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高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该不该让不合格的学生挂科
热度 7 shn2010 2016-12-24 12:28
题记:这个社会,谁掌权很重要。历史上,奸邪之辈掌权之后,他身边的奸邪都会受到重用,忠良都会受到残害;相反,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掌权了,他可能会提携那些品行端正、有才能的人。社会既然给予大学教师拥有了为社会筛选人才的权利,就应该好好利用这一个权利,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尽自己可能减少那些品行不端的奸邪之人掌权的机会,对社会负责,无愧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教育的两大职能,第一是教化与陶育,第二为选拔与淘汰。为什么通过教育、科举所选拔出来的就是适合于治理国家的贤与能呢?因为这是通过人类数千年的历史所证实的。隋文帝看到了南北朝时期武人当权的社会混乱,开创了科举制度,才有了隋唐盛世;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社会掌权的是不学无术的强盗土匪,这个社会将是怎么样的? 当今中国,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育,对于人才的筛选与淘汰功能是由教育部门来实现的。对于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部门通过初考、中考、高考之类的统一考试,将不合格的学生剔除出受教育的队伍,筛选出优秀的受教育者继续接受更高一个层次的教育。 相比于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大学教师对国家人才的选拔具有较大的权利:大学教师可以让不合格的学生拿不到学位证,从而阻止这些人进入一些设置学历门槛的社会重要职能部门。 1 、大学教师对学生的选拔权利及其丧失原因 大学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打分的方式对学生做出评价。然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候往往并不参考学生的大学成绩单。一些单位会采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所以才有了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而对于大多数用人单位,他们既不进行考试,也不参考学生大学里的成绩单,而是根据学生的简历以及面试来判断是否可以录用。 由于 用人单位在筛选学生的时候,往往不把学生的成绩作为参考依据,因此大学教师给出的成绩的失去参考作用。这就已经削弱了大学教师在人才筛选与淘汰上所拥有的权利。不过,大学教师还有另外一个筛选人才的办法。 因为大学现行的学分制制度,大学教师可以对一个不优秀的学生某门功课不及格,从而让他在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所以才出现了“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这种想法在大学里大行其道。 然而,目前许多教师正在放弃自己的这个为国家筛选人才的权利。 由于某些课程不能及格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就是按时毕业以及能否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因此许多教师会尽可能地少挂甚至不挂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顺利拿到毕业证。 2 、 为什么大学教师选择放弃对人才选拔的权利? ( 1 )教师们有这样一种观点: 学生只是不喜欢学习这门课或者这个专业, 其他的方面挺优秀的。 他不学这门课不代表不能为社会服务。有的人在大学里混了几年,成绩差的要死,进入社会照样干得很好。他不过是需要这个学位证和毕业证罢了。而且成绩也不能代表一个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能力。 ( 2 )教师们的另一种观点 :学生经过那么多年的学习,终于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所以不该阻碍别人的前程。一旦让学生挂科就可能会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这样的结果,而这两个证可能会很严重地影响学生以后的前途,所以还是不要在这上面为难学生了吧。 因此,大学教师们不仅尽可能让考试题目简单,而且考前划重点甚至透题,考试时也对学生作弊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学生不学,即使学生不来上课,教师也会尽可能让学生都通过考试。如此一来,大学教师完全失去了筛选与淘汰学生的权利。 3 、大学教师放弃对学生挂科的权利引起的影响 ( 1 )导致整个社会风气的下降。 这个社会,谁掌权很重要。历史上,奸邪之辈掌权之后,他身边的奸邪都会受到重用,忠良都会受到残害,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掌权了,他可能会提携那些品行端正、有才能的人。生活中,一个爱喝酒的领导,可能他手下不爱喝酒的人就不好混了;一个爱打麻将的领导,可能他手下不会玩麻将的人就不好混了;一个不学无术的皇帝了,他身边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可能会更容易被提拔。相反,如果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掌权了,他可能会提携重用那些热爱读书的人;如果一个学识渊博、技术精湛的人掌权了,他可能会提携重用那些专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人才;一个拥有留学经历的人占据了学院院长一职的时候,可能他也更喜欢重用那些拥有留学经历的人才。 同样的道理,一个在大学里靠混日子毕业的学生,如果他某天成为了人事主管,可能他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甚至就会更喜欢那些大学里混日子的人。当社会中那些不优秀的人占据了社会中某些重要的位置,他们甚至希望他手下的人也不要那么优秀!如此一来,整个社会的正气已经扭曲。如今中国社会里有一种论调就是:大学里学没学到东西不重要,情商高才是最重要的。我想,之所以这种论调如此大行其道,就是因为当年那些在大学里没有好好学习的人掌权了的缘故吧。 总之,我们培养出的不合格的人才成为社会许多部门的重要人物,他们掌权之后,可能对社会更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明朝时候,由于正直的士大夫的退让,才让汪直、刘瑾、魏忠贤这样的奸邪一步步篡夺了国家的权利,最终成为迫害士大夫的恶魔。 如今,由于大学教师的退让与放权,同样也会有很多不合格的学生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让他们拥有了篡夺社会核心权利的机会。谁又敢不保证他们将来同样会成为祸害社会、迫害大学教师的先锋呢? (2)严重影响了大学的“教化与陶育”的功能。 如今的 大学,似乎不是比谁学习更努力,谁的成绩更好,反而是比谁更玩的好,谁更会偷奸耍滑,投机取巧。为什么大学里不学的人越来越多呢?其实正是因为许多大学教师的不作为导致的。 大学教师有维护所有学生公正公平的义务。而这个公正公平就是靠考试分数来体现的。如果一个学生不论学与不学,都能通过考试甚至得到相当高的分数,一方面让那些差的学生看不起这门课,看不起这个教师,另一方面会打击那些努力学习的学生的热情:“我这么认真每天学习,他天天翘课打游戏,为什么最后我的成绩居然和他一样?我还有必要认真学习吗?” 如果教师不敢让学生挂科,其影响更是恶劣。某一门课学生不需要学习都能通过,那么以后学生上这门课的时候更不会认真去听;教师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挂科,所有教师最后只好继续降低试题难度,甚至考前漏题,甚至考试时候对学生的作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一来,通过这一门课程所学到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如果每门课的教师都是如此,这个学校所培养出的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少;如果全国的教师都如此,那么全国大学培养出的人才的知识水平就会下降。相反,如果大学教师对学生严格,保证一定的挂科率,那么学生自然就会对课程存在敬畏,对教师有尊重,上课的时候就会认真学习,学到的东西就多,学生整体的学识水平自然就会高。 总之,由于失去了筛选的作用,一方面打击了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纵容了坏学生的懒惰,势必导致培养的学生的整体水平的下降。 ( 3 )导致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地位的下降 如果一个在大学里天天混日子的学生毕业了,而且还在社会上谋到了一个多金而又体面的工作,而一个在大学里刻苦学习,进入社会后却没有获得良好的社会收入时,其所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你看那个谁谁谁,当年在大学里混了四年,如今照样混得挺好的;你再看看那个谁谁谁,当年在学校里面号称学霸,次次拿年级第一,如今混得那么差。”当这样的言论广为流传的时候,学校里的不学之风就会越演越烈了。 同时,大学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也逐步下降,教授被媒体唤作“叫兽”,专家被媒体戏称“砖家”。如今,我们的许多大学教师一方面放弃了自己扭转学校风气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却不停地埋怨中国大学的学风差,殊不知其实这都是自己种的果自己来尝。当中国的大学的不正之风越刮越烈的时候,中国的中产阶级纷纷让自己的送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许多大学教师的子女均在国外学习)。如果大学教师都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失去信心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出路又何在? 4 、如何改变现状? 大学教师应该有这样一种概念:不可能让所有的大学生都毕业。该挂科的就挂科,该不能毕业的就不能毕业,该拿不到学位证的就拿不到学位证。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大学课堂才会得到学生的敬畏。这也是扭转大学风气、维持大学公平、维护社会正义的关键。同时,这也是的保护优秀学生一种手段:让那些坏学生不能毕业,好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就少了竞争对手。 有的人会质疑:通过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道德、品德、修养、能力是否正确?我认为,大学里的成绩很能够反应一个人的品德和性格。 与初中、高中不同,大学里的课程多而杂,在教师不漏题、学生不作弊的情况下,学生要考试获得高分,并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反而更多的是需要一种责任心和上进心。在大学里,一个总是挂科的人,往往并不是一个智商低下的人,而通常是一个懒散、堕落、经常逃课、偏激、愤世嫉俗、没有正确价值观、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一个成绩优秀的人,也并不是智商多高,而是他有上进心和社会责任感。所以,大学里的成绩代表什么?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班级 的学生都可以分为好学生、中等学生和坏学生。 教师应该团结优秀学生,拉拢中等学生,对抗垃圾学生 。垃圾学生也就那么几个,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与班级里好学生、中等学生团结在自己身边,那么垃圾学生也就翻不起多大的浪了。 教师应该 从各个方面去保护好学生的利益,让这些好学生在学校里受到各种奖励、照顾和尊重,在就业的时候也处于优势地位,让坏学生在就业时候处于劣势地位,这样一来,学生知道自己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与自己将来的职业息息相关,学生自然就会努力学习,学校的学习风气自然也能够为之而转变。 社会既然给予大学教师拥有了为社会筛选人才的权利,就应该好好利用这一个权利,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尽自己可能减少那些品行不端的奸邪之人掌权的机会,对社会负责,无愧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个人分类: 周末随笔|4141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扬州大学刘勇刚教授:江泽民词作声情激越、境界高远!
热度 1 JYH64J98Y99H 2013-4-12 08:01
满江红 江上青百年诞辰祭 自古英雄,凭苍宇、江山点索。酬壮志、铁窗寒彻,泮池磅礴。史岭红梅花沥血,芦沟晓月天飞鹤。擎玉虹,魑魅冷相看,惊魂魄。 歌颍上,旗旆烁。驱稔寇,飙尘恶。诉声声杜宇,孛星凋落。春水绿杨风曼暖,秋山红叶日彰灼。清明日、持酒告先灵,神州跃。 附录:一九三九年江上青赠江树峰七律 过隙光阴逝白驹,十年患难早相扶。 雄心拼付三期战,别绪全凭一雁书。 春水绿杨思故里,秋山红叶走征途。 天涯兄弟成劳燕,互问风尘老病无。 一九三八年王者兰赠江上青七绝 易逝年华不复回,枕边泪湿鬓颜摧。 天涯奔走风尘客,杜宇声声可忆归。 江泽民 书于辛卯年清明 怀古看今 磅礴词句赞英雄 市文物局调研员、扬州博物馆馆长顾风 现代人所谓的“诗”、“词”是古时人们的歌曲,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其词作形式、内容与音律需完美结合。 如今,词已发展成为一种纯文学形式。词韵虽较之诗韵更宽,但仍有约束,且当今的词韵与古代的词韵亦有差异。作词中,长调创作体式较难,选用《满江红》词牌则难上加难,因为以《满江红》为词牌的传世作品较少,江泽民同志的《满江红·江上青百年诞辰祭》,既是93个字的长调体式,又以仄声韵为词韵,显得非常有力。 《满江红》词牌,必须有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慷慨豪情作为支撑,若没有大开大合的时空转换场景,很难形成与之匹配的架构。江泽民同志在填词时,情感尤为丰富,几乎达到了激越状态,情绪随词句不断转换。 通篇观之,这首词十分壮阔,创作难度很大。该词主要围绕江上青一生的革命经历展开,开篇从历史角度纵向怀古,犹如影像镜头运用推、拉、摇、移的变化,结句中,一个“跃”字体现了中华崛起。整个作品上片情绪达到高潮,下片从“声声杜宇”、“孛星凋落”处放缓节奏,舒缓过程中又显沉郁,而沉郁则是更深层的一种情绪。最后,通过“春水绿杨”、“秋山红叶”,定格了家乡故里和首都两个代表性地点,节奏更为舒缓,主题得到升华。 该词内涵非常丰富,情感饱满、沉郁、壮阔、慷慨,若只将其单纯理解为对江上青烈士的百年诞辰祭,则相对狭隘。它既是江泽民同志对革命烈士江上青的怀念之情,又表达了神州儿女对江上青等千千万万为革命事业、革命理想而牺牲的烈士的告慰之情。同时,江泽民同志对史可法也很敬仰,史可法精神实际上是扬州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了一批批革命烈士,回首中国革命的每一个阶段,牺牲的革命烈士都有扬州人的身影,对此,江泽民同志也颇有感触。 充满人情的 大美之作 市文联主席刘俊 作为一个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又身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学习江泽民同志创作的这首《满江红·江上青百年诞辰祭》,不由心生六个“特别”感受。 第一是特别亲切。这首词,无论是叙事、抒情、描写,内容都是扬州的景、扬州的人与扬州的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这是其他省市的人无法感受到的,令人感到特别亲切。 第二是特别怀旧。上世纪80年代在高邮市委组织部工作时,我曾经研究过一段中共党史。我跑遍高邮城乡,找了无数人探寻历史,了解高邮的第一个党支部与党员在哪里。这段历史中,有一段就是江上青当时在这一带活动的情况。今天重读江泽民同志的《满江红》,一下激起对当时艰辛寻访的怀旧与追忆。虽然我不是生长在江上青烈士时代,但是读着这首词,心中突然有一种历史的穿越感,有一点情景再现的感觉。 第三是特别感动。这首词充满了人间至爱与孝心,充满了人情味。一个有了人间至爱的作品,就可以称得上是大美之作,就能打动人心,引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我的父亲也是抗战参加革命的老战士,十几年前去世了,在我的内心,他永远活在心中。我相信,江泽民同志的这首词不仅是引起我情感上的共鸣,与我生活年代、家庭背景相似的人,都会被词中表达的情感所感动。 第四是特别受益。我从事文学艺术工作,感到这首《满江红》的“三个结合”非常好,一个是思想、人本与艺术的结合。二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结合,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当前祖国繁荣昌盛的描述,又有对未来的憧憬。三是抒情、叙事、写景的结合。江泽民同志娴熟地运用古诗词来叙事、抒情、描景、说理,体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力与魅力。 第五是特别励志。这首词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既给人一种艺术的感染力,也给人激昂进取的精神力量。词的上片追忆江上青,下片积极向上,胸怀更宽阔,眼界更远大,内在的精神力量更蓬勃,特别励志。 第六是特别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已年近六旬,作为一名扬州文艺界负责人,在工作中总有一种危机感,内心总会产生忧患意识。常言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体现于怎样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上,只争朝夕、吃苦耐劳、务实开拓、奋发有为,努力地用先进文化来守江山,用文化建设来建江山,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让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能够成真。 至孝之祭 至情之词 市著名作家丁家桐 祭奠先人,可以是一束鲜花,可以是一捧纸钱,可以是一壶浊酒,也可以是一炷清香。比较起来,最诚挚不过的,还是献上一首诗、一阕词,或者几句深情的话语。深思熟虑,呕心沥血,倾诉肺腑衷情,让山川为之屏息,让日月为之动容。 江泽民同志的《满江红·江上青百年诞辰祭》,就是这样让日月为之动容的词作。江上青烈士有灵,亦当唏嘘不已,含笑九泉。短短93个字的长短句,概述了烈士一生,全面反映了中华大地天翻地覆的历史变化,这是一首光耀神州的“孛星”的颂歌,是“声声杜宇”的悲歌,更是一首重整河山、告慰先灵的壮歌,令人一唱而三叹。 “擎玉虹,魑魅冷相看,惊魂魄”,这是儿子心目中伟岸父亲的形象,这也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心目中革命先行者的形象。一介书生所以能成长为手持长剑的英雄,所以能令丑类惊慌失色的原因,在于“志”。先进理论的启示与优秀文化的传承是形成“壮志”的缘由。有了壮志,才会不怕“铁窗寒彻”,才会不怕牺牲,才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景仰先烈而且理解先烈,出之以艺术语言,叙事间之析理,从容不迫,词意清晰而深沉。 有了坚定的理想,便有行动,于是“歌颍上”,于是“旗旆烁”,于是在江淮燃起熊熊抗日烽火。然而,战火无情,星星陨落,光耀长空。一起一落,一转一折,峥嵘跌宕,既写出了历史变化之严酷,也写出了抗日儿女的激愤与悲怆。 大地春回,革命胜利,今日可以告慰先烈的是:中华儿女继承了烈士当年未竟之志。“春水绿杨思故里,秋山红叶走征途”,是当年烈士的名句。今天的现实则是“春水绿杨风曼暖,秋山红叶日彰灼”,新旧两重天,当年的泪水,今日业已化为滋润民生、给祖国河山带来无限生机的甘霖。纪念先人,莫过于完成先人未竟之业,莫过于改天换地的实际努力。一代超过一代,后来居上,才是“持酒告先灵”的最好纪念。 应当说,江泽民同志的这首词,既是告慰先烈的上佳之作,也是天下儿女的极好教材。 声情激越 境界高远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勇刚 江泽民同志的《满江红·江上青百年诞辰祭》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首词祭奠了革命先烈江上青的百年诞辰,作者以精炼而形象的语言概括了江上青从热血青年到投身革命、为国捐躯的经历,既抒发了对尊亲和烈士无尽的哀思,又洋溢着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主义精神。风格沉郁,声情激越,境界高远。 此词成功塑造了江上青烈士的形象。他胸怀大志,才华卓越,有着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学生时期便投身革命,两次被捕,愈挫愈坚。在日寇侵凌、民族危亡的时刻,就像明末史可法那样忠心报国,血染梅花。卢沟桥事变爆发,他写了《卢沟晓月》一文,宣传抗日,传诵一时,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斗志。他手擎如虹的宝剑,毫无惧色地冲向魑魅一般凶残的日寇。“歌颍上,旗旆烁。驱稔寇,飙尘恶”,概括了江上青在皖东特委时期,领导抗战,为建立民族统一战线作出的重要贡献。“声声杜宇”写英雄的牺牲,英雄的血不会白流,他们艰苦卓绝的抗战打败了日寇。 这首词蕴含着理想主义精神。“春水绿杨风曼暖,秋山红叶日彰灼”,这两句诗情画意,可谓江山如此多娇,美丽的画面中蕴含着理想主义的精神,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祖国的梦想。“春水绿杨”正是烟花三月的扬州江泽民同志可爱的家乡。清人王士禛《浣溪沙》词云“绿杨城郭是扬州”,江泽民同志笔下的扬州不仅有绿杨,还有碧波荡漾的瘦 西湖 。“秋山红叶”指首都北京,象征着国家,希望中华民族蒸蒸日上,实现伟大复兴。 这两句一是故乡,一指首都,紧紧连接在一起,堪称深情雅韵,境界高远。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不就是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自由独立强大吗?最后一句“神州跃”,把全词推向了最强音,一个“跃”字凸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江泽民同志深谙填词之道。《满江红》适宜用入声韵,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与恢张襟抱。此词选用入声“药”部韵,短促有力,声律与情感合拍。胸襟决定作品,从此后,提及《满江红》不再只是岳飞,更有江泽民同志所作的这首《满江红》。 先烈的祭词 英雄的赞歌 市委党史办征研三处处长曹阳 《满江红》作为词牌流传已久,由于词曲声情激越,一般用于抒发豪情壮志。江泽民同志创作的这首《满江红》,字里行间充满了他对一个革命者的深情怀念和崇高敬意。 “自古英雄,凭苍宇、江山点索。”什么是英雄?在江泽民同志眼里,英雄就该如鲲鹏展翅九万里,挺立于天地之间,指点江山于乱世,无愧于国家与人民,即使粉身碎骨,也虽死无憾。 “酬壮志、铁窗寒彻,泮池磅礴。”江上青曾先后两次被捕入狱。黑暗的牢狱生涯,让江上青的身体倍受折磨,却激发了思想之花的绽放。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的史可法,是江泽民同志极为敬佩的民族英雄。他同样用红梅比喻烈士为革命坚贞不屈的忠肝义胆。“七七事变”,在江上青的心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的散文诗《卢沟晓月》里传递出的一声声时代号角,一直回荡在江泽民同志心中。 “擎玉虹,魑魅冷相看,惊魂魄。”面对迎面而来的敌人,英雄挺立着清瘦却如民族脊梁一般的身躯,他手持宝剑,用郁积着悲愤与凝重的炯炯目光,横眉冷看魑魅魍魉,让敌人魂飞魄散。 1937年,江上青、江树峰等与一群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告别父母亲人,踏上了抗日流动宣传的征程。何惧山路崎岖,荆棘丛丛,只为一个信念“驱稔寇”,只为一个目标“飙尘恶”。 六婶王者兰与六叔江上青自小相识,婚后又对江上青多了一份理解与支持。在丈夫为革命理想远离故乡的时候,她写下了“天涯奔走风尘客,杜宇声声可忆归”的诗句。 “诉声声杜宇,孛星凋落。”就在杜宇的声声啼叫中,噩耗传来。1939年8月29日,在一次工作后返回途中,江上青遭反动地主武装伏击,以身殉国。“秋风里,陨落了一颗大星”,烈士的鲜血催开了漫山火红的杜鹃花,他的灵魂,如雄鹰展翅般划出一弯耀眼的弧线,留下永远绚丽的彩虹。 在江上青的革命生涯里,无论是铁窗岁月,还是戎马倥偬,他始终难以忘怀家乡扬州的春水绿杨。清明时节,细雨霏霏,捧一杯浊酒寄哀思、告先灵,江泽民同志挥毫写下的这首《满江红》,既是一篇后辈追思亲人的祭词,更是一首对先贤的赞歌,这不仅是江上青风雨人生的真实写照,更是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长卷的缩影。 文字整理:王鹏赵天孔茜 来源:中国江苏网
个人分类: 边看边说|2730 次阅读|1 个评论
昨夜看见了“月晕”
热度 2 caoxiaojing 2013-1-26 16:09
昨夜在操场散步。 近几天大寒节气过后,气温开始明显升高,雾霾的天气也开始有所“收敛”。 白天明显变长,太阳开始温暖和耀眼。夜晚的操场人不多,有微风,感觉已有几丝春风不寒的凉爽与惬意,因为白天是晴天,所以夜空也显得格外高远、疏朗。喜欢散步时常常仰望夜空,昨天的夜空明月高悬,看了一下日历,农历十四,而且出现了“月晕”现象,很好看! 高朗的夜空中间像有一个巨大的“天井”,天井的正正中心是明月,天井的边缘一圈儿是非常标准完整完美的巨大圆圈儿,由淡淡的白色云状物组成;天井之外,还有一颗明亮的星星。 因为好看的月晕,我在操场大概又比平时多走了数圈儿;女儿也很喜欢,仰望好久。 今天顺便在网上找了几张月晕的图片和资料,附在后面,其中第一张、第二张和昨天看见的最接近,第四张图片上竟然也有一颗星星。 感谢百度上的图片和科普资料提供者。 月亮周围出现的光圈叫月晕,晕圈的颜色一般是内紫外红的,成彩色光环。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成的光在月亮周围形成光圈。有时也呈银白色光圈,昨天看到的就是淡白色的光圈。这些 ‘ 晕 ’ 其实就是卷层云,冷空气遇到暖和的湿空气,就形成要下雨的云。这时,天上很冷,水滴都冻成了六角形的冰晶,当晚上的月光照射这些冰晶时,就形成了月晕。 1、 2、 3、 4、
个人分类: 生活絮语|6028 次阅读|4 个评论
在山脊上行走的人
jlpemail 2012-10-11 11:15
在山的脊梁上行走的人,好似在消瘦的父亲的脊梁上登高,远望的孩子,是践踏着父亲的肉体和骨骼看高远的天空和风景的. 在山的脊梁上行走的人,不要说你征服了山的风言风语.在沉默不语或者笑嘻嘻的父亲的脊梁或者肩膀上站立的孩子啊,千万不要忘记了,你高度的增加离不开父亲的高度. 在山的脊梁上行走的人,至少可以欣赏三座大山的风景.你是否以为,你践踏着的脊梁的山,风景最美,风景最真? 在山的脊梁上行走的人,你是否觉得脚下的风景叫你无法满意? 你的鞋底接触的山脊,是否弄疼了你的脚趾?你是否埋怨过它的粗砺呢? 在山的脊梁上行走的人,你是否意识到你脚下的好风景了. 你踩踏的未必不是最可珍贵的.你接触到的未必是最平凡的山脊. 走在山脊上的人啊,当你暂时休息的时候,请不要只是眺望远处的风景,请用手揣摩一会儿山脊,感受它的温度,它的起伏和它的脉络吧.它的温度,起伏和脉络和纹理,其实是和你息息相关的. 也许,你以前没有意识到,也许以前你意识到了.可惜没有这样真切地\持久地,感受脚下的山脊.
个人分类: 散文广场|3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露寒霜重天渐凉
热度 5 Victoria1230 2012-10-8 20:43
露寒霜重天渐凉
早起看天,不像前些时候那么高远,空气中霜气很重,凉气逼人,看日历才知道今天是寒露。 十一长假眨眼就过去了,原计划回家看父母,因项目快要汇报,票也不好买,遂放弃,安心在学校待着。假期学校很安静,走在新修的马路上,偶尔有黄叶子落下来。我想,再过几天,十三陵就该一片金黄了,那是我最喜欢的北京秋天的景象,长长的路是满满的树叶,偶尔一辆车驶过,卷起一些黄叶,飘飘荡荡又落下。 南方现在是什么样呢?细细一想,来北京七年多了,慢慢有点不记得南方的秋天是什么样子,就记得打谷场异常热闹,柑橘园分外清香,还会被妈妈追着加衣服。 秋渐残,叶儿飘,不知道最后一批候鸟是否动身?替我把问候带给南方的父母,愿他们身体健康,少一些牵挂。
个人分类: 闲情逸致|2249 次阅读|9 个评论
生活的理想
热度 3 szc009 2012-9-29 21:10
生活的理想是什么?这个问题拷问的是活着的价值,追寻的是生命的意义,探求的是人生的使命;而该问题本身也告诉我们,生活是不理想的这样一个现实,同时生活的现实却可以因理想而改变。改变的路径便是不断的拷问、追寻与探求,赋予生活价值、意义和使命。不论是高远还是薄浅,生活的全部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为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活。 那么又何谓理想的生活呢?理想的生活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一个扎根于现实却要突破现实的问题。理想赋予生活以价值、意义和使命,而生活赋予理想以赋予。生活的轨迹是从无到有的,理想的生活是描绘生活的轨迹、创造新的生活。理想的生活在于创造性的生活,创造过去同时也创造未来。我们习惯于说创造未来,如何还要创造过去呢?其实,未来是创造出来的,过去也是创造出来的,过去只是曾经的未来,而未来也是即将的过去。创造是现实的、持续的创造,是立足于过往的改造,是对过往的尊重与突破。没有对过往的尊重,便没有突破,也不会有创造。创造过去更确切的说是尊重历史、珍视现实,历史与现实既是理想生活的起点也是终点。理想无止境,但理想的生活却存在终极的价值、意义与使命。 而理想的生活其终极价值、意义与使命又是什么呢?十八世纪的伟大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Zwei Dinge erfuellen das Gemue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oe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ae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ue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说,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我们愈是经常和持久的思考它们,对它们历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从这句话本身,我们找不到问题的答案,但这句话所隐含的对于灿烂星空的追寻与仰望,以及对内心崇高道德律令拷问与探求,却体现了理想生活的精髓。有时候我们不知道理想的生活到底是什么,但却能够真切的感受得到,就好像行走在无边的沙漠中看到了一泓清泉或是一片绿洲一样,心底充盈出希冀与生机来,然后在希冀与生机中昂然前行。 生活的理想也好,理想的生活也罢,也许只是一行诗句:人,诗意地栖居!
个人分类: 躬省力行|4159 次阅读|5 个评论
长天披纱竟高远——应张玉秀
yangyongtian 2012-8-24 11:53
长天披纱竟高远——应张玉秀
长天披纱竟高远, 浩海澄碧满目蓝。 一方巨石水中卧, 恰似鲲鹏戏水欢。 摄影 张玉秀
个人分类: 张扬诗画|3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心如佛
热度 2 hcrm 2012-8-9 15:58
我不参禅,不做弥撒,不到麦加朝圣,本与宗教无缘,心却如佛,何也?   大彻大悟。   字典上说:彻,通透;悟,觉醒。“我通透地觉醒了。”这是彻头彻尾的病句。然而,禅机便在于此。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凡世间万物,皆随心所想,随性而转。   风悠悠,云悠悠,心悠悠。   《论衡·对作》:“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语,说虚妄之文,何则?实事不能快意,而华虚惊耳动心也。”我不心动,云不飘,风不吹,万籁俱寂。   我心静如佛。   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佛仅以此自慰。我对真理虽略知一二,却不能通晓其径、穷尽其途,可知我本非佛。   佛心一而二、二而一,不随波逐流,存高远而不绝于尘,处险峰而不觉其危,广可纳百川,深可测大海,何也?   泥塑,木雕。 (这是才子很早时的一篇短文,大概写了有五六年了吧)
个人分类: 闲话生活|3304 次阅读|6 个评论
海景天颜抒胸臆——致张玉秀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2-6-13 16:03
海景天颜抒胸臆——致张玉秀
看厌沧海逐蓝天, 游历西北别海南。 胸怀博大容四海, 洪志高远逾九天。 张玉秀镜头里的海 张玉秀镜头里的天
个人分类: 友谊|3727 次阅读|2 个评论
弟弟的微博《4号线对3号线的分手泪别书》被热转
zhangyichen 2012-1-16 00:43
弟弟以网名“煮酒崖_张凯”发布微博《4号线对3号线的分手泪别书》:“萍水注目,两无言,宝山执手相恋。过中潭,奔中山,一路风雨艰。我胸无大志,日复走圆圈;你心怀高远,不欲共循环。十站情缘满心间,每念及此肝肠断。真情感,不独占,泪雨倾盆,松手祝明天。三三,让我们作别宜山。” 在网上突然发现被热转,并且被赞为有才。作为哥哥,看到弟弟这几句话被大家称赞,顿时也小激动一把。不过作为哥哥对弟弟的了解,也并不感觉意外。他自幼喜欢文学,小时常能用文言词句做文,常让我这个逻辑思维大于形象思维的人自配不如。但是,作为一个没有在上海的生活经验的人来说,一时看不太明白,所以也没有那种有上海生活经验人读后的那种共鸣感。后上网查询,原来是,4号线在宝山路—宜山站共有10个站点,和3号线共线运营,被他拟人化了。这么一写,仿佛道出了4号线对3号线平静外表下的深刻情感。 看到弟弟的文字被热转,也是小感叹一番,小自豪一下。春节快要到了,衷心地祝福各位博友,各位常年辛苦地抗战在科研第一线的科学家们新年快乐、阖家幸福、身体健康、多出成果,快乐每一天!
36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坎卦
热度 1 metanb 2011-11-13 01:25
相信科学网上有不少博主有这样的经历:大学时代向往做研究,努力地考上研究生,却遇到导师不行或不指导,等自己当了导师,又遇到学生不行或不爱搞研究!象这种情状,在易经中就叫做“坎”,即上面和下面都呈现“阴性”,将“阳性”困在垓心。 易经中含有“坎”的卦象包括:“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坎卦”,“蹇卦”,“困卦”,“井卦”。可以推测,凡是带有“坎”的卦象,均与困难相联系。 根据张善文的译注, “《坎》卦象征重重险陷:胸怀信实,于是内心亨通,努力前行必被崇尚。” 又及 “《彖传》说:两坎相叠,意思是重重险陷,就像水流进陷穴不见盈满。行走在险境而不丧失信实,于是内心亨通,这是由于阳刚居中不偏所致。努力前行必被崇尚,说明往前进取可建功勋。天险高远无法升越,地险山川丘陵(也难以逾越),君王公侯于是设险守护国境:险陷之时的功用是多么宏大啊!” 又及 “《象传》说:水流叠连而至,象征重重险陷;君子因此恒久保持令德美行,反复熟习政教事物。” 用上面的阐释指导研究生教育: (1)导师不指导,于是学生便行走在险境,此时该如何办呢?易经建议说要做到“行险而不失其信”,即老老实实地做学问,不要因为他人的过失而令自己失信。有了这样的信念,心里感到踏实,于是“内心亨通”。“行险而不失其信”指出了行险的原则,接着又说“行有尚,往有功也”,则指明了在该原则下行险的前途。这里关键是做到始终不失其信,就算拿不到学位、不能毕业也要坚持原则。如果拿不到学位也不要紧,这年头肄业生比金子也珍贵,去能够去的地方即可,“行有尚,往有功也”。 (2)学生志不在搞研究,于是导师便行走在险境,此时该如何办呢?“行险而不失其信”大概是说不要因为学生的问题而丧失作为导师的职责,努力选择学生能做得出的课题,悉心指导,密切监督、跟踪学生的工作,令其无法犯错,结果不好坚决不能令其毕业拿学位。如果始终坚持这样做,混学位的学生自然就不来了,而那些寻找真正导师的学生就会蜂拥而至,于是导师做起学问来也将“行有尚,往有功也”。
个人分类: 问卦|3522 次阅读|2 个评论
海天碧蓝浑一色
yangyongtian 2011-9-20 18:13
海天碧蓝浑一色
海比天湛蓝, 天比海高远。 海天浑一色, 天海交一线。 天高鹏展翅, 海阔舟扬帆。 光艳大世界, 美哉大自然! 摄影 罗 帆
个人分类: 诗配画|2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化学为格律,物理为意境,数学为韵致
热度 1 lysyxcs 2011-9-8 05:59
化学成分、化学键、晶体结构、相组成、缺陷,以及杂质等化学要素大体上决定了材料的基本属性,故称化学为材料科学的格律当为合适。而探询结构—性能关系以及结构与性能的变化规律、揭示特定效应的物理本质、构筑相关物理图象并寻找其微结构证据、通过结构调控追求性能的最优化,如此等等,显然是材料科学的“意境”。因此,欲做好材料科学,必须在恰当的化学格律的基础上追求高远的物理意境。而高远的意境必须寄托在奇妙的韵致之上,这便决定了材料科学离不开数学的支撑。 材料科学与物理、化学的关系显而易见,自无疑义。而材料科学与数学之关系,却常常容易被人忽视。其实,数学对材料科学之重要性绝不亚于物理与化学。我们可以通过几个例子来理解材料科学与数学之密切关系。 材料科学最核心的问题无非是:如何设计并制备出具有合适成分与结构、微结构的材料以获得特定的物理性能;或当我们发现一种新材料时,如何揭示其可能的物理性能与功效及其变化规律,进而追求性能优化、探索其可能的应用。而这两个核心问题的有效解决均离不开数学,尤其是群论与张量分析。欲设计具有特定物理性能的材料,最重要的理论指南是,根据该物理性质的张量属性,从特定点群的晶体中去寻找合适的材料。热释电效应(一阶张量)与压电效应(三阶张量)等奇数阶张量性质只出现在非中心对称的点群中,而电传导(二阶张量)、介电效应(二阶张量)、电致伸缩效应(四阶张量),以及弹性效应(四阶张量)等则出现在所有点群中。这里依据的正是群论与张量分析。 同样,当我们发现一种新材料时,首先可通过XRD分析确定其晶体结构与空间群,然后依据张量分析的原理判断其可能出现的张量性质。若所属点群为非中心对称的,则可判断该材料具有压电效应;若所属点群为非中心对称的极性点群,则可判断该材料不仅具有压电效应、还应具有热释电效应。而若所属点群为中心对称的,则只有偶数阶张量性质,不可能具有奇数阶张量性质。此外,数学与材料的塑性加工的关系更是难舍难分,可以说离开张量分析与变分原理就无从谈论塑性加工。锻造、轧制、挤压、拉拔等塑性变形的应变状态决定于偏应力状态。而塑性加工力学的基本原理能量原理的基础便是变分原理。 如果说离开了化学的材料科学是“出律”、离开了物理的材料科学会毫无“意境”,那么缺乏数学的材料科学定会了无“韵致”、索然无味。 新学年伊始,谨以此文献给所有材料学科的研究生朋友,建议同学们多学点数学。相信当我们能够轻松地利用数学帮助与指导材料科学的学习与研究时,一定会享受到材料科学的无穷快乐。
2753 次阅读|2 个评论
成为科学大家的境界
热度 5 duke01361 2011-4-7 05:17
成为科学大家的境界 搞学问的,如果总想成为娱乐明星式的人物,那就毁了!学问的境界,和和尚、老道、修道士等人的状况应该是差不多的! 很欣赏清代学者王国维的三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种境界-好高骛远-心存高远-选题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 晏殊 的《 蝶恋花 》,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 登高望远 ,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一意孤行-持之以恒-求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 柳永 《凤栖梧》(《蝶恋花》别称)最后两句词,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不同流合污-耐得寂寞-修炼品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 辛弃疾 《 青玉案 》词中的最后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 功夫 ,自然会豁然贯通。
个人分类: My Ideas|347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星云大师说:
weiweiGO 2011-1-20 10:43
在微博上看到的,挺喜欢的几句话与大家分享。 星云大师说:成就大器要有四个条件:1、要经得起烦嚣,二、要受得了气愤,三、要忍得下挫折,四、要耐得住时间。做人处世,一切都要能承受得起。心胸豁达开朗的人,凡事看得高远,不会被眼前的得失所蒙蔽;心中狭隘的人,则处处与人比较、计较,徒增烦恼,往往不能成事,成不了大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0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