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凝结现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对这个凝结现象的观察与思考(20161020)
热度 1 zhangxw 2016-10-20 18:47
对这个凝结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20161020 ) 张学文, 2016/10/20 今天发现阳台外的一块透明朔料版背面的水珠的奇特分布,很是好奇! 此前我捡了 3 条透明的朔料版条,就把它们分别平放到宽度仅 20 厘米阳台上了。随后我注意到雨后,朔料版与阳台接触的那一面凝结了很多水滴水珠。我很好奇,而它们积了好几天才慢慢消失。 我想窗台并不怎么平,雨水集在阳台上在朔料版下蒸发,然后凝结到朔料版的下侧,这也说得过去。 昨天又下了雨,今天让我感到好奇的是水珠在朔料版下面的分布部位。 原来有一块朔料版的局部不是平方在阳台上而是它下面还垫了一小块有 1 厘米厚的小水泥片。这样朔料版就与阳台的平面有 1 厘米的悬空距离。而让我好奇的是悬空的朔料版下没有水珠,唯独支撑朔料版的小水泥片的下侧的透明朔料版上(在朔料版与水泥片的缝隙内)集了很多水珠(倒悬着)。 我对此感到很好奇! 要知道雨水根本不可能进入的小水泥片(不平)与朔料版之间(它们都水平放在阳台上),可唯独这个狭小的空间内集满了小水珠(倒悬在朔料版下侧)! 就此我拍了照片,但是欠清楚,没有在这里贴出来, 就此我绘了图,但是我的 WORD 软件涂不上颜色,我也放弃了 *** *** 对此,在我过去的认识基础上,我给的说明是: 由于朔料版与阳台有 1 厘米的间隔,阳台上的雨水或者蒸发或者流走了,所以朔料版上没有水珠形成,这可以理解;但是 在朔料版与支撑它的小水泥片之间,虽然不可能有雨滴进入,但是它周围的水汽是比较多的。而核心点是朔料版与小水泥片可以有比较大的温度差。正是这个突出的温度差(必要条件)把周围的水汽吸引过来而凝结在狭小空间内(小水泥片与朔料版)的冷的一侧(朔料版想向下侧)了。 简单地说,(水汽 + 温度差)是形成凝结现象的物质来源与首要条件。 这个,我们可以在北方冬季的玻璃窗上的窗花上看到 我估计也是大气中某些云与降水的形成原因。 不知道您的看法如何。 ---- 补充观测 24小时以后:以上现象以来存在。悬在朔料版下侧的水滴有部分滴到了水泥阳台上。阳台出现阴湿 深色。 48小时以后(10.22 日)。基本是晴天,朔料版下侧的水滴在减少:蒸发的结果。 第3天,阴天,小水泥片的朔料版下的水珠进一步减少。其他朔料版下面的水滴也减少,但是没有它减少的快。 8天以后(28日上午)该处的倒悬的水滴已经很少,几乎看不到了
个人分类: 蒸发与凝结16|2115 次阅读|2 个评论
你看见过叶子蒸发的水分吗?
热度 4 zhangxw 2012-3-10 21:45
你看见过叶子蒸发的水分 吗? 张学文 ,2012/3/10 植物蒸发水分是大家都承认的事。可蒸发的水分应当是水汽混入空气中,它们是看不见的。可今天已经是第 3 天 , 我再次看到了叶子所蒸发的水分! 事情是这样:晚上我要拉上客厅的窗帘。可有盆花的一片叶子贴在窗玻璃上,我需要把叶子往后拉,才可以把窗帘插到叶子和窗玻璃之间。于是, 于是,我发现干干的窗玻璃上唯独有那片叶子的部分(不是叶子,是玻璃)有很多小水珠。挪开贴着窗玻璃的叶子,那些小水珠不仅被我看到了,而且也顺势往下流。就好似厨房里蒸馒头时窗子上的水滴往下流。 那片叶子的总面积大约有 2 5 × 10 厘米大,凝结的水珠的面积是其紧贴窗玻璃的部分,它大约有 8 × 6 厘米大。整个房子的朝南的窗子都没有凝结现象,唯独叶子盖着的部分,窗玻璃上有很多小水珠,这只能用叶子蒸发的水分,在玻璃上凝结解释了。于是我说我看到了叶子蒸发的水分。 这几天室外的温度大约是 -6 到 0 °,房间是 28 °,房子里的空气肯定很干。这也从侧面说明玻璃上凝结的水分是叶子蒸发的水汽跑不掉而集在那里的。它们不是房间里的水分凝结的。 干燥的房间的局部居然有水汽富集着,凝结着而且稳定存在着,反正我是没有预想到会有这种现象的。可它确实发生、存在了。 你看见过叶子蒸发的水分 吗?
个人分类: 蒸发与凝结16|5293 次阅读|5 个评论
无中生有(水)!?--欢迎实验和解释
热度 3 zhangxw 2011-12-4 12:38
无中生有(水)! ?-- 欢迎实验和解释 时间 : 2011,11,27,-11.4. 地点 : 成都 , 乌鲁木齐 观测者 :张学文 现象 : 一纸杯 , 倒入热开水放到平亮的桌子上。大约 2-3 分钟 , 我拿起杯子,原来放纸杯的位置的桌面上出现了很多小水滴,面积遍及原杯底(圆形)位置。我用手指去抹它,结果手指也湿了。这是无中生水?我检查杯子,没有发现漏水现象。再把水杯移一次(水没有更换为新的热水),没有再现前面的情景。 问题: 杯子底部位置的桌面的雾滴的水分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它们在那里凝结? 分析: 1. 我分析杯子底位置的桌面的圆形面积上的雾滴的水分显然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来。 2. 由于水滴仅出现于杯底的位置(注意纸杯底与桌子之间有 3 毫米厚的圆饼型的半封闭空间)对应的桌子面上,所以应当认为离桌子表面 3 毫米的上方存在很热的水(它提供温度差)是重要的条件。 3. 在杯子底到桌子面包围的那点小空间( 3 毫米厚圆饼)中的水汽不足以产生那么多的水滴,所以当时必然有外界的水汽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进入杯底区域,再凝结到冷一些的桌面上。 4. 再次移动杯子没有出现这个现象是因为水的温度已经没有刚倒入热水时那么热了。温度梯度消失 , 现象也消失了。 5.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明显的温度差吸引了外来水汽进入杯底空间,并且在冷的一侧产生凝结的现象。它是所谓热扩散现象的体现。 6. 欢迎您自己重复试验这个现象,看是否如此。 7. 您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见解?我分析的准确吗? 此现象的意义: 1. 它能帮助理解气象学中云、降水的形成(新的气象物理认识)?。 2. 它是我们从空气中提取出水的低成本的好方法? 3. … (待您提出)
个人分类: 蒸发与凝结16|108 次阅读|5 个评论
窗 花 手 记
zhangxw 2011-1-6 17:57
窗 花 手 记 2011-1-6 张学文的说明:今天看到李学宽拍的窗花照片,再就是乌鲁木齐很冷,使我又回忆起我就窗花记的文字,现在贴在这里,供北方的同仁参考。 ******* 起事: 98 年退休后就注意到冬天的窗花里面有很多学问。 2000-2001 年冬想为它拍照片。 2001-2002 冬季决定为它立个手记。以记录我在这个方面的一些认识。 ----2001 年 12 月 9 日星期日 1. 初步分析: 2001/12/9 l 房间与室外的温度差别过大,例如 20 度摄氏,窗子上就出现结雾、露或者结霜现象,空气里的水分过饱和也回出现这些现象。 l 温度高于 0 度当然是结水,它先以非常小的水滴形式出现,然后水滴变大。再大就失重而下划,水从窗子上流下来。水滴从小到大的过程在卫生间里洗澡时也可以看到。 l 水滴为什么特别喜欢在玻璃上凝结?它最喜欢在那些物质上凝结?这里面有很多知识等待研究。 l 温度低于 0 度就结霜。但是我们很难看到没有结构的霜。于是出现了各种形状的窗花。有小瓣的。特征长度是 4 毫米。温度在 20—20 时出现树支型的窗花。对窗花外型的描述,它的形成过程,形成的条件等等这里面的学问非常多。 l 我们对雨滴、雪花的形成了解的不多。窗花是一个价格低的研究环境。应当从这里总结规律。将来用于人工降雨,降雪中是非常有价值的事。 l 设备:应当有一个照相机、有温度计、湿度计。 2. 2001 年 12 月 19 日星期三 冰花的类型: 冰花的类型有:树支型、羽毛型、鳞片型、散点型等等 l 树支型:是我今年的发现,它有明确的结构,厚的部分呈现树支状,一般都不是直的类似折线,有分支,有时树支几乎都是从一个地方向它处延伸。估计是在外界温度低于 -20 度时才形成树支型冰花。每天的冰花化了以后,第二天的树支形状可以与第一天不同,也可以类似,也可以变成了羽毛型的。树支型的厚度比较大估计在 0.5mm 之上。树干直径有 08mm-20mm ,主干上还有厚度的不均匀,好像是长方形的细胞连在一起。细胞长度 8mm 左右。 l 羽毛型:一个个的冰花非常类似羽毛,它弯曲着,伸展着。长度有的可以到 500 毫米。宽度可以有 100 毫米。形成的温度估计在 -20-10 。这种类型比树支型冰花容易出现。它的厚度估计比树支型要小。 l 鳞片型:冰花形状类似鳞片。每个片的大小不超过 10 毫米,各个片都紧靠着。厚度很薄。没有前两种美观。 l 散点型:几天不化的窗花,它没有大的结构。但是有很多比较突出的小点。每个点都小于 5 毫米。 2002 年底的说明: 01 到 02 年我拍的窗花照片都没有洗出来。估计是对比太差,照相馆没有给洗。遗憾! 2003/1/3 今天发现羽毛型的窗花大都有根,而根一般存在于玻璃的边缘部分。其中一个例外是玻璃当中有一点杂物附着在窗子玻璃当中,结果窗花的根就是这个附着处。它说明附着物,或者边缘(因为有风从边上进来),是气流的一个起点。 2003/1/4 今天看到厨房上面玻璃上一个非常清楚的树支性窗花,大约 5 、 6 个分支,其根在下方的一个点上,为什么?估计这里有从窗边透进来的空气(水分)。 在其他的窗子玻璃上也看到有的窗花是以昨天流下的,并且冻成的冰柱为根的。其支都是斜着向上方。
个人分类: 蒸发与凝结16|382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