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命名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命名

相关日志

蔷薇科枇杷属23个名字的模式指定
bin0536 2020-3-11 03:46
作为东亚以及东南亚分布的枇杷属及其近缘属整合系统学研究的一部分,我们对该属内的23个名字进行了模式指定,并添加了一些名字的分类学注释。其中包括对22个名字进行模式候选,它们分别是 Eriobotrya acuminatissima ,窄叶南亚枇杷( E. bengalensis var. angustifolia ), E. bengalensis f. intermedia , E. brackloi , E. brackloi var. atrichophylla , E. elliptica var. petelotii , E. fragrans var. furfuracea , E. glabrescens , E. grandiflora ,窄叶枇杷( E. henryi ), E. oblongifolia , E. petiolata , E. platyphylla , E. poilanei ,栎叶枇杷( E. prinoides ),老挝栎叶枇杷( E. prinoides var. laotica ),怒江枇杷( E. salwinensis ),E. serrata,E. stipularis,大花枇杷( Hiptage cavaleriei ), Photinia longifolia ,小叶枇杷( Symplocos seguinii )。在本文中我们还对 Photinia dubia 指定了新模式,以及确定了 E. pseudoraphiolepis 和 Mespilus cuila 为多余名。另外,我们还总结了18个名称的模式信息,这将为以后的分类学研究提供参考。它们是: E. angustissima , E. balgooyi , E. condaoensis ,大渡河枇杷( E. daduheensis ) ,椭圆枇杷( E. elliptica ), E. fulvicoma ,香花枇杷( E. fragrans ), E. glabrescens var. victoriensis , E. hookeriana , E. latifolia ,倒卵叶枇杷( E. obovata ),麻栗坡枇杷( E. malipoensis ), E. merguiensis ,腾越枇杷( E. tengyuehensis ), E. wardii , Mespilus bengalensis ,台湾枇杷( Photinia delfexa )以及枇杷( Mespilus japonica )。 文章发表在Phytokeys: Liu, B.-B. , Liu, G.-N., Hong, D.-Y., Wen, J. Typification of 23 names in Eriobotrya (Maleae, Rosaceae). Phytokeys, 2020, 139: 99-118.
个人分类: 科研成果|20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
bioxncai 2020-2-27 09:5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11日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此前国家卫健委的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现国家卫健委国发文要求(卫医函〔2020〕70号),中文名称维持不变,英文名称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一致。 新型冠状病毒命名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正式命名“SARS-CoV-2 ”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此前的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非正式命名为“2019- nCoV” 。
110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命名浅议(下)
xuxiangtian 2020-2-21 17:34
讨论 1. 新发现疾病命名原则   1967年,国际社会就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负责给各类病毒做分类和起名字。以前,这个委员会主要是从生物学上确定一种病毒应该划归哪一个种类纲目,由此确定如何称呼它。但是随着时代发展,语言学和语义学的因素也被加以考虑 。 2015年设定了7项新发现疾病命名原则: ① 持久可用; ② 避免或拒绝使用可能导致错误或歧义的名称; ③ 避免不必要的名称创建; ④ 名称中部不应含地理位置; ⑤ 名称中不含人名; ⑥ 名称中不含动物或某种食物的名称; ⑦ 名称不指向某一特定文化或行业。   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发言人发布了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NCP”。   此次,世卫组织又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 “COVID-19”,相信这将给疫情相关新闻和防控信息传播带来便利。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国际科研人员在分享相关信息时曾使用多个不同的英文名称。世卫组织宣布的新名称“COVID-19”包含冠状病毒、2019年等要素的英文简写,较易拼读。世卫组织说,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冠状病毒相关疾病,新名称可提供一个标准格式。 2. 冠状病毒新成员   一种疾病的名称与引发这种疾病的病毒名称有时二者类似,比如麻疹与麻疹病毒。也有不一致的,有时病毒名称源于其他方面,如鼻病毒、腺病毒等根据感染宿主部位而得名。    ICTV 1月 11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的英文名为“SARS-CoV-2”。 ICTV 冠状病毒研究小组 (CSG) 是根据基因测序等方面的分类学研究提出这个名称,这一名称与 SARS疾病之间没有关联。钟南山9日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是同一类,但不是同一种。基因测序等研究结果显示,新出现的这种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同属冠状病毒科的β属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研究小组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贴出一篇论文,介绍了他们对这种病毒的分类依据。 3 新冠病毒 两个名称 2019-nCoV 和 SARS-CoV-2 WHO在记者发布会上宣布,COVID-19指冠状(Corona)病毒(Virus导致的疾病(Disease),是新型肺炎的英文名, 而 新冠病毒 依然沿用 2019-nCoV 这一名称, 译为 2019年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但谭德赛 刚宣布后不久 ICTV 的 冠状病毒小组,也随即在生物预印本网站上宣布,已经决定将新冠病毒命名为 SARS-CoV-2 。 这 样 新冠病毒同时拥有 了 两个官方名称。 目前已知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 7种,可引发较严重疾病的冠状病毒有曾在2003年肆虐的SARS冠状病毒,以及前几年影响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地的MERS冠状病毒等。但有专家对 ICTV 提出的 SARS-CoV-2 这一名称持不同意见,正在商讨能否推动重新命名。 4.疾病 命名不当的教训 2019年12月,“不明原因肺炎”在中国武汉出现,2020年1月7日,经全基因组定序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暂时命名为“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代表发现此病毒的年份,n代表新型,CoV为冠状病毒(Coronavirus)的英文缩写。 由于 “2019-nCoV”冗长又难念,无法顺利发音,造成诸多不便,国外有不少媒体和公众甚至转而使用其他名称。这在以往全球性传染病疫情中,已有不少教训。 不少媒体从新闻标题的简练度和传播的便捷性考虑,并未采用 WHO 的官方命名,而 仍在 采用 “中国肺炎/病毒“(China pneumonia/virus)、”武汉肺炎/病毒” (Wuhan pneumonia/ virus)取代。以“地名“甚至”国名来命名病毒 对有关国家不利 。如 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的 “ 埃博拉病毒 ” 一样,让埃博拉名扬海外的不是壮丽的景色,而是那场虐杀了河岸边 55 个村庄百姓的瘟疫。 2009年H1N1病毒流行 初期 ,被称为 “猪流感” ,当地人 “谈猪色变”, 埃及因此宰杀了全国的猪,引发当地人抗议 。 事实上,这一疾病人际传播,并不是通过猪 。 2015年的MERS也引发过争议,因为“中东呼吸道综合症”导致了外部世界对中东居民的歧视现象。 这是因为过去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名称曾导致污名化和其他不良后果。 5. 新冠肺炎 为什么多次改名 1月12日, WHO 将新 型 冠 状病毒 肺炎暂时命名为 “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 WHO给出的理由只是一个:根据命名人类新型传染病的最佳做法。   此前,在此次引发疫情的病毒名称上就很混乱,如称新型冠状病毒、武汉冠状病毒、中国冠状病毒等。由病毒导致的肺炎 病 则称为武汉肺炎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在,统一命名后,会 避免病名的混乱 。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英文全称 “novel coronavirus”中,“冠状”(corona)一词和世界知名的墨西哥啤酒品牌科罗娜(corona)一样,都是来自拉丁语的corōna,意思是“皇冠”。 有人 误以为该病毒与科罗娜啤酒有关。因此将新型冠状病毒称呼为 “科罗娜啤酒病毒”(corona beer virus),更有 人 直接称呼其为 “啤酒病毒”(beervirus) 。 国内 有 媒体使用 “新型冠状病毒”或“新冠病毒来称呼此次疫情。对于这个专业和技术属性过强的病毒名称的认知度同样远远不够,“疫情”、“新型肺炎”、“新型非典”、“新型流感”等称呼既造成了科学认知的模糊和普及的难度。 6. 关于对 新冠 肺炎 命名 的新建议 2月11日,ICTV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引发 我 国学者的广泛质疑。 18日,多位 学者 联名在《柳叶刀》线上平台刊发文章,对新型冠状病毒命名提出了建议,呼吁将病毒命名为 HCoV-19(“2019年人冠状病毒”。在《新冠状病毒需要一个不同的名字》(A distinct name is needed for the new coronavirus)的文章中,高福、石正丽、谭文杰等提出,SARS-CoV-2这一命名具有误导性,此次引起广泛国际关注的流行病毒应有其独特名称。文章建议,基于特殊的临床、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的不确定性,为避免产生误导和混淆,并帮助科学家和公众更好的进行交流,建议将SARS -CoV-2重命名为“2019年人冠状病毒”(HCoV-19)。这一名称可将新病毒与SARS病毒区别开来,并使其与导致的疾病名称COVID-19保持一致。 笔者认为,为了尽快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扩大,尽早救治患者,扑灭疫情,国内外各界官员学者记者作者等应共同努力,多方探讨,为新冠肺炎定一个简便易懂、应用方便的学术名称和科普名称。 作者徐向田简介 :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山东医专肝病研究所所长;兼任山东临沂科林肝胆医院、临沂临港向田康复医院院长 、主任医师 ,中国老年医学会以养结合促进会委员,山东省科技厅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国际脂肪肝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沂水医专,结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 在从事医教研工作中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和市级科技项目 8项 。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 二、 三等奖 各 1项 。复方华蟾素获 3 项国家发明专利。承担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一项。研制的新药华蟾益肝胶囊已获国药临床批号,获临沂市发明专利一等奖。另研制鲁药制剂 5种。获发明专利6项。主编《病毒性肝炎综合防治》、《现代疾病诊疗》、《病毒性肝炎中西医防治学》、《乙型肝炎防治理论与实践》 等 专著 6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 106篇。 通联 1. 山东临沂科林肝胆医院 ,临沂市兰山区清河北路 438 号,邮编: 276004 。 Tell:0539-8307778 Email : gandanyiyuan @ 126.com. 微信号 gandanyiyuang 2. 临沂临港向田康复医院,临沂市莒南县团林镇,邮编: 276016 ,电话: 0539-7588836 , 17661675120, 电子信箱 17661675120@126.com ( 2020-02-20 整理) 参考文献 1. http://www.nhc.gov.cn/xcs/yqtb/202002/4dcfcb9b74ea4a408fc1d56d4db61f93.shtml 2.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41(2):139-144. 3.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20.02.002 4.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7.937862v1.full.pdf 5. https://www.who.int/zh/dg/speeches/detail/who-director-general-s-remarks-at-the-media-briefing-on-covid-19-outbreak-on-18-february-2020 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12-7 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08-3 8 . https://news.ifeng.com/c/7tf2GFqwL4a   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VID-19 10. http://www.sohu.com/a/369697007_123753?spm=smpc.home.top-news3.2.1580441594727f54heSN_f=index_news_7 11. http://infect.cmt.com.cn/detail/1408837.html 12. http://economy.southcn.com/e/2020-01/31/content_190177016.htm 13.中国新闻网.https://www.chinanews.com/gj/2020/01-31/9074028.shtml 14. 环球网 . 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Kp3cV 15. https://baike.so.com/doc/29084083-30563443.html 16. 光明网 . https://tech.gmw.cn/2020-02/12/content_33546392.htm 17. 中国网 . http://news.china.com.cn/2020-02/12/content_75696573_2.htm 18. 中国科技网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0-02/19/content_882981.shtml 19. 科学网 . 链接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6654-1216671.html  20. 中国政府网 .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08/content_5476248.htm 21. 凤凰网 https://news.ifeng.com/c/7tXrc3izCgi 22. 朱建平 . 关于 SARS(萨斯)命名的讨论 . 《中国医药学报》  2003年12期 ( 2020-02-20山东医专徐向田初稿)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4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命名浅议(上)
xuxiangtian 2020-2-21 17:31
徐向田 摘要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 , 简称 “ 新冠肺炎 ” ) , 世界卫生组织 ( WHO )将该病毒称为 2019-nCoV,将该病称为 “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2019-nCoV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 。 后 将该病 改 名为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 。 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 ( ICTV )又将 这种病毒称为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 2(SARS-CoV-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 关于 新冠肺炎 疾病和病毒的命名几经变更,最近 WHO和 ICTV 命名的这两个名称也存在争议,我国和国际组织所定名称也不一致,给各领域各方面使用带来不便。随着国内外对本病防控诊疗等研究的深入,建议对新冠肺炎和病毒的名称进一步明确和统一。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新冠肺炎 ,名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 , 简称 “ 新冠肺炎 ” ),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 ( WHO ) 将该疾病正式命名为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 。 英文缩写 其中 的 “COVI”为冠状病毒英文简写,“D”为英文“疾病”(Disease)一词首字母,“19”代表疫情暴发于2019年。 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 ( ICTV ) 宣布这种病毒的英文名为 “SARS-CoV-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 “卫健委”)网站信息: 截至 2月1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 新冠肺炎 确诊病例 56303例(其中重症病例1186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6155例,累计死亡病例211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4576例,现有疑似病例492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8916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26363人 。 关于 新冠肺炎 的疾病和病毒的命名几经变更,最近 WHO和 ICTV 命名的这两个名称也存在争议,我国和国际组织所定名称也不一致,给各领域各方面使用带来不便。国内外许多学者建议对新冠肺炎和病毒的名称进一步明确和统一。 1.我国对 新冠肺炎 的 称谓 2019年12月8日, 武汉卫健委通报,第一例患者在去年 12月8日出现症状, 所 通报的首例 “ 不明原因肺炎 ” 患者发病。 有的称为 “ 疑似非典 ”。后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如 1月23日 卫健委公布《 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 》。 2月7日, 卫健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命名事宜的通知 ( 国卫医函〔 2020〕42号 ) 决定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NCP”。 2. 国际交流中对新冠肺炎的称谓 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 Pneumonia with new coronavirus infection,新型冠状病毒英译为Novel coronavirus。英国将其称为new china coronavirus。多份英文杂志称其为Novel Coronavirus With Pneumonia 。 国外的一些媒体,对新冠状肺炎的报道中,使用的是 “Wuhan virus”(武汉病毒)、“China virus”(中国病毒)等带有地域特征的名词 。 谷歌搜索显示, “Wuhan Virus”词条下找到约431,000,000条结果,“2019-nCoV”词条下找到约24,200,000条结果。说明“武汉肺炎”的使用频率远大于“新型冠状病毒”。谷歌趋势显示,“Wuhan Virus”在北美洲、南美洲、澳洲、欧洲、东南亚国家和南非均有较高的搜索热度。说明全球范围内“武汉肺炎”这个称谓的传播 很广 。 因此,张维莎、赵宇、 周峰 提交 《建议尽快确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的官方英文名称》提案 , 建议尽早规范统一新冠肺炎的称谓。 2 020年 1月3 0 日 WHO 在日内瓦 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 “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2019-nCoV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 , 未提及 “武汉”。 2月11日, WHO 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冠肺炎命名为 “COVID-19”。 英文缩写 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其中CO代表冠状(corona),VI代表病毒(virus),D代表疾病(disease)。19-2019年。名称不含地理位置,动物,个人或人。同时,病毒分类和命名的全球权威机构ICTV将导致这种冠状病毒病-19的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SARS-CoV-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有记者发文称, 此前,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简称“NCP”。现在,世卫组织宣布 新的 命名,意味着 NCP将不作为正式名称使用。 3. 新冠肺炎的科普和通俗称谓 疫情初始,网上有人将新冠肺炎称为 “野味肺炎”,有的报道中称 “野味病毒肺炎” 或 简称 “ 新冠肺炎 ” 、 “新冠”。1月26日, 笔者认为本病名称为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字数太多,冗长不方便应用,能否找一个简要易懂好记的科普名称。为此与在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的两位访问学者讨论, 为了便于使用和读音, 能否在科普作品中 参考非典型肺炎(简称为 “非典、SARS”)的称谓,试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简称为nCoV并音译为“恩寇”。 在 科普作品中作者第一次使用了 “ 恩寇 ”这个简称。 新冠肺炎 命名时间和名称见下表。 新冠肺炎 疾病和病毒名称使用时间表 时间 国内交流名称 国际交流名称 科普和通俗 —————————————————————————————————— 2019-12-12 疑似非典 、 不明原因肺炎 China pneumonia/virus 野味病毒肺炎 不明原因聚集性肺炎 new china coronavirus 野味肺炎 武汉肺炎 Wuhan virus 新冠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ovel coronavirus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科罗娜啤酒病毒 ( corona beer virus)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20-1-12 WHO:2019-nCoV 2020-1-26 恩寇 2020-2-08 卫健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新冠肺炎 简称新冠肺炎 英文简称 NCP 2020-2-11 WHO: 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ICTV : SARS-CoV-2 ——————————————————————————————————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48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命名建议
xuxiangtian 2020-2-21 00:01
徐向田 摘要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 , 简称 “ 新冠肺炎 ” ) , 世界卫生组织 ( WHO )将该病毒称为 2019-nCoV,将该病称为 “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2019-nCoV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 。 后 将该病 改 名为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 。 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 ( ICTV )又将 这种病毒称为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 2(SARS-CoV-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 关于 新冠肺炎 疾病和病毒的命名几经变更,最近 WHO和 ICTV 命名的这两个名称也存在争议,我国和国际组织所定名称也不一致,给各领域各方面使用带来不便。随着国内外对本病防控诊疗等研究的深入,建议对新冠肺炎和病毒的名称进一步明确和统一。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新冠肺炎 ,名称 作者简介 :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山东医专肝病研究所所长;兼任山东临沂科林肝胆医院、临沂临港向田康复医院院长 、主任医师 ,中国老年医学会以养结合促进会委员,山东省科技厅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国际脂肪肝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沂水医专,结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 通联 1. 山东临沂科林肝胆医院 ,临沂市兰山区清河北路 438 号,邮编: 276004 。 Tell:0539-8307778 Email : gandanyiyuan @ 126.com. 微信号 gandanyiyuang ( 2020-02-20 整理)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26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之刍议
热度 4 lihua2057 2020-2-10 22:36
据报,2020年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简称“NCP”。 应当说,及时命名,掌握话语权,非常重要,以杜绝别有用心的人以武汉地方的地名,甚至以我国的国名称之。但以“新”来命名,却可商榷。 现原文转发2月4日在微信朋友圈提出的建议,仅供参考: “己亥冠状病毒“ 或者 “己亥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还没有一个正式的中文名称。世卫组织称之为 2019 nCov, 意思是2019年出现的新冠状病毒。中文似可按照农历年号命名,多有历史惯例可循。只称之为“新”,以后多有不便,不能明确时间和相关特点。此类病毒,历史悠久,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说不定以后还会有变异,继续危害人类。相关的研究亦可视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适当的命名会带来方便。如同一篇学术论文,一般不赞同仅用“新”来做题目。
223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汪剑:甲骨文中的医学
fqng1008 2019-6-29 17:56
▶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36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殷墟发现了16万余片甲骨,这些甲骨上的文字不少是与医学相关的,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代人对疾病、医药的认识。这些甲骨中,有323片、415辞与疾病相关。主要认识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有了人体部位的描述。在甲骨文中,出现了首、耳、目、鼻、口、齿、项、肱、臀、趾、心等,其中的心字是甲骨文中唯一所见的脏器名称。 第二, 有了一些疾病的病名。有的以人体部位命名,如疾首、疾耳、疾目等。有的是专有疾病名词,如疟、疥、蛊、龋等。有的是对疾病症状的描述,如耳鸣、失眠、病软、病旋(眩晕)等。 第三, 甲骨文还反映了商代人对传染病、流行病有一些认识。如甲骨文里有“疾年”“降疾”“雨疾”“疾疫”等记载。“疾年”指该年份有疾病流行;“降疾”表示疾病仿佛是上天降下来一样;“雨疾”表示生病的人很多,疫病有如下雨一般。 下面列举一些甲骨文文字中与医药有关的例子: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50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与中医科学性(三)
热度 1 fqng1008 2018-8-31 05:45
4 中医学的逻辑问题 前已述及,新造 “科学”概念与我苦苦思索中医学相关,那么“中医学是什么”应在思考中。个人认为:中医学是拥有自然哲学思维模式的中医人所创造的文化载体。从这个概念,可以了解笔者对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 是否应该纳入《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 基准》的初步想法。 中医学诞生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那个时代也是中华文明从诞生到长足进步的一个灿烂辉煌的时期。掀起那个时代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就是自然哲学的思维模式,从而创造了从主体到客体突飞猛进的奇迹。但是,那个时代毕竟是现代科学的前夜,科学精神的诞生与成长就是逐渐克服自然哲学思维模式局限性的序章。 4.1 逻辑学发展历程 什么是逻辑? 什么是逻辑学?简而言之, 逻辑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 而逻辑学则是研究 思维规律和规则 的学问。 所以,它是现代科学产生的重要前提。 逻辑性是一门古老的学问。 12世纪到13世纪中期是逻辑学发展的“继承与消化时期” , 它是 大学从萌芽走向成熟,同时出现 逻辑学 开创性发展 的一个阶段 。 13世纪中期以后,大学逻辑学的发展渐渐进入辉煌时期,并在14世纪达到了顶峰。杰出的逻辑学家大量涌现,“现代逻辑”获得长足发展,开始对哲学、自然科学产生深远影响。近代数理逻辑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的连锁反应,对此做出突出贡献的是奥卡姆。他将逻辑学中的指代理论运用到哲学上,对共相和殊相进行分析,强有力地支持了唯名论的观点,并发展出俗称为“奥卡姆剃刀”的方法论,即“如无必要,勿增其实”。这种方法被称为“现代方法” ( viamoderna ), 与之相区别的是 “古代方法” ( viaan-tiqua )。 “现代方法”认为,构成论证基础的原则来自经验归纳,凡是超过经验的知识都属于信仰问题,不可证明,经验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只是或然性的。“现代方法”更重视经验的世界和世俗的世界,这在政治上是对教皇权威的挑战,在学术上是对经院方法脱离现实的纠正,成为近代实验精神的先导。正如丹皮尔所言,“由于唯名论的复活,人们就对直接感官知觉的对象重视起来,这种精神打破了人们对抽象观念的信仰,因而最后也就促进了直接的观察与试验,促进了归纳研究。” 4.2 概念与命名 4.2.1 发生学考察 对 大自然 各种事物的命名 , 是 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 , 并 表达出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密切关联 。 但是早期的智者急于求成,他们匆忙地为了 “名正而言顺”,借助当时的各种思维工具陆陆续续地给出了很多相互重复、相互冲突的命名,正如 《 易经 》 所云 “ 名为万物之始,万物始于无名 。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事实上,人类不可能先掌握命名规则再开始给万物世界命名,而只能等待命名出现混乱状态的时候,才能总结经验制定命名规则。 日本著名逻辑学家末木刚博指出,中国的逻辑是以正名论为中心的。 “所谓正名,即辨正名称、名份”(《辞海》)。这一观点最先由孔子所倡导,他鉴于当时社会变动所引起的名存实亡、名实不符的现象,提出了“必也正名乎”的主张,随之引起了名实问题亦即名称(或概念)与实际事物关系问题的长期争论。尽管各自根据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去解释和论证,但要求“名实相副”的目标却是一致的。然而,正名逻辑却没有考察要实现“名实相副”的重要工具——定义和定义规则。 显然,逻辑学里的概念是包含定义规则的 “命名”,代表的是思维的 基本单位 。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基本特征。内涵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通过定义规则来阐明;外延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二者存在反比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亦然。 定义,亦称界说,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即指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形式逻辑的定义方法是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之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它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因而定义的公式是:被定义概念 =属+种差。定义的规则有:①应相称:即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相等;②不应循环;③一般不是否定判断;④应清楚确切。由于缺乏形式逻辑的规范,中医学基本概念(命名)的名实问题,至今仍未得圆满解决。 中医学概念的确定方法(或命名形式)大约有: ( 1)举实:通过考核,为实际事物给出一个名称,即“以名举实”,或“取实予名”。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方法,正如《荀子·正名》所云:“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者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 2)移植:从其它学问中直接搬来一部分概念运用于医学之中。类似于《墨子 ˙ 小取》中 “援”和“侔”的认识论方法。中医学理论体系与中国古代科学同根共壤,它们融合在自然哲学的母体之中,又各自吸收着彼此的养分。自然哲学曾两次大规模涌入中医学体系,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了中医理论框架的建构和形成;第二次是宋明理学,促进了中医学派的争鸣和理论创新。从阴阳、五行、精气学说,到道家、儒家、佛家经义,概念的移植是其施加影响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局限,传统中医学缺乏基础研究,其生理、病理、药理学说只能借助于推测和猜想,自然哲学正提供了这样一种方便,其思辨性性概念大量涌入,使中医学理论得以顺利早产并快速扩张。 ( 3)嫁接:将两种不同的概念结合在一起,获得新的含义,例如心火、脾气、肾精、肝阴、虚火、痰湿、肺燥、阳黄、阴火、肝木等等。其特点主要是将一些实体概念与抽象的哲学概念进行嫁接,如脏腑组织与精、气、阴、阳、五行以及六淫、虚实等相结合。这些概念似实而虚,若有若无,带有明显虚构和假设的性质,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缺乏可检验性。 ( 4)类推:将某种概念推衍其外延,形成其子概念体系。如“气”的子概念有营气、卫气、宗气、元气、大气、谷气、清气、浊气、正气、邪气、湿气、痰气、水气、脏气、腑气、经气、真气、气滞、气郁、气结、气陷、气阻等等。而且,广义的“气”既是物质,又是功能,二者变动不居。 4.2.3 逻辑学分析 现代科学概念有三大特征,即可确定性、可检验性和可淘汰性。中医学基本概念是否也具有这三大特征呢? ( 1)可确定性:指科学概念应该反映事物的本质,并明确地规定其涵义。现代物理学家波恩说过:“我建议用‘可确定性’来表达科学思维的基本法则。一个概念,不管是否可以应用于特殊情形,只要它是可确定的就使用它。”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明确地揭示了概念的内涵,才能使科学概念具有可操作性。所谓概念的可操作性,是指概念的意义等同于一套相应的操作解释,例如“肿瘤”、“休克”、“心肌梗塞”、“炎症”等等,都可以通过某些操作结论来作出本体的解释。而医学史上的许多思辨性概念,如“灵气”、“奴斯”、“活力”、“动物热”等,由于最终无法由操作找到本体论的解释而逐渐被淘汰。从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可以看出,大量生理、病理、药理学概念没有明确的能反映本质特征的内涵,并无法找到操作性解释。显而易见,以寻找客观指标为中心的证本质研究、脏腑本质研究,实质上是试图为传统概念确定其操作性解释,这就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首先,既然传统概念已经明确地反映了其本质涵义,那为什么还要通过操作手段去寻找已有本质涵义的“本质”(本体论解释)呢?因为实际上,所有的病机以及证候名称只是一组疾病表象的代称,而并非其本体反映。其次,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的一些概念,象肾阳虚、脾气虚、心气虚、肝郁、瘀血、阴阳、寒热等等,看起来似乎为它们找到了操作性解释,实际上却牵强附会。因为事实上,传统概念原本没有这样一些“附加条件”,它并不以操作性原则为定义标准。故尔,血液流变学异常可以见于多种非瘀血证的病变,环核苷酸、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改变等并不能确定为阴阳的特异性指标。 (2)可检验性:指从科学概念所蕴含的意义出发,加上其它辅助条件,就可以导出可由实验直接或间接来加以检验的命题。爱因斯坦认为:“物理学中没有任何概念是先验的必然的,或者是先验的正确的。唯一地决定一个概念‘生存权’的,是它同物理事件(实验)是否有清晰的和单一而无歧义的联系。”科学概念的可检验性是与其可确定性紧密相关的。西医病理学概念“肿瘤”、“休克”、“心肌梗塞”、“炎症”等等,可以通过操作来确定,也就可以通过操作来重现和检验。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大多数中医学基本概念就无法检验。例如湿热,究竟是一种致病物质还是一种气象因子呢?湿热通过什么途径,怎样进入人体,又是如何熏蒸肝胆的呢?这种邪气无法捕捉和检测,只属于思辩和虚构,一旦操作起来而把握的东西就变为其它而非“湿热”了。 (3)可淘汰性:指科学概念不是静止和僵化的形态,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可能随着科学认识和观测手段的发展而变化,甚至被淘汰。这种变动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涵义;一种是废弃原来的概念,引入新的概念。科学概念的可淘汰性也是由上述两个特征所决定的,它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多数中医学概念无法操作,缺乏可确定性和检验性,也就失去了修正和淘汰旧概念、创新和完善新概念的重要方式,形成了“名存实亡”、“名实不副”的混杂局面。正如尹文所云,“万名俱列,不以形应则乖”,中医学各种概念内涵不清,分类不明,以致于后世医家不得不进行大量的传、注、笺、疏,通过训诂而求字义,结果张氏说张,李氏说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例如《伤寒论》的“六经”,由于作者没有做出操作性解释,后人有认为是经络,有认为是部位,有认为是阶段,有认为是脏腑,有认为是气化,又无法用实验来决定它的“生存权”,也就不能进行概念的修正和更新了。 4.2.3 动力学研究 ( 1)正名逻辑维护了传统中医学的稳态结构:“正名求实”或“循名责实”是正名逻辑的主要目标,因为古代先圣“取实予名”之后,并未对所命之名作严格的定义,而是随文衍义,以意附文,后代学者就要遵循这个名去寻找它的原始涵义。本来从字面上看,“求实”和“责实”都非常可取,但由于崇古尊经的传统观念,加上一个“正名”和“循名”,就成了固守先圣所定的“名”,去附会与此相应的形或实,而不是从实际出发,去反思称谓某“形”之“名”的准确性、清晰性和唯一性如何。这样一来,传统中医学体系的稳定性就大大加强了。因为后代医家的主要工作就是循先圣所定之“名”,求符合之“实”,即使争论不休,也以独有心得的诠释和灵活运用为自豪,“贵能超乎规矩之外,不高规矩之中”(陈修园《医法长沙》),根本不敢思考先圣之“名”、祖宗之“规”会有什么差失。因此,中医学的概念体系或逻辑大厦从一诞生开始,就牢不可摧,能够一脉相承,延绵至今。 ( 2)描述性定义阻碍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追求:“以名举实”和“取实予名”的要害是为事物给出一个即可,而不在于这个名是否反映了该事物的本质特征。因即可以称它为描述性定义而非实质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的消极影响在于,逐渐培养人们并非一定要关心事物本质(或本体)的思维取向。例如,引起外感病的“六淫”概念,经典著作已经规定了它的权威定义,是指超常的“六气”,因而谁也不会再去关心它们的本体是什么,又是如何从体外进入体内,怎样引起疾病表现的?尽管当时和现在都无法进行研究,但更遗憾的是人们根本没有这种想法。在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时候,人们常常把“火”与“炎症”拉到一起类比,好象二者所指有同有异,但从概念看,二者又具有本质差异。“炎症”的内涵有其本体解释和操作性说明,“火”的概念就大不一样,它移植到中医学后,只有一个不确定的描述性定义,可以是正气,如“少火”、“命门之火”;可以是邪气,如“火毒”、“阴火”;可以是脏腑功能失调,如“肝火”、“胃火”、“心火”等等。 ( 3)流动性概念导致了训诂之学的兴旺发达:或许,中医学概念的辩证逻辑特征与命名者的主观随意性有一定关联。这种随意性表现在命名时缺乏必要的约束和规则,运用时又随文衍义,附意于文,因而成就了其“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流动性特征。由于它本身没有明确的定义和一贯性解释,就给后人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从而不得不花大气力来建立一门训诂之学。 4.3 分类与划分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876 次阅读|2 个评论
己烷三腈的命名有问题吗?
dingsir 2018-7-14 14:04
1,3,6-己烷三腈是一种新兴的腈类添加剂,相比于己二腈,它的结构中多一个 氰基. 如果把氰基和离子的络合,比作是螃蟹的一对钳子扣住一个猎物的话, 理论上来讲,三把钳子中两两排列组合的可能性就是 种.这样,己烷三腈与不同离子的络合就有更多的选择.(己二腈两把钳子只有一种组合), 或许这是己烷三腈具有更好的高温性能和高电压性能的一个原因.(氰基含量高也是一个原因).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比一下两者的结构你会发现,己烷三腈的主链是8个碳原子,而己二腈的主链长度是6个碳原子.同样是己某腈, 为什么会相差2个碳原子呢? 我们先来看下教科书上的规定: 丁二腈 是C4, 命名为 Butanedinitrile(丁烷-二腈) 己二腈是C6, 命名为 Hexanedinitrile(己烷 -二腈) 己烷三腈的中文名是 1,3,6-己烷三腈, 但输入 1,3,6-hexanetrinitrile到ChemDraw中, 却无法转化出正确的结构,提示有拼写错误(typo). 将己烷三腈的结构绘好,再转化为名称,可以发现,它的命名却是 hexane-1,3,6-tricarbonitrile. 这就奇怪了. 仔细研究一下可以发现, carbonitrile 与 nitrile还是有区别的: carbonitrile因为多了一个carbo,对应的结构也多了一个碳原子.而单纯的后缀nitrile则只对应有氮原子而不是一个氰基. 因此carbonitrile译成中文,最好翻译成甲腈(实际就是一个氰基).而nitrile而只需要加上一个腈字 比如,乙腈的碳原子数 是2; 丁二腈,己二腈结构中, 氰基上的碳原子也计入了碳链; 中文名与碳链长是吻合的. 类似的, 1,2,3-三氰基丙烷的英文是 1,2,3-tricyanopropane 或者是 propane-1,2,3-tricarbonitrile, 翻译成中文最好是1,2,3-丙烷三甲腈,翻译成1,2,3-丙烷三腈就很容易误会成碳链是三个碳原子的. 但是,我们叫的己三腈(己在天干中排第6),主链的碳原子数却是8. 两者在结构与命名上不对应了, 这就暗示这种中文命名可能是有问题的. 对比辛二腈的结构我们可以看到,己烷三腈与辛二腈的主链是一样的,只是多了一个侧链的氰基.或者说, 己烷三腈实质是4-氰基-辛二腈. 所以,我们再试试下面两个名字 ,输入到ChemDraw中进行名字→结构转换,得到的结构就是我们所述的己烷三腈. 1,3,6-tricyanohexane 4-cyano-octanedinitrile 最后说说我的结论, 1,3,6-己烷三腈不是一 个严谨的中文名, 应该叫1,3,6-己烷三甲腈, 或者如果不怕麻烦,可以叫4-氰基辛烷二腈, 能够直观体现碳链的长度! 然而,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习惯性的叫己烷三腈, 谁让叫成了习惯呢.
个人分类: 锂电电解液|6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大学的分布与命名——理工高校
热度 5 jiangming800403 2018-7-11 11:38
我以前写过 农村 农民 农业大学 。中国是一个工业大国,所以高校中理工专业颇多。过去的工学院一般改名为工业大学或者理工大学 , 纺织(轻工)、钢铁、矿冶,特别是地质等专科院校也有很多改名为理工大和工大或者工程(工程技术)大的。当然不论工大和理工大 , 学校的英文名一般都是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一部分工程大学(学院)用的也是Technology , 当然,工程大学一般创立的比较晚,为了避免重名也有用Engineering University的 , 理工大学有的还是University of Science of Technology , 不过这其实就是科技大学 , 工大(工程大)也有用Polytechnic University的 , 不过还有一些特例 , 看来为了大学的命名(改名) , 大学领导者和教师 , 充分发挥了创造性 , 把能用的汉语与英文单词都想遍了。 分布格局 我国工科高等教育的分布格局主要形成在20世纪50-70年代 , 整体上在东北(尤其是辽宁,包括京津冀)、华东(上海、苏南 , 向西到皖江沿岸的芜湖、马鞍山)、华中(武汉、长株潭)最为集中,此后是西安附近和中原地区,河南的工科院校也颇多,但强校不多。此外,江苏对发展地方理工院校最为积极,基本上每个市都有一所地方理工学院或综合大学中的理工院系(苏州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湖北和湖南以省命名的高校基本不在省会,很多理工、工程、科技学院都是以师范学校为核心,在地方中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四个华工: 华南(北、东、中)理工大学都有,但是并没有同时存在,是前三/四、中二、后三(现在)。前三分别是华南(北、东、中)工(化工)学院(理工大学)。 华南工学院(理工大学):是建国初整合中山、岭南等大学工科院系组建的华南最高工科院校,直到今天也是广东仅次于中南大学的存在,不过华南工学院成立后,在院校调整中又分出部分专业支援华东化工学院(上海,今天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武汉,今天华中科大)、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后吉林工大,今天吉大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沙铁道学院(今天中南大学一部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的优势专业还是土建类。 华东理工大学,前身是建国初组建的华东化工学院,是我国第一个化工类专科院校。 华中理工大学(工学院):素有“中南小清华”之称的理工院校,强项是物理、机电类专业。建国初为了工业化建设人才的需要,拟整合中南区高校的理工类专业,在武汉成立华中机电和动力学院,后发展为华中工学院,升格为大学,是国内较早的理工(工业)大学之一;1999年与同济医大(原同济大学一部分,50年代初,由上海迁汉),在华中理工改名为华中科大之前,是前三个华工并存时期,此后至2015年,我们所说的华工一般只有两个,即华南和华东理工,当然同时期还存在华北工学院(1993-2004),但一般不会有三个(两个)华工并列。 华北理工大学:第四个华工,也是后三个“华工”之一,但与其他华工实力相差甚远,只是名不见经传的河北省属地方高校。2010年河北理工大与华北煤炭医学院合并成立河北联合大学(这是继北京联大、四川联大之后又一个联大),但是由于名字过去山寨,2015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学校在距离唐山市百里之外的曹妃甸建立新校区,所 以说华北理工可以说是让新生理想与现实反差最大的高校之一 。河北理工的前身为河北省唐山矿冶学院,为建国后(1958年)合并唐山铁道学院(原唐山交大)和河北工大矿冶专业新建的省部(煤炭部)共管专科院校,因此也是系出名门,有交大系和北洋系的血统,80年代初采煤系迁到邯郸参与组建河北煤炭建筑学院(后为煤炭工业部所属河北建筑科技学院,今河北工程大学的一部分),1985-1995年为唐山工程技术学院,1995-2004年为河北理工学院,2004年升格为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前身为开滦高级护士职校,1963年,与华北地区医学院相关专业合并组建华北煤矿医学院(后改为煤炭医学院),作为煤炭部直属医学院校,职业病和矿山救护一直是其优势专业。华北理工大学虽然是一所反差很大的高校,但在河北乃至北方地区的煤铁企业里人脉很广,并不比北科大和矿大弱多少。 当然也曾经存在华北工学院,是“兵工七子”当中太原机械学院2000年前后所用的校名,申请更名华北理工大学受阻后,改名为中北大学。 华北地区 北京理工大学:“兵工七子”的领头羊,前身是属于兵器工业部的北京工业学院,办校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区的华北大学(北方大学)工学院;高校体制改革后属于国防七校(隶属国防科工委,现工信部的七所院校)的排头兵。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属重点工科大学,始于1960年 北方工业大学:原为冶金部、中国有色冶金总公司管理的北京冶金机电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原为化工部管理的北京化工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 前身是防治工业部直属的天津纺织工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市属理工院校,类似于北京联合大学。学校始建于1979年,前身为天津理工学院。1996年,与原 天津大学 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学院,2004年更为现名。 河北工业大学(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河北省唯一的一所211高校,但校址在天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北洋工艺学堂(直隶/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建国后为河北工学院,并与北洋大学(北洋工学院)联合成立天津大学,与天大是兄弟院校。1958年,河北省委决定恢复重建河北工学院,同年原一机部所属机器制造学校下放给河北省,并并入 河北工学院 ;1961年河北科技学院停办,转入河北工学院;1962年,与 天津工学院 (由 天津机电学院 、 天津建筑工程学院 、天津化工学院合并组成)合并为新的 天津工学院 ,由 天津市 领导;1969年,划归河北省领导,1971年,复名为河北工学院;1995年2月批准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河北建筑科技学院(煤炭部,煤炭建工学院、矿业学院、峰峰煤校、开滦煤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邯郸)与邯郸农专、医专重组而成。 燕京理工学院:民办三本,在三河燕郊。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唯一的一所211高校。原太原工大(工学院)与煤炭部属山西矿院合并组建。太原工大(工学院)的前身是山西大学工学院,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中西大学堂、山西大学堂(西斋)。山西大学堂为国内最早的三所大学之一。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始建于1984年,初为山西矿业学院阳泉煤炭专科班;1986年成立阳泉煤炭专科学校;太原理工大学成立后,为太原理工阳泉学院(专科),2014年独立办学并升格为本科高校。 内蒙古工业大学: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1958年在清华大学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曾隶属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1983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3年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 东北地区 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的前身(属于冶金工业部),可以追溯到奉系东北大学工学院。冶金和材料工业是东北大学的强项,近年来东北大学及其校办企业东大阿派、东软集团在软件、医疗电子方面也很有影响力。 大连理工大学:前身是大连工学院,校史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昙花一现的大连大学工学院,50年代专业调整中,大连专业流散,仅余力学、土木与化工系,后来又复办了物理、无线电、内燃机、船舶工程等专业,逐渐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理工科院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Liaoni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阜新、葫芦岛),原阜新矿院,原煤炭工业部仅次于中国矿大的高校 辽宁工业大学(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锦州):原辽宁省地方高校——锦州工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位于抚顺市,1950年创办于大连,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时名抚顺石油学校;1958年升格为 抚顺石油学院 ;1970年-1980年为抚顺化工学院;2002年2月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英文校名中石油化工居然是汉语拼音“Shihua” 沈阳工业大学(Sheng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958年原一机部沈阳机械学校(中专,前身是东北机械工业管理局技校、高级技校,曾迁往长春办学——长春机械学校)晋升为工科大学,并改名为沈阳机电学院,隶属沈阳市管理;1985年,学院由机械工业部和辽宁省共同管理,并改名为沈阳工业大学。1998年后,下放给辽宁省管理。2002年,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并入,成为 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 。学校位于机械工业重镇沈阳,是老牌机械工业院校,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1年起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沈阳理工大学(Shengyang Ligong University ):原沈阳工业学院,“兵工七子”后三子之一,该校的英文名干脆用了拼音。 大连工业大学(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原沈阳、大连轻工业学院。 辽宁工程学院(锦州):民办高校,原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2003年, 沈阳电力高专(前身是东北电管局职校,后为沈阳电力学校、学院) 、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前身是东北团校、辽宁团校、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两校合并组建沈阳工程学院。 吉林工业大学:新吉大的组成部分,前身是长春汽车拖拉机工业学院,原机械工业部(一机部)院校中长期排名第一 长春理工大学:“兵工七子”的中间力量,原长春光学精密机器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前身为配合“一汽”建设的的长春汽车(技术、工业、制造)学校(属于一机部),1958年升格为长春工专;1961年8月起为吉林理工学院,期间先后合并了长春无线电工业学校、长春理工学院、吉林矿冶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大专部);1962年8月起为吉林工学院,期间合并了延边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吉林轻工学院;1970年10月起为吉林工业大学,1978年10月复为吉林工学院;2000年9月,长春煤炭管理干部学院、长春煤炭工业学校、吉林省轻工业设计学校并入吉林工学院;2002年3月成为长春工业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2000年3月,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重工业部、冶金部、有色总公司)、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重工业部、冶金部)、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燃料工业部、水利部、水利电力部)三所部属大专合并升本,组建长春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属于“国防七校”前列,其航空航天专业属国内翘楚。英文校名HIT采取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模式。 实际上,我国多所新建理工(工程学院)的英文名也是采用了麻省理工学院模式,我们虽然没有MIT,但至少有三所NIT——Nanjing(Nanchang,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NIT只差一个字母。 哈尔滨工程大学(Harb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前身是哈军工留哈未迁部分改建的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核心专业是两航一核,既属于“国防七校”,也是“军工六校”中两所地方院校之一。 哈尔滨理工大学(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隶属于机械工业部(一机部)的哈尔滨科技大学(黑龙江工学院)、哈尔滨电机学院与哈尔并工业高专(机电专科学院)合并组建。 黑龙江工程学院:前身是煤炭部鸡西矿务学院。 华东(东南)地区 上海工业大学:新上海大学的四个来源之一,上海工学院创建于1960年,时为上海市地方工业院校,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科学院所属高校)、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上海大学,原校址成为上海大学延长校区。 上海理工大学:前身是建国初在原沪江大学校址上建立的上海机械学院(1994年更名为华东工业大学)和在原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在原德文医工学堂校址)基础建立的上海机械高专,1996年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1998年,由原国家机械工业部转入上海市管理。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60年的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半工半读大学),1984年改名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类似于北京联合大学的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前身为1978年开始办学的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华东化工学院分院(1984年编入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1985年经批准,合并组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创建于1951年)整体划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前身是炮兵工程学院,后命名为华东工学院、华东工程学院,既属于“国防七校”,也属于“军工六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哈军炮兵专业,是 “国防七子”当中的排头兵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化工大学与南京建工学院两校合并,南化校史可以追溯到中央大学工科,建工学院可以追溯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附属职业学院。 南京工学院:今天东南大学,与南京工大或南京理工没有什么关系;南京工学院即民国时期著名的中央大学的工科类院系,但在建国初的高校调整中又参与组建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华东航空学院(西北航空学院,今西工大一部分)、镇江农机学院(今江苏大学一部分)、无锡轻工业学院(今江南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使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成为以土建类为优势的工科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新建二本院校, 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原属机械工业部)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原属电力工业部)于2000年合并组建的新建本科院校;2001年又并入了原隶属于核工业部的南京工业学校。 江苏理工学院:前身是1984年秋成立的常州职业师范学院,1987年末批准改名为常州技术师范学院,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1年8月,合并了常州经济管理干部学,翌年批准更名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04年12月年合并了江苏省常州会计学校。2012年,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并开始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江苏工业学院:常州大学的前称,2010年,经批准更名为常州大学。学校由江苏省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弓箭。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正式成立江苏化工学院,由江苏省管理。1984年,江苏省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1992年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2000年起,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 淮海工学院:为了促进苏北发展,1980年代中期,江苏省和苏北四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徐州市)在连云港联合筹办“淮海大学”,由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等江苏省内著名高校对口援建。1989年7月,经批准正式建立淮海工学院。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 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 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现为国家东部沿海地区一所初显海洋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常熟理工学院:新建二本院校,1989年,由苏州师专和常熟职工大学、常熟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常熟理工学院。是全国为数不多、甚至绝无仅有的以县(县级市)命名的理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1996年5月由盐城工业专科学校与盐城职业大学合并组建。 淮阴工学院:新建二本院校,2000年3月由淮阴工业专科学校、淮阴职工大学、江苏省农垦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淮阴工学院与淮阴师范学院拟合并组建淮安大学。淮阴工学院位于地级淮安市,却以县级行政单位(淮阴)命名。 徐州工程学院:2003年,彭城职业大学与徐州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合并筹办徐州工程学院,2005年正式成立,2007年徐州教育学院并入徐州工程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前身是纺织工业部的浙江丝绸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升格为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1980年,以浙江化工学校为基础组建浙江工学院,并由衢州迁回杭州办学,1991年台湾浙籍实业家 张子良捐资在浙江工学院基础上合作兴办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工程学院:浙江理工大学1999-2004年间的校名。 宁波工程学院 :2004年,由 宁波 高等专科学校升格。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最好的工科高校。1958年, 合肥矿业学院 (淮南矿业学校)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水利部)淮河水利学校复校并升格为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安徽工业专科干校、芜湖电力学校(机械科)合并升格为安徽工业专科学校,后又更名为安徽机械工专,并升格为安徽机械学院。1961年,蚌埠机械学院、芜湖电力专科学校、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淮南化工专科学校、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并入安徽机械学院,组建安徽工学院。1970年,安徽工学院、安徽水利水电学院并入合肥工大。1978年安徽工学院,从合肥工大分出,组建安徽农机学院,旋又改名为安徽工学院。1997年,安徽工学院重新并入合肥工大。 安徽工业大学:原为部属的马鞍山钢铁学院(华东冶金学院)。马鞍山钢铁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院、铜官山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后两校合并为马鞍山钢铁工专,又改为工业学校;1962年,该校一部分参与组建安徽工学院(今合肥工大一部分);1977年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升格为马鞍山钢铁学院(冶金工业部属五大钢院之一),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83年,马鞍山商专(师专更名)、联合大学(成人业大)成立;1992年两校合并组建安徽商业专科学校;1995年更名为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安徽商业高专并入华东冶金学院,成立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原为煤炭部淮南矿院,1997年与煤炭部属华东煤炭医专合并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2002年,升本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位于芜湖,学校始于1935年由西班牙天主教耶稣会创设的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建国初期为芜湖电机制造学校(属于一机部)、后下放给地方,为省机械工业厅所属的芜湖工业技校、电力学校;1961年再次为一机部领导为芜湖电机学院,文革中再次下放给地方,为安徽省工业厅芜湖机械学校;1977年作为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点,翌年正式成立安徽机电学院,并招收本科生;1984年,国家标准化局在安徽机电学院成立的中国标准化管理干部学院;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 皖江工学院:民办三本,在马鞍山,原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江西工学院(工业大学):江西省地方高等工业院校,与江西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南昌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原二机部(核工业部)抚州地质学院、华东地院,在中国第一个铀矿基地办学,2002年更名为东华理工学院,2007年升格为大学;升格大学后搬到南昌。 江西理工大学:原冶金工业部江西冶金学院、南方冶金学院,在赣州;立足于我国特有的南方钨矿、稀土矿区。 南昌工程学院:新建二本院校,原水利部南昌水利水电高专,2003年改名省部;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江西水利水电学院(以专科为主),后将为水利水电学校(中专),1978年恢复高等专业后教育后,为江西工学院(水利分校);1983年12月,江西工学院(水利分院)更名为江西水利专科学校,1987年调整为水利电力部直属院校,几经更名,1993年定名为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 南昌工学院:民办。 南昌理工学院:民办。 江西理工学院:民办,在宜春 福建工程学院:新建二本院校,学校溯源于清末“苍霞精舍”,1914年为福建公立专门工业学校,1938年为福建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52年为福建省福州工业学校;1953年分立为轻工业部福州工业学校和福州建筑工程学校,之后两校几易校名;2002年经批准,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福建工程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新建二本院校,前身为成人业大性质的鹭江大学。 闽南理工学院:民办,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98年的石狮长兴工业学校(长春理工大学和福建兴达集团联合办学);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泉州光电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闽南理工学院,这也是一所在县(县级市)办学的高校。 山东工业大学:参与组建新山东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Shandong I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淄博,原山东农机学院(数次更改校名,在济南、德州、兖州等地流浪,最后落脚在淄博)和山东建材工业学院(部属,今济南大学)分校等合并而成。1990年,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发展成为 山东工程学院 (Shand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8年, 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分院与淄博师专、淄博大学(成人业大)、淄博市职工大学、淄博广播电视大学等合并组建 淄博学院 (Zibo University),为山东省第一所综合性地方本科学院。2001年,两校合并组建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始于德国人卫礼贤创建的 礼贤书院 ,1931年为礼贤中学附设的高级工程科,1953年正式成立“山东省青岛建筑工程学校”,是 山东省 最早设立土木专业学校,并划归重工业部(后为冶金工业部);1960年6月升格为“山东冶金学院”,此后,隶属关系几经更迭,办学层次几起几落;1978年更名为“山东冶金工业学院”,恢复本科招生,1985年9月更名为“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1998年11月划转山东省领导,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管理体制。2004年5月更名为“青岛理工大学”。1993年、200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在山东省工科院校中,特别是土建类专业里居于前列。和同济大学相似,学校初创时期都有德国背景。在建筑类院校中,和西安建筑科技大类似,都属于原冶金工业部。 青岛工学院:民办三本,前身为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齐鲁理工学院:民办三本,原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有济南、曲阜两个校区 中南地区 河南理工大学:原焦作矿院,中国现代矿山高等教育的源头,与中国矿大同根同源。 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国家粮食部直属),曾经为河南农业大学和郑州工学院粮油工业系,2000年,正式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与郑州机器制造高专合并成立河南工业大学。机器高专的前身是一机部郑州机器制造学校(曾经下放到省里,为河南郑州制造专科学校),1983年-1993年为郑州制造专科学校。 河南工程学院():新建二本院校,校史可追溯到1910年设立的河南省官立中等工业学堂;2007年3月,始建于1956年的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原煤炭工业部大专,经历过郑州工人技校、郑州煤矿学校、中南煤矿干校、河南煤碳工业干校、郑州煤炭工业学校、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等办法阶段)和始建于1954年的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适于河南省官立中等工业学堂,经历过开封纺织学校、郑州纺织工业学校、河南纺织工业学校、河南纺织工业学院、河南纺织工业职校、郑州纺织机电专科学校分校、河南纺织工专)合并组建为河南工程学院。 郑州工业大学: 1963年,以郑州大学土建、水利、机械、电机四系为基础,与河南化工学院合并组建郑州工学院为化工部直属重点院校,1973年,河南农业大学粮油工业系(原郑州粮食学院)并入郑州工学院。1978年,郑州工学院粮油工业系析出,复校为郑州粮食学院,1996年4月,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2000年,与郑州大学、河南医大组建新的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是河南省综合实力最强的理工(包括医学院校)。1952年起,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为了加强内陆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河南的高等教育,计划将山东大学迁到郑州组建新的河南大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山东大学由青岛内迁到济南。1954年教育部决定由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院校负责在河南新省会郑州市设立一所新的大学,此郑州大学,为教育部直属,1958年,经省政府要求,由教育部直属划归河南省,并增设了政治、历史、中文3个系;1959年,在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学院、武汉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支援下,增设了土建、机械、水利和电机4个系;1960年,增设了外语系;1961年,原 郑州师范学院 (最早可追溯到河南大学堂中等教育部分以及河南优级师范学堂——后改名开封师范学校)并入;1962年,河南省应用物理所并入,郑州大学地理系调整到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1963年,以郑州大学土建、水利、机械、电机四系参与组建郑州工学院;1991年, 黄河大学 (民办)并入;1992年,河南体育专科学校并入。参与三校合并新郑大的河南医大前身为 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河南大学)医科。1952年10月,全国院系调整时从河南大学分出为为河南医学院,隶属于中央卫生部,是中国27所首批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院):前身是郑州轻工业机电学校,1977年,国务院同意以该校为基础,并尽量利用郑州纺织机电学校、纺织工业学校等的资源,建立郑州轻工业学院,以省为主、河南省和轻工业部双重领导,面向中南地区招生,同年河南省革委确定将原郑州轻工业机电学校改建的郑州电机电器厂和在原校址上建立的河南省轻工业机电学校划归郑州轻工业学院。1998年学校由轻工业部下放到河南省,以省管为主。201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烟草专卖局签约共建郑州轻工业学院。2018年由学院升格为大学。学校的英文名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是典型的Chinglish。 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程大学主体的曾用名。 中原工学院:原郑州纺织工学院,前身为榆次纺织机械制造学校;郑州、河南纺机制造学校,河南纺机学院、郑州纺织机电学院等发展阶段。 洛阳理工学院:新建二本院校,办学历史可溯源至1956年创立的三门峡水力发电学校,后历经洛阳地质勘探学校、洛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等发展阶段,1993年6月更名为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3月,经批准,与洛阳大学(成人业大)合并组建并升格为洛阳理工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新建二本院校,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前身是南阳大学(成人业大)和张仲景国医大学,1993年合并设立南阳理工学院(专科)。2005年,原南阳一师并入理工学院成立基础教育学院 安阳工学院:始于1983年创建的安阳市职业大学,1985年更名为安阳大学(专科);2001年,安阳农校、市财会学校并入安阳大学,成为北校区; 2004年5月,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安阳工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学校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朝末期1898年湖广总督 张之洞 创办的 湖北工艺学堂 ,2000年国务院批准,由分属于教育部(原由国家建材总局管理)、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武汉工业大学(原武汉建材工学院)、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工学院:是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的前身,与武汉工业大学没有直接渊源。1958年10月,学院创建;1960年 华中工学院 ( 华中科技大学 )汽车制造专业并入武汉工学院,1961年 湖北工学院 (1958年创建)、湖北化工学院(1958年创建)并入武汉工学院;1970年,武汉工学院、 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 合并组建湖北农机学院;1979年,武汉工学院从湖北农机学院中恢复独立办学;1983年9月,由机械部划归为 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 领导;1995年,武汉工学院更名为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 。 武汉工程大学:学校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湖北省;1980年3月,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同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2月,正式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由湖北农机学院(华中农学院农机系)和湖北轻工业学院合并组建。 湖北工学院:一个是湖北工业大学的前身(1984-2004),1984年湖北轻工业学院和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湖北工学院;另一个是建国初的湖北工学院,前身是中南兵工职工学校(1950),1958年发展为湖北机械工业专科学校,1959年升格为湖北工学院,并合并了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前身)汽车拖拉机等专业;1961年,湖北工学院撤销(本科部分)并入武汉工学院(今武汉理工大学前身),冶金机械并系入武汉钢铁学院(今武汉科技大学前身),专科部分改建为湖北机械工业专科学校。 湖北理工学院(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新建二本院校,1975年黄石工业学校成立,后经历湖北省高等院校黄石高工班、 武汉工学院 (现 武汉理工大学 )黄石分院等办学阶段;1978年,湖北省高等院校黄石高医班、高师班与高工班相继成立,后黄石高医班更名为湖北医学院(现武汉大学医学部)黄石分院,1983年,改建为黄石职业大学;1985年4月,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黄石分院成立;1989年1月,武汉工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黄石分院、黄石职业大学、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黄石分院合并组建黄石大学,1991年改为黄石高等专科学校。1986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黄石市教师进修学院(1960年创办、1978年恢复)更名为湖北省黄石教育学院。2004年6月,经批准,黄石高等专科学校与湖北省黄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黄石理工学院;2005年12月,黄石广播电视大学并入黄石理工学院,成立网络学院。2011年,学校经批准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新建二本院校,校史溯源于1943年创办随州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历经孝感师范学校(1950-1958、1961-1970)、孝感大学(1958-59)、武汉师专(1960-61)、孝感地区师范学校、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孝感师范专科学校、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86年与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华中农学院孝感分院)合并;1999年建设部南方城乡建设学校(又名孝感市建筑工程学校)整体并入;2000年3月更名为孝感学院;2011 年12月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 中南工业大学:原冶金工业部所属的中南矿冶学院,是中南大学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中南工学院:原属于核工业部(二机部),以铀矿采选冶炼为主攻方向,后与衡阳医学院合并成立南华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长沙电力学院(电力部,国电总公司)与长沙交通学院(交通部)合并成立。 长沙工学院:哈军工主体部分南迁长沙,并转业为长沙工学院,以长沙工学院为基础恢复国防科大。 湖南工业大学:1958年,株洲师范学校创办,次年株洲教师进修学校创办(后发展为株洲教育学院),1999年,两校合并为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79年株洲基础大学创办,1985年更名为株州大学,并以之为基础筹办中国包装工程学院,1989年正式建立为株洲工学院;2001年、2004年,湖南城市建设学校、湖南省财会学校先后并入株洲工学院;2006年2月,株洲工学院、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始于1959年创办的株洲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新建二本院校,1999年3月,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岳阳大学和岳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 岳阳师范学院 ;2003年2月,正式更名为湖南理工学院。学校前身可以追溯到美国教会创办的湖滨大学。1902年,在普济医院设求新堂;1907年,求新学堂更名盘湖书院,并开设大学部;1910年,书院更名为 湖滨大学 。建国后湖滨大学留在岳阳部分改建为湘潭专区师范学校。1956年10月,改为岳阳地区师范学校;1972年08月,改为湖南师范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岳阳分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 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湖南工程学院:新建二本院校,2000年6月原机械工业部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和 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原隶属于湖南省纺织工业厅)合并组建而成。 广东工业大学:1995年6月,广东工学院(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广东省广州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和广东机械学院组建广东工业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新建二本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于1990年筹办,1992年批准成立,并以联合培养的方式招生办学;2002年正式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桂林理工大学:原为冶金工业部所属的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校在部属和自治区属之间五改隶属关系,并十易校名。 广西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82年合并了广西轻工业学院、机械工业学院、石油化工学院,1985年从南宁迁至柳州办学,2013年与柳州医专合并成立广西科大。 西部地区 昆明理工大学:是西南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工科大学;1995年,昆明工学院更名为理工大学;1999年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工学院的前身是私立东陆大学工学院,建国初的院系调整中,成为以冶金为主要专业的专科院校(曾为云南大学工学院,1954年独立办学)。1961-1963年昆明工学院罗茨分院、云南机械学院、煤炭学院、铁道学院并入,滇南大学冶金机械系、化工系,滇西大学采矿机械系,甘肃工业大学(今兰州理工大学)钢铁冶金系。云南工大前身为昆明工业学校(省第一工业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初年的云南甲等工业学堂、路政学堂。建国后先后为昆明工业学校、云南省第一工业学校;1974年,云南第一工业学校、第三工业学校和农业机械学校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云南工学院;1994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昆明分院、电子科技大学昆明分部、云南化工专科学校并入云南工学院,组建云南工业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前身为地质部所属的成都地质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前身是轻工业部所属的西南轻化工学院,下放到省管后,与自贡师专、医专、教育学院,组建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轻化工大学:2018年四川理工学院升格为大学,改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新校名突出了专业特色与办学方向,这也是近几年高校命名一个新的趋势。 重庆理工大学:前身是重庆工业学院,“兵工七子”后三子之一。 重庆工业大学:1970年“哈军工”原子工程系与“哈工大”部分专业合并西迁重庆北碚组建重庆工大,1974年哈工大部分返迁哈尔滨,原子工程系转长沙工学院(今天国防科大) 重庆工程学院:前身是2001年8月成立的重庆正大软件专修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西北工业大学(Northwest Polytechnic University):属于大名鼎鼎的“军工七校”,特色是“三航”,前身是西北工学院(西北联大系高校)和西北航空学院(华东航院西迁) 西安理工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前身是陕西机械学院,1970年代北京机械学院内迁办学,在组建陕西机械学院的过程中也吸收了陕西工大(西北农学院)水利系。 西安工程大学(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前身是纺织工业部所属的西安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学院,与西安工程学院(西安地质学院更改后的校名,现并入长安大学)没啥关系 西安工业大学(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前身是西安工业学院,“兵工七子”后三子之一,改大学后,分数线增加了不少,可能某些人会和西工大(西北工业大学)混淆 陕西理工学院(大学):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北京大学汉中分校的遗产)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18年升格为大学。 甘肃工业大学:学校前身是1919年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建国后为甘肃省兰州工业学校,1958年,在兰州工业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兰州工学院,后将筹建的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98年,学校属第一机部(机械工业部)领导。 兰州理工大学:2003年,甘肃工业大学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这个更名有必要吗? 其他 此外,还有六个军事工程大学。分别是: 陆军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南京)和军械工程学院(石家庄)联合组建。 海军工程大学:武汉,1999年组建。 空军工程大学:西安,1999年组建。 火箭军工程大学:西安,原二炮工程学院,2017年改建为工程大学。 武警工程大学:西安, 原武警技术学院,2013年改建为工程大学。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原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和洛阳外国语学院2017年合并组建。 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北京,2017年组建。 当然,早年还有赫赫有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即今天在军、地中均有一定有影响力的“军工六校”。 此外,科技、交通/铁道、航空航天、电子/邮电、水利/电力/建筑、石油/地质类高校也主要以工科专业见长,当然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都是综合性研究大学,生物、管理、人文经济类等也不错。 此外,很多校名里没有专业特征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工科名校,清华、同济自不用说,浙大、湖(南)大、川大、山(东)大等工科也不弱;武大合并了武水与武测,吉大合并吉工大(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长春科大(地质学院)、邮电学院以后,在某些工科专业也可以独树一帜。天大、郑大、昌大等建校的老底子也是工业院系。还有以*南/北命名的六所高校,除了西北、西南大学以外,前身也是工科院校东南工学院、东北工学院、中南工大(矿冶学院)+长沙铁道、华北工学院。 综合性农业院校在生物、环境、食品、园林设计等学科领域还是有很有优势的 ,这也是专业其实也是适合女生的。 对于男生而言 ,综合性农大的 土木(水利、建筑)、机械专业的性价比也都不错 。对于男生而言地质、采矿、冶金等工科专业虽然艰苦一些,但以后成长的空间也很大。比如阜新、葫芦岛(兴城)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前身是阜新矿院,也曾经是煤炭部部属院校当中的排头兵,也属于性价比比较好的高校。原 地质部、煤炭工业部一些高校下放到地方以后,虽然名气不大、分数线一般,但还是有一些王牌专业 的。 女生的话学工科我建议还是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化一类 。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8852 次阅读|9 个评论
Nature杂志终于恢复了“籼”、“粳”的中国式命名
热度 4 bioxncai 2018-4-27 20:15
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学老师就已经讲过粳稻应该用汉语拼音“ geng ”命名,如今终于在顶级杂志上实现了突破! 原标题:重磅!Nature:终于恢复了“籼”、“粳”的中国式命名 一篇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完成的Nature长文首次出现了7位通讯作者和12位共同第一作者,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然而更重要的是,该研究通过对3010份水稻基因组的分析提出亚洲栽培水稻起源的新观点并恢复命名,90年前由日本学者对“籼”、“粳”稻分别命名的indica(Oryza sativa L. subsp. indica Kato)和japonica(Oryza sativa L. subsp. japonica Kato)终于恢复为“籼”(Oryza sativa subsp. xian)、“粳”(Oryza sativa subsp. geng)亚种的正确命名,使中国源远流长的稻作文化得到正确认识和传承。同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该Nature论文的正文中还出现了“籼”和“粳”的汉字(下图),这些成绩离不开中国一代又一代水稻专家的努力,让我们为他们点赞! 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如何将相关研究成果转化为育种家所能利用的分子设计育种信息,则必须对水稻种质资源的基因组信息进行充分了解。2011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水稻研究所和华大基因在深圳共同启动“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测序计划”(3K Rice Genome Project),拉开了水稻核心种质资源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组分析的序幕。该项目对水稻种质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基因组重测序和大数据分析,规模化发掘优良基因,突破水稻复杂性状分子改良的技术瓶颈,加快高产、优质、广适性新品种培育的进程,对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18年4月25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华大基因、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16家单位共同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杂志以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Genomic variation in 3,010 diverse accessions of Asian cultivated r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针对水稻起源、分类和驯化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群体基因组变异结构,剖析了水稻核心种质资源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这一重大成果将推动水稻规模化基因发掘和水稻复杂性状分子改良,提升全球水稻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水平,加快优质、广适、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 该研究揭示了水稻种内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从传统“经验育种”向现代“精准育种”跃升。本研究中,3010份水稻(来自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了全球78万份水稻种质资源约95%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对这些种质的研究,检测到32M的高质量SNPs和Indels,对亚洲栽培稻群体的结构和分化进行了更为细致和准确的描述和划分,由传统的5个群体增加到9个,分别是东亚(中国)的籼稻、南亚的籼稻、东南亚的籼稻和现代籼稻品种等4个籼稻群体,东南亚的温带粳稻、热带粳稻、亚热带粳稻等3个粳稻群体、以及来自印度和孟加拉的Aus和香稻;首次揭示了亚洲栽培稻品种间存在的大量微细(100bp)结构变异(SVs,包括易位、缺失、倒位和重复);构建了亚洲栽培稻的泛基因组,包括12770个(62.1%)核心(core)基因家族和9050个(37.9%)分散式(distributed)基因家族。发现了1.2万个全长新基因。核心基因比较古老,大多数的新基因表现更年轻和长度偏短。进一步对3010份水稻基因组的分析将产生更多数据,可为开展水稻全基因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足够的基因来源和育种亲本精确选择的遗传信息,为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奠定基础。 Summary of SVs for the 453 high-coverage rice accessions. 本研究提出亚洲栽培水稻起源的新观点并恢复命名。在我国,亚洲栽培水稻中“籼”、“粳”(gěng)两大亚种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已被人们所认知,但籼、粳稻的起源和命名在国际上一直存有争议。日本学者加藤茂范于1928年将“籼”、“粳”称为indica(Oryza sativa L. subsp. indica Kato)和japonica(Oryza sativa L. subsp. japonica Kato),并一直沿用至今。从拉丁文标注可以看出,两个亚种用“印度”和“日本”来命名,带有很深的殖民主义烙印,也错误地反映了籼、粳的亲缘关系、地理分布和起源。我国老一辈著名水稻专家丁颖先生把籼稻定名为籼亚种,粳稻定名为粳亚种(O. sativa L. subsp. keng Ting)。在维基百科中(http://zh.wikipedia.org/wiki/% E7%B2%B3%E7%A8%BB)也标注了粳(geng)稻(学名Oryza sativa subsp. keng)。本研究通过对大量重要进化相关基因的单倍型和泛基因组分析发现,籼稻携带的很多基因不存在于粳稻中,粳稻的很多基因也不存在于籼稻中。此外,不同地理来源的水稻农家品种群体都带有特异的基因家族。根据这些结果,本研究首次提出了籼、粳亚种的独立多起源假说,并恢复使用籼(Oryza sativa subsp. xian)、粳(Oryza sativa subsp. geng)亚种的正确命名,使中国源远流长的稻作文化得到正确认识和传承。 Haplotype analyses and introgression. 同时,该研究也是国内外“大联合”—“大协作”—“大共享”典范。“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测序计划”启动后,2014年,3000份水稻基因组测序数据公开发布于NCBI、DDBJ、GigaScience、阿里云等数据库,与全球共享。同时,基于测序结果建立了若干重要数据库和资源:SNP和表型数据库(Rice SNP-Seek Database);3K 泛基因组数据库(RPAN: Rice Pan-genome Browser);另外,泛基因组和结构变异原始数据将发布在Nature旗下的Scientific Data杂志上。同时,该项目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了2400份水稻核心种质,极大丰富了我国的水稻遗传多样性。目前3000份水稻种质已经发放给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40家科研单位、高校和育种单位,发放超过4万份次,用于大规模发掘影响水稻高产、抗病虫、抗逆、优质新基因和育种应用,全面开始推进水稻全基因组分子育种。 该研究是国内外水稻研究专家大协作的重大成果,体现了中国农业科学在水稻基因组研究方面居于世界领先位置,并扩大了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国际领先优势。在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重大数据共享和重大项目合作,为我国乃至全球农业研究水平带来更大的飞跃。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文生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黎志康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国际水稻研究所Ramil Mauleon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胡智强博士生,国际水稻研究所Dmytro Chebotarov博士,华大基因太帅帅高级信息分析工程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吴志超博士生,安徽农业大学黎珉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郑天清副研究员,国际水稻研究所Roven Rommel Fuentes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帆副研究员,国际水稻研究所Locedie Mansueto博士和亚利桑那大学Dario Copetti博士为该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国际水稻研究所Kenneth L. McNally和Nickolai Alexandrov高级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韦朝春教授,华大基因张耕耘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阮珏研究员,亚利桑那大学Rod A. Wing教授为该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来源:BioArt
3212 次阅读|7 个评论
电子文件命名也如其人
热度 8 shxzhang 2017-4-13 08:13
席明纳言谈录 电子文件命名也如其人 张 名 先鉴 字 少雄 因为参与两个期刊的编辑工作,先鉴每天都阅读文稿,有纸质文本,有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多于纸质稿件。 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四人,请先鉴“指导”或“斧正”文章,发来电子文件。 处理这类文章,都是先下载,再找时间阅读。下载时,在工作备忘录上记下“某月某日读庚申文章,某月某日返回意见”之类的提醒。还没来得及读,四人都发来更新版。 到某月某日,到“下载”文件夹找庚申的文章,却找不着。再一次进邮箱下载,再一次在“下载”文件夹中找,还是找不着。无奈,在“下载”夹中一条一条地找,没找到与他们相关的文件,但发现几个以数字命名的文件: 1 ( 2 ) 1 ( 3 ) 1 2 ( 2 ) 2 ( 3 ) 2 打开这些文件,发现: 1 ( 2 ) 是辛酉的文章第一稿 1 ( 3 ) 是壬戌的文章第一稿 1 是庚申的文章第一稿 2 ( 2 ) 是庚申的文章第二稿 2 ( 3 ) 是辛酉的文章第二稿 2 是壬戌的文章第二稿 癸亥的文章找不着,再仔细搜索一遍,发现几个文件: 二稿(1) 二稿( 2 ) 二稿( 3 ) 一稿 打开一看,发现是癸亥的文章第二稿和第一稿,第二稿下载了三遍。 找文件,打开,确认作者,眼睛开始发花,脑袋开始发晕。试图阅读庚申的文章第二稿,眼睛根本无法聚焦。只能放下,第二天再试。到第二天,又不记得文件名称了。因为每天文稿阅读量太大,只能先阅读文件名容易识辨的。结果,几天下来,把这四位的文章忘得干干净净。一个星期之后,四位先后打电话来催问结果,先鉴只能道歉:实在太忙,还没来得及细读。 庚申与辛酉是青年教师,讲师,三十多岁;壬戌与癸亥也是教师,副教授,将近四十岁。 甲子、乙丑、丙寅也发来文稿电子文件,有的是请转给期刊的,有的是请帮忙校阅的。 丙寅是实力型学者,五十多岁。他的电子文件,不论是汉语文稿还是英语文稿,都用英语命名,如: Bing, Y., C93 EM Socials, 0101, 20161010 Bing, Y., C93 EM Socials, 0102, 20161015 Bing, Y., C93 EM Socials, 0103, 20161220 乙丑是院士、教授,年龄六十岁左右。他的电子文件,不论是汉语文稿还是英语文稿,都用英语命名,如: Yi, C., EM Education in UK, 01, 20161010 Yi, C., EM Education in UK, 01, 20161015 甲子是资深院士、教授,年龄已经超过八十五岁。他的电子文件,或用汉语命名,或用英语命名,由文稿所用语言决定。甲院士发来文稿,请帮忙校阅。返回校阅稿,先鉴将文件更名。甲院士发来修正稿时,将文件再次更名。一些文稿,往返多次,更名多次。如: 甲子,美国智库咨询项目筛选, 20161220 甲子,美国智库咨询项目筛选,批注, 20161223 甲子,美国智库咨询项目筛选, 20161225 甲子,美国智库咨询项目筛选,批注, 20161228 甲子,美国智库咨询项目筛选, 20161230 Jia, Z.,Funding of US Think Tanks, 20161205 Jia, Z.,Funding of US Think Tanks, Rev., 20161208 Jia, Z., Funding of US Think Tanks,20161210 Jia, Z., Funding of US Think Tanks, Rev.,20161212 Jia, Z., Funding of US Think Tanks, 20161215 甲子、乙丑、丙寅们的文件名有三个共同特征:一,包括文稿标题或题目的关键词;二,展示版本变化及变化时间;三,简明、具体、确切、直观,易识辨,好区分。因为这些特征,他们的文稿,先鉴每次都能及时阅读。 庚申、辛酉、壬戌、癸亥们的文稿,先鉴总是忘记。多次电话之后,他们不好意思再催,然后,一些文稿,就不了了之了。 电子文件命名,显露命名者的能力,也显露命名者的人格。 在能力上,甲子、乙丑、丙寅们思维清晰,言语准确,行为规范。 在人格上,甲子、乙丑、丙寅们和善、谦逊、守礼,理解人、体谅人、关心人,乐观、豁达、积极、充满自信,乐于交流、乐于合作、人际关系好。 老话说,文如其人。 其实,电子文件命名也如其人。
个人分类: 教學雜誌|7877 次阅读|8 个评论
可道法的自然之道与可命名的人为之名的区别
geneculture 2016-11-13 07:00
名实之争已数千年。今天总算是刨到其根了: (自然之)道,可道(即可选择而道法的),非(即已经不再是自然之道的)恒道; (人为之)名,可名(即已选择而命名的),非(即也不会就是命名之时的)恒名。 --邹晓辉Geneculture(2016-11-13晨悟于北京)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1 次阅读|1 个评论
可道法的自然之道与可命名的人为之名的区别
geneculture 2016-11-13 06:58
名实之争以数千年。今天总算是刨到其根了: (自然之)道,可道(即可选择而道法的),非(即已经不再是自然之道的)恒道; (人为之)名,可名(即已选择而命名的),非(即也不会就是命名之时的)恒名。 --邹晓辉Geneculture(2016-11-13晨悟于北京)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命名建议:历史学的“中国定理”
热度 2 zlyang 2016-10-10 21:39
命名建议:历史学的“中国定理” 在1980年代 ,我国历史学家广泛考察了人类的历史,发现: 新制度首先产生在旧制度“薄弱环节”的国家是一个必然规律。 建议将该发现命名为历史学的“ 中国定理 ”。 理直气壮地自信!中国人! 相关链接: 刘昀献,2013-10-15,《百年困惑的破解——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105/c40531-20094621.html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有无历史必然性,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长期存在争议。从历史发展实践来看,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新旧制度的三次交替都不是首先发生在旧制度最发达的国家,而是发生在旧制度相对不太发达的国家。这说明新制度首先产生在旧制度“薄弱环节”的国家是一个必然规律 。因为,旧制度比较成熟的国家,国家政权的力量过于强大,代表新制度的阶级力量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并战胜它,而国家政权力量相对弱的国家,新兴阶级就容易战胜它。同时,旧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统治阶级积累了丰富的统治经验和方法,而且拥有丰富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统治资源,可以维持政权的运转和社会的稳定。由新制度首先产生在旧制度不太发达的国家这一规律所决定,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2014-05-26,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发布《追求卓越科学》宣言 http://www.cas.cn/xw/zyxw/yw/201405/t20140525_4126367.shtml 科学文化的历 史积淀不够,科学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 科学原创自信心尚显不足 ,正在成为制约中国科学走向卓越的深层次因素。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3554 次阅读|6 个评论
石墨烯小知识|石墨烯的命名
wuyuefeng 2016-9-9 08:48
《石墨烯学堂》第三讲 为了规范石墨烯领域的发展,对石墨烯概念需要有更加精确的认识, 2014 年中国石墨烯 标准委员会对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少层石墨烯、单层氧化石墨烯、单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功能化石墨烯、石墨烯材料等概念均给出了定义。该标准有望成为石墨烯领域的国际标准。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其中,由于石墨烯层数达到 10 层时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已经逼近其三维极限,因此标准中对石墨烯的定义都是在 10 层以内。 其中,单层石墨烯是指一层以苯环结构(即六角形蜂巢结构)周期性紧密排列的碳原子所构成的一种二维碳材料。 图片来自互联网 双层石墨烯是指由两层以苯环结构(即六角形蜂巢结构)周期性紧密堆积的碳原子,以不同堆积方式 ( 包括 AB 堆积, AA 堆积, AA’ 堆积等 ) 构成的一种二维碳材料。 此外,少层石墨烯则是由 3-10 层以苯环结构(六角形蜂巢结构)周期性紧密堆积的碳原子层以不同堆垛方式(包括 ABC 堆积, ABA 堆积等)构成的一种二维碳材料。而石墨烯则是以上所定义的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和少层石墨烯的统称。 图片来自互联网 单层氧化石墨烯是指在单层石墨烯的表面和边界连接有含氧官能团的一种二维碳材料。氧化石墨烯是指在石墨烯上至少有一个碳原子层的表面和边界中连接有含氧官能团的二维碳材料。氧化石墨烯包含了上述的单层氧化石墨烯。 单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则是指采用化学、电化学或热处理等方法脱氧还原,不完全去除单层氧化石墨烯上的含氧官能团(基团)后所得到的一种二维碳材料。 同样,还原氧化石墨烯是指采用化学、电化学或热处理等方法脱氧还原,不完全去除氧化石墨烯中的含氧官能团(基团)后得到的一种二维碳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包含上述的单层还原氧化石墨烯在内。 图片来自互联网 功能化石墨烯是指在石墨烯中含有异质原子 / 分子(如氢、氟、含氧基团等表面修饰成键,氮、硼等元素替位掺杂 , 异质原子 / 分子插层等)的一种二维碳材料。功能化石墨烯包括了上面所定义的氧化石墨烯以及还原氧化石墨烯。 此外定义中涉及的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少层石墨烯、石墨烯、单层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单层还原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以及功能化石墨烯等都可以称为石墨烯材料。 因此,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石墨烯的概念已经被拓展了,在早期当我们说石墨烯的时候,往往特制单层状态下的石墨;但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推广,各种基于石墨烯结构的碳材料不断出现,石墨烯已经不再是一种材料!“石墨烯”这个词开始逐渐赋予了一类材料的含义。 这也是新事物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在此我们将它特别强调出来。一方面是提醒读者在阅读石墨烯相关的新闻报道时,要能够擦亮眼睛,小心偷换概念;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对石墨烯感兴趣的研发人员,在选用石墨烯时问清楚厂家提供的到底是哪一种类型的石墨烯。 想要知道更多石墨烯知识,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加入我们。
个人分类: 石墨烯学堂|8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写作TIP | 蛋白质和基因的命名规则
liwenbianji 2016-7-20 22:02
在描述基因、基因mRNAs或由其编码的蛋白质水平的变化时,经常会因错误使用命名规则而引发混淆。如果作者一会儿提及基因表达水平,一会儿转至蛋白质水平,再过一会又回到基因,这只会乱上加乱,尤其是当基因和蛋白质同名时。因此,作者应确切地告知读者你提及的到底是基因还是蛋白质。不同物种有不同的命名规则,但一般来说,基因名称应写成斜体,蛋白质则采用正体。大小写常用于区分不同物种:一般地,对于小鼠、大鼠和鸡,基因名称首字大写,其余小写;对于人、灵长类和某些家禽/家畜,基因名称均使用大写字母。在描述mRNA时一般使用基因名称(如,“levels of p53 mRNA”),也可用“for”来加以连接(如,“levels of the mRNA for p53”)。“表达”(expression)一词通常用于描述基因表达,如果用于描述蛋白质和mRNA水平,就会引发混乱;因此,在提及蛋白质时,建议不用“表达”一词,而是直接改用“level”(或“levels”)。应高度注意所提及物种的适用命名规则;在文章中只要提及蛋白质、基因或mRNA的名称,应确保其是明白无误的。 - “Expression of the Igf1 gene was increased in our transgenic mice” (这里在提及基因时使用了斜体并加上“gene”一词,读者能够一目了然) - “The levels of IGF1 mRNA were elevated in our patient group” (这是人类基因的正确命名规则) - “The serum IGF1 levels were elevated in the transgenic mice” (这里很显然提及的是蛋白质,使用大写字母是适宜的,尽管物种是小鼠,因为这是小鼠蛋白质的正确命名规则) 留下好友的邮箱,点击提交,您和好友分别得到50元优惠券!分享越多,您和好友得到的优惠就越多! 活动截止到6月30日,期间统一发放优惠券到邮箱。
个人分类: 理文编辑|53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命名法与双名法的前世今生
hypermarket 2016-5-3 22:24
“云”是现在的一个热词,例如云计算、云存储等等都是很多人耳熟能详或至少听说过的。不过,云命名法是什么呢,难道生物的命名也可以和云有关系?这里要说的云,就是天上的云,并不是计算机网络术语的“云”(人们时常在一个词的衍生义用多了之后,对本义却陌生了 ☺ )。每个人都知道天上的云,那些美丽可欣赏的云和凝重带来风暴的云,很多人也都知道生物物种的双名法命名方式,但是可能很少被提起的一个事实是,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对于云的分类恰恰借鉴了生物命名的双名法(表1),而这一分类和命名方式的前身发端于19世纪。 详细的云分类信息可以参考 http://www.weatheranswer.com/public/Clouds_WMO.pdf 表1. 云的分属 卷云属Cirrus 卷积云属Cirrocumulus 卷层云属Cirrostratus 高积云属Altocumulus 高层云属Altostratus 乱层云属Nimbostratus 层积云属Stratocumulus 层云属Stratus 积云属Cumulus 积雨云属Cumulonimbus 虽然云的命名和生物的命名不完全一样,比如有的属下没有分种、属名不需斜体、固定使用特定缩写等,但是这并不影响借鉴生物的命名方式的事实。为什么云的命名要参考生物物种命名的双名法?这还要从双名法自身的发展历史说起。事实上,早在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322年)所在的古希腊时期,就有属(génos) 和种(eídos)的用法,但是和今天生物学家们所使用的属(genus)和种(species)差别很大。在那个时候,这是一对用来表示相对级别高低的词,被观察和研究的最大类别被称为“最高的属”(例如所有植物),由其划分而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群是该“属”的“种”;而其中每一个“种”接下来又成为下一个更低等级划分划分过程中的“属”,这个“属”再进一步细分为“种”......。有趣的是,这一用法一直延续到林奈的早期著作中,直到1735年之后他才把“属”这个术语用于表述比种只高一个等级的那个级别。 “属”这个术语逐渐缩小到我们现在所说的意思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开始于德国植物学家科达斯(Valerius Cordus, 1515-1544)和瑞士博物学家格斯纳(Conrad Gessner, 1516-1565),那个时期同时还出现了二分检索表。后来,在英国博物学家雷(John Ray, 1627-1705)的著作中,分类学双名中的种大体上接近现代所使用的意义;同时期的法国植物学家特尔奈福(Joseph Pitton de Tournefort, 1656-1708)明确了属的概念,并清晰地描述了698个植物的属,其中的大多数后来都被林奈所采用。最后,林奈于1758年在其《Systema Naturae》第十版中将现代意义上双名法的命名方式固定了下来。(注:林奈所使用的层级分类系统只包含纲、目、属、种四个层级,其他层级是后来的研究者不断补充进去的。)使用一对词用来表述两个紧邻层级的相对高低,可以使原本平铺或线性排列的信息迅速形成基本的组织结构,这是生物命名双名法的优势,也是被非生物的命名借鉴的原因。
67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将数据转换成数据框
libin8891 2015-11-22 00:00
数据框(data.frame) 数据框是S中类似SAS数据集的一种数据结构。它通常是矩阵形式的数据,但矩阵各列 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数据框每列是一个变量,每行是一个观测。 但是,数据框有更一般的定义。它是一种特殊的列表对象,有一个值为“data.frame”的class 属性,各列表成员必须是向量(数值型、字符型、逻辑型)、因子、数值型矩阵、列表,或 其它数据框。向量、因子成员为数据框提供一个变量,如果向量非数值型则会被强制转换为 因子,而矩阵、列表、数据框这样的成员为新数据框提供了和其列数、成员数、变量数相同 个数的变量。作为数据框变量的向量、因子或矩阵必须具有相同的长度(行数)。 尽管如此,我们一般还是可以把数据框看作是一种推广了的矩阵,它可以用矩阵形式显示 ,可以用对矩阵的下标引用方法来引用其元素或子集。 数据框生成 数据框可以用data.frame()函数生成,其用法与list()函数相同,各自变量变成数据 框的成分,自变量可以命名,成为变量名。例如: d - data.frame(name=c("李明", "张聪", "王建"), age=c(30, 35, 28), + height=c(180, 162, 175)) d name age height 1 李明 30 180 2 张聪 35 162 3 王建 28 175 如果一个列表的各个成分满足数据框成分的要求,它可以用as.data.frame()函数强 制转换为数据框。比如,上面的d如果先用list()函数定义成了一个列表,就可以强制为一个 数据框。 一个矩阵可以用data.frame()转换为一个数据框,如果它原来有列名则其列名被作为 数据框的变量名,否则系统自动为矩阵的各列起一个变量名(如X1,X2)。 数据框引用 引用数据框元素的方法与引用矩阵元素的方法相同,可以使用下标或下标向量,也可 以使用名字或名字向量。如d 。数据框的各变量也可以用按列表引用(即用双括号 ] 或$符号引用)。 数据框的变量名由属性names定义,此属性一定是非空的。数据框的各行也可以定义名字 ,可以用rownames属性定义。如: names(d) "name" "age" "height" rownames(d) "1" "2" "3" attach()函数 数据框的主要用途是保存统计建模需要的数据。S的统计建模功能都需要以数据框为 输入数据。我们也可以把数据框当成一种矩阵来处理。 在使用数据框的变量时可以用“数据框名$变量名”的记法。但是,这样使用较麻烦,S提 供了attach()函数可以把数据框“连接”入当前的名字空间。例如, attach(d) r - height / age 后一语句将在当前工作空间建立一个新变量r,它不会自动进入数据框d,要把新变量赋值 到数据框中,可以用 d$r - height / age 这样的格式。 为了取消连接,只要调用detach()(无参数即可)。 注意:S和R中名字空间的管理是比较独特的。它在运行时保持一个变量搜索路径表,在读 取某个变量时到这个变量搜索路径表中由前向后查找,找到最前的一个;在赋值时总是在位 置1赋值(除非特别指定在其它位置赋值)。attach()的缺省位置是在变量搜索路径表的位置2 ,detach()缺省也是去掉位置2。所以,S编程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当你误用了一个自己并没有 赋值的变量时有可能不出错,因为这个变量已在搜索路径中某个位置有定义,这样不利于程 序的调试,需要留心这样的问题。 除了可以连接数据框,也可以连接列表。
个人分类: 统计分析方法学习|4 次阅读|0 个评论
悉尼酮、慕尼黑酮、蒙特利尔酮——城市名化合物背后的故事
热度 2 sciencepress 2015-8-3 14:33
悉尼酮、慕尼黑酮和蒙特利尔酮是三个罕见的以城市名字命名的有机化合物。 众所周知,“人名反应”在有机化学中非常常见,这些反应通常是以发明者的名字来命名的。然而用城市名字命名有机化合物却十分少见。上述三类化合物分别以悉尼市、慕尼黑市、蒙特利尔市三个著名的城市来命名,这背后必然有着独特的故事。 悉尼酮、慕尼黑酮和蒙特利尔酮的结构以及它们的发现城市 最近,即将发表在《科学通报》2015年第21期上的一篇评述总结了从悉尼酮到慕尼黑酮再到蒙特利尔酮的发现和80年来经久不衰的研究历史,尤其是近年来有关这三类化合物研究的最新进展。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这些城市名字背后有关的化学家和他们的故事,包括这些化合物的发现和命名历史、结构特征、化学性质及其重要用途,由南开大学孙怀林教授和他的研究生苗群共同撰写。 文章首先指出,上述“城市名化合物”均属于一类介离子五元杂环化合物,而非简单的“酮”类化合物。 早在1935年,悉尼大学的Earl和Mackney发现了一种新的有趣化合物。他们推测该化合物可能具有酮的羰基结构,但是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其准确结构却难以确定。于是为了方便起见,他们就将其简称为“悉尼酮”。引入介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后,人们才终于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为一种五元杂环的介离子化合物。 慕尼黑酮是另一种五元杂环介离子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是1964年由德国慕尼黑大学的Huisgen等人发现的。虽然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地知道它的结构,但Huisgen等仍仿照悉尼酮的例子将其称作慕尼黑酮。 2007年,Arndtsen等首次合成了在一种新的类似的五元杂环介离子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与慕尼黑酮颇为类似。因Arndtsen等所在的麦吉尔大学坐落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于是该化合物自然被命名为“蒙特利尔酮”。有时,该化合物也被称为“磷杂慕尼黑酮”。然而,孙怀林教授认为“无论是从简洁、方便还是从其结构特性的角度来说,直接称为蒙特利尔酮更为合适”。 上述这三种化合物,除了均具有五元杂环介离子结构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性,即它们均可与多重键发生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各种杂环类产物。鉴于三种介离子化合物非常方便易得,因而上述反应作为合成杂环类化合物的方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例如,慕尼黑酮可简单地由N-酰基氨基酸脱水得到,并可以与烯烃、炔烃和亚胺等反应,分别得到二氢吡咯、吡咯和咪唑啉等产物。 此外,慕尼黑酮还在多肽的合成及其降解过程中,作为中间产物广泛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该课题组在这方面研究中的最新发现。 大量研究表明,这类以城市命名的介离子环状偶极化合物,有着丰富的结构和反应特性,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兴趣。 详情请见: 苗群, 孙怀林. 从悉尼酮、慕尼黑酮到蒙特利尔酮: 用城市命名的有机化合物. 科学通报, 2015, 60(21): 2003-2013.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8610 次阅读|4 个评论
从王思聪的公司名号--看与国际接轨命名的学问
热度 1 kiwaho 2015-7-14 22:54
拥有众多标签:富二代、香蕉人、海归、国民老公、小李嘉诚的王思聪,多年前老爸王健林拿出5亿 ,放手让宠儿到商场搏一把。他也不负父望,把一展宏图的架子搭起来了:普思投资公司横空出世了! 该公司热点看点众多,我就不炒剩饭了,只从独特视角聊聊命名学:nomenclature 。 如今眼界高的企业家无不把公司名号取得讲究点、再讲究点,为的是中外皆宜、老少咸宜、与国际接轨。 王思聪是怎么想到“普思”这个名字呢? 据其官方网站: pusicapital.com 介绍,源自英文Prometheus 。原来代表希腊神话人物“普罗米修斯”,因偷窃上帝的火种到人类而赢得英雄巨人的美誉。火象征光明和智慧,故面向科技投资型企业,以普罗米修斯作为命名要素,基本面上还是不错的。 然而中英音素转换的信息熵损失,造成的副作用不小:Prome- 转成了汉语的“普”pu ,-theus 转成了“思”si 。可是在此基础上再将拼音转成英语字母pusi ,英语系的人们就感觉严重变味了。 这也印证了信息在加工、处理和传递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失真的Shannon定律。 最近跟加拿大本地风投公司代表闲聊时,那家伙竟然知道中国有他们的一个同行,他一边念名字一边哈哈大笑。他发出来的读音虽然很象“不死”,但我马上联想到不雅的英语单词,竟然半天猜不出到底哪家公司这么引起这小子的注意。他见我不解就在纸上写pussy ,很快又把后面的 sy 改成i 。我还是不明白,直到上网一查,原来他说的是“普思投资”啊,my God ! 本意是想与国际接轨,没想到弄不好还会贻笑大方呐。命名是个技术活,要不然市面上那么多大神专门研究测字相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就连康师傅有啥悄悄话还先给身边的大神讲,以致犯下泄露国家机密罪。 英语还为这行当定制了一个英语单词:nomenclature ,发展快的领域也正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例如医学、生命科学等,懂SNOMED (Systemized Nomenclature Of Medicine )的很吃香。 有些行为艺术者还挺好这口,专门深挖已有名字潜藏的歧义。譬如,记得文革期间,新华社的报道有这样的只言片语:“一个理着平头的家伙,砸了小汽车,并点燃。。。”,老百姓一看就知道这就是冲我们的总设计师来的。 最近悉尼街头,还有人玩这样的行为艺术:遛葱! 苗条淑女牵根细绳系根葱,在大街上闲庭信步。这算啥嘛? 我真为 王思聪童鞋打抱不平! 今年他又天价购买了非常另类的一个域名bbbb.com,这下又引起了娱乐圈、媒体圈的“撕逼”大战。这又是何苦呢?咱科技圈看不懂。下次再把4b.com买过来就更火了。 我给自己的公司取名时,费了很长时间才正式敲定现在的“千瓦厚”实验室,其英文kiwaho还是专门定制的准英语单词---源自一度电 ki lo wa tt ho ur的可发音式缩写。洋洋得意感觉中英文字面表现都很好。
5375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将留意它在四季里做什么
pingguo 2015-5-1 16:37
从五楼的阳台看出去, 银杏树恰好与我对视。 它怎么看我,不得而知。 不久前它还是光秃秃的, 三两个艳阳,三两场雨, 它已变得如此茂密, 不好说是为了夏日。 很多时候我会问目的意义价值, 从岁月之舟掉入词语的漩涡。 银杏树不会问这些问题, 它显然克服了词语的障碍。 对照起来,我们热衷于命名, 热衷于伸缩万物的尺度, 无异于热衷某种局限。 我将留意它在四季里做什么, 为它自己,也为穿越它的风。 2015-05-01
个人分类: 诗歌|1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全只得一种病!——再论安全(事故)的生物学相似特性
热度 1 wangbing187717 2015-3-26 12:26
前段时间,撰写过一篇《从生物学角度观“事故同母”遗传现象》的文章,是从生物学角度出发,总结事故一般规律,有些平台转载把它命名为“事故基因研究”等,笔者基本认同。该文的核心观点是: 由众多安全事故的发生规律可以发现,大多数同类型的事故在同一母体上表现出类似于生物学上的遗传现象,这就是“事故同母”遗传现象,这里的母体可以是一个组织或个体。 此现象在不同母体上表现出两种情况: ① 对于一个组织,有发生某种事故的倾向,这与该组织的工作特点、成员状况、组织文化等有关。 ② 对于一个个体,该现象类似于“事故频发倾向论”,就是某个体有发生某种事故的倾向,这与个体的缺陷、性格等有关。 笔者再次从生物学角度谈谈关于安全(事故)的事儿,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1 )事故致因(宏观表述) 生物学观点: 众所周知,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单位,经科学发现,人们患的所有病种的原因都可以归为是细胞出了问题,即所谓的:细胞有问题------组织就有问题-------器官就有问题-----系统就有问题-------人就会得病!不管生的是一般的感冒,还是像忧郁症一样的精神疾病,或是有生命危险的癌症,所有的病症都是身体细胞出了故障所引起的。 安全学观点: 笔者认为,“组织细胞”(组织要素)是组织最基本的单位,同理,组织出现事故的原因都可以归为是“组织细胞”出了问题(隐患),即:“组织细胞”出了问题(隐患)------组织小单元就有问题——系统元就有问题-------系统就有问题-------组织就会发生事故!无论是未遂事故,还是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所有的事故都是“组织细胞”出了故障(隐患)所引起的。 2 )事故致因(中层表述) 生物学观点: ① 细胞障碍的两种原因:营养不良(细胞得不到它需要的东西):修复、复制细胞时需要的原料不对或不足; ② 毒素侵袭(细胞被它不需要的东西毒害了):细菌、病毒也是通过产生毒素后才能伤害身体。 安全学观点: 笔者认为, ① “组织细胞”障碍(隐患)的两种原因:安全投入不足(“组织细胞”得不到安全运行所需要的东西,如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设施等); ② 毒素侵袭(“组织细胞”被隐患毒害了,如管理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3 )事故致因(深层表述) 生物学观点: ① 是什么偷走了细胞的营养?A.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快餐、宵夜、垃圾食品;B.运输和烹饪过程中的营养损失:洗、切、煮、炒、煎、炸;C.食物本身营养的下降:精加工、大棚、转基因、环境污染等等。 ② 是什么毒死了细胞?A.外部毒素:阳光、空气、水、食物、化学、辐射污染;B.内部毒素:新陈代谢废物、紧张压力等。 累积效应(生物学) :当毒素的积累超过了肝脏解毒能力时,它们就会破坏全身上下所有的细胞。 安全学观点: 笔者认为, ① 是什么导致安全投入不足?A.组织对安全重视不够;B.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低,安全设施设备不合格。 ② 是什么致使“组织细胞”出现了隐患?A.组织外的因素:对组织安全投入不足的处罚力度不足;安监部门发现违法行为的概率小; 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中小企业微利亏损,加剧了在安全投入上的捉襟见 ;安全投入没有直观的效益,在短期内会给组织带来成本的增加等等; B. 组织内的因素:组织问题(组织安全文化、安全管理体系)、个人问题(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习惯等)。 累积效应(安全学): 事故通常可以看成是由一种或几种“事故基因”在一定条件下所致,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把导致事故发生的事故基因组合,笔者称之为事故基因组,即一个事故基因组致使一起事故发生。和事故树分析方法一样,事故基因组就类似于事故树分析中的割集,致使事故发生的最小事故基因组就类似于事故树分析中的最小割集。 4 )组织发生事故的三个阶段 生物学观点: 细胞障碍的三个阶段:A.细胞功能障碍(亚健康);B.组织局部受损(溃疡、炎症);C.器官功能衰退(糖尿病、尿毒症、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安全学观点: 笔者认为,组织发生事故的三个阶段:A.“组织细胞”功能障碍(隐患),即安全亚健康,警告;B.系统元受损(不安全运行);C.系统发生事故。 另附其他生物学相似特性: 5 )安全要素 生物学观点: 大家都知道,人体必须的七大营养素是: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水。 安全学观点: 安全系统五要素是: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和环(Environment)。 6 )组织与“组织细胞“的关系 生物学观点: 人体和细胞的关系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安全学观点: 组织与“组织细胞“的关系也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后记: 细胞——组织——器官——生命! 组织细胞——系统元——系统——安全! 每个人都应安全健康,每个人都能安全健康!幸福的人生从安全健康开始,完整的安全健康从丰富均衡的“营养”开始!让我们一起安全健康快乐的生活吧
2678 次阅读|1 个评论
南京大学叶继元教授图书馆学研究纵横学术报告
terahertz 2014-10-21 16:40
2014年10月21日下午15:00在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南京大学叶继元教授做了“图书馆学研究纵横: 学科体系与命名”的学术报告。 报告主要讲了3个问题:一是 图书馆学 学科内容体系和名称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必要性;二是 国内外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与内容;三是 图书馆学内容/知识学科体系的重构。 最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信息资源学 ”能否成为图情档的上位学科? 附 主讲简介: 叶继元 , 南京大学特聘教授 (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奖励计划首批入选者,2008年 首批文科二级教授) 、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图书档案系主任、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管理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2003-2008年)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校图情工委期刊会副会长、首席专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论著主要有《核心期刊概论》、《学术规范概论》、《期刊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等,多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优秀奖、江苏省优秀奖等。
个人分类: 图书情报|3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连理枝 The Love Tree
热度 1 Jinwei 2014-2-28 13:08
连理枝 The Love Tree 学生实验中获得了一些有意思的SEM照片,下面这个SEM照片我把它命名为连理枝 The Love Tree。 这是典型树枝状( dendritic)纳米银的选择性生长所致。感觉有点意思!
个人分类: 研究进展|453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剧情】【未命名马力克项目 Untitled Terrence Malick Project
lcj2212916 2014-2-4 19:59
导演 : 泰伦斯·马力克 编剧 : 泰伦斯·马力克 主演 : 瑞恩·高斯林 / 鲁妮·玛拉 / 克里斯蒂安·贝尔 / 凯特·布兰切特 / 海莉·贝内特 / 娜塔莉·波特曼 / 迈克尔·法斯宾德 类型: 剧情 / 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9-04(荷兰) 又名: Untitled Terrence Malick Project IMDb链接: tt2062700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56124742
19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微波波段的命名由来
qkxh 2014-1-16 09:46
引用文章地址: http://www.cnblogs.com/w2william/archive/2009/10/12/1581576.html 微波遥感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我一直记不清楚波段划分的具体信息,Google一下居然就有一些好东子。 因此贴过来,加上一些自己的分析理解。 皇家海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其上雷达布置清晰可见 迄今为止对雷达波段的定义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较老的一种源于二战期间,它基于波长对雷达波段进行划分。它的定义规则如下: 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575px,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变为550px。 当波长为250px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在主要使用75px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75px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座标上的某点。 为了结合X波段和S波段的优点,逐渐出现了使用中心波长为125px的雷达,该波段被称为C波段(C即Compromise,英语 “ 结合 ” 一词的字头)。 在英国人之后,德国人也开始独立开发自己的雷达,他们选择37.5px作为自己雷达的中心波长。这一波长的电磁波就被称为K波段(K = Kurtz,德语中 “ 短 ” 的字头)。 “ 不幸 ” 的是,德国人以其日尔曼民族特有的 “ 精确性 ” 选择的波长可以被水蒸气强烈吸收。结果这一波段的雷达不能在雨中和有雾的天气使用。战后设计的雷达为了避免这一吸收峰 ,通常使用比K波段波长略长(Ka,即英语K-above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上)和略短(Ku,即英语K-under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下)的波段。 最后,由于最早的雷达使用的是米波,这一波段被称为P波段(P为Previous的缩写,即英语 “ 以往 ” 的字头)。 该系统十分繁琐、而且使用不便。终于被一个以实际波长划分的波分波段系统取代,这两个系统的换算如下。 原 P波段 = 现 A/B 波段 原 L波段 = 现 C/D 波段 原 S波段 = 现 E/F 波段 原 C波段 = 现 G/H 波段 原 X波段 = 现 I/J 波段 原 K波段 = 现 K 波段 我 国现用微波分波段代号* ( 摘自《微波技术基础》,西电,廖承恩著) 波 段代号 标称波长(cm) 频率波长(cm) 波长范围(cm) L 22 1-2 30-15 S 10 2-4 15-7.5 C 5 4-8 7.5-3.75 X 3 8-12 3.75-2.5 Ku 2 12-18 2.5-1.67 K 1.25 18-27 1.67-1.11 Ka 0.8 27-40 1.11-0.75 U 0.6 40-60 0.75-0.5 V 0.4 60-80 0.5-0.375 W 0.3 80-100 0.375-0.3 我国的频率划分方法: 名称 符号 频率 波段 波长 传播特性 主要用途 甚低频 VLF 3-30KHz 超长波 1KKm-100Km 空间波为主 海岸潜艇通信;远距离通信;超远距离导航 低频 LF 30-300KHz 长波 10Km-1Km 地波为主 越洋通信;中距离通信;地下岩层通信;远距离导航 中频 MF 0.3-3MHz 中波 1Km-100m 地波与天波 船用通信;业余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中距离导航 高频 HF 3-30MHz 短波 100m-10m 天波与地波 远距离短波通信;国际定点通信甚 高频 VHF 30-300MHz 米波 10m-1m 空间波 电离层散射( 30-60MHz );流星余迹通信;人造电离层通信( 30-144MHz );对空间飞行体通信;移动通信 超高频 UHF 0.3-3GHz 分米波 1m-0.1m 空间波 小容量微波中继通信;( 352-420MHz );对流层散射通信( 700-10000MHz );中容量微波通信( 1700-2400MHz ) 特高频 SHF 3-30GHz 厘米波 250px-25px 空间波 大容量微波中继通信( 3600-4200MHz );大容量微波中继通信( 5850-8500MHz );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国际海事卫星通信( 1500-1600MHz ) 极高频 EHF 30-300GHz 毫米波 10mm-1mm 空间波 在入大气层时的通信;波导通信 以上信息基本来自互联网。
2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Modis 命名规则
waixinmao 2013-11-11 17:20
MODIS 文件名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文件名,可以获得很多关于此文件的详细信息,比如:文件名 MOD09A1.A2006001.h08v05.005.2006012234657.hdf MOD09A1 – 产品缩写 A2006001 – 数据获得时间(A-YYYYDDD) h08v05 – 分片标示( 水平XX ,垂直YY) 005 – 数据集版本号 2006012234567 – 产品生产时间(YYYYDDDHHMMSS) hdf – 数据格式(HDF-EOS)
个人分类: modis|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议大力改进学者和计划的命名档次,胸怀世界,面向全球!
热度 17 陈安博士 2013-10-31 15:12
   李嘉诚,香港一烧包富人也,每天看着眼前的小河弯弯向维多利亚港流,就想到了比维多利亚湾要长得多的长江,然后,嘴角就流下了一串哈喇子。    好!就叫长江学者计划。    这是香江人能想象得出来的长度比较够数的一个名字了。    应该说,李嘉诚先生的地理学得不好啊,起点太低,如果当时就起个“尼罗河学者”的计划,我们其实早就走向世界了。    香港香港,弹丸之地,见识浅薄。    ————————    我们早就应该拥有包容世界的胸怀,长江黄河,黄河泰山,太土了。    我认为海外的名山大川都可以纳入到我们的人才计划和学者命名上来。    1,阿尔卑斯山学者、比利牛斯山学者、落基山学者    2,安第斯计划、冈底斯计划、大西州计划    3,诺贝尔奖我们不能用了,但是可以用不列颠奖、司米高奖、尼亚加拉奖等    4,我且严正建议,应该设立“维纳斯学者”给优秀的美女学者,“阿波罗学者”给比较帅的男学者。    科学网上能否先考虑授予YC为首批“维纳斯学者”,贾伟为首批“阿波罗”学者呢?    至于我老人家,请叫我“宙斯”学者吧!
个人分类: 物论|4478 次阅读|34 个评论
[转载]C++在指定文件夹下实时输出数据,并根据时间为输出文件命名
depengchen 2013-10-14 17:04
C++在指定文件夹下实时输出数据,并根据时间为输出文件命名 1、把整型数据转换为字符型,从而可在文件名应用。 C++中也有类似于C语言的sprintf的函数,即stringstream类。它可将计数变量等的数值变成字符型数值,从而可以用在文件的命名上,实现实时输出数据,并改名。 经典实例:转自csdn博客的一条回复 http://topic.csdn.net/u/20080523/05/f55b68ee-a594-4933-82ae-87beb143c2d9.html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s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string a(12+); string b(12); int d=24; string c; string e; ostringstream ost(e); ostd; c=a+b+=+ost.str(); coutcendl; } 2、真正输出文件时可添加如下代码: fstream outfile; string fullname,partname; ostringstream ost(partname); osti; fullname=u_h_+ost.str()+.dx; outfile.open(fullname.c_str(),ios::out); outfile.close(); 3、上述输出的文件与当前程序在同一个文件夹下,不易归档查看,可设定在指定文件夹下批量输出文件,此时可以把文件名与路径结合,添加代码如下: system(mkdir ./a);//由系统建立文件夹,可以用绝对路径或相对路径 fullname=./a/+fullname; 随机数的产生: 随机数的产生由以下代码实现:(http://www.cnblogs.com/bingcaihuang/archive/2011/03/12/1982181.html) srand(time(NULL)); 之后调用rand()即可得到0 ~ 32757范围的随机数 包含头文件stdlib.h和time.h 或 cstdlib和ctime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或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ctime 用下列公式即可得到指定范围 的随机数: r = rand()%(n - m + 1) + m; 注意:n - m 的绝对值不能超过32767 但是如果要产生这期间的随机小数,还要加上小数部分: r=rand()%(n-m)+m+(float)(rand()%10000)/10000; 如果要产生0-1之间的随机数: 可以用cout (double)rand()/RAND_MAX; 还有几个注意点: (1)srand()函数是初始化随机数产生器,它产生随机数种子,说白了就是初始化随机数。 srand((unsigned)time(0));取的是系统时间,也就是距离1970.1.1午夜有多少秒。而for循环每循环一次时间远远小于1秒,这就导致了srand((unsigned)time(0))产生的种子并没有改变。 那么,相同的随机数种子所产生的随机数肯定是一样的了。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4430435.html) 故要把srand()函数放在for循环之外。 (2)如果不用srand,则今天和明天产生的随机数是相同的。 注意编程中的取商运算 : 两个int型相除取商,还是int型,可能就会造成误差很大,或者直接就是0的情况。注意强制类型转换。 类的成员函数的声明和定义后面加const与不加const的区别: 加const表示成员函数可以对const对象进行操作,但是不能改变数据成员的内容。 举例:http://bbs.csdn.net/topics/60366514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int data; public: A(int da=100):data(da){} void display1(){coutdataendl;} void display2() const {coutdataendl;} void display3() const { data+=100; coutdataendl; } }; int main() { A a1; const A a2; a1.display1(); a1.display2(); a1.dispaly3(); //error ,const声明的成员函数不能改变数据成员的值 a2.display1(); //error ,const对象不能调用非const函数 a2.display2(); //right a2.display3(); //error ,const对象能调用const函数,但是该函数不能改变数据成员值 system(Pause); return 0; }
个人分类: 程序设计|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给中国首辆月球车命名:“万虎号”
热度 21 jiangxun 2013-9-28 07:18
作者:蒋迅 中国首辆月球车 Source: 英闻天下 中国首辆月球车和登月舱 Source: 西陆网 中国 向全世界征集中国首个月球车的名字 。但新华社的 新闻 上给出的在线提交提名的 方式 中要求必须有身份证号,这无疑排除了全球大多数人的命名权。从我看到的19人次的提名,我觉得水平很低,许多人的作品描述只有几个字,最多只有不到一百字,而且没有特点。而且命名以提名时间排序,而不是以作品说明质量排序。而且一个人最多可以提5个名字。於是一些人不认真思考,抢时间发出一堆名字来,严重影响提名质量。我感觉就像是一场闹剧。美国在这类活动中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华裔小学生马天琪 (Clara Ma)就是通过NASA提供的网站提交命名并最终成为最终命名的人物的。马天琪写的提名说明是一篇很漂亮的散文。关于她的故事和她的提名说明,请读我的博文:“ MSL的火星车由华裔女孩命名,她仅仅是幸运吗? ”。 美国“火星科学实验室” Source: NASA 既然不能在新华网提名,那就在科学网上提名吧。我觉得可以把它称为“万虎号”月球车。关于万虎,请读我的博文“ 万虎的故事 ─ 世界发明二级火箭第一人 ”。这个名字其实是美国人最先提到的,而在中国的文物、文献中居然至今没有发现任何证据。由於这个原因,人们至今不知道这个明代英雄的名字到底是万虎还是万户。尽管如此,国际社会承认万虎是想到用火箭发射航天器的第一人。中国应该有一个纪念他的航天器。用中国首个“航天员”来命名中国首辆月球车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吧。 明代勇士万虎 Source: NASA: Wan Hoo and His Space Vehicle
个人分类: 航天|7847 次阅读|67 个评论
[转载]Perl中的文件和目录操作(打开、复制、剪切、删除、重命名等)
aaa0 2013-9-17 23:53
Perl中的文件和目录操作(打开、复制、剪切、删除、重命名等) Perl语言处理文本很方便,其简单的数据类型和强大的正则表达式让人用起来很舒服。 这里总结一下其文件和目录(文件夹)操作,包括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打开、读取内容、关闭、复制、剪切(移动)、删除、重命名。用到的函数包括open, mkdir, opendir, , readdir, close, closedir, copy, dircopy, move, rmove, unlink, rmdir, rename. 其中有的函数不是Perl语言的内置函数,需要导入模块 File::Copy 和File::Copy::Recursive。当然也可以不导入模块,而改用system()函数来调用系统命令。 详见下面的表格和一个例子: 其中的 rmdir ()只能移除空文件夹,若要移除非空文件夹,可以用函数 remove_tree ,但需要导入模块File::Path,此模块中的函数make_path还可以还可以建立多级目录。 导入方法,在程序的开头加一句: use File::Path qw(make_path remove_tree); 当然还可以换为调用系统命令,如在Linux系统下可以用: system(rm -rf 目录名);
18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明清时期南阳地区书院的命名研究
tangminqian 2013-8-21 12:12
中国国学网首页 新版国学 教育 教育研究 古代教育研究 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jiaoyu/17975180.html 明清时期南阳地区书院的命名研究 书院的命名,虽然只是该书院的一个标记和名份,但大多都有其基本内涵,体现着创建者的宗旨、目的、要求和期望。从书院的命名中“可以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和书院教育体系的特殊品味”(胡昭曦《四川书院史》,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109页)。明清时期南阳地区书院的命名同样也有其深刻的含义,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所在地命名 “舞阳县舞泉书院在县南三里舞泉。”(《南阳府志》卷二《学校》)“豫山书院坐落在南阳郡城北十里许豫山上。”(彭泽《段容思先生年谱纪略》,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8年版,第575页)“保安书院坐落叶县保安驿。”(《同治叶县志》卷二《建置志》)“西关书院建于裕州城西北隅。”(《乾隆方城县志》卷六《学校》)“白水书院建在新野县治之北二里许白水邑。”(《乾隆新野县志》卷九《艺文志-重修白水书院记》)“南阳书院建于南阳府治之左。(《光绪新修南阳县志》卷六《学校》)这些书院以其所在地命名,其意义不只是表明它的存在,更有其特殊的意义。新野县建白水书院是因为“世祖中兴,汉祚兴起自白水,故邑人永感帝乡之泽,而建白水书院,肖像于其间,而岁时奉祀之。”(《乾隆新野县志》卷九《艺文志·重修白水书院记》)“叶县城北十里黄城山下,有孔子问津之辙,前汝南参政刘君甚爱之,谓可托圣迹,徼知县贾枢创建问津书院于其中。”(《乾隆叶县志》卷七《艺文志·复问津书院并建叶公祠记》)“有道之士于山林胜地建山房或道院。以选授生徒,是以明道为主,今世之是以科举为务,不利于国家作育人材,故知县任柱建舞泉书院于舞阳县舞泉之上,乃在于协学校之教,使有儒学以群多士,以利于书院育异才。”(《道光舞阳县志》卷十《艺文志·舞阳书院记》) 二、以先贤、名宦命名 明清时期南阳地区书院,所纪念者大都是书院的创建者或是一个学派的创始人。“叶人感知县崔赫之德,于其所创悦来书院,中为位以祀之。”(《同治叶县志》卷七《名宦志》)“崇正书院供奉先师张载、张衡、张仲景画像。”(《光绪新修南阳县志》卷六《学校》)“消阳书院供奉先师范宁、范哗画像。”(《光绪镇平县志》卷二《建置志》)“南阳书院供奉先师程颐、程颢、李来章画像。”(《嘉庆南阳府志》卷二《学校》)“花洲书院供奉范仲淹画像。”(《乾隆邓州志》卷二《建置志》)这种做法使院生随时瞻仰先贤,无不肃然起敬,他们在耳濡目染中自然传承文化传统,明显起到“推重学统,加强教导”的作用。有些书院为此还建立了先贤祠。“诸葛书院建立三贤祠,中祀武侯,以司马德操、徐元直配之。”(《康熙南阳府志》卷六)“宛南书院设程、周、张、朱、武乡侯诸葛公、韩文公诸神位于先贤祠。”(《光绪新修南阳县志》卷六《学校》)书院里面的先贤祠的基本功能是发挥教化的作用,而其功能的发挥则以“要之、向往、感动、奋起、兴起为其基本心理基础”(赵克生《明代地方庙学中的乡贤祠与名宦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1期)。“诸葛书院诸生经过书院三贤祠下者,瞻拜遗像,讽诵遗表,无不肃然拱立,叹为忠负。”(《康熙南阳府志》卷六)“志学书院选历代以来贤人君子之官于此者于名宦祠,岁以羊二、豕三祭之,予以观后生小子有所观感焉!”(《段容思先生年谱纪略》,第541页)这些纪念和景仰名宦、乡贤的书院有的是以先贤、名宦的名字命名的。“马骥在任邓州知州期间,多善政,民感其德,即命其所改建的书院为马公书院,并于书院讲堂中设主位。”(《乾隆邓州志》卷二十二《马公书院碑记》)“叶县知县崔赫所建的河山书院,乾隆间,知县朱朴以其地为欧阳驸马故里,更名‘欧阳书院’。”(《同治叶县志》卷二《建置志》)邓州紫金山为宋状元贾黯读书之所,后登第建书院。命名为‘贾状元书院’。”(《乾隆邓州志》卷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以先贤姓氏命名的书院如诸葛书院、韩文公书院等。这些书院着力宣传“先贤”们卓越的才能,非凡的智慧,忠贞不渝的奋斗精神,激励后人们像他们那样殚思竭虑,历尽艰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而达到“表先贤、引后贤”的目的。 三、以“特殊含义”之词命名 淅川县崇文书院的命名,取自“文治天下,右道崇儒”(《咸丰淅川厅志》卷四《建修崇文书院碑记》)。南阳县崇正书院的命名取自“兴学育才,化民成俗;黜浮图以隆正学”(《光绪新修南阳县志》卷六《学校》)。南阳志学书院命名取自“志伊尹之所志,学颜渊之所学也(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若垯与市;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达)”(《段容思先生年谱纪略》,第542页)。
个人分类: 教育人物与历史|2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264所学校以同一人的名字命名
热度 9 zhouming2011 2013-8-11 20:16
Anne Frank, 德国某城市的一所 Anne Frank School 12 June 1929 – early March 1945, 欧洲一些大学的名字除用地名外经常伴有人名冠名,有时搞得连本国人都记不住。但只用人名命名的并不多。美国的私立大学有不少以人名命名,如, Harvard, Yale, Stanford, Cornell 等。在中国,中山大学是用人名命名的。由国家汉办在世界各地办的孔子学院据 汉办网页 称, 截至2010年10月,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 。 但分散在其它教育机构的提供汉语培训和教育的孔子学院并不是独立的教育机构。而隶属于国家汉办的孔子学院本身究竟具有什么法律地位我也不太清楚。 感觉不能算在我要说的情况中。以同一人名命名的、提供德语教学的歌德学院 ( Goethe Institut )在德国和其它国家拥有一百多所分支机构,但都属于歌德学院一个法人机构。 以英国皇室成员名字命名的中小学在英联邦国家中可能很多,但具体多少不清楚。据我估计,在学校冠名上用得最多的人名当属 Anne Frank 。据 Anne Frank 之家网页 介绍,目前已有 十四个国家的264所学校 以Anne Frank 命名 (如有谁发现有其它更普及的名字,请更正)。 Anne Frank 是二战时藏身于阿姆斯特丹阁楼并写下著名日记的德籍犹太小女孩。她最终在集中营遇难。在美国和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她的名字和日记家喻户晓。美国时代周刊在1999年选列影响世界的100人时,这个遇难时不到16岁的女孩是其中之一。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在Anne Frank 日记的美国发行版序中写道:“ 在我曾阅读过的书籍中,这是其中一个对战争影响的描述最为现实和聪慧的记载之一” 。美国总统前肯尼迪在一次演说中提到说:“ 在历史的众多重要关头中,站出来为人性尊严辩护的人当中,没有谁的说话比Anne Frank 更铿锵有力。 ” 今年五月我去法国波尔多参加一个邀请会议,早上降落在阿姆斯特丹机场, 晚上再转机飞波尔多。中间有长达八个多小时的候机时间,于是第一次利用转机停留时间去旅游。在阿姆斯特丹河汊里逛了后,决定去Anne Frank 一家藏身处,现为博物馆的Anne Frank House 看看。吃午饭时,问服务员有多远,他说,你不会错过的,走下去有人排队的地方就是。 阿姆斯特丹印象, 2013年5月 二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在德国学习时,曾去过阿姆斯特丹,因为拍了几张锁在阿姆斯特丹桥栏上的自行车的幻灯片,对那些老旧结实的自行车影像很深。 这次又见同样景象, 可以说完全一样,毫无变化,好像那些自行车就锁在那儿几十年。Anne Frank House 就在这种环境中。 正如餐馆服务员所说,很多人在细雨中排队等着进入。不像在其它旅游点,在排队时和在参观过程中,都未见有中国游客。 感觉 在二战中同样遭受战争痛苦的中国人没有多少知道她和她的那本成为著名读物的日记, 于是就决定有时间向中国游客推荐一下这个景点。今天终于有空。 关于Anne Frank 及其著名的日记,大家可以google 或百度一下。在此不多说了。 用Anne Frank 名为学校冠名或改名,可以向 Anne Frank House 提出申请。 以Anne Frank 为名的学校有责任让Anne Frank 的故事传承久远,并激发学生思索自由,正义,文化多样性以及相互尊重等议题。
7632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勾股定理vs毕达哥拉斯定理 ——论知识的再发现、科学定理
热度 1 lijiankou 2013-8-8 20:38
勾股定理是不是中国人第一个发现的?为什么好多科学定理都不是以最初的发现者命名的?莱昂纳多·达·芬奇发明了自行车吗? 大概许多人都曾经对这些问题有所疑惑。本文对这些科学史上的疑案做了简单讨论,并在笔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尝试解答。欢迎对科学感兴趣的各位一起讨论,如有谬误请不吝赐教。 一 到底是谁发现了勾股定理 我们中国人时常称道中国古时候的发明创造有多么古老,比西方领先多少个世纪。例如,在欧洲的封建领主还在用瓦片刮屁股的时候,中国的王公大臣们就已经用上了舒适方便防侧漏的 纸 。又例如,在中国人放了几百年鞭炮之后, 火药 方才经由印度人之后传给阿拉伯人,后者在征服伊比利亚半岛之后将其带到了欧洲。于是大家便洋洋自得地声称中国古时候的科学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线上(我多打了一个字么)。 可不是么。 勾股定理 大约是几何学中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定理成书于西汉(约公元前一世纪)的《周髀算经》中记载 商高 与周公的问答,曾提及“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因而在中国这个定理又被称为商高定理。而在西方,它被称作毕达哥拉斯定理,普罗克勒斯、普鲁塔克与西塞罗等人均将这个定理的发现归功于 毕达哥拉斯 (图源:维基百科)。 商高是什么时候的人?他和孔子梦中时常出现的周公坐而论道,活在大约公元前十世纪左右的西周。而毕达哥拉斯呢?不过是区区公元前六世纪而已。呵呵。 所以勾股定理跟火药一样,又是咱中国人首先发现的喽?非也非也。中王朝时期的古埃及纸莎草上记载了一组勾股数,6、8和10。中王朝是什么时候呢?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世纪与十八世纪间,搁在中国是在夏朝。夏朝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埃及中王朝之前还有古王朝,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七世纪到前二十一世纪间,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都是那个时候修建的。那个时候黄帝和炎帝不知道打没打阪泉之战。而在公元前两千年的巴比伦,人们已经发现了众多的勾股数,证明古巴比伦人除了去神庙里与神(ji)女里进行基因交流之外还是干了许多其他事情的。 所以,拥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以及三百多种证法的勾股定理到底是谁发现的?这个问题就好比问谁第一个发现九九乘法表。我觉得,纠缠于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原因有三。 其一,在那个洪荒年代,谁首先发明勾股定理,对其他文明并无直接影响。在漫长的时间里,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于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各自慢慢琢磨出事物运行的普遍客观规律,这其中几乎一定会有相同的发现。像如今这样一篇论文刚发表,世界另一端的人们便痛哭流涕地说“完了三年的细胞白养了Paper被竞争实验室抢发了小红我配不上你你去找老张吧”的情况基本是不会出现的。 其次,哪个文明首先发现勾股定理,并不能证明它就比其他文明要来得优越。最早记录勾股数的古埃及,被希腊、罗马、阿拉伯等更强大的文明反复征服蹂躏,辉煌的古埃及神学系统土崩瓦解消失于历史中,本土产生的象形文字萎缩为只有极少数人说的科普特语,到了近代更是国祚衰弱,被欧洲列国随意掠走文物典籍。除了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和方尖碑,勾股定理为埃及带来了什么呢?埃及在如今的国际政治局势中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再次,在西方文明主导的科学界,毕达哥拉斯的贡献根深蒂固,埃及也好,巴比伦也好,中国也好,这些文明对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现不过是“Coffee shop knowledge”,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除了个别钟情于东方文化的人,又有谁会在乎一个古代东方帝国的摄政王和他手下大臣之间的对话呢。 再举两个例子。二项式系数三角形表,北宋的 贾宪 与南宋的 杨辉 都提及了这个三角形,厚道的杨辉还引用了贾宪的著作,因此在中国它被称为贾宪三角或杨辉三角。而在欧洲,人们对它的称呼则是 帕斯卡 三角(图源:维基百科)。 贾宪和杨辉分别比帕斯卡早了六百年和四百年,但这并不能证明贾杨二人与帕斯卡孰优孰劣。抛开帕斯卡在概率论、流体力学和哲学上的贡献统统不说,单举出他的一项发明就能让他在科学史上称王称霸了,那就是这哥们在十九岁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器。 再如圆体积计算公式。在欧洲,此公式一般认为是意呆利(我又打错了么)数学家 卡瓦列里 于十七世纪得到,因此称为卡瓦列里公式。然而, 祖冲之 与 祖暅 父子曾经以牟合方盖的方法得到同一公式,他俩可是南朝也就是公元五世纪左右的人物。尽管祖氏父子在中国科学史上名垂千史,密率约率更是完爆西方数学家对于圆周率的估计。但是苦于中国在现代科学兴起时打酱油去了,祖氏父子对于科学的贡献就这样留在了历史书中而不是数学教材里。翻开任何一本现代数学教科书,满满的全是拉丁希腊字母。而卡瓦列里可就不是一般人了,他可是被视作微积分学的先驱。 回到我们的勾股定理。中国在商周时期便发现了勾股定理,老祖宗非常勤劳智慧,很好。但硬要说因为商高比毕达哥拉斯早了六百年,所以中国便比西方文明优越,这未免太过牵强,太过狭隘,太过傲慢。要按时间排,中国也不算得第一,古埃及、古巴比伦都排在中国前面。 所以我的观点是,既然几个文明各自独立发现了这个定理,这笔旧账不如算在大家一起头上,就别再争什么你先我先了。牢记历史固然重要,但一味沉湎于古代几个发明创造的归属问题,无视科学技术在中国长久被斥为奇技淫巧的历史以及当下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稀少的现状,终归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 知识的再发现 实际上翻翻科学技术史,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人们发现相同的科学规律,发明相同的工具装置,这种 知识再发现 的情形不胜枚举。 方才举的都是数学定理的例子,下面来两个发明创造的。 日晷 大家熟悉吧,作为一种利用太阳的原始计时工具,在钟表发明以前可是相当流行,世界各地都有。例如笔者见过的两个日晷,左边的位于北京的清华园,右边位于西班牙的塔拉戈纳,二者形制略同,微有相异,一个刻的是天干,另一个刻的是罗马数字。 而另外一个例子可能就要让大家吐血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出了一个名为 莱昂纳多 的人。此人爱画鸡蛋,爱解剖尸体,更爱在纸上涂涂抹抹发明些小玩意。他的发明除了Ezio使用的袖箭(什么你说这是杜撰的?)外,有如下这么一件东西。 这件物品的手稿大约完成于1493年,乃是莱昂纳多的学生卡普洛蒂所画。1766年,它在整理莱昂纳多手稿时被发现钉在两页纸之间。除了不能转弯不能带妹子,我看不出这玩意儿有啥缺点。 因为莱昂纳多先生并没有将他的发明公之于众,自行车与大家见面的时间晚了三百多年。直到1817年,德国人 德莱斯 才得意洋洋地宣称他发明了一个卓越的“奔跑机器”。但事实证明,莱昂纳多的智慧乃是寻常人物无法超越的,证据嘛,就在德莱斯的自行车设计图里。 这尼玛是什么东西!!链条哪里去了!脚蹬哪里去了!就算没有刹车你好歹给我留个座垫吧!!还有那位大哥你面带红晕是怎么回事??你的姿势需要这么销魂么??需要么??? 至于这车的骑法,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伸着两条腿在地上爬啊爬,常见于熊孩子骑车以及链条断掉的时候。这种原始自行车在大家发现它看起来傻逼、难以制动而且毁靴子之后很快就不再流行了。 此后的几十年间大家一直尝试改进自行车的设计,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行车都没有链条,即便不再是爬啊爬的,脚蹬子还是直接装在轮上。自行车的样式甚至一度走火入魔。以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于法国兴起的Penny-farthing为例。 你那前轮敢再大一点么??上个车跟爬山似的有意思么??这么高摔下来会死的知不知道??? 莱昂纳多先生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一张维特鲁威人惊世骇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浪潮。他的神思之机巧,涉猎之广泛,不得不令人啧啧称奇,有人评价他的发明超越了当时的科技几个世纪。如若不信,请看他的另一项发明。 这玩意儿乃是个上发条后便可自己前行的机械小车。我第一眼看到它时立刻想起了另外一件东西。 话说我们大家喜爱的 诸葛孔明 先生在北伐时为了解决后勤问题,同他不知是女神还是女屌的老婆黄月英一道创制了木牛流马这种神奇的玩意儿:“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丰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助,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鞭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关于它具体如何工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体上以齿轮组、曲柄连杆等传动,带有若干轮子及四个木腿儿,外加一个动物脑袋,乃是一个方便快捷的原始机械车辆。(图源:blog.1688.com) 好吧我承认我眼拙可是木牛流马那段解释配上达芬奇小车也丝毫没有违和感好吗!!小车穿个马甲完全可以混迹在一群木牛流马中间好吗?? 两人相似的发明并非只此而已。据传,莱昂纳多还提出了一种构想,那就是利用一块布料做成一个开口容器,下面点一把火,利用布料兜住的热空气产生升力从而实现飞行。众所周知,这种东西在中国一般被称为 孔明灯 。 莱昂纳多先生,你确定没有一面偷偷吃着马可波罗先生带回去的面条一面偷偷读着马可波罗先生带回去的《诸葛亮集》吗? 不知发明热气球的孟格飞兄弟看到这两人的发明会作何感想。 诸葛先生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位极人臣,上窥天道,除了政治与军事外还经常搞些发明创造,其知识广博,乃至在三国杀中需要三张将牌才能勉强概括他的技能。 但其实诸葛亮这样的牛逼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竟然也不是头一遭。早在战国时代,人称墨子的 墨翟 便已然达成了“不会打仗的政客不是好科学家”这项成就。除开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的核心思想,墨家在自然科学以及逻辑学上都有深厚造诣,可算是中国诸多哲学流派中的奇葩。且看墨家对圆的定义:圆,一中同长也。多么微言大义!比“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好背多了好吧! 墨子曾经试图发明飞行器具。《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而他的老对手公输班也曾经造出过类似器具,《墨子·鲁问》中说“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可惜曾与儒道并称的墨家却在汉代以后因不能适应社会变革而销声匿迹,其地位被外来的佛教也就是释家取而代之,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还知晓墨家学说的精要了。 说道墨子造飞机,大约大家会觉得这实在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即便成功,也是像朗朗那样不可复制的。但即便如此复杂的工程,在莱昂纳多看来,依然可以轻松拿下。老头子笑而不语,默默拿出了这一件发明。 果然伟大的头脑总是有相似的思维,要不然就是马可波罗不仅带回去了《诸葛亮集》,还带回去了《韩非子》和《墨子》。 这么一看来,似乎大家都在干别人干过的事,发明着你的发明,创造着你的创造,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 为什么总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即知识的 保存 ,和知识的 扩散 。在信息记录及传播手段相当原始的古代,这两点都是相当困难的。 先说知识的保存。在纸出现以前,各个文明都采用了千奇百怪的材料作为知识载体。古埃及人用 莎草纸 ,这玩意儿还算比较轻,但最大的缺点是一遇潮湿极易腐坏,一屋子的典籍,弄不好一个月便全长了霉。造纸术传入欧洲前,欧洲人用 羊皮纸 。羊皮纸倒算是一种相当好的载体,除了特别贵以外。因此只有贵族及僧侣才能用得起,平民百姓要想著书立说根本无从下笔。况且这玩儿意准备起来超慢,总不能想写点啥还得去买头羊吧。咱中国人用 竹简 ,倒是很有气势,也很典雅。但关键是,竹简实在是太他妈沉了,而且信息密度太低,书稍微多一点就运不了了,为此我们还专门造了个成语,叫汗牛充栋。至于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用的是 泥板 ……我在想在古代苏美尔是不是大家都不敢和学者们吵架,不然急红了眼,直接抄起一本日历一抡……果然知识就是力量。 多亏了蔡公公,世界人民得以拥有一种轻便廉价的知识载体。但光有纸是不行的。在印刷术出现之前,你要复制一本书,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找人帮你抄一遍。你要看《老子》,不就五千字么,好我帮你抄一遍。你要读《诗经》,诗三百大约三万字,好我帮你抄一遍。你要看《史记》,五十多万字,但考虑到你给我的银子……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好……我帮你抄一遍。你要看《冰与火之歌》……对不起,你丫还是看电视剧吧,老子他妈不干了! 再说知识的扩散。一项技术的记载、应用以及推广通常要持续几个世纪的时间。用物理中的扩散来解释,就是扩散率很小,导致时间过了很久,却并未离开原地多远。在 马可波罗 所处的十三世纪,从欧洲到达中国需要四年的时间。四年啥概念?四年我他妈大学都毕业了,博士都念了一多半了!天朝皇上要给罗马教皇写封信,信寄到教廷,教皇已经去见上帝了。新任教皇回了封信,寄回中国,得,改朝换代了。拿火药说,初唐 孙思邈 曾经记载火药的配方,中晚唐的时候火药常于道教丹鼎派的记载,所以火药的发明应不晚于七、八世纪。而火药传到欧洲,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在十三世纪中后叶,也就是说,至少是在五百年以后了。 所以在那个年代,许多知识被发现,未及记载成书便被遗忘,即便是保存下来,也很难传播开来。在这样的情形下,一项知识、一个发明在另一个时空被重新发现、重新发明,似乎也并非什么稀奇之事。 三 首创者之争 到了近代,现代科学兴起的时候,知识的记载与扩散都已不是什么大问题,整个世界也已开始联通为一个整体。这个时候正值科学的草创时期,人类雄心勃勃地踏向一个又一个未知领域,许多学科的原则都在逐步地确立,真理与谬误激烈地交锋,整个科学界处于动荡前行的年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那个时期,许多不世出的天才狭路相逢,闪光的智慧交相辉映。 这个时代,大家都前赴后继地奔往科研第一线,试图青史留名。但由于牛人们实在是太多,出现了许多几名科学家同时发现同一个知识的情形。科学家们素来心高气傲,把首创某项知识的荣誉奉为至宝。谁要是头一个发现了某个重要的定律便可流芳千古,而第二名哪怕慢上毫厘,也只落得个拾人牙慧的下场。于是乎,大家便为了知识技术的首创争得头破血流,人身攻击、拉帮结伙、找人代骂,无所不用。 最著名的例子要数 牛顿 与 莱布尼茨 的微积分首创人之战。这个故事大约很多人已经熟悉,我就简要叙述一下。 先说说牛顿这边。在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前,牛顿已经将微积分的基本法则掌握得非常透彻,包括高阶导、链式法则、级数等等,并且运用它们来解决天体物理、曲线旋转体体积等实际问题。可惜,当时无穷小的概念还被视作旁门左道,便好似葵花宝典一般,谁要是沾上一些,那便要名誉扫地了。大家知道,牛顿好面子,素来对自己的名声倍加珍惜。为了避免名誉受损,他在《原理》中只字不提他使用过微积分方法,而以传统几何学的面目示人。这就好比你练的是魔教的内功,使出的却是少林的招式,为的是掩人耳目,混淆视听。殊不知,牛顿费劲心血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却让莱布尼茨拔了微积分的头筹。 莱布尼茨早于1675年便已完成微积分体系的构建工作,但迟至于1684及1686两年才分别发布了关于微分以及积分的结果。但莱布尼茨一出手便不同凡响,他以严谨的数学论证将整个微积分学融会贯通,树立起一座地基坚实、架构宏伟的微积分学大厦。 其实莱布尼茨和牛顿本来也算相互敬重的,至少面子上还是互捧一下。莱氏曾说牛顿完成了到他为止所有数学研究的一半,而牛顿也称莱氏为“最杰出的几何学家”。但1699年,有人出面指责莱布尼茨剽窃牛顿在微积分上的成果。一说此人为瑞士人 尼古拉·法蒂奥·丢勒 ,这么做是为了拍英国人的马屁,也有人怀疑丢勒与牛顿其实是好基友。不过他与牛顿于1693年交恶,估计再为牛顿出头的可能性不大。莱布尼茨当然一听便是火冒三丈,对Fatio他大加驳斥。由于莱布尼茨本人也是英国皇家学会一员,且他本人名声在外,Fatio当然不是他的对手,被当做跳梁小丑给忽略了。此后此事暂时平息了一段时间。但在1708年,Keill又发起了对莱布尼茨的新一轮攻击。这次莱布尼茨可处于相当不利的境地,他在英国唯一的朋友Wallis于1703年死掉了,可说是孤立无援。这时候英国皇家协会出手了,表示要调查此事。既然是英国的皇家协会,自然是向着英国人牛顿。更何况,牛顿于1703到1727年担任协会会长,皇家学会提出调查的动机,自然不难猜测。对莱布尼茨来说,他根本就是在打一场不可能赢的战争。不出意外,1713年皇家学会经过一年的调查,发布了调查结果,宣称牛顿乃是缔造微积分的第一人,而莱布尼茨则是剽窃了牛顿的结果,证据便是莱布尼茨写给牛顿的信中提及二人会面时,牛顿曾对莱氏有所启发。当然莱布尼茨也绝非省油的灯,况且此事乃是关于名誉的死生大事,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此后两人便一直争吵不休,在整个欧洲闹得沸沸扬扬,给当事人双方的荣誉都抹上了污点,可谓两败俱伤。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1716年莱布尼茨被气死。 当然,后来的证据显示,虽然牛顿与莱布尼茨互相都有启发,但两个人方法迥异,确确实实是独立得到相同的研究结果。论实力,牛顿与莱布尼茨各有千秋。牛顿是从物理学中的应用入手,着重于应用微积分解决大量实际问题,其武功博杂,招式繁多,可说以外功见长。而莱布尼茨则以严密的风格著称,可以说是内功修为深厚。 莱布尼茨非常注重符号对于微积分学的重要性,因此花了许多时间来创造一套便于书写与理解的符号系统。我们今天使用的表示微分的d以及表示积分的拉长的s都出自莱布尼茨之手。 , 而牛顿所采用的头上加点的方式,今天仍见于函数对时间求导的表达之中 牛顿与莱布尼茨两人都是属于一代宗师,巨匠级别的人物自然有很多八卦。牛顿对敌人秋风扫落叶的穷追猛打早已为世人熟知,那句著名的、被当做他谦虚品质体现的“哥牛逼是因为哥站在巨人肩上”,其实是在狂喷可怜的胡克身材矮小。不得不说牛顿实在是个高端黑,连黑别人的话也能当做名言收入小学课本。胡克其实也是一个大牛,在光学、机械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甚至,还发明了“细胞”这个词……是的,你没有看错,蜥蜴细,波凹胞,细胞。但在牛顿的恶整下,胡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抬不起头,直到后人重新研究他的工作时才获得更多承认。 而牛顿在担任皇家铸币厂厂长时,与私铸假币的犯罪分子展开了孜孜不倦的斗争,最有名的例子算是搞垮 威廉·查罗纳 。此人聪明绝顶,胆大包天,借造假钱大发横财,混入上流社会,最后竟意欲借改良铸造方法之名攫取铸币厂总监的位置,以便名正言顺地从事造假之事。他通常忽悠那些比他笨的人一同造假,然后告发他们,以此来换取打假斗士的名声。且查罗纳后台颇硬,乃至牛顿第一次告他,竟然没有告倒。但牛顿怎可轻易放过敌人,为了搬倒查罗纳,干脆微服私访,亲自到酒馆里寻求证据。终于在1699年,手握如山铁证的牛顿将大骗子查罗纳送上了绞刑架。 不知为何,牛顿终身未婚。据他临死之前宣称,他始终保持处男之身。所以牛顿如此牛逼,大概也许是因为像张三丰那样元阳未泄…… 而莱布尼茨,不只是个洞察力与思考力凌驾众人之上的哲学巨擘,同时也深谙营销学,是个不折不扣的推销员。在与王公大臣、夫人千金谈笑风生时,他知道这帮人根本无法理解他那深邃的哲学体系,于是拿出的仅仅是哗众取宠的皮毛《莱布尼茨哲学·表》,根本没有触及他哲学体系的核心。而在夜深人静时,这个男子却在独自进行与神的沟通,构筑着惊世骇俗的《莱布尼茨哲学·里》。莱布尼茨还是最早研究二进制的人,并且对于中国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当他看到周易中的两仪与八卦与二进制系统如此吻合之时更是欣喜若狂。同笛卡尔一样,莱布尼茨也发明了一个机械计算机,同时还思考过图灵机的雏形。有种理论说莱布尼茨是从中国的阴阳论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二进制,进而催生了后世的计算机理论。我觉得,这和考证出李白是韩国人一个意思。 四 斯蒂格勒法则 牛顿与莱布尼茨此役算是战了个平手,因此平分了首先创立微积分的荣誉,二人黄泉下总算可以相逢一笑竖中指。然而,更多的时候,一个定理的首创人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相信大家总是隐隐约约有种印象,那就是 没有一个科学发现是以其本来的发现者命名的 。这个现象由芝加哥大学统计学教授斯蒂格勒在1980年的一篇文章中总结为“斯蒂格勒法则”。 比如,我们常用的 阿拉伯数字 ,其实是由 印度人 发明的。比如,被称为 欧拉常数 的自然对数的底 e ,其实是由 雅各布·伯努利 发现的。比如,1889年由瑞典人阿累尼乌斯提出的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的 阿累尼乌斯方程 ,其实首先是由荷兰人 范特霍夫 与1884年总结而出。比如,1938年由物理学家本福特提出,描述自然生成的数据中1到9各数字的频率分布,常被用来检测数据是否人造的 本福特定律 ,其实首先是由数学家 西蒙·纽康 于1881年提出。比如,被誉为经典力学的基石的 牛顿三大定律 ,其实只有第三个是由牛顿原创的,前面两条已经由 伽利略 、 胡克 、 惠更斯 等人分别提出过(不难理解为啥牛顿要把胡克往死里整)。比如,上世纪末兴起的复杂网络理论中,解释因特网拓扑结构服从幂律分布的 巴拉巴西 —阿尔伯特模型 ,其实已经由 乔治·儒勒 、 赫伯特·西蒙 (司马贺,中科院外籍院士)以及 德瑞克·德索拉·普莱斯 发现了好几遍。 敬业的斯蒂格勒教授为了使自己的说法更具信服力,特意指出, 斯蒂格勒法则 其实是由社会学家 罗伯特·莫顿 提出的。 有意思不?你要是觉得不过瘾,下面这个例子大概可以满足你。 高斯分布 大家一定很熟悉,它又叫正太分布,因为高斯还是个正太的时候,就能够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计算从一加到一百…… 咳咳……高斯分布大家一定很熟悉,它又叫正态分布,并不是由高斯首先发现的,当然更不是由正太首先发现的。早在1738年, 棣莫弗 便发表了二项式分布在特殊情况下趋近于正态分布的结果,但却并未引起世人注意。 拉普拉斯 1778年发表了误差的频率与其平方的指数呈正比的结论,1782年又计算了正态分布的归一化常数,1810年又发表了中心极限定理的最原始版本,现在被称为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高斯本人则是于1809年发表了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估计,以及正态分布,并且严格证明了误差服从正态分布,但他宣称自己早在1795年就发现了这些结果。 由于高斯对于正态分布的杰出贡献,后来大家普遍将其称为高斯分布,正态分布这个名字则是后来的科学家对它的称谓。但法国人可不买德国人高斯的帐,把拉普拉斯放在高斯前面,称它为拉普拉斯-高斯分布,或者干脆就叫拉普拉斯分布。但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拉普拉斯分布指的是另一个概率分布,又叫双指数分布,是拉普拉斯于1774年发表的误差的概率分布。 棣莫弗最著名的发现要数打通三角函数与复数两大武功的棣莫弗定理,此外还发表了多项式分布。他本人一生穷困,倒是和牛顿是好朋友,还被请去仲裁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首创之战。 但除了棣莫弗、拉普拉斯与高斯三人,正态分布的历史其实还牵扯到了许多其他人。例如 勒让德 1804年独立发表了最小二乘法。更令人惊讶的是,其实美国数学家 Robert Adrain 与高斯在同一时间得到了正态分布的结论,同样未被世人知晓,直到1871年另一个美国人,气象学家Abbe发现了他的结果。 有一句话非常能够概括斯蒂格勒法则描述的情况:“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我们也可以称之为“ 后来居上 ”。 不过鬼谷子说忤合相生,犹达大师说原力有光明与黑暗两面,既然有符合斯蒂格勒法则的例子,当然也有违反斯蒂格勒的情形。有些情况下,后发现科学定理的人知晓了前人相同的工作,并且很厚道地承认了前人的贡献,那么这个定理还是以最初的发现者命名。我们不妨把这种情况称为“ 物归原主 ”。 方才提到的发现二项式系数表的杨辉,便在《详解九章算术》中提到贾宪已经得到了这个结果,因此杨辉三角也称贾宪三角。 但大家更熟悉的例子可能要数揭示物种遗传规律的孟德尔定律。孟德尔生于奥地利,本来是个神父,但曾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数理化生知识,毕业会修道院后便爱捣鼓些花花草草的。他一共进行了八年实验,1865年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并于1866年发表。在他的论文中便已经阐述了遗传学的核心思想,包括遗传因子、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可惜,孟德尔的工作在他在世时并未引起世人重视。孟德尔曾将他的结果告诉植物学家 冯·内格里 ,但内格里非但没有意识到孟德尔的发现将会革新人们对生命本质的看法,反而劝阻他作进一步的研究。孟德尔本人于1884年逝世,但乐观的他却一直相信他的发现终将得到世人承认。下面的图示来自于维基百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非要选那两个字母来表示基因…… 事实证明苦心孤诣的孟德尔是正确的。时过境迁,到了1900年,荷兰的 雨果·德·弗里斯 、德国 的卡尔·柯伦斯 以及奥地利的 埃里希·冯·契马克 竟然同时宣称发现了遗传定律。其中只有柯伦斯算是比较靠谱的,想到了查文献。这一查便查出了孟德尔早在35年前便已经发布了相同的结果,于是柯伦斯便将遗传定理命名为孟德尔定律,总算是完璧归赵。有意思的是柯伦斯其实是内格里的学生,老师未能承认的结果却被学生加以发扬。而德·弗里斯首次发表工作时却隐瞒了他曾经借鉴孟德尔的事实,直到被柯伦斯骂了以后方才承认。 再来一个例子。 贝叶斯定理 乃是统计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定理,且支撑着统计学一个重要学派即贝叶斯学派的所有理论。你可以将其视为这一派的心法秘籍,所有贝叶斯学派的内功修行,都是从贝叶斯定理开始的。然而在托马斯·贝叶斯于1761年去世之前,他的工作都没有为世人所熟知。而拉普拉斯在1774年独立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不过这次他就没有像正态分布那次幸运了,贝叶斯定理最终没有被冠以拉普拉斯定理的名头。 前面提到的卡瓦列里计算圆体积公式所用的不可分元法,后来由法国人罗伯瓦单独得到,并宣称是自己原创。 除开“后来居上”“物归原主”两种情况,还有第三种情形,那就是几个发现者谁也没有胜过其他人,于是最后便共享荣誉了。我们不妨把这种情形叫做“ 平分秋色 ”。 牛顿与莱布尼茨共享微积分首创人可算是最佳的例子。在知识传播异常迅捷的当代,独立研究得到相同结果的科学家往往能够一起得到承认。现今许多诺贝尔奖便时常同时颁发给数个科学家。例如,2010年的化学奖办法给理查德·赫克、根岸英一与铃木章,以表彰“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但三人其实是各自进行的研究工作。 流体力学上著名的 纳维 —斯托克斯方程 ,可能稍微复杂一些。实际上除了纳维与斯托克斯, 柯西 与 泊松 同样对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方程仅以前二人的名字命名。 小结 在信息技术空前发达的今日,知识的记录与传播几乎都能在眨眼间完成。前一秒美国一篇论文发表,下一刻中国和欧洲的科研人员便能够阅读。无从知晓前人发现的时代早已过去,世界如今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科学工作者开始一项研究项目前,都免不了要进行彻彻底底的文献调查,把数据库翻个底朝天,一旦有了任何结果,便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发表。 总的来说,知识被发现、被遗忘、再被重新发现的情形几乎已经不太可能发生,而科学工作的归属也越来越明确。本文所探讨的许多情况,相信也会越来越少出现。 啰哩啰嗦说了这么一大堆,希望把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作了初步的解答。当然,本人并非科学史专业(是的有这个专业),在写作过程中也查阅了不少资料,错误在所难免,这里请大家海涵,也欢迎讨论。 曽笑寒 2013.8.6 20:22pm 源地址: 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911082200owner=2071260410
个人分类: 科普|330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linux别名命名方法
plgongcat 2013-7-1 15:33
Linux 提供的命令别名功能很有用.比如我经常使用ll | more 命令,而不是直接使用ll.但又不想敲那么多的字符.那么,可以给ll | more设置别名: # alias lm='ll | more' 试试命令lm,它的效果跟ll | more一样! 再比如DOS下的清屏命令是cls,而Linux下是clear.如果在Linux下也想使用cls,可以给它设置一个别名: # alias cls='clear' 直接输入alias,可以查看当前设置的命令别名: # alias alias cls='clear' alias cp='cp -i' alias l.='ls -d .* --color=tty' alias ll='ls -l --color=tty' alias lm='ll | more' alias ls='ls --color=tty' alias mv='mv -i' alias rm='rm -i' alias vi='vim' alias which='alias | /usr/bin/which --tty-only --read-alias --show-dot --show-tilde' 如果想取消命令别名,使用unalias即可 # unalias cls # unalias lm # alias alias cp='cp -i' alias l.='ls -d .* --color=tty' alias ll='ls -l --color=tty' alias ls='ls --color=tty' alias mv='mv -i' alias rm='rm -i' alias vi='vim' alias which='alias | /usr/bin/which --tty-only --read-alias --show-dot --show-tilde' 转载: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98599-id-2443104.html 另外,也可以对IP地址进行设置别名。举例登录wang@210.15.12.3的ip,通常在终端输入 “ssh -X wang@210.15.12.3”,利用别名的方法,你可以用alias命令简化之。即, alias ip-wang=‘wang@210.15.12.3’ ok! 你可以试试了,输入ip-wang登录指定的ip了。 最后指出,上述只是这次登录中成立,如果想永久有效,请在 ~/.bashrc中添加别名,退出并source ~/.bashrc
个人分类: unix|28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物数据库命名规则
zhlingl 2013-5-27 09:50
点击查看大图: 生物数据库命名规则=by刘顺.jpg
个人分类: 工具|32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中“教研室”的命名本身好像有欠妥
热度 5 YUNYANGZHANG 2013-5-26 08:40
大学中department的思考:(2)大学中“教研室”的命名本身好像有欠妥 大学中的“教研室”(教研组)已经问世60年了。但1953年,“教研室”的命名好像有欠妥。现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是3级建制,世界上3级建制的大学中,基层单位总是称为“学系”。如中国港澳地区的、美国的大学主要是3级建制。基层单位名称department,与“学系”互译是大家所公认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是4级建制;基层单位名称也是称为“学系”。大学4级建制中的基层单位名称,中文到底用什么好呢?是“学系”好,还是“教研室”好,或“学室”好?,用“学科”好像也有欠妥。敬请大家一起来思考吧。 (见:附录1)。本人原认为:单位名称的英译能用就行;并指出:一个具体的单位名称的英译,不宜随期刊而异 (见:附录1)。正是英语学学者靳彪先生1993年的论文 对前文 的考问:“Department是教研室吗?”;由于前文 文题是“医学院校单位名称英译探讨”,就已对探讨的范围与内容做了明确的限定,靳彪先生论文的立题,就好像有点不靠谱啊;但是,本人多次应答:“Department是学系(学科),也是教研室”,却均被无音讯退稿。20年来本人一直在关注与思考,2005年购买了电脑,慢慢学会用电脑、网上检索。并由最初约10多年中的深感委屈、难过,逐渐慢慢变成了谅解与快乐。这里,先试述大学中的“教研室”的命名好像有欠妥(以后,再探讨如何翻译的问题),与大家一起切磋。如有欠妥、错误,敬请多多指教与惠正。 两类“教研室”好像不宜混用同一个缩称 《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 中,教研室:教学研究室的简称。是高等学校按专业或课程设置的基层教学组织。各省、市、地(州)县教育行政部门设立的负责本地区教学研究和推动教学改革的机构也称教研室。 例如,由网页查阅可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即:市教育局)教研室(简称上海市教研室;1950建立的),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同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课改办”)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上海市各区教育局也均设有教研室。其与大学中的教研室(大家一般公认的:教学与研究室)相比,是不同类别 、不同级别、不同含义的另一类“教研室”。“研教室:教学研究室的简称的记叙本身就有两种解读:(1)教学的研究室;(2)教学与研究室。两类不同的“教研室”,好像不宜混用同一个缩称。故“教研室”的命名好像也有欠妥。 “教研室”的命名好像不符合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 《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 记叙:新中国成立前高等学校多数无教研室组织,采取教授负责制,由教师直接向系(科)主任或向校(院)长负责。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高等学校设立教学研究指导组,后改为教学研究室,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层组织。教研室设主任,在系(科)主任领导下,具体负责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上述记叙,比较笼统、而且欠严谨。具体来说应该是:1953年之前,大学中除医学院校以外的其他院校系统,是没有真正的基层单位(基本单位)。大学医学院(包括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中均有“按专业或课程设置的基层教学与研究的组织”。临床医学的称为“学系”;基础医学的称为“学科”。大家可见证于《上海医科大学志》 、1953年(及其以前)的中华医学杂志、生理学报等期刊中论文作者单位署名;1953年,中国大陆地区医学院中的“学系”、“学科”,按上级有关文件指示,同步、规范的改称“教研组”;大家可见证于1954年(及其后)上述期刊的作者单位署名;文革后改称“教研室”。大学其他院系,1953年在“学系”(在这种情况下,其由“基层单位”变成“非基层单位”)下同步、规范地新建立“教研组”(并未听说过有什么“教学研究指导组”;有待于考证),文革后改称“教研室”。1953年在“学系”下新建立基层单位称为什么好呢?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据说当时由于前苏联专家强调大学要有教学、科学研究两项任务,故称为“教研组”。本人1964年工作后,听同事们口语中还总是讲“药理(学)科”、“生理(学)科”。按照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大学中下设单位名称中,一般均应该冠以“学”,如“学院”、“学系”。其实,大学中“教研组”、“教研室”,本来就好像应该称为“学组”、“学室”。故“教研室”的命名本身就好像就有欠妥,不符合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 ”教研室“命名欠妥的根本原因初步试析 有关领导部门的负责学者(不可能是工农革命干部),当高校规模迅速扩大、需要建立真正基层单位时,他们对自己就读过的”学系“具有深厚的母校、母系情结,不愿将”学系“(降级)作为新建立的真正的基层单位的名称。已经60年了,至今还是这样。以致在4级建制(一般均是与3级建制的混合建制)的综合性大学中,”学系“,可以是第2级单位(直属的”学系“、学院级的”学系“、还可与”学院“一起统称为“二级学院“);也可是第3级单位(学院”下设的“学系”);也可以是第4级单位,如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的基层单位。 结束语 上海医学院建制与基层单位名称的历史沿革可以表明什么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建制与基层单位中文名称的历史沿革(见:附录2),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很相似。所不同的仅仅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是复旦大学的派出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是北京大学的第2级行政机构。大学中的“教研室”(教研组)已经问世60年了。但1953年,“教研室”的命名好像有欠妥。现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是3级建制,世界上3级建制的大学中,基层单位总是称为“学系”。如中国港澳地区的、美国的大学主要是3级建制。基层单位名称department,中译“学系”是大家所公认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是4级建制;基层单位名称也是称为“学系”。 中国台湾地区有关部门(不知那一年)可能作出了规范:大学(包括单科大学)( university)- 学院 (college)- 学系(研究所)( school (institute))-( 基层学术单位类名称)学科( department) 。大学4 级建制中的基层单位名称,中文到底用什么好呢?用“学系”好,还是用“教研室”好,或“学室”好?传统上,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系统用“学科”,台湾地区的大学现在均用“学科”。用“学科”,好像也有欠妥,因为“学科”词义较多(且如“药理学科”,就是“药理学”;“药理科”倒有点像是一个单位名称)。敬请大家一起来思考吧。 参考文献 张云扬. 作者单位英译名称谓的常见问题探讨 . 科技编辑,1992,6(2):40-41 靳彪. Department是教研室吗? . 编辑学报,1993,5(4):229-230 张云扬. 医学院校单位名称英译探讨 . 编辑学报,1992, 4(2):104-105 林崇德,姜璐,王德胜( 主编;李春生 (分卷主编)).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心理·教育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363 上海医科大学志编纂委员会. 上海医科大学志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第一编)3-7 附录1:“学系”、“学部”与“教研室”不同的英译法及其不应相互强改 除医学院校学报以外的其他期刊的编辑人员,不应按照自己的观点,将医学院校的school (of medicine;医学系)/ faculty (of medical sciences;基础医学部))强行改译为department;不应将医学院校的department(教研室)强行改译为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医学院校学报的编辑人员,也不将其他院校的“学系”强改称为“教研室”。 除医学院校的作者署名以外,几未见到过大学其他院校作者单位署名至“教研室”。可见,大学中英译名不同的“教研室”,它们客观实际身份,好像也有些差异。 附录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建制与基层单位名称的历史沿革 (可表明什么呢?) (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27年建立时是前第四中山大学(现:南京大学)医学院,是4级建制。1932年上海医学院独立建制,是3级建制、相当于综合性大学的4级建制;1927-1953年,基层单位名称:学系(学科)(department)。 (2)1952年10月8日校名改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85年5月14日校名改为上海医科大学。独立建制期间,均是3级建制、相当于4级建制(1953年,基层单位名称:学系(学科),改称为“教研室”(department)。 (3)2000年4月27日与复旦大学两校合并。2000-2012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是3级建制:大学(university)-(医)学院((medical) school)-(基层单位名称)学系(department)。 (4) 2012年,复旦大学组建新的上海医学院,表观上是4级建制:大学(uniersity)-(上海医)学院(college)-(基础医)学院(school;(临床医学院在筹建中))-(基层单位名称)学系(department)。由于上海医学院一级是复旦大学的派出机构(代表大学管理“大医口”;即:还包括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实际上还是3级建制。 ——张云扬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已退休))
个人分类: 大学中department的思考|6831 次阅读|17 个评论
科研项目也讲究起个好名字
热度 7 SNPs 2013-5-20 00:18
给产品起名字是一门学问,可是给科研项目起一个好记上口的名称可能和成功也有关系。 我们和附近的阿拉巴马大学亨茨维尔分校的教授合作得到一个美国农业部的资助项目:开发出产品能在美国口岸使用iCubate分子诊断平台快速检测侵犯性植物( 详细内容见链接 )。不过,我的合作伙伴 Dr. Cseke给我们的技术平台起了一个很好记的名字: RAMBO (Rapid AutoMated Barcode Observation system). 有了这么一个好记的名字,iCubate系统就和浑身肌肉的Stallone联系起来了!结果是我们后来想改名叫iCubate系统,美国农业部的人还不同意,一定要叫RAMBO才行。不过,人家拨款二十多万美金搞研发,他们的意见当然要听! 给一个很长的英文名称做缩写其实也是一门学问。比如我们的多重PCR技术叫做arm-PCR (amplicon rescued multiplex PCR)这其中的arm也是我用了不少时间琢磨出来的。要对具体技术有很好的描述,还要容易记忆,最好是和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事情相关,而且还有正面的意义。 不管是给儿子女儿起名字,还是给产品起名字都有一个市场推广的意义在里面。名字起好了,叫起来响亮,容易记住,人家才更容易认可。 其实,中国人是很擅长“缩写”的,什么“三个代表”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等都是便于记忆的市场推广方式。只是科学家们还没有注意到巧妙的缩写可能是得到项目资助的一个利器。 下次再写项目申请书,多花半小时在题目上,保证你值得!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22817 次阅读|7 个评论
河南大学以已故校长名字命名的路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3-5-8 14:01
个人分类: 图论|3467 次阅读|3 个评论
“H7N9病毒”的标准化命名(FAO、OIE和WHO共同确定)
热度 10 yanjx45 2013-4-23 09:57
据WHO网站 4月16日 发布的公告,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和 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专家经过广泛协商,达成共识,将最近在中国检测到的H7N9流感病毒的标准化正式名称确定为“ 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 ”,英文为 avian influenza A(H7N9) virus 。这三个组织自2013年 4月17日 起的所有文件都将使用该名称。 该名词的 核心 是“甲型 H7N9禽流感病毒”( avian influenza A(H7N9) virus),可被使用于科学/技术或其他报告。 各类媒体倾向于使用最简短的术语,上述三大组织建议,在需要时可使用“H7N9”或“H7N9病毒”作为简称。 - 为什么2009年的 甲型H1N1 流感病毒 的正式命名取消了最初的“ 猪 流感”的称呼,而当前出现的 H7N9病毒 的正式命名明确注明是“ 禽 流感”病毒呢? 因为2009年 甲型H1N1 流感病毒 是4 种病毒的复杂重组产物。这4 种病毒分别来自禽、人和猪(两种)。而且该病毒在正式命名时已被证明 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 , 传染源已与猪没有直接关系 了。 而当前的 H7N9病毒 则全部基因都直接来源于禽类,是一种新的杂交组合,其部分基因发生了变异,但尚未证明可在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 其主要的传染源目前还是禽类 。 参考文献: http://www.who.int/entity/influenza/human_animal_interface/influenza_h7n9/H7N9VirusNaming_16Apr13.pdf
个人分类: 流感防治|9156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CentOS下Linux内核命名
dubo 2013-4-7 15:52
2.6.32-220.el6.i686 其中: 2,主版本号 6,次版本好(奇数表示开发版本,偶数表示稳定版本) 32,修订版本(表示修订的次数) 220,表示该版本第220次微调 el6,表示Enterprise Linux 6 i686,表示CPU体系结构
个人分类: Linux|19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miR命名规则
Ripal 2013-3-26 17:36
PS:感觉miRNA就是整个机体的微观零部件,简约而不简单。PhillipZamore说:“如果miRNAs在进化的进程中如此高度保守而没有任何实际功能,那真是大自然拿科研人员开涮——而且是一个残酷的玩笑”。开始涉足这个领域,很多需要从头学起。 一、miRNA的定义   miRNA(microRNA)是一组由基因组编码的长度约20~23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通过和靶基因mRNA碱基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mRNA或阻碍其翻译。   miRNA(microRNA)在物种进化中相当保守,在植物、动物和真菌中发现的miRNA(microRNA)大部分在特定的组织和发育阶段表达。miRNA(microRNA)的组织特异性和时序性,决定组织和细胞的功能特异性,表明miRNA在细胞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节过程中起多种作用。   二、miRNA数据库   miRBase序列数据库是存储miRNA信息最主要的公共数据库之一,提供公布的miRNA(microRNA)序列及注释信息。目前miRBase(Release18.0)记录了18226个miRNA(microRNA)。    三、miRNA名称与编号   1)miRNA(microRNA)成熟体命名规则(以动物miRNA为例)   ①确定命名规则之前发现的miRNA(microRNA),则保留原来名字,如hsa-let-7。   ②miRNA(microRNA)成熟体简写成miR,再根据其物种名称,及被发现的先后顺序加上阿拉伯数字,如hsa-miR-122;   ③高度同源的miRNA(microRNA)在数字后机上英文小写字母(a,b,c,…),如hsa-miR-34a,hsa-miR-34b,hsa-miR-34c等;   ④由不同染色体上的DNA序列转录加工而成的具有相同成熟体序列的miRNA(microRNA),则在后面加上阿拉伯数字以示区分,如hsa-miR-199a-1和hsa-miR-199a-2;   ⑤通常一个miRNA(microRNA)前体长度大约为70~80nt,很可能两个臂分别产生miRNA(microRNA)。   以前的做法是:表达水平较高的miRNA(microRNA)后面不加任何符号,而表达水平较低的miRNA(microRNA)后面加上*号,如rno-miR-9*。有时带“*”的miRNA(microRNA)就根本不出现。   而如果没有明显的表达差异,则以“-5p”和“-3p”分别命名。如hsa-miR-26b-5p和hsa-miR-26b-3p,分别表明从hsa-mir-26b前体的5’端臂和3’端臂加工而来的。   在以前的命名中,有时也会以“-s”和“-as”来命名,但现在已经取消了这种命名方式。   注意:miRBase18.0对miRNA(microRNA)成熟体的名称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很多带“*”的miRNA(microRNA)都变成了“-5p”或“-3p”。当然,新名称下面对应有其原来的名称。   案例请见: http://www.mirbase.org/cgi-bin/mirna_entry.pl?acc=MI0000442   2)miRNA编号及名称(以动物miRNA为例)   miRBase记录了miRNA(microRNA)前体序列及miRNA成熟体序列,其中:   ①miRNA(microRNA)前体   发夹状结构的miRNA(microRNA)前体转录本以“mir”命名,其编号以“MI”编号,如人的miRNA122的前体ID为hsa-mir-122,Accession为MI0000442。   ②miRNA(microRNA)成熟体   大约20~23nt的miRNA(microRNA)成熟体以“miR”命名,其编号以“MIMAT”编号,如人的miR-122有两个成熟体,其中之一ID为hsa-miR-122-5p,Accession为MIMAT0000421;另一个为ID为hsa-miR-122-3p,Accession为MIMAT0004590。   案例请见: http://www.mirbase.org/cgi-bin/mirna_entry.pl?acc=MI0000442   3)不同物种命名方式差别   ①动物:   miRNA(microRNA)前体:以动物物种缩写+“-”+mir+“-”+命名顺序,如hsa-mir-122;   miRNA(microRNA)成熟链:以动物物种缩写+“-”+miR+“-”+命名顺序,如hsa-miR-122-5p;   ②植物:   miRNA(microRNA)前体:以植物物种缩写+“-”+MIR+命名顺序,如ath-MIR156a。注意:MIR是大写,并与命名顺序之间没有“-”;   miRNA(microRNA)成熟链:以植物物种缩写+“-”+miR+命名顺序,如ath-miR156a。注意:miR是小写,并与命名顺序之间没有“-”;   ③病毒:   miRNA(microRNA)前体:以病毒物种缩写+“-”+mir+命名顺序,如bhv1-mir-B1;   miRNA(microRNA)成熟链:以病毒物种缩写+“-”+miR+命名顺序,如bhv1-miR-B1。    四、miRNA加工及作用机制(以动物为例)   miRNA(microRNA)是一类基因组转录出来的基因表达调控元件编码基因,在动物中多位于基因间隔区及基因内含子。   1)绝大多数miRNA(microRNA)基因在RNA聚合酶Ⅱ的作用下形成较长的茎环结构,称为初级miRNA(primarymiRNA,pri-miRNA)。   2)Pri-miRNA在Drosha-DGCR8复合体的作用下形成长度约60-70个核苷酸的发夹状RNA,成为前体miRNA(precursormiRNA,pre-miRNA)。   3)随后,pre-miRNA在Exprotin-5复合物 的作用下被转运出胞核,在胞浆中由Dicer剪切成为miRNA(microRNA)复合体,miRNA(microRNA)复合物(RNA-inducedsilencingcomlex,RISC)与该miRNA的3’翻译区(3’UTR)结合到位于胞浆的P-body(processingbady)中。   4)作用方式与匹配程度有关:   ①如果miRNA(microRNA)与靶mRNA匹配完全,则该复合体降解mRNA;   ②若两者序列部分匹配,尤其是miRNA(microRNA)的5’端2-8个被称为种子序列(seedsequence)的核苷酸与靶mRNA完全匹配,则通过抑制靶mRNA的翻译来沉默特定基因。   ③有报道指出,有些miRNA可以通过与DNA匹配的方式进而调控表观遗传学变化。   ④此外,某些miRNA(microRNA),如miRNA-16能够特异结合于某些基因3’UTR的富含AU元件(AUrichelement,ARE),指导Ago等组成RISC区的蛋白与TTP结合,从而改变相应mRNA的半衰期,加速靶mRNA的降解。
个人分类: miRNA 研究|5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FORTRAN与匈牙利命名法
热度 1 hellojwx 2013-1-27 02:10
FORTRAN是不区分大小写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采用对自己方便的变量命名法。 命名法notation是指程序员对自己编写的程序中变量的命名规则,原则上说只要符合某种语言的语法要求,变量可以起任意的名字,因为计算机只认识你输入的字符。但是对于编写程序的人来说,给变量起一个好懂易记的名字,其实非常重要。以FORTRAN为例,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形如i,ii,jjj之类的变量名,这些变量名重复度高容易混淆,同时因为没有实际意义,时间久了容易忘记,而且也不便于团队之间的交流。因此采用一套好的命名法十分有益。匈牙利命名法就是一套很好的规则。 匈牙利命名法是1972年匈牙利裔 程序员查尔斯西蒙尼 发明的,此人后来成了微软 的总设计师。 在匈牙利命名法中,一个变量名由一个或多个小写字母开始,这些字母有助于记忆变量的类型和用途,紧跟着的就是程序员选择的任何名称。这个后半部分的首字母可以大写,以区别前面的类型指示字母(称为驼峰大小写)。例如: iStep (i表明序号index,说明这个变量是整数型,用于循环的序号或者计数器) jPart (j跟i类似,比如在嵌套循环中外循环用了iPart,那么内循环可以用jPart、kPart等等) nAtoms (n表明数目number,说明这个变量是整数型,用于表示数组长度等等,有时也可以作计数器) arrXYZ (arr表明数组array,说明这个变量是一个数组的名字) dR (d表明差值difference,说明这个变量用于表明两个变量间的差值)。 这样当看到一个变量时,很快就是反应出它是什么类型,什么意义。其中,变量的意义比其类型更重要。以前在WINDOWS编程中曾经流行过叫作系统匈牙利命名法的注重类型的命名方法,机械地给每个变量套上一个公式:变量类型+变量名称,不过这种命名法争议很大。而且这种系统(机械)命名法并不是西蒙尼氏的本意。 在FORTRAN科学计算中,我们可以适当地采用匈牙利命名法,比如下面这个对势系统循环求总能的小程序: Module coor integer, parameter :: nAtomsTot = 100 real*8, dimension(nAtomsTot,3) :: arrXYZ End Module Program main implicit none real*8 :: uTot integer :: iAtom, jAtom real*8, external :: getPairEn uTot = 0.d0 do iAtom = 1, nAtomsTot - 1 do jAtom = iAtom + 1, nAtomsTot uTot = uTot + getPairEn(iAtom, jAtom) end do end do End Function getPairEn(iAtom, jAtom) use coor implicit none real*8 :: getPairEn integer :: iAtom, jAtom real*8 :: dR(3), r dR(:) = arrXYZ(iAtom,:) - arrXYZ(jAtom,:) r = sqrt(dot_product(dR,dR)) getPairEn = 1.d0/r End Function 这段程序包含三个部分:Module用于定义公有变量,自定义函数getPairEn用于计算一对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主程序中的循环用于计算总能。这个例子中的变量定义基本上符合了匈牙利命名法,比如 nAtomsTot 表示原子总数total number of atoms等等。函数名以get开头表明这个函数的作用是要返回一个值,而如果函数的作用是更新全局变量的话(例如移动原子)那么函数名可以以set开头(例如setAtomsMove(iAtom,dR))。
549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药的名称是公然的欺骗
rbhuang5907 2012-12-17 21:29
中药的名称是公然的欺骗   作者:龙哥   很久以来,中国的药品名称处于混乱和无序的状态。药品名称和商品名称混 淆、以名称宣示疗效、同一处方有数十个药品名称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规范药 品名称,国家药监部门制定了颇为详细的药品名称管理法规,即《中国药品通用 名称命名原则》。(以下简称《命名原则》)   然而,看似严谨规范的法规却成了中药骗局的保护伞,对中药和化学药品采 取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标准。在具体实施方面也是有法不依,对中药骗局的纵容已 经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命名原则》规定:“药品的命名应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 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并不得用代号命名。中药和 生物药品中无 INN 命名的酌情处理。”(世界卫生组织编订的国际非专利药名, 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1 Substances ,简称 INN )   只需“酌情处理”四个字,《命名原则》这样严肃的国家级法规在中药面前 就成了废纸。所有没有INN命名的中药都可以“酌情处理”,都可以不遵循《命 名原则》的相关规定。实际情况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中药的名称岂止是 暗示,简直是赤裸裸的欺骗。   “酌情处理”的例子随处可见,如乙肝养阴活血颗粒、十香止痛丸、儿童清 肺丸、三九胃泰颗粒、小儿止咳糖浆、止血定痛片、止咳宝片、牛黄降压丸、正 骨水、生血丸、孕康颗粒、地奥心血康胶囊、安宫降压丸、妇炎康片、利胆排石 片、肝炎康复丸、参茸保胎丸、保心片、保胎丸、健脑丸、健脾丸、强阳保肾丸、 催乳颗粒、抗衰老口服液、偏瘫复原丸、强筋健骨片、明目拨云散、开光复明丸、 洁尔阴洗液……6万多种有批准文号的中药大多数都“酌情处理”了,“酌情” 等同于任意胡来。   此外,《命名原则》关于中药通用名称的命名细则中,几乎每一条规定都被 无视和践踏。   规定:“不应采用人名、地名、企业名称。如:同仁乌鸡白凤丸、云南红药 等。”   实际情况: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马应龙八宝眼膏、云南白药、少林风湿跌打 膏、华佗再造丸、沈阳红药胶囊、昆明山海棠片、阮氏上清丸、神农茶颗粒、万 氏牛黄清心片、仲景胃灵丸、敖东壮肾丸、孔圣枕中丸、同仁乌鸡白凤口服液、 王回回狗皮膏……为了中药能骗人,药监部门不惜自己打脸。   规定:“不应采用夸大、自诩、不切实际的用语。如‘宝’、‘灵’、 ‘精’、‘强力’、‘速效’等。”   实际情况:十香返生丸、灵宝护心丹、得生丸、速效救心丸、速效牛黄丸、 速效止泻胶囊、强力感冒片、众生丸、珍宝丸、强力脑清素片、强力健身胶囊、 强力天麻杜仲丸、外用无敌膏、壮骨追风酒、御制平安丸、强力定眩片、强力脑 心康胶囊、儿童回春颗粒……堪称人类医药史上最不要脸的药品名称。   规定:“不应采用封建迷信色彩及不健康内容的用语。如媚灵丸、雪山金罗 汉止痛涂膜剂。”   实际情况:龟鹿二仙膏、百仙妇炎清栓、媚灵丸、仙骨参芪口服液、龙虎人 丹、复方仙灵风湿酒、妙灵丸、祖师麻片、仙方活命片、回生第一丹、金锁固精 丸……骗子们声称中药走向世界,其实是走向世界巫术界。   规定:“一般不采用‘复方’二字命名。 如:复方丹参片等。”   实际情况:复方阿胶浆、复方鱼腥草片、复方草珊瑚含片、复方益肝丸、复 方羚角降压片、复方熊胆滴眼液、复方感冒灵……太多了,恐怕没人知道准确数 量。   化学药品是不能违反规定的,中药则可以完全无视规定。中药的名称充满了 巫术色彩和欺骗内容,成为愚弄消费者的绝好利器,这样的药品管理在现代文明 社会里是无法想象的。药品法规保护骗子,药监部门纵容骗局,这种奇特的现象 恐怕是冠绝人类的。   2012.12.10 (XYS20121214)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2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双湖县成为西藏第一个以汉语命名的县
gaojiange 2012-12-10 20:50
根据国函〔2012〕191号:同意设立双湖县,将尼玛县的措折罗玛镇、协德乡、雅曲乡、嘎措乡、措折强玛乡、多玛乡、巴岭乡划归双湖县管辖,以措折罗玛镇、协德乡、雅曲乡、嘎措乡、措折强玛乡、多玛乡、巴岭乡的行政区域为双湖县的行政区域。双湖县人民政府驻多玛乡索嘎南路9号。双湖县由那曲地区管辖。 双湖特别区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海拔最高的县双湖县,正式挂牌的日子已进入倒计时。 双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历史上因人迹罕至,曾被称为“无人区”。为了开发“无人区”,1976年2月,设立双湖办事处,直隶那曲地区;1983年起,双湖办事处名义上隶属新设的尼玛县(注:尼玛县1993年8月正式成立);1993年8月,撤销双湖办事处,设立双湖特别区(注:中国地图出版社2005年版《西藏自治区地图册》标为“尼玛县双湖特别区”,实际上双湖特别区与尼玛县平级,直接受那曲地区行署领导)。总面积约11.66万平方公里,现辖1镇6乡,31个行政村。2008年,全区人口11482人,其中牧业人口10377人(注:据那曲地区政府门户网)。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双湖县,将尼玛县的措折罗玛镇、协德乡、雅曲乡、嘎措乡、措折强玛乡、多玛乡、巴岭乡划归双湖县管辖,以措折罗玛镇、协德乡、雅曲乡、嘎措乡、措折强玛乡、多玛乡、巴岭乡的行政区域为双湖县的行政区域。双湖县驻多玛乡索嘎鲁玛集镇(注:曾简译为索卡,非乡政府驻地)索嘎南路9号。双湖县由那曲地区管辖。 一、海拔:世界最高县级区 双湖特别区位于藏北羌塘高原,四周环绕着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昆仑山,境内雪峰林立,平均海拔5000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级行政区。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一半,年均含氧量是内地的40%左右,冬季只有30%左右。年均气温在0℃以下,全年无霜期少于60天,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天达200天以上。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实属世界第三极之极地,历来被认作生命之禁区。 但是,这片高天净土却显示着生命的活力,如珍稀野生动物群、植物群,蕴藏着独有的宝藏,如丰富的盐湖资源及地下矿藏,植物、矿物药材资源,还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石器、岩画和古人类活动遗迹。至于风光的独特之美,也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普若岗日大冰川、盐湖鸟岛、野牛野羊……谁要是去过双湖,去过无人区,哪怕只去过一次,他一辈子都不会忘怀。 年轻的双湖特别区作为县级行政区于1976年建政,现在坐拥四个“世界之最”: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人口最少、野生动物最多。 二、前身:脱胎于原申扎县 如今的双湖特别区和尼玛县辖区大部分原属申扎(曾译为显扎、纳仓、那仓,藏语意为“皮火筒状山沟前”)县。原申扎地区地域广大,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几乎涵盖了整个羌塘高原。历史上属纳仓德巴部落,17世纪末归西藏噶厦(政府)管辖,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噶厦设立申扎宗(又译那仓宗),为羌塘地区建政之始。1960年,撤销申扎宗,成立申扎县。1961年,全县普遍建立区、乡政府(成立9个区、30多个乡)。人口聚居在南部40%的土地上,北部20多万平方公里为无人区。 无人区在历史上也并非完全无人居住。有靠打猎为生的猎人,有专事抢劫的土匪,更多的属于不堪南部牧主剥削和繁重税收而跑过去的。据说,过去藏政府打算将收税范围向北扩展,曾派一官员前往无人区考察。此人到了江爱山(注:位于今尼玛县荣玛乡境内)一带,因环境恶劣天气严冷,再也不愿往前走了。于是返回报告说,他已经到了天地的尽头。藏政府遂决定把木嘎尔山(注:位于今尼玛县荣玛乡境内)以北、扎加藏布河(注:位于今安多县、双湖特别区境内)以西划作无人区,既不管土匪行踪,收税也到此为止。因此,到了无人区就是自由民。过去藏北有个民谚说“过了嘎尔、玛尔、扎玛松,人无贵贱之分。” 三、踩点:县长三进无人区 当年考察、开发无人区,与一个传奇式人物密切相关,他就是时任申扎县县长的洛桑丹珍(1938~,藏族,西藏拉孜人)。为了求证开发无人区的可行性,他曾三进无人区实地考察。 1965年,27岁的洛桑丹珍出任申扎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面对该县畜多草少的矛盾,他想到开发广袤的北方无人区。“文化大革命”中,洛桑丹珍被打倒并发配到吉瓦区吉瓦乡接受批斗。当时吉瓦乡缺草严重,牧民打算翻越木嘎山(注:位于今尼玛县荣玛乡境内)去无人区的伊布盐湖(注:又译依布茶卡,位于今尼玛县荣玛乡境内)附近放牧。洛桑丹珍得知这个消息,请求跟随牧民前往无人区考察(注:其好友、措折乡牧民穆迪则回忆说是借口去无人区抓罪犯而“顺便”考察),终于获得批准。 1971年初夏,洛桑丹珍与藏族干部次登、汉族干部谢常胜(注:穆迪回忆作“谢长生”)一行3人首次进入无人区考察,一直走到玛伊山(注:穆迪回忆为加林山)一带,发现那里水草丰美,遍地野生动物。这个事实说明开发、经营无人区是可行的。这次考察历时一个多月,跋涉上千公里。回来不久,洛桑丹珍被“结合”到领导班子,恢复职务。 1973年夏,洛桑丹珍带领藏族干部格桑、阿朗、格桑石秀和汉族干部向阳一行5人,仍由吉瓦乡出发,二进无人区,途经加林、班松、玛伊、江爱、玛务,并在绒马大温泉(注:位于今尼玛县荣玛乡境内)附近开荒试种青稞,长势良好。这次考察历时一个多月(注:穆迪回忆为4个多月),行程900多公里。9月中旬返回,并向那曲地委作了汇报,地委同意利用无人区大片土地和水草资源,把无人区变成有人区。 1974年5月,申扎县加林工作组、安多县工作组、班戈县工作组分别从所在县进入无人区,按商定路线分头进行考察,相约8月中旬在无人区的色吾古加汇合(注:后来未实现)。其中加林工作组考察人员又分为3个小组,以色务岗为中心,分别向东、北、西方向考察。洛桑丹珍带领藏族、汉族干部一行18人(被称为“十八勇士”)第三次进入无人区,向色务岗以西挺进。9月初,返回工作组驻地。这次考察历时3个多月。10月,洛桑丹珍还派人第四次进入无人区考察冬季水草和气候情况。 洛桑丹珍三进无人区考察,为开发无人区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此后,他更以那曲地区行署专员的身份兼任新成立的双湖办事处主任(1976年1月~1981年2 月),为无人区开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建政:移民迁牧为草场 当时的申扎县幅员辽阔,但人畜(两万多人口,160多万头只牲口)集中在占全县面积40%的南部,畜多草少,牧民经常为争草场而发生打斗。北部20万平方公里土地为无人区,旧时封建领主们制造种种谎言,把那里说成阴森恐怖的“鬼地”,禁止牧民进入。为解决畜草矛盾,申扎县决定向无人区进军,向无人区要草要地。 1973年,在那曲地委的同意下,申扎县正式决定开发无人区,组建加林工作组作为领导机构,县长洛桑丹珍亲自兼任组长,1974年初进驻无人区,并动员来多强玛、俄久道、俄久美、北措折、吉瓦、嘎尔措等6个乡的牧民首批迁入无人区。牧民们安土重迁,总觉得家乡的草比别处的好,不能让给别人,更不愿意离乡背井迁到“鬼地”去。经过反复宣传说服,很快,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搬迁开始了:5000名牧民赶着52万头(只)牛羊进入亘古荒原,使沉睡的“生命禁区”重新有了人烟生气。 1975年底,西藏自治区党委同意开发无人区,并决定:将申扎县的尼玛区、吉瓦区的3个乡、文布区的1个乡,以及班戈县的色瓦区一起北迁无人区,共同组建双湖办事处;在申扎县西部5个区(文部、甲谷、邦多、吉瓦、卓瓦)组建一个长期工作组,以筹备建立办事处(注:1976年底,成立申扎县西五区办事处,为申扎县办事机构;1979年1月,更名为文部办事处,升格为县级,为那曲地区行署派出机构;1983年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尼玛县,辖申扎县的查桑、文布、邦多、甲谷、卓瓦、尼玛6个区,班戈县的荣玛区和该县新划的嘎琼区;1993年8月,正式撤销文部办事处,成立尼玛县)。 1976年1月,西藏自治区党委任命那曲地区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洛桑丹珍兼任双湖办事处党委书记、主任。2月,双湖办事处在无人区的康如(又译为康木如,位于两个湖之间)正式宣告成立(注:原申扎县加林工作组结束使命)。附注:同年底,西藏自治区批准设立申扎县西五区办事处,组织原申扎县文部区的部分牧民向无人区搬迁。 通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到1977年底,双湖办事处基本完成牧民及牲畜的北迁与安置工作。 无人区地域辽阔,现有开发程度仅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由于过度放牧,双湖的草原正在以每年5%的面积迅速退化。许多牧民希望继续北进,去开发新的草场。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最后家园,双湖特别区政府决定,不再向北拓展新的牧区。同时,着力解决牧民的经营方法,阻止现有草原继续荒漠化。 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是国内第二大自然保护区(面积仅次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保存完整的、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及多种大型有蹄类动物。双湖特别区2/3面积位于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五、区名:源于境内“两个湖” 双湖办事处的前身是1973年成立的申扎县加林工作组。1974年初,加林工作组开赴无人区,在加林山脚下的俄东沟(注:位于今尼玛县荣玛乡境内)安营扎寨。加林工作组,因加林山而得名。 1976年2月,在加林工作组的基础上,成立双湖办事处,驻在康如(注:又译康木如,位于今双湖特别区措折罗玛乡北部)。“双湖”,是藏语“错尼”(意思是两个湖,汉语简化为“双湖”)的意译,因驻地康如地处康如湖(藏语“康如茶卡”,位于康如东面5公里)和惹角湖(藏语“热觉茶卡”,位于康如北面10公里)两个湖之间而得名。这两个湖一东一西,由一段很窄的通道相连,合称“错尼”盐湖,位于北纬34°34′,东经87°15′,湖面海拔4902米,水深58.7米,总面积66.6平方公里。 六、驻地:三次搬迁为水源 双湖办事处成立以来,驻地曾三易其址。 1976年2月,双湖办事处在邻近“两个湖”(注:藏语“错尼”,汉语简称为“双湖”)的康如(注:又译康木如,位于今双湖特别区措折罗玛乡北部)正式成立。 1977年,考虑到气候及水草等方面条件,办事处往南搬迁到江爱的茶桑(注:位于今双湖特别区措折罗玛乡境内)。 1978年(一说1997年),出于气候及水草原因,办事处又向东搬到索嘎鲁玛(注:曾简译为索卡,位于今双湖特别区多玛乡境内)。 虽然驻地搬来搬去,早已远离了“错尼”,但办事处的名字“双湖”一直没换,保留至今。 七、境域:与尼玛难解难分 双湖特别区(前身为申扎县加林工作组、双湖办事处)与尼玛县(前身为申扎县西五区办事处、文部办事处)都是当年开发无人区的产物,后来进行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部分区、乡曾先后隶属双湖特别区、尼玛县,个别区、乡甚至划来划去。 双湖办事处迁驻索嘎鲁玛后,下设4个区(即色务区、尼玛区、茶桑区、绒马区),14个乡,人口1万多(注:后来又有减少),牲口70多万头(只)。 根据旧版《西藏自治区地图册》(西藏自治区测绘局编制,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2004年5月第5次印刷,行政区划资料截至2001年12月),尼玛县面积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4万人,辖19个乡,99个村;双湖特别区总面积约10.20万平方公里(含申扎县面积——误,参考前文,应为班戈县;班戈县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笔者注),总人口0.8万余人,辖4个乡(即多玛乡、巴岭乡、色瓦区、买玛乡),19个村。此外,安多县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不含青海省部分)。双湖特别区东部直接与青海省接壤。 2002年4月,那曲地区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尼玛县(含双湖特别区)由3区22乡调整为2镇19乡。 新版《西藏自治区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中国地图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显示:尼玛县面积约7.25万平方公里,人口2.43万,辖1镇13乡,83个村;尼玛县双湖特别区面积约11.66万平方公里,人口0.97万,辖1镇(措折罗玛镇)6乡(即嘎措乡、措折强玛乡、雅曲乡、巴岭乡、多玛乡、协德乡),32个村;安多县面积约4.34万平方公(不含青海省部分)。对比新旧《西藏自治区地图册》可见,尼玛县、尼玛县双湖特别区与安多县的行政区域做了重大调整:原属尼玛县的西德乡(今译为协德乡)、南措折乡(现改为措折罗玛镇)、嘎尔措乡(今译为嘎措乡)、北措折乡(今译为措折强玛乡)整建制划归尼玛县双湖特别区;尼玛县双湖特别区管辖范围大大扩大,行政界线向西大大推移,东部邻近青海省部分划归安多县。 八、经济:人均收入称第一 2008年,双湖特别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045.02万元,完成财政收入759万元,完成税收217万元。牧民人均收入达到3980元,位居那曲地区第一名。全区现有县级医院1所,乡级卫生所7所。目前,新型合作医疗覆盖所有乡镇,牧民参合率达100%。现有中学1所,小学8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01%。区内设有邮政所、电信局、移动营业厅各一个。区政府驻地程控电话已实现全国联网,电话装机容量1000多部;各乡镇已全部安装了农用电话,开通了移动通信或电信无限通讯业务。2006年4月1日,那曲客运公司开通那曲至双湖的客运班车,双湖自此结束不通班车的历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该区嘎措乡坚持走集体所有制道路,保留集体经济,实行专业化分工,是目前全西藏惟一的集体化乡。全乡100多户人家,搬迁前人均收入不足200元,到2000年提高到人均收入4000多元,近几年人均纯收入都保持在5000元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近百分之百,成为全西藏最富裕、福利最好的乡。 九、受援:小县傍上中石油 自2002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抓好基础建设为近期规划,以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为长远目标,每年向双湖区投资1000—2000万元人民币,促进双湖区的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7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援建资金共计1.3619亿元,先后援建了(索嘎鲁玛集镇)索嘎中路、柴多南路、普若岗日宾馆、光伏电站、加油站、敬老院、幼儿园、职工活动中心、区党政办公大楼、乡卫生院、嘎措乡小康村、规范化村委会、7个乡镇各配置1台丰田客货车辆等工程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双湖区硬件实施条件,为双湖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十、转正:设县正名绘新篇 双湖特别区之所以叫“特别区”,是因为她没有进入国家县级行政区划序列(也就是没有获得“准生证”)。中国地图出版社《西藏地图册》旧版“双湖特别区”用括号标示“属尼玛县”,新版标示“尼玛县双湖特别区”但均单独作为一副图,双湖特别区在名义上(主要是在行政区划统计时)算是尼玛县下属的副县级政区,实际上是单列的正县级单位,与尼玛县平起平坐,直接接受那曲地区行署领导。双湖特别区虽然称作“特别区”,实际上与西藏的其他县市相比,并没什么特别之处。 目前,体制问题已经对双湖特别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制约。多年来,双湖当地政府和百姓最迫切的愿望是建县,并积极向上级反映和争取,拟取县名叫“达娃(藏语,意思是月亮)县”,与相邻的尼玛(藏语,意思是太阳)县交相辉映,一日一月屹立藏北高原。2010年初,那曲地区人大代表联名向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提交议案,建议将双湖特别区撤区建县(注:此报道未提到双湖设县后的名称)。 经过长期的申报和争取,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双湖县,将尼玛县的措折罗玛镇、协德乡、雅曲乡、嘎措乡、措折强玛乡、多玛乡、巴岭乡划归双湖县管辖,以措折罗玛镇、协德乡、雅曲乡、嘎措乡、措折强玛乡、多玛乡、巴岭乡的行政区域为双湖县的行政区域。
个人分类: 观点碰撞【天下交通】|61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批量重命名文件rename
chnfirst 2012-11-8 21:29
http://linux-wiki.cn/wiki/zh-hans/%E6%89%B9%E9%87%8F%E9%87%8D%E5%91%BD%E5%90%8D%E6%96%87%E4%BB%B6 批量重命名文件 此页由Linux Wiki用户 Chenxing 于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15:09的最后更改。 在 陈泓旭 的工作基础上。 出自Linux Wiki 有时需要对大量文件进行重命名:如把所有 .jpe 文件后缀改名为 .jpg 文件等等。很多Windows/DOS用户可能习惯了DOS中ren命令的使用方法: ren *.jpe *.jpg 在Linux中没有ren命令, mv 命令也不支持这种使用方法,这使得不少用户误以为Linux没有批量重命名文件的功能。实际上并非如此,rename命令不仅可以轻松实现这一功能,而且还支持更为复杂的重命名操作。 目录 1 rename 1.1 基于Perl的rename 1.2 util-linux中的rename 2 其它工具 3 相关资料 rename 应注意,rename有两种用法不同的版本,一种是个 Perl 脚本 ,rename的使用也支持Perl的 正则表达式 ,主要见于 Debian 、 Ubuntu 等发行版;另一种则是 util-linux 的一部分,使用方式更简单。 提示: 可以使用 man rename 来判定自己系统安装的是什么rename。 基于Perl的rename 该rename的基本语法是 rename perl表达式 文件名 perl表达式 用于修改文件名,如s开头的串表示替换。 举几个比较实用的例子: # 删除所有的.bak后缀: rename 's/\.bak$//' *. bak # 把.jpe文件后缀修改为.jpg: rename 's/\.jpe$/\.jpg/' *. jpe # 把文件名改为小写: rename 'y/A-Z/a-z/' * util-linux中的rename 该rename用法较为简单: rename expression replacement file... 如下述命令将当前目录后缀为.htm的文件改为.html。 rename .htm .html *.htm 其它工具 也有些图形界面的批量重命名,如 GPRename 、 krename ,可惜比较老了。最近有更新的是一款叫做 Métamorphose 的Python软件 。 另外,也有一些命令行小工具或是Nautilus插件可选用,如:Mass Rename(mrename) , purrr 等。 相关资料 ↑ Ubuntu rename的manpage ↑ util-linux-ng中rename的manpage ↑ 在 Nautilus 中执行批量重命名操作 中的回复 ↑ mrename - A tool for easy and automatic renaming of many files
个人分类: Linux|0 个评论
如何在matlab中删除,新建或者重命名文件
hudalikm 2012-11-1 13:37
新建文件(txt等)举例: fidout=fopen('G:\matlab_test\Posenormalization\PS\P3007\15rise\listtemp.txt','a+');采用'a+'方式打开即可; 删除文件举例: delete('G:\matlab_test\Posenormalization\PS\P3007\15rise\list.txt'); 重命名举例: eval( ), 采用eval( )。
个人分类: matlab笔记|198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伟大的过程 新元素:命名典礼
crossludo 2012-10-25 21:35
莫斯科为新元素举办“命名典礼” 114号和116号“兄弟”俩终于迎来了正式命名 在科学家、官员以及媒体等各界人士的见证下,114号和116号元素“兄弟”俩终于迎来了它们的正式命名典礼,从此它们将分别以Flerovium和livermorium之名与世人见面,并以此名与其他兄弟一起列入元素周期表。 10月24日,共同孕育出114号和116号新元素的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以及化学命名权威机构——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主席巽和行教授等齐聚位于莫斯科的俄罗斯科学院学者之家,为两位新元素举行正式“命名典礼”。 114号新元素和116号新元素分别于1999年6月和2000年7月在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佛列洛夫核反应实验室加速器上被首次合成。114号元素通过钙-48原子核在加速器中撞击钚-242的方式获得,而116号元素则由钙-48和锔-245反应合成。2011年6月11日,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确认了这两种新元素的存在。 2012年5月份,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根据新元素发现者——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意见,正式同意将114号新元素命名为Flerovium(简称Fl),以纪念苏联原子物理学家格奥尔基·弗廖罗夫;将116号新元素命名为livermorium (Lv),以纪念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所在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市。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将俄罗斯学者在美国学者协助下合成的门捷列夫周期表第114和116号元素分别命名为 “佛列洛夫”和“利福摩尔” 。联合会网站发布消息称: “俄罗斯杜布纳核联合研究院和美国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联合工作小组巩固了这两个元素发现的优先权。” 而在此前,俄美科学家曾就两个新元素的命名有过一番争议。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最初提出,以苏联原子物理学家格奥尔基·弗廖罗夫的姓氏命名114号新元素为Flerovium,以新元素的诞生地莫斯科州之名命名116号新元素为Moscovium。俄罗斯企图包揽两个元素名称命名权的做法受到了合作方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抵制。为表达对俄方企图包揽两个元素命名权的不满,美方提出了“达芬奇”、“伽利略”以及“利弗莫尔市”等3个名字作为新元素的备选名称。 双方最终在2011年12月达成了妥协,同意将114号新元素根据俄方建议命名为“Flerovium”,将116号新元素根据美方意见命名为“livermorium”。 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今年5月31日依照双方意见,正式同意了对两个新元素的命名。 为新元素举办“命名典礼”是国际化学界的一件盛事。这一活动起源于欧洲为新生儿举办“命名礼”的习俗。在24日的新元素“命名典礼”上,除了新元素的“父母”——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命名礼上的“神职人员”——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主席及执委会成员们,还有新元素诞生地俄罗斯莫斯科州的代表、新元素命名地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市的代表以及俄罗斯联邦政府教育与科学部官员等嘉宾。 国际化学界上一次为新元素命名典礼是在2010年,在112号新元素——鎶(Copernicium)的诞生地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中心举行的。不过,此次俄美科学家团队在元素周期表创建人门捷列夫的故乡为元素周期表上的两个新成员举办如此家庭化的隆重命名典礼,过程和创意本身就是一个让科学变得兴味盎然的乐事。
个人分类: 博览视界|1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物质体系的命名规则及“反物质”词义问题
physics100 2012-10-9 14:43
当前人们称由"反质子"和"反电子"等"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为"反物质"。然而,这些"反"字开头的东西,不是逻辑错误,就是不存在。在对物质进行分类和命名时,应遵循在大类名词之前加特征词的命名方法。应将"反物质"更名为"异构物质"。 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JFD2011filename=XBKJ201116002
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可再生能源可以“再生”吗?
physics100 2012-10-9 14:40
文章深刻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的定义,仔细研究了"再生"在《辞海》和网络上的含义,并对再生的每一个含义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可再生能源是不可以"再生"的。用"可再生能源"来概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这类能源是不正确的。认为把"可再生能源"改为"可更新能源"更适合。 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JFD2011filename=KJSY201102015
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应激思维,一种悲喜交加的奇妙心灵体验....
热度 2 zlhua 2012-9-3 23:32
今天有一个很不愉快的体验,被一个称为流程经理人的专业QQ群移(俗称T,或踢)出来了,为此,我很惊奇...因为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我所加入的群中,包括我自己创建的群中,只有一种情况会被移出,那就是散播不良信息的人... 通过跟推荐我进群的朋友沟通后,我才了解,原来同期被移出来的人有很多,理由也很充分: 一是命名不规范,应该地区-单位-姓名,由于我的名字有三个字,加上地区和单位简称,就刚好多出了一个字,所以,我就只能以成信-张利华命名,因为在我看来,很简明,也符合上面命名的目的,也就是方便大家交流.而且上述命名在我加入时就得到了默认,没有人提醒我的命名不规范. 二是长期沉默,不发言,这一条对于我而言,应该不存在,呵呵,因为依据我的性格,只要是我感兴趣,别人推荐给我,我愿意加入的群里,我都喜欢积极发言,只要是我感兴趣的话题....而且,很戏剧的是上午我刚发过言,下午就莫名其妙被踢了... 但尽管我自认为我没有触及上面两条群规,但我还是被踢出来了...所以,惊奇之后我有点伤心,感觉很委屈,呵呵,而且很奇怪,我居然还忍不住掉了眼泪...我是不是很傻呢? 呵呵,或者说真的是太可爱了.... 虽然,后来,澄清事实后,群友期望我再次加入,但我还是没有行动,因为这个群的群规让我有点失望...因为在我看来,流程经理应该是很灵动的...因为流程管理的目标是不断改善,而非规范和标准化,在我看来,规范和标准化只是改善的手段之一,不应该是束缚自由交流的工具.... 呵呵,所以,想到这里,我就不再那么伤感了...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开始快乐地做我喜欢的事情了.... 不过,通过这件事情之后,我开始对什么是流程,流程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呵呵,也算是因祸得福,通过被踢这件事情后,我突然对上述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呵呵,现在及时记录下来,期望跟各位朋友交流和探讨 1.关于什么是流程的问题 在我这个初学者看来,流是指流动,表示一种运动状态或动态;而程则指程序,是任务执行的顺序或指令的编排,所谓流程,就是一种动态的程序,强调任务执行的动态有序性,它是为实现特定的目的,对某事务的执行顺序进行设计和安排的结果... 2.关于流程管理及其目标 在我看来,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过程,是一个不断沟通,疏理,获取管理对象信息,并按照共同目标对管理对象现有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找出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对策,然后激活特定知识达到智能控制管理对象行为的过程,其目的是找到更好的分工协作方式,以更高效率实现组织目标.因此,所谓流程管理就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改善企业业务流程,不断增加产品或服务对消费者的附加价值的过程...因此,流程管理是为不断改善流程效率和效益服务的,其目标应该是不断改善流程,具体则可以通过制定一定的标准来对流程实施规范,但标准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标准本身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样才能实现不断改善业务流程效益和效率的目的.... 呵呵,文笔有限,感觉上述描述还不能完全描述我的新思考...您觉得到底什么是流程,流程管理及其目标又到底是什么呢? 呵呵,所以,期待与更多的朋友交流和探讨.... (今天看到才子黄成写的致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的公开信后,突然想起了在此之前跟流程经理群里一名叫乐乐的朋友的一次关于是否应该抵制日货的讨论,呵呵,她当时言辞很激烈,认为不仅该抵制,还应该游行,还应该砸东西...而这样的观点我觉得很偏激,于是在群里给她理论了一番...告诉她与其花时间去游行,砸东西,还不如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和工作,思考一下日本货为什么这么受欢迎,然后学其之长,避其之短,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然后,乐乐很不以为然,还一再追问我是否学过群体心理学,是否参加过游行,是否在游行中有过砸东西的经历...我老实说,没有,但也不打算有此不理智的行为,然后她很愤愤不平....后来,正是她为我执行的群规,呵呵,也是被移出群后,在另外一个流程经理编委会群里,我才得知,原来乐乐不是女孩子,而是个男孩子...说实在,后来,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一个误会,所以,在群友的建议下,我又申请加入了该群,但至今都杳无音信...呵呵,说来也奇怪,这次我非但没有觉得委屈,反而觉得释然了,因为不必再为一个挂着专业牌子但讨论着并不专业的问题的群而浪费自己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呵呵,正如才子一样,我同样期望着和平而非战争...期望用智慧解决问题,而非暴力....)
个人分类: 自省自立|2214 次阅读|6 个评论
关于3D打印机的名称小议
热度 4 zbouyang 2012-9-2 13:33
一项新的技术革命将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是3D打印技术。所谓3D打印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控制,将任何物体或机器采用逐点成型,累积叠加的方式,将物体或机器制造出来,其原理类似于打印机打印文字的过程,只不过是在3维空间上进行的。有了3D打印机,车床、铣床、铸造机、攻丝机等基本上就用不着了。一台3D打印机可以说就相当于一个小型工厂(如发动机厂、枪械厂、水泵厂、汽车厂、自行车厂、摩托车厂、家具厂、人工器官厂等),人类将进入家庭工厂时代。 有人觉得用3D打印机命名这种机器不太贴切。我觉得,这个命名还是有其可取性的,我们可以将它看成是传统图文打印机概念的推广,即不但二维图文可以打印出来,三维物体也可以打印出来。事实上,随着时代的演变,许多概念的内涵都在发生一些变化,并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从字面上看,“打印”是早期的打字机打字和印刷机印字的复合概念,比较形象。但是激光打印机中已经找不到“打”的内涵了,但人们还是使用了“激光打印机”这个名称。这应是照顾到人们的一种用词和命名习惯,因为激光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实现的功能相同,沿用“打印机”一词更容易被接受。同样,3D打印机虽然在功能方面与传统的打印机完全不同,不再含有“打”和“印”的意思,但由于其制作3D物体的方式与打印机打印二维图形的方式相同,即都是基于像点累积叠加的方式,且“印”也有重复制作的概念,因此将“基于元素点的3维物体制作机”称为“3D打印机”是有其合理性,并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76 次阅读|6 个评论
“几何”曾经不是几何学——明末“几何”及相关学科命名新探
热度 5 scicul 2012-6-14 10:56
《科学文化评论》第 8 卷第三期 科学与人文 “几何”曾经不是几何学 明末“几何”及相关学科命名新探 宋芝业 摘要 徐光启和利玛窦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这是一个中西数学、科学甚至文化首次实质性交流的重大历史事件。然而学界目前对“几何”的中西来源及其含义以及与之相关学术的研究颇多值得商榷之处。本文从已有研究出发,通过对原始文献的详细解读,对“几何”、“几何府”、“几何家”、“几何之学”、“几何原本”等词汇的来源和含义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观点。 关键词 几何 几何原本 几何之学 几何学 一 引言 在我国古代数学史上,“几何”一词从大约公元前 186 年前的《算数书》开始,一直是表示求解某数多少或某量大小的疑问词 。在古希腊时代前的埃及,几何学是指测地学,而在希腊,“几何”一词转换成一个逻辑学词汇,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中 ,相当于今天的数量范畴。最早用“几何”一词来表示一门学科的名称,在希腊科学史家欧德莫斯约公元前 320 年编写的《几何学史》中已有记载 。 1607 年,中国的徐光启和意大利的利玛窦( Matteo Ricci )一起翻译《几何原本》,并用“几何之学”一词表达了西方的数学这一学科,“几何”一词也相应地用于表示逻辑学中的数量范畴。这是一个标志着中西数学、科学甚至文化首次实质性交流的重大历史事件,然而学界目前对“几何”、“几何之学”等概念的中西来源及其含义的研究,颇多值得商榷之处。本文从已有研究出发,通过对明末与之有关原始文献的详细解读,试图得到一个更为合理的答案。 二 关于“几何”中西来源及其含义的已有研究 关于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中“几何”一词的命名,其来源和含义的讨论已有不少。现综合已有研究,将主要观点及其出处、代表人物列举如下,分别见表 1 和表 2 。 表 1. “几何”一词的来源 编号 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 观点出处 1 意译自英文 Magnitude 严敦杰 严敦杰 1959 ,页 31 2 意译自拉丁文 Magnitudo 白尚恕,安国风 白尚恕 2008 ,页 152 3 意译自拉丁文 Quantitae 安国风 安国风 2008 ,页 150 4 音译自英文 Geometry 的 Geo 中村正直、三上义夫和艾约瑟;兰纪正 白尚恕 2008 ,页 369 ; 欧几里得 2003 ,页 635-671 5 音意并译自拉丁文 Geomitria 梁宗巨 梁宗巨 1980 年,页 90 6 “ 几何 ” 是中国固有词汇 梅荣照、王渝生、刘钝; 冯天瑜 梅荣照等 1990 ,页 53-83 ; 冯天瑜 2003 , 页 567-674 页 表 2. “几何”一词的含义 编号 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 1 相当于今天的数学,一切 “ 度、数之学 ” 梅荣照、王渝生、刘钝;安国风 2 测地学 中村正直、三上义夫、艾约瑟;兰纪正;梁宗巨; 冯天瑜 3 量或计量 严敦杰;白尚恕; 注: 观点出处同上表 三 关于“几何”一词来源的辩证 “几何”一词选自中文固有词汇,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几何”一词所对应的西学词汇,已有研究基本使之明朗了,即“几何”一词意译自拉丁文 Magnitudo 和 Quantitae ,而不是音译。但是,仍有个别不完全一致之处,本部分以综述前人成果为主,并拟将其理顺。 安国风将徐、利译《几何原本》与克拉维斯拉丁文本进行了比对,有力地证明“几何”一词的来源之一是,意译自拉丁文 Magnitudo 。白尚恕将“几何”唯一地对应于 Magnitudo ,有失全面。白认为 Quantitae 是“形学” , 有待商榷, Quantitae 的对应英文是 Quantity ,汉译为数量,笔者比对了今译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和李之藻、傅汎际( Francisco Furtado )的《名理探》(三联书店, 1959 )的相关部分, Quantitae 翻译为“数量”应是较为准确,在当时“数量”就是“几何”。李之藻与傅汎际合译的《名理探》明确说明“量法”译自 Geomitria :“审形学分为纯杂两端。凡测量几何性情而不及与其所依赖者,是之谓纯。类属有二:一测量并合之几何,是为量法,西云日阿默第亚( Geomitria 的汉语音译)。一测量数目之几何,是为算法,西云亚利默第加也。” 音译自英文 Geometry 的 Geo 这一说法的错误性,严敦杰的研究已对其进行了纠正。其错误一是时间的不对应,将几何与 Geometry 对应,在西方已是利玛窦来中国一段时间以后的事,而我们在康熙时代法国传教士白晋( Joachim Bouvet )、张诚( Jean-Franois Gerbillon )翻译的巴蒂斯( Ignace Pardies )的《几何原本》底本中,才发现“几何”与 Geometrie (此词为法文,对应英文为 Geometry )完全对应 ;二是徐光启和利玛窦所用原文是拉丁文,而不是英文。同时这第二点也说明仅仅意译自英文 Magnitude 这一说法也是不准确的。 音译并译自拉丁文 Geomitria 这一说法也不是明末的原意。安国风已经注意到“李之藻和傅汎际合译的《名理探》就将 Geomitria 音译为‘日阿默第亚’。” 但安先生在同一著作中似乎不同意将其意译为“量法” ,值得讨论。实际上,徐、利二人把这一词汇翻译为“量法”了,利玛窦在《译 几何原本 引》中表述西方数学的基本分类:“几何家者,专察物之分限者也,其分者若截以为数则显物几何众也,若完以为度则指物几何大也,其度与数或脱于物体而空论之,则数者立算法家,度者立量法家,” 在这里他将“度者”立为“量法家”,这与克拉维斯的《导言》是一致的 ,其实在徐光启的时代,汉字“度”的动词含义就是今天的测量。艾儒略( Giulio Aleni )的《西学凡》( 1623 年刊行)也是这样分类的:“几何之学,名曰马得马第加者,译言察几何之道,则主乎审究形物之分限者也,复取斐禄之所论天地万物,又进一番学问。……独专究物形之度与数,度其完者为几何大,数其截者以为几何众,然度数或脱于物体而空论之,则数者立算法家,度者立量法家,……” 与利玛窦的论述几乎完全一致。 根据耶稣会的教育体制,西方耶稣会教育计划中的六科——文、理、医、法、教、道,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是他们的必修学科,属于分科研修(医、法、教、道)之前的公共必修课,教材也是统一的。所以利玛窦所说“量法家”与傅汎际说法是一致的,即“量法家”对应的拉丁文是 Geomitria 。所谓 Geomitria 的测地学含义是埃及人的思想,在希腊人、罗马人及其后的“利玛窦们”那里已变成了“量法家”。 四 关于“几何”一词含义的辩证 关于“几何”一词的含义,已有研究文献比较多。“几何”的基本含义其实很简单,就是数和量,即多少和大小,包括数量统称和具体的数和几何图形,关于前者,上文已多有涉及;关于后者,王征曾言:“《几何原本》卷五之首第三界解释:两几何者,或两数,或两线,或两面,或两体,各以同类大小相比谓之比例。” 但是已有研究没有将其明确起来,反而将其他词汇的含义强加给了“几何”。 关于“几何”一词的含义,即 几何一词在汉语语境中的含义, 冯天瑜 先生做了精彩的考证: “几何”本是汉语古典词,义项有三:其一,多少、若干,用于询问数量或时间,如《诗·小雅·巧言》:“为犹将多少 , 尔居徒几何?”《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所获几何?”《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刘献廷《广阳杂记》:“家私几何?”其二,无多时、所剩无几,如《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汉书·五行志》:“民生几何”,注:“几何,言无多时也。”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其三,问当何时,如《国语·楚语下》 : “其为宝也,几何矣?”解:“几何世也。”《汉书·五行志》:“赵孟曰:其几何?”“注:师古曰,言当几时也。” 总之, “ 几何 ” 在古典汉语中是作为疑问数词使用的。……这样,利玛窦便把中国士人常用的汉语疑问数词 “ 几何 ” ,改造成为一个表示物体形状、大小、位置间互相关系的数学术语。 但是,冯先生恰恰忽略了中国传统数学文献,“几何”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数学的最常用术语,中国传统数学典籍如《算经十书》中,作为表示求解某数量多少或大小的疑问词,这一用法数不胜数,《九章算术》中几乎每一道题都有它。 今以徐光启在其翻译《几何原本》之前的著作中所用为例: “算定勾几何,股几何,弦几何,量取数处,便见何等勾股,方得免坍。 ” 笔者做了一个统计,在这一篇仅 5 页( 32 开)的论文中,他用了 24 次“几何”这个词,并且都是 表示求解大小或多少的疑问词或数量词。 另外,利玛窦并没有完全排斥几何的中文原意,只是做了引申,比如,他也采用“ 其分者若截以为数则显物几何众也,若完以为度则指物几何大也 ”(见前引 )等说法,这里“几何大”、“几何众”意思是“数量大小”、“数量多少”。 如此看来,前述表 2 已有研究中关于“几何”含义的结论,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当于今天的数学,一切“度、数之学”和测地学,两种说法都不对。量或计量的说法,如果视为动词,则接近今天的几何学含义,即关于测量的学问;如果视为名词,则缺少了数的方面,也是不全面的。问题的根源在于,三者都把“几何”的含义看作它的引申义了,也就是把“几何”理解为“几何府”、“几何家”、“几何之学”等的简称了。而这些简化是后来的事,在明末还没有出现。“几何府”、“几何家”、“几何之学”等都有各自不同于“几何”的固定含义。 五 与“几何”有关的学术之含义 与“几何”有关的学术主要有:几何府、几何家、几何之学、几何原本。几何府,是《名理探》“十伦”之一,是今天逻辑学的一部分,它在数学原理中的应用是《几何原本》;《几何原本》又是徐光启所称的“度数之宗”,几何家、几何之学是《几何原本》在度(测量)数(计算)之中的扩展。 1 “几何府”的逻辑意蕴 关于“几何”的来历及其在西学中的归属,徐光启和利玛窦在翻译时采用的是“几何府”这一说法,在徐光启和利玛窦的语境中,“几何”的含义是数量,它属于“几何府”。他们所强调的是:“几何”属于“几何府”这一逻辑学中的范畴。《几何原本》开头内容就是明证:“凡历法、地理、乐律、算章、技艺、工巧诸事,有度有数者,皆依十府中,几何府属(“十府”指亚里士多德的十大范畴,“几何”,今译为数量,是其中之一)。凡论几何,先从一点始,自点引之为线,线展为面,面积为体,是名三度(今天所说“三维)。 ” ] 艾儒略则用“宗”来表达“府”的含义,“一门是十宗论,……(其)一为几何,如尺寸一十等” 。 李之藻辑刻的《天学初函》中就有《几何原本》和《西学凡》两书,但他并没有将其译法统一,并且他和傅汎际稍后译《名理探》时,又创造了“府”和“宗”之后的第三种译法——“伦”。《名理探》所讲“五公十伦”的“十伦之二”,即为“几何”,是紧接着“十伦之一——自立体”来讲的。总之,我们可以知道,“几何”这一“府”与逻辑学关系密切。 利玛窦不否认中国有数学研究、只是缺乏逻辑性强的原本之论:“窦自入中国窃见为几何之学者,其人与书信自不乏,独未读有原本之论,既缺根基,遂难创造,即有斐然述作者,亦不能推明所以然之故,其是者己亦无从别白,有谬者人亦无从辩证。” 徐光启对中国数术之学的反感原因之一就是它的“谬妄”,即缺乏明确的逻辑关系。 “算数之学特废于近数百年尔,废之缘有二:其一为名理之儒,土苴天下之实事;其一为妖妄之术,谬言数有神理” ,称数术为“盲人射的”,“俗传者余尝戏目为闭关之术,多谬妄弗论”,“小人之事” 。 而对欧式几何的公理化体系和与之密切联系的演绎逻辑赞赏有加。徐光启说:“下学功夫,有事有理,此书(《几何原本》)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何故?欲其心思细密而已。人具上资而义理粗疏,即上资无用;人具中材而心思缜密,即中材有用;能通几何之学,缜密甚矣,故率天下之人而归于实用者,是或其所由之道也。”此书还有“四不必”、“四不可得”、“三至三能”之论,都是称道几何原本的逻辑性。首先,《几何原本》对格物致知有作用:“几何之学,深有益与致知。明此,知向所揣摩造作(致知方法),而自诡为工巧者,皆非也,一也。明此,知吾所已知不如吾所未知之多(虚心的态度),而不可算计也,二也。明此,知向所想象之理多(方法),虚浮而不可妥也,三也。明此,知向所立言之可得而迁徙移易也(确定性),四也。 ” 可见,他站在《几何原本》的立场上,对传统思维方式和“所立之言”都产生了怀疑。 其次,《几何原本》对人的德性的作用:“此学不止增才,亦德基也。”因为,“燥心人不可学,粗心人不可学,满心人不可学,傲心人不可学。 ” 再次,《几何原本》在徐光启眼里真是一根“金针”,是绘制理想蓝图、实现人生目标的工具。有了它,就能“古学绝废二千年后,顿获补缀唐虞三代阙典遗义” ,就像他对李之藻的《同文算指》的评价那样:有了《几何原本》、《同文算指》之类的书后,“虽失十经(算经十书),如弃敝履矣。 ” 我们现在是把《几何原本》看作一本数学书的,与徐光启同时代的人几乎都没有把几何原本看作一本数学书,而是看作一本探求万事万物之理的逻辑方法书。 徐光启把它看做数学的根本而不是数学本身:“《几何原本》者度数之宗,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盖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真可谓万象之形圉,百家之学海。” 王征在其著作中强调了邓玉函( Terrentius )的观点:“邓(玉函)先生则曰:‘译是不难,第此道虽属力艺之小技,然必先考度数之学而后可。 盖凡器用之微,须先有度有数。因度而生测量,因数而生计算,因测量计算而有比例,因比例而后可以穷物之理,理得而后法可立。不晓测量、计算,则必不得比例;不得比例,则此器图说必不能通晓。测量另有专书,算指具在同文,比例亦大都见《几何原本》中。’” 2 “几何之学”相当于今天的数学 “几何之学”,在徐光启、利玛窦和当时的其他人看来,所对应的拉丁文是 Mathematicarum 。艾儒略的《西学凡》( 1623 年刊行)即采用这一用法:“几何之学,名曰马得马第加者,译言察几何之道,则主乎审究形物之分限者也,复取斐禄之所论天地万物,又进一番学问。 ……独专究物形之度与数,度其完者为几何大,数其截者以为几何众,……” 。李之藻和傅汎际也是持这一看法:其“明艺之二”明确界定了今天所说的数学为“审形学,西言玛得玛第加,” 所以“审形学”、“察几何之道”、“几何家”,才是“几何之学”的同义词。笔者对徐光启和利玛窦关于西方数学的著作进行了考察,在利玛窦的表述,比如《译 ﹤ 几何原本 ﹥ 引》(对该文的作者学界也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是利玛窦)中比比皆是,但徐光启关于《几何原本》的论述,一般不单独用“几何”一词,多数情况下,“几何”和“原本”同时出现。 上文也已经说明过,利玛窦、艾儒略和李之藻、傅汎际等人均将几何家称为“量法家”,将“量法”作为 Geomitria 的汉译。 六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梳理了前人对“几何”、“几何之学”等概念命名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探索。认为“几何”一词取自中国传统数学中求解某数量多少或大小这一含义,对应拉丁文词汇 Magnitudo 和 Quantitae ;“几何府”是西方逻辑学中的的数量范畴;“几何家”、“几何之学”、“审形学”、“察几何之道” 的学科含义则是西方的数学,它对应拉丁文词汇是 Mathematicarum ;“量法家”、“度学”才是今天的几何学,它对应的拉丁文是 Geomitria 。明末的“几何”并不是几何学。 从数学发展史来看,在中西方,数学、几何等词汇,在其历史发展中,所代表的思想都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在清前期梅文鼎时代,“几何”也曾被广泛用于代表西方数学,到严复时代,人们用“形学”表示今天的几何学。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这一说法,在西方是恩格斯时代的事,在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才被固定下来。 参考文献 艾儒略 1978 .《西学凡》. 1623 年刊行.见:李之藻辑刻.《天学初函》.台北:台湾学生书局.页 37-38 . 安国风 2008 .《欧几里得在中国》.纪志刚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页 473 . 白尚恕 2008 .《中国数学史研究——白尚恕文集》.李仲来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页 368 . 杜瑞芝 ( 主编 ) 2000 .《数学史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页 407 . 冯天瑜 2003 .晚明西学译词的文化转型意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1: 567-674 . 傅汎际译义,李之藻达辞 1959 .《名理探》.北京:三联书店, 1959 .页 12 . 梁宗巨 1980 ,《世界数学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页 90 . 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受 1939 .《几何原本》.北京:商务印书馆.页 1 . 梅荣照、王渝生、刘钝 1990 .欧几里得《原本》的传入和对我国明清数学的影响.见 : 梅荣照主编,《明清数学史论文集》.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页 53-83 . 欧几里得 2003 .《几何原本》.兰纪正等译.西安 :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孙宏安 2008 .《中国古代数学思想》.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页 49-51 . 徐光启 1984 .《徐光启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页 59 . 徐宗泽 2006 .《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页 199 . 亚里士多德 2003 .《工具论》.余纪元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页 5 . 严敦杰 1959 .几何不是 Geo 的译音.《数学通报》 , (11): 31 . 张柏春等 2008 .《传播与会通—— ﹤ 奇器图说 ﹥ 的研究与校注(下篇)》.南京 :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页 20 . 作者简介:宋芝业,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教师,主要研究领域:数学思想史,科学技术哲学。邮箱: asoon01@sina.com.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徐光启与薛凤祚中西数学会通模式比较研究( RWYB1021 )。
13865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小行星冠名科学家
lysyxcs 2012-6-5 17:47
6月4日下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吴征镒、王忠诚、孙家栋、师昌绪和王振义小行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等出席命名仪式。万钢和詹文龙分别向孙家栋、师昌绪本人和吴征镒、王忠诚、王振义的代表颁发了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图。命名仪式由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主持。   万钢在讲话中指出,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名字命名小行星,反映出我们对这些贡献卓越的科学家的尊重和爱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小行星命名是科技界的一大盛事,必将在鼓舞广大科技工作者、激励自主创新、营造和谐的创新环境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据悉,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以吴征镒、王忠诚、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经国际天文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而正式命名的。   此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袁隆平、吴文俊、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和谷超豪已获得过小行星命名。以后还将分批以最高奖获奖者名字命名小行星。
17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央视大楼命名
热度 4 tarimriver 2012-6-3 14:21
给大楼起名字比建大楼要困难,央视大楼2008年建成并开始征集名字,很多人认为大裤衩比较合适,但这个不雅的名称没有被采纳,征集名称的事情也就搁浅了。后来一把火把新建的裤衩烧糊内焦,如今大修完毕,好事者又开始给起名了,比较受关注的名字是“智窗”,智慧的窗口,貌似不错,但央视的人央视新大楼的名字还没有最后确定。估计智窗是不可能的
3771 次阅读|8 个评论
命名“智窗”不如“大裤衩”
热度 3 xupeiyang 2012-6-3 09:21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256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家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严济慈星”
sincos 2012-5-30 18:38
新华网北京5月28日电(记者吴晶晶)中国科学院28日举行仪式,将一颗由中国科学家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严济慈星”,以纪念这位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仪式上,严济慈亲属代表接受了命名证书和轨道运行图。   据介绍,该小行星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7年1月23日发现,国际永久编号第10611号。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同意,将其命名为“严济慈星”。   严济慈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也是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他还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为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严济慈之子严陆光院士表示,父亲从青年时代起就决心献身科学、发展科学,将“让科学研究在中国大地上生根”作为一生奋斗的理想。他参与筹划建立的中国科 学院技术科学方面的研究所就有十多个,并长期担任了中国科大副校长、第二任校长及研究生院院长,为“创寰宇学府,育于天下英才”而努力奋斗。 Source: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2-05/28/c_112051359.htm
1678 次阅读|0 个评论
WMO气象区位台站命名规则
yelloworld 2012-5-25 15:35
WMO气象区位台站命名查询: http://weather.noaa.gov/data/nsd_bbsss.txt 美国天气预报网: http://water.weather.gov/precip/ 命名规则见附件
个人分类: 学习篇|4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但愿《心术》能解“心结”
yogaqq116 2012-5-3 21:10
http://tv.sohu.com/s2012/xs/ 2012-5-3开始 《心术》开播 http://i.dxy.cn/topic/xin-shu 关于心术,六六说,医疗行为一方面是技术,一方面是仁心,所以作品命名为“心术”。 关于卧底,六六说她本想揭黑幕,结果却发现更多的是成见 。 关于医患关系,六六说他不偏袒医患的任一方,心术最真实的反映了当下的医患关系 。 但愿《心术》能解“心结” http://6d.dxy.cn/article/2012/05/03/21984
个人分类: 医患医疗|1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sch命名空间
edwinuestc 2012-4-25 21:17
schema xmlns="http://purl.oclc.org/dsdl/schematron" xmlns:cda="urn:hl7-org:v3" ns prefix="cda" uri="urn:hl7-org:v3"/ 如果写成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K" standalone="yes"? schema xmlns:sch="http://purl.oclc.org/dsdl/schematron" xmlns:cda="urn:hl7-org:v3" sch:ns prefix="cda" uri="urn:hl7-org:v3"/ 则antschematron报错如下 validate: org.w3c.dom.DOMException: HIERARCHY_REQUEST_ERR: An attempt was made to insert a node where it is not permitted. 参考台湾电子病历管理网站 037_住院首頁.sch文件 ?xml version="1.0" standalone="no"? schema xmlns="http://purl.oclc.org/dsdl/schematron" xmlns:cda="urn:hl7-org:v3" title驗證-住院首頁/title ns prefix="cda" uri="urn:hl7-org:v3" / !--驗證是否為CDA R2之臨床文件--
个人分类: 程序调试|2504 次阅读|0 个评论
schematron的extends文件命名空间的问题
edwinuestc 2012-4-25 02:35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yes"? schema xmlns:sch="http://purl.oclc.org/dsdl/schematron" sch:ns prefix="cda" uri="urn:hl7-org:v3"/ !-- errors -- pattern id="p-MOH.RHIN.CLS.CDA.SEC.ACT.PRO-errors" see='#p-MOH.RHIN.CLS.CDA.SEC.ACT.PRO-errors' title当前临床问题章节 - 错误提示/title rule context='* ' !-- 验证当前章节只能存在于section标签下 -- assert test="../cda:section" Error: templateId为"MOH.RHIN.CLS.CDA.SEC.ACT.PRO",只能表示当前临床问题章节 /assert /rule /pattern /schema 参考abstract-test.sch ?xml-stylesheet type="text/xsl" href="../../iso_abstract_expand.xsl"? sch:schema xmlns:sch="http://purl.oclc.org/dsdl/schematron" xmlns="http://purl.oclc.org/dsdl/schematron" queryBinding="xslt2" sch:ns prefix="html" uri="http://www.w3.org/1999/xhtml" / sch:ns prefix="cals" uri="dummy" /
个人分类: 程序调试|2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照片重命名
tengyi1960 2012-3-13 15:57
[转载]照片重命名
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都是相机自定义的字母和文字,与照片的事件、情景无关,我们手动重命名又很费时。 PhotoRenamer支持两种方式的照片重命名:自动方式和手动方式。 在自动方式下,您可以一下子把一个目录下所有的照片按照“文字+拍摄时间”,或者“文字+照片编号”(编号顺序按照文件创建日期排列)的方式重命名。 在手动方式下,您可以一张一张的查看照片,并随时根据需要对正在查看的照片进行重命名。这种方式在您需要根据照片内容为照片起一个相对应的名字时非常适用。 PhotoRenamer.exe ------运行环境要求------ 本软件运行于.Net 2.0环境下,如果您的电脑未安装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请从如下站点下载安装: 华军软件园: http://www.onlinedown.net/soft/38669.htm 多特软件站: http://www.duote.com/soft/4039.html 微软官方下载: http://www.microsoft.com/downloads/details.aspx?FamilyID=0856EACB-4362-4B0D-8EDD-AAB15C5E04F5displaylang=zh-cn
个人分类: 业余爱好|7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想為你寫首歌
vanchael 2012-3-8 01:36
0 个评论
[转载]poppy 每次打开EXCEL文件都会产生一个BOOK1.xls的文件”问题
penghx 2012-2-21 14:51
每次打开EXCEL文件都会产生一个BOOK1.xls的文件!关闭BOOK1.xls文件时提示: “无法找到Book1.xls,请检查文件名的拼写,并检查文件位置是否正确。 如果是从最近使用的文件列表选择的文件名,请确认文件未被重命名,移动或删除。” “无法找到Book1.htm,请检查文件名的拼写,并检查文件位置是否正确。 如果是从最近使用的文件列表选择的文件名,请确认文件未被重命名,移动或删除。” 问题的解决办法: 首先:检查一下“工具-选项-常规中的启动时打开此目录的所有文件”这里,把所有的链接部分删掉 如果不行,就去以下三个目录把这三个文件夹里的东西清空掉,看看行不行: C:\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Excel\XLSTART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OFFICE\STARTUP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OFFICE\XLSTART “USER”代表所使用的用户名。
个人分类: 计算机常识|38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明确具有大小前提作用的两个信息基本定律
geneculture 2011-12-22 10:08
明确具有大小前提作用的两个信息基本定律
本文 旨在 明确具有大小前提作用的两个信息基本定律。 为了避免理解上的歧义,其论证 方法 及描述形式仅采用0和1两个二进制数组成的形式语言。 其具体的描述、论证和 结果 如下: 定义0 :把 克莱尼星号 “Σ*”表示的 字符集 {ε,0,1,00,01,10,11,000,001, 010,011,…}命名为“ 杂多集合 ”。其中,“杂”描述其性质的复杂;“多”描述其数量的巨大。 定义1 :把定义0所述字符集蕴含的单一元素“0”和“1”抽取出来构成一个最简单的集合,即:{0,1},并把它命名为“ 单一集合 ”。其中,“单”描述其性质的简单;“一”描述其数量的唯一。 定义2 :把根据定义2所述“单一集合”元素,无论是0还是1,按其个数分层并逐一递增排列,从而,便可构造出一系列的进化形式,简称: 进阶层式 ,如:第零进阶层式“0,1”;第一进阶层式“00,01,10,11”;第二进阶层式“000,011,010,001,100,101,110,111”;...;总称“ 分层集合 ”。 定理1 :定义1和定义2所描述的两类 理想集合 ,其元素以及进阶层式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均满足“异义排列序趣简美”或“序位关系唯一守恒”法则(具有 大前提 作用的 第一信息基本定律 )。 定义3 :根据任意标志,如:“0”,“1”,“01”,“10”,...,...,即可由用户(自然人)或其代理(计算机)从定义3所述“分层集合”中选取“进阶层式”的“成员”重新组合成“ 标志集合 ”,如:含“0”这个标志的集合{0,00,000,...}或含“1”这个标志的集合{1,11,111,...}等等。 定理2 :定义3所述的任意两个标志集合之间,只要符合“同义并列”的条件,如:含“0”这个标志的集合{0,00,000,...}与含“1”这个标志的集合{1,11,111,...}之间,等等,即可根据定理1而实现“对应转换”。这就是“同义并列对应转换”法则(具有 小前提 作用的 第二信息基本定律 )。 进一步的 探讨 或 议论 : 如果以上定义1-3所描述的是三类 理想集合 的 可计算 示例,那么,便可把定义1-3所描述的 抽象类 分别命名为: 物之理 ,如:开关电路的 物理 ; 数之理 ,如:虚拟的开关电路的 数理 ;意之义,或:文之法,如:用户(自然人)或其代理(计算机)依据 逻辑语义 或 形式文法 所做的一系列 选择依据 。 进而可概括出 两个基本序列 ,即: 广义文本 ( 第二信息基本定律 发挥作用的地方)与其所遵循的 序位法则 ( 第一信息基本定律 得以体现的地方); 四个基本范畴 ,即: 物、意、文、理 (或“ 义 ”或“ 法 ”),可由一个 几何模型 (即: 三棱锥 ,或: 四面体 )加以直观表达。 参考文献 邹晓辉. 间接计算模型和间接形式化方法 . 软件 . 2011(05) 邹晓辉.信息学基础研究 《信息科学交叉研究》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年 ISBN 9787533870911 附录1 信息科学交叉研究(电子版) 附录2 分享 The Meaning of the Information Model 2010-8-10 19:58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 by Zou Xiao Hui at FIS2010 Dao or Tao(道) at the core of the interfaceand its operating system for bilingual computer interface designed by Zou Xiao Hui The View in Linguistics( ... 附图
个人分类: 信息学基础研究|1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外在区别
热度 3 StephenCatholic 2011-12-17 06:43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外在区别
声明: 纯属个人观点 信仰基督耶稣的宗教基本都属于基督宗教(Christian)范畴,在基督宗教内部基本呈现三足鼎力的态势,其中有主要的三大派别分别:罗马公教(Catholic),希腊正教(Orthodox),抗议宗(Protestant)。 在392年时,基督教被指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1054年,基督教开始分裂,分为西部的罗马公教和东部的希腊正教,16世纪的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 许多 教派从罗马公教中分离出来, 统称 为Protestant 。其名称估计是从抗议罗马公教而来,对应而言,就把罗马公教称为旧教,而分裂出来的教派统称为新教。 罗马公教是由利玛窦带入国,汉译名为天主教,称GOD为天主,后期誓反教进入中国后,也许觉的誓反这个名称不太好听,命名为基督教,一般称GOD为上帝,也有称之为神的。基督教和上帝这两个名词使新教占尽了优势,使人感觉天主教怎么也信耶稣呢?那不是基督教的神吗?汉语译名为本来就很保守的天主教在传教过程中设下了不小的障碍。 只从外观来看,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区别就很大。 天主教的十字架上面有耶稣,而基督新教的标志只是一个十字架。 基督教堂 天主教堂 天主教教徒祈祷开始和结束时会画一个十字架的圣号,即用手指在额头,胸前,和靠近左右肩的位置依次点一下,并念道: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阿门。基督新教没有这种祈祷方式。 天主教的神职人员称为神父,神父必须是男性,且不可结婚。新教的叫做牧师,有男女牧师,不强调是否单身。 天主教教堂内前方设有祭台,后方或偏僻角落会有一个小黑屋,叫告解室。也就是平时电影中看到有人跪在小黑屋前向里面的神父承认自己的罪过,并由神父赦罪的情节,这是天主教的一个圣事,只有领了洗的教友才能告解。 告解室 告解室 天主教最重要的宗教仪式称之为弥撒。隆重,华丽,由其是复活节和圣诞节时。 弥撒 天主教有一位最高统领,就是罗马教皇,梵蒂冈做为教皇国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天主教堂一般为高耸的哥特式建筑。 —————— 虽然信奉的是同一神,但除了外在显著区别外,内在的教礼、教义、组织结构、神学观念,信徒的信仰方式,都有着天壤之别。
个人分类: Catholic|22383 次阅读|6 个评论
rename files with dates
gwangcc 2011-12-5 00:13
load RS_profiles_2003_1degree.mat fid = fopen('dates2003MaySept.txt'); for i=1:153 dlmwrite( ,squeeze(RS_profiles_2003_1degree(:,:,i,1))'); end
2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把某个目录下所有的.txt文件重命名为bat文件
ywmucn 2011-11-13 15:00
@echo off rem 如果想把某个目录下所有的.txt文件重命名为bat文件 rem 写成批处理文件 rem ren ren *.txt *.bat for /r "F:\脚本\dos\1\" %%i in (*.txt) do ( @call :ren "%%~fi" "%%~ni" ) pause :ren ren %1 %2.bat
个人分类: 脚本|26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右键菜单修改
ywmucn 2011-11-13 13:49
右键新建 方法一:选择“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展开HKEY_CLASSES_ROOT主键,该主键下列出了Windows中所有文件类型的扩展名称。我们可 以找到要添加到“新建”菜单中的文件类型,然后进行修改。下面就以添加关联OutlookExpress程序的“.eml”文件为例来说明。 1.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示例文件。打开OutlookExpress,点击“文件→新建邮件”命令,新建一个邮件文件。然后点击“文件→另存为”命令,在“另 存为”对话框中,选择保存路径为“C:\Windows”,为该文件命名为“sample.eml”(保存路径和文件名可随意设置)。 2.首先在HKEY_CLASSES_ROOT主键下面找到“.eml”文件夹,在它上面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主键”命令,将新建的主键命名为“ShellNew”。 3. 选中“ShellNew”主键,在右边的窗口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字符串值”,命名为“FileName”。双击“FileName”字符串,在“ 编辑字符串”对话框的“键值”文本框中输入C:\Windows\sample.eml,按下“确定”按钮,退出注册表编辑器。 4. 在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菜单,看看是不是多了一项“OutlookExpressMailMessage”,单击该项即可新建一个邮件 文件。双击该邮件文件就可以打开OutlookExpress的“新邮件”窗口,撰写完邮件后,单击“发送”按钮即可将邮件发送出去。 按 照上述步骤,可添加其他类型的文件,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第2步中,并不是所有的文件类型都要建立“FileName”字符串。如果你要添加的文件类型的关联 程序在启动时会自动新建空白文件(如Word、Excel),则将新字符串名称设定为“NullFile”。如果关联程序在启动时不新建空白文件(如 Outlook、Foxmail),则将新字符串名称设定为“FileName”。 要删除“新建”菜单中添加的新的文件类型,只要在注册表中找到相应的“ShellNew”主键,然后删除即可。 方法二:也可以用优化大师直观地添加 系统个性设置——找到鼠标右键设置——自定义鼠标右键——新建名称为记事本的项 路径指向系统目录下的NOPADE.EXE 右键菜单修改 修改右键菜单应该在注册表中,具体的说,是在HKEY_CLASSES_ROOT根键下(这里可是右键菜单中所有命令的根源哦!)。展开该根键,其下的子键主要有两种:扩展名键(.+扩展名)和类定义键(如图1)。一般地说,只要是在windows系统中已注册过的扩展名,在HKEY_CLASSES_ROOT下均有“·该扩展名”子键 ,记录该扩展名的一些信息,对某种特定类型的文件的右键菜单的修改,便是在该键或“扩展名file”键下的操作。 1、在所有的文件右键菜单中加入命令 如果你的系统上安装有Winzip、UltraEdit等,当你对任一文件点右键时,都会有“Add to zip”、“UltraEdit-32”等命令(当然,Winzip稍有不同,我将在后面讲到)。它的添加方法是: (1).打开“HKEY_CLASSES_ROOT\*”; (2).在其下shell下新建(项)命令\(项)command”分支,再将command的键值(默认数据)设为执行该命令时所用的可执行程序的绝对路径,并在其后加“%1”即可。 例:在“HKEY_CLASSES_R OOT\*”下新建“shell\用写字板打开\command”子键,将command的键值设为“c:\windows\notepad.exe %1”,就会在右键菜单中出现“用写字板打开”的命令了 说明: 1)要删除该类命令,只需将“命令”子键删除即可; 2) 有的人或许会问他按我写的去做,但是得到的为何与我的有一些不同,这就是我的命令里有快捷键(N),只要在“用写字板打开”后加入“(&N)”即可。 2、在特定文件类型的右键菜单中加入命令 刚才说到了Winzip这个软件,对普通的文件类型,它的右键菜单中有“Add to zip”,但是对它所支持的压缩文件类型,如*.zip、*.cab、*.rar在其右键菜单中有“Open with Winzip”、“Extract to”、“Extract to folder”、“Create Self-Extractor(.EXE)” 等命令,对于自解压性安装文件(如OICQ99b),其右键菜单中有“Run with Winzip”命令。下面是特定文件类型的右键菜单的命令添加方法(以在mp3文件的右键菜单中加入Play with winamp为例): (1).打开“HKEY_CLASSES_ROOT\mp3_auto_file”主键; (2).在其下新建“shell\Play with Winamp(&P)\command”,将command的键值设为“C:\Program files\winamp\winamp.exe %1” 。 说明:当有多个软件可以播放mp3文件时,我们可以在右键菜单中添加多条命令,如加入“Play with Unreal”等命令,但是我们如何将某一条命令定义为默认操作(即右键菜单中的黑体命令)呢? 你一定会说,很简单的事情吗!将mouse移向一mp3文件,在按右键的同时按shift,在右键菜单中选“打开方式“便可更改,但是这是错误的,不信你试试看,这样只有在右键菜单中选“打开”时才会用你所选择的程序来打开它,否则,它仍旧一如继往。因为它的默认操作不是“打开“这条命令。真正的方法是将shell的默认键值改为你所想执行的命令,例如将shell的键值改为“Winamp”,效果如图3所示。 还有,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我在前面的例子中用的是“Play with Winamp”命令,而在这里用的是“Winamp”,是不是有点不对应呢?说到这里,真是让我心酸,本来我在txt文档中用shell进行默认操作的转换时(转换open与print)挺成功的,但是一转换“Play with Winamp”与“Play with Unreal”便失败,总是转换不过来,最后才明白这可能是“瘟酒吧”的一个bug,它要求转换时主键的键名为单个字符串时才有效。对汉字与英文的组合也有效,不过中间可不能有空格(不知道这是否与我的Win98是D版有关?)。 如果你认为上面的方法不太方便且过于复杂,其实在Windows中还提供了不用操作注册表的更为方便安全的方法:打开一个文件夹,选“查看/ 文件夹选项/文件类型”,在这里你将会找到所有已经注册的文件类型,选择“mp3文件/编辑”,看到操作下面的“新建”、“编辑”、“删除”、“设为默认值”这四个按钮没有?不用我再教你了吧!嘿嘿。 3、在所有的文件夹右键菜单中加入命令 如果你用过Acdsee这个软件,就会发现在文件夹的右键菜单中总有“Browse with acdsee”这一命令,同类的还有Pc-cillin中的Trend Pc-cillin 98命令,下面再该类命令的添加方法: (1).打开“HKEY_CLASSES_ROOT\diretory\shell”主键; (2).在其下新建“命令\command”……下面不用再说了吧! 说明:1.如果你细心一下的话,你将会发现其实在驱动器的右键菜单中,也有“Browse with acdsee” “Trend Pc-cillin98”等命令,驱动器也是特殊的文件夹,但是通过上面的方法是无法在驱动器的右键菜单中加入命令的。如果要在其中加入命令,须对“HKEY_CLASSES_ROOT\drive\shell”主键进行操作; (3).在“HKEY_CLASSES_ROOT”主键下还有一个folder子键,顾名思义,对它的操作将影响所有的文件夹,包括回收站,切记切记!(图4是在回收站中添加了“Browse with acdsee”命令) 4、在所有的文件与文件夹的右键菜单中加入命令 如果你自己开发了一个程序,它的操作对象是文件和文件夹,因此你想在所有的文件和文件夹的右键菜单中加入特定的命令进行操作,这就得看下面的了。 打开“HKEY_CLASSES_ROOT\AllFilesystemObjects”主键,在其下新建“shell\命令\command”,以下操作同前。 需要指出的是这只是一种解决方法,如果大家看我所抓下的图,会发现总有一个“IconView”命令,出现在所有的文件和文件夹的右键菜单中,但是这可不是用这种方法形成的,不妨作一下对比(如图5),这条命令是通过该软件中的应用程序扩展库iv_shext.dll扩展而来,因此它出现在右键菜单的中部。而不是在顶部 。(什么?让我讲一下这种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涉及到编程方面的内容,限于篇幅和主题,我就不讲这种方法了(嘘!小声点,其实我也是不会。) 5、一些特殊命令的添加与删除 (1).资源管理器 在Windows系统中,普通文件夹、驱动器、回收站等的右键菜单中都有“资源管理器“命令,如果你只想在驱动器中保留该命令,可以先在“HKEY_CLASSES_ROOT\folder\shell”主键中删除 explore子键,然后在“HKEY_CLASSES_ROOT\drive\shell”主键中新建“explore\command”子键,令 commmand的键值为“C:\WINDOWS\Explorer.exe/e,/idlist,%I,%L”怎么样,成功了吧! (2).清空回收站 在Windows系统中,只有在回收站的右键菜单中才有“清空回收站”的命令,是不是太不方便了呢,好,我们可以经过一番改造,让所有的文件菜单中都有“清空回收站”的命令,follow me! 我们的思路是先找出“清空回收站”这个命令的来源,然后将其照搬到“HKEY_CLASSES_ROOT\*”下即可。好,还是先来找吧,我找呀找,终于找到了!(图6)——再教你一招,就是一些特殊的命令(特别是第三方提供的软件),都是由应用程序扩展库(.DLL)扩展而来,在注册表的 “shellex\ContextMenuHandlers”中便能找到它的痕迹。我们打开“HKEY_CLASSES_ROOT\CLSID\{645FF040-5081-101B-9F08-00AA002F954E} \shellex\ContextMenuHandlers”,可以发现其下有一名为“{645FF040-5081-101B-9F08- 00AA002F954E}”的子键,这就是“清空回收站”命令的根源了。 找到了根源,就容易多了,在“HKEY_CLASSES\ROOT\*\shellex\ContextMenuHandlers”下新建一键名为“{645FF040-5081-101B-9F08-00AA002F954E}”的子键,怎么样,够酷吧! (3).新建命令的子命令的添加与删除 不知道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你经常自己手工编写网页,在单位的机器上的新建命令中有“新建html文档”的命令,但是你的机器上却没有,还有,随着各种软件的不断增加,你的新建命令弹出子命令的时间越来越长,够呛的吧! 不要紧,不用急,让我来帮你把该出来的叫出来,不该来的让它回去! 打开“HKEY_CLASSES\ROOT\.htm”,添加一主键shellnew,然后新建字符串值NullFile ,键值为空,你现在再对桌面点右键,看看新建,是不是多了一点什么? 至于删除,想各位不致让我多说了吧! (4).剪切、复制、粘贴等命令的添加 注意,我只是谈剪切、复制、粘贴等命令的添加,也就是说对右键菜单中没有这些命令的某些对象,可以添加,而对那些本来有就这些命令的对象,就连删除它们,我都无能为力。 好,我现在以回收站为例,来进行剪切、复制、粘贴等命令的添加,具体地说,有“打开、剪切、复制、粘贴、重命名、删除、属性”等命令的添加。先打开“HKEY_CLASSES_ROOT\CLSID\{645FF040-5081-101B-9F08-00AA002F954E}”主键,你会发现有“shellfolder”子键,在该子键下新建二进制值attributes,它的键值就决定了这些命令在右键菜单中的显示与隐藏。具体如下: 命令 键值 打开 00 00 00 20 剪切 02 00 00 00 复制 01 00 00 00 粘贴 00 01 00 00 删除 20 00 00 00 重命名 10 00 00 00 属性 40 00 00 00 如果你要显示某些命令,只需将该命令所对应的键值相加,结果作为attributes的键值即可。例如:当attributes值为00 00 00 00(默认)时,将不显示以上命令,当为73 01 00 20时,将显示所有的命令(如图7)。现在好了,可以将“回收站“改为你所想改的名称了,还可以将“废物”粘贴到回收站了(不过我看这倒没有多大的作用,是吗?) (5).“发送到”及其菜单 有的文件夹(如我的文档)的右键菜单中没有“发送到”这条命令,我们可以给它添加上去,方法可以参考“清空回收站”命令的添加方法。就是打开“ HKEY_CLASSES_ROOT\CLSID\{450D8FBA-AD25-11D0-98A8-0800361B1103}\shellex\ ContextMenuHandlers”,在其下新建“{7BA4C740-9E81-11CF-99D3-00AA004AE837}”子键,就可以了。 至于“发送到“的菜单,是不需要在注册表中对其进行操作的,它的根源是“C:\windows\SendTo”这个文件夹,你只需在这个文件夹内新建一个快捷方式,让它指向你所想要发送到的文件夹,就OK了(如图8,其中backup,software为新建的指向文件夹的快捷方式)。 (6).查找 在Windows系统中,普通文件夹及驱动器的右键菜单中有“查找……”这条命令,如果我们要在回收站中寻找误删除的文件,而此时回收站中的文件又多的话,我们就可以在回收站的右键菜单中加入“查找……”这条命令。具体方法可以参考2,5。只是需要新建的子键为“{61E218E0-65D3-101B-9F08-061CEAC3D50D}”。只不过命令变成了“文件或文件夹……”(如图9) 讲了这么多,你现在应该懂如何修改右键菜单了吧?以上所讲均在Windows98中文版下通过。最后祝大家都能把自己的右键菜单改得别具一格,得心应手!! 二、轻松修改鼠标右键菜单 操作过Windows 95/98的朋友们一定知道,通过使用鼠标右键的弹出菜单能简化许多操作,如用WINZIP来压缩文件。因此它也逐渐“发福”起来,先是WINZIP,后是ACDSee,再是Norton AntiVirus……你是否也想对这个弹出菜单进行修改呢?希望本文能给你一些启发。 修改文件的鼠标右键弹出菜单(以下简称弹出菜单) 运行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exe),打开“我的电脑\HKEY_CLASSES_ROOT\*\shellex\ ContextMenuHandler”分支。该分支下有两个主键HexWorkshopContextMenu和Winzip(笔者的电脑中装有 Winzip和HexWorkshop),删去后即可发现原来文件的弹出菜单上的Hex edit 和Add to Zip两项不见了。当要在弹出菜单中添加一些可执行文件时(以notepad为例),可进行如下操作: 1.在“我的电脑\HKEY_CLASSES_ROOT\*”下新建一个名为shell的主键。 2.在“shell”下新建名为aaa(aaa即是显示于弹出菜单中的文字,这里假设用“用笔记本打开”代替)的主键。 3.在aaa下新建名为command的主键,修改其右默认的键值为“c:\windows\notepad.exe %1”(%1表示该文件不带参数,而只运行笔记本程序)即可。 4.需再添加新的菜单项重复步骤2、3即可。 这样,在弹出菜单上就出现了“用笔记本打开”这一选项,在打开未与笔记本建立关联的文件时避免了从许多打开方式中去重复选择笔记本的麻烦,而且可以用多种方式打开同一文件而不改变该文件原来的关联(如同时用photoshop和ACDSee打开一图片),增加了文件打开方式的灵活程度。 修改驱动器和文件夹的弹出菜单 1.驱动器弹出菜单的修改 (1)修改方法同上面文件的弹出菜单的修改基本一样,运行注册表编辑器,打开“我的电脑\HKEY_CLASSES_ROOT\DRIVE”,其下有三个主键DefaultIcon、shell和shellex。 (2)打开shell可以看见find和Browse with ACDSee(机器上需装有ACDSee),这也是显示在弹出菜单上的文字,如将Browse with ACDSee改为别的名字,如“用ACDSee浏览”时,则英文变成汉语“用ACDSee浏览”。添加菜单项同样需要在shell下添加新主键,删除菜单项则只要删除对应的主键,如删HexWorkshop,则删去shellex下的ContextMenuHandlers主键下的 HexWorkshopContextMenu主键即可。 2.文件夹弹出菜单的修改 文件夹弹出菜单的修改比较复杂,涉及两个主键Directory和Folder(同样位于“我的电脑\HKEY_ CLASSES_ROOT\”下)的修改。其中修改Folder主键后对驱动器弹出菜单也有影响(修改Drive主键不会影响其他),如在Folder\ Shell主键下添加新主键(设名为aaaa),则同时会在驱动器和文件夹弹出菜单中出现aaaa这一项,删除也同样会对两者产生影响,如删除 Folder\Shell下的explore和open主键,两者弹出菜单的资源管理器和打开两项就会消失。要删除驱动器弹出菜单的winzip项,则删去Folder\Shellex\Context MenuHandlers下的winzip主键即可。而删除文件夹弹出菜单的winzip项,还要删去Directory\Shellex\ ContextMenuHandlers下的winzip主键。只对文件夹弹出菜单进行增删,需对Directory操作就行了(操作主键 Directory不会影响驱动器的弹出菜单)。如删去查找菜单项,只需去掉Directory\Shell下的find主键,添加则在Shell下添新主键。 3.从“文件夹选项”中修改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类似对文件建立关联,方法如下: (1)双击“我的电脑”,打开“查看/文件夹选项”(对于Windows98,还可以单击“开始/设置/文件夹选项”)。 (2)单击“文件类型”标签,从中选中“驱动器”,然后按“编辑”按钮。 (3)在随后的编辑文件类型对话框中,按“新建”按钮,在弹出的新操作对话框中输入一个名字(即弹出菜单上的文字),在用于操作的应用程序文本框中输入应用程序名(也可用浏览来寻找),完成后按“确定”即可。 修改文件夹的步骤相同,只要选中文件夹就可以了。 通过这些方法,你可以将自己制作的软件加入弹出菜单,能和正版软件同占一席之地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三、巧妙用好右键菜单 移动和复制文件是Windows最常用的文件操作,一般都是先选中文件,然后通过鼠标右键,选择“复制”或“剪切”命令,然后打开目标文件夹,再进行“粘贴”;再者,打开并平铺两个资源管理器窗口,然后进行拖放操作,也能达到操作目的。(其实 Windows的“发送到”命令,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复制命令,我们可以手动添加“发送到”对象,就可以方便的复制文件了。但是这些方法都不够灵活,或许微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Windows Me/XP中增加了“复制到文件夹”和“移动到文件夹”命令。它就在资源管理器的“编辑”菜单中,不信你自己打开瞧瞧!可惜在实际应用中仍稍嫌不便。这不,笔者介绍的以下的操作方法让你把“复制到文件夹”和“移动到文件夹”命令加到右键菜单中,从而可大大方便操作。 1、运行“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 2、在“注册表编辑器”窗口的左窗格中,依次展开“HKEY_CLASSES_ROOT\AllFilesystem Objects\shellex\ContextMenuHandlers”分支。 3、右键单击“ContextMenuHandlers”,选择“新建→主键”,将新主键命名为“Copy To”。 4、选中“Copy To”主键,在右窗格中,双击“默认”,此时弹出对话框的“数值数据”框中键入“{C2FBB630-2971-11D1-A18C-00C04FD75D13}”。单击“确定”按钮。 5、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关闭“注册表编辑器”窗口。 增加“移动到文件夹”命令,方法步骤同上,只是在“ContextMenuHandlers”下,新建一个“Move To”主键,将其值设置为“{C2FBB631- 2971-11D1-A18C-00C04FD75D13}”即可。 现在,右键单击某一文件(夹),在系统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出现“复制到文件夹”和“移动到文件夹”两个选项,点击进去试试,此时将弹出一个浏览文件夹的窗口,选择目标文件夹后,点击确定即可实现复制或移动文件的目的。 将注册表展开到HKEY_CURRENT_ 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enuExt,在IE中显示的附加右键菜单都在这里设置,常见的“网络蚂蚁”和“网际快车”点击右键下载的信息也存放在这里,只需找到显示广告的主键条目删除即可 2008年02月18日 星期一 上午 09:06 注册表的文件关联及应用 喜欢使用Windows右键快捷菜单的朋友可能知道,当你选择了一个文件(或者是文件夹或是系统图标)再单击鼠标右键,系统就会弹出一个菜单,菜单上面的各种“功能”(或称“操作”)任你选择,但是你是否注意到,当你安装一些应用软件之后,你的右键菜单是不是膨胀,以winzip为例,安装winzip之后,文件或文件夹的右键菜单当中就增加了功能选择项"Add to Zip"和"Add to xxx.zip",如图一,看到这个变化,我们不禁要问,这些选择项是怎么加入的,可不可以自己来添加。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来看Windows的文件关联。   什么是文件关联呢?通俗地说,就是选择不同类型的文件时,在其右键菜单上显示的各功能项。每个功能项即对应一个关联。选择了某一功能(操作),系统就去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至于对什么文件的什么操作对应什么样的处理程序,那都记录在系统注册表中。因此,要真正弄清文件关联,必须深入研究注册表。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就可以利用注册表随心所欲地为文件建立,修改,删除关联。   既然关联信息都写在注册表中,那么它在注册表中又是怎样构成的呢?我们不妨打开注册表,观察根键HKEY_CLASSES_ROOT之下的各个主键。(这样或许更易说明这一点)你是不是看到了很多前面有一个点(.),后面好象是文件扩展名的主键,如图二所示   DefaultIcon主键,它的功能是定义该类文件的默认图标。 Shell主键,它的功能是本文讨论的中心——文件关联之“命根”所在。文件的各种关联都寄生在此“根”之下,正是它定义了该类文件与多个程序相关联。它的默认值也很有用,你是否还记得双击文件可以将文件打开(对于已注册的文件),这种打开就是利用了系统注册表所设定的默认打开方式,即由shell主键的默认键值来控制。它之下的每个主键,都可称作是“关联主键”(如图四)。“关联主键”的键名是任意的(建议用英文),它的默认键值也是我们感兴趣的。因为这一默认键值会直接显示在右键菜单中,并且每个“关联主键”之下都有一个command主键,这个主键定义的就是“该关联对应的执行程序”。如图五所示,到此文件关联已昭然若揭。   下面我们就以.reg文件(注册表的脚本文件)为例来说明其关联过程。   首先.reg文件在HKEY_CLASSES_ROOT根键之下有一个“扩展名主键”。.reg其默认值为regfile,说明reg类型文件关联的主键是regfile。再在该根键之下找“标识主键”regfile,regfile主键之下有一个DfaultIcon主键,作用是定义reg文件的默认图标。其默认键就是图标的全路径文件名。如: C:\windows\regedit.exe,1(表示的是regedit.exe中的第2个图标)。regfile主键之下还有一个上文称之为“命根”的主键shell,reg文件的 关联就记录在shell之中。下面我们就为regt建立一个关联。步骤为:在shell主键之下,新建主键xxf(名任意),置其默认值为:“徐喜峰的文 本编辑器”,再在xxf主键之下新建主键command,置其默认值为C:\Windows\Notepad.exe %1,该默认值的意义为:用记事本来打开当前reg文件。若没有%1参数,则只运行记事本程序,而不打开当前文件。设置完毕,你再看看reg文件的“右键菜单”,是不是多了一个“徐喜峰的文本编辑器”选项(如图六),爽吧!~   以上所说的只是作用于普通文件的关联,然而在Windows中,除了文件,还有文件夹及特殊的文档(如我的电脑,驱动器,回收站等)。那么这些又该如何设置关联呢?那就请大家记住在HKEY_CLASSES_ROOT根键之下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系统关联主键:   *:作用于所有文件,它与“标识主键”的关联方法一样。   Directory:作用于一般文件夹。   Folder:作用于所有文件夹,包括特殊文件,如:控制面板,回收站等。   Drive:作用于驱动器,如A驱,B驱,C驱。   Unknow:作用于系统不能识别的文件类型,即没有注册的文件类型。   最基本的文件关联就谈到此处,下面来看看文件关联的应用。   应用之一:让MS-DOS方式无处不在。   经常用到DOS方式的朋友可能有些厌烦,因为每次进入DOS方式,都要选择“开始\程序\MS-DOS方式”。利用文件关联,我们可以将MS-DOS方式添加到任何文件的“右键菜单”中,这样就省事多了,方法为: 将注册表展开到HKEY_CLASSES_ROOT\*\shell分支。(在所有文件的“右键菜单”中添加MS-DOS方式)新建主键“MS-DOS",置其默认值为“进入MS-DOS方式”,在MS-DOS主键之下新建command主键,置其默认值为:“C:\Windows\command.com”。 另注册表展开到HKEY_CLASSES_ROOT\Folder\shell分支,(在所有文件夹的“右键菜单”中添加MS-DOS方式)设置同上。   应用之二:隐去快捷方式图标中的小箭头。   如果你觉得快捷方式图标中的小箭头有点障眼,那么利用关联,可以将之去掉,将注册表展开到HKEY_CLASSES_ROOT\lnkfile 分支,将lnkfile主键之下的键值Isshortcut删除,再将注册表展开到HKEY_CLASSES_ROOT\piffile分支,将 piffile主键之下的键值Isshortcut删除,即大功告成。   应用之三:用记事本来编辑bat文件。   有时想编辑bat文件,而习惯性地双击它,这一双击,并没有将它打开编辑,而是将它执行,让人甚为恼火。利用注册表的文件关联,可以将之改变。将注册表展开到HKEY_CLASSES_ROOT\batfile\shell分支,将shell主键的默认值由open改为edit即可。   应用之四:更改某类文件的默认图标。   以txt文件为例,将txt文件的图标改为“我的电脑”的图标。将注册表展开到HKEY_CLASSES_ROOT\txtfile\DefaultIcon分支,将主键DefautIcon的默认键值改为:"C:\Windows\explorer.exe,0" 即可。   应用之五:为所有文件增加“打开方式”。   将注册表展开到HKEY_CLASSES_ROOT\*\shell分支,新建主键open_as,置其默认值为“选择打开方式”,在 Open_As主键之下新建主键command,置其默认值为:"C:Windows\rundll32.exe shell32.dll , openAs_RunDll %1 "   应用之六:将“关机”加入到右键菜单。   将注册表展开到HEKY_CLASSES_ROOT\Directory\shell分支,新建主键close,置其默认值为“关闭系统”,再 在close主键之下,新建主键command,置其默认值为:"C:\Windows\rundll32.exe user.exe, exitwindows"   以上六例应用,总体上能够概述文件关联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框架,弄清了文件关联的结构与框架,自己再增加关联就是小菜一碟了。只要你有兴趣,你可以将你的右键菜单加得满满的。如果你想了解更深一层次的文件关联,那就请你参阅有关windows注册表方面的书籍与资料,或与我联系,我的Email是soolf@163.com。 在文章结束之前,还告诉大家一点小小的诀窍:那就是注册表在作过修改之后,很多场合需要重新启动才能生效。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不需要重启但又能快速更改注 册表的方法:选择“开始\关闭系统”,在弹出“关闭系统”框之后,按Ctrl+Alt+Del 组合键,出现“结束任务”框,选择其中的“Explorer”,再单击“结束任务”,等待一会儿(10秒左右),就会出现一个“结束任务”确认框,点击“ 结束任务”按钮即可 详解右键关联菜单 注册表中这个键位,它是关联着系统所有文件的 这个键则是对应它的关联右键菜单,在这个键下面添加项目及操作,就是给所有文件添加菜单。在这个键的下面默认有个 键,这是关联菜单中的“打开方式”;一般安装了常用软件Winrar,那么就会多出一个 的键来。 这个键也是关联所有文件的 这个键下面默认有个 键,它就是菜单项目“发送到”。 这个键位,它的默认值数据为‘文件夹’,这样说明,它是关联着系统的所有文件夹,而且在‘文件夹选项’的‘文件类型’中,也可以看到它以及编辑关联菜单等。 这个键,是对应每个文件夹的背景右键菜单,所以在这个键下面添加项目及操作,就等于给‘桌面’和‘文件夹空白处’增加了菜单。它不可以在‘文件类型’中编辑和修改,甚至优化大师等优化软件也不能编辑它。 这个键,是对应右键单击每个文件夹上的菜单,如果在这个键下面添加项目和修改,就修改了文件夹的右键菜单了。‘文件类型’和大多优化软件可以编辑和修改到它。 这个键,也是对应右键单击每个文件夹上的菜单,如果在这个键下面添加项目和修改,就修改了文件夹的右键菜单了。大多优化软件可以编辑和修改到它,但‘文件类型’中无法编辑它。 这个键位,它的默认值数据为‘驱动器’,这样说明,它是关联着系统的所有硬盘分区的,而且在‘文件夹选项’的‘文件类型’中,也可以看到它以及编辑关联菜单等。 这个键,是对应右键单击每个分区上的菜单,如果在这个键下面添加项目和修改,就修改了分区的右键菜单了。‘文件类型’和大多优化软件可以编辑和修改到它。不过默认只有一项“搜索”的菜单,还有就是XP系统在文件夹选项改动这一项时,会导致“搜索”被变为默认菜单,而“打开”却变为次菜单。 这个键,也是对应右键单击每个分区上的菜单,如果在这个键下面添加项目和修改,就修改了分区的右键菜单了。大多优化软件可以编辑和修改到它,但‘文件类型’中无法编辑它。 如果想要删除某一文件类型打开方式列表中的某一条目,在这个键下找对应的.扩展名\OpenWithList把不需要的项目删除, 示例: 如果想删除文本文档(*.txt)的Windows记事本(notepad.exe)打开方式,应该删除下列键 值: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 \FileExts\.txt\OpenWithList中值为notepad.exe的字符串值。
个人分类: 脚本|3336 次阅读|0 个评论
MSL的火星车由华裔女孩命名,她仅仅是幸运吗?
热度 3 jiangxun 2011-11-4 09:11
作者:蒋迅 按计划,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将在本月发射,2012年8月,“好奇”号将在火星表面降落。知道吗,到那时候,中文就要到达火星了,因为为这个火星车命名的是一位华裔女孩,而她在写下她的英文名字”Clara Ma“的同时也写下了她自己的中文名字“马天琪”。 由儿童命名火星车是NASA的惯例。2008年11月18日,一项面向全美五岁至十八岁学生的为火星车命名的比赛开始。2009年03月23日至29日,普通公众有机会为九个进入决定的名字进行投票,为火星车的最终命名作为参考。2009年5月27日,NASA 公布 了由中小学生为 火星科学实验室 ( Mars Science Laboratory ) 携带的火星车的名字的获奖者。这一次,幸运的获奖者是一位华裔女孩,六年级的马天琪 (Clara Ma)。她为这个火星车命名为“好奇”号。 马天琪是幸运的,因为她为火星车起的名字是从9200多个提名中筛选出来的。她自己在投票之后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能被选中。但是,她仅仅是幸运吗?当然不是。NASA 文件 显示, “该小组主要是考虑到提交论文的质量。火星科学实验室项目负责人建议的命名和一项不具约束力民意调查也被参考。”这项民意调查是迪斯尼电影制片厂搞的。30位被提名者在互联网上被投票,其中九人被提交给NASA。显然,她有获胜的优势。 在这里 你可以听到她写的参选文章。当她想出“好奇”这个名字的时候,她只用了10分钟就写好了这篇250字的参选文章。她的文章写的很漂亮,但是象这样的好文还有很多,有不少名字也很贴切。她能够胜出一定是有一个因素起了关键作用。NASA要求命名的核心是体现出人类的普遍认识和与科学必然的关联。现在想想,“好奇”这个名字的确是再贴切不过了。 根据NASA 文件t ,她得到NASA开展命名活动的消息并不是通过学校。她是在《时代周刊》的一个“儿童时代”(Times for Kids) 专栏上自己看到的消息。马天琪是一位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好奇心是一个永恒的火焰,在每个人的心中燃烧。它让我清晨起床并幻想着我在这一天将得到什么惊喜,”她在文章里写到。“好奇心是如此的强大力量。没有它,我们就不会今天的我们。好奇心是一种激情,驱使着我们经历每日生活。我们已经成为探险家和科学家,有着疑问和幻想的需要。” 她的父母都是清华 自动化系 的毕业生,1990年代中期到了美国。目前是GPS导航器械生产厂家 Garmin 的工程师。他们有两个孩子:马天琪和她的小一岁的妹妹。马天琪的父亲说,马天琪相对于她的年龄来说比较成熟。她已经开始阅读象《美国国家地理》和《时代周刊》这样的杂志了。姐妹两都已经决定将来要攻读博士学位。马天琪说她将来想成为一个环境学科学家。 2009年6月8日,马天琪和她的全家应NASA的邀请访问了洛杉矶。在喷气推进实验室,马天琪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她在火星车上用中文和英文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马天琪是有准备的,不是吗? 注:我国将于今年11月8日至20日期间搭乘俄罗斯“天顶”号运载火箭发射 我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 。大约经历10至11个半月的飞行后,“ 萤火一号 ”将进入火星轨道进行轨道探测,但不会降落在火星上。预祝这次探索任务圆满成功!中国 大推力火箭发展仍落后 ,所以不能由自己发射火星探索火箭。不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 表示 ,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我国火星探测将按三阶段实施:一是实施火星环绕探测,并开展软着陆技术验证;二是实施火星软着陆,开展火星就位探测;最后实施火星无人采样返回。到那时,将会有更多的中文字出现在火星上。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到 这里 继续阅读
个人分类: 航天人|831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类比思维与方剂命名【转帖】
jzc88 2011-11-1 16:16
类比思维又称取象比类、援物比类。是由一事物推及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方法,它是将两个或两类相似的事物相比较,根据两者某些相同的属性,进而推论,认为两者在另一些方面的特点或规律也可能是相同的。类比思维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法,对于中医学的理论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病因学说等基本理论,无不受其影响。同样,中医方剂学也大受影响,在方剂的命名上体现得很明显。   方剂的命名有很多规律,有以主药名之者,有以功效名之者,有以神话中人物名之者等等。其中暗含文化信息,以及类比思维在方剂命名中的应用。   1.类比卦象   青盂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方,药用荷叶,生石膏,知母,僵蚕等。主治瘟疫表里俱热,头面肿痛。亦治阳毒发斑。   青盂一名,是通过类比卦象而得名。本方之所以名青盂,是因为方中用了荷叶一味,青盂指荷叶。在《周易》中,震卦之象为仰盂,而荷叶一味,其色青,亦如仰盂,故称。古人受类比思维的影响,把荷叶与震卦类比,认为荷叶有震卦之象,则亦具震卦之性,能禀初阳上升之气,可载诸药上行头面,以治头面肿痛之症。   另外,通过类比卦象而得名的还有清震汤。其方中亦有荷叶一味,故名。   2.类比实物   斗门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方,药用干葛,地榆,炮姜等。功能涩肠止痢,主治疫毒痢。   本方名之斗门,是类比水利设施——斗门而得名。斗门,为调节水量而设的一种装置,相当于闸门。开则水泄,闭则水止。斗门散一方功能涩肠止痢,能止痢下赤白脓血,其“止”之功卓,犹如斗门之于水,服之则痢止。   另外,泰山磐石散,金锁固精丸等方名与此相类。泰山磐石散安胎之功坚如磐石,故名;金锁固精丸固精之功如金锁锁之,故名。   3.类比人物事迹   禹功散,《儒门事亲》方,药用黑牵牛,茴香等。功能行气逐水消肿。主治水停之证。   本方名之禹功,是类比大禹治水之功而得名。大禹治水,以疏导为法,最终功绩卓著,天下太平。故大禹治水之功,人皆仰之。本方功能行气逐水消肿,以疏导为法(疏导二便),用于治水。两相类比,名禹功,以示其逐水消肿之功卓越。   4.类比神兽   大青龙汤,《伤寒论》方,方用麻黄,桂枝,生姜等。功能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风寒表证兼有里热。   本方名是类比古代神兽青龙而得名。青龙,古代四大神兽(青龙、白虎、玄武、朱雀)之一。古人亦尊之为神,称青龙为东方木神。龙是国人崇拜的神兽,有兴云布雨之能。本方麻黄量大,发汗力强,有如龙兴云布雨之势,故以龙名之。另有小青龙汤,方名之意与此相仿。   除了青龙之名,白虎、玄武等亦被用为方剂名,如白虎汤、真武汤(因避讳,玄武改真武)。方名之用意与大小青龙汤相仿。
个人分类: 转载|2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超级稻”蒙了多少人?
热度 1 tongpingya 2011-10-12 17:26
超级稻”蒙了多少人?
[农业部品种部门审定的水稻品种,科教部门又组织人员重新给某几个品种命名为“超级稻”,然后以“超级稻认定”名义申报经费立项,就上报列为政绩了。经审定的品种已经进入法律保护程序,重新命名为“超级稻”是干预种子市场正常运行;严格地说违反了《种子法》。) 2007 年 10 月我写了的一篇博文,评论 农业部实施“超级稻”认定的报道。 博文说: 初览这则报道,很是赞赏农业部规范品种名称、推广超级稻的业绩。但仔细推敲,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农业部不是“推广”技术,而是“管理”市场。 查一下 2005 年 9 月农业部办公厅发布的 《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试行)》 (农办科﹝ 2005 ﹞ 39 号文件) 规定:“ 为保证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工作的健康发展,避免各地滥用超级稻名称、混淆超级稻的概念,误导农民”, 要求“ 冠以‘超级稻’称号的水稻品种,应当经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农业部确认 ”,还要求 “组织专家验收,出具百亩示范方产量验收意见。验收专家组须由育种、栽培、推广部门的专家组成,其中 农业部推荐 1 ~ 2 名, 推广部门的专家不少于 50% ”。( 2008 年 7 月 1 日农业部办公厅正式印发了《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 《办法》规定: 命名“超级稻”必须“百亩方比当地品种产量高,生育期适宜,品质好,抗 1 ~ 2 种病虫害,审定后 2 年内推广面积 5 万亩以上。”实际上,除推广面积外,在品种通过审定时上述指标已经合格了。 早些时候,海南省神农大丰种业公司审定了一个水稻品种,根据产量质量指标,在包装袋上自己标识了“超级稻”字样。这怎么行啊?立即被指令限期撤市并报农业部重新审批。神农大丰的老总赶忙认错,按申报程序,请农业部有关部门主持召开验收会,正式给这个品种命名为“超级稻”。 据农业部资料,“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通过立项扶持,命名了 83 个“超级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 4.14 亿亩,亩增产 67.9 公斤,累计增产稻谷 561.9 万吨,对水稻连年增产、单产创历史新高起重要科技支撑作用。”啊!啊!应该注明,这 67.9 公斤有多少是命名前增产的,有多少是命名后增产的。否者就可能理解为,就这么命名一下“超级稻”,全国 561.9 万吨稻谷就“被增产”出来了。 实际上,水稻有籼稻、粳稻之分;有杂交稻、常规稻(严格地说常规稻也是通过杂交培育的)之别,每个水稻品种都有一定生态地区适应性和产量水平。根本不存在什么“超级稻”和“非超级稻”。农业部给命名的“超级稻”有籼稻也有粳稻,有杂交稻也有常规稻。凡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的品种都被命名为“超级稻”了。 “超级稻”只是一个虚拟的浮夸概念,没有任何科学意义。政府命名,政府炒作,农业界没有谁提出异议 ? 你想啊:主管部门有经费给你的品种命名“超级稻”增光添彩;种子企业借“超级稻”之名可能扩大市场增加销量。天上掉下的馅饼,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种推广主要是市场行为。农业部主要职责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督,却要炮制一个虚拟“超级稻”概念,再组织专家命名验收。是锦上添花呢?还是画蛇添足呢?如果全国种植的水稻品种都被命名为“超级稻”,全国水稻连年丰收岂不都要归功于“命名”呢? 政府以自己的信用作担保,册封某一品种为 “超级稻” ,一旦这个品种在生产上出了问题,是归过于审定部门呢?还是追查命名单位呢? 政府 自觉不自觉地 介入市场的微观层面, 干预了种子市场的正常运行, 其公信力将随之扫地。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业内人士心照不宣,业外人士如坠五里雾中。 “超级稻”蒙了不少人,都把“超级稻”等同于杂交稻甚至产量高于杂交稻了。有学者著文称:“超级稻 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大的增产潜力。如果杂交稻都变成 超级稻 ,产量 900 公斤以上,我国的稻谷产量就能够大幅度提升,可以有效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了。” 受蒙了;受蒙的可能继续蒙人。 “超级稻”虚拟浮夸概念还要继续蒙下去。为什么?因为农业部已把它列入“十二五规划”,实行“ 31511 项目”。就是说十二五期间还要再“命名” 30 多个“超级稻”品种,年种植面积 1.5 亿亩以上,亩增稻谷 50 公斤以上。正所谓“ 凡事预则立”,准备 向国务院预报更大的政绩了。 奉劝官员,适可而止,莫留笑柄。 图:认真开会,心照不宣 佟屏亚新浪博客 (或 http://blog.sina.com.cn/cornexpert )
517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数学成果集锦
ChinaAbel 2011-10-7 18:42
数学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已渗透到现实生活的一切领域。在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本网集合的这十几位数学大师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他们为振兴我国的数学事业而不断地奋斗,他们大都是某些数学领域的奠基人或集大成者在确定数学进程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和成就体现了各自所处时代数学活动的主流。中国古代算术的许多研究成果里面就早已孕育了后来西方数学才涉及的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领先的数学研究成果就是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著名数学家阿贝尔曾说:“一个人如果想要在数学上有所进步,就必须向大师学习。”因此,我们整合了一些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数学成果供大家参考。 华人数学家--李善兰 【李氏恒等式】数学家李善兰在级数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李氏恒等式”。 中国清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原名心兰,字竞芳,号秋纫,别号壬叔,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生于嘉庆十六年,卒于光绪八年。 李善兰自幼酷爱数学。十岁时学习《九章算术》。十五岁时读明末徐光启、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尽解其意。后来,他到杭州应试,买回元代李冶的《测圆海镜》、清代戴震(1724~1777)的《勾股割圆记》等算书,认真研读;又在嘉兴等地与数学家顾观光(1799~1862)、张文虎(1808~1888)、汪曰桢(1813~1881)以及戴煦、罗士琳(1774~1853)、徐有壬(1800~1860)等人相识,经常在学术上相互切磋。自此数学造诣日臻精深,时有心得,辄复著书,1845年前后就得到并发表了具有解析几何思想和微积分方法的数学研究成果──“尖锥术”。 1852~1859年,李善兰在上海墨海书馆与英国传教士、汉学家伟烈亚力等人合作翻译出版了《几何原本》后九卷,以及《代数学》、《代微积拾级》、《谈天》、《重学》、《圆锥曲线说》、《植物学》等西方近代科学著作,又译《奈端数理》(即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四册(未刊),这是解析几何、微积分、哥白尼日心说、牛顿力学、近代植物学传入中国的开端。李善兰的翻译工作是有独创性的,他创译了许多科学名词,如“代数”、“函数”、“方程式”、“微分”、“积分”、“级数”、“植物”、“细胞”等,匠心独运,切贴恰当,不仅在中国流传,而且东渡日本,沿用至今。李善兰为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李善兰“尖锥术”书影 1860年起,他先后在徐有壬、曾国藩军中作幕僚,与化学家徐寿、数学家华蘅芳等人一起,积极参与洋务运动中的科技学术活动。1867年他在南京出版《则古昔斋算学》,汇集了二十多年来在数学、天文学和弹道学等方面的著作,计有《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探源》、《垛积比类》、《四元解》、《麟德术解》、《椭圆正术解》、《椭圆新术》、《椭圆拾遗》、《火器真诀》、《对数尖锥变法释》、《级数回求》和《天算或问》等13种24卷,共约15万字。 1868年,李善兰被荐任北京同文馆天文算学总教习,直至1882年他逝世为止,从事数学教育十余年,其间审定了《同文馆算学课艺》、《同文馆珠算金□》等数学教材,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是中国近代数学教育的鼻祖。 李善兰生性落拓,潜心科学,淡于利禄。晚年官至三品,授户部正郎、广东司行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等职,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同文馆教学岗位,也没有中断过科学研究特别是数学研究工作。他的数学著作,除《则古昔斋算学》外,尚有《考数根法》、《粟布演草》、《测圆海镜解》、《九容图表》,而未刊行者,有《造整数勾股级数法》、《开方古义》、《群经算学考》、《代数难题解》等。 李善兰在数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主要有尖锥术、垛积术和素数论三项。尖锥术理论主要见于《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探源》三种著作,成书年代约为1845年,当时解析几何与微积分学尚未传入中国。李善兰创立的“尖锥”概念,是一种处理代数问题的几何模型,他对“尖锥曲线”的描述实质上相当于给出了直线、抛物线、立方抛物线等方程□他创造的“尖锥求积术”。相当于幂函数的定积分公式□和逐项积分法则□他用“分离元数法”独立地得出了二项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结合“尖锥求积术”,得到了无穷级数表达式 各种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展开式,以及对数函数的展开式□在使用微积分方法处理数学问题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垛积术理论主要见于《垛积比类》,写于1859~1867年间,这是有关高阶等差级数的著作。李善兰从研究中国传统的垛积问题入手,获得了一些相当于现代组合数学中的成果。例如,“三角垛有积求高开方廉隅表”和“乘方垛各廉表”实质上就是组合数学中著名的第一种斯特林数和欧拉数。驰名中外的“李善兰恒等式”□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受到国际数学界的普遍关注和赞赏。可以认为,《垛积比类》是早期组合论的杰作。 华人数学家--华罗庚 【华氏定理】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誉为“华—王方法”。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华罗庚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但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亲自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应邀到日本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他先中文,后改用英语演讲。日本学者被他精彩的演说深深吸引,原定45分钟的报告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被延长到一个多小时。当他满头大汗结束讲话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在讲台上。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华人数学家--苏步青 【苏氏锥面】数学家苏步青在仿射微分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国际上命名为“苏氏锥面”。 姓名:苏步青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02年-2003年 籍贯:浙江平阳 学历: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研究院理学博士学位 职务:原浙江大学教务长,复旦大学教授、校长、名誉校长,中国数学会以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等。 苏步青(1902-2003)教育家,数学家,浙江平阳人。1931年获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研究院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浙江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建国后,历任浙江大学教务长,复旦大学教授、校长、名誉校长,中国数学会以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副主席,上海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二、三、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创立了具有特色的微分几何学派,开拓了仿射微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空间微分几何等领域,开创了计算几何的研究方向。著有《射影曲面概论》、《仿射微分几何学》、《射影共轭网概论》等。 华人数学家--熊庆来 【熊氏无穷级】数学家熊庆来关于整函数与无穷级的亚纯函数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熊氏无穷级”。 熊庆来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现代数学的耕耘者,为我国数学教学和研究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不愧为数学界的一代宗师。 熊庆来,字迪之,清代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息宰村。他自幼养成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再加上非凡的记忆力与天才的语言接受能力,常令教育过他的中外教师惊叹不已。191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云南教育司主持的留学比利时公费生,但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只得转赴法国,在格诺大学、巴黎大学等大学功读数学,获理科硕士学位。他用法文撰写发表了《无穷极之函数问题》等多篇论文,以其独特精辟严谨的论证获得法国数学界的交口赞誉。 1921年熊庆来学成归国,先后在云南甲种工业学校、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和系主任。他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近代数学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算学研究部和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3所大学的数学系,以及中国数学报。培养了华罗康、陈省身、吴大任、庄圻泰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数学家。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赵九章、钱伟长、彭恒五等也是熊庆来到清华大学后培养出来的学生。这期间他潜心于学术研究与著述,编写的《高等数学分析》等10多种大学教材是当时第一次用中文写成的数学教科书。 熊庆来在“函数理论”领域造诣很深。1932年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苏黎士国际数学家大会,后到法国普旺加烈学院从事了两年数论的研究,获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国人。此间,熊庆来写成了论文《关于整函数与无穷极的亚纯函数》,该文中定义的无穷极,被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极”又称“熊氏定理”,被载入世界数学史册,奠定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 作为一位学者,熊庆来自早期从事教育工作起,就把培育人才当作头等大事。对于有培养前途的穷学生他总是解囊相助。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因得到熊庆来资助才得以出国深造。为资助严济慈,当自己经济拮据时,熊庆来不惜让夫人当去自己御寒的皮大衣。华罗庚青年时代,因家贫念完初中就无力继续上学,熊庆来在看了他发表的《论苏子驹教授的五次方程之解不能成立》论文之后,发现华罗庚是一个数学人才,立即把他请到清华大学,安排在数学系图书馆任助理员,破格任助教工作,后直接升为教授,并前往英国留学,终于把他造就成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熊庆来既是千里马又是伯乐,除自己在数学研究领域内攀登上科学高峰之外,还着意提携后进,让后者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上另一个数学高峰,为我国数学界创建了一种识才、爱才、育才的优良传统,他的慧眼卓识是我国科学家的典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缪云台、龚自知、方国瑜等人的推荐下,熊庆来接受云南省主席龙云的聘请,出任云南大学校长,为云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的云大,只有3个学院,39个教授,8个讲师,302个学生,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不高。熊庆来利用抗战初期各方人才大量涌入昆明的机会,广延人才,延聘了全国著名教授吴文藻、顾领刚、白寿彝、楚图南、费孝通、吴暗、赵忠尧、刘文典、张奚若、方国瑜等187名专任教授和40名兼任教授,还延聘了一些外国教授,使云大成为与西南联大同享盛名的又一处著名专家学者荟萃之地,教学质量因此跃入全国名牌大学之列,被吸收进《大英百科全书》之中;他把云大扩充成5个学院,18个系,3个专修科,1个先修班的多学院、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学生人数达1100多人,1939年又创办了云大附中;他还不断充实图。书教学设备,使图书馆藏书达十余万册,理科各系都有比较完善的实验室和标本资料室,医学院拥有附属医院及解剖室,农学院有实验农场,数学系在东郊凤凰山建立了天文台,工学院有实习工厂,航空系有飞机3架,这在全国高校中是罕有的;他亲自作了《云南大学校歌》,制定了“诚、正、敏、毅”的校训,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诚实、正直、聪敏又有坚毅的学习精神。在熊庆来任校长的12年里,云大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日新月异,被认为是云南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华人数学家--陈省身 【陈示性类】数学家陈省身关于示性类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陈示性类”。 陈省身1911年10月26日生于中国浙江嘉兴,192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系,先后受教于姜立夫与孙鎕,由他们引导至微分几何这一领域。1934年赴汉堡就学于当时德国几何学权威W.J.E.布拉施克,1936年完成博士论文后,赴法国跟从当代微分几何学家E.嘉当继续深造。 1937年回国,正值抗日战争,他任教长沙临时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在此期间,他把积分几何理论推广到齐性空间。1943-1945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两年,先后完成了两项划时代的重要工作,其一为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内一般公式,另一为埃尔米特流形的示性类论。在这两篇论文中,他首创应用纤维丛概念于微分几何的研究,引进了后来通称的陈示性类,為大范围微分几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工具,成为整个现代数学中的重要构成部份。陈省身的其他数学工作范围极为广泛,影响亦深。 陈省身于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重返中国,在上海建立了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后迁南京),此后两三年中,他培养了一批青年拓扑学家。1949年他再去美国,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与伯克利加州大学任终身教授。1981年在伯克利的以纯粹数学为主的数学科学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长。1985年创办南开数学研究所,并任所长。 陈省身由于对数学的重要贡献而享有多种荣誉,其中有1984年获颁的沃尔夫奖(WolfPrize,Link)。给他教过的学生,计有吴文俊、杨振宁、廖山涛、丘成桐、郑绍远等著名学者。 华人数学家--周炜良 【周氏坐标】数学家周炜良在代数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周氏坐标;另外还有以他命名的“周氏定理”和“周氏环”。 周炜良1911年10月1日生于上海.代数几何. 周炜良的父亲周达(美权)是清末民初著名数学家、集邮家,家境比较富裕.周炜良幼年在上海生长,从未进过学校.5岁开始学中文,11岁学英文,都由家庭教师讲授.20年代上海的大中学校颇多使用美国的原文课本,周炜良即自学各种知识:从数学到物理,从历史到经济.1924年,周炜良恳求父亲送他到美国读书,先在肯塔基州的阿斯伯里学院补习,后来进入肯塔基大学.那时的主要兴趣在政治经济.直到1929年10月进入芝加哥大学时,仍然主修经济学.可是此后两年内发生了变化. 1931年夏天,一位在芝加哥大学得到博士学位后又去普林斯顿工作一年的中国数学家,劝周炜良到普林斯顿去,或者去德国的格丁根大学——那时的世界数学中心.于是在1932年10月,周炜良带着研究数学的模糊想法去了格丁根.补了半年的德文后,希特勒法西斯上台,格丁根衰落了.周炜良在芝加哥时曾读过B.L.范·德·瓦尔登(VanderWaerden)写的《代数学》(Algebra),十分欣赏,于是转到莱比锡大学随范·德·瓦尔登研究代数几何,这是1933年夏天的事.次年夏天,周炜良到汉堡渡暑假,遇到维克特(MargotVictor)小姐,成为好友.周炜良滞留汉堡大学,随数学家E.阿丁(Artin)听课.直至1936年初才回到莱比锡,在范·德·瓦尔登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并和维克特完婚.婚礼上,正在汉堡大学留学的陈省身是唯一的中国宾客. 周炜良成家立业之后,遂返回上海,在南京的中央大学任数学教授.一年后,抗日战争爆发,不得已留在上海.周炜良的岳父在德国曾有很好的工作,由于希特勒的种族迫害而流亡上海,几乎身无分文.这时的周炜良必须自立挣钱,供养太太、两个孩子,以及岳父母. 抗日战争胜利后,周炜良计划经营进出口贸易.大约在1946年春天,陈省身从美国返回上海.他力劝周炜良重返数学研究,并留下许多战时发表的论文,特别是O.扎里斯基(Zariski)和A.韦伊(Weil)的论文预引本.周炜良虽然离开数学已近10年之久,但他终于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回到数学领域. 由于陈省身写信给普林斯顿的S.莱夫谢茨(Lefschetz)作了推荐,周炜良在上海同济大学短期任教之后,便于1947年春天到达普林斯顿.他在那里做了一些相当好的工作.次年,范·德·瓦尔登访问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周炜良去看他,恰好该校有一个教职的空缺,周炜良遂应聘到那里就任副教授.1950年升任正教授.当年,战后首次恢复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在美国举行,周炜良作为该校的正式代表与会,会后曾在哈佛大学短期讲学.1955年再度去普林斯顿进行访问研究,返回霍普金斯大学之后就任数学系主任,前后达11年之久(1955—1966).1959年,他当选为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1977年,周炜良退休,成为霍普金斯大学的荣退教授. 周炜良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代数几何的研究,成为20世纪代数几何学领域的主要人物之一,以周炜良名字命名的数学名词,仅在日本《岩波数学词典》里就收有7个.回顾20世纪中国数学的历史,能在世界数坛上留下痕迹的华人数学家并不多,周炜良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代数几何学是解析几何的深入和发展.正如二元二次代数方程。x2+y2=r2的解集(x,y)可以表示半径为r的圆,代数几何的研究对象仍是高次多元代数方程或代数方程组的解集,即系数在某域k内的n元多项式F1,F2,…,Fn所形成的代数方程组F1(x1,…,xn)=0,F2(x1,…,xn)=0,…,Fn(x1,…,xn)=0的位于域k内的公共解集合V,我们称之为代数簇(algebraicvariety),最简单的代数簇就是平面曲线.椭圆函数、椭圆积分、阿贝尔(Abel)积分等都与平面曲线有关,复变量的代数函数论及黎曼曲面论进一步推动了现代代数几何学的发展. 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R.克莱布施(Clebsch)、J.普吕克(Plcker)、M.诺特(Noether)以及意大利学派曾做出很大贡献.经过J.H.庞加莱(Poincar)、C.E.皮卡(Picard)、J.W.R.戴德金(Dedekind)和A.凯莱(Cayley)的发展,到20世纪20—30年代,E.诺特(Noether)、E.阿廷(Artin)和他们的学生范·德·瓦尔登创立了抽象代数学,为代数几何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周炜良的代数几何学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 周炜良坐标 1937年,周炜良最初的两篇论文发表在德国《数学年刊》(MathematischeAnnalen)上.第一篇是与范·德·瓦尔登合作的,第二篇则是周炜良的博士论文.这两篇文章继承了凯莱和普吕克的工作,并将其推广到n维射影空间Pn上的代数簇.其中指出,任何n维射影空间Pn中的不可约射影族X可唯一地由一个配型(associatedform)Fx所决定,配型的坐标即著名的周炜良坐标.该坐标是普吕克坐标的推广,现已成为代数几何学研究的一项基本工具. 抗日战争开 始后,周炜良在上海闲居,继续研究数学.1939年,他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关于一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将C.卡拉西奥多里(Carathodory)的一项工作(1909)推广到一般的高维流形.当时并未引起人们注意,事隔30余年之后,这篇文章成为非线性连续时间系统可控性数学理论的基石之一.控制论表达的周炜良定理(或称卡拉西奥多里-周定理)可以写成: 设V(M)是解析流形M上所有解析向量场的全体,D是V(M)中对称子集,T(D)是V(M)中含D的最小子代数,I(D,x)是通过x的极大积分流形.那么,对任何x∈M,y∈I(D,x),都存在一条积分曲线α:[0,T]→M,T≥0,使得α(0)=x,且α(T)=y. 抗日战争后期,周炜良曾有论文涉及代数基本定理的拓扑证明和电网络理论等,似乎已偏离了代数几何学的方向.信息断绝和乏人讨论,恐是主要原因. 周炜良于1947年到达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开始了他的黄金创作期.他首先撰文阐明,E.嘉当(Cartan)意义下的对称齐次空间可以表示为代数簇,因而能用代数几何的框架研究其几何学性质.该文所附文献中包括华罗庚的有关矩阵几何学的论文多篇.1947—1948年间,法国数学家C.谢瓦莱(Chevalley)也在普林斯顿,他对周炜良的这篇论文做了很长的评论性摘要,发表于美国的《数学评论》(MathematicalReview).谢瓦莱曾邀请周炜良证明下列猜想:“任何代数曲线,在一个代数系统中的亏数,不会大于该系统中一般曲线的亏数”.周炜良使用纯代数的方法给出了证明,其主要工具之一仍然是范德瓦尔登-周炜良形式. 关于解析簇的周炜良定理 周炜良于1949年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关于紧复解析簇”.所谓解析簇V,是指对任何p∈V,总存在一组解析函数g1,g2,…,gn,和点p的一个邻域B(p),使得V∩B(p)中的点x都是g1,g2,…,gn的零点.这是一种局部性质.由于多项式都是解析函数,所以代数簇都是解析簇.周炜良证明了某些情形下的逆命题: “若V是n维复射影空间CPn中的闭解析子簇,那么它一定是代数簇,而且所有闭解析子簇间的半纯映射,一定是有理映射”. 这一反映由局部性质向整体性质过渡的深刻结论,被称为周炜良定理(ChowTheorem),在代数几何学著作中广受重视.在许多论文里,常常把它作为新理论的出发点. 复解析流形 1950年前后,复解析流形的研究形成热门课题.日本数学家小平邦彦(K.Kodaira)是这方面的专家,当时也在美国工作,与周炜良有交往.1952年,周炜良证明了如下结果:“若V是复r维的紧复解析流形,F(V)是V上半纯函数所构成的域,则F(V)是有限的代数函数域,其超越维数s不会大于r.此外,还存在一s维的代数簇V'以及V到V'的半纯变换T,使T可诱导出F(V)和F(V')间的同构.特别地,如果可选择V'使得T还是双正则变换,那么V必是代数簇.这就把复解析流形和代数簇联系起来了. 把这个一般的结论用于二维的克勒(Khler)曲面,并用小平邦彦所建立的克勒流形上的黎曼-罗赫(Riemann-Roch)定理,就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具有两个独立的半纯函数的克勒曲面(即s=r=2的情形)一定是代数曲面.”这是周炜良和小平邦彦合作的论文中的一个结论,被称为周-小平(Chow-Kodaira)定理. 周炜良簇和周炜良环 用周炜良坐标可以对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进行分类.只要由已知的次数d和亏数g,从非奇异的空间射影曲线的周炜良坐标形成所谓周炜良簇,就能很自然地用有限个拟射影簇将它参数化. 在射影簇研究上,另一个为人们称道的周炜良引理(ChowLemma),涉及完全簇和射影簇的关系.苏联数学家И.Р.沙法列维奇(ЩaфapeВИЧ)在其名著《代数几何基础》中曾提到这一引理: “对于每一个不可约的完全簇X,总有一个射影簇X',使得X和X'之间有一双有理同构”. 周炜良在射影簇方面最著名的工作是提出周炜良环(ChowRing).他于1956年发表的论文“关于代数簇上闭链的等价类”中,提出了射影代数簇上代数闭链的有理等价性的系统理论.大意是:设V是n维射影空间Pn上的代数簇,其上的s维闭链所成的群为G(V,s),与零链等价的闭链成子群Gr(V,s).令Hr(V,s)是二者的商群.将s从1到n作直和,得Hr(V)=Hr(V,s). 周炜良在Hr(V)上定义一种乘法,使之构成环,这就是著名的周炜良环.它是结合的,交换的,具有单位元.这篇论文由M.F.阿蒂亚(Atiyah)写成文摘刊于美国的《数学评论》. 周炜良环具有很好的函子性质:设p是两代数簇X,V之间的模射,f:X→V,则V中闭链C的原象f-1(C)也是X中的闭链,且此运算与相截(intersection)和有理等价性能够相容.因此,它是代数几何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周炜良环在许多情形可以代替上同调环.在证明各种黎曼-罗赫定理时,常用周炜良环去导出陈省身类.著名的韦伊(Weil)猜想的解决,也可使用周炜良环. 另一个常被引用的结论是所谓周炜良运动定理(Chow’sMo-vingLemma):若Y,Z是非奇异拟射影簇X中的两闭链,则必存在与Z有理等价的闭链Z',使Y和Z'具有相交性质(inte-rsectproperty).1970年在奥斯陆举行的代数几何会议上,有专文论述此定理. 关于阿贝尔簇的周炜良定理 20世纪40年代,A.韦伊(Weil)等开创了阿贝尔簇的研究.他们把代数曲线上的雅可比(Jacobi)簇发展为一般代数流形上的皮卡-阿尔巴内塞(Picard-Albanese)簇理论,将过去意大利学派的含糊结果加以澄清.周炜良对此作了丰富和发展,并推广到特征p域的情形.周炜良在文献[10]中证明对一般射影代数簇都存在雅可比簇.文献[11]和[12]给出了阿贝尔簇的代数系统理论,其中有关可分(separable)、正则(regular)和本原扩张(pri-maryextention)的论述,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基本文献. 周炜良还证明了以下结论:“若A是域k上的阿贝尔簇,B是定义在k的准素扩张K上的阿贝尔子簇,那么B也在k上有意义.”S.郎(Lang)称之为周炜良定理. 周炜良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阿贝尔簇的论文也反复被人引用.这一年,普林斯顿大学以数学名家莱夫谢茨的名义举行“代数几何与拓扑”的科学讨论会,韦伊和周炜良都参加了.他们两人在会上宣读的论文密切相关.韦伊证明任何阿贝尔簇都可嵌入射影空间,而周炜良则证明任何齐次簇(不必完备)也可嵌入射影空间.文章不长,但解决得很彻底. 其他工作 周炜良在代数几何领域的研究,涉及很广.例如扎里斯基关于抽象代数几何中的退化原理(degenerationprinciple)的论证,很长而且难懂,周炜良把证明作了大幅度压缩,并加以推广.他和井草准一(J.lgusa)合作,建立了环上代数簇的上同调理论.此外,还推广了代数几何中的连通性定理.在扩充由W.V.霍奇(Hodge)与D.佩多(Pedoe)证明的格拉斯曼(Grassm-ann)簇的基本定理时,指出了某些环空间上的代数特性.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工作.退休之后,周炜良仍然研究不辍.1986年,他以75岁高龄,发表了题为“齐次空间上的形式函数(formalfunction)”的论文. P.拉克斯(Lax)把周炜良列为最重要的移居美国的数学家之一.但他性情淡泊,甚至很少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他是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却长期不参加活动.应该说,周炜良的学术成就远超过他应得的荣誉.不过,各种代数几何的论著不断地引用周炜良的工作,并以周炜良的名字陆续命名一系列术语,这也许是更有意义的褒奖了. 华人数学家--吴文俊 【吴氏方法】数学家吴文俊关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方法被国际上誉为“吴氏方法”;另外还有以他命名的“吴氏公式”。 吴文俊,中国人,1919年5月12日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49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4年当先为中国数学理事长。吴文俊在数学上作出了许多重大的贡献。 拓扑学方面,在示性类、示嵌类等领域获得一系列成果,还得到了许多著名的公式,指出了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广泛应用。他还在拓扑不变量、代数流形等问题上有创造性工作。1956年吴文俊因在拓扑学中的示性类和示嵌类方面的卓越成就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获。 机器证明方面,从初等几何着手,在计算机上证明了一类高难度的定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定理,进一步探讨了微分几何的定理证明。提出了利用机器证明与发现几何定理的新方法。这项工作为数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将对数学的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中国数学史方面,吴文俊认为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是:从实际问题出发,经过分析提高,再抽象出一般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最终达到解决一大类问题的目的。他对中国古代数学在数论、代数、几何等方面的成就也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华人数学家--柯召 【柯氏定理】数学家柯召关于卡特兰问题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柯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孙琦在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柯—孙猜测”。 柯召(1910.4.12—2003.11.8),数学家。浙江温岭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7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四川大学教授、校长、名誉校长。主要从事代数学、数论、组合数学等方面的数学与研究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在数论方面,在表二次型为线性型平方和的研究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不定方程方面,解决了一百多年来未能解决的卡塔兰猜想的二次情形,并获一系列重要结果。在组合论方面,与他们合作得出了关于有限集组相交的一个著名定理即“定道什-柯-拉多定理”,开辟了极值集论迅速发展的道路。在发展中国教育事业、培养大批科学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华人数学家--陈景润 【陈氏定理】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提出的命题被国际数学界誉为“陈氏定理”。 陈景润(1933~1996),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福建闽候人。陈景润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上有哥姐、下有弟妹,排行第三。因为家里孩子多,父亲收入微薄,家庭生活非常拮据。因此,陈景润一出生便似乎成为父母的累赘,一个自认为是不受欢迎的人。 上学后,由于瘦小体弱,常受人欺负。这种特殊的生活境况,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极为内向、不善言谈的人,加上对数学的痴恋,更使他养成了独来独往、独自闭门思考的习惯,因此竟被别人认为是一个“怪人” 。陈景润毕生后选择研究数学这条异常艰辛的人生道路,与沈元教授有关。在他那里,陈景润第一次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从那里,陈景润第一刻起,他就立志去摘取那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1953年,他毕业于厦门大学,留校在图书馆工作,但始终没有忘记哥德巴赫猜想,他把数学论文寄给华罗庚教授,华罗庚阅后非常赏识他的才华,把他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当实习研究员,从此便有幸在华罗庚的指导下,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 1966年5月,一颗耀眼的新星闪烁于全球数学界的上空------陈景润宣布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1972年2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颅。如果这令人费解的话,那么他单为简化"1+2"这一证明就用去的6麻袋稿纸,则足以说明问题了。 1973年,他发表的著名的"陈氏定理",被誉为筛法的光辉顶点。 对于陈景润的成就,一位著名的外国数学家曾敬佩和感慨地誉:他移动了群山! 华人数学家--陈永川 【陈氏文法】数学家陈永川在组合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陈氏文法”。 陈永川教授,出生于1964年3月。现任南开大学副校长,南开数学研究所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核心数学与组合数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并任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客座研究员,AdvancesinAppliedMathematics(《应用数学进展》)编委,GraphsandCombinatorics(《图与组合》)编委,AnnalsofCombinatorics(《组合年刊》)执行编委。陈永川教授还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科协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委员。 陈永川教授于1984年获四川大学计算机软件学士学位,1987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91年获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同年被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授予奥本海默研究员奖。陈永川教授在这个实验室从事计算机研究及其应用方面的工作。所在的部门是ComputerResearchandApplicationsGroup。 陈永川教授于1994年4月放弃在美国的固定工作和优厚的生活条件,回国到南开数学研究所任教授。他的回国在国内以及海外的留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国家、天津市和南开大学的重视,各种新闻媒体争先报道。同年,获得美国李氏基金会的学术成就奖。95年荣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受到李鹏总理的接见。96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被评为天津市十大杰出青年。97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并受到了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和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的接见。98年获得国家教委霍英东奖,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并作为中国科研教育界的代表出席北戴河“科教兴国”座谈会,受到江泽民、李鹏、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96年陈永川教授创办了国际数学杂志AnnalsofCombinatorics(《组合年刊》),并担任执行编委。此杂志与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出版社,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合作,在国际同行的通讯评议中被评为最高质量的刊物(topqualityjournal)。上届费尔兹(Fields)奖获得者Gowers现已被聘为该刊物新一任的编委。这份刊物为中国组合数学界在世界领域内开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阵地。 天津市政府、国家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天津市教委、天津市科委、南开大学以及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支持下,1997年11月,陈永川创立了南开大学组合数学研究中心。他本着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的发展策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中心”办成了一个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机构,每年都有国际著名学者来中心长期工作,直接参与中心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这里还凝聚了一批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实干精神的青年学者,学术气氛浓厚。该中心有希望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的组合数学研究基地。陈省身先生评价说“陈永川的组合数学中心办得很先进,很成功”。1998年,李岚清副总理、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天津市市长李盛霖等领导都先后到组合中心来视察工作。 陈永川从事的主要研究领域有组合计数理论、构造组合学、形式文法、对称函数理论、计算机互联网络、组合数学在数学物理中的应用等,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他的一项研究成果被称为"陈氏文法"。陈永川先后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他的科研成就和学术水平已经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同行认为他是"世界最领先的离散数学家之一"。1996年陈永川在南开数学所成功的举办了组合数学学术年,1997年和1999年又成功的举办了“组合复兴”大型国际会议。 陈永川教授在积极开展个人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同时,把建设中国自己的组合数学研究基地,看成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他为研究生讲授了“组合数学中的概率方法”、“组合恒等式的机器证明”、“排列与树”、“组合计数”等核心课程,在研究论文方面,还开设了q-级数(q-series)以及组合结构(combinatorialstructures)的研讨班,指导学生的研究工作,成果显著。 为了能使研究生从事最前沿课题的研究,陈永川教授积极引进国际著名学者直接参与组合数学中心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在已经有多名学生直接与外国专家合作发表论文。为此,南开大学组合数学中心这个学术团体和人才培养基地赢得了国际组合数学界的认同。几乎每年都有美国科学院院士来中心讲学,介绍最新的课题。 组合数学研究中心与南开大学的基础数学学科于2000年获得了教育部“核心数学与组合数学重点实验室”。由于组合数学中心的发展,2002年又获得了教育部的“应用数学重点学科”。主要由陈永川教授发展起来的组合数学学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的快速发展和赢得的国际影响得到了中国数学界的一致肯定。 华人数学家--周海中 【周氏猜测】数学家周海中关于梅森素数分布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周氏猜测”。 周海中男,1955年10月生,广东雷州人,民盟盟员,广州中山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现为美国牛顿信息科学研究所和斯坦福预测研究所顾问以及美中英语教育协会首席顾问,《语言与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月刊》、《中华学术论坛》、《数学论坛》、《机器人世界》等学术刊物的编委会顾问或名誉主任;是《科学美国人》、《瞭望》等刊物的特邀撰稿人以及6个国际学术团体的成员。他曾多次应邀赴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做专题学术报告,并获得好评。 1981年至今,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语言学、数学、信息科学、新兴交叉学科方面的论文120多篇;其中论文《存在句之我见》获第3届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1989年),《论机器人》一文获第6届国际机器人学优秀论文奖(1991年)。科研成果“模糊数理语言学研究”(系列论文)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2届中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研究类)一等奖(1990年);科研成果“英语语言研究”(系列论文)获首届广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家提名奖(1997年)。他提出的“模糊数理语言学”和“网络语言学”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著名数学难题——梅森素数分布的研究中所提出的科学猜想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周氏猜测”。 由于科研成绩显著,他被评为首届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1988年),并获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立功证书(1988年)。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华人数学家--姜伯驹 【姜氏空间】数学家姜伯驹关于尼尔森数计算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姜氏空间”;另外还有以他命名的“姜氏子群”。 姜伯驹1937年生,浙江苍南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留校任教至今。曾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巴黎高等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198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人数学家--夏道行 【夏氏不等式】数学家夏道行在泛函积分和不变测度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夏氏不等式”。 夏道行数学家。江苏泰州人。195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原复旦大学教授。在函数论方面证实了戈鲁辛的两个猜测,建立了“拟共形映照的参数表示法”,得到一些有用的不等式和被称为“夏道行函数”的一些性质。在单叶函数论的面积原理与偏差定理等方面曾作出系统的有较深影响的成果。在泛函分析方面建立了带对合的赋半范环论和局部有界拓扑代数理论;首先建立非正常算子的奇异积分算子模型;对条件正定广义函数和在无限维系统的实现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在现代数学物理方面,对带不定尺度的散射问题等获创见性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华人数学家--陆启铿 【陆氏猜想】数学家陆启铿关于常曲率流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陆氏猜想”。 广东佛山过去只是一座美丽的小镇。平直的街道,弯弯曲曲的小巷。街道是青石铺成的,岁月长久了便光溜溜的,有雨有薄雾的时候更显得可爱。小巷有的地方很浅,不到几步路便直通那高大堂皇的人家的大门。有的地方很深很深,转一个弯,看到侧边的红瓦檐,再转一个弯,又看到侧边斑驳的门墙内露出几朵小花,幽幽静静地。小镇有几千户人家,不少人家日子过得非常殷实,镇西头红檐碧瓦的人家,显然就是其中的一户。 1927年,陆启铿就出生在这户人家里。盼望着人丁兴旺的父母,从那位慈祥的接生婆手中接过“哇哇”叫的小孩时,都满意地笑了,夸小伢将来一定很有出息。全家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个新生命上,可是不久,一场大病差点夺去了这条生命,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病,远近的医生都看遍了,好不容易保住了性命,但他的下肢却永久地瘫痪了。 陆启铿并不记得这些事,因为他当时还太小太小。 小启铿开始懂事了,他要上学,但他不能走路。怎么办?还好,家里有钱,就请了一个保姆专门背他上学。小启铿就这样摇摇晃晃地在小保姆的背上开始上学了。他读的是私塾,先生不把他当回事,顽童们经常取笑他,他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泣。这时,保姆就哄他,背他到村外的小河滩上,到草丛中,逗他玩,给他讲故事,虽然保姆讲的故事并不多,也不很好,但他从保姆身上却享受到了儿童应得的乐趣。这些乐趣伴他读了几年私塾,在他11岁时,日本鬼子侵占了广东,他们家都逃难到澳门,小启铿失学了。旁人的轻蔑,不懂事的孩子们丢来的石头、瓦块……所有这一切,他都忍受了,可是他不能忍受失学带来的痛苦。他跌跌撞撞地找到了堂姐,借课本读;又磕磕碰碰地缠着哥哥教他英语、中文、史地、几何。特别是几何,这个数学王国的神秘领地,深深地吸引了小启铿。 1942年,陆启铿靠自学考取了澳门中山县联合中学高中一年级,后又转到中德中学。那个学校离他家很远,每天他天不亮就起来,自己穿衣、洗漱,自己做早点,然后从门边取过拐杖,6点钟准时出门。对陆启铿来说,从家到学校的那段路,是那么遥远,他常常跌倒,跌倒了又自己爬起来,流血了,就擦一下,头碰晕了,就歇一下,他常常偷偷地流下伤心的眼泪。可他总是大汗淋漓地第一个来到教室。让陆启铿感到安慰的是,他的顽强的求学精神,感动了班上的词学,他们都愿意帮助他。那位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数学老师也很喜欢他这位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1945年,陆启铿的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就在这时,陆启铿考取了广州中山大学先修班。第二年又考取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可他无法像正常人那样跑进工厂打工,他只好在佛山借了间亲戚家的房子,靠在那里辅导中学课程,挣出学费。每到周五,他就架着双拐,从中山大学出发,换六次公共汽车,再乘小火轮到佛山,周一再原路返校。他把所有的假期都用来做家教。整整四年,为了求学,他在广州到佛山,佛山到广州的路上,不知流了多少汗,费了多少劲,摔了多少跤,受了多少苦。 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陆启铿一直在艰难地奋斗着,可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能成为大数学家华罗庚的学生。 那是1950年,华罗庚到中山大学讲学,这位独具慧眼的教授意外地发现了一篇名为《模函数》的学生毕业论文,他被文中显露的机敏分析和深刻的理解力吸引住了,于是请求有关部门,把陆启铿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工作。 华罗庚教授对陆启铿要求很严。有一次,已是深夜了,劳累了一天的陆启铿正在床上酣睡,突然“笃笃”的敲门声把他惊醒,他没好气地问:“谁?”传来了华教授的回答声,他赶忙下床,开门向教授道歉,教授没有因此而责备他,只是慈祥地注视着憔悴的学生。他知道启铿今天刚从一个学校讲学回来,拄着双拐在台上站了两个小时。但科研上,他不能让自己的学生有半点含糊。进屋后,他严肃地指着一篇陆启铿的文章说:“我看了一下,这里面有些错误,我明天早上有工作外出,所以现在来找你,这样改一下……”然后,教授扶着启铿走到台灯前,细细地讲了起来。就这样,华罗庚教授以他严谨的治学态度、高超的教学技巧,循循善诱地诱导着陆后铿,为陆启铿后来进一步深造和取得辉煌的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陆启铿也因此更加刻苦地在他喜爱的数学领域里耕耘着。 1961年,他的研究专著《多复变函数引论》,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他成为我国这方面的权威。1963年,他参加由华罗庚担任主编的《现代数学丛书》的编写工作,撰写其中的《典型流形与典型城》一书。1966年他研究了一个课题,写出《关于常曲率的kahler流形》一文。文章被美国的《中国数学》翻译转载后,不断引起数学家们的讨论。1969年,波兰数学家M·斯卡津斯基把陆先生那篇文章里提出的观点称为“陆启铿猜想”。陆启铿成了国际知名数学家。1982年,他的另一本专著《微分几何学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另外,他还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科学通讯》等国内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60多篇论文。 陆启铿既是一个残疾人又是一位一流的数学家,但所有熟悉陆启铿的人都很少谈到他的残疾。他的学生杨宏昌说:“我从未感到他是一个残疾人,他从不需要照顾,他可以架着双拐站在黑板前连续讲两节课,他可以从一楼拄着双拐上到五层,再往返数次为我们办出国手续。” 而陆启铿自己却说:“我是一个残疾人……我不是天才,做出一些工作完全是下苦功夫的结果。” 现已70多岁高龄的陆启铿一生都在下着苦功夫,今天还在下着苦功夫。 只要大脑还能思维,我就一刻不离开我的科学研究。 华人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 【杨—张定理】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在函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杨—张定理”。 杨乐数学家。江苏南通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复分析研究。对整函数与亚纯函数亏值与波莱尔方向间的联系作了深入研究,与张广厚合作最先发现并建立了这两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具体的联系。在亚纯函数奇异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引进了新的奇异方向并对奇异方向的分布给出了完备的解答。对全纯与亚纯函数族的正规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正规性与不动点间的联系。引进亏函数的概念,证明了有穷下级亚纯函数的亏函数至多是可数的。与英国学者合作解决了著名数学家立特沃德的一个猜想。对整函数及其导数的总亏量与亏值数目作出了精确估计。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张广厚(1937—1987年),唐山市东矿区林西人,祖籍山东,是我国著名数学家。 1937年1月22日,张广厚降生在林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七岁随父兄到矿上当童工,饱受艰辛,从小立下壮志:一定要做个有文化的中国人。 1948年底,唐山市解放了。张广厚回到了校园,他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初、高中的学业,并成为高中三年唯一一名数学次次考试均满分的“数学尖子”。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张广厚是大学同届毕业生中唯一保持六年全优成绩的学生。他的毕业论文,也被刊发在一家知名的数学杂志上。 1962年,在北大教授庄圻泰的悉心指导下,张广厚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师从著名的数学前辈熊庆来教授做研究生,从此,在数学科学的道路上,他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研究生毕业后,他便被留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从事研究工作。1964年下半年,张广厚和杨乐开始合作研究全纯与亚纯函数族。他们发展了消去原始值的方法,获得了很好的结果。正当他们全心投入函数理论研究之时,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张广厚被赶到中城涧劳动,后又到天津小站的解放军农场劳动了一年半。 70年代初,随着文化禁锢的粉碎和经济、科技改革的到来,特别是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科学院的工作,肯定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短短几年间,他与杨乐合作,首次发现函数值分布论中的两个主要概念“亏值”和“奇异方向”之间的具体联系,被数学界定名为张杨定理。紧接着,张广厚又开始研究“亏值”、“渐近值”和“茹利雅方向”三个概念,这是函数理论中三个重要概念。早在1929年,芬兰著名数学家奈望利纳也曾作过相同的猜测,但10年后,他的猜测被否定了。40年后,这样一个被著名数学家研究却被否定过的难题,在张广厚千万次的论证中,终于找到了合理的解决方法,一举做出这项研究的科学论证。《中国科学》在1973年3月,特为论文出了一期增刊。新华社、《人民日报》也在头版显著位置再次以《张广厚又获世界水平的成果》为题作了报道。 华人数学家----王浩 【王氏悖论】数学家王浩关于数理逻辑的一个命题被国际上定为“王氏悖论”。 王浩(1921.5.2l--1995)是美藉华裔数理逻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科学家,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39年进入西南联大数学系学习,1943年获学士学位后又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哲学部学习,1945年以《论经验知识的基础》的论文获硕士学位.王浩在中学时代就对哲学有兴趣,念初中时他在父亲的建议下阅读过恩格斯的著作《反杜林论》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念高中时他偶然得到金岳霖写的《逻辑》(1935),其中约80页介绍罗素(B.Russel)的名著《数学原理》第一卷的内容,他感到这些内容既吸引入又容易懂,因此想:"应该首先尝试学习较容易的数理逻辑,为以后学习辩证法作较好的准备."大学一年级时,他旁听了王宪钩的符号逻辑课,系统地学习了《数学原理》第一卷.并通过阅读希尔伯特一阿克曼的《数理逻辑基础》(1938年版)学习德语.以后又阅读了希尔伯特--贝尔纳斯的《数学基础》(两卷集,1934年版)的第一卷.1942年他听了沈有鼎讲授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1889--1951)的《逻辑哲学论》(Tractatus,1921)课,阅读了卡纳普(R.Carnap)的《语音的逻辑句法》(1934年版),并开始撰写关于休漠的归纳问题的论文.王浩在回忆这段紧张而有意义的学习生活时说:"1939年到1946年我在昆明,享受到生活贫苦而精神食粮丰盛的乐趣.特别是因为和金[岳霖]先生及几位别的先生和同学都有共同的兴趣和暗合的视为当然的价值标准,觉得心情愉快,并因而能够把工作变成了一个最基本的需要,成为以后自己生活上主要的支柱.我的愿望是:愈来愈多的中国青年可以有机会享受这样一种清淡的幸福!"读书期间(1943--46年),王浩还兼任过数学教员. 1946年,王浩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在那里见到了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奎因(W.V.Quine,1908--),并随即开始学习他创立的形式公理系统,不久就对该系统作出改进,其部分结果写成博士论文.根据奎因的建议,论文的题目取为《经典分析的经济实体论》(AnEconomicOnto1ogyforC1assicalAnalysis).1947年开始担任奎因的高等逻辑与语言哲学等课程的助教;1948年获理学博士,并继续留在哈佛大学;1948一1951年任初级研究员,195l--1956年任助理哲学教授.1949年奎因暂离哈佛期间,王浩接替他开设高等逻辑课,用一种相当完备的方法介绍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 1950--1951年期间,王浩赴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数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54年以洛克菲勒基金会研究员的身份去英国.1954--1955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主持第二届约翰·洛克哲学讲座.1956年获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硕士.1956--1961年任牛津大学数学哲学高级讲师.期间曾主持一讨论班,讨论维持根斯坦的《对数学基础的看法》.牛津大学哲学家中的领头人物大多数参加了这个讨论班.1961--1967年回到哈佛任数理逻辑与应用数学教授.l967年以后在洛克菲勒大学任数学教授,并主持该校的逻辑研究室.l975--1976年曾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访问和工作. l953年起,王浩开始计算机理论与机器证明的研究.因为一方面他敏锐地感觉到被认为过分讲究形式的精确,十分繁琐而无任何实际用处的数理逻辑可以在计算机领域发挥极好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新中国的成立,他想多学点有用的东西以便将来回来报效祖国.为此他曾兼任巴勒斯公司的研究工程师(1953--l954年)、贝尔电话实验室技术专家(1959--1960年)、IBM研究中心客座科学家(1973--l974年)等一系列职务. 1972年以后,王浩数次回国.1973年他写了《访问中国的沉思》,被报纸与杂志广泛刊载.1985年兼任北京大学教授;1986年兼任清华大学教授. 王浩曾发表100多篇论文.主要著作有:《数理逻辑概论》(ASurveyofMathematicalLogic,l962),其中收集了他在l947年至1959年期间写的关于数学基础、形式公理系统、计算机理论和数学定理机械化证明的一些研究论文和其它文章.《从数学到哲学》(FromMathematicstoPhlcosophy,1974),作者试图用"实事求是论"(Substantialfactualism)的观点阐述对一系列哲学问题,特别是数学哲学问题的看法,并对当今在西方世界影响甚大的分析哲学进行批判,书中还包括大逻辑学家哥德尔一些未发表的哲学观点,极有研究价值.《数理逻辑通俗讲话》,有中英文两种版本,这是根据作者在1977年在中国科学院作的6次关于数理逻辑的广泛而通俗的讲演整理而成的.《超越分析哲学--公平对待我们具有的知识》(BeyondAnalyticPhilosophy--DoingJusticetoWhatweKnow,l986),作者对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罗素、维特根斯坦、卡纳普和奎因等人的思想观点作了详细介绍,并给予镇密的分析和有力的批判,主要论据是他们的哲学无法为人类现有的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提供基础.由于作者非常熟悉这四人的工作,甚至与其中一些人有直接交往,所以他的批判十分深刻.牛津大学的彼特·斯特苏森爵士(SirP.Strawson)评论到:"哲学家们对于王浩此书的主要的、深厚的兴趣在于,它记录了一位极富才智、卓越和敏锐的哲学家对所谓’’分析’’或’’英一美’’哲学在本世纪经历的发展过程的看法.""王的书是对现代哲学史和元哲学的丰富、迷人的贡献." 王浩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外藉院士和符号逻辑学协会会员.1983年在美国丹佛召开的,由人工智能国际联合会会议(LnternationalJointConfernceonArtificialinteIIigence)和美国数学会共同主办的,自动定理证明(AutomatedTheoremProving)特别年会上,王浩被授予首届"里程碑奖"(MilestonePrize),以表彰他在数学定理机械证明研究领域中所作的开创性贡献.提名时列举的主要贡献有:强调发展应用逻辑新分支--"推理分析"(inferentialanalysis),其对于数理逻辑的依赖关系类似于数值分析(numericalanalysis)对于数学分析的依赖关系;坚持谓词演算和埃尔布朗(Herbrand)与根岑(Gentzen)形式化的基本作用;设计了证明程序,有效地证明了罗素与怀特海(Whitehead)的《数学原理》中带集式的谓词演算部分的350多条定理;第一个强调在埃尔布朗序列(Herbrandexpansion)中预先消去无用项的算法的重要性;提出一些深思熟虑的谓词演算定理,可用作挑战性问题来帮助判断新的定理证明程序的效能. 华人数学家——侯振挺 【侯氏定理】数学家侯振挺关于马尔可夫过程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侯氏定理”。 侯振挺,我国著名数学家,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新密人,1936年3月生。1960年唐山铁道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长沙铁道学院执教。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曾任长沙铁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科研所所长、湖南省科协名誉主席。 他长期从事概率论特别是马尔可夫过程的研究,在齐次可列马尔可夫过程构造论中创造了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在可逆马尔可夫过程元穷粒子系统领域作了开创性的工作。马尔可夫过程,是俄国数学家马尔可夫1907年提出的一种数学模型。它概括了自然界一系列随机现象,既属于数学基础理论范畴,又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马尔可夫过程成为概率论中十分重要的理论分支。他经过10多年的潜心钻研,1974年在《中国科学》上发表论文《Q过程唯一性准则》,就马尔可夫过程论中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中心研究课题,创造了令国内外数学界瞩目的科研成果。英国数学家、剑桥大学统计数学研究所所长惠特尔教授致函中国科学院院长提出:“长沙铁道学院的侯振挺,在所谓‘Q过程的存在问题’’中,建立了唯一性准则。鉴于这一非凡的工作,本基金会决定授予他一项戴维逊奖。”“直到这位天才的年轻人发表他的论文以前,所有努力都失败了。他的杰出论文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这是因为他的答案具有完整性和最终性。”因此,1978年的英国皇家学会戴维逊奖,颁发给这位中国普通教师,他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数学家。同年,还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侯氏定理”。 “侯氏定理"的问世,使他成为国际数学星空中的一颗耀眼新星。没有欣喜,而是深深感到中国数学科研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造就一支献身于数学科学的高水平的学术队伍。1981年,国家首批博士点公布,他作为学科带头人领衔长沙铁道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点。他以新观念和新思维,慧眼识人,不拘一格广泛搜罗人才,青年工人李慰萱被擢拔为副教授、教授。10多年来,他已培养了多位博士生导师、上十位教授。由10多位博士、40多位硕士组成了较高起点、与国际数学研究接轨、分层次配置的“侯氏梯队”。他们的最新科研成果是《马尔可夫过程的Q一一矩阵问题》,这本50万字著作问世后,立即引起国内外数学界特别是概率论领域的关注和好评。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认为,这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一本关于令一一矩阵问题的专著”。英国皇家学会前主席为该书英文版作序。该书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马尔可夫过程研究在90年代以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例如马氏决策过程就是当代数学热门课题之一。他带领博士生对连续参数Q过程唯一的情况给出了最优决策存在性的证明,取得了第一个可喜的成果。 从创造“侯氏定理”到形成“侯氏梯队”的20年时间里,他在马尔可夫过程及相关领域内,对马氏过程、半马氏过程、逐段确定的马氏过程等分支进行分析概括,取得了一系列深刻而丰富的科研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6本,并完成湖南省能源模型、决策系统软件开发、消费市场趋向分析与需求预测等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余项国内外奖励,1999年8月22日,马氏过程与受控马氏链国际学术会议在长沙召开,国际数学概率论专家聚会长沙铁道学院,他致开幕词,还介绍了他和他的弟子们的一批最新成果。 工作经历 2000-至今教授中南大学数学学院概率统计所 1978-2000教授长沙铁道学院 1960-1978助教长沙铁道学院 1996-至今名誉主席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1986-1996主席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1984-2000副院长长沙铁道学院 1984-至今所长中南大学数学学院概率统计所 主要学术兼职 1990-至今主编《数学理论与应用》(《湖南数学年刊》) 1988-至今理事长湖南省数学会 1979-1985编委ZeitschriftfurWahrscheinlichkeits-theorie 教育背景 1955-1960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数力系大学毕业科研奖励 2002综合性科技奖励第三届湖南光召科技奖 2001马尔可夫骨架过程--混杂系统模型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8专著:《马尔可夫过程的Q-矩阵问题》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88马尔可夫过程及其相关论题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2马尔可夫过程的唯一性,构造与性质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78齐次可列马尔可夫过程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齐次可列马尔可夫过程--Q过程唯一性准则(侯氏定理)全国铁路科技大会奖 1978齐次可列马尔可夫过程的可逆性全国铁路科技大会奖 1978齐次可列马尔可夫过程的理论湖南省科学大会奖 1978Q过程的唯一性准则Davidson奖, 英国皇家学会华人数学家——景乃桓 【景氏算子】数学家景乃桓在对称函数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景氏算子”。 景乃桓男,1962年1月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研究方向:代数学和数学物理(量子群和无限维李代数,表示论,代数组合,量子计算),1982年获湖北大学理学学士,1985年获武汉大学理学硕士。1989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密执安大学,堪萨斯大学和北卡州立大学等地工作或任教,于2001年晋升为正教授。2001年任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006年始任华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2004-05年获德国洪堡学者,2004年获美国富尔布莱特学者。先后在下列数学中心访问研究:京都数理研究所,美国伯克利数学研究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 【教学和研究生培养】 主讲“微积分”,“线性代数”,“近世代数”,“数论和近世代数”,“组合论”,“李代数及其表示论”,“Kac-Moody代数”,“量子群”,“顶点算子代数”,“对称群表示”,“量子计算”等课程。 【科研经历】 多次主持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支助的科研项目。主持1995年10月美国数学会关于“Kac-Moody代数和有关课题”的分会。1998,2001,2006年在美国主持召开“国际仿射代数和量子群会议”,CBMS-NSF“代数组合论会议”和CBMS-NSF“束代数及其应用”国际会议。 在国际数学刊物上发表50多篇论文,编辑著作两部,绝大多数为SCI索引。所发论文杂志有:Proc.Nat’’l.Acad.Sci.USA,Invent.Math.,Adv.InMath.,J.Alg.Combin.,PacificJ.Math.,Lett.Math.Phys.,Trans.Amer.Math.Soc.,Represent.Theory,Intern.Math.Res.Notices,DukeMath.J.,J.Algebra,Phys.Lett.A,J.Phys.ARev.等等。 主要从事无限维李代数,量子群和表示论方面的研究工作。1988年和Frenkel合作首次构造仿射量子代数的顶点表示,之后完全构造绕型仿射量子代数的顶点表示。引入顶点算子方法研究SchurQ-,Hall-Littlewood等对称多项式函数,推动了无限维李代数和代数组合论的交叉研究。和Frenkel以及W.Wang合作研究McKay对应和无限维李代数的关系,运用此方法给出圈群以及中心扩张群的特征标表。和S.Fei等合作运用群论方法研究量子计算中的量子等价问题,运用矩阵方法研究量子密度矩阵的可分问题。 华人数学家——袁亚湘 【袁氏引理】数学家袁亚湘在非线性规划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袁氏引理”。 袁亚湘,男,1960年1月出生于中国湖南资兴。十八岁考上湘潭大学,四年后考上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研究生,师从冯康教授。1982年11月起在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攻读博士,师从M.J.D.POWELL教授。1986年获博士学位。1985年10月至1988年9月在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姆学院工作(Rutherfordresearchfellow),1988年回到中国在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工作(现在计算数学所)。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袁亚湘在超线性优化的算法及其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他在信赖域法的收敛性分析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开创性的,特别是对于非光滑优化信赖域方法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收敛性定理,给出了超线性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他因此在1984年获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学业部研究生论文竞赛唯一的一等奖,以及1985年在英国伦敦获首届青年国际数值分析奖二等奖。他在拟牛顿方法的理论研究方面贡献很大,他和美国科学家合作证明了一类拟牛顿方法的全局收敛性,这是非线性规划算法理论在80年代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他还首创性地提出了用信赖域方法和传统的线搜索方法的结合来构造新的计算方法,开创了利用非二次模型信息构造二次模型子问题的方法,提出了非拟牛顿方法。国外同行称袁亚湘在信赖域方法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基石性的成果,他的贡献对最优化领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教育在线) 本文转自知识人焦点 http://www.zsr.cc/zsrFocus/TopFocus/200802/178891.html
个人分类: 逸闻趣事|3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Win7xfolder – 不仅仅是批量重命名
icstu1 2011-9-20 19:33
[转载]Win7xfolder – 不仅仅是批量重命名
Win7xfolder 是一款批量重命名软件,具备其他批量重命名软件的功能:修改、添加、替换文件或者文件夹的名字;同时支持批量修改文件后缀。 Win7xfolder 的另一特色是可以批量导出文件的名字及其文件大小到 txt/CSV 文件,很方便。 Win7xfolder.exe
个人分类: H 发现有用文章的推荐、摘录和指向链接|9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部分城市在美命名
冯用军 2011-9-8 15:13
1、Pearl Harbor 是珍珠港的意思,更中土翻译:蚌埠。 2、New York 是纽约的意思,更中土的翻译:新乡。 3、Red River Valley 是红河谷的意思,更中土的翻译:丹江口。 4、Phoenix 是凤凰城的意思,更中土的翻译:宝鸡。 5、Rock hometown 是摇滚之乡的意思,更中土的翻译:石家庄。 另,我国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城市联盟推广活动:都说open horizen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还有更科学社会主义的翻译“平壤”。
个人分类: 《最文学》杂志|173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发现的命名也有太多的不公
热度 5 SoSoliton 2011-8-20 13:26
科学史上,很多科学发现常常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包括定律、定理、原理、法则、效应、方程、公式、函数、变换、数列等等,如牛顿定律、欧拉定理、费马原理、安培定则、霍尔效应、薛定谔方程、斯特灵公式、高斯函数、傅里叶变换、斐波那契数列等;甚至一些物理量,如洛仑兹力、坡印廷矢量、拉格朗日量、哈密顿量等,以及很多计量单位,如安培、伏特、欧姆、赫兹等,都以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以表彰或纪念相关科学家在某些领域的杰出贡献。这种做法很好,既是对科学家贡献的尊重和认可,更可通过将其英名载入史册特别是载入教科书中,达到传播和传承科学精神、激励后学之目的。 问题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科学发现,也有太多的不公。同样是伟大的科学发现,其发现者所享受的待遇可能是天壤之别,有的发现者被载入史册、被世代传颂,更多的发现者其人其事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而其成果却在不断地被后人所享用。显而易见的几种不公现象如: 首先,是否所有同等重要的科学发现都以相关科学家的名字命名了呢?显然没有。翻开任何一本自然科学教科书,可以发现,相比于那些已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同类来说,没有用人名命名的东西要多得多。按理说,这些东西追根溯源都能找到原始的发现或发明者,应该也要铬上他们的名字才对、才公平公正呀! 其次,某项科学发现的共同贡献者,为何他们的名字没有共同出现在该项发现的名字中?甚至连个 “ 等 ” 字都没有,好象那项发现就是被冠名的那位科学家单独贡献的一样。体育比赛的团体项目也不是只奖领队或核心成员嘛! 再次,两位甚至多位科学家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独立地做出了同一科学发现,有的已用两位甚至多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了,但有的只用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显然有失公允。 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科学发现的不公现象还有很多,可慢慢考究。究竟有没有什么规矩或约定俗成的法则呢?应该要有什么样的规矩或法则呢?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公或一些不公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把这些问题考究清楚相信会有点儿意思,这是今后的话题。今天来介绍一位做出了很多伟大的科学发现,但又没有得到像其他科学家那样的冠名的 “ 冤大头 ” 科学家,相信这样的 “ 冤大头 ” 在各个领域都为数不少。 在我的专业领域内,我看最冤要数 自学成才的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电气和电子工程师 奥利弗 · 亥维赛( Oliver Heaviside , 1850 年 5 月 18 日- 1925 年 2 月 3 日)了。 他 16 岁离校,是一个 聋子,还被黄疸、痛风折磨,世人看不到他的伟大,正象他听不到世人的声音。他个人以及他的成就在他有生之年(至少在他的青壮年时期)是一直受到极度不公正对待的,在他死后多年,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杂志的一篇文章专门总结并评价了他一生的成就,认为今天的很多学生,包括电气和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对 亥维赛的名字和科学贡献一无所知(远不像麦克斯韦、库仑、伏特、 安培、欧姆、法拉弟、赫兹、高斯等 ),他也很少在课堂上被提及,这与他的杰出贡献是极度不相称的。( This lack of awareness is hardly compatible with the many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of this great scientist, the first moder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 ) 亥维赛在应用 数学、物理学、电气和电子工程等领域做出的众多 杰出贡献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发现或发明只有一个半,一个是亥维赛函数(单位阶跃函数, unit step function ),另外一个与 美国哈佛大学肯涅利 ( A. E. Kennelly, 1861- 1939) 分享, 他们于 1902 年为了解释大气中无线电波的反射,几乎同时猜想到大气有一层导电物质,这层大气现在称为肯涅利 - 亥维赛层。 其实,亥维赛 还有很多更重要的发现值得以他的名字命名,也有一些已被其他科学家的名字占用的发现应该加入他的名字。例如,根据 IEEE 文章的建议,至少有如下几项: (1) 电磁能流密度矢量。现在普遍叫坡印廷矢量( Poynting vector ),但事实上 亥维赛 与坡印廷 几乎同时独立地提出了 电磁能流密度概念,按照他与 肯涅利一起分享肯涅利 - 亥维赛层的做法,至少应该将 坡印廷矢量改称坡印廷 - 亥维赛 矢量( Poynting-Heaviside vector )才是公平的。 (2) 非相对论情况下运动媒质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应该重命名为麦克斯韦 - 亥维赛 方程组。 亥维赛和吉布斯最先使用并发展了矢量分析运算,而亥维赛是第一个用矢量表示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人 ,将原来的 20 个方程减少到目前在教科书上常见的 4 个紧凑对称的微分方程。 (3) 传输线方程(也叫电报方程, telegrapher's equations ),是 亥维赛独立发明的,完全可以叫 “ 亥维赛 方程 ” 。 (4) 拉普拉斯变换可以重新改称为拉普拉斯 - 亥维赛 变换。 亥维赛 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将 拉普拉斯 变换引入工程领域的第一人。 此外, 亥维赛还发明了很多物理学术语,如 永电体( electret )、传导性( conductance )、磁导率( permeability )、感抗( inductance )、阻抗( impedance )、导抗( admittance )、磁阻( reluctance )、电纳( susceptance ),参照已有的做法,将其中几个物理量或者它们的单位用 亥维赛的名字命名,应当是合情合理的。 科学是求真的,是最讲道理的,但恰恰是在最讲道理的地方,也有太多的不公。看来世上哪有绝对的公平,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公。拿亥维赛来说,他如此多的杰出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公平待遇,不知与他的出身低微、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挑战甚至攻击权威等是否有关系。马季曾说过: “ 我太喜欢相声了,但是我太讨厌这支队伍了。这是我的心里话,我说出来了,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但是我还是要说。 ” 仔细研读亥维赛的事迹,发现他也有类似感受,他太喜欢科学了,但是他太讨厌那支队伍了,他一生跨那么多学科领域,有时也是迫不得已,为了远离某个领域的那支队伍。他是英国人,他接受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外国荣誉会员称号,但他拒绝接受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的 “ 休斯奖章 ” 。 出身低微、自学成才的亥维赛一生都是孤独的,连个老婆都没有,他既得不到认可,也得不到同情,他的理论和方法常常被“正统”们认为不严谨,但他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他说: “ Why should I refuse a good dinner simply because I do not understand the digestive processes involved? ”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7316 次阅读|9 个评论
怎么命名一颗星星?
songshuhui 2011-8-18 00:22
小龙哈勃 发表于 2011-07-18 13:52 前些日子 “周杰伦星”的命名 撩起了不少网友对“命名星星”的好奇心,有人甚至直言不讳地问:“要花多少钱?”这个答案或许会让外人有些惊讶:不花一分钱。对于“周杰伦星”的几位发现者来说,为这颗小行星起名是他们的权利,而小行星也是浩瀚宇宙众多繁星间唯一一类可以由发现者命名而得到公认的天体。不过,或许会有网友提问:“我曾看到有公司出售星星命名权,还说可获公认,这是怎么一回事啊?”嗯,对于许多人来说,即便是给家里的宠物起名字也是个需要考虑一段时间的问题,更何况给星星起名字。好吧,今天我们不妨来八卦一下,天文学家是如何给星星起名字的。 首先,为了照顾某些耐不住性子看长篇大论的网友,我们先把最有意思的讲了——小行星。上面也说了,小行星是唯一可以由发现者命名且 得到公认 的天体。笼统地说,小行星是游离于太阳系里头那些块头没有大行星大的天体;或者说,太阳系里头,去掉太阳,去掉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去掉彗星,剩下的基本可以算是小行星了(不严格来说,冥王星也可以称为“小行星”——它甚至还有个小行星编号呢:134340)。最早发现的小行星都是使用古希腊神话的故事来命名,比如1号谷神星、2号智神星等等;但不久之后,因为小行星太多了,神话中实在没那么多名字可命名,发现者们开始自己想名字。到今天(2011年6月28日)为止,共有282027颗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其中16608颗小行星已经获得命名。 目前专门负责小行星观测数据整理及编号的是总部设在哈佛大学的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根据“业内规定”, 公认 发现者在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之后10年之内可以行使命名权。不过,这并不是说发现者们可以“鸳鸯乱点谱”,必须写一份“命名提案”交给国际天文联合会辖下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Committee on Small Body Nomenclature),由委员会全票通过,才算完成了命名。小行星中心每月会在月报中公布获得通过的名字,这些名字也将随即在天文学界内和界外正式使用,可以在任何最新的数据库、学术论文以及你能想到的与学界有联系的任何地方查询到。 为什么要有这么个“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呢?就是因为有些命名太扯淡呗,有一段时间甚至连宠物猫宠物狗也能“遨游太空”了,这可是老家伙们绝对不能接受的。此外,委员会还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将商业元素引入相对比较“清淡”的学术界。比方说,曾有人要命名“比尔盖茨”星以及“谷歌”星;尽管这两者在资助新天文设备和项目上出手阔绰,但最后命名提案仍然没有通过。当然,也有一些过于新奇的名字曾被挡下—— 比如我曾经五次申请命名“八零后”星,但因为许多外国委员无法理解这一名字的意义,也同样未获得通过。 或许有些商业脑筋比较强壮的网友立刻想到:既然小行星命名权如此珍贵,那出售小行星命名权岂不是能发大财?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但实际上几乎无需命名委员会封杀,也没有人做过类似的尝试。除了某些不必重复的大道理之外,一颗小行星要获得足够多的观测数据从而取得永久编号,需要世界不同角落观测者的长期观测才能完成,单靠一己之力几乎不可能。正如受人尊敬的足球运动员从不会把球队的胜利完全归功于自己一样,这种亵渎他人汗水的举动几乎(如果不说绝对)没有发现者做出过。 扯完了小行星,或许有网友会想:天上恒星数目还更多呢,怎么就不拿它们来命名啊?——嗯,没错,的确有人想过这个点子—— 那就是一些“空手套白狼”的商业公司,靠出售恒星的“冠名权”以及一些印着星体照片的“证书”来赚钱。但考证一下就会发现, 没有任何一间公司能证明这些名字确实被学界公认及使用 ,其用途仅限于消费者们自己YY。 在学界里,对恒星的命名是极为不浪漫的—— 这点可比我们的老祖宗们差远了。对于肉眼可见的亮星,古人们可谓煞费苦心,都给它们安上了或浪漫或悲壮的故事,以及相对应的名字—— 譬如,牛郎星,织女星。这些古今通用的名字,在学界里也常用;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的恒星,我们用的只是一些毫无情趣的名字—— 比如织女星,可称为天琴座α星、天琴座3,又可称为TYC 3105-2070-1、HIP 91262、SAO 67174、HD 172167等等等,每一个名字都对应它在不同星表中的编号。至于对星系,除掉我们自身所在的“银河系”之外,天文学家们也采用类似的编号。比如奥特曼的故乡——M78星云,我们又可称之为NGC 2068、Ced55u以及IRAS 05442-0000等等,编号之繁多,连专业天文学家也不一定弄得明白。所以下次如果你想伪装一个骨灰级的科学青年的话,可要牢牢记住这几个编号哦。不过,我建议用NGC 2068就好了,免得雷倒全地球人,因为如果你来一句“你是从IRAS 05442-0000来的吧”,估计你就真是从IRAS 05442-0000来的了—— 除了专门弄IRAS星表的人之外,我想没人能听得懂你的话! 最后,不可不提的是太阳系中的另外一拨成员—— 彗星。彗星命名也由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核定,但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争议—— 它们基本由发现者的名字、或者发现机构的名字命名。一个例外是哈雷彗星,它是为纪念哈雷的贡献而命名的—— 因为哈雷证明这颗彗星每隔76年出现一次。在哈雷之后不久,天文学家恩克山寨了一下哈雷的证明,发现另外一颗彗星也是周期出现的,因此那颗彗星也被冠名为恩克彗星,此后的彗星均用发现者/发现机构的名字命名。 最后,对于梦想拥有一颗自己命名的星星但又没有巨型望远镜的朋友,我可以提供两盏指路明灯。第一,由于那些拥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的命名权的专职科学家们估计已经没时间处理命名的事(我想他已经把他们的血系N代以内的亲戚都命过了吧),你们可以写信到mpc@cfa.harvard.edu ,给小行星中心的科学家们提供自己的命名点子(当然咯,需要是英文的)。他们欢迎大家提建议(虽然…… 我印象中,好像,他们没真正处理过这些建议……)。第二,随时关注科学新闻,因为大行星有向社会公众征集名字的先例,比如冥王星,就是当时11岁的一位美国小萝莉提出的名字(虽然冥王星的身份在2006年的时候被阉割了,但这还是挺有趣的一件事),说不定到时你的灵光乍现能够让你流芳百世哦! 当然,我还是不得不指出,哎—— 无论有没有我们给它们起名字,星辰都一样在按它们自己的规律运行啊…… 不过,身处地球上的我们竟然能够去理解和认识它们,这不也是很奇妙的吗? 本文原载于 果壳网 自然控主题站 《真·明星命名指南》 ,刊登时有删改。
个人分类: 天文|1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航母平台的命名
热度 1 dongzg101 2011-8-12 16:12
这些天在网上报纸上看到第一艘航母平台的命名,大家讨论得很激烈。我也提出我的看法,我突然觉得,取名“元培”号比较好,元培,有学员培训的含义。和第一艘航母平台的作用相似,而且,也是纪念蔡元培先生,可以说没有蔡元培就没有北京大学,没有北京大学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象征着将来航母的发展顺利。历史往往有惊人的轮回。到时候,航母出海访问其他国家,美国人估计要派船来护航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984 次阅读|3 个评论
全球地震地幔柱命名(修订版)
seisman 2011-7-13 20:22
全球地震地幔柱命名(修订版)
地震地热说原理 全球地震地幔柱命名 (修订版) Seisman 通过对全球地震地幔柱的地震活动性和火山动态的讨论,认为有必要对全球地震地幔柱的命名方式作出适当的调整和修订,修订结果见图 1 和表 1 。 1 )调整了地中海地区地震地幔柱的划分。由于意大利、土耳其和伊朗的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故加以合并。地中海西口和中国珲春是全球的两个潜在地震地幔柱,因而保留了地中海西口和中国珲春的划分。 2 )对于双树型、多树型和树杈型地震地幔柱,增加了 Ⅲ级单树型或分枝的划分,以保证每一个单体都是单树型的构造,有利于在地震与火山预测中的应用。 修订的结果,定义了 21 个 Ⅰ 级地震地幔柱, 3 个 Ⅱ级地震地幔柱。Ⅰ级、Ⅱ级和Ⅲ级共计组成 41 个单树型的地震地幔柱构造。 就是这 41 个单树型的地震地幔柱构造, 50 年来,控制了全球大约 90% 的活火山和 98% 的 7.5 级以上的壳内强震活动。因此,它们是对于人类生命的最大威胁。 地震地幔柱的研究,地震地热说的研究,正是为了寻找解脱这种威胁的途径。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7.13 初稿) 图 1 全球地震地幔柱命名(修订版) 表 1 全球地震地幔柱命名(修订版) Ⅲ级(单树型构造) Ⅰ级 01 南智利地震地幔柱 011 南智利 012 拉巴斯 02 北智利地震地幔柱 021 秘鲁 022 厄瓜多尔 023 哥伦比亚 024 委内瑞拉 03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 031 危地马拉 032 墨西哥 04 海地地震地幔柱 041 马提尼克岛 042 普利茅斯 043 海地 05 白令海地震地幔柱 051 东 052 中 053 西 06 鄂霍次克海地震地幔柱 06 鄂霍次克海地震地幔柱 07 日本地震地幔柱 07 日本地震地幔柱 08 中国珲春地震地幔柱 08 中国珲春地震地幔柱 09 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 09 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 10 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 10 南马里亚纳地震地幔柱 11 台湾及琉球地震地幔柱 111 北台湾 112 琉球 113 九州 12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 12 菲律宾地震地幔柱 13 所罗门地震地幔柱 13 所罗门地震地幔柱 14 西汤加地震地幔柱 14 西汤加地震地幔柱 15 东汤加地震地幔柱 15 东汤加地震地幔柱 16 印尼地震地幔柱 161 班达海 162 巴厘海 163 爪哇 164 雅加达 17 缅甸地震地幔柱 17 缅甸地震地幔柱 18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 18 兴都库什地震地幔柱 19 地中海地震地幔柱 191 意大利 192 土耳其 193 伊朗 20 地中海西口地震地幔柱 20 地中海西口地震地幔柱 21 南桑威奇地震地幔柱 21 南桑威奇地震地幔柱 Ⅱ级 F1 马尼拉地震地幔柱 F11 马尼拉 F12 南台湾 F2 安达曼地震地幔柱 F2 安达曼地震地幔柱 F3 北美洲地震地幔柱 ?
4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血型命名的故事
liwei999 2011-5-17 08:41
血型命名的故事。 作者: mirror (*) 日期: 05/16/2011 19:27:04 人们知道血型分类的历史不过百十年,最早的分类是ABO血型系统( 血型 )。 问题是这个命名为什么不说ABC,而说隔着老远的AB-O?据说原本是用了ABC。红血球上有A类型抗原、B类型抗原和没有A和B的类型C类型。可后来又发现了同时具有A和B类型抗原的红细胞,因此命名了AB型。这时再看C的说法就觉得有些不妥了。什么都没有,不如说“零”(=O)由此,C就变成了O。 这事情到了崔健“一无所有”的时候,歌词里就用了“ O-O-O-O-O ,一无所有”的说法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医疗卫生专栏|2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太油菜了——“歼20” 命名揭秘
sheep021 2011-1-13 11:42
以前常听说歼10 ,最多是歼13,14等等传闻 这下突然冒出个歼20,这步子迈得也太快了吧。 不过,据说歼20这个名称,官方还没有证实。只是网络和媒体的习惯叫法而已。 歼20 ,就是歼灭某大牛中国在2020年之前不可能拥有第五代战机论断的意思。哈哈,太油菜啊 估计也有歼22的意思。(2020 中有两个2,) 20一灭,22也就无所出了。
个人分类: 文字乱弹|45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MODIS产品命名规则
renyaqiongj 2010-11-12 15:23
For Example, the file name is: MOD01.A2002032.1015.003.2002034184356.hdf ,then we can define it in this simple way like aaaaa bbbbccc dddd eee fffffffffffff ggg . Scientifcally, we can get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file name from which we can benifit a lot . 1、MODIS product short name, e.g. MOD01 refers to the MODIS Level 1A Radiance product. MOD signifies Terra/MODIS, whereas MYD signifies Aqua/MODIS. 2、Year in which da ta was collected by the instrument, e.g. 2002. 3、Day on which da ta was collected by the instrument, given in Day of Year. For example, 032 is February 1st, i.e. the 32nd day of the year. 4、 Time at which da ta was collected, given in 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 (UTC) or Greenwich Mean Time (GMT). 5、 Collection (version) number. 6、 Production date and time, given in year, day-of-year, hours, minutes, and seconds, in the form yyyydddhhmmss. 7、 File type extension, e.g. hdf is Hierarchical Da ta Format. All MODIS da ta are available in HDF format. 引用地址 http://112233pengbin.blog.163.com/blog/static/384458682009103092827673/
个人分类: 未分类|6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献的归类和命名
whcuser 2010-10-15 16:13
文献粗略分两大类:论文和专著。下面介绍一种我个人习惯的归类和命名方法。不用文献管理软件。 1、论文的文件夹按出版集团或数据库分类,如Nature、Science、ACS、AIP、IOP、OSA、SPIE、IEEE、Elsevier、Springer、Wiley等。论文较多的期刊可从出版集团中独立出来自成一个文件夹,如PRL、APL、OE等。所有会议论文或摘要等其它不易识别的论文自成一个文件夹。文件夹的层次不超过3。 论文命名格式:期刊名缩写+空格+出版年份+空格+谷歌学术中的被引用次数+空格+空格+论文标题(过长的话可掐尾)。引用次数可不定期地更新。 例如:E:\PRL\PRL 2000 3735 Negative Refraction Makes a Perfect Lens E:\Science\SCI 2006 1162 Controll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2、专著的文件夹按大学科分类。 专著命名格式:专著名称+空格+空格+出版年份+空格+谷歌学术中的被引用次数。 例如:E:\光学 光子学\Introduction to Fourier Optics 2005 9796 E:\电磁学\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 1999 18604 3、比较特殊而易于识别的研究方向的论文可自成一个文件夹。 例如:E:\Graphene\SCI 2004 3179 Electric field effect in atomically thin carbon films E:\THz\TMTT 2002 608 Terahertz technology
个人分类: 科研|7608 次阅读|3 个评论
天体名称的前缀和星表
qianlivan 2010-7-21 17:48
任何研究客体都需要一个名字以互相区分。早期的天文学靠肉眼或者小型望远镜观测,发现的天体不多,命名也简单,以星座命名就可。这时期研究的天体主要是恒星(行星的命名就不说了),也就是记录个位置,亮的星有名字,至于暗的,连名字也没有。 有了照相底片,能分光拍光谱以后,天文研究就进入天体物理时代了。暗的恒星也同样有研究价值,此外使用大望远镜还可以拍摄河外星系的光谱,于是命名就是个问题了。通常的天文观测是通过巡天发现大量天体,然后根据天体的性质进行简单分类,然后制成包含所有被发现的天体的表,其中有天体的坐标,星等(或者说流量)等信息,这个表就是星表。通常天体就可以用其坐标命名,但是不同的观测之间会有差别,不同的望远镜测得的天体位置不会完全重合,甚至坐标系本身也在变化,所以除了坐标,天体的名称还要有一个前缀。大多数情况下恒星都是以HD开头,后面是坐标,HD表示的是Henry Draper Catalogue。不过,现在有很多大型巡天正在进行,估计以后恒星会有更多别的名字了。 星系也有相应的表。和恒星一样,星系最初的命名也不是很系统。原因在于一开始人们不知道有星系这种天体。最早给部分星系命名的应该是梅西叶,不过他的目的并不是要研究星系。实际上,梅西叶要找的是彗星。为了成为发现一颗彗星的第一人,他必须在彗星很暗的时候就发现它。不过天空中有一些暗天体和彗星很像,为了方便区分,梅西叶给这些天体起了名字,制了个表。不过这个表不是按坐标起的,而是从1开始。例如,这个表里的第31个天体就叫M31,这也是银河系的近邻,这也是这个星系最常用的名字。这也可以算是暗天体的第一个表。不过实际上这个表里只有部分天体是河外星系。后来随着发现了更多的暗天体,又有了新的NGC (New General Catalogue)星表。这个星表也不是用坐标命名的,也是按顺序排。这个星表里就包括了大量星系,很多星系到现在都采用这种命名方式。循着这个方式,后来又出现了真正的星系的星表,UGC(Uppsala General Catalogue of Galaxies)。后来又有AGC(Arecibo General Catalogue),不过这不是一个正式发表的均匀的星表,只是为了Arecibo望远镜观测方便而制。 如今的大型巡天,如SDSS,2MASS,ROSAT,FIRST都观测到了大量天体,一般会建立自己的星表,天体的命名不再用数字,而是用巡天的名称加上天体的坐标。例如 SDSS 121032.57+392421.1 就是NGC 4151。今后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星表,估计都会采用这种坐标加前缀的命名方式了。
个人分类: 读书|7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型肝炎:中西医研究》概论(二)
fqng1008 2010-5-8 06:19
二、取与舍 1.肝衰竭概念的提出及演变 当欧美专家最先提出了暴发性肝炎以后,随即着眼于肝功能不全,即从肝衰竭角度加以研究。1970年,Trey等 提出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的概念,其定义为首发肝病于起病8周内出现肝性脑病。但有反对者认为,FHF可发生在一定程度肝损害基础上,包括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乙型肝炎病毒(HBV)/丁型肝炎病毒(HDV)重叠感染及慢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OGrady等 认为,过去肝病史应理解为症状性质肝病史,象HBV无症状携带者发生肝衰竭亦可诊断FHF。对慢性酒精性肝病基础上发生肝衰竭者,Sherlock将其命名为慢加急(acute-on-chronic,AOC),后来则被延伸到各种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衰竭 。 关于急性肝衰竭的概念,最初由英国Gimson等 于1986年提出,他们以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取代FHF命名,并增补了起病8~24周发生肝性脑病者,称之为缓发性肝衰竭(1ate onset hepatic failure,LOHF)。同年,法国Berlluau等 则将AHF定义扩大到无肝性脑病者,其标准为血浆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V(前加速素)降至50%以下。如AHF发生肝性脑病,则称为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liver failure,FLF)和亚暴发性肝衰竭(subfulminant liver failure,SFLF),前者发生于起病2周内,后者则发生于2~l2周。值得注意的是,印度Tandon等 进一步区分了SFLF,认为SFLF包括有肝性脑病和无肝性脑病者,FLF则必然具备脑病。 1993年英国皇家学院肝病研究所 提出急性肝衰竭(acuteliver failure,ALF)应该分为超急性肝衰竭(hyperacute liver failure,HALF)、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flure,ALF)及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SALF),以临床出现黄疸到发生肝性脑病计算,界限分别为7d以内、7d~4周及4~12周。但是,法国Berlluau 认为此分型不妥:①肝性脑病并非肝衰竭诊断的可靠指标,同时除肝衰竭以外的多种原因可致意识障碍,造成假象;②三类ALF的划分仅基于英国皇家学院(King-S Colege)的统计(其HALF、ALF和SALF患者的存活率分别为36%、7%和14%),而与巴黎的统计不一致;③ALF既用于总称,又用于分型,易引起混淆;④以临床出现黄疸到发生肝性脑病计算时限不够合理。 2.我国重症肝炎诊断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型肝炎的英文译名为severe hepatitis,日本的重症肝炎则指肝性脑病I度以下严重肝炎。在欧美等其他国家还包括部分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日本的剧症肝炎(FH)与欧美等国家的暴发性肝炎(FH)是一致的,但我国的急性重型肝炎(FH)英文译名与日本和欧美国家一致,含义上则专指FH的急性型,并不包括FH的亚急性型 。 (2)欧洲、美国、日本等的诊断标准与我国方案的最大差异和争议在于将肝性脑病Ⅱ度以上列为必备条件,虽然Bemuau等提出将AHF概念扩展到非脑病患者(这与我国当前分型方法不谋而合) ,但此想法未得到广泛认同,原因可能与无脑病组存活率明显高于脑病组有关 。而且,他们自己也只把非脑病型作为过渡诊断,一旦出现肝性脑病,仍诊断FLF或SFLF 。 (3)有待完善之处 :①未将发病8周~6个月发生肝衰竭(即LOHF)患者包括在内,从而留下空白;②亚急性重型肝炎也是急性肝炎,与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并列似欠妥;③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常有轻重不同肝组织病变,如发生自发性活动或因丙型肝炎病毒(HCV)或HDV重叠感染而陷入肝衰竭,应归入急性或慢性重型肝炎尚不明确;④慢性重型肝炎被定义为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但在临床实际可见部分患者呈急性重型肝炎或LOHF表现;⑤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定在40%是否过严?⑥乙型肝炎慢性重型(慢性肝衰竭)有2个类型,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肝衰竭与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衰竭有质的不同,从肝组织病理上也有明显区别;⑦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展的急性或亚急性重型与无肝病史的急性或亚急性重型的临床表现是不同的;⑧现行亚急重肝的急重肝以2周为时限划分不能与国外接轨,如将其时限划分改在4周,病理变化可免去对亚急重肝的再分期,而与国外完全一致。 3.国外标准主要问题 (1)对FH名称未限定在病毒性肝炎范围内。 (2)命名重复和含混:①从字面上比较ALF和FHF,前者为急性(acute),后者为暴发性(fiflminant),病情上理应ALF轻而FHF重,而事实并非如此;②命名合义相同而用词不一样者如AHF、FHF和ALF、FLF,差别只在前者用了hepatic,后者用了liver,二者为同义词,译名更毫无差异;③对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肝衰竭命名尚存在问题,AOC不象诊断名词,所以常常被打上引号(字面意思象是慢性病急性发作,不作特殊解释时很难理解为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衰竭),日本学者亦不赞成AOC命名 。 (3)AOC并不能囊括所有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肝衰竭,除了急性肝衰竭的FH急性型、亚急性型之外还有LOHF。 (4)在日本学者有关重症肝炎的新提法中有广义重症肝炎(包括剧症肝炎和重症肝炎)和重症肝炎之分,也有学者 将剧症肝炎限定为急性型,与亚急性肝炎并列,这些均易引起混淆。 (5)日本学者 的诊断标准中把疾病性诊断(如HF)和功能性诊断(如LOHF)混在一起,似不够妥当。 (6)迄今尚无统一的无脑病型肝衰竭诊断标准。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3152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型肝炎:中西医研究》概论(一)
fqng1008 2010-4-25 00:08
所谓重型肝炎,是指病毒性肝炎中一类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的临床综合症。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在注重强调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特色同时,为方便与国外学术界交流,关于重型肝炎的命名、定义可能还会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但是,无论将来如何修改,本书讨论的问题正是以此类病例诊断的命名、分类等及其历史演变过程为开始。 第一节 重型肝炎由来 一、中国特色的舶来品 对我国来说,重型肝炎的概念是舶来品。 1.欧美的发现 1908年,Mc Donald最早提出黄色肝萎缩可由病毒而致 ;1944年,Lucke首先提出致死性流行性肝炎(fatal epidemic hepatitis),是重症肝炎的最早提法。2 年后,他与Mallory进一步将其分为暴发型(fulminant form)和亚急性型(subacute form),同时发现与二者相对应的肝组织学变化,即大块肝坏死(massive hepatic necrosis)和亚大块肝坏死(submasive hepatic necrosis)。两人最先提出的暴发性肝炎(fulminant hepatitis)是指一种快速的、类似暴风雨的临床过程(a sharp and stormy clinical course),因为在l943年~l945年的一场传染性肝炎流行过程中,约半数患者(94/l78,53%)死于发病10天内 。 2.日本引进后的变迁 在日本,他们将暴发性肝炎译名为剧症肝炎,不象我国特指重型肝炎中的一种类型急性重型肝炎(暴发性肝炎),剧症肝炎病因不仅包括病毒,还包括药物等其他病因,尽管其中病毒所致者仍占90% 。1971年日本消化器病学会将剧症肝炎定义为肝炎起病8周内发生意识障碍(即肝性脑病)者。10年后犬山会议又增加了2 条标准:一是将肝性脑病定为Ⅱ度以上,二是要求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40%以下,并进一步分为急性型(起病10日内)及亚急性型(起病10日~8周)。由于该标准未包括无肝性脑病的重症患者、发病8~24周的缓发性肝衰竭(1ate onsethepatic failure,LOHF)及慢加急(acute-on- chronic,AOC)患者,武藤泰敏等 提出并实施了一种重症肝炎诊断方案:①与剧症肝炎相平行,另设重症肝炎(前者肝性脑病为Ⅱ度以上,而后者为0~Ⅰ度),并将其分为急性肝炎(重症型)和亚急性肝炎(包括非脑病型和肝萎缩型),二者分界为2周;②增加了发病8~24周的LOHF,与剧症肝炎并列;第三,将剧症肝炎分为2型:A型定义不变,B型则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相当于AOC。此种分型法可包括几乎所有肝衰竭类型,不足之处一是重症肝炎与总名称亦相混淆,二是其亚急性型时间跨度太长(8~24周)。加来信雄 的意见与之一致,唯一不同之处是他未用重症肝炎作总名称。 3.我国的命名与分类 (1)首次引进 1978年,我国第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杭州)首先引进重症肝炎的概念 ,并将其分为急性重型(暴发型肝炎)、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3型。其中急性重型和亚急性重型间界限为3周。对急性重型肝炎的肝性脑病程度及其他两型的PTA程度亦未作规定。因此,当时的病毒性肝炎诊断分为:①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②慢性肝炎,包括慢性迁延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③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④瘀胆型肝炎。 在第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前,我国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归纳为两期六型 。两期即急性期与慢性期;急性期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重型(当时又称恶性型)三个型;慢性期分为慢性迁延型(相当于国外的慢性持续型)、慢性活动型(相当于国外的慢性活动型)和慢性长期黄疸型三个型。 (2)内涵的演变 自从有了重型肝炎诊断之后,相应的研究多了起来。1984年(南宁)病毒性肝炎会议则考虑到要与国际接轨 ,因为国际上无慢性重型肝炎的诊断,就将慢性重型肝炎从重型肝炎中剔出,并归至慢活肝(慢性活动性肝炎),称为慢活肝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重型),并规定这些病人有明确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史,使得相当一部分的慢性重型肝炎被归到亚急性重型肝炎中。 随后,国内的许多学者都认为这样的修改不当,于是又在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恢复了慢性重型肝炎的诊断 。经过多次的修订,目前对于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分类(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 为:①急性肝炎,包括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②慢性肝炎,分为轻、中、重度;③重型肝炎,分为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④瘀胆型肝炎;⑤肝炎肝硬化。 (3)第二次接轨 2005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上,又有人提出为方便与国际通用的诊断接轨,对于重型肝炎的诊断再次提出修改的意见,拟使用肝衰竭的诊断来代替重型肝炎并广泛征求意见,但与会的许多代表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暂时无法达成共识,所以目前我国临床上仍使用2000年制定的诊断标准及定义 。 尽管如此,关于重型肝炎诊断与国际接轨的呼声仍然很高,以至于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于2006年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 。这个指南不仅在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的前提下,而且美国肝病学会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刚刚于2005年问世 ,我们则一步领先,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以循证医学为原则,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借与国际接轨的名义走在了世界前列(应该是第一部指南)。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部指南在规范我国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活动上,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意义重大。 4.我国病理诊断的演变 在1983年第二次的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中首次提出重型肝炎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 ,重型肝炎有三种病理类型: (1)急性重型肝炎 ①急性水肿型重型肝炎,以严重的弥漫性肝细胞肿胀为主,胞浆淡染,小叶结构紊乱,小叶中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坏死灶,毛细胆管淤胆明显;②急性坏死型重型肝炎,有广泛的肝坏死,该处肝细胞消失、遗留网织支架,肝窦充血、炎症细胞浸润,残留的网状结构中可见小胆管淤胆。 (2)亚急性重型肝炎:可见新旧不一的大片坏死和桥型坏死,网织支架塌陷,有明显汇管区集中,残留的肝细胞增生成团,呈假小叶结构。 (3)慢性重型肝炎:虽然在重型肝炎组织学上也列出了慢性重型肝炎的诊断,但是实际上还是归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包括重型活动性肝炎,或具有高度活动性的肝硬化。 1990年慢性重型肝炎不再从属于慢活肝,而成为与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并立的组织学诊断。但是对于急性重型肝炎的组织学诊断没有作出修改。随后国内外报道不同时相的肝穿刺活检观察到肝细胞呈现肿大(再生性肿大),并呈极性排列是肝脏坏死后早期再生的标志,其具体形态描述与急性水肿型的病理改变相一致,因此我国急性重型肝炎的水肿型亚型实为肝脏大块、亚大块坏死后出现的早期修复反应。1995年北京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开始取消了急性重型肝炎中急性水肿型的这种分类 ,即只有急性重型肝炎,即肝细胞急性大块坏死。 重型肝炎的组织学诊断标准同临床诊断标准一样也是经过多次的修改,在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会议确定了现行的诊断标准 。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3898 次阅读|2 个评论
给留学生公寓餐厅取名
suqing1961 2009-9-11 09:46
某高校新建一留学生公寓,其内餐厅设有多个包间,后勤处长希望我给这些包间取名。不才斗胆给出下述取名建议: 金兰阁: 结拜兄弟姐妹般的朋友,为金兰之交。中外学生此阁欢聚,愿共结金兰。 鸿儒轩: 渊博的学者为鸿儒。就餐此轩的先生、女士们,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龙门栈: 考上名校,好似秀才中状元,恰如鲤鱼跳龙门。进此餐厅的留学生,不也是跃入龙门相聚吗? 畅心园: 朋友就餐聚会,岂独图一饱嘴福?促膝交谈,倾心相述,美酒佳肴,能不畅心乎? 聚贤厅: 贤者闲聚,不亦乐乎。
个人分类: 信笔涂鸦|441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何无城市以"毛泽东"命名
lih65 2009-9-9 22:19
又一个 9 月 9 日, 毛泽东主席逝世纪念日。 在建国六十周年时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日,让我们会联想到很多很多。我突然想到这样的问题:作为全国人民爱戴的伟大领袖,为何我们至今没有一个城市用毛泽东命名? 以名人之名命名城市或建筑物,甚至命名路道等,这在中外历史上都不是少数现象。在被西方标榜为民主之典范的美国,它的首都不是被命名为华盛顿么?法国最大的机场不是被命名为戴高乐么?新西兰的首都不是被命名为惠灵顿么?越南的首都不是被命名为胡志明么?在前苏联,不是有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么? 毛泽东英名盖世,可为什么中国没有以毛泽东命名的城市? 中国不是没有以人名命名的城市。比如,在全国县级以上城市中,就有左权县、靖宇县、子长县、志丹县、尚志市、子洲县、黄骅市等是以人名命名的,而这些都是人民群众为纪念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左权、杨靖宇、谢子长、赵尚志、李子洲、黄骅等革命烈士的。 中国也有以人名命名的城市,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可为什么没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 我们不能不把思路拉回到建国前的1949年。这年的3月,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关于七届二中全会,我们记得最清楚的莫过于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但我们还应当记住,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还作出了影响深远的决议,其中,就有不祝寿、不送礼、不以领导人名字命名地名等项重要规定。 由毛泽东亲自倡导的这些规定,是与两个务必的要求紧紧相联的,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革命胜利后党内可能滋长的脱离人民群众的歪风和腐败堕落现象。毛泽东率先垂范。从建国到毛泽东去世,他的生日都是与身边工作人员在平淡的气氛中度过的。他在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生日想吃面条,但大厨为他做的面条却不知怎么碎成一节一节的,没有一根整的,他只吃了一碗普通的挂面。至于不以领导人的名字命名的规定,则从毛泽东开始,无一例外地被坚决地执行了。所以,除了一些革命先烈外,我们现在看不到任何以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名字命名的地方。这在一般人看来也许是小事,但,只要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到,这却是开天辟地的事中国自古以来,从三皇五帝,到封建帝王,没有一个不是以各种方式为自己树碑立传的。而这样一个传统,却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打破了。 打破这种封建的传统,核心的问题是保证我们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毛泽东最不能容忍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作风。1949年9月,毛泽东在其亲自主持起草的《共同纲领》中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他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条历史经验,就是绝不对少数人实行高薪制度。提出应当缩小一切国家工作人员同人民群众的收入差距,防止他们利用职权享受任何特权。他带头降低自己的工资。虽然他的平均主张曾导致平均主义偏向,但其反对特权的平等思想和行为是非常可贵的。毛泽东同志曾多次指出,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就是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实际,不关心群众的疾苦,不为群众谋利益。他反复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作风,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 1970年,正是文化大革命的个人崇拜达到顶峰的时候,毛泽东曾经接受过他的老朋友斯诺的采访。斯诺问毛泽东:我记得,就在你1949年进北京之前,中央委员会通过了一个决议据说是根据你的建议禁止用任何人的名字来命名街道、城市或地方。毛泽东说,是的,我们避免了这种做法;但是,文化大革命中,其他的崇拜形式出现了,比如,有那么多的标语、画像、和石膏像。他对当时流行的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的极端式的称呼十分反感,他说: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讨嫌,总有一天要统统去掉。只剩下TEACHER这个词,就是教员。毛泽东对称他万岁很不满。他对斯诺说,喊万岁的人有三种,一种是真心诚意的,第二种是随大流的因为别人喊万岁,他们也跟着喊,第三种人是伪君子。在面对万寿无疆一类的口号时,毛泽东清醒地知道,这是天大的唯心主义。进入老年以后的毛泽东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人哪有长生不老的?古代帝王都想尽办法去找长生不老、长生不死之药,最后还是死了。在自然规律的生死面前,皇帝与贫民都是平等的。不但没有长生不死,连长生不老也不可能。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这是辩证法的规律。他对身边一位工作人员说:我死了以后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就是台去讲话。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1975年的国庆节,他甚至自言自语地说: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最后一个十一了。他随后平静地问身边人员:这可能是我最后一个十一了吧?工作人员说:怎么会呢?主席,您可别这么想。毛泽东认真地说:怎么不会呢?哪有不死的人?死神面前,一律平等,毛泽东岂能例外?万寿无疆,天大的唯心主义。(参见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毛泽东传》) (顺便说一句,前些日子,有几大网站上都流传着一篇文章,题目是毛泽东生命中的三个9月9日,还有一个更让人惊悚的副标题一生最黑暗的日子,其中,把毛泽东的逝世日也看作是毛泽东一生最黑暗的日子,这是很值得商榷的。作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的去世怎么能是生命中最黑暗的事情呢?) 从毛泽东所尊崇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人的物质存在总是要消亡的。但人的精神存在却可以影响长远。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所追求的正应是精神的永恒。 9 月 8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 9 月 15 日 至 18 日召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很显然,四中全会的主题是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我们在此时回顾毛泽东的有关思想和实践,意义重大。
个人分类: 观点述评|3239 次阅读|1 个评论
质粒的命名
热度 1 firepear 2009-2-15 23:57
现在查到一个常用质粒的全序列轻而易举,可是了解谁帮它起的名字却没那么轻松.. 有查阅到对质粒命名的一些建议性质的文章,但是普遍接受的做法现在还没有,所以质粒的命名相对宽松但也有据可循,第一个小写字母p即plasmid首字母,后两个多为发现单位或个人;至于数字没弄清代表什么,pBR322是第一个人工质粒,可是322与其长度也搭不上,但是肯定有缘由,以后接触到新质粒的时候试图去了解一下它的故事也挺有意思的吧:-) 列举一些查到的例子: pBR: BRBolivar and Rodriguez pJR: JRJohn Pemberton pUC: UC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CR : clever name for a vector used to clone PCR products ...
个人分类: 命名系列|15829 次阅读|1 个评论
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
firepear 2009-2-15 23:09
基于分离出此酶的微生物学名,前三个为斜体字母,即属名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加上种名前两个字母的小写,有变种或不同品系则后跟小写的品系名首字母,而最后以罗马数字表示在该品系细胞中发现的限制性内切酶的次序。 如: Escherichia coli R 株分离出的第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命名为 Eco R I E Escherichia (genus) co coli (species) R RY13 (strain) I First identified (order of identification in the bacterium) H.O.Smith和D.Natnans提出(文章PubMed ID: 4588280)
个人分类: 命名系列|6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七)
刘玉平 2008-11-5 23:21
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七) 十三、宝石的种类 宝石可以分为无机宝石和有机宝石两大类。 (一)无机宝石 根据其形成机理,分为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两类: 1 、天然宝石 是指除加工琢磨成型外,自然界中由非人为因素形成的美丽、稀少、耐久的单矿物晶体和岩石。如钻石、红宝石、翡翠、软玉等。 2 、人造宝石 是指除加工琢磨成型外,全部或部分有人工制造的产品,包括合成宝石、仿制宝石、组合宝石和人工优化天然宝石等。 ( 1 )合成宝石 是指按照某些天然宝石的化学组成,模拟在自然界中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用人工结晶或重结晶方法生成的人造宝石。这种合成宝石的晶体结构、物理化学属性与相应的天然宝石基本相同,例如:合成红宝石、合成祖母绿等。 图 1 、合成祖母绿 ( http://yzy.dpc.gov.cn/ArtImage/2006/7/7787-p1090013.jpg ) ( 2 )仿制宝石 是指仅仅仿造某些天然宝石美丽的外观或特殊的光学效应,而不具备相应天然宝石的物理化学属性及晶体结构,在自然界中没有相应的宝石。例如:仿钻石的立方氧化锆,仿红宝石和水晶的玻璃,仿琥珀和象牙的塑料等。 图 2 、立方氧化锆 ( http://asp.iwpower.com/lee1836/1ch/ch38-SYN.%20CUBIC%20%20ZIRCONIA.jpg ) ( 3 )组合宝石 是指用人工方法将两种及以上的宝石材料粘合或用其他方法组合在一起的宝石。按其组合一般分为二层石和三层石,例如:冠部为欧泊,底部为黑色玛瑙的欧泊二层石;冠部为镁铝榴石、底部为红色玻璃,呈现红色闪光效应的镁铝榴石二层石等。 图 3 、镁铝榴石二层石 ( http://course.cug.edu.cn/cugFirst/artifical_gem/files/10_08.jpg ) ( 4 )人工优化宝石 是指通过人工方法改变宝石的颜色、透明度、硬度等物理化学性质,以达到改善天然宝石品质并使其增值的效果。例如:热扩散改色蓝宝石、翡翠染色、琥珀重熔祛除裂隙等。 图 4 、染色翡翠 ( http://jpkc.szpt.edu.cn/zb/admin/ewebeditor/UploadFile/2005531143635646.jpg ) (二)有机宝石 是指在由动物或植物生成的宝石。例如:琥珀、象牙、珍珠、珊瑚、龟甲等。 十四、宝石的命名 (一) 天然宝石的命名 国际珠宝首饰联合会( Confd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Bijouterie , Joaillerie et Orfvrerie , CIBJO )规定,宝石的名称应采用矿物名称或历史流传下来的商业名称;玉石采用矿物组合中主要的矿物名称或历史流传下来的商业名称;生物宝石采用传统的生物宝石名称。不允许在宝石名称加上产地、国家或其他宝石名称作为前后缀。 1、 宝石的命名 宝石的名称,通常采用矿物名称。如果一种矿物只有一个宝石品种,这种宝石就采用其矿物名称;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宝石变种,就采用历史流传下来的商业名称;如果没有历史流传下来的商业名称,就在矿物名称加以宝石颜色的前缀。 例如,红宝石和蓝宝石,分别是红色、蓝色的宝石级刚玉,采用历史流传下来的商业名称;祖母绿和海蓝宝石,分别是艳绿色和海蓝色的宝石级绿柱石,也采用历史流传下来的商业名称。 2、 玉石的命名 玉石的名称,通常也采用矿物组合中主要的矿物名称或历史流传下来的商业名称。但是市场上以地名命名的玉种比较多,一种玉料多种称谓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如宝石统一、规范。例如,硬玉有三种常用称谓,以硬玉矿物命名的硬玉,以商业名称命名的翡翠,以产地命名的缅甸玉等;蛇纹石质玉有以矿物命名的蛇纹石玉,也有产地名称、商业名称,如岫岩玉、昆仑玉、朝鲜玉、鲍文玉等。 图 5 、缅甸玉(硬玉) ( http://www.sppfw.cn/pic/075623366.jpg ) 图 6 、岫岩玉(蛇纹石玉) ( http://www.xiuyan.com.cn/ydzh/new_images/2006041115490973578.jpg ) 3、 生物宝石的命名 生物宝石的品种不多,命名也很统一,如珍珠、琥珀、象牙等。 (二) 人造宝石的命名 1、 合成宝石的命名 市场上常见的合成宝石,主要是那些化学成分相对简单、价格比较昂贵的高档宝石品种,如:合成钻石、合成红宝石、合成蓝宝石等,均应在宝石前面注明合成两字,否则属于欺骗行为。 2、 仿制宝石的命名 仿制宝石没有其相应的天然宝石,其命名应注明仿制两字或注明真实材料的名称,否则亦属于欺骗行为。 3、 组合宝石的命名 组合宝石的命名,应注明其类别,如:欧泊二层石或仿钻箔衬石等。 (三) 人工优化天然宝石的命名 人工优化处理天然宝石的方法很多,如热处理法、热扩散法、染色法、涂色法、辐射法等等。除热处理法处理过的宝石,其稳定性、耐久性与天然宝石类同外,其他方法处理过的宝石均有所差异。因此,国际珠宝首饰联合会规定,除经过热处理的宝石无需注明外,其他方法优化的宝石必须加上优化两字,否则视为欺骗行为。如:优化翡翠、优化蓝宝石、优化钻石等。 *** 主要参考文献: 潘兆橹. 结晶学与矿物学(第三版). 地质出版社,1994. 李兆聪. 珠宝首饰肉眼识别法. 地质出版社,1999.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13027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