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能量转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底封面文章:混合收集机械能与太阳能的自驱动制氢系统
nanomicrolett 2020-6-8 19:17
Hybridized Mechanical and Solar Energy-Driven Self-Powered Hydrogen Production Xuelian Wei, Zhen Wen*, YinaLiu, Ningning Zhai, Aimin Wei, Kun Feng, Guotao Yuan, Jun Zhong, Yinghuai Qiang*, Xuhui Sun* Nano‑Micro Lett.(2020) 12:88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0-00422-4 本文亮点 1. 设计制备 转盘式摩擦纳米发电机 ,可从水流中获取机械能,并作为可持续电源,为电化学过程提供外部偏压。 2. 制备的 WO 3 /BiVO 4 异质结电极 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光电阳极材料应用于光电化学制氢体系内。 3. 整个系统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将 机械能和光能同时转化为氢能 ,以实现能量转换目的。 研究背景 基于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技术可通过捕获太阳能转变为氢能。然而,一些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由于能带位置不合适而不能直接还原水产氢,往往需要施加外加电场来实现制氢过程,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有效地收集生活中各种类型的机械能并输出电能,通过一些简单的电路变换就可以为不同电化学过程提供所需的偏压条件。将摩擦纳米发电机与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系统结合起来,便可同时收集太阳能和机械能并转化为氢能,为实现能量的高效转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内容简介 严重的能源危机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一个紧迫的全球性问题,氢能源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清洁能源而备受青睐。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可以捕获太阳能并以氢气形式将其转化为化学能的热门研究领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给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分解水系统提供所需的额外电场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孙旭辉教授团队与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强颖怀教授团队合作,在本文中报道了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与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技术相结合的自驱动制氢系统,在不需要人为地施加外部偏压的情况下,可将环境中的机械能和太阳能同时收集并转化为氢能。在160 rpm转速时,光照下的析氢速率可达7.27 μL/min,能量转换效率可达2.61%。 图文导读 I 光电阳极材料的物性表征 采用水浴法与电沉积法相结合的制备方式合成了一种WO 3 /BiVO 4 异质结光电阳极。分析图1(a-d),基本可以推测出所制备的新样品由WO 3 和BiVO 4 组成且成分较纯,而从高分辨透射电镜图中(1e)则明显看到BiVO 4 纳米颗粒在WO 3 表面发生了高效地沉积,进一步证实了WO 3 /BiVO 4 异质结的成功构建。如图1g所示为WO 3 和BiVO 4 的能带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BiVO 4 价带的电极电势明显高于WO 3 价带的电极电势,这有利于光生空穴从WO 3 表面向BiVO 4 表面的转移和传递,从而减少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使得WO 3 /BiVO 4 异质结的性能得到提升。 图1. (a)WO 3, BiVO 4 和WO 3 /BiVO 4 的XRD图;(b)WO 3 和(c)WO 3 /BiVO 4 的SEM图;WO 3 /BiVO 4 的(d)SEM截面图和(e)HRTEM图;(f)WO 3 ,BiVO 4 和WO 3 /BiVO 4 的UV光谱图;(g)能带结构示意图;(h)WO 3 和WO 3 /BiVO 4 样品在W 4f 的XPS谱图。 II 光电阳极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能 通过莫特-肖特基曲线计算得到BiVO 4 和WO 3 /BiVO 4 的载流子浓度,分别为7.30×10 19 cm -3 和6.81×10 23 cm -3 。相比可知,WO 3 /BiVO 4 异质结光阳极具有更高的载流子浓度,这也是其性能提高的部分原因(图2a)。与WO 3 和BiVO 4 相比,WO 3 /BiVO 4 异质结光电阳极具有更小的阻抗环半径,这进一步确定了WO 3 /BiVO 4 异质结对光电催化性能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图2b)。如图2c所示,在1.23 V vs. RHE时,WO 3 /BiVO 4 异质结光电阳极的光电流密度升高至5.24 mA/cm 2 ,是单个WO 3 光电阳极光电流密度的七倍,同时也是单个BiVO 4 光电阳极的两倍多。通过稳定性测试验证了该样品具有良好的光电化学稳定性(图2d)。 图2.WO 3 ,BiVO 4 和WO 3 /BiVO 4 的(a)Mott-schottky曲线和(b)EIS Nyquist图;(c)WO 3 ,BiVO 4 和WO 3 /BiVO 4 电极的 J-V 曲线,插图为电压在 0.8-1.8 V vs. RHE 间的放大 J-V 图;(d)WO 3 /BiVO 4 电极的光化学稳定性测试,电压为1.23V vs. RHE。 III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机理及输出性能 一个自制的转盘式摩擦纳米发电机(rotatory disc-shapedTENG, RD-TENG)被用来为该自驱动制氢系统提供外部偏压(图3a-b)。该RD-TENG的工作机理是基于独立层模式的,主要取决于电极间电子的交替流动以及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的耦合效应(图3c)。图3(d-e)分别展示了60-140 rpm转速范围内RD-TENG的开路电压( V oc )及短路电流( I sc )。在不同转速下, V oc 始终保持在230 V左右, I sc 则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在转速为140 rpm时,峰值电流达到0.12 mA。变压后,RD-TENG的 V oc 和 I sc 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转速达到140 rpm时,峰值电压增加到11 V,相应的峰值电流高达1.6 mA。 图3.RD-TENG(a)结构示意图(插图为PTFE薄膜的SEM图)、(b)实物照片和(c)工作机理图;(d)变压前RD-TENG的开路电压( V oc )和 短路电流( I sc );(e)变压后RD-TENG的 V oc 和 I sc ,转速范围为60-140 rpm。 IV 自驱动光电化学制氢系统的输出及演示 实现半导体材料光电化学分解水产氢需要施加足够的外部偏压,而摩擦纳米发电恰好可以较容易地输出所需要的偏压。因此,本文将RD-TENG与基于上述WO 3 /BiVO 4 异质结光电阳极的光电分解水化学池连接到一起,成功地构建了一种自驱动光电化学产氢系统并测试了其输出性能,如图4 所示。利用变压器对所制备的RD-TENG的输出进行降压升流变换,然后经过全波整流桥,输出所需直流电。RD-TENG在旋转过程中,由于电解作用,在Pt电极表面发生光电催化反应,铂丝电极周围出现明显且连续的氢气泡,最终通过氢气收集管收集起来。如图4f所示,产氢速率随转速的增加逐渐增大,特别地,当转速达到160 rpm时,光照条件下的析氢速率达到7.27 μL/min,对应的能量转换效率为2.61%。由于峰值输出特性,RD-TENG的电压输出并不总是保持在峰值,在低电压部分,光电解水起主导作用,光照作用不容忽视。该系统能够成功地将太阳能和机械能同时收集起来并转化为氢能形式的化学能储存起来,为能量转化和收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策略。 图4.(a)自驱动光电化学产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b)不同转速下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的电流变化;(c)黑暗或光照条件下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曲线,插图为不同转速下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的峰值电流变化;(d,e)氢气收集管在不同时间的光学图像和实物照片;(f)不同转速下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析氢速率。 作者简介 魏雪莲 本 文第一作者 硕士研究生 中国矿业大学 材料与物理学院 ▍ 主要研究领域 师从强颖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解水;转盘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应用。 ▍ 主要研究成果 迄今在Nano-micro Letters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一篇、在Nano Energy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一篇 。 ▍Email: xlwei@cumt.edu.cn 强颖怀 本文通讯作者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 ▍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材料表面工程、矿物材料、复合材料领域的教学和研究。 ▍ 主要研究成果 主持及参加了10余项国家、省部级项目,获省级二、三等奖各一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 ▍Email: yhqiang@cumt.edu.cn 文震 本文通讯作者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 主要研究领域 ①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关键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②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供电能源系统研究;③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传感技术研究;④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高电压输出应用研究。 ▍ 主要研究成果 现已在SCI收录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他引超过4500次,并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目前担任国际杂志Electronics Letters副主编。 ▍Email: wenzhen2011@suda.edu.cn 孙旭辉 本文通讯作者 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 主要研究领域 研究团队目前主要致力于纳米材料和纳米功能器件及其在电子信息、新能源和化学传感器方面的研究,以及同步辐射技术及其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 主要研究成果 现已在SCI收录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90余篇,他引5300余次,H-index 42,获得美国专利3项,PCT专利2项,申请中国专利80余项。担任国际杂志IEEETransaction on Nanotechnology副主编,Frontiers in Materials编委会委员,是国际电子电工学会(IEEE)高级会员、国际材料学会、国际X射线吸收谱学会会员,以及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用户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光源用户委员会委员,国家纳米标准委员会苏州工作组副组长。 ▍Email: xhsun@suda.edu.cn 撰稿: 原文作者 编辑: 《纳微快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Nano-Micro Letters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与评论文章及快讯,在Springer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可免费获取全文,欢迎关注和投稿。 E-mail: editorial_office@nmletters.org Tel: 86-21-34207624
49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能量收集设计旨在将Wi-Fi信号转化为可用功率
zhpd55 2020-3-31 10:59
能量收集设计旨在将 Wi-Fi 信号转化为可用功率 诸平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的 Jennifer Chu 在当地时间 2020 年 3 月 30 日 报道称,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MIT )的研究人员的有关设计能够使 Wi-Fi 信号转化为可用功率 。因为 任何发出 Wi-Fi 信号的设备也会发出太赫兹波 ( terahertz Waves, THz Waves ) ,即电磁波,其频率介于微波和红外光之间。这些高频辐射波也被 称为 “ T 射线 ( T-rays ) ” ,也几乎由任何记录温度的东西产生,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和我们周围的无生命物体。可以说, 太赫兹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果加以利用,它们的集中功率有可能成为替代能源。例如,想象一下一个手机附件,它可以被动吸收周围的 T 射线,并利用它们的能量为手机充电。图片 图 1 就是来自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 利用 Wi-Fi 为手机充电的照片 。 Fig.1 Terahertz waves are pervasive in our daily lives, and if harnessed, their concentrated power could potentially serve as an alternate energy source. Imagine, for instance, a cellphone add-on that passively soaks up ambient T-rays and uses their energy to charge your phone. Credit: José-Luis Olivares 太赫兹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果加以利用,它们的集中功率有可能成为替代 能源 。例如,想象一下一个手机附件,它可以被动吸收周围的 T 射线,并利用它们的能量为手机充电 ( 图 1 所示 ) 。但是,迄今为止, 太赫兹波 是未加以利用而被浪费的能量,因为还没有实际有效的方法来捕获并将其转换为任何可用形式的能源。 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们提出了一种 设备 的蓝图,他们认为这种 设备 能够将周围的太赫兹波转换为 直流电 ,这种直流电可以为许多家用电子设备供电的一种电能。 他们的设计利用了碳材料石墨烯的量子力学或原子行为。他们发现,通过将石墨烯与另一种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为氮化硼)结合,石墨烯中的 电子 应将其运动向共同的方向倾斜。像许多微小的空中交通管制员一样,任何进入的太赫兹波都应 “ 穿梭 ” 石墨烯的电子,使其作为直流电沿单一方向流经材料。 研究人员 2020 年 3 月 27 日 在《科学进展》( Science Advances )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 Hiroki Isobe , Su-Yang Xu , Liang Fu . High-frequency rectification via chiral Bloch electrons . Science Advances , 27 Mar 2020: Vol. 6, no. 13, eaay2497 . DOI: 10.1126/sciadv.aay2497 . 研究者 正在与实验者合作,将他们的设计变成一种物理设备。 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研究实验室的博士后 , 也是上述论文的第一作者 Hiroki Isobe 说: “ 我们被太赫兹范围内的 电磁波 所包围。 ”“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种能量转换成可用于日常生活的能源,那将有助于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能源挑战。 ” Hiroki Isobe 的合 作 者是 MIT 的 Liang Fu (上述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 , Lawrence C. 和 Sarah W. Biedenharn 职业发展物理副教授 ; Su-Yang Xu 是前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现在是哈佛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 打破石墨烯的对称性 在过去的十年中,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各种方法来收集环境能量并将其转换为可用电能。他们主要是通过整流器来实现的,整流器是旨在将电磁波从其振荡(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的设备。大多数整流器设计为使用带有二极管的电路来转换诸如无线电波之类的低频波,以产生可将无线电波作为直流电流引导通过该设备的电场。这些整流器只能在特定频率下工作,无法适应太赫兹范围。已经出现的几种能够将太赫兹波转换为直流电流的实验技术,其致命弱点就是仅在超冷温度下才能完成,这些设置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实现。 Hiroki Isobe 并没有通过在设备中施加外部 电场 而将电磁波转换为 DC 电流,而是想知道是否可以在量子力学水平上感应材料自身的电子向一个方向流动,以便将进入的太赫兹波引导到直流电流。 为了使材料中的电子流过而不会散射掉材料中的不规则性,这种材料必须非常干净或没有杂质。他发现,石墨烯是理想的原料。 图 2 是 来自研究人员论文的示意图,它显示了一个绿色正方形,该正方形代表另一种材料正方形上方的石墨烯。红线代表太赫兹波。蓝色三角形代表围绕正方形的天线,以捕获太赫兹波并将此 波聚焦到正方形。为了使石墨烯的电子朝一个方向流动,他必须打破材料固有的对称性,也就是物理学家所谓的 “ 反转 ” 。通常,石墨烯的电子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相等的力,这意味着任何传入的能量都会使电子对称地向各个方向散射。 Hiroki Isobe 正在寻找一种方法来打破石墨烯的反转,并响应入射能量诱导电子的不对称流动。 Fig.2 This schematic figure, from the researchers’ paper, shows a green square that represents graphene on top of a square of another material. The red lines represent terahertz waves. The blue triangles represent antenna that surround the square to capture the terahertz waves and focus the waves to the square. Cred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通过查阅文献,他发现其他人通过将石墨烯放在氮化硼层上进行了实验,氮化硼是由两种类型的原子(硼和氮)构成的类似蜂窝状晶格。他们发现,在这种排列方式中,石墨烯电子之间的力失去平衡:靠近硼的电子感受到一定的力,而靠近氮的电子经历不同的拉力。整体效果就是物理学家所说的 “ 偏斜散射 ” ,即电子云沿一个方向偏斜其运动。 Hiroki Isobe 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研究了石墨烯中的电子可能与诸如氮化硼之类的下层基板一起散射的所有方式,以及这种电子散射将如何影响任何传入的电磁波,特别是在太赫兹频率范围内。 他发现电子受到入射的 太赫兹波的 驱动而向一个方向倾斜,如果石墨烯相对纯净,这种倾斜运动会产生直流电流。如果石墨烯中确实存在太多杂质,它们将成为电子云路径的障碍,导致这些云向各个方向散射,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移动。 Hiroki Isobe 解释说: “ 由于存在许多杂质,这种偏斜运动最终会振荡,并且任何传入的太赫兹能量都会通过这种振荡而损失掉。 ”“ 因此,我们希望干净的样品能够有效地产生倾斜的运动。 ” 未来的方向 他们还发现,传入的太赫兹能量越强,设备可以转换成直流电流的能量就越多。这意味着任何转换 T 射线的设备还应包括在这些波进入设备之前对其进行聚光的方法。 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研究人员为太赫兹整流器制定了一个蓝图,该整流器由一个小正方形的石墨烯组成,该石墨烯位于 氮化硼 层上方,并夹在天线中,该天线收集并集中环境太赫兹辐射,从而增强其信号足以将其转换为直流电流。 Liang Fu 说: “ 除了不同的频率范围外,这非常类似于太阳能电池,以被动方式收集和转换环境能量。 ” 该团队已为新的 “ 高频整流 ” 设计申请了专利,研究人员正在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物理学家合作,根据他们的设计开发一种物理设备,该设备应该能够在 室温下 工作,而不是以前的太赫兹整流器和探测器所需的超冷温度。 Hiroki Isobe 说: “ 如果设备在室温下工作,我们可以将其用于许多便携式应用。 ” 他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使用太赫兹整流器,例如,为患者体内的植入物无线供电,而无需进行手术来更换植入物的电池。此类设备还可以转换周围的 Wi-Fi 信号,为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个人电子设备充电。 Liang Fu 说 : “ 我们正在采用一种在原子尺度上具有不对称性的量子材料,这种材料现在可以利用,这带来了很多可能性 。 ” 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或者 相关报道 。 Proposed transistor is made of graphene and a two-dimensional superconductor
个人分类: 新观察|2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存在的争论:极冰消失使地球自转变慢的估算
杨学祥 2019-5-30 21:25
不存在的争论:极冰消失使地球自转变慢的估算 杨学祥 争论的由来 我的认识与杨学祥教授的极冰研究对立了? 已有 162 次阅读 2019-5-30 16:27| 个人分类 : 一般科技 .2.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推荐到群组 我的认识与杨学祥教授的极冰研究对立了? 张学文, 20190530 2007 年我写过两个涉及冰川消失的博客 : 1. 极冰如果消失,一天的长度就增加 1/4 秒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7369.html 2. 极冰消失使地球自转变慢的估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001.html 今天看到杨学祥教授的博客认为:是为什么地球大冰期对应地球自转减慢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2047.html 现在, 20190530 ,看来我们的认识对立了,是吗? 我的分析有错误吗?欢迎各位议论并且帮助分析! ---- 下面附上我过去的两个博客内容(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00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182081.html 不存在的争论 2013 年,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地球磁场强度发生变动与极地冰盖增减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出现变化有关。这一研究成果显示,地球磁场会受到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 我们在 2011 年就发现了这一规律:计算模型表明,赤道和低纬度海水变为极地冰盖,将减少地球岩石圈转动惯量,使地球的地壳和地幔相对地核自转变快;反之,两极冰盖变为赤道和低纬度海水,将增大地球岩石圈转动惯量,使地球的地壳和地幔相对地核自转变慢。由此得出结论,全球变暖将减弱地球磁场,是地球灾害频发的原因。 我们在在 1996 年发表的文章中,称这种减弱地球自转的作用为冰水转换的车阀作用。 所以,在两极冰盖融化导致地球自转减慢的问题上,我与张学文教授观点一致(见相关博文及参考文献)。 争论的由来 地质资料表明,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地球自转速度不是加快,而是减慢,与我们的计算结果恰恰相反。是资料有误,还是计算模型有误? 这是一个系统偏差:温暖期对应自转变快,大冰期对应自转变慢。显然,有一个规模更大的效应掩盖了冰盖消长的作用,这就是地球的重力分异作用。 当一个均匀的自转地球在重力作用下轻物质上升,重物质下降,形成分层的地球时,地壳地幔自转变慢,内核自转变快,导致圈层差异旋转。这是地球表面自转减慢的重要原因,与大冰期对应(注意:不是大冰期造成自转减慢)。而后,圈层角动量的交换变动能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通过热幔柱喷发出地表,形成全球温暖期。与地质数据完全相符。 简单的均匀模型的计算掩盖了重力分异和圈层差异旋转的过程,无法预见重力分异产生的地壳地幔自转变慢,内核自转变快的重要过程。 详细论述请见原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2047.html 相关博文 欧航局警告地球磁北极移动速度惊人:全球变暖导致地磁变化 已有 797 次阅读 2019-5-23 14:17 欧航局警告地球磁北极移动速度惊人:全球变暖导致地磁变化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今年 1 月,英国《自然》周刊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近年来,地球磁北极正在快速移动。欧洲航天局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再次就此发出警告。磁北极的快速移动令国际科学界大为惊讶。 近百年来的全球变暖是地磁减弱的主要原因,伴随全球气候进入温暖期,地球磁场的极性反转不可避免,类似中生代的全球气候温暖期和地磁正相期正在缓慢而有序地到来,期间将有目前地磁反向时期中频繁发生的地磁正相事件:反向事件发生意味着气候变冷,正相事件发生意味着气候变暖。 2013 年,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地球磁场强度发生变动与极地冰盖增减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出现变化有关。这一研究成果显示,地球磁场会受到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 事实上,我们在 2011 年就发现了这一规律:计算模型表明,赤道和低纬度海水变为极地冰盖,将减少地球岩石圈转动惯量,使地球的地壳和地幔相对地核自转变快;反之,两极冰盖变为赤道和低纬度海水,将增大地球岩石圈转动惯量,使地球的地壳和地幔相对地核自转变慢。由此得出结论,全球变暖将减弱地球磁场,是地球灾害频发的原因。 我们在在 1996 年发表的文章中,称这种减弱地球自转的作用为冰水转换的车阀作用。 由于极地冰盖融化的不均匀性,地磁极的漂移不可避免。 2013 年,来自日本的一项研究也印证了这个观点。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研究小组发现,冰盖大小出现变化后,地球自转速度就会受到影响。为了调查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与地球磁场变化的关系,研究小组利用计算机模型推算发现,地球磁场强度会随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使自转速度只有 2% 的变化,磁场强度的变化会达到 20% 至 30% 。 这一研究成果显示,地球磁场会受到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研究人员认为,由于全球气候在变暖,冰盖正在不断减少,虽然规模还相当小,但是地球的自转速度和磁场强度有可能相应出现变化。 参考文献 杨冬红 , 杨学祥 .2011. 灾害频发和地磁减弱的关系 . 世界地质 ,30(3): 474~480. Yang D H, Yang X X. 2011. Relationship of frequent disasters withgeomagnetic weakening (in Chinese). Global Geology, 30(3): 474~480 杨学祥 , 安玉萍 . 离极力、向极力与大陆车阀假说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1996,16(2):78-84. 全球变暖导致地球磁场减弱 已有 1755 次阅读 2014-7-15 22:15 全球变暖导致地球磁场减弱 杨学祥,杨冬红 2011 年,我们发表的科研论文指出,地磁减弱的原因在于两极冰盖融化导致地壳和地幔转动惯量增加自转变慢,由此引发核幔差异旋转在数值和方向上的改变。在磁场减弱和磁极反向过程中,太阳辐射的增强和核幔热能的释放与灾害有一一对应关系。 地球历史表明,强地磁场对应地球的寒冷气候,如第四纪冰期;弱地磁场对应高温气候,如中生代的温暖期。地磁场减弱也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地磁场减弱导致更多太阳能量进入地球。 2013 年,来自日本的一项研究也印证了这个观点。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研究小组发现,冰盖大小出现变化后,地球自转速度就会受到影响。为了调查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与地球磁场变化的关系,研究小组利用计算机模型推算发现,地球磁场强度会随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使自转速度只有 2% 的变化,磁场强度的变化会达到 20% 至 30% 。 这一研究成果显示,地球磁场会受到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研究人员认为,由于全球气候在变暖,冰盖正在不断减少,虽然规模还相当小,但是地球的自转速度和磁场强度有可能相应出现变化。 我们最早在 1995 年发现了第四纪亚冰期与地磁反向之间的对应关系:第四纪冰期的 5 个亚冰期与地磁反向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伏尔姆亚冰期( 2-12 万年)中的两次峰值与布容正向期中的 Lashamp ( 2 万年前后)和 Xzone ( 10.8-11.4 万年内)两次反向事件相对应。里士亚冰期( 25-38 万年)与 Vzone 反向事件( 33-35 万年)相对应。滚兹 - 明德尔间冰期( 80-92 万年)与松山反向期的 Jaramillo 正向事件( 87-93 万年)对应。亚冰期与地磁反向事件或地磁反向一一对应(见表 1 )。 表 1 第四纪亚冰期与地磁反向的对应关系 由于冰盖规模的不同,冰盖消长产生地壳和地幔转动惯量减少的规模也不同。大冰期和温暖期的转变一定会发生地磁极性反转,冰期和间冰期只能影响地磁变化,是否翻转不确定。如果全球变暖速度加快,两极冰盖完全融化,完全结束第四纪大冰期,进入温暖期,地磁翻转就成为必然;如果全球变暖规模小于 75 万年前,就不会形成地磁翻转。 15-17 世纪小冰期过后,近几百年来的全球变暖是地磁减弱的主要原因。 根据目前的一些资料来看,第四纪冰期处于地磁反向,现在仍处于这一状态,改变这一状态的因素就是全球变暖。近百年的全球变暖导致的冰盖融化使地壳和地幔的转动惯量加大,自转变慢,液核的转动在相对加快,此时环形电流与地幔的速度差减少,磁场强度变小,当最终一致并 “ 超越 ” 地幔转速的时候,地磁就会反转。 气候变化能够影响地球自转速度发生变化。间冰期向冰期的转换使赤道 200-300m 厚的海水层变为两极冰盖或山地冰川,地表的大量物质转移也会改变地球的转动惯量,引起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计算表明,两极冰盖形成后,地壳和地幔的日长减少 1.4-2.8 s ,这使冰期时的地球自转速度有增加趋势。这是冰川集中在两极与地球自转变快对应的原因。全球变暖导致与此相反方向的变化。 古地磁记录表明,在前寒武纪末至中寒武世的寒冷期,地磁场以负极性(地磁反向)为主,在中寒武世至中泥盆世温暖期,地磁场以正极性(地磁正向)为主,在中泥盆世至二叠纪末寒冷期,地磁场以负极性为主;在二叠纪末至白垩纪末温暖期,地磁场以正极性为主;在白垩纪末至今,地磁场以负极性为主。 20 世纪初,米兰柯维奇提出第四纪冰期成因的天文假说,冰期的周期与 2 万年的地球近日点进动周期、四万年的黄赤交角变化周期、 10 万年的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变化周期相关,古气候资料证实了气候变化和轨道变化的关系 ,地磁场强度亦有明显的 2 、 4 、 10 万年变化周期 。这表明,天文条件、冷暖变化、构造活动与地磁变化相关。 主要参考文献 杨冬红 , 杨学祥 .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 28 ( 1 ): 58-70 。 杨冬红 , 杨学祥 . 灾害频发和地磁减弱的关系 . 世界地质 ,2011,30(3): 474~480 杨学祥 , 陈殿友 , 寇艳春 . 地应力地磁场与地震 . 东北地震研究 . 1995, 11(2):23-3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197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2334.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岩石变形破裂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与能量守恒
热度 3 qsqhopeiggcas 2019-2-21 12:30
在长期的地质构造过程中,地下岩体积聚了大量的能量,并处于某种平衡状态。若其在内外动力作用下,原有的能量平衡状态被打破,将导致岩体能量的急剧释放,从而引起各种地质灾害。因此,研究岩石破裂过程中的能量积累与释放机理,对减灾防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期看了几篇岩石变形破裂过程中能量演化的文章,有些不吐不快的感受。感觉不少学者对弹性应变能与耗散能的转换存在认识误区,对能量积累和能量释放的关系认识不清。鉴于此,我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供同行们讨论且指正。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 以脆性破坏为主的 硬岩,其塑性变形可忽略不计。 以受载岩样为例,在外力功(试验机提供)作用下,岩样在不同变形破坏阶段储存的弹性应变能和消耗的能量不同(图1)。为简化分析,假定在裂纹起裂点(弹性极限点)之前,岩样处于线弹性变形阶段,此阶段岩样仅储存有弹性应变能。一旦超过了裂纹起裂点,已存裂纹要扩展。在弹性能的驱动下,伴随着裂纹扩展(注意有应力降产生),储存的部分弹性应变能将转化为耗散能(在地震学中称之为地震能或地震释放总能),如表面能、摩擦热能、声发射( AE )辐射能等,而剩余部分则留存在岩样内( 图2 )。以后,随着每次已存裂纹的扩展或新裂纹的生成,其所需的部分弹性应变能也将转换为耗散能,导致总耗散能逐渐增加。由此看出,只有从变形破裂过程的角度出发,才能充分理解能量的转换机理。 图 1 岩样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演化规律 (改自张志镇与高峰, 2012 ) 图 2 裂纹扩展时的弹性应变能转换关系示意图 从通俗的角度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可这样表述: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转换。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 基于该定律以及上述分析,可确认 耗散能是部分弹性应变能转换 的结果, 即耗散能由弹性能提供 。 这也说明,弹性应变能是导致岩石损伤断裂的根源。 显然,在峰值强度点前,岩样内积累的总弹性应变能( E a ) = 岩样内当前留存的弹性应变能( E r ) + 总耗散能( E d )。 详细推导过程见附录。 在峰值强度点之前为加载阶段,此阶段为能量积累过程;而在峰后阶段(含峰值点)为卸载过程,此阶段为能量释放过程。 同理,在峰后阶段,岩样可释放的总弹性应变能( E a ’ ) = 释放阶段岩样内 留存的弹性应变能( E r ’ ) + 释放阶段 总耗散能( E d ’ ) + 碎块动能( E k ’ )。 大家晓得,对一根弹簧加载后完全卸载,积累的弹性能 = 释放的弹性能。不难理解,对受载岩样而言,也同样如此,积累与释放的弹性应变能应守恒,即 : E a = E a ’ 。 以下,再谈谈如何用 AE 辐射能表征耗散能的问题。 当岩样充分卸载时, E r ’ 较小。若无碎块弹射,即 E k ’ =0 。这样,则有: E a ’ ≈ E d ’ ( 1 ) 从大量岩石破裂试验知, E r 与 E d 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设比例系数为 l ( l 1) ,则 E r = l E d 。 引入地震学中地震效率的概念,并假设对每个破裂事件的地震( AE )效率相同,则由式( 1 )得: ( 1+ l ) E s ≈ E s ’ ( 2 ) 式中, E s 和 E s ’ 分别为峰值前和峰值后破裂( AE )事件的能量之和。 附录:累积弹性应变能的推导过程 一旦超过裂纹起裂点,裂纹要扩展。第一次裂纹扩展后,岩样内的能量平衡条件为: E a (1)- E a (0)= D E r (1)+ E d (1) ( 1 ) 式中, E a (0) 为在起裂点之前岩样累积的弹性应变能, E a (1) 为第一次裂纹扩展后岩样当前的累积弹性应变能, D E r (1) 为第一次裂纹扩展后岩样内留存弹性应变能, E d (1) 为对应第一次裂纹扩展的耗散能。 同理,第二次裂纹扩展时,有: E a (2)- E a (1)= D E r (2)+ E d (2) ( 2 ) 以此类推,当第 k 次裂纹扩展时,有: E a ( k )- E a ( k -1)= D E r ( k )+ E d ( k ) (3) 联立上述方程可得: E a ( k )= + = E r + E d 参考(略)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9949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人类简史(85)
罗非 2017-8-23 10:39
  第十七章   工业的巨轮   现代经济之所以能够成长,是因为我们愿意信任未来,资本家也愿意将利润再投入生产。然而光是这样还不够。经济成长还需要有能源、有原料,但能源和原料有限,如果用光了,是不是整个系统就要崩溃?   然而,就过去的证据看来,所谓“有限”也只是一种理论。虽然这可能不太符合我们的直觉,但人类在过去几个世纪的能源和原料用量激增,可供使用的能源和原料量其实不减反增!每次即将因为能源或原料短缺而使经济成长趋缓的时候,就会有资金投入科学研究,解决这项问题。这种做法屡屡奏效,有时候让人更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有时候找出了全新的能源和材料。   让我们以运输产业为例。在过去300年间,人类制造的运输工具数量达到数十亿台,从简单的马车和手推车,到后来的火车、汽车、超音速飞机和航天飞机。过去可能会有人认为,像这样大规模使用资源,很快就会耗尽所有能源和原料,很快只能靠着回收垃圾撑下去了。然而,实际状况却正好相反。在1700年,全球运输工具使用的原料多半是木材和铁,但今天我们却有各式各样的新材料任君挑选,像是塑料、橡胶、铝和钛,这一切我们的祖先都完全一无所知。另外,1700年的马车主要是由木匠和铁匠手工人力制作,但在现在的丰田车厂和波音公司工厂里,我们靠的是燃油引擎和核电厂来推动生产。类似的革命在几乎所有产业领域无处不在。我们将它称为“工业革命”。   * * *   早在工业革命前的数千年,人类就已经知道如何使用各种不同的能源。像是可以燃烧木材,用火力来炼铁、取暖、烤蛋糕。用帆取得风力就能推动帆船,用水车取得水力就能用来碾谷子。然而,这些使用方式都有明显的限制和问题:火力得先取得木材,风力得靠天赏脸,至于水力一定得住在河的附近才成。   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不知道如何进行能量间的转换。像是风力可以推船,水力可以推石磨,但却没办法拿来煮水或炼铁。相对的是,燃烧木头的热力也无法推动石磨。在当时想要转换能量,只能靠一种东西:人类或动物自己的身体。在自然的代谢过程里,人类和其他动物燃烧有机燃料(也就是食物),把能量转换为肌肉运动。于是,男男女女或动物摄取谷物和肉类,燃烧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再用这些能量来拉车或犁田。   因为所有能量转换只能靠人类和动物的身体,当时几乎所有人类活动靠的就是肌肉的力量。人类的肌肉能用来造车盖房,牛的肌肉能用来拖犁耕田,马的肌肉能用来运输货物。而所有能用来供应这些“有机肌肉机器”的能量来源只有一种:植物。至于植物的能量,则是来自太阳。植物靠着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为有机化合物。由此看来,历史上人类成就的几乎所有事情,第一步靠的都是将植物取得的太阳能转换为肌肉的力量。   正因如此,人类历史在过去一直是由两大周期来主导: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太阳能的变化周期(白天和黑夜,夏季和冬季)。阳光不足、谷物尚未成熟的时候,人类几乎没有能量可用。这时谷仓空空,收税员无事可做,士兵无力行军或打仗,各个国王也觉得以和为贵。但等到阳光充足、谷类成熟,农民的收获堆满了谷仓,收税员四处忙着收税,士兵频频操练、磨刀利剑,国王也召集大臣,计划下一场战事。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太阳能,这时已经取得并封装在小麦、稻米和马铃薯里了。   厨房里的秘密   在这之前的几千年间,人类每天都面对着能源生产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但却总是视而不见。每次有哪个家庭主妇或仆人想要烧水泡茶,或是把装满了马铃薯的锅放在炉子上煮,这项发明就这样明显地在他们眼前。在水煮沸的那一刻,水壶或锅的盖子会开始跳上跳下。这时热能转换为动能,但是我们过去都只觉得这样乱跳有点烦人,至于一时忘记而让水煮干就更麻烦了。没人注意到这件事的真正潜力。   9世纪中国发明火药可以说有了小小的突破,能让热能转换成动能。一开始,要用火药推动弹丸听来实在太有悖常理,所以长久以来火药只是拿来制作炸弹。直到后来(起因可能是某些炸弹专家在研钵里磨火药,磨杵却被大力炸飞?),才终于发明了枪。而要再从火药发展为有效的火炮,就已经又过了大约600年。   即便如此,要将热能转化为动能的想法仍然太天马行空,所以要再过3个世纪,人类才发明了下一种使用热能来移动物品的机器。这项新科技是在英国煤矿里诞生。随着英国人口膨胀,森林遭到砍伐,一方面是人类取得木柴作为燃料推动经济成长,一方面也是为了要有居住和农业用地。于是,英国逐渐面临木柴短缺的问题,人们开始烧煤作为替代品。许多煤矿层都位于会淹水的地区,而且只要淹水,矿工就到不了较低的矿层。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大约在1700年左右,英国的矿井里开始回荡着一种奇特的噪音,可以说是吹起了工业革命进击的号角,一开始只是微微在远方响起,但十年十年过去,声音也愈趋雄壮,直到最后整个世界都笼罩在震耳欲聋的声响之中。这就是蒸汽机。   蒸汽机种类繁多,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则:燃烧某种燃料(例如煤),再用产生的热将水煮沸,产生蒸汽。接着蒸汽推动活塞、让活塞移动,而连接到活塞的任何装置也就跟着移动。这么一来,热能便转换为动能了!在18世纪的英国煤矿里,是将活塞连接到泵,好把矿井底部的水给抽出来。最早的引擎效率低到难以想象。光是想抽出一点点的水,就得烧掉极大量的煤。然而,当时煤矿充足,而且又近在咫尺,所以倒是没人在意。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英国人改善了蒸汽机的效率,还把它请出了矿坑,用在纺织机和轧棉机上。纺织生产仿佛脱胎换骨,开始能廉价生产越来越大量的纺织品。转眼之间,英国就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更重要的是,把蒸汽机请出矿坑,可以说是打破了一项重要的心理关卡。   如果烧煤能够让纺织机动起来,为什么不能让其他的设备(像是车辆)也这么动起来呢?   1825年,一名英国工程师将蒸汽机装到了一辆满载煤炭的列车上,让引擎将这辆货车沿着铁轨,将煤炭从矿场送到约20公里外最近的港口。这是史上第一列蒸汽动力火车。想当然尔,既然蒸汽可用于运送煤炭,为什么不能运送其他商品呢?甚至,为什么不能运人呢?1830年9月15日,第一条商业化铁路开通,连接了利物浦与曼彻斯特,用的同样是与抽水或纺织相同的蒸汽动力。不过短短20年后,英国的铁轨长度已达数万公里。95   从此之后,人类就深深着迷于如何使用机器和引擎转换各种能量。只要发明出适当的机器,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类型的能量都能为我们所用。举例来说,物理学家发现原子内储存着巨大的能量,就立刻开始思考要如何释放这种能量,用来发电、推动潜艇,或是摧毁城市。从中国炼丹术士发现火药,到土耳其人用大炮粉碎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之间足足过了600年。但从爱因斯坦发现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之后(也就是E=MC2),仅仅过了40年,原子弹就已经落在了广岛和长崎,核电厂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球。   另一项重要发明是内燃机,仅仅花了不到一个世代的时间,就彻底改革了人类的运输,也让石油变成一种液体的政治权力。在这之前数千年,我们早就知道了石油的存在,但只用来为屋顶防水、替轴轮润滑。就算到了大约一个世纪前,大家还是认为石油就只有这些用处。说要为了石油流血打仗,简直是则笑话。当时为了土地、黄金、胡椒或奴隶打仗或许天经地义,但为了石油,可是万万说不过去。   至于电力的发展更为惊人。在两个世纪前,电力对经济还毫无影响力,多半只是用来做些神秘的科学实验,或是廉价的魔术把戏。但有了一系列的发明之后,电力就成了我们有求必应的神灯精灵。手指一弹,就能印出书本、织出衣服,保持蔬菜新鲜、棒冰不融化,还能煮晚餐、处决死刑犯,记录我们的想法和笑容,让夜间亮起灯光,还让我们有无数的电视节目能看。我们很少有人了解电力运作的机制,但更少人能够想象生活中没有电力该怎么办。
个人分类: 科普|1279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热力学的核心简单易懂
jitaowang 2010-7-15 09:30
再推荐一篇博文的评论和回复 。克劳修斯说: 第二基础原理,在我所给出的形式中,断定所有在自然界中的转变可以按一定的方向,就是我已经假定是正的方向,不需要补偿地由它们自己进行; 但是对相反的方向,就是负的方向,它们就只可能在同时发生的正转变的补偿下进行。 (The second fundamental theorem, in the form which I have given to it, asserts that all transformations occurring in nature may take place in a certain direction, which I have assumed as positive, by themselves, that is, without compensation; but that in the opposite, and consequently nega-tive direction, they can only take place in such a manner as to be compensated by simultaneous occurring positive transformations.) ---- 以下是我博文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及其转换的科学 后面的一条评论。因为涉及现代热力学的核心内容-- 克劳修斯 补偿 也 就是现在称为的 热力学耦合 ,特此推荐如下: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abituo 删除 回复 学习了。 仔细理解关键的一句话: ... 后半句话(我添加了下划线)非常重要,也就是说非自发过程(需要有效能量补充的)只可能在自发过程提供有效能量补充的情况下进行。请注意其中 自发过程提供了有效能量 而 非自发过程得到了有效能量的补充 ,也就是说能量发生了转换。 这句话说的是如下事实(或假设事实): 1. 能量转换的过程存在自发过程和非自发过程两类; 2. 自发过程不需要向过程中补偿能量,原有的能量会自动进行,并能提供能量输出; 3. 非自发过程则需要向过程中补偿能量,才能进行; 4. 非自发过程所需要的补偿能量,只可能来自同时发生的自发过程所提供的能量。 我的这些理解符合原意吗? 博主回复:谢谢了。完全符合原意。我不了解你的知识背景。但是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自从我在科学网开博以来,你是我发现能够正确理解克劳修斯 补偿 的第一人,并不排除有理解而没有明确表达的其他人。 1865 年的克劳修斯 补偿 就是现在称为的 热力学耦合 。我至今都没有找到任何一本热力学教科书中能介绍或讲述 1865 年的这段克劳修斯 补偿 ! 衷心希望你能够把你的简单明了的理解写出博文来大力宣传。如果有时间和兴趣,建议你把我的现代热力学系列博文系统看一下,或者直接看我的新书。
个人分类: 现代热力学|4453 次阅读|17 个评论
综观大局 共同努力 开拓创新 奋勇前进
jitaowang 2010-6-25 08:44
在我的博文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及其转换的科学 后面, wujingzhi 理论思维 给予了推荐。 理论思维 还在评论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鼓励,也是大家 共同努力,开拓创新的一个很好的契机 。热力学是一门跨学科性质很强的学科,很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共同关注。同时也必须有共同的 开拓创新前提,和顽固保守的思维是格格不入的。开拓创新也有风险,只要认清科学发展的大方向就一定能取得新成就的。重复一下对科学发展应该有的共同目标就是 综观大局 共同努力 开拓创新 奋勇前进。 标题: 发表评论人: 理论思维 删除 回复 毫不夸张的说 , 王季陶教授的这一博文 , 指出了当今复杂 - 自组织 - 适应理论研究的主要缺陷与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 在这个意义上说 , 这一博文是演化物理学研究新阶段的开始的进军号 ! 我几年来 , 多次在许多网上呼吁 , 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 剩余价值再生产理论与当代科学研究的难题探析 , 成果整合结合起来 , 就是针对当今复杂 - 自组织 - 适应理论研究的主要缺陷提出的 . 今天 , 我借此场合与机会再次提出 , 作为对王教授见解的评介与补充 !! 博主回复:衷心感谢给予的很高评价。事实上还写好另一篇博文: 自然科学中的科学发展观 -- 热力学 就是专门探讨自组织现象的 -- 从仰望星空到生命体的形成。由于不成熟,还打算过些时候再发表。有的方面我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是我坚信: 1. 我的现代热力学系列专著基本观点是原创性的。 2. 主要结论是从事实出发回到事实中经受考验过的。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3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及其转换的科学
热度 1 jitaowang 2010-6-23 11:17
在当前社会中, 能量及其转换 是一个全世界众目睽睽的大问题! 在我的新书 现代热力学 中对热力学学科的文字表述或定义是 :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及其转换的科学 , 也是研究由大量粒子 ( 或单元 ) 组成宏观体系变化和发展的科学 . 其中前半句话引自 JP Holman , Thermodynamics . 3rd edn. New York: McGraw-Hill, 1980, 1. 中译本 : 曹黎明 , 邱海平 , 侯增祺译 , 热力学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86, p. 1 ;而后半句话是很多热力学教科书中所共同采用的。应该说这样的定义是恰当的,也是符合实际的。 在经典热力学中由于研究对象是简单体系,特别是理想气体的压缩和膨胀等,因此对 能量及其转换 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热功转换。当然 经典热力学也研究相变和反应热等等,主要还是停留在和热相关的变化方面。在当今世界上涉及 能量及其转换 的研究可以说是铺天盖地。 能量及其转换 的研究价值和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这就要求我们开展现代热力学的研究。克劳修斯早在 1865 年的一段话是很有启蒙意义的。他说: 第二基础原理,在我所给出的形式中,断定所有在自然界中的转变可以按一定的方向,就是我已经假定是正的方向,不需要补偿地由它们自己进行; 但是对相反的方向,就是负的方向,它们就只可能在同时发生的正转变的补偿下进行。 这是我 2007 年在在美国从英译本原著中找来的,至今还没有在其他热力学书籍中发现过。前半句话是很普通的,就是在最简单的理想气体体系中也能实现的热功转换等等,也就是说自发过程都是向能量耗散的方向不可逆地进行的。后半句话(我添加了下划线)非常重要,也就是说非自发过程(需要有效能量补充的)只可能在自发过程提供有效能量补充的情况下进行。请注意其中自发过程提供了有效能量而非自发过程得到了有效能量的补充,也就是说能量发生了转换。如果这两种过程都是化学反应或生化反应时(注意以下过程和反应是等价的),一种形式的能量形式已经转变成一种形式的能量形式 . 注意:这里所讲的能量形式是非常广泛的。决不是仅仅局限于热和功,因此所讨论的体系也决不能局限于理想气体等简单体系。 这就是现代热力学! 马上会有人质疑说:难道克劳修斯时代就有现代热力学!应该说在克劳修斯时代并没有划分经典热力学和现代热力学,但是克劳修斯已经清楚地划分了不需要补偿和补偿下进行两大类体系,实际上这恰恰就是今天划分的研究非耦合体系的经典热力学和研究耦合体系的现代热力学两大类。 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克劳修斯如此重要而又如此精妙远见的现代热力学启蒙思想和论述,会始终得不到应有的传承!这大概就是发展的科学的发展规律吧!
个人分类: 现代热力学|6015 次阅读|9 个评论
人一死体重为什么突然减轻---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漏洞说起
剑走偏锋 2010-6-3 17:43
退休工程师挑战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称有漏洞一文揭示了牛顿引力定律应该将能量,包括磁力、热量等进行考虑,该定律须进行修正 http://news.qq.com/a/20100603/000908.htm 。 这或许也可以对另一个迷进行解释。以前曾看到过有关报道,说是人死时的一刹那,重量会突然减轻,大的可减少半斤左右。这被认为是不是人死时灵魂出窍了。 但我一直认为,人死后的重量减轻,在于人的大脑非常发达,里面有人的一生中的各种信息在大脑中的储存(记忆),以及各种信息的处理与组合(所以人才会想象、思考),这是任何动物所没有,所以人活着时的这种信息及处理的能量存在着,而人一死,瞳孔放大,原来脑中各种记忆丧失,再也没有了脑子的信息处理运动。人的重量就会变轻了一点。 这种解释或许能从日后牛顿定律的科学修正得到支持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301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力学的定律是化工过程的基本规律
Nancyback 2010-2-11 21:42
今天读到方舟子的短文以热力学定律的名义。感觉是不错的文章。特推荐给我们的朋友和同学。 热力学是所有化学过程遵循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能量转换过程的普遍规律。常常在相关项目论证会和答辩会上,听到高层化工专家违背热力学定律的表述,似乎比小说家和哲学教师对热力学定律的曲解更难以容忍。 2010 年 2 月 11 日于天南大联合楼。 以热力学定律的名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85 次阅读|8 个评论
爬楼梯,吃东西,有问题,不拘泥
biozhang 2008-11-3 12:55
张星元:爬楼梯,吃东西,有问题,不拘泥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能量既不能创生又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这是一个难懂的概念。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时候,能量似乎被我们创生了;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能量似乎被我们消灭了。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解释中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这是我当年做中学生时提出的问题,老师没有为我作答,我学习并思考了几十年,现在试着来回答。 1.我们的身体通过代谢产生的能量是相当可观的 爬楼梯和吃东西这两件几乎天天要做的平常事,与代谢有不解之缘。 人在生物学上属于温血动物,换句话说,人之所以能够保持恒定的体温,是因为人体在代谢中能把食品中的能量的一部分转换成热能散发。处于静止状态的人体能够散发如同点一个100瓦灯泡那样多的热能。打个比方,一个集会场所容纳了十万观众,即使他们都不走动,他们的身体散发出的热量就达一万千瓦,如果可以回收利用的话,这么大的功率足以驱动行车速度每小时300公里以上的一列高速列车!请注意,仅仅是其中一部分(以发热的形式耗散的不能被人体细胞回收利用的能量)就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我们的身体通过代谢产生的总能量是相当可观的。 2.细胞确实能通过代谢回收(或转换)分子中的潜在能量 小心不要只见芝麻忘了西瓜。尽管总能量中的这一部分能量以发热的形式耗散掉,然而,细胞确实能通过代谢回收(或转换)食物分子中的大部分潜在能量。 代谢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改变,这里是指食物分子在体内的转换。代谢涉及分子从一个形式到另一个形式的转换,并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变、能量的转移,以及能量的利用、储备和耗散。活细胞中,降解分子的过程称为分解代谢,即所谓向下改变,建立分子的过程称为合成代谢,即所谓向上改变。在分解代谢的过程中,部分能量以发热(不能被人体细胞回收利用的热能)的方式耗散,然而,大部分的能量是以有用的形式回收的。 3.代谢能和能量货币 细胞通过代谢而产生的、可以回收而用来支持生命活动的这类能量,叫做代谢能(metabolicenergy)。代谢能通常以ATP(磷酸腺嘌呤三核苷酸)为代表,有人把它叫做能量货币,这种特殊的货币只能在生物活体中流通和使用,直接支持生命活动。 生命体(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只能由代谢能直接支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势能和动能)、电能、热能、风能,水能,原子能等等不能支撑生命活动;化学能或光能有可能借助于生命体的代谢先被转化为代谢能而间接地支撑生命活动,代谢过程中能量从一种形色转化到另一种形色时,就会有能量耗散,散热会使能量利用率下降。 4.吃东西故然不能消灭能量,爬楼梯也不会使能量创生 当我们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时候,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被氧化降解,此过程中释放的分子潜能(化学能)被转化成代谢能(能量货币ATP),后者为人腿肌肉收缩提供了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我们才能够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在此过程中,食物分子中的一部分潜能以热的形式耗散了。 本文一开始说,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时候,能量似乎被我们创生了,实际上,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能量(机械能)是从食物中潜藏的化学能转换(化学能代谢能机械能)过来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过程中,人体比平时散发更多的热量,这就是实现这些能量形式的转换的代价。 由此得到结论: 能量既不能创生又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还应该作一点补充:能量在转化中有耗散。 这个回答能够及格吗?
个人分类: 科普|5416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6: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