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专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请植物学方面的专家来评评这条科技新闻
buffer 2009-9-24 13:44
先看到这则科学网新闻,感觉有趣,就点击链接去看原文。其中有些地方不是很懂。请科学网上的专家做深入的阐释。如果海南的以及武汉的两位刘老师能给予阐释,将非常专业和精彩。 PNAS:研究揭示剪枝促植物生长的深层原理 剪去一些枝干反而促进植物生长是园艺学中常见现象。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其中的深层原理。 英国约克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小组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PNAS )发表了相关论文。 论文解释说, 积极生长的 植物分枝 都会释放一种生长素到主干中,一个分枝想要生长, 在主干中就必须有它自己的生长素,如果主干中已有大量生长素,则新分枝产生的生长素就难以在其中取得一席之地,其生长将受抑制。例如,植物顶端的主枝通常较粗大,这是因为它最早生长,所释放的生长素占据了主导地位 。 研究人员说,各分枝同时还会分泌其他激素,限制别的生长素在主干中传播,从而加剧竞争的激烈程度。园丁通过剪去主枝等方法让这种竞争趋于平衡,使果树得以长出更多分枝,结出更多果实。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9/223619.shtm Explaining why pruning encourages plants to thrive Posted on 21 September 2009 Scientists have shown that the main shoot dominates a plants growth principally because it was there first, rather than due to its position at the top of the plant. Collaborating team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York in the UK and 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 in Canada combined their expertise in molecular genetics and computational modelling to make a significant discovery that helps explain why pruning encourages plants to thr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ac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hese hormones can inform horticultural practices aimed at changing branching patterns in diverse crops. The research was funded by the Biotechnology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 (BBSRC) and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NSERC). Led by Professors Ottoline Leyser and Przemyslaw Prusinkiewicz and published by the journal PNAS,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all shoot tips on a plant can influence each others growth. Professor Leyser, of the University of Yorks Department of Biology, said: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main growing shoot of a plant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the shoots below thats why we prune to encourage growth of branches. What we are interested in is exactly how the main shoot can exert this effect. It has been known since the 1930s that the plant hormone auxin is released by the plants actively growing tip and is transported down the main stem where it has an indirect effect on buds to inhibit branching. There are a number of ways in which the hormone exerts this effect and we have discovered a new path by which it works.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for a shoot tip to be active , it must be able to export auxin into the main stem. But if substantial amounts of auxin already exist in the main stem, export from an additional shoot tip cannot be established . Professor Leyser said: Using this mechanism, all the shoot tips on a plant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so that tips both above and below can influence each other's growth. This allows the strongest branches to grow the most vigorously, wherever they may be on the plant. The main shoot dominates mostly because it was there first, rather than because of its position at the apex of the plant. The teams went on to show that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plant hormone, strigolactone, works at least in part by making it harder to establish new auxin transport pathways from shoot tips, strengthening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auxin sources and reducing branching. http://www.york.ac.uk/news-and-events/news/2009/pruning-plants/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4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介绍一个查文献资料,分析领域专家合作情况的好网站!
hongkuan15 2009-9-11 14:50
近日,发现一个很不错的网站,在网站上可以查询某一领域的科学家,最新的研究进展,更为新奇的是搜索结果能够以直观的世界地图的模式标示出科学家所在的国家,城市等,而且还可以分析各个科学家之间的相关性,也是以网络形式展示出来,很直观。对于我们查资料来说是个不错的网站,有益于快速寻找相关领域研究者以及分析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情况。 网址: http://www.biomedexperts.com 技术支持网站: http://www.collexis.com , Powered by DELL. 然而,在分类搜索中还没有中国呢,也很少中国大陆科学家在里面,香港,台湾以及海外学者较多,我知道生物领域的邓兴旺,朱健康等都在其中。希望国内的科学家能够积极注册,尽快的将自己的研究结果让更多的人知道。 不知道国内有没有互联网公司愿意开发此类搜索网站,有利于分析和掌握科研信息。 期待。。。。。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央视大楼背后的故事
lifevic 2009-8-24 12:26
央视大楼背后的故事 无言(颜)以对,令人深思!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64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专家质疑
liangjin 2009-8-7 20:01
扫过媒体,专家之声不绝于耳:专家意见,专家建议,专家鉴定,专家论证,专家报告,专家调查,专家结论,专家....。好像一到专家怎样怎样,一切打住,震你老百姓没商量,你老百姓有资格和专家讨论问题吗?专家说的你懂吗? 然而,仔细一深究,疑窦丛生,问题接踵而来。专家神龙见首不见尾。我这个老百姓却要质疑:专家在哪儿?专家是谁?谁是专家?专家的话有什么根据?他们为什么是专家?专家的话为什么要通过别人转述?谁知道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过这些话?他们说的这些话为什么会对?老百姓凭什么要信这些话? 当心呀,一不在意就被专家忽悠了。事实上,专家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褪色变味,成了遮羞布,成了挡箭牌。 君不见,当年的周老虎被专家鉴定成华南虎;含有丰富三聚氢氨的三鹿奶被专家审定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4426 ),河南民工的尘肺被职业病专家诊定成肺结核,塌桥断塔事件总有专家认定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所致;关于经济走势等议题,也有专家信口雌黄,和算命先生没两样。随便一广告,都有专家出来说话:如何如何之神奇。最近,更有上海倒楼事件,专家的结论是:十米高的土坡造成压力差,引起横向剪切力,致使楼房倾倒。我承认我不是什么建筑专家。但我对这个结论充满疑惑。按照这个结论,山城重庆的楼房应该倒得差不多了吧,去过重庆的人都知道,那里的楼房都是依山而建,大多数楼后的山坡超过10米。也许有专家辩护,不同的地质结构会有不同的建楼方案,那么平地的上海就该建成楼脆脆或者楼弱弱?我再问,10米的静态土坡形成的剪切力相当于几级地震的横波剪切力?也就是说,你这个楼能抗几级地震?汶川地震的伤口还没有愈合,上海也有震感,不要等下次地震后再过来痛定思痛吧。不合格的楼、桥,即便没有倒也应该推倒重来。人命关天呀!这个问题不弄清楚,楼还会接着倒,桥还会接着塌。 我不是反对专家的作用。而是反对滥用专家的名头。专家的说法一定要严肃负责。不是阿狗阿猫都可以发表专家意见。因此我认为,只有满足下面五种性质的意见才可以被冠以专家意见: 独立性: 专家意见必须是独立的。必须只负责阐明事实,对公众负责,而不是代表任何机构,也不能受雇于任何利益团体。现在不有一说,专家成了开发商的售楼小姐。还真有卖身的所谓专家,这种人早就没有了专业精神,他们只能是鹦鹉学舌,或者是青楼卖笑,或者受雇杀人。他们是专家的败类,应该被剔除出专家队伍。 科学性: 专家的意见不应该是模棱两可,语焉不详。而应该像学术论文一样,理论依据扎实,计算严格精准,实验可复可靠,参考文献清楚。从而得到的结论可信。例如,如果10米的土坡压垮了大楼,请定量地算出这个剪切力是多少?怎么算出来的?楼房的设计承受剪切力是多少?每根地基支撑用的是什么材料,剪切支撑力是多少,标准哪儿可以查到。如果不符,是设计问题,还是施工问题,或是原料问题?不要简单推给意外了事。我们现在看到的意外的概率也太大了些!不要小看我们老百姓,我们还是可以看懂数学公式的。 权威性: 专家必须是真正的所讨论专业的专家,而不是只有一个名头。不能有了一个职称就算一个专家。某行专家必须是该领域有造诣的学者,是尊重专业、信誉良好,恪守诚信的科学家。再牛的人的意见也不能成为其它领域问题的专家意见。据说鉴定华南虎的所谓专家组居然没有猫科动物专家,这样的组最多只能算看虎热闹组。 公开性: 专家的报告必须完全公开。接受同行的质疑。专家也有义务回答公众的疑问。切不可轻慢公众的智慧。有人说不公开专家的名录是为了保护专家。笑话了,如果专家的意见实事求是,经得起考验,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没听说过专家对自己发表的论文不敢署名吧! 法律性: 专家的意见具有法律效力。同样,专家必须对自己的言论完全负责。如果作出不符专业水平的结论,则应永远退出专家行列。如果他弄虚作假,提供错假的专业意见,如同伪证,他应负刑事责任,这也是国际惯例。 于是,如下事情应当严格执行: 1。任何广告一律不许提专家。 2。任何预测性的发言只能被认为个人意见,而不能冠以专家意见。 3。做出不实审定的专家如审定三鹿奶为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专家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即专家必须自律同时承责。 4。重大事件必须成立满足上述条件和性质的专家组调查,专家组的组长应该有著名科学家、院士领衔,所有专家组成员的资料、专长必须公开。专家组的报告也必须完全公开,可以从网络等途径得到,接受同行和社会的质疑。如果涉及到机密,也应该公布不同等级的版本,供不同等级的读者进入。专家组要对专家报告完全负责。如果专家组有重大分歧意见,也必须阐明各自理由,以及表决结果。如果被证实报告有错,也必须公开纠错。 我们呼唤有诚信力,实事求是,具备专业精神的专家意见!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5207 次阅读|9 个评论
专家“替谁说话”
vcitym 2009-6-25 19:48
最近网上替谁说话甚盛。百度一下竟有72万多条!人们的专注程度之高可谓空前。起因是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反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句剽悍的质问,引来舆论众口一词的谴责。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9-06/19/content_11565035.htm 由此联想到网上曾经对专家们的质疑,专家在替谁说话。百度一下,结果也有1多万条。仔细看看内容,主要涉及到房地产、经济、金融、法律等众多领域。见: 晒经济学家出场费 为钱赶场的专家们替谁说话 http://sh.villachina.com/2009-5-14/2577234_2.htm 证券分析师在替谁说话 http://www.tianshannet.com.cn/pn/content/2007-10/10/content_2220478.htm 惊闻跨行查询费收少了 专家该替谁说话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zlhd/20060623/10002675933.shtml ....... 如果哪一天,专家们替谁代言成为网络流行语,可能对学术界和专家都有裨益。
个人分类: 技术相关|3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了如指掌?
famingkuang 2009-6-8 11:20
人们在说自己对某件事情非常了解的时候往往用了如指掌来形容。其 实 每个人对自己的指掌真的很了解吗? 我做了一个试验,拍下十个人的手掌照片共二十张,然后让每个人去辨 认,在不看自己手掌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能正确的找到自己的双手!! 这个结果令人吃惊,原来人们自认为了解的事情其实并非如此。这也是为 什么越自信的人越容易犯刚愎自用的错误的原因了。 对于使用电脑十多年了的我,自以为很了解电脑了,前年却买了一部报废 了的二手电脑(为此被老婆大人耻笑了两年,好在她现在似乎已经忘记这件事 了),当时疑点很多,可是我却在过度自信之下犯了最低级的错误。由此我得 出结论,专家更容易被骗,只要正确的采用一真掩九假之术,非将其骗倒 不可,因为此时的专家比普通人更加弱智。 人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往往熟视无睹,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者,与了如 指掌同理也。
个人分类: 反思|1260 次阅读|5 个评论
小议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黄安年 2009-5-16 10:34
小议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6 日发布 读了曹广福先生的博文《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1850 ),也来发点议论。 博士研究生的答辩该由同行专家组织的答辩委员会来进行 , 这是没有异议的。但是事实上存在某些潜规则,即需要请那些有利于答辩通过的同行专家来参加 , 这里面的猫腻就多了。举两个真实的例子。 某国内超一流的大学邀请一位我所熟知的红学家参加一篇有关红楼梦美学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并说还要请这位红学家参加答辩委员会,评审人确为同行专家 , 评审中发现有些话似曾相识,一查对原来申请答辩的学位论文存在着极其明显抄袭评审人本人论著的行为 , 类似情况另外一位同行知名专家在评审中也有同感。后来虽然答辩推迟了 , 但是在过了一段时候再度答辩时 , 这两位评审人都不在受邀评审和参与答辩委员会之列。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 这还不清楚吗,据说这还是号称国内反对学术不断行为最力的高校。 某国内一流的大学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知名版本专家的多方面具体指导 , 这位版本专家并无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头衔,却是在这篇博士学位论文内容上最具有权威见解的学者,然而在组织答辩委员会和评审时,这位学者却不在其列 , 名义上的理由是这位学者的身份不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其实谁都心之肚明 , 你说 , 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有的学校更有明确规定 , 参加答辩委员会的必须是具有博士生导师称号的教授,这一来不仅某些真正对口的同行专家被排除在外 , 而且往往形成了固定圈子中的交叉参与答辩的现象,博导成了万能通、关系网的同行专家 , 你说 , 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参加评审和答辩的专家认真和不认真是大不一样的。最近我看了一篇申请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花了整整个把星期时间 , 说认真确实很认真 , 评审意见写得很具体。答辩委员会的成员是否欢迎这样的认真不得而知,然而我知道,如果一位参与评审或答辩的专家 , 在农忙季节(钟敬文老先生生前亲口对笔者说的话)要连续看 10 来篇这样的博士学位论文和写出详尽的评审意见 , 他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认真地阅读和评审吗,凭我的体力和精力及学术水平 , 我也难以承受的这样的密集型评审 , 在这种情况下 , 评审和答辩成什么了 , 集中在农忙季节答辩并集中在少数专家身上的同行专家答辩的结果可想而知了。你说又该什么时候请什么样的专家?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5582 次阅读|3 个评论
小议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黄安年 2009-5-16 10:31
小议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6 日发布 读了曹广福先生的博文《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也来发点议论。 博士研究生的答辩该由同行专家组织的答辩委员会来进行 , 这是没有异议的。但是事实上存在某些潜规则,即需要请那些有利于答辩通过的同行专家来参加 , 这里面的猫腻就多了。举两个真实的例子。 某国内超一流的大学邀请一位我所熟知的红学家参加一篇有关红楼梦美学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并说还要请这位红学家参加答辩委员会,评审人确为同行专家 , 评审中发现有些话似曾相识,一查对原来申请答辩的学位论文存在着极其明显抄袭评审人本人论著的行为 , 类似情况另外一位同行知名专家在评审中也有同感。后来虽然答辩推迟了 , 但是在过了一段时候再度答辩时 , 这两位评审人都不在受邀评审和参与答辩委员会之列。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 这还不清楚吗,据说这还是号称国内反对学术不断行为最力的高校。 某国内一流的大学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知名版本专家的多方面具体指导 , 这位版本专家并无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头衔,却是在这篇博士学位论文内容上最具有权威见解的学者,然而在组织答辩委员会和评审时,这位学者却不在其列 , 名义上的理由是这位学者的身份不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其实谁都心之肚明 , 你说 , 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有的学校更有明确规定 , 参加答辩委员会的必须是具有博士生导师称号的教授,这一来不仅某些真正对口的同行专家被排除在外 , 而且往往形成了固定圈子中的交叉参与答辩的现象,博导成了万能通、关系网的同行专家 , 你说 , 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参加评审和答辩的专家认真和不认真是大不一样的。最近我看了一篇申请答辩的博士学位,花了整整个把星期时间 , 说认真确实很认真 , 评审意见写得很具体。答辩委员会的成员是否欢迎这样的认真不得而知,然而我知道,如果一位参与评审或答辩的专家 , 在农忙季节(钟敬文老先生生前亲口对笔者说的话)要连续看 10 来篇这样的博士学位论文和写出详尽的评审意见 , 他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认真地阅读和评审吗,凭我的体力和精力及学术水平 , 我也难以承受的这样的密集型评审 , 在这种情况下 , 评审和答辩成什么了 , 集中在农忙季节答辩并集中在少数专家身上的同行专家答辩的结果可想而知了。你说又该什么时候请什么样的专家?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家惊诧论(仿鲁迅《友邦惊诧论》)
pinjianlu 2009-4-26 19:40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网上的谩骂,是因为某专家胡说八道,北京大学束手无策,单会为了所谓的“学校名声”放任纵容,而这不仅仅表现在学术上。理智呀,理智呀,不错,国人是应该理智的,但一面也要专家老爷们不至于胡说八道,这才能够安静理智。专家不是说过,穷人不叫穷人,而叫待富者,哪怕就是下岗也不叫失业而叫待业吗?亿万中国同胞,真是已经可怜之至。不道北京大学张院长却在 《小康》杂志访谈时,提出“中国所有人都是改革受益者”,厉教授随即提出一个史无前例的“创新性理论”,既中国的穷人不应叫穷人而应该称为“待富者”。对于网上的谩骂,而且指出结果,说是“专家学者,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好个“专家学者”!金融危机,大批民工失业,他们不惊诧;百姓生活维艰,国家灾难重重,地震水灾,百姓流离失所,他们不惊诧。中国官员腐败,每年多少资金流失,多少人民伤亡,他们也不惊诧。在网上指责一些专家的胡言乱语,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是些什么东西! 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专家”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们的“虚名”的圈子,就撕掉了他们的“学术”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 可是“专家学者”一惊诧,我们的官员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像每年贪污流失几百亿,祖国倒愈像一个国,老百姓的钱被无故浪费了谁也不响,祖国倒愈像一个国,公务员公款吃喝只有几个网民上几篇“呈文”,祖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专家学者”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几篇网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祖国,怎样的“专家”。“专家”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异议”,便加指责;教授们是要我们遵从这“专家学者”的希望,否则,他就要“到处发表谬论”,“中国维持现状是必要的、八亿农民和下岗职工都是宝贵财富、中国人仇富者甚多。”那么普通老百姓就只有认命——你就是待富者的命! 因为“专家学者”是知道的:中国政府“需要他们”,百姓们怎敢“提出质疑”?每年上千亿的公务出国考察费,上百亿的行政开支,作什么用的呀,“专家学者”呀?
个人分类: 精华|33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批评民科的人
wangyong77 2009-3-21 22:45
让大家看看批评民科的人 的水平。一下附件有我的一些反驳,而这其中正中要害的,说明他前后矛盾,不懂装懂的重要帖子被删除了。 我保留这个作为证据吧。 因此这验证了我的 半瓶子晃荡的说法。 曹天德的博文及其评论
个人分类: 支持民间科学工作者|193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委员斥“学妖” 评审别拿专家当摆设
热度 1 ljxm 2009-3-10 10:05
今 日看到一篇文章,深有同感,顾转登在此,期引起“共鸣”,不知何时能解决此类问题?此问题不解决“学术”还会出现“剽窃”“作假”。。。。等 委员斥“学妖” 评审别拿专家当摆设 2009年03月08日   全国政协科协界委员张华祝讲完他的新发现,被资格更老的委员们嘲笑了一番。“你不当领导了才知道?”   坐在他身旁的张泽委员笑呵呵地拿他开玩笑:“关键是他现在才清楚,以前被人糊弄了。”这引得不少上了年纪的委员们一阵大笑。全国政协科协界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超导专家赵忠贤大声说:“我早体会到了,体会二十多年了。”   全国每年有多少次评审违背了科学、民主的程序,恐怕没人知道答案。现年64岁的张华祝委员曾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当行政领导的那些年,他经常参加各种评审。这些评审的目的,是请一些业内专家来出主意,评判某个潜在项目是否可行。会有十来位或二十位专家参加评审。如果评审结果显示:所有专家一致赞同某项计划,决策人张华祝很可能就批示“同意,照办”。   三年前,张主任退了休。作为“资深核电专家”,他开始被邀请去给项目提意见——他称之为“进了评审这个圈子”。之后他恍然大悟:“我过去是被人糊弄了。”——“一致赞同”的背后,原来不那么简单。看似规范的评审,其实毫无规范。   选哪些专家进评审组是有倾向的。组织评审会议的人,是不希望听到反对意见的,但他们表面上也得“尊重程序”。因此他们会邀请“大概持赞成意见的人”;被估计是反对派的专家,就没有机会参与。   提反对意见的专家,会不会对评审产生影响?很难。因为下一步,即使会议上有人唱反调,他的意见也不会汇集到会后的评审意见里去。“哪怕有一半以上的专家反对,最后的会议记录还是正面的意见。”   最后,唱反调的专家将不会再被邀请。“你这次反对了,下次就没有你的份。”   结果,按张华祝所说:“也许某个项目中存在错误,但反对派的意见没有受到尊重。最后整个事情走了弯路。”而决策者却被蒙在鼓里。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牌子举得很高,具体实施却是这种做法,谈什么科学民主?”张华祝在科协界的小组会上,把问题抛给中国科协副主席栾恩杰,“我们科协在这方面能不能起点儿作用?”   栾恩杰被调动起了情绪,他朗声应答,话中有话:“科协这次起了作用,下次就不让你来了。”惹得委员们哈哈大笑。张华祝的经历,对于在场的“评审圈子”里的老专家们,早就不新鲜了。但他们对此无可奈何,只得互相取笑。   “选谁进来,不让谁进来,有领导意图。”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迫不及待地插了一句:“专家就是笔筒里的笔,他们想抽哪根抽哪根。”包为民院士说完,向对面的委员们挤挤眼。   栾恩杰把笔拍到桌子上:“关键是评审专家没责任,我说了话,屁股一拍走人啦,和这事以后再没关系,他怎么会不说好话呢?”   这位航天专家意犹未尽道:“负责评审的写完也走人了,也没责任——‘你决策的都没责任,我有什么责任?’他们净要这无责任的结论,还挺高兴,因为这是上级领导交待的。”   这些委员们奈何不得的“他们”,早就被赋予了一个流行的称谓——“学妖”。发明人是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中心教授刘华杰。“妖”并非贬义,而是暗喻其无影无踪,却神通广大,能屏蔽掉反对声音,凭空变出“专家一致赞同”。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表面上只是小人物,”刘教授说:“但他们在同行评议中担负重要角色,在学术民主、资格评定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学妖”的主要职责,根据刘华杰的观察,“不是亲自评议,而是使评议如期如愿意地实施,即组织同行评议。组织同行评议的诸多逻辑可能性,但现实中往往有具体的习惯性安排。”这些“习惯性安排”,就包括令张华祝大吃一惊的,把“50对50”变成“100对0”的“评审魔术”。   尽管刘教授对“学妖”做出了中性的道德评价,但在忧心忡忡的委员们看来,“学妖”们(他们也许不使用这个词)破坏了科学家们珍视的秩序。“我管这个叫什么?叫不良学者,他缺少科学基本的道德。”赵忠贤说。   科学家们期待规范,如张华祝所讲:“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做到程序依法规范,过程民主公开,结果科学公正。”但如今他们只能看到,伴随着一个个可疑却难以否定的“全体赞同”,少数人捞到了好处,抵押的却是整个科学共同体的信誉。   “什么叫程序依法规范?就是要有法律,或者某种规定来规范评审。”张华祝解释说。当被问到目前有无此类法规时,他回答:“我不知道。反正我参加的会,没有按照规范来。” 来源:科技日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32 次阅读|4 个评论
如何打消评阅人顺手牵羊的心
wangyong77 2009-3-2 18:41
如何打消评阅人顺手牵羊的心 网上有人提到评阅中有些不良的现象,虽然是少数,但是这里拿出来讨论一下。相信大多数评阅人还是好的。申报书的评审人可能觉得可以为我所用,不但不会感激申请人,而且更希望将申请人枪毙掉。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来打消他的这种心理,另外有效防范他提前发表论文申报项目。其实有时候或许这个点子我也不心疼,但是,如果项目也被枪毙,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对于年轻人,还是需要一定的资助才行的。 其实倒不是吝啬那点点子,其实有时候还是希望公开更多的想法的,有时候想搞一个思想公开计划。但是现实社会下,有基金对我们这种人在高校生存太有必要了。 我先来抛砖引玉 1. 可以考虑开放项目的方法,直接将申报书公开。 2. 尽量写得隐晦一点,说一半,捂一半。 3. 学会用 www.paper.edu.cn 这种网站提前发布自己的成果。 4. 发表论文前后衔接,承前启后。有相续性,在前一篇论文中对后面的想法做一定的展望。 5. 在网上留下一定的证据。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553 次阅读|2 个评论
在我们村,我就应该是全国最权威的三农专家
cwyjd 2009-1-8 11:39
看到题目或许有的网友质疑我的能力,我的各种方面。而我并非一个喜欢说大话空话的人。我所表达的意思是,对于一个我曾经土生土长的地方而言,我,应该比全国的三农专家都更专家! 我们学校有个三农问题研究博士,他比我晚来学校,他的导师也是国家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华中师大的老师。因为对三农问题比较感兴趣,我请假去听了他导师的报告。后来和那位博士交为朋友。连续联系几次,到我们村去做调研,他的调研报告也评了奖。在调研期间,由于他本人不在本地长大,对于胶东地区农村状况原来不清楚,对于村领导介绍的一些情况,总能让他非常惊讶。光是村乡村俗就是一门大学问,我们连续多年人口负增长也是更令他不可思议。短暂的在一个村住两天,是不可能搞明白来龙去脉的。但是我的一点感受是,如果从全国农村来讲他们肯定都是专家,他们有着很多的各个地方的典型经验,能够做出很好的横向比较。如果有时间,我也会多向那位朋友请教的,毕竟就全国面上的情况而言,我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更不用提什么专家了。 而对于这些专家来说,他们很少能有精力、时间来真正搞明白我们村子的情况。他们所掌握的是宏观上的,而我,每次回家都能了解很多东西,从小就听村里人的各种事情,对微观的事情掌握比较透彻。 我想,如果每位教师、各行各业的专家,都能关注自己的村子发展情况,多多关注三农问题,结合你们的优势,来尽一点自己的努力帮助农民,发展农村,我想,你们每一个都将成为自己村子而言,全国最权威的专家!也是可以让村子在短期内能有较大变化、能够快速发展的支柱力量! 许多朋友、学生问我的志向在哪里? 我的志向在农村 但未曾遇到我真正的伯乐
个人分类: 三下乡|3722 次阅读|0 个评论
钱钢:汶川地震与地震预警初探(转载)
杨学祥 2008-12-8 06:01
专家撰文:汶川地震与地震预警初探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8-12-07 09:19:48  作者:钱钢     今年8月11日,对汶川大地震的科学总结与反思工作终于开始了。有人问我,汶川地震为什么不能预防,我现在没有结论。让我们期待中国地震局全面的反思和总结能拿出更多确凿的资料。但是我可以参与这个总结,我可以梳理地震预警的历史。   地震之后民间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地震可以预报,漏报就是人祸,一种看法是地震无法预报,不如加固建筑,还有一种看法是预报有成有败,预警可以减灾。我个人持第三种看法。   请看受人关注的两篇震前论文。一位科学家讲,从2003年起就要警惕四川地区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一位科学家在1998年的论文里说汶川北川是非安全区。一位学者在1994年的论文里说汶、理、茂是重点监视区。我的疑问是,对于多次地震的南北地震带,地震界做过哪些监测?1976年松潘、平武大地震后的32年间,对这一地区震情有何防范?2007、2008年地震趋势会商,对龙门山的震情,有何中期预报意见?汶川地震发生前,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有没有发挥必要的功能?密布于南北地震带的观测网点,是没有发现异常信息,还是各种信息没有充分交换、未能提供地震预报工作者共享?在震后回溯性调查中,发现了什么样的震前宏观异常?这一地区还有没有长年监视这些异常的、哪怕是硕果仅存的群测群防?到底有没有与地震发生实况接近的短期和临震预测意见?包括专业人士的和业余人士的;包括通过规定程序正式上报的和在学术场合探讨的。最关键的是:汶川地震是否完全没有预警的可能?   我想简单跟大家解释一下中国地震预报的思路是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思路,第一是长期,长期地震预报指的是十年以及更长尺度的地震活动趋势,中期是两到三年时段里地震发生的可能性,短期是三个月尺度的,临震预报是指十天之内的。当你有长期背景的时候,才能做中期的预报,有中期预报才能进一步去推测短期和临震的可能性。   我整理了中国地震预警简史。1966邢台大地震,发生在离北京非常近的地方,文革之前,1966年的早春时节。这个地震导致8000多人死亡,在北京附近,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周恩来总理飞到邢台,他说这次地震付出了很大代价,这些代价不能白费!希望科学工作队伍,研究出地震发生的规律来。   我从资料里发现,那一时期,四川曾建立了强大的群测群防网,1974年1月13日,汶川县地震办公室准确预报了16日在松潘发生的5.7级地震。因有预警,未造成损失。当年11月,汶川七盘沟中学和威州中学的测报点又准确预报了另一次松潘5.7级地震。   就在1974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形势的报告,这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国家级预警。1974年华北地区发生了很多异常情况,中科院提出要立足于有震,提高警惕,防备六级以上地震的突然袭击,切实加强几个危险地区的工作。决定加强地区间协作,成立北京、天津、唐山、张家口(简称京、津、唐、张)协作组与渤海地区协作组,共同监视近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的大地震。其实就像是一个猎手,猎枪已经瞄准了目标。文件下达后辽宁省采取了防范措施。   我在《唐山大地震》中曾这样写道:中国灾害史上奇特的一幕揭开了。暮色苍茫的辽南大地上,四处回响着当当的钟声,有线广播一遍遍发出严厉的警告,阻止快要冻僵的人返回自己的小屋。营口县地震办公室主任曹显清,一个多次到邢台学习方法、对地震预报充满自信和热情、被人称为曹地办的小老头,仿佛在念咒似的,看着手表喃喃自语:小震平静后,时间越长,震级越高。从中午平静到现在已经六个多小时了。七点震,就是七级,八点震,就是八级。7点36分,7.3级地震发生了!   这个地震如果不预警的话,五万以上人死亡,可是海城地震实际死亡是1300多人。   在海城地震之后,1976年龙陵7.4级大地震又被科学界预报出来,这次大地震毁房42万间死亡98人。也就在龙陵地震被准确预报之时,地震界正在全力捕捉另两个可能的大震即三个月之内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和松潘、平武大地震。   唐山地震没有做出正式的临震预报和预警,海城的情景没有在唐山重现。唐山地震前,唐山这个地点在地震工作者监视范围内,但监视的焦点是北京,因为北京高度的敏感。1976年7月初,一系列异常引起北京市地震队警觉,并向国家地震局告急。7月26日,国家地震局派人与北京市地震队会商,未形成一致意见。在首都圈地区,能否公开发动群众防震,成为问题关键。7月27日,国家地震局领导听取预报人员汇报,决定用一周时间作准备,圈出危险区,派队伍去抓地震。仅十几小时后,7.8级地震在唐山发生。有人在唐山殉职牺牲,而他们并不是做短期预报的人,他们到唐山是去做历史地震资料的考察。未能预警的唐山地震,结局极为惨烈。24万余人死亡,16万余人重伤,一座工业城市毁于一旦。这个地方是唐山胜利桥,有六位河北地震局的工作人员,就在这个桥附近牺牲了。   唐山地震中间出现了青龙县奇迹。青龙县是唐山地区的一个县,当唐山和北京这一带出现很多异常的时候,有国家地震局的科学工作者频频报告说有情况,但是没有很明确的结论,也不敢在北京首都圈公开设防。这个时候地震工作者的意见传到了青龙县书记耳朵里,书记说,防!地震了,这个县离唐山那么近,只死了一个人,派出了第一支医疗队赶赴唐山。青龙案例使地震工作者痛心疾首:既然青龙可以在震情预测尚不明朗的情况下采取预防措施,那么,唐山地震前,在京、津、唐这个更大范围,地震工作者是否可能在犹疑焦虑之际及早向政府报告,而政府是否可能在难以决断之际以打招呼的方式开始预警设防?但是话说回来,如果青龙不是一个农业县,而是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地区,如果是北京,你敢吗?这个问题极其复杂。   就在唐山地震发生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1976年松潘平武发生大地震,是两个大地震。松潘平武大地震实际上跟这次汶川大地震属同一个地区,都可以叫龙门山大地震。松潘就属于这次地震的茂县,平武就属于这次地震的安县,其实就是这次地震的震区。松潘平武是什么情形呢?在中国地震预警的历史上有三种命运:一种是海城式的命运,成功的预警,大量的挽救;第二种是唐山式的命运,没有临震预报,惨烈死亡,汶川也是这样;第三种命运就是松潘平武命运,长期的背景人们清楚了,中期的活动人们警觉了,短期临震有很多信息被报告了,这个情况下四川省在1976年6月就开始全省防范,结果地震一等再等没有来,整个地区陷入动荡,停工停产,火车拉一声汽笛都会让老百姓惊扰跳起来。有人指出地震的震中可能在映秀,当时旁边有一位书记,灌县(今都江堰市)的书记急坏了。映秀行政区划属于汶川,可是映秀距离汶川县城远,距离都江堰近。这位书记马上通知县委,结果造成了灌县大逃亡,当年都江堰全城逃空,全部人用各种方式逃到成都或别的地方。当时四川的防震导致一批人逃到了唐山,结果在唐山遇到了唐山大地震。松潘平武命运,就是说科学家可能比较准确地判断了这个地方的震情,但是政府的预警防范付出很高代价。最后地震发生在松潘平武这个当时人口稀少的地方,死亡的人口较少,而为了防地震付出的代价极惨重,甚至有一个村有60多个人相信一种邪教,他们认为末日到来,在大队长的带领下投河、投水,死了40多个人,史称红光村投水事件,发生在安县。   地震预警的现状   地震预警有三个关键:地震预警科学水平、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应对灾害的社会素质。   1966-1976、1977-2007,是两个迥然不同的历史单元。前一个单元,为20世纪中国大陆地震的第四个高潮幕,恰与文革重叠。文革时期数次成功的地震预警,除了地震科学工作者的贡献,备战备荒年代广泛发动群众捕捉异常信息的特有方式、政府不计后果的拍板,都是重要的原因。后一个单元,地震从平静缓慢走向活跃,正逢改革开放。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海城预警模式、青龙预警模式已难以复制。   先说科学水平。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高新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地震科学水平酝酿着飞跃。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于2000年通过国家验收。总投资近23亿人民币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在汶川地震一个月前的2008年4月11日刚刚通过验收。但是,文革中的群测群防队伍锐减,唐山地震之后全国有群众测报点3万多个,业余测报人员20万人,其中四川省业余测报有1.4万人,堪称群测群防大省,文革之后群测群防队伍被认为科学性不足,1979年开始整顿,1980年底全国测报点降到5000多个,业余测报人员降到2万,四川到了1985年,含重庆,全省不到1000人做这个工作。   从1996年起,盖勒等人在《自然》、《科学》等杂志上连续发表文章,认为地震不能预报。随即有人针锋相对发表反驳文章,在国际地震学界爆发激烈争论。   2006年唐山地震30年,中国地震局局长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访问时说,我们国家对20多次地震做过较为成功的预报,目前能做出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测大概是10%.是哪些地震?我做了核实。1990年以来被成功预报的地震,包括北京小汤山1990.9.22:4级地震、青海共和1994.2.16:5.8级地震、云南省孟连县中缅边境1995.7.12:7.3级地震、四川甘孜白玉巴塘1996.12.21:5.5级地震、新疆伽师1997.4.6:6.3、6.4级地震、云南宁蒗1998.10.2-11.19:地震群;   最大6.2级、辽宁岫岩一海城1999.11.29:5.6级地震、四川绵竹(震中在汉旺镇)1999.11.30:5.0级地震、云南大姚2003.7.21:6.2、10.16:6.1级地震、甘肃民乐2003.10.25:6.1级地震、云南宁洱2007.6.3:6.4级地震、开幕式前发生的亚运会地震。其中有三次地震,四川甘孜白玉、云南宁蒗、四川绵竹都是因四川地震工作者的临震预报,而被成功预警的。   什么是亚运会地震呢?就是根据预测,在北京亚运会时期可能会有四级左右的地震,国家地震局局长采取打招呼的方式,向政府做了汇报。亚运会这天下午是3点开幕,地震是上午11点到来,发生在北京小汤山,与亚运村直线距离是10公里,亚运村今天就在鸟巢、水立方附近。再看中缅边境7.3级地震的成功预警。1995年初全国会商圈定滇西为6级地震危险区,这些都是中期预警,到了6月上旬预报月底前中缅边境有5.5级地震,这是短期预报。于是云南省政府指挥县级政府进入预警戒备,6月30日5.5级地震发生,7月10日6.2级地震发生,科学家认为还都不是主震,还要预防,于是政府命令学校放假、百姓撤出危房。7月12日,7.3级地震发生,仅11人死亡。最新的例子。2007年6月3日云南宁洱地震预报成功,获中国地震局2007年度十大地震科技进展的第二名。   唐山地震后的十年间,余悸未消,地震部门最怕漏报,政府最担心漏警。而1986年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虚报和虚警的担心则上升到主要地位。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中国大陆经济高速发展,地震活动却相对平静。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本地的稳定,对任何可能影响投资环境的负面信息都严加控制,震情信息自不例外。   地震以及其它重大灾难的预警,政府必须有决策,决策不能闭目塞听而作,但也不能期待握有充分信息后才出,政府即使尽最大努力预先获取准确信息,决策的盲区仍将无可避免地存在,因此政府的决策势必是风险决策。   今天的问题在于科学的困顿、政府的两难、民众的无奈。一个较新的例子是2002四川西昌地震恐慌。02年发生了什么呢?在西昌市的邛海出现半夜鱼跳龙门的非常壮观的异常,在长约3公里,宽超百米的水面上,有成千上万条鱼蹦出水面,蹦高大者可达3至4米,当鱼船穿过该区查看时,落在船上的鱼竟有几百斤之多。结果老百姓又跑空了。可是,一年之后地震来了。人类就是这么无奈,你不能简单判断说鱼跳出来跟大地深处的奥秘没有关系啊。中国地震预警的现状是:地震预报水平虽领先各国,却仍处于荆天棘地的摸索前行时期;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应对灾害的社会素质,均亟待提高。   地震预警的几点建议   最后我简单说一下我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强化政府在预警中的关键位置。在现实条件制约下,政府肩负有限责任,但必当全力以赴。政府应向公众坦陈风险决策的难度,并明确说明对预警的承担。巨灾应急体制须彻底改革,成立紧急事务部门,统筹所有巨灾和突发事件的处置。第二个建议,给地震科研充分学术自由。要让地震预报工作者免于恐惧,放手工作,向责任部门大胆预报。地震预报队伍,既包括目前政府地震系统的地震工作者,也包括所有科研机构和民间潜心地震预报的人士。在科学尚在攻关的现实下,虚报和漏报均应免责。第三个建议,逐渐增加地震信息开放度。第四个建议,政府要给科学界减压,社会要给政府和科学界减压。地震预警通过政府、科学界、社会三重不同角色的互动实现。政府、科学界和社会应密切沟通。全体社会成员同舟共济,宽容、务实、沉着面对巨灾威胁;理解预警需要成本,共担必要代价。在地震预警的困局面前,将急切的诉求,转为理性期待和积极参与。第五个建议,预警过程要复盘核查。预警的决策结果必须允许失误,但预警的决策过程决不容存漏洞,而且事后应当公开,接受公众检验,不要让决策的巨大难度,成为玩忽职守者逃避责任的理由。呼吁尽早公开汶川地震的震前资料,启动地震预警研究,化惨痛教训为公共治理的宝贵知识资源。   还原汶川地震前真相,关键在哪里呢?现在很多问题纠缠在临震预报,纠缠在汶川这样的具体地名上。其实还原汶川地震前真相,查清中期预报才是关键。汶川地震有没有长期预报?回答是肯定的。国家地震局的官员在人大常委会非常明确地告诉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们,汶川地震前对于这个地区的地震长期活动背景我们是清楚的。我还想告诉大家,我们国家会定期圈定地震危险区,从2005年开始更新了一个新的区划,15年时间,到202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在2005年下达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的通知,在新的危险区里就圈定了阿坝。我们再看短期,专家说我们没有发现能够让地震科学家在现有水平上依据现有经验做出判断的前兆异常,就是这次汶川地震没有短临预报。那么到底有没有中期预报的意见呢?我特别希望尽快解密2006、2007、2008三次地震趋势分析会的意见,这就是中期意见,对南北地震带中段在2006、2007甚至2008年初到底有没有预测意见?有没有判断?   钱钢   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1979年起从事专业新闻工作,曾任解放军报记者、解放军报记者处负责人。曾参与创办中国减灾报(任执行编委)、《三联生活周刊》(任执行主编)、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任总策划)。1998年至2001年任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主持该报笔政。出版于1986年的《唐山大地震》,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法文(部分章节),其序言被采用为香港中学语文课文,美国和香港一些大学将该书作为新闻写作课参考教材。其代表作还有《大清留美幼童记》(与胡劲草合作)、《大清海军与李鸿章》(原名《海葬》)、《旧闻记者》等。 (编辑: 黄玮 )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nfjx/200812070019.asp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330 次阅读|4 个评论
也谈“为审稿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mhaozhang 2008-11-18 15:55
今天一大早,来到编辑部,收到李小文院士,早上一早7.10分给我的一封回信,具体内容如下: 尊敬的张旻浩编辑:您好! 》记得以前给过您稿子,后来审稿周期过长,加之我们电话您的时候,您夫人接的,说您很忙,我们就没有再好意思催您, 不好意思,道歉!审稿实在是花时间,主要是责任重大,不像写博那么轻松。 》现在我们学报遥感的文章挺多的,需要审稿人,遥感所的一些老师们都很忙,有时候一拖会拖上一年半年的,弄得作者天天催我们,我们也被搞得好无奈好无奈。不要说是30天,现在有的稿子到了审稿人手里300天也回不来。其实最被动的是编辑部。我的联系方式是下面,谢谢,如果你愿意做审稿人,还是希望您抽空的时候帮帮忙。 应该的。不过我建议您们扩大审稿人的队伍和专业面,尽量多找年轻人(副教授、博士后?)。有问题、有争议的才找有经验的老同志。现在搞遥感的面很宽,我倒是可以推荐几位年轻的帮您们作审稿人。 另外,我建议仿照国外的办法,审稿人每审一篇稿,编辑部都应该给别人一封感谢信,确认别人的工作量和贡献。目前这种工作量和贡献还没得到充分承认。但大家多呼吁,也许能改变这种状况。 谢谢! 小文 我看到信之后,心里很是感激,没有想到李院士如此重视给我回了email。在我们学报的审稿人已经成为编辑部的一块心病了,作者天天因为稿件没有进展来询问我稿件怎样了,我只能一遍遍催审稿人外,还要和作者解释审稿人忙,审稿人辛苦。这种局面充斥着我的生活,如果哪一天审稿人能够突然善心大发,将他积累了一年半载的稿件给我全部返回,我会高兴的中午多吃下几口饭去。 如何将审稿人的这个问题解决了,也是解决现有中国科技期刊体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希望科研工作者、投稿者能够一起为我们期刊事业出谋划策。其他也不多说,至少我现在没有想出比较好的办法,审稿人要找的好,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想很多我的同行都有体会。
个人分类: 期刊|3948 次阅读|3 个评论
如何处理有“大专家”署名的稿件?
wangyk 2008-10-29 14:06
如何处理有大专家署名的稿件? 做编辑很苦很累,对人员素质要求高,高标准,严要求,却是付出多,回报少,收入低,还得经常接受作者的电话骚扰(下班时间甚至深夜或凌晨常有来电)、质询、抱怨、埋汰、甚至指责和情绪宣泄。特别是大专家和女博士的稿件,退稿时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当来电质问时会难以应对! 被学界捧为大专家后也无形中赋予一些学霸的威风。必须承认,绝大多数专家是名符其实的、和蔼谦逊的、珍惜荣誉的、有大家风范的。但仍有一些大专家不注意细节,或其名头被他人分享或利用,出现一些与专家身份不符的现象,例如,有些带有专家署名的垃圾文章就与其专家身份很不相称。那么,我们作编辑的,应如何处理有大专家署名的稿件呢?愚以为,我们做编辑的应坚持实事求是,以质论稿,不管作者是谁。许多文章挂着大专家的名,实则是其学生、助手、同事、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朋友写的文章,未经专家亲自审阅把关甚至都没看一眼就投到各学刊编辑部了。不管原因何在,专家大多是同意署名的,但也有专家不知情被别人单方面挂名的。因为有的期刊不看僧面看佛面,对有大专家挂名的文章网开一面,走绿色通道给快速发表了。于是,一些脑子活的人觉得此法儿好使,就专用此法,写什么文章都找个大专家搭车署名,受到不少礼遇。如此这般的专家署名更应引起编辑的重视。 Publish or Punish? 发表犹如双刃剑,既可以带来学术声誉,也会招致惩罚。 因为发表了不完善、不成熟、甚至错误或伪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发表了存在学术道德问题(如抄袭、剽窃)的文章,将受到学界同行的指责和唾弃,受到科学道德的谴责,经济处罚,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一旦发生此类事情,专家的名头越大,受到的惩罚越重,损失越大。 被学界尊为专家不易。笔者建言, 请专家自重,珍惜荣誉,做专家该做的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专家的稿被拒也很正常,不必生气,不必震怒,不必咆哮,应学会像常人一样冷静面对,坦然接受。专家只是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比别人知道的多一些,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不再是专家了。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对做专家很重要。论文搭车署名更应慎重,否则,即使论文发表了也会留下后患。作为编辑,也应该正确对待,慎重处理专家的稿件,维护专家的尊严和荣誉。不迷信专家的光环,以论文质量和学术道德作为标准,让名符其实的专家的高水平文章为期刊增光添彩,让假借专家之名的垃圾文章见鬼去吧! 阿 宽 随笔 2008-10-29
个人分类: 编辑视点|5758 次阅读|6 个评论
关于牛人
cutefay 2008-10-7 00:24
前一段时间跟一个朋友 谈论起牛人的问题,我们在中科院这个环境中,能够有幸见到或者认识各方面的一些名人或者牛人,以前高中时没见过什么名人的时候,总觉得他们都是高不可攀的,其实认识了之后,才觉得其实他们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后来又谈到我们中科院的导师和学生,虽然我们平时觉得自己水平也就那样儿,没觉得自己有多少水平,从来也没把这博士当回事,但是外面很多人却把我们当成是很厉害的专家。有很多企业和政府部门跟我们课题组有合作项目,他们都对我们很尊敬。其实博士也的确是自己研究领域的专家了,不是研究这个课题的人懂的东西肯定不如自己懂得多。所以以后在外面应该自信一点,自己也算是本领域的牛人了,别把自己太不当回事。 现在觉得能够在在中科院读博挺幸福的,还有一年多的学生生涯,自己现在才觉得应该好好珍惜了。我在研究生期间所认识的人和见识的事物的层次比本科的时候要高很多。长期处在一个优秀的群体中,自己也会慢慢地接受着熏陶。现在自己周围的资源真是太好了 ,真的要好好珍惜和利用好这种资源。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3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晓峰-不手术,不放疗,不化疗,让癌细胞改邪归正
zyzlw 2008-10-1 08:25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所研究员,陕西万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长,陕西省国际商贸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中医学会专业委员,山西华源医院、西安万锁肿瘤研究所董事长。从医10余年。自幼酷爱中医,数十年来跟随父亲王万锁先生(全国特色中医治疗肿瘤专家)潜心于中医治疗肿瘤的科研攻关,参与国家级三类新药(万锁消癌胶囊)的研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拯救了成千上万名患者的生命,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和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97年获得了全国特色医疗专家荣誉称号。在国家级、省部级医学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篇。 华源医院地处山西省运城市圣惠路关公像南200米,是由西安万锁肿瘤研究所投资1000余万元成立的以中医治疗肿瘤为特色的现代化综合医院。拥有国际最新型开放式核磁共振,美国GE全数字B超,美国半自动生化分析仪,500mA X光机等先进医疗设备。 医院就医环境优雅、温馨、恬静,绿树成荫,清香四溢。是患者理想的诊疗康复之地。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形成了以中医治疗肿瘤为特色的优势学科群体。奇特的疗效在国内外有非凡的影响力。董事长王晓峰跟随其父(全国著名治疗肿瘤专家)王万锁先生40余年的潜心研究和30年的专业治疗在中医治疗肿瘤的科研攻关,从理论到实践获得重大突破,他们提出的不手术、不放疗、不化疗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理论在94年获得世界医学科学界的公认,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健康报、中国医药报、中国中医药报、侨报(纽约)、文汇报(香港)、中国时报(中国台湾)等30多家新闻媒体曾相继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来治疗国内外各种肿瘤患者15000余例;其中癌变消除12000余例;癌变缩小1600余例;无效1200余例。其全新的理论和神奇的疗效在国内外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448 次阅读|1 个评论
再谈专家如何审稿
jxz1963 2008-9-8 10:37
再谈专家如何审稿 2007 年 9 月 3 日,我在《科学网》我的博客中发了专家如何审稿一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6793 ),时至今日已有近 2350 人进行了浏览,但就目前的一些审稿人员来说,并没有多少专家是认真地进行审稿的。前几天,我在参加一个项目的论证会议时,就亲眼目睹了一位专家的审稿过程,让人有些跌眼镜了。 一、 会议间隙的审稿工作 利用一些会议间隙(政治学习或学术会议)进行一些论文的审稿工作,是我时常见到的一种现象。说句实在话,有些专家平常就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论文审稿工作,更别说专门抽时间审稿了。而在一些平淡的会议间隙进行审稿已经成了一些专家的一种时尚:既应付了会议,又把审稿的任务完成了。 我以为,一位负责任的专家应安排专门的审稿时间进行论文的评价。 有道是一心不能二用,在开学术会议间隙进行审稿的方法不可取,审稿时间如何听取学术报告,听学术报告时又如何能静下心来进行稿件的审理,这能审出论文中的相关问题吗? 二、 拍脑门的审稿结论 这种利用会议间隙进行审稿的方法,基本上都是拍脑门的审稿法,是一种经验主义在论文评审中的具体体现。 试想想,在会议间隙审稿时查找书籍就有些困难了,对一篇论文要在短时间内下结论(有些专家在二个小时的会议间隙要审四五篇论文,一篇论文的有效审稿时间不足 20 分钟时间,其间还要回答会议上的有关问答),仅凭专家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一种新的学术观点的形成、一组实验数据的组合和推导、一个学术结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一种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正确地评价,而不仅仅是靠拍脑门来决定的事情。 这种靠拍脑门决定稿件取舍的审稿方法是不认真、不负责任、不科学的论文评价方法,不应让其继续沿袭下去了。 三、 关于审稿的闲言碎语 审稿人员的选择: 对于一本科技期刊来说,编辑人员是至关重要的,编委和审稿人员也是很重要的。编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仅是一种象征意义的名份而已,但审稿专家的选择则是重中之重,选不好评审论文的专家也是期刊能否成功的致命问题。 编辑应经常提示: 对于一份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来说,编辑应不断更新审稿单和审稿提示,编辑人员要时常在第一时间告知审稿人员最新的审稿方法和评价论文时应注意的方式和事项,有些期刊的审稿单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一成不变,甚至在审稿单上对审稿人员最起码的要求都没有印上。 没有了编辑的及时提示和要求,专家还不是由着性子来审稿吗? 作者的无奈: 对于作者来说,辛辛苦苦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投到自己心仪的期刊编辑部,其目的不光是想发表一下论文,同时还想得到同行权威专家们的首肯。然而,我们的期刊编辑和行业专家在拍脑门后就决定其取舍,作者则是最无奈的了,可以用一句最难听的话:作者遇到这样的编辑和专家,那是倒八辈子霉了! 我以为,这句话对于这样的编辑和专家来说,是恰如其份的! 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6793 专家如何审稿 提起审稿,许多人认为所谓的审稿就是受期刊编辑的委托,对一篇论文作出正确的评价。这一点大凡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呢?许多博友可能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过审稿工作而已。那么,期刊编辑如何选择审稿专家,专家如何审阅稿件,即如何正确评价一篇论文,专家的审稿意见是否会被编辑所采纳。我想这是广大博友十分关心的一个话题。 编辑如何选择审稿专家 对于每一份专业的科技期刊(或称学术期刊),其编辑部都会设立一个庞大的编辑委员会,编委会主任一般都由在本行业(或专业)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担任,编委会成员由一大批本行业(或专业)的知各专家、教授或学者担任,在编委中,一般都要考虑到各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相关科研院所及地域间的名额平衡问题,期刊主办单位和北京地区的名额相应会多一些,而一些省市的名额可能只有一个,有些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省区可能还没有编委。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些编委天生地就只能是挂名或名誉的。有时一些编委几年都审不了一篇稿件,这种情况是十分正常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编委会下,编辑部还会有一个审稿专家的名单,这个审稿专家名单是不公开的,这个审稿名单里的专家一般都是处于年富力强、正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同时,有时编辑部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聘请部分两院院士作为学术顾问,对一些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稿件进行必要的审查。从而形成了编委不审稿、审稿专家不是编委的状况。 编辑选择审稿专家的原则, 首先,是专家的经历和学历 ,特别是专家的经历是最重要的。每年编辑部都要发表格给专家,让专家填写工作经历,即专家系统数据库的刷新,通过 刷新 编辑会得到专家最新的研究动向和科学前沿,在编辑请专家审阅某一篇论文时,编辑就会 心中有数 ,从而不会出现选择审稿专家时的 偏差 。当然高学历的专家也是编辑首选的目标。 其次,是专家对审稿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 。有些专家喜欢做一些文字工作,而有些专家学者并不善于从事审稿工作。有些专家对待审稿工作競競业业,从标题到标点,从字词到结构,从正文到参考文献等通篇都进行了修正,并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意见,最后得出了采用与否的建议,这样的审稿专家从编辑的角度来说,是十分喜欢的。而一些专家的审稿意见则是 不用 或 建议录用 几个字了事,对于不用的稿件,无论是编辑还是审稿专家,都应该明明白白地告诉作者不用的理由,而简单的 不用 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作者理解的!如果审稿专家的长期这么简单的处理稿件,必将导致编辑对其的 淡化 。同时,对于由于繁忙而经常拖着不及时审阅的论文,编辑也会在以后的审稿安排中,少给这些 比较忙 的专家们审稿,有时可能就会在无声无息中取消了这些专家的审稿资格。我接触过几位审稿专家,对论文的审稿意见竟多达三页纸(有时比作者的论文还长),还有一位教授不光给我写了二张纸的审稿意见,还将国外一些最新的文献复印给我,让我转告给论文的作者。这种负责任的审稿专家是编辑工作的 开路先锋 ,有了这样的审稿意见,编辑的工作何愁做不好呢? 第三,是专家的审稿水平 。当然,审稿专家的学历、经历不同,对一篇论文的审查结论也会有所不同。而专家审稿所处的角度不同,对稿件的评价高度也就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有时让编辑很难给一篇论文下结论。在我所接触的审稿专家中,有时批给一位专家的四五篇论文,专家没有一篇通过的,还有一些专家,只要到他那里的稿件,都认为是 好文章 而篇篇通过,这就会让编辑们 若有所思 的。 专家如何审稿 作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学者,对其所处专业的学术动态和技术水平应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专家审稿主要是对论文内容的审查,如论文的观点是否正确,所采用的原理、公式、推导过程以及结论的正确与否,试验数据是否与国外文献上数据有出入,参考文献是否是最新的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专家审稿是对论文的学术水平、技术水平,以及论文的创新性、先进性等进行正确地评价。记得在 1988 年时,有一篇关于沙棘方面的论文,专家审稿后认为国内沙棘的含油量有些偏高,但专家在征求作者意见后还是同意刊登了,但两年后该作者给编辑部发来了致谦信,说是当时测定沙棘含油量用的试剂过期了,因而试验数据有误。对于这种失误,作者恐怕要担当全部的责任了。 专家审稿时,必须对学术论文所反映的内容进行全面而细致地审查,如论点、实验过程、结果与讨论、结论等应进行细致的审查,对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论点,专家应静下心来,进行认真地、理性地思考,给论文以正确而恰如其分地评价,切不可 臆测 、 臆想 和 臆断 地评价论文的学术价值。如对于食用油的 分子重整 技术和 1 : 1 : 1 营养问题,要看其本质,而不能 谈虎色变 ,对所有 分子重整 技术和 1 : 1 : 1 都进行批驳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科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研究的进展,一切新发现和新发明都会成为可能。 对于一些科学前沿上的问题,如果专家不是十分地了解,可以退给编辑另请他人进行审稿,没有必要 硬着头皮 审下去。在我接触的许多审稿专家中,几乎都有过 我对此论文的研究领域不甚了解,敬请其他专家审稿 的意见,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审稿专家的 实事求是 的工作作风和正常的一种学术风气。 对待参考文献的问题,一些专家是很认真的。的确,参考文献越来越受到审稿专家的重视了,有些专家在给我的信中说,一些论文的参考文献太老了,还有一些论文的参考文献只有比较 陈旧 的几本书,没有最新的期刊文献,特别是一些综述性稿件,参考文献列了 50-100 条不等,但真正有用的参考文献并不多,还有一些作者为了提高自己论文的引用率,不管文章内容与文献有没有关系,都大量引用自己的文献,因而一些专家在审稿时都一一 画出来 。一些比较经典的公式的推导和换算,专家则更注重参考文献中一些经典名著的出版时间、版别(即第几版),从而更能说明一些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对于网络参考文献一些专家更是亲自点击,从而得到更确切的求证。 当然,专家审稿有时也会遭遇 两难 的境地,如同学的论文和学生的论文,以及研究同行的论文等,只要坚持一个审稿和评价标准,在行业 德高望重 的专家会处理好这一难题的! 编辑会采纳专家的审稿意见? 谈到这个问题,相信许多博友都十分关注。那么编辑是否会全部采纳专家的审稿意见昵,我明确地告诉大家:不可能! 一本科技期刊上要刊出什么样的稿件,专家和编辑的观点往往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各自所处的位置的差异造成的。专家希望多刊出一些自己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而编辑则更注重期刊的众多读者群对阅读的不同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论文专家审稿都通过了,而且专家对该论文的评价很高,而编辑部却没有及时给予刊出的原因,有时这样的论文还被拖了很长时间才得以刊出。与此相反的是,一些专家并不看好、评价免强的论文,编辑却在第一时间给予刊出。这种现象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有时编辑考虑的是相关专题论文的搭配比例,正所谓 阳春白雪 与 下里巴人 的充分结合。 现在,由于科普期刊的少之又少,因而在一些技术类期刊上也就刊出一些 人尽皆知 的科普文章。试想想,一篇充满普及性内容的文章,有何 学术价值 而 堂而皇之 地刊登在科技期刊上呢?这其实并不是期刊 没稿子登了 ,而是编辑为了迎合一部分读者的需求而故意为之的。当然,一些比较好的科普论文审稿专家也是比较喜欢的,而且在现今,能写出 宏图巨著 的学术论文大师,并不一定能写出 妙趣横生 的科普文章来!
个人分类: 编辑感悟|4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家、学者、大师
cllipe 2008-2-19 21:10
●李传亮 专家是指拥有渊博知识、并且具有独立从事技术研发能力的工程人员。根据能力大小,专家有大、小之分,水利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为大专家,而修鞋师傅、烹饪师傅等则为小专家。专家主要体现在技能和手法的娴熟上面,不需要有知识上的创新,其主要工作是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因而专家是可以培养的,只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专门的训练即可。许多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就是培养专家的场所,通过手把手的师徒授也是培养专家的重要途径。 学者是指拥有渊博知识、并且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学者的主要职能是更新和完善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因此,学者必须有知识上的创新。像渗流力学中的J.Dupuit和D.R.Horner等就属于学者之列,虽然渗流力学不是他们创立的,但他们对渗流力学的发展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学者是不能培养的,大都是在专家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成长起来的,即在成为学者之前必须从事专家的工作。像袁隆平,在成为大学者之前是一位水稻育种专家。 大师是指拥有渊博知识、并且具有开创性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显然,大师也必须有知识创新,与学者属于同类人,只不过大师对社会的贡献是深远和深刻的,因此,大师也可以称作大学者。大师的工作最终将导致新学科的诞生,并引起社会和科学的根本性变化。像H.Darcy的工作导致渗流力学的诞生,爱因斯坦的工作奠基了相对论,而K.Terzaghi的工作则导致了土力学和岩石力学的诞生。与学者一样,大师也是不能培养的,是自己在适宜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 中国的高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甚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专家,但由于缺少适宜的土壤,中国的学者甚少,大师更是凤毛麟角,袁隆平算是一个,因为他的工作导致了杂交水稻的诞生,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专家是培养出来的,而学者是在专家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大师又是在学者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大批的专家中,可能有一小部分最终成长为学者,而一大批的学者中,又有少数几个最终成长为大师。社会发展需要专家,并不直接需要学者,大师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只要社会的土壤肥沃,学者和大师就会自己生长出来,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把一些专家包装粉饰成大师的做法更不可取。中国社会拜金主义思想泛滥,弄虚作假成风,科学研究环境恶劣,说中国社会需要大师,并且呼唤大师,其实是不真实的。实际上,中国社会的驱动机制是不利于大师成长的,像评奖机制、评审机制等都严重阻碍了大师的成长。袁隆平两次申报院士,都被同行否决。第三次申报院士时,两位同行专家已经死去,他才得以通过。普朗克科学定律在中国得到了验证。(普朗克科学定律: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
个人分类: 默认分类|6467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