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行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博士后”的“流”与“动”
热度 26 boxcar 2011-9-3 08:12
昨天下午,“小甜甜”(丁甜)的新博文“ 提高博士后比例并非长久之计 —— 评博士后十二五规划 ”【 1 】被置顶,引来众多读者阅读和评论,似乎预示着近期科学网近期可能会有一场关于博士后的讨论。在该话题方兴未艾之际,俺也来凑个热闹,动手写一篇关于博士后的博文。博文的风格相当老套,还是喆学的两大招式——撷英和拆字(词)。 博士后,通常是指博士在毕业之后,进入不同学科或单位的博士后流动站,继续开展科学研究的工作经历和职位。必须注意,博士后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只是一段工作经历而已。当然不能因为叫了“博士后”,就被认为落到了博士的“后面”,而需要像本山大叔督促范伟那样“不能老在后面呀,得往前整!” 在中国,同样是博士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有了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博士后制度建立之初,有博士学位的学者如凤毛麟角,其时的博士后更是罕见,“物以稀为贵”导致博士后当时倍受重视和礼遇,在住房、工资收入、户口调动、配偶工作安置都有许多优惠政策,此时的“博士后”多少有点儿“博士侯”(“侯爵”的“侯”字)的感觉。 N 多年后,本科生扩招、硕士扩招、博士生扩招许多倍之后,毕业的博士也在不断地增多,博士的名单变得越来越厚,是为“博士厚”!此时,博士后就变得不再稀缺和稀奇,随着拥有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经历的高端人才就业难度的不断增加,许多博士都担心做博士后反而可能耽搁就业,“博士后”对他们可能意味着是“博士侯”(“等候”的“侯”),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先找一个固定的职位,然后再联系做一站在职博士后(一般在其工作单位内部)。 在国内的一些单位,对专职的博士后的支持,已被单位认为是一个赔本的买卖。因为这些博士后是从外单位“流动”进来的,出站后还要再“流动”出去,对设站单位没有长远的贡献,所以不大受欢迎,上级单位在政策上似乎也不大鼓励。相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单位可能倾向于支持那些单向流动的博士后,他们“有进无出”,在出站后仍能留在该单位工作。正因为这个原因,目前有些大学中在职的博士后比例是比较高的。有些博士后,甚至是在一个单位的某个学科专业拿到博士学位后,留在该单位继续工作,同时申请到相同单位另一个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去做博士后。在这种情况下,博士后的流动其实只具有形式意义,而没有太多实质内容。这就是目前中国博士后存在的“流”的问题,即流动性存在不足。 因为“流”不足、甚至学科跨度都不大,所以不少博士后在博士后阶段主要是延续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甚至是在忙着整理和发表博士阶段未及发表的学术成果中度过了博士后时期,而没有努力进行新研究领域的开拓。加上博士几年的辛苦劳顿,许多人早已身心疲惫,加上结婚生子买房子过日子方面的诸多压力,以及其他工作的影响,不少博士后难以在科研方面投入太多精力,显得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行动迟缓,这便是当下中国博士后在“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之所以会有“流”与“动”这两方面的问题,根源在于博士后流动制度与现有的其他劳动人事制度之间很不搭调。博士后的流动性,导致博士后的职位和身份具有了“临时工”的性质,就像手里捧着个“瓷饭碗”一样让人感觉“没着没落”;相比之下,其他固定职位则像是“铁饭碗”,有更高的稳定性。博士后这个“瓷饭碗”在十多年以前之所以还有很多人愿意端,那是因为当时这个“瓷饭碗”像元代青花瓷古董一样稀缺和值钱,是绝对的卖方市场,这种宝贝当然不怕“流动”,因为流动可以带来升值(身价的提高)。到现在,“博士后”这个“瓷碗”却是现代化陶瓷厂批量生产的瓷器,多得让人数不过来,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买方市场,就只能挥泪大甩卖了,此时的“流动”缺乏保障,让人时刻担心可能出现的待业和贬值。在其他人事用工制度相对稳定,工资薪酬上涨也勉强跟得上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临时身份的博士后收入增长似乎不见得多明显,加上其他特殊待遇也一再缩水,似乎除了住房安置以外就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能鼓励博士后们“流”和“动”?博士们在毕业时想得更多的恐怕是“留”和“冻”吧?!此时计划“提高博士后比例”【 1 , 2 】,或许可以满足当代中国一切都在飞速增长和前进的心理预期,如果没有足够合理的配套政策与措施,最终收获的可能只是空洞的数字。 -------------------------------------------------- 参考: 【1】 丁甜: 提高博士后比例并非长久之计 —— 评博士后十二五规划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9391do=blogid=482192 【2】 刘仲武: 支持提高博士后比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527do=blogid=482305
个人分类: 科研|9722 次阅读|55 个评论
[转载]《活着,并且不撒谎》中英双语版(索尔仁尼琴著,阮一峰译)
FrankZhao 2011-8-21 20:17
[转载]《活着,并且不撒谎》中英双语版(索尔仁尼琴著,阮一峰译)
《活着,并且不撒谎》(Live Not By Lies)是索尔仁尼琴的著名文章,“该文写于1974年2月12日。写完后的当天,秘密警察就闯进他的公寓,将他逮捕,然后驱逐出境。这是他在苏联境内写下的最后文字。等到20多年后,他再回来的时候,苏联已经变成了俄罗斯。” 本文源自于译者阮一峰的博客,源地址为: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09/07/live_not_by_lies.html Live Not By Lies 活着,并且不撒谎 作者: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Alexander Solzhenitsyn (December 11, 1918 – August 3, 2008) 译者:阮一峰 原载1974年2月18日《华盛顿邮报》,A26版 At one time we dared not even to whisper. Now we write and read samizdat, and sometimes when we gather in the smoking room at the Science Institute we complain frankly to one another: What kind of tricks are they playing on us, and where are they dragging us? gratuitous boasting of cosmic achievements while there is poverty and destruction at home. Propping up remote, uncivilized regimes. Fanning up civil war. And we recklessly fostered Mao Tse-tung at our expense-- and it will be we who are sent to war against him, and will have to go. Is there any way out? And they put on trial anybody they want and they put sane people in asylums--always they, and we are powerless. 有一段时间,我们不敢说话,只是偷偷地通过地下出版物交流思想。我们偶尔会聚在科学院的吸烟室,互相抱怨:“政府到底在玩什么把戏?到底想把我们怎样?”周围是铺天盖地的对全宇宙最高成就的吹嘘,而现实中的贫穷和堕落却随处可见。这个政府还扶植那些落后国家的傀儡政府,煽动内战。我们还傻乎乎地出钱,把毛泽东培育起来。最终,还是我们这些人被送上战场,去与他作战,他们逼着你去。我们有出路吗?他们想审判谁,就审判谁。他们把正常人关进疯人院。他们掌握一切,我们无能为力。 Things have almost reached rock bottom. A universal spiritual death has already touched us all, and physical death will soon flare up and consume us both and our children--but as before we still smile in a cowardly way and mumble without tounges tied. But what can we do to stop it? We haven't the strength? 情况已经糟到不能再糟了。一场全面性的精神死亡,正降临到我们所有人头上。肉体的死亡很快也会来临,我们和我们的子孙都无路可逃。但是我们一如既往,还在怯弱地装出笑容,毫不费力地表示顺从。我们能够阻止这一切吗?我们真的没有力量吗? We have been so hopelessly dehumanized that for today's modest ration of food we are willing to abandon all our principles, our souls, and all the efforts of our predecessors and all opportunities for our descendants--but just don't disturb our fragile existence. We lack staunchness, pride and enthusiasm. We don't even fear universal nuclear death, and we don't fear a third world war. We have already taken refuge in the crevices. We just fear acts of civil courage. 为了得到自己那份吃不饱的口粮,我们无可救药地就把人性抛弃了,把我们所有的原则、我们的灵魂、前人的所有抗争、后人的所有机会都抛弃了,只为了让自己能够可怜地生存下去。我们缺乏忠诚、自豪感和热忱。我们不害怕核武器,也不害怕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是废墟中的难民了。我们只害怕作为一个公民,做出有勇气的行为。 We fear only to lag behind the herd and to take a step alone-and suddenly find ourselves without white bread, without heating gas and without a Moscow registration. 我们害怕落在人群的后面,走出自己独立的一步。我们害怕一夜之间就失去了面包、失去了暖气、失去了莫斯科的户口。 We have been indoctrinated in political courses, and in just the same way was fostered the idea to live comfortably, and all will be well for the rest of our lives. You can't escape your environment and social conditions. Everyday life defines consciousness. What does it have to do with us? We can't do anything about it? 我们一直在各种政治学习中被洗脑,一直被教导要活得顺从,你想要好好活着就要听话。个人无法逃脱他的时代和社会。每天的生活都在考验一个人的良知。他们想把我们怎么样?我们真的无能无力吗? But we can--everything. But we lie to ourselves for assurance. And it is not they who are to blame for everything-we ourselves, only we. One can object: But actually toy can think anything you like. Gags have been stuffed into our mouths. Nobody wants to listen to us and nobody asks us. How can we force them to listen? It is impossible to change their minds. 不,我们可以的,可以做到每件事。但是为了不自找麻烦,我们宁愿对自己撒谎。该被谴责的人,不是他们,而是我们自己。但是,你能够做到反对,即使一个傀儡也能自由思想。我们的嘴被封住了,没人想听我们的意见,也没人来问我们。我们怎样才能强迫他们倾听我们的声音?改变他们的心意是不可能的。 It would be natural to vote them out of office-but there are not elections in our country. In the West people know about strikes and protest demonstrations-but we are too oppressed, and it is a horrible prospect for us: How can one suddenly renounce a job and take to the streets? Yet the other fatal paths probed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by our bitter Russian history are, nevertheless, not for us, and truly we don't need them. 在选举中,不把票投给他们是很自然的想法。但是我们的国家没有选举。在西方,人们可以罢工和上街抗议,但是在我们这里,这些是被镇压的。对我们来说,有些事情哪怕只是想一想,都很恐怖,要是一个人突然辞去工作,走上街头,会怎样?上个世纪,在俄罗斯苦难的历史中,人们尝试过其他更激进的道路,但是这些道路对我们不合适,我们真的不需要这些方法。 Now that the axes have done their work, when everything which was sown has sprouted anew, we can see that the young and presumptuous people who thought they would make out country just and happy through terror, bloody rebellion and civil war were themselves misled. No thanks, fathers of education! Now we know that infamous methods breed infamous results. Let our hands be clean! 靠斧头办事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一切与以前完全不同了,只有那些少不更事和自以为是的人,才会以为通过恐怖主义可以达到目的。流血的暴动和内战都已经行不通了。如果有人还要教导我们这样做,我们只能说谢谢。现在我们知道,坏的方法只会导致坏的结果。请让我们保持清白! The circle--is it closed? And is there really no way out? And is there only one thing left for us to do, to wait without taking action? Maybe something will happen by itself? It will never happen as long as we daily acknowledge, extol, and strengthen--and do not sever ourselves from--the most perceptible of its aspects: Lies. 出口是不是已经关上了?真的没有其他路出去吗?我们是不是只能眼睁睁地坐着不动?幻想美好的结果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只要我们日复一日地选择接受谎言、赞美谎言、加强谎言(而不是与它决裂),那么就不会有不一样的事情发生,生活就不会有任何不同。 When violence intrudes into peaceful life, its face glows with self-confidence, as if it were carrying a banner and shouting: ``I am violence. Run away, make way for me--I will crush you.'' But violence quickly grows old. And it has lost confidence in itself, and in order to maintain a respectable face it summons falsehood as its ally--since violence lays its ponderous paw not every day and not on every shoulder. It demands from us only obedience to lies and daily participation in lies--all loyalty lies in that. 起初,暴政刚刚出现的时候,它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好像挥舞着旗帜,高喊:“我是暴政。滚开,为我让路。我将捏死你们。”但是,暴政很快就会衰老,对自己失去自信,为了维持脸面,它只好找到谎言作为同盟,因为它无力将可怕的爪牙每时每刻放在每个人的肩头。它要求我们服从谎言,要求我们永久性成为谎言的一份子。这就是它所要求的全部忠诚。 And the simplest and most accessible key to our self-neglected liberation lies right here: Personal non-participation in lies. Though lies conceal everything, though lies embrace everything, but not with any help from me. 要想找回我们自暴自弃的自由,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就是,你作为个人绝不参与谎言。虽然谎言遮天蔽日,无处不在,但是休想从我这里得到支持。 This opens a breach in the imaginary encirclement caused by our inaction. It is the easiest thing to do for us, but the most devastating for the lies. Because when people renounce lies it simply cuts short their existence. Like an infection, they can exist only in a living organism. 只要我们不合作,铁筒一般的包围圈就有一个缺口。这是我们能做到的最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谎言,却是最具有毁灭性。因为只要人们不说谎,谎言就无法存在。它就像一种传染病,只活在那些愿意说谎的人身上。 We do not exhort ourselves. We have not sufficiently matured to march into the squares and shout the truth our loud or to express aloud what we think. It's not necessary. 我们并不做出激烈的举动。情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允许我们走上广场,大声喊出真相,或者大声表达我们的心声的地步。这样做是不必要的。 It's dangerous. But let us refuse to say that which we do not think. 虽然有危险,但是让我们拒绝说出我们不认同的话。 This is our path, the easiest and most accessible one,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out inherent cowardice, already well rooted. And it is much easier--it's dangerous even to say this--than the sort of civil disobedience which Gandhi advocated. 这就是我们的道路,最为简单易行,只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内在的、已经植根于我们天性之中的怯弱就行了。它比甘地提倡的不合作主义,还要容易做到得多,虽然这样说并不可取。 Our path is to talk away from the gangrenous boundary. If we did not paste together the dead bones and scales of ideology, if we did not sew together the rotting rags, we would be astonished how quickly the lies would be rendered helpless and subside. 我们的道路,就是不说那些已经烂掉的东西。只要我们不把已经死亡的意识形态的骨骸重新拼起来,只要我们不把烂麻袋重新缝起来,我们就会看到,谎言枯萎和崩溃的速度是多么惊人。 That which should be naked would then really appear naked before the whole world. 让那些原来就该暴露的东西,赤裸裸地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So in our timidity, let each of us make a choice: Whether consciously, to remain a servant of falsehood--of course, it is not out of inclination, but to feed one's family, that one raises his children in the spirit of lies--or to shrug off the lies and become an honest man worthy of respect both by one's children and contemporaries.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胆怯的,但是让我们做出一个选择。要么你自觉地作为一个谎言的仆人(当然,这并非由于你赞成谎言,而是由于你要养家,你不得不在谎言之中把孩子们养大),要么你就脱掉谎言的外套,变成一个忠实于自己的人,得到你的孩子和同时代人的尊重。 And from that day onward he: 从今以后,你 * Will not henceforth write, sign, or print in any way a single phrase which in his opinion distorts the truth. * 不以任何方式书写、签署、发表任何一句在你看来不是真话的句子。 * Will utter such a phrase neither in private conversation not in the presence of many people, neither on his own behalf not at the prompting of someone else, either in the role of agitator, teacher, educator, not in a theatrical role. * 不在私下或公开场合,以宣传、指导、教授、文艺演出的形式,自己说出或鼓动他人说出,任何一句在你看来不是真话的句子。 * Will not depict, foster or broadcast a single idea which he can only see is false or a distortion of the truth whether it be in painting, sculpture, photography, technical science, or music. * 不描述、培育、传播任何一个你认为是谎言或是歪曲真相的思想,不管它的形式是绘画、雕塑、摄影、科技、或者音乐。 * Will not cite out of context, either orally or written, a single quotation so as to please someone, to feather his own nest, to achieve success in his work, if he does not share completely the idea which is quoted, or if it does not accurately reflect the matter at issue. * 不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不为了个人利益或个人成功,引用任何一句取悦他人的话,除非你完全认同你所要引用的话,或者它确实准确反映了实情。 * Will not allow himself to be compelled to attend demonstrations or meetings if they are contrary to his desire or will, will neither take into hand not raise into the air a poster or slogan which he does not completely accept. * 不参加任何违背你心意的集会或游行,也不举手赞同任何一个你不完全接受标语或口号。 * Will not raise his hand to vote for a proposal with which he does not sincerely sympathize, will vote neither openly nor secretly for a person whom he considers unworthy or of doubtful abilities. * 不举手为任何一个你不真心支持的提议背书,不公开或秘密投票给任何一个你觉得不值得或怀疑其能力的人。 * Will not allow himself to be dragged to a meeting where there can be expected a forced or distorted discussion of a question. * 不同意被拉去参加任何一场可能强奸民意或歪曲事实的讨论会。 * Will immediately talk out of a meeting, session, lecture, performance or film showing if he hears a speaker tell lies, or purvey ideological nonsense or shameless propaganda. * 如果听到任何一个发言者公然说谎,或者传播意识形态垃圾和无耻的洗脑宣传,你应当立即退出该会议、讲座、演出、或者电影放映场合。 * Will not subscribe to or buy a newspaper or magazine in which information is distorted and primary facts are concealed. * 不订阅或购买任何歪曲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报纸或杂志。 Of course we have not listed all of the possible and necessary deviations from falsehood. But a person who purifies himself will easily distinguish other instances with his purified outlook. 当然,我们不可能罗列全所有可能的和现实中的谎言的变种。但是,一个纯洁地活着的人,应该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No, it will not be the same for everybody at first. Some, at first, will lose their jobs. For young people who want to live with truth, this will, in the beginning, complicate their young lives very much, because the required recitations are stuffed with lie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choice. 如果你这样选择,那么从一开始,你的生活就将发生巨变。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很快就会失去工作。对于那些想寻找真相的年轻人,他们的青春岁月很快就将变得非常坎坷,因为要求背诵的内容中充满了谎言,你不得不做出选择。 But there are no loopholes for anybody who wants to be honest. On any given day any one of us will be confronted with at least one of the above-mentioned choices even in the most secure of the technical sciences. Either truth or falsehood: Toward spiritual independence or toward spiritual servitude. 对于所有那些想要诚实生活的人,是没有第三条路的。任何一天,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面临着至少一种上述选择,即使是在最没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科技领域也是如此。要么选择真相,要么选择谎言,要么选择精神的独立,要么选择精神的奴役。 And he who is not sufficiently courageous even to defend his soul- don't let him be proud of his ``progressive'' views,and don't let him boast that he is an academician or a people's artist, a merited figure, or a general--let him say to himself: I am in the herd, and a coward. It's all the same to me as long as I'm fed and warm. 任何一个胆小到不敢捍卫自己灵魂的人,就不配说自己有“进步的”观点,就不配自称为学者、艺术家、将军、或者其他尊称。他只能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听话的人,我是一个懦夫。只要能够吃饱穿暖,让我说什么做什么都可以。” Even this path, which is the most modest of all paths of resistance, will not be easy for us. But it is much easier than self-immolation or a hunger strike: The flames will not envelope your body, your eyeballs, will not burst from the heat, and brown bread and clean water will always be available to your family. 即使这样一种反抗是所有反抗中最轻微的,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但是,它还是比自我牺牲或者绝食要容易得多,你的身体和你的眼睛不会受到伤害,你家不会被断暖气,也不会被切断面包和清洁的饮用水的供应。 A great people of Europe, the Czhechoslovaks, whom we betrayed and deceived: Haven't they shown us how a vulnerable breast can stand up even against tanks if there is a worthy heart within it?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是欧洲伟大的人民,我们背叛和欺骗了他们。他们向我们证明了,只要有一颗勇敢的心,即使最柔弱的躯体,也是能够站起来对抗坦克的。(译注:此处指1968年的布拉克之春。) You say it will not be easy? But it will be easiest of all possible resources. It will not be an easy choice for a body, but it is only one for a soul. No, it is not an easy path. But there are already people, even dozens of them, who over the years have maintained all these points and live by the truth. 你说这样做很困难?但它是所有可能的方法中最容易的一种。对于你的肉体,这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但是对于你的灵魂,这是唯一的选择。已经有这样的人,数量甚至已经达到了几十个,他们已经坚持上面的标准许多年,只说真话而活着。 So you will not be the first to take this path, but will join those who have already taken it. This path will be easier and shorter for all of us if we take it by mutual efforts and in close rank. If there are thousands of us, they will not be able to do anything with us. If there are tens of thousands of us, then we would not even recognize our country. 所以,你不是第一个采用这种方法的人,你将成为已经这样做的人们中的一员。如果我们共同努力,密切合作,这条道路将变得更容易和更短一些,对我们所有人都是如此。如果这样的人达到了几千个,他们就对我们无计可施。如果这样的人达到了几万个,那么我们将发现我们的国家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If we are too frightened, then we should stop complaining that someone is suffocating us. We ourselves are doing it. let us then bow down even more, let us wait, and our brothers the biologists will help to bring nearer the day when they are able to read our thoughts are worthless and hopeless. 如果我们被吓破了胆,那么我们就不要再抱怨,别人在压迫我们,是我们自己在这样做。我们只好弯下腰等着,让生物学家把我们的猴子兄弟变得更进化一些,等到那一天,它们可以读懂我们的思想是多么的没有价值和没有希望。 And if we get cold feet, even taking this step, then we are worthless and hopeless, and the scorn of Pushkin should be directed to us: 如果我们临阵退缩,连不参与撒谎都不敢做,那么我们就是没有价值和没有希望的。普希金的讽刺用在我们头上正合适: ``Why should cattle have the gifts of freedom? “为什么要给畜牲自由?” ``Their heritage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s the belled yoke and the lash.'' “它们一代代的命运就是套上枷锁,接受鞭挞。” (完)
个人分类: 政治生活|2185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语言,还是看行动
热度 10 陈安博士 2011-4-24 06:52
  我老爸有个老朋友,是个对新现象持坚决反对态度的老顽固。   他到我们家,谈话的一个主题就是现在的人真不行,如何如何不行。   比如,他一个论断是:“中国人,穿什么西装!”后面骂人的话就不引用了。   我爸爸等他走后就会告诉我们:“其实,你刘大爷的儿子就天天穿西装。”   我就顿时觉得有趣起来。看来,脾气大的刘大爷即便是自己儿子在做自己坚决反对的事情上,也一点辙都没有。   不知道后来我这位刘大爷自己穿没穿西装,但是不管怎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因为有人留恋过去而停止。   除此之外,最近还有些有趣的事情,科学网上很多人也提到过,那就是那些得益于中国政策并最后挣大钱于中国的富人们,很多选择了到国外去生活,甚至做投资移民。   更有趣的是,也许正是他们,在致富的过程中天天咒骂美帝国主义腐朽的资本主义呢。可是,这不影响他们在西方才感到安全这一很纠结的矛盾。   还知道这样一个例子,以《中国可以说“不”》一书高唱民族主义大歌而赚去大家眼球和银子的作者和策划,在论证了一阵子中国人比外国人强,中国的环境比外国不差之后,带着赚了的大把银子到被他在书中臭损的国家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估计买过那本书的人除了沮丧之情外就是无语了——说的那么好,咋做起来和说的完全是两码事呢!   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到底要看行动还是看语言呢?看到如此多的不解现象,大家顿时会有些迷糊了。
个人分类: 事论|3598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2010公安十大“给力”行动
xupeiyang 2011-1-3 19:14
2010公安十大给力行动 2011年01月02日15:57 来源: 人民网-社会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href; var s=document.getElementById("finance_mf_code"); if (s){ String1 = url.substr(0,29); codes = s.innerHTML; codes.replace(/\"/g,""); codes.replace(/\'/g,""); codes.replace(/\ /g,""); if (String1=="http://finance.people.com.cn/") document.write(" "); }    导语:严打整治、强化校园安保、强力扫黄、围剿电信诈骗、整治假发票在过去的2010年中,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和自己生活方方面面密切相关的平安行动。网友热赞:这一年,公安行动很给力!   一次次打击犯罪专项行动亮剑,一条条社会管理创新举措出台,背后是公安民警们默默奉献的365个日日夜夜,他们用忠诚、热血和汗水铸造起一道平安社会的铜墙铁壁。据统计国成立到现在,全国共有1万1千多名民警牺牲,15万2千多名民警负伤。最近五年来,每年因公牺牲的民警更高达400多人。   人民网盘点出2010年公安系统十大给力行动,既是回顾,更是期待。 2010公安十大给力行动    1、严打整治行动 打出实效和水平   公安部部署开展的2010严打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涉枪涉爆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电信诈骗犯罪、拐卖儿童妇女犯罪、两抢一盗犯罪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人民群众最痛恨什么犯罪,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哪里。依靠科技,创新手段,注重实效,强调法治,打得准、打得稳、打得狠、打得深,打出了声威,打出了实效和水平。1月至11月,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放火、爆炸、杀人、抢劫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3.2%、8.2%、8.4%、16.7%。同时,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将严打与整治、防范、教育挽救紧密结合,确保了社会治安稳定,确保了世博会、亚运会平安。    2、足痛医头 打假反赌行动振兴足球   中国足球长期沉沦,假、赌、黑猖獗数年。面对足坛乱象,公安机关周密部署,在纪检、检察、体育等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将祸害中国足球的足协高官、教练、球员、裁判和俱乐部官员一个个缉拿归案,特别是足协副主席谢亚龙、南勇、杨一民和金哨陆俊等人的落网,以及体育主管部门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让球迷看到整治足坛和振兴中国足球的希望。    3、扫黄风暴席卷 天上重回人间   2010年5月的一场风暴,震惊了全国被认为是全国娱乐场所标志的北京天上人间,与其他三家京城有名的娱乐服务场所一起,被北京警方依法查处,停业整顿。随之而来的扫黄风暴刮遍全国。公安部2009年以来先后四次对各地娱乐服务场所进行大规模集中暗访检查,三次通报全国,剑指丑恶现象,实施精确打击。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和幕后保护伞纷纷落网,各地娱乐服务场所内违法犯罪活动明显减少,重回正常经营轨道。    4、构建世博护城河亚运安保圈区域警务合作全面展开   为确保平安世博、平安亚运目标的实现,在上海、广州(广东)周边构建的护城河、安保圈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周边省市公安机关服务大局,通力合作,以面保点,查获了大批违法犯罪嫌疑人和危险违禁物品,为平安世博、平安亚运提供了安全保障。公安部部署全面加强区域警务合作,东北、环首都、西北、泛西南、长三角、珠三角、中部随着一个个区域警务合作协议的签署,各地警方联手协作,织密了打击犯罪的天罗地网。    5、护卫天使行动 确保校园安全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对侵害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犯罪,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公安部紧急部署,全国公安民警迅速行动,积极会同教育、综治等部门,全面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涉及学校、幼儿园的各类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深入排查,集中组织整改,加强校园周边治安巡逻,严厉打击侵害师生、儿童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在学校、幼儿园上学、放学时段,增加值勤警力,加强巡逻防控。护卫天使行动有效防范了犯罪,为千千万万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    6、两岸警方联手行动 严打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案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犯罪分子跨境跨地区作案。2010年8月25日,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大陆警方和台湾警方联手展开收网行动,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公安机关对前期锁定的44个电话诈骗窝点进行围捕,台湾警方动用了11个县市的警力对岛内80余处诈骗窝点和地下钱庄展开抓捕。两岸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48名,捣毁诈骗窝点及地下洗钱场所124处,成功摧毁了一个特大跨两岸电信诈骗犯罪团伙。12月27日,公安部指挥协调北京、云南、湖北、广西等九省区市公安机关与台湾警方统一行动,同菲律宾警方合作,成功摧毁了一个特大电信诈骗犯罪集团,178名犯罪嫌疑人应声落网,该犯罪集团已诈骗群众资金1.4亿元人民币。    7、重大恐怖组织案件告破 海内外广泛关注   2010年6月24日,公安部对外发布消息: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重大恐怖组织案件,抓获以阿不都热西提?阿不来提、依明?色买尔为首的10余名恐怖组织头目、骨干及成员,缴获了一批自制爆炸爆燃装置等作案工具,有力挫败了恐怖分子的破坏图谋,及时消除了社会安全隐患。这起案件破获的消息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和公安机关强力打击、彻底摧毁恐怖势力的坚决态度、坚定信心。    8、通缉令发威 人贩子应声落网   2010年9月,公安部发出第三批A级通缉令通缉10名人贩子。当晚,公安机关就接到群众举报,抓获1名。此后更是捷报频传,人贩子一个个应声落网,目前三批A级通缉令通缉的30名人贩子已抓获28名。公安部部署的打拐专项行动2010年收效显著,截至12月27日,公安机关已破获14155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17754人。公安部还建立了全国打拐DNA数据库,积极运用高科技手段,为群众查找失踪儿童。    9、打击假发票假币犯罪 挽回群众巨额损失   2010年1月至10月,公安部在全国部署开展打击发票犯罪深入行动,各地公安机关根据公安部的统一部署,按照破大案、捣窝点、摧网络的目标,打破层级、警种、区域界限,对非法制售发票犯罪开展了严厉打击,共破案7361起,打掉发票犯罪团伙159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319名,缴获假发票6.6亿份。打击假币犯罪专项行动成效明显,1月至11月假币犯罪立案量同比下降47.8%,收缴假人民币量同比下降53.2%。这些专项行动为群众挽回了巨额损失。    10、整治酒驾零容忍行动 醉驾者一律拘留   公安机关积极回应群众呼声,深入开展整治酒后驾驶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酒后驾驶的高压态势,对酒后驾驶行为坚持零容忍,严格执行四个一律。广大公安交通民警不论严寒酷暑,不论白天黑夜,始终坚守在查处酒驾一线,面对酒后行为失控人员的纠缠或暴力抗法,坚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共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52.6万起,其中醉酒驾驶违法行为7.3万起,有效遏制了酒后驾驶的高发势头。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道德十日谈:还给学术研究一块净土
sqdai 2011-1-3 09:46
【按】每到新年,人们心里总会有种种美好的愿望。我的愿望之一是:希望尽早在学术界看到一片清平世界!趁着元旦假期,整理了前些年写成的一些有关学术道德的小文,经选编,以“学术道德十日谈”的形式发布在这里。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发表的是我个人的见解,非常肤浅,可能有不少失当之处,愿与博友们切磋。如六年前的文章中所说,希冀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还给学术研究一块净土。 写于 2011 年 1 月 3 日晨 前车之鉴:远离抄袭 【按】从我的电脑里捡出五年前写的一篇随笔,发现其中的内容虽然肤浅,但似乎尚未过时,公布出来让青年学子一读,欢迎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近年来,论文剽窃、抄袭事件时有所闻。近几个月来,我就亲历了数次,其中有两件事情发生在本校。去年( 2003 年),《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一篇论文被指为抄袭,查证属实后,第一作者(研究生)被开除学籍,他的导师两年之内不准招研究生。最近,我主编的《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也遇到了一起 “ 剽窃未遂 ” 事件,作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所写的论文通篇抄袭,仅在摘要中略作改写,而就这几句蹩脚英语露出了他的剽窃马脚,改稿者起了疑心,经 google 后发现,论文的工作没有一点是作者自己做的!幸好,这次剽窃给扼杀在摇篮里了,不然,文章刊登出来,作者身败名裂,刊物倒霉,我这个主编也脱不了干系。事后,这个研究生的 “ 蒙在鼓里 ” 的导师专门写了一封信向我表示感谢。 什么是抄袭?根据我在网上浏览所获的见闻,有一种为公众所接受的说法:在一篇论文里,如果有三行关键性文字与已经发表的著述一模一样,而又未注明出处的,即可视为抄袭;而剽窃,则是涉及思路、方法和结果的大段抄袭。这类行为是学术腐败的典型表现,反映了行为主体学术道德的沦丧,必须严惩不贷,还给学术研究一块净土。 我还发现,卷入抄袭、剽窃事件的研究生甚众,在 “ 发案 ” 总人数中所占比例甚大,这一事实令人痛心!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 近年来,对年青人正确做人治学的教育偏少,特别缺乏有针对性的科学道德教育;有些教育偏于空洞说教,没有告诉年青人具体入微的、可实现的标准和做法; 当前社会上的急功近利的浮夸风对年青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面效应,有的媒体中盛行的 “ 过娱乐 ” 之风,使得 “ 一夜成名 ” 的投机心理越来越有市场,有些青年人滋长了不经过日夜奋战、辛勤劳动就能平步青云的错误念头; 政策上的某种偏颇(如片面强调多出论文)加剧了上述错误倾向; 导师失教失察,只管研究生的学业,而不计其它;有的导师自己也没有做到为人师表。因此,所管辖的研究生误入歧途也就不奇怪了。 以上各因素孰大孰小,可以见仁见智,但目前有些年青人的科研道德的失落,则应该引起方方面面的重视。 我经常告诉周围的年青朋友,你的学术水平暂时低一点不要紧,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定会提高,其中,切忌急功近利,为成名而不择手段,特别要远离抄袭!另外,要多多调研,勤读近期文献,广泛地与同行交流,尽可能避免自己的工作与别人重复,以免出现被迫打著作权官司的尴尬局面。 但愿本所研究生深恶痛绝抄袭和剽窃,真正做到: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治学。 2004-3-18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2204.html 形形色色的抄袭行为 学界的朋友聚在一起时,经常对当今学术圈里的世风日下感慨系之,特别是剽窃、抄袭之事至今屡禁不绝,令人担忧。现就见闻所及,说说五花八门的抄袭行为。 • 明目张胆型 • 有一位研究生导师爆出一段新闻,他的一名学生给他发来一篇“自己完成的论文”,打开来一看,是对导师本人三年前的一篇论文的彻头彻尾的抄袭,只字未改。这位老师压住火气,责问那个学生,论文是怎样炮制出来的,学生一开始还支支吾吾的,老师把自己的论文拿给他一读,那个学生傻眼了:“大水冲到了龙王庙!怎么那么巧!”原来这位老师的论文被人捅到了网上,隐去了作者的名字(我也有这种“被隐去”的经历),文章实在写得好,又被人转载,因此研究生竟然不知道抄袭论文居然抄到了自己导师的头上。 • 事先预报型 • 有一位学者接到一通电话,是他的一个年青朋友打来的,告诉他:“×老师,你的大作我拜读了,非常精彩,因此,我把它加了一下工,投到×××杂志了,请多多关照。”这位学者怅然茫然,半天说不出话来。 • 画蛇添足型 • 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我主编的一份英文杂志办得相当严谨,每篇稿件刊登之前,必须做两次以上的文字修改。有一次,一位副主编在修改即将发表的一篇论文时,发现一件咄咄怪事:通篇英文非常流畅,就有四行半写得错误百出,而且其中三行半文字出现在摘要里。因此,引起了他的怀疑,摘出了文中的一句话, google 了一下,立即发现,此文照抄几位美国作者的一篇国际会议论文,除了所增添的上述四行半文字以外,照单全收,连插图也一摸一样。于是认定了这一抄袭行为,赶紧撤稿,并通报有关领导及第一作者的导师。后来,署名为该文第二作者的导师专门写信给我,表示感谢,说我们编委会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他的名誉。 • 自我抄袭型 • 若干年前,有一位美国学者到访,送给我七八本抽印本,都是他发表在不同刊物上的论文,我回家仔细一读,马上发现,这些论文大同小异,不同的论文只是换换题目或说法而已,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抄袭,说得轻一点,是一稿多投。我这才知道,抄袭并非我国那些不入流的作者的专利,外国早已有之(后来还知道了国外更恶劣的抄袭丑闻)。我还看到一位“海归”,回国十几年了,还在“吃”当年在国外攻博期间的“老本”,自然出现与上述情况类似的自我抄袭。 抄袭行为变化万端,很难编辑出一个《抄袭大全》,有一些常规型的,例如,移花接木,掐头去尾,七拼八凑,变换文字, ……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 最令人担心的是:倘若有些伪学者的抄袭行为未被及时揭露,使其招摇过市,挣来种种头衔,更不幸的是,他们成了新一代的导师,这样的人指导得出好学生吗?岂不贻害无穷? 我很欣赏马未都先生说的话: 知识分子是良心的代表,他们应该看重什么?若要一言以蔽之,就是必须重“节”,用两个字,就是重“操守”。 (大意) 我希望所有做学问的人有大节,有操守。应做到起码的一点:远离抄袭!这是我的博客里第三次发出这样的呼吁。 写于 2009 年 11 月 19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38039.html 喊冤的抄袭者——“旧瓶装新酒”者戒 抄袭者遭人唾弃,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有喊冤的抄袭者吗?有。我手头就有两个例子。 几年前,在一种国际科技刊物中,有来自中国的某个论文作者被指认为抄袭。他却大喊冤枉。实际上,那篇论文中的所有工作都由这位作者做的,而且有一定的创造性,于是很快被那个刊物录用了。后来,有一位英国同行出来说话了,明确指出,该作者大段抄袭了他的一篇论文中的叙述。一追查,此言非虚。 却原来,这位作者的科研能力不弱,但英语水平非常糟糕,深知完全由自己来表述,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不登大雅之堂,外国人中国人都看不懂。他不去想别的办法,却自作聪明地“发现”了一条“捷径”:找来一个英国同行的论文,挖去他的所有公式和结果,把自己的成果“填充”了进去;实在不能借用的,就模仿着用最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结果写出来。还自我标榜为“旧瓶装新酒”,很是得意,这一得意,就得意岀毛病来了。 我以前说过,根据网上公认的说法:新写的论文,若有三行关键性叙述与他人论文著述中相同,而又未标明出处者,此谓“抄袭”也!上述作者被指认为抄袭,在理论上一点也没冤枉他。 无独有偶。前天有一位同事告诉我,有一位数学研究者也犯了类似的毛病。数学论文的英语多简单啊!他就是写不好,也掉入了“旧瓶装新酒”的陷阱,被指认为抄袭,也是“含冤”投诉无门。 我想,学好书面英语,比学数理化天地生力和各种工程知识总容易些吧!而且,与口语相比,更便于通过实践取得进步。实在不行,还可求助于有资质的翻译公司。上述抄袭行为完全可以避免。 记住:“填空”式写作英语论文也是抄袭!千万别耍“旧瓶装新酒”的小聪明了。 写于 2010 年 3 月 5 日晚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71707.html 怎么会乱成“一锅粥”? 从报上读到一则不可思议的新闻:连环抄袭!谁说中国学界缺乏创造性?这一“史上最牛的连环抄袭门”揭发出来的事例极富创造性,如果申报世界杰尼斯记录,很少会有竞争者。(参看《 史上最牛的连环抄袭门》: http://trans.wenweipo.com/gb/info.wenweip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15556 )。 新闻源自《中国青年报》,揭发者是“中大学子”(两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其中一位来自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他们经严格查证发现: 1997 年檀德馨 - 潘芝芬在《中国实用妇科即产科杂志》上发表的《刮宫术后宫腔粘连 185 例分析》,竟然遭到我国 16 个单位 25 人的六轮抄袭!“中大学子”画了一张令人匪夷所思的连环抄袭链: B 抄袭了 A , C 抄袭了 B , D 抄袭了 C ,而 E 抄袭了 C 和 D ,还把 A 列为参考文献;有些列为中间环节的论文又被抄袭了十余次。 抄袭的手法五花八门:整段抄袭;稍改数据,改头换面;引入风马牛不相及的新词,加以掩饰 …… 。抄袭者大多来自地方中小医院。抄袭目的多数为了晋升职称。涉案的 25 人中,只有一人正式承认抄袭。而有的被抄袭者居然对抄袭者“表示理解”。 我对学术不端行为深恶痛绝,也有较为清醒的估计,而事情发展到如此恶劣的程度,还是始料所未及! 我认为,这种屡禁不绝的学术不端行为应该引起上上下下的足够重视!好好思量一下:为何当今的学术道德水平如此底下?有无更深层次的原因?怎样才能玉宇澄清万里埃? 愿与博友们一起讨论。 写于 2010 年 3 月 26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77203.html 学术不端:又一前车之鉴 —— 复旦大学副教授因抄袭文章被判赔偿并道歉 去年 10 月,复旦大学惊曝严重学术抄袭事件,涉及师出同门的两位博士后及其导师;抄袭者是许燕博士,被抄袭者是韩元博士,同为复旦大学 2003 年进站的博士后,联系导师同为李良荣教授。事发后,在私下沟通无效的情况下,韩元博士诉诸法律,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一周前做出判决,原告胜诉,责令被告赔偿并道歉。(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4/231299.shtm 和 http://edu.people.com.cn/GB/10205473.html )。 从新闻报道中可见: 1. 被告许燕抄袭铁证如山,落实后的抄袭率高达 30 %; 2. 导师李良荣有失察和姑息之嫌; 3. 法律维护了学术道德的尊严。 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应吸取如下教训: • 所有学人必须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对于别人的劳动成果,“千万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 所有导师和年长者必须成为遵守学术道德的模范,并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特别要在学术道德规范方面加强教育,防患于未然; • 一旦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所有人(尤其是导师)必须旗帜鲜明,决不姑息纵容; • 我国国务院已为学术不端事件明确了导师的责任,每位导师决不可等闲视之。(见链接) 坏事可以变为好事。我相信,在人人自律的氛围中,在法不容情的严厉措施下,学术界会逐步出现大片净土,让那些污泥浊水见鬼去吧! 写于 2010 年 4 月 28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90592.html 【链接】 国务院明确学生学术不端可停负责导师招生资格 国务院明确学生学术不端可停负责导师招生资格 相关《意见》出台,明确了对指导教师不作为的惩处 作者:朱建华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时间: 2010-2-26 9:10:49 学生抄袭,导师有责。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2 月 24 日公布的《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对指导教师不作为的惩处。 《意见》提出,学位授予单位要安排必修环节,对学位申请者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 《意见》明确,对于学生学术不端行为负有责任的指导教师,可做出暂停招生、取消导师资格的处理。同时,处理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对“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成绩”、“购买或由他人代写学位论文”等行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学位授予单位必须进行严肃处理。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余津宜 25 日表示,该校此前修订的《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条例》,专门增加了对导师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明确规定。 根据规定,指导的研究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给予导师停招 1 至 3 年或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等学术处分;一旦发生学术失范问题,要及时处理,不得推诿和隐瞒,不得以不知情而免责。 据悉,华中科大去年 3 月已开始启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2/228813.shtm 学术不端为何屡禁不绝?——又一抄袭事件东窗事发 闭门家中坐,平地起风波。寒假将近尾声之时,我担任主编的《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上发生了明目张胆的抄袭事件。与上次的未遂事件不同,这次的问题论文冲破层层关卡面世了,让被抄袭论文的国外作者逮个正着,并通过国外出版机构前来声讨。这件事弄得我十分郁闷。我们在审稿、编辑工作中慎之又慎,生怕放过了学术不端事件,但是还是出现了“漏网之鱼”!相关领导已表示:将严肃处理此事件,决不手软。 近日有机会与当了十几年编辑的一位朋友交流,据告,他们的刊物 2009 年抓住了十余起未遂抄袭事件,其中半数以上是国外来稿,这里所谓“国外来稿”,基本上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可见,学术不端不是我国的“专利”,似乎是科技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的“通病”。而国内作者抄袭的手法越来越恶劣,除了我以前提到的形形色色的抄袭行为之外,他们花样翻新,做得越发隐蔽了。 • 有人把境外的英文论文翻译成中文,把译作充当创新论文,使得一些查抄袭的英文软件或中文软件徒呼奈何。 • 有人把多年前自己写的中文论文译成英文再度发表,这是另一种把译作充当创新论文的伎俩,属于自我抄袭行为。 • 有人仅窃取已发表论文的核心成果,文字上加以彻底改写,符号、公式另换一套。经这样改头换面,除了极其精通论文所涉及的内容的小同行以外,很难察觉其抄袭行为。 • 有人认为级别较低的刊物可能把关不严,且不易被人发觉(因这种刊物的影响力低一些),于是肆无忌惮地把抄来的稿件瞄准此类刊物。 总而言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套用春晚小品里范伟的话来说:“(对忽悠)真是防不胜防啊!” 这帮作者怎么啦?近年来,三令五申,命令禁止,反复警告,严厉处理,怎么还敢“以身试法”?学术不端行为怎么屡禁不止?今后该怎么办? 窃以为,应该在宏观上加强对科研工作者的道德品质教育,特别就学术不端问题开展专项教育,通过危害性分析和案例分析,让大家真正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从思想上、根子上解决问题。 还应该改变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不合理要求;对科研工作者也不只是强调发表论文的数量。 同时,进一步加大处罚的力度,把剽窃抄袭者搞得臭臭的,使得一些蠢蠢欲动的学术不端之徒不敢越雷池一步。 作为刊物主编,准备采取更严格的防范措施: ——每篇稿件送审之前,必定先用防抄袭软件检验,并在网上谷歌,把抄袭行为掐死于襁褓之中; ——更严格地执行稿件全部作者的学术道德承诺制度; ——请审稿人更仔细地审稿,协助把好学术道德关; ——对第三世界的来稿应更认真地审理。 我就不信,在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就根治不了学术不端这一顽症! 写于 2010 年 2 月 23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68225.html 论文署名方式能否改一改? 现如今,科技论文的署名越来越多,常见的是三位作者,署四五位的也司空见惯,有的多达六七八位,乃至十几位;而论文篇幅则未见增大。好像三四十年前不是这样的,常见的是一两位,只有实验方面的论文署名稍长一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一定程度上说来,这是一种国际趋势,这里引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朱克勤教授公布的一份资料。 2006 年,在流体力学的国际权威性刊物 JFM (《流体力学杂志》)创刊 50 周年时,著名学者 SH Davis 和 TJ Pedley 对 JFM 创刊的 1 ~ 2 卷(含 80 篇论文)与 50 年后出版的 532 ~ 534 卷(含 49 篇论文)进行了比较,用以说明流体力学的发展趋势。他们发现, 50 年前的那些论文多为单独署名的,而 2006 年的 49 篇论文则罕见有独立作者论文。他们认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生的指导教师加入了署名的行列;二是现代流体力学传播得越来越广泛,学者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在他们看来,这种趋势完全正常。我在查阅 PRL (《物理学评论快报》)时发现,该刊论文的署名有时很长,特别是关于加速器实验的论文,署名的作者过百,单位数十个,因为加速器的制造、运行成本极高,实验很复杂,这种多作者联署的情况也属正常。 时下国内的情况与国外比照,我总觉得有点不正常。国内论文的署名名单长度大大超过了国外的平均水平。具体来说,反常之处在于: ——研究生论文的论文导师大多必定署名,有的还全部署为第一作者,不管导师参与工作的程度如何。据说,国内某大学的一位学院院长,年产论文数十篇,他要求他所管辖的人员写论文一定要挂上他的名字,而且多半要挂成第一作者。当然,这是一个极端性的例子。但是,有些论文导师未参与任何工作,既未出题,也未操作或参与讨论,就堂而皇之地署了名。近年来,被揭露剽窃、抄袭的上百案例中的导师大多如此,他们事后往往高声“喊冤”,却得不到半点同情。有时还招来几句风凉话:“你早先干吗去了?谁叫你老是不干活而占有学生劳动成果的?” ——追求论文篇数的风气所致。在各类评审、考核中,要求个人的论文篇数越多越好;研究生答辩前必须有论文,而且多多益善。因此,论文署名有时成了“送人情”的手段,研究生之间相互在论文上联署也不在少数。 ——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造成的怪现象。有时我们看到,有些论文署名的作者中,有些作者与论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专业不对口或者根本无法参与工作(我看到过两篇论文中在中学教书的妻子参与署名),而这种“人情署名”常为了谋私利或阿谀奉承。情况虽属少数,但最为人所不齿。 正常联署的情况很简单: • 导师或为学生指定了研究题目和主要思路,或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进行了具体指导或讨论,或参加了部分写作和修改。这种论文署上导师的名字是理所当然的;若导师对此论文起了关键性作用,署为第一作者也无可非议。至于为论文的工作提供资助,是导师应有的责任,不能成为联署的主要理由;而单位“首长”更无权在未参与工作的论文上署名; • 同事、朋友或同学在论文成型的任何阶段中参加了具体工作(主要是讨论或评论),联合署名也是正当的。 我正开始做科研时,“文革”来了,“文革”后期才启动写论文。那时,我和我的伙伴的论文大多单独署名,或两三个志同道合的人联署,查查那时发表的论文,常有最后一句话:“感谢谈镐生教授的鼓励和指导”,那是为了感激“地下研究生导师”谈镐生先生的提携和帮助。 我还想起,刚进中科院力学所时,我的师姐江瑜书(时任郭永怀先生的助手)正在艰苦地撰写她的第一篇论文,题目是郭先生出的,写作中曾得到他的多方指点。我曾见到她的一份经郭先生修改的手稿,上面布满了红字。论文完成后,投稿到《力学学报》,江瑜书自然地把郭先生署为联合作者,但郭先生却把她的名字从终稿中划掉了! 这才是应该做的!体现了大家风度! 为了转变论文署名中的不良风气,在本课题组三年前制订的“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实施细则”中,特意对论文署名做了如下规定: 作者 ² 认定范围:包括课题来源提供者、研究过程实施者、协作者; ² 注意排名:充分体现贡献大小、团结合作的关系; ² 标明单位:仅列出完成该研究时所在的单位、人事关系从属的单位; ² 明确责任:责任大于荣誉,对成果的优劣正误负全责; ² 忌讳拉扯:不为某种目的硬把无功人员加入作者名单。 “细则”在组里试行三年来,有一定效果,但有时还不到位。我们的论文署名的长度还是太长,我一直在鼓吹、推动研究生发表独立作者的论文。 总而言之,我认为,到了改变科技论文署名方式的时候了! 写于 2009 年 9 月 23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19066.html 如何根绝科研掮客? 何谓科研掮客?科研承包商是也。目前,国内各行各业的承包商多如牛毛,尤其在建筑行业。其中当然不乏奉公守法者,但我们听到太多的承包商坑人的故事,轻者盘剥工人、拖欠工资,重者违法乱纪、草菅人命(如黑煤窑、黑砖窑窑主)。这些年来,也听到不少科研承包商(科研掮客)的故事,其共同特点是: 1. 自己不读书、不治学,专事承接科研项目,拿来分包给别人; 2. 把自己的手下和周边的弱势者作为廉价劳动力,颐指气使,仗势欺人; 3. 贪天之功据为己有,自己不亲历亲为地搞学问,却处处署名,事事抢功; 4. 经常目无法纪,随意践踏科研道德规范,为了虚报战绩,一稿多投,剽窃抄袭,伪造数据,无所不为。 尽管此类人为数不多,却为害甚烈,败坏学术道德风气,破坏已有的优良学术传统,影响科学事业发展,长此以往,如何得了!某大学一个学院院长,居然要求:全院论文他都要署名,因为项目是他争来的,而他的头上却有种种“光环”。记得三年前,我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杰青项目总评,结果,在学部已通过的项目中“砍去”两个:一个项目的申请者明目张胆地一稿三投,在公示期中遭揭露,另一个申请者就是上述科研掮客,最早是在网上揭露出来的。对后者,进行了一番争论,发难者是一位大学副校长,他认为,网上有 20 多个帖子,点明他只申请项目,自己不做,分包给别人,两三年年里有十五篇第一作者论文(有些论文与申请的项目不相干),他担任了许多行政工作,不可能出这么多第一作者论文。当时引发一阵热议:“网上消息是否可信?”我当时发表意见说:“网上揭露的事实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大约 20 %是货真价实,查有实据的;有 20 %纯属子虚乌有,或以偏概全;另外的 60 %是事出有因,需要查实的。”马上有同行专家指出:就此案来说,所言非虚。于是该项目遭全票否决,大快人心! 现在的问题是:这类事情是否一定要到最后来裁决?如何趁早根绝科研掮客?我的浅见是: • 从源头上杜绝科研掮客的产生。彻底铲除科研组织管理中的浮躁虚夸风气,再也不要“数豆子”了,要从科研实绩和效果来考查学术骨干的能力; • 从人品学问的双重视角遴选学术带头人。不要只听嘴上说的,要看手里做的。确定带头人,必须留意其道德、行为和口碑,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 • 从措施上创造学术带头人的优良成长环境。一旦认定德识才学兼备的人才,就在科研时间上给予保证,不要让他们过多地做管理工作,让他们专心做学问; • 建立淘汰制度。对重要项目的年度考核、中期检查,不要流于形式,不仅应考察项目的实际进展,还应考察项目负责人的道德品质和学术行为,一发现问题苗子,立即予以警示,乃至撤消项目; • 努力进行科研道德的规范的宣传和落实。应把学术道德的优劣成为考查学术带头人的要素之一,不断宣传正确主张,落实科研道德规范措施,让科研掮客成为过街老鼠,再无市场。 平时议论中,我们对科研掮客深恶痛绝,但总感到现有措施苍白乏力,我的上述想法或许仍是隔靴搔痒,很想听听各位的高见。 写于 2009 年 4 月 13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67821.html 学术论文功能的异化和改辙 写作和发表科技论文的真实功能是什么?要是时光闪回五十年,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熟稔的朋友就会说,你提的问题太“小儿科”了,发表科技论文就是为了发展科技促进交流呗!可不是吗?原本不成问题的问题,今天却成了问题,要提出来一本正经地进行讨论(此种讨论中我还算是一个后来的参与者),这一事实本身就值得深思。 翻开任何一本科学方法论或科技论文写作的著作,对此问题都有明确的回答。例如,我手头的普及型的《大学科技写作》(司有和、江瑞松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7 )中,开宗明义地写道:“ 科技写作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它可以交流科学成果,为新的发现提供基础;可以传播技术,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可以指导工作,提高科学研究和管理的水平;可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等等。 ”但是,现在国内做得怎样呢? 曾几何时,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 SCI 热”。据说,始作俑者是某大学的一位校长,也许他的本意无可厚非,但经过层层提升、节节放大, SCI (加上 EI 、 ISTP )论文成了评估大学办学水平和个人学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连 SCI 等检索工具的主办者都感到始料所未及),那些可怜的大学校长、学院院长们老在“数豆子”,清点某一时段的 SCI 论文。“上有所好,下必甚矣”。于是,老师们跟着“数豆子”,因为,这成了晋升职称、申报奖励、争取科研经费等等的一个“命根子”。 学术论文的功能被异化了! 这样做的结果是:全国的科技论文总数和 SCI 论文数节节攀升,已经在世界上名列三甲,而我们的实际科技水平呢?科研人员的实际创新能力呢?别说名列前茅了,充其量达到国际上的中游水平。对此,有识之士曾不断呼吁,科技领导也有所醒悟,目前的情况正在好转。 公正地说,不能全盘否认 SCI 等在鉴别学术论文水平的作用, SCI 论文总体来说至少要比那些已成泛滥之势的“垃圾论文”强吧!也不能否认 SCI 论文作为考核指标的一种功能。我曾问过几位境外的学术界老朋友,他们那里的情况如何?答案是,他们也会“数豆子”( bean-counting ),主要是学院院长、系主任他们在数,但对 SCI 的功效的认识,决没有中国内地那么夸张。国外学者也重视发表论文,记得 30 年前,我在 Brown 大学的一位教授朋友对我说,对美国的大学教师来说,“ publishing or perishing ”(要么发表论文,要么完蛋),很严酷。但他们强调的是论文质量,而不是什么 SCI !我看到过美国某名校对一位教师晋升副教授职称的评估报告,校内外的七位小同行对他的三篇论文进行深入剖析,对论文的优缺点做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最后形成肯定性的结论,他们并没有追求论文的数量。 “数豆子”热造成了学术界的浮躁之风泛滥,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学术不端之风。为了迎合“数豆子”潮流,一些学术水平低下、学术道德有亏的“小人”大搞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有之,伪造数据者有之,一稿多投更成了“小菜一碟”,弄得“方舟子们”忙得不亦乐乎。当然,尽管这种“害群之马”绝对数量可观,比例上还是小的,可是一旦他们的伎俩得逞,却为害甚烈,不但造成了学术竞争上的不公平,要是这种“小人”成了学科带头人,还将危及年青一代的成长。事实上,在“数豆子”热的烘烤下,新生代中滋长了某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想法和做法,这样的例子还少吗?这是老一辈学者和我们中生代学人最感忧虑的。 要改变现状其实不难,只要做到: l 从思想上认清发展科技事业和培养科技英才的正确途径; l 从观念上认识学术论文的真正功能,还它以本来面目; l 破除形而上学的浅薄观点,从办学理念、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等全面的角度评估高校,别搞什么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教学大评估”,特别不要以“数豆子”的方式来判定单位的学术水平; l 承认人才的多样性,千万别以 SCI 论文作为评估个人学术能力的主要标准,以其研究成果的实际质量和社会效果来全面考量教师的科研能力。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但愿经过上下努力,能彻底清除那一时的阴霾,还学术界一个清平世界! 写于 2009 年 2 月 21 日晨 http://edu.people.com.cn/GB/10205473.html 用自己的劳动来说话 近四年来,在我们课题组实行的“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实施细则”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一细则指引下,课题组全体成员坚持“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治学”,面对学术纯洁性仍不断被践踏的情况,义无反顾,坚守原则,基本上做到了远离学术不端行为。这里想回顾一下有关情况。 缘 起 2006 年放寒假之前,我们研究所按习惯组织聚会,这回地点选在闸北公园附近的宋园,半数以上的老师到场。在欢声笑语中,我和课题组的几位老师聊起愈演愈烈的学术不端现象,深感忧虑。我们一致认为,我们无力改变大气候、中气候乃至小气候,只有管好“微气候”,即管好自己和本课题组的研究生。 我们能做些什么?发表宣言?估计作用不大。还是订一个有可执行性的学术规范实施细则吧! 从此,为了制订这一细则,我们付出了半年的努力。 破 茧 我们从阅读材料开始,找到了相关领导机构的文件(如《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文件等),也看了当时的几十个学术腐败的案例,并分析课题组现状,特别是在学术规范方面存在的不良倾向,设想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2006 年暑假,课题组的大部分成员赴香港高校开展合作研究,我们在周末聚会了几次,对学术规范问题进行了细致探讨。八月中旬,我起草了本课题组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实施细则(草案),几位年青朋友对此开诚布公地提出了大量意见。我们分头做了字斟句酌的修改,到了 8 月 28 日,在四易其稿后,拿出了第一份初稿。事后,在试行过程中进行了三次修改,方始形成目前七款二十一条细则(见附件)。 那时,正好郭兴明副所长也在香港,他建议可在全所推行。我们商量后认为,相关条款还不成熟,待我们试行一段时间后再说。 显 效 2006 ~ 2007 学年开学伊始,这一细则发到了课题组所有成员(包括已学成且在高校研究所工作的)手里,得到了他们的首肯和重视,并开始贯彻于各自的科研实践中,《细则》开始见效。 举其要者,主要产生了如下效果: 1. 明确了一些界定和做法。例如,一稿多投和抄袭剽窃的定义,选题、科研、成文、投稿、发表、宣传等环节的正确做法和错误行为,等等; 2. 掌握了学术活动的规范性准绳。对于自己的每一步做法,有了检查准则; 3. 学会了处置现实问题的做法。 组里的学术行动有了细则后,有了种种变化。例如,过去在写学位论文的绪论部分时,后来者经常大段抄录师兄师姐的;写科技论文时,经常大段引用自己过去的文章,一直不以为过,现在大家都感到此举不妥,前者涉嫌抄袭,后者是变相的一稿多投。之后,再也不重蹈覆辙了。对于论文署名,过去较为随便,现在大大地规范化了。 值得一提的是: 2006 年春,曾有组员提出有一位组员“涉嫌假算”:按所提出的计算方案,算不出所给的结果。此事立即引起了全组重视,对照《细则》,大家明确,委托专人核实,若情况如实,当事人必须做检查,并消除后果。经过近两个月反复研讨,最后发现问题所在:作者在计算中用了非并行更新步骤,而在论文中未阐述清楚,问题属于论文叙述不当,而无假算之嫌。从这一事件可见《细则》的威力:可以防患于未然! 公 开 四年来,有十几位各处的朋友知道我组有这样的细则后,向我索要《细则》,我一一发去,并征询他们的意见。但是一直不敢公之于世,总觉得它还不够完善。 我选择今天公开这一《细则》,因为五一节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是一个庄严的日子,是倡导“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日子,因此,是向学术不端行为宣战的大好时机。尽管我们在行动中还有种种不足之处,但一定回会在严格的要求下逐渐完美的。 公开这一《细则》,是为了征求更多的朋友的指正,也是我们弃绝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种表示。 用自己的劳动来说话,用自己的辛勤来创造!舍此,别无它途。 写于 2010 年 5 月 1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91918.html 附件: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实施细则 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实施细则 按语: 为在科研中严格自律,遵守学术规范,经反复讨论,特制订如下的学术规范细则。希望本课题组及有关人员在科研实践中遵照执行。 (一)选题 充分调研,自主选题,抓大放小,避免重复 选题 ² 要强调选题的先进性和独立性,不做与前人已做的完全相同的工作 ² 要规避选题撞车,不可有意识地重复别人正在做的同样的工作 ² 要遵从先来后到次序,不可掠夺他人已表述过并准备实施的具体想法 (二)研究 锐意创新,勤辟蹊径,求真务实,杜绝造假 科研 ² 要高屋建瓴,充分掌握并正确评估前人成果,不以偏概全 ² 要有理有据,不伪造数据、编造结果 ² 要充分论证,不在掌握充足证据前演绎结论 ² 要反复核实,保证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三)写作 规范写作,逻辑严密,注意细节,无懈可击 作者 ² 认定范围:包括课题来源提供者、研究过程实施者、主要协作者 ² 注意排名:充分体现贡献大小、团结合作的关系 ² 标明单位:仅列出完成该研究时所在的单位、人事关系从属的单位 ² 明确责任:责任大于荣誉,对成果的优劣正误负全责 ² 忌讳拉扯:不为某种目的硬把无功人员加入作者名单 正文 ² 决不抄袭他人成果或成段叙述(包括他人的学位论文成果) ² 不大段重复本人已发表成果 ( 只在本人的综述论文中可适当重述 ) ² 凡引用前人成果必定标明出处(尤其在正文部分) ² 严格区分本人新成果与前人成果 文献 ² 充分引用参考文献 o 涵盖经典的与近期的、他人的与自己的已有工作 o 禁忌明知而不引:是为学术道德有亏 o 避免未知而漏引:是为学术水平欠缺 ² 采用正确的引用方式 o 可正引、泛引、反引 o 不随意贬低他人工作 致谢 ² 标明相关项目经费资助源,注意项目与本论文的相关性,切忌标注过滥 ² 感谢对论文工作做过贡献或有过帮助但未列为作者的人员 ² 对致谢对象不用溢美之词(尤其是在学位论文结尾) 定稿 ² 执笔者在论文定稿前,必须将初稿发给所有合作者,并获一致认可 ² 定稿时必须充分核实演绎过程的正确性和结论的可靠性 ² 发稿前必须反复检查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切忌假大空和词不达意 (四)投稿 恪守规则,一稿一投,保证质量,宁缺勿滥 严禁一稿两投 ² 不将同一论文投往不同语种、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杂志 ² 不将内容雷同的论文同时或先后投寄给不同杂志 ² 投稿某刊物明确遭拒后方可改投它刊 ² 不将已在期刊增刊上发表的会议论文再次投寄其它期刊 ² 保持同一内容论文作者署名的不变性 明确通讯作者(责任作者)的责权 ² 与合作者信息同步,及时通报投稿、审稿过程中的信息 ² 负责签订版权协议,并监督执行 ² 负责应对编者、读者的质疑 (五)发表 遵守规定,保留资料,信息共享,加强交流 稿件录用且清样校对后,不再更改所有信息 遵守版权转让协议 保存研究过程中的原始记录 ² 理论:建模和求解的演绎、推导过程 ² 计算:程序、数据、作图 ² 实验:设备、材料、方法、步骤、数据、图像 保留审稿过程中通讯记录(电邮、信件) 通过各种方式与同行进行交流 (六)宣传 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诚实处世,不求虚名 在成果发表前后,不在媒体上自我张扬 不参与任何有偿新闻宣传 在成果验收、鉴定时,决不夸张业绩、弄虚作假 在申报项目、晋升职称或报奖时应对以往成果作如实描述 (七)检查 严格自律,相互提醒,有错必纠,渐臻完善 将本细则作为个人研究总结和业绩考核的必不可少的标准之一 对违反本细则的事例将在课题组内严格追究,当事人须做深刻检讨 本细则在试行一个学年后再行修订,以使其进一步完善化 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水波动力学和交通流动力学课题组 初稿: 2006 年 8 月 28 日 二稿: 2007 年 9 月 1 日 三稿: 2008 年 9 月 1 日 四稿: 2010 年 5 月 1 日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14001 次阅读|8 个评论
少一点牢骚,多一点行动——岁末寄语年青学人
热度 1 sqdai 2010-12-28 06:34
【按】 2010 年即将过去,想写为年青博友写几句年终寄语,翻出去年岁末的乐乎博文,发现文中的大部分说法没有过时,照贴出来,与 2010-12-25 的博文意思相近,跟年青朋友共勉。 写于 2010 年 12 月 28 日晨 2009 年快要过去了,这一年虽不及 2008 年那样波澜起伏,但也是如此色彩斑斓!我们共庆了共和国的六十华诞,目睹了我国在战胜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发挥的重大作用,看到中华民族崛起的种种实例,并为之自豪。 我们所有人都在为共同的目标奋斗,一年来各自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能时不时地听到各种牢骚和不满的声音,有时还是愤青式的。我今天想说的是:我国的社会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难免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我们的新生代,应该少一点牢骚,多一点行动。 我是比较容易满足的。就看现在的国家形象和社会环境,与四十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目前面临的一切问题,都是社会进步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民族的成长,就像一个人一样,谁能保证没有七灾八病?问题是我们如何正确地面对。我一向认为,作为布衣,我不可能影响或改变大气候、中气候,对小气候的影响也十分有限,我只能管好微气候,也就是说,做好自己,影响周边小小的范围(如课题组)。人人都管好微气候,大气候不就能慢慢好起来吗? 现在的言路比较地放开了,我们可以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向领导建言献策。在我的博客里,我和我的博友经常议论一些问题,大家提出了不少好建议,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时也感到,上达天聪很难,更遑论被采纳了,因为前面说过,我的影响力有限。然而,建言献策总比满腹牢骚好,希望来年继续这样做。 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 做老师的要专心教书育人,使自己的学生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治学,并要做好自己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做学生的要专心钻研学问,把成为共和国的栋梁之材作为自己追求的主要目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有投入,才会有产出。在最近的本科教学中,我看到有些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困难,我为他们着急,今后是我关注的主要对象,力争把他们拉出困境,但要改变现状,归根结底还靠青年人自己的努力。 新的一年带来新的希望。 愿在新的一年里,少听到无谓的牢骚,多见到积极的行动! 写于 2009 年 12 月 21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48040.html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816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知与行的关系
wrc218 2010-9-29 03:07
由致广大而尽精微所想到的 知与行,孰难孰易,古往今来,莫衷一是。 愚以为,在宏观上,知易行难;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很多人都懂,而毛泽东只有一个,千古一帝,气贯长虹,秦始皇加马克思。 在微观上,应是行易知难。基本实验操作都差不多,都在做,都会做,而所解决的科学问题高下迥异。原因就是对本学科的科学问题及应执着的方向把握不准、不够。因此,课题立意应高远,有意义,同样的努力才能最后发好的 PAPER 。同理,人生的气魄也应高迈、大气,在此基调下的努力才是事半功倍的。 因此,人生的要义就是应该懂些大道理,其余的就是不厌其烦地做些具体而微的事情。 这就是致广大而尽精微对人生的启示,对知与行的启示。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6265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20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态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结果 结果决定命运
caoman 2010-8-23 09:05
心态决定命运的道理已被社会所公认,以此为题目的书也已出版好几本,有关培训和讨论频繁进行,甚至被看作是社会学中的一个规律。既然这个规律普及面如此之广,为什么成功的人还是少数?可见,仅仅知道该规律还不行,还要学会正确利用这个规律来把握命运。否则,就是心病没根治,心理仍处于亚健康,或是行动上的残废。怎么利用这个规律呢?我认为要做到三坚。 坚信。 包括坚信心态决定命运的规律;坚信付出就会有收获,办法总比问题多等道理;坚信所从事和追求的事业前途光明,并将相应的文化理念作为自己的信仰。信仰 意味着信服和敬仰与尊崇,会主动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时刻去遵循, 不会轻易 违背或 改变,也 不会轻率的意气用事 。如一个有事业信仰的人不会轻易改换行业,一个有企业文化信仰的人不会轻易离职,一个有理性的人不会轻易动摇认准的道理和团队。相反, 如果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道理只是经过大脑,不会主动想办法变成行动,甚至会作为个人炫耀和夸夸其谈的资本。 坚强。 包括用强者心态对待命运的挫折与坎坷,用强壮身体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心理上的坚强会压倒一切(如拳击手开战前的示威)。有健壮的体魄不一定是坚强,有不屈的心灵一定能成为坚强,甚至会超越身体的限制,如爱迪生、贝多芬、阿甘、张海迪等。不坚强的表现是,遇到困难和问题(包括个人认为的,如没有被重用、得不到重视、不公平、不适应等)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冲上去克服,而是想方设法去逃避或推脱,逃或推不掉就应付或用辞职要挟或一走了之。困难和问题无处不在,老问题躲悼了新问题又来了,不解决问题提交结果,没有价值得不到认可,就找不到快乐、激情和成就感,形成恶性循环。 坚持。 坚持表现为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从不改变自己的目标;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超越,从不骄傲自满;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从不满足现状。坚持慢慢变成了习惯,习惯就是自然,自然就感觉不到痛苦,持续下去就会得到美好的结果。故有说法:心态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消极心态对待问题和困难,可以克服一两次,能做出一定的成绩,马上得不到认可或找不到成就感,就开始浮躁或自暴自弃。故,有志人立长志,无志人长立志。如二万五千里长征,坚持不下来的当了逃兵和罪人,坚持下来的成了将军和领袖。 坚信是坚持与坚强的前提,坚强是坚持的保障,坚持是坚信的表现。只坚信不坚强容易被困难吓倒,只坚强不坚信容易走弯路,只坚信和坚强不坚持容易半途而费。没有坚信就没有积累,没有坚强就没有力量,没有坚持就没有机会和未来。 心态决定命运,贵在坚持。
个人分类: 观点|2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抱怨与行动
热度 2 hele211 2010-8-14 22:27
    而最可悲的恰恰是八零后一代,如果只将眼光盯在中国政治与社会制度的缺陷上,又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或改革这些缺陷,而只会对这些问题与缺陷表达成无限的抱怨,其结果必然是丧失自己想象力的能力,最终沉沦于感叹幸福指数的不高之中。任志强     终于耐着性子看完了腾讯做的 任志强先生的专题 ,上面的引述是最为受用和震撼的一句,摘之。     摘录的目的在于告诫自己:成为怨妇同样需要条件,先变完性,再变妇,相比较抱怨本身,做点实事代价会更小。深知年轻人胸充理想、天地,可爱的生活却总有现实的藩篱羁绊,理想和现实这对物质的化学反应就生成了怨气。于是,在垂涎美女时,哀怨社会择偶标准的残酷无情-无车,无房,美女无望;在渴望财富时,抱怨黑暗现实的赤裸恶心-无权,无势,钱财勿期;在,,写不下去了,也不想写下去了。越写,怨气越重。     这一点上,任先生算是说对了面对这些我又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是的,面对这些我有愤慨,但更应该做的是想想我可以怎样做得更多,尝试做得更多。。。比如,面对美女不改标准时,或许可以改一下自己的视力;抱怨黑暗时,看看不黑暗的出路,或者是尝试性的用火柴照亮黑暗一两秒;比起做怨妇的步骤,这些都省心、省力、省事,利于身心。     突然,想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抱怨?难道又离经叛道了?如果把所有的抱怨删除,我猜测我的系统肯定也会不在稳定,所以想,还是留点抱怨吧,抱怨有理。     然后,任先生的可悲不恰当,每一代都不可悲,成长没什么可悲之处。就好像集权社会只是原始,而且它到公民社会的转变是一个必然过程一样,代并不可悲,成长的每一部分都令人兴奋。     总而言之,要抱怨,更要行动!
个人分类: 感想而已|3373 次阅读|4 个评论
因“感动”而“敢动”,“无奈”时请“务耐”
热度 1 boxcar 2010-6-9 00:27
数日之前,针对鬼王李亚辉的事情,科学网博客上的博文很多,堪称热闹非凡,以至于6月5日凌晨,赵总也在百忙之余亲自写了篇 夜已深,有点感动,有点无奈 的博文【1】。这篇博文确实让博主们充分理解了编辑部的难处和无奈。我在看到这篇博文时曾经写下了评论(11楼评论),在表达了理解之后,顺便玩了个自己最拿手的撷英,扬言要写篇 感动与敢动---无奈而务耐 的博文,今天就动手写上两段。 人是有情感的,在面对能触动我们心灵深处最朴素、最善良的那部分情感的一些人、一些事甚至一些景物,不时地会被感动,从而不免有心情激荡之感和热泪盈眶之形。然而在短暂的感动之后,心情平静之际,热泪蒸干之时,有的人会一如既往,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有的人却会积极行动起来,义无反顾地去做些事情,去帮助使其感动的人,解决那些让其感动的事件当中的一些问题,这便是感动之后的敢动了。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在2008年的5.12大地震之后,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被通过电视、网络和报纸上的那些很有震撼力文字、图片和视频感动了,这绝对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确实涌现出不少敢动的人和事,当然我们也很快就看到了敢动程度的不同。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即使人们有敢动的决心,但行动的规模和方式还是会有些不同的。当时,离地震灾区最近的热心人可以自己开着车去参加救援、提供帮助;离的远的其他省份的人在被感动之后如果也都放下手里的工作而日夜兼程地乘着飞机、坐着火车赶去,来一次春运规模的人员大流动,结果可能造成车站、机场和码头的拥堵,大概效果只能是干扰正常的救灾物资和人员调动的添乱之举。因此,感动之后的敢动仍需注意理性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收到最好的效果,而不是最热闹火爆的场面。实际上,当时大家踊跃地捐款捐物,利用专业知识建言献策,都是敢动的具体表现。 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也不时会发出无奈的感慨。人之无奈,有时是一些自己无法掌控的外力在起决定作用,此时面对的是不得已的选择(没有其他选项的选择);有时则是在一时苦无良策带来的困惑和痛苦。人在感受到无奈之时,可能会比较消极地的选择放弃甚至屈服,此时要选择坚持很不容易,就必须下很大的决心并忍耐,这就是我所说的务耐。虽然耐心本身未必能够帮人迅速解决那些困扰人的难题,但坚持和坚守总还可以为问题的解决赢得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所以,在感觉无奈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些耐心。 ~~~~~~~~~~~~~~~~~~~~~~~~~~~~~~~~~~~~~~~~~~~~~~~~~~~~~~ 参考: 【1】 夜已深,有点感动,有点无奈。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2222
个人分类: 社会|4624 次阅读|8 个评论
送给研究生的《礼物》
adamliu800 2010-4-11 14:53
最近团队又添新丁,几位师弟师妹的加入,带来了不少新鲜和亮色。作为培养环节的一部分,阅读是必不可少。为了统一进度,《礼物》便成为他们加入团队后阅读的第一本书。在周五的读书会上,团队全体成员在读书会上讨论了这本《礼物》。 《礼物》是一本成长的笔记,一本生活的指南,一本隽永的寓言故事集。一位智慧老人为混沌懵懂的年轻人送去礼物——他的思想与经验,作为当今的研究生,我们又会得到怎样的“礼物”呢? 我在读书会上向新同学提出问题:请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过此书的感受。他们给出了如下答案: 一、使命 说得浅些,使命就是一个人应该做的某些事,比如《礼物》中的老人所做的:帮助更多的人成功。这是精神力量的传承。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将使命感传递给了他帮助过的人。至于个体的人,我们常把使命比作描绘美好夜空中的那一颗启明星,它能指引人朝着它闪烁的方向前进。我们今日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使命是什么?一百多年前,梁任公喊出了中国人的气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百年之后,言犹在耳,不能不让我辈感到复兴中华的崇高之使命。周总理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是这个道理。而如今,这种颇有“鸿鹄之志”的伟大使命感与我们的学生主流意识略有差异。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使年轻一代少了许多历史的厚重感和使命感。慷慨激昂的陈词只出现于演讲稿、广播稿这类的宣传文本中,抒发个人情感的博文中已鲜见踪迹。更难求青年学人有多么激烈的报国情怀和艰苦朴素的创业热情。现实中,宁可“北漂”、“蜗居”也不愿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中西部发展;宁可转专业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往往事与愿违),也不愿去原专业的基层工作;宁可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下,也不愿放下自己的面子。 我们既要有大写的使命感,也要有眼前就能做到的使命。比如: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知识的积累,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将精华运用于自身成长,并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关注其他人的成长,将帮助别人也视为使命。使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也是一种使命,快乐使人变得充实,辩证地看,没有充实的生活,何来快乐?制定规划和目标也是现今大学生的使命。目标可以分为可量化与难量化的两种,分别赋予检验标准,明确结束时间。这样,可以提高使命的可行性。 二、勇气 《礼物》中的大象因为儿时的固定印象始终无法挣脱木桩的桎梏。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总用一种定势思维去经营自己的人生,结果,怎么也走不出自设的牢狱,终生与成功无缘。对于我们,打破现状,突破自己固有思维可能是解决“木桩思维”的钥匙。老师常对我们说:游戏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人来打破的。科学研究也是这个道理:没有突破既有成果的勇气,何来创新,没有创新的研究是没有价值的。 在平时的生活中,勇敢的面对犯错也是勇气的最好体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错误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完整的。特别是在学生阶段应该多经历些挫折,多从犯错中积累经验。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脑子里往往会出现想隐瞒自己错误的想法,害怕承认之后会很没面子。其实,承认错误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反之,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一种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行为。因为错误承认得越及时,就越容易得到改正和补救。而且,由自己主动认错也比别人提出批评后再认错更能得到别人的谅解。更何况一次错误并不会毁掉你今后的道路,真正会阻碍的,是那不愿承担责任,不愿改正错误的态度。年轻时多犯错是为了今后少犯错。多犯些小错是为了不犯大错。这可以用“能量守恒”的思想来解释。勇气则是解决犯错问题的基础与关键。 三、行动 “拒绝空话,开始行动!”——IBM的广告词。 “Just do it!”——耐克广告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行动是最没有争议的礼物,我们常说的“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中都少不了“行”,缺了它,“言”什么都显得苍白,“知”什么都显得虚无。作为研究生,行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我们至少需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考虑: (1)自动自发,这是西方励志大师阿尔伯特·哈伯德(《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的经典作品《willingness》的中文译名,他鼓励的是一种敬业精神和自主行动的品质,他在书中提到:“敬业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但是最终的受益却是自己。当我们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当自发行动成为习惯和快乐时,成功已经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2)全力以赴地做每一件事,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小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利于你对大任务的成功把握。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通过行动才能获得真正的力量。 (3)有计划地行动,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时间浪费。计划既是对时间的统筹安排,也是对目标实现的具体预期。在管理学理论中,计划是管理学五大职能之一。制定计划需要考虑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做出预期安排。这是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行动成效的保证。 (4)在行动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做事的方法。在判断做事的先后顺序上,应遵循一定原则。比如导师曾经提过的三维度排序:重要性、紧迫性及可借用资源就是很好的方法。 四、热情 年轻人最不缺乏热情,却也是最缺乏热情的。不缺乏热情,是因为他们的求知欲最强,本能地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缺乏热情是指,“三分钟热度”难以持久。这种情况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尤为明显。初读研究生,对学科领域内外的诸多未知事物怀有兴趣。随着研究的深入,瓶颈出现,前所未有的失落和寂寞纷纷袭来,如果没有培养出真正的科研兴趣,起初尝试的快感和热情将迅速消退。这是科学研究的大忌,由此可见,持续的热情是科研成功的基础之一。 热情不仅仅是转瞬即逝的火花,它应该成为我们的习惯,更应该培养成一种性格。热情开朗的性格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极大的正面影响;热情之人更容易被人接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和社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并且容易得到快乐。在各种压力逐渐增多的今天,热情显得尤为珍贵,它的确是送给处于诸多压力中的研究生的最好礼物。 四个礼物,送给大家:确立积极向上的使命,为之奋斗;在遇到挫折与瓶颈时,勇于面对,突破极限;以踏踏实实的行动践行理想和诺言;在努力和行动的过程中,保持热情,培养兴趣。拥有这些礼物的研究生生活是充实的,您对这四个礼物的认识和看法如何?还有哪些礼物可以送给我们的研究生?期待着您的思考。 图片来源:卓越亚马逊网,仅供欣赏,无任何商业目的!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7827 次阅读|11 个评论
计划决定行动,哈,每一步都很有层次滴
zeb 2010-2-22 16:10
所谓知易行难啊, 没啥计划,就会发呆。。 让计划赶着走,就会不会乱作东西, 一步一步来,即使很慢,也没事,就怕原地不动,空想 完不成,不许睡觉啊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在就付诸行动
andly9726242 2009-12-24 09:18
下面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觉得不错,和您一起分享: 我的幻想毫无价值,我的计划渺如尘埃,我的目标不可能达到。 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一张地图,不论多么详尽,比例多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论多么公正,永远不可能防止罪恶的发生。任何宝典,即使我手中的羊皮卷,永远不可能创造财富。只有行动才能使地图、法律、宝典、梦想、计划、目标具有现实意义。行动,像食物和水一样,能滋润我、使我成功。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拖延使我裹足不前,它来自恐惧。现在我从所有勇敢的心灵深处,体会到这一秘密。我知道,要想克服恐惧,必须毫不犹豫,起而行动,唯其如此,心中的慌乱方得以平定。现在我知道,行动会使猛狮般的恐惧,减缓为蚂蚁般的平静。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从此我要记住萤火虫的启迪:只有在振翅的时候,才能发出光芒。我要成为一只萤火虫,即使在艳阳高照的白天,我也要发出光芒。让别人像蝴蝶一样,舞动翅膀,靠花朵的施舍生活;我要做萤火虫,照亮大地。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我不把今天的事情留给明天,因为我知道明天是永远不会来临的。现在就去行动吧!即使我的行动不会带来快乐与成功,但是动而失败总比坐而待毙好。行动也许不会结出快乐的果实,但是没有行动,所有的果实都无法收获。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立刻行动。立刻行动。立刻行动。从今往后,我要一遍又一遍,每时每刻重复这句话,直到成为习惯,好比呼吸一般,成为本能,好比眨眼一样。有了这句话,我就能调整自己的情绪,迎接失败者避而远之的每一次挑战。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我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句话。 清晨醒来时,失败者流连于床榻,我却要默诵这句话,然后开始行动。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外出推销时,失败者还在考虑是否会遭到拒绝的时候,我要默诵这句话,面对第一个来临的顾客。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面对紧闭的大门时,失败者怀着恐惧与惶惑的心情,在门外等候;我却默诵这句话,随即上前敲门。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面对诱惑时,我默诵这句话,然后远离罪恶。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只有行动才能决定我在商场上的价值。若要加倍我的价值,我必须加倍努力。我要前往失败者惧怕的地方,当失败者休息的时候,我要继续工作。失败者沉默的时候,我开口推销。我要拜访十户可能买我东西的人家,而失败者在一番周详的计划之后,却只拜访一家。在失败者认为为时太晚时,我能够说大功告成。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现在是我的所有。明日是为懒汉保留的工作日,我并不懒惰。明日是弃恶从善的日子,我并不邪恶。明日是弱者变为强者的日子,我并不软弱。明日是失败者借口成功的日子,我并不是失败者。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我是雄狮,我是苍鹰,饥即食,渴即饮。除非行动,否则死路一条。 我渴望成功,快乐,心灵的平静。除非行动,否则我将在失败、不幸,夜不成眠的日子中死亡。 我发布命令。我要服从自己的命令。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成功不是等待。如果我迟疑,她会投入别人的怀抱,永远弃我而去。 此时。此地。此人。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究竟谈些什么?
timroyal1999 2009-12-7 22:58
为期 12 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今天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会议到 12 月 18 日 结束,期间涉及很多会议内容。普通百姓只是知道这次会议很重要,甚至在开幕前几天还闹出一个气候门来,可谓吸足了人们的眼球。但是,真正要问到这次会议的实质内容,可能很多人就说不清楚了。 究竟这次气候变化大会是在开些什么呢?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在开幕致辞中所发出的呼吁,应该是对这次会议内容的最简要概括了: 德布尔说,他希望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能够包含三层内容: 第一层是一份立即行动的协议; 第二层是有雄心的减排目标和行动,以及资金支持等; 第三层是关于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愿景。 他指出,遭受气候变化不良影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亟需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只有在会议结束当天就立即开始重大行动,哥本哈根会议才能说是取得了成功。 节能减排说白了就是让大家多掏钱,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都想让对方承担更多责任,尽量减少改善气候对本国经济的不良影响。只要一涉及到经济、政治利益,这会议要想开得顺利就难了。要平衡好各国之间的利益,达成会议的目标,确实是不容易的。这也是为什么德布尔只是希望而不是保证会议结果能够达到上述三层目标的原因。 那么,作为普通草民,我等又能为保护地球做些什么呢? 其实,想保护地球也不难,只要我们平时生活中多留意一下自己的行为和周围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以改善,就可以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很多人都喜欢将手机充电器有事没事插在插座上,手机一没电了就马上充。殊不知,就是这样让各种充电器、可移动接线板在未使用时仍然亮着红灯的做法,实际上就是碳排放增加的帮凶。相反, 如果 80 人习惯手机充电后,随手从插座上拔掉充电器,这个举措持续一年,就能减少一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有专家认为,目前大部分家庭的能源都消耗在取暖和制冷上,因此,只要有效地使用自然通风和避免房间过暖,就能减少 10% 的费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另外,购买本地产品,能减少在产品运输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购买季节性水果、蔬菜,能减少温室生长的农作物。 住集体宿舍时,发现公用水龙头有人开了不关,请主动将其关上; 最后一个从房间 / 教室 / 会议室离开,请随手关掉电灯和空调; 夏天时,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 26 ℃ ,这样也能减少空调病的发生; 平时吃饭多用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减少一次性筷子和饭盒的使用,这样可以保住更多的森林不被砍伐; 上班、上学、回家时,楼层不高的情况下尽量爬楼梯,既锻炼身体又能节能; 保护环境,值得我们重视的细节还有很多,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这样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美好。 扩展阅读: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1207/1550501.shtml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36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意识是先于行动的指导思想
liux831 2009-1-7 11:41
意识是先于行动的指导思想。 我们处在这样的时代------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昨天我还是博士生,今天博业了,工作了,昨天月收入只有一位数,今天已经是难以计数了! 出路在于思路,思路在于思维,思维的趋导则是意识。 那意识是什么呢? 美国换了奥巴马,美国迎来了一个新时代。这就是中国战略家做出的判断,这个判断来源于意识。 我意识到,时代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 奥巴马上台,第一是应对金融危机,同样地,各国政府都会以美国为参照系,做相应的调整。 公布的数据是,美国的GDP是中国的九倍。实际上,美国的综合国力简直难以置信。美国可以同时发动两个国家战争,而且都能打赢(看到伊拉克战争了吗?美国如果不是抓萨达姆的话,完全可以只用战略轰炸机就可以了!战略轰炸机扔的炸弹可以和原子弹一样大威力的重磅炸弹!谁受得了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做到,哪个国家有这样的实力! 意识产生于大脑,大脑需要清醒。当头脑发热的时候就会出问题!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也是一种意识! 文化大革命,走上街头,到北京串联,那也是意识支配! 今天博士毕业了,我要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创造,去争取自由。 我认为,一种最重要的意识是基于别人和自己的意识或者叫意识流。 比如,你效率低,那别人等你吗?! 我们都要学军事,因为,你死我活律为世界第一规律。 我们都要学科学,因为科学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由若干意识决定的,我们最要紧的,是研究意识,意识的产生,意识的作用。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6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且行且思,愿生命美丽与共
freton 2008-11-8 01:15
---------------如果语言无法表达,我愿用生命来证明。----------------------- ---------------如果在天堂遇见你,你还记不记得我是谁?-------------------- 文化之道启思(写于大二) 我很庆幸当初自己选了文化之道这门课。选课之前,我心怀好奇,心怀求道之愿并希望自己能接受文化的洗礼以求完善自身;走上文化之道,一路有欢笑与歌声,有沉思与感动,当然也有艰辛,而我,一次又一次地怀着敬意和于己于人的责任在烟波浩渺的文化之道的大海里遨游,汲取精神的养料;文化之道的课程虽已结束,但又远远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我依然怀念那种课堂上思想之火尽情燃烧,精神之花自由绽放的氛围,并不断自勉自励:此生此时此地,且行且思且珍惜,愿生命美丽与共! 课堂点点滴滴,忆来别有滋味 我想,文化之道这门课虽作为一门选修课,但也许比任何一门必修课都重要。文化之道的现实意义,诸多思想方法,诸多待人处事的理念都让我印象颇深。在修文化之道的过程中,我发现先生的课有如下特点:每一次课都是讲到十点以后的,这一门选修课在所有的选修课中恐怕是历时最长的,先生也是我碰到的讲选修课如此认真、如此投入而又充满个性的一位老师。每一次课,我们不仅仅是与文化之道的授课内容对话化,更重要、更觉得快乐的是,与先生同行同思,从与先生的对话中发觉自我、认可自我,进而升华自我。我觉得这还是一种表象,我内心的感觉更告诉我:文化之道,她是可以让每一位寻她爱她的朋友受益的,她清新自然,美丽大方,时时刻刻更新、充实着自己。总结起来,那就是,她自始至终都在表达真实、倡导独立、提倡自由、向往和谐。以下我将结合自己的思考与实际浅谈文化之道的两个方面。 (一)真实:人间最美丽的花朵 我一开始就被讲义开篇的一句话所吸引:让我们求真务实以真实的教育,蕴蓄生成真实的教养。先生把这样一句话列于讲义之首,想必也是十分看重她的重要性与深刻内涵。我也的确感觉得到,没每一堂课,先生都是在用真实的教育来启迪我们真实的教养该如何获得。先生经常说到的welleducated/wellcultured恰好将真实的教育与真实的教养联系起来。前者是方法途径,旨在通过教育education真正让everyoneiswelleducated,最终达到后者这个美好的目标和理想wellcultured,让每个人都具有良好的教养。但单纯的教育是不够的,单纯的教养也是不够的。没有了真实的存在,一切都黯然失色,空洞无物,有形无神,支离破碎。怎么样做呢?求真务实!! 先生多次提到哈佛校训VERITAS。VERITAS代表真理,含有真实,揭示真相。我相信,真实的东西是美丽踏实的,真实的东西必定也是自然的,纯粹而不矫揉造作的。真实的东西不一定和谐,但没有真实的存在,和谐即成空中楼阁。真实要求我们讲真话,正如巴金先生所行,亦如其所言: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真实要求我们求真理,捍卫一种镌刻于心的尊严。因此,我么必须心口一致,言行一致。浮华的尘世之中,心里想一套,嘴上说一套,真正行动起来的又是另一套的情形太多了。很多时候,我们无奈;很多时候,这又好象是偶然中的必然。可是我无法想象,当我们彼此戴着虚假的面孔,说着虚假的话,走着一条虚假的路时,那还称之为生活吗?我们还能称之为人吗?毕竟,生活是真实的,造物主让人类存于世间的时候也并没有给他们虚假的躯体和虚假的思想。如果要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我认为很必要的一点就是引入真实法则。真实法则如果在人类世界里完全失效或濒临失效的边缘,等待我们的恐怕不只是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悲剧。我们的灵魂或许已不复存在,整个世界面临的将是一场道德危机。到那时,一件又一件虚假的垃圾品四处乱窜,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很难说我们会拥有自己的思想。 我之所以说要在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分标准中引入真实法则是因为人可以不依靠虚假的手段生活下去,甚至没有虚假的阴影,人可以生活得更美好、更和谐、更有生机。人类完全有能力摆脱虚假的侵袭,再现再造一个真实的家园,重塑真实的心灵。而其他动物中频繁多见的造假行为多半是为了自保自生,以适应环境的挑战。不仅人类有自己的道,动物亦有其道。如杜鹃鸠占鹊巢,瞒天过海,强占人居。它们从不筑巢,当雌性杜鹃要产卵时,事先挑选一个芦苇莺的巢穴,毁掉其中一个鸟蛋,然后把自己的鸟蛋夹杂在里面。要命的是它们懂得根据蛋的大小和颜色挑选鸟巢,因此足以以假乱真,以至于芦苇莺妈妈没有丝毫怀疑。杜鹃幼鸟出生后,身形很快超过其他小芦苇莺,它绝不犹豫,利用身体优势,直接将所有小芦苇莺挤出巢外,任凭他们摔死或饿死,杜鹃幼鸟则独占养父母的所有食物。为了养育这个比自己还要大十倍的孩子,可怜的芦苇莺父母不得不四处奔波,为它寻找食物。杜鹃幼鸟心安理得地吃着独食,直到一天长大了,扑地扇动翅膀扬长而去,招呼都不打一个,留给年迈的芦苇莺撕心裂肺的痛。 我们还可以看到:狐狸装神弄鬼,诈死扮懵;响尾蛇、变色龙诱之以利,示之以虚;豺借刀杀人,为虎作伥这些或许不是它们的错,至多算是它们的生存之道。我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究竟是被动物影响了,逐渐抛弃真实,习惯于虚假且怡然自得,心安理得还是人影响了动物,使得动物们也学会玩起花招? 我并不因为有一些肤浅的思考而认定自己就是一个真实的人。虚假起来很容易,真实起来却难上加难。由此似乎能证明一点,好习惯的获得比坏习惯的获得永远困难得多。好习惯的获得需要付出指数级的努力,坏习惯的获得只需要你给自己非常小的常数。我不止一次地对自己说,多一点自由与自然,多一点独立与理智,多向别人多向自己表达真实的想法。可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你对别人真实,别人却认为你对他有意见,关系处得很僵;你对自己真实,往往又有些许不平衡,认为自己太吃亏,太软弱。但总的来说,我还是很讲究自己的原则,自己能做到的事就做得真实并尽量做好,少说或不说违心的话,跟他人交谈真诚且真实。我常常发现,当自己言行真实的时候,整个人全身都很放松,心情愉悦,态度自然。 当真实成为一种习惯,美丽与和谐或许就不远了。 生命像一朵花一样会绽放,而真实是最美丽的花朵,这样的花朵应该在你、我、他的心中常开不谢。真实是百花丛中最耀眼的,有点像菊,独开众花已凋时,不畏风霜向晚欺。 (二)methodology方法论意义 我一直很欣赏先生的讲课方式。好象很简单的问题,先生却能看到其更深的内涵,挖掘出一大串的问题来。在这样一种方式后面,更多的是凝结了一种多角度全面看问题、新角度创新看问题的思考方法。此外,无论是讲义还是先生补充的东西都很好地找到了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二者互为补充,各具其妙;文化之道的导向作用与其现实意义紧密结合,真正是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先生把先生一词解为先行的学生令我佩服,其中不乏先生的睿智与谦虚;先生为写ontheway的论文给出的说明详尽有条理,让人不得不佩服这种严谨、缜密的思维;先生给出的问题分析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具有普适性,对解决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大有裨益,尤其是在寻找事情发生的根源如寻找实验中的误差来源时很有效;先生以蛇为名,以水、谷、盐、种之精神以自励,让人不能不感觉到先生每一时每一刻都在走着一条艰辛的文化之道。先生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打开了我的思维,引导我办事说话系统化、条理化那是我最大的收获之一。 诚如网站上些许朋友所言,先生分析问题很有深度和广度,但先生经常将一段文字或一个词加以分解,细分其义,不免有咬文嚼字的嫌疑。我并不否定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但有些文字这样处理后其味道便荡然无存了。而且,长期这样做也会僵化人之思维,当然其中有一个度的问题。还有,先生在探讨某一问题时,不必发散得太开,引申出的问题也不宜过多。因为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限,能解决小部分问题就很不错了。多则滥,散则乱,于我而言我有厌烦之感。当然这只是我的愚见,或许并不科学。 文化之道的方法论意义应在一种潜心静气、心平气和的和谐氛围中予以提升。常为世界著名大学里的那种开拓美丽极限、寻求真理的精神所感动,亦为先生动情绘心地探讨巴老的精神所感动。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仰与追求,在心与心彼此真诚相待、真诚守侯的时候,文化之道菜油可能达到美丽的极致,亦即止于至真至善至美,延伸其广度,拓展其深度。 关于自己 近来心情不是很好,时间又很紧,这样一份结业论文写得很散很乱,很多地方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关于自己,关于人之三问,在打印出的《大学启思录》中我有比较详细的说明。这里我补充一些。 现在的我总觉得很痛苦,很不舒服,很不耐烦。我很难说清自己该干什么,适合于干什么。前些天的一门考试靠得很糟糕我花了很多时间准备,平时感觉都不错,一考试竟然是这样的结果。我自己都对自己感到失望。我以为,我的痛苦源于心中的不自然,不耐烦和不知所措。 我一直向往自然,所以我总是表现得很独立,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影响。作业我会坚持自己做任何时候我都不会想到去抄袭,平时我很少依赖别人,我一直走着自己的路。但我并未得到我所想要的自然。恰恰相反,我经常表现得不自然。看书很多地方看不懂,课余时间自己没有任何喜好,经常莫名其妙地烦我可能一直都忽略了与别人合作、与别人探讨问题的环节。我现在意识到我是在孤独地生,寂寞地活,思想上根本就不独立,鲜有自己的个性与观点。行动上好象是独立,归根结底却是踽踽独行。 《圣经》中的这句话是为我写的吗?thepeoplebecameimpatientontheway.当我走着脚下的路时,心中时不时就impatient。我做事欲速而不达的时候,心中就浮躁了;别人问我问题两三次,我就沉静不下来,有种想发火的冲动.我不自由,如果自由,那看待某件事情应看的很坦然;如果自由,那心中应是豁然,明朗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这样一种不自由让我觉得我被很多东西所束缚,放不开手脚.所以,我时常是不知所措,冲出了这个怪圈最终又回来了.比如说,我原以为我会坚持下来多读关于人生修养的书.可专业课程总让我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所以经常看了一点又不想看,即使看的时候心也不平静,看的很粗糙. 话说回来,我离老师所说的真实,独立,自由与和谐相差甚远,我想,我真得花时间多思考一下如何有效的利用好在路上的机会.我不得不说,自身的弱点,让我狼狈不堪. 尽管如此,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像电脑的桌面一样经常变换一下背景,希望我的路上少死机;当我累了的时候,我可以关机或待机,回想一下,然后重新上路;我希望我的思维不要像鼠标的工作方式固定僵化,大多数时候理智的时候多一点电感的感性;当我待人处事的时候,我可以以自检,让自己系统化,必要的时候让自己的生活离散一点,呈现量子化的趋势-------连续实在让我太累了。 在我的周围,还有无数个我------我应该把我身边的人当成自己的不同表现形式来看待,平等自由,和谐相处,共勉共励。我崇尚和而不同的儒家理论。君子和而不同,他们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谐以提升对方,不同以挖掘对方。如果真有了这样一种和而不同,真实独立自己已蕴藏其中。小人同而不和,一味追求观念的苟同,一味的顺从或依赖别人,一味地认可别人,为了避免争端,碰壁,宁愿不坚持自己的观点,放弃了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这样表面上是同了,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和谐,而是息事宁人,回避矛盾,最终的结果恐怕是矛盾重重,连同的机会多没有了。然而,同而不和好像总比和而不同占上风,不知不觉已成中国市井平民文化的一部分,多数中国人所接受了的或正在接受的正是这样一种文化。 和而不同,即表明和是不同的基础,不同能促进和的维系,当和与不同一方被破坏或二者被隔离,双方都很难存在了。和与不同并非对等的概念,而是矛盾中的完美统一,它们强调和的基础和前提作用。没有不同的和或许依然还是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而没有和的不同则极有可能演变成难以调和的冲突,难怪儒家有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的说法。君子与小人之重要区别在于对待和与不同的对待相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似乎印证了这一点。和而不同,正是我们一直期许的美好理想.达到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前提便是通过真实的教育蕴蓄生成真是的教养。和而不同说到底是一种丰富而平衡的道德目标(thegoalofsuchfulfilledandbalancedvirtue). Walkingontheroadisindeedalongprocesswithtoughexperiences.Whatcanteachusmost istheUniversityofLife,whichwillneverfade. 走在路上,风雨兼程,路途难行,但总可得到历经风波后的愉悦感与充实感。我想这个词可以用四个短语加以描述:Reverenceforlife,敬畏生命――我们既然生于世上,就必须牢记敬仰这一点:Opentotheworld-----走向世界展示自己――如果没有开放的精神,我们脚下的路很可能越走越窄;Attentiontoyourselfandothers――-这是我们行路是经常忽略的一点;doityourselfbyDeed――亲身实践,我们完善自己的最佳方法。于是我们一个有趣的公式:Road=Reverenceforlife+Opentotheworld+Attentiontoyourselfandothers+Doityourselfbydeed. 快收尾时,我觉得很遗憾――论文的许多要求都没有达到,自己还有很多话未说,不能给先生提供有价值的帮助,有时间有机会,我们会再见再叙的。 最后该说点什么呢? 祝自己畅享成长快乐吧! 愿我们的生命美丽与共! 愿大千世界,有我们的落笔之处! 祝先生教安,健康,如意!
个人分类: 生活哲思|36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行动起来,消除贫穷 阮一峰
entropy 2008-11-1 09:59
下面的文章是我订阅并转载到这里的,如果有兴趣请大家关注原作者更多的博文. 这是我读完全文和回复想到的: 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短诗: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Communist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Communist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同时我也在思考,所有我们不愿看到的一切,根源是贫穷吗?不是,是心地;教育不能改变这一切吗?能,看我们教给人民什么。 以史为鉴,大唐兴亡。 行动起来,消除贫穷 阮一峰 发表于 2008年10月15日 | 分类: 首页 - 档案 - 互联网 今天是2008网志行动日(Blog Action Day),全世界的网志作者都写同一个主题消除贫穷。 我很愿意参加这个活动,希望唤起更多对穷人的关注。 为什么要消除贫穷?因为贫穷是社会的癌症。它不仅使得穷人陷于悲惨和绝望,而且使得社会分裂,加剧社会矛盾,难以长期发展。正如20世纪初美国政治家亨利乔治所说: (如果经济增长只是)使富裕之家和贫困之家的差距更加悬殊,进步就不是真正的进步,它也难以持久。塔楼在基础上倾斜了,每增加一层只能加速它的最终崩溃。等于把金字塔尖顶朝下竖立在地上。 改革开放的30年,使得中国从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最不平等的国家。在这30年中,有一些人借助灰色和黑色的交易,成为了巨富,而另一些人却什么也没有得到,阳光30年没有照到他们。更可怕的是,财富的增长反而伴随着社会意识的倒退,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向财富致敬、向权力致敬、向等级致敬的风气,富人成了社会的高等阶层,穷人成了社会的垃圾,最好能把他们藏起来。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我深信,中国无法实现长期发展,而且将永远停留在封建时代。有一本历史著作叫做《万历十五年》,其实我们现在还生活在那一年。   如果你对贫穷没有概念,如果你从来不曾担心过没钱吃饭,我建议你读一下下面的文章: 《2003年的网络照片》,2004年2月6日 《命比煤贱》,2005年8月11日 《两则新闻》,2005年8月18日 《一个底层银行职员妻子的信》,2006年3月16日 《两则报摘》,2006年9月2日 《杨丹之死》,2006年11月3日 《圣诞节的一则新闻》,2006年12月25日 《张菊的故事》,2007年7月7日 《乞丐之死背后的器官交易》,2007年7月27日 《长眠矿底的172名矿工》,2007年8月21日 《烟囱是怎么拆的》,2007年8月31日 《杨利甲的故事》,2007年9月9日   抗议贫穷和不公是这个Blog的主题之一,也是让我坚持下来的动力之一。我始终相信,哪怕其他事情都做不了,只要我一直在写,世界就会多一分改变的可能。总有一天,正义感和同情心,会在这个国家重新占据上风,但是在此之前,你必须不懈的努力。  在一本书中,我曾经看到一个资深的美国新闻工作者,对大学毕业生的一段赠言:  用你们的专业技能去推动社会进步,为社会不公的受害者大声疾呼,与维护不公平制度的人作斗争,这些都是你们的责任。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学生,并不认为解决社会问题是我的责任,它们又不是我造成的。但是,随着我进入社会,亲身遭遇了挫折和不公以后,我越来越认识到,所有人的命运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今天他遭遇了不公,明天可能就是你遭遇不公;今天他在贫穷中挣扎,明天可能就是你在贫穷中挣扎;如果你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请首先希望所有人的命运都有机会改变;如果你希望别人会来帮助你,请先去帮助他人。  《晏子春秋》中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今天这个2008全世界Blog行动日,让我们不要忘记,世界还有40%的人口25亿人生活在每日收入不足2美元的绝对贫困中。请做出你的努力,让这个世界因为你,而有所不同。 (完) 评论 秦锋 说: 写的好! 2008年10月16日 00:27 | | 引用 hollander 说: 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 2008年10月16日 00:29 | | 引用 鄙视二大爷 说: 说得对!每个人都要大声疾呼,我们要 :自由,平等,博爱!!!!!!!!!! 2008年10月16日 00:38 | | 引用 南明离火 说: 呵呵 你做的已经很好了。我需要向你学习~ 2008年10月16日 02:13 | | 引用 哈种种 说: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worldnews/article-1063198/PETER-HITCHENS-How-China-created-new-slave-empire-Africa.html 阮先生,请读一读以上链接也是和贫穷有关的 2008年10月16日 06:41 | | 引用 看不见的城市 说: 嗯,行动!努力! 2008年10月16日 09:06 | | 引用 阿良 说: 所有人的命运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今天他遭遇了不公,明天可能就是你遭遇不公;今天他在贫穷中挣扎,明天可能就是你在贫穷中挣扎;如果你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请首先希望所有人的命运都有机会改变;如果你希望别人会来帮助你,请先去帮助他人。 一直在读你的博客,却又一直在深处潜水着。好几年了,读着你的每一篇心血之文,看到了你的坚持,读到了共鸣的思想,很赞同你的部分观点,以后浮出水面,多参与交流吧 2008年10月16日 09:14 | | 引用 阿松 说: 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 2008年10月16日 09:37 | | 引用 despot 说: 我的行动: 1. 向阮一峰致敬,为他一直以来的正直和坚韧,功德无量。 2. 努力摆脱贫困,为消除贫穷尽一份力量,度己度人。 2008年10月16日 12:54 | | 引用 大熊 说: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值得考虑: 1、贫穷的人富裕起来,是否会把其他穷人踩在脚下?(比如暴发户) 2、如何促使富裕的人把财富拿出来与其他人分享?(比如盖茨)如何构建社会制度和精神信仰才是关键,可我对此却茫然而不知所措。 2008年10月16日 14:23 | | 引用 hongjiang 说: 我一直觉得讲这样的话太大,太空;可心里真的敬佩这种心怀天下的人;一直关注你的博客,有些时候觉得你像个愤青,我们对于很多社会问题都已习惯,只顾忙碌自己的生计,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听到还是有些像你这样的青年在疾呼还是很为之一振的。祝好。 2008年10月16日 14:28 | | 引用 Elton Disney 说: 中国的贫乏差距正在扩大,不知GOV是想把穷人藏起来,就像在闹运会的时候那样,还是想怎么样... 2008年10月16日 14:43 | | 引用 terry 说: 用你们的专业技能去推动社会进步,为社会不公的受害者大声疾呼,与维护不公平制度的人作斗争,这些都是你们的责任。 美国媒体其实就是美国政府愚民和实现它全球战略的工具 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借鉴的每次看到怨妇哭丧似的文章我就想吐 2008年10月16日 15:59 | | 引用 杨一新 说:引用terry的发言: 用你们的专业技能去推动社会进步,为社会不公的受害者大声疾呼,与维护不公平制度的人作斗争,这些都是你们的责任。 美国媒体其实就是美国政府愚民和实现它全球战略的工具 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借鉴的每次看到怨妇哭丧似的文章我就想吐 显然你这种人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精神信仰!从你的回复中也看不到任何逻辑思维。别贻笑大方啦! 2008年10月16日 17:31 | | 引用 LuciferByron 说: 已阅,共勉 2008年10月16日 20:02 | | 引用 筋斗云 说: 支持阮一峰。尽自己的微弱力量帮助能够帮到的人。 2008年10月16日 20:02 | | 引用 asdf 说: 活在万历十五年,活在1984年 2008年10月16日 21:00 | | 引用 Caramel 说: 把所有链接读完后,心里沉重而难过,也受到很大的启发。 2008年10月16日 22:32 | | 引用 胖子党党魁 说: 阮老师您好: 我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但是人文知识也相对较广。我觉得那篇《愚蠢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 》很有道理,这几十年来热血的知识分子之所以失败,我觉得就是忽略了这一点-----知识其实不能改变人心,人心不变社会也不会有本质的改变。这就是邓稼先等的失败之处!!   然而正是在这个方面,我们意识到,蠢人不可能靠教育来拯救。他所需要的是救赎,此外别无他法。迄今为止,企图用理性论证去说服他,丝毫没有用处。在这种事态中,我们可以完全明白,为什么试图去发现人民真的在想什么是徒劳无益的,为什么这个问题对于负责地思考和行动的人来说也完全多余。正如圣经所言:对上帝的畏惧,就是智慧的开端。换言之,治疗愚蠢的唯一办法,是灵性上的救赎,因为唯有这样,才能使一个人像上帝眼中负责任的人那样生活。 2008年10月16日 23:49 | | 引用 峰粉 说: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共勉 2008年10月17日 10:01 | | 引用 captain 说: 说的很好.艰难之路关乎每一个人.是行动,也是自救.等待只会等死 2008年10月17日 13:59 | | 引用 welco 说: 拜托 主题是消灭贫穷 不是消灭贫富差距消灭贫穷 就是改革开放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消灭贫富差距 就是文化大革命 以阶级斗争为纲 你跑题跑的也太厉害了 ps 如果你相信自由市场经济学 那么就应该相信当贫富差距不正常的时候 他会自动调整直到正常 就好象股票高了就会跌一样 现在拉动内需活跃农村市场就是一种表现 凡事自有规律不会随着你的意志动摇 2008年10月18日 08:31 | | 引用 Felix 说: 阮先生, 偶尔找石油资料,才找到你的BLOG。 每看一篇文章。感受颇多。 2008年10月18日 12:48 | | 引用 lynne 说: 消灭贫穷。我也认同这是大话,就算西方社会也没法实现,英国天天都有穷鬼在街上酗酒被警察开罚单,我们认为很不堪的擦碗擦碟PARTTIME也有本土人在做,心态难道不是很重要的因素?每天我都很深刻地感受着别人政府是怎样利民的,别国的民众心态是如此的平静的。中国虽然没有大的战争,但是国人普遍心急焦虑聒噪贪心自私虚荣。不能否认,中国这么大,要治理好是相当困难的。这是由人种决定的,你以前不也是写过英国史么,就因为它们侵略性的祖先为他们创造了发达社会的条件,现代的价值观普遍认为损人利己不好,但是很多东西已经是先决的。在我的年纪看来觉得你和你的思想都很老,goveronment真的是件很复杂的事情的。 中国政府已经为了我们争取了很多东西,至少我是受益者,也许我是幸运的,父母为我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是条件不好的人那也是一种很好的奋斗的动力条件啊。西方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人们普遍比较懒惰的,国内到现在还是手停口头停的时代,那么人就应该顺应环境努力生存改变现状。我其实觉得穷人继续穷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努力的,我的父母也是努力过来的。 2008年10月20日 06:52 | | 引用 我能做什么?
223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