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碳排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有时,步行去商店比开车前往会“对我们的地球造成更大的破坏”
edwina 2010-5-5 11:15
据一位前沿领域环境学家的计算,与开车相比,走路更容易引发全球变暖。 现代食物的生产消耗了过多的能量以至于在里程数相等的情况下,提供一个人足够的热量走到商店比开车前往的碳排放量更大。如果人们避免锻炼,摄入更少的食物,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看电视上,天气将得到改善。当然,那要假设他们在不用电视的时候记着关掉它而不是让电视一直保持待机状态。 基于能量密集型的牛肉生产工业会引起温室效应的理论,《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降低碳的排放》的作者克里斯戈多(Chris Goodall)以政府的官方燃料燃烧气体排放数据作为参考完成了一个计算。一辆普通的英国轿车行驶3英里(合4.8千米)会在大气层增加约0.9千克(合2磅)的二氧化碳,他说,如果你以步行替代驾车,将消耗180卡路里。你会需要100克牛肉去补充那些热量,因而会需要在牛排生产的过程中多排放3.6千克二氧化碳,四倍于驾车过程中的排放量。 不容乐观的是,大量的运动及稍过量的摄食最终对于地球的大气层来说是不利的。相反,通过有节制的摄食来节约能源显得更加合理。 近来较于广知的戈多先生是剑桥西和阿宾顿的绿党议会候选人,他对于如何将关于环境改善的各种假象真正投以实施做了深刻思考。 铁路安全与标准委员会认为,对于现在的普通家庭来说,乘坐柴油货车所造成的污染是乘坐私家车的两倍。此外,政府还声明由于生产及运输所需的额外能源,纸质包装造成的环境污染比塑料包装更加严重。   在上个月的新科学家上刊登的最新一个研究表明,生产1公斤牛肉需要排放温室气体3.6千克。这个数字是由日本牛肉工业得来的,但是戈多说,农业技术在整个西方都是类似的。   如果不是牛肉而是一杯牛奶呢?一个人平均需要420毫升的牛奶,也就是0.75的品脱,用于补充在步行消耗的热量。现代奶牛养殖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仍然超过了汽车污染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含量。   肉牛养殖对环境的破坏,也就是科学家所说的甲烷制造业,是臭名昭著。在消化过程中释放出的甲烷说具有的毒性是二氧化碳的21倍多。因为有机牛肉释放出更多的甲烷,所以是是最具破坏性的。   爱尔兰瑞安航空公司的财务预算主管迈克尔奥莱利(Michael OLeary)就曾因被报道声称屠杀全世界的牲口能解决全球变暖问题而遭到嘲笑。另一家航空公司,银色喷气航空的预算主管劳伦斯亨特也曾就此人言论向某国国会下院的议员环境审查文员会说道:他这样四处奔走告诉人们应当射杀牲口(的做法实在是愚蠢),我认为你们不应该把争论的精力放在这样一个有精神问题的人的身上。   但是,根据戈多先生的调查申明,奥莱利先生或许说中了(事实的一部分)。大众们忽视了一个问题,事实上,食物(特指牲口),在英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作用要比飞机要来得更负面。然而在能源问题上,国会议员们并没有质疑英国本土相关的食物(特指牲口)。   食物生产同样污染环境这一点是我们必须去接受的。就如银色喷气航空的那位先生所说,为补充补行消耗的能量养殖奶牛的碳排放量比飞机还多。不幸的是,也许他是对的。当然,这不是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步行,而总去选择坐飞机或乘车。这只是意味着我们急需想办法去减低食物生产的碳排放密集度。   单单削减牛肉,甚至肉类的供应是远远不够的。每个人有六分之一的碳排放量和食品工业是有关系的,这种现象在英国最为典型。   这不只是把你的黄豆在冬天里从肯尼亚空运来那么简单,戈多说。整个系统都和能源及氮氧化物的排放密切关联。英国也许是这种情况最严重的国家。   我们已经使食品生产工业化。与大多数国家相比,我们选择大量的加工食品,比如速食餐。在超市能源使用中,四分之三来自于冰箱和冷冻食品。速冻食品的存在是说明能源浪费份的很好案例。因为你做好饭菜,然后使用大量能源去冷冻它,并把它冷藏在储藏室里。    理想的食谱是谷类和豆类食品。然而,正如戈多先生所说:除了素食者,几乎没有人会原原本本地按照这个理想的饮食,但是,这里也有其他的一些途径来减少碳排放量。不要去超市购物,戈多先生建议,并且不要买那些经过长途运输的食品。
个人分类: 低碳专题|25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碳排放”上的伪科学陷阱》
tjw918 2010-4-14 09:47
读《碳排放上的伪科学陷阱》 致关心气候-环境问题网友的一封信 尊敬的同志们、朋友们: 我们是一些离退休人员,一批老网友,今有一事特向各位报告。 成都有一位研究地球动力学的学者杨槐,去年 12 月 18 日在看中央电视台对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专题报道时,深为西方国家设置的碳排放陷阱忧虑,第二天即给国家有关方面写信,郑重提醒别上当。今年来,他从科学上,对西方国家多年来制造的世界性气候-环境问题恐慌,作了深入思考,决定撰写一部书,揭露事情真相,以提供国家作处理哥本哈根气候议题参考。今年 2 月,拟出大纲(即全书目录), 3 月动笔,目前全书已完稿过半。其文辛辣犀利,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看后令人拍案叫绝。而其扎实的资料举证,严谨的逻辑力量,深刻的透视力与说服力,又让人强烈感受到作者的科学责任心与炽热的人文情怀,读之令人感动,震撼。这真是一部好作品。而今年年底前,在墨西哥还要接着开气候会议,会上更将确定各国减排指标。怎样看待和处理国际上闹得很厉害的所谓碳排放与气候变暖问题,是事关国家、民族发展的大事情。我们认为这部书提出的许多问题,在当前不仅是中国人应予关注的重要话题,更值得整个世界认真思考。因此我们觉得,这部文稿不能等到全文成书再推出,那会延误了给国家、给社会提供应对气候问题参考意见的时机。为此,我们向作者建言并征得他的同意,今将其已拟文字及待续文稿,以公开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呈递给国家与广大网友,以利各界关注,有助国家决策。欢迎网友就杨作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向国家献议献策。若方便的话,也请网友们将本信与杨作原文,向同样关心气候-环境问题的亲戚朋友转发。 企盼同志们、朋友们和国家领导人,能于百忙中拨冗一阅。 敬礼 南京 总参干休所正师级离休干部、共产党员方守清 四川 原出版社编辑、民盟盟员张企予 原省级机关干部、共产党员王松泉 成都 汤经武 杨学敏 2010.4.10. 敬致 电子邮箱: zqy5027@163.com (张企予) tjw918@163.com (汤经武) 作 者 简 介 杨槐,四川著名学者。祖籍安徽安庆, 1939 年生于南京。因家贫,初中毕业即进入南京某化工厂,当过操作工、电工、搬运工。曾借调江苏《新华日报》、《江苏文艺》编辑部,分别任政治评论组副组长、文艺理论编辑。在因文革被隔离审查的极为封闭环境中,潜心研究地学,发现地球巨量膨胀现象,首创令地学界耳目一新的地球非球对称膨胀论。多次拟向国家汇报科学发现,受到重重阻挠。为此放弃三十多年工龄与公职,流浪移居四川,在极端贫困的条件下,一心著书立说。 1989 年中国科协钱学森主席接方守清信函获知此事,作出批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根据批示组织 19 位学者专家评审杨槐地学研究成果,作出正式评审结论。结论肯定杨氏研究,誉其为旷代奇才,钱老欣批很好。 1996 年由四川省地质学会推荐出席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于两个专题组作专题展讲。 91 至 97 年间,其坎坷不凡的科研事迹曾被广为报道,媒体上出现一股持续多年的杨槐热。 杨曾受聘成都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现为四川省生态经济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名城古镇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地质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实施大熊猫品牌战略规划纲要编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并是四川省暨成都市《伟大的旗帜庆国庆、迎接党的十七大群众文艺晚会》、《北京 2008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成都市传递活动庆典仪式》开幕词与节目串接词撰稿人。 杨氏学识丰富,经历传奇,文学修养深厚,为不多见的文理双修型科学家、作家和诗人,曾获四川省委、省政府宋宝瑞省长、秦玉琴副书记等领导多次接见。 杨氏勇于探索,勤于笔耕,具有多侧面的研究与著作。其主要著作有: 科学专著:《两种地学观》 四川科技出版社, 1993 《 21 世纪地学解》 四川科技出版社, 1996 自传:《混沌初开 记地球巨量膨胀的发现及遭遇》 广州花城出版社, 1998 大学生高级科普读物:《地问 关于地球的千古之秘和地学创新》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长篇小说:《大梦赋》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20 集电视系列科教片《百年反思》(暂名)拟拍讲稿 待出版 诗词集:《中华九章龙的传人和平崛起之歌》 香港天马出版公司, 2005 论文:《 21 世纪新文化运动第四次浪潮 论当代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四川省社科院,中华文化研究通讯, 2004 第 4 期 《论中华本源文化》 四川省社科院,中华文化研究通讯, 2007 第 2 期 特约演讲论文:《论熊猫品牌特区建设》 四川省大熊猫品牌高峰论坛, 2006.9.26. (以下为杨作封面、目录、原文等) 碳排放上的 伪 科 学 陷 阱 论 哥本哈根博弈实质 杨 槐 著 目 录 前 言:文明的宿命 小议 21 世纪人类文明史上的哥本哈根事件 1 ,哥本哈根博弈实质 关于争论 环境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情况在慢慢发生变化 博弈气候议题进入联合国以后 失落的欧洲 美国人恍然大悟 如何评价哥本哈根大会 2 ,析世界末日论 兼问:是谁假科学之手,让世界恐慌化? 现代升级版的妖魔化 对环境妖魔化的三步曲 还有更科学的 迫于无奈的奉陪之举 也说恐龙大灭绝 更好看、更意味深长的:煞有其事地给美国总统颁奖 小 结 3 ,被谬误严重扭曲的当代地球科学 其一,地球演化的动力机制之误 从印度洋大地震与汶川大地震谈起 其二,地壳板块漂移之误 其三,地球几十亿年的均变之误 问题核心思维方法 虚伪霸道反科学 一个不好理解,但又必须打破的主流科学现象 4 ,地球演化真相揭秘 兼析科学领域出现哥本哈根式歧见 一个被忽略的探索 : 地-天统一性之秘 关于魏格纳的运动坐标判读系之误:三维与二维之辨 奇异的海底扩张 ― 1 ― 对海底扩张的两种不同解读 海沟构造带与地壳消―长平衡 海沟静悄悄 贝尼奥夫带在喊冤 在美国人的真实发现之后,世界继续被忽悠 哥本哈根博弈实质再认识 5 ,水之秘 论海洋水位的时高时低 介绍一个有关水的科学困惑: 300 万年前全球海平面下降 2000 米 之谜 存水的大洋,原先也是没有的 关于印度洋拼合 从印度洋洋盆的扩张演化揭小岛国被淹之秘 6 ,在演化的大自然面前的不同人群 心地善良的世界环保主义者 东英吉利大学丹麦草案 一条隐蔽的、深藏心机的科学政治化协作线 高傲强大的美利坚,如今也被人利用了 极不高明的政经战略:利用碳政治分裂人类,制约全世界 7 ,中国不会掉入陷阱 在发展中变聪明了的中国 从科学到人文,中国都不会用割裂的方法论指导社会发展 8 ,反思人类文明 充满优越感的发达国家,你何时可以超越自己? 中国的改革开放意味着什么? 西方知道什么叫中国价值观吗? 正确的惟一出路在于:东西方文明优势互补 9 ,拯救 21 世纪 理性回归 理性回归一:建立科学的演化观 理性回归二:辅以完备的方法论 理性回归三:追求共同的发展目标公平正义,绿色环保,节约资源,可持续 中国的责任与义务 前 言: 文明的宿命 小议 21 世纪人类文明史上的哥本哈根事件 从 1769 年瓦特发明蒸汽机,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掐指算来,人类享受相应工业文明物质成果,至今已达 200 多年了。这 200 多年,人类不仅拥有了高楼大厦、汽车轮船飞机、公路铁路、各种电器、丰富的食品、漂亮的衣饰,更发明了宇航技术可以探测外空,开发了高速公路与互联网使五大洲联为一个地球村,创造了联合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令世界融合成一个大家庭等等,让整个人类的物质文明取得了空前进步。所以,这真是一个伟大与辉煌的物质文明时代。人类历史,须当铭记。 然而,不知怎的,每当人类物质文明取得巨大进步的时候,那应有的精神文明,却常常表现为萎缩,甚至倒退。比如,英国的工业革命为欧洲带来巨大生产力飞跃以后,随即便发生了持续两百余年的世界殖民主义扩张;比如,希特勒用国家资本主义把战败的德国重新带上繁荣与复兴之后,欧洲乃至世界却出现了空前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比如,二战结束,世界各国得到休养生息,欧洲复兴了,亚非拉渐渐稳定发展了,但世界却被分割为东西方两大阵营,联合国成为两大阵营角力的冷战舞台,世界仍不得安宁;再比如,现今物质生产极大繁荣的欧美发达国家,它们的 GDP 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在物质文明上可称是地球上最最强势的强势群体,可一旦它们不高兴了,就时不时地挥起手中掌握的物质文明大棒,对那剩下的仅占 GDP 三分之一的弱势群体中的某个小兄弟,实行遏制与制裁,甚至毫不留情地给予军事打击;又再比如,在物质文明已经高度发展的今天,那刚刚在哥本哈根开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让整个世界分裂成所谓两大阵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三股力量(欧盟,美国,及 77 国集团加中国)、多个主体(小岛国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为碳排放问题上的利益冲突,吵得不可开交。等等,等等。无情的历史事实是:世界每一次物质文明的进步,总伴随有令人震惊的精神文明的萎缩与倒退。这或许就是人类这一物种摆不脱的文明宿命。此,真乃人类命运的大悲哀。 就时间说,发生在哥本哈根的这次争吵,是人类文明史上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新事件。此事,与以往的一个重要不同点在于:它让全世界都卷进去了,且破天荒地让世界上一百多位最具智慧和威望的国家领导人,围绕着一块被少数心怀叵测者炒出来的道德高地,和一个科学假命题,不惜唇枪舌剑,进行一番绞尽脑汁、壮怀激烈、战况空前的国际大博弈。整个人类的今天与明天,在这片高地上被劫持。全球 65 亿人的尊严,被西方 200 多年积累起来的这个工业文明与高科技优势,所戏弄,所侮辱。诚然,这样一个刚刚发生的、性质严重的现代文明事件,我们不仅不该遗忘,更需牢记,尤应好好反思反省。因为它让全 Ⅰ 世界都看到了:倘若我们不能打破这个文明宿命,由此而人类毁灭,那必是迟早之事只是,它不是毁灭于那个美国好莱坞大片《 2012 》所虚构、所渲染的环境之灾,而是人类自身的反理性、反人性与反文明。 有没有办法打破这一可怕而又可悲的文明宿命呢? 我想,人类毕竟已从兽,进化成人了。只要人性尚未完全泯灭,那办法,总该是有的。 什么办法? 这正是本书所要探讨的。 本书想要说的是:假如,我们能从哥本哈根散布的碳排放迷雾中找到回归的路,假如,我们能从利益迷失中唤回人尚存的一丝良知和理性,假如,我们能比索马里海盗少一点贪心、狠心,多一点伏尔泰、卢梭、华盛顿、孔子那样的智慧、仁爱与胸襟,我想,我们人类就是有希望的,就一定能打破宿命,完成自救。 你危言耸听! 当然,有人可以这样批评我。但本书通过大量资料举证的一系列有关地球本身的演化事实与真相,却非危言,更不是哥本哈根大会散布的碳排放迷雾所能遮掩、所能无视的。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希望一切被哥本哈根迷雾困扰的朋友,能抽点时间,了解一下本书为您提供的有关地球的存在与演化的真实科学材料。那样,我们讨论起问题来,就具体,就实在,就阳光,就不会像哥本哈根大会那样掉入一个性属伪科学的假命题的困惑与争吵之中了。 谢谢读者朋友关注并阅读本书。 作 者 2010.3.18. 深夜,撰于成都
个人分类: 未分类|5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式消费能走多远?
hhanb 2010-3-15 09:53
笔者本人没有到过美国,按说不该对美国人的消费说三道四,可是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还是可以对美国式消费窥见一般。别的不说,有几件事情就是人所共知的。比如美国人使用的冰箱是全世界最大的,想必喜欢美国电影的人都一定对此印象深刻,有的甚至大到挤满一面墙,当然,美国人喜欢用大个冰箱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因为美国家庭居住的地域一般都远离城市中心,采购食品往往都是中长期储备,至少也得维持一个礼拜左右。另外冰箱储存的食物许多都是半成品,加工起来比较方便,这样可以节省就餐时间,降低烹饪劳动的强度。但不管怎么说美国人使用的冰箱大是不争的事实。再比如,美国人喜欢大排量的汽车这也是举世闻名的,不管是凯迪拉克,还是别克都是以排量大、空间大、车体结实而著称。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总之一句话美国人有一个共性就是喜欢大消费。此外,还有美国人家的衣橱鞋柜大,人家那衣服不像咱们这样躺着,而是一件一件挂着。那多气派,穿起来也不会起折,还有一点就是许多美国人家的家庭工具库也很大,里面各式各样的工具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工具库的确是有用处的,这也造就了美国人一流的动手能力,可是家家户户都来个大而全、小而全的工具库,那得消耗多少物资能源啊,要排放多少二氧化碳,才能将这些工具一一制造出来。这是我们要追究的。如此说来,美国人完全可以,在适当区域设置专门的工具租赁中心,而不是家家都建一个工具库房。 美国式消费的第二大特点是透支消费,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寅吃卯粮。比如,所谓的按揭买房帮许多美国穷人享受了不错的住房。按揭消费的确有它的好处,但它最大的弊端就是助长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所以我们看到美国人都不怎么喜欢储蓄,事实上谁都知道存钱不如花钱爽,美国人不仅提前举债消费,现如今还把手伸向了其他国家,比如中国和日本就成了美国最大的债主。于是,我们看到,一架波音飞机,可以换得几亿双中国鞋,在这种严重不对等贸易下,美国人的消费却在不断升级。看上去,我们换得了大把的美元,可实际上满足了美国人举债消费的欲望。眼看着美国人过着物美价廉的好光景,我们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环境、资源与生态代价。就这美国人还成天逼着人民币升值,无形之中汇率又成了美国对付中国的一张牌。 美国式消费的第三个特点是信用卡消费。笔者不是经济学家,更不懂金融,可我还是分明能感受得到,商家是举双手欢迎信用卡消费的,因为人们使用信用卡消费仿佛不是花自家钱似的,花起来不觉得心疼。其实信用卡不过是商家与金融骗子们联合上演的一出闹剧,结果许多人就在这轻易的一刷之间,买会了许多无用的东西,结果不仅浪费了许多物质财富,还增加了巨大的碳排放,唯一收获的就是消费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第四就是美国人过度膨胀的个性化的消费价值观,不仅极大地刺激了少数人的消费欲望,为全社会开了引领铺张消费的坏头,还间接导致资源环境与生态的极大浪费。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号称最民主最自由的国家,纽约是世界上最标新立异的城市,其实就消费来说同样如此,注重张扬个性的消费可以促进市场的繁荣,挖掘商业创造的活力。 事实证明,随着计算机设计技术的日臻完善,的确在设计制造工艺等各方面,为满足个性化消费创造了条件。如今人们的消费早已今非昔比,最大特点就是以不断变化翻新的款式为第一需要。走在大街上,再也难见千面一孔的景象,反而成了千人千面。划一消费让位于个性消费,虽也算得是现代化标志之一,但它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最主要的就是造成巨大的资源与环境浪费,加大地球碳排放威胁。个性化消费从设计、生产乃至营销各个环节的成本都远比划一的产品要高得多。 综上所述,本人要问的是,美国式消费究竟能走多远?我们还要不要向这种消费学习。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奢侈消费与碳减排
hhanb 2010-3-11 15:15
首先向各位报告一下,写这样一个题目的初衷,否则各位会觉得很纳闷,何以将少数人的奢侈消费行为同碳排放挂起钩来呢? 所谓奢侈消费显然不同与一般的普通消费,它一定是少数人的一种昂贵的消费行为,与基本的生存需求无关,这样的消费特点正是本人把它同碳减排挂钩的原因。有这样两笔帐一定要算在奢侈消费的头上,一是少数人的消费占据了高额的碳排放;二是这种极端的消费行为刺激或者诱导了中产阶层的消费欲求,从而加重了整个社会的碳排放负荷。 一、国人已经稳居全球奢侈品消费老大的位置 早前笔者就曾听说,中国人已经取代日本人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后起之秀,最近从多家媒体看到的消息证实了这一传言。据称 2009 年中国旅客购物总额已占法国退税购物贸易额的 60% ,国际著名的波士顿咨询事务所发表的预测,认为中国将在 5 7 年内成为世界最大奢侈品消费市场,原因是中国人表现出了相当强烈的奢侈品消费欲望,加上有条件购买奢侈品的人群也在急剧增长,尤其以 25 35 这个年龄段为多。 关于国人近似疯狂的奢侈购物行为,有多种说法,比如有的说这些喜欢奢侈品的中国人,像患了奢侈品购买狂想症一样,只管拥有不问价钱,民间有传言戏说一些富豪买别墅,不是以单体房为单位,而是以整片为单位。相当一部分所谓的奢侈迷正在沦为高档奢侈品的俘虏。 2010-2-11 《南方周末》刊登了一幅照片,记录了大陆游客在香港尖沙咀的 LV 店铺前排长队等候购物的情形,有心人为此配了这样的文字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景象。 2009-11-30 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推出了中国的奢侈专辑。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行业一直保持 20% 以上的速度增长,即使是发生严重危机的 2008 和 2009 两个年度也是如此。英国国际咨询公司预计,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规模 2010 年将增至 120 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费大国。据安永会计事务所统计, 2004 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为 20 亿美元,而 2009 年则跃升为 96 亿美元,几年间足足增长了 4 . 8 倍。 二、奢侈消费为哪般? 前边已经说过奢侈消费不同于普通消费,与基本的生存需求无关,但它又不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需求,准确的说它应该算是一种满足虚荣心的精神需求。 比如有电影台词说:周围邻居不是开奔驰就是开宝马!你要是开一日本车,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也有小资情调美其名曰:买不起豪宅,嫁不到精英。但是我能穿着 NO . 5 香水入睡,就像玛丽莲梦露一样。 然而,正是奢侈品消费的这种虚荣心的极大满足感,才成了强有力的消费动力,在这种被放大了的精神需求的驱使下,消费行为往往不再受理性的限制,而是一味地听凭感性的指使,结果产生诸多极端的消费行为。据洪晃这位对奢侈品市场十分了解的女士说: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那样买东西,花起钱来简直让我目瞪口呆。 尽管查达哈在《奢侈崇拜症》一书中,认为奢侈消费也是分等级的,但奢侈消费的发展趋势总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也就是说奢侈消费事实上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最终随着消费经验的积累,许多人将其提升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于是也就有了某些人自觉不自觉的言行非名牌不吃、不穿、不用。笔者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朋友或者同事成天将名牌挂在嘴边,甚至在中小学生中也开始盛行品牌攀比,一双球鞋动辄几百,有的甚至上千。 虚荣就是爱面子,或许因为相当一部分暴发户,难以通过自身的修养赢得社会尊重,于是奢侈品就成了赢得人们尊重的一种选择:渴望通过这种与众不同的消费行为,炫耀自己的人格。可见死爱面子才是奢侈消费的内在精神动力。 笔者 2010 年春节回老家过年,亲眼目睹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婚礼。那是一位当地的煤老板,为儿子举行的婚礼。动用市政公园连续 3 个晚上鸣放礼花,新郎新娘的巨幅婚纱照,悬挂在街道最醒目的地方。 这还可以从 LV 销售业绩上可见一斑:中国人奢侈品消费上更关注其是否为有形可视的实物,而少有考虑无形的体验,当印满 LV 标志的包向外界传达经济富裕信号,外界做出认可、羡慕、崇拜的反馈后,这只包便为其主人争了面子,这就是为什么印满 LV 标志受中国人喜爱。 三、奢侈消费与减排 显然,奢侈消费只可能是少数人的行为。可它的可怕之处是拥有而不是生活,既然是拥有,就没有个尽头,渴望得到更多,这就形成了奢侈消费的贪婪癖。朱丽叶朔尔在消费社会到底怎么了一文中指出:有时,这种渴望会和随之而来的一些破坏性行为一起导演出一幕消费悲剧,这个悲剧正在现在消费社会里上演着。这个消费悲剧就是不断激化贫富矛盾,还有就是奢侈消费造成的超额碳排放,要让全社会来分摊,这一点对于为生活必需的消费者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因为每一种高档奢侈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都远比普通商品碳排放要大得多,还要占据多得多的生态,要消耗多得多的资源。然而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在减排、资源与生态的享有上应该是人人平等的。 再者,奢侈消费更大危害在于它的刺激示范效应。本来,从严格意义上说,奢侈消费仅是极少数人的行为,可是广大中产阶层,在目睹了富有阶层的奢侈消费行为后,也纷纷效仿。于是将奢侈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进而加大全社会碳排放负荷。朱丽叶朔尔在消费社会到底怎么了这样写道:如果人们所想得到的东西的大部分都是由收入不断提高的富足阶层所决定的,那么,一大部分人就只能认为自己还没有达到目标。于是争先恐后地赚钱,为购买更多的奢侈品而奋斗,这就在无形中加大了全社会的碳排放。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五期征文作品赏析(三):戏说碳排放与新技术
songshuhui 2010-1-25 12:31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0-01-25 11:55 这样的图景总会让人沉甸甸的 作者:沈越 三等奖 环境危机、资源枯竭的当代梦魇 如果你有幸静下心来看了《家园》、《愚昧年代》、《食品公司》这一类纪录片,那么恭喜你:一方面,你终于有机会彻底换了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你心目中的责任二字将不再局限于为自己和家庭赚钱;但同样你会很不幸的意识到,原来传说中的环境危机、资源枯竭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态性大毁灭,离自己的生活是如此之近几乎是在你还处于青壮年的时候就会冷不防降临到头上。 当我们面对着生态崩溃这一全新难题的时候,科学而负责任的做法大概有两个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或者,更有效率的用科技扭转局面。 《愚昧年代》里,一位后毁灭时代的地球档案管理员在无尽的叹息与伤感中,向观者展示了几十个有关21世纪的视频片段:完全依赖石油的消费主义导致人类亲手毁灭了自己的文明(全球气温上升),这是一次原本能够避免、早已预知的毁灭。在科学创造出的丰富多彩生活内容之下,实际上这个时代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愚昧年代。 在这个时代中,如果全世界的人都用日本或欧洲的生活方式,那么需要两倍于地球的生态资源;如果全世界都用美国的生活方式,则需要5倍于地球的生态资源;如果这种生活方式没有改善(的确,中国的部分阶层正在向其靠拢),几十年后10倍于地球的生态资源也不够我们消耗。在这种现实面前,低排放和零排放的替代能源、替代技术日渐成熟,却无法普及,究其原因,竟是自私与贪婪在作祟。现实中,生态资源的使用成本是由使用者承担,但是生态资源的环境成本却是由全社会来承担,这个罪大恶极的隐形成本的存在,造成了极度的浪费,同时还狠狠地打压了相对昂贵的替代能源项目。 扼腕的案例比比皆是:在非洲很多开采石油的地区,由于石油商不愿意承担高昂的费用来储存石油开采时伴生的天然气,于是便让这些天然气白白燃烧掉。每年这种浪费超过了惊人的数千亿立方米,平添的碳排放量可谓惨不忍睹;气候与人为因素造成的森林大火,是另一种恐怖的双重排放(燃烧是第一次,森林减少后对CO2处理能力的减小是第二次),但预防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远远不足;在中国,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火力发电机组开始运转,电费小幅上涨便会引起民生的声讨这在很大程度上令决策者畏惧费用高昂的核电厂归根结底来说,人类似乎永远有这样一个恶习:只盯着眼前的得失和小便宜,却对真正的损失视而不见。 应对措施:商业与个人的碳排放规划 09年末的哥本哈根峰会以预料中的失望收场,因为各国的自私和短视同样是情理中的,然而国际性的减排工程至少指明了一条扭转危机的道路。 纪录片《家园》中反复提到了一个临界点:要使得气候变化不至于彻底失控,人类必须将全球变暖的程度限制在工业革命以来的2℃以内,超过这个临界点,将引发一些生态问题,导致变暖迅速加剧。为此,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各国应该依照协定逐步减排到零排放状态。 如果我们将不可避免的踏入减排时代,那么个人生活中的减排则显得同样必要。个人生活中最大的碳排放源是乘坐飞机和开车,但我们却越来越依赖它们,生意兴旺的廉价航空公司,正在努力把数倍于以往的人送上蓝天;此外,在肆意享受着便宜食物和商品的同时,人们却很少在意其背后的问题,也许要认真看一看《食品公司》,我们才愿意花更多的钱而吃的更少一些。 看来,指望人们主动减排将成为一个悖论:如果无法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和共同减排,那么个人做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我觉得分配个人排放额度是个不错的想法。信息时代实现这一点倒也容易:给每位公民发放一张排放卡,无论是购物、旅行或吃饭时都要刷一下卡,看看自己用掉了多少的额度(这个额度必须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按人头平均分配)。相信一个又养车又成天出差的人额度是远远不够的,那么他的公司或他个人必须支付费用,向其他人(如用不完额度的穷人)购买排放额度。这个计划需要立法的支持,同时也要平衡好排放额度的价格这个价格最好处在适度改善穷人生活,但对富人影响不会太大的位置,否则整个计划会演变成类似不切实际的理想国,进而被彻底抵制。 如此,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就体现在了平等的碳排放权利上。以碳的名义征税这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足以影响大多数的高排放人群,除非他们愿意不断支付费用。假如他们愿意适当控制排放,地球的生态就会得到显著改善。个人排放额度果然是个好东西! 新技术能否救赎人类 假如上面所说的个人碳排放额度毫无可操作性,并且国际间的合作也流于扯皮,那么人类最好能够祈祷新的技术会来救赎我们 这其中,太阳能的应用尤为重要,对人类而言意味着取之不竭的能源。著名的哈勃、斯皮策、詹姆斯韦布三代空间望远镜依赖的都是太阳能,动画片《Wall-E》中的小机器人,每天只需对着太阳充电几分钟就够折腾一天这样的前景并不遥远。但是,目前太阳能热电或光伏发电的性价比都很低,这显然不是吝啬的人类愿意承受的,只有技术的进步才能改变这种矛盾。 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最近发表了新型光伏电池,以硅晶制成微粒子,并使用微电子和微形机电系统技术这种雪花般形状的光伏电池比起传统太阳能电池,成本大概能低上100倍,把这种材料运用在帐棚或是衣服上面,露营者就可以直接为手机之类的设备充电了。 类似的能源革命还将发生在众多领域,造成我们现在还无法享受这些技术的很重要因素,就是地球所面临的危机还不够险恶。如果想找到低排放的优质能源,遍布世界的研究院和实验室至少能给出几百种方案。甚至荒凉如月球这样的地方,也促藏着大量氦-3一种极好的核聚变燃料。 能源匮乏得以彻底解决之后,生态环境便会随之受益。用人工海藻来回收大气中CO2的工程将大有作为,这些藻类还能合成生物塑料,作为可再生材料投入市场。而受到工业污染的水体和土地,可以用生物和化学技术加以清洁,只要碳排放等一系列排污成为历史,类似的净化工程要不了人类太多时间,很快地球会变得跟300年前一样美丽,甚至还要好得多。 再往下,《食品公司》里那种忽略质量的工业化生产现象或将改变:更安全的转基因技术能培育出许多超优质的蔬菜水果,口感更佳营养更棒;畜牧业重归阳光明媚的草场;江河湖海也会恢复其应有的生态,让我们品尝到更多野生的鱼类。食品业巨头开始把一间间农产品市场开到社区中来,人们只需适当的使用一些排放额度便可以获得安全而丰富的食物。 由于生态和谐,能源充裕,农业发达人类群体会迅速扩大到数百亿。除了传统的居住点,一些国家可能开发海洋来建造新的城市,大量迷你型高速潜艇连结着这些城市同陆地的往来,或许深海底下的高速通道也将贯通,陆地上的人早已有了地铁,海底居民也需要。 随后,人类终于得以抛开近百年来的种种束缚,将精力集中到太空探索中去。一个真正的月面基地会正式落成,随后是一个能容纳数万人的月面城市。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工程,用于检验彻底脱离地球支援后的外星移民计划。仅仅数年后,火星殖民计划也将启动,先是营造生态,然后是修建基础设施人类追求这一切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向更高级的文明纪元挺进。 而在人类社会中,为了避免技术带来的不良效应,相应的法律必须既严格又健全。生物及基因领域的技术尽管能够彻底改变医疗与健康,但其应用依然要遵守伦理的底线。另外一类无比重要的法律体系是用以管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包括限制各种虚拟活动。YY结束。 零排放的另一种非主流 假如上面提到的一系列新技术革命仍然是无稽之谈,那么人类或许还有一种非主流方式可以依靠宅模式。 试想一名宅男的碳排放是多少?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答案是,假如这名宅男能够住进那种资源循环型的绿色房屋,应该能够过上很幸福的零排放生活。 绿色住宅绝非新鲜事物,在德国或北欧地区,一些前卫的绿色人士已经实践了起来。这种房屋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三个,一是能源自给自足:房屋外部可以收集并储存足够的太阳能,房屋本身用足了先进的隔热材料,把夏冬季节的调温能耗降至最低;二是水的循环再利用,房屋平时会把雨水收集起来(维护花园),同时对生活用水进行合理分配与二次净化;三是细节之处全面环保,比如家电全用节能型、垃圾自行处理自行车是这类社区的唯一交通工具,由于社区环境甚优、且居民喜欢宅在家中,大量的飞机票也可以免掉。这种绿色家庭假如配合上文提到的个人碳排放额度,甚至能够直接依靠卖出额度来维持生计,连工作都免了。所以绿色房屋绝对是宅男们的天堂。 这场宅男+绿色的社会形态革命显然还将促进互联网虚拟活动的进一步繁荣。试着回顾一下《黑客帝国》中描述的那种等同于真实存在的虚拟经验,对于大脑来说,接收现实信息与接收数字信息还不是一回事吗? 让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假如一切尽在人类的掌握之中比如一部健全的《虚拟活动法》,那么人类为什么不能适度的去虚拟世界中游历一下呢?这种游历带来的感受不亚于真实的经历,但是其碳排放却几乎为零。看!人人都能在环保的名义下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多么伟大的社会。 咱们的地球刚刚步入2010,但是虚拟现实技术早已从科幻领域跳入了实战领域。从硬件技术上说,计算机科技迟早会跃升至光子甚至粒子级别,就算是如今的电子计算机,再发展十年后的运算能力也足以实现虚拟现实了。到时候,我们会不会和《黑客帝国》或《机器化身》中所描述的那样,非得躺在管线密布的设备上?墨西哥科幻片《沉睡的商人》中的设计更加恶心:直接在人体上开出结点,然后把插座连入神经系统我比较能够接受的,是在大脑上罩一个头盔,然后接收经过编译可供人脑处理的无线信号。再大不了,就像现在很流行的说法那样,直接在大脑中植入一个永久性的人机交互芯片吧。 IBM的总裁30年前说了句大实话:整个世界只要三、四台电脑就足够了。感叹此公的预言实在太超前,这句话在被人嘲笑了近30年后,如今Google、IBM、微软等IT巨人们开始了云时代的狂奔。假如地球不能一统为单一的共和国的话(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来看的确遥远),全世界至多十几台云服务器也就足够了!若干年后,不会再有个人电脑这种古老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大脑中的数字芯片或是人手一颗的个人通用终端。想要暂时度假2周,在虚拟的中世纪里历险一年?没问题,申请一次虚拟 图片出处: google图片
个人分类: 其他|16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计算你的碳排放,转载腾讯
chowsiutung 2009-12-29 09:44
http://news.qq.com/zt/2009/chooseearth/tanzuji.htm 好玩,又好用,又有教育意义。
个人分类: 未分类|1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猜一猜,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最高?
王铮 2009-12-25 22:41
关于二氧化碳排放,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第一、美国第二,其实我怀疑中国第一,因为中国的能源效率低,烧了那么多煤,可是烧成的是煤灰,学术一点说,叫炭黑气溶胶,还不够格烧成二氧化碳。不过,不管怎么说,中、美两国是数一数二的。不过你可以猜一猜,世界上哪几个国家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前三位的。我本来不想说,不过这些国家,最近就二氧化碳问题骂中国、编故事。其实,要说绑架,这些国家才是通过绑架气候,来逼迫中国、印度等降低经济增长率。 请猜一猜。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5109 次阅读|2 个评论
碳排放问题:现在可以说了
王铮 2009-12-21 08:18
激进的减排会适得其反 王铮 吴静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注: 这是前些日子为某个部门写的一篇文章,因为处于谈判敏感期,未能发表, 虽然着完全代表了我个人观点 。现在可以说了。这篇文章也回答了某人在《新语丝》对我的质疑,为什么碳排放曲线要用内生经济学理论估计。哪种认为动用内生经济学模拟中国碳排放曲线是花拳绣腿的思想,是中国碳政策制定的悲哀。某些部门从意向政策控制计算一个碳高峰,忽视了碳排放与经济危机的关系,完全不可行。赵白鸽在哥本哈根说把人口控制计入碳排放,遭到了嘲笑。嘲笑者是不懂装懂。没有人了,当然就没有碳排放了。为了避免经济危机,经济增长必须与人口增长保持平衡,减少人口意味着减少碳排放。我们的新模拟表明,如果我国继续控制生育率在 2.1 附近,我国的碳排放可以在 2035 年左右达到高峰。 被某人在《新语丝》质疑的我的那篇文章,实际上是为了配合谈判宣传的:中国的碳强度减排 40~45% 是有压力的,也有科学根据。温家宝总理后来说了这些指标是根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 8 部门工作作出的。实际上 2007 年 7 月中国科学院就布置我们研究碳排放高峰和两度的可接受性问题。我们 2008 年初作出了结论,并在 7 月做了汇报。中央应该是在听得多部门意见后作出的综合。所以我的文章说利用了我们的结果,不是根据,目的就在于说明贡献的共同性。有人在我博客留悄悄话说,错了也要我负责,我当然是有这个心理准备的。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不同的国家提出不同的减排方案,我们认为激进的减排会适得其反。 在所有减排方案中, 2008 年,英国经济学家 Stern 提出的全球减排方案可以认为是激进的代表。 Stern 提出全球从 2013 年开始减排,至 2050 年,发达国家排放量比 1990 年降低 80% ,发展中国家比 1990 年降低 50% 。我们对这个方案做了模拟分析发现:这个减排方案在最安全情况下,将造成发达国家至 2050 年累积 GDP 损失 1% ,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至 2050 年累积 GDP 损失 2% ,这个方案对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很不公平。目前,即使美国的科研投资也达不到 GDP 的 2% ,换言之,在维持其他经费不变条件下,如果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 GDP 降低 2% ,必然导致低碳技术、新能源技术的研发缺少资金投入,技术得不到改进,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仍高位运行,全球二氧化碳将持续增加;为了减少排放 , 人类只能进一步压缩生产规模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将导致 GDP 继续减少,进一步反作用于已经缩小的研发投资,减排技术进步停止,全球陷入恶性循环。实际上,在 Stern 方案下,至 2100 年,全球的升温为 1.58 ℃ ,与我们控制目标 全球升温不超过 2 ℃ 相比,相差颇大,没有必要坚持。 完全类似的,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硬性的减排指标,会明显的降低他们的技术进步能力。例如 哥本哈根会议上丹麦提出一个方案,到 2050 年,发达国家可以人均排放 2.67 吨碳,发展中国家只可以人均排放 1.44 吨。经过反演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中国至 2050 年的碳排放空间为 75GtC ,而美国将获得 33GtC 的排放量空间,即使既往不计,从 2013 年计算起,美国也只有 21GtC 排放空间,中国则即使全部放弃使用煤炭而代之以石油,保持正常经济速度、技术进步速度,初步估计需要 80GtC 才能保障发展,而中国一旦实现这种替代,国际市场能承担这个油价飙升吗?按丹麦方案,美国年均可排放 0.86GtC ,这相对美国 2005 年排放 1.57GtC 来说,减排率为 45% ;欧盟年均可排放 1.32GtC ,其 2005 年的排放水平 1.27GtC ,换言之,欧盟甚至可比现在多排放。世界减排大会,变成欧盟增排大会。丹麦这个方案增加了世界的不公平,其效果只能带来世界的动荡。 在不公平的经济压力下,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只能放弃减排,从而导致世界的减排努力也将全盘告吹。 有人认为数值模拟结果是越激进越好。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例如首先是模型可能不准确。例如目前用以评估排放与减排经济影响的 RICE 模型是一个外生增长经济学模型,不能反应技术进步的作用,因此,用 RICE 模型指导制定减排方案,由于缺少技术进步支出对经济系统的反馈作用,技术进步外生化导致了其模拟结果出现减得越快越好的错误。其次,气候变化有不确定性, IPCC 说全球升温的可能性是 90% ,换言之,还有 10% 可能不升温,减排得太快,万一发生了那 10% 怎么办?实际上如果全球进入冰期,对经济的冲击将更大。例如中国 15 世纪以来的小冰期,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打击。气候变冷存在可能性,按贝叶斯风险决策理论,气候变化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气候保护还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一些有责任心的学者和我们都认为控制排放的最好方案是:以某一年为起点按人均累积排放权均等分配人类可使用的碳排放配额。具体地说,以控制 2050 年大气的二氧化碳为 500ppm 为标准,例如以 1980 年或者其他年份为历史排放起点年,再以 2005 年为计算年份,首先计算 1980-2050 年全球总共可排放多少二氧化碳,按世界人口获得全球平均的人均累积排放量,再以各国人口规模计算各国分配得到的总排放配额,最后扣除 1980 (或其他年)到 2005 年每个国家的排放量,从而得到 2005 年以后每个国家的碳排放空间。这样的结果是某些发展中国家得到更多排放权空间,发达国家剩余排放权空间不足,发达国家可以向发展中国家购买排放权。从而协调了富国与穷国的矛盾,又保障了地球温度受控。 由于人均累积排放权均等方案的起点年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配额方案。比如某个旅美著名学者(注:邹致庄教授)提出以 2013 年为基准年,这样 2013 年后中国有 88.9GtC 排放空间,美国有 20.9GtC 排放空间。但是这个方法对自 1990 以来就已经开始减排的一些国家不公平。( 注:不过根据哥本哈根大会的教训,我现在认为这个办法可能是唯一可行的。) 当前,参与全球减排行动已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于 12 月 3 日提出至 2020 年排放强度比 2005 年降低 40%-45% 的减排目标,我国参与国际减排是主动、积极的,适合我国国情。我们的计算表明,我国如果要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保障就业,避免经济危机,考虑到降低碳排放强度需要投入技术改造的资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替代,到 2020 年我国碳排放强度降低程度不能高于 48% ,如果高于这个标准,可能发生产业资本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这意味着中国发生经济危机。我们知道,中国目前是经济大国, 2007~2009 年的经济危机得以稳定下来,中国经济的稳定功不可没。一旦中国发生经济危机,通过 GDP 溢出,可能会带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同样,如果美国经济发展受到过分压制,也会带来世界性的危机。例如以 1860 年为起点年计算排放权空间,中国固然可以有 139.6GtC 碳排放空间,美国将出现 -59.6GtC 排放权赤字,如果美国接受了这个方案,他们不得不向其他国家大量购买排放权,导致世界碳市场混乱,特别是排放权市场接近金融市场,其影响程度是深远的。 对这次哥本哈根会议,从风险决策角度看,稳健的路线是先行确定 2020 年减排目标,并且定出 2100 年升温不超过 2 ℃ 的标准,确定 2050 年减排的一些原则。到 2020 年前夕再决定不增加或者减少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标准。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3643 次阅读|3 个评论
碳排放和生存权、发展权、人均权
黄安年 2009-12-20 18:43
碳排放和生存权、发展权、人均权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2 月 20 日发布 随着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激烈较量,碳排放和低碳经济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碳排放问题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发展权、人均权,这些权利是人权理念重要组成部分。 奥巴马一再宣扬西方世界的普世价值观 , 他在上海与大学生对话时宣称:指导我国民主制度的建国纲领所形成。这些纲领中提出了对人类事务的简单明了的瞩望,并包含了一些核心原则不论男女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某些基本权利,美国一直在全世界为这些核心原则而大声疾呼。我们不寻求把任何政治体制强加给任何别的国家,但是我们也不认为我们主张的这些原则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美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人均能源消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比中国高得多。另一方面,中国的增长速度更快,人口更多。(奥巴马总统在上海与大学生直接对话, 2009 年 11 月 16 日,美国国务院信息局中文稿 http://www.america.gov/st/uschina-chinese/2009/November/20091116203108eaifas0.489446.ht ) 人们为了生存,需要一定的碳排放,这种碳排放不能和发达国家富裕生活的消费性排放相混同 , 奥巴马猛烈抨击美国的超前消费,既然如此,他就应该明白在这些超前消费中 , 含有大量的过度消费性碳排放,对于这样的碳排放特别加以限制。 现代化进程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极大的改善 , 这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需要 , 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消耗的能源 , 无论是木材、煤炭、石油、天燃汽等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的碳排放。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现代化的丰裕生活阶段 , 目前全球大碳排放总量 80% 来自发达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处于后发达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 正在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 , 难以避免出现碳排放的增加 , 这种可控的碳排放是发展的需要 , 同样和发达国家的消费性排放是不同的。 需要指出,在全球化过程中 , 我们需要高度警惕西方国家在技术和经济援助的口号下 , 将本国已经开始淘汰的高碳企业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 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实际上承受了大量的由美国等发达国家转移到中国的碳排放量 , 我们在计算碳排放总量中 , 需要同时计算由于西方国家而导致的碳排放量急剧增加。不能让我们背上这个黑锅。 美国《独立宣言》称人人生而平等,既然如此,人人也该平等地享有碳排放权 , 中国是个拥有 13 多亿人口的发展中的大国 ,13 多亿需要人人平等地享有碳排放权 , 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完全避而不谈人均碳排放权,显然是不公平 , 不厚道的。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但是有权享有碳排放的生存权、发展权、人均权 , 这是极为重要的维护基本人权问题 , 奥巴马和美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和中国过不去 , 你说公道吗?厚道吗?人道吗?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09)|6629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球变暖是科学 减少碳排放是政治
newlight 2009-12-18 18:07
前几天看BBC的一档辩论气候变迁的节目,在谈到East Anglia 大学电子邮件被盗事件时,主持人Zeinab Badawi 再三说现在还在调查中,我们不能多谈。确实现在至少有3个调查在同时进行,但是不能多谈用在科学问题上,是不对的。而且其实已经有人做了调查:上 周的BBC Radio 4 的 The Report 中,主持人 Simon Cox 说他花了3天时间,读了所有被泄露出来的电子邮件,并针对这一事件透露出的两个问题:全球变暖理论的可靠性,和科研工作中的严谨与道德,分别咨询了持各种 意见的人士,科研工作者,做出了清晰的判断。 这个 节目的音频 还在 BBC 网站上,30分钟。我建议每个关心这个问题的人都去听一下。 如果你关心全球变暖、气候变迁这一理论如何成了政治共识的历史,本周BBC Two 上有一个纪录片 Earth: The Climate Wars ,由 Iain Stewart 主持。 在全球变暖、气候变迁、减少碳排放上,还有相当多的人在不同层次上持反对意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混淆了科学共识、政治理念和自身利益。 科学共识 这次所谓的气候门,其实对全球变暖的科学共识并无任何影响。地球平均气温,正在逐渐上升,可能产生对人类的灾难性后果,而这一上升与人类活动有 关,这一科学共识,是经过了多年研究、把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的研究人员提供的分散的、孤立来说并不完美的证据,综合之后得出的结论。这一共识的 建立,是经过许多年的反复拉锯之后,数据和分析被多次锤炼之后,才得出来的,不是一两个科学家可以操纵的。 政治理念 但是对抗气候变迁,成为环境保护主义的一部份,这就成了一种政治理念。这一理念的中心,是人类不能无限制地消耗自然资源、破环环境――过去的重心是 环境污染,现在是气候变迁,人类有责任维持一个平衡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减少碳排放,整合到这一理念中,是近十几年的事。这一理念近来又转化成一种经济理 论:如果现在不投资降低碳排放,几十年后气候变迁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正是这环境保护加经济稳定的压力,推动了各国政府决定做出联合减少碳排 放的决策。 自身利益 当然对抗气候变迁,最理想的、也是最符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念的办法,是凭借科技进步,发展干净而便宜的能源,代替烧煤的火力发电站。在没有明显的 替代能源的状况下,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的所谓的碳节食 (carbon diet)就成了发达国家的主张――这符合上述环境保护主义的理念。但是碳节食在发达国家可能意味着开电动车、安装屋顶太阳能板――这已经不容易说服 大众了;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却意味着放弃享受工业化带来的各种舒适和快乐――自然谁也不答应。因为 维护自身利益而发生的冲突 ,正是哥本哈根峰会难以成功的原因。 怀疑论者 怀疑论者的组成、所怀疑的层次,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否定全球变暖,是因为碳节食会损害某些工业、以及某些团体的利益,或是被看作是政府借机侵犯个人自由――这是为什么这些观点在美国特别有市场的原因。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持怀疑态度的原因很简单:愿意为了几十年后的地球而减少眼前的生活享受,必须接受科学共识、认同政治理念、还要有点自我牺牲的精神。用怀疑论为自己的不愿意改变做借口,就容易多了。 另一类人,也许不应该称他们为怀疑论者,因为他们不是反对全球变暖的科学共识,而是认为碳节食不可行,与其花钱去减少碳排放,不如投资新科技、 或是准备应付全球变暖的自然后果、或是用地理工程(geo-engineering)去改造气温,比如向大气层中喷水珠、喷二氧化硫粉的,这样做的问 题是我们不知道会出什么副作用,因此许多还停留在 奇思异想 的阶段。
个人分类: 科学与时事|4182 次阅读|7 个评论
全球化导致中国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剧增
热度 1 Synthon 2009-12-18 07:45
最近几天哥本哈根会议开得如火如荼,各国就碳排放问题吵个不可开交,中国也是个焦点。最近几年中国的碳排放剧增,总量上已经正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根据京都议定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减排义务。你想啊,要你是奥巴马,你乐意不?反正我是不乐意。不过咱中国政府还是负责任的,尽管不正式的承担减排义务,但是中国政府也制定了自己的减排指标,这也体现咱大国政府的责任心。 但是我倒是更好奇一些,想研究一下中国的碳排放都是哪儿来的,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张图。图中可以看出,建国以来我国的碳排放一直是在平稳增加的,但是从2001年期,我国碳排放的加速度剧增,我们不由得想问,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时间段有什么事情影响了碳排放呢?想来想去,只能是世纪之交的那件大事:入世,加入WTO。 大家知道,加入WTO了,全球化了,外国产品进入中国的多了,外国人进入中国的也多了,咱们外资企业也越来越多了。哦,感情这些外企给咱的都是落后技术啊,碳排放剧增啊。有意思的是,控制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的的签订,也在这个时间段,西方发达国家承担的减排义务,原来都是把排放指标转移到咱中国来了啊。。。 在我刚开始跟人讲这个观点的时候,有人不同意,说入世之后,中国私家车越来越多,你为啥不说是汽车保有量增加引起的碳排放增加呢?您别急,咱下面还有别的图。 下面这张图是单位GDP的能耗图。可以看出,这么多年来,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在迅速下降的,没错,咱技术提高了嘛。我之前曾经在某个场合看到更完整的图,中国单位GDP的能耗,从1952年到2001年基本上是以同样的速度迅速下降的。但是大家从这里可以看到,2001年之后,他又反弹了。 为了进一步堵住某些人的口,咱们再来看一个跟私家车完全无关的指标:煤的消耗量。大家知道,煤的主要用途就是发电,而电呢,主要是工业用电。从煤的消耗量同样也可以看出,2001年之后,中国的耗量剧增。 三张图,在同一个时间点,发生了重要变化,让我们不得不认为,正是全球化,正是因为我们加入了地球村这个大家庭,才导致了我们今天的高能耗、高碳排放。正是由于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发达国家才会把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产业大量转移到中国。全球化了,我们的GDP是提高了,但是,付出的代价是我们的资源和环境。 另外,恐怕也是时候揭开GDP背后的故事了。我们的GDP是增加了,但是GNP呢?GNP现在在媒体提到的比较少,但是我小的时候,主要媒体报道经济指标的时候都用GNP,现在为什么不用了呢?大家自己想一想:)什么是GNP呢?我摘两句wiki上的话:GDP is product produced within a country's borders; GNP is product produced by enterprises owned by a country's citizens. To take the United States as an example, the U.S.'s GNP is the value of output produced by American-owned firms, regardless of where the firms are located.翻译成中文,就是说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NP是国民生产总值。以美国为例,美国的GNP,就是所有美国公司(包括美国国有公司和美国民营公司)这一年的所有产值,而不考虑这些产值究竟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创造的。 我们再进一步的说,如果西方国家真的要求我们在碳排放方面承担什么义务的话,我们是否应该认真的算算,中国的GNP对应的碳排放到底有多少呢?中国大量的碳排放里头又有多少是给西方的GNP做贡献了呢?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10974 次阅读|7 个评论
“核不扩散”与“碳不排放”的异曲同工之妙
sheep021 2009-12-17 13:09
注: 碳不排放 是本文原创的一个概念。以与 核不扩散 对应 。 1. 核不扩散的妙处 核不扩散是这个地球上最霸道的条约:没核的国家不能发展核,有核的国家则可以继续发展核。若发现谁再发展核技术,不论其目的是民用还是军用,均会受到强烈制裁,如朝鲜和伊朗;甚至武力打击,必欲灭之而后快,如伊拉克。一旦有国家偷偷摸摸发展出了核武器,只要一声炮响,乌黑的蘑菇云上天,除了几声谴责和真真假假的制裁,国际核俱乐部也就半推半就认可其加入了。如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更有甚者,国际核大国还会积极与其合作进一步提高核技术和平利用,如近来美国对印度的帮助。 地球人都知道,核是个好东西,做成武器可以保家卫国,也可以威胁别国,和平利用则是高效能源,可以代替常规能源减少碳排放、可空气污染,对遏制气候变暖有很大好处。所以,为了自身私利,还是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越少越好。为了遏止新成员跨入国际和俱乐部,核不扩散诞生了。理由是:核武器对人类是个灾难,不容扩散! 其实,这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实际上核不扩散已经成为某些超级大国的一个工具和手段,党同伐异的工具,干涉他国、甚至侵略他国的手段。满足我的利益、跟我一条心的,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悄悄发展,别声张就是了,如以色列和日本。不满足我的利益,不合作的,即是没发展核武,也可以以此为借口,群起而攻之,如伊拉克,被多国部队打击的理由仅仅是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尽管后来发现,这仅仅是个谎言而已,但打也打了,也就白挨打了,满腹委屈找谁说去? 这个工具虽然屡用不爽,但也有不足之处:总的有个像样的借口,假情报也好、啥也好,总得让国际社会相信被打的国家偷偷摸摸发展了核技术,想制造核武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于特别守纪律的国家和已经进入国际核俱乐部的国家就没有多大约束力了。而国际经济、政治发展到了目前这个阶段,又需要对更多的后进国家进行打压、防止其进入国际富国俱乐部:有人坐轿,总得有人抬轿吧,都进来了,还咋整? 于是乎,新的遏制工具和手段出现了:碳排放,其实质就是碳不排放 2. 碳不排放其实是新瓶装老酒,换汤不换药 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如意算盘:大家都不要排放了,因为空气中的碳能引起气候变暖,危机地球安全,危机地球安全,这个理由与核不扩算是一样的,而发达国家甚至认为发展中国家是未来碳排放主力,因此,主要应该由发展中国家承担碳不排放的主要责任,而对发达国家过去 200 年间的碳排放旧账视而不见。其最终目的无非是借碳不排放、保卫地球气候之名,行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之路。使其永远不能进入发达,永远受制于发达国家,永远为发达国家服务。 气候会议最表面的问题就是要发展与限制发展的矛盾。西方以环境保护为借口,减排的目的就是一个发展问题。排在后面的就是资源问题 . 西方利用自己掌握的宣传上的,媒体控制上的不对称资源,假借环境这个议题,占领道义的至高点,根本目的,表面是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浅层的就是资源控制,深层次的就是控制发展中国家的问题。附带的就是购买环境保护技术问题。而环境保护标准的制订,都是依照西方国家的需要而制订的。 中美是碳排放大国 ,又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和发达国家,遏制发展中国家,首先就是遏制中国的发展。 而以中,印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上还处于西方国家 50 年代的水平,如果一步到位强行到西方的标准,天文数字的改造投资就会拖垮一个国家 , 还谈屁发展? 3. 与核不扩散相比,碳不排放有过之而无不及 核不扩散是不允许老百姓家有菜刀,而碳不排放是不允许老百姓生火做饭。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是想要从根本上只发展中国家于死地。不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77 国集团面对发达国家咄咄逼人的攻势,曾威胁要退出会谈。 碳不排放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与发达国家遏制其发展的一场恶斗,发展中国家要团结一致、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才能机会赢得应有的发展机会。 4. 重温邓小平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 思想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陈云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口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实事求是地作出了科学判断,改变了战争不可避免,甚至迫在眉睫的论断,他明确指出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保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未来 20 年是我国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基于这一判断,他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作出将国内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小平同志又旗帜鲜明地提出稳定压倒一切,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邓小平有关 重要战略机遇期 思想直接启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后来明确提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论断。 胡锦涛指出:十六大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温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论述及其思想,我们不禁想起邓小平的那段名言: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站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 30 周年的当口、结合正在进行的 碳不排放国际谈判形势,本人由衷感叹:发展竟然也是有条件、有时间的,不是什么时候想发展就能顺利发展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如果我们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面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而放弃改革开放,也许就真的错过了这段难得的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5.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奋力拼搏、勇往直前 中国的经济发展,未来会越来越多的遇到巨大的瓶颈,能源问题。这个问题高层肯定在思考。新闻中说到湖北开始电煤紧张,都是这一阶段事实的反映。 09 年两个 增长点 一是房,二是汽车,看来是遇到了大问题 , 这两项目前都遇到了资源能源这两大制约 , 从政治角度,可持续不是空谈,但目前的这两在支撑点却是 不可持续的 。因为这两大支撑点都是大消耗,大占用资源与能源的。如何处理 09 年遇到的问题,延伸到 10 , 11 年的问题,是要慎重的。 不仅仅要能看到战略机遇,更需武力保障: 80 年,中国潜射战略导弹试验成功促使当年中国决定大开放搞活,才使今天的中国有了如此规模。而长城工程的公开,似乎可印证中国与中亚三国 汽 联盟的底气所在,没有一定的实力保障,你是什么也做不成的。 2009 年国庆大阅兵时,胡总讲到: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对中国而言,黎明虽不远,但目前还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早春寒时也彻骨 . 要面对这种情况 , 需要的是理智、信心和策略。中国明天会更好 ! ,还是那就话: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艰辛。 参考: 美国拼命贬低中国威信 专家呼声: 13亿国人要向美国交呼吸税? 现在我们申请一个域名都要付给美国钱,以后开演唱会也是一样的。以后周迅、周杰伦开演唱会都要付钱给美国。为什么?碳减排。只要这个收费中心设在美国,美国就可以像开发互联网一样,设立各种名目收费,包括我们做电视节目也要付钱给美国。这就是美国新能源政策的整个野心和企图。
个人分类: 天下大势|1229 次阅读|5 个评论
“碳排放导致地球变暖”似乎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antiscience 2009-12-12 16:09
 地质历史上,地球温度变化很大,一会高一会低,也没听说过是因为什么物种排放碳导致的。最近几十年地球温度的确在变高,但这是不是一个长远趋势,也很难说。没准儿过若干年后又会变冷。即使不谈地质历史,就一般历史而论,宋朝时期中国的气温就比现在要高。 就多种时空尺度上考虑,地球温度与碳排放之间的关联,现在科学家还没讲出太多东西。减排气体、垃圾,动用伦理道德上的理由就可以了,动用科学的因果关系,反而令人觉得免强、不可信。我认为各国都应当减排,但并不大相信只因碳排放而全球温度上升。声明,这与反不反科学无关,恰好讲究严格的科学,才有此怀疑。 ------- 以下转自科学网:   英国1700多名科学家哥本哈根当地时间12月10日签署联合声明,表示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不容置疑。 就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召开前夕发生了气候门丑闻。从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服务 器里被盗走的资料文件被陆续张贴在网上,其中欧洲与美国科学家之间的一系列私人电子邮件显示,这个世界著名的权威气候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可能涉嫌伪造和操 纵数据,以便支持碳排放愈演愈烈的结论。 为了消除外界对数据造假的怀疑,共有1700多名英国科学家在10日的联合声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们表示长期观察显示气候确确实实正在变暖,科研人员是在客观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这一现象主要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结论。 声明表示:这些科学证据非常有说服力和全面,是全世界范围内数千名科学家通过数十年秉持专业道德、艰苦和严谨地进行研究得来的作为职业科学家不管是学生还是高级教授我们都支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的有关气候变暖的结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03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拒绝向中国提供应对气候资金: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汇编 (5)
杨学祥 2009-12-10 13:27
美代表尖锐拒绝向中国提供应对气候资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0日 10:23 环球网   环球网 (记者 高友斌) 报道 据英国《金融时报》12月9日报道,周三,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美国代表发表声明,言辞尖锐地拒绝向中国提供气候变化援助资金。这一声明令与会的多个国家感到震惊。   报道说,这一声明是美国拒绝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向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更广泛的攻击的一部分。   美国参加气候会议的特别代表托德-斯特恩说:我认为不会有美国的公共资金流向中国。我们要把公共资金引向其他最需要的国家。斯特恩说,中国有足够的钱来支持自己的行动。他还坚决否认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应为历史上的排放进行补偿。   中国官员没有对此作出回应,但要求美国进一步减排。   斯特恩还表示,虽然在哥本哈根难以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但是美国希望谈判能够朝着一个法律文本尽快地全速前进。他重申美国不会加入1997年国际社会确立的《京都议定书》。我们不会加入《京都议定书》,也不会加入以其他名字命名的《京都议定书》。   报道说,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推动《京都议定书》继续发挥效力。发展中国家指责西方国家正在推动一项不公正、不平等的协议。他们坚持要求发达国家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金融时报》称,美国代表团措辞尖锐的声明表明了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紧张气氛。   发展中国家组织77国集团主席、苏丹气候谈判大师卢蒙巴-迪亚平指责美国、欧洲及他们的盟友试图对谈判进行布雷顿森林接管,意为这些西方国家利用着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卢蒙巴说,西方国家正力图破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义务平衡。   据英国《卫报》报道,在哥本哈根大会召开后,一份由丹麦拟定的大会最终文件泄露了出来。文件内容涉及排放峰值等敏感问题以及众多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条款,引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不满。卢蒙巴表示,这一文件内容是不可接受的,对发达国家,我要说,这是你们需要的协议,不是我们需要的!迪亚平认为,该文件违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向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诸多要求,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gjjj/20091210/10237084075.s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124 次阅读|6 个评论
“西方密约”图穷匕见: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汇编 (4)
杨学祥 2009-12-10 04:15
G77轮值主席迪-阿平手持所谓的丹麦提案,指责它破坏哥本哈根的气候谈判。 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出席新闻发布会。 在喀洛顿所在的图尔卡纳地区,一个小男孩将杯中的口粮舔食干净。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汇编:西方密约图穷匕见(4) 0 推荐 减排背后的 国家利益 2009/12/10 02:34来源: YNET.com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凤凰卫视于12月9日报道:据英国《卫报》8日声称获得一份气候峰会外泄的丹麦提案(Danish text)协议草案,这份由西方主导的协议草案,内容竟是赋予发达工业国在未来气候变化谈判上有更大话事权,并放弃《京都协议书》减排原则及削弱联合国在当中的角色。提案还将应付气候变化的融资拨款大权交予由西方主导的世界银行,令发达国家根据发展国的减排行动决定是否向发展国提供资金援助。此外,一些发达国家希望将碳关税纳入气候协议。   气候变化谈判一直被认为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集团的对话,这个在世人看来即将成为哥本哈根式困局的大会,表面上谈论的是如何造福人类的生存环境,抑制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灾难,暗地里却是一场国家之间利益的角逐。   就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召开的关键时刻,气候门的爆出无疑给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依据打上了问号,不免让世人对发达国家的意图提出质疑,大会开幕当天,街头的示威游行队伍更是打出富裕国家请偿还你们的环境债!等标语,以表达对会议不公平的不满。因此,本次气候峰会一开始就笼罩着阴影。   随着低碳技术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美国早已将控制低碳技术作为头号战略利益。美国众议院今年6月26日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授权美国政府今后对因拒绝减排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随后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高端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以期实现其战略利益。可以想象,最近美国和欧盟的一系列动作表明:以美国主导的西方发达国家在逐步实现其完美计划,即西方发达国家想利用发展中国家刚刚发展起来的工业财富来帮助其实现后现代化的发展,并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从而继续主导世界。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除非不想向美国出口产品,否则就一定要符合美国的标准。中国等国家为了不让美国征收关税,就必须在2020年之前,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制造出符合标准的低碳产品。问题是美国的标准之高,只有美国的设备和技术能够达到。言下之意就是说:你中国想出口产品到我美国,就必须购买我们的设备和技术,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制造产品。由于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兴能源技术是高额附加值的产品,美国因此可以在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交易中获得超额利润,以此来赚回流转出去的美元。   这可解释为何西方发达国家在减排公约上承诺要出资金和技术,到现在为止,资金和技术一直没有落实。也可以解释为何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一再设置高碳关税门槛,企图通过提高资金成本来迫使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新能源技术买单。从而使低碳概念到资金的转换,顺利渡过目前的经济危机,进一步过渡到后现代化阶段。   作为中国政府,此次在气候峰会召开之前于11月26日正式宣布,到2020年,将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单位GDP碳排放40%至45%。中国选择如此高标准减排计划,本身来说是对国际社会主动传达积极和负责任的信号,但数据的增长不应该以牺牲老百姓的利益为代价,未来中国的减排实施方式不应该把追求交易机制作为终极目标,而应该主动融入主要新能源技术解决方案,与国际社会其他发达国家共同研究开发新技术,形成国际社会新能源技术共享机制,避免少数发达国家垄断新能源技术。宁致(上海 职员)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59854108 面对危机的正确抉择:改变气候还是适应气候? 0 推荐 全球变暖争论与国家经济安全 向气候开战是向自然宣战的翻版 作者:杨学祥 关键字: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冷暖交替说,持续变暖说,经济衰退,能源紧张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异常变化,全球变暖的学说可以说是路人皆知,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全球气温并不会持续变暖,而是将进入变冷期 。   新华网南京3月10日电(记者凌军辉)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由该所主持的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研究成果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很可能是一种自然周期变化的结果,与人类活动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久的将来,全球气候有可能逐渐变冷。参与这个项目的沈吉告诉记者,从上个世纪初以来,气候变化的频率正逐渐加快,由此造成的温度、降水等气候突变的可能性也在增大。现在全球正处于过渡期,气候突变的可能性也最大。我认为全球气温有可能突然变冷,虽然这有点超出人们的通常判断,但积极做好相应的准备应该是非常必要的 。  很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带来的温室效应是全球迅速变暖的主要原因,前不久公布的联合国研究报告也是这么说的。不过,英国电视四台却发出了不同声音。该台即将播放的纪录片称,人造的全球性变暖是现代社会的最大骗局,太阳才是真凶。纪录片还称全球变暖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全球产业,它由狂热的反工业化环境主义者制造,由科学家兜售的可怕故事来筹资,还获得了政治家和媒体的舆论支持。由于此片显然跟联合国公布的研究报告唱起了反调,因而还未播出就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关注。这个名为伟大的全球变暖丑闻的纪录片将于3月8日播出,它想要表达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人类行为造成全球变暖的故事是一个谎言。纪录片的导演马丁?德金说:没有几个电影可以改变历史,但我想这是一个转折点。再过5年,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主要原因的说法将彻底成为一句废话。据报道,纪录片得到了一批专家的支持,包括9名气象学、海洋学、生物地理学等方面教授的参与。这些专家来自知名的研究机构和学府,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法国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丹麦国家航天中心等 。 全球变暖原因有多种说法,这是正常的科学的争论。国内外媒体的归纳并不完全,除温室效应说外,大致有以下几种: 太阳变化说:成立于1989年、由46个工商业公司组成的美国全球气候联合会认为,全球变暖是客观存在的。该组织几乎包括了美国工业界的所有重要成员,以及对布什政府很有影响力的一个智库乔治?马歇尔研究所。该研究所1989年曾发表报告称,太阳密度的周期变化可以抵消与温室气体有关的气候变化,也就是说,全球变暖该怪太阳。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参议员英赫夫前不久也将全球变暖形容为被误解得最厉害的题目,并称太阳应为地球变暖负大部分责任6砺匏埂豆鄣惚ā?日援引英国学术杂志的文章说,新研究显示,地球变得越来越暖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处于近1000年来最强烈的时期,而且太阳辐射增强对臭氧层和云层的影响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可能比太阳光的影响更大 。 宇宙射线说:《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今年2月的一篇文章说,宇宙射线可能在云层形成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丹麦气象科学家亨利克?斯文斯马克表示,有实验显示,人类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可能比许多科学家以前所认为的小得多 。 动物废气说: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说,全球10.5亿头牛排放的废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牛群的屁等排泄物会产出100多种污染气体,其中氨的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3,氨正是导致酸雨的原因。牛屁中有大量甲烷,其暖化地球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20倍 。 潮汐调温说:提出温室效应的美国科学家季林(Keeling),在2000年又提出潮汐气候效应。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 。(潮汐有13.6天、27.21天、27.55天、29.53天、2.2年、11年、22年、55年、60.6年、220年、1800年和5000年的强弱变化周期。) 海震调温说: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后,异常寒流突袭全球。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也与这一时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有关 。(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海洋调温说:海洋是地球最大的能量储存库。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海洋的调温作用。在温暖的中生代,海洋底层温度为15摄氏度,第四纪冰期到来时海洋底层温度为摄氏0度,而目前海洋底层温度为摄氏2度。目前海洋蓄能库的热能状况与中生代温暖期相去甚远,离超寒冰河期仅一步之遥。强潮汐、海洋巨震和强飓风周期性地将深海冷水翻到海洋表面,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地球气候变冷。仅当海底温度达到摄氏15度以上时,海洋调温作用才能减弱到中生代的水平。 天文冰期理论:南斯拉夫科学家米兰科维奇用地球轨道偏心率周期(10万年)、黄赤交角周期(4万年)和近日点进动周期(2万年)计算地球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能的变化,得出了地球轨道控制地球冰期和间冰期转换的结论,该结论被证实是20世纪最大科技成就之一。 目前的科学水平只能准确预测一周以内的天气变化,对未来气候的预测充满变数,对地震的预测更存在争论。气候的预测历史恰恰证明了人类预测的不准确性: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冰期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 。这种一场虚惊的预测闹剧不能重演了,它会给正在走向衰退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德国著名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气象学索兰基教授说:气候变暖确实不假,但我们没必要那么紧张。在整个地球演化史上,有过远比现在还温暖的气候,如在白垩纪,温室气体远比现在多,高达5倍,造就的气候与生态环境也并不坏,水草繁茂,巨大恐龙横行。这一观点我们提出过多次。用恐怖大片的艺术手段来影响粉丝,这不是科学争论的正确方法,因为正确的科学观点不是通过公民投票来解决的。真理一开始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环境问题已经演变为政治问题。目前,欧洲正笼罩在气候变暖威胁论中,很多媒体甚至把矛头指向中国。有学者认为,种种复杂的讨论背后,也许存在着更深层次的问题。法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克劳德?阿勒格雷去年批评那些鼓吹全球变暖的人是受到了金钱的驱动,而不是为了科学的健康发展。美国参议员英赫夫呼吁人们小心评价所听到的宣传,因为那些环境保护的极端分子所做的是关掉一部叫做美国的机器。电影侏罗纪公园的作者克莱顿前不久写了本书,认为全球变暖的形势并未到达灾难的程度,现在存在着科学政治化和学术研究商业化的趋势,值得警惕。不过,也有西方媒体指出,一部分对主流意见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一些工业公司,如能源公司的资金支持,自然说话也向着这些公司。沃顿经济气候预测联合会的一份调查就显示,如果美国按照《京都议定书》行动,那么每年要花掉3000亿美元。俄纽带新闻网的文章说,瑞典科学家埃利尔表示,如果现在限制一些发展中国家减少燃料的使用,将对这些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因此,在让这些国家放弃使用便宜的燃料前,应首先找到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 温室效应说并没有解释历史上温室气体减少和气候由间冰期转为冰期的原因,并没有给出全球变暖到何时为止的大致时间,这与地球气候历史不相符合,原因不明,何谈预测?谁彻底否定了米兰科维奇的天文冰期理论?拿出证据来!气候冷暖变化说是正常的,符合历史的;全球永久变暖说是违背历史的,是不正常的,是人为刻意地篡改气候历史,是带着科学面具的恐怖主义。污染需要治理,环境需要改善,高风险、高消费、高速度的西方生产和生活方式需要改变,节约型循环型和谐社会需要建立。但是,减排二氧化碳涉及动物和人类生存,要慎重对待,不能因噎废食。 随着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危机加剧,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可能变为压制、限制、打击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种种借口,甚至成为经济强国霸占世界资源、侵占弱小国家的托词。跟风派开门揖盗,将给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目前,欧洲正笼罩在气候变暖威胁论中,很多媒体甚至把矛头指向中国。这是一个危险的预兆!像美国这样的强国都不能承受减排二氧化碳之重,有人要通过减排来压垮中国。 两会期间,中科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霍裕平在京接受采访时表示,引人关注的全球变暖恐慌是炒作,中国政府不应为此降低能源消耗 。这是理智的呼声,是一个人民代表不跟风西方舆论,坚持独立科学观点的表现。全球变暖不仅仅是气象学家的事,任何有科学常识的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作出独立的判断。跟风某一科学观点不是科学,而是愚昧。减排论者可以大谈其观点,反跟风论者也可以大谈其观点,让人们根据理性来判定是非取舍。允许减排论者放火,不许反跟风论者点灯。这是哪家的学术自由与政治公平? 世界有许多比减排二氧化碳更重要的事情,如恐怖袭击、伊拉克战争、资源能源危机、水环境危机、环境污染、美国面临经济衰退、世界面临禽流感爆发威胁等等。禽流感是正在逼近的全球灾难。 研究表明,流感世界大流行的七大特征为: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1886-1987年,1898-1899年,1916-1917年,1955-1956年,1967-1968年,1975-1976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如1957年,1969年,1976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1888-1889年,1899-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1976-1977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太阳黑子谷年:1889年,1901年,1976年;太阳黑子峰年:1917年,1957年,1968年);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1957、1958、1969、1977、2008、2009年) 。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6年或2007年为太阳黑子谷年,2007年拉尼娜可能在3-5月发生,2008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2008年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如果2007年拉尼娜事件发生,则流感世界爆发就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程序。禽流感的爆发已经对玉米市场造成损害,2007年拉尼娜年为禽流感孕育年,2008年厄尔尼诺年可能为人类禽流感爆发年 。这不仅对养殖业和玉米市场,而且对全球经济也将产生巨大的冲击。 据《新闻晨报》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周一表示,美国的预算赤字依然值得高度关注。他同时警告称,美国经济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步入萧条。格林斯潘通过卫星连线在一次商务会议上就有关美国经济的问题作答时表示,美国经济有可能在2007年最后几个月陷入萧条,但很难对经济衰退发生的具体时间作出预测。格林斯潘称,美国经济自2001年以来一直保持扩张,目前有迹象显示,本轮经济周期已接近尾声。他说,当经济远离上一次衰退时,推动下一次衰退的力量不可避免地积聚起来。事实上,人们已经开始看到此类迹象,以美国为例,企业利润率已趋于稳定,这是经济周期进入最后阶段的前期征兆。他表示,尽管美国经济可能在2007年的最后几个月出现萧条,但大部分预测者并未作出这样的判断,而是认为2008年以后经济增速会有所放缓 。 流感世界大流行将成为美国经济衰退的冲击因素之一,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世界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2005年11月3日发布评估报告说,一旦禽流感大暴发,全球经济将进入衰退,仅在亚洲,就可能造成2830亿美元经济损失。同一天,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说,禽流感疫情有望改变亚洲、非洲等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世界银行3日发表的隔年年度报告说,禽流感目前在亚洲仅限于农村地区,但随着可能采取的隔离以及旅游限制措施,2006年的经济增长将充满风险。这份报告的撰写者、经济学家米兰?布拉姆哈特说:目前看来,禽流感带来的经济损失主要在扑灭家禽与监控系统的额外投入,但潜在破坏力却不容低估。在亚洲开发银行的估算中,人际禽流感暴发将使新加坡GDP两个季度内下挫10.4%,4个季度内下挫22.4%,约损失239亿美元。香港则将在4个季度内损失344亿美元,中国内地地区为806亿美元 。 如果2007年3-5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07年春季禽流感的全球蔓延趋势就值得世界关注!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就必须与真实的灾难和险阻作斗争,而不能与幻影作斗争。气温变化是快速与短暂的,海温的变化才是缓慢和长久的。当海底温度上升到摄氏15度,海洋调温作用才会减弱,我们才会受到类似白垩纪的全球变暖威胁,更何况那时的恐龙正处于兴旺时期,威胁只存在于某些人的宣传中。改变气候的努力应该接受改造自然的失败教训,人类只能适应气候的变化。至今为止,人类建设美好家园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我们得到的却是危机四伏的恶化环境。我们为什么要为有无难测的灾难付出代价? 改变地球气候的努力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人类试图改变自然规律的行动从来就没有获得成功!当人们兴高采烈地庆祝限制氟利昂排放成功修补臭氧洞的时刻,2006年秋季南极臭氧洞却达到历史的最大值。出尔反尔和屡战屡败的科学预测和人类干预令科学蒙羞! 请记住恩格斯的忠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顺应自然规律,适应气候变化,节约能源和资源,适度生产和消费,恢复森林植被,恢复自然生态,这才是人类的生存之道。减排温室气体并非是恢复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 气候变冷比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威胁更大,能源和资源危机将在气候变冷中突袭人类社会 。在严寒气候和生存极限的威胁下,你还要减排温室气体吗? 参考文献 1.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http://www.bestinfo.net.cn/wcm/bjkw/ztrd/ztrd_wz.jsp?art_id=39833mag_id=153year=2006issue=9 2.凌军辉。一研究显示:全球变暖不一定是人为因素造成。2007年03月10日17:04来源:新华网http://it.sohu.com/20070310/n248637740.shtml 3.寇维维,纪双城,常殷,青木,段聪聪,柳玉鹏。温室效应还是太阳活动加剧-地球变暖谁是真凶?环球时报。光明观察刊发时间:2007-3-1011:45:48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850 4.叶檀。全球变暖系利益集团炒作本身就是恶炒。光明观察刊发时间:2007-3-611:41:35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766 5.吴艳霞。全球变暖说法有利益集团在炒作?中国科学院院士霍裕平委员直言政府不应为此降低能耗。文章来源:燕赵都市报。光明观察刊发时间:2007-3-611:38:52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765 6.杨学祥.钟南山院士:可能在2月后会出现流感高峰.2007-2-27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2304 7.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8.杨学祥.冷静看待气候变暖.2007-2-11光明网-光明观察学术观点.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439 9.杨学祥,杨冬红.2007年2-6月强潮汐预警:关注厄尔尼诺年的低温冷害.2006-11-21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9382.htm 10.杨学祥。全球强寒流袭击的现状及趋势。2007-2-12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2192 11.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预警:厄尔尼诺结束拉尼娜将发生.2007-2-22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106.htm 12.杨学祥.厄尔尼诺、拉尼娜和流感世界大流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程序.2007-2-18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098.htm 13.赵珂。格林斯潘警告:美国经济可能今年底步入萧条。2007年02月28日17时15分 金羊网-羊城晚报http://news.tom.com/2007-02-28/001G/33319411.html 14.世行:禽流感一旦暴发将致全球经济衰退。时间:2005年11月05日06:39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http://news.sohu.com/20051105/n227398506.shtml 15.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2004-3-23).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2004-3/23/1122001.htm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7/13696.html 哥本哈根惊爆西方密约 发展中国家震怒 2009年12月10日 01:23 新快报 外交部官员回应本报提问:所谓丹麦文本完全不能接受 新快报讯 当地时间8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进行至第二天时即遭遇危机,英国媒体捅出一份完全由西方工业大国主导的丹麦文本,内文显然赋予发达国家在未来减排行动中更大话事权。丹麦文本一石激起千层浪,七十七国集团(G77)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代表对此表示愤怒。 在接受本报记者9日电话采访时,大会中方代表团的一名中国外交部官员指出,这一所谓文本刻意回避发达国家责任,企图推卸其应尽的义务,发展中国家完全不可以接受。 外泄丹麦文本 摈弃《京都议定书》精神 事件起源于8日,英国《卫报》声称获得气候变化大会一份外泄文件,这份文件以哥本哈根协议为副标题,也被称为丹麦文本。文本是一份秘密的协议草案,由一个小圈子成员草拟,当中包括英国、美国及丹麦,各国代表将在12月18日大会闭幕前被要求签署。 根据文本内容,发达国家在未来所有气候变暖谈判中将有更大话事权,联合国在当中的角色被削弱。文本无疑与《京都议定书》关于发达国家应带头减排、发展中国家毋须强制减排的精神,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相悖。 《卫报》引述一名高级外交官的话指出:协议(丹麦文本)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十分危险,这是重新分配由联合国指定的责任,而且是在没有经过讨论的情况下强加上去的。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gebenhagenqihou/zuixin/200912/1210_8755_1468867.shtml 文本主要内容 ●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在2050年分别制订了人均碳减排目标。据此,发达国家民众可比发展中国家人民排放多一倍的温室气体(后者人均碳排放量被限定在1.44吨以下,前者则为2.67吨)等同于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发展。 ●将对抗气候变化的融资拨款大权交给西方主导的世界银行这意味着发达国可根据发展国的减排行动,决定是否向发展国提供资金援助。 ●指除最不发达国家外,发展中国家应承诺采取适当减排措施发展中国家一直认为有关将最不发达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区分是不合理的。 ●为发达国家设定到2050年减排80%的目标,但未指定短期减排目标。 ●将2020年作为全球碳排放顶峰年。 发展中国家震怒 文本的泄露引发发展中国家的震怒。据《印度时报》9日报道,G77和中国当天均对文本表示批驳,认为这将危及大会取得成功。 中国:完全不可以接受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也对文本予以谴责。他说,文本中留有一些诸如X、Y的空白交由谈判协商,实际上是为发展中国家设置强制目标。他指出,这对于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本报记者昨晚拨打电话采访与会的中方代表团,询问中方在此事中的立场和态度。一名来自中国外交部的代表团官员非常坚决地指出,所谓丹麦文本距离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相去甚远,完全罔顾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转让方面的请求。这一所谓文本,刻意回避发达国家责任,企图推卸其应尽的义务,发展中国家完全不可以接受。 G77:剥夺对我们的正义 《卫报》曝光文本仅3个小时后,G77轮值主席、苏丹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迪阿平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代表G77反对文本涉及的内容。 文本剥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正义,剥夺了发展中国家对大气层的平等使用权。它试图对富国与穷国在减排问题上一视同仁。迪阿平强硬表态,G77不能承受哥本哈根谈判的破裂,不过,我们不能接受一个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不答应的协议。 丹麦灭火:这只是非正式文件 据《卫报》报道,文本泄露仅5小时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就发表声明,称丹麦文本只是会议之前交由一部分人进行协商的非正式文件。德布尔表示,只有在各缔约方同意的前提下,由此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提交的草案才是符合联合国程序的唯一正式文本。 丹麦气候能源部亦发表声明称,文本不是丹麦的机密文件,在协商进程中,许多不同的工作文件会在协商各方之间分发,这些文件包含了各种立场,是进行非正式磋商的基础。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gebenhagenqihou/zuixin/200912/1210_8755_1468867_1.s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508 次阅读|1 个评论
潘基文:气候峰会能达成政治协定 转自联合早报
qlms 2009-12-7 22:01
(2009-12-07) (哥本哈根综合电)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全球峰会今天在哥本哈根掀开序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乐观地相信,该峰会能够达成一份政治协定,而且所有国家都会签字。   哥本哈根会议的目标原本是拟定第二份旨在减少全球废气排放量的新条约,以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但随着会谈进展缓慢,该会议最多也只能达成框架协议,细节留待明年才拟定。   潘基文接受丹麦报章《贝林时报》访问时说:我对哥本哈根大会感到乐观。他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接受访问时说:我们会达成(政治)协议我也相信,所有成员国都会签署该协定,这将是历史性成果。   潘基文说:大家拥有正确的政治精神所有国家和政府首脑拥有同样目标防止全球暖化。   不过,潘基文也指出,要如何行动以便达成该目标,却还有待决定。   上个月,丹麦把哥本哈根大会提升为峰会,邀请了联合国192个成员国和政府的首脑出席,希望为该会议注入政治动力。   到目前为止,已有105个世界领袖接受邀请,他们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总理温家宝和印度总理曼莫汉星。   潘基文说,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要在大会上达成政治协议的做法是正确的。他说,该概念给予磋商工作带来动力。   迈向哥本哈根之路起源于两年前在印尼峇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经过艰苦的谈判之后,各国决定达成一项从2013年起生效的协议,以取代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可是,随着哥本哈根大会的逼近,有关该大会能够出台一份公约的希望也渐渐消失了。   现在的较低目标是对公约的大纲达成协议,以便明年继续磋商其细节。可是到现在,连框架协议能否达成都是个未知数。 各国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核心问题上,即减排目标和资金。有研究指出,当前各方摆在桌面上的减排量总和,与有效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要求还相去甚远,这个缺口应该由谁承担,正是各方争论的焦点。   在资金方面,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都承认,发达国家因负有历史排放责任,应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帮助,但这个资金数额应是多少、由哪些国家以什么方式分担、提供,也仍然处于争论之中。 http://www.zaobao.com/gj/gj091207_001_1.shtml
个人分类: 联合早报网|1762 次阅读|2 个评论
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 转自联合早报
qlms 2009-12-6 23:36
 (2009-10-29) 笔者全家应邀出席今年中国国庆观礼,登上观礼台前收到一份由自愿人员分发的精美节目单和一瓶矿泉水。我看了看瓶上的5100字样,犹豫了一下,把那瓶冰川水退了回去。发水的小姐一脸疑惑地告诉我水是免费的,我不知道该说啥,摇摇头走开了。在那万众欢腾的气氛中,我口渴了一个上午。  人们可能已经注意到各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拟定的行动计划,而奥巴马总统将于下月15日访华,其中一个主题也是中美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本月22日,中国和印度在新德里签署了有效期为五年的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协定,两国将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转移以及能源效率和能源再生方面进行合作。欧盟各成员国也正在通过融资为减缓气候变化、技术研发及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上出一份力。 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   根据中国国家气象局发布的数据,西藏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值,青藏高原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摄氏度以上,而西藏西部和南部的降水量较同期偏少3至8成,已有多处出现极端高温天气。   全球气候变暖已在世界范围内构成了威胁。特别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缺乏导致人民迁徙,加剧社会紧张局势,破坏社会稳定和安全。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而青藏高原已经成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冰川减少以及生态环境恶化应该得到充分关注。   前不久,笔者在早报发表反对将冰川水开发用来饮用的文章,有人站出来质疑说:5100矿泉水水源地的地下水不开采,无非要么继续作为地下径流,要么转变为地表径流直接流入印度洋,要么蒸发成为水汽?质疑者有兴趣探讨西藏气候的变化,令笔者感动,但有水源就该开发的说法是错误的。   笔者不妨再说说自己的观点:不是所有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资源都是可以恣意开发的。青藏高原上的水量,不仅保持着高原区域的水量动态平衡、气候稳定,同时作为亚洲十大江河的发源地,也保障着地球上15亿人口的饮水。人为地开发和运走青藏高原的水源,就如同有人建议把青藏高原上的冰雪运到西部沙漠里去改变那里的干旱一样,是愚蠢的。   一个区域的气候与水量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平衡,它使天气有规律,人类可以掌握并适做出春播、夏作、秋收、冬藏等生产安排。一旦这些规律不存在了,天气时好时坏,人类就很难适应。正如2008年初那场严寒,表面上看到的是寒冷,实质上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 青藏高原气候关乎全球   本世纪以来,随着人口增加,加上工业排放、燃烧大量能源、不合理使用土地、大面积砍伐森林,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也使青藏高原的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   长江、黄河源头生态环境恶化以及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即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加剧所致。气候干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导致黄河上游流量减少,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黄河上游流量减少又加剧了气候干旱。 正由于青藏高原有着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就必须关注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   笔者最近往藏区调研,从昌都到甘孜,辗转赴成都,三天行程两千多公里,沿途看到不少干涸的河床裸露出卵石,曾经的高原草甸和湿地已经成为遗迹。由于冻融和沙漠化,生态环境的恶化情形随处都能看到。而十多年前曾经看到过的几座雪山,现在都光秃秃的。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相对全球气候变化,它具有5年以上的超前趋势。青藏高原的气温上升不仅高于中国平均水平,而且更明显高于同期全球气温的升温速率。   青藏高原对整个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具有重要影响,它的动力和热力效应使其成为亚洲和北半球大气系统的控制区。建议专家们多研究一下: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整个世界的气候平衡和生存环境;中国有关部门应加强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检测和预警,帮助人们了解全球变暖的规律并预测对中国其他地区的影响。   汽车翻越川藏公路的一座雪山时,我看到山上有石子堆出的巨幅标语:海拔再高也高不过人民的利益! 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无疑关系到这一地区人民的利益,必须得到持续的关注。 作者是中国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以上是个人观点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7/forum_zp091029.shtml
个人分类: 联合早报网|3808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球变暖说”是政治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famingkuang 2009-12-5 17:04
曾几何时,全球变暖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 不管全球变暖在学术上是真是假,我们都只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 首先全球变暖是政治家们的政治需要,因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被人类的过度开发搞得乌烟瘴气了,政治家们必需要找一个说得过去又能让老百姓信以为真的理由出来做替罪羊,二氧化碳有幸而被他们看中了。这样政治家们就能堂而皇之的用全球变暖来掩盖了其它更为严重的矛盾从而达到了稳定他们地位的目的。没有了殖民地时代的大国们便可以肆无忌惮在全球变暖的口号下用碳排放来对第三世界人民实行实实在在的剥削与压迫了。剥削和压迫从来都没有从人类社会中消失过,只是各个不同的时期采用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其次,全球变暖说,让我们普通人也能看到我们的生存环境已经极其恶化了,再不珍惜我们的地球,人类的死期很快就要到来了。这样政府在开发的时候也不能尽情的肆无忌惮了。所以从人类的根本利益上来说,全球变暖不管其学术上是否成立,但它对现实生活来说是有其深刻的意义的,它让我们更懂得珍惜我们的家园。
个人分类: 胡说八道|3725 次阅读|8 个评论
发达国家鼓吹“全球变暖”与限制“碳排放”背后的真正目的
famingkuang 2009-9-6 23:05
昨天在看杨学祥老先生的博为文《 未来地球变暖还是变冷? 》,不由得想到:如果杨老师博文中的观点正确即全球在慢慢的变冷,那么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却一味的大唱全球在变暖呢?他们的目的何在? 我想:他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限制碳的排放量来达到阻止或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步伐,以达到他们长期对整个世界霸权的目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必须经历西方当年走过的路,只要他们将这条路堵死了,发展中国家便飞天无门。所以鼓吹全球变暖,进而限制碳排放正是西方霸权主义妄图阻止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 个人认为:就算全球真的在变暖,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就行了。事实上如果海温上升,那么海水的蒸发量就会加大,而增高了的气温又能携带更多的水,这些潮湿的空气有望到达世界各大沙漠上空,在那里洒下大里的雨水,沙漠也就慢慢的变成了绿洲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对整个地球生物都是利大于弊的。对全人类来讲也是用局部利益换取整体利益。 另外在网上搜得一文很有意思现全文转载如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8d2520100ekol.html 全球变暖和碳排放背后的阴谋 顾秀林 由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 10 年来被西方主流媒体说成是影响到人类生存的第一位头等大事;可是把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说成全球变暖的第一因素是不科学的,在这种大张旗鼓的宣传中,极可能包含着打压我国和其他后发国家长期发展的巨大谋略。 全球变暖假设中隐藏着重大的根本性科学谬误: 西方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的模型(以极短的 150 年的数据为基础――假定是工业化和历史上的碳排放导致气候变化)没有包括太阳活动的影响;其实太阳活动和太阳周期,才是影响地球大气变化的第一位的、决定性的因素,但这又是一个完全不可能预知的变数。海洋中出现的暖水区域――艾尔尼诺现象,用太阳活动变化可以较好地解释; CO2 -大气变暖派不去这样解释这个现象,只是说无法解释。在全球变暖的喧嚣中,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已经出现的变冷的现象被主流媒体和美欧刻意掩盖;其实在欧洲已经发生了连续两个冷冬,但是这个数据没有被加入大气变化的预期模型。 更加合理的思考是:大气的变化由太阳活动主导,全球很可能在太阳周期中导致了一个变暖周期,现在可能已经进入了冷周期;而在今年底哥本哈根大会上,将要决定后发国家必须承担和支付莫须有的控制气候变化的成本,此时变暖问题自身已经开始减弱和消失了。后发国家再次被美欧大玩一把(也许要等很多年后,下一次开哥本哈根大会的时候去改变碳负规则吧)。 CO2 确实有温室功能,但是它是大气成分中比重最大的一种成分,工业生产燃烧能源排放的 CO2 ,会在大气中有限度上升,随后一定会逐渐下沉,或者随着大气团的运动而升降分散,最终覆盖在地球的土地表面,为绿色植被提供光合作用原料。另有科学研究证明,全球海洋表面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超过人类活动的排放总量。谴责人类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的理论,不能解释(也不去解释)为何 CO2 事实上没有升到万米高层空间、形成保温层,去阻挡地面温度向宇宙空间散发,却发生了地面和大气温度的难以解释的变动(大气对流层的厚度是 5-8 千米)。关于全球变暖的 700 科学家倡议书,事实上只有 4 个人真正签署了名字,这个事实应该能够说明非常多的问题。 碳交易是掠夺后发国家财富的最新的大阴谋:毫无悬念。 有评论者(如叶檀)指出,碳交易的国际市场发展速度极快,非常可能在几年之内(不超过 10 年)就在交易的规模上超过巨大无比的国际石油市场;这个前景极有可能是巨大的陷阱,而不是维护全人类持续生存条件的举动。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 2003 年出现了气候期货指数 CCX (背后是华尔街大银行),至今已经交易多年。国际机构如 WB 和 IMF 、金融巨头如高盛等抢先规定,后发国家如中国不许自行在企业之间、不许同他国自己进行碳指标交易,必须首先得到他们的允许、通过他们指定的公司和机构(在中国由北京、上海、天津三处产权 / 环境交易所代理),必须用他们的规则和由他们定价,等等。欧洲市场的吨碳价格( 20 欧元 / 吨)是中国的两倍以上,已经抢先介入中国碳交易的高盛等公司,可以轻松预期最低 100% 的回报率。最近有报道(新浪),高盛已经出资 400 万美元注入北京环交所进行碳交易,其中的 200 万被指定用于新疆青海等中国西北内陆区域的绿碳计划,植树种草,它们将顺便插足当地经济政治,一旦进入就永远不会离开――这一笔区区 400 万美元的举措,应该当作为重大战略行动看待。我国被指定的三大环交所非常乐意从事碳交易,从表面和短期来看,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是我们的环交所充其量只是芝加哥期货市场和 CCX 的三级代理,日后当我们自己的几大环交所开始互相竞争的时候,芝加哥就可以坐收渔利了。 美国从 1997 - 2003 年来,始终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不仅仅是自私自利,还因为他们深知底线: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大气变暖的说法,只是用来哄骗不知情的国家和人民的。美国作为最大排放国,对碳排放的长期后果毫不担心;只待碳交易市场成长到足以为美国经济注入活力的规模之时,美国就要批准京都议定书,利用碳交易谋利了:现在―― 2009 年――正当其时。所以今年年底要召开哥本哈根大会了。 对于后发国家――以致全球,真正的长期威胁,是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关于石油生成有另一种理论,认为石油不会很快耗竭)。哥本哈根大会并不准备讨论这两个问题。中国许多地方的环境污染已实现了断子绝孙的水平(如陕西凤翔查明 615 名儿童血铅超标),我们自己也不去管,反而去跟风碳交易。 低碳在技术的方向上总体是正确的,但是从地缘政治和全球发展谋略的角度看,倡导这个技术的真实目标,是遏制后发国家的工业成长速度――伪全球化 30 年,把中印等国的经济活力调动起来,现在快要构成对美欧工业的威胁了。让我们低碳(后发国家研发低碳技术的能力远不如发达国家),或者把落后的高碳技术送 / 卖给我们(这是常态),让我们交碳税(美国国会今年 5-11 已经通过了《碳关税法》),就可以使我们永远快不起来、永远追不上去。 我国在跟着哥本哈根的框架推进低碳技术(完全有必要)的同时,必须思考更加全面和长远的工业发展战略和技术战略。 值得我们兴奋的是, 2009 年 8 月 10 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教授带着他的两本新书《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和《金融海啸》来到中国,为我们讲述了更多全球霸权背后的真相,提醒中国的读者大众:用地缘政治这个视角来重新审视一下 200 年全球史,用注重事实的心态来思考我们的未来,而不是延续跟风主流的积习,不要让心怀叵测的美国霸主继续操控全世界人民的命运。目前,威廉恩道尔的地缘政治系列丛书( 4 本)中译本已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新秩序》、《粮食危机:运用粮食武器获取世界霸权》、《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金融海啸:一场新鸦片战争》。 感谢李小文提供的链接: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htmlnews/2009/9/223098.shtm 现在我把这篇文章全文转载如下: 丁仲礼院士谈气候变化谈判议题:用科学数据捍卫国家发展权 [科学时报 王静报道] 2009 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本次会议将是一次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会议,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将以气候变化为话题,继《京都议定书》之后通过谈判对温室气体的减排作出新的安排。 CO2 减排的方案,实际上是对各国经济发展结构或格局进行的一次调整。在这次谈判中,中国将面临巨大压力,需要应对来自发达国家越来越高涨的要求减排的压力。而中国正值经济发展高峰时期,目前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不可能创造一夜之间减排的神话,若承诺减排,势必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乃至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因此,在本轮谈判中,中国在减排问题上作何姿态?中国究竟应该如何应对来自多方的减排谈判围剿?又该怎样争取排放权,赢得国家的发展权?最近,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带领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撰写了《 2050 年大气 CO2 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一文(发表在《中国科学 D 辑:地球科学》 2009 年第 39 卷第 8 期 1009 ~ 1027 页),不仅找到了发达国家 CO2 排放各历史阶段的详尽数据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且为本次谈判争取我国的发展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排放权即发展权 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通过工业的高速发展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而工业的高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 CO2 的大量排放。 丁仲礼课题组查证发现,有史以来,发达国家都出现过人均 CO2 排放的高峰期。美国在 1973 年、英国在 1971 年、德国和法国在 1979 年分别达到人均排放高峰。其后,开始略有下降或基本保持不变。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美国在 1901 ~ 1910 年的人均 CO2 年排放增长率平均为 5.04% ,德国在 1947 ~ 1957 年为 9.89% ,日本在 1960 ~ 1970 年高达 11.98% 。也就是说,任何国家从不发达进入发达这一发展过程中,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一个人均 CO2 排放高峰期的现象。因此,要发展就难免不排放,排放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排放权即发展权。 然而,如今正值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经济的时代,发达国家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便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由提出了 CO2 总量减排的方案,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背景。 人们或许不知道, IPCC 关于 CO2 浓度的升高将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2.5 ℃的预估,只是一部分气象学家通过多个模式模拟计算结果的平均值。这种可能性在科学界尚存在诸多争议与质疑,并非一个公认的绝对肯定发生的事件。如有地质学家认为,地球温度的变化与太阳活动有关,与地球经历的冰期和间冰期也有直接关联等等,并非完全由人类活动所引起,即人类活动不是地球温度升高的唯一起因。截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位科学家真正弄清楚了地球温度升高所有因素之间的权重关系。但人类活动导致地球温度升高得到了广泛宣传,并为全社会所接受,从而成为各国之间的政治外交议题。 丁仲礼说:将温度升高与大气中的 CO2 浓度严格对应起来,在科学上缺少坚实依据。 发达国家何以将气候变化需要减排 CO2 作为谈判话题?何以将一个在科学上存在争议的问题推上谈判桌?醉翁之意不在地球温度的升高,而在控制他国经济形态。其真实意图为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固化全球各国现有贫富格局,从而为本国谋求更多利益。国人有必要在更深层次了解情况,只有在谈判中争取更多的排放权,才能捍卫国家的发展权。 人均累计排放最体现公平、正义原则 地球空间无疑是人类的一个公共系统,大气则是人人享有的公共资源,其中任何物质的使用或分配亦属天赋人权,包括向其中输入的成分,也应体现人人均等,方可体现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因此,大气中 CO2 的含量,有必要算一算历史账,看一看各个国家人均累计排放的数量,才能确定各国未来应怎样控制排放量。 丁仲礼课题组统计研究显示,各国人均累计 CO2 的排放量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发达国家在 1960 年,人均累计排放量已很高。其中,美国为 234.48tC (吨碳),英国为 177.17tC ,加拿大为 149.49tC ,法国为 73.56tC 。而中国从 1900 年到 2005 年,人均累计排放量为 24.14tC ,大致相当于美国或英国 1900 ~ 1907 年这 8 年的人均累计排放量。 与此相对应, 中国截止到 2005 年,人均 GDP 值还远未达到发达国家在 1960 年已达到的水平。日本虽然到 1960 年的人均累计排放只有 22.31tC ,但与其经济快速发展同步,人均累计排放到 2005 年已增加了 4.16 倍。 如果大气温度升高与 CO2 排放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控制大气中 CO2 的浓度是每个国家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也应落实《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责权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大气中现存 CO2 排放中,约 70% 至 80% 是由发达国家产生的。富裕国家在排放总量中占主要部分,从工业化时代开始所排放的每 10 吨 CO2 中,约有 7 吨是发达国家排放的。英国和美国的人均历史排放量约达 1100 吨 CO2 ,而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水平分别为 66 吨和 23 吨。因此,一个自然的结论是: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直接导致了地球气温的升高。 可是,发达国家在向地球空间排放了上百年温室气体后,导致了一个预想的可怕后果,现在却强烈要求发展中国家与其一起共同承担历史责任。众所周知,美国作为长期碳排放的第一大国,拒绝了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且表示在《京都议定书》到期后重返谈判桌必须携带附加条件:中国提出减排目标。英国紧随其后,在 2008 年 6 月 27 日,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主持的《打破气候变化僵局:低碳未来的全球协议》在日本东京发布,报告指出:为了避免极端气候风险,所有国家都应调整其国民经济结构并减少 CO2 排放量,仅仅有发达国家的承诺是不够的。 完全不承担历史责任,何等霸道! 国际谈判的责任体系是配额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 CO2 ,造成大气浓度的升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设定一个排放控制的浓度,人类排放的 CO2 额度即可设定。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减排方案,都应该在这个额度中做文章。 丁仲礼介绍,国际上对控制大气 CO2 浓度的途径,目前有两大类观点,一类强调减排,另一类强调排放配额分配。前者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宣传。虽然这两种途径没有本质区别,都以降低排放强度为目的,但在操作层面上,二者有很大不同:减排以某年为基准,此后逐年减少排放量;排放配额则以某个时间段为单位,分配此时间段内各国可排放的额度,至于如何实现最终排放不超过此额度,则可由各国灵活掌握。谈判中,如果以减排作为谈判议题,并由此构建国际责任体系,就势必会掩盖各国历史排放与人均排放的巨大差异。只有把排放配额分配作为谈判议题,才能在公平正义的原则下,充分考虑历史和现实诸因素,才能体现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和公平正义准则。 谈判桌上的话语表达,其背后是各国经济利益的保护措施,而谈判策略与技巧来自于科学研究的角度和深度。丁仲礼课题组研究表明,当国际气候框架与美国国内经济发展出现冲突时,气候政策亦开始了以保障国内经济发展和企业利益的调整,美国关于全球变化的研究也针对这些调整,不断修正研究方向和关注重点。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美国一直是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领导者,并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但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美国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开始改变:老布什政府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得行动迟缓;克林顿政府所实施的是在国际上积极、国内消极的气候政策;而小布什政府在全球变化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犹豫,在国内指示有关部门开展有关全球变化与全球变暖是否真正存在、《京都议定书》将大多数国家排除在协议之外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是否可以有《京都议定书》之外的把全世界纳入减排事务中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等研究,从而构建起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的《京都议定书》的替代方案《晴朗天空与全球气候变化行动》。 故此,中国有必要争取在谈判桌上用配额说话,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G8 方案隐含极大不公平 2009 年 7 月,在意大利召开的 G8 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一份温室气体减排宣言,提出到 2050 年全球 CO2 排放量减少 50% , G8 国家则减少 80% 的方案。表面上看发达国家的减排力度不小,但其中隐藏着一个极难被人觉察的真正的不公平。 丁仲礼课题组通过计算发现,这项建议从百分比看, G8 国家对于碳排放目标似乎贡献很大,可如果以 1990 年为基准,并以人均累计排放计算, G8 国家 1900 ~ 2050 年的人均累计排放总共为 356.58tC ,其他国家人均累计则只有 59.95tC ,差别达 6 倍之多。 1990 年,全球总排放为 5.79GtC ,其中 G8 国家排放 2.87GtC 。到 2050 年,全球排放将减到 2.895GtC ,其中 G8 国家为 0.574GtC 。 1990 ~ 2005 年, G8 国家已累计排放 46.83GtC , 2005 年他们的总排放为 3.06GtC ,如果他们从 2005 年的 3.06GtC 均匀减到 2050 年的 0.574GtC ,则将累计排放 80.49GtC ,因此, 1990 ~ 2050 年的累计排放为 127.32GtC ,如果以 2005 年的人口计,人均累计排放为 146.94tC 。 用同样方法计算,其他国家 2006 ~ 2050 年将累计排放 150.62GtC , 1990 ~ 2005 年已排放 54.08GtC ,则 1990 ~ 2050 年的累计排放为 204.70GtC ,人均累计排放为 36.24tC 。也就是说, G8 国家 1990 ~ 2050 年人均累计排放将是其他国家的 4 倍。 丁仲礼认为, G8 国家的这个建议如作为国际公约生效,必将成为历史上罕见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不妨主动出击 中国目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能源需求旺盛,减排难度不小。这是发达国家发起攻击中国的一个目标点。但在谈判中,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有必要担负起大国的责任,则可要求以人均累计排放配额为议题展开谈判,并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 丁仲礼课题组还根据 1900 ~ 2050 年的应得配额数、 1900 ~ 2005 年的实际排放量、 2005 年的排放水平、 1996 ~ 2005 年排放量平均增速这 4 个客观指标,将全球大于 30 万人口的国家或地区分为 4 类进行了研究计算。 一为已形成排放赤字的国家,美、加、澳、英、德、法等发达国家在此列,其中还包括一些产油国和前苏联国家。 二为排放总量需降低的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但日、韩、意等国在此列。 三为排放增速需降低的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尼等在此列。中国 1999 ~ 2005 年平均增长率达 8.81 %,但占全球 2006 ~ 2050 年总排放配额的 30 %以上,这是中国手中掌握的最有利的一张牌。 四为可保持目前排放增速的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巴西等国在此列。 丁仲礼说:如果以 2005 年人均排放和 1996 ~ 2005 年人均排放增长率为出发点,计算结果为:中国到 2035 年达到人均排放高峰,人均年排放达日本 2005 年的水平 2.62tC ,中国 2005 年的人均排放为 1.15tC ;如果从 2035 年到 2050 年,中国的人均排放降到法国 2005 年的水平 1.69tC ,并考虑人口增长率,中国 2006 ~ 2050 年的总排放量模拟值为 126.97GtC ,超过应得配额不多,可以用生物圈固碳抵消,而且这个估计留有余地。因此,在谈判中,中国若以人均累计碳排放发言,完全可以做到进退有据。 丁仲礼课题组提供和计算的这些数据,让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清了某些发达国家暗藏的杀机,也看到了全球各国碳排放的未来空间。如果国际社会真正能在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下,通过配额控制碳排放,中国既可以争取更多的排放权,也可以在谈判过程中主动出击,以攻为守,破解某些国家难为中国的游戏,从而在国际事务上,树立严谨、负责的大国形象。 《科学时报》 ( 2009-9-7 A1 要闻 )
个人分类: 反思|1613 次阅读|17 个评论
餐桌上的肮脏秘密
eloa 2008-11-14 12:05
小红猪小分队 发表于2008-11-13 星期四 13:22 原文在 这里 。作者:Bijal Trivedi 译者: 小菊 温室气体正从你的购物篮里释放出来。不过别担心,你能轻松地把嫌犯们揪出来。Bijal Trivedi如是说 本地还是进口?传统还是有机?保持饮食健康的同时降低碳排放量,你能否做出这样的选择?环保化的饮食又是否真的可行?这一切真的如此重要么? 你可能会觉得惊讶,事实上,我们日常饮食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比开车出行高出一倍。一项最新研究证实,每个美国家庭由饮食而产生的碳排放量年均为8.1吨(CO2-eq,二氧化碳当量,一种合并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效应的量度标准),而驾驶一辆一加仑油跑25英里的汽车(即百公里9升)开上19000公里(典型的美国人年均里程)的碳排放量约为4.4吨显然,前者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引来了越来越多的监督与评论,可持续消费以及生命周期碳计量(life-cycle carbon accounting)领域所处的境遇促使学者开始计算起数以百计的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从而,我们有了选择更环保食品的机会。 在英国,一些超市已经开始试行对食物碳排放量进行标识。一包油炸薯片现在会被几行小字这样标示着每包34.5克装产品在出厂时的碳排放量为75克。位于伦敦的环保活动组织Carbon Trust正致力于建立一个标准化计量系统,不同的公司可以此为依据评估任意产品的碳排放量。 那又如何计算你胃部的碳排放量呢?这远没有想像的简单。首先,你必须分析食物生产中所使用的每一焦耳的能量从农场到餐桌衡量其对温室气体的贡献。使用风能或太阳能来生产食品将比使用天然气或煤产生更低的碳排放量。对于肉类和乳制品,你还必须考虑到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甲烷和氧化亚氮两者都是温室效应显著的气体。 甲烷可在大气中保持9-15年,并且它的储热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1倍。而化肥和农家肥会释放氧化亚氮,储热能力达到了二氧化碳的296倍,更能在大气中保持114年之久。食物的碳排放总量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它的产地以及它从原材料转化为你晚餐的过程。从翻耕、播种、化肥农药制造,到收割、货运,再到电气化的清洗、加工、包装,并最终成为你所喜爱的食品而被运送至附近的商店,这一连串过程中的碳排放量都需要被计入总数中。最后,还需要计算在砍伐森林变为牧场与耕地的过程中导致的碳汇的损失量。 这种计算已经复杂到泛出邪恶气息效力于Ecotrust(一个位于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智囊团)的生态经济学家Astrid Scholz做出了如此的评价。Scholz为Bon Apptit Management Company基金会(Bon Apptit,祝您开胃,法语,译者注)开发的一个碳排放量计算器,正努力为其遍布全美的400多家自助餐厅提供一份低碳排放食谱。 举个例子,如果对食用一块工业化养殖的鸡胸脯肉计算碳排量,将会涉及到以下因素:首先是为了准备饲料而产生的碳排放量。包括化肥的使用、作物的生长与加工以及最终将其处理成适合啄食的小颗粒以便鸡和其他25万鸟类同胞共处一室时也能顺利喂养。其次,还有建筑保温所消耗的能源,活鸡运送至屠宰厂所消耗的燃油,以及屠宰设备运作和包装过程中的排放。 然后,别忘了运送到批发商、肉类冷藏、再运送到零售商、商店继续冷藏的过程所产生的所有排放。最后,你将开车到商店采购鸡肉,再把车开回家开始烹调工作这同样会产生温室排放。鸡肉只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例子,一旦食物经历越多的生产环节,就越难以计算它真实的碳排放量。 Scholz发现,美国并未在计算食品碳排放量上做过较大的努力。而欧洲却已开始初步的尝试,并着手计算了一些食品的碳排放值。于是,她以这些模型为蓝本构建了一个碳量计算器,并指出该计算器能为美国提供可比较的数据。好比我们选择了一家荷兰养鸡厂,并把它搬到得克萨斯,同时假定它以类似原先的方式运作,她解释道。 她对目前的碳排放量计算器的描述是一个好主意的1.0版。它不会给出各种数据的推导过程,但你将知道,每只溏心煮鸡蛋(hard-boiled egg,煮得较老的蛋,暗指冷漠无情的人,美俚语,译者注)碳排放量为333克。相比之下,一碗泡满牛奶的麦片为1224克相当于驾驶一辆普通SUV商务旅行车6公里的排放量。 1. 吃不吃肉? 如果舍弃典型的美式膳食而转为素食,每个人都能减少1.5 吨的碳排放量 牛肉是碳排放量最高的食品之一。有人想试试人造肉饼么? 谷类食品并不是你碗里的头号嫌犯,牛奶才是。因为红色肉类(主要是牛、羊肉,译者注)和乳制品在食品中碳排放量最大。一般情况下,由于饲养牛类以及其他家畜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红色肉类的碳排放量达到了鸡肉和鱼肉的2.5倍。每生产一公斤鸡肉需要消耗粮食2.3公斤,每公斤猪肉则消耗粮食5.9公斤,而每公斤牛肉所消耗的不仅是13公斤粮食,还要加上30公斤的草料。更为糟糕的是,它们日常还会释放甲烷,而它们的粪便,则会释放氧化亚氮。 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达尔豪西大学的生态经济学家Peter Tyedmers却警告说,不能轻信这些计算器。Tyedmers和他的学生给出了用于碳排放量计算器的大量原始数据,虽然他也承认,原则上说,这是个不错的思路,但他又表示,这些人所仰仗的模型,只是衡量了一些具体的特例,甚至限定了产地和加工方式,而不是针对确切的食品类型,因此不可一概而论。他举例说,耕作方式的地区化差异会对最终的碳排放产生深远的影响。又比如,对动物的饲料简单地做些调整就可能极大的影响到它的碳排放量。这有很大的不确定性,Tyedmers说,当今对于这类数据饥渴的需求已经制造了一种假相,认为凡是存在的模型都是被充分证实的。但事实却相去甚远。 巧妙的是,一些普遍的规律可以给你低碳排放量的膳食做一些引导。有一种屡试不爽的降低你碳排放量的方法,那就是吃素。芝加哥大学的Gidon Eshel和Pamela Martin通过计算发现,如果舍弃典型的美式膳食而转为素食,每个人都能减少1.5吨的碳排放量。 假若你无法直面没有牛排的人生,不久之后或许会出现一种能极大地降低你碳排放量的肉类人造肉。一直致力于推动素食主义的动物权益保护组织人道对待动物协会(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缩写为PETA)掏出百万美金,悬赏一种可以工业化生产并足以在味道和质感上乱真的人造鸡肉。 谨慎的膳食选择同样能令你的碳排放量产生巨大转变。举例来说,也许你坚定的认为食用本地化的或者有机食品才是环保的选择,但事实并非总如你所想就连不同的鱼类食品之间都能有巨大的碳排放差异。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Christopher Weber仔细调查了素食者们能否摄入足够的营养。他的结论给出了响亮的回答:能!以植物为主的膳食不止是安全的,而且在营养上胜过了那些主要从动物制品中获得卡路里的混合膳食他如此写道。结论很清楚:偶尔纵情于牛排并不构成任何问题,但如果我们能远离肉类,地球将变得更加健康。食品或许将成为全球变暖最大的潜在威胁,而红色肉类几乎是其中最为糟糕的成员之一。牲畜制造的排放占据所有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的18%,其中包括:9%的二氧化碳排放,35-40%的甲烷排放以及65%的氧化亚氮(主要通过粪便释放)。 牛、山羊和绵羊等反刍动物与人类不同,它们不止是通过呼吸释放二氧化碳。此外还会产生甲烷。这是因为木质素草本植物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只能通过动物肠道内的细菌消化,但不幸的是这一过程的副产品是甲烷。而更糟的是,最终的排泄物也会由于植物未被完全消化的部分发生腐烂而释放甲烷。将粪便遍撒田间地头可最大程度地缓解这一进程,但它们往往会以近液态的形式收集于大型粪池中,这却刺激与助长了厌氧分解的进行。有些农场则会将粪池加上盖子,收集可作为燃料的甲烷气体。 动物们的菜单能做些变化么?在市场中,相比用粮食喂养的牛,单纯以草料喂养的牛常被认为是更加清洁、环保的肉制品来源,因为它们不消耗能源特别是生产过程需要大量能源的农作物。但温伯尼市曼尼托巴大学的Ermias Kebreab证实说,这只是一种误导。 Kebreab和他的同事建立了一个牛类消化系统的计算机模型,通过模拟来预测粮食喂养与草类喂养哪一个释放更多的甲烷。随后他将牛置于单独的房间中,从谷物与干草中选择一种来喂养,侦测24小时里每分钟的二氧化碳与甲烷浓度,以此评估自己预测的准确性。最终他发现,以草料喂养的牛实际上要比粮食喂养的牛释放更多甲烷。 牛类食草源自长期的进化演变,但这些用草料喂养的牛却比用粮食喂养的同类生产更少的奶水和鲜肉Kebreab说。所以为了维持生产数量,你不得不饲养更多的牛。使用类似谷物的高品质饲料,能喂养出生产更多鲜肉和奶水的高产奶牛,却排放更少甲烷。 关键在于,肉类和乳制品占据了人类蛋白质摄入总量的三分之一,并且对此的需求还在快速的增长中。在2000年,全球肉类消费量为2.3亿吨;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4.65亿吨。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肉类加工方式效率低下得令人难以置信。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港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健康经济学家Jason Matheny透露说,在可食用的肉制品中,只有5-25%的营养物质(取决于动物类型)能被保留下来。而其余的营养则会流失在动物的新陈代谢以及不宜食用的神经和骨组织中。 幸运的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替代品正悄然面世:将动物从生产流程中彻底剔除,取而代之的,是在大桶中培育肉类。起初并没有人支持人造肉,Matheny说道。对人造肉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但直到最近,它才开始被视作一种代替家畜饲养的可行方法。 在今年4月于奥斯陆挪威食品研究学会举办的第一届人造肉类研讨会上,来自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的Stig William Omholt提醒说目前人造肉类大规模的培育成本约为每吨3400欧元,他表示,这已可以构成对传统农场养殖肉类的有力竞争。在欧洲,没有政府补助的鸡肉养殖成本约为每吨1800欧元,而牛肉养殖成本则超过了每吨3500欧元。 在某种条件下,肉类将可利用牛、猪和羊等动物的肌肉干细胞培育出来。先将这些细胞附着在小的可食用微球或者一个三维支架结构上,而后放入营养液中培养,直到肌肉细胞簇生长到足够大便可以收集起来,荷兰乌得勒支大学致力于发展人造肉培育技术的Bernard Roelen说道。第一款投入市场的试管肉很可能会是肉饼、香肠、炸鸡块等碎肉产品。 当然,人造肉也不是完全没有温室气体排放的,Matheny表示,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生物反应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谓微不足道。没有动物排放的甲烷,没有化肥的生产,更没有森林砍伐和草场退化。而Matheny正在继续研究数据,以进一步了解人造肉是否能兑现它精瘦的排放承诺。 2. 有机,还是传统? 目前的肉类加工方式效率低下得令人难以置信,只有5-25% 的营养物质能被保留下来。 有机食品标签已经开始被视为一种农业标准,对许多人来说它就是环保的代名词,进而习惯性的认为这暗示着更低的碳排放量。真的是这样么? 新苏格兰哈利法克斯市达尔豪西大学的Nathan Pelletier对有机化和传统方式下种植的玉米、小麦、大豆和油菜籽的碳排放量做了对比。他发现,相比传统种植方式,有机化种植的作物碳排放量要小得多,只消耗39%的能源以及77%的温室气体排放。Pelletier解释说,这是由于在耕种过程中去除了含氮化肥的使用。而化肥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据了大约1%的份额。 食肉动物们,向你们推荐鸡肉,它们吃更少的粮食,排放更少的甲烷 然而,这种比较并不适用于所有种类的食品。对于蔬菜和水果之类的作物,在不知道确切的栽培方式或产地的情况下,有机和传统间的比较几乎无法进行。这有很强的相互关联性,Pelletier说。 有机化也并不总是意味着更低的排放。以有机禽肉来说,它要比集中笼养的禽肉养殖多出10%的能量消耗,因为养殖场的设备使禽类难以做过多的运动,从而减少了能量消耗,于是最终能转化出更多的蛋白质。同样的,非有机饲养的禽类生产同样数量的肉时,有着更少的粮食消耗,而有机饲养的家禽需要更长的生长时间和进食量,才能达到与前者同样的重量,担任英国土壤协会(英国有机化生产标准的监督机构)政策研究主管的Peter Melchett如此说道。 有机化养殖的鱼类同样没有想像中那么环保。一个例子就是野生三文鱼(即鲑鱼、大马哈鱼,译者注)日渐稀少,所以超市不得不使用有机或传统方式人工养殖的三文鱼来替代。Pelletier在分析了这两种养殖方式的碳排放量后发现,与大众信条恰恰相反,有机化三文鱼养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传统养殖高出30%。 问题出在鱼的饲料。鱼类的饲料通常由50%的谷物和50%的鱼粉用未售出的鱼肉、内脏或小鱼苗制成的粉末。虽然使用有机化种植的粮食意味着比使用人造化肥和杀虫剂的传统种植更少的碳排放量,但有机化生产标准却规定,鱼粉的原料必须拥有渔业可持续认证,且可供人食用。常规养殖中使用的鱼粉来自于副产品渔业,比如鲭鱼、鲱鱼和凤尾鱼等用于制油的小鱼,它们迁徙时集结成稠密的鱼群,从而在捕捞时更节约燃油。 你一勺子就可以逮到上千吨的鱼Pelletier比喻说。捕捞这种鱼每吨只需要不到50升的燃油,而捕捞可供人食用的鱼种就显得浪费的多有些鱼种甚至达到了每吨2000升。利用这类渔业的废弃产品来生产鱼粉似乎是个好主意实际上却有着更高的碳排放量。 捕捞野生鱼,类似这些三文鱼,也许比圈养他们的同类更为环保但还这能持续多久? 3. 养殖鱼与野生鱼的对决 对于金枪鱼(即鲔鱼)、鳕鱼以及其他深海鱼,需要成队的渔船进行拉网式捕捞。目前,其中某些鱼类已经可以在渔场中养殖既然完全避免了燃料使用,那碳排量自然要小得多。但这真的会排放更少的温室气体么? 目前尚无人对不同的水产养殖计划与工业化捕鱼进行严格的对比。但英国科尔切斯特市艾塞克斯大学水生资源管理领域专家Stuart Bunting表示,只需进行一些粗略的计算,就能揭示碳排放主要存在于哪个个环节之中。鱼粉的制造就是渔业养殖中碳排放量最为密集的环节之一,他说道。 对于沿海的三文鱼围网养殖主要依赖海流和潮汐来清理废物9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鱼粉加工。其余的能源被用于将三文鱼幼苗培育到足够大,以便放入围网中。相反的是,陆地上的封闭式圈养对鱼粉的需求较少,但代价是更多消耗在鱼池的清洁和保温上的能源,最终导致了更大的碳排放量。 也许中国传统渔业中的技巧值得借鉴他们在池子中同时喂养食草和杂食鱼类。这种方法利用了生态平衡,使植物成为高级生物的饲料,从而替代了碳排放密度相当高的鱼粉。但很不幸的是,中国对肉食鱼类与日俱增的需求正引导着渔民们向西方化渔业进发开始将鱼粉和鱼油作为饲料牺牲了传统养殖方式对环境的保护,Bunting说。 虾类养殖也会大大增加谈排放量。这项产业目前已经摧毁了全世界30%以上的沿海红树林。和热带雨林类似,红树林是温室气体的储藏罐。一旦他们被破坏,会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和甲烷。 不止如此,生产一公斤的虾至少要消耗两公斤的鱼肉和乌贼肉。这不仅意味着净蛋白流失,还会由于饲料生产带来严重的碳排放。还有更糟的,这些虾一般会空运到西方国家。 如果你想选择碳排放量更低的鱼,Bunting和Pelletier更推荐人工饲养的食草鱼类比如罗非鱼、鲤鱼、鳊鱼和鲶鱼。 接下来谈谈野生海鲜,海洋捕捞业在开放海域进行的捕捞完全依赖于化石类燃料,并且非常容易捕捞过度。他们不只占据了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1.2%,还会向大气排放超过130吨的二氧化碳。这相当于整个荷兰一年的石油消费量,Tyedmers说,而荷兰在全球石油消费量榜单上排名18。当然,具体的油料消费还取决于捕捞的鱼种。捕获类似鲱鱼和凤尾鱼等集群运动的小型鱼时,每吨耗油50升,但虾类、金枪鱼、旗鱼、比目鱼和鲽鱼的油耗却要高出40倍。 4. 本地化就真的环保么? 食品生产本地化运动被宣扬成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手段。原理很简单:购买当地种植的粮食可以减少从农场运输到你餐桌的燃油消耗。这听起来还挺合乎逻辑的,特别是当你意识到全球化食品供应正充斥着生活:智利的葡萄、墨西哥的番茄、印度的虾。但这种逻辑真的能成立么? 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环境政策研究员Christopher Weber在四月份的《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运输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只占排放总量的11%。 Weber计算了各种食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总量。他说,在被称为食品里程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排放只占4%的份额,而由批发商和零售商间的货物调运造成的排放也只占食品总排放量的5%。 大多数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3%来自于实际生产环节:二氧化碳占37%,牲畜及其粪便释放的甲烷占20%,由化肥和农家肥释放的氧化亚氮占26%。食品里程只是关注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Weber说,一旦你将甲烷和氧化亚氮之类的气体加入到计算中,结果无疑将变得难以卒读。 因此,对美国人而言,每天都坚持购买当地食品平均只能降低4%,换句话说就是每年400公斤的碳排放量。相比之下,每周改动一天的菜单,把红色肉类和奶制品换成鸡肉、鱼肉和鸡蛋、蔬菜,就能降低252公斤到400公斤的碳排放量。● 作者Bijal Trivedi是一位定居于华盛顿特区的作家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088.html
个人分类: 小红猪翻译小分队|1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2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