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吴瑞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和吴瑞奖学金———张思韬(2019年吴瑞奖学金得主)
rwmf 2019-11-26 12:55
再绚烂的烟火终是昙花一现, 你说,这瞬息一瞥, 为了什么? 那如果有不尽的烟火将时间连成一片, 你说,这星火相传, 是否也能撑过漫漫长夜, 迎来拂晓的时刻…… 想了想,就以一首即兴的“酒后乱诗”,开启属于我的吴瑞故事吧。我不知道多少从事科研工作的华人能够读懂这首诗,但是我觉得“吴瑞大家庭”的每一位都应该对这首诗别有感触。我们终将成为时光中的“烟火”,但是有的人转瞬即逝,不留下任何存在的影子;而有的人,比如吴瑞老先生,用自己的烟火点燃了后续的“烟火”,让生命科研的火种在华人中兴旺,而你、我、我们,正是这种责任的传承者。正如我在吴瑞颁奖典礼报告前所讲,我并不觉得“吴瑞奖学金”仅仅是一种荣誉,它更是一份责任。无论是“吴二代”、“吴三代”还是像我们一样的“吴四代”,从被选中之日起,便肩负了一种振兴华人生物科研、传承前辈们精神的使命,而我想说的是,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能找到“家”,和被“家庭”选中,好温暖! 最美丽的邂逅是不期而遇 当得知自己获得吴瑞奖的一瞬间,整个人都有一种得道升仙的感觉。因为不同于大部分吴瑞人,我直到现在,还是一个没有考虑毕业问题的在读博士生。记得2018年那年冬天,好不容易逃离“北上广深”出国参加世界神经生物学年会(SfN)的我不甘于在11月的冬季融化在圣迭戈温暖的沙滩上,于是横跨了美帝,准备去纽约看看晓东朋友圈中才能出现的“Nasdaq”和著名的自由女神像。当然也为了去找“男神(徐墨-2010RWP)、女神(李鹏-2017RWP)”蹭饭吃,聊一聊“NIBSers in NYC”生活的模样。其实当时真的对“吴瑞奖学金”想都不敢想,只知道是华人生物学博士最高奖项,而当时连paper都还在酝酿的我真的没敢多想我和这么高大上的奖能有任何除了“我的师兄、师姐得过吴瑞奖”之外的关系。沉浸在终于能在美帝说上中文的我们相谈甚欢,生活啊、学术啊无话不谈,也正是李鹏师姐那句“记得我当年是你PTN面试组的秘书,从PTN面试时你就‘惊艳’到大家啦。我觉得你可以试一试申请吴瑞奖学金诶。”回想当时啊,可能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穷二白”的我居然在那时打起了“癞蛤蟆吃天鹅肉”的主意。 图1:NYC:不爱看镜头的“墨神”(左)和美貌与才华并存的李鹏师姐(右),请忽略他们旁边的我~ “去吧去吧!一回生,二回熟。” 比起在纽约时“有贼心没贼胆儿”的我不同,三月份文章正式online后的Steven(鄙人英文名^_^)还真的有点儿飘,居然在申请截止还差半个月之时,正式准备吃“天鹅肉”了。虽然对这次申请,根本没有多大奢望。可能多半因为觉得自己还远远没有达到晓东老师实验室优秀毕业生的level,亦或是还是一个自居为“师弟”的宝宝心态,觉得自己还小,还没准备好。甚至给晓东老师说明想申请“吴瑞奖学金”时,内心的忐忑感不亚于三年前找他老人家签“定导函”。反倒是晓东老师的一句“去吧去吧,反正申请吴瑞,一回生二回熟嘛”的调侃让我放下了心中的太多顾虑,变得从容自如了许多。 其实开始准备吴瑞奖学金申请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并不仅是一个看publication的奖学金,影响因子这些东西并不是唯一的衡量依据。因为在申请材料中的第一个材料便是谈谈自己读博士的动机。这让我这个坚持20多年生物科研梦想的“初生牛犊”有太多的切身的感受,仿佛打开了一个话匣子,申请材料反而成为我倾诉多年心中志向最合适不过的载体。所以说这真的是一个“有情怀的奖励”。其实后来和吴瑞大家庭见面后我才慢慢了解其背后的缘由,因为“吴瑞家庭”、“吴瑞人”就是这么一群有情怀的顶尖科研工作者组成的传承“中华情”的科研工作者的俱乐部! 很幸运在递交申请材料不久后就收到了同意参加interview的通知。当时还真的觉得不可思议,我是反反复复把这个通知读了三遍才确认自己真的能够有幸参加interview的,因为生怕一个转折词“however”或者“but”让自己激动的心情泼了冷水(拒信恐惧症)。其实准备面试并没有花费我过多的时间,因为我的课题相对于实验室其他人的方向有很多不同,所以在晓东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我一直是自己在摸着石头过河,其中的background和实验细节都拿捏得很好。经常被实验室的同学们调侃为“张PI”,因为我经常喜欢和大家分享我的思路和进展,面对并没有太多课题背景的同学们,早就在一次次的沟通中training出了一条清晰的思路。 所以啊,让interview,来得更猛烈些吧! 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过的了review就能过interview? 真正的考验——interview来临的那一天,我确实兴奋地睡不着觉。还真不是紧张,就是感觉能够走到这一步,对于我这个“宝宝”来说真的已经相当骄傲了,能够和评委老师们坐下来谈谈课题、聊聊对未来的看法、听取他们的意见本身就是收获嘛。毕竟,有老板的那句“一回生二回熟”我真的没多想能够得奖,权当好好的潇洒的走一遭,不给老板丢人就好啦。等待面试时,吴老师突然热情地从面试的会议室走出来,一眼居然认出了我(还得得益于2018年迎新视频的火爆流行,在老板这位学术大咖的影响力下居然也让我们成为了“网红”),于是便和我分享起视频的搞笑之处和对今年迎新视频的期待。这一下让我砰砰砰的小心脏放松了不少,毕竟,能有这种犹如见到了“自己人”的感觉的第一印象为我的面试超常发挥奠定了基础。 虽然不紧张但是还是有做梦的感觉,出了面试场地大脑一片空白,能不缺胳膊少腿儿的回NIBS都得益于我强大的本能反应了吧。只记得这场梦是如此精彩,那个不受控制的Steven好像对每位老师的提问都侃侃而谈,相互间有几分“华山论剑”的豪爽和阔气。回到所里后,师兄问我感觉如何?我只是傻傻地给他们说:“如果再来一次面试,应该不会更好了吧,所以我真的不后悔,因为没给咱王lab丢人!”之后啊,看似回过神儿却“心猿意马”的我只记得当天多了很多无脑的bug:比如把western的二抗加错、忘记了预约显微镜的时间;当着咖啡师的面往手冲咖啡里加了牛奶~~~ 晓东神秘的微笑成功地唤醒了我得奖的渴望 面试后的一个月啊,其实已经淡忘了这段经历了,因为本人“保密工作”做的到位,其实身边的朋友们并没有几个知道我申请了吴瑞奖学金。所以并不曾出现和朋友们碰面“你吴瑞奖咋样了啊”之类的寒暄,反而让我淡定不少,那时就是想着,该吃吃、该喝喝,赶快再发一篇文章,明年再来的心态。可能这种大条儿的心态反而让我逐渐安逸了下来,加上那段时间,晓东老师出差在外,满脑子成天盘算着“这周又没有组会啦!啊~还好我这周没有positive results”。这样闲适的小日子直到晓东回国后的那次组会发生了改变,记得那天他突然得意的给我说:“Steven啊,接到吴瑞奖评审委员会的电话了么?”我一句:“啊?电话会通知每个interview的同学吗?”“当然是获奖选手啦!”老板一脸期待,我的小心脏第一次瞬间提速:“难道?选上了?”这时候他老人家却缓缓地露出他那招牌式的迷之微笑:“哦,我听闻结果出来了哦!具体咱等通知哈,等通知,不着急!快啦!”等我回过神儿,他老人家早就一溜烟儿不见了。独留我一人凌乱:“这难道?真的?选上了?” 我只记得从那天起的一个星期,我的实验的结果我特意多做了几次repeat(怕心猿意马的bug的出现,相信每一位“吴瑞小盆友”都曾经历过)从此开启了我漫长的等待,记得那一个星期: ① 手机——铃声调制最大、随身携带; ② 电子邮件——每小时更新一次,为防止疏漏,邮箱里的“垃圾邮件”也被我翻遍了; ③ 不点外卖、不寄包裹(因为它们会增加无关响铃的频率)。 那一星期,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一句话“老板为啥不把话说明白!(委屈)”那段时间年纪轻轻的我却有了等待“诺奖电话”的那份焦虑! “唉!我承受了多少这个年纪本不该承担的生命之重啊!” 这个状态直到吴老师的“诺奖般的电话”才将我如释重负。 看来,真的,获奖了! “原来是你啊!老哥!” 获奖之后的我们这届“吴瑞萌新们”很快便在北京迎来了第一次小聚,虽然当时南方的小伙伴们很遗憾未能到场,但是帝都和天津的小盆友们已经投靠了“吴瑞奖北京吃货小分队”。我永远忘不了刚一进餐厅后的感觉:“这绝对是一帮搞科研的主儿!”据本人不完整回忆进入包厢映入眼帘的场景如下:聊得火热的帅哥美女们,聊天内容并不是这为美女帅哥姓甚名谁,而是——课题!动态随机分配的三五成群的我们只要彼此的领域有一点点overlap,便摆出了一副饭不吃了,唠一晚上的架势。 后来啊,我总结出咱们“Ray圈儿”破冰的独特流程: ① 初次见面的几人聊着聊着,聊到了这个领域的近年来重大breakthrough; ② 然后人群中默默地有一人低调又奢华地说:“对,这就是我们组的最新进展。” ③ “原来是你啊!老哥!你就是~~~啊!” ④ 从此以后,“Ray圈儿”又多了一对好基友! 我除了说这像极了那一句话:“我们不曾想见,心却早已在一起。”在我们“Ray圈儿”则是:“我们不曾相识,cooperation的paper已经摆在了那里!” 正在大家大有把“2019 RWP北京小聚”改成“2019 RWP北京组会”之际,突闻耳边铜铃般声音:“大家好,我是囍财!”一个活泼又娇滴滴的小姑娘的出现,伴随着吴老师和先生周老师的接踵而至,仿佛在对每一位以知识为晚餐的主儿们的microbiota宣布:“宝宝们!开饭啦!” 犹记得吴老师开餐前的一句话:“欢迎各位!欢迎来到‘Ray Wu Family’!”是啊,我们到家啦! 图2:2019 RWP北京第一次组会现场,其实我的眼睛很大,只不过需要找准参照系,比如说——周老板! 图3:可能花费“余大大”百万美金的“吴瑞人”与诺奖老头头Michael Rosbash的晚餐,大佬们镜头感都很好,只有我在看桌上的美食~ 在杭州:萌新的我与大佬们第一次小聚 我们新晋“吴瑞人”在七月相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很长时间里膜拜“吴瑞家庭群”的各种微信动态,与“吴瑞前辈们”的互动也时不时发生在每天不定期的抢红包中(大佬们发文章、传捷报都会“普降红包”,其频率之高超过了我看手机的频率)习惯了疯狂点赞的我早就期待能够有机会和膜拜各位大神们了,于是盼望着,盼望着,终于趁着“余大大”主持的“新源力论坛”的东风,和期待已久的几位前辈有机会在杭州小聚! 在地陪——天南师兄的带领下,我们在雾霭袅绕的小夜共饮西湖池畔的酒;在傍山的近水的龙井村享佳肴品新茶;与山涧茶树下的雀鸟同行而过,心灵和着云朵在九溪的阳光下穿梭。讲真,前辈们的关怀让我放下了初次相见的局促不安,面对我在当下的些许迷茫,总能听到“思韬,我的经验是……”“师弟啊,你肯定会遇到这个困难,但是我有这个办法……”那些天,我真正感受到了来自大家庭中兄长们的关怀;而看着各位前辈们虽然聚少离多却一见面从不会客道的相互寒暄而是亲兄弟般的嬉笑调侃让我仿佛看到了我们这一届不远的未来。身处其中,我们从不会因为距离而生疏;相伴而行,在漫漫的科研长路上我们不再孤独。 图4:天南兄带我们领略真正的“龙井人家”。嫂子说:“我才不要和你们这帮大老爷们儿在一起拍照!” 杭州之行虽然短促,但是却让我对“吴瑞大家庭”有了切身的感受,这种在家里被家人呵护的感觉让我对未来有了很多底气,因为我知道在这里的每一个人不仅仅是科研的天之骄子,也都会成为撑起未来中国生物科研发展的天选之子! 厦门!我!来了! 最美的冬天,在厦门,我们沐浴在热期盼的海洋里。在厦门大学的礼堂里,我们在那时那地,尽享着属于我们的“高光时刻”! 图5:信封里装的是支票嘛?绿盒盒里装的是“诺奖奖牌嘛” 图6:晓东:“我们应该在那里跳coincidance” 厦门!我!来了! 犹记得颁奖典礼上晓东老师露出了久违了的老父亲般欣慰的笑容,后来朋友们看了现场的照片啊,都给我说:“看,晓东笑得好开心啊,我觉得那时候他比你还高兴!”我都会笑笑回应:“希望我这是开启我们‘王室’的先河!将来有更多吴瑞的获奖者!”老妈也共同观礼啦,开心的她似乎早就憋不住要去和自己的老闺蜜们炫耀:“我儿子就是全天下最优秀最靓的仔!”我很开心我真正能让家人分享我的荣誉,他们可能不知道我在台上究竟讲了什么,但是能让自己最爱的人们看到他们从襁褓中成长出来的这个普通人家的执拗着从小要学生物要“长生不老”的孩子是真的在在为了梦想而奋斗、为了最初最单纯的承诺而前行。 图7:你们猜拍照的人是宇飞嘛? 图8: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王所长(第四届吴瑞奖获得者)说,我还带你们去了厦大的情人谷了呢! 图9:我:“妈,选一张你在厦门最美的照片我给你发公众号啊!” 我妈:“好嘞!” 我:“妈,难道你忘了主题是您儿子在厦门得奖么?” 感悟:从别人告诉你“你需要什么”,到自己对自己说“我想要什么” 从小我老爹就给我说,人生中有几个关键的转折点,一旦你把握并且抓住,将直接改变你未来的人生轨迹。很幸运的是我看似完成了他老人家给我说的几个关键点,比如说考上了重点初高中、保送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啊,可能长辈们的关键点并不关乎你的梦想,在他们眼里,能有一个让他们这些“过来人”满意的人生的几个“节点”足以让我的物质生活充盈,成为他们眼里的“人上人、佼佼者”。 但是如果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很害怕我会被老去以后的自己诟病:“当时如果能够坚持,再坚持一下下,是不是会有不同?”确实我不仅仅一次在坚持自己梦想,给别人述说我想要什么的时候被别人冷嘲热讽:“你就是个普通人,为什么要想不切合实际的事情?”“你的职业规划测试你不适合搞科学研究,你有很好的底子,为什么不去搞金融不去学管理?你可以很快的实现财务自由!”其实这些言论我相信曾经出现在我们各个阶段特别是我们面临抉择的时刻。那些说“我从来没有动摇过梦想”的人,肯定是在骗大家,在充满诱惑和些许浮躁的今天,坚持以科研为梦想的我们肯定会路遇彷徨。 我很感谢在我二十出头这段最敏感和易变的年纪,我能够在NIBS,在王晓东老师实验室接受博士训练。因为我们NIBS真的是个神奇的地方,因为在这里聚集了这么一群“以梦为马,不负华韶”的一群老人和新人,我们虽然离五道口的酒吧相隔十几里,但是在NIBS的西餐厅吧台前,我相信会诞生不止一个诺奖的课题!正是在NIBS,Wang Lab,使我拥有了身为一个牛犊去大胆、有底气说出我想要什么的勇气,这个为我们这群追求自己“想要什么”的少年而搭建的保护伞下,我们追求梦想,我们快乐,我们只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 现在,我又多了一个身份“吴瑞人”,我只希望从“保护伞”下的人能够尽快成为“撑伞人”,如果可以,成为像吴瑞老先生一样的“造伞人”!
13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忘初心,愿求始终,吴瑞人——邓子厚(第七届吴瑞奖获奖者)
rwmf 2016-1-4 11:09
不忘初心,愿求始终,吴瑞人 邓子厚 题记: 一如任婧师姐所言,我骄傲,因我是吴瑞人。坚持奋进,不忘初心,梦想便不曾远离。 初识吴瑞人是在我们研究所那栋老房子里面,那次生化所岳锐应邀为我们这些低年级学生做报告,初次从他口中听到了“吴瑞奖”,知道了它所意味着的“扶持相助”,那时我不过是一年级新生,课题尚未成型,虽懵懂但对成为吴瑞人已极为向往。受此激励,之后四年,我摸索出了自己的课题,也将它发表,过程艰辛自不必多言。文章接收不久,从研究生部人事秘书吴宁老师那获知今年吴瑞奖评选在即,从她那也了解到研究所建所至今尚无一人获此殊荣,忐忑而激动之下,我递交了申请材料,我想成为吴瑞人! 数月后,收到孙晓红老师的贺信,我顺利通过了初审成为 Semifinalist ,兴奋莫名。在准备面试期间,从我曾轮转导师李斌研究员那得知,曾指导我的陈祚珈师姐,也是我们研究所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发表 Immunity 的学生,同样申请过吴瑞奖,建议我从她那获取面试经验,祚珈师姐的建议对我帮助极大,在此之前,我甚至不清楚面试形式,误以为采用的是研究生入学 PPT 陈述形式,幸得她提点,我才得知吴瑞面试采用的是自由攀谈形式,全方位考察学生的科研素养。面试我的是罗明老师、管俊林老师以及俞强老师,清晰记得,他们从更高的角度全面审视我的工作,这种思考方式对我促动较大,也促使我更深入思考自己研究工作的意义。 8 月21 日,那天是周五,实验期间,接到了吴艳老师的电话,颇有意思的是,吴老师并未直接告知我是否已通过面试,而是让我大胆猜测她打电话的目的,对此,我则颇无底气得说出了是否我已可称吴瑞人,毕竟我们研究所尚无人荣获此奖,得到她肯定回复后,我喜不自胜,那是我最荣耀的时刻,不仅仅因它是“华人在读生物 PhD 最高奖”,也因我将从此与吴瑞结缘。 去武汉参加颁奖典礼前,虞莎牵头,我们上海吴瑞人小聚了下,那日结识了许多闻名已久的传奇人物,不及而立之龄便已在神经所组建了实验室的杨辉,高质高产的宋昕阳,已是主治医师的铮铮军医家烜,进入编辑团队的 Cell Research 编辑郑菁婧, Nature Plants 编辑吕俊,还有包括虞莎、晓鸥、园园、雅成在内的吴瑞新伙伴(刘鼎因在美国面试博后而无缘得见),因志同道合,我们攀谈甚欢,这是我初次深入了解吴瑞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坚持和奋进。 距武汉领取这枚沉甸甸的吴瑞奖章已过2 个多月了,但心中所受震动不曾稍减。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份事业,这该是怎样深沉的情怀。钦佩吴瑞先生,难以想象,在托福未开通,中美留学不畅的困境下,吴瑞先生经历着怎样的困难才最终促成了“中美联合培养生物化学类研究生计划”( CUSBEA )项目,8 期422 人先后入美深造,很多 CUSBEA 人如今已成为华人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的中坚,许多耳熟能详的科学家如王晓东、赵国屏、王小凡等都出自 CUSBEA 项目,于我而言,恨不能亲见吴瑞先生,聆听教诲,引为憾事;钦佩 CUSBEA 人,钦佩他们继承吴瑞先生遗志,不遗余力培养青年科学家,“荣获吴瑞奖只是一个开始,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 CUSBEA 人对获奖人员扶持的承诺”孙晓红老师关于吴瑞奖定位振聋发聩的宣言依然言犹在耳。一直对上辈人怀有敬意,他们所经历的坎坷是我们这些青年人所无法真切体会和理解的所在,文革、上山下乡、高考复考、改革开放、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他们总在被迫选择,但总也能抓住机会为梦想而行,初心不改。 CUSBEA 人如此。 四年前与包括虞莎在内的一群志同道合青年学子同创上海分院杂志《科浦青春》而结识的严东升院士、匡定波院士、陈凯先院士、戴立信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也是如此,在他们的身上总能感受到对祖国深挚的热爱以及对人才培养的殷切期待。 吴瑞人喜欢用传承来形容他们所正在做的这份事业,如今,传承已到了我们青年人手中,心有梦想,年轻便无畏,珍惜当下,青春无悔! 毕业答辩已结束,而我的选择也愈发坚定,科研不易,不忘初心,愿求始终! 2015 年12 月8 日深夜记于上海
6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薛宇教授谈“实事求是”
热度 26 fudanouc 2015-5-3 23:41
最近几天,我在 Nature Outlook 上发表的一篇关注青年科研人员的评论在科学网引发广泛讨论,但奇怪的是讨论的焦点并不是如何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资金和机会,以免人才外流或完全脱离科研界,而是我的评论前后有无逻辑、吴瑞奖相关的细节这两方面,引发这两方面讨论的是薛宇教授的一篇博文《批评科研制度请不要批评成炫耀贴》。薛教授的博文 4 月 30 号刚一出来,我的许多朋友就跟我联系一方面表达愤慨,一方面让我考虑是否要针对性地写回复。我当时觉得需要容下异见,有争论是好事,才能引起大家对相关问题的关注。五一假期这几天我也没有太去上网关注,还是好好陪家人。今晚回到学校,我看到薛宇教授的讨论还在继续,博文阅读已有 13000 多次,其中一句话格外刺眼:“ 博主回复 (2015-5-1 21:31) :两个方面,以不公正的态度干掉我的学生,这是私怨,我连个声儿都不吭,还好意思当教师? ”这时候,我觉得我有必要和薛教授就他博文里的反复提到的吴瑞奖谈一谈“实事求是”。 首先,薛教授清清楚楚公开写出来吴瑞奖评审过程中以不公正态度“干掉”他的学生,但凡事讲证据,请问薛教授有无证据确凿无误地认定吴瑞奖评审过程中“以不公正态度干掉您的学生”?既然薛教授在 13000 多人面前郑重写出,那肯定有证据,很期待薛教授可以公之于众,有事实依据才能服人;如果没有,那就是诋毁,就是给吴瑞奖泼脏水,也就烦请薛教授在 13000 多人面前公开致歉。 其次,薛教授在讨论我所写 Perspective 时候多次偷换概念。 一是“ 我国现行的、针对年轻学生和学者的科研制度有待改善,改善的方法是争取获得吴瑞奖,因为吴瑞奖不看 NCS ”,关于我在文中介绍吴瑞奖,薛教授认为是“作者文章的前半部分,谈的事实上是中国科研在研究生和年轻学者培养方面的不足,而后面发奖则是解决评价公平不公平的问题。所以前后之间没有逻辑”,也有其他人表述了不同于薛教授的看法,比如张亮生副研究员“我觉得更多的是强调吴瑞奖给年轻人的机会,作为一种参考。对于吴瑞老先生来说,这样多的篇幅介绍反而是适合的。如果觉得不适合,应该去了解吴瑞先生生平”,比如陆绮博士“我也读了原文,我的感觉倒未必是获奖感言。我的读后感是现今国家给予青年学者支持的评判标准要向吴瑞奖学习,不要只看 CNS ,应当看潜力、思想和精力投入。而这一评判体系看来已经在你们学院建立了”,当然还有许多人也表述了和亮生、陆绮相似的看法,这里不再赘述。也就是说在介绍吴瑞和吴瑞奖上,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可厚非,但我原文中从未提过改善年轻学生和学者的科研制度的方法是获得吴瑞奖,薛教授不知为何一厢情愿、自己立论自己攻; 二是“ 获得吴瑞奖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工作,例如被上海科技大学聘为助理教授 ”,我原文中也从未表示吴瑞奖等于好工作,上科大一例是在说明吴瑞奖及其评选方式已开始被认可,会是一些学校在招聘教职时候考虑的因素之一,这个例子是我与当事人确认过的。薛教授非要把吴瑞奖和好工作划等号并作为质疑的依据,还是在自己立论自己攻;薛教授还举了自己的例子:“此外,兄弟我毕业那会儿还没有吴瑞奖,那按这篇文章的说法,我就应该没有机会才对?”,薛教授您 06 年博士毕业,当时的博士就业形势和 9 年之后的现在恐怕不好做比较吧? 三是“ 我这位好友有 Nature ,所以也不能证明吴瑞奖不看 CNS ”,还是那句话上科大一例是在说明吴瑞奖及其评选方式已开始被认可,而不是用来说明吴瑞奖不看 CNS 这一论点,薛教授又是断章取义,自己立论自己攻。事实上,许多学生在申请吴瑞奖的时候并没有 CNS ,举最近两年获奖者的例子, 14 年的赵地、王志凯、李杰、陈加余、郑菁婧、张彦波, 13 年的李莹、严欢、冯家烜都没有发表 CNS 及其子刊的论文,吴瑞奖看重的是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对感兴趣研究领域的专注精神等,而不是有没有 CNS 发表。 “实事求是”是做一个学者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做一个教授教书育人的基本原则之一。有争论是好事情,但争论需要实事求是,而非“酸葡萄心理”作怪,断章取义,混淆视听。作为一个学者,第一次被人知道名字不是因为自己的研究工作,而是因为自己“诋毁”一个支持科研青年的团体和奖项,这是多么可悲。
个人分类: 百家争鸣|14183 次阅读|34 个评论
我与吴瑞奖——王超 (第四届吴瑞奖得主)
热度 1 rwmf 2014-11-18 09:47
我与吴瑞奖 题记- - 去年便收到吴老师的邀请希望吴瑞奖学金获得者能谈谈感想,当时我初到美国,杂事及科研压力繁多,所以未能成文。最近看见马丽师姐的博文中提及的美国特有的鸡毛蒜皮琐事时深有同感,才想起已经很久没有坐下来写写非学术的东西。于是整理整理了与吴瑞奖的因缘,才发现它贯穿着我每个不同的学术阶段。 与吴瑞先生及CUSBEA 项目初识 其实我初入大学时便听说了CUSBEA 项目。当时林圣彩老师刚刚上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在与我们新生会谈时提起他的过往。我至今都记得他提到他曾受CUSBEA 项目资助时的自豪。不过我当时也只知道那是个中美学术交流的项目,却不曾想它的影响之深远,更不会想到我也能有幸与它结缘。大四那年,我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志珍老师实验室进行毕业设计,也是在那一年,王老师让实验室的人去参加了当时在清华举行的全球华人生物学家大会,在那儿,我第一次见到了吴瑞老先生。印象里,他是位瘦瘦高高的慈祥老先生,安静的坐在观众席的前排,专注地听着每一个讲座,没有一丝的疲倦和懈怠。后来我了解到,全球华人生物学家大会便由吴瑞老先生创办,最初叫吴瑞协会,后来由于该协会在华人生物学家中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故更名为全球华人生物学家大会。而真正让我了解吴瑞先生及CUSBEA 项目的是昌增益老师的一篇文章‘ TheCUSBEA program: Twenty years after ’。这篇文章详述了CUSBEA 项目的始末,而最后一份从CUSBEA 项目中走出来的英才名单,彰显着这个项目的卓识远见及深远意义。我时常想,是什么样的因素成就了这样一个惠及后人甚至造福国家的项目。首先,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77 年高考恢复,79 年中美建交,那时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在科学与技术方面,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迫切的需要渠道能接触和学习先进的知识。 其次,该项目的发起人吴瑞先生在生物学界已具备卓著的地位(他在1968 年首次建立了DNA 测序法),使得他有能力为当时几乎对现代生物学一无所知的青年们打开一扇扇通往美国最高学府的大门。而最重要的是,吴瑞先生有着一颗关怀祖国,愿意提携国内青年的心。试想,他大可在美国潜心学术,偏安一隅。但是为了CUSBEA 项目,他向美国近百所一流大学介绍中国的改革开放并说服它们接受来自中国的学生。他还邀请了国际顶级的生物学家来对CUSBEA 学生进行面试。在CUSBEA 项目于89 年结束后,吴瑞先生仍不断持续的为CUSBEA 学生提供帮助。他这些付出及贡献所来源的赤子之心,又是CUSBEA 另一份宝贵的财富。 与吴瑞奖结缘 吴瑞先生于08 年匆匆离去。为了纪念吴瑞先生,CUSBEA 成员及他们的学术朋友们创办了吴瑞奖。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奖是我实验室的一位师兄递交了这个奖项的申请。但很遗憾,他未能被选上。回来他和我们分享了他认为被落选的原因之一是,一位面试官问他对未来课题的看法,当时他没多想,说细胞内有那么多蛋白的结构还没被解析,可以一个一个解嘛,然后面试官都笑了。他回想起来这个答案欠缺了对真正科学问题的深刻认识和进一步展望,而这一点对未来成为独立研究者是至关重要的,或许也是吴瑞奖面试官很看重的一点。当然这位师兄在博后阶段的工作极其出色,在不到4 年时间内就有三篇一作的顶级杂志文章,是我学习的榜样,这是后话了。 受到师兄和我的博导王志珍老师的鼓励,我在博士快毕业时也递上了申请。我研究的方向是蛋白质折叠,其实说起来这个方向与吴瑞先生的父亲吴宪先生颇有渊源。吴宪是中国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研究的先驱,他在很多领域都有建树。而与我研究领域相关的是他在1931 年首次提出了一个合理的蛋白质变性理论,得到了世界同行的验证和认可。当然他研究的是一个具有活力的蛋白如何丧失活力变成线性,而我研究的是新生肽链如何折叠成一个具有活力的蛋白。我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帮助新生肽链折叠的蛋白——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PDI )。这是个年代‘久远’的蛋白了,它的发现者Christian Anfinsen 因提出‘蛋白质一级序列决定其高级结构’而获得了1972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尽管它已经被发现及研究了半个世纪,但在我的眼里依旧是个迷。它能将底物折叠过程中错误的二硫键打开并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二硫键,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共价键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又有非共价键参与的解折叠与重折叠问题。因为意识到这个过程解折叠与重折叠的重要性,我的导师王志珍老师与邹承鲁先生与1993 年首次提出了PDI 即是酶又是分子伴侣的假说,并在后续的文章中提供了实验数据的支持,而这个概念后来也得到世界上其他实验室的验证和认可。但是PDI 如何帮助底物折叠的分子机制依旧不清楚。我们认为PDI 本身柔性 及构象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进入王老师的实验室后,决定从这方面着手展开我的博士研究。我的首篇文章鉴定了人源PDI 的柔性区域,并表明这种柔性的构象对人源PDI 的活力是重要的,接下来一篇文章阐明了这个领域一直以来的一个争论,证明了人源PDI 的分子伴侣活力确实受其氧化还原状态的调控,并且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模型,认为人源PDI 的氧化激活了其分子伴侣活力,并提供了结构上的证据支持。在这篇文章之后,随着我们对人源PDI 构象变化的了解逐步深入,我们又获得了人源PDI 几乎全长并且处于不同氧化还原状态的蛋白晶体并解析了它们的结构,这是50 年来第一次人源PDI 的结构得到解析,虽然酵母PDI 的结构在06 年被报道,但人源PDI 与酵母PDI 有很大的不同,并且我们首次获得了PDI 在不同氧化还原状态下的结构,对于了解PDI 的机理又前进了一步。5 年博士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虽然有些成果,但我依然离心中的谜底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记得看邹承鲁先生文集时他提到,有很多学者在学术生涯中经历了很多课题,却在最后又回到了原点,重拾最初的课题来研究。我在想,以后如果我有幸能有自己的实验室,也会重新捡起这个谜团,一步步抽丝剥茧地看清楚PDI 是如何完成这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以了解生物体进行蛋白质折叠质量控制的机制。 吴瑞奖的筛选分为书面材料的初筛和第二轮的面试。我有幸进入了第二轮的面试。其实对于面试我并没有做太多的准备,或者说王老师一直以来对我们的训练让我已经有很多准备。在我们的组会上,王老师经常强调提问的重要性,让我们不懂就问,所以我们的组会上经常有激烈的讨论。同时,王老师也常常鼓励我们参加会议,并给我们机会在会议上展示自己的工作,锻炼我们描述科学问题的能力。她还让我在博士期间独自赴意大利去参加著名的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在那次会议上,我有机会向同领域的专家们学习,也遇到和回答了他们各种各样的尖锐问题。所以我对面试官的问题不会有过多的担心,而且我记得当时面试官们也营造了很轻松的气氛,使得整个面试过程就像个小型的学术讨论会,轻松而愉快。在面试的最后,老师们还关心我联系博士后的情况,热心地提供建议和帮助。后来得知自己获奖了,非常兴奋,而最需要感谢的便是我的导师王老师,正是她对我的训练和指导,让我得到了吴瑞奖评审的认可,可以有机会进入这个大家庭。 来自吴瑞奖大家庭的激励 吴瑞奖的意义自然不是3000 美金的奖金,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前辈。他们的帮助在我的博后期间尤显珍贵。我的博后申请非常顺利,当时因为我的妻子所在的实验室与在San Diego 的Scripps 研究所有些联系,为了我们能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我当时把San Diego 作为博后申请的首选,而且那儿除了Scirpps 研究所外,还有Salk 研究所,Sanford-burnham 研究所以及UCSD ,算是生物研究的一个集聚地。同时那儿也是一个新概念‘Proteostasis ’的起源地之一(由Scripps 的William E. Balch, Jeffery W. Kelly, 当时在Salk 后来搬去Berkeley 的AndrewDillin 以及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的Richard I. Morimoto 在2008 年提出) 。我当时将简历投出去,很快得到了William 的回复,当天我便让导师及合作者将推荐信发过去,他很惊讶我的推荐信来的如此快,并让我写两段话描述想在将来的实验室从事的课题,我将我的想法大致描述了一下,他便立即把offer 给了我,而我也没有犹豫,收到的时候便签了字返回给他。整个过程就两三天,当时的我并不曾想到会有怎样的风雨在等着我。 于是我便揣着吴瑞奖的奖金来到了美国。尽管这个实验室所用的技术我以前都没做过,但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下,我很快融入了实验室,也很喜欢所从事的课题。我研究是一个蛋白质错误折叠疾病,叫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以及其并发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我们希望能通过高通量筛选siRNA, microRNA, 及小分子库找到能调控蛋白质稳态网络的药物靶点及小分子药物来治疗该疾病。正当我开始熟悉这个实验室时,却没想到它渐渐陷入了困境,或者说是美国的生物科研陷入了困境,而我们实验室没有强大到能俯视这个困境。我刚来实验室时一共有20 多人,这在美国已经算很大的实验室,但在我来之后,由于经费紧缺,实验室陆陆续续裁人,到现在只剩6 人左右。导师的很多课题都在我来的那年截止,而新课题却多个被拒。Scripps 研究所有很多实验室由于经费问题都关门了,甚至有一整栋实验楼都关闭了。就像导师和我说的,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存活下来。所以我也积极地申请Fellowship 。在申请的过程中,吴瑞基金会的孙晓红老师给了我一些建议,我的导师也积极地帮我修改,很幸运,在去年年末的时候拿到了Alpha-1 Foundation 维持两年的资助。我的导师非常高兴,还为我专门搞了个庆祝聚餐。在实验室呆了10 多年的一个Stuff Scientist 和我说,实验室还从来没有因为一个博后拿到Fellowship 聚餐的,我是第一个。不过奋斗还在继续,希望能早日做出好成果来不辜负那么多人的鼓励。 在这来美的一年半时间里,得到了很多吴瑞奖大家庭伙伴们的帮助,记得我刚来想买车的时候,打电话给马丽师姐,她和我讲了很多很多买车及学车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有田烨师姐,虽然我来美之后她随Andrew Dillin 的实验室搬去了Berkeley ,在我刚来时也给了我很多提示和建议。而最有意思的是,我虽然知道和我同届拿奖的李中伟在Salk ,但是一直忙也没联系他,居然在一次打球的时候碰上他,现在我们每周六早晨都去打打球,聚一聚,聊聊生活和实验。因为学术领域不同,他的建议对我非常有用。大家都了解做学术其实是很苦很累的,而在这条路上,有伴同行,有伴鼓舞显得弥足珍贵。吴瑞奖这个大家庭的凝聚力正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让我们在困难的时候拥有勇气去挑战,去创造。或许CUSBEA 学员20 年前也有相同的感受,这种力量随着吴瑞奖传承了下来,我也希望这种力量能继续激励我们和后来人在未来做出原始创新并且意义重大的成果。 我与妻子在Las Vegas 我与李中伟在球场
5515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4年吴瑞奖解读
fudanouc 2014-8-9 23:23
2014 年度吴瑞奖学金获奖人员名单揭晓。赵地等 11 名来自上海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九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优秀博士研究生获此殊荣。被誉为华人生物学在读博士最高奖项的吴瑞奖学金设立于 2009 年,旨在鼓励博士研究生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同时也纪念吴瑞教授在培养中国新一代生物学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吴瑞奖学金迄今已颁发逾七十人次。 赵地 上海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管坤良、熊跃共同指导,主要成果是发现乳酸脱氢酶 A 去乙酰化导致胰腺癌发生,找到肿瘤发生和恶化的“微环境” 新机制 ,该研究有望为胰腺癌等早期诊断提供可能,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 Cancer Cell 等期刊上。 李坤 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 李坤同学 2008 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同年 9 月被神经科学研究所录取为硕博连读生,师从胡海岚研究员。在学期间一直致力于抑郁症的分子和环路机制研究。李坤在学期间分别以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在 Science 及 Proc. Natl. Acad. Sci. USA. 上各发表论文一篇。其研究工作解析了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并且为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分子靶点。 王祥喜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师从饶子和,成功解析手足口病毒 EV71 病毒两种截然不同的病毒颗粒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是全世界范围内首次获得这种病毒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也是第一次同时获得了同一种病毒的两种不同构象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为研制疫苗和特效药打下好基础,论文发表在 Nature Struct. Biol. 上。 李阳 厦门大学 师从林圣彩教授,李阳同学致力于细胞生长调控细胞和代谢稳态维持的分子机制,他的研究揭示了介导生长因子缺失导致的自噬一条多接点的信号转导通路,增进了人们对细胞自噬调控机制的认识,提供了检测和干预自噬水平的新的靶点,该成果入选 2012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 Science , Autophagy 等期刊上。 王志凯 中国科技大学 王志凯同学从事细胞周期分子调控网络机制及蛋白质分子时空动力学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其成果揭示蛋白质乙酰化修饰精细调控染色体着丝粒与微管连接的分子机制,乙酰化酶 PCAF 对微管正端示踪蛋白 EB1 的修饰可以精细调控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着丝粒(动点)与微管的连接,该调控分子机制的阐明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 PNAS 等期刊上。 李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细胞分化和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国强课题组,在多梳蛋白 4 ( Cbx4 )通过类泛素( SUMO )化修饰低氧诱导因子 1 ( HIF-1 ),干预肝癌组织新生血管生成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性发现, Cbx4 有望成为临床上判断肝癌预后的指标,发展靶向 Cbx4 的 SUMO E3 连接酶活性的药物可能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 Cancer Cell 等期刊上。 陈加余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陈加余致力于恒河猴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了长非编码 RNA 参与基因起源的新机制,首次提出长非编码 RNA 可能是孕育蛋白编码基因过程中的“半成品”( semi-product ),这些发现对于完善基因起源理论、并从整体上理解长非编码 RNA 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于 PLOS Genetics 上。 郑菁婧 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   郑菁婧同学 2007 年从吉林大学毕业之后进入神经科学研究所,攻读硕博连读研究生,师从于翔研究员。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早期感觉刺激对神经环路发育的调节。郑菁婧以第一作者发表在 Nature Neuroscience 上的科研成果表明催产素可以增强人和动物的社会行为,且有望成为治疗孤独症的靶向药物。与此同时,与同组同学合作完成了树突发育和孤独症相关的课题,部分成果已发表在 Proc. Natl. Acad. Sci. USA. 和 BMC Med. Genet. 上。 张彦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张彦波的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受细菌感染或细菌脂多糖 LPS 刺激后,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3 ( VEGFR-3 )的表达。 VEGFR-3 形成负反馈环路,抑制 TLR4-NF- κ B 介导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或内毒素休克的发生,该工作在探寻 TLR4 通路中新型阴性调控分子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为治疗重症感染导致的败血症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 Immunity 上 舒健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2 级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师从邓宏魁。舒健致力于诱导型多功能干细胞研究,首次证明小鼠体细胞重编程可由调控分化的基因完成,细胞重编程中至关重要的干性因子 OCT4 能够被调控中内胚层( ME )发育和分化的因子(如 GATA3 , GATA6 , PAX1 )代替; SOX2 能够被调控外胚层( ECT )发育和分化的因子(如 GMNN )代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细胞命运转变的 “跷跷板模型”,以第一作者在 Cell 发表封面文章。
个人分类: 学术科研|7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吴瑞奖——从梦想到现实(第四届吴瑞奖学金获奖人——赵越)
rwmf 2014-5-12 14:35
吴瑞奖——从梦想到现实 赵越 对于吴瑞先生,之前我只知道他首次建立了 DNA 测序的方法。来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NIBS )以后,我进一步了解到吴瑞先生对 NIBS 的成立和早期建设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并且吴老是 NIBS 第一届科学指导委员会的成员。而第一次听说吴瑞奖,是在 NIBS 一次海外招聘 PI 的面试会上,当时我是研究生二年级。在所有的应聘者报告结束后,晓东所长说:“我们还有最后一位报告者,是我在上海面试吴瑞奖学金候选者时遇到的马丽同学,她最近的一项工作,研究 mitotic spindle matrix 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很有意思。”我至今仍记得马丽师姐生动而清晰的阐述她的研究工作,非常精彩。当时我就觉得只有做出出色的工作才能有资格获得吴瑞奖。 之后我在网上了解到更多关于吴瑞奖学金的信息,知道了这个奖学金是 2008 年吴瑞先生去世后, 为继承吴瑞先生遗志,促进中国及亚洲生物科学发展而设立的,目的正是鼓励和帮助优秀的青年学者成为将来的学术带头人。当时我觉得获得这个奖是离我很遥远的事情,因为自己的课题并没有明显的进展。 2010 年,经常在 NIBS 楼道里面碰见的田烨师姐和徐墨师兄获得了吴瑞奖。由于对他们有一定了解,我知道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并且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这时,我发现吴瑞奖跟我的距离又变得很近,期待着梦想着自己有天也能有重要发现,也能获得这个奖。 回想已经过去的三年科研生活,虽然过得很紧凑,自己也很努力,但是仍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结果。那段时间我变得很沮丧,经常抱怨自己的课题难,不好做,十分担心也许努力到毕业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这时确实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根本不知道这个课题还有什么可以尝试的探索,这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也许做科研中并不是实验多,忙不过来让人很崩溃,也许闲得想不到还有什么事可以做让人更崩溃。 课题的转机出现在 2010 年的年底,我所研究的课题是宿主巨噬细胞识别致病菌鞭毛蛋白的机制。之前文献报道了一类胞质中的可溶大分子(结构上类似于参与凋亡途径中的 APAF-1 )中的成员 NLRC4 可以介导鞭毛蛋白激活巨噬细胞 Casp1 的剪切、炎症因子白介素 1 等的成熟和分泌以及一种特有的细胞死亡,从而发挥清除致病菌,激活先天性免疫反应的作用。我们试图研究 NLRC4 响应鞭毛蛋白的机制,从而对 NLRC4 这一新发现的 NOD-Like-Receptors 家族蛋白功能有更好的理解。但是与 APAF-1 直接结合线粒体释放的细胞色素 C 不同,我们没有证据支持 NLRC4 可以像受体一样结合鞭毛蛋白,因此对于细胞内鞭毛蛋白的识别机制我们一无所知。我们想利用各种办法找到这个发挥受体功能的蛋白,之前一直尝试对这条信号通路进行体外的生化重组(受到晓东所长实验室研究细胞凋亡通路精彩工作的鼓励),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始终没能拿到阳性结果,设想再好,没有结果就等于什么都没有。随后 NIBS 建立了做全基因组 RNAi 筛选的实验平台,我也费了好大周折终于建立也可以对这一信号通路做 RNAi 筛选的实验体系,并且满怀信心了完成了一个多月的筛选工作,但是结果仍然很遗憾,并没有挑出可以 follow 下去的 candidate 。同时也进行过一些靶点相对明确的化合物的筛选,但是没有化合物可以有效的抑制这一信号通路,这条路也难以继续。 随后我们知道了 NLRC4 不仅可以响应鞭毛蛋白,在进化具有较高同源性的一些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特有的三型分泌系统的结构蛋白——基座蛋白也可以激活 NLRC4 信号通路,并在我们建立的一个对 NLRC4 信号通路在 293T 细胞的重组实验中,看到了两个和 NLRC4 属于同一家族的蛋白分子 NAIP5 、 NAIP2 对于响应鞭毛蛋白和基座蛋白的重要作用。之后很快我发现 NAIP5 、 NAIP2 正是可以发挥受体作用结合其相应的配体。这项工作从有了突破进展到发表在 Nature 杂志上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但是之所以进行的如此顺利,离不开之前做的很多铺垫性工作。 12 年初,我的导师邵峰老师鼓励我申请吴瑞奖学金,并且邵老师找到晓东所长和上海巴斯德所的同样研究 NOD-Like-Receptors 的孟广勋老师帮我写推荐信,这让我信心大增。我准备好申请材料,之后便是漫长的等待时间。终于等到了初审已过的通知,这时的我有几分欣喜,但是也多了几分紧张,因为一个多月后还要参加面试,而徐墨师兄告诉我,这个面试的内容不仅包括课题内还会涉及到很广的知识面。因此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去准备这场面试,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我胸有成竹,但是我不能保证对其它领域也能很熟悉。 终于到了 7 月 2 号面试的日子,当时着实有些紧张。当时我们所有三位同学去面试,而我是最后一个,我感觉前面的两位同学都面试了很长时间,终于吴艳老师叫到了我的名字,我走进面试教室。对面是四位老师,气氛比较严肃。先是自我介绍,我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调整自己说话的速度,然后孙晓红老师让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课题。谈及自己的课题,我顿时有了自信,简明扼要的阐述了自己的研究结果,然后这些老师问及了一些课题中的情况。由于这一课题进展的并不是很顺利,中间遇到过很多困难,我自己也有很多的思考,所以这些问题都回答的很顺利。之后罗明老师问及这一课题的后续工作,我答我们试图利用结构生物学更为有力的证明 NOD-Like Receptors 和其配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罗老师又问及将如何做,因为解析这样的大分子蛋白的复合物结构并非易事,由于我们已经着手在做这个方向,所以我也很顺利的做了回答。随后就是问及我自己对将来道路的设想,我也真实地谈了自己的想法。二十分钟的面试很快就过去了,谢过四位老师,我走出了面试场,自己感觉不错。之后很快收到了获得吴瑞奖学金以及 11 月在浙江大学参加吴瑞纪念研讨会的通知。能够成为吴瑞奖的得主,心里自然非常高兴,但其实这时还没有真正领悟到这个奖学金的特殊。 11 月 7 号,在飞往杭州的飞机上,又一次遇见了孙晓红老师和吴艳老师。这时的孙晓红老师完全不像面试时那般严肃,变得非常的亲切,不时地提到我们是一家人,并关切地询问是否在申请博士后,是否需要什么帮助,我想这才是孙老师的本来“面目”。在浙江大学,冯新华和管坤良老师非常成功地组织了这次的研讨会。 2012 年恰逢吴瑞先生发起的 CUSBEA 项目三十周年,很多当年通过这个项目留学美国、现在已经在生物学领域颇有建树的优秀学者都赶来纪念,这次研讨会不仅是一场学术的盛宴,更让我懂得了吴瑞精神之所在。在当天的晚宴上,我才了解到当年 CUSBEA 项目的中方负责人,北京大学的顾孝诚老师做出的重要贡献。本来这次研讨会要颁给顾老师终身成就奖,很多当年受益的学者正想通过这个机会表达对顾老师的谢意。然而,顾老师却于一周前离世,在晚宴上看到吴艳老师拍下顾老师身前的视频,顾老师讲述了当年 CUSBEA 项目的历史,提出吴瑞先生适时地给中国学生提供的出国留学机会,为现在中国的科教兴国准备了一大批人才。对于当时中国没有 Email 、没有电话,顾老师等中方负责人克服的难以想象的困难,顾老师却只强调这是集体的力量,对于自己而言,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贡献,顾老师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禁使我潸然泪下。顾老师号召大家继承和发扬吴瑞爱国精神,对于科学精益求精的精神。之后,很多当年 CUSBEA 的学生回顾了自己当年出国留学的过程以及和吴瑞先生相处过程中,对吴瑞先生做人做事的亲身感受。王晓东所长提到,吴瑞先生曾说,我把你们(指 CUSBEA 学生)领出去,更想能把你们带回来,所以 NIBS ,现在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天堂正是在吴瑞精神的指引下创办的。这些真实的故事感动着我,并且这一天,当我也成为吴瑞大家庭的一员时,我也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当我在享受吴瑞基金会的各位优秀科研学者为自己的学术道路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在不远的将来,甚至此刻,自己继承吴瑞精神,促进中国生物科学发展的责任。 从杭州归来,我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新的课题刚刚开始,仍然是困难重重,但是这时的我多了一份力量,那就是有无数的吴瑞人在鼓励着我,并在我的身边共同作战。我想吴瑞精神正是要体现在我们每一天的科研生活中,每一个科学实验中,爱科学,精益求精。吴瑞日益壮大的大家庭,一代代吴瑞人对于吴瑞精神的传承,定会带来祖国生物科学的极大发展,民族的伟大振兴。 毕业答辩(赵越 前排左二) 顺利毕业(前排右四)
75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文汇报纪念CUSBEA项目30周年---那一条通往科学殿堂的新路
rwmf 2012-11-28 12:49
[转载]文汇报纪念CUSBEA项目30周年---那一条通往科学殿堂的新路
吴瑞(右)和孙晓红 。 30年前,著名华裔分子生物学家吴瑞发起创办的CUSBEA项目,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国际一流的生物学家。 30年后,吴瑞基金会依然传承了CUSBEA的精神,为推动中国的生命科学和研究教育不懈努力。 CUSBEA项目中方协调人张龙翔(前排左一)、顾孝诚(前排中)和学生们的合影。 CUSBEA第一届学员合影。 第四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合影。 30年前,作为改革开放后生命科学领域最早的公派留学项目,CUSBEA开始设立,并培养了一大批国际一流的生物学家,虽然只持续了8年,但影响深远—— 那一条通往科学殿堂的新路。——文汇报记者王星   今年,CUSBEA项目迎来30周年纪念日。CUSBEA(China–United States Biochemistry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又名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生命科学领域最早的国家公派留学项目,由华裔分子生物学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吴瑞教授发起创办。从1981年启动,1982年赴美留学,CUSBEA项目共招收了422位中国学生攻读生物学科研究生课程。虽说只持续了8年,但CUSBEA项目所产生的影响却延续至今。当初的这422人中,如今有相当一部分都已是国际一流的生物学家,包括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袁钧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斯坦佛大学教授骆利群……他们活跃在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   CUSBEA项目的中方负责人、不久前刚刚离世的北大教授顾孝诚曾不止一次表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CUSBEA项目,或者项目推迟10年,在人才方面,我们会蒙受多么大的缺憾。”   作为CUSBEA项目的薪火传承,为纪念吴瑞教授而设立的吴瑞奖学金今年已悄然颁到了第四届。吴瑞奖学金被誉为华人生物学在读博士的最高奖项,由吴瑞基金会每年审核颁发,其奖金多来自CUSBEA项目受益人的捐赠,颁发的对象则是由评审委员会评出的在华人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博士生。除了3000美元奖金之外,获奖者还能通过彼此交流融入CUSBEA的大家庭,从而为自己的学术生涯打开一扇更大的门。   11月初,借着吴瑞奖学金在浙江大学举行颁奖典礼之机,记者见到了CUSBEA大家庭的一些成员,他们当中,有当年通过CUSBEA项目“走出去”后成名的顶尖教授,也有刚刚拿到吴瑞奖学金的“科学新苗”,虽然在学术领域造诣不一,但对于CUSBEA,他们的感激之情出奇地一致。    “前无古人”的大胆方案   学生由中国科学院、卫生部、农业部的各自所属单位在当年录取的研究生中择优推荐,参加由美国专家命题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考试,中方专家负责阅卷排名,美国专家面试,最后由参加CUSBEA项目的美国大学分别录取。   说起CUSBEA,首先要提的是吴瑞教授。   1928年出生的吴瑞,成长于一个“现代科学之家”,父亲吴宪早年考取庚子赔款赴美留学项目并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和主任,是我国近代生物化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母亲严彩韵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营养学硕士学位,是我国最早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女学者。   1949年1月,吴瑞随家人来到美国。随后的几年里,吴瑞相继取得了亚拉巴马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72年,吴瑞成为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教授。从学术上说,他的最大成就莫过于在基因工程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吴瑞发明的DNA测序方法,经其他科学家发展和改进,成为世界上通用的大规模DNA测序手段;他发明的联接子(linker)和衔接子(Adaptor)至今仍然是DNA克隆基本工具,他主编的《重组DNA》曾风靡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界……   身处大洋彼岸的吴瑞却不仅仅满足于此。   1980年,吴瑞带着家人首次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一番考察后他意识到,食品短缺将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未来面临的严重问题。于是,吴瑞开始将自己的研究集中到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上。与此同时,吴瑞也注意到另一个问题——很多亲朋好友的孩子都到了上大学的年龄,他们想送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却苦于没有门道。   原来,我国从1978年开始恢复选派学生出国留学,但当时国内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多数被切断,国内外大学之间也缺乏彼此了解,美国大学和研究院录取外国学生所必需的TOEFL和GRE考试又尚未在中国开办。这种情况下,美国大学的招生委员会没有可靠的方法来评估中国学生的质量,所以绝大多数美国大学都不愿意接收中国学生。在那个时候,中国学生要想出国留学,是桩难事。看到此情此景,在美国一路读到博士的吴瑞决定想想办法,帮助更多的中国学生走出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吴瑞得知哥伦比亚大学的李政道教授在1979年启动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便向李政道咨询。在李政道的热心牵线下,1981年3月,吴瑞致信中国教育部,提出设立CUSBEA项目、选拔优秀的中国本科毕业生赴美国接受博士训练的想法:“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发展很快,中国要尽快培养这一领域的年轻科技人才。”与此同时,吴瑞积极联络了50多所美国大学,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参加CUSBEA项目,其中有40多所大学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其实当时教育部已经有了选拔出国留学人员的学生考试方案,但在吴瑞看来,那套用中文命题和作答的“纯笔试”并不适合CUSBEA的选拔。对美国大学较为熟悉的吴瑞大胆向教育部领导建议,由美国的大学用英文命题,学生用英文答卷,同时每年邀请两名美国大学的教授到中国对通过笔试的学生进行面试。   吴瑞教授这套“前无古人”的大胆方案在经过与教育部领导的几番书信交涉后最终得到认可。同年7月,CUSBEA正式成为国家公派留学项目,由教育部主持、北京大学时任校长张龙翔和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顾孝诚任中方协调人。学生由中国科学院、卫生部、农业部的各自所属单位在当年录取的研究生中择优推荐,参加由美国专家命题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考试,中方专家负责阅卷排名,美国专家面试,最后由参加CUSBEA项目的美国大学分别录取,被录取学生在出国前要到中山大学接受几个月至一年不等的英语培训。    坐在门口看完原版《生物化学》   为了通过CUSBEA的考试,孙晓红坐在北京医学院图书馆的资料室门口,把一本《生物化学》(Biochemistry)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她成为了CUSBEA项目启动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   孙晓红是CUSBEA项目启动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如今,她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医学研究基金会生物医学研究所讲席研究员,同时也是吴瑞基金会的负责人。距离当年的“往事”已经过去30多年,但孙晓红对CUSBEA的记忆却依旧如同昨日一般。   1977年,孙晓红在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系当技术员,业余时间,她会悄悄跑到77级的班上,旁听他们的课程。到了1981年,机会降临,孙晓红被允许和77级学生一起参加当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这一次,她抓住了机会,以高分被北京医学院顺利录取。   2个月后,孙晓红被学校推选去参加CUSBEA考试。“考试有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内容,当时我觉得自己的生物化学‘偷学’得还不错,但对于分子生物学却是一窍不通。”孙晓红说。   怎么办?孙晓红想到了图书馆。   当时北京医学院图书馆的资料室里,只有一本美国教授Stryer写的《生物化学》(Biochemistry)。孙晓红没法进资料室,更不能把书外借到馆外,那段时间,她只能坐在资料室门口把书翻了一遍又一遍:“我就记得这本书的借书卡上轮流写满了我和吴虹(第三届CUSBEA学生,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的名字。”   终于到了考试那天,孙晓红记得很清楚,这是她第一次用英文答题。   笔试之后的面试,让此前从未和外国人说过话的孙晓红更紧张。当时来面试的是哈佛大学的Karnovsky教授和康奈尔大学的Moffat教授,孙晓红说:“我记得Karnovsky教授讲话很慢很清楚,我都听明白了,Moffat教授好像是想考验我,语速一直很快。”除了专业内容,两位教授还问了孙晓红很多生活上的细节。   教授们给孙晓红推荐了包括哈佛、康奈尔在内的4所大学去申请。孙晓红最终选择了康奈尔并如愿以偿:“吴瑞教授就在康奈尔,虽然我还不认识他,但我知道如果遇到困难,他一定会帮我的。”   孙晓红在吴瑞实验室度过了她的第一个实验室轮转期,并选择了吴瑞教授作为她的博士论文导师。让孙晓红惊讶的是,实验室里所有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同时,几乎每个节日孙晓红都是和大家一起在吴瑞的家中度过的。满桌可口的饭菜让她体会到了“科学大家庭”的温暖,孙晓红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后,也保留了这个传统。   更让孙晓红感动的是,在她博士毕业后准备选择博士后导师的时候,吴瑞亲自打电话给当时的麻省理工学院白头研究所(Whitehead)所长、诺贝尔奖获得者巴尔的摩(Baltimore),让孙晓红去他的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也正是在白头研究所的4年,奠定了孙晓红后来的科研生涯:“如果吴教授没帮我走这个‘后门’,即便能进,按照正常情况光‘排队’也得一年半。”    农民的儿子成为科学家   因为吴瑞、张龙翔、顾孝诚这些教授热情、无私的帮助,CUSEBA项目越来越成功,许多学子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毋庸置疑,CUSBEA项目为中国学子开启了一条通往科学殿堂的新通道。   上世纪80年代,每所美国大学的报名费大约为50美元。按照当时中国学生每人平均申请三到四所大学来算,这笔费用无异于“天文数字”。吴瑞教授为此致信美国的各所大学,建议他们免去中国学生的报名费。学生被录取后,他又建议学校免去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大多数大学同意了吴瑞的建议,因为他们认为,按照CUSBEA方法遴选出的学生质量应该很不错。   在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下,当初那些美国的大学和教授们为什么愿意接纳和帮助中国学生呢?CUSBEA第二届“毕业生”管坤良认为,科学不分国界,而且美国本是移民国家,他们的大学教授好奇心很强:“很多教授本身也不是地道的美国人,从科研的角度说,美国教授更关注学生能否做好实验,发表好文章,我们这些最先过去的学生表现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这扇门就越开越大了。”   1981年,愿意接受中国学生的美国大学有40多所,到1988年CUSBEA最后一次招生时,这一数字已经达到70多家。为了取得学校的反馈,吴瑞教授还专门设计了一套表格,3次致信所有招收CUSBEA学生的大学联络人。结果显示,大多数学校都很满意。1992年的最后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与100多个院系生物专业的其他学生相比,80%的CUSBEA学生表现突出,高于平均水平。   管坤良现在的头衔很多——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药学系教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院长、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基因组研究所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兼职杰出PI,还参与了吴瑞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审。   在这些年的科研过程中,管坤良多次拿到让美国同行都“眼馋”的权威奖项,包括由麦克阿瑟基金颁发的“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等等。   1982年,身为浙江桐乡人的管坤良从杭州大学生物系毕业,考取了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并在两个月后通过了CUSBEA的考核,被美国普渡大学录取。如今每次回国,只要时间允许,管坤良常会和学生们讲讲自己当年的那段故事——怎么通过CUSBEA,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生命科学家的。   和孙晓红一样,管坤良在准备CUSBEA考试之前,也没有接触过分子生物学,家乡的图书馆里,相关书籍少得可怜:“有钱的同学都跑到上海复习了,我却连杭州到上海5块钱的火车票也买不起。后来考试一共有120人,我一点都没把握,心里想着不要垫底就可以了。”   几个月后,管坤良收到了普渡大学、印第安纳大学以及爱荷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一点都不了解这些学校,看到普渡大学给的奖学金比较多,就决定去那里。”   管坤良告诉记者,有时一位学生会被两所以上大学录取,但也有学生未被任何一所大学录取的情况出现。为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被录取,CUSBEA招考委员会会对这种情况作适当调整,甚至启动第二轮申请和录取:“作为中方‘联络官’的顾孝诚教授为了我们这些学生操尽了心。当时北大没有传真机,每一次和国外联系,顾教授都要骑车到复兴路的电报大楼收发传真。现在的孩子申请大学都会自己下载表格,那时可没有表格下载,很多人拿到表也不会填,顾教授会趁着英语培训的空档飞到广州手把手教我们。如果没有吴瑞、张龙翔、顾孝诚这些教授的无私、热心帮助,CUSBEA项目不会开展得这么成功,我们这些人的命运,恐怕也将截然不同。”    CUSBEA大家庭成员默默赞助吴瑞奖学金—— 发掘更多有潜力的“领头羊”   听到邮件提醒时,王传超正躺在云南大理凤仪镇芝华村一位朋友家的沙发上昏昏欲睡。在这之前,他赶了一夜的火车,来到大理取回族种族样本。点开邮件,王传超一下从沙发上弹了起来。邮件来自吴瑞基金会的负责人孙晓红:“我们很高兴地通知你,因为你在生命科学方面的杰出表现,你已获得2012年度的吴瑞奖学金。”    通过冷僻学科实现价值   王传超,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2010级硕博连读生,研究方向是分子人类学。所谓分子人类学,主要是通过研究人类的线粒体DNA、Y染色体等遗传信息来解决与人类历史、社会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人类起源、人群关系、发展历史、群体结构以及迁徙方式等。   在拿到吴瑞奖学金之前,王传超在圈中已是“小有名气”。今年2月10日,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以王传超为第一作者的一篇论文,内容是反驳“世界语言的非洲起源说”。他所在的课题组收集了全世界95个语系的579种语言资料,详细分析了语音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发现非洲的语言并不是语音最复杂的:“如果全世界语言有一个扩散中心,那它不应该在非洲,而最有可能在亚洲,精确地说应该是在里海南岸。”   炎黄二帝的传说是否有历史依据?曹操是从乞丐手里抱养来的还是从夏侯家过继来的?对于好奇心强烈的王传超来说,这些打着问号的“历史遗留”,都是巨大的“诱惑”:“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你知道多少?不知道,就可以想办法通过分子人类学,用理科的方法解决。”冲着这一个个“诱惑”,王传超用双脚丈量着祖国的大江南北。今年一个暑假,他走了两万多公里,带回了2000多份不同种族的唾液样本进行进一步研究。   “海洋生物学已呈蓬勃发展之势,而相对冷僻的人类生物学或更可实现我的价值,多学科交叉毫不枯燥且更能激发我的灵感。”王传超在吴瑞奖学金申请材料里这样写道。   今年的吴瑞奖学金面试在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研究所进行,面对台上孙晓红等“考官”,平日里没少见人的王传超坦言有点忐忑:“去见‘偶像’,紧张也是难免的。”20分钟的面试后,从空调房出来的王传超已是大汗淋漓:“和国内教授不同,‘偶像’们的问题都很直接,基本等于是在‘找茬’。我想应该是想看我们的应变能力吧。”   身为评委会一员,尽管在面试过程中尽力“找茬”,但作为考官的密歇根大学教授管俊林对王传超这样的“明日之星”其实很看重:“他本科学的是环境生态,一直到2009年才开始研究分子人类学,短短三四年能有这样的成绩不容易。我们评选吴瑞奖学金的宗旨,就是要鼓励博士生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未来生命科学领域某一方面的‘带头人’。”    希望门槛宽些再宽些   相比一些传统评奖,吴瑞奖学金对申请人的门槛设定并不“高”:“我们只要三样东西:申请人研究领域的专家推荐信、申请人经历和研究成果自述以及对未来的想法。当然,前提是要博士在读。”   管俊林也是第一届CUSBEA的学生。来到康奈尔大学做教授后,他曾和吴瑞教授共事过一段时间,也目睹了CUSBEA大家庭的日益壮大:“赴美之后,在同一所大学甚至同一地区的CUSBEA学生经常会聚到一起讨论生活和学习问题。1987年到1993年,CUSBEA学生先后在美国举办了三届‘旅美中国学生生命科学研讨会’。从1993年开始,我们每年夏天都回到国内举行‘海外及归国中国生物学者生命科学暨生物技术讨论会’。1998年,100多位CUSBEA学生及其他学者(包括饶毅和马红,现任北大和复旦生命科学院院长)聚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立了‘吴瑞学会’,该协会后来改称‘华人生物学家协会’。”   2008年,吴瑞基金会成立,所颁发的吴瑞奖学金到今年已是第四届,奖金从最初的1000美元提高到了现在3000美元,人数也“破天荒”地达到了17人。除了这笔不算太丰厚的奖金,多数申请人更看重的,是在背后默默赞助着的CUSBEA大家庭成员。孙晓红告诉记者,一旦进入这个圈子,学生们会获得很多意料之外的帮助,一如当年的吴瑞教授对CUSBEA学员们的关怀:“比如有的人博士毕业后想来美国继续深造,我们就会利用我们人脉网络帮助他们联系相关学校。”   作为吴瑞基金会的负责人,孙晓红很希望能在各方的帮助下将“吴瑞奖学金”的规模扩大:“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在读博士这个范围还是有点小,将来我们还会建立更多的教育性的活动,那样受益的学生会更多,对于中国科技水平的推动也会更明显。”   在她看来,CUSBEA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团体,对推动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和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作用,不应逐渐淡化,而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中国的生命科学发展水平和‘世界领先’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基金会的努力,发掘出更多有潜力的中国学生,帮助他们早日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头羊’,这是对吴瑞教授精神最好的传承。”
61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传承吴瑞精神 提携青年才俊-2012年吴瑞奖颁发
热度 1 fudanouc 2012-11-15 17:22
传承吴瑞精神 提携青年才俊-2012年吴瑞奖颁发
被誉为华人生物学在读博士最高奖项的吴瑞奖学金设立于2009年,旨在鼓励博士生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同时也纪念吴瑞教授在培养中国新一代生物学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17位优秀博士生获得了2012年的吴瑞奖,至今吴瑞奖学金已颁发三十八人次。 获奖者介绍: 胡家志,2002年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于2006年免试推荐在本院继续攻读研究生,导师孔道春教授。主要从事细胞周期调控与基因组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在《Cel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北京大学东港奖学金、强生亚洲奖学金一等奖。 黄鹏羽,中国科学院生化与细胞所,为惠利健组2008级硕博连读生,他在工作中通过表达三个基因(Gata4, Hnf1α, Foxa3)成功将小鼠的纤维细胞转化为具有肝细胞功能的肝细胞样细胞(iHep细胞),并利用该iHep细胞治疗了肝衰竭小鼠。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成体细胞转分化为肝细胞,也是首次证明转分化获得的细胞具有体内功能,具有原创性和技术突破性,研究成果于2011年5月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上。 王传超,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级硕博连读生,在东亚人群和语言的起源和分化、东亚特殊疾病相关基因的进化、人类遗传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等研究领域做出了自己的学术贡献:反驳语言非洲起源论,提出早期人类及语言“亚洲扩张”的新假说;利用Y染色体调查曹操世系,加快了人类基因调查从以民族向以家族为对象的转变;参与Y染色体全测序精确估算群体分化时间,理清中华民族起源、扩张等重大事件;人群遗传结构分析:汉族、羌语系、回族、仫佬族、茶洞人、僜人、平话汉族、海南回占人等族群调查;酒精基因家族ADH和ALDH各种序列变异在东亚地区农业化过程中的微进化过程和对农业人工环境的适应性等,相关论文发表在Science上,具体实践了人类起源研究的跨学科综合研究理论,获得国内外广泛关注。 杨辉,中国科学院生化与细胞所李劲松组2007级硕博连读生,已经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Cell 1篇,Nature 1篇,Cell research 2篇,其中发表于Cell的工作介绍了一种可供体外培养和基因操作的“人造精子”,为制作基因敲除动物提供了新思路。 巴钊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目前在读博士四年级,在戚益军博士指导下他研究的主要课题是植物小分子RNA的功能与作用机制。他与合作者首次在拟南芥和人细胞中发现并鉴定了一类由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 DSB)诱导并在DSB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的小分子RNA,命名为diRNA (DSB-induced small RNA)。diRNA的发现不仅表明小分子RNA在真核生物 DNA双链断裂 修复过程中具有保守的重要功能,也为人们对DSB修复机理的认识提供了突破性的新概念。目前他正在进一步研究diRNA在DSB修复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杨辉,复旦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由管坤良和熊跃教授共同指导,运用分子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蛋白和基因组学等手段,研究代谢调控与人类疾病。 张丽,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协和医学院联合培养2008级的直博生,由邵峰博士指导研究病原微生物致病机理并以此为工具进一步探讨高等动物的信号转导机制。肠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分泌一种称为NleE的效应蛋白,可以有效地抑制宿主细胞内抗感染相关的NF-kB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的激活。张丽同学在研究中发现NleE能直接作用于宿主细胞NF-kB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信号转导分子TAB2/3,利用其全新的甲基转移酶的活性,特异性地修饰TAB2/3锌指结构域中一个螯合锌离子的半胱氨酸,导致TAB2/3丧失结合泛素链并激活下游信号通路的功能。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一种新的病原菌效应蛋白阻断宿主炎症信号通路的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它首次报道了半胱氨酸甲基化修饰在信号调节转导中起关键作用。鉴于锌指结构域是一种在许多蛋白中广泛存在的结构域,这项研究发现也暗示真核细胞本身的蛋白很有可能存在半胱氨酸甲基化这种翻译后修饰和调控机制。 朱书,中国科学院上海健康所,2006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年9月被健康科学研究所录取为硕博连读生,师从钱友存研究员。在学期间致力于研究自身免疫疾病的炎症分子信号转导机制。迄今为止,朱书同学在学期间共发表Sci文章1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 Medicine》,《J Exp Med》以及《J Immunol》上。这些工作揭示了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理,并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的靶点。 赵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协和医学院联合培养,2007年入学,2008年初进入邵峰博士实验室。她研究的主要课题是致病菌鞭毛蛋白激活宿主细胞炎症小体的机制。她首次发现了一类含有BIR结构域的NLR分子NAIP蛋白作为巨噬细胞识别致病菌保守分子包括鞭毛蛋白以及三型分泌系统结构蛋白的受体发挥作用。目前她正在研究这些NAIP分子识别底物的分子机制。 冯锋,清华大学2008级博士研究生,师从何朝族教授及周俭民教授,博士阶段主要研究工作揭示了细菌效应蛋白AvrAC调节植物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2012年5月的《Nature》。 李钟伟,清华大学2007级博士研究生,师从陈晔光教授,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揭示了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 超家族在胚胎干细胞命运决定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2012年2月的《Cell Stem Cell》。 都浩同学,华中农业大学,师从熊立仲教授,是该校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受优博论文培植资助。 顾天鹏,中国科学院生化与细胞所徐国良组2007级硕博连读生,他的工作揭示了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卵内雄原核DNA主动去甲基化的发生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提示在自然受精和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卵细胞很可能采用了相同的重编程机制,为提高动物克隆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成果于2011年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上。 姜小倩2007年在陕西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10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至今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陶士珩教授。主要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手段,从事群体遗传学方向的理论研究工作,关注于无性群体进化速率影响因素以及有性生殖群体内部机理方面的探索。
个人分类: 学术科研|7408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2吴瑞奖获奖通知
热度 2 fudanouc 2012-9-3 11:51
24号上午,我接到了孙晓虹老师发来的获奖通知,当时我正在云南大理凤仪镇芝华村一位穆斯林朋友家的沙发上昏昏欲睡,23号晚上赶了一夜的火车来到大理取回族样本,看到邮件,立刻精神起来: Dear Wang, Chuan-Chao :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 have been selected as a recipient of the 2012 Ray Wu Prize for Excellent in Life Sciences. Congratulations! The Prize will be presented at the 3rd Ray Wu Symposium to be held at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n November 8-9, 2012. You are invited to give a 12-minute presentation about your work at the symposium along with established investigators in various areas of cutting-edge sciences. Please send us the title of your presentation and a JPEG file of your recent photograph by September 1, 2012 . A complete program of the symposium will be sent to you once we receive the information about your presentation. Travel arrangements will also be sent to you later. Again,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award. Best regards, Xiao-Hong Sun, PhD President The Ray Wu Memorial Fund “吴瑞奖学金”自2009年起授予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选拔出来的杰出博士研究生。该奖学金旨在鼓励博士生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带头人,同时也纪念吴瑞教授在培养中国新一代生物学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个人分类: 学术科研|2864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与吴瑞奖学金的故事——岳锐(第二届吴瑞奖获得者)
rwmf 2012-7-17 10:00
我与吴瑞奖学金的故事——岳锐(第二届吴瑞奖获得者)
我与吴瑞奖学金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第二届吴瑞奖学金得主岳锐,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教授实验室。前段时间在科学网博客上看到了高翔的文章,感觉很是亲切,没想到几天后就收到撰写博文的邀请。一直以来接受着吴瑞基金会各位老师的无私帮助,借此机会能为这个大家庭出一份力我实感非常荣幸。 还记得第一次听说吴瑞教授与 CUSBEA 项目是在 2005 年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的新生入学典礼上。当时的导师代表生化细胞所廖侃研究员发表演讲时简略回顾了新中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除了让我们研究所引以为傲的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以及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等历史成绩外,他还着重强调了吴瑞教授在上世纪 80 年代发起的 CUSBEA 项目,他本人当年也是通过 CUSBEA 考试才获得了进入 Johns Hopkins 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当时的我不禁对吴瑞教授心系祖国,薪火相传的义举暗暗赞叹。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当中,我陆续接触到了多位 CUSBEA 项目的受益者:生化细胞所细胞信号转导团队成员,密西根大学的管俊林教授; Cell Research 常务副主编,原 Cell 杂志编辑李党生教授等等。他们扎实的学术功底,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我热情无私的支持和帮助让我越发对吴瑞教授心生感激。当 2008 年吴瑞教授去世,管俊林教授在生化细胞所年会上提出要创办吴瑞奖学金并号召广大学子积极踊跃报名时,我不假思索的决定申请第一届吴瑞奖学金。原因很简单,我看中的不是 1000 美元的奖金,而是其背后一个无形而巨大的学术资源网络,那就是吴瑞基金会一直以来的承诺:将对获奖者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进行无私的帮助和指导!而一届又一届的吴瑞奖学金得主又会形成新的网络,并将这一传统不断延续下去。 之后的申请经历与高翔有些类似,我顺利通过了初试进入面试。当时的情况是我的文章刚刚在 Cell 杂志完成第二轮修改,最终是否能够被接受仍然是个未知数。我的面试老师包括了大名鼎鼎的王晓东教授和许田教授,他们详细的询问了我的课题进展情况和以后的发展规划。我原本以为自己对课题情况了然于胸,所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准备科研规划方面,以至于在回答科学问题时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条理性和从容淡定,导致与首届吴瑞奖失之交臂。 2009 年 10 月,我的第一篇文章终于在 Cell 杂志发表。在 2010 年生化细胞所的年会上,管俊林教授听了我的学术报告后积极鼓励我再次报名申请吴瑞奖学金,于是我重拾信心,开始了第二次申请的历程。 与第一次申请有所不同,我在通过初试后突然接到了参加第 60 届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的邀请,而碰巧吴瑞奖学金上海考场面试的时间正好与此次大会时间冲突。机会难得,情急之下我和复旦大学雷凯同学共同向吴瑞基金会说明情况,希望能够调整一下上海考场的面试时间。令人感动的是,基金会的老师迅速作出安排,单独给我和雷凯在从德国回来后加开了一场面试,这样我们才有了远赴德国与大师们交流的机会。除了雷凯之外,我在 2010 年的德国之行中有幸结识了第一届吴瑞奖学金得主钟波(我们在德国是室友),以及同样正在申请第二届吴瑞奖学金的北京大学游富平,清华大学高翔。在美丽的博登湖畔,在迷人的美酒和悠扬的音乐中,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彼此交流了科研心得和申请吴瑞奖学金的历程。 2010 年 7 月,我和雷凯步入了位于复旦大学医学院的“私人”面试考场中。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悉心准备了自己课题相关的各种科学问题,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面试我的管坤良和熊跃等三位老师却只让我用两分钟的时间来介绍我的工作,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我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展望,以及对当下中国科研现状的评析。凭着我几年来在裴钢教授实验室中的耳濡目染,我把自己一些最真切的感受说了出来,表达了自己要脚踏实地,把小事身边事做好进而才能把大事国家事做好的态度。同时,我也表达了自己乐为人师,要继承老一辈科学家“育人”为先的科研理念。最后,我展示了自己哪怕延期毕业也要把手头第二篇文章完成的决心,因为我在乎的不是何时获得学位出国深造,而是真正学到了多少东西。三位面试老师的聪明和敏锐程度让我钦佩,有些尖锐的问题实在答不上来我只能抱歉的说自己还没有想清楚,不知道如何回答。然而老师们却并没有因此表示失望,而是在面试的最后阶段给我以很高的评价,并让我记住自己说过的话,要像吴瑞教授一样本分做人,踏实做事,等待有朝一日羽翼丰满之时报效祖国。走出考场后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老师们的话至今回响在我耳畔。不久之后,我和雷凯,游富平接连收到了获奖的喜讯。一年之后,高翔也喜获第三届吴瑞奖学金。兴奋之余,我们戏称“林岛”“吴瑞”是一家! 与第一届吴瑞奖学金颁奖仪式不同,我们第二届的获奖者们有幸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一届吴瑞学术大会上汇报自己的工作并拜会了多位专程从国外赶来的华人科学家们。会上我认识了吴瑞基金会会长孙晓红老师,她高度评价了我们的成绩,并主动提出要为我们今后申请博士后提供推荐信等全方位的帮助。同时,北大生科院院长饶毅老师也对我的工作和今后发展方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最后离开北京的时候,我还有幸搭乘 Eric Xu 老师的专车一起前往机场,途中得到了他的诸多指导,真可谓收益良多,不虚此行。 接下来的博士后申请过程中,我在确定了以成体干细胞作为研究方向之后,向多位吴瑞基金会的老师征求意见和推荐信。孙晓红老师通过在 UCLA 工作的吴虹教授(吴瑞基金会 Board member )帮我联系到了 Whitehead Institute 的 Rudolf Jaenisch 教授,管俊林老师亲自打电话帮我联系了他在密西根大学的同事 Sean Morrison 教授。另外,谢霆老师和李党生老师也都在我申请过程中提供了大量帮助。正是因为他们,我才有了到美国面试博士后的机会,并最终选择在 Sean Morrison 教授实验室进行造血干细胞微环境的研究。在定好了实验室之后,我紧接着开始申请博士后 Fellowship ,吴瑞基金会的老师们一如既往的为我提供推荐信,并给与我高度的评价,令我深受感动。 2011 年 10 月,我正式加盟了 Sean Morrrison 教授在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新实验室,开始了我的博士后生活。同年 11 月份,我得知自己获得了美国知名的 Damon Runyon Cancer Research Foundation Fellowship Award ,以及为期三年共 $159,000 的资金支持。兴奋之余我马上把这一消息告知吴瑞基金会的各位老师,以感谢他们的无私支持与帮助!游富平和雷凯与我差不多时间来到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 2011 年感恩节期间,我还专程到休斯顿和在 MD Anderson 研究所的钟波欢度节日。孙晓红老师离我很近,希望能有时间和几个同学一起前往探望孙老师。 现在的我正在努力学习通过小鼠遗传学的方法来探索造血干细胞微环境的调控机制。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从研究斑马鱼血液发育到小鼠造血干细胞调控,虽说都是血液领域的研究,但是方法学上却有较大的不同,我正在努力调整自己尽快进入角色,争取在博士后阶段做出更大的成绩。我想在此再一次感谢吴瑞基金会各位老师的帮助,并希望和各届吴瑞奖学金的得主们继续保持联系。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携手共同为中国生命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岳锐 2012 年 7 月于达拉斯 密西根大学面试博士后期间造访管俊林老师实验室 Whitehead Institute面试博士后留影 2011年感恩节与首届吴瑞奖得主钟波在休斯顿“姚餐厅”
9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吴瑞奖申请-个人陈述:为什么做人类学?怎样做好人类学?
热度 7 fudanouc 2012-3-19 16:14
2. 限两页 A4 纸的短文(中英文均可),阐述本人攻读博士学位的动机、 对目前所在研究领域的理解、 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设想。 我是 1987 年 8 月出生于山东聊城,在故乡度过了自己的中小学时光, 2006 年考入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人才技术培养基地班,开始四年海洋生物学的学习与科研,期间做过重金属对底栖桡足类的毒性试验、栉孔扇贝基因文库构建和青岛近海真核藻类病毒多样性研究等,在实验技术和科学素养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08 年,我开始在论坛上接触关于现代人起源的辩论:出非洲还是多地起源,群体又是如何迁徙,如何多样化的?我也慢慢熟悉了相关研究论文,开始加入大家的讨论中。 2009 年夏天,我决定改做人类学。当时,周围的亲友、老师和同学是不理解,甚至说是不支持的,为什么要放弃四年来海洋生物学的积累而改做毫不相关的人类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且海洋生物学已是蓬勃发展之势,而相对冷僻的人类生物学或更可实现我的价值,多学科交叉毫不枯燥则更能激发我的灵感。我首先联系的是金力老师,后经李辉老师面试,终于在 2010 年 2 月正式进入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业是人类生物学,研究方向为分子人类学,自此开始了我的人类学探索发现之旅。 人类学是一门以人类自身及其文化为对象,研究人类本身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的综合性交叉科学。传统上主张将人类学分类为文化人类学和体质(生物)人类学两个大的方面,凡是研究人类社会属性的称为文化人类学或称社会人类学,凡是研究人类自然属性的称为体质人类学或称自然人类学。分子人类学是生物人类学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是分子生物学与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等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主要通过研究人类的线粒体 DNA 、 Y 染色体等遗传信息来解决人类起源、人群关系、发展历史、群体结构以及迁徙方式等问题。文化人类学体系甚为庞杂,诸多学科间又有交叉、涵盖,现代科技却让体质人类学具备了文化人类学不具备的理性美感,特别是分子人类学,在分子结构上发现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然而,国内人类生物学的发展形势并不乐观。大部分高校和社科类研究所都设有文化人类学相关学科专业,唯独复旦生命学院在金力老师等的倡议下才设立了人类生物学专业并申请了博士点。在文化人类学的大环境下,复旦的人类生物学专业犹如一颗宝贵的种子努力探寻、争取着自己的发展空间。自 02 年,复旦成立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至今,我们已经在中国人的起源和蒙古人种的形成、肤纹肤色、语言特征的起源和演化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成绩是辉煌的,忧患却依然存在,拿一个简单的数据来说明: 04 年复旦开始设立人类生物学硕士和博士点,每年招收 1-2 名学生,但培养的学生里至今仍从事人类生物学教学和科研的仅李辉老师一人。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文化人类学大环境下,大家大多割裂并漠视人类的社会学特征与人类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人类社会学特征的影响的关系。 认清了问题根源,那么我也就明确了攻读博士学位及以后职业生涯的目标:抓住人类的社会学特征与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或者说是文化与基因的关系,用分子人类学的手段去回答社会人类学难以阐述的问题。我首先着眼于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利用姓氏与 Y 染色体较好的平行传递关系去理清中华姓氏精细的 Y 染色体遗传结构,较成功的例子是与历史系合作通过调查现代曹姓人群来反推曹操的 Y 染色体类型。利用姓氏谱牒材料来确立深度家系( deep-rooting pedigree ),这对于分析 Y 染色体进化也有重要意义,比如我们可以深家系的 Y 染色体测序来精确估算 Y 染色体的突变率,来为人群起源分化提供更准确的分子钟。另一方面是考察宗教文化与人类基因的关系,例如原始宗教、萨满教、摩尼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各种方式渗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对人群基因有无影响?伊斯兰教与的中国回族关系可以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线索。中国的回族起源源于本土人群宗教文化上的转变,还是伴随着一定强度的西部欧亚穆斯林的基因流动哪?我们对天津及其周边回族的调查发现,其 72% 的 Y 染色体属于欧亚东部特征单倍群,暗示了这批回族大多是东亚当地的人群接受了伊斯兰教文化转变而成,当然全国范围的回族调查还在进行中。通过大规模的群体调查,我们还发现了群体遗传结构与语言有较好的一致性,比如汉藏语系的 Y 染色体主要是 O3 类型,南岛语系则主要是 O2 ,这可能与父系社会的嫁娶、从父居等生活方式有关。同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语言材料,探究语言特征的起源和演化,例如现代人起源于非洲并经过奠基者效应扩散到其他大陆,那么与遗传结构密切相关的语言是否也有同样的效应哪?这是非常有趣,且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于人类类,做好科研是一方面,另一重要方面则是做好科普。拿着纳税人的钱做科研,成果理应通过各种渠道与大众共享。对于以后的职业选择,我是期望可以在高校任教,努力做好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利用高校这个平台做好科普,发表人类生物学科普作品,举办科普展览,建设科普网站等,如若以后有经济实力,还希望筹建人类起源与进化、人类基因与文化博物馆等。人类学,尤其是人类生物学,只有被民众所了解并接受,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迎来真正的春天。 最后,想起体质人类学家韩康信先生获得人类学终身成就奖时的一句话:“朦胧中踏上了一条冷僻的荒凉小道,怀无大志,默默无闻与枯骸相伴一生;无惊世成就,只留得点点尘迹。足矣!” 回想自己这两年来的科研经历,我对老先生深深地理解与敬仰,数不清自己这两年里为收集样本坐过多次火车,到过多少地方,走过多少路,流过多少汗,又吃过多少苦:在川西,高原缺氧,一待就是 20 多天,且每两天要走过一个县,往往是中午赶在半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啃面包喝矿泉水;为省住宿费,出差大多是买晚上的火车票出发,再买晚上的票返回;但苦中有乐,有这么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去探索发现并回答有趣问题的机会就是一种幸福,也期望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将人类生物学这条冷僻的荒凉小道开辟成康庄大道。
个人分类: 学术科研|5239 次阅读|11 个评论
历年吴瑞奖学金获得者
热度 2 rwmf 2012-2-10 21:08
2009 姓名 学校 /department 导师姓名 Specialty 马丽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朱学良 cell biology 钟波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舒红兵 immunology 周传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饶毅 neuroscience 刘昶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u Hao plant science Tseng Chi-Kang 国立阳明大学 Cheng Soo-Chen RNA splicing 李现红 中南大学护理学院 何国平 nursing 杜向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蒋太交 bioinformatics 周睿钰 Jui-Yu Chou 国立阳明大学,生命科学系 吕俊毅 Jun-Yi Leu species speciation 2010 田烨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张宏 autophagy 徐墨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朱冰 epigenetics 岳锐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 裴钢 hematopoiesis 王翊 清华大学医学院 施一公 structural biology 雷凯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韩珉 developmental biology 宋威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 刘勇 cell matabolism 游富平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蒋争凡 innate immunity 2011 夏宏光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袁钧英 Chemical Biology 任婧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罗敏敏 Neuroscience 徐薇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管坤良 熊跃 Cancer Biology 雷曹琦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舒红兵 Immunology 高翔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施一公 Strutural Biology 郭天南 GUO Tianna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ZE Siu Kwan,Newman Proteomics
8943 次阅读|3 个评论
推荐高年级研究生申请吴瑞奖学金
Aduli 2011-1-17 14:05
饶毅教授已经比较权威的推介过吴瑞奖学金( 代代相传:吴瑞的学生设立奖学金支持国内研究生) ,在这里我只想从一个研究生的角度阐述一下自己对这个奖学金的看法。 从今年开始,吴瑞奖学金提高资金奖励额度(从1000美元提高到3000美元),并增加不超过5000美元的路费资助,用于获奖者参加国际会议或高级培训课程( 吴瑞奖学金) 。丰厚的资金奖励是我推荐吴瑞奖的原因之一。我推荐吴瑞奖的另外一个理由就是参加吴瑞奖评选将是对自己科研工作和思想水平的一个综合的评价,将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已经做过的工作和将来要做的工作。我推荐吴瑞将的另外一个理由就是参加吴瑞奖评选将是对自己一个很好的促进:委员会的承认对增强自信与增加动力很有帮助,而委员会的推介也将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利。 从自己的角度,在感谢吴瑞奖学金的同时,更多的是多了一份责任,多了十分的积极与努力。 希望更多人来申请吴瑞奖学金,希望吴瑞奖学金越来越好,大家共同为中国的生物科学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个人分类: 科研|346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