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基金论文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别整那些没用的——由越来越多的期刊禁止标注校级课题想到的
热度 2 yuliping 2012-6-4 23:50
自去年首次遇到一权威期刊不标注校级课题以来,今年陆续遇到了两本 CSSCI 期刊不予标注校级课题的问题,电话咨询编辑,答复都说是杂志规定,估计以后会越来越多地碰到这样的现象,看来以后校级课题结题越来越困难了。 论文标注基金来源,是对基金资助方的一个交代,不是感谢的感谢,这已经成为常规做法。在期刊评价中,基金论文比也是重要的一个指标,问题是现在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指标,于是期刊可能遇到了一个怪现象,即大多数论文都是基金论文,实在没有基金资助的,可能还会做一下“技术处理”,不知道伪造基金资助是不是属于学术不端?如果这个算学术不端,那么有些论文几乎与资助基金无关,这属于学术不端吗?对于一些跨学科的学者,如果 A 方向 X 课题资助的经费有剩余,是否可以适当用于 B 方向的研究?所以这里面的问题有点复杂。 总之,基金资助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无从查证的小基金,终于使杂志社坐不住了,担心长期下去会影响期刊的声誉,于是一些变相的方法和规定不断出台,比如,一些杂志开始要提供课题立项证明,一些杂志标注课题必须是纵向项目。 是否可以这样,双方都退一步,杂志社可以要求论文提供课题支撑证明,而不管课题大小;而基金资助方,是否也可以适当做一下无名英雄。毕竟,科技创新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小事。 基金管理方、政府相关机构目前的基金管理越来越规范了,规范得有些莫名其妙,比如规定申请书必须双面打印,而且要中缝装订,难道是为节省纸张吗?封面必须是白纸,而不能是用彩色页。纸质申请书没有问题,网上提交如果误按了某个选项,就会导致整个申请作废。每年都有大量课题申请,因为这些小事而在初审中被筛掉。我不是说严格要求不对,但凡是做得过分都有问题。 基金标注问题,一方面是基金提供方宣传需要,请问基金提供方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面子还是国家科技的根本创新?另一方面是为了期刊评价的需要,迄今为止,期刊评价是影响力评价为主而不是学术质量评价为主,这两者虽然相关但是有很大区别的,或者说,从学术质量评价的角度,目前的评价技术还有很大差距,同行评议作为一种有效的学术质量评价方法成本太高而无法广泛普及。无论是基金资助方的面子需要还是期刊评价需要,都与学术创新背道而驰。 类似地,还有一个问题,即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问题。如果是纵向课题,纳税人的钱当然应该监管,这貌似十分有道理。问题是,这笔钱用来干什么的?是用来进行研究,如果经过规范的评审,项目能够结题,说明钱用得值得。特别是对于那些研究成果丰富、水平较高的课题,是否应该放松监管的力度呢?把精力节省下来抓两头,一是项目立项,二是项目验收,再加以必要的中期检查,其他我看大可放松,别整那些没有用的东西。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形式越来越规范,数据越来越丰富,责任越来越没有,内容越来越糟糕,成果越来越一般。 我有个大胆的建议,凡是政府出资的科研项目,一律不要标注基金项目如何?公立学校的校级课题,本质上也是政府出资项目,我看也不必标注。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政府的科技管理部门有时很难拿出数据来表明政绩,我看是好事,对科技管理部门而言,最少管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话同样有效。对期刊而言,可能会使期刊评价时“基金论文比”这个指标失效,我看也没有关系,本来这个东东就和学术质量关系不大。 2012.6.4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4425 次阅读|4 个评论
论科技期刊基金论文比的重要性
热度 1 ysxbhxf 2011-8-14 23:43
科技期刊基金论文比是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出的针对中国科技期刊的一项科学计量指标,其定义是指某期刊在统计年度刊发的学术论文中各级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数与来源文献量的比例。这项指标在国内三家已经公布其统计数据的文献检索及统计机构的统计报告中均有采用,在许多科技期刊评价体系里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当然,科技期刊基金论文比也得到了很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本文将从编辑办刊和科学计量的角度来论述科技期刊基金论文比的重要性。 1 基金论文比重要性的构成 根据科技期刊基金论文比的定义和本人早年的研究结果,基金论文比是表征科技期刊刊发论文产出性质的一项指标,它的重要性一方面来源于得到各级基金项目资助的科学研究实践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来源于所刊发的基金论文的学术质量和水平。科技期刊基金论文比体现了科技期刊对于重要科学研究成果报道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入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科技期刊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的学术影响。 2 基金论文比与编辑办刊 对于科技期刊的编辑而言,办一份好期刊的关键是获得高水平的稿件。众所周知,高水平的科研论文的产出源于四类科研活动:一是各级基金项目资助的科学研究;二是由各级基金项目结余经费支持的科学研究;三是生产单位经费支持的科学研究;四是自筹经费支持的科学研究。根据笔者长期的观察和经验,在当今中国的科研环境中,高水平论文产出率较多的是前二者,其中各级基金项目资助的科学研究中产出的高水平论文最多。这样的论文产出特点决定了编辑的组稿对象主要是承担着或承担过各级基金项目的课题组成员,其次才是其他类型的科研人员。从这个角度来看,基金论文比反映了科技期刊编辑部组稿计划的准确性和执行效果。但是,重视基金论文比只是办好科技期刊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近 10 年来,由于中国科研评价的导向问题,基金论文的优质率明显下降,导致科技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因为掺水的基金论文数量增多而呈现泡沫化的现象。事实上,基金论文对于科技期刊学术影响的贡献是非线性的,而且具有饱和性,因此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并不与基金论文比直接相关,基金论文比最高的科技期刊未必就学术影响最大。科技期刊编辑必须重视基金论文比,但不应该迷信基金论文。只有在充分关注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的前提下,让基金论文比保持在一个正常的高度才是正确的办刊措施。 3 基金论文比与科学计量研究 在国内机构发布的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基金论文比的重要性显然排在总被引频次、来源文献量和影响因子之后,大致与他引率的重要性相当。在主流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中,基金论文比有其合适的位置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得到了众多期刊评价和科学计量研究者的关注。但是,近些年来,有些研究者在对基金论文比进行研究时,没有充分认识到该指标与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简单地对某一期刊群样本的几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得出基金论文比对于科技期刊不重要的结论,这显然是在研究思路上存在缺陷的。本人在 《 科技期刊的基金论文比不重要吗? 》一文中已经指出:有些研究者对于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定义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这三个概念在统计时限上是有很大区别的,科学计量指标尽管是在某一年内统计得出,但产生指标的事物的时间分布是不一样的。基金论文比仅与统计当年已发表的论文有关,影响因子仅与统计年份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数和相关被引次数有关,而总被引频次则与期刊创刊以来的所有论文有关。因此,单纯从这几个计量指标的时间属性看就应该明白,某一年的基金论文比不能拿来与该年的影响因子直接计算相关性的大小,两者之间没有实际的相关性;某一年的基金论文比也不能拿来与该年的总被引频次直接计算相关性的大小,因为两者的相关性太小,已经被总被引频次的波动性所掩盖;此外,研究 零被引论文时,其基金论文比反映的是基金论文的掺水程度 。很多科学计量指标是表征型指标,可以通过观察它们来判断科技期刊的发展状态,但不应该以提高这些指标为途径来发展期刊,也不适合通过简单的相关分析或问卷调查来判断其重要性,这是许多研究者没有避开的误区。 4 基金论文比的演化和应用发展 如前所述,基金论文比对于科技期刊学术影响的贡献具有非线性和饱和性的特点,近年来掺水的基金论文导致基金论文比的表征作用下降,同时,随着科学计量统计工作的发展,科技期刊基金论文比也有了演化和发展的需要。本人在此建议有关科学计量统计机构考虑设定一些新的关于基金论文的统计指标,如设立5年基金论文比与5年影响因子对应,设立2年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对应,设立高被引基金论文比考察高被引论文的产出情况,设立5年零被引基金论文比来考察基金论文的掺水程度等等,以便于更深入、准确和科学地研究基金论文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科学计量学。
个人分类: 期刊研究|10135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期刊的基金论文比不重要吗?
热度 8 ysxbhxf 2011-7-15 02:11
科学网学者俞立平等在2010年《科学管理》第6期上发表了论文“学术期刊来源指标与影响力关系的实证研究”,在文中提出了一个结论:科技期刊的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几乎无关。而在2011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第4期上刊登了刘雪立等作者的论文“科技期刊反向评价指标-零被引论文率及其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关系”,该文作者也提出这样的结论:基金论文比与科技期刊实际影响力之间并无直接关系。此外,本人先前还看到过一位科学计量学的硕士发表的论文中也认为科技期刊的基金论文比与总被引频次相关性不大的观点。从上述研究论文的结论来看,科技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可以说是一个不重要的期刊来源指标了。但实际情况确实是这样的吗?科技期刊的基金论文比不重要吗? 本人在多年前曾对科技期刊几项主要的科学计量指标做过专门的分析,相关论文发表在2003年《编辑学报》第6期上。本人在文中指出,基金论文比是反映科技期刊论文产出性质的重要指标。几个研究者对同一个指标的重要性的看法上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反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我猜想有些研究者对于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定义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这三个概念在统计时限上是有很大区别的,科学计量指标尽管是在某一年内统计得出,但产生指标的事物的时间分布是不一样的。基金论文比仅与统计当年已发表的论文有关,影响因子仅与统计年份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数和相关被引次数有关,而总被引频次则与期刊创刊以来的所有论文有关。因此,单纯从这几个计量指标的时间属性看就应该明白,某一年的基金论文比不能拿来与该年的影响因子直接计算相关性的大小,两者之间没有实际的相关性。在研究科技期刊零被引论文率(RNCA)时,考察基金论文比与RNCA的相关性也存在同样的缺陷。 其次,在许多研究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文章中,本人注意到没有人明确计算高被引论文的基金论文比率,是无意地忽略了这个指标还是因为这个指标是显而易见地很高呢?本人的观点是,这个指标肯定会很高的。科学网上发表SCI论文的学者应该很多,大家可以算算自己的SCI论文的基金论文比率是多少,欢迎将计算结果在评论中贴出来共享。 再次,本人认为科技期刊实际影响力应该指的就是其学术影响力,而不是指某个具体的科学计量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判断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不是很合适的,这会受到被调查者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对某些期刊的评价失真。这也是相对客观的科学计量学评价方法在科技期刊评价方面得到越来越多应用的根本原因。 最后,本人认为,要考察哪些期刊的科学计量指标的重要性必须遵循正确的研究思路和使用合理的评价模型,不能简单地把数据拿来直接进行相关分析。对于科技期刊而言,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和与其相关的被引次数是产生学术影响力的核心部分。衡量基金论文比的重要性关键要看高被引论文中受到基金资助的比例有多少,而不是看零被引论文中受到基金资助的比例有多少。基金论文比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贡献和作用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在实际情况中,并不是基金论文比高的期刊就一定是高水平期刊,但高水平期刊的基金论文比肯定不会很低。对于办刊者而言,一定要重视期刊的基金论文比,但不要迷信基金论文,关键还是要看论文的学术质量。 在当下的中国,正如刘雪立等作者在其文中指出的那样:“近年来科技期刊对基金论文越来越重视,对基金论文放宽录用标准,致使科技期刊发表的部分基金论文质量下降;再者,由于基金论文能够在是否录用和能否快速发表等方面享受很多政策上的倾斜和照顾,作者标注基金论文越来越不严肃,也迎合了科技期刊对基金论文的需求,致使许多本不是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也堂而皇之披上了基金论文的外衣”。而这一现象正好从一个反面说明:基金论文比对于科技期刊很重要。
个人分类: 期刊研究|9292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如何提高投稿论文录用机率
JYangming 2011-1-6 19:12
一、必须有新意 论文新意,是知旧出新。知旧,是关注所选问题及相关问题已有研究成果;出新,是就所选问题提出新的原创性见解或解决方法等;旧新关联,在以旧引新,在以旧印新,在以旧立新。 第一,要充分了解所选问题与相关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特别是权威出版社所出学术专著和 CSSCI 来源期刊所发论文。 第二,要通过已有研究成果来确立选题。选题的基础是问题的解决状态。发现问题之后,要确认问题的意义,形成基本解决方案(路径、方法、过程与结果),并且确认问题解决方案的意义。确认问题与问题解决方案的意义之后,将解决方案置于已有研究成果之中,判断其新意。不具新意的选题,或不具新意的问题与问题解决方案,一律放弃,以避免重复。 第三,要通过已有成果综述与引用向编辑与读者展示问题解决方案的新意。已有研究成果综述,可繁可简,于学位论文繁,于单篇期刊论文简;无论是繁是简,均要全面而充分。 二、必须了解学术期刊评价指标 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制定有一系列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如 GB 7714-20905 和 CAJ-CD B/T 1-2006 等。各评价数据规范都列有具体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期刊、特别是高端期刊的稿件录用标准,因此,认识期刊评价指标对于论文撰写与投稿都有重要意义。这里介绍若干主要指标。 第一,引用频度 主要包括总引用频度、自引率和他引率等三个指标。 总被引频次: 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自引率: 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该期刊本身引用次数所占比例。具体算法为:自引率 = 被期刊本身引用的次数 / 该期刊总被引频次。 他引率: 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期刊引用次数所占比例。具体算法为:他引率 = 被其它期刊引用的次数 / 该期刊总被引频次。 第二,影响因子 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E. 加菲尔德于 1963 年提出。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可较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大小期刊,用于比较同一学术领域中期刊的相对重要性。具体算法为:影响因子 = 该刊前两年所发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 该刊前两年所发论文总数。 第三,文献引用率 包括参考文献量和平均引用率两个指标。 参考文献量: 指期刊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是衡量研究人员与学术期刊对已有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学术信息吸收程度的主要指标,也是考察学术交流程度和信息吸收利用能力的主要手段。 平均引用量: 指期刊每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具体算法为:平均引用量 = 参考文献量 / 所刊论文数量。 外文文献量: 指期刊论文引用的外文参考文献数量,是衡量研究人员与学术期刊对外国已有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学术信息吸收程度的主要指标,也是考察学术交流程度和外国学术信息吸收利用能力的主要手段。 平均外文文献引用量: 指期刊每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外文参考文献数。具体算法为:平均引用量 = 外文参考文献量 / 所刊论文数量。 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平均参考文献引用量与学术期刊在期刊群中的地位呈正相关,越靠近低端,平均参考文献引用量越小,越靠近高端,平均参考文献引用量越大。《现代大学教育》 2008 年平均参考文献引用量为 14.8 篇; 2009 年和 2010 年年年递增,已经超 20 篇。 第四, 基金论文比 指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在其所发全部论文中占的比例,是衡量期刊是否处于其所在领域及相关领域前沿位置的重要指标,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及期刊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要求及其评估标准 》规定:基金论文比在 5% 以下,期刊评为差;在 5% 至 40% ,期刊评为良;在 40% 以上,评为优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还没有这类规定,评价者往往参照科技期刊质量要求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现代大学教育》 2008 年基金论文比为 30.9% , 2009 年超过 40% , 2010 年接近 50% 。 第五, 地区及机构分布数 指来源期刊登载论文所涉及的地区及机构数。这是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和全国影响力大小的一个指标。主要包括作者地区及机构分布数、选题涉及地区数两个指标。 第六, 国际论文比 指来源期刊中,海外作者发表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这是衡量期刊国际交流程度的一个指标。 第七,摘要、文章间架与文末参考文献叙录等规范 人文社会科学类绝大多数期刊、尤其是高端期刊,都执行 GB 7714-2005 、 GB 7713-1987 和 CAJ-CD B/T 1-2006 等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其论文标题编写、摘要编写、关键词选择与罗列、文章间架结构呈示与章节标题编写、文末参考文献叙录等方面,都遵守这些规范。 以上七项指标给论文撰写者或投稿者种种启示或提示。述要如下: 第一,充分关注并引用已有成果,充分关注论文所引参考文献数量;如给高端期刊投稿,所投论文参考文献数量应大幅度超过目标期刊(即投稿期刊)平均参考文献引用数量(可以考虑 5 : 3 甚至 2 : 1 ,即目标期刊平均参考文献引用量为 30 篇或部,所投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为 50 或 60 篇或部。)。 第二,充分关注并引用国外已有成果,充分关注论文所引外文参考文献数量;如给高端期刊投稿,所投论文外文参考文献数量在其参考文献总量中应点至少三分之一(即:如果引用文献数量是 60 篇或部,其中外文参考文献数量至少应有 20 篇或部。)。另外,如果是研究外国问题,除引征国内研究进展与学者评价外,所引参考文献应该全部为外文参考文献。 第三,充分关注并引用目标期刊(即投稿期刊)所载成果。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指南》第 4 章引用与注释规范第 1 节第 3 小节学术引用的伦理状况是学术职业化长程度的衡量尺度说:合理的学术引用体现了学术界对于前人和同代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将有效地减少自我作古、无视前贤的无知霸气,形成严谨与谦逊的学术风气。忽视目标期刊所载相关研究成果,是对前人与同代人研究成果的不尊重,是对目标期刊的不尊重(既然不尊重目标期刊,还有必须在它上面发表文章吗?)和对自己的不尊重,是快速呈现无知与狂妄(高端期刊的审编者们可能不太了解低端期刊所载相关研究成果,不可能不了解自己期刊与其它高端期刊所载相关研究成果!!),是快速呈现不严谨;这些都会引起审编人员反感! 第四,充分关注(自己所获或同行所获)基金项目,有基金项目者尽量联系基金课题写作论文,无基金项目者通过合作方式联系同行所获基金写作论文。 第五,如果合作撰写论文,尽可能进行跨地区合作,尽可能进行寻求国际合作。 第六,如果给高端期刊投稿,尽可能投给外地区高端期刊。 第七,直接根据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写作论文,在 论文标题编写、摘要编写、关键词选择与罗列、文章间架结构呈示与章节标题编写、文末参考文献叙录等方面,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坚持一步到位。 三、必须了解目标期刊 要了解学术期刊,了解覆盖本领域的综合性期刊、本领域专业性期刊、相关领域专业性期刊,还要了解期刊层次(如低端垃圾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CSSCI 来源期刊等。)。 要熟悉目标期刊,熟悉其办刊旨宗、发展策略、选稿原则、审编程序、载文状况、已有研究成果刊载状况等。要绝对避免两种坏做派。 一是上节启示部分第三条所说无知与狂妄等(无知和狂妄等做派,轻微者会给高端期刊审编者留下极坏印象,严重者还有可能会被列入学术行为不端乾者黑名单。)。 二是所投论文与所投期刊宗旨不相符的盲目投稿。 做到这三大点及其中各小点,论文录用机率会大幅度提高。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4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