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石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石化炼油化工板块的结构调整与资源优化》周向进
scientister 2016-12-1 09:36
《中国石化炼油化工板块的结构调整与资源优化》 获得中国石化“十三五规划建言”合理化建议三等奖 周向进 前言 炼油板块业务主要分为成品油和石脑油两个部分,化工板块业务主要分为乙烯-树脂产品链和芳烃-聚酯产品链。 本建言主要涉及炼油板块的成品油产品结构优化、作为化工板块原料的石脑油结构优化,以及芳烃 - 聚酯产品链的产品结构优化。 一、作为化工原料的石脑油结构优化项目 1 、目的和意义: 本项目涉及炼油事业部向化工事业部提供的石脑油资源和结构优化,从被动地筛选石脑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创新为通过主动干预,在几乎不增加生产成本或者增加很少成本的前提下,在炼油装置生产石脑油的过程中,获得分别适用于乙烯装置和芳烃装置的两种不同的石脑油。 2 、现状: 炼油装置提供的作为化工原料的石脑油没有按照乙烯产品和芳烃产品的不同要求,作出特殊的工艺技术条件安排。然而,石脑油所含有的芳烃是乙烯装置不喜欢的组分,乙烯装置喜欢石脑油中的直链烷烃组分。作为芳烃原料的石脑油,则直链烷烃含量越少越好。 3 、建议改进内容: 在炼油装置生产石脑油的时候,把现在的一段馏分(石脑油馏程)改为三段馏分(轻馏分、中馏分、重馏分)或者更多段馏分,按照乙烯原料和芳烃原料对石脑油的不同要求,将加工过程(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加氢裂化、催化裂化等装置)的碳 8 芳烃的大部分(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作为中间馏分提取出来作为芳烃装置的原料,剩余的轻组分和重组分混合起来作为乙烯装置的原料,或者分别作为其它相关用途的原料。图 1 是现在提取石脑油的塔分离装置示意。 图 2 是分别提取乙烯用石脑油和芳烃用石脑油的塔分离装置示意。新工艺把一段提取的石脑油(汽油),改为多段提取的石脑油(汽油)。根据碳 8 芳烃的物理性质,在蒸馏塔的对应的塔板位置提取作为芳烃装置原料的石脑油。 4 、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应用,可以增加乙烯装置和芳烃装置的收率,提高装置运行效率,增加产量,降低产品成本。 在蒸馏塔增加两个馏出口,增加的设备制造费用或者设备改造费用很低,与原设备造价相比几乎可以忽略。新工艺与原工艺相比,操作费用也几乎不增加。 5 、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技术方案已经分别与中国石化抚顺研究院和扬子石化公司的技术人员交流,得到他们的肯定。抚顺研究院已经使用计算机模拟金陵石化的炼油装置进行了多次计算。计算机模拟试验的结果表明,金陵石化的常压塔在不改变装置结构的前提下,仅仅调整工艺参数,就可以提高重整料(石脑油)的三苯含量 15.5% 。 6 、本项目未来的升级技术: 现在的蒸馏塔,为了稳定塔板温度,必须把某些塔板上的物料抽出来冷却后再返回上层塔板,造成热能浪费。结合本项目初级技术,把三苯含量较高的“芳烃专用石脑油”馏分送入一个附加的小蒸馏塔,在这个小塔得到碳 8 芳烃浓度进一步提高的“芳烃专用石脑油”,小塔其它塔板上的物料分别返回主塔不同的塔板,使得主塔塔板上物料的有关组分浓度得到改善性提高,如此循环,使得小塔得到的“芳烃专用石脑油”碳 8 芳烃含量进一步提高。 同理,在主塔的轻馏分和重馏分的出口各自连接一个小蒸馏塔,提取直链馏分,把芳烃含量高的馏分返回主塔,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乙烯专用石脑油”和“芳烃专用石脑油”有效成分的含量。 二、低辛烷值汽油替代高辛烷值汽油项目 1 、目的和意义: 使用炼油装置生产汽油和柴油的“边角料”成分油制造低辛烷值汽油产品,产品制造过程的碳排放低、成本低。低辛烷值汽油压燃式汽油机的热功转换效率比普通汽油机高 30% ,节能减排 30% 。 2 、现状: 现在车用成品油主要为汽油和柴油。汽油的辛烷值越高发动机热功转换效率越高。但是汽油辛烷值提高已经没有太多潜力,而且成本越来越高。汽油含有芳烃、抗爆剂,有毒性和污染环境。 3 、建议改进内容: 在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产品的同时,生产辛烷值在 50-60 (研究法)的低辛烷值汽油产品;高辛烷值汽油产品的辛烷值可以更高。 与汽车行业合作推广应用压燃式汽油机汽车和低辛烷值汽油产品。 生产低辛烷值汽油产品不需要对炼油装置做改动,只是生产组织和产品理念的改进。 4 、经济效益分析: 低辛烷值汽油新产品将逐步替代普通汽油,最终汽油绝对消费量有望降低 20-30% 。 2015 年,全国汽油消费量 10535 万吨,可节约汽油 2107-3160 万吨 / 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6321-9481 万吨 / 年以上。全球汽油消费量超过 10 亿吨,可节约汽油 2-3 亿吨 / 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减少 6-9 亿吨 / 年。低辛烷值汽油产品的成本比普通汽油低 500-1000 元 / 吨。 低辛烷值汽油的推广应用,对于我国履行在《京都议定书》中的承诺以及增加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筹码也将具有重要贡献。 5 、可行性分析: 国外石油公司普遍在研究低辛烷值汽油压燃点火技术,国内以我本人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已经在低辛烷值汽油产品和压燃式汽油机技术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 6 、详细技术资料,参见附件 1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研究低辛烷值汽油的报告》,附件 2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研究低辛烷值汽油的报告》。 三、新的芳烃-聚酯产品链结构工业化项目 1 、目的和意义: 开辟“混合二甲苯分离 - 混合二甲苯氧化 - 混合苯二甲酸聚酯”新的芳烃 - 聚酯产品链,预期降低最终产品成本 1000 元 / 吨以上,增加产品附加值 1000 元 / 吨以上。以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为主体的混合苯二甲酸乙二醇共聚酯具有低熔点、高透明度、高加工性能的优点。 该项目是仪征化纤公司扭亏脱困的机遇和扬子石化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2 、现状: 现在的 PX-PTA-PET 产品链由于行业过度投资、恶性竞争,已经处于全面亏损的状态。 3 、建议改进内容: 省略从混合二甲苯到对二甲苯的工艺路线,分别脱除混合二甲苯中的邻二甲苯和乙苯,邻二甲苯和乙苯是高附加值产品,剩余的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一起氧化,得到混合苯二甲酸,再与乙二醇酯化和缩聚,得到新型聚酯产品。 4 、经济效益分析: 预计平均降低产品成本 1000 元 / 吨,增加产品附加值 1000 元 / 吨。以仪征化纤公司 217.7 万吨 / 年产能计算,如果有三分之一产能转产新型聚酯产品,将新增效益 14.5 亿元 / 年。中国石化 2015 年聚酯产能为 316.8 万吨 / 年。 5 、可行性分析: 扬子石化已经完成混合二甲苯分离邻二甲苯和分离乙苯的中试试验,仪征化纤公司已经完成混合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共聚酯的中试合成试验以及部分聚合物的应用试验。但是,扬子石化向科技部申报混合二甲苯分离的工业化研究课题立项。在 2015 年 11 月中国石化科技委关于仪征化纤聚酯产品结构开发的专题会议上,蒋士成院士建议把新型芳烃 - 聚酯产品链开发和工业化应用作为集团公司十条龙攻关项目。 6 、详细技术资料参见附件 3 。 四、一种新的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技术 1 、目的和意义: 推广应用 PTA 新技术,淘汰国内过剩产能,依靠技术创新扭转行业亏损局面,重新确立中国石化在 PTA 行业的领导地位。 2 、现状: 中国 PTA 行业总产能约 5000 万吨 / 年, PTA 是最大的有机原料品种。由于过度投资,产能利用率目前不到 70% ,生产企业全面亏损。 3 、建议改进内容: 新技术采用新型氧化反应器,使得所有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省略加氢精制工序和加氢反应器,投资成本节省 30% ,制造成本降低约 800 元 / 吨。 4 、经济效益分析: 中国石化 2015 年 PTA 产能 312 万吨 / 年,采用新技术可以增加效益约 16-24 亿元 / 年。 5 、可行性分析: 这项技术先后在华东理工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进行试验。 2015 年 2 月获得美国发明专利,这是一项含金量很高的专利,证书参见附件 4 。 2015 年 12 月获得中国发明专利。 6 、详细技术资料参见附件 5 。 后语 本人长期致力于石化发展战略和产品结构研究,由于篇幅限制,还有一些中等价值的建议意见未能展开发表。 作者信息: 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事业部 姓名:周向进 电话: 010-59969545 , 13671144008 《中国石化炼油化工板块的结构调整与资源优化》.pdf
个人分类: 研究工作|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发明了“超级汽油”发动机,省油30%
热度 3 scientister 2016-7-6 08:21
最近网络社会热烈关注“超级汽油”产品技术,“超级汽油”的发明人就是博主。 中国石化随后发布声明:“ 周向进同志系公司从事合成纤维相关工作的员工,对于其所说发明了汽油新产品技术,公司认为并不符合实际”。 那么,周向进和中国石化两个方面的说法,到底谁是真的呢? 周向进的说法是真实的。 周向进愿意与中国石化对薄公堂,证明周向进发明了汽油新产品技术。 周向进不但发明了“超级汽油”,还发明了“超级汽油”发动机,省油30%。 这种发动机采用“超级汽油”做燃料,采用压燃工作模式。 下面的视频中,我们拔掉了汽油机的火花塞的点火线圈,发动机正常工作,说明发动机是压燃点火。 http://my.tv.sohu.com/us/224395220/71941183.shtml 用比亚迪汽车改装的压燃式汽油机-s.wmv “超级汽油”是媒体发明的一个名称。 所谓“超级汽油”实际上是一种低辛烷值汽油,一种外观像汽油,性能像柴油的“超级轻质柴油”,冬天不会凝冻。 这种油品“清洁高效节能环保”,制作简单,对环境污染少,可比普通汽油省油30%,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减排超过30%。 这项研究2016年获得北京市科委的课题立项,并且于2011年与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展了低辛烷值汽油压燃的试验研究,发表了论文。2012年,又与比亚迪汽车公司合作改装了一台汽车,使用汽油新产品已经实现道路行驶数千公里。 “超级汽油”技术是真实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6306-986939.html
个人分类: 研究工作|1243 次阅读|5 个评论
“超级汽油”技术是真实的!
热度 6 scientister 2016-6-26 19:57
“超级汽油”技术是真实的! 周向进 1、“超级汽油”技术是真的。专利证书可以证明这项技术是原创技术。 发明专利证书--一种清洁高效环保的汽油产品.pdf 下面的图片是压燃式汽油发动机的发明专利证书。 发明专利证书--一种压燃式低辛烷值汽油发动机.pdf 发明专利证书--一种联合生产低辛烷值汽油和高辛烷值汽油的方法.pdf . 2、“超级汽油”称霸全球的计划也是真的。已经获得部分外国发明专利证书。 发明专利证书--一种清洁高效环保的汽油产品--澳大利亚(每年6月10日前交维持费).PDF 发明专利证书--一种联合生产低辛烷值汽油和高辛烷值汽油的方法--新西兰.pdf 已经获得的发明专利授权,还有新加坡、乌克兰、俄罗斯(欧亚专利组织)、南非、摩洛哥、尼日利亚等。 在10个发达国家申请的发明专利遇到了专利局审查员的刁难,目前正在艰苦的答辩过程中。如果中国的知识产权局肯帮我们出力就好了。 3、与清华大学合作试验是真的。合作发表的论文如下: 低辛烷值汽油部分扩散压燃的燃烧与排放特性(清华大学).pdf 4、试验使用的“超级汽油”燃料的原料来源,来自工业化的大生产装置。 项目研究初始阶段,曾经使用试剂(例如:正己烷、正庚烷)作为试制“超级汽油”燃料的部分原料。 5、“超级汽油”省油30%的原因是提高了热功转换效率。由于采用压燃式燃烧控制方式,“超级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在17-20附近,所以比普通汽油机省油30%左右。普通汽油机的压缩比在8-10左右。 开车的朋友原来百公里油耗10升,现在只要7升油/百公里,省钱30%左右。 6、“超级汽油”的热值与普通汽油相差不大,原料来源同样以石油为主,目前以生产普通汽油的边角料为主要原料。 “超级汽油”的成本平均比普通汽油低,石油公司销售“超级汽油”的价格不会超过普通汽油(例如92#汽油的价格)。请大家放心。 7、“超级汽油”发动机工作比柴油机柔和,所以可以采用铝合金机架,可以轻量化,发动机的单位输出功率与重量比,与普通汽油机相当。 8、与比亚迪汽车公司的合作是真的。改装汽车应用“超级汽油”压燃试验的视频如下: http://my.tv.sohu.com/us/224395220/71941183.shtml 9、周向进在公司(中国石化)从事合成纤维相关工作是真的。 合成纤维相关工作的一部分包括涤纶纤维、聚酯、PTA。PTA的原料与汽油的原料部分重叠。周向进因为关注PTA的原料,进而关注到汽油的结构和性能,慢慢地开始研究汽油产品和技术了。 既然研究汽油的结构和性能,与研究汽油机的结构和性能结合起来,获得技术突破的机会就多一些。所以,周向进误入炼油和内燃机行业,虽说跨界了,但是也有其内在关联因素。 10、周向进发明了“超级汽油”是真的,只不过是非职务发明。 网友有其他问题,请留言,本人尽力回答。 谢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91 次阅读|9 个评论
路透社记者认为:中石油与中国石化合并毫无意义
毛宁波 2015-2-28 11:10
Russell: PetroChina, Sinopec Merger Makes Little Sense LAUNCESTON, Australia, Feb 27 (Reuters) - The market chatter over forming a giant Chinese oil major through merging PetroChina and Sinopec has ramped up again recently, but the motivations for such a deal struggle to stand up to scrutiny.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are mulling joining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the parent of PetroChina, and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the parent of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better known as Sinopec,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reported on Feb. 18.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even if the authorities are considering such a move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it will happen. However, the fact that the news has made it into the public domain most likely means the possibility is being considered. It was also reported in other media that a merger between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the parent of CNOOC, with Sinochem Corp was under consideration as well. The most often cited reason for creating a mega-oil company is to give China the means to compete on a truly global scale, as such an entity would no doubt eclipse Exxon Mobil as the world's biggest non-state oil company. While both PetroChina, the country's largest oil producer, and Sinopec, the largest refiner, are effectively state controlled, they operate differently to the models of national oil companies, such as those found in Middle East countries. Currently they compete against each other in everything from oil and gas production, to refining, trading and retail sales. Both companies have also pushed offshore through partnerships and acquisitions, and those ventures would also be competing against each other. What is hard to see is how the benefit of creating a single, larger entity could outweigh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such a move. Yes, there would be the obvious synergies in cost savings by combining back office and operations, but only if, and this is a big if, the new combined company is prepared to be fairly ruthless in cutting jobs.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may in some ways resemble Western-style capitalist companies, but in other ways they don't, and the emphasis on providing employment is one such difference. It's hard to see the government approving the massive redundancy programme that would have to accompany such a merger if Western-style cost savings were to be achieved. Does China need a company bigger than Exxon Mobil to compete on the world stage? Probably not, with both PetroChina and Sinopec being quite big enough currently to fund acquisitions and new ventures on the strength of their own balance sheets, not to mention the implicit guarantee from being controll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merger doesn't necessarily make sense from a perspective of needing to scale up, o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avings from cost-cutting. In fact, there are a number of reasons as to why it doesn't make sense. Opposite of Merger More Desirable Firstly, it goes against the grain of reforming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 a stated aim of the government. A joined PetroChina and Sinopec would also control virtually all of the oil and gas chain in China, about 80 percent of both production and refining, and about 90 percent of retail sales. Such concentration is unlikely to foster a competitiv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the energy sector, and is actually more likely to lead to monopolistic practices. It's possible that the buying clout of a merged entity would give it more negotiating power in talks with crude suppliers, but it's doubtful this would be enough to offset the potential pitfalls of creating a monolithic enterprise. What it all comes down to is what would be the authorities' motivation for making such a merger, especially when it seems to fly in the face of many of their stated aims? If reform of the SOEs to improve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 is the overarching aim, then the authorities would do better to look at the opposite of a mega-merger, and consider asset sales and rationalisation of the vast operations of both PetroChina and Sinopec. (Editing by Himani Sarkar)
个人分类: 世界能源|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开始大规模投资英国北海石油工业
毛宁波 2012-7-27 06:27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4日报道,中国国企已经开始大规模投资英国北海石油工业,其近期提出的两大收购如能实现,则其所购资产产能将占到英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总量的8%。 报道披露说,中国国有控股集团中海油(CNOOC)已经提出以151亿美元(约964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加拿大的Nexen公司,而该公司是英国北海的第二大石油生产商,其石油和天然气产量高达每日114,000桶石油当量。 在另外一份单独协议中,中国石化又豪掷15亿美元购得加拿大塔利斯曼能源英国分公司(the UK unit of Canada's Talisman Energy)49%的股份,塔里斯曼公司对此协议表态说,该公司在和中国石化进行合作后将可以极大提高它对英国能源业的投资。 Nexen公司和塔里斯曼都是排名前十位之内的英国北海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根据英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机构估算,2011年整个英国全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约为每日180万桶石油当量,而此次中国国企的收购资产产能大约占到了英国整个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8%。 但报道同时指出,中海油公司所提出的此份收购协议不仅仅需要得到Nexen公司股东的批准,还需得到加拿大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如果该监管机构认为此行为有损加拿大国家利益,或可能阻止外国企业的加国企业的收购。 不过,英国石油及天然气产业协会已表明,这次收购协议的提出证明了英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仍是值得投资的地方,英国欢迎更多更积极的投资行动。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接二连三地对英国能源和基建等方面产生浓厚兴趣。比如此前中国核工业集团已表示有意投资英国公司建造核电站的项目。而在今年一月份,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还购买了英国公共事业公司泰晤士水务9%的股份。 本文来自: 全球石油化工网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cippe.net/news/html/201207/79056.html
个人分类: 中国能源|2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石化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目标
yclsam 2011-8-4 09:09
集团公司召开领导干部座谈会,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 大力实施资源战略、市场战略、一体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差异化战略、绿色低碳战略,建立具有中国石化特点的发展模式 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大力优化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各类资源优势,为打造世界一流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保障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记者宁 彬报道:8月3日,集团公司领导干部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部署,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共同探讨今后一个时期公司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等影响公司长远发展的一些重大思路,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进而不断提升中国石化的国际竞争力、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提出把“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作为中国石化长远发展的核心目标,大力实施资源战略、市场战略、一体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差异化战略、绿色低碳战略,建立具有中国石化特点的发展模式。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大力优化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各类资源优势,为打造世界一流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保障。 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股份公司董事长傅成玉作题为《着力做强做优 打造世界一流》的讲话。集团公司党组成员,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裁王天普主持上午大会。集团公司领导张耀仓、王志刚、蔡希有、曹耀峰、李春光、戴厚良、徐槟、刘运出席会议。 中国石化成立28年来,历届党组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以“爱我中华、振兴石化”为己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强创新、强化管理、扩大合作,积极探索符合中央要求、符合公司实际的改革发展之路,实现了持续有效和谐发展。 今年以来,在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国内通胀压力加大,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的严峻形势下,集团公司党组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得到扎实推进。党组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顾大局、识大体,以积极工作的实际行动坚决拥护并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集团公司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和工作要求,积极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实现了平稳过渡。 公司高度重视HSE工作,狠抓HSE责任制和工作措施的落实,总体保持了安全清洁生产。认真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千方百计增产增供成品油,有效保障了市场稳定供应。以全面开展“比学赶帮超”为载体的创先争优活动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制度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人才成长通道建设等工作有序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国际化经营、节能减排等取得了新的成效。开展了“打造高度负责任、高度受尊敬企业”大讨论,增强了公司的向心力、凝聚力。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了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产油10亿吨”总结表彰大会及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弘扬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发了干部员工“爱我中华、振兴石化”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傅成玉说,今天的中国石化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世情、国情、企情及其发展趋势,研判、谋划未来中国石化在世界能源化工行业中的位置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来实现未来的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傅成玉说,确立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需要,是公司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对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目标要求的具体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在去年底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明确了“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改革发展目标,中国石化是国内经营规模最大的企业,责无旁贷要当好央企排头兵,首先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我们应该看到,全球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为我们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司多年发展所积累的物质基础、管理基础、科技和人才队伍基础,使我们有能力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傅成玉说,实现这一目标,要大力实施资源战略、市场战略、一体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差异化战略、绿色低碳战略,建立具有中国石化特点的发展模式。要针对世界发展新趋势和国际竞争新动向,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 傅成玉说,明确了公司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就为公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指明了方向,而公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又将强化公司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的实现,推动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结构调整特别是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优先把“长板”加长,尽快把“短板”补上,让“长板”和“短板”都变强。推动结构调整,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强公司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明确科技发展主攻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研发力度,努力形成一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创新成果。 傅成玉要求,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打造世界一流提供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强大动力。中国石化28年发展历程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走过来的,过去发展成就的取得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仍然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凡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都要毫不犹豫地去改革、去调整。不管困难和挑战有多大,都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同时,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努力维护和谐稳定大局,形成推动公司发展的强大合力。 傅成玉要求,要充分发挥各类资源优势,为打造世界一流提供支撑保障。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积极拓宽员工创造价值的平台,根据各类人才特点和成长规律,建立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人才队伍成长通道,让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使各类人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要高度重视人才培训和引进。内部培养方面,要加强人才需求预测,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快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为公司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外部引进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方式,用好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讲,要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的“五个作用”,实现好“六个转化”。“五个作用”是:党组在重大决策中的主导作用,各级党组织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中坚作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思想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广大党员、先进人物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党风廉政建设在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的保障作用。“六个转化”是:把党的理想信念,通过企业价值理念建设转化为企业的凝聚力;把党的方针政策,通过企业战略规划及实施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力;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企业党建工作创新转化为企业的领导力;把党的作风建设,通过企业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转化为企业的执行力;把党员的先进性标准,通过企业先进典型及形象塑造转化为企业的带动力;把党的执政为民理念,通过强化企业员工主人翁地位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主体创造力。 傅成玉要求,要进一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我们的企业精神,结合新的实践,赋予新的内涵,引导广大干部员工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讲奉献,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一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干劲投入到工作中去。二要带头加强学习。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既向书本学习,又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特别是要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结合企业实际和工作实际,边学习、边思考,主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进工作的措施和领导工作的本领。三要增进班子团结。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工作机制,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发扬协作精神,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做到分工不分家,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形成“干事业一条心,谋发展一股劲,抓工作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四要密切联系群众。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提高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把群众中的点滴经验、闪光思想集中起来,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办法、措施和政策。领导干部尤其不能搞特殊化,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能做的,自己要坚决不做。五是严格廉洁自律。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带头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好作风、好形象。 周原、王基铭、曹湘洪、王作然,财务总监、副总裁、助理、总师、副总师、顾问,党组巡视组负责人,各企事业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境外单位和总部机关各部门、专业公司、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1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
kejidaobao 2011-6-2 15:25
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
陈俊武,福建长乐人,石油炼制工程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流化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开拓者,近年从事新型煤化工技术开发与咨询。曾任石油工业部第二炼油设计院总工程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经理。现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由于气候变暖引发的低碳技术、绿色经济和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广泛流行的话语,也是各国政界人士关注的一大课题。尽管仍存在某些学术性的争议,但均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性对策十分必要。 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数量刻不容缓。不仅长期过度排放的发达国家需要立即行动,而且发展中国家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后者要经历GDP增加而排放量上升的前期、越过“峰值”从升转降的过渡期、GDP增长率减缓而排放量持续下降的远期3个时期。中国的3个时期分别是:2005—2020年、2021—2035年、2036—2050年。 前期的任务是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有效的节能措施和改变燃料结构的途径,使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碳排放量)逐年下降。我国所做的“2020年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40%—45%”的庄严承诺,已博得普遍赞赏,并成为约束性指标。2006—2010年的5年时间,GDP增长了0.7倍,二氧化碳排放增长了0.3倍(从2005年的56亿吨到2010年的73亿吨)。根据最近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十二五”预测,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将达到91.8亿吨。若延伸到2020年将近120亿吨!虽然符合承诺指标,但显然过高!因此建议提出补充的绝对指标,将该年排放上限定为100亿吨。这样“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GDP的年增长率将控制在7%以内,符合中国当前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情况。 2021—2035年的过渡期二氧化碳排放(以下简称排碳)指标宜早日研究,建议峰值年排放约110亿吨,并出现在2030年以前,争取2035年在100亿吨以下。 之所以提出以上建议指标,就是为了符合2005—2050年的累计排碳限额。学者潘家华按照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兼顾国家历史和现状,曾撰文提出该区间中国累计排碳量限额控制在3700亿吨(全世界为13000亿吨)的建议。笔者按2020年排碳上限为100亿吨,峰值年约110亿吨,2050年净排放50亿吨的数据,经初步计算得出2005—2050年累计排碳量低于3700亿吨,若超出以上基础数据,将导致累计排碳量高于3700亿吨! 按照Meinshausen等2009年发表的数据:2000—2049年的50年间累积排碳量额度为16780亿吨,可使大气层平均温升超过2℃的概率保持在33%上下。国际能源署(IEA)建议的Blue Map情景则把2050年排放量定为2005年的50%,即140亿吨,人均1.5吨。判断该数据是否可行?不妨参考欧盟的低碳路线图,2050年净排碳量11亿吨,人均2吨(较2005年少排80%);美国总统支持的众议院通过的ACESA(H.R.2454)法案,2050年较2005年减排83%,净排碳量约10亿吨,人均2.5吨。由此可见中国按人均3吨,总量50亿吨计已属偏高。当然上述数字全是乐观的估计。 但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实现上述指标有很大难度。国内不少权威机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人民大学与联合国环境署合作)近年来陆续发表了专题报告,其中列出的最佳情景2050年预测排碳量均在51亿吨至88亿吨之间,而且最佳情景2010年预测排碳量已低于实际数值,“起跑晚了一步”是否意味着到达终点的时间相应推迟,值得认真研究!增加地质封存数量(15—25亿吨/年)可相应降低净排碳量。 2036—2050年间的后期阶段排碳量从起点100亿吨/年降低到50亿吨/年,要求平均每年以5%的幅度递减,考虑到同期GDP的递增,单位GDP排碳量降低幅度就是8%左右,每年减少约4—7亿吨,其中封存1—2亿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煤电厂的新建、既有燃煤电厂配备碳捕集设施、非化石能源发电系统、智能电网设施等建设项目为数众多,相应设备制造与安装施工均需要大量资金和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一切都要未雨绸缪,以便确保如期实现! 本文归纳为以下3点: 1. 排碳量近期目标在碳强度相对降低40%—45%基础上,补充规定2020年排碳量100亿吨的最高额度,中期目标是在2030年以前越过拐点。远期是将净排放限定在50亿吨(或增加封存量加以调整)。 2. 以上数据基于粗略估计,未计入森林和土壤碳汇的变化,未严格区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当量。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 3. 发电用煤和钢铁、水泥等工业大宗用煤的碳捕集封存的尽快大规模实施是我国碳减排的核心。因众多企业分属于几大集团,如何统筹安排,协调发展成为政府层面需主动承担的 工作。
个人分类: 栏目:卷首语|40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油价上涨对中国人有影响吗?
热度 1 pinjianlu 2011-4-14 11:30
1、对公务员没有什么影响吧,我想是这样的,因为他们都是公车消费。 2、你说对私车有影响吗?我们小老板一直都是从教学楼去食堂才几百米的路都要开车过去,以前这样,现在还这样,请问涨油价让这些人有了节能环保的意识了吗?没有! 3、对我这种没车的人来说,无影响。
个人分类: 心路历程|236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将向日本无偿提供2万吨汽柴油
热度 6 sheep021 2011-3-17 10:16
中国将向日本无偿提供2万吨汽柴油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2011-03-17 中国将向日本无偿提供2万吨汽柴油11246要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据新华社今天报道说, 为了帮助日本应对燃料短缺,中国将 无偿 向日本提供1万吨柴油和1万吨汽油。 新华社说,中国两大石油巨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PetroChina)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将向日本提供这2万吨柴油和汽油。 中国已向日本捐赠了3000万元(456万美元)的救灾物资,其中第一批救灾物资已从上海启运,其中包括棉被和帐篷。 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3月14日在北京说,北京愿意向日本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李 峻 编译) 见: http://www.sinopecnews.com.cn/shnews/content/2011-03/17/content_951608.htm 中石油 , 中石化 ,中化,房地产,你们应该惭愧 _ 天涯杂谈 ... 四川 汶川 大 地震 看看 中石油中石化 做了什么? - 闲扯杂谈 - TechWe... 呯论: 无语。是以为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3 次阅读|8 个评论
发展我国生物质车用汽油、柴油的思考
kejidaobao 2011-1-20 14:05
发展我国生物质车用汽油、柴油的思考
闵恩泽,张晓昕 闵恩泽,四川成都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被誉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2006年获中国化学会首届中国催化成就奖,荣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现任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 2008年金融危机后,生物质能源引起国际上的特别关注。2008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投资8亿美元研发新生物质能源,推动形成新的绿色能源经济。因为生物质能源将减少美国石油进口和温室气体排放。欧盟、加拿大、日本、巴西等也均有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目标和规划。 2004年以来我国也开始了生物质能源的研发。科技部启动了“生物燃料油技术开发”攻关计划,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年,国家能源局成立了微藻固碳制生物质能源示范中心和国家生物质液体燃料研发中心。 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1.2%,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超过6300万辆,预计未来还将大幅增加,因此所需要的汽油、柴油也将大幅增加。加快发展生物质车用汽油、柴油代替石油汽油、柴油具有重大意义。 1. 秸秆乙醇汽油和生物质汽油 含10%乙醇的乙醇汽油已在我国推广应用。2009年生产乙醇汽油1700万吨,生产所需燃料乙醇171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已从陈化粮转为木薯等,主要利用国内和从东南亚进口木薯来扩大生产,现已在广西建成20万吨/年的燃料乙醇工厂并投产。 但是在燃料乙醇的生产中,最价廉的原料还是秸秆、农林固体废弃物以及城市生活废弃物等多样性纤维素。在该领域,美国能源部已投入10亿美元用于开发利用秸秆、农林固体废弃物以及城市生活废弃物等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包括寻找更好的酶制剂,采用基因改造纤维素,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预期到2030年美国秸秆乙醇汽油和生物质汽油生产将提供美国30%的汽油用量,约合1.9亿m3,同时生产成本降至0.53美元/升,低于石油汽油。 在秸秆乙醇方面,我国目前已建成500吨/年和3000吨/年的秸秆乙醇中型试验装置,其中一套采用了国外酶制剂。但无论规模还是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均有巨大的差距。因此,加强与国外酶制剂公司的合作,力争在2015年建成国际水平的工业示范装置,是我国秸秆乙醇今后发展的目标。 生物质汽油是国外最新开发的新一代车用燃料,与现在广泛使用的乙醇汽油相比,能量高、更经济、不需要更新销售系统与加油站和调整发动机。2010年3月国外已建成以甜菜为原料的生物质汽油中型试验装置,并已在6月开始建设第一套万吨级的工业装置。中国有关单位正酝酿与国外合作在国内建设一套工业装置。根据我国原料的特点,今后的努力方向应是加速开发以甜高粱为原料生产生物质汽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2. 生物柴油和微藻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由植物油脂与甲醇通过酯交换而生产的,不含芳烃和硫,十六烷值高,是一种优质清洁柴油。 发展生物柴油原料来源是一个问题。我国发展生物柴油,其原料来源采取的策略是不能与菜籽油、大豆油等食用油争原料,只能采用餐饮业废油、榨油厂酸化油等劣质原料。因而目前采用常规酸碱催化法生产,工艺复杂、产生大量污水。为此,我国科研人员已开发出先进的亚临界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在海南省建成了6万吨/年生物柴油厂并投入生产。 利用山地丘陵来种植木本油料树是开辟生物柴油原料来源的另一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已大规模种植麻疯树、黄连木等。这些需要政府支持和引导,长期坚持,才能获得所需的大量生物柴油原料。同时我们建议尽快在阳光充足地区建立麻疯树的大棚种植基地,将蔬菜的大棚种植技术移植到麻疯树等的种植,可以不分季节、全年稳定地供应生物柴油原料,而且比在野外采收麻疯树果实劳动费用低。 利用微藻、二氧化碳和阳光生产生物柴油,既能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能净化废气和污水,被誉为“一石三鸟”的技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大大推动了微藻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微藻生物柴油生产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集成,其产业链长、投资大、成本高,现有技术生产成本远远高于石油柴油。目前,年产万吨规模的生产尚未实现,缺乏先进的大型成套技术,另外,微藻生物生产需同时具备二氧化碳、阳光、土地三个资源条件,因此我们建议组织国内优势力量,尽快攻克工程难题,充分利用不同来源的二氧化碳(发电厂、炼油厂、煤化工厂等),在滩涂、沙漠等阳光充足地区分别建设微藻生物柴油工业示范装置。 国外发展生物质汽油、生物柴油等车用燃料采用政府投资、信贷支撑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来支持,我国也制订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但是一个产业要立足于市场,还要靠自己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在发展生物质车用燃料过程中,要大力开展综合利用。根据工厂规模和市场需求,生产大宗化工产品,特别是高价值的精细化工产品,使我国生物质车用燃料产业能够健康、长期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8号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
个人分类: 栏目:卷首语|3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