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石油价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沙特王子的决心
xluan 2015-10-11 10:18
跌跌不休的油价究竟何时才能见底反弹?经济下滑和入不敷出现象会否在产油国产生“共振”?石油美元体系是否真的要崩溃? 产油国主权财富基金或纷纷撤资 石油美元(Petro-dollar)是指上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由于石油价格大幅提高后增加的石油收入。数据显示,中东产油国拥有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45%,其主要资金来源是石油等资源类商品出口。 自去年油价开始下跌以来,沙特货币管理局的外汇储备已下降近730亿美元,原因是该国政府维持支出以支撑经济,并为其在也门的军事行动买单。 全球经济低迷,石油供过于求,价格暴跌,目前仍反弹乏力。就在年初油价惨遭“腰斩”之际,沙特王子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尔还坚称:“油价很难再重回100美元/桶,但沙特绝对不会减产。” 这种坚持源自于同美国“页岩气革命”对赌的决心。“我们可以看看到底有多少页岩气生产公司倒闭。尽管油价腰斩对我们影响不小,但我们将暂时维持现状,看看到底还会出现多少新增产量,毕竟油价下挫会让很多新项目寸步难行。”沙特王子称。 去年8月,美国从OPEC进口的石油比例降至40%,创1985年5月以来新低。 沙特的“固执”从某种程度上也让油价和其他产油国的财政收入遭了殃,挪威就是突出代表。 彭博社预计,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最早可能明年就会开始撤资,面对油价大跌的冲击,这只规模名列全球前茅的主权财富基金资金来源告急,越来越有可能改变过去20年扩大规模的走向,它正是石油美元开始枯竭的最新佐证。 近年来,挪威政府一直利用不断增长的石油出口收入填补财政赤字,同时扩大本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规模。去年国际油价暴跌近50%,挪威政府的石油相关税收剧减42%,明年的政府预算可能入不敷出。 对于被迫抛售资产一说,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资产策略的首席投资官斯堪柯(OeyvindSchanke)上月接受媒体采访时予以否认,但该基金吸纳的资金已经开始减少,今年上半年流入资金仅170亿挪威克朗(1挪威克朗约合0.12美元),而过去十年平均每季度流入600亿克朗。 今年2月,挪威央行行长奥尔森(OeysteinOlsen)表示,若油价徘徊在每桶60美元,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资金净流入“可能会画上休止符”。 “牺牲国”接踵而至 其实,谁也没能料到原油价格会在如此低位保持这么长时间,“牺牲国”也接踵而至,尤其是以原油出口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主权国家。 进入2015年,原油价格已经基本稳定在50美元/桶附近,且难以形成有效突破。截至10月7日北京时间21时,布伦特原油为51.70美元/桶。 如果以金融危机后的高位为基准计算,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从128.4美元跌至目前的51.83美元,跌幅达到59.63%。 面对如此巨幅下跌,沙特“面露难色”。石油和天然气产值大约占沙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占出口收入的85%。同时,沙特政府约90%的财政收入来源于石油销售。 截至7月底,沙特货币署持有的外汇储备已经从去年年中的峰值7460亿美元减少至6690亿美元。 业内人士则认为,外汇储备下降和国内债务,可能导致沙特今年的预算赤字达到GDP的20%,接近14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一直“不差钱”的沙特也于今年两度发行债券以弥补财政亏空,这也是沙特近8年来首度发行主权债券。 这一赤字和沙特过去10年内接近GDP20%的财政盈余形成鲜明对比。而财政赤字也将代替财政盈余成为沙特的“新常态”。 资本经济公司(CapitalEconomics)预计,2015年沙特政府的收入将降低820亿美元,这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近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沙特的财政赤字还将持续到2020年。 此外,挪威是世界第七大石油出口国和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石油占挪威GDP的近四分之一、财政收入近30%,以及挪威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石油资源对于挪威而言,是其高福利的最主要来源。 由于油价持续低迷,油气在总出口占比中超过50%的挪威出现了前两个季度的出口均为负增长的情况。以挪威最大企业——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为例子,该公司今年二季度税前收入为224亿克朗(约合28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减少了99亿克朗,降幅近45%。 挪威统计局的一份调查显示,2015年挪威油气勘探和开采投资同比将下降11%至1901亿挪威克朗,2016年还将进一步下降3%。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过去的十年里,挪威油气行业的投资增长了近三倍。 据挪威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第一份经济分析报告,石油投资2015年将下降15.9%,2016年下降8.1%,2017年下降2.7%,这将导致石油业失去3万人就业,相当于现有15.5万就业人数的20%。 萎靡不振的油价也影响了挪威经济。今年第二季度,挪威全国GDP增长收缩0.1%。挪威经济还将继续下跌,预计今年GDP增长率将从去年的2.3%下降至1.1%。 最为著名的“牺牲国”则要数俄罗斯。由于原油大跌,导致其经济遭受惨烈打击,同时也使得卢布不断贬值,海外资金呈现持续流出迹象。 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商俄罗斯铝业(Rusal)副总裁奥列格·穆哈麦德申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由于石油用美元结算,而俄罗斯统计财政收入却采用卢布,因此,即使油价或其他商品下跌,通过卢布贬值就可以保证俄罗斯出口石油获得的卢布收益基本不变。不过货币贬值预期也进一步打击了俄罗斯对外资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2014年共计有1515亿美元从俄罗斯撤离,约为2013年的2.5倍。 今年6月,俄罗斯政府还曾试图根据60美元/桶的石油价格来制定2016年的财政收支,但石油价格的再次下跌和卢布的贬值,让这一计划又一次破灭。 10月2日,俄罗斯财政部部长安东·西卢安诺夫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表示,油价下跌将迫使俄罗斯面对经济“新常态”,根据50美元/桶的油价水平制定财政计划也属乐观。“GDP今年萎缩了4%,因此,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剧烈下降——从2014年的10.4%下跌到2016年的7.1%,石油天然气相关收入从占比9.9%下降到9.4%,而这一趋势在未来的数年内仍将持续下去。” 石油美元枯竭意味着什么 当前,“牺牲国”最想问的问题恐怕极为一致——油价何时探底回升? IMF预计,全球原油供过于求的状况仍在持续。尽管美国石油钻塔数量仅为2014年10月巅峰时期的一半,但OPEC的产量仍不断上升,8月产量比OPEC所预设的3000万桶/日多出了150万桶/日;此外,俄罗斯的产油量仍处于历史高位。 更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安理会于7月一致通过伊朗核协议。这也意味着,伊朗原油出口有望持续走强,IMF认为伊朗的原油库存为3000万桶。解禁后,伊朗预计在未来两年内的原油产量将以50万~80万桶/天的速度扩容。 基于期货价格走势,IMF预计,2015年的石油平均现价为51.62美元/桶,2016年为50.36美元/桶,2017年为55.42美元/桶。可见,油价回升前景渺茫。 石油美元枯竭意味着什么? 除了油价等短线问题,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在浮出水面——石油美元循环的减弱,意味着受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以及GDP增长都将受到负面影响。有观点认为,全球市场流动性以及随之而来的信贷评级问题都可能浮出水面。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日前在一份最新报告中说,自去年6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暴跌逾50%,在此背景下,海湾国家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避险情绪上升。标普调降了巴林和阿曼的主权信用评级,对巴林和沙特的评级展望为负面。 在去年11月便有疑问称——到2025年,美国已经完全实现了能源独立,大把美元不再从美国进入俄罗斯、沙特等石油国家,而美元供应减少,流动性吃紧,全球市场将何去何从? 当时,花旗分析师指出,“届时,全球经济(尤其是企业债市场)将会大受影响。而且有趣的是,如今石油美元短缺已经开始影响到美元企业债市场。企业债市场疲软,不是因为供应增加,而是因为需求减少。”
14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影响石油价格的七个主要因素
热度 1 毛宁波 2011-8-19 17:48
影响石油价格的七个主要因素
As part of its Energy and Financial Markets Initiative, EIA is assessing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oil prices — physical market factors as well as those related to trad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This website describes 7 key factors that could influence oil markets. The analysis explores possible linkages between each factor and oil prices, and includes regularly-updated graphs that depict aspects of those relationships. EIA's traditional coverage of physical fundamentals such as energy consumption, production, inventories, spar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geopolitical risks continues to be essential. EIA is also assessing other influences, such as futures market trading activity, commodity investment, exchange rates, and equity markets, as it seeks to fully assess energy price movements. This analysis was published on June 16, 2011 and covers the period from 2000 forward. Several charts include projections through 2012 from EIA's Short Term Energy Outlook . Charts are updated with new data on a monthly, quarterly, and annual basis according to the schedule below. The analysis will be updated as needed. Feedback is welcome and can be submitted via the feedback form at the bottom of every page on this site. http://www.eia.gov/finance/markets/
个人分类: 世界能源|30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AEO2011绘出世界石油价格长期预测图
热度 1 毛宁波 2011-5-30 06:28
[转载]AEO2011绘出世界石油价格长期预测图
World oil prices are a considerable source of uncertainty in long-term energy market projections. The Annual Energy Outlook 2011 (AEO2011) includes scenarios based upon three assumed oil price paths that span a broad range of possible future world oil prices, reflecting uncertainties in both the supply and demand sides of the oil market. Expressed in 2009 dollars, the 2035 oil price ranges from $50 per barrel in the Low Oil Price case and $200 per barrel in the High Oil Price case, with a reference case oil price of $125 per barrel in 2035.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longer-term projections considered in the AEO2011 include: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Exporting Countries (OPEC) investment and production decisions The economics of non-OPEC conventional liquids supply (crude oil and natural gas plant liquids) The economics of unconventional liquids supply (biofuels, bitumen, coal-to-liquids, biomass-to-liquids, gas-to-liquids, extra-heavy oils, and oil shale) World demand for liquids The term 'liquids' includes not just crude oil and lease condensate, but also conventional liquid products and unconventional liquid products. In AEO2011, the High Oil Price and Low Oil Price cases have been expanded to incorporate alternative assumptions about liquids supply, economic developments, and liquids demand in addition to prices. The Low Oil Price case assumes that world oil prices fall steadily after 2011 to about $50 per barrel in 2030 and stabilize at that level through 2035. Low prices are, in part, a result of relatively low demand in the nations outside of 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non-OECD) and in part a result of greater OPEC production and more open access by resource rich countries. In this case, despite low prices, liquids demand is 3 million barrels per day lower than in the Reference case in 2035. The High Oil Price case assumes that world oil prices continue to increase to $200 per barrel in 2035 as a result of relatively high demand for liquids among the non-OECD countries, combined with more constrained supply availability, results in a sharp, continued increase in world oil prices. Despite the higher prices, however, total world liquids consumption grows to 115 million barrels per day in the High Oil Price case, or 4 million barrels per day higher than in the Reference case. source: http://www.eia.gov/todayinenergy/detail.cfm?id=1570
个人分类: 世界能源|27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郎咸平:史无前例的石油大战正在酝酿
热度 2 毛宁波 2011-4-24 08:20
每一次价格上涨,都能够或多或少地看到各国政府的身影朦朦胧胧地在这个国际金融炒家背后,指挥他们炒作。他们对付中国就要用成本大战,通过石油战争拉抬所有大宗物资价格,进一步打击中国制造业。 4月上旬,布兰特原油价格超过126美元一桶,纽约的石油是113美元以上,我们国内的油价也正顺着这个潮流调高。正在调高过程当中,出了一个重大新闻,今年第一季度,我们是6年来第一次出现贸易赤字,贸易赤字并不严重,大概只有10亿美元。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很不起眼的事,其实一场史无前例的石油大战正在酝酿。如果事先不作防范,我们将像2008年的俄罗斯一样会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的狙击,这是我最担心的。 两大担忧 近几年我们楼价涨,艺术品、奢侈品等等狂涨,这些东西的涨价看起来就是一个发烧的现象,它是一个表面现象,而驱动这些涨价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第一就是中国的制造业危机。以奇瑞汽车为例,奇瑞做一台汽车才赚132元钱,这个危机是我多年来一直呼吁的,而这也是一切泡沫的主要成因。第二就是拉动型经济。2008年金融海啸发生之后,我们政府推出了包括4万亿、10大产业振兴方案在内的一些刺激经济的计划,成功地拉动了经济,可是我们的刺激计划却让外国人赚翻了天。比如说2003到2008年,我们总共投入2万亿元建设铁路,大概有2000亿元进入了外国人的腰包。由于这种拉动型经济,造成了对原材料的需求突然猛涨,这就暴露出了我们今天的重大的危机。为此印了73万亿元的货币,比美国还要多30%,结果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的实体经济与老百姓的资金没有好的投资管道,使得大量的资金去炒楼炒股买汽车买奢侈品买艺术品去了。 落井下石 当美国了解中国经济的软肋叫作制造业危机之后,借助我们2008年年底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的转变,通过石油战争把铁矿石、农产品等等一起拉起来。2010年我们总共进口了1352亿美元的石油,这是5年前的4倍。2010年我们总共进口了794亿美元的铁矿石,比5年前又是增长了4倍。最恐惧的是,2010年我们进口的农产品总值超过1000亿美元,这是5年以前的13倍,平均我们每一个老百姓每一天要向国外购买1.38元的进口粮食。也就是说,在投资拉动情况下,占了太多的农地,结果,使得中国慢慢成为全世界很可能是最大的粮食进口国。这三项叫一般贸易项,就这三项,使得一般贸易逆差变成460亿美元。像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它所做的是加工贸易,推出4万亿之前的中国经济是加工贸易型经济。比如说从国外进口100元钱的原材料,加工之后以120元出口卖给别人。这种加工费虽然不高,但是也可以生存,因此就会有20元钱的贸易顺差,所以我们中国每年都会有贸易盈余。 但是今天,这个石油战争本身已经不是拉抬石油价格这么简单了,而是拉抬石油价格之后跟着拉升有色金属、铁矿石、农药甚至天然橡胶。由于我们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因此大量的宝贵的资源和美元外汇,拱手让人流出中国,流到欧美各国的手中,而铜、石油这些涨价的结果,使得中国制造业危机更恶化,因为利润更低甚至都变成负的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楼市如此之火爆,为什么艺术品如此之火爆,甚至茅台酒也火爆,这一切就是石油战争的结果。 到底是谁决定石油价格,你以为是欧佩克产油国吗?俄罗斯吗?错了,是华尔街。铁矿石价格基本上是由波罗的海的运费指数和石油价格共同决定的,其他的有色金属基本上也和石油价格挂钩,这所有价格是国际金融炒家所主导的,国际金融炒家和欧美各国政府之间关系是你不可想象的。每一次价格上涨,都能够或多或少地看到各国政府的身影朦朦胧胧地在这个国际金融炒家背后,指挥他们炒作。他们对付中国就要用成本大战,也就是说在我们中国制造业极其困难的情况之下,通过石油战争拉抬所有大宗物资价格,进一步打击中国制造业。而且我们的投资拉动型经济需要进口大量原材料,结果,让大量宝贵资源美元外汇流出去。今年第一季度开始产生的贸易赤字是一个警告,因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了。 转引自:理财周刊
个人分类: 中国能源|1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点头鸭专利
热度 1 yandayang 2011-1-17 15:57
“上述发明成为该领域中一种经典。凸轮捕获波浪能时,有似鸭头点头上下,又被人们昵称为“索尔特鸭”或“爱丁堡鸭”。该发明也受到英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76年英国能源部说,它相信波浪能是所有可再生能源中最有希望的。” “1982年研究顾问报告认为改进的装置发电成本和核电成本差不多。随后石油价格一直相对较便宜,80年代初,在犹豫不定气氛中,英国政府停止了对该项目的资助,波浪能发电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无奈中,索尔特给英国上议院可再生能源委员会备忘录指出,“我们不必再浪费15年和消耗另一代年青工程师们的激情。”除非发电价格再次陡峭地上升,不然对诸如波浪能之类的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可能会继续远低于其它能源。” “现在,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面对的重大问题,人们又兴起了对探索高效、稳定、低成本利用波浪能的热潮;作为先驱者的索尔特教授也仍在从事可再生能源和减少“温室效应”影响方面的研究工作。” 以上三段文字引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影响世界的专利”——波浪能一文( http://www.sipo.gov.cn/sipo2008/ztzl/ywzt/yxsjdip/ ),如萨缪尔森倡导的那样,一图胜千言,我们用点头鸭专利的前向引用图谱对上述文字做一展示。点头鸭专利(US3928967)1975年得到授权,索尔特教授也不断对其发明进行改进,1977年1月14日再次申请了专利,名称为《用于捕获水波浪能的装置》,被授予的美国专利为US4134023。该专利主要是对原发明的电子控制系统加以改进,涉及相应于诸如“点头鸭”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的运动参数产生反馈,增强“鸭”与波浪之间的响应关系,使其能在波动频率更宽的水域内应用。在专利得到授权后的35年内,共被引用13次,总量水平尚可,不算突出。但从其被引历史来看,清晰地反映出上述三段文字所描述的过程:在专利被授予之后的几年,被引次数相对较多,显示出其被重视程度,之后的几十年内尤其是1988-2007年漫长的20年间,无人问津,及至2007年才重新被重视。上述三段文字也告诉我们点头鸭专利的前向引用过程正反映出能源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迁,似乎可以大胆预测一下,尽管这一专利产生于35年前,在未来的几年仍然会获得更高的被引次数。正像点头鸭专利本身主要引用了发布于60年前的其他专利一样(后向引用的6项专利都发布于1910年代),真正有价值的技术有可能在被冷藏很长一段时间后才重见天日的。从专利权人来看,这或许是一种损失,因为保护期已过无法再通过本专利获利,但专利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个人分类: 写着玩的|8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