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爱信不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信(18)——感觉孤独怎么办?
热度 4 dabaoski 2011-10-31 21:39
XXXXXXXXX 大宝哥,关注您挺多年了,觉得你就是一理想主义者和一现实主义者的完美结合 ,挺佩服您的。 这次想向您请教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我现在感觉生活的特别孤独,身边没有人与 自己交流。最早是由于性格的问题,我和两个研究生同学产生了矛盾,为了避免 恶化,我选择不和他们来往;后来逐渐发现,大家都和我渐渐的疏远,特别生分 。今天晚上他们出去聚餐,没有人叫我,我得知后,特别伤心。中秋只有一个人 度过。我自认为自己不是个排斥别人的人,最后成了这样,唉。有点语无伦次。 。。 想问问大宝哥,我应该怎样处理这样的局面?不希望和每个人成为朋友,但不想 和每个人都成为敌人。先谢谢了. ———————————————————————— Neil反面教材: 按照之前和这位网友的约定,我把他的id隐去了。 在这里要向这位同学真诚的道歉,因为这消息是他去年的9月22日发给我的,而我当时答应了他要复他的问题,可是我居然拖了一年都没回复,搞不好他现在已经毕业了,囧。 我之所以没有回复,主要是因为当时恰逢肖传国的案子,我博客的火力全部都集中在方舟子和肖传国这俩人身上,以至于我一下子把这个事情给忘了。直到今天我翻看以前的旧消息记录才发现。 不过说实话,其实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回复这个问题。 读研,特别是一些研究型学科,生活中跟人交流少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因为平时大家都在实验室拼命干活。 而且中国不像美国,美国人强调人权,强调劳逸结合,所以你看生活大爆炸时会发现里面的几个主角业余生活还是很丰富多彩的,经常玩,闹,开party。 可是在中国,如果你不是星期六日照样呆在实验室做实验的话,那么你就是不务正业的,你就是不热爱科研的,你就是不好好干活的,你的老板就是有可能收拾你给你穿小鞋的。 不同的国情决定了研究生不同的生存状况,既来之则安之,习惯就好。 对于你的情况,我认为你最需要的是找个女朋友。因为研究生的同学不像小时候的同学,研究生都是成人,每个人都要求有自己的空间,很难像小时候的玩伴一样每天打成一团。 如果说你能在研究生的同学中找到臭味相投的,或者说相见恨晚的,那么这种友谊还是比较珍贵的,你也是很幸运的。 反过来,如果没碰到这样的铁哥们儿,你的同学,或者舍友跟你的关系只是一般的话,也不算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毕竟,他们都要有自己的生活啊。啊啊啊 你要找的是属于你自己的生活伴侣,因为只有你自己的生活伴侣才是能在中秋节晚上陪你一起赏月的,外人没那个义务,也享受不到那种快乐。再说,同性朋友太亲密也容易搞基,你懂的。 至于你和你舍友的关系,有个词叫顺其自然,顺其自然的意思就是爱咋地咋地,不用刻意挽回,如果人家觉得你值得交往,那么过一阵子你们的关系自然会缓和,如果别人觉得你不值得交往,你就算找个绳子把自己跟他们捆在一起他们也不跟你玩。 强求不得。 最后说一句:现实生活中如果找女朋友有困难,就尝试上网找一个。靠谱不靠谱,试过才知道。
个人分类: 爱信不信|4393 次阅读|3 个评论
信(17)——有关大龄考研
热度 6 dabaoski 2011-10-31 20:48
匿名 2011-10-19 22:45 大宝,问个事啊,我是大龄青年,读研比同龄人晚,你说这同学会歧视这种现象吗?你是一路走过来的成功者。你结合自己经验谈谈这个问题行吗?谢谢了。 匿名 2011-10-19 22:46 大宝,你说大龄青年考研会被歧视吗?谈谈你的看法,你见识广,谢谢 —————————————————————————————————— Neil反面教材: 这位大哥,你给的信息量太少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我只能笼统的给出我的一点看法,仅供参考。 先说一句题外话:我不认为我是成功者,事实上我只是一个通过虚拟世界来逃避现实,寻求博客庇护的失败者。 而且我很讨厌“成功”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意味着“成绩”,而在我的生命中所亲眼见到的是,世人对所谓“成绩”的追求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为了追求表面上好看的能够用于跟人显摆的 那么一点东西,当面睁眼说瞎话,背后耍花招来阴的,基本上无原则无底线,或者通俗的说,不要脸。嗯,虚伪,我最瞧不起这个。 回到正题: 1、在中国,如果你不是生于高家,名门之后,天生丽质,天赋异禀,三岁饱读诗书,七岁能歌善舞,十岁留学国外,十二岁米国名牌大学双料博士,那么,无论怎样,你都会被歧视。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歧视你是因为身高,有人歧视你是因为长相,有人歧视你是因为出身,有人歧视你是因为智商,总之,只要你不完美,就总会有人拿你的缺点说事儿。 所以,要我说,何必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你呢? 管别人歧视不歧视呢,他们算老几啊? 2、说实话,有关大龄青年考研,我认为相比起是否会受人歧视的问题,你更应该关注的是“值不值”的问题。 首先你应该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状态,自己选择的专业,学校,以及导师有个基本的认识。 如果说你已经成家立业,不缺钱花,就是每天开奔驰开腻味了,想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做个追求理想的文艺老青年,那么你可以尝试再回学校读书,毕竟,大多数同龄人还在做房奴,还在为房子车子儿子的尿布片子发愁,而你已经提前完成任务了,所以随便你怎么玩。可是如果你的生活状态不是这样,那么建议你先考虑生存,再考虑理想。 同时,如果说你选择的专业,学校,的确能够让你得到你想要学习的知识,那么这也值了,可是如果你选的是垃圾学校的冷门专业,本来就没几个人,大家都还在混日子,那么这就不值了,你考了研也是白考,白浪费辛苦背政治书那半年。你作为一个普通青年,想成为一个文艺青年的理想,也会最终以自己变成一个2B青年悲剧收尾。 还有,如果你读研选择的老板是个踏实做学问的人,能让你学到东西,那么我想,就算周围有人歧视你,你也不会在意了,因为你会得到学习的乐趣。可是反过来,如果你选的老板不把你当人看,只把你当牲口使,你读研只沦为一个打工仔,成为别人追求名利的工具,那么,就算周围没有人歧视你,就算周围的人都把你捧上天,你也会成为一个内心无比痛苦的神经衰弱以及轻中高度抑郁症患者。 所以,看清形势最重要,一定要提前踩好点。 如果你能对自己的情况有个清晰的认识,那么别人歧视不歧视你,这都不是问题,同学眼里射出来的又不是激光,怕啥?
个人分类: 爱信不信|6108 次阅读|5 个评论
信(16)
热度 7 dabaoski 2011-9-11 19:50
AlonePhy 2011-9-3 21:25 宝俊哥,你好! 关注你的博客有一段时间了,发现还可以向你咨询问题,小兴奋了下。 有几个问题想请你帮忙给点建议,希望你能抽空帮忙解惑。 我在一所非知名二本师范院校读书,物理学专业,现在刚进大二,现在想想真有点懊恼,当初 高中的时候就没怎么认真学习,高考时又发挥失常,结果跑到这么个破学校去。打算考研,我们学 校信息闭塞(感觉自己在孤军奋战),所以有几个关于考研的问题想请教。 ①关于选专业 我自己想考理论物理,做基础理论。但是家里人反对,觉得不好找工作,而且薪水好象不高。 我自己到是无所谓,因为太喜欢物理了,只有物理才能让我摆脱这空虚、无聊的生活,为了物理, 穷不算什么。但是不得不考虑家人的意见,我不想跨专业考研,所以,我想找个就业相对较好的与 物理有关的专业,基础理论应该可以平时挤时间去想。我想问的是,有没有这样的研究生专业? ②关于出国 早就听说物理学专业不好找工作,听说海龟相对容易些,而国外的学术环境比国内的好,所以 我有考虑出国,父母虽然暂时不用我养,但是要供我出国读书有些困难,要出去的话,只能拿全奖 ,我英语不好(看了你讲的关于学英语的方法,可惜我已经买了中文版的讲义了,最近买了本朗道 的力学看,看得好艰难啊,半天还翻译不过来。。。),而且本科学校又差,这个难度还是有点大 。我想问的是,有没有必要出国?如果出国,是直接考国外的研究生好还是在国内读完硕士再去好 ?(读硕士如果发了好Paper成功几率应该要大些,而本科我觉得自己很难写出文章来,英语也不 一定能提高到出国的水平,和其他人比,没什么优势). ———————————————————————————— Neil反面教材: 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一、关于选专业。 1、首先纠正一个你家人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现在在国内做基础理论,薪水并不能笼统的说低 。只不过国内科研人员的收入状况是呈金字塔状的。 通俗的说,如果你足够牛,你的能力足够强,背景足够好,发表的文章足够厉害,那么你年薪几十 万甚至上百万都不是做梦。或者即便你的水平只是中等偏上,在科学院拿到年薪十万以上的收入也 不是多么稀罕的事情。反正我认识的科学院的教授里,没有年薪十万以下的。 对于大学,平均的来说,教员工资会比科学院的低一些,但这也只是平均意义上,如果你有本事去 国内比较优秀的大学任职,那么收入也不是问题。 当然,如果你并不是那么太牛,以至于你没有办法去好大学找到一个好位置,只能去二流或者三流 院校,那么你的收入肯定会低不少。或者坦白的说,中国大部分老师的工资并不高。在北京,普通 大学教授的工资大概也就是五六千块这个样子吧。 这样的收入,养活一家三四口人肯定不够,但是养活自己肯定够了。 2、有没有就业相对较好的与物理有关的专业? 答案是有的。比如,近些年国内比较流行的两个专业,一个叫“光信息技术”(每个学校的这个专 业名称都不同,但肯定都有光信息这三个字),另一个叫“微电子”,这两个专业都属于物理类范 畴,但都是应用学科。 对于光信息技术专业,基本上就是学一些基础光学的东西,再学一些跟光通信理论、光纤、激光器 有关的知识,然后出去工作,工作的单位一般是光学仪器厂,灯泡厂,光通信公司,等等之类的。 对于微电子专业,其实就是物理系下属的电子系,学的课程肯定比不上专业电子系,但是足够你找 份工作,就是酱紫。 不过,说实话,如果你是对物理的理论感兴趣的话,那么你选这样的专业并不明智,因为尽管这两 个专业都属于“物理类”,但是它们离物理的理论还是很远的,在这样的专业读个研究生,你照样 接触不到物理学核心的理论,只能学一些应用的东西。看得见却摸不着,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到 时候你肯定更痛苦。 我的话你不用质疑,因为我最早就是学光信息的。:) 3、我认为找工作只跟你的个人能力有关系,跟你选的专业没有必然因果联系。 要举例子就太多了,比如,我大学时代的一位好友是力学系的,大伙知道力学专业是中国垃圾专业 排名前几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这哥们儿的人生,他大学毕业以后去剑桥读了一个力学系的硕士, 然后果断转去做金融,现在在上海跟郎咸平的二儿子一起赚钱,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还有一个哥们儿尽管跟我同是中大物理系的,但是他在编程方面远强于他人,在10年前著名的 win32.wormdll系列病毒刚入侵大陆的时候,全中国的杀毒软件没有一个能杀,这哥们儿就自己编 了个小程序成功搞定,后来把这个程序送给了金山毒霸。现在这哥们儿去了“YY语音”的研发团队 ,日子过得也不错。 所以要我说,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技能。你要是真有一技之长,谁会在乎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呢? 二、关于出国 1、出国深造是大势所趋,甚至可以略带极端的说,出国深造是国人做学问必经之路,因为好处实 在太多,细数不过来,而如果不出去,则吃亏太多,同样细数不过来。 所以不要问我该不该出国,如果你在能出国的时候没有出国,那么你将来肯定会后悔。 2、一般来说,直接出国读研肯定比在国内读完硕士再出国读研要划算。一方面你在国外多读几年 ,更能接触到相对更良好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国内的情况并不像表面那么和谐,万一你在国内碰 到一个坑爹的老板,那么你可能会很惨,也会影响到你出国的计划。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就出国的,出国首先需要语言成绩,然后是GPA,再然 后就是一点点运气。如果你本科就能在寄托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你的GPA又不至于太差,那么 如果走运的话,即便你无法去牛校,去一个国外二流学校还是没问题的。 可如果你这些都不够条件,你就只能在国内读研,缓图之了。 相信我,那些在国内读完研或读完博再出国的人里,没有一个是故意选择这条路的,大伙要么是当 初迷茫,不知道怎么选,稀里糊涂一路走来,要么就是没办法,只能这么走。 不过,之于做学术而言,人们最终的选择还是同一个,那就是出去接受再教育。如果在国内读研的 ,就出去读博,如果在国内读博的,就出去博后,自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重塑自我,再造辉煌 。 3、关于英语,学不好太不应该了。在现在这个年代,如果你英语能学好,你就不愁有饭吃,如果 你英语学不好,那么就算你想做学问,你的学问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这话不偏激,这话很现实。等你成为过来人,你就懂了。 就写到这里吧。
个人分类: 爱信不信|4539 次阅读|8 个评论
信(15)——退学交还培养费算不算霸王条款?
热度 4 dabaoski 2011-9-11 18:32
XXXXXXXXX 2011-8-25 14:51 Neil,向你请教个事,中科院有些所研究生录取协议有一条,如果中途退学,须赔偿所有在学费用算不算霸王条款。谢谢 —————————————————————————— Neil反面教材: 下面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这样的条款的确存在,其存在的背景是这样的: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留学潮在中国学生中兴起,能够到国外的大学读书成为大部分学生求学时代的 梦想和人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大学四年学业完成的同时也完成出国申请的必要步骤,所以总有一部 分学生在大学毕业后还要继续等待1-2年的时间才能够出国。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托福,GRE,或者雅思的成绩未能在申请学校的Deadline之前达到所申请学校 的要求,拿不到offer或者admission,那么你恐怕就要多花时间重新参加语言考试,来年重新申 请了;或者即使你的成绩没问题,但因为一些其它原因导致使馆拒签,那么这也会影响你当年的入 学。 此时对这些学生就出现一个问题:如果这毕业后的1-2年不参加工作,只在家里呆着,那么家庭所 承受的压力会比较大,而如果参加工作,则有可能影响自己的学习状态,二者似乎都不划算。 有问题就会有解决办法,目前最流行的办法有2个: 1、在大学毕业后,去国内的大学或者科研院所读一个硕士,在读硕士的同时继续完成申请出国的 步骤,拿到硕士学位后马上走人。 2、在大学毕业后,去国内的大学或者科研院所读研究生,同时继续完成申请出国的步骤,一旦申 请出国的步骤完成,拿到国外大学的offer,马上退学走人。 对于1和2,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曲线救国”。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前者要多花大约一年的时间,但 可以拿到一个硕士学位;后者少花一年的时间,但什么学位都没有。不过无论前者或者后者,对学 生本人都是很有利的。 上面的有利是对学生本人的,但上面曲线救国的第二种方法,对学校就不是那么有利,特别是对科 研院所。 我们知道中国科学院的各个所都是拿纳税人的钱来培养研究生的,学生来这些院所读研究生非但不收学 费,还会挣得一笔比大学里研究生的补助高不少的奖学金(科学院里一般管这个叫工资)。如果一 个学生来这里读书不是为了完成培养的学制,而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个临时的去处作为过渡,一旦自 己有了新的地方就马上退学,那么这笔纳税人用来培养研究生的资金就打了水漂。或者说句不好听 的,这钱被学生坑了。 此外,还涉及到一个“名额”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即便水平不是世界最强,它也是有一定的水平 的,选择来这里读书的学生,即便不是中国最好的,他们之间也还是存在竞争的。如果一个名额被 你占用了,也就意味着有一个人失去了名额。从这个角度讲,即便你的名额是你用真本事赢得的, 你战胜别人取得名额后又故意浪费掉的行为本身也是说不过去的。 从上述两个角度出发,我们基本上可以认定学生退学出国,把科研院所当跳板的行为对于科 研院所而言的坑爹的。 因而,学生如果退学,须交还培养费这样条款的出台,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这样的条款,本质上并不是为了要去“惩罚”学生,而是为了平衡科研单位与学生之间的利益,或 者也可以理解为为了挽回纳税人的损失 。 二、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条款也有漏洞,其本身是一刀切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退学都 是为了出国,而对于那些例外的情况如何处理,一般就要靠科研院所的具体行政人员灵活掌握 了。 在这里举个例子: 我有一位朋友,他曾经花了两年时间考研,考入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读研究生,他很喜欢物理,基 本上在科学院的日子里书不离手,但遗憾的是,在他读书的两年多日子里,他的导师并没有教他多 少东西。 引用他本人的话,在读硕士的两年半日子里,他的导师一共只让他做了两件事: 1、当有其他学生要来做实验时,他负责开关一个抽真空的仪器设备。 2、晚上在实验室值班看门。 坦诚的说,他在科学院的日子是过得比较阴郁的,但有些太不和谐的话我就不在博客上说了,因为 影响不好嘛,你懂的。总之,在实验室打工的这些日子,使得他对物理学的梦想基本上趋于绝望了 ,于是他在还有两个月就能申请硕士学位的时候选择了退学。 在还有两个月就能拿到学位的时候退学,这行为在很多外人眼里看来挺二的,我和他周围的很多人 也都劝过他,但从他当时的状态来看,我也知道人非到绝望那一步,是不会有那样的选择的。 我这位朋友的情况就不属于因为要准备出国而坑研究所的情况,他的情况相反,属于被坑。而他所 在的研究所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也没有丧失掉人情味,考虑到这位学生并没有在所里得到良好的培 养和必要的呵护,也就没有在他退学时落井下石,要求他退还培养费。 所以说,尽管研究生入学时有明确条款写了退学须交还培养费,但其实在具体操作时还是有很多不 同的情况,要靠相关人员视具体情况而不同对待的。 三、总结一下,我个人认为,科学院研究生退学须交还培养费这样的条款本质上不能算是霸王条款 ,它的设置有其背景原因,其目的也只是为了平衡利益。但我们的条款并没有(或者也许没有办法 )写得详细具体,把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都概括,因而其具体实施还要依赖于相关人员 视具体情况而做出的判断。 最后,多嘴说一句:每年从科学院各个院所退学的学生并不多,当然也不能说没有,但因退学而被 要求交还培养费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我们科学院各个所负责学生培养工作的老师人还是不错的, 我没听说过有特别为难学生的例子。至少,物理所的老师人都很好的,哈哈。 这篇就写到这里吧。
个人分类: 爱信不信|3931 次阅读|7 个评论
信(14)
热度 8 dabaoski 2011-3-3 01:03
吴宝俊,你好。 我是你博客的读者和你著书的读者,今天冒昧向你寻求些帮助。 我是一名大三计算机专业学生,有考研的打算,想能有个环境再深入学习下我感兴趣的方向。通过网上了解的信息,我对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矛盾多少了解了些。并且我相信研究生与导师的矛盾不是研究生唯一所要面临的无奈。我自己而言,简单说是已经快受 够了中国式教育了,希望能越快脱离这个教育体制越好。这就让我挺矛盾的。 关于是否考研的问题,我想很多人觉得我应该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考进去,不管环境怎么样,最终到达什么程度还是看自己。这些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不过我认为我还没有厉害到环境能对我没影响的地步。说实话,特别读了几篇研究生与导师矛盾的文章之 后(例如《你知道什么叫“打工仔”》),在心惊肉跳之余,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我相信你说的问题都是真的,虽然普适性我不知道,不过我也相信情况不是个别。) 我目前的状况是虽然读研是我理想的选择,但我也是可以毕业找到工作的。能找到我学专业的工作,只不过就不会干我感兴趣的方向。就我现在知道的这些信息看。读研可能不是像我想的那么“理想”。我只想要个环境给我自主学习(我对导师有没有指导都不 太介意了),而希望总是忙于赶工。 虽然我想读研最坏的打算就是退学,不要学位证。反正我读研也不是为那个学位证,而是能找到自己感兴趣方向的工作。不过本来考研的机会成本就挺高的,如果进去还是不停地受恶心,那我还真不知道进去之后我会不会后悔。 我觉得我这么大了,在中国,还是应该多现实点。有理想是好事,不过环境真的太差的话,灵活变通也是应该的。虽然我认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不过我还是想在这个选择上了解清楚一点。 现在我还是挺犹豫的,毕竟最后落脚到找工作的问题,我有时候认为其实It’s just a job。对我而言,本科就业,长远看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就经济方面说也不见得就比读研之后差。 最后,我想吴宝俊你博客访问量这个大,给你来信的人肯定也不少,你一定常常疲于应付吧。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回复我。非常感谢。 我的表述确实有点不简练清楚,不过我想你大概能理解我的意思把。 —————————————————————————— Neil反面教材: 一、年轻人心高气傲,都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一点可以理解,我自己也一样。但是我认为有另外一个不错的剧本值得考虑:那就是人在年轻的时候要把个人喜好放在一边,多做事,无论喜欢与否。 这个逻辑很简单:如果你什么事情都做过,这意味着你做什么事情都有经验。而如果你 只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意味着在你不喜欢的事情方面,你是菜鸟。 这个社会很现实,你会做事,就有机会,你不会做事,就没有机会。如果你年少时只做 自己喜欢的事,那么你的机会比起什么都做过的人来说就会少很多。 说具体点,比如你是计算机专业的,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如果你软件、硬件、编程、 市场都接触,都做,那么你的出路会比较广,可如果你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编程, 你只想做一个程序员,而万一将来你想去的公司偏偏又不招程序员,你不就歇菜了? 当然这个比方不太恰当,因为程序员有手艺,总是能找到公司的,只不过未必是你想去 的公司罢了。 如果换另一个恰当的比方,我专业的也许最合适,这些年我见过很多年轻人,他们喜欢 且仅喜欢物理,学习且仅学习物理,对除此以外的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这种生活态度 很理想化,感性的说很美好,但同样也禁不起现实的摧残。一个人一辈子读书读到30岁 ,只学了物理,却在长大后发现这个星球上没有那么多做物理的工作职位,他必须转行 ,可是他只学了物理,除此以外什么都不会,毕业马上就失业,空有一纸文凭,出了校 门还竞争不过一个专科生,人生的悲剧就此诞生。 这样的生活太没有安全感了,你不觉得吗? 所以我觉得年轻人应该过有“保险”的生活,那就是你在照顾个人感受,个人喜好的同 时,也要多做事。多接触和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也给自己多留几条后路。 二、你说:“我只想要个环境给我自主学习(我对导师有没有指导都不太介意了)”。 我理解你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只希望学校和导师给你提供一个学习的环境,自己静下心 来读书。是这个意思吧? 我明确告诉你:不可能,中国学界的大环境非常浮躁,你去这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单位读 书,都不可能给你这样的自己自主学习的机会。 无论你的导师是否指导你,他都不会百分之百给你自主学习的特权。他一定会逼着你干 活,好导师和坏导师的区别只在于占用你个人时间的多少而已。 三、你说你读研的目标是做自己喜欢的方向,我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方向,我也不知道你 自己是否真正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方向,我默认你清楚,但是我要告诉你,计算机的硕士 ,过去的学制是三年,现在普遍只有两年,第一年全部都是基础课,第二年上半年你做 毕业设计,下半年就是答辩找工作。这个学制非常短,它未必能实现你的目标。 四、我认识的人里,学计算机的都不考研,要么就是当初直接保送研究生,不读白不读 ,要么就是毕业之后直接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对于前者,由于是直接保送,省了好多 背政治的麻烦,对于后者,由于进入工作岗位早,所以工作经验也比读书的人更多一些 ,只要人不是太浮躁,那么毕业五年事业就能成型。总之二者都还说得过去。 五、考研,特别是只读硕士,说实话我觉得投入产出比比较低,除非你有另外的计划, 比如你希望把读硕士当做一个缓冲或者跳板,将来继续读博或者出国。 其实考一个研究生,读个硕士然后出国,这是一个不错的计划,人年轻的时候能够到另 外一个国家转转,不管怎么说都不算是坏事。 但这条路也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直接出国。 所以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还没有考虑过出国,那么你应该考虑一下,因为你现在的年龄正合适,如果晚几 年,各种家庭,工作的问题接踵而至,你想出也出不去了。 如果你现在来得及准备出国,那么你就现在复习语言考试,现在申请,直接到国外读硕 士或者读博士。出去转转,剩下的问题以后再说。 如果你现在来不及准备出国,那么建议你考虑在国内拿一个硕士学位,然后在读硕士的期间准备出 国。 如果你完全不想出国,且没有今后更长远的打算,只想读一个硕士,然后找工作,那么你最好不要考 研了,真的不划算。 与其花大半年时间背垃圾政治,还不如直接考个寄托申请外国学校呢。 这些都是无数过来人的经验,仅供参考。
个人分类: 爱信不信|5516 次阅读|4 个评论
信(12)
dabaoski 2010-12-20 15:03
1、 发表评论人: tuzihao ip:221.214.66.* 你好,博主,我是大三的学生,打算大四考研考中科院,听说你在高能所读博士,你能不能说一下大约考到多少分能有的上(高能所或研究生院,理论所就算了,听说太难考了),俺谢谢你了。 Neil反面教材: 我是物理所的,不是高能所的,不了解那边的情况,呵呵。 2、 留言人: lileilei0322 标题:  时间:2010-11-17 15:56:45 留言内容: 你好 你知道那里有买中科院真题的吗? Neil反面教材: (1)过去在中科院中关村园区教学楼对面的2层小楼里有卖,但是现在我不知道有没有的卖了。 (2)过去在中科院官方BBS科苑星空站的物理版可以下载一部分往年试题,但遗憾的是科苑星空站被和谐了,杯具。 3、 留言人:futurelancer 时间:2010-12-16 18:21:50 留言内容: 想问下NEIL知道最近张宁海的事情不?想看下你的看法。 Neil反面教材: 说实话我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如果细心的话,你还可以发现我的博客对许多社会热点话题不感兴趣。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社会话题是我打小就听过见过无数遍的,我自己有点腻了。 比如复旦驴友出事,我上大一的时候身边就有人遇到了,情况不同的是复旦驴友出事,死的是救人的警察,我那位朋友出事,死的是身边的同学。 你要让我说,我说救人的警察蛮可怜,出事的驴友很活该,但是我能在博客上这么说吗?我出事的朋友可是会看我的博客的。对吧,你懂的。 还有恨爹不成刚的事情,老实说这类事情不是今天才有的,在20年前就有,我甚至怀疑在200年前就有,但是我没活那么久,也就保守点说,这种事情在我8-9岁的时候就有了,只不过过去媒体管制得很厉害,你没法在报纸电视上见到罢了。 我小时候家就住在当地市委大院街对面,儿时的朋友和同学里不乏当地的太子党,所以类似我爸是李刚这种话我小时候就听腻了。 不过我要说一句公道话,类似我爸是李刚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行政级别相对比较低,或者说素质比较低的官员家庭中,对于一些能够做到高位的官员,他们的素质还是比较高的,对自己的子女管理也非常严格。因而他们的子女和亲属在外人面前极为低调。 比如小时候欺负我那些王八蛋,其实充其量也就是个科长处长的子女。而 我有一个中学同学,女的,平时吃穿非常朴素,为人没有任何架子,也从不跟人显摆,除了长得漂亮点之外跟老百姓家庭的小孩没什么两样,可是一直到高中毕业10年后,我们才知道她原来是市长的女儿不少男同学都后悔没能早下手,我对此比较矜持。后悔也不告诉你。 当然这个事情也不好说,因为行政级别再低,相对于老百姓而言也还是官,尤其是地方上的基层官员,一个屁大的官都能只手遮天,所以咱只能呼吁素质了希望中国多一些高素质官员,也希望中国的官员家庭能够更加自律。 既然说起来,就多说几句: 对于中国出现的很多问题和矛盾,比如官二代,富二代,等等问题,我认为根本上是人的素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靠造反是没有用的,因为基层的官员是来自于百姓,中国官员的素质并没有脱离中国民众的整体素质,如果中国人的整体素质不能得到本质的提高,你把这批领导换掉,把这个政府换掉,把这个党换掉,让另一批领导上来,另一个政府上来,另一个党上来,这是没有用的,所有的矛盾还是会有,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 。 要我说,眼光应该放长远,要解决根本的问题,对表面的皮毛暂且隐忍。 如何解决根本的问题,如何解决中国人的群体素质问题?这就要靠教育,靠大力抓教育。而这需要时间,人素质的提高是需要时间的,这不是废话吧? 我想随着我们对教育的逐步重视,随着我们对教育的大力投入,也许在10年,20年,30年之后,经历几代人思想的更迭,这个民族的素质会有一些起色。 到那时候,老百姓都懂得何为人权,何为民权,何为法制,何为民主,何为科学,这个社会也便会有自我约束和净化的功能和力量。 是吧,剩下的空话不用多讲,你们肯定都听过。 总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看到光明,看到未来,看到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的本质。 切记不要太情绪化。 理性这是我们这个民族近百年堕落后最缺乏的东西。 而 对于那些写博客的人,我想,能把自己明白的道理,见过的事情,听过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这便是最大的价值和功德,其余的都是虚的 。
个人分类: 爱信不信|402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