学与数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以数学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生物学问题,并对与生物学有关的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数学的介入把生物学研究从定性、描述性的水平提高到定量、精确、探索规律的高水平。 §1.2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 过去的生命科学研究,没有数学也 数学模型可按不同方式分类,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 ( 1 )按应用领域 ( 或所属学科 ) 分。 如遗传模型、营养模型、生态模型、数学生理学模型、人口模型、环境模型等。范畴更大些则形成许多边缘学科如生物数学、医学数学、地质数学、数量经济学、数学社会学等。 ( 2 )按建立模型的数学方法 ( 或所属数学分支 ) 分。 如初等数学模型、几何模型、微分方程模型、图论模型、马氏链模型、规划论模型等。 按第一种方法分类的数学模型教科书中,侧重某一专门领域中用不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而按第二种方法分类的书里,是用属于不同领域的现成数学模型来解释某种数学技巧的应用。本书重点是应用读者已备基本数学知识在动物科学领域建立模型。 ( 3 )按建模目的分。 有描述模型、分析模型、预报模型、优化模型、决策模型、控制模型等。 ( 4 )按照对模型结构的了解程度分。 有所谓白箱模型、灰箱模型、黑箱模型。这是把研究对象比喻成一只箱子里的机关,要通过建模来揭示它的奥妙。 白箱主要包括一些机理相当清楚的学科描述的现象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问题,这方面的模型多已基本确定,还需深入研究的主要是优化设计和控制等问题。灰箱主要指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的现象,在建立和改善模型方面都还不同程度地有许多工作要做。黑箱主要指一些机理 ( 数量关系方面 ) 很不清楚的现象。有些工程技术问题虽然主要基于物理、化学原理,但由于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和观测困难等原因也常作为灰箱或黑箱模型处理。当然,白、灰、黑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箱子的“颜色”必然是逐渐由暗变亮的。 ( 5 )按照模型的表现特性又有几种分法: 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性模型。 取决于是否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数学的发展,又有所谓突变性模型和模糊性模型。 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取决于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引起的变化。 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 指模型中的变量 ( 主要是时间变量 ) 取为离散还是连续的。 虽然从本质上讲大多数实际问题是随机、动态、非线性的,但由于确定性、静态、线性模型容易处理,并且常可作为初步近似来解决问题,所以数学建模时常先考虑确定性、静态、线性模型。而且实际上,很多非线性问题在小范围内可用线性模型来逼近。连续模型便于利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作理论分析,而离散模型便于在计算机上作数值计算,所以用哪种模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具体建模过程中将连续模型离散化,或将离散变量视作连续,也是常用方法。 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按变量间的关系可分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按变量的形式可分为实变量模型和虚变量模型,实变量模型是指模型中的变量为连续变量,可取任意实数值,虚变量模型是指模型中的变量为离散型变量,有些变量只取值 0 或 1 。 在虚变量模型中,按模型中变量的性质,又可把模型分为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和混合模型;根据研究对象的观测值来源(资料获取方式)可把模型分为单向分类模型、双向分类模型、多向分类模型和系统分类模型。 ( 6 )按模型对实际问题的配合程度看有三种类型的模型: 真模型 (Real Model) 。只有对研究对象十分了解的白箱系统才可写出真模型。这类模型可精确描述数据,不留下不可解释的变异。真模型多数不能精确知道,也不一定是线性模型。 理想模型 (Ideal Model) 对研究对象作出科学抽象,是一种简化或理想化。 这类模型尽可能接近真模型。该用理想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但实践中常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使用理想模型。 可操作模型 (Apply model) 是一类简化版的理想模型,能用于数据分析。要写出一个良好的可操作模型,需要掌握最贴近真模型的理想模型。可操作模型也不能做太多简化,不能简化到没有分析价值。所以应该知道自理想模型转化到可操作模型的过程所做的假定 , 这样才能判断可操作模型的质量。 科学研究离不开科学抽象,简化了的理想模型作为科学抽象的结果,在各门科学中比比皆是。例如数学中的点、线、面;物理学和化学中的质点、点电荷、绝对黑体、理想流体、理想溶液;生物学中的模式细胞等。由于这些理想模型反映了原型的本质属性,因而它们常常构成各门科学的基本概念。 数学模型的优点是能够创造科学理论,可进行科学推断、解释和预测、得到观测范围以外的结果。缺点是,如果过于简化,为了在概念上可以控制,把原型简化成概念的骨架,那么,由此得到的结论在回用于原型时,符合程度就很差。原型越复杂,过分简化的缺点就越大。 ( 7 )按数学模型的性质可分为微分方程模型、概率统计模型、逻辑模型等;按求解方法可分为最优化模型、数字模拟模型、启发式模型等;按研究对象可分为分派模型、网络模型、存储模型、排队模型、投入产出模型、预测模型、对策模型等。 ( 8 )在应用领域,一般从三个方面对线性模型进行分类:一是按因子数目,分为单因子、二因子、三因子和多因子模型等,二是按因子性质分为固定模型、随机模型、混合模型等,三是按模型功能分为回归模型、方差分析模型、协方差分析模型、方差分量模型、混合模型等。上述分类方法只是考虑到模型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实践中的模型常要考虑各种特征。 总结上述讨论,从应用角度把数学模型的种类分为: 非线性模型 固定模型 数学模型 实变量模型 混合模型 随机模型 线性模型 单向分类模型 虚变量模型 双向分类模型 多向分类模型 系统分类模型 数学模型有广泛适应性,可根据生物学原理把某些生物现象模型化,按数学方法的基本假设,把现实中存在的杂乱无章的资料按符合逻辑的方法推导展开,并力求在数学模型所约束的范围内,尽量减少推导结果所带来的误差。 §2.3 线性数学模型 线性模型是 C.R.Rao(1973) 提出的一种统计模型,它概括或统一了许多常规线性统计问题,例如平均数估计,线性回归,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和数量化分析方I , 因此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线性模型是各种数学模型中最基本的一种。大多数参数方法都可归为一个被称为“线性模型”的统一框架,其中线性的意思为“可加的”。其基本思想在于观测指标的变异可由许多影响因子的效应的相加来进行解释。例如:表型值是由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和基因型 X 环境互作效应相加而来。 由线性模型发展出来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可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到非线性模型。实际问题多可用线性模型描述,或作为初级近似描述。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有多种,例如用实验数据直接估计,矩法,回归估计等。这些方法多数可用线性模型理论来解决。一般统计书上介绍的经典判断问题,多可用线性模型表述。 统计建模有两个基本思想。统计建模一般基于某些假设,所以建模前验证这些假设非常重要。建好模型后,还要从两方面对模型好坏进行评价。第一是评价模型的拟合度。由模型拟合的数据是否接近样本数据?拟合数据与样本数据间的差是否呈随机分布?第二是评价把模型用于预测更广范围的数据时的可靠性。 §2.4 数学模型的应用 今天,在诸多方面,数学模型都有着非常具体的应用。 ( 1 )整合与创造。数学模型,尤其是基于过程分析的数学模型,为整合知识和提出假设提供了有用方法 。以数学模型形式表达的科学假设是现代研究方法的核心。深入研究数学模型,可提供极有价值的知识。数学建模可提高动物试验的作用和效率,促进更深入地理解和控制动物的营养和遗传过程。随着科技进步,数据量巨增,不仅增加了处理数据的难度,也降低了研究者对每个数据的关注程度。通过数学建模来掌控数据,可增加科学发现的机会。要保持生物学研究的逼真,就要理解几个大的水平层次,例如细胞、组织、器官或整个动物机体,乃至动物群体,所以生物学研究比分子生物学要求掌握更多知识。 ( 2 )分析与设计。例如描述药物浓度在动物体内的变化规律以分析药物的疗效;建立描述动物营养需要的数学模型,用数值模拟设计新的营养模型等。 ( 3 )预报与决策。动物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指标的预报、动物生长状态的预报等,都要有预报模型。使饲料厂经济效益最大的价格策略、使费用最少的饲料配方,是决策模型的例子。 ( 4 )控制与优化。动物生产过程的最优控制、育种方案设计中的参数优化,要以数学模型为前提。建立大系统控制与优化的数学模型,是迫切需要和十分棘手的课题。 ( 5 )规划与管理。动物生产计划、资源配置、物资管理等,都可用运筹学模型解决。 §2.5 数学模型技术是现代研究方法的核心 在科学研究中,模型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一种特殊中介。一方面,模型是研究者创建的、用来研究原型的工具或手段;另一方面,模型又是原型的代表或替身,是研究的直接对象。所以,科学模型具有工具性与对象性双重性质。 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能对模型的研究结果有效地外推到原型,因此,必须要求模型与原型具有相似性,而且是本质上相似。同时,模型作为研究手段,是为便于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伸展研究者的各种才能,因此要求模型与原型相比,具有明显的简单性。要使相似性与简单性统一,并不容易,模型需要不断经受检验和改进,需要研究者善于综合、灵巧运用多种方法。 由于数学本身的普遍性、逻辑性、和可操作性,使得现代科学研究常是借助数学模型技术来认识和处理研究对象,结果是,现代高新技术常以高度数学化、模型化为最典型的特征,所以我们说,数学模型技术是现代高新技术研究的核心方法和技术,高新技术的出现已经把现代社会推进到数学模型技术的时代。 §3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与任务 §3.1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数学除了锻炼敏锐的理解力、发现真理以外,还可以训练全面考虑科学系统的头脑。数学的思考方式为组织和构造知识提供了方法,以至于当用于技术时就能使科学家和工程师生产出系统的、能复制的,并且可以传播的知识。 由于计算机发展,近三十年来数学模型研究蓬勃发展,已成为数学科学向一切领域渗透的主要媒介。 数学已成为一种关键的、普遍的、能够实行的技术。所以, 数学技术已经成为当代科技人员必备的素质。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线性模型素质,包括模型建立、统计处理与分析、模型应用等,为后续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一个有竞争力的科技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模型知识和能力,所以开设数学模型课程十分必要。实践证明,数学模型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是教学改革特别是数学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生长点。要求学会基本的线性模型分析方法,从建立数学模型到模型参数的估计,模型性能分析和模型应用,这是动物科学后续学习和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术。 §3.2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如何用数学模型处理实际问题?这是现代科技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说明如何建立数学模型。 一元线性模型是所有线性模型的基础。本课程重点介绍线性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利用一些经典问题,例如回归、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等,通过一元线性模型的理论来解决,以加深对线性模型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一部分,我们还把一元线性模型推广到多元线性模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做一简介。 本课重点是混合线性模型。预测随机效应的取值、估计随机效应的方差,是混合线性模型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这也是现代家畜育种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常见的遗传模型都是混合模型,分析常见遗传模型的相互关系,介绍其数学处理方法,尤其是多性状、多种血统关系时的通用计算方法,是本课核心内容之一;本课系统介绍方差分量知识,包括估计方差分量的 Henderson 法、 最小范数二次无偏估计法,尤其是最大似然法和约束最大似然法,后者本身也是处理混合模型的基本方法,所以是本课的又一核心内容 。 本课程的基础是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根据课程性质和任务,读者应具备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但有些知识在目前的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学教科书上没有论及或介绍不够,我们将在有关章节适当介绍。 本课程首先是为动物科学专业开设的 , 所以列举实例尽量选择动物科学方面的问题,例如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动物生理生化和繁殖、和动物疾病防治等。不过为拓宽学生视野,也列举一些医学和农学等专业的例子。 在学习本课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模型假设。这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关键。实际问题总是很复杂,要抓住其重要,本质的特征。 ( 2 )模型分析和检验。将所得数学模型还原为实际问题的解,看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需要改进,如何改进。 ( 3 )数学建摸需要严密的逻辑性。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常要引入适当假设以简化问题,特别要注意假设的严密性,否则就会导致错误。 ( 4 )线性模型分析常是数学建模课程的一章。 来源: http://hi.baidu.com/%D6%DC%B1%F3%BD%AD%CB%D5/blog/item/0b37c063fe95826b0c33fa98.html
个人分类: 科学问题|45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文)孔子诞辰2557周年随想:中华民族该信仰什么
热度 4 mingmingde 2011-1-22 16:05
【注:本文写于2006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未加修改和注释,欢迎批评!祝福各位喜迎兔年春节,都把欢快的耳朵竖起来,发财的腿儿跑起来,幸福的小尾巴摇起来!】 很凑巧,这两天,余秋雨先生发表一篇书序,称《论语》是美德的最高文本,于是引来网友的一片喊声,有些名博提出质疑,我则跟贴表示理解余先生的提法,但同样引来一片质疑之声。不管怎样,在这9月28日,一个不寻常的日子,目前公认的孔子诞辰日(虽有不同的说法,但尚未得到公认,暂且采取这一说法),我们国内也有很多的纪念,比如孔子标准像的塑成发布、要求教师节改为今天的呼声愈益强烈,关于孔子和儒学的东西在此之前也越来越引起国人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对此肯定有很多人心里不高兴、不愉快,以为怎么又复古了,怪不得中国人拿不了诺贝尔奖,祭着个2500多年前的偶像,不仅停步不前,而且简直是倒退、反动!咳,不说这些了,提起来不爽! 我这几天写了一连串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东西,还没有写完,但已经感到,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也觉得不爽,但我去附和说孔子、纪念孔子、传承其思想也有人不爽,不知道我们究竟搞些什么才令所有人满意(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这多元化的时代)!我在想,这实际涉及到当今中国人的信仰问题,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没有信仰可以(实际上在我看来没有信仰的人实际是不存在的,只是这样或者那样的、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信仰而已),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是没有信仰,就像黑格尔说的,一个神庙里没有神像,呵呵,一个空壳儿,风一吹就到,而且啥也留不下。但究竟信仰什么呢?我们都知道,自从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的信仰逐渐发生危机,马克思主义信仰逐渐为物质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甚至虚无主义等等现代的极为时髦的东西所代替,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西方的东西纷至沓来,应接不暇,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已经成了中国相当一部分人群的共识,学好数理化、学好外语到国外去享受发达资本主义的美妙生活,已经成了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群的志向和抱负,或者说已经成了信仰!在这个时候,一些有识之士奔走呼号、振臂呐喊——中国人,还是要传承自己的传统,将自己的文明继承下来然后根据时代的需要进行创新,使之在当今拜物主义的世界里不断得到弘扬,以扭转各种现实的和可能的人类生存危机。我以为,正如毛泽东的诗词里一句话讲的那样: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我们怀念毛泽东,是因为现实的干部腐败太严重,现实的分配体制太不公,现实的弱势群体太困难,现实的强势群体太霸道……;我们怀念孔子,是因为我们的现实人性之恶太猖狂,现实的人文精神太失落,现实的道德修养太卑劣,现实的为官之道太缺德,现实的学者为学太功利,现实的人际关系太不仁……。我们呼唤毛泽东,我们呼唤孔子,我们呼唤丢失的一切优秀的东西,我们希望我们的现实和未来更美好。我们唤醒对一位民族英雄和一代思想宗师和道德圣人的集体记忆,不是要人们丢弃现实的一切积极的东西,而是想让人们比现实更加幸福、更加完美。 我在想,我们的共产党员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行,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一个个国家公民没有自己传统、标志自己特殊民族身份的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精神也不行!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优秀文明的相通性,我坚信在人民群众中强化中国优秀传统(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适价值的东西),在中国共产党中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使中国共产党员不仅具有中华民族的特殊文化身份,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同时具有共产主义理想,怀抱人类大同之志,应该是可以行得通的。实际上,我们已经在做,做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觉得不要因为出现问题就轻易否定这种探索,如同我们面对改革的辩证态度一样。 暂且说到这儿吧。今晚和孩子一起到外边转了转,顺便到书店,看到了一套十卷本的《南怀瑾选集》,过去只是零碎看到,今天见到全套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希望有时间好好看看。随手翻到第一卷《论语别裁》,看到了他对“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解说。纳闷儿,我们到底是“为己”而学呢,还是“为人”而学呢?是为了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而学呢,还是为了使自己享尽人间功名利禄而学呢?是为了充实发展完善自己而学呢,还是学给别人看呢——你看我可有学问啦!呵呵,想起周恩来少年时代即确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志向,后来亦成为一代伟人——不仅内圣而且“外王”,其结合之妙,简直是超越孔子的!孔子的治学精神和毛泽东、周恩来的治学精神,岂非表明:真正的儒者和共产党人在某种意义上和某个层次上是相通的?你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就把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和不算很远的毛泽东联系了起来,岂不妙哉!中国共产党人不应该是“内圣外王”、“仁政德治”的实践者吗?!我的博客取名“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而又在此名下大谈马克思主义,别无它意,盖因于此! 谢谢列位!欢迎批评!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365 次阅读|4 个评论
政府的责任
shuilinxi 2011-1-17 22:09
从香港澳门回来以后,有很多感触。有句话说:从香港回来才知道钱少,从澳门回来才知道身体不好,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不过还是记忆犹新。确实也在理。 回来以后我想问的一个问题就是: 我们政府的责任在哪里? 我是很少去谈论政治的,我们这一代人对政治几乎麻木了,马克思主义从小学学到博士,既融会贯通也倒背如流了。所以我们很少去思考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从小到大,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们习惯了放弃自己的想法去迎合家长、老师和领导的想法,尊重最后变为失去思考。 在澳门,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公费,政府还会给予健身费,另外在澳门出身的人活到65岁时不要为养老而担心,因为这时政府会给你将近100万来养老。澳门的医疗也是免费的。 香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也做得相当好。即算你失去工作,你也不用担心生活问题。在香港治安很好,犯罪率很低。 所以我觉得政府首要的责任在于让人们少一点担心,这是安居乐业的前提。 这要首先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开始。 衣目前还好,大家不像我读中小学的那个年代了,过年的时候等着家里买一套新衣服。也不用一直穿小鞋还舍不得买鞋了。 食。民以食为天,食是相当重要的。在香港觉得很放心的就是不用担心食品的安全问题,东西都很新鲜。而在这边,食品的安全问题还是不令人放心的。什么时候让民众吃饭的时候不再悬着一颗心就是政府的伟大胜利了。 住。又是一个大问题,很担心以后80、90后如何买房的问题?在香港你是不用太担心住房的问题的,困难的、无房的人,政府都会提供廉租房。 行。行目前除了春运感觉还好。但是走在路上的空气就不敢恭维了。我不知道中国一年有多少人死于空气污染、水污染。只知道现在看电影特别喜欢看的就是那一片蓝天,什么时候蓝天能够重现呢?什么时候再现小时候的碧水青山呢?到广东的感觉就是感觉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了这样的发展,宁愿不要这种发展。真正的发展是以独创性和高附加值推动的。行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良好的治安。 健康。解决了吃的问题,呼吸的问题,人民的健康就有一部分保证了。如果解决了教育、医疗和住房这三座大山,人们的压力就会降低,政府如能提供完善的基本保障机制,人民的健康就更有保证了。 目前我们的注意力可能都在贪污腐化和征地拆迁问题,政府也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但即算这两大问题都解决了又如何呢?如果我们衣食住行都要我们时刻担心,那么活着不是一种悲哀吗? 所以,我的观点很简单:政府的首要责任在于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在衣食住行方面少一点担心。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头上说的,而是要实实在在做的。 另外,我觉得很多时候面子没有里子重要,我们的国家并不富裕,还有很多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很多时候该节俭的时候应该节俭,没有必要打着脸充胖子。 钱学森在去世前问了温总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性人才? 解决目前的经济困局和转变发展模式的关键是要培养创新性人才。没有创造性人才就没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多人去国外就会发现中国人很可怜,那些最廉价、最没有附加值的往往写着made in china. 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性人才? 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那些悬着的心放下来;让那些浮躁的心静下来。心静下来才能接近大道。 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是有思想的,教育就是要培养有思想的人。如果所有大学培养的都是一个思想,那就是教育的悲哀,如果所有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放弃了思考,这是社会的悲哀。 我们身边在谈论很多教授的时候,往往说某某又赚了一大笔钱,某某又评上了这个学者那个院士,某某又当了什么官,而很少关注这个人为社会做的贡献,也就是他到底做了什么? 说起牛顿爱因斯坦,我们都会想到三大定律都会想到相对论,国外的科学家的名字往往是跟他的贡献连在一起,我们这边教授的名字往往是跟他的权、钱、名连在一起。 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性人才?这句话本身目的性就太强了。 应该问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那些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才? 我们培养的人才为什么没有思想? 因为没文化,所以没信仰,因为没信仰,所以没思想,因为没思想,所以没创造,因为没创造。所以民众在卖苦力。比如最近看报道,说苹果的利润达到了给中国代工的血汗工厂的100倍。就是典型的明证。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的政府不敢放开大学的思想。放开大学的思想,让大学生独立思考有这么可怕吗? 其实道理很简单,不要怕开窗,不开窗大家都会闷死,这时候既要呼吸新鲜空气又要防苍蝇(乱),怎么办呢,装上窗帘。我们当年的改革开放和邓老的92南巡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历史上的政府很多都以法家在治国,但观美国,感觉是儒家在治国。儒家的特点就是公正、仁德。中国目前缺的就是儒家的天下为公和人性化思想。 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 对于整体策略来说,与局部策略在开始的时候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整体策略的目标是整体的成功,局部策略试图达到每一个局部的成功来取得整体的成功,但往往只收获局部的成功而失去了全局。从整体策略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塑大学精神,重塑教育的文化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政府的责任重大,因为他肩负的是人民的希望。
1532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反驳「共产共妻」,欲盖弥彰。
baijiab 2010-12-15 21:18
马克思 反驳 「 共产共妻 」, 欲盖弥彰。 张永和 美国惠林研究院 http://www.amhuilin.com/ 看了 陈 儒军《 共产共妻不是笑话,是真的》 深觉唐突,马克思竟会撤自己的台?查阅英译文(见下),再慎阅中译文,天衣无缝,无可厚非。显然, 陈 君误解了。马克思是在反驳人们责备共产共妻,文字上并未承认共产共妻。然而,他却逻辑上承认了。他不该将夫妻关系关联于生产关系。因为,即使共产社会实现,现代生产关系也不会彻底消灭。如此,马克思反驳共产共妻,欲盖弥彰。 ( from 《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 Editted by Frederic L. Bender ) Bourgeois marriage is in reality a system of wives in common and thus, at the most, what the Communists might possibly be reproached with, is that they desire to introduce , in substitution for a hypocritically concealed, an openly legalized community of women. For the rest, it is self-evident that the abolition of the present system of production must bring with it the abolition of the community of women springing from that system, i.e., of prostitution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3829 共产共妻不是笑话,是真的  资产阶级的婚姻实际上是共妻制。人们至多只能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想用正式的、公开的公妻制来代替伪善地掩蔽着的公妻制。其实,不言而喻,随着现在的生产关系的消灭,从这种关系中产生的公妻制,即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卖淫,也就消失了。 选自《共产党宣言》第二章。 这段话明确无误告诉我们,共产主义社会的公妻制,是正式和公开的。它比资产阶级伪善地掩蔽着的公妻制要好。 资产阶级的公妻制,体现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卖淫。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不存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卖淫。
个人分类: 惠林之谏|582 次阅读|1 个评论
共产共妻不是笑话,是真的
热度 3 chrujun 2010-12-15 14:18
 资产阶级的婚姻实际上是共妻制。人们至多只能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想用正式的、公开的公妻制来代替伪善地掩蔽着的公妻制。其实,不言而喻,随着现在的生产关系的消灭,从这种关系中产生的公妻制,即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卖淫,也就消失了。 选自《共产党宣言》第二章。 这段话明确无误告诉我们,共产主义社会的公妻制,是正式和公开的。它比资产阶级伪善地掩蔽着的公妻制要好。 资产阶级的公妻制,体现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卖淫。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不存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卖淫。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12787 次阅读|10 个评论
我们的理想应是立基于科学而非某种主观精神
周可真 2010-12-11 16:42
除了信奉实证科学以及形式逻辑和辩证法, 除了自我确信他们的学说是基于实证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并且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法达到了对于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 除了自我确信他们科学地把握了历史规律的学说可以掌握无产阶级并且可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由精神力量转化成改变现存世界的物质力量从而借助于这种物质力量可以使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以外, 马克思和恩格斯其实什么也不信。 换言之,马克思和恩格斯除了信仰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内在的科学和自信唯有他们才拥有了关于历史发展的真正科学以及这种科学知识所具有的足以使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自觉地服从历史并从而也足以支配历史的权力以外,他们并不相信科学以外特别是他们的历史科学之外的东西。 归根到底,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基于对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内在的科学的信仰而自我信仰其历史科学。 以上是笔者最近一年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著作所获得的认识。 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内在科学的信仰是合理的抑或至少是无可非议的,他们本人对由他们自己所建立的历史科学的自我信仰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他们的这种自我信仰的基础上,那末,我们的这种理想其实并不是立基于科学,而是立基于他们(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自信,亦即立基于外在于科学也外在于我们自己的某种主观精神,因为他们所信仰的科学与他们所自我信仰的历史科学之间决不是一种等同关系。我们信仰他们所信仰的科学,但这种信仰并不必然地包含信仰他们所自我信仰的历史科学,因为这种历史科学只是他们自我确信其为科学,却未必确实属于科学。
个人分类: 马克思主义|4472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此“偏爱”,就是中邪了
liwei999 2010-12-9 20:13
如此偏爱,就是中邪了。 (148855) Posted by: mirror Date: April 19, 2008 11:54AM 方舟子答在生命科学领域,哪个发现最伟大? 时说到: 引用: 进化论为生物学提供了大理论,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但是进化论的影响绝不局限于生物学界,甚至也不局限于科学界,它具有深远的思想意义和社会影响。 这段话很谬论,真看不出来进化论在哪里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聊兄、拉兄不妨开导一哈镜某。进化论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要远大于其对科学的影响。就好比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对医学并没有什么,但对文学却有巨大的影响和贡献那样。 马克思的理论一时期也被叫做科学,据说还是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大理论、奠定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了呢。结果如何呢?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有几个是靠马克思的大理论工作的呢?恰恰是不搞市场经济的某些地区的人捧着《资本论》论资本主义的经济。评价马克思的理论与用马克思的理论指导经济运作是两个事情。同样,评价达尔文的理论与用达尔文的理论指导生物学也是两个事情,不容混淆。 引用: 进化论的共同祖先学说不仅深刻地揭示了所有生物的起源,而且牢固地确立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一句有些过奖了。深刻地揭示了所有生物的起源谈何容易啊?还真不如言大爆炸深刻地揭示了宇宙的起源更有说服力呢。 从时间进程看,也没有达尔文因此领导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理性革命的说法。《物种的起源》在1859年刊出,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是1865年,巴斯德的酿酒发酵的研究、生命的非自然发生等一系列工作也是1960年与进化论的提倡是同时发生的事情,根本就谈不上领导一说。最多也就是个刺激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理性革命。如果真要定量分析,恐怕人类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还要数这几大宗教了。不论是论人头、还是论年头。至于理性革命,除了提高了杀人效率之外,也没什么了。 正规的科学里面,一没有老达,二没有老马,三没有老佛。但是这几位对人类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不亚于研制原子弹的影响。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那就引用一下正规的科学的说法 : 引用: The discovery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of evolution represent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achievement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Evolution successfully explains the diversity of life on Earth and has been confirmed repeatedly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in a broad spectrum of scientific disciplines. Evolutionary science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for modern biology. It has opened the door to entirely new types of medical,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that can help prevent and combat disease. Regrettably, effective science education in our schools is being undermined by efforts to introduce non-scientific concepts about evolution into science classrooms.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这个叫做权威的说法,并非科学的。 (148870) Posted by: mirror Date: April 19, 2008 06:33PM 所谓科学,就是要用自家的脑袋想,而不是别人的。 利润是如何来的?因为有资本(本金),这是常识的说法,也可称是资本进化。老马的说法就不同,他提了一个叫剩余价值的东西。曰:利润=剩余价值,并且有一系列的预言。 进化论是否科学的问题无所谓。问题在于能否容忍认为老马的学说也是科学的,摆平两者。也就是说,不能搞双重标准,同样的事洋人作一个说法,国人作了就又一个说法。 认为进化论是一个思想比认为是科学要贴谱得多。老马的也是一种思想,科学也是一种思想。这才是科学的理解。说进化论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正因为它是一个思想,科学(=格物)的指导意义也因为它有一个思想的侧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当面亮剑是一个挑战者应有的最起码的自信和自尊。 有个概念叫超越,比如超越起码。 (148900) Posted by: mirror Date: April 19, 2008 07:53PM 陈祖德的自传叫《超越自我》。 论影响,孔子也应该算在内了。对儒学洋人称为儒教,也是有巨大影响的思想了。论年头,进化论还显得年青了。 毛思想也是一个思想。但是这个思想主张了些什么,在今天反倒吃不准了。倒是毛对马列主义的归纳有些精彩的地方。据说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036 次阅读|1 个评论
身在德国(5)——开姆尼茨(Chemnitz),曾经的马克思城
热度 3 jumper 2010-12-7 05:32
开姆尼茨曾经是一个老牌的重工业城市,所以在二战期间就成了盟军重点轰炸的目标城市之一。苏联在二战结束后在这里统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城里至今还存有当时苏军部队驻扎的营地,苏维埃政府在东德时期曾把这里更名为卡尔马克思市( Karl Marx Stadt )。 (市里的小湖) 萨克森州( Freistaat Sachsen )的三个重镇,即开姆尼茨、莱比锡( Leipzig )和首府德累斯顿( Dresden ),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历史的积淀分别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风格。开姆尼茨发展成为工业重镇,莱比锡成为艺术之都(这里的 Gewandhaus 是与维也纳金色大厅、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齐名的欧洲艺术殿堂) ,而首府德累斯顿则是闻名的商业中心。这三个城市组成了曾经那么著名、辉煌的萨三角经济区。直到现在民间还留有顺口溜,来开姆尼茨赚钱、到德累斯顿花钱、去莱比锡烧钱。 (教堂) (教堂内部) 苏维埃政府左右下的东德将开姆尼茨更名为卡尔马克思城,可能就是因为这里曾经是工人的天下,而马克思毕生从事着工人运动与建立工人自己的工会组织,且在马克思理论的支持下苏维埃还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夺取了政权、从奴隶一举变成了主人。为纪念马克思,将这个满地都是工人的工业城市改成卡尔马克思城,不仅是一档子很符合逻辑的操作,更具有深刻的红色意义。 (市政府办公楼前的马克思头像) 苏维埃政权已经解体二十年了,东德与西德也合并二十年了,不过这个在战争中遭受重创的城市不仅永远的失去了曾经的辉煌,而且越来越没落,没落到现在变成一座安静的老人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到西德城市工作。据说在东西德合并之前很多人想尽一切办法偷渡到西德去,甚至有些从匈牙利等邻国绕路逃去西德。我的合作者就曾和我提起,那些年天天担心一觉醒来父母已离开他们逃到西德去,因为当时他们村里有很多人家一夜之间就消失到西德去了。尽管那段历史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我还是能真切的感受到合作者心里那丝忧伤。 (教堂) 初次短期访问一年后的我,再次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这座城市。尽管我还没做好充分准备接下来两年的居留,但秋意甚浓的景色一下就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红的、绿的、黄的,各式各样的颜色,美轮美奂。 (偶遇老外拍婚纱) 开姆尼茨还像去年一样安静。这里没有林立的高楼,最高的建筑是市供暖中心的大烟囱,同事经常骄傲地跟我说那个烟囱一共有六节,每节 50 米 ,共 300 米 高,从二十公里外的 Mittweida 镇就能看见,此外,城里的第二高度是仅有的一座 30 层酒店,其他就再没有十层以上的建筑了。 (雪中的有轨电车) 尽管越来越少的开姆尼茨人相信基督或天主了,但几乎每个街区都设有教堂,每个教堂都建有高高的尖顶。开姆尼茨的马路都是弯的,而其没有英文标识,刚来时不认路,常常顺街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走到哪个方向去了。后来,慢慢的,我发现以教堂的尖顶为标志就好把握方向了。 (我的办公楼) 忽然一夜醒来,窗子上出现的哈气变成了冰凌,街上的树叶也随之全部落光。气温在几天内降到零下十度以下,伴随着降温雪越下越大。不过,这银装素裹的世界更有另一番味道。 (雪中的街道) 可能是苏联长期统治的影响,开姆尼茨至今还留有浓重的社会主义味道。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039 次阅读|4 个评论
何谓「政权价值」?「我爸是李刚」。
baijiab 2010-10-27 21:11
何谓 「政权价值」?「我爸是李刚」。 张永和 《马克思创造了政权价值,这就是腐败根源!》发表后,不日便有官二代积极作复。何谓 「政权价值」?面临其脚下两具死伤女生,他毫不犹豫地做了最准确的定义:「我爸是(公安副局长)李刚」!隐意:「马克思赋予的夺取政权的暴力,怎么着!」 1. 【社会热点】 我爸爸 是李刚 咋成官二代豪言壮语 ?-- 强国博客 -- 人民网 2. 我爸爸 是李刚 。。。(古龙版) | 我们爱讲冷笑话
个人分类: 哲学观点|6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果马克思剩余价值存在,股票天天涨,月月红。
baijiab 2010-10-18 08:03
如果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存在,股票天天涨,月月红。公司不会破产,资 本 家不会扫地出门。永远没有经济危机。
个人分类: 哲学观点|541 次阅读|1 个评论
资本主义的活力
newniu 2010-10-13 00:01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两点,一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 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如果我们从相反观点来看,这两点却是资本主义活力的保证。对于一,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保证了大规模生产有可能存在。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了竞争 的存在,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提供效率。按常理,资本家与劳动者是敌动者,资本家并不想提高工资,然而由于存在第二个矛盾,使资本家不得不提高劳动人民 的收入,以便于消费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实现社会共同富裕。 矛盾一使社会生产的有组织性需求与效率需求达到统一。矛盾二表明资本家与工人即存在利益的斗争,又存在利益互相依赖。这种矛盾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折中 平衡,使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共同富裕。
个人分类: 经济真相|3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创造了政权价值,这就是腐败根源!
baijiab 2010-10-10 21:30
马克思创造了政权价值,这就是腐败根源! 张永和 马克思分人类为两大敌对阶级,号召无产阶级武力夺取政权。当权者用权力获取股份,变为政权资本家。因此,马克思创造了政权兼并资产股份的价值。政权资本家并无分文血汗股份,他可不遗余力地将自己拥有的精神权力变为个人物质财富,由此挖空全民股份。马克思并没有创造出那个虚无的剩余价值,却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政权价值,成为腐败根源! ~
个人分类: 哲学观点|816 次阅读|4 个评论
海南纹面女的命运
zzkpumc 2010-10-2 10:46
2009年年底,到海南旅游,所选择的精品路线中有一站是当地民俗展,其中的尚健在的年逾70的文面女给我留下的很深的印象。这位文面女,身体清瘦,精神矍铄,盘腿坐在炕上,和我们打招呼(我们当然听不懂她在说什么)。因为当时参观的这个寨子里光线较暗,当时只是感觉这位文面女面部的确有一片黑色的图案,但是具体是什么、多大范围、身体其他部位还有没有,均不得而知(关键是自己也没有进一步刨根问底的兴趣)。返回唐山途中,也只认为这是一种当年的图腾崇拜,对于其深一层的含义,一点也没有多想。 最近几天,偶尔打开电视,科教频道正在介绍的海南文面女的故事,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节目是从海南黎族的一个传说开始的。大概意思是,在几千年以前,大陆一个姓氏分支迁入海南岛,由于条件恶劣,最后只剩下兄妹两个人。当时,氏族内部是不许通婚的,更何况兄妹。于是,兄妹两人决定,分头去找自己的配偶,并约定3年后在同一地点见面。三年后的同一天,兄妹两人都没有找到自己的配偶。为了种族的延续,在兄妹两人见面前,妹妹毅然决然,在自己的脸上刺上的许多花纹,免得哥哥认出自己。于是,黎族终于得到了延续。 在节目组采访中,发现了更多的信息,比如,从被采访的几个文面女的面部花纹中发现,不同村落的女性,花纹形状都不同,当地人通过这些花纹可以很准确地辨认出某个女子属于哪个村落的;每个纹面女的膝部都纹有青蛙的图案等等。但是,和传说最接近的还是那位纹面女所传唱的纹面歌,大概意思是,女孩大了,该出嫁了,纹面后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 从节目提供的信息看,即使在解放初期,年轻女孩纹面纹身仍然是当女孩的成年礼。 节目更多的是从文化的陨落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因为解放后很少在有女孩愿意纹身,这种技艺也逐渐失传了,一起失传的可能还有哪些没有来得及解释的面部图案。 海南黎族文面女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可以肯定无疑的是,海南黎族先祖们迁入海南地区时,社会群落已经进入文明阶段,即已经实行了严格的群族外婚制度,即本族男子不能和本族女子通婚。我们可以把传说认定为一个极端情况,在哪个情况下,种族所剩人口有限,为了种族的繁衍,不实行族群内婚姻,种族将无法延续。但是,黎族先祖同样也非常清楚地意识到族内通婚的危害,因此,在种族得以延续后,就恢复了先前一直被严格禁止的族内婚制,而且还把这种制度符号化,即用不同的符号代表血族关系的远近,面部图案越接近,女孩的居住地也越接近。这应该是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文中提供的素材是完全吻合的。 但是,为了验证上述推断,必须回答如下问题:为什么当时自愿纹身的是妹妹而不是哥哥?因为如果纹身的是哥哥,我们可以推断当时处于人类发展的母系社会(或称为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反之,为父系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晚期阶段)。而如果是在父系社会阶段,这些纹身是否有别的含义,比如除了居住地距离决定的面部花纹的明显差别外,同一个村落妇女的面部花纹是否有差别,如果有差别,能否反映出当时的婚姻形式,即是群婚还是对偶婚,是一夫多妻制还是一妻多夫制。 如果摩尔根在世,实地考察海南省黎族的文面女,获得的素材用来充实他的《古代社会》的不足,也未可知。 纹面女作为一种文化残存,消失是早晚的事情。还有更多的文化残存也在逐渐消失之中,比如河北地区太行山脚下同姓男女不许通婚、个别地区女性多性伴倾向等。这些文化残存的消失,除了引起我们悲天悯人的感叹外,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并促发我们的行动:观察这些原始的文化残存或许是揭开人类行为的钥匙。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这种原始的文化痕迹即将消失殆尽;试想,如果袁隆平先生当年没有发现那株野生籼稻,可能就没有了今天的高产稻谷品种了!
个人分类: 走遍中国|4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对抄袭者的态度
lxj6309 2010-8-27 18:18
今日重读《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对其第一页的脚注忽有感悟。在这个脚注里,马克思实际上披露了一宗抄袭行为。马克思对此虽有不快,似乎还没有愤怒。原文如下: “顺便说一下,斐·拉萨尔经济著作中所有一般的理论原理,如关于资本的历史性质,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之间的联系等等,几乎是逐字地——甚至包括我创造的术语——从我的作品中抄去的,而且没有说明出处,这样做显然是处于宣传上的考虑。我当然不是说他在细节上的论述和实际上的应用,这同我没有关系。” 另外,我又体会到另外的事实。我们知道,马克思是在贫困中完成他的巨著,并在贫困中去世的。以当时马克思已经完成和出版的著作量及他的影响因子而言,在我们这个时代,他是不应当贫困到连吃饭都会遇到问题的。他应当获得丰厚的稿费,还应有不错的工作职位,但是他都没有。为什么呢?
个人分类: 经典马克思|5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穷人马克思
gl6866 2010-8-13 12:32
根据英国宗谱网站Ancestry.co.uk公布的600万份名人遗嘱,伟大的社会主义导师马克思去世时只留下区区250英镑遗产,成为此次名人遗产排行榜上的垫底者。所以说,马克思才算是彻底的穷人。马克思是资本主义的死敌,曾撰写过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于1883年在英国伦敦去世,葬在伦敦海格特墓地。去世前,马克思的生存状况只能用勉强糊口形容。他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靠企业家朋友恩格斯的接济。马克思去世,仅留下250英镑的遗产(大约相当于今天的2.3万英镑)遵照遗嘱,这笔钱留给了小女儿埃莉诺。按照时下的说法,马克思可谓活得恰到好处,人生最大不幸就是,人活着却没有钱了,或人死了钱却没花光。可马克思却刚好就剩了那么一丁点,用恰到好处形容绝不为过。这位出生在德国的哲学家250英镑的遗产,宗谱网站公布的其他名人遗产相比,马克思的个人财产简直不值一提。但是他的学说却是让资本主义感到索索发抖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是多么有豪迈气势的口号啊。所以,如果把宗谱网站的排名倒过来一看,马克思却是第一富有的。不久前BBC举行的千年伟人评选活动中,马克思也是名列第一!当然,马克思仅留下250英镑也是一个好事,如果留下更多遗产,可能就会破坏他的学说。 现在我国似乎不大提无产阶级专政,转而提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性质上来看,二者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从内容上来看,二者都包含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是民主与民主专政的统一;从历史使命来看,二者都是为了保卫无产阶级的政权,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后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因此,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但改革了,开放了,一部分无产者先富起来了,成了有产者,钱多的国内存不下,都存到国外去了。所以也难怪媒体愤怒,一部分无产者已经不配穷人这个光荣称号了。说相声的艺人骂了一句穷人,结果媒体不干了:凭什么说我们是穷人!嗨,想想马克思吧。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217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知识分子何以有“戒心”
gl6866 2010-7-22 16:47
英国广播公司(BBC)于1999年公评千年的伟大思想家,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以压倒优势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其次是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这是大家知道的事,一位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主义的斗争,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另一位投下神圣一票的美国人卡普尔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运作模式作出了最好的分析。由于资本主义在20世纪末实际上已成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制度,他的思想学说,对于帮助我们认识当今的世界,仍极具参考价值。 这是客观公正的,可谓公道自在人心。 然而,马克思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这是马克思为自己的学说被歪曲所说的一句气愤的话,然而又不仅仅就学说而言,在社会主义实践上,同样有这种情况发生。 就以马克思主义者力争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这件事来说罢。在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目标中,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无可怀疑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恩格斯晚年对于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出现的阻挠言论自由的做法表示十分愤怒。他愤然说:难道我们争取言论自由思想自由,是为了在自己的队伍中取消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吗? 但是如果拿在野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那点阻挠言论自由的小动作和后来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压制言论、思想自由的行为相比较,那实在又是小巫见大巫。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做梦也想不到的,因为不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实现的预测有过这样那样的失误,但在他们的心目中,社会主义必然是崇尚知识、科学和文化,实现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社会公正的社会,否则,就称不上是什么社会主义。而马克思原来所说的无产阶级统治,其本意就在于保证实现这样的社会主义。然而,后来社会主义的现实却远离了马克思的预想。 苏联垮台后,一些原来未曾公开的真相逐渐传布于世,在文化方面,主要是围绕着高尔基与布尔什维克当局的分歧而暴露出当时革命对于文化、思想、科学及知识分子的压制、禁锢、摧残,乃至对于一些著名学者的被驱逐和处决,思想上一片恐怖。又公布了当时纪德与罗曼罗兰等国际名人旅游俄罗斯的《日记》和文章,证实了以上事实,引起了世人注目。就俄罗斯革命初期情况来说,主要是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之间及其以后,固然夹杂着复杂的政治冲突,不少著名文化人和科学家也参与其中,因此变成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斗争。但多数情况并非如此,多数情况是因政见不同或认识不同被当成反苏维埃分子而遭清洗,虽然列宁采取了较宽容的政策仍无济于事。斯大林的统治确立以后,苏联的科学文化总的来说有提高,但思想垄断变本加厉,社会科学也好,自然科学也好,一概以阶级斗争、两条路线(唯物主义路线与唯心主义路线)斗争为纲,不断发动批判,而且从中发掘西方间谍和苏维埃敌人等,经常弥漫着恐怖气氛。伟大的俄罗斯文学艺术从此一落千丈。 中国社会主义在这方面的情况如何呢?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开始团结了国内广大知识分子,起初颇有些民主气象。但是一进入社会主义,情况就不同了。虽然没有发生像俄国十月革命开始时那种紧张清洗情况,因为大家都心甘自愿地进入了社会主义,但是很快,厄运就来了。那就是将知识分子一概视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实行思想改造,首先就是立场的转变,要求由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立场转变为无产阶级立场,所谓无产阶级立场,其实是抽象的,直白地说,就是要求符合主流意识和意图,或曰舆论一律。这就把制造精神产品的知识分子们难住了。一条无形的绳索把他们紧紧地束缚住,谁都怕犯错误,不敢轻易动笔。下面就让我们根据目前报刊已公布的材料(恕不一一说明出处)来看一看原来较有名气的一些作家在进入新社会后的活动状况吧: 关于茅盾。曾任文化部长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开始他也写小说,写电影剧本,但都没有成功,但渴望写作。1957年1月,他写信给周恩来总理,请求给予一段时间的创作假,他说:五年来,我不曾写作,这是由于自己文思迟钝,政策水平思想水平低,不敢妄动,但一小部分也由于事杂,不善于挤时间,并且以事杂来自我解嘲每当开会,我这个自己没艺术实践的人,却又不得不鼓励人家去实践,精神实在既惭愧且又痛苦年来工作余暇,也常常以此为念。他提出,要将自己的写作构想先整理写成大纲,拿出来请领导上审查。如果可用,好时再请给假,以便专心写作。(《茅盾书信集》第401~402页)这里,请读者特别注意他信中的最后几句话。 关于巴金。巴金和老舍的情况较好些。老舍在新中国不再写小说了,但其剧本《茶馆》、《龙须沟》等则影响颇大,所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巴金则除了写些关于朝鲜战地的通讯、短篇小说及其他应景文章以外,几乎不曾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理解去写作。他曾酝酿多年的《激流三部曲》的续篇《群》始终限于领导所规定的框框,怕犯错误而无法下笔。在目前出版的《巴金全集》中,其在1949年前所写的著作超过十五卷,而在1949-1966年的十七年中,合起来尚不到五卷。 关于曹禺。戏剧大师曹禺一生出版了九部戏剧作品。解放前六部,以《雷雨》、《日出》、《原野》为代表。这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三部经典作品,至今好像无人能逾越这一高峰。解放后出三部:《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多为遵命之作,成就和影响不大。《王昭君》一剧写得很有功力,台词很美,但因政治性太强,演出一场之后再未重演。才气横溢的曹禺,竟成了一位好好先生,不敢逾规一步。画家黄永玉不客气地写信给他说: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从一个海洋萎缩成一条小溪流。你泥溷于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1994年6月,吴祖光曾写了一篇文章《掌握自己的命运与曹禺病榻谈心》。那时曹禺患病住院,吴去看他,曹禺浑身不自在地谈起自己一生写作上的失落。吴祖光脱口说了一句深藏在心中的话:你太听话了! 曹禺的反应异常强烈,也脱口说出了藏在心里的话:你说得太对了。你说到我心里去了。我太听话了,我总是听领导的。领导一说什么,我马上去干,有时候还得揣摩领导的意图可是写作怎么能听领导的?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了曹禺的遗著《没有说完的话》,这本书选录了曹禺的日记、书信和谈话。其中有这样的话: 一个作家到了老年,回顾一下,看看自己走过的道路狭窄,窄呀!道路狭窄,这是痛苦的,很痛苦。我自己正想写点东西的时候,需要的资料没有多少,就悔恨,就难过。他的夫人在《后记》中写道:他真,但他胆子小,常常害怕,不知怕些什么。曹禺是一个太复杂的人。 吴祖光在《掌握自己的命运》一文的,最后写道:我认为,解放后,极其聪明和敏感的曹禺,大概很快便察觉到当今只许舆论一律的政治空气,他大约不得不被迫收敛起他所有的才子锋芒,小心翼翼地应付甚至迎合这个严峻、严酷的现实社会。这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啊! 曹禺内心中是否真甘心做一个听命的好好先生呢?当然不是。1998年曹禺写了一首题为《如果》的诗。这首诗写道: 如果大家戴着盔甲说话 我怎亮出我的心 如果我的心也戴着盔甲 火热的人怎能与我接近? 我愿死一万次 再不愿终身 这样存有戒心 但是曹禺最后还是在摆脱不掉这种戒心的情况下痛苦地逝世了。
个人分类: 文章转载|1841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渐行渐远 毛泽东越走越近
fqng1008 2010-7-15 08:10
从 巴兰班南神庙回来,我一直在想:作为温和的印度教,为什么要把毁灭之神作为主神来膜拜?尽管导游已经做了解释,我也深知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但我仍然不满足那种泛泛的哲学的、逻辑的一般性结论。 印度教为什么设立三位主神: 湿婆 (毁灭之神)、 毗湿奴 (秩序之神)和 梵天 (创造之神)?难道创造不比毁灭重要?当我拟出上面这个文题的时候,思路突然清晰了起来。原来,人类从猿猴进化而来的过程中,凭武力打打杀杀而获得的某种秩序,已经成为制度统治我们很久了,这也许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我不是学政治学的,也没有读过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毫无疑问,印度教的创立时期也正是处在这样的一个不平等时代,也许膜拜毁灭(破坏)之神更能够代表大多数下层人民的心愿。尽管人类社会也需要秩序和创造,人民总是期望能够在一个神祗的带领下毁灭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因而也总是被自己的神祗所利用。 回到主题,为什么马克思渐行渐远?我的思考是,来源于西方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观察和分析,当卢梭开始探讨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时候,西方有识之士就开始寻找社会的相对公平、正义和民主的政治制度,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几乎已经成为无的之矢,无本之木,甚至连我们东方在经历了一番实验之后,也失去了信任的基础。因为,人们只信任有用的思想。 那么,为什么毛泽东越走越近?可能是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相当于我们补上了原始资本积累的早期资本主义的那一课,也获得了它的负面影响严重的分配不公。要改变现实,人们就必须找出自己的图腾,为行为的合理性寻找依据。毛泽东正是这样的一个神祗,人们需要它和利用它,何况它是东方的神祗。我清楚地记得那样的一条毛主席语录: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因为要改变不平等,必须请出毁灭之神。 但值得思考的是,当年的志士仁人引进了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破坏之神(阶级斗争学说)取得了成功,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请出一个本土神祗恐怕是难以胜任的,因为已有先哲为我们探索出另一条更为正确的道路......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简介:卢梭在本书中假想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前曾生活在自然状态中:那时的人类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没有固定的家庭生活,没有住宅,没有财产,人没有互相攻击和掠夺的本性,只有怜悯他人和自我保存的天然感情;人的各种机能(诸如理性、语言、观念)、欲望和情感(尤其是爱慕、虚荣、贪婪)都处于低级阶段,不存在精神的、政治的不平等。但是人有独特的异于禽兽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共同劳动、家庭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使人的潜在机能被激发起来,导致社会状态的出现。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农业和冶金术的发明是导致这一巨大变革的决定性原因。从此人类产生了许多新的欲望和偏见,道德急剧堕落,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出现了,人类落入了可怕的战争状态。于是富人哄骗穷人订立社会契约,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起源的,它们保护富人欺压穷人,这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一阶段。订立了契约就需要有保障其实施的强力机构,权力的设立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二阶段,它确立强者和弱者的区别。暴君政治的出现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顶点,它确立主人和奴隶的区别。既然暴君依仗暴力蹂躏法律,人民就有权用暴力推翻他。本书中的美好的自然状态和邪恶的文明社会对立的论点,导致了卢梭同崇尚理性和进步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决裂。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2488 次阅读|3 个评论
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的创造者
yue 2010-7-14 22:38
历史不能割断。 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是他的所有作者。 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的创造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的先行者和思想前提。 1,马克思的父亲。 马克思的父亲是三个自由。一宗教自由,二政治自由,三思想自由。 2,民主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都是从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没有民主主义就不会有共产主义。 3,基督教。 恩格斯和基督教的关系非常密切。他说他是经常流着眼泪超越了基督教。恩格斯的精神实际是基督教精神,主张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当然马克思等人还有其他思想前提,包括黑格尔,法国启蒙运动,德国的浪漫主义(这一点是最被忽视,但是关系实际最密切的。)
个人分类: 科幻 对科学的困惑|2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为何强调实践?
周可真 2010-6-11 15:36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中把他的哲学归结到了人的解放问题上,这与事隔三年后成书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中所表示的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所需要研究的是人类史 是一致的,考虑到后者不仅是由马、恩合作而且是他们首次系统阐明其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完全可以把这部著作看作就是接着前书所做的大文章,是就前书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所形成的关于人的解放的哲学成果。 另外,如《德意志意识形态》标题所表明的那样,此书中所表述的他们的哲学是以意识形态作为其研究领域的,而把这来同马克思在上述二书之间即1845年春所写的下、被当今中国学术界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标志性著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相互对照一下,就不难看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前者是以意识形态为论域,后者则以人的思维为论域,实质上都是关于人的思维的理论,并且其理论都集中于思维、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而强调了思维、理论对感性实践的依赖性和感性实践对思维、理论的优先地位和决定作用,表达了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称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这里我们能领悟到什么呢?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得联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所提人的解放这个主题这也是马、恩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研究其思想当始终不离乎此,紧紧抓住这个主题,据此来理解和把握他们的思想。这样,再把他们也是在1843-1847年这段时间所写的《1844年哲学经济手稿》和《共产党宣言》(1847)结合起来看,我们就能从这五部十分重要的哲学论著中得到这么几个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关键词: 人、解放(自由)、劳动(实践)、思维(理论) 。 在这个时候的他们的哲学里,人的解放(自由)是目的,人的劳动(实践)和思维(理论)都是人的解放(自由)的手段,不过从他们的这些论著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尽管思维(理论)也是人的解放(自由)的手段,但相比于人的劳动(实践)只是次要手段,人的劳动(实践)才是首要和主要手段。另一方面,从这两种手段本身的关系来看,他们则是把人的劳动(实践)作为思维(理论)的手段,在这种关系中,劳动(实践)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思维(理论)的主体是他们自己。从这里我们又能领悟到什么呢?笔者所能领悟到的是: 第一,人(每个人和一切人)的解放(自由)是他们的目的(价值目标),这个目的体系就是他们的理论; 第二,无产阶级是他们的手段他们把无产阶级的实践作为实现其理论的手段; 第三,他们和无产阶级都是人(每个人和一切人)的解放(自由)的手段他们把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无产阶级的实践作为实现人(每个人和一切人)的解放(自由)的手段; 第四,以上三点归结起来就是: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无产阶级的实践都是他们的理论的手段; 第五,对第四点加以理论思维的抽象与概括,便可得到一个哲学结论:实践是理论的手段。 实践是理论的手段,这就是他们在这个时期所形成的哲学的核心思想。就这个思想作为其哲学研究所得到的结论而言,该结论所表明的是,这个时期或者比这更长的一段时期里他们的哲学研究,实际上是围绕着这么一个核心问题展开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理论可以也能够转变为现实?他们通过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就是: 实践,也只有实践,才是理论转变为现实的条件 。 这个结论的具体内涵就是:无产阶级的感性实践是马、恩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转变为现实的条件。 由此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强调实践,是因为他们要把自己的理论转变为现实。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 第21页。按:据《马恩选集》编者注,这段话及其他与此相关的一些话在手稿中被删去了。这或许是由于他们在这里只想谈人类史而姑置自然史于不谈的缘故吧。
个人分类: 马克思主义|3156 次阅读|9 个评论
“以人为目的”的哲学:从康德到马克思
周可真 2010-6-11 14:45
康德在《纯粹理性判断》(1781)第一版序文中说: 玄学固曾有尊为一切学问之女王一时代;但今则时代之好尚已变,以致贱视玄学;老妇被弃诚有如海枯拔(Hecuba)之所自悼者:昔我为人中之最有权力者,因有无数之子婿儿女而占支配者之地位,而今则为流离颠沛之身矣 。 正是在哲学从昔日的一切学问之女王变成了让人鄙视而流离颠沛的老妇的情况下,康德把哲学活动的范围缩小到了只限于理性对其自身的批判活动。 通过三大批判 , 康德论证了:要在个别科学之外或在个别科学之上对宇宙作哲学的理解是不可能的,同时,他认识到了哲学在生活实践方面的使命。 这样,哲学发展到康德这里便开始发生转向:从原来在个别科学之外或在个别科学之上对宇宙作超验性研究转向对人的实践作经验性研究。 这一哲学转向具有两方面的意味:第一,它意味着哲学对象的转向,即从大而无当的整个宇宙转向人自身;第二,它意味着哲学理性的转向,即由理论理性转换向实践理性。 这种转向根本上是由于近代科学产生以来科学的日益发达所造成的,是哲学对日益发达的科学的回应和适应。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有因科学发展所引起的哲学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也有因科学发展所引起的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和批判,这是哲学自我转变过程中哲学思想的两个基本内容。 当哲学面对科学的发展和遭受科学的冷淡和贱视,自我意识到它既不能象过去那样继续从事形而上学研究,又不能无所事事或者越俎代庖地去研究科学所研究的东西,而是应当关注和研究人自身时,它的这种自我意识也包含着它对自己与科学之间各自界限的认识,这种认识在康德哲学中即表现为对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区分。 康德三大批判想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我能知道什么,二是我应该做什么,三是我可以希望什么。这三个问题又可归结为人是什么这一个大问题。其三大批判明确了哲学的意义在于教人把握自己,做自己的主宰,正如郑昕在《康德学述》中评论的那样, 哲学的用处,即在使人明白自家的尊严 。 这样的哲学 在康德就是道德哲学,它属于实践理性范畴。康德强调实践理性优先于理论理性,认为理论理性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实践理性来解决。 在哲学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既然是先入于德国古典哲学而后才实现了其批判性和革命性的超越,受到康德思想的影响是自然而必然的。事实上,我们从马、恩哲学里能深切感受到其强烈的实践理性,只是这种实践理性在表现形式上根本区别于康德哲学的实践理性。 康德哲学的实践理性,使其哲学诉求于新康德主义者文德尔班所讲的普遍有效的价值 ,但是这种价值并不同于文德尔班文化哲学中那种区别于由自然给予的从而以自在或自发形式表现出来的必然性(自然规律),而是在本质上属于由历史决定的理性世界中的人性,并体现于人的历史即文化创造活动中的自觉且普遍有效的当然性(文化规范) ,而是人凭借其善良意志为自己行为所立的道德律令,人自我执行其律令的纯粹而至善的道德行为不抱有任何世俗目的,不是屈从于外在的权势和利益,而是仅仅出于自我的一种基于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的超世信念的道德责任感。 马、恩哲学的实践理性,则使其哲学诉求于实际地改变现存世界的感性实践: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上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这种革命性实践不是出于康德哲学的那种先验的道德律令,而是出于实践主体对自然界必然性的自觉: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无论对外部自然界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这两类规律,我们最多只能在观念中而不能在现实中把它们互相分开。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 在马、恩哲学观念里, 改变世界的实践是受其主体把握的自然规律的支配的自觉自为的活动,其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全人类的自由,一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相互统一的自由,抑或为了建成 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但是,尽管有如此巨大差异,它们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马、恩哲学和康德哲学都把哲学的目标指向作为实践者的人。就此而言,它们都是以人为目的的哲学。 正因其也是以人为目的,所以马、恩哲学和康德的批判哲学一样,把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对准了人本身。如果说康德的批判哲学是要通过对人的研究来解决人是什么 的问题,并且最终得出了真正的人是意志绝对自由的人即完全受其自由意志支配和决定的纯粹而至善的道德主体的结论的话,那末,马、恩哲学也是要通过对人的研究来解决同样的问题,只是其结论不同于康德哲学,而是认为真正的人固然也是自由的人,但由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自由人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这也就是说,尽管都主张以人为目的,但康德哲学的人被本质地理解为一种抽象的理性存在,马、恩哲学的人则被本质地理解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 当然,马、恩哲学远不只是受康德哲学的影响。从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可以看出,马、恩哲学是受到了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深刻影响的,这种影响使它沿着出发于宗教批判的德国理论的思路发展:一方面,逐渐地将宗教批判当作手段而不是目的来理解,并日益将批判的武器转向到武器的批判,从而使德国理论最终诉诸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另一方面,把德国理论的思想成果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吸取过来 ,将这一抽象的人本理论改造为以哲学为头脑,无产阶级为心脏的人的解放的理论,以这种理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思想指导。 由此来看,从康德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国哲学是以人是什么为核心问题,围绕着该问题展开的关于人的理论发展史,从逻辑上讲,马、恩哲学把研究对象归结为人并以人的解放为旨归,便是这种理论发展的最终成果。 即《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 详参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第11页。 郑昕:《康德学述》,商务印书馆,2001,第8页。 参见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第862页。 参见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第927-928页。 参考谢地坤:《道德敬畏与价值判断从康德到新康德主义.》,《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9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8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第153-154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273页。 马克思所谓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9页 )可被做是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命题的另一种表述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1-15页。
个人分类: 马克思主义|5208 次阅读|2 个评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课程建设居然需要100万?!
pukin 2010-5-14 12:41
国家精品课程的效果如何?实际上在高校工作的教师都心知肚明,我就不当愤青讨论 一把了^_^ 刚才看到《中国青年报》一篇文章南京大学校长助理被指申报国家精品课造假着 实吓了一跳,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课程居然建设经费需要100万! 南京大学校长助理被指申报国家精品课造假文章链接地址: http://www.ce.cn/xwzx/shgj/gdxw/201005/14/t20100514_21396115.shtml 俺这智商实在想不明白,一门不需要做实验、买设备的马列课,再怎么精品、极品, 也不需要100万人民币啊,这100万怎么花啊,难不成主讲老师和学生包专机去德国莱茵 省南部特利尔市老马的出生地凭吊一番,顺便去老马曾经学习过的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 取经,学习人家是如何把老马培养成伟大导师的经验,然后再去巴黎和伦敦去瞻仰老马 曾经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368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文与英文)
livingfossil 2010-5-11 06:07
著名悼文 + 著名论断: 转载《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文与英文)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Karl Marx ; Frederick Engels ; Funeral speech 根据有关文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刊 载于 1883 年 3 月 22 日《社会民主党人报》第 13 号 。原文是德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第 374 — 376 页。非常遗憾,我尚未对这篇经典文献的出处进行考证,也没有考证这篇历史性文献的英译者与中译者到底是谁。我期望学界有人对此文进行考证以便大家严谨引用或转载。 我认为,这篇著名悼文中有个著名论断似乎永远也不会过时,现抄录如下: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真正喜欢做科学研究的人往往都有一个习惯,就是要看原始文献、或看原始数据,这非常重要。有时候,寻找原著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探索过程。我在考证“活化石”术语的工作中,查阅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1859 年第 1 版)原著,内心充满着喜悦,颇有收获。 说老实话,我从来没有见过 马克思的德文原著,即使见到了,我也读不懂,因为我对 德文一窍不通。我家中收藏的 马克思《资本论》(中译本)是我哥哥赠送给我的。我翻阅过此书数页,感觉比康德的著作还要晦涩难懂。《资本论》真的成了我书柜中的摆设品。在现实面前,我们应该有足够的知识和勇气承认自己的无知与浅薄。 孙启高 2010 年 2 月 6 日写于美国 --------------------------- 关于马克思的病逝及葬礼 Karl Marx http://en.wikipedia.org/wiki/Karl_Marx Karl Marx's Tomb at Highgate Cemetery London Following the death of his wife Jenny in December 1881, Marx developed a catarrh that kept him in ill health for the last 15 months of his life. It eventually brought on the bronchitis and pleurisy that killed him in London on March 14, 1883. He died a stateless person ; family and friends in London buried his body in Highgate Cemetery , London, on March 17, 1883. Several of Marx's closest friends spoke at his funeral, including Wilhelm Liebknecht and Friedrich Engels. Engels's speech included the words “ On the 14th of March, at a quarter to three in the afternoon, the greatest living thinker ceased to think. He had been left alone for scarcely two minutes, and when we came back we found him in his armchair, peacefully gone to sleep—but forever. ” In addition to Engels and Liebknecht, Marx's daughter Eleanor and Charles Longuet and Paul Lafargue , Marx's two French socialist sons-in-law, also attended his funeral. Liebknecht, a founder and leader of the German Social-Democratic Party, gave a speech in German, and Longuet, a prominent figure in the French working-class movement, made a short statement in French. Two telegrams from workers' parties in France and Spain were also read out. Together with Engels's speech, this constituted the entire programme of the funeral. Those attending the funeral included Friedrich Lessner, who had been sentenced to three years in prison at the Cologne communist trial of 1852; G. Lochner, who was described by Engels as an old member of the Communist League and Carl Schorlemmer , a professor of chemistry in Manchester, a member of the Royal Society , but also an old communist associate of Marx and Engels. Three others attended the funeral— Ray Lankester , Sir John Noe and Leonard Church. Marx's tombstone bears the carved messages: WORKERS OF ALL LANDS UNITE , the final line of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and Engels's version of the 11th Thesis on Feuerbach : “ 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t ” ……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时间: 1883 年 3 月 17 日 地点:伦敦海格特公墓 http://baike.baidu.com/view/1286522.htm 3 月 14 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 --- 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 · 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 , 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 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 , 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 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 1842 年),巴黎的《前进报》( 1844 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 1847 年),《新莱茵报》( 1848 - 1849 年),《纽约每日论坛报》( 1852 - 1861 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 -- 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结果引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 --- 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 --- 都驱逐他;资产者 -- 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 --- 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 Frederick Engels : On the 14th of March, at a quarter to three in the afternoon, the greatest living thinker ceased to think. He had been left alone for scarcely two minutes, and when we came back we found him in his armchair, peacefully gone to sleep-but forever. An immeasurable loss has been sustained both by the militant proletariat of Europe and America , and by historical science, in the death of this man. The gap that has been left by the departure of this mighty spirit will soon enough make itself felt. Just as Darwin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organic nature, so Marx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the simple fact, hitherto concealed by an overgrowth of ideology, that mankind must first of all eat, drink, have shelter and clothing, before it can pursue politics, science, art, religion, etc.; that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of the immediate material means of subsistence and consequently th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ttained by a given people or during a given epoch form the foundation upon which the state institutions, the legal conceptions, art, and even the ideas on religion, of the people concerned have been evolved, and in the light of which they must, therefore, be explained, instead of vice versa, as had hitherto been the case. But that is not all. Marx also discovered the special law of motion governing the present-day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the bourgeois society that this mode of production has created. The discovery of surplus value suddenly threw light on the problem, in trying to solve which all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of both bourgeois economists and socialist critics, had been groping in the dark. Two such discoveries would be enough for one lifetime. Happy the man to whom it is granted to make even one such discovery. But in every single field which Marx investigated -- and he investigated very many fields, none of them superficially -- in every field, even in that of mathematics, he made independent discoveries. Such was the man of science. But this was not even half the man. Science was for Marx a historically dynamic, revolutionary force. However great the joy with which he welcomed a new discovery in some theoretical science whose practical application perhaps it was as yet quite impossible to envisage, he experienced quite another kind of joy when the discovery involved immediate revolutionary changes in industry and i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general. For example, he followed close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overies made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ity and recently those of Marcel Deprez. For Marx was before all else a revolutionist. His real mission in life was to contribute, in one way or another, to the overthrow of capitalist society and of the state institutions which it had brought into be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liberation of the modern proletariat, which he was the first to make conscious of its own position and its needs, conscious of the conditions of its emancipation. Fighting was his element. And he fought with a passion, a tenacity and a success such as few could rival. His work on the first Rheinische Zeitung (1842), the Paris Vorwrts! (1844), Brsseler Deutsche Zeitung (1847), the Neue Rheinische Zeitung (1848-49), the New York Tribune (1852-61), and in addition to these a host of militant pamphlets, work in organisations in Paris, Brussels and London, and finally, crowning all, the formation of the great International Working Men's Association -- this was indeed an achievement of which its founder might well have been proud even if he had done nothing else. And, consequently, Marx was the best-hated and most calumniated man of his time. Governments, both absolutist and republican, deported him from their territories. Bourgeois, whether conservative or ultra-democratic, vied with one another in heaping slanders upon him. All this he brushed aside as though it were cobweb, ignoring it, answering only when extreme necessity compelled him. And he died beloved, revered and mourned by millions of revolutionary fellow-workers -- from the mines of Siberia to California, in all parts of Europe and America -- and I make bold to say that though he may have had many opponents he had hardly one personal enemy. His name will endure through the ages, and so also will his work! ----------------------------
个人分类: Behind palaeobotany|5088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读马克思
Synthon 2010-5-3 14:49
今天看见李侠老师的博客,说到,如果你们感觉没有了斗志,那么就把马克思30岁时写的《共产党宣言》拿出来,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高声朗诵一遍,绝对勇气倍增。(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8590) 我年轻的时候也读过共产党宣言,但其实我更喜欢反复诵读的是另外一段马克思在18岁的时候写下的话。摘录于此,与诸君共勉: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青年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71 次阅读|4 个评论
马克思为何能成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xupeiyang 2010-4-27 13:42
千年最伟大思想家排名: 1. 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2. 爱因斯坦(犹太裔科学家) 3.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4. 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5. 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6. 霍金(英国科学家) 7. 康德(德国哲学家) 8. 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9. 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10. 尼采(德国哲学家) 马克思为何能成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在人类思想史上,至今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的思想、文化、社会发展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一点是人们不得不承认的。不管你是赞同马克思主义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都会承认这一点。例如,奥地利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他是一个对马克思一直持反对态度的资产阶级学者,面对资本主义存在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不得不承认马克思的伟大,他认为马克思的学说是把伟大和生命力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大多数的创作,经过一段时间,短的是饭后一小时,长的达到一个世代,就完全淹没无闻了。但是,马克思的学说不是这样,它遭受了批判,但它又复活了,是穿着自己的服装,带着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己的瘢痕复活了。马克思思想的完备性就在于,它在每个细节上都表现出正确性,并且使他的所有研究者都能领受到智慧的魔力。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25114600.aspx
个人分类: 历史事件|4202 次阅读|1 个评论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读书体会
xupeiyang 2010-4-27 13:32
博主读书体会: 恩格斯的讲话今天读来还是感到那么的震撼,他对马克思的评价多么到位、多么精辟、多么深刻,经典之作!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个人分类: 历史事件|2443 次阅读|1 个评论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mg 2010-4-21 17:3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共同举办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 | 于 2010 年 4 月 21 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出席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学部主任、马研院院长 程恩富 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党委书记 侯惠勤 教授等 50 多位学者。会上中央编译局原常务副局长顾锦屏研究员作了说明性报告;余斌研究员、金民卿研究员、李伟研究员、张建云副研究员、龚云副研究员、刘志民副研究员、李春华副研究员、王佳菲助理研究员、李建国助理研究员作了专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赵智奎研究员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主 任胡乐明 教授主持。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十七岁的自我期许
热度 1 罗非 2010-3-16 15:48
现选取十七岁的高中生卡尔马克思的作文中的一节,好让读者们从那作品中所预示着的,对全人类的爱心和历史的自我期许,也就是潜流在那庞大的文字堆底层的,《资本论》的科学与道德精神,得到顿悟。 当我们自动选择一种地位的时候,我们的主要指针,应该是人类的福祉和个人本身的完成。如果我们以为这两种目标是互相敌对互相冲突,一方必定否决对方的关系,那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想法。真实是:人的天性就是这样只有个人为了自己身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完善和幸福而努力的时候,他才能同时完成个人的发展目标。这种想法才是正确的。如果一个人只想到自己的发展,即使他能成为一位有名的学者、卓越的贤者、优秀的诗人,还是不能成为一位真正完成了的个人,真正伟大的人物。历史把为了社会全体的福祉而努力,从而提升自我的品味的人物,称为最大的人物。假如我们有勇气选择了一种能替人类提供最大奉献的位置,即使承担了极大的压力,也不会为之挫折吧!因为那种负荷不外是替所有的同胞所奉献的牺牲。因此我们不应该以贫乏的、狭窄的、利己的快乐为快乐。我们的幸福应该是属于万人的。我们的事业即使是无声的,也永远不能停顿下来。如果确能做到这样的境地,即使我们有一天在艰辛中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的骨灰将永远有那心地高贵的同胞们的热泪滋润着它。 这是马克思十七岁时的高中毕业作文。我们不是说这篇稚气未脱的文章也是天才作品。但每当我们读它的时候,总觉得有件事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马克思的一生正如这篇作文所述,早在少年时代他已经思考着这样严肃的问题:唯有追求社会完善的个人实践,才是个人的完善过程。以十七岁少年的领悟,那是何等的纯真。而更可贵的是护着这份童真,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沿路把它珠玉般地镶嵌在他的作品中。(选自《大公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2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1995年:关公战秦琼的故事(李醒民)
zhilinyang 2010-2-25 15:17
1995 年春夏之交,我目睹了发生在自己身边、又与我本人有关的关公战秦琼的故事,挺有趣的。且慢,听我娓娓道来。 是年 5 月的某一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属的《科技导报》社常务副社长兼副主编蔡德诚突然来中关村寓所造访。他说,钱学森的秘书给他刊打电话,反映钱正英对我发表在该刊第 4 期上的文章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从哲人科学家马赫及其思想来看很有意见。据蔡先生讲,其实是钱老很有意见,他只不过是假借钱正英之名间接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而已。钱老责问,马克思曾经多次批判过马赫,《科技导报》为什么还要刊登李醒民介绍和赞扬马赫的文章?钱老让了解一下:李醒民是何人?他的背景如何? 在听完蔡先生的叙述后,我说: 马赫是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著名的哲人科学家。他在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等诸多领域都有卓著的贡献,是本世纪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的先驱,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因此,向我国读者介绍马赫的成就和思想是完全必要的、十分有益的。尤其是,马赫是一位富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科学思想家,他的启蒙和自由、怀疑和批判、历史和实践、兼融和宽容、谦逊和进取的精神气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 讲到这儿,我翻开手头的有关工具书,继续说: 至于马克思曾经多次批判过马赫一说,毫无事实根据,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您看,马克思( 1818-1883 )于 1883 年 3 月 14 日 去世,是年马赫( 1838-1916 )的成名作《力学史评》刚刚出版。此时,马赫本人和马赫思想还没有什么重大的影响,马克思可能不知道马赫其人,即使知道也不会无端地对他发起批判。说马克思批判马赫,这岂不是关公战秦琼,让人笑破肚皮么?倒是列宁在他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对马赫进行了毁灭性的批判尽管这些批判大都根据不足我在已发表的多篇论文中对此早就就进行了澄清。 蔡 先生临别告诉我,钱老的秘书要求他们杂志务必写份情况说明材料。道别时,我请求蔡先生把材料写成后能寄给我一个副本。此后的事情如何发展,我就不得而知了。我也没有过问。 不长时间,我收到蔡先生寄来的复印件。鉴于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也许可以成为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政治学的研究文献,我觉得有必要把它公开,与有心人分享。该材料如下: 纪事( 1995.5.30. ) 1995 年 5 月 16 日 ,钱学森主席的秘书涂元季同志来电话,找副主编蔡德诚同志。当时是郭煊接的电话,因适逢蔡在京外参加学术研讨会,郭遂请王宏章(主编助理)接谈。涂告诉王,要《导报》补寄一份今年第 4 期《导报》给钱老。因钱老那本已寄给一位老同志了。又说,钱老说,有一位老同志对第 4 期上发一篇关于评述马赫的文章有看法,认为评价太高了,而且马克思曾多次批判过马赫,文章这样评价马赫有问题。涂说,钱老想了解作者李醒民的背景情况和研究领域,有何成果论著等。王于次日将我们所了解的李的情况(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自然辩证法通讯》常务副主编及研究科学哲学史,主编、出版过《哲人科学家丛书》等情况)电告涂秘书。涂 5 月 23 日 又来电话,是吴志强同志(经理部主任)接的。涂称上次提供的情况,已记录、转告钱老。钱老阅后称,要等蔡德诚同志回京后,找蔡谈此问题。蔡返京上班后,吴即向蔡转告了上述电话及情况。蔡于当日给涂电话,涂在电话中称,钱正英看了第 4 期第一篇关于马赫的文章后,觉得有问题。问《科技导报》从未介绍过科学家,为何却单单介绍马赫?马克思曾多次批判过马赫,为何文章中没有涉及?对马赫的评价过高了,马克思批判过的人,这样评价是不当的。涂在电话中又告诉蔡,钱老看过《导报》提供的作者情况后,留下字条说,这些情况不足以给钱正英同志回话,等蔡德诚同志出差回来后要追问。蔡问涂,如何向钱老报告情况?是用电话?或当面面谈?涂告诉蔡,钱老耳已听不见,不能听电话,最近家中在修房,现暂住在西山一军事单位,也进不去,故要蔡写个书面材料给钱老。涂在电话中说,二位老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应该理解。虽然刊物上可以有不同观点的讨论和争论,但仍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马克思批判过马赫,因此就要考虑这个前提。 蔡随即从百科全书中查对,发现马赫是在马克思逝世后才成名的,故马克思从未批判过马赫。次日又与作者李醒民核对,李亦证实,马克思从未批判过马赫。以下复印件是蔡德诚报告钱老的内容。蔡个人向社内同志表示,即使马克思批判过马赫,后人从不同角度重新分析认识马赫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也是正常的,并不涉及四项基本原则问题。 请涂秘书转钱老。 尊敬的钱老:您好? 现将钱正英同志和您关心的关于《导报》今年第4期上李醒民同志所写的马赫一文的情况,向您报告如下: 李醒民同志是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任职的研究员,也是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主办的《自然辩证法通讯》的常务副主编。他是一位长期从事科学史、哲学史研究的学者,论著颇丰。不久前曾主编、出版了《哲人科学家丛书》(祥见复印件)。他也先后几次在《科技导报》上发表过介绍爱因斯坦、奥斯特瓦尔德等著名科学家及其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评述文章,也介绍过弘扬科学精神方面的文章(分别祥见1992年第5期、1994年第1期、1993年第4期的《科技导报》)。这些文章均得到科学界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今年第4期发表的他的关于马赫一文,我们也是出于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探讨和介绍这一主旨思想的。 可能由于在我印象中不记得马克思曾批判过马赫及其科学方面的观点,故而发稿、审查时未意识到其内容和观点上与马克思主义有什么抵触和不妥。今后在介绍科学人物的科学观时,我们将多加注意。同时加强有关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此致 敬礼 《科技导报》蔡德诚 一九九五 . 五 . 三十 . 关公战秦琼的故事又一次发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本身就是令人深思的。不是么,口口声声坚持马克思主义、时时刻刻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嗅觉特别敏锐的大人物,居然那么不了解马克思和列宁,以致闹出列冠马戴的趣事。更何况,蔡先生懂装不懂地卖傻,以其昭昭,使人昏昏,岂不是趣上添趣。 ( 本文完稿于 2002.8.15.)
个人分类: 沉思录|24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马克思关系最密切的十个人
xupeiyang 2009-11-21 19:52
个人分类: 情报机密|2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大领域两个层次:吃,听,说,做
大毛忽洞 2009-9-23 02:47
四大领域两个层次:吃,听,说,做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吃什么,做什么;做什么,吃什么。 次序不同,吃进去的和做出来的就不一样。 说什么,听什么;听什么,说什么。 次序不同,说出来的和听进去的就不一样。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3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戒烟
xupeiyang 2009-9-17 15:54
马克思有一段时间吸烟很厉害,经常烟不离口,边工作边吸烟。 他曾对拉法格说过:《资本论》的稿酬甚至不够付我吸的雪茄烟钱。 他吸烟就像干别的事情一样,又快又猛。由于经济条件不宽裕,他总是挑比较便宜的雪茄来吸。他吸烟的时候还有个习惯,常将一半烟放在嘴里咀嚼,说这样可以提高烟的作用。 由于大量吸烟,他的身体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后来,他的家庭医生不得不采取行动,严格限制了他的吸烟量。 1881年至1883年,马克思的夫人燕妮和长女的相继去世,使他的精神遭受了两次致命的打击,长年累月的过度疲劳和吸烟,使他的身体垮掉了。 他身患多种疾病,如气管炎、肺气肿、胸膜炎、胃病和肝病,医生禁止他再吸烟。 戒烟,对马克思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牺牲,但是为了身体和工作,他还是毅然下决心戒烟。在那一段时间里,他的确没有吸过一次烟,连他自己似乎也不大相信,他如此嗜烟成癖,竟成功地戒掉了烟。马克思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为了战胜病魔,早日恢复健康,他终于克制住了自己,告别了烟斗和雪茄。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1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是数学家的我佩服毛泽东带来的后果
等离子体科学 2009-9-13 15:28
武夷山老师写了一篇博文:《数学家埃尔德什佩服马克思带来的后果》。 笔者在文章里稍微佩服了一下毛泽东,就立即遭到一位游客的切齿怒喝:不要利用科学网宣传!不要放毒!否则饶不了你! 这是很有意思的:身在美国的埃尔德什和身在中国的如笔者这样的老百姓在大约 50 年的时间里遭遇很相似的事情。好在中国的边检没有在笔者入境的时候问:你对毛泽东怎么看? 时间: 50 年 ; 空间:大洋两岸;文化:东方西方。 确实是很有意思的文化历史现象。 借埃尔德什的一句话:我只看过《毛泽东选集》,所以我觉得我没有资格评价毛泽东,但我确信他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4640 次阅读|11 个评论
资本主义世界需要一场新的启蒙运动
可真 2009-7-21 16:26
是老修朋友的评论引发了我对这个主题的讨论。老修说: 马克思的怀疑一切精神,才最值得赞赏,因为他成就了马克思主义 。我对老修的简要回答是:马克思的精神不是怀疑一切精神,而是唯物辩证法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把一切现存事物都理解为是暂时的东西,从具有合理性到逐渐失去合理性的变化过程,因此不承认有任何绝对永恒的存在。正是这种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实行了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批判,认为资本主义曾经是合理的,因为 18-19 世纪资本主义大工业在一百年内所创造的生产力超过了以往一切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总成果,故较诸以往各种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的诞生无疑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巨大进步,人类文明的一个巨大进步,资本主义无疑是一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但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又使它创造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资本主义自身是无法调和资本家与无产者相互对立的利益关系的,只有无产者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摧毁这个制度本身并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的这个社会矛盾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而这个矛盾的解决不仅是意味着无产者的解放,同时也意味着全人类的解放,因为共产主义将是一个 自由人的联合体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但是,马克思不是空想的人道主义者,他认为共产主义只有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候才能实现,所以马克思从来都不曾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是可以在一个国家里取得成功的,因为如果持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意味着认为共产主义可以在一个国家里得到实现了,而马克思从未有过这样一种观点。历史事实也已经证明了 共产主义根本不能在一个国家里得到实现 ,亦即证明了 社会主义革命根本不能在一个国家里取得成功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是人道主义的,但是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科学的人道主义,而非宗教的或哲学的或伦理的人道主义。科学的人道主义的特点是以自然为本的人道主义,即立足于实践科学的人道主义,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立足于一定的现实的科学技术即一定的物质生产力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从来都不曾认为离开了一定的物质生产力还能实现什么共产主义。 是否承认共产主义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力基础上,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区别于一切空想社会主义的分水岭 。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现存资本主义的一种批判理论,为这种批判理论所激发和激励的无产者对于现存资本主义的现实批判运动,即先后在俄国东欧及中国等国所发生的所谓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的自我改革,使马克思时代的相对野蛮的资本主义逐渐转变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相对文明的资本主义。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它的现实条件根本尚未具备,它的建立是未来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把已然发生的所谓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合理地、本质地理解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自我改革运动中所出现的一种历史现象,从而也应该把苏东的瓦解和 冷战 的结束合理地、本质地理解为这场对于现存资本主义的现实批判运动历史性地完成了它的使命,实现了一定历史阶段上资本主义世界所可能进行的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 。 换言之, 苏东的瓦解和 冷战 的结束,不是标志着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性失败,而只是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自我改革的历史性成功 。因为事实上按照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观点,他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条件是根本尚未具备的,因而 已然发生的所谓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根本不能被理解为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实践形态,而是应该被理解为在现存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矛盾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受到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激发和激励而形成的现存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现实的自我批判运动,这种批判运动尚不属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范畴,而是属于资本主义因其内部矛盾所造成的自我运动范畴,亦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上所出现的社会改革运动,这个运动的实质并不在于摧毁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在于改善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 。 但是,苏东的瓦解和 冷战 的结束,只是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场历史性社会改革运动的结束,而不是标志着现存的资本主义世界通过这场历史性社会改革运动已经达到了它的完善境界。事实上,我们今天又看到了现存的资本主义世界所面临的另一个方面的严重的现实问题, 即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全球气候的日益变暖、臭氧层的日益缺损等等的全球性问题 。这个问题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所面临的无产者与资本家之间在经济利益关系上严重对立的问题是有性质上的区别的: 马克思时代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是资本主义制度对无产者的严重压迫,这种压迫使无产者处在绝对贫困化的生活状态中,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无产者作为一个劳动阶级的生存与发展的社会问题当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进行的理论批判的直接而现实的意义,就是为了拯救处在绝对贫困化的生活状态之中的无产者,在马克思看来,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才使无产者不得不从事异化劳动,这种劳动造成了无产者越来越受到自己劳动成果的严重压迫,使自己处于越来越不自由、越来越贫困的生活境地,因此,要使无产者从自身的异化劳动中解脱出来,就只有消灭造成无产者不得不从事异化劳动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而当今时代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则是资本主义制度对自然界的严重压迫,这种压迫导致自然界对人类进行越来越严重的报复,使得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化,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的话,不仅资本主义本身无法再继续发展下去而必将归于灭亡的命运,而且全人类都将随着资本主义的灭亡而一起灭亡。因此,今天人类正在着手加以解决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其直接而现实的意义是在于拯救资本主义世界,使资本主义获得新的活力而得到继续的发展,而与此同时,它更具有拯救人类世界,使人类社会避免因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而终将归于灭亡的命运的意义。这就是说,当今之世,拯救资本主义世界与拯救人类世界具有同等的意义,只不过拯救资本主义世界乃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为了维护和现实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而进行的利己主义的经济考虑和经济行为,拯救人类世界则是站在人类立场上为了维护和实现全人类的根本利益而进行的人道主义的文化考虑和文化行为,但不管怎样,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之间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一致性的。 从经济角度看,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危机,客观必然地要求资本主义在生产方式上进行一场自我改革运动以实现资本主义新的自我发展;而从文化角度看,则要求人类进行生活方式的自我改革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革与人类生活方式的改革不过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革则是该过程的本质方面,唯有通过这种生产方式的改革,人类生活方式的改革才能实现。 要改变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当然最根本的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创造出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以便运用这种新科技来改善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即要创造出足以抑制自然环境继续恶化甚至更能杜绝继续破坏自然环境的技术手段。但是,现实的科学技术创新即物质生产力的新发展,是不能离开对既有的与现存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单方面地进行的,物质生产力的新发展与现存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互相依赖,相辅相成,所以说,这是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整体性改革,并且这种改革还必须以现存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这种政治改革作为整个资本主义改革的先导。然而, 从当今世界的现实情况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却还在把传统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观念及相应的政治制度竭力推行到世界每个角落,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因为这种政治观念和政治制度本身已经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客观上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因而这种政治观念和政治制度根本不再具有它们曾经有过的那种合理性,它们已经变得不合理了,是到了变革这种政治观念和政治制度的时候了 ! 以我之见,改革现存的或传统的资本主义政治观念和政治制度,其关键在于转变其内在地包含着的以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自由观和民主观。我在《 从西方媒体造假事件看西方自由与民主价值观的实质 》、《 我所信奉的生命价值观 》等文章中已经初步提到了我对这个问题的初步看法。这里暂时不再作进一步的申述。 本文的观点概括起来说,就是认为, 共产主义尚未具备其赖以实现的现实条件,也就是说,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尚缺乏付诸实践的物质条件,因此,资本主义还将在世界范围内继续发展下去和进一步发展下去,但是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将迫使资本主义世界不得不进行一场新的自我改革运动,这个改革运动不能不以变革既有的或传统的资本主义价值观以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自由观和民主观作为其思想先导,这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世界需要一场新的启蒙运动来推动其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自我改革。
个人分类: 理论探讨|3841 次阅读|1 个评论
武谷三男的“三阶段论”和马克思的“两条道路”
热度 2 lvnaiji 2009-5-22 21:10
武谷三男是日本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认为我们对事物的研究在大体上都经过三个阶段:现象论阶段,实体论阶段和本质论阶段。首先发现大量现象,对现象进行梳理概括,通过现象来揭示发生这些现象的实体,到底是什么东西引起这些现象。然后根据实体来解释现象,达到认识现象背后本质的阶段。这就是所谓三阶段论。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苯,在 19 世纪上半叶发现了很多芳香族化合物的现象,一方面高度不饱和,另一方面却又相当稳定。什么原因?实体是什么?在反复思考后,开库勒做了一个著名的梦:一条咬着自己尾巴的蛇,由此得出苯的正六边形结构。这是第二阶段,实体论,得出苯环的结构式,相当于马克思的抽象的规定。然后用实体论解释各种现象。种种不明之处迎刃而解,揭示本质。第二个例子,分子运动论。在现象层面,晾衣服是裹成一堆容易干呢,还是舒展开来容易干?瓶子里的水容易干,还是一个摊平的碟子里的水容易干呢?有风的容易干还是没有风的容易干呢?温度高还是温度低容易干呢?在所有的这些现象背后的实体是什么?气体分子运动论。然后由实体解释本质。 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方法》中指出:如果我从人口着手 , 那么这就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 , 经过更贴近的规定之后 , 我就会在分析中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于是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来 , 直到最后我又回到人口 , 但是这回人口已不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 , 而是一个具有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马克思进一步把上述认识过程归结为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 , 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列宁结合黑格尔的某些论述发挥了马克思关于两条道路的思想。在对象未被认识之前 , 对象对于认识者来说只是直接的、消极的存在 , 是外在的 , 或者用康德的术语:自在之物。认识一旦开始 , 就是对自在之物的否定 , 尔后在第一条道路上 , 观念距现实越来越远 , 距本质越来越远 , 直至达到极端 , 然后这个主观性辩证地突破自己的范围 , 并且在第二条道路上通过推理展开为客观性。一旦我们认识了一个事物,它对我们来说就不再是直接的 , 消极的存在 , 不再是外在的自在之物。我们理解了它 , 掌握了它 , 它已经是一种积极的存在 , 在我们的思维中随时可再现它的一切 , 它是内在的为我之物。认识就这样不断地经两条道路而使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马克思在第一条道路上发现剩余价值,然后在第二条道路上由剩余价值构建社会。 马克思两条道路的开始阶段相当于现象论阶段,由第一条道路向第二条道路的转折相当于实体论阶段,第二条道路的终点则是本质论阶段。相比较而言,马克思更强调动态的过程,以及中间阶段未必是实体,如人口和剩余价值,因而更为深刻并具有普遍性。 三阶段论和两条道路都是对认识过程的抽象。应用到实践领域也饶有兴味。例如,可以考察工程中的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由结果即效益回溯到开端,确立目的,直至立项,在观念上构思结果与通往结果的途径;第二条道路则由构思并在其引导下一步步走向结果,将观念转化为现实。 在认识过程中,对象是已经存在的,问题是要排除掉偶然、现象等非本质的因素,如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把对象从其背景中提取出来,揭示其最贴近的规定。然后第二条道路再回到现实中,解释现象,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对第一条道路进行检验。两条道路都在思维中进行,自然界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由此对自然的认识得到了拓展和深化。同时,在整个认识中一般没有利益因素参与其中,既调动主观能动性,又排除主观因素。对个别对象认识过程的两条道路一般可以由同样的个人或少数人完成。在两条道路期间,社会因素较少影响,进而要排除这种影响。 在工程中,对象并不存在,由于需求,以及现有的各种存量 资源、知识、技术、资金等等,在价值判断的选择下形成目标,与此同时还要预见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的成本、代价、工期,以及在工程建成后运营的效益、成本、管理、后果和维护等,甚至还有最后的报废处理,在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对社区和产业链的下游产生的影响等,以及考虑到在此全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安全系数)。由于要面对并不存在的对象,以及要作出如此详尽的分析判断,也就是对未有过程和事物的预见,因而在工程中,第一条道路最为困难,也最为重要。一旦启动,各种观念逐一转化为现实,那就是 泼水难收 ,其后果可能难以甚至不可挽回。因而,如果是在然后的第二条道路上出现问题,一开始的决策者仍负有主要责任。 在工程的第二条道路上,观念逐一转化为现实,有可能遇到和生发出在第一条道路上没有考虑到的种种复杂因素,因而通常都要对原方案进行一定调整和修改,甚至推倒重来。与认识过程一样,工程中的第二条道路也是对第一条道路的检验。在此意义上,工程中两条道路的吻合程度是衡量、判断第一条道路准确程度的依据。同时,原本各种潜在的模糊的利益集团也纷纷成为现实并清晰起来,还会有新的利益集团浮现和加入,这些利益集团会或干扰、或歪曲、或阻碍,尽力将工程纳入自身的轨道,以谋求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在此需要工程的指挥者贯彻目标的意志和协调各方的能力。由此可见,工程的第二条道路较之认识过程的第二条道路要复杂得多。与认识过程不同,工程的两条道路很可能由不同的人参加,提出方案者未必参与贯彻实施。 于是,在工程中还存在两条道路之间的交接和反馈问题。第一条道路的人员必须向第二条道路的人员详细介绍思路和相关的理念,以保证在第二条道路上严格地遵循最终的目标而不致发生偏离,后者则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馈。值得注意的是,在工程中,还存在一个在已完成的工程的运行过程中对其再认识的问题,而这一再认识既是对已经过去的两条道路的检验,也为今后新的工程积累了知识,包括经验教训,涉及科学技术和工程,以及涉及各方的行为和政府的决策。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7977 次阅读|3 个评论
超越马克思 (Everyone was TALENT)
baoyu 2009-5-7 21:02
东北菊花岛上 119 棵智慧树(菩提树)之一 超越马克思 (Everyone was TALENT) 酷爱语言的人,往往胃口很大。无论欧美大洋各洲语系语种,还是少数民族语言,都有人涉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英语出于中国教育体制约束和研究交流需要,一般掌握的还可以。做不了陈寅恪,成为苏步青(掌握6门外语)那样的大家还是可以实现的。大学一日语专业的朋友,他立下宏志:有生之年掌握30种语言。他所谓掌握即听说读写样样娴熟、达到交流无碍;当时他已触及德语、法语、意大利语、韩语、俄语、印尼语、越南语(日语、英语不计)。朋友天赋极好:记性佳、口齿清——德、法、俄语中大舌音、小舌音等皆不在话下。数年未见,他的宏愿该完成一半了吧。 语言是文化的一扇窗口,固然可以通过译作了解东洋西洋,但真正做起研究来是没有人为你作翻译的。近年来兴起“二外”“三外”学习热,一方面源于职业发展的需要,也说明国际化程度的加速。出于科学研究需要,学好一门英语的同时,能再掌握一门强国的语言如德语、法语,那么知识结构、文化视野就比较平衡和开阔了。要成为karl Max和陈寅恪这样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当代是颇有难度的;百年来知识爆炸式的增长,且各个学科越来越专精化了。 知识分科有其分的道理,利于系统学习和管理,但Max的教导不可忘——世界是处处都有联系的统一体。所以还要有合,要学会合和,有意识有规律地综合;做到即见树木、又见森林。无论哲学名家还是人民教师都在大力倡导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个人分类: 精思文汇|3759 次阅读|0 个评论
经济危机的根源:信息革命和白领劳动异化
lcguang 2009-5-6 10:22
摘要 :以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造成蓝领劳动异化;同样,以电脑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造成白领劳动异化。劳动效率越高,创造的越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少,劳动者就越是没有低位,社会两级分化就越是严重。产品过剩,人才过剩,需求萎缩,于是导致经济危机。文中比较了本次经济危机和 1929 - 1933 年经济危机的异同,讨论了如何解决劳动异化,特别是白领劳动异化,从而消除经济危机根源。 1. 序言 我是信息论、哲学和投资组合理论研究者 ,也是股票期货交易者,这使我能从多个不同的视角看待这场经济危机。关于经济危机的根源, 有人说是因为西方过度消费,有人说是因为衍生产品和高管贪婪,有人说是因为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有人说是因为产能过剩需求不足, 有人说是因为政府调控不当。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有其道理, 但是都不足以让我们看清这场经济危机的历史必然性。 我在 2007 年 10 月完成了一篇博客文章 的结尾写道:当许多人为信息革命和信息社会唱赞歌的时候,其副产品――白领劳动异化――正日益严重。如果说它不会导致暴力革命,那么,至少它会导致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和浪费。如何解决白领异化?这看来是一个历史性难题。对此,政府和学术界应有足够的重视。 我当时相信白领劳动异化会导致严重问题,但是没想到危机来得这么快。 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经济危机从表面上看似乎和信息革命无关,但是,回顾历史,特别是美国从 1929 年到 1933 的经济危机,联系马克思的异劳动化理论,我们就可以看出信息革命和经济危机的内在联系。 2. 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经济危机和工人劳动异化 1769 年,英国的瓦特在矿山排水用的蒸汽机基础上,发明了可以广泛应用的蒸汽机。随后蒸汽机广泛用于工厂和矿山,钢铁、煤炭等工业得到加速发展,英国因此掀起了产业革命浪潮――变手工作坊生产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1825 年英国出现了第一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危机之前,英国经历了一个工业高涨阶段 。 1825 年的工业产值比 1820 年增长了大约 1/3 ,反映当时生产水平的生铁量增加了 58 %,棉花消费量增长了 39 %。但是 , 国内外市场却没有随着相应扩大。 1824 ~ 1825 年期间,工人的实际工资仅相当于 1792 年的 4/5 左右。生产和销售之间严重脱节,使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有 3549 家企业破产 ,80 家银行停止支付 , 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 1824 年 3 月的 1390 万英镑骤降为 1825 年 12 月的 120 万英镑。棉花、羊毛和生丝的消费量减少了 1/3 以上,煤的消费量减少了一半,整个出口减少了 16 %。大量失业工人出国谋求生计,人口外流的数目大增。 生产力提高了,社会财富增加了,工人处境却更加恶劣。为此,马克思 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工人劳动异化。 异化表现在两方面: 1) 工人制造了机器, 机器反而成了异己的力量,因为机械取代人力,工人失业更加严重, 不得不接受更加苛刻的劳动条件; 2) 工人劳动手段和目的不一致,劳动的同时是肉体和心灵的摧残, 属人的感官得不到人的享受。马克思写道:当然,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 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要通过所有制问题的解决,使劳动者手段和目的相一致,感官人性化,享受丰富化。 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1825 年,由蒸汽机带动的火车于英国诞生,随后火车在全世界普及。蒸汽机和火车在美国普及最快。 1857 年,从美国开始爆发世界经济危机。它同样是由于产能过剩和贫富不均, 同样是蒸汽机带动的工业革命的副产品。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的 美国 1929-1933 经济危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内燃机、电动机和电报电话普及为标志。 1821 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70 年直流电动机问世, 1888 年,交流电动机问世。交流电动机随后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 1883 年,德国的戴姆勒创制成功第一台立式汽油机, 1885 ~ 1886 年,汽油机作为汽车动力运行成功。 1913 年第一台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内燃机车制成, 1920 年左右开始用于汽车和农业机械。 1835 年,美国人莫尔斯在实验室内架设有线电报机发报成功; 1844 年,莫尔斯在国会议事厅里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 1915 年,滤波器的发明使得一条导线可以传送几十路电报,电报随后在全世界普及。 1876 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1892 年 芝加哥的电话线开通。 美国 1929 年股市暴跌,由此引发的经济危机波及西方世界。 有人说, 这次经济危机是由于股价炒得太高; 就像 2008 年的危机是由于次贷的衍生产品杠杆比例太大。但是,仔细考察就会看到,股市只是引起危机的导火索,危机的深层原因还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道琼斯指数从 1921 年的 75 点升到 1929 年顶峰时的 363 点 ,上涨 3.84 倍, 股票平均市盈率达到 32 倍。和中国股市比,这个增长速度并不离谱。 因为上证指数在 2006 年和 2007 年两年内就上涨 5 倍多, 2007 年 10 月,股票平均市盈率超过 60 倍。 当时 美国著名 经济学家欧文 费雪认为 , 美国股票市场的定价是非常合理的 . 根本就不存在泡沫。 那么危机的根源在哪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由债务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纽约也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美国经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推动下突飞猛进。就在一些新兴产业出现欣欣向荣的同时, 一些较老的产业已经出现严重过剩,比如 采矿、造船、纺织、皮革等行业,大批工人因此而失业。农业产品更是供过于求,粮价低迷,大批农场工人因此失业。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全美最大的 16 家财阀控制了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 53 %,全国 1 / 3 的国民收入被占人口 5 %的最富有者占有;从 1920 年到 1929 年,生产率增长了 55% ,工人工资却只上升了 2% 。约 60 %的美国家庭的生活水平还挣扎在仅够温饱的每年 2000 美元水平上下,有 21 %的家庭年收入不足 1000 美元。工人劳动条件恶劣,据说当时美国是工业化国家中工伤事故比例最高的国家。美国日益增长的生产力 大大超出国内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于是经济危机一触即发。 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来解释就是:随着内燃机和电动机在工厂和农村的普及,经济得到极大发展;由于生产关系的原因,劳动者创造了对自己来说是异己的力量, 他们效率越高 , 创造的越多,他们自己就越是没有地位;劳动者环境艰苦,为他人做嫁衣裳, 肉体和心灵两方面都受到摧残。 经济危机使投资者一贫如洗。随之而来的是 86000 家企业破产, 5500 家银行倒闭,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 到 1932 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 80 %,汽车工业下降了 95 %,至少 13 万家企业倒闭。 GNP 由 1929 年的 1044 亿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 742 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 150 万猛升到 1700 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经济整体水平倒退至 1913 年。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场主将牛奶倒入河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罗斯福 1933 年 3 月取代胡佛人美国总统。 罗斯福领导下的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对银行作个别审查, 颁发银行许可证, 淘汰了两万多家银行中的 42% ;从而避免挤兑,使得老百姓放心把钱存入银行。 让美元和黄金脱钩,通过了《 1933 年银行法》,建立由联邦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实质是允许政府把未来的税收拿到现在用, 使得救助成为可能,正常的经济循环成为可能。 同时也是允许通过通货膨胀,鼓励投资和消费,缩小贫富差距。 为了提高农产品价格, 增加农民收入,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用地和牲口数量。 发放救济,救助穷人。还以工代赈――国家投资公路、机场等基本建设,专门划款建设森林和森林公园,同时为失业大众提供工作机会。参加过这些建设的劳工数量居然占全美劳动力的一半。 通过了《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益事业法案》、《公平劳动标准法》等,保护工人权益。这些法律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强烈愿望,受到国内绝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赞许,也赋予了工会和企业主讨价还价的权力。 对富人加税, 减小贫富差距; 从罗斯福新政可以看出,这场经济危机的根源正如马克思说的, 是工人劳动异化, 是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阶级性危机,就是要改善生产关系, 减少劳动异化。二战以后, 美国社会福利制度和劳资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美国的许多做法也被其他国家效仿, 这就是为资本主义什么大的经济危机在很长时间没有再次发生。 4. 信息革命和白领劳动异化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信息革命的重大事件。 1946 年 2 月,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 (ENIAC) 诞生。它占地 170 平方米,重达 30 吨。其中使用体积和能耗都很大的电子管。 1947 年, 巴丁、 肖克莱和 布拉坦合作 发明了体积和能耗很小的晶体管。晶体管随后取代电子管, 广泛应用于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子设备上。 1948 年, 美国工程师 Shannon 发表了信息论长文《通信的数学系理论》, 为信息的数据传递和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1971 , Intel 推出 1kb 动态随机存储器( DRAM )和第一个微处理器 4004 。 1979 年: Intel 推出 5MHz 8088 微处理器,不久, IBM 基于 8088 推出全球第一台 PC ;随后,苹果电脑问世, 微软 DOS 系统普及。 1987 年,苹果推出了带有鼠标图形界面的家用计算机 Mac II ; 1995 年微推出了相应产品 WINDOWS95 。 1968 年,美国国防部开始研究和组建 ARPA (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 )网。 1969 年, ARPA 网连接了美国四个大学。 1986 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建成了基于 TCP/IP 技术的主干网 NSFNET , 连接美国的若干超级计算中心、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产生,迅速连接到世界各地。 1994 年,中国建设了 CERNET 示范网工程,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 TCP/IP 互联网。 1995 年以来,互联网用户数量呈指数增长趋势,平均每半年翻一番。 2000 年 3 月,互联网泡沫达到巅峰, 随后破灭。但是,网站, email, BBS (论坛), QQ 或 MSN ,搜索、博客 迅速发展, 传统经济大受其益。 首先,计算机和互联网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来很多人做的事情现在一两个人就可以做得更好,比如一个人坐在家里就可以和全球的人做生意――通过网上商店。本来要几个人几天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一个人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能完成,比如测算一块森林的面积――通过 Google 地图很快就能测算出来。 第二,互联网使各种技术迅速扩散,大大缩小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差距,使中国大受其益。以前要获得西方科技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对于没有情报所的中小城市。现在有了互联网,即使在农村,只要能上网,搜集各种情报比 10 年前在北京大的科研院所还方便。电子邮件使信息传递效率大增,要阻止科技扩散也更加困难。据说以前从苏联搞来的一架飞机的设计图纸有几卡车, 现在这些设计通过电子邮件几分钟就可以传过来。要改进设计,同样的修改,和以前相比,人工工作时间可能缩小到 1/10 甚至 1/100 。 生产空调的格力电器可算是效率提高的一个典型。 在空调成本中,钢材所占的比例是高,达 32% , 铜占 23% 。 原材料价格上涨了,工人工资也上涨了,企业效益却一直很好。生产小型挖掘机等产品的山河智能是科技扩散受益者的典型。它十年走过了其他企业四五十年的道路。更加惊人的是,公司和大股东何建华声称将投资两千万研制开发轻型飞机、高档游艇、航空发动机等。如果没有互联网提供的低成本信息扩散通道,两千万哪里够用? 然而,信息革命的成果分配却非常不公。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 图 1 美国 GDP 和中等家庭收入变化比较(扣除通货膨胀) 美国是这样(参看图 1 ) , 中国也是这样。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写的 2007 年企业蓝皮书《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 2007 )盈利能力与竞争力》指出 , 1990 年~ 2005 年,劳动者报酬占 GDP 的比例从 53.4% 降至 41.4% ;而同期企业营业余额占 GDP 比例从 21.9% 增加到 29.6% 。劳动者报酬占 GDP 比例下降了 12% 。如果考虑到近几年来许多企业高管(比如平安保险公司和各银行的高管)年薪涨到百万千万,则普通员工的工资收入增长更慢。 这几年农民工增加比例较大,第三产业增加较快,而第三产业工资相对企业产值的比例较大。 如果考虑这些因素,我相信普通劳动者实际报酬增长更慢。 如果说, 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蓝领劳动异化, 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带来白领劳动异化。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2007年11月(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美国至少失业27周的失业者占失业人数约五分之一。以前,长期失业的人主要是缺乏工作经验或缺少技能;而现在,有长期工作经验的白领和受过大学教育的工作者失业人数增长最快。 这正是白领劳动异化! 异化的原因是―― 首先, 电脑排斥人脑。电脑和互联网越普及,效率就越高, 企业需要的员工就越少。信息革命初期, 革命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但是随着技术普及、软件和网站的建成和完善,所需要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少。各行各业效率提高后,所需文员也大为减少。 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一般人只看到扩招原因,其实扩招只是加速了白领过剩的进程,信息革命带来社会需求的减少才是白领过剩的根本原因。当然,在信息革命导致白领过剩的情况下还一味大肆扩大招生,白领劳动异化现象就将更加严重。 人才过剩必然导致工资降低。 2000 年前后,电脑和互联网人才紧俏,海龟人才月薪数万是很常见的, 现在月薪三四千是很正常的。最近听说大学毕业 1000 元工资也有人干。博士生也愿意当小学教师了。北美有很多华人, 以前是电脑工程师, 因为苦于再三被解雇,现在开小店了。有人因为工资低而业余兼职打工,这更加剧白领整体失业危机。 经济危机来临,西方受害最深的还是白领阶层。最近网上的一篇报道说,日本一位 IT 专家饿死家中,法医发现他腹中空空如也, 各种求职杂志和一张求职表散落在地板上 。由此可见这轮经济危机的一斑。 异化还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其肉体天生地适合于花草树木、山水野外。虽然白领劳动不如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蓝领那样艰辛,但是也有种种弊端。近视、脊椎病、熬夜习惯 . 是常见的毛病。许多人变得像是网络上的一个点, 失去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心理上,白领和蓝领有类似问题――途径和目的不一致, 干得再好, 企业赚钱没有自己的份。 5. 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是这样产生的:宽松的信贷政策鼓励穷人低首付或零首付买房,银行为了转嫁风险把房贷打包成债券出售,购买房贷债券的机构(简称 A 机构)为了控制风险又向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简称 B 机构)购买保险 CDS 。 B 机构收了保险费,其高管就有奖励。由于奖惩不对称,赚了归高管, 亏了归股东, B 机构高管只看保险费,全不顾风险,大量卖出保险 CDS 。 B 机构促使 A 机构多买房贷债券, A 机构又促使穷人多买房, 推高房价,造成房地产短期繁荣。一但追买者少了,房价下跌,违约率上升, B 机构于是严重亏损甚至破产。随后,银行收缩银根,投资机构去杠杆化,于是导致所有资产大跌,带来经济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可以归结为: 1. 两级分化严重; 穷人没有足够的钱买房; 2. 过于宽松的信贷; 3. 衍生产品和高杠杆交易, 其原因是奖惩不对称(这是我总结的)--它促使金融机构高管为了高额奖励而不惜拿股东资金冒险; 4. 过高的石油、铁矿石、铜精矿、 氯化钾 等资源价格大大损害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美国的对外战争也大大削弱了美国抵抗经济危机的能力。 第 1 条是因为劳动者劳动异化。第 4 条主要是因为制造业劳动异化(后面谈及)。第 2 、第 3 条加速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放大和破灭。没有这两条, 危机会来得缓慢些,但是照样会有。 6. 中国经济危机和美国经济危机异同 中国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 1. 就业问题更加严峻。由于工程机械的农业技术的普及,农民过剩;经济危机加快了进城农民工失业的步伐。由于信息革命和大学扩招过快,白领过剩。经济危机使过剩加剧。 2. 房地产市场和美国类似,两级分化严重,不断增长的投资和百姓有限的购买力之间矛盾巨大。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垄断导致房价过高, 矛盾加剧。 3. 危机爆发前,经济发展推高了资源价格,中国的冶炼加工业和制造业收到资源价格的沉重打击;危机发生后,产品, 特别是出口产品卖不出去,受到更大打击。 和美国比,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技术扩散的受益者。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比美国的制造业好过。中国的金融业受益于经济的发展, 并且没有美国的衍生产品, 所以收到冲击小。中国有低廉的劳动力,这使得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然有竞争力。中国人的高储蓄率也使中国抵御经济危机能力强些。资源价格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 危机降低了资源价格, 这给中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美国的工会强势,而中国没有,所以美国的企业更加艰难, 中国的打工者更加艰难。 综上所述, 中国的主要问题还是劳动者劳动异化。 劳动者群体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但是他们自己的购买力却相对低下。虽然工资涨了一点, 但是房价更高了, 更加买不起了。 市场需求不足,资产拥有者和企业赚钱也就困难。 中国的两级分化还和国企垄断有关。中国的电信、银行、电力、 石化 等国家控股的大型企业, 其员工年收入可达数十万, 而全国绝大多数企业员工 , 只有他们收入的 1/3 到 1/5 。农民工的收入相比可能是 1/10 。私人企业老板、官员和和垄断企业的员工抄高了房价,穷人买房更难。 7. 科技进步、价格博弈和制造业劳动异化 我发现,物理学局域平衡自由能增量公式可以用做财富增量公式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得到一个新结论:科技进步可以带来资源增值。比如,铜冶炼技术进步了, 冶炼成本降低了,技术普及后,全世界的铜精矿都增值了 。主流经济学认为,财富增加来源于工资、利息和利润。但是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源增值在工资、利息和利润之外。 但是,到头来,一般的缺乏专利技术的加工企业并不能分享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如果我们把中国的制造业看作一群劳动者,那么它们也遭遇到劳动异化了。比如对于铜冶炼企业来说,它们的技术越进步,效率越高,它们在和资源企业――铜精矿公司――的价格博弈中就越是不利。 关于价格形成, 我的看法和流行的观点有些不同。我认为,买家和卖家同时可接受的价格不是一个点, 而是一条线(参看图 2 )。 成交价格落在上端还是下端, 就要看哪一方更加不能忍受交易失败的损失。 图 1 科技进步提高双方可接受的资源价格上限 ( 双方可接受价格不是一个点, 而是一条线――从价格 a 到价格 b ) 正常情况下,中国的冶炼企业之所以在和外国资源公司的讨价还价时失利,是因为我们已经形成的产能太大,经受不起停产的损失。现在经济危机来了,降价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不降价就只有同归于尽。 其实不仅蓝领劳动异化, 白领劳动异化,制造业劳动异化, 早先的农民也存在劳动异化。农业技术进步创造了更多财富,但是随着技术普及,土地作为资源的价值加大,农民就更加没有地位,以至于增加的财富最后都被地主以地租的形式拿走了。门面房的增值也是如此。小生意人租人家的房子做生意,生意做好了,街区繁荣了,门面房增值了,增值的部分后来都被房东以租金的形式拿走了。 我们可以把专利、品牌、垄断的市场 以及拥有它们的企业看作资源。这样, 劳动者和企业主的关系就类似加工企业和资源企业(包括拥有专利技术的企业)的关系。 上述所有劳动异化的共同特点是:劳动者不拥有产业(或资源),随着科技进步和效率提高,劳动者在和产业(或资源)拥有者的价格(工资)博弈中更加不利。 8. 改善生产关系――解决经济危机的长远之计 短期看,救助企业,稳定金融秩序,促进需求 对于解决经济危机来说是必要的,但是长期看,改善生产关系才是重要的。 为了短期解决就业问题,中国政府学习罗斯福投资了数万亿于基本建设。我以为中国政府也该搞一些大的数字工程――比如全国房地产信息系统(包括每一座建筑的的历史和现状信息),全国地理信息系统(详细到哪块地土质如何, 适宜种植什么样的农作物),从而短期解决白领, 尤其是 IT 行业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生产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 由此决定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以及分配方式。虽说前者决定后两者, 但是后两者也反过来说明前者(所有制)的性质。 以剥夺私人财产并充公的方式解决所有制问题是不可取的。 因为那样既损害效率, 也有失公平。 因为大多数私企老板发财还是靠勤劳、节俭、创新和冒险精神, 至少是在开始创业的时候。历史上暴力革命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罗斯福新政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它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这一矛盾,为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我以为根据本轮经济危机的特点,采用类似方法,改善劳资关系,应该是解决经济危机的长远大计。 我以为, 对于中国, 就生产关系来说, 下面几个地方需要改进: 1 ) 我们的分配制度不能充份显示全民共有。电信、电力、银行、交通等企业或部门的员工工资高,待遇好, 而大多数企业员工不然,似乎是垄断这些企业的员工更多拥有全民资产, 而农民拥有极少。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使资源(矿山和土地)增值,普通百姓享受极少。 为了让大多数人能够平等分享社会进步成果, 我建议设立全民基金, 按人头分配。基金的收入来源于全国土地增值,矿产资源增值、新股发行上市增值等。这些增值其实都市资源增值(上市资格也是资源),应该属于全民,但是现在大多被少数人或地方政府占有。这是不公平的, 也是两级分化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的收入应另找持续稳定来源,不妨学习西方,征收物业税。 2 )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能保证普通百姓平等地分享社会成果。为了促使政府官员站在大多数人利益一边,选举制度有待改善。 3 ) 农村的生产关系极不适应当前的生产力发展。 首先, 不适合现代农业大规模生产。 第二,产权不能交易大大阻碍了农田和农民房产的增值。 中国的蓝领主要是农民工。农民过剩,农民工在和企业老板的价格博弈中极为不利,劳动异化尤为严重。经济危机爆发了,出口加工企业裁员了,农民工就业更加困难。 但是另一方面,虽然农村劳动力过剩, 但是农村环境极差。 为什么农民不美化自己的环境? 过去说是因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但是现在就不能这么说了。农村吃饱了晒太阳、打麻将的人很多。我以为原因是农村房产和土地不能交易。如果能交易, 美化了就增值了,美化的动力就大了。没事干的农民修房子修庭院, 然后卖掉就赚钱了。以前城市居民区绿化也很差, 房地产市场开放后, 小区绿化自然就好了。现在很多城里人想过农村庭院生活,有的富人想过庄园生活(我曾写过博客文章说庄园经济可以减轻农民就业问题),可是存在产权障碍。 有人担心农村住宅和农田走向市场后会造成更多的无产者。我以为可以通过物业税(包括地租)解决。那就是:行政村统一征收物业税,房屋和农田的永久使用权可以自由转让,但是租金仍然分配给现在登记的农户及其后代。即使一个农民卖光一切, 他仍然是个小土地出租者。收租权不许转让就行了。 4 ) 其他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的期权奖励较少。适当期权奖励对于解决白领劳动异化是有帮助的。但是其缺点是覆盖面太小。 我们的工会组织没有起到西方国家那样的作用――提高劳动者的价格(工资)博弈能力。不过工会太强势也不利于提高效率,如同美国的汽车行业。 个体劳动者办公司创业难。政府应该提供更多支持。这些小公司将给社会提供更多的专业服务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轮经济危机暴露出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深刻矛盾。美国和日本是技术大国, 中国是制造大国,澳大利亚和沙特是资源大国。技术大国担心技术传出,饿死自己;制造大国效率提高了,但是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源增值又被资源国家拿走了。危机来了,资源大国又麻烦了,出卖资源又怕以后失去铁饭碗。激烈的价格博弈往往导致两败俱伤,如中国的钢铁企业和澳大利亚的铁矿公司。我以为可以这样解决矛盾:各国政府支持组建国际化大公司,比如,它包含美国的研究机构、中国的制造企业和澳大利亚的矿山。 三个国家或其企业都拥有其股份。这样就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减缓利益冲突,更好地解决各国的就业问题。 9. 总结 技术进步带来资源增值, 同时也带来劳动异化。异化的原因是:在价格博弈中,劳动者总是处在不利地位。本轮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信息革命带来的白领劳动异化。解决危机的长远之计是改善生产关系。 参考文献 鲁晨光, 白领劳动异化――信息革命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 《潜科学网站期刊》, 2007 年 10 月。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信息-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第 93 页。 鲁晨光,财富增量公式及中国经济反思, 《证券市场周刊》, 2008 年第 23 期。 我的主页: http://survivor99.com/lcg 参看网页: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baike/1001/2008/200805111477635.html 参看: http://www.people.com.cn/GB/guoji/25/95/20020321/692071.html 参看 http://lanekenworthy.net/ 2008/09/03 /slow-income-growth-for-middle-america/ 参看 http://law.cctv.com/20071126/103740.shtml 参看 http://news.qq.com/a/20090421/001474.htm 参看 http://www.survivor99.com/lcg/cf/cf1.pdf
个人分类: 经济学|12672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马克思的几个问题
jlpemail 2009-5-6 09:20
昨天是马克思的 191 岁生日。 大学时代,购买过马克思的传记(不知道被哪个爱书的同学自觉收藏了),曾经欣赏马克思的格言: 目标始终如一。 近日,看到有人就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撰写了专著。博士论文是其学术研究生涯的开始,对于日后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研究都影响巨大。有些人是终生不改行的,他们从博士阶段就确定了学术方向。有些人,方向 10 余年一变,各专业成就都不小。《资本论》的有些论断,现在仍然管用。 马克思的思想,仍然被一些党派写在旗帜上,可见杰出思想家的锐利武器的光芒和锋芒,不仅具备普世性,还具备时代的跨越性。马克思的思想,曾经不被一些国度的权力机关认可。连绿卡都不签署,也就是说,他曾经是没有户口本的,曾经是黑户。所以,马克思曾经爽朗地说,他是世界公民,有地球签发的户籍证明就满足了。 马克思是不会挣钱的经济学家。他的朋友恩格斯对他的科研进行了资助。他们的跨越国界的友谊广为当时和后世传诵。 1883 年 3 月 14 日 ,马克思在研究间隙安乐地长眠。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很经典,作为演说的文本,是具备示范作用的,曾经被收录 进中学语文教材。 关于马克思,可以提出至少四个问题: 其一,马克思的博士生导师是谁?是哲学家还是经济学家,或者都是,或者是其他的大学者? 其二,青年马克思的(宗教)信仰是什么,在他还没有创立自己的学说的时候。 其三,是什么因素促成了他的思想转变。从黑格尔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经受了什么样的思想磨练。 其四,马克思是数学家吗?他的数学老师是谁?《数学笔记》是马克思对哪个老师的课堂笔记?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43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最早介绍马克思学说到中国?
蒋高明 2009-4-12 23:17
蒋高明 当中国人还不知道马克思名字的时候,远在万里之外的马克思已在关心中国的命运了。从1840年那鸦片战争那时起,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密切关注中国发生的事件,收集英、法、俄掠夺中国的铁证,研究中国反抗斗争的资料。马克思指出,欧洲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要逃到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那么他们说不定会看到这样的字眼: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但是,当时,马克思学说当时并没有传入中国(顾锦屏著,马克思. 开明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 1997, pp 176-180)。 在中外报刊上最早提到马克思名字的,是外国人创办的广学会。1899年,他们主办的《万国公报》介绍颉德的社会进化论时曾谈到:德国安民新学者有名人焉,一曰马克思,一曰恩格斯。称马克思为百工领袖,主于资本者也。 中国人最早介绍社会主义并谈到马克思的是梁启超。1902年,他在《新民丛报》上提到:麦喀士,德国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随着新刊物增加,谈论马克思和社会主义也多起来。如1903年《译书汇编》谈到:马克司,以唯物论解历史之人也。马克司尝谓,阶级竞争为历史之钥。 1905年朱执信在《民报》著文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及《共产党宣言》的某些片段,谈到自马尔克以来,学说皆变,渐趋实行,世称科学的社会主义。后来介绍马克思学说的陆续有宋教仁、叶夏声、刘师培、李大钊。经过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学说在中国逐渐被传播。青年知识分子中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瞿秋白、邓中夏、恽代英等等,都曾热烈学习和宣传过马克思主义思想。 从麦喀士、马克司、马尔克,到马克思;从阶级竞争到阶级斗争,译名的变化说明中国是逐步接受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在过去100多年里,中国发生的事情可谓翻天覆地,其中围绕土地斗争更是触目惊心。马克思当年揭露资本的腐朽性,揭露的资本家对农民土地的掠夺,羊吃人等,至今教科书上还都是这么介绍的。当今西方以美国为首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重演,是资本本身的腐朽性造成的。这个教训对于有80%农民的中国大国来讲,不能不引起警觉。要避免经济危机,必须要让农民与土地自觉地结合在一起。二十年前,我们的口号是警惕资本主义复辟,而今中国失地农民问题会否是西方当年马克思揭露的羊吃人历史重演呢?在一些地方,已经能够看到开发区吃人,房地产吃人了。对于这一新问题,我们需要时刻擦亮眼睛。毕竟,民为邦本啊。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6005 次阅读|1 个评论
金融危機蔓延 馬克思《資本論》銷量激增【轉帖】
jiangjinsong 2009-3-16 20:46
金融危機蔓延 馬克思《資本論》銷量激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28 12:42:05    中評社香港10月28日電/人民日報刊登署名文章說,隨著華爾街金融危機的蔓延,自由資本主義受到廣泛的社會質疑。在德國,馬克思的《資本論》成為今年 聖誕節的最佳禮品,銷量比2005年增加兩倍。據說,德國現任財長施泰因布呂克現在正在閱讀《資本論》,這位在金融危機中焦頭爛額、寢食不安的財長,現在 成了馬克思的粉絲。   1999年,英國劍橋大學發起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評選,結果是馬克思位居第一。同年,英國廣播公司也進行了同一命題的全球網上投票,結果仍 是馬克思位居第一。2002年,英國路透社搞了一次千年偉人的評選,馬克思以一分之差略遜於愛因斯坦。2005年,英國廣播公司又進行了最偉大哲學 家的評選,馬克思以近28%的得票率位居第一,位居第二的休謨的得票率僅為12%多。   英國是當代資本主義的發祥地,馬克思則是資本主義體制的尖銳批判者。馬克思《資本論》的寫作,也主要是在英國完成的。然而,在資本主義歷史最 悠遠的英國,在資本主義發展最充分的歐洲,這位資本主義體制的批判者卻獲得精神和思想上的極高認可。這似乎是一個極有興味的悖論。   文章說,在西方,即使馬克思主義的反對者也承認馬克思的思想力量,認為他是資本主義社會深刻的病理學家。眼下,當金融海嘯席捲而來,資本主義生大病、打擺子之際,馬克思的思想受到社會更多更強烈的關注,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馬克思是全面研究資本運動規律的第一人,他肯定了資本的力量,也發現了資本的痼疾。只要有資本運動的現實存在,馬克思思想中的科學分析和價值力量就會不時造訪人們的頭腦和心靈。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32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怀念朋友
duke01361 2009-3-4 04:29
没有人离得开社会,特别是自己的朋友。我也一样,也一样具有这样的情愫。朋友的涵义很广,也很具体。但具体勾络出朋友的模式,或者是公理却很难。朋友也分层次,有需要应酬的,也有无条件而说不很清楚的。西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中国古代的高山流水等等很多。朋友是生活的情调,不仅如此,更是生活的意义。对朋友可以不用浅笑,假笑。因为时时不缺会心的表情。对朋友可以不必包裹自我,精神的,有形的都一样。   你可以对朋友说自己的愚蠢,不必担心尴尬。你可以放开来表达自我,不必顾忌“自我中心”的讥讽。朋友是雨雪风雷,而你可以是花鱼虫草。彼此之间没有伤害与被伤害,只有相辅相成的共生共荣共存。朋友之间没有根本上的利益冲突,有的只是相互的装典,却不能用无原则的恭维和敷衍比拟。因为朋友的维系是对生命的维系和珍惜。   因此朋友之间又好像生物界中的共生体,但朋友的共生关系又不能用生物界中的共生关系来概括,因为朋友之间有着独立的人格和空间。所谓共生也只能是精神世界的互容和相交。这一点有如数学中的交集但不是子集。   朋友可以是平民,可以是学者,可以是官宦。但如果成了朋友,之间的色彩会被友情冲去。因此朋友之间没有上下左右的位置属性。有的只是平等和平等。朋友不是情人对情人,那应该是生活中的伙伴。但是具有艺术性的个体会把伙伴和朋友化二为一。因为伙伴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全可以用友情来代替。一个成功的朋友关系应该是这样的:他们之间的社会属性和生物学属性都很难再成立,是一个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倍感棘手的课题。因此说朋友关系很难用学理概括和记录,但文学的鼓吹者却可以大肆发挥,因为文学不需要调理的分明,完全可以偏重情景的辉宏。但是朋友之间理性却万万不可以缺,不要因了朋友关系就失去了气节和骨气。朋友之间也需要原则和原则。朋友之间遵循的原则需要借鉴所依附社会之伦理和传统,更需要容纳自然界之精华。因此当文学家大肆发挥其想像力,努力来烧结友情时,就不免用比喻和渲染的手法,人们也不会对此有牵强的感觉。因为友情的原则中有社会和自然界中的规律在!自然就感觉自然。   因此友情维系的朋友关系是生产关系中一种最积极,最向上的关系。因为友情这种关系原则上不能参与权衡生产中的分配关系,不能把友情关系定在一种利益的十字架上。   这样看来朋友和底蕴的友情更多的是精神之中的一种。而在归类上平行于其他的社会关系。具体到现实中的例子,有人说很多,古今中外比比皆是。但我说并不然。古今中外的朋友和友情感人的多,可以被文学家鼓噪的多,真正理性的多吗?!至于朋友关系的特点,有人用文字描述是:默契,理解和信任。依我看文字实不是描述友情和朋友的好工具,因着文字的弱点。朋友和友情应该只能被感知。就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文字没表达出来的才是本质的,精华的东西。因此朋友和友情又岂能是说和写明白了的!于是写不明白,说不清楚的朋友和友情只有用心感觉才能体会,才能可能知道。但是知道了的是无言的,或者说言语所不能表达的。于是那有着朋友和友情的状态是无言的状态,是一种靠心有的灵犀来托付的准神化状态。处在这种状态的人,心里觉得是难言的,默默的,不平静的和耿耿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一种无言或言语根本不能表达的怀念和寄托。 刊登在 2004 华夏文摘
个人分类: My Ideas|2353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大科学概念
可真 2009-3-2 11:39
现在学术界常常把科学区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或者区分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科学则有他们独特的看法: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第 20 页) 按:既然说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则所谓人类史未尝不可以说是人类科学或社会科学,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使用过人类科学或社会科学的概念,他们使用了关于人的科学 的概念。 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第 128 页) 按:这里以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对举,并说它们是一门科学,这与上文所谓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相一致,则所谓一门科学应该就是历史科学。 上文说自然史(自然科学)和人类史( 关于人的科学 )是彼此相互制约,这里则说它们是彼此相互包括,其含义应无实质差异,都是指它们作为一门科学的两个方面是彼此密切相联(见上文)的。 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而同时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第 128129 页) 按:这里说出了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所以彼此密切相联的原理:自然科学以人为直接对象, 关于人的科学以自然界为直接对象。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 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 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第 95 页) 按:可见,作为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的人, 是指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自然界;作为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的自然界是指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所以认为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之间密切相联,是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只要有人存在,人与自然界之间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即人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也正是在这种联系中,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存在这样一种关系: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第 128 页) 这就是说,人类史是自然史的一个部分。进而言之,自然史就是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自然界的进化过程;而人类史人类的进化过程,是自然界的进化过程的一部分。 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第 128 页) 按: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而人类的进化过程是自然界的进化过程的一部分,所以,无论是研究自然界的进化过程的自然史或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类的进化过程的人类史或关于人的科学,它们都必须从自然界出发,即必须是立足于自然界,而不能是立足于非自然的东西人的精神或由人的精神所幻想出来的神。这是一种彻底唯物主义的科学观。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科学本质地理解为从自然界出发来研究自然界的进化过程的学问,因而认为唯一的科学就是历史科学,而历史科学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其中人类史不过是自然史的一个部分。据此观点,一切具体的科学都是自然史即自然科学的不同组成部分;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自然界是第一性的存在和自然界是一个进化过程的观点是一切科学的基本观点,运用这个观点来研究自然界的进化过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一切科学的基本方法。
个人分类: 马克思主义|9043 次阅读|3 个评论
进化论在中国备受推崇的背后
eloa 2009-2-25 17:49
张撞鹿 发表于 2009-02-25 11:10 (本文已发表于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作者:张撞鹿桔子) 查尔斯达尔文未必能料到,他的进化论会在中国受到如此厚爱。 2003年,一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了进化论在中国有多么流行:71.8%的中国公众认可人类是从早期动物进化而来这个结论。 调查的主持者、中国科学院教授李大光,至今还对这个数字感到惊讶。要知道,即使是在达尔文的故乡英国,情况也远非如此。直到几天前,半数英国人不信进化论的新闻,还频繁出现在报纸上。 李大光的床头,摆着刚出版不久、美国学者浦嘉珉写的《中国与达尔文》。这本书详细探究了进化论进入中国以后的传播脉络。尽管很忙,李大光还是会经常抽时间翻上几页。他觉得,这本书切中了他平日的思考。 当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到来之时,许多人开始对进化论在中国的流行进行思考。美国芝加哥大学进化学系教授 龙漫远 认为,从严复到毛泽东,进化论在中国地位的确立,有一条清晰的主线。 进化论是以一种谦卑姿态进入中国的 最初,进化论是以一种谦卑姿态进入中国的。1897年4月12日,一份报纸在脚注里介绍了严复和他的译作《天演论》,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此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已发表近40年,进化论终于作为一个西方学术观点,进入中国民众视野。100多年后,龙漫远仍觉得,如果他是严复,也会选择翻译《天演论》。 2月23日,他坐在芝加哥一家咖啡厅里,回溯19世纪末的中国历史。正当战争屡屡失败、改革无功而返之际,1894年,甲午战败,曾长期在海军任职的学者严复想唤起改变贫穷落后的觉悟,于是第二年便提笔翻译《天演论》。 为什么选择《天演论》?龙漫远认为,原作者赫胥黎在书里,意在用《物种起源》里面的一般规律、用进化这个科学观点解释人的事情,解释社会问题。这种功能,在《物种起源》里是找不到的。 严复并不是学生物的,他翻译的目的在于向人们传达对社会的理解。龙漫远说。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严复干脆在书中做了大量批注。 在这些批注中,严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努力鼓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这位翻译家留给后世最著名的格言。 历史在这里玩了个吊诡。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的博士生 林垚 介绍,在原著中,作者赫胥黎对社会达尔文主义持批判态度,但译作却变成了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经典文本。 一方面,救亡图存确是一时之亟,另一方面就世界范围而论,社会达尔文主义伦理学也风头正健,赫胥黎的伦理学正被越来越多人看作过了时的、温情脉脉的理想主义空谈。林垚解释说。 后世的反思,并不能阻止《天演论》在1898年出版后一纸风行。当年刚满17岁的中学生鲁迅,特意花了500文钱买回这本书,觉得很新鲜,一口气读了下去。同样受到进化论思想影响的,还有青年时代的毛泽东。 在李大光看来,这是近代科学文化的第一个高潮。进化论成为街头巷尾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中学作文最常见的命题。而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界人士对于进化论精神在社会问题上的应用,更是乐此不疲。一场保种的运动,随即浩浩荡荡地开始了。 《天演论》风头太盛,以至于20年后,当《物种起源》终于被翻译到中国时,影响力反而大不如前者。这本书为中国留下许多遗产。经由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等社会事件,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灵魂一直随着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努力而流传。浦嘉珉在《中国与达尔文》一书中评判说:进化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是在政治学语境中发生的,而基本上被从科学或博物学的传统中剥离出来。 与此同时,在国外,另一场对达尔文和进化论的演绎正在发生,并且等待时机进入中国,准备接过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大旗。 没有争论,也不能有争论 小学的时候,龙漫远在父亲单位的藏书里,发现过一本与进化论有关的书,是翻译版,文字写得真美。他立刻就被吸引了。 不过,真正接触进化论,要等到读中学时。那是上世纪70年代,进化论从两个渠道进入他的生活,一个是在生物课堂上,另一个是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龙漫远还记得,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时,也在里面看到过进化论。 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都强调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且有的时候把进化论的观点演绎到社会问题。龙漫远回忆。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那天起,进化论在中国的命运,就和这个新兴的学说发生了关联。 这种关联很早就开始了。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时,曾经为他留下了著名的论断:正如达尔文发现了有机自然界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也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关于马克思和达尔文之间的惺惺相惜,人们不难在报端上找到若干证据。其中一个例子,是1931年由苏联《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上发布的。该杂志声称发现了达尔文给马克思的一封信,足以证明马克思曾想把《资本论》第二卷题献给达尔文,可见马克思对达尔文思想之重视。 这个说法一直被用来证明马克思的学说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密切关系,流传甚广。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早在1979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泰伦斯波尔已经发表文章,论证该信并非写给马克思的,而马克思也从来没有过要把著作题献给达尔文的念头。 事实上,马克思本人未必真的看重进化论,当一些社会主义者试图将自然选择概念引入社会主义学说中时,马克思还对他们大加嘲讽和批评。 不过,林垚认为,在马克思之后,人们有意无意地强化了他与达尔文之间的联系。许多后来的社会主义者推重并借鉴自然选择理论,对宣传达尔文主义也不遗余力,这是因为,在唯物主义者看来,进化论是他们反对有神论的天然盟友。 龙漫远的解释则是,在社会主义者眼里,社会发展的方向是进步的。这和进化论者表达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观念是一致的。 这种氛围一定程度上延续到了中国。从一开始,进化论在新中国就获得了崇高的地位。龙漫远回忆,当时的进化论是以官方、正宗的面目出现的,他理所当然也认为,没有争论,也不能有争论。 直到改革开放前后,这一代人才开始反思。龙漫远读到了一套《走向未来丛书》,介绍了西方的很多东西。从那时起,他才真正开始思考和比较,并第一次发现对于世界的解释,除了进化论,还有宗教。 中国教科书里的进化论是完美无缺的 在美国,龙漫远曾经被叫上法庭,为一起家长起诉学校教授神创论的官司作证。作为科学家证人,他在庭上对法官和陪审团讲解了基因是如何起源的。 他觉得,因为存在争论,许多美国人从小就会仔细了解进化论讲的是什么。而在中国,进化论被作为一个事实来讲授,大家都知道人是由猿进化而来,但好多人其实理解得不深刻。 中国教科书里的进化论是完美无缺的,学生不需要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只要接受即可。林垚这样反思自己在中学时学过的进化论。 2月12日,一场小型的讨论在某个网站上进行,几名30岁上下的年轻人,回忆起自己在中学课本里学到的进化论。有人感叹:当时的教育十分有效,自己从来不曾怀疑过进化论。 进化论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引起太大争论,李大光觉得这很要命。 争论并不是胡乱否定,而是进行科学的探讨。李大光认为,这种讨论本身比进化论更有价值,而没有经过讨论的进化论,并不能作为灵魂进入我们的文化并固化下来,只停留在一种外来理论的层面。 在西方,进化论是在讨论的情况下被接受的,而中国人则是不假思索地接受。李大光据此认为,尽管中国人认可进化论观点的比例更高,但这并不能说明进化论在中国更加成功。 林垚也发现,在美国课堂上,教师在讲授进化论的同时,会告诉学生进化论在哪些环节上证据尚显不足,对哪些问题的解释力较弱,哪些方面易于遭受攻击,这些攻击对理论整体的破坏力如何,等等。 由于没有接触过反面的观点与论证,中国学生对进化论这一信条的辩护能力,也就相应减弱了。 李大光观察到,许多西方理论在中国有不同的命运。比如,与进化论备受拥戴相反,人口论在中国遭到了猛烈的批判。而在这截然相反的待遇背后,他看到了相同的逻辑。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公众通常并没有判断,而是由政府和科学家判断对错。当政治运动一来时,他们也更容易被利用,对某种观点盲目地批判和打倒。 对于政治和科学的关系,龙漫远看到了有益的一面。尽管科学有时候为政治服务,但他觉得,这不应该由科学负责。相反,一定程度上,马克思、毛泽东对进化的肯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为无论过程如何,从结果上来看,传播了进化论,能帮助人们对自然界作出理性判断。 尽管他也承认,国内对进化论的认识不够准确,连翻译都没有翻准。 进化学系的教授 在博士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龙漫远的主考官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担心自己的答辩无法通过,于是试探地告诉教授,自己的演讲将涉及进化论。教授一眼就看出他的顾虑,说:年轻人,我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信进化论,星期六和星期天信上帝。 他逐渐发现,经过最初的激烈冲突,科学、宗教在西方国家的许多人心中已经可以互相包容,并不冲突。甚至连罗马教皇本人也宣布相信进化论。在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到来的时候,英国主教专程来到达尔文墓,献上一大捧花。 不过,龙漫远发现,在国内,人们通常还是把宗教和科学看作对立的两面,看成敌对的。我们一直被这么告知。他说。可那已是几十年前的旧观点了。 许多误解还围绕在进化论的周围。龙漫远指出,甚至连进化这个约定俗成的称谓,也是一种误读。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的时候,用的是演化来表达达尔文evolution的概念,为了防止误解,他曾特意在注解里注明,这个词不仅有进化,也有退化的意思。龙漫远解释,这就是说,除了从简单到复杂,演化还有从复杂变简单、变单一的可能。 不过,当后来北大教授马军武翻译《物种起源》时,他从日文版翻译成了进化,并从此沿袭到今天。学术界曾经对此有过讨论,很多人试图扭转这个翻译,但在公众中,这个误读并没有改变。 甚至,他自己对别人介绍自己的身份时,也不得不告诉别人,自己是进化学系的教授。 在种种误读中,中国和世界一起,迎来了达尔文的第200个生日。 从2月12日开始,英国各地举行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纪念性聚会。而在中国,人们并没有感到什么异常,甚至很难看出,这是个一直流行着进化论的国家。
个人分类: 生物|1712 次阅读|2 个评论
马克思的自然资源价值观
pxyeco 2008-10-31 23:38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量大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按此推理,由于自然资源没有人类劳动的付出,因此它是没有价值的,更无从价格化了。一直以来,许多西方学者据此指责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否认自然资源价值,甚至将其作为导致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恶化的经济学根源。 同样,国内许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教材或专著,也很少有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的,均以皮尔斯的效用价值论作为自然资源价值的依据,认为自然资源总经济价值应该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遗传或存在价值四个部分。 其实不然。在《资本论》第3卷有论及:“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 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或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 如果在改变了的条件下再生产同一物质,资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时间,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时间,那么在货币价值不变时,以前值100镑的资本,现在值200镑或50镑。”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源消耗量尚在生态阈值以内,资源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为零,因而空气、天然草地等没有价值。随着经济增长,当资源消耗量超过生态阈值,并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之后,社会总劳动中必须有一部分劳动时间用于生态修复,也就是说, 再生产这种生态资源必须要付出社会必要劳动,此时,无论是人工林还是天然林均具有了价值。 生态破坏越严重,再生产资源的一般人类劳动付出越多,生态资源内含的价值量也就越高。 马克思认为,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则会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仅仅补偿或甚至补偿不了自然力的减少 ” 。 由此看来,马克思早就认识到,生态修复成本会足够高,以至于超过生态破坏所带来的经济增长。 要指出的是,如上论述均是来自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其实,马克思哲学学说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环境思想;马克思发展学说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经济发展思想。时下正值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高潮,追根溯源,我们还是得反过头来好好学习马克思学说。 注释: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58页。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64页。
个人分类: 环境经济理论|6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青年马克思的转折
philfree 2008-10-24 11:53
关于卡尔马克思 (1818 ~ 1883) 的生平事迹,相信大家都已经有很多的了解了。他的一生正如他在中学毕业论文中所说的那样,是为全人类的事业而献身的。? 《手稿》一书的写作背景? 这部《手稿》大致写于 1844 年 4 ~ 8 月间,因为写于巴黎,所以又称《巴黎手稿》。巴黎时期是马克思政治思想进入决定性转折的时期。我们来看一看 1844 年前后马克思的生活轨迹。 1837 年,马克思参加了青年黑格尔运动。 1841 年撰写《博士论文》。 1842 年 4 月开始为当时德国民主派机关报《莱茵报》撰稿,由对宗教的哲学批判转向对普鲁士专制制度的批判。 1843 年 3 月《莱茵报》被查封,使马克思认识到单靠空洞的理论批判不可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于是,他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同时开始更深入地研究历史与政治。这一时期他还阅读了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这使马克思超越了青年黑格尔派。为了更进一步研究市民社会、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经济学、弄清人的异化问题,马克思 1843 年 10 月来到巴黎,他满怀激情地说,那么,到巴黎去吧,到这个古老的大学和新世界的新首府去吧 ! ? 我们从燕妮的回忆录《动荡生活简记》了解到, 1843 年 6 月 19 日 他们举行了婚礼。这以后,燕妮始终陪伴在马克思身边,患难与共,共同度过 38 年的艰苦、动荡的生活。? 在巴黎,马克思广泛接触了各个流派的思想家。在燕妮的回忆录中记录有海涅、卢格、海尔维格、托尔斯泰、莫伊勒、父尔奈斯、巴枯宁、蒲鲁东等人的名字。他还深入工厂,和工人广泛交流,并参加工人的革命活动。他被工人阶级的善良所打动。他曾写信给费尔巴哈说,这些受尽劳动折磨的人纯洁无瑕,心地高尚,他相信历史是会把我们文明社会的这些野蛮人变成人类解放的实践因素的。? 在巴黎,马克思和卢格筹划出版了《德法年鉴》,并在杂志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强调只有进行暴力革命,才能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解放。这表明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法国历史、德国现状以及法国社会主义者的研究,转向了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 在巴黎,马克思与燕妮的第一个孩子小燕妮诞生了。这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和见证。? 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相遇,开始了他们的友谊与合作,他们的这种革命友谊一直为后人所仰慕和称颂。? 巴黎也容不下这样的革命者。 1845 年,基佐在普鲁士政府怂恿下发出驱逐令,卡尔马克思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离开巴黎。不过,对于马克思来说,我是世界的公民,我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工作。在比利时,在英国,马克思始终积极参与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为共产主义运动建立理论基础。? 后来我们还知道,正是在巴黎期间,马克思写下了这部重要的《手稿》。套用马克思评价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话,我们可以说这部《手稿》是马克思世界观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所在。? 《手稿》的主要内容? 这部《手稿》是由三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的一个思想内容完整严谨的整体。? 第一手稿是马克思利用古典经济学的已有成就,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三种收入: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在最后部分,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概念,运用异化理论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的基本阶级关系,得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结论。? 第二手稿的现存部分仅占原手稿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其他部分已经散失了。其主要内容是在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运动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下的基本阶级关系。这应该是《手稿》作为经济研究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和唯物史观进行探讨的基础。因为绝大部分内容的失落,使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不够充分。? 第三手稿一是对第二手稿的遗失部分作了一些补充,还包括《手稿》的序言,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马克思也较系统地阐述了其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在这里,我主要阐述一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共产主义学说和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的批判。? 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是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来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结构和规律的。? 马克思运用了德国哲学的异化概念来分析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状况和工人阶级的基本处境,从而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试图以此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论证私有制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认为以往的经济学所表述的并非劳动的规律,而是异化劳动的规律。在私有制下,劳动必然是异化劳动。? 第一,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 ,作为不依赖 于生产者的 力量 ,其同劳动对立的。这也就是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本应占有的劳动产品却成为异己的东西。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产出的产品被资本家所控制变为资本,反过来成为奴役劳动者自身的对象了。? 第二,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不是劳动者自身的需要,只是维持生存的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对于劳动者来说,劳动是外在的,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而是对自己的否定,劳动者的劳动是属于别人的。甚至在劳动过程中他本人也不属于自己。这种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马克思称做自我异化。对劳动者来说,只要对劳动的肉体强制或其他强制一消失,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 由以上的关于异化劳动的两个规定,马克思又推出它的第三个规定。? 第三,劳动者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必然是社会的存在物,也就是类存在物,因为人类的生产必然是一种相互合作的社会生产。生产劳动是实现人的本质的物质基础,而劳动的产品则是人的类本质的结果。但是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从而也剥夺了他的类的生活。从而使劳动者仅把生产活动这种类的生活看作谋生的手段,而丧失自觉劳动的兴趣。异化劳动把人自己的身体从人那里异化出去,就像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把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 ZZ) 〗本质异化出去一样。? 由以上三方面的异化劳动,即:人从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活活动、自己的类的本质异化出去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 第四,人同人相异化。当人与自己本身相对立的时候,其他人也与他相对立。?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异化,就是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来表现。通过异化劳动,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结果。马克思在考察异化劳动基础上揭示了产生对抗性社会关系的根源。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 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来证明其共产主义理论的。他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 即人的自我异化 的积极的 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 本质的真正占有 ;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 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 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的真正解决。?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是吸取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成果,建立在他本人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批判分析基础之上的。? 《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手稿》的最后部分就是专门分析批判黑格尔的哲学。? 马克思认为《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所在,它提供了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这种否定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把人看作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它是人把自己的力量和本质对象化、外化,即人创造出自己的外部对象世界,这也就产生了人同自己的对象的对立,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继而也产生了人对于这种对立的扬弃,占有对象把异化了的本质力量收回。这样人就通过自己的活动创造出了对象化了的现实的人本身。? 这里所说的就是人的劳动过程。马克思指出,在这里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的人、现实的人或者人本身看作是他自己劳动的结果。否定性辩证法不再是消极的否定,而成为主体自我实现的一个积极的过程了。而这也正是马克思所需要的。? 当然,在黑格尔那里,所谓劳动只是抽象的精神劳动。纯思维的劳动,比如哲学的思考反而成了劳动的最本质的东西了。所以,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想只是以一种抽象的思辩的形式来表述的,人的本质只是自我意识,人的异化及其扬弃只是在自我意识中进行的了。而这正是马克思所要扬弃的。马克思用实际的生产劳动来扬弃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劳动,深刻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马克思在《手稿》中也肯定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费尔巴哈从物质的感性的人和自然界出发,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中如同宗教的上帝一样的绝对精神。马克思需要这种唯物主义的基础,但是费尔巴哈从人类学观点所理解的人的社会关系,是脱离现实社会与历史的抽象的人的关系,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还未能超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维方式达到用生产力、生产关系这对范畴分析社会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但是马克思在手稿中已经指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所诞生的过程并且试图以异化劳动来说明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手稿》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 从马克思的哲学观点形成的过程来看,与以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相比较,《手稿》是不成熟的。异化劳动概念是《手稿》的中心概念,也是马克思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考察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等问题的基本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关于费尔巴哈》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提供了基本思想框架。正是从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在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完成了对历史之谜的解答。? 《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是重要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的途径。
个人分类: 读书|318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