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不负责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一个成功的研究所为何被边缘化
pikeliu 2011-12-1 12:01
精选 已有 28388 次阅读 2011-11-22 11:3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北生所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及其反响,透射出中国痛感缺乏杰出人才。其实,与之相关的是,优秀的机构在中国的命运也不是很好。 枪打出头鸟和武大郎“相辅相成” 中国有句俗话“枪打出头鸟”。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武大郎”习俗,只能比我差,不能比我好。两种习俗组成的一种文化,在中国没有绝迹,有时可能还很猖獗,仍然遏制中国出现突出的人才、突出的机构。这独特的文化习俗,与国家希望培养杰出人才、发挥杰出人才,背道而驰。 枪打出头鸟不仅针对个人,而且针对机构。一个规模达七百八十人的研究所敢于出头,照样被瞄准。如果不被打掉,也有现代方式被冷藏。而且很巧妙,无法说是谁干的,被集体封杀,躲在集体背后做不对的事情就可以不负责任。 “枪打出头鸟”指导下的文化性冷藏,无视国家需求、国家利益、国家投入、国家支持,也阉割全国科技工作者可以获得较好支持的一个新体制。 这就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例子。 被冷藏的研究所 国内公正学者、国外专家,任何了解实情后,绝大多数认为:北生所是国内最佳的生命科学研究所。 中组部、科技部、北京市于2004年成立的北生所,目的是探索中国科学体制改革的道路。北生所探索是成功了,它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适当支持。可是不仅其体制和经验没有推广,本身也经常面临各种困难,包括被回避、被冷藏、经费渠道迄今没有完全理顺。 “枪打出头鸟”的文化习俗瞄准了一整个研究所。 北生所以每年1到1.2亿的经费,做出的成就远超出国内同类生命科学研究院所,而已经有多个研究所实际使用国家年度经费是2、3、4亿。 2011年的国际竞争,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其成功。美国HHMI(休斯医学研究所)让全世界一些国家青年人才竞争“国际青年学者”经费。这种经费,毫无条件,受支持的自由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知识产权归原单位和国家。 多个国家共七百多人参加此次竞争,最终获选27位,中国7位。 中国的七人中四位来自北生所,另外清华、南开、科学院武汉数理所各一。而国内其他生命科学类研究所无一通过这一国际竞争入选。 中组部、科技部、北京市曾在北生所蹲点总结经验,希望推广其体制,使全国科学工作者,特别是优秀的年轻科技人员,能和NIBS的研究员一样,在适当的支持下、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 但是,迄今,不仅全国不能得益于国家已经试验成功的体制,而且因为北生所成就突出,整个研究所被边缘化。其研究员常被排除在各种评审之外,被国内屏蔽在杰青、院士选举之外。北生所研究员的成果不被国内肯定和认可。比如,完全相同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在其他所出现的被称为全国近5年来最重要的两项基础研究成果之一,而北生所的一模一样的工作就没有被当成重要成果。实际上,这样的成果在北生所就不是最好的。 北生所的实践证明好的体制在中国可以大大提高国家经费使用的效率。2004年,北生所年度经费一亿(包括新建研究所的仪器购置),当时是生命科学支持最强的研究所。2011年,人数已达七百八十人的北生所还是仅1.2亿。而几年来,国内其他研究所经费大增,有些超过和远远超过北生所的经费。而且现在不止一个研究所的工资达到北生所、有的研究所房帖福利超过北生所。而它们的体制尚未普遍改革,没有在支持提高的情况下相应提高标准、提高要求,继续让博士后回国直接从正教授起步,其后评审远不如北生所严格。只要不是各方面极差,在其他研究所不会被开除。 有人抨击北生所获政府拨款较多,而其他单位是竞争经费。且不说其他单位拨款近年增加,而事实上,北生所的要求高很多、评审严很多,而做不好就要开路,包括在Science杂志发过文章的,都可能被开除。竞争经费是否就公平合理?如果竞争很讲学术,那么是。但是,目前中国国情下,竞争水分很多,实际通过关系而不是靠学术获得经费的大有人在。国家实质投入其他研究所的经费多于北生所,却无法要求它们尽快改革。所以,几年下来相对比,北生所使用经费的效益高很多。 北生所成功后,国家希望推广其经验而阻力重重,其体制未能扩大到全国,未能让更多的科学工作者能受益,而且研究所基本被边缘化,如果不是冷藏的话。 我们中国有一种什么习惯势力,导致国家花了代价、而且成功的实验,变得无足轻重、没有推广价值? 北生所面临困惑 一个成功的研究所,本该意气风发。 可是,北生所的研究人员却遭遇困惑。 面临中国的国情,成功地运行了7年的北生所,近年也开始出现变化。 对于专心科学研究、专心学术的年轻人,北生所是极佳去处。 对于要学术以外“个人发展”的年轻人,北生所就没有吸引力。 北生所招聘近年开始难起来。年轻研究人员,如果从个人利益看,而不从学术看,去北生所就很“划不来”,因为经费不多于其他单位、而职称低、要求严,学术不好还可能被开除。 有些人要离开北生所去其他研究所。原因是:在北生所,他们做出很多工作,还只能从助理教授升为副教授,而同等成就在国内其他单位可以做生物的院士。前几年,因为北生所经费多于其他所,工资高于其他单位,他们还不愿离开。这几年,不少人愿意离开北生所去其他所。因为,近年其他研究所经费实际已经高于北生所,现在有其他所可以给出同等或更高的工资,而且可以马上成为正教授。这些所的实际标准、对他们的要求都低于北生所,更无需担心高标准的国际评审。所以,离开北生所对他们个人“有益无害”。 这样的现状,将如何导向在国内工作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对于北生所研究员个人来说,他们今后是站着、还是趴着进入院士行列,其意义大于他们个人。 中国生物学界的两种选择 今后,对于在中国生物学界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明显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加入改革后的新体制,目前已经全面实行的是北生所和实行新体制后的北大、清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据信还有其他研究院所开始和准备同类改革:对于生命科学研究人员,给予必要的支持,但高标准和严要求。与国外优秀大学职位同等,从助理教授起步,经过副教授到正教授。在西方、在香港台湾只能做助理教授的,在这些改革后的单位也只能做助理教授,达到国际较好大学副教授水平才能做改革后体制的副教授,而正教授需要在国际上可以比拟的工作。 另外一种是以目前认为“成熟”和“聪明”的中国人为号召和代表:需要懂得如何在中国“为人”,不是要堂堂正正而是要懂得低头,那么学术上只要达到国际优秀大学副教授水平,就可以做院士。 选择一种模式在国际上堂堂正正、但是冒着在目前国内可能边缘化的危险,选择另外一种模式在国际上拿不出手、而在国内、特别是非科学界能得到顶礼膜拜和附加利益。 我相信,中国科学界,包括生命科学与医学界,改革将继续是主流,无论速度如何,改革的趋势不可逆转,科学界终将坚持追求卓越,而不是平分利益。中国科学界,逐渐能够赶上中国本身近代史上学术的高峰,其后大规模迈向世界前列。 附:北生所的情况,《人民日报》曾介绍,我也有几次博客: 中国应该而且可以推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体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15770 职称和水平:国内助理教授可达什么程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48167 中国科教界亟需支持年轻科学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35585
个人分类: IDR|0 个评论
不负责任的做法
热度 4 lin602 2011-11-24 21:37
近期有几拨企业的负责人及校友来访,其中谈到,有不少高校化工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到企业后不会做科研,甚至基本的化学实验都做不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化工专业在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论文是不做的,基本上是将学生放假,让他们自己安排时间,许多学生干脆就找个工作做起来了。 这些学生学习了三年半书本知识,最后一学期应该将学习到的知识通过毕业论文或设计应用到实践中去,学习如何查资料,如何拟科研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解决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书写课题汇报,最后书写毕业论文。如果没有经过这个环节,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缺失。 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回校,非常感慨地说,到企业后比较才发现,毕业论文抓得紧,让他们在企业做科研非常自信,许多人建议我们继续‘管’好毕业论文阶段。 毕业论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相当于一台节目的带妆‘彩排’,一定要抓好这个教学环节。否则对学生是一个不负责的做法。
2661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一个成功的研究所为何被边缘化
miran 2011-11-22 17:39
[转载]一个成功的研究所为何被边缘化
一个成功的研究所为何被边缘化 精选 已有 5498 次阅读 2011-11-22 11:3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北生所 钱学森之问 ------- 钱学森之问及其反响,透射出中国痛感缺乏杰出人才。其实,与之相关的是,优秀的机构在中国的命运也不是很好。 枪打出头鸟和武大郎“相辅相成” 中国有句俗话“枪打出头鸟”。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武大郎”习俗,只能比我差,不能比我好。两种习俗组成的一种文化,在中国没有绝迹,有时可能还很猖獗,仍然遏制中国出现突出的人才、突出的机构。这独特的文化习俗,与国家希望培养杰出人才、发挥杰出人才,背道而驰。 枪打出头鸟不仅针对个人,而且针对机构。一个规模达七百八十人的研究所敢于出头,照样被瞄准。如果不被打掉,也有现代方式被冷藏。而且很巧妙,无法说是谁干的,被集体封杀,躲在集体背后做不对的事情就可以不负责任。 “枪打出头鸟”指导下的文化性冷藏,无视国家需求、国家利益、国家投入、国家支持,也阉割全国科技工作者可以获得较好支持的一个新体制。 这就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例子。 被冷藏的研究所 国内公正学者、国外专家,任何了解实情后,绝大多数认为:北生所是国内最佳的生命科学研究所。 中组部、科技部、北京市于2004年成立的北生所,目的是探索中国科学体制改革的道路。北生所探索是成功了,它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适当支持。可是不仅其体制和经验没有推广,本身也经常面临各种困难,包括被回避、被冷藏、经费渠道迄今没有完全理顺。 “枪打出头鸟”的文化习俗瞄准了一整个研究所。 北生所以每年1到1.2亿的经费,做出的成就远超出国内同类生命科学研究院所,而已经有多个研究所实际使用国家年度经费是2、3、4亿。 2011年的国际竞争,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其成功。美国HHMI(休斯医学研究所)让全世界一些国家青年人才竞争“国际青年学者”经费。这种经费,毫无条件,受支持的自由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知识产权归原单位和国家。 多个国家共七百多人参加此次竞争,最终获选27位,中国7位。 中国的七人中四位来自北生所,另外清华、南开、科学院武汉数理所各一。而国内其他生命科学类研究所无一通过这一国际竞争入选。 中组部、科技部、北京市曾在北生所蹲点总结经验,希望推广其体制,使全国科学工作者,特别是优秀的年轻科技人员,能和NIBS的研究员一样,在适当的支持下、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 但是,迄今,不仅全国不能得益于国家已经试验成功的体制,而且因为北生所成就突出,整个研究所被边缘化。其研究员常被排除在各种评审之外,被国内屏蔽在杰青、院士选举之外。北生所研究员的成果不被国内肯定和认可。比如,完全相同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在其他所出现的被称为全国近5年来最重要的两项基础研究成果之一,而北生所的一模一样的工作就没有被当成重要成果。实际上,这样的成果在北生所就不是最好的。 北生所的实践证明好的体制在中国可以大大提高国家经费使用的效率。2004年,北生所年度经费一亿(包括新建研究所的仪器购置),当时是生命科学支持最强的研究所。2011年,人数已达七百八十人的北生所还是仅1.2亿。而几年来,国内其他研究所经费大增,有些超过和远远超过北生所的经费。而且现在不止一个研究所的工资达到北生所、有的研究所房帖福利超过北生所。而它们的体制尚未普遍改革,没有在支持提高的情况下相应提高标准、提高要求,继续让博士后回国直接从正教授起步,其后评审远不如北生所严格。只要不是各方面极差,在其他研究所不会被开除。 有人抨击北生所获政府拨款较多,而其他单位是竞争经费。且不说其他单位拨款近年增加,而事实上,北生所的要求高很多、评审严很多,而做不好就要开路,包括在Science杂志发过文章的,都可能被开除。竞争经费是否就公平合理?如果竞争很讲学术,那么是。但是,目前中国国情下,竞争水分很多,实际通过关系而不是靠学术获得经费的大有人在。国家实质投入其他研究所的经费多于北生所,却无法要求它们尽快改革。所以,几年下来相对比,北生所使用经费的效益高很多。 北生所成功后,国家希望推广其经验而阻力重重,其体制未能扩大到全国,未能让更多的科学工作者能受益,而且研究所基本被边缘化,如果不是冷藏的话。 我们中国有一种什么习惯势力,导致国家花了代价、而且成功的实验,变得无足轻重、没有推广价值? 北生所面临困惑 一个成功的研究所,本该意气风发。 可是,北生所的研究人员却遭遇困惑。 面临中国的国情,成功地运行了7年的北生所,近年也开始出现变化。 对于专心科学研究、专心学术的年轻人,北生所是极佳去处。 对于要学术以外“个人发展”的年轻人,北生所就没有吸引力。 北生所招聘近年开始难起来。年轻研究人员,如果从个人利益看,而不从学术看,去北生所就很“划不来”,因为经费不多于其他单位、而职称低、要求严,学术不好还可能被开除。 有些人要离开北生所去其他研究所。原因是:在北生所,他们做出很多工作,还只能从助理教授升为副教授,而同等成就在国内其他单位可以做生物的院士。前几年,因为北生所经费多于其他所,工资高于其他单位,他们还不愿离开。这几年,不少人愿意离开北生所去其他所。因为,近年其他研究所经费实际已经高于北生所,现在有其他所可以给出同等或更高的工资,而且可以马上成为正教授。这些所的实际标准、对他们的要求都低于北生所,更无需担心高标准的国际评审。所以,离开北生所对他们个人“有益无害”。 这样的现状,将如何导向在国内工作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对于北生所研究员个人来说,他们今后是站着、还是趴着进入院士行列,其意义大于他们个人。 中国生物学界的两种选择 今后,对于在中国生物学界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明显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加入改革后的新体制,目前已经全面实行的是北生所和实行新体制后的北大、清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据信还有其他研究院所开始和准备同类改革:对于生命科学研究人员,给予必要的支持,但高标准和严要求。与国外优秀大学职位同等,从助理教授起步,经过副教授到正教授。在西方、在香港台湾只能做助理教授的,在这些改革后的单位也只能做助理教授,达到国际较好大学副教授水平才能做改革后体制的副教授,而正教授需要在国际上可以比拟的工作。 另外一种是以目前认为“成熟”和“聪明”的中国人为号召和代表:需要懂得如何在中国“为人”,不是要堂堂正正而是要懂得低头,那么学术上只要达到国际优秀大学副教授水平,就可以做院士。 选择一种模式在国际上堂堂正正、但是冒着在目前国内可能边缘化的危险,选择另外一种模式在国际上拿不出手、而在国内、特别是非科学界能得到顶礼膜拜和附加利益。 我相信,中国科学界,包括生命科学与医学界,改革将继续是主流,无论速度如何,改革的趋势不可逆转,科学界终将坚持追求卓越,而不是平分利益。中国科学界,逐渐能够赶上中国本身近代史上学术的高峰,其后大规模迈向世界前列。 附:北生所的情况,《人民日报》曾介绍,我也有几次博客: 中国应该而且可以推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体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15770 职称和水平:国内助理教授可达什么程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48167 中国科教界亟需支持年轻科学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35585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举报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 2049:中国成为世界科学强国的希望何在? • 凤凰卫视访谈 • 古老中药中发现的新药:特殊时代的无名英雄 • 和院士良性竞赛 共同提高中国科学水平 •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热门博文导读 • 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少——晚自习 • 博士毕业两个月后的工资 • 2011,再度“百花齐放”(附百篇精选博文目录) • 烤鸭、面饼和甜面酱之朴素关联 ---趣味数据挖掘之二 • 搞农业科研不能走“论文路线” • 师生关系 – 答网友 相关博文 • 新书摘句:温景嵩的《探索剑桥---试答钱学森之问》 • 一本新书《探索剑桥——试答钱学森之问》概貌 • 学者资中筠解答钱学森之问 当前推荐数:77 推荐人: Flyingriver Wunderfool wujingzhi leshiru lulush outcrop zhangcz07 xupeiyang LintaoLiu qiaoqiao1980 hustchenrong zhangxu2020 yuewenzhu 王志坚 qianlivan stress gaojianguo Namychan yukilsh2004 wenqqq jizx971 biozhangda lgmxxl fuyun703 hty333 zhaoming159 yu03 远行的骆驼 jjsun123 biaomiankeyan paulings susheng stone1971111 百无一用 cxh521will leezb eks123 yegucheng cosismine summerice9 arpku sfguo gallzhao hele211 weberfrank qianyongjun jny zls111 nuaains houdianjiong jxlhn jibin08thu voith swwl 特古力 曹聪 Stone小平 sniperjedy lcc19880116 neilchau weah0500 张显峰 wangy86 haoye zwresearch songshu123 caoyu jingpeng happy8me pcao79 ICF2009 ljxm piratenb marietta fzhd1979 ggwwzka Nancyback 推荐到博客首页 发表评论 评论 (63 个评论) marietta 2011-11-22 17:20 我都预料到这种整个研究所被边缘化的后果。不同流合污,就集体给你落井下石!我觉得饶先生还是会美国去吧,我对中国很失望,您不要期待他会有什么改变。施一公能接“地气”那是因为他比较“同流”! yindazhong 2011-11-22 17:19 怎么都在哭穷?来丐帮入伙吧 piratenb 2011-11-22 17:16 hao ljxm 2011-11-22 17:12 恐怕要忘 kinghuadao 2011-11-22 17:10 50楼这种逆来顺受不努力做出突破的思想也是体制难以得到改善的原因之一,成大器这必须有责任感,不只是自己科研做的好,还要让中国的科研环境更好,饶老师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lyonsu47 2011-11-22 17:03 48楼有道理, InP 2011-11-22 16:18 对于一个新的所,一年1.2亿也不少了,这个不能和老所比啊,一个历史超过60年的所,光退休人员工资,采暖补助等支持就是很大的数字了。 pcao79 2011-11-22 16:55 北生所加油,做出诺奖级别的科研成果吧。但愿再过10年,北生所还是这么厉害,PI不会越来越少。 zhuhong 2011-11-22 16:51 强烈支持 楼、鄙视 楼。知识分子要有社会责任感才行。 plosblog 2011-11-22 16:44 cysseufly 2011-11-22 16:28 “被边缘化"是好事,宁缺勿滥,留住该留的,放走过于功利的,要是做出诺奖级别的工作,自然就有人承认。 . ------------------------------------------- 有理 studio 2011-11-22 16:43 我不同意 楼toyangchi的评论,知识分子不光要做自己的研究,也要关注国事、家事、天下事。否则就是一个被打断了脊梁的书呆子。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 次阅读|0 个评论
负责任的导师和不负责任的学生
热度 27 陈安博士 2011-11-7 13:52
【Blog主人按:今日阳光灿烂,闲来无事,写第二笔】   1 ,在科学网上为导师叫屈的那些导师或研究生,都还是负责任的家伙。而这些导师所面对的,恰恰是不负责任的研究生。对于这样不在认真做科研还要在外兼职挣钱最后只想混张文凭的研究生,一句话七个字“抓紧滚蛋走人吧”!而且立时三刻,别耽误您老人家挣钱的前程,并请顺便把门从外面给我带上,别把乌七八糟污秽不堪的东西留在课题组里。   2, 那些在科学网上为研究生叫屈的研究生或导师,都还是想认真做研究的家伙,糟糕的是,这些想学习的学生遇到了不负责任的导师。也有七个字送给这些导师——“快别误人子弟啦”!三年很长,足以彻底毁掉一个好的年青人。    这两种人在科学网上高声喊喝,其实是在吵完全不同的架。我看着他们吵得热闹,都不想拉架,并认为最好吵到出人命才好。    按照矩阵理论,其实还有两种情况存在呀:    3,负责任的导师和负责任的研究生。我之前遇到的多数研究生都至少是来做研究的研究生,虽然他们基本没有最后读博士,没有选择做科研,但是都在这几年里做了一个研究生应该做的完整的事情。       4,不负责的导师和不负责任的研究生。两种烂货遇到一块了,就成了导师绝对不指导,研究生绝对不主动学习,那还不是混个文凭拉倒啊。而混的过程和结果,导师也不在乎,研究生也无所谓。竟然是无为而治的最佳状态呢。各得其所,得其所哉!   而 最痛苦的就是前两种情况,而且是大家都痛苦。也所以,导师炒掉研究生的机制和研究生炒掉导师的机制,那简直就是必须的,且最好明天就开始实施。   如此, 就一切矛盾都迎刃而解。最后,那些不想做研究的研究生,抓紧走人或者找一个不愿意指导学生的烂货导师;同样地,那些不想指导学生的导师,也抓紧放学生到他们期望的导师那里学习去,自己也省得累,不也挺好嘛!    那这架还需要吵吗?还吵得起来嘛?    都歇歇吧!   
个人分类: 事论|12231 次阅读|37 个评论
互联网在社会监督中的利与弊
热度 16 gfcao 2011-11-4 16:45
网络乃是非之地,皆因人们在网络上可以带着面具不负责任地说话,这就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造谣生事的场所,而且网络的传播功能远比传统的报刊传播功能强大,其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可以让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自从有了互联网,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丑恶现象逐渐为人们所了解,而且由于某些渠道的不畅通,使得人们寻求正常解决问题的期望成了泡影,网络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一些落马的政府官员不正是首先通过网络曝光最终被依法惩处的么?因此,从社会功能上说,互联网对于净化社会环境发挥了传统渠道无法替代的作用。 我曾经听一个知情人士谈到了一桩骇人听闻的真实故事,这个事情的结局不得而知。当时听得我毛骨悚然,简直像在听一个虚构的惊险侦探故事,故事的当事人之一是某高校著名的法医专家,他机智地带着证据逃离了当地。我想如果事情发生在今天,真相被传播到了网络,也许结局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没有互联网,也就不会成就打假斗士方舟子,客观地说,方先生在净化学术空气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遗憾的是,方能发挥的作用也仅仅限于学术界,而且常常有副作用,皆因大家都是凡人。事实上,依靠任何个人的力量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很多事情大家心知肚明,但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可能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又如何能获得不为一般人知道的证据?有时即使你有证据,也未必奏效,这个社会太复杂了。 或许正是互联网上的许多事情真假难辨,这就使得互联网成了伸张正义者最后的平台,也成了别有用心的人恶意中伤的温床,正所谓扑朔迷离、是非莫辨。 其实对于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人来说,对付网络污水的最好办法就是冷处理,置之不理就行了,假如网络传闻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你协助调查就是了。除非你有本事追踪诽谤之人,否则你把网络当回事只会自寻烦恼。你只要淡然处之,时间久了,谣言就会不攻自破。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当事人想置身事外的确很难。生活中被人议论是常见的事,俗话说:“谁人人后不说人,谁人人后不被说?”被人议论未见得是件坏事,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只不过网络的传播功能太强大,远非生活中的谣言传播可比,从这个角度看,网络也是个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它能让不法分子原形毕露,也能让清白之人含冤受屈。
个人分类: 杂文|5713 次阅读|28 个评论
死亡的生物哲学之三
热度 2 smallland 2011-10-11 20:33
在人类,还有一种死亡的形式,个体还有能力继续生存,但他不想这样,一心要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伤心过度的,有追求无望的,有为爱殉情的,有为皇家尽忠的,有为“尊严”的,有为自由的,有的则纯粹是撒泼打滚的小孩子脾气。有一首流传极广的主题歌叫做“suicide is painless”,主旋律这样唱道: That suicide is painless It brings on many changes And I can take or leave it,if I please 自杀并不痛苦,它带来许多转机。我可以承受或逃避,只要我愿意。这样的思想,跟“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差不多,只是对自由的理解有点不同。因为传统的原因,我们对“活着”太过重视,往往把自杀看作是懦弱(其实许多人活着,只是因为没有自杀的勇气)和不负责任。那么多人关心你、依恋你、依靠你,你却丢下他们不管,那不是自私、懦弱、不负责任吗?其实,这样的指责跟“自绝于人民”的指责差不多。如果这是仅有的理由,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孤寡老人、孤儿、光棍汉、流浪汉,那些无牵无挂者,几乎没有人需要他们,就可以自杀了?他们的自杀就不受谴责了?所以,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很功利的,而不是从尊重生命本身来考虑问题。 其实,自杀是更需要勇气的事情。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和那些苟活者相比,能放弃唯一的东西,克服亿万年进化出来的求生意志,难道不需要更大的勇气吗?为什么非要苦苦等待那个自己体会不到的“节日”呢? 自杀的功利性在我们的文化中是很值得注意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孩子气导致的自杀,所占的比例不低。有的乍看起来脱离了孩子气,譬如女子为了报复负心郎,先上网公布自己的爱情史,然后庄严宣布于某月某日自尽,其实仍不是基于对生命认真的思考。由于历史与文化的原因,这种自暴自弃的孩子气,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人因感情被欺骗而痛恨异性,性生活混乱,而一旦被描述成孩子气的“报复”,就能得到同情和理解,而忘记她的本能或许根本就倾向于此。 与此相比,我看到的一个自杀事件就毫无孩子气。因为是在网上论坛看的,不知道是哪个国家,但肯定是西方的。一个人决定自杀,先悄悄变卖了值钱的东西,资助需要的人。然后写下遗嘱,要捐献自己的器官。最后跑到一座大桥上,做好准备,平静地给急救中心打电话,通知他们来摘取器官。这种认真自杀的态度,会尽可能地隐藏自己的意图,一次不成,还会静悄悄地继续努力。而那些孩子气的以自杀为手段的,会潜意识地或明明白白地故意让人知道,并在事后像战斗英雄或黑社会老大一样夸耀自己的刀疤,或像劳教释放者一样炫耀自己的经历。 全球每年有近百万人自杀,这个数字高于战争中的牺牲者,也高于任何一种致死的疾病。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自杀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男女在遗传上的心理结构不同。我同意此说法,自杀其实是一种没有生还希望的冒险(当然,有人喝了假冒伪劣的农药自杀未遂)。男人的冒险精神远远高于女性,是基于开拓未知交配机会的企图。在交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除了有足够的钱去妓院,对于雄性来说情况总是这样的),雄性是不吝惜生命去冒险的,否则,生命就没有意义了。虽说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许多情形下,山头是别人的山头,是不能随便上去砍柴的,战败等于死亡。与其退缩,还不如就豁出去了。所以,许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冒险,其实跟自杀差不多。人肉炸弹或炮灰很容易被培训出来,就是充分利用了人的本能。在战争和种族冲突中,自杀常被理解成利他行为,或是亲缘选择(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战友之间无疑是有亲属关系的)。这样的成分应该是有的,但从动物的利他行为看,人类的利他行为不该有这样普遍。况且,利他行为不是那么容易被培养(想像一下吧,学习雷锋好榜样唱了多少年吧,大街上依然没有多少雷锋同志)。相反,生殖本能却很容易诱导,几盘塑料光碟就能使不少青少年犯罪。 在西方,讨论自杀的网站和论坛不少,其内容并不只局限于自杀的方法和是否应该自杀。我的大概印象是,他们对自杀是否痛苦很关心,对自杀的方法很有研究,这体现了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所谓生命的尊严不在于活多少岁,而是生存的质量,有没有痛苦,是否受到虐待。出生时是否痛苦,那是没法选择的(或曰:对人而言,最善之策是不要出生),但对于死亡,个人是有自由的。这种态度从屠宰动物的方式可见一斑。我在美国生活过半年,刚去时,觉得猪肉、鸡肉腥味很重,吃起来有点恶心。后来,朋友告诉我,他们屠宰动物不像我们先用刀放血,而是电击致死,这样动物会少点痛苦。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要不是改革开放,可能不屑于考虑这样的事情。甚至,来自孔孟之乡的人们,杀猪前极尽所能给猪灌水,甚至灌混水沟里的水,有的甚至被灌死。政府打击注水肉,从没提起过动物死亡前的痛苦,只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人的利益。对利益的狭隘理解,也导致我们的很长是时期内忽视了刑讯逼供,只要没留下残疾,不影响劳动能力,往往不能得到赔偿。几千年来,我们只强调杀人偿命借债还钱,而对虐待罪没有足够的认识--虐待他人也是罪大恶极,也需要还钱。 有一个论坛,本来是讨论节日和自杀的关系,英文缩写正好是ASH--灰飞烟灭的灰。现在,它仅仅是一个论坛(已几乎被垃圾广告淹没),其对自杀的态度是,不鼓励也不劝阻。这样的态度可能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当一个人真正觉得生存毫无意义,心理治疗无效,社会就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并想办法让他毫无痛苦地离开。从对待生育、堕胎和安乐死的态度转变,大概能看出这样的趋势。人类是经过生存斗争发展起来的,当生存无忧,斗争已没必要,生活就失去了目标。有人会问,我为什么还要存在下去呢?我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就是为了让亲人感到安慰?万物之中,唯有人会考虑这样的问题,所以是很哲学的问题,没有人能很好地回答。死亡,是唯一一个只需要哲学家思考的问题(若干哲学家说过类似的话),而不是医生或科学家的问题。科学家的任务是怎样才能让人延长寿命,而不管人是否需要长寿。医生的任务是拖延人的死亡时间,而不管病人是否痛不欲生或生不如死。
3118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国的高考制度该改改了
sfw111 2011-9-11 14:17
在我国,每一年都有近千万人要参加高考,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通过填写几张同样的考卷就基本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命运。这种制度设计简单,看似公平。但从选人用人的角度看我国的高考制度设计太简单化了,它屏蔽了每一个人的个性、素质、理想、道德、是一个唯分数取人、唯记忆力取人的制度,是一个简单而迂腐的制度。 有人说,我国的高考制度体现了公平,笔者并不赞成这种观点。在我国古代就有文举人和武举人考试制度,我国古代的统治者都清楚仅仅用八股文考试无法公平选取人才。人的能力是多种因素组成的,记忆力或智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仅仅考核人这一个方面的能力,我们能说这种制度是公平的吗? 高考的目的是什么?高考的目的不是让每一个人受公平的大学教育,也不是让每一个通过大学教育的人公平就业。高考的唯一目的就是为社会选拔需要的高端人才,通过大学教育为社会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 从社会现实看 ,社会劳动本身存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存在科学活动、技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存在所谓的360行 。所以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根据各行各业的需求选拔培养人才,而不是用高考这样一种不负责任的办法选拔人才。 我国的高考制度从选拔智力性人才开始,以培养智力性人才结束。而社会实践中智力性人才的需求面非常窄,于是出现了大学生千军万马考公务员,考企业管理层的奇观,实际上我国的大学教育制度没有摆脱“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90%以上的大学生进不了这些领域的,“学非所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的浪费。 我国的高考制度应该改改了,首先应该改革考试方式,用多种考试方式,智力型人才用考卷,技术型人才用技能,道德型人才用评议,艺术型人才用表演。。。。。。不同的人才用不同的考试方法,要根据每一个人的特长、兴趣、爱好选拔他们,培养他们,学有所长,学有所有,学用一致。 高考制度不要以公平为借口,用简单实用为借口推脱责任。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325 次阅读|2 个评论
收到基金反馈意见了
热度 23 学数学的苹果 2011-8-27 09:24
1436 次阅读|27 个评论
为什么新加坡人如此“恨”中国大陆人?
热度 3 duke01361 2011-7-19 08:59
为什么新加坡人如此“恨”中国大陆人? 对于这个现象,我似乎也明白也糊涂,明白的是我们大陆人的“超限”行为被人家不能接受,明白的是我们大陆人对行为的后果不计较的不负责任... 但我不明白的是:新加坡是新加坡,中国是中国,即使中国人真的不堪到“人吃人”的地步,那也不会影响到新加坡哪里去,大不了新加坡政府增高中国大陆人到新加坡的“门槛”,限制大陆人数不就好了?! 我善意地理解新加坡人的关切还是对我们中国大陆人的深切关心!
个人分类: Life a Bit|8699 次阅读|6 个评论
丁学良成了港科大校长?
热度 5 冯用军 2011-6-22 00:10
丁学良成了港科大校长?
这年头某些媒体和网站也太不负责任了吧??? 港科大校长谈南科大改革:能走多远走多远 2011-03-17 09:06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点击: 167 见: http://www.tesoon.com/a_new/htm/09/41307.htm
个人分类: Culture Review|234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要改革,不要口号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人员为何退出与朱清时的合作
jay1060201001 2011-6-18 16:04
根据合作协议,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晓原、李泽湘、励建书被邀请为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成员,从事人才引进、学科架构与课程体系设计、薪酬体系制定、招生考试等工作。三人于2011年初先后退出,并授权南方周末独家发表此篇文章,阐明与朱清时校长在办学理念上的分歧,意在以南科大为样本分析中国高教改革背后的深层问题。 高等教育改革关系国家竞争力能否提高,必须避免空洞的口号和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必须避免把对现有高教体制弊病的不满转化为对貌似合理却实际上更为荒谬的行为和口号的欢呼。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认真的具体的富有建设性的分析和讨论。 朱清时校长在南科大的高教改革中提出了许多似是而非的口号。朱清时校长身为社会名人,又担负改革重任,因此这些口号可能严重误导舆论和社会,干扰高教改革的实质性讨论和健康开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认为有必要表达我们的看法,厘清正误,以正视听。 “自主招生,自授文凭”绝不是高教改革核心 高校的“自主招生权,自授文凭权”只是“表”,而教授质量、教育质量、管理质量才是“里”。无论国外还是国内,从根本上能支撑高校“自主招生权,自授文凭权”的是一个学校建基于教授质量教育质量之上的“质量信誉”,而不是具有这些权力本身。 如果只争“自主招生,自授文凭”权,而避谈如何提高教授质量、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则无异于只追求教改的形式而忽略教改的本质,这种徒有其表而无其里的所谓高教改革注定是既误人子弟又贻误高教改革机遇并最终贻误国家发展的口号喧嚣。 南科大既没有管理团队也没有学科框架,既没有学术团队也没有学生教育培养大纲方案,既没有清晰学校定位也没有清晰发展路径图,既没有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与问责机制也没有外部监管问责法规,也就完全无从谈起建设一个现代研究型大学所必需的教授质量、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的具体问题。但沉浸在偷换概念的口号喧嚣之中,完全远离了办一个现代研究型大学的正途,实在于南科大筹建无助,于深圳建南科大初衷不符,于国家高教改革无益! 公立大学必须要有内外两层质量保障体系和问责机制:建基于对自己信誉负责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问责机制,以及建基于法规之上的外部监管体系和问责机制。对南科大来讲,这两个机制完全没有建立。南科大应该做的是回归实事求是和脚踏实地,回归建设一个新大学的基本工作(管理团队组建、学科架构设置、教授团队招聘、教育大纲及培养方案设置等),回归基本管理制度机制建设,这才是正途。 鼓动学生“不参加高考”不是改革而是“文革” 我国的高考就考试本身来讲仍然不失为是一个较为公平的衡量体系。而这对一个社会诚信体系尚没有健全的社会尤为重要。 在任何国家,统一的高校入学考试制度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是否应该用高考成绩作为(所有)高校的唯一或最重要的录取和评价标准。问题的实质在于如果不用高考成绩作为唯一或最重要的高校录取标准的话,如何才能在这个诚信缺失的社会环境中,从机制、监管和操作上做到录取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和合理,以使所有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机会得到维护和保障。 我国的高考体制由“考试”和“录取”两个重要环节组成。最根本性的弊端出在“录取(及其所用标准)”环节。用“录取”环节的弊端去否定“考试”环节的合理性,或者用“考试”环节的不完善性去否定“考试”环节本身的合理性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 更为严肃和重要的问题是高教改革是一场“改革”而不是一次“文革”。改革的目的是用更好的更完善的更可操作的办法和措施来代替(或逐步解决)问题丛生的现有高考(考试和录取)制度,而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文革”式的否定现有考试制度和措施,而没有代之以更好更完善更可操作的办法和措施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对高教改革的不负责任。 南科大负责人鼓励学生“反对参加高考”的做法,除了空洞的口号和不负责任的煽动之外,看不到有任何建设性的具体建议和做法。对教育工作者来讲,每当现有法规不适合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时候,该怎样示范和引导青年学生呢?是以尊重法治的精神推动和参与建立更为合理和更为完善的法规呢还是以藐视法规的态度冲破法治走向人治呢?“文革”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惨痛和深刻吗?! “高校去行政化”不能沦为哗众取宠的口号 世界公认的一流高校都有一个庞大的规范的专业的层次分明的问责清晰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些一流大学的行政管理体制只有一个功能:服务。服务于教学、科研、学生和教员。 问题的实质是大学内部的行政架构和行政体制的角色定位问题,是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行政体制和以教育科研为主导的学术体制的相对定位问题,是干涉教育还是服务教育,是干涉学术还是服务学术,是起主导控制作用还是起服务配角作用的问题,是为什么行政权利异化为行政权力的问题!所以单纯的大学去行政化,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伪口号。 “教改实验班”是为口号服务的人质 “教改实验班”从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一个课程培养大纲和方案,甚至第二学期第二学年的课程设置到目前都还没有确定;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学科分类也没有制定;学生们自己也不清楚。 在没有一个课程大纲和培养方案的情况下,所录取的实验班45名学生年龄却有着从10岁到18岁的大幅跨度。即使对有30年开办少年班经验的中科大来讲,这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做法。以教育和全人培养来讲,年龄跨度如此大的45名学生有非常不同的心智发育程度、人文社科接受程度和德美艺体培养要求,因而也需要不同的培养和管理方案。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朱清时校长任职达十年之久的中科大也拒绝了代招这45名学生。 临时拼凑的寥寥数个教学人员主要有两类人组成,一类是已身兼多职且主职在其他院校年过七十的院士;另一类是早已从科研一线退休的其他院校的教员。而第二学期第二学年课程的教员还没有着落。完全没有一个根据南科大学科框架招聘的可延续性的教员团队和由这个团队所设计、认同、落实的课程体系和培养大纲。现在临时开设的课程既不具有任何示范性,也不具备扩大招生后的放大性和连续性。 对于理工科学生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的实验课,在招生面试时就已许诺学生第一学期就开。而事实是到现在第一学期快结束了也没有开。第二学期能不能开实验课、开些什么实验课、实验课的教学大纲和内容则无从谈起。 从这些事实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教改实验班”的建立从一开始就完全不是一个为学生培养着想的措施、就完全不是从教育的角度着想的措施,也完全不是为高教改革着想的举措。而只是争取招生自主权、自授文凭权的人质罢了。 校长不能脱离监管为所欲为 对于了解南科大筹办实情的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朱清时校长把南科大的筹建完全变成了展现其个人喜好的私塾?为什么朱清时校长高喊去行政化口号而实际上却在所有的重大决定上唯个人意志定夺?为什么朱清时校长不建立完善的招聘解聘的程序和规章制度?为什么南科大还没有实质性开办就已经问题重重?为什么南科大没有受到任何体制机制上的审视、质疑、监察和问责? 我们也许从与香港科大的筹建过程的对比中得到某些启示和答案。 在香港科大的筹建阶段,香港政府首先要做的是任命一个由政府代表、社会贤达、学界专家组成的董事会。董事会不仅直接负责校长的遴选和任命,而且在校长上任后直接负责对校长的问责和监管。请注意,在这个大学筹建的机制设计中,不仅政府本身完全抽离了直接对校长遴选、任命和监管的环节,而且校长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其权力、责任、行为、办学的任何重大决定都出于董事会的监督管理之下。这就使得校长本人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偏离与学校定位不同的办学轨道,更不能为所欲为。 无制度设计不足谈改革 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建立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够复杂够有挑战性的系统工程。这样的工程在任何体制下都不是哪一个人可以单独胜任的,无论这个人头上带有什么样的光环。这就要求办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是组建一个高度负责的筹建和管理团队,而这个团队的带头人必须要有基本的识人之才、用人之能、吸引人留住人之德。很遗憾,到目前南科大第一步还没有迈出去。 南科大作为一个全新的公立大学,其制度设计的第一环应该是对其法定代表人的权力、责任、行为的问责与监管,并以此为核心界定大学的管办学之间的权责关系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保障。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学校内部的所有其他制度规章的设立。很遗憾,南科大的筹建缺失了这一环。 一个没有管理团队、学科框架、学术教员团队、内部管理制度、课程大纲、发展路径规划的空头大学用什么来奢谈高教改革呢?又用什么来实践和体现任何有意义的教改措施呢? 办一所现代研究型大学不仅需要有正确和清晰的理念和指导思想,还要建立与理念相适应配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更要有落实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有效的行动。很遗憾,南科大从第一步起就走歪了,还停留在口号的喧嚣上。 承担高教改革的使命本身可敬可嘉,但对一个刚刚起步筹建尚没有任何内容作支撑的大学,什么该试,什么不该试,什么先试,什么后试,要有一个清醒的清晰的分析和论证,不能凭任何个人主观意志,更不能凭内涵不清逻辑不清的口号误导教育改革。很遗憾,南科大在第一步就没有分清楚一个全新的还在筹建阶段的大学该做的轻重缓急和主次纲目。 李晓原:普林斯顿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前主任。 李泽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自动化技术中心主任。 励建书:耶鲁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前主任。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464
2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云,真的错了么?
zhuruoyuan 2011-6-16 17:22
对于马云所了解的不多,只是周围的很多人都在说,媒体上也都在说,就有点如雷贯耳了。近期关注财经新闻,看到支付宝的股权转移问题,才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的核心人物——马云,但是仍是了解不多,根据市面流传的消息对这一问题的脉络稍微有些了解:国家发布第三方支付牌照,并对外资作出严格规定——支付宝为第一批获得牌照,马云及其管理层将其转移至马云所控股的新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的两大股东,雅虎和软银对支付宝股权转移一事存在异议。针对这一问题,各方评论员大显神通,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申观点。 一方认为,马云在支付宝股权转移一事上,属于暗中交易,有违契约精神和诚信精神,与其一贯的形象不符,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诚信“抹黑”,并使外资对中国企业和企业家诚信打“支付折扣”;一方认为,马云作法无可厚非,一方面是为企业发展,即以正当合法的手段取得支付牌照,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事关国家金融安全,大量的现金流使得支付宝安全成为必须要绝对确保的问题,而如果支付宝的股权或控制权掌握在外资手中是对国家安全的不负责任。 契约精神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在民主法治的形成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市民社会私主体的契约精神促进了商品交易的发展,为法治创造了经济基础,同时也为市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秩序;另一方面根据私人契约精神,上升至公法领域在控制公权力,在实现人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契约精神本体上存在四个重要内容:契约自由精神、契约平等精神、契约信守精神、契约救济精神,契约自由精神是契约精神的核心内容。这也是现代股份制公司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创立者、投资者、管理者这三者是现代企业的三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三者的关系和权力分配一直也是学者讨论的对象,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劣势,这一劣势在涉及利益分配不公时表现更为突出。阿里巴巴集团实际管理者也是其创立者,却拥有其最小的所有权,这本身就是引发矛盾的一个“火药桶”,其管理者很容易作出不符合或有损其所有者利益的决策,不管其管理者的个人品质如何。对于支付宝股权转移问题,不管马云是否事先与雅虎、软银等达成共识,不管支付宝股权是否被“低卖”,随着支付宝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并不断发展壮大,无形之中其原所有者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所以才会有雅虎对这一事件的异议。相反,如果分离出来的支付宝没能第一批获得支付牌照,价值季度缩水,那3.3亿的股权支付金拿到手的雅虎肯定会偷着笑。所以,如果支付宝的股权转移存在问题,那么雅虎等完全可以利用法律手段证明支付宝股权转移无效,以恢复自己的利益;相反,如果支付宝的股权转移没有问题,那么雅虎也没有必要因为卖出去的东西增值了,而去所要增值的利益。这才是符合契约精神的。 对支付宝来说,第一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是企业生存的重中之重,否则就可以解散回家了,因此,使其完全符合条件成为支付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打擦边球,不搞所谓“协议控制”,是绝对安全的做法,也是符合企业发展利益的最正确的做法,因为企业发展不能寄希望于政策的“宽泛”,更不能寄希望于监管机构的“盲区”,因此,支付宝股权完全内资化是符合支付宝发展需求的。第三方支付是关系千百万甚至上亿人利益的,其安全、稳健、透明的运营是至关重要的,至于其所有权在谁的手中则相对次要,我们不能说在马云手中就比在雅虎、软银手中安全系数更高,一个是外资,一个是个人,可以说半斤八两。因此,建立安全、有效的第三方支付监管体系才是解决第三方支付安全问题的关键。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操作越来越复杂,各种金融关系也是错综复杂,金融风险一方面随着金融体系的完善而逐渐降低,另一方面又随着各种不规则的金融操作而随时爆发,这种矛盾的现象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特色,各种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几乎所有的个人都参与其中,成为这个稳定的却又充满危险的体系中的一员。在这体系中,有一个十分形象的表述: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个人分类: 评论随想|21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向左转还是向右转
热度 16 老李 2011-6-1 19:03
向左转还是向右转
向左转还是向右转 李 侠 在话题越来越不好聊的当下,沉默与放弃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现在红歌浪潮已经席卷全国,甚至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这是很令人担忧的事情。中国该往何处去?向左转还是向右转?这是每个人在内心里都要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今天放弃思考,那么我们将承担绥靖带来的后果。从世界范围来看,意识形态氛围浓厚的国家,大多是落后的国家,也是不自信的国家,各种可怕的事情时刻有可能发生,相反那些宽松环境的国家更有活力。如果把共和国的六十年历史分成两块,那么我们会看到,后三十年要比前三十年好许多,至少今天我们不再挨饿,虽然每年的天灾不断,但是我们不但没有饿死人,反而是物质极大丰富。这三十年可能暴露出很多问题,但这不意味着以前没有问题,只不过以前的问题没有人知道而已,消息都被封锁了。今天涌现出的问题,我们完全有能力来解决,只是我们愿意不愿意而已。而前三十年是不可能的问题。高度集权背景下,人人自危,回忆一下文革,不难明白这个道理。当自由的空气逐渐减少,那么这个国家的活力也就跟随着快速下降。 哲学家黑格尔曾说:我从历史中发现,人们从历史中什么也没有学到。今天想起这个话,仍然让心头一震。我个人已经完成了从左到右的转变,我希望这个国家是渐进的改革,那种激进的代价是我们负担不起的。历史的吊诡之处恰恰在于很多时候,左更有煽动性,乌托邦总是绚烂的,而最鲜艳的也往往是最有危害的,当我们被自己的追求所害的时候,追求何尝不是一副无形的枷锁,而且是解不开的枷锁。历史在这里进入死循环,人是乌托邦的牺牲品。 2011-6-1于儿童节临屏涂鸦 说明:文章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向作者致谢!
4236 次阅读|24 个评论
怎样面对不负责任的父母?
geoallan 2011-1-8 18:02
今天看新浪新闻,25岁的宫晓明由于和父亲言语不和把父亲打死。究其背后的原因则是宫晓明一直怨恨父亲抛妻弃子,自己从未体会到父爱。公诉人则指出,此案教育意义深刻。“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被告人自幼未被父亲抚养,但血浓于水的亲情改变不了”。真的如此吗?我看未必。 中国传统社会的很多伦理道德都是建立在小农社会的基础之上,“父为子纲”是维系这种社会的一种伦理基础,强调的没有不是的父母,父母在怎么有错,子女都不能反对,只不过现在用“亲情”来包装了。宫晓明和他父亲只不过是生物学上有血缘关系而已,至于说亲情,那就是在胡扯了!从小都不生活在一起,从来没关心过自己的儿子一下,有什么亲情可言!很多人没有过这种经历,就对宫晓明大加鞭挞,这也是不正确的态度。我自已也有类似的经历,我能理解他对父亲那种恨。我小的时候被嘲笑的时候,我只能站在墙角自己哭泣的时候,没人能够体会。 尽管我不会像宫晓明那么极端,但这种情绪不会消失,甚至会伴随我的一生。一个男人如果自己不想负责,那就不要生孩子。父母生了孩子就要负责,这是强制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哪个孩子是自己愿意来到这个世界的。如果没有尽到这个义务,那么法律就要赋予子女断绝亲情关系的权利,否则就是在鼓励一些人可以不负责任,而到了老年又可以坐享其成,这样的例子已经有很多。 父母对子女是天生强制的义务 子女对父母是对应的义务,这个义务可以根据父母履行责任义务的情况随时予以变更,这才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趋势。 亲情和血缘是两码事,不要扯在一起。 我个人猜测,这是某些政府部门推卸责任的做法。因为养老这种事情政府自古以来都是不管的,现在依然在延续而已。
个人分类: 勉为学术|938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