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跨学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复旦大学 “985工程”二期建设顺利完成
pikeliu 2009-11-23 18:59
专家组对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绩效进行考察 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顺利完成 作者:李莹摄影:沈顺发布时间:2009-11-23 新闻中心讯 2009年11月19日上午,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教委和财政局组织专家组对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绩效进行考察。市发展改革委叶明忠副主任主持考察,杨玉良校长出席学校汇报会并致词,陈晓漫副校长代表学校汇报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情况,桂永浩副校长与会。 杨玉良校长在会上表示,要杜绝浮躁心态,借此次上海评审工作,认真吸取985工程二期建设的经验,为三期建设的推进做好准备。 陈晓漫副校长从主要任务与完成概况、总体建设成效和服务上海三方面介绍了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情况。二期建设中,我校启动了12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开放式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一批国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汇聚了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取得一批国际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在体制机制方面已经开始显现明显的优势和作用;师资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尤其青年教师培养上投入大量精力;正在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中心之一,具有广泛紧密的国际联系,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非常活跃;并在信息化校园建设、文献保障系统、学科布局结构等方面建设了较为完备的支撑条件,促进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据此,陈晓漫副校长表示,我校已顺利完成985工程二期建设任务,达到了既定的总体目标,促进了学校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学校第二步的战略以及更长远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听取了学校汇报之后,专家组和上海市有关部门领导实地考察了历史地理创新基地和先进材料科技创新平台。专家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谢绳武、我校原副校长周鲁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李国强、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王建磐、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上海金融学院院长储敏伟和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所长谢仁业等七位评审专家与我校领导交流了考察意见。 专家组对我校的二期建设做出高度评价,认为复旦大学近年来抓住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体制机制转型的良好机遇,通过985工程二期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在文理基础型研究、创新性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高科技前沿研究以及适应上海和全国产业调整,关注当前重大产业项目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成绩更为突出。 专家们还从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加强实验室管理、扩大国际交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科学化评价体系等诸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对三期建设提出建议。杨玉良校长对专家们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表示真诚的感谢,并着重就985工程建设、学校今后建设和发展的若干问题,以及今后拟采取的举措做了简明扼要的回答。 市发改委、教委、财政局、科委、经信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教公司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考察。我校学科办、校办、财务处、人事处、科技处、文科科研处、教务处、研究生院、资产处、平台办等有关职能部处负责人陪同考察。
个人分类: IDR|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光源的建设历史
pikeliu 2009-11-11 18:50
http://cbsf.ihep.ac.cn/shanghai/shanghai-index.htm |科学目标|性能参数|运行管理|组织结构|领导机构|工程进展| |2005年进展|2006年进展|2007年进展|相关链接| 建设目标和科学目标 上海光源(SSRF)的建设目标是建造一台高性能价格比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包括一台100MeV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一台3.5GeV增强器、一台3.5GeV的电子储存环和首批建造的七条光束线及相应的实验站。电子储存环的最高流强为300mA,最低发射度为3.9 nmrad,配以先进的插入件后,可在用户需求最集中的光子能区(0.1~40keV)产生高通量、高耀度的同步辐射光,最高光谱亮度可超过1019 photons/(smm2 mrad2 0.1%BW)。 SSRF具有安装26条插入件光束线、36条弯铁光束线和若干条红外光束线等六十多条光束线的潜力,它可以同时为近百个实验站供光。首批建造4条基于插入件的光束线站,分别是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硬X射线微聚集及应用、X射线成像及医学应用、软X射线扫描显微;2条基于弯转磁铁的光束线站,分别是高分辨衍射与散射、XAFS;一条组合线站,即X射线光刻与微纳加工。 上海光源工程座落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该园区是国家级高科技园区、园区拥有良好的建设条件。 上海光源工程地块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杨桥村南部,工程用地范围约20万平方米,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以零地价转让给上海光源工程使用。一期拟建约45000平方米,区域地势平坦、自然地面绝对标高为海拔3.8米。地块基本呈矩形,东西长分别为588至615米,南北宽为333米,总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为50857平方米。区域地势平坦、自然地面绝对标高为海拔3.800米。场地周边交通方便。 建址区域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张江园区可供两路互为独立的供电电源,供水系统和东海优质天然气。上海已建设国际一流的宽带计算机数字通讯平台,主干网浦东通讯枢纽建在张江园区,浦东宽带接入网可以给用户提供高速宽带上网手段。 主体建筑拟设于地块东侧,综合实验楼设于主体建筑东南侧,便于联系与设备的运输;动力设备用房设于主体建筑东侧,尽量邻近主体建筑,以减少管线投资和能源的损耗。综合办公楼则位于场地中部与主体建筑紧邻,面迎主要入口,便于同外界的联系。生活区设在地块的西南部,与工作区相对分离,利于创造相对独立的安静环境。地块的西部与北部预留未来科学研究发展用地。 加速器主要性能参数 储存环: 1) 能量 3.5GeV 2) 周长 432m 3) 周期数 20 4) 直线节长度 412m,166.5m 5) 平均流强 200~300mA 6) 最低自然水平发射度 3.9 nmrad 7) 束流寿命 ³10hrs 8) 引出光斑位置稳定性 ~10% 注入器: 1) 预注入器能量 100MeV 2) 增强器能量 0.1~3.5GeV 3) 增强器周长 180m 4) 自然发射度 110 nmrad   首批拟建光束线主要性能 序号 线站名称 光源 束线主要性能指标 1 生物大分子晶体学 小间隙波荡器 能量范围:5~18keV 聚焦光斑尺寸:~0.150.05 mm2 光通量:~1012phs/s (13keV) 能量分辨率:210-4 光束发散角:~0.30.04mrad 2 高分辨衍射和散射 弯铁 能量范围:4~30 keV 聚焦光斑尺寸:~0.20.2 mm2 光通量:1.01011 phs/s 能量分辨率: 4.010-4 3 XAFS 弯铁 能量范围:3.5~22 keV 聚焦光斑尺寸:0.2mm1.0 mm 光通量:1012phs/s in 0.1%bw 能量分辨率:210-4 4 硬X射线微聚焦及应用 小间隙波荡器 能量范围:5~20keV 聚焦光斑尺寸:22mm2 (HV) K-B mirror 光通量:1012 phs/smm20.1%bw 能量分辨率:210-4 5 X射线成像及医学应用 扭摆器 能量范围:8.0~72.5 keV 单色光光通量: 1109ph/s/mm2@60keV 不聚焦单色光束 6 软X射线扫描显微 波荡器 能量范围:250~2000eV 能量分辨率:2500 空间分辨率: 50nm 光子通量:107 ~ 109 (phs/s) 7 X射线光刻 弯铁 能量范围:1~8keV 水平光斑:120mm 接收角:40.3 (HV) mrad 波荡器 波长:4.96nm 谱分辨(l/Dl):~10000 空间分辨率:15~40nm 光斑尺寸:0.25~4mm2 干涉条纹周期:30~100nm   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上海光源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将陆续成立上海光源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和用户委员会。上海光源国家实验室将按照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的要求,并根据国际同类装置的经验,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上海光源国家实验室将拥有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的运行、科研和管理队伍,其主要任务是上海光源的稳定运行和性能改进、同步辐射实验方法和仪器的研制以及部分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加强国内外开放,吸引高水平科学家到装置上开展研究工作将是上海光源国家实验室的主要任务。 上海光源是国家公共科学研究平台,装置运行费由国家支付,科学研究经费由国家实验室和用户自己通过多渠道争取;装置升级改造经费,原则上采用谁的项目谁投资的原则,即:如果国家要求或批准新建线站或机器升级,则由国家出钱,如果是用户要求新建线站则由用户出钱。 上海光源的光束线和实验站简单分为两类,公用线站和专用线站。国家实验室用国家投资建设的公用线站的机时的70~80%提供给国内外用户免费使用,用户委员会或科技委根据用户申请决定机时的分配,其余20~30%由国家实验室自用;专用线站由用户自己投资建设,若30%作为公用机时,则70%机时免费自用,若全部自用,国家实验室则收取机时费用。 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 估计上海光源在工程建设期间,最少需要380人左右的工程建设队伍(待初步设计定)。 上海光源建成后,约需要265人左右。 加速器工程和线站工程的大部分建设和运行任务,由于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殊要求,必须由装置队伍自己来完成;公用设施工程建设则需要装置队伍的参与以保证建成后装置的正常运行。建安工程只需少量装置队伍参与,以保证建安工程满足装置的需求和未来可能的改扩建工作。 作为法人单位的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为支持上海光源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装置队伍,启动了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并提供了相关的支撑条件,从国内外招聘工程急需的科技人员。其次,通过与国内科研、教育单位密切合作,采用长期借调、短期聘用等项目聘任的方式解决工程急需的科技力量。此外,计划在线站工程、公用设施工程中部分采用合作研制的方式,重点解决工程技术人员的短缺。返聘退休的科技人员,不但发挥了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降低了工程结束后的人员分流压力;建安工程将与上海市密切合作,其中甲方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将采用大部分从上海市相关部门借调的方式解决;需要大量人力的研制工作将尽量通过合同方式委托社会力量完成。人员费用由院、所共同解决。 工程科技委和顾问组 工程科技委 主 任: 方守贤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副主任:冼鼎昌(高能所)、杨福家(复旦大学)、陈森玉(高能所) 成 员: 加速器及综合领域 方守贤、冼鼎昌、杨福家、陈森玉、钱文藻、何多慧、陈佳洱、魏宝文、林郁正、樊明武、刘国治(西北核技术所)、张维岩(工程物理院) 光学工程领域 曹建林、阎永廉、朱健强、赵卫 材料、凝聚态物理、化学、微电子领域 白春礼、卢柯、候建国、王恩哥、封松林、包信和、金晓峰、洪茂椿 生物、药物、医学领域 陈 竺、李家洋、牛立文、饶子和、陈凯先、徐学敏、凌峰 环境、地球科学 及工业应用领域 陈同斌、许志琴 、谢在库 工程总顾问陈森玉 工程进展 1993年12月,丁大钊等三位院士建议在我国建设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 1995年2月,上海市政协八届 二次会议期间,著名科学家谢希德、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福家、时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的王志勤等7名政协委员,联名向上海市政协递交了《关于在上海建造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提案。提案指出,这一大型科研工程建成后,上海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多学科前沿研究中心,并藉以发展一系列具有巨大辐射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该提案被列为市政协重点提案,同时也受到了国家计委、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当时的上海市长徐匡迪多次亲自关心提案的落实情况,并提议将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改称为上海光源。 1995年3月,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则同意,共同向国家建议建设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同步辐射装置(SSRF)。 1996年4月,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申请在上海建造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重大建设项目。 1997年6月,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原则同意开展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预制研究 ,以掌握建设上海同步辐射装置的关键技术,形成骨干科技队伍。 1998年3月1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预制研究项目,绝大多数研制项目的技术指标属第三代光源的国际先进水平,总经费8000万。工程预制研究由工程指挥部在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组织实施。 1999年7月,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领导小组审议并批准上海同步辐射装置落户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占地300亩,原则同意首批拟建的7条光束线和实验站。地铁2号线将它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市中心南京路步行街等直接相连,行程15-20分钟。上海可望在21世纪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多学科前沿研究中心。 2000年7月,国家科教领导小组要求继续开展研究。 2001年3月,SSRF预制研究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和上海市计委共同主持、主要由两院院士组成的专家组的鉴定,全部预制研究项目的主要性能都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 2002年6月,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完成41项重大关键技术非标设备的研制,其中26项达到国际上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 2003年7月,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上海光源工程项目建议书。 2003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咨公司完成项目建议书的评估。 ------------------------------------------------------------------------------------------------ 2004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项目建议书。该项目总投资12.4亿(含0.8亿预制研究费、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 2004年6月28日,中科院与上海市共同组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家评议。 2004年6月29日,上海光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上海举行,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上海市市长韩正和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等出席了会议(右图)。会议听取了项目建设领导机构组成的说明、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报告、可行性研究工作报告的评审说明。会议批准了工程建设指挥部、经理部、科技委、顾问组成立及相关人选,选定主体建筑方案,同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 2004年7月26-27日,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北京组织专家对上海光源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 2004年8月16日,上海同步辐射装置预制研究项目通过了国家验收。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11人组成了国家验收委员会。会议听取了建设单位的建设报告、项目工艺鉴定意见和预验收意见,查验了工程现场,查阅了文件、图纸等档案资料。委员们经认真审议后一致认为,通过预制研究,项目承担单位切实掌握了建设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的重大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对工程进度有影响的重要部件的样机等,上海同步辐射装置的预制研究任务已经圆满完成,达到预期目标,为建设上海光源工程奠定了基础。 2004年10月21-22日,SSRF首批光束线站初步设计评议会在上海召开,21名国内同步辐射应用于光束线技术方面的专家到会。会议听取了SSRF首批7个光束线站设计报告及关键部件工程设计报告,并分组就这7个光束线站的科学目标、设计指标、束线工程技术进行了讨论。专家组提出了36条具体评议意见,除了对光束线站设计方面的专业建议外,还建议应尽快成立上海光源用户委员会,参与相关线站的具体设计,使实验站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2004年10月20日-21日,SSRF召开了光束线站研讨会,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中科大合肥同步辐射实验室、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等有关教学科研单位的近70多位专家教授及中科院基础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上海光源工程的进展和光束线站的建设设想、近年来我国同步辐射研究进展、以及SSRF未来在医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中的应用和SSRF光束线站的设计等报告。会议认为,SSRF的设计和建成将为许多前沿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综合性试验平台。SSRF未来的用户及各领域专家就光束线站的具体设计参数和建设方案进行了分组讨论。上海光源工程总经理徐洪杰回答了专家们提出的问题,并在总结讲话中指出,SSRF是个用户装置,一定会和用户保持紧密的联系,也会和用户一道建好并用好这个装置,对于任何好的建议和意见都会认真地考虑并尽力做好,希望今后能在上海光源的建设中与业内同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我国同步辐射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04年10月25-26日,上海光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中科院副院长、上海光源工程总指挥江绵恒、科技委主任方守贤院士、科技委副主任冼鼎昌、杨福家、陈森玉院士和工程科技委员会委员20人出席了会议。江绵恒副院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上海光源工程的建成对我国科研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在大科学装置科研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希望上海光源工程科技委能在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做到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唯真求实、协同创新,为上海光源的建设提出科学性的指导和意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将上海光源建设成为水平先进、效率高超、成果显著、发展势头良好、培养大量专业研究人才、服务于国家科学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型科研平台。会议举行了上海光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聘请仪式,讨论并通过了上海光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章程。会议听取了工程总体进展、加速器方案作了报告、高频发射机的选型、上海光源选址的地震动情况和储存环物理方案的比较等工作汇报。委员们就上海光源的科学目标、加速器和光束线站的建设、工程的进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指导意见。 2004年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上海光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4年11月17-18日,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组织专家在上海召开了上海光源初步设计报告预评审会。会议的工艺类预评审会专家组由来自院内外加速器、光束线站、公用设施领域的28位专家组成,建安类预评审会专家组由建筑、结构、公用设施、概算控制方面的15位专家组成,相关管理部门审查会,由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和建委联合组织上海市区相关规划、交通、消防、公共事业配套、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等方面的12个管理及配套部门,集中审查上海光源工程初步设计。会议听取了总体方案报告和设计人员分系统详细报告,经过质疑和讨论,专家组认为:上海光源的指标先进,其初步设计已经达到了工程开工要求,建议国家尽快予以批准,以便尽早开工,力争高质量、按计划完成工程建设。 200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上海光源项目初步设计。 2004年12月24日,中国科学院批复上海光源项目开工报告。 2004年12月25日,上海光源举行工程开工典礼。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239号,方圆300亩的土地平整开阔,工地上彩旗飘扬。下午14时52分,打桩按钮启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正式破土动工! ------------------------------------------------------------------------------------------------ 2005年1月26日,与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和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上海市科教兴市重大项目项目实施框架协议》。 2005年4月11日,与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 2005年6月,在充分吸收用户和专家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SSRF调整了首批7条光束线站的设计方案、技术指标等,获工程指挥部和工程科技委的原则同意。 2005年8月14日,主体建筑打桩工程完成。 2005年8月26日,综合办公楼结构封顶。 2005年9月7日,35kV变电站结构封顶。 2005年10月28日,动力设备房结构封顶。 2005年11月15日,用户招待所及餐厅结构封顶。 ------------------------------------------------------------------------------------------------ 2006年1月22-23日及2月26-28日,SSRF召开加速器工程任务书审核会,审核小组由上海光源工程总顾问、加速器总体组成员、总经济师及工程办有关人员组成,分别对加速器物理组、磁铁组、高频组、束测组、直线加速器、低温组、真空组、控制组、机械组、电源组和注入引出组的工程任务书进行了审核。 2006年2月20-22日,在上海分院交叉研究中心召开了精英科技年同步辐射科学研讨会。会议期间,Diamond Light Source和上海光源(SSRF)/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签署了合作研究谅解备忘录。 2006年3月27-29日,中科院综合计划局与基础科学局组织国内加速器和光束线站领域的16名专家,对上海光源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现场检查。专家组由陈森玉院士任组长,通过现场考察、分组评议的形式,对上海光源工程加速器和光束线站的质量、经费、进度等进行检查并做出评价意见。 2006年4月13日,工程经理部主持召开了储存环低电平控制评审会。 2006年4月28日,主体建筑钢结构吊装合拢。主体建筑共划分为40条轴线,8个施工区域。自2005年2月5日以来,钢结构沿2条作业线进行吊装,分别自第30轴线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推进,至最后一根主梁吊装,完成环形合拢。 2006年4月29日,工程经理部主持召开了辐射安全联锁系统和剂量监测系统设计评审会。 2006年5月10日,动力设备用房土建完成,交付公用设施安装。 2006年5月16-18日,工程经理部主持召开了上海光源工程光束线站调整初步设计评审会,邀请来自高能所、物理所、中科大、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上海光机所、西安光机所、长春光机所、上海药物所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对调整后的首批7条光束线站初步设计方案逐个进行了评审。专家组认同和肯定了设计方案,并建议尽快进入工程设计阶段。 2006年5月22日,上海光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及方守贤、冼鼎昌、陈森玉院士在内的16位科技委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就上海光源的工程进度、建设内容调整、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等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2006年6月5日,综合实验楼土建和安装完成。 2006年6月10日,主体建筑结构封顶。 2006年6月22-23日,上海光源应用研究研讨会在上海应用物理所召开。会议邀请冼鼎昌院士、解思深院士、牛立文教授作了精彩的报告。来自上海生命科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50余位同步辐射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同步辐射在材料科学、高压科学、凝聚态物理、成像技术、医学应用等多学科领域的应用研究及前景进行了研讨。 2006年6月22日,SSRF加速器集成单元完成了试安装工作(包括储存环机械集成单元和增强器机械集成单元主体设备、隧道墙模型、储存环前端模型、水管和电缆等)(左图),并于23日召开加速器集成单元工艺评估会,来自高能物理所、近代物理所的近10位专家对设备样机(首件)的工艺和集成单元总体工艺进行了综合评估。 2006年9月30日,用户招待所及餐厅土建和安装工作完成。 2006年10月15日,35kV电站正式受电开始试运行。 2006年10月26-27日,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中科院综合计划局、基础局主持召开了上海光源建设方案调整评审论证会,来自中科院物理所、高能所、西光所、清华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中山医院等单位的17名专家,对上海光源工程5条光束线站和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调整方案进行了评审论证,中科院物理所麦振洪研究员任评审专家组组长。 2006年10月31日,SSRF在张江安装的首个加速器设备低温氦气储存罐安装完毕。 2006年11月10日,15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支架和磁铁系统的部分设备开始在直线隧道中进行安装,标志着上海光源工程正式进入加速器设备现场安装阶段。 2006年12月22日,上海光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上海召开(右图)。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及方守贤、冼鼎昌、陈森玉院士在内的21位科技委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工程总体暨光束线站、加速器工程进展的报告,并视察了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工程建设现场。委员们高度评价了上海光源工程在建筑安装工程、公用设施工程、加速器工程和光束线站工程各个方面取得的可喜进展,并对工程经理部半年多来扎实细致的工作给予肯定。委员们还就上海光源的工程进展与工艺质量控制、用户与实验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 2007年1月18日,SSRF第一阶段的建安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 右图),将全面转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已完成的有主体建筑的建筑安装以及35kV变电站、动力设备用房、综合实验楼等辅助建筑的安装,综合办公楼、用户招待所及餐厅的装饰工程。公用设施工程设备的安装基本完成,已开始调试和试运行。 2007年4月2日,SSRF用于储存环超导高频腔功率源的第一台300kW发射机系统顺利通过现场测试验收(左图)。该发射机系统从法国THALES公司引进,包括可提供56KV高压电源系统、500MHz、300KW速调管系统、前置预放大器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等。该发射机各项运行参数经测量完全符合工程要求的技术指标,并顺利通过了在300kW下连续运行50小时无故障的最终测试,为即将展开的高频系统的集成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2007年4月16日,装载着预组装的增强器标准单元 #1共架结构的卡车缓缓驶入主体建筑的货运入口,SSRF增强器正式开始单元的隧道安装(右图)。两个完整的高频腔也同日安装就位。增强器是一台环形同步加速器,周长180米,共分为28个单元,其作用是将电子束团从150MeV加速至3.5GeV,然后注入到电子储存环中。 2007年5月15日,SSRF实现了直线加速器的总体出束调试(左图),测得的电子束数据初步达到设计要求,加速器隧道外围辐射剂量测试也在安全范围内,标志着上海光源直线加速器全面进入调束阶段。150MeV直线加速器是SSRF的电子注入器。该直线加速器采用2998Mhz的大功率微波源和基于纳秒栅控电子枪技术的电子源,为满足高束流品质的要求,在国内首次使用了500Mhz的高Q值次谐波聚束器。直线加速器输出的电子束可具有灵活的时间结构、高流强和适中的发射度,使电子储存环能方便地运行在单束团或多束团的不同状态下,以满足光源用户对光脉冲时间宽度的选择要求(从几十皮秒到几百纳秒),并且有较短的注入时间,为今后的光源应用提供了手段。 2007年5月23日和6月7日,SSRF分别组织召开了储存环C10单元机械设备试安装工艺评估会和电气设备试安装与调试工艺评估会。评估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储存环C10单元的总体设计和安装质量,认为C10单元安装工艺合理,满足技术要求,达到先进水平,为储存环总体安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7年6月1日,上海光源增强器高频联调成功,完成了Ramping模式下两腔峰值功率120kW(对应的两腔最高腔压达2.6MV)、连续8小时稳定运行。至此,增强器高频的所有技术参数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2007年6月11日,已完成预组装的SSRF储存环第13单元(C13)2号共架组件开始起吊,标志着上海光源储存环设备总体安装正式启动(右图)。在此之前,上海应用物理所与上海市安装公司的工程人员在储存环隧道与内技术走廊内合作进行了储存环第10单元(C10)的设备试安装与调试。 2007年7月16日,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会同基础科学局组织了上海光源工程第二次现场检查会。 2007年10月5日凌晨4时25分,上海光源增强器经过约60个小时的调束,成功地实现了3.5GeV电子束升能(左图)。上海光源3.5GeV增强器(Booster)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台重复频率为2Hz的电子同步加速器,周长为180米,其主要作用是将从直线加速器注入的150MeV电子束能量提升到3.5GeV,并注入到储存环中。增强器从4月16日正式开始隧道内安装,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完成了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安装以及分系统的联调、测试,于9月底完成了调束前的准备工作。9月30日20点30分 增强器调束启动,21时58分完成低能输运线调试,稳定的电子束流到达增强器注入口。10月1日凌晨3时45分电子束流被注入到增强器,当日下午17时实现了电子束多圈循环,并在10月2日凌晨4时30分实现了150MeV电子束储存(高频系统投入运行)。10月5日凌晨4时25分,电子束流在增强器中被升能(ramping)至3.5GeV的最高设计能量,达到储存环注入的能量要求。上海光源增强器调束是同类装置中进展速度最快者之一,其结果也是对前期增强器的设计、安装和系统联调工作的系统检验和充分肯定。 2007年10月30日凌晨0时12分,上海光源增强器环内3.5GeV电子束成功引出,引出的电子束团随即被高能电子输运线上的束流荧光靶和壁电流探测器探测到(右图)。这是继10月5日成功实现3.5GeV升能(Ramping)后,增强器调束又取得了一个重大阶段性进展。增强器调束从开始低能束流注入到升能至高能电子束引出,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上海光源增强器的调束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 2007年11月30日,上海光源完成首批全部7条光束线前端区的隧道内安装,光束线及实验站棚屋也已开始在实验大厅安装。 2007年12月24日晨6时54分,上海光源成功实现了3GeV电子束储存,获得了第一缕同步辐射光。上海光源最大的加速器用于产生同步辐射光的电子储存环于12月21日18:20全面启动调束,当日21:08获得首圈电子束流,并在21:18成功实现了束流多圈循环,12月24日晨成功实现了3GeV电子束储存,并在同步光诊断线和BL16B光束线前端区观测到了同步辐射光。 2007年12月26日,上海光源储存环调束获得10mA储存束流,2008年1月1日,获得50mA和80mA储存束流,1月3日成功获得了100mA储存束流。 2007年12月28日,上海光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会议由上海光源工程科技委主任方守贤院士主持,中科院副院长、上海光源工程总指挥江绵恒出席会议并讲话。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工程科技委副主任冼鼎昌、陈森玉院士和工程科技委委员等20人。会议听取了工程总经理徐洪杰关于工程总体暨光束线站工程进展的报告,副总经理赵振堂关于上海光源加速器工程进展的报告,并现场察看了上海光源储存环调束情况和直线加速器、增强器、储存环。委员们高度评价了上海光源工程从科技委第三次会议以来取得的可喜进展,特别是对储存环调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电子束储存并获得同步辐射光表示充分肯定。委员们还就上海光源下阶段工作,如后期工程建设、用户与实验工作的前期准备和实验室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2008年2月21日,上海光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沪召开(右图)。中国科学院院长、工程领导小组组长路甬祥,上海市市长、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韩正出席了会议并视察了上海光源加速器调束的情况,已安装完成的直线加速器、增强器、储存环、光束线前端区等装置,以及线站棚屋的安装进展情况。会议听取了工程经理部所作的上海光源工程2007年进展的报告、工程科技委工作报告、工程指挥部关于上海光源发展设想的报告,对下一步上海光源的工作以及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意见。 2008年5月12日,上海光源第一条光束线站X射线小角散射光束线站调试成功将同步辐射光引达实验站。该线站4月24日开始现场安装,5月7日安装完毕。5月9日晚19:00正式开始调束,同步辐射光顺利通过前端区,进入光束线棚屋。经过精心调试,同步光先后通过晶体单色器、聚焦镜、狭缝、光束位置监测器等一系列光学部件后,12日晨,聚焦的同步辐射单色光被成功引到实验站样品台前。标志着上海光源光束线站全面进入调束阶段,预计很快就能具备利用上海光源开展用户实验的条件。实验站试验性地进行了铜的K边吸收谱、钴箔的X射线荧光光谱、小动物相位衬度成像等实验。(左图:光束线出口处聚焦单色光宽度约2mm,呈现很好的近高斯分布) 2008年6月6日,上海光源第一台超导高频腔在超导高频腔测试坑通过现场测试验收(右图)。经过招投标程序购买的德国产超导高频腔,按时运抵光源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超导高频腔完全符合工程要求的技术指标,其中加速腔压2MV时的品质因子达6.6E8。 2008年8月8日16:54,上海光源电子储存环第二阶段调束取得重大进展,首次成功实现3.5GeV能量下束流储存(流强为50mA),刷新了先前能量达到3.0GeV的调束记录。第二阶段调束按照设计方案启用了2套低温超导高频腔,于8月6日零时正式开始向储存环注入束流,仅用了1小时50分钟就实现了单腔工作条件下3.0GeV束流储存,当晚20:25流强达到了50mA。8月8日11时开始进行双腔工作条件下的3.5GeV工作模式调试,于当日16:54获得50mA束流储存,8月10日00:23流强达到100mA。计划用1个月左右时间完成储存环第二阶段调束的各项任务,达到主要设计指标,为第三阶段安装了插入件之后的最终调束奠定坚实基础。 2008年8月14-15日,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会同基础科学局组织的上海光源工程第三次现场检查会在上海应用物理所张江园区进行(左图)。此次现场检查的重点是加入超导腔后储存环调束进展、插入件的加工装配调试进展、直线加速器和增强器及储存环的运行稳定情况、光束线站的建设进展、以及工程验收前的光源和线站的联调的工作计划等。专家组听取了SSRF工程总经理徐洪杰研究员及副总经理赵振堂研究员所作的上海光源工程建设进展报告,考察了装置现场,观察了调束实况,随后分加速器和同步辐射线站两个组与工程人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最后形成了专家组意见 及加速器、光束线站两个部分的检查报告。 2008年9月22日,上海光源首批两台扭摆器插入件(Wiggler)于调试成功。两台扭摆器先后于9月9日和9月12日安装进储存环隧道,分别用于向X射线成像线站和XAFS线站提供硬X射线同步光。中午11时10分,在储存环流强6.5mA时,开始带束进行第一台扭摆器的调试,扭摆器磁极间隙从140mm向最小工作间隙17mm进行合拢(右图),用时不到20分钟;第二台扭摆器合拢仅用时7分钟。随后,在3.5GeV能量、储存流强20mA下进行了相关物理参数测试,储存环电子初始轨道扰动小于100微米,经校正后轨道波动小于5微米(RMS值),工作点不变,光束线前端区各器件温升正常,同时在光束线前端区荧光靶上清晰地观测到扭摆器产生的同步辐射光。至此,两台扭摆器已经具备了向光束线站供光的条件。 2008年9月30日22:16,上海光源电子储存环在3.5GeV能量下实现200mA束流储存,束流寿命大于13小时,达到了流强200-300mA、束流寿命10小时的设计指标。这是继2007年12月24日储存环调束出光之后的又一项重大进展,也是上海光源加速器工程的最后一个关键性里程碑。这一进展意味着,经大流强束流检验,上海光源加速器的物理设计正确、设备制造和工程安装质量达到技术指标要求,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同步辐射光,为将来在光束线实验站上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008年10月4日晚,上海光源第一和第二条插入件光束线站经过2个小时的调试,先后实现首轮调试目标,将单色光顺利引到实验站;并在随后进行的尝试性实验中,获得了蚂蚱头部相位衬度成像(右图)和Cu的高分辨率k边吸收谱。这2条光束线站是上海光源首批建设的7条光束线站中的X射线成像及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BL13W1)和 XAFS光束线站(BL14W1),使用(Wiggler)插入件为光源。 2008年12月29日,上海光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上海光源工程科技委主任方守贤院士主持了会议,中科院副院长、上海光源工程总指挥江绵恒出席会议并讲话。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工程科技委副主任冼鼎昌、杨福家院士和工程科技委委员等19人。会议听取了工程总经理徐洪杰关于工程总体暨光束线站工程进展的报告,副总经理赵振堂关于上海光源加速器工程进展的报告,并现场察看了上海光源储存环大流强运行情况和储存环及插入件、首批7条光束线实验站。会议高度肯定了从科技委第四次会议以来取得的可喜进展,上海光源工程胜利在望,将能够在2009年4月按期、优质、装置不超概算地完成。委员们还就上海光源下阶段工作和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中科院大科学装置办公室制作 Webmaster@www.ihep.ac.cn 本网页由中科院计划局委托高能所计算中心维护 北京市918信箱 邮政编码:100049 电话:(010)88235007 (010)88236027 IE5.0浏览器,800X600分辨率 数据最后更新日期 09-01-05
个人分类: shanghai|13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4月29日 上海光源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竣工
pikeliu 2009-11-11 18:20
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竣工 刘延东俞正声路甬祥徐匡迪共同启动竣工装置并为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揭牌 http://www.sgst.cn 2009-04-30 09:04:00 解放日报 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竣工典礼昨天下午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共同启动竣工装置并为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揭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等分别致辞。中科院副院长、上海分院院长江绵恒介绍了工程建设情况。   国务院副秘书长项兆伦,卫生部副部长刘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詹文龙,上海市领导刘云耕、冯国勤、殷一璀、丁薛祥、沈晓明出席。   韩正在致辞时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工程竣工表示热烈祝贺,向工程建设者致以崇高敬意,向一直以来支持、关心和帮助上海光源工程建设的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表示衷心感谢。韩正说,当今世界,许多科技领域前沿的突破都离不开大科学装置的辅助和支撑。上海光源作为大科学装置之一,涉及学科众多,应用领域广泛,对提升我国科技的综合实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这一大科学装置的所在地,配合中科院把上海光源运作好、发展好,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进一步深化院市合作机制,积极主动地做好上海光源运行的服务和保障工作,进一步提高上海光源性能,努力为我国多学科前沿研究和高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创造良好条件。   白春礼在致辞时说,上海光源建设的成功,是我国科技界通力合作的结果,是科技界与产业界大力协作的范例,更是中科院与上海市鼎力合作的典范。上海光源的建设,体现了严谨高效、勇攀高峰,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希望大家继续发扬上海光源精神,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原创性研究,使上海光源发展成为国家级的开放共享的多学科研究平台,吸引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前来开展高水平研究工作,为提升我国综合科技实力作出贡献。 中国迄今最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宣布建成 2009年04月29日 19:03:51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这是3月16日拍摄的上海光源高性能电子储存环旁的部分实验站。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新华网上海4月29日电 题:中国迄今最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宣布建成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刘丹 杨金志 经过长达16年的孕育、52个月的紧张施工,中国迄今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上海光源29日宣布建成,并同时宣布对国内外用户开放共享。 这标志着中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不仅为中国科学界和工业界提供了一个与世界同步的大科学实验平台,带动中国科技创新和相关工业的发展,同时也表明中国在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方面,具备了高水平的技术集成和创新能力。 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的上海光源工程坐落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从空中俯瞰,整座建筑如一座巨大的银灰色鹦鹉螺其设计理念是体现光的闪亮与柔美,吸引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 工程的主体建筑是三大加速器一台150MeV(1.5亿电子伏特)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一台能在0.5秒内把电子束能量从150MeV提升到3.5GeV(35亿电子伏特)的全能量增强器,以及一台周长432米的3.5GeV高性能电子储存环。 作为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上海光源的建成还将与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印度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一起,形成堪与美欧媲美的光源群,成为面向世界的同步辐射实验平台。 根据设计,上海光源具有建设60条以上光束线和上百个实验站的能力。目前首批建成了七条光束线站,分别是: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XAFS光束线站、硬X射线微聚焦及应用线站、X射线成像与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软X射线谱学显微光束线站、X射线衍射光束线站和X射线小角散射光束线站。 所谓同步辐射,是由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在磁场中作曲线运动改变运动方向时所产生的一种电磁辐射。同步辐射光源被科学家称之为继电光源、X光源和激光光源之后,第四次为人类文明带来革命性推动的新光源。其高准直性、高极化性、高相干性、宽频谱范围、高广谱亮度、高光子通亮等优良特性,为人们开展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带来了广阔前景。 目前,全球建成和在建的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共有60余座,其中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13台。上海光源属于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之一,能量居世界第四,仅次于日本的SPring-8(8 GeV)、美国的APS(7 GeV)和欧洲的ESRF(6 GeV)。 与中国已有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相比,上海光源具有高亮度、高强度、高稳定等优点,强度是X光机的上万倍,亮度是最强的X光机的上亿倍,可同时提供从远红外线、紫外线,到硬X射线等不同波长的高亮度光束,每年供光机时将超过5000小时。 上海光源工程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申请建造,由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承建,于2004年12月25日正式破土动工。 上海光源工程指挥部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说,上海光源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大科学工程,工程包含了众多系统,涉及超导高频及低温技术、超高真空技术、高精度数字化电源技术,以及先进光束线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部件研制及系统集成难度极高。 在建设过程中,中国工程人员攻克了软土地基微振动控制、消防性能化设计等诸多技术难题,90%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国产化,直接带动了中国现代高性能加速器、先进电工技术、超高真空技术、高精密机械加工等先进技术和工业的发展。 上海光源工程是全国大协作的结晶,代表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最先进水平,彰显了中国综合科技实力。上海光源工程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杨福家院士说。 截至目前,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已经收到来自全国78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301份申请材料,各地科研人员计划在上海光源的七条光束线站上开展生命科学、医学与制药、新材料、物理、化学、石油化工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微观层面的发射卫星 上海光源成功绽放(图)2009年04月29日 08:17 来源:解放日报 章迪思 徐瑞哲 朱燕亮 今天,上海光源正式竣工。这项总投资约12亿元、历经4年零4个月建设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终于成功绽放出七彩的春光。 上海光源有何奥妙?它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啥关系?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杨福家院士不仅是该领域的专家,而且早在1995年,他曾和谢希德等科学家一起,在市政协相关会议上提出在上海建造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提案,为上海光源的故事写下了一个精彩开头。转眼14个年头过去,从上海到全国,各级领导、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为上海光源工程殚精竭虑,也理应让更多人知道上海光源、了解上海光源。杨福家院士欣然应邀,带领本报读者一起神游上海光源。 它是一个光的博物馆 新闻视点:平心而论,大多数人恐怕直到现在还不是很明白,上海光源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能派什么用场。您能否用简单的语言先给大家做一下科普? 杨福家:上海光源的学名叫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严格来说,它不是用来制造我们肉眼可见的光,而是发出从远红外到硬X射线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与可见光相比,这些看不见的光波长更短,能量更高。 简单来说,上海光源的工作原理,是让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在磁场中作曲线运动,因为改变运动方向而释放的能量,将转换成各种波段的电磁波。其本质与我们日常接触的可见光和X光一样,都是电磁波。电磁波又叫电磁辐射,由于这种现象最先是1947年在高能物理实验用的同步加速器上发现的,因而被命名为同步辐射(Synchrotronradiation)。 上海光源坐落于张江,距地铁二号线终点站不算太远。这幢圆盘形的地标建筑,一直被人们形容为巨型鹦鹉螺。其实,这只海螺足有上海体育场那么大,是我国迄今最具规模的重大科学工程,并至少具有30年科学寿命。 根据上海光源工程的平面图,螺壳内部的主体结构分为三部分:外圈为432米周长的一个大环储存器;与之相切的内圈,是一个180米周长的小环增强器;小环还连着一根40米长、直直的尾巴直线电子加速器。在这条有直道、有弯道的光电隧道中,能量传送方向为直线―小环―大环。 出光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高压电从直线加速器扣动电子枪,发射出无数个电子。它们在直线隧道内的真空电磁场中疾行,加速至接近光速水平,能量达到150兆电子伏特(150MeV)。接着,这股低能光束线便打弯注入内圈小环隧道增强器,能量在转圈的瞬间被提升22倍左右,变成35亿电子伏特(3.5GeV)的高能光束线,最后注入外圈大环隧道比400米跑道还长的储存器。高能光束线昼夜不停地高速穿行,并沿着大环不断转圈,在不同切线方向上条分缕析,引出数十束不同波长的形形色色的光,覆盖从远红外线到硬X射线的所有波段,供外围大厅内成百上千的实验站科研人员进行多学科研究。 因此,上海光源这只鹦鹉螺可谓光芒齐放,使不同学科的科学家能在同一个光的博物馆内各取所需。 能给蚂蚱触角拍X光片 新闻视点:上海光源有哪些具体用途呢? 杨福家:它可以产生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能为各领域的科学家做研究提供条件。例如对医学专家来说,可能在这里找到一种新的射线,成像效果比现在的X射线更好,也许今后医院里就不用X射线拍片了这就和普通人的生活有很近的关系了。 以X射线为例,上海光源所发出的X射线,品质绝对是世界一流的。目前,国际上的X射线成像技术越来越高精尖,不仅趋向于更高的空间分辨率(纳米量级),同时趋向于更快的时间分辨率(1毫秒或更短)。上海光源即将对外开放的X射线成像及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正朝这些方向努力。打个比方,这座光束线站,若为一只活体蚂蚱拍X光照片,包括蚂蚱触角里面的微细管道、呼吸器官等都可一览无遗,这是传统X光机无法办到的。 用途还有很多。在材料科学领域,利用上海光源产生的高亮度同步辐射光束,可以揭示材料中原子的精确构造,得到有价值的电磁结构参数。它们既是理解材料性能的科学钥匙,也隐含着发明新颖材料的原理来源; 在地球科学领域,利用X射线作为微探针,能深入了解地壳深处和地幔中矿物的演变和转化,对于矿床地质、矿物、岩石、探矿以及地球化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在微细加工技术领域,利用X射线深度光刻技术,可以搞定线宽在几十纳米以下的高度集成电路;在石化及化学工业领域,可以研究催化机理和催化剂特性,有助于发明新型催化剂,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的效率和产出;在产品研发与检测方面,可进行飞机发动机和航天器疲劳测试、纸浆无氯漂白工艺改进、化妆品效果分析等 上海光源计划下月正式对国内外科研用户开放的光束线,共有7条。7束光各配套一座实验站,供课题单位及专家们进行科学实验。目前已收到78所大学、科研院所的用户课题申请242份,累计2868个机时,首批课题正在评审中。 这还只是小试牛刀的一期工程。据专家估计,整个上海光源总共能建约60条光束线,每条线上可建1―2个实验站。每条光束线的投资,相当于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规模。可以想象,今后在这个鹦鹉螺里,将诞生多少令世人惊叹的科学奇迹! 总能量居世界第四 新闻视点:上海光源目前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 杨福家:我可以很肯定地说,参观上海光源,你会打心眼里为中国人感到自豪。它的性能超过同能区现有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是目前世界上正在建造或设计中的性能最好的中能光源之一。今后,它将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印度等地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一起,在亚洲形成可以与欧美同类装置媲美的、能量和性能分布合理的光源群,成为面向世界的同步辐射实验平台。 同步辐射光源是世界主流的高能物理装置之一。据了解,自1947年科学家首次观察到同步辐射现象,这类光源装置迄今已发展出第三代。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是附生于高能物理实验专用对撞机的兼用机;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是基于同步辐射专用储存环的专用机;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是基于性能更高的同步辐射专用储存环的专用机,如上海光源。据悉,上海光源电子束总能量已跻身世界四强,仅次于日、美、欧的同类装置。 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有一、二、三代同步辐射光源50多台,其中像上海光源这样的第三代光源,已建成10多台,而在建和设计中的至少也有13台。预计2010年前后,全球每天都有上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利用这些光源产生的不同波长的光,从事前沿学科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 微观层面的发射卫星 新闻视点:上海光源究竟有多难造? 杨福家:嫦娥工程大家比较熟悉,其实上海光源的工作原理,有点像微观层面的发射卫星就是要通过施加外力,让电子在一个个指定轨道上运行,其精度要求,比发射卫星高100万倍。当然,我们也有容易的地方,就是万一把电子搞丢了不要紧,把卫星搞丢了可不行。上海光源工程进展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在国际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国外有不少投资比我们高、建造时间比我们长的同类装置,质量却不如我们理想。我在很多场合都会跟人提起上海光源,因为我们做得真是太漂亮了!参与其中的许多年轻人,原本在学术界默默无闻,上海光源的成功,也令国际同行立马注意起他们来,真可以说是学术界难得的一夜成名。 建上海光源有多难?举个例子,为保持光束流的高度稳定,光源轨道的垂直稳定度须控制在1微米以内。 控制这1微米有多难?要知道,各种干扰因素实在不少:施工的地基会有不均匀的沉降,储存环隧道和实验大厅的地板会扭曲和变形,储存环隧道内空气的温度甚至冷却水的温度都在变化,还有各种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振动源任何一个细节出问题,都无法保证实现这个1微米以内的目标。所以工程人员随时随地都在严密监测,用一系列手段使光源稳定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承建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的技术人员分成不同班组,从早8点到晚5点,从晚5点到早8点,24小时都能在工程现场见到他们。即便在严格控制的25摄氏度恒定室温下,这些专家有时还是会憋出一身汗。在那几百米长的光之隧道内,必须像列车编组一样,将一段段光电设备拼接安装到位。精贵的单件设备,有的达上吨重,却要求工程师屏气凝神、小心轻放。正是有无数工程技术人员的兢兢业业,上海光源的光束流轨道稳定度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还有,10万多个信号点,没有接错一根电缆;国际上通常要2至3个月完成的工程环节,上海光源只用了两个星期在前几天进行的专家测试中,国内外同行一致认为建设质量达世界一流。 也许就像杨福家院士所说,这些成功,还都是前奏。随着上海光源的对外开放,以后将有更多看点。在这个大平台上进行的多种实验,每一个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姑且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单晓冰)
个人分类: shanghai|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交大医学院科研飞速发展的背后
pikeliu 2009-10-30 08:59
上海交大医学院科研飞速发展的背后 :2009 年 10 月29 日 :郑茂   上海交大医学院在科研上的进步可用异军突起来描述。在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交大医学院就获得了6项国家级科技奖,其中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获奖数在全国医学院校中位列第一。2008年发表SCI论文多达604篇,在全国医学院中名列前茅,而且影响因子普遍较高。今年又传捷报,2009年度上海交大医学院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6个,比五年前增长了近80%,在全国医学院校中又名列前茅。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获奖项目和成果与普通百姓的疾病诊治密切相关,并不断被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去。   是什么秘诀让这个传统特色学院的科研工作如此耀眼,记者近期采访了校方有关人员。   冲破固有模式 海外鲶鱼空间大   近期,王义斌教授以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的名义,出任上海交大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这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细胞生物学教授如此描述选择的理由:这里没有把金钱与科研论文挂钩,没有把科研当成交易的筹码,而是真的希望我们能做点事情。   过去,海外回国的教授往往留不住,所谓的问题往往是相容性、思想理念等。但在交大医学院的领导班子看来,这是个认识问题。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外的人才回来是想做事情的,应当创造更好的外部软环境,给他们留足够的科研发展空间,一方面更好发挥他们的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我们其他的科研工作者。   从2007年至今,上海交大医学院先后从海外引来18名像王义斌这样的科研鲶鱼,平均年龄37岁。他们落户后立即拿到启动经费,自己招收团队成员,投入科研。比如免疫学学者王宏林此前一直在德国乌尔姆大学开展皮肤免疫学研究,因为不是老板,他的研究远离临床。来到上海交大医学院后,他立即与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九院、新华医院的数   名临床医生合作,寻找治疗皮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靶点,已经取得了进展。而两年前从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回来的细胞生物学专家程金科目前在肿瘤学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把国外实验室的先进管理模式引进到了学校,带动了一大批年轻学者的成长。   突破体制瓶颈 建立动态考评机制   鲶鱼跳跃了,怎么让家里的大鱼也跃上龙门呢?从2006年起,上海交大医学院就推出一系列政策,改革院系评估体制和考评机制。   一位教授对记者说,交大医学院的教授,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不那么好做了,不是终身制,而是能上能下。上海交大医学院人事处处长朱旭明告诉记者,现在交大医学院在对教授和主任医师的考核上,不仅对科学研究有专门的要求而且对临床和教学质量亦有相当的要求。目前,在医学院内有一些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由于某项指标未能达到考核要求而被低聘到下一级岗位。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一动态考评机制的激励,上海交大医学院各大附属医院临床医生的科研工作大大提升了起来。过去国内临床医生整天忙着看病开刀,医、教、研严重脱节。但是国际上的顶尖杂志都非常欢迎和期待基于临床总结的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评审也对这类项目青睐有加。现在这种尴尬局面在交大医学院已经有了较大的扭转,大批优秀的基于临床的科研项目开展起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李青峰教授的应用去铁胺治疗预构皮瓣部分缺血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今年就拿到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培养体系创新 后备军练好内功   据学校有关领导介绍,研究生创新体系的建设也是近些年来交大医学院科研能力大大提升的一大重要因素。   其中关键的一条是要求博士生在SCI上发表高质量论文。一开始,很多博士生有想法,有些自己的导师都没有在SCI上发表论文,自己能行么?但是有压力才有进步。全校上下统一了思想: 练好后备军内功,打好科研功底,今后才能在科研上大有作为!与此同时一系列配套的措施在开始运行起来,首先是提高研究生的招生质量,适当扩大面试在招生打分中比重,优秀导师还有一定名额的自主招生权。录取的学生不能只是考试一流,综合素质也要一流。其次是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部分有条件的学科实行轮转制,新进研究生必须在三个实验室轮转,每个实验室为期2个月,从而完成导师的双向选择。其三是大面积课程的改革,减少灌输性的课程,提高科学思维和前沿技术类课程的比例,如近年推出的科学家讲科研讲座广受研究生的欢迎。   事实证明,此举成效显著,近二年交大医学院每年都有博士生毕业论文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此外,很多博士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凭借扎实的功底在科研上也是发展迅猛,在国内外学术界反响较好。 上海科技报 2009.10.28 :吴苡婷
个人分类: shanghai|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京大学成立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 符淙斌任院长
pikeliu 2009-10-23 16:59
作者:王骏勇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10-23 11:35:45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南京大学成立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 符淙斌任院长 南京大学10月20日成立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依托科研力量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进行研究,并将发展成为我国气候与全球变化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实体。 据悉,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由中科院院士符淙斌担任院长。该研究院为全校相关院系和学科的一级交叉性科学研究机构,主要由大气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遥感科学、经济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研究人员组成。 研究院旨在借助南京大学在东部季风区域气候和环境研究领域形成的特色和优势,通过综合观测试验、区域数值模拟和技术研发,认识地球系统变化的关键过程及人类活动的作用,揭示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变化的灾害、环境和资源效应,发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重大灾害预测、影响评估及人类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国家及地方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决策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更多阅读 百度百科:符淙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 2009-10-23 16:54:02 匿名 IP:159.226.234.* 院士就是院士, 中国科研的希望!!!!?????? [回复]2009-10-23 16:22:23 匿名 IP:165.132.34.* 中国为啥不好好搞搞地震研究,中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现在国内地震水平那是相当的次。 [回复]2009-10-23 13:57:18 匿名 IP:124.205.188.* 北京师范大学有一个类似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院,徐冠华好像是院长。 [回复]2009-10-23 13:51:29 匿名 IP:165.132.34.* 北京是否大学也成立这样的研究院,清华也成立了这样的研究院,现在南大也成了类似的研究院,每次都是徐冠华请到场助阵。 [回复]2009-10-23 13:08:54 juscojack IP: 成立的研究院比获得的研究成果还要多。 [回复] 读后感言:
个人分类: IDR|1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州立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变革 《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
pikeliu 2009-10-18 10:01
美国州立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变革 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美国多所州立大学在本州政府的积极科技政策支持下,组建巨型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努力与产业界共同创造具有聚集效应的高科技产业,开始在国家(区域)创新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学术地位也相应地迅速上升。这些跨学科研究机构具有复杂的合作关系网络,实现了产学的无缝对接,超越技术转移模式。成功的科研组织变革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学术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科研 美国州立大学 跨学科研究 组织变革 Title: Transformation of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in American State Universities Abstract: During recent years, many US state governments implement ac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which support industry and academic enterprises create high technology clusters jointly. The flagship-level universities in these states get more research grants and play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by establishing huge interdisciplinary centers. These centers are trying to establish good relationship with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which are embedded in complex networks. Successful organizational changes depen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cademic value and culture. Key Words: academic research, US state universitie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rganizational change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国家(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提起美国大学科研,我们大都会联想到美国联邦政府对大学科研的大力支持以及若干所顶尖大学(几乎都是私立名校)的大名。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美国各州政府纷纷跟随联邦政府实施主动的科技政策,积极促进(大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像加州、纽约、乔治亚州等较大的州或较富的州的科技政策则显得更为积极主动。在开始推行积极的科技政策之初,因政治等因素,州政府倾向于支持能帮助当地小企业发展的大学科研,但是小企业由于缺乏研发能力常不能利用研究成果。 21 世纪来临之际,这些州的政府科技政策转向支持大企业和大学合作产生世界领先的尖端科技,以期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这种政策源于一种迷信,即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高科技能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硅谷的成功使得人们相信可以复制这样一个成功的历程:高科技产业的聚集产生经济效益的溢出,从而当地企业的受益;然后,创新观念得到广泛传播和实践,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智力资本;创业公司在此良好的环境中快速地成长。 例如,现任纽约州州长就希望能在该州再造一个硅谷。 一、州立大学创建巨型研究机构 积极的科技政策鼓励优先发展具有经济效益的高科技,而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发展方面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有关各州政府都在积极地推动本州大学与产业界一道从事技术创新。由于政治等因素,州政府的科研资助经费倾向于流向州立大学,处于本州旗舰位置的州立大学承担起越来越重的科研任务,其学术地位也相应地得到上升,在国家(区域)创新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些政策影响了大学科研的组织与管理,许多规模较大的研究机构(有各种称呼:工程中心、研究所、研究中心)在州立大学中涌现出来。这些巨型的研究机构大都倡导面向工业实践应用开展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突破传统个人项目式的自由探索。 例如,纽约州政府自 2002 年起巨额资助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纳米科技研究(配套吸引了多家私营企业的资金,两类资金累计将高达 35 亿美元),该校于 2003 年专门建立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 ( College of Nanosc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以下简称 CNSE )。 这引发了 2006 年 2 月纽约州内几所私立大学(如哥化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康纳尔大学等)为首联合近 20 知名大学要求州政府增加对干细胞研究的投入。 CNSE 现有 250 多家合作伙伴,包括 IBM 、 GE 、 AMD 等世界级大企业。 2006 年纳米科技研究机构的排名中, CNSE 是全美的第一名。 除了北部的纽约州外,位于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于 2000 年决定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投资成立了加利福尼亚科学与创新研究院( California Institutes for Science and Innovation ),下设 4 家研究所, 分别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量化生物医学研究所、 电信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纳米系统研究所和符合社会利益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每个研究所都由 2 个以上的加州大学分校合作建设。 加 州政府计划对其投入 3 亿美元,但要求从其他渠道(如企业)找到相当于资助额一倍的匹配经费。 位于南部的乔治亚州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就相当重视推进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合作,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州长倡导下所成立的研究联合体项目( Governors Research Consortium )在 80 年代支持了几所大学创立专门的大学研究中心。该项目到期结束后, 1990 年产业界和学术界联合发起成立称为乔治亚研究联盟( Georgia Research Alliance, 以下简称 GRA )的非营利法人团体,目的是利用州政府的资金吸引私营企业的资金,对研发进行战略性投资。 GRA 于 1999 年启动一项称为 Yamacraw 的计划,以期乔治亚州能在宽带通讯的系统、设备和芯片开发领域获得领导地位。州政府同意在 7 年内投资 1 亿美元,支持在 8 所大学中创设 84 个 Yamacraw 教师岗位和购置研究设施。这些新的大学教师岗位履行双重任务:技术创造和为产业界培训学生。头 3 年就创设了 64 个 Yamacraw 教师岗位(乔治亚理工学院获得其中的大部分岗位)和 200 个研究工程师岗位。为了获得新技术, Yamacraw 的成员企业要付年费并承诺为毕业生创造工作岗位。教授和研究人员可以在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不过,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发现只在有成员企业参与的秘密会议上报告,希望能把这些发现转化为专利或据此创办企业。有专门一家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帮助建立创业公司。 2001 年开始,信息和通讯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衰退, 2003 年该计划进行了重组,更名为 Georgia Electronic Design Center (以下简称 GEDC ),安家于乔治亚理工学院,该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以下简称 SECE )是其事实上的主要合作伙伴,另外还有 5 所州立大学也是其研究合作伙伴。 GEDC 现有 30 多名教授、 250 名研究工程师和近 200 名研究生一道在它下属的 12 个实验室内完成每年 1000 多万经费的研究任务。 美国著名科教战略专家罗杰盖格( Roger Geiger )教授认为,尽管遇到了通讯业的大衰退,但 Yamacraw 计划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把技术创造、产业聚集、人力资本生产和新公司创建等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在短时间内把一大批优秀的通讯技术领域科学家集中到乔治亚州,形成了一个具有创业精神的、交互良好的学术共同体。该计划是一项促进经济发展的成功策略,可以说是教科书案例。 二、州立大学的科研地位迅速上升 近年来美国整个高教界每年 研发资金达到 300 多亿美元,其中近 60% 来源于联邦政府,只有 8% 左右来源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相比较联邦政府,州政府对大学科研的拨款不算多,其所占比例近年来也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不过, 由于政治等因素,州政府的研发资金倾向于流向州立大学,许多州立大学因此得益, 20 多年来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迅速提升了在国家科研系统中的地位。 来自州政府的经费具体投向各不相同,如乔治亚州的资金帮助乔治亚理工学院 GEDC 设立岗位吸引杰出人才;而纽约州的纳米科技投资使得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 CNSE 能购置最先进的纳米研究设备,优越的科研条件吸引了世界各地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总之,州政府的投资改善了这些州立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科研设施,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就会进一步吸引联邦政府和私营企业的研发资金。州经费虽少,但起到了杠杆作用( leverage ),特别是在联邦政府或企业界的研发资助越来越要求配套经费的情况下。 而且,许多资助工业发展的州政府投资也间接支持这些大学的科研工作。例如,纽约州于 2006 年 7 月决定为了吸引 AMD 公司在该州奥尔巴尼市附近设立一家投资达 30 亿美元的、制造下一代芯片的工厂,配套支持该公司 10 亿美元。这项工程将会极大地激励相关企业在纽约州集聚,将极大地促进 CNSE 的研发工作。 CNSE 将作为龙头不仅带动纽约州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它也是奥尔巴尼分校的一个龙头,带动其它学科的发展。例如, CNSE 与该校的商学院合作成立 MBA 项目,培养未来纳米科技产业的商务精英,开始于 2006 年秋季招生。 Geiger 教授曾研究发现,二战以来大学内的研究机构是美国学术科研的决定要素,在开展大科学的项目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近 20 年来,在有关各州的政府积极科技政策作用下(直接拨款、杠杆作用和间接支持),处于旗舰位置的州立大学得以创建和发展巨型的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不仅引进巨额的研发资助,同时 也带动了校内其它学科的发展,其所在的州立大学 的科研地位也相应上升,这已引发了美国大学科研系统的结构变化。 Geiger 教授 2004 年研究了美国 99 所处于前列的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变化,发现私立大学( 33 所)的科研经费占整个高教界科研经费总数的比例明显下降,从 1980 年的 28% 下降到 2000 年的 23% ,而州立大学( 66 所)所占的比例( 51% )基本保持稳定,个别州立大学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 三、跨学科的、复杂的合作网络 这些巨型研究机构一般不是围绕单个学科组建,而是围绕某个实践问题或前沿技术组建,承担起传统院系所不能承担的研究任务,如组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解决工业实践、社会实践所需要的应用性问题。但是,跨学科的科研活动在实践中遇到各种障碍,特别是系科( department )边界,为此付出了较大的成本。有意思的是,在大学发展史上,系科的出现是为了促进科学研究,但近几十年来,系科却成为推进前沿科学研究的一大障碍。 例如,乔治亚理工学院 GEDC 是围绕下一代通讯技术(宽带通讯)而组建的跨学科研究机构,主任来自该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SECE ),研究教授来自 SECE 或同时与该学院联合聘任,而 SECE 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的机构。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 CNSE 是围绕纳米科技而组建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是单独建制的学院。这样, GEDC 、 CNSE 的教授没有同时受聘于大学的其它院系,回避了人力资源分配的难题。 一般地,这些巨型的跨学科研究机构不附属于某个院系,甚至经常跨越学校的边界。它们有着较多的经费来源渠道,或者说是由大学、政府、企业等联合共建,需要同时向大学、大学之外的机构等负责。它们一般是基于大学( university-based ),并不完全属于大学,拥有较大自主权。它们只是位于 (located) 大学,用 at 表示这种地理关系,不用表示从属关系的 of 。例如, CNSE 事实上半独立于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直接向大学校长和纽约州科技与学术研究办公署报告,没有通过大学的教务长。 GEDC 的主要合作伙伴是 SECE ,它同时与州内其它学术机构有合作关系 ,并与校内其它研究所保持着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 。 GEDC 要对乔治亚理工学院负责,还要对乔治亚研究联盟( GRA )负责。它 有 50 家成员公司(如思科、摩托罗拉、三星等世界级通讯设备制造商),得到 GRA 和联邦政府多个部门(国防部、航空航天局等)的支持。 总之,这些跨学科乃至跨学校的巨型研究机构与所在大学的有关院系、州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大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各种各样,相当复杂。 Geiger 教授认为,这种复杂关系一定程度上保证这些研究机构在大学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大学的智力资源。 四、实现产学的无缝对接 大学与工业的合作不是新鲜事。 但在以前,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界限还是存在的,例如科学园介于其间。 20 世纪 80 年代,贝多法案( Bayh-Dole Act )通过后,美国学术界增加了与企业界的联系,但只是一种机会主义式,所谓的技术转移( technology transfer )目的只限于为某种具有商业价值的科研成果找到买家。许多大学努力创造促进技术转移的系统(如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来发现和开发现有的校内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机会,但是较少集中各方力量去创造新机会或新技术。 21 世纪来临之际,美国政治家、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所期盼的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高科技无法由产业界或学术界一方来承担完成。这需要把多方的资金集中起来,需要把来自产学双方的研究人员集中起来,共同创造高科技,共同创造奇迹。 现在,在 GEDC 或 CNSE 等巨型研究机构内,产业界的合作伙伴在此设置实验室和办公室,这为师生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现场合作机会。我们会看到:教授与学生们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研究,与来自世界领头企业以及其它大学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合作,共同研究高科技产业的最前沿问题。对教授来说,如果长期在学术界工作,可能适应了学术界旧的游戏规则,并且已经承担了够多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很难再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工作。这些巨型研究机构聘请的大多数教授曾有过产业界的经历或者是一来就从事技术创造的新人,可能更好地适应这种新型的运行模式。在这里,看不到企业(企业研究)与大学(大学研究)之间的界限,做到美国人常说的无缝对接( seamless connection )。 Geiger 教授这样评论 GEDC 等这些巨型研究机构:它们精心地创造集聚效应,产学双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能进行高水平的交互。这种交互能极大地促进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向产业界转移。早期的技术转移模式是较为被动的,这种新模式是主动式的,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促进了学术和经济的发展。这是一种持续的技术转移过程,不是一种零星或偶然的,这将创造学术界的新角色。这种发展代表了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超越了传统的技术转移模式。 学生们在这些巨型研究机构也得到创业文化的熏陶。大多数教授所具有的产业界与学术界两栖的丰富经历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独特的创业视角。学生有机会利用世界上最好的、最齐全的研究设备,并被要求学会使用这些最先进的设备,而不是把设备的操作交给技工完成。也就是说,学生们不再是封闭于象牙塔,而是参与了最前沿的工业实践研究。为了使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研究成果和正在研究的课题内容都整合入课程体系中,课程创新的意义远远超越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五、学术价值观的重新审视 前面提到大学按照学科组织起来,不适宜解决实践问题;更为根本的是其背后的学术价值观要重新审视。传统的认识中,大学科研应以所谓的基础研究( basic research )为主,发展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开展技术创新,发展技术知识,然后才有商业化机会。这种传统的学术价值观表现为,大学教师应先基础研究、发表论文;后应用研究、服务社会,学术成就表现为学术论文,学术职称也与之挂钩。教师只对学科同行负责,而不对学校、学生以及各种利益相关人(如政府、企业)负责。 科技政策学专家吉布森( Gibbons )等人在《知识生产的新方式》( 1994 年) 及其姊妹篇《重思科学》( 2001 年) 两本书中指出,知识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即要面向复杂的实践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应用性在新生产方式中得到强调。笔者认为,研究的应用性、跨学科性、研究问题的实践性三个要素交织在一起,大学要适应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就需要重新审视学术价值观。学术研究原本是面向真实的世界,但近几十年来学术研究却有以论文发表为目的的趋向,面向实践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要还学术研究的本来面目。成功的跨学科研究需要来自多个学科或多个组织的学者之间的有效交流,以提升学者的创造性,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是真正的价值所在,虽然它可能不会促进所谓的学术生产力。 很遗憾,美国许多州立大学长期以来受制于州政府的条条框框,缺乏美国私立大学和欧洲一些新型大学如沃里克大学的创业文化,而创造一种积极的组织文化是一个不能在一夜间能完成的长期过程 。但近年来在州政府和大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这些州立大学的巨型研究机构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以推进技术发展、创造新技术为根本任务。我们参观这些机构会感受到大学科研文化和学术价值观的变化,会听到和看到:发表论文不再被视为首要任务,重要的是要与产业界一道共同解决难题。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名气不是太大的州立大学发展迅速,例如乔治亚理工学院从一所不太知名的工学院迅速发展为一所国际知名的工科名校;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纳米科技研究迅速地进入世界前列。相比较私立名校、顶尖州立大学,这些崛起的州立大学没有光环效应可利用,没有私立名校的自主独立性。但它们与州政府、产业界积极地互动,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已任,并努力提升学校的科研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竞争国际化背景中,我们不应只认为这些州立大学是从名校林立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脱颖而出,而是要认可它们是在全球竞争中取胜。同样地,也要认识到像乔治亚、纽约等州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是在全球竞争中领先。基于这些,美国有关各州政府的积极科技政策和州立大学的成功经验 很 值得我们借鉴。 本文发表于《高等教育研究》 2007 年第 5 期 张景安 , 亨利 罗 文等 . 创业精神与创新集群 硅谷的启示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COLLEGE OF NANOSC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UNIVERSITY AT ALBANY . Introduction http://cnse.albany.edu/about_cnse/introduction.html , 2007-02-01 . TIFFANY LOHWATER . University Presidents: NY Must Act on Stem Cell Research . http://news.rpi.edu/update.do?artcenterkey=1346setappvar=page(1) , 2006-11-29 . OFFICE OF PRESID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About the Institutes . http://www.ucop.edu/california-institutes/, 2007-02-01 . GEORGIA ELECTRONIC DESIGN CENTER GEORGIA TECH ANALOG CONSORTIUM. Current Status Report 2006 . http://www.gedcenter.org/publications/reports/GEDC_status_report_2006.pdf , 2006-09-12 . ROGER GEIGER. 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 . Stanford , C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10-212. ROGER GEIGER. Organized Research Units--Their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Research .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 1990, 61(1), 1-19. ROGER GEIGER. 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 . Stanford , C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72-274. ROGER GEIGER. 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 . Stanford , C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54-261. 徐辉 . 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论大学与工业的关系 . 杭州 :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0. ROGER GEIGER. 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13 MICHAEL GIBBONS et al.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1994. HELGA NOWOTNY et al. Re-thinking science : knowledge and the public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 . Cambridge , UK : Polity, 2001. Stanford , CA : 克拉克著 . 王承绪译 . 建立创业型大学 : 组织上转型的途径 .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3.
个人分类: 美国科技与教育|20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交大为医工融合搭台 (2007)
pikeliu 2009-10-12 19:55
『科技日报』提升实力上海交大为医工融合搭台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工科院校,在教育部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交大2005年成功实现了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合并,两年的强强联合,使上海交大的学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医工对接撞击出了创新的火花   最近,师生们来到上海交大机动学院生命质量与机械工程研究所的实验室里,会看到一个与医院完全同样配制的手术台,不同的只是,这个手术台上的病人是一个模型,关键部位都带有数字定位装置,手术刀也是一把特殊的数字定位手术刀,医生在给这个病人动手术的时候,眼睛不是要紧盯着病体,而是需要盯住电脑屏幕:计算机已经把每一刀需要下在哪里、刀口多长、多深,精确地计算出来了。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的戴克戎院士与机械学院的王成焘教授经过10多年的学科合作、交叉和融合,在人工骨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早在2004年就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成焘教授说他们的下一步,就是把这个实验室里的手术台推进医院里,让交大的医工结合为科学发展、科学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科的交叉与整合是综合型大学建设中遇到的战略性问题。如今,确定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进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后,上海交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已基本形成了以一流的理科为基础,以强大的工科、生命医学学科和管理学科为主干的学科框架,初步完成了由理工科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交大的学科交叉、医工结合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医工联姻学校搭台   2006年1月21日,上海交大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授沙龙,大家都风趣地称之为医工项目相亲会。来自学校医科和工科的研究人员现场结对,在全校范围内遴选科研伙伴。这是我国高校内首次通过现场招贤的方式进行医工联姻。   学校专门为此次相亲征集了130个有价值的医工交叉科研项目,并制作了近100块展板,各课题组的领衔人员将择偶条件写得明明白白,有的是需要解决的难题,有的是拟寻觅的合作项目。许多课题组负责人都表示,以往寻找合作伙伴都是通过私人交流的方式来完成,局限性很大,成功率不高,学校搭建的平台大大增加了遴选的人数,自然是成功率大大提高了。心脑血管系统血液动力学的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曹兆敏教授、刘应征副教授一直在寻找材料学和心外科、脑外科等医学专业的合作,来解决心脑血管系统结构及其模型参数的定量化这个难题,他们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中找到了合作的伙伴,微纳米研究院的微型马达等高端科研成果也在教授沙龙中引起了医学院专家的极大兴趣。   制度的创新带来成果的涌现。近年来,上海交大科研成果中,医工结合的比例明显上升。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的孙锟教授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杨新教授合作的项目小儿复杂型先心病三维超声心动图方法的研究获得了科技部十五攻关等项目的资助,其成果也获得中华医学奖三等奖。   打破体制交叉融合   世界知名大学普遍高度重视推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麻省理工学院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如雷达实验室、电子实验室、怀特克学院等)已超过64个;斯坦福大学实施了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计划,涉及生物工程、生物医学、生物科学三大领域,跨越文理学院、工程学院和医学院三大学院;哈佛大学、密西根大学等普遍设立了合作基金或建立了学科交叉专家委员会等机构,以推动学校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   放眼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上海交大党委书记马德秀深刻地感受到:不交叉就没有发展!她说,21世纪医学发展,不仅是取决于医学本身,而且取决于物理、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在医学领域的渗透与拓展,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医学领域的重大原创性突破几乎都是学科交叉的产物。   据了解,上海交大医工交叉的基础条件具有相当优势,医工结合一直有良好的科研合作基础,医工合作研究基金在2年时间内先后资助了46个医科交叉项目,并且已经有一部分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医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和发展;一系列的合并举措和共建措施,使交大医工结合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 来源:《科技日报》2007.1.27
个人分类: IDR|2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高档次研究来自于跨校合作
pikeliu 2009-10-3 11:09
《科学》:高档次研究来自于跨校合作 为我们理解研究机构的合作性和流动性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科学家在寻求科研合作的时候,更加愿意考虑外校人员。根据一项新的研究结果,由不同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的数量正逐渐上升。同时,由顶级高校合作的科研团队常发表最高影响的论文。相关文章发表在《科学》( Science )杂志上。 这项研究由美国西北大学Kelogg管理学院的Brain Uzzi, Benjamin F. Jones和Stefan Wuchty主持。他们考察了1975年至2005年发表的超过340万篇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论文后发现:在二十世纪70年代,不同高校间合作发表的论文非常少,但到了2005年,这种论文占了所有发表论文的三分之一。同时,单一作者的文章数量在稳步下降,同一高校内合作发表的文章数量也有轻微的下降。 这项研究还考察了文章引用数,发现不同高校合作发表的论文处于最高影响之列。Uzzi称:不同高校的合作研究比同高校的合作质量高,后者又比一个人单打独斗的研究质量高。一位哈佛大学的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或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合作,就比他找哈佛大学校内的另一名教授合作来得好。 在采访时,Uzzi称有几个因素导致了多高校合作的趋势,其中包括学科专业的不断细化,科研人员的流动性加强,以及科学界对这种合作研究的接受度提升等等。Uzzi说,互联网的兴起对于多高校合作的增长没有太大的影响。他说,科研合作的趋势在互联网出现前后基本上是一样的,这说明互联网的到来并没有对其产生影响。 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分管科研的副校长Arthur B. Ellis说:这种鸟瞰式的对学术论文发表趋势的考察,为我们理解研究机构的合作性和流动性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推动这些发展的社会关系代表了一种重要的科研投入,值得我们更深入的研究。(科学网 孙尉翔/编译) (《科学》(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1158357,Benjamin F. Jones,Brian Uzzi) 更多阅读(英文) 《科学》发表文章摘要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吉林大学校长展涛 如何充分发挥我们学科综合的优势与潜力
pikeliu 2009-10-3 09:58
如何充分发挥我们学科综合的优势与潜力 展 涛 (2008年12月21日) http://president.jlu.edu.cn/read07.html   我们是中国学科最为齐全的一所大学,学科综合是我们合校所形成的最为鲜明的优势,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共识。但是,如何把学科综合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却是一篇大文章。做好这篇文章,将使合校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将使我们实现跨越发展。所以我期待,我们都来关注这个话题,都来研讨这个问题。这里,我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以引发大家的关注和热讨。   一. 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组织跨学科科研平台、团队和项目。   如果我们看一看现在国家的各种战略、计划和重大项目,诸如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863、支撑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创新群体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等平台建设,无一不是在强调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无一不需要综合的学科与人才。这正是我们的优势与机遇。具体的做法应该是,围绕这些重大计划与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学校内部的学科与人才资源,目标就是进入这些计划和项目。如果我们只谈学科交叉与融合,只谈整合学科资源,那缺少动力。而以进入国家计划和项目为目标,就可以用这样具体的目标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共同去争取,去竞争。如果再加上学校资源的支持与培育,那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以973项目为例,我们特别希望有更多的973项目,是以我们自己的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那这需要提前谋划,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国家973项目结构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指南的建议工作,并做好我们自己内部的组织工作。如果我们保持有若干个有一定基础、比较成熟的项目,提前策划和组织,每年能有两个到三个有竞争力的项目出现在国家973项目的竞争中,那我们就特别有信心,今年不成有明年,西方不亮有东方。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必须从学校内部的组织和资源配置上予以重视,985和211经费要向这样的设计倾斜。其他的项目和计划亦是如此,比如,我们总要谋划几个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提前组织和培育,否则要进入国家计划就非常困难。总之,我们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建设好已有的平台和团队、做好已有的重大项目上,同时要放在组织培育新的国家平台、团队和重大项目上。这样,我们学科综合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二. 活跃跨学科学术交流。   跨学科平台、团队和项目是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但同时我们必须重视围绕科学问题的学术交流,因为这是基础,是产生新的学术思想、推动学术合作不可或缺的途径。   具体方法是,由学校学术部门,如科技处、社科处和学科办分别或者共同定期组织专题学术论坛,每周或者每两周一次,每次选择一个课题,邀请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学院的教师参加。比如,可以围绕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新药、公共卫生政策等课题展开讨论。每次可以由一个学院或科研机构承办。这样做,无需任何投入,但可以增进学科交流,很快形成一种崭新的校内学术交流的文化氛围。可谓一举多得!可以立即启动。   三. 以校内双聘教授模式推动教师在不同学科间流动。   我们经常聘请一些兼职教授或者客座教授,与我们一起合作科研、合作指导研究生。但是,由于他们来自其他大学甚至国外,所以到学校来的时间很难保证。那我们何不聘任一批校内双聘教授呢?所谓校内双聘,就是让那些科研领域跨学院的教授们成为两个学院共同聘任的教授。这种方式非常简单,比如我几天前在电子学院见乌克兰院士Shulga教授时,见到物理学院韩炜教授,他与Shulga 教授和电子学院都有很长时间的合作。那电子学院可以聘任他作为自己的校内双聘教授,他的名片上可以写上,物理学院教授、电子学院教授,同时学校应该同意(也应该要求)他在电子学院招收研究生、开展科研,甚至根据自愿为本科生讲授课程。他在物理学院的岗位和工作一律不变,待遇也不变,他在电子学院根据工作业绩和工作量享受学院的业绩津贴就可以了。这样一种简单的方式可以改变我们很多的学院和学科,每个学院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来邀请其他单位的院士、教授成为自己的教授,而双聘教授们可以在两个单位开展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又是一举多得!我看这个举措也应该立即启动,只要人事处和研究生院明确一下政策就可以了。   四. 以研究生校内合作导师模式推动研究生在不同学科间流动。   这种模式旨在推动研究生在校内不同学科间流动,这种流动的方式比教师流动更为简单,但却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交叉领域人才的好方式,可以让很多研究生加入这个行列。这又是一个发挥我们学科综合优势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式。   具体做法是,根据研究生培养需要,导师或者研究生本人在学校其他学科、其他学院为研究生选择一名合作导师,合作导师可以与导师一起共同指导研究生的论文,也可以只是让研究生参加自己的讨论班,作为拓宽知识面、了解不同学科发展的一个途径。如果这样来设计,实施起来就非常简单,只要是导师,只要研究生和第一导师同意就可以成为合作导师,没有评审问题。甚至也不需要考核、不需要经费投入,对于合作导师来讲,是收获了一名好学生,参与到自己的团队,如果有实质性的指导与合作,还可以成果共享,何乐而不为呢!或许我想得太简单了,或许还是需要一些鼓励和规范,请研究生院考虑吧,也期待伴随着新年启动起来啊。   可以想象,如果有大量研究生在校内流动起来,对于研究生本身的成长、对于导师之间的交流、对于学校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后,我们还可以把合作导师模式推广到校外和国外,为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提供双导师指导的机会,使双导师培养成为我们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个鲜明特色。   五. 以双学位和主辅修模式为本科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和选择。   现在我们学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可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苛刻,其中一点,就是希望他们聘用的人才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而这正是我们的优势。对于本科生而言,让他们以个体为单位在学院之间、校园之间流动很困难。但是,我们却可以为他们设计多种选择。例如,我们可以设计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作为第二学士学位,让那些未来希望到企业就业的同学们选择,比如学习语言、学习工科的学生可能对这样的第二学位感兴趣,我们已经有暑期学校的设计,可以利用周末和暑期为他们单独开课。当然,这只是一种设计,我们学科如此齐全,可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若干个第二学位,让我们的本科生享受到学科综合的优势。如果修完全部学位课程时间上有困难,我们也可以推出部分学位课程,使同学们获得辅修专业学分,这样也有利于他们的就业与成长。   六. 以跨学科讲座模式推动不同校园之间的文化交流。   团委最近刚刚推出了一个新的系列讲座,叫做魅力吉大 名师系列报告,邀请我们的名师跨学科、跨校园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励志报告。我特别希望它能够成为我们学校的一个文化品牌,特别希望我们的院士、名师们加入到这个报告中来,让我们的学生们体验吉大多彩的文化与学术内涵,感受名师的风采与魅力。   我们这个大学是由不同历史经历、不同文化特色的几个学校合并而成的,今天吉大的文化应该汲取和继承历史上所有优秀的传统,应该注意保留与呵护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色。同时,我们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今天吉大具有时代特色的发展理念。和而不同,和是体现在今天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责任使命、共同的发展目标上,必须有这样的和才有学校的凝聚力和发展的方向,而不同则应该体现在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学科特色上,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才使我们的学校丰富多姿、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是我们的优势之所在,魅力之所在。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交大领导马德秀 在医学院干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 转
pikeliu 2009-9-27 14:46
马德秀在医学院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 转自上海交通大学官方网站 尊敬的丁部长,尊敬的铭俊书记, 老师们,同志们: 在上海市委、市府和教育部党组的亲切关怀下,医学院顺利完成了院领导班子的调整。刚才,丁薛祥部长宣布了市委的任职决定并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三点要求。我首先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代表谢校长,对上海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新当选的医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朱正纲、唐国瑶、黄钢、陈国强等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曾为医学院的改革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原领导班子成员,对沈晓明同志等表示诚挚的谢意!   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去年6月10日签约、7月18日召开合并大会到今天,我们两校强强联合将近一年时间。回顾一年的历程,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合作合并融合之路。结合医学院新党政领导班子的建设,我想谈三点意见:    一、两校合并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一年来,在教育部和上海市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们按照四个有利于的基本原则,通过干部师生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积极而又平稳的过渡,做到了人心思进,人气旺盛,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不断不乱、有序推进。   在赵佩琪书记、沈晓明校长和钱关祥同志等领导的带领下,学院紧紧咬住冲击一流医学院的战略目标,认真制订医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谋划新的发展蓝图;在全院师生中开展以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更新观念,凝聚人心;全面总结十五211工程建设经验,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得到了专家组很高的评价,同时已开始着手准备十一五211工程的申报;目前,医学院还积极规划,统筹安排下半年国家重点学科的认定和申报工作。为了推进深度融合,校本部与医学院的机关部处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实行定期交流,共同研究医学院的发展问题。两课中心、保卫处等基础教学和公共服务部门进行了资源整合,率先实现相互融合。通过学术沙龙、设立合作基金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医工、医理、医管、医文等学科交叉,鼓励教授开展跨学科合作,目前已成功开展50多项合作项目。学校利用110周年校庆的契机,融合两校文化,挖掘新的文化内涵,推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等等。   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与医学院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分不开,从中也充分体现了医学院同志追求卓越的事业心和胸怀大局的责任心。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医学院原领导班子和广大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两校合并一年的初步成效,充分验证了部、市领导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促进医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和魄力。既对完成上海交大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大学起了非常重要的历史性推动作用,也促使上海交大医学院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医学院在一个崭新的、更高的平台上开始新一轮的发展。短短一年,医学院发生的变化令人振奋:学院本科生生源质量大幅度提升。仅以上海为例,今年一志愿报考医学院的学生中,来自示范性高中的学生达到了50%,比去年增长20%;研究生录取数量、质量和计划内比例大幅度提高,新增了一批博导。合并后2006年博士生招收323名,增加近50%,研究生招生总数由2005年的600多名增长为今年的近千名,计划内比例、硕士生免试入学比例均大幅增加。这些研究生是医学院未来科研创新、学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宽口径培养人才的优势和特色逐渐凸现;国际化合作办学得到进一步推进,加快了与密西根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学校支持医学院开展985工程建设,建立了医学科学研究院、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数字医学研究院三个科技创新平台。特别是后两个平台的建设,交叉学科的框架已初步形成,通过把握先机抢占高地,在部分领域赢得了先发优势;医学院利用交大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建立了一批新的、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基地。新增系统生物医学、细胞分化与凋亡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字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胰腺疾病等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此外,医学院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显著增加,获奖总数达72项,比上年增加了20多项(其中,上海科技进步奖增加9项,中华医学奖增加2项,上海医学奖增加11项)。这些发展和变化,使上海交大医学院在全国高校医学院中为人瞩目。总之,两校强强联合,既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为医学院冲击一流创造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宽广的空间。   一年来,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探索在综合性大学办医学院的新模式。我们讲融合,最根本的是要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要我们瞄准两个一流(冲击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的目标,及时总结经验,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我们一定能够为医学学科在综合性大学的快速发展不断创造新的经验。    二、对学校和医学院今后发展的几点考虑   今年4月,市委书记在学校11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上海是一座富于创造的城市,交大是一所善于创新的大学,交大因地处上海而自豪,上海为有交大而骄傲。这是对我们的充分肯定和极大鞭策,更加坚定了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的信心。生命医学学科是上海交大三大支柱学科之一,发展得如何,对学校整体上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今天参加会议的,都是医学院的办学骨干,借此机会,我想就学校和医学院今后的发展谈四点思考: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建设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国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到医学院,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学院更快更好的发展。学校党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把内涵建设作为今年及相当长一段时期学校工作的主线,每个学院都要围绕内涵发展,形成聚焦、狠抓落实、形成突破。学校在发展中,在量到了一定阶段,必须重视质的问题,必须高举内涵建设的大旗。特别是我们要看到,作为二十一世纪科技前沿的医学学科发展势头迅猛,国内其他高校医学院的实力正在不断增强,我们和国际一流的医学院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希望医学院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狠抓内涵发展,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把985二期建设、211三期提供的资源、政策和空间等方面的条件真正利用起来,既要做大,更要做强,不断增强医学学科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真正加快冲击一流医学院的步伐。   2、认真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切实实现人才强院   兴校强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关键在人才。为此,2004年召开的学校八次党代会把人才强校确定为发展的主战略,今年又进一步把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作为着力推进的两项全局性工作之一。医学院在人才强校方面一直有非常好的传统,在顶尖人才的引进、培养上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前不久,学院还专门召开了师资工作会议,充分体现出学院领导对人才工作紧迫性的认识。希望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医学院继续扎实地推进人才强院战略,把吸引和汇聚高层次领军人才作为学院的首要任务、头等大事来抓。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善于发现人才,善于汇聚人才,善于培养人才,善于使用人才,进一步提升医学院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创建一流医学院奠定基础。学校特别希望医学院能率先探索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凝练和总结成功经验,向全校推广。   3、加强医学和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促进新学科的生长   强大的生命医学学科,不仅使学校的学科布局更加完善,更重要的是为学科的交叉融合、深度发展,不断衍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美国著名大学,生命医学学科科研经费占50%。生命医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理科、工科,传统的理工科发展的突破很大部分基于研究对象必须转向生命医学上。例如,化学研究要与三个方向(材料、能源、生命)结合,而生命是最重要的主流。目前,交大化学仅与材料结合,而复旦与生命医学结合得就更紧密。由于观念、体制、机制等限制,医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实质性的合作,特别是深度融合还不够充分。希望学院在未来发展中,更好地确立大学科的理念,主动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深度交叉,吸引其他学科的优秀人才参与医科建设。今年下半年即将开展的全国重点学科评审,是推动医学学科和其他学科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机遇,也是强有力地整合12个附属医院资源的最好机会。希望通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切实解决学院重点学科偏少的软肋。   4、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建设   合并一年来,学校和学院的各项工作之所以快速推进,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理想,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承担着一个共同的使命,那就是两个一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加快冲击世界一流医学院)。   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医学院在2005年底调整并确定了中长期建设目标:到2010年,医学院将在培养高素质和复合型的医学人才、造就以名师名医为主和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推进自主科技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整体办学水平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到2020年左右,达到世界一流医学院校的主要目标和基本要求;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世界一流医学院的目标。 这是一个宏伟的、鼓舞人心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院领导班子的努力,更需要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全院师生员工和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医学院上下齐心协力,不断创造医学院新的辉煌。    三、对医学院领导班子的三点要求   长期以来,医学院的领导班子一直是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在班子团结和开拓方面有着良好传统。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党委,对新的院领导班子提三点期望:   第一,希望进一步加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形成班子整体工作的合力。进入学院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同志们来说,是一种责任,一种承载着全院师生员工、医务工作者的重托和期望的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一种领导全院师生员工,继往开来、加快建设一流医学院的严峻的挑战。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每位同志都要倍加珍惜时代给我们提供的机遇和舞台,倍加珍惜组织对我们的厚爱和重托,倍加珍惜全院师生员工和医务工作者对我们的信赖和期望,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崇高责任感,在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精诚合作,真正形成班子的整体合力。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是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和作用所产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它是领导班子正确决策的前提,领导班子工作的基础,领导班子成员履行职能的保证,也是领导班子体现权威的条件。大家在一起合作共事,既是事业的需要,也是难得的缘分。个人的经历、性格、志趣、爱好会有差异,工作中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学校的事业发展为重,就能够求同存异,合心合力,坚强有力,无往而不胜。   第二,希望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领导学院发展的能力。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时代,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我们高校领导班子来说,执政能力首要地体现在领导学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上。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一定要加强学习和研究,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方针和政策,客观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挑战,深入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的办学规律和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具体说来,就是要有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有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知人善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面对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有矛盾、有困难是正常的,关键问题是我们领导班子,用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思路来解决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深层次困难和问题,以什么样的胆略和勇气,带领大家扫清阻碍发展的问题。今年5月下旬,周济部长在我校参加211建设座谈会时强调:机遇属于那些谋大事的人。他希望,高校的领导班子都要成为善于宏观思考和战略谋划的集体。这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为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第三,希望进一步加强党性锤炼,始终保持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活力。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昂扬斗志,我们的工作才有活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医学院实现新跨越的关键发展机遇期,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医学院的各项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进而实现创建世界一流的宏伟目标,党和人民寄寓着厚望,全校师生员工拭目以待。我们在座的每个人,特别是中层以上干部都担负着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勇于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努力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敬其业,有所为。我觉得,相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说,每一届班子的工作时间都是短暂的,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但是每一届都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强烈的使命感。看准的事情,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一抓到底,直到把事情办成。不论哪项工作,都要瞄准一流水平,都要制定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努力使各项工作走在前列,永远保持奋发进取的活力。   一个合力,一个能力,一个活力,这三种力量综合在一起,相信我们班子一定会得到广大师生员工和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和拥护,赢得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最后,我借这个机会表一个态,学校对医学院的发展寄予厚望,并将竭尽全力地支持医学院班子的工作,不遗余力地支持医学院的发展建设。我们相信,在院党政班子的领导下,医学院的各项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交大领导马德秀: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
pikeliu 2009-9-20 09:39
马德秀: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 2009 年 07 月13 日 马德秀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   ●从历史和国际的经验来看,当经济走出低谷并开始复苏时,高校往往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其自身发展的空间也将更为广阔。   ●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目光投向更长远的、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学科和科研领域,加强原始性创新,积极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性发展,努力在科技革命中发挥火车头作用,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出贡献。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体形势已开始企稳向好。从历史和国际的经验来看,当经济走出低谷并开始复苏时,高校往往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其自身发展的空间也将更为广阔。广大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看得更加长远,着眼于未来的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贮备足够力量,充当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发动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先头军以及调节就业矛盾的蓄水池。   一是要瞄准未来的科技革命,努力争取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科技与产业的长远关系看,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日益显现。当前,发达国家都在描绘未来科技发展路线图,预测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可能发生的领域,在生物技术、数字通讯技术、新能源以及环保技术等方面进行战略布局。中国要在未来的产业革命中占据一席之地,首先必须在这场科技革命的前夜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科技革命的源头发挥作用。   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目光投向更长远的、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学科和科研领域,加强原始性创新,积极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性发展,努力在科技革命中发挥火车头作用,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出贡献。上海交大聚焦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组建了跨学科的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实体性的研究机构,就是为能够在未来科技革命中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   二是要着眼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提高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根本上讲,中国经济需要高水平的增长,尤其需要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增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目标是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占据重要战略地位。这必然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短期内摆脱危机与长期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把自主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   在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大学,特别是承载着国家使命的研究型大学应该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瞄准行业共性技术,以学科群、人才群和信息群对接产业群,集群化地推进产学研合作,为成长产业提供技术储备。   三是要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抓紧培育和引进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未来的国际社会的竞争,关键因素是人才,目前的制约要素也是人才。经济危机往往造成优秀人才大规模流动转移。这次金融危机让伦敦证券市场下岗5万多人,华尔街下岗20多万人。哈佛大学迫于经济危机,启动了员工自愿离职项目,哈佛大学向大约1600名非教学科研人员雇员提供自愿离职项目,适用对象是已在哈佛工作至少10年以上且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员。各院系已经停止雇用新教员。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大洗牌的重大机遇,从战略上考虑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水平提升,储备一流人才。   四是要深化人才培养,通过延伸教育、回归教育及创业教育,调节社会就业矛盾。实践表明:大学在调节就业矛盾、储备人力资源方面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蓄水池作用。二战后美国为了缓解大批退伍军人的就业压力,由政府向部分退伍军人提供1年、最多4年的免费教育训练,使数百万美国退伍军人受惠,对美国迅速从战时经济向民用经济转变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大学的蓄水池作用主要体现在大力发展延伸教育、回归教育和创业教育三个方面。当前发展延伸教育就是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教育部提出的在全国扩招研究生5万人,这是大学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提高专业型学位比例的良好契机。积极发展回归教育,就是要为在职人员回归大学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资源,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在欧美等国,历史上每当经济不景气或社会动荡时,上班族就会回流到学校继续深造,储备知识,养精蓄锐,等待经济回暖。在全社会新增聘用人员需求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大学创业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可创办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机构,为学生创业提供专门培训。 《中国教育报》 2009.7.13 第2版 PDF版 原文链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09-07/13/content_14371.htm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3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高校的新能源研究
pikeliu 2009-9-19 20:14
发掘优势、整合资源,上海高校搭建跨学科平台 新能源研究密布黄金交叉点 :2009 年 08 月03 日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清洁燃料汽车、二氧化碳减排热得发烫的一个个新能源概念,被转换为一条条技术链,将一系列原本独立的学科串到一起。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进步趋势,上海多所重点高校正努力整合资源,推倒院系围墙,新能源研究呈现出一个个黄金交叉点。   跨学科研究激发创造力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高校中首个新能源研究的跨学科交叉平台。跨学科激发创造力!院长黄震教授告诉记者,上海交大在能源相关学科领域具有优势,在煤炭清洁利用、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技术研发上已取得一系列进展:但如果各自为战,新能源研究很难取得突破;而学科交叉,能催生出新的研究领域和成果。   黄震展示了一个有趣的能源循环模型城市垃圾经生物、化学等方式处理后,木质素成分被用于生物质能发电,另一部分被分解为葡萄糖等,输入特种水藻的培养皿。白天,藻类吸收生物质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在阳光下生长;入夜,光合作用停止后,垃圾葡萄糖成了水藻的夜宵。这些藻类富含油脂,可制成汽车用生物柴油;而榨油剩下的水藻渣,可燃烧发电。整个循环没有化石能源参与,而二氧化碳等废弃物被有效控制。黄震解释,这个能源循环模型展示了资源利用的接力,也说明新能源研究要求生物、化工、机械、动力、环境等学科研究接力。   在复旦大学,去年10月成立的新能源研究院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听着研究院院长赵东元院士的介绍,记者同样感受到了交叉的魅力:在新能源汽车研制中,围绕必不可缺的高容量电极和储氢材料,材料和电化学的研究组合已开始运作;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正从传统硅基材料朝新型有机物方向拓展。赵东元表示,复旦的新能源研究虽以新型能源材料为切入点,但通过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融合,延伸出了高效储能材料、太阳能材料、化石能源新型利用、生物质能、节能等五大领域。   对同济大学来说,新能源研究自然要依托该校在建筑领域的传统优势。同济建筑节能与新能源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同济大学改造中的科技楼,拥有600千瓦太阳能发电的能力,被列入我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首批示范资助项目;利用学校食堂建立的能源综合利用、有机营养循环技术展示体系正在建设中,可望对国内众多中小城镇的改造起示范作用。此外,发挥在汽车领域的综合优势,同济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制已取得跨越性突破,将我国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从10年缩短到了3年以内。   而以地理、环境、资源、经济等学科见长的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相关自然和人文科学领域的专家,成立了长江流域研究院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院,着力开展新能源政策等课题的研究。同时,华东师大整合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研究力量,开发了一系列高效催化剂,目前已实现产业化,正积极推向市场。   黄金交叉要向产业化延伸   对高校来说,要想实现有效的学科交叉,内部管理机制必须有所变化。黄震告诉记者,交大能源研究院是一个虚实结合的组织,既有专门协调机构,同时不要求教授们脱离原来的院系。研究院不仅负责学科顶层设计,而且直接承接重大课题、管理经费,并且在全校范围内选择最合适的研究者参与。为加强学科间互动,研究院每两周组织一次学术沙龙,参与的教授不仅来自技术领域,也有管理、金融等专业的。   事实上,上海高校新能源研究的交叉性不仅体现在研究层面,更注重与产业界的联动。各高校与上海电气、上汽集团、华谊集团、中海油等大型企业都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机制,部分成果已经应用或处于中试阶段。   不过,黄震坦言,上海新能源研究的学术水平虽在国内具有优势,但成果转化率还比较低,以太阳能光伏产业最为典型: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离不开系统集成的中间环节。发达国家的企业凭借自身技术实力就能补上这个缺口;但国内企业的能力还比较弱,机制也不够灵活,产学研对接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黄震透露,上海交大正在筹建一个新的机构,目标是为原创技术产业化搭建桥梁。   文汇报 2009.8.3 头版   原文链接: http://ewenhui.news365.com.cn/wh20090803/
个人分类: shanghai|60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贴 复旦领导杨玉良:关于学科和学科建设的思考
pikeliu 2009-9-15 11:38
杨玉良:关于学科和学科建设的思考 杨玉良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并留校工作。1986年,留学联邦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1988年回到复旦大学工作。1999年,任复旦大学副校长。2006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9年1月任现职。 ●不要过分固定地看待一个学科,不要以为存在一个院系就一定代表了一个学科。一个学科的内涵可以分属于不同的院系,许多院系的存在往往是历史原因所致。学科的划分除按照教学规律的要求外,同时还有很多判断标准。 ●学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扩展。我们要保证一批优势学科能首先达到世界一流,就要防止资源的过度稀释,就要突出重点和特色,就必须有所舍弃。 ●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派生新学科是大学极其重要的任务之一。近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表明,几乎所有的软学科均诞生于硬学科,因此,大学必须加强和重视基础学科(硬学科)的持久建设。基础学科不强,就没有能力去组建其他新学科。 ●在考虑大学院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当我们看到学科相对独立性的一面时,组织结构往往分歧不大,但在考虑到不同学科内容相互连通的一面时,特别是在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后,对于组织结构的设置就会有很大的争议。 在高等学校的发展中,学科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首先,在高校发展中,几乎都提出将学科建设为作为学校发展的主线。高校对学科的认识和对学科建设内涵正逐步深入。但就学科建设这个主题,仍还存有很大的争论。有人批评学校只重视重点学科,对一般的学科关注不够,甚至把学科建设简单地看成重点学科的申报或者博士点硕士点的申报,学科建设就是围绕着冲击或者保住各级重点学科做文章;也有人认为学校只重视平台和基地建设,对一般的基础学科重视不够;也有不少的院校不断地提出建设一些新的平台和院系。这种冲动在高校表现得比较强烈。其次,当前国家要求北大、清华、复旦等一批高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显然,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最根本的基础,没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学科。在这两项认识的基础上,什么是学科,如何进行学科建设,以及在学科建设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作认真思考。 学科发展要遵循其自然规律 学科首先是一种范式,主要为方便教学而不得已为之。事实上,人们对学科已有许多研究。把人类知识划分为学科的一个重要动力是出于教学上的考虑。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为了便于教学,人们不得不将人类所积累的知识进行分类,由此就产生了学科的概念。学科的主要含义是指按教学和训练所定义的知识的分类,即把知识条理化。从教学的角度看,学生学习某门学科知识,就是在所谓的学科框架里来学习其范式。学科的划分具有共同的基础知识和工作范式,同时又常常带有强烈的人为因素、时代特征和社会因素。 因此,不要过分固定地看待一个学科,不要以为存在一个院系就一定代表了一个学科。一个学科的内涵可以分属于不同的院系,许多院系的存在往往是历史原因所致。学科的划分除按照教学规律的要求外,同时还有很多判断标准。尽管世界上存在着多个体系来讨论怎么划分学科,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学科是具有层次结构的。在这个层次结构里,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有着本质的差别,基础学科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学科间的关系通常有学科间(Inter-disciplinary)、交叉学科(Multi-disciplinary)和多学科(Cross-disciplinary)。 同时,学科有其诞生和发展的规律。学科是一种范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范式是会改变的。社会的重大需求致使知识被不断重新条理化,一些新的学科产生了,而一些学科则走向消亡。原有的学科范式和架构不适应新的形势,就要发生嬗变。除一些类似数学、物理等硬科学外,学科都会经历一个形成发展消亡的过程。用消亡而不用死亡,是因为消亡的学科将以另一种形式得以重生、嬗变(transmutation),或者原属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的组合形成新的学科。因此,一所大学的某个重点优势学科从种种迹象看已经接近消亡,如果还不思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尽管在短期内这个学科通过进一步投入仍可能显示出优势地位,但从长远看反而会阻碍学校学术的发展。 科学发展的前沿不断拓展,催生了新兴学科的诞生。某些软学科因社会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例子不胜枚举。科学研究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一种是为了保持原有学科的完整性。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需求往往孕育着新学科的诞生。大学和研究如果仅仅是以保住原有学科为目的,或者因为个别学者为了保持自己的学术领地欲望而形成学科,那么我们对知识进行合理分类和学术研究的目的就被异化了。芝加哥大学前校长金伯顿曾说过:任何形式的学术结构都不可能长久地满足我校的梦想与期望。一所学校的学科要随时代的发展及时进行一定的调整,调整一方面是整个学术前沿的拓宽,另一方面是适应社会的重大需求。对此,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 新学科诞生是学者们对自然、社会和科学规律的新的探索和认识的结晶,一个新学科形成的标志在于围绕核心问题形成的基本范式。一流的学科往往就是围绕着一个重大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成果,开创的新的学科领域。 除此之外,学科划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科的划分除具有学理上的合理性规范外,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恰如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俞吾金教授所指出的,在很多情况下,学科的概念是一种人为嵌入的结构。因此,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为性和随意性。 学科的划分对教学技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教育而言也存在负面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科的划分让更多的人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学习专门的思维范式,从而获得探索未知世界的基本能力。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知识在大学被院系、学科分割后,使一个个本来相互连通性很好的模块被打破,使原本完整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被割裂,现在我们提倡通识教育的内涵,就是为了降低这种负面效应。 国外曾经有人提出两条教育诫律:第一,不要设置过多的学科,尤其是不能盲目地设立过多的学科空壳。在我国高校也存在这样问题,一些学校的学科是空壳子,里面实质性内容并不多,为了增加教学工作量,有的教师就组合了许多荒唐的课程。第二,凡是所教授的东西,一定要教得透彻,使得这些概念变成学生自己的概念,且学生懂得如何运用这些概念,使他能够理解生活中的事件,作出判断,从中体验到发现的愉快。我们尤其要认识到,如果把研究领域圈得越来越窄,把学科分得越来越细,这种学科分家、单科独进的局面,对一所研究型大学、一所旨在培养领袖人才的大学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培养某一方面的专才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 我们所遭遇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基本上都是综合性、多学科的。而学科的划分对学术研究的负面作用容易导致领地观念,不利于不同学科的人员联合起来针对一些多学科问题进行研究。学科的划分使其中人员的学术态度和思维方式形成定式,即所谓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古代的部落之间常常会发生战争,不同学科间的争执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种情况难免存在,因为彼此的术语系统(学科文化的要素之一)还没有贯通。这是每一位从事跨学科研究者都会碰到的麻烦,而这显然对学术的发展是不利的。马克思早就特别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化具有受历史制约的暂时性,并且预言:自然科学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同样,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学科分类方案都带有一定的荒谬成分。 上世纪50年代末,英国分子物理学家C.P.斯诺在剑桥发表了题为《两种文化和革命》的著名演讲,引起强烈的反响。他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实际存在着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知识所代表的人文文化;另一种是科学家所代表的科学文化。两者之间有着很深的鸿沟,很难沟通。这种分裂和对立,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他呼吁让两种文化沟通,但是这很难。我认为,不要过分看重学科划分的结果。学科的划分似乎充其量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起目录性的作用,规定了教学和研究探索的范围和领域;二是规范性的作用,指导着人们认识和学术研究、教学和管理实践。 学科建设重在有所为,有所不为 社会在进步,大学在发展,学科结构会不断地调整。这也是大学对于新学科的设立一直具有较强的冲动动因之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来发展新学科。新学科会不断产生,也总有学科在消亡。通常,在一所研究型大学里,学科建设要认真谋划,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原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是否符合科学前沿的发展态势?是否满足社会的现实或潜在的需求?是否与其他相关学科相匹配、相适应?拟建的新学科的起点是否高?是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一流的水平?这些问题都要得到重视。 首先,在学科建设中要重在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中,重点和难点在有所不为。学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扩展。我们要保证一批优势学科能首先达到世界一流,就要防止资源的过度稀释,就要突出重点和特色,就必须有所舍弃。这就是有所不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州立大学由于投入的增加而迅速崛起,高等教育竞争激烈。芝加哥大学在考虑如何保持一流大学地位的问题上,当时的校长金伯顿特别强调: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芝加哥大学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一个小型机构。我们不会仅仅因为当地的需要,就增添一个工学院;也不会因为临近圣劳伦斯航道,就开设港口管理学课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目前所做的事情进行长远考虑,以确定是否值得去做这些事,以及我们做得是不是够好。我们绝对无法容忍平庸,如果我们还想作为一个一流大学继续存在下去,我们就必须拒绝它。一旦发现平庸,就必须及时清理。当时,芝加哥大学非常坚决地拒绝了这些诱惑。一流大学对社会的服务不应该是提供社会需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简单的服务站式的服务,而是基于扎实的学术研究而提供的服务。原加州大学校长田长霖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时也强调了类似的观点: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一定要有先后,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想办法扶持最最优异的学科,把它变成全世界最好的。道理很简单。大学发展要聚焦到某些学科上,让它尽快变成世界一流。 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就承受住了建立法学院和商学院的巨大压力。耶鲁大学认为,人类知识的范围是如此的广泛,变化如此之丰富,即使一所伟大的大学也不能期望覆盖值得学习的每一个学科与其广泛覆盖所有学科,可能更明智的是建立少数几个出众的教师组,使它们能够在专门领域争取科研经费和研究生,与世界一流大学相竞争。基于这样的认识,时至今日,耶鲁仍没有工学院。耶鲁在大学的发展战略上坚持质量优先和规模控制的原则,它始终如一地反对盲目的平庸化,并坚持把学校所要设置的一切学科都办成美国乃至世界一流的,达不到这一目标的就要坚决关掉。再比如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物理、化学很强,它们设立学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你要办新的院系吗?可以,你能不能达到跟数理化一样的水平?如果能你就办。所以加州理工学院虽然保持了很小的规模,但是基本上每一个学科都在第一方阵里面。中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大学到底是要大还是要强?或者又大又强,或者小而强,或者是大而弱?迫于资源的有限性,大学的选择往往是痛苦的,但大学必须选择。 有所为重要的是解决如何为。如果为得不好,则肯定会导致平庸。复旦大学老校长杨福家曾谈到,如果不是追求卓越,就会产生平庸。大学在考虑自己的学科布局时,不应该追求齐全,追求热门,而应该追求特色、优势和高起点。热点很多,看热点就想追,就想做,学校难免会逐步走向平庸。复旦需要新设一个学科,我们就必须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们是否有充分理由做这件事情?我们有没有条件来做好这件事情?我们能不能在可见的未来办到一流?要设置的学科和我们自身基础的关联度如何?和我们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否一致?大学和学者在策划新的学科和新的研究方向时,要有科学的预见性。对一流大学来说,办一批三流的院系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由于学科文化和学科范式的差异,不同的学科应具有不同的评价体系。C. 吉尔兹曾经生动地指出:历史学家会称赞一部作品出神入化,并对指出其高超技巧(这里指在其他学科里很少看到的特性)津津乐道。这说明他们特别注重技巧、注重在塑造作品的过程中使人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意旨明确,浑然天成;而在数学和物理领域里,常对简明、经济、多产、有效的作品给予高度的赞赏,这表明结构简化、阐释简化是这些领域的特点,在这些领域内,各种现象紧密交织,某些学科发现的内部蕴涵着许多引发其他科学发现的特质。在社会科学领域里,有说服力、发人深省、刺激这些形容词似乎比其他学科更常用。与分析的主要内容相比,这些词暗示了该学科尤为关心分析本身的质量,以及对公众产生的影响。同样,在物理学家中,精确、严谨是他们的双重特征,因为没有哪个名副其实的物理学研究会缺少其中一项特点。而在历史学和社会学里,使用有偏见这个词就泄露了一个人的幼稚。因此,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不同学科评价是不合适的。因为要求简明严谨,在自然科学论文中多写1000字很难,然而对于人文社科规定达到三四万字又很容易。因为两者的标准是不同的。所以对教授最科学的评价是本系本专业那些有非常高的学养和道德素养的同行们给予的评价。总之,学科间的文化差别会带来对学术成果评价标准的差别,一定要针对学科的特点来改革和制订评估和评价机制,包括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考核考评指标。 对此,我们首先要建立具有多学科特征的独立研究机构,以保持各相关学科间的连通性。 正如前面所说,学科划分将知识隔成了条线,而研究的问题又必定是多学科的,学科划分的科学就会形成学科独特的文化,学科之间有合作,但通常是形成壁垒。正因为如此,在许多一流大学中都建立了一些独立研究机构,这些独立研究机构由学校直接管理,对学校直接负责,目的就是为了保持相关学科之间的连通性,要使学科划分做到分类不分割,有利于加强多学科的合作,以应对所面对的日益复杂综合问题的需要。一是在不同的学科之间架一些立交桥,在不同的学科交汇的枢纽地带建立一些交叉学科的研究中心或者是独立研究机构,设法保持各学科内容之间的连通性。二是在教学领域开设一些inter-disciplinary课程来弥补学科之间的缝隙,三是在学校的组织中在纵向划分了许多学科的情况下,设立一些横向枢纽性质的inter-disciplinary的研究中心,使其保证相关学科间的连通性。 为了避免(或弥补)原有学科划分的各种缺点,保持各学科的连通性,大学通常就一些系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建立一些跨学科的博士培养项目,来探索一些处于学科之间模糊地带的前沿领域。尤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多通过建设一些共同课程或相对松散的组织,来激发学科之间的共鸣。近30年来,斯坦福大学建立了十多个不同形式的独立科研机构,这些机构不以学科为标准来规划研究而是面向问题,面向课题,以项目为导向组织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学生和学者共同进行。芝加哥大学是一所十分强调发挥学科整体作用的大学,首任校长哈珀就强调说,思想的统一是一所大学繁荣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传统支撑下,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相互支持,以独立研究机构的形式开展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并各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芝加哥学派世界闻名。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诞生了24位诺贝尔等其他经济学奖得主,强大的经济学也为法学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并最终对立法和司法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回到复旦大学的实际情况,前些年,通过985工程等的建设,复旦也新建了不少平台和基地,使学校的科研工作有了新的增量和交叉研究的平台,其中有些研究机构已经非常符合独立研究机构的定义。 第一,这些平台基地(尤其是理科、医科)是面对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课题或项目的,通过承接和解决单一学科所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国家重大需求或重大项目,来增强学校的综合研究能力。如果研究平台内没有涉及多学科知识的项目和问题,或者仍然以学院为主各干各的,那么研究平台存在的必要性就值得怀疑了。 第二,这些平台基地能够根据任务的变化来动态地构建课题组。这些机构中人员的流动是非常频繁的,如果内部固化,就表明没有真正的多学科共同研究问题的项目。 第三,这些的平台基地里所有的人员与原来的院系联系都非常紧密,其中真正固定的人员是行政管理人员、仪器技术人员等。当前高校面临的问题是 能聚不容易,能散更不容易。通过建立平台基地,就可以形成一种能够围绕国家重点项目、重大任务和重大问题能聚能散的科学研究体制和机制。 第四,这些平台基地对其负责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领导的是来自其他学科的人,他要对所有相关学科的知识有相当程度地了解和理解,能对不同学科文化的融合起到推动作用。可以说他决定了平台的成功与否。否则,要么是一个全才的大家,要么就变成独裁统治者。考虑到这一点,国外一般不赋予这样机构的负责人过大的权力,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跨这么多的学科领域,通常都由几个委员会来制约负责人的决策权力。 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派生新学科是大学极其重要的任务之一。近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表明,几乎所有的软学科均诞生于硬学科,因此,大学必须加强和重视基础学科(硬学科)的持久建设。基础学科不强,就没有能力去组建其他新学科。复旦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力学、管理科学等都是由学校原有的优势基础学科派生出来的。发挥大学学科综合的整体优势和弘扬特色,对复旦来说,首先就是要发挥文理基础学科的优势。文理基础学科是新学科生长的源泉。如果不把这些基础学科做强,学校发展就会面临后劲不足的局面。近几年,我们对基础学科的发展重视不够,面临队伍结构老化、年轻学科带头人缺乏、基础学科发展基础不扎实、特色发展不明显等问题,长此下去,就可能出现优势丧失的局面。基础学科要寻找共同的学术语言,形成学术的共同体,这是复旦大学发展的内核,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最为本质的部分。 学科布局与人才建设 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学科结构十分复杂。新学科不断诞生,大学就必然不断面临学科分类的问题。学科布局就是如何认识学科分类的问题。确实,国务院学位办有学科分类目录,大学学科发展有延续性,学科分类好像不成问题。在考虑大学院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当我们看到学科相对独立性的一面时,组织结构往往分歧不大,但在考虑到不同学科内容相互连通的一面时,特别是在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后,对于组织结构的设置就会有很大的争议。在这中间,我想主要谈谈学科和院系的物理空间布局问题。 大学的各学科间的物理空间布局十分复杂。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问题。现在大学中一楼多系、一系多楼的现象很严重,甚至于存在一系多校区的情况。我认为,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当年加州大学为了适应物理、化学的发展,造了相互连通的两栋楼。量子化学是物理和化学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学科。当时正好是量子化学快速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新学科发展的需要,它们才构建了这样一个物理空间的布局和结构,并为量子化学(结构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的观点是,学科的布局于院系的物理空间布局必须与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规律相适应。 学科形态的改变会对学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大学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适应潮流,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科的前沿形态来决定学科的人才规划。这里我只想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其中的一个侧面的问题。哈佛大学历史系是哈佛人文帝国的重要部分,始终自认为是哈佛大学中品质最高的系科,一直担心聘用新成员可能冲淡他们引以为傲的学术质量,因此只聘请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这样的骄傲想法却导致了他们不断的失败。在20世纪70年代初,耶鲁和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的终身教授就超过了哈佛,同期,哈佛历史系助理教授数量也急剧减少,导致开课量的减少和对新的学术地带的忽视,对学科研究中出现的新潮流,没有足够的反应能力。青年教师和学生纷纷转向其他学校。到1995年,对历史系的一次评估表明哈佛已经落后于普林斯顿、耶鲁、伯克利、斯坦福、芝加哥和密歇根大学。哈佛历史系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历史学科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金字塔形变为平顶结构。金字塔结构意味着一小部分杰出的学者和系所占据着最高点,并得到普遍认可;平顶结构则意味着出现了更多的历史学派,每一个都作为一个分支领域,有着各自的顶峰。哈佛历史系的一些老教授在金字塔结构中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他们很难适应新的学科形态。 总而言之,大学要深入理解国际上学科调整方向、深刻把握当前形势下和竞争格局下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分析影响大学院系整体发展的因素,以及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与弊端,并制定出院系学科发展的战略重点。无论从科研还是人才培养的角度,大学要不断思考学科发展的规律,清楚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审视学科发展目标,作好学科发展规划。 《科学时报》 (2009-9-8 B4 视点)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8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VS复合型人才
flyman 2009-8-30 21:56
中山大学 博雅型人才 开招 ,虽然有人担心其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就业问题,但我觉得还是应该为其鼓掌至少这是一次很乐观的试验。 鼓掌之余,我们不禁思考别的学科怎样博雅化?细想之后,发现博雅化其实就是培养跨人文的学科、复合型人才,在很多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很早就已经提倡了,清华的改革也是秉承类似思想。以我们的物流工程硕士为例,其本科大都不是物流专业,我们也提倡培养复合型、跨学科人才;结合我们学院特点,重点培养跨物流与计算机、数学、金融、通信专业的等复合型人才。 这次去郑州调研南水北调项目时,发现华中的蒋老师将生物学和经济学柔和的很好。他喜欢用经济学的观点解释生物学的例现象,非常有趣。 中山大学的博雅生主要是瞄准了未来的大师,理工科的博雅生倒没有提出这个口号,因为当时的目标是以解决问题为主,没想到是否要打造大师。 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师是否也是这样呢?
个人分类: 教育|37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三次生命科学革命之力学与生物结合
cwhm 2009-8-9 01:29
施一公前段时间发博文说要迎接生命科学的第三次革命,就是生物与工程科学的结合。工程科学有很多中,力学也是工科的一种,也慢慢开始关注力学与生物结合方面的一些paper,这方面的一些paper应该比较多,认识的加州伯克利李少凡教授用接触力学研究干细胞。 这两天的Science magzine有一篇关于生物与力学结合的paper: Multiscale Mechanics of Fibrin Polymer: Gel Stretching with Protein Unfolding and Loss of Water Andr E. X. Brown, 1 ,2 Rustem I. Litvinov, 3 Dennis E. Discher, 2 ,4 Prashant K. Purohit, 5 John W. Weisel 3 , * 多尺度,跨尺度模拟在力学中算是比较时髦和热门的研究方法了,大到宏观尺度的有限元,小到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分子模拟,离散位错模拟。 Polymer也是很热门的,听到这个词有些时段了,终因研究方向不是这块,这方面的书籍还是没看过,唯一有印象的记忆就是在决定保送研究生的大四那年去旁听了化学系的高分子材料一课。这个方面的研究不知道何时能够染指,不知道等染指的时候,它还是不是热门? 现在看的文章多了,发现科研领域很多学科都跟力学有那么点关系,机械,航空,材料,土木,建筑,交通不用说了,就连压根不可能有联系的电气专业,怎么也想不到跟力学扯上了关系,学校今年的博士百篇中了一篇,就是电气学院的一博士用力学中的无网格法来分析电磁现象,跨学科的魅力,看来不同学科总有握手的机会! 还是第三次生命科学的革命,真想contribute something in thisrevolution,力学可以做什么?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3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学科视野的科举学研究》将于近日出版
冯用军 2009-5-8 14:52
该书为基地高等教育科学丛书的第3本,由我所青年教师冯用军编著,全书20余万字,将于近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个人分类: WIEA世界创新教育协会|2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数学方法》将于近日出版
冯用军 2009-5-8 14:51
该书为基地高等教育科学丛书的第2本,由我所青年教师刘六生 冯用军 编著,全书20余万字,将于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个人分类: Economic Review|2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学科会商:箭头云是地震云?
杨学祥 2008-11-13 07:45
据北京青年报(情报小组提供)报道, 线性云现象,早的话在我们国家可追溯到 300 多年前,在地方志里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就是在地震之前在震区上出现一些奇怪的云。吴立新教授说:真正引起科学界关注是从 1978 年开始,当时日本发生过一次 7.8 级的地震,日本奈良市的市长就注意到了震前出现的形状异常的云彩。   线性云是人们通常称为地震云的现象之一。过去所讲的地震云,通常是人们用眼睛从地面向天空观看到的,而我们从卫星云图上观察到的线性云,是从太空看到地球上的外层云异常现象,观测角度和视野范围是不一样的。吴教授说, 2005 年和 2006 年伊朗发生过两次 6 级以上的地震,在这两次地震之前就有很明显的卫星云图异常。   在这次卫星云团分析中,吴教授发现,汶川大地震震前出现了两条线性云,其中一条是远方的,在震前 5 小时出现,它出现在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和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的上方,在震前 3 到 5 小时开始形成,震前 3 小时成形,它的形状就像一个箭头一样, 3 小时静止不动直到发震。而另一条是在震前 3 小时出现,它是在龙门山断裂带上方出现的,这条云不是很规则,呈条带状。吴教授最新分析表明,该条带云的北部完全受到龙门山地区三条断裂系的控制,如果把这三条断裂系的轮廓勾勒出来,刚好就是这条云北部的形状范围 。   吴教授说:最重要的是,当我们把前一条云沿着它的中轴线向西南方向延伸,和第二条云相交,这个交点就是发震的震中。 http://www.csi.ac.cn/manage/html/4028861611c5c2ba0111c5c558b00001/_content/08_11/04/1225767703594.html 张学文研究员最近指出,作为气象工作者,早就被气象界已有知识覆盖。即云是大气中的水汽的产物,难以与地震联系。所以 20 年前有日本人说他看到地震云,我的基本态度是不大信。最近杨教授的博客文章介绍说地震云的箭头形状,是卫星上看到的。这又是一个视角(与地面上的人看云不同)了。 我的兴奋点在箭头云三个字!因为这种云难得见到, 10 多年前我从卫星照片上看到它就十分吃惊。附于文后的箭头形状的云,就是我看到那张照片。那里的箭头云清楚地、稳定地存在于塔里木盆地上空接近半个月(云几乎都是运动的,稳定少动的云,难见),我感到十分特殊。该照片被我编辑到新疆气象手册一书中。而我是作为盆地气象的特有现象来看待的(没有联系到地震)。 它是地震云?它伴随着地震吗?这些希望杨教授帮助回答(时间是 1990 年底到 1991 年初,图中的阿克苏到新和的距离大约是 200 多公里) 。 张学文研究员给出了 1990 年底到 1991 年初,阿克苏到新和的距离大约是 200 多公里前箭头云卫星照片。这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是难得的研究地震云图片。可惜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有限,只能向有关专家传达相关信息。希望能相互交流。 网友侯振宇先生作出以下评论,值得关注: 发表评论人:侯振宇 很传奇! 很特殊! 1 、它低于四周的山,意味着距离地面很近,会收到较强的地面影响。 2 、从它的持续时间看,必然标志着相应时期周围气候是极其稳定没有变化的。该云是因盆地内特殊作用所产生的。 对于其原因,可以猜测其原因是下面的地面蒸发量的差异(地下水、植被、断裂带活动产生的能量),或是地面断裂带产生能量对上空某高度的热作用。总之是简单稳定气象条件下,稳定、持续地面因素影响所致。 我个人认为它很可能是属于地震云。 1991 年 2 月 25 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坪 6.5 级地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徐道尊 王海涛 摘要 | 前言 | 测震台网及基本参数 | 地震地质背景 | 烈度分布及震害 | 地震序列 | 震源机制解和主破裂面 观测台网及前兆异常 | 前兆异常及其特征分析 |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 摘 要 1991 年 2 月 25 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坪县境内发生 6.5 级强震。宏观震中在柯坪县城南约 12 km 处的山区,震中烈度Ⅷ度,极震区为北东向椭圆。地震发生在北东向柯坪断裂北侧。该次地震使柯坪县城及所属 3 乡 1 镇 1 场,生产建设兵团 6 个团场受到程度不同的震害,造成倒房 133 间,伤 9 人,死亡 1 人。 6.5 级地震序列为主 - 余震型,最大余震 4.5 级,余震序列的完整性不好,缺 3.0 ~ 3.8 级地震,余震区长轴为北东向。震源机制解中的两个节面走向均为北东向, P 轴方向北西,综合考虑极震区,余震区长轴方向以及震中附近断裂的走向、倾向、活动性质诸因素,认为节面Ⅱ是地震的主破裂面,发震构造是柯坪断裂。震中 300 km 内共有测震台 6 个,其中 3 个兼有其他前兆观测项目。震前出现地震空区以及振幅比、小震空间集中度、缺震等地震活动性及地倾斜、短水准等异常。共 9 个异常项目, 10 条异常。 博主回复:感谢提供了对应的地震资料。 参考文献 1. 汶川大地震震前 3 到 5 小时出现了两条线性云 . 2008-11-04 10:56  来源 : 北京青年报(情报小组提供)中国地震信息网。 http://www.csi.ac.cn/manage/html/4028861611c5c2ba0111c5c558b00001/_content/08_11/04/1225767703594.html 2. 杨学祥 . 最近地震信息和情报(转发):地震云和热红外异常 . 发表于 2008-11-5 2:26:2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5508 3. 张学文。箭头云是地震云?发表于 2008-11-10 10:59:0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613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157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5: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