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修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微博:君子修身以弭謗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2-5-27 09:13
君子修身以弭謗 小人報復求平反 分明自己行為不端,不去自我反省,卻罵批評者動機不良。 分明自己德行有虧,改過遷善懈怠,卻勤於指責他人邪惡。 如此諱疾忌醫,長此以往,豈能進步? 個人如此,國家亦是如此。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3015 次阅读|9 个评论
楼宇烈先生海图讲座:《四书》与人生修养
xiao 2012-5-2 21:00
楼宇烈先生海图讲座:《四书》与人生修养
【讲题】:《四书》与人生修养 【主讲】:楼宇烈先生 【时间】:5月5日(周六)14:00-16:00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四楼多功能厅 【主办】:燕京读书会 海淀区图书馆 【路线】:地铁10号线苏州街下,东北B口出,沿彩和坊路向北走100多米海兴大厦即是。请提前十分钟到场。 主讲人简介: 楼宇烈先生,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佛学大家。浙江省嵊县人, 1934 年生于杭州, 1960 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桃李满天下。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博士研究生班导师等。 发表的主要论著有:《王弼集校释》、《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与《温故知新:中国哲学研究论文集》等。 主要的学术及社会兼职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孔子基金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等。 楼先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真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学生亲切地称之为“楼体悟”。他创立了北大国艺苑,弘扬古琴艺术;创立北大京昆古琴研究所,弘扬昆曲,并兼任校内外几十家中国文化社团的顾问和指导,仅在燕园就有七家传统文化类社团即禅学社、国学社、耕读社、茶熏瑜伽社、中医社、古琴社、宗教哲学研究会以楼先生为指导老师。年近八旬的老先生依然常年奔波于各地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 注 : 具体地点: 海淀区丹棱街 16 号 C 座。交通:地铁 10 号线苏州街下,东北 B 口出,沿彩和坊路向北走 100 多米海兴大厦即是。请查好路线,提前十分钟到场。 海淀图书馆讲座海报
个人分类: 八面·来风|37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修身格言拾遗——集与注9 ,做官,张丽莉,帕尔哈提
yue 2012-5-2 12:33
1 一代做官九代牛 做了一代官,就做了很多不好的事,九辈子要做牛做马,回报给老百姓的。 南怀瑾那篇《为什么提倡读书无用论》 转引 http://youth.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0882do=blogid=565222 2 君子傻乎乎,小人贼溜溜。 3 苔花虽然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张丽莉引用) 出处: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4 好人走过的地方,开满鲜花。 (帕尔哈提) 5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个人分类: 诗在民间--------民间拾遗|30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诸葛亮与子书
wangpeitao 2012-3-23 09:47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资中筠:共和国教科书
venking 2012-3-13 00:42
说明:3月8日《南方周末》刊登我一篇文章,题为“修身老课本中的‘中国梦’”。此文被删改多处,连题目也不是原来的。更重要的是,我原来依据的文本名为《共和国教科书》,由新星出版社出版,而《南方周末》刊出的文章中改成了《修身老课本》(花城出版社出版)。另外,我文章中引用的大多出自国文课本,只有个别处提到修身课本,我已向编辑申明,并建议去掉“修身”,就称“老课本”。不知为何,报纸领导坚持要强调“修身”课本。我一向对媒体的苦衷比较体谅,愿意做出妥协,并且已经做了不少妥协。但是此文连同题目被修改的思路令我不解。对于客观事实,我是较真的,例如明明是《共和国教科书》,不是《修身老课本》。文章被如此删改,我感到很郁闷。现在干脆将未经“和谐”的文章全文连同原来的题目一并发表于此,愿读者以此为准。——资中筠   2011年,在学术界的大事首先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这一纪念远远超出了应景活动,而是掀起了重新审视的热潮。有关文章、著作、记录影像、挖掘出的新史料、发表的对各种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新评价、新见解,内容十分丰富,在有限的言论空间内居然呈现出一片小小的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使我对史学界和出版、传媒刮目相看。我本人尽管对这段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但无专业研究,不敢随便发表意见,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只能私心有所倾向,这是一点自知之明,也是对历史的一分畏惧。   在诸多出版物中我有幸拿到一套引人注目的书:《共和国教科书》。《南方周末》做了“中国梦”的专题活动,包括对这套书的摘评,曾邀我参加,我因时间不巧未能出席,允诺写一篇读后感。如今写此文,确实有感而发,并非仅为践约。   这套书出版于1912年,距今正好一百年。我是民国过来人,当时尚未出生。而见报道,我的师长杨绛先生正好用过这部教科书,算起来,我的父母从私塾进入“新式”小学时,也应该是学的这套课本。如今披读后,不禁感慨万千。抚今思昔,较之百年前的先辈,我们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当然是指精神、人格层面。   这是辛亥革命后出版的第一种新编小学教科书,包括初小和高小的《新国文》和《新修身》。那是在白话文运动之前,所以还是文言文。而其内容,从今天的目光看,还远未过时,其观念甚至可以被认为“超前”,有些仍属犯忌的“敏感”话题。翻开首页的“编辑大意”,就令人精神为之一振。高小课本的“编辑大意”,第一条开宗明义:   一、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义,以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重点号为本文笔者所加,下同)   寥寥数语包含了现代公民教育的要义。请注意:最终目标为“共和国民之人格”,这是鲜明地区别于大清王朝的臣民。   接下来几条简明扼要,完整地表现了“共和国”教育的特点。不忍割爱,全引如下:   二、表彰中华固有之国粹特色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   三、矫正旧有之弊俗,以增进国民之爱国心。   四、详言国体政体及一切政法常识,以普及参政之能力。   五、提倡汉满蒙回藏五族平等主义,以巩固统一民国之基础。   六、注重博爱主义,推及待外人爱生物等事,以扩充国民之德量。   七、注意体育及军事上之知识,以发挥尚武之精神。   八、注意国民生活上之知识技能,以养成独立自营之能力。   九、关于历史地理科之材料以有兴趣者为主,与各科无重复之弊。   十、选录古今名人著作以养成文字之初基。   十一、各种文体略备,使学生知其梗概。惟诏令奏议二类,非共和国所用,故不采。   初小课本的宗旨大体相同,与高小不同者是更强调“合于儿童心理,不为好高骛远之论”,注意循序渐进,结合生活现实,还特别提出关于花草景物的课文应预算就学的日期,按照时序排列,使儿童易于随时实验。   课文内容由浅入深极为丰富,囊括了天文、地理、中外历史、科学知识、日常生活、器物常识、实用技能(如“簿记”、各种书信体等)、国家政体以及伦理道德、待人接物,等等。贯穿其中的是“共和国国民”的精神。课文之外,还有为教师准备的《教授法》,难以一一尽述。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提出特别打动我的几点:   1.第一册、第一课,赫然一个“人”字。配图七个人,显示一家三代男女老少,包括怀中婴儿。一个“人”字如何讲满一堂课?《教授法》中从各个方面加以说明,除书写、读音外,列举具体的人的不同特点,和抽象的人的共同概念,有个性、有共性。还有人与动物的异同。画龙点睛之笔是:人之区别于鸟兽者,为“读书明理”。试设想,一个小学生第一天背着书包上学校,进入脑海的最初知识,就是对“人”的认识,接受了读书的必要性和读书的目的:“明理”。而且初步接受了抽象思维的方法,由此奠定走向做文明人的出发点。   2.初级课本中充满了日常生活常识,由家庭而社会,而且兼顾农村和城市的生活环境、劳作方式,接近自然,不唱高调,不矫情,不煽情,符合儿童心理。兼顾识字释义,由易入难,穿插其中多有花鸟鱼虫、美景、游戏,活泼而有情趣。不知不觉间培养一种健康、卫生、勤劳的生活方式,尊重劳动的观念,文明礼貌待人接物的作风,还有美育、趣味、情操的熏陶。   3.从初小第七册(小学四年级)起,即有以“共和国”、“平等”、“自由”为题目的课文。“共和国”讲国家制度结构;“平等”课讲专制与共和之区别,在共和制度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分两课,上一课讲身体、财产、言论、居处、信仰自由,“即国家亦不得侵犯”;下一课讲自由的界限,必须在法律范围之内,不得侵犯他人自由。以后几册,此主题重复出现,不断加深。在高小的课文中详述各种国体——共和、专制、君主、宪政。切实贯彻“普及参政能力”的宗旨。   4.历史地理知识极为丰富,深入浅出。对全球地理以及各大洲主要国家都有介绍。有一课题为“共和国模范”,主要介绍美利坚、法兰西和瑞士,这也代表了当时中国精英心目中的向往。   高小一年级的课本中有两课连续讲“华盛顿”,统共不到五百字,把华盛顿其人与美国独立起因和过程都说清楚了,简明扼要,十分到位。难得的是关于美国独立,课文指出是从抗税开始,而且称“英侨”,而不是模糊地称“美国人”,因为那时还没有美国。说明当时的编者对外国历史的把握已达到相当水平,能够准确地在几十个字中表达清楚:   (英国)“乃征美洲重税,关禁甚严。英人居美者,不便之。宣言:英国旧律,更定税则必由民举议员定之,因请立美洲议院,如英制。英廷不允,侨民大愤,不奉令,虽妇人孺子亦主持自立,起与英抗。”   本文特别引出这一小段文字,是因为上世纪下半叶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大陆普遍的观念是把美国独立纳入“资产阶级武装革命”的一部分,与法国大革命相提并论。“抗税”的观念对当时的国人是陌生的。直到2005年,中央电视台拍摄《大国崛起》的电视片,关于美国卷曾采访我,我着重讲述了当时抗英的口号:“无代表,不纳税”。这一内容却未通过不知哪一级的审查,在制片中被删掉了。百年前,共和第一年的小学生就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到21世纪的“人民共和国”却成了主流媒体不可言说的“敏感”内容,确是莫大的讽刺。   5.爱国与爱人类都是本教课书的重要主题。不少课文都有激发爱国情怀,提倡团结自强的内容。关于中外关系,初小四年级的课本中有三课连续讲“清季外交之失败”,把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列强对中国的侵犯以及割地赔款、不平等条约的经过做了扼要、客观的阐述。   中国人一向念念不忘自己是“大国”,一切自大与自卑的复杂情结由此而来。且看此教科书关于“大国民”的定义:   “所谓大国民者,非在领土之广大也,非在人数之众多也,非在服食居处之奢侈也。所谓大国民者,人人各守其职,对于一己,对于家族,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世界万国,无不各尽其道,斯之谓大国民”。接下来,讲述为“大国民”之方,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培养。   另一方面,爱人类的课文也多次出现,反复论述平等对待一切国家民族之人,不分肤色、种族。《修身》课本中更有好几课讲“博爱”、“国际道德”、“对外人”之道:例如“应对不可以不谨,交易不可以不信”,“我以礼往,彼以礼来,既不容侮慢,亦何必畏怖乎?”   “对于外人,或加以侮辱,或施以傲慢,于外人丝毫无损,特以野蛮示人耳”。   在战争中对于“敌军之失战斗力者”,也应以常人待之,这就是优待俘虏的原则。课文中专有对国际红十字会的介绍。   我们不应忘记,那是列强环伺,国人深感积贫积弱之痛的时代,理所当然要强调爱国、自强,乃至专有“军国民”,培养尚武精神之课文。但与此同时,仍倡导人类博爱精神,以不亢不卑的态度对待外人,培养宽广的胸怀,而不是片面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第六册最后以一句格言作结:“一国之强弱,视人民之德行”。   对照今世,何其难能,又何其可贵!   6.信仰自由也是重点之一,对佛、道、耶(基督教)、回(伊斯兰)诸教都有介绍,强调宗教平等,不应互相歧视。对于孔子、孟子、老子、商鞅的学说都有简述,并强调儒学不是宗教,老子的学说与道教也不是一回事。这些都只是作为一家之言。此外还有不少课文介绍中外历史人物,领域甚广,既有秦皇、汉武、俾斯麦、拿破仑,又有花木兰、秦良玉、哥伦布、南丁格兰(今译南丁格尔)。从人物的选择来看,体现了多元化的取向,并不一定代表编者的好恶。   7.特别突出完整的公民教育,除了贯穿在课文中的公民精神外,高小《修身》最后一册后半部分,也就毕业班最后学的课文是“共和国公民须知”专题,共五章十五节,大约占半个学期的课时。   1)“总论”给出定义:“公民者,享有公权利之国民也”,并详述公民之资格;   2)“公民之权利”——自由、平等、选举、从政;   3)“公民之义务”——纳税与公债、服兵、守法、教育;   4)“地方自治”——户籍与警察、公益机关、公安机关;   5)“国家之组织”——国体与整体、立法、司法与行政。   当然,小学的科目不仅是国文和修身,应该还有算术、常识(或称“自然”、“博物”,即理化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等。不过我一向认为,国文是奠定青少年文化底蕴和思维能力的决定性科目。这一套国文课本不负所望,深与广都达到一定程度。到五四运动之后,教科书大多改成白话文,但基本宗旨取向,特别是公民教育还是一脉相承。在价值观上所谓传统与西化,自然地融合,似乎不成问题。从《修身》课本的章节看,私德与公义并重,中国的传统美德和现代社会的公民道德都囊括其中,既讲谦谨、仁爱,又讲坚毅、勇武;既讲孝悌忠信,又讲尊重人权、人格独立,而且调动了古今中外美德表率的各种实例。   可以想见,读完这套书,一个高小毕业生已获得基本文化知识、文字修养、做人的道理,并且具备现代公民的品格和一定的世界眼光。在此基础上,若继续深造,研习一种专业,无需回头再补基础文化课;若无力升学,进入社会,也具备了基本谋生手段,和自学能力。我见到过不少前辈,或是老革命,参加革命前只读过小学;或是后来成为文化界名人的,如大出版家范用、沈昌文等,正规教育也不过小学或初中。但是学识渊博,视野开阔,即使历经思想禁锢、扭曲的年代,在环境许可时,还是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这固然与他们各自的天分和后来勤奋自学有关,但也是拜那时的小学教育所赐。   这套书是蔡元培任教育部长时主持编纂的。民国建立伊始,立足未稳,即以教育为重。1912年一月教育部即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清朝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除,同年三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又规定人民有信教之自由。接着,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指出 “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必须从教育宗旨中删去,所以小学废尊孔读经。孙中山也力主此议。由此可见,蔡元培固然主张兼容并包,连辜鸿铭也被延聘到北大教课,但是他主张自由、民主、共和政体的倾向是很鲜明的,唯其是真正的主张自由,也能包容异见。   与此同时,在康有为推动,其弟子陈焕章主持下,掀起了强大的“孔教”运动,声势浩大,形成一次重要的思想较量。后来到1917年新文化运动时期又有一次较量。在那以后,新学开始占上风,“民主与科学”成为知识界的共识。平心而论,就纯学术思想而言,这种复旧的主张也不是全无道理。因为在政权新旧交替中,整个局面是很混乱的。旧的秩序“礼崩乐坏”,而新的道德伦理不可能立即树立和普及。还有不少政客以共和为名,行争权之实,真伪莫辩。所以客观上呈现出来的就是道德滑坡,世道混沌,人伦失范。一部分士人怀念旧秩序,企图从复古中找出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体现在当时的政局上,这种尊孔运动必然符合顽固反对共和的政治势力的诉求。所以,伴随着这一文化上的较量先有袁世凯称帝,后有张勋复辟,及其随后的覆败。百年后的今天又出现尊孔读经之论,又有人提倡定孔教为国教。不知这是与什么样的政治诉求相伴,是耐人寻味的。   诚然,同样的教科书,不一定培养出同样的人,社会环境千变万化,进入社会的人自然也良莠不齐。但是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教育方针的指向至关重要。百年树人,如果十年为一轮,按照这套教科书的基本宗旨奠定一轮轮少年的“读书明理”的基础,今日为生,明日为师,再加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普及,扩大覆盖面,到百年后的今天,人心世道会是怎样景象?还能以中国人“素质不高,因而不适于行民主”为借口吗?公民社会还会那么遥远,甚至不可言说吗?   我们曾经经历过一个极端,强制全民皈依一个十九世纪德国人的学说,这一“全盘西化”未能实现,只生出了与秦始皇相结合的怪胎。方今忽然又强调“文化自主”,回归传统,抵制“西化”。现实中,一方面疯狂拆除历史遗迹,任意涂抹屏蔽历史;一方面又大肆宣扬复古,动辄两千年,甚至五千年。为什么不看看一百年前呢?是不是只有回到完全不知海外有何物的时代才算是中国文化?我常说“愧对先贤”,就是我们没有爬到巨人肩膀上继续向前,而是像俗话说的“狗熊掰棒子”,拿一个,掉一个,永远积累不起来。甚至舎珠玑而拣瓦砾。而曰,向世界弘扬中国文化。其可得乎?   最后要感谢这套书的出版人张立宪先生,他的确做了一件好事。我是从《中国新闻周刊》上才知道其艰难的经过的。《周刊》把他定为年度致敬人物,可谓实至名归。    补充说明:   报刊删改文章,乃寻常事,尽管常常令人不快。但是这次关于“教科书”一文我为什么这样计较?前一说明意犹未尽,再补充如下:   1. 这套书值得大书而特书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民国元年出版的,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套“共和国”教科书,宗旨在于培养“共和国民”,是当时的教育部正式审定的,不是一般的课本。把“共和国”删掉,就抽去了灵魂。我认为“共和国”不应属于敏感词,否则,如何纪念辛亥革命?   2. 我特别注意到该国文课本开宗明义第一课就突出一个“人”字。所以我文章的原题是“百年中国‘人’”,是百年树人,重点是“人”,不是“国”。修改后的题目失去我的原意。幸好编辑配图用了“人”字那一页,有所弥补。   3. 据我了解,这套教科书资料已经散失,并没有现成的完整文本,主编者张立宪在收集、考订、编辑成书方面经过了锲而不舍的艰苦努力,这既需要选题的眼光,也需要有理念、有韧性。最后以精美线装的式样面世,也体现了承接出版的星星出版社的品味。我拿到手的,并据以写出文章的,就是这个版本。只是我在文中没有注明出版社。现在把书名连同出版社都改错,同时删去最后我对编者赞许的话,看似细节,却是对原著缺乏尊重,令人遗憾。   4. 我对此文的修改特别计较,还出于对《南方周末》的感情。多年来,我一直是该报忠实读者、不算经常的作者和热心支持者。对于其艰辛历程和许多报人前赴后继的精神一向钦佩,同时也对其苦衷有所体谅,并不苛求。但是我这篇文章所受到的斧钺,超乎常情,即使为了“安全”,也可谓“防卫过当”,其中所透露的一种取向和精神状态令我担忧。方今之媒体,要坚守一种精神、一种优良传统需要胆与识,而使之流失、萎缩、终至奄然,可以在旦夕、无形之间。但愿我的遭遇只是偶然现象,不代表某种倾向。   5. 最后,我要感谢责编刘小磊先生,遵守删改文本必经作者过目之约,使我有机会“讨价还价”,又争取回来一些章句,不至于面目全非。因此文之故,使责任编辑夹在领导与作者之间左右为难,深感歉意。   偶然翻到我2003年在《南方周末》一千期纪念活动时应邀题词,再抄录与此,以表达我的心意:   为民喉舌难,坚持社会良知,合众而不媚俗犹难。   知难而进,不避艰险,锲而不舍,凡一千期,可敬可贺!   书以志盛,并寄厚望。
3182 次阅读|0 个评论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热度 2 fdzjkyck 2011-12-19 00:08
刚才看到俞立平老师的博客文章,感到很惭愧。忽然发现自己已走了很多弯路,忘记了自己当初来科学网是要干些什么。科学网博客,随笔当然可以有,但更应留下点自己智慧的汗水,让这片寸土充满营养与活力;应努力耕耘希望的种子,摒弃浮躁与沉闷,踏实前行,即便果实多么微不足道,也定有充实的记忆印迹。宁静以致远,即便直面惨淡,也要耐的住寂寞,有穿透时空的勇气;如是,忘记外面的世界,时间也会慷慨起来,思维的力量将变得强大无比,博文也许能捕捉到一些其中闪光的亮点吧!加油!
个人分类: 随笔|261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有86个字!
fmmufen 2011-12-1 22:37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理智人生,智慧处世【摘录】
wlys111 2011-9-23 23:19
于我而言,还有不足的,需要谨记的,急需改进的: 理智人生的关键 1、世界并不完美,人生当有不足。 2、人生贵在把握进退之机。"进"与"退"都是处世行事的技巧,该进则进,该退则退。 3、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时我们会迷失自己,对未来失去了明确的追求方向,这时候你就要用人生的罗盘指引自己。 4、犹豫不决的人肯定是个性软弱,没有生气的人,他们最终将一事无成。果断的性格是人生的守护神。 5、恐惧会剥夺人的幸福与能力,使人变为懦夫;恐惧使人失败,使人流于卑贱;恐惧是侵蚀心灵的魔鬼。 6、不合理批评往往是一种掩饰的赞美。 7、人生如此短暂而宝贵,不必为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计较而浪费时间。红尘本混沌,处事何太真。 8、气量是一种情操,更是一种修养。只有拥有"雅量"的人才真正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人生才会活出大境界。 9、在不利的环境下说"不",是对自我的尊重。不要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 10、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无奈,幽默是摆脱困境的最好方式。幽默能化解尴尬。 智慧处世 11、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对事不对人,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12、做人有困惑,做事有困境,面对“山重水复”之关卡,光有坚强的毅志不行,硬闯也不行。解决难题靠的是脑袋,脑袋产生思考,让思考发威,在出人意料之处轻松解决问题。 13、如果你在表演或者是讲演的时候,如果只要有一个人在听也要用心讲下去,即使没有人喝采也要演,因为这是你成功的道路,是你成功的摇篮,你不要看的人成功,而是要你成功。 14、对待爱你的人一定要尊重,爱你是有原因的,不要问为什么,接受的同时要用加倍的关爱回报,但是千万不要欺骗人家的感情,哪怕你对人家没兴趣,哪怕人家长得丑一点,这是你用钱买不来的财富。 15、相处时需要包容,相恋时需要真心,争吵时需要沟通,孤独时需要人陪,难过时需要安慰,生气时需要冷静,快乐时需要分享。 16、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清楚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 17、不听不传不信小道消息。订一条规矩,不背后说人,除非说好话。 18、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嘴里拔牙是万万不可能的。但如果太岁和老虎要你的命的话,你还动不动?拔不拔? 19、做人难,做事难,面对千难万阻,要提升自我。如果事有勉强,应该敢于说“不”;如果是正当利益,则应当仁不让;甚至有时还得来点霸王硬上弓,要有“脸皮厚”的时候,也要有“头皮硬”的时候。 20、坚定但不固执,活泼但不轻浮,勇敢但不鲁莽,沉着但不寡断,机警但不多疑,豪放但不粗鲁,老实但不愚昧,忍让但不软弱,谨慎但不胆怯,自信但不自负,自谦但不自卑,自爱但不自骄。 转自:【人生要理智面对的50个关键问题】和【关于为人处世的智慧言语】
个人分类: 感悟|2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修身佳话:崔玄伯洁身自好
热度 5 sqdai 2011-3-30 06:21
修身以洁身自好为要,特别是面对比较混浊的社会风气之时,要做到“出于污泥而不染”,很难。这里给朋友们讲述北魏崔玄伯的事迹。(见链接) 崔玄伯少年时代就显现才华,人称“冀州神童”。 魏太祖到河北邺地,召来崔玄伯询问旧事,崔玄伯对历史非常熟悉,从容应对,受到赏识,后受命为吏部尚书(大致相当于组织部长)。此时北魏正百废待兴,崔玄伯督促各有关机构设置官职爵位,制订法令律条,确定朝廷礼仪,修订规章制度,最后均由他裁定。这时他位高权重,足可呼风唤雨,但他一直保持清醒,自律甚严,洁身自好,淡泊利禄,俭朴清廉。自己不经营产业,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出门不乘车马,朝夕步行上下朝。他的老母七十高龄,每日也是粗茶淡饭。魏太祖久有耳闻,派人密访,果真如此,对他更加器重,优待有加。 有人以为崔玄伯这样自苦,未免过分,甚至冷嘲热讽,他听后泰然处之,不为所动。魏太祖过世,新帝接位之前,局势不稳。清河王拓拔绍蠢蠢欲动,拿出大批钱财收买人心,很多朝臣收受拓拔绍的贿赂,惟有崔玄伯知道他心怀叵测,拒不受贿。后来魏太宗接位,闻知此事,非常敬重玄伯的节操,予以重赏,使得收过拓跋绍贿赂的重臣们愧疚得无地自容。 我们的时代也需要有崔玄伯那样的人物和他那样的品德。 本文取材于《道德经全集》,海潮出版社( 2009 ),第 132 页。 写于 2010 年 5 月 10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210865.html 【链接】崔玄伯简介 崔玄伯 (?- 418 ),本名 崔宏 ,字玄伯,以字行。清河東武城(今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人。北魏大臣。 父崔潛,任 慕容暐 的 黄门侍郎 。史載玄伯“出总庶事,入为宾友,众务修理,处断无滞”。 苻坚 召为太子舍人,再迁著作佐郎。太原人 郝轩 称崔宏有“王佐之才,近代所未有也”。遷居齊魯地區。 北魏道武帝久聞其名,特遣轻骑追至海滨,拜为黄门侍郎,“俭约自居,不营私产,家徒四壁”,“出无车乘,朝晡步上”,家中几无资产,“妻子不免饥寒”。魏明元帝泰常三年( 418 年)卒。明元帝下诏痛惜,赠司空,谥文贞公。 http://zh.wikipedia.org/zh/%E5%B4%94%E7%8E%84%E4%BC%AF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4287 次阅读|6 个评论
修身佳话: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热度 4 sqdai 2011-2-1 07:54
【按】重发一年前的一篇小文。我很佩服许衡,不知当代青年怎么看?( 2011-1-31 ) 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包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出自《元史 • 许衡传》。 许衡( 1209 ~ 1281 )是宋末元初的著名学者,为官敢于直言,一生致力于教育,著述颇丰。他在青少年时期就聪敏好学,博览群书,道德高尚,留下了“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佳话,千古传颂。 宋末,元兵南侵,天下大乱,百姓四处逃难。 1233 年,元兵逼近许衡的家乡河南新郑,他被迫逃离,途经河阳,正值酷暑,难民口渴难熬。忽然发现路边有一棵梨树,果实累累,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端坐不动,同行者很是奇怪。 有人劝说许衡:“先生,你也摘个梨解渴吧!” 许衡答道:“那梨树不是我的,怎么能随便采摘别人的果实呢!” 那人说:“兵荒马乱的,梨树主人恐怕早就逃走了,你何必这么迂腐呢!” 许衡说:“虽然梨树没有主人了,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 “梨虽无主,吾心有主”这句铮铮名言传达了一种做人准则,刻画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做人底线。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对诱惑,坚守道德操行,固守廉耻尊严,恪守心灵纯洁,这是人格的最高境界。 我们这些后人真应该学习许衡的这种精神。 写于 2010 年 1 月 31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62111.html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9715 次阅读|5 个评论
周末推荐:《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
sqdai 2010-10-16 06:38
【按】理工科学子的学业比较繁重,大多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冲冲杀杀,无暇顾及更多的其它学识。我觉得,大家阅读的范围不妨宽一点,这对自己的学问长进大有好处。特别是在周末闲暇之时,可以读一点闲书(相对于本专业而言)。因此,我想陆续向博友们推荐我读过的一些此类书籍。由于话题离开我的专业较远,有说错之处,请朋友们及时斧正。 毛泽东与蒋介石是半个多世纪的死对头,但是,他们有时具有共同的见识。比方说,他们同样地佩服曾国藩这位清朝名人。 1917 年, 24 岁的毛泽东在给友人黎锦熙的信中说:今之论人者,称袁世凯、孙文、康有为而三。孙袁吾不论,独康有为似略有本源矣。然细观之,其本源竟不能指其实在何处,徒为华言炫听,并无一干竖立,枝叶扶疏之妙。愚意以为本源者,倡学而已矣。唯学如基础,今人于学,故基础本源,时俱倾圮。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蒋介石早年对儿子蒋经国说:至于中文读书写字之法,在曾公家训与家书中言之甚详。你们 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 曾国藩何许人也?为何值得两位如此看重? 曾国藩( 1811 ~ 1872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推崇为千古完人。他以一介书生带领湘军力克太平军;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摇摇欲坠的清廷多苟延了 60 年。 曾国藩处于清朝腐败统治年代,国家积弱,列强欺凌,民不聊生,烽烟四起。以他为代表的实力派力主图强御侮,师夷长技,办工厂,设学校,搞洋务。在学术上,他弘扬传统文化,师承程朱理学,热衷于经世致用;他学养高深,笃行孝悌忠信,为官清正廉洁,道德文章为人称道,被公认为长于立功、立德、立言的完人。(若要进一步了解曾国藩其人,可参看 )。 作为一个学人,我只对曾国藩的修身治学之道感兴趣,而要了解这一点,必须研读曾国藩家书。所以,今天向青年朋友们郑重推荐《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湘乡县偏僻乡村里的一个塾师家庭,在家里是长房长孙,他有四个弟弟、两个儿子,青年时期他就外出求学做官,在近四十年的翰苑和疆场生涯中,他不断给他的父母、兄弟、儿子写信。信中 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大到进德修业和经邦纬国,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随写,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涵真知灼见,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从中体现了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光绪五年( 1879 年),也就是曾国藩死后 7 年,传忠书局刻印了由李瀚章、李鸿章编校的《曾文正公家书》。此后百余年间,出版了多种曾国藩家书,收录了他的书信约 1500 封。 2002 年,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推出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从诸多信件中精选了 300 封,并加以逐一评点,或补叙时代背景人物掌故,或发表个人见解评述信件本身。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窥见全豹,对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和为人之道有个总体了解;而对于缺乏历史知识的年青学子,也可以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读懂曾国藩。我大约用了一个周末的休息时间将此书通读了一遍,感到获益匪浅。 正如编著者唐浩明所说:它(家书)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功名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千沟万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读懂这样一部书,胜过读千百册平庸之作。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把曾国藩家书视为至宝。 青年毛泽东在给友人的信中说: 尝见曾文正公家书云:吾阅性理书时,又好作文章;作文章时又参以杂务,以致百不一成。 信中所说的,出自曾氏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致沅弟的信。毛泽东信手拈来,可见他对曾氏家书很熟悉。 也正因为如此,这部家书在我国社会风行了一百多年,经久不衰。在如今这样走向宽松的社会环境里,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了。 据我看来,曾国藩家书大致涵盖修身,治学,治家,交友,用人,为政,治军这七方面内容,对于我们理工科学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修身和治学两部分,应该成为我们的阅读重点。今后,我将陆续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本文参考资料: 朱学勤(主编),曾国藩全书,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 唐浩明,曾国藩全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册),岳麓书社, 2002 。 写于 2010 年 5 月 29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219007.html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6879 次阅读|3 个评论
年青学人是否需要修身?
热度 3 sqdai 2010-9-15 09:28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博友会说:这个问题太 小儿科 了,还需要问吗?我却认为,此问绝非 小儿科 ,因为还有年青学人糊涂着呢! 设问的缘起 9 月 12 日 ,我把乐乎博客上关于修身的五篇博文汇编起来,以 讲给青年朋友听的修身佳话 为题,奉献给科学网博友,发布后,很多博友对其中的内容表示认同,但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现全部照录于下: 【 1 】 戴 老师您好,您这些话可能是好心。但是,您说的这些,您是否自我检讨过自己,您做到了多少? 另外,即使您在这些方面做得不错,您是否注意到现实世界中多数年长的人并不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我觉得不能仅以这种道德教导来促进人们素质的提高,历史多次证明这是行不通的,归根到底还应是制度建设,而您们这些年长的衣食无忧应该积极促成社会好的制度的建立,而不是空口说白话,站着说话不腰疼地指责年轻人。 jerry0876 【 2 】到您老这个年龄估计在修身养性吧,咱们还要讨生活啊! luxy 【 3 】可惜做人一回事,做事又是另一回事啊! 圣经《新约 马太福音》中提到: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种所谓的 马太效应 广泛地存在于真实世界中,更泛滥地存在于学术界,如此 榜样 矗立在那儿,叫后来的年轻人怎能 克己让人 呢? 嗯 对于昨天的关 于王仁 先生的博文,有如下跟帖: 【 4 】您老为何总是让年轻人崇拜老人呐? metanb 我身边的年青人常对我说,对这样的跟帖,大可不必理会,我还是忍不住在反对上述看法的跟帖之后跟了一帖,而且今天还想说上几句,因为我对这类糊涂想法感到忧虑(不知道所代表的人的比例数)。 我把问题归结为 在当前的环境下,年青学人是否需要修身? 在存在社会不公的情况下,是否应该提倡修身? 为了使讨论有共同的出发点,先界定一下 修身 。 修身 指的是: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得心灵纯洁,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准备从古人的教诲,前人的实践和今人的需要三个方面来阐释上述问题。 古人的教诲 翻开 2500 年前的论述道德修养的名篇《大学》,第一页上就写着: 古之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对应的白话文是: 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己的品性;想要修养自己的品性,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物的道理。 这里,把修身的作用已经讲得很明显了。请注意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平天下。 我们留意一下后三个环节:先要修身,才可能齐家,然后才可能治理好国家,建成一个光明正大的和谐社会。整本《大学》就是以此为纲,层层抽丝剥茧,把上述道理讲清楚的。限于篇幅,这里不能展开了。 我认为【 1 】和【 3 】的跟帖者恰恰是把上述次序弄颠倒了。 前人的实践 我们回到近一点的现实生活,解放后的这 60 年。 在 1950 年代系上红领巾成长起来的人不会忘记那时的 五爱 教育 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辅导员在给少先队员讲解队礼的意义时一定会讲明 五个手指代表五爱,五爱高于一切! 这就是,当人们刚踏上人生旅程时的修身教育第一课,很多人承受了这种恩泽。后来, 五爱 改为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并载入 1982 版《宪法》。 1960 年代初期,我国广大学人接受了 又红又专 的修身教育,我前年访问中科大,接受了一件正规礼品 一方镇纸,上有中科大首任校长郭沫若的题词: 勤奋学习,红专并进 ,那就是时代的产物。那时,全社会注意修身,人们的平均道德水平远优于现时。 文革 期间,有人道德沦丧、沉渣浮起,遗患无穷,但我们不能把那时的社会风尚说得一无是处。至少,那时全民有修身 三宝 老三篇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 愚公移山 等信条脍炙人口。的确,在基层,很有影响力,而且基层做得更好。我的直觉是,现在有点像倒洗孩子的脏水时,把孩子也倒掉了那样,现在,那些真正发人深思的有用的修身教条也逐渐消失了。这是很可惜的。 科学的春天也是值得留恋的时段,那时全民向学,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人们把自己的存在价值与社会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西风东渐,原有的修身信条已被人们淡忘,新的信条还没有全盘为新一代接受。更为可怕的是,少数年青学人漠视个人修身。 归纳前面的跟帖,主要观点有: 现在好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提倡修身是无用的; 修身是衣食无忧的老年人的事情; 青年人要讨生活呢,你们老者去修身养性吧!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 干吗要我们崇拜老年人? 你们指责我们年青人,自己做好了没有? 总之,现今的年青学人真的不需要修身了吗?我的看法是:恰好相反,年青学人极为需要加强修身。 今人的需要 下面来说说今人更需要修身的理由: a) 从第一段论述来看,正确的次序应是修身、齐家、平天下。要使天下太平,社会和谐,必须治理好家事,而首要的是个人修身;不能坐待社会和谐乃至社会大同后再来修身,社会是个体的大合成,只有肌体细胞健全,才有健全的躯体; b) 当今社会,各种思潮、思想鱼龙混杂,在网络时代,靠禁锢是不行的,因为思想无法禁锢;年青学人在思想修养上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十万分注意自己的持之以恒的日常修炼,对于孰是孰非,要有明确的鉴别能力,见有好的,仿而效之;见到污泥浊水,坚决拒绝; c) 现今社会已经产生一批小人(更可怕的是有时他们握有权力),他们追逐名利,见利忘义,一事当头,先替自己考虑,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贪赃枉法。年青学人应该远离他们,与长辈一起揭露他们,这也需要修身的功力; 马太效应 对教育、科研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加剧了社会不公,这种现象一时难以消除;这种现象的改变,不是靠几个人喊喊口号就可以实现的,必须靠全社会的长期不懈的努力,在此过程中,我们与其发牢骚、消沉,不如从自身做起,抵御不正之风,走正道,做正事,至少做到问心无愧;不能以别人做得不好,作为自己不好好做的借口; d)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务非常艰巨,需要有一大批道德修养高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新一代学人投入,他们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职责,自己应先成为大写的人。 我近来经常与青年人谈修身问题,这决不意味着我自己已经做得够好了,相反,在撰文讲话时,我没有把自己游离在外,而是放在其中,不断在找差距,因为我明白:正人须先正己,只有这样自己才会不断进步。 至于我宣传老一辈的修身典范,倒不是让年青人去 崇拜 他们,而是希望大家(包括我自己)努力从中汲取修身 养分 。 今天议论的话题实际上是一个大话题,不可能一下子说透,愿与博友们深入讨论。(只欢迎有理有据的、心平气和的讨论)。 写于 2010 年 9 月 15 日晨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6282 次阅读|16 个评论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西游记”
zcgweb 2010-9-1 22:12
关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西游记”的我的理解——一家之言 最近思考,暗暗觉得上述两方面很可能体现出一种特殊的、隐晦的对应关系,试看: 正心——对应于——沙悟净——重在‘净’ 修身——对应于——猪悟能——重在‘能’ 齐家——对应于——孙悟空(大师兄)——重在‘空’ 治国——对应于——唐僧——重在‘人治’ 平天下——对应于——如来佛——重在‘法治’(道法自然) 有人谈到,“......《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发展过程,就是孙悟空入世追求的过程。入世追求与世的矛盾冲突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贯穿于作品始终,其过程可以按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紧密相连而相对独立,它们共同描绘出了孙悟空形象发展的轨迹。”,其核心内容包括“孙悟空学道的过程大体可以称为“修身”的过程;“齐家”阶段主要指孙悟空在花果山的发展过程;“治国”大体指孙悟空的两次出任天职;“平天下”主要指孙悟空随唐僧取经的过程。”(http://b.faloo.com/p/94206/43.html)。这个观点主要讲的是孙悟空自身的变化过程,而我在本博客中所讲的则是贯穿在全部“西游”故事中的总体观点,两者各有其利。 当然,人生的过程很有可能就是上述路线的步进者,因此,似乎又回到了‘行者’的影子中... 那么,‘行者’的更高级层次是什么呢?窃以为应该是‘悟者’...乃至‘悟空’... 欢迎列位看客观点纵横交织,以解(xie)心理之见(xian)〔随心所想,即心即佛〕。 CZ@2010.09.0122:06:35
个人分类: 生活态度|4498 次阅读|0 个评论
修身格言拾遗——集与注7,话赶话,没好话
yue 2010-7-30 19:08
1 话赶话,没好话。 人赶人,没好人。 出处:山西清徐。 阐释: 话赶话,是指争论、争辩。 话赶话,没好话。是说人们在争论的时候,互相攻击,会说出相互伤害,并且违背道义的话。而且争论会越来越激烈,会越来越互相不留情,说出伤天害理的话。 人赶人,是指人们的竞争和争斗。 人赶人,没好人。是说在竞争中,争斗中,会互相使用狠毒的手段,而且互相猜疑,互相防范,导致越来越激烈,手段越来越恶毒,使人变得越来越坏。 人性本来就是危险的,在言语的争斗和实际争斗中,会让人性变得更坏。 2 吃亏常在。 出处:河南。 3 学坏三天,学好三年。 4 种好地不如结好亲,结好亲不如存好心。 出处:贵州陈儒军。 5 加料不如歇力。 出处:山西省临县。 6 狗眼红,人眼红,谁也没有天眼红。 阐释:是说人类都善于嫉妒,但是最爱嫉妒的是上天。 所谓天妒英才。 在福利方面,上天也是很嫉妒的,如果一个人太幸福,就会灭亡。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以人要谦卑低调啊! 注:最近好了一次老家。
个人分类: 诗在民间--------民间拾遗|5462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化环境更应注意修身
高铁杠 2010-6-19 19:00
天津五大道是天津最美丽的景点之一,各式各样的古典建筑,整齐划一的街道景观,特别是近几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修缮,环境不可谓不美,虽然我到那里的机会不多,但是在游玩景点奇缺的天津,心里依然认为那是天津最值得欣赏和游览的地方。 今天,我有幸到了五大道,但是,当我走在路上,十步之内发现了两摊狗屎,位置之明显,路人便见,可以说是恶心至极。如果说是因为游人不注意卫生,到处乱扔乱散,致使环境变差,那还有情可原,然显而易见,这应该是附近居民溜狗而产生的废物。如此漂亮的街景,可能因为这些废物而在游人眼里大打折扣,我们在注重外在环境修缮的同时,是否也该注意修修自己的身心呢?
个人分类: 真人真事|25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诸葛亮诫子书
lyjyj 2010-4-29 16:54
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的环境。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方向?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你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第三课:计划的力量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面对未来,你有理想吗?你有使命感吗?你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你有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第六课:速度的力量 「怠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计算机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样不谋而合。快人一步,不但理想达到,你有否想过,有更多时间去修正及改善? 第七课: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冶性」。 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种种平衡,要「励精」,也要「冶性」。你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 第八课: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惟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请你想一想,你有蹉跎岁月吗? 第九课:想象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象力比知识更有力量。你有没有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规划是人生呢? 第十课:精简的力量 以上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精简地传递了具体的讯息。我相信精简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想,长篇大论的内容,容易令人生厌,精简沟通更有效果。你懂得言之有物地精简沟通吗? 从以上的十堂课之中,你能够找到一点启发吗? 最后衷心祝福您 「人生攻守、贵乎奋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pkustm 2010-1-3 08:48
【原文】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译文】 孟子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用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经》说: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 【读解】 我们在《公孙丑上》里已听孟子说过: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意思都是一样的。 从个人品质说,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多作自我批评。 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从治理国家政治说,是正己以正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儒家政治,强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所以,多与个人品质紧紧连在一起。 而自我批评则是其手段之一,其相关论述,在《论语》和《孟子》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当然,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又的确是太少了,所以仍然有强调的必要。 下面这段是从净空法师的讲记中摘来的: 所以孟夫子讲得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所有一切过失,不要说别人不对,这个我也是常常讲,回头想想自己有错误的地方,你怎么能怪别人?什么都是我对的,别人错的,这个人觉悟是非常非常困难,人我见太深了。真正修行人,不仅在佛门,在中国道家、儒家,在今天全世界,你看看正规宗教里面(我们讲正教)那些创教的大圣大贤都是这样教人。人要谦虚,人要恭敬,人要知过,人要忏悔,人要改过。觉悟的人责备自己不责备别人,只有迷惑颠倒的人自己不承认自己过失,都是别人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西方主流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duke01361 2009-3-6 16:01
( 公开于2002年前后) -----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在中国的教育者的眼里,人欲“入世”首要“修身”。所谓“修身”其实就是对自身的品德,学识和心性加以修炼和培育。然后才有治理国家,管理家庭和诚服天下。 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被普遍接受和认同。因此应该属于中国特有的哲学的一个命题。 所不同的是此身如何修?围绕着这个问题道家的老庄和儒家的孔孟曾经有过长时期的争论。这反映在道德经,南华经和大学, 中庸,论语等经典著作之中。平时我们谈论起道儒两家时往往对能够对儒家的观点相对地了解多一些。我想这一方面是由于儒家倡导的仁义礼善的价值观念被人们较多地接受了有关。而这一方面是由于儒家的道德相对于道家的道德更有利于人们的实际操作,比较更加接近现实生活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不能忘了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过程中,儒家学者的贡献。特别是诸如汉朝的董仲舒这样的关键人物。尽管后来儒家学者并没有真正发展过儒家的经典思想,倒是不断地对之加以歪曲和破坏。 但是最终道家还是被边缘化了。道家思想的这种被边缘化的命运其实也不能全因儒家的经营得利,或者是得势。道家后来被发展成道教这个事实业已说明了由于道家思想的难于理解而难逃畸形发展的命运。 因此直到今天每每看到有关道家思想被不同程度的误解,甚或被歪曲也就不会感到很奇怪。为此笔者曾经有过专门的论述。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庄的道德经和南华经逻辑思辨的成份居多,特别是南华经的写作手法。多用喻。这就人为地增加了人们对道家思想的理解的难度。 但话又说回来,象道家的道德体系,如果得以清晰地表达,不用喻也难。因为道家主要脱胎于经典作家对自然的观察,思考而作出的一种思想总结,而这些对于那些没有类似经历和生活习惯的普通读者来讲也还真是费解。 举一个例子: 在南华经或者又叫做庄子.外篇(至乐第十八〕里有一段记述。“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其踞鼓盆而歌”惠子问道:“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而庄子答道:“不然。 是其始死也,我独何 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缴缴(应该是口字边)然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尽管庄子在这里说出了他不哭的理由是因为他理解这本就是”命“使然,但依然没有说明白”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的质问。 我想类似庄子这样的言行肯定会被许多人理解为“神经病发作症候”。而相比之下儒家的待人接物就相对更具有“人情味”,比如孔子在得知他的一个学生死后,就表现的非常悲痛。这很容易被人接受。 因此如果把道家粗略地说成是一种“理性”思想的体现的话,那么儒家就更具有“情感”的一面。也就是说儒家比道家更重视人之感受。因此不难被普通人理解并接受。 实际上重视人自身的情感本乎人类天性之一种。因此道家最终被边缘化也可能和它过于忽视人之常情有关。当然实际情况应该不止于此。 现在回过头来继续讨论道家和儒家在“修身”问题上的异与同。 其实道家的思想在理性层面上确实要高于儒家,这一点不仅为本文所例举的事例所佐证,就连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朱子等人也通常被后人议论为“明儒暗道”。可惜的是后世人等每每谈论起道家思想总是拿“无为”“愚民”,“讽刺仁义”“讥笑圣人”等等命题加以刁难和置疑。其实这除了是由于我在前文所言明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恐怕是后世对道家的诸多误解,甚至是歪曲有关。当然有些人可能是本着理解和接纳道家思想的态度在不自觉中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歪曲,如峨嵋道教的张天师,张道陵,还有庐山道教的许逊,以及先于这两者开创修炼神仙丹药的魏伯阳等人。 此外还有一些人就是那些所谓的正统儒生,这些人通常充满了门第派别观念,并不大愿意去理解道家的思想,亦即所谓的“僧道无缘”。更别说是让人家接受了。 至于道家的思想,请读者诸君参见老子的道德在此就不专门论述。 正如在本文开篇时所解释的那样。“修身”这个范畴的现代含义除了是指对自身品行,学识和心性的锤炼和培育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现在常说的“社会化”。说白了就是讨论如何从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中人的转化问题。只是用“社会化”一词解释儒家的“修身”极容易降低儒家“修身”的境界。因为儒家讲修身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同样“社会化”这个词套用道家的“修身”也不妥。 因为据道家,特别是道教人物的理解,“修身”不是“社会化”,而是修炼成“大罗金仙”“天仙”“地仙”“人仙”和“鬼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去社会化”或者更具体的说是“去人化”。可见由于最终目的或者说是发展方向有异,不能泛泛而论。 但是具体到“修身”这个问题本身,其意思显然是明了的。 那就是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发展方向的起点。 尽管中国传统的教育之目的基本上是沿袭儒家的路线。但是由于道家,特别是道教对中国文化之巨大影响自然会反应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之中。尽管这一事实很难被儒家学者所接受。 如果有可能朋友们不妨检查一下,中国历史上比较鼎盛的时期是否是道家思想再起主导作用。比如中国的历史上有“唐疆宋土”称号的,“贞观之治”和“文景之治”,其中的修养生息思想都有老子的「道德经』的印迹。同样在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时期,道家思想也是被比较受重视的时期。 道家和儒家在很多方面是不分野的,比如中国文化之中的风俗习惯,到现在很多人认为和道儒两家都有关系。就象台湾学者南怀堇先生曾经分析过的那样。在很多的时候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也是道儒兼容的。比如中国文人都很熟悉的“文曲星君”或者被称谓“文,魁星君”都是最先源于道家或者准确地说是道教。而这些人物在两三千年的时间里一直就是主管学者道德高下的审判官。因此在中国传统上,大凡读书人都必须符合这些规范,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这种道德修养可以通过“因果报应”来得到判断。 正如欧阳修感叹的那样“文章千古无凭据,只盼朱衣暗点头”,就是再说为文和为人之密切关系。就象中国学术界迄今依然流传的一句话:文如其人! 因此看来教育的内容就具有了两个只要的方面,一是学习“句窦”这些基本的为文之道,这当然是属于技巧方面的内容,再一方面就是要学习做人。 而如何做人就必须先搞清除为人之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这就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后世韩愈之“句窦”和“解惑”的分类方法基本上也没有超出本文所阐述的范围。 谈到如何为人,就必然要先谈一下中国传统上人的地位问题。笔者在老子的道德一文中,曾经谈论到道家的“域中四大”的观点,也就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如此又有类似的说法是“三才者,天地人”后者是儒道共享的文化。可见在历史上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都把人的地位和自然界处于了并列的地位。但是道家又说“人法天,天法地,地法自然”强调人之重要性。 这种思想应该比十八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导思想更高了一步。当时西方文艺复兴主要是为了反对罗马教庭对人性的残酷压迫,在这一时期诸如但丁的神曲,以及JJ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都是针对这种情况写成的。以至于后来发展成了“人权天授”“人生而自由”“人人平等”的人权和神权理论。后来英国的约翰。罗克和法国JJ卢梭等人的教育思想对欧洲大陆和英国的教育产生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不但变革了先前不重视人权的教育范式,而且造就了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最初形态。 但回过头来我不尽要问,为什么这样的情况没有在历史上的中国发生,而是发生在了十八世纪的欧州?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这样一句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句话就是阐述的中国传统上“师生关系”。而在中国传统上父权,夫权,君权这样的权利关系中。徒弟如果和老师成了朋友,这肯定会被看成”大逆不道”,也就是这个“不道”自身表明,君权,父权,夫权这样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制约关系本身把道家的“人”阐述成了“社会”或者说是“人的集合体”,而这正是道家所不以为然的。 儒家这种把“人”塑造成“人的集合体”或者说是“社会”不但和儒家主张“入世”一致,同时更符合它的权力理论。 因此儒家把人看做一个整体,道家把人理解为一个个的“人”,因此儒家主张“入世”而道家就不这样了。 儒家把人视为整体也正符合了社会管理的需要。有如”放羊“很符合”牧者“君主的要求。因此到了汉武帝年间,董仲舒可以提出“君权神授”的理论,并和当时的政治势力结合巩固了儒家独大的地位。这件事情的意义可谓极其深远。 从上述分析来看由于当时中国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的社会观念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最终道家的教育思想只能作为儒家教育的补充。同时由于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也不能够象十八世纪已经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欧洲社会那样,对教育产生了空前的期望和要求。 因此这样看来道家算是生不逢时。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已经开始了工业化进程。社会正在从封建到资本主义的转型,面临着诸多的变革。新兴的资产者迫切要求重塑中世纪以来那种政教合一,神权至上的社会关系,获得更多权力和参与制定社会规则的机会。在思想领域进入了一个“战国时期”。而反观此时的中国却正处于宋儒一家独大,思想文化郁郁一统。“格物穷理”“存天理,灭人欲”成了一种行为模式。感觉上正好象是进入了西方社会那种“神权至上”的中世纪时代。比较东西方这种思想发展的脉络,直觉得象是一种走向相反的交叉线,有一种错位的感觉。 此时的西方思想文化界虽然存在各种流派,但反神权思想是当时的主流,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john Locke), 霍布斯;法国的卢梭,荷兰的斯宾诺莎,劳格修斯,美国的人权领袖杰佛逊等。其中洛克的政府论和卢梭的契约论(Contrat Social 又被翻译成社会契约论民约论等)最据代表性,也最系统地奠定了现代西方民主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的根基。 此时的卢梭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特别是受到当时很多比较优秀知识分子的推崇。因此他的唯一的一部关于教育的小说式著作爱弥儿(Emile)中所宣扬的教育理念深得诸如,Pestalozzi,Herbart, Froebel, Motessori, Caldwell Cook, Dewey 等人的推崇和广泛传播。 爱弥儿是卢梭四部传世名著中一部关于教育理念的著作。在研究过Plato(the stoics) 和 约翰。络克(John Locke)等人的思想之后,写就的小说式著作,但书中并没有真正引用伯拉图等人的理论,完全凭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认知而著就。 在这部著作里,卢梭承认“人之初,性本善”,在爱弥儿的第一节里,他论述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但是他又认为“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和中国古代启蒙读本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基本上是相通的。 卢梭认为从造物主给与的“好的”到“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气候,风雨,季节搞得混乱不清”所致。 卢梭认识到人生而需要接受教育。因为人生而“软弱”,所以“需要力量”,人生而“一无所有”,所以需要“帮助”,人生而“愚昧”,所以需要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判断力”。因此教育是重要的,人接受教育是必要的。但是究竟要如何进行这种教育?在卢梭看来,人接受教育的途径大致有三,一是“受之于自然”;一是“受之于人”;一是“受之于事物”。在这三个途径中,唯有“受之于自然”的才是合理的。 教育不能被当作一种艺术,可以随意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只能是顺应自然发展之规律,才是教育的目标。 这种教育理念和当时倡导的“尊重人权”是一致的,因此是合理的,也容易被人接受。这对长期以来“维教义是从”“不讲人之权力”的教育模式具有巨大的冲击作用。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特别是在英国婴幼儿教育产生的影响尤其重大。当时的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 裴斯泰罗奇(Pestalozzi)和福路贝(Froeble)是这一理论的热心者和实践者。 到了1944年英国颁布的教育法(Education Act of 1944)中就有这样的反应:“The government's purpose in putting forward the reform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is to secure for children a happier childhood..." 这就是卢梭的”Nature would have children be children before being man"和“childhood has its own ways of seeing ,thinking and feeling" 因此卢梭的这种理念也同时促使人们研究和观察儿童心理规律,并相应地促进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无需缀言,教育其实就是培养和造就符合一定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的人。因此如何看待人,也就是如何看待人生观问题是教育观和教育思想的基础。下面简要地分析几种比较典型的人生观。一是封建的人生观。提起封建这个词,也许许多人不以为然,以为那都是些陈旧的,过时的东西,早已被抛弃了,还谈这些有什么意思呐?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想所谓的封建的人生观不但没有被抛弃,不但没有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依然陈旧,相反在很多时候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封建人生观,作为一种思潮,依然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特别是在那些乡下人,和一些并不是很现代的城里的人的头脑中。前一阵子中国青年报发起了一个讨论,是关于中国南方某地的一个教师在公开教导学生发愤学习,为挣大钱,娶美女而读书。参预讨论的人很多,但意见不外乎两种,一些人认为这样的教育口号是过时的,陈旧的。那个教师是不称职的,需要加以整改。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那没有什么不对的,那是一种现实而有效的激励学生学习的方法。我们姑且不对这些意见加以评论,只是从预后的角度对这种教育的效果加以分析。当然这样的语言可能更能被孩子们理解,因此可能会更有效果一些。因此我们就假定学生真的被此种观念所激发,考上了大学,成了人才!那又会如何呢?一般应该就是真的去“挣大钱”“娶美女”去也!但是这样的学习,这样的人似乎很自私,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学,感觉上和过去那种为”光宗耀祖“的目的而教而学又能有什么区别呢?我看只是一种变种而已。因此说封建的人生观,以及和封建的人生观衍生出的教育观还是依然存在的,依然还没有陈旧到推出历史舞台。 有着这样的人生观做基础,就必然会有封建的教育观,也就必然会有和封建教育观相一致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为了帮助朋友们理解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封建的教育方法和封建的教育理念,我想有必要举一些例子。例子之一就是家长和孩子的位置不对称。所谓的位置不对称,一般多表现为家长之于孩子有居高临下的优势。说起这种居高临下的不对称,好象很多人比较不以为然,特别是我上面提到的乡下人和那些并不是很现代的城里人,他们对这种质问的回答理想点的是孩子就得听家长的,不听话的孩子能叫好好孩子吗?如果你试图说服他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成长特点和心理特点,很多人总是妄顾左右而言它。例子之二就是老师和孩子的位置不对称。在学校里老师的位置很受人重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至于现在有些老师纷纷拉关系找门子跳出教育口,我想与老师的地位是否被尊重无关。尽管有些人会拿古训叫什么“家有隔夜粮,不做孩子王”的来抗辩,但是俺坦白地告诉你,那并不能帮助俺理解你不热爱教育这个事实。 那么何来的老师和孩子的位置不对称的问题呢?也正因为这样的老师缺乏对教育,对孩子的爱心,所以他们喜欢做“先生”,事事以自我为判断是非,对错的依据。这样的老师不能说是固执,也不能说是不民主,因为我们的传统里缺乏这些,所以根据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这些老师应该算是很传统。他们有时喜欢体罚那些似乎是犯了错误的学生,要么真的动手打,要么就是罚站等等花样翻新,总不乏智慧。因此这应该是封建的教育和封建的教育观。 例子之三就是以考试分数论高下。尽管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有一个是评定“三好学生”的奖励机制(应该是“四好学生”才传统),但是通常的是考试分数最重要。只要成考出好成绩,考上高一级的学校就会是好学生(为此笔者曾经写过一篇小文干事的难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这样自然就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深究起来似乎依然是延续“科举考试”的那一套,因此这种情况也应该理所当然地算做是封建的教育观,或者是封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第二种教育观就是在十久世纪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念建立在资产阶级阶级的人生观之上,主张“人权”“平等”和“自由”。这种教育理念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很有市场,也可以说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这种理念在最近的中国也逐渐有了市场。前一路子回中国探亲,知道现在国内大利兴办私立学校,尽管这些私立学校依然称自己为了教书育人,但是由于私立学校的性质决定它必需注重一个经营效益问题。因此如果能够营利的话根本就不用管什么人生观和教育观。因为有生存竞争压力,所以可以一切围着学生转,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愿意把私立学校叫做“贵族学校”的原因之一。但是由于这种私立学校并不象中国古代的私学,并不是尊奉“有教无类”的传统,所以它们从根本上和中国古代的私人办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确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好多人都把自己子女就读私立学校看做是一种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私立学校在很多程度上属于资产阶级,或者是小资产阶级暴发户的教育园地。这样的教育势必造就一批新贵族。 第三种教育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基础之上,可以说是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教育观。
个人分类: On Culture|435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百句名言实录浅译【珍藏】
麦立强 2008-11-6 23:32
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 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个人分类: 励志修身|3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