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载流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合成高质量黑磷单晶的新方法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6-3-9 15:22
黑磷是重新进入人们视野的一种元素半导体。黑磷具有三种相结构,其中正交相黑磷是具有层状结构,可以通过机械剥离方法制备类似石墨烯的极薄的黑磷。这种极薄的黑磷称为磷烯。因其载流子迁移率高、带隙可调控的特性,磷烯在石墨烯之后作为一种新的二维材料引起了人们浓厚的研究兴趣,在电子学以及光电子学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也为研究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材料模型。 目前,获得大尺寸磷烯的途径主要依赖于从正交相黑磷体块单晶中通过剥离技术得到。已有的正交相黑磷体块单晶生长技术要么对实验装置要求苛刻,要么依赖于高毒性的原料,不利于大尺寸、高质量正交相黒磷体块单晶的合成,阻碍了磷烯这种新的二维材料的研究和实际应用。 最近,清华大学化学系 严清峰 课题组发展了一种两步加热化学气相传输法,实现了高转化率的、毫米级正交相黒磷体块单晶的制备。首次运用X射线摇摆曲线研究了所合成的正交相黑磷单晶, 得到的摇摆曲线的半高峰宽为21.65弧秒,揭示了其优异的单晶质量。随后,该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 任天令 课题组合作,采用全干法转移技术制备了基于机械剥离的~6 nm厚的磷烯的底电极结构场效应晶体管(FET),器件表现出目前最高纪录的空穴迁移率 (1744 cm 2 V −1 s −1 )和高的开关比(~10 4 )。该结果进一步证实两步加热化学气相传输法合成的正交相黑磷单晶具有优异的晶体质量。 该研究成果最近发表于国内新创办的英文期刊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中国科学:材料科学》2016年第2期,原文链接: http://mater.scichina.com/EN/abstract/abstract510243.shtml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0843-016-0122-1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以及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支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7306 次阅读|1 个评论
通过材料设计提高热电性能的思考
热度 2 xwang0822 2012-3-22 13:15
1.1.3 通过材料设计提高热电性能的思考 在 1.1.1.2 小节中已作介绍,好的热电材料要求具有高的 Seebeck 系数 ( α ) 和电导率 (σ) 、低的热导率 (k) 。这三个参数均以载流子浓度 n 和温度 T 为变量,形成关联体系,参数间相互耦合并互为牵制,强烈依赖于具体材料体系的能带结构。因此,基于理论指导,积极寻找促使诸参数均向有利方向发展的新思路,探索新的材料体系及制备方法,拓宽科学视野借鉴相关学科的新研究方法,并积极获取实验反馈以不断修正既有思路,是推动热电领域不断向前发展,促使热电转换效率不断提高的现实途径。现从能带和结构设计角度,对热电参数进行简单讨论: (1) 首先,从提高 Seebeck 系数 α 的角度进行讨论,通常半导体和半金属材料的 α 可由下式表征: ( 1.12 ) 其中, m* 代表载流子的有效质量, n 为载流子浓度, k B 为玻尔兹曼常数。由式( 1.12 )中可知, Seebeck 系数 α 与载流子有效质量 m* 成正比,同时与浓度 n 成反比。载流子有效质量 m* 可表达为: ( 1.13 ) 因此,可从能带结构调制的角度来选择热电材料和提升既定材料的 Seebeck 系数。建立材料体系在能量空间的坐标系,假设各向同性,以波矢量 k 为轴可形成费米球,对热电转换有贡献的载流子主要集中在费米球面附近几个 k B T 范围内,因此,一方面要求在导带底部,布里渊区不同方向 取极值处的能谷底部曲率要小即形状扁平,这样即可获取大的 m* ;另一方面, Seebeck 系数与载流子浓度 n 呈反比关系,这与电导率对 n 的要求正好相反。为调和这个矛盾,需要使费米能级落在谷底扁平而边沿陡峭且为多能谷结构的导带底附近,从而在获取相对高的态密度和 Seebeck 系数。同时,要求禁带宽带不可过大,以便利用调制掺杂的手段有效调制费米能级的位置。较好的热电材料其载流子浓度 n ~ 10 19 /cm 3 左右,接近简并态半导体水平。 基于以上考虑,可从掺杂工程和能带工程两方面提出技术方案。首先,对已选定的热电材料体系进行组分设计,在 Seebeck 系数和电导率两者之间进行调制被视为最常用的手段,比如,化学计量比的偏离或引入外来原子进行掺杂;再者,可通过控制材料微结构的方式来修饰和改善能带结构,如在禁带中引入邻近导带底的缺陷态制造迁移率边、制造低维纳米结构或超晶格结构,从而实现对能带形状、带隙宽度、态密度分布的人工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材料电输运特性,同时提高 Seebeck 系数;另外,设计块体多晶材料的晶粒尺寸,使其与某些与输运有关特征尺寸相比拟,如载流子平均自由程和德布罗意波长,利用边界和相界的散射实现载流子的能量过滤效应,可在实现迁移率和 Seebeck 系数的同时提升,等等。 由于 α 与载流子浓度 n 成反比,对于类金属材料,若单独从降低 n 同时调制 Seebeck 系数的角度分析,可通过技术手段(如纳米化使禁带蓝移)适当拉宽选定材料的禁带宽度,从而显著抑制在晶格热振动协助下从价带跃迁进入导带的载流子数量,同时,有意选择间接带隙材料可进一步抑制这种带间跃迁,毕竟这是一种选择性跃迁,除了满足带间能量差值外,还需要满足声子的准动量守恒。 对于好的热电材料,仅仅提升 Seebeck 系数显然不够,一味追求高的有效质量 m* 和低载流子浓度 n 并无意义,材料同时还应具有高的电导率 σ 。 (2) 电导率 σ 可简单表达如下: ( 1.14 ) ( 1.15 ) 其中, n 代表载流子浓度, μ 表示载流子的迁移率, τ 代表载流子平均自由时间。可以看到,载流子浓度越大,有效质量 m* 越小,则电导率越大,这与上述 Seebeck 系数 α 的要求正好相反。 由于热电材料需要在各个不同温区应用,实际上还需考虑各种材料之于温度的敏感性质,如本征激发过程对载流子浓度的巨大影响。 载流子在电场驱动作用的输运过程中,会遭遇各种散射机制,如电离杂质散射(小角散射),晶格振动散射(包括光学波和声学波),等同能谷间散射(准动量改变较大的非弹性散射),合金散射,中性杂质散射和位错、晶界、相界等缺陷散射机制以及载流子之间的散射。载流子散射机制的存在,使得载流子的平均自由程受到制约,同时对晶体中的电荷迁移和能量输运过程产生影响。这些散射机制的强度、几率和随温度的关系各不相同,在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下,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以某个平均漂移速率沿电场方向总体做有序迁移。其中几种主要散射机制的弛豫时间和迁移率随温度的关系如表 1.1 所示。 表 1.1 各种散射机构下的弛豫时间和迁移率对载流子能量与温度关系 散射机制 驰豫时间 t 迁移率 非简并 简并 声学波 E - 1/2 T - 1 T - 3/2 T - 1 光学波 E 1/2 T - 1 T - 3/2 T - 1 离化杂质 E 3/2 T 0 T 3/2 T 0 合金散射 E - 1/2 T 0 T - 1/2 T 0 中性杂质 E 0 T 0 T 0 T 0 从式( 1.14 )和( 1.15 )可知,提高载流子浓度 n 和迁移率 μ 是提高电导率 σ 的直接途径,而弛豫时间 τ 和有效质量 m* 与迁移率 μ 相关。这需要深入考虑散射机制对电导率的影响。设法提升平均自由程和弛豫时间,从而提升迁移率,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纯净”无缺陷的材料,从制作成本以及材料机械特性考虑这并不具有现实意义,即便得到本征的单晶体材料,其电导率还将受到载流子浓度的制约,且对温度过于敏感。上文中已提到,尽管杂质电离对迁移率和电导率具有一定的损害,掺杂仍是提升载流子浓度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进而大幅提高电导率,然而,同时须考虑对 Seebeck 系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通过对量子阱和超晶格结构的人工能带设计,形成二维电子气体或空穴气体,可巧妙避免杂质电离等散射机制,同时可调制费米面附近的态密度,有机会实现电导率 σ 和功率因子的同时提升。另外,来自低维纳米结构的表面散射机制,虽存在对载流子输运的潜在不利影响,但若对比表面巨大的纳米结构表面进行改性,如通过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改性技术引入高密度表面态,则可能使纳米材料表面形成优于体输运的表面电输运通道,在不严重削弱 Seebeck 系数的同时大幅提升材料的导电能力。 (3) 下面讨论热导率 的相关影响因素,其组成简单表达如下: ( 1.16 ) 其中, 为晶格贡献热导率, 为电子热导率,由 Wiedemann-Lorenz 定律可知电子热导率与电子电导率成正比,比例为 Lorenz 常数。我们仅讨论晶格热导率。 ( 1.17 ) 上式中, C 为晶格热容量, v 代表声子即格波在三维空间的平均运动速率, l 表示声子的平均自由程。从式( 1.17 )可知,降低 v 和 l 是降低热导率 的直接途径。最直观的办法有,提升温度加剧晶格振动,通过合金化掺杂等手段和引入各类缺陷(如表界面、位错或外来杂质等)来破坏周期性势场,从而加剧对声子的散射。但这种引入散射机制以抑制声子运动的方法无疑同时会造成对载流子的散射,同时损害电导。针对这一矛盾,诸如电子晶体 - 声子玻璃等概念被提出,即寻找晶格中天然存在较大孔洞的材料,将外来离子填入孔洞,使框架原子与填充离子的振动模式耦合产生新式声学波,对声子造成散射进而降低晶格热导。再者,通过纳米尺度下的设计,使纳米晶或纳米结构的特征尺寸(小于电子平均自由程)与声子自由程相比拟,在不严重损害电导的前提下大幅抑制声子传播。 在上述三个主要热电参数互为制约的情况下,为寻找参数间的有机平衡从而提升热电优值 ZT ,并进一步扩大热电材料的温度区间和使用范围,各种新概念、新材料和新方法可引入到热电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中,分述如下: (I) 考虑到 Seebeck 系数a和电导率 σ 之间的互为牵制,纳米尺度量子限域效应和能带工程人工调制带隙的思想被引入到热电材料的制备中。引用 Hicks 和 Dresselhaus 等人的结论,认为减少维度会使费米面附近的电子态密度变大,既增大了电导率,且使得载流子的有效质量增加,即通过超晶格量子阱 (MQW) 结构调和a和 σ 之间的矛盾,大幅提高能量因子( )。因此,二维、一维、零维纳米结构和低维复合的思想可引入到热电材料的制备中,通过对纳米结构的调控实现对热电性能的全面优化。另外,上述提到超晶格的多层结构,可造成声子在垂直平面生长方向的界面散射增加,从而降低材料的热导率。 (II) 考虑到上述所说电导和晶格热导之间的矛盾,“电子晶体声子玻璃” (PGEC) 概念的材料应运而生,该类材料通过结构调制同时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类似非晶态玻璃的热导率。如 Skutterudite 和 Clathrates 体系,其结构中存在一系列的结构空隙 ( 或笼子 ) ,可供插入外来原子,实现笼内填充原子与笼壁主体原子之间弱的键合,笼内插入原子的剧烈振动与主体原子晶格振动模式耦合形成新的光学支振动模式,从而降低材料的热导。同时,主体原子晶格仍保持良好的周期势场,载流子仍具有极好的迁移性能。另外, Zintl 相化合物则是利用其自身的复杂结构,比如在内部的多面体空隙笼式结构、管型结构、孤立线型络合阴离子基团等,以多角度对热导和电导参数进行调控,追求热电优值的优化。 (III) 利用载流子能量滤过效应,通过对纳米晶的尺寸调制,实现对高能量载流子和低能量载流子的比例控制,进而对迁移率进行控制。最近, Makongo 等通过在 Half-heusler 基体相 Zr 0.25 Hf 0.75 NiSn 0.975 Sb 0.025 中原位引入 Full-heusler 纳米第二相( 10nm ),纳米晶第二相界面对载流子的能量过滤效应,致使室温附近 Seebeck 系数提升,同时由于迁移率较 Half-heusler 基体材料显著提升,弥补了载流子浓度下降对电导率的影响。随温度升高,复合物的载流子浓度随温度指数上升,而迁移率仅线性下降,有效质量线性增加,致使材料的 Seebeck 系数和电导率随温度同时提升,在 775K 获取了高功率因子。俄罗斯学者 Bulat 等人 用机械合金化得到纳米粉末再 SPS 烧结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 Bi x Sb 2-x Te 3 合金, ZT 值达到 1.12 。他们认为纳米晶界的能量过滤效应对载流子的散射可以导致 Seebeck 的增加,而纳米晶对载流子的散射和声子散射产生的电导率和热导率的下降基本相互抵消; (IV) 在微结构层面上,设计电子晶体 - 声子玻璃微结构。实现电输运与热传导的分离控制。如采用湿化学法合成亚晶态一维纳米结构薄膜,通过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线表面制造大量表面态密度,使一维纳米结构表面具有极高的迁移率和导电性。一维纳米线的体相结构具有非晶性质,从而造成低的晶格热导。同时,纳米结构膜的多孔性,表面粗糙度等性质均有利于降低材料的热导率,且有机会提升 Seebeck 系数。 另外,通过引入适当种类和用量的巯基类小分子(如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巯基乙醇和巯基乙胺等)含硫前驱体(如硫脲、硫代乙酰胺)或使用混合溶剂(在乙二醇中加入亚原子比例的硫代乙二醇),使 S 原子与目标产物固溶,或使含硫溶剂发挥作为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如使巯基乙酸、硫代乙二醇分子原位钉扎在新鲜生成的纳米结构表面,均可用来调节和改善材料的电输运特性,并为可控获取 n 型和 p 型薄膜(或块体)材料提供契机。最近, Nature Materials上 报道一种通过湿化学法一步制备并调制掺杂硫族化合物低维纳米结构,而后致密化获取热电材料的方法。该法采用氯化铋或氯化锑,单质硒或碲为原料,高沸点的 1-5 戊二醇及三正辛基膦作为溶剂,外加巯基乙酸作为产物形状的导向剂、阻碍产物氧化及掺杂硫的供给剂。所制备的硫族化合物纳米片经冷压和 300 ~ 400 o C 真空烧结,得到了 ZT 值高达 1.1 的 p- 型和 n- 型的纳米晶块体材料。材料具有高的 ZT 值,主要源于纳米结构化( nanostructuring )及硫(巯基乙酸钉扎)在纳米表面的调制掺杂( 0.01 ~ 0.3 at.% ),从而使材料具有极低的热导率和高的功率因子; (V) 利用第二相纳米颗粒复合提高热电性能。引入含 Cu 纳米颗粒导体与 Bi 2 Te 3 基体进行复合,可视为热电材料发展的一个线索。以 Cu 复合的方式进行分类:首先, Cu 与 Bi 2 Te 3 固溶,同时, Cu 单质相与基体相复合。 CuHan 等 最近以单质为原料,分别用真空熔融法及 Bridgman 法制备 Cu x Bi 2 Te 3 (x=0-0.1) 多晶和单晶材料,认为 Cu 掺杂后进入 Bi 2 Te 3 结构中,位于范德华键合的 Te (1) -Te (1) 层之间。在 x=0.05 ~ 0.1 时,发现有 3 ~ 5 nm 的 Cu 纳米颗粒出现(而当 x≥0.1 时有 Cu 2.86 Te 2 相出现), Cu 纳米颗粒对声子产生散射,同时扮 Cu 起到施主的作用,使 Bi 2 Te 3 材料的导电类型从原来的 p 型转变为 n 型。 陈钢 等最近也研究了 Cu 掺杂的作用,他们也以单质为原料,但用高能球磨后热压烧结制备 Cu 掺杂的 n- 型 Bi 2 Te 2.7 Se 0.3 ,认为 Cu 可能位于结构中 4 个 Te (1) 原子形成的四面体间隙, Cu 进入此间隙后使得 Te 不易挥发,从而降低 Te 空位浓度,提高了垂直于基面方向的导电性。优化组分 Cu 0.01 Bi 2 Te 2.7 Se 0.3 的最大 ZT 值达到 0.99 ,而且发现 Cu 的掺入可以提高性能的重复性。 再者,以含 Cu 第二相的形式与 Bi 2 Te 3 基材料进行复合。采用湿化学法将 Cu 以前驱体原料(如 CuCl 2 等)的形式引入合金体系,或在致密化操作前,加入一定比例的 Cu 单质亚微米粉末。结合 CuHan 等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研究发现:当 Cu 在 Cu x Bi 2 Te 3 中的配比 x 较大时, Cu 还将以富 Cu 相(如 Cu 2-δ Te 相( 0.015δ0.222 ))的形式从基体中析出,与基体相形成复合材料,并对热电材料的组分和输运构成重大影响:第一,富 Cu 第二相的析出使原 Bi 2 Te 3 基体的结构失稳,通常基体中 Te 缺失,而 Bi 和 Sb 离子占据 Te 空位 V Te 形成 Bi Te 和 Sb Te 反位缺陷,大量贡献空穴从而大幅提升材料的电导率,提升电导率;第二,通过对固相合成中“固溶 - 析出”过程的控制,可使纳米级 Cu 2-δ Te 第二相从基体组织中析出,其作为离子导电体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通过尺寸和组分调控可望获取高的 Seebeck 系数,同时,考虑纳米第二相的引入对热输运的抑制作用,除了纳米晶粒通常造成中长波声子散射,第二相的相界面还对中频声子散射提供了额外的贡献,达到提到 ZT 值的目的; (VI) 形成固溶体合金材料并织构化。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或超结构中由于晶格中不同种类原子间相互作用的牵制以及缺陷、无序度的增加,造成晶格畸变和应力严重,对晶格热声子的散射加剧,从而可显著降低材料热导率。如在 Bi 2 Te 3 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Bi,Sb) 2 (Te,Se) 3 类固溶体材料是研究最早也较成熟的合金固溶体热电材料,在对本已较大的 Seebeck 系数和不错的电导率进行调制的同时,可降低材料的热导率。 另外, N- 型的 Bi 2 Te 2.7 Se 0.3 单晶的功率因子与取向性关联较大:与基面平行方向的功率因子比与基面垂直方向的要高得多 。这就使得 n 型 Bi 2 Te 2.7 Se 0.3 多晶材料的功率因子比其沿基面方向生长的单晶材料的要低得多。 Yan 等将高能球磨得到的 Bi 2 Te 2.7 Se 0.3 纳米粉末热压,再将已热压的块体用孔径较大的模具热压,使得晶粒取向更显著,结果垂直于热压方向的 ZT 值从 0.85 提高到 1.04 ,而平行于热压方向的有所降低,但这不影响其应用,因为在构建热电器件时只要利用高 ZT 方向即可。 (VII) 从元素组合体系设计的角度,构筑 “重费米子半导体”。 Slack 预言 U 3 Pt 3 Sb 4 这类重费米子半导体具有较好热电性能和发展前景。这类材料的载流子有效质量较一般半导体材料高很多倍,从能带结构上看,即载流子所处能谷结构变的陡峭,迁移率虽相对较低,但能态密度较大,具有较大的 Seebeck 系数,同时具有较强的声子散射能力。该类材料能带结构的特殊性源于镧系和锕系元素 f 原子轨道电子的特异性,重费米半导体材料还有 Ce 1-x La x Ni 2 , Ce 1-x La x Ln 3 , CePd 3 等。
1596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丢失的能量哪里去了?
热度 5 yhliu971225 2011-12-15 23:23
这是以前写的一篇博文,今天再贴出来,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考虑单结硅太阳能电池效率问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能量小于带隙的光子不被吸收而产生能量损失,然后要考虑当光子能量比带隙大而多出来的能量转变为载流子的热能而损失掉,这二部分损失占了太阳光谱能量的56%,也就是说考虑以上二部分损失,硅电池的效率是44%,61年,SHockley和Queisser根据细致平衡原理给出硅太阳能电池的极限效率是29%,这是大家目前都接受的值。但是由44%到29%中间有15%的能量去了哪里,shockley等并没有给出答案。 这部分能量没有人提起过,否则就会提出相应的结构来提高电池效率,但从目前已提出的各类结构电池,没有与这部分能量相对应的。
2978 次阅读|11 个评论
增强载流子迁移率是新一代微电子器件和电路发展的重要方向
热度 4 xiemx 2011-3-12 21:04
作者: Xie M. X. (UESTC ,成都市 ) 现在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不断努力地缩短场效应器件的沟道长度,这主要是通过改善微电子工艺技术、提高加工水平来实现的。尽管现在沟道长度已经可以缩短到深亚微米、乃至于纳米尺寸了,但是要想再继续不断缩短沟道长度的话,将会受到若干因素的限制,这一方面是由于加工工艺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器件物理效应(例如 短沟道效应 、 DIBL 效应 、 热电子 等)的问题。因此,在进一步发展微电子技术过程中,就必须采用新的材料、开发新的工艺和构建新的器件结构,才能突破这些限制。 在新的材料和工艺技术方面已经提出了多种改进方案,比较受到重视的有如 高介电常数(高 K )材料 和 Cu 互连技术 。当沟道长度缩短到一定水平时,为了保持栅极的控制能力,就必须减小栅极氧化层厚度,而这在工艺实施上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就采用了高介电常数的介质材料(高 K 材料)来代替栅极氧化物,以减轻制作极薄氧化层技术上的难度。另外,沟道长度缩短带来芯片面积的减小,这相应限制了金属连线的尺寸,将产生一定的引线电阻,这就会影响到器件和电路的频率、速度;因此就采用了电导率较高一些的 Cu 来代替 Al 作为连线材料,以进一步改善器件和电路的信号延迟性能。可见,实际上所有这些新的技术改进措施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并不是从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结构本身来考虑的。 显然,为了适应器件和电路性能的提高,最好的办法是另辟途径,考虑如何进一步发挥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结构的潜力,并从而采用其他更有效的技术措施。现在已经充分认识到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措施就是着眼于半导体载流子迁移率的提高(增强)。 迁移率 ( μ )是标志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运动快慢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半导体器件和电路的工作频率与速度。 对于双极型晶体管而言,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可以缩短载流子渡越基区的时间,使特征频率( fT )提高,能够很好的改善器件的频率、速度和噪音等性能。 对于场效应晶体管而言,提高载流子迁移率则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因为 MOSFET 的最大输出电流 —— 饱和漏极电流 I DS 可表示为: I DS = ( μ WC ox /2L) (V GS - V T )2 式中的 W/L 为晶体管栅极的宽长比, C ox 为单位面积栅电容(等于 ε o ε/t ox , t ox 是栅氧化层厚度), V GS 为栅 - 源电压, V T 为增强型 MOSFET 的开启电压。可见,在场效应晶体管中,增强沟道中载流子的迁移率 μ 与缩短沟道长度 L 具有同样的效果,都可以大大提高器件的驱动能力,从而可提高器件的工作速度。 在此有必要特别强调指出,对于提高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速度而言,增强载流子迁移率的措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因为信号在集成电路中传输的延迟时间 τ d 是与信号的逻辑电压摆幅 Vm 和载流子迁移率 μ 成反比的,即有: τ d ∝ C L / (μVm) ,式中的 C L 是负载门扇出的输入电容与寄生电容之和。而逻辑门开关工作所耗散的能量(为 P d τ d )则必须大于转换 C L 的状态的能量(等于 C L 所存储的能量),即有: Pd τd = C L V m 2/2 ,即开关能量与逻辑电压摆幅的平方成正比。这就表明,减短信号传输的延迟时间和降低开关能量,在对逻辑电压摆幅的要求上是矛盾的。因此,为了保证集成电路能够稳定地工作,不致因发热而受到影响,就应当适当地降低逻辑电压摆幅;但与此同时,为了保证集成电路又具有较高的工作速度,那就只有提高载流子的迁移率来减短信号传输的延迟时间了。所以,超高速场效应逻辑集成电路必须要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才能得以实现。 实际上,对于沟道长度缩小到 65nm 数量级的 VLSI 而言,电路的功耗就已经成为了一个限制其性能的重要因素。当然,如果对于工作速度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为了提高集成度的话,那么降低功耗则是考虑的主要问题。但是,实际上往往在降低功耗的同时,还必须提高速度。因此,现在人们所采取的各种新型器件结构、新型材料和新型工艺技术,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增强载流子的迁移率,以降低逻辑电压摆幅,来避免功耗的这种限制。 对于 ULSI 的基本器件 ——CMOS 而言,增强载流子的迁移率,特别是提高空穴的迁移率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由于 Si 中空穴的迁移率比电子的约小 2.5 倍,所以就造成 Si-CMOS 技术中产生出两大问题:一是在设计 CMOS 时,为了保证通过 PMOSFET 和 NMOSFET 电流的一致性,就必须把 PMOSFET 的栅极宽度增大 2.5 倍,这就必将导致芯片面积增大;二是 Si-CMOS 器件及其电路的最高工作频率和速度将要受到其中 PMOSFET 性能的限制。因此,在发展射频 CMOS 集成电路和特大规模 CMOS 集成电路中,设法提高半导体中空穴的迁移率是微电子研究领域中的一项前沿性课题。 值得指出,增强载流子迁移率的措施是从本质上提高了半导体材料的性能,因此它不仅对于短沟道 FET 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通常的器件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总之,增强载流子迁移率对于进一步提高微电子器件和电路的性能是非常重要而甚至是必须的。所以,可以说, 增强载流子迁移率 是新一代微电子器件和电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个人分类: 微电子器件|840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石墨烯制造工艺进展
林凡 2011-1-30 14:09
“神奇材料”石墨烯(三):制造工艺决定成败 2011/01/28 00:00 制造工艺决定成败   如上所述,石墨烯有望在诸多应用领域中成为新一代器件,但这些元件要达到实际应用水平,还需要解决一大问题。那就是如何在所要求的基板或位置制作出不含缺陷及杂质的高品质石墨烯,或者通过掺杂(Doping)法实现所期望载流子密度的石墨烯。用于透明导电膜用途时能否实现大面积化及量产化,而用于晶体管用途时能否提高层控制精度,这些问题都十分重要。   此前的碳纳米管(CNT)就是一个很大的教训。其实CNT也拥有很多与石墨烯共通的出色特性,包括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无散射传输特性及两极性等。之所以未能实用化,很大原因在于CNT的一维形状导致其很难处理,而且无法确立以量产为前提的制造工艺。无论特性如何出色,若无法确立制造工艺就不能实用化。 各种制造工艺均存在优缺点   从非常简易的低成本制造方法到大面积量产工艺,多种石墨烯制造工艺方案被制定出来(图7)。但各种方案均有优缺点,没有一种是万能的。 图7:各种制造方法均存在需要解决的课题 典型的石墨烯制作方法。(a)机械剥离法首次证明单层石墨烯可稳定存在。(b)表示可制作出30英寸的石墨烯薄片。(c)方法只需加热SiC基板即可。但剥离石墨烯比较困难。(d)不能获得高品质石墨烯,但适用于采用涂布工艺制作器件。(d)的氧化石墨烯照片由埼玉大学上野研究室提供。   具体而言,成为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理由的“机械剥离法”,是一种反复在石墨上粘贴并揭下粘合胶带来制备石墨烯的方法,缺点是很难控制所获得的石墨烯片的大小及层数。而且只能勉强获得数mm见方的石墨烯片。其优点是,可以获得采用其他方法时无法实现的极高品质石墨烯片。还有人指出,“正是因为机械剥离法的出现才使石墨烯的分离研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进展”(富士通与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纳米电子器件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体绿色纳米电子中心最尖端研究开发支援计划组长佐藤信太郎)。   另外,制造大面积石墨烯膜也已成为可能。采用的方法是化学气相沉积(CVD)法。这是在真空容器中将甲烷等碳素源加热至1000℃左右使其分解,然后在Ni及Cu等金属箔上形成石墨烯膜的技术。2010年6月韩国成均馆大学(Sungkyunkwan University)与三星电子等宣布,开发出了可制备30英寸单层石墨烯膜的制造工艺以及采用这种石墨烯膜的触摸面板,这一消息让石墨烯研究人员及技术人员感到十分吃惊。不过,在1000℃高温下采用的工艺只能以分批处理的方式推进,这是该制造工艺的瓶颈。而且这种工艺还存在反复转印的过程中容易混入缺陷及杂质的问题。 像在楼梯上铺设地毯一样   SiC基板的热分解法是,将SiC基板加热至1300℃左右后除去表面的Si,剩余的C自发性重新组合形成石墨烯片的工艺。IBM公司2010年1月将原来的机械剥离法改为这种方法制作了石墨烯FET。其优点是“不会受原来SiC基板上存在的若干凹凸的影响,可像从上面铺设地毯一样形成石墨烯片”(NTT物性科学基础研究所)。而其存在的课题是,需要非常高的处理温度,石墨烯片的尺寸不易达到数μm见方以上,而且很难转印至其他基板,只能使用昂贵的SiC基板。   第4种制作工艺是三菱气体化学2000年开发的氧化石墨烯法。这种方法首先使石墨粉氧化,然后放入溶液内溶化,在基板上涂上薄薄的一层后再使其还原。目前,这种方法用于制作大面积透明导电膜以及采用涂布工艺制作的TFT。尽管该工艺的温度较低而且方法简单,但由于采用折叠多个数十nm见方断片的构造,而且不能完全还原,因此存在的课题是很难确保充分的导电性及透明性。 不断改进工艺   石墨烯的各种制造方法都存在需要解决的课题,而各种改进技术也在开发之中(图8)。产综研已开发出将CVD法的处理温度由1000℃大幅降至300~400℃的技术。目前已试制出A4纸大小的触摸面板(图4(a))。据产综研介绍,这种技术使CVD法本身也能采用卷对卷方式,只是在石墨烯薄片的均匀性方面存在一些小问题。 图8:不断改进制造工艺 由以往的制造工艺改进而来的4种工艺。(a)将CVD法以往存在的问题——高达1000℃的工艺温度降至400℃ 以下,(b)将工艺温度降至650℃。(c)通过在硅基板上直接形成SiC薄膜,解决了SiC热分解法存在的石墨烯转印困难的问题。(d)在没有氧化还原等石墨烯品质劣化因素的情况下,制备涂布工艺用石墨烯分散液的方法。(b)照片由富士通提供,(d)的放大照由Incubation Alliance提供。   富士通及产综研还开发出了在基板上直接形成石墨烯,不需要转印过程的CVD法。还通过使用铁(Fe)作为催化剂,将工艺温度降低到了650℃ 注4) 。 注4)因在制造过程中除去铁,石墨烯会变成源极和漏极像桥梁一样连接的状态。其优点是,可避免与降低石墨烯特性的SiO2接触。   SiC热分解法也在逐步去掉转印过程。日本东北大学教授末光真希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首先在硅基板上形成SiC薄膜,然后采用SiC热分解法在Si基板上形成石墨烯膜的技术。据该大学介绍,目前已采用这种技术制作出了两极性CMOS逆变器等。 氧化石墨烯开拓新领域 氧化石墨烯法在最初的目标用途之一——ITO的替代材料方面陷入了苦战。原因是导电性无法提高。富士电机控股公司将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方法由氧化石墨烯法改成了CVD法。最近,不经过氧化及还原等工艺直接制作石墨烯粉末的技术也已经开发出来(图8(d))。   最近,人们发现了充分利用氧化石墨烯法涂布工艺的几种应用领域。其中之一是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尽管由石墨烯粉末构成的膜的电阻值较大,但如前所述也具有可利用红外线的优点。尽管转换效率一直未能提高,但“在半导体和石墨烯膜之间设置电子输送层的话,也许能显示出与ITO相当的性能”(埼玉大学研究生院理工学研究专业副教授上野启司)。   另一种用途是作为有机晶体管元件的电极使用。“元件较小,而且采用电压控制方式,因不需要通过大电流,即使电阻值较大也照样能使用”(上野)。据介绍,与半导体层接触时的接触电阻值可能会比采用蒸镀方式形成的Au还要低。   索尼也十分关注氧化石墨烯。该公司在2010年9月举行的第71届应用物理学会学术演讲会上,介绍了在通道层中采用还原后的氧化石墨烯制作的TFT及其工作性能等。据索尼介绍,载流子迁移率可达到0.2~0.6cm 2 /Vs,这一数值与有机半导体相当。(全文完,记者:野澤 哲生) ■日文原文:実用化競争に入ったグラフェン、「神の材料」の応用例が続々
个人分类: 石墨烯|4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