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生道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no zuo, no die
热度 4 陈龙珠 2015-4-25 11:27
春夏,江南高校,是研究生、本科生的毕业季。 最近曾与这样的几位年轻人交谈,本博被问及对他们走上社会后有何建议时,戏言大家可以经常去细品“no zuo, no die”的人生哲学。 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价值发现是与其他人相关的,而不是自己。 在工作单位和所处的行业,一个人若能被正关注,我想不外乎因为两个主要因素或其中的之一:从事专业的能力强、同事和同行的口碑好。 记得1989年暑假在哈尔滨工大参加国家青年基金申请答辩会期间,当时的浙大校长路甬祥教授回答我有关学校用人原则问题时说过的话,对两位专业学术水平相当的人,学校更会选拔其中组织管理能力相对更强的那位担任大课题或行政的领导岗位。 现实社会是趋利的。一个人,在一个工作单位或一个交流群体,若专业水平并非超强,却人缘关系异常恶劣,则可能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吗?这样的人,言行犯规,或许是经常的事,被淘汰出局的结果早已不是不确定的事件,而不确定的只是发生的时机而已。 在本博看来,钻研专业、亲和他人,是绝大多数人在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涯中获得可持久的价值认同乃至具有幸福感的两大基石。 No zuo, no die! 本博以此与大家共勉。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2351 次阅读|3 个评论
什么是命运?命运能被改变吗?——和一个考研生的对话
热度 71 qyu111 2014-3-29 11:20
一个想考研的学生给我写了一封信,叙述了他三次考研的坎坷经历,并表示要坚持继续考下去,希望我给他一些建议。他的信写得很好,也很诚恳。他在信中谈到了一些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前途、命运、生活目标、职业选择和规划。他所说的经历和想法有代表性,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把我和他的对话公开与此,希望对有同样问题的同学有帮助: 俞老师: 我叫XX ,来自一个农民家庭。毕业后我三次报考研究生,但是很遗憾都没能通过考试。 一开始非常伤心,原本打算放弃考研,因为当时没有勇气和魄力坚持这条道路。我的家庭情况也不允许自己再继续,不然真的是要割父母的肉了,很多人劝我不要再考,可能科研这条道路并不适合自己,而且考研这条道路经历和很多磨难:2011 年家中出意外,考研道路暂时被迫中断,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继续走下去,去年复试不顺利,今年名额没能审批等等。于是暂时找了一份工作,但是经过这两个多月的深刻考虑,实在不舍得轻易放弃让我苦苦向往的科学院。我始终相信:知识一定能够改变命运。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考验,况且能进科学院深造是我多年以来的渴望。 我的大学在很多人看来这所学校不怎样,但大家都非常刻苦,因为都知道,想要堂堂正正、抬头挺胸的站在人前,背后需要吃很多的苦。其次,我出身在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所以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刻苦努力,也非常活跃,是老师和家人眼中的“好孩子”。 我有一个梦想:今后能像老师们一样,在实验室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我对生物充满了极大的热情,生物这个广阔的领域有数不清的奥妙待人们去探究,让我十分着迷,总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做出自己的成果,让人们受益,这样也不枉对生物的热忱。看了药物所网站上您的研究方向介绍,非常喜欢,并且我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也符合您的研究方向,所以十分渴望能跟随您学习,我坚信:如果能跟随您学习,得到您的指导,再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有很好的特点:有理想、有思想、能吃苦、自信乐观、善于交往,自己认准的事情会不折不扣地去身体力行,遇到困难时会通过各种方法激励自己。 最后,恳请老师给我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期待您的回复。衷心祝您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我的回信: XX 同学,你好!来信收到,很高兴你对我们实验室的工作感兴趣,也很欣赏你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但说到建议,我还不知道我是不是应该鼓励你继续在考研的路上走下去。因为我还不清楚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不知道你是不是习惯这样不断的失败,是不是喜欢你所选择的这条路。 在你的信中我读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要“改变命运”、“堂堂正正、抬头挺胸的站在人前”的人;一个是“对生物充满了极大的热情”,对“生物领域中数不清的奥妙十分着迷”的人。一个是为了比别人生活的更好奋斗打拼的人;一个是为了兴趣爱好而享受科学的人。 如果是为了改变命运、要“昂首挺胸地站在人前”,那科学研究这条路不一定能达到你的目的。科研这条路是一条探索未知的路。未知就意味着探索中有不断地失败,并且失败的次数远大于成功的次数。如果不习惯考试和失败,科研就不一定适合你。你需要对科研的职业生涯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要对自己分析一下自己,科研这条路是不是合适你走,是不是你想走的路,是不是一条能够达到你人生目标的路。每个人要对自己了解,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擅长是什么,弱点是什么,选择一条自己喜欢和合适自己的路。 我也不认为 “知识 一定能够改变命运 ”。我认为学习知识和做科研不是为了改变命运,而是为了认识世界。搞清这一点对做科研很重要。我更喜欢你说的另一句话:“ 我对生物充满了极大的热情 ”。 其实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的大多数人已经不再需要为温饱发愁,很多人发愁的是怎么能比别人过得更好。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把比别人过得更好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时,我们的一生就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比赛的一生。比赛,只有一个人能赢,只有赢者才能享受到短暂的“赢”的快乐。 而为了兴趣和爱好做科学研究的人,永远都在做他喜欢做的事,他永远都快乐。 学生: 谢谢老师的点醒,我觉得知识和科研可以充实自己,这是一种乐趣所在,改变命运的是自己,而且道路有千万条, 我是在为兴趣和理想而坚持,做生物科研就是我的兴趣和理想。谢谢老师 。 我的回信: 看到你一再说的“ 改变命运 ”,觉得很有意思。你想过吗?什么是命运?命运能不能被改变? 学生: 呵呵,俞老师,我对命运的理解是这样的:我觉得命运就是人生道路。不同样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道路。如果我是农民,那么种地就是我的命运;如果我是工薪族,那么在公司上班就是我的命运;如果我是科学工作者,那么科研就是我的命运。走不同的道路需要不同的条件,而我想走科研这条道路,那么知识就是我需要的客观条件。道路是要选择的,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就注定了什么样的命运。具备了不同的条件就能做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命运。所以按这种理解我觉得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我不觉得命运是命中定数、是运气。如果真要这么理解,也就没有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之说,因为运气是无法掌握、无法改变的。这是我对命运狭隘的理解,非常渴望能得到老师的教诲。谢谢老师 。 我的回信: 你理解什么是道路,但没有理解什么是命运。命运不是道路。道路可以自己选择,命运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 一个人可以选择做什么,但不能选择做什么的结果。 你仔细想想什么是命,什么是运,什么是命运。 学生: 老师,您好!在给您回复这封邮件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对命运的理解到底对不对,我跟身边一些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有父母、同学、老师。大家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长辈们的看法却是如出一辙,都认为人不能改变命运。 也许是自己没什么经历或是没有真真正正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其中一位将近60 的中学老师的说法让我茅塞顿开,在他看来,命最直接的意思就是生命,第二层意思就是命数。运就是运气。一个人的命是注定的,无法改变。 有的人天生就是命好,出生在一个好的家庭,有一份好的工作,能找到一个好的对象,很多事情都是顺顺利利。而有的人命就是不好,追求学业确屡遭挫折,有潜力有热情却无处施展;找工作处处吃闭门羹,即使有了工作也是处处不顺,三天两头的跳槽,跳来跳去跳到最后还是无所作为;成了家庭后风波四起,不得安宁,最后妻离子算。比如八十年代教师改行,一部分去了企业,最后落得个下岗;一部分人去了机关,最后成了国家干部;一部分人选择了下海,结果有的家缠万贯,有的却是血本无归。 再谈谈运气,在说运气之前得同时说说一个人的能力,能力是主观的,运气是客观的。做一件事情要成功,能力固然很重要,但运气也不可小觑。对一些人来说,能力可能占一大部分,对有的人来说两者相同,而对有的人来说,运气甚至大过能力。运气这东西可能在股票市场中非常明显,有的人可能一夜之间暴富,而有的人却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另外,有的人能力般般,在人生道路上确实平步青云,而有的人确实能力非凡,但只能做着一些普通的工作,因为遇不见贵人,碰不上好的时机和政策。就拿农村户口来说,这要在早些年前,大家都争着能成为城市户口,有的人甚至不惜花钱买城市户口,现在的国家的三农政策却让这些人吃了个哑巴亏。另外一个例子是我们当地一个乡镇的大学生村官,呆在一个很偏僻的乡镇工作,这样的很多人都不放在眼里,但后来市里选拔人大代表,他顺利当选,现在已经是县城附近乡镇的书记。在这之前,也有过大学生来此任职,最后都离去。运气不可预见更不能认为地创造和改变,运气好的人总能碰到机遇,运气差的人总是错过机遇,当然机遇也只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听了之后,我又结合自己的经历好好地思考了一番,我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命,因为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但最近几年总是运气不好,我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挺优秀的,而高考却是有史以来最惨的一次,但所幸还是被一所二本学校录取,当年很多同学选择了复读,结果都是异常的好,高中的老师到现在还在说我当时如果复读,考个重点的一本和专业绝对不是问题。在大学期间,我认真做事,努力学习,一心坚持,两次的考研成就都挺不错的,第一次可能自己有点轻率,错过了好的机会,但今年的复试我思来想去实在是不知道复试过程当中出了什么问题,在复试之前,我把自己关在房间对着镜子彩排了很多次,从进门到出门每个动作和准备的复试内容都改了又改,而且内容全都是最真实,在复试当中自己跟老师们也是谈笑风生,出来后感觉非常好。或许真的是因为自己学校的平台让自己吃了亏。我是一个有能力学生,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动手操作,还是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老师和同学对我都非常的认可。去年复试结束,我找过院里的一位老师,他对我也非常地了解,谈了自己心里话,他认为我或许没能找到一位知己的老师,如果有一位知己的老师带着自己,定会前途无量。在结果出来之前出去游玩,在一个公园里闲的无聊,便和同学一起在路边的一个算命先生那里算了一卦,那人说的确实让我心服口服,他说我是一个非常聪明并且能干的人,在人生当中人遇见很多机会,但同时也会错过很多机会,错过之后还会遇到机会,年轻时会遇到很多挫折,但到中年在某一领域肯定是一位领导者,想想确实如此。 总结一下子,或许命运真的无法选择和改变,我的愚见是命就是整个人生道路上的跌宕起伏,是一条起起落落的曲线,起是好运气,落实差运气,两者的平衡线就是命的结果,低于水平线说明命不好,高于水平线说明很好。我们可以信命,但不能认命,一旦认命,就失去了斗志,能力就得不到提升,就算哪天真有机会了,自己也把握不住。还想请教老师的观点。谢谢 我的回信: 什么是命运? “百度”上说“命运”是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 我个人的观点: 命,是基因;运,是环境。 基因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潜力,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潜力发挥。基因+环境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基因是爹妈给的,环境是社会给的。基因和环境都不是一个人自己能够选择和决定的。 比如你想读研、想做生物研究、想出国学习等,这是你选择的道路。但能不能读成,能不能毕业,能不能成为一个你想要做的、“堂堂正正、抬头挺胸的站在人前”的人,就有许多未知数。你到一个环境里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也都是未知数。科研的路接下来有许多的考试。每一个试验的成败,每一篇文章的投稿,每一笔经费的申请都是一个考试,每一个考试都有许多未知的环境因素。能不能走下去,能走多远都有很多未知数。 走什么道路你可以选择,由你决定。能走多远则是命运决定的 。 人的一生就象爬山。爬哪座山(找什么工作和专业)和爬不爬是可以自己选择的,能爬多快、多高、多远则是基因和命运决定的。因此,选哪座山都差不多,在A 山上爬多高,在B 山上也差不多,每座山都有每座山的风景,也都有每座山难爬的地方,关键是得一步一步地爬。享受爬山的过程,欣赏一路的风景。有的人爬爬想想、看看别的山、纠结一阵子,犹豫是不是要换一座山更容易,那就会永远纠结下去。 能选择的是已知的东西,未知是不能也无法选择的。 命运是结果、是未知,因此一个人无法选择命运,更无法改变命运。当一个人想要控制和改变他无法控制的东西,把改变命运做为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与命运较劲的时候,他的一生会是不断经历“失望”和“失败”的一生。 认命听起来似乎是比较悲观和宿命,但实际是把人从企图改变命运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我喜欢中国人的一句老话: 尽人事,听天命。 尽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喜欢和对人类有帮助的事,把命运交给上帝去管,以平和、乐观的态度接受尽了人事后所得到的结果。一个人不努力、不尽人事,有再大的潜力也发挥不出来。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对所得到的结果不满意,只能让一个人沮丧和痛苦。 因此,我的建议是 选择自己喜欢和对社会有用的事,尽人事、听天命,享受科学,享受生活。 希望我的信对你有所帮助。
个人分类: 文化教育|21246 次阅读|85 个评论
读书、科研与人生道路
热度 92 daizhancheng 2013-4-28 12:09
《 读书、科研与人生道路 》 ——在清华大学“星火论坛”的讲稿(2013/4/25) 我是清华校友,毕业于1970年。在毕业43年后,能有机会回到母校,在《星火论坛》和大致是二阶代沟的小学弟、小学妹们交换自己大半辈子读书、科研和做人做事的教训、心得和体会,心情既亢奋又忐忑。像一个酿酒老头,正在打开深埋多年的老坛子,不管里边酿就的是醇香的好酒,辛涩的苦酒,还是无心错成的陈醋,它终究历经了一路的沉浮酸甜,承载着厚重的岁月沉淀。它也许会对后来人有所借鉴吧? 题目是林XX同学出的,算是命题作文罢。 1. 读书 按中国的传统说法,在座的都是读书人。读书的重要性是无庸置疑的。咱们不谈功利性的看法,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只从做学问的角度看,读书是接受前人文化传承最重要的途径。大家都在读书,但可能效果迥异。“如何读书”本身就是一门学问。 1.1 读什么书 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Glashow除物理学相关知识还修过音乐、东亚历史、法学、文学,甚至电焊。访问他的记者颇感疑惑,问他:“学这么多其他科目对物理学研究难道也有帮助吗?”他回答说:“我想是有的,往往许多物理学问题的解答并不在物理学范围之内,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开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逛逛公园,都会有好处。这可以提高想象力。它和理解力、记忆力同样重要。”海纳百川,方能成其大。许多中国学者一大弱点是知识面狭,一辈子只能在一个很小的方向上工作。 特别想强调的是:理工科学生要学好语文,文科生当然也要掌握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有人说:“文理相通”,我觉得有一定道理。写文章的逻辑性与数学推理在原则上是一致的。丘成桐说过:“在学好数学的同时,更不能偏废语文。语文的训练是成为真正学者的第一步”。李政道有个题词:“科学人文一肩挑”。所以理工科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抽时间读一点文学的、哲学的、以及社会科学的书籍。 1.2 怎么读书 我想说的是专业书籍。个人认为大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性教科书,这类书要精读。例如,我以前没学过图论,前一阵子在学图论,我选了一本入门书“R. J. Wilson,Introduction to Graph Theory”。我一般的做法是:选一本容易读而又比较经典的书,作为教科书仔细读,每个证明都仔细看,每道习题都做。华罗庚说过读书要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从薄到厚就是精读的过程,弄清每一个概念,包括做笔记,做习题,这是第一步。在掌握了这些内容后,要进行综合和提炼,找出真正需要掌握的精华。将来自己真正能记住的可能就那么一点,但却能运用自如,触类旁通。 我有个朋友,当年和我一起从清华考进科学院研究生院。几十年后相遇,他说了一句话:“我们学了大半辈子数学,其实最后能记住的就是一些框架。”我觉得他说到了点子上,正是这些不多的框架,指导我们进行正确的思维。这大概就是所谓“由博返约,以约驭博”的道理罢。一个人艺多不压身,多修一门课就会多一份本事。 另一类是参考书,包括(除少数需精读的例外)大量的参考文献。这些东西要粗读,掌握你认为有用或有启发的思想、方法。这是一种能力的训练,中学生,甚至大学生都很难做到这一点。但作为一个研究生,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定要学会在海量的书籍、文献中过滤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歌德有一句话:“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从表面的,多半是赘长的陈述、推理、证明等中摆脱细节,发现它背后的想法、算法或原理。 对于怎样浏览科技参考文献,我还想说一点自己的体会。一是要重视摘要、前言、和结束语。对你不甚了解的新领域,前言几乎是最好的入门书。摘要和结束语常常会告诉你,你看的这篇论文是干什么的,有什么新结果。这些对理解论文很有帮助。二是怎么找参考文献,我的建议是:尽量找最新的,但不一定要细读它。如果你对该方向不太熟悉,可以从最新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找到该方向的经典论文,不妨从这样的论文读起。 关于泛读,想举一个例子。我最近在做网络演化博弈方面的研究。演化博弈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叫“演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是由John M. Smith提出的。他有一本经典的书“Ev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Games”,主要讨论ESS。我只看了两章,了解了ESS是怎么回事,同时发现,他的方法不能用于网络化的演化博弈。于是就根据他的思想,提出自己的定义和算法。 总之,个人以为,精读、泛读都很重要。精读增加工具,泛读扩大视野。在科研工作中,两者缺一不可。 1.3 自学能力的培养 我在清华上学的时候,学校经常宣传“猎枪与干粮”的理论,好像说是蒋南翔提出来的。说学校要交给学生的是猎枪而不是干粮。干粮有吃完的一天,而猎枪会让你永远有饭吃。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在学校修一门课两门课……那是干粮,而自学能力则是猎枪。美国一个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说过:“一个人年轻时懂了些什么无关紧要,只要懂得如何学习就够了。”(What one knows is, in youth, of little moment;they know enough who know how to learn.) 自己中学的时候,老师介绍看过不少趣味数学或物理小册子。例如华罗庚的《从杨辉三角谈起》,吴文俊的《力学在几何学中的一些应用》,别莱利曼的《趣味物理学》等,这不仅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读书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这种能力让自己受益终生。 自己只上了一年零八个月大学,学的是焊接专业,数学只学过简单的微积分。文革十年,有两段时间,自己自学了几门数学和物理课程,一段是大串联到武斗,还有一段是分到数学教研组后的培训班。我自学了北大的《复变函数》,周伯勋的《线性代数》,格列坚科的《概率论》,艾利斯哥尔兹的《变分法》,还有康帕涅茨的《理论物理》力学部分。自学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每道习题都做一遍。故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对专业书籍,我把它改成:“不做习题不读书”。 还有一点自己比较得意的是英语,自己从初中到大学,一直学俄语。只是在文革中偷偷学了点英语,还曾因偷看《毛主席语录》英文版被人将大字报贴到宿舍门口。到考研时我虽然一天英语课都没上过,但居然考了80分,算比较高的分数了。这些自学的知识,使我能在文革结束后考上数学所的研究生。 我觉得自己一辈子得益于从中学开始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我对奥校之类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很反感,深信“自己学会读书、学会吸收新知识”才是猎枪,是做学问的真功夫。 2. 科研 科研是知识分子的必经之路,也是知识分子自我表现的舞台。怎样登台,怎样亮相,怎样让自己的表演酣畅淋漓,这绝非我这样的末流演员所能回答得了的。但毕竟在科研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算是见过猪跑,讲一点体会和教训罢。 2.1 读书与科研 小时候听过一个笑话:一个秀才在家里愁眉苦脸地搜索枯肠写文章,看他苦不堪言的样子,他老婆就说:“看你们写文章好像比我们生孩子还难。”他回答说:“可不是,你们生孩子肚子里有东西,可我肚子里没东西呀。”这笑话用来比喻读书与发表文章还是很恰当的。 我在美国上学的时候,博士学位只有修课的要求:16门课,48学分,却没有发表论文的要求。我毕业时发了一篇期刊论文,一篇会议论文,按国内标准可能不够毕业。我有的同学毕业时并未发表任何文章,却照样毕业。而我修过的16门课却让我终生受益无穷。 个人以为,从长远看,打好基础比发表几篇论文重要得多。做学问就像盖房子,打不好基础是盖不成高楼的。我招研究生,硕士期间就发表了一堆论文的学生一律不要。你该念书时不念书,就学会拼凑垃圾论文,就像你学武功不练基本功,却学了花拳绣腿,道走歪了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搞基础理论研究,肚子里必须有几门过硬的课程当利器。林肯年轻时当过伐木工人,他说过一句话:“如果给我8小时砍倒一棵树,我会花6小时磨斧头。”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写出好文章。 2.2 选题 对大多数研究生而言,科研选题从读文献,Follow他人的工作开始,大致是对的。除非少数天才人物,科研总要从模仿开始。但模仿有两种,一种是纵向的,就是把人家的方法应用一下,这通常被称为成法套用,就像学生做Homework一样,没什么创新性。另一种是横向的,即发现它不完善的地方或者可以平行发展的地方。这样,你研究的对象与原来问题有所不同,需要一些新的方法或新的思维,这种工作就有一定创新性,可以提高你的科研能力。 通常这种模仿容易出一些小文章,这是必要的。早年听过逻辑学家王浩的一个报告,说:“这种小文章做几篇,知道自己会做了,就不要再做了,要找点大点的问题做。”这种大一点的问题应当是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那么,什么是有前途的研究方向呢?这里想引用何毓琦先生的几段话:“常常有事业刚刚起步的青年科研人员向我询问,什么是有前途的科研方向。人们常常倾向于推荐自己目前正在做的研究,但这样建议别人是自私的,也是危险的。”何先生的建议是:“去找一个人们渴望解决的实际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你感兴趣的,但不太了解的,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不限于使用你熟悉的现有工具。” 何先生提到这种研究方向的几个明显优势:(1)一旦获得成功,就有一些现成的人替你宣传;(2)你可以试图将这个发现拓展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3)在一个目前还很少人涉及的研究领域,不用花太多力气学习积累下的文献资料;(4)新课题像新矿,花同样的力气,新矿的产出比老矿高得多。 我想,何先生这里强调的有两点:(1)寻找新的、有意义的问题;(2)发展和使用新工具。我很同意这种观点,自己也有类似的人生体会。 2.3 矩阵半张量积与我 矩阵半张量积是自己比较得意的一项工作。矩阵半张量积是矩阵普通乘法的一种推广,它使普通矩阵乘法可以用于任意两个矩阵而不改变其性质。我在1999年首次提出这种运算。当初主要是用它计算连续系统。2008年开始将其应用于一个新的较热门问题:布尔网络的分析与控制,得到成功。相关工作获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颁发的Automatica 2008-2010最佳理论/方法论文奖。 现在,国内至少有包括清华、北大、山大、同济大学等在内的十几个高校,都有教师用矩阵半张量积解决各类问题,国际上有意大利、以色列、美国、英国等学者使用矩阵半张量积。目前本人主要研究矩阵半张量积在博弈论,特别是网络演化博弈中的应用,感觉这是矩阵半张量积的一个大有可为的新领域。 相信新的工具和/或新的领域是产生创新科研成果的不二秘笈。 2.4 创新观念与想入非非 创新观念与想入非非表面上看很难界定,而且,它们的确是存在相关性的。那么,它们的区别在那儿呢?创新观念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包括你对问题的来龙去脉的了解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探索真理只能在掌握前人已有知识和分析已有结论的基础上,然后像胡适所建议的:“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缜密的分析、细致的甄别、严格的推理、透彻的论证。这才是理性的创新思维。 量子力学创始人普朗克:“唯有观念才能使实验者成为物理学家,使编年史者成为历史学家,使古抄本鉴别者成为语言学家。”不妨将它归纳如下:创新观念+知识积累=学术突破。 创新思维需要敢于挑战权威,个人理解就是不迷信权威人士的言论,敢于思考,敢于批评权威的错误,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挑战权威要建立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要敬畏真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已经被严格证明了的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在没有对其深入了解之时就随便挑战它,这就成了想入非非。 辟如一位老先生,他对伽罗华理论一无所知,基本数学训练也极其缺乏,就非要去解五次方程,犯下了很低级的错误。而当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所有人都看清楚他错在何处时,他居然还弄不明白,坚持自己“是完全正确的”。这不属于科学探索,而是典型的想入非非。其他一些民数也是如此,他们缺乏专业训练,幻想轻易破解世界难题,一夜成名。 德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诗人莱辛曾说过一段被黑格尔多次引用的话:“真理不是一枚铸币,现成地摆在那里,可以拿来藏在你的衣袋里。真理是一个过程,是在漫长的、发展的认识过程中逐渐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面一步的直接继续。” 自然科学发展到今天,科学问题的解决更是如此。最典型的是近年数学上两大难题的突破。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是建立在一系列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包括弗赖将费马大定理转换为椭圆方程,谷山一志村猜想,椭圆方程模型式等。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也是如此,Ricci流是以意大利数学家里奇命名的一个方程。当哈密尔顿利用它将不规则流形变成规则流形时,丘成桐就敏锐地提出“可以用这个证明庞加莱猜想。”佩雷尔曼就是按哈密尔顿的方法做下去的,所以他自称:“我是哈密尔顿的门徒”。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大道,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登上光辉的顶点。”这句话是至理名言,希望在科研中一蹴而就是懒汉无知的幻想。 3. 人生道路 “人生是一连串教训,要想理解人生就必须经历人生。” (Life is a succession of lessons which must be lived to be understood.)——爱默生 “无论发生了什么,都要直面人生”(Whatever reason,turn his back on life.)——罗斯福 3.1 人生路漫漫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就像一场马拉松,风物长宜放眼量,一定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我曾经给自己写过这么一段话:“不要轻言放弃,只要还在跑道上,你就还有取胜的机会。” 如果人生是万米长跑,考上大学大概是百米节点,博士毕业大概是千米节点。真正的人生竞争在于千米后的漫漫长途。我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很不以为然。谁见过马拉松比赛上来就拼命的?有些学生,将大学当作终点,即使以百米速度冲进清华、北大,但后劲不足,还是可能败下阵来。 哈佛大学教授Brockett,被人称作“非线性系统几何理论之父”,而他的博士论文是化学专业的。一次聊天,我问他:“你是化学博士,怎么会想到用微分几何做控制?”他回答说:“PhD is only the entrance ticket to scientific palace. (博士学位只是科学殿堂的入门卷。)” 屈原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年轻人对于人生道路既要未雨绸缪,放眼将来,以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又要脚踏实地,耕耘不辍,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2 失败是最好的老师 对年轻人来说,要选定一个人生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向这个目标前进。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特别是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在人生道路上,挫折是比成功更好的老师。 《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2008年在哈佛大学演讲,题目是:“从失败中学习经验和利用想象力”(Learn from failure and make use of imagination)。她曾经是单亲母亲,靠社会福利生活,她称自己当时是:“我所知道的最彻底的失败者。”她后来成为英国除女皇外身价最高的人。她说:“失败教会我很多,而这些不能通过任何其他途径了解到。通过失败,我发现自己拥有了坚强的意志。”“一旦你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挫折中变得明智和坚强,那么从此以后你就获得了保证自己生存下去的能力。如果不在逆境中接受考验,你可能永远都无法了解自己。” 自己在人生路上也受过几次重挫,每次都让自己变得更坚强。初中一年级,我刚考上“福州第一中学”,是福州市最好的中学。我却无意间信手涂鸦,写了“反动标语”,被开除队籍。这让我比较早开始用功。中考以全校第一的成绩留在了福州一中;文革前,我在清华,入团,当了班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又是因材施教的对像,对人生、爱情充满幻想。文化大革命,我又被点名为“反动学生”,像得了疥疮,两派都不要我。我偷偷跑到圆明园,在乱石丛中看书,后来考上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我曾在德州理工大学教书,由于家庭原因,我辞职回国。后来我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自己,拼命工作。有时觉得命运对我不公平,但其实正是坎坷的人生造就了今天的我。 3.3 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这是我最深刻的人生感悟之一。几次经历,让我对此深信不疑。 64年高考数学,据说是出了偏题难题。第八题是:“正方形内切两圆,一圆切左边与上边,另一圆切右边与下边,两圆相切,问何时两圆面积和最大?最小?”后面两道附加题,一是将正方形换为长方形;一是将正方形和圆换作立方体和球。我相信如果在现场,自己是想不出来的。但自己曾做过一道上海市数学竞赛题,求二次型在区间内极大极小。用这方法不难解出上面的问题。我成为福建省唯一完整解出这道题的学生,得了119分,是当年最高分。那几道偏题给了自己机会。 文革中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我却自学了几门数学和英语,当时未必知道它们有用。但后来恢复研究生制度,它们帮我考上数学所,当年的录取率是五十比一。 我刚开始用半张是积表示逻辑等式时并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后来偶尔听清华赵千川教授在香港做的关于布尔网络的学术报告,当时就觉得逻辑的半张量积表示可能能用上。我当晚就把他请到宿舍讨论,后来形成了布尔网络控制的一套理论。 总之,做学问不能太功利,要不拘一格,刻苦钻研。天道酬勤,机会大致是同你的知识储备成正比的。 3.4 经历远比占有重要 卢梭曾说过:“生活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的价值在于如何使用它。”每个人都活一辈子,或者说,都到这个世界上来走一遭,怎样才能使这一遭更有价值呢? 我以为不在于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在于经历过、奋斗过,有一份精彩的人生历程。托尔斯泰在他的名著《安娜·卡列林娜》开篇就说:“幸福的家庭家家都一样,不幸的家庭一家一个样。”与此类似,我们也可以说:“顺畅的人生人人都一样,坎坷的人生则是一个人一个样。”不要去羡慕官二代、富二代,要用自己的奋斗去谱写自己声色独具的人生故事。 英国作家史蒂文森因患肺病周游世界各地,期间发表了大量游记和短篇小说。他曾感慨地说:“满怀希望的旅程比到达更重要,真正的成功在于进取。”(To travel hopefully is a better thing than to arrive,and the true success is to labor.) 爱因斯坦本人曾坦率地把自己称之为是“一个流浪汉和离经叛道的怪人。”年轻人不妨学学爱因斯坦,做一个流浪汉,到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去流浪,到不同的学术领域去流浪,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做一个离经叛道者,不循规蹈矩,去走前人未走过的道路,去披荆斩棘,开拓新的领域。如果这样,不管成功或失败,你的精神世界都会是富足的,你的人生都会是精彩的。 3.5 人生的目的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活着就要有理想。我曾在一篇博文中写过:理想是什么?它是心头一缕淡淡的念想,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它是胸中一丝拳拳的思绪,一份对事业和成功的渴望;它是一股向上的情结,催促你去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始终伴随着你。在困难的时候,它给你坚持下去的毅力;在失败的时候,它给你抚平创伤、从新站起的勇气;面对挑战,它让你知难而上;身陷歧途,它为你指点迷津。 我年少时也曾狂妄,自以为天下英雄,舍我其谁。几十年的经历让我看到,许多自己曾经看不上的人,在不同的领域,做出很出色的工作,让自己望尘莫及。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应当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梦,都可以去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因此,我对理想的理解,不再是像科学家、工程师、甚至诺贝尔奖……这样的终极目标。它应该是一个过程,一种心态。一种努力拼搏的精神,一份永不放弃的追求,永远力争做到自己的最好。 有同学问我:“你现在的理想是什么?”我想:“我的理想是自己的工作能被留在历史上。”历史是公正的,它不会承认“头衔”、“官位”,被历史的长河淘洗过而能留下的才是金子。 奥斯特诺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有句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渡过,当他临死时回首往事,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也许,我们每一天都应该问问自己:“今天,我是在碌碌无为地虚度年华吗?” 我喜欢艾青的一首诗: 即使我们只是一支蜡烛, 也应该蜡烛成灰泪始干; 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 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 即使我们死后尸骨腐烂, 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年轻的朋友们,愿你们的生命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个人分类: 其他|44508 次阅读|106 个评论
诚信+自信:走好人生路
热度 6 Elephantd 2013-2-24 11:57
李竞 先生在科学网上的一篇博文 “ 捡了芝麻反而丢了西瓜 ”, 引起共鸣、热议。但是,在这些共鸣、热议中,多数读者表达了“中国人少诚信”的观点。这一观点有正确的一面,但却不全面,且副作用也不小。 缺少诚信,我认为,并非中国人的专利。这里说几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以提供讨论的素材。 例子一: 2011 年,来自新加坡著名大学的一学生,看到我在做亚洲象肇事的研究,要来合作,开展其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且说其导师如何如何,其所在团队正在与多个国家的专家组合开展人象关系研究。我很高兴,接纳,用我的课题经费,支持该生并派我的研究生同去,开展了调查。后来,没有了下文,直到今天。听说,该生已经获得其他方面的经费支持,还在做相应的研究,并且与在昆明的一个研究所合作了。祝愿该生有出众的成果,但我很鄙视其人。 例子二: 我每年只有招一个博士的名额。 2012 年,在 3 位考生中,一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的考生,说在一次全国会议上听过我的报告,也还在国内专业顶级刊物上表了论文 ( 我还专门去读该文,觉得有水平的 ) ,于是,该考生被录取了。但是,到了 9 月份,不来报道。浪费了一个名额,且损害了其他考生的利益。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很不齿。 例子三: 2012 年 10 月,我曾经的博士生在 Tartu 大学博士后回来了,与我诉苦。其博士后研究工作做得很出色,博士后导师希望在中国开展相应研究,派了研究组的人员与其同路到中国采样。该工作人员在 Tartu 就看不起中国人,到了中国更是说中国这不好、那有问题。我的这位博士生,小孩都上小学了,硬是被气哭了。与我哭诉:在国外受老外的歧视可以忍让,通过努力,刚刚挺直了一点腰身,在国内还受老外的气。我建议反击!结果,那位工作人员当着其顶头上司低头认错了。 例子四: 也是 2012 年 10 月,我曾经认识的一瑞典著名大学的教师介绍,有一硕士生想来西双版纳的自然保护区研究人象关系,要我指导。我给了很多建议,指出外国人进入自然保护区要得到国家的批准,但该生从其他渠道得到签证文件,直接飞到昆明,要我“指导”。有同事建议,来也来了,热情一点,接待。我不干!霸王硬上弓,也是一种不诚信。 例子五: 2012 年 12 月中旬,一日本有点名气的大学的一位教授及其中国研究生,在我的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安排下,找我,要在课程教学方面开展合作。说得很好, 2013 年 3 月就来参与我的授课。但是,离开后,至今,没有了下文。下星期二,我的课程就开始了。这表明,日本教授也不诚信! 所以,缺少诚信,并非中国人的专利,外国人也如此。 我们在讨论缺少诚信的时候,要时刻检讨自己个人是否诚信,但千万不要过分贬低中国人。中国人过分贬低中国人,其负面影响是使老外深感中国人真的不行、不可信!如此,在中国人的国土上、在其他人的国土上,中国人就“低贱”了。 在批判、鄙视中国人缺少诚信的同时,也要自信。诚信 + 自信,稳稳地向前走,一步一个脚印。这才是真理!
5274 次阅读|9 个评论
联合国与全球社会
benlion 2012-8-20 11:23
在英国读到一本关于中国科学历史的书,说到了中国殷商的碧玉是一种天象仪,内外齿口标示刚好对准 Ursae Majoris 、 Draconis 、 Cephei 和 Ursae Minoris 星座。 1945 年联合国成立,标示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组织与管理的时期,美国的科幻电影,更是反映或体现这种星球文明时代。 远在布什与戈尔竞选美国总统时,我在德国,阅读到 Science 刊登的布什竞选纲领和思想,当时直接的判断就是布什将赢,理由是美国人选举自己的总统必然是代表本国利益,还戈尔的观点和纲领更受到国际社会的欣赏和赞成。更早的上世纪 90 年代,我在中国发表论述 21 世纪将是系统生命科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的世纪,刚到 2000 年,国际科学界就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家。 从以色列、德国到英国的经历,发现华夏文化与犹太文化、古代中国神话与两河流域的西亚体系更接近,印度教、希腊和欧洲神话属于另外一种体系。中国儒家文化在日韩的保护和继承可能更好;因而,西方现代派画家自传提到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说日本。 在二战之前,英国皇室叫汉诺威(德国北部城市)王朝,英国、德国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二战之后,在美国纽约建立了联合国总部;然而,台湾与大陆关系的俄国、美国互动,涉及中国走向海洋和儒家文化世界化、全球社会的未来。 人类是同一个物种,远古起源于非洲而文明诞生于中东;因而,必然具备共通的人类心灵,善恶是一个社会心理、行为概念,一个人只有处于一种社会行为中才体现出“善或恶 ” ,上帝之灵与邪恶之灵的争战贯穿于一个人的整个人生,善恶是心灵现象的新论 - 这是美国科幻电影赋予的含义。 人类自古以来存在迁徙现象,世界移民,离家乡越远越是移民,上月球去火星,叶落归根,回家回到老家越是彻底;然而,生有命死有时,每个人每个时期有实现价值的合适地点,寻找这样的支点,这些支点连成的线就是人生轨迹。 后跋(3)
28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坛杂俎:写给学生的一封短信
热度 1 pww1380 2011-10-9 00:26
学坛杂俎:写给学生的一封短信 杨文祥 ** 同学: 今天发现我的这个雅虎邮箱已经被盗用。从现在起,这个邮箱就不再用了。以后用别的邮箱与我联系。 对任何人任何生命来说,生存都是第一位的。不过 如何获得生存的权力与获得一个怎样的一个生存的权力 不仅需要足够的人文修养,而且需要足够的人生智慧。在这里,一个人的人文修养与人生智慧既是他/她的个性之所在,也是他/她的价值之所在。 无选择地为了生存而生存对于一个庸人来说无可厚非,但这决不是一个真正的学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道路。 当然,这更不应该是一位就学北大的青年学者的人生信条 ,尽管在物欲横流的今日,北大也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北大了 。 杨老师 2011-10-09
个人分类: 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257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青年马克思和青年毛泽东的比较
whyhoo 2011-8-24 22:47
马克思和毛泽东,文化背景和家庭出身全然不同,走过的人生道路、面临的时代课题也不一样,但他们都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大思想家和大革命家。如果把他们青年时代的思想探索过程放在一起考察,不难发现一些绝非偶然的相似之处。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大体指他28岁即1846年和恩格斯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原因是他们在这本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新的世界观。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则以1921年参加组建中国共产党为结束的标志,他也28岁。他们在向这个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都彰显出鲜明生动的人生追求和思想个性。 马克思的少年时代沐浴着令人羡慕的文化氛围。父亲是一个开明的律师,爱好古典文学和哲学,能背诵伏尔泰和卢梭的作品。后来成为马克思岳父的路德维希•孟•威斯特华伦,能熟练地背诵《荷马史诗》中的许多篇章和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并善于把自己这方面的爱好传播给他喜欢的少年马克思。少年毛泽东似乎没有这么幸运。他小时候虽也发蒙读书,但是父亲只是希望他略识之无,成为像自己一样间或做些谷米生意的典型农民。少年毛泽东还一度辍学种田,只能在晚上偷偷地读《水浒传》这类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 马克思和毛泽东都是在17岁走出故乡求学的。少年时代的境遇差别,没有阻止他们踏上异曲同工的精神寻觅之路。 从知识储备和文化旨趣上讲,他们在学校读书期间,对文史哲都有罕见的兴趣和相当深入的研究。 青年马克思曾沉湎于诗人之梦。他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写诗,留下了一首《查理大帝》。上大学后,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左右诗歌和艺术”,并围绕这一目标来安排自己的诗歌创造和学习、社交。大学一年级着重选修文学艺术方面的课程,还参加了诗歌团体。1837年夏天,他还打算出版一个戏剧评论杂志,又亲自编订了自己写的四本诗册。毛泽东就读湖南一师时,诸科之中,尤重文学,宣称“文学乃百科之源”。《诗经》、《楚辞》、《昭明文选》及韩愈散文,是他熟读深研之作。和同学好友之间吟咏唱和,更是常事。在罗章龙、萧三的回忆中,记载了不少毛泽东和他们的唱和联句。毛泽东的早期诗词作品,完整存下来的有《五古•挽易昌陶》、《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和《虞美人•枕上》3首。青年马克思和青年毛泽东的文学旨趣,总体上都偏于浪漫主义,诗歌多为激情冲涌和理想抒发之作。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文学的爱好,奠定了他们深厚的人文素养,并使他们后来都成为善于鲜明生动地表达思想观点的散文大家。无论是《共产党宣言》还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都既是深刻的政治理论经典,也是生动的上乘美文。 除文学外,马克思和毛泽东在读书期间也都喜欢历史和哲学。从1839年起,马克思对古代哲学主要是希腊化时期的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写成博士论文《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这篇论文提出“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这个著名的命题。并把历史理解为不断变革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哲学上,青年马克思曾先后徜徉于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天地。1943年为了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他阅读和研究了路德维希的《五十年代史》、瓦克斯穆特的《革命时代的法国史》、兰克的《德国史》、哈密顿的《北美洲》等大量有关欧美的历史著作。毛泽东青年时代乃至一生对历史的研究兴趣和达到的造诣,已毋庸置言。在哲学上,他对中国明清实学,特别是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到曾国藩的经世致用之学,情有独钟。对西方近代哲学,毛泽东1917年读德国康德学派泡尔生10万余字的《伦理学原理》一书时,曾写下12000多字的批语。1920年他在一封信中表示,自己研究哲学“从‘现代三大哲学家’(指法国伯格森、英国罗素、美国杜威——引者注)起,渐次进于各家”。1921年1月在新民学会会员大会上,他依然强调“喜研究哲学”。从以后的情况看,无论马克思还是毛泽东,都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成熟的基础上来推进其他方面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活动的。 从人格各气质上讲,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毛泽东都拒绝平庸苟世,看重精神生活,注重培养崇高的心灵志向,彰显出自信、豪迈、明快和奔放的个性风采。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有一句名言:人生的宗旨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毛泽东在读《伦理学原理》批语中的表达是,“至人之急、成人之美与履危蹈险舍身救人”这些美德善事,应该发自内心去做,“盖吾欲如此,方足以安吾人之心”。 马克思在小说《斯科尔皮昂和费利克斯》中嘲笑保守宗教信则和庸俗的小市民,总是“截手裁脚,截掉人间的幸福”。在诗歌中,他反对把人生弄成“盲目机械的中标”和“时辰的历本”宣称“我感到生活的圈子太窄,随波逐流使我觉得可憎”。毛泽东则说,“现在国民性惰,虚伪相崇,奴隶性成,思想狭隘”,需要有大思想家大革命家出来“洗涤国民之旧思想”。一次到一个青年家里,那个青年当着毛泽东的面把佣人叫来交代去买肉的事,引起毛泽东的反感,认为这个青年过于低俗,从此不再交往。毛泽东后来回忆起这件事还申明说:“我的朋友和我只愿意谈论大事——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 马克思在诗中宣称自己要“在与风浪搏斗中锻炼成长”,“面对着整个奸诈的世界,我会毫不留情地把战挑”。他在1837年11月给父亲的信中又说:“我看到的岩石并不比我的感情更倔强、更骄傲,广大的城市并不比我的血液更有生气,旅馆的饭食并不比我所抱的一连串幻想更丰富、更经得消化。”毛泽东则崇尚孟子说的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和充塞天地之间的大丈夫气概,由此提出的名言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还有“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等等。 1837年,马克思参加“博士俱乐部”这个学院式的精神团体后,便以好辩著称。大学毕业不久因主编《莱茵报》同博士俱乐部的精神伙伴有了分歧,其中便包括大他9岁、有师友之谊的鲍威尔。当分歧无法调和时,马克思毫不留情地和鲍威尔公开论战,认为“为了挽救一个政治机关报,是可以牺牲几个柏林吹牛家的”。他还另外写了一封措辞尖锐的信给以前的朋友梅因,宣布决裂。1843年1月,普鲁士政府宣布从4月起停止《莱茵报》的出版,马克思当即给朋友写信说:“我决定不干了。……即使为了自由,这种桎梏下的生活也是令人厌恶的。我讨厌这种小手小脚而不是大刀阔斧的做法。伪善、愚昧、赤裸裸的专横以及我们的曲意奉承、委曲求全、忍气吞声、谨小慎微使我感到厌倦。”毛泽东的人生追求和行事风色也是如此。他同朋友建立的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后来则发展为“改造中国与世界”。在一封给新民学会会友的信中,他宣称自己“立志真实”,“不愿牺牲真我”;和朋友交往,“惟有主义之争,而无私人之争,主义之争,出于不得不争,所争者主义,非私人也”。他发出求友信,有一个人应月前来和他交谈,因话不投机,便拒绝交往。因不满学校办学无方、贻误青年,他还发动了驱赶校长的学潮。马克思和毛泽东年轻时的这些行事特点,无疑开启了他们一生讲求原则,追求真理,永远进取的战士精神和战斗风格。 无独有偶,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毛泽东有影响的政治活动,都是从办报开始的。 马克思大学毕业不久便主编《莱茵报》,在该报上发表的关于出版自由、书报检查令、林木盗窃法、政教分离等一系列政论文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认为,“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已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莱茵报》1843年被查封后,马克思又和思想战友们着手创办《德法年鉴》。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时,就业志愿之一就是当新闻记者,曾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五四运动后,他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主编《新湖南》,所发表的《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得到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赞赏。1920年,为扩大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运动的影响,毛泽东还搞了一个平民通讯社。收入《毛泽东早期文稿》的132篇文章中,有70余篇是为相关报刊写的。早期的新闻经历,使马克思和毛泽东比较早地懂得舆论动员的巨大作用,并熟悉和掌握了宣传规律。这是他们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始终重视甚至亲自动手搞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源头。 从思想转变的历程上讲,马克思和毛泽东也有明显相似的轨迹,都是在分析比较各种社会思潮之后,创立和确定自己的理论信念的。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处于四分五裂之中,没有赶上第一波工业革命的浪潮,还属于欧洲的落后和弱势国家。20世纪初期的中国,更是积贫积弱,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毛泽东马克思和毛泽东的青年时代,都深受各种求变求新以改造社会的思潮熏染,都是在经历了对各种思潮的观察、吸收、分析和批判后,才得以确立自己的信仰。马克思先后选择和批判过涉及哲学、文化、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回到自然”的浪漫主义、青年黑格尔派,、柏林“自由人”、“青年德意志”、“真正的社会主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普鲁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他早期的代表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都是因思想论战的需要而写。青年毛泽东的政治意识是从崇拜康有为、梁启超开始的,最初发表政见是觉得应该请孙中山当总统,梁启超当外交部长。随着,他深受各种思潮的影响,主张过呼声革命、平民主义、民众的大联合、联省自治、教育救国,曾清新于杜威的实验主义、托尔斯泰的泛劳动论、克鲁泡特金的社会互助论、武者小路笃实的新村主义等等,对各式各样的无政府主义,有的还亲身实践过。192的年1月,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的发言中,他列出当时在中国流行的五种思潮供大家参考:社会政策派、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列宁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罗素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分析这些思潮的利弊后,毛泽东认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最宜采用”。 马克思从23岁大学毕业到28岁开始创新新的世界观,只用了5年时间,所以恩格斯称他在思想领域“不是在走,不是在跑,而是在风驰电掣地飞奔”。青年毛泽东的探索心路,同样迅疾。他25岁走出校门,28岁参加建党,只用了3年的时间便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马克思创立新的世界观后,仍然及时地通过分析、比较和批判各种思潮,去丰富、完善和发展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确立了自己的信仰以后,也是通过及时地分析、比较和批判各种思潮,去实践、调整和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10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多少Advisor愿意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Mentor?
热度 12 ziminhu 2011-8-11 06:18
相信在科学网长期厮混的各位博主和网友对 Advisor 和 Mentor 两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了解甚透,但不知在现实生活中,各位导师在用心做好自己作为 Advisor 角色的同时,是否想过学生其实更加需要对其给予人生指导的 Mentor! 在当前国内大环境下,许多 Advisor 只顾着自己的课题、项目、职称、奖项和指标等,对招收进来的学生实行大规模的散养,以至于那些能本职性的指导学生的 Advisor 竟被人人称道(就像现今在中国,护士救人这一正常行为都被媒体广为传颂一样),这不能不称之为中国当今社会之怪现状。不管怎样,个人认为该保持的东西还是应该保持,学生该知道的东西还是应该知道, Advisor 能够做到的还是力所能及做到。毕竟,中国的知识分子长期以来一直自视清高、还是有一点尊严和面子的,还是喜欢被人称道的! 什么养的人可以称为 Mentor ? 尽管 Advisor 或 Supervisor 的角色可以向 Mentor 的角色转换,但 Mentor 的作用明显有别于 Advisor 或 Supervisor 。美国科学院(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对 Mentor 一词作了如下描述: Mentor 实质上就是那些能够给你提出忠告、对你进行教育、成为你的榜样、乃至与之交友的人。在实际生活中, Mentor 的作用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但无论怎样,一个典型的、真正的 Mentor 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1 、拥有学生需要的研究经历或经验及处理各种挑战的能力 2 、经验丰富、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3 、自愿帮助、指导他人 4 、特别乐意帮助别人以助其职业走向成功 Mentor 可以是本单位学术机构成员、实验室负责人、同一专业的高年级师兄师姐、其它单位学术人员、某个聪明的人生阅历丰富的朋友、或任何一个能给予你指导的人。 对于刚刚走进实验室的年轻学子,如果你们自我感觉不够成熟、不够熟悉科研道路、不够自信独自走好自己的路,大家在完成导师交付的各项实验工作之余,非常有必要环顾自己周围,寻找适合自己人生旅途中不同时间段的 Mentor ,通过他们的帮助和、鼓励和指引,让自己在人生道路少走弯路,在旁敲侧击、循循善诱和步步成功中历练信心、提升勇气。
10646 次阅读|20 个评论
时代不同了,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yangfanman 2011-8-8 11:02
最近科学网上热议出身(出生)改变命运,我想反问一句: 中国什么时候不是出身(出生)改变命运? 从“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 到半封建世袭的“接班制度”, 再到无数城市“专业军人的故事”, 谁敢大言不惭的说我们社会对农村孩子公平过? 回到问题上来,以前“知识改变命运”这条途径看起来那么有效, 是因为获利阶级有其他途径,不需要和农村孩子进行这么高强度的竞争。 现在其他通路都被堵上了,即使对于X二代来讲,他们也必须要走“知识改变命运”这条路了。 尽管名牌高校里面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但知识改变命运这条路径却被不断强化, 而且农村孩子选择人生道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相对于他们的前辈而言,他们已经够 幸运了(尽管我说这话的时候感到很心酸)。 时代不同了,现在顺民越来越少,公民越来越多。 任何微小的不公平都有可能造成掀起滔天巨浪,因此有关教育公平的改革应该加快进度。 尤其对于所谓名校来说,利用自主招生这条途径适当给农村孩子开一个门缝, 这将是名校乃至我们教育事业留给这个时代最美好的背影。
个人分类: 记录社会|3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心灵的洗涤和人生道路的指明
DynamoChina 2011-7-28 15:45
心灵的洗涤和人生道路的指明——马石庄副院长为材料学院暑期学校学子做报告 http://news.gscas.ac.cn 时间:2011-7-27 14:03:10 来源: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作者:赵彩凤 朱飞燕 【字体: 大 中 小 】 7月26日上午,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教授应邀为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暑期学校的学员做了一场题为“感性的人与能动的实践——有关‘人生观’的思索”的精彩报告,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晓梅老师主持了报告。 “目前,大众化的教育以及多元化的就业模式,使得研究生的心理特质明显区别于同龄人群,表现在“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学指标上。他将心理学调查详细数据展现给同学们,就这些问题进行层层分析,寻根溯源,得到与心理学家不同的解读。 首先,马院长和同学们就“什么是科学家?”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积极发言述说自己心目中的科学家。在讨论结束后,马院长用简洁通俗的语言总结了他自己心目中的科学家是“别人说没有,就一个人说有,并经过验证结果确实有的人”。马院长的回答迎来了学员们的热烈掌声,浅显通俗的话语让同学们明白了:科学家是集创新与执着于一身的人。在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艰辛历程中,必将存在有别普通人群的心理特质,马院长认为这一切都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克服与战胜困难。 接着,马院长向同学们解答了“人为什么活着?”这一看似简单却又蕴含着哲理的问题。人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人生的活法有:青年活在未来,中年活在现在,老年活在过去。生死三阶段是:少年,不怕死但死不得;中年,不想活但必须活;老年,活不成但还想活。马院长以自己的人生感悟,教诲我们年轻的学子要学会“为我们的父母活着,爱养育我们的人,爱养育过我们的土地,做他们高兴的事情”。 我们出生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在享受信息便利的同时,却忘记了信息时代更要注重实践。马院长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他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要博览全书,充实自己,理论与实践并举,并向同学们推荐了《苦难辉煌》这本书。 最后,马院长以大气而磅礴的话语结束了自己的报告:“无论哪个名族,都有那个民族的魂灵;无论哪个主义,都有那个主义的牺牲;无论哪个国家,都有那个国家的英雄”。这段铿锵有力的结束语赢得了同学们再一次热烈的掌声。 报告结束后,马院长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解答了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很多同学仍意犹未尽。马院长的报告,给大家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与思索,让大家更加明白和懂得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在未来的求学之路上,更要脚踏实地,努力探索。
1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日禅
jiaguangjia 2011-5-14 10:10
一个成功者,并不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有多么的一帆风顺,也不是他们的能力有多么的超群,而仅仅只有一个原因——这种人善于控制自己的心情,能在狂风暴雨中看到美丽的彩虹,甚至能在一败涂地中看到美好的将来,并时刻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为暂时的失败沮丧。
12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你每天关心/谈论/思考什么
热度 3 远行的骆驼 2011-3-6 11:15
在中国餐馆吃饭,突然听见一阵国语。再听内容很熟悉,有关装备和升级秘籍的,也没太奇怪的,三个大男人喋喋不休了一个小时,我都吃晚饭看完报纸了,他们还在继续切磋着。 我在国内当班主任的时候,有个学生迷恋游戏,最后全班就他一个不毕业。我劝过,他悔改过。家里也不富裕,就靠这么一个大学生来改变他自己甚至家人的命运,但是他做不到。太痴迷了,像吸毒似的。 你天天谈论的肯定是你感兴趣的,你的周围是什么样一群人也肯定会影响你的判断力和取向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宿舍里面,你实验室里面,他们是什么人,你又是什么人,也许无意间决定了你将来的人生道路。 如果大家都在奋斗,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你也许将来有更好的人生道路;如果大家都无所事事,混日子,你也会沉沦。好的学校和好的实验室,有时候不止是物质平台,也有精神平台。要想跳的高,就得到更高的平台。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从不知名的大学,可以到211,985大学;从国内名校可以到国际名校,从小舞台到大世界。也许路的延伸方向就是每天你的讨论和关心出发。 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是不看你出身的,只看你未来的潜力。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927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