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动物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每天一条负能量-5
zhujieying 2016-2-24 21:46
关于素食主义者的问题,你喜欢吃啥是你的事,不要板起面孔站到道德的高度,人是生物,生物就是要新陈代谢,凭啥只能吃植物不能吃动物?你说你心底善良不忍杀害动物,可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大波人生理上不能不吃动物性食品。你自己把自己摆到了道德的高度,实际上却是非常缺德的让无辜的人承担了不义的责备。而事实上真正不政治正确的人,正是那些站在政治的高度推崇素食的人。
个人分类: 段子|16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热度 2 bochang 2015-5-25 14:39
人性是善还是恶,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经常被辩论的问题。例如在中国古代儒家的思想家里,就有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主张性恶。在西方的管理学理论里面,也有所谓“ X 理论”和“ Y 理论”。“ X 理论”主张人的本性是坏的,而“ Y 理论”则主张人的本性是好的。 其实人性有先天的因素与后天的因素。先天是通过基因的遗传;而后天则是依靠教育和文化的熏陶。另外,后天生存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一个人朝性善或是性恶方面的发展。这些后天的因素太复杂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我们很难逐一讨论。这篇文章只能讨论先天上人是否有性善或是性恶的倾向。 从生物演化的观点看人性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两种观点都可以找到根据。人作为一种经过长期演化出来的动物,必然具备着野兽的本能,为求生存而竞争。在大自然里,这种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对于一只动物来说,这是生与死的竞争;它必须杀掉别的动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并尽量避免别的动物来吃掉它。这种求生的本能已经存在于动物的基因里面,在长期的生物演化中被固定下来。这种动物的本能解释了人性为何有恶的一面。 不过,有些动物除了自私的求生本能以外,它们同时又会发展出一些无私的遗传特性。这是因为许多比较高等的动物是群居的。作为群居动物,它必须要照顾它的近亲和同类。譬如哺乳类动物大都有母子之情,母爱已经成为一种天性。有些鸟类采用一夫一妻制,有固定的配偶。配偶之间互相照顾,一起养育下一代就成为一种天性。有些动物(例如狼和鬣狗)采用群猎的办法来捕食其它动物,这样分工和合作就成为它们的天性。另外有些动物(例如蚂蚁和蜜蜂),它们的生存完全依赖于群体。因此它们完全愿意为了群体而牺牲自己。这些不同程度的群居动物,在它们的基因里面就有不同程度的利群的天性,具备一种牺牲小我以造福他人的本能。人作为一种高度发展的灵长类群居动物,经历过数百万年的演化,自然具有群居动物的天性。这种群居动物的天性就解释了人性中为何有善的一面。古人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假如人不是一种群居动物,而是一种单独的狩猎者(例如像鳄鱼),这种恻隐之心是不会发展出来的。 有许多人认为人有自私的天性,所以必然会向往资本主义。我要指出,其实人也有利群的天性。如果有适当的制度,这种利群的天性也可以促进人向往社会主义。 为什么有些民族有较强的侵略性?而另一些民族比较爱和平? 在动物界里,生活方式必然会影响个性。有些动物是吃草的,例如牛和马;有些动物是吃肉的,例如老虎、狮子、狼、鬣狗等等。吃肉的动物必须凶猛,杀戮对于它们来说是求生存的本能。可是那些吃素的动物,它们不需要杀戮,个性可以比较温和。它们只需要考虑自我防卫, 例如有厚皮,头上长角,或者有可以跑得很快的蹄子。 这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往往决定了动物的本性。 生活在地球不同地方的人类,他们取得食物的方式不同。因此他们发展出来的天性也会有差异。那些生活在寒带、长期以打猎为生的人,他们需要依赖杀戮,因此比较凶猛。他们建立的社会和国家也往往具有食肉动物的本质,强调征服。(例如俄罗斯人)。那些住在温带、而又很早就进入农业社会的人,他们不大需要依赖杀戮,而更强调努力耕耘。(例如中国人)。这更像是食草动物的性质。这样的人建立的社会不太需要强调征服。 因此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下,会发展出不同的人的个性,这也部分地决定其组成的社会的性质。过去欧洲的国家比较像食肉动物,有很强的侵略性。与中国很早就成为大一统的农业社会不同,欧洲长期由很多小城邦组成,经常互相征伐,直到最近几个世纪才形成比较大的民族国家。它们没有经历过发达农业社会的悠久历史。这些国家比较富于侵略性。因此在工业革命以后,它们发展成帝国主义的国家,到处争夺原料和市场,在全球建立殖民地。这是一种食肉动物的本性。 近代的欧洲国家之中又以俄罗斯最为凶猛,就像北极熊一样。它基本上从来不是一个农业社会。俄罗斯的发展历史就是依靠武力来到处抢掠别人的土地。它到今天还只能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支撑自己的生存。 东方的中国发展的历史却完全不一样。我们 很早就建成了一个高级的农业社会。它重视的是内部的发展,而不是对外的侵略。对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只有在遭受到侵略的时候才不得不对外用兵,以保证自己的安全。这种历史的发展就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一种非侵略性的文明。客观上造成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和平的民族。现在很多西方国家在担心中国在崛起以后,会不会像一些欧洲国家一样,开始对外扩张和侵略。他们其实是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王道而非霸道。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历史已经决定了我们的天性比较像一个吃草的动物,因此只能是一个爱和平的民族。 (附注:如果你喜欢这篇短文,欢迎转载和邀请朋友一起推荐。)
个人分类: 历史观察|7660 次阅读|2 个评论
古今名人的垂范
热度 13 何裕民 2015-3-26 16:14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近年来,城市中经济条件比较好且更注重养生的人中,很多人开始注意饮食健康问题,少吃肉,多吃一些对健康有益的蔬果等。随着人们健康饮食意识的提升和健康食物的推广和宣传,崇尚植物性食物的人群越来越多。 如果用“红”来形容动物性食物,“绿”来形容植物性食物。那么,似可引用南宋“易安居士”李清照这位清丽温婉的女词人的名句来比喻这一可喜的变化:“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素食文化的崛起,大有返璞归真,重回大自然原生态之势。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偏素饮食风潮将是未来健康时尚的主旋律。 其实,偏素食之风古已有之。 但凡伟大的文明,无不和贪吃作正面的抵抗,以图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 毕达哥拉斯:西方素食之父 以西方为例,古希腊第一位卓越的素食思想者、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约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末期),被称为西方的素食主义之父。毕达哥拉斯是人类思想史上熠熠生辉的著名学者,思想光辉一直泽被后人。他认为动物也是有灵魂的,因此主张避免伤害动物,也不要吃动物的肉,代之以植物性食物,并以此来要求他的弟子们。 毕达哥拉斯认为:“只要人不停止摧残低等级的生灵,他就永远得不到健康与和谐。只因为人类大规模地屠杀动物,所以他们也将互相残杀。播种杀戮和痛苦的种子是绝对不可能收获爱和欢乐的。” 毕达哥拉斯的道德规范起初作为一种哲学伦理流行于公元前490年至前430年,旨在创造一种包括禁止杀生在内的普遍适用的法律,以禁止粗暴的流血,特别是动物祭祀,以及倡导“永远不吃肉”。 直至19世纪“Vegetarian”(素食者)一词被创造出来之前,“毕达哥拉斯派”一直是“素食”在欧洲的代名词。 前总统们的故事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原先是甜食和油炸食品爱好者,喜欢吃汉堡、牛排、墨西哥风味鸡肉卷、烧烤、炸薯条等。因为患了心脏病,他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用四根血管搭桥,帮助恢复心脏供血。此后,他决心彻底改变饮食习惯,杜绝高卡路里、高胆固醇食物,转向“大豆汉堡包”等素食为主。为此,克林顿公开宣布:他已变成“一个素食主义者”。他的目标是:避免吃任何可能对他的血管造成伤害的食物。他的膳食和医学顾问等都同意他以植物为主的膳食,认为这甚至能够帮助他(在一定情况下)治愈心脏病。 坚持素食若干年后,伴随着长达20年的饮食结构改变,让这位前总统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健康”。 与克林顿类似的还有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他因为心脏病等重病在身,到中国大连疗养。期间,他接受了中国大夫建议,借助中医学及中国饮食,很快病情大有改观。令世人啧啧称奇! 其实,克林顿、叶利钦等前总统们的改变,不仅是一个自我保健的好榜样,且昭示着一种世界性的健康饮食新趋势:以粗纤维、杂粮及水果、蔬菜为主的饮食,控制高糖(高卡路里)、高脂肪、高蛋白(特别是动物蛋白)的摄入。 如此,不只是可以防范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并有助于防范城市里高发的多数癌症,因为这些癌症同样是饮食过度“惹的祸”!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2216 次阅读|13 个评论
癌从口入
热度 25 何裕民 2015-3-24 15:59
古希腊:横行的“螃蟹” 公元前约400年,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时代,就已有对癌症的描述。当时,人们把“癌”描述成“karkinos”(希腊语“螃蟹”的意思),这个词语很形象、生动。癌瘤向外扩散,横行霸道,如同张钳伸爪的螃蟹一样;癌瘤硬化的表面,就好像螃蟹硬邦邦的躯壳。后来这个字演变成拉丁文的“cancer”,用来形容癌肿的形态和生长方式。 其实,深入探究,希波克拉底时代的哲贤们之所以把癌症用螃蟹来做形象的比喻,也寓含着癌症的发生与吃螃蟹(泛指一切动物性食物)等有太多的关联。在早期简单联想思维的诱使下,人们发现螃蟹之类太肥美的食物吃得太多了,体表和体内就容易长出像“螃蟹”一样的肿块。从“karkinos”一词中,似乎可以寻觅出癌症与饮食,特别是与肥美的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有着很大的关联。 “瘤”:留而不去 中国自古有文字记载以来,即有了对癌瘤的叙述。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瘤”字。“瘤”字的本意是留而不去。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籍《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大量癌瘤类疾病,并分别加以命名,如“症瘕”“积聚”“噎膈”“乳岩”等,总计有数十种之多。本意为:肿块,留而不去。 可以说,古人的造字有很深的寓意。中文的“癌”字最早出现于北宋1170年东轩居士著《卫济宝书》:“痈疽五发,一曰癌……” 南宋杨士瀛著《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22·癌》中记载了癌的症状:“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带青,由是簇头,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通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项或肩或臂,外证令人昏迷。” 古代中医将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如石的肿物(即较明确的恶性肿瘤)称为“岩”,例如“乳岩”(乳腺癌)。而古时“岩”字与象形字“嵒”(山上的石块)相通,后人再加上“疒”(“病”字偏旁),就成为“癌”了。 有趣的是,中西医学都从形态上把恶性肿瘤看作面目狰狞的病魔,这实在不能不佩服东西文化的相通之处。 “癌”字的解读 中国古代造字也很讲究,让我们后人感叹其造字的艺术。从分析癌的造字就可以知道癌症的发生原因与吃有关。 我们看,“癌”字有三个口,似乎提示我们:癌的发生与吃及饮食关系很大。我们常说“病从口入”。这三个口,似乎可以做出新的解读:第一个口,代表口腹之欲,吃多了东西;第二个口,代表喝错了,如饮酒过度,多喝了各种不健康饮品;第三个口,似乎意味着习惯不好,如抽烟太多等。因为我们吃了太多不健康的食物、饮酒过度,再加上吸烟等不良行为习惯,所以,就可能导致癌症高发。有个哲人曾说过,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错误认识而吃的。 可以说,因为饮食有问题,所以我们才会滋生出各种疾病(包括癌症)来。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3380 次阅读|26 个评论
我的人性论
duke01361 2013-3-5 21:00
我的人性论 哲学上常把人性分出善恶,我觉得人性不能用善恶化分。心理学上常把“人性”与“人格”(personality)相混淆。我对此不置评。 我把人性看作一种动态的精神外显。善恶好坏纯属个人喜好。一种动态的精神来自人的属性的配搭,包括社会性、动物性和灵性等主要三个方面,每个人的“人性”或“人格”是这三种元素按不同配比调配而成的“鸡尾酒”。 有人倾向于更多地用“动物性”勾兑这杯“鸡尾酒”,而有些人又会更多地往酒中掺入其他成分。 自由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8980-217936.html
个人分类: My Ideas|2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消费社会的人在更大程度上成为动物
LEOLAND 2012-11-17 10:17
陶东风 在消费者社会,劳动和劳动阶级得到了极大解放,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向“非暴力”方向的进步,因为劳动的解放使得必需品的满足变得容易,没有必要通过暴力强迫奴隶劳动或掠夺别人的必需品来满足。但是这个所谓“进步”却不见得是向自由的进步。依据阿伦特的一贯思想,受人类生命过程的自然需要制约的人,是不自由的,必然性对人的控制,即使不是表现为强迫劳动,而是表现为对人的生活理想、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控制,这也是一种暴力(暴力的实质就是强制,是对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的剥夺),即 人的自然本性(动物本能)对人的控制 。在消费者社会,劳动的解放、满足人类欲望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增加,使得人的自然需要反而被大大强化,人们不是变得更加节制,而是变得更加贪婪。 物质的极大丰富并没有使人获得自由,即对于自然需要的解脱,反而更加深地陷入自然需要的控制之中 (阿伦特所谓“纳入被强化的生命过程”)。 在消费社会,人们表面上好像蔑视劳动,希望不劳而获,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把劳动的意义理解为满足生理需要,那么,表面上不劳动的人却未必摆脱了生理需要对他的控制,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一个“不劳动的劳动者。”古希腊时代的公民通过暴力驱使奴隶或者俘虏去劳动,但是他摆脱劳动为的是有时间从事公共领域的政治实践。而在消费者社会,不再劳动并不意味着劳动真正解放了人类,不意味着生命必然性的重要性被降低;相反,它意味着 生物需要更深入、全面地统治了我们 ,以至于 所有人都成为奴隶,都被必然性控制 :“现代劳动解放的危险是,它不仅不能把所有人都带入一个自由的时代,而且相反,它第一次迫使全体人类都处于必然性之轭下。”(阿伦特) 这是一个和马克思完全不同的观点 ,因为马克思认为,劳动的解放可以使人从必然性的王国解放出来,而且这种解放就是马克思的乌托邦。但在阿伦特看来,劳动的解放的确能够使得人不必辛苦劳作,这一点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在很低程度上已经做到。但是即使如此,“它也不能改变生命过程本质上不能建立世界的无益性。”再多生产出来的东西,只要被当成消费品,那就依然还是速朽物。 消费永远是吞噬性的,不是建设性质的 ,巨大的消费是一个“彻底机动化的巨大的生命过程的无情运转”,对世界、对世界的物质性形成了无情的腐蚀。这点并不因为由生产力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机械化、自动化等而得到改变,“未来自动化的危险与其说是自然生命令人哀叹的机械化和人工化,不如说是所有人类生产力都被吸收到一个被极大强化了的生命过程(尽管是以人工的方式),自动地、无痛苦地重复它周而复始的自然循环。”如此说来,现代化、机械化程度越高,就越是返回到自然原始状态。“机器的节律极大地扩张和强化了生命的自然节律,但是它不仅不会改变生命对世界而言的主要特征——对世界持存性的消耗,而且这种特征对世界的毁灭更是致命的。”这就是说,“现代时期的劳动的解放不但没有能够宣告自由时代的来临,而且相反地导致了迫使所有人都史无前例地处于必然性的束缚之下。” 可见,阿伦特对于所谓“劳动的解放”持深刻的悲观态度。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强化而不是改变了人类劳动的动物性,使人自动地、毫不辛劳地无限度追逐动物性的满足。马克思曾经认为劳动力的大大提高将使得奴隶成为多余,劳动力的大大提高将使得劳动力被用于“更加高级的活动”,因为劳动力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但是,阿伦特认为,今天看来这些机械论的推理是错误的,事实证明:“劳动动物的闲暇时间从来只是花费在消费方面,而且他的时间越多,就越是贪婪,胃口也越大。(现在)这些胃口变得更加精致了,以至于消费不再只是限于必需品,而是渗透到生活的奢侈品。但这并不能改变这个社会的特点,而是窝藏着严重的危险,最终世界上的所有对象将都不可能免于消费以及经由消费导致的大灭绝。”积累财富、物质富裕等现代社会的目的的实现,并不意味着自由的实现或人会必然从事公共领域中更加有意义的活动,而是更加耽溺于物质消费,“这个现代社会的理想不过是穷人的古老梦想,作为梦想它始终有自身的魅力,但一旦实现的话就变成了傻瓜的天堂”。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阿伦特对于“闲暇时间”与空洞时间的区分的分析。在《人的境况》第三章注释 中,阿伦特强调:现代人的这种闲暇时间不同于古代的“闲暇”时间( leisure time )。现代的所谓“闲暇”时间,实际上就是现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的不需要劳动的时间,更准确说是“空余时间”( left-over time )或“空洞时间”( vacant time ),“古代的闲暇不是一种消费现象(无论炫耀与否),也不会随着劳动时间中节省下来的空余时间而出现,相反,只有从所有与纯粹生存有关的活动中‘摆脱出来’,无论是消费活动还是劳动,闲暇才会出现。”古代的“闲暇时间”是有政治含义的,摆脱了生存的必然性后用于公共领域政治实践的时间,才是闲暇时间,否则就是空余时间。 在《文化的危机》( The Crisis of Culture )一文中,阿伦特从大众社会的娱乐文化角度分析了闲暇时间和空洞时间的分别问题,可以参考。她说:“大众社会需要的不是文化,而是娱乐。娱乐工业提供的商品( wares )在真正的意义上被社会消费,就像任何其他消费品一样。娱乐需要的产品服务于社会的生命过程,虽然它们可能不是像面包和肉那样的必须品。它们被用来消磨时光,而被消磨的空洞时光( vacant time )不是闲暇时光( leisure time )——在严格意义上说, 闲暇时光 是摆脱了生命过程必然性的要求和活动的时光, 空洞时光 是余下的时光( left-over time ),它本质上仍然是生物性的,是劳动和睡眠之后余下的时光。娱乐所要填补的空洞时光不过是受生物需要支配的劳动循环中的空隙而已。” 在现代状况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这个空隙越来越大,也就是说, 越来越多的多余时光需要填补 ,但是这种数量的增加并没有改变空洞时间的生物性本质。 娱乐与劳动、睡眠一样,是生物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生物性的生命,不管是在劳动时还是休息时,不管是参与消费还是参与对娱乐的消极接收,总是一种新陈代谢——旋生旋灭。 这样, 劳动的解放所导致既是对必需品的征服,又是更深的依赖。 所谓“劳动的解放”实际上也就是“劳动被允许准进入公共领域”。这就不仅在技术的意义上界定和理解所谓“劳动的解放”,而且从政治意义上理解“劳动的解放”这个命题。但这个被劳动动物占据的公共领域,不是真正的公共领域,而是“公开展示私人活动”( private activities displayed in the open )的场所。“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是,征服必需品的胜利源自劳动解放,即动物化劳动者获准进入公共领域,但只要动物化劳动者占据公共领域,就无真正的公共领域可言,最多只是进行一些公开的私人活动而已。”结果就是产生所谓的“大众文化”:在公共领域展示的私人活动(比如我们今天见到的各种明星的趣闻轶事大约很典型的属于此例)。这是阿伦特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对我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表达的是大众普遍的财富梦想和它的实际上不可实现的矛盾。 我们或许正在把“动物化劳动者”的梦想变成现实,但其危险是我们的经济成了 挥霍经济 ( waste economy ),“每一个东西一在世界上出现就被尽可能地吞噬和抛弃掉”,陷入周而复始的循环。这意味着我们“不再是在一个世界上生活了。” “在世界上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持久的世界,生活的态度是“爱这个世界”而不是消费这个世界 。阿伦特充满深情地写道:“世界——耸立在地球上、用地球自然提供给人的物质资料建造的人造家园,不是由供消费的东西组成的,而是由供使用的东西组成的。如果自然和地球共同构成了人类生活的一般境况(和动物一样,引者按),那么,世界和世界之物就构成了人类生活的特有境况(人区别于动物,引按), 由此,人类在地球上生活才有在家的感觉 。” 世界是特别人性化的,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如果没有从自然界手中获得物质并消费物质的过程,如果没有使自己幸免于自然生长与衰败过程的侵蚀的努力,即劳动,那么,劳动的动物就不可能生存下来;但是,只有耐用的物及其建立的持久的人工世界,才使得我们感到“如在家中”,否则,这样的生命就是永远不可能是人的生命。 消费社会的最可怕之处正在于它正在摧毁这个世界的持久性。 (《民主与科学》 2012 年第 1 期)
个人分类: 闲读偶得|1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兽药残留对骨骼肌蛋白代谢的影响
热度 1 lky 2011-5-13 15:54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范围内的热点问题,与此相关的食品动物药物的发展及其合理使用也倍受普遍关注,由此引发食品动物用抗菌促生长药物的使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为保障食品动物安全生产,优先发展动物专用化学治疗药物,对于降低人畜共用药物对人体危害的发生,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我国具有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很多天然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菌促生长作用,重视发展低残留的天然兽药以保障动物养殖业的用药需要和食品动物的安全。 就国内外关于食品动物专用化学药的毒理学主要集中在卫生毒理学、生态毒理学等领域,其中我国关于生态毒理学的研究还不到 10 年 ; 营养毒理学 (Nutritional Toxicology) 这一名称 , 出现于八十年代初期。它是在现代营养学和毒理学长期发展的基础之上 , 互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也是研究内容广泛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长期以来 , 由于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不同 , 营养学和毒理学被误认为是两门互不相关的学科。 营养毒理学发展至今,文献报道的研究多集中在营养素不平衡的毒理,而在毒物对营养素影响方面研究甚少。毒物对营养素影响 包括 Toxicants may alter nutrient intake, digestion, absorption, transport, activation, function, metabolism, or elimination. 毒物可能会改变营养物质体内过程、功能、代谢或消除等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关注一日三餐的营养问题;同时也关心兽药残留对动物性食品营养品质的影响,也逐渐认识到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改变人体营养代谢的危害问题。 可查资料显示:关于食品动物专用化学药残留对人体营养素代谢的影响研究罕见报道。就天然兽药而言,目前研究集中在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方面,对于剧毒中草药有效成分残留及其危害研究很少,对机体营养素代谢的影响尚属空白。而外源污染物对机体营养素代谢的影响正是营养毒理学研究的范畴。 骨骼肌拥有占机体绝对量的蛋白质,该组织中蛋白质代谢状况直接影响到全身氨基酸及蛋白质代谢,所以研究兽药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无论从动物食品质量控制角度还是对人体安全角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故本课题选择大鼠骨骼肌蛋白为研究对象,以常用食品动物专用中西兽药 沃尼妙林、替米考星、氟尼辛葡甲胺、钩吻为影响因子,探讨其对骨骼肌蛋白代谢的影响及机理。 总之,通过本课题研究,发现食品动物专用药物对大鼠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影响的机理,为动物生产给药提供合理给药依据;同时为兽药残留对人体营养代谢影响的研究和由此原因产生的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也为以完善营养毒理学知识体系。 最后,各位一线科研工作者请给予建议和指导!!!(这是本人近2年来研究工作,但是对研究意义有点动摇,想另辟研究方向????????)
个人分类: 科研探讨|2457 次阅读|1 个评论
博士为什么很傻?
热度 8 lhj701 2011-1-22 22:34
博士为什么很傻?(罗汉江) 博士好像很傻。但这评价不是博士群体说的,是社会其它群体说的。静心仔细想想这儿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博士是不是真的很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社会。社会本质上是一个追求的群体,那么追求的主体是什么呢?由于人是动物,必然首先要满足人的动物性。那么满足动物性,首先要满足物质需求:因为人首先要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当然是首选。读博士因为不是首先满足人的动物性,因此在某些人看来,博士是傻的。 第二问题:博士为什么很“傻”?我个人认为本质上,读博士总体而言,侧重于精神追求,处于物质之上的追求。这就很好理解了,如果在满足物质性的基础上,比如一个企业老总,在满足物质追求的基础上有精神追求,开着宝马去读博士,可以认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但事实是,博士群体一大部分,在没有满足物质的情况下,去读博士了,虽然也会有通过精神追求满足物质的基础的情况,但现实问题是这种欲望未必一定能实现。但本质上讲,读博士事实上侧重于精神的追求和创新的欲念。这样讲,博士很“傻”就不难理解了。 以上粗陋见解,请各位博友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思想沉淀|5323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