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情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情定iCAN
张海霞 2018-6-28 21:23
2018 年6月23日,周六,我们在香港科技大学准备iCAN总决赛的那天下午,下起了大雨,志愿者在组织学生报名、搭建参赛作品和彩排,我正在注册台的后面准备开幕式的资料,这时候,一个女孩子笑着冲我挥手走过来: Alice ,你还记得我吗? 我仔细一看,原来是2014年在日本组织国际赛时候的主持人—日本姑娘朋子小姐! 我当然记得你啦! 你当时那么认真,提前把所有的主持词都打出来,拿着厚厚的一沓子纸过来酒店跟我对台词,那认真劲儿我一直记得呢! 哇,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您真的还记得我啊,真是太好了。 你怎么来了?朋子。 老师,我现在住在深圳。 什么?你不是在仙台吗?怎么到深圳来了?难道你找了个中国男朋友? 您说对了,我找了个中国老公,还是在iCAN认识的! 什么?什么?……这到底怎么回事? 我先生是那次在日本比赛的香港科大选手,我们就是那次比赛认识的,现在结婚了,他在深圳工作,我在深圳大学学汉语呢……今天看到iCAN在香港科大举办的消息,我俩就专程过来看看…… 这时候她先生从学生展示那边走过来了:张老师好! 我一看就认出来了,这是当时代表香港去比赛的那个非常活跃和帅气的学生阿枫,带着一个红色的萨克斯演奏很受大家欢迎!看着朋子和小伙子幸福的笑脸,现场真的是乐开了花! 还有比这样的惊喜更美好的礼物吗?! iCAN 不仅仅是一场学生创新的风云际会,竟然也成就了一段如此美好的跨国姻缘! 亲爱的同学们,快来参加iCAN吧,在这里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才华,在这里有机会遇到自己一生的伴侣,开启传奇的人生旅程!祝福朋子和枫哥以及更多iCAN人: 情定iCAN,幸福美满!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2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处女情缘[第一季01 - 15]高清标清下载
lcj2212916 2015-3-11 13:00
播出:CW 类 型:喜剧/生活/偶像/青春/爱情 地区:美国 制作公司:CBS Television Studios, Electus 语言:英语 首播日期:2014-10-14 周二 英文:Jane the Virgin 制作周期:0day 别名:处女贞的孕事录 编剧:Meredith A 导演:Uta Briese 主演:Brett Dier / Gina Rodri / Justin Bal 简介: 在Jane Villanueva(Gina Rodriguez)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她的外祖母告诉她两件事:长篇爱情肥皂剧是最高级的娱乐形式,女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自己的贞洁。 这些年来她一直在和两位抚养自己长大的女人一起看爱情肥皂剧——她性感的、心态年轻的母亲Xiomara(Andrea Navedo),还有仍然对肥皂剧痴迷的外祖母Alba(Ivonne Coll)。肥皂剧中虚无缥缈的爱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Jane的爱情观,让她对现实生活中的爱情也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过她绝不会犯母亲曾经犯过的错误——在16岁时未婚生育。 有一天Jane去医院做例行检查,结果被错误地进行了人工授精……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87546165
19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喜劇] [安妮:纽约情缘 Annie (2014)][DVD][美国][主演: 杰米·
lcj2212916 2014-11-30 00:27
导演: 威尔·古勒 编剧: 威尔·古勒 / 艾莲·布洛什·麦肯纳 主演: 杰米·福克斯 / 奎文赞妮·瓦利斯 / 萝丝·拜恩 / 鲍比·坎纳瓦尔 / 阿德沃尔·阿吉纽依-艾格拜吉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喜剧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5-01(中国大陆) / 2014-12-19(美国) 片长: 118分钟 又名: 安妮 IMDb链接: tt1823664 安妮(奎文赞妮·瓦利斯 Quvenzhané Wallis 饰)是一位年幼的孤儿,生活在当今的纽约市,她在养母汉尼根小姐(卡梅隆·迪亚茨 Cameron Diaz 饰)照料下,过着举步维艰的日子。有一天,安妮的命运终于出现了转机。威尔•史塔克(杰米·福克斯 Jamie Foxx 饰),一位正在竞选市长的固执大亨,在他精干的副总裁格雷斯(萝丝•拜恩饰)和投机倒把的幕僚盖 (鲍比·坎纳瓦尔 Bobby Cannavale 饰)的建议下,将安妮拉入自己的竞选阵营,计划出一个“纸包不住火”的竞选方案。史塔克坚信自己是安妮的守护天使,但安妮自身固有的自信、积极向上,坚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性格与生活信念,或许正证明了她对史塔克的意义。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79424131
3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劇情] 【米其林情缘 The Hundred-Foot Journey (2014)】【720p
lcj2212916 2014-11-13 12:50
导演: 莱塞·霍尔斯道姆 编剧: 斯蒂文·奈特 / 理查德·C·莫莱斯 主演: 海伦·米伦 / 欧姆·普瑞 / 曼尼什·达亚尔 / 夏洛特·勒邦 / 阿米特·沙阿 / 法尔扎纳·杜阿·鄂雷恩 / 米歇尔·布朗 / 克莱门特·史鲍尼 / 樊尚·埃尔巴兹 / 玖熹·查瓦拉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法语 / 北印度语 上映日期: 2014-08-08(美国) 片长: 122分钟 又名: 梦飨米其林(台) / 美味不设限(台) / 米芝莲摘星奇缘(港) IMDb链接: tt2980648 22岁的印度青年Hassan Haji随家人搬到法国南部开了一家印度餐馆,很快便引起了街对面一家米其林星级餐厅的女大厨Mallory女士的注意,在她的帮助下Hassan最终成为了一名著名厨师。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78226840
2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东方玄幻】【《萌萌山海经》全集】
lcj2212916 2014-10-28 13:16
转载自 ESHUBA 【名稱】:《萌萌山海经》全集 【作者】:--- 【大小】:1.47M 【格式】:txt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少年生活在大千群山和万象诸海的世界,那是一个仙法昌盛,欣欣向荣的世界。古老的神通和全新的仙法并存,所有种族一起寻找着新的道路。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少年曾经憧憬着爱情,追逐着美丽的少女们,直到他终于明白,自己始终是孤独一人。大彻大悟后,少年挥出慧剑,斩断了自己的九百九十九段情缘,潇洒前行。那一天,梅花似雪,《山海经》现。然后,少年发现,原来他的情缘不止九百九十九段…… ...... 【下載載點】: http://www.400gb.com/file/76992068
10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六朝松到沙坪坝——顾毓琇先生的东大情缘
热度 1 Wuyishan 2013-5-2 16:09
从六朝松到沙坪坝 —— 顾毓琇先生的东大情缘 (转自东南大学校友总会简 报 2013 年第 4 期) 齐天乐 · 忆南京      顾毓琇     鸡鸣寺外台城雨。残荷又凋玄武。     粉黛时妆,胭脂古井,空忆琼楼玉宇。     千年恨绪。叹、鹦鹉当前,白头宫女。     朱雀桥边,翩翩燕子呢喃语。     秦淮旧游几许。古人飘散久,相逢何处。     灵谷凝霜,栖霞落叶,遥对秋云飞舞。     南雍记取。想、月影梅庵,风翻琴谱。     老干苍松,仰天迎翠羽。   今年 6 月 2 日,我校建校 110 周年庆祝大会在大礼堂隆重举行。   会上,为了铭记那些昔日为学校筚路蓝缕的前辈先贤,郭广银书记介绍了几位 “ 神秘贵宾 ” 。   他们的先人都为我校作出过彪炳史册的贡献,顾宜凡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祖父是原中央大学校长顾毓琇。   在《齐天乐 · 忆南京》中,顾毓琇先生深情地写道: “ 想月影梅庵,风翻琴谱。老干苍松,仰天迎翠羽。 ”   的确,他与东南大学有着长达一个世纪的情缘。    1902 年 6 月,我校前身三江师范学堂建立。同年 12 月 24 日,顾毓琇先生诞生。    1931 年 1 月, 28 岁的顾毓琇先生来到六朝松下,成为中央大学电机系教授兼工学院院长。    1944 年 8 月,顾毓琇先生在重庆沙坪坝就任中央大学校长。 1945 年 9 月,他调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其后,他一直关心中央大学的发展。在担任国立政治大学校长期间,他还拨冗回中央大学授课。    1950 年,顾毓琇先生移居美国,在大洋彼岸,他一直惦记着祖国的教育事业,特别牵挂由中央大学衍生的我校等几所高校以及老友们。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顾毓琇先生数次回到我校。他还多次致信我校领导,贡献对学校发展的灼见。    2002 年 9 月 9 日,顾毓琇先生在美国仙逝,那一年,恰好是我校百年华诞 ……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顾毓琇先生的几位高足和挚友,揭秘他与我校的绵长渊源。    1935 级校友高良润(农业机械专家、教育家、原江苏大学副校长), 1944 级校友李飞(原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周鹗(我校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陈笃信(原我校校长)等老同志说出了很多鲜为人知的陈年往事。   是大学校长,也是多栖明星   顾毓琇,字一樵, 1902 年生于江苏无锡, 1915 年进入清华学校初中部,吴文藻、梁实秋都是他当时的同学。    1923 年 8 月,顾毓琇先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求学,仅用 6 年的时间,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他非常刻苦,做博士论文期间,每天工作到凌晨 3 点。   他在博士论文中提出的 “ 变换由固定坐标移至转动坐标 ” 理论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为 “ 顾氏变数 ” 。他还发表了 “ 顾氏图解法 ” 和 “ 顾氏定则 ” ,奠定了他在国际电机界的崇高地位。    1929 年回国后,顾毓琇先生先后担任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任、工学院院长。历任 “ 教育部 ” 次长、中央大学校长、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等职,还曾兼任国立音乐学院首任院长。    1950 年,顾毓琇先生移居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任职,并被聘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理论及应用力学委员会委员。   顾毓琇先生荣誉等身, 1972 年获得 IEEE 兰姆金质奖章,这是国际电气电子学领域的最高奖章。 1999 年末和 2000 年初,分别获得 IEEE 千禧奖章和 IEEE 电路及系统学会金禧奖章。   顾毓琇先生文理双馨,他笔耕不辍,热爱文学和艺术创作,先后发表小说、戏剧、诗词多部。他计算出黄钟标准音为 348 频率,改写了我国 “ 黄钟定律 ” 音高不准的历史。他还翻译了《欢乐颂》,成为将《欢乐颂》搬上中国舞台的第一人。他文采非凡,受到了文坛的如潮好评。 1976 年,世界诗人大会授予他 “ 国际桂冠诗人 ” 荣誉称号。巴金先生曾题词: “ 我也曾是顾先生的一个读者。 ”   指出要注重学术研究,提高研究风气       1931 年到 1932 年间,顾毓琇先生担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他还参加了大礼堂的建造并担任大礼堂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   我校档案馆收藏了一篇题为 “ 接洽购买公共传话机经过 ” 的文档,从中依稀还能看出他在学校建设中所作的贡献。这份文档称,中央大学打算从西门子洋行购买甲、乙两种传话机。顾毓琇先生建议购买甲种传话机和甲种收音机,后者供体育馆内来宾收听。   顾毓琇先生担任中央大学校长以后,致力于扩充学校规模,改善教学环境。他注意到西部地区的落后,于 1944 年秋在中央大学和西北大学建立边政系;看到苏联的进步,又于 1945 年春设立俄文专修科。   上任伊始,他向报界发表谈话指出要注重学术研究,提高研究风气;改善研究人员待遇,尊重学术为教育人才、培植文化之根本原则;学校行政应以教授为第一,尊重教授地位及其学术上的成就。同时,他还希望教授们在研究学术问题之外,对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发表意见。   顾毓琇先生坚持给学生上课,他主讲工程研究所的《交流电网分析》和电机系的《电工数学》两门课程,因为忙,他的课没有固定时间,只要有空,他就 “ 见缝插针 ” 地给大家上课。   顾毓琇先生课上得非常好,他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活跃、知识渊博、出口成章,他的课被誉为 “ 精彩纷呈的百科全书 ” 。他的课堂里总是座无虚席,地上坐着人,墙边靠着人,窗台上还趴着人。来自电机系、机械系、航空系等工学院院系以及其他学院的教师也跑来听课。周鹗教授大四那年听过顾毓琇先生的课,他说: “ 顾校长给我的印象永远是板书工工整整,神采气宇轩昂! ”   除了上课和处理日常事务,顾毓琇先生还经常去实验室和教室 “ 转悠 ” ,连柏溪这样的分校区,他也经常 “ 光顾 ” 。   李飞教授说,有一次他正在柏溪的教室里上课,忽然有人大喊一声: “ 顾校长来了! ” 于是大家都跑出去看校长。教室外的顾校长穿着西装、披着大衣,儒雅的气质折服了众多学子。   在重庆期间,食堂的伙食非常差,饭里面夹杂着沙子、稗子、煤屑、老鼠屎等,被师生们戏称为 “ 八宝饭 ” 。顾毓琇先生经常去食堂跟学生同吃 “ 八宝饭 ” ,借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 三顾 ” 的 “ 茅庐 ”   当时,顾毓琇和三弟顾毓瑔、四弟顾毓珍都在重庆。   顾毓瑔是中央工业试验所所长、中央大学机械系兼职教授;顾毓珍是中央工业试验所油脂实验室主任、油脂实验示范工厂厂长。   顾毓琇夫妇在重庆城租了一间 40 平米的房子,他们带着两个小一点的小孩住在那里,几个大孩子则跟随顾毓珍夫妇住在北碚。   在北碚乡下,顾氏三兄弟建了一栋房子。房子是竹篱笆砌成的,屋顶是旧瓦,地上铺的是 “ 土水泥 ” ,屋里陈设着简易的椅子、桌子、床等家具。整个房子大约 60 多平米,兄弟三人每家住 20 平米。当时重庆物价飞涨,他们在院子里种上青菜、萝卜、大豆等蔬菜,以减少家庭开支。这所房子被三兄弟戏称为 “ 茅庐 ” ,意为 “ 三顾茅庐 ” 。   在艰苦的条件下,顾毓琇和夫人王婉靖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当时孩子们的衣服鞋袜都是夫人自己动手做的。   顾毓琇总是仪表堂堂,他身着笔挺的西服套装、皮鞋一尘不染,领带打得一丝不苟。   殊不知,西装里面的衬衣 “ 补丁累累 ” 、皮鞋是老的样式,并且已经磨得很旧。   假日里,顾毓琇夫妇都回到 “ 三顾 ” 的 “ 茅庐 ” ,大人们畅叙兄弟情谊和国家大事,小孩们玩耍嬉闹。   高良润教授是顾毓瑔的学生,小顾毓琇一辈。但是,高良润留校以后,顾毓琇每次在校园里看到他,都会尊称他为 “ 高先生 ” 。 1941 年末,高良润受恩师顾毓瑔之邀担任中央工业实验所技术室设计组组长,该所临近顾毓瑔的住宅。   偶有闲暇,顾毓琇夫妇便与三弟夫妇一起打桥牌,打到做饭时间,弟媳要做饭,他们就叫上高良润填补 “ 三缺一 ” 的缺。顾毓琇先生一边打牌,一边询问高良润关于中央大学的新闻。   打过牌,他们会留高良润一起吃饭。平日家里只有一两个菜,打桥牌的日子往往会有三四个菜,基本都是青菜、水芹、菠菜等家常菜,偶尔会有一些细如蚕丝的肉丝或者 “ 微型 ” 的烧鱼,这些菜在顾毓瑔夫人的精心烹饪之后,变成了美味佳肴。   将东大的发展记在心间    1973 年,在阔别大陆 21 年之后,顾毓琇夫妇及女儿顾慰民取道伦敦回国。    8 月 29 日晚,周恩来总理接见顾毓琇夫妇。   随后,顾毓琇先生多次回国探亲访友、应邀讲学,还受到邓小平、江泽民、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79 年 7 月 22 日,顾毓琇先生回到我校(时称南京工学院),和时任副院长钱钟韩亲切交谈。钱钟韩把酷爱文学的李飞介绍给顾毓琇,顾李两人从此成为忘年交。   当天,顾毓琇先生提出学校应多招研究生,因为年轻学子思想活跃,对科研大有裨益。当时国内刚刚恢复研究生招生,很多人害怕师资力量不足。顾毓琇认为,有些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确会超过老师,他们可能会提出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教师这个群体在专业方面肯定超过学生。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向同事请教。    1988 年 5 月,顾毓琇先生应邀出席我校为他举行的名誉教授受聘仪式。 86 岁高龄的他在大礼堂作了《关于非线性系统的分析》的学术报告。其思路清晰、视野开阔,令师生叹为观止。    1992 年 6 月 5 日,顾毓琇先生再回南京,时任校长韦钰教授到机场迎接。 6 月 6 日,顾毓琇夫妇参加了我校 90 周年校庆。当天下午,我校在礼东 2 楼报告厅为顾毓琇伉俪庆贺 90 双寿,钱钟韩先生致辞,原国家教委副主任黄辛白出席,参加祝寿会的还有严恺、吴锡军、高良润、舒光冀、范从振、潘新陆、管致中等 80 余人。   翌日,顾毓琇先生作了一场关于 “ 混沌 ” 的演讲。他关于 “ 混沌现象不断循环却不会重复 ” 的理论赢得了阵阵掌声。台上的顾老,议古论今、思维跳跃,完全不像 90 岁的老人。   同年,顾毓琇致函韦钰校长,在我校设立 “ 顾毓琇、王婉靖奖学金 ” ,用以奖励优秀的理学、工学女博士。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顾毓琇先生亲笔写信给时任校长陈笃信。在信中,他建议学校加强理科的学科建设。陈笃信教授说: “ 他认为深厚的理科功底是学好工科的强力支撑。 ”    1997 年,陈笃信教授一行赴美国考察。顾毓琇先生在饭店设宴款待了来自东大的客人。 95 岁高龄的顾毓琇像迎接自己的亲人一样招呼大家,他亲自安排客人落座,还不时给大家夹菜,一道菜告罄,他马上就请人把盘子撤走。   席间,顾毓琇先生对陈笃信教授说: “ 作为校长,你应该多为学校筹措资金,不要羞于开口。 ” 说罢,他拿出 3000 美元给陈笃信。这笔钱被用于建造群贤楼,顾毓琇成为群贤楼的首位捐款者。    2002 年 6 月,九校联合庆典期间,顾毓琇先生的次子顾慰庆先生邀请高良润教授出席年底举办的顾毓琇百年寿辰。孰料,顾毓琇先生于当年 9 月仙逝。   从 1902 年到 2002 年,从六朝松到沙坪坝,顾毓琇先生的东大情缘持续了整整一个世纪,并且历久弥坚。如今,顾毓琇先生业已离开了我们,他与我校的情缘却远远没有结束,因为他的子孙又与东大结下了新的不解之缘 ……
个人分类: 科文交汇|183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三月三、艳阳天,咏而归
热度 4 szc009 2013-4-12 11:54
匆匆来去,匆匆归。归来,问君一声安好。 春去不减此生意,杨柳清风两依依。 悠悠岁月,悠悠情。情缘,只说一言难尽。 勿失勿忘亦勿念,心怀坦然向波澜。 惶惶如梦,惶惶念。念志,却道一成不变。 此生有梦终独守,至死不悔誓相寻。 遥遥无期,遥遥追。追寻,唯有一颗丹心。 落花流水春意长,恨不能化作时光!
个人分类: 躬省力行|4001 次阅读|11 个评论
我与《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的情缘
黄安年 2012-11-19 11:15
我与《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的情缘
我与《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的情缘 ——贺邓蜀生先生九十华诞 徐波 ( 《世界知识》杂志 ) 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1 月 19 日 发布 一 初遇《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泰晤士》),是整整 30 年前在北大图书馆四楼文科开架阅览室,当时我在北大历史系世界史专业读一年级。吸引我注意的,除了那正与我“专业对口”而又“洋味十足”的书名,就是那巨大的开本和厚度,它是“躺”在书架上,而不是像其他书那样“站”在书架上。那时这样大部头的书似不多见。于是我等不及把它抱到阅览桌上,而是站在书架旁就把它打开——时隔 30 年,当黄安年老师约我为邓蜀生先生 90 华诞写点什么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当时打开这部大书时的情景,以及我与这本书的 30 年情缘。回忆起来,当时的心情可以说是百感交集:硬邦邦的封面、大开本的尺幅、沉甸甸的分量带来的手感,使人油然而生初入学术领域的庄严、神圣、激动和自豪;看看版权页,译者中竟有那么多是我熟悉的老师;再浏览目录,就被书中丰富内容和宏观视野“震”住了;翻开正文,更像是立刻掉进了深不可测、美轮美奂的历史宝库;还有,那精美印刷,也让从小就是地图迷、早就知道中国地图印刷水平世界一流的我陶醉不已…… 我立即喜欢上了这本书,大学四年里,我时时到这个阅览室翻阅此书,有时是为了查找或求证什么,更多的只是通过它来学习一些知识,或者只是过过眼瘾。一次做世界现代史学期作业,我做的是二战前德意法西斯由争夺到合流的过程,就引用了这本书上的一段文字,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很快看到这本书还出了一本小开本的纯文字简装本,非常便于阅读,但我还是喜欢读那本大部头。 我在第一时间记住了两个名字:原版主编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中文版编辑(后来知道这是个太过谦虚的称谓)邓蜀生。很快读到邓蜀生先生的美国史著作(回想起来应当是《威尔逊》或《罗斯福》),知道邓先生是著名美国史学者,也是人民出版社的资深编辑;而对巴勒克拉夫,后来读到他的《当代历史学主要趋势》等,也有了更多了解。 二 毕业后我到一所著名的学校从事国际关系的教研工作。由于国际关系与世界史的天然联系,也由于自己的情结,我一直对世界史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学校图书馆有这部《泰晤士》中文版。这个图书馆还有一个相当不错的外文书库,藏书虽不算太多,但颇多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精品。我在这里惊喜地发现了《泰晤士》的英文版和德文版!那时我虽在业余学习德语,但阅读德文版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而英文版在其后几年间我常用来与中文版参照浏览,这使我掌握了不少人名地名等英文专有名词,这种知识后来一再发挥了作用。 参加工作一年后我参加中央机关讲师团去湘西南支教,为一所学校的两个师资班讲中国古代史。尽管我知道这次方鸿渐式的旅行不宜让行李太多太重,也知道带了也不一定用得上,但出于喜爱,我还是从图书馆借出了这本又大又重的书(图书馆对讲师团成员颇多优待),打进书箱,让它伴着我在资江上游一座古塔旁的那所学校度过了颇有成就感的两个学期。 工作后一段时间,我常去城内一些地方购书或浏览新书。常去的地方有王府井书店、琉璃厂,有“西绒线胡同”和“王府井 100 号”,还有就是一些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一次,在朝内大街 166 号三联书店服务部(当时似与人民出版社服务部在一起),看到有售这部《泰晤士》,售货员告诉我,所剩不多,今后如果再版肯定会涨价,因为中国即将加入国际版权公约……我听后颇觉心动,但想想该书 75 元的定价恰相当于我一个月的工资,又考虑到随时可以从单位图书馆借到这本书,因此犹豫再三还是没有买。但总是心有戚戚焉,几天后与一位同事说起此事,他肯定了中国即将加入版权公约的事,建议我买下此书。于是我重返朝内 166 号,拥有了自己的一本《泰晤士》。 不过,这本自己的《泰晤士》并没有保留多久。一位朋友因工作需要借去了此书,不久后阴差阳错,双方失去联系,这本书就再也没有回来。而他的两卷斯塔夫里亚诺斯的《全球通史》中译本,永远留在了我这里。 若干年后我工作变动,做了杂志编辑。新单位距朝内 166 号可称几步之遥,此时三联书店已在不远处拥有了韬奋图书中心,而人民出版社(这正是邓先生工作与奉献的地方)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也已今非昔比。只是真的买不到《泰晤士》了,原版想必已经绝迹,新版似乎一直没有出现。此后我每次去各个书店,都会习惯性地找找有没有这本书,但一直没有找到,就连那个文字简装版都没有再见到,除了有一次在灯市口中国书店——惊喜地看到书架上赫然摆着一部《泰晤士》!可是从书脊上看就有点怪怪的,打开一看,竟是一本错版书,前面有几十页完全不见踪影,而中间又有厚厚的一部分是重复装订,整个书比正常版厚出许多。无法正常使用,倒是值得收藏,只是店家要价实在太高,我只好舍弃(现在想想有些后悔哈)。好在单位资料室有一本,显然在我之前就被频繁翻阅,护封严重破损,内页也显得饱经沧桑,就是这一本,成了我至今的案头常备,就在写这篇文字时,手头参考的还是这一本。 三 如果说,对我影响最大的专业书籍有哪些,《泰晤士》肯定是其中之一。 上世纪 80 年代初我上大学的时候,中国的世界史学科仍然处于初创阶段。虽然经过前辈学者的努力,这个学科已经蔚成风气,但从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到课程设置、教材编写,都仍然显得单一和粗糙。就教材和参考书籍来说,苏联版的多卷本和国内周吴本的《世界通史》,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北大历史系主编并使用的几卷《简明世界史》,虽不失其可取之处,但毕竟是文革后期的产物。其实当时各位老师(也就是这套教材的编写者)在教学中已经摒弃、甚至颠覆了这套体系,凭借深厚学养努力用最新的观念重建学科体系,但可供我们使用的参考书毕竟有限,我们的眼界还相当狭窄。而这部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西方世界史研究最新成就的历史地图集(原版出版于 1978 年,中文版出版于 1982 年),就成了我开阔眼界、跳出传统体系框框的第一部启蒙著作。仅仅翻开目录,看看它的章节设置,就令人耳目一新、视野开阔,仿佛让人一下子看到了人类几千年历史活动的全景,看到了从远古人类在茫茫原野上追逐猎物、到后现代社会全球文明波澜壮阔奔腾发展的一幅幅生动画面,配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或全景、或局部的地图和插图,它带给我的学术震撼,远远不是传统的“五段论”或“革命史观”、“阶级史观”、条块分割、削足适履、彼此割裂的传统教材体系所能够比拟的。我在多年里反复阅读该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对历史的看法。我对世界史保持的浓厚兴趣,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这种全景式的宏观视野对我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还引导我接触了另一位大师——汤因比。 我国早就出版过汤因比巨著《历史研究》缩节本的中译本,供“批判资产阶级历史观”使用,大学时我曾有接触,对其文明史观与宏观视角有所了解,而汤因比在二战前为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院主编的多卷本《国际事务概览》,也是我学习和工作中经常接触的参考书。上世纪 80 年代学术界一度出现汤因比热,那部缩节本以“正面形象”再版,《文明经受着考验》(译文质量极差)、《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汤因比论汤因比》、《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等中译本相继出版,我还在一个朋友处看到台湾翻译出版的《历史研究》插图缩节本(后来大陆出版了郭小凌刘北城两教授翻译的中译本)。就在上面提到的那个外文书库,我第一次见到了 12 卷皇皇巨著《历史研究》的原貌。怀着敬畏心情捧下来翻阅,噢卖糕的( Oh My God ),不是我能读得了的,光是各章标题就不容易看懂。不过旁边还有汤因比的其他几本著作,包括《人类与大地母亲》,厚重深刻又不乏诗意的书名吸引了我,翻阅之后知道,这是汤因比最后一部著作,完成于 1973 年,其时二战之后西方和世界的历史进程已进入一个拐点,发展困境日益凸显,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开始引人关注,汤因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作了此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该书与历史哲学著作《历史研究》不同,是一部“叙事体的世界史”。但是它也是一部充满思辨色彩、气势恢宏、通天彻地的巨著。展读此书,时时使我想起巴勒克拉夫的《泰晤士》,他们的开阔视野和恢弘气度总是让我怦然心动、浮想联翩。几年后的 1992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约请一些朋友一起翻译的这本书的中译本, 2002 年和 2012 年两次再版。 翻译这部巨著时,又是《泰晤士》帮了大忙。阅读《泰晤士》英文版时积累的专名词汇、中文版后所附“专名汇编”和“索引”,加上《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等工具书,成了我解决专名翻译以及担任统稿工作的得力助手。 2002 年再版时出版社决定补上头版省略的历史地图,由我来承担地图翻译工作,《泰晤士》帮的忙就更直接了。完成这本书翻译后再回头翻阅《历史研究》,似乎也不那么难懂了。我甚至又滋生了另一个野心。 12 卷原著的前 10 卷是正文,第 11 卷是历史地图,第 12 卷书名叫 Reconsideration ,是作者对第 1 卷出版以来所有批评和商讨的回应,应该说是汤因比历史思想的集中阐释,我很想把这一卷单独译出。但这时我已面临工作变动等事,无暇顾及,再后来就是没有精力、也没有勇气了。真希望能有人来做这件事! 2007-2009 年,我应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之约,围绕该馆举办的几个大型展览,为观众连续开设了几个系列讲座,主讲世界古代文明与古代中外交流史。对久未接触中外古代史的我来说,这自然是个严峻挑战。除约请几位师友分担部分讲座外,我能做的就是做足功课精心准备。为此我做了大量阅读,《泰晤士》又成了我的良师,尤其是该书第二编“最初的文明”、第三编“欧亚的古典文明”的全部,以及第四编“划分为地区的世界”中的若干章节,对我有直接启发和帮助。 读得多了,竟也发现了书中的一些小小不足。例如该书第四编“蒙古帝国”一章的主地图“ 1259 年前的蒙古帝国”上,在蒙古人起源地周围出现了“墨基”、“凯莱”、“奈曼人”几个名称(书后所附索引同),看起来陌生而怪异,仔细一想,似应是“蔑儿乞部”、“克烈部”、“乃蛮部”,译者直接从英文音译,未还原成汉语既有的名称。算是书中的白璧微瑕吧。 四 《泰晤士》对我的影响如此之深、如此之久,对邓先生也是仰慕已久,但说来惭愧,直到 2011 年在《社会科学论坛》读到黄安年和李剑鸣两教授对邓先生的采访,才对邓先生的生平和成就有了较多了解;直到 2012 年 5 月 10 日 ,才在曹德谦先生 九十华诞暨新版《美国演义》研讨会上见到邓先生;直到 2012 年 7 月接到黄安年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才知道 60 多年前邓先生在我现在供职的这份杂志上发表过那么多影响巨大的文章…… 对我来说,邓先生就是未曾谋面的老师。邓先生学术成就巨大、贡献卓越,但一部《泰晤士》中文版,就足以奠定他在我心中永远的地位。 2012 年 7 月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58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话情缘
unibruce 2012-10-22 08:17
我的爱琴海 是一首饱含深情的歌 点亮寒夜里的孤单 温暖在每个角落 我的爱琴海 连着两颗真诚的心 任想念的暖流 汇入彼此的心窝 我的爱琴海 注满青春的苦涩 直到你出现的一刻 我的爱琴海 是你温柔的耳语 留下真情 驱走寂寞
个人分类: 青春絮语|238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丽江小镇多情缘——应杨月琴
热度 2 yangyongtian 2012-8-14 12:50
丽江小镇多情缘——应杨月琴
丽江小镇独浪漫, 白昼黑夜两样天。 邂逅艳遇情缘定, 世外桃源纯天然。 摄影 杨月琴 摄影 杨月琴
个人分类: 诗配画|3824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与小蜜的不解情缘
热度 9 xusuowen 2012-5-29 09:31
我与小蜜的不解情缘
专心采蜜,心无旁骛 蜂蚁相会 蝶影霏霏 Double portion-1 Double portion-2 传说中的“蛇果”
2490 次阅读|10 个评论
白马情缘
热度 1 zhouziyan1120 2012-4-21 00:16
飞过千年冰封 抖落一路风尘 露出云髻高垒 身披纯净雪莹 寻觅千山万水 采撷万滴白露 凝落一朵莲花 吟成满纸风情 褪去一身繁华 与你月榭携手 十指相扣情陷 独立苍穹孤影 落红成阵凄凉 水中捞月徒然 衣带渐宽不悔 风浮暗香梦中 依水而歌红豆 咫尺天涯合奏 抱影踏遍青碧 呼啸白马情缘
4060 次阅读|1 个评论
彼岸花: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papaya313575 2009-10-22 22:40
一天,我们在某园闲逛,突然眼前惊现一大片火红的花,此时,秋日的阳光格外明媚,艳丽的花 翩翩蝴蝶,心情格外明朗,禁不住拿起相机拍了两张: 身边有位退休的阿姨,看我们很是陶醉在这片火红中,就热心的给我们介绍说:这花叫彼岸花,属于石蒜科的,每年的春分与秋分时节,赶上民间上坟的日子,通常会大片的开在坟墓周围,所以这花是指引死去的灵魂通往天国的火照之路呢。 陶醉了半天,原来此花和死亡紧密相连! 回去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此花还有个凄美的传说: 传说,守护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花妖叫曼珠,一个叶妖叫沙华,他们守护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从来没见过面,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终于有一天,他们打破神的规律偷偷见了一面,那一年,曼珠沙华绿叶衬托红花,开得格外妖艳美丽。无奈,神最终知道并怪罪下来,将曼珠和沙华打入轮回,永世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间受磨难。至此,才有了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之说。这如血一样绚烂鲜红的花,据说其花香有魔力,能换起死者生前的记忆,难怪彼岸花的花语是哀伤的回忆呢。 佛家云, 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印度佛经
个人分类: 草木也知情|4648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