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学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军山气象台
xuxfyuwp 2014-5-4 16:33
曾读过一个副对联,上联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下联为: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传说上联是乾隆下江南时出的,北通州是北京附近的通州,南通州就是江苏的南通了。乾隆到了南通后有感而发,出了上联让随行大臣对,这难不住大学士纪晓岚,他灵机一动给出了下联,相当工整,成为流传甚广的名对。 对于下联,随着时光流逝,先后有不少人试着给出了各种不同的应对版本,虽难以超越原对,倒也体现了汉字文化灵活变通的独特韵味。如:“东飞燕西飞燕东西飞燕飞东西。”“左摇摆右摇摆左右摇摆摇左右。”“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大赌场小赌场大小赌场赌大小。”也有的比较现代,显然是近些年的成果:“男网友女网友男女网友网男女。”还有的虽不够工整,但有点搞笑:“男学生女学生男女学生生男女。”类似的应对还有不少,从不同角度进行尝试。 提到以上这些,是因为前几天去南通州跑了一遭,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南通市。如果从上大学时算起,去南通应不下20回了吧,近些年虽少了些,但对那里的变化则有了更明显感觉。特别是苏通大桥通车后,乘车从南通到上海只需一个多小时,使南通完全融入了上海经济圈,发展明显加速,已可与江苏传统的经济发达区域苏锡常一带相媲美了。 如果说城市的外观建筑与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的大小城市难分高低,南通的夜晚则展示出了独特的风格魅力,夜色中的古护城河-濠河两岸,被五彩缤纷的灯光装点得格外靓丽。濠河约长10公里,乘游船缓缓环绕,大约要一个小时,两岸景色交相变幻,渐近渐远,岸边风格各异的建筑则在彩光中勾画出了南通城的轮廓。把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护城河打造得如此迷人,如同高雅的女郎佩戴了闪亮亮的翡翠项链,充满了现代感,成为南通独特的景观,体现出了南通人的智慧。 南通与现代气象有着不解的渊源,在南通著名的景点狼山东南侧,是被称为长江边五山之冠的军山。在军山顶端处,有一座古老的建筑,即“军山气象台”,位于北纬31°57′35〃,东经120°53′17〃,海拔118.4米,建于1916年,1917年正式开展气象观测业务。当时装备有温度计,风向风速自记,雨量计,气压表等国际先进的气象仪器,还装备了电话和无线电发报机。军山气象台被称为中国最早的私人气象台,也有人说就名称而言,应是中国最早的气象台,因为在这之前都称为观象台,如上海的徐家汇观象台,是法国人于1872年创建的,已有140年的历史了。 在那个年代,南通能建成与世界科技接轨的现代气象台,要归功于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了。张謇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在南通创办了“南通博物苑测候室”,后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军山气象台。。从1918年起,气象台每年编年报一册,发表一年的观测记录和研究成果,还编制了月报、季报。这些附有英文的刊物与40多个国家的气象台进行了交换。上世纪20年代,该气象台还自制了赤道晷、雨量器、日照计、指星仪的设备,并在南京和上海举行的展览会上获了奖。 军山气象台当时不但在国内地位突出,国际上也享有声誉,被列入到英国出版的国际气象台名册中。1926年7月,张謇逝世后,气象台更名为“南通学院农科军山气象台”,1935年1月由江苏省建设厅接管。1938年,日军侵占南通,气象台遭严重破坏,大量珍贵资料、设备被抢夺,损毁,气象台业务中断。1949年5月1日,南通恢复测候工作,但已不在军山了。1997年初,国家气象局认定南通军山气象台为国人自建的第一座气象台,南通市政府将其气象台旧址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8年按原状修复。2004年,南通气象局开始在军山气象台原址设立了自动气象观测设备,恢复了气象观测。 “仰窥象纬抬头易,自有云雷绕膝生。”这是张謇集古人诗句为为气象台所提的联语,体现了他对在军山创建对气象台、观云测天、记录自然演变的内心境界。 (原文写于2012-03-04 22:24:56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3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分析一流、二流和三流大学
热度 1 everliveman 2014-2-9 21:55
漫谈二流大学 2014-01-12 作者:李志文 2006年11月11日 大学士按:今天从豆瓣转来、略加编辑的这篇文章,是一位经历丰富的华人学者为中国大学未来发展勾画的思路,很长,很犀利,但时隔七年多,似乎也很无效……不过,还是建议各位细细读完,说不定在我们中间,就会走出未来中国的福泽渝吉呢。 上:本文作者 浙大新校长杨卫在接受《大学周刊》访问时,对大学发展,谈了些相当精辟的看法。他说:“以美国大学为例,它们是三流学校数论文篇数,二流学校数论文的影响因子,一流学校不对论文发表提要求,而顶尖的大学非常强调教学。” 然后,他做了精辟的分析: 一所学校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研究习惯时,学校从管理上要求教师发表论文,并且是在国际同行认同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驱动力,从统计学的角度上看,论文发表得多,就意味着教师花在做研究上的时间也多。 因此,三流大学要提升,就得要求师生多发表论文。 二流大学要求教师发表的论文,是在该领域里最好、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上。如果某人一年能在这样杂志上发一两篇论文,他会被认为是国际知名的学者。 再发展,这位教师能几年磨一剑,做一些引导,引领这个学科发展,更带有原创性的工作,带领学科往前走,那他就是国际一流学者了。 所以,一流大学不要求教师发表很多文章,也不要求他们在顶尖杂志上发表,只是给更宽松的环境做研究,由教师在好奇心驱动下自由发展。 在国际上前几名的顶尖大学,所有的教授都是该学科同年龄段里最优秀的。因此,这些学校要求其教师除了保持自己作为这行顶尖的学者外,还要花时间在学生身上,让这些最好的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因此,每所学校发展阶段不一样,水平不一样,对发表论文所强调的内容也就不一样了。 上面这句话讲得太对了,太好了。不是在世界一流名校待过较长时间的学者,是不会有此高见的。杨卫到底是共和国建立以来第一个当了大陆大学校长的长春藤毕业生。 按照杨卫的标准,现在的清华、北大、浙大,刚刚进入世界的三流水准。十年前,中国大学是没有资格谈SCI的。现在,前五名的学校,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南京在SCI的数量上,已经能在亚洲占一席之地了,拿到美国比比,也不见得丢人。中国有人海优势,再往后,这个成绩会更好。但这种比法再往后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人家二流学校,不跟咱比这个。要用人家二流学校的比法,我们的清华、北大、浙大,又回到起点上:重新洗牌,咱们的成果几乎是零。 我今天要谈的是我们的清华、北大、浙大还要做多久的三流大学?我们怎么才能进入一流大学?顶级大学是人人没有把握,只能当做一个崇高的目标。 我个人幸运地在美国顶级大学待过,我做助理教授中的三年就是在芝加哥大学度过的,然后到宾大的沃顿商学院当副教授。1980年的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与经济系,应该是顶级,甚至是第一。在1990年,芝加哥统计过,90%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与芝大有渊源,所有知名商学院的会计学与金融学的当家学者(是讲座教授,但通常不是系主任),与芝加哥大学有渊源。这几年,芝加哥大学的经济与商学,一流没有问题,顶级可能就不是公论了。现在顶级的位子,应该是哈佛与沃顿。1983年的沃顿应该只能算一流,哈佛商学院连一流都谈不上,甚至是被认为是一群二流学者拿着哈佛的老牌子在招摇撞骗。我的母校罗彻斯特大学在我念书的时候(1974年),应该是一流大学在做顶级大学的梦,现在是一流大学在往下降。我现在担任讲座教授的杜兰大学应该是一流的尾巴,杜兰从来没有做过顶级的梦,想都不敢想,连一流都岌岌可危。表面上都是美国的大学,二战以后,老美在各方面称霸了六十年,学术也不例外,不能不用老美来做度量衡(calibrator)。英国的三家,是十八世纪大英帝国的回光返照。 从我的分析来看,大家可以知道,二流与三流可以按学校来分,一流多少能按学校分,顶级的大学与顶级的专业就不一定在同一个学校了。顶级大学的排名是相当稳定的,基本上取决于历史、资源、地缘环境。顶级专业的排名是相当不稳定的,走掉一个大师,或大师失去了昔日的光彩,顶级的位置就保不住了。 以大学来分,现在的清华、北大、浙大,应该是三流,但在清华与北大,有些专业领域已经有点二流的味道,浙大是扎扎实实的三流。中国的绝大部分的大学是不入流。别难过,印度也一样。甚至日本也好不到那里去。日本自从百年前,有些大学冲进三流后,绝大部分的大学还是不入流。日本是靠武力与团结力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学术与思想上面是没有太多的建树的。这几年,北大与清华的国际化与超前意识,比绝大部分的日本大学要来得强猛。 我曾在香港科大做会计系的创系系主任,在离开科大那年,按顶级学术成果排名,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多少是玩了花招,1999年的香港科大会计系应该是扎扎实实的二流顶端,应该是美国之外的第一名。香港科大的这个第一也是岌岌可危,香港中大来势汹汹。在会计学与金融学的领域里,全是老美天下,老欧只有亦步亦趋的份儿。由于拥有大海龟与牛外教,在会计与金融领域,香港的三大(港大、中大、科大)基本上比欧洲大学好,而且独步亚洲。 什么是二流大学? 杨卫为二流大学做了相当好但不完美的定义: 二流大学要求教师发表的论文,是在该领域里最好、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上。如果某人一年能在这样杂志上发一两篇论文,他会被认为是国际知名的学者。 它不完美的地方,在“一年能……发一两篇”这句话上。我认为到了二流学校,基本上,已经不用简单的数字管理,在任何一个领域的最好杂志一年能发一两篇,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是,别说二流大学的教师了。我下面会详细分析。 我先分析一下三流大学与二流大学的不同。 三流大学,应该是像美国的California State、Kansas State、台湾成功大学、台湾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中国大陆的北大、清华、浙大这一类的大学。这些大学有一个共同特性,都是公立大学。公立大学是外行官员管内行学术专家,就是咱们所说的“红管专,外行管内行”。这些外行官员都要找一些“客观标准”来做管理依据,就自然数字挂帅了。在美国,这些大学都是资源较少的州立大学,这些大学,有些就被定位为教学型大学,像California State。有些是小州的州立大学,像Kansas State。这些大学,校长底气不足,难以抗拒州政府与议员的干涉。天下英才有限,到了这些学校,能分到的人才,就微不足道了,数字管理,简单明瞭,成本低廉。在亚洲,官本位下,校长发挥空间有限,许多是新兴国家,资源也有限,发展学术的第一步,就是先让教师们有拿到学位后继续念书的习惯。用SCI数目来管教授,就如同用考试来管学生,没有太多的实质教育与学术效果,但总比不管好。到了不入流的大学,基本上就是随意管了。台湾的有些私立大学、大陆的大部分大学就是这一类。 下面的表一是基于美国大学最被认可的排名,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2006的报告,再依照我自己的判断,为顶级、一流、二流及三流大学列出一些例子。每一流中,按照排名的顺序,由高而低罗列。顶级与一流是全部罗列,二流、三流众多,只是例列。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的排名,是在美国最少争议的了。排名免不了主观判断,这个表只是例子,不是科学。表中的顶级与一流大学几乎清一色是美国学校,是因为美国有最好的制度设计,几乎把全世界的学术精英完全吸收过去。我在一流大学里,列了法国的Ecole Polytechnique,其实只是出于“公平”的考虑。法国的Ecole有点像中国的清华与北大,学生是最好的,不输给任何的一流大学,设备还不错,但是师资与学术环境就比美国的一流大学差多了。亚洲的三家二流大学:香港的科大与中大、日本的筑波都有很大的美国影响。读者可以指责我有偏见。我走遍世界,在欧、亚、北美、南美各国中的顶尖大学都有些朋友,参观大学、分析学术环境是我的嗜好,本文只能说是我的看法,不能说是我的科学论断。学术是尽可能地寻找客观的数据,但是学术结论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在表一里,各位也可以看到,顶级大学全是美国的私立大学,较好的一流大学,还都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到了一般的一流大学,公立大学就多了起来。二流大学与三流大学基本上都是公立大学。没有列在表里的是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私立大学,它们都是不入流的。这就是资源与体制的互补了,私立大学体制灵活,如果有足够的资源,会办得比公立大学好。如果资源不足,私立大学的灵活体制反而导致它们胡作非为。 表一: 依照作者判断的大学流别示例 顶级(例):Princeton, Harvard, Yal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tanford, MIT, Chicago 一流甲:U Pennsylvania,Columbia, Duke, Brown, Cornell, UC-Berkeley, Washington U, Northwestern,Carnegie Mellon,U of Michigan, Johns Hopkins, Dartmouth College, Rice, Vanderbilt, Emory, Cambridge (UK), Oxford(UK), UC-LA, Georgetown 一流乙:UC-San Diego, UNC-Chapel Hill, U of Illinois, UT-Austin, NYU, U of Virginia, Toronto, UW-Madison, Ecole Polytechnique (France), U of Sothern California, U of British Columbia, Rochester, U of Minnesota, Case Western, Georgia Tech, Lehigh, U of Washington, UC-Irvine, Notre Dame, Tulane, Penn State, LSE (UK) 二流:Maryland, Florida, Ohio State, U of Pittsburgh, Boston U, Texas AM, Rutgers, Purdue, U of Iowa, Indiana-Bloomington, 香港科大, Michigan State, SUNY, Buffalo, U Kansas, U of Arizona, 香港中大, 筑波大学 三流(例):东京大学, 大坂大学, 清华, 北大, 首尔大学, 台大, 浙大, National Singapore U, U of Alabama, U of New Hampshire, California State U System, 成大 按:本表基于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06的排名,再依作者的了解加以调整。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的排名偏重本科教育的角度。本表的微调多考虑了些研究成果的因素。表上顶级与一流大学,作者大多亲身访问过,每一家学校都有相识,在其中一半学校,作者做过学术报告。 台湾的台大,大陆的北大、清华与浙大,被分到三流,是让人非常气愤与不服的。台大、北大、清华、浙大的学生素质绝对的超过我任教的杜兰大学。台大、北大、清华、浙大的老师的“脑素质”也不逊于杜兰大学的老师。为什么杜兰可以在一流大学中吊个尾巴,而我们的北大、清华被列入三流呢?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杜兰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北大、清华、浙大是中国的国立大学。环境与体制,决定了学术机器的生产效率,原料的品质(老师、学生的天生素质)当然也会影响成品的质量(学术成果),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这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二流大学,应该是SUNY/Buffalo, Rutgers, Florida, Kansas与香港科大这一类的大学。这些大学由于资源、地缘、历史因素,没法子与一流大学较短长。表上的一流与二流大学的运作、目标、渴望,基本是一样的。它们只有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差别。顶级大学的年轻副教授通常是一流大学争聘讲座教授的目标,一流大学的少壮副教授通常是二流大学争聘讲座教授的目标。三流大学与二流大学之间的交流就要少多了。北大与清华已经有点二流大学的架势,就是因为,它们已经有点能力在一流大学的少壮精英头上动脑筋了,例如清华用了五年的时间操作,礼聘钱颖一从Berkeley回清华,浙大才刚刚有这个概念呢! 在顶级大学,谈文章的篇数,是粗俗的行为,被大家取笑、不耻。 在那种学校,著作等身、大气蓬勃是理所当然,有什么好吹的?在一流大学,学者是梦昧以求“这辈子”能有“一两篇”传世之作。 但是这个梦是深藏心底,不能说的,说出来就下流了。在二流大学,是公开的说:“想当教授,就得有一两个全垒打。”意思就是,想当教授,非得在顶尖杂志,发表一两篇论文不可。如果像杨卫说的,每年要发一两篇,就成了“牛饮”,只有三流学校的牛才这么公开地鬼叫。二流学校公开招聘讲座教授的时候,基本上看的是品质,不是数量。可是在内部提升的时候,基本上看的是数量,不是品质。人家已经都做牛做马怎么多年了,没有功劳有苦劳,咱二流大学资源有限,那能养得起这么多神仙?只要你还努力听话,时间到了,苦够了,也就当上了教授了。 看一个学校的教师管理机制,就能看出这家学校的定位。在顶级大学,教授几乎人人有个讲座(endowed chair),这些老爷都是千辛万苦从对手那里挖过来的。助理教授几乎没有一个能升上去,极少数能升上去的,老早就有对手在挖墙角,又得千辛万苦的挽留,年纪轻轻,就得给他个讲座教授。校长的任务不是“管”这些人,而是哄着他们,赔着笑脸,防着他们与别人“谈恋爱”。校长更重要的任务,是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知道各专业领域的动向,聘请到领导未来二十年学术方向的大师。校长对大师那敢说个“管”字,磕头都还来不及呢!那怎么“管”这些老爷呢?出个假货怎么办?别担心,这些人好管极了。只要你的学校有足够的大师,顶级大学当然是大师如云,他们互相把对方管得贼紧。老子好不容易混到这个江湖名声,才能如此吃香喝辣,我们中间如果出了一个假货,别人对我们的本事产生怀疑,我的数十年修行,岂不被糟蹋了?在顶级大学里,每周定期的研讨会就是擂台,那些大师们,在擂台上杀得你死我活。 当然,如果一个顶级大学,请了个无能校长,一口气找了一群假大师,这个大学就马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这个顶级大学就垮了。这就是为什么,顶级大学都在美国,又都是私立大学。因为只有美国的顶级私立大学才能发展出一个极精细的大师互相监管的“教授治校”的机制。美国的普林斯顿、哈佛、耶鲁用了三百年的时间,用世界最优渥的资源,运用市场机能,慢慢把美国的学术巨厦的上梁弄正了弄直了,美国的一流大学像伯克莱、康奈尔才能放心的让教授来管自己,管学校,甚至管校长。 美国的三流大学基本上是官本位,跟咱中国一模一样。李远哲这个学化学的书呆子,居然在台湾倡导“教授治校”,把台湾的大学变成政治角力场,乌烟瘴气!三流公立大学如果教授治校,全校教授一定“挖社会主义墙角”。没有大师级的学术地位,就没有了赔不起的面子。教授跟装配工都是人,没有了赔不起的面子,就可以不要脸,一旦没有人管,就一定不要脸。三流大学用SCI数量管教授,就是防止教授不要脸,在我们管理学,这叫做防止“道德危险”(moral hazard)。 顶级大学与一流大学所耗用的资源是惊人的,在外人看来是极度的浪费与没有效率的。师资是名校的命脉,这个“浪费”与“低效’,在师资的培育上面最为显著。我用杜兰大学商学院做例子。杜兰商学院在过去十年,起码进了50个刚拿博士的年轻教师,每位教师的年薪,用2006年的价码,是15万到20万美元,每个年轻教师可以待六年,不升就走人。这十年的投资保守的估计是15万乘6乘50,总共4500万美元。只有四位升上副教授。其他的都为二三流大学做贡献了。我们的教授,基本上都是从外边挖角进来的,也就是说,顶级大学与其他的一流大学,用了更多的价钱为杜兰做了贡献。以顶级与一流大学合起来的50家学校做群体单位,90%的师资培育投资是为了二流大学做了贡献了。绝大部分的三流大学玩不起这个游戏,也就根本不玩了。从一流大学流落到三流大学的人,基本上都放弃了“研究”,反而一直在三流圈子的学者,有些会兴味怡然地玩着三流大学的数字游戏。 有人会说,这些90%的年轻教授,会为顶级与一流大学发表大量的文章,所以值这么多钱。哈!你就错了。杜兰的这50个人,在十年内,发表了大约50篇文章,其中三分之一是那升等的那四个人发的。其他46个人,几乎没有任何具体成果。用浙大、清华的数字管理概念来看,起码四千万美元是打了水漂了。在美国,95%的博士毕业生,这一辈子,不会在顶尖杂志发表文章。顶尖杂志的90%的文章,是1%的学者写的。在杜兰商学院,学术成果主要是五个讲座教授(师资队伍的5%)做的。 那么,我们不干脆就让这五个学者专做学问,何必花这么多钱,让这么多人陪着玩?这就是学术环境的成本,没有这么多人日以继夜的干,就没有一流的研究环境;没有九死一生,就没有英雄好汉。后面我会分析,什么叫一流的研究环境。 话说回来,中国可能穷些,中国的市场机制可能差些,中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可能落后些。但是浙大、清华的许多教授的天生素质可一点也不比什么普林斯顿的那些书呆子差。凭什么人家可以教授治校,被校长哄着,伺候着,而我们清华、北大的念书人就得拍校长马屁,看书记脸色?我们也要教授治校,我们也要大师如云。好!有志气!那么,我们得先从三流大学转变成二流大学。下面我就分析如何把北大、浙大、清华转化成二流大学。 怎么样才能办成二流大学 我前面说过,顶级、一流、二流大学基本上没有本质的不同,差别在由于历史、资源、及地缘的关系[1]。他们优秀的程度不同,他们的办校宗旨、监管体制、评核方式基本是一样的。这些学校实质上是教授当家。二流以上的大学是一群学者的合伙组织(partnership)。而三流大学比较像工厂,教授只是拿薪水的“笔耕者”及“口力工人”。二流大学已经到了民主体制,而三流大学是农业社会的君主专制。 [1]关于历史于地缘对大学地位的影响,曾担任哈佛大学校长四十年之久的查理斯·艾略特说:“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必须是发源于本土的种子,而不能在枝繁叶茂、发育成熟之际,从英格兰或德国移植而来。它不同于棉纺厂,运营六个月就可以满足一种迫切需要。一所大学不是靠多在报纸发表一些社论,大量发布广告,或多拍几封电报就能建立起来的。” 从三流到二流,要比从二流到一流难得多。从二流到一流,甚至从一流到顶级,只要有资源肯拼命,就有可能做到。而从三流到二流是本质的改变,是思想的改变,是文化的改变,是价值观的改变。用经济发展来做比喻。从二流大学到一流大学就如同已经是工业社会的亚洲四小龙想赶上英国与意大利。香港与新加坡用了三十年,到了上世纪末已经做到了。从三流大学到二流大学,就如同满清的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共和国的工业社会,打打杀杀一百五十年,到了1990年才算结束,经过了非常痛苦、血腥、漫长的转型过程。这转型的痛苦是由于价值观的改变与社会结构性的改变,影响了现有在位人的利益,让他们的人力资本,一夜间荡然无存。从二流到一流大学,是按同一个制度体系力争上游,而从三流大学到二流大学是否定了现有的制度体系。由于新的制度体系否定了现有的制度体系,反抗、破坏、挣扎就大得多。 在三流大学的体系里,文章数、学生数、头衔、行政职位是学术成果的评价标准,也是物质报酬分配的依据。在全是三流大学的官本位国度里,没有也不需要开放性的学术市场。在三流大学的体制下,要累积文章、学生、头衔、职位这些人力资源可不容易。首先做学生的时候就得选一个大牌做导师,当徒弟的,沏茶倒水、上街跑腿,样样周到。毕业后弄头衔、抢职位,又得卑躬屈膝、心狠手辣,一样不少。带着一批弟子打天下,要远交近攻,合纵连横,交了不少朋友,结了不少世仇。在数字挂帅的体制里,比的不是真知卓见,而是组织能力,政治手腕。一旦改变学术体制,原来的学术领袖,就像满清遗老,痛哭流涕,顿失依靠。反抗的意念,这么会没有呢? 在三流大学体系里,博导可以任命,文章数可以计算,虽然不理想,但可执行性高,虽然大家做点没用的研究混饭吃,倒也有些次序,每个大学各混各的,相安无事。到了二流大学体系里,大师不是校长任命就行了,得有真知卓学,没有一个市场机能做信息处理与汇总的工具,谁又知道那个是真大师,那个是假大师? 如果假大师的人数,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就会劣币驱逐良币,结果比三流大学体系还糟糕。三流大学的博导是绵羊,校长吼一吼,就乖乖低头吃草。二流大学的假大师,是披着珍贵貂皮的野狼,可以把校长都吃了。哈佛教授参议会才刚赶走一位做过财政部长、要改革哈佛教授懒散教学态度的年轻校长。谁对谁错,我说不清楚。人家哈佛有足够的真大师坐镇,如果那些假大师搞得过分,校长是冤枉的,真大师就都跑到普林斯顿或斯坦福去了。如果没有什么讲座教授因此离职,这个校长大概走得不太冤枉。这就是市场机制。中国有吗?这里有个小注脚。这个校长要整顿的对象,就是一个讲座教授, 他一气之下,拉了一批同事投奔普林斯顿去也。这位讲座教授是真大师或假大师,我不知道,隔行隔重山。但是,普林斯顿接受了这一批人马,哈佛校长因此去职,是非曲直,就有了公论,这就是市场机制。 办二流大学只是清华、浙大进入世界名校的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要成为世界顶级大学。真正的教育家是办教育,而不是争排名,就如同真正的学者应该是好奇与探索,而不是算文章数量。争排名、做文章的毛手毛脚,我知道些,我也做过些。我一生的志向与绝大部分的精力还是做个真学者、好老师。身为一个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我是不相信绝对道德观的,我认为道德是成本效益盘算下的产物,是社会制度的衍生品。做为一个理性的社会科学家,我要贡献的是如何透过理性的分析,设计一套制度机能,让人们自然地依自利的动机,做到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因此,我对清华及浙大的建议,不是怎么玩些手法,把排名弄上去,而是以社会精英的心态,怎么为中国打造一个优良的学术与教育环境。在我前面的分析中,我已经清晰的指出,中国如果想要有个优良的学术与教育环境,就得有世界顶级的大学,这两三个顶级大学,会带动几十个一流大学,这几十个一流大学,会带动上百个二流大学。这些顶级、一流与二流大学是中国的知识泉源,会发展出千千万万的科技应用,会培育出无数个领袖、学者与教育家。我任教的浙大与清华,应该有舍我其谁的抱负。 在我的举例与分析中,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创建顶级大学最重要的一环,是以学术大师为核心的市场淘汰、监控与定价机制。顶级大学绝对不是一个官本位的农业社会能产生的。没有一个官,甚至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识别学术大师,但是市场能。市场的识别能力超过任何的专家,市场的淘汰、监控与定价机制是融合了市场所有专家的智慧。 中国以致亚洲都没有一个开放型的学术市场,在清华讲的是“三清”,东京大学谈的是“三东”。三清者,本科、研究生、教授职位都出身清华也。看清华出身的清华教授谈起三清的那副得意像,真恨不得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你这三流古井里的青蛙。”我自己也有“三台”病。四十岁以前,我的梦就是回母校台湾大学教书。整个亚洲的学术精英都染了严重的科举病毒。如果一个大师是在十八岁那场考试决定的,这个大师百分之百是假的。没有真大师,就没有二流大学,就别提顶级大学了。没有开放的市场,就不可能有真大师。货真价实的学术大师是在残酷公平的市场上,百炼成钢的结果。清华、浙大、东大、台大只是个三流大学,真正的症结就在这里。因此要想成为一个二流大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师队伍不能有近亲繁殖。所有博士毕业生都要进入公开市场,不能留校。 大海养大鱼,小沟养泥鳅。学术界的大牛,集中在美国这个学术大草原,也就理所当然了。最大、最公平的市场杀出来的大师,应该是最厉害的。不只我们“落后”的亚洲得服气,近年来,连在“先进”的欧洲的大师都有浓浓的美国牛排味。清华、浙大要玩二流大学的游戏,就得进入北美学术大草原。各位看到吗?在表一里,一个只有三千万人口的农业国家加拿大,居然有两家大学被列入一流大学,就是因为地缘优势:它们位于北美洲英语语系的学术大草原上。如果把杜兰大学、南加大往南搬五百里,进了墨西哥,杜兰、南加大就什么流都不是,这就是地缘优势。 在中国生根的浙大与清华,地缘优势就别想了。没有地缘优势,也能成为二流大学,人家香港科大不是就做成了吗?香港科大还一度有一流大学的恢弘气势咧!出大师的学术市场不是要大要公平吗?中国市场虽然不公平,谁能说不够大呢?只要我们能借用美国市场体制让中国市场做到透明与公平,三十年后,世界学术中心在那里,谁都说不准呢! 如果为了进入这个北美洲英语语系学术大草原,要清华、浙大搬家是做不到的,但是参与英语语系的学术市场的必要条件,非满足不可。我是社会科学研究者,用英文谈中国的社会制度问题,真是■■■憋气!深深的伤害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心情平复后想想,咱们的汉文不就是中原西陲的秦戎话吗?中原周天子的话怎么说,现在谁也弄不清楚了。自然科学是不太受语言能力影响的,进入美洲英语语系学术大草原,对人文社会学科来说,要难得多。这是进入市场的必要交易成本。我知道,北大、清华的经济、管理科系已经在做了,香港科大的建校原则就是世界(其实就是美国)标准。我最近接到复旦大学要求我协助拟订世界顶尖期刊的排名,看来复旦也想杀进北美洲英语语系学术大草原了。 有效的市场机能一定要有优生劣败的竞争淘汰机制。美国二流大学以上,都有严格的淘汰机制,就是长聘(tenure)制度。顶级大学的长聘制度可以说是冷酷无情,惨不忍睹。连挂一流车尾的杜兰大学都是九死一生。长聘制度原来是保障教授的言论自由的,经过两百年的演变,成为美国学术最重要的“净化剂”。长聘制度是让最有前途的年轻学者,列入长聘教授的候选人,称为长聘岗(tenure track), 成为严格考核与培养的对象。 这个考核期,在顶级大学是九年,通过了就是正教授,而且很快的就是讲座教授。在一流与二流大学,通常是六年,通过后就是长聘副教授。顶级大学与一流大学的重要不同点之一,就是长聘制度的严格程度。顶级大学的斯坦福的考核期是九年,而它隔壁一流的伯克莱是六年。 顶级大学经过九年的严酷考核,不被打死,就成了大师。在顶级大学里,副教授这个职位是短暂的过渡。在较好的一流大学(表一中的一流甲)中,大部分的长聘教授,都能升等,可是在一流大学里资源比较不足的学校(一流乙), 就越来越多的终生副教授。因为在一流大学里,升等的标准是看对手想不想挖你。没有人来挖角,你就好好地等着,一辈子都别想升成正教授。好的一流大学挖角的能力强,被挖的或然率高,流通机制好,就没有存货。次一点的一流大学,挖角能力弱,被挖的或然率低,存货就多。到了二流大学,实在没有资源玩这个游戏,但是还想成为一个学术净土,在给长聘时是按照一流的标准打了点折扣,到教授升等的时刻,有些就只看苦劳不看功劳了。北大、清华、台大都没有采用这长聘制,所以就该列入三流大学之林。香港三大,尤其是科大,对长聘制,已经很认真执行十年以上了。 这个长聘制为“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提供了丰富的供给与需求。有人称这个市场为“旧货市场”(used market)。旧货市场的买家,不都是穷人(较次的学校),豪门大户也热衷得很。因为真正的学术大师就像好酒,越陈越香。学术大师是二级市场的常客。在一流大学最常说的话题,在顶尖大学几乎唯一的话题,就是某某人有了什么成果,是怎么来的,又有那家学校挖他了。这个丰富的二级市场,也为长聘制添加了新的功能:淘汰、筛选、信息、激励。对于一个极难客观评价的学术来说,长聘制的这些功能太重要了。没有长聘制、没有丰富的二级市场,就不可能有鲜活热闹、蓬勃兴旺的学术。由于中国没有长聘制,没有开放型的学者二级市场,中国就没有二流大学,更不必谈顶级大学了。清华就是请十个杨振宁来也没有用,请来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只是花钱买了个符号,培养了一个诺贝尔奖研究成果,才是顶级的大学。西南联大的吴大猷可以用杨振宁为例说他自己的学术成果,清华大学的王大中是没有资格这样说的。你知道吗?像杜兰这样的学校,是很少给诺贝尔奖得主荣誉博士的。我现在就是杜兰的荣誉博士遴选委员,我们要授予荣誉博士的,是有可能得到诺贝尔奖的人。锦上添花是三流人做的事。 在二流以上的大学里,重要行政职位,尤其是校长,都是全世界公开遴选的。权与钱是腐化的根源。一流大学有权有钱的学术单位,像商学院院长,基本上是从外引进的。一流大学的学术科系,每隔十来年就会从外面挖进一个系主任。外来的新主管有独立性,他不欠人情,没有瓜葛。他也有客观性,他可以冷静的分析这个单位的历史留存问题,他的做为与决策不会马上引发关联性的猜忌。他有开创性,把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引入。我有个亲身的好例子。EMBA教学是芝加哥大学首先推出的,并不太成功。后来给西北大学摸出了门窍,杜兰大学就挖了西北大学主管EMBA的副院长来当院长,做了两年,就出了成果,哥伦比亚大学又从杜兰手上把他抢了过去。EMBA就是这么样在美国遍地开了花,也影响了世界。 从我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浙大、清华如果关着门自己搞,是搞不成二流大学的。二流大学的建设要靠市场机制,因此想要摆脱三流大学的困局,就得拉一群背景相同、资源相似、有志向前冲的学校一起干,组建一个即竞争又合作的学术市场。我们应该结合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里的顶尖大学,成立像美国常春藤的学术联盟,与中国教育部共同推动,逐渐的将中国最有历史、最有潜力的大学的监管从教育部移转到校产基金会、校董会、顾问委员会的手里,将学术专业的监管移转到公开的学术市场。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导师邓小平,有个真知灼见:“摸着石子过河”。市场不是一天造成的。市场的优化过程,纯粹是经验的累积,结集所有参与者的经验与智慧,不断的改进与摸索前进,最后胜出的机制,不是任何一个设计师能单独推导出来的。认识市场机能在学术监管与激励的重要,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步,极不容易跨出,能跨出这一步,而不跌个四脚朝天,后面的路就会逐渐好走。 “摸着石子过河”的真髓是从一小步做起。张维迎这个小红卫兵,在北大搞的学术文化大革命,立意是好的,大方向也对,可是他可能患了他出国前上班的赵老板同样的错误:打击面广了些,步子快了些,调子高了些,手法硬了些。能让人家小老美,日以继夜、不眠不休、老老实实的干真学问的动力,不是校长室的一纸公文,也不是某某大师的大声吆喝,而是那些小老美俗不可耐的经济动机与市场压力。要在世界顶尖杂志发表文章,也不是随便说说就有的。学术这东西,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北大有这么多学者没有受过应有的研究方法、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的训练,硬是打鸭子上架,只有官逼民反。说到官逼民反,我在香港科大就患过同样的错误。三流大学的问题就在官本位的学术政策,做学术改革的也是用一纸官书,是很难成功的。 我觉得,学术改革,应该用利导而不是势逼,用市场机能,而不是用官方政策。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找最容易突破的新成长点。对原有的教师与学术单位做增量改革。譬如说,把教科书教好要比做前缘研究容易得多,北大许多老师可能无法用英文发表惊世之作,用英文念教科书的本事总有吧!因此计算成果的时候,把文章数的比重压低,把文章质的比重加高,教好书的比重大于劣质文章数的比重,升等评核的时候,多邀请些香港与美国的华人教授参与,采用竞争上岗,竞争加薪。这些都是无法立竿见影的工作,学术本来就不是方便面。自古以来,成功的改革本来就是文火煮青蛙。有点良心与眼光的人都能看到张维迎对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贡献,及对整个北大学术改革的贡献。但想要人人讲好话就难了,不被乱石砸死,都算你张维迎走运的了。 案例:香港科大是怎么沦落成为二流大学的? 香港科大的成立,在亚洲学术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香港科大是亚洲第一个按世界一流大学的体制与框架搭建的大学,找到了真正有当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的背景、见识、能力与经验的吴家玮,到香港来负责这个划时代的任务。其实,应该说是吴家玮找到了香港来实现他的理想,而不是香港人找到吴家玮去实现香港人的梦想。我不认为,当时在大中华地区(大陆、台湾、香港及新加坡),有任何一个官员或社会领袖真正懂得一流大学是什么回事。我要称赞香港的社会领袖,只有见多识广的香港精英才听得懂吴家玮说什么。大中华地区所有自命为研究型大学的校长或准校长,都应该在桌上放一本香港科大教职员手册,没事的时候,看一看,悟一悟:这些手册条文后面的含义在哪里? 我大声疾呼,建议我现在的老板,清华的顾秉林与浙大的杨卫,请吴家玮做你们的顾问。你们有吴家玮的聪慧,但你们没有他的阅历。学问的领悟是要在一流的环境中长期的熏陶,才慢慢深入骨髓。顾秉林与杨卫在社会科学上没有被长期熏陶的机会。社会科学里的市场机能跟自然科学里的物理机能不一样。物理机能的道理能在书本说清楚九成以上,市场机能得靠从经验、观察与失败中去领会。只有在市场玩过,才知道市场规律。办一流大学的道理是社会科学,不是自然可学。本文开场中,引用杨卫校长的那番话,是在五年前,没有一个中国大陆的校长能说得出如此精确的。这是因为杨卫有在美国一流大学受过完整博士训练的经历,在做学生时,耳濡目染,听老师、同学点评英雄豪杰。吴家玮在UC-San Diego 当过常务副校长(provost),他的经验与智慧是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可贵资源。 现在把话头转回香港科大。在1991年,当我接受科大的邀请去香港看看的时候,科大寄来一些资料讨论科大的愿景及方案,其与众不同,就深深的吸引我。我与吴家玮深谈了几次,他的风度、气势、仪表、思想,与我见过的一流大学校长相比,犹胜一筹。他对科大的构想是许多美国一流大学校长的梦想,由于历史因素而只能是梦想。1991年到位的第一批教授,就是梦幻团队,同时拥有这一批学者,是许多一流大学无法企及的目标。在海滩之旁、峭壁之上的校园,吃定了书呆子的那颗清风皎月、美酒诗书的浪漫心怀。这个校园能让耶鲁大学校长嫉妒得高血压,更别提在可怕的哈林区之旁的哥伦比亚大学了。吴家玮带着科大的校园规划与建校大纲,到美国的顶级与一流大学转了一圈,立刻造成极大的轰动。我想,所有的华人,尤其是香港人,要为香港科大感觉骄傲与兴奋。香港政府应该把科大做为重要的战略布局,发展成整个亚洲的学术中心。 哈!我错了,大错特错。我刚到科大不久,有一次跟的士司机在车上聊起科大,他用非常愤怒的语气,大骂科大。说科大校长贪污,在家里盖了大游泳池,又说科大浪费人民血汗钱。我当时极为震惊。渐渐地,我发现香港的新闻媒体,几乎不报道科大,就是报道,也是批评多,赞誉少。在香港各角落,几乎闻不到一丝以科大为荣的气息。我们这一群很把自己当回事,在世界上也有些人把我们当回事的书呆子,在香港平民的眼中,啥都不是,就是一群糟蹋粮食的饭桶。 的士司机不了解科大,也就罢了,他们没有念多少书嘛,哪晓得哈佛与活佛的差别?大学生该了解我们这些国际知名学者的来头吧?有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还不争先恐后的报考科大?哈!我又错了,大错特错。我在科大的时候,以师资的真本事来排名,科大远远的第一,中大第二,港大遥遥第三。由于香港的高速经济发展,越新的学校师资越好。港大最老,师资当然最差,当时有些港大的教授,可能还做不了科大的研究生。在香港待一阵子后,我对香港的高校招生有些了解,才惊奇的发现,科大是香港学生的第三志愿,甚至是第四志愿。要命!连香港的知识分子,也没有把我们这些很把自己当回事的书呆子当一回事。 有些教授,包括我在内,就建议说,我们有这么好的师资,我们应该向全世界招生,尤其向中国大陆招生,为祖国服务。我还兴冲冲地在台湾、新加坡、大陆为科大扩充影响力,号召当地最好的学生考科大,也还真有些学生跃跃欲试。很快,我们发现,港台新陆都是官本位,根本没有市场机制,跨地域招生得通过四地教育部门协调,这一协调,要到哪个猴年马月? 逐渐地,有些老师又飞向海角天涯,留在香港的老师,有些被其他学校慢慢挖了墙角。逐渐地,在世界学术市场上,科大不再是亚洲唯一的亮点,不再英气勃勃。在1991年,世界顶级学者们眼中的亚洲唯一的一流大学,香港科大,到了1999年,就这么沦落成了二流大学。在香港百姓的眼中,还是香港地区的二等大学! 香港科大的案例,为我的理论提供了实证结果,也为浙大与清华发展学术,进入世界二流大学提供一些启发。一流大学要有资源、历史及地缘条件。科大在1991年,满足了资源的条件,而且满足了最难的资源条件:学校领导人与学术领导人。吴家玮与他请来的创校教授,对一流大学操作与学术市场的深刻了解,是到现在还没有亚洲另外一个大学可以比拟。可是科大的创立,也有基因病原(genetic disease)。其中之最,就因为它是个公立大学。公立大学就得跟没有专业知识的官员、议员打交道。这些官员、议员是学校的衣食父母,态度高傲蛮横(香港要比台湾、大陆好多了),而一流学校的操作是很难用客观的短期指标来衡量的,科大与这些官员、议员打交道,根本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还有,官员与议员有他们自己的烦恼与忧愁,他们可不会像我们这些书呆子,为办一流大学而拼命。 香港科大从零做起,没有历史,就没有历史包袱;但没有历史,也就没有群众基础。我起初有点纳闷,香港的官员、议员、学者、新闻记者,应该有不少人是多少知道吴家玮干了件多不容易的事的,为什么就没有人出来说句公道话?后来想想,他们能说什么呢?前面分析过,一流大学与三流大学是模式改变(paradigm shift), 一流大学的思维基本是否定三流大学的体系的。这些官员、议员、学者、新闻记者都是港大、中大的毕业生,难道要他们称赞这些外籍兵团,否定自己?这就如同小海龟孙文,到了北京跟大官僚李鸿章谈变法,是李鸿章听不懂?还是李鸿章没有傻到自残? 科大的地缘位置,也注定让它难以保住一流的架势。可以说,科大是一国两制的受害者。香港只有六百五十万人,做为一个香港的公立学校又不能在大陆公开招生,学生市场就只限于香港的弹丸之地。各位看看表一列出的一流大学,哪个不是全球招生的?香港科大是用国际一流的师资去教香港二流的学生,不只是资源浪费,师生都辛苦难过。最近一阵子,香港在谈教育资源整合,香港科大这个名字都有可能成为历史名词。没有历史,没有群众基础,就没有足够的选票来保护这个招牌。 香港科大曾经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梦幻资源:一个有眼光、有魅力、有本事的校长,一群著作等身、国际知名的教授,一个青山绿水、优雅宜人的校园。但是科大没有历史,没有地缘优势。更重要的是,科大是家公立大学,陷身于扯不清的政治泥沼。科大在短暂的辉煌后,回归成香港高等教育的一个平民:一个世界级的二流大学。 我曾在慵懒的周末清晨,躺在清华园九公寓的床上,望着窗外遐想,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没有己巳之变,1991年的中国应该已经到了贞观之治,即将要回归的香港,决定送祖国一个礼物:十亿美金、一个吴家玮、一群在世界擂台成长了三十年的华人学术精英。邓小平大笔一挥,这笔资金与这群书呆子,进驻清华园,从零做起,打造一个顶级的、自我监管的私立大学。这一来,资源、历史、地缘优势不都有了吗?今天的清华,又何至于在三流大学中挣扎?可能今天的清华已经是鄙夷哈佛、无视耶鲁的世界顶级大学。所有世界新科博士的皎皎者,论文一旦被导师首肯,马上就寄到清华,梦想着北京打来的邀请电话。大唐盛世啊!衣冠长安啊!你在何方? 如果我们以搭建香港科大品牌来评价吴家玮,吴校长并没有取得巨大成功,我给他一个“良”(西方的B)。如果我们以搭建学术平台来评价吴家玮,他的成功是划时代的。他并没有把香港科大办成一流,但是他把香港的七家大学办成二流。他的影响,还到了新加坡与大陆(台湾是个相对封闭的市场)。我前面分析过,从三流大学进入二流大学,是思想的改变,是质的跳跃。一旦进入二流大学的层次,进入一流大学就是只是资源与决心的问题了。 在香港科大创建之前,亚洲的所有大学,都是封闭式教学型的大学。别说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别提参与北美学术市场,在同一个城市内都老死不相往来。在1990年以前,亚洲最西化、最进步的新加坡大学与香港大学的老师都只是些英国与澳大利亚的学士与硕士。这些地区的学术领导人还公开说,澳大利亚的硕士训练都要比美国博士好得多。台湾的学者都是本校子弟,许多是从助教按年资爬上来的。在世界顶级的学术会议是看不到亚洲大学来的学者的。别说来打擂台了,连观众席里,都找不到。近年来,亚洲学术风气的蓬勃发展,香港的三大,甚至七大,都进入了二流大学之林。 这些与香港科大的创建,引起了欧美学术领袖的重视与另眼相看,逼着亚洲的学术当家人打开大门是有密切关系的。 结语 我对中国与大中华地区的经济与学术发展是非常乐观的,有些人甚至说我是盲目的乐观。逐渐地,我发现,就是乐观的我,也都低估了中国与大中华地区进步的速度。 一所一流大学的内部条件是资源、历史、地缘,外部条件是开放、透明、竞争的学术市场。浙大与清华起码有了历史与地缘的优势。中国之大,没有人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垄断市场或阻止市场发展的脚步。这个庞大的市场,会养出大鱼,浙大与清华都有可能是条大鱼。 我认为,浙大与清华都没有理由毛躁,急吼吼地要长大。长大是必然,长得好,就不是定然。学术如同好酒,资源、历史、地缘有了,外部环境对了,剩下的就是耐心的等待。当今之急,是寻找资源与妥善运用资源。同时耐心地、逐渐地改变外部环境。 一流大学之间的竞争是君子之争,合作是道义的合作。研究型大学的师生是在学校与学校之间不断流动的。这些流动切断了个人的私心,增加了信息,辅佐了判断,加强了监控。 进入一流大学最难的一步,是从封闭性的三流大学跨出来。改革与利益重分配是孪生兄弟。在改革中,现有的当家人、在位者是输家。吴家玮并没有把香港科大办成一流,但是在新生的香港科大没有输家,个个是一流大学的支持者,甚至是狂热的信徒。科大的成功站住脚跟,有了成果,让香港其他六家大学能兵不血刃地进入二流大学。一个成功的改革,压力要来自外,不能来自上(会官逼民反),更不可能来自下(那就是造反,更是天下大乱)。浙大的成功蜕变要靠来自清华的压力,清华的成功蜕变要靠来自浙大的压力。公开、透明、全球性的市场竞争是必要的压力机能。 参考文献 Avery, C., M. Glickman, C. Hoxby, and A. Metrick, 2004, A revealed preference ranking of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BER Working Paper. Manski, C.F. and D.A. Wise, 1983, College Choice in Americ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pence, M. 1974, Education as a signal, Chapter in Market Signali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2006, College Ranking.
5931 次阅读|2 个评论
明朝评职称也打人
热度 5 张其瑶 2012-5-1 15:55
明朝评职称也打人
焦芳,泌阳人。天顺八年进士。大学士李贤以同乡故,引为庶吉士,授编修,进侍讲。满九年考,当迁学士。或语大学士万安:“不学如芳,亦学士乎?”芳闻大恚曰:“是必彭华间我也。我不学士,且刺华长安道中。”华惧,言于安,乃进芳侍讲学士。——明史 列传第一百九十四 阉党 焦芳在明朝天顺八年中了进士,天顺是明英宗朱祁镇第二次登基后的年号,明英宗朱祁镇就是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的那个倒霉皇帝。焦芳中了进士做了庶吉士,9年后应该升学士,有人对大学士万安说像焦芳这样不学无术的也能当学士吗?焦童鞋闻言大怒,认定是彭华说的坏话,说我要是当不成学士,路上碰到彭华一定拍死他。焦童鞋的威胁吓住了彭童鞋,连忙去跟万大学士进言,焦童鞋终于如愿以偿评上了职称。生猛的焦童鞋后来成了大学士,内阁首辅,活了83岁,可是比现代教授威风多了。
个人分类: 杂说|4768 次阅读|7 个评论
接近历史的智慧
热度 2 westman 2012-1-29 16:16
今年春节前后,看了《明朝那些事儿》。这部历史小说是近10年来最为畅销的作品,如果用四个字来谈观感,那就是荡气回肠。 不久前我看了另一本和明朝相关的书,叫《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这两本书的都是同类历史著作中的精品。《明朝那些事儿》是巨著,一共9册,出神入化,注重历史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分析,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作者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这部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中观视角,立足于明帝国的权力结构,剖析皇权、宦权和相权的斗争,并侧重对首辅、内阁、大学士这一层面人物的分析,尤其是开国后,对明朝中晚期的历史,基本围绕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而展开,这些典型人物,基本上以内阁及其几位首辅为主,对于皇帝、宦官、后宫、尚书、巡抚、总督等权力人物的记述,基本是衬托。此外,作者当年明月是80后,文字轻松调皮但不失厚重雅致,比较对味。 《帝国政界往事》虽不为人知,也很好看。这部书的站位更高,她在鸟瞰明帝国,对明朝后期几位不作为的皇帝的批评,鞭辟入里、毫不留情,对重大史实的记述也非常详尽,200多年的历史线条非常明晰。如果要看故事,《那些事》值得看,如果要了解明帝国的运作规律和垮塌之由,《往事》更清晰、好看。 说完了两本书的比较,我再说说对明朝这个朝代的看法。中国历史上的汉族政权,大大小小将近百个,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一统的汉族封建政权。汉民族的政治智慧汇集在明朝,读懂了明朝,就读懂了中国古代。朱家天下维持了200多年,这也是奇迹,为什么会发生?开科取士。皇权没有向社会开放,但相权和宦权都向社会开放,社会的有识之士总能找到生活的希望和目标,皇权也有智识阶层的支持。 明帝国为什么会崩溃?有人说是明后期那几位不作为的皇帝糟蹋了帝国,也有人认为是文人阶层和相权的衰落最终搞垮了帝国,还有人认为是少数民族在北方的崛起最终动摇了帝国的根基。事实上,是这三个因素的合力最终让明帝国覆灭。如果大明的皇帝都向朱元璋和朱棣那样有魄力,勤政(每日批阅公文上千),有创造性(朱元璋设置的内阁首辅制是历史的首创,朱棣迁都北京有助于维护国家稳定)、绝对权威(帝国巩固后功臣们基本被扫荡干净,不被内阁、宦官和后宫及其地方官员忽悠),明帝国的江山估计会越来越巩固;如果内阁和首辅们都像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那么杰出,不像严嵩之流那样贪污腐化,估计明帝国的江山也会延续更长时间;如果女真族像蒙古人一样早日衰落在北方的沙漠和草原中,就不可能上演日后的八旗横扫华夏。明朝后期,皇帝怠工,内阁边缘化,宦官干政,地方官员鱼肉百姓,满洲族崛起。这些因素一环扣一环,共同绞杀了一个生机勃发的帝国。 历史的教训不可忽视。政权向社会开放,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基本潮流,这以潮流简单来说就是让精英们有机会参与治理国家。各类人群应明晰定位守住底线,比如宦官不应干政。民主是政治中的合法元素,明朝的弹劾案例非常多,这也是“封建专制社会”中少有的民主色彩(我后来发现明朝的政治结果和今日的日本有很多类似),这一色彩让明朝的天空增添不少亮色。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政权更替是因外部因素的变化直接导致的。如果漫长的封建社会,这一外部因素局限在北方草原和长城内外,那么今天这一因素的界限已经逾越了太平洋,甚至更多的领空领海。 看明朝的故事,虽惊心动魄,但也是一种享受。历史充满玄机,历史蕴含智慧。让我们在忙碌中,解读玄机,接近智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4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人生最深的滋味(蒋醺)
热度 1 pathologysmu 2012-1-6 22:07
苏东坡在最落难的时候,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写了最好的诗句出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此时苦味出来了,他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并不是你年轻时得意忘形的样子,而是在这么卑屈、所有的朋友都不敢见你的时候,在河边写出最美的诗句。 他原来是一个翰林大学士,但因为政治,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政治上受连累,帮苏轼夫妇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使用,所以苏轼就改名叫苏东坡。 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在历史上建立一个光明磊落的生命情感? 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他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那时候跑到黄州的夜市喝点酒,碰到一身刺青的壮汉,那个人把他打在地上说:“什么东西,你敢碰我!你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怎样?”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苏东坡,然后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忽然就笑起来,回家写了封信给马梦得说:“自喜渐不为人知。”他是才子,全天下都要认识他,然而他常常不给人好脸色,可是落难之后,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 所以我觉得,苏东坡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最后出来的一个味是“淡”,所有的味觉都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采,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可是这个味觉是生命中最深的味觉。 你会发现他在做官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清风徐来,但是从他的诗中看到,因为他不做官,才感觉到清风。 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来。 他可以感受到:历史上那些争名争利,最后变成一场虚空。可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因为他回到自我。 我相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美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或是贫穷,有自我,才有美可言,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着,其实感觉都不会美。 所以这个“淡”是你经历酸、甜、苦、辣、咸以后,才知道淡的可贵。所以他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330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1-30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1-12-9 15:11
十年积累,一朝爆发, 博士该如何应对面试? ——读2011年第28期“读者之声”有感 在《科技导报》2011年第28期“读者之声”栏目中,吴飞鹏研究员撰文劝导博士生应该争取有效的积累,养成对知识重新梳理和归纳的好习惯,通过独立思考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从而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我对吴飞鹏的观点深表赞同。古人劝学有云:“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闻”。博士可不是10年,而是整整20年!在古代,博士或许直接就是大学士了,但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20年寒窗,能不能一朝天下闻,对博士来说仍是个未知数。要想有用武之地,不但要有积累,还差那最后的一“哆嗦”,也就是上岗前的面试。 毫无疑问,“哆嗦”得好不好,事关重大。平时的积累好比彩排,即使排练了千万遍,登台表演搞砸了,也只能被嘘下台,望天兴叹。所以说面试真的很残酷,它几乎要求零错误。平时犯错可以有改正的机会,而面试时的错误却是致命的哦! 面试(Interview),顾名思义,指当面看、亲耳听。正如吴飞鹏所说,要想没有刺让人挑,没有破绽给人看,有效的积累至关重要。所谓的面试“技巧”其实用处不大,因为面试因人因事而异,没有统一的套路。如果有人还按部就班地遵循那千篇一律的“技巧”去面试,多半难成事。然而,面试却是有规则的,如正规公司招聘、大学教授招聘、国外博士后招聘等,无论在学术圈还是生意场,都有3条规则可循: 一是诚实(Honest):诚实是人的一种气质,能装出来,但很容易识破,因为眼睛是骗不了人的,这也是为啥要面试的原因。人们常说“眼神接触”,即是此意。无论你知识多寡、水平高低,面试那一刻就是要体现真实。即使是博士,也不要夸夸其谈,我们要做好的是最后的一“哆嗦”,而不是“得瑟”! 二是正面(Positive):有的人可能觉得激情更重要,但是我更喜欢正面,因为它代表人的一种很特别的气场。这与人的性格有关。坊间常说博士读了那么多年书,是不是都读“傻”了?木讷呆滞、不善言辞仿佛成了博士的特征,尤其是女博士还常被冠以“灭绝师太”的恶名。这当然是偏见,只有博士自己才最了解自己。一个人的气场,关键不在他是内向还是外向,而在于他是否正面而积极,具体的体现就是他的肢体语言。这在面试时最有效。气场骗不了人,一看就准。 三是灵活(Flexible):或许用“灵光”更确切些。面试的确是门学问,它考察人的即时应变能力,应该归于“应急管理”学科加以研究。灵活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能够突破“知识瓶颈”的能力,通俗说就是把茶壶里的饺子倒出来。懂的再多,不一定能在该用的时候拿出来。要不怎么说面试比笔试更重要呢?有时笔试第一名,面试照样刷下!因为笔试虽好办,作弊也容易,但毕竟脑袋是骗不了人的。 根据以上三原则基本就可以判断一个学富五车的大博士能否顺利通过面试,找到工作。此外,还要劝戒博士生千万别作假,不要受当下学术歪风的影响,因为一旦作假成了习惯,人的气质和气场都会彻底改变。同时,知识积累固然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突破知识瓶颈,因为有用的不是肚子里的知识,而是知识的实际运用。工作看重的不是谁的肚子大,而是谁的拳头硬。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 王宝山 重温导师教诲 走好科研之路 ——读2011年第25、27期 “主编心语”有感 《科技导报》“主编心语”栏目近期刊出了冯长根老师的“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之“博士论文评审”和“博士论文答辩”2篇文章。读过之后,我心里非常激动,4年前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的情景历历在目…… 那时,在历经了3年多辛勤的研究工作后,我终于完成了博士论文的撰写,刚想松一口气,将论文送给导师审阅,冯老师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一定要将论文修改到你认为最完美,再送给老师看。修改是你的责任,因为这工作是你做的,就像你的‘孩子’一样,怎样打扮它是你的事。” 提交了博士论文后,我心里忐忑不安:害怕评阅人给低分,又害怕不能如期参加答辩。冯老师又对我说:“不用担心,你的工作是有分量的,有创新,有成果。你现在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还怕什么呢?” 在等待评阅结果、迎接答辩的日子里,冯老师告诉我:“你应该到专业图书馆再查一查有没有与你的课题相关的最新文献。与最新发现保持同步,这样你答辩时会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也更能表现一名科研工作者应有的水平。” 于是,我静下心来,认真谨慎地修改着论文,一遍又一遍地研读,核实实验数据,查阅最新的文献资料,亲自跑去邀请校外评审人和答辩委员,直到信心满满地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在论文答辩会上,冯老师的话再一次给我力量:“这些答辩委员提这个问题那个问题,目的不在于答案本身,而是想了解你在批评面前,能不能用合适的科学性语言进行论辩,看你对自己的课题有没有信心。”于是,我满怀激情、充满自信地向答辩委员们介绍了我做的工作,与委员们就课题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而诚恳的讨论。答辩结束后,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今天,我又有幸读到了冯老师写的这一系列指导博士生的文章,心情怎能不激动呢?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阶段的悉心指导,仿佛就在眼前。作为年轻的科学研究者,我们很多时候是迷茫的,是没有信心的。我有幸在科研道路上遇到了冯老师,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学术研究,还关注如何培养学生较高的科学素养、如何夯实成功的科研生涯。很庆幸冯老师将他的这些话写成文章,使更多的青年研究者受益,让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增添信心和力量。 冯老师文章中有一句话很让我感动:“做了你的学术带头人,为你一生守护。”我觉得,冯老师就是学生一生的守护人!祝愿我的老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也祝愿我的学弟学妹们在老师的守护下,有更多的人走上成功的科研之路!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博士后 陈涛 (责任编辑 秦政,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之声|12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冕之王
marietta 2011-11-14 10:58
假如中国没有了饶毅 。。。。。。 事实是, 中国科学院没有用科学的胸怀欢迎饶毅 也不会去纠错 那个牌子上赫然写着:。。。科学。。。 透过两院虚掩的大门:中国的翰林大学士们 那个头衔,你们爱么? 转过来,转过来,走两步,走两步,撅起屁股,给大家看看 院士不是官员卸任转换门庭的途径,两院更加不是逃避纪委和审计的去处 无冕之王
13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悄悄地,朝中科院说句话
热度 9 wujingzhi 2011-5-23 15:02
这几天一大帮重量级博主都热情高涨地为中科院撰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忆往昔,论未来,给乌烟瘴气一段时间的科网博客带来一股正气。很好! 本来吧,俺和中科院没有任何关系,除了这个博客(这也是间接的)。这次征文更和我没有关系。 闲来无事,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想法,就在这里记录一下。算是自言自语吧。 中科院,是个群英汇集的殿堂。里面的部分人,就是院士! 在中国,称得上“士”的都不简单,虽然近年来学士有点掉价,可在古代“大学士”都很受尊重的。 有了中科院,就有了院士。 有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德高望重的院士,就有了真正的中科院。 有了德高望重的院士,也就有了高度,继而,就有了落差。 距离大了,院士就只可远望。被供养了起来。 有被供养的院士,然后,就有了云游的院士。 据说,都很神! 院士,在院子里。有的,在天上;有的,在云里。很少在人群里。 学士们,用迷离的眼神,像敬神一样眺望着院士。 那个院子,从此,不再是个普通的院子。院子里的人,也都不再寻常。 院士,绝不同于其他“士”! 有的人想混进去,有的人想玩进去,有的人还想挤进去…… 然而,里面的也有人很想跑出来,还有人想离得远远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院士牛人,宁有种乎? 有! 有? 有…… 走下神坛,回归人间,做好本事,做点正事,多做好事,也是生活。或许更有生机! 以人为本,人人平等。不搞那么多特殊,可能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了。科学在不断发展,后生可畏,弟子不必不如师,何必高高在上呢。 相关 : 李永丹, 诚邀院士走下神坛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1175do=blogid=449487
个人分类: 格物致知 R & D|1677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清代大学士嵇璜
热度 3 Majorite 2011-1-23 08:02
[转载]清代大学士嵇璜
清代大学士嵇璜 嵇璜(1711-1794)清代大学士、水利专家。字尚佐,字甫庭,晚号拙修,无锡城内学前街人,河道总督嵇曾筠之子。雍正八年(1730)中进士,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通政司副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嵇璜卒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终年84岁。卒赠太子太师,谥文恭。有《治河年谱》传世。他是清代著名水利专家,书法也享有盛名。清袁牧《小仓山房集》称他“精小楷,能于胡麻上作书。” 家庭背景   嵇璜的祖父嵇永仁,曾为福建总督范承谟幕僚。耿精忠反清,嵇永仁、范承谟先后被害。 父亲嵇曾筠(1670—1739),字松友,号礼斋,康熙四十五年(1706)中进士。他前后任过翰林院编修、山西学政、河南乡试正考官、兵部待郎等官。雍正元年(1723),河南中牟黄河决口,嵇曾筠奉命治黄,在危险处共筑堤123796丈,备尝艰辛功劳卓著。雍正五年(1727),又兼山东治黄,曾条奏河工六事。后来虽升任兵部、吏部两部的尚书,可一直兼管水利,任过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兼治黄河、运河水利,曾在黄河北岸开挖了一条长3350丈的引水河,后又任江南河道总督。   雍正十年(1733),因母亲去世丁忧在无锡,但对水利事业仍然十分关心。乾隆元年(1736)兼任浙江巡抚、浙江盐政,曾提出改善盐政四事和在海宁筑尖山坝以阻潮势,更修理浙江沿海石塘7400余丈。在浙南淳安、乐清等地又建设水利工程,并曾请求拨浙江省城义仓之谷运至温州、台州等府属县平粜,以解决人民的困厄。 乾隆三年(1738),嵇曾筠病卒于浙江任上。第二年浙江人民将他入祀在西湖浙江省贤良祠。 嵇曾筠,是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历任佥都御史、江南河道副总河、河东河道总督、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浙江总督等职,治理黄、淮及浙江海塘有功。 继承父业   嵇璜自小得到父亲的喜爱,也受到父亲严格的教育。他举止庄重,不苟言笑,“虽贵公子而动容周旋,造次必于儒者”。生活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激发了他对河工的兴趣。九岁读《禹贡》,突然有所发现:“禹之治水皆由下而上,盖下流宣通,则上水自顺流而下。”这番议论令许多长者深为惊讶,也大为赞赏。   雍正七年(1729),清廷为加恩在朝大臣,诏令其“子弟一体会试”,嵇璜因父贵而名列其中,赐举人。八年,以二甲六十八名登进士,选为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十二年擢右中允。十三年转左谕德,充山西乡试正考官。乾隆元年(1736)充陕西乡试正考官,命南书房行走。三年丁父忧,六年服阕。七年擢左庶子,充日讲起居注官,寻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八年三月转通政司副使,七月迁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此时,黄河和北方水患频仍,嵇璜针对河工修治中的弊端,多次向朝廷上奏,提出开浚引河、引流培修河岸、注意入海口等保持河道宣泄通畅的意见,还请严禁夫头包揽,对以工代赈的贫民,务必按值发给工价。这些建议均得到乾隆的赞许,并很快得以落实。十二年正月迁大理寺卿。十三年四月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六月擢工部右侍郎。十四年十二月调户部右侍郎,寻转左侍郎,充经筵讲官。   乾隆十八年,黄淮并涨,堤决遭淹。嵇璜此时正以吏部侍郎随驾热河,闻讯后立刻草拟“宣防八事”奏疏。乾隆看重他的治河才能,派他与工部侍郎一道南下,实地查看河防,并督修堤岸诸工程。嵇璜培修重点堤岸;改砖工为石工筑拦河坝;在诸水总汇的串场河地区,建新闸门,浚旧河道;修复受损的几处草坝。经过近半年努力,大功告成,乾隆特下谕表彰。   二十年二月,嵇璜恳请终养,未获准。十二月以母老病恳请回籍。   二十一年,江苏淮安、徐州、扬州等府又因河决遭灾,“璜在籍奏请买小麦运江平粜,上从之”。 二十二年春,乾隆认为,“璜母病愈”且“璜侍父曾筠久任河工,见闻所及,谙练非难”,任命他为南河副河总,负责江北淮扬一带河道的疏浚,并赐诗:“淮黄近多事,简畀冀堪胜。习矣吾知夙,佥惟汝尚能。母仪近养便,父训熟闻曾。伫俟成功奏,忧心日所凭。”还赐“奕世宣勤”额以鼓励。从此,嵇璜便正式担当起治河重任。   江北一带,淮扬地势偏低,周围洪泽、高邮、射阳等湖因黄淮两河泥沙淤积,无法起到蓄洪作用,以致河堤决口,洪水便长期滞留。对此,嵇璜采取“改纡为直,移远为近,浚浅为深”的治理办法,先修建高邮运河的东堤闸坝,使一部分潴水排向长江,以减轻入海的压力;然后开始疏导下河归海的道路。这项工程一直继续到二十三年五月才完成,被乾隆称赞为“经理下河,尔功不小”。除此之外,嵇璜还制定了“高邮运河诸坝开启水位标准”、“各湖入江要区的芒稻闸永行开放”等规章,均得到乾隆的嘉许,“命勒石闸畔”。八月,秋汛大涨,湖河安然无恙,嵇璜因功晋级,擢工部尚书,后调礼部。    二十四年四月,嵇璜请准在籍终养,不久又因母丧守制。二十五年八月,嵇璜进京为乾隆祝寿,途经淮扬地区,目睹治河进程,又上奏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三十二年四月起复任礼部尚书,七月改授河东河道总督。此前,嵇璜曾主持江北淮扬河务,对东河并不熟悉,于是乘赴任之机,绕道河南,调查沿河实情。到任后,便发布“裁坝夫、栽堤柳、革除垫崖贴坡诸弊”等命令,又修筑杨桥大坝,制定保证运河通航的水量管理办法。史载“璜每巡河,不避艰险,身先属吏”,以至“积劳咯血”。一次,天未破晓,虞城工险,嵇璜不顾雨雹交下,道路泥泞,立即前往。当时,河水猛涨,激浪冲刷着堤岸,情况危急,随行者“瑟缩面皆改色”,纷纷劝他躲避,嵇璜“立堤上”厉声叱曰:“埽去则我与俱去!”亲督抢险,终于保住了堤岸。?   三十三年五月,“济宁等处粮艘过津前后脱帮”,乾隆认为“办理不善”,嵇璜召授工部尚书,离开了治河一线。三十四年正月又因“河东总督任内未甄别佐杂”,被降调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三十六年迁工部右侍郎;三十八年五月擢工部尚书,随后又转兵部,充经筵讲官。?   四十年,嵇璜充《四库全书》馆正总裁、会试正考官;四十四年,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寻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四十五年九月,授文渊阁大学士,旋充文渊阁领阁事兼国史馆、三通馆正总裁等。京城任职二十余年,其业绩为主持编写文化典籍《河源纪略》、《四库全书》、“清三通”等。   四十六年五月,黄河出现多处险情,朝廷深为忧虑。嵇璜虽然久离河工,但仍心牵河务。今日学者白木、周艳琼在《淹没在尘埃中的几个清代改造黄河策略》一文中曾这样谈及历史往事 “……河决青龙冈。大学士嵇璜在热河面奏高宗,建议令黄河仍归山东故道,高宗‘以为其事难行,是以迟回久之’。然而青龙冈决口堵而复决,大学士阿桂及河督李奉翰等大臣束手无策。高宗又将嵇璜之建议询之阿桂等,令各就所见据实复奏。阿桂等人复奏‘俱称揣时度势,断不能行,其词若合一辙’。高宗又恐阿桂等人‘揣合朕意,故为此奏’,并指出:‘嵇璜尚为素悉河务之人,其前奏使河流仍回山东故道之语,亦必中有所见。即使其事难行,而其言为要工起见,究属因公;且治河之策,本应集思广益,正不妨博采周咨,以期询谋佥同,折中至当。着大学士九卿科道等,再行悉心妥协会议具奏。’但是此议仍遭到大臣们的一致反对,不能施行。嵇璜幼年随父嵇曾筠实习河工,后又多年主持河务,确是‘素悉河务’之人。他在高宗召对时敢于面奏改河方案,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高宗对他的建议也是心有所动的,但后来几经犹豫反复,还是没有采纳,归根结底,仍是怕其妨碍漕运之故。”   自此以后,嵇璜再也没有参与过河防事务。但事隔七十四年,铜瓦厢大决口,黄河在席卷无数生命财产之后,自动北返山东故道。   四十七年,嵇璜加太子太傅衔,命在上书房总师傅上行走。五十年,朝廷举办隆重的千叟宴,嵇璜因德高望重被举为汉大臣领班。五十一年,因精力日衰而请求致仕,但未获准。乾隆诗以赐之:“愿老何须以老悲,古稀犹此日孜孜。旰宵未倦依然,尔我同庚可不思。一去已怜一为甚,再随应识再非宜。汉家灾具三公免,君合臣纲我勿为。”不久,又被特准在紫禁城内骑马,肩舆入值,但嵇璜“非体有不适与极大风雪,仍步行入朝如故”。五十五年四月,“以璜成进士逾六十年,重与恩荣宴”。五十七年,嵇璜又请求致仕。事情始末在《书嵇文恭遗事》中,秦瀛有生动的记载:   “乾隆壬子夏四月,公忽持奏稿过余,曰:‘余耄年伴食,不安于心,将乞骸骨,用以告子。’余曰:‘公当面求允而后上之。’越日,见上,果求退。上曰:‘且缓,俟朕热河旋跸时,比驾回。’公具折陈请,上又曰:‘可俟来岁春融。’明年癸丑春二月,公再陈请。上召见军机大臣,言‘嵇璜与朕同庚,拟留作老伴,朕归政,亦令其归。今伊必欲恝然而去,朕无如之何,如尚可暂留,令伊自商,朕弗强也。’时公已趋出外,朝房军机大臣出,命余传上语告公。公排徊良久。余曰:‘公自是不能复言归矣。’公流涕曰:‘非惟不敢,且不忍。’遂以公言入奏而散。逾两年甲寅,公薨于位。”   宦海生涯五十余年,嵇璜也曾起起落落。据《情史列传》记载:三十九年六月,安南(今越南)发生内讧,朝廷下令“严防夷兵窜入”。而此时竟有“广西广明县民潜伏安南滋事”,时任明江同知的嵇璜之弟嵇璇因“失察”“开参”。这时,江左道秦廷基“忽赴粤东谒见”两广总督李侍尧,“希欲通融”,被李侍尧奏参。乾隆命广东巡抚熊学鹏查明此事。熊学鹏审讯后,“拟以斩候”,秦廷基闻讯自缢。乾隆接到奏报十分生气,斥责“熊学鹏即将秦廷基拟以斩候,仍任其在省安居并不即行收禁,致该犯得以在寓投缳,其事实由熊学鹏酿成。况秦廷基袒护改供一案熊学鹏近在粤东并未查出奏参,难保无徇之处。”将熊学鹏革职,发往川省办理军需。此前,熊学鹏奏报“秦廷基袒庇嵇璇,实因畏惧尚书嵇璜”。经查“此案审无嵇璜嘱托情弊”,但是乾隆仍下谕申饬:“嵇璜不过一尚书,且非朕深为倚任之人”,“设有其事,必将嵇璜重治其罪,断不曲为宽贷”,“若就嵇璜办事而论,较之王际华实有过之无不及,而小心谨慎之处,则远不如。朕所以于嵇璜不肯委以重任且时加训饬提撕俾知儆觉”,“嵇璜嗣后惟当改悔思愆深自敛抑,毋负朕教戒成全之意”。晚年又因“上书房师傅旷班”受申饬。如此等等,使得嵇璜身居官场,愈加小心谨慎。   但是,乾隆朝前后六十年,整饬官场,痛惩贪官,不少权重一时的高官如于敏中、李侍尧曾先后落马,甚者皇亲贪污也杀头。而嵇璜和他的兄弟、子侄,却从无因贪污革职查办的。晚年入阁为大学士,正值和珅专宠擅权,嵇璜“以谗数被斥责”,虽不得已“隐忍不言”,“然遇大事颇不苟”,乾隆五十一年,台湾爆发林爽文起义。清廷镇压起义后,追究有关官员的责任,台湾道永福,‘以贪酷故’,下狱受讯。勾决日,在朝大臣竞相为之开脱,乾隆亦犹豫不决。而嵇璜却说“永福为守土大员,不可轻纵”,“上乃勾决”。 嵇璜善于相士,前人书籍多有记载。例如,吴县石琢堂太史以诸生入谒,嵇璜就预言“子当以第一人及第”。但“嗣石六试不遇”,而“公许之益坚”。乾隆庚戌,石果大魁天下。喜宴日,嵇璜掀髯对太史曰:“殿撰公,我岂妄哉!”众人“咸为齿粲”。   嵇璜精于书法,“能于胡麻上作书”,向他求字的人很多,其中包括权臣和珅。当时,嵇璜虽受到乾隆的责备,但仍不肯阿谀和珅,于是略施小计。一日,邀几位翰林在府宴饮,席间,家童出堂禀告:墨已研好,请为和相作书。书写刚半,家童失手,墨汁洒到纸上,嵇璜大声责骂,众人纷纷解劝。次日,嵇璜对和珅说,“徒败公佳纸。”那几位翰林多是和珅门下士,亦言亲眼所见,最终不了了之。而为官清正的工部尚书周元理,嵇璜与之志趣相投,周元理告老还乡时,嵇璜特书“赐福堂”三字制成匾额相赠。书载:嵇璜“议事画稿无巨细必沉思审定求一是处,虽位及人臣而依然儒素”。由此可见,他虽身为高官,但仍保持着读书人的品行操守;其日常生活也很俭朴,“常膳至不能具兼味”。次子承豫赴滇西任时,嵇璜嘱咐儿子:“有守惟从俭,无才更戒盈。勉思为善吏,莫负此家声。”嵇璜去世不到一年,京师懒眠胡同第宅“即属他姓”,他的女婿有诗“老屋区区留不得,而今始识相公贫”。以至有人慨叹“父子相继为相,而清风夙著,身后遗产不抵中人”。 五十九年(1794)七月十七日,嵇璜在京病逝,寿八十有四。乾隆派皇八子前往祭奠,赠太子太师衔,赐祭葬,谥文恭。其著作有《治河年谱》、《锡庆堂诗集》八卷,亦有“河防奏疏”和书作真迹传世。 嵇璜轶事   嵇璜生于清康熙五十年(辛卯年)六月初六日午时。字尚佐,又字黻庭,晚号拙修。   嵇璜的曾祖父嵇廷用,官中书,居金陵(今南京)。嵇璜的祖父嵇永仁(1637-1676)移居无锡。   嵇永仁事闽督忠贞公范承谟幕府。清汉军正黄旗人耿精忠继父亲官袭,为靖南王。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响应吴三桂叛乱。忠贞公范承谟和嵇永仁同时被捕。后范承谟惨遭杀害。嵇永仁宁死不屈,于康熙十五年(1676)在狱中自缢。?   嵇璜的祖母杨太夫人,她二十七岁孀居,年仅七岁的嵇曾筠(1670-1738)为永仁独子。孤儿寡母,生活万分艰辛。杨太夫人教子有成,嵇曾筠中康熙丙戌年(1706)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恩赠少保,赐谥文敏。?   嵇璜的父亲嵇曾筠对慈母非常孝顺,他举进士后,接母亲去京城居住。以后,儿子累迁任,杨太夫人总是随往。?   嵇璜的祖母杨太夫人,她生于清顺治六年(1649),卒于雍正十年(1732)。解放后,出土杨太夫人破损的墓志铭云:“……享年八十有四,累封一品夫人。子一,即太子太保、大学士曾筠。孙男八人:?、瑛、璜、璡、瓒、璇、成、玖。璜登雍正八年进士第,官翰林院编修。奉命回籍丧事。孙女四人,俱适名族……以十三年又四月十三日合葬光禄公兆。先是康熙四十二年癸末,太夫人奉旨旌门建坊,光显于世。越雍正七年己酉,赠光禄公,复蒙恩与享昭忠寺,至是又特给大学士一品诰封。太夫人皆亲见之……”?   嵇璜对祖母杨太夫人既崇敬,又关怀备至。雍正十二年(1734),遵旨扶杨太夫人灵枢回锡。次年,嵇璜又返乡料理葬事。杨太夫人祔葬赠大学士嵇永仁?山军嶂山之东墓地。嵇璜请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保张廷玉撰写杨太夫人墓志铭。?   之后,每逢清明节,嵇璜总是要到祖父母墓地、父亲(衣冠冢)墓地祭拜。官船出五里湖,驶过石塘桥,进入长广溪,到了葛埭桥西南的后丁石桥,再向西拐弯就是烧香浜。嵇璜一行人在烧香浜村登岸后,然后去山军嶂山东墓地。这样,就结识了当地乡绅乐斯公萧钟英(1697-1770)。萧钟英的儿子萧文汉(1730-1801),他是清义士。萧文汉有二个儿子,长子萧禹柏,仕县丞,次子萧禹松,有文才,嵇璜很赏识他,就亲自作媒,将胞哥的孙女嫁给他。后来,嵇璜为侄孙女婿萧禹松在刑部捐了一个官衔。不久,萧乐斯、萧文汉父子俩在烧香浜中段建造屋宇。有人告发他们违反了清庭规定的高度,欲治他们的罪。嵇璜得悉后,面奏乾隆帝,说房屋是他自己造的。从那时起,萧氏新建的屋宇称之“嵇三阁老厅”。至今,遗址、遗迹、遗物尚存。“阁老厅”名闻南门乡下。?   嵇萧两家联姻后,关系更加融洽。嵇璜家到萧家,萧家总是殷勤款待。萧乐斯长嵇璜十五岁,他六十寿辰时,嵇璜亲手题写“宁寿堂”匾额向他祝寿。在“阁老厅”里,以后,嵇璜又题写“八叶留芳”牌坊(砖雕)。“你笃桑梓”、“言坊行表”、“永评乡协”、“敦义爱古”等匾额。署名大多是拙修嵇璜,笔者曾见之,这些匾额,可惜在“文革”中散失了。?   嵇璜为嵇曾筠第三子,生而颖异,六、七岁时如成人,读书过目不忘,能写妙文。清雍正七年(己酉年)赐进士,雍正八年(1730),庚戌科会试,嵇璜举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嵇璜一生主要官职:皇清诰授光禄大夫(正一品)、经筵讲官(经筵,为皇帝听讲书史之处)、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等。   嵇璜入仕后,一帆风顺,官运亨通。一生中仅有一次大的降职经历。即乾隆三十三年(1768),他任河东河道总督,次年(己丑年)降补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不久旋升。通过这次教训,嵇璜更加谨小慎微,效忠皇上。?   嵇璜历雍正、乾隆两朝,一生政绩卓著,德行俱成,事迹载于国史。《清史稿》列传九十七有嵇曾筠、子嵇璜传记。?   嵇璜为文渊阁领阁。清乾隆三十八年(1723),他与 纪昀、刘纶、程景伊等纂修《四库全书》。?   嵇璜年老时体弱有病,他屡次上疏,乞求休养,俱蒙圣心垂注,赐请慰留。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秋,璜疾作,又上疏乞假未允。七月十七日酉时,璜溘然去世,享年八十有四。圣心轮悼,恩尝经被。乾隆遣第八子仪郡王永璇奠祭,赐恤金千两,谕葬之。卒赠太子太师,晋赐谥文恭。乾隆六十年(1795)十一月初九日归葬于山军 嶂山之东的铜坑坞(今无锡市滨湖镇西林村境内)。德配杨夫人合葬。 嵇璜妻子杨夫人,晋赠一品夫人。璜子八人,杨夫人出者四,侧室季氏出者三,仳钱氏出者一。皆承字辈。璜女儿八人,皆适名门。杨夫人所出长子嵇承谦(1732-1784),字受之,号晴轩。乾隆十五年(1750)举人,二十六年(1761)进士,官翰林院侍讲。历任山西、陕西省主考,提拔了不少有用人才。可惜,他先父亲嵇璜十年离开人世。杨夫人所出次子承豫赴云南任职时,嵇璜千叮万嘱他为官不能一时疏忽,要尽力尽职。杨夫人所出幼子嵇承群,官山东东昌府知府,他卒后,墓葬许姆(宋时称许墓)的小山头。(自宋以来,不少名人亡故后墓葬许姆,其中许德之、嵇璜的墓尤为著名。许姆另有几处嵇氏墓葬)。后来。嵇璜曾孙嵇尔霖、玄孙嵇毅复、嵇绥复皆有文名。   嵇璜长眠地下,有人赞曰:阑乎勋名休休,有容断断无枝,惟古柏臣令,德始是歌传山颓,众圻平台沐恩异数,生荣死哀,倏尔风云,俄焉松槚载勒,瑰珉长留酉夏。 ? 编辑本段人生经历   雍正八年(1724),嵇璜举进士之后,仕途畅达,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通政司副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职。   嵇璜同他父亲一样,也有志于经世之务。对于黄、淮等河经常决堤、泛滥,造成的严重灾害,他十分关注。黄河,自北宋改道、下游南迁、夺淮入海以来,豫东、皖北及江苏徐、推、盐、扬地区水灾不断发生。至清初,因泥沙大量沉积,河床越来越高,水患愈演愈烈。至清康熙、雍正两朝,在靳辅、陈潢等努力治理下,灾情得到临时减轻,乾隆初年,因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灾祸又频超,严重影响着运河的漕运。   乾隆九年(1744), 嵇璜视察了河北、 河南、 山东等地的水情,在《河工疏筑事宜》一书`中,提出开河引流、分泄涨水等治水方略;有鉴于直隶(今河北省)州县工役,常被奸蠹包揽克扣,致使工程不坚固,故请严禁扶头包揽,建议直接招募无业贫民参加施工,按散工工价发给工钱。这两份奏疏,均被采纳施行。乾隆十三年(1748)四月,被授都察院副都御史;六月,又提升为工部右侍朗。   乾隆十八年(1753)秋,黄河决口于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十三堡;九月,又决口于铜山(今江苏省铜山县)张家马路。淮河也于同年七月泛 滥于高邮,冲坏车逻坝和邵伯二阐。嵇璜急上《宣防八事》一疏。大意是:一、铜山以下、清口以上的黄河河身,淤积严重,应及早疏导;二、高堰(在今淮阴县)等处石堤多泄漏,应趁冬春季节逐一修补,加固;三、归仁(在今泗洪县)一带堤岸,隔断睢湖诸水,旧设三阐,视水情相机启闭,应及时修补,以资防御;四、河流自山东入江苏,由广而狭,用阐坝分流减水,但这些旧工程, 日久颓废,宜尽量修复;五、清口以上河身很浅,宜采用明代刘天和之法,制平底方舟,并设200斤重的五齿铁耙于船杪,沿流拖滹,使泥沙不能淤积;六、下游一向归属淮扬道(今淮、盐、扬地区),难以兼顾,应设分巡道,专管河务;七、江苏段黄河的险要处,在于上游五个厅,大汛到时,只有用秫杆、柳条同泥土乱合筑成的堤坝方能抵御,故应于冬季抓紧办运、分贮这类材料;八、河工取土,不得近挖堤根,应取远土,以固堤防。同时,治水之道,要宣泄与堤防相结合。这一奏疏上去,即被朝廷采纳。正在这时候,钦差尚书舒赫德等奏请委派熟知河务的大员,负责督办这些工程。于是,嵇璜受命和工部侍郎德尔敏前往督修。同年十月,嵇璜巡查高堰工程,见到堤坝砖、石混砌、新坝和旧坝混杂,很不牢固,便下令内修石提,外筑砖土拦水坝。又因水深达一、二丈,修堤很不容易,决定采用堤身开槽修砌法,并及时添加木桩,以防石料过重而坍塌。砌筑时,先用石筑二道,再用砖砌一道。因砖与土不能固结,故于砖石之后再加筑灰土3尺,以御冲刷。待新的工程完成过半数,再逐步拆除旧石。后来事实证明,他的这些办法很有成效。   乾隆十九年(1754)正月,嵇璜又与刘统勋(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人)等联合上奏,高堰、高涧(在今江苏省洪泽县)等处深塘兜湾,地处要冲,以前石筑工程之外的草坝,都己废弃,应赶快修复以资保固。三月,又同德尔敏等上奏,堰盱所需石料,运输十分困难,应将所坍之旧石与新石搭用;同时,凡根底牢固而只是上部松坍的石堤,只需修砌上部。这样,可以少用许多石料,节省大量费用。两月之后,南河修堤工程全部竣工。乾隆皇帝对此大为称赞。九月,嵇璜充任武会试正考官;十月,转任吏部右侍郎。   乾隆二十年(1755)二月,嵇璜因母年迈多病,恳请回籍终养,未准。十二月,母病加剧,皇帝才准他归省。乾隆二十二年(1757),苏北淮、徐、扬等地水患,嵇璜在无锡奏请采购小麦运往灾区,平价卖出,以济灾民。乾隆二十三年(1758)正月,母病稍愈,他奉命前往江浦(今江苏省淮阴市)任南河副河总,协同白钟山料理河务。六月,嵇璜提出湖河宣泄方案,认为黄、淮流入运河及高宝诸湖的水,归海路远,又很弯曲;归江路近,而且较直。因此,必须在疏通新洋港、斗龙港、串场河、射阳河等归海之路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水利导,移远就近,疏通淮、扬运河,并常年启放入江要口芒稻河闸(在今江都县境内),将大部分水引入长江。这样,既利于苏北里下河地区农田灌溉,又能确保水涨时不受淹浸。这一方案,颇得乾隆帝赞赏,立即命令尹继善、白钟山、普福等会同嵇璜,接所提方案次第兴举。八月,秋汛大涨,湖河果然安然无恙。嵇璜因功晋级,九月,升为礼部尚书。   乾隆二十四年(1759)四月,嵇璜回锡省母,后又乞求在籍终养。二十五年(1760)八月,上京祝贺皇上寿辰。十月返锡,途经清江浦时,发现河水归江之路上尚有一些工程需要进一步兴办。如运河东堤金湾滚坝口,门宽40丈,而而尾部仍旧归入六闸,河势宜于淤塞,必须于金湾坝下开挖引河,并将董家沟淤浅处疏通,以畅注江之道。又如廖家沟、石羊沟、董家沟三坝,应改低三尺,同芒稻西闸相平,这样水流入江之势更为顺畅。为此,他又奏请朝廷筹办。得旨交九尹继善等勘议。   乾隆二十九年(1764)十二月起,嵇璜丁忧在锡。三年后仍回礼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七月,授东河河道总督(驻山东济宁)。八月上奏,杨桥大坝为豫省第一重点工程,原用秫杆等料掺土堵闭,时有渗漏;北岸河滩顺直,既不能挖引河分流,又因遍地飞沙,不能建筑越堤。唯有将坝身里戗加厚,以当重门保障。另外,杨桥大堤以前的泛滥处,原用沙土墙筑,实难保证无恙。应选择淤土,帮筑里戗。这些方案,也都是颇有价值的见解,逐步得到实施。   乾隆三十三年(1768)五月,济宁等处漕运粮船过津,前后帮一二日至四五日不等。乾隆帝得知,颇为不满。着嵇璜查明因,从实回奏。嵇璜承认官员办事不周,催督不力所致。御批脱部察议,将嵇璜亦调离东河河道总督之任,改授工部尚书。原乾隆三十四中(1769)正月,又有人奏报:嵇璜在东河交河道总督任内甄别下属官员不力。御批降三级调用,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五月, 同刑部会审一件案子,刑部错定了罪,而嵇璜未加详察,签字划诺,又遭降一级留任的处分。乾隆三十六年(1771),迁工部右侍郎。至三十八年(1773)五月,又被提升为工部尚书;八月,调任兵部尚书。次年,任《四库全书》正总裁。、   乾隆四十年(1775)四月,乾隆帝进驻香山行宫。嵇璜因未到行宫参见,又受到降三级的处分。十二月又调任工部尚书。乾隆四十四年 (1770)十二月,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后又调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 乾隆四十五(1780),京察叙加一级,六月,教习庶吉士;九月,授文渊阁大学士兼国史馆正总裁。   乾隆四十六年(1781)夏天,黄河青龙岗段决口,其泛滥之水,由赵王河归大清河(即今黄河下游河道)入海。嵇璜经过考察后,提出了令黄河北流,重返山东故道的建议。这一建议震动了朝廷。一般人认为黄河下游河道自北宋南迁以来,至今已历数百年,未可轻议更改。大学士阿桂等也揣合帝意,上书反对,都说山东地势高于江南(指今江苏北部),今青龙岗决口,所溢之水只有十分之二经赵王河、大清河北流人海,而十分之八则由南阳、邵阳诸湖汇流南下。因此,重返山东故道之议断无道理。乾隆帝看了这些奏本,想到嵇璜是个通悉河务的老臣,不会冒然提出“使河北流”之议,其中必有所见;况且治河之策,本应集思广益,不妨博采周长,以期得出确实可行的方法。于是下令大学士、九卿、科道等官员讨论,写出奏报。然而官场积习,因循苟且而被延搁了下来。直到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震惊全国的铜瓦厢(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大决口,黄河在卷走多少万人的生命财产以后,自动北返山东故道。而这延搁的74年时间中,又不知发生多少次水患灾害。   乾隆五十一年(1786),嵇璜因精力日衰而请求致仕,但未能获准。乾隆五十四年(1789)三月,上书房诸臣旷班达七日之久而嵇璜未及时纠正,触犯了乾隆帝,下令严加惩处。嵇璜年老力衰,得以从宽处理,降三级留任。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月,嵇璜80岁,正值他中进士60周年,乾隆帝准其与新科进士一起同赴琼林之宴,当时传为佳话。   嵇璜与乾隆帝同庚,曾数次随从南巡,其祖父和父亲又都受过朝廷的恩宠。因此,乾隆帝同他常有诗歌赠答唱和。就在嵇璜80寿辰之际,乾隆帝御笔写道:“诞日原当六月初,后移称庆实谦虚。还乡未可便从尔,恋阙依然尚悯予。赐马赐舆堪赞阁, 日来日史未悬车。同庚待我归政后,南北应同林下居。”   嵇璜卒于乾隆五十九中(1794)七月,终年84岁。 巧拒和珅   嵇璜是清代著名水利专家,书法也享有盛名。当时权臣和坤与嵇璜同朝,此人是满洲正旗人,钮祜禄氏,乾隆时由侍卫擢升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官到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功。任职期间,植党营私,招权纳贿,劣迹遍野。慑于他的权势,无人敢公开与他抗衡。和坤为表示爱慕嵇的书法,派人上门乞书。嵇璜本不愿为和坤作书,但不便回绝,遂苦心设计对付之。一日,嵇邀请翰林数人饮于厅堂。书童到席前禀报:“有请老爷,为和坤老爷作书的纸墨已准备好了。”嵇听了颇有难色,训斥说:“我正在宴请客人,怎离席作书呢?”客人齐声说:“我辈乐意观看大人的用笔,以求效法,从中教益。”于是,嵇璜说:“下官献丑了。”当着客人面挥毫书写起来。刚及半,书童又双手捧砚,不慎将墨汁泼到纸上。嵇璜投笔,大发雷霆,斥责书童,客人见状,劝其息怒,方止。翌日,嵇璜到和珅府谢罪,日:“徒败公佳纸。”其实,书童覆墨,是主人授意的,而请来的几位翰林,都是和珅门下,让他们耳闻目击,告之和珅,使其相信。这段鲜为人知的轶事,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有记载。 治水贡献   雍正八年(1730年)进士,嵇璜任翰林院编修。曾随其父习河工,帮办河务。乾隆九年(1744年)奉命视察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治水工程。乾隆十八年(1753年),黄淮水涨,上宣防八事,提出固堤与宣泄相结合。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授江南河道副总督。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再度出任河东河道总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五月,为工部尚书。次年,任《四库全书》正总裁。乾隆四十四年(1770年)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国史馆正总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夏天,黄河青龙岗段决口,泛滥成灾,嵇璜提出让黄河重返山东故道的建议,未获准,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最后竟自行返山东故道。   嵇璜的重要成就和贡献在水利事业上。乾隆十八年(1735)10月,淮河、黄河同时洪水暴涨,嵇璜提出宣泄与筑堤相结合的防洪措施八条,重点是对徐淮地区作河身疏浚、提岸修补、设置堰闸以及清理河床等,嵇璜不仅在理论上作了阐述,而且还亲自参加建设。1744年,嵇璜他奉命视察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治水工程,上疏革除夫头包揽工程的弊端,由官府直接招夫施工,按散工工价发给工钱被采纳施行。1753年,黄河在河南省阳武、江苏铜山决口,淮河亦在高邮一带泛滥,嵇璜上疏“宜防八事”,建议制平底方舟拖带大铁耙疏浚黄河河床,加紧修复加固关键地段的河堤闸门,常年储备筑堤材料,开挖有关河道,既重视堵防,又重视宣泄。奏疏被朝廷采纳,并被委派督办有关工程。乾隆二十二年(1757),苏北淮徐扬等地大水,当时嵇璜因母病在无锡,闻讯后立即上疏朝廷,请求采购小麦运至苏北平粜赈灾。1758年,嵇璜任江南河道副总河,提出疏浚淮、扬运河,开启芒稻河闸,使黄、淮两大河流入运河与高宝湖的水就近宣泄入江以防水患而利灌溉的建议,得到乾隆皇帝的同意。于是他立即规划兴办,是年秋水大涨,所建工程发挥了作用,湖、河安然无恙,嵇璜因功升礼部尚书。后历任东河河道总督、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四库全书》正总裁、翰林院掌院学士、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兼国史馆正总裁等职。备受乾隆恩宠,多次随从南巡。1781年,黄河决口,部分河水北流进山东黄河故道。嵇璜立即前往实地考察,提出让黄河北流重返山东故道以结束黄淮合流局面的建议。建议震动朝廷,多数官员反对而乾隆举棋不定,事遂延搁。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大决口,自动回归山东故道,证实了嵇璜生前见解的正确,但几十万人民生命财产的惨重代价已付出。 文治成就   嵇璜多次随从帝南巡,乾隆常有诗歌赠答唱和。八十寿辰时,乾隆帝特制诗联相赠。与刘墉等奉敕撰《续通典》、《清朝通典》、《续通志》、《清朝通志》。又“精小楷,能于胡麻上作书”。作品有《治河年谱》传世。 吴江发现嵇璜题匾   最近,在柳亚子纪念馆的杂物间里,我们发现了一块柏木,上面镶有金字。经仔细辨认,中间一字像是一个“福”的下半截。柳亚子纪念馆本是赐福堂主周元理的故居。传说周元理在第三厅“赐福堂”上一直悬挂着一组乾隆御赐“福”字的匾额,看来这就是赐福堂中的一块了。于是,我们继续搜索寻觅,又找到了两块涂有金字的柏木,将三块拼合起来,一看真是一块匾。   匾额宽280cm,高85cm,尽管朽烂,上面三个正楷金字“赐福堂”清晰可读,每字50cm见方,镏金厚度达0.5cm。可是,上下款和印章半数字迹模糊。我们小心翼翼地刷去灰尘,仔细辨识,右侧上款是“□□空燮堂大人”,左侧落款是“锡山弟嵇璜书”,款字均高5cm,宽4cm。落款后有阳文与阴文印章各一方,均为6cm见方,阳文“嵇璜之印”,阴文“黼庭”。   为了弄清匾额的来龙去脉,我们查阅了清代徐山民编撰的《黎里志》,决定走访知情者,寻找曾经在赐福堂居住过的老人。我们找到的第一个知情者是移居上海的周元理第十五代孙周珊生,她又介绍了她的母亲,即周元理第十四代孙媳年届82岁的倪一珍老太。第三个知情者是柳亚子当年老家人的儿子,年逾古稀的张志明老先生,1922年张跟随柳亚子一家移居赐福堂,他的房间就在赐福堂后厢房。   据三位知情人介绍,“赐福堂”匾额涉及到乾隆时代的三位人物,第一位是黎里镇有清一代“周陈李蒯汝陆徐蔡”之首的周元理,他是受匾者;第二位是无锡有名的书家嵇璜,他是赠匾者;第三位是乾隆皇帝,此匾“赐福”二字与他有关。   周元理(1706-1782),字秉中,匾中上款的“燮堂”则是他的号。周元理出身黎里镇,原籍浙江杭州,乾隆三年(1738)举人,初任河北蠡县知县,旋升天津知府,乾隆三十六年授山东巡抚,又任直隶总督,在任上,他疏浚天津永定河、子牙河,修筑津门五闸。乾隆四十五年晋升从一品,实授工部尚书。据周氏后裔倪一珍老太回忆,上款中的“□□空燮堂大人”,其中空缺的是“司空”二字。参阅《职官志》,我国西周开始有“司空”一官,春秋战国时沿置,专掌工程,后世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这与《黎里志》记载的周元理的职官相符。又据张志明先生介绍,“司空”之前的那个“□”是个“大”字。“大司空”,那是嵇璜对周元理的敬称。周元理为官一生,兢兢业业毫不懈怠。乾隆多次御赐上方珍物,并给予紫禁城骑马的殊荣。1781年,因年老多病而告老还乡,次年病逝。   嵇璜(1711-1794),字尚佐,匾上落款中的“黼庭”是他的另一个表字,晚号拙修,谥号文恭,江苏无锡人,所以在落款中有“锡山”字样。1730年登进士第,初授编修,当值南书房。1753年,黄淮并涨,嵇璜上书言事,提出治理事项,旋任南河副总河,任职期间,嵇璜力除积弊,疏理淮扬运河,整治黄河,裁减坝夫,种植堤柳,因功擢升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稽璜少年时代就以文章书法名闻吴中,20岁中进士,书名更著。当时,众多大臣都以得到嵇璜墨宝为荣。周元理第十五代孙周珊生说,他们周氏祖上有这么一则传闻:权倾朝野的和王申就曾备好上等宣纸请嵇璜为他书写楹联,嵇璜厌恶和王申为人,决定设计拒绝。嵇璜拿了宣纸回到家,马上邀请了好几名翰林学士一起喝酒,这几名大多是和王申门下之士。正欢饮间,书僮彭寿前来禀告墨已磨好,嵇璜假意责怪书僮不懂礼节。客人问明缘故,一致说想趁机一观嵇大人书法门径。在众人的怂恿下,嵇璜当众泼墨挥毫,正写到得意处,书僮不小心竟打翻了墨汁,宣纸涂了一大片。嵇璜勃然大怒,厉声责骂。亏得众人相劝,才恨恨而罢。次日,嵇璜见到和王申,告诉他昨天没有写成,心情依然不佳。就这样,拖了下去,不了了之。对于清廉正直、忠于职守的周元理,嵇璜与他志趣相投,周元理告老回乡之后,嵇璜特地书写了“赐福堂”三字,制成匾额相赠。 嵇璜赠匾中的“赐福”一辞,自有来由。清代,迎神接福之风盛行于官中。每到新春佳节,乾隆皇帝就有“赐条福”的仪式,通常在乾清宫西暖阁升座,将爱臣宠臣有功之臣传入,“亲挥宸翰,书福龙笺”,然后赐予。据周氏后裔透露,周元理得到斗大的乾隆御赐“福”字共有13个。告老回乡之日,周元理合家北上京城,焚香鸣炮用官船恭迎御赐“福”字。沿途逢到大城市,需要歇息购物,周元理必先请御“福”上岸安顿,事毕,再鸣炮焚香跪拜接“福”。到达黎里之日,周宅张灯结彩,黎里万人空巷,比过年过节还热闹隆重。回乡后,周元理选出了九个御赐的“福”字制成九块匾额,加上嵇璜的“赐福堂”匾,一起悬挂在周家新建私邸的第三大厅。这座大厅就命名为“赐福堂”,乾隆的九个“福”再加嵇璜“赐福堂”中的一个“福”,共计10个“福”,故此厅又称“十福厅”。 后来,周元理及其后人将新建的前后六进私邸称为“周赐福堂”,也简称“赐福堂”,这一直是周家的荣誉。传到周元理第十代孙,周氏家道中落。1898年,柳亚子跟随他的父亲租赁了周家旧宅“寿恩堂”,这是周元理任工部尚书之前所造,气势不够恢宏,后来,柳亚子南来北往的宾客特别多,旧宅显得过于狭窄,于是在1922年,柳亚子以三千大洋向周家后裔典租了赐福堂,双方做了一纸契约,十年为期,利息和房租两消,周家归还三千大洋,柳亚子则归还赐福堂。可是,衰落了的周家,拿不出钱来赎还这座曾经令他们周家感到无上荣誉的深宅大院,产权就转移到了柳亚子的名下。1950年,柳亚子把这座古建筑捐献给了人民政府,1987年,在赐福堂原址成立了柳亚子纪念馆。   现在经过修缮,前后六进赐福堂古建筑面貌依旧,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第三进赐福堂那画栋雕梁上,当时悬挂匾额的铁钩尚存,可是,那乾隆御赐的“福”字匾额,文革后已经荡然无存。想不到嵇璜的“赐福堂”匾额,我们还能一窥真容。此匾尽管破损,还是能够看出嵇璜书体的神韵,雄迈清整,谨严凝重,那方正的结体和磅礴的气势,颇能让人联想到嵇璜和周元理二人的人品和操守。 下图为嵇璜书《嵇康琴赋》:
个人分类: 历史与现实|232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一代治河名臣——嵇曾筠
热度 3 Majorite 2011-1-23 02:32
一代治河名臣——嵇曾筠 嵇储申 嵇曾筠字松友、号礼斋(1670-1738),留山(永仁)子,嵇康四十三世孙。清代著名河臣,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十七级、记录三次,加少保,谥文敏。 曾筠七岁失怙,由寡母杨太夫人谆谆严督,强学不倦。 康熙四十一年(1702),应乡试,中举。 四十二年,由通籍因扬先节,遂陈情入禁林,太夫人举节考,蒙特旨旌门。 四十三年,徒步去福州,访求先父遗稿,尽得于博士潘宗趾处,"捧读号恸,五内摧裂。" 四十五年(1706),登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 四十八年,擢散馆编修。 五十二年(1713),癸己科会试同考,武英殿里行。 二十六年,日讲起居注官,山西督学。任间敦名义、培士气、重经术,士大悦服。 三晋地近河南汤阴,其"浣衣故里"是侍中公(嵇绍)殉节处,然曾筠"未敢越境以展祠墓,而水源木本之思,不能刻去",乃作《侍中公庙碑》,托友人刊石立碑,使"后人知侍中之血不朽",而嵇氏之忠孝节义奕奕相承,后先辉映"。 五十九年,三年任满。 六十年,迁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 六十一年(1722),翰林院侍讲。 法国传教士白晋也认为:诸皇子老师"都是翰林院最博学的第一流人物。" 雍正元年(1723),正月,入直南书房兼尚书房行走。二月,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河南巡抚。三月,任河南乡试正考官。六月,任晋兵部左侍郎。 当时郑州东中牟县河决。诏曾筠督筑,特授河南副总河督,驻武陟县。堵筑中牟县刘家庄、十里店决口有功,加五级。 二年,沁黄交汇处有顶冲,于仓头口对面开引河,勿令激射;东南再顶船邦大?及雁翅邦护;更于大?上下酌建挑水?二三座,顶冲势减,?工稔固;又在河的南北两岸,从荥泽县至玉山东曹县、江苏砀山县,共筑大堤40万米。 郑州大堤于迎溜处下埽,莶椿、建矶嘴?、挑水 ?等。因有功,河南副总河加六级。 三年,挑浚祥符县回回寨旧河,开引河导溜,堤工得保固,省城得安稳。 黄河边敕建嘉应观东道院内,尚存当时河督署衙。清嘉庆进士,道光年间任闽浙总督,云贵总督赵慎畋(1761-1825)在所著,〈榆巢积识〉中称曾筠"五年之内、由编修至尚书,寻晋大冢宰,总督北河,后拜大学士,又领南河总督,督修浙江海塘,卒于工所,所居揆席而未尝一日立朝右,宦迹颇奇。"曾筠自诗书怀曰:"宣防便合持麾展,读礼还宜解印归。祗为君亲恩并重,征衣不卸叠朝衣。" 黄河自武陟以下,地势平坦,落差减小,致河道淤积,易决口;伊河、洛河在武陟以上入黄,沁河在武陟入黄,每汛大水汹盠,沁入黄处为著名险工。(抗日战争时蒋介石下令炸花园口,决口即于附近)康熙六十年至雍正元年两年中,武陟段四次决口,洪水淹焦作、新乡、安阳后北流,经卫河入海,直逼京津。原河督陈鹏年,日夜一线督工,四堵四决,五堵终成,陈积劳成疾不治,即卒于工所。康雍二帝以倾国之财治河,(雍正登基,库银仅700余万两,而治河却耗288万两),库银入不敷出。无奈急令周边各省,将应上解之银、粮、直送武陟工地,以保安澜,幸有牛钮(饮差大臣)、曾筠等名臣,亲率民工日夜守护大坝、加高加固,及至汛后水退,其被挑南岸之河水,主冲河沙,涮深河道,而大坝背水处,泥沙淤积成高滩,至使武陟由险工变高滩,此后270年间,再无决口。 为此,雍正二年御题"御坝"刻碑坝上。 雍正元年黄河武陟决口,顺势北流、威胁京津、震惊朝野,谕堵,筑坝,并敕建嘉应观及御碑亭。亭似皇冠,碑系铜铸,高43米,宽0.95米,重近三吨;碑座为河蛟,碑立蛟身;碑文由雍正亲撰:"惟兹黄河发源高远,经行中国,迂回数千里...自武陟而下,土地平旷,易以泛滥,...特命河臣于武陟建造淮黄诸龙王庙,祗申秩祭,以祈庇佑......"碑色雅致,光洁精美。碑亭后有院落三进,前殿、中大殿和禹王阁,两侧有钟楼、鼓楼和东西配殿,配殿祀十位黄河龙王(历朝历代治河名臣)。如西汉贾让,东汉王景,元贾鲁,明潘季训、刘天和,清齐苏勒、嵇曾筠、林则徐等)。雍正帝谕,在观侧西道院建道台署;辖今安阳、新乡、焦作等豫北地区;东道院为河道衙署,嵇曾筠即坐镇武陟。今署屋虽已年久失修、破败,然犹存,拟筹资抢修开放。 雍正四年(1726),河南汲县、汤阴,内黄各县筑草坝二十六座;河北大名县建草坝,使卫河首尾相接应,以济漕运。 曾筠又于河南辉县百泉西"辟地亩许"试掘,果得泉,小者若指,大者若盎,为泉不可胜算,或仰而盠,或侧面注,深不逾丈,而涌发畅流,曲折奔 赴,济漕运,溉民田;醴泉之出,甘露之降,益于国,利于民,虽小亦大,虽轻亦重,虽万世永赖可也。""斯泉也,少宰嵇公听经营荒度,手自疏凿而成,泉成而随指公之姓以名焉,则民之不能忘也。""公之治河,奠民居,以裕民食,千里庆安澜焉。""其有造豫者多矣"。(见道光十五年河南通志,辉县志《嵇公泉记》)。 雍正五年,河南安澜险汛下移山东。兼山东黄河堤工,兼吏部左侍郎,仍兼河南副总河,加七级.勘明柳园立界,淤地查补还额,清隐,饬河员广为栽种,以付埽料、柳束险工所需。 令印官(民及)、河员(河工)由河臣、抚臣会同保题升调,统一无歧。?整增河兵员额,增建堡房防守,增造汛船运料。 六年,加邦高原雷家寺旧堤,加土坝、开引河一道,导水东引,大河水自畅。诏给曾筠养廉,河、东两省帑金各3000两。晋兵部尚书。转吏部尚书。仍管付总河事,加八级。 七年,授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兼管运河,加九级。 八年,督筑江苏高堰、山盱石工,严查石工内椿腐,石?蒔?(音欺,不正),顺砌(应丁砌,间砌),卑矮者应筑越坝、拆修、加高。开豫省河北岸,荆隆口引河(长约3000余米),除顶冲。改江南河道总督,加十级。 九年(1731),查江苏沐水,源长性猛,整修禹王台坝工,挑浚沐河入海口,使坝坚堤厚,堵截沐水,循六塘河道直趋入海,以癢骆马湖水,是岁黄运河湖皆叙。 十年,扬州芒稻河闸工程,原系商人捐款修筑,多草率,改归近河各印官辖,增设闸官专司闭启。清厘库支料物,破冒积弊。筑龚家营、徐家庄越堤。十二月加太子太保. 十一年四月,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诰授光禄大夫,仍总督江南河道,加十一级。 十月设堡夫防汛,挑积土,牛资修补堤工之用,责该管汛弁,逐堡挨查,督按月数挑积,造册交待,以专责成,庶兵无闻旷,既资防守之责,复成积累之功。宰相摄河道,自曾筠始。"因经画有方,调度得宜,是以湖河奠定,民庆安澜。"自此,朝廷每年于各部院选拔"贤能勤慎"司官二员,二年为期,派南河习河务,曾筠首开清代培训河员之端。曾筠在诗中言及治河,"地势高卑有定形,疏之则泰,壅之否。水性平险无常情,逆之则怒,顺之喜。体认性慎审形势,行所无事有至理。我事黄河如弟子,河当引我为知己。" 十一月,帝谕:"大学士嵇曾筠自简任河道总督以来,整理有方,调度合宜,朕念伊父之忠义,伊母之节操,虽已赠恤褒族,尚未膺一品封典,今以特恩给予大学士应得封典,以示优眷"。 十二月,丁母?。谕曰"大学士嵇曾筠之母,杨氏抚孤守节,教子成名,前已特赐旌褒,并给一品封典,今以疾终官署,加恩赐祭一坛,赏银一千两,以为丧事之用。河防关系重大,嵇曾筠历练老成,著有成效。伊母寿登耄耋,荣封一品,在人事之显扬已极。嵇曾筠着在任守制,给假三个月,回籍料理,丧事毕,仍回河道总督之任,照常办事。伊子嵇璜,亦著给假六个月,回藉襄事"。 雍正十三年(1735),帝谕:"大学士嵇曾筠于闰四月安葬伊母之后,即赴工,管理总河印务。"秋,浙江海塘风浪溃堤。 乾隆登基,特命曾筠总管浙江海塘工程。饬查溃堤,整肃河务。于钱塘江南岸切沙,乘冬令北风易为冲刷。今东、西两塘根俱涨,有护沙。建鱼鳞大石塘(25000米),耗银约百余万两,以成一劳永逸,海塘息患,因功晋一阶。 乾隆元年(1736),正月命兼浙江巡抚,三月命改浙江总督,兼管盐政。查革陋规,制定清厘盐政事宜六条。年余,盐引畅销,价值平减,商人获利,民无淡食。十月来京陛见,以盐务劳,加太子太傅。 二年,筑淳安县淳河北岸石勘,扩民田庐。 三年,急修乐清县海滨陡堤碫潮。请拨省城义仓,运温台等府平?。曾筠在浙罢民不便所愿欲,如除里户之派费,剔西关之积弊,均平鹾法辑,和文武奖廉惩贪,境内大治。九月乾隆谕曰:"大学士嵇曾筠,在浙江年久,今海塘工程已渐就绪,著入阁办事。"十月曾筠因身患痰疾,精力衰颓,奏请便道回籍调治。得旨回原藉。赐人参十斤,特遣伊子嵇璜回南省视。复赐诗:"海疆三载耀台星,沙涨金堤渎协灵。此日黄扉资赞化,昔年绛帐忆读经。旌扬浙江行来远,路指燕山望里青。料想微疴应早复,丹诚平格享遐龄。"又遣太医驰往疗治。十二月薨。又谕曰:"不意溘逝,深为伤悼"。加赠少保,加祭一次,赐祭、赐葬,谥文敏。 乾隆对嵇曾筠恩宠有加,曾说:"皇考选朝臣,授业我兄弟,徐(元梦)轼(朱轼)及张(廷玉)嵇(曾筠),四人皆宿儒。设席懋勤殿,命行拜师礼。"四年(1739),谕曰:"大学士嵇曾筠管浙江督抚事。督修海塘,具有成效,民生受其利益,应祀于浙省贤良祠。"又谕曰:"已故大学士嵇曾筠,前在江南河道总督任内,悉心筹画,弹力宣防,?蒙皇考谕旨褒嘉,至今河渠受益。前任河臣靳辅、齐苏勒俱建有祠宇,永享?祀。嵇曾筠劳绩,可媲美二人,著照靳辅、齐苏勒之例,一 体祠祀。" 康雍乾三朝老臣,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撰文:"公偏历黄淮江海,劳绩治水为多。公每用引河泻险法,始施之河南沁黄交会处仓头口,其后雷家寺、荆隆口亦然,致使豫河底定。及治江苏瓜洲江口,遂以无恙。浙江海宁北岸护沙自长。河工积习,用金钱如泥沙,吏役或饱而嬉,曾筠综核名实,土方物料,柴薪皆有定则,分别功过勤惰,无得为奸,十载以来,人趋于事,料积于工,银余于库,省帑金不下百万,而黄淮无冲突漫溢之患,是以庙堂(指雍正帝)倚公如左右手。" 自雍正元年至乾隆三年,历经十六年,曾筠以五十三岁至六十九岁花甲古稀之躯,亲历险工一线,遍经沁、洛、汲豫河各段,江苏黄、淮、沐、沂、运及骆马、高宝诸湖,镇扬瓜洲,及至浙东海塘。于风、寒、湿、热、汛、潮中抢险于自然。规制、资金、技术、料供运筹于人文。河道安澜,漕运通畅,农民轻赋,关系国朝廷、百姓兴衰、存亡,是雍乾王朝之基石所在,致有其后六十年盛世。曾筠舟马奔波,"未旦呼灯起,河声逼枕坳",积劳终成痰疾,而卒于工所"。 曾筠墓葬邑南门外,离城四里许赤渎浜,梁溪东岸,相近骂蠡港支流,南行里许,墓广四十二亩。谱载有神道鱼鳞图(略),历经沧桑二百余年有毁损,土改时彻底平毁成菜地,然附近村舍依旧。平毁时曾出土墓志铭、篆盖,为当地冯巷居民收集,用作花坛底板数十年,及至1999年左右,冯巷折迁,墓志铭现世,由市博物馆蔡剑鸣先生收集。 曾筠墓志铭由清康熙朝大学士张廷玉撰文;梁诗正(乾隆翰林院掌院大学士)书丹;孙嘉淦(乾隆朝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治理学)篆盖。书法,刻工精美,保存完好。
个人分类: 历史与现实|208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7: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