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耗散系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热力学熵和信息熵——兼答二傻兄
biozhang 2010-2-1 10:03
张星元:热力学熵和信息熵兼答二傻兄 热力学用熵(统计学熵)描述的是孤立系统的混乱状态;信息论用熵(信息熵)描述的是信息系统的信息量。 熵是系统的无效能量的度量 河水越过水坝流入湖泊;当水面下落时,驱动水轮,可发电,或做其他形式的功;然而一旦水落到坝底,就不能再做功了。水平面上没有任何势能的水连最小的轮子也带不动。处于这两种不同的能量状态的能量分别被称为有效的能量(或自由的能量),和无效的能量(或封闭的能量)。 熵的增加就意味着系统内有效能量的减少。每当系统内外有点什么动静,就会有一定的量的能量被转化成不能再做功的无效能量。被转化成了无效状态的能量成了我们所说的污染(耗散了的能量就是污染)。许多人以为污染是生产的副产品,但实际上它只是被转化成无效能量的原来有效能量 或能源的 一部分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生又不能被消灭,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即耗散的方向转化,那么在假定的孤立系统中污染就是熵的同义词。因此,孤立系统中,熵是系统的无效能量的度量。 负熵是积极的 负熵是指系统与环境发生交流而引发的系统自身的负的熵变。负熵总是与系统吸收低熵物、消化低熵物和排出高熵物的整个过程联系在一起的。耗散系统或耗散结构存在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它们实现负熵抑制熵增的过程。负熵的实现有赖于环境对系统供应低熵物。耗散系统或耗散结构实现负熵的过程可分为输入、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输出和反馈四个过程;其中,输入是环境对系统的选择,环境可以通过调整输入来控制系统;而输出是系统对环境的反作用,系统可以通过输出影响环境。负熵过程体现了系统的存在是系统与环境的双向选择作用。 负熵是积极的。有机体代谢的实质就是把它自身活着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全部的熵,转移给其生存的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系统实现负熵的过程。因此,生命就是有机体实现负熵的过程。 关于广义的熵 信息论和控制论扩充了热力学熵的含义,把广义的熵定义为事物运动状态的不确定程度(不定度,混乱程度)的物理量;把负熵看作为熵的对立面,用负熵值来度量系统的信息量,负熵值相当于信息量。信息量可反映系统或结构的有序程度、组织程度、复杂性、特殊性,进化或发展的程度;信息可降低系统运动状态的不确定程度,就是消除或减少系统的信息熵,也就是增加系统的信息负熵。 对于耗散结构,输入的负熵也是与输入的能量成正比的。但对于信息系统,输入的信息与输入的能量之间却不存在这种比例关系。例如收音机和电视机,它们的信息是从天线输入的无线或有线信号,输入信号的强弱与信号本身包含的信息量不成比例关系。输入信号的信息量与收音机和电视机电源提供的电功率之间也不存在比例关系。这里,从电源输入的是热力学负熵,而从天线输入的是信息负熵。系统内部的有序化,例如喇叭发出声频的有序化变化的振动,屏幕上呈现的有序化变化的图像,来源于信息负熵;输出音频和视频的强度,取决于电能的供应。这种有序化输出以电源的热力学负熵输入为先决条件,以天线信号的信息负熵为依据,但两者之间却并不存在数量关系。从天线输入的信息负熵才是产生这类信息系统内部有序化的内因。正如人脑活动的有序化与吃饭(供应能量或热力学的负熵)之间不存在数量关系一样。 信息论的负熵概念较热力学的负熵概念含义要广,而且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广义负熵给许多不同学科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词汇,这就有助于为这些不同学科建立一套共同的语言,促进它们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丰富,从而实现普里高津提出的广义有序化(实际上就是广义进化)的大一统的目标。
个人分类: 复杂系统|12536 次阅读|11 个评论
自然界对腐败感兴趣,还是对进步更感兴趣?
biozhang 2010-1-31 19:04
张星元:自然界对腐败感兴趣,还是对进步更感兴趣? 这几天熵在科学网上成了热门话题。好久没有写博文了,也插上几句。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只在隔离(孤立)系统中成立。在隔离(孤立)系统里,如果任凭事物自由发展,必然熵增,必然走向腐败,走向热寂。 世界万物总是互相关联的,因此绝对的隔离系统是没有的。在现实世界(非隔离系统,包括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里,事物几乎从来不可能是任其发展的(互相关联之故),至少是不可能完全任其发展的。它们几乎总是会遭遇从系统外部流入的某种能量和物质。如果这些从外部流入的能量和物质足够多的话,则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描述的稳步退化的情形就会被部分或全部地扭转过来。处于沸腾中的电热水壶内水和培养中的微生物活细胞就是比较典型的实例。
个人分类: 复杂系统|3855 次阅读|5 个评论
爬楼梯,吃东西,有问题,不拘泥
biozhang 2008-11-6 06:52
张星元:爬楼梯,吃东西,有问题,不拘泥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能量既不能创生又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这是一个难懂的概念。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时候,能量似乎被我们“创生”了;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能量似乎被我们“消灭”了。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解释中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这是我当年做中学生时提出的问题,老师没有为我作答,我学习并思考了几十年,提出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   其中包括    代谢能支撑假说: “能直接推动生命活动(做细胞功)的能量形式叫做代谢能。微生物细胞依靠其自备的能量换转机构,把化学能或光能持续的转化成代谢能,并直接用来支撑其自身的生命活动。” Metabolic energy sustentation hypothesis     The intermediate form of energy, used directly to drive vital activities (to do cell-work), can be called “ metabolic energy ” . Microbial cells rely on self-agencies for energy transformation, to change chemical energy (or light energy) into “ metabolic energy ” ; The latter can be directly used to drive vital activity of cells. 以这个假说为理论依据写了这篇科普博文。 1. 我们的身体通过代谢产生的能量是相当可观的 爬楼梯和吃东西这两件几乎天天要做的平常事,与代谢有不解之缘。 人在生物学上属于温血动物,换句话说,人之所以能够保持恒定的体温,是因为人体在代谢中能把食品中的能量的“一部分”转换成热能散发。处于静止状态的人体能够散发如同点一个100瓦灯泡那样多的热能。打个比方,一个集会场所容纳了十万观众,即使他们都不走动,他们的身体散发出的热量就达一万千瓦,如果可以回收利用的话,这么大的功率足以驱动行车速度每小时300公里以上的一列高速列车!请注意,仅仅是其中“一部分”(以发热的形式耗散的不能被人体细胞回收利用的能量)就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我们的身体通过代谢产生的总能量是相当可观的。 2. 细胞确实能通过代谢回收(或转换)分子中的潜在能量 小心不要只见芝麻忘了西瓜。尽管总能量中的这“一部分”能量以发热的形式耗散掉,然而,细胞确实能通过代谢回收(或转换)食物分子中的大部分潜在能量。    “代谢”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改变”,这里是指食物分子在体内的转换。“代谢”涉及分子从一个形式到另一个形式的转换,并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变、能量的转移,以及能量的利用、储备和耗散。活细胞中,降解分子的过程称为分解代谢,即所谓“向下改变”,建立分子的过程称为合成代谢,即所谓“向上改变”。在分解代谢的过程中,部分能量以发热(不能被人体细胞回收利用的热能)的方式耗散,然而,大部分的能量是以有用的形式回收的。 3.代谢能和能量货币   细胞通过代谢而产生的、可以回收而用来支持生命活动的这类能量,叫做代谢能(metabolic energy)。代谢能通常以ATP(磷酸腺嘌呤三核苷酸)为代表,有人把它叫做“能量货币”,这种特殊的“货币”只能在生物活体中流通和使用,直接支持生命活动。   生命体(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只能由代谢能直接支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势能和动能)、电能、热能、风能,水能,原子能等等不能支撑生命活动;化学能或光能有可能借助于生命体的代谢先被转化为代谢能而间接地支撑生命活动,代谢过程中能量从一种形色转化到另一种形色时,就会有能量耗散,散热会使能量利用率下降。 4.吃东西故然不能消灭能量,爬楼梯也不会使能量创生 当我们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时候,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被氧化降解,此过程中释放的分子潜能(化学能)被转化成代谢能(能量货币ATP),后者为人腿肌肉收缩提供了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我们才能够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在此过程中,食物分子中的“一部分”潜能以热的形式耗散了。   本文一开始说,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时候,能量似乎被我们“创生”了,实际上,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能量(机械能)是从食物中潜藏的化学能转换(化学能→代谢能→机械能)过来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过程中,人体比平时散发更多的热量,这就是实现这些能量形 灭 式的转换的代价。 此得到结论:“能量既不能创生又不能消 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还应该作一点补充:能量在转化中有耗散。
个人分类: 科学网上晒一晒|47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爬楼梯,吃东西,有问题,不拘泥
biozhang 2008-11-6 06:52
张星元:爬楼梯,吃东西,有问题,不拘泥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能量既不能创生又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这是一个难懂的概念。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时候,能量似乎被我们创生了;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能量似乎被我们消灭了。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解释中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这是我当年做中学生时提出的问题,老师没有为我作答,我学习并思考了几十年,提出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其中包括 代谢能支撑假说: 能直接推动生命活动(做细胞功)的能量形式叫做代谢能。微生物细胞依靠其自备的能量换转机构,把化学能或光能持续的转化成代谢能,并直接用来支撑其自身的生命活动。 The first hypothesis: The hypothesis of metabolic energy supporting The energy be able to promote the activities of life directly (to do cell-work within cell), can be called metabolic energy. Microbial cells rely on self-energy-for-transfer agencies to change the energy sector, from chemical energy or light energy into metabolic energy , which can be directly used to support the activities of their own lives. 以 这个假说为理论依据写了这篇科普博文。 1.我们的身体通过代谢产生的能量是相当可观的 爬楼梯和吃东西这两件几乎天天要做的平常事,与代谢有不解之缘。 人在生物学上属于温血动物,换句话说,人之所以能够保持恒定的体温,是因为人体在代谢中能把食品中的能量的一部分转换成热能散发。处于静止状态的人体能够散发如同点一个100瓦灯泡那样多的热能。打个比方,一个集会场所容纳了十万观众,即使他们都不走动,他们的身体散发出的热量就达一万千瓦,如果可以回收利用的话,这么大的功率足以驱动行车速度每小时300公里以上的一列高速列车!请注意,仅仅是其中一部分(以发热的形式耗散的不能被人体细胞回收利用的能量)就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我们的身体通过代谢产生的总能量是相当可观的。 2.细胞确实能通过代谢回收(或转换)分子中的潜在能量 小心不要只见芝麻忘了西瓜。尽管总能量中的这一部分能量以发热的形式耗散掉,然而,细胞确实能通过代谢回收(或转换)食物分子中的大部分潜在能量。 代谢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改变,这里是指食物分子在体内的转换。代谢涉及分子从一个形式到另一个形式的转换,并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变、能量的转移,以及能量的利用、储备和耗散。活细胞中,降解分子的过程称为分解代谢,即所谓向下改变,建立分子的过程称为合成代谢,即所谓向上改变。在分解代谢的过程中,部分能量以发热(不能被人体细胞回收利用的热能)的方式耗散,然而,大部分的能量是以有用的形式回收的。 3.代谢能和能量货币 细胞通过代谢而产生的、可以回收而用来支持生命活动的这类能量,叫做代谢能(metabolicenergy)。代谢能通常以ATP(磷酸腺嘌呤三核苷酸)为代表,有人把它叫做能量货币,这种特殊的货币只能在生物活体中流通和使用,直接支持生命活动。 生命体(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只能由代谢能直接支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势能和动能)、电能、热能、风能,水能,原子能等等不能支撑生命活动;化学能或光能有可能借助于生命体的代谢先被转化为代谢能而间接地支撑生命活动,代谢过程中能量从一种形色转化到另一种形色时,就会有能量耗散,散热会使能量利用率下降。 4.吃东西故然不能消灭能量,爬楼梯也不会使能量创生 当我们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时候,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被氧化降解,此过程中释放的分子潜能(化学能)被转化成代谢能(能量货币ATP),后者为人腿肌肉收缩提供了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我们才能够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在此过程中,食物分子中的一部分潜能以热的形式耗散了。 本文一开始说,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时候,能量似乎被我们创生了,实际上,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能量(机械能)是从食物中潜藏的化学能转换(化学能代谢能机械能)过来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爬楼梯或者蹬自行车的过程中,人体比平时散发更多的热量,这就是实现这些能量形式的转换的代价。 由此得到结论:能量既不能创生又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还应该作一点补充:能量在转化中有耗散。
个人分类: 科普|2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