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跨学科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跨学科

相关日志

2020春季清华大学雨课堂公益通识课与通用技能课
geneculture 2020-2-15 09:52
2020春季清华大学雨课堂公益通识课与通用技能课已进入预习准备阶段,欢迎扫二维码加入的师生们积极提出各自的问题和期望!各个班组均可双向和多向交流!
个人分类: 高教管:特色与质量|1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何谓人生境遇,哪来人生境界?
geneculture 2019-6-1 16:06
何谓人生境遇 作者:邹晓辉 2019-06-01 (一) 走南闯北逢众生 蝇营狗苟如蝼蚁 生理心理皆选择 自然之道不可违 (二) 载体形式巧天工 质能之躯化合物 自然选择加用意 平常心态即坦然 (三) 一息尚存信智在 语言文化与知识 从小到大勤积累 功到自成显神威 (四) 芸芸众生中外同 来来往往如流星 草木一春人一世 熙熙攘攘似过客 附录(比较而言,实属幸运): 融智学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日趋成熟。理论与实际结合不仅把融智的实践过程推进到了很务实(埋头拉车)地步而且又发展到了很前瞻(抬头看路)的程度。自然语言理解遭遇的困难即非结构化文本分析如何智能化可通过语言点、知识点和原创点三点在语言棋盘上就像勾勒菜单一样把知识棋谱和原创棋魂无一例外地提炼萃取出来用于教学。不仅均可让计算机辅助学习从而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在某种程度上优化智力劳动。 -邹晓辉
个人分类: 融智学前期探索|1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对徘徊不前的水军是零容忍。
geneculture 2018-11-8 16:30
水军与科班,外行与内行的差距,不是可以通过临时抱佛脚而在短时间可缩短的。 网络时代越来越容易发现论文造假(一旦发现就可追根溯源并一网打尽),因为,国际顶级学术圈对水军是零容忍的。如果从懂会熟巧用五个层次来衡量,那么,就更加容易发现内行与外行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因此, 我认为,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贵在持之以恒,即:真正地做到懂会熟巧用的全面贯通。 1. 水源在此: 【做科研对于一些没有经过科研训练的医生来说无异于公鸡下蛋,不是自己的活得自己干,硬着头皮上吧。毕竟不是科班出身,肯定干不过那些专业搞基础研究的同志们啊!】 2. 造假必败: 【美国知名抄袭监测网站Plagiarism Watch通过国际知名英文论文抄袭检测系统iPlagiarism顺藤摸瓜,发现了世界科学史上最大规模的英文论文造假公司,该公司与一个巴西SCI杂志(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默契合作,收费为中国学者发表了大量涉嫌抄袭、造假的论文,该杂志中国文章比例高达78.1%。】 3. 脊梁在此: 真正的国际国内学术牛刊和国际国内学术出版社都是非常有限的(普通人和机构是望尘莫及的)。 4.杜绝水军: 各个领域的内行都知道(各类型水军根本不可能有机可乘,即使偶尔有掺混进来的,也会被清除)。 附录: https://mp.weixin.qq.com/s/MUKG3i0SPDI75WnBcLdDVw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5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学科研究是“民科”吗?!
热度 5 dsm9393 2018-3-9 17:21
跨学科研究是 “民科”吗?! 都世民 近日笔者发现百度网对蒋春喧的介绍再次成为热点,介绍有明显变化。 蒋春暄 _ 百度百科 职业: 科学家 生日: 1936 年 12 年 22 日 代表作品:《费马大定理已被证明》 简介: 蒋春暄 ,高级工程师。 1961 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从事航天工 ... 人物简介 学术研究 学界争议 发表作品 https://baike.baidu.com/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2%8B%E6%98%A5%E6%9A%84/2924908?fr=aladdin 变化是什么? 职业栏是:科学家。 代表作品是: 《费马大定理已被证明》 有其它诸多栏目,甚至有 蒋春暄还活着吗 ? 蒋春暄的证明错在哪 一虎一席谈 伪科学 蒋 怀尔斯与蒋春暄 知乎 蒋春暄笑话 华罗庚和蒋春暄 蒋春暄最后怎么样了 蒋春暄证明过程 蒋春暄还活着吗 蒋春暄知乎 十多年前,蒋春暄被以何祚休、方舟子为代表的,用 “伪科学”大棒打杀的对象,其中一条:他是民科,对他的论文和著作极不尊重,称之为“垃圾”。如果按学科,他们都不是数学研究单位。不是终身数学研究人員。如果是学术争议可以不表态、可以指出蒋春暄文章的错误,但不能对他人劳动成果不尊重。 学科 真的无 边界 吗?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俞吾金教授 2014 年 7 月 14 日在复旦大学学科讨论会上说:“我的观点,实际上是没有跨学科的,因为世界本身是没有边缘的,我们先 put into 了一些学科。那我们跨学科,只是去对自己原来放进去的东西做了一些改变。世界本来就是交叉的。所以我认为如何理解跨学科,按照康德的说法,我们 discovery 的是自己放进去的,这是个游戏。但是我们搞得自己发现了新学科,其实只不过是改变了之前自己设定的分类方式。我们的思想可以更加解放一些。说到学科联合,我和彭裕文、闻玉梅先生开了人文医学这门课,对学科联合有些新的看法。学科分类是 17 世纪人类自己做的,对于学科壁垒,我们没有必要看得那么重。” 笔者不同意上述论点, 对学科看重与否 , 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1. 大学都分专业; 2. 研究机构都分专业;申请课题和报奖都分专业; 3. 各个单位技术领导都有专业身份; 4. 职称评定都分专业; 5. 科学实际上是无止境探索,一旦岀现新理论,社会要让权威表态,这就是当时的共识。如果权威否定将被打入冷宫。麥克斯韦电磁理论就是最好例子。 6 如今发表论文要先考虑文章的专业属性,否则投稿无门。有人也许会说,不是有顶级期刋吗?非也,这类刋物有专业属性,审稿人都有专业。 7 . 当今東西方文化碰撞,主要体现在古文化。中医是不是自然科学?笔者与名中医交谈过,有人认为中医是文化,中国文史不分家,应该属于社会科学。可是中医史料记载也分科,中医眼科有悠久历史,有理论有实践。但治病思路和方法不同。西医与电子测量技术结合紧密,愈分愈细,这与自然科学分科有关联。可是中医大都个体行医, “各自为战”,各种病都治。 不可能与自然科学分科有关联。所以分科是東西方文化碰撞的重要因素。也是 —些人认为中医不科学和佛学是迷信的原因。 8 . 为什么现在西方学术界和教育界淡化学科界线?为什么国内外名校请佛教高僧去科学讲台讲座?这种动向难道不值得关注吗? 以上事例说明从教育到科研,到每个人的工作都离不开 “ 360 行”,古代和近代人称“手艺”是谋生手段,有专业属性,但不同于现在的学科概会。 可是有的技术不断推广应用,使其专业或学科找不到边界,例如物理学、电磁学、数字技术、计算机、电子学都如此。不难看出科学无边界,但学科有边界。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籍! “内行”与“外行” 人们在学术争论和社会问题争论中,通常总是坚持已见,想压倒对方;总是以 “你是外行”开口,甚至认为对方素质低下,没有理性等,更有甚者开口骂对方。 自古以来,有两个成语截然相反的结论: “隔行与隔山”;“旁观者清”。 1. “隔行与隔山” :行业。隔了行业就像被山隔开。 形容不同行业或学科的人互不了解。李勏人《天魔舞》 24 章:“谈何容易,做生意!你可晓得 ~ 。 ”叶永烈《文与理》:“‘ ~ ’,常使人的视听囿于很小的天地,成了分工的奴隶。”(摘自《成语词典》 ) 此话很有道理,不少人一輩子从事一个职业,甚至有祖传的绝招。这话告诉后人要精益求精,不要半瓶子醋。因此有些人不主張跨行当、跨学科。練出真本事。可是今天学科越来越细化,遇到的难题是复杂、多元素、多尺度、非线性,因此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需求不断增长。 2. “ 旁观者清 ” 是指 在旁边观看的人比当事人清醒明白。表示局外人比当事者看得更清楚。《醒世恒言 ·陈多寿生死夫妻》:“说起来,下棋的最怕傍(旁)人观看。常言道:傍(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艾芜《(夜归)前言》:“正所谓当局者迷,作品是需要有人提意见的。 ( 反)当局者迷。 这一成语告诫人们解决复杂问题要多听其他学科人的意见。不要排斥别的学科的意见。 有一位博主在我的博文后面写下评语: “又是一个外行”。这个评语让我想了很多,我感谢他看了我的博文,並作了评论,从而引发我 以 下的思考。 3. 什么是内行呢? 《 辞海 》 对 “内行”的解释是: (1) 熟习某种行业的内情,或对某种事情有丰富经验的人; (2) 指人在家庭中的操行。 “史记 · 五帝夲纪 ”:“舜居妫呐,内行弥谨”。 然而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怎么理解这 “内行”二字呢?例如,老农对农作物种植是内行;老工人对自己的工种是内行;技术人员对自己所学和从事的专业是内行。这应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其实这内行二字並不简单,笔者从以下几个问题来说明。 过去的年代,一次毕业分配定终生行业。现在不同了。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企业转型,个人工作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4.”内行“与”外行“相互转化 内行与外行是相互转化的。一个人跨行当和跨学科时,就由内行变外行,必须认真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化几年时间学习所跨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新进展,在此过程中寻找切入点去交叉和融合。就如同化几年时间翻越几座山! 5. 内行误判 旁观者清 内行误判並不 稀 奇。医生看病有误诊。审稿有误判。法官断案也有误判。高考判卷也有错判。如今单位年年体检,年年都有人被肿瘤吓坏了,可是有的人再拿结果去别的医院复查,可能会有完全相反的结论。说起来都是三甲医院,都是主任大夫,结果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同样的片子,结论不同。都是内行,水平真是有差异。实际上中西医都有误判。 我有一次发烧、咳嗽,前后找了三位中医大夫,前两位都是 66 年中医学院毕业的老大夫,吃药后烧退了,但咳嗽愈来愈严重,后来找了一位老院长,三付药立即止咳。前后有一个月,化了两千多元药费。 又有一次,我血压高,想找专家调一下药,没有想到,没说几句话,这位来自阜外医院心内科知名专家,让我立即住院,连押金也 先 不交,找一位护士推了车,让我坐上去 , 先作脑部CT检查。第二天这位知名专家带了十几位夲院大夫,还特指我 , 为什么让我住院 ! 我心里想这位专家太主观了,我没有不舒服感觉,憑什么让我住院?后来想,万一她对呢!再者她是对我负责。后来几乎每天都有检查,可是结果都无异常。又观察一周也无异常。每天什么事都没有,医生也不来查房了。主任找我想做有损检查我拒绝了,要求出院。这次住院我自已还化费伍仟多元,白白浪费! 这真是内行者迷,旁覌者清。不奇怪啊! 蒋春喧是跨学科研究 蒋春暄是 196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长期工作在我国航天战线的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四部。高级工程师。因他一生对数论极感兴趣,自1973年以来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数论,退休后一直全心钻研,并一直注意与国内外数学家进行交流。40多年的艰苦奋斗,他如今已是八十二岁老人,无妻子和儿女,孤身一人生活,生活简朴艰辛,但他如今耳不聋眼不花,行走自如。他已在数论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人说他是民科,真是大笑话。难道中国和全世界有这样的民科吗?跨学科研究在这个时代非常需要。 学科的发展通常有两种趋势:纵深发展和横向发展。横向发展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横向发展也有夲学科成果推广应用,导致的学科交叉。 约翰齐曼在他的文章中指出: 20 世纪 20 年代,由于电子测量技术和电磁测量技术,进入多学科,另外,由于二战以后,通讯和雷达技术推广应用,使学科的边界加速消隐,很多科学实验和观测都采用了这些先进技术。到 20 世纪 70 年代,因为 微电子技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广泛 推广应用 ,几乎在很多设备中都有这些成分,这包括定量分析、数据采集、逻辑操作和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很多设备的运行速度,并且增加了设备复杂性。 随之而来的 信息技术向多学科的渗透 ,并同物理学紧密联系,通过 数学建模,计算机仿真 ,观察测量数据,进行再重构,这些仿真软件也被推广应用,这一系列的新技术,广泛渗透到整个科学世界,完全脱离了原来的应用范围,使诸多学科协同发展 ,使学科边界消隐和淡化。研究者过分关注数字技术,无形中 “忘记”模拟是真还是假?需要物理、化学等基础验证。 蒋春暄的数学专著在国内受到少数人压制不能出版,在航天科工集团二院 208 所柳克西先生无私帮助下整理成册,后经 203 所张宏欣先生协助,联系到美国出版。在美国出版的数学专著,该书在 Amozon 上标价是 85 美金一本。可以免费下载进行详细研究:   下载地址是 http://www.popofun.cn/ebook/JiangCX.pdf 直到今天,国际数学界认为是威尔斯在 1994年完成了费马大定理证明,而不是蒋春暄在1991年完成了的费马大定理证明,快二十年过去了,无人从数学学术角度否定蒋春暄的证明。 不可能无名家和业界专家研究数论。只要无人去拿得五百万奖金,找出蒋春喧证明费马大定理的错误,蒋春喧就有希望见曙光!最近的变化值得人们极大关注这位奇才的动向!
个人分类: 杂谈|4138 次阅读|11 个评论
科学与学科
热度 1 chunkexue 2017-10-18 18:53
对科学的不同理解 1. 英文的科学“Science”一词最初来自拉丁文“Scientia”,意思是“知识”“学问”。因此,对科学的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把它看作关于世界的认识和知识。不过,认识世界的知识和学问是很多的,并非所有的都可以称为科学,甚至并非只要有道理的学问都可以称为科学,否则就没有必要区分“科学”与“非科学”了。因此,区分科学知识的关键是它与别的学问和知识的差异在哪里。 2. 第二种理解途径是科学知识的特定构成形态,把“科学”看作是“分科而学”。《现代汉语词典》将科学解释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分科就是通过细化分类( 如数学、物理、化学、经济学、生物学等 )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人认为这就是科学的基本特征,但事实上这并不准确,因为将知识分科以便于管理几乎是所有知识的共性。哲学、艺术,甚至宗教知识也都会采用分科的方法,能说它们仅仅因为分科了就是科学吗? 3. 第三种理解途径是获得知识的科学方法。演绎、归纳、实验、观察、测量、分析、综合、公理化、数学化等都是经常被讨论的科学方法。科学的分科一定意义上也算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以上只是一些最粗浅的看法。不同学科的知识在整个科学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对整个科学所有分支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有些则是非常细分的、影响面很窄的学科知识。例如,数学就是一门特殊的知识,它本身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整个科学的基础,影响面达到整个科学大树的所有枝叶。物理学在整个科学中的地位也是相当重要和基本的,一切自然的学科都可看作是物理学的分支学科。力学、热学、电学、光学更是物理学的直接分支学科。而各个分支学科中还可以更加细分出研究范围更狭窄的学科。如电学里有强电和弱电之分,强电形成了电力学科,弱电形成了电子电路学科。电子电路又可分成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强电又可分为电源与电网……因此,科学的整个形态是从最基础的主干不断细分出越来越多的分支,我们可以用树形结构来想象整个科学的形态架构。 科学的树状模型示意图(只是示意),从主干不断生出越来越多的分支,主干为3大专业和1个理论 这种想象的树状模型有助于我们在总体上形象地理解科学,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交叉学科的大量出现,新的学科并不是简单的树形分支,而可能是不同学科相结合出的新学科。只是因为这种网状结构理解起来比较复杂,因此即使是交叉学科,在学科分类上也往往把它按树状划归到某一个更高级别的学科或学科群中去。 在2009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2009)里,将“学科”(Discipline)定义为 “ 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 ,同时还定义了“学科群”(Discioline group) :“ 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了若干个分支学科” 。 该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标准及分配的代码,学科和学科群是 “ 依据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的本质属性或特征,学科的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学科研究的目的与目标五方面进行划分 ” 。该标准中5.2条是这样规定的:“本标准仅将学科分类定义到一、二、三级,共设62个一级学科或学科群、676个二级学科或学科群、2382个三级学科。一级学科之上可归属到科技统计使用的门类,门类不在标准中出现。门类排列顺序是:A.自然科学,代码为110~190;B.农业科学,代码为210~240;C.医药科学,代码为310~360;D.工程与技术科学,代码为410~630;E.人文与社会科学,代码为710~910。”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学科严格说并非都是属于科学的学科,它们是关于所有知识学问的分类。例如,代码为760的一级学科“艺术学”包含了48个二级和三级学科,这里面可能也有少量学科可以看作是科学,或者很多学科都会大量应用科学的知识,但绝大部分学科本质上公认不会是科学,如“戏曲表演”等。740“语言学”下面的89个分支学科也不能算科学,750“文学”下面的52个分支学科就更不能算是科学了。这也表明了前面我们所说的,分科方法充其量是判断科学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 认为只要分科就是科学的看法显然是不对的。 根据中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所有的大学专业共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专业目录也不完全对应科学的学科,上面提到的哲学、文学、艺术学等就不是科学的专业门类。但上述学科门类中绝大部分具有科学的性质。 以上学科专业也不断在发生变化。例如,以上2009年版的学科分类标准相比1992年版的标准GB/T 13745-1992就有如下变化: 增设了“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等3个一级学科群,调整二级学科“心理学”为一级学科; 增设了“医学史”“重症医学”“光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等39个二级学科,调整“天文地球动力学”等13个三级学科为二级学科,变更了“生物工程”“仪器仪表技术”等10个二级学科的类别归属; 增设了“基因组学”“月球科学”“术语学”等337个三级学科,调整“传染病学”等4个二级学科为三级学科,变更了“密码学”等65个三级学科的类别归属; 取消了“理论统计学”等4个二级学科及“普通心理学”等25个三级学科; 调整变更各级学科名称67项,如“货币银行学”更名为“金融学”等。 这种学科归属和名称的变化表明了,划分学科的目的,主要是为科学研究和大学里教学的方便,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学科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 1. 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不同。 2. 理论体系,即学科里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不同。 3. 方法论,即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不同。 一个网上广泛流传的统计数据是:到20世纪80年代,从全球范围来看,在中观层次上已发展出约5500门学科,其中非交叉学科为2969门,交叉学科总量达2581门,已经占到全部学科总数的46.58%,最细分的总学科数为11808种。 专注单一学科与跨学科 跨学科需求 学科分类在带给人类学习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知识管理和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等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负面问题。学科分类强调了学科的相对独立性,但科学的知识,尤其科学方法事实上是有相当大共性的,过度强调分科不仅可能会使相同的知识内容在不同学科里被重复研究,可能仅仅是在不同学科里改个名字,形成很大的知识冗余,而且会使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难以快速地在整个科学领域尽最大可能地推广应用。它有可能制造学科之间的壁垒,使得很多逻辑上很自然的涉及多种因素的研究活动,因变得需要“跨学科”而人为制造出巨大困难。以上交叉学科数量已经占到总量的接近一半,由此可见跨学科的研究在全部科学中的地位已经重要到什么程度了。 尽管很多学者强调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因为缺少专业的跨学科研究规范和管理方法,使得跨学科研究不仅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甚至专业的学科研究体系会形成对跨学科研究的重大障碍。从严格的学术上来说,一个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应当在专业的学术刊物等出口上发表才是严肃的,当所研究的问题仅仅局限于学科专业范围内时,毫无疑问应当如此。但当遇到全新的跨学科问题研究结果时,问题会变得很麻烦,因为研究者可能很难选择论文是对应哪个专业的刊物。另外,专业课题设置直接对应了科研资源经费的分配,跨学科研究马上会遇到相应课题的科研经费到底该拨给谁的复杂问题。 人口问题跨学科案例 以人口问题为例,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一个规模非常宏大的社会工 程,它在全球范围都是影响巨大的,这一政策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人口数量与资源之间的根本矛盾。按照最经典的马尔萨斯《人口原理》,这个资源的主要限制就是粮食生产能力,这也是人口学术界一致公认的。但2009年版国标规定了与计划生育相关的人口学专业学科主要只是以下几个: 表1 与计划生育相关的学科 8407140 人口生态学 8407165 人口政策 8407170 计划生育学 8407199 人口学其他学科 人口学的核心学科是以人口统计学工具为基础的。显然,这些分析工具不可能解决中国粮食产量未来会有多少的根本问题。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专业是什么呢?逻辑上极其清楚和简单,是农学和地球科学两个专业,前一个解决单位土地的农作物产出能力( 且不说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劳动人口可能还需要机械电子专业的深厚知识 ),后一个解决到底有多少可用的耕地,而它们几乎与人口学的传统内容、尤其核心的人口统计学专业都完全无关。但是,我们查询了中国主要高校官网上招生和专业设置目录,人口学专业里根本就没有农学和地球科学专业,所有农学和地球科学专业的高校里也没有人口学专业。直到计划生育作为国策搞了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政府也没弄清楚这个极为简单和基本的逻辑关系。只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百明、封志明等在20世纪90年代做过中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系统研究,但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显然是农学和相应技术的发展,农业学界的专家却几乎从未介入过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计生委本来应当划归在农业部下面,被撤销后却归到了卫生部。当遇到要研究人口政策的需求时,原来的计生委和今天的卫计委本能地就只去找人口学家给出答案。但是,能对“中国到底该有多少人口?”“未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等关键问题给出真正科学答案的,主要不是依靠人口学家( 其实是人口统计学家,千万不要被“人口学“这个名称误导了 ),而必须是农业学家为主,地球科学家和人口学家为辅一起工作才有可能。这个看似很奇怪,却在逻辑上是非常自然的道理,至今中国政府和整个学术界( 包括全球的学术界 )却都还没想明白。 为了在完全缺乏农业学专业支撑、仅在人口学专业内独立地获得粮食产量的数据,人口学专业发展出了逻辑斯蒂方程、土地人口承载力、生态足迹等研究体系的数学模型。但想通过一些如此简单的数学模型就替代那么庞大的农业学专业的学科体系,去得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地球的粮食产量结论,这怎么可能?但是,卫计委和农业部是两个并行的行政部门,这就意味着这个问题逻辑上看似非常简单清楚,但实际上在专业学科和体制内几乎无法解决。如果是写一个粮食产量与人口关系问题的论文,到底该发到哪个刊物上呢?如果是发给人口学的专业刊物,所有编辑人员全都看不懂,因为专业内容基本上全是农业学的知识。但如果发到农业学的专业刊物上,要解决的完全是人口的问题,与农业学完全无关,也不是农业部关心的问题。花了自己学科专业和相关行政部门的资源,完全是去解决别人学科专业和行政部门的问题,而弄不好还可能让别人觉得自己手伸得太长,吃力不讨好。 像这样“解决一个学科核心问题所需要的专业资源,主要是依赖于相距甚远的其他专业学科”的例子,在今天的科学发展阶段远远不止是一个两个。如果一项研究已经稳定地变成交叉学科,事情还好办,因为这已经把跨学科的问题又变成了单一学科的问题,但很多问题的解决本身必须要跨学科的专业知识,但却不足以形成一个交叉学科,这样事情就很难办了。 这就是为什么到今天中国计划生育本来为人类发展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应当成为中国当今最重要国际软实力成果之一,却在科学上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答案的原因所在。面对一群近年来出现的貌似“人口学家”,依然只是限于人口统计学专业知识范围内,却想去否定粮食极限的反计划生育者进行的外行攻击,无论政府还是人口学家们却都表现得束手无策。可以说,只有本书作者2015年出版的 《生态社会人口论》 理清了这些基本关系。 当不能真正以研究对象本身的逻辑去研究问题时,专业的分科就只能导致荒谬的不专业。 作者简介 汪涛 独立学者 人类第三次科学革命倡导者, 纯科学理论体系创始人 云铝股份(000807)独立董事 浙江宇视科技 顾问 上海析易船舶 联合创始人 中关村长风联盟 国际化导师 中国农投会、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中心等创业导师 曾为中兴通讯(000063)国际市场管理体系的奠基人 数码科技(300079) 国际投资总裁 著 作: 《通播网宣言》 《生态社会人口论》 《超越战争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 《实验、测量与科学》 《即将来临的粮食世界大战》( 即将出版 ) 《纯电动拯救世界》( 即将重新出版 ) 《科学经济学——看见看不见的手》( 即将出版 ) 微信公众号:纯科学 新浪微博@汪涛_纯科学
个人分类: 纯科学|7823 次阅读|3 个评论
跨学科著作的启迪
dsm9393 2017-8-1 16:42
跨学科著作的启迪 ---- 读" 太赫兹光谱与成像"一书有感 都世民 近来在院图书馆看到新书"太赫兹光谱与成像",作者是:(芬)卡伊 —埃里克,佩波宁 (K-E , Peiponen) ,(英) J .阿克塞尔,蔡特勒 (J . A , Zeitler) ,(日)桑田五之神诚著; 崔万照等译,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6.6 。原 书名 .W.iC:Terahertz Spectroscopy and Imaging 。 这是一夲跨学科、新学科的新 书。全书分 23 章,由 13 个国家, 55 位不同学科 知名 专家共同创作完成。 全书参考文献共 1760 篇。 跨学科特点 太赫兹 ( Terahertz , THz) 科学技术作为 衔接 经典电磁理论与光学 理论的桥梁 ,具有比 微波 高 1-4 个数量级的 带宽特性 与比光波高的 能量转换效率 。 太赫兹科学技术作为 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具有非比寻常性的交叉前沿研究领域 ,发展到今天达到了一个新的研究高度,在 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天文学、材料科学、电子学和环境科学等 方面展现了广阔而诱人的应用前景 ,并将 推动 基础科学研究、生命科学、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反恐和新一代 IT 技术 产业的大力发展 。 这夲 书有 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共同特征。 对太赫兹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前沿动态把握非常到位。对从事太赫兹研究的人员难得的经典。对每一位读者,应该能从中得到启发。这本书可帮助刚跨入太赫兹领域开展学习与研究的人员建立起基础而系统的理论与技术概念。这类书不多见。如果中国有科学家能以生命科学为中心,组织 —部跨学科的专著,能包括中医理论、 航天生命探索 、 生物医学、电磁学、光学、材料科学 ……。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我国 跨学科的专著已经有,例如 10000 个科学难题内容丰富,但缺乏系统性和综合编排。 跨学科著作 淡化了学科边界 "太赫兹光谱与成像"这夲书不是科普书, 不同于一般概述性著作,专业性非常强,以光谱学和成像两个典型研究领域为中心,覆盖了多学科、多维尺度、全方位的研究内容 。 55 位专家分头撰稿,然后统稿。必然会出现不少问题: 1) 名词概念的一致。这很困难。例如 , 这夲 书 不同章节对太赫兹 ( Terahertz , THz) 频率范围界定不一致。 第2章 太赫兹光学 太赫兹是介于光和微波之间的一段频谱,其频谱范围为 300 GHz- -3THz (波长 1mm - 100 μ m 有时频率会达到 IOTHz )。 第6章 太兹辐射的相空间处理 太赫兹 ( Terahertz , THz) 辐射发生的频率介于毫米波和红外线之间(这是最近的观点,包括的频率范围从 100GHz 到 1OTHz ,对应的波长为 30 μ m 到 3mm 。应改为: 3mm--30 μ m 。 两 章界定的频率范围不一样。 2) 名词"极性"、"极化"、"偏振",含义在不同学科使用时可能会有问题。 3) 名词"振动"、"共掁"、"谐振" , 不同学科描述外加场对天线、细胞、分子的作用。 4) 名词"极化方向"、"取向"、"旋转" , 是不同学科描述外加场的方向和物体感应后的某种取向。 2) 公式符号不一致。 3) 跨学科写作的问题 - 第 16 章生物医学成像是香港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工程 作者 Emma MacPherson 写的"安全性" 问题,实际上是讲电磁生物效应问题。由于作者对这一老问题不太了解,这种效应包括电离效应和非电离 致热 效应,前者是累积的, 后者是 非累积的。产生电离效应对研发者和被研发者都不 安全。至今对 电磁生物效应是否致癌无定论。太赫兹电磁生物效应能否带来新契机?受关注。新的成像方法给电磁生物效应研究带来新观測手段。 笔者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Vol.11,no.6,2013 年 12 月 . ¨太赫兹波与生物医学的现状与未来"—文,作者是第三军医大学冯华等。该文作者是了解 电磁生物效应,列举了 太赫兹 电磁生物效应新成果。对基因毒性和细胞凋亡及死亡率进行了研究。这个问题涉及面宽,包括高能武器、及其它各种电磁生物效应有了新思维、新方法、新工具。对比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同一问题"安全性"的论述,会有明显的差异,有碰撞也有融合。这是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进入微观世界的门户在哪里? 《前沿科学》(季刊 ) 2017-2 第 11 卷,第 6 期 . 总第 42 期。 2013 年 12 月。刊文:"致中国物理学界建议书",作者王令隽。" A Proposal to the Physics Community of China "。作者简介:王令隽,美国田纳西大学查塔努加分校终身教授,加拿大《物理文献》 (Physics Essays) 杂志理论物理审稿人。后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阿岗国家实验室和美国宇航局国家实验室从事激光物理、固体物理、重离子物理、天体物理和空间科学的客座研究。 文中指出:"国际理论物理学在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两个方面都已陷入不可克服的困难而不能自拔。这种困境不可能短时间改变,而这正是中国跳出泥潭,大踏步前进,赶超西方实现科学强国的难逢的历史机遇。" 文中又指出:"近代微观物理的严重问题,是理论与物理世界空前的脱节。一方面,理论物理学界不断地传出振奋人心的喜讯:各种各样的 “基本粒子”和“暗物质”不断地被“发现”,五花八门 的“最终的万能理论”不断地被提出,“上帝粒子”也宣称已经找到,并获得了诺贝尔奖;另一方面,和这种振奋人心的喜讯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理论物理在脱离物理现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科学上任何其他学科的影响基本为零。" 王令隽教授指出:"核物理是我们进入微观世界的门户。如果我们对核物理都没有透彻的理解,要想了解更深一层的奥秘,是绝对不可能的。" 上述观点与笔者前文讨论的物理学科边缘化有关联,是从另一视角切入讨论。笔者从另一视角再思考: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诸多学科都依赖于已有软件进行更改参数和环境条件的仿真或模拟研究,大量的研究生论文没有试验数据,可能师生都认为仿真或模拟结果就是没有问题的成果。人造电磁黑洞就是这样的成果。事实表明没有物理试验,其结果可能判定是不正确的。 生物学是研究微观层面,生物学与化学结合紧密,但与物理学结合甚微。笔者奇怪的是,王令隽教授指出:作为基础科学的粒子物理成了一个与其他学科没有任何关系的自产自销的自我封闭的体系。粒子物理的目标和功用逐渐潜移默化,从致力于对核物理的研究转变为对 “最终的万能理论”的星象学追求。为此目标加速器越做越大,所需经费指数上升。建设一个大型加速器成了国家级甚至跨国项目。为检验大统一理论所需的加速器比太阳系还要大。这样的超大型项目,抢夺了大量研究资金和人才资源,使核物理、受控热核反应、凝聚态;物理、能源物理、低温超导、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等的研究经费日益捉襟见肘。笔者赞同上述观点。 探索生物电磁场 "太赫兹光谱与成像"这夲书有一句话:"太赫兹光的能量远远未达到电离的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安全的。另外,大多数系统的功率量级小于 1 μ W ,百万倍小于人体产生的太赫兹辐射 (IW) 。"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很关键。揭示人体有 太赫兹波辐射,而且强度不低。 笔者从另一跨学科的专著" 21 世纪 100 个交叉学科难题"中,见到一文:"生物体的电磁场及其作用",作者张锦珠和宋文淼,前者是中科院生物物理学专家,后者是中科院电子学专家。在这篇文章中指出: 1992 年就有论文阐述细胞间有光通信。 1888 年创造的心电图, 1924 年创造的脑电图,应用的电信号频率都低。 1968 年提出生物大分子的键对电波的共振以来, 太赫兹波研究的兴起,为 生物体的电磁场的研究增加了力度。然而现在的研究都缺少对人体机理的研究。如果生物体有电磁场,就要找到辐射源,并且要搞清楚辐射源产生电磁波的机理。如果生物体有电磁辐射波,就要找到辐射天线,并且要搞清楚辐射天线的机理及其型式。 总之,这夲著作给读者以创新性启迪,有系统性,有实际应用,还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以供查阅。是 具有非比寻常性的交叉前沿研究领域 ,发展到今天达到了一个新的研究高度,在 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天文学、材料科学、电子学和环境科学等 方面展现了广阔而诱人的应用前景 ,并将 推动 基础科学研究、生命科学、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反恐和新一代 IT 技术 产业的大力发展 。值得读者重点关注。
个人分类: 博客|3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学科的新感受
热度 3 dsm9393 2017-7-14 23:27
跨学科的新感受 A new sense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都世民( Du Shimin) 为什么要跨学科? 在文革期间,不少人都下放到南方军队农场,当时我被留下抓革命促生产。由二院副院长宋健秘密下达任务,参加核效应试验。由此我开始了第一次跨学科研究。首先我要学习原子弹爆炸的核效应:光辐射和冲击波。雷达在核爆中承受什么样的核效应?如何自动化测量?测量什么参数?用什么方法?雷达如何加固?这一切与我原先工作相差很远。这是服从国家需要的跨学科研究。历时两年半。 第二次跨学科是因为查阅资料,发现在电磁兼容学科,宽频带天线作为测量工具和标准。而且由频域特性转化为时域特性。这个学科对宽频带天线的研究比天线学科反而早。这次跨学科是边缘学科交叉概念。历时很多年。 第三次跨学科是因为科普创作。要写科普文章和科普书必须收集大量科技新信息,当时没有电脑,只能剪报收集。这些信息有大量学科交叉。 第四次跨学科是因为家人患神经方面疾病,导致我上网搜索,发现说法不一。好多问题无定论。导致我对这方面的兴趣。 跨学科研究的目标 如今跨学科研究的目标有三方面: —是学习生物医学有关神经性疾病的研究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寻找结论差异的原因;二是寻找与自己知识面的关联; 三是用自己学科知识分析生物医学学科问题。 原来以为跨学科是夲学科边界。这边界如何产生的呢?是学科横向发展导致的。例如,新材料的岀现是边缘学科产生,玻璃纤维、超导材料、人工电磁材料等。另外新分析方法:矩量法、时域有限差分法、 GTD 法、球面波展开法等。新的测试仪器和测量方法出现,例如近场测量。 这些边缘学科产生,是学习其它学科为夲学科所用。同时也用夲学科新进展促进边缘学科的发展。 前沿跨学科研究的新感受 近几年来,因为退休,免除了一切结点考核和年终考核。与报表和会议远离,与金钱和名利脱钩了。这么一来也就不存在"跨学科就是不务正业之嫌"。搞科研得专心致志,围绕目标要随心而做。也就是做点自己想做的研究。 笔者进入生物医学领域,最大感受是生命科学与脑科学熟轻熟重?到底是复杂系统问题,还是单 —学科问题?人脑与机脑是一回事吗?到底是人脑改变机脑,还是机脑改变人脑?现在生命科学的研究是否是以信息为主要目标,信息应该来自六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而意识必须有感官信息为前提。视觉感官系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信息来源。对这方面研究涉及诸多学科前沿: 1) 人的眼球是水晶体。是变折射率透镜。这是新学科 --- 微小光学研究成果。 2) 龙伯透镜是变折射率球体透镜,这种透镜在一百多年前,电磁之父麦克斯韦就曾研究鱼眼之谜和色感之谜。如今通信天线使用频段向毫米波发展,龙伯透镜天线正成为宽角、宽频带扫描天线优选型式。随着波长缩短,激光和太赫兹频段电扫描天线也会选用龙伯透镜天线型式。但是目前还是局限于球面透镜天线,扫描时只考虑移动饋源,未曾见到转动球体透镜实现宽角电扫。 3) 生物学将视网膜微纳化、细胞化、分子化。在微纳层面获得很多成果。人眼的成像机制纵深发展。 4) 人眼的成像机制是探索视觉感官系统运行机制的重要方面。现在成像有 ` 多种方式,这些方式与人眼成像机制是不同的。 5) 太赫兹频段( 0.1THz--10THz) 在近些年发展很快,而且涉及诸多学科。其潜在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生物体对太赫兹的敏感效应, DNA 、 RNA 、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旋转及振动能級与太赫兹频段有关联,可以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进行分析鉴定,乃至精确操控和调节,不仅可以获得目标样品信息,还可以进行成分分析。另外,由于太赫兹波有—定穿透深度,并且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灵敏度,信噪比高,频带极宽,所用的照射能量只有 x 射线的百万分之一,不会给生物组织产生有害电离影响,在生物成像方面也很安全,这给生物医学研究带来新动力。 6) 电磁波对人体影响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好多年,特别是微波频段,例如雷达、通信设备的辐射,也包括手机及可穿戴电子设备对人体的影响,例如对生殖器官、大脑的影响,会不会致癌,没有定论。这个问题与太赫兹频段检测、成像有关联。 7) 高能武器的研制和投入使用,必然涉及人和生物被辐照带来的伤害,例如高能激光武器。将来太赫兹频段研究会紧密关联生物效应。势必导致新武器的研制。 8) 太赫兹频段研究是经典电磁学延伸,频谱更高端。研究对象涉及微纳层面,但是又为多层面链接搭建了桥梁。笔者是无线电系毕业,学习太赫兹频段相关问题似乎又转回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也就是说,在自然科学前沿,多学科知识是相互关联和贯通。 9) 上述情况却表明大学学习贵在基础课,在分专业之前,一定要重视专业基础课学习。过去的无线电系课程比现在分专业的基础课面要宽,大量的新知识是不断更新,永无止境,应该在工作岗位上学习。 10) 从科研角度,是以脑科学还是以生命科学组建研制队伍,领军人选成为关键。研制机构配置也不相同,人员从事专业配置也不相同。如果不是统一管理,在资金、人员专业配置、计划攻关都不相同。加上我们国家有中医悠久历史,发扬中医系统观和中药的丰富资源,按西方国家研究机构配置是走不出自己的道路。所谓"接轨"的说法与"西化"有共同属性。是走不岀自己道路,两弹一星研究模式还是有现实意义。人才要引进,也要自己培养,靠金钱和名利去挖人才不长远,因为这样做会导致挖墙角岀现,也会有人岀更高价,引入的人才还会离开,可能成为一些人登高的踏板,也不一定是真人才。 综上所述,自然科学多学科前沿的研究有贯通和碰撞的可能。怎样整合有利于多学科协同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大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关注。
个人分类: 博客|2948 次阅读|5 个评论
多学科交叉,成果的影响力更大吗?
热度 7 ZJUlijiang 2016-9-21 08:26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摘要 在很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中,影响力与学科交叉度之间存在一个“最优值”,即当学科交叉度达到一定的数值(并非最值)时,论文的影响力最大。 张琳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注:底图来源于参考文献中的论文(不同学科交叉度的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以Nature,Science为例) 近代科学中的重大发现和重要问题的解决,常常依赖于多个学科的知识交流和相互渗透。不同学科的交叉点往往是新学科的生长点和科学前沿,也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科学突破。百年来,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有41%的获奖者的研究领域属于交叉科学。 由于交叉科学特有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和基金资助机构对交叉科学项目大力关注和支持。随着交叉科学在国内外的持续升温,一个现实的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交叉科学的实际效果和影响究竟如何?学科交叉越多的论文,引文影响是否越大呢? 受生态学中测度生物多样化的Leinster-Cobbold指标启发,我们提出了测度交叉科学“知识多样化”的全新指标“ 2 D S ”,并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证明了传统相关指标(例如信息熵、Simpson指标、Rao-Stirling多样化指标等)在测度交叉科学时的不适应性,以及新指标相对于传统指标的优越性。 基于测量学科交叉度的新指标 “ 2 D S ” ,我们发现, 论文的学科交叉度与引文影响 之间的关系并非正相关或负相关,且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有趣的是, 在绝大多数学科中,引文影响与学科交叉度之间存在一个“最优值”,即当学科交叉度达到一定的数值(并非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其引文影响最大 。上图以国际著名综合学科期刊Nature和Science发表于2007-2011年的论文数据为例,展示了论文在发表后三年内平均被引频次与学科交叉度的关系。 在以往有关科学合作的研究中,也曾发现类似的规律:科学合作规模具有“最优值”。 “最优交叉度”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科或期刊,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特例。例如, 生物医学领域的论文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引文规律:学科交叉度越高,引文影响越小 。而在 数学领域 的传统期刊,如 JournalofSymbolicLogic , JournalofDifferentialEquations , 则呈现出与生物学相反的规律 : 虽然领域的整体学科交叉度较低,但是,随着交叉度升高,引文影响普遍增大 。 相比传统的单学科研究而言,交叉科学研究常被认为具有较大的创新性,政府和公众对其科研产出结果也往往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值。但与此同时,与传统的单学科研究相比,交叉科学的评价标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也由此造成了评价的困难。我们的研究表明, 交叉科学研究并不等同于高影响力研究,不同的学科领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不能简单的以引文频次等单一指标评价交叉科学研究的影响 。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如何更科学合理的鉴定和评估交叉科学相关成果,是科技政策制定与科技管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编者注 : 论文于2016年5月发表于 JASIST ,迅速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多次引用。论文中提出的测量学科交叉度的新指标 “ 2 D S ” ,得到国际著名科学计量学家LoetLeydesdorff,RafolsIsmael等的多次引用和推荐,并已在Leydesdorff教授著名的期刊图谱分析软件( http://www.leydesdorff.net/portfolio )中正式应用该指标。 参考文献 Zhang,L.,Rousseau,R.,Glnzel,W.(2016). Diversityofreferencesasanindicatorforinterdisciplinarityofjournals:Takingsimilaritybetweensubjectfieldsintoaccount. JournaloftheAssociation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 , 67 (5):1257-1265. 文字编辑:李江/浙江大学 图片编辑:李东/浙江大学
9499 次阅读|11 个评论
浅谈“跨学科”
热度 2 puhj 2016-3-31 16:06
古人说事儿,后人注解,心思多半用在如何搞懂上。磕头如捣蒜的多,提出疑问的少。甚者如于丹者流,会背几首诗,便胡乱解释,弄得天花乱坠,牛 X 哄哄。其实,古人也有不少傻 X ,总体水平并不比我们高明多少。他们谈天说地,有些不过一时一事之感,却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搞得“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也俯首贴耳,奉为圭臬。例子很多:啥子红颜薄命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啊,我们也跟着瞎起哄,都跟着成了一群傻 X 。 就拿红颜薄命来说吧,所谓红颜,即长得漂亮的女人;薄命,即命运不好也。固然,漂亮的女人也有倒霉蛋,就像古代那两位踏摇娘与潘金莲,眼力不济,找了个酒鬼或猪头当老公,或天天挨揍,可怜兮兮;或唉声叹**急跳墙。但这样的事情毕竟少得稀奇,以偏概全,不值一驳。古往今来,普天下恐怕丑八怪吃瘪的多,貌若天仙享福的多也。随便打听一下,住别墅享大餐的贵妇有几个长得不堪入目的?即或有之,十之八九要遭雪藏冷冻或扫地出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鸡蛋里找骨头,颠覆不了这个规律也。 我曾谈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句话,放在古代,还说得过去。那个年生,装满一车的“书”,不过等于现在的一两本儿(甚至一两篇),比起目不识丁者来说,固这些知识大佬说了算,这个没啥可抬杠的。放到现在,还使劲儿瞎嚷嚷,我就不敢附和了。据我观察,当今那些“学富五车”的人,最大的能耐是找茬挑刺儿,你写个玩意儿,他引经据典吹毛求疵最为拿手在行,要叫他搞点儿原创,无异于赶鸭子上架,憋公鸡下蛋,除了抓瞎,还是抓瞎。 随着专业分工的愈趋愈密,各门学科研究的不断纵深推进,所谓“跨学科”知识储备或“跨学科”研究的提法反而愈加震耳欲聋,我觉得是在闭着眼睛说瞎话。要问:在当今,除了本行之外,就算你拼了老命,你的“跨学科”知识能达到啥子档次?除了你有三头六臂,在其它你所欲了解的行当来看,你恐怕只知皮毛,永远成不了内行。如果你写东西,需要用到“他学科”的一般知识,这当然可以,谁都会这样干,谁都在这样干。但这个谈不上是啥子“跨学科”,“跨学科”的倡导者大概也不会这么使劲儿嚷嚷。那么,你就得好生深入钻研一下他学科的东西啦,是吧?那你费那个劲儿干嘛呢?这不是浪费时间精力智商吗?要用到专深的他学科知识,请他学科的专家帮忙,搞学科间的“联合攻关”不是更省力,更来事儿嘛?我要说,你毕半生精力,能搞到他学科知识的一半儿的水平,算你天资卓越,算你有能耐,可有必要那样干吗? 关于“跨学科”知识的建构呼吁,从操作层面上看,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可能性: 1、 并非出于所研究问题之需,而是在平时的阅读中,对“多学科”知识进行撒大网似的广泛涉猎,这样, 脑子里知识丰富,在研究中遇到问题时,便可“信手拈来”,以应不时之需。 这种知识积累方法实际上并不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正如波普尔在他的《猜想与反驳》中谈到:“你让学生拿出笔记本,记下他所看到的东西,学生必然会问:你让我记什么”?这种知识积累方式必然是无头苍蝇似的瞎撞;这样获得的材料与知识,最终更可能“在垃圾堆里找到归宿”。如果没有所研究问题的“引导”,你该积累什么“他学科”知识?数学的?历史的?艺术的?还是其它什么?显然,你根本无法下手。这种没有针对性的知识积累方法,难道不会做很多“无用功”、极大地浪费精力、学到不少“学而无用”的废品?因此,其无论在可行性还是有效性方面都是值得怀疑的。而我的理解,所谓“跨学科”知识建构的呼吁,很大程度上便是出于这种“先打好各科知识基础”的想当然思考。这样撒大网似的知识获取,即使碰巧遇上了日后用得上的知识,也很难真正达到丰厚的“建构”质量,最后还是得吃“回头草”——这便必然引出下面的问题: 2、 出于所研究问题之需,有意识地吸取相关“学科”知识。 这类情况是科学研究中经常发生的。那么,实打实地说,我们一般是怎样干的呢?既然是“知识建构”,应该是“经年累月”的积累才能做到吧?“跨学科知识”建构倡导者恐怕不会同意你“屎胀了挖茅斯”。然而事实上,当我们研究中真正遇到需要“他学科”知识时,如果第一种方法不可行(如上所述,确实不大可行),大多正是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搞法,效果还蛮不错。谁会在研究遇到问题时,重新花个三年五载来看书学习“打基础”的?有谁是这样干的呢?我看大多是在这个时候才忙不迭跑图书馆、上网查资料吧?可别小看这种搞法,它可比你平时东翻翻西看看“长期积累”那些知识管用得多,有效得多。遇到具体问题的需要,我们都会这样干,并不需要“跨学科知识”建构的谆谆告诫。当然,除了不少是用过就丢之外,有的可能是用过之后印象颇深,但这却是我们已经解决了问题之后的附产品(以后还用不用得上另说)。但似乎可以肯定,这种“临时抱佛脚”的知识吸取方法,与“跨学科”知识建构的隆重要求还相去甚远也。 总的来说,随着现当代各学科知识积累的不断深厚,各门学科研究的纵深推进,大包大揽的“跨学科”研究思路表面上甚为时髦,却已不切合学科知识发展的当代实际,甚至退化到“歌舞乐三位一体”原始思维层次;而更为专深“专门”研究或各学科之间的“协同联手”,才是获得新的突破的主要途径。 要长篇论述这个话题,不是我力所能逮。长话短说,现在如今眼目下,谁真能单枪匹马搞“跨学科”研究搞出大名堂,算是奇才;但这种搞法是否需要大力提倡,蜂拥而上,恐怕得打个问号。在我看来,最好以你的本行为据,搞得更深点儿、更专点儿为妙;当然,旁涉一些“他学科”知识,没得坏处。但若喧宾夺主,搞得邯郸学步,不伦不类,恐怕会事与愿违,欲速不达。
1216 次阅读|4 个评论
全球资助机构关注交叉学科
刘小鹏 2015-9-29 12:16
Grant giving: Global funders to focus oninterdisciplinarity 原文见: http://www.nature.com/news/grant-giving-global-funders-to-focus-on-interdisciplinarity-1.18344 跨学科研究通常有三个赞成的观点。首先,复杂的现代问题如气候变化和资源安全等不适合单学科研究,它们往往需要横跨生物、物理和社会学科的许多类型的专业知识;第二,新发现出现在不同领域边界的可能性更大,那里有可以调整或扩充知识的最新的技术、观点和见解,大数据科学对许多学科的影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第三,这种相互之间的碰撞能够使单一学科受益,扩大他们的视野。 反对跨学科工作的观点也很熟悉。有人经常认为,跨学科研究是次要的。一些人担心它会耗尽“核心”学科的资金、时间和精力。研究资助者经常听到的抱怨是面向跨学科研究的方案使研究人员产生混乱。有一个持续性的争论——“没有学科,你就不能跨学科。” 支持者认为跨学科之路充满障碍。学术机构的预算、管理和晋升安排通常都围绕单一的学科来组织,在许多机构和期刊也都是这样进行的。跨学科研究要为声誉而战,因为定量指标的测度一般有利于单学科,而同行评议又非常棘手。因此,早期的研究人员如果开始走跨学科路线,往往被认为不是一个聪明的举动。 这种争论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是进行基本判断的综合数据非常缺乏。这就是为什么全球研究理事会( GRC )选择跨学科作为其 2015-2016 年辩论和陈述的一份深度报告中的两个年度主题之一(另一个是科学研究中妇女的地位)。 GRC 是超过 50 个国家的研究基金会一个联盟,其代表来自巴西、中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等国家。成员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英国研究理事会( RCUK )、科学欧洲和中国科学院。 像近几年在同行评议和开放存取方面做的那样, GRC 旨在建立有关跨学科的共同立场。这一主题代表了全球许多人的观点。 基本真理( Ground truth ) 所以,我们现在知道什么? 2014 卓越研究框架( REF )(英国评估高校 2008-2013 年科研优势,进而决定资助的多年实践)发现,当学者被要求向 REF 提交对学术界以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案例时, 80% 是跨学科的。然而,向基于学科的 REF 委员会提交的内容远不能代表英国研究人员在一些领域发表的顶级跨学科研究论文数量。这样的领域包括健康科学、数学、信息技术和人文科学等。英国的跨学科工作总体上是增长的。在前 10% 的跨学科研究中,英国的比例从 2009 年的 7.9% 增长到 2013 年的 9.1% 。这表明研究者认为跨学科研究在基于学科的评估中是弱势的。 进一步的证据来自英国政府最近对该国 7 个国家级研究理事会进行的三年期审查。审查听到的“证据”指出,目前的结构没有服务好跨学科的研究,显然他们比主流的工作更难以获得资金。审查建议,这些委员会的伞体—— RCUK 应该调查这一情况,目前调查已经在开展。 要回应“跨学科工作更难获得经费”这一指控,很难得到明确的答案。采样分析的结果并不支持“跨学科的资助成功率都明显落后”的观点。但是资助数据很难用这种方式分析。这部分是因为跨学科工作是在不同的方案下进行:例如,通过“大挑战”式的项目,在主流方案中提供奖学金或突出的机会。在跨学科性是规范的领域(如设计工作),也设有奖励。那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更根本的问题是一个定义的问题。评估跨学科活动的资助时,应该衡量什么? 关于研究是属于跨学科、多学科、转化学科、横断学科还是后学科( inter-, multi-, trans-, cross- or post-disciplinary )的晦涩的争论,使得数据收集更加复杂。人们常说:理论的、方法的、工具的、关键的,重组的和桥接的是跨学科。这种近乎神学的吹毛求疵毫无帮助,但在有些领域辨别力是很重要的,例如要辨别“近邻学科”和“遥远学科”之间的差异。 相对于那些学科范围广阔、要求更多组织工作和智力挑战的领域,涉及到邻近学科的跨学科研究是更为常见的,显然更容易发展。这在出版商 Elsevier 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似乎是一个重要的分析角度,该报告采取以引文为基础的方法来评估英国的跨学科研究。这一方法考虑了引文的多样性和它们之间的学科距离,以确定一篇论文的学科范围。德国研究基金会( DFG )对其经费的资助组合采用了类似的技术,在“近邻”和“遥远”的跨学科研究之间再次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而学科距离较远的跨学科更难进行。 案例研究( Case study ) 作者对跨学科工作的挑战有个人的经验。 作者 的背景是英语文学,但已经在心理学史方面工作多年,特别是在心理和生物医学系统的交叉点上。 作者 与神经学家分别开展工作,研究当一个人阅读复杂的口头文物如诗歌时,大脑在做什么。这可以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的实验来进行。 作者 个人的兴趣是在大脑处理方面,为什么文化对你有好处?医生有不同但可参照的关注,例如当恢复先进的阅读功能和从头部受伤中康复时。教育家则对信息处理和解释感兴趣。 作者 的两个研究领域(一个历史的,一个实验的)中,前者没有太大的伸展性、智力性或方法论,但后者不同。必须学习新事物:在一个团队中工作,与复杂的机械工作,遵守道德的协议,并筹集资金。 作者 已经学习了大脑解剖和统计分析的知识,并学习了不同的研究思路。这已经远远偏离了直接前进的道路。例如,它意味着改变 作者 如何思考诸如“什么构成了足够、适当的证据?”这样的基础问题,改变分析方法、推理结论、写出结果等。 科学论文和人文研究的一般协议是非常不同的。这既是如何表达自己的问题,也是科学论文的主张更加尖锐的方式。 作者 发现科学家很容易过于“艺术”,艺术研究人员也容易过于“科学”。一位人文学科的同事说统计学“如果用俄语可能也不错”,一位科学家问为什么在神经学实验中使用的诗歌是由不同的人(例如,莎士比亚和 Milton )写的,考虑到一致性为什么不能我们自己写? 还有连续研究的问题。资助 - 论文 - 资助 - 论文的不断循环不属于人文学科,后者的文章往往来自长期的项目,以书的形式出现。在 作者 的经验中,关于提高资助的问题(从谁那里?),令人满意的同行评议(以体现一致性?)的问题以及获得职业认同的问题都是相关的。但最重要的是当前跨学科的基础工作面临的挑战,特别是那些需要“扩展”的工作及其所需的完整、诚信和学科自我否定的程度。 有证据表明,建立跨学科项目的第一步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欧盟在评估其研究与开发的第五框架计划中努力刺激跨学科的工作中的发现。项目没有如预想中成功,可能也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利于“促成对话”,以及缺乏连贯的领导。跨学科工作需要特别的技能、心态和重视,以建立共同点。 发现事实( Fact finding ) 跨学科将是 2016 年 5 月在 Delhi 举办的 GRC 年度会议的一个突出主题,会议由印度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和 RCUK 联合组织。 RCUK 代表 GRC ,正在委托撰写一个全球运行状况的报告(从事这项研究的团队将于 10 月确定)。 该报告将调查全球研究资助者当前的政策与实践。他们对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什么形式的支持?这是怎么做的?它的产出和影响是什么?这项调查将开始就如何最好地刺激和管理跨学科建立基础数据,并寻找好的研究实践中最珍贵和复杂的努力。 这次会议之后 GRC 预计发表政策声明,像以前在部分领域那样。这些文件将聚焦关键性问题并表明态度。他们将整理可以用于建立国家政策或发展国际合作的数据。如果我们要支持跨学科研究,我们需要更好地确定做什么样的事情,并更好地了解如果做更有效。
个人分类: 工作感悟|3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学科研究:用数字来说话
热度 2 刘小鹏 2015-9-28 12:18
跨学科研究:用数字来说话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by the numbers Richard Van Noorden 原文见: http://www.nature.com/doifinder/10.1038/525306a 科学家、决策者和资助方都认为跨学科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但它的范围究竟有多广?产生了哪些影响?学者们表示这个概念很复杂,难以定义和衡量。本文尝试建立论文所发表期刊的学科与其引用谱图之间的映射关系,初步揭示跨学科研究的增长和影响。 1. 跨学科研究的总体趋势在增长 参考文献: 自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研究论文越来越多地引用自己学科以外的工作。本研究将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的 3500 万篇论文的期刊名称划分到 14 个主要的传统学科(如生物或物理)和 143 个专业。在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参考文献指向其它学科的论文比例在增加,而指向同一学科内部其它专业(例如,遗传学的论文引用动物学的文献)的比例则有轻微下降。 话语权: 关于跨学科研究的讨论日益增多。在标题中提到“跨学科”的论文比例有一定波动,或许反映出资助方的倾向性,但在 21 世纪这一比例达到历史性高度。 2. 跨学科研究产生影响需要时间 跨学科研究是否比单学科研究能获得更多的引用是有争议的。从发表三年后的情况来看,参考文献跨学科的论文的被引次数往往比普通的论文要少,但发表 13 年以上则跨学科论文被引次数更多。一些研究表明,跨学科程度低的要比高的好,因为论文如果整合的领域差异太大,获得的引用反而较少。不过,跨学科工作产生的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并不能通过引用情况来反映。 3. 不同领域的跨学科程度有差异 在图表中,更多的跨学科领域是在右上角。一个领域的位置取决于其论文有多少引用了外学科( X 轴)和有多少外学科引用其论文( Y 轴)。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跨学科程度在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前是下降的,随后开始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学科趋向于朝对角线聚集。这可能是一个统计上的假象:新兴领域规模小,来自其他领域的参考文献较少,但所在的位置可能使它们变大了。 “ 临床医学”( Clinical medicine )很少引用其它学科,也很少被其它学科引用,可能是因为他们涉及到的是专业的医学实践。“健康”( Health )似乎非常跨学科,因为它吸收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公共卫生、医学的社会问题等。 (数据涵盖 1950-2014 年,某些年份或领域由于参考文献太少而没有被绘制,采用美国 NSF 的分类体系) 4. 不同国家的跨学科程度也不同 来自于出版商 Elsevier 的研究人员在 2015 年的一项研究中,将跨学科论文定义为那些参考文献的期刊很少被共同引用的论文。该报告仅关注每年发表 3 万篇以上论文的国家,以寻找 2013 年“最具跨学科”的国家。 一个单独的分析计算了一篇论文引用其他学科参考文献的比例。经过计算每个国家所有的论文,并对结果进行正态化处理(所以平均跨学科度 =1 ),出现的国家与 2013 年“最具跨学科”的类似。
个人分类: 工作感悟|3425 次阅读|3 个评论
拓宽社会工作的“一亩三分地”
zhaowanlin 2014-11-17 11:43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接触的人员和问题十分广泛和复杂,因此,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尽可能有多种学科的知识储备和理论修养。但现在,一些社会工作者,尤其是作为尚未真正登堂入室的学生而言,在学习社会工作的过程中还是极容易陷入“对专业的过度忠诚”。这种所谓的“忠诚”并非是指对社会工作专业 / 职业的认同,而是守着社会工作的一亩三分地,对其他临近学科的知识熟视无睹,有意或无意地避开了诸如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学习和借鉴。   诚然,在社会工作已经得到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工作学科的专业书籍正在不断增多,要读完所有这些书籍本非易事。但是,笔者认为,随着社会工作学科的分支逐渐增多,对于学习者来讲,并非需要将众多的分支学科书目一一读完,因为一则精力有限,二则实属没有必要。众多的社会工作专业书籍,多数为分支学科的经验总结和所谓的“理论提炼”,而对于社会工作理论以及从其他学科处借鉴相关知识并进行创造性转化还存在着很多欠缺,甚至关于中国社会工作自身发展历史的书籍也较为鲜见。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是中国社会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希望,除了需要前辈和社会工作事业先驱的引导之外,也需要根据自己对专业和专业发展现状的认知来加以反思,从而明确从何处着手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首先,应该认知到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学习从来不是被动的接受,在接触到关于社会工作最基本的知识之后,可以适当地从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政策、宗教学、伦理学乃至部分自然科学中寻找思路。社会工作的本职就是为有困难、有需要或在发展上存在限制的个体和群体提供帮助,在与“案主”同行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和群体的功能修复,并通过这种“自下而上”、“由个体 / 群体到社会、国家”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其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不妨也多多了解人、群体、社会、制度以及中国本土的文化。比如,对于农村社会工作来说,即使学生在尚未有实务经验的情况下,也应该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农村居民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逻辑(社会学),某一个村落有着什么样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风尚(人类学),国家的三农政策(社会政策)之类。在此基础上,预估自己将在实务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及作出应对的备选方案,等等。 社会工作不应只守住社会工作专业教材或分支学科书籍的一亩三分地,而应将自己的视野适当拓宽到其他更多的学科上去,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坚持以发展社会工作为目的的“跨学科学习”,从中汲取更多的学术营养。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1月17日第668期
个人分类: 博客文章|1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跨学科期刊比较指标
wl2119 2014-6-11 18:21
问题: 常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如影响因子,有着显著的学科特征,不同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得分差异很大。影响因子,这类学科间差异较大的指标不适用于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比较。 原因: 各学科研究特点不同,导致引用行为存在差异。 有的学科研究需要大量借鉴前人的工作,以支撑后者的研究成果,所以发表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多,表现出引用活跃度高引用周期短的特征; 有的学科研究工作则相对独立,对前人成果的介绍相对较少,所以参考文献数量相对较少,表现出引用活跃度较低引用周期较长的特征。 解决办法: 使用学科归一化的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处理,即比较指标与基准线(baseline) , 将指标的绝对分值转化为相对于基准线的分值。M.Zitt 和H.Small 将归一化方法分为引证归一化(citing normalization) 和被引归一化(citednormalization) 两大类, 而H.F.Moed 将归一化方法分为引用源归一化方法(sourcenormalization) 和引用目标归一化方法(targetnormalization). 1). 引用源归一化方法:SNIP(Source Normalised Impact per Paper) 2). 引用目标归一化方法:RIF, CPP/FCSm, citation z-score 3). 特殊形式归一化指标:MPR SNIP=RIP/DCP; DCP=Rdb/Mdb 其中RIP 表示期刊原始影响力,僅表示前三年內於期刊發表的論文,於特定年度中獲得引用的平均值;Rdb 是期刊主题领域引文潜力,Mdb 为数据库中期刊主题领域引文潜力的中位数. 所以DCP 表示期刊在所涵蓋學科領域裡的引用可能性(Citationpotential). RIF =IF/( Σ IF /n) 将学科全部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作为基准线,计算该期刊影响因子与基准线的比值。 MPR(mean percentile rank) 平均百分比排名,从期刊被引用的情况出发,通过将学科内论文根据被引频次降序排列分成若干个等级,对位于相同等级的论文,即使是不同学科的论文,赋予相同的权值 然后通过计算期刊权值的平均值来评价期刊的学术影响力MPR 不仅能够消除学科给期刊学术影响力带来的影响,而且能够解决期刊论文被引频次偏态分布造成均值评价指标不能正确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问题. 常用的有6 等级和100 等级。 摘自——陈福佑 杨立英 丁洁兰,不同学科期刊学术影响力比较的方法与实证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 2013 年第 23 期
个人分类: 文献计量理论基础|2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年SCI收录综合性期刊59种目录
热度 1 wanyuehua 2014-6-6 09:10
2014 年 SCIE 收录综合性期刊 59 种,其中 SCI 收录期刊 23 种, SCI 、SSCI共同收录期刊5种 。 2014 年 SCI 收录综合性期刊 59 种目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 JOURNAL LIST Total journals: 59 ★ SCI 、SSCI共同收录期刊5种 1. ACTA SCIENTIARUM-TECHNOLOGY 《科学技术学报》 Quarterly ISSN: 1806-2563 UNIV ESTADUAL MARINGA, PRO-REITORIA PESQUISA POS-GRADUACAO, AV. COLOMBO , 5790, DIVISAO DE DIVULGACAOCIENTIFICA, MARINGA, BRAZIL , PR, 87020-90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 ADVANCES IN COMPLEX SYSTEMS 《复杂系统的进展》 Bimonthly ISSN: 0219-5259 WORLD SCIENTIFICPUBL CO PTE LTD, 5 TOH TUCK LINK, SINGAPORE , SINGAPORE ,596224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AMERICAN SCIENTIST 《美国科学家》 Bimonthly ISSN: 0003-0996 SIGMAXI-SCI RES SOC, PO BOX 13975, RES TRIANGLE PK, USA, NC, 27709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 ANAIS DA ACADEMIA BRASILEIRADE CIENCIAS 《巴西科学院纪事》 Quarterly ISSN: 0001-3765 ACAD BRASILEIRA DE CIENCIAS, RUA ANFILOFIO DE CARVALHO, 29, 3 ANDAR, RIOJANEIRO, BRAZIL, 20030-06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5.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纽约科学院纪事》 Biweekly ISSN: 0077-8923 BLACKWELL SCIENCEPUBL, OSNEY MEAD, OXFORD, ENGLAND , OX2 0EL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6. ★ ANTHROPOLOGIST 《人类学家》 Quarterly ISSN: 0972-0073 KAMLA-RAJENTERPRISES, 2273, GALI BARI PAHARWALI, CHAWRIBAZAR, DELHI, INDIA , 0000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7. ARABIAN JOURNAL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阿拉伯科学和工程杂志》 Bimonthly ISSN: 1319-8025 SPRINGERHEIDELBERG, TIERGARTENSTRASSE 17, HEIDELBERG, GERMANY, D-69121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8. CHIANG MAI JOURNAL OF SCIENCE 《 清迈科学 杂志 》 Quarterly ISSN: 0125-2526 CHIANG MAI UNIV,FACULTY SCIENCE, CHIANG MAI, THAILAND , 5020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9.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 Biweekly ISSN: 1001-6538 SCIENCE PRESS, 16 DONGHUANGCHENGGEN NORTH ST, BEIJING, PEOPLES R CHINA , 100717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0. COMPLEXITY 《复杂性》 Bimonthly ISSN: 1076-2787 WILEY-BLACKWELL, 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 NJ,07030-5774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1. COMPTES RENDUS DE L ACADEMIEBULGARE DES SCIENCES Monthly ISSN: 1310-1331 PUBL HOUSEBULGARIAN ACAD SCI, ACADEMICIAN G BONCEV ST, SOFIA, BULGARIA , 1113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2. CURRENT SCIENCE 《现代科学》 Semimonthly ISSN: 0011-3891 INDIAN ACADSCIENCES, C V RAMAN AVENUE,SADASHIVANAGAR, P B #8005, BANGALORE, INDIA , 560 08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3. DEFENCE SCIENCE JOURNAL 《防务科学杂志》 Bimonthly ISSN: 0011-748X DEFENCESCIENTIFIC INFORMATION DOCUMENTATION CENTRE, METCALFE HOUSE, DELHI, INDIA,110054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4.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自然与社会中的离散动态学》 Quarterly ISSN:1026-0226 HINDAWI PUBLISHINGCORPORATION, 410 PARK AVENUE,15TH FLOOR, #287 PMB, NEW YORK, USA ,NY, 10022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5. ENDEAVOUR 《科技进展评论》 Quarterly ISSN: 0160-9327 PERGAMON-ELSEVIERSCIENCE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5 1GB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6. FRACTALS-COMPLEX GEOMETRY PATTERNS AND SCALING INNATURE AND SOCIETY 《分形》 Quarterly ISSN: 0218-348X WORLD SCIENTIFICPUBL CO PTE LTD, 5 TOH TUCK LINK, SINGAPORE , SINGAPORE ,596224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7. FRONTIERS IN LIFE SCIENCE 《生命科学前沿》 Quarterly ISSN: 2155-3769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ON, OX14 4RN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8. HERALD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俄罗斯科学院通报》 Bimonthly ISSN:1019-3316 MAIKNAUKA/INTERPERIODICA/SPRINGER, 233 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1578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9. ★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 《跨学科科学评论》 Quarterly ISSN:0308-0188 MANEY PUBLISHING, STE 1C, JOSEPHSWELL, HANOVER WALK, LEEDS, ENGLAND , W YORKS, LS3 1AB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2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 《国际应用科学与工程中的分歧与浑沌杂志》 Monthly ISSN: 0218-1274 WORLD SCIENTIFICPUBL CO PTE LTD, 5 TOH TUCK LINK, SINGAPORE , SINGAPORE ,596224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1. IRANI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ACTIONA-SCIENCE 《伊朗科技杂志, A 辑:科学》 Irregular ISSN: 1028-6276 SHIRAZ UNIV, SCHOOLENGINEERING, SHIRAZ, IRAN , 71344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2. ★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学与技术问题》 Quarterly ISSN: 0748-5492 NATL ACAD SCIENCES,2101 CONSTITUTION AVE NW, WASHINGTON, USA ,DC, 20418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23. JOHNS HOPKINS APL TECHNICAL DIGEST 《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技术文摘》 Quarterly ISSN: 0270-5214 JOHNS HOPKINS UNIV,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 ATTN: TECHNICAL DIGEST JOHN HOPKINS RD,BLDG 1W-131, LAUREL, USA , MD, 20723-6099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4. JOURNAL OF THE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印度科学研究会志》 Monthly ISSN:0970-4140 INDIAN INSTSCIENCE, INDIAN INST SCIENCE, BANGALORE, INDIA , 560012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5.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RILANKA 《斯里兰卡国家科学基金会杂志》 QuarterlyISSN: 1391-4588 NATL SCIENCEFOUNDATION SRI LANKA, 47/5 MAITLAND PLACE, COLOMBO, SRI LANKA , 0000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6.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皇家学会杂志:界面》 Monthly ISSN:1742-5689 ROYAL SOC, 6-9 CARLTON HOUSE TERRACE, LONDON, ENGLAND ,SW1Y 5AG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7.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 《新西兰皇家学会志》 Quarterly ISSN:0303-6758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ON, OX14 4RN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8. JOVE-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 《可视化实验杂志》 Monthly ISSN: 1940-087X JOURNAL OFVISUALIZED EXPERIMENTS, 1 ALEWIFE CENTER, STE 200, CAMBRIDGE, USA ,MA, 0214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9. KUWAIT JOURNAL OF SCIENCE Semiannual ISSN:2307-4108 ACADEMICPUBLICATION COUNCIL, PO BOX 17225, KHALDIYA, KUWAIT , 72453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0. MAEJ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 Y 《眉玖国际科技杂志》 Tri-annual ISSN: 1905-7873 MAEJO UNIV, MIJSTORCHID BLDG, 1ST FL, SAN SAI, CHIANG MAI, THAILAND , 5029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1.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NATURAL PHENOMENA Bimonthly ISSN: 0973-5348 EDPSCIENCES S A, 17, AVE DU HOGGAR, PA COURTABOEUF, BP 112, LES ULIS CEDEX A,FRANCE, F-91944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2. NATIONAL ACADEMY SCIENCE LETTERS-INDIA 《印度国家科学院科学通讯》 Bimonthly ISSN: 0250-541X NATL ACAD SCIENCES INDIA ,5 LAJPATRAI RD, ALLAHABAD, INDIA ,211002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3. NATURE 《自然》 Weekly ISSN: 0028-0836 NATURE PUBLISHINGGROUP, MACMILLAN BUILDING, 4 CRINAN ST, LONDON, ENGLAND , N1 9XW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4. NATURE COMMUNICATIONS 《自然通信》 Monthly ISSN: 2041-1723 NATURE PUBLISHINGGROUP, MACMILLAN BUILDING, 4 CRINAN ST, LONDON, ENGLAND , N1 9XW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5. NATURWISSENSCHAFTEN 《自然科学》 Monthly ISSN: 0028-1042 SPRINGER, 233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6. NEW SCIENTIST 《新科学家》 Weekly ISSN: 0262-4079 REED BUSINESSINFORMATION LTD, QUADRANT HOUSE THE QUADRANT, SUTTON, ENGLAND , SURREY, SM2 5AS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7.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A-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皇家学会哲学汇刊 A 辑:数学、物理学与工程学》 Semimonthly ISSN: 1364-503X ROYAL SOC, 6-9 CARLTON HOUSE TERRACE, LONDON, ENGLAND ,SW1Y 5AG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8. PLOS ONE IrregularISSN: 1932-6203 PUBLIC LIBRARYSCIENCE, 1160 BATTERY STREET, STE 100, SAN FRANCISCO, USA , CA, 94111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9. PROCEEDINGS OF THE ESTONIAN ACADEMY OF SCIENCES 《爱沙尼亚科学院通报》 Quarterly ISSN: 1736-6046 ESTONIAN ACADEMYPUBLISHERS, 6 KOHTU, TALLINN, ESTONIA , 1013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0. 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ACADEMY SERIES B-PHYSICALAND BIOLOGICAL SCIENCES 《日本科学院汇刊 B 辑:物理与生物科学》 Monthly ISSN: 0386-2208 JAPAN ACAD, 7-32, UENO PARK, TAITO-KU, TOKYO, JAPAN, 110-0007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1.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DIASECTION A-PHYSICAL SCIENCES 《印度国家科学院汇刊:物理科学》 Quarterly ISSN: 0369-8203 NATL ACAD SCIENCES INDIA ,5 LAJPATRAI RD, ALLAHABAD, INDIA ,211002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2.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国国家科学院汇刊》 Weekly ISSN: 0027-8424 NATL ACADSCIENCES, 2101 CONSTITUTION AVE NW, WASHINGTON, USA ,DC, 20418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3. PROCEEDINGS OF THE ROMANIAN ACADEMY SERIESA-MATHEMATICS PHYSICS TECHNICALSCIENCES INFORMATION SCIENCE 《罗马尼亚科学院汇刊 A 辑:数学物理、技术科学、信息科学》 Tri-annual ISSN: 1454-9069 EDITURA ACADROMANE, CALEA 13 SEPTEMBRIE NR 13, SECTOR 5, BUCURESTI, ROMANIA ,050711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4.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MATHEMATICAL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皇家学会学报 A 辑:数学、物理学与工程学》 Monthly ISSN: 1364-5021 ROYAL SOC, 6-9 CARLTON HOUSE TERRACE, LONDON, ENGLAND ,SW1Y 5AG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5.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A-CONTAINING PAPERS OF A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 《伦敦皇家学会会报, A 辑:数学与物理》 Annual ISSN:0950-1207 ROYAL SOC, 6-9 CARLTON HOUSE TERRACE, LONDON, ENGLAND ,SW1Y 5AG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6. RD MAGAZINE 《研究与发展杂志》 Bimonthly ISSN: 0746-9179 ADVANTAGE BUSINESSMEDIA, 100 ENTERPRISE DR, SUITE 600, BOX 912, ROCKAWAY, USA , NJ, 07866-0912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7. RENDICONTI LINCEI-SCIENZEFISICHE E NATURALI 《林切伊报告》 Quarterly ISSN: 2037-4631 SPRINGER-VERLAGITALIA SRL, VIA DECEMBRIO, 28, MILAN, ITALY , 20137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8. SAINS MALAYSIANA 《马来西亚科学》 Monthly ISSN: 0126-6039 UNIV KEBANGSAAN MALAYSIA , FACULTY SCIENCE TECHNOLOGY, BANGI,SELANGOR, MALAYSIA , 4360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9. SCIENCE 《科学》 Weekly ISSN: 0036-8075 AMER ASSOCADVANCEMENT SCIENCE, 1200 NEW YORK AVE, NW, WASHINGTON, USA ,DC, 20005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50. ★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科学与工程伦理学》 Quarterly ISSN:1353-3452 SPRINGER, VAN GODEWIJCKSTRAAT 30, DORDRECHT, NETHERLANDS, 3311 GZ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51. SCIENCEASIA 《科学亚洲》 Quarterly ISSN: 1513-1874 THAILANDS NATLSCIEN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GENCY, PUBLIC INFORMATION DEPT, 73/1 RAMAVI RD, RAJDHEVEE, BANGKOK, THAILAND, 0000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52. SCIENTIFIC AMERICAN 《科学美国人》 Monthly ISSN: 0036-8733 NATURE PUBLISHINGGROUP, 75 VARICK ST,9TH FLR, NEW YORK, USA ,NY, 10013-1917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53. SCIENTIFIC REPORTS 《科学报告》 Irregular ISSN: 2045-2322 NATURE PUBLISHINGGROUP, MACMILLAN BUILDING, 4 CRINAN ST, LONDON, ENGLAND , N1 9XW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54.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科学世界杂志》 Irregular ISSN: 1537-744X HINDAWI PUBLISHINGCORPORATION, 410 PARK AVENUE,15TH FLOOR, #287 PMB, NEW YORK, USA ,NY, 10022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55. ★ SCIENTIST 《科学家》 Monthly ISSN: 0890-3670 LABX MEDIA GROUP,PO BOX 216,478 BAY ST, MIDLAND, CANADA ,ONTARIO, L4R 1K9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56.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南非科学杂志》 Bimonthly ISSN: 0038-2353 ACAD SCIENCE SOUTH AFRICA A S S AF, POBOX 72135, LYNWOOD RIDGE, SOUTH AFRICA ,004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57. SYMMETRY-BASEL 《对称》 Quarterly ISSN: 2073-8994 MDPI AG,POSTFACH, BASEL, SWITZERLAND, CH-4005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58. TECHNOLOGY REVIEW 《技术评论》 Bimonthly ISSN: 1099-274X TECHNOL REV, 1 MAIN ST, 13 FLR, CAMBRIDGE, USA ,MA, 02142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59.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SOUTH AUSTRALIA 《南澳大利亚皇家学会汇报》 SemiannualISSN: 0372-1426 ROYAL SOC SOUTHAUSTRALIA INC, SOUTH AUSTRALIAN MUSEUM,NORTH TERRACE C/O HONORARY TREASURER, ADELAIDE, AUSTRALIA , 500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个人分类: SCI投稿|26353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A专家说B领域,对B专家说A领域
热度 4 heitiedan2012 2014-1-10 03:43
许多年前,听一位师兄说过,如果你的学位论文是涉足跨学科的交叉领域,那么答辩时该怎么办?师兄说,假如你写的一篇美学方面的论文,那么在答辩时,肯定会有几个方面的答辩委员。如果其中有哲学方面的,也有艺术方面的,那么你就对哲学专业的答辩委员谈艺术,对艺术专业的答辩委员谈哲学。他们肯定都提不出什么问题来,你就很容易通过答辩了。 这一招听起来似乎管用。但也有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你的导师跟答辩委员会成员都比较熟。那么只要你的论文没有什么大毛病,你说什么都不重要,你跟艺术家谈哲学,跟哲学家谈艺术,固然似乎能把他们蒙得一愣一愣的,但是由于他们跟你的导师关系都过得去,那么你就可以顺利过关,与你跟谁说什么没有什么关系。你就是跟艺术家谈艺术,跟哲学家谈哲学,会让他们觉得你很浅薄,但由于他们跟你的导师关系不错,没准他们还会当场给你以指点,以表示他们的高深造诣。 如果你的导师跟这些答辩委员没有什么太深的交情,你的云水雾罩有可以把他们砍晕了,你也就可能顺利过关。只是,当他们察觉到你的险恶用心,那你就彻底完蛋了。因为答辩委员们并不都是蠢猪,他们会感觉到是不是受到愚弄。如果没有感觉到,或者看着你一脸纯真无辜的表情,也许就能放你一马。如果他们察觉到你的表现是在戏弄他们,你的下场肯定极其悲惨。只是还没有听说过有人有这样的下场,大约是因为还没有导师跟答辩委员们毫无关系的事情存在过。 也许,这只是个笑谈。但是不是没有现实的版本。有的读学位的,要写学位论文,要在一个主流专业中找到一个适合的课题,也绝非易事。所以有时候,很可能在交叉领域中倒能找到一个别人不太关注的问题。因此,要写一篇交叉领域中的问题是很常见的事情。而参加答辩的专家们,很少能碰到正好熟悉你所做的这个题目的,所以前面提到的那种对哲学家说艺术,对艺术家说哲学的现象是很可能出现的。 其实,如果你的论文不是投机取巧,你就犯不上做那种故意对哲学家说艺术,对艺术家说哲学的伎俩。当然,答辩委员中肯定既有哲学家,也有艺术家,当然也有美学家。只是美学家问的问题有限,不可能由美学家把所有的问题都包圆了。所以哲学家和艺术家还是有机会来提问题的。哲学家肯定是要问哲学领域的问题,艺术家当然是要问艺术领域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硬是要对哲学有说艺术,对艺术家说哲学,那人家肯定认为你成心掉蛋,你的下场可能就会不妙了。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对哲学家说哲学,对艺术家说艺术,这是唯一的上策。可是这样一来,你就可能会漏馅。因为你的哲学功底肯定比不上哲学家,你的艺术水准也肯定比不上艺术家。但如果你是真诚的,你的论文是认真的,这都不算什么,哲学家会原谅你,因为你不过就是个学生,还是搞美学的,不是专门搞哲学的,所以哲学家面对你的幼稚和无知是会原谅的。艺术家也是一样。 TA 知道你也不是专门搞艺术的,对艺术里的事了解得不多, TA 也同样会原谅你的。但前提是你必须是认真的和真诚的,才会被他们放你一马,让你得到算是比较好的待遇。如果你一开始就打算糊弄,不真诚,不老实,那么你的结局必定很惨。虽然你可能靠着导师跟答辩委员的面子能混过一关,但早晚你都有可能会倒霉的。 有时候,在真诚与认真的前提下,也有可能跟答辩委员们逗个闷子。在回答完答辩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后,在气氛已经不那么紧张的前提下,可以跟哲学家谈谈艺术,跟艺术家谈谈哲学。这里都是比较轻松的话题了,无伤大雅。只是这样的时间不可能太多,点到为止。 其实,说了归齐,做学问,就是不能抖机灵,卖弄小聪明。那都是害人的。做这种事,吃亏的一定是你自己。这事一定不会有例外。如果你真的是打算做交叉领域里的事,还是先把所涉及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领域大致还是要研究一下,了解一下。至少大致的情况还是要摸清楚一些。所以有时候,看上去,交叉领域的活儿比较好干,其实要干好,还是很难的。因为如果你对这几个领域都只是一知半解,那你即使做的是交叉领域,那也会做得不伦不类,弄成个四不像。当然,也不需要对所有的领域完全精通,这也是做不到的。但是,对于所涉领域的最基本的概念,还是要比较清楚一些,至少不能搞得很混淆,更不能弄错。这样,交叉领域中的问题做起来,才会有真正的前景。
5469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超越四十二个学科——关于跨学科问题的思考
热度 1 baocunkuan 2013-11-28 19:57
   2013-10-15 03:13  来源: 光明网 - 《光明日报》 : http://news.gmw.cn/2013-10/15/content_9174087.htm   作者 杰伊·迈克丹尼尔 ,美国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美国国际生态文明联盟主任,全美 优秀 教师   译者吴伟赋,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院长   认真考察世界上的任何一所大学,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教师都是按学科不同而分类,并被安排在相应的院系大楼或院系大楼的各个部分工作。   大学为什么如此?原因可能在于这样的分类可以更有利于教师完成共同的任务,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为知识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有些人甚至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比其他学科更有价值,因为自己所在的学科比起其他学科有更多的真实性或具有更多的实用价值 【我也有比较强烈的这种倾向,这也许可称为“学科本位”】 。例如,有些自然科学家相信,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比音乐或戏剧艺术提供了更多的真理;有些经济学家和工程师认为他们的学科比哲学或博物馆研究更具实用价值。   分析这些观点产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看出,那是 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关于善的社会的理解,也就是一种关于“什么是善的社会”的自我先在假设,当然这些观点也可能源于他人的观点,但通常这类假设缺乏哲学层次上的思考 。例如,他们可能会认为一个善的社会应该是经济繁荣的、人人平等的、精神愉悦的、尊重个人权利的。但通常情况下,这些假设是不符合时代实际的,除非他们在哲学方面足够专业。   42个学科   到底有多少不同学科?如果打开维基百科,你会发现,至少有42个。为了考察这些不同学科,很有必要对此进行列举:历史语言学,文学,表演艺术,哲学,宗教,视觉艺术,人类学,考古学,区域研究,文化和种族研究,经济学,性别和性研究,地理,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生物),化学,物理,计算机科学,逻辑,数学,统计学,系统科学,农业,建筑和设计科学,神学,教育,工程,环境研究和林业科学,家庭和消费心理科学,保健科学,体育学和新闻学,媒体技术,通信技术,法律,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军事科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工作和运输。通常维基百科把这42个学科分为五大领域: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形式科学,专业和应用科学。   STEM学科的崛起   对这42个学科,以下3个方面的观察和分析必须迅速展开。   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大学可以拥有所有这些学科。考虑到财务和行政方面的原因,一所大学必须就哪些学科可以而且应该作为其学科代表作出决定。   第二,42个学科会产生不同类别的知识:对这些学科的研究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它们是理论学科还是应用学科?因为有人认为一些学科,比如神学,并没有真正产生任何知识。   第三, 几乎每个人都坚持本学科对社会整体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现在这个时代,人们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比人文科学更重要,至少那些为教育提供资金的政府官员和决策者是这样认为的。   更具体地说,在世界各地, 人们都在强调的STEM学科——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比其他学科更重要 。与STEM学科的兴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文学科的贬值。通俗地说,如果没有更高的权威,这样一种科学阶梯排列已经深入许多人的头脑,即自然科学和数学在顶部,社会科学在中间,人文科学则在底部。 为什么梯子顶部是自然科学和数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之所以被认为重要,原因不只是因为它们产生的知识,还因为它们可以以非常实用的方式在技术和工程领域中应用。因此STEM学科才会崛起。确实,与其他学科相比,这些学科对生产性知识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八种类型的知识   何谓生产性知识?一般来说,生产性知识就是有助于个人和社会福祉的知识。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从学科中产生的知识都是具备生产力的。但是,为学科排序的人关注更为具体的东西。他们认 为生产性知识有三个特性:(1)它是定量研究而不是定性研究;(2)它是实证而不是理论,以及(3)它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就业机会,进行经济生产任务,并有助于一个社会的经济繁荣。   哲学家和其他学者认为如果这样定义生产性知识,就等于把知识范围限制到一个非常狭小的生活领域。事实上,过程哲学家和其他学者建议:(1)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同样重要;(2)就实证而言,许多形式和种类的经验都是实证性的,例如超然的感觉就是其中之一;(3)对生产性知识应该有多种理解,是生产力的服务给世界一个满意的生活。   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定义了八种形式的生产性知识:口头语言,数学逻辑,视觉空间,音乐节奏,身体动觉,自然,内省(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移情)。他认为,所有八种都具有重要性,它使人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社会应该给予他们平等的考量。尽管如此,我们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口头语言和数学逻辑比其他学科更为优先的时代,不仅仅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也包括中国。我们把这种优先级视作为西方现代化的遗产。在这样一个迷恋STEM学科的时代去挽救其他认识途径是艰辛的。因此,我们发现两个颇具希望的运动其重要性在现代大学中似乎正在上升:学科交叉与跨学科。   学科交叉与跨学科   这两个词,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定义。 学科交叉是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具体领域中,来自不同学科的人研究同一个主题——例如可持续发展社区——并且带来他们各自学科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 。 当他们接近这一主题时,他们会意识到他们有很多可以向其他学科学习的东西,并且作为一个整体的主题,不能在没有其他学科智慧的情况下被成功地理解和学习 。在理解可持续发展社区时,例如,有些知识需要从生物学家那里获得,但也可能来自于人类学家、经济学家或哲学家。当他们研究这个主题的时候,某种创造性的转变发生在他们的思想中。他们 谦卑地放下了自己学科的优越感并开始向其他人学习 【 至少,我有很强的这一意识 】。    跨学科则更进了一步。它带来的是对多种认知方式的欣赏和一种跳出学科本身的限定性因素而进行思考的渴望。跨学科具有一种超越交叉学科的自由与新鲜感 。它不像那种学科之间单纯的结合,而 更像一种爵士音乐会,每一个人可以在演奏自己的乐器的同时尝试其他新的不同声音 。   我们认为, 知识碎片化的时代现在正在为其付出代价,社会和学术界都需要探索更具想象力的世界认知模式 。我们已经受到如下现象启发:科学家求助于音乐以获得灵感,神学家求助于艺术以获取灵感,经济学家求助于人类学以获取灵感。我们赞成通过一种学科边界的结合来进行大胆和创新的思考。   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一方面来说,是为了知识理解本身。如果现实是一个整体,是相互关联的,那么现在理解就不是通过创建事先不存在的联系,而是通过意识到始终存在的但却被过度强调的学科界限所遮蔽的联系进行的。另一方面,我们有更实际的理由赞赏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思维。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高度二分法,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谬论 。 在解决人与生态福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思维找到了他们的根据和归宿 。诗人和工程师,哲学家和音乐家可以在一起努力工作,构建并实现具有参与性、创造性、富有同情心、公平、生态智慧的人类生活居住模式。在中国,这些生活居住模式是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表现。 交叉学科和跨学科思维的未来不仅在于探索认知现实的不寻常的方法的乐趣,更在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创造性劳动。没有一种学科可以垄断这一切 【生态文明的研究与实践,必须的要依赖交叉学科和跨学科】 。STEM学科虽然扮演着主角,但哲学和神学,音乐和戏剧艺术,文化和农业的角色同样很重要。为了朝这个方向发展,强调学科独立界限的观点本身必须受到批判。这不是为了反叛,而是为了真正的智慧。仅仅进行知识储备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一个智慧不断喷发的源泉。   (本文作者已出版《何谓过程思想》《根与翅膀》《居住边缘——消费主义批判》《甘地的希望》等著作多部。译者吴伟赋,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院长)
1437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何做好跨学科的博士后
热度 20 cutefay 2013-9-3 17:19
如何做好跨学科的博士后 ——从生物化工转为管理科科学研究的经验 我国的博士后制度,是希望能促进不同学科高端人才的交流。因此,博士后制度会鼓励博士跨专业从事博士后的工作。如果博士和博士后期间的学科变化不大,则博士后本人会更容易适应新的工作,而如果博士期间和博士后期间的学科差异太大,则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 我在获得生物化工专业的工科博士学位之后,放弃了本行的研究,转为做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后,从事管理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这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转行的经验,希望能和读者分享。在转行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握以下三点: 1、 要认识到转行前后两个学科思维的差异性域 不同学科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学科思维也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的学习是简单的,博士期间的科研锻炼培养了我们快速学习能力,只要多下功夫去学习新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新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还是比较容易被掌握的。转行最大的障碍是不同学科思维的差异性,有很多转行的人,可能很多年都没办法摆脱原来学科思维的限制。 我本科是生物科学专业,纯理科的研究,硕博期间转为生物化工的研究,属于工科。这算是一个很小的跨行,前后两个学科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然而,前后两个学科在思维上还是有不少差异性的: ( 1 )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往往有成熟的研究方法和仪器,例如基因克隆、蛋白质纯化等,只要合理地设计好实验,就可以利用成熟的方法和仪器进行研究。而生物化工领域的研究中,很多时候没有成熟的方法,甚至是没有可用的仪器,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发明一些方法,设计和定制一些仪器。例如,我们提出了一种先进的微生物发酵理念,需要自己去探索发酵的方法,也需要自己去研制相应的发酵罐。这些都是本科专业所不需要的。 ( 2 )生物化工的研究,更需要一种融会贯通的能力,就是把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提高创造力。知识面越宽泛,越有利于思维的开拓,对研究更有利。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往往只需要关注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和研究,而生物化工的研究,则关注面要宽泛一些,除了需要关注生物和化学、化工类知识,甚至还需要去学习和了解一些土壤学、农学、地质学、气候学、工程制造等多方面的知识。 当时研究生期间,老师在培养我们的思维模式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这对于我硕博期间的研究以及现在的研究,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当我博士后期间转为管理科学研究时,逐渐发现了管理学科和其他理工科研究的思维差异性: ( 1 )管理学科更是一种“无定法”的学科,其他很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都可以被借鉴到管理学科中。因此,管理学方面的研究是否出色,在一部分取决于对这些知识和方法的融会贯通能力。这就需要不断地阅读大量的不同学科的书籍和文献,还需要不断地关注社会中的各种信息。通过大量知识的获取,可以让自己对问题的洞察力和见解力不断增强,更有利于在学术中提出创新的理念。 ( 2 )管理学科需要宏观地、系统地分析问题。其他理工科的研究,往往是深入研究某个点,只要把这个点的研究做得更深入,就有很大的贡献。而管理学科则是需要从不同的“点”组成的“面”上去分析问题,与针对一个点的研究相比,更具有宏观性和系统性,需要全面地去分析问题。这就要求做管理学科研究的人思维不能局限在某个点上。 ( 3 )管理学科在研究的严谨性方面与其他理工科有所差异。 其他理工科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较强,这就使得这些学科的研究严谨性较高。例如,我博士期间的一部分工作是从玉米中提取某种组分,可以进行大量的实验,精确地得出某种条件下的提取率是多少。得出的这个结论是具有可重复性的。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往往是社会、群体和个人以及其从事的事务,管理学科的一些原理或定律,往往都是基于“大数法则”的,意思是说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规律,但是对于某个特定个体,未必就适用。例如,人们往往具有从众的心理和行为,依据这种原理,就可以分析一些管理学中的现象。然而,即使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但并不代表着每一个人都一定有从众心理。也就是说,管理学中几乎每一个规律或定律,总是能够找到反例来。此外,管理学对于规律的研究,往往不能像其他理工科那样重复大量的实验来研究,往往只能依赖于现有的现象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其他理工科的非常严谨的思维来做管理学研究,可能就发现什么也研究不下去。管理学科的这种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管理学有其自己特定的研究方式,在严谨性方面,也有别于其他理工科。 在这种情况下,转行过程中就要逐渐摆脱原来学科的思维定势,去不断尝试用新的思维方法去看待问题。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之前培养出来的思维定势,是难以轻易改变的。 2、 尝试把原来研究领域的部分思维和知识借鉴到新的研究领域 尽管不同学科的学科知识、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有所不同,但各个学科的研究的思维也总有相通之处,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总有可能被借鉴到另外一个学科。 在思维方式方面,虽然上述阐述了不同学科思维的一些不同之处,但思维方式也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相通之处来自于人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逻辑思维能力是科研的基础。读博士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转行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读博士期间导师对我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我博士后期间的研究中受益匪浅。 在学科知识方面,现在从事的管理方面的研究,也会经常用到以前学科的一些知识,例如,对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不免会涉及到一些传染病学方面的知识,大学时学的微生物学的知识就可以用上了。此外,以前学科的一些模型和方法,也可以被借鉴到现在的研究中。现在管理学科中专门有一些人从事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方法和模型借鉴到管理学的研究,用于分析管理学中的一些现象。我们学到的任何知识,都可能不是白学的。因此,在转行之后,也要善于挖掘出新学科中哪些方面可以利用或借鉴原有学科。 3 、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当转行前后研究领域跨度比较大的时候,为了适应新学科的研究,需要花大量时间掌握新学科的知识和培养新的思维方式。相当于转行之后站在了一个较低的起跑线上,与那些在这个学科从事了很多年的人站在较高起跑线上较量。因此,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赶超别人。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付出的努力也总会有收获的。 经过两年的博士后工作,现在的我已经很适应管理学科的研究。经历了这个过程才发现,其实转行没有自己原来想象中难度那么大。只要你对某个学科很感兴趣,又肯花更多时间去学习和琢磨,还是比较容易的。人生中最难得的就是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因此,如果一个人对现在的工作很不感兴趣,则可以拿出勇气和努力来,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努力的付出,再加上兴趣和热情,总会有有所回报的。 (注:该文是为《中国科学院博士后通讯(201301)》写的稿件。
个人分类: 科研*创新|21675 次阅读|24 个评论
在“国科大”2013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热度 23 rongqiaohe 2013-9-3 13:11
尊敬的白春礼校长、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 由衷地欢迎每一位同学,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来到国科大!你们选择了国科大,到这里来,度过自己一生中重要的研究生生涯。在此,作为一个国科大的老校友,我诚挚地告诉你们,你们的选择完全正确! 同学们, 当今科技发展迅猛,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基础研究与产业技术革新之间相互交织。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的周期、从科技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时间越来越短,技术创新速度大大加快。这就给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同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你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说到底,就是要具有宽阔的知识面和精湛的技能,从而提升自己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能力。 科学研究,就像挖沟。沟挖得越宽,就能够挖得越深。你的知识面越宽,你对从事的研究课题,就越钻研得深。反之,你的知识面越窄,就越难以深入下去。同样,你的知识面越宽,技能越强,你竞争力就越强,就越有利于你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发展、解决问题,完成高质量的论文;从而在未来,就越容易找到一份称心合意工作。如果你的知识面越窄,在找工作时,你对机会的选择也就越窄。 在此,针对你们在国科大第一学年基础课程的学习,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仅供参考。如果你的本科是生命科学专业,就应该根据自己实力,在每一个学期,在选择本专业课程的同时,根据从事的课题,“跨学科、跨专业”选择一到两门其它学科的课程进行学习,如物理、化学或计算机等课程。如果你的本科是计算机、物理或化学专业,就应该选择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的课程,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己的技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更好地为在实验室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幸运是,我们国科大已经为你们提供了扩大知识面,增强技能的好机会。国科大具有全国学科最完整、专业最齐全的课程,还有各个研究所形成的高水研究体系;数、理、化、天、地、生的课程,应有尽有。满汉全席,随你选择。 在国科大“跨学科、跨专业”选择课程,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将是一个很累的学习过程。需要胆识和冒险精神,必须下苦功,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是对自己信心、毅力和能力的挑战,将使你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 多少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在国科大的第一学年,选择自己在本科期间学过的课程,从而“轻轻松松”就拿满学分的人,失去了在国科大扩大知识面的好机会。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同学们,我相信,在五年乃至十年二十以后,你们将会感觉到,在国科大学习是你们人生的正确选择。 谢谢大家! 赫荣乔 2013-09-03
个人分类: 浅谈|6056 次阅读|57 个评论
[转载]当圣经碰上测绘...
libing 2013-3-17 22:26
圣经与测绘有关系?“当圣经碰上测绘,不得不说,张教授真的很有想象力。”武汉大学官方微博如此评价。近日一篇名为《圣经与测绘》的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正禄,主要从事水利水电测绘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他说,生活中很多地方运用测绘,比如盖楼房、建高速公路、修地铁等。在古代中国,人们会用最早的测绘工具准、绳、规、矩等。在古代西方,测绘历史深远,从西方经典《圣经》中便可一窥究竟。   张教授介绍,《圣经》中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记载在《以赛亚书》第40章“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虫。他铺张穹苍如幔子,展开诸天如可住的帐棚。”这段文字写于公元前800年左右,古人较早认识到地球是圆球状。   张教授还说,圣经中关于测绘的经文和引申描述有60多处。写成于我国商朝时期的《约书亚记》中记载“他们就要起身走遍那地,按着各支派应得的地业写明(或作‘画图’)”。他认为,这指的正是当时的地籍登记和地籍图测绘。   张教授分享,这是自然而然琢磨出的一些“交叉点”。有网友认为,这样的解读为测绘历史拓展了视角,给不能差之毫厘的科学倍添乐趣。学子们也纷纷“围观”,认为这也不失为一种跨学科思考和学习的方式。 圣经第一句话就是“起初 神创造天地”,照此言,那万物中规律也自是神所造,《圣经》是由神所默示,非人之智慧能写成。很多人从圣经寻找各样智慧,研究各种学科,有人从中学习建筑,有人从中寻找经营婚姻的真理。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基督徒则常言“圣经中有一切的答案”。照此圣经与测绘有关系确如张教授而言是“自然而然”了,未来发现圣经与何有关也不足为奇。
个人分类: 观察思考|41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跨学科论坛第8期
limer 2013-3-11 10:32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跨学科论坛第8期 主题:数字媒体和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承 演讲人:潘志庚 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专委会主任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娱乐仿真专委会副主任 浙江省娱乐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杭州师范大学数字媒体与人机交互研究中心 主任 时间:2013年3月14日晚上7:30 地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五楼会议室
33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武夷山 跨学科研究为什么难?
pikeliu 2013-2-28 21:54
跨学科研究为什么难? 已有 1471 次阅读 2012-7-11 06:24 | 个人分类: 阅读笔记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跨学科研究为什么难? 武夷山 Futures 杂志 2009 年第 7 期发表了两位挪威学者 Arild Buanes 和 Suein Jentoft 的文章, Building bridges: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 on interdisciplinarity (架桥:跨学科研究的制度视角)。文章说: 如果将学科看成是制度,那么跨学科就意味着打破或跨越制度边界,这种越界行为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形成新的研究范式的程度。 W. Richard Scott (博主注: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的制度观:制度由认知结构、规范结构、规制结构以及为社会行为提供了稳定性和意义的活动所构成。 按照他的思路来分析学术学科,则学术学科由三大支柱所支撑着。 (1) 规制支柱:学术学科在制度上是内嵌于大学、研究中心、协会、资助机构、学术期刊等组织的,这些组织意味着很多东西:预算、层级、招募程序、学位证书、资格证书、关于“什么是卓越”的定义标准、学术承认,等等。 这样的学科观,假定制度是一个封闭系统。 (2) 认知支柱:学术学科控制着一种话语,框定了分析单位;它识别出最重要的因果关系;它通过概念、理论、模型等确立了一种语言。 (3) 规范支柱:学术学科除了向学科成员提供(精神)家园、知识体系和方法论之外,还提供一套规范与价值观念。 跨学科研究会撼动以上三个支柱,所以困难重重。 目前,每个学科都向其成员灌输社会学家 Johan Asplund (博主注:瑞典社会学家, 1937 年生)所谓的 aspect vision (偏狭视野),使他们习惯于只看到现象的某些维度。 跨学科研究则要求有一个丰富的“视角库”,通过跨学科教育或是加入跨学科群体后,人们方能获得多种视角。 跨学科组织允许社会学家默顿所说的“制度化的歪打正着”。 规则易改变,文化很难改变,这对任何制度都一样。有理由认为,一旦(关于跨学科研究的新型)规制支柱和认知支柱到位了,规范支柱也就有了立足点。 相关阅读 陈立、武夷山,《促进交叉学科研究》述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12097 。 武夷山,左右手互搏与容纳相互矛盾的思想,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221406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90949.html
个人分类: IDR|0 个评论
教学实验室:研究生教学中的跨学科集中培训
热度 4 lionbin 2012-12-25 12:51
教学实验室:研究生教学中的跨学科集中培训
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课程设计是按照学期为单位进行的, 在现代化教学中,其弊端已经日渐显现。教学过程中,打破学期的时间限制,在短期内(一周或者数周)集中将一门课程讲授完成,这是我到日本学习之后,才接触到的一种形式。日本大学称这种教学方式为“集中講義”【日语中的講義(こうぎ)与汉语的“讲义”含义是不同的,可对应于汉语中的“讲座”】。当然,这样的形式目前在中国的高校也越来越多了,许多在暑期开设的课程就是采用这种类似的方式。 从2004年开始至2012年,我们每年暑假也尝试开设了生态学高级讲习班(暑期学校),面向全国生态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年轻教师,免费提供教学资源。媒体上 是这样描述的:“ 柔性借用欧美著名的生态学专家,给本国的青年学者更开阔的视野,这是复旦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模式。复旦大学生态学高级讲习班被称为中国生态学的“黄埔军校”。该讲习班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未来生态学家为己任,邀请国外顶尖生态学家前来授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从刚开始在日本的学习,到后来参与这个暑期学校的建设和授课实践中,我也逐步认识到有关集中教学的优势。 上周出版的Science周刊的教育论坛中(2012-12-21) ,有一篇题为文章“教学实验室中的跨学科研究生培训”(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Training in Teaching Labs) ,以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生跨学科课程教育为例,用更有说服力的实践和数据,介绍了一些好的教学模式,认为“ 在追求真正的研究问题时,集中教学的短期课程可将学生、教师和新技术融合在一起。 ”下面就按照我的理解方式来介绍一下这篇文章(主要进行了翻译和整理)。 【跨学科课程】 现代科学中的研究与研究生训练往往会涉及到一些跨学科的领域,例如,生命科学的有些学科可能会集成来自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的概念与方法。 将学习生物学与学习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的人简单召集在一起,并不会自动合作而产生对生物学问题的新见解。 如果在学生的本科学习阶段,就将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结合在一起进行培训,这种可能性将会增加。对大学生来说,在教学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其实并不难实现,但在研究生教育中并不常采用这种方法,因为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年时间主要被传统的讲座课程所占满了,之后就慌慌张张地去选定一个单独的有明确方向的学位论文项目。 科学研究的过程应该是,提出一个有趣的科学问题并制定一个研究计划来回答之。为了寻找研究问题的答案,这种未知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学生和教师必须联合起来,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来设计许多实验,评估进展,一路上克服重重困难。好奇心、一些令人兴奋的发现,以及对解决问题的挑战,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最后,真正对科学问题的探究告诉学生, 科学是困难的,自然界的秘密是无法轻易获得的。 对于跨学科课程来说,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1)在课程的开始推广对新技术的探究;(2)将实验室工作聚焦于真正的研究问题上;(3) 促进合作和同行间学习。 【MBL的《生理学》教学】 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的海洋生物实验室(MBL)的生理学课程,这些课程是基于教学实验室的,学生们主要通过结合来自生物学、计算科学和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当代需要研究的问题。 Jacques Loeb从1890年代就在MBL开始开设了生理学暑期课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这个课程在培养科学领袖和召集不同学科的授课人员(不是简单地从某个大学的一个系中召集起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尽管生理学这门课聚焦于基本的生物学研究,但这门课一直关注并接受物理学家、工程师、数学家和化学家的工作。到2004年,当这门课程的主讲老师决定每年固定招收28名学生,并需要学生具备细胞生物学和物理科学/计算科学的背景,这门跨学科课程的教学减少了一些随意性并慢慢固定下来。为了让学生们接触新学科和技术,生理学课程进行为期6天的新兵”“训练,学生轮流通过密集的两天模式的学习,包括”生物化学、光学显微镜与图像分析、MATLAB编程。计算科学的学生需要自己解剖鱿鱼的视神经叶,或者提纯蛋白质。生物学的学生需要学会编写简单的代码来鉴定图形中的细胞细胞器,或使用微分方程分析种群动态。虽然对于训练一个专家来说,两天时间太短,但这种训练营让学生领会到了新方法的价值,可鼓励他们在这个课程的学习中从研究环节了解他们的专业领域之外的工作。每一个生理学课程的学生参与三个研究模块,由教员和博士后或研究生做助教,每个模块包括11天的实验和分析,最后一天做演示汇报。教员带来项目的想法,这通常是一些新的想法,还未在实验室进行过测试。通常是由两到四个学生负责一个项目,这些学生主要来自具有生物学、物理学和计算科学等混合背景的学生。课程的项目来源每年都不同,但要根据这个时间周期进行裁剪和定制。一些材料(如无性繁殖体或细胞株)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教学中,鼓励学生把这些初始项目在新方向上进行转化或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方法。这样,通过混合更多来自年轻人的富有活力的想法,其结果常常能够超越最初仅由教员所提供的方案。 【教学实验室的优势】 这里所描述的教学实验室强调战略决策,这对完成一篇论文和成为一个职业科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确定好的研究问题,如何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以及如何克服那些不可避免的障碍。然而, 教学实验室的焦点和强度不同于典型的论文工作,学生的头脑风暴、与教员和同行共同解决问题,是实验室的日常活动,而不是仅仅在办公室召开一些不定期的论文讨论会。 这些方法在短时间跨度上可产生卓有成效的进展。尽管这个训练时间很密集,但一个好的教学实验室对学生来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玩的环境,可让学生学习和测试他们的新想法和技巧,而这很难在他们专著的论文工作中做出来。 学生在一个非同寻常的协作环境体验到了与同伴和教员之间的亲密互动,在课程结束后,一个副产品是培养出了学生对科学事业的强烈爱好。 教学实验室对于跨学科的训练是非常有效的。对于物理学和生物学方面的学生来说,当他们看到一些新的方法和原理与他们正设法解决的问题非常关联时,会变得更有积极性。物理学和计算科学方面的学生亲身经历了实验生物学的复杂性和“混乱性”。他们学习了如何去识别一个好的生物学问题,并建立受控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一过程与许多物理学核心领域的“观察加上建模”方法是有所不同的。生物学学生也学会了定量思维的方式,并拥有了更广泛的研究工具(如微流体、数学、计算机模拟、化学动力学和光陷捕获等非传统生物学课程和理念)。通过集中在一起工作,学习生物和物理的学生们能更好地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而展开对话,以及他们的研究方法如何互相补充。 【探索的文化】 在实验室课程中,应该逐步建立一些健康的文化,减少一些阻碍学生学习的因素 。比如,学生对无知的害羞感和对失败的恐惧感。其实,一些高级科学家在设法进入新领域或学习新方法时也有这种恐惧感的。另外,要让学生明白冒险精神必须成为人生哲学课程的一部分。此时,教员们必须以身作则,也设法让自己去学习一些新的材料,并让学生们看到他们的学习过程,看到他们手忙脚乱地编写计算机程序或操作显微镜等。 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传统意义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彼此分离的情况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因为这两个分组是在一个具有挑战性科学问题上的合作,而不是演讲大厅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 在上述生理学课程中,也注意到 鼓励学生的冒险精神,让他们乐意去尝试新的方法,而不要将目标放在是否能发表文章这样的问题上。 通过将关注有趣的问题作为生理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反而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创意,更多的研究成果也涌现出来。在23篇研究论文和59篇会议摘要中,学生们引用了生理学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此外,调查表明,176名学生中有78名(占44%)将继续致力于解决他们在课程之初所接触的实验或问题。显然,学生是比较喜欢这种研究性教学实验室的方式的,当然,这对学生长期职业选择所带来的好处仍需要进行更严密的评估。 【其他案例】 MBL和冷泉港实验室已经成为颇具影响力的教育中心,因为他们拥有专用和设备齐全的用于教学的实验室空间、供师生入住的住房和用餐的食堂,有公共和私人资金的资助保证先进的研究。然而,在一个大学环境中,可针对具有相同口味的研究生教育创建实验室课程。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定量生物学综合计划(iPQB),其灵感就来自于MBL和冷泉港的实验室课程(CSHL)。这门课程为新进的一批具有物理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背景的博士生提供了一个跨学科的实验室经历。第一年的课程,首先在教学实验室开始为期一周的“训练营活动,接着开展以团队为基础的密集实验和计算课程,从中他们开始了解教师导向的真正研究问题。课程包括“团队挑战,”如从最基本的玻璃镜片和部件开始,在案板上组装”荧光或高光谱显微镜,然后进行单细胞分析。在第二阶段,团队开发计算模型并用第一个阶段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样,基于这种灵感,加州理工学院也推出了一个为期一周的物理生物学训练营,也包括一些研究组分。这门课程除了吸引加州理工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还吸引了许多非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后、教授、期刊编辑和决策者的参与。 如果科学家教育工作者都能脱离传统的学期或校历时间(三个月或者半年)的约束,类似的教育努力在大学都可以进行尝试。让一些课程并行开设,为一些简洁的、密集的课程腾出地盘和时间。这些课程所培养的探索精神并不需要附加更多的资源资源,比如学生和教员之间协同工作解决真正的研究问题,强调实验、建模和活跃的讨论氛围。其挑战性程度(所处理问题的复杂性)可根据所提供的资源和时间进行调整。如果没有专用教学实验室,教师当然可开放他们自己的实验室供学生使用。 【总结】 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挑战就是开发出学生和教职员都会感到兴奋的课程,这可为学生独立的论文工作和随后的研究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研究生课程,应该打破本科生教学的讲座模式,瞄准以下三个目标:(1)给学生传递一个信号,应该从本科生的被动吸收知识的阶段过渡到研究生创造知识的阶段;(2)为了成为一个实践科学家,应该学会一些教学方面的技巧,可做更好的工作;(3)激励和保障教员的队伍。我们这里所描述的教学实验室代表了许多很多创意的方法之一,可用于对理科研究生的独特需求进行定制教育(tailor education) 。 【参考资料】 复旦柔性引进大师培养研究生(http://learning.sohu.com/20070607/n250435676.shtml) Ronald et al., 2012. Graduate Edu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Training in Teaching Labs. Science , 338(6114): 1542-1543.
个人分类: 师生之间|7653 次阅读|9 个评论
耳内生化发电机——跨专业科研成果
热度 1 outcrop 2012-11-9 09:39
我比较喜欢看看 Cyborg 相关的一些技术,因为觉得这个方向很可能是人类的未来之一,最近又发现一个好玩的。 MIT的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 (MEEI)和Harvard-MIT Division of Health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HST) 最近搞出了一种很好玩的小玩意——用耳朵直接驱动的医疗电子装备,来发射一些采集到的数据。 这玩意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动力直接由耳朵提供——没错,就耳朵。直接汲取部分耳膜听到声音后发送给大脑的电化学信号,虽然电力很微弱,但通过电容存起来,还是可以每隔一段驱动一下超低功耗的无线信号发射电路。 超低功耗的电路,也是MIT的Microsystems Technology Laboratories (MTL)搞出来的。 延伸阅读: Medical devices powered by the ear itself 耳朵驱动生物电池的医疗设备问世 =============================关于博主=============================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机电工程|3792 次阅读|4 个评论
谈谈跨学科研究
热度 2 yuliping 2012-11-6 17:05
一般而言,除非做出非凡成就,跨学科研究者在初期很难有足够的自信,别人问你从事什么研究,你说的几个关键词基本上有点边缘的味道,尤其是主流学科的一些大家问你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强烈。我在科研初期,面临这方面的困惑很久,不过现在似乎好多了。 我从事过的学科,按一级学科分类,大致有应用经济、图书馆情报学、统计学、管理工程、物流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工商管理等等。从事的研究领域也比较分散,科技评价、科技与经济、信息经济是相对存量成果较多的,近两年科技金融、海洋经济的成果多一些。虽然学科领域较多,但越来越感觉到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本质上是相通的,一些研究方法在不同的学科其实都有其用武之地,而且能够互相借鉴,互相支撑,也使研究的稳健性得以提高,所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前几天宁波大学召开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沙龙,我做了一个发言,宁波大学拥有跨学科研究的优势,较早成立了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学科门类齐全,为跨学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文社科研究也有不错的基础。今后宁波大学在跨学科研究中,第一要制定发展战略,宁大要做出成绩,肯定是在跨学科与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第二要考虑跨学科研究的体制机制建立。第三要进行跨学科研究机构试点,比如只招研究生,不招本科生,学生从事跨学科研究,配两个方向的导师。第四,对于应用型的研究,建立跨学科研究成果的评审机制。第五,可以考虑建立一套系列讲座制度,介绍一些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事跨学科研究,刚开始绝对是这样的,没有人知道,不在主流学科,没有太多的资源,研究能到什么程度也是未知的……但正因为如此,研究才有意义,才有可能在科学的道路上向前走一小步。 说穿了,做学问,大家都干的事情你也在干,尤其对年轻人而言,你拿什么去竞争呢?所以跨学科也是年轻人成长的捷径。 2012.11.6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408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跨学科的辨证视野
qujiangwen 2012-8-16 17:17
跨学科的辨证视野 跨学科的辨证视野 胡志刚 徐 晖 谭跃进 赵 炜 李喜先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几年,国内外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引起了我国科技部、教育部管理层和著名高校对跨学科的高度关注。其一,2001年,美国商务部、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了“会聚技术(NBIC)”的概念。这不仅在美国引起了特别关注?而且对中国科教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二,旨在解决我国科技创新平台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问题的 “985工程”,在实际建设中,同一平台(或基地)又面临合建与分建的现实挑战。实际上,这也是我国高校办学战略规划与管理中长期面临的两难抉择。其三,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对已经执行了近10年的我国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在新目录拟订的研究中,交叉学科如何设置引起了高度关注。 众所周知,跨学科不是一个新课题。但是,纵观国内外,跨学科发展实践与跨学科理论的经典论述落差较大。跨学科经典论述展现的似乎是跨学科研究的坦途:“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 从国外最近的研究看?“事实上?大学已经倾向于把跨学科研究当成一种趋势而非真正的转变?因此?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努力是零碎的、没有条理的,追赶时尚的而非接近他们全面、彻底的改革。结果,由于大量资金投入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动因,科学家们大量的精力转向其目标?于是他们可以圆满地完成远低于他们能够或者应当完成的任务。” 而国内情况也不乐观,2005年教育部科技委的一份专家建议指出?目前依托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大多数学科融合不够多、研究领域不够宽、规模不够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大学里这些研究机构几乎都是按院系或独立的科研机构进行管理,使硬件资源镶嵌在院系或科研机构里,其共享与融合很难得到组织支撑 。 对于跨学科面临的困难,以跨学科理论经典的结论性论述为思想基础的多数跨学科倡导者认为,跨学科的现实困境与坦途之间实际上仅有一墙之隔,这道“高墙”就是学科壁垒。这样的研究结论虽有合理的一面,但解释现实还是乏力。人们不禁要追问:在竞争日益激烈、日益以创新为立足之本的现代社会,无论组织和个人,都没有理由拒绝决胜的利器,“高墙”不可能久立不倒。 从跨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 跨学科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跨学科实践,即作为推进科学各领域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类研究方法、研究模式或研究组织;另一种是作为解释跨学科现象、指导跨学科实践发展的理论,即以跨学科研究为研究对象,以跨学科研究的一般性质特点、关系结构、普遍运动规律和社会功能为主要研究内容,旨在揭示促进跨学科研究实践发展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 为了方便讨论,在本文下述部分,我们把跨学科的第一种理解称为跨学科研究,有时简称跨学科;把第二种理解称为跨学科理论,有文献亦称跨学科学。本研究旨在针对目前跨学科理论解释现实乏力的原因进行分析,修正其缺陷,提出我们对跨学科研究发展规律的一般看法——跨学科的辨证视野,为人们在全面认识跨学科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制度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二、跨学科理论的基本问题辨析 1.跨学科、交叉学科、学科会聚辨析 跨学科和交叉学科这两个概念在中文文献中经常混用,降低了理论发展的继承性和阐释现实的能力。在此,我们首先给出这两个概念比较科学的定义,然后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概括,揭示跨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最后对学科会聚概念进行辨析。 按照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的最新定义: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个人的一种研究模式(mode of research)?它把来自两个以上学科或专业知识团体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观点、概念和(或)理论整合起来?以推进基本的认识?或解决那些不能用单一学科或研究领域来解决的问题 。而交叉学科是指:“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相互结合、彼此渗透交叉而形成的新学科。” 77 对于跨学科和交叉学科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人们的认识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且在中文文献中,迄今也没有完全达成共识。据我们掌握的材料来看,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跨学科理论最初是从国外引进的,我国的部分研究者将国外某些探索性研究论述不加分析地当作理论“定理”来使用;其二,由于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ity)是一个外来词,其词义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不短的时间,迄今也没达成完全一致。历史上,我国学者有跨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混合学科、多科性、学科互涉等多种译法,港台地区还有“科际整合”等不同译法 278 。这种概念上的混乱,不仅使研究者对话困难,而且可能误导实践。在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以说明。在跨学科理论发展进程中?人们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对跨学科研究的层次或者形式进行归类?企望这一工作能够成为从某种角度揭示跨学科研究发展规律的基础。我国学者曾对国外的此类研究进行过总结,这类工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是我国学者刘仲林在20世纪90年代初对国外20世纪70~80年代所做工作的归纳 ;另外一个研究是我国的研究者2006年对1997~1999年间国外这一工作的部分研究进行的归纳 。该研究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对于不同类型“跨学科”的界定都取决学科间合作和整合的程度。 从国内对国外长达20多年这方面的研究的归纳来看,跨学科理论对跨学科层次和形式的归类指导思想或者方法基本没有变化:即按学科间的整合(融合)程度进行归类,而且大多数研究者在研究中或明或暗地传达着这样一种价值取向,跨学科研究的层次高低、甚或发挥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学科间的整合(融合)的程度。 我们认为,就目前跨学科研究的实践现状而论,跨学科理论对跨学科层次进行归类的这种指导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对于指导跨学科研究实践是弊大于利,这也是迄今相当部分跨学科理论研究者对目前跨学科研究实践不满的原因之一——学科间融合不够。 在大学的现代竞争相当激烈的情况下,时间常常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相当多的大学管理者对理论研究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你告诉我怎么做。在这种背景下?这种教条式的结论弊端就尤显突出。这一基本结论的经验依据是:这会导致人们为跨学科而跨学科——不顾自身发展条件和问题解决的指向性,去追求学科间融合度更高的跨学科研究。 关于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关系,我们认为应该从科学发展史的一般规律来理解。从知识体系的发展过程来看,催生某个(类)跨学科研究的本质动因是“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始于问题,而非创立特定的新学科知识。只有当某一领域大量的、零散的跨学科研究生产出了足够多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联系和逻辑达到足够成熟时,交叉学科才可能诞生。而这些大量的、零散的跨学科研究启动之初多是“学科无意识的”,这是由科学发现的探索性特质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认为,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关系是:如果把知识发展看成是一系列过程和诸多中间结果之链,那么跨学科研究就是某一类知识的发展过程,而交叉学科既是跨学科研究在知识发展之链上的阶段性成果,又是新兴学科诞生的标志和新的发展之链的起点。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应该按照跨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将两者区分开来。 近年,中文文献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学科会聚”。据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学科会聚”发端于一份专家建议 ,该建议将大洋彼岸特指的“会聚技术”的外延扩展至整个知识发展领域,本土化为“学科会聚”。但是,文中并没有说明“学科会聚”与跨学科或类似名词在内涵上有何本质区别。该建议还认为,学科交叉、学科群、学科会聚将是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三个阶段,学科会聚是跨学科发展的第三阶段,并在文中将跨学科发展泛化为学科建设。 “学科会聚”概念设计的指导思想,实际上仍然是一种以学科间融合度高低来判别跨学科研究价值大小的指导思想,鉴于中外几十年来跨学科实践的历史经验,我们认为目前乃至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在知识发展的全领域以及无国别、无高校间学科发展实际差异的全视野,“学科会聚”概念以搁置备用状态为好。 2.跨学科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形态?自然生长与制度干预 按照现代意义上的学科标准?通过跨学科研究?1887年诞生了第一门交叉学科——物理化学学科 80 。这比跨学科一词的提出要早40年,比跨学科一词(Interdisciplinarity)首次收入词(辞)典早50年左右。 从科学发展历程看?跨学科研究历史比跨学科理论历史要长得多。长期以来,相对于现在有些科研计划是跨学科理论指导和(或)相应制度干预的产物来讲,跨学科研究是以自然生长的方式发展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单一学科研究恐怕从来未有过,它或多或少地直接间接地与其他学科之间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8 。“倘若科学史是一部学科构建史,还有一部与之密切关联和不可分割的历史,那就是跨-交叉-多学科构建史。” ?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合理推测:在越来越多的重要科学理论问题、日益复杂的重大现实问题必须靠多学科的联合协作和研究人员跨越学科边界的行动来解决的今天,受科学内在逻辑和社会现实需求的推动,即使没有跨学科理论和制度,今天仍然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理论的使命是:人们通过怎样的制度设计、战略规划和组织形式,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科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知识生产的质量与效率。即使在跨学科理论与制度存在和发展的现在和将来,跨学科仍会以自然生长与制度干预两种主要形态发展。 3.跨学科实施的原则:跨学科的纲与目 当人们力图通过社会和组织制度设计,将跨学科研究由零星的“自然生态”转变成按组织预期的规模化行为,扩大跨学科研究的范围?拓展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加速跨学科研究福祉于科学和社会时?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按什么原则实施跨学科研究。 迄今,无论中外?跨学科定义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两个(或以上)学科”。但是?纵观中外科学与高等教育发展史,学科划分有知识分类价值取向、学科划分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别(地区)以及学科划分用途与组织管理目的等差异性。如果概念化地简单按照学科冠名去组织跨学科研究,或者去判断一个科研计划是否属于跨学科,必然带有相当的盲目性。比如,按照国家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 1990年二级学科是694个,1997年是382个(以当年颁布时为准)。那么,1997年的某一个二级学科可能是1990年几个二级学科的综合,而目前我国某些高校的某些学科是按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那么学科跨度和知识包容量就会更大。 另外,我国1997年版的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相当部分二级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历史上它们是跨学科研究的产物,而今天是以单学科建制存在的,即便如此,今天这些学科的开放度依然很大,按照某种标准,我们仍然可以称其为交叉学科,它们的知识发展过程仍然可以称其为跨学科研究。 综上所述,跨学科研究有相当部分是不能简单地以表面冠名来判断的。而这恰恰是在诸多跨学科理论和跨学科制度设计中所忽视的,也是导致跨学科理论与实践存在落差的重要原因。正如:朱丽·汤普森·克莱恩在其专著中归纳其他学者观察的那样:“一些人认为现在的学科互涉?Interdisciplinarities?项目比20世纪 70年代减少了(彼得逊,1990:223),但表面现象容易迷惑人,相当数量的学科互涉活动以别的名字和面目出现(赫特肯斯,1993:3)。……基思·克莱顿总结道?在‘公开的学科互涉’方面没有多大进步,但‘学科互涉隐在的事实’暗示出,学科互涉研究很可能在没有被标记为学科互涉的地方繁荣起来。” 18 由于跨学科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赫伯特·西蒙,以其自身的经验感悟为跨学科的实施原则指出了很明确的方向:“一个交叉学科不会因为命令——按照合作的知识将两个任选出来的学科或分支学科硬性搭配在一起——而被创造出来,只有当两个或更多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在解决某些特定问题上变得相互联系起来时,富有成效的交叉学科研究才能得以发展。……交叉学科研究不应该是人为形成的,而应该是对一个真正的科学机会的反应。” 因此,跨学科计划实施的原则:内聚多学科的问题是纲,问题解决所涉及的学科性质与多寡、学科间整合的跨度和学科间整合的深度是目,一般难以在问题确立之初完全确定。这可以说是国内外跨学科研究成败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不可纲目倒置。   三、辨证的跨学科视野 (1)跨学科是一个相对的历史概念。学科划分具有历史发展性、知识(学术)范式价值取向差异性、国别(地区)性和组织管理目的依赖性等多重属性。因而,以学科划分为基础的跨学科概念也具备上述多重属性,是一个相对的、情境性的历史动态概念。(2)单学科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普遍范式,既是开放发展的,其知识形态又是永恒存在的。知识划科而治是人类不可抗逆的事实所决定的,而非世界相互联系的本质。其一,是人类个体有限生命、有限认知能力与知识无限的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其二,是基于人类迄今对世界基本认识的信念:即无论对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领域还是它们的综合领域,无论巨细,都可以用系统来描述,系统本质上是非线性的,具有涌现特性(非加和性)。这意味着单科知识是对系统某一对象、某一对象的某一层次、某一角度、某一过程等的描述。知识的发展,单科知识间的交叉与融合要么是在某一层次上描述范式的转换或进化;要么是跨越层次的归纳。对于后者,必然是对系统诸层次(或子系统)共性的归纳,是对被归纳层次(或子系统)的宏观审视,归纳后的学科和被归纳学科的关系将成为类似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宏观审视的学问相对于下层次的学问来讲只能是某种方向性的、概括性的,不能替代诸下层次更具体学问对更微观层次、现象、过程的描述。即知识是有层次的?各层次之间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但是不能彼此完全替代。 库恩(Thomas Kuhn)在研究科学发展史时,发现并提出了知识发展的“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的重要论点?在科学发展新范式取代旧范式过程中,新旧两个范式之间存在着不可通约性。我国跨学科研究学者金吾伦在论述库恩“不可通约性”的科学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可通约性:科学进步与交叉科学悖论”的命题 722 。我们认为,知识的“不可通约性”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知识体系上述结构性特点——即人类不可奢望存在大一统的理论来全面科学地说明世界万物,甚至对于某一具体的现象、过程等也不太可能存在全能的理论。因此,无论科学发展进化到何种程度,单学科将是永恒的存在。我们所谓单学科的永恒性和合理性,是在肯定单学科永恒的开放性与进化性的基础上的命题。 (3)单学科、跨学科永远是相伴共生、相互交织、彼此转化的,都是科学发展的必须形式和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跨学科是以单学科发展为基础?并推动单学科进化与单学科集的拓展。科学的本质是不断挑战人类未知的世界,不断地对现存的知识进行质疑以完善对已知的理解。因此,科学具有发展开放的“天性”,但是又受上述人类不可抗逆的现实的制约,必须划科而治,因而科学的发展之路是扬弃,是知识边界和“壁垒”不断被打破和不断形成的过程。这正如前苏联学者C·斯米尔诺夫所观察的那样?“科学史证明,科学知识的分化过程和整化过程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交织,彼此转化。分化本是向更深更广的整化过渡,而更深更广的整化既决定了新的分化可能性,又规定了新质的分化形式。……如果说,科学的单学科发展为确立各门科学的跨学科关系、联系和相互作用提供了依据,那么,科学的跨学科发展也必然转变为单学科发展。……科学‘体’内的跨学科构成物迟早会获得独立学科的全部特点。” 当跨学科构成物获得独立学科全部特点之时,也就是交叉学科形成之际。因此,我们可以说,学科“壁垒”在某些情况下既是科学发展、推进跨学科的障碍,而从科学常规发展的累积角度来观察,它又是科学进化必需的形式和不可跨越的发展阶段。那些把单学科与跨学科对立起来的观点,把现代大学为了推进科学发展而采取分科而治形式建立起来的院系机构一概指责为跨学科障碍的观点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4)跨学科研究是多层次、多种形式并存的研究,可能的成果形式也是多样的。对于跨学科研究来说,在问题研究的开始,所涉及到的学科性质、学科间的跨度大小和会聚度只能大致框定,然后在探索过程中逐渐清晰,最后的结果取决于知识内在逻辑的可能历史进程和研究的内外部支撑条件。因此,在理论上,不宜用学科间的跨度大小来评审跨学科研究立项水平的高低和项目可能取得成果的大小,在实践上,也不宜简单作为制度设计和规划的基本依据。在跨学科研究的已有文献中,有些提出了一些简洁的结论,如“学科跨度越大其交叉的成果原创性就越强,……” 又如,“相距较远的学科领域的相互交流是科技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从上述研究来看,跨学科研究既可能发生在现有的单学科建制以内,也可能在不同的学科之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呈现出日益多层次和多形式,包括从简单的交换学术思想,直至全面交流甚或整合不同学科的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概念等等。跨学科研究启动之初,其核心要素是“问题之纲”,而某项跨学科计划(项目)会聚学科的性质与多寡、学科间跨度的大小、学科间整合度等是目,统摄于“问题之纲”,成长于探索过程,而且最终的统摄度取决于问题解决的程度以及内外部环境的支撑,对研究者来说?时间尤其是关键要素。因此,在理论上,不宜用学科间的跨度大小来预测跨学科研究成果高低,在实践上,也不宜简单地作为制度设计和规划的基本依据。 (5)从科学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创造性贡献和重要的突破性进展是在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协作时产生的。跨学科研究是“容易”取得科学突破和原创性成果的研究模式,这样的“容易”是指单学科难以做到,甚至不能做到的,而绝非跨学科研究本身容易。所谓“在两个领域交叉交错的地方,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一般来说,是有条件的、风险度较高的研究。无论规划者、组织者和研究者,需要的不仅是信念,还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耐心和风险意识。从国外对较成功的跨学科研究的实证研究来看?“学科间的交叉并非易事,要对学科的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和标准进行迁移和灵活的处理,……当研究者们要在一些传统规则上做出灵活的处理时,他们往往要反复研究这些学科的知识迁移性,把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进行重组。” 在该研究中,被调查的研究人员认为:“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是很困难的事,他们有这样的认识,受不同学科训练出来的研究者要想突破自身的学科思维去研究问题是有难度的,而企图寻找或培养通才也是行不通的,唯一可行的可能是花更多的时间去交流和沟通,在对话中去理解别的学科的概念和规范。” 从国内外跨学科机构、计划、项目等“失败”的案例来看,对跨学科研究难度的认识不足,以及大学内外部环境导致的越来越功利化趋势是诸多跨学科研究失败的重要原因。在多数情况下,“成果”的产出时间成为关键性因素,资源投入和时间就成了跨学科研究“消费”的奢侈之物,跨学科研究难以维系是不二的选择。 跨学科发展受内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制约还表现在:学科能否有效综合交叉、跨学科研究达到何种水平取决于学科自身和相关学科的成熟度和发展水平。目前世界具备的这种发展水平只是可能的希望,参研人员具备的水平和研究的支撑环境才是现实的可能。因此,具体单位在进行学科发展规划时,必须在有限资源,尤其是高水平研究资源永远是短缺的约束条件下,要综合传统、特色、优势、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多种要素,权衡学科布局调整的现实需要和发展成本、长远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等多种价值?在资源配置上作科学抉择。 (6)跨学科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模式,一种社会活动,其发展之路既要遵循科学与社会互动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符合跨学科研究的特殊规律。在实际制度设计时,遵循这两个规律,就是要处理“谋全局”与“细节决定成败”的关系,“自然生长”的制度模式和强制干预的制度模式是其翔之双翼。 当我们说跨学科研究一直存在自然生长形态的时候,其实这个“自然环境”也是人工的。它包括:①社会基本政治、文化、经济制度,科研与教育制度以及各个高校具体的大学制度;②社会物质条件与具体大学办学条件;③上述各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多层面的文化传统与价值积淀,以及与时俱进的观念变革。因此,我们所说的“自然生长”,实际上也是制度干预的产物。只不过这样的制度是指科学、教育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基本制度,以及科学、教育发展的一般制度,是跨学科针对性制度的上层制度,非专为跨学科发展而特别设计的制度。 至此,本文呈现了我们对跨学科辨证视野探讨的初步结论。应该说,跨学科的辨证视野是推进跨学科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不言而喻,将此基本认识转化为具体单位的实践,还需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挑战,而且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参考文献 维纳N.控制论 .郝季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RHOTEN D.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rend or transition EB/OL.2007-03-17?.www.ssrc.org/publications/. 席酉民.大学学科交叉与科研合作的矛盾怎么解决?R.教育部科技委专家建议,2005(6).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EB/OL.2004-12.http//www.nap.edu/catalog/11153.html/. 刘仲林.现代交叉科学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克莱恩 J T.跨越边界——知识学科 学科互涉 .姜智芹,译.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陈蝉,邹晓东. 跨学科的本质内涵与意义探析 .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2):104-107. 伍蓓,张朗峰,陈劲,等.推进学科会聚,构筑创新平台 .教育部科技委专家建议,2005(3). 金吾伦.跨学科研究引论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江小平.法国的跨学科性研究与模式 .国外社会科学,2002(6):21-26. 西蒙 H A. 科学中的交叉学科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6(3):233-235. 李喜先.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722-736. 斯米尔诺夫 C.现代科学中跨学科过程的某些发展趋势 .亦舟,译.国外社会科学,1985(7). 张春美.郝凤霞,闫宏秀.学科交叉研究的神韵——百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探析 .科学技术辩证法,2001(6):63-67. DILLON 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education:preliminary perspectives from the MIT media laboratory .Good Work Project Report Series Number 13 Harvard University,2001.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第1期) http://jckx.ustc.edu.cn/zh_CN/article/62/48080be1/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2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矮墙圈羊与跨学科研究
热度 1 sheep021 2012-7-11 13:07
看了武夷山老师的博文 跨学科研究为什么难? 介绍了 两位外国专家在“ 架桥:跨学科研究的制度视角”一文中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人家真能深挖,咱实在佩服。 不过,俺个人感觉,老外也是就事论事,其实,有没有桥是一回事,思想解放不解放才是根本原因。 思维固化,迈不开步子,是导致跨不过去的根本原因。一旦解放思想,开动智慧,即是没有桥,我们还可以飞过去,游过去,跨过去嘛,不一定非要从桥上走过去。 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曾经见到用碎石头堆砌的矮墙,不足一米高,围成环形。我问那是做什么的? 当地人告诉我圈羊用的。我说不可能吧,羊的跳跃能力很强,怎么圈得住,一下子就跨过去,跳出来吧。 当地人说:绵羊很老实,它不会跨过去的。 其实,若是山羊,这样的墙,根本就圈不住,山羊就可以轻易跨过。同样是羊,山羊和绵羊的性格差别很大。绵羊被杀时,几乎都不叫一声。 原来,不是不能跨过去,而是它从来没想过要跨啊 跨学科研究为什么难? 可能是因为思想没解放吧 这个似乎与 《小马过河》、《为学》中的两个和尚去南海的经历是一样的嘛!跨学科研究,不要找理由,关键在行动!心若在,路就在,没有跨不过去的障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1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热度 17 郝炘 2012-5-13 16:25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4 月 13 日美国《科学》杂志 的专题是计算生物学,介绍了这个交叉领域的进展。 《科学》主编布鲁斯·阿尔伯茨撰写了题为 “ 交汇处的创造性 ”的社论,讨论了跨学科研究的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阿尔伯茨 指出把数学和计算科学成功地用来研究复杂生命科学问题的过程刚刚开始,需要更多的数学家、计算科学家、工程师、物理学家、以及化学家参与进来。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正在扩大招收上述背景强的学生,这是好事。但也有问题,生物学家往往错误地认为生物容易学,从而让这些来自其他背景的聪明学生靠自学来获得有关知识,而不是帮助他们获得探索活系统特有奥妙所需的智慧。其实,要对生物领域作出独特的贡献,需要对生物系统有深刻的了解,只有这种了解才能帮助人判断什么生物问题重要,值得研究,而这种了解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一个成功的跨学科研究项目需要的不仅仅是不同技能和工具的结合,还需要对所涉及领域的深入了解。 阿尔伯茨指出,做好的科学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性对做出独特贡献必不可少,同样不可少的是对前人做过的东西的广博知识。一个世纪前,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曾写道,“创造就是不做没用的组合,只做有用的组合,而后者是少数的。发明是辨别、选择。在所选的组合中,最丰厚的常常是来自相差甚远领域之成分的组合。发明家真正的工作是从这些组合中选择有用的、排除无用的。” 阿尔伯茨建议有经验的生物学家应该帮助来自其他学术背景的年轻人了解需要解决的生物学问题的精髓,使他们能够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贡献。 这让我想起物理学的一个例子。二级相变(比如水从液态到气态的转变)的临界现象问题曾是凝聚态物理的难题,多年没有解决。后来量子场论出身的威尔逊 (Kenneth Wilson) 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他得益于凝聚态物理高手费舍尔 (Michael Fisher) 的指点,然后把自己熟悉的量子场论中的数学工具重正化群用到凝聚态物理,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因此获得 1982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科普作家 乔纳·莱勒 ( Jonah Lehrer) 的新书《想象: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Imagine: How Creativity Works)讨论的也是这个问题。 18 世纪苏格兰哲学家 大卫·休谟曾说:发明是一种重组行为,是把一个领域已有的想法移植到另一领域。莱勒书中给了 很多工业界发明的实例来阐述这个观点: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是基于他们自行车制造的知识,他们最早的飞行器不过是有翅膀的自行车; 谷歌创始人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开发的搜索算法,是基于学术界靠引用次数排名论文的做法:一个超链接类似于一次引用。莱勒写道,“一个激进的概念不过是旧想法的新组合”。 详见《纽约时报》4月3日书评: How to Cultivate Eureka Moments http://www.nytimes.com/2012/04/03/books/imagine-how-creativity-works-by-jonah-lehrer.html 阿尔伯茨的社论“ 交汇处的创造性 ”见: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6/6078/131.summary
8390 次阅读|22 个评论
经济学方法是纲,纲举目张
热度 1 yuliping 2011-11-27 22:41
总体上,人文社科各学科的方法论各有特色,但也有相通的地方。由于经济学影响的广泛性,虽然不能说经济学在人文社科中就是老大,但名列三甲是没有问题的。以 2010-2011 年 CSSCI 收录的期刊数量为例,经济学期刊最多,达 72 种,其次是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 70 种,第三是综合性社会科学 50 种,第四是政治学 39 种,第五是教育学 37 种,但第二、第三本质上是多学科的,所以实际上人文社科名列前三的是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虽然 CSSCI 来源期刊数量并不一定能反映学科的大小,但总体上能够看出大概。 由于经济学与钱相关,而大家对钱总体上是比较关心的,因此群众基础好,呵呵。经济学中学者众多,水平也高,催生了经济学的繁荣,而经济学的繁荣又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者进入到这个领域,形成了良性循环。 人文社科中,真正能够称得上科学的并不多,而经济学是真正的科学,当然其方法论也是科学的。 总体上,经济学的方法论是能够向其他很多学科渗透的,如教育学、体育学、图书馆情报学、社会学、艺术学等等,而其他学科的方法论,一般只有少数可以向经济学渗透,如统计学、图书馆情报学。经济学的学者采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其他科学具有独到的优势,而其他学科的学者来研究经济学往往难以地道。总体上,经济学的方法应用在其他学科有点 80 年代、 90 年代军转民的味道,当时造飞机的工厂生产摩托车(如洪都),军工电子厂生产彩电(如长虹),简直小菜一碟。 经济学方法的本身的进步,需要依托数学、统计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的进步,但数学、统计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的学者,虽然在方法论上总体水平较高,但是要达到经济学的灵敏度往往也很难,所以这些学科的学者一般也不会研究经济学。如果将经济学方法论比作武器,科研成果比作敌人的话。推动经济学方法论进步的数学、统计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类似于掌握了特种钢技术、火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发动机技术,但不会造坦克,到了经济学家手里,将这些技术变成坦克,并且用来消灭敌人,这就相当于经济学中的科研成果,而将经济学的方法应用到其他相关学科,类似与拿坦克打土匪,科研产出会更多。 当然经济学自身也有专门的武器工厂——计量经济学,很多拿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都是计量经济学家。 由于经济学太大了,即使对经济学学者而言,掌握方法论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总体上,不同的学者各有所长,有的理论水平高,有的看问题深刻,有的计量水平高,真正全面的大家真的不多。 写到这里,似乎有点抬高经济学的意思,至少在方法论上,经济学确实有自己的优势。当然,任何研究离不开语言文字,恐怕文学功底要好,离不开语言学;任何研究人员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学;查询文献资料,总结其中规律离不开图书馆情报学;哲学是最高的方法论…… 纲举目张这个词对我而言是典型的文革语言,小时候农村墙上标语到处都是,突然想到这个词,感觉比较醒目,就用它作为博文名称。 2011.11.27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791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做科研”角度看“饶毅事件”
热度 16 xcfcn 2011-8-15 19:10
从“做科研”角度看“饶毅事件” “饶毅事件”,根据我的定义,就是饶毅教授在跟台湾江世安教授合作出现论文通讯地址分歧时,饶先生擅自更改对方的通讯地址,在对方抗议后,饶先生又自作主张给对方的主管部门(国科会)领导写信,并同时斥诸 science 公开报道。回顾整个事件, 我试着从“做科研”的角度对“饶毅事件”进行一番剖析。似乎从中也可以感受到“做科研”和“搞政治”的异同。 1 、始于 IDEA 做科研没有 IDEA 肯定是不行的。关于 IDEA 的价值也有很多至理名言。捧之者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一万倍”,贬之者说“我每天都有一万个 IDEA ,但关键是解决问题”。饶毅事件也是始于 IDEA ,饶先生在与台湾合作的时候,发现两岸通讯地址是一个问题。 科学网很多博主也说饶先生提出了一个好问题。 怎么解决呢?饶先生眼珠一转,自以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两边都只写 China 。也就是把对方的 Republic of China(ROC) 和自己的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 中前面的定语省略掉。从逻辑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很完美的解决方案。 2 、尊重前人的贡献 我们写论文都需要写上越来越长的前言 /introduction 。其主要目的就是介绍论文涉及的前人的工作,并突出自己为什么还要继续做工作,自己的工作又有什么新的贡献。可以说一篇论文前言写好了,也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为什么要介绍前人的工作?除了表达尊重前人的工作的意味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要借此凸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自己解决了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饶毅的解决方案似乎很完美,但是很遗憾,这个方案对方根本就没有接受。甚至不惜以“不挂名只要致谢”来抗议 / 杯葛 (boycott) 。这个时候,按照做科研的套路来讲,应该就是查文献了,看看前人是怎么解决此问题。 我想饶毅先生不会自大 / 愚蠢到会认为自己跟台湾的科研合作是开天辟地头一回:自己是开山鼻主,所以要口含天宪,定下后人得以遵从的规矩。 可是很遗憾的是,我没有从蛛丝马迹中看到饶先生做了这一项本来必不可少的工作。事实上,这项工作其实很简单,一分钟就可以搞定。我特意去查证了,黄秀清也去查证了,而且 science 的记者也去查证了。 查证的结果都一致表明:前人已经解决了此问题,并且已经形成了惯例。 3 、挑战已有的共识 做科研嘛,中国人喜欢说自己的工作填补了什么什么空白,这固然可喜,但是很多空白其实是前人早就看到了但根本就没有兴趣而已。还有就是原始性创新,就是自己开天辟地搞出一块新天地,然后陆陆续续有人跟进,觉得这个领域十分诱人有前 / 钱景。最后就是对于某项知识,大家其实已经有了共识了,甚至成为了范式( paradigm )。你看不顺眼,跑过去敲它几锤子,或许能把看似根基牢固的玩意敲它个稀巴烂也难说。当然是不是挑战成功,不是你自己说了算。正如很多民科说自己推翻了相对论等等那是当不得真的。但是成功了那就不得了,比如量子论。因为你的挑战将成为知识链条里重要的一环:要上大学专业的教科书的,代替此前知识 / 共识的地位! 饶 先生虽然没有 search 前人的工作,不知道前人的共识 / 惯例,但却不妨碍饶先生的挑战。饶先生的理由貌似也很充足啊: On the mainland side, the major concern is about Taiwan independence. When a paper lists 'Taipei, Taiwan' together with 'Beijing, China,' it equates Taiwan with China, not as a part of it." He went on to warn that if Taiwan's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cannot change the rule, it would make it "extremely difficult for mainland Chinese scientists to co-author papers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endorsing a Taiwan that is not a part of China." ( 大意就是不按照我提出的解决方案,重则导致默认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轻则让此后的两岸合作无法进行下去。 )旁人看到这个早就吓坏了,以后合作不合作那都是小事。搞不好要进监狱甚至成为民族千古罪人啊! 但是在“义正词严”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外厉内荏”的一面。你这么说,你致此前合作发表论文的人以何种境地?人家就是觉悟低?甚至犯了不可饶恕的政治错误?那竟然如此,为什么这些人没有受到阻止甚至惩罚呢?他们这样做,导致台湾独立了吗?似乎这些都没有看到,反而大家看到的是两岸科研合作进展顺利,合作无间啊! 看来,这次挑战彻底失败,惯例不是那么容易推翻打破的!否则,这个世界就乱套了。世界的根基看来还是稳固的,虽然偶尔会来点或小或大的“地震”。 4 、跨学科需要谨慎 现在跨学科是热门课题,你的课题没有跨,你都不好意思说出来。但是也有人提醒说,跨学科需要谨慎,否则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也就是说,跨学科是不容易的,首先需要自己对其中一门学科精通,对另一门学科也有一个比较详细大体的整体把握。 除了跨学科需要“问题意识”外,我们还需要尊重此前两学科已经建立的范式。不要如入无人之境,随便胡来。最后端出来的是大杂烩:四不像。 饶毅 先生是科学家,但是科学家也不是活在真空里,尤其在现代社会,做科研是难免会碰到政治问题的。周可真老师说了: 有公民意识的科学家当以不过问政治为耻 。我深以为然。但是与此同时,我也必须说,科学家对于政治毕竟是外行。 我们在从事科学研究中处理涉及政治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于政治,我们需要有个谦卑尊重的态度。 毕竟隔行如隔山,水深着呢!是啊,对于两岸名称问题,政治家早就涉及并处理了此问题。比如“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九二共识”、台湾出席国际政治会议 / 体育会议必须以“ Chinese Taiwan ” / “中华台北”以及两岸合作发表论文需要一方署名“中国”一方署名“台湾”。可以说,这些处理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智慧,而且是在穷尽了所有方案后才最终找到的最后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 饶毅先生说“ 台湾地址问题焦点在于台湾某些部门及其首长 ”,这显然是极端浅薄的看法。而且饶毅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显然是台湾不可接受的! 提出此方案除了意气之争( 这些人先行制造问题,让我们碰到困难。是“国科会”的规定影响我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用字,如果一气不吭,那他们好像太容易了。 )或者是借此掩盖此前自己鸭霸的做法 (Rao drafted a paper including Chiang and the student as co-authors but with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located in "Taiwan, China.") 外别无用处。 5 、“做科研”与“搞政治” 总之,虽然饶毅提出了一个好的 IDEA 。但是在不知道 / 不查证前人已有共识的情况下,草率的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可惜此方案不仅没有得到对方的认可,而且还有藐视政治家处理两岸问题智慧的嫌疑。 从“做科研”的角度来看,饶先生在政治领域的牛刀小试 / 崭露头角是一个失败之举。当然从“搞政治”的角度来看,饶先生的做法或许是深得政治家的精髓:(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蛮横鸭霸、不讲(通常的)道理、直接斥诸民意/舆论。( 中性用法 ) PS:我个人对饶毅先生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和恶意。但我确实对饶毅有围观的兴趣。饶毅是我观察社会很重要的一个“点”。但此文主要表达的是科学家“做科研”的理念,以及科学家“做科研”的理念是否能在生活中得到彻底的贯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是值得每一个科学家深思的问题。也就是说,“做科研”能否成为科学家的一种生活状态!
个人分类: 杂论|2024 次阅读|40 个评论
科学家呼吁生物-机电跨学科合作
热度 2 outcrop 2011-8-10 21:45
“拒绝加精圈”创始人、“后现代无厘头”学科建设带头人、科学网知名博主、生物科学家张天翼老师宣布《后现代无厘头专业》举办“实验自动化研习班” ,欢迎机电行业专业人士关注并参与。 该研习班的核心思路是“生物-机电”跨学科合作,本博主为了表示严重支持,特别在机电工程师网站发布了新闻 。 详见: http://www.jdgcs.org/news/trend/2011/0810/Biology-Mechanics-Cooperation.html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3474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网群英烩 杨文祥 从关于汉字的哲学-语言学对话到跨学科研究的
readnet 2011-5-7 11:19
杨文祥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学坛杂俎:从关于汉字的哲学-语言学对话到跨学科研究的现实困境 已有 173 次阅读 2011-3-11 18:33 |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汉字 哲学-语言学 对话 跨学科研究 现实困境 杨文祥 学坛杂俎:从关于汉字的哲学 - 语言学对话到跨学科研究的现实困境 杨文祥整理 三月四日,与王号和贾利军两位老师进行了一次关于汉字与中国科学的网络对话。考虑到这一对话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也许会对日后的相关探索提供某些参考,略作文字上的整理后存记如下。如此,也方便与朋友们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交流与探讨。 杨: 王号老师撰写的两篇博文(详见参考文献 1.2. )颇富现代人生哲理。长期以来,世界上风靡一股久盛不衰的哲学思潮。这就是所谓的 后现代哲学。 在我看来,这股哲学思潮实际上就是中华古典哲学理念在当今时代历史条件下的历史回归和中华文明历史智慧的走向世界 。 王: 杨老师一开头都是哲学高度 ——“ 后现代哲学 ” 。祖先造字时已经预见到今日之国际大潮流了啊,不容易。 杨: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所谓表意,就是表达世界相对于人的价值与意义。这样,通过字形来表达语义,通过字形来表达世界的本真与运动机理和机制,就是汉字字形的基本功能之一。如果对语言文字学研究感兴趣沿此方向探索下去,一定会不断取得可观的学术成就。 语言文字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历史作用就是人类智慧的记录工具和表达手段。 所谓智慧,就是对世界的本真及其运行的内在机理与机制的深层把握。 今人的智慧往往仅在于对先人古典智慧的理解与发现 。 王: 说滴好,不能只看眼前,回头看才是成功的关键。 (详见参考文献 3. ) 王: 感觉中华文化是全息文化,随便一个字,都包含中华文化的全部线索。因为全息,也容易给人玄妙、 玄虚、 玄奥之感。 贾: 同感。 杨 :“感觉中华文化是全息文化,随便一个字,都包含中华文化的全部线索。”这个感觉十分正确。 汉字的全息在于其整体性和系统性 。即汉字不是以单个字存在的,是以数万个汉字构建的文字系统整体存在的。就是说,其中每个单字,都是在这个字与其他数万个单字之间的相对关系中存在的。 汉字的全息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与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在哲学上对世界的整体把握在文化结构和思维方式上是同构的。这样,如果用系统论的思想对中华古典文化与汉字的关系和中华传统文化对天人关系的哲学认识作一分析,一定能对中华文化形成更为清晰的理论把握。 “ 中华文化是全息文化 …… 因为全息,也容易给人玄妙 玄虚 玄奥之感。 ” 所谓全息,就是对客观事物各方面关系的整体把握。 客观事物的整体关系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关系。 正是这种无影无形难以把握的整体关系,给人以“玄”的感觉。也只有在这一整体关系中,才有可能充分表述和把握人类所置身其中的这一完整的宏观世界 。 对整体关系感到“玄”,这个感觉来自于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当下社会心理环境下的思维方式,或曰思维定势。正是这种思维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把我们的日常思维局限在感性认识的层次上和对具体的和微观事物的关注上,使我们既不习惯于深层次的理论抽象,也不习惯于整体性的宏观思维。 这就构成了我们为数众多的中国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思维障碍。而这种思维障碍是我们今天的中国科学和中华学术难有大的和整体性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 。 整体关系所关注的是事物的普遍性,即普遍规律和共性。事物的这种普遍性和共性隐秘在事物的内在结构和内在运行机制之中,而不是表现为事物的表象。因此它属于那种“道可道,非常道”的抽象层次。 这种抽象的不可言说的非常之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必然给人以玄、模糊和捉摸不定的感觉。一旦追求清晰,必然走向具体,走向微观,走向表象。这样,微观的特殊性和表象性必然干扰你对宏观普遍真理的理解与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在感觉上可能会清晰得多也具体得多,可是,我们所得到的认识却只能是对微观事物和表层现象的感性关注,而不是对事物深层次的理性把握。 语言是具体的表达工具,它只能直接表述相对具体的事物。而宏观的真义,只能透过文字的具体字形和有限的字义去体会。这就是古代真人时常强调“可意会不可言传”,“天机不可泄漏”的道理之所在。 另外,从直观层面上对中华文化所形成的玄妙、 玄虚、 玄奥的感性认识,恰恰说明了中华文明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所达到的理论抽象层次的高度。“玄”即抽象,抽象是理论的本质属性。如果不抽象,不“玄”,就说明相关的认识只停留在对表象和外在特征的描述上。这里的“玄”是指对完整世界的整体把握。由于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本身就置身于这个世界之中,因此在人类的眼睛里,这个整体世界是不存在的,人们所能够直观地感觉到的只是具体的山水林木,而绝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这样,对这个完整的世界的认识,对人来讲,是一种超经验的认识,那么,对这种超验认识的感受,就只能是一个“玄”字。 王: 嗯。同感。文以载道。字以载文 。 杨: 很高兴我们在哲学和语言学等多领域共同语言良多。 王: 那是那是。科学院士(是)不会拨经费了。靠大家自发研究了。 杨: 几十年的历史证明,主流研究渠道的科研管理行政化日益严重,不仅条块分割,而且思想僵化,急功近利,不可能获得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基础研究成果。中国科学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特别是象这里所讨论的这种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原创性多学科综合研究,只有靠大家自发研究了。 参考文献: 1 .王号.混 —— 像两个人在河边晒太阳(正文与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56do=blogid=418468 2 .王号.混世魔王的人生哲学 —— 两条道路,同一结果(正文与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56do=blogid=418652 3 .王号.不能只看眼前,回头看才是成功的关键(正文与评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56do=blogid=418668from=space 4 .杨文祥. 网海泛舟:泛舟偶得,明白一 “ 混 ”—— 读王号博文一得 (正文与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18669 发表评论 评论 ( 2 个评论) 举报 jsnjjlj 2011-3-12 10:26 谢谢杨老师对汉字的表述 我始终认为从传递信息的完整性、能动性而言,象形文字是远远优于字母文字的 博主回复(2011-3-12 10:43) : 是这样,完全正确。今后计算机智能化技术的开发绝对离不开表意的汉字系统的技术支持。 举报 sheep021 2011-3-11 21:15 杨老师辛苦了 整理的非常好 博主回复(2011-3-11 21:21) : 谢谢朋友的鼓励。 !--form id="quickcommentform_421246" action="home.php?mod=spacecpac=commentop=comment" method="post" autocomplete="off" onsubmit="ajaxpost('quickcommentform_421246', 'return_qcblog_421246');doane(event);"-- 加为好友 给我留言 打个招呼 发送消息 举报 | Archiver | 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 ) var _gaq = _gaq || ); _gaq.push( ); _gaq.push( ); (function() { var ga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ga.type = 'text/javascript'; ga.async = true; ga.src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ssl' : 'http://www') + '.google-analytics.com/ga.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 ; s.parentNode.insertBefore(ga, s); })(); GMT+8, 2011-5-7 0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2007-2010 科学时报社 修改头像 个人资料 积分 用户组 隐私筛选 密码安全 积分 5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个人分类: 科网群英烩|0 个评论
科学网大学应以跨学科研究取胜
热度 5 renxiang 2011-4-15 17:40
科学网大学的提议一经推出便激起千层浪,对这所网络虚拟大学的办学方针、特色、执行方案等,众博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讨论得不亦乐乎。 科学网如果成立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认为在于其拥有的庞大的、跨越各学科的学术英才资源,以及这些学者跨学科的交流互动。 以学科划分的科研体系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当然,也有局限性。在国内,由于大学行政化色彩浓厚,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基本上以学科体系来实现,科研经费与项目划拨也基本上以学科为基础,大学学科的分割不但造成知识交流的壁垒,也日益成为一种利益划分的方式。也就是很多人说的,“我的地盘我做主”。 世界范围看,从二战之后,人类的科学研究就逐步走向跨学科化,但是主导跨学科研究的基本上是应用类项目,这种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也多由大型跨国公司或政府相应部门资助。就学术界本身而言,真正跨学科的互动交流还没有成为主流。虽然多数研究如今都标榜跨学科,实质上不过是看了一些其他学科的参考文献而已。那种不同领域的专家集体碰撞共同研究的模式还没有出现。 从科学传播角度讲,真正能够支撑跨学科研究的传播平台还不多。以e科学为基础的新型传播模式虽然提出了诸多设想,也有诸多在线实验,无奈参与的人太少。很多科研网站也是立足于服务本学科的人群。 科学网从建立之日起,就缔造了一个科学交流传播的良好基础,那就是其跨学科性。虽然不同学术背景的博友所交流的多是共性话题,但这种交流氛围已经形成。 如果以科学网社群为基础,建立科学网大学,相比较传统大学,我们的学术优势应该在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研究方面。而科学网大学的学生,将有幸获得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指点。这就像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幸运主人公一样,能够得到不同门派的高手施教,从而成为集大成者。 希望科学网大学能够成为国内跨学科研究的一个前沿阵地。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349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小波多尺度分析的发明:跨学科创新的典范
热度 22 stone1971111 2011-3-25 10:58
----------------------- 名词解释: 小波(Wavelet)这一术语,顾名思义,“小波”就是小的波形。所谓“小”是指它具有衰减性;而称之为“波”则是指它的波动性,其振幅正负相间的震荡形式。与Fourier变换相比,小波变换是时间(空间)频率的局部化分析,它通过伸缩平移运算对信号( 函数 )逐步进行多尺度细化,最终达到高频处时间细分,低频处频率细分,能自动适应时频信号分析的要求,从而可聚焦到信号的任意细节,解决了Fourier变换的困难问题,成为继Fourier变换以来在 科学方法 上的重大突破。有人把小波变换称为“数学显微镜”。多尺度分析是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其发明人为S. Mallat和Y. Meyer。文章发表于87-89年之间。 --------------------------------------------------------------------------------------- 最近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讲小波课,这门课讲了十年了,每次讲到小波分析的核心架构:小波多尺度分析的时候,都要回顾一下当年的历史,我试图给学生们展示当时的历史环境,试图分析出作为主要创造人的法国年轻数学家S. Mallat 在博士阶段为什么能够创造出这个美妙的理论框架。虽然几经分析,也没有特别好的结论。06年,Mallat博士来我这里访问,我请他在我的课堂上做了一个报告,原希望请他讲讲他当时是如何思考并提出多尺度分析的,他摇了摇头,说,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不好讲,最后还是讲了他的最新成果。到今天,我似乎只能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是个跨学科创新的美妙的例子,只有Mallat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提出类似的理论。 首先, Mallat学习工科出身,做的数学理论研究。 Mallat先学了一个通信专业的专科和本科,然后就去读数学专业的博士。这个专业优势使得他能够同时理解工程论文和数学论文。看Mallat的第一篇论文的文献就可以看出,他看了IEEE上的关于图像紧致编码的论文,该论文提出了金字塔结构,也看了他的老师Y. Meyer的数学论文:小波与算子和Morlet(需要一提的是,这位是做地震信号处理的,也经常在数学杂志上发文章,他的小波文章就在SIAM上)的小波文章,前者是在信号和图像处理中的论文,没什么复杂的定理和公式,有的只是计算方法和图片,后者是纯粹的数学理论。两者之间的跨度是很大的。记得我读小波分析的时候,还没有几个数学界同行能够读IEEE上的论文,尤其是读懂没有公式的论文。Mallat正是将两者的优势集中在了一起,才有了多尺度分析(MRA, Mult-resolution Analysis),他的博士论文发表了三篇文章,两篇在IEEE上,一篇在美国数学会会刊上,其实是一个思想的两种表现。如果换了一个纯粹数学的,就不会去看IEEE的论文,即便看了,也未必有深入的理解。 其次, Mallat是初生牛犊。 一个准备到美国旅游的同志顺便读了个博士,从来没想到什么重大的创新。他的老师是纯数学的,他肯定不大喜欢,都是经典的调和分析,比较难啃。他自己的出身是工程的,因此,就两者相结合,还真的就搞出了名堂。他的老师非常肯定他的工作,他是3年拿的博士学位,这在美国是很难的。 复次, Mallat有个好老师。 Mallat博士期间应该是自由自在的做学问的,可以从他的博士论文发表的情况可以看出。他的论文都是一个作者,他自己。别人都没有署名。也就是承认了他的创造的独立性,并不是他老师给的想法,他做的习题。这个和很多其他的牛人的学生是很不一样的。能够放弃大牛老师的题目自己找问题,这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而老师能够放弃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上的署名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Mallat的数学基础非常好。 尽管他是学工科出身的,但是其数学基础比得上国内任何大学数学专业出身的。这可以从他的论文的论证精确性能够得到结论。结合国内工科的教学,我们在这方面是很不够的。工科的数学和数学专业相差万里。学了工科学数再到数学系,需要从头念(这是一些大学从工科转学到数学系的规定,二年级工科到数学系后,从一年级开始上)。从Mallat身上我们应该明确的提出,工科的数学教育需要大大的提高。 小波分析的其他的专家,如,I. Daubechies,也是工程、物理和数学兼通的学者 。Daubchies本来是学物理的,比利时的 女土 博士。后来做理论物理研究,转向了调和分析,做小波,然后还做了不少信号方面的工作。这同样说明,跨学科带来的好处。但是,只要去跨学科,那就要在相关学科中有深入的功底。我们很多学者太把自己的学科专业看重,把自己贴上了学科的标签。对其他地学科抱有恐惧和排斥的心理,这些对真正的创新并不有利。分成各个专业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但是作为创新的过程中来说,更需要学科的融合。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矛盾。 总之,从小波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我们能够看到跨学科的优势,尤其是工程和理论的完美结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 学工科的加强数学基础的学习,学习数学的,多学习物理和工程的知识 ,只有这样,我们或许才能走出创新无门的尴尬境地。
个人分类: 教学闲论|20009 次阅读|48 个评论
注重跨学科学习与交流能力:从“让化学成为真正的中心学科”谈起
热度 2 hanzs 2011-3-19 18:50
乐水老汉/文 3月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社论:《鼓舞人心的化学》(Inspirational Chemistry),对化学在当今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以及应该受到何种待遇展开讨论,提出让化学成为真正的“中心科学”。 如果从中学算起,接触化学也有 35 年历史了,其中至少 20 年以上是全职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时间。我很认同《 Science 》社论的观点,我认为化学联接着最多的其他学科(所以才称为中心)。在化学领域当专家不容易,但学化学对一个人了解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社会)的规律非常有益,对一个人形成全面、均衡的世界观也很有益。真把化学学通了,会对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影响,当然是正面的影响,思考问题绝不会顾头不顾腚。在中学阶段把化学真学通的人,就不会去抢盐。 清华化工系金涌院士在他的《资源 ž 能源 ž 环境 ž 社会》一书中,引用牛津词典解释“专家”一词:“ An expert is one who knows more and more about less and less. ”(专家是在越来越窄的领域知道的越来越多的人)。我们遇到过太多只在一小片片领域真懂的专家,这也应该是很正常的现象。但遗憾的是,有些这个领域的专家,不经过深入学习和有意识的知识迁移,就硬要充当另外领域的专家,那就会出危险了(在中国目前还比较普遍存在的工程师治国现象就是一例)。因此高等教育的目的,不光是培养某一领域的专家,还要尽可能培养人的跨学科交流能力。我认为,学化学在培养人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方面有特殊作用。希望我们的大学都有能力开出一些跨学科的本科课程来。 另外,如果你们的孩子将来喜欢化学,那就建议你一定鼓励他(她)。记得天大王静康院士在一个报告中曾介绍,有数据统计证明,学化学化工的人的平均寿命相当长,高于平均值不少,别害怕。
个人分类: 杂谈|3981 次阅读|2 个评论
跨学科课题研究系列思考之二:向小鲤鱼学习
热度 1 stone1971111 2010-9-18 16:49
本来我们经过研究生学习,经过导师的训练和培养,经过学术活动的熏陶,已经初步进入了科研的门槛,按照道理说就应该扎扎实实的搞科研,为什么非要做跨学科的问题呢?这里想到了鲤鱼跳龙门的故事。鲤鱼跳龙门源自于《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跨学科科研其实就像是鲤鱼跳龙门,必须跳过一个又一个龙门,然后化而为龙。 首先,我们一直生活在小水塘中。我们开始进入科研领域的时候,属于无知的小鱼苗,被随机的放入了大小不同的池塘里(被放在太湖里就很幸运,放到大海就是上帝安排的)。尽管池塘不论大小,可是对于小小的鱼苗来说,最初的成长的条件应该基本具备了(比小鱼缸要好些)。但是,随着科研能力的提高,我们对营养的需求就相应的提高。但是,人(可能包括鲤鱼,青蛙)有一个固有的弱点,那就是,当我们从事一个事业的时候,感觉好像全世界人都在做这个事情。这是因为我们做某件事,自然对相关的信息感兴趣,看到的自然就很多,多了自然就有种大家都在做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会迷惑我们的眼睛。事实上,绝大多数科研人一生都在从事开始进入的领域,而不会走得很远。在中国,这种现象尤其明显,我们姑且称之为先天性视觉障碍。每个人都会得这种病,而且不大容易治疗。就好比小鲤鱼,如果没有他奶奶的一个故事,他也不会想到离开自己的池塘。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个鲤鱼奶奶的故事来提醒我们,这个池塘可能很小,外面的世界更大更宽广。 其次,小池塘看似没有风险,但是最大的风险就是不能长大。小池塘因为小,营养不够丰富,食物链不够充足,已经有了不少的大鱼占据了食物链的顶层。这样的小池塘里是不会继续长出大鱼,更不会长出龙的。大鱼拥有更多的能力占据池塘的资源,小鱼就只能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我们很多科研方向课题的匮乏已经非常严重,严重到大家没有像样的课题去思考,好不容易从别的池塘流淌过来的几股水流带来的有限资源,立刻被一群饥饿不堪的鱼一拥而上,过后依然饥饿如旧。这就是跟风式的研究。总之,留在小池塘,固然可以靠某些大鱼支持而勉强维持生存,但是终究是长不大。必须离开这样的池塘。 复次,从小池塘到大池塘,再到大湖大海,有时候甚至没有道路可走。即使想跳龙门,也需要找到通往龙门的路。有些池塘确定是个死水潭,只有遇到大洪水才有可能解救那些奄奄一息的小鱼。可是,大洪水可能百年不遇。有些小池塘可能很幸运,在某个死角有个隐蔽的出口,能够通往外界,这需要小鱼们有志气、有眼光,不然那些出口看起来可能和普通的岸边没什么区别。我们要想走出自己的小池塘,就要努力寻找那个出口,即便很隐蔽。学科发展的路往往不够明朗,找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再次,路上一定很辛苦。小池塘的环境很熟悉,一切没有危险。上路了,就意味着处处有危险。不光是要考虑到营养够不够,还要考虑到沿途是否有凶猛的大鱼在等着。或者遇到激流险滩,体力不足或者能力不够。这些都是一个在路上必然遇到的困难。想上路,就要先做好心理准备,准备应对各种可能的困难。新开始新的交叉课题遇到经费的难题,遇到认可的问题,都是非常难于解决的。 最后,即便找到了龙门,还要有能力跳过龙门。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一个大门槛:龙门。我们明知道跳过去就可以成为龙,但是我们准备好了么?我们有能力跳过去么?这些都是要在出发之前就要准备好的。就好比小鲤鱼,每天多跑几个一万米,多做几个俯卧撑,多拉几个单杠。如果不做好的充分的体能准备,即使来到了龙门,也只能望龙门兴叹。故事里也同样说明,找到龙门的鲤鱼门,能跳过的依然是少数。如果我们想成为少数,那就应该具备非常的能力。好在这些能力不是无限的高。龙门就那么高,需要的能力有个门槛。而且确实有的鱼能够达到。交叉学科的难题不比单一学科的难题更容易解决,但是机会要比单一学科的大。前提是具备另一种能力。 个人以为,做跨学科的研究,就好比放弃了自己熟悉的小池塘,走向大海的一条路。但是,这条路并不容易走。除了要知道是否有路通之外,还要做好充分的实力储备,包括科研的方法论(小鲤鱼走迷宫的能力,找到出口)、基础知识(小鲤鱼的基本体能)、解决大问题的技巧(跳高技巧)、遇难不退的心理素质(路上多风险)。有了这些,那剩下的多温习老奶奶的故事,给自己信心,勇敢地去跳属于自己的龙门。即便跳不过去,也一样会成为留在池塘里的鱼的敬仰对象。 后记:本来这篇文章应该先写的,算是一个迟到的补充。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5434 次阅读|1 个评论
跨学科课题研究系列思考之一:选题
热度 1 stone1971111 2010-9-13 17:24
如果说三年前我是有专业的,现在就说不清楚了。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我的科研分成三个阶段:98年以前,博士学习,学习小波分析(数学专业),做了些课题的训练;98-07年,从事图像处理方面的研究,但是集中在小波分析的应用,做了些图像处理的文章。培养了一定的工程研究的感觉。07年之后开始拓展空间,现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刑侦技术中的监控录像处理技术和系统研究以及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的技术研究。两个课题从不同的起点开始,目前也处于不同的进展状态。前者已经有了成熟的系统在公安行业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后者才刚刚起步,但是也显示出了很好的发展潜力。前者算是图像处理的应用延伸,后者纯粹是横空出世(对我而言),算是典型的跨学科。涉及三个大专业:精密仪器,中药学(包含化学),电子工程。很多老师都强调跨学科的研究很重要,那我就讲讲我自己的跨学科研究的一开始的一点体会,算是抛砖引玉吧。不过,跨学科做科研难度很大,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我准备一边做,一边总结,先讲讲我是怎么做选题的。 首先,跨学科也要强调知识的延续性。 跨学科不等于另立炉灶,重新在一个新领域里打拼,这样除了极个别的情况,肯定是死路一条。毕竟多年的知识积累是科研的必要基础,不重视基础的延续性是没有办法在新领域里迅速的建立自己的局部优势从而获得资助。 做中药研究之前,做的是一个横向课题。该课题是由于当时课题组经费紧张(经费的压力很大,现在看来也不是坏事),临时碰到了一个课题,感觉能做点,就接下来了。做白酒的质量控制。我估计大家能喝酒或者喜欢喝酒的人肯定不少,但是对中国白酒有深入认识的人肯定不多。白酒行业基本上还是延续古老的模式,现代的科学技术在真正的生产一线用的是很少的,尤其是关键的基酒的质量把关上,还是依靠有经验的品酒师来判定酒的质量好坏。成品酒勾调结果的好坏也完全依赖品酒师的经验。 这些问题本质上是借助于一定的检测手段判断质量的经典问题。那就首先研究了现有的分析化学有关的检测仪器,根据甲方的判断,红外技术是一个可行的方向,那就重点学习了有关红外仪器的原理和产品的现状。该领域在分析化学中是个经典的领域,但是我们国家在该领域还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最后瞄准了(同样根据甲方建议,其他仪器甲方做过论证,不太符合白酒的特点或者生产的实际要求,不多介绍理由)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学习,对FTIR的原理和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解之后才发现,这个东西名字虽然陌生,但是底层的知识我们并不是很陌生。FTIR是典型的数字型的仪器,底层除了光学器件之外,重要的还有大量的信号处理算法。随后就查阅了几乎所有的有关处理算法,发现这个领域很冷清,国外进口的仪器中正在使用的算法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就定型了。近30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根据我个人对信号处理的研究现状的理解,30年来还是有不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出现,那就意味着仪器的光谱信号处理有潜在的提升空间。第一个着眼点就有了。 在具体应用FTIR的过程中,做定量和定性分析,当然为了完成工程的需要,把现有的所有可能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也都梳理了一遍,并且在工程中进行了检验,发现,套用现有的方法都不能彻底解决白酒的问题,那就意味着,需要深入研究白酒的化学特点和生产特点,形成有效地先验知识,然后才能很好的把这些先验融合到已有的定量和定性模型中,形成新的模型。第二个着眼点就此确定。上述两点,形式上是用精密光学仪器解决化工问题,实际上底层依赖的还是信号处理和数学,没有跑出原有的知识体系。 但是,白酒做得再好,国家也不会鼓励人人喝白酒。白酒产业不是国家感兴趣的战略产业,那么跟白酒类似的东西还有什么呢?中药注射剂,碰巧甲方同样是中药行业的佼佼者。我就提出,除了做白酒的应用外,重点拓展在中药注射液的质量控制上做好课题研究。又经过几个月对中药的分离过程的学习,也跟企业生产线上工程师的咨询,发现FTIR在中药分离过程中是个可能甚至是可行的课题。从知识体系上来看,选题就此确定。重点研究FTIR检测技术在中药注射剂的生产中的应用,进一步研究中药注射剂生产的质量控制系统。 其次,跨学科的研究需要跨学科的资源。 既然是跨学科的课题,那么显然会包括原有资源不能完全适应研究需要的问题。这时候需要拿到相应的跨学科的资源,包括:意向企业、经费、其他行业研究机构等。 大多数中国的企业看似重视科研,其实本质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科研的价值,不愿意做长期的投入,基本上急功近利,希望很快的拿到科研成果,点石成金,提高生产率。这些企业并不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对课题的帮助只能是暂时的,甚至是有害的。也有一些企业比较有眼光,有魄力,希望长期坚持做研发。这样的企业是跨学科课题的优质资源。有意向的企业往往也会带来一定的研究经费,虽然开始不多,但是随着信用的积累,企业的投入能力是足够的。 除了企业之外,还要在相关其他领域寻找合作伙伴。毕竟,科学不是小孩玩的游戏。对于不熟悉的东西还是谦虚的请教相关专家比较好。这时候,也需要找到对该问题比较感兴趣的,并且双方有共同语言的研究机构,进行深入的合作。其实,大家都意识到,很多课题需要跨学科合作才有出息,但是很少有合作成功的例子,我想可能是主动联系的人少吧。我是那种比较直爽的人,我以为做双赢的事情容易推销出去。果然,很快就寻求到了某中医药大学的著名专家,相谈甚欢。这样,不熟悉专业的资源也基本上落实了。 再次,跨学科的课题需要跨学科的人才。 跨学科的课题当然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参加才比较好。比如,上面说到的某专家,他们对于信号处理和数学模型就欠缺相应的团队。我就特别需要中药学的专家,分析化学仪器的专家和队员。通过培养已有的学生,建立校级合作,院所和企业的深入交流,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能克服的问题。 最后,跨学科的课题研究要有跑马拉松的心理准备。 任何一个好课题,都不是知识简单应用一下就能解决的。尤其是跨学科的问题。现在虽然知识流动是公开的,但是简单的应用是不能解决深层的问题。学科间交流的障碍也会延缓课题的研究速度。而且,工程问题本身充满了变数,要对一个非常复杂的既有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并且转化成相应的技术问题,然后解决这些问题,那就肯定不是一两年就能解决的。上次与合作企业老总谈合作的时候,他强调这个起码要做5年以上,我说,我准备20年。因为20年后我就要退休了。如果有机会,如果到那时候还没有做的比较成熟,那就还继续,只要有条件。 到了每年基金申请的时候,就递交了课题的申请,也有幸获得了重点课题的资助,课题的基础越来越好。现在课题逐渐走上正轨,经过两年多的积累,获得了一些经验,发表了一些文章,多了一些认识,交了一批朋友。做这样的课题上了瘾。 后记:做跨学科的课题对我来说是头一次,肯定碰到的困难会很多(这个课题听提来就很不好做)。我希望不断地总结经验,避免重大的失误。同时,也希望听到同是科研工作者的其他老师的意见,就此希望写下系列关于跨学科课题的思考,算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13330 次阅读|9 个评论
再谈“跨专业和跨学科”
热度 1 zoumouyan 2010-9-7 16:01
再谈跨专业和跨学科 邹谋炎 提出这个论题是基于我国科技界的一个现象:研究者的知识面普遍比较窄,同时把握两个不同专业或学科的研究者相当少。另一方面,现代科技进步太快,是难点,也是机会,希望年轻的研究者拓宽思路。在技术科学领域中,这特别重要。因为技术更替不可避免,连带的专业理论基础也在快速演进。当然,跨专业和跨学科只适合于那些已经对一个专业学科有系统深入把握的研究者。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这山望到那山高,那只能一事无成。 我希望用研究者而不是用科学家来提出和讨论问题。科学家在我国正在被滥用。研究者是一个包含学生在内的词。提出跨专业和跨学科的建议可以供有志的研究生们制定研究规划时参考。 有人用我国一些有影响的数学家为例,提出 今天的科学家还有可能轻松跨越多个领域吗?的质疑。可以理解,这个质疑是基于我国多年来的发展现实提出来的。其实,如果我们将质疑中举出的例子作为反证就更合理。事实上,中国的若干知名数学家,如果放到国际的大平台上比较,就容易看出他们有弱势:缺乏来自重要应用的支撑。作为对比,例如 Kolmogorov , Sobolev, Tikhonov , Von Neumann 等,他们精通纯数学,又在应用数学方面有实质性的贡献。这才是中国年轻数学研究者努力的方向。 农家草屋也可能出秀才,古今都是如此。我们这一代人难做到的,我们的学生们和后生们也做不到 --- 这肯定是毫无依据的判断。 科研体制、社会问题是又一个相关话题。确实,我国当前分配制度混乱,腐败现象深入到社会机体的各个角落,严重限制了科技进步。然而,研究者个人的志向应该不是不良社会环境可以磨灭的,就不能完全拿体制说事。不然的话,我们这个民族何以能出现那么多可称脊梁的先辈。 让学生们有更开放的思想和视野去规划未来,这是我们的希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47 次阅读|2 个评论
跨专业和跨学科:有志者的选择
热度 1 zoumouyan 2010-9-4 23:57
跨专业和跨学科:有志者的选择 邹谋炎 我国的教育和研究管理模式决定了难以生长出跨专业和跨学科人才。而只有跨专业和跨学科人才最有希望做出重要的科技创新。 我在同一个学气象的研究生交流中了解到,我国有大气物理和气象学方面造诣高深的专家。然而,气象资料的获取手段还相当落后。例如,新一点的气象雷达都是进口的,数据处理只能在进口雷达限定的规程上进行。我们缺乏同时精通气象学和气象数据获取技术两个学科的专家。类似的跨专业和跨学科需求出现在各种传统专业中。因为现代测量或探测仪器和技术的发展,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例如物探、石油、测量和分析技术、过程监测、动态故障诊断等等。为什么总有国外新仪器不断推出来?为什么我们就想不出那些技术思路?从技术的角度,这和我们的知识面太窄不无关系。 在电子信息领域中有许多不同的专业。在我国大学和研究所中,软件对硬件,微波、电磁场对电路,系统对微电子、工艺等等都成了划分专业的鸿沟。我们的研究人员普遍专业面过分狭窄,是难以产生创新性贡献的重要原因。科学和工程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一般说都是综合性的。常常要从多个专业的角度才能最合理地将综合性的需求抽象或提取成研究性问题,进而使综合性问题得到解决。一个例子是我国没有出现过一个商业化的科学计算软件,因为发展这样的软件至少需要三方面的知识:专业学科知识(如电磁场、力学、流体、热传导等等)、数学物理问题的计算方法和软件工程基础。我们缺乏这样的综合性人才。我国的大型电子系统基础设备(如通讯、雷达、导航、电视等等),采用了大量引进和仿制以及大量人力物力堆积性投入等多种方式来发展。但国家始终处于技术接受国的地位,许多方面受制于人。考察一下会发现,各个专业都有优秀专家,但缺乏跨多个专业的专家。总体负责人基本上是官,面宽而浮,其中一些人早已脱离了技术。 国家社会经济需求呼唤新能源、新材料、环保技术。在生命科学、医学、纳米物理、量子计算等方面不断提出新概念和新技术,吸引着研究人员的努力。例如,电子信息专业的同学们不要认为这和你们的专业无关。你们可以注意一下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这个刊物,这是我们这个专业的拓导型技术刊物。上面的题目在这个刊物上都找得到。因为你们还年青,能学习,只要你有探索的兴趣,就可以去尝试跨一跨另一个专业的门槛。说不定你会发现另一片天地。 重大科技创新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必须依存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跨专业和跨学科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找到新的出路,还可以拓宽视界,从更高的层次去发现、审视和处理科学问题。 跨专业很难吗?确实难!因此,只适合于有志者。如果你希望是这样一个有志者,就一定能够找到提升信心的理由。首先平心而论,你在大学中的专业基础课花了多少时间?不就一、二年。其次,你现在的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效率会高得多。第三,如果你从跨专业的通识学起,循序渐进,边学边用,就不会有太大困难。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一定是对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014 次阅读|13 个评论
玉米种植业创新路线图
lwd8811 2010-8-22 02:52
玉米种植业创新路线图 农艺的发展与创新需要机械化手段的支持,机械化不能固守已有的技术模式,而应该主动去适应农艺的发展,需要突破现有的设计思路,重新整合有关设计要素,甚至要把农学、农艺最新成果包括在内做通盘考虑。 机械化强大手段一旦介入,又会推动农艺的发展,促进整个农业的进步。 一.农学家梦寐以求的理想与实践 由于玉米叶片的生长排列方向不确定,造成互相交叉干涉和遮挡阳光现象,使其种植密度受到限制,成为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客观因素。特别是平展型玉米,叶片无序的展开方向,互相争夺生存空间,成为无法通过提高亩株数来提高单产的主要障碍。 玉米种子形状和胚芽面记录了玉米的许多生长信息,包括叶片的展开方向,如何对单株个体信息进行调控,从而获得玉米生长良好的群体结构是值得研究的方向。现已证明玉米长势整齐度、合理密植、通透性及边际优势等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有直接影响。 如何在播种过程中克服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叶片伸展方向的随意性控制其朝向,是通过合理密植提高玉米单位种植面积光合作用能力从而提高产量的重 大课题。只要在 播种时确定种子某一特定姿态,可以使玉米叶片展开方向均垂直于垄向,避免因叶片方向无序互相干扰,创造冠层有序排列透光通风的微观环境,就可以通过增加亩株数提高产量,是农学家梦寐以求的理想。 据《四川省凉州史志》记载,最早在上世纪1958年大跃进时代就提出玉米定向种植概念。 玉米定向栽培在近些年受到重视,各地不惜投入大量人工搞定向移栽。 关于定向栽培的报道,特别是近几年很多,说明玉米定向种植是值得重视的发展方向。据广西农业厅2005年信息:玉米定向移栽比普通法移栽增产12%。云南快讯2007年报道:玉米推广定向移栽增产14%。据新农业网信息:辽宁省海城推广玉米双株定向栽培法增产17%~44.3%,2005年15亩,平均850千克/亩;2006年4亩,平均1000.4千克/亩。云南省宣威市2008年推广玉米定向移栽5万亩。山东省盐城2008年定向移栽样板田面积6000亩,推广面积22万亩。四川省喜德县采用玉米定向移栽,公顷产量曾达到15235.5千克。山东省2004年采用宽幅带播,调角定向种植法,人工定向摆种,叶片全部横向伸展,创造了公顷产量17201.1千克高产记录。他们同时提出需要机械化解决人工摆种难题 。 二.可操作性的难点 人工操作必须先捏取种子并识别其形状和胚的方向,确定摆放方向和位置。玉米种子的识别和定位看似简单,实际是很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机械识别是相当困难的。 传统的播种机都是由开沟器创造一个种床,再由排种器将种子投放到种床土表面,这一投放瞬间种子要跳动,就是人工用手摆放,在松开瞬间及培土瞬间,种子都要发生异动。因此传统播种从根本原理上就无法实行定向播种。 在91109130.0号专利文献中公开的玉米定向播种方法,是将玉米种子按一定方向粘贴在薄膜带或纸带上,播种时铺于种床。但是也存在如何选择和确定种子方向,以及如何在粘贴种子和种子带在铺于种 床的瞬间防止发生角度变化。纸带也存在会使载种物体积增加许多倍,会相当庞大,以致给实施带来困难。再者粘贴操作还要依靠人工 识别籽粒方向和手工操作,搞少量试验研究还可以,很难用于实际生产。 相当多的劳动力长时间以不舒服的姿势操作,既很劳累也不可能保证质量要求。 据南方大面积移栽的经济分析资料显示:除育苗、纸袋成本外,每亩需人工9个,如按每个人工2.5元计算是增效的 。可是,北方人工20~50元,甚至更高,无论如何人工成本太高,造成得不偿失。况且农忙时节劳动力很难找到。有人提出通过计算机解决识别和定向问题。虽然当今计算机几乎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关键还是成本问题。且不说机械手的硬件设计,据了解这种类型计算机价格不低于几万元一台,效率是每分钟处理2400粒,也存在摊销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并非只是个单纯的定向播种问题,还要考虑玉米种业、农艺、耕作与收获等环节的配套和技术经济评价。 当今技术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但是,现实中的仍有许多理想和重大难题还都没有解决,譬如地震预报或驱散大雾,直到现在集全球科技能力还基本没有办法。所以,关键是技术方案,没有技术方案,一切无从谈起。 三.破解关键,突破全局 机械作为为农艺服务的专业,有义务与时俱进,紧跟农艺的新思想新技术,提供服务措施和技术手段。经过艰苦的创新过程,终于幸运地找到了技术方案。 玉米种子的形状及胚芽面方向生物信息为我们提供了采用机械手段实现定向种植的钥匙。并且,顺势解决了精密播种、长势整齐、穗位控制、宽窄行种植及免耕播种等问题,都变得轻松、容易了。 设计的技术任务目标: 单粒种植种子精选,纯度99%以上,发芽率96%以上;精密播种,空穴率2%以下,单粒率98%以上;株距、行距误差小于2厘米。 不需开沟,不翻动土层,实现真正意义的免耕播种和保护性耕作; 定向播种叶面展开方向一致与垄向垂直80%以上,长势均匀一致,有利于通风和采光。亩株数可提高到4000~5000株和相应提高产量; 宽窄行种植,植株交错,穗向外通风透光,发挥边际效应,利于增产,利于田间管理,有利于实行宽行轮换深松土及机械收获; 设计宽窄行玉米收获机2套摘穗辊,收4行。与定向播种机配套使用。机体减轻三分之一,成本低,效率高。 四、预期效果 据有关研究报告:精密播种可以节省50~70%昂贵种子,玉米精密播种比普通方法增产6%~25%,半精密播种,即所谓加密精密播种每公顷节省种子10~12.5kg,节省间苗工时,苗生长整齐度好,比穴播增产5%~10% 。 吉林省推广的宽窄行留茬深松种植法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使根系量增加,叶面积增大,光合势强,干物质增加,培肥地力。降低生产成本20%,五年平均增产14.6% 。 沈阳农业大学从理论上分析:宽窄行栽培有效改善玉米群体结构,改善冠层微环境,增加中部冠层透光率,促进个体发育,增加干物质积累。特别是后期干物质积累明显大于等行距对照组,可能是与改善光照和通风条件,为叶片创造生长空间有关 。又据试验报告,大垄双行种植,平展型玉米每公顷5.25~6.0万株情况下增产14.25%;紧凑型玉米每公顷6.00~6.75万株情况下增产19.09% 。 本方案将精密播种推进一步,又将宽窄行种植提高到叶片定向、精确定位交错布置、穗位一致和免耕播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当然效果不可能是以上各个各案报告之和,但其综合效果会比每个单项措施有所提高。种植形式和规格也恰恰是农学和农艺的研究课题。须提及的是经济指标是决定因素。播种设备不会增加较多成本,关键是种子处理所增加的成本会不会抵消整体综合效益,虽然预计很乐观,但是,还有待实践的考验。这也与技术手段的应用和生产规模等因素相关。 五.联合攻关之必要 如果进展顺利,能够实现设计目标,会展现一个宏伟的前景,即建立以耕作栽培理论为基础的,以实现玉米种业工业化为依托的,以农业机械为实施手段的现代玉米种业播种收获一体化的综合技术体系。促成含盖玉米耕作、种业、农机的跨学科,跨行业的立体综合创新系统。 随之会有大量研究课题需要展开,宽窄行、大小垄耕作栽培制度向低纬度发展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专用设备对玉米种子进行整理,实现种业工业化的研究与实施;使用专用播种机定向播种、免耕定向播种联合作业机具的研制与生产;专用于宽窄行的玉米收获机配套设计,以及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在上述领域的应用等都是新鲜课题。 所需要的是摒弃行业壁垒,克服学科隔阂,突破门户本位。增加学科、行业交流,整合已有知识、成果、信息和人才资源,取长补短,通力合作,联合研究,共同开发。 以上仅作引玉之砖,望有关专家不吝赐教与指导。出于专利的保密要求,恕对技术性细节暂时没有做详细介绍。 刘闻铎 2009 年9月 手机13611167307 韩守良、2004年夏玉米超高产栽培研究简报、玉米科学,2006,14:110~111 赵广忠、玉米定向密植的增产效果和气象条件分析、耕作与栽培,1991,3 姚杰,浅谈玉米精密播种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前景,玉米科学,2004,12(2):89~91 刘武仁等.玉米宽窄行种植产量与效益分析.玉米科学,2003.11(3):63~65 梁熠等.宽窄行栽培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玉米科学,2009.17(4):97~100 杨克军等.栽培方式与作物群体结构对寒地春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玉米科学,2006.14(5):78~83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学科热力学中的两种不同思维模式
jitaowang 2010-6-17 06:51
一. 物理热力学中的退化思维模式: 热力学历来就是由不同学科的学者共同努力发展起来的一门跨学科的科学领域 . 19 世纪的学者也往往是具有很广的知识面 . 随着科学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 , 科学似乎也变成分科而学或分家而学了 . 物理学家往往是停留在对处理简单体系 ( 只包含单一或只有自发过程的体系 ) 的经典热力学 , 结果实际上在完善经典热力学的同时使之成为只能计算平衡态的热力学 . 有些很好的 19 世纪就存在的克劳修斯和开尔文等的现代热力学启蒙思想都被抛弃或阉割了 . 这实际上是一种退化思维 , 也是常常被部分经典热力学家所夸大的 熵增 思维 . 普里高京在诺奖的致辞中就讲了一个 1946 年遇到的小故事。一位著名的经典热力学家就对普利高京提出质疑说: 您对不可逆现象如此感兴趣 , 我深为震惊 . 有些不可逆现象与其说它演化的最后结果是平衡 , 倒不如说它们在本质上就是瞬息即逝的 . 这是非常典型的经典热力学保守观点 , 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经典热力学的局限性 . 大量客观存在的实际体系几乎都是处于非平衡态的 , 它们不是一闪而过或 瞬息即逝的 . 对这些非平衡态也包括非平衡定态 , 在经典热力学中都是不能具体处理的 . 在经典热力学中 , 任何定量的计算都是基于平衡热力学或可逆过程热力学来完成的 . 这就是经典热力学的严重局限性 . 这种思维模式至今还有很深的的影响 . 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人们普遍知道经典热力学而不知道什么是现代热力学。在 19 世纪末有人把现代热力学看成是 19 世纪末热力学的同义词;而在 20 世纪末又有人把现代热力学看成是 20 世纪末热力学的同义词 . 当然还有人把非平衡热力学等同于现代热力学。所有这些看法都是不严谨的 . 二. 生物(生化)热力学和化学热力学中的进化思维模式: 在生命科学中,研究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复杂体系。相应地在同一体系中常包含着很多生化反应或过程(以下就把反应和过程作等价处理),而且其中的很多反应是在通常条件下无法单独实现的。因为单一的非自发反应是不可能自己进行的,而非自发反应在其他自发反应的推动下还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这就是 1931 年生物化学家勃欧克 (Dean Burk) 直接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明确提出 耦合反应 ( 即 热力学耦合 ) 的重要概念 . 甚至还具体提出等温等压吉布斯自由能的数学表达式 , 由此可以看到: 生物(生化)热力学是热力学领域现代化方面的最激进的推动力。 遗憾的是:由于生命体系的高度复杂性阻碍了在定量化方面的进一步发展。这样 热力学领域现代化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的任务就交给了低压金刚石生长的化学热力学耦合理论。 按照现在的符号习惯, 热力学耦合理论的数学表达式 应该纠正为 . 其中 c = r 2 / r 1 是反应 2 对反应 1 的反应速率比;或者直接写成熵产生的形式 或微分形式 。这些现代热力学的数学表达式等式部分都是可以直接用于定量化计算的。不等式部分也可以作为定量化的判据。 显然,生物(生化)热力学和化学热力学中的进化思维模式的优越性是远远超过了当前物理热力学中占主导地位的退化和僵化的思维模式。要把生命科学和化学科学中的复杂体系都退化成理想气体物理变化等简单体系是决不可能的。这就是历史的从简单到复杂的科学发展规律!最后需要指出:这些思想模式是按照研究过程的性质 ( 物理过程、化学反应或生化反应 ) 而自然形成的 . 具有物理热力学退化思想模式的并不一定限于物理学家,物理学家也并不一定必然具有物理热力学退化思想模式。而这一问题可能涉及我们一代或几代的学者。决不能把热力学局限于经典热力学,以及物理院系决不能局限于物理过程的教学等。 这就要求我们加快热力学现代化和跨学科思维的教学改革的力度和进度 !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4079 次阅读|5 个评论
多学科与跨学科
FSD 2010-5-25 17:34
多学科( multidisciplinary)密切合作、采用跨学科( interdisciplinary)的方法,对于发现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至关重要,这是因为: - 农作制度是非常复杂的,包扩自然、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其中某一部分的改变将会引起其它部分的变化。 - 解决某个问题的技术措施是否成功,不但取决于农户是否具有采用该技术所需的劳动力和资金(即经济因素),还取决于是否存在阻碍他们采用该技术的社会因素。 因此,只有应用参与式、跨学科的方法,充分挖掘、利用各个相关学科和责权人(即利益相关方)的知识、经验,发挥起作用,才能准确、到位的发现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般情况下,农作制度研发项目组由以作物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家(特别是农学家)和农业经济学家组成,有时也有动物科学家和社会学家,用跨学科的方法(即多个学科为同一问题而一起工作)解决问题。多学科的队伍虽然能够使用多学科的方法(即不同学科的人员独立地从事相同的或不同的研究题目),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即不同学科的人员一起从事相同的研究题目)。跨学科交叉方法发挥作用的关键是: - 应用跨学科工作平台,如PRA、建立模型、 趋势分析、情形分析,等等 - 确保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充分交流。进行决策时要求全体成员一致同意,一票否决。 - 不能闭门造车,应与当地的研发推广人员和农民进行充分的沟通。 在特定的相关领域要充分尊重专家的意见,但对团队成员承担任务的分工不能以学科专长为依据,更不能人自为战,这些工作要团队成员共同来做。
个人分类: Articles on FSD|77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曹操家族调查与跨学科研究的意义
pikeliu 2010-3-24 19:16
《复旦》2010年3月10日星期三 第827期:第06版 曹操家族调查与跨学科研究的意义 韩昇:    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系。2001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在日本东京大学等国内外多所大学担任兼职教授、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古代东亚国家关系史和佛教史。后出版《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研究》、《隋文帝传》、《正仓院》、《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海东集》等著作。   2009年岁末,引起国内学界和民众最多关注的学术事件,无疑就是河南省安阳市宣布发现了曹操墓。   2010年1月26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宣布,将利用人类基因调查的先进科学手段,调查分析曹氏基因,进而给曹操墓真伪的研究提供科学的证据。   深度结合历史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在中国尚属第一次尝试,它将为中国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催生新的学科诞生。    司马氏篡魏时曾经对曹氏进行族诛否?   对于曹操墓真伪的调查,将遇到历史学和生命科学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种观点是:司马氏篡魏的时候,曾经对曹魏皇室进行灭门屠杀,曹操后人基本上不可能留存世上。   嘉平元年(249)正月,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废黜曹芳,另立新帝,控制了曹魏政权。随后食言,诛杀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但曹爽是曹操的侄孙,不是曹操直系子孙或者整个曹氏宗族。   当司马炎最终篡魏立晋的时候,根据《晋书武帝纪》的记载,其对曹氏皇族的处置,是封魏帝为陈留王,邑万户,居于邺宫;魏氏诸王皆为县侯。可知司马炎只是将曹魏宗室迁居于邺城,并未杀戮。   纵观西晋代魏的整个过程,遭到镇压的只有曹爽这一门。然而,根据《魏略》的记载,曹爽祖父原姓秦,在曹操起兵时,为了掩护曹操而遇害,故曹操收养了曹真,遂改姓曹。《魏略》成书早于《三国志》,都出自晋代史家之手,是今日研究三国历史的基本史籍。如此说不误,则司马懿下重手镇压的并非曹氏本宗。    曹氏宗族有后人存世否?   曹氏宗族还有后人存世吗?   据《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记载,曹操嫔妃共育有25男。曹操第4代尚见记载,后裔到西晋亦见任官。曹操诸子皆封王,子嗣繁多,在谱系上仅见继承宗祧者,并非独子单传,例如曹据、曹林皆有复数子息过继他房。魏文帝曹丕后嗣情况也有清楚的记载。   仅从曹魏皇室承祧子嗣的情况来看,其宗族到西晋仍然维持绵延不绝。曹植的儿子曹志,仕晋官至散骑常侍,其文集见于《隋书经籍志》记载。据《晋书》记载,曹操侄子曹休一支,曾孙曹攄在西晋曾经担任首都洛阳令要职,死于晋末动乱。他的另一位兄弟曹识,在西晋任右军将军。   曹氏后人可以通过地方考察举荐进入仕途,曹毗就是通过郡察孝廉的途径任官的。他撰写了《曹氏家传》一卷,著录于《隋书经籍志》。可知曹氏后裔为数颇众,一直繁衍于世上,这就是今日我们寻找曹氏后人,进而验证安阳曹氏墓主身份的有力的历史依据。    曹操与夏侯氏的关系   有人提出,曹操本姓夏侯。因此有必要从历史研究方面来推断曹氏同夏侯氏的血缘关系。   曹操的祖父曹腾,在东汉官至大长秋,为宦官之首。曹操父亲曹嵩是他的养子,故曹操身世的传闻在其政敌中流传。袁绍曾骂他父嵩乞丐携养。东吴人写了《曹瞒传》,称曹操之父曹嵩为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与惇为从兄弟,说得如同亲见。晋人郭颁《世语》也沿袭此说,三人成虎。   了解了这样的背景,接下来可以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曹操身世作些考察。在东汉,宦官未必都出身贫贱,东汉后期著名的宦官曹节,《后汉书》记载他家吏二千石,显然是高官子弟。曹腾出身的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曹家,也是大姓,《三国志武帝纪》明确记载,其为西汉相国曹参后裔。   仔细考察陈寿撰写《三国志》的笔法,就不能简单地作此联想。典型的例子如曹魏第四位皇帝曹芳,《三国志三少帝纪》也说道: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所由来者当然包括过继在内,只是说不能确知出自哪一房而已。这是陈寿作为良史的慎重态度。   按照当时过继承宗祧的基本原则,曹操的儿子中,有六个过继承宗的例子,无一例外,均取兄弟之子。曹丕儿子中,有四个过继的例子,也全都来自兄弟之子。至于曹操第三、第四代中的过继事例,也毫无例外地来自本宗。据此可知,曹氏家族全部在本宗内部过继。   那么,曹操出自夏侯氏之说一是曹操的政敌对他的人身攻击。其次,曹家和夏侯家都是谯县旧门,同属刘邦创业元勋集团,并且一直居住在本籍地谯县,世代通婚,故旁人容易妄加推测。   但是,分析曹氏遗骸DNA时,我们还是准备采集夏侯氏的基因样本进行分析,解开千年的疑团。    曹氏族谱的调查和基因的采集   现存家谱是了解曹氏族源及其分布情况的一条重要线索。《中国家谱总目》收载了全球见于著录的家谱目录,其中曹氏的家谱有275件。上海图书馆收藏的曹氏家谱就达到118件。   家谱的先世传说并不可靠,曹氏家谱的起点,应该选择陈寿以来言之有据的传承,那就是始于曹参的后裔宗族,而不是再往前的西周乃至夏朝先祖。   就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曹氏家谱的年代均在明代以后,乃至有今人编修的家谱。其中,自称曹参为先祖者居多。但是,谱牒上从曹参到明代的世系没有完整可靠的记载。   我们将家谱所载世系同历史记载相比较,挑选出比较可靠的家谱,其中包含自称是曹操后裔的家谱。把曹氏取样的面铺的广一些,多取一些样本,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出自古以来多支曹氏的基因状况,获得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曹氏基因Y染色体的类型,最后同曹操宗亲或后裔的遗骸提取的基因染色体做比对。有鉴于此,我们对于家谱的记载,有意地放宽尺度,让基因的鉴定也运用于家谱的辨别上,在Y染色体的测定上,同时辨识出伪冒改姓等情况。   家谱调查反映出,与曹参或者曹操有关系的曹氏,大量分布于长江流域,与上述历史所见五胡十六国以后曹氏陈留王系迁居于江南的情况是吻合的。因此,这些地区是基因采集的主要地区。    曹氏基因调查与跨学科研究   安阳曹魏大墓墓主身份的判定在考古学上已经走入瓶颈。分子生物学的DNA鉴定无疑是目前最有力的途径。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世界上十多个最好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联合,在全球采集分析了4000万人类基因,在国内也成功分析了数十万人类基因。安阳曹氏墓的出现,提供了两个重要的契机,一是促成了历史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深层次合作研究,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以分子生物学为主要研究工具的历史人类学新学科;二是加快了人类基因调查从以民族向以家族为对象的转变。曹氏墓的DNA鉴定,是这一重大转变的个案,标志着中国的人类基因调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古人遗骸随着岁月流逝DNA也在不断降解,只能通过对现代人中曹氏DNA的全面分析,才能构成调查古代遗骸DNA的标尺。
个人分类: IDR|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学科”目标遭遇现实悖论 文汇报 2010-03-09
pikeliu 2010-3-10 19:46
学院越设越多,学科越分越细 跨学科目标遭遇现实悖论 文汇报2010-03-09 第7版 作者:姜澎 哈佛大学100年来学院的数量一直保持在10个左右,而中国大学的专业学院起步数量是20个,还不包括那些独立的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跨学科,可目前国内不少高校一年一个新学院的现状,只会使学科的分割越来越严重,谈何跨学科?在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教育规划纲要中,跨学科的目标,让不少高校的教授感到担忧。 学院林立有多少是为了教育? 几乎就在一夜之间,不仅文科院校的哲学系升格为哲学学院,甚至连理工类院校的哲学系也升格成了学院。记者发现,基本上纳入211的大学,其专业学院数都超过20个,而地方院校的学院数也都超过15个。 据本市某名牌大学学术委员会的一位教授称,该校哲学系升学院是因为全国大学系升学院成风,而该校的系主任曾经在开会时不止一次地抱怨过,出去开会连排位都不一样,因为别的学校出去都是院长,而他是系主任,所以他的位置总是排在别人后面,几次抱怨之后,学校有关部门也就同意了他申请学院的报批,当然报批的理由是为了该专业的发展。这位教授称:新设一个学院总有说得过去的理由,虽然大家都知道没有必要,但是又有谁会那么顶真呢?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丁钢教授说,学院越来越多,已经是大学里不争的事实。在纲要出台后,学院林立的现象是否会有变化?丁钢坦陈,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学院总是和各类资源挂钩,而学院的多少如今也成为学校形象的一部分了。 学院背后是数不清的利益纠葛 本市某名牌大学一个新设学院开设了国学课,另一所人文学院就要开设传统文化修养课程,甚至出现了两所学院为了争抢同一笔赞助闹到了校长那里。升了学院的一大好处是好和校长谈条件,否则一个教授或者一个系主任和校长谈条件的筹码太少了。某大学院长这样看待升为学院的好处。 这位院长坦率地说,现在教育和科研经费拨到学校由校长分配,往往就变成了胡椒面财政,一个系或者是一个教授很难在这样的胡椒面财政中取得什么优势,而学院院长就不同了。至于院系林立带来的负面作用,这位教授称:虽然我们都知道一旦设立了学院,就会占用大量的资源,而且一旦要谈合作,大家势必考虑的又是各自学院的利益。但是在现实面前,谁会考虑这些呢?更何况又有哪个校领导不希望大而全呢? 他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高校在培养人才时要注意文理交融,培养跨学科的高素质杰出人才。但是在学院越设越多的情况下,只会出现学科越来越细、分割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跨学科合作,即使能够跨学科合作,质量也让人担忧。 海外名校学院数平均不超10个 有关调查机构曾经对海外30所世界著名大学进行过调查,发现这些大学平均拥有学院数不超过10个,其中斯坦福大学的学院设置数量是4个,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这些学校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更关键的是,它们的学院职责非常分明,培养本科生和基础学科研究生的是文理学院,其他专业学院都没有基础学科研究生和本科生学位的授予权,因此,人才培养必须在合作的前提下才能开展。一般情况下,学校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立极少数量的学院,除此之外,就是跨学院的研究中心,用来培养跨学科的研究生和从事跨学科研究。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不久前在上海时就曾说,就连耶鲁这样有雄厚资金支持的大学也无法在所有的研究及教学领域内都建设世界水准的学术项目或者设立相应的学院。因此耶鲁大学如果因资源限制而无法全面发展某一领域或科目,就会对建设项目有所侧重。 丁钢告诉记者,日本的筑波大学原本名不见经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该大学淡化了学院,按照学科群来进行建设,如今已经在部分学科颇有名气了。反观国内,现在很多大学都把跨学科、国际化作为一个时髦的口号,但是在学院林立的情况下,这一目标好似空中楼阁。本报记者 姜澎
个人分类: IDR|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诺贝尔奖为何青睐交叉学科
pikeliu 2010-2-5 22:4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2/227982.shtm 作者:冯一潇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2-2 冯一潇:诺贝尔奖为何青睐交叉学科 在近万个独立学科中,一半左右属于交叉学科。目前比较成熟的学科大约有5550门,其中交叉学科总数约2600门,占全部学科总数的46.8%之多,其发展表现出良好势头和巨大潜力。 大科学并不是指依赖于大装置的大科学,而是指综合性的大科学思维体系,以区别于传统的、狭隘的科学思维方式。 百年诺贝尔奖,有41.02%的获奖者属于交叉学科。尤其在20世纪最后25年,95项自然科学奖中,交叉学科领域有45项,占获奖总数的47.4%。这个统计数据的重要意义,尤其值得不擅长多学科交叉的中国科学家深入思考。 交叉学科是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问。交叉学科不是多门学科的简单拼凑堆积,而是多学科依存于内在逻辑关系联结渗透形成的新学科。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综合,有利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培育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提出:在近100多年里,交叉科学,包括边缘科学、横断科学、综合科学和软科学等,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消除了各学科之间的脱节现象、填补了各门学科之间边缘地带的空白,将分散的学科综合起来,从而实现科学的整体化。交叉学科研究正在成为科学发展的主流,不仅活跃研究者的思维,开阔科学研究的视野,同时也大大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个最新的例子是纳米科学,这是最为典型的交叉学科,它的出现,推动了众多学科领域的发展。 学科交叉是重大科学成就的源泉 将某一学科已发展成熟的知识、方法和技术应用到另一学科的前沿,能够产生重大创新成果,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已经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以诺贝尔奖为例,交叉学科所获奖项一直占据很大比重,评奖委员会更倾向于表彰属于交叉学科范畴的研究成果。 20世纪自然科学最重要的有三大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和DNA双螺旋结构。其中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科学史上最富传奇性的章节之一,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一共有4位:物理学家克里克(Crick)和威尔金斯(Wilkins)、生物学家沃森(Watson)还有化学家富兰克林(Franklin)。他们4人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在同一时间都致力于研究遗传基因的分子结构,在既合作又竞争,充满交流和争论的学术氛围中,发挥了各自专业的特长,为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作出了杰出贡献,这是科学史上由多门学科交叉渗透、相互借鉴产生的一项举世瞩目的科学成果,成为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基因工程中的DNA重组技术也是学科交叉的产物。这一技术的开拓者和创始人,美国生物化学家保罗伯格(Paul Berg)借助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利用限制酶和连接酶处理SV40病毒和大肠杆菌DNA碎片,最终两个不同来源的DNA片段连接在一起并发挥其应有的生物学功能。这是世界上首次完成的基因重组和DNA人工转移的重大创新研究,证明了完全可以在体外对基因进行操作,从而为人类主动改变生物的性状和功能,创造更加适合于人类需要的新生物提供了重要方法,开创了遗传工程的新纪元。 199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布,向人们展示了数学、物理和化学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取得的重大成果。美国物理学家瓦尔特科恩(Walter Kohn)和英国数学家约翰波普(John Pople)以物理和数学工具,发展了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方法,在化学领域取得了骄人成就。通过以科恩和波普为代表的量子化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今天,量子化学无疑成为化学工作者最有用的工具之一。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发明实质上是物理学与医学的结合,也是交叉学科能产生丰富成果的有力证明。这种能精确观察人体内部器官而又不造成伤害的影像技术,对于医疗诊断、治疗及其检查至关重要。其发明者,美国的保罗C劳特伯(PaulCLauterbur)和英国的皮特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field)因此项技术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交叉学科研究是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交叉学科是当今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据统计,在近万个独立学科中,一半左右属于交叉学科。目前比较成熟的学科大约有5550门,其中交叉学科总数约2600门,占全部学科总数的46.8%之多,其发展表现出良好势头和巨大潜力。当今,很多热门话题都涉及交叉学科研究,如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神经系统科学、微阵列技术等;同样,许多重大的科研成就也都是跨学科合作的成果,如人类基因组测序、绿色革命以及载人空间飞行等。前沿学科在交叉融合中获得新生。2003年由美国硅谷产学研各界组成的智囊机构一致认为,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正在共同酝酿下一个科技创新高潮。未来这三大技术的交叉融合将有望广泛改变工艺和产品,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并将对全球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交叉学科研究是未来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实现科学研究的跨学科性不仅是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世界各国对交叉学科研究极为重视。200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建立了多个学科交叉研究中心,便于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相互交流和沟通,不仅设立了多学科交叉研究人员培训基金,还举办了技术方法创新研讨会和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交界的机构联席会。英国等其他发达国家也相继成立了学科交叉研究中心,为前沿学科建设开辟道路。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教授朱棣文倡导确定了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计划(Bio-X Program),包含了涉及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和医学领域的众多学科。Bio-X 计划将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临床科学的前沿结合在一起,促进整个生物医学领域从分子尺度跨越到人类器官尺度的技术创新。2002年,《自然》杂志设立了一项交叉学科进步奖提名,奖励那些在交叉学科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宗旨是为了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这吸引了大批来自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他们有的在交叉学科领域中发明了新的技术,有的则将一些已经成熟的技术以新的形式去解决问题。大家都希望可以在思想上交融并闪出智慧的火花。生命科学界权威杂志《细胞》也特设了一个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介绍专栏,为研究人员打开了进入交叉学科研究的大门。 我国政府在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选择了一批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开展研究并给予资助,包括: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与系统整合、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等多学科研究方向。973项目8个资助领域之一的综合交叉,通过鼓励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建设若干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机制创新的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从而孕育出更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第一批973项目光合作用高效光能转化机理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就是一项多学科交叉,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农学有机结合开展科学研究的项目,使我国光合作用机理与膜蛋白三维结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样大跨度的多学科结合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国际上也很少见。200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交叉科学》创刊,为国内首个交叉科学研究连续出版物,以交叉为特色,反映我国交叉科学研究新思想、新观点、新成果。同年北京大学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该院已建立了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化学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等若干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群体,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内其他重点高校如浙江大学也相继成立了相关研究中心,加强交叉学科的建设。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于2006年设立了有200多名研究人员的多学科研究中心,迄今已在纳米生物安全性、金属蛋白质组学、分子影像学、生物大分子结构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交叉学科研究的创新建设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交叉学科研究既有一般科学研究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和体制,促进各学科协作发展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人员聘任评价机制、资源分配机制以及相应的交叉学科学术支撑体系。交叉学科研究应向体制化、制度化及管理的可操作化迈进。2004年,美国科学院协会(American Scientific Affiliation)发表了长篇报告,名为《促进交叉科学研究》(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该报告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现状,对如何促进交叉学科发展提出了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到管理体制一揽子富有创见性的改革方案,其前瞻性、系统性、深刻性令人深受启发。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交叉学科的发展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交叉学科既没有院系对应,自身也未成学统,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人员只能分散到其他学科。由于交叉学科尚没有专门的学术建制,因而常会遭受传统思维的束缚和固有研究体制与模式的阻力,找不到对应的位置,得不到政策、制度的鼓励和保障,致使学科交叉研究的力度和广度不足。《中国交叉科学》主编刘仲林教授认为,交叉科学研究要在现有科研和教育体制中立足,就必须从深层突破以传统学科界限为基础的科研管理和学科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交叉、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拓展科研和教学充分自由创造的空间。正如李四光先生所言,要打破科学割据的旧习,作一种彻底联合的努力。 建设和发展交叉学科的关键取决于构建基于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管理平台。应根据自身学科建设和发展情况,积极创新平台建设模式,以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为基础,组织联合相关的研究力量,逐步克服现行的教学科研体制、人事制度与学科交叉平台建设相互矛盾的突出问题,建设一个学科前沿性与学科交叉性相结合、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政府和资金赞助部门应有导向性,以鼓励学科交叉研究的开展。通过优化资源的配置,如设立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等,保证资源合理、有效到位,以较好地实现各要素间的优化配置,并使各要素间得以和谐发展。还要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不断创新学术交流方式,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学术思想的碰撞、切磋、互相渗透和融合,扩大视野,有效沟通,启迪科技人员的学术思想,激励创造性思维能力。 交叉科学则因其独特的跨学科性而无法找到自己的应有位置,以至形不成自己的专门队伍和组织,缺乏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平台,发展不得不长时间停留在业余的水平上。科技体制应为交叉学科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整合人才资源,组建科研团队。利用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在方法上的相互启发,科研中的相互配合,真正实现质量上的系统整合效应。通过选拔优秀人才、激励先进成果来推动科技进步。逐步建立和完善交叉学科建设的弹性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弱化短期考核指标,努力为学科建设特别是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正如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2004年给美国政府的科技咨询报告中指出:为使未来科技领域真正有所成就,造就能够跨越传统学科进行研究并思考外部世界的新一代科学家是绝对必要的。培育这种要么能够跨学科研究,要么知道如何在学科交叉领域与他人合作的新一代研究人员,对于未来至关重要。 学科交叉推动大科学时代进程 学科交叉体现了科学的综合化发展趋势。科学上新理论、新学科、新技术的出现常常是在现有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学科交叉已经形成了大量成熟的交叉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等,并且还将陆续形成其他重要的交叉学科。这些新学科将会大大推动科学进步,尤其在现代大科学发展趋势下,几乎已找不到没有学科交叉的纯科学问题。随着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以及各种新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创建与不断完善,使得科学本身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推动科学向着多维综合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迈进,这就是所谓的大科学时代。我们这里所指的大科学并不是指依赖于大装置的大科学,而是指综合性的大科学思维体系,以区别于传统的、狭隘的科学思维方式。 分化是小科学时期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交叉则是大科学时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表征。在大科学背景下,交叉学科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务院2006年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了四项重大科学研究规划,涉及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和发育与生殖研究等研究领域,其中的16个重大专项多数都是跨学科领域的。中国科协新批准的34个学会中,有一些就是交叉科学学会。可见,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并逐渐形成各种交叉学科群,乃是当代大科学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0年开始试点实施重大研究计划,这是提高我国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一项新举措,是重要的制度创新。该项目针对重大科学问题,整合不同学术思路和不同层次的项目形成具有统一目标的项目群,实施相对长期(6~8年)的支持,旨在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争鸣,激励创新。这种资助模式强调顶层设计,突出战略性,在围绕整体目标进行研究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既保证了科学研究自由探索的需要,发挥了科学家的创造性,又顺应了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规模性,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基础研究中的创新常常来自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碰、不同理论的互融和不同专业人员的互补。大科学时代将会越来越重视科学体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这就是现今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和发展趋势。我国交叉学科目前总体上处在发展成长阶段,并且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多学科研究中心) 《科学时报》 (2010-2-2 A3 观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2010-2-3 9:38:32 匿名 IP:61.50.142.* 有时是独立学科的发展举步维艰了,才产生了交叉学科 3教716 [回复]2010-2-3 9:28:34 匿名 IP:125.69.145.* 还有一点,交叉学科毕业的学生很难找工作! [回复]2010-2-2 23:13:51 匿名 IP:115.170.227.*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也不能算什么交叉学科。一个技术应用到很多领域,只不过在生物医学领域最影响大。要按作者的思路,指南针的发明也是重大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一个地磁学一个航海学。 交叉学科是重要,但也不能随意胡说,把什么都归为交叉学科。 [回复]2010-2-2 23:10:17 匿名 IP:115.170.227.* 白痴作者随意说胡话。什么都归为交叉学科,双螺旋和基因工程不是交叉学科的成果。它们是典型正宗的生物学研究,偏微观。基因工程与工程没关系,不要牵强附会。 [回复]2010-2-2 19:48:27 匿名 IP:202.100.92.* 作者不要误导,基础研究领域不存在大科学。 中国目前的科研团队计划,根本出不了什么东西,出了一堆低水平论文。 [回复]
个人分类: IDR|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国斥资5亿英镑创建生物医学研发中心
pikeliu 2009-12-8 20:48
作者:梅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9-12-8 英国斥资5亿英镑创建生物医学研发中心 集合了英国4家顶级研究机构;可望容纳1000多名科学家 12月7日,英国众多科学家、政府与生物医学慈善团体官员,共同对外公布了一座超级实验室的设计图和科研计划。这一超级实验室即英国医学研发中心(UKCMRI),计划耗资超过5亿英镑,2014年底建成后可望容纳1250名科学家和250名支持人员。 这一计划将集合英国4家顶级的医学研究机构,包括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维康基金会、英国癌症研究(CRUK)以及伦敦大学学院(UCL)。 UKCMRI的科研计划由Paul Nurse主持设计,他曾于2001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Nurse表示,这四家合作伙伴意在创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机构,将主要由年轻科学家组成,他们将不会拘泥于部门间的屏障以及单一的疾病或医疗策略。UKCMRI有着一个简单的目标,即保持英国在世界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的前沿地位。(科学网 梅进/编译) 更多阅读 《科学》网站相关报道(英文) 《自然》网站相关报道(英文) http://blogs.sciencemag.org/scienceinsider/2009/12/london-superlab.html December 7, 2009 London Superlab Gets a Plan and a Design by John Travis LONDONAt a press briefing today, researchers, government and biomedical charity officials, and architects unveiled design drawings and a scientific vision for a mammoth lab facility here that one participant says will be a cathedral of science. Expected to house 1250 researchers and 250 support staff, the United Kingdom Centre for Medical Research Innovation (UKCMRI) will cost more than 500 million to build and could be ready by the end of 2014assuming several possible obstacles dont derail the effort. The project, first announced in 2007, brings together the U.K.s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 the two charities Wellcome Trust and Cancer Research UK (CRUK), and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 At the briefing, Paul Nurse, the BritishNobel laureate and head of Rockefeller University in New York City who has been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of UKCMRIs scientific plan, spoke of the four partners ambitions. They are to create a multidisciplinary institution dominated by early-career scientists who wont be constrained by departmental barriers or a focus on a single disease or medical strategy. The institute, says Nurse, has a simple goal: keep Britain at the forefront of biomedical research in the world. Others at the briefing confirmed that UKCMRI will house a high category 3 infectious disease facility, which means that researchers will be able to work with flu viruses but not even more dangerous pathogens such as the Ebola virus that demand the next level of biosafety. Small animals, such as mice, rats, and ferrets, will be available for experimentation, but UKCRMI has no plans to conduct work on cats, dogs, or primates. Many details of UKCRMI remain to be worked out, not the least which scientists from MRC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NIMR) and CRUKs London Research Institute will be selected to join the new institute. The directors of each research center acknowledge that not everyone will move over to the new building; both centers will close and have their land sold off to cover much of UKCRMIs cost. NIMR staff in particular have worried about how many of them will make the move from their famed home in Mill Hill outside London, and MRC chief Leszek Borysiewiczs statement that a large fraction of NIMR will relocate may not completely ease those concerns. MRC also still has to gain approval from the U.K. government for its petition for additional funds to build UKCRMIMRC plans to contribute 45% to 50% of the cost, Cancer Research UK 25% to 30%, Wellcome Trust 20%, and UCL 5% to 10%. And UKCMRI has yet to submit its building plan to the local city council. Some residents are expected to protest the project, complaining that the land was originally designated for affordable housing or arguing that having infectious disease research in the heart of London and next to train hubs could spread pathogens throughout the United Kingdom and Europe. Illustration: UKCMRI
个人分类: IDR|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培养出航天员却选不出院士? 交叉学科处境尴尬
pikeliu 2009-12-5 10:20
培养出航天员却选不出院士? 交叉学科处境尴尬 http://www.edu.cn  2009-12-04  科技日报 游雪晴   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公布,一些交叉学科的候选人再次全军覆没,这也从一个侧面凸显   虽然李最雄几个月前就知道自己这次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失败,但近日2009年度新增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公布后,他还是很关注地到网站上浏览了一下。在他申报的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有6名新院士当选,他都不太熟悉,就如同在这个领域,别人也不熟悉他一样这次,他在第二轮落选的理由是所申报的专业领域不合适。   也不怨别人不了解,干我们这一行的,在哪个领域申报都会出现这种问题,毕竟这是个多学科交叉的应用科学,无法划归到现有的任何一个学科体系中,也从没有产生一位本领域的院士。这位敦煌研究院的前副院长、我国第一位文物保护科学博士、在土遗址保护工程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工作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虽然有着诸多遗憾,但依然很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他笑称:这次申报院士,能够进入第二轮,已经是我们这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了,当年许多文物保护专家申报时都止步在第一轮。   无独有偶,同样在本领域声名显赫的陈善广研究员,今年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也在第二轮后被淘汰。作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航天医学工程学领域的首席专家,陈善广同样被卡于申报领域不合适。他解释说:我是在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申报的,但我的研究对象又不是火车、飞机、火箭,而是飞行中人的医学与工程问题,实在差距太大。可如果申报医学似乎也不合适。在这个训练出杨利伟、翟志刚等航天员的领域中,同样也没有一位院士。   对于李最雄和陈善广等而言,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的研究领域是边缘交叉学科。而申报院士无门,仅仅反映了这类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尴尬处境的一个侧面,更多、更大的制约因素让这类交叉科学的发展遭遇瓶颈。   陈善广告诉记者,虽然航天医学工程是在国家载人航天任务的驱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也有了4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门以航天医学和航天环控生保工程为主线的医工结合、多学科交叉集成的综合性学科。载人航天工程这块金字招牌,既有利也有弊。陈善广说,不论是经费申请,还是重点试验室设立、基础研究项目申报,常常由于这项尽人皆知的国家工程被挡在了外面,相关基础研究得不到多方面的支持。   据介绍,航天医学工程学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被认为是投入产出比非常高的一个研究领域。美国高科技产业正是由于阿波罗登月计划而得以蓬勃发展,其中美国的医疗产业获益最大。航天员选拔、训练以及健康管理的理论、方法对于建设以健康为核心的医疗卫生体系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比之下,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更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型,甚至横跨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在教育部公布的一级学科目录里,与文物保护密切相关的就有17个之多。仅自然科学,就包涵化学、材料科学、地质、工程力学、岩土力学、建筑等一级学科。实现真正意义的学科交叉与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国家文物局主管科技工作的罗静副司长告诉记者。   罗静说,在许多国家,尤其是那些非常重视本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都有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专业,而且在授予硕士学位时,要求必须取得过两个不同的本科学位,充分体现了这一学科的交叉性。我国目前只有在历史学门类里,有考古和博物馆学,无法涵盖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的全部内容。   都说交叉学科是创新的增长点,但目前这种学科设置,很难让我们这类处于边缘的交叉学科得以发展。教育部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是1990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之后在1997年又重新修改颁布过,现在已经过了10多年。这些年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学科应运而生,可我们的管理却没有跟上。陈善广说。   据了解,这两个领域的主管部门都曾向有关机构打过报告,申请增设相应的学科,但都没有得到相关回应。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认为,缺少国家层面的学科整合,非常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壮大。目前这种状况,很难将最一流的人才吸引进来,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科进步。为啥我们现在不能还原出几千年前古人制造的青铜器和陶瓷?那时的制作工匠是当时全社会最尖端的人才,而现在搞文物修复的,能有本科学历就很难得了。宋新潮还认为,由于没有学科整合,许多研究人员都是客串性质,加之原来的学术背景差异很大,在工作中很难达成共识,摩擦多、分歧大,造成很多研究项目进展困难。仅仅依靠科研项目的支持方式,容易产生临时组合、仓促应战的情况,不利于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跨学科研究团队。   其实最重要的是,目前这种状况,由于缺少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使得这类交叉学科的发展难以为继。陈善广对此非常焦急。
个人分类: IDR|1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复旦大学 “985工程”二期建设顺利完成
pikeliu 2009-11-23 18:59
专家组对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绩效进行考察 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顺利完成 作者:李莹摄影:沈顺发布时间:2009-11-23 新闻中心讯 2009年11月19日上午,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教委和财政局组织专家组对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绩效进行考察。市发展改革委叶明忠副主任主持考察,杨玉良校长出席学校汇报会并致词,陈晓漫副校长代表学校汇报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情况,桂永浩副校长与会。 杨玉良校长在会上表示,要杜绝浮躁心态,借此次上海评审工作,认真吸取985工程二期建设的经验,为三期建设的推进做好准备。 陈晓漫副校长从主要任务与完成概况、总体建设成效和服务上海三方面介绍了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情况。二期建设中,我校启动了12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开放式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一批国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汇聚了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取得一批国际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在体制机制方面已经开始显现明显的优势和作用;师资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尤其青年教师培养上投入大量精力;正在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中心之一,具有广泛紧密的国际联系,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非常活跃;并在信息化校园建设、文献保障系统、学科布局结构等方面建设了较为完备的支撑条件,促进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据此,陈晓漫副校长表示,我校已顺利完成985工程二期建设任务,达到了既定的总体目标,促进了学校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学校第二步的战略以及更长远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听取了学校汇报之后,专家组和上海市有关部门领导实地考察了历史地理创新基地和先进材料科技创新平台。专家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谢绳武、我校原副校长周鲁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李国强、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王建磐、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上海金融学院院长储敏伟和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所长谢仁业等七位评审专家与我校领导交流了考察意见。 专家组对我校的二期建设做出高度评价,认为复旦大学近年来抓住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体制机制转型的良好机遇,通过985工程二期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在文理基础型研究、创新性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高科技前沿研究以及适应上海和全国产业调整,关注当前重大产业项目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成绩更为突出。 专家们还从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加强实验室管理、扩大国际交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科学化评价体系等诸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对三期建设提出建议。杨玉良校长对专家们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表示真诚的感谢,并着重就985工程建设、学校今后建设和发展的若干问题,以及今后拟采取的举措做了简明扼要的回答。 市发改委、教委、财政局、科委、经信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教公司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考察。我校学科办、校办、财务处、人事处、科技处、文科科研处、教务处、研究生院、资产处、平台办等有关职能部处负责人陪同考察。
个人分类: IDR|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光源的建设历史
pikeliu 2009-11-11 18:50
http://cbsf.ihep.ac.cn/shanghai/shanghai-index.htm |科学目标|性能参数|运行管理|组织结构|领导机构|工程进展| |2005年进展|2006年进展|2007年进展|相关链接| 建设目标和科学目标 上海光源(SSRF)的建设目标是建造一台高性能价格比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包括一台100MeV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一台3.5GeV增强器、一台3.5GeV的电子储存环和首批建造的七条光束线及相应的实验站。电子储存环的最高流强为300mA,最低发射度为3.9 nmrad,配以先进的插入件后,可在用户需求最集中的光子能区(0.1~40keV)产生高通量、高耀度的同步辐射光,最高光谱亮度可超过1019 photons/(smm2 mrad2 0.1%BW)。 SSRF具有安装26条插入件光束线、36条弯铁光束线和若干条红外光束线等六十多条光束线的潜力,它可以同时为近百个实验站供光。首批建造4条基于插入件的光束线站,分别是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硬X射线微聚集及应用、X射线成像及医学应用、软X射线扫描显微;2条基于弯转磁铁的光束线站,分别是高分辨衍射与散射、XAFS;一条组合线站,即X射线光刻与微纳加工。 上海光源工程座落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该园区是国家级高科技园区、园区拥有良好的建设条件。 上海光源工程地块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杨桥村南部,工程用地范围约20万平方米,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以零地价转让给上海光源工程使用。一期拟建约45000平方米,区域地势平坦、自然地面绝对标高为海拔3.8米。地块基本呈矩形,东西长分别为588至615米,南北宽为333米,总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为50857平方米。区域地势平坦、自然地面绝对标高为海拔3.800米。场地周边交通方便。 建址区域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张江园区可供两路互为独立的供电电源,供水系统和东海优质天然气。上海已建设国际一流的宽带计算机数字通讯平台,主干网浦东通讯枢纽建在张江园区,浦东宽带接入网可以给用户提供高速宽带上网手段。 主体建筑拟设于地块东侧,综合实验楼设于主体建筑东南侧,便于联系与设备的运输;动力设备用房设于主体建筑东侧,尽量邻近主体建筑,以减少管线投资和能源的损耗。综合办公楼则位于场地中部与主体建筑紧邻,面迎主要入口,便于同外界的联系。生活区设在地块的西南部,与工作区相对分离,利于创造相对独立的安静环境。地块的西部与北部预留未来科学研究发展用地。 加速器主要性能参数 储存环: 1) 能量 3.5GeV 2) 周长 432m 3) 周期数 20 4) 直线节长度 412m,166.5m 5) 平均流强 200~300mA 6) 最低自然水平发射度 3.9 nmrad 7) 束流寿命 ³10hrs 8) 引出光斑位置稳定性 ~10% 注入器: 1) 预注入器能量 100MeV 2) 增强器能量 0.1~3.5GeV 3) 增强器周长 180m 4) 自然发射度 110 nmrad   首批拟建光束线主要性能 序号 线站名称 光源 束线主要性能指标 1 生物大分子晶体学 小间隙波荡器 能量范围:5~18keV 聚焦光斑尺寸:~0.150.05 mm2 光通量:~1012phs/s (13keV) 能量分辨率:210-4 光束发散角:~0.30.04mrad 2 高分辨衍射和散射 弯铁 能量范围:4~30 keV 聚焦光斑尺寸:~0.20.2 mm2 光通量:1.01011 phs/s 能量分辨率: 4.010-4 3 XAFS 弯铁 能量范围:3.5~22 keV 聚焦光斑尺寸:0.2mm1.0 mm 光通量:1012phs/s in 0.1%bw 能量分辨率:210-4 4 硬X射线微聚焦及应用 小间隙波荡器 能量范围:5~20keV 聚焦光斑尺寸:22mm2 (HV) K-B mirror 光通量:1012 phs/smm20.1%bw 能量分辨率:210-4 5 X射线成像及医学应用 扭摆器 能量范围:8.0~72.5 keV 单色光光通量: 1109ph/s/mm2@60keV 不聚焦单色光束 6 软X射线扫描显微 波荡器 能量范围:250~2000eV 能量分辨率:2500 空间分辨率: 50nm 光子通量:107 ~ 109 (phs/s) 7 X射线光刻 弯铁 能量范围:1~8keV 水平光斑:120mm 接收角:40.3 (HV) mrad 波荡器 波长:4.96nm 谱分辨(l/Dl):~10000 空间分辨率:15~40nm 光斑尺寸:0.25~4mm2 干涉条纹周期:30~100nm   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上海光源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将陆续成立上海光源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和用户委员会。上海光源国家实验室将按照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的要求,并根据国际同类装置的经验,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上海光源国家实验室将拥有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的运行、科研和管理队伍,其主要任务是上海光源的稳定运行和性能改进、同步辐射实验方法和仪器的研制以及部分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加强国内外开放,吸引高水平科学家到装置上开展研究工作将是上海光源国家实验室的主要任务。 上海光源是国家公共科学研究平台,装置运行费由国家支付,科学研究经费由国家实验室和用户自己通过多渠道争取;装置升级改造经费,原则上采用谁的项目谁投资的原则,即:如果国家要求或批准新建线站或机器升级,则由国家出钱,如果是用户要求新建线站则由用户出钱。 上海光源的光束线和实验站简单分为两类,公用线站和专用线站。国家实验室用国家投资建设的公用线站的机时的70~80%提供给国内外用户免费使用,用户委员会或科技委根据用户申请决定机时的分配,其余20~30%由国家实验室自用;专用线站由用户自己投资建设,若30%作为公用机时,则70%机时免费自用,若全部自用,国家实验室则收取机时费用。 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 估计上海光源在工程建设期间,最少需要380人左右的工程建设队伍(待初步设计定)。 上海光源建成后,约需要265人左右。 加速器工程和线站工程的大部分建设和运行任务,由于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殊要求,必须由装置队伍自己来完成;公用设施工程建设则需要装置队伍的参与以保证建成后装置的正常运行。建安工程只需少量装置队伍参与,以保证建安工程满足装置的需求和未来可能的改扩建工作。 作为法人单位的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为支持上海光源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装置队伍,启动了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并提供了相关的支撑条件,从国内外招聘工程急需的科技人员。其次,通过与国内科研、教育单位密切合作,采用长期借调、短期聘用等项目聘任的方式解决工程急需的科技力量。此外,计划在线站工程、公用设施工程中部分采用合作研制的方式,重点解决工程技术人员的短缺。返聘退休的科技人员,不但发挥了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降低了工程结束后的人员分流压力;建安工程将与上海市密切合作,其中甲方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将采用大部分从上海市相关部门借调的方式解决;需要大量人力的研制工作将尽量通过合同方式委托社会力量完成。人员费用由院、所共同解决。 工程科技委和顾问组 工程科技委 主 任: 方守贤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副主任:冼鼎昌(高能所)、杨福家(复旦大学)、陈森玉(高能所) 成 员: 加速器及综合领域 方守贤、冼鼎昌、杨福家、陈森玉、钱文藻、何多慧、陈佳洱、魏宝文、林郁正、樊明武、刘国治(西北核技术所)、张维岩(工程物理院) 光学工程领域 曹建林、阎永廉、朱健强、赵卫 材料、凝聚态物理、化学、微电子领域 白春礼、卢柯、候建国、王恩哥、封松林、包信和、金晓峰、洪茂椿 生物、药物、医学领域 陈 竺、李家洋、牛立文、饶子和、陈凯先、徐学敏、凌峰 环境、地球科学 及工业应用领域 陈同斌、许志琴 、谢在库 工程总顾问陈森玉 工程进展 1993年12月,丁大钊等三位院士建议在我国建设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 1995年2月,上海市政协八届 二次会议期间,著名科学家谢希德、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福家、时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的王志勤等7名政协委员,联名向上海市政协递交了《关于在上海建造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提案。提案指出,这一大型科研工程建成后,上海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多学科前沿研究中心,并藉以发展一系列具有巨大辐射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该提案被列为市政协重点提案,同时也受到了国家计委、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当时的上海市长徐匡迪多次亲自关心提案的落实情况,并提议将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改称为上海光源。 1995年3月,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则同意,共同向国家建议建设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同步辐射装置(SSRF)。 1996年4月,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申请在上海建造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重大建设项目。 1997年6月,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原则同意开展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预制研究 ,以掌握建设上海同步辐射装置的关键技术,形成骨干科技队伍。 1998年3月1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预制研究项目,绝大多数研制项目的技术指标属第三代光源的国际先进水平,总经费8000万。工程预制研究由工程指挥部在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组织实施。 1999年7月,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领导小组审议并批准上海同步辐射装置落户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占地300亩,原则同意首批拟建的7条光束线和实验站。地铁2号线将它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市中心南京路步行街等直接相连,行程15-20分钟。上海可望在21世纪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多学科前沿研究中心。 2000年7月,国家科教领导小组要求继续开展研究。 2001年3月,SSRF预制研究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和上海市计委共同主持、主要由两院院士组成的专家组的鉴定,全部预制研究项目的主要性能都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 2002年6月,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完成41项重大关键技术非标设备的研制,其中26项达到国际上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 2003年7月,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上海光源工程项目建议书。 2003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咨公司完成项目建议书的评估。 ------------------------------------------------------------------------------------------------ 2004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项目建议书。该项目总投资12.4亿(含0.8亿预制研究费、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 2004年6月28日,中科院与上海市共同组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家评议。 2004年6月29日,上海光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上海举行,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上海市市长韩正和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等出席了会议(右图)。会议听取了项目建设领导机构组成的说明、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报告、可行性研究工作报告的评审说明。会议批准了工程建设指挥部、经理部、科技委、顾问组成立及相关人选,选定主体建筑方案,同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 2004年7月26-27日,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北京组织专家对上海光源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 2004年8月16日,上海同步辐射装置预制研究项目通过了国家验收。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11人组成了国家验收委员会。会议听取了建设单位的建设报告、项目工艺鉴定意见和预验收意见,查验了工程现场,查阅了文件、图纸等档案资料。委员们经认真审议后一致认为,通过预制研究,项目承担单位切实掌握了建设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的重大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对工程进度有影响的重要部件的样机等,上海同步辐射装置的预制研究任务已经圆满完成,达到预期目标,为建设上海光源工程奠定了基础。 2004年10月21-22日,SSRF首批光束线站初步设计评议会在上海召开,21名国内同步辐射应用于光束线技术方面的专家到会。会议听取了SSRF首批7个光束线站设计报告及关键部件工程设计报告,并分组就这7个光束线站的科学目标、设计指标、束线工程技术进行了讨论。专家组提出了36条具体评议意见,除了对光束线站设计方面的专业建议外,还建议应尽快成立上海光源用户委员会,参与相关线站的具体设计,使实验站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2004年10月20日-21日,SSRF召开了光束线站研讨会,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中科大合肥同步辐射实验室、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等有关教学科研单位的近70多位专家教授及中科院基础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上海光源工程的进展和光束线站的建设设想、近年来我国同步辐射研究进展、以及SSRF未来在医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中的应用和SSRF光束线站的设计等报告。会议认为,SSRF的设计和建成将为许多前沿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综合性试验平台。SSRF未来的用户及各领域专家就光束线站的具体设计参数和建设方案进行了分组讨论。上海光源工程总经理徐洪杰回答了专家们提出的问题,并在总结讲话中指出,SSRF是个用户装置,一定会和用户保持紧密的联系,也会和用户一道建好并用好这个装置,对于任何好的建议和意见都会认真地考虑并尽力做好,希望今后能在上海光源的建设中与业内同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我国同步辐射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04年10月25-26日,上海光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中科院副院长、上海光源工程总指挥江绵恒、科技委主任方守贤院士、科技委副主任冼鼎昌、杨福家、陈森玉院士和工程科技委员会委员20人出席了会议。江绵恒副院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上海光源工程的建成对我国科研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在大科学装置科研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希望上海光源工程科技委能在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做到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唯真求实、协同创新,为上海光源的建设提出科学性的指导和意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将上海光源建设成为水平先进、效率高超、成果显著、发展势头良好、培养大量专业研究人才、服务于国家科学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型科研平台。会议举行了上海光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聘请仪式,讨论并通过了上海光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章程。会议听取了工程总体进展、加速器方案作了报告、高频发射机的选型、上海光源选址的地震动情况和储存环物理方案的比较等工作汇报。委员们就上海光源的科学目标、加速器和光束线站的建设、工程的进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指导意见。 2004年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上海光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4年11月17-18日,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组织专家在上海召开了上海光源初步设计报告预评审会。会议的工艺类预评审会专家组由来自院内外加速器、光束线站、公用设施领域的28位专家组成,建安类预评审会专家组由建筑、结构、公用设施、概算控制方面的15位专家组成,相关管理部门审查会,由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和建委联合组织上海市区相关规划、交通、消防、公共事业配套、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等方面的12个管理及配套部门,集中审查上海光源工程初步设计。会议听取了总体方案报告和设计人员分系统详细报告,经过质疑和讨论,专家组认为:上海光源的指标先进,其初步设计已经达到了工程开工要求,建议国家尽快予以批准,以便尽早开工,力争高质量、按计划完成工程建设。 200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上海光源项目初步设计。 2004年12月24日,中国科学院批复上海光源项目开工报告。 2004年12月25日,上海光源举行工程开工典礼。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239号,方圆300亩的土地平整开阔,工地上彩旗飘扬。下午14时52分,打桩按钮启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正式破土动工! ------------------------------------------------------------------------------------------------ 2005年1月26日,与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和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上海市科教兴市重大项目项目实施框架协议》。 2005年4月11日,与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 2005年6月,在充分吸收用户和专家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SSRF调整了首批7条光束线站的设计方案、技术指标等,获工程指挥部和工程科技委的原则同意。 2005年8月14日,主体建筑打桩工程完成。 2005年8月26日,综合办公楼结构封顶。 2005年9月7日,35kV变电站结构封顶。 2005年10月28日,动力设备房结构封顶。 2005年11月15日,用户招待所及餐厅结构封顶。 ------------------------------------------------------------------------------------------------ 2006年1月22-23日及2月26-28日,SSRF召开加速器工程任务书审核会,审核小组由上海光源工程总顾问、加速器总体组成员、总经济师及工程办有关人员组成,分别对加速器物理组、磁铁组、高频组、束测组、直线加速器、低温组、真空组、控制组、机械组、电源组和注入引出组的工程任务书进行了审核。 2006年2月20-22日,在上海分院交叉研究中心召开了精英科技年同步辐射科学研讨会。会议期间,Diamond Light Source和上海光源(SSRF)/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签署了合作研究谅解备忘录。 2006年3月27-29日,中科院综合计划局与基础科学局组织国内加速器和光束线站领域的16名专家,对上海光源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现场检查。专家组由陈森玉院士任组长,通过现场考察、分组评议的形式,对上海光源工程加速器和光束线站的质量、经费、进度等进行检查并做出评价意见。 2006年4月13日,工程经理部主持召开了储存环低电平控制评审会。 2006年4月28日,主体建筑钢结构吊装合拢。主体建筑共划分为40条轴线,8个施工区域。自2005年2月5日以来,钢结构沿2条作业线进行吊装,分别自第30轴线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推进,至最后一根主梁吊装,完成环形合拢。 2006年4月29日,工程经理部主持召开了辐射安全联锁系统和剂量监测系统设计评审会。 2006年5月10日,动力设备用房土建完成,交付公用设施安装。 2006年5月16-18日,工程经理部主持召开了上海光源工程光束线站调整初步设计评审会,邀请来自高能所、物理所、中科大、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上海光机所、西安光机所、长春光机所、上海药物所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对调整后的首批7条光束线站初步设计方案逐个进行了评审。专家组认同和肯定了设计方案,并建议尽快进入工程设计阶段。 2006年5月22日,上海光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及方守贤、冼鼎昌、陈森玉院士在内的16位科技委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就上海光源的工程进度、建设内容调整、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等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2006年6月5日,综合实验楼土建和安装完成。 2006年6月10日,主体建筑结构封顶。 2006年6月22-23日,上海光源应用研究研讨会在上海应用物理所召开。会议邀请冼鼎昌院士、解思深院士、牛立文教授作了精彩的报告。来自上海生命科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50余位同步辐射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同步辐射在材料科学、高压科学、凝聚态物理、成像技术、医学应用等多学科领域的应用研究及前景进行了研讨。 2006年6月22日,SSRF加速器集成单元完成了试安装工作(包括储存环机械集成单元和增强器机械集成单元主体设备、隧道墙模型、储存环前端模型、水管和电缆等)(左图),并于23日召开加速器集成单元工艺评估会,来自高能物理所、近代物理所的近10位专家对设备样机(首件)的工艺和集成单元总体工艺进行了综合评估。 2006年9月30日,用户招待所及餐厅土建和安装工作完成。 2006年10月15日,35kV电站正式受电开始试运行。 2006年10月26-27日,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中科院综合计划局、基础局主持召开了上海光源建设方案调整评审论证会,来自中科院物理所、高能所、西光所、清华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中山医院等单位的17名专家,对上海光源工程5条光束线站和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调整方案进行了评审论证,中科院物理所麦振洪研究员任评审专家组组长。 2006年10月31日,SSRF在张江安装的首个加速器设备低温氦气储存罐安装完毕。 2006年11月10日,15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支架和磁铁系统的部分设备开始在直线隧道中进行安装,标志着上海光源工程正式进入加速器设备现场安装阶段。 2006年12月22日,上海光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上海召开(右图)。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及方守贤、冼鼎昌、陈森玉院士在内的21位科技委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工程总体暨光束线站、加速器工程进展的报告,并视察了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工程建设现场。委员们高度评价了上海光源工程在建筑安装工程、公用设施工程、加速器工程和光束线站工程各个方面取得的可喜进展,并对工程经理部半年多来扎实细致的工作给予肯定。委员们还就上海光源的工程进展与工艺质量控制、用户与实验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 2007年1月18日,SSRF第一阶段的建安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 右图),将全面转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已完成的有主体建筑的建筑安装以及35kV变电站、动力设备用房、综合实验楼等辅助建筑的安装,综合办公楼、用户招待所及餐厅的装饰工程。公用设施工程设备的安装基本完成,已开始调试和试运行。 2007年4月2日,SSRF用于储存环超导高频腔功率源的第一台300kW发射机系统顺利通过现场测试验收(左图)。该发射机系统从法国THALES公司引进,包括可提供56KV高压电源系统、500MHz、300KW速调管系统、前置预放大器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等。该发射机各项运行参数经测量完全符合工程要求的技术指标,并顺利通过了在300kW下连续运行50小时无故障的最终测试,为即将展开的高频系统的集成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2007年4月16日,装载着预组装的增强器标准单元 #1共架结构的卡车缓缓驶入主体建筑的货运入口,SSRF增强器正式开始单元的隧道安装(右图)。两个完整的高频腔也同日安装就位。增强器是一台环形同步加速器,周长180米,共分为28个单元,其作用是将电子束团从150MeV加速至3.5GeV,然后注入到电子储存环中。 2007年5月15日,SSRF实现了直线加速器的总体出束调试(左图),测得的电子束数据初步达到设计要求,加速器隧道外围辐射剂量测试也在安全范围内,标志着上海光源直线加速器全面进入调束阶段。150MeV直线加速器是SSRF的电子注入器。该直线加速器采用2998Mhz的大功率微波源和基于纳秒栅控电子枪技术的电子源,为满足高束流品质的要求,在国内首次使用了500Mhz的高Q值次谐波聚束器。直线加速器输出的电子束可具有灵活的时间结构、高流强和适中的发射度,使电子储存环能方便地运行在单束团或多束团的不同状态下,以满足光源用户对光脉冲时间宽度的选择要求(从几十皮秒到几百纳秒),并且有较短的注入时间,为今后的光源应用提供了手段。 2007年5月23日和6月7日,SSRF分别组织召开了储存环C10单元机械设备试安装工艺评估会和电气设备试安装与调试工艺评估会。评估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储存环C10单元的总体设计和安装质量,认为C10单元安装工艺合理,满足技术要求,达到先进水平,为储存环总体安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7年6月1日,上海光源增强器高频联调成功,完成了Ramping模式下两腔峰值功率120kW(对应的两腔最高腔压达2.6MV)、连续8小时稳定运行。至此,增强器高频的所有技术参数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2007年6月11日,已完成预组装的SSRF储存环第13单元(C13)2号共架组件开始起吊,标志着上海光源储存环设备总体安装正式启动(右图)。在此之前,上海应用物理所与上海市安装公司的工程人员在储存环隧道与内技术走廊内合作进行了储存环第10单元(C10)的设备试安装与调试。 2007年7月16日,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会同基础科学局组织了上海光源工程第二次现场检查会。 2007年10月5日凌晨4时25分,上海光源增强器经过约60个小时的调束,成功地实现了3.5GeV电子束升能(左图)。上海光源3.5GeV增强器(Booster)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台重复频率为2Hz的电子同步加速器,周长为180米,其主要作用是将从直线加速器注入的150MeV电子束能量提升到3.5GeV,并注入到储存环中。增强器从4月16日正式开始隧道内安装,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完成了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安装以及分系统的联调、测试,于9月底完成了调束前的准备工作。9月30日20点30分 增强器调束启动,21时58分完成低能输运线调试,稳定的电子束流到达增强器注入口。10月1日凌晨3时45分电子束流被注入到增强器,当日下午17时实现了电子束多圈循环,并在10月2日凌晨4时30分实现了150MeV电子束储存(高频系统投入运行)。10月5日凌晨4时25分,电子束流在增强器中被升能(ramping)至3.5GeV的最高设计能量,达到储存环注入的能量要求。上海光源增强器调束是同类装置中进展速度最快者之一,其结果也是对前期增强器的设计、安装和系统联调工作的系统检验和充分肯定。 2007年10月30日凌晨0时12分,上海光源增强器环内3.5GeV电子束成功引出,引出的电子束团随即被高能电子输运线上的束流荧光靶和壁电流探测器探测到(右图)。这是继10月5日成功实现3.5GeV升能(Ramping)后,增强器调束又取得了一个重大阶段性进展。增强器调束从开始低能束流注入到升能至高能电子束引出,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上海光源增强器的调束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 2007年11月30日,上海光源完成首批全部7条光束线前端区的隧道内安装,光束线及实验站棚屋也已开始在实验大厅安装。 2007年12月24日晨6时54分,上海光源成功实现了3GeV电子束储存,获得了第一缕同步辐射光。上海光源最大的加速器用于产生同步辐射光的电子储存环于12月21日18:20全面启动调束,当日21:08获得首圈电子束流,并在21:18成功实现了束流多圈循环,12月24日晨成功实现了3GeV电子束储存,并在同步光诊断线和BL16B光束线前端区观测到了同步辐射光。 2007年12月26日,上海光源储存环调束获得10mA储存束流,2008年1月1日,获得50mA和80mA储存束流,1月3日成功获得了100mA储存束流。 2007年12月28日,上海光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会议由上海光源工程科技委主任方守贤院士主持,中科院副院长、上海光源工程总指挥江绵恒出席会议并讲话。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工程科技委副主任冼鼎昌、陈森玉院士和工程科技委委员等20人。会议听取了工程总经理徐洪杰关于工程总体暨光束线站工程进展的报告,副总经理赵振堂关于上海光源加速器工程进展的报告,并现场察看了上海光源储存环调束情况和直线加速器、增强器、储存环。委员们高度评价了上海光源工程从科技委第三次会议以来取得的可喜进展,特别是对储存环调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电子束储存并获得同步辐射光表示充分肯定。委员们还就上海光源下阶段工作,如后期工程建设、用户与实验工作的前期准备和实验室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2008年2月21日,上海光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沪召开(右图)。中国科学院院长、工程领导小组组长路甬祥,上海市市长、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韩正出席了会议并视察了上海光源加速器调束的情况,已安装完成的直线加速器、增强器、储存环、光束线前端区等装置,以及线站棚屋的安装进展情况。会议听取了工程经理部所作的上海光源工程2007年进展的报告、工程科技委工作报告、工程指挥部关于上海光源发展设想的报告,对下一步上海光源的工作以及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意见。 2008年5月12日,上海光源第一条光束线站X射线小角散射光束线站调试成功将同步辐射光引达实验站。该线站4月24日开始现场安装,5月7日安装完毕。5月9日晚19:00正式开始调束,同步辐射光顺利通过前端区,进入光束线棚屋。经过精心调试,同步光先后通过晶体单色器、聚焦镜、狭缝、光束位置监测器等一系列光学部件后,12日晨,聚焦的同步辐射单色光被成功引到实验站样品台前。标志着上海光源光束线站全面进入调束阶段,预计很快就能具备利用上海光源开展用户实验的条件。实验站试验性地进行了铜的K边吸收谱、钴箔的X射线荧光光谱、小动物相位衬度成像等实验。(左图:光束线出口处聚焦单色光宽度约2mm,呈现很好的近高斯分布) 2008年6月6日,上海光源第一台超导高频腔在超导高频腔测试坑通过现场测试验收(右图)。经过招投标程序购买的德国产超导高频腔,按时运抵光源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超导高频腔完全符合工程要求的技术指标,其中加速腔压2MV时的品质因子达6.6E8。 2008年8月8日16:54,上海光源电子储存环第二阶段调束取得重大进展,首次成功实现3.5GeV能量下束流储存(流强为50mA),刷新了先前能量达到3.0GeV的调束记录。第二阶段调束按照设计方案启用了2套低温超导高频腔,于8月6日零时正式开始向储存环注入束流,仅用了1小时50分钟就实现了单腔工作条件下3.0GeV束流储存,当晚20:25流强达到了50mA。8月8日11时开始进行双腔工作条件下的3.5GeV工作模式调试,于当日16:54获得50mA束流储存,8月10日00:23流强达到100mA。计划用1个月左右时间完成储存环第二阶段调束的各项任务,达到主要设计指标,为第三阶段安装了插入件之后的最终调束奠定坚实基础。 2008年8月14-15日,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会同基础科学局组织的上海光源工程第三次现场检查会在上海应用物理所张江园区进行(左图)。此次现场检查的重点是加入超导腔后储存环调束进展、插入件的加工装配调试进展、直线加速器和增强器及储存环的运行稳定情况、光束线站的建设进展、以及工程验收前的光源和线站的联调的工作计划等。专家组听取了SSRF工程总经理徐洪杰研究员及副总经理赵振堂研究员所作的上海光源工程建设进展报告,考察了装置现场,观察了调束实况,随后分加速器和同步辐射线站两个组与工程人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最后形成了专家组意见 及加速器、光束线站两个部分的检查报告。 2008年9月22日,上海光源首批两台扭摆器插入件(Wiggler)于调试成功。两台扭摆器先后于9月9日和9月12日安装进储存环隧道,分别用于向X射线成像线站和XAFS线站提供硬X射线同步光。中午11时10分,在储存环流强6.5mA时,开始带束进行第一台扭摆器的调试,扭摆器磁极间隙从140mm向最小工作间隙17mm进行合拢(右图),用时不到20分钟;第二台扭摆器合拢仅用时7分钟。随后,在3.5GeV能量、储存流强20mA下进行了相关物理参数测试,储存环电子初始轨道扰动小于100微米,经校正后轨道波动小于5微米(RMS值),工作点不变,光束线前端区各器件温升正常,同时在光束线前端区荧光靶上清晰地观测到扭摆器产生的同步辐射光。至此,两台扭摆器已经具备了向光束线站供光的条件。 2008年9月30日22:16,上海光源电子储存环在3.5GeV能量下实现200mA束流储存,束流寿命大于13小时,达到了流强200-300mA、束流寿命10小时的设计指标。这是继2007年12月24日储存环调束出光之后的又一项重大进展,也是上海光源加速器工程的最后一个关键性里程碑。这一进展意味着,经大流强束流检验,上海光源加速器的物理设计正确、设备制造和工程安装质量达到技术指标要求,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同步辐射光,为将来在光束线实验站上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008年10月4日晚,上海光源第一和第二条插入件光束线站经过2个小时的调试,先后实现首轮调试目标,将单色光顺利引到实验站;并在随后进行的尝试性实验中,获得了蚂蚱头部相位衬度成像(右图)和Cu的高分辨率k边吸收谱。这2条光束线站是上海光源首批建设的7条光束线站中的X射线成像及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BL13W1)和 XAFS光束线站(BL14W1),使用(Wiggler)插入件为光源。 2008年12月29日,上海光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上海光源工程科技委主任方守贤院士主持了会议,中科院副院长、上海光源工程总指挥江绵恒出席会议并讲话。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工程科技委副主任冼鼎昌、杨福家院士和工程科技委委员等19人。会议听取了工程总经理徐洪杰关于工程总体暨光束线站工程进展的报告,副总经理赵振堂关于上海光源加速器工程进展的报告,并现场察看了上海光源储存环大流强运行情况和储存环及插入件、首批7条光束线实验站。会议高度肯定了从科技委第四次会议以来取得的可喜进展,上海光源工程胜利在望,将能够在2009年4月按期、优质、装置不超概算地完成。委员们还就上海光源下阶段工作和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中科院大科学装置办公室制作 Webmaster@www.ihep.ac.cn 本网页由中科院计划局委托高能所计算中心维护 北京市918信箱 邮政编码:100049 电话:(010)88235007 (010)88236027 IE5.0浏览器,800X600分辨率 数据最后更新日期 09-01-05
个人分类: shanghai|13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4月29日 上海光源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竣工
pikeliu 2009-11-11 18:20
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竣工 刘延东俞正声路甬祥徐匡迪共同启动竣工装置并为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揭牌 http://www.sgst.cn 2009-04-30 09:04:00 解放日报 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竣工典礼昨天下午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共同启动竣工装置并为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揭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等分别致辞。中科院副院长、上海分院院长江绵恒介绍了工程建设情况。   国务院副秘书长项兆伦,卫生部副部长刘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詹文龙,上海市领导刘云耕、冯国勤、殷一璀、丁薛祥、沈晓明出席。   韩正在致辞时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工程竣工表示热烈祝贺,向工程建设者致以崇高敬意,向一直以来支持、关心和帮助上海光源工程建设的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表示衷心感谢。韩正说,当今世界,许多科技领域前沿的突破都离不开大科学装置的辅助和支撑。上海光源作为大科学装置之一,涉及学科众多,应用领域广泛,对提升我国科技的综合实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这一大科学装置的所在地,配合中科院把上海光源运作好、发展好,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进一步深化院市合作机制,积极主动地做好上海光源运行的服务和保障工作,进一步提高上海光源性能,努力为我国多学科前沿研究和高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创造良好条件。   白春礼在致辞时说,上海光源建设的成功,是我国科技界通力合作的结果,是科技界与产业界大力协作的范例,更是中科院与上海市鼎力合作的典范。上海光源的建设,体现了严谨高效、勇攀高峰,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希望大家继续发扬上海光源精神,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原创性研究,使上海光源发展成为国家级的开放共享的多学科研究平台,吸引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前来开展高水平研究工作,为提升我国综合科技实力作出贡献。 中国迄今最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宣布建成 2009年04月29日 19:03:51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这是3月16日拍摄的上海光源高性能电子储存环旁的部分实验站。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新华网上海4月29日电 题:中国迄今最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宣布建成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刘丹 杨金志 经过长达16年的孕育、52个月的紧张施工,中国迄今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上海光源29日宣布建成,并同时宣布对国内外用户开放共享。 这标志着中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不仅为中国科学界和工业界提供了一个与世界同步的大科学实验平台,带动中国科技创新和相关工业的发展,同时也表明中国在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方面,具备了高水平的技术集成和创新能力。 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的上海光源工程坐落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从空中俯瞰,整座建筑如一座巨大的银灰色鹦鹉螺其设计理念是体现光的闪亮与柔美,吸引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 工程的主体建筑是三大加速器一台150MeV(1.5亿电子伏特)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一台能在0.5秒内把电子束能量从150MeV提升到3.5GeV(35亿电子伏特)的全能量增强器,以及一台周长432米的3.5GeV高性能电子储存环。 作为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上海光源的建成还将与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印度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一起,形成堪与美欧媲美的光源群,成为面向世界的同步辐射实验平台。 根据设计,上海光源具有建设60条以上光束线和上百个实验站的能力。目前首批建成了七条光束线站,分别是: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XAFS光束线站、硬X射线微聚焦及应用线站、X射线成像与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软X射线谱学显微光束线站、X射线衍射光束线站和X射线小角散射光束线站。 所谓同步辐射,是由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在磁场中作曲线运动改变运动方向时所产生的一种电磁辐射。同步辐射光源被科学家称之为继电光源、X光源和激光光源之后,第四次为人类文明带来革命性推动的新光源。其高准直性、高极化性、高相干性、宽频谱范围、高广谱亮度、高光子通亮等优良特性,为人们开展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带来了广阔前景。 目前,全球建成和在建的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共有60余座,其中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13台。上海光源属于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之一,能量居世界第四,仅次于日本的SPring-8(8 GeV)、美国的APS(7 GeV)和欧洲的ESRF(6 GeV)。 与中国已有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相比,上海光源具有高亮度、高强度、高稳定等优点,强度是X光机的上万倍,亮度是最强的X光机的上亿倍,可同时提供从远红外线、紫外线,到硬X射线等不同波长的高亮度光束,每年供光机时将超过5000小时。 上海光源工程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申请建造,由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承建,于2004年12月25日正式破土动工。 上海光源工程指挥部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说,上海光源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大科学工程,工程包含了众多系统,涉及超导高频及低温技术、超高真空技术、高精度数字化电源技术,以及先进光束线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部件研制及系统集成难度极高。 在建设过程中,中国工程人员攻克了软土地基微振动控制、消防性能化设计等诸多技术难题,90%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国产化,直接带动了中国现代高性能加速器、先进电工技术、超高真空技术、高精密机械加工等先进技术和工业的发展。 上海光源工程是全国大协作的结晶,代表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最先进水平,彰显了中国综合科技实力。上海光源工程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杨福家院士说。 截至目前,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已经收到来自全国78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301份申请材料,各地科研人员计划在上海光源的七条光束线站上开展生命科学、医学与制药、新材料、物理、化学、石油化工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微观层面的发射卫星 上海光源成功绽放(图)2009年04月29日 08:17 来源:解放日报 章迪思 徐瑞哲 朱燕亮 今天,上海光源正式竣工。这项总投资约12亿元、历经4年零4个月建设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终于成功绽放出七彩的春光。 上海光源有何奥妙?它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啥关系?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杨福家院士不仅是该领域的专家,而且早在1995年,他曾和谢希德等科学家一起,在市政协相关会议上提出在上海建造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提案,为上海光源的故事写下了一个精彩开头。转眼14个年头过去,从上海到全国,各级领导、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为上海光源工程殚精竭虑,也理应让更多人知道上海光源、了解上海光源。杨福家院士欣然应邀,带领本报读者一起神游上海光源。 它是一个光的博物馆 新闻视点:平心而论,大多数人恐怕直到现在还不是很明白,上海光源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能派什么用场。您能否用简单的语言先给大家做一下科普? 杨福家:上海光源的学名叫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严格来说,它不是用来制造我们肉眼可见的光,而是发出从远红外到硬X射线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与可见光相比,这些看不见的光波长更短,能量更高。 简单来说,上海光源的工作原理,是让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在磁场中作曲线运动,因为改变运动方向而释放的能量,将转换成各种波段的电磁波。其本质与我们日常接触的可见光和X光一样,都是电磁波。电磁波又叫电磁辐射,由于这种现象最先是1947年在高能物理实验用的同步加速器上发现的,因而被命名为同步辐射(Synchrotronradiation)。 上海光源坐落于张江,距地铁二号线终点站不算太远。这幢圆盘形的地标建筑,一直被人们形容为巨型鹦鹉螺。其实,这只海螺足有上海体育场那么大,是我国迄今最具规模的重大科学工程,并至少具有30年科学寿命。 根据上海光源工程的平面图,螺壳内部的主体结构分为三部分:外圈为432米周长的一个大环储存器;与之相切的内圈,是一个180米周长的小环增强器;小环还连着一根40米长、直直的尾巴直线电子加速器。在这条有直道、有弯道的光电隧道中,能量传送方向为直线―小环―大环。 出光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高压电从直线加速器扣动电子枪,发射出无数个电子。它们在直线隧道内的真空电磁场中疾行,加速至接近光速水平,能量达到150兆电子伏特(150MeV)。接着,这股低能光束线便打弯注入内圈小环隧道增强器,能量在转圈的瞬间被提升22倍左右,变成35亿电子伏特(3.5GeV)的高能光束线,最后注入外圈大环隧道比400米跑道还长的储存器。高能光束线昼夜不停地高速穿行,并沿着大环不断转圈,在不同切线方向上条分缕析,引出数十束不同波长的形形色色的光,覆盖从远红外线到硬X射线的所有波段,供外围大厅内成百上千的实验站科研人员进行多学科研究。 因此,上海光源这只鹦鹉螺可谓光芒齐放,使不同学科的科学家能在同一个光的博物馆内各取所需。 能给蚂蚱触角拍X光片 新闻视点:上海光源有哪些具体用途呢? 杨福家:它可以产生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能为各领域的科学家做研究提供条件。例如对医学专家来说,可能在这里找到一种新的射线,成像效果比现在的X射线更好,也许今后医院里就不用X射线拍片了这就和普通人的生活有很近的关系了。 以X射线为例,上海光源所发出的X射线,品质绝对是世界一流的。目前,国际上的X射线成像技术越来越高精尖,不仅趋向于更高的空间分辨率(纳米量级),同时趋向于更快的时间分辨率(1毫秒或更短)。上海光源即将对外开放的X射线成像及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正朝这些方向努力。打个比方,这座光束线站,若为一只活体蚂蚱拍X光照片,包括蚂蚱触角里面的微细管道、呼吸器官等都可一览无遗,这是传统X光机无法办到的。 用途还有很多。在材料科学领域,利用上海光源产生的高亮度同步辐射光束,可以揭示材料中原子的精确构造,得到有价值的电磁结构参数。它们既是理解材料性能的科学钥匙,也隐含着发明新颖材料的原理来源; 在地球科学领域,利用X射线作为微探针,能深入了解地壳深处和地幔中矿物的演变和转化,对于矿床地质、矿物、岩石、探矿以及地球化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在微细加工技术领域,利用X射线深度光刻技术,可以搞定线宽在几十纳米以下的高度集成电路;在石化及化学工业领域,可以研究催化机理和催化剂特性,有助于发明新型催化剂,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的效率和产出;在产品研发与检测方面,可进行飞机发动机和航天器疲劳测试、纸浆无氯漂白工艺改进、化妆品效果分析等 上海光源计划下月正式对国内外科研用户开放的光束线,共有7条。7束光各配套一座实验站,供课题单位及专家们进行科学实验。目前已收到78所大学、科研院所的用户课题申请242份,累计2868个机时,首批课题正在评审中。 这还只是小试牛刀的一期工程。据专家估计,整个上海光源总共能建约60条光束线,每条线上可建1―2个实验站。每条光束线的投资,相当于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规模。可以想象,今后在这个鹦鹉螺里,将诞生多少令世人惊叹的科学奇迹! 总能量居世界第四 新闻视点:上海光源目前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 杨福家:我可以很肯定地说,参观上海光源,你会打心眼里为中国人感到自豪。它的性能超过同能区现有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是目前世界上正在建造或设计中的性能最好的中能光源之一。今后,它将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印度等地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一起,在亚洲形成可以与欧美同类装置媲美的、能量和性能分布合理的光源群,成为面向世界的同步辐射实验平台。 同步辐射光源是世界主流的高能物理装置之一。据了解,自1947年科学家首次观察到同步辐射现象,这类光源装置迄今已发展出第三代。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是附生于高能物理实验专用对撞机的兼用机;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是基于同步辐射专用储存环的专用机;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是基于性能更高的同步辐射专用储存环的专用机,如上海光源。据悉,上海光源电子束总能量已跻身世界四强,仅次于日、美、欧的同类装置。 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有一、二、三代同步辐射光源50多台,其中像上海光源这样的第三代光源,已建成10多台,而在建和设计中的至少也有13台。预计2010年前后,全球每天都有上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利用这些光源产生的不同波长的光,从事前沿学科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 微观层面的发射卫星 新闻视点:上海光源究竟有多难造? 杨福家:嫦娥工程大家比较熟悉,其实上海光源的工作原理,有点像微观层面的发射卫星就是要通过施加外力,让电子在一个个指定轨道上运行,其精度要求,比发射卫星高100万倍。当然,我们也有容易的地方,就是万一把电子搞丢了不要紧,把卫星搞丢了可不行。上海光源工程进展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在国际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国外有不少投资比我们高、建造时间比我们长的同类装置,质量却不如我们理想。我在很多场合都会跟人提起上海光源,因为我们做得真是太漂亮了!参与其中的许多年轻人,原本在学术界默默无闻,上海光源的成功,也令国际同行立马注意起他们来,真可以说是学术界难得的一夜成名。 建上海光源有多难?举个例子,为保持光束流的高度稳定,光源轨道的垂直稳定度须控制在1微米以内。 控制这1微米有多难?要知道,各种干扰因素实在不少:施工的地基会有不均匀的沉降,储存环隧道和实验大厅的地板会扭曲和变形,储存环隧道内空气的温度甚至冷却水的温度都在变化,还有各种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振动源任何一个细节出问题,都无法保证实现这个1微米以内的目标。所以工程人员随时随地都在严密监测,用一系列手段使光源稳定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承建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的技术人员分成不同班组,从早8点到晚5点,从晚5点到早8点,24小时都能在工程现场见到他们。即便在严格控制的25摄氏度恒定室温下,这些专家有时还是会憋出一身汗。在那几百米长的光之隧道内,必须像列车编组一样,将一段段光电设备拼接安装到位。精贵的单件设备,有的达上吨重,却要求工程师屏气凝神、小心轻放。正是有无数工程技术人员的兢兢业业,上海光源的光束流轨道稳定度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还有,10万多个信号点,没有接错一根电缆;国际上通常要2至3个月完成的工程环节,上海光源只用了两个星期在前几天进行的专家测试中,国内外同行一致认为建设质量达世界一流。 也许就像杨福家院士所说,这些成功,还都是前奏。随着上海光源的对外开放,以后将有更多看点。在这个大平台上进行的多种实验,每一个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姑且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单晓冰)
个人分类: shanghai|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交大医学院科研飞速发展的背后
pikeliu 2009-10-30 08:59
上海交大医学院科研飞速发展的背后 :2009 年 10 月29 日 :郑茂   上海交大医学院在科研上的进步可用异军突起来描述。在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交大医学院就获得了6项国家级科技奖,其中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获奖数在全国医学院校中位列第一。2008年发表SCI论文多达604篇,在全国医学院中名列前茅,而且影响因子普遍较高。今年又传捷报,2009年度上海交大医学院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6个,比五年前增长了近80%,在全国医学院校中又名列前茅。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获奖项目和成果与普通百姓的疾病诊治密切相关,并不断被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去。   是什么秘诀让这个传统特色学院的科研工作如此耀眼,记者近期采访了校方有关人员。   冲破固有模式 海外鲶鱼空间大   近期,王义斌教授以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的名义,出任上海交大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这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细胞生物学教授如此描述选择的理由:这里没有把金钱与科研论文挂钩,没有把科研当成交易的筹码,而是真的希望我们能做点事情。   过去,海外回国的教授往往留不住,所谓的问题往往是相容性、思想理念等。但在交大医学院的领导班子看来,这是个认识问题。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外的人才回来是想做事情的,应当创造更好的外部软环境,给他们留足够的科研发展空间,一方面更好发挥他们的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我们其他的科研工作者。   从2007年至今,上海交大医学院先后从海外引来18名像王义斌这样的科研鲶鱼,平均年龄37岁。他们落户后立即拿到启动经费,自己招收团队成员,投入科研。比如免疫学学者王宏林此前一直在德国乌尔姆大学开展皮肤免疫学研究,因为不是老板,他的研究远离临床。来到上海交大医学院后,他立即与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九院、新华医院的数   名临床医生合作,寻找治疗皮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靶点,已经取得了进展。而两年前从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回来的细胞生物学专家程金科目前在肿瘤学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把国外实验室的先进管理模式引进到了学校,带动了一大批年轻学者的成长。   突破体制瓶颈 建立动态考评机制   鲶鱼跳跃了,怎么让家里的大鱼也跃上龙门呢?从2006年起,上海交大医学院就推出一系列政策,改革院系评估体制和考评机制。   一位教授对记者说,交大医学院的教授,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不那么好做了,不是终身制,而是能上能下。上海交大医学院人事处处长朱旭明告诉记者,现在交大医学院在对教授和主任医师的考核上,不仅对科学研究有专门的要求而且对临床和教学质量亦有相当的要求。目前,在医学院内有一些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由于某项指标未能达到考核要求而被低聘到下一级岗位。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一动态考评机制的激励,上海交大医学院各大附属医院临床医生的科研工作大大提升了起来。过去国内临床医生整天忙着看病开刀,医、教、研严重脱节。但是国际上的顶尖杂志都非常欢迎和期待基于临床总结的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评审也对这类项目青睐有加。现在这种尴尬局面在交大医学院已经有了较大的扭转,大批优秀的基于临床的科研项目开展起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李青峰教授的应用去铁胺治疗预构皮瓣部分缺血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今年就拿到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培养体系创新 后备军练好内功   据学校有关领导介绍,研究生创新体系的建设也是近些年来交大医学院科研能力大大提升的一大重要因素。   其中关键的一条是要求博士生在SCI上发表高质量论文。一开始,很多博士生有想法,有些自己的导师都没有在SCI上发表论文,自己能行么?但是有压力才有进步。全校上下统一了思想: 练好后备军内功,打好科研功底,今后才能在科研上大有作为!与此同时一系列配套的措施在开始运行起来,首先是提高研究生的招生质量,适当扩大面试在招生打分中比重,优秀导师还有一定名额的自主招生权。录取的学生不能只是考试一流,综合素质也要一流。其次是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部分有条件的学科实行轮转制,新进研究生必须在三个实验室轮转,每个实验室为期2个月,从而完成导师的双向选择。其三是大面积课程的改革,减少灌输性的课程,提高科学思维和前沿技术类课程的比例,如近年推出的科学家讲科研讲座广受研究生的欢迎。   事实证明,此举成效显著,近二年交大医学院每年都有博士生毕业论文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此外,很多博士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凭借扎实的功底在科研上也是发展迅猛,在国内外学术界反响较好。 上海科技报 2009.10.28 :吴苡婷
个人分类: shanghai|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京大学成立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 符淙斌任院长
pikeliu 2009-10-23 16:59
作者:王骏勇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10-23 11:35:45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南京大学成立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 符淙斌任院长 南京大学10月20日成立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依托科研力量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进行研究,并将发展成为我国气候与全球变化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实体。 据悉,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由中科院院士符淙斌担任院长。该研究院为全校相关院系和学科的一级交叉性科学研究机构,主要由大气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遥感科学、经济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研究人员组成。 研究院旨在借助南京大学在东部季风区域气候和环境研究领域形成的特色和优势,通过综合观测试验、区域数值模拟和技术研发,认识地球系统变化的关键过程及人类活动的作用,揭示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变化的灾害、环境和资源效应,发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重大灾害预测、影响评估及人类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国家及地方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决策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更多阅读 百度百科:符淙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 2009-10-23 16:54:02 匿名 IP:159.226.234.* 院士就是院士, 中国科研的希望!!!!?????? [回复]2009-10-23 16:22:23 匿名 IP:165.132.34.* 中国为啥不好好搞搞地震研究,中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现在国内地震水平那是相当的次。 [回复]2009-10-23 13:57:18 匿名 IP:124.205.188.* 北京师范大学有一个类似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院,徐冠华好像是院长。 [回复]2009-10-23 13:51:29 匿名 IP:165.132.34.* 北京是否大学也成立这样的研究院,清华也成立了这样的研究院,现在南大也成了类似的研究院,每次都是徐冠华请到场助阵。 [回复]2009-10-23 13:08:54 juscojack IP: 成立的研究院比获得的研究成果还要多。 [回复] 读后感言:
个人分类: IDR|1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州立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变革 《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
pikeliu 2009-10-18 10:01
美国州立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变革 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美国多所州立大学在本州政府的积极科技政策支持下,组建巨型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努力与产业界共同创造具有聚集效应的高科技产业,开始在国家(区域)创新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学术地位也相应地迅速上升。这些跨学科研究机构具有复杂的合作关系网络,实现了产学的无缝对接,超越技术转移模式。成功的科研组织变革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学术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科研 美国州立大学 跨学科研究 组织变革 Title: Transformation of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in American State Universities Abstract: During recent years, many US state governments implement ac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which support industry and academic enterprises create high technology clusters jointly. The flagship-level universities in these states get more research grants and play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by establishing huge interdisciplinary centers. These centers are trying to establish good relationship with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which are embedded in complex networks. Successful organizational changes depen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cademic value and culture. Key Words: academic research, US state universitie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rganizational change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国家(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提起美国大学科研,我们大都会联想到美国联邦政府对大学科研的大力支持以及若干所顶尖大学(几乎都是私立名校)的大名。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美国各州政府纷纷跟随联邦政府实施主动的科技政策,积极促进(大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像加州、纽约、乔治亚州等较大的州或较富的州的科技政策则显得更为积极主动。在开始推行积极的科技政策之初,因政治等因素,州政府倾向于支持能帮助当地小企业发展的大学科研,但是小企业由于缺乏研发能力常不能利用研究成果。 21 世纪来临之际,这些州的政府科技政策转向支持大企业和大学合作产生世界领先的尖端科技,以期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这种政策源于一种迷信,即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高科技能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硅谷的成功使得人们相信可以复制这样一个成功的历程:高科技产业的聚集产生经济效益的溢出,从而当地企业的受益;然后,创新观念得到广泛传播和实践,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智力资本;创业公司在此良好的环境中快速地成长。 例如,现任纽约州州长就希望能在该州再造一个硅谷。 一、州立大学创建巨型研究机构 积极的科技政策鼓励优先发展具有经济效益的高科技,而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发展方面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有关各州政府都在积极地推动本州大学与产业界一道从事技术创新。由于政治等因素,州政府的科研资助经费倾向于流向州立大学,处于本州旗舰位置的州立大学承担起越来越重的科研任务,其学术地位也相应地得到上升,在国家(区域)创新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些政策影响了大学科研的组织与管理,许多规模较大的研究机构(有各种称呼:工程中心、研究所、研究中心)在州立大学中涌现出来。这些巨型的研究机构大都倡导面向工业实践应用开展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突破传统个人项目式的自由探索。 例如,纽约州政府自 2002 年起巨额资助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纳米科技研究(配套吸引了多家私营企业的资金,两类资金累计将高达 35 亿美元),该校于 2003 年专门建立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 ( College of Nanosc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以下简称 CNSE )。 这引发了 2006 年 2 月纽约州内几所私立大学(如哥化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康纳尔大学等)为首联合近 20 知名大学要求州政府增加对干细胞研究的投入。 CNSE 现有 250 多家合作伙伴,包括 IBM 、 GE 、 AMD 等世界级大企业。 2006 年纳米科技研究机构的排名中, CNSE 是全美的第一名。 除了北部的纽约州外,位于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于 2000 年决定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投资成立了加利福尼亚科学与创新研究院( California Institutes for Science and Innovation ),下设 4 家研究所, 分别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量化生物医学研究所、 电信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纳米系统研究所和符合社会利益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每个研究所都由 2 个以上的加州大学分校合作建设。 加 州政府计划对其投入 3 亿美元,但要求从其他渠道(如企业)找到相当于资助额一倍的匹配经费。 位于南部的乔治亚州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就相当重视推进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合作,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州长倡导下所成立的研究联合体项目( Governors Research Consortium )在 80 年代支持了几所大学创立专门的大学研究中心。该项目到期结束后, 1990 年产业界和学术界联合发起成立称为乔治亚研究联盟( Georgia Research Alliance, 以下简称 GRA )的非营利法人团体,目的是利用州政府的资金吸引私营企业的资金,对研发进行战略性投资。 GRA 于 1999 年启动一项称为 Yamacraw 的计划,以期乔治亚州能在宽带通讯的系统、设备和芯片开发领域获得领导地位。州政府同意在 7 年内投资 1 亿美元,支持在 8 所大学中创设 84 个 Yamacraw 教师岗位和购置研究设施。这些新的大学教师岗位履行双重任务:技术创造和为产业界培训学生。头 3 年就创设了 64 个 Yamacraw 教师岗位(乔治亚理工学院获得其中的大部分岗位)和 200 个研究工程师岗位。为了获得新技术, Yamacraw 的成员企业要付年费并承诺为毕业生创造工作岗位。教授和研究人员可以在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不过,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发现只在有成员企业参与的秘密会议上报告,希望能把这些发现转化为专利或据此创办企业。有专门一家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帮助建立创业公司。 2001 年开始,信息和通讯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衰退, 2003 年该计划进行了重组,更名为 Georgia Electronic Design Center (以下简称 GEDC ),安家于乔治亚理工学院,该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以下简称 SECE )是其事实上的主要合作伙伴,另外还有 5 所州立大学也是其研究合作伙伴。 GEDC 现有 30 多名教授、 250 名研究工程师和近 200 名研究生一道在它下属的 12 个实验室内完成每年 1000 多万经费的研究任务。 美国著名科教战略专家罗杰盖格( Roger Geiger )教授认为,尽管遇到了通讯业的大衰退,但 Yamacraw 计划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把技术创造、产业聚集、人力资本生产和新公司创建等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在短时间内把一大批优秀的通讯技术领域科学家集中到乔治亚州,形成了一个具有创业精神的、交互良好的学术共同体。该计划是一项促进经济发展的成功策略,可以说是教科书案例。 二、州立大学的科研地位迅速上升 近年来美国整个高教界每年 研发资金达到 300 多亿美元,其中近 60% 来源于联邦政府,只有 8% 左右来源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相比较联邦政府,州政府对大学科研的拨款不算多,其所占比例近年来也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不过, 由于政治等因素,州政府的研发资金倾向于流向州立大学,许多州立大学因此得益, 20 多年来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迅速提升了在国家科研系统中的地位。 来自州政府的经费具体投向各不相同,如乔治亚州的资金帮助乔治亚理工学院 GEDC 设立岗位吸引杰出人才;而纽约州的纳米科技投资使得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 CNSE 能购置最先进的纳米研究设备,优越的科研条件吸引了世界各地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总之,州政府的投资改善了这些州立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科研设施,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就会进一步吸引联邦政府和私营企业的研发资金。州经费虽少,但起到了杠杆作用( leverage ),特别是在联邦政府或企业界的研发资助越来越要求配套经费的情况下。 而且,许多资助工业发展的州政府投资也间接支持这些大学的科研工作。例如,纽约州于 2006 年 7 月决定为了吸引 AMD 公司在该州奥尔巴尼市附近设立一家投资达 30 亿美元的、制造下一代芯片的工厂,配套支持该公司 10 亿美元。这项工程将会极大地激励相关企业在纽约州集聚,将极大地促进 CNSE 的研发工作。 CNSE 将作为龙头不仅带动纽约州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它也是奥尔巴尼分校的一个龙头,带动其它学科的发展。例如, CNSE 与该校的商学院合作成立 MBA 项目,培养未来纳米科技产业的商务精英,开始于 2006 年秋季招生。 Geiger 教授曾研究发现,二战以来大学内的研究机构是美国学术科研的决定要素,在开展大科学的项目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近 20 年来,在有关各州的政府积极科技政策作用下(直接拨款、杠杆作用和间接支持),处于旗舰位置的州立大学得以创建和发展巨型的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不仅引进巨额的研发资助,同时 也带动了校内其它学科的发展,其所在的州立大学 的科研地位也相应上升,这已引发了美国大学科研系统的结构变化。 Geiger 教授 2004 年研究了美国 99 所处于前列的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变化,发现私立大学( 33 所)的科研经费占整个高教界科研经费总数的比例明显下降,从 1980 年的 28% 下降到 2000 年的 23% ,而州立大学( 66 所)所占的比例( 51% )基本保持稳定,个别州立大学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 三、跨学科的、复杂的合作网络 这些巨型研究机构一般不是围绕单个学科组建,而是围绕某个实践问题或前沿技术组建,承担起传统院系所不能承担的研究任务,如组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解决工业实践、社会实践所需要的应用性问题。但是,跨学科的科研活动在实践中遇到各种障碍,特别是系科( department )边界,为此付出了较大的成本。有意思的是,在大学发展史上,系科的出现是为了促进科学研究,但近几十年来,系科却成为推进前沿科学研究的一大障碍。 例如,乔治亚理工学院 GEDC 是围绕下一代通讯技术(宽带通讯)而组建的跨学科研究机构,主任来自该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SECE ),研究教授来自 SECE 或同时与该学院联合聘任,而 SECE 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的机构。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 CNSE 是围绕纳米科技而组建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是单独建制的学院。这样, GEDC 、 CNSE 的教授没有同时受聘于大学的其它院系,回避了人力资源分配的难题。 一般地,这些巨型的跨学科研究机构不附属于某个院系,甚至经常跨越学校的边界。它们有着较多的经费来源渠道,或者说是由大学、政府、企业等联合共建,需要同时向大学、大学之外的机构等负责。它们一般是基于大学( university-based ),并不完全属于大学,拥有较大自主权。它们只是位于 (located) 大学,用 at 表示这种地理关系,不用表示从属关系的 of 。例如, CNSE 事实上半独立于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直接向大学校长和纽约州科技与学术研究办公署报告,没有通过大学的教务长。 GEDC 的主要合作伙伴是 SECE ,它同时与州内其它学术机构有合作关系 ,并与校内其它研究所保持着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 。 GEDC 要对乔治亚理工学院负责,还要对乔治亚研究联盟( GRA )负责。它 有 50 家成员公司(如思科、摩托罗拉、三星等世界级通讯设备制造商),得到 GRA 和联邦政府多个部门(国防部、航空航天局等)的支持。 总之,这些跨学科乃至跨学校的巨型研究机构与所在大学的有关院系、州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大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各种各样,相当复杂。 Geiger 教授认为,这种复杂关系一定程度上保证这些研究机构在大学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大学的智力资源。 四、实现产学的无缝对接 大学与工业的合作不是新鲜事。 但在以前,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界限还是存在的,例如科学园介于其间。 20 世纪 80 年代,贝多法案( Bayh-Dole Act )通过后,美国学术界增加了与企业界的联系,但只是一种机会主义式,所谓的技术转移( technology transfer )目的只限于为某种具有商业价值的科研成果找到买家。许多大学努力创造促进技术转移的系统(如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来发现和开发现有的校内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机会,但是较少集中各方力量去创造新机会或新技术。 21 世纪来临之际,美国政治家、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所期盼的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高科技无法由产业界或学术界一方来承担完成。这需要把多方的资金集中起来,需要把来自产学双方的研究人员集中起来,共同创造高科技,共同创造奇迹。 现在,在 GEDC 或 CNSE 等巨型研究机构内,产业界的合作伙伴在此设置实验室和办公室,这为师生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现场合作机会。我们会看到:教授与学生们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研究,与来自世界领头企业以及其它大学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合作,共同研究高科技产业的最前沿问题。对教授来说,如果长期在学术界工作,可能适应了学术界旧的游戏规则,并且已经承担了够多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很难再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工作。这些巨型研究机构聘请的大多数教授曾有过产业界的经历或者是一来就从事技术创造的新人,可能更好地适应这种新型的运行模式。在这里,看不到企业(企业研究)与大学(大学研究)之间的界限,做到美国人常说的无缝对接( seamless connection )。 Geiger 教授这样评论 GEDC 等这些巨型研究机构:它们精心地创造集聚效应,产学双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能进行高水平的交互。这种交互能极大地促进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向产业界转移。早期的技术转移模式是较为被动的,这种新模式是主动式的,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促进了学术和经济的发展。这是一种持续的技术转移过程,不是一种零星或偶然的,这将创造学术界的新角色。这种发展代表了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超越了传统的技术转移模式。 学生们在这些巨型研究机构也得到创业文化的熏陶。大多数教授所具有的产业界与学术界两栖的丰富经历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独特的创业视角。学生有机会利用世界上最好的、最齐全的研究设备,并被要求学会使用这些最先进的设备,而不是把设备的操作交给技工完成。也就是说,学生们不再是封闭于象牙塔,而是参与了最前沿的工业实践研究。为了使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研究成果和正在研究的课题内容都整合入课程体系中,课程创新的意义远远超越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五、学术价值观的重新审视 前面提到大学按照学科组织起来,不适宜解决实践问题;更为根本的是其背后的学术价值观要重新审视。传统的认识中,大学科研应以所谓的基础研究( basic research )为主,发展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开展技术创新,发展技术知识,然后才有商业化机会。这种传统的学术价值观表现为,大学教师应先基础研究、发表论文;后应用研究、服务社会,学术成就表现为学术论文,学术职称也与之挂钩。教师只对学科同行负责,而不对学校、学生以及各种利益相关人(如政府、企业)负责。 科技政策学专家吉布森( Gibbons )等人在《知识生产的新方式》( 1994 年) 及其姊妹篇《重思科学》( 2001 年) 两本书中指出,知识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即要面向复杂的实践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应用性在新生产方式中得到强调。笔者认为,研究的应用性、跨学科性、研究问题的实践性三个要素交织在一起,大学要适应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就需要重新审视学术价值观。学术研究原本是面向真实的世界,但近几十年来学术研究却有以论文发表为目的的趋向,面向实践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要还学术研究的本来面目。成功的跨学科研究需要来自多个学科或多个组织的学者之间的有效交流,以提升学者的创造性,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是真正的价值所在,虽然它可能不会促进所谓的学术生产力。 很遗憾,美国许多州立大学长期以来受制于州政府的条条框框,缺乏美国私立大学和欧洲一些新型大学如沃里克大学的创业文化,而创造一种积极的组织文化是一个不能在一夜间能完成的长期过程 。但近年来在州政府和大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这些州立大学的巨型研究机构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以推进技术发展、创造新技术为根本任务。我们参观这些机构会感受到大学科研文化和学术价值观的变化,会听到和看到:发表论文不再被视为首要任务,重要的是要与产业界一道共同解决难题。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名气不是太大的州立大学发展迅速,例如乔治亚理工学院从一所不太知名的工学院迅速发展为一所国际知名的工科名校;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纳米科技研究迅速地进入世界前列。相比较私立名校、顶尖州立大学,这些崛起的州立大学没有光环效应可利用,没有私立名校的自主独立性。但它们与州政府、产业界积极地互动,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已任,并努力提升学校的科研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竞争国际化背景中,我们不应只认为这些州立大学是从名校林立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脱颖而出,而是要认可它们是在全球竞争中取胜。同样地,也要认识到像乔治亚、纽约等州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是在全球竞争中领先。基于这些,美国有关各州政府的积极科技政策和州立大学的成功经验 很 值得我们借鉴。 本文发表于《高等教育研究》 2007 年第 5 期 张景安 , 亨利 罗 文等 . 创业精神与创新集群 硅谷的启示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COLLEGE OF NANOSC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UNIVERSITY AT ALBANY . Introduction http://cnse.albany.edu/about_cnse/introduction.html , 2007-02-01 . TIFFANY LOHWATER . University Presidents: NY Must Act on Stem Cell Research . http://news.rpi.edu/update.do?artcenterkey=1346setappvar=page(1) , 2006-11-29 . OFFICE OF PRESID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About the Institutes . http://www.ucop.edu/california-institutes/, 2007-02-01 . GEORGIA ELECTRONIC DESIGN CENTER GEORGIA TECH ANALOG CONSORTIUM. Current Status Report 2006 . http://www.gedcenter.org/publications/reports/GEDC_status_report_2006.pdf , 2006-09-12 . ROGER GEIGER. 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 . Stanford , C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10-212. ROGER GEIGER. Organized Research Units--Their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Research .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 1990, 61(1), 1-19. ROGER GEIGER. 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 . Stanford , C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72-274. ROGER GEIGER. 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 . Stanford , C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54-261. 徐辉 . 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论大学与工业的关系 . 杭州 :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0. ROGER GEIGER. 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13 MICHAEL GIBBONS et al.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1994. HELGA NOWOTNY et al. Re-thinking science : knowledge and the public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 . Cambridge , UK : Polity, 2001. Stanford , CA : 克拉克著 . 王承绪译 . 建立创业型大学 : 组织上转型的途径 .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3.
个人分类: 美国科技与教育|20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交大为医工融合搭台 (2007)
pikeliu 2009-10-12 19:55
『科技日报』提升实力上海交大为医工融合搭台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工科院校,在教育部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交大2005年成功实现了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合并,两年的强强联合,使上海交大的学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医工对接撞击出了创新的火花   最近,师生们来到上海交大机动学院生命质量与机械工程研究所的实验室里,会看到一个与医院完全同样配制的手术台,不同的只是,这个手术台上的病人是一个模型,关键部位都带有数字定位装置,手术刀也是一把特殊的数字定位手术刀,医生在给这个病人动手术的时候,眼睛不是要紧盯着病体,而是需要盯住电脑屏幕:计算机已经把每一刀需要下在哪里、刀口多长、多深,精确地计算出来了。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的戴克戎院士与机械学院的王成焘教授经过10多年的学科合作、交叉和融合,在人工骨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早在2004年就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成焘教授说他们的下一步,就是把这个实验室里的手术台推进医院里,让交大的医工结合为科学发展、科学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科的交叉与整合是综合型大学建设中遇到的战略性问题。如今,确定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进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后,上海交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已基本形成了以一流的理科为基础,以强大的工科、生命医学学科和管理学科为主干的学科框架,初步完成了由理工科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交大的学科交叉、医工结合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医工联姻学校搭台   2006年1月21日,上海交大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授沙龙,大家都风趣地称之为医工项目相亲会。来自学校医科和工科的研究人员现场结对,在全校范围内遴选科研伙伴。这是我国高校内首次通过现场招贤的方式进行医工联姻。   学校专门为此次相亲征集了130个有价值的医工交叉科研项目,并制作了近100块展板,各课题组的领衔人员将择偶条件写得明明白白,有的是需要解决的难题,有的是拟寻觅的合作项目。许多课题组负责人都表示,以往寻找合作伙伴都是通过私人交流的方式来完成,局限性很大,成功率不高,学校搭建的平台大大增加了遴选的人数,自然是成功率大大提高了。心脑血管系统血液动力学的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曹兆敏教授、刘应征副教授一直在寻找材料学和心外科、脑外科等医学专业的合作,来解决心脑血管系统结构及其模型参数的定量化这个难题,他们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中找到了合作的伙伴,微纳米研究院的微型马达等高端科研成果也在教授沙龙中引起了医学院专家的极大兴趣。   制度的创新带来成果的涌现。近年来,上海交大科研成果中,医工结合的比例明显上升。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的孙锟教授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杨新教授合作的项目小儿复杂型先心病三维超声心动图方法的研究获得了科技部十五攻关等项目的资助,其成果也获得中华医学奖三等奖。   打破体制交叉融合   世界知名大学普遍高度重视推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麻省理工学院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如雷达实验室、电子实验室、怀特克学院等)已超过64个;斯坦福大学实施了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计划,涉及生物工程、生物医学、生物科学三大领域,跨越文理学院、工程学院和医学院三大学院;哈佛大学、密西根大学等普遍设立了合作基金或建立了学科交叉专家委员会等机构,以推动学校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   放眼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上海交大党委书记马德秀深刻地感受到:不交叉就没有发展!她说,21世纪医学发展,不仅是取决于医学本身,而且取决于物理、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在医学领域的渗透与拓展,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医学领域的重大原创性突破几乎都是学科交叉的产物。   据了解,上海交大医工交叉的基础条件具有相当优势,医工结合一直有良好的科研合作基础,医工合作研究基金在2年时间内先后资助了46个医科交叉项目,并且已经有一部分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医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和发展;一系列的合并举措和共建措施,使交大医工结合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 来源:《科技日报》2007.1.27
个人分类: IDR|2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高档次研究来自于跨校合作
pikeliu 2009-10-3 11:09
《科学》:高档次研究来自于跨校合作 为我们理解研究机构的合作性和流动性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科学家在寻求科研合作的时候,更加愿意考虑外校人员。根据一项新的研究结果,由不同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的数量正逐渐上升。同时,由顶级高校合作的科研团队常发表最高影响的论文。相关文章发表在《科学》( Science )杂志上。 这项研究由美国西北大学Kelogg管理学院的Brain Uzzi, Benjamin F. Jones和Stefan Wuchty主持。他们考察了1975年至2005年发表的超过340万篇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论文后发现:在二十世纪70年代,不同高校间合作发表的论文非常少,但到了2005年,这种论文占了所有发表论文的三分之一。同时,单一作者的文章数量在稳步下降,同一高校内合作发表的文章数量也有轻微的下降。 这项研究还考察了文章引用数,发现不同高校合作发表的论文处于最高影响之列。Uzzi称:不同高校的合作研究比同高校的合作质量高,后者又比一个人单打独斗的研究质量高。一位哈佛大学的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或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合作,就比他找哈佛大学校内的另一名教授合作来得好。 在采访时,Uzzi称有几个因素导致了多高校合作的趋势,其中包括学科专业的不断细化,科研人员的流动性加强,以及科学界对这种合作研究的接受度提升等等。Uzzi说,互联网的兴起对于多高校合作的增长没有太大的影响。他说,科研合作的趋势在互联网出现前后基本上是一样的,这说明互联网的到来并没有对其产生影响。 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分管科研的副校长Arthur B. Ellis说:这种鸟瞰式的对学术论文发表趋势的考察,为我们理解研究机构的合作性和流动性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推动这些发展的社会关系代表了一种重要的科研投入,值得我们更深入的研究。(科学网 孙尉翔/编译) (《科学》(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1158357,Benjamin F. Jones,Brian Uzzi) 更多阅读(英文) 《科学》发表文章摘要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吉林大学校长展涛 如何充分发挥我们学科综合的优势与潜力
pikeliu 2009-10-3 09:58
如何充分发挥我们学科综合的优势与潜力 展 涛 (2008年12月21日) http://president.jlu.edu.cn/read07.html   我们是中国学科最为齐全的一所大学,学科综合是我们合校所形成的最为鲜明的优势,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共识。但是,如何把学科综合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却是一篇大文章。做好这篇文章,将使合校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将使我们实现跨越发展。所以我期待,我们都来关注这个话题,都来研讨这个问题。这里,我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以引发大家的关注和热讨。   一. 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组织跨学科科研平台、团队和项目。   如果我们看一看现在国家的各种战略、计划和重大项目,诸如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863、支撑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创新群体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等平台建设,无一不是在强调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无一不需要综合的学科与人才。这正是我们的优势与机遇。具体的做法应该是,围绕这些重大计划与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学校内部的学科与人才资源,目标就是进入这些计划和项目。如果我们只谈学科交叉与融合,只谈整合学科资源,那缺少动力。而以进入国家计划和项目为目标,就可以用这样具体的目标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共同去争取,去竞争。如果再加上学校资源的支持与培育,那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以973项目为例,我们特别希望有更多的973项目,是以我们自己的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那这需要提前谋划,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国家973项目结构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指南的建议工作,并做好我们自己内部的组织工作。如果我们保持有若干个有一定基础、比较成熟的项目,提前策划和组织,每年能有两个到三个有竞争力的项目出现在国家973项目的竞争中,那我们就特别有信心,今年不成有明年,西方不亮有东方。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必须从学校内部的组织和资源配置上予以重视,985和211经费要向这样的设计倾斜。其他的项目和计划亦是如此,比如,我们总要谋划几个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提前组织和培育,否则要进入国家计划就非常困难。总之,我们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建设好已有的平台和团队、做好已有的重大项目上,同时要放在组织培育新的国家平台、团队和重大项目上。这样,我们学科综合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二. 活跃跨学科学术交流。   跨学科平台、团队和项目是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但同时我们必须重视围绕科学问题的学术交流,因为这是基础,是产生新的学术思想、推动学术合作不可或缺的途径。   具体方法是,由学校学术部门,如科技处、社科处和学科办分别或者共同定期组织专题学术论坛,每周或者每两周一次,每次选择一个课题,邀请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学院的教师参加。比如,可以围绕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新药、公共卫生政策等课题展开讨论。每次可以由一个学院或科研机构承办。这样做,无需任何投入,但可以增进学科交流,很快形成一种崭新的校内学术交流的文化氛围。可谓一举多得!可以立即启动。   三. 以校内双聘教授模式推动教师在不同学科间流动。   我们经常聘请一些兼职教授或者客座教授,与我们一起合作科研、合作指导研究生。但是,由于他们来自其他大学甚至国外,所以到学校来的时间很难保证。那我们何不聘任一批校内双聘教授呢?所谓校内双聘,就是让那些科研领域跨学院的教授们成为两个学院共同聘任的教授。这种方式非常简单,比如我几天前在电子学院见乌克兰院士Shulga教授时,见到物理学院韩炜教授,他与Shulga 教授和电子学院都有很长时间的合作。那电子学院可以聘任他作为自己的校内双聘教授,他的名片上可以写上,物理学院教授、电子学院教授,同时学校应该同意(也应该要求)他在电子学院招收研究生、开展科研,甚至根据自愿为本科生讲授课程。他在物理学院的岗位和工作一律不变,待遇也不变,他在电子学院根据工作业绩和工作量享受学院的业绩津贴就可以了。这样一种简单的方式可以改变我们很多的学院和学科,每个学院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来邀请其他单位的院士、教授成为自己的教授,而双聘教授们可以在两个单位开展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又是一举多得!我看这个举措也应该立即启动,只要人事处和研究生院明确一下政策就可以了。   四. 以研究生校内合作导师模式推动研究生在不同学科间流动。   这种模式旨在推动研究生在校内不同学科间流动,这种流动的方式比教师流动更为简单,但却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交叉领域人才的好方式,可以让很多研究生加入这个行列。这又是一个发挥我们学科综合优势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式。   具体做法是,根据研究生培养需要,导师或者研究生本人在学校其他学科、其他学院为研究生选择一名合作导师,合作导师可以与导师一起共同指导研究生的论文,也可以只是让研究生参加自己的讨论班,作为拓宽知识面、了解不同学科发展的一个途径。如果这样来设计,实施起来就非常简单,只要是导师,只要研究生和第一导师同意就可以成为合作导师,没有评审问题。甚至也不需要考核、不需要经费投入,对于合作导师来讲,是收获了一名好学生,参与到自己的团队,如果有实质性的指导与合作,还可以成果共享,何乐而不为呢!或许我想得太简单了,或许还是需要一些鼓励和规范,请研究生院考虑吧,也期待伴随着新年启动起来啊。   可以想象,如果有大量研究生在校内流动起来,对于研究生本身的成长、对于导师之间的交流、对于学校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后,我们还可以把合作导师模式推广到校外和国外,为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提供双导师指导的机会,使双导师培养成为我们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个鲜明特色。   五. 以双学位和主辅修模式为本科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和选择。   现在我们学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可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苛刻,其中一点,就是希望他们聘用的人才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而这正是我们的优势。对于本科生而言,让他们以个体为单位在学院之间、校园之间流动很困难。但是,我们却可以为他们设计多种选择。例如,我们可以设计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作为第二学士学位,让那些未来希望到企业就业的同学们选择,比如学习语言、学习工科的学生可能对这样的第二学位感兴趣,我们已经有暑期学校的设计,可以利用周末和暑期为他们单独开课。当然,这只是一种设计,我们学科如此齐全,可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若干个第二学位,让我们的本科生享受到学科综合的优势。如果修完全部学位课程时间上有困难,我们也可以推出部分学位课程,使同学们获得辅修专业学分,这样也有利于他们的就业与成长。   六. 以跨学科讲座模式推动不同校园之间的文化交流。   团委最近刚刚推出了一个新的系列讲座,叫做魅力吉大 名师系列报告,邀请我们的名师跨学科、跨校园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励志报告。我特别希望它能够成为我们学校的一个文化品牌,特别希望我们的院士、名师们加入到这个报告中来,让我们的学生们体验吉大多彩的文化与学术内涵,感受名师的风采与魅力。   我们这个大学是由不同历史经历、不同文化特色的几个学校合并而成的,今天吉大的文化应该汲取和继承历史上所有优秀的传统,应该注意保留与呵护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色。同时,我们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今天吉大具有时代特色的发展理念。和而不同,和是体现在今天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责任使命、共同的发展目标上,必须有这样的和才有学校的凝聚力和发展的方向,而不同则应该体现在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学科特色上,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才使我们的学校丰富多姿、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是我们的优势之所在,魅力之所在。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交大领导马德秀 在医学院干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 转
pikeliu 2009-9-27 14:46
马德秀在医学院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 转自上海交通大学官方网站 尊敬的丁部长,尊敬的铭俊书记, 老师们,同志们: 在上海市委、市府和教育部党组的亲切关怀下,医学院顺利完成了院领导班子的调整。刚才,丁薛祥部长宣布了市委的任职决定并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三点要求。我首先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代表谢校长,对上海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新当选的医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朱正纲、唐国瑶、黄钢、陈国强等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曾为医学院的改革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原领导班子成员,对沈晓明同志等表示诚挚的谢意!   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去年6月10日签约、7月18日召开合并大会到今天,我们两校强强联合将近一年时间。回顾一年的历程,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合作合并融合之路。结合医学院新党政领导班子的建设,我想谈三点意见:    一、两校合并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一年来,在教育部和上海市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们按照四个有利于的基本原则,通过干部师生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积极而又平稳的过渡,做到了人心思进,人气旺盛,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不断不乱、有序推进。   在赵佩琪书记、沈晓明校长和钱关祥同志等领导的带领下,学院紧紧咬住冲击一流医学院的战略目标,认真制订医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谋划新的发展蓝图;在全院师生中开展以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更新观念,凝聚人心;全面总结十五211工程建设经验,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得到了专家组很高的评价,同时已开始着手准备十一五211工程的申报;目前,医学院还积极规划,统筹安排下半年国家重点学科的认定和申报工作。为了推进深度融合,校本部与医学院的机关部处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实行定期交流,共同研究医学院的发展问题。两课中心、保卫处等基础教学和公共服务部门进行了资源整合,率先实现相互融合。通过学术沙龙、设立合作基金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医工、医理、医管、医文等学科交叉,鼓励教授开展跨学科合作,目前已成功开展50多项合作项目。学校利用110周年校庆的契机,融合两校文化,挖掘新的文化内涵,推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等等。   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与医学院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分不开,从中也充分体现了医学院同志追求卓越的事业心和胸怀大局的责任心。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医学院原领导班子和广大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两校合并一年的初步成效,充分验证了部、市领导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促进医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和魄力。既对完成上海交大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大学起了非常重要的历史性推动作用,也促使上海交大医学院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医学院在一个崭新的、更高的平台上开始新一轮的发展。短短一年,医学院发生的变化令人振奋:学院本科生生源质量大幅度提升。仅以上海为例,今年一志愿报考医学院的学生中,来自示范性高中的学生达到了50%,比去年增长20%;研究生录取数量、质量和计划内比例大幅度提高,新增了一批博导。合并后2006年博士生招收323名,增加近50%,研究生招生总数由2005年的600多名增长为今年的近千名,计划内比例、硕士生免试入学比例均大幅增加。这些研究生是医学院未来科研创新、学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宽口径培养人才的优势和特色逐渐凸现;国际化合作办学得到进一步推进,加快了与密西根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学校支持医学院开展985工程建设,建立了医学科学研究院、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数字医学研究院三个科技创新平台。特别是后两个平台的建设,交叉学科的框架已初步形成,通过把握先机抢占高地,在部分领域赢得了先发优势;医学院利用交大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建立了一批新的、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基地。新增系统生物医学、细胞分化与凋亡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字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胰腺疾病等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此外,医学院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显著增加,获奖总数达72项,比上年增加了20多项(其中,上海科技进步奖增加9项,中华医学奖增加2项,上海医学奖增加11项)。这些发展和变化,使上海交大医学院在全国高校医学院中为人瞩目。总之,两校强强联合,既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为医学院冲击一流创造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宽广的空间。   一年来,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探索在综合性大学办医学院的新模式。我们讲融合,最根本的是要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要我们瞄准两个一流(冲击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的目标,及时总结经验,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我们一定能够为医学学科在综合性大学的快速发展不断创造新的经验。    二、对学校和医学院今后发展的几点考虑   今年4月,市委书记在学校11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上海是一座富于创造的城市,交大是一所善于创新的大学,交大因地处上海而自豪,上海为有交大而骄傲。这是对我们的充分肯定和极大鞭策,更加坚定了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的信心。生命医学学科是上海交大三大支柱学科之一,发展得如何,对学校整体上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今天参加会议的,都是医学院的办学骨干,借此机会,我想就学校和医学院今后的发展谈四点思考: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建设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国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到医学院,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学院更快更好的发展。学校党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把内涵建设作为今年及相当长一段时期学校工作的主线,每个学院都要围绕内涵发展,形成聚焦、狠抓落实、形成突破。学校在发展中,在量到了一定阶段,必须重视质的问题,必须高举内涵建设的大旗。特别是我们要看到,作为二十一世纪科技前沿的医学学科发展势头迅猛,国内其他高校医学院的实力正在不断增强,我们和国际一流的医学院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希望医学院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狠抓内涵发展,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把985二期建设、211三期提供的资源、政策和空间等方面的条件真正利用起来,既要做大,更要做强,不断增强医学学科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真正加快冲击一流医学院的步伐。   2、认真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切实实现人才强院   兴校强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关键在人才。为此,2004年召开的学校八次党代会把人才强校确定为发展的主战略,今年又进一步把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作为着力推进的两项全局性工作之一。医学院在人才强校方面一直有非常好的传统,在顶尖人才的引进、培养上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前不久,学院还专门召开了师资工作会议,充分体现出学院领导对人才工作紧迫性的认识。希望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医学院继续扎实地推进人才强院战略,把吸引和汇聚高层次领军人才作为学院的首要任务、头等大事来抓。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善于发现人才,善于汇聚人才,善于培养人才,善于使用人才,进一步提升医学院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创建一流医学院奠定基础。学校特别希望医学院能率先探索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凝练和总结成功经验,向全校推广。   3、加强医学和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促进新学科的生长   强大的生命医学学科,不仅使学校的学科布局更加完善,更重要的是为学科的交叉融合、深度发展,不断衍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美国著名大学,生命医学学科科研经费占50%。生命医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理科、工科,传统的理工科发展的突破很大部分基于研究对象必须转向生命医学上。例如,化学研究要与三个方向(材料、能源、生命)结合,而生命是最重要的主流。目前,交大化学仅与材料结合,而复旦与生命医学结合得就更紧密。由于观念、体制、机制等限制,医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实质性的合作,特别是深度融合还不够充分。希望学院在未来发展中,更好地确立大学科的理念,主动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深度交叉,吸引其他学科的优秀人才参与医科建设。今年下半年即将开展的全国重点学科评审,是推动医学学科和其他学科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机遇,也是强有力地整合12个附属医院资源的最好机会。希望通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切实解决学院重点学科偏少的软肋。   4、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建设   合并一年来,学校和学院的各项工作之所以快速推进,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理想,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承担着一个共同的使命,那就是两个一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加快冲击世界一流医学院)。   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医学院在2005年底调整并确定了中长期建设目标:到2010年,医学院将在培养高素质和复合型的医学人才、造就以名师名医为主和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推进自主科技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整体办学水平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到2020年左右,达到世界一流医学院校的主要目标和基本要求;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世界一流医学院的目标。 这是一个宏伟的、鼓舞人心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院领导班子的努力,更需要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全院师生员工和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医学院上下齐心协力,不断创造医学院新的辉煌。    三、对医学院领导班子的三点要求   长期以来,医学院的领导班子一直是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在班子团结和开拓方面有着良好传统。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党委,对新的院领导班子提三点期望:   第一,希望进一步加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形成班子整体工作的合力。进入学院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同志们来说,是一种责任,一种承载着全院师生员工、医务工作者的重托和期望的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一种领导全院师生员工,继往开来、加快建设一流医学院的严峻的挑战。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每位同志都要倍加珍惜时代给我们提供的机遇和舞台,倍加珍惜组织对我们的厚爱和重托,倍加珍惜全院师生员工和医务工作者对我们的信赖和期望,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崇高责任感,在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精诚合作,真正形成班子的整体合力。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是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和作用所产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它是领导班子正确决策的前提,领导班子工作的基础,领导班子成员履行职能的保证,也是领导班子体现权威的条件。大家在一起合作共事,既是事业的需要,也是难得的缘分。个人的经历、性格、志趣、爱好会有差异,工作中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学校的事业发展为重,就能够求同存异,合心合力,坚强有力,无往而不胜。   第二,希望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领导学院发展的能力。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时代,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我们高校领导班子来说,执政能力首要地体现在领导学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上。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一定要加强学习和研究,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方针和政策,客观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挑战,深入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的办学规律和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具体说来,就是要有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有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知人善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面对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有矛盾、有困难是正常的,关键问题是我们领导班子,用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思路来解决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深层次困难和问题,以什么样的胆略和勇气,带领大家扫清阻碍发展的问题。今年5月下旬,周济部长在我校参加211建设座谈会时强调:机遇属于那些谋大事的人。他希望,高校的领导班子都要成为善于宏观思考和战略谋划的集体。这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为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第三,希望进一步加强党性锤炼,始终保持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活力。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昂扬斗志,我们的工作才有活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医学院实现新跨越的关键发展机遇期,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医学院的各项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进而实现创建世界一流的宏伟目标,党和人民寄寓着厚望,全校师生员工拭目以待。我们在座的每个人,特别是中层以上干部都担负着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勇于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努力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敬其业,有所为。我觉得,相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说,每一届班子的工作时间都是短暂的,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但是每一届都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强烈的使命感。看准的事情,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一抓到底,直到把事情办成。不论哪项工作,都要瞄准一流水平,都要制定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努力使各项工作走在前列,永远保持奋发进取的活力。   一个合力,一个能力,一个活力,这三种力量综合在一起,相信我们班子一定会得到广大师生员工和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和拥护,赢得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最后,我借这个机会表一个态,学校对医学院的发展寄予厚望,并将竭尽全力地支持医学院班子的工作,不遗余力地支持医学院的发展建设。我们相信,在院党政班子的领导下,医学院的各项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交大领导马德秀: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
pikeliu 2009-9-20 09:39
马德秀: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 2009 年 07 月13 日 马德秀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   ●从历史和国际的经验来看,当经济走出低谷并开始复苏时,高校往往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其自身发展的空间也将更为广阔。   ●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目光投向更长远的、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学科和科研领域,加强原始性创新,积极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性发展,努力在科技革命中发挥火车头作用,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出贡献。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体形势已开始企稳向好。从历史和国际的经验来看,当经济走出低谷并开始复苏时,高校往往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其自身发展的空间也将更为广阔。广大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看得更加长远,着眼于未来的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贮备足够力量,充当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发动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先头军以及调节就业矛盾的蓄水池。   一是要瞄准未来的科技革命,努力争取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科技与产业的长远关系看,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日益显现。当前,发达国家都在描绘未来科技发展路线图,预测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可能发生的领域,在生物技术、数字通讯技术、新能源以及环保技术等方面进行战略布局。中国要在未来的产业革命中占据一席之地,首先必须在这场科技革命的前夜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科技革命的源头发挥作用。   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目光投向更长远的、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学科和科研领域,加强原始性创新,积极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性发展,努力在科技革命中发挥火车头作用,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出贡献。上海交大聚焦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组建了跨学科的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实体性的研究机构,就是为能够在未来科技革命中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   二是要着眼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提高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根本上讲,中国经济需要高水平的增长,尤其需要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增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目标是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占据重要战略地位。这必然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短期内摆脱危机与长期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把自主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   在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大学,特别是承载着国家使命的研究型大学应该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瞄准行业共性技术,以学科群、人才群和信息群对接产业群,集群化地推进产学研合作,为成长产业提供技术储备。   三是要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抓紧培育和引进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未来的国际社会的竞争,关键因素是人才,目前的制约要素也是人才。经济危机往往造成优秀人才大规模流动转移。这次金融危机让伦敦证券市场下岗5万多人,华尔街下岗20多万人。哈佛大学迫于经济危机,启动了员工自愿离职项目,哈佛大学向大约1600名非教学科研人员雇员提供自愿离职项目,适用对象是已在哈佛工作至少10年以上且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员。各院系已经停止雇用新教员。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大洗牌的重大机遇,从战略上考虑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水平提升,储备一流人才。   四是要深化人才培养,通过延伸教育、回归教育及创业教育,调节社会就业矛盾。实践表明:大学在调节就业矛盾、储备人力资源方面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蓄水池作用。二战后美国为了缓解大批退伍军人的就业压力,由政府向部分退伍军人提供1年、最多4年的免费教育训练,使数百万美国退伍军人受惠,对美国迅速从战时经济向民用经济转变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大学的蓄水池作用主要体现在大力发展延伸教育、回归教育和创业教育三个方面。当前发展延伸教育就是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教育部提出的在全国扩招研究生5万人,这是大学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提高专业型学位比例的良好契机。积极发展回归教育,就是要为在职人员回归大学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资源,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在欧美等国,历史上每当经济不景气或社会动荡时,上班族就会回流到学校继续深造,储备知识,养精蓄锐,等待经济回暖。在全社会新增聘用人员需求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大学创业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可创办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机构,为学生创业提供专门培训。 《中国教育报》 2009.7.13 第2版 PDF版 原文链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09-07/13/content_14371.htm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4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高校的新能源研究
pikeliu 2009-9-19 20:14
发掘优势、整合资源,上海高校搭建跨学科平台 新能源研究密布黄金交叉点 :2009 年 08 月03 日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清洁燃料汽车、二氧化碳减排热得发烫的一个个新能源概念,被转换为一条条技术链,将一系列原本独立的学科串到一起。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进步趋势,上海多所重点高校正努力整合资源,推倒院系围墙,新能源研究呈现出一个个黄金交叉点。   跨学科研究激发创造力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高校中首个新能源研究的跨学科交叉平台。跨学科激发创造力!院长黄震教授告诉记者,上海交大在能源相关学科领域具有优势,在煤炭清洁利用、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技术研发上已取得一系列进展:但如果各自为战,新能源研究很难取得突破;而学科交叉,能催生出新的研究领域和成果。   黄震展示了一个有趣的能源循环模型城市垃圾经生物、化学等方式处理后,木质素成分被用于生物质能发电,另一部分被分解为葡萄糖等,输入特种水藻的培养皿。白天,藻类吸收生物质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在阳光下生长;入夜,光合作用停止后,垃圾葡萄糖成了水藻的夜宵。这些藻类富含油脂,可制成汽车用生物柴油;而榨油剩下的水藻渣,可燃烧发电。整个循环没有化石能源参与,而二氧化碳等废弃物被有效控制。黄震解释,这个能源循环模型展示了资源利用的接力,也说明新能源研究要求生物、化工、机械、动力、环境等学科研究接力。   在复旦大学,去年10月成立的新能源研究院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听着研究院院长赵东元院士的介绍,记者同样感受到了交叉的魅力:在新能源汽车研制中,围绕必不可缺的高容量电极和储氢材料,材料和电化学的研究组合已开始运作;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正从传统硅基材料朝新型有机物方向拓展。赵东元表示,复旦的新能源研究虽以新型能源材料为切入点,但通过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融合,延伸出了高效储能材料、太阳能材料、化石能源新型利用、生物质能、节能等五大领域。   对同济大学来说,新能源研究自然要依托该校在建筑领域的传统优势。同济建筑节能与新能源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同济大学改造中的科技楼,拥有600千瓦太阳能发电的能力,被列入我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首批示范资助项目;利用学校食堂建立的能源综合利用、有机营养循环技术展示体系正在建设中,可望对国内众多中小城镇的改造起示范作用。此外,发挥在汽车领域的综合优势,同济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制已取得跨越性突破,将我国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从10年缩短到了3年以内。   而以地理、环境、资源、经济等学科见长的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相关自然和人文科学领域的专家,成立了长江流域研究院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院,着力开展新能源政策等课题的研究。同时,华东师大整合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研究力量,开发了一系列高效催化剂,目前已实现产业化,正积极推向市场。   黄金交叉要向产业化延伸   对高校来说,要想实现有效的学科交叉,内部管理机制必须有所变化。黄震告诉记者,交大能源研究院是一个虚实结合的组织,既有专门协调机构,同时不要求教授们脱离原来的院系。研究院不仅负责学科顶层设计,而且直接承接重大课题、管理经费,并且在全校范围内选择最合适的研究者参与。为加强学科间互动,研究院每两周组织一次学术沙龙,参与的教授不仅来自技术领域,也有管理、金融等专业的。   事实上,上海高校新能源研究的交叉性不仅体现在研究层面,更注重与产业界的联动。各高校与上海电气、上汽集团、华谊集团、中海油等大型企业都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机制,部分成果已经应用或处于中试阶段。   不过,黄震坦言,上海新能源研究的学术水平虽在国内具有优势,但成果转化率还比较低,以太阳能光伏产业最为典型: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离不开系统集成的中间环节。发达国家的企业凭借自身技术实力就能补上这个缺口;但国内企业的能力还比较弱,机制也不够灵活,产学研对接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黄震透露,上海交大正在筹建一个新的机构,目标是为原创技术产业化搭建桥梁。   文汇报 2009.8.3 头版   原文链接: http://ewenhui.news365.com.cn/wh20090803/
个人分类: shanghai|60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贴 复旦领导杨玉良:关于学科和学科建设的思考
pikeliu 2009-9-15 11:38
杨玉良:关于学科和学科建设的思考 杨玉良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并留校工作。1986年,留学联邦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1988年回到复旦大学工作。1999年,任复旦大学副校长。2006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9年1月任现职。 ●不要过分固定地看待一个学科,不要以为存在一个院系就一定代表了一个学科。一个学科的内涵可以分属于不同的院系,许多院系的存在往往是历史原因所致。学科的划分除按照教学规律的要求外,同时还有很多判断标准。 ●学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扩展。我们要保证一批优势学科能首先达到世界一流,就要防止资源的过度稀释,就要突出重点和特色,就必须有所舍弃。 ●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派生新学科是大学极其重要的任务之一。近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表明,几乎所有的软学科均诞生于硬学科,因此,大学必须加强和重视基础学科(硬学科)的持久建设。基础学科不强,就没有能力去组建其他新学科。 ●在考虑大学院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当我们看到学科相对独立性的一面时,组织结构往往分歧不大,但在考虑到不同学科内容相互连通的一面时,特别是在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后,对于组织结构的设置就会有很大的争议。 在高等学校的发展中,学科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首先,在高校发展中,几乎都提出将学科建设为作为学校发展的主线。高校对学科的认识和对学科建设内涵正逐步深入。但就学科建设这个主题,仍还存有很大的争论。有人批评学校只重视重点学科,对一般的学科关注不够,甚至把学科建设简单地看成重点学科的申报或者博士点硕士点的申报,学科建设就是围绕着冲击或者保住各级重点学科做文章;也有人认为学校只重视平台和基地建设,对一般的基础学科重视不够;也有不少的院校不断地提出建设一些新的平台和院系。这种冲动在高校表现得比较强烈。其次,当前国家要求北大、清华、复旦等一批高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显然,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最根本的基础,没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学科。在这两项认识的基础上,什么是学科,如何进行学科建设,以及在学科建设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作认真思考。 学科发展要遵循其自然规律 学科首先是一种范式,主要为方便教学而不得已为之。事实上,人们对学科已有许多研究。把人类知识划分为学科的一个重要动力是出于教学上的考虑。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为了便于教学,人们不得不将人类所积累的知识进行分类,由此就产生了学科的概念。学科的主要含义是指按教学和训练所定义的知识的分类,即把知识条理化。从教学的角度看,学生学习某门学科知识,就是在所谓的学科框架里来学习其范式。学科的划分具有共同的基础知识和工作范式,同时又常常带有强烈的人为因素、时代特征和社会因素。 因此,不要过分固定地看待一个学科,不要以为存在一个院系就一定代表了一个学科。一个学科的内涵可以分属于不同的院系,许多院系的存在往往是历史原因所致。学科的划分除按照教学规律的要求外,同时还有很多判断标准。尽管世界上存在着多个体系来讨论怎么划分学科,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学科是具有层次结构的。在这个层次结构里,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有着本质的差别,基础学科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学科间的关系通常有学科间(Inter-disciplinary)、交叉学科(Multi-disciplinary)和多学科(Cross-disciplinary)。 同时,学科有其诞生和发展的规律。学科是一种范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范式是会改变的。社会的重大需求致使知识被不断重新条理化,一些新的学科产生了,而一些学科则走向消亡。原有的学科范式和架构不适应新的形势,就要发生嬗变。除一些类似数学、物理等硬科学外,学科都会经历一个形成发展消亡的过程。用消亡而不用死亡,是因为消亡的学科将以另一种形式得以重生、嬗变(transmutation),或者原属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的组合形成新的学科。因此,一所大学的某个重点优势学科从种种迹象看已经接近消亡,如果还不思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尽管在短期内这个学科通过进一步投入仍可能显示出优势地位,但从长远看反而会阻碍学校学术的发展。 科学发展的前沿不断拓展,催生了新兴学科的诞生。某些软学科因社会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例子不胜枚举。科学研究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一种是为了保持原有学科的完整性。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需求往往孕育着新学科的诞生。大学和研究如果仅仅是以保住原有学科为目的,或者因为个别学者为了保持自己的学术领地欲望而形成学科,那么我们对知识进行合理分类和学术研究的目的就被异化了。芝加哥大学前校长金伯顿曾说过:任何形式的学术结构都不可能长久地满足我校的梦想与期望。一所学校的学科要随时代的发展及时进行一定的调整,调整一方面是整个学术前沿的拓宽,另一方面是适应社会的重大需求。对此,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 新学科诞生是学者们对自然、社会和科学规律的新的探索和认识的结晶,一个新学科形成的标志在于围绕核心问题形成的基本范式。一流的学科往往就是围绕着一个重大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成果,开创的新的学科领域。 除此之外,学科划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科的划分除具有学理上的合理性规范外,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恰如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俞吾金教授所指出的,在很多情况下,学科的概念是一种人为嵌入的结构。因此,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为性和随意性。 学科的划分对教学技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教育而言也存在负面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科的划分让更多的人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学习专门的思维范式,从而获得探索未知世界的基本能力。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知识在大学被院系、学科分割后,使一个个本来相互连通性很好的模块被打破,使原本完整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被割裂,现在我们提倡通识教育的内涵,就是为了降低这种负面效应。 国外曾经有人提出两条教育诫律:第一,不要设置过多的学科,尤其是不能盲目地设立过多的学科空壳。在我国高校也存在这样问题,一些学校的学科是空壳子,里面实质性内容并不多,为了增加教学工作量,有的教师就组合了许多荒唐的课程。第二,凡是所教授的东西,一定要教得透彻,使得这些概念变成学生自己的概念,且学生懂得如何运用这些概念,使他能够理解生活中的事件,作出判断,从中体验到发现的愉快。我们尤其要认识到,如果把研究领域圈得越来越窄,把学科分得越来越细,这种学科分家、单科独进的局面,对一所研究型大学、一所旨在培养领袖人才的大学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培养某一方面的专才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 我们所遭遇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基本上都是综合性、多学科的。而学科的划分对学术研究的负面作用容易导致领地观念,不利于不同学科的人员联合起来针对一些多学科问题进行研究。学科的划分使其中人员的学术态度和思维方式形成定式,即所谓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古代的部落之间常常会发生战争,不同学科间的争执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种情况难免存在,因为彼此的术语系统(学科文化的要素之一)还没有贯通。这是每一位从事跨学科研究者都会碰到的麻烦,而这显然对学术的发展是不利的。马克思早就特别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化具有受历史制约的暂时性,并且预言:自然科学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同样,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学科分类方案都带有一定的荒谬成分。 上世纪50年代末,英国分子物理学家C.P.斯诺在剑桥发表了题为《两种文化和革命》的著名演讲,引起强烈的反响。他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实际存在着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知识所代表的人文文化;另一种是科学家所代表的科学文化。两者之间有着很深的鸿沟,很难沟通。这种分裂和对立,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他呼吁让两种文化沟通,但是这很难。我认为,不要过分看重学科划分的结果。学科的划分似乎充其量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起目录性的作用,规定了教学和研究探索的范围和领域;二是规范性的作用,指导着人们认识和学术研究、教学和管理实践。 学科建设重在有所为,有所不为 社会在进步,大学在发展,学科结构会不断地调整。这也是大学对于新学科的设立一直具有较强的冲动动因之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来发展新学科。新学科会不断产生,也总有学科在消亡。通常,在一所研究型大学里,学科建设要认真谋划,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原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是否符合科学前沿的发展态势?是否满足社会的现实或潜在的需求?是否与其他相关学科相匹配、相适应?拟建的新学科的起点是否高?是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一流的水平?这些问题都要得到重视。 首先,在学科建设中要重在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中,重点和难点在有所不为。学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扩展。我们要保证一批优势学科能首先达到世界一流,就要防止资源的过度稀释,就要突出重点和特色,就必须有所舍弃。这就是有所不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州立大学由于投入的增加而迅速崛起,高等教育竞争激烈。芝加哥大学在考虑如何保持一流大学地位的问题上,当时的校长金伯顿特别强调: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芝加哥大学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一个小型机构。我们不会仅仅因为当地的需要,就增添一个工学院;也不会因为临近圣劳伦斯航道,就开设港口管理学课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目前所做的事情进行长远考虑,以确定是否值得去做这些事,以及我们做得是不是够好。我们绝对无法容忍平庸,如果我们还想作为一个一流大学继续存在下去,我们就必须拒绝它。一旦发现平庸,就必须及时清理。当时,芝加哥大学非常坚决地拒绝了这些诱惑。一流大学对社会的服务不应该是提供社会需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简单的服务站式的服务,而是基于扎实的学术研究而提供的服务。原加州大学校长田长霖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时也强调了类似的观点: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一定要有先后,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想办法扶持最最优异的学科,把它变成全世界最好的。道理很简单。大学发展要聚焦到某些学科上,让它尽快变成世界一流。 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就承受住了建立法学院和商学院的巨大压力。耶鲁大学认为,人类知识的范围是如此的广泛,变化如此之丰富,即使一所伟大的大学也不能期望覆盖值得学习的每一个学科与其广泛覆盖所有学科,可能更明智的是建立少数几个出众的教师组,使它们能够在专门领域争取科研经费和研究生,与世界一流大学相竞争。基于这样的认识,时至今日,耶鲁仍没有工学院。耶鲁在大学的发展战略上坚持质量优先和规模控制的原则,它始终如一地反对盲目的平庸化,并坚持把学校所要设置的一切学科都办成美国乃至世界一流的,达不到这一目标的就要坚决关掉。再比如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物理、化学很强,它们设立学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你要办新的院系吗?可以,你能不能达到跟数理化一样的水平?如果能你就办。所以加州理工学院虽然保持了很小的规模,但是基本上每一个学科都在第一方阵里面。中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大学到底是要大还是要强?或者又大又强,或者小而强,或者是大而弱?迫于资源的有限性,大学的选择往往是痛苦的,但大学必须选择。 有所为重要的是解决如何为。如果为得不好,则肯定会导致平庸。复旦大学老校长杨福家曾谈到,如果不是追求卓越,就会产生平庸。大学在考虑自己的学科布局时,不应该追求齐全,追求热门,而应该追求特色、优势和高起点。热点很多,看热点就想追,就想做,学校难免会逐步走向平庸。复旦需要新设一个学科,我们就必须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们是否有充分理由做这件事情?我们有没有条件来做好这件事情?我们能不能在可见的未来办到一流?要设置的学科和我们自身基础的关联度如何?和我们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否一致?大学和学者在策划新的学科和新的研究方向时,要有科学的预见性。对一流大学来说,办一批三流的院系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由于学科文化和学科范式的差异,不同的学科应具有不同的评价体系。C. 吉尔兹曾经生动地指出:历史学家会称赞一部作品出神入化,并对指出其高超技巧(这里指在其他学科里很少看到的特性)津津乐道。这说明他们特别注重技巧、注重在塑造作品的过程中使人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意旨明确,浑然天成;而在数学和物理领域里,常对简明、经济、多产、有效的作品给予高度的赞赏,这表明结构简化、阐释简化是这些领域的特点,在这些领域内,各种现象紧密交织,某些学科发现的内部蕴涵着许多引发其他科学发现的特质。在社会科学领域里,有说服力、发人深省、刺激这些形容词似乎比其他学科更常用。与分析的主要内容相比,这些词暗示了该学科尤为关心分析本身的质量,以及对公众产生的影响。同样,在物理学家中,精确、严谨是他们的双重特征,因为没有哪个名副其实的物理学研究会缺少其中一项特点。而在历史学和社会学里,使用有偏见这个词就泄露了一个人的幼稚。因此,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不同学科评价是不合适的。因为要求简明严谨,在自然科学论文中多写1000字很难,然而对于人文社科规定达到三四万字又很容易。因为两者的标准是不同的。所以对教授最科学的评价是本系本专业那些有非常高的学养和道德素养的同行们给予的评价。总之,学科间的文化差别会带来对学术成果评价标准的差别,一定要针对学科的特点来改革和制订评估和评价机制,包括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考核考评指标。 对此,我们首先要建立具有多学科特征的独立研究机构,以保持各相关学科间的连通性。 正如前面所说,学科划分将知识隔成了条线,而研究的问题又必定是多学科的,学科划分的科学就会形成学科独特的文化,学科之间有合作,但通常是形成壁垒。正因为如此,在许多一流大学中都建立了一些独立研究机构,这些独立研究机构由学校直接管理,对学校直接负责,目的就是为了保持相关学科之间的连通性,要使学科划分做到分类不分割,有利于加强多学科的合作,以应对所面对的日益复杂综合问题的需要。一是在不同的学科之间架一些立交桥,在不同的学科交汇的枢纽地带建立一些交叉学科的研究中心或者是独立研究机构,设法保持各学科内容之间的连通性。二是在教学领域开设一些inter-disciplinary课程来弥补学科之间的缝隙,三是在学校的组织中在纵向划分了许多学科的情况下,设立一些横向枢纽性质的inter-disciplinary的研究中心,使其保证相关学科间的连通性。 为了避免(或弥补)原有学科划分的各种缺点,保持各学科的连通性,大学通常就一些系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建立一些跨学科的博士培养项目,来探索一些处于学科之间模糊地带的前沿领域。尤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多通过建设一些共同课程或相对松散的组织,来激发学科之间的共鸣。近30年来,斯坦福大学建立了十多个不同形式的独立科研机构,这些机构不以学科为标准来规划研究而是面向问题,面向课题,以项目为导向组织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学生和学者共同进行。芝加哥大学是一所十分强调发挥学科整体作用的大学,首任校长哈珀就强调说,思想的统一是一所大学繁荣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传统支撑下,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相互支持,以独立研究机构的形式开展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并各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芝加哥学派世界闻名。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诞生了24位诺贝尔等其他经济学奖得主,强大的经济学也为法学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并最终对立法和司法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回到复旦大学的实际情况,前些年,通过985工程等的建设,复旦也新建了不少平台和基地,使学校的科研工作有了新的增量和交叉研究的平台,其中有些研究机构已经非常符合独立研究机构的定义。 第一,这些平台基地(尤其是理科、医科)是面对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课题或项目的,通过承接和解决单一学科所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国家重大需求或重大项目,来增强学校的综合研究能力。如果研究平台内没有涉及多学科知识的项目和问题,或者仍然以学院为主各干各的,那么研究平台存在的必要性就值得怀疑了。 第二,这些平台基地能够根据任务的变化来动态地构建课题组。这些机构中人员的流动是非常频繁的,如果内部固化,就表明没有真正的多学科共同研究问题的项目。 第三,这些的平台基地里所有的人员与原来的院系联系都非常紧密,其中真正固定的人员是行政管理人员、仪器技术人员等。当前高校面临的问题是 能聚不容易,能散更不容易。通过建立平台基地,就可以形成一种能够围绕国家重点项目、重大任务和重大问题能聚能散的科学研究体制和机制。 第四,这些平台基地对其负责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领导的是来自其他学科的人,他要对所有相关学科的知识有相当程度地了解和理解,能对不同学科文化的融合起到推动作用。可以说他决定了平台的成功与否。否则,要么是一个全才的大家,要么就变成独裁统治者。考虑到这一点,国外一般不赋予这样机构的负责人过大的权力,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跨这么多的学科领域,通常都由几个委员会来制约负责人的决策权力。 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派生新学科是大学极其重要的任务之一。近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表明,几乎所有的软学科均诞生于硬学科,因此,大学必须加强和重视基础学科(硬学科)的持久建设。基础学科不强,就没有能力去组建其他新学科。复旦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力学、管理科学等都是由学校原有的优势基础学科派生出来的。发挥大学学科综合的整体优势和弘扬特色,对复旦来说,首先就是要发挥文理基础学科的优势。文理基础学科是新学科生长的源泉。如果不把这些基础学科做强,学校发展就会面临后劲不足的局面。近几年,我们对基础学科的发展重视不够,面临队伍结构老化、年轻学科带头人缺乏、基础学科发展基础不扎实、特色发展不明显等问题,长此下去,就可能出现优势丧失的局面。基础学科要寻找共同的学术语言,形成学术的共同体,这是复旦大学发展的内核,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最为本质的部分。 学科布局与人才建设 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学科结构十分复杂。新学科不断诞生,大学就必然不断面临学科分类的问题。学科布局就是如何认识学科分类的问题。确实,国务院学位办有学科分类目录,大学学科发展有延续性,学科分类好像不成问题。在考虑大学院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当我们看到学科相对独立性的一面时,组织结构往往分歧不大,但在考虑到不同学科内容相互连通的一面时,特别是在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后,对于组织结构的设置就会有很大的争议。在这中间,我想主要谈谈学科和院系的物理空间布局问题。 大学的各学科间的物理空间布局十分复杂。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问题。现在大学中一楼多系、一系多楼的现象很严重,甚至于存在一系多校区的情况。我认为,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当年加州大学为了适应物理、化学的发展,造了相互连通的两栋楼。量子化学是物理和化学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学科。当时正好是量子化学快速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新学科发展的需要,它们才构建了这样一个物理空间的布局和结构,并为量子化学(结构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的观点是,学科的布局于院系的物理空间布局必须与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规律相适应。 学科形态的改变会对学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大学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适应潮流,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科的前沿形态来决定学科的人才规划。这里我只想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其中的一个侧面的问题。哈佛大学历史系是哈佛人文帝国的重要部分,始终自认为是哈佛大学中品质最高的系科,一直担心聘用新成员可能冲淡他们引以为傲的学术质量,因此只聘请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这样的骄傲想法却导致了他们不断的失败。在20世纪70年代初,耶鲁和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的终身教授就超过了哈佛,同期,哈佛历史系助理教授数量也急剧减少,导致开课量的减少和对新的学术地带的忽视,对学科研究中出现的新潮流,没有足够的反应能力。青年教师和学生纷纷转向其他学校。到1995年,对历史系的一次评估表明哈佛已经落后于普林斯顿、耶鲁、伯克利、斯坦福、芝加哥和密歇根大学。哈佛历史系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历史学科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金字塔形变为平顶结构。金字塔结构意味着一小部分杰出的学者和系所占据着最高点,并得到普遍认可;平顶结构则意味着出现了更多的历史学派,每一个都作为一个分支领域,有着各自的顶峰。哈佛历史系的一些老教授在金字塔结构中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他们很难适应新的学科形态。 总而言之,大学要深入理解国际上学科调整方向、深刻把握当前形势下和竞争格局下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分析影响大学院系整体发展的因素,以及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与弊端,并制定出院系学科发展的战略重点。无论从科研还是人才培养的角度,大学要不断思考学科发展的规律,清楚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审视学科发展目标,作好学科发展规划。 《科学时报》 (2009-9-8 B4 视点)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VS复合型人才
flyman 2009-8-30 21:56
中山大学 博雅型人才 开招 ,虽然有人担心其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就业问题,但我觉得还是应该为其鼓掌至少这是一次很乐观的试验。 鼓掌之余,我们不禁思考别的学科怎样博雅化?细想之后,发现博雅化其实就是培养跨人文的学科、复合型人才,在很多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很早就已经提倡了,清华的改革也是秉承类似思想。以我们的物流工程硕士为例,其本科大都不是物流专业,我们也提倡培养复合型、跨学科人才;结合我们学院特点,重点培养跨物流与计算机、数学、金融、通信专业的等复合型人才。 这次去郑州调研南水北调项目时,发现华中的蒋老师将生物学和经济学柔和的很好。他喜欢用经济学的观点解释生物学的例现象,非常有趣。 中山大学的博雅生主要是瞄准了未来的大师,理工科的博雅生倒没有提出这个口号,因为当时的目标是以解决问题为主,没想到是否要打造大师。 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师是否也是这样呢?
个人分类: 教育|3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三次生命科学革命之力学与生物结合
cwhm 2009-8-9 01:29
施一公前段时间发博文说要迎接生命科学的第三次革命,就是生物与工程科学的结合。工程科学有很多中,力学也是工科的一种,也慢慢开始关注力学与生物结合方面的一些paper,这方面的一些paper应该比较多,认识的加州伯克利李少凡教授用接触力学研究干细胞。 这两天的Science magzine有一篇关于生物与力学结合的paper: Multiscale Mechanics of Fibrin Polymer: Gel Stretching with Protein Unfolding and Loss of Water Andr E. X. Brown, 1 ,2 Rustem I. Litvinov, 3 Dennis E. Discher, 2 ,4 Prashant K. Purohit, 5 John W. Weisel 3 , * 多尺度,跨尺度模拟在力学中算是比较时髦和热门的研究方法了,大到宏观尺度的有限元,小到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分子模拟,离散位错模拟。 Polymer也是很热门的,听到这个词有些时段了,终因研究方向不是这块,这方面的书籍还是没看过,唯一有印象的记忆就是在决定保送研究生的大四那年去旁听了化学系的高分子材料一课。这个方面的研究不知道何时能够染指,不知道等染指的时候,它还是不是热门? 现在看的文章多了,发现科研领域很多学科都跟力学有那么点关系,机械,航空,材料,土木,建筑,交通不用说了,就连压根不可能有联系的电气专业,怎么也想不到跟力学扯上了关系,学校今年的博士百篇中了一篇,就是电气学院的一博士用力学中的无网格法来分析电磁现象,跨学科的魅力,看来不同学科总有握手的机会! 还是第三次生命科学的革命,真想contribute something in thisrevolution,力学可以做什么?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3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学科视野的科举学研究》将于近日出版
冯用军 2009-5-8 14:52
该书为基地高等教育科学丛书的第3本,由我所青年教师冯用军编著,全书20余万字,将于近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个人分类: WIEA世界创新教育协会|2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数学方法》将于近日出版
冯用军 2009-5-8 14:51
该书为基地高等教育科学丛书的第2本,由我所青年教师刘六生 冯用军 编著,全书20余万字,将于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个人分类: Economic Review|2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学科会商:箭头云是地震云?
杨学祥 2008-11-13 07:45
据北京青年报(情报小组提供)报道, 线性云现象,早的话在我们国家可追溯到 300 多年前,在地方志里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就是在地震之前在震区上出现一些奇怪的云。吴立新教授说:真正引起科学界关注是从 1978 年开始,当时日本发生过一次 7.8 级的地震,日本奈良市的市长就注意到了震前出现的形状异常的云彩。   线性云是人们通常称为地震云的现象之一。过去所讲的地震云,通常是人们用眼睛从地面向天空观看到的,而我们从卫星云图上观察到的线性云,是从太空看到地球上的外层云异常现象,观测角度和视野范围是不一样的。吴教授说, 2005 年和 2006 年伊朗发生过两次 6 级以上的地震,在这两次地震之前就有很明显的卫星云图异常。   在这次卫星云团分析中,吴教授发现,汶川大地震震前出现了两条线性云,其中一条是远方的,在震前 5 小时出现,它出现在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和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的上方,在震前 3 到 5 小时开始形成,震前 3 小时成形,它的形状就像一个箭头一样, 3 小时静止不动直到发震。而另一条是在震前 3 小时出现,它是在龙门山断裂带上方出现的,这条云不是很规则,呈条带状。吴教授最新分析表明,该条带云的北部完全受到龙门山地区三条断裂系的控制,如果把这三条断裂系的轮廓勾勒出来,刚好就是这条云北部的形状范围 。   吴教授说:最重要的是,当我们把前一条云沿着它的中轴线向西南方向延伸,和第二条云相交,这个交点就是发震的震中。 http://www.csi.ac.cn/manage/html/4028861611c5c2ba0111c5c558b00001/_content/08_11/04/1225767703594.html 张学文研究员最近指出,作为气象工作者,早就被气象界已有知识覆盖。即云是大气中的水汽的产物,难以与地震联系。所以 20 年前有日本人说他看到地震云,我的基本态度是不大信。最近杨教授的博客文章介绍说地震云的箭头形状,是卫星上看到的。这又是一个视角(与地面上的人看云不同)了。 我的兴奋点在箭头云三个字!因为这种云难得见到, 10 多年前我从卫星照片上看到它就十分吃惊。附于文后的箭头形状的云,就是我看到那张照片。那里的箭头云清楚地、稳定地存在于塔里木盆地上空接近半个月(云几乎都是运动的,稳定少动的云,难见),我感到十分特殊。该照片被我编辑到新疆气象手册一书中。而我是作为盆地气象的特有现象来看待的(没有联系到地震)。 它是地震云?它伴随着地震吗?这些希望杨教授帮助回答(时间是 1990 年底到 1991 年初,图中的阿克苏到新和的距离大约是 200 多公里) 。 张学文研究员给出了 1990 年底到 1991 年初,阿克苏到新和的距离大约是 200 多公里前箭头云卫星照片。这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是难得的研究地震云图片。可惜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有限,只能向有关专家传达相关信息。希望能相互交流。 网友侯振宇先生作出以下评论,值得关注: 发表评论人:侯振宇 很传奇! 很特殊! 1 、它低于四周的山,意味着距离地面很近,会收到较强的地面影响。 2 、从它的持续时间看,必然标志着相应时期周围气候是极其稳定没有变化的。该云是因盆地内特殊作用所产生的。 对于其原因,可以猜测其原因是下面的地面蒸发量的差异(地下水、植被、断裂带活动产生的能量),或是地面断裂带产生能量对上空某高度的热作用。总之是简单稳定气象条件下,稳定、持续地面因素影响所致。 我个人认为它很可能是属于地震云。 1991 年 2 月 25 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坪 6.5 级地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徐道尊 王海涛 摘要 | 前言 | 测震台网及基本参数 | 地震地质背景 | 烈度分布及震害 | 地震序列 | 震源机制解和主破裂面 观测台网及前兆异常 | 前兆异常及其特征分析 |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 摘 要 1991 年 2 月 25 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坪县境内发生 6.5 级强震。宏观震中在柯坪县城南约 12 km 处的山区,震中烈度Ⅷ度,极震区为北东向椭圆。地震发生在北东向柯坪断裂北侧。该次地震使柯坪县城及所属 3 乡 1 镇 1 场,生产建设兵团 6 个团场受到程度不同的震害,造成倒房 133 间,伤 9 人,死亡 1 人。 6.5 级地震序列为主 - 余震型,最大余震 4.5 级,余震序列的完整性不好,缺 3.0 ~ 3.8 级地震,余震区长轴为北东向。震源机制解中的两个节面走向均为北东向, P 轴方向北西,综合考虑极震区,余震区长轴方向以及震中附近断裂的走向、倾向、活动性质诸因素,认为节面Ⅱ是地震的主破裂面,发震构造是柯坪断裂。震中 300 km 内共有测震台 6 个,其中 3 个兼有其他前兆观测项目。震前出现地震空区以及振幅比、小震空间集中度、缺震等地震活动性及地倾斜、短水准等异常。共 9 个异常项目, 10 条异常。 博主回复:感谢提供了对应的地震资料。 参考文献 1. 汶川大地震震前 3 到 5 小时出现了两条线性云 . 2008-11-04 10:56  来源 : 北京青年报(情报小组提供)中国地震信息网。 http://www.csi.ac.cn/manage/html/4028861611c5c2ba0111c5c558b00001/_content/08_11/04/1225767703594.html 2. 杨学祥 . 最近地震信息和情报(转发):地震云和热红外异常 . 发表于 2008-11-5 2:26:2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5508 3. 张学文。箭头云是地震云?发表于 2008-11-10 10:59:0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613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157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