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社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社工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hesiyusc08 2013-8-29 09:01
转载社工论文材料 来自: 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作者:陶斯文 西南财经大学 陈明立 西南财经大学 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民族地区由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步入老年社会后,会面临更大的困难,若不能及时妥善解决,极可能产生极其严重后果。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影响以及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路径与措施。       人口老龄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    1 、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   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其老龄化过程也不完全同步,就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其老龄化程度和趋势表现也不相同,同一地区各个民族老龄化程度和趋势也不尽相同。所以,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情况十分复杂。   具体来讲,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我国一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低,人口年龄结构还处于年轻型。青海玉树自治州 1982 年老年人口比重为 6 . 10% , 1990 年为 5 . 81% 。而根据 1990 年—— 2050 年青海人口老龄化预测, 2000 年全省老年人口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为 4 . 62% , 2005 年为 5 . 64% , 2010 年为 6 . 38% , 2050 年为 14 . 46% 。( 1 )。从 2000 年四川民族地区年龄构成看,人口年龄结构大多处于年轻型。例如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 65 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分别是 5 . 12% 、 5 . 36% 、 5 . 48% 。( 2 )有的民族地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镇的水平,这可能与乡村少数民族年轻人口流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城市打工和做生意比较收益的刺激,使农村有较高文程度的青年移居到城市等有关。   第二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我国少部分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惯性等影响,还处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四川德格县更庆镇城区人口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属于年轻型人口,而农村的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则达到了成年型人口,所以,从全镇总体看,应该属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 3 )   第三种类型,有的民族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很早进入了老龄化阶段, 1995 年广西 65 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 6 . 61% , 1996 年为 7 . 06% , 1997 年为 7 . 62% , 1998 年为 7 . 52% , 1999 年为 7 . 95% , 2000 年为 7 . 12% 。由此可见,广西是在 1996 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行列。( 4 )新疆石河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也基本进入老年型。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石河子地区 2000 年 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达 11 . 70% , 2003 年已升至 15 . 43% 。因此,石河子地区已步入老年人口社会,而且呈现逐年递进上升的趋势。( 5 )   贵州黔东南州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具有代表性。第五次人口普查时, 贵州黔东南州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 23 万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突出的表现为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贵州黔东南州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逐年增加,到 2010 年将达到 53 . 09 万,其老年人口系数也将达到 12 . 7% 。( 6 )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具有较大差异性。从发展趋势看,人口年龄结构进入或即将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而人口年龄结构未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也必然发展到老龄化阶段,而且这个过程发展很快。所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影响分析    1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民族地区国民收入分配及再分配、投资、消费、储蓄、税收、财政支出带来相关影响。   第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赡养功能的发挥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必然使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不足。同时,民族地区老龄化加快,使本来不太富裕的家庭增加更沉重的负担,也必然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和谐、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代际关系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又必然使民族地区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增加,从而对在职人员收入产生影响,也必然加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民族地区农村老人子女负担,从而导致两代人利益分配的矛盾。   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就可能增大民族地区反贫困难度。无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都会对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第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传统伦理和社会心理产生冲击。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渐形成了尊老的传统美德,也就形成了家庭“养儿防老”、“养儿送终”的道德理念,也深深扎根于民族地区各民族人们心里。然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老人和子女心理受到冲击,也会使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整个社会心理受到冲击。    2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也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某些积极影响,比如它可以促使民族地区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对出生率也会产生影响,对可能对推动教育水平提高和计划生育工作产生积极作用。此外,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可以促使民族地区老年市场形成和老年产业发展。   由上可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从多方面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但从长期趋势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三、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和对策措施    1 、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民族地区突出的“未富先老”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利,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路径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真正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    2 、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措施   第一,转变观念,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制定科学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保持民族地区人口稳定适度增长。   民族地区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人口老龄化发展很不平衡。加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一旦进入老龄化, “ 未富先老”必然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对民族地区稳定与和谐产生极大危害。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未雨绸缪,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   第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缓解“未富先老”带来的巨大压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民族地区经济不发展,就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对经济本来就落后的民族地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重要和急迫。   第三,确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养老模式和社会保障体系,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   一方面,要发挥家庭养老为主的功能,贯彻“以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城镇,国家和企业要承担养老责任,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在民族地区农村,推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要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生育保险等,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等项目以及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   第四,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农村和城市的老年服务体系,加强机构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   必须加大民族地区城市和老有所养,农村社区环境、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和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加强其硬件、软件建设,使民族地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同时应该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可以变人口压力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可以带来经济社会效益,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此外,弘扬少数民族传统的孝文化,构筑符合民族地区老年人生存的社会伦理环境也是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有其自身特点,而且发展迅速,已给或将给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面临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同时,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针对民族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从而为民族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    、时正中.青海高原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西北人口, 1994 ( 4 );    、四川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四川省 2000 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    、蒋彬.四川藏区城镇化与文化变迁——以德格县更庆镇为个案 ,巴蜀书社, 2005 ;    、陈喜强.人口老龄化如何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去影响广西的经济 ? ,百家言, 2002 ( 11 );    、杨晓熙、刘平等.石河子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石河子大学学报, 2004 ( 12 )。    、贵州省黔东南州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黔东南人口的现状与未来》第 82 页,巴蜀书社 2004 .    :    陶斯文, 男,( 1969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西南民族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民族学、人口学研究。    陈明立, 男,( 1945 -)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口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个人分类: 论文材料|1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填坑垫底文)国内首个社工人才专门扶持政策在深圳出台
hesiyusc08 2013-3-8 16:14
原题: 深圳市坪山新区出台首个社工人才专门扶持政策   昨天,坪山新区召开社区服务中心“创新提质”研讨会,正式出台《坪山新区社会工作人才扶持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从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了 16 条具体措施对社工人才进行全面扶持,坪山每年将投 130 余万元为社工服务,优化新区社工人才队伍。   有业内人士表示,坪山新区此番“大动作”,在业界将成为一个“风向标”,同时对新区社工队伍的稳定以及社会工作事业发展起到很大作用。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雷卫华出席活动。坪山新区成立以来,一直重视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市民政局签订了首个《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合作协议》,成为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观察点,并率先在全市实现了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目前,在新区服务的社工机构达 14 家,社工总人数达 226 人,平均每万人拥有社工 3 . 7 名。   虽然社工数量在全市比例较高,但据统计,目前在新区服务的初级督导仅有 2 名,督导助理仅有 19 名,分别占全市比例的 3% 和 7% ,中高级社工人才十分匮乏,人才结构严重失衡,造成新区社工发展总体质量滞后。为留住社工人才,提升社会工作整体服务水平,新区社会建设局经过充分调研,制订出台了《办法》。   记者从新出台的《办法》发现,为扶持社工人才,新区从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扶持社工人才的 16 条具体措施,新区财政每年将投 130 余万元,切实提高社工待遇,优化新区社工人才队伍。根据《办法》,社工可在现有机构薪酬基础上最高获得 1200 元 / 月的直接补贴,有利于吸引优秀社工扎根坪山、服务坪山。此外,对考取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博士的社工,分别一次性给予 1 万元、 2 万元的经费支持。   来源:晶报
个人分类: 职业概况|13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填坑垫底文)探究社工流失原因:待遇偏低供求失衡
hesiyusc08 2013-3-8 16:12
原题: 社工流失率增长的原因:待遇偏低供求失衡   建立社工制度是深圳社会建设的创新举措,但是作为社工黄埔军校的深圳连精英都留不住,又怎么能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呢 ?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弄清社工流失率逐年增长的原因。   年轻的李季是佛山一家社工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虽然只有 3 年社工服务经历,但他已经在自己的社工机构里身兼多职,一年前他还是在深圳工作的一名一线社工。   据统计,在 2012 年流失的社工中,有接近三分之一是被周边城市挖走的。深圳社工现在已经成为了当地社工机构的骨干或负责人。除了周边城市求贤若渴,深圳社工的薪酬待遇也被认为跟不上步伐,目前深圳市政府购买一线社工岗位经费标准为 7 万元一年,除去必要的管理开支,一线社工每个月实际到手的收入就只有 3000 多元,还不到深圳城镇居民平均工资的水平。   记者调查了解到,社工工资偏低的背后是社工机构入不敷出,根据今年的统计数据,全市近半社工机构亏损,社工机构提高社工薪酬的能力已经十分有限。   来源:深圳广电集团
个人分类: 职业概况|1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填坑垫底文)王名:应使社工真正成为职业而不仅仅是志愿者
hesiyusc08 2013-3-8 16:11
原题: 王名委员建议:社工应是职业而非志愿者   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王名委员今天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针对社会工作者流失的现象表示,“社工服务不能一哄而上,并非光凭借一颗爱心就能胜任社工岗位。”   王名委员坦承,目前我国社工整体待遇偏低,资金来源往往单纯依靠政府购买服务,服务的连续性面临挑战。然而,更重要的问题是,各方对社工认识过于粗浅,造成社工岗位不固定或不稳定,加上社工素质不一,从而使人员流失。   王名委员建议,社工应设置一定的门槛,以体现其专业性设置,筛选出适合的服务人员。同时,应尽量稳定社工的岗位,使其得以安心为社会和社区服务,保证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不依托项目,而是依托一些可靠机构的资助或其他稳定的资金来源,使社工收入得到保证,并逐年增加,使其真正成为职业,而不仅仅是“志愿者”。   来源:人民网 作者:覃博雅
个人分类: 职业概况|1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因的轮回 读后感----值得深思
jxwangcheng 2012-7-3 13:42
《 基因的轮回》 这本书是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儿科学、产科学教授 R. Marion博士撰写的科普书籍 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已经很久了,一直没看 (图书馆借回来的很多书都是这个命运) 趁着做PCR的闲时,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分了十六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病例,刚看完两个章节 章节一 讲述了三型斐弗综合征( Spetrum of Pfeiffer Syndrome, Type 3,染色体异常病 )患者A. C.Sheldon在进行医院遗传咨询的时的事情。 第二章 讲述了医院对婴儿成骨不全症的误判导致孩子父母离异等 浅谈下个人见解: 国内外的产检。 在国外的医院遗传体系跟中国可能真的很不一样 在国外怀孕后定期对孩子进行产检,检测指标很多种,包括对父母基因水平上的检测,尽量发现孩子可能患有的遗传疾病,这应该是有点类似于预防治疗吧 而中国现在取消了强制婚检,很多育龄夫妇对自己和配偶的遗传病史不是很了解,糊里糊涂怀孕了,糊里糊涂孩子生下来 当然大多数孩子都是正常的 但是也有极少数的孩子患有各种遗传疾病(一般这种严重病例也是极少的) 很多患病孩子夭折或是变成弃婴,中国这种对弃婴的福利机构或是社工机构还很不完善,这些患病孩子自然是可怜的。所以说中国也应该促进对产检的更多指标的检测,当然这也有待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中国的大型医院可以再产检这块做的比较好,但是在二三线城市或是农村乡镇医院肯定是做不到很完善的产检)医院也应该让更多研究遗传的人参与进来,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可以预防疾病 医患态度。 医患这个词在这几年特别的热,医疗本是民生之一大事,热也无可厚非。在第一个章节里,医生对待一个特殊的病人的耐心和医生为自己的一些话的自责内疚让我肃然起敬。 A. C. Sheldon患病,长相怪异,吓到了另一个来咨询的孕妇。医生安慰她只是说你的孩子胎检正常,孩子患病的概率极小极小等等。后来医生自己开始内疚了,为什么呢? 医生只是安慰孕妇,而没有教育不应该用这种异样的眼神对待一个患病的小孩,医生觉得自己辜负了他的病人, A. C. Sheldon。 我们国家的医患如果能互换立场,把自己的职业当成神圣的工作来做,对病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医患关系也会好转些。(医疗资费的事情就很难由医生去搞定了) 社会工作福利体系。 章节二中医院对孩子的成骨不全症(容易发生骨折)诊断错误,误以为是父母对孩子进行虐待,导致骨折。社工介入,通过法院审理,父母虐童成立,孩子交给社工机构抚养,父母每周有一个小时的探望权。 后来母亲查阅了很多资料,孩子可能是患有 成骨不全症。跟法院申请对孩子进行皮肤组织、骨骼检查。后来孩子检测是成骨不全症,父母虐童不成立,重新获得监护权。 这件事上父母没有错、社工没有错,错在这个社会太完善的社工体系和医院的误诊。 而我们的社工体系还远远不够完善到可以介入人家的私事,我们的司法机构也很少会顾及到这种生活上琐事。可能我们的这么多年的观念需要一些改变,去适应和享受完善的社工福利体系,维护正当的权益。
4711 次阅读|0 个评论
義工、志工、社工——其實不一樣
LEOLAND 2011-1-9 10:04
曲津華 中國內地有一、二、三線等城市等級之說。深圳貌似屬於一線城市的四大金剛之一,但不知誰發明了一個北上廣的破詞儿,有點對副省級城市深圳的羡慕嫉妒恨而把深圳擠出一線的意思,而完全不顧深圳用實力說話的實情。 所谓的北上廣,最近這兩年都很忙。眼下,三者的奧運、世博和亞運之類的大件事,陸續都過去了,國家也進入了十二五了,憋了幾年的深圳這回也要露露崢嶸了貳佰多天之後,就要承辦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 上周深圳市政府就大運200天行动發了一道令,讓本市所有公務員從現在開始,每週六都拿出半天時間做義工。 對義工這個概念,說起來,深圳是內地最早引進并實際操練起來的,至今已有廿年多的歷史。不過這次深圳市規定(其實是提醒)本市公務員要每週做半天義工,對原有的義工概念有點構成了衝擊。應該說,這種由上級領導倡行的工作,才是真正的義工,從今天周六開始的例行半天義務工作,才真正體現了義務性工作的真諦。 義工者,履行義務者也。為儘自身社會角色之特定義務,公務員們被上級提醒了一回,那就認真地履行吧儘管這種履行義務的機會,好像不很多;或者說,以前公務員們履行的還不夠到位。其實,社會各種角色都有各自的義務,這一回公務員們在領導的提醒之下帶了一個好頭,也並不太顯突兀。也許,其他界別的社會成員都會以此為契機,多想想自身的義務所在,也好擇機踐行各自的義務性工作。 那麼,實行了廿多年的所謂義工,爲什麽與這次真正的公務員義工不同呢?因為,以前的所謂義工一詞一直都用錯了。錯的是,對國際通行的志願性服務工作之本意 VOLUNTEER,理解有誤,弄成了義務性,并一路錯了下來。 說起來,義務和志願,意義很不一樣前者是非自願的,是為盡義務而為之;後者是自願,是發自內心而行之;或者說,前者是被動的,後者是主動的。 所以,我們平時所見的可愛的紅馬甲(深圳voluntee們r的標準裝束),主動要求服務社會,他們應該被尊稱為志願工作者,簡稱志工。有人把志願工作者簡稱為志願者,其實不妥,因為志願工作者有志願和工作兩層意思在裏面,省略掉工作二字,意思就模糊了,因為很多事都可表現志願而不必奉獻性地去工作,故簡稱為志工才能兼顧其兩大要素。在同為華人社會的台灣,就是用的志工,而香港不知是離大陸近受了影響,還是文化素質不夠,志工與義工同時在用。 六十年前的中國軍人參加朝鮮戰爭,用的名義就是志願軍(Volunteer army,也確實沒有海空軍參戰),而不是義務軍,弄得對立面的聯合國軍也不得不承認我們出師有名。除了這個用詞得當的例子,還有一個軍隊的實例卻不太為人所知,就是軍隊的志願兵,近些年把這部份子弟兵都統一稱為士官了,也就是領月薪的職業軍人,從事軍官系列之外的專業技術性軍事工作。至於社會耳熟能詳的義務兵之謂,誰都知道是非自願的在合格的情況下,必須為保家衛國盡公民的義務。 說到義工和志工,人們也會聯想到一個貌似相關的詞,就是社工。如果說有了比較容易混淆的義工和志工,再弄出個新詞社工,不是更容易讓人糊塗嗎?其實一點也不會,因為社工與義工和志工的差別很大。社工的全稱是社會工作者,它是現代社會所必須的一種角色,也是中國內地一種新型的社會職業。如此說,就引出了義工、志工和社工的本質性區別:義工和志工都是無償工作,而社工則是正式職業,當然是有償的工作;義工/志工的亮點是廣泛參與性,而社工的特色是專業性。至於社工具體做哪些工作,請自行查詢相關的信息。 深圳這回承辦世界大運會,有了北上廣辦大事的經驗,應該可以做的更好,而且深圳市政府財務實力相當雄厚,為辦好大運會提供了相當強的底氣。但不差錢的深圳也有短板,就是大學寥寥,常規的高校只有一所,說起來遠不如很多中國三線城市,申辦世界大運會本就吃力,真要辦起來就更不給力。因為國際慣例,凡大事必有志工做主力服務,缺乏大學生雲集氛圍的深圳,深知大學生匱乏之痛,故有動員全體公務員義務服務大運會之舉。爲了與紅馬甲相區別,深圳這回的公務員義工披掛的是藍馬甲上陣。 回到題目。義工是盡義務的,志工是自願的,社工是受薪的。這就是三者的不同。同時希望,深圳的好傳統、好市民、好人紅馬甲們,今後應該改名,回歸志工行列。如此,才名正言順,才能獲得更清晰的社會角色定位和更廣泛的社會認同,也才能有更多的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其中發自肺腑地自願。同時,也希望藍馬甲們能通過這次200天行動,體會好自己的義務,做好相應的義務工作,從而帶動更多的社會角色加入到盡義務的行列中來。 2011-01-08
个人分类: 编辑杂感|4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6 0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