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环境污染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环境污染

相关日志

未来农业氮素来源:生物固氮和生物质氮再利用
蒋高明 2020-10-9 06:53
未来农业氮素来源:生物固氮和生物质氮再利用 梁鸣早 蒋高明 氮对植物生长是至关重要的。植物体内各种蛋白质、核酸、磷脂都需要氮的参与才能合成。蛋白质 ( 含氮 16% ~ 18%) 是构成植物体内细胞原生质的基本组成,蛋白质丰富才能促进细胞不断地分裂、增长,使果实更饱满。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 DNA )和核糖核酸( RNA )的总称,是遗传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是一种两性分子,一端为亲水端,含氮或磷的一极,另一端为疏水(亲油)。氮还是组成叶绿素,可维持生命活动,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品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氮还是植物体内很多种酶的组成元素,酶是植物代谢的催化剂。一些氨基酸和蛋白质具有防御功能,如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等植物内源激素、病原相关蛋白、植物抗毒素等都需要氮参与才能够合成。细胞分裂素( CTK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消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迅速生长、延缓植物衰老、抑制茎伸长;生长素( IAA )或称吲哚乙酸,其作用是保持顶端优势、植物向性、茎延长、形成层细胞分裂和根萌发。病原相关蛋白( PRP )是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或非生物因子刺激后产生的一类水溶性蛋白,主要功能是攻击病原体, 降解细胞壁大分子,降解病原物毒素,抑制病毒外壳蛋白与植物受体分子的结合等。 β- 葡聚糖酶、几丁质酶等为植物体内合成的一种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水解酶类,可增强杀虫效果、增强抗病性。 氮的上述作用早在 150 年前科学家就开始关注了。 德国 人尤斯图斯 · 冯 · 李比希 男爵 ( Justus von Liebig , 1803-1873 ),最早发现了氮对于植物营养的重要性,因此也被称为“肥料工业之父 ” 。李比希指出:土地肥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是,植物消耗了土壤里的生命所必需的矿物成分,诸如钠、钙、磷等。他第一个主张用 化肥 代替天然肥料进行施肥。他认为植物所必需的氮是从大气中直接吸收的,所以在他的化肥配料表中没有加入氮化物。这一点后来被纠正了,从而使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飞跃。 氮肥已经发明出来,在农业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第一次绿色革命成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来自氮肥的贡献。我国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引进化肥产业,经过七八十的发展,如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与使用国。截止到 2017 年,我国合成氨年产能超 30 万吨的企业 102 家,尿素年产能超 50 万吨的有 66 家。截至 2018 年底,全国合成氨产能合计 6689 万吨 / 年,全国尿素产能合计 6954 万吨 / 年。 1991 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氮肥生产国, 2003 年成为净出口国, 2007 年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 遗憾的是,氮肥生产量远远超过实际使用量,而实际使用量又大大超过作物能够吸收量,盈余氮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011 年中国农科院学者发表文章谈到,我国通过各种途径年输入农田的纯氮素量约为 4 916 万吨,化肥氮占各种肥料总量的 58.2% ,而作物真正吸收的氮只有 1 905 万吨。通过各种途径损失的氮 1 947 万吨,氮素盈余量 1 064 万吨,占总投入量的 61.2% 。 2010 年调查发现,全国有 17 个省氮肥平均量超过国际公认上限 225 公斤 / 公顷。在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果树和花卉的氮肥用量更高,为普通大田作物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化学氮肥利用率低缘于其易挥发性和速溶性,尿素气态率高达 15% ~ 20% 。化学氮肥是全水溶性肥,施到土壤中瞬间溶解在土壤溶液中,有些被植物根系吸收;有些随着土壤水渗透到地下水;有些成为温室气体的组成;只有很少的部分通过硝态氮还原成氮气回到大气中。土壤中的氮最多只有 3 个月有效期,这就是为什么农民种地需要不断追氮肥的主要原因,然而过量施用氮肥造成土壤板结和酸化。 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发现,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大约 30 年间,我国的所有土壤类型都发生了土壤的酸碱度下降现象,平均下降了 0.1 到 0.8 个单位。在自然界,这种规模的土壤酸化通常需要几十万年的时间。土壤酸化的主因是氮素化肥的过量施用。 植物根系可以吸收铵态氮和硝态氮。水稻以吸收铵态氮( NH 4 + )为主;旱地作物主要吸收硝态氮( NO 3 - )(幼苗期吸收铵态氮多,而主要生育期吸收硝态氮)。植物吸收的氮,无论是铵态氮还是硝态氮,都需要在根系中同化为氨基酸,再由韧皮部将氨基酸运输到植物体内。 动物粪便和植物秸杆等有机物质进入土壤后,在一系列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分解转化过程分解释放出氮素。当碳氮比小于 25 时,会释放出铵态氮,铵态氮在硝化细菌作用下,经过两步变为硝态氮。土壤温度、湿度、通气状况、 pH 值、微生物种群数量等条件决定其转化速率和数量。当碳氮比大于 30 时,有机质需要吸收一部分土壤氮,待碳氮比小于 25 后再释放氮。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每年新增加的,可为有机体所用的氮主要来源于生物固氮,如植物体内的氮约 80% ~ 90% 来源于生物固氮,其中约 80% 来源于联合固氮菌的内生固氮。如果 ⼈ 类 ⽣ 产活动能模拟自然 ⽣ 态模式 ,将不用化肥厂就能够提供足够的氮素。 以往科学家认为只有豆科植物才能够固氮,后来发现了不少非豆科植物也有固氮的能力,其实是微生物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5 年,北京大学学者首先发现巨大芽孢杆菌具有固氮作用,后来该菌用于生产实践。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国家菌肥质量检测中心登记的 3000 多家菌肥企业,注册的代表菌以芽孢杆菌属为主。 高效固氮芽孢杆菌是从自然界筛选出来的,其固氮能力较强,竞争适应性也强,可广泛农作物品种,可为水稻、玉米、小麦、棉花、蔬菜、果树等非豆科农作物提供氮素养分。此外,中国农科院的学者还发现植物体内存在大量的内生固氮菌,玉米、水稻、小麦的内生固氮菌组成各有其特色,并建立了粮食作物内生固氮菌菌种资源库,库存资源 3 500 株, 62 属 256 种。中国内生固氮菌资源库在菌株数量、种群多样性等研究与英国方面居国际前列。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内生固氮菌包括,类芽孢杆菌属( Paenibacillus )和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它们是作物根际和农田环境中自生固氮微生物的优势种群,广泛分布在多种作物和不同地区。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根瘤菌属 ( Rhizobium )和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是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可培养内生固氮菌的优势种群。 在实际应用中,国内已有企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应用成本略低于化肥。如山西某企业生产的地力旺菌肥,其有益生物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高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高解钾菌)、嗜酸乳杆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占比 90% );侧孢芽孢杆菌、 5406 放线菌、光合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其复合菌产品活菌数达 20 亿个 / 克,远高于国家标准 2 亿个 / 克。 芽孢杆菌类和光合细菌有固氮作用。复合微生物菌群可为作物提供两种活性氮:一种微生物固氮为作物提供氨态氮、另一种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生成的小分子高活性的有机氮, 100% 替代尿素。化学氮肥在土壤中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而微生物与作物内生,可不间断地提供给作物活性氮,是真正的“化肥工厂”,且其作用是慢慢释放的,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地球上所有的光合产物均可以作为有机肥,包括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果园废弃物、蔬菜废弃物、园林废弃物、酒糟、菌棒、中草药残渣、屠宰场废弃物、渔业废弃物等,其最初的来源也是空气中的氮。据统计每年全中国这些生物质含纯氮 2553 万吨,远超过全国氮肥总用量。关于这个巨大潜力,我们将另文专门介绍。 从上面的介绍来看,充分利用微生物固氮空气中的氮,循环城乡可获取的利用生物质氮,化肥是可以 100% 替代下来的,且产量不会下降,还有提升的空间。围绕这个重要课题,国内学者已经密集实验了几十年,成果领先国外同行学者。 (梁鸣早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退休副研究员、蒋高明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钱花了不少,为什么河水还不清
热度 11 Taylorwang 2020-9-7 09:21
去年秋到日本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会议地点在日本大板市郊的乡镇,我们住的宾馆离开会的地点约 3 公里,每天去会场,来回都是步行。会议结束后,又留下一天到日本大板市区及周边走了走。日本市容整洁,人们都养成了比较好的公共卫生习惯,街头巷尾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垃圾,不仅如此,乡镇的,城市的河流也很干净,水质清澄,透明度高,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乡镇的污水处理,也已开始全面启动数年。但我的感觉,不少地方的农村污水处理,成效并不大。以我家乡为例,原来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现在再也见不到小时候清澄见底的河水。人民的饮用水都准备修建一条超过 100 公里的输水管道,从长江取水做自来水的水源。 在家乡的小镇上,也建设了一座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号称达 1000 多吨,且还是北京一家大型的环保公司设计建设,项目预算高达 1000 万。但由于污水收集管网不建全,进水的 COD 浓度只有 60 - 80 mg/L ,出水能达标是肯定的,这 1000 多万的预算,在专门搞环境工程我的眼里,也就只值 200 万,但关键是:由于没有能很好地收集小镇上的生活污水,这座污水处理站也就只是一个摆设,绝大部分的生活污水,仍是直排到小河中去了。 日本的乡镇污水处理,特别是分散的家庭污水处理,由于网管建设比较困难,往往采用每户,或相邻几户家庭的小型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厌氧-好氧的组合,脱除污水中的绝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我不敢肯定,日本的乡镇,郊野的水质很好,与这种污水处理方法的相关性有多大,但可以肯定,从削减污染负荷的角度,那样做是合理的。 在乡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要建立完善的排污管网是相当困难的,投资也是巨大的,有可能管网的投资比污水处理站本身的投资还要高,且管网的投资,往往难以得到中央环保基金的支持。可能正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国内的某些大的环保公司,因为能拿到中央环保基金的补助而热衷于乡镇污水处理站的建设。我知道,随着人工成本不断提高,要维持一个环保公司的日常运行不容易,特别是将公司总部设在北京的大公司,人工成本更高。但对管网的建设不闻不问,使不少建好的污水处理站低效运行,甚至根本不运行而闲置。浪费了国家资源,误导了领导,同时,又没有起到真正的环境保护作用。 国内也有公司模仿日本的一些小型家庭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开发出国产的地埋式小型化的污水处理设施,有些产品还标上很个性化的名字如 “中国罐”。二年多前我去非洲卢旺达,住在朋友开的小酒店中。小酒店的周边没有污水收集管网,所有的污水,都是通过沙地渗漏的方法进入地下水。为了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酒店从国内引进了几只“中国罐”用于酒店的污水处理。“中国罐”的说明书也是相当简单,在国内,他们都应该有工程师到现场指导安装和使用。酒店工程部从国内买来,安装在非洲,供应商的工程师就不可能跟到非洲给他们提供服务了,我就发挥专业特长,临时做了安装调试工程师。认真分析评估这个“中国罐”,设计还是有不少巧妙的地方,如通过曝气产生的上升流,又能起到硝化流回流到前段的厌氧反硝化端,产生反硝化脱氮的效果,同时又不使用容易堵塞的水泵。整个系统,唯一需要动力的地方就是一台小鼓风机,由于采用一半水深的曝气方式,风机的风压可以很低,风机的功率只有几十瓦,是非常省电的,但这台风机,却是进口的日本的产品,我猜测,该产品应借鉴了日本类似的产品而开发。这个地埋式的污水处理系统,只有一台小风机需要动力,功率也很低,这样,一吨水的运行成本也很低,若每天处理 1 - 2 吨污水,每天的耗电可能只有 0.5 度电,每吨水的直接处理成本也很低,这样,即使普通的农民,也能负担得起处理成本。反观我家乡乡镇的处理站,虽然进水浓度极低,难以发挥处理作用,但原来建设的环保公司,居然开出每吨水 2 元多的处理成本,这也成为当地政府的不小的负担。若是一个完全农业乡镇,都难以负担这笔处理费用。既然交不起这处理成本,且由于管网不建全,这处理站也不可能给当地环境带来重大改善,那就不运行吧,不运行,也就不用交费了,这又是不少乡镇污水处理站,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乡镇污水处理站不运行,宁可让它晒太阳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从统计数字看,可以看到国家为了环保,为了水处理,在城镇,乡村建设了多少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率达到多少。但河水清不清,宏观上就可以直接看得出来。虽然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越来越高,对于一线城市,已超过 90% 的处理率,但在乡镇,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污水的处理仍很低。 在一些乡村,厕所革命不与因地制宜的污水处理相结合,有可能带来更严重的水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对于广大农村地区,针于污水处理的问题,关键是用较小的成本,最大能力削减污染负荷的问题,而不是尽量搞高污水的排放标准。当处理成本远高于当地的支付能力的时候,就有可能存在处理设施不运行的风险。当过高的标准难以达标时,造假就也盛行起来。 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仍是 “实事求是”! 乡镇居民区比较集中,容易建设污水收集管网,仍建议采用适当集中的污水处理站。对于相对比较分散,污水收集管网难以建设,或建设成本太高的场合,就采用分散式处理装置。 对于污水处理而言,每吨水只要 0.2 - 0.3 元,就可以削减 50~60% 左右的污染负荷。若要削减 90% 的污染负荷,有可能要另外增加 1~2 元钱,来增加这 30~40% 的去除率。要想将污染负荷削减 99% ,另外这 9% 的污染物,每吨水有可能要增加 10 元钱,若要脱除 99.9% 的污染物,则这 0.9% 污染物的脱除,所要付出的吨水代价,可能高达 100 元。在广大乡镇地区,每吨水处理 0.2~0.3 元的处理成本还是可以支付的,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城市,采用削减 90% 的污染负荷也是合理的。当然,排污量应与当地的环境容量相适应,并满足环境功能区划分的要求。 一些环保公司,特别是在全国有影响的大环保公司,不应该整天考虑如何做一个局,将国家的环保补助申请到手,然后做几个有标志性的示范工程来交差,而应该问一问自己,花了这宝贵的国家资源,是不是真的能解决了环保问题,怎样将钱花在刀刃上,使污染负荷削减最多,并能可持续发展。 “实事求是”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 国家在环保上的投入,并不是要求建多少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这空洞的数字,而是要真正达到绿水青山的效果。从乡镇河溪中的流水,我知道我们与日本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作为水处理的一员,我们还需要努力。
6247 次阅读|22 个评论
反思第一次绿色革命(连载之二)
蒋高明 2020-7-23 08:49
反思第一次绿色革命(连载之二) 蒋高明 现代农业造成的环境与健康问题 当今世界很多环境、社会、经济乃至军事冲突问题与农业密不可分。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健康质量下降和繁殖力降低,与传统农业模式改变为化学农业有很大的关系。 现代农业是温室气体的一个重要来源。 2001-2010 年间,林地、农业用地等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 21% ,其中单纯农业排放量就占 11% 。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比例之所以如此之高,主要是由于现代农业依赖于石化能源输入,施用依赖化石燃料、生产和运输的化肥、农药和地膜等。生产与使用这些化学物质,释放了大量温室气体。 现代农业造成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根据 FAO 报告统计, 2014 年全球化肥使用量为 1.869 亿吨。过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导致土壤酸化严重,在中国,从 1981 年到 2016 年,土壤酸度下降了 0.3-0.8 。过量使用化肥,还会导致土壤板结、耕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土壤侵蚀、土壤有机质流失等。每年仅与土壤侵蚀有关的公共和环境健康损失就超过 450 亿美元。 现代农业模式下,全球每年约 460 万吨化学农药喷洒到环境中,其中绝大多数释放到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研究者甚至在格陵兰岛冰盖和南极企鹅体内检测到高农残量,中国西藏南迦巴瓦山顶海拔 4250 米的雪中也检测到了有机氯农药。在美国,每年治理由于农药使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病人,需要花费 120 亿美元。 现代农业塑料薄膜的使用问题越来越严重。 2011 年中国的塑料薄膜覆盖面积达到了 2 千万公顷,总重量从 1991 年的 32 万吨到 125 万吨。塑料薄膜的广泛使用产生了大量覆盖物残留,污染了农田环境,造成 “ 白色污染 ” 和作物减产。 人类寿命降低与传统农耕方式改变密不可分。根据 WHO 和 UNEP 的报告,全世界每年有 2600 万人农药中毒,美国每年有 6.7 万人农药中毒。农药的使用加剧了多种癌症的发生概率,如肺癌、直肠癌、骨髓瘤、乳腺癌以及白血病等。另外,很多研究表明,农药残留增加了患帕金森综合征的几率。农药还严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孕期接触最大剂量和最小剂量农药的产妇,在孕期接触多氯联苯的浓度每增加 1ng/g ,孩子出生后智商就会降低 3 分。在中国,不孕不育妇女患者高达 5000 万人,男子精子合格率已下降到 20% 以上,生殖障碍已对全球最高的大国提出了挑战,官方不得不被迫停止采用几十年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现代农业过于重视作物的产量和口感,在世代耕作中忽略了其营养性能,从而导致很多作物营养品质的下降。研究发现,从 1950-1999 年, 43 种不同的水果和蔬菜在蛋白质、 Ca 、 P 、 Fe 、维生素 B 和维生素 C 的含量上有明显下降。很多研究也表明小麦的 Fe 、 Zn 、 Se 含量也明显下降。作物营养品质的下降,加剧了隐性饥饿问题。由于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隐性饥饿威胁着世界上 20 多亿人口,隐性饥饿能够引起大量慢性疾病和其他健康失调,如最常见的铁、碘和维生素 A 的缺乏。最易受隐性饥饿威胁的人群是生育年龄的妇女、儿童和老人。 现代农业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农业活动的集约化导致生境破碎、土地利用改变、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增加、机械化强度增加等,从而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损失。以蜜蜂为例,蜜蜂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关键组分,能为农作物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但受生境破碎和农药等因素影响, 其数量近年来严重下降 ,美国在 1947-2005 年间失去了 59% 的蜜蜂群落。除非农业足迹能够可持续性地发展,否则农业系统和现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将受到进一步破坏,世界上面临灭绝的物种比例将进一步增加。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0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焚烧农作物秸秆谁来管?
zhpd55 2020-7-1 21:09
焚烧农作物秸秆谁来管? 诸平 几乎每天晚饭后,都有不少人去龙山雅居社区后面的环山路遛弯。因为那里原来是桃花盛开的地方,后来因为桃园被征用了,桃树也被砍了不少。修了一条绕山路,其他都荒着。当然有些没有被毁的桃园,主人继续管理,收获果实。也有些拓荒者,在荒地上耕作,夏季油菜长势很好。但是,今天下午7点多,我们在山上突然发现有人在焚烧农作物秸秆,或者为开荒而清理的杂草树枝等杂物,浓烟滚滚,在山沟里久久难以散开。这是因为东边是龙山雅居的安居工程,中间是赵家庄的安置房和商品房,西边就是渭宾中学。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即杨家山的北麓的U字型环境,浓烟无法散开。其对周围居民和学生所造成的污染可想而知,对于此类不当行为谁来管理呢?不值得我们思考吗?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看看下面的几张照片吧。
个人分类: 新观察|263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家发现可帮助降解聚氨酯基塑料的微生物
zhpd55 2020-3-30 15:07
科学家发现可帮助降解聚氨酯基塑料的微生物 诸平 据 Frontiers 2020年3月27日提供的消息,德国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可帮助降解聚氨酯基塑料( polyurethane-based plastics )的微生物。众所周知,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中的老大难,也被称之为白色污染。笔者之前也曾经写过关于塑料回收利用的博文( 将塑料废料转化为航空燃料的方法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 EPA )的数据,2015年美国的垃圾填埋场接收了2600万t塑料,最新的统计数据可以直接浏览 EPA 网站。美国 EPA 利用美国化学委员会和美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容器资源协会的数据,来衡量塑料的回收利用。2015年回收塑料总量相对较少,为310万t,回收率为9.1%,但某些特定类型塑料容器的回收利用更为显著一些。2015年PET瓶回收率为29.9%,HDPE瓶回收率为30.3%。2015年美国城市生活垃圾塑料燃烧总量为540万t。这只是当年所有垃圾焚烧与能源回收总量的15.9%。2015年,美国的垃圾填埋场接收了2600万t塑料,占填埋场所有都市固体废物的18.9%。而且中国最近已经停止接受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回收塑料。据科学家保守估计,全球每年至少有480万t塑料进入海洋。 2017年,美国的塑料产量为3537万吨,塑料废品占城市固体废弃物产量的13.2%。2017年美国回收塑料为300万吨,回收率仅有8.4%;但某些特定类型的塑料容器的回收利用比例相对较高一些。2017年PET瓶和罐的回收率为29.1%(较2015年有所下降),HDPE瓶的回收率为31.2%(较2015年有所提升)。2017年城市固体废弃物中燃烧的塑料总量为560万t。占当年所有能源回收燃烧的城市固体垃圾总量的16.4%。2017年,美国垃圾填埋场收到了2680万t塑料废弃物(较2015年增加了80万t),占美国所有垃圾填埋场总量的19.2%。美国 1960~2017年塑料废弃物处置图示 ( Fig. 1 )表明,塑料废弃物处置方法中填埋( Landfilled )是主要处理途径,以2017年为例,美国塑料产量为3537万t,废弃塑料填埋量为2682万t,塑料废弃物燃烧回收能源量总量为559万t,废旧塑料回收量为296万t。 图1美国1960~2017年塑料废弃物处置图示 2018年12月,英国 其年度统计 结果显示, 塑料回收率 仅有9%左右。每年沿海地区约有180亿磅的塑料废物流入海洋。全球塑料产量中约有四成是用于包装材料,但是,这些包装材料仅使用一次之后,然后被抛弃,成为塑料垃圾。 全球塑料生产行业分类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全球塑料生产量 (按行业进行分类) ( NGM STAFF. SOURCE: ROLAND GEYE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 ) 塑料生产行业 产量/百万t 比例/% 包装业 161 35.94 建筑及施工 72 16.07 纺织品 65 14.51 消费者产品展示 46 10.27 运输 30 6.70 电器 19 4.24 产业机械 3 0.67 其它 52 11.61 平均塑料袋使用量 ,美国购物者每人每天使用一个,一年就需要消费365个塑料袋;但是丹麦每一位消费者每年只使用4个塑料袋。全球塑料生产量,1950年为230万t,2000年增加至25000万t,2015年全球塑料产量增加到44800万t。累计生产的塑料总量当中,有一半是2000年以来生产的。塑料回收利用率最高的是欧洲,可以达到30%;中国的塑料回收率为25%,塑料回收率最低的是美国,仅有9%左右。目前,世界原油中有8%用于生产塑料,但是到2050年用于塑料产生的 油量比例预计将会达到20% 。随着塑料产量的增加,废弃物也会随之增加,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必然会更加严重。 德国研究人员在《 微生物学前沿 》(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已经鉴定了一种能够降解某些聚氨酯化学结构成分 的细菌 —— María José Cárdenas Espinosa ,Andrea Colina Blanco,Tabea Schmidgall, Anna Katharina Atanasoff-Kardjalieff ,Uwe Kappelmeyer, Dirk Tischler , Dietmar H. Pieper , Hermann J. Heipieper , Christian Eberlein . Toward Biorecycling: Isolation of a Soil Bacterium That Grows on a Polyurethane Oligomer and Monomer . Front. Microbiol. , Published:27 March 2020. DOI: 10.3389/fmicb.2020.00404 . https://doi.org/10.3389/fmicb.2020.00404 . 德国莱比锡UFZ赫尔姆霍茨环境研究中心( Helmholtz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UFZ in Leipzig )的高级科学家,也是上述论文的合作者Hermann J. Heipieper博士说:“这种细菌可以将这些化合物用作碳,氮和能量的唯一来源,这一发现代表了能够重用难以回收的PU产品的重要一步。” 2015年,仅聚氨酯产品就占欧洲塑料产量的350万吨。聚氨酯可用于冰箱,建筑,鞋类和家具以及可利用其轻质、绝缘和柔韧性的众多其他应用。 不幸的是,聚氨酯很难回收利用或分解,因为大多数这类塑料都是热固性聚合物,加热时不会熔化。废物大部分最终进入垃圾填埋场,在那里释放出许多有毒化学物质,其中一些具有致癌性。 利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来分解油基塑料是一个正在进行的研究领域。但是,像目前的论文一样,很少有研究涉及聚氨酯的生物降解。 来自德国的研究小组成功分离出一种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TDA1,来自一个富含脆性塑料废料的地方,显示出破坏组成聚氨酯塑料的某些 化学键的 潜力。 研究人员进行了基因组分析,以确定工作中的降解途径。他们初步发现了有助于微生物代谢塑料中某些化学物质以获取能量的因素。他们还进行了其他分析和实验,以了解此菌的功能。 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的克里斯蒂安·埃伯林(Christian Eberlein)博士说,这种特殊的菌株是一组细菌的一部分,这些细菌以对有毒有机化合物和其他形式压力的耐受性而闻名。他是论文的合著者,负责协调和监督这项工作。他说:“这种特性也被称为耐溶剂性( solvent-tolerance ),是极端微生物的一种形式。” 这项研究是欧盟一项名为使用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合成生物学从塑料废物到塑料价值转化( From Plastic waste to Plastic value using Pseudomonas putida Synthetic Biology , P4SB )科学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正在尝试寻找有用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将油基塑料生物转化为可完全降解的微生物。顾名思义,该项目专注于一种称为恶臭假单胞菌的细菌。 除 聚氨酯外 ,包括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在内的P4SB联盟也在测试微生物降解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的塑料的功效,该 塑料 已广泛用于 塑料 水瓶中。 Hermann J. Heipiepe博士说,有关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TDA1的任何未来研究的第一步。TDA1将用于识别编码能够分解聚酯基聚氨酯中某些化合物的细胞外酶的基因。细胞外酶,也称为外切酶,是细胞外分泌的引起生化反应的蛋白质。 但是,目前尚无计划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生物塑料来改造这些酶或其他酶。例如,这可能涉及将细菌遗传转化为微型工厂,这些微型工厂能够将油基 化合物 转变为对地球友好的塑料可生物降解的 化合物 。 Hermann J. Heipiepe说,在科学家们能够实现技术和商业飞跃之前,需要更多的“基础知识”,如本研究中收集的知识。本研究只向前迈出了一小步。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或者相关报道。如 新研究可能会改变我们的回收方式 ( New study could revolutionize the way we recycle ).
个人分类: 新观察|2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臭氧诱导的冬小麦品种抗旱可塑性种间差异研究
蒋高明 2019-11-14 10:37
臭氧诱导的冬小麦品种抗旱可塑性种间差异研究 毕斯沃斯、蒋高明* *通讯作者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10009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玉泉路 19号,100049 实验植物学报,2011, 62(2): 1-10(影响因子 5.345) 【摘要】 最近报道指出,干旱可以保护植物免受臭氧(O3)破坏,该观点挑战了人们对于臭氧胁迫下植物抗干旱能力的认识。然而,干旱对冬小麦品种耐O3能力的影响却鲜为人知。本研究比较了两个冬小麦品种对O3(耐O3,原始小麦,T.turgidum;小偃22号,O3敏感,现代品种)臭氧敏感性。从开花到籽粒成熟期间,将实验材料暴露于O3(83ppbO3,7h-d'1)和/或干旱(42%土壤含水量)中,以评估干旱诱导的O3耐性调节。通过测定体内生化参数、气体交换、叶绿素a荧光和籽粒产量来评估不同品种小麦对臭氧与干旱胁迫的响应。原始品种比现代品种表现出更高的耐O3性,现代品种表现出更高的耐旱性。这表明,这两种胁迫单独应用于冬小麦品种时,不存在交叉耐受性。原始小麦对O3耐性丧失,而现代品种在干旱和O3联合作用下对O3耐性提高。这表明两种小麦在单种胁迫和两种胁迫的组合之间存在差异行为。两种小麦在干旱和O3胁迫下的耐旱性与其耐旱程度有关。结果表明,在干旱和O3共同作用下,对干旱敏感的冬小麦品种的耐O3能力完全丧失。 上述观点引起了国外同行的关注。英国兰卡夏大学(University of Lancaster) Sally Wikinson等人的综述文章《How is ozone pollution reducing our food supply》(臭氧污染怎样减少我们的食物供应)引用了我们论文的大部分内容,包括introduction, mechanisms for ozone induced yield loss, basis for genotypic sensitivity to ozone, changes in stomatal conductance, changes in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ozone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sections等。 Sally Wikinson博士是兰卡夏大学环境研究中心的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长期从事臭氧污染与作物生理生态响应研究。她的综述文章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第10期,当年投稿当年发表。说明我们进行的臭氧对作物产量影响的文章获得国外同行高度关注。 我们文章第一作者为Dilip Kumer Biwas,他是植物所第一个全程培养的外国留学生,毕业后附加拿大做博士后研究。他在笔者课题组从事博士论文研究期间发表IF5文章4篇(含一篇IF 8.88),是目前为止笔者最得意的毕业生之一。 英国学者引用我们团队文章及其作者背景情况链接如下: http://jxb.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1/10/17/jxb.err317.full http://www.lec.lancs.ac.uk/people/Sally_Wilkinson Differential drought induced modulations of ozone tolerance in winter wheat species Biswas DK Jiang Gaoming* *Correspondence author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 Change, Inst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 Nanxincun, Xiangshan, Beijing 100093, China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 Yuquan Avenue, Beijing 100049, Chin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 62(2): 1-10(IF=5.345) Abstract: Recent reports challenge the widely accepted idea that drought may offer protection against ozone (O3) damage in plant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impact of drought on the magnitude of O3 tolerance in winter wheat species. Two winter wheat species with contrasting sensitivity to O3 (O3 tolerant, primitive wheat, T. turgidum ssp. durum; O3 sensitive, modern wheat, T. aestivum L. cv. Xiaoyan 22) were exposed to O3 (83ppb O3, 7h daˆ’1) and/or drought (42% soil water capacity) from flowering to grain maturity to assess drought-induced modulation of O3 tolerance. Plant responses to stress treatments were assessed by determining in vivo biochemical parameters, gas exchange,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and grain yield. The primitive wheat demonstrated higher O3 tolerance than the modern species, with the latter exhibiting higher drought tolerance than the former. This suggested that there was no cross-tolerance of the two stresses when applied separately in these species/cultivars of winter wheat. The primitive wheat lost O3 tolerance, while the modern species showed improved tolerance to O3 under combined drought and O3 exposure. This indicated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ial behaviour of the two wheat species between a single stres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stresses. The observed O3 tolerance in the two wheat species was related to their magnitude of drought tolerance under a combination of drought and O3 exposure. The results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O3 tolerance of a drought-sensitive winter wheat species can be completely lost under combined drought and O3 exposure.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危急!20000名科学家联名警告 :全球气候可能发生灾难性变化
杨学祥 2019-6-11 23:49
地球危急!20000名科学家联名警告 :全球气候可能发生灾难性变化 关键提示:事实上,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至今有增无减,高速度、高消费、高风险仍然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生活模式和生产方式。 相关报道 地球危急!20000名科学家联名警告:人类快住手!全世界都在倾听 氪眼看世界 今天14:31 1992年,包括诺贝奖获得者在内的全球1700位顶尖科学家组成“科学工作者关怀联盟”,以《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为题,向全世界发出一封警告信,称人类活动正在对地球环境造成“实质性的,不可逆转的损害”,全球气候可能发生灾难性变化,最终将导致“人类巨大的痛苦”! 25年过去了,人类依然没有停下贪婪攫取的双手! 在这25年里,全世界人口增长了35%! 3亿亩森林被砍伐变为耕地! 全球平均气温持续上升! 动物种群数量惊人的下降了29%! 海洋缺氧或无氧的“死亡地带”增加了75%! 2017年11月,来自全世界184个国家的15,000名科学家再次发出警告,称自从第一封警告信发出以来,除了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愈合这一改善以外,地球环境面临的其他威胁都越来越糟。 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就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灾难性丧失和和人类无尽的苦难”。在报告结尾,科学家提醒全世界,“地球和大自然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 英国《独立报》近日刊发题为“2万名科学家对人类未来发出严重警告:整个世界都在倾听!”的文章,指出这封来自科学界的“警告信”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对各国政府的政策制定正在发挥积极影响。 第二封“致人类的警告信”发布以来,又有4,500多名科学家参与其中——迄今为止,签署该文件的科学家总数已突破20,000名! 对600万份国际期刊论文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这份研究报告已成为全世界关注度排名第六位的论文! 警告信的发起人,俄勒冈州立大学生态学教授威廉·里波尔评价说:“显然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引起了全球科学界和大众的共鸣”。 政府工作人员还在以色列议会和加拿大卑诗省立法机构发表了主题演讲,各国政府也开始重视资源依赖型经济的严重局限性。 科学家说,全世界各国政府、媒体和民众必须尽快行动起来,只有这样,25年后,人类才不会接到第三封警告信! http://www.360kuai.com/pc/detail?url=http%3A%2F%2Ffawen.news.so.com%2Fe4dc761b6777fb196db5c1a5ae7c7604check=53862efbeceb9b1esign=360_0de6261f 科学家警告:人类文明或于2050年崩溃?风险存在无法避免 已有 458 次阅读 2019-6-11 09:00 |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 | 系统分类: 论文交流 | 物种大灭绝 , 气候变化 , 2050年崩溃 , 减排计划 , 海平面上升 推荐到群组 科学家警告:人类文明或于2050年崩溃?风险存在无法避免 杨学祥 关键提示:5亿年以来,全球已经历了5次物种大灭绝,与气候急剧变冷和变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时至今日并无避免的方法和途径。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全球变暖也不会在短期内完全消失,即使人类退回到原始时代。事实上,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至今有增无减,高速度、高消费、高风险仍然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生活模式和生产方式。 当务之急是根据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做好撤离沿海地区的周密计划,应对打造一个安全家园。我早就预言,减排计划不过是画饼充饥,减排减排,越减越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54960.html 无论是第四纪大冰期的延续,还是极端温暖期的来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都无法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3965.html 五次物种大灭绝的地质年表 表 1 地球自转周期与地质旋回 Table 1 Earth’s rotation periods andgeological cycles 时间 /Ma 地球 自转 全球 气候 生物灭绝事件 火山喷发 形成物 体积 /106km3 480 高峰 温暖期 北美火山活动高峰 437 低谷 大冰期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 4.5 亿年前 北美火山活动低谷 370 高峰 温暖期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 3.77 亿年前 北美火山活动高峰 280 减慢 北美火山活动减弱 248 减慢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 2.51 亿年前 西伯利亚暗色岩 230 低谷 大冰期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 2.03 亿年前 北美火山活动低谷 160 加快 三大洋底重大裂解作用 140 加快 香港超级火山 139 加快 三大洋底重大裂解作用 120 高峰 温暖期 不明显 ( 水下喷发 ) 翁通爪哇海台 36 120 北美火山活动高峰 110 高峰 大规模生物灭绝 凯尔盖朗海台 97 三大洋底重大裂解作用 65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0.65 亿年前 德干暗色岩 55 陆生哺乳动物灭绝 北大西洋火山边缘 25 低谷 低温 15 加快 变暖 大规模生物灭绝 哥伦比亚河溢流玄武岩 1.3 10 高峰 变暖 0 低谷 大冰期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 北美火山活动低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4278.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挽救乡村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
蒋高明 2018-8-22 09:10
挽救乡村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 蒋高明 乡村是栽培物种、驯化物种集中分布的地方,同时其野生生物多样性也非常丰富。这些物种构成了优美的乡村生态,没有这些物种,乡村将失去生机。即使人类非常讨厌的害虫与杂草,也是乡村生态环境所必不可少的,它们至少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一员,或为天敌物种,或给微生物和小动物提供生存机会。遗憾的是,在现代农业模式下,大范围超量使用化肥、除草剂、杀虫剂、地膜,乡村生物多样性出现了塌方式下降。农田里已经基本没有蚂蚱、斑麻蜥、屎壳郎、蝈蝈、螳螂、蚯蚓、蛇、甚至老鼠等;森林里多种小鸟都看不到了,连刺毛虫、天牛也基本没有了;河流池塘里,难以寻觅青蛙、蟾蜍、沙里趴(一种鲤科鱼类)、泥鳅、鳖,甚至连乡村池塘湿地也直接消失了;村子里见不得飞着的燕子、蜻蜓,墙上很少见到壁虎。野生草本植物中,半夏、毛地黄、米口袋、点地梅等已很少见到它们的踪迹了。 乡村野生物种消失,罪魁祸首是人类各种有害科技发明。围绕食物链,人造化学物质高达数万种,其中农药、除草剂、地膜、抗生素、转基因技术滥用是造成野生物种消失的最直接原因。为了发展懒人农业,人类发明了化学物质,大量进入农业生态系统,一些来不及适应化学污染的物种,率先消失甚至灭绝。而经过农药等石化物质洗礼的一些害虫与杂草,趁机占领了生态位,变得更难对付。 蚂蚱对农药是非常敏感的,蝗虫危害几千年,如今蝗灾在农药面前已经溃不成军,转而进攻草原。大量使用农药和除草剂,让蝗虫这个食草昆虫根本不能够生存下来。小时候最喜欢捕捉一种绿颜色的蚂蚱,雌性的比雄性的个头大,繁殖季节肚子里有很多黄色的卵,是一种优质蛋白质,当地人称之“登登山”。最近二三十年来,我在很多地方根本见不着该物种的踪影。“登登山”喜欢吃洋槐叶子,但是洋槐等树种在农村都非常的少见了,北方多样性的树木几乎变成清一色的杨树。 \0 蛙鸣,是很多人特别的记忆。夏夜的傍晚,燥热难耐辗转反侧时,蛙鸣便成了催眠曲。孩子们更喜欢的是蛙类的小蝌蚪,皮肤黑得发亮,靠一条柔弱的尾巴便能游动。遗憾的是,两栖类皮肤对农药非常敏感,大量农药和除草剂使用,污染了水体,蝌蚪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农药还夺走了青蛙的食物,那些农田害虫尤其水稻田,原本是青蛙等天敌的食物,农药控制了害虫,蛙类就没有食物。环境污染与食物短缺,造成青蛙在乡间湿地消失。泥鳅生活在底泥里,小虾生活在有挺水植物分布的清水中,这些物种现在已经在北方乡村中很难看到了。小时候,农村蛇特别多,最常见的一个品种叫水蛇,在水里游,孩子们见了很害怕,笔者就曾有误将水蛇当青蛙抓的危险经历。还有一种淡水龟,乡亲们叫它老鳖,以前河里面就有,笔者曾经被它咬过。被老鳖咬住,不能用力甩,越甩就越咬得紧,和手一起放在地上,老鳖就很快松开手自己逃命去了。蜻蜓特别好看,你只需背着它悄悄走近,往往是能捉到的。大人说蜻蜓吃蚊子,就捉到后放进蚊帐里,但从来没有发现蚊子被吃掉,原来是蜻蜓吃蚊子的幼虫——孑孓。“囊萤映雪”的萤火虫,在农药洗礼下,也变得非常稀罕了。 \0 屎壳郎是促进农业元素循环重要的物种之一。屎壳郎滚粪球,并在地下打洞,为的是为繁殖的后代储存食物。然而,现在农民种地基本不用有机肥了,加上农药与除草剂污染,农田里屎壳郎几乎绝迹了。 老鼠和人类是长期共存的。老鼠生命力非常顽强,但就在这样顽强的物种,在人类的各项化学发明之前也败下阵来。转基因作物种植很可能造成老鼠消失,几年前新华社记者就此有专门的跟踪报道。挺转专家说新华社记者的这篇报道是十大谣言之一,其实是根本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的轻率说法,是在自然规律面前无知的表现。转基因会造成田间鼠类繁殖能力下降,法国、俄罗斯等多国科学家进行的长期实验,都证明转基因食物影响鼠类生殖与健康。其次,种子商从其自身利益出发,搞单粒播种,种子外包农药,使得鼠类在野外取食困难。农民都知道“有钱买种、无钱买苗“这样浅显的道理,以前播种都是多用种子的,出苗后再间苗(一些地下害虫与蝼蛄也有这样的功能)。如今有了化学农药的保护,省去了间苗功夫,但有毒种子也影响了老鼠和蝼蛄等物种生存。老鼠消失了,以老鼠为食的猫头鹰、蛇等也自身难保。人类吃饱了,天敌饿死了;人类吃病了,医院发财了。 燕子、斑麻蜥、青蛙、瓢虫、螳螂等本身就是农田卫生,如今他们的工作被农药替代了,自身生存都成为问题。害虫少了,以昆虫为生的鸟类也面临者严重的生存问题。 \0 农田里消失的不仅是野生物种,那些人类长期保存的种子也因商业种子公司出现,因农民不留种,也基本消失了。目前乡村已经很难找到能够留种的西红柿、黄瓜、青椒、水稻、玉米等老种子,我们只能到朝鲜、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去找种子,但愿他们国家还有老种子。除了植物种子,人类培育的家禽家畜等传统动物物种,也面临者急剧消失之危险。人类发明的能够消灭物种的化学物质数百万种,但人类倾其全球力量,造不出哪怕细菌或病毒那样简单的生命。 乡村生物多样性降低,直接造成的后果是生态平衡被打乱,导致害虫、杂草与病害治理成本更高。大量农药和除草剂使用,并没有从根本上控制住害虫和杂草,每年农民依然需要购买,而且越用越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乡村原本存在的野生动物尤其天敌被杀死了,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目前的北方农村,秋天已基本看不到南迁的大雁;夏天很难看到成群飞着的蜻蜓;燕子也明显地少了,因为它们找不到搭窝的地方——过梁改用天花板了。多样化的森林变成了杨树纯林,林下没有灌丛,鸟类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做窝。大量湿地消失致使青蛙等两栖类动物丧失家园,河里的鱼虾因为污染而消失。即使让人生畏的蛇,也因为误食了吃了耗子药的老鼠(蛇是老鼠的天敌)而丧生,就连那浑身有毒的蝎子也逃脱不出食客的嘴巴。 人类为了吃饱饭(吃好饭成为奢侈享受),生活得更加舒服,农业大力借助化学合成物与大型机器,从事农业的人群越来越少。社会进步了,但是代价变大了,一些物种可能永久地消失了。环境中增加的大量的不可降解的物质如塑料膜,不能降解的重金属持续不断地进入农业生态系统,这些“化学定时炸弹”最终会有引爆的一天。先人类之前,一些敏感的小精灵已经消失了。乡村里那些消失的小生灵的生命抗争,能否感化那些贪婪的资本及其豢养的所谓科学家放下屠刀? \0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7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奇迹(180607)
热度 4 ymin 2018-6-7 09:08
科技奇迹( 180607 ) 闵应骅 我看到一篇文章,说科学、技术不是一回事,这有道理。但我想补充的是技术需要科学,才是科学的技术,同时它又贡献给科学。大家知道,触发器是计算机里最基础的元件,在数字电路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1918 年 6 月 William Eccles and F.W. Jordan 申请了触发器专利,至今正好 100 年,那时中国正在搞五四运动。它可以在失去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保持原来的状态,也就是记忆功能,从而产生了时序逻辑。它的前身是触发继电器。 20 年以后,用在了计算机中。英国人用它破了德国的战时密码,美国人用它做出了 ENIAC 计算机。现在在集成电路里面那就不计其数了。 Eccles and Jordan 原来的电路是这样:它用两个电子管。电子管本来是用于信号放大的,反复试验来决定这些电阻。这两个电子管互相耦合,起到正反馈的作用,直到它们保持接通或截止状态为止。这些电阻必须有一个合适的阻值,因而需要仔细调整和挑选。这个百年不衰的技术需要科学的分析和设计,同时又应用于科学与生产。 技术的进步是有明确目的的。现在大家都很关心环境污染的问题,大家都认识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代价实在太大。所以,现在全世界都在关心气候变化的问题。这当然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世界共同的问题。有人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左派的阴谋,只能为科学家增加工作岗位,对于商业是一些无意义的规定。你相信是这样吗?反过来,你是否认为气候变化是地球上的最大危机?特别是能造成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严重破坏?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要企图去改变人家的看法,但是,简单的观察发现,现在全世界有许多的研究和开发项目在开发和利用技术和基础设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政府、公司、慈善机构和大学花数以亿计的经费,致力于这一事业。本月 IEEE Spectrum 2018/6 发表了一组文章,介绍这些看来很有前途的“奇迹”。技术创新不要盯着已有的技术,而要创新现在全世界还没有、而又很需要的技术。我们很想有话语权,那你就得在这样全世界都关心的研究上有所建树。 我们看到,这个挑战是令人吃惊的大。 2009 年,工业化国家的代表在哥本哈根聚会,同意要防止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提高 2 o C 。2014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宣布,到本世纪中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2010年减少40-70%。这个目标指引了2015年的巴黎协定。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即使在巴黎协定之前,皮尔.盖茨就说,他相信只有一系列的能源奇迹出现,才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有意义的进步。那就是说,不设法出现奇迹,这事儿就没有希望。那么,那些“奇迹”是什么?如果要在几十年后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它们现在就必须在实验室里出现,那就是前瞻性研究。 本辑关注温室气体排放的三个主要方向:电气、运输、食品和农业。本辑挑选了10个项目。他们选择最有希望的项目,访问了世界各地,看了垂直农场、电气飞机、机器人帮助的基因工程、钢发酵室,尝试绿色早餐的味道。六个月之后,他们吸收了某些最新的思想,用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他们还请著名的能源经济学家给以了评论。 在电气奇迹方面,特拉电厂的行波反应堆是 20 世纪的能源。从常识知道,乒乓球不能达到声速的 2 倍,也不能在重拍时把球拍打穿一个洞。特拉电厂的工程师开始设计一个高级的核动力反应堆,用压缩空气泡给访问者显示威力。它显示原子核分裂的关键概念:一个高速运行的小对象可以对某些看似不能动的物体产生很大的影响。类似地,一个小的高速运行可以对多年来无法撼动的电力工业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在这气候变化的世界,许多专家相信未来的电网将完全靠太阳能、风力和水力。但是,现在少数专家认为未来几十年清洁能源网将带来温室气体排放。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会比任何其他发电增长更快。到 2015 年其他发电将少于 2% 。为了建设未来的清洁绿色电网,许多专家说我们得依靠裂变能源。在无碳能源中,只有核裂变反应堆有高效可靠的发电记录,与气候和地址无关。商用的核反应堆自从第一个发电厂建造以来几乎没有变化。现在全世界 447 个核电厂已经老化,并显示其弱点,自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之后,核能处在一个危险状态,世界核能利用由 5.73% 降到 4.14% 。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和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由于代价过于高昂而抛弃。在别的地方,譬如中国 38 个反应堆能发电 330 亿瓦,还计划到 2024 年增加 58 亿瓦。现在全世界还有 50 个核电站在建设中。加上 110 个计划中的项目,将提供 1500 亿瓦,每年将避免 5 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为了得到如此的温室减排,运输行业必须放弃 1 亿辆汽车,或者说是所有法国、德国和英国的轿车都得停运。面对这样的情景,新建的一些美国公司追求去掉这些缺点的核电站设计。在麻省的坎布里奇,一个叫 Transatomic Power 的公司正在开发一个反应堆,它靠氟化铀液体运行,即锂和氟化物的混合物。在丹佛, Gen4 Energy 正设计一种更小的模块化的反应堆,它可以在远处快速部署。在这些新公司中,有一家 TerraPower ,在华盛顿州的贝尔维尤,实力雄厚,而且与急需核能的中国有关系。反应堆的开发部分由皮尔盖茨基金会资助,并成为公司的主席。为了证明该设计可行, TerraPower 明年将拆掉试验反应队,与中国国家核集团合作。为了减少煤的依赖,中国到 2020 年要增加 2500 亿瓦的可再生和核能源的能力。 TerraPower 的总裁 Chris Levesque 招人搞安全而又高燃料有效性的核反应堆。他说,反应堆的燃料不能很容易地用于武器。公司声称它的反应堆产生很少的废料,即使该反应堆弃之不用,它也不会造成灾难。 下图显示纳冷却的梦想: 在运输方面,人们期望的是兰天飞机,如下图。 在食品和农业方面,譬如垂直农场,如下图。 很抱歉, 10 个项目我只提到 3 个,而且,每一个都无法详细介绍。希望专业人士自己去参阅该杂志。也盼望中国人为奇迹的出现做贡献。
个人分类: 做学问|11885 次阅读|21 个评论
这损失该谁来承担
热度 12 Taylorwang 2018-6-1 07:29
今年以来我国化工园区面对越来越严厉的环保督查,目前全国各地已关停整改多处化工园区,众多化工企业面临生死抉择。当年也是因环保的要求,入驻化工园区成为很多化工企业的最佳选择,一时之间,全国各大化工园区可谓是“一票难求”。有幸入园的企业认为,化工园区可以成为企业环保的“保护伞”,不会再被关停。然而现实再一次狠狠“打脸”!。为何有些化工园区有整治却“治”不到位? 化工园区停产整顿,由此引起的损失,该由谁来买单? 不少人觉得环保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谁都可以搞环保。其实 从技术上来讲,环保不会比某个化工工艺的技术要求低,甚至技术要求更高。 我以前搞过化工厂,化工厂的原料都有质量标准,达不到质量标准的原料坚决不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但环保却有点例外,以我熟悉的废水处理为例,进入废水处理厂的废水,往往难以确定进水的质量标准,虽然有些废水处理厂也要求进水的COD不能大于某个数值,但废水的组成是千变万化的,有时,即使COD超标了,废水处理厂仍要进行处理,这就要求废水处理厂必须设置足够的安全保证系数。而要求安全保证系数大,则投资的费用也就跟着上升。 大部分环保工程往往只有社会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 ,这就导致不少老板能省钱就省钱,投标时,常采用最低价中标。俗话讲,“便宜没好货”,低价中标的环保设备运行过程中在进水的水质发生波动时,处理出水的污染物排放超标的风险就大幅增加了。 最近我朋友在某化工园区的化工厂,因园区废水排放超标等问题整个化工工业园被关停了,化工厂也不得不关停。他让我去看一看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这化工园区在湖南省,从广州坐高铁过去也就几个小时,园区中的大部分化工企业都停产了。这企业生产一种特种树脂,当年开发出来代替了进口产品,利润率曾高达一吨2万多元。由于利润太高,且大家心目中也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原来在工厂参与研发的技术人员,甚至原来工厂的一位营销人员,也从原来我朋友的化工厂跳出,而自己做老板建设新的化工厂。在这个化工园区,居然有四个生产类似产品的化工厂。一下子产品从供不应求,变为产能过剩,相互竞相压价,产品的利润也从一吨2万多元,降到几百元。这四个工厂,共同投资了四百多万元,合作建设了一座废水处理站,要求将工厂废水的COD值,从10000 mg/L 左右处理达到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纳管标准,即COD小于500 mg/L。这废水处理站与整个化工园区的废水处理厂都由国内一家环保公司负责设计、建设和运行。我看了投资四百多万元的废水处理站, 从专业的角度看,这废水处理站的生化处理过程完全失效,也许废水处理站从建好到目前为止,这废水处理站就从来没有能好好地运行过。 从废水站的厌氧反应器的出水看,水中仍是化工废水的气味,没有任何废水生化处理后的迹象。按设计说明要求,进水的COD应脱除95%以上,但这套装置的COD脱除能力应低于10%,这400多万元的投资完全打了水漂,整个废水处理站就是一个聋子的耳朵—摆设。我不用再去看整个工业园的废水处理厂了,肯定这个工业园的废水严重超标排放, 关停整改这样严重污染的化工园区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象这样不负责的环保公司,估计国内不少。一个废水处理站,从来都没有运行正常,拿了业主的钱,想着只要搞好当地环保局的关系,就心安理得,不求整改。 若没有这次严厉的环保风暴,这环保公司,仍一边赚着昧良心的钱,另一边让这化工园区仍继续污染下去。 环保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 现在国内的环保公司,多如牛毛,似乎搞环保不就是建几个水池接几根水管吗,还需要什么技术?只要有相关政府官员的关系,能拿到项目,都能搞环保。 这些所谓的环保公司,其工作重点并不在如何将污染物脱除,不是如何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来脱除污染,真正做到环保达标;他们整天想的是如何与环保官员搞好关系,如何偷鸡摸狗地假达标。这样的化工园区不关闭整顿,是不可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关闭了化工园区, 这些化工企业的损失由谁来承担呢?我想,应该是那些不知天高地厚,没有技术,不讲诚信的环保公司。 业主已投资给他们,让他们建设了废水处理站,且这废水处理站,也让这家环保公司运营,这环保公司也定期地按处理水量收取了废水处理费用,现在废水不达标,工厂不能生产,法理上这环保公司应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 只有这样,才能阻止那些只想利用关系,既没有相应的环保社会责任,更没有相关的环保技术能力就想开环保公司赚钱的冲动! 最近碰到一家新开张的环保公司,公司的投资老板原来是做房地产的,前几年在房地产行业赚了大钱,发了大财。现在国家开始对楼市进行调控,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口号,估计房地产爆发式的增长期已经过去,而近年来,政府对环保的力度不断加大,这些房地产老板,口袋里有的是钱,也想参与这次环保的盛宴,投资8000万成立了这家环保公司。 我相信能做房地产的人,其社会资源特别丰富,且经济实力雄厚 ,后来了解到广东的几家较大的环保公司,还真的有不少环保公司原来都有搞房地产的背景。该公司提出了一个新的垃圾分类及渗滤液处理技术,由于项目地理位置的要求,废水的处置要求零排放。我问他们,他们所谓的新技术,有没有实际工程应用?回答是目前还没有,若我们能做到达到他们的要求,废水这一块可以分包给我们做。对他们所谓的新技术,我又问若没有实际工程应用,有没有在实验室做过实验,有没有做过中试?回答仍是没有,但口口声声讲他们的方法一定能行。 我告诉他们,要我做这种废水的所谓“零排放”,我做不到,我也想不出有什么好技术,在那种苛刻的条件下能做到反谓的“零排放”。 我想,这样的从来没有搞过环保,“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人来搞环保, 只要能捞到项目,就保证能赚钱的思维来搞环保,若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只会吸引更多的口袋里有点钱,且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如房地产公司的老板),而没有任何技术的人来搞环保,这样做必将浪费更多的社会资源,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
14121 次阅读|18 个评论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英对照)连载之七:向环境污染宣战
蒋高明 2018-3-19 09:48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英对照)连载之七 向环境污染宣战 本书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教学课件光盘版) 作者 蒋高明 2.1.2 环境污染比比皆是 2.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everywhere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发展方式不合理,造成了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加剧,自然生态破坏严重。伴随着发展而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严峻问题。 Changes in my homeland epitomize China’s changes in the past 30 years or so.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an irrational growth mode has resulted in massive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ggravat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brought about serious ecological damag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arising from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a severe problem for current China. ( 1 ) 水污染 ( 1 ) Water pollution 先来说说水污染。上面提到的捧起来就能喝的河水,在中国北方几乎绝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又黑又臭的死寂的河流。中国已查明的各类源头废水排放总量达 2092.8 亿吨,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每年要与 155 吨废水为伴!如此大规模的废水排放,造成了中国内陆七大水系 ,近一半的河段遭受严重污染, 86% 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 Let’s begin with water pollution. Rivers like the aforementioned river providing drinking water for my hometown have almost disappeared in northern China, and been replaced by muddy, smelly and stagnant rivers. The total amount of identified wastewater discharge from all sources has reached 209.28 billion tons a year, namely 155 tons for each Chinese. Such a large scale wastewater discharge has caused serious pollution to half reaches of the seven major water systems in inland China. The water quality of 86% of urban rivers is generally well below required standards. 河水污染最重的,是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的淮河。环保部门在该河 2000 公里的河段取样分析发现, 78.7% 的河段河水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79.7% 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32% 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也就是说, 80% 左右的淮河水既不能饮用,也不能用于养殖水产品,不仅如此,约 1/3 的河水连农业灌溉的功能都丧失了,淮河已经名副其实地变成了一条死寂的河流。 The Huaihe River, lying between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most heavily polluted of all. Sample analysis from a 2,000-kilometer section of the river indicates that 78.7% of the water does not meet the standard for human consumption, 79.7% is below the standard for supporting fishery development, and 32% cannot be utilized for irrigation. In other words, about 80% of the river is suitable neither for drinking nor for aquaculture and 1/3 of the river has lost its function for irrigation. The Huaihe River has turned into a dead river in the true sense of the word.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非常缺水,是世界上水资源最贫乏的 13 个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中国本来就紧张的水资源,因污染而进一步告急。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China is among the 13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ich are short of water, with the per capita share of fresh water being 1/4 of the world average! China’s water resources are further aggravated by pollution. ( 2 )大气污染 ( 2 ) Air pollution 再来说说严重的大气污染。 中国已查明的各类源头废气排放总量达 63.7 万亿立方米,人均排放 4.7 万立方米的废气!工业废气排放量中,二氧化硫 4345.4 万吨,烟尘 48927.2 万吨,氮氧化物 1223.9 万吨,粉尘 14731.5 万吨。其中,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河北省工业污染源数量居前 5 位 。 Next is the air pollution. The total amount of identified exhaust emissions in China from all kinds of sources has reached 63.7 trillion cubic meters, namely 47,000 cubic meters emitted per capita. Among the total discharge of industrial waste gases, the amount of sulfur dioxide is 43.454 million tons, fumes 489.272 million tons, nitric oxide 12.239 million tons and dust 147.315 million tons. The top 5 provinces for industrial waste discharges are Zhejiang, Guangdong, Jiangsu, Shandong and Hebei. 2013 年 7 月 31 日,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结果显示, 2013 年上半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 74 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都十分糟糕。其中,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占 21.2% ,达标天数仅为 24.2% !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已经成为了奢求。因为空气污染,全球 10 个卫星照片拍不到的城市, 7 个在中国。 On July 31, 2013, 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nounced that, in the first half of 2013, the air quality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74 other cities was awfully bad. The number of “heavily polluted” or “severely polluted” day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ccounted for 21.2%, and days reaching the required environmental standard only accounted for 24.2%! Blue sky, white clouds, and fresh air have become luxuries. Because of air pollution, 7 cities in China are enlisted among the 10 cities in the world that often cannot be seen by satellites. ( 3 )固体废弃物污染 ( 3 ) Solid waste pollution 水和空气污染物流动性强,而固体废弃物则长期不能得到扩散,只能占地堆放。 中国每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 38.5 亿吨,但综合利用量只有 18 亿吨,仅占 46.7% ,其他 53.3% 的工业废弃物,全部作为污染物被堆放在环境中了。工业废弃物中除了含有大量难以降解的物质外,还常常含有重金属、辐射物、致癌物以及致突变物质,不经处理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会对人群的健康造成影响。比如一些“癌症村”,总能在其周围找到工业废弃物的影子。 Water and air pollutants are fluid, but solid waste often get stuck or stacked on the ground and are hard to be removed. China produces 3.85 billion tons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 every year, but only 1.8 billion tons (46.7%) are currently being utilized. Others (53.3%) simply pile up to become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in various forms. In addition to materials difficult to decompose, industrial waste often contain heavy metals, radioactive materials, carcinogenic and mutagenic compounds which will not only cause sever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if not properly treated at their source. In some “cancer villages”, for example, you can always find industrial waste somewhere nearby. ( 4 ) 海洋污染 ( 4 ) Marine pollution 由于陆地上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那些通过河流搬运来的污染物使海洋改变了颜色。三角洲地区呈现浓浓的黄色,近海则常常因赤潮爆发呈现红色。 Due to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n land, pollutants that are transported by rivers stain and discolor ocean water. The water in some delta areas has turned deep yellow, while offshore waters become red because of the “red tide” resulting from algae feeding on elements from pollutants. 中国近岸海域 293 个海水水质监测点显示,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为 2.9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 4.5 个上海市遭到了严重污染。对 18 个海洋生态监控区的监测表明,主要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都受到了轻度或中度污染。 Data from 293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tations in China’s offshore areas indicate a total of 29,000 square kilometers of chronic severe pollution, an area 4.5 times greater than Shanghai. Data from 18 marine ecological monitoring areas show that major bays, estuaries and coastal wetland ecosystems are all subject to a mild or moderate contamination. 人类生活在陆地上,很容易下意识地这样想:城市里的污染,人们寄希望于河流排出;河流受到污染,人们寄希望于增大流量尽快排走。但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污染最终会被排放到生态环境中。海洋为陆地输送水分,但是其他物质只能被留在海洋里代谢。海洋成了人类排放污染物的最终归宿地。 People tend to assume that pollution in cities can be eliminated by rivers; pollution in the rivers can gradually be dispersed by rising tides. However, we have only one earth, and pollution will always end up in the same place, the environment. The sea can supply water to the land, but other materials can only stock up in the sea, making it the ultimate storing place for pollutants. 中国内陆七大水系: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黄河、长江中下游、珠江中段。 The seven major water systems in inland China: Huaihe River, Haihe River, Songhua River, Liaohe River, Yellow River,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Pearl River. 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河北省工业污染排放分别占全国工业源总数的 19.9% 、 17.1% 、 11.8% 、 6.1% 和 5.1% 。 Industrial pollutant discharge in Zhejiang, Guangdong, Jiangsu, Shandong and Hebei provinces accounted for 19.9%, 17.1%, 11.8%, 6.1% and 5.1% of the country’s total industrial waste sources respectively.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4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国家叫停洋垃圾进口点赞
热度 3 蒋高明 2017-12-17 19:29
为国家叫停洋垃圾进口点赞 蒋高明 2017 年 7 月 27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决定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禁令实施后,来自生活源废塑料、未经分拣废纸以及废纺织原料、钒渣等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 24 种将率先停止进口。至 2019 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碳废弃物,分批分类调整进口固体废物管理目录,逐步有序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这个消息对于中国环境保护来讲,无疑是个重大利好的消息。要知道,在禁令之前的 2016 年,我国就从欧洲、日本和美国进口了 730 万公吨废料胶和 2700 万吨废纸。 我国的这一禁令,让依靠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廉价生态环境为代价,处理自身垃圾的发达国家的好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一些以出口洋垃圾为职业的欧美人士,将失去工作。据 美国废料回收业协会主席威纳透露,当地有约 15.5 万名工人从事直接与将废料出口到中国有关的工作,平均工资 7.6 万美元。无疑,我国的这一禁令,将会严重影响美国垃圾工人的饭碗。 进入 2017 年 12 月以来,英美多家媒体密集报道了该国因为中国垃圾禁令,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全面禁令将在 2018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行,用英美垃圾回收商的话来说,就是,用不到 6 个月的时间,来改变他们 20 年的垃圾处理体系。 美国是全世界垃圾产生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垃圾被美国回收商卖到国外,这其中有一半都出口到了中国。美国以优美的生态环境自居,甚至有人称美国的空气都是甜的。但那些崇洋媚外的部分国人做梦都想不到的,美国等发达国家产的废弃塑料等垃圾,出现在太平洋另一端的中国,毒害着我们的国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号称科技大国的美国,垃圾出口竟然是他们最大的出口项目之一。中国洋垃圾进口禁令出台后,美国多地开始陆续将一些塑料制品排除在回收行列之外。如果放在以前,它们都会被装上货轮,千里迢迢运往中国进行处理。禁令颁布后,美国塑料垃圾失去了一个最大的出口国,成堆的塑料垃圾和其他垃圾开始逐步 “ 占领 ” 了各地垃圾回收站的大门、停车场 …… 美国人正在为他们的浪费和高能耗的生活付出代价,当中我们不再进口他们的洋垃圾后,美国本地垃圾处理能力和再回收能力根本不足以应对这些庞大的 “ 垃圾堆 ” 。 和美国一样,英国垃圾出口受阻后将直接对本国造成危机,因为英国本土对处理这些东西完全是力不从心的。自 2012 年开始,英国向中国出口了 270 万吨塑料垃圾,这让英国人感觉没有了垃圾,整个社会好像更环保了。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几乎都是低级塑料垃圾,如今这些塑料垃圾将被留在英国,让英国人自己头疼去了。英国每年 55% 的塑料垃圾都出口到了我国。如今我国禁止进口洋垃圾,英国人将面临最棘手的问题——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 “ 垃圾大潮 ” 。许多英国人和那些坚持环保理念的美国人一样,并不知道他们自己实现清洁环保的代价,是让其他国家的人们受到了毒害。 受中国新政策影响,新西兰某些垃圾也将无法出口到中国。 2016 年,这些出口到中国的垃圾总值为 2100 万纽币,其中包括废弃塑料( 820 万纽币)、未分类的纸类( 960 万纽币)、钢渣( 300 万纽币)以及少部分废弃纺织品( 2 万纽币)。 西方国家一边高呼环保清洁,一边却产生着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垃圾。数据显示,全球每年产生 4100 万吨电子垃圾,其中废弃的电脑和智能手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预计 2017 年全球电子垃圾总量将增长到 5000 万吨。不幸的是,这其中的 90% ,都倾销至了发展中国家。加纳、尼日利亚、中国、巴基斯坦、印度和越南等亚非国家正逐渐沦为非法电子垃圾的回收站。 笔者第一次关注洋垃圾这个话题,是 2002 年前后与原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金鉴明院士一起出席学术研讨会(同台报告)。在金局长的报告中,他指出了洋垃圾问题,但当时还没有什么深刻印象。直到 2007 年,笔者的博士生刘美珍在英国谢菲尔德做博士后时,她发过来的一则消息引起了笔者高度重视 —— 英国人的垃圾通过豪华游轮运输到中国处理。当时听到那个消息,笔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连续在新京报、中外对话、科学时报等撰文呼吁禁止洋垃圾进口。后来听说海关部门在几个地方追堵洋垃圾。本来以为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杜绝了,不料 2015 年前后,中国北方又曝光了日韩等洋垃圾的处理厂,且就在华北某著名湿地周围。我才知道问题的处理并没有那么简单,背后的利益博弈远远复杂的多。 中国因为环境问题在国际社会上饱受争议,但国际大家庭,尤其是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其实也在其中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这其中就包括向中国输出垃圾废料。在禁令颁布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旧塑料进口国,而这些废旧塑料的来源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我们不禁要问,你们的所谓人权呢?公平发展呢? 其实,洋垃圾塑料厂的工作又脏又累,真正在一线的劳动者其收入却很微薄。某女工每天的收入大概 40 元,这可怜的收入甚至不能支持她去医院生产的费用,而是选择在工厂墙外的菜田里生下孩子。生子 10 天后还要继续干活,孩子饿了就随时在垃圾里给孩子喂奶。河北某废旧塑料产区内的一座池塘,里面的水因为污染而变成了怪异的粉红色。园区虽然也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集资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但这里几乎全部的塑料工厂的污水依然直接向外排放。仅用了十几年,这里的地下水就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而不能饮用,村民只能买水喝,这同时也给一些贫困的家庭增加了相当的经济负担。 曾经有一段时间,流经华北某塑料园区的一条河流,河水早已不再清澈,鱼虾死绝,甚至河水都不能用来浇灌庄稼。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华东某地,清洗塑料的废水侵蚀了附近的稻田;在华南某塑料园区的周边,河涌全部污染,当地大量的鱼塘受到影响,养殖户苦不堪言。 这些都是处理洋垃圾造成的二次污染惹的祸。可见,叫停洋垃圾进口,还我国优美的生态环境,是顺民意之壮举。 “只有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中国叫停洋垃圾,英美等发达国家立马暴露了其环保对策的“肮脏”一面——原来他们是将垃圾转移到别的国家去了。除了垃圾,那些严重污染的工业项目也转移到别的国家,至今发达国家使用的大量农药、除草剂、化肥是在中国生产的。 看到国家叫停洋垃圾,笔者是激动不已的,多年的呼吁终于有了结果。由此,笔者又联想到那个高大上的、争议了很久的农业高科技(笔者关注也整整十年),如果我国停止进口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苜蓿等农作物,转而进口俄罗斯等国家的非转基因粮食,美国农业还那么高大上吗?美国农民还或活得那么滋润么?那些挺转专家还会有那么大的底气么? 旧文重发: 中国必须旗帜鲜明地拒绝洋垃圾 2007 年 8 月 2 日 https://www.chinadialogue.org.cn/article/show/single/en/756-China-must-say-no-to-imported-waste 英国每年向中国运送约两百万吨的垃圾。蒋高明说,通过向海外运送废物,英国不惜牺牲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来维护自己的家园。 最近,笔者在英国谢菲尔德做博士后的学生发来一则 消息 :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出洋垃圾。全球最大的货轮 爱玛 · 马士基 号圣诞节后,一次就将满载的 17 万吨垃圾,倾倒在广东佛山南海联滘村。在散落的垃圾里,随处可见英国著名超市 “ 特易购 ” 的塑料袋,还有花花绿绿的食品包装纸。据学生称,这个消息最早是由英国当地媒体 “ 天空电视台 ” 披露的。 中国每年有价值 160 亿英镑的货物运往英国,然而作为 “ 回报 ” ,英国破天荒地将 190 万吨垃圾运回中国。过去短短 8 年间,英国运往中国的垃圾重量竟狂涨了 158 倍!这些 “ 洋垃圾 ” 中,以很难降解的废塑料等为主。 自然界中,由于动物、植物、微生物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基本不产生废物。分解动植物产生的 “ 垃圾 ” 及其尸体的,是微生物和食腐动物。但是,对于人类制造的 塑料 、农药颗粒以及其它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微生物和食腐动物们却 “ 啃 ” 不动。人们称那些自然界不能降解的有机化合物,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POPs ) 。 2004 年正式生效的国际《 斯德哥尔摩公约 》,把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芬、六氯代苯、二恶英、呋喃以及多氯联二苯 12 种化合物列为首批对人类危害极大的 POPs, 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它们在自然界中滞留时间很长,毒性极强,并可通过呼吸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中毒、癌变或畸形,甚至死亡。 在洋垃圾处理现场,工人们挑拣出废塑料,把它们融化后再次利用。燃烧发出的阵阵浓烟刺激着人们的鼻腔,燃烧后的化学废物直排放到附近的河水里,把河水都染成了黑色,并直接影响了下游广州的环境质量。但是,这还不是问题的终结,更严重的还在后头。 焚烧塑料类垃圾过程极易产生上述 12 种 POPs 的至少 5 种,即列在清单上的后 5 类。可见,中英不法之徒在将洋垃圾倾倒中国的时候,同时将 5 种剧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留在了中国。这些污染物的危害时间之久,用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的李国刚总工程师的话来讲,即使现在停止引进, “ 最早也要在未来第 7 代人体内才不会检出这些物质 ” 。 将垃圾倾倒别国的做法是典型的 “ 以邻为壑 ” 。美国人均消费包装塑料量达 23.4 公斤 , 日本 20.1 公斤 , 欧洲 15 公斤,而中国最少,约为 13 公斤。发达国家早就意识到 “ 白色污染 ” 的危害,采取 “ 回收 和替代 ” 双管齐下的方式,基本上消除了其危害。以美国为例,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主要是填埋废塑料,后来发现塑料长期不降解,转为回收废塑料。目前已建立严密的分类回收系统,废塑料回收利用率较高。但是,依然有一些国家如英国等,采取将别国当作 “ 垃圾场 ” 的做法,出口了之。既输出了污染,还赚取了 “ 黑心 ” 钱。 大规模垃圾出口的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英国官员承认,那些向中国出口垃圾的公司可以两头拿钱。英国地方政府首先要向这些垃圾处理公司支付每吨 35 英镑的费用,而垃圾公司根本不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就装进集装箱,省下了这笔处理费。此外,他们还从中国进口商那里获得另一笔可观的出口收入 ―― 中国人买 “ 洋垃圾 ” 支付的费用 ! 这个由英国本地媒体揭露出来的垃圾倾倒事件,让我们尤感震怒。我们不禁要问,那些昧着良心坑害自己同胞的 “ 中国进口商 ” 是谁?监管方到哪里去了?当地河水都染成了黑色,环保部门怎就视而不见?在堆积如山的 “ 洋垃圾 ” 里,工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处理垃圾,政府职能部门干什么去了?如果有一个环节守住了自己的职责,洋垃圾就不会大摇大摆地进入中国。遗憾的是,所有该睁大的眼睛,在利益面前,似乎全都闭上了。 垃圾出口国外,将别国当做垃圾场,英国政府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2005 年,时任英国环境部长 埃利奥特 · 莫利 ,信誓旦旦地对媒体保证: “ 我们绝不允许用这种方式倾销未经处理的垃圾 ” 。时隔两年,现任英国环境大臣布拉德肖却宣称, “ 垃圾舰队 ” 航行到中国对全球变暖的 “ 影响极小 ” ,因此公众不必担心。布氏甚至暗示,从中国运货到英国来之后,如不捎带一点什么回去,无疑是一种 “ 资源浪费 ” 。他所谓 “ 资源浪费 ” ,无非就是英国地方政府只要向这些垃圾处理公司支付每吨 35 英镑的费用,那些垃圾就可以不用分类处理便能装进集装箱了,仅此一项就可省下大笔的垃圾处理费。此外,他们还能从中国进口商那里获得出口收入。为了维护自己的家园,不惜牺牲别国环境,一贯风流潇洒的英国绅士风度哪里去了? 这里,我们不禁想起了 160 多年前的那 场战争 。当时,英国人为了获得白银,转嫁国内经济危机,竟将害人的鸦片输入中国,造成了中国国力和民众身体的衰弱。今天,他们故伎重演,堂而皇之地向中国输出其高消费后的垃圾。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两次事件都发生在广东。只不过烧化洋垃圾比起 “ 虎门 硝烟 ” 来,冒出的是不同的烟,出的是不同的气。 我们是该警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大举 “ 入侵 ” 的时候了,洋垃圾入侵中国,已为多年来的一个严肃话题。不仅英国,美国、日本等每年也将洋垃圾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而中国沿海的一些小港口,已是名副其实的 “ 洋垃圾场 ” 。中国的未来,决不能成为发达世界的 “ 垃圾场 ” 或 “ 垃圾沟 ” ,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拒绝洋垃圾!对于那些以牺牲中国 13 亿人生态环境,谋求暴利的中外不法之徒,必须予以坚决的打击。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他提出的“城市植被”概念和“以自然力恢复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等观点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China must say no to imported waste The UK sends almost two million tonnes of rubbishto China every year. By shipping its trash abroad, says Jiang Gaoming, Britainfavours its local environment at the expens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twas a message from my former student, now at Sheffield University, whichalerted me to the story firstreported by Sky TV: that Britain is transporting huge quantities of solid wasteto China. The report said that in one recent trip the world's largest containership, the Emma Maersk, had delivered 170,000 tonnes of trash toLianjiao in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Carrier bags from Tesco, the UKsupermarket, and waste from food packaging were easily visible in the scatteredrubbish. Everyyear, China exports £16 billion worth of goods to the UK. In return, Chinareceives 1.9 million tonnes of waste from the UK, the bulk of itnon-biodegradable plastic . In only eight years, the amount of rubbish shipped toChina has increased more than 150 times over. Natureitself produces virtually no waste; one creature’s waste will be food foranother. But even the most voracious of species cannot break down the organiccompounds found in plastics. These are known as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and 12 of the most harmful of these chemicals were restricted or banned by the2004 StockholmConvention on POPs . These chemicals linger in the environment forlong periods and can enter the human body through food or respiration, causingpoisoning, cancers and even death. Workerspick the plastic out of this imported rubbish, which is then melted down andreused. The fumes from the melting process act as an irritant, and the chemicalbyproducts of the process are dumped into nearby rivers, blackening the waterand damaging the environment in the city of Guangzhou, which lies downstream.But this is not the worst of it. Burningplastics results in the release of at least five of the 12 POPs listed by theStockholm Convention. When these criminals – both Chinese and British – dumptheir rubbish on Chinese soil, they bring with them these toxic chemicals. “Itwill take seven generations for these pollutants to disappear from the humanbody,” warned Li Guogang, chief engineer at the China National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 Overseaswaste dumping is a classic case of countries exporting their problems. Theaverage American discards 23.4 kilograms of plastic packaging a year. In Japanand Europe the figures are 20.1 kilograms and 15 kilograms respectively, whilein China it is a mere 13 kilograms. Developed countries recognised the threatsthat plastics pose long ago, and responded by using new materials anddeveloping recycling . Before the 1980s in the US, waste plastic wasdumped in landfill sites, but a sorting and recycling system now allows a highlevel of reuse. But some nations, such as the UK, prefer to use other countriesas rubbish tips – exporting their pollution and turning a profit at the sametime. Itis this profit that drives large-scale exports of waste overseas. Britishofficials admit that waste exporters earn on both sides of the trade. They earn£35 per tonne of waste from local councils in the UK, and then instead ofprocessing anything, pocket the cash and sell the waste on to Chineseimporters. This trade, exposed by the UK press, has left China asking angryquestions: who are these Chinese importers that are willing to endanger thehealth of their own people? Who is responsible for monitoring these firms? Howcan the local environmental authorities turn a blind eye when China’s riversare running black? Where is the government when workers risk their livessorting rubbish? If any one of these organisations fulfilled itsresponsibility, this trade would have been stopped, yet they look the other wayfor the sake of profit. TheUK government surely bears some responsibility. In 2005, Elliot Morley ,then UK Minister for Environment, pledged to end the dumping of unprocessedwaste. Two years later, the current Minister for Local Environment, Marine andAnimal Welfare, Ben Bradshaw, said the public did not need to worry about thistrade, as its impact on global warming is tiny. He even hinted that it would bea “waste of resources” for ships to return to China empty, referring in fact tothe £35 pounds per tonne that would otherwise have to be spent onprocessing the waste, and the income that would be lost from Chinese importers.Sacrificing another country's environment to defend its own backyard – whateverhappened to Britain’s tradition of the “gentleman”? Onecannot help but be reminded of the Opium Wars of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resolve their economic crisis, the British peddledopium in China – to the harm of both the nation and its people. And now theyare up to their old tricks, exporting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extravagantconsumption. Even the location – Guangdong – is the same. The difference isthat now the smoke comes not from the opium burnt at Humen ,but from burning plastics. Bynow we should be alert to these “invasions” from developed, capitalist nations;the dumping of waste in China has been an issue for years. The US and Japan arealso involved, and have turned minor Chinese ports into rubbish tips. Chinamust not allow itself to become the world's dumping ground. We must shut downthe profit-seeking criminals – both i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 whothreaten China’s environment, which 1.3 billion people rely on. Jiang Gaoming is a professor at th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Botany. He is also vicesecretary-general of the UNESCO China-MAB (Man and the Biosphere) Committee anda member of the UNESCO MAB Urban Group.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6885 次阅读|3 个评论
朱鹮:飞出秦岭的“中国红鹤”
jiangming800403 2017-6-14 18:21
博主回复(2017-6-419:57) : 朱鹮是一种对环境要求很高的鸟,也是日本文化中的圣鸟,日本工业化以来,朱鹮种群数量锐减。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政府与科学家投入了大量精力保护本土的朱鹮种群,但是日本本土的朱鹮似乎都得了不孕不育症,日本的保护朱鹮计划历时三十年最终无疾而终。 朱鹮在亚洲最后的栖息地,在中国陕西的秦岭山中。目前日本200只左右的人工饲养朱鹮种群,都是中日关系良好期间,中国分三批赠送给日本的五只朱鹮的后代。 与此同时,中国朱鹮的放养种群,已经飞出秦岭,落户于西北第一个煤矿工业城市,有中国“顿巴斯”之称的铜川市沮水河流域。朱鹮的故事能说明铜川的环境质量比日本还好吗?还是说中国朱鹮经过长期进化,比日本朱鹮更能适应环境污染了。
个人分类: 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28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四十五:对无锡“水荒”的深层思考
蒋高明 2017-6-11 16:35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四十五 对无锡 “ 水荒 ” 的深层思考 蒋高明 本文载《中国生态六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16 2007 年,以经济发达闻名全国的江苏无锡市闹起了 “ 水荒 ” :饮用水大面积污染,个别地段自来水都不能洗脸;水质粘稠,带有极强的刺鼻腥臭味 ( 甚至空气中都弥漫着臭味 ) 。一时间,饮用水告急,市民纷纷抢购矿泉水。 据分析,此次“水荒 ” 因太湖蓝藻突然爆发所致,如鼋头渚景区的碧水已经变成绿水(蓝藻的颜色)。太湖水已经臭了好长时间了,尽管采取了治理措施,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太湖“生态欠账”太多,最终导致了江南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自来水污染事件。然而,这个事件是偶然的么? 无锡“水荒”是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所积累“灾难”的一次总爆发。如我们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即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改变环境治理思路,今后这样的恶性事件还会“层出不穷”。 我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 86% 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全国被污染水系中,比较严重的是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长江中下游以及珠江三角洲等工业比较发达地区。水体污染小河重于大河,北方重于南方。据估计,全国有 7 亿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 , 1.64 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 3500 万人饮用硝酸盐 ( 严重致癌物质 ) 超标水。 太湖蓝藻爆发和云南滇池“水华”形成的原因是一样的,这就是陆地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在湖水里集中,以蓝藻、裸甲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水中氧气缺乏,鱼虾类死亡、水体变臭。城市居民直排生活污水、农田化肥、农药污染,尤其工厂不达标排放是造成水体 “ 富营养化 ” 和水体变臭的根本原因。 2007 年,我曾 领导 5 人小组在无锡五里湖参加国家 863 计划《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下属的子专题研究,该项目由国家投资,应无锡人民政府邀请进行太湖湿地生态修复。是时,无锡市投入了大量经费,请美国人设计方案,对湖滨带进行整改,清理了一些废弃鱼塘;采用了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重污染水体底泥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三大技术。科学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试图修复被长期污染的太湖湿地。如今,这个投资 2 个多亿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验证,研究成果可谓丰硕,我的大名也在“功臣之列”。可 2007 年太湖蓝藻爆发,顿觉如芒在背。 实际上,我在太湖开展课题期间,就曾对“边治理,边污染”的效果产生过怀疑。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近 20 亿的治理费用,但是,你治你的,我污染我的。我在现场看到,太湖边的居民将粪尿、洗衣废水等直接排入太湖;园林工人在岸边喷洒农药,后被雨水带到湖里。这还不包括上游大量的工厂,农田,居民对大太湖排放的污染物的行为。同样是一盆水,你在下游或局部治理,我在上游或其他地方排放,结果最终还不是一样的吗?在普通人眼里,污染是自己的事情,治理是国家的事情,甚至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地处江南水乡的人会没有水喝;在企业家眼里,交罚款比上污水处理设备合算得多。长期累计的后果就江南水乡 “ 水荒 ” 悲剧。 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带来了太湖流域的繁荣,创造了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10% 、财政收入 16% 的奇迹。但是,由于 “ 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 ” ,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已遭受空前破坏,连续多年发生了湖泊萎缩、功能衰退、水质污染、湿地减少等现象。这次无锡 “ 水荒 ” 就是对我国环境保护敲响的又一次警钟。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6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四十四:为什么四百万人等水喝
蒋高明 2017-6-8 09:13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四十四 为什么四百万人等水喝 蒋高明 本文载《中国生态六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16 2005 年 11 月 13 日,吉林石化公司发生爆炸事故。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苏家屯段硝基苯浓度超标 28 倍!拥有 400 多万人的哈尔滨市一度出现了水恐慌:饮用水被抢购一空; 24 日零时起哈市下令关闭取水口,停水 4 天;所有洗车、洗浴行业全部停业;从河北紧急调运 700 吨活性炭处理污水;从大庆紧急请来专业队伍打井 948 眼,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恢复哈尔滨的正常供水。 400 万人等水喝,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为避免造成公众恐慌,当地政府不及时发布污染信息,寄希望于 “ 通过丰满电站开闸放水,将受污染的江水稀释到达标水平 ” 。他们盼望大流量的清洁水将污染物冲淡,以便 “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殊不知,这样做将治理的难度加大了。如果救火的时候就考虑到不让高浓度污染物流进江中,就不可能发生这么严重的水污染。对待进入环境的有毒物质,用水冲洗、稀释,不是治理污染,而是制造新的污染。进入松花江的硝基苯 “ 不争气 ” ,偏偏被国家环境保护局监测出来了。类似事件其它地方也出现过,如几年前南京曾有人偷盗了一罐氰化纳,后来发现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就随手扔在路上导致泄漏。结果有关部门也是将氰化纳往路旁的水塘里冲,整个水塘被污染。本来只需几桶土就可以处理的事故,放大到以成百上千生命受危害的高度代价 ( 氰化物是高致癌物质 ) 。因此,绝不能采取不负责任的做法稀释污染物,造成治理难度扩大化。 然而,就是这么一条极不负责、将环境污染扩大化的做法竟然有人为之唱 “ 赞歌 ” !有人还撰文 “ 放水冲刷松花江,水坝、水电站凸显生态保护功能 ” 。说什么 “ 为了缓解江水污染情况,稀释污染物、用大量洁净的江水冲刷被污染江段,是消除污染影响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为此,上游的丰满水库加大放水流量,目前已经达到了 1000 立方米/秒以上,此外,今年 9 月 15 日下闸蓄水的尼尔基水库也把放水流量提高到 120 立方米/秒,大量洁净的水体将大大缩短清除松花江污染水体的时间。 ” 并 “ 沾沾自喜 ” 地声称这一壮举的前提, “ 就是因为我们已经建立了尼尔基、丰满等水电站,可以对江水的流量进行人工调控。 ” 其结论是 “ 放水冲刷松花江的现实,凸显了水坝、水电站生态保护功能,这已经再一次用事实说明 ‘ 水坝只会破坏生态 ’ 的反坝宣传,是一种阻碍社会进步、反对人类文明的谣言。 ” 真是不打自招。中央正拟对掩盖松花江污染、并错误地放水释放污染物的当事人给予严惩。因为,当事人开闸放丰满电站水库清水,试图稀释松花江污染物,结果造成治理难度加大,造成哈尔滨 400 万人水恐慌,并由此引发了我们的邻居俄罗斯向中国索赔,我国政府也不得不向邻国道歉,使得本来为国内的污染事件国际化了。这一系列恶性事件的总 “ 后台 ” 竟然是自称 “ 人类文明 ” 代表的水博先生,真是不可思议!由此可以推断,水博先生极力支持的怒江水电开发是否也出于一种 “ 一旦事发 ” 后, “ 一冲了之 ” 或者 “ 一走了之 ” 呢?如此上马的怒江大坝,就不由得我们不捏一把汗。 空气、水、食物这些看似最平常不过的东西,紧张起来的时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它们关系的是活生生的人命。 53 年前,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使 4000 人丧生,其元凶是空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硫,人因 “ 喘不上气 ” 来而丧生; 50 年前,日本熊本县水俣市甲基汞工业废水污染不仅毒死了大海中的鱼类,而且使食用这些鱼类的上万人生了一种可怕的怪病:手脚麻木,哆嗦,头疼,耳鸣,视力减退,听力困难,言语表达不清,动作迟缓,失去味觉嗅觉乃至死亡,致死者超过 1400 人; 20 年前,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造成 31 人死亡,数万人遣散。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浓烟滚滚过后,漂在松花江上的硝基苯,虽未造成直接的人员死亡,然下游四百万人受灾,这在全球恶性污染事件中也算够严重的了。即使苯在常温下极易挥发,但有些苯的合成物如五氯硝基苯,却不溶于水,对水体环境有严重危害。因此,这次吉林石化带来的并不是简单的哈尔滨停水数日,更重要的整个松花江的生态被破坏,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很难恢复。 此次污染爆炸泄漏事件的影响完全可以减少损失的,只是有关当事人 “ 欲盖弥彰 ” ,才造成了事态的扩大化。事故发生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石化公司有关负责人以 “ 到目前为止,未造成大气污染 ” 对此恶性事故 “ 轻描淡写 ” 而过;而对水体是否被污染,却只字不提。在 14 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吉林市的负责人向媒体信誓旦旦地 “ 保证 ” :根据专家检测分析的结果,爆炸不会产生大规模污染,整个现场及周边空气质量合格,没有有毒气体,水体也未发生变化。这种不负责任的结论是那些专家检测的?殊不知,那些污染物一旦释放到环境中去,并不像水博先生想的那样 “ 美 ” ,污染不是那么容易被 “ 化 ” 掉的。 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不仅是生产安全事故,而且派生出环境污染,下游的哈尔滨早就该对此引起高度警惕。然而,哈尔滨有关部门同吉林政府一样,明知道江水受污染,但以事件可能引起恐慌为理由,决定隐瞒真相,对外宣称停水只因 “ 维修管道 ” ,同时命令武警进入戒备状态,提防社会不稳。最终因为理由牵强, “ 纸包不住火 ” ,才公开真相。实际上, 11 月 21 日,有关水污染的 “ 小道消息 ” 就在哈尔滨市民中传开,部分市民陷入恐慌,抢水、抢食物的人群拥进超市,手机通讯也一度 “ 瘫痪 ” 。后来再采取应急机制,应急的 “ 成本 ” 明显增大了。以 “ 防恐慌 ” 造成 “ 更恐慌 ” 。 地震、海啸、飓风等突发环境事件是人类所无法预料的,但是环境污染事件是能够预料的。将化工厂建在几百万人饮用水源的上游,本身就犯了和常识性的错误。当然,吉林石化是上世纪 50 年代苏联专家帮助我们设计的,但是,当代人运行这个随时都会发生保找到 “ 庞然大物 ” 时有没有考虑到危害性?应急的方案是什么?全国这些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 ” 的工程还有多少?湖北某市将千万吨的乙烯裂解厂建在城市的上风向,是不是又犯了常识性的低级错误?从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两级政府的临时应急举措看,这次事件得到了比较稳妥的化解,但潜在危机仍在。在几百万人的大城市上游建造污染企业,不管是百年一遇,还是千年一遇,都要考虑到其随时都有爆发危机的可能性。这些环境保护上的常识性错误用几百万人的恐慌来验证,未免太严酷了。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暴露的仅是我国环境污染事件的 “ 冰山一角 ”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上以往对环境保护重视力度不够,我们的生态环境出现了很多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们的人均 GDP 刚过 1000 美元,就出现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土地被酸雨污染;三分之一的城市居民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三亿多农民喝不上清洁的水。难道这个严酷的现实还不能唤起我们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么?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20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三十九:抢救乡村湿地
蒋高明 2017-5-14 05:39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三十九 抢救乡村湿地 蒋高明 本文载《中国生态六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16 2008 年春节期间,从我的家乡沂蒙山区农村传来一个好消息:为解决农田灌溉难题,市政府专门下拨 5 万元经费打井。地点选在当年的 “ 涝洼地 ” 上,那里曾经是一片湿地,上世纪 60 年代末还种植过水稻。然而遗憾的是,专业打井队从 4 月份动工,向下钻了 200 米后,依然不见水的影子,一个月后,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曾经的 “ 涝洼地 ” ,而且常年土壤湿润的地方打不出水来,乡亲们大惑不解。原因到底在哪里?这得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说起。土地联产承包后,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以前敲钟下地总有也干不完的活,现在分地后,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庄稼活很快就不够干了,土地遂显紧缺,那些 “ 涝洼地 ” 就成了农民待垦的 “ 荒地 ” 了。他们深挖排水沟,并从远处运来沙土堵住泉眼,再垫上厚厚的土,湿地变干了,村子里多出了几十亩耕地。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周围村庄纷纷仿效。仅仅几年工夫,村子里的大小池塘 “ 蒸发 ” 了,季节沟渠也被整平了,河道两边的天然植被也被砍光了,就连几百年保留下来的坟地也被平整成了耕地。总之,村里能够存点水的地方都被整成了平地,在城镇周围的土地则被沥青水泥封闭了。乡村土地多了,但湿地消失了,干旱的天数多了,连地下水也打不出来了。 在全国范围内,乡村湿地的消失更加触目惊心。在北方,河北省过去 50 年来湿地消失了 90% ,即便侥幸存留的湿地,八成以上也变成了污水排泄场所;陕西关中一带 30 多个县,几十年来消失上万个池塘。在南方,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从最高 4000 平方公里 减少 到不足 50 平方公里。因湿地消失,干旱几度由北方转移到鱼米之乡的江南。 2007 年,鄱阳湖大旱,湖畔城市上千万人遭受饮水危机。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状况更不容乐观。内蒙古阿拉善盟,由于上游地区大量使用黑河水资源,进入绿洲的水量由 9 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不足 2 亿立方米,致使东西居延海干枯,几百处湖泊消失。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因上游大量开荒造田,造成下游 350 公里的河道断流,罗布泊、台特马湖已干枯沦为沙漠。 关于乡村湿地的消失,很多人非常轻易地归因为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降水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对湿地造成了影响,尤其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乡村湿地消失也不应忽视,在大部分地区,湿地消失的诱因中, “ 人祸 ” 甚于 “ 天灾 ” ,主要表现在: 第一,围湖造田、围海造田、填塘造田,直接将湿地改造成旱地。由于土地紧缺,分布在乡村的各类湿地 ( 池塘、滩涂、湖畔 ) 就成了攫取的对象。 1958 年 “ 大跃进 ” 期间,湖南省对洞庭湖实施 “ 围湖造田 ” ,大批农民迁到湖区,建立了许多大坝,围堵湖水,将历史上的 “ 八百里洞庭湖 ” 变成 “ 三百里洞庭湖 ” 。有 “ 千湖之省 ” 之称的湖北省, “ 围湖造田 ” 使湖泊不断减少,萎缩后的湖泊已基本丧失了调蓄功能,水旱灾害面积逐年增长,由上 50 年代平均每年 46 万多公顷增加到 80 年代的 170 多万公顷。在海滨地区,由于土地资源更加紧缺,人们 “ 围海造田 ” 的热情至今不减,上海、浙江、厦门等地纷纷出台政策,向大海要土地。江苏省盐城市原有 582 公里长的海岸滩涂湿地,目前只给丹顶鹤等野生动物留下了尚不足 50 公里海岸线的 “ 核心区 ” ,其余全部人为开发。原来一望无际的滩涂湿地,现被各种化工厂、造纸厂、养殖场、晒盐场所占据。一些被江南淘汰的化工、印染、造纸企业纷纷 “ 抢滩 ” 江北滩涂湿地,给这里的自然生态造成了致命打击。 第二,水库截断了上游来水,造成下游湿地萎缩甚至消失。中国是世界上建设水库最多的国家,截至 2006 年底,中国有水库 85874 座。上游建立水库后,下游水源则被迫切断,只有上游不需要水时才考虑放水。这样,以自然河流为重要水源补充的下游湿地就面临干枯威胁,那些干旱半干旱区的湿地受害更严重。在甘肃石羊河上游,在 8 条支流上修建了 10 座水库,导致下游的民勤县用水极度紧张, “ 民勤将成为第二个 罗布泊 ” 的传言不胫而走。 第三,建造大型水坝加剧了下游湿地萎缩。中国建造大型水坝高达 2.2 万个,占全世界大型水坝总数的 45% ,也为世界之最。尽管针对大型水坝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尚存在各种争议,但是,上游建立大型水坝后,由于打乱了上下游水流平衡,下游湿地锐减却是不争的事实。黄河 小浪底水库 运行后,下游河床下切,同流量水位降低,造成湿地面积减少,其中开封以上河段浅滩、嫩滩、低滩湿地消失明显。同时期遥感数据显示, 1997 年黄河下游自然湿地面积为 724.3 平方公里, 2003 年减少到 651.6 平方公里。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后,下游水位降低,与湖面形成较大落差,湖内的水直接流到长江里去了。 2006 年 7~8 月份,长江上游部分地区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旱情。 第四,超采地下水,造成湿地消失。由于干旱、上游水库截流、水污染,地表水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在水资源利用上,人类将目光盯上了几百米甚至几千米以下的地质水。目前,海河流域地下水超采面积近 9 万平方公里,占平原面积的 70% 。同时,由于过度开发以地下水为主的水资源,湿地迅速消失。地处 “ 九河下梢 ” 的天津市,当年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 40% ,如今湿地仅占 7% 。 “ 华北明珠 ” 白洋淀 ,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出现 7 次干淀,时间最长的一次达 5 年之久。另外,过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天津市区最大沉降已达 3 米左右,其中塘沽区已有 8 平方公里沉降到海平面以下。 第五,严重的水污染造成湿地报废。湿地具有一定的水污染净化能力,但是,湿地的这种功能是有限度的,污染排放超过其环境容量就会对湿地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我国 7 大水系均遭受了来自工业废水的污染,其严重程度依次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和长江。山东省境内的小清河曾因水质清澈而得其美名,如今这条河流因污染成了名副其实的 “ 小黑河 ” 。仅在小清河的济南段,就分布有排污口 110 个,有 8 家重点企业直接向河内排放工业废水。为了逃避排污责任,某著名造纸企业竟发明了在 50 公里外另辟 “ 污径 ” 的做法。其厂区风景如画,然而, 50 公里外的小清河水成了 “ 酱油水 ” ,臭气冲天。 湿地被誉 “ 地球之肾 ” ,湿地萎缩大大降低了其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旱涝灾害,同时导致野生动植物丧生家园。中国乡村湿地消失已经演变成为巨大的生态灾难,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乡村生态环境的退化。抢救乡村湿地,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健康换取廉价食物值得吗?
热度 3 蒋高明 2017-4-17 20:28
用健康换取廉价食物值得吗? 蒋高明 最近,笔者关注了农贸市场、超市、网店等销售的一些农产品价格问题,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现象。有些产品,如果按照目前的价位恐怕连成本都不够,很多人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些产品是怎么廉价生产出来的,照买不误,甚至希望再便宜一些才好。 比如,市场上有一款调和油,售价只有 3.9 斤 / 元。将葵花籽放在前面,理论上讲应当是葵花籽为主要原料的。葵花籽出油率高的是油葵, 36% 左右,出一斤纯葵花籽就需要原料 2.8 斤,就按批发价 3.5 元 / 斤油葵,其纯油的成本价就是 9.8 元 / 斤。因此,所谓葵花籽调和油,其中的葵花籽肯定是不会多放的。惟有便宜的是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菜籽,可能要大量使用的。转基因大豆的成本批发价(到岸价)大约 1.7 元 / 斤,用化学浸提法出油率 40% ,成本价就得 4.25 元 / 斤,也高于市场上销售的调和油价,看来多用商家也没有太多利润。运输、加工、广告、销售都要花钱,商场还要利润、企业利润更要考虑,上面简单的计算,那些调和油连成本都收不回来,那么低价的调和油不知道是怎么调和出来的? 再来看看超市和网店上销售的小米。市场上的价格在 4.1-7.0 元 / 斤,但笔者了解的真实情况是,农民生产出来的谷子也要在 8 元左右。为防止造假,在农村孕妇坐月子需要买小米,村民是愿意多花钱购买谷子自己磨的(谷子价高于小米价)。如果去掉了谷壳,即使生产过程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与除草剂,那样低的小米价格恐怕也是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的。商家依靠什么挣钱呢? 非常可能的解释就是,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在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做手脚。如所谓的调和油,调和进去的什么东西不让你知道;在生产过程中加大化学物质使用,增加产量,或者通过技术手段减少人工成本,实现规模经营。但这样的产品可能隐藏了某种健康成本,商家永远不会告诉你。 但你的身体骗不了你,于是人们已经体会到到医院里人满为患。像赶集一样增加的病人,尤其重大疾病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长期消费廉价食物酿成的苦果。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发生在中国,连最发达的美国也没有摆脱这个 “ 魔咒 ” (详见笔者旧文《美国廉价食品的健康代价》)。 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对食品应用的价值予以重视,市场上充斥了大量连成本都收回来的廉价食品,且经久不衰,就是明证。很多人贪图食物便宜,不愿意多花钱购买优质安全的食品。持这样观点的大有人在,上至院士级别的科研人员,下至普通工人,在他们的心目中,食物之间存在的质量差异并不大,有便宜的干嘛要买贵的。还有不少人,他们也明明知道食物的重要性,但一旦轮到自己多花钱掏钱购买安全食品时,又打了退堂鼓 —— 白送来的要,自己掏钱买的还是便宜货。还是那张嘴,抱怨食品造假时,唾沫星子乱溅,但吃下去廉价的有可能是造假食品时,就闭上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年轻的妈妈们,明明知道廉价的食物可能对孩子健康不利,但为了攒钱买房子买汽车买衣服,忍心将廉价的食物送进不到三岁的孩子嘴里。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舍得下手,怎么能指望食品安全消费环境有根本改观呢?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是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作怪,才造成了市场上一些低于成本价的食物,或者长期保存不变质的食物,或者用不健康办法生产出来的食物大行其道。因为市场竞争拼的是低价位,那些优质的产品因没有人消费,就没有市场。谁做真的谁吃亏,这就出现了 “ 劣币驱逐良币 ” 现象。 当优质的食品不能实现优价,当食物真相被掩盖,当大量廉价食品充斥市场,其实吃亏的还是消费者自己,试分析如下: 一是健康风险。药食同源,长期摄入廉价低质量食品,造成的后果是疾病增加。到了医院里,那些平时舍不得吃好食品的人,医院要你花多少钱就给多少,唯恐不够还卖房子凑钱,或连儿女都拉进来。但那个时候已经晚了。如果是重大的疾病,医院将所有的技术在你身上用一遍,该赚的钱都赚完了,然后很遗憾地宣布他们已经无能为力了。如果平时注意增加免疫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进医院的概率显然是低的 —— 健康的免疫力是优质的食物提供的,而不是那些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的廉价食物提供的。而恰恰是后者,才降低了你的免疫力。 廉价食品与优质食品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以转基因大豆与传统大豆为例,两者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差异显著。转基因大豆脯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比传统大豆降低了 15%-62% ;转基因大豆粗蛋白含量比传统大豆高 8.9%-40% ,但 α- 维生素 E 和 γ- 维生素 E 比传统大豆降低了 12%-64% ;转基因大豆单宁比传统大豆降低了 32%-51% ,而棉籽糖的含量比传统大豆高 63%-197% 。抗稻瘟病转基因水稻酪氨酸、甘氨酸、 α- 维生素 E 、 Se 、 Mo 和 V 的含量下降了 20%-57% ;抗纹枯病转基因水稻甘氨酸、棕榈酸、粗蛋白和 Mg 含量降低了 21%-50% 。 二是人生质量问题。没有健康,就没有能力挣钱,就没有能力消费优质安全食品。目前的农业模式,人与动物的食物几乎是用同样的方法生产的,都是化肥农药与除草剂大量使用的。将自己吃的食物,定位于与饲养动物消费同样的质量水平,是对自己人生的最大否定。没有健康,人生就打折了,本来能够活 100 岁的,少活三十年,或者更短,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呢? 三是孩子可能成为受害者。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长大成人,所吸收的营养来自食物,家长给孩子什么的样的食物,孩子就有什么样的身体。目前,儿童食物过敏症、性早熟、多动症、自闭症、乃至白血病等,很大程度上是与过量摄入不健康食物有关的。 四是助长食品造假,让假冒食品害人害己。人人都恨假冒伪劣食品,但很多人又贪图便宜消费廉价食品,市场上的便宜食品被抢购一空,客观上助长了食物造假,监管难度增大。如果消费者明白了食物的生产与加工过程,稍微算一下账,不贪图便宜,假冒伪劣的食品很可能会自行消失。 五是助长环境破坏,变成间接的受害者。化肥、农药、农膜大量使用,农膜低温焚烧等向环境释放了许多污染物,直接影响着人类健康再以化肥为例,过去 40 年间,全球氮肥的利用效率下降了 67% ,但每公顷土地的氮肥消耗量却增加了 6 倍。农药,激素、抗生素残留,超过了历史上所有时期。原本 “ 零农残 ” 的有机食品如今变成奢侈品,发达国家仅有约 20% 左右的有机食品供应,而中国不足 1% 。蔬菜、茶叶、水果、粮食、乃至中草药均出现了农药残留,不要说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老百姓吃上 “ 低农残 ” 的无公害食品都成为奢望。人类因生产食物而污染,污染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空气、水域土壤。 第一次 “ 绿色 ” 革命解放了劳动力,使得大量人口进入城市,让少量农业人口养活大量城市人口,且农产品低廉,这是由需要支付健康成本的。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的能力,免疫力和生殖能力也出现下降,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为了自己的健康,乃至社会的健康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呼吁消费者要对廉价食品大声说不;有关部门要认真监管,那些低于成本价的食物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其广告是否隐藏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 美国廉价食品的健康代价 蒋高明 本文于 2010 年 5 月 7 日发表于《科学时报》 A3 版 众所周知,食物是那些自然界长期演化,并经过人类不断培育的物种所提供的,最初的能量都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前提是农民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如果农民纷纷离开土地,传统的劳作与养殖方式被现代农业技术和大机器所取代,即人越来越懒,而农业依然要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这里,全球最发达的美国已经给出了答案。 不久前,笔者在北京再遇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所长郝克明(中文名)先生,他来中国出席生态农业国际研讨会。交谈中,笔者了解到下面的信息。 美国消费者只需拿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 10% 用于购买食品,这个比例在全球国家中是最低的。充足的食物供应、低廉的食物价格,似乎保证了经济繁荣,然而,为生产严重偏离市场规律的低廉食物,美国人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从超市产品价签上看不到的。这些代价包括,农民苦不堪言;环境遭受破坏;城市居民为健康买单;政府每年需预算出大笔经费补贴农场主。 过去 50 年来,美国工业化农业大幅扩张,大量化石燃料、化学药品进入农业生态系统,而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美国人的吃饭问题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如今在美国,仅以种养业为生的农民占总人口的 1.8% 。 美国以耗费更少的劳动力成本,来耕种更大面积的粮田,得益于规模经济,得益于政府多种鼓励措施和高额补贴。这些措施的不断强化,使那些作物品种单一化的大型农场更加受益。与此相伴的是,食品产业愈发集中起来。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目前有 4 家公司从数千家农户那里收集农作物,用于加工各类农产品。从经济效益出发,农业综合企业和食品零售商都鼓励农民生产品种尽量单一的作物,以便实现行销和分销的简便化。这样一来,美国出现了不同地区专门培育有限几类农作物和牲畜的现象;在零售商店、便利店和大型超市,所销售粮食不得不经过长途运输才能到达终端市场。调查显示,美国中西部地区的粮食平均需要经过 1518 英里路途,才能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手中。 美国单一化农业和廉价食品的生产造成了下面的严重问题。 第一,社会与经济问题。因为生产的粮食卖价过低,只有增加产量才能够保证效益,农民们面临着 “ 不扩产、就出局 ” 的痛苦选择,为此,每年美国都要失去数千名农民。 1993 年~ 1997 年间,美国中等规模家庭农场减少了 7.4 万个。目前,美国 2% 的农场承担着销售 50% 农产品的任务。农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而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农民与城市消费者并没有占到便宜,好处让中间商拿走了。据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调查, 1989 年至 1999 年 10 年间,美国消费者花在食品上的支出增加了 1990 亿美元,其中 92% 归因于农业综合企业和食品公司的综合开销,包括广告费、运输费、包装费、人力费和销售产品所需的各种投入。然而,消费者花在食品上 1 美元,农民却只能得到 20 美分,比 1950 年的 41 美分大为减少。一方面必须大量生产廉价产品,另一方面利润却极低,小农只有破产。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张,抬高了边缘地带农田的地价。 1992 年至 1997 年间,超过 600 万英亩的农业用地(相当于一个马里兰州)被开发。而且这些土地往往是全国最肥沃的农田。 第二,生态环境的沉痛代价。美国农业由于缺少劳动力,只有依靠农药、化肥、转基因等技术。化学肥料和杀虫剂连年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流失、水质恶化。美国 80% 的玉米用于喂养牲畜、家禽和鱼类。低廉的玉米、大豆极大地刺激了大规模 “ 集中营 ” 式动物养殖。为生产动物蛋白,美国每年产生 2 万亿磅的肥料,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潜在的有害气体污染周边河流和空气。将粮食和肉食通过货车运送至美国各地,耗费数十亿加仑汽油,这还不包括火车、驳船或飞机等其他粮食产品运输工具所耗费的燃料。美国纳税人为此要缴纳各种道路、高速公路补贴税。集约化动植物种养殖模式,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消失,乡村的美丽景色一去不复返。 第三,公众付出的健康代价。 “ 集中营 ” 式养殖,动物生病概率是增大的,这样就需要不断向家畜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据估计,美国 70% 的抗生素都喂给了健康的生猪、鸡鸭和牛类。研究表明,习惯性添加抗生素可增强细菌的抗药性,导致人类的细菌性疾病更难治愈,甚至会威胁人的生命。如今,肉类生产加工系统高度集中化,一旦有食品带有病原体,更容易发生大规模污染事件。 2002 年 10 月,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食品召回事件。由于突然暴发的李氏杆菌病导致 20 人死亡、 120 人发病,国内第二大禽肉生产商不得不召回了 2740 万磅鲜肉和冷冻肉产品。价格便宜的肉类量大,但却未必健康 —— 研究认为,美国超过一半的人属于超重体型。目前,美国人正饱受过度消费所引发的慢性疾病的困扰,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一部分癌症。 综上所述,廉价食品不仅无法造福美国广大公众,还导致工业化农业升级,造成恶性循环。中国农业正在走美国的老路,许多科学家 “ 言必称美国 ” ,抛弃我们传统农业的优势,牺牲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发展工业化农业,造成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多样性的严重下降。美国的教训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科学时报》 (2010-5-7 A3 周末评论 )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235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吴以岭:充分重视癌症村等环境污染现象频发问题
ericmapes 2017-3-4 12:43
吴以岭:充分重视癌症村等环境污染现象频发问题 作者:高长安来源: 科学网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3/315:36:06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69429.shtm 吴以岭:充分重视癌症村等环境污染现象频发问题 ​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继医疗、教育、住房后第四大社会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及野生动物和人体中已检测出多种化学物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尾气排放、化工排污、空气污染、水质恶化,从大气污染到水污染再到土壤污染,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在遭遇越来越严重的挑战。更为严重的是,生活于其中的百姓也会有莫名的恐慌,最直接的担心就是“癌恐慌”,一些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位于江苏省盐城阜宁县古河镇有200户村民的洋桥村,村里一条河有许多排水管,臭气熏天,河水已发黑,村周围化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气、液化气公司散发出的怪味让村民们不敢开窗,全镇肺癌患者总数的60%以上在该村。几年中,近20人因癌症去世,新查出患癌症者近30人。位于广东省翁源县的上坝村有村民3000人,因不法企业违规采矿,大量含有镉、铅、铬等多种重金属的洗矿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被排到流经上坝村的横石河中,村民每天通过饮食,仅镉的摄入量就达178微克,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3.6倍,全村共有210人死于癌症,而癌症发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倍多。 癌症村是一种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群体疾病现象,由于环境污染,大多是饮用了上游企业排出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以及环境,土壤等受污染,导致人体内部机制严重受损,造成某一村庄大规模的癌症病发。2013年2月20日,环保部发布的《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中首度承认中国存在“癌症村”。 在癌症村等环境污染现象频发的当下,要把“企业如何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这一课题郑重地摆在企业面前。 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因为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环境污染处罚严厉,使企业知道违法成本高于守法成本。而我国常常是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很多企业宁可交罚款也不解决问题,有些大型企业甚至把排污的罚款纳入预算。所以要大幅度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做到防微杜渐。 国家相关部门制订权威有力的法律条文或规章制度,对违法排污造成类似癌症村现象给当地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不法企业要严格承担法律责任,不仅企业要对造成的癌症患者付出应有赔偿,企业责任人也要给予刑事处罚。 充分发挥各地政府的执政职能,经济的发展,生态的保护,公众的健康,这三方利益要做好平衡,各地政府必须从体制、制度、法律、职权等方面给予必要的硬约束力,这正是在考验我们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的强弱和执政水平的高低。能力的背后首先是观念的认知改变,如果说农耕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现在我们更应该追求生态文明的“绿色文明”。(记者高长安整理)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需要重新审视烟花爆竹效应
热度 2 zhpd55 2017-1-28 21:59
需要重新审视烟花爆竹效应 诸平 元月8日,曾经写过“辞旧迎新,为何空气质量突然恶变? ”的博文,之前也 写过“ 为了蓝天白云: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迫在眉睫! ” 可能并不会引起大家对于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空气污染的注意,因为没有具体的大气质量评价结果, 姜文来也有“ 过一个绿色的春节不好吗? ” 并列举了1月28日中新网报道:记者从北京环保局了解到,28日零时至2时,受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和不利扩散条件影响,北京全市PM 2.5 浓度进一步跃升,2时达到峰值浓度647 μg/m 3 ,为近五年同期的第二高值。数据显示,除夕(27日)下午18时,北京市PM 2.5 浓度普遍低于75 μ g/m 3 ,为二级良好水平,19时起,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PM 2.5 浓度开始迅速上升,21时平均浓度达到197 μ g/m 3 ,为重度污染水平;22时平均浓度达到269 μ g/m 3 ,至严重污染水平。从二级良好至六级严重污染仅用了4个小时。看看下面的几张截图吧,其他城市也不例外,对于燃放烟花爆竹不能只看到其有利的一面,更应该关注其带来的严重污染,仅仅依靠自律不足以达到保护环境的意愿,更需要运用法律的条文来保障。 经济效益、营造节日气氛与环境污染效应的轻与重需要深思!不能为了营造节日气氛来污染环境。
个人分类: 新观察|3839 次阅读|2 个评论
住在公路附近的人群更容易得痴呆
热度 1 TopEditor 2017-1-18 11:57
雾霾滚滚来,华中华北地区怨声载道。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成了热门话题。近期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6)32399-6/fulltext ),指出住在繁忙公路附近的人群发生痴呆( Dementia )的概率比较高。 从 2001 年到 2012 年,研究人员对 20 万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人进行了长达 11 年的跟踪调查,得出了空气污染和噪音会导致大脑功能衰退的结论。 这 11 年间研究人员分析了 24 万例被确诊的痴呆症,并研究了发病率与患者住宅和主要公路距离之间的关系。他们以距主干道 300 米以外的人群的痴呆症发病率为基点,与其相比,住宅离主干道 100 到 200 米远的人的发病率高了 2% ,住宅离主干道 50-100 米远的人的发病率高了 4% ,而住宅离主干道 50 米以内的人的发病率竟然高了 7% !在所有痴呆症患者中, 7-11% 住在离主干道 50 米以内的区域内。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年全世界有 300 万人死于和室外空气污染相关的疾病。空气污染增加了人们患脑血栓,心脏病,肺癌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全世界有五百万人患有痴呆症。相对而言,老年人、女性、二型糖尿病患者、吸烟者和不锻炼且饮食不健康的人患痴呆症的比例更高。住在公路附近的人群之所以痴呆症发病率高,可能是因为主要公路附近空气中的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合物和噪音都会影响人脑的正常功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脑细胞被逐渐破坏,于是痴呆症就发生了。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1825 次阅读|1 个评论
旧文重发:美国廉价食品的代价
蒋高明 2016-11-24 18:39
美国廉价食品的代价 蒋高明 本文于2010年5月7日发表于《科学时报》A3版 众所周知,食物是那些自然界长期演化,并经过人类不断培育的物种所提供的,最初的能量都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前提是农民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如果农民纷纷离开土地,传统的劳作与养殖方式被现代农业技术和大机器所取代,即人越来越懒,而农业依然要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这里,全球最发达的美国已经给出了答案。 不久前,笔者在北京再遇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所长郝克明(中文名)先生,他来中国出席生态农业国际研讨会。交谈中,笔者了解到下面的信息。 美国消费者只需拿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0%用于购买食品,这个比例在全球国家中是最低的。充足的食物供应、低廉的食物价格,似乎保证了经济繁荣,然而,为生产严重偏离市场规律的低廉食物,美国人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从超市产品价签上看不到的。这些代价包括,农民苦不堪言;环境遭受破坏;城市居民为健康买单;政府每年需预算出大笔经费补贴农场主。 过去50年来,美国工业化农业大幅扩张,大量化石燃料、化学药品进入农业生态系统,而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美国人的吃饭问题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如今在美国,仅以种养业为生的农民占总人口的1.8%。 美国以耗费更少的劳动力成本,来耕种更大面积的粮田,得益于规模经济,得益于政府多种鼓励措施和高额补贴。这些措施的不断强化,使那些作物品种单一化的大型农场更加受益。与此相伴的是,食品产业愈发集中起来。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目前有4家公司从数千家农户那里收集农作物,用于加工各类农产品。从经济效益出发,农业综合企业和食品零售商都鼓励农民生产品种尽量单一的作物,以便实现行销和分销的简便化。这样一来,美国出现了不同地区专门培育有限几类农作物和牲畜的现象;在零售商店、便利店和大型超市,所销售粮食不得不经过长途运输才能到达终端市场。调查显示,美国中西部地区的粮食平均需要经过1518英里路途,才能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手中。 美国单一化农业和廉价食品的生产造成了下面的严重问题。 第一,社会与经济问题。因为生产的粮食卖价过低,只有增加产量才能够保证效益,农民们面临着“不扩产、就出局”的痛苦选择,为此,每年美国都要失去数千名农民。1993年~1997年间,美国中等规模家庭农场减少了7.4万个。目前,美国2%的农场承担着销售50%农产品的任务。农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而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农民与城市消费者并没有占到便宜,好处让中间商拿走了。据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调查,1989年至1999年10年间,美国消费者花在食品上的支出增加了1990亿美元,其中92%归因于农业综合企业和食品公司的综合开销,包括广告费、运输费、包装费、人力费和销售产品所需的各种投入。然而,消费者花在食品上1美元,农民却只能得到20美分,比1950年的41美分大为减少。一方面必须大量生产廉价产品,另一方面利润却极低,小农只有破产。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张,抬高了边缘地带农田的地价。1992年至1997年间,超过600万英亩的农业用地(相当于一个马里兰州)被开发。而且这些土地往往是全国最肥沃的农田。 第二,生态环境的沉痛代价。美国农业由于缺少劳动力,只有依靠农药、化肥、转基因等技术。化学肥料和杀虫剂连年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流失、水质恶化。美国80%的玉米用于喂养牲畜、家禽和鱼类。低廉的玉米、大豆极大地刺激了大规模“集中营”式动物养殖。为生产动物蛋白,美国每年产生2万亿磅的肥料,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潜在的有害气体污染周边河流和空气。将粮食和肉食通过货车运送至美国各地,耗费数十亿加仑汽油,这还不包括火车、驳船或飞机等其他粮食产品运输工具所耗费的燃料。美国纳税人为此要缴纳各种道路、高速公路补贴税。集约化动植物种养殖模式,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消失,乡村的美丽景色一去不复返。 第三,公众付出的健康代价。“集中营”式养殖,动物生病概率是增大的,这样就需要不断向家畜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据估计,美国70%的抗生素都喂给了健康的生猪、鸡鸭和牛类。研究表明,习惯性添加抗生素可增强细菌的抗药性,导致人类的细菌性疾病更难治愈,甚至会威胁人的生命。如今,肉类生产加工系统高度集中化,一旦有食品带有病原体,更容易发生大规模污染事件。2002年10月,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食品召回事件。由于突然暴发的李氏杆菌病导致20人死亡、120人发病,国内第二大禽肉生产商不得不召回了2740万磅鲜肉和冷冻肉产品。价格便宜的肉类量大,但却未必健康——研究认为,美国超过一半的人属于超重体型。目前,美国人正饱受过度消费所引发的慢性疾病的困扰,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一部分癌症。 综上所述,廉价食品不仅无法造福美国广大公众,还导致工业化农业升级,造成恶性循环。中国农业正在走美国的老路,许多科学家“言必称美国”,抛弃我们传统农业的优势,牺牲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发展工业化农业,造成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多样性的严重下降。美国的教训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科学时报》 (2010-5-7 A3 周末评论)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23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肥起源、化肥利用效率与化肥污染
热度 1 蒋高明 2016-10-1 19:07
化肥起源、化肥利用效率与化肥污染 蒋高明 一、化肥的诞生 化肥是化学肥料的简称,特指化学方法制成的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营养元素的肥料。只含有一种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等;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 复合肥料 或混合肥料。化肥的主要指标是品位,是化肥产品中有效营养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率,如氮、磷、钾、钙、钠、锰、硫、硼、铜、铁、钼、锌的百分含量。由于被籽粒带走的营养成分不能归还土壤,土壤中一些营养元素尤其是氮元素通常不能满足下茬作物生长的需求,人类就用含氮、磷、钾的化学物质来补足。一般地,化肥大多为无机化合物,但尿素 却 为 有机化合物 。 以中国为主的农业传统大国,农民都是将粪肥当作主要肥料的,这类肥料虽收集和使用困难,但对土壤具有重要的呵护作用。中国历史上虽有利用矿物肥的记录,但并没有发明出化肥来。进入 18 世纪以后,欧洲爆发了工业革命,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大部分人口脱离了耕地,加剧了粮食供应紧张,并成为社会动荡的一个起因。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尤其城市人口需求,就变成了人类社会第一要务。化肥应运而生,其简要历史如下: 1828 年,德国化学家维勒( Wöhler , 1800-1882 )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尿素。按当时化学界流行的 “ 活力论 ” 观点,尿素等有机物中含有某种生命力,是不可能人工合成的,维勒的研究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界限。但当时人们尚未认识到尿素的肥料用途。直到 50 多年后,合成尿素才作为化肥应用到农业生产上来。 1838 年,英国乡绅劳斯( Ross )用硫酸处理磷矿石制成磷肥,成为世界上首例化肥 ( 尿素虽发明在前,但应用较晚 ) 。 1840 年,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出版了《化学在农业及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创立了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李比希认为只有矿物质才是绿色植物唯一养料,有机质只有当其分解释放出矿物质时才对植物有营养作用。作物从土壤中吸走的矿物质养分必须以肥料形式归还到土壤,否则土壤将日益贫瘠。这个理论引发了农业理论的一场革命,为化肥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生态学上,还有一种最小因子定律也是以李比希的理论为基础的,即当某种营养元素的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限制植物生产。当今流行的水培法栽植,也是基于该理论。当然,从人类 150 年的实践来看,李比希的理论正受到长期使用化肥造成土壤退化的挑战——作物需要的不仅仅是矿物质,还有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土壤的各种物理性质等等。 1850 年前后,劳斯发明了最早的氮肥。约 20 年之后 ( 1909 ) ,德国化学家哈伯( Haber , 1868-1934 )与博施( Bosch , 1874-1940 )合作创立了 “ 哈伯 - 博施 ” 氨合成法,解决了氮肥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问题。 19 世纪中叶,磷肥首先在英国出现; 1870 年,德国生产出钾肥; 20 世纪初,人类合成氨研制成功。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施用化肥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并由此引发了第一次绿色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几乎离不开化肥。据统计,在各种农业增产措施中,化肥的作用占大约 30%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地区,其中氮肥需求占全球的 90 % ,磷肥 70% ,钾肥 10% 。 当前,氮肥富裕的地区是前苏联、东欧和中东等地区,缺口地区是亚洲和西欧;磷肥生产集中在资源丰富的北美、前苏联、中国和非洲;缺口地区是亚洲、西欧和拉美等地区;钾肥集中在加拿大和前苏联等少数有资源的国家。 二、化肥在中国 在中国,化肥虽起步较晚,但今天全球最大的生产国与应用国却是中国。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天然有机肥利用历史悠久,多粪肥田思想根深蒂固。上世纪 20 世纪初,西方化肥在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推销 , 开始对传统有机肥收集造成冲击。化肥增产效果明显、施用方便,深受农家喜爱,一些专家学者也大力推广化肥使用。 自化肥进入中国之初,英、德、荷、加四国厂家代理组成的 “ 铔联冶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他们按比例分销,其中英国卜内门和德国爱礼司洋行势力最为庞大,市场份额分别占 59% 和 31% 。当进口化肥所带来的巨额外汇支出和土壤变坏等问题相继出现以后,上世纪 30 年代初国内尤其是江浙等经济发达省份,出现了一股抵制舶来化肥的浪潮。随后,中国人开始自制化肥。 1937 年 2 月,在经历了技术、资金等多重障碍之后 , 由范旭东等一批民族工业先驱为主的企业家,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化学肥料企业:永利硫酸铔厂。该厂在南京长江北岸建成投产 , 中国人自造化肥的梦想变成现实。永利生产的 “ 红三角”冶牌硫酸铔质量高、售价低。进口硫酸铔氮 0. 75 元 / 斤,永利公司 0. 5 元 / 斤。,当时,永利铔厂具有日产合成氮 39 吨、硫酸 120 吨、硫酸铵 150 吨和硝酸 10 吨的能力,因其设备精良、规模宏大,被誉为“远东第一大厂冶”。 然而,上述工厂的化肥产量毕竟有限,依然难以与洋化肥竞争。 1946 年,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向国民政府提交报告,认为改进中国农业首要问题就是建设化肥厂,大量供应农民急需的化肥。然而,近代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加上战乱,要自产化肥并与舶来品展开竞争,并非易事。 解放以来,中国农田以氮肥施用为主,品种是 硫酸铵 和尿素等。因国产能力低,大量化肥从日本和欧洲进口,该局面一致延续了十几年,直到文革初期。以氮肥为例, 1963 年进口 30 万吨 ; 1964 年 40 万吨 ; 1965 年 60 万吨; 1966 年 80 万吨; 1967 年进口 94 万吨; 1968 年 216 万吨。为摆脱化肥对外依赖被动局面,振兴民族化肥产业,中国开始尝试生产 硫酸铵 、碳酸铵、尿素等。 20 世纪 70 年代前半期,在毛主席指示下,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国务院业务组直接筹划和组织,中国掀起了自 50 年代从苏联、东欧国家大规模引进技术装备之后,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高潮。 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大大带动了化肥产业的发展。对外实际签订项目共 26 个,其中与化肥有关的产业包括:大化肥 13 套,具有年产 30 万吨合成氨、 48 万吨或 52 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化肥厂分别建在河北沧州、辽宁辽河、黑龙江大庆、江苏南京、安徽安庆、山东淄博、湖北宜昌、湖南洞庭、广东广州、四川成都等。 其实,在大量进口外国设备之前,新中国也有自己组建的化肥厂,吉林化肥厂就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化肥厂。吉化是国家 “ 一五 ” 时期,由苏联援建中国基础工业建设 156 个核心项目中的吉林 “ 三大化 ” 之一 ( 染料厂、化肥厂、电石厂 ) 。吉林化肥厂于 1951 年开始筹建, 1954 年一期工程全面展开, 1957 年 10 月第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总投资 2.56 亿元,可年产合成氨 5 万吨、硝酸铵 9 万吨、甲醇 4000 吨,产品品种 11 个。 1957~1962 年,化肥厂完成了二期扩建工作; 1963~1966 年,完成了三期扩建,期间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已实现合成氨 30 万吨,硝酸铵 53 万吨,甲醇 2 万吨。 2006 年以来,中国化肥行业工业总产值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已跃居全球第一。 2009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化肥市场需求下降,化肥行业产能缩减。 2010 年以来,化肥市场明显回暖,行业开工率明显上升,一直持续至今。中国化肥产业到 “ 十二五 ” 末,氮肥企业数量减少到 200 家以下,磷肥企业数量减少到 150 家以下。 中国 1998 年化肥产量已达 2956 万吨(纯养分,下同),占世界总产量的 19% ,居世界第一位;中国 1998 年化肥纯养分使用量达 3816 万吨,也居世界第一位。而到 2015 年低,全国化肥产量高达 7627 万吨,稳居世界第一化肥大国地位。 三、化肥利用效率 虽然中国的化肥总产量和总用量方面居世界第一位,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化肥合理使用技术上也处于第一的位置。相反,中国部分农村在施用化肥方面存在着严重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造成了化肥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农业成本,使农民的收益下降。 中国化肥的利用率不高,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 35% ,而温室大棚内更低至 10%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资料显示, 1980 年至 2002 年中国的化肥用量增长了 61% ,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 31% 。肥料利用率偏低一直是中国农业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鲁如坤 等研究发现,中国农田 磷肥 的利用率仅为 10% ~ 25% 。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分析指出,我国化肥用量是 40 年前的 55 倍。笔者的估计是,我们每生产 9 斤粮食就需要消耗 1 斤化肥。如果每个人粮食定量按照 30 斤 / 月计算,那么每个人每年因为生产粮食就消耗化肥 40 斤。因此,我们不得不 “ 吃 ” 化肥,我们尤其是我们的后代几乎都是 “ 吃 ” 化肥长大的。 2010 年 1 月,中国人民大学农村与发展学院温铁军教授研究团队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联合发布了《氮肥的真实成本》报告。该报告分析了氮肥生产、运输、使用环节所产生的和所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等负外部性,分析了氮肥行业的补贴政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成本。过量氮肥使用使得农业现在已经变成立体交叉的污染。 根据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的研究, 1949 年至 1998 年每年的粮食和氮肥年用量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 0.977 。我国粮食取得高产的同时,氮肥的消耗量也逐年增加。 1997 年我国氮肥自给自足,到了 2005 年氮肥施用量已达到近 3000 万吨,约为 1960 年的 55 倍; 2007 年氮肥过剩近 1000 万吨。 1979 年,家庭联产承包制实施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当年国家产粮 33212 万吨,使用化肥仅 1086 万吨,每斤化肥可以换回 30.5 斤粮。而 2005 年,化肥利用效率已降到 10.1 斤粮 / 斤化肥,当年使用化肥 4766 万吨。 2014 年,全国化肥使用量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下降,而是增加到 5900 万吨,增加了 1134 多万吨。   中国氮肥单位土地施用量是美国的 3 倍,法国的 1.5 倍,德国的 1.6 倍。过剩的氮释放到环境中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对中国北方两个精细化农业区进行的研究说,这两个地区属于化肥使用量过剩的地区。北方地区每公顷地每年所使用的氮肥约为 588 公斤,每公顷约有 277 公斤过剩的氮释放到环境中。氮肥过剩使用也没有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在温铁军及其团队的实地调查中,江苏省水稻的氮肥吸收利用率仅 19.9% ,山东省小麦氮肥利用率仅为 10% 左右。中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 1000 多万吨的氮素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 300 亿元。   氮肥工业是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生产原料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水和电,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氮肥行业年耗天然气、无烟煤、电分别占全国总量的 18.7% , 22.1% 和 2.28% 。中国 70% 的氮肥生产以消耗煤炭为主,年均消耗能源约为 1 亿吨标准煤,而且正以每年接近 1000 万吨标准煤的速度增长。而这 70% 的氮肥生产依靠山西晋城的优质无烟煤,而利用低质煤炭生产氮肥的技术仍未达到大范围推广;剩余 30% 的氮肥生产依靠天然气,年消耗全国的近三分之一。 四、化肥引起的环境污染 化肥利用效率下降,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农田环境污染。自 1994 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在北京、山东、陕西等地的 20 个县 600 多个点位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北方集约化的高肥用量地区, 20% 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每升硝酸盐含量 89 毫克), 45% 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过主要发达国家饮用水相关限量指标。 除此之外,因化肥中含有重金属、酸根等物质,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重要的环境影响如下: 1 ) 重金属和有毒元素有所增加 从化肥的原料开采到加工生产,总是给化肥带进一些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其中以磷肥为主。中国施用的化肥中,磷肥约占 20% ,磷肥的生产原料为磷矿石,它含有大量有害元素 F 和 As ,同时磷矿石的加工过程还会带进其它重金属 Cd 、 Cr 、 Hg 、 As 、 F ,特别是 Cd 。另外,利用废酸生产的磷肥中还会带有 三氯乙醛 ,对作物造成毒害。研究表明,无论是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还是石灰性土壤,长期施用化肥还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比如,长期施用 硝酸铵 、 磷酸铵 、复合肥,可使土壤中 As 的含量达 50~60 mg/kg 。同时,随着进入土壤 Cd 的增加,土壤中有效 Cd 含量也会增加,作物吸收的 Cd 量也增加。 2 微生物活性降低 土壤微生物是个体小而能量大的活体,它们既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执行者,又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活性库,具有转化有机质、分解矿物和降解有毒物质的作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试验表明,施用不同的肥料对微生物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大小的顺序为:有机肥配施无机肥 单施有机肥 单施无机肥。中国施用的化肥中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低,这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3 ) 养分失调与硝酸盐累积 中国施用的化肥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和复合肥较少,长期施用造成土壤营养失调,加剧土壤 P 、 K 的耗竭,导致 NO3-N 累积。 NO3-N 本身无毒,但若未被作物充分同化可使其含量迅速增加,摄入人体后被微生物还原为 NO2- ,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诱发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严重时可使人窒息死亡。同时, NO3-N 还可以在体内转变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诱发各种消化系统癌变,危害人体健康。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即使是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的 100 cm 土层中 NO3-N 累积量也在 240~740 kg/hm2 。 湖泊、河流和浅海水域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也因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增加有关,其直接的生态灾害是水藻疯长,鱼类等水生动物因缺氧数量减少甚至死亡,并引发近海的赤潮。氮肥气态损失也造成温室气体排放。氮主要在土壤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下,使部分氮肥变成氧化亚氮这样的温室气体,从而对大气臭氧层产生破坏。   氮肥过量使用将对长期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造成威胁。氮肥过量使用排放的温室气体加剧了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又对长期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氮肥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土质下降和土壤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过量使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药施用量的增加,这是因为化肥过量使用,造成了土地微生物和动物多样性降低,土壤板结,植物病害增加,需要用更多的农药控制病害。在退化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当初级生产力下降时,以植物为食的植食性害虫数量也将增加,更加剧农药的使用。 4 )土壤 酸化 长期施用化肥加速土壤酸化,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团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章发表在国际著名的《科学》刊物上。这是因为,一方面与氮肥在土壤中的硝化作用产生硝酸盐的过程相关。首先是铵转变成 亚硝酸盐 ,然后亚硝酸盐再转变成硝酸盐,形成 H + ,导致土壤酸化。另一方面,一些生理酸性肥料,比如磷酸钙、 硫酸铵 、 氯化铵 在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 H + 增多,许多耕地土壤的酸化和生理性肥料长期施用有关。此外,氮肥在通气不良的条件下,可进行反硝化作用,以 NH 3 、 N 2 的形式进入大气,大气中的 NH 3 、 N 2 可经过氧化与 水解 作用转化成 HNO 3 ,降落到土壤中引起土壤酸化。化肥施用促进土壤酸化现象在酸性土壤中最为严重。土壤酸化后可加速 Ca 、 Mg 从耕作层淋溶,从而降低盐基 饱和度 和土壤肥力。 针对上述现象,有学者认为化肥对耕地肥力有短期提高的功效,但长期不合理使用,则对土地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有人据此将化肥成为“土地鸦片”,农民用之成瘾,耕地也会成瘾,但耕地退化后,其高生产力就难以维持了。这正如,人从血管里能够获得营养,但不能长期那样做,大量营养还必须以肠胃吸收为主。对于耕地,丰富的有机肥才是关键,植物必须借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作用,吸收其需要的矿质元素,而不能经常“走血管”。 五、化肥与营养      化肥解决了粮食高产的问题,同时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营养成分的流失。   人类需要的营养分两类:一类是大量营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还要摄取一定量人体不吸收但有用的纤维素;另一类是微量营养,即维生素、矿物质、酵素菌类等。这些营养成分是确保身体机能正常的必须原料。 来自德国黑森林地区的膳食专家的研究结论显示:蔬果中的大部分微量营养素平均含量在 10 年降幅几乎都超过 50% 。在 1985 年我们通过吃一份苹果补充维生素 C ,到 1996 年就要吃够 5 份才达到一样的摄入量。 我们对不同栽培方式下的食物营养成分,结合查阅大量文献,分析发现了上述食物营养的变化。如果不使用化肥,而采用有机肥,农药残留量是普通食品的 0-1/3 ;果蔬硝酸盐含量比普通果蔬减少 50%-80% ;干物质含量比普通食品高出约 7%-20% 。用有机肥彻底更换化肥后,花青素、异黄酮、类胡萝卜素等具有抗癌、抗氧化的酚类化合物含量明显提高,维生素 C 含量提高 30%-68% 。在元素含量方面,采取有机栽培方式,农产品中大量元素 P 、 Fe 、 Mg 以及微量元素 Zn 、 Cu 含量更高,矿质营养趋于平衡。 当代人看似日益光鲜和日益丰富的饮食结构中,却面临营养缺乏的困境。在美国,由于食物单一,营养元素缺乏,造成了高达三分之一以上的肥胖人群,该国的心脏病、高血压、癌症患者也呈现增长趋势,国家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治疗。由于食物便宜,美国人用于购买食物的开支占据日常开支的 7% ,但其医疗开支高达 17% 。 化肥滥用客观造成各类慢性疾病的泛滥,仅中国就有 3 亿人有 “ 三高 ” 中的至少 “ 一高 ” ;癌症病患也越来越多。当代人一方面巨量营养摄取过量而导致肥胖普遍,另一方面,巨量营养中个别成分和几乎大部分微量营养又摄取不足。越来越多的营养学家认为,化肥过量使用导致食物营养成分减少纳入慢性病的原因之一。   当代人这样的饮食结构而导致的身体素质的下降,是否会逐渐具有遗传性,并导致未来人类素质的先天性低下,将是一个早晚都要面对的残酷课题。越来越多人有糖尿病,而且有低龄化的趋势,这些人未来生育后代会否有遗传的可能 ? 如果人类以这样的饮食方式传承几百年,未来人类社会格局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些因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发生的疾病,非常值得医学家认真研究。 六、“测土配方”良方否? 面对上述严酷现实,有关部委提出了化肥零增长方案,采取的一种主要做法就是测土配方施肥,即根据作物的实际需要使用化肥,但这种做法在现实生产中效果难以保障。其实,关于测土配方施肥的问题,笔者早在 7 年前,就撰文指出过这种作法的实际效益。现在重发这篇文章,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农业工作者思考。 为减少化肥污染,提高耕地产量,农业部接受有关专家建议,从 2005 年开始,推行一项全国性的耕地施肥新措施,即根据土壤的实际需求确定施肥量。科学家们称其做法为 “ 测土配方 ” 施肥。其依据是,目前农民施加的肥料中, 60% ~ 70% 并没有被庄稼利用,而是贡献给了地下水,或残留在土壤中。项目实施 3 年后,全国已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 9 亿亩次。 然而,从全国化肥实际用量看,配方施肥并没有使化肥用量减少下来,反而持续增加。 2005 年全国化肥用量为 4766 万吨、 2006 年为 4927 万吨, 2007 年全国消耗化肥 5108 万吨,是年粮食总产量为 5.15 亿吨, 2015 年,全国化肥用量 5900 万吨,是年粮食产量 6.3 亿吨。当然,有专家指出,增加的化肥可能进入了温室大棚,而不是进入农田,测土配方施肥依然发挥了作用。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具体多少进入了大棚,多少进入了农田,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015 年 8 月,笔者应国内某大型肥料集团邀请,为该集团管理人员介绍生态农业有关进展。会上我向一位业内同行了解化肥使用情况,尤其是测土配方施肥实施 10 年后的效果,答案令人吃惊 —— 当前的化肥用量已达到 5900 万吨了。我国的化肥使用效率是在上世纪 50 年代最高,那时农民种粮积极性高,社会组织分工好,也没有太多的化肥可以浪费。如 1952 年我国生产了 16392 万吨粮食,仅动用化肥 7.8 万吨,化肥利用效益高达 2230 斤粮食 / 斤化肥,地力不足的部分依靠积累农家肥和绿肥。 或许有人认为投入力度不够,才影响了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实际上,几年来,中国已经安排专项资金 20 多亿元用于配方施肥补贴,仅 2008 年农业部就安排了 11.5 亿元补贴资金; 2009 年中国还将继续增大投入。其实笔者认为,补贴资金不是限制因素,而配方施肥本身的合理性才是最关键的。 测土配方施肥的目标是减少化肥用量,并提高粮食产量,实现资源高效、环境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等综合目标,这个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配方施肥依然施的是化肥,化肥如同土壤的药物, “ 是药三分毒 ” ,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其副作用也逐渐显露出来。另外中国化肥生产一直在增加,仅全年上半年全国就生产化肥 3000 万吨。各种销售网络也在向农民兜售化肥,农民在实际操作中对化肥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仅靠专家们开出的 “ 施肥配方 ” 是难以奏效的。 其实测土配方施肥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在试图解决耕地污染和提高产量的宏伟工程中,科学家、政府官员、农民三方面的利益分配问题才是最主要的。目前的资金去向是,主管项目的科学家获得了大量研究经费,各级农业政府官员,土壤肥料站得到了大量补贴、农民却没有得到实际好处,反而增添了麻烦。农民不会为种地去取土样找土肥站去化验,即使不要他们花钱。测土配方施肥理论上可行,但具体操作困难。农民嫌麻烦,没有积极性;但科学家和各级农业官员有好处,积极推进。这就出现了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中 “ 一头凉、一头热 ” 的局面。 在配方施肥中农业部门一包到底:从土壤测试、配方设计、田间试验、效果评价、组织管理、监督检查等所有环节,几乎都由农业部门包揽,甚至连配方肥的生产也由农业部门承担,导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由农业系统独享。 这样,配方施肥不是肥了耕地,也不是农民,化肥用量怎能够减得下来?另外,测土配方项目补贴金额发放与验收都由内部人员说了算, “ 农业三站 ” 形成特殊利益共同体,不愿奔赴田间地头开展扎实的农技服务。一些基层农技部门玩数字游戏,以骗取国家补贴。 在实际操作中,一个 “ 药方 ” 难以解决耕地的营养问题。 耕地是个非均质体,农民常说 “ 一步三换土 ” ,就是这个道理。有人曾从半公顷耕地中,随机获取 50 个土样送检,其化验结果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几倍,用来配方的有效养分怎能做到科学合理? 其实即使不搞配方施肥,将秸秆中含有的 “ 肥料 ” 通过一定的措施 “ 过腹还田 ” ,增加有机肥,地会越种越肥,化肥用量必然下降。 我们的试验数据显示,在有机肥施用量 75 吨 / 公顷前提下,在目前基础上减少一半化肥用量,玉米籽粒仍高于施常规化肥的产量。中国如将一半的秸秆 “ 过腹还田 ” ,可增加牛粪 32.8 亿~ 38.3 亿吨,折合 2835 万~ 3310 万吨硫酸铵。遗憾的是,这些 “ 肥料 ” 被农民在田间地头烧掉了,每年再向耕地中增加化肥。 因此 , 解决耕地污染和提高耕地质量的合理途径,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恢复受损的耕地。 中国人口多、耕地少,且农民勤劳,有着几千年农耕历史,这样的国情适宜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如果中国能够对养殖积肥的农民或对有机肥耕种者实施直接补贴,则可避免配方施肥缺陷,有效利用国家资金。这才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做法。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919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十三:人类与杂草谁是终结者
热度 1 蒋高明 2016-9-28 09:43
连载之十三 人类和杂草,谁是终结者? 蒋高明 本文载《中国生态六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16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几乎是农民最头疼的问题。杂草顽强的生命力,让农民无法预防,年年锄草,年年长草。人类与杂草斗争了几千年,至今没有太好的办法,直到发明了除草剂。然而,人类发明的草甘膦除草剂以及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使用,在暂时终结了杂草的连年危害后,却造成了草甘膦在食物中残留,这有可能会终结人类,此非危言耸听。 农田里有多少杂草呢?以我熟悉的北方为例,春季小麦田里播娘蒿、王不留、荠菜、独行菜、小蓟比较常见。由于小麦是头年秋天播种的,越冬返青后小麦成了优势种群,杂草暂时竞争不过小麦。可一旦不管理,杂草就迅速生长,可以覆盖整个小麦田。但是,毕竟春天雨水少,温度低,杂草还不是最凶的。而夏季就不同了,北方农田雨季温度高、光照强、水分好,这样就给了那些机会主义者杂草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间。即使像玉米那样高秆的作物,其下还常见十几种杂草,如马唐、旱稗、马齿苋、牛筋草等。 在古代农书上,人们对杂草并非深恶痛绝。如对杂草的防治,古人竟然说“锄禾”,禾是庄稼,怎么会除掉呢?原来,锄草的“锄”与除草的“除”不同,前者是给庄稼松土,兼切断杂草地上与地下的联系,同时切断了土壤毛细管,起到控制杂草兼保墒的作用,这样的农活农民一年要干好多次。过去农民一旦锄头拿上了手,就一直到收获,而今天的农活则是喷雾器一旦背上了肩,就一直到收获。除草剂除草只管灭杀杂草,而不管土地,也不会关心除草剂对于人类食物链的污染,喷洒除草剂这个农活本身就是很有健康风险的。除草剂的毒性很强,几十米远的地方飘过来的除草剂对那些敏感植物还有杀伤作用,打除草剂那几天,村里的农民都不敢开窗户。 生态除草控草是解决杂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人工拔草和锄草都是古老的除草方法,至今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直根系的杂草甚至某些多年生杂草在繁衍生长以前被拔出,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国农村,相对于其他复杂、昂贵的除草措施,人工除草简单实用,效果彻底,为广大农民所接受。另外,有研究认为,保持农田一定的杂草生物多样性,在控制害虫、保护天敌、防止土壤侵蚀、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杂草的生物多样性给予适当保护。人工除草虽然是一种较环保的除草方式,但劳动投入高,化学除草虽然成本较低,但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采取合理的除草措施,使农田杂草既能得到控制,又能维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维持较高的经济效益。 然而,传统的人工锄草方式,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劳动力的短缺,而逐渐减少了,在美国,这种古老的技术恐怕彻底消失了。在中国只有五十岁以上的老农民还会锄草。现在使用的是什么技术呢?就是除草剂。可是大量使用除草剂,杂草并没有控制住,相反,杂草年年用药,年年发生,甚至美国使用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技术后,农田里出现了超级杂草。 为什么农田里的杂草难以防治,甚至除草剂除出了“超级杂草”?这是与杂草的生态习性有关的。农田杂草大都是一年生植物,它们属于机会主义者,一有空间就去占领,它们对养分需求不高,也不挑地段,无论是贫瘠的荒地还是肥沃的耕地,即便是人类不断踩踏的田埂上,它们都会繁殖,并通过多种方式把种子散播到土壤里。那些埋在土壤里的杂草种子,一般很难除掉,除草剂对它们毫无办法,即使用火烧,地上的部分烧光了,但种子还保留在地下,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态除草仅斩草除根还不够,还要从种子上控制,就是待杂草结实后人工去除。具体怎么做呢?一是要控制种源,不使其结果实,在成熟前后治理;二是以草治草,如人工播种有肥效作用的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占据杂草的生态位;三是秸秆覆盖,利用秸秆中的生化物质对杂草实施抑制;四是人工拔草喂牛羊,但前提是农田里不能有农药,不能有除草剂。没有农药和除草剂的鲜草,食草动物如牛、羊、驴、兔、鹅,甚至猪是非常喜欢的。小时候,农田里的杂草很少,哪里去了呢?竟然是被我们这些孩子加上部分妇女控制住了。孩子放学后,背上筐就去拔草或刨草,1000亩地里的杂草还不够生产队40头牛填饱肚子的,再加上青壮劳动力反复锄草,在人民公社期间,根本没有听说过杂草危害这样的事情。 田间杂草对农作物有很大影响。周代已重视“以薅荼蓼”的除草工作了。《周记·秋宫》中还提出了四种消灭杂草的方法,分春、夏、秋、冬四季运行,如全面施用,确实可收到效果。例如,夏季除草,把杂草地上部分全部刈割掉。夏天是植物生长发育最旺盛、消耗养分最多的时候,这时候除草,其光合作用停止,根部失去养分,必然大部分死掉。这种灭草方法,近代有的地方还在使用。 在恢复土地肥力方面,商周时代已有了一定的办法。除休耕恢复地力外,有人根据甲骨文的研究,认为商代人已在地里施用粪肥,并已有贮存人类畜类粪及造厩肥的方法。又结合消除田间杂草,人们已明确知道绿肥的作用,“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还是由于肥料的施用,这时期才可能开始出现连作的“不易之田”。 我国春秋时期就掌握了杂草和害虫的控制方法,并知道如何用地养地,且为无污染无公害生物控制技术。 美国整个国家的历史才两百多年,它们的耕作方式是否是可持续的,根本没得到历史的验证,相反,它们耗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才生产了亩产量不及我国三分之一的农作物,我国耕地资源本来就少,怎么能学美国的耕种方式呢? 再说,美国用转基因技术控制虫草害,而却造成“超级杂草”“超级害虫”肆虐。这种新技术使用了不到20年就出现了各种问题,美国都在反思甚至抛弃这个技术。而中国人发明的除草技术前后使用了2000多年,到底哪种技术好?不言自明。 农业从来都不是一个偷懒的产业,如果盲目像工业生产那样提高效率,发展懒人农业,那么生存健康问题就会随之而来。2013年6月8日,美国《食物与化学毒理学》公布泰国科学家惊人的实验结果,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捆绑使用的草甘膦除草剂农达中的活性成分草甘膦,具有雌激素作用,而且在一万亿分之一超低微量浓度范围促进乳房癌细胞增殖。泰国科学家的该项研究,有助于解释法国科学家不久前做过的长期喂养极微量草甘膦除草剂与转基因玉米研究中,发现巨大的乳房肿瘤的致癌机制。该项发现打破了过去认为“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低于某浓度水平无害”的错误认识,揭示了草甘膦这样的有毒有害物质,恰恰在过去难以想像一万亿分之一超低微量范围,具有很强的内分泌干扰、性激素干扰作用。 市场上畅销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油、玉米油、油菜籽油;含转基因大豆蛋白与转基因大豆油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婴幼儿配方、孕妇营养食品;转基因豆制品、豆浆粉等,添加转基因大豆蛋白的火腿肠、香肠、饺子等一系列冷冻食品、面包以及儿童喜爱的蛋糕、饼干;一些洋快餐用转基因油炸的食品、转基因豆浆、喂养转基因大豆、玉米家禽、家畜的肉等食品,皆可能让一万亿分之一超低微量浓度的残留草甘膦进入人类肠道,通过肠壁血液循环系统进入体内所有器官,进入孕妇体内的胎儿,种下“母细胞瘤”的种子!这就是前面我们提到了人类在没有终结杂草之前,杂草通过其顽强的抗性,可能借助于人类发明的转基因技术提前终结人类的原因。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24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十二:农药是双刃剑吗
热度 1 蒋高明 2016-9-18 19:42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十二:药是双刃剑吗? 蒋高明 本文载《中国生态六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16 在人类进化史上,环境污染成为“事件”是近 100 年来的事。确切地讲,工业革命使得人类有了挑战大自然的资本,从生态平衡被大规模打乱的那天起,环境污染就出现了。然而, 300 多年前从英国发起的工业革命,毕竟局限在少数发达国家,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局部的,相对较轻的。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人类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并不断向自然界排放大量有害物质,农药就是之一,它不仅杀死了人类以外的很多生命,还直接影响了人类本身。 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 的名著《寂静的春天》,描述的是环境的恶化使人类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一个死寂的春天。造成这种结果的元凶是农药 DDT , 但讽刺的是, DDT 竟然 是诺贝尔获奖成果。 DDT 有很强的毒效,尤其适用于灭杀传播疟疾的蚊子。但是,它消灭了蚊子和其他“害虫”的同时,也杀灭了益虫。而且由于 DDT 会积累于昆虫体内,当这些昆虫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后,那些动物,尤其是鱼类、鸟类,则会中毒死亡。 20 世纪 30 到 60 年代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期。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英国伦敦烟雾、比利时列日市光化学烟雾、日本“痛痛病”“水俣病”等严重污染事件都发生在这段时期。 虽然不断有人因环境污染而失去了健康和生命,但大多数人却很少把生命健康与环境恶化联系起来。 翻阅 上世纪 60 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当时主流的口号是 “ 向 大自然 宣战”,“征服大自然”, 在卡森之前,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些口号的正确性。卡森用大量的事实,向人们讲述了这样的道理,生态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自然物种的消失也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如今,地球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全球变暖、臭氧层消失,无不证明了卡森做出的悲剧预言的正确性。卡森的呐喊,唤醒了公众,环境保护从此深得人心。 1972 年,美国禁止使用 DDT ; 同年, 联合国在 斯德哥尔摩 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 人类环境宣言 》;近些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臭氧层保护公约》《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等国际公约不断出现,各国政府都积极开展了环境保护的具体行动。 我读研究生时,所在的研究组为“环保组”,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环境保护的课题组之一。那时候,我们几乎没有听说过什么环境污染问题,环保教材几乎都是翻译西方的。遗憾的是,几十年来我们盲目学西方,尤其是忽视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从而酿成了环境污染的诸多悲剧。 仅农药的使用一项,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害。人类与“害虫”抗争了近一个世纪,但是人类并没有控制住“害虫”。人类一直坚持灭杀“害虫”这条错误路线,甚至越走越远,当年西方犯的这个错误中国正在犯。 溴酸钾、硝基呋喃代谢物、敌敌畏、百菌清、倍硫磷、苯丁锡、草甘膦、除虫脲、代森锰锌、滴滴涕、敌百虫、毒死蜱、对硫磷、多菌灵、二嗪磷、氟氰戊菊酯、甲拌磷、甲萘威、甲霜灵、抗蚜威、克菌丹、乐果、氟氯氢菊酯、氯菊酯、氰戊菊酯、炔蟎特、噻蟎酮、三唑锡、杀螟硫磷…… 如上所列仅是我们食物中所含农药的一小部分,如果不是专业人士,相信普通民众对它们是非常陌生的。很多化学名词是“吃”出来的,是媒体曝光了食物遭受污染后,我们才认识了人造化学物质的名字。倒推四十年,中国人接触的农药种类只有六六六、敌敌畏等几种,且很少在食物链中使用。现在国家明文规定的,食物中不能超标使用的农药就高达 3650 项!其中 鲜食农产品高达 2495 项。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 2495 项就是我们食物中可能会遇到的。如果打印出这个清单来,需要几十页 A4 纸。目前人类到底使用了多少种农药?恐怕没有人说得清楚,因为化学合成的新农药越来越多,光农业部每年新登记的农药就达千种。 目前 ,我国每年农药 使用面积 达 1.8 亿公顷次。半个世纪以来,使用的六六六农药就达 400 万吨、 DDT 50 多万吨,受污染的农田 1330 万公顷。农田 耕作层 中六六六、 DDT 的 含量 分别为 0.72PPm 和 0.42 ppm ;土壤中累积的 DDT 总量约为 8 万吨。我国每年农药用量 337 万吨,分摊到 13 亿人身上,就是每个人 2.59 公斤!这些农药到哪里去?除了非常少的一部分 (10%) 发挥了杀虫的作用外,大部分进入了生态环境。 更槽糕的是,农药不仅仅在农田里使用,森林、草原、荒漠、湿地也在用,就是人口密集的城市居民 小区 里,也有农药的身影。如果蕾切尔 · 卡森活到今天,她看到人类如此大范围内使用如此众多的农药,那么,她的《寂静的春天》恐怕要改成《死亡的春天》。 农药对人体的伤害,以中国农民最重。若按年龄说,则以妇女和老人最重。发达国家喷施农药用飞机或大型拖拉机,而中国却用原始的肩背式喷雾器,喷出来就是毒。农药有机溶剂和部分农药漂浮在空气中,污染大气,吸入人体有可能致病或致癌;农田被雨水冲刷,农药则进入江河,进而污染海洋。这样,农药就由 气流 和水流带到世界各地,残留土壤中的农药则可通过 渗透作用 到达地层深处,从而污染地下水。 大范围、 高浓度、高强度地 使用杀虫剂,虽暂时控制了虫害,却也误伤了许多“害虫”的天敌,破坏了自然 生态平衡 ,使过去未构成严重危害的 病虫害 大量发生,如 红蜘蛛 、 介壳虫 、 叶蝉 及各种土传病害。此外,农药也可以直接造成“害虫”迅速繁殖。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南方农田使用 甲胺磷 、 三唑磷 治 稻飞虱 ,结果刺激稻飞虱产卵量增加 50% 以上,用药 7 ~ 10 天即引起稻飞虱再度猖獗。农药造成的恶性循环,不仅使害虫防治成本增高,更严重的是造成人畜中毒事故增加。 “人虫大战” 并没有 挫伤所谓“害虫”的锐气, “害虫”在人类发明的各种农药的磨练下,反而越战越勇。在农村,农民最切身的体会就是,他们打了那么多的农药,虫子照样泛滥。药越用越毒,虫越治越多。虫子多了必然要再花钱买农药,这就给农药生产和销售企业带来了滚滚利润。 针对“害虫”,我们换个思路治理会怎样?即不采取对抗的办法,不用农药,而是恢复生态平衡,“害虫”数量会增加吗?自 2007 年起,我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租用 40 亩耕地,在山东省平邑县建立了弘毅生态农场,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研究。我们全面停止使用农药、除草剂、化肥、农膜、 添加剂 ,不使用转基因技术,验证生态学在维持农业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短短 3 个年头,生态学的强大威力就显现了出来。由于采取严格的农田生态保护措施,农场的生物多样性大幅度提高:燕子、蜻蜓、青蛙、蚯蚓等小动物都回来了;那里的蔬菜、水果再不用担心受到昆虫危害;黄瓜、西红柿、芹菜、茄子、大葱等蔬菜接近常规产量;过去严重影响玉米成苗的地老虎成虫已被脉冲诱虫灯制服了,以前最多的时候,每只灯每晚可捕获各种“害虫”达 9 斤,目前每晚捕获不到 30 克。一滴农药不用,“害虫”反而不产生危害了。 昆虫有时间上的 生态位 差,但被抓的多为夜间活动的“害虫”,而益虫,尤其鸟类晚上很少活动,所以没有被伤害。“害虫”还在,这个物种并没有消灭,它们还有吃有喝,但形成大种群就不可能了。生态平衡建立起来后,益虫益鸟多了,害虫想成灾都没有了机会;没有农药、除草剂,燕子、麻雀、蜻蜓、青蛙、蟾蜍、蛇、刺猬都回来了,它们也要吃东西,“害虫”就是它们的美味佳肴。多样性的作物混种增加了抗虫害等风险的能力,多样性的生物群落是稳定的。在生态农场,除了种植小麦、玉米、蔬菜,还有莲藕、大豆、花生、芝麻,如此多的作物种在一起,虫子都不知道去吃那一种,加上它们自投罗网,各种天敌守候,在真正的有机农场里,虫害是比较容易控制的。 有人说,将杀虫的基因转到庄稼里让庄稼自己生产“农药”不是更好吗?这恰恰又打乱了生态平衡,是按下葫芦起了瓢。虫子不吃你转抗虫基因的庄稼会吃别的,它们并没有被除根。而且那么多种虫子,基因又 具有 特异性,一种基因只能防一种害虫,得转多少基因才能防住所有的种类的害虫?为什么不利用现成的物种呢?自然界为我们准备了成千上万种害虫的天敌,这些物种会携带多少亿个基因?转基因除虫技术实际上是抱薪救火。事实上,使用转基因后不但要继续打农药,还要用专用农药,专用化肥,专用除草剂,这“三专”再加上转基因专利这“一专”,四座大山压榨之下,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农民还指望过上好日子吗? 由于生态农业人人可以掌握,除人工外,几乎不需要其他物质性投入,农药贩子和转基因鼓吹者们,都不愿意看到用生态平衡的办法解决他们认为的虫害“大问题”。当我们推广低成本的生态农业模式时,遭到了疯狂的围攻,甚至很多搞农学的同行和学者认为我们砸了他们的饭碗,因为如果采取生态种植模式,他们将拿不到转基因科研经费。当年卡森的呼吁,也遭到了利益集团(主要是农药商)及其收买的无良专家、媒体的恶毒攻击,她在人们的咒骂声中离开人世。所幸的是,她留给了人类丰厚的环保遗产。 卡森的冒死呐喊,激发了波澜壮阔的全球环境保护运动,最终促进了重大的环境法律变革,这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我国有很大借鉴意义。春天是生命活力最旺盛的季节,不应该寂静。作为地球村的一员,中国人民同样有权呼吸新鲜空气,喝上清洁的水,吃上放心健康的食品。 有人说农药是双刃剑,虽然破坏了生态平衡,但也起到了杀灭害虫的目的,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农药根本无法杀灭所谓害虫,其作用在哪里?我们不拒绝在极端的时间和环境里有限使用农药,但是像当前这种大规模地、无限制地、疯狂地将农药撒向我们的农田和食物,而且负面影响已经危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我们自身的健康时,确实应该引起反思了。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779 次阅读|1 个评论
摆在人类面前两条农业道路利弊分析
热度 1 蒋高明 2016-8-26 20:15
摆在我们面前两条农业道路利弊分析 蒋高明 当今的农业生产方式,因离生态规律越来越远,在为人类提供了餐桌丰富的食物之后,也制造了大量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动物福利降低、人类疾病增加、就业难、社会矛盾加剧等等。人类必须重新反思现代农业的利与弊,向正确的道路回归。当前,摆在人类面前有两条道路: 第一条道路,工业化化学化和生物技术化的农业。该农业模式从生产化肥农药等所谓农资的工厂开始,到利用各种添加剂的食品加工厂结束。在该模式下,从事的农业人口少,以单干为主;大部分变成被喂养的人口;制造了更多的病人,以至于某些国家每人仅医疗费就高达 1 万美元/年,该花费在中国完全可以吃有机食品了。 第二条道路,杜绝上述有害化学物质,按照生态规律办事。该模式从收集天然有机肥料开始,到利用天然微生物或物理方法制造食物的作坊结束。在该农业模式下,从事食物生产的人口多,劳动者集体劳动;其生产的食物健康口感好,食物生产源头生态环境好。只要人勤快,人类就能够可持续生存下去。 第一条道路的优点:一是减少人工,将劳动强度变小了;二是规模化效益高;三是带动的产业链长:包括化肥和农药生产、农业、饲料添加剂、食物添加剂,从庄稼药,到动物药,到人药的生产量大,带动的 GDP 高。 第一条道路的缺点:一是环境污染,制造农药、化肥、地膜、各种化学添加剂污染环境;二是释放大量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的温室气体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来自所谓的现代农业;三是源头制造病人,大量疾病尤其癌症、白血病、性早熟、不孕不育等增加,与食物生产方式的改变有很大关键,当前全国乃至所有发达国家食物生产中的杂草防治几乎离不开除草剂,害虫防治也以化学灭杀为主;四是造成严重的食物浪费,由于数量供应大,且口感差,种地的养殖的加工的开餐馆的不吃自己的产品,很多食物变成了垃圾,食物浪费量惊人,仅中国餐桌浪费就能够养活 2-3 亿人/年。 第二条道路的优点:一是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绿水青山,生态景观美好,农田里没有农药瓶和垃圾地膜等白色污染,有乔、灌、草多重农田防护林;二是品种多样,种养结合,轮作倒茬、农田可食生物多样性丰富;三是食物口感好;四是对人群健康好,尤其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最好;五是传统的种子能够保留下去;六是人的繁殖力旺盛,从嘴里进入的食物中化学物质基本杜绝。 第二条道路的缺点:一是费人工,尤其对杂草的控制,需要人工或人工操作机器,不如飞机喷农药那样高大上;被认为是落后的代名词;二是动物生长周期长,因为不催肥不育肥,相应地消耗较多的饲料;三是相对分散,规模小。 第一条道路始终是资本控制的,在每一个环节都有资本的黑手,一直到医院,到墓地,是典型的互害模式。 第二条道路,是受自然生态规律控制的,每个环节上的人要么多付出劳动,要么多付出钞票,最终受益的是农民、市民、各级消费者,以及生态环境,是典型的互助模式,且外来资本不容易插手。 第一条道路符合资本的逻辑,是资本主义玩的游戏,以人类生存环境和地球物种为代价。必要的时候牺牲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在他们眼里是垃圾人口; 第二条道路符合社会主义的逻辑,即共同富裕。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样的农业模式有人气,人之间需要合作,人与自然之间需要和谐,而不是一味对抗。 上述第一条道路就是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所谓现代农业,以美国农业为典型代表;第二条农业模式是高效生态农业,由中国人发起,但尚处于萌芽阶段。 人类社会还能够走多远,取决于人类选择什么样的农业道路,是生态农业还是化工农业?是可持续农业还是不可持续的农业模式?常规农业追求的是数量,生态农业追求的是质量和数量共赢,且优质优价。常规农业中的利润农民得到的很少,连 10% 都不到,而高效生态农业中的 30% 左右的利润给一线的农民。 有人认为,生态食品或有机食品价位太高,同样是食物相差那么大不值得,因此,在吃饭问题上马马虎虎,越便宜越好。殊不知,正是因为消费偏离了价值规律,才促进了各种化学物种摇身一变,以常规农用物资名义进入了食物链。如果仔细算一笔账就会明白了,假如一个人吃安全食品可以活 100 年的话,但有人为了省钱只活了 70 年,如其退休工资在 5-10 万元/年,少活的 30 年就可以少拿工资二三百万元。如果多投入 1 万元/年购买安全食品,就可以满足上百年的消费了。要是连 60 岁都活不过,或者只有短短三四十年就得怪病离世,连自己交的养老金都没有享受过一回,到底是哪一个账合算呢? 药食同源,病从口入。病一定是从口入的,否则过去 40 年前根本没有这么多的癌症病人出现在医院里。环境污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生产食物过程中,制造大量农药类农资物质,农药残留、抗生素超标和各种食物添加剂、膨大剂、强化剂、强筋剂等等进入食物链,正是因为畸形农业模式导致的。。 目前,几乎没有人用传统的办法除草了,也没有人用生态的办法控制虫害了,都是借助于除草剂和杀虫剂。农药和化肥,原本是二次大战期间过剩的军事产能,是作为炸药和神经毒剂使用在战场上的,而今在农业上堂而皇之地被应用、被吹捧。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健康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是非常明显的。 人类能否在地球上可持续地生存下去?取决于上述农业模式是否良性发展,取决于大众的觉醒,取决于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取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善。地球给人类思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9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廉价农产品进口的昂贵安全代价不容小觑
热度 3 蒋高明 2016-8-25 20:44
廉价 农产品进口的昂贵安全代价不容小觑 蒋高明 一、食物进口成常态 最近,笔者了解到,继我国从美国等国进口大豆、玉米、油菜籽、苜蓿外,还要与新西兰、澳洲等签订牛奶自由贸易协议。廉价农产品进口对中国农业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卖粮难、撂荒、倒牛奶、杀牛这些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代的现象在中国也重演了。如果上述协议生效,中国奶业将面临生存发展的沉重危机。 粮食卖不动是什么原因 ? 是我国粮食太多了吗 ? 如果粮食太多,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呢 ? 我国粮食进口量近 10 年来屡创新高。 2015 年,我国累计进口包括大豆、小麦、玉米、大麦在内的粮食及谷物粉 1.2 亿吨,同比增长 20% 。 再来看肉类进口,先看猪肉。根据海关数据统计显示, 2014 年我国总体进口猪肉以及猪杂碎 137 万吨,其中猪肉进口量为 56 万吨 , 进口猪肉的主要来源国为美国、德国、西班牙以及丹麦,分别占我国进口猪肉的 20.7% 、 18.9% 、 16.2% 以及 11.9% 。 2015 年,上述数据更新为,全国进口肉类总量 244.79 万吨,其中,进口 牛肉 48.53 万吨,同比增长 40.6% ;进口羊肉、猪肉、禽肉分别 23.26 万吨、 133.71 万吨、 39.30 万吨。 这里最有意思的是价格,进口的牛羊肉才合 12-13 元 / 斤,这在国内是购买活体牛羊的价格 ( 目前山东肉牛活牛价 13 元 / 斤 ) 。国外的牛羊肉为什么那么便宜呢 ? 其一解释是国外土地多,规模效益大 ; 其次就是国外自然资源便宜,土地使用不要钱 ; 其三是政府补贴高 ; 其四是采用工业化措施生产,流水线上长大的牛在美国已经不是什么神话了;其五是国外清仓处理拟淘汰的肉(即战备肉,通俗的叫法为僵尸肉)大举进入中国。然而,这样的牛羊肉再让中国消费者食用的时候,给大家说清楚了没有 ? 还有进口奶粉、鸡肉等,这一切都根据所谓的市场规律进行。洋食物大举进军中国,其超低的价格更加打压了国内食物市场,造成了中国卖粮难、卖奶难、卖肉难。 二、廉价食物昂贵的安全代价   我国是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历来都是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幸福生活的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的粮食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 2014 年 5 月,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农商高峰论坛上,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就表示,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 87% ,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差不多是 70% 左右, 30% 左右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的。这些数字是触目惊心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本国的粮食产量连本国人民都供应不上,还需要依靠进口来补充,长期以往,我们必将受制于人。   众所周知,由于不加防范,中国的大豆产业已基本被打垮,市场上 80% 以上的大豆来自西方市场转基因大豆 ; 国内油菜籽价位也出现高于进口局面,如果措施不当也将面临沦陷 ; 制糖产业也受进口材料低于国产材料的严重局面而面临沦陷 ; 蔬菜种业中 90% 也被人垄断。这样看来,如果放任进口,持续打亚中国农业,中国人吃肉、吃油、吃糖、吃豆腐、喝奶、吃菜,都将沦落为看别人脸色的地步。这还不算,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仍由着国际市场冲击,中国还将面临严重的社会、政治与军事危机。 2014 年,我国仅进口大豆就达 8169 万吨,突破了 8000 万吨大关。从进口价格来看,进口大豆平均成本低于 3400 元 / 吨,合每斤 1.7 元,而中国东北产的非转基因大豆收购价 2.01 元 / 斤,山东农区大豆低于 3 元每没有人生产。这就是业内津津乐道的 “ 地板价高于天花板价 ” 现象。大豆产量低,种植季节长,与国际市场难以抗衡,农民多改种玉米,中国 13 亿人的植物蛋白来源拱手让给国外资本。 中国的农民非常善良,当他们知道我国大量从国外进口,国产农产品因打压而出现了倒牛奶、屠宰母牛时,他们经常会问笔者这样的问题:“哪怕牛奶 5 毛钱一斤也比倒掉强啊”;“为什么我们自己的都吃不了,还要进口那么多干什么?” 三、廉价进口食品成本真相   农民朴素的问题才是实质的,他们不懂得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和资本危机理论,但他们知道浪费粮食是要命的事情。你现在图便宜进口,打压自己人不生产了,将来中国人没有粮食了,再买到便宜货连机会都没有了。从当前的粮食形势来看,粮食真正富裕的国家只有美国、加拿大少数西方国家,而他们是赔钱在补贴自己的农民生产粮食。为什么国外的粮食那么便意呢 ? 这是不公平竞争造成的结果,实际上粮食背后,还有很多成本是没有计算的,这些成本包括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社会、政治、军事成本等等。试分析如下: 第一,中国的小农是与国外大资本在竞争,他们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笔者曾实地调查过美国的家庭大农场,看到他们的农场都在 1000-10000 英亩之间,且依然处于动态兼并中, 1 万英亩以上的农场已非常普遍。 1 万英亩相当于中国的 6 万亩,而中国农民种植的土地,只有区区几亩几十亩,流转后也就百多亩地,只有内蒙古、东北等地才见到千亩以上的家庭农场。美国人用百倍乃至千倍以上的土地面积,来击败中国的小农户,还有什么值得炫耀呢 ? 他们的规模效益显然是中国农民无法比较的。 第二,美国农民种地是有补贴的,他们收入的40%来自政府补贴 。也就是说只要种地,这 40% 就是纯利润的,且没有人敢克扣。中国的小农呢 ? 甚至美国农民还是缴税的。我现场问过经营 1 万英亩的美国农民,他们告诉我,每年扣除农资、劳动力、税费,还可有 200 多万美元的净利润,这 200 万美元分摊到 6 万亩耕地上,每亩仅 33 美元,即约合 219 元 / 亩,这样的土地效益在中国,农民是根本不会去干的。在中国, 每户几百元不到的补贴,连贫穷的中国农民都看不上眼,他们在城里打工一天就能挣到。那么,美国人哪里来的钱补贴美国农民呢 ? 他们 花的是中国人的钱,我们挣钱舍不得花,被美国人拿去花,且数目不小。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钱,包括借给美国人的钱,各项加起来约 3 万亿美元,要回来的可能非常小。美国人花中国人的钱,打败中国农业,这样的便宜事比战争是不是更合算呢 ? 第三,生态环境与健康成本没有计算 。美国大农场经营,已经没有能力采用可持续的农业方式,离不开大量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还需使用转基因技术,内外对抗害虫与杂草。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明显的,对人体健康是有潜在危害的。抛开这种农业做法对美国本土的生态破坏,中国进口廉价的大豆、玉米与苜蓿,其中的草甘膦残留,转基因成分的残留,没有人关注过。进口的廉价粮食是不适合人类食用的,严格来讲喂养动物都有问题,法国科学家实验已经证明转基因玉米对试验动物有诱发肿瘤的很大概率,后期高达 80% 。我们不加设法地进口补充人的口粮,用来榨油,作为动物饲料进一步进入人类食物链,这都是欠考虑的。针对其中的科学问题,是需要认真研究一下的。 大规模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导致大量温室气体释放。全球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的温室气体来自规模化农业开垦,规模化农业对温室气体的贡献这笔账也是没有人认真算的。 在健康方面,美国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人数居高不下,男性和女性的肥胖率更分别高达 35% 和 37% ,这些都是大量生产廉价食物造成的苦果。美国用于健康医疗的比重占全部 GDP 的 16% ,而农业仅占 GDP 的 2% 。廉价、高热量、单一品种食物供应业已造成了全球最发达国家的沉重负担,从这层意义来看,美国的农业模式其实是失败的。 第四是生物多样性成本没有计算 。规模化农业势必造成栽培多样性下降,病虫草害也增多。在大农场模式下,由于严重缺乏劳动力,间作套种、合理密植、倒茬轮作、种养结合等好的农业做法免谈。人类保存几千年的栽培物种惨遭丧失,转基因技术应用加快了天然物种多样性丧失速率。规模化农业种植区连鸟的叫声都难以听到,蜜蜂受害、蝴蝶受影响,天敌蛙类等消失,最终对人类的生存也造成严重影响。 第五是政治与军事成本没有计算 。天下最大的买卖是革命,将政府推到了重来。因此,历任政府谁也不敢对政权掉以轻心,而巩固政权的最大机器是军队,军队就需要有震慑人的武器,每年国防开支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武器研发。然而,我们在重视核武器、激光武器、太空武器的同时,却忘记了粮食是更大的武器。转基因生物武器的杀伤力是远远大于核武器的,因为它可以至于于死地而不露形。即使普通的粮食武器也能轻易置人于死地,只要你敢一年不种地。我们是从曾经的的敌对国进口粮食,就更应当防范一些可能的粮食攻击。如此低价进口粮食正常吗 ? 如果人家白给你粮食,我们也敢要吗 ? 人家可以承诺白给我们一两年粮食,引诱中国农民不种地,只要你敢答应,恐怕到不了那个时候国将不国了,这样的战争成本太低了。 四、应对措施   廉价农产品进口对中国农业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撂荒、倒牛奶、杀牛这些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代的现象在中国也重演了。这造成的资源巨大浪费,和对农民种地积极性的打击是难以用金钱而弥补的。如果我们将进口粮食的钱,将生态破坏后治理的钱,将健康保障投入的钱,适当补贴到中国农民头上,鼓励他们从事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将经费花在中国农民身上,则增强了我国农业的竞争优势,还保护了生态环境,从源头减少了疾病发生。   中国农业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呢 ? 显然在于质量农业,即我们针对不同的生态农业区,如高山、丘陵、草原、荒漠和湿地,我们可以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停用或少用化学物质投入。为人吃的食物禁止转基因,提高农产品质量,带动城市中产以上人群的消费,既保护的生态环境,又增加了食品供应,还稳定了农业就业队伍,强壮了国民身体,这样,我们就打赢了一场农业战争。西方的现代化农业在中国的质量农业面前是不堪一击的,由于城市化好劳动力成本等原因,西方国家很难做到精耕细作了。 因此,我们不能与他们拼土地数量、拼农产品数量,而是要拼质量,释放城市人群对优质农产品的购买潜力,反哺农业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让国人远离医院。设想一下,中国停止从西方国家进口粮食,这个庞大的粮食武器返回其生产国,其杀伤力也是巨大的,足以让我们有更宽裕的时间,和平发展经济。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迎击。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4144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兽药安全二十三问
yhz03008 2016-8-5 18:22
 兽药安全二十三问    ---中国兽药协会 近年来,涉及兽药及其残留、细菌耐药性、抗生素环境污染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解答消费者疑问,我们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对常见问题进行了科学解释,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兽药使用 1.什么是兽用抗菌药?   抗菌药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它能够杀死细菌或阻止细菌生长,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   用在动物身上的抗菌药就是“兽用抗菌药”, 常使用的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以及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喹恶林类合成抗生素。 2.禽养殖中为什么要用抗菌药?   养殖动物使用抗菌药的最终目的还是保护人的健康。   当养殖动物抵抗力下降时,致病微生物就会使它们生病。若不及时治疗,疾病容易在养殖动物中扩散,严重影响动物健康,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并降低产量。   有时动物生的病还可能传染给人,例如猪链球菌病、猪丹毒等,这些疾病叫“人畜共患病”,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都是巨大威胁。   及时、合理的使用抗菌药,既可以保障消费者健康,也可以保障产品质量,还可以避免经济损失。抗菌药在防治畜禽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当今全球畜禽养殖业大规模、集约化发展的基石之一。 3.为什么有时候需要同时使用多种抗菌药?   有时动物感染了多种致病微生物,一种抗菌药无法起效,不得不使用多种药物。   有时两种抗菌药可以“互相帮助”,用更少的量就能实现更好的抗菌效果,同时降低或避免毒副作用,最典型的例子是青霉素和链霉素联用。   多种抗菌药的联合打击可以减少“漏网之鱼”,避免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当然,多数情况下只需用一种抗菌药,联合用药仅适用于少数情况,且一般二联即可,三联、四联并无必要。 4.什么是兽药残留?   动物身上使用兽药后,药物或其代谢物有可能蓄积或留存在肉和内脏或者进入奶、蛋等畜禽产品,这些进入食品的兽药就是兽药残留。 5.兽药在动物中的残留和消除过程是怎样的?   兽药在动物体内会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吸收”、 “分布”是药物进入动物体内发挥作用并残留的过程。“代谢”、“排泄”是药物从动物体内清除的过程。   在规范使用的情况下,绝大部分药物被代谢和排泄掉,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水平很低。 6.什么是休药期?   “休药期”(WithdrawalTime, WDT)是指从动物停止用药到允许上市销售的间隔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被逐步代谢和排出体外,其残留水平下降到限量值以下,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得以保障。   不同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的规律不同,因此不同药物的休药期也可能不同。 7.抗菌药残留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   任何物质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导致健康危害。通常情况下,食品中药物残留的量很低,一般不足以产生健康危害。   如果兽用抗菌药残留达到较高水平且长期摄入,可能带来过敏反应、慢性毒性、破坏胃肠道菌群平衡等健康影响。 8.什么是最高残留限量?   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Residue Limits, MRLs)   指动物性食品中规定的药物残留最高浓度,它是基于一套严格且复杂的科学评估程序得出的。   由于评估时留下了很大的安全系数,因此按照正常的饮食结构,只要残留不超标,终生食用都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9.我国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情况如何?   我国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分为四类:   (1)不需要制定最高残留限量的兽药88种;   (2)需要制定最高残留限量的兽药94种;   (3)可以用于食品动物,但不得检出兽药残留的兽药9种。   (4)农业部明令禁止使用的兽药31种,比如瘦肉精。 10.国际上兽药残留标准的情况如何?   目前国际食品法典(CAC)制定了67种兽药残留限量,并对12个兽药提出了风险管理建议。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分别制定了本国标准,例如美国已制定95种兽药的残留限量,欧盟有139种。   我国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中有98%的可比项目已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 11.为何我国兽药使用量较大?   兽药的总使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殖规模和人口规模,因此我国的兽药总使用量必然比许多国家要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肉蛋奶的消费量巨大,因此动物养殖规模也十分庞大,2013年全国畜禽出栏和存栏总量已达到:1.5亿头牛、5.6亿只羊、12亿头猪、120亿只禽。   美国的动物养殖规模世界第二,其兽药使用量同样远高于其他国家。当然,我国养殖业也存在一些兽药使用不合理或者滥用的个别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引导。 12.我国兽药残留的状况如何?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深入,处罚力度加大,兽药滥用的情况得到一定的遏制,兽药残留的整体状况较好。例如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下半年的畜禽及蜂产品的兽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9.9%。    耐药性与耐药菌 1. 什么是耐药性?   随着药物的使用,一些细菌逐渐适应并发展出抵抗药物作用的能力,这就是耐药性或抗药性。   不仅细菌会产生耐药性,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也会产生耐药性。 2. 细菌为什么会有耐药性?   有些细菌天生“身体好”,对某些抗菌药物不敏感。   有些细菌在抗菌药的作用下侥幸逃脱,进而发生自身遗传改变(基因突变)产生耐药性。   也有些细菌可以向别的细菌拜师学艺,学会耐药的本领。 3. 耐药菌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细菌获得耐药性后,其致病性并不会增强,也不会产生新的感染类型。   耐药菌最主要的危害是给治疗带来困难。如果细菌对多种抗菌药耐药,甚至对大多数抗菌药都耐药,则可导致常用抗菌药治疗无效,造成病死率提高,显著延长病程和治疗时间,大幅增加医疗成本。 4. 有没有办法对付耐药菌?   (1)合理、谨慎地使用抗菌药,避免细菌耐药性产生,这是目前最有效、易推行的方法。   (2)寻找抗菌药替代品或替代疗法   (3)结合耐药性监测,采用轮换、穿梭用药可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甚至恢复细菌敏感性   (4)针对耐药菌,研制新的抗菌药 5. 动物身上的耐药菌对人有无危害?   虽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规律有待研究,但目前国际上的主流观点认为:   (1)动物源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会增加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风险,但尚未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威胁。   (2)威胁人类健康的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主要来自人用抗生素滥用和医院内交叉感染。    兽药监管 1. 哪些国家使用促生长作用的抗菌药?   抗菌药物对养殖动物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曾在全球范围广泛应用。出于抗生素耐药性及环境考虑,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步停止这类应用,但随之带来饲料消耗增加、产量下降、动物死亡率上升、治疗用抗生素增加等问题。   目前中国、加拿大、美国、巴西、俄罗斯等畜牧业大国均允许使用促生长作用的抗菌药。 2. 兽药使用有哪些政府监管措施?   农业部制定公布了禁止使用的兽药和其他化合物目录、饲料中允许添加的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兽用处方药目录》、《兽药停药期规定》、《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以及多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   农业部还制定并实施国家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对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进行监管。    环境影响 1. 环境中为什么能检测到抗菌药?   抗菌药广泛用于人类医疗、动物疾病控制和预防,以及用于种植业和工业用途。这些药物随生产生活进入环境是难以避免的,随着检测手段越来越先进,自然环境中检出抗生素也就不奇怪了。   此外,自然环境中的很多微生物也会产生抗生素,比如青霉素就是从青霉菌的代谢物中发现的。 2. 哪些环境中能检测到抗菌药?   根据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日本等国家的数据,土壤和污泥、废水、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都能检测到抗菌药成分,这种情况在各国普遍存在。   但是抗菌药在环境中的浓度普遍很低,水体中的浓度一般在十亿分之一左右。 3. 环境中的抗菌药成分能不能自然降解?   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报告指出,水环境中绝大多数药物的浓度均能自然降解,如吸附到沉积物上、日光降解和生物降解。饮水及废水的处理过程也会降低抗菌药的浓度。   另外在合适的堆肥条件下,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也可以有效减少抗菌药在粪便中的浓度,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4. 饮水中微量的抗菌药是否会危害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饮用水中的药物残留》技术调查报告指出:饮用水中检测出的药物浓度比最低治疗剂量低若干个数量级(通常低1000倍以上,而且往往远低于1000倍),这些极低浓度的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非常低。   比如某媒体报道,自来水中检出阿莫西林8纳克/升,以此估算,需要每天喝5吨水以上才可能有健康风险。       下载全文:兽药安全科普知识手册简化版 http://www.cvda.org.cn/a/zhuanyeban/shouyaoanquankepu/2016/0706/19957.html
个人分类: 学习|1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癌非自然生理现象,人体生理的自然过程可以无疾而终
热度 1 lulingkxw 2016-8-1 23:03
癌症,环境污染物(多种污染加激素污染)入侵人体的必然. 细胞的凋亡和分裂生长是其两个主要的运动变化机制。但自然的细胞凋亡和分裂是必然发生和健康的现象;非正常的细胞凋亡和分裂才是病。 关于癌,细胞非正常的分裂现象为什么大量出现?我认为患者年龄——细胞的自然衰老,并非是导致患癌的关键原因,它只是一种表象。儿童白血病的比较常见,他们多数因接触到污染的环境,居家装修导致的化学污染物——苯;还有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污染等,尤其是新建筑的封闭环境(空调)。这是有大量医学统计资料证明的。 各种污染物质摄入人体内、逐步积累到“发病”需要时间,中年人癌病发率比较高。往往因为其体内细胞受到严重污染物质入侵的特殊职业或污染环境中生活工作的经历和激素污染摄入等致病机制有关,它跟非激素类的污染导致的细胞凋亡——类似肺痨致局部细胞坏死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也可以说它们存在两种患病机制:一种是细胞非正常凋亡,癌是细胞非正常分裂。 此外,如果是老人癌患者,跟中年人比,激素水平比较低,激素水平低可在一定程度抑制癌的凶猛发展,他们往往可以带癌生存更长时间。 尽管,从表面看,这类老者比较多,或在许多未发病的“健康”人体内也常常看到癌细胞,病灶,癌细胞与老人相对容易实现和平相处。但这并不是因为癌是一种自然的,常态的现象。它只是说明在目前的社会发展条件下,环境污染比较普遍、污染物质入侵人体变成常态了! 人类生理的自然机制是可以无疾而终的,大自然塑造的生物体包括我们人类的是健康清灵的躯体。 但人类在特定环境中生活,难免要经历各种污染入侵,如何隔离它们,如何减少,如何清除它的问题要解决。 癌是一种疾病,从本质看是人体受到环境污染入侵导致的疾病,它可以预防,可以治疗。人类防癌,以环境保护,以减少污染物质和激素的入侵,保持营养平衡、作息正常,心态良好,社会和谐为基本手段,如果可以经常性地排除体内的这些污染物质,人们是可以保持健康的。
个人分类: 其他|1171 次阅读|2 个评论
舌尖上的美味因何而消失?来自一线老农业技术员的分析
热度 4 蒋高明 2016-6-20 19:40
舌尖上的美味因何而消失?来自一线老农业技术员的分析 【明眼看人】 “高手在民间”。关于食物安全与现代农业中存在的问题,那些被资本收买的专家院士是看不到事情真相的,在国家层面上屡屡误导农业政策,造成客观上的“专家误国”。从我本人长期在一线实践来看,中国的农业问题正如下午提到的,已经不容乐观,许多现象是政策原因造成的。当很多人还在为转基因是否安全、除草剂是否安全时,那些田间地头的庄稼和老牛已经给出了答案,只不过是动物不会说话,庄稼不会说话,草木不会说话,土地不会说话,甚至那些反应基层真实问题的人尤其民间科学家,因人微言轻,其呼声也被淹没在一片歌舞升平的颂扬声中。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到底怎样?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到了何种程度,下面的文章或许让您了解到一些真相。我与彭兆幸先生素昧平生,没有谋过面,从邮件来发现了他传过来的文章,感觉很有价值,鼓励他在我的博客平台上发表,以唤醒全社会对“三农”问题关注。彭先生是水族人,广西宜州市人,自谦为农民技术员。 1953 年 6 月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龙头乡龙盘村向南屯, 1972 年在宜山县( 1994 年后改为宜州市)龙头中学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一生关心社会,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环境。高中毕业后从事过农业种养殖,水利修建,国家公路建设工程,拖拉机驾驶,代课教师,钟表修理等等。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深深热爱,作为早期环境经济资产论的积极倡导者, 他 40 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农场生态环保问题,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奉献了他独到的见解,特向读者推荐他的文章。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加强从源头治理污染 ——舌尖上的美味在消失与环境安全在呼唤的报告 彭兆幸 作者地址:广西宜州市龙头乡龙盘村向南屯 摘要:自我国实施全面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空前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率 1982 年为 20.8% ,市镇人口 2.1 亿, 2013 年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已高达 52.57% ,市镇人口已高达 6.91 亿,城乡之比人口聚居城镇已超越半数多。但是,在历时 30 多年的工、商、农业粗放式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面临的各省区、大中城市大气雾霾污染,全国各大小江河,湖泊、水库、近海海域、地下水环境污染,农田点源、面源污染的严峻状况,已成为影响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必须高度重视解决的紧迫问题。 关健词:资源人财力浪费;粗放式发展;除草剂滥用;天然芳香美味素丧失;食品安全与供给側改革;公共资产;神圣责任 1 、污染源头预防失误的相关背景 1 . 1 、进入工业化时期资源浪费式发展的失误 在实行全面改革开放后,在管理模式的变革中,因急功近利,过度侧重于 GDP 增长速度,因而相当时期内,我们没注重从源头治污同步作好预防治理。因而在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受社会上一种与自然背离的谬论严重误导,人们千百年传统中和计划经济时代中,特别注重资源节约的良好传统观念发生了扭曲。误认为进入工业化时代生产短寿命产品和一次性产品,是助长消费,拉动内需,推动经济总量( GDP )快速增长的动力。忽视预防这是一种资源浪费型,泡沫性,虚拟性的发展模式。由此,一次性产品的大量生产使用,例如一次性塑料袋代替提篮尼龙布袋、网袋,大量生产使用一次性婴幼儿尿不湿替代传统布尿片。伪劣产品大量充斥市场,例如短寿命的伪劣钟表,伪劣电器,伪劣衣物以及其他各类伪劣日用品、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医药等等。由此形成的全民办厂,商家无数的恶性竞争,从而诱发了豪华包装,过度包装严重浪费资源、人力、财力的严重后果。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每年仅是包装废弃物就造成高达 4000 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由于以上因素,使我们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之前的有害垃圾极少,快速演变为今天有害垃圾以千百倍急剧增加的现状。因此,今天我们因资源浪费造成垃圾骤增与垃圾处理的困难,每年全国至少付出数以万亿元以上的直接与间接经济的损失。 1 . 2 、粗放式工、农、商业、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严重后患 由于工厂的大量盲目重复建设,过度依赖土地财政造成城镇化粗放式的畸形扩张,由此造成了大量商场门面店家的严重过剩发展。我国民营企业 1978 年不到 10 万户, 2014 年已高达 4750 万户,总量增加高达 500 倍以上,因而引发了传统精耕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浪费。年轻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生产经营种植业,从主要依靠 投入人畜粪便沤制的有机肥与绿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劳动力密集型的有机农业精耕农业。急速转向投入大量化肥,与大量除草剂的粗放型化学农业种植模式转变。在这一背景之下,传统种植业中被农民视作宝贝的人畜粪便变成了废弃物。人们在废弃传统型住宅时,城乡之间利用公、私厕所收集粪便作为珍贵肥源的优良传统。急剧向高楼式卫生间粪便、餐饮、洗涤、沐浴混合式末端单管排污的简易化粪池的废弃式处理转变。由此,不仅是工业排污,不断扩张永不停歇的城镇高楼建设的粉尘污染排放,汽车尾气,城乡节日庆典大肆浪费导致烟花炮竹的过量燃放。数以千万的化粪池与 千百倍大量骤增的生活垃圾、大量粗放使用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严重流失与大气散发,所释放的有害废水废气,已成为水环境污染与大气环境遭受严重污染的一大祸根。近年我国虽已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城市污水厂处理率已高达 87% ,但因属末端治理,因而治理效果事倍功微,水环境污染总体恶化状况仍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例如,黄浦江的一江浊流,万头死猪抛江漂的事件,上海城中河变成巨大的排污沟,漓江、龙江已在向富营养化转变。太湖、云南滇池分别投入 800 亿和 600 亿治理,如今仍是污水难净。高原明珠演变为一潭臭污水, 2012 年春震惊全国的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等等,无不是一个个值得沉思的惨痛教训。垃圾骤增难以处理,填埋式处理至 2013 年累计,仅垃圾填埋全国占地就高达约 80 万亩。 2 、粗放式农业生产经营的严重危害性 2 . 1 、面临污染恶化威胁的农业环境 我们今天不仅因工业化、城镇化的粗放式快速发展,而面临各省市区大气雾霾与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尤为使我们不安的是,农业的农田环境,不仅遭受工矿企业不法排污的点源污染危害。尤为严重的是,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已给农田大环境面源污染造成了历史空前的危害。因有机质的严重下降,土壤贫瘠化,微生物群落的破坏,青蛙蚯蚓类有益动物的消失,再加化肥使用粗放(施肥不盖土,喷杀除草剂已成为当今农业生产的流行模式)地力功能效益严重下降而大量增加投入,仅是氮肥施用量( 2010-2013 年)近几年全国平均每年就比 1978 年增加了 5~6 倍,折碳酸氢胺就高达 1.3-1.4 亿吨(磷钾肥占总量的 26% 不计在内)。生物造磷钾肥的丧失,依赖工业磷矿石粉状磷肥的大量滥用,( 2012-2013 年)磷矿石磷肥生产使用每年平均已超过 1700 万吨。(磷矿石毛矿利用率仅为 30% 左右,外加工业医药应用需采原毛矿达 6000 万吨以上)。由于非精制普通工业磷肥含镉超标,因而已使我国大面积农田的有害重金属镉污染日益加重。农药污染的最大元凶之一,化学除草剂全国每年使用量,按抽样调查统计测算已高达 200 多万吨。( 2013 年全国除草剂原药生产量为 160 多万吨,配伍稀释后的商品药约为 200 多万吨)已成为远超杀虫、杀菌剂的一大类型农药之一。其对环境、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影响尤为深远。近年广西都安拉仁、宜州北牙龙头等乡镇,发生过多例农民除草剂中毒无法医治丧生事件。当今日益严重的洪涝泥石流灾害,无不与资源浪费造成的矿产资源滥采、粗放式的化学农业除草剂的大量滥用造成田坎、河堤、丘陵山坡植被因草根坏死,使深厚土层疏松极易滑坡塌方息息相关。 2 . 2 、化学农业、环境污染是破环舌尖上美味的元凶。 生命轮回代谢中的自然转换造化之肥不能还原农田,而是被废弃成为江河湖海的污染之物。为了农业省时省工,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导致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量滥用。化工杀草毒剂产销成为厂家企业、农资商业服务“支撑经济收益”的一大来源。这一严重失误误导农民失职失责(系指以除草剂为推手的化学农业的免耕推广,导致精工农业与粗放规模农业的可比效益下降。由此引导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已造成我国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精耕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惨遭断送的无穷后患)。农业生产在传统精耕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中,与自然互利的人畜同耕除草(系指人工拔、割、刮、锄除草,利用畜力中耕除草、牧场、林地、农田休耕期放牧牛马依靠“天然”动物割草机割草,将无污染的天然牧草转化为芳香美味肉食品)。而今则被人为演化为化学灭生除草剂杀草,这一严重过失已成为农田、林、草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毒化污染的最大祸根。由此,历经亿万年演化而完善的生物多样性的互利共生,环境生态和谐的自然循环系统,因惨遭毒害而急剧恶化。从而导致今天生命繁衍中,不可缺失的食物源头安全隐患繁生。背道自然、伤天害地、天理不容毒化农田林草地的农业生产模式,大自然今天回报人们的,无不是舌尖上的美味失而不归的最大苦果。 例如,牛群数量的锐减导致生物氮磷钾肥的大量丧失,人畜粪尿沤制加草木灰配合的宝贵肥料的废弃。种植业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量滥用。养殖业以传统青绿饲料为主,各种五谷杂粮为补的养殖业模式的废弃,取而代之的工业化人工配合饲料,滥用各种添加剂、防腐剂、激素、抗生素、催长素、瘦肉精等等。因此农业种养殖业的产品质量已急剧下降,大米失去昔日美味可口的饭香、面条、面包失去可口的麦甜麦香。猪、牛、羊、鸡、鸭、鹅、鱼肉,牛奶、蔬菜、水果、蔗糖已丧失让人唾涎欲滴,回味无穷的天然可口芳香美味。这都是大量滥用化肥农药、激素、抗生素、尤其是苯类,砷类、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杂环类除草剂等等,以及单管合流式卫生间的各种化学洗涤剂,漂白剂、消毒剂所含的活性氯化物( 1995 年我国合成洗涤剂为 300 万吨, 2013 年已高达约 900 多万吨)。由此衍生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干扰素 ( 1 ), 催化剂所产生的置换取代反应。(除草剂的原理是破坏植物生物酶)农作物生物酶的破坏,生物遗传信息指令被扰乱,会导致芳香美味素的合成功能丧失。(构成芳香美味素的多种氨基酸的合成功能受阻。)已成为破坏种植、养植业食物类产品芳香美味素的元凶。当前,农田毒化污染的事例不胜枚举,各地通报的一系列镉大米事件,无不是农田环境恶化敲响的警钟。因此,我们今天正面临着,舌尖上的安全与舌尖上美味的急剧丧失,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的不安全威胁挑战。例如,非轮作多样化的农业种养殖模式的发展,广西各大规模养蚕基地备受除草剂、多种抗病消毒剂、脱皮激素的滥用与病死蚕蚕沙的严重污染。笔者经多次田间对比实验,由这类蚕沙作肥种植红薯藤、苋菜、苦荬菜、牛皮菜等等作为青饲料养猪,猪肉味道品质变坏芳香美味消失。农田毒化除草剂,甘蔗残害染花叶。( 2015 年广西雨水偏多,农田除草剂残留活性强,各地大面积甘蔗因严重受害,绿叶退变为黄条斑或斑点状黄红叶后再溃烂,是除草剂中毒残害的典型特征。)残蔗制糖味道怪,甜蜜芳香变臊涩。国家链球运动员张 XX 牛肉面泽仑诺事件等等,(化学合成的雌激素,饲料中添加作动物促生长剂。)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例证。今天癌症、肝脏、心脏、脑血管中风、糖尿病、尿毒症肾衰竭、自闭症、哮喘病、育龄青年不育症的高发无不是大气水环境农田污染,除草剂残毒等等化学毒剂导致食物品质恶化,病从口入的一曲曲悲歌。 图1 牛误食除草剂污染的草本植物而出现的恶性肿瘤 图2 被除草剂伤害的甘蔗田 图3 除草剂成分,可见草甘膦含量 图4 除草剂恶狠狠的广告宣传语“通杀”与上面“绝绿”遥相呼应 图5 喷洒除草剂的农民 3 、美丽中国在呼唤环境治理必须从源头抓起 垂柳木棉绕河道,良田池杉林带网。湿地芦苇鹭雁唱,藕塘荷花鸳鸯欢。“喜看稻熟千重浪,江南美景鱼米香”。这几首歌谣曾经是我国江南许多大、中、小城市与天然湿地,田园风光融为一体最美丽风景的真实写照。但是我们在城镇化盲目粗放式扩张发展中,我国许多大中小城市周边的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优良高产的水稻田和鱼藕塘,已成千上万亩的急剧消失( 1996-2012 年我国统计数据显示,在短短的 16 年间,我国城镇化飞速扩张的建设用地就高达 5712 万亩,每年平均高达 357 万亩)与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草原牧场美景荡然无存。成片高楼、商家店铺林立,广阔的水泥广场、马路、全民办厂、全民经商,钢铁制造,化工、商家严重过剩。已成为资源空耗,产能严重浪费,引发大量制造一次性产品、短寿命产品、豪华过度包装产品,大量制造化工农药产品。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未能实现源头完全分类资源化处理,例如农户弃牛不养,作物桔杆不能有效就地实施过腹和垫栏还田,随意野外焚烧。由此造成今天面临的大气雾霾,垃圾骤增,水环境污染难以治理的现状必须尽快扭转。农田种养殖业面源污染的失控,餐桌上的安全,美味食物产品的回归,已在呼唤必须从源头强化污染治理。为此,我们经长期深入调查研究深刻反思,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 . 1 、维护生态资源安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性 产能失调资源人财力空耗,是导致资源浪费使环境遭受严重污染的祸根。生态金字塔的倒置,导致了农村年轻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80% 以上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已转移工商业而流失。农业已因此演变为以化学农业占主导地位,化学农业中除草剂 ( 2 ) 的大量滥用已使我国的农田、林、草地环境遭受严重的面源污染危害,农业生态系统已因农田环境安全而处于濒于崩溃的边缘。这一严峻的现实,已成为危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因此必须合理压缩产能,以提升质量取代产能过剩。对一次性产品,过度包装产品必须从源头上限制生产。(例如购买食盐洗衣粉,买菜场自带器具完全可取缔包装浪费)取缔消毁伪劣产品,从根源上减少有害垃圾的产生。对于危害严重的化工产品,例如农药除草剂“百草枯、草甘磷” ( 3 ) 之类毒性强,残留持久的有机苯类,有机氯、有机砷、有机磷、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已成为农业环境和水环境面源污染危害的最大元凶。因此必须严加禁止生产和使用。我国大量使用除草剂仅为 10 余年间,短短 10 余年间有益生物青蛙、蚯蚓、蜜蜂、蜣螂、丰富的优质天然牧草的急剧毁灭(例如牛、马、羊等最喜吃的优质野生牧草狗牙根草、马唐草之类等等),已使农牧业环境危在旦夕。有益昆虫、鸟兽的消亡,生物多样性的锐减。进山难闻野花香,原野不见蜂飞舞。毒化杀生百草枯,稻田消失蛙鼓音。已成为除草剂大量滥用给自然生态环境留下的一曲曲悲歌。依据生态社会经济学和生物金字塔 ( 4 ) 的相关原理,农、牧、鱼、林、草业永远是社会生态系统的第一基础产业。因此,维护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必须放于首要位置。为此,在产业产能的调整中,必须把过剩产业、产能的人财物力用于回馈反哺农业基础产业。例如成立农业公司、培养高素质职业化农民和农业工人,为我国全面普及订单式精耕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解决扩大就业,拉动内需,有利优化产业结构必须选择的唯一正确之路。 3 . 2 、污水垃圾源头分类资源化处理是污染防治的根本措施。 3 . 2 , 1 、生活污水必须实行源头分类能源肥料资源化处理。 除了工业污水实施污水处理厂,车间集约式资源无害化处理外,生活污水必须实行从源头分类分流式污水能源,肥料资源化处理。经分类分流后粪便,餐饮污水不仅可制取可再生沼气能源,并且经处理发酵的沼渣、沼水是优良的有机农用肥源。它是还原农田肥力损失,有利于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有利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是根治水环境富营养化污染的根本措施之一。因此国家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制实施。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论文《生活污水分流式处理技术创新与科学原理》;《应用仿生、生态、工程措施综合治理江河湖海污染》以及相配套的流程图,原理对比图,彭兆幸著已刊载于科技部《管理观察》杂志社出版的党旗颂—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奋斗与辉煌《理论成果卷》第 245 — 253 页,共 9 页。以及专利号为 ZL200420073357.4 的专利设计图《一种生活污水分流式处理装置》(专利发明人广西宜州市彭兆幸)此装置新型沼气池厨余垃圾经碾碎后可用于共同处理。(以上处理模式,城镇可为乡村供输大量优质有机肥) 3 . 2 , 2 、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可分为金属、废电池、废电子产品、玻璃陶瓷、塑料、废纸、废旧衣物、厨余(含果品类)等 8 个主要种类。源头分类回收能实现资源的最佳再生利用,是垃圾减量化的根本措施。除了作为工业再生的优等塑料、纸质外,废物类的各种塑料、纸类、布类经粉碎后压缩成型,可作为高效能燃料用于燃烧蒸汽发电,据相关报道显示其燃料成本仅为煤碳石油类的十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厨余垃圾(含各种果皮)经压碾碎后可投放于新型沼气池实施能源肥料资源化处理,也可实施封闭式发酵桶肥料资源化处理。以上措施是消除生活垃圾污染,实现有效资源化处理的最佳模式。 3 . 3 、扶持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确保舌尖上的美味与安全 3 . 3 , 1 、养牛业是农业生态系统生物链不可缺失的一环。 生态系统是一个环状链条系统,每一环的断裂都会引发严重的灾难性后果。草食动物是第二级利用太阳能,为人类提供美味食物的最大肉食源与畜力之一,并且是最大的天然氮磷钾肥加工厂。但是,自我国实行农业承包制体制改革后,因忽略了环境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公益观念。因此,各省市区广阔的公共牧场,受个体私利的短期行为严重瓜分开垦或人为破坏。因牧场的严重破坏已使除新疆、内蒙、西藏等草原省份外的各省市区的养牛业遭受严重创伤。按广西为例随机抽样调查测算,广西各地自然屯的牛群存栏平均总量 2013 年已比 1983 年减少了 80% 以上。(没有活动牧场极不利于小牛繁殖饲养)因此,合理规划保护恢复公共牧场,大力扶持恢复养牛业,实行分户保管,合群放牧的多种模式,充分利用农作物秸杆,未受除草剂危害的田间有益野生牧草作补充饲料,(可消除因田间大量焚烧处理造成的严重雾霾)并可适当种植人工牧草作为补充。这是最有利于发展养牛业的根本出路之一,并且可为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提供数量巨大的优质有机肥源。 3 . 3 , 2 、猪牛羊、鸡鸭鹅、鱼必须高度重视绿色饲料养殖。 我国 1985 年以前的猪、牛、羊、鸡鸭鹅、鱼均为以各种绿色植物性饲料为主,多种五谷杂粮为补的饲养模式,一部份农民为提早出栏唯一的添加剂是少量的动物性饲料鱼粉,还补充一些钙粉。在那时养猪农户平均每年都出栏 5-6 头大、中猪(非养猪农户仅为极少数)因此那一时期占全国总人口近 70% 的养猪农户,为我国城乡之间的市场提供了数量巨大的味道鲜美的肉类食品。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飞速发展的不断变革,农村年轻劳动力的流失,工业化饲料取代青绿饲料,尤其是各种不法添加剂,多种激素抗生素,催长素的滥用。再加上农民出售的饲料粮均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等的残留污染危害,现已成为养殖业产品美味素遭受破坏的最大元凶之一。由此已给我国的多种养殖业,尤其是生猪养殖业与市场营销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因此,工业化饲料必须压缩数量提升质量,严禁生产使用不法添加剂,各种激素催长素。积极扶持生产安全驱虫药、疫病防治药,大力扶持鼓励绿色饲料养殖,再配以五谷杂粮多样化补充。这一模式不仅可提供丰富的优质芳香美味肉食品,而且可为生态农业、精耕农业、有机农业减少化肥施用提供丰富的优质有机肥源。 3 . 3 , 3 、农业种植多样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仅以水稻、小麦为例,自进入二十一世纪的 10 余年时间,由于大量依赖化肥农药、除草剂,以及品种的过度单一杂交化。现今我国水稻小麦美味口感的质量已急剧下降,“昔日水稻大白米饭揭锅打饭扑鼻飘香味道美,小麦面条、面包麦气清香味道鲜美,如今的大白米饭,面条面包天然的清香不存淡而无味或怪味,让人们食欲不思真困惑”。现已成为民间感叹稻米饭,小麦面条面包昔日美味口感消失的一首歌谣。因此,水稻、小麦、玉米、荞麦、高梁、小米、大豆等等农作物种植不仅是单一杂交品种,而且应大力扶持人类千百年优中选优,抗虫抗病力强,米质优良营养丰富,口感味美的多样化常规品种。例如,我国广西过去曾多年种植的红南,六合、 75-2 、油籼米,环江、南丹、东兰的墨米、粳米等等,以公司加农户模式的订单农业扶持优质生态米,有机米和大豆蔬菜水果、蔗糖的生产。只有传统农作物的多样性得到保护和传承,高度重视扶持传统精耕农业、有机农业与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壮大,我们才有那民以食为天的永生的农业。对转基因类农作物严加控制,严防盲目引入大规模种植对农产品质量造成的严重危害。为确保优质农产品的回归,大力鼓励支持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禁止化工、重金属类有害污水浇灌。禁止生产使用除草剂,严格规范使用低残留无残留杀虫、杀菌剂,防虫网防虫、频振誘虫灯灭虫、保护放养青蛙等等害虫天敌代替化学杀虫等等。这是保护农业多样性,保障绿色食品安全,让美味食物早日回归,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 3 . 3 , 4 、化学农业对食品安全的危害是供给侧改革的亟需 20 世纪末至今我国农业盲目推广化学除草免耕法,大量滥用除草剂,大量投入化肥的粗放型化学农业模式。今天大量化肥的粗放投入,尤其是除草剂大量滥用已成为大气、水环境、土壤环境源头面源污染的最大祸根。它的严重毒害已成为水环境、农田环境有益生物的毁灭杀手。除草剂的滥用助推农户弃牛弃猪不养,农家有机肥的废弃,由此导致我国优质粮食作物多样性的锐减。例如,在我国的数千年农业文明史中,我国南方曾是盛产优质稻米、优质大豆、南方小麦的故乡。而今优质农产品没有得到“提纯复壮”的品种保护,(也称传统优良品种保留的优选法。)优质优价的扶持。过度引导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而外出务工与从事精耕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收支性价比过高悬殊。从而使留守老弱农民走向良田“抛荒”和简单粗放的单一种植,例如单一种植玉米,水田改为旱作种桑叶、甘蔗。而合理的种植结构应是水田确保水稻种植,在旱地中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甘蔗、花生、红薯、桑叶等等相互轮植和套种则没有受到高度重视。我国 1990 年以前南北方地区均出产大量有机大豆,大豆自给有余可供出口。此后因精耕农业劳动力的日益大量流失, 1995 年后大豆由自给转为进口。至 2013~2015 年,每年进口大豆已高达约 6000 万吨 ~8000 多万吨,(其中大多数量均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品种)相当于我国大豆同期每年产量的 5~7 倍。 “ 5738 ”守农耕,纯良化变“ 731 ”,为了农业省时省工,除草剂替代人、畜、禽或机具除草。以破坏生物酶为杀生原理的除草剂,今天已成为危害食品安全,导致舌尖上的美味消失的万恶之源。 2016 年元月笔者到一家糖厂实地调研时,只见热气腾腾的制糖蒸汽四处飘溢,但笔者没有闻到昔日蔗糖炼制特有的甜蜜芳香,而不时飘来的只是滤泥一股股的臭味。走访厂区附近村民,村民说:“过去未用除草剂,种甘蔗用牛粪作基肥,人畜中耕精工护理,那时的甘蔗榨汁制糖,不但蒸汽飘香久远,就连糖厂流出的废水都是香甜的”。笔者经对比实验,自家放养的土鸡,因在周边田地里采食除草剂喷杀的残留毒草,土鸡肉芳香美味消失殆尽。正宗传统调味香料葱、蒜、芫荽、园姜、山姜、沙姜、八角、香草果、香叶等等天然美味香料调味品,因除草剂的农田、林草地毒化和毒气扩散的雾霾毒化的危害,使香料的芳香美味素的合成严重受损。猪、牛因受食物链中除草剂的连锁危害,以及激素化学添加剂的危害使鲜肉失去天然芳香美味。餐饮经营者无奈食物美味的失而不归,挺而走险以毒品罂粟壳及壳粉充当“大香料”,或化学合成调味品招揽顾客使顾客无辜受害。“一碗牛肉面(粉)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消费者受害,餐饮经营者沦落为罪犯阶下囚等等事例,被媒体多次暴光,无不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面对化学农业导致食物品质日益恶化的今天,防治农田、林地土壤毒化污染已刻不容缓。 除草剂的严重危害已使农田、原野失去最后一方净土。草原、森林因除草剂的毒化雾霾扩散所害,而失去原野“万物竟艳”的芬芳 ( 5 ) 。这一深重之害,无不是以除草剂为首的化学农业的普及推广,而谱写的一曲生态灾难的凄颓悲歌。因此,从源头禁止生产使用除草剂,减少化肥投入,大力扶持使用农家有机肥。严格控管减少使用杀虫杀菌剂,走农业精细化管理的现代生态农业之路。让精耕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为国家产能过剩调整中的农民工返乡务农,工业反哺农业,让农田这一农业“工厂”成为生产优质农产品,吸纳大批就业岗位的一方热土。优质农产品的生产,需要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增加,它应成为新型服务产业中,服务三农的一支农业职能工人劳务大军。废除粗放式的化学农业,消除农业源头点源、面源污染的严重危害。实现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回归,它不是农业生产的复古倒退,而它的回归必须是各级政府决策者供给側改革的亟需。它是农业由粗放转向优质高端,顺应民意回归自然,是全民实现小康,追回餐桌上的食品安全与舌尖上美味回归的必由之路。 综合结论: 今天面对严重的城乡雾霾,(乡村雾霾系指农田、山野林地大量使用除草剂,部份除草剂在大气中散发与水汽化合,可生成毒化雾霾。)城市超载万车涌流交通严重受堵的困扰。农村强壮劳动力的大量流失,粗放式的化学农业,已成为人们食物来源的头号主宰。中国沿袭几千年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有机农业,精耕农业的惨遭断送。非循环利用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大量浪费资源式的线性发展排放模式,已给我们敲响了面临资源枯竭,环境严重污染,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危机四伏的警钟。产能失调,城乡失调,先污染后治理的严重失误,已造成了我国面临数十万亿资产的环境资源修复债务 ( 6 ) 。因此,高度重视资源节约,低碳节能,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生态足迹调控论为指导,严格控制城镇化粗放式大规模盲目扩张。维系城乡人口比例现状较为合理的协调性,城乡是二元互利的消费群体,具有舟水相依的利益共济关系。只有适中协调的城乡人口比例,才有利于城乡市场互补活跃的永生和繁荣。因此大力普及实施保护乡村生态功能特色,让具有地域生态特色多元化的乡村农民,就地实施“城镇化”的模式(系指让乡村人不离乡土,也能过上与城里人生活条件相当的生活。)这是建设美丽城乡,实现良性循环经济的唯一正确道路。实施污染源头治理,保护国民赖以生存的大气与水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生态系统基础产业的农业环境安全,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最基本条件。从田间源头保障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是广大人们日益渴望舌尖上的美味食物重新回归,实现小康生活基本必要的安全环境条件。 “经济和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总体,在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福利和财富的 …….. 。一面创造财富而一面又大肆破坏自然财产的事业,只能创造出消极的和被破坏的价值 ( 7 ) ”。今天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远比“ 蕾切尔 ˙ 卡森 ”在《寂静的春天 ( 8 ) 》的寓言里,所描述的更为严峻而令人不安。如果不及时反省纠正我们的过失行为,那么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就不可能在面临悲惨的结局之前转向复生之路。因此,为了维护环境资源这一公共资产的安全,维护人们的共同财富和福利。让我们永远得到共同享受,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质财富,作为地球村村民自觉用举手之劳保护改善环境,应是每个国家公民的神圣责任。为此,我们特作以上环境安全与食品安全影响报告书,并希望此报告文书的呼声,能引起国家政府和全社会国民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来自一线草根和大地的呼声,为了万物生命的永生和共荣,大地原野江河湖海早日抹去污染,还复人们梦想天堂的永远美丽和芬芳。只有及时反省纠正我们今天的过失行为,我们才能真正早日实现中央政府提出的生态文明优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全民小康的理想目标。 附:主要参考文献資料 1 、《新型农药》第 41 页,少年现代科学技术丛书,郑能武著, 1982 年第 1 版安微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 、《农药残留量分析方法》默涛、陈鹤鑫,陆贻通著, 1992 年 4 月第 1 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3 、《家庭实用化学》第 121 页张金桐,刘永州著,农村实用科技与技能培训丛书, 2006 年 9 月第 1 版,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4 、《生态学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国生态学会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89 年 2 月第 1 版。 5 、 { 林用除草剂草甘磷的环境行为及生态风险研究进展 } 作者:林静雯、李莹、罗洁文、刘爱琴、周垂帆。(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 350002 ;国家林业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州 350002 )。〈〈世界林业研究〉〉第 28 卷第 4 期,第 58 页—— 63 页,共 6 页。 2015 年 8 月出版。 6 、 { 中国环境报 } 、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环保专题、央视经济频道等等。 7 、《生态农业讲习录》桂慕文编著,责任编缉贺志清,农业出版社出版, 1992 年 5 月第一版。 8 、《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森”著,吕瑞兰、李长生译。 2011 年 7 月第 1 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译文出版社出版。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814 次阅读|4 个评论
第一次绿色革命反思之三:环境与健康问题
热度 2 蒋高明 2016-5-30 07:44
第一次 绿色革命反思之三:环境与健康问题 蒋高明 第一次绿色革命虽然解决了粮食增产问题,但也带来了其他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以及政治问题等。农业是一个及其复杂的产业,需要人付出一定的劳动,农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受气候、土壤、动植物尤其人的因素很大。第一次绿色革命最大的成功是解放了劳动力,造成了发达国家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比例下降,但是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到来。单从生态环境来看,第一次绿色革命并不绿色,试分析如下。 第一,生产农药化肥过程污染 。化肥与农药、除草剂等原料大部分来自石油,或者矿山,要将那些有机物或无机物些物种转化为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等,是需要开工厂的,会产生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全球很多化工厂就与农资生产有关。这样的工厂,其土地不但不能用来种地,甚至不能作为办公或学校,更谈不上搞居住工程。著名是常州“毒地”事件,就是土壤中化学物质超标引起的。学校新驻地周围院落原来是个化工厂,用来生产农药,废弃多年后土壤中的化学物质依然超标 9 万倍,引起了近 500 个学生查体不正常。 第二,大量污染物进入农田生态环境造成生态失衡 。为了对付几百种害虫,人类发明了上万种农药。大量农药使用到农田里,仅仅暂时控制了害虫,但代价是益虫益鸟消失,生态严重失衡。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环保作家、海洋专家卡逊在其《寂静的春天》描述的农田环境污染现状,至今依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反而因中国等发中国国家的加入变本加厉了。那些不能被作物利用的化肥和农药,对地下水,河流、湖泊乃至海洋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耕地板结、酸化、化学化、农膜化、重金属残留等,使得耕地无法保持较高的生产力。因农业生态系统退化,单位耕地面积产量下降严重,这一现象在全球很多绿色革命国家大量拥现。 第三,温室气体大量产生自所谓的绿色革命农业 。全球约有 44% 至 57% 的温室气体( GHGs )排放来自农业系统,其中农业和由农业造成的森林砍伐占到了 26% 到 33% ,农业模式转变成为气候变化的第一位因素。中国使用了全球化肥使用总量的 33% ,其中大多数是以煤为燃料生产氮肥。在中国,普通农民平均每公顷土地施用化肥超过 600 公斤,中国平均化肥施用量是巴西平均值的 3 倍还多,美国的 5 倍。即使在巴西和美国,化肥的使用也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生产和使用大量化肥,造成温室气体排放是非常明显的。 第四,食物链被污染 。化肥、农药、农膜大量使用,农膜低温焚烧等向环境释放了许多污染物,直接影响着人类健康再以化肥为例,过去 40 年间,全球氮肥的利用效率下降了 67% ,但每公顷土地的氮肥消耗量却增加了 6 倍。农药,激素、抗生素残留,超过了历史上所有时期。原本“零农残”的有机食品如今变成奢侈品,发达国家仅有约 20% 左右的有机食品供应,而中国不足 1% 。蔬菜、茶叶、水果、粮食、乃至中草药均出现了农药残留,不要说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老百姓吃上“低农残”的无公害食品都成为奢望。 第五,与食物有关的疾病大量增加 。绿色革命解放了劳动力,大量人口进入城市,让少量农业人口养活大量城市人口,且农产品低廉,这是由需要支付健康成本的。除了农产品农残超标,当前农产品营养已下降,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的能力,免疫力和生殖能力也出现先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以农膜为例,残旧的地膜多在田间地头被农民低温 (850 度 ) 焚烧,释放出来的二噁英等致癌物在环境中存在 7 代人 (150 年 ) 难以降解;再以除草剂为例,低廉的除草剂使用,解决了人工除草的苦累农活,但食物中残留的草甘膦进入了人体。最近,有资料报道,欧洲抽样检测欧洲 议员人尿中, 几乎全部 检测出草甘膦成分,这说明石化农业污染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 草甘膦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潜在致癌物 ) 。在发达国家美国,由于饮食结构改变,加上食物营养空洞,已经出现了高达 30% 的肥胖人群,相应地,国家支付的健康投资不断增加,已超出了对食物的供应的投入。 古以天子受天命称帝,故凡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称为革命。,今天,革命的含义从政治转到自然乃至农业,自然界、社会界或思想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刻变革都称为革命。按照《易 . 革》对革命的解释为“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 ”。遗憾的是,第一次绿色革命是逆乎天的,在很多场合是采取与自然对抗的办法生产食物,虽然产量在短期内提升了,但其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7998 次阅读|2 个评论
第一次绿色革命反思之二:所解决的问题
蒋高明 2016-5-29 07:47
第一次绿色革命反思之二:所解决的问题 蒋高明 既然叫绿色革命,那么农业所发生的变化还是很值得大书特书的,这就是人类实实在在地增加了粮食供应,减少了饥饿发生。消除饥饿,是人类奋斗的共同目标。其中,第一次绿色革命过程中,人类针对品种改良所做出的努力,大大促进了农作物增产。 以水稻为例, 1962 年成立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根据亚洲热带气候条件繁育出了高产品种。这些水稻品种具有下述特点: 1 ) 高分蘖和抽穗能力 :包括每株水稻产生众多分蘖的能力,以及主茎和分蘖的谷穗结出尽可能多而饱满谷粒的能力。这就使得一粒种子落地,在水肥条件供应充足的前提下,更够结出更多的种子。 2 ) 较高的肥料效应 :稻株可充分有效地利用营养物质,尤其速效的化肥,从而生产出相对于高的生物量,再将这些光合产物向籽粒集中,最大限度地提高稻谷产量。 3 ) 非光敏性 :许多水稻品种具有光敏性,如有些品种只有当日照长度缩短时,水稻才能扬花,因而水稻耕种受到一年中某些时间的限制。而非光敏性水稻品种就克服了这个缺陷,当其它因素符合条件时,就能够促使植物生长,因而可以从相应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稻谷。 4 ) 早熟 :早熟有利于在有限的生长季节中,从单位土地上获得最高收成;或者增加一个生长季,我国海南当年实现过一年“三季稻”,就是利用水稻的早熟特征。自然界中的植物开花结实,是有一定的时间周期的,人类可让作物早熟,使得农业生产也减少了一定的劳动强度。 5 ) 有利于光合生产的形态特征 :短而健壮的茎秆和狭而垂直分布的叶,以便为谷粒生长储存植物能,并减少荫影面积和植株倒伏。 6 ) 抗倒伏 :倒伏不仅影响水稻的收获,而且使植株互相缠结,郁闭度增加,从而导致植株光合作用效率降低。抗倒伏品种的培育克服了这一致命缺陷。 7 ) 耐脱落 :防止谷粒从谷穗上自行脱落,从而减少收获损失。 8 ) 抗病 :某些病害是能够传播的,如经蜡蝉或叶蝉传播,或由真菌或细菌传播,或有病毒传播的疾病,能够引起植物凋枯死亡,抗病品种研发就是试图克服这一缺陷,让水稻长势更旺。有人将我国台湾省的 “ 低脚乌尖” 品种所具有的矮秆基因,导入高产的印度尼西亚品 种“皮泰” 中,培养出了半矮秆、高产、耐肥、抗倒伏、穗大、粒多的 “ 国际稻8号” 品种,这些品种在抗病害、适应性等方面不断改进和推广,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 引领第一次绿色革命的,除国际水稻研究所之外,还有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等机构。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是由小麦育种专家 N . E .勃劳格先生所创办的,他本人因对农业的突出贡献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该中心将来自日本 “ 农林10号”矮 化品系,与抗锈病的墨西哥小麦进行杂交,育成了 30 多个矮秆、半矮秆品种,其中有些品种的株高只有 40 ~ 50 厘米,具有抗倒伏、抗锈病、高产的突出优点。 上述以水稻、小麦、玉米改良为主绿色革命成果,让所在国受益匪浅。菲律宾从 1966 年起结合水稻高产品种推广,采取了增加投资、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当年就实现了大米自给自足。在推广绿色革命的 11 个国家中,水稻单产上世纪 80 年代末比 70 年代初提高了 63% 。墨西哥从 1960 年推广矮秆小麦,短短 3 年间达到了占种植面积的 35% ,总产接近 200 万吨,比 1944 年提高 5 倍,并部分出口。作为绿色革命发起国,印度 1966 年从墨西哥引进高产小麦品种,同时增加了化肥、灌溉、农机等投入,至 1980 年促使粮食总产量从 7 235 万吨增至 15 237 万吨,由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 第一次绿色革命解决了 19 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世界上一些国家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在 70% 以上,像以色列这样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其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超过 90% 。 其实,除了上述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墨西哥玉米与小麦改良中心的工作外,中国科学家发明的“三系稻”也是绿色革命的重要成果,这就是目前大家都很熟悉的袁隆平先生的贡献。 在自然界中,杂种优势广泛存在,但在育种中保存杂交优势却不容易,这首先需要解决杂种优秀基因保存问题。日本人最早提出寻找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来培育杂交水稻, 这种雄性不育水稻自身的花粉发育不良,只能接受别的水稻花粉,这一特点最有利于制造杂交种。 然而,遗憾的是,日本人没有成功。袁隆平先生于 1971 年 2 月,被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工作,他很幸运地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系,并用以遗传育种,因此被称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在介绍杂交水稻之前,先让我们先来熟悉几个名词: 雄性不育系 :是一种雄性退化(主要是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 母水稻 ( 母本 ) 。由于自身花粉无“性能力”,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只有依靠外来花粉才能受精结实。将这种母水稻作为遗传工具,通过人工辅助授粉办法,就能大量生产杂交种子。 保持系 :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雄性不育系后,所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借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恢复系 :也是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然其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雄性不育系授粉,所产生的杂交种能使雄性恢复正常,且能 自交 结实。如果该杂交种有优势的话,就可用于制种。 自然分布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数量是有限的,为避免雄性不育系的母本“绝后”,要给它找两个“爸爸”。这两个“爸爸”的特点各不相同:第一个“爸爸”外表极像母本,用它的花粉授给雄性不育系“女人”后,生产出来的是女儿——长得和母亲一模一样,也是雄蕊瘦小退化,花药干瘪畸形、没有生育能力,这个爸爸叫“保持系”。另一个“爸爸”外表与母本截然不同,一般要比母本高大,也有健全的花粉和发达的柱头,用它的花粉授给雄性不育系“女人”后,生产出来的是儿子,且长得比父、母亲还要健壮,这个爸爸就是“恢复系”,杂交稻的杂种优势就是他的后代,市场上农民购买的杂交稻就是这样培育出来的。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为避免自花授粉,要把一个品种的雄蕊进行人工去雄或杀死,然后将另一品种的雄蕊花粉授给去雄的品种,这样才不会出现去雄品种自花授粉的假杂交水稻。但是,用人工方法在数以万计的水稻花朵上进行去雄授粉,工作量极大,不可能解决生产的大量用种问题。因此,研究培育出一种雄性不育的水稻母本,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是一场革命。袁隆平先生的工作就是在田间条件下,实现了将野生稻的形状持续保留下来,便于制造杂交后代。 在制种生产过程中,要种一块繁殖田和一块制种田,繁殖田种植不育系和保持系,当它们都开花的时候,保持系花粉借助风力传送给不育系,不育系得到正常花粉结实,产生的后代仍然是不育系,达到繁殖不育系目的。技术人员可以将繁殖来的不育系种子,保留一部分来年继续繁殖,另一部分则同恢复系制种,当制种田的不育系和恢复系都开花的时后,恢复系的花粉传送给不育系,不育系产生的后代,就是提供大田种植的杂交稻种。由于保持系和恢复系本身的雌雄蕊都正常,各自进行自花授粉,所以各自结出的种子仍然是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后代。 由于杂交水稻产量高,使得播种面积迅速增加, 1975 年全国多点示范杂交水稻 373 公顷,单产比常规稻增加 20% 左右, 1976 年迅速扩大到 13.9 万公顷,而目前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 1333 万公顷,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 51% ,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 58% 。在 20 多年间,杂交水稻播种面积猛增 35000 余倍。现在种植杂交水稻每年所增产的粮食相当于一个产粮大省的全年粮食总产量。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 中国农业科学院 和北京农业大学对江苏省 209 个调查点进行分析,杂交籼稻比常规稻的相对经济效益表现为:每公顷收益提高 26.6% ,每个工日净产值提高 25.9% ,每元物质费用报酬提高 12.5% ,每元成本纯效益提高 20.9% 。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28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是谁让生态农场成为一个个"生态孤岛"的?
热度 1 蒋高明 2016-5-16 11:56
是谁让生态农场成为一个个“生态孤岛”的? 蒋高明 五一期间,来自上海自然之友的沈亦可先生调研位于山东平邑弘毅生态农田。他在笔者带领下,看到我们坚持十年生态农业成果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果不是科研人员引路,他们不知道弘毅生态农场的农田在哪里。弘毅生态农场的田块被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等所谓现代农业模式包围,成了一个个“生态孤岛”。 无独有偶, 2011 年新华社记者金微调研弘毅生态农场时,也用了“生态孤岛”这样的词汇,记者报道的文章题目是: “生态孤岛”上的有机试验 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472265.html 是谁让生态农业孤立成了一个个的孤岛?这其中有非常复杂的原因,有人的原因,也有政策的原因,更有市场的原因。综合起来不外乎以下的几个重要原因: 第一是市场。由于农产品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商品,那就怎么降低成本怎么来,且生产者不吃自己生产的东西。尽管有些违禁农药禁止使用但依然有人偷用,毕竟卖违禁农药的市场在,使用违禁农药的生产者在,消费问题食品的末端消费者也大有人在。如果没有合理的价值回报,坚持做生态农业的就变成了少数人,甚至被认为是“偏执”的人,生态农场就必然被农药、化肥、农膜、除草剂、膨大剂、增甜剂、抗生素所包围,谁做真的谁吃亏,只有比赛着用药。 其次是政策。当前农业政策一直是数量型占据话语权的,政府总担心农产品量供应不足,政策上很多涉农资金向农资倾斜,大量农药补贴进入了农药、化肥、地膜、人工合成激素、抗生素、转基因种子等等生产与销售环节,政府的钱客观帮了化学农业的忙。政府补贴的钱越多,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越大。长期以来,生态农业被冠以“低产”、“落后”、“饿死人”的大帽子,使得各级政府对生态农业的支持只停留在口头上,难以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第三是各级主管部门。国家也意识到了农业的乱象,以及人体健康源头存在的问题,如环境污染,食物链污染,医患矛盾加剧等等。遗憾的是,有关部门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是在源头解决,而是停留在发文件、喊口号阶段。生态文明示范区、示范县、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有机农业认证示范县等等,全国加起来面积覆盖了大半个中国。然而,生态问题不是发文件、喊口号能够解决的,社会所缺乏的是踏踏实实在源头从事生态农业实践的人。 第四是城市消费者。他们不了解农产品是在哪里生产的,是谁生产的,是用什么样的办法生产的,而贪图便宜,贪图外观感受,贪图所谓的高营养或者科学性,倒逼农民用不健康的办法生产。比如城市消费者希望黄瓜顶花带刺,希望黄瓜是直的而不要弯的,希望面粉雪白,希望蛋黄发红,希望蔬菜没有一个虫眼,希望水果常温保存不烂,于是就有人研究各种技术,使食物链中原本不该出现的东西出现了。 第五是农民。正如城市市民家家户户安装防盗门一样,农民打药也是前赴后继,谁也不肯吃亏。你家打药,我家不打我就吃亏,你家虫子跑到我地里怎么办?我甚至打更毒的药,总之我不能吃亏,反正自己吃的已经种好了,自己吃的是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的。其实,农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耕地经承包后分成了亿万碎片后,害虫控制无法统一进行,只好各家比赛着打农药。殊不知,这更加重了害虫进化,农民也成了农药的受害者——农村癌症病人超过城市,说明大农药大化肥生产模式是有极大的健康隐患的。 第六是科学家。目前的科学越分越细,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对于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具体的技术多,针对病害、虫害、草害,要使用具体农药多(人类为对付几百种害虫发明了上万种农药),但从源头不用、少用或减少上述农药、除草剂、地膜危害的综合技术没有人研究,研究出来也赚不到钱。当前,搞植保的科学家都去卖农药,搞蔬菜的都去卖反季节大棚技术,搞果树的都去卖膨大剂,各种增甜剂,这些原本农民听都没有听说过的技术,要不是科学家“研发”,食物链哪里来的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仅仅自己研究到罢了,有些人还不甘心落后,将国外淘汰的技术包装一下又引进到中国来,美其名曰农业高科技,于是瘦肉精、增白剂、三聚氰胺、苏丹红、膨大剂、增甜剂、塑化剂、增稠剂、增香剂,直到很热闹的转基因等等,排着长队进入中国。 农业生态孤岛的出现,为国人食品安全再次敲响了警钟。我们总不能希望建立所谓的种子库那样的“诺亚方舟”来拯救人类,那样就晚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没有理智的市场销售,没有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经营者的的坚守,如果还继续采取“劣币驱逐良币”的办法,讲已经处于孤岛的生态农业消灭干净,那么国人的健康成本将越来越大,直到出现生存危机和生殖危机。强烈呼吁有关部门:正视现实问题,停止偏见,改变坐在办公室发文做法,多到生产一线去调研,将强大的政策资金向生态农业或有机农业倾斜,不再继续鼓励生态破坏,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 附:上海自然之友沈亦可和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的文章 葱蒜大省的生态孤岛,弘毅生态农场寻访记 2016-05-15 可可(沈亦可) 酵环自然 4 月 25 至 29 日,我作为环保支教志愿者参加上海尚道青少年社区文娱中心总干事唐雪松主办的山东聊城大张学区支教活动,给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们讲授 “ 生物多样性与美丽乡村 ” 的课程。我为这课程做的备课是寻访小学周围的农田,遗憾的是学校没有投影条件,我带去的投影仪无法将我拍摄到的照片展示出来。但是,我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 我拍摄到的照片在这里晒晒,看能否闻到那一股股难闻的农药味? 看到一座新建的学校被农田包围着吗? 我是学化学分析出生的,搞化学实验虽然是年轻时候的事,但对化学品的敏感嗅觉和味觉,成为我这辈子挥不去的职业病。我去了 7 所小学和幼儿园,似乎只有我在乎教室外面飘进来的农药味。我每次都问孩子们,你们感觉到了吗?那时异口同声: “ 感觉到了 ” 。 葱蒜是山东传统的农产品,网上搜索一下关键词:大蒜种植的农药,大家看看吧: 全国重点大蒜分布地区多在山东、江苏一带,大蒜一般在每年秋季种植。 首先大蒜种植要求土壤有机质充分,需要足量的底肥,保证土壤疏松有利于蒜头膨大。 大蒜定植后,首先要用的是除草剂,大蒜田常用的除草剂多为二甲戊灵系列及其复配制剂。例如,33%二甲戊乳油、50%二甲戊*乙草胺乳油、或有使用扑草津、乙氧氟草醚等配合使用的。 大蒜田病害防治常用到50%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大蒜田个别有地下害虫危害的,可使用毒死蜱颗粒撒施或用乳油灌根。 上面照片还可以看到,为了减少杂草,保地温,使用塑料薄膜全覆盖,这样根部的病虫害更加猖獗,用药会更多。这样的大蒜不仅仅是农残超标的问题,在吃饭时人们入乡随俗学者吃葱蒜,我都能吃,但想到田里的情景,吃不下啊。他们只好说,这些都没事,自家吃的不用药。 在弘毅农场寻访 5 月 30 日下午,我和唐雪松老师在济南经营环保公司的平邑人赵峰开车陪伴下来到平邑的弘毅生态农场,傍晚,蒋高明老师陪我们寻访了农场。这是我寻访的生态农场中,显得最支离破碎的,也就是说,没有他们领着看,放眼望去,搞不清哪里是属于弘毅的领地。 这里是蒋高明老师的老家人,按照弘毅生态农场 “ 六不用原则 ” 的 100 多亩小麦田,是在去年生态花生收割后种上的,周边可都是传统化学种植的小麦田啊。唐雪松在左一,赵峰左二,右侧二是蒋高明老师,笔者在右侧边上。 唐老师在与弘毅黄牛逗乐,这时候是我想起蒋高明老师写的《买牛记》 牛吃的饲料就是农民的玉米秸秆 科研楼的外墙上,绿植覆盖中有鸟窝和蜥蜴、壁虎等,生机勃勃 我们看到了麦子上的七星瓢虫 这里的大蒜没有塑料地膜 蒋高明老师介绍弘毅生态农场创业的文章,笔者先前看过好多,几乎每篇都不拉下,而且还都转发了,但是,弘毅生态农场到底是啥样的,亲身体会,亲眼目睹太重要了,以前有人在社群里对弘毅农场说三道四,我当时就说:不要对人过于刻薄。 唐雪松老师老对我说:可可我只相信你,你介绍其他人或事,我就不再信了。 这里是蒋高明老师的老家人,按照弘毅生态农场 “ 六不用原则 ” 的 100 多亩小麦田,是在去年生态花生收割后种上的,周边可都是传统化学种植的小麦田啊。唐雪松在左一,赵峰左二,右侧二是蒋高明老师,笔者在右侧边上。 这个院子里养着 300 头菜牛和一块小麦田,门外的工地与弘毅无关。头顶上的太阳能除虫灯是弘毅出资搞的,村子的地里做了一溜,为村民的地头除虫。 300 头牛的粪便确保现有参与农民及自营农田的有机肥 大蒜地里杂草不少,土质松软,颜色也不一样,来到山东,看到的仅此一景 这是茂盛的菠菜种子很快要成熟了 这里是几十亩果园,也是一位蒋家庄的乡亲跟随蒋高明老师搞的,地里养着鸡 唐老师,这回您来到这里,还住了一晚上,亲身体验这里的一草一木,安抚农场的待产母狗,这回又将自己所在公益组织的徽章放在土埂上拍照,这是信还是不信呢?唐老师对蒋高明教授说:您是在敌人的大后方建立革命根据地啊。蒋老师回答道:可不是吗,我们一定能解放全中国的。 弘毅生态农场经过 10 年的努力,没有大的资金投入,没法像我以往寻访的农场那样一口气吃下一大块地,围起来,没法进行生态隔离,这里几十亩一个院子,那里几十亩一块地,十分艰辛地滚动发展、靠自身积累,形成一块一块彼此分割的生态孤岛。是的,我使用了 “ 生态孤岛 ” 这个词,蒋老师居然很认同这个 “ 孤岛 ” 说,我没有太多时间走村串户,但所到之处,看到村里参与生态种植的村民的轻松和喜悦,也看到那些匆匆路过的村民的冷漠。 对此,蒋老师充满自信,他指着一个池塘里的垃圾和农药瓶子说,我们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村里人都看在眼里,刚开始说我有毛病,后来就开始关注了,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多的村里人跟着我们干了,只要他们按照我们 “ 六不用 ” 的原则做,我们弘毅生态农场就会全部收购他们的生态食材,我们只要能够有足够的市场支持,我们很快就可以将整个村庄全部转化为 “ 六不用 ” 生态有机的,我相信不需要太长时间。 是的,我在这里看到的就是一个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我看到了田里的生物多样性,我看到了弘毅的 “ 生态孤岛 ” 与周边农田的显著差别。尽管弘毅今天还仅限于一个一个隔离着的 “ 孤岛 ” 上,但 “ 生态孤岛 ” 上所显现的生命力是显而易见的。 我现在对于那些质疑弘毅生态孤岛的人,可以这样理直气壮的说:蒋高明教授作为一个国内著名的生态学家,没有躲在高楼里忽悠国家的科研经费,而是在山东这块被化学毒物严重污染的土地上,为传统的旱地作物探究生态有机的种植方式,他在家乡践行的的每一小块 “ 生态孤岛 ” 的成功,都给当地的农民和政府看到重建美丽乡村的希望。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切,都可以证明在这个唯利是图的时代,啥样的知识分子,算是真正有良知的,做啥样的事业,才能看到他身上具有中华民族脊梁骨。 “生态孤岛”上的有机实验 文 / 金微 (发自平邑) (文章发于 8 月 5 日《国际先驱导报》,发表时有删节,此为完整版) 农药和化肥的农业生产方式切断了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循环,而蒋高明的有机农场试验将农田生态系统重新回归并利用自然循环等方式农田提高产量。 山 东平邑县东南 20 公里,便是卞桥镇蒋家庄,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放眼望去,一排排杨树, 7 月末碧绿的玉米田交错在花生地中。在田间地头,农民们正在喷农药、施化肥,沿着闷热的田间小路走,一股股农药的味刺鼻扑面而来。 正在玉米地打药的蒋家庄村民蒋胜利说,这是打第四遍药了, “ 种玉米时种子上有农药包衣、玉米刚出苗时要打地老虎,现在是第二次打二点委叶蛾了。 ” 蒋胜利解释说,二点委叶蛾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虫害,今年在山东大面积发生。二点委叶蛾之后还要防治玉米螟,加上除草剂,他前后至少要打 6 次药, “ 一亩田打药至少需要花 60 元。 ” 不仅蒋胜利,当地农民们都在为打药忙,谁也不希望虫子往自家地里跑,打农药变成了一场竞赛。虽是夏天,但在地里却听不到任何虫鸣和蛙叫,看不见小鸟,安静的夏季田野,多像蕾切尔 . 卡森笔下的 “ 寂静的春天 ” 。 生态孤岛 弘毅农场就座落在这片方圆 1000 亩的农田里。从远处看,这和普通农田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一走进这个院落,马上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牛儿不时发出 “ 哞哞 ” 的叫声、虫子在田里低声地鸣唱、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在玉米地里时起时落,燕子成双成对在院子里掠地飞翔,人们都说,快要下大雨了。 在这个占地约 20 亩的综合性农场里,有牛舍、鸡圈、堆肥场,农场正中是一块试验田,面积约 2 亩,种着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玉米已有二尺高,从植株间隙里可以看见麦茬和稀疏的青草,在土壤表层散落着一些陈年的青贮饲料。 这里的土壤呈黄褐色,踩上去感觉松软。扒开土层,大约30厘米以下石块就明显增多。蒋家庄村支书周京林说,此处原是村里的机动地,因地力差不种粮食,多年来一直用作打麦场,后来还曾做过建筑垃圾堆放场,现在地里的砖块、石块就是那时留下的。 在当地村民眼里,弘毅农场种田的方式,叫做 “ 不过日子 ” ,就是不好好种地:不施化肥,也不治虫子。 自从 2007 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租下这农场以来,这里就成为村民 “ 窥视 ” 和议论的目标。蒋高明是从蒋家庄走出的仅有的几个大学生之一,村民不理解他为什么从城里突然回家种田,更不可理解他怎么能在这片瘠薄的土地上种粮 “ 不用化肥,也不用农药。 ” “ 我们担心他连种子都收不回来。那不是过日子的做法 ” 。 蒋高明很淡定地说: “ 除了不用化肥农药,我们也不用农膜,不用添加剂,不用除草剂,不用转基因这种现代农业技术。 ” 蒋高明说,他的试验是为了验证生态学在维持农业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探索具有经济竞争力的生态农业模式。 在四周浓重的化肥农药包围圈中,弘毅农场更像是一片生态的孤岛。另外还有 32 亩告别了化肥、农药、农膜等现代农业投入的土地,分散在蒋家庄村里 4 个不同地方,同样像孤岛一样,被化肥农药的海洋环绕着。 蒋高明正在将这里打造成真正的生态农场。生态农场的核心一环,是牛舍里的 100 多头牛。有了牛,院里就有了高高的牛粪堆,这是有机农田的肥料。 “ 没有有机肥,就没有有机农场。 ” 蒋高明说,弘毅农场的农业生态循环,依赖于这些牛发挥的关键作用。 作为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过去一直从事生态研究工作,把牛引入他的工作和研究,几乎是出于某种偶然性。 为什么是牛? 2000 年,蒋高明开始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研究和操作生态恢复试验项目。为了解决牛羊对草原生态的破坏,他的团队提出了各种办法,比如草场休耕、培育新草种,他甚至开始在草地种玉米,希望以此解决牲口饲料短缺的问题。但是,这些措施都不太成功。蒋高明说: “ 每年冬天,内蒙古下大雪,尤其是遇到雪灾的时候,牛羊就缺草。 2000 年暴雪成灾,当地政府从山东调运大量 “ 面包草 ” 帮牧民的牲畜度过寒冬。 ”“ 面包草 ” 就是用桔杆经特殊加工而成的饲料。 “ 那时我想,草原上种玉米不好种,那为什么不能把牲畜转移到农区来呢?我国 60 亿亩草原只能产 3 亿吨草,而 18 亿亩耕地至少产 7 亿吨秸杆,鸡对草场的破坏不大,到草原养鸡是可以的。 ” 蒋高明由此提出 “ 禽北上,畜南下 ” 设想,并将此计划付诸实践。 在蒋高明眼里, 7 亿吨秸秆应该是巨大的 “ 粮食仓 ” 、 “ 肥料厂 ” 和 “ 能源库 ” ,但可惜的是,这些秸杆大多都被农民就地烧掉了。 蒋高明对自己的想法兴奋不已,他做了一番估算: 7 亿吨秸秆可换回 1 亿吨牛肉。 1 斤肉的热量相当于 5 斤粮,扣除养殖过程中喂食的精料,大体上相当于增加 3 亿吨粮。如果按国务院要求,在 2015 年实现 80% 的秸秆综合利用,相当于增加了 8000 万吨牛肉,或相当于粮食增产 40% 。每生产 1 吨牛肉可产生 16.7 吨牛粪,我国 18 亿亩农田的秸秆可出产近 17 亿吨有机肥。 “ 除了增产外,这样做还能杜绝秸秆焚烧,还能够养地并固碳,保护生态环境。 ” 2007 年,蒋高明将试验地点选在蒋家庄,他相信, “ 在家乡才有群众基础。 ” 他以 260 元每亩的高价,从村里承包了肥力最差的田块 ( 农民承包仅交 110 元 / 亩 ) :薄薄的土层只有 20 多厘米,下面全是麻骨石。这片农田和村里其他田地一样已经连续使用了 30 年的化肥、农膜与农药,地力越来越差。 租下这片土地后,蒋高明首先建起了牛舍,他自筹资金养了一百多头牛,还养了鸡。过去研究植物,突然和鸡、牛等 “ 畜禽 ” 打起交道,蒋高明遇到了各种不顺:死牛死鸡让他有些手足无措。市场上充满陷阱,一个骗子向他推销假菌种,亏了几万元,这些损失加起来有 20 多万元。 为什么养牛而不养猪呢?蒋高明说,牛的饲料中 70% 是秸杆和草,比较便宜,而猪主要吃粮食,不仅如此,现在喂食了商品饲料的猪粪中,含有大量的激素和抗生素残留,不利于有机种植。 他在土地上施牛粪,被当地老百姓看作 “ 落后 ” ,习惯了用化肥的农民说, “ 没有化肥不会长出粮食 ” 。事实也证明,农场前两年的收成不好, “2008 年小麦和玉米两季加起来,才收 1000 来斤; 2009 年也是这个数。 ” 不用农药化肥 除了不施化肥以外,弘毅农场也杜绝了一切农药和杀虫剂。对害虫采用的是物理杀虫法。在弘毅生态农场不大的试验田里,挂着两盏能发出特殊光谱的脉冲诱虫灯,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脉冲灯会准时亮起,蓝白色的灯光,吸引了飞蛾、金龟甲等害虫扑来,触到灯管周围的金属棒,被电击后落入灯下的集虫罩。 “ 我们控制虫害的成本远低于喷洒剧毒农药。诱虫灯不能消除全部昆虫,但每年坚持诱捕,会逐渐达到生态平衡,即这个害虫物种还存在,也不再对作物造成危害。 ” 蒋高明说,平均每 10 亩田的只要放置 1 盏诱虫灯,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农场的研究助理曾彦说: “ 在最初用灯诱捕虫子的时候,有时一天晚上能捕捉到十斤虫子,但现在虫子数量少了,有时一天晚上只抓到二三两。 ” 这些小虫便成了鸡的食物。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生产了柴鸡鸡蛋、鸡肉等纯天然绿色食品,严重危害花生的金龟甲幼虫也不再猖獗。生态农场的生态循环链条就这样逐渐形成:庄稼 - 害虫 - 诱虫灯 - 母鸡 - 柴鸡蛋。 “ 防治害虫除了诱捕以外,还有一条路是依靠益虫,大多数益虫都是白天活动的,诱虫灯对它们基本上没有影响。 ” 蒋高明解释说。 因为没有了农药和除草剂,农场上的生物多样性迅速恢复了:约 200 只麻雀和 6 只燕子在这里安了家,刺猬、野鸡、蛇都出现了;农场饲养的动物包括狗、猫、鸡、鸭、鹅、猪、鸽子。没有农药污染,还有大量天然和半天然食物可以吃,生态农场成了鸟的首选之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对应农场外面的寂静田野,这里已经是名符其实的鸟的乐园。 蒋高明说,这一列措施,将肥力严重下降和被化肥、农药、除草剂严重污染的农田实现了生态修复。 “ 现在的化学农业生产方式,切断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元素循环,我们要做的是让它重新回归并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不再盲目杀死试验区内的一种生命,而是靠食物链和人工适当干预达到生态平衡。 ” 2009 年冬,蒋高明对土地进行了深翻,随后农作物产量开始显著提高。去年秋,有机玉米亩产达 547.9 公斤,今年夏季收获的小麦,亩产达 480.5 公斤,经过 3 年时间,生态农场实现了 “ 吨粮田 ” ,而周边农民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达到的产量,也就是六七百斤。蒋高明说,这就是 “ 生态学的强大威力。 ” 他说: “ 利用生态学原理控制病虫害,利用有机肥肥田,既增加了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的多样性,又可以满足作物对土壤水肥气热的要求,完全可以实现粮食数量、质量双安全。 ” 弘毅农场的 “ 农牧沼气复合型生态农业 ” 的生产模式,既能生产出纯天然的健康食品,又能使土地一年年越种越肥沃,生态环境一年比一年好。 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中心顾秀林教授在考察农场后认为, “ 只有农牧结合,才能走出生态之路,蒋高明的弘毅生态农场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结合,不是落后的模式,是科学的模式。人们误以为有机农业低产,会导致饿死人,但是弘毅农场在六不用的下达到了高产。我认为种养业相结合这个逻辑是完全成立的。 ” 有机农场的前景与现实 事实上,蒋高明所试验的有机生态农场模式,正在今天的世界各地兴起。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带来的不仅是高成本,还有农药高残留给食品安全带来的潜藏杀机。 我国耕地总量占世界的 9 %,但所耗用的化肥和农药的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 35 %和 20 %。全国每年的化肥使用量为 4637 万吨,农药用量达到 200 万吨。单位面积化学农药的平均用量比世界水平高 2.5 至 5 倍,每年遭受残留农药污染的作物面积达 12 亿亩。 蒋高明说: “ 在山东种植的六种农作物每年至少要打 24 遍农药,以玉米为例,每亩田农药的花费都在 70 元左右,但这依旧控制不了虫害。 ” 这些农药对农民的身体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在蒋家庄就有一些癌症患者。蒋家庄村民庆秀华说: “ 人打药都受不了,但虫子却杀不死。 ” 她的直觉是虫子越来越厉害,而农药的毒性也在增加。庆秀华说: “ 每次打完药之后身上很痒,洗澡都不管用。 ” 蒋高明认为生态农业并非笨法子。他担心,如果中国的农业再不回归生态之路,日益贫瘠的土地将失去最后的肥力。农膜、化肥、农药、杀虫剂,最终会使土壤由 “ 黑 ” 变 “ 白 ” 。 有机农业的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肯定。今年 3 月,联合国总部发布的公告说: 2050 年,全球人口可能增至 90 亿;避免粮食供应危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农业发展政策,就是采用生态循环的农业技术。该公告说,全球调查研究说明,若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能采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政策,那么,就有望在 10 年左右时间内使全球粮食产量翻番,同时也能实现保护农田等生态环保的目标。 联合国粮农组织组织 6 月发布报告说,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能够遏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展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农药的需求。这些方法有助于作物适应气候变化,不仅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而且有助于将作物的需水量降低 30% ,能源开支减幅可达 60% 。 蒋高明所试验的生态循环农业,正是联合国组织的主张,他希望在家乡率先推广自己的有机种植技术,但目前,农民除了对养牛比较热衷外,对于种有机田还是有些犹豫不决。今年,村支书周京林拿出 12 亩田进行有机试验。尽管有蒋高明团队的指导,但是周京林还是些担心。他最担忧的是除草,因为如果不打除草剂,他可能需要用手工除 4 遍草。 顾秀林认为,农民不愿意拿起锄头去除草,这是事实,但从另一方面看,有机农业免去了打杀虫剂的用工量,人工除草的劳动量虽然增加了一些,但去除了环境中的毒性因素,而且将减少农民因为打药受害所产生的医疗支出。 “ 从长远看,人不再接触毒物,而且生态会平衡,鸟和益虫都会回来,促进生态的循环,恢复生物多样性。 ” 目前弘毅农场除了人工锄草;还利用鹅等动物来消灭部分杂草。这样做既松土,又保湿,还能保持肥力不再流失。 蒋高明的估算是: “50 元就能解决一亩地除草的问题。 ” 至于其他成本,根据他的试验纪录,有机种植的亩均成本为 1022 元,包括:用工 300 元,有机肥 200 元,肥料运费 52 元,收获费用 80 元,浇水 90 元,租地费 300 元。这一成本与使用化肥、农药等种植方式相比大体相当。三年来,蒋高明在这个农场投入资金 100 万左右,目前农场已经开始赢利,每年纯利润预计 20 万左右。 蒋家庄的周京林还有另一个担忧,现在农村基本没有了牲口、猪、鸡、鸭等家畜家禽,有机肥数量大大减少,而农民现在养牛也困难。 “ 如果普遍不用化肥,有机肥来源将成为难题。其次,要达到有机标准,现有土地均需要经过一定时间调理恢复,这期间农作物产量会有所下降,影响农户收入。 ” 有机肥的来源还是不难解决的,多养动物就解决了。当地村民最担心的是,有机产品 “ 优质无优价 ” , “ 种地辛苦一年,不如打工一月 ” 。 这不仅是农民的担忧。蒋高明面临同样的困境,本报记者在农场采访时,正好遇到一位牛贩子来买牛,他并不在乎蒋高明坚持用生态的办法喂牛,他想要的是喂食了瘦肉精的牛; “ 如果喂瘦肉精,价钱可以提高 6 角钱。 ” 不喂瘦肉精的牛售价 8.2 元 / 斤,如果喂了牛贩子提供的瘦肉精,则高达 8.8 元 / 斤,这样下来,每头牛少收入 600 元。 无论如何,蒋高明还是相信,近年来,毒韭菜、毒豇豆、膨大西瓜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市场对安全的农产品是有需求的,完全杜绝农药、化肥、添加剂等化学品的有机食品一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有机种植模式,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如果价格合理,农民尝到了甜头,在健康的环境下生产健康的有机粮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而我国农村劳动力目前整体仍处于过剩状态,只要从事农业生产有效益,大多数农民并不愿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4747 次阅读|1 个评论
环评,务须坚守的第一关
热度 7 baocunkuan 2016-4-20 06:55
http://opinion.huanqiu.com/1152/2016-04/8815673.html 央视新闻频道17日报道了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学生疑似因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患病的事件。尽管目前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但是从专业角度分析,可以从中发现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规的空白、监管链条中相关环节的失守、人群健康风险评估的缺失等诸多问题,而作为污染防治的第一道防线——环评制度,也应暴露在媒体的聚光灯下。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预防污染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可以说是卡住污染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可近年来,环评流于形式、因环评诱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以及环评中涉及的不当利益输送等问题屡见报端。此次央视报道的常州污染事件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漏洞,也应是环评制度改革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首先,环评不能仅限于立项阶段,应在企业的引入和退出两个阶段都进行环评。根据环评制度的相关规定,类似于核设施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在核设施选址或拿到采矿证前需要环评,核设施退役和矿坑闭坑前也同样需要提交环评报告,可以说核设施建设运行和矿产资源开采的全过程都置于环评监管之中。然而,对于化工类等具有重大污染隐患的项目,却没有相关的全程环评,仅局限于项目立项阶段进行环评,而对企业关闭或搬迁前后的环境影响缺乏评估,这就给土地再用或后来者埋下环境污染隐患。 其次,针对本身就是环境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相应的环评思路要调整。例如学校本身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小,因此按当前的环评管理要求,仅需就学校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进行一般性的分析、预测和评价,编制环评报告表即可。然而,这恰恰忽视了“学校”作为环境敏感点、环境保护重点目标,必须要就周边现有或潜在的污染源对于学校的不良影响做重点评估。比如,针对常州外国语学校的环评,就应将学校对面的几个化工厂遗留土地作为重点,并照着这个思路开展周边现有及潜在污染源对学校不良环境影响的详细评价。可以说,当前的环评思路,在处理周边可能存在历史遗留污染的环境敏感点或环境重点保护目标时,缺乏灵活性。 最后,污染防治工程或生态修复工程也需要进行环评。本次事件中提及的化工厂遗留土地目前正在进行土壤修复,以后将建成生态公园。但据央视报道,学生正是在这一修复过程中出现了健康问题。照此推论,修复工程本身也可能会成为一个重大污染源,而这类工程却恰恰没有要求开展环评。由于在学校正式入驻后并没有学生受害的报道,而在修复工程启动后集中出现了健康问题,也就是说长年隐藏的污染在修复工程的短时间内一下子释放。这类现象造成的健康威胁比日常的慢性污染要强数倍。因此,这类项目今后也应进行环评。 环评作为防范环境污染的第一道防线,地位之重、责任之大不言自明。任何一项制度设计都需要不断优化,反复接受“问题”的打磨,在不断的实践中日臻完善,但笔者还是希望包括环评在内的环境管理制度设计中能多一些未雨绸缪,每一次制度的进步,不能都以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作者分别是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教授)
3855 次阅读|15 个评论
中国农村环境的“危急”与“出路”
热度 6 wxminmin1987 2016-4-9 16:28
记得蒋高明老师有本书叫做《中国环境危急》,现在中国的农村的确到了这种程度。去年蒋高明老师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千疮百孔的中国农村》,那正是我们家乡的真实写照。我也越来越认同蒋老师呼吁的生态农场模式,或许这就是解决中国未来农村发展和农村环境问题的一种可行模式。 记得2011年我我从威海回家探亲,就说老家里的水难喝(我老家农村基本喝的是浅层地下水),尤其在夏天丰水期。 父母还批评我,说我娇惯,才在外面呆了几天呢,就嫌弃家里的水了。还说他们一直喝这水,没有比家里的水更好的了。 尽管我一再解释,因为当前大量的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最终这些化学品都会汇入地下水系统。但是可惜他们基本理解不了。2012年母亲得了乳腺癌,紧接着父亲得了脑梗塞。再接着村里又有很多人得了此类的疾病,有的还正处于中年就撒手人寰。父亲、母亲渐渐开始理解我所说的环境污染了。 去年春节放假回家,我从新疆赶回山东老家过年。已经发现整个村里的人已经开始买水喝了。卖水成了一个几乎无本的新兴产业。靠近蒙山的一些村庄,凭借他们的生态优势,打井取水,然后到周边镇村卖水,一水桶一元。我们整个村十有八九都在买水喝了。我们自己的地下水就只能洗衣拖地了。 看到这些,真的感觉有些悲伤。这就是我的家乡吗?记得2000年以前,也就是我的中学时代,我们村附近的河里还能游泳,而现在才十多年,竟然变化到如此地步?!所有的美好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而追溯变化的起因,正是源于化肥、农药、地膜、除草剂等的使用,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村里还有很多人家在排斥使用。我们家的前邻居正是其中之一,那时候他们家就不用地膜。此时还是95年左右。短短二十年,农药、化肥的用量在翻倍的增加,农家肥已经降低到了很小的比重。农业病虫害与农业毒性的恶性循环,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污染、癌症,还不止如此,所有这些就是当前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吗? 带着众多的疑问。在过年之后,我去了蒋高明老师的弘毅生态农场。发现他农场里的土很松软,保水效果要比周边的好很多。当然此时正值冬天,很难再有其他的发现。但是与蒋老师的交流让我感觉到生态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工业化、机械化解决不了中国的农业问题。因为这就不是一个产业的问题,更应该说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试想,即使中国实现70%的人口城镇化,还会有3亿多农民。农村还会有众多的劳动力,不可能让他们没事做的。因此,只能是适度规模,只能提高农民的收入。而在保证城市得到健康食品、农村环境问题得以解决的目标下,中国农业能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必是其中选择之一。 当然,我们应该清楚,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单个农户可以解决的,发展生态农业也不是一个农户所能做到的。在我们老家一户最多不到10亩地的规模是决然做不到这一点的,毕竟前期的投入太大了。这必须是在政府财政的补贴下,至少一个村的规模的土地集体转型才能实现的。但前提条件必须排除资本的参与,因为资本的趋利性,不知道会将农业带到何处,我想只会是带入更深的深渊吧。对此,我对资本是很不信任的。 中国的农村病了,病的很严重。中国农村环境“危急”,这需要立足中国国情,去探索出路。中国学习的不应该是美国的大农村模式。中国各地的区情差距很大。东北有东北的情况,南方有南方的原因,山东也有山东的不同,而我现在所在的新疆又是另外一个例外。 中国幅员辽阔,不可能有一种农业发展模式适应中国的所有情况。而山东,我觉得应该借鉴东亚人口稠密区的一些农业发展模式来寻找自身农业的出路。这样或许更现实一些。
个人分类: 闲话生活|1786 次阅读|13 个评论
谁损害了我们的食物链?
热度 1 蒋高明 2016-3-24 17:23
谁损害了我们的食物链? 蒋高明 在资本话语权下,在所谓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下,农业离其原有的属性原来越远。不仅食物营养成分发生了改变,更造成食物链污染,不少人因此付出了沉重的健康代价。人类食物链发生的变化,归纳起来表现为一些 15 项技术的应用或滥用: 一膜 :即农膜的大量使用,这又可分为两类,即用农膜支撑起来的空间,蔬菜、水果、甚至中草药都在里面生产,尤其生产反季节食物,最近有人试图以“植物工厂”名义在里面生产粮食。其优点是持续供应食物,缺点是将植物“圈养”,高温、高湿、连茬种植容易使植物生病;反季节大棚中农药、化肥用量远超过普通农田;其次是在露天地面覆盖,即抢春,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地膜对温度的调控作用,似已退居其次,转而防控杂草,如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农膜。农膜在干旱区还兼有集水功能。地膜下的环境也是高温、高湿,且化肥、农药、除草剂也封闭其中,植物非常容易生病。庄稼生病又依靠药物,这就加重健康风险。 二料 :这二料包括肥料和饲料。其中肥料中还包括化肥和商用有机肥,化肥的问题已经谈了很多,除了污染外还有残留;商用有机肥如果是正规来源的,似问题不大,但用城市底泥或集约化养鸡场的有机肥,还是有一些问题,主要是重金属、抗生素等超标。饲料已经用于大部分动物养殖,从陆生到水生,饲料添加的东西有很多,不单纯是粮食,添加的东西包括海洋产品、屠宰场废弃物、微量元素(重金属)、抗生素、激素,甚至还可能有安眠药之类的非法添加物。 三剂 :即除草剂、膨大剂、防腐剂。目前农民种地,除非是留给自己吃的,几乎没有人工除草了,都要借助于除草剂。除草剂的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有草甘膦、乙草胺等,除草剂对土壤生物的伤害很大,对人体也有不利营养,如草甘膦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潜在致癌物。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主要让植物发生异速生长,产量上去了,但质量下降了甚至有害。防腐剂是在食物加工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是延长食物保质期,但防腐剂对于人体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似缺乏研究。 四素 :即激素、抗生素、微量元素、维生素。这四素大多用于动物养殖,促进动物生长,以提前上市,但健康风险堪忧。激素尤其性激素宜造成儿童性早熟;抗生素顾名思义是抵抗生命的,抵抗的是细菌那样的生命,但如果食物中有残留,等于吃食物的同时没有病吃药;微量元素以重金属为主,长期使用就不是微量的,而是大量的,除了污染环境,还易在食物链中累计,通过生物放大作用,最终进入人体;维生素种类繁多,一些是动物必须的,一些也是人体必须的,但维生素失衡同样对人体不利,尤其特殊人群如儿童、病人、孕妇、老人等。 五抗 :即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抗虫、抗除草剂。这五抗目标的实现主要从种子基因改造完成的,即通过争议十分激烈的转基因技术实现。这是典型的用一种技术试图解决其他技术造成的问题思维定式,即用机械还原论观点指导出来的技术。上述一、二、三、四加起来是 10 个违背生态学规律的技术,造成动植物生病或虫、草害爆发是可以预料的,但人们不从源头找问题,而是继续在错误的路线上狂奔。在自然界中有没有那种“五毒”不侵的植物呢?显然有,但人类的祖先肯定不会选择那样的植物当食物。也就是说,生物技术专家通过所谓的高科技,让原本不带毒的植物变成带毒,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至今并没有定论,只是在一些实验动物中发现一些影响,或影响较小,或致癌。但老鼠不是人类,具体转基因如何影响人类需要严谨的科学实验能够说明问题。转基因最大好处是有利于种子垄断,农民不能留种,商业公司实际上是发的环境灾难财。“五抗”如果全面实现,则意味着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人体健康质量下降是在所难免的。 谁偷走了我们的健康?根本原因是那些弄脏了我们食物链的人,是那些向人类食物链“投毒”的人,这个过程是在消费者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逐渐发生的,是潜移默化的,是资本逐利的结果。当消费者在惊呼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光鲜,越来越耐储存的时候,他或许不知道这一切是有健康乃至生命代价的,这就不难解释医院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病人了。在生产那些有害化学物质的时候,就污染了空气、地下水和土壤;在开采那些化工原料的时候,就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在使用那些化学物质的时候,农民首先受害;在消费那些含农药、化肥、激素、重金属、抗生素、转基因成分的食物时,人体的免疫力可能就下降,长期下去人不生病都难,还可能造成人类的繁殖障碍。商业医疗模式并不能对你的健康保驾护航,唯有消费者醒悟过来,发起一场由城市市民引领的厨房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4289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5年中国平均每天7500人死于癌症”2016年将如何?
热度 2 lulingkxw 2016-2-10 22:24
知道了“2015年中国平均每天7500人死于癌症”,已经不吃惊了,但是有关报道还是未能揭示患癌的成因,让人多么失望:研究了那么多年,这么多研究经费去哪儿了?还不知道污染导致患癌高风险么?还不知道激素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食材可以刺激细胞增生么? 看吧,2016年类似情况还将继续下去。 含激素食品材料和各种环境污染入侵是癌症的主要成因。 吸烟人口下降,但癌依然在上升。 癌症村都是污染村哦!!! 没有找对预防方法,癌还可能持续增加。 悲痛! 附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2/337964.shtm 2015年中国平均每天7500人死于癌症 ​ 中国上海街头。图片来源:联合国网站。 中新网2月4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3日消息,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设立世界癌症日显示出全球共同攻克癌症的决心与期盼。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攀升,对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据统计,中国去年有280多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7500人。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表示,中国的癌症人数及癌症相关死亡人数每年都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上升,但真正的悲剧是,这些病例中大多数本都是可以预防的。导致中国癌症人数日益增加的原因主要都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吸烟、酗酒、不良饮食和缺乏身体锻炼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大大增加了癌症风险。中国的吸烟问题尤其令人担忧,中国有超过3.15亿烟民,而且人数仍在增加。近半数的中国男性吸烟,因为肺癌导致的死亡占癌症死亡的30%。 除肺癌外,胃癌、肝癌、食道癌和结直肠癌也是中国男性和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多吃水果蔬菜的平衡饮食、饮酒适量、积极锻炼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大幅降低上述癌症和其他种类癌症风险的基本手段。除此之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也至关重要。施贺德指出,除了极少数例外情况,早期癌症比晚期癌症致死性更低,也更易治疗,早期发现癌症能够挽救生命。 癌症不仅是个人健康问题,它涉及到经济和公共卫生体系等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中国人口之众,也使得中国人的数据对全球癌症防控意义重大。施贺德指出,提高对癌症危险信号的认识、及时诊断、完善治疗应仍是中国癌症防控工作的重点。他同时强调,中国的医改为发展现代卫生系统提供了机遇,从而能够使癌症人数上升的趋势得到扭转,为中国建设健康繁荣的社会做贡献。 “国际抗癌联盟”(UICC)于2000年发起了“世界癌症日”,旨在提高公众对于癌症的认识,鼓励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社会和环境的致癌因素。2016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是“我们可以,我可以。” 附2: http://health.sohu.com/20080613/n257472471.shtml 钟南山院士:灰霾天致肺癌率猛于尼古丁 2008年06月13日11:00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杜娟   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肺癌的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灰霾天数的增长与肺癌发病率形成正比。一到灰霾天,广州呼研所收治的呼吸道病人就会猛增15%。   吸烟一直被认为是导致肺癌的最重要因素,但记者从在广州召开的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高峰论坛上获悉,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肺癌的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灰霾天数的增长与肺癌发病率形成正比。 ​ 专家表示,珠三角地区大气中存在多种潜在致癌物质,空气污染已经呈现区域性、复合性的特征,治理需要多个城市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危害:    灰霾天呼吸道病人增加15%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地化研究所主任傅家谟表示,根据今年4月29日卫生部公布的调查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城市首位死因,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5%,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呈明显上升趋势。傅家谟说:“生活方式主要指的是吸烟,而环境就是空气污染。值得注意的是,过去30年来我国的吸烟率一直在下降,但肺癌还是超越肝癌成为我国癌症中的头号杀手。”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说,医生是最怕灰霾天气的,一到灰霾天呼研所的病人就增加15%以上。事实上,广州的吸烟率在下降,肺癌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根据他的统计,近13年来广州唯独肺癌发病率增加最快,其中又以老城区的发病率为高,荔湾区和越秀区排在前两位。   据他介绍,灰霾中的颗粒物,直径在PM5以下的对人体影响都很大,可以直接到达支气管,“很多病都在此产生,例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治理:    提前实现国IV排放标准   此外,专家还透露,珠三角地区大气中存在多种潜在化学污染物:苯系物、二恶英、多环芳烃和多溴联苯醚等,威胁群众健康。对此,傅家谟表示:“应对大型电子垃圾处理厂严格管理,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废弃物焚烧等。”   在国家现有的空气质量监控体系API中,只监控3项指标,分别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粗颗粒物)。但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就珠三角的现状来看,这3项指标已经远远不能反映空气质量的现状,这是有时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很好,但老百姓的感觉很差的原因。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唐孝炎表示,珠三角地区传统煤烟型污染仍然严重,而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等二次污染问题又接踵而至,且污染态势更加严峻、危害更大。专家透露,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也是造成灰霾的原因之一。   专家们普遍认为臭氧和细颗粒物污染是导致灰霾和酸雨的主要原因,机动车污染尾气排放又被认为是导致臭氧和细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专家建议,珠三角地区可以先行一步,提前实现国IV排放标准。   不过专家同时表示,灰霾等大气污染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珠三角要面临二三十年痛苦的治理过程,公众要有耐心。    环保不达标 要问责领导   昨日,广东省副省长林木声出席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高峰论坛并发表讲话,他表示,珠三角的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钟南山在论坛上表示,政府部门在重视GDP的同时也要重视环境保护,“环保应该作为干部考核的指标。”   为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省政府近日下发的《广东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规定,“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责任主体是各地人民政府,并作为对各地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责任编辑:邵沛)
2104 次阅读|13 个评论
种植转Bt基因作物将危害土壤生物多样性
热度 2 蒋高明 2016-2-5 17:38
种植转Bt基因作物将危害土壤生物多样性 蒋高明 生命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生命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在进行了约40亿年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基因是相对稳定的,其交流也仅仅限于同种 或者近缘种之间(物种的生殖隔离就是现在的基因的横向流动),即基因的遗传是纵向的。在自然界里从来不会发生海洋里的鱼与陆地上的西红柿进行的基因横向交流,也不会发 生人的基因与母牛的基因进行横向交流。然而,今天转基因科学家,在一定的场合下找到了一下功能基因,对其进行基因手术,将目的基因转移到目标作物或者动物中,试图达到 特殊的目的如抗虫、抗旱、耐贫瘠、耐除草剂等。这些科学家自以为掌握了世界万物的生杀大权,但确忘记了一些基本的事实,即基因的功能并不是像他们认为的是一成不变的, 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复杂多样的,人们目前还难以预料转基因生物释放后的生态后果。其中,转基因生物对于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可能那些转基因技术专家就没 有考虑过。 陆地上,人类的几乎所有食物都来自土壤,土壤生物多样性发生的微小变化都将会影响人类的食物结构,以及食物安全。如果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出现了土壤生物多 样性下降,那么这项技术就不是为人类造福,而是给人类带来灾难。 这里,特转发网民柳条针对“转Bt基因作物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希望能够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文章所参考的学术文献,正在整理之中,将陆续与读者见面。 种植转Bt基因作物将危害土壤生物多样性 网民柳条 土壤是绿色植物的立地之本,土壤也养育了人类。土壤为人类提供了大部分的食物来源,人类的繁衍生息离不开热情的土地。 农民朋友种庄稼,一靠天,二靠地。每逢过年过节,虔诚的人们敬奉“土地爷”,祈盼来年风调雨顺,能有个好收成。 然而,今天人类的社会行为非常反常、古怪。明明知道转基因作物有毒有害,却偏要硬着头皮去种;中国就没那么多闲地,却非要种转基因作物去毁坏土地。 美国已宣告第一代转基因技术失败,而我们却要把这种失败的教训再重复一遍,但是中国有那么多土地经得起基因污染吗 ?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是元素循环转化的重要场所。土壤的肥力取决于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土壤动物、腐殖质和和土壤的物理结构。 土壤在种植转Bt基因作物以后,有可能被毁坏甚至报废。从这层意义上看,耕地将率先成为种植转Bt基因作物的牺牲品。 一、转Bt基因作物全株带毒,秸秆残茬带毒量巨大 Bt基因被转入植物体内后,作物的全株都在高速表达Bt毒蛋白,因此全身带毒。人们所收获的粮食谷粒、棉桃,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Bt毒素会随着植物花粉、植物根系 分泌物、秸秆还田等途径,释放到农田土壤中。比起人类只吃到那么一点Bt毒素来,土壤吞吐了巨大量的Bt毒蛋白。 在转Bt基因作物生长期间,植物根系会持续不断地向土壤中分泌 Bt毒蛋白,而当作物收获后,作物残茬、农作物秸秆又会携带大量的 Bt毒素进入农田生态系统中,严重威胁土壤 生态安全。 二、 Bt毒蛋白牢固吸附在土壤颗粒上,难以被降解 转Bt基因作物通过根系分泌物以及秸秆还田向土壤中释放出大量的Bt毒蛋白。最关键的是,这些Bt毒蛋白进入土壤后,并不是以简单的游离形式存在,而是牢固吸附在土壤表 面活性颗粒上,难以被降解,从而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较为持久的危害。 蛋白质是一种带有极性基团的生物化学大分子,有些侧链氨基酸带有正负净电荷。Bt毒蛋白质分子具有的正负电荷或极性基团,会借助于静电引力等,吸附到土壤表面上相应的阳 离子或阴离子基团上。 土壤中的粘土矿物,蒙脱石、高岭土,还有腐植酸类、有机矿物聚合体,它们都是具有良好吸附性质的基质材料。一般在土壤胶体表面都存在着K、Na、Ca、Mg、Al等金属矿物离子 等活性基团。 Bt蛋白进入土壤后,会很快与土壤表面活性颗粒牢固吸附,紧密结合,形成一种结合态的Bt蛋白。而这种结合态的Bt蛋白非常难被降解,它们不能被土壤微生物作为碳源和氮源而 分解利用。土壤表面具有较大的Bt蛋白吸附容量,有些结合态的Bt蛋白还可能崁入到蒙脱石的缝隙内,非常难以被解析下来。 结合态的Bt蛋白只是一种物理性吸附,并未破坏其化学结构。结合态的Bt蛋白仍然保持着较强的杀虫毒性,甚至比游离态的还要强。Bt蛋白这种强烈的吸附行为,增大了转Bt基因 作物的农田生态风险。 三、 Bt毒蛋白在土壤中停留时间长,具有延迟效应 Bt毒蛋白在土壤中的降解,一方面靠化学降解起作用,另一方面靠土壤微生物对Bt毒蛋白的分解利用,作为碳源和氮源消耗掉。 如果是游离态的Bt蛋白形式,在土壤中大约经过0.5-1个月时间,便可被大部分降解掉。但是结合态的Bt蛋白,延长了其在土壤中的存活期。土壤中的活性颗粒的吸附作用,对Bt毒蛋白在土壤中起着保护作用。因此,Bt蛋白在土壤中停留的时间可能特别长。据研究, 转Bt基因玉米根系分泌物的Bt蛋白,以及作物秸秆释放到土壤中的Bt蛋白,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可达234天以上,最长停留时间可长达350天。而根茬中的Bt蛋白在土壤中经历了长 达1447天,才总算完全消失 。 Bt毒蛋白在土壤中停留这么长时间,至少产生2个害处: 第一,Bt毒素将持续不断地危害着土壤中的非目标生物,如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还有土壤酶等,作用持久,具有延迟效 应; 第二,为Bt蛋白的靶标害虫产生抗性创造了良好的磨合时机。 靶标昆虫可以长时间地密切接触Bt蛋白,从而更快地针对Bt蛋白产生出抗性,而使转基因的抗虫作物在短期内失 效。这就是抗虫棉种植3-5年后,其抗虫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 四、 转Bt基因作物导致土壤酶活性下降 土壤酶在土壤营养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土壤酶活性代表着土壤活性和土壤肥力水平,并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 土壤酶是活的生物体在土壤生物代谢过程中积累的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来源于植物残体的分解、植物根系分泌物、以及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土壤中的脲酶、磷酸酶、脱氢酶、固氮酶、蔗糖酶在N、P、S、C等营养元素循环利用、以及植物营养供给中起着重要作用,且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如土壤脲酶可促进氮肥尿素生 成氨,供植物吸收利用;土壤磷酸酶可将有机磷肥转化为可利用的速效磷形式供给植物。 种植转Bt基因作物,对土壤酶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土壤中的脲酶、磷酸酶、脱氢酶、固氮酶,均有显著的下降趋势。 目前已证实,转Bt基因水稻、棉花,其Bt毒蛋白对土壤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印度科研人员发现,土壤在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以后,土壤酶含量呈急剧下降趋势,脱氢酶下降了 10.3%,固氮酶下降了22.6%,磷酸酶下降了26.4% 。 国内学者也做了较多的研究,他们发现: 第一,转Bt基因抗虫棉, 在苗期和花铃期对土壤脲酶的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苗期脲酶活性下降了约15%,花铃期脲酶活性下降了约21%~35%;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明显要比传统 棉低。 第二,转Bt基因玉米秸秆还田后,对土壤脲酶有抑制作用。在秸秆分解到第45天和75天时,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降低。同时还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 第三,稻田在种植转Bt基因水稻后,土壤脲酶的活性显著下降。在种植第15天时,土壤脲酶活性下降了2.47%;在种植30天时,土壤脲酶活性下降了16.36% 。当收获完水稻后, 把 转Bt基因水稻的秸秆还田后,对土壤脱氢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脱氢酶的活性只有对照的32.46% ~ 67.46% 。 研究分析认为,种植转Bt基因作物引起土壤酶活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残留在土壤中的大量的Bt毒蛋白,优先抢占了土壤酶在土壤颗粒上的活性吸附位点,直接影响土壤酶的活性。土壤酶也是一种蛋白质,它们在土壤中以酶-腐殖质等复合体的 形式存在。土壤酶只有被吸附挂靠到土壤活性颗粒上,才会具有生物酶活性,才能催化一系列代谢反应。而种植转Bt基因作物后, Bt毒蛋白牢牢占据了土壤表面活性吸附位点,却 把土壤酶排斥下来。脱落下来的土壤酶便失去了活性,停止工作。 第二,转Bt基因作物在生长期间,根系分泌物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可能改变了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途径,间接影响土壤酶活性。相应地,转Bt基因作物在植物化学成 分方面也发生了改变,这样会影响作物残茬的分解过程,也间接的影响了土壤酶的活性。 五、 转Bt基因作物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肥力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土壤活性的具体体现。土壤微生物在有机质形成和降解、营养物质的矿化与固定、土壤结构的改善、植物病理的调控等多方面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 种植转Bt基因作物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危及到土壤微生物的生存: 第一, 导致土壤中一些功能性微生物数量及活性下降。转Bt基因作物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区系产生了较大的扰乱。转Bt基因棉与传统棉相比,在苗期土壤根际细菌多样性的相似 度只有74%~77%;在蕾期和花期,相似度只有58%~60%。最新研究报道出,我国一些农田里种植了转Bt基因水稻后,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种植的年份越长,种 植的密度越大,对土壤中的氨氧化细菌的影响就越大。 在印度种植了转Bt基因棉花的土壤里,放线菌数量减少了17%,其它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也减少了14%;在我国种植转基因抗虫棉10年的土壤里,固氮菌的数量显著降低,对照为17%, 转基因棉为11%,下降了35%左右 。 第二,外源Bt基因水平漂移到土壤微生物中。我国学者从转Bt基因棉花的土壤中,分离到的21个土壤微生物菌株中,经过DNA检测,有18个菌株出现了抗卡那霉素的抗生素阳性片段 ,这是转Bt基因棉所携带的外源基因片段。初步判断,转Bt基因作物的外源基因发生了水平转移。转基因作物所携带的外源基因,随着转基因作物植株的残枝落叶进入土壤中,被 土壤基质所吸附,在田间地头继续生效,仍有转化能力。外源基因有可能从植物水平转移到微生物的细胞内,从而发生不可避免的基因污染。 第三,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调,病原菌占上风,病害加剧。枯萎病、黄萎病是真菌性病原菌,属于土壤习居菌。病原菌能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长期潜伏在土壤中。当时机 成熟时,它又能从根系入侵到植物体内,长驱直入进入到植物的维管束中寄生。是一种系统性侵染病害,一旦暴发,无药防治,给棉花造成会毁灭性的打击。 我国大面积种植转Bt基因棉花后,抗虫棉的抗病性均比常规棉要差,表现为抗虫棉早期抗虫但不抗病,到后期既不抗虫也不抗病。 2009年抗虫棉枯、黄萎病大面积暴发流行,严重 危害棉花生产,棉花产量下降了近10%。在灾情严重的省份,126万亩棉花中有86万亩病情严重,减产5成到7成,还有近3万亩棉花绝收,损失惨重。 面对枯死一片的棉田,棉农们直 掉眼泪,忍心连根拔掉棉花植株。这些有目共睹的事实,再次暴露出转Bt基因棉在最初设计上的重大科学缺陷。 转Bt基因棉比常规棉更容易感染上枯、黄萎病,其原因是,外源Bt基因的导入,打破了原有基因的连锁群,造成作物生理生化以及根系分泌物发生了异常变化。而作物的抗病性是 和植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呈显著正相关的。 经过分析发现,转基因棉的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4中单糖,而对照只检测到一种单糖;抗虫棉的根系分泌物中多出了2种原来没有的氨基酸——甲硫氨酸和赖氨酸,而原有的天门冬 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等含量也明显要比对照升高。 土壤中的微生物个体小、数量多、善变,对外界干扰反应灵敏。转Bt基因作物在遗传结构上的变化具有不可预测性,而外在的植物化学、营养成分变化却被微生物捕捉到了。转Bt 基因抗虫棉根系分泌物的“富营养化”成为滋生病原菌的温床。这是导致转基因抗虫棉抗病性下降的重要原因。 第四,转基因作物的果壳具有毒性,抑制食用菌生长。转基因抗虫棉的棉籽壳中仍携带有Bt毒素,和大量的毒性棉酚,给下游的食用菌生产造成恶劣影响。棉籽壳是栽培食用菌的 主要原料,尤其是在制种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棉籽壳。在生产中人们发现,种植转Bt基因棉后,棉籽壳营养质量下降。用了不发菌,或菌丝体生长不良。 转基因棉籽壳中仍残留有Bt毒蛋白,最高含量达58.6个标准单位。这些毒蛋白危害菌丝体的生长,并有可能进入食用菌的子实体中而被人体食用。棉籽壳中残留的Bt基因片段, 也有可能流入食用菌的基因组中,发生基因污染。 经检测还发现,转基因棉植株中的次生代谢物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转基因棉籽中的棉酚含量成几倍增加,对照组中的棉酚含量为368.6个标准单位,而 转基因棉的棉酚含量竟高达 1425.1个标准单位,比对照组高出了400%。在转基因棉籽壳中的棉酚含量、单宁含量、总黄酮含量分别也比对照高出了76.92%,66.4%,200% 。棉酚是一种对人体和动物具有强烈毒 性的化学物质,对食用菌也产生了毒害作用和抑菌作用,这也将极大地威胁食用菌的食用安全。 六、 转Bt基因作物也会影响土壤动物 土壤中的动物种类十分丰富,如土壤线虫、纤毛虫、蚯蚓、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等,它们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蚯蚓就是最传统的健 康土壤指示动物,在土壤中能加快有机质分解,增进碳、氮营养循环,松动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等方面做着地下贡献工作。转Bt基因作物对土壤动物带来的影响存在下列四方面 的问题: 第一,Bt毒蛋白虽还未发现直接影响土壤动物,Bt毒蛋白对土壤动物的急性中毒和亚致死毒性效应还不明显。 第二,残留在土壤中的Bt蛋白也会伤害一些土壤动物,影响一些无脊椎动物及养分循环。转基因玉米的Bt蛋白对大蜗牛、小型节肢动物有负面影响;当土壤中的Bt蛋白浓度高时, 土壤线虫的繁殖率显著降低。 第三,转Bt基因玉米对信足纲等足目的动物虽未造成毒害,但它们的粪便中可检测出Bt毒蛋白;在蜗牛的组织中和粪便中也检测出Bt毒蛋白。这说明一些土壤动物介导了Bt毒蛋白 的转播过程。 第四,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从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到土壤动物之间,它们通过食物链的关系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它们之间的营养关系错综复杂。种植转Bt基因作物后, 会使土壤生物间的食物链遭到破坏。Bt蛋白影响了土壤微生物,而微生物影响到作物秸秆的分解,而秸秆分解的程度又决定着土壤动物的营养状况。土壤动物得不到相应的营养, 就会影响其繁殖和种群数量。 据报道,转Bt基因作物由于要额外的合成Bt蛋白,植物体内的C/N比值发生了变化,比常规作物要低。如果土壤中的碳素含量低,就会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增殖和代谢,反过来又 会影响作物残茬的分解,这样会使土壤动物缺乏食料,从而间接影响土壤动物的生存。 七、结束语 土壤如果长期重复种植转Bt基因作物,Bt毒素就会在土壤中积累。而且Bt作物需要上更多的化肥,打更多的农药,这样会加速耗竭地力,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酶快速消失, 土壤腐殖质下降,土壤结构毁坏,土壤将变成没有生命力的不毛之地。这就是转Bt基因作物前方所要到达之站。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84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人吃饭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热度 6 蒋高明 2016-1-13 19:34
中国人吃饭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蒋高明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出现了“三高一低”现象,即 粮食 高产量、收购量高和库存高量、且价格低。统计 数据 显示, 2014 年我国 粮食 总产量 6.07 亿 吨,比 2004 年增加 1.38 亿吨, 粮食 连续 十一年增产,增幅高达 29.3% 。但与之不协调的是,农民增产不增收。 2014 年小麦收购价一度回落到 1 元 / 斤以内,玉米回落到 0.8 元 / 斤。 如果单纯从粮食“三高一低”的表观现象来看,似乎中国人吃饭可高枕无忧了——粮食那么多,又那么便宜,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好形势。然而,如果深究起来,我们吃饭问题背后的隐忧却不容乐观。 第一,我国大部分省份粮食不能自给自足。 我国大陆 30 个省市自治区中,一半以上的省份粮食不足。其中,海南、青海、福建、浙江、上海、北京等自足率只有 12%-56% 。粮食真正富裕的只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等少数省份,自给率 150%-375% 。而甘肃、宁夏、江苏、湖南、四川等刚好够用 ( 自给率 102%-107%) ,几乎无粮可调。 第二,中国耕地质量整体退化,粮食生产潜力已严重透支。 我国耕地总面积在世界上排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是我国人口太多,平均到每个头上,拥有耕地才 1.4 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50% 。加拿大人均耕地是中国的 18 倍,印度是我们的 20 倍。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 190 多个国家中排 110 位以后。由于耕地少,耕地休养生息的机会几乎没有。且种地不挣钱,农民就不好好伺候土地。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被无情抛弃,转而依赖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造成地力严重下降,突出表现在土壤板结、酸化、有机质下降、重金属污染、耕地污染等。因地力下降,我国粮食单产最近 8 年几乎没有显著增长,但化肥施用量却增长了 40% ,每公斤化肥生产的粮食不足 19 公斤。化肥利用率不断下降,由当年的几乎 100% 逼近目前的 30% 。 第三,中国 粮食 种植到不适应的地区,造成水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湖广熟、天下足”,我国传统的优质的耕地是在黄河以南水热充足的地区,但那里的人多地少。种地比较效益低,江南农民率先撂荒,农业进军到地广人稀、规模效率高的东北黑土地以及内蒙古草原地区,甚至新疆的荒漠地区,出现了“北粮南运”的格局。但是,我国北方处于半干旱、干旱地区,作物生产耗水量大,“北粮南运”的结果是造成缺水地区更缺水,干旱地区更干旱,生态退化造成大量宝贵的国土流失,出现了很多生态难民,造成了新的民族矛盾。 第四,中国粮食后劲不足,种粮大县多为贫困县。为国家贡献了 74% 粮食的 800 个种粮大县, 100 多个是国家级贫困县。谁种地谁吃亏, 农民种地成本高,而价格低廉。以山东农村种植小麦玉米为例,化肥、农药、除草剂、机耕、浇水、收获、种子等种地成本每亩 580 元,山东中产田小麦玉米大约都是 800-900 斤 / 亩 (不计人工成本)。 如遇天旱、化肥、农药涨价,收入只有 500-600 元。上世纪 70 年代,山东一带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即突破 1000 斤 / 亩,可收入人民币 200 元,若以黄金购买力计算,值今天的 2.7 万元!不解决种地人吃亏问题,我们指望谁供给食物? 第五,进口压力持续增大。一方面中国粮食丰收,农民自己的粮食卖不动,一方面大量进口国外的粮食,形成“外粮内运”局面。 我国粮食进口量近 10 年来屡创新高。据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介绍,这些年我国粮食进口量在不断增加, 2014 达到最高,进口总量大的数字是 1 亿吨,这 1 亿吨中 70% 以上进口的是大豆 ( 转基因大豆为主 ) ,达到了 7140 万吨。 2015 年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包括小麦、玉米、大麦在内的谷物及谷物粉 1629 万吨,同比增长超过 60% 。加上大豆,中国粮食自给率已低于 80% ,这对 13 亿的大国是很令人担忧的。 第六,国际资本尤其种业大军进军中国。国际资本瞄准了中国市场, ABCD 四大粮商都在中国布局。种业沦陷严重,继中国大豆种子被垄断后,中国蔬菜、玉米种业岌岌可危。而就在 欧盟几乎全面退出转基因的同时,国外转基因公司联络境内的生物技术专家,鼓吹政府大力发展既不增产,又不环保,且有健康安全隐患的转基因种业。欧盟 28 个成员国中,已有 17 国(和地区)正式绕开转基因陷阱“上岸”。它们是,奥地利,克罗地亚,法国,希腊,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荷兰,波兰,比利时国的 Walloia 地区,保加利亚,丹麦,德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英国的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区,其余欧洲小国采取谨慎观望态度。在全球转基因市场严重萎缩的今天,转基因公司将目标锁定中国,这不能不令人生疑。 第七,人类食物生产与给动物饲料生产采取同样的方法,食品品质下降。目前动物消耗的粮食已超出人类,跃居首位,但很多动物并不是以粮食为食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粮食与副食品价格与其价值严重脱钩,再加上长期以来农业重数量,轻质量,农产品质量不断下降,廉价的食品逐步与垃圾联系在一起。食堂、个人、家庭,以及粮食储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浪费严重,全国每年浪费的食物可养活 2.5 到 3 亿人!我们大量进口的粮食,在餐桌上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垃圾。 食物直接等同于垃圾,是个非常严重的社会危机信号,而这个危机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着。上世纪 60 年代那场“三年特殊时期”发生之前,就存在严重的食物浪费,如果那场饥荒是政治挂帅造成的,未来的粮食饥荒则将由无节制的自由市场经济引爆。 针对上述出现的客观现实,建议中央政府果断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牢牢把握中国人吃饭权,中国人饭碗里要装中国自己的粮食。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将人类吃的粮食与动物饲料粮分开,分类生产口粮与饲料粮。对于口粮和主要经济作物,在水热资源较好的传统农业地区,采取精耕细作的办法,即生态农业的办法生产,达到国家要求的有机标准或至少绿色标准。提高优质健康无农残粮食与食品附加值,释放城市人群的购买力,全民动员解决“吃得饱、吃得好”问题。 第二,就地城镇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我国还有一半人在农村,另外我国的土地一家也就十来亩地,与国际资本拼数量是我们的劣势,但发展高效优质的生态态农业是我们的优势。采取科学的生态种养措施,农药和化肥用量可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会进一步改善。围绕着种植、养殖、加工与销售等等环节,增加生态就业机会。如果市场前景看好,农二代、大学生二代等优质劳动力会进入生态农业领域,粮食生产潜力会进一步释放。中国涉农与环保方面的资金,即健康保障、社会服务的资金应向广大农村倾斜,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盘活农村市场。 第三,育种要多渠道。对于一些传统的种子资源,包括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下来的种畜禽资源一定要保护。育种是要靠高科技的,但育种是多途径的,分子育种或转基因育种,不能是唯一的途径,不能将经费都押宝到转基因育种上。目前经费支持严重失衡。对于一些种质资源,国家可通过让农民种植,国家高价回购的方法维护下来,并不断提高质量,而来年继续种植富裕的种子可作为粮食消耗。 第四,立足国内,适度进口,但进口的粮食以做饲料为主。不停止粮食大量进口,化肥农药即使零增长,也是在高位运作。人与动物吃的粮食在质量上没有区别,城里人与农民是的蔬菜、肉、蛋、奶、粮食采取双轨制,农民自己留着吃的食物不能变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进口虽短暂缓解粮食安全压力,但长久也不是一个好的计策,且有安全隐患,当战争或市场波动时,有钱也买不到粮。 第五,适度鼓励种粮大户连片集中土地,提高规模效益,但其用途应以饲料和工业原料为主。当前的做法是借助化学化、生物技术化的技术,利用大型机械,实现大规模生产,政府的各项补贴向大农户倾斜。好处是管理起来容易,缺陷是食物多样性和粮食单产出现不可扭转的下降。对于土地广袤的东北、华北平原,这个对策是有效的。不过这样粗放式农业方式产出的粮食,我们建议用于饲料和工业原料。但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田,逐步退出恢复草原和荒漠,发挥其生态屏障功能。 第六,建立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区。以严谨的科学数据和事实来说话,以计划 + 市场行为带动粮食安全问题解决,避免政策上“一刀切”现象。国家购买农业、健康和环境保护服务,发挥国家涉农、涉环保、涉健康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前提条件是,国家资金向环境友好型、粮食保障性的生态农业倾斜,鼓励固氮、固碳、化肥、农药、农膜减量型农业。 总之,粮食问题不是单一的科技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还是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如果找对了路子,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不但有解,还捎带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雾霾问题、医患矛盾问题、就业问题、社会和谐问题等等。反之,如果路线错误,我们可能面临严重的粮食供应问题乃至社会动荡。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5340 次阅读|6 个评论
请不要让科研人员做门卫工作
zsflove2013 2015-12-30 10:28
写这个题目还是多少有点儿生气的,因为最近遇到的一些事情使自己不得不说出这几个字,但是有没有办法去改变现状,只能写写文字以了心怨。每个人看到这个题目后都会觉得,‘这不应该吧’,当然您这么想也只是因为您没有在这个现实环境中的缘故。反过来讲,如果您的感觉是真的话,这篇文章也就没有意义了。 我重新计算了我受教育的时间,小学开始一直到博士,大约有二十年的时间,期间我享受到了国家的教育资源,虽说是作为八零后一代在受教育期间因为交学费,家里经济压力很大,几次濒临边缘,但是现在回过头去想,即使有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嫌疑,心中还是充满感恩的,更别说从小到大我们已经受到了很好的情怀和熏陶,我自认为是有原则的人,一码归一码,不能因为个别地方的环境污染,就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不干净的。硕士期间我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三年的时间可以说是自己人生中很丰富的时期,也培养了自己对于专业浓厚的兴趣,当然,产生的兴趣最我最终产出的成果是具有直接作用的。作为科研人员,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科研梦,有的是能领到更大的科研项目,有的是能在科研领域成为领军人物,我之前也想过这个问题,最终给自己的答案是,如果自己的能力足以支撑自己成为专家,再好不过,倘若水平平平,在一个小山沟里不忘本职工作,踏实地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也是值得的,至少心中还是比较满足的,虽然没有什么成就感。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在国家的层面也是正确的,年轻人就要有敢于奋斗和奉献青春的魄力和勇气,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这么想的人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学生身份的缘故,甚至是越受到更高的教育这种感觉越强烈,他不知道当自己踏入社会面对的不再是老师、同学,而是都有自己独立家庭、关系更为复杂的社会人,他们的利益需求和左右的范围很可能与你有交集,到时候绝不是在学校里见面打个招呼这么简单的,当然,这就是社会。我们几个单位的新人都是同样的情况,我们本是按照科研岗位招录进来,未来做的也是科研业务工作,但单位最近几年新要求新人要在机关岗位锻炼一年。一年的时间不长,那是对于一个拿着国家的钱上班时间看电视的人来说是这样的,但是对于一个病人,一年后可能就会死亡,对于一个国家,一年时间可能新政策就让刚结婚的硕士博士们不再享有晚婚假期和陪产时间,对于那些商业帝国的大佬,一年时间不知道又有多少财富进账,对于我们这些小科研人员,一年时间不做本职工作,你的科研理论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全都忘记了。换个角度想,这样就真的锻炼了我们的能力了吗,我觉得丝毫没有,因为无数的报账工作让我学到的不是熟悉了财务的工作流程,而是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在其政谋其事,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拿着工资就要做实事,而不是敲着二郎腿扯没用的。要说复习的知识也只有这几点,别的一无所获,心中还不免倍感交集。很多都在自己的无所谓中过去了,比如刚来时候夏天没有空调,小宿舍里热+蚊子使自己几晚上没睡觉,每次醒来都让汗淋湿;每次开宿舍门时候没有灯光,打着手机照着找钥匙,远处管后勤的却是灯火通明;宿舍楼没有监控,等到有人丢了东西有关人员才想起来还需要安装监控,当然不应该这样说,估计傻瓜早就知道应该安装监控,不知什么原因迟迟没有施行;要公车出去办事,十一点半中午下班吃午饭,其实很快就回来,才十点师傅就开始生气,‘你知道吗你耽误我吃饭了,把你送到后两分钟后你不下来我就走了’,听了我不觉好笑,然后回应,‘哦,耽误了您吃饭我可承担不起,您想回去就回去吧,我自己坐公交’,几句对话,让我垂头丧气,可能工作就是这样,社会就是这样吧。
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北京雾霾想起60年前那场“杀人雾”
热度 19 蒋高明 2015-12-2 09:15
由北京雾霾想起60年前那场“杀人雾” 蒋高明 这篇文章原发表在2年零10个月之前,最近几天的雾霾的严重性已经超过了上次,多地监测数据曝表。北京雾霾到底是怎么回事?人类有没有办法求解?为什么环保部门与雾霾宣战多年后形势依然严重甚至更严重?下面重发这篇文章,供网友参考。 本文原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657970.html 北京,大雾锁城已连续四五天了。 从进入新年开始, 北京 持续发生 雾霾天气 ,有四次情况严重,到达六级严重污染,只有五天天气合格。 笔者自从 1985 年来北京读书、工作、安家,一晃 28 年过去了,还是第一次感觉到北京的大雾。 这个雾不是一般的雾,空气中充满的不仅仅是水汽,还有可怕的颗粒物 (PM2.5, PM10) ,有硫,还有重金属,对这里大雾环保部门称之为雾霾,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气象条件下,人可能不适,生病的人很多,尤其肺病。 最近一周,我也感觉到不适,感冒了一周,是不是与这样的天气有关呢? 雾霾天气不仅仅发生在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杭州,连上海也出现了,说明这是一场大范围的气候异常天气。 雾霾考验了我们正在力推的城市化。如果人没有那么集中,高楼大厦没有那么多,马路上没有那么多的汽车,那么,大雾天气没有那么可怕,空气中仅仅是充满水汽而已。小时候在村里,我就喜欢那种雾茫茫的感觉,越是有雾天,越愿意和小伙伴们跑出去玩,玩抓秘藏最好。重庆以前就是著名的雾都,当年雾都的空气中没有那么多的污染物,因此,人没有感觉到那么多的不适,而今天受到污染的雾霾,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以前印象中最深的是北京的风大,尤其春天,经常刮来的风中含有沙子;冬天也刮,但过去的北京同样空气中没有那么多的污染物。以前北京满大街跑的是自行车,被人称为自行车王国,而今马路成了大停车场。上世纪 80 年代北京车辆几万辆,今天已有 500 万辆。 由北京的六级严重污染,想起了 60 年前伦敦那场大雾,那场大雾夺去了 1 万多人的“杀人雾”。百度百科对“伦敦烟雾事件”介绍如下: 伦敦烟雾事件是 1952 年 12 月 5- 9 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这次事件造成多达 12000 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 1952年 伦敦烟雾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间接原因是开始于 12 月 4 日 的逆温层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蓄积。燃煤产生的粉尘表面会大量吸附水,成为形成烟雾的凝聚核,这样便形成了浓雾。另外燃煤粉尘中含有三氧化二铁成分,可以催化另一种来自燃煤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进而与吸附在粉尘表面的水化合生成硫酸雾滴。这些硫酸雾滴吸入呼吸系统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使体弱者发病甚至死亡。 北京与伦敦走的路子一样,都是资本主导的城市化扩张;危机的根源一致,都是人类盲目发展经济,牺牲环境酿成的苦果;当然,两个城市都遭遇了逆温层的坏天气。北京今天没有报道大规模的人类死亡,毕竟社会进步了,但是病人的增多,雾霾天气下社会管理成本的加大,也是令政府头疼的事情。如果污染持续加大,则带来的问题会更多,也会有生命的代价的。 “人聚城则乱,人居乡则安”。笔者不反对城镇化,但反对无休止的城市扩张,当一个国家城市的规模无限大,让少数人养活多数人的时候,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北京一个月来的严重雾霾天气也许就是老天给人类提了个醒,就看我们醒悟不醒悟了。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0203 次阅读|24 个评论
看到北京污染的报道,才更感到广州蓝天的幸福!(图)
热度 3 lulingkxw 2015-12-1 00:15
看到北京污染的报道,才更感到广州蓝天的幸福!/陆玲 今天看到北京空气严重污染的报道,联想到去年这个时候我也在北京经历了同样的严重污染,感到太可怕。 ——天气冷风飕飕的,没有太阳、没有蓝天、没有云朵、也没有小鸟、人们都尽量呆在室内。 我在地铁口出来,打算给天安门来一张纪念相片,也不忍心拍下这样的情景。 内心里在感叹,北京是国都哦,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整治,为什么今年还是没有改善呢? …… 对比北京,才感到住在广州其实是很幸福! 哎,环境污染这么严重,住在豪华房间里也不如在简易的泥砖房里吧。 北京空气污染固然有地质气象的原因,但使问题加剧的是,我们的城市规划把太多污染严重的产业布局在北京周边。 北京是一个大型盆地,一旦出现副压“地气”,周边的浑浊空气就很容易被吸入,沉积在盆地里。 这么严重的环境问题,本人认为,绿化的作用不大——北京冬天的树干上光秃秃的,怎样降尘呢? 产业迁移虽然也是一个办法,但即使污染源离开了北京,还是在我们的土地上,地球上。人们还是要设法通过综合科技手段来解决产业污染才可以的。 还有人口太拥挤、私人交通发达,也是一个因素。 …… 对地质气象的副压,或可从地质上,气压上都来进行技术处理?这个领域我一直有幻想、有憧憬。 哦,对了我们的习主席刚好正在法国出席气候变化大会呢,听说,我们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长也参加了这个大会。他们看到北京天气污染的消息,感受会如何呢? 转贴:1 2015北京首发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 时间:2015-11-29 16:31:22  来源:火车网 转贴2:北京今年首发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 持续2天 来源: 新京报 | 2015-11-30 07:26:04 | !-- 分享到: -- !-- --   昨日,国贸桥,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下的北京。预计今明两天重污染持续,后天空气质量好转。新京报记者 卢淑婵 摄 新京报讯 昨日10时,北京将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这也是今年首次启动该预警级别。今明两天重度污染持续,本次污染过程预计明日夜间结束,后天空气质量转为优良水平。   连日来的重污染没有根本改观,能见度差,尽管天空放晴,能见度也不高。   昨日8时,除了西北部PM2.5小时浓度在176微克/立方米,其余地区均超过200微克/立方米。其中,西南部为335微克/立方米,东南部为316微克/立方米。全市空气质量整体处于五级重度污染水平以上。随后,南部地区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10时,东南部和西南部的PM2.5小时浓度均达到了360微克/立方米左右,达到了六级严重污染水平。   10时,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将27日14时启动的黄色预警提升至橙色预警,这也是今年首个重污染橙色预警,上次启动该预警级别是去年10月。根据今年3月新修订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当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72小时)时,启动橙色预警。   昨日午后,受弱高压系统影响,北部地区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到16时,西北部PM2.5小时浓度一度降至39微克/立方米,为二级良好级别。但由于高压系统较弱,影响范围有限,南部地区还处于严重污染水平,城区及东北部地区处于中度至重度污染水平。   根据预报,今明两天,由于北京处于弱气压场,湿度大,污染水平将有所回升,预计空气质量将维持重度污染水平。明日夜间空气开始改善,后天空气质量转为优良水平。   本组稿件采写(除署名外)   新京报记者 邓琦 实习生 戴轩   ■ 相关   京津冀及周边31城现重度及以上污染   据新华社电 环保部29日通报,11月26日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截至29日上午,重污染过程仍在持续,京津冀及周边31个城市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   截至29日8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石家庄、邢台、保定、衡水、阳泉、忻州、德州、聊城、菏泽和商丘10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北京、天津、邯郸、沧州和廊坊等21个城市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   28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有23个城市空气质量为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邢台市为区域内污染最重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值)达到370;北京市AQI值为308,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   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表示,预计11月30日至12月1日,大气扩散条件维持不利,京津冀中南部和山东西部以重度至严重污染为主,河南北部以中度至重度污染为主,影响范围包括北京、天津、廊坊、保定、石家庄、衡水、邢台、德州、济南、潍坊、聊城、淄博、菏泽、安阳、鹤壁、郑州和新乡等17个城市。   环保部预计,12月2日,大气扩散条件逐步好转,此次污染过程将结束,京津冀全境、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大部将回归至优良水平,河南和山东大部以轻度至中度污染为主,仅山东局部地区有可能出现重度污染。12月3日至4日,大气扩散条件持续有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总体以优良为主。   据悉,环保部已派出督查组赴相关地区进行现场督查,并要求相关地方加强重污染天气预报和研判分析,密切关注污染形势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减轻污染危害。   ■ 释疑   为何不发布红色预警?   市环保局称不具备升级至红色预警的条件   这次雾霾重污染来势汹汹且持续多日,不少市民疑问,为何不直接升级发布重污染红色预警?市环保局应急处处长王斌昨日表示,没发布红色预警,因为不具备升级至红色预警的条件。   王斌表示,27日,市环保监测中心对空气质量趋势进行了研判,预计29日扩散条件会出现好转,达不到重污染程度,因此启动了黄色预警。28日,监测中心再次研判,确认29日午后到晚间空气质量好转,但全天整体空气质量为中度到重度污染,30日和12月1日两天将持续重污染。因此及时升级了预警措施。由于12月2日北京的空气质量将彻底好转,因此已经不具备升级至红色预警的条件。   “事实上,橙色预警已经包括了大量强制性减排措施,只要认真落实,减排力度一样很大。同时相对红色预警(启动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停课等),橙色预警对市民日常生活影响较小。”王斌表示,希望市民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积极践行绿色生活,减少污染排放,监督环境违法行为。
1031 次阅读|4 个评论
应高度重视农产品滞销造成资源严重浪费问题
热度 9 蒋高明 2015-11-26 10:17
应高度重视农产品滞销造成资源严重浪费问题 蒋高明 继今年夏粮和秋粮丰收,农民增产不增收之后,多地又暴露出了农产品滞销问题。滞销的农产品包括蔬菜、瓜果梨桃与畜产品,涉及种类如芹菜、辣椒、苹果、玉米、大枣、西瓜、柑橘、火龙果、羊肉、牛肉等等。下面摘录几条消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聊城农民李秀峰望着自家种植的 100 多亩剁椒,愁得吃不下,睡不着。现在辣椒每斤才三毛钱左右,摘一斤,雇工就得两毛钱,连本都收不回来。再过几天霜冻来临,剁椒就会被冻坏,烂在地里。而过了小麦种植期,如果剁椒一直卖不出去,就只能忍痛毁掉辣椒田。 “ 西芹种植之乡 ” 的滨州阳信县,今年芹菜同样出现丰收却卖菜难的情况,往年同期已经销售一空的芹菜,到现在卖了还不到一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阳信县 8000 亩芹菜,目前卖了还不到一半,除了 900 亩是订单的形式,大部分都像老王那样以散户的形式卖到蔬菜市场。在滨州市蔬菜办工作人员看来,这一轮价格到了低谷,明年价格说不定又会上涨。虽说价格由市场决定,但要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传统的散户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ttp://sd.china.com.cn/a/2015/sytt_1102/415251.html 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与香蕉、菠萝、龙眼共同号称 “ 南国四大果品 ” ,味香美,但不耐储藏。广东揭阳的荔枝今年大丰收,但不少熟透了的荔枝已经变黑腐烂。果农告诉记者,雇人采摘,一个人每天成本 150 元,但今年荔枝才 6 毛钱一斤,都没人要,雇人亏本。目前连肥料的钱都难回本。 http://news.sina.com.cn/o/2015-07-07/152432082057.shtml 中新网 11 月 24 日电北方红枣滞销的消息牵动众多果农的心。短短一个月内,坏消息不断传来:被誉为红枣之乡的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红枣丰收,价格过低无人采摘,果农只能忍痛喂羊;陕西佳县 50 万亩红枣迎来丰收,价值 10 亿元的大枣也无奈喂了猪羊;新疆焉耆县红枣同样找不到出路只能烂在地里 ……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51124/173323839375.shtml “ 现在成熟的卖出去的还不到十分之一,而且基本上都是去镇上的学校门口卖的,一斤能卖 2 元钱。 ” 甘肃省榆中县和平镇豆家山村村民赵洪荣说,自己今年种植了 25 亩杏树,如今果子已成熟过半,但销售情况却很不乐观。 豆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唐致春介绍,该村有 1100 亩杏林,原来一直种植小麦、百合等农作物, 2000 年左右村里实施退耕还林改种杏树。这些年来,大多数时候由于气候原因产量不大,今年雨水好,杏树也未受冻,目前杏林已成熟 400 亩,获得了难得的丰收,但销售前景却让大家忧心。 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永平村,种植大户们面对丰收同样苦恼不已。 2 日下午,记者驱车赶到永平村的永恒丰火龙果种植场看到,在种植场内一片约十多亩的鱼塘中,漂浮着大量的火龙果,将整个鱼塘 “ 染 ” 成一片红色。在岸边的一处倾倒处,还残留着一堆腐烂的火龙果。 一位在现场倾倒火龙果的种植场女工告诉记者,现在场里水果比较难卖,因为高温每天都有大量火龙果腐烂,她每天要挑 20 多担变坏的火龙果倒入鱼塘中。按照每担 80 斤估算,每天至少有上千斤火龙果被倒入鱼塘喂鱼。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7/02/c_127978595.htm 眼看秋粮成熟,丰收在望,即将归仓,可壶关县一些乡镇不少农户却在为自家去年的余粮屯在家里没卖出而犯难。近日,笔者在壶关树掌,石破、鹅屋等几个乡镇采访时了解到,受经济形势和市场价格等影响,许多农户出现 玉米 滞销。从去年秋收到现在,玉米不仅价格比上年低很多,而且没人收,卖不出去。许多农民只好将玉米堆在屋里、积在囤里,甚至露天放在院子里。据初步统计,仅壶关县树掌,石破两个乡镇目前待售余粮近 200 多万公斤。 http://www.cnjidan.com/news/704438/ 进入秋季以来,祁连县畜牧业生产中需出栏的 60 余万头只牲畜中,有近 30 万只羊滞销,出栏率、商品率下降,对牧民群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今年藏羊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祁连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教育引导群众摈弃惜售思想,农牧等相关部门积极作为,主动出击,以多举措多方式,开展畜产品销售对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http://roll.sohu.com/20151021/n423828525.shtml 十一过后,微信朋友圈“卖苹果”的消息持续发酵, “ 我是帮大学同学忙转发消息的,据说他家几万斤苹果还都在果园里,他爸妈非常上火。 ” 一位从事 IT 工作的女孩昨日对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称。    据记者了解,今年,仅大连的苹果产量大约在 88 万吨,而目前,辽宁省主要苹果产地普遍出现滞销现象。 提到苹果的价格,营口大石桥果农刘常山大吐起苦水:“苹果刚开园的时候直径 80 毫米的果子地头价卖 2.6 元一斤,而去年同样的苹果卖到 3.8 元一斤。”刘常山说,尽管今年苹果收成比去年增加了近一成,但今年的实际收入减了 4 成左右。“这还幸亏我早点卖出去了!”刘常山说,苹果开始采摘之后,价格就一直往下掉,现在直径 80 毫米全红苹果收购价低到了 1.6 元一斤,差一点的大众苹果 8 毛钱都没人买,“关键还遭遇卖果难,到现在大石桥有差不多一半的苹果都还没卖出去。” http://liaoning.nen.com.cn/system/2015/10/27/018557721.shtml 农产品滞销的原因,也复杂也不复杂,核心的原因是盲目扩大规模,一窝蜂地上产品,而不知道市场容积量到底有多大。农产品生产下来,农民说了不算,大都卖到中间商,下乡的中间商再卖到城市农贸市场的中间商。农产品销售彻底交给市场,没有一定的计划性,加上中间人趁机压价,滞销恐慌加重供大于求。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没有计划的盲目生产势必造成产品过剩,造成滞销。 上世纪 50-80 年代,我国的农业生产当年实行计划经济,那个时候是不会存在农产品滞销的,相反还要凭票供应。如果说当年的做法是走了政治“一刀切”的极端路线,今天完全放任市场的做法则是走了经济的极端路线,是在重复西方经济危机的老路。 农产品滞销,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众所周知,当今的农产品是重数量轻质量的,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激素、抗生素、重金属,造成这些物质超标,会污染生态环境,尤其水源和食物链;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大量化肥、农药、地膜、除草剂、人工合成激素,甚至非法使用转基因种子,这个过程也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造成了宝贵的水源浪费。然而,使用上述物质生产的农产品,因为滞销直接变成了垃圾,且还田连肥料的资格都不具备。除了劳动力付出没有回报,对自然资源的浪费是令人痛心的。 以种植芹菜为例,每亩芹菜种子 100 多元 , 种植费 200 多元 , 肥料 50 多元 , 打农药大约 400 元左右 , 加上每亩收割费 300 元 , 因此每亩成本就要 1000 多。这里只是计算了成本,那些用钱购买的化学物质造成的耕地退化成本是没有计算的,水资源浪费也是没有计算的。这还不够,上面的计算仅仅计算了单产,如果滞销面积足够大,资源浪费加起来可能就是惊人的数据。为此,环保和土地部门还要开展专门的生态治理或国土修复工程,这些都是后续的费用。 原本国内市场就疲软,一些企业或主管部门,贪图便宜,大量进口国外,消化盲目生产造成的农产品过剩,且价格更低,这就更打压了国内农产品市场。中国政府没有必要为西方盲目生产造成的农产品过剩买单,即使进口,也要进口那些安全放心的非转基因食品,保护国人健康。实际上,廉价进口的食品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变成了食物垃圾。中国餐桌浪费严重,据估计可够 3 亿人吃,这些浪费的食物变成污染物,加大了资源浪费力度。 人的肚皮是有限的。中国人到底能够吃多少食物?有多少人希望吃上安全放心食物,国内能够满足多少?需要配额进口多少?农民在种植或养殖之前,有没有考虑卖给谁吃?城里人吃的是谁家的产品,是用什么方法生产的?这些显然都是要心中有数,是要有计划的。建议有关部门大力扶持无环境污染、无资源浪费、生态修复型的生态农业,将宝贵的扶持资金向质量农业过度,将盲目的数量供应,变成精确的质量控制,从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民健康,杜绝资源浪费,以实际行动建设生态文明。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7334 次阅读|12 个评论
循环经济新模式——旱式无公害化粪系统产业化思路(提要)
lulingkxw 2015-11-21 12:56
(原作回顾) 循环经济新模式(下)—— 旱式无公害化粪系统产业化思路( 提要) / 陆 玲 采用旱式无公害化粪系统既可解决城市环境污染的普遍性难题,也可以满足郊区农田有机肥的需要——人类排泄物加植物干物质施放农田换取农田收获的食品原料和植物干物质,并满足人类食品原料和无公害化粪的需要。这便可形成人类排泄物与有机优质肥料循环生产的系统。 背景 据报道全球人口已超过 70 亿,超过 50% 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其中仍有 21 亿城市人口使用无下水系统(如化粪池)处理排泄物。换言之,一部分城市居民,在使用下水化粪系统;还有 21 亿人没经过化粪系统就把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排入内河等公共水域。该状况不仅导致城市环境的普遍性污染,危害居民健康,也增加了城市管理成本。 在 2002 年冬 ~2003 年“非典”全球蔓延期间,香港淘大花园特别是 E 座大规模爆发“非典”传染病例,更证明了楼房排泄物下水系统的环境污染共享效应 ,据此推理,该系统也是其他传染病交叉传染的重要途径。因此,传统排泄物处理系统的改革势在必行。 以下探索把传统化粪系统,由湿式改为旱式,以节约水资源和运输成本;由生物灭毒取代化学灭毒,以保护环境的生态平衡;把互联改为独立系统,以隔离病害传染途径;并把城市旱式独立无公害化粪系统产业化的新途径,力求以较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改善城市公共卫生条件,保障居民健康、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 产业经济效益:假如占全球 70 亿人口 50% 的 35 亿人采用了该技术,以每日每人 1 公斤排泄物转化为优质肥料的产量计算,每日可以生产 35 亿公斤优质肥料。 35 亿人则可生产 12775 亿公斤,每人每年可以达到 365 公斤,加上把农作物干物质作为化粪填充料——肥基,这便可满足供应其本身需要的农作食物原料种植有机肥——人们可以生产大量的有机菌肥来取代化肥,它将可持续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 设计原理 本设计拟把中国华南比较普及的“无公害养殖”技术中生益菌处理畜粪技术和城市家猫排泄物的“猫沙”处理技术,迁移到人类粪便处理上,这不仅是一个新型的城市环保装置,也是人粪有机肥料产业设计的原料收集系统。 以下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微观设计:排泄物直接作有机肥(农村分散人群)。宏观设计:排泄物加工为有机肥(城市集中人群)。 (中国古时有一种在中上层阶级里普及使用的传统马桶是于木桶中放置大量木屑,药粉,天然香料粉末等。便溺物跌落桶中即被这些木屑遮盖,减轻异味,改善使用舒适度。因此本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上也是有迹可寻。 / 黄河注) 旱式独立无公害化粪系统设计: (旱式组群无公害化粪系统设计:把独立的旱式蹲厕组合,依靠底盘隔离与下方收集器的联系,排泄物收集器可以独立,也可以共享。) 1 .结构组合:在沙盆上做一个便池,便池设计外观形态和材料均可与传统的便池类似,但其内槽则从开口处直接开放到一个平底沙盆上。沙盆底深约为 30~40 厘米,中间梢深,周边略高,沙盆下安置一个干粪桶。 2 . 沙盆底中部稍深处,设一个直径大约 50 厘米的活动开闭系统,正常情况关闭,通过器械装置铺上垫料,收集排泄物后,再加盖垫料,开启系统下方的门,它被收集器收集,门将自动关上。 3 .考虑到厕所要隔离污染(最好有两层开关,分别在沙池下干粪桶上设计为空气补充装置,生益菌在桶内可以持续进行分解,或可随时换新桶。 排泄物的收集和进一步处理: 1 . 一般情况下,提供垫料和收集排泄物的费用一般可由有机肥料厂负担,但为了达到一定的城市管理卫生标准,政府需对居民提出有关管理的要求,并对发展中的有机种植业给予扶持。 2 . 垫料为颗粒状,一斤垫料可将等量的排泄物吸收、初步分解,干粪桶在搬运前可加盖封闭,搬运到肥料厂之后,才集中开启空气阀加快物质分解。收集器的垫料由生益菌与稻草粉等植物干物质混合物,生益菌不仅可以直接消除粪便臭味、分解粪便,不会导致环境污染,并可以随时被收集到生物肥料厂集中处理。 3 . 生物肥料厂对排泄物的处理:进一步发酵、干燥、分离、粉碎(或压缩)。 优点: 1 . 操作简易,排泄物统一处理,运输固体较液体成本低廉。可以随其他生活垃圾系一样,统一处理,每天收集运送出城市。 2 . 不需设化粪池,可大量节约水资源。 3 . 可消除空气异味。最大限度地抑制和隔离有害细菌、病毒,减少疾病传播,改善居家环境卫生。有传染病菌的排泄物,生益菌也会对其加以处理,大大降低有害病菌的传播。但最好能够区别,加以高温处理。 4 . 可把人类排泄物转化为有机肥厂的高级原料。在农村,农户采用该技术可将粪便发酵后直接作为有机肥料。 5 . 如果厨余垃圾尚没有被利用转化为饲料,该装置可以兼顾厨余垃圾的处理,转化为肥料。 6 . 菌种价格低廉。 试验步骤, 1 .将通过动物实验获取的数据做基础,对化粪系统的垫料加工条件和菌种分化排泄物条件进一步规范确定,把有关技术难点都调至稳定。 2 .选择农村居民点进行小范围的居民区实验(小试),开发实验多个新型厕所等装置,优选最合适推广的,并在该过程中获取产生物化粪产业的经济分析数据,完成小试。 3 .然后在向新型城市和小城镇推广。 可期待目标: 1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外加的电力和动力系统可以在静止条件下完成排泄物的分解。 2 .尽量把排泄物发酵适度并利用于有机肥生产原料。 3 .普通垫料,原则上居民不需付费,化肥厂获取排泄物原料也不需付费。 4 .在现有化粪系统上进行改造,或开展过渡性的产业转型改造,把该环保产业转型的成本降低到最小。 备注: 香港淘大花园暴发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事件主要调查结果 中国香港卫生署 2003 年 4 月 17 日 参考文献 北方室内旱厕所的研究 作者:吴凤华 丛树京 http://www.cngr.cn/article/61/388/2006/2006071938108.shtml 等等。 作者简介:陆玲女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人文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硕士。 研究兴趣:科技综合研究:企业生态、教育生态、城乡生态等。 备注: 这是本人在 2011年11月05 日16:08:19在故乡的小路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3d8a50100vl4b.html 发表的 旧作,重提它是因为读了一篇文章提到我国有600个城市面临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希望更多人协助这些城市找对策,争取走出缺水的困境。
662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1)
热度 1 蒋高明 2015-11-16 21: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讲座: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1) 蒋高明 20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讲堂”60场讲座接近尾声,根据主办方领导指示,拟选择部分专家讲座的文字稿(根据录音整理)汇编。笔者作为北京市绿色宣讲团成员,在北京不同单位做了多场报告,这里转载笔者在东城区龙潭路街道的报告。因全部录音有2.4万字,文字出版限制在1万字之内,特在科学网陆续转载全部文字录音。感谢北京市社科联科普部录音整理。 主持人 :同志们,下午好。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着眼时代特征在新阶段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历史使命,更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特征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共同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课堂来到了我们街道。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高明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个话题。蒋教授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蒋老师为我们授课。 蒋高明 :各位领导,各位学员,非常高兴今天到东城区龙潭街道,讲一讲生态建设方面的有关内容。 我感觉到咱们中国发展非常快,硬件已经领先一些发达国家了,再加上我们一些软实力,我们国家还是欣欣向荣的。刚才薛主任简单介绍了一下,我是山东人,25年前在英国,20多年前在美国,这些发达国家我走过一些,他们也走过了一些弯路,我们也正在重复,不过,我们也可以避免一些。 我今天介绍四方面的内容,可能跟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跟北京的生态建设也直接相关。前段时间给北京申冬奥委员会写了一个建议,怎么样发展北京市的绿色经济。这跟今天我讲的内容有点关系。四方面内容:第一,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第二,如何发展绿色化的产业。我们知道现在中央提出了“新五化”,新兴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所以以后的发展不是玩命的发展了。今天我跟路上的司机聊,说医院人满为患,这是发展的代价,付出了健康。第三,城乡和谐。怎么和谐?城市和乡村要和谐,这个重要的纽带是什么?我想大家都关注的就是食物安全,通过抓食物安全,促进城乡和谐。第四,介绍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执政党十七大以后提出的。 一、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 发展经济大家都不陌生,过去30多年我们的经济是两位数的发展,10%左右,最近这两年要调速,减到7.5%,保7%。发展经济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全球都承认,全球到处都有我们的东西。有一段时间,有人说我们是世界的加工厂,经济学家很自豪。但是从我们搞生态的人角度来看,这种发展是有代价的,就是环境污染的加剧。自然生态系统,大家可能生在北京,内陆城市,离海边也不太远,不算海洋生态系统,有十大生态系统类型基本上破坏得已经差不多了。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国土流失。什么叫国土流失?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珍宝岛事件吗?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交界的地方。我是60年代出生的,你们很多人比我小,那个时候有一个战斗英雄叫于向阳,冲锋不息,战斗不止,其实就是争一块地,所谓的珍宝岛不是一个岛,就是小到一个沙洲,没有岛,是平地,没有人住,苏军侵占过来,好多现代武器,坦克之类的,咱们没有这么好的武器,开始觉得打不过,但是那时候干劲足,后来至少没有让他们入侵成功。但是后来这块国土有一段时间就发现生态出了问题,不用争了,这块已经属于人家的了。还有咱们这边开发到了江边了,水土流失很严重,对方的生态很好,很显然,我们这边国土损失。所以当时新华社记者一个内参,发到中央去,国家很重视,派林业部长徐有芳担任黑龙江省的省委书记。实际上这是国土的一个例子,从国土上也不见得通过战争能保住,生态退化照样保不住。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例子,沙尘暴。这两年感觉少了,那是因为雾霾多了,静风环境多。沙尘暴的也是国土,刮地皮,风一阵一阵刮。这么多年发展的就是这种经济模式,三高一低,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效率,“黑色经济”模式。这个词不是我创造的,是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大家知道他是一个经济学家,实际上他也是生态学家,他本来是我们科学院的,生态环境中心的研究员,他到清华以后成立了这个,他提出了“黑色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恰恰是当年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原始积累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一条路子,我是1985年来到北京的,大学毕业考研究生那年,1985年考研究生是非常激烈的,那时候我考的研究方向就叫环保组,1985年搞环保还比较早。环境保护部门是1978年成立的,那时候搞环境的人说中国没有什么环境好搞,所以十大环境污染事件基本上我们都是翻译国外的教材,那时候中国说污染真的不明显,我印象中特别深,小时候在家,水捧起来就喝。这么多年,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发生的污染没有专家有勇气把它写进教科书里,我觉得好多已经超过了十大环境污染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比利时列日市光化学烟雾事件以及日本的水俣病、骨痛病事件。恰恰是他们走过的路,中国重演了,可见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牺牲了环境,牺牲了更多人的健康利益。再加上自然灾害,所以这么多年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频发,再加上城镇化,当年我们不到20%的人在城市,现在一多半的人在城市,这是在中国的情况,可能还会继续发展,要把75%的人装进城市里去。 我们中国污染的一个环境现状是什么样的?环保部在全国作了一个调查。我对环境不是很乐观,我认为是加剧了,有的地方虽然有局部的改善,但是大体上看是加剧了。我们各类废水的排放总量是2092亿吨,废气排放是637203亿立方米。其中,浙江、广东、江苏、山东、河北这五个省占据了全国污染总数的前五位,浙江省接近20%,1/5的工业污染源在浙江这一个省,浙江的面积不大,10万平方公里左右,我老家山东排在第四,现在可能进入前三了,污染相当严重。这个污染的趋势是什么?我分析就是“上山下乡,北上西进”,首钢不是被撵到河北去了吗?城市干净了,乡村可能被污染了。重工业的污染都是哪些?非金属矿、通用设备制造、金属制品、纺织业、塑料制品、农副产品等等。实际上中国是世界加工厂是名副其实的,玻璃、钢铁、水泥、农药、塑料、除草剂都在我们中国产,产得非常多,服装更不用说了。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56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县域经济报:癌症就在身边
热度 2 蒋高明 2015-10-29 20:24
癌症就在身边 作者: 蒋高明 文章来源: 中国县域经济报(第81期 总第1080期) 更新时间:2015-10-23 16:54:10 赵国品 图   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的村民,第一次听说癌症这个词,是上世纪70年代。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去世,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去世。有线广播里传来这个消息,村民们悲痛之余,私下互相打听,癌症是什么样的病,那么厉害,连国家都治理不了。可见,40年前,癌症对于村民完全是很新的名词。   如今,村民们因病去世的多了,而更多的病,都是在医院里查出癌症来。先是村民感觉某个部位不舒服,疼痛难忍,送去医院检查,往往都是癌症后期。后来这样的事情多了,谁家发现有人疼痛,就猜想是不是又得了癌症。   癌这个字里有三个口字,病从口入,癌症也多是吃出来、喝出来的;更有空气中的致癌物,通过呼吸也能够进入人体。村民们得肺癌、食道癌、肠道癌的多,就很可能与空气、水和食物污染有很大的关系。   村民们常年接触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等,对身体的伤害很大。村民们向笔者反映,打除草剂的时候连窗户都不敢开,气味很难闻;打农药时浑身红肿,洗澡都不管用;他们在田间地头焚烧地膜时,点着火走了,但空气中的二噁英致癌物却进入了大气,上百年不能降解,对于这一点,村民是不知晓的。   村民蒋广元患食道癌去世了,去世的时候不到60岁,他是典型的农药致癌患者。他长期吃住在苹果园,每年打20多遍农药,近距离喷洒农药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他就地掘井,长期饮用被农药污染的水,后来出现胃疼,送医院检查时已经到癌症后期了。   会计那里保留了村民死亡的较完整记录。从1992年至2009年以及2013年(2012年空缺),19年中总死亡人数为109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53人。   调查中得知,农民死亡原因中,90%以上为各种疾病,其中以癌症为主,而癌症在30年前的该村,几乎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名词。最近10年来,除了写明服毒、上吊、事故外,该村农民死因均为病死或癌症(病死也多为癌症),而自然死亡的比例很小。说明死亡的农民并没有达到自然寿命。   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村庄农民平均死亡年龄65.73岁,排除自杀等意外因素,平均寿命70.63岁,其中,男性69.95岁,女性70.99岁。过去20年中,中国人平均寿命中,男性为72.05,女性为75.35。与全国平均值相比,该村庄男性寿命下降了1.42岁,女性下降4.36岁。女性寿命下降超过男性,可能与农村妇女生活压力增大和替代男性从事有污染的繁殖农业劳动有关。无论哪种分析,该村农民的寿命已低于全国平均寿命平均值,减少寿命1.43-4.36岁。女性寿命高于男性是不争的事实,但女性寿命下降高于男性,更应当值得重视。   青壮年外出打工者,也有患癌症的,且回家时如得了癌症,原工作单位就不管他们了。石桥村有个青年在某木板厂打工,由于长期受甲醛污染,患气管癌,喘不上气来,医院给他外接了一根管子呼吸,只有熬几天日子而已。   不难看出,留守农村的老人和妇女去世,以癌症为主,尤其妇女多,她们的平均寿命在下降;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工伤事故多,有些村民因打工付出了生命。   农民生病或查出癌症来,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多选择熬日子。如不得已才去医院检查或拿药,那里的病人更多,而病人中农民的数量大大增加。   病人增多带动了一个更大的产业即医药制药厂,全省最大的某制药厂就建在邻县,村里有些年青人也去打工。笔者的一个远方亲戚就在那里干活,据他透露,他们制造的药主要供全省的各大中医院,生意很好。一个医院仅从他们药厂就进20亿的药……   制药厂生产的药,通过专门的销售公司推销到医院与私人诊所,质量越差的药越贵,提成越多;医院病人像“赶年集的”,病人负责消费劣质药品,其治疗效果不得而知。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2475 次阅读|2 个评论
社会进步不能以牺牲生命健康为代价
热度 1 蒋高明 2015-10-22 08:19
社会进步不能以牺牲生命健康为代价 蒋高明 最近,媒体宣布中国癌症病人呈现大幅度增加趋势,每年癌症死亡 211 万人。“穷癌”高发,“富癌”增多,无论富人还是穷人,患癌病人都增加,充分体现了“癌症面前人人平等”的不幸局面,中国已成为头号癌症大国。 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151020/971282.shtml?fr=pc 为什么癌症越来越多?医院里有那么多的病人?这需要从源头的食物和对待疾病的技术路线开始谈起。 首先从维持人类基本营养的谷物说起。自从有了农药和化肥的发明,这些物质就没有离开农业,农药越用越多,害虫和杂草也越来越难治理,食物中的农药和除草剂残留就难以避免。一日三餐只要吃主粮,就或多或少地误食了农药和除草剂。尽管这些量为微量,甚至可以达到国家或国际设计的标准要求,但长期积累以后,人体的各项器官还会受到影响。 长期在一线生产这些有害物质, 过度使用 接触这些物质,可能是穷人穷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人类吃的动物蛋白质。由于采取了速生养殖办法,激素、抗生素、维生素不断,在养殖过程中,动物体内就积累了不少上述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人没有并也吃药,这就是为什么以前很便宜的抗生素现在不起作用的根本原因,细菌产生了强烈的耐药性。 第三是提供人体基本维生素的蔬菜过度采取反季节种植方法,反季节蔬菜大棚景观满足了人类蔬菜营养一年四季的需求,但由于反季节种植严重违背自然规律,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激素,有害物质最终进入人体。 第四是各类人工合成激素的乱用和混用使得人体内部的生态平衡被打乱,当前,人类激素、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可以混用,在表面上起到增产作用,且激素可用通过工厂化的办法大规模生产,激素或直接通过食物进入人体,或通过水体污染间接进入人体,这些成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儿童性早熟的出现与激素混用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第五是各类饮料和酒水、调料中化学添加剂的大量使用,也给健康带来隐患。如今的所谓科学技术,可以让酒厂不冒烟、不进粮食就能生产酒水,酱油醋也可以用工业化的办法生产,虽提高了产量,提高了口感和外观,但那些非粮成分进入人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各类饮料中的化学添加剂也会让疾病年轻化、少龄化,据研究,大多白血病的孩子大多从小就饮料不离口。 第六是中草药也采取了用种植庄稼的办法生产,也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使得中草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质量下降,有效成分下降。中医药只好加大剂量先治,但这种方式治病也会让病人摄入一些不必要的化学物质。一些中医院的医生告诉我,为了治病有效,将剂量加大了近十倍,病人因为暂时减轻了痛苦很满意,医生多卖了中草药也很满意,生产者和药贩子也多卖出了药材也很满意,于是这样的恶性循环继续进行中。 第七是大量西药生产和过量使用。当前西药话语权体系下的医疗机构,以过量使用西药为主,有病吃药,且可公费医疗免费吃药,人药厂生意好,在治理疾病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疾病。至于医疗机构过度体检过度治疗,虽然名义时为了健康,但背后的医药销售商业目的也难以避免。医疗商业化、市场化的后果也客观造成了病人越治越多,医患矛盾不断增加。 无独有偶,因食物与治理技术路线严重偏离的美国,癌症病人也呈现居高不下的状态。美国有约 165 万名癌症患者,其中有约 58 万人死亡。 中国是美国人口的4.25 倍,美国每年死亡的癌症人数相当于中国 246.5 万人。这还是美国积极采取了癌症预防为主十年后的结果。从这一对比来看,世界癌症第一大国不是中国而是美国。数据无情讽刺了那些严重西化和美化的先生们,他们在经济发展有其农业和食物发展以美国马首是瞻。实践证明,美国的食物结构、医疗治理不是先进的,而是落后的,人类不足以取。 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应当说人类社会进入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历史上任何事情都做不到的成就,但健康下降和病人的大量出现,生殖障碍也是不争的事实。要解决上述问题,应从源头抓起,从健康食物抓起,从优美的生态环境抓起,从科学的疾病预防抓起,而不能为了挣钱,而牺牲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636 次阅读|4 个评论
卖粮难、粮食进口、食物浪费与环境污染
热度 2 蒋高明 2015-10-1 17:36
卖粮难、粮食进口、食物浪费与环境污染 蒋高明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加上医疗与农业市场化加速,出现的微妙关系值得玩味。这就是国内粮食多了;但难卖了;进口更多了;农田污染重了;食物链污染监管变难了;医院里病人尤其怪病多了;在一些场合食物与垃圾划等号了。如果将这一系列现象串起来,都可以看到资本的影子。而国家采取的一些对策没有从根本上治理,反而帮了资本的大忙,掠夺穷人的财富给富人花,或给国外富裕的农民花。 一、卖粮难让农民增产不增收 据报道,全国夏粮总产量 14106.6 万吨,比去年增产 447 万吨,增长 3.3% 。但与之对应的是,农民增产不增收,小麦收购价一度回落到 1 元 / 斤以内。 新华网河南频道 7 月 27 日电(记者宋晓东)粮仓里 100 多万斤小麦堆成了冒尖的小山,粮食丰收了,可河南省汝南县种粮大户彭治合的眉头却拧成了疙瘩。 “ 当了一辈子农民,年年盼着粮满仓,可今年丰收了粮却卖不出去,堵得人心慌。 ” 彭治合说。记者在河南省中南部多地采访了解到,由于今年麦收期间连遭降雨,小麦赤霉病、黑胚病高发,不完善粒超标,导致小麦质量普遍达不到国家托市收购标准,造成河南传统夏粮主产区驻马店、南阳等地粮食积压在种植大户和粮食经纪人手中,出现 “ 卖粮难 ” 问题。 http://www.ha.xinhuanet.com/hnxw/2015-07/27/c_1116053286.htm http://country.cnr.cn/focus/20150728/t20150728_519337325.shtml 二、粮食与食物进口有增无减 粮食卖不动是什么原因 ? 是我国粮食太多了吗 ? 如果粮食太多,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我国粮食进口量近 10 年来屡创新高。 2015 年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包括小麦、玉米、大麦在内的谷物及谷物粉 1629 万吨,同比增长超过 60% 。问题出在哪里 ? 2014 年我们进口了多少粮食呢?据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法,这些年我国粮食进口量在不断增加, 2014 达到最高,进口总量大的数字是 1 亿吨,这 1 亿吨中 70% 以上进口的是大豆 ( 转基因大豆为主 ) ,达到了 7140 万吨。 http://www.tech-food.com/kndata/detail/k0165821.htm 再来看肉类进口,先看猪肉。根据海关数据统计显示, 2014 年我国总体进口猪肉以及猪杂碎 137 万吨,其中猪肉进口量为 56 万吨,环比下降 3.4% 。我国进口猪肉主要以冷冻肉为主, 2014 年月度进口数据中, 4 月猪肉进口量最大达 5.97 万吨; 2 月份的猪肉进口量最小,只有 3.45 万吨。进口猪肉的主要来源国为美国、德国、西班牙以及丹麦,分别占我国进口猪肉的 20.76% 、 18.92% 、 16.22% 以及 11.97% 。 http://www.21food.cn/html/news/39/2254916.htm 牛羊肉方面,中国大约每年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进口 50 万吨的。仅看 2015 年一季度数据看见一般。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牛 羊肉 13.9 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 10.5% ;价值 36.1 亿元人民币,下降 8.6% ;进口均价为每千克 26 元,上涨 2.1% 。其中 3 月份进口 5.7 万吨,减少 1.8% ;价值 14.6 亿元,下降 1.9% ;进口均价为每千克 25.7 元,下跌 0.2% 。 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5/06/16/152946b93i.shtml 这里最有意思的是价格,进口的牛羊肉才合 12-13 元 / 斤,这在国内是购买活体牛羊的价格(目前山东肉牛活牛价 13 元 / 斤)。国外的牛羊肉为什么那么便宜呢?其一解释是国外土地多,规模效益大;其次就是国外自然资源便宜,土地使用不要钱;其三是政府补贴高;其四是采用工业化措施生产,流水线上长大的牛在美国已经不是什么神话了。然而,这样的牛羊肉再让中国消费者食用的时候,给大家说清楚了没有? 还有进口奶粉、鸡肉等,这一切都根据市场规律,洋食物大举进军中国,其超低的价格更加打压了国内食物市场,造成了中国卖粮难、卖奶难、卖菜难、卖肉难。 三、餐桌上的浪费触目惊心 据有关专家估算,中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约合 2000 亿元(人民币, 416 亿新元),相当于 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http://www.afinance.cn/new/gncj/201410/766859.html 你能相信北京市仅中小学生每天午餐浪费粮食 270 吨吗 ? 北京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的李嫣和吴映雪两位同学,对学校食堂浪费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两位同学采用称量、访谈、对比、图象等多种方法,一个个同学谈,一份份剩饭称,一桶桶泔水计量,终于得出惊人的调查结果:平均每人每天午餐浪费掉了 17.775 克粮食,如此推断,全北京市 150 万中小学生每天午餐浪费粮食多达 270 吨 ! 小学生也许不懂得 “ 粒粒皆辛苦 ” 的道理,那么,被誉为 “ 象牙之塔 ” 的清华学府中的 “ 天之骄子 ” 们又是怎样对待粮食呢 ? 只见空空荡荡的食堂内,有几十个清洁工人正在收拾 “ 残局 ” ,那盘中吃剩的鱼,吃剩的各色菜肴及还没有吃的白花花的米饭,都被 “ 爽快 ” 地倒入了垃圾桶。清扫完毕, 18 个 100 加仑的汽油桶都装得满满的,原来这就是受过高等教育学子们的 “ 杰作 ” 啊 ! 比起小学生,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调查,一个大学食堂一个中午的浪费量相当于 500-600 斤粮食。 以上出处: http://bg.yjbys.com/diaochabaogao/16551.html 而社会上,由于讲排场,像婚宴那样 的食物 浪费, 不计其数。这就意味者,一方面我国农产品面临低价卖不动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帮助外国农民解决农作物出路问题,造成中国农民与国内外资本打压的严重局面,种地人吃苦,只有用最省力的办法生产食物。 四、农田面源污染 然而,用省人工的办法生产食物其代价的是巨大的,首先是环境代价,其次是健康代价。先来看环境代价。 农用物资包括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各种兽药、激素等等都是围绕食物生产而展开的,生长这些东西本身就造成环境污染,而当这些化学物质进入生态环境时,首先引起的是空气污染,其次是土壤污染,然后是淡水污染,最后是海洋污染。而有害食物链以后,会引起食物污染。这不仅是造成食物污染,还造成了食物风味的严重下降,再加上价格低廉,餐桌浪费就不可避免。 关于农田污染,笔者以前撰写过大量文章,这里不再赘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5do=blogid=3405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BetBoB4YKUhKc6-y617Rum2Y0erkrWzs9HWEAcSNXy9xoe5h0KA6ARDOcp_3qEBTRAyx5lnU46ilhRSCB0oWlslY4obrkwl_x3lo_PtBkHa 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1/05/27/010931075.shtml 这就是说,按照目前的经济格局,我们是一边生产食物,一边污染环境,一边制造垃圾,同时制造大量病人。当食物与垃圾联系到一起的时候,社会深层矛盾的暴露就是迟早的事情。过去我们说快餐食物是洋垃圾食物,现在普通的食物也在大中小学校、机关食堂、各类餐馆、甚至家庭消费者,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垃圾。现在城市居民倒掉的垃圾有很大部分。是食物和平年代可能闹饥荒的概率小,但当上述矛盾累计到一定程度,谁也不愿从事农业劳动的时候,社会上可能会出现食物饥荒。 我们每年花费大量的金钱进口食物,且以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及其下游产品如牛肉、牛奶为主,这笔付出是巨大的,所能支撑的人口据测算够 2 亿中国人吃;而餐桌上的浪费也几乎够 2 亿人吃,而处理垃圾又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也就是说,我们花了大量外汇,帮助了国际资本解决的食物过剩生产问题,却由于低价的价格,打压了国内食物生产积极性;而国内农民的应对措施就是尽量用最省力的办法生产食物,这样的食物其营养质量下降不说,还带上了各种化学物质,造成食物链污染,进而是环境污染和人民群众健康质量下降。 如果采取适当的措施,将进口的费用,各种化学添加物生产与消费的费用,加上食物浪费及其食物垃圾处理的费用,政府对化学农业补贴的费用,适当鼓励优质农产品生产,让一线的农民愿意从事安全优质食物生产,市民为保护自身健康和生态环境,多付出一点费用消费优质农产品,则这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上述恶性循环的发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864 次阅读|2 个评论
调查:千疮百孔的中国农村
热度 19 蒋高明 2015-9-2 20:46
调查:千疮百孔的中国农村 特约撰稿人 蒋高明 文/图 本文发表于环保部主办《环境教育》杂志,2015,(8):8-14 自2005年以来,身为 中国科学院 博士生导师的我,带领一批批研究生一直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进行生态农业实践,承包了约40亩低产田,办了一个生态农场。我们目睹了中国农村的很多变化。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这10年的生态农业实践中,中国农村的污染问题不但没有改观,反而越来越严重。由于普遍采取了违背自然规律的生产模式,同时城市垃圾大量进入农村,发达地区淘汰的产业在落后农村落地,因此,农村中出现了多种污染。本文章所反应的问题,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的真实现状。 调查之一:令人窒息的臭味 2015 年7月,山东几省连遇高温,部分城市达到40度。在这样高温天气下,一些化工厂、养殖场散发的臭味令人窒息。 在我的生态农场西北角,两年前出现了一个非法养殖场,属于工厂化养鸭,鸭子从蛋壳出来到长大25天即可以出笼。在其上游就有一个规模化的屠鸭厂。屠宰后的鸭子进入到南方城市,被一些不知情的消费者吃掉了。经济发达的地方,为转移污染,将工厂化养殖场和屠宰厂转移到了经济相对落后的沂蒙山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里恰好位处水源地上游,这里的污水与生产的垃圾食品又回到了他们的餐桌。 臭气来自养鸭场的鸭子粪便,平时气味就很大,再遇到到高温,臭气浓度增加几倍,臭气熏天。尽管政府规定畜禽粪便要干湿分离,不准冲洗,但这些黑心养鸭场不管不顾,照样用水冲,不仅严重污染了周围河流,在冲洗过程中还添加了大量火碱,这样的鸭粪不仅不能肥地,还会烧死庄稼。 之所以25天鸭子就能够出笼,得益于大量使用饲料添加剂,各种重金属、抗生素、激素都添加到饲料里面,让鸭子异速增长。不要说这样的鸭肉存在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就连粪便都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长期在鸭场工作的农民也有健康隐患。 最近临沂市在铁腕治污,希望借此春风,对于存在偏远农村的严重违背自然规律、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养殖场予以清理,早日还沂蒙山人民久违多年的绿水青山。 调查之二:地下水不能喝了 我们在农村调研,发现买水喝的农民越来越多了。最早发现农民买水喝是2013年春节前后,今年村民发现买水喝已成为普遍现象。沿沂蒙山金线河两岸的十几个村庄,当年都是到河边沙滩取水喝,或者每个村里都有井,喝的就是浅层地下水。如今,河里的水早就不能喝了,现在井水也不能喝了,连镇上供应的自来水也几乎不能喝了。 有条件的家庭花钱打深水井,打井变成一个产业。 河水不能喝是沿河工业尤其屠宰业、工厂化养殖业造成的,河水已严重污染,成了劣五类水;浅层地下水不能喝是农业污染惹的祸,农民为图省事,减少向土地上投入,使用大量的化肥、除草剂等农药,最终导致了赖以为生的地下水不能喝了。原本喝水不要钱的农民,今天尝到了花钱买水喝的苦头——那水是要天天买、顿顿买的啊。 水是从山上买的,村庄的上游就是蒙山,蒙山由于植被覆盖好,少农田,所产生的水干净还有一丝丝的甜味。然而,几年前我去考察,发现那里的水源也面临着污染隐患。由于游人增多,山上遍布各种农家乐餐馆,餐饮业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水源中去。 农民向环境中使用了多少化肥农药?一般一亩地三四百斤化肥,两三斤农药,这些化学物质,能够被利用庄稼或保护庄稼的,占10%~30%,也就是说大量化学物质是用来污染的,污染的比例高达70%~90%。大量化肥、除草剂等农药、地膜造成土壤污染和土地肥力的严重下降,土地肥力下降又带动了农药化肥产业兴旺。政府在源头补贴化肥、农药、农膜等,以至于这些化学物质非常便宜,使用起来连农民都不心疼——农民除一亩杂草,除草剂的费用仅为2.1元! 调查之三:害虫越杀越多 进入7月,调查区平邑县卞桥镇石桥、南安靖、卞桥、西荆埠、黄埔庄等几个村子的农民开始忙碌起来。农田里爆发了一种钻心虫,专门啃食玉米芯,即顶端的幼叶,吃完后就钻到植株下面的部位,非常难以治理,农民恨之入骨。 农民每年都要向地里打多遍农药,加上播种期用农药拌种,使用农药四五次属于正常,如果种植果树,每年打药的次数高达20多次。 现在的农田充满了杀机,害虫几乎都是经过农药洗礼的,农药越用越多,而害虫似乎也越战越勇,在过去一百多年的人虫大战中,化学对抗的胜者似乎是害虫而不是人类——医院里癌症病人越来越多,而害虫繁殖速度依然成倍增长。 害虫在农药胁迫下,会出现进化,这个进化是在农药诱导下产生的。据说有些害虫泡在农药原液里也毒不死。这类害虫进化出来了一层隔离液态的蜡质毛。如果有人研究农药诱导的害虫进化机理,应当有很好的科学发现。农民不知道其中的原理,每年继续有成吨的农药倾倒在农田里。 有些虫害是农药商和农药贩子人为制造出来的恐慌,为了吓唬农民,其目的是兜售其农药,他们不关心农民是否治住了害虫,他们关心的是农药的销售量。 当农田出现的害虫的时候,仅仅是每亩出现2~3头害虫的时候,植保专家就建议农民喷洒农药,还推荐他们使用哪一种农药。如果不打,农民们经常听到的是下面的话: 你不打农药吗?不打庄稼都毁了。 一些政府官员也成了农药商的传话筒:“不打农药,产量会减少70%,甚至会绝产。” 现在农药的名称越来越奇怪,如“一步绝”、“一月无虫”等,既充满了对害虫咬牙切齿的恨,又充满了对农民的诱惑——不怕你不来买。 调查之四:河流变成臭水沟 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村的东面有一条小河,叫金线河,是沂河的上游。沂河是淮河流域泗沂沭水系中较大的河流,从江苏入海。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沿河十几个村庄的村民就是靠这条小河生活,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面水都能喝,不需要进行水处理。这条河至今也是临沂市以及沿线城市的水源地,但需要进行各种水处理措施。 过去村里还没有空调的时候,这条河就是天然的避暑地。在炎热的夏季,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就是用这条河去除身上的热气,男人在上河洗澡;女人在下河洗澡,但男人的权利是白天和黑夜都能洗,而女人只有在晚上才洗。 村里人对这条小河有着很多的回忆: 河里有很多的鱼,夏天发洪水时可以在浅滩上抓到几十斤重的大鲤鱼,鱼是从上游水库里跑出来的,水流平缓时也能看到一些鱼儿在浅浅的水底下静静地呆着。有一种鱼,我们叫它“沙里趴”(学名沙鳢,鳢科鱼类),用手就能抓住,至于深水里的螃蟹、虾米、青蛙、泥鳅等就更多了。孩子们用笊篱就能捞虾,手巧的还会织渔网,并织成簸箕的形状,绑在长杆上,就可以抓到更多的鱼。小河再往远处流便是密不见人的森林,胆小的孩子是不敢走进去的。森林里有一种叫小黄雀的鸟,羽毛金黄,小而灵活,孩子们的弹弓很难打到它。一到夏天,数不尽的知了响彻整个森林,天气越热,叫得越欢,这时候,孩子们最高兴的事就是一下课就去粘知了,拣知了皮,逮知了牛(也就是金蝉,金蝉是蝉的幼虫,脱壳之后就成了蝉)。 今天,这条小河已经严重变臭,不能游泳,更不能喝了,水里的鱼虾没有了,沿河的芦苇荡没有了。这条河每天都要负重将各种污染物搬运到下游去,再经过沿线的城市,最终流向大海。 据村里人介绍,河水变质是从砍伐当地森林开始的,这个过程大约发生在1982年前后,首先是分了集体林,将多样化的当地森林卖掉分掉,然后种植上清一色的杨树。随后,人们发现了发财的机会——卖沙子。由于城市急剧发展,大量需要沙子,金线河的沙子被层层截挖,这里的沙子被制成混凝土,撑起了一座座城市。 后来,人们沿河疯狂建各种养殖场,大都是工厂化速生养殖场,养鸡养鸭,污水直排金线河;鸡鸭多了之后,于是就沿河建起了屠宰场,屠宰废水基本没有经过处理就进入了金线河。 还有其他大小工厂,以及农田里排放出来的化肥、农药、地膜的碎片,下雨的时候也随着地表径流进入了金线河。 这条曾经美丽的金线河,早在20年前就已经名存实亡了。现在山东乃至整个内地省份,已经很难找到沙子了。而底泥中的重金属等物质也需要专门的处理恢复,其代价的是昂贵的。 调查之五:垃圾包围农村 调查发现,农村中垃圾严重增多了,尤其白色污染。 倒退三四十年,乡村是很少垃圾的。那个时候没有塑料袋,也没有农膜,主要是动物和人的排泄物。勤快的农民都要将这些排泄物收集起来,放在猪圈里作为肥料。当年有一种农活就叫拾粪,几乎每一个农户家里都有拾粪的工具,沂蒙山人管一种棉槐条编的农具叫粪箕子,就与这种农活有关。 如今,人和动物的粪便明显比过去少见了,但严重增多的是各种垃圾。 首先,农田的地膜残留物就是一种。每年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如西瓜、花生、土豆等都需要大量使用地膜。这些地膜非常薄,没有回收利用价值,收获庄稼后农民就将地膜捡起来放在地头,一些残留的农膜留在地里。有时候地头上杂草多了,农民在烧杂草的时候,一把火也将地膜焚烧了,释放出严重的致癌物。 其次,是各种农药、化肥的包装物。它们几乎都是塑料类制品,有些为塑料袋,有些加工成塑料瓶。 第三是各种食品的包装物。饮料瓶、矿泉水瓶、牛奶瓶,方便面袋,薯条袋,几乎村民从商店里买来的所有食物都是用塑料包装的,即使香烟,外面也有一层膜。 第四是各种塑料袋。城里人的超市对塑料袋实施限塑令,但那些被限制的塑料袋全部进入乡村,现在农民赶集卖东西,根本没有带包带筐的习惯了,到处都提供一次性塑料袋。集市散场后,地面上的垃圾塑料袋遮盖地面,由于乡村没有专门的环卫人员,这些垃圾袋借助风或雨水的力量,就会进入河流或沟渠。 第五是村民的各种生活垃圾。旧衣服烂鞋袜,废旧的塑料桶,墩布头与塑料把,加上烂菜叶与废纸片,这些垃圾有些就手被村民倾倒在沟渠内,刮风下雨后再冲到下游去。 调查之六:得癌症的多了 蒋家庄的村民,第一次听说癌症这个词,是20世纪70年代。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去世,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去世,县有线广播里传来这个消息。村民们悲痛之余,私下互相打听,癌症是什么样的病,那么厉害,连国家都治不好。可见,40年前,癌症对于村民完全是很新的名词。 如今,村民们因病去世的多了,而更多的病,都是在医院里查出的癌症。先是村民感觉某个部位不舒服,疼痛难忍,送去医院检查,往往都是癌症后期。后来这样的事情多了,谁家发现有人疼痛,就很自然地猜想是不是得了癌症。 癌这个字里有3个口字,病从口入,癌症也多是吃出来,喝出来的,更有空气中致癌物,通过呼吸进入人体。村民们得肺癌、食道癌、肠道癌的多,就很可能与空气、水和食物污染有很大的关系。 村民们常年接触农药、化肥、地膜,这对人体的伤害很大。村民们告诉我说,打除草剂的时候连窗户都不敢开,气味很难闻;打农药时有时浑身红肿,洗澡都不管用;他们在田间地头焚烧地膜时,点着火走了,但空气中的二恶英致癌物却进入了大气,上百年不能降解,对于这一点,村民是不知晓的。 蒋家庄的会计那里保留了村民死亡的较完整记录。过去有记录的19年中,总死亡人数为109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53人。 调查中得知,农民死亡原因中,90%以上为各种疾病,其中以癌症为主。最近10年来,除了写明服毒、上吊死亡、事故外,该村农民死因多为癌症,而自然死亡的比例很小。 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村庄农民平均死亡年龄65.73岁,除去自杀等意外因素,平均寿命70.63岁,其中,男性69.95, 女性70.99岁。过去20年中,中国人平均寿命中,男性为72.05,女性为75.35。与全国平均值相比,该村庄男性寿命下降了1.42岁,女性下降4.36岁。女性寿命下降超过男性,可能与农村妇女生活压力增大和替代男性从事有污染的农业劳动有关。无论哪种分析,该村农民的寿命已低于全国平均寿命平均值。女性寿命高于男性是不争的事实,但女性寿命下降高于男性,更应当引起重视。 调查之七:尴尬的农村殡葬制度 在蒋家庄,原来有块公墓林,过去都实行土葬,埋葬的都是蒋家庄去世的农民,以蒋姓为主,外性也允许。我们叫这片墓地为老林。老林里种植了很多树木,以侧柏为主,坟头上长满了草,小时候几个胆大的小伙伴经常进老林拔草。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这片老林被平整,如今变成了良田。 然而,老林被平整后,没有来得及划出新的墓地,就赶上了家庭联产责任制,就是分地单干。当时,村集体并没有将所有的土地都分掉,尚保留了5%的集体土地,、这些土地成了村民埋死人的首选之地。后来,这些集体土地也被承包了出去,这样村民就不能随便到别人家的承包地上埋棺材了,只要在自家的承包地上就地掩埋,客观造成了坟头遍布农田的奇观。 中国城乡实行丧葬改革40年以来,虽在城市减少了死人占地,但在广大的农村,尤其华北平原上的农村,似乎收效甚微。继火葬后,农民重新恢复土葬风俗,他们将骨灰盒放置在棺材中下葬,这样就造成了对待逝去亲人的新做法:火葬+土葬。 火葬与土葬二者只能择一,而农民却将其二合一。由此带来的新的问题是:火葬增加环境污染,还增加了农民经济负担;土葬因无固定的农村墓地,农民随地埋葬,不仅占用大量耕地,还造成因无规则土葬行为,造成坟头遍布农田,对机械耕作带来困难。 可见,农村殡葬制度需要进行新的改革,或者是借鉴城市的做法,恢复家族墓地,实现严格火葬,仅留骨灰和排位,减少占地;或者根据中国农村实际情况,恢复土葬(不经火化),但需要严格不留坟头,农民自己记住位置,到重要的纪念日祭祖。后者不占地,农村土地可永久耕作,农民不受平坟之痛。 调查之八:勤劳未必能致富 勤劳致富,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放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农村有些不灵了。由于农民的生产是为市场而生产,他们生产的粮食或肉蛋奶,都是用来交换的商品,且没有定价权,谁老实巴交种地谁就吃亏。 蒋家庄村民蒋坚强是村里最早富裕起来的农民。他是当地有名的种地能手,同时也是一名非常熟练的拖拉机手,还会养猪、养牛。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联产承包刚开始的时候,曾辉煌一时。他1978年初中毕业就回村当了农民,由于会经营土地,1979年就买上了拖拉机,1980前后就有2万多元的存款,是当年村里最早的万元户。30年来,他一直靠自己的勤劳伺候土地,非但没有像那些头脑灵活的农民那样过上好日子,还背了20万元的债务,已基本没有能力继续发展生产。 我们了解到他返贫的原因如下: 一是坚持务农。当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收入远比在家种地高的时候,他一直坚定地守在农村生产第一线。他将父母的土地还有农民不愿种的土地接过来经营,继续开拖拉机挣钱,同时养猪还养牛,积累了一个价值17万元的大院子。然而,不幸的是,他的辛苦努力并没有使他银行里有多余的存款,而是经常入不敷出。其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价格并没有像城里人的工资那样成百倍地增长,而是几十年来变化相对很小。35年以来,小麦玉米价格仅上升了5倍,远不如货币贬值的速度快,而期间城市工作人员的工资上涨了几百多倍!那些聪明的农民将土地撂荒,进城打工每年可得到2万元~3万元的净收入,相对于在家农民经营10亩地的收入。而前者要轻松的多,后者则非常辛苦,一年到头都不能休息,还不能生病。 二是医疗风险。农民长期经营有一定风险的农业,不生病不出事故是不可能的。蒋坚强就因搭建牛棚摔断胳膊进了医院。为治好胳膊,他花了近5万元。祸不单行,他的儿子在外面打工做电焊工,火星迸进了眼睛,治眼伤花了3万多元。 三是孩子结婚与生子。农村给孩子定亲办婚事的费用越来越高,低俗的攀比之风直接造成了费用升高。以见面礼为例,20世纪80年代末为1007元,其寓意为“千里挑妻”,到20世纪末就变成了10001元(“万里挑一”),翻了10倍;到现在干脆上升到30003元了,又翻了3倍,美其名曰 “三生有缘”。如果男方拿不出见面礼“三生有缘”,女方扭头就走。盖房、定亲、结婚、一直到生子,费用最低15万元。蒋坚强就一个儿子,孩子从定亲到生子,将其所有的积蓄都搭上了还是不够。 四是养猪赔钱。蒋坚强去年养殖了50头猪,本来想发一笔,不料遭遇猪瘟,大部分猪死亡,净赔3万元。 五是为银行挣钱。由于医疗、孩子娶亲、加上那场猪瘟,蒋坚强为了在经济上翻身,只好冒着更大的风险去贷款,年息高达12%,以不动产做抵押,同时还要有亲戚担保。为了还银行利息,只有起早贪黑地干。这样,其收入的一大部分要还银行利息,等于为银行打工,贷款越多利息就越高。 以上原因不但造成了当年万元户蒋坚强的返贫,也造成了许多相信勤劳致富、坚持务农的农民沦落为今天的欠债户,勤劳致富被逆淘汰。 那么什么人在农村能够致富呢?据调查,下述3类人在农村是赚了钱的: 一是牺牲生态环境搞规模化养殖的农户。20多年前,有一家村民就在村头搞起来蛋鸡养殖场,养殖的废水直接冲进金线河,散发出来的臭味遭到村民暗骂。该蛋鸡场引进所谓的科学技术,让每只鸡一年可产400多个鸡蛋,常年不见阳光,抗生素、激素不断,他们生产的这种鸡蛋,自己也不吃,都被蛋贩子卖到城市里去了。这种牺牲他人生存空间的人能够赚钱,牺牲他人健康的人能够赚钱,更奇怪的是,有关部门竟然将这样的人树立为典型,这不是鼓励农民赚黑心钱吗? 二是侵占集体公共资源的人。村里没有什么工业,不料,原本不值什么钱的沙子却值了钱,由于城市迅速发展,大量需要沙子作为建筑材料,沙子的价格很快上涨。有聪明人将集体的河道承包了去,雇铲车和捞沙船向河道要财富,于是原本有净化能力的金线河变成了臭水沟,但承包河道的人个个都发了财。 三是能说会道的人。这类人衣着光鲜,上骗政府,下骗村民乃至亲戚父母,完全是不劳而获之徒。由于国家对农村的各项补贴,都是县级政府掌控的,这些人就使出了全部骗术,包括对官员行贿,竟然空手套白狼,争取到了200万的大沼气工程,可见政府的涉农补贴很多是没有用到真正的地方了。 可见,当今农村勤劳致富已成过去式,许多农民被逼离开农村进城谋生,留下了的所谓有头脑的人,将德道良心和生态环境都变成了商品,发了财。而国家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金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治理。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4340 次阅读|29 个评论
试为国家粮食安全献言三策
热度 2 蒋高明 2015-8-27 10:48
试为国家粮食安全献言三策 蒋高明 当前,为国家提供了 75% 粮食的 800 个大县中, 105 个为贫困县,种粮大县农民平均收入仅为国家平均水平的 80% 。眼看着谁种地谁吃亏,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撂荒,粮食进口压力增大,中国人吃饭问题再次被提到日程上来。 粮食安全到底是谁的安全?是城里人安全,城里人吃什么已经没有选择权。其实,粮食再便宜,农民也会种够自己吃的,他们满足了自身的粮食安全就为国家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另外,农民种地已经采取了客观上的“双轨制”,即自己吃的尽量不施化肥农药,而卖到市场上的,则各种农药残留不断。从这个简单的事实来看,要满足粮食安全乃至食物安全的,是占据 50% 以上的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比例越大,粮食安全问题就越突出。 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场合大家都不愿意提起,这就是现在的人畜争粮问题。人与动物吃的粮食是用同样的方法生产的,人吃畜粮,畜吃人粮,都用所谓现代农业的办法生产,而且动物消耗的粮食已远超人类吃的粮食,几乎达到了 1:2 的格局。动物需要吃那么多的粮食吗?黄鳝、螃蟹、鱼、鳖从来时不吃粮食的,现在吃起了粮食,猪是可以吃一半的粗饲料的,现在吃 100% 的粮食,牛羊是 100% 的食草动物,现在人类也要它们吃一半以上的粮食。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由于粮食便宜,动物与人吃同样方法生产的粮食,城里人与动物一样吃粗放式农业方式生产的粮食,甚至转基因粮 ( 在发达国家转基因粮是标准的饲料 ) 。而农民由于不赚钱,采取双轨制种地——将安全留给自己,将不安全留给市场。 一方面有关部门宣布我们粮食“十一连增”,我们已经有了 6 亿多吨的粮食产量,另一方面又大量进口粮食。即使不将大豆折算为粮食系数,我们进口的粮食也超过了 9000 万吨,且是以广泛争议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为主。 怎么破解上述矛盾?各位专家都提出了自己很好的理由,这里特提出我对粮食安全问题的三个对策建议: 上策是将人类吃的粮食与动物吃的粮食分开,对于人吃的粮食采取精耕细作的办法即生态农业的办法生产,达到国家要求的有机标准或至少绿色标准,将概念含糊的无公害食品作为动物饲料。提高优质健康无农残粮食与食品附加值,释放城市人群的购买力,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全民动员解决“吃得饱、吃得好”问题。如果市场前景看好,农二代、大学生二代等优质劳动力会进入生态农业领域,粮食生产潜力会进一步释放。作为政策补贴,国家应当将环境保护、粮食增收、健康保障、粮食进口的费用向生态农业倾斜。 中策是在现有的农业格局下进行修修补补。农民不愿种地就适当提高价格,不愿意养猪就补助养猪户,不愿种菜就补助菜农,而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的格局,不释放城市人群的消费潜力,不停止粮食进口;化肥农药即使零增长,也是在高位运作 ( 当前化肥用量 5800 万吨,即使零增长也已经造成环境污染 ) ;人与动物吃的粮食在质量上没有区别,城里人与农民是的蔬菜、肉、蛋、奶、粮食采取双轨制,农民自己留着吃的食物不能变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这样的办法虽短暂缓解粮食安全压力,但长久也不是一个好的计策,只能算中策。 下策是鼓励种粮大户连片集中土地,提高规模效益,搞美国式的家庭大农场,继续减少优质劳动力,借助化学化、生物技术化的技术,利用大型机械,实现大规模生产,政府的各项补贴向大农户倾斜。好处是管理起来容易,缺陷是食物多样性和粮食单产出现不可扭转的下降。中国没有美国那样多的优质土地,很多地方并不适合上述家庭大农场作业,能够达到千亩以上规模的农场很少。这样做,将出现农户的兼并,将更多的人群送到城市,加大了粮食需求。在这种对策下,粮食进口压力或越来越大。当然,对于土地广袤的东北、内蒙古东北、新疆等农垦地区,这个对策也是有效的。不过这样粗放式农业方式产出的粮食,我们建议用于饲料和工业原料。 建议国家针对上述建议分布设立试验示范区,以严谨的科学数据和事实来说话,以计划 + 市场行为带动粮食安全问题解决,避免政策上“一刀切”现象。其实,粮食问题不是单一的科技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还是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如果找对了路子,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不但有解,还捎带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雾霾问题、医患矛盾问题、就业问题、社会和谐问题等等。反之,如果路线错误,我们可能面临严重的粮食供应问题乃至社会动荡。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569 次阅读|3 个评论
田园风光(序)
bqzhu 2015-8-19 13:58
归去来兮 , 田园将芜胡不归 ?想起陶渊明的田 园诗,就特别想望田园生活,和对童年的回忆。田园风光是那么幽静、美丽,仿佛人生真正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田园生活丰富多彩,并增加了食品安全感。许多因素正在使田园风光渐渐消失.(1)小工业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特别是水资源。(2)快速的城镇化;具有田园风光的景色和农家院正在不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楼房的小区。( 3 )过度的旅游开发;游客多了常常对水源、竹林、果园带来短期难于修复的破坏,新的景点打造和绿化常常破坏了原生态。 但是有些因素恰给田园风光的保留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一些山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做生意,留在宽敞而又漂亮楼房里的是老人和孩子。由于劳动力缺少,因此 田园将芜 ; 种花草、树木、蔬菜的地多了,种粮的地少了。你可以在那里尽情享受田园生活。 以后将继续发布不同题材的影集诗编,抒发我对田园风光的情感,也供大家欣赏。 照片1:家乡美丽多采的田园风光 照片2:十年前的北川山口(浙江长兴月明村) 照片3:2006年新农村建设砍去了大量林木,拆除了隐藏在山林中的农家院。 照片4:新农村建起的整齐小区 照片5:新农村的空巢老人和孩子,同时背后建起了工厂,成为潜在的环境污染源。 照片6:田园风光中有了高铁背景,除草剂的使用也使田园风光大煞风景。 照片7:旅游开发区(上)与未开放旅游区(下)竹林的明显差别。
个人分类: 人文自然|47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乡村调查之七:得癌症的多了
热度 2 蒋高明 2015-7-18 08:34
乡村调查之七:得癌症的多了 蒋高明 蒋家庄的村民,第一次听说癌症这个词,是上世纪 70 年代。 1976 年 1 月,周恩来总理去世,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去世,县有线广播里传来这个消息。村民们悲痛之余,私下互相打听,癌症是什么样的病,那么厉害,连国家都治理不了。可见, 40 年前,癌症对于村民完全是很新的名词。 如今,村民们因病去世的多了,而更多的病,都是在医院里查出癌症来。先是村民感觉某个部位不舒服,疼痛难忍,送去医院检查,往往都是癌症后期。后来这样的事情多了,谁家发现有人疼痛,就猜想是不是又是得了癌症。 癌这个字里有三个口字,病从口入,癌症也多是吃出来,喝出来的;更有空气中致癌物,通过呼吸也能够进入人体。村民们得肺癌、食道癌、肠道癌的多,就很可能与空气、水和食物污染有很大的关系。 村民们常年接触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农药和除草剂对人体的伤害很大。村民们向我反应,打除草剂的时候连窗户都不敢开,气味很难闻;打农药时有时浑身红肿,洗澡都不管用;他们在田间地头焚烧地膜时,点着火走了,但空气中的二噁英致癌物却进入了大气,上百年不能降解,对于这一点,村民是不知晓的。 村民蒋广元患食道癌去世了,去世的时候不到 60 岁,他是典型的农药致癌患者。他长期吃住在苹果园,每年打 20 多遍农药,近距离喷洒农药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他就地掘井,长期饮用被农药污染的水,后来出现胃疼,送医院检查时已经到癌症后期了。 会计那里保留了村民死亡的较完整记录。 1992 年至 2009 年以及 2013 年的死亡人数及寿命( 2012 年空缺),总计 19 年。过去有记录的 19 年中,总死亡人数为 109 人,其中男性 56 人,女性 53 人。 调查中得知,农民死亡原因中, 90% 以上为各种疾病,其中以癌症为主,而癌症在 30 年前的该村,几乎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名词。最近 10 年来,除了写明服毒、上吊死亡、事故外,该村农民死因均为病死或癌症 ( 病死也多为癌症 ) ,而自然死亡的比例很小。说明死亡的农民并没有达到自然寿命。 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村庄农民平均死亡年龄 65.73 岁,扣除自杀等意外因素,平均寿命 70.63 岁,其中,男性 69.95 , 女性 70.99 岁。过去 20 年中,中国人平均寿命中,男性为 72.05 ,女性为 75.35 。与全国平均值相比,该村庄男性寿命下降了 1.42 岁,女性下降 4.36 岁。女性寿命下降超过男性,可能与农村妇女生活压力增大和替代男性从事有污染的繁殖农业劳动有关。无论哪种分析,该村农民的寿命已低于全国平均寿命平均值,减少寿命 1.43-4.36 岁。女性寿命高于男性是不争的事实,但女性寿命下降高于男性,更应当值得重视。 青壮年外出打工者,也有患癌症的,且回家时如得了癌症,原工作单位就不管他们了。石桥村有个青年在某木板厂打工,由于长期受甲醛污染,患气管癌,喘不上气来,医院给他外接了一根管子呼吸,只有熬几天日子而已。 不难看出,留守农村的老人和妇女去世,以癌症为主,尤其妇女多,她们的平均寿命在下降;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工伤事故多,有些村民因打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农民生病或查出癌症来,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多选择熬日子。如不得已去医院,检查或拿药,那里的病人更多,而病人中农民的数量大大增加。某市人民医院常常是人满为患。 病人增多带动了一个更大的产业即医药制药厂,全省最大某制药厂就建在邻县,村里有些年青人也去打工。笔者的一个远方亲戚就在那里干活,据他透露,他们制造的药主要供全省的各大中医院,生意很好。一个医院仅从他们药厂就进 20 亿的药。。。 制药厂生产的人药,通过专门的销售公司推到医院与私人诊所,越质量差的药越贵,提成越多; 医院病人像 “ 赶年集的 ”, 病人负责消费了劣质药品,其治疗效果不得而知 。 我们的经济模式造成了大量污染,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致使农民生病越来越多,医药厂和医院无形中助长了病人数量增加,政府高额补贴农药、化肥、农膜、除草剂、医疗产业,客观助长了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和劣质药品的泛滥,以及医院病人的大量增加。 农药厂、化肥厂、除草剂厂、兽药厂、人药厂、医院、殡仪馆、墓地,先污染生态环境,再制造病人,再治疗病人或治死病人,从而销售大量化学品,好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图片来自网络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kword=%B0%A9%D6%A2%B4%E5%D5%D5%C6%ACfr=alaala=2)
4166 次阅读|2 个评论
乡村调查之四:老人与妇女种地
热度 10 蒋高明 2015-7-15 08:41
乡村调查之四:老人与妇女种地 蒋高明 看到几个老人和妇女在锄草,就趁他们休息时攀谈起来。 这个由老人和妇女组成的锄草小组已在地里干了快一个星期的农活,这个活是弘毅农场安排的,如果是他们自己家的地,他们才不愿意费这样的功夫, 10 元的除草剂解决一天都干不完的锄草活。 当然,他们也知道除草剂不好,因为打除草剂的时候他们会感觉浑身不舒服,但由于很快完成这个活,抗一抗就过去了。他们不断地抗,各种疾病都抗出来了。 年龄最大的老人已经快 80 岁了,是村里的勤快人,我喊他叫五老爷。五老爷话不多,相信勤劳才能够致富,他常年在农场干杂活,有什么活就干什么,人也聪明,不仅会除草,还会扬场,干泥瓦活。他的儿女都已结婚,最远的嫁到北京,孩子都不在身边,老两口在一起,除了伺候自己家的五六亩地,还抽空来农场打工。五老爷家的大儿子在枣庄煤矿上打工,因事故被机器吞掉了一只手,面对如此明显的工伤事故,打官司竟然没有赢。对方律师是谁给的钱多向着谁,白的能够说成黑的。这是老人的一块心病,不能提这个话茬。 妇女中有一位我叫她三婶子的,善言谈,也 60 多岁了,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她的儿女也已结婚,在外面打工,打工收入每人月收入在三千月左右。 我问三婶子现在好,还是生产队的时候好,三婶子快言快语地说:“还是现在好啊”,她指的是生产队的时候很穷。三婶子来除草,也不走路了,骑着电动三轮车来的。 但当聊到水不能喝了的时候,三婶子开始怀念当年的水好。“那个时候河里的水多清啊,我们都到那里洗衣物,现在不行了”,她叹一口气。现在的河水成了臭水沟了。 “不能生病啊,到了医院里,人乌央乌央的。”沂蒙山人说“乌央”一般都是指成群的动物的,三婶子形容临沂医院里的病人。 他们不知道,今天的所谓好日子就是用那些乌央乌央的病人,加上发臭的河水等等为代价换来的。农民容易满足,他们感觉科学技术解放了他们的劳动力,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辛苦种植出来的粮食在城市里,还不如水贵。还有,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能够让他们省力气的科技发明,会把他们送到医院里去。 “那个时候哪有什么癌症啊,听都没有听说过”。和三婶子一起的叫不上名的老年妇女结过话茬。 面对低廉的粮食价格,他们更不愿意向地里投入劳动了,能省事就省事。农民种地,没有定价权,今年西瓜2毛钱一斤都没有人要了。 上述 3 个妇女和一个老人的锄草小组,平均年龄 65 岁,这个 65 岁组合,在全国或许不是个案。 这么多年来,农民都是忙完自己的活,才来我们的试验田干灵活,而干灵活的大都是 60 岁上下的老人和妇女,最小的 50 岁,最大的 79 岁。我们在低产田上实现的吨粮田,就是靠这样的老人,在他们忙完自己的农活后,来实现的。如果有机农田里投入的是青壮年的劳动,再更好地利用农时,精耕细作,玉米小麦实现 3000 斤 / 亩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我们正朝这个方向努力,但为我们劳动的老人和妇女有的恐怕等不到我们实验成功的那一天。几年前,一位为我们打零工的蒋建议老人已经去世了,去世时也就 70 多岁。 城里的老人和妇女,每天都在打太极拳或跳广场舞,甚至年轻人有力气都不知道望那里使,农村的老人和妇女却要为他们生产粮食,社会的分工竟然是如此滑稽。 万能的市场,将青壮年劳动力剥离出农场,再将妇女和老人辛苦种植出来的粮食打压到水和沙子的价格,如果粮价稍微升高,再进口粮食、油料和饲料,乃至非常进口过期冻肉,继续逼迫农民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农田,于是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激素源源不断地进入农田。有些人仍嫌不够,还要搞什么规模化家庭大农场,让中国的老年和妇女农业大军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国的农业大军在国际市场上去竞争!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5505 次阅读|15 个评论
乡村调查之三:害虫越杀越多
热度 3 蒋高明 2015-7-14 18:46
乡村调查之三:害虫越杀越多 蒋高明 最近几天,蒋家庄、石桥、南安靖、卞桥、西荆埠、黄埔庄等几个村里的农民开始忙碌起来。农田里爆发了一种钻心虫,专门啃食玉米芯,即顶端的幼叶,吃完后就钻到植株下面的部位,非常难以治理,农民恨之入骨。 农民每年都要向地里打多遍农药,加上播种期用农药拌种,使用农药四五次属于正常,如果种植果树,每年打药的次数高达 20 多次。 现在的农田充满了杀机,害虫几乎都是经过农药洗礼的,农药越用越多,而害虫似乎也越战越勇,在过去一百多年的人虫大战中,化学对抗的胜者似乎是害虫而不是人类——人类医院里癌症病人越来越多,而害虫繁殖依然我行我素。 “现在真是怪了,打这么多药,虫子好像更肥了”(肥,沂蒙山语,横,霸道之意)。农民蒋寿登如此说。 农民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害虫在农药胁迫下,会出现进化,这个进化是在农药诱导下产生的。有些害虫,据说泡在农药原液里也毒不死,这类害虫进化出来了一层隔离液态的蜡质毛。如果有人研究农药诱导的害虫进化机理,应当有很好的科学发现。这个发现的代价是每年成吨成吨的农药倾倒在上述几个村庄的农田里。 有些虫害是农药商和农药贩子人为制造恐慌,吓唬农民而出现的,其目的是兜售其农药,他们不关心农民是否治住了害虫,他们关心的是自己农药的销售量。 当农田出现的害虫的时候,仅仅是每亩出现 2-3 头害虫的时候,植保专家就建议农民大农药,还推荐他们使用哪一种农药。如果不打,农民们经常听到的是下面的话: “你不打管吗?不打庄稼都毁了”。 一些政府官员也成立农药商的传话筒:“不打农药,产量会减少 70% ,甚至会绝产”。 现在农药的名称越来越奇怪,如“一步绝”、“一月无虫”等,即充满了对害虫咬牙切齿的恨,又充满了对农民的诱惑——不怕你不来买。 然而,与石桥等村民大农药不同的是,这次玉米钻心虫爆发,蒋家庄村民有些根本没有打药,有些也只打了一遍,而石桥村的村民打了至少两遍药了。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差异呢?原来,自从 2008 年,我们给村里装上了诱虫灯,每年都抓,预防为主,雌虫交配后不能回到土壤里产卵,害虫不少反而越来越少。 “那些灯很管用”。这是村民对我们科研成果的最大褒奖。在弘毅生态农场试验田,我们 100% 禁止了农药,在有诱虫灯保护的农民农田,农药减少量最高可达 90% 。 可恨的是,一些小偷偷去了我们的放置的 2 盏太阳能诱虫灯,价值 6000 多元。现在农村社会风气越来越差,小偷小摸很多,去年我们的有机果园被小偷洗劫,损失 3 万多元。 即使损失,我们也要做给农民看。昨天,笔者带研究生又增加了 4 盏太阳能诱虫灯,当晚。四盏灯都有斩获。每盏灯诱捕害虫约 50 克,减少了几千只第二代害虫数量。 蒋家庄村民自觉保护我们的科研成果,研究生早上收害虫称重的时候,就会有人前来制止,以为有人搞破坏。我们为村里免费装太阳能灯,蒋家庄村两委在欠款生存的前提下,免费为我们装水泥底座。 但愿有一天,政府有关部门能够伸出援助之手,一起来推广这种不用或少用农药控害虫的生态预防办法。我们发明的这种物理 + 生物、非对抗防虫的成本只有农药成本的 18% 左右,全村每年购买农药就得花十多万元。今后农民种地,政府是否将害虫统一管理起来呢? 但愿有一天,我们的努力能够感动上帝,派“神仙”下凡,搬走农业生产上的一座座大山。 下面转发农民打农药、弘毅生态农业为村民免费装太阳能诱虫灯,及其收获害虫的几幅图片。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293 次阅读|4 个评论
乡村调查之一:空气中充满令人窒息的臭味
热度 1 蒋高明 2015-7-13 23:24
乡村调查之一:空气中充满令人窒息的臭味 蒋高明 今天山东几省连遇高温,部分城市达到40度。 在这样高温天气下,一些工厂化养殖场散发的臭味令人窒息。在弘毅生态农场西北角,两年前出现了一个非法养殖场,养殖的是工厂化鸭子,从蛋壳出来到长大25天即可以出笼。在其上游就有一个规模化的屠鸭厂,是一个南方人投资修建的。屠宰的鸭子进入南方城市,被一些不知情的消费者吃掉了。经济发达的地方,为转移污染,将工厂化养殖场和屠宰厂转移到了经济相对落后的沂蒙山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里恰好是某经济发达省的水源地上游,这里的污水加上他们生产的垃圾食品又回到了他们的餐桌。 散发臭气的是养鸭场处理粪便,平时气味就很大,今天再遇到高温,臭气浓度增加几倍,熏得脑汁都疼。尽管政府规定畜禽粪便要干湿分离,不准冲洗,但山高皇帝远,这些黑心养鸭场根本不顾,照样用水冲,不仅严重污染了周围河流,还在冲洗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火碱,这样的鸭粪农民买来种地都会烧死庄稼。 之所以25天鸭子就能够出笼,得益于饲料添加剂的大量使用,各种重金属、抗生素、激素都添加到饲料里面,让鸭子异速增长。不要说这样的鸭肉存在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就连粪便都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长期在鸭场工作的农民是搭上性命在替资本家卖命。 弘毅生态农场坚持用生态的办法种养,我们养殖场内,即使人走到牛粪跟前也几乎没有臭味,我们远离工业化饲料,自己配制饲料,不添加任何抗生素、重金属、瘦肉精、激素,动物在非常舒适的环境下生长。我们养殖的母牛寿命在10年以上,能够连年繁殖,而工厂化养鸭场的动物的寿命缩短到短短的20多天。 我们坚持用安全放心的办法从事农业生产,不仅不用农药、化肥、农膜、除草剂、激素、转基因,连地膜都不用,土地一旦到了我们手中就收到了与众不同的待遇,生态环境恢复了,产量提高了,价位也提高了,产品受到城市市民的热捧。然而,农场之外就是另外一个天地,除了最近冒出来的工厂化养鸭场,村里河上游就有一个存在了二三十年的工厂化蛋鸡场,镇上就有两家规模大化的屠宰厂,一个负责宰杀鸭,一个负责宰杀鸡。两个屠宰场加上两个养殖厂的污水进入了金线河,再流入俊河,最后流入沂河,这里是临沂市的水源地上游,也是江苏省北部部分城市水源的上游,可这样的水源头夏天却是臭气冲天。 正是由于城市市民的不知情,购买廉价的鸭肉和鸡蛋,客观助长了农村的养殖业和种植业环境污染,而最终健康受损,不得已将辛苦节约的钞票交给了医院。那些为资本家打工卖命的农民,也多最终疾病缠身,不能善终。 其实判断某种食物尤其肉类,看看动物生长的环境就知道,尤其闻一闻空气的味道,如果动物粪便有很浓的臭味,似工厂化养鸭场和养鸡场动物粪的奇臭,就知道动物们一定是疾病缠身的,为了抗病只有一天不停地用抗生素,只能在动物没有自然成熟之前屠宰,这些动物都是没有繁殖能力的。一个人身体健康与否也可用此简易方法判断,如果某个人上完厕所,厕所内空气很臭,不用去体检,这个人一定是不健康的。 谁来管管养鸭厂排放的比毒气还严重的臭气?!我们的农业模式是否要反思一下,我们这样的发展是要钱还是要命? 最近在临沂市铁腕治污,希望借此春风,对于存在偏远农村的严重违背自然规律、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养殖场予以清理,早日还沂蒙山人民久违多年的绿水青山。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527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科院化学所最新Science
热度 1 nanofeifei 2015-5-29 14:44
http://www.iccas.ac.cn/xwzx/kyjz/201505/t20150508_4352294.html 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化学所人工模拟光合作用水裂解催化中心重大突破性进展 利用太阳能将水裂解获得电子和质子产生电能和氢能,被认为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理想途径。自然界光合生物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形成的光系统 II 水裂解催化中心是目前人类所知唯一能够利用太阳能高效、安全将水裂解,释放出氧气,并获得电子和质子的生物 催化剂。 人工模拟这一生物水裂解中心的结构和功能,不仅对认识这一自然界重要催化剂的微观本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同时也是极具挑战性的重大科学前沿。    最近光系统II高分辨率晶体结构研究揭示,生物水裂解催化中心是由四个Mn离子和一个Ca离子通过多个 μ - O 2- 构成的不对称Mn 4 Ca簇,其外周主要由羧基和水分子提供配体。光系统II水裂解催化中心的结构为人工光合作用的水裂解催化剂的模拟提供了理想的蓝图,但如何人工模拟该催化中心是个极具挑战的科学难题,存在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如:1)如何将碱土金属离子(Ca 2+ 或Sr 2+ )通过 m - O 2- 桥与Mn离子结合,从而形成MnCaO或MnSrO的异核金属簇合物;2)如何合成不对称的Mn 4 Ca骨架结构;3)如何模拟Mn 4 Ca 簇周围的蛋白质配体环境(羧基、水和咪唑环);4)生物水裂解催化中心具有很高的氧化性(氧化电位达+0.8 ~ +1.0V),如何在化学体系合成如此高氧化性的催化剂尚是个未解之谜。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人工模拟生物水裂解催化中心的研究一直难以取得突破,进展非常缓慢。    化学所光化学实验室光生物小组科研人员自1997年以来一直从事光合作用水裂解催化中心的结构和机理研究,并在1999年 成功预测出该催化中心的关键辅基 Ca 离子的结合方式 ( Chin. Sci. Bull. 1999 , 44 , 2209-2215 )。 2000 年以来,借助低温电子顺磁共振( EPR ) 对水裂解过程中电子和质子转移及金属催化中心结构变化规律开展了系列研究 ( Biochemistry 2003 , 42 , 8066-8076; Biochemistry 2004 , 43 , 13787-13795 ;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6 , 1757, 781-786 ;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7 , 1767 , 493-499 ;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8 , 1777 , 1109-1115 ; P hotosyn. Res. , 2009, 99 :127-138; Biochim. Biophys. Acta 2010 , 1797 , 339-346 ; Biochim. Biophys. Acta 2010 , 1797 , 1421-1427 ; J. Photochem. Photobiol. B 2014 , 138 , 249-255 。 近年 , 该课题组基于前期对生物水裂解催化中心的深刻认识 , 开展了人工模拟光合作用研究 , 并 先 后合成得到 MnO 簇、 MnSrO 和 MnCaO 等 系列 金属簇合物 ( Chin. Sci. Bull. 2013, 58 , 3213-3216; Chem. Commun. 2014 , 50, 9263-9265; Dalton Trans. 2015 , 44 , 4431-4435 )。 这些工作从实验上解决了 Ca/Sr 离子难以与 Mn 离子通过桥 m - O 2- 连接的难题 , 同时也找到如何通过控制外围配体来稳定高价Mn簇合物的方法。    近期,科研人员获得重大突破,成功合成得到了新型 Mn 4 Ca 簇合物。这类化合物是迄今为止所有人工模拟物中与 生物水裂解催化中心结构最为接近的模拟物,它不仅很好模拟了不对称的 Mn 4 Ca 簇核心结构,而且模拟了其生物配体环境。 该 模拟物中四个 Mn 离子的价态( +3 , +3 , +4 , +4 )与生物水裂解催化中心完全一致,其 氧化 - 还原特性、电子顺磁特性及化学反应特性方面也均与生物水裂解催化剂类似,而且同样具有催化水裂解的催化功能。这类模拟物的获得是人工光合作用研究的重大突破,它对研究自然界光系统 II 水裂解中心的结构和水裂解机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可能对今后制备廉价、高效的人工水裂解催化剂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有望为人类利用太阳能和水产生清洁能源开辟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 ( Science , 2015 , 348 , 690-693 )上。     生物水裂解催化中心和人工模拟 Mn 4 Ca簇的结构和性能比较       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    2015年5月8日 PS: 张纯喜老师从1997年一直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不离不弃,至今将近20年,确实令人佩服。
3764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类怎样与杂草相处?
蒋高明 2015-5-23 19:13
人类怎样与杂草相处? 蒋高明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几乎是农民最头疼的。杂草顽强的生命力,让农民防不胜防,年年锄草,年年长草。人类与杂草斗争的几千年,至今没有太好的办法,直到发明了除草剂,人类暂时占了上风。然而,人类的发明草甘膦除草剂以及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使用,在暂时终结了杂草连年危害后,却因草甘膦在食物中残留,最终可能会终结人类,关于这个话题,后文再讲。除草几乎占据了农田管理的一大半时间,也是农活中最辛苦的。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就是农活劳累最生动的写照。 农田里有多少杂草呢,南方与北方明显不同。以我们熟悉的北方为例,春季小麦田里播娘蒿、王不留、荠菜、独行菜、小蓟比较常见。由于小麦是头年秋天播种的,越冬返青后小麦成了优势种群,杂草暂时竞争不过小麦。但一旦不加管理,播娘蒿等就迅速增长,可以覆盖整个小麦田。但是,毕竟春天雨水少,温度低,杂草还不是最凶的。而夏季就不同了,北方农田雨季温度高、光照强、水分好,这样就给了那些机会主义者的杂草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间。即使像玉米那样高秆的作物,其下还常见十几种杂草,如马唐、旱稗、马齿苋、牛筋草、碎米莎草、铁苋菜、醴肠、鸭跖草和青葙等 。 杂草获得这样的恶名,估计是现代科学以后的事情。在古代农书上,人们对杂草并不是像今天被人深恶痛绝的。如对杂草的防治,古人竟然用 “ 锄禾 ” 这样的说法,禾是庄稼,怎么除掉呢?原来,锄草的 “ 锄 ” 与除草的 “ 除 ” 不同,前者是给庄稼地松土,兼切断杂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联系,同时切断了土壤毛细管,起到控制杂草兼保墒的作用,这样的农活农民一年要干好多次。过去农民一旦锄头拿上了手,就一直到收获,而今天农活则是喷雾器一旦背上了肩膀,就一直到收获才停下来。除草剂除草只管灭杀杂草,不管土地的感觉,也不会关心除草剂对于人类食物链的污染,喷洒除草剂这个农活本身就是很有健康风险的。除草剂的毒性很强,从空气中几十米飘过来的除草剂对那些敏感植物还有伤害作用,打除草剂那几天,农民不敢开窗户。 其实用生态除草措施控制杂草是解决杂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人工拔草和锄草都是古老的除草方法,至今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杂草防除方法。直根系的杂草甚至某些多年生杂草在杂草繁衍生长以前拔出,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国农村,相对于其他复杂、昂贵的除草措施,人工除草简单实用,效果彻底,为广大农民所接受。另外,有研究认为,保持农田一定的杂草生物多样性,在控制害虫、保护天敌、防止土壤侵蚀、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着一定的生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杂草的生物多样性给予适当保护。人工除草虽然是一种较环保的除草方式,但劳动力投入高,化学除草虽然成本较低,但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采取合理的除草措施,使农田杂草既能得到控制,又能维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维持较高的经济效益。 然而,传统的人工锄草方式,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劳动力的短缺,而逐渐减少了,在美国这种古老的技术恐怕彻底消失了。在中国只有五十岁以上的老农民还会锄草。现在使用的是什么技术呢,就是除草剂。大量使用除草剂,且不论环境效益,杂草并没有被控制住,相反,杂草年年用药,年年发生,甚至在美国使用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技术后,农田里出现了超级杂草。 为什么农田里杂草难以防治,甚至除草剂除出了 “ 超级杂草 ” ?这是与杂草的生态习性有关的。农田杂草大都是一年生植物,它们属于机会主义者,一有空间就去占领,它们对养分需求不挑地段,无论是贫瘠的荒地还是肥沃的耕地,即便是人类不断踩踏的田埂上,只要有机会就繁殖,结大量的种子,并通过多种方式散播到土壤了。那些埋葬在土壤里的种子,一般很难除掉,除草剂对它们毫无办法,即使用火烧,地上部烧光了,但种子在地下还能保留。这就是古人为什么说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的道理。 生态除草仅斩草除根还不够,还要从种子上控制,就是待杂草结实后人工去除。生态除草怎么做呢?一是要控制种源,不使其结果实,在成熟前后治理;二是以草治草,如人工播种有肥效左右的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占据杂草的生态位;三是秸秆覆盖,利用秸秆中的生化物质对杂草实施抑制;四是人工拔草喂牛羊,但前提是农田里不能有农药,不能有除草剂。没有农药和除草剂的鲜草,那些食草动物们如牛、羊、驴、兔、鹅、甚至猪是非常喜欢的。 “ 老牛吃嫩草 ” 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小时候山东农田里杂草很少,那些杂草哪里去了?竟然是被我们这些孩子加上部分妇女控制住了。小时侯我们放学后,背上筐就去拔草或刨草, 1000 亩地里的杂草还不够生产队 40 头牛填饱肚子的,再加上青壮劳动力反复锄草,在人民公社期间,根本没有听说过杂草危害这样的事情。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人类偷懒,用转基因高科技解决杂草带来的严重健康问题吧。 2013 年 6 月 8 日 美国《食物与化学毒理学》公布泰国科学家惊人实验结果 ,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捆绑使用的草甘膦除草剂农达中的活性成分草甘膦,具有雌激素作用,而且在一万亿分之一超低微量浓度范围促进乳房癌细胞增殖。泰国科学家的该项研究,有助于解释,法国科学家不久前做过的长期喂养极微量草甘膦除草剂与转基因玉米研究中,发现巨大的乳房肿瘤的致癌机制。该项发现打破了过去认为 “ 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低于某浓度水平无害 ” 的过时认识,揭示了草甘膦这样的有毒有害物质,恰恰在过去难于想象一万亿分之一超低微量范围,具有很强内分泌干扰、性激素干扰作用。 市场上畅销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油、玉米油、油菜籽油;含转基因大豆蛋白与转基因大豆油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婴幼儿配方、孕妇营养食品;转基因豆制品、豆浆粉等,添加转基因大豆蛋白的火腿肠、香肠、饺子等一系列冷冻食品、面包以及儿童喜爱的蛋糕、饼干;一些洋快餐用转基因油炸的食品、转基因豆浆、喂养转基因大豆、玉米家禽、家畜的肉等食品,皆可能让一万亿分之一超低微量浓度,其残留的草甘膦进入人类肠道、通过肠壁血液循环系统进入体内所有器官,进入孕妇体内的胎儿,种下 “ 母细胞瘤 ” 的种子!这就是前面我们提到了人类在没有终结杂草之前,杂草通过其顽强的抗性,可能借助于人类发明的转基因技术提前终结人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e8ab.html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7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慨:全球第一个被转基因毁掉的国家已出现
热度 5 蒋高明 2015-5-9 09:41
【明辨是非】不是说转基因能够减少农药用量吗?阿根廷按照转基因商业模式搞,为何农药用量不减少,反而增加了9倍?请挺转人士出来走一步!前车之鉴,中国有必要也要冒这个险吗?为什么不能设置专门实验区(至少一个县,请挺转人士带头吃,不能试吃,要真吃,要将他们吹嘘并研发的100多种转基因作物和中草药集中种植,集中观察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发生的变化),实验一下转基因先生们吹嘘的技术呢?争来争去,不如一个长期实验说明问题。在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匆忙超国人的食物链中转基因,到底安的什么心? 全球第一个被转基因毁掉的国家已出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266bf70102wfk4.html 美国转基因推手把地点选中了阿根廷,阿根廷的人民也因此成为转基因作物的第一批活体实验品。 到 2004 年,阿根廷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 3400 万英亩,转基因农业的历史和阿根廷的“大豆革命”,是一个国家在“进步”的名义下全面失去粮食自给能力的典型案例。 阿根廷转基因大豆革命,在不到 10 年的时间里,这个国家的农业经济被彻底改造了。 20 世纪 70 年代,在债务危机之前,大豆在这个国家的农业经济中所占地微不足道,种植面积有 9500 公顷。在那些年月里,一个典型的家庭农场种植多种蔬菜和粮食作物,还养些鸡,有的还养有少量的牛,来生产牛奶、奶酪和牛肉。 在改种孟山都大豆和采用大规模生产技术四年之后,到 2000 年,转基因大豆的播种面积超过 1000 万公顷。到 2004 年,面积扩大到 1400 万公顷以上。大型农业收割机械大量砍伐森林,并扫荡由当地农民占据的土地,以便为大豆种植提供更多的土地。 阿根廷农业的多样性 —— 一垄垄玉米地、麦田和广阔的牧场 —— 被迅速改变成了种植单一农作物的地区,就像埃及的农作方式在 19 世纪 80 年代被棉花取代并被摧毁一样。 到 2004 年,这个国家所有农业用地的 48% 被用于种植大豆,其中 90% ~ 97% 种植的是孟山都的转基因抗农达大豆。孟山都最初免费派送种子,在成功占领 99% 市场份额之后又开始收取高额专利费;与孟山都种子配套的杀虫剂破坏了生态环境,杀死了其他庄稼,引起动物后代器官畸形,使人出现恶心、腹泻、呕吐和皮肤损伤等症状。 阿根廷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受孟山都控制的转基因实验场。机械化的单一种植大豆的农作方式迫使数十万农民离开土地,贫困和营养不良现象大量出现。 20 世纪 70 年代,阿根廷的生活水平是拉丁美洲最高的国家之一。官方公布的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的人口比例 1970 年仅为 5% ,到 1998 年,这个数字陡升至 30% 。而到了 2002 年,又激增至 51% 。以前在阿根廷闻所未闻的营养不良现象,到 2003 年上升到约占 3700 万总人口的 11% ~ 17% 。 在因国家拖欠债务而引发的全国性严重经济危机当中,阿根廷人发现,他们已经不能再依靠小块土地生存。这些土地已经被大片的转基因大豆所占据,堵死了种植能维持生存的一般作物的出路。 在阿根廷,农作物农药喷洒量从 1990 年的 9 百万加仑至今天的 8 千 4 百万加仑已增加了九倍,然而,在这个南美洲国家存在着各种无视法规现象,使人暴露在危险中。这些滥用的化学品污染了家园、教室以及饮用水,医生和科学家均提出警告说,不受控制的喷涂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以下是为相关图片 : 在巴萨维尔瓦索, 47 岁的前雇农 FabianTomasi 站在家里展示他瘦弱的身体。 Tomasi 的工作是为快速飞行的作物喷粉飞机加油,但他说从来没有人训练他如何处理农药,现在他已经濒临死亡。 5 岁的 AixaCano 身上长满了连医生也无法解释的痣毛,她正坐在自家门口的台阶上。虽然无法证明,但医生说, Cano 的身体缺陷可能与农药有关。在 Chaco ,由于阿根廷急剧扩大农业生物技术,儿童的先天缺陷比起其他地方高出四倍。 5 月 2 日,位于阿根廷圣地亚哥埃斯特罗省 Quimili 的孟山都公司回收中心,废弃的空农药容器。农药喷洒已经增加了九倍,从 1990 年的 9 百万加仑至今天的 8 千 4 百万加仑。草甘膦是孟山都公司农药产品的主要成分,每亩比在美国多用了大概八至十倍,然而,阿根廷没有正规的农用化学品国家标准,也没有制定的规则供各省市执行。 两岁的小女孩 CamilaVeron ,患有天生的多器官问题和严重残疾。医生告诉 Camila 的母亲,罪魁祸首应该是农药,过多的化学物品能引起癌症或其他先天缺陷。 5 月 31 日,在阿维亚特莱生物技术大豆种植基地,女孩们在玩弹弓。在这 17 年里,阿根廷整个国家的大豆作物和几乎所有的玉米棉花已成为转基因,圣路易斯孟山都公司承诺转基因是一种使用较少杀虫剂和化学物是就能获得巨大产量的专利种子。但情况却正相反,据该国农业部说,从 1990 年的 9 百万加仑至今天的 8 千 4 百万加仑,农药喷洒已经增加了九倍。 4 月 6 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活动家 OscarAlfredo 站在自己的帐篷里通电话,他要求不在他家 1000 米内喷洒农药。今年早些时候,他的家乡阿尔贝蒂, DiVincensi 申请法院命令禁止在他家 1000 米内喷洒农药。 Erika (左)和她的孪生妹妹 Macarena 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她们在家中后院附近用回收的农药容器装水,用于冲洗厕所、养鸡和洗衣服。 4 月 6 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罗森, FelixSanRoman 走在这片属于他的田地里, Roman 向当地政府抱怨化学品渗透到他家院子里,导致他的脊椎疾病并使他的牙齿脱落,但 Roman 说跟政府反应这些也于事无补。 向阿根廷总统和科尔多瓦省省长树立的一块抗议标语上用西班牙语写着:“停止掠夺和污染!孟山都公司从科尔多瓦和阿根廷滚出去”。 Erika (右)她的孪生妹妹 Macarena 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对双胞胎的母亲说家里没有自来水,她不想让孩子喝从废弃农药容器来的水。 9 月 23 日阿根廷的 Gualeguaychu ,农业行业协会机箱内回收的空农药容器。阿根廷卫生部长呼吁居民们防止空的容器多次重复使用。 图片显示的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 AndresCarrasco 在接受采访。 Carrasco 发现注射低剂量的草甘膦(一种除草剂),可使胚胎的视黄酸水平发生变化,容易对一些动物造成生理影响。 4 月 1日 ,在阿根廷查科省的甘塞多, SilviaAlvarez 靠着她家红色的砖上照看儿子 EzequielMoreno ,他患有先天性积水。 Alvarez 指责喷洒农药导致她两次流产,并对她儿子的健康造成影响。 3 月 9 日在阿根廷圣菲省,市民们聚集在 DamianVerzenassi 医生周围了解农药对健康问题的影响。在阿根廷的大豆核心业务区,对在农村社区 65000 人开展的调查发现,癌症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到四倍,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率较高。 去往学校的路上,学生骑着摩托车经过一片转基因玉米地,美国生物科技已使阿根廷成为一个商品厂房。 4 月 16 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罗森附近,大豆沐浴在午后阳光中。美国生物科技已使阿根廷成为了世界第三大大豆生产国,但化学物质的滥用并未被限于大豆、棉花和玉米领域,他们已经污染家庭、教室和饮用水。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科学家们提出警告,南美洲国家滥用化学物质使民众的健康问题日趋恶化。 阿根廷,欲哭无泪!!! 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重视转基因的危害,并且还在大量进口美国,阿根廷的大豆和玉米等转基因作物。农业部可以不为国人及后代的健康负责,因为他们有特供,可我们自己应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阿根廷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每一个中国人,为了龙的传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地传下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阿根廷的现实公展在世人的面前。把这篇文章传到每一位中国人的手机里,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我们的使命! ...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704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英国自然杂志披露草甘膦除草剂可能为致癌物(附英文报道)
热度 1 蒋高明 2015-4-8 07:28
英国出版的《自然》今日不得不公布这样一个真相: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机构宣布草甘膦为很可能的致癌物。 癌症研究国际局【 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最近发表评估报告将 草甘膦归类为 2A 级别的致癌物( 1 级为绝对致癌, 2A 为很可能致癌, 2B 为有可能致癌, 3 级为不确定, 4 级为很可能不致癌)。 癌症研究国际局注意到 草甘膦与小鼠和大鼠的肿瘤有联系,而人的细胞在暴露于草甘膦后出现 DNA 的损害,这是“机理上的证据”。 癌症研究国际局 报告的总结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 The Lancet Oncology 上。 这一结论当然会得到一些人的反对。孟山都 --- 草甘膦产品“ roundup ”的生产商 --- 就认为癌症研究国际局“挑剔”研究结果。对此,癌症研究国际局的答复是:我们主要看重经过同行评审的发表论文和政府报告,当然排除了一些工业界提交的研究。 草甘膦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杀草剂,因为转基因作物可耐受草甘膦,因此,草甘膦作为转基因作物的配套产品很受欢迎。 当然,草甘膦使用最多的美国目前也成为抗草甘膦超级野草最多的国家。而过去没把草甘膦看做致癌物的 美国环保局目前也正在对 草甘膦的安全性进行正式评估。 本文中文翻译摘自刘实先生的博客。 延伸阅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2vqui.html Widely used herbicide linked to cancer A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research arm declares glyphosate a probable carcinogen, Nature looks at the evidence. · Daniel Cressey 24 March 2015 Glyphosate, a chemical found in Monsanto's 'Roundup' herbicide product, has been declared 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The cancer-research arm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last week announced that glyphosate, the world’s most widely used herbicide, is 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1 But the assessment, by 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in Lyon, France, has been followed by an immediate backlash from industry groups. On 23 March, Robb Fraley,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at the agrochemical company Monsanto in St Louis, Missouri, which sells much of the world’s glyphosate, accused the IARC of “cherry picking” data. “We are outraged with this assessment,” he said in a statement . Nature explains the controversy. What does the IARC report say? The IARC regularly reviews the carcinogenicity of industrial chemicals, foodstuffs and even jobs. On 20 March, a panel of international experts convened by the agency reported the findings of a review of five agricultural chemicals in a class known as organophosphates. A summary of the study was published in The Lancet Oncology 1 . Related stories · Paper claiming GM link with tumours republished · A growing problem ·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pass benefits to weeds More related stories Two of the pesticides — tetrachlorvinphos and parathion — were rated as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or category 2B. Three — malathion, diazinon and glyphosate — were rated as “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labelled category 2A. Why should I care about glyphosate? Glyphosate is the world’s most widely produced herbicide, by volume. It is used extensively in agriculture and is also found in garden products in many countries. The chemical is an ingredient in Monsanto's weedkiller product Roundup, and glyphosate has become more popular with the increasing market share of crops that ar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to be tolerant to the herbicide. What evidence is there for a link between glyphosate and cancer? The IARC review notes that there is limited evidence for a link to cancer in humans. Although sever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eople who work with the herbicide seem to be at increased risk of a cancer type called non-Hodgkin lymphoma, the report notes that a separate huge US study, the Agricultural Health Study , found no link to non-Hodgkin lymphomas. That study followed thousands of farmers and looked at whether they had increased risk of cancer. But other evidence, including from animal studies, led the IARC to its ‘probably carcinogenic’ classification. Glyphosate has been linked to tumours in mice and rats — and there is also what the IARC classifies as ‘mechanistic evidence’, such as DNA damage to human cells from exposure to glyphosate. Kathryn Guyton, a senior toxicologist in the monographs programme at the IARC and one of the authors of the study, says, “In the case of glyphosate, because the evidence in experimental animals was sufficient and the evidence in humans was limited, that would put the agent into group 2A.” But not everyone agrees? An industry group of agrochemical companies called the Glyphosate Task Force said that the agency’s evaluation “demonstrates serious deficiencies in terms of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and the overall conclusion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all regulatory reviews concerning glyphosate’s safety profile”. Monsanto — a member of the task force — said that relevant scientific data that showed no risk was excluded from the review, and the IARC “purposefully disregarded dozens of scientific studies”, specifically genetic toxicity studies. But Guyton strongly defends the IARC process and insists that there is a set of clear rules that lays out which studies can be considered by the experts convened by the IARC. These are broadly limited to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s and government reports, leading to the rejection of a number of industry-submitted studies. Some academic scientists have sounded notes of caution over the IARC report. Oliver Jones, an analytical chemist at RMIT University in Melbourne, told the Science Media Centre in London : “IARC evaluations are usually very good, but to me the evidence cited here appears a bit thin.” He added: “From a personal perspective, I am a vegetarian so I eat a lot of vegetables and I’m not worried by this report.” Doesn’t just about everything cause cancer if you look hard enough? The IARC classifies compounds on a scale of decreasing certainty: group 1 is for agents that are definite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2A, 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2B,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3, not classifiable; and 4, probably not carcinogenic to humans. Monsanto said in its statement, “IARC has classified numerous everyday items in Category 2 including coffee, cell phones , aloe vera extract and pickled vegetables, as well as professions such as a barber and fry cook.” But the IARC classified most of these items at the less dangerous 2B level, whereas glyphosate is in the 'probably carcinogenic' 2A category. Of Monsanto's list, only emissions from high-temperature frying and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experienced as a barber are rated as 2A. What happens next? It is not part of the IARC’s process to quantify any increased risk of cancer due to a chemical, or to recommend a safe exposure level, although its studies can be influential. Rather, regulatory agencies around the world will have to decide what to do with the agency’s finding.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is currently conducting a formal review of the safety of glyphosate (which it does not consider carcinogenic in humans) and said that it would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IARC study. Journal name: Nature DOI: doi:10.1038/nature.2015.17181 References 1. Guyton, K. Z. et al. Lancet Oncol. http://dx.doi.org/10.1016/S1470-2045(15)70134-8 ( 2015 ). Show context Related stories and links From nature.com · Paper claiming GM link with tumours republished 24 June 2014 · A growing problem 11 June 2014 ·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pass benefits to weeds 16 August 2013 · Blogpost: International agency declares diesel exhaust carcinogenic From elsewhere · IARC finding on glyphosate and other pesticides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15)70134-8/abstract News Switch to Standard View Switch to Enhanced View Carcinogenicity of tetrachlorvinphos, parathion, malathion, diazinon, and glyphosate Kathryn Z Guyton x Kathryn Z Guyton Search for articles by this author Affiliations , Dana Loomis x Dana Loomis Search for articles by this author Affiliations , Yann Grosse x Yann Grosse Search for articles by this author Affiliations , Fatiha El Ghissassi x Fatiha El Ghissassi Search for articles by this author Affiliations , Lamia Benbrahim-Tallaa x Lamia Benbrahim-Tallaa Search for articles by this author Affiliations , Neela Guha x Neela Guha Search for articles by this author Affiliations , Chiara Scoccianti x Chiara Scoccianti Search for articles by this author Affiliations , Heidi Mattock x Heidi Mattock Search for articles by this author Affiliations , Kurt Straif x Kurt Straif Search for articles by this author Affiliations , on behalf of 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Monograph Working Group, IARC, Lyon, France x on behalf of 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Monograph Working Group, IARC, Lyon, France Published Online: 20 March 2015 DOI: http://dx.doi.org/10.1016/S1470-2045(15)70134-8 Publication stage: In Press Corrected Proof Article Info Publication History Published Online: 20 March 2015 © 2015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Summary · Full Text · Tables and Figures · Images/Data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To view the full text, please login as a subscribed user or purchase a subscription . Click here to view the full text on ScienceDirect. In March, 2015, 17 experts from 11 countries met at 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Lyon, France) to assess the carcinogenicity of the organophosphate pesticides tetrachlorvinphos, parathion, malathion, diazinon, and glyphosate (table). These assessments will be published as volume 112 of the IARC Monographs. 1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752 次阅读|2 个评论
日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干净的?
热度 2 l14766 2015-3-25 10:09
如果干净指的是 公共卫生 ,那么可以从十七世纪算起。当时江户(东京)、京都、大阪等已经是人口四五十万的世界级大城市,政府采取了一列措施管理废弃物。粪便尿液等,学习中国的经验,用作肥料,不过当时中国城市人口不多,可以直接就地使用,而日本则是收集之后用船只运送到周边农村地区售卖,而且价格不低。1655年开始,江户政府禁止将生活垃圾倒入河流湖泊,继而有承包商开始收集生活垃圾,通过船舶堆填到Eitai Island(永代岛?),这项措施持续了两个世纪,而且在沼泽地堆填垃圾为江户开辟了很多新的土地。污水则是通过屋檐下方自建的沟渠排到护城河、自然河流等。出现的问题是例如粪便施肥造成霍乱,穷人能够获得的干净水源比较有限 当时日本的公共卫生状况应该是远好于欧洲的,中国可能也好于欧洲,主要是粪便施肥以及生活方式比较循环和朴素的原因,不过不好量化比较。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发生了几场霍乱,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1848年颁布公共卫生法案,城市环境逐渐改善。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开始接受欧洲的现代卫生观念如抽水马桶,而且很快做得比欧洲人好,虽然之后因为很多问题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发展迟缓,但是公共卫生的观念深入人心,故而日本这方面一直做得比较好。从日据时期的台湾和伪满洲国也可以看出当时日本人的卫生习惯远远好于中国人,当时很多留学日本和欧美的学者认为中国人体弱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脏乱,南京政府还曾经颁布《卫生运动宣传纲要》,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有过爱国卫生运动,可惜效果都不明显 如果指 环境污染的治理 ,那么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才比较乐观。P. J. Marcotullio et al(2005)以著名的Environmental Risk Transition理论比较分析了东京和纽约的环境情况, 这个理论将环境问题分为三个阶段,传统问题譬如干净水源供应、卫生条件等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降低;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即工业三废,会经历一个类似我们说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也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代环境问题,如温室气体排放,则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日趋严重。 日本的环境问题变迁中,这三个阶段重叠的比较多。明治维新之前,主要是传统问题,如缺乏干净水源、传染病,要注意的是纵轴只是一个相对值,其绝对值是低于西方国家的。明治维新之后,重工业得到发展,人口增长,环境问题被搁置,使得传统和工业发展环境问题并存。1900s-1950s初,工业的发展使得城市化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虽然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发展,但是因为战争等原因继而被破坏,故传统环境问题依然存在而工业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凸显。1950s-1970s初,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工业污染日趋严重,如其他答主举例的各种污染事件主要发生在这一时期。六十年代开始,公众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推动了系列相关法律的出台,七十年代初,日本经历经济转型,重工业被高新技术产业逐渐代替,此后日本工业污染问题大大改善。而日本也很早就意识到现代环境问题,从九十年代开始就关注温室气体并出台相关法律。 总的来说,日本民众的公共卫生和环境意识都比较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环境问题是政府“做”的,着手治理工业污染之后效果也非常明显。 S.B. Hanley (1987) Urban sanitation in preindustrial Japan. P. J. Marcotullio et al (2005) Globalization and urban environmental transitions: Comparison of New York’s and Tokyo’s experiences 搬运自知乎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058924/answer/32040913
个人分类: 环境|5081 次阅读|2 个评论
环境污染,人人有份
zhaoxinggen 2015-3-4 11:15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史》前言 当代的生态问题,不在我这课题的研究范围之中。具体的生态问题及其应对的技术,更不在我的专业范围之内。可是,写完此书,我总算和生态的关系更为密切了,更何况,当代的生态问题之严重,大家都是知道的,因此,我不揣浅陋,结合古人和今人给我的这样那样的启发,还有我对某些地区生态状况所作的实地调查,对当前生态问题中最为突出、最为敏感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这里发表一些粗浅的意见,野叟曝言而已。 控制污染源 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当然首先是控制污染源。污染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产业污染,其中主要是工业污染;二是生活污染。这两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控制产业污染,政府有很大的责任,有关产业实体有很大责任。事实上,政府也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成效还是很大的,否则,局面会更加糟糕。在控制产业污染方面,民众也是有很大的责任的,只是许多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物质生活资料从原料开采,到生产、运输、销售、消费这一系列过程,除了消耗相关的资源以外,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人们对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会刺激这些产业的发展。相关物质生活资料的原料开采、生产、运输和销售乃至广告宣传等等,因为民众的需求而蓬蓬勃勃,产业污染就大规模增加了。因此,产业污染,我们实际上都有份的,都是有责任的。生活污染,则是消费本身造成的污染,当然也人人有份。因此,我们消费物质生活资料越多,带给环境的污染就越多,有产业污染,也有生活污染。 要减少污染源,就要控制我们的消费。那么,在这个方面,古人有没有给我们提供相关的思想资源呢? 古代社会,环境污染也是有的,主要是生活污染,当然远远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严重,还没有成为在大范围内的社会问题,也极少有人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可是,古人早就提出限制社会消费的主张,并且确实付诸实施。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控制社会消费呢?《管子 · 权修第三》云:“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不仅人君之欲无穷,而且是人人之欲无穷。白居易《策林二》之第二十六《养动植之物,以丰财用以致麟凤龟龙》云:“臣闻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他们认为,资源有限,所以,社会有必要控制人们的消费。古人是怎么控制社会消费的呢?首先是教化。教化就是宣传教育,这是儒家最为擅长的本事。其次是礼制。尚礼是儒家最为基本的特点。以礼制控制消费,早在先秦时期就是如此,统治者规定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不同消费标准,任何人不能够逾越。可是,教化和礼制,都没有收到显著的效果。关于世风奢侈、某些社会阶层越礼享受的感叹,在古籍中是常见的。当局限制社会消费的成功实例,还是有的。春秋时期,齐国有厚葬的风俗,木材、布帛消耗严重。怎么办呢?管仲就下令:重罚!违反标准丧葬,开棺戮尸,主丧者加罪。于是,齐国的风气,为之一变。 资源问题是当今另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其严重性,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一样,大概没有人会否认。这两大严重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人类的消费。因此,控制社会消费,其必要性如何,就不难理解了。 可是,最近数十年来,我们对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不仅与日俱增,且增长的速度迅猛,大量的消费早就逾越了理性。节俭早就被看成落伍甚至是另类的生活方式,被鄙视、被嘲笑,奢侈、豪华、高端的物质享受成了最为普遍的追求,宫廷、皇家、贵族、豪门之类的词语充斥世间。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资源消耗、匮乏乃至枯竭的严重性,竟然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消费欲望和消费行动的增长。这背后的原因到底何在?责任又何在? 在这样并不能让人乐观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来控制社会消费呢?首先当然是宣传教育。我们在宣传工作方面,一直做得非常成功,再说,现在传播那么发达,媒体的思想和行动也容易统一,所要宣传的是极为普通的道理,是符合全人类利益的观念,因此,在宣传这样的观念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缺乏足够的自信。至于古代以不同的社会阶层规定不同的消费权限,这是腐朽的等级制度的体现,尽管这样的做法,在封建社会灭亡以后还延续了很长时间,其思想残余至今还远远没有全部清除,但是,我们控制社会消费,绝不能也不可能采用类似的措施。管仲那样以酷政控制社会消费,当然也是不能行、不可行的。消费是经济行为,因此,控制社会消费,经济手段也是一个选择。例如,财产税、消费税、奢侈消费税等等税收,已经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实行。这些税目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控制社会消费。你消费比别人多的物质生活资料,这意味着你消耗了更多的资源、对环境造成了更多的污染,而资源和环境,则是全社会的,因此,你必须为此而付出代价。 生物治污 绿化治污。产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应该控制,但是,无法杜绝。有生命存在,污染源总是存在,总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在有效控制污染源的前提下,如何消除污染,包括消除积累在那里的污染?生物治污,是最好的选择之一。把生物治污和发展农林水产行业紧密结合起来,是最为理想的选择。社会也正是这样做的,成绩显著,但是,问题还是存在。 种植各类草木,当然是治理污染的有效措施。可是,某些农村地区的某些做法,就不无可以改进之处。有些地区,从农民手里收回土地,这些土地,有些就给别人造工厂,馀下的,就种树,以应对工厂的污染。于是,大片大片的农田变成了树林。如果环境资本按照树林的面积来计算,那么,这些地区,环境资本确实很雄厚了。可是,如果稍加分析,其缺陷是明显的: 1 ,造成火灾隐患。这些成片的树林,和村民住房密集区或者工厂距离太近,有的只相差几米,几乎就是连在一起。这些树,几乎都是樟树之类的冬青树,我做过实验,随便折下一根树枝,就很容易烧着。如果这些树林失火,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2 ,缺乏多样性。这些树的种类单一,看看似乎很好看,但是,这种缺乏多样性的种植,对消化有害气体,是很不利的。因为,不同的植物,对不同有害气体的消化,是不同的。工厂里跑出来的有害气体,是不同的,单一化的树林,如何能够对付它们呢? 3 ,农业被取代。农田被种树了,不能种作物了。由此引起的农民消费的某些变化,使污染相应地增加了。例如,农民本来用稻草做饭,现在稻草没有了,就烧煤气做饭。烧稻草等的污染厉害,还是烧煤气的污染厉害?此外,农业被取代,农业的治污功能,也就被消解了。如此造林,会导致环境的脆弱化。 因此,绿化治污,要充分利用空闲的地方,不宜大规模地在耕地上种植草木,农村地区尤其如此。此外,还要考虑草木的多样性,经济收益,以及安全等因素。总之,当事者应该有生态系统的整体思维。 农业治污。在某些农村地区,农业被取代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其消除污染的功能被消解了。种植农作物,人畜粪便、河泥甚至垃圾等是上好的有机肥料。现在不种田了,这些就统统成了污染源。在农业被取代的地区,一般来说,是工业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也是外来人口集中的地区。人口多,生活污染就多。最能够消除以粪便为主的生活污染的,就是农作物。在这些地区,农业被取代后,外来人口又激增,生活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如何消解?明代袁黄《了凡杂著劝农书》之《粪壤》第七批评某些地区:“猪羊皆散放,弃粪不收,殊为可惜”,且导致环境污染,“街道不净,地气多秽,井水多盐,使人清气日微,而浊气日盛。”当年大办农业的时候,人类的粪便等生活垃圾,都成了有机肥料,这些尚不足,还要饲养家禽家畜以积肥,还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到城镇装粪便作为肥料。 2 ,稻作地区的现代农业,是和排灌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业被取代了,排灌系统很快就消失了。排灌系统消失,而排污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其地的水道排污能力也就不存在了,结果会如何?因此,治理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恢复其部分农业活动,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发展部分都市农业,对拦截暴雨径流,有效应对城市内涝同样贡献巨大。 水生物治污。水域污染,在环境污染中,最为集中。如何治理水域污染,这也是世界性的难题。某个夏天,笔者亲眼看见村民在奉命打捞河中的水草,说是要清除水域的污染。这对应付卫生检查也许是有效的,但是,对清除水域的污染,所起到的效果,适得其反。事实是,正是这些水草,在消除这些水中的污染物,它们消除污染之功,在这个季节,要远远大于它们对水造成的污染。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深秋,这些水草即将凋零,其消解水中污染物的功能严重萎缩乃至消失的时候,把它们打捞上岸,以免它们在水中腐烂,污染河水。 河水污染厉害,水太肥了,水生植物容易滋长,包括蓝藻。一位专家对我说,蓝藻根本无法打捞,即使用蚊帐布制作成的网兜捕捞,它也会从细小的网眼中滑出去。另一位专家对我说,他做过实验,利用高速离心设备,欲将蓝藻从水中分离出来,结果证明:根本无法分离出来。其实,即使成功地把蓝藻等水生植物从水中捞出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的问题。病根在水,蓝藻或者其他水生植物疯长,仅仅是表征而已。 我们可以作试验来测定:在水边或者水中,种植哪些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既可以让这些水生植物高效地吸收水中的肥力,也就是消解水中的污染物,又可以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利益?可是,水生植物也有可能造成对水的循环污染:水生植物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而成长,其枝叶乃至躯体,又可能在水中腐烂,造成对水的污染,例如蓝藻就是如此。因此,除了用人工的方法,适时对水生植物作适当的处理外,在水中养殖水生动物,包括鱼类和贝类动物,也是必要的。这些水生动物,能够减少水生植物对水的污染,例如,鲢鱼和鳙鱼会大量食用蓝藻,草鱼更是吃水生植物的高手,笔者解剖草鱼发现,它甚至连青苔都吃。此外,水生动物还会直接消除某些进入水中的污染物,例如泔脚等厨房垃圾,甚至人畜的粪便等,从而减少水中的污染。旧时的江南农村,不少地区,村民淘米洗菜和刷马桶,都在同一条河,仅仅是相隔一段距离而言,而河水还是他们唯一的饮用水水源,他们的身体还不会因此致病,其重要原因,就是水生动植物消解了那些污染物,有效地保持了河水的质量。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即使不考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严重,固然远远超过旧时,污染物也和旧时大不相同。例如,洗发水、洗洁精、洁厕精等化学洗涤剂的广泛运用,使生活污水也对某些水生动植物具有了杀伤力。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水生动植物,都适合在所有的水域生长。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寻找能够适宜于其地水域的水生动植物,以消解污染的能力和经济收益这两个方面为主要指标来确定对品种的选择。例如,就江南地区而言,传统的水生植物如菱角、莲藕、茭白、鸡头米、芦苇、水杨树甚至水杉等等,传统的水生动物如各种鱼类、贝类等,都在可以实验种植或养殖的范围。在鱼类中,鲤鱼、黑鱼、鲇鱼和小龙虾等,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强,选择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 活水治污 我曾经听一位专家型的水利官员讲述有关水利方面的事务,他说,历史上,治水本事真正大的,是那些属于思想家类型的人,例如范仲淹、林则徐等。他们的“通江达海”治水思想, 适用古今。其实,“通江达海”的思想,不仅适用于治水,同样适用于治污。近来,那位水利官员正在推动苏州城区的 “自流活水工程”,置苏州城里的小河小浜于大江大湖的流域尺度进行研究,让他管理下的水域都活起来,以降解 污染。很明显,在当今治理环境污染的种种工程中,他率先把“通江达海”的治水思想,运用到了治污中来。 这位水利官员的思想和实践,和古人暗合。古代也有这样的思想和实践。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朱熹也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这些就是活水治污的思想。古人常有意识地把治水作为综合工程来对待,航运、生产、生活、防旱、防涝、防火、防盗、防疫、景观等等,综合设计,综合实施。其中关于防疫的内容,就是治污。宋代楼钥《慈溪县兴修水利记》云,慈溪县城内水流壅塞,雨水和秽污停滀,污染严重,“气壅不宣,多起疫疠”。经过濬修整治,污水等能够及时排出,“如人之身,气血滞郁,疢疹随生。医巧药良,导之流通,则举体和畅,精神自倍。”宋代姜容《州治濬河记》云,台州城“山阻江蹙,鳞集数万家,迫隘湫郁于其间,为河以导沟浍,使人脱沮洳,宅亢爽,风气宣泄,疾疠不生。”这些,都是活水治污的成功范例。 某些农村地区,排灌系统健全,条条河流和水田,编织成水网,其间都相通。一年有大半年的时间,每条河都有长流水进,都有长流水出。即使是村庄旁边的河,大量承受着人们的生活污染,也能够保持河水的质量,活水之功,决不可没。 如果没有流水排污,那么,其地所有污染,包括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等等,除了某些气化物通过气流排向天空外,其他的,都留在其地,对其地而言,很可能是不堪承受之重了。假如其地又是工业很发达的地区,又因为工业发达而外来人口众多,那么,其地的生态,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境况?因此,活水排污,也应该是我们治理污染的一条有效途径。 古人和今人,以及我实地调查所得,给我的启发还有很多,不仅仅限于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而已。可是,限于篇幅和体例,我不能多说了。希望读者在阅读我这本书的时候,能得到某些启发,形成自己的生态思想,进而和大家分享这些思想,以促进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 赵杏根 2013 年岁末于独墅湖畔 中国生态思想史 前 言 当代的生态问题,不在我这课题的研究范围之中。具体的生态问题及其应对的技术,更不在我的专业范围之内。可是,写完此书,我总算和生态的关系更为密切了,更何况,当代的生态问题之严重,大家都是知道的,因此,我不揣浅陋,结合古人和今人给我的这样那样的启发,还有我对某些地区生态状况所作的实地调查,对当前生态问题中最为突出、最为敏感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这里发表一些粗浅的意见,野叟曝言而已。 控制污染源 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当然首先是控制污染源。污染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产业污染,其中主要是工业污染;二是生活污染。这两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控制产业污染,政府有很大的责任,有关产业实体有很大责任。事实上,政府也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成效还是很大的,否则,局面会更加糟糕。在控制产业污染方面,民众也是有很大的责任的,只是许多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物质生活资料从原料开采,到生产、运输、销售、消费这一系列过程,除了消耗相关的资源以外,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人们对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会刺激这些产业的发展。相关物质生活资料的原料开采、生产、运输和销售乃至广告宣传等等,因为民众的需求而蓬蓬勃勃,产业污染就大规模增加了。因此,产业污染,我们实际上都有份的,都是有责任的。生活污染,则是消费本身造成的污染,当然也人人有份。因此,我们消费物质生活资料越多,带给环境的污染就越多,有产业污染,也有生活污染。 要减少污染源,就要控制我们的消费。那么,在这个方面,古人有没有给我们提供相关的思想资源呢? 古代社会,环境污染也是有的,主要是生活污染,当然远远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严重,还没有成为在大范围内的社会问题,也极少有人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可是,古人早就提出限制社会消费的主张,并且确实付诸实施。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控制社会消费呢?《管子 · 权修第三》云:“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不仅人君之欲无穷,而且是人人之欲无穷。白居易《策林二》之第二十六《养动植之物,以丰财用以致麟凤龟龙》云:“臣闻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他们认为,资源有限,所以,社会有必要控制人们的消费。古人是怎么控制社会消费的呢?首先是教化。教化就是宣传教育,这是儒家最为擅长的本事。其次是礼制。尚礼是儒家最为基本的特点。以礼制控制消费,早在先秦时期就是如此,统治者规定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不同消费标准,任何人不能够逾越。可是,教化和礼制,都没有收到显著的效果。关于世风奢侈、某些社会阶层越礼享受的感叹,在古籍中是常见的。当局限制社会消费的成功实例,还是有的。春秋时期,齐国有厚葬的风俗,木材、布帛消耗严重。怎么办呢?管仲就下令:重罚!违反标准丧葬,开棺戮尸,主丧者加罪。于是,齐国的风气,为之一变。 资源问题是当今另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其严重性,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一样,大概没有人会否认。这两大严重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人类的消费。因此,控制社会消费,其必要性如何,就不难理解了。 可是,最近数十年来,我们对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不仅与日俱增,且增长的速度迅猛,大量的消费早就逾越了理性。节俭早就被看成落伍甚至是另类的生活方式,被鄙视、被嘲笑,奢侈、豪华、高端的物质享受成了最为普遍的追求,宫廷、皇家、贵族、豪门之类的词语充斥世间。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资源消耗、匮乏乃至枯竭的严重性,竟然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消费欲望和消费行动的增长。这背后的原因到底何在?责任又何在? 在这样并不能让人乐观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来控制社会消费呢?首先当然是宣传教育。我们在宣传工作方面,一直做得非常成功,再说,现在传播那么发达,媒体的思想和行动也容易统一,所要宣传的是极为普通的道理,是符合全人类利益的观念,因此,在宣传这样的观念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缺乏足够的自信。至于古代以不同的社会阶层规定不同的消费权限,这是腐朽的等级制度的体现,尽管这样的做法,在封建社会灭亡以后还延续了很长时间,其思想残余至今还远远没有全部清除,但是,我们控制社会消费,绝不能也不可能采用类似的措施。管仲那样以酷政控制社会消费,当然也是不能行、不可行的。消费是经济行为,因此,控制社会消费,经济手段也是一个选择。例如,财产税、消费税、奢侈消费税等等税收,已经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实行。这些税目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控制社会消费。你消费比别人多的物质生活资料,这意味着你消耗了更多的资源、对环境造成了更多的污染,而资源和环境,则是全社会的,因此,你必须为此而付出代价。 生物治污 绿化治污。产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应该控制,但是,无法杜绝。有生命存在,污染源总是存在,总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在有效控制污染源的前提下,如何消除污染,包括消除积累在那里的污染?生物治污,是最好的选择之一。把生物治污和发展农林水产行业紧密结合起来,是最为理想的选择。社会也正是这样做的,成绩显著,但是,问题还是存在。 种植各类草木,当然是治理污染的有效措施。可是,某些农村地区的某些做法,就不无可以改进之处。有些地区,从农民手里收回土地,这些土地,有些就给别人造工厂,馀下的,就种树,以应对工厂的污染。于是,大片大片的农田变成了树林。如果环境资本按照树林的面积来计算,那么,这些地区,环境资本确实很雄厚了。可是,如果稍加分析,其缺陷是明显的: 1 ,造成火灾隐患。这些成片的树林,和村民住房密集区或者工厂距离太近,有的只相差几米,几乎就是连在一起。这些树,几乎都是樟树之类的冬青树,我做过实验,随便折下一根树枝,就很容易烧着。如果这些树林失火,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2 ,缺乏多样性。这些树的种类单一,看看似乎很好看,但是,这种缺乏多样性的种植,对消化有害气体,是很不利的。因为,不同的植物,对不同有害气体的消化,是不同的。工厂里跑出来的有害气体,是不同的,单一化的树林,如何能够对付它们呢? 3 ,农业被取代。农田被种树了,不能种作物了。由此引起的农民消费的某些变化,使污染相应地增加了。例如,农民本来用稻草做饭,现在稻草没有了,就烧煤气做饭。烧稻草等的污染厉害,还是烧煤气的污染厉害?此外,农业被取代,农业的治污功能,也就被消解了。如此造林,会导致环境的脆弱化。 因此,绿化治污,要充分利用空闲的地方,不宜大规模地在耕地上种植草木,农村地区尤其如此。此外,还要考虑草木的多样性,经济收益,以及安全等因素。总之,当事者应该有生态系统的整体思维。 农业治污。在某些农村地区,农业被取代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其消除污染的功能被消解了。种植农作物,人畜粪便、河泥甚至垃圾等是上好的有机肥料。现在不种田了,这些就统统成了污染源。在农业被取代的地区,一般来说,是工业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也是外来人口集中的地区。人口多,生活污染就多。最能够消除以粪便为主的生活污染的,就是农作物。在这些地区,农业被取代后,外来人口又激增,生活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如何消解?明代袁黄《了凡杂著劝农书》之《粪壤》第七批评某些地区:“猪羊皆散放,弃粪不收,殊为可惜”,且导致环境污染,“街道不净,地气多秽,井水多盐,使人清气日微,而浊气日盛。”当年大办农业的时候,人类的粪便等生活垃圾,都成了有机肥料,这些尚不足,还要饲养家禽家畜以积肥,还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到城镇装粪便作为肥料。 2 ,稻作地区的现代农业,是和排灌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业被取代了,排灌系统很快就消失了。排灌系统消失,而排污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其地的水道排污能力也就不存在了,结果会如何?因此,治理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恢复其部分农业活动,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发展部分都市农业,对拦截暴雨径流,有效应对城市内涝同样贡献巨大。 水生物治污。水域污染,在环境污染中,最为集中。如何治理水域污染,这也是世界性的难题。某个夏天,笔者亲眼看见村民在奉命打捞河中的水草,说是要清除水域的污染。这对应付卫生检查也许是有效的,但是,对清除水域的污染,所起到的效果,适得其反。事实是,正是这些水草,在消除这些水中的污染物,它们消除污染之功,在这个季节,要远远大于它们对水造成的污染。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深秋,这些水草即将凋零,其消解水中污染物的功能严重萎缩乃至消失的时候,把它们打捞上岸,以免它们在水中腐烂,污染河水。 河水污染厉害,水太肥了,水生植物容易滋长,包括蓝藻。一位专家对我说,蓝藻根本无法打捞,即使用蚊帐布制作成的网兜捕捞,它也会从细小的网眼中滑出去。另一位专家对我说,他做过实验,利用高速离心设备,欲将蓝藻从水中分离出来,结果证明:根本无法分离出来。其实,即使成功地把蓝藻等水生植物从水中捞出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的问题。病根在水,蓝藻或者其他水生植物疯长,仅仅是表征而已。 我们可以作试验来测定:在水边或者水中,种植哪些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既可以让这些水生植物高效地吸收水中的肥力,也就是消解水中的污染物,又可以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利益?可是,水生植物也有可能造成对水的循环污染:水生植物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而成长,其枝叶乃至躯体,又可能在水中腐烂,造成对水的污染,例如蓝藻就是如此。因此,除了用人工的方法,适时对水生植物作适当的处理外,在水中养殖水生动物,包括鱼类和贝类动物,也是必要的。这些水生动物,能够减少水生植物对水的污染,例如,鲢鱼和鳙鱼会大量食用蓝藻,草鱼更是吃水生植物的高手,笔者解剖草鱼发现,它甚至连青苔都吃。此外,水生动物还会直接消除某些进入水中的污染物,例如泔脚等厨房垃圾,甚至人畜的粪便等,从而减少水中的污染。旧时的江南农村,不少地区,村民淘米洗菜和刷马桶,都在同一条河,仅仅是相隔一段距离而言,而河水还是他们唯一的饮用水水源,他们的身体还不会因此致病,其重要原因,就是水生动植物消解了那些污染物,有效地保持了河水的质量。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即使不考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严重,固然远远超过旧时,污染物也和旧时大不相同。例如,洗发水、洗洁精、洁厕精等化学洗涤剂的广泛运用,使生活污水也对某些水生动植物具有了杀伤力。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水生动植物,都适合在所有的水域生长。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寻找能够适宜于其地水域的水生动植物,以消解污染的能力和经济收益这两个方面为主要指标来确定对品种的选择。例如,就江南地区而言,传统的水生植物如菱角、莲藕、茭白、鸡头米、芦苇、水杨树甚至水杉等等,传统的水生动物如各种鱼类、贝类等,都在可以实验种植或养殖的范围。在鱼类中,鲤鱼、黑鱼、鲇鱼和小龙虾等,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强,选择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 活水治污 我曾经听一位专家型的水利官员讲述有关水利方面的事务,他说,历史上,治水本事真正大的,是那些属于思想家类型的人,例如范仲淹、林则徐等。他们的“通江达海”治水思想, 适用古今。其实,“通江达海”的思想,不仅适用于治水,同样适用于治污。近来,那位水利官员正在推动苏州城区的 “自流活水工程”,置苏州城里的小河小浜于大江大湖的流域尺度进行研究,让他管理下的水域都活起来,以降解 污染。很明显,在当今治理环境污染的种种工程中,他率先把“通江达海”的治水思想,运用到了治污中来。 这位水利官员的思想和实践,和古人暗合。古代也有这样的思想和实践。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朱熹也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这些就是活水治污的思想。古人常有意识地把治水作为综合工程来对待,航运、生产、生活、防旱、防涝、防火、防盗、防疫、景观等等,综合设计,综合实施。其中关于防疫的内容,就是治污。宋代楼钥《慈溪县兴修水利记》云,慈溪县城内水流壅塞,雨水和秽污停滀,污染严重,“气壅不宣,多起疫疠”。经过濬修整治,污水等能够及时排出,“如人之身,气血滞郁,疢疹随生。医巧药良,导之流通,则举体和畅,精神自倍。”宋代姜容《州治濬河记》云,台州城“山阻江蹙,鳞集数万家,迫隘湫郁于其间,为河以导沟浍,使人脱沮洳,宅亢爽,风气宣泄,疾疠不生。”这些,都是活水治污的成功范例。 某些农村地区,排灌系统健全,条条河流和水田,编织成水网,其间都相通。一年有大半年的时间,每条河都有长流水进,都有长流水出。即使是村庄旁边的河,大量承受着人们的生活污染,也能够保持河水的质量,活水之功,决不可没。 如果没有流水排污,那么,其地所有污染,包括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等等,除了某些气化物通过气流排向天空外,其他的,都留在其地,对其地而言,很可能是不堪承受之重了。假如其地又是工业很发达的地区,又因为工业发达而外来人口众多,那么,其地的生态,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境况?因此,活水排污,也应该是我们治理污染的一条有效途径。 古人和今人,以及我实地调查所得,给我的启发还有很多,不仅仅限于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而已。可是,限于篇幅和体例,我不能多说了。希望读者在阅读我这本书的时候,能得到某些启发,形成自己的生态思想,进而和大家分享这些思想,以促进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污染,人人有份,改善环境,人人有责。 赵杏根 2013 年岁末于独墅湖畔
32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假如我是工会主席
zhaoxinggen 2015-2-11 12:16
假如我是工会主席 假如我是工会主席,我…… 且慢,哪一级别的工会主席呢?全国总工会主席?还是省、市工会的主席?如果这样想,有人会说我想抢班夺权,有人会骂我官迷。当然,话得说回来,如果真的让我当,也未必比现任差到哪里去。不过,我就低调一点吧,还是按照体制内的规矩来。我是教授,按照规定,教授至少相当于行政的副处级,我想当个乡镇一级的工会主席,那是个副科级的岗位,这还是说得通的吧。 当代乡镇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受到企业几乎是决定性的影响,不管是正面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因此,我很想了解企业,可是,我又无法了解企业,甚至根本进不了企业的门。我走到某个企业的门口,保安就警惕地问:“你想怎么样?”如果我说想看看企业,那么,保安就断然拒绝。当年伦敦的企业没有这一招,那个德国人才得以通过详尽的调查研究,写出了一部对世界有很大影响的不朽名著。企业有企业的规矩,我也理解。可是,这样一来,就存在这样的可能:企业围墙之内的任何事情,外人不得而知。如果是好事情,正常的事情,外人不知道也罢,不好的事情呢?会有不好的事情吗?这还用回答吗? 如果我是乡镇工会主席,那么,我当然就可以进入该乡镇的所有企业调查研究。首先,我会严格按照《劳动法》来核查该企业。例如,劳动环境是否符合规定?劳动保护设施和措施是否到位?员工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是否达到标准?如果有不当的地方,我会督促该企业整改。如果企业不整改,我会采取相应的行动。其次,我会动员员工,为企业的兴旺尽心尽力,我也会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再次,我会做相应的工作,健全工会组织,建设企业文化。还有,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尽管不是工会主席管的事情,我也会留意,例如,污染问题。我老家附近,至少有两家企业,污染厉害。我几次想进去看看他们的大致工艺流程,看看是不是可以加以改进,以减少污染,当然被拒绝了。我如果是乡镇工会主席,就可以进去了解,就可以请教我相关的专家朋友,让他们想办法,改进工艺,减少污染,说不定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益。 谁都说工人阶级重要。乡镇由农民转化而成的工人队伍,应该也属于工人阶级吧?他们的生产、生活的实际状况如何?现在到处都说法治,这当然是对的。《劳动法》关系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我觉得,《劳动法》的落实情况如何,是最为应该关注的事情。在实施《劳动法》的过程中,责任最大的角色,就是基层政府的工会主席。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这里,《劳动法》落实得很好了啊!你如果不信,我们获得了三次先进,五次表彰,八次报道,经过了 10 次检查,结果都是全优!锦旗、奖状、证书、报刊、名公巨卿题词墨宝都在,你可以检查验看。作为新任乡镇工会主席的我,根本不会看这些,还是会到企业和工人群众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作全面的、详尽的调查研究。 新年里,看了许多网络焰火,有趣归有趣,但是终究只是焰火而已。有职权可以干实事的,多干些实事吧。我们无职无权的,所能够做的,也就是 PUSH 一下而已。 乡镇工会主席委屈了,说你为什么只是 PUSH 乡镇工会主席呢?某士人与和尚辩论,说是要像韩愈那样辟佛。和尚说,韩愈有资格辟佛,你没有资格辟佛。士人说,我没有资格辟佛,总有资格辟你和尚吧。
4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停办豫园灯会等三大新年民俗灯会:过度消费导致雾霾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11 06:03
上海停办豫园灯会等三大新年民俗灯会:过度消费导致雾霾 杨学祥 中新社上海1月10日电(记者 李佳佳) 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10日正式发布公告称,将停止举办2015年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在这之前,“豫园灯会”已举办了20年。   不仅如此,除“豫园灯会”外,今年的松江方塔园元宵灯会、嘉定古猗园元宵灯会也确定停办。安全因素是停办的主要原因。这为如火如荼的假日经济敲响了警钟。   应急管理专家陈安教授最近指出,中国一向不缺乏管理大规模人群流动的经验,正如朝鲜的大规模团体操表演之后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就将人群完全疏散出体育场一样。如果最终出现了踩踏拥挤事件,那只能说是之前那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们并没有采取,而所以没有采取,因为级别还不到启动这类举措的地步。其实,国内外关于大规模人群管理的绝招都没有什么特异的,无非信息提前传送、控制进场人数而已,当事件发生之后再做的应急,基本都束手无策,看着事情按照它内在的逻辑发生而毫无办法。上海外滩如此,北京密云灯会如此,德国音乐节也一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856144.html 管理部门对人流密集程度的估计严重失误,高级别的应急预案没有启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7597.html 我在2011年指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让3亿人在短短的7天内集中旅游,这对景点接收、旅馆接待、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都会形成人为的巨大压力。一年二次的国庆游和春节游,不过是14天的火爆,为什么不能把节日长假变为轮流休假,把14天的压力分散到365天,让各行各业从容面对,合理布局? 长假旅游人满为患,道路拥堵的代价过于惨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94421.html 名博姚鸿恩认为,政府部门至少应该在如下三个方面高度重视、具体落实。其一,加强宣传,措施到位。其二,推广“心肺复苏急救”培训。其三,尽力减少人群拥堵。除了在节假日尽量举行多样化的活动以分散人流外,我觉得,应该从今年开始,坚决取消国庆长假。国庆长假,景点人山人海,存在拥堵踩踏风险。此外,也增加车祸概率。有一年国庆长假期间,竟然有近八百人死于车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4d98d0102vcxj.html?tj=1 美国著名“人群安全管理”专家韦特墨(Paul Wertheimer)对新浪观察员表示,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举凡宗教庆典、摇滚乐会、游行嘉年华等,“只要人群密度达到临界点,也就是一平方米内超过7人、灯光不足、视线昏暗、信息错误、且所有人处于站立状态、灾难就可能到来——而目前看来,上海的悲剧几乎吻合所有条件。” http://news.sina.com.cn/w/zg/gjzt/2015-01-05/1348 沪踩踏事故的主因是“错误的人群管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6712.html 2014年9月29日我对旅游业提出了警告:旅游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相对平静的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得到22年的稳定增长。但是,在灾害多发的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低温冻害、飓风台风、病毒疫情接连发生,重创了全球的旅游业。旅游业面临极端自然灾害的风险,不安全因素将重创旅游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795.html 商业竞争导致的压低运营成本使忽视安全风险成为必然,中国的旅游业也面临同样的处境:旅游点节假日人满为患,相关部门片面争取旅游人数而忽视相关的风险预警和管理。如果在人流密度超常风险增大时及时疏通人流,踩踏事件本可以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5519.html 本来,假日经济就是带险运行。上海已举办20年豫园民俗灯会今年取消,表明上海已经对假日经济做出理智的反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7973.html 长假旅游已经人满为患,大型活动更增大了安全风险。不仅如此,超豪华场景和超密度人流也带来交通拥堵、环境质量降低、能源浪费和过量温室气体排放。北京和上海等地的雾霾天气逐年增多就是证据。 中国雾霾的逐年加重与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有关。 安全因素、雾霾和环境污染将迫使中国消费进入正常轨道,市场经济要遵从价值规律,过度依赖人为拉动将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 上海踩踏事件仅仅是一个危险信号。 自然灾害频发高发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风险。 雾霾围城 上海两日未解困 发布日期:2015-01-10 13: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1月10日电 (李姝徵)上海10日再陷重度空气污染。雾霾围城已两日,当地环保部门不得不启动重污染应急方案。 自9日早晨开始,受上游颗粒物输送影响,PM2.5(细颗粒物)浓度持续走高,雾霾“潜入”申城,上海中心气象台当日14时43分拉响雾霾黄色预警。 由于天气静稳,扩散条件不利,9日夜间至10日凌晨,污染物浓度继续攀升,10日凌晨,PM2.5作为此波污染的元凶,每小时浓度已突破200微克每立方米。6时AQI(空气质量指数)达267,属五级重度污染,申城继续遭雾霾围困。 上海环保部门10日8时发布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建议暂停重大群众性体育赛事。此外,上海官方多部门联动,启动Ⅳ级应急响应措施;加大道路保洁频次、秸秆禁烧、建筑工地加强洒水等。 当日天气晴朗,阳光却不明媚,受雾霾影响,城市有些“发黄”。申城街景“灰纱轻笼”,略显“朦胧”,行人步履匆匆,或佩戴口罩,或用围巾掩住口鼻。 堪称“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1日正式施行,在“重拳出击”下,市民期许雾霾靠“风”吹的情形会改观。(完) 原标题:雾霾围城 上海两日未解困 【编辑:金婉】 http://news.jwb.com.cn/art/2015/1/10/art_247_5260154.html 北京下周一至周三将持续出现重度污染 2015年01月10日17:14 法制晚报   法制晚报讯(记者 耿学清) 记者从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根据监测预报分析,1月12-14日,北京市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空气静稳,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将持续出现重度污染状态。为减缓大气污染物积累,今天17时提前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要求各成员单位提早采取应急减排措施,住建部门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控制,市政市容部门做好道路清扫保洁,区县对辖区内各项应急措施落实加强督促检查,排污单位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做好健康防护。 (原标题:北京首次提前一天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 文章关键词: 雾霾 空气污染 http://news.sina.com.cn/c/2015-01-10/171431384333.shtml “三九天”遭遇“雾霾天”哈尔滨空气质量指数达重度污染 http://www.jxnews.com.cn 2015-01-09 20:32:46 来源:来源: 编辑:邱虎 作者:   东北网1月9日讯(记者刘嘉)从1月8日15点开始,哈尔滨市出现重度雾霾天气。1月9日16点,哈尔滨市12处空气质量监测点数据显示PM2.5浓度为182微克/立方米,是平日的2倍多。   记者了解到,9日是“三九”第一天,截止16点,12处空气质量监测点中,只有阿城会宁监测点数据显示为147,属于轻度污染,其余全部在200以上,首要污染物为PM2.5。据气象专家介绍,由于我省近期冷空气势力减弱,没有雨雪作用,大风天气减少,低层大气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不利于空气流通和污染物扩散,加之大气低空容易出现逆温层,空气中的污染物逐渐积聚形成霾,造成了雾霾天气卷土重来。   气象专家提醒,雾霾天气应尽量减少室外暴露时间,减少开窗;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相对较高,年老体弱者、心血管及呼吸道疾病患者以及幼儿应减少外出,外出最好戴上口罩;驾驶人员要小心驾驶。 http://news.jxnews.com.cn/system/2015/01/09/013550690.shtml 一月初烟台市区空气质量污染严重 雾霾持续24小时 2015年01月10日08:57 来源:大众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一月初烟台市区空气质量污染严重 雾霾持续24小时   (YMG记者徐峰 通讯员张勇)昨日,记者从烟台芝罘区疾控中心了解到,新年伊始,第一周港城的雾霾天持续时长已达到24小时,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怎样在雾霾天做好防护成为市民的首要任务。   据芝罘区疾控中心介绍,从市区一月初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情况来看,市区空气质量指数(AQI)已连续24小时超过200,平均值为262,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五级,呈严重污染状态。 http://energy.people.com.cn/n/2015/0110/c71661-26360370.html 每三天就有一天是雾霾天 2015-01-09 19:09:44 来源: 齐鲁晚报(济南) 本报1月8日讯(记者 孙婷婷 通讯员 杨学斌) 2014年的天气舞台,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等多个天气气候出现历史极值。此外,德城区出现48次雾霾天气过程,全年近130天是雾霾天气。 降水逐年减少,气温逐年升高,是德州近几年以来天气变化的总趋势。2014年,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4.4℃,较常年偏高1.2℃,为195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12月份平均气温为-0.2摄氏度,较常年偏高0.3摄氏度。全年降水近十年最少,部分地区出现旱情。2014年全市平均降水量370毫米,较常年偏少29.2%,为2002年以来最少值,主汛期(6-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201.8毫米,是自1951年以来的第四少雨年份。 与降水量同样降低的,还有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298.4小时,较常年偏少190.5小时,是自1951年以来第七低值年份。德州市气象局气象专家介绍,降水减少后,晴天相对应较多,按照常理日照时数会增多,但是低云量天气以及雾霾天气增多,加上污染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增多等因素,致使年日照时数减少。 雾霾依旧是2014年天气舞台上不得不说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德城区出现48次雾霾天气过程,近130天雾霾天气,平均三天中就有一天是雾霾天,并经常出现中度到重度空气污染。“德州地区的雾霾天气主要集中在1月份、3月份以及12月份,但逐渐呈现全年分布的趋势,雾霾天逐年增多。”气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作者:孙婷婷 杨学斌 (来源:齐鲁晚报) netease 本文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http://news.163.com/15/0109/19/AFHQHOM800014AED.html 上海停办豫园灯会等三大新年民俗灯会 2015年01月10日20:01 中国新闻网 2,062   中新社上海1月10日电(记者 李佳佳) 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10日正式发布公告称,将停止举办2015年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在这之前,“豫园灯会”已举办了20年。   不仅如此,除“豫园灯会”外,今年的松江方塔园元宵灯会、嘉定古猗园元宵灯会也确定停办。安全因素是停办的主要原因。   过年到豫园看灯会、走一走九曲桥已成为不少上海人的一种习惯,今年,他们不得不作别这一不成文的习俗。   “豫园灯会”占地5.3公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在具有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风格的豫园商城举行。2010年,“豫园灯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于当年8月正式被国家文化部授牌。   每年“豫园灯会”期间,大量市民与游客齐聚豫园九曲桥附近,整个豫园人山人海。2013年,“豫园灯会”在春节长假7天和元宵前后3天的赏灯客流分别突破300万人次和150万人次,一度成为华东地区新春佳节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作为主办方,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在当天的公告中表示,随着旅游业和旅游消费不断上升,豫园商城已呈现大客流状态。为了积极应对不断增长的大客流,营造更为安全的旅游购物环境,其需对已经举办了20年的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在安全运营和设施等方面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评估和完善。对于停办“豫园灯会”,主办方给出的理由是出于“安全和管理等综合因素”的考量。   外滩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上海多个区县紧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一批正在开展或即将举办的大型活动被紧急叫停。对此,上海市民感到遗憾惋惜,很多人虽能理解但也希望在加强安保的同时不要减淡农历新春的年味儿。(完) (原标题:上海停办“豫园灯会”等三大新年民俗灯会) 编辑:SN146 文章关键词: 豫园灯会 http://news.sina.com.cn/c/2015-01-10/200131384480.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40 次阅读|2 个评论
谁来管管洋垃圾?
热度 2 蒋高明 2015-1-4 19:19
蒋高明 去年底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笔者遇到一位来自环保部的官员,跟他闲聊起来,提到了我非常关心的白色污染和洋垃圾问题。我问那位领导,洋垃圾该那个部门管呢?因为不属于他分管,该领导竟然没有办法回答我,就含糊地说了一声,可能有进口许可证吧。今天再读到下面新华社发的洋垃圾的问题,更引起了我的关注乃至愤慨。我从8年前就关注洋垃圾,本来以为这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呼声的提高解决了,不料却是愈演愈烈了。笔者想要问的问题是:一,谁来管洋垃圾呢?二,谁给洋垃圾发的进口批条?三,洋垃圾在中国处理带来的GDP相对于国土环境污染,孰轻孰重?四,谁有本事将中国的垃圾出口到欧、美、澳、日、韩去?五,人家不要的垃圾,中国为什么就变成了洋垃圾倾倒地呢? 本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alvyongyan 原标题:中国遭万亿吨剧毒洋垃圾围城医疗针头被孩子当成玩具 【很多人都知道什么是垃圾,可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洋垃圾是什么,洋垃圾又分为多少种,进入我国又需要什么手续。一个名叫王久良的摄影师前后用了三年时间,对中国沿海多个省份进行了调查,发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进口洋垃圾的内幕。】 “洋垃圾”分拣厂工人关节肿大无法伸直医疗针头被孩子当成玩具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生态中心垃圾回收部,每天都有大量的居民垃圾在这里经过分类筛选,回收利用。回收部门经理丹尼尔称,如果是塑料(8585, 200.00, 2.39%),那 无疑会流向中国市场。因为中国的市场太好了。中国的买主能出别人两倍以上的价钱。 纪录片《塑料王国》的导演王久良通过追踪拍摄发现,每年进入中国的塑料垃圾远不止来自美国一家,这些垃圾最终都进入到了大大小小的废塑料回收厂。 王久良:从东北到华北到华东,到华南,整个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每省份都有一些大型的、相对集中的废塑料产区,更何况还有数不清的分散小厂。所以我就感受到首先这不单单是一个环境问题,而且是一个很大的产业的问题。 在国内一个沿海地区,王久良拍摄到一个废塑料园区,当地的一位塑料分拣厂的老板老郁说,全干得是洋垃圾,全国各地都有塑料市场,谁也灭绝不了它。虽然说是垃圾,它能利用上,它能让农民创造了财富,你也不能说它不好。 由于长期人工分拣废塑料,很多工人成为识别塑料种类的行家。 老郁:这个东西很杂,有几十种,几百种,甚至上千种。什么是聚酯,什么是聚氯,什么是S(塑料),什么是苯,什么是聚甲醛,经过点火看烟,闻味辨别出来。比如聚氯,你看一点火它就发黑了,离开火就灭了,一种不好闻的气味。 长期人工分拣废塑料让很多工人成为识别塑料种类的行家 厂里的工人是来自附近村庄的农民,大部分为妇女。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超过了70岁。 分拣工人:垃圾东西,又不是新的,没有味?什么味都有。 王久良:她一个月挣七八百块钱,而且天天干,她连续干这个产业干了20多年,自从有这个产业就开始干,就不停地分拣塑料,一直干了20多年,到现在每月收入七八百块钱。你翻她的手,就关节,每一块都是变形的,都是横向的S型弯曲,关节肿大,而且它永远是这样。 在这个废塑料工业园,不仅 可以见到来自美国加州的塑料,还可以看到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多个国家的塑料垃圾 。这些分拣垃圾的农民并不认识上面的字,整个分拣过程也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最多带上一副手套,一个口罩。 厂房里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到处可见成群飞舞的苍蝇。 在塑料分拣厂能看到不同国家的塑料垃圾 分拣工人:我这个手总是扎,好了又扎,这东西最怕扎破皮了,扎破皮,污染厉害。 王久良:比如说我碰到一个老太太,她捡到了一个瓶子,她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她想把里边液体倒掉,她想回收这个瓶子,结果不知道里边是氢氟酸、一种强酸,就把一个指关节全烧焦了。 最让王久良揪心的还是厂区里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或者是父母在工厂里打工,或者自己家便是从事塑料分拣 行业 ,还有的尚在襁褓中。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危险一直伴随在他们的左右。 王久良:我拍了一个小孩在分拣垃圾,一个小姐姐,她一边捡着,她两个弟弟在边上守着,给我一个,给我一个,什么呢,针管子,就捡了好多好多针管子,小孩这么大一捆针管子放到口袋里这样玩儿。 在这些进口的塑料垃圾中,时常还可以看到严禁进口的医疗垃圾。这些布满细菌甚至可能携带病毒的医疗垃圾到了孩子们的手中却成为了玩具。 至于被这些废弃物扎破皮肤,更是家常便饭。然而为了生存,这些母亲却不得不将孩子带在身边,甚至连哺乳也是在垃圾堆中完成。 王久良:虽然说是废旧塑料,听起来好像是一个所谓再生资源的概念,实际上塑料里面什么东西都有,臭肉烂馅,泡沫烂衫子什么都有。包括那些已经变质的鱼肉啊、罐头的这种食品,还有就是牛奶盒残留的牛奶变质之后,那味道极其难闻。 在王久良调查期间,大部分工人都知道这些塑料垃圾会给自己的健康带来种种危害,但是为了生存,他们却不得不坚持下去。 分拣工人:可熏得慌了,哎呀可熏死我了,熏有什么法。 分拣工人:其实俺也不愿意干,这东西又脏又有污染,俺自己也知道,对俺自己也不好,但是俺为了生存,没办法。 分拣工人:空气空气不好,水水不好。这什么好,说句开玩笑的话,就是钱好。 清洗焚烧洋垃圾空气有毒鱼虾死绝村民苦不堪言 然而,并不是每一份塑料都能够得到回收利用。根据王久良的调查,一吨塑料垃圾,即使是运气好的话,也只有85%的塑料能够回收,其余的塑料垃圾则多数被就近处理掉。在郊外的一处农田旁,王久良发现处理剩下的洋塑料垃圾被随意地丢弃在这里。不仅污染了附近的河流,也侵蚀着旁边的农田。 当地农民:(垃圾)到了地南头,一刮北风就到了南头去了,这花生还好,等种了麦子,割麦子的时候,看不见就弄里面。 除了被扔到郊外,还有许多废弃的洋塑料垃圾则直接被焚烧处理。在王久良调查的三年中,经常可以看到画面中这股腾空而起黑黢黢的浓烟。这些便是焚烧洋塑料垃圾的产物。 焚烧洋塑料垃圾产生大量浓烟 王久良:比如说我们到了广东佛山那边,它附近有一个垃圾焚烧厂,他们在焚烧塑料,拉出去之后进了焚烧厂,我们看到冒着烟,周边的民众也是好多的意见。像华北的某些地方,很多地方它就没有焚烧厂,直接进入填埋厂,甚至说就是野垃圾厂,就是村外边一些地方。几乎全部是靠焚烧去处理。如果不烧的话,你想想攒十年,不用攒十年,一年垃圾不烧,垃圾就满了。 在洋塑料垃圾的回收中,更为严重的是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洋塑料垃圾在回收环节要经历分拣、清洗、粉碎等多个环节,其中清洗、粉碎都要利用大量的水资源。 分拣工人:洗衣粉往上一撒,就洗干净了。 王久良调查发现,许多洋塑料回收工厂都是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加工环节产生的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便直接排放到了附近的河流里。河水里面经常会漂浮着一层白色的泡沫,鱼虾更是早已死绝。 污水入河鱼虾死绝 王久良:因为塑料很脏,它要清洗塑料,用大量的清水,要加入洗衣服,甚至是说氢氧化纳,火碱、烧碱,清洗废弃塑料废水,几乎每一个塑料产区都没有一个相对完备的污水处理系统。有些塑料产区比较大的地方说也有污水处理厂,但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它自己的作用,而有些就是摆设,大部分的污水还是直接排到自然界中。 除了对地表水的污染,更为隐蔽的则是对于地下水的破坏。在王久良调查的村庄里,当地的农民已经不再喝自家的井水,而是靠买水度日。 王久良:为什么不喝井里的水了? 村民:他们说污染了。 村民:都让那干塑料干得污染了,河里的水都污染了,洗塑料的污水都过来了。 王久良:你想想整个地表水都是那么肮脏的时候,你怎么能保证地下水是干净的呢,而且这个产业一存存到一二十年,地下水我通过村民了解来看,他们来说十几年前我们村民就不再喝井里的水,他说水打上面之后,你烧水白垢太多不说,上面就明显就浮了一层沫,像类似油脂那种沫,味道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所以地下水不能喝,他们只能买水。那有钱的人,每月花几十块钱买水,好像还不算什么,那些没钱的人呢,我碰到一个老太太,买一次水花了四块钱,这四块钱她要欠着,她没有现钱, 在调查期间,王久良认识了一名送水的小伙子。他告诉记者,附近地区像他这样送水的 车 有好几百辆。 送水的小伙子:周围的人都喝这水,买水的人很多,好几百辆车。 王久良:你想想整个地表水都是那么肮脏的时候,你怎么能保证地下水是干净的呢,而且这个产业一存存到一二十年,地下水我通过村民了解来看,他们来说十几年前我们村民就不再喝井里的水,他说水打上面之后,你烧水白垢太多不说,上面就明显就浮了一层沫,像类似油脂那种沫,味道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所以地下水不能喝,他们只能买水。 对于环境污染,每一个参与洋塑料回收行业的成年人都心知肚明,即便是普通的工人也并不避讳这个话题。然而用环境乃至生命换来的金钱,到了这些工人甚至小工厂老板的手中,却又少得可怜。 王久良:那她们像这么割一斤塑料多少钱? 分拣工人:一斤一毛钱,剩两千多块钱。 王久良:你跟你媳妇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分拣工人:一个月除了生活费, 王久良:那你这么辛苦赚钱是为了什么? 分拣工人:为了孩子,为爸爸妈妈。 如果不能强力制止洋垃圾的入侵, 我们美丽的国家,就会沦为世界的“垃圾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我手里有这样一组数据,足可以证明洋垃圾的危害。据《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仅在2012年,就有17个集装箱、总重达420吨的生活垃圾从英国运往亚洲,而其中七成被确认运往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国家。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自2000年至2011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垃圾废品交易额从最初的7.4亿美元飙升到115.4亿美元,2011年占中国从美国进口贸易总额的11.1%,仅次于农作物、电脑和电子产品、化学品和运输设备。2012年6月,网上一则消息称,宁波海关在进口货运渠道查获一批来自日本的1127吨辐射超标废金属,经检验检疫部门测定,辐射源为铯-137,辐射值超国家规定200%,为国家明令禁止进境的货物。因此,对于洋垃圾,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警觉。 关于洋垃圾话题,笔者早先发表的文章如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842460.html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308 次阅读|2 个评论
复杂一点看能源和环境问题(141229)
热度 13 ymin 2014-12-29 08:49
复杂一点看能源和环境问题( 141229 ) 闵应骅 近几年,国人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因为北京及许多地区的空气污染人人都感受得到,包括有各种特供的人,空气总是要大家共享的。这就牵涉到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有人说, APEC 蓝,关了工厂就好,汽车限行就好,只要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就能解决。其实不然,这问题远比这些思考要复杂,应该多想一想,而且需要深刻的科学研究。它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大问题。当然,各国对这个问题严重性的贡献是不一样的,污染的分布也不是均匀的,各地严重程度不同,靠风可以吹跑,但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本月 IEEE Spectrum 发表“ Energy's Creative Destruction ”,帮助我们复杂一点、深入一点思考这个问题。 谷歌的创始人之一拉里 . 佩奇常说:“假如你选择一个困难问题,你将面临较少的竞争。”像登月计划、 80 种语言的翻译器、自驾驶汽车、可穿戴计算机、谷歌眼镜都是这样的例子。从 2007 年开始,谷歌开始研究气候和能源问题,已有所成就。譬如建立能源高效的数据中心、购买大量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量等。他们是假定 REC ,即开发可再生能源( RE )比燃煤发电( C )既省又少污染。他们要研究在几年内生产千兆瓦的可再生能源比燃煤发电更便宜。可是,只搞了 5 年,到 2011 年公司取消了这个计划。现在大家认识到,即使大规模采用可再生能源,这个过程也无法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单纯用可再生能源技术解决不了气候变化的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以防人类的灾难。 气候科学家肯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蕴含着危险。可再生能源研究了许多创新技术,譬如自组装的风力发电机塔尖、地热钻具系统、太阳能热电力系统等。但是,没有一个系统在经济上能和煤发电相比,一味反对煤电是不可取的。所以,谷歌结束了 REC 的研发项目。 预计到2050年,电力部门还是会大量使用天然气。因为可再生能源受地形的限制,而且间隙性的产生功率。譬如风电场只有在强风和稳定的风地区才有经济意义。即使如此,气候就真的会好吗?NASA的权威专家说,大气中CO 2 浓度超过百万分之350( 350ppm )就会有灾难性后果( 1ppm=1mg/kg )。我们现在已经超过了这个极限。现在,环境监控表明大概在 400ppm 。这就有问题,因为二氧化碳保留在大气中已经多于一个世纪,即使现在关闭所有矿物燃料发电厂,已有的二氧化碳还会继续使地球变暖。问题是如果到2050年减少排放55%能否保证低于350ppm?不能,即使可再生能源很快上马,而且广泛采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还会高于350ppm,而且由于矿物燃料的使用而按指数律增加,气候还会改变,气候带移动,淡水减少,海岸被侵蚀,海洋酸化等等。扭转这种趋势既要廉价的零碳能源技术的进步,也需要从大气中抽取二氧化碳和隔离碳的方法。 现在美国用煤或天然气发电的花费大概是每千瓦小时 4-6 美分。达不到这个水平,商家就不会采用。另一个巨大的花费是电力的传输和调度,约为 $0.09/kWh-$0.20/kWh 。遗憾的是现在清洁能源不具备分布和调度能力。譬如太阳能板可以放在任何地方,但是太阳落下,它就发不了电。商家需要的解决办法是不要政府补贴,不要政府的燃煤使用惩罚条例,也能提供清洁能源。 另一个问题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清除。即使现在能源零碳排放,大气中仍然保留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需要上百年才能回到正常状态。下图表明四种方案下,各年二氧化碳浓度(每千克多少毫克)。蓝色曲线表明,按现在的发电模式搞下去,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将按指数律增长,到 2150 年将达到 1000 。如果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按红色曲线走,到 2150 年可达到 600 。这仍然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一般认为, 350ppm 是安全阈值,如赭色所示。一位 NASA 科学家 James Hansen 提出的模型表明,我们不但要停止二氧化碳排放,而且需要从空气中排除二氧化碳,并且把碳用稳定的形式存储起来,譬如重新造林。有望在百多年后低于 350 ,达到安全水平。如图中黄色曲线所示。 破坏性的聚变技术可以产生高能粒子直接转变为电力。沼气可以代替天然气,或者新技术可以改变经济的游戏规则,不但产生电力,而且产生肥料、燃料或淡化水。在碳存储方面,生物工程师可以发明农作物,从空气中吸取二氧化碳,把碳存在土地里。我们需要在科学研究中产生一些奇理古怪的想法,来跟踪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那就是创新。
个人分类: 杂谈|7038 次阅读|28 个评论
[转载]我国或成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环境污染成推手
redtree 2014-12-12 09:14
我国或成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环境污染成推手 作者:张乐 黄筱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4/12/12 8:06:36 环境污染成肺癌推手 我国或成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在环境污染因素诱导下,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走高态势。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专家建议,宜从环境治理、雾霾监测、病理研究、早期诊断和健康教育多个角度出发,多措并举,有效降低疾病风险,提升百姓健康水平。 肺癌发病率持续走高 环境污染成重要诱因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在对全国24个省的8500万人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后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312万例,死亡超过200万,其中肺癌已取代肝癌,踞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榜首。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肺癌发病率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长,近几十年来,每10到15年,肺癌的患者人数就会增加一倍。我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也显示,肺癌死亡率在过去30年间上升了465%,取代肝癌成为中国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研究表明,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接触、肺部慢性病以及遗传基因易感性等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虽然吸烟一直被认为是导致肺癌的第一诱因,可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伴随着控烟措施的推行,吸烟导致的肺癌发病率上升势头得到明显控制,但与环境影响呈正向相关的肺癌发病率却出现飞速上涨势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肺癌诊治中心日前对2011年到2013年该中心收治并确诊的所有肺癌患者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3年间,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数分别为899例、988例和999例,其中与吸烟有关的是鳞状上皮癌患者一直稳定维持在230余例,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与基因突变、环境影响有直接影响的小细胞腺癌患者,却以每年7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分别占到该年度该中心肺癌患者数的45.9%、51.6%和58.3%。”医院肺癌诊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凯说。 此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对该院10年来1.5万多例肺癌病例进行病例分析后也发现,肺癌的病理型别出现了明显变化:以前的肺癌大多为鳞癌,而现在腺癌的比重较大。参与此项研究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杨功焕说:“PM2.5的小颗粒可以进入肺泡深处,和腺癌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而另一项指标也从侧面印证了基因突变和环境对肺癌发病病因的影响:在肺癌患者中,不吸烟或较少接触二手烟的患者数量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在吸烟人群出现小幅下降、女性吸烟者人数未出现明显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女性肺癌患者的数量却持续增加。 在北京、天津等雾霾高发地区,肺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王宁说,北京市肺癌发病率由2002年的39.56/10万上升至2011年的63.09/10万, 已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天津市的肺癌发病率约为60/10万,新发癌症患者中有1/5为肺癌患者,且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其中男性和女性的肺癌死亡率更是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一位。 多国研究证实 PM2.5与肺癌正相关 大气污染以及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与肺癌之间的正向关联性,目前已得到国内外诸多专家和权威组织的证实。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曾对美国50个州和波多黎各地区的18万名非吸烟者进行了长达26年的跟踪研究,并发现PM2.5与肺癌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研究数据表明,空气污染与肺癌的产生和死亡率有密切关系,污染越严重,肺癌越多,死亡率越高,反之则越少和越低。PM2.5浓度每增加10微克每立方米,肺癌死亡率增加15%-27%,本身具有肺部疾病的人肺癌的死亡率更高。 研究认为,污染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可以通过炎症伤害肺并损害DNA,这可能是引起非吸烟者患肺癌并死亡的直接原因。这项研究结果目前已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2010年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有22.3万人与大气污染直接相关。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已于2013年将“室外空气污染”列为一类致癌物,并将它视为迄今“最广泛传播的致癌物”。 作为雾霾天气“罪魁祸首”的细颗粒物,PM2.5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以及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王凯说,PM2.5可以承载十几种致癌物质,其中多环芳烃与肺癌的患病率有明显相关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也表示,研究表明,PM2.5被人体吸入肺部后,会直接导致肺泡弹性降低、功能减弱,甚至诱发肺纤维化,影响肺泡换气功能。久而久之,肺部功能下降并导致严重的器质性病变,甚至引发肺癌。 “PM2.5的增高与肺癌发生越来越相关,并直接增加了罹患肺癌的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为此,他从2012年全国两会开始,一直关注PM2.5的问题,并呼吁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启动对PM2.5的监测。 多措并举降 低肺癌危害 专家表示,想要有效控制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摆脱“世界第一肺癌大国”这顶帽子,科研、医疗、环保等多部门携手,打破现有僵局、出台有力措施已成当务之急。 经过多年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百姓呼声最高的民生问题,由此造成的基因突变和癌症高发情况越来越普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小曳等专家呼吁,国家不仅要尽快开展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在内的环境污染情况普查和监控,同时更要出台强有力的、长期性的节能减排、关停并转、休养生息和污染修复措施,从源头上降低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宋伟民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展开大规模的肺癌与污染关联度调查。他说,除了目前各地的零星调查外,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就肺癌成因、特别是大气污染与肺癌等疾病相关性开展大规模普查。基线数据和关联度研究的缺失使得我国缺乏降低疾病风险、控制我国肺癌快速增长的科学依据和政策抓手。 此外,大力推广肺癌的早期检测也对降低肺癌死亡率也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我国80%的肺癌患者在发现时已是晚期,其5年生存率仅为13%,肺癌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白春学说,“即便是采取了积极的治疗措施,其预后也非常差。”在加强对肺癌靶向治疗等最新医疗技术扶持力度的同时,结合目前我国几乎全覆盖的三大医疗保障体系,在年度体检时开展肺癌筛查,对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期限和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40岁左右就要开始全面检查肺部健康情况,有家族遗传、经常暴露在户外的工作者更是需要尽早检查、定期检查。”浙医二院肺癌诊治中心副主任丁礼仁说。 最后,专家还呼吁通过公共卫生机构和媒体,加强科普宣传力度,努力改变公众对大气污染危害程度知晓率低、自我保护意识差的现状。预防肺癌不仅仅要远离烟草、避免油烟环境,还应养成在雾霾等大气污染严重气候时戴口罩出行的习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个人分类: 生活与健康|1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系列)
redtree 2014-12-9 12:25
第九届中国水务高峰论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 2014-12-3 17:36:41  国际能源网 中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近日在第九届中国水务高峰论坛上表示,国家 发改委 起草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本月有望出台,发改委、财政部拟设立500亿元国家 环保 基金,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公司提供低利息、长周期的优先贷款,环境服务公司有望迎发展良机。 设立500亿国家环保基金 骆建华透露,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12月份将出台。意见将明确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污染者付费、责任共担、集中治理、全过程控制”四大原则。 运营模式基本确定为两种,即:委托治理和托管运营。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环境服务公司是否拥有治污设施的产权,前者发改委今年初就开始委托工商联环境商会起草制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今年10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环境监测服务。 目前,中国工业污染治理依然沿用“谁污染、谁治理”的思路,由排污企业自行解决治理问题。数据显示,我国工业污染占总污染的70%以上,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据 统计 ,中国目前工业治污设施社会化运营比例仅5%左右,与市政污水社会化运营比例50%相比,还有很大增长空间。第三方治理意见出台后,将为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 骆建华还透露,为解决融资难题,目前发改委和财政部已经形成共识,将设立500亿国家环保基金。基金可优先贷款给实施第三方治理的排污企业或环保企业,采取无息或低息贷款方式,贷款期限适当延长。 为确保第三方治理模式的顺利推行,方案建议,探索第三方支付方式,保障环境服务公司的合理收益。实施环境保险制度,引导保险公司开发相关环境保险产品。 两个方向将成突破口 骆建华介绍,第三方治理模式下,排污企业治污责任通过合同方式向环境服务公司转移和集中,环保部门的 监管 对象大为减少,相应的执法成本也将大幅降低;排污企业治理设施转由环境服务公司进行运营,可以降低治污成本,提高治污效率;环境公司由过去单纯的设备制造、工程建设,拓展到投资运营服务,可以推动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方环境治理模式优越,将有望成为工业企业环保主流模式。 骆建华认为,第三方治理将有两个突破口:一是大型工业企业。如 火电 行业的 脱硫 特许经营,2005年在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下, 火电厂 将脱硫 电价 等相关优惠政策形成的收益权,通过合同的形式交给专业环保服务公司,由其承担脱硫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完成相应的脱硫任务。二是工业集中区,如工业园区、工业开发区废水及废弃物处理。前者由于其生产规模较大,产生的污染物量大而且相对集中,具备规模效应。后者的核心优势则在于“集中”所带来的污染物量的累积,因而更具备专业治污的条件。 骆建华表示,当前 电厂 脱硫项目实行第三方治理后会涉及的双重征税问题,也有望在发改委即将出台的指导意见中有所突破。 中国国内环境服务企业中,目前有万邦达、 国电 清新等多家公司专业从事第三方治理业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一旦实施,将对环境服务公司形成直接利好。民生证券认为,对于采用BOT、PPP等模式运营工业治污设施的相关企业,建议关注国电清新、亿利 能源 ;桑德环境、碧水源、万邦达等相关企业也可关注。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欧阳春 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指导意见 沪府发〔2014〕68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本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关于加快推进本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4年10月8日 关于加快推进本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改革的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现就加快推进本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明确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根据“谁污染、谁治理”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坚持强化排污者治污主体责任与第三方具体治污责任和连带责任相结合,坚持强化约束机制与完善政策引导相结合,坚持市场培育和规范管理相结合,在试点基础上加快推进完善排污者负责、第三方治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排污者和第三方治理企业通过经济合同相互制约的市场运行机制,不断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加快环保服务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主要目标。2015年年底前,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全面推进重点领域试点工作。到2017年年底,在深化拓展试点中进一步完善政策,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规范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机制,培育一批专业、创新、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第三方治理企业,形成一批污染有效治理、产业健康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到2020年,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活力进一步加强,行业实力进一步提升,污染治理效率进一步提高。   二、落实排污单位和第三方治理企业的责任   严格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排污单位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的责任机制和相互制约机制。   (一)落实排污单位责任。排污单位是污染治理主体,依法承担排放污染的相关行政和民事法律责任。鼓励排污单位按照“专业、经济、高效”的原则委托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专业企业开展污染治理。没有能力实施污染治理的排污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第三方实施治理。排污单位委托第三方实施治理的,应对其治理行为实施有效监督。   (二)落实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责任。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排污单位委托要求,进行有效治理。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因管理不善、弄虚作假造成环境污染的,应依法承担相关行政法律责任和连带责任,并依约补偿排污单位经济损失。对排污单位委托治理内容与实际排放情况严重不符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单位应当进行监督和检举。   (三)健全规范第三方治理合同约束。排污单位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签订并进一步规范治理合同,明确委托事项要求、双方责任义务、相互监督制约机制、赔偿补偿机制等,依法保护相关方权益,避免责任推诿。   三、提高污染治理标准规范和要求   通过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和排污成本,增强防治污染和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内生动力。   (一)严格标准规范。在按照规定落实国家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的基础上,根据严于国家标准、接轨国际标准的要求,以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为重点,抓紧制定实施一批地方标准,提升污染排放控制水平,发挥环保标准引领污染专业化治理的先导作用。2014年年内,出台锅炉、餐饮油烟、汽车涂装、涂料油墨、印刷包装等地方行业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5年年内,完成船舶制造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电镀等重点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以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修订。以脱硫脱硝除尘、重金属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餐饮油烟气治理等为重点,分行业研究出台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的技术指南、导则和规范。   (二)提高排污收费标准。按照“逐步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原则,分步提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污费征收标准;按照排放水平,实施阶梯收费,积极引导企业高水平治污。   四、强化污染排放的监督执法   通过人防与技防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强化社会监督,推动污染规范有效治理,形成第三方治理市场需求。   (一)加强污染排放的在线实时监测监控。进一步扩大重点污染源自动连续监测的实施范围,到2017年,基本实现国家、市、区县三级重点监控企业自动连续监测全覆盖。同时,推进中心城区、郊区城区和新城、大型居住社区、虹桥商务区及其拓展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新城等集中开发地区符合条件的建筑工地全部安装扬尘污染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推广餐饮油烟排放在线监控。完善自动连续监测监控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责任机制,加强监测监控信息共享和数据应用,对污染排放实施严格监控。   (二)完善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推动排污单位污染治理和排放信息公开,加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信息的网上公开力度。按月公布环境违法信息,对涉及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一并予以公开。定期开展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营的绩效考核,并向社会公告结果。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和投诉受理机制,鼓励环境公益诉讼,强化社会共同监督。   (三)加强环境执法。全面落实国家和本市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执法惩处力度。严格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和相关排放标准,对达不到排放标准或者超总量排污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无效的,依法关停取缔。将环境保护设施连续稳定运行、自动连续监测设施正常运行等纳入环境监管重点,着力查处污染治理设施或监测监控设施建而不用、时开时停等违法行为。对排污单位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以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污的,按照高限从严处罚,对违法单位的法人代表和有关责任人员依法追责。对重大、典型案件,加大媒体曝光力度。健全环境违法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依法加强对环境污染犯罪的惩处。完善环境污染治理修复行政代执行操作规程,对不能及时治理污染或修复环境的,依法开展行政代执行。   五、加强第三方治理企业行业自律和规范   依托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和行业组织,加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行业自律,形成开放、规范、有序的良性竞争市场环境。   (一)建立第三方治理企业诚信体系。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不规范运营、偷排漏排,以及运营设施未达到环保相关要求等信息,纳入本市企业征信系统和社会公共信用服务平台,并与融资、担保等相关政策挂钩。鼓励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发布年度环境责任报告。   (二)加强行业自律。鼓励环境污染治理企业成立行业协会,或者依托现有行业组织,建立行规行约和自我约束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支持行业组织开展能力评估、等级评定、培训教育、展示交流、信息统计、技能比赛等工作。   (三)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出台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管理办法。建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排污申报登记管理,实施治理合同登记。加强市、区县两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之间,以及各有关部门与行业协会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协调联动,协同规范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   六、加强第三方治理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市场,促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健康发展。   (一)聚焦和完善现有支持政策。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作为生产性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支持目录的解释和细化明确,落实现有相关税收、补贴、融资、担保、从业人员培训、服务平台建设等产业扶持政策。优化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改造补贴以及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和污水处理厂污染超量减排奖励政策,支持直接承担治理的企业。   (二)改善第三方治理企业融资环境。搭建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间的沟通合作平台,引导和推动商业银行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对资信良好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简化信贷申请和审核手续,推动绿色信贷。建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适用《关于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管理的若干规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本市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积极参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活动的融资担保工作,并积极引入创业基金、融资租赁等其他融资渠道,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重大项目履约保证商业保险。   (三)提高治污的创新能力。聚焦大气治理、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和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积极引导、扶持环境污染治理研究机构与环境污染治理企业开发、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治理技术和装备,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各类研发机构建设,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打造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企业培养环境污染治理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高端人才。   七、加大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力度   以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快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机制,带动面上推广,推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深入开展。   (一)加快重点领域试点示范。以电厂除尘脱硫脱硝、市政污水处理、电镀废水处理、有机废气治理、餐饮油烟治理、扬尘污染控制、污染源自动连续监测等领域为重点,针对行业特点和瓶颈问题,聚焦引导政策,完善标准规定,创新管理机制,推广现有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和应用运行维护外包、建设运营一体化等多种方式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相关环境服务,加快形成多种形式的排污单位、治理运维单位、监测监控单位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政府由分散监管到集中管理的污染源管理新模式。   (二)发挥政府、国企带头引领作用。对政府投资的生活垃圾处理、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农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以多种形式实施规范化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推进污染治理设施竣工验收第三方监测评估和污染源监督监测、污染源自动连续监测的政府购买服务,完善责任和监督机制。对餐饮油烟治理等面广量大、管控难、社会公益性强的项目,在试点期间采取以排污单位投入为主,政府适当支持,并通过统一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加快落实。鼓励国有企业带头参与和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企业新建项目在落实污染治理中,优先考虑实施第三方治理。   八、加强实施保障   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市环保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建设管理委、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绿化市容局、市水务局、市政府法制办、市金融办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参加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加强统筹协调、分工协作、措施协同,加强督促落实、跟踪评估和重大问题研究。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日常协调推进工作。各有关部门、各区县要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强化分工协作、措施协同,按照规定的节点和要求,加快推进。社会各方要积极参与,全社会齐心协力,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取得实效,大力促进污染有效治理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九、施行日期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9年9月30日。 鼓励第三方治污 “谁污染,谁付费”模式浮出水面 2014-8-26 03:43:23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陈玺撼 选稿: 郑闻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并明确“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上海即将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中,也出现了鼓励第三方治理的内容。   排污单位以合同委托的形式,通过付费,将其污染治理设施或产生的污染交给具有相应能力的第三方机构运营或治理,这就是国际上市场经济发育较成熟的地区普遍采用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   此前,我国长期推行“谁污染,谁治理”环境治理理念。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改变,“谁污染,谁付费”会比“谁污染,谁治理”更有效吗?   “靠自己”难保成效   如果排污单位治污的能力和效果能优于第三方,那么“谁污染,谁治理”就难以被“谁污染,谁付费”取代,可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近年来,上海每年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都保持在3%左右,在全国各城市中领先,环境因此逐步改善。上半年上海环境治理报告显示,本市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近九成的项目已完成或开工,19项国家重点减排项目和88项本市减排项目已完成,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别削减了2.16%、3.26%、8.02%和6.65%。   与此同时,上海的空气质量形势依旧严峻,以PM2.5为代表的大气复合型、区域性污染仍旧突出,灰霾天时有发生。去年上海空气质量达标率为66%,PM2.5年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超出国家标准77%。   环境治理投入和举措逐年加大,市民“体感”却不够明显,这其中固有环境修复本身缓慢的特性,也有排污单位治污不力的缘故。上半年,全市环保系统查处环境违法案件780件,同比增加12%。其中,不少违法单位被发现治污设施闲置或间歇运行,形同虚设,实现不了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要求。这就好比老师让学生自己批作业,如果不抽查,一些学生不做作业报个分数就行。把治污权放给排污方,反而为部分违法企业监守自盗、偷排超排提供了可能性,且增加了监管部门的执法成本和执法难度。   多数排污单位其实不愿触犯法律,只是在治污上“有心无力”,缺乏必要的专业设施、人力及财力。“一些企业自购一套治污设备的花销,可以委托第三方治理10年。”主攻中小企业排污治理的上海天成环保集团董事长滕国忠表示,即使治理同一个对象,排污企业和第三方专业团队所需的成本也不同,第三方可以比排污企业节省1/3左右。委托第三方治理,企业可以腾出大把精力专注于生产经营主业。而借助合同的约束,第三方要保证治理的效果,还会对排污企业起到监督作用。另一方面,治污责任通过合同方式向环保公司转移和集中,环保部门也从监管分散的排放源,变为监管集中可控的环保公司,降低了执法成本。   第三方“春天”来了?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虽然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但上海16年前就有企业开始探索,目前全市第三方环境治理年产业规模约50亿元,约占工业和市政环保投入的1/5,2004年以来年均产值实现了约两成的增幅。 在国家提倡鼓励谁污染谁付费的当下,第三方治理企业似乎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   对于未来发展,2007年开始承接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运营管理的申欣环保公司总经理徐建刚持谨慎态度,他呼吁从立法上明确排污单位、第三方治理企业的责任义务。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第三方治理是通过服务合同的形式实现,但合同的签订,并不会让治污的法律责任转移到治理公司,一旦发生超排等行为,还是处罚排污企业,治理企业仅需承担合同义务。这让排污企业缺乏安全感,认为反正出了事一样都要被罚,没有找第三方治理的动力。   处罚不够严厉,也会影响排污企业购买第三方治理服务的积极性。根据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排污单位超标排放,在限期治理期间排放仍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可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按规定,限期治理时间最长不超过12个月,假设此期间企业只因整改不力而被罚一次,那么其违法成本最高只有10万元,可添置一套治污设备和维护一条完整的治污工艺流程的成本可能远高于此。徐建刚表示,第三方治理的成本优势只有在守法的环境下才能成立,而当违法成本远低于守法成本时,守法环境被打破,排污企业可以选择不治污或不达标排放,第三方治理的低成本就没了优势和吸引力。   上海欲一石三鸟   经过十多年的摸索,上海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已经走到关键期,一些阶段性的矛盾暴露出来,对此上海已开始采取行动。《关于加快推进本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及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根据计划,本市将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全面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重点领域的试点,力争到2017年底,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规范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机制,诞生一批污染有效治理、产业健康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制度经验。   据市环保局局长张全介绍,近期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推进工作将主要从三方面发力:明确责任、提升动力和行业自律。首先,今年10月1日起将施行的《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第三方治理企业未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污染治理,或者在实施污染治理中弄虚作假的,予以行政处罚。这意味着,第三方治理企业应承担因其违法行为造成污染的行政法律责任和连带责任,出事推给排污企业不再行得通。   其次,上海将提高治污标准和排污成本。一方面,今明两年,本市将按照严于国家、接轨国际的要求,加快出台锅炉、餐饮油烟、汽车涂装、涂料油墨、印刷包装等行业的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及相应的治理技术导则和规范。另一方面,分步提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污收费标准,按照排放水平实施阶梯收费。这样做的目的,是倒逼排污企业更加重视治污的成效,进而凸显第三方治理在专业、成本上的综合优势,让其受到重视。   第三,许可审批取消后,第三方治理企业的诚信和行业自律体系亟待建立。《指导意见》鼓励环境污染治理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开展能力评估、等级评定、培训教育、信息统计等工作,还可以探索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的监理机制,防止排污和治污单位同流合污。同时,监管部门将建立诚信体系,鼓励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发布年度环境责任报告,并将不规范运营、偷排漏排,以及运营设施未达到环保相关要求等信息纳入本市企业征信系统和社会公共信用服务平台,与融资、担保和相关政府支持政策挂钩。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对上海意义重大,做得好可以''一石三鸟''。张全表示,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加速市场化为导向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将是这些课题的重点结合点和突破口。预计到2017年,上海工业和市政年度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投入规模可达300亿元以上。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春天似乎真的来了。
个人分类: 环境新闻|1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读《直面危机》有感
热度 3 suqing1961 2014-11-26 18:04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读《直面危机——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感 “ 拉萨北京两茫茫,彼雾霾,此湛蓝。一国迥异,何处话感伤? 纵使自得居首都,尘满面,情何堪?//夜来幽梦忽还乡,戴口罩,闭门窗。自顾无言,惟有肺紧张。但愿来年金秋夜,月如斯,圣洁光。 ” 2014年10月8日,北京进入入秋后的第一个重度雾霾 天气 日。期时,我正在拉萨出席中国科协援藏工作会议。当晚,站在布达拉宫广场呼吸着醉人的新鲜空气,欣赏 纯净天 空中皎洁明亮的 圆 月,禁不住 步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韵,调侃而作 以上 《拉萨遥望北京 感慨 》。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雾霾是人们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 高 密度 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大量细颗粒物尤其是PM 2.5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 排放量,一旦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并在受静稳天气等气候条件的影响下而产生雾霾。作为 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天气对人类健康影响甚大,极易导致急性鼻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由此伴生的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等心脑血管疾病。 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公室、 民政部 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据统计, 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其中7个在中国,且绝大多数在北京周边的河北省所在城市。如今,北京已经四面“霾”伏,雾霾已经成为生活热点名词,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公众热门话题,治理雾霾已经成为广大中国人的热切盼望。 《直面危机——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由环境史研究专家梅雪芹教授担纲撰写,在这部环保研究专著里,雾霾和河流污染、采矿污染、垃圾污染等环境污染一道,被认为是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危机之一。本书其中的一个章节以“致命的烟雾”为名,针对人类进入工业化进程以来所呈现的两种典型空气污染形式——煤烟型空气污染和光化学空气污染,专门讲述了发生在 1952年冬季 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和上个世纪中叶美国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描述了由此带给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巨大危害。“……巨大的烟幕降临市区,导致城市中心的能见度急剧下降,让楼房、街道变得朦朦胧胧。在这阳光被遮蔽的白天,洛杉矶的数千居民感到眼睛刺疼,喉咙感到被刮擦一般,伴有咳嗽、流泪、打喷嚏等症状,严重者呼吸不适、头疼恶心,难受至极。”如果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还只是让南加州的居民感到自己的生活由此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那么,伦敦烟雾事件则让整个英国人感受到了巨大的恐慌。“据统计,在( 1952年)12月5日之后的一周时间里,伦敦死了4703人,远远高于前一年同期的1852人,而在大雾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内,又有超过8000人相继死亡。”“不少人死在了病床上,以至于医院的太平间满员,不得不借用解剖部门的实验室,而市政府在了解情况后甚至在好几个地方安排了临时停尸所。一时间,负责殡葬事务的工作人员用光了储备的棺材,花店用于编织葬礼花圈的鲜花也脱销了。” 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相比,中国目前一些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事件或许已经达到了难分仲伯的地步;如不及时加以控制,伦敦烟雾事件的悲剧很难说不会在中国重演。《直面危机——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一书以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工业化进展为背景,讲述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环境问题的出现、恶化和应对的历史,旨在分析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变化及其结果和危害,无疑可以为思考和治理当前我国包括雾霾天气在内的相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历史的经验和智慧。 当前,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从控制 PM2.5 入手,通过采取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重大举措,已经让人们慢慢看到了治理雾霾污染的希望。2014年11月APEC峰会期间,北京的天空连续出现罕见的蓝天,以至于惊喜的北京人将这期间的北京蓝天褒义地命名为“APEC蓝”。然而,“APEC蓝”毕竟命短,在我写这篇书评的时候,APEC峰会刚刚结束不久,北京又开始反反复复重现雾霾天气,令人嘘嘘不已。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诚如美国历史学家罗德里克 · 纳什所言:“环境正在向我们发起反扑;有鉴于此,我们倡导一种针对环境的行为革命。当然,由来已久的观念和制度难以轻易改变,而今天是我们在这颗星球上度过余生的第一天。我们将重新开始。” 是的,我们将重新开始。治理雾霾,保护环境,我们重新开始,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认真 阅读《直面危机——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所描述的那些发生在异国他乡的环境污染危难事件,设身处地体会那些地方的人们所遭遇的创伤和痛苦,直面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包括雾霾在内的各种环境污染危机,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直面危机——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策划出版的“生态文明决策者必读丛书”之一,热切期待丛书的其他图书早日面世,以飨广大热心环保的读者。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4208 次阅读|2 个评论
必须旗帜鲜明地拒绝洋垃圾
蒋高明 2014-11-10 15:04
蒋高明 第一次关注洋垃圾这个话题是2002年前后与原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金鉴明院士一起出席学术研讨会(同台报告),在他的报告中,他指出了洋垃圾的问题,但是当时还没有什么深刻印象。直到2007年,笔者的博士生刘美珍在英国谢菲尔德做博士后时,她发过来的一则消息引起了我高度重视——英国人的垃圾通过豪华游轮运输到中国处理。听到那个消息,当时笔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连续撰文在几家媒体发表。后来听说海关部门在几个地方追堵洋垃圾。本来以为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杜绝了,不料最近中国北方又冒出了处理日韩垃圾的处理厂,且就在华北某著名湿地周围。洋垃圾真是名副其实,大部分不能降解的垃圾都是西方人发明的,他们享受了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后,为什么要将其运到中国处理?谁来运输洋垃圾?谁该管管洋垃圾? 最近科学网讨论洋垃圾问题的文章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036-841812.html 网络上其它有关话题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266bf70102vbi0.html 洋垃圾在中国重生(组图) (2014-11-08 12:47:47) 转载 ▼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杂文 原文地址: 洋垃圾在中国重生(组图) 作者: 沂蒙老兵 中国因为环境问题在国际社会上饱受争议,但国际大家庭其实也在其中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这其中就包括向中国输出垃圾废料。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旧塑料进口国,而这些废旧塑料的来源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 这里是美国加州某垃圾分拣中心。这里的垃圾在经过简单分类之后,玻璃和金属就近回收处理,而全部的废旧塑料和纸张则被卖往中国。我问为什么会去中国,他们经理回答说因为中国市场很大,更因为中国商人愿出双倍的价钱;我继续追问他是否了解这些塑料垃圾在中国的处理情况,他说不是很了解,但从中国商人出具的照片上看,感觉还好。 在“感觉还好”的华北某大型废旧塑料加工基地的一家小工厂里,一名工人正在分拣塑料,背上的孩子脸上落满了苍蝇。虽说是废旧塑料,可是里面也夹杂了大量的其它垃圾。用分拣工人的话说“里面什么都有”,有“女人使唤的”,也有破布烂衫臭鱼烂虾,气味非常难闻,热天尤甚。 这些塑料的成分极其复杂,必须进行详细分类才能实现单类回收。不用机器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而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就直接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当地很多的人要么自己开厂当了老板,要么就到厂里打工借此增加家庭的收入。这些洋垃圾的确养活了很多底层的贫苦家庭。 塑料厂的工作又脏又累,可真正在一线的劳动者其收入却很微薄。这名女工每天的收入大概40元,这可怜的收入甚至不能支持她去医院生产,而是选择自己在工厂墙外的菜田里生下自己怀里的这个孩子。生子10天后她就开始继续干活,孩子饿了就随时在垃圾里给孩子喂奶。 河北某废旧塑料产区内的一座池塘,里面的水因为污染而变成了怪异的粉红色。园区虽然也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集资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但这里几乎全部的塑料工厂的污水依然直接向外排放。仅用了十几年,这里的地下水就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而不能饮用,村民只能买水喝,这同时也给一些贫困的家庭增加了相当的经济负担。 流经华北某塑料园区的一条河流,河水早已不再清澈,鱼虾死绝,甚至河水都不能用来浇灌庄稼。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华东某地,清洗塑料的废水侵蚀了附近的稻田;在华南某塑料园区的周边,河涌全部污染,当地大量的鱼塘受到影响,养殖户苦不堪言。 垃圾遍地的工厂,浓烈的塑料烟气,不洁净的环境让这名工人的孩子皮肤受到了严重的病菌侵袭(黄水疮)。然而这不是偶然现象,太多的孩子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同时也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垃圾为伴慢慢长大。 这些废旧塑料不但脏臭,有时里面也夹杂了很多的医疗垃圾。废旧的针管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工人们则会把捡来的塑胶手套清洗后戴在手上干活,我甚至有一次在一家工厂里看到了几吨的塑料输液管、袋,而这些医疗废物是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 并非所有的废旧塑料都能得到回收,还有很多其它的塑料垃圾最终会被抛弃在垃圾场里一烧了之。焚烧塑料产生的滚滚浓烟,连同上千家工厂同时在排放的塑料烟气,让这整个地区笼罩在多氯联苯类致癌物的毒雾之中。无论华北还是华南,任何一个废旧塑料的集中加工区无不又是当地有名的癌症及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高发区。 伴随着国人的疾病与死亡,那些越洋而来的塑料垃圾在中国完成了它们从垃圾到再生资源的身份转换,继而再次参与进下一轮的商品生产。这里是华南的一家大型玩具代工厂,部分再生塑料会在这里重新成为崭新的玩具。在公司仓库的出货单上,英国、日本、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的名字历历在目,当然,怎么会少的了美国。 这里是位于美国加州的一座大型超市,其中中国生产的廉价商品随处可见。而当这些商品经过消费之后,也许又会再次以垃圾的身份去往中国。可这些垃圾在中国所发生的一切,普通美国人其实并不了解。加州的一位地方官员看过我给他的照片后,第一句话就问政府的责任在哪里?继而说这是一些很重要的资料,将会有助于他推动美国垃圾至少是加州垃圾坐地回收的立法。 世界范围内的废旧塑料越洋而来,最终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完成其最后的回收处理。这个过程一方面给中国地方的经济带来了发展,可同时也给这些地方的环境造成了致命的伤害。这尖锐矛盾的形成,除却中国自身的因素,更深层的原因却是全球化资本生产与消费主义强力操控的结果,而这一点又因为其极具迷惑性而不为常人所识。 在美国的超市里,中国生产的廉价商品随处可见。而当这些商品经过消费之后,也许又会再次以垃圾的身份去往中国。可这些垃圾在中国所发生的一切,普通美国人其实并不了解,所以我决定带着在中国拍摄的素材去给他们看。最后,就以以下三人的观后感受作为结束: 1、加州那位分拣中心的经理,看后说这跟以前中国商人给他看的照片很不一样,他必须重新考虑同中国商人的合作。 2、一家著名的环境NGO成员看后,说为在中国所发生的这一切感到很难过,他们或许需要做一些工作去帮助那些塑料产区的人改善生存环境。 3、加州的一位地方官员,他看完后第一句话就问政府的责任在哪里?继而说这是一些很重要的资料,将会有助于他推动美国垃圾至少是加州垃圾坐地回收的立法。 原址: http://gongyi.qq.com/original/exist/ForeignGarbage2.html 旧文重发 拒绝洋垃圾,必须旗帜鲜明 2007年02月11日 08:42:33  来源: 新京报 【字号 大 中 小 】   【 我要打印 】   【 我要纠错 】 【Email推荐: 】 中国的未来,决不能成为发达世界的“垃圾场”或“垃圾沟”,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拒绝洋垃圾。 针对近期有媒体称,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货轮“爱玛·马士基号”向中国卸载洋垃圾一事,海关总署表示,此报道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调查表明,马士基号没有在广东联窖镇卸载洋垃圾。(2月8日《新京报》)这一次,调查固然表明马士基号没有在中国卸载洋垃圾,但是,却并不能够说明此前英国没有这样做过。1月22日,《东南快报》报道,据英国最新官方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05年,英国运往中国的垃圾数量狂涨了158倍,达到了惊人的190万吨。这些垃圾中,这废纸数量为大约150万吨,其余则是塑料制品和包括铜、镍、锌、铅和钨在内的金属。 自然界中,由于动物、植物、微生物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基本不产生废物。分解动植物产生的“垃圾”及其尸体的,是微生物和食腐动物。但是,对人类制造的塑料、农药颗粒以及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微生物们却“啃”不动。 人们称那些自然界不能分解的有机化合物,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2004年正式生效的国际《斯德哥尔摩公约》,把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芬、六氯代苯、二英、呋喃以及多氯联二苯12种化合物列为首批对人类危害极大的POPs,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它们在自然界中滞留时间很长,毒性极强,并可通过呼吸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中毒、癌变或畸形,甚至死亡。 在洋垃圾处理现场,工人们挑拣出废塑料,把它们融化后再次利用。燃烧发出的阵阵浓烟刺激着人们的鼻腔,燃烧后的化学废物直排放到附近的河水里,把河水都染成了黑色,直接影响了下游广州的环境质量。但是,这还不是问题的终结,更严重的还在后头。 焚烧塑料类垃圾过程极易产生上述12种POPs的至少5种,即列在清单上的后5类。可见,中英不法之徒在将洋垃圾倾倒中国的时候,同时将5种剧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留在了中国。这些污染物的危害时间之久,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李国刚总工程师的话来讲,即使现在停止引进,“最早也要在未来第7代人体内才不会检出这些物质”。 将垃圾倾倒别国的做法是典型的“以邻为壑”。美国人均消费包装塑料量达23.4公斤,日本20.1公斤,欧洲15公斤,而我国最少,约为13公斤。发达国家早就意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采取“回收和替代”双管齐下的方式,基本上消除了其危害。但是,依然有一些国家如英国等,采取将别国当作“垃圾场”的做法,出口了之。既输出了污染,还赚取了“黑心”钱。 这里,我不禁想起了16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当时,英国人为了获得白银,转嫁国内经济危机,竟将害人的鸦片输入中国,造成了中国国力的衰弱。今天,他们中的一些人故伎重演,堂而皇之地向中国输出其高消费后的垃圾,污染别国环境。这一次,马士基号没有在广东联窖镇卸载洋垃圾,当然使我们欣慰,但是,在马士基号之外,谁敢保证没有别的途径,继续往中国卸载洋垃圾? 洋垃圾入侵中国,已为多年来的一个严肃话题。不仅英国,美国、日本等每年也将洋垃圾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而我国沿海的一些小港口,已成了“洋垃圾场”。中国的未来,决不能成为发达世界的“垃圾场”或“垃圾沟”,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拒绝洋垃圾。对那些以牺牲中国13亿人生态环境,牟取暴利的中外不法之徒,必须予以坚决的打击。(蒋高明)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治理环境污染要靠科技(140915)
热度 17 ymin 2014-9-15 08:15
治理环境污染要靠科技( 140915 ) 闵应骅 在本月的 IEEE Spectrum 上,我看到一篇文章,“ Solar’s Green Dilemma ”,令我很惊奇。太阳能是最绿色的能源,怎么还会有环境污染的问题呢?我静下来读了这篇文章,学习了太阳能光电板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污染环境的问题,联想到环境污染治理,总算有所感悟。 从原理上说,当物体受光照时,物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 硅原子有4个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 P-N结后,空穴由N极区往P极区移动,电子由P极区向N极区移动,形成电流。 当光照射半导体的 PN 结时,就会在 PN 结的两边出现电压(叫做光生电压)。这种现象就是著名的光生伏特效应。 从工程上说,利用 半导体 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 光能 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就是光伏发电。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 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经过 串联 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 太阳电池 组件,再配合上 功率 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其核心部件是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直流电存入蓄电池或输入公共电网。一般采用 36 片或 72 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进行串联以形成 12V 和 24V 各种类型的组件。 制造过程包括: 多晶硅经过铸锭、破锭、切片等程序后,制作成待加工的硅片。在硅片上掺杂和扩散微量的硼、磷等,就形成P-N结。然后采用丝网印刷,将精配好的银浆印在硅片上做成栅线,经过烧结,同时制成背电极,并在有栅线的面涂一层防反射涂层,电池片就至此制成。电池片排列组合成电池组件,就组成了大的电池板。一般在组件四周包铝框,正面覆盖玻璃,反面安装电极。有了电池组件和其他辅助设备,就可以组成发电系统。 从 2008 年开始,太阳能光电板的生产由欧洲、日本和美国迁入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台湾,现在,接近一半的太阳能板生产是在中国。太阳能板生产严重影响环境和工人。太阳能现在主要用晶体制作的太阳能电池,通常是二氧化硅提炼成多晶硅。晶体需要从矿山提炼,工人有硅肺病的危险。初期把石英在高温炉子里提炼成冶金级硅,那是硬化钢和其他金属的物质。这需要很多能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对硅精炼厂工人和直接环境影响不太大。下一步是要把冶金级硅变成多晶硅,产生剧毒的四氯化硅。这个提炼过程把盐酸和冶金级硅化合成三氯甲硅烷,与氢反应产生多晶硅和液体的四氯化硅。 1 吨多晶硅大约需要 3-4 吨四氯化硅。许多厂家重复使用四氯化硅获取硅,以节省能源,但这种再加工装备价值千万美元。所以,某些操作干脆丢掉副产品。如果随便倒掉进入水中就是污染。这又很难避免,假如四氯化硅释放盐酸,酸化土壤,散发有害臭气。当太阳能光电产业比较小的时候,光电管生产厂家从芯片生产厂家那里可以拿到纯度不够的废硅片。但当太阳能产业发展起来以后,显然不够使用。于是,在中国建造了许多多晶硅精炼厂,对废弃物没有严格的存储和处理的规定。据 2008 年 3 月华盛顿邮报报道洛阳中硅 ( 硅 ) 高科技有限公司过去 9 个月以来持续在工厂四周空地倾倒有毒废弃物四氯化硅,造成土地无法种植农作物,气味很大,影响人们的生活。四氯化硅为制造多晶硅时产生的副产品,为一种高度有毒的物质,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业界消息显示,由于该种物质回收再利用的成本昂贵,多数中国太阳能厂房均未装设或完全安装相关的回收设备。 2011 年,中国制订标准,规定公司至少回收四氯化硅废弃物的 98.5% 。美国科技人员正在研究用带乙醇的多晶硅替代带氯的化学品,从而彻底避免产生四氯化硅。 不但多晶硅生产带来污染,而且,太阳能电池制造需要把大块的多晶硅切成圆片,使杂质进入硅片,从而产生光电效应。所有这些过程都需要危险化学品。譬如用氢氟酸清洁水,和磨光,对人体非常有害。 2011 年 8 月,浙江晶科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世界最大光伏公司之一,把氢氟酸溢出到木架桥河,杀死了几百条鱼,几十头猪。分析这些死猪发现,河水氢氟酸超标 10 倍。这种情况可以改善,罗门哈斯公司研究用氢氧化钠代替氢氟酸,虽然也有腐蚀性,但比较容易处理,对工人危险性小,废水也比较容易处理。 虽然现在 90% 的太阳能光电板是用多晶硅制造的,现在有一个新办法,就是薄膜光电管技术。它把半导体材料一层一层地加在玻璃、金属或塑料衬底上,不需要切割圆片,特别是一片片玻璃出厂,组装起来就是太阳能光电板,避免了环境污染。当然,各层用什么材料还大有讲究,美国和欧洲都已有研究,不知道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怎么样? 制造太阳能电池,毒性不是唯一的问题。太阳能电池板一般两年就要回收,有些公司甚至规定 6 个月。太阳能电池板在产生能量过程中还会排放碳,用碳密度值来衡量,即每发 1 度电排放多少千克二氧化碳。当然,用煤发电的碳密度是最高的。有研究表明,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碳排放量是欧洲生产的电池板碳排放量的两倍。 水是另一个问题。水被用于冷却、化学过程和空气污染控制。但是,水的浪费是个大问题。在美国,太阳能光电板环境研究已经正式开始,也在促进制造过程环境、健康和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美国太阳能工业协会制订了太阳能工业环节和社会责任承诺书,以防止职业伤害和疾病,防止和减少污染,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 现在,我们大家都认识到:我国 GDP 的高速增长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怎么解决?我觉得,我们需要从技术上一个一个领域来研究如何防止和减少污染,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而不是光喊口号,天天挂在嘴上。单纯的行政处罚不行,因为行政办法除非是停产,可停产对经济的影响太大。挪走高污染企业也不是根本办法,因为挪走等于不污染这里,而去污染那里。所以,应该从技术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制造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当然也不是说只要靠科技就可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根本而且基础的途径。
个人分类: 杂谈|9480 次阅读|55 个评论
分类生产口粮与饲料粮,从源头减少食品污染
蒋高明 2014-8-21 09:47
本文系 “福喜事件与中国食品安全难题破解之道”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该研讨会于8月23日在江苏江南大学召开,并以线上、线下两个会场同时独立进行的方式举行。相关报道可参加: http://hn.people.com.cn/n/2014/0820/c356343-22051487.html 分类生产口粮与饲料粮,从源头减少食品污染 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乡膳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主粮消费减少,肉蛋奶及副食消费增加。人均消费粮食由上世纪 80 年代的 207 公斤 / 年,下降到目前 148 公斤 / 年。统计数据显示, 2013 年我国生产粮食 6.01 亿吨,其中仅 1.92 亿吨粮食供人类直接消费, 0.93 亿吨作为工业用粮,高达 3.16 亿吨作为畜禽鱼等饲料消耗了。另外, 2013 年我国还进口了 7000 万吨以上的大豆和谷物,绝大部分也作为动物饲料消耗,人与动物粮食消费形成了 “1:2” 格局。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然而,为保障在 18 亿亩耕地上生产出 6 亿吨粮食,我国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是昂贵的。我国以不足世界人均 7% 的耕地,成功养活了 20% 的世界人口,但却消耗了世界氮肥的 35% ,农业水资源的 70% 。生产化肥、农药、农膜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也是很严重的,据估计约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农业活动。由于用地不养地,大量化肥使用造成耕地板结、酸化,这对我国粮食的持续供应产生了重大挑战。 用同样的方法生产人的口粮与动物的饲料粮,且这些办法都基本上围绕少投入人工,多投入化学物质和机械能为主,用机械替代人工是科学进步,但用化学物质尤其转基因以后,让食物带毒,从人类健康的角度就是科学的退步,这势必造成工厂周围环境污染、农田生态系统污染、食品污染、人体疾病 ( 尤其各种癌症 ) 增多、医患矛盾加剧,这个过程带动了化工厂、人药厂、兽药厂、医院、殡葬与墓地等产业 GDP 的增长,但是这一系列产业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为代价的。 让人吃动物粮,动物吃人粮,这本身也是不科学的。人与饲养的动物的食性是不同的,他们处在食物链的不同位置。遗憾的是,当前的各种工业化的养殖方式,消耗的饲料几乎是一样的,鱼、黄鳝、乌龟、牛、羊、猪、鸡、兔等等都几乎以消耗玉米和豆粕为主。这些快速生长的动物,加上养殖过程中添加的激素、抗生素、重金属,使其肉、蛋、奶的食品质量大大折扣。 二、分类生产口粮与饲料粮可节约耕地并保护自然生态 必须针对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改变的客观现实,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人类粮食生产与动物饲料生产区分开来;在重视粮食数量安全的同时,高度重视质量安全;充分发挥我国草地、湿地、海洋、森林提供优质安全农产品的能力,减少耕地压力,在健康的生态环境下生产健康的食品。 采取分类生产人的口粮与动物饲料粮的具体做法是:选择生态环境优良,远离工业污染,且具有传统耕作的农业区域,采取生态循环和精耕细作的办法,杜绝或部分拒绝化肥,杜绝农药、农膜、添加剂、除草剂、转基因,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采取精耕细作的办法,实现用少量耕地满足 多数 人需求。据测算,如果发展高效有机农业,全国仅需要 2 亿亩多中低产田,即可满足 13 亿人对优质粮食的需求,将优质口粮价位回归到理性的价位(按照 CPI 的变化,中国口粮价位应为现在的10- 50 倍),带动 2 亿农业工人长期就业。这对缓解我国食品、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而对于动物养殖需要的饲料粮食,则可采取粗放式的现代农业方法,可以使用化肥农药,使用大型机器设备。根据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扩大种植作物的种类,目前以玉米为主。而在广阔的草远、湿地和海洋,应当恢复使用自然食物,杜绝饲料添加,进行自然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在这些优质的环境下,提供人类基本没有激素与农药残留的蛋白类副食。对于蔬菜类的供应,目前我国已经严重产能过剩,蔬菜生产量(其中大部分反季节上市)约 7 亿吨,占 全球的 65% ,必须根据实际需求,提高质量,减少数量,尽量发展优质蔬菜,将化肥农药的用量在现有基础上大大减少,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从源头分类生产人与动物的口粮,增加优质安全农产品工业,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的生产和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可减少人体患病概率,减少病人数量,科学解决长期困惑国家的环境保护和看病难问题。 三、我们的建议 当前,资本下乡异常火热。许多企业包括大型的房地产商、钢铁企业、黄金企业乃至计算机行业包括政府等,都在投资优质农产品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然而,当前的资本下乡的主要做法,是重认证,轻过程管理。以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例,这些认证都是收费的。其中有机认证是由各认证公司来做的,是商业行为。尽管认证的是国家标准,但是,这个国家标准是由企业个体来判断的。由于认证公司本身也要生存也要创收,由于进行的是静态认证,对最终产品缺乏动态的监控,还是不能让消费者认可,反而增加了诚信成本。 为此,我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成立中国有机农业专业协会,会员有农业、生态、环保、营养、健康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科学指导有机农业产业发展,分类生产人的口粮与动物饲料粮,用安全的办法生产蔬菜、水果、肉蛋奶和水产品。拟成立的中国有机农业协会主要功能包括: 第一,科学规划我国有机农产品发展方向。 优异的种植环境是优质农产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土、水、气会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风味,并占有较大比重。比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对土壤环境、灌溉用水和大气质量都有严格要求。有机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的环境质量必须符合有机种养标准,水域上游、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对该区域构成污染威胁。我国地大物博,生态环境高度多样性。要根据中国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规划主要有机农产品区域。这类食品是为人类生产的,质高价优,首先让一部分人吃起来,带动农民致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先富带后富”。 第二,生产人类的安全食品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措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必须从技术上突破,即按照认证标准不能使用的化学物质,需要有相应的措施保障产量,保障生产成本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达到有机认证的产品,必须做到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添加剂、转基因不用,即“六不用”;而对于动物需要的饲料粮,允许使用少量化肥,增加集约化程度;利用自然空间,生产以豆科牧草为主的真正的饲料。从源头不用有害化学物质,并加强动态的监控,才是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的 “ 重中之重 ” 。 第三,科学运用有机认证品牌。市场上的有机食品价高不说,其真实性还是让人怀疑的,否则这个产业早就发展起来了。其主要问题就是,目前的有机认证行为是商业行为而肥国家行为。认证必须做到源头停止化学污染前提下,有关部门才能够给他们发相应的证件。认证权力必须收回国有,认证员是公务员,他们的权力也必须得到监督,其个人待遇是因其公正的业绩来决定的,而不是由其认证费用来决定的。全国认证机构就那么几十家,所有从业人员不过几千人,政府完全有能力提供这些就业。 第四,科学指导有机粮食食品农业产业发展。 近年来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在发达国家,有机农业市场十分看好,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有机食品市场每年以 10% 以上速率递增,其中美国消费的有机食品比例高达全部食品的 38% ,法国、德国等在 20% 以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量是巨大的,未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农业生产国和消费国。 第五,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各项补助要向用安全办法生产人类食品的企业或农户倾斜。目前,国家的各种惠农政策很多,但大多数政策倾向于食物的数量安全而非质量安全。应在满足国家食物尤其口粮数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政策杠杆作用,鼓励优质安全农业产业发展。建议在规划的以生产人类口粮与副食的产区,停止化肥、农药、农膜、饲料添加剂补贴,让这些东西变成高价商品,禁止向人类食物链中应用;而对于为各种饲养动物生产饲料粮的区域,允许使用少量化肥,减少农药使用;动物养殖也要尊重自然规律,尽量避免工厂化动物“速成班”,只有动物的福利提高了,人类才能够吃的啥安全放心食品。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24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求中央坚决清退所有所谓“培训中心”
热度 1 hhanb 2014-6-27 09:23
继前一阵子清退藏匿在风景区和公园里的会所之风后,日前中央又要求清退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大肆兴建的“培训中心”实则是疗养基地。这些所谓的“培训中心”大都盘踞在风景好、环境优美、空气好的地带,以深圳为例,主要分布在东部海岸线。有的甚至将公共海滩攫为己有。是党政特权的一种典型表现。其实,一些疗养基地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运作了,其经营主体、经营收入等由于产权不明晰,向来是笔糊涂账。更重要的是,它很可能成为腐败的温床,至少不符合中央8项规定精神和要求。除了对人心的腐蚀,和对民意的恶劣影响,有的还对周边海域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我们强烈呼吁中央坚决清退所有的“培训中心”。还公共海岸线于民,还海岸线以宁静。
1918 次阅读|2 个评论
产业分工(垂直和平行)、能源结构与环境污染
yanghualei 2014-6-18 08:02
实际上解决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的关键就是进行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在一个更大的区域内重新进行产业分工。因为人类生存中有些产业必须存在,并且这些产业必须产生污染和环境问题,这间接的说明,解决一个地方的环境污染方法是,不污染的产业我留着,污染且必须的产业我给一个落后地区和落后国家。这是我们每个家庭把自己的家里的搞的很干净,但是脏东西都向外面倒。 如果解决中的部分区域的环境污染,方法就是这个地区搞高端产业,不污染的产业,而低端产业且必须产业,转移到落后地区,转移到更落后的国家,去污染他们。这个是必须。如果一个国家解决环境问题,就是在全球内进行垂直产业分工,在国内进行平行产业分工,就是平行产业分工,类似美国,我仅仅高冒烟少的金融业和高端服务业,如赌博业。但是在垂直产业分工上,对于污染大且又必须的产业,我把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样就好了。
0 个评论
若不做假,该有多好
热度 49 Taylorwang 2014-5-10 09:35
五一期间,我们一帮同事带上家属,组成一个小的车队,去深圳大鹏湾的海边南澳镇,在一个由小渔村建设的宾馆住下来。海边的小渔村,都将海边与公路分隔开来。差不多每个渔村,都修建一个路口,每个路口都建一个收费站,价格也基本统一,要想领略海边的风光,都必须交 13 元。若要想在海边更衣游泳,则又按几种规格收费,只提供更衣场所,及简单淡水冲洗的 5 元,提供一条毛巾,价格就涨到 15 元,真感叹他们的生意头脑,大自然的海边,围一圈就可以收费发财了。 大鹏湾的海边沙滩,风景还真不错,五一节小长假期间,来的游览的人还真不少。在海边度假酒店的餐厅吃饭,我的同事,居然发现了这个渔村的酒店餐厅也有一套污水处理装置。这引起了我们这帮从事环保研究与教育的人极大的兴趣。这是一套大部分处理设施都建在地下的水处理装置,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图、操作规程,甚至应急预案象模象样地都挂在墙上。看现场的处理设施,就可知道这还是一套麻雀虽小,五脏齐全的污水处理装置,有水处理药剂投加装置,有生化处理系统,有污泥脱水机。但问题是: 这套污水处理系统,从安装到现在,有可能从来就没有正常运行过! 这不仅仅是因为五一节期间,来海边的游客最多,污水量也应该最大,而这套污水处理系统却没有运行,从水泵,到风机,及加药系统没有一台机器运转;更因为一个通过投加药剂处理污水的装置,必然产生不少污泥,而污泥脱水系统还像新的一样,好像从来都没有运行过! 图 1 涉嫌造假水处理工程的发现者 估计当初这个海边的度假酒店要开张时,必须配备这套污水处理系统,且环保局还会要求,所有的指标必须达到最严的排放标准。这样,为了污水排放中的磷能达标,就必须添加化学沉淀剂投加系统,有化学药剂投加,就必须有污泥脱水机,为了景观,这些处理装置,又想当然地全部安装在地下。投化学药剂沉淀,投药量必须合适,否则难以达到较好的沉淀处理效果,另外,沉淀的絮体状况要观察,沉淀池中泥位高低也要观察,以确定污泥脱水机的运行周期。现在的这套处理装置,将这些要观察的设施全部安装在地下,且不设观察孔,不要说泥位,液位都难以观察,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也就在所难免!一般污水处理站的好氧生化处理系统,都采用工作寿命比较长,电耗相对比较低的罗茨鼓风机,而这个污水站,则安装了一台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工作寿命也比较短,但容易安装的普通空压机。我有一个怪怪的感觉, 这个环保公司,做这套装置,就是给当地的环保部门看的;业主花钱建设这套处理系统,是为了拿到开业的许可证,也不想将来真的运行;而当地的环保部门,只按规定要求,必须做了这套水处理系统才发通行证,但并不管以后这套装置是不是能正常稳定运行。 图 2 污水处理站房间内挂在墙上的工艺流程图及操作规程 图 3 安装于地下的处理设施 1 图 4 安装于地下的废水处理设施 2 图 5 用于废水处理好氧曝气的空压机 图 6 从未使用过的污泥脱水机 图 7 餐厅旁边的小房子即污水处理站机房 按照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原则,在我国差不多产生污染的项目,都有相应配套的污染治理设施,否则不许投产。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见到的许多类似“好高骛远”的处理设施不运转的现象比比皆是。 业主单位浪费了大量的建设资金,环境工程公司骗得了一笔钱财,有可能滋生了想骗下一笔钱财的冲动;环保部门的个别无良官员,可能与环境工程公司相互勾结,捞到了一点好处;而环境并没有得到治理,有时因新建的项目引起周边环境污染加剧! 对于这种农村地区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以最简单的方式,消减大部分的污染负荷。 若让我来设计,就是采用最简单的类似多级化粪池的厌氧处理,然后,采用接触氧化池的好氧处理,或利用农村土地较多的特征,使用人工湿地作进一步地处理排放。这样做,可能达不到目前国家规定的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但绝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已被处理脱除,更主要的是,工艺简单,工程投资少,系统容易操作,在确保运行的条件下,必将大幅度地削减废水的污染负荷。而不像现在这样,工艺复杂,虽然理论上能达到很高的处理要求,但实际上系统都无法正常运行。可以负责地讲, 绝大部分的类似的“花架子”工程,都是做假的不能正常运行的工程! 我国的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不是我们没有好的标准,也不是没有合适的技术,而是没有能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处理设施弃之不用,存在大量偷排行为。一些人不懂装懂,只注重形式,不注意内容;而更多的人采用各种“变通”,损害公众利益,中饱个人的腰包,这就存在形形式式的造假现象。我们居住的“地球村”,环境容量是有限的,水污染物污染了各大江河湖泊。若排放到大气的污染物超过了大气环境容量的允许值,虽然个别的单位可以偷偷地做假,但排放的总量是不可能做假的,就产生能被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的越来越多的雾霾。 要想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打假! 若不做假,该有多好!
14894 次阅读|102 个评论
环境污染是等待的结果吗
EllenWang83 2014-4-23 16:22
王小波已经死了,在我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个人之前。读到他的文字我暗自惊喜,惊的是我之前妄称好读书,连他的文字也没有好好读过,那些王小波迷们知道了要笑死了。喜的是又一位思想者被我读到了,就像初读房龙、初知龙应台。他们出现在我零星阅读随意捡拾书本的时候,所以有石破天惊之效。 所以刚读到他说环境问题不是问题,看看西方发达国家,他们也曾经被严重的化学污染困扰,现在不是蓝天白云吗?还被国人拿来刺痛中国的环境。而中国以前没有工业化的日子,照样乌烟瘴气垃圾塞满河道,所以他认为环境问题不是发展带来的,而是因为人们不整理,是发展的不够,等到发展够了,有钱了,人们也不像忍受环境的污染时,自然会动手整理解决,然后就好了。 刚读到时,因为带着对王小波初识的好感,就相信了,还轻视颜宁博客里的忧虑。但是回思一下,还是不行,环境污染的问题不是靠等待能解决的,作为沉默的一群人,王小波自然可以等着人文斗士如龙应台奋笔疾书呼唤人们的环保意识,再等科学工作者研究出治理污染的方法方案,但是如果大家都心安理得做沉默的大多数,尤其富有宣传责任的报纸杂志上的执笔人,这种态度就只能助长人们的惰性心理。所以人们的环保意识有时候是需要一些有志之士用他们的专业或者敏感的心来呼唤的,全民的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家的环保机制的建立和人们的环保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有人来做,大家都坐等,蓝天清风恐怕就来不了了。
个人分类: 夏说|2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雾霾是不合理人为活动的结果
热度 1 蒋高明 2014-4-18 17:31
雾霾是不合理人为活动的结果 本文链接:http://www.qstheory.cn/st/stsp/201404/t20140418_341463.htm 2014.04.18 10:06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蒋高明 字号:【 大 中 小 】 图片来源:昵图网   雾霾大范围出现在中国,是几十年环境污染的总爆发。为什么雾霾“看好”中国?这其中的自然因素是,上世纪中期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我国北方地区干旱和暖冬现象日益加剧;冬春季西北风弱小,甚至不刮风,出现了雾霾天气的自然条件。这是“天灾”的一面。   然而,雾霾不仅仅跟气候条件有关,在更大程度上,是与人为经济活动高度关联的。如果只有水蒸气,没有或较少空气污染物,那么我们面临的是没有危害的雾,当年的雾都重庆就是如此。在构成雾霾的三大成分中,氧化型有机颗粒物、氮富集有机物、烃类有机颗粒物,就与汽车尾气排放、燃煤、垃圾焚烧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雾霾是不合理人为活动的结果,是“人祸”。让我们分析一下。   第一,发达国家将污染转移到中国。我国充当世界加工厂的同时,也将污染引了进来。目前,中国几乎是全球最大的水泥、钢铁、玻璃、化工、造纸、农药、化肥、电解铝、纸张生产国,有些重污染企业是由境外转移到境内的。很多人到欧盟旅行,发现他们的天蓝、水清、草绿,殊不知他们也曾经有过烟尘滚滚的历史。后来,他们的很多污染企业迁到中国,结果他们的蓝天多了,而我们的雾霾天增加了。日本某造纸集团,1995年进入中国,子公司遍布中国各地,所生产纸张供应世界各地。欧洲一些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环境,竟然要求中国把煤炭炼成焦炭出口欧洲,而焦炭冶炼的黑烟遮天蔽日,烟尘过后周围连石头都是黑色的。更令人不能接受的事实是,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的洋垃圾都运到中国来处理。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场”,雾霾岂有不爆发之理?   第二,快速城市化大大提升了城市消费能力,增大了环保压力。如今像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群。大量人口涌进城市,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更多的农民工来满足。当城市宅男宅女们鼠标轻松一点,实现网络购物时,背后一大批人开始在城乡之间忙碌。电子商务加重了物流,物流带来了能源消耗,雾霾来源增加。另外,当年的大城市自行车流被汽车流所取代。我国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即使使用的所谓清洁型电动车,其最初电能还是来自燃煤。巨大城市中,车流、物流、人流、取暖、日常生活,加上城市周围被工业包围,污染物制造得越来越多。过度包装、奢侈消费形成的垃圾,也只有依靠焚烧来减少体积,使雾霾天气“雪上加霜”。   第三,以房地产为主的严重过剩产能造成了大量污染和浪费。过去一二十年里,中国经济的引擎是房地产业,围绕这个产业,水泥、玻璃、钢铁、塑料、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在全国各地布局,排放的各类污染越来越多。乡村自然河道里的沙子被封存在城市高楼里;大量森林被砍伐;湿地消失;连山上的石头也在城市建筑中派上了用场。遗憾的是,大量建筑竟然不是用来满足居住需求的,而是一些人积累财富的一种载体。那些建立在三、四线城市上的建筑群,有些一出生就注定成为废弃物。建设和拆除那些建筑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在城市上空难以散去,为雾霾贡献了大量物质。   第四,城市建筑侵占了绿地和湿地,雾霾没有“落脚点”。城市里的“水泥丛林”,是建立在消灭绿地、农田、湿地基础之上的。那些自然要素是尘霾的天然沉降处。遗憾的是,城市中大量水泥空间,尤其高大的建筑,阻挡了雾霾向地面沉降、向外扩散的路径,只能长时间飘浮在空中。污染物与水分结合后体积扩大,更容易悬浮而不容易“落地”。消除雾霾只有靠老天刮风、下雨、日晒这几条自然途径了。   第五,农业变成了污染源,生产食物的同时不断制造污染。现代农业以大量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大量投入为代价。当前,中国人均化肥消耗量达到80多斤,农药5斤,还有半斤抗生素。大量化肥产出的氮氧化物成为雾霾元凶之一。农业成为最不被人看好的产业,只有农村的老人和妇女在坚持种地。由于没有力气,他们只好借助现代化工手段。生产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需要开动更多的工厂,排放更多的污染物。原本能够循环起来的秸秆被作为废弃物在地头焚烧,也客观造成了雾霾环境。除了中国人自己需求的农资外,中国还为世界其他国家,尤其发达国家生产严重污染的农药、化肥和除草剂,如中国草甘膦的产量占全世界的60%。中国在为发达国家提供廉价农资的同时,将污染留给了自己。生态系统健康和人体健康下降后,就借助制药厂和医院。植物药、兽药和人药,大都是化工产品,消费越多污染就越大。   建议国家提高环保门槛,果断淘汰过度产能;对不达标排放的中外企业实施最严格的管控;坚决杜绝洋垃圾进入中国焚烧;理性发展城镇化,让广大农村焕发生机,能够带动就业和养人养老;发展生态循环型工农业,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让雾霾这一魔影早日从人民的心目中散去。   (作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2930 次阅读|2 个评论
周末闲话-24:我们能不能少付一点学费?
热度 25 sqdai 2014-4-12 05:58
近年来,国人饱受两大“城市病”之苦: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铺天盖地的雾霾不时相伴,车水马龙的堵塞令人难堪。每逢这种情况,我会自我解嘲:别人也这样污染过,也这样拥堵过。 可不是吗?最早实行工业革命的英国,曾造就名噪一时的“雾都”——伦敦;纽约之类的国际大都市也曾以驾车寸步难行而名扬天下。记得五十多年前我在中学里读书,政治老师在讲授“垄断资本主义的腐朽性”时曾列举过一些实例,有两个例子我至今还记得。一是纽约的交通拥堵,从曼哈顿市中心漫步到联合国总部,只需要五分钟,而驾车前往却要十五分钟;二是日本的“水俣病”,这是由化工厂的污染物(汞化合物)泄漏造成的严重污染事件,导致日本水俣镇的居民深受其害。(近日读报,见到水俣病的患者至今还有严重的后遗症)。现在看起来,近来我们的报上的新闻中不是经常有类似的报道吗? 从中可见,两种“城市病”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罗致的痼疾,想躲也躲不开。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先拥堵后疏堵”的痛苦过程之后,它们的“城市病”症状已经缓解了许多,君不见,“雾都”伦敦已摘掉“帽子”了吗?到发达国家大城市观光,会发现,那里的交通井然有序,拥堵程度怎么也比不上“首堵”北京。 笔者想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为什么不借鉴他国他人的经验,而不走它们走过的曲折道路?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少付一点学费?可惜的是,有些困局已经造成,我们已不得不走它们“先污染后治理”、“先拥堵后疏堵”的老路。然当务之急是用心借鉴它们治理城市污染、治理交通拥堵的成功经验。对于城市污染,未经深入研究,不敢多说;关于交通拥堵可以说上几句。这些年我参与了两个研究大城市拥堵的“ 973 ”课题,这些课题取得了相当有效的成果,但推广起来却很困难,其中的症结是老也解决不好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总体而言,交通建设仍处于“大经验,小科学”的状态,要发挥科研成果在疏堵中的作用尚需待以时日。 上面只不过举了两个例子。我认为,要实现“凡事预则立”的古训,我们处于目前的发展阶段,应认真比照他国在同一阶段所遇到的情况,努力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次来京出差,顺道参加了我的师母李佩教授组织的自由讨论会,知道了我国有很多美国史、欧洲史、美洲史的专家,例如令人敬仰的资中筠先生。这些学者满腹经纶,著作等身。我想,可以从他们的著述中体会发达国家曾经历的各种事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这样,不就可以少付学费了吗? 写于 2014 年 4 月 12 日晨,北京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5826 次阅读|36 个评论
斯里兰卡成全球第一个禁止草甘膦国家
蒋高明 2014-3-22 17:57
在人类的各项农业发明中,我对转基因和草甘膦最警惕,前者打乱了生态平衡,促进害虫进化,更难防治,且鼓励使用更多的草甘膦。后者可能对动物包括人类的生殖细胞造成影响。农民用除草剂10元就解决一亩地杂草问题,而人工除草费用最少也得16元,天下真有这样的好事吗?草甘膦除草剂当年除掉的不仅仅是杂草,长期累积起来,还有生态环境健康和人体健康。大自然选择从源头惩罚人类,就说明这个技术是不可用的。今天看到斯里兰卡在全球第一个禁止草甘膦,不得不佩服该国总统的远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683ce0102er9k.html 顾秀林的微博 多米诺效应开始了:秘鲁3年前立法彻底禁止,2014有法国第三次禁种MON810,有黑龙江屏蔽,有斯里兰卡禁止草甘膦-窗户纸一指头就戳破,不敢触摸和戳那层纸的就是弥漫四野的【转基因假科学】和【转基因大小骗子】。多米诺骨牌开始倒倒...... @崔永元 @方舟子 @司马南 @基因农业网 @人民日报 @中国之声 ◆ ◆ @大洋彼岸的绅士 【 斯里兰卡成为全球第一个禁止草甘膦的国家】斯里兰卡《国家报》于3月16日报道,鉴于最新研究发现,草甘膦与该国北部四处蔓延的慢性肾脏病有关,因此总统已下令禁止销售和使用草甘膦除草剂。然而,有人为推广那些喷洒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竟丧心病狂谎称草甘膦低毒且比食盐安全。 http://t.cn/8sG5OMg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 向右转 /EM (125) | 转发(2182) | 评论(188) 3月21日 22:04 来自 新浪微博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环保工程师:雾霾的罪魁祸首我告诉你
eksergiya 2014-2-26 16:05
(博主按:关于中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雾霾的成因,政府的解释让人啼笑皆非。有人认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重点(从而想效法洛杉矶),但这无法解释雾霾范围何以如此之大,连机动车稀少的广大农村地区也无法幸免。我认为,根本问题一定是出在煤炭燃烧上,而这是中国的主要动力来源。在互联网上看到本文,特转载。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仅拆除几个炼钢厂热电站,是无法取得任何成效的。)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环保工作的工程师,想谈谈自己对雾霾的一些看法。 普通人通常很少接触能源、石化、炼钢等这些行业,所以对环保,他们通常的感觉就是汽车尾气、污水排放之类,事实上,虽然这些也是环境污染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国汽车拥有量虽然增长很快,但跟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是不多的,发达国家汽车多年前就有很高的拥有量,但也没有出现象我国这样严重的雾霾。 其实,要找到雾霾主要来源,其实也不难,就是看我们主要的能源来源于哪里,这些能源生产企业的环保工作得怎样,就很容易知道雾霾的真正原因。 中国的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78%,而水力发电仅占百分之十几,包括核电、风能、光能等新能源发电仅占百分之几。也就是说,中国80%左右的能源来源于火电,而火电几乎100%都是以煤为主要燃料。从2001-2012年装机容量对比图可以看出,累计装机容量十年增长了20多倍。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大部分能源来自于火力发电,所以火力发电的排放是主要污染来源。 有人说,火电厂是100%装了脱硫设备,大部分装了脱硝设备,在各行业中是环保作得最好的。这话其实也不错,相对石化、水泥等行业,火力发电的环保确实走在前列。但不要忘了,即便是这些行业的能源,大部分电力也是火电厂提供的,火电厂提供了中国的大部分能源,也贡献了大部分雾霾。 从本世纪以来,我国火电厂开始在烟气排放末端加装脱硫设备,业内称脱硫岛,并且在近几年开始进行脱硝改造,似乎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实际上,问题多多。电,厂脱硫工艺过度简化,对目前雾霾的形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很多专业文献上都有国记载,烟温越高,烟升越高,越容易扩散。这里就不列举数据了。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烟气排放温度一直是环保要求的刚性指标,通常要求在80度以上。在日本,几乎所有的火电厂都安装了烟气再热器;在美国,除了一部分电厂安装烟气再热器,也有部分火电厂采用天然气加热烟气的方式进行排放;在德国,正在推广烟气通过冷却塔余热加热的方式。这些国家,都是强制要求烟气高温排放。而我国,越来越多的火电厂都采用低温排放烟气。 上个世纪,由于我国没有安装烟气脱硫设备,火电厂烟气排放温度在100-150之间。这种情况下,通常不会导致烟气在低空聚集。本世纪以来,提高了环保要求,引进国外的脱硫技术,烟气脱硫开始在火电厂普及。 目前,大部分电厂采用的是湿法脱硫,即用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硫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脱硫效率高,但会导致烟气温度大大降低,脱硫后的烟气温度大约在40-50度左右。根据国外经验,通常需要加装烟气再热器(业内称GGH,Gas gas heater),将烟气温度抬升到80度以上排放。采用GGH加热烟气的工艺是国外早已成熟的技术,但在我国却大面积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系统堵塞,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原因在哪儿呢?主要是两点:1、脱硫公司或者因为没有吃透技术,或者为了节约成本,对脱硫工艺和布置进行了不恰当的简化。例如,国外的流程是,脱硫后的烟气需要除雾,从GGH下部进入,并需要预留较长的烟道,以便除雾不尽的含有石膏液滴的烟气充分下沉不至于堵塞设备。国内几乎所有的脱硫后的烟气都是从GGH上部直接进入,这样可以简化烟道布置,节约投资成本。由于石膏液滴没有除雾不完全,或运行时吸收塔液面控制不好,导致GGH经常堵塞,系统无法正常运行。2、部分设备厂家质量存在问题。引进的技术没有吃透,在设计、制造等方面存在问题。 这个时候,中国的专家出现了,这些所谓的专家站在利益集团的立场上,不是积极研究如何改进工艺,提高排放标准,而是想方设法用最少的钱,换取更大的利益,哪怕牺牲环境与健康。他们认为,GGH不是必要的设备,理由是:1、经常堵塞,导致脱硫无法运行,更污染了大气。2、GGH对脱硫效率没有影响。3、GGH的问题导致脱硫无法运行,而脱硫不能运行又导致机组无法发电,造成巨大经济损失(60万机组一小时就是60万度电,自己算吧)。于是,在这些专家的建议下,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国家又开始了大规模取消GGH的运动。一大批新上的电厂不再要求安装GGH,已经安装的电厂开始大规模拆除GGH,排烟温度的要求也不再提。
3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水利设施建成三年成摆设谁该问责?
蒋高明 2014-2-25 20:59
【明辨是非】山东某地花费5750万元的农田水利设施,建成三年后成了摆设,一滴水没有放出来。农民眼看着水利设施,成了有害设施,今后拆除它还需要一大笔费用,这很让农民寒心,也让他们对政府做法看不起。媒体曝光的这种现象是个别的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花钱帮倒忙的事情?谁该问责呢?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也亲眼目睹了类似的水利工程,在几个村庄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几年下来,也几乎是一个摆设,号称800万元的水利设施里面,建成后根本不能用于灌溉农田,因为干脆就没有水,农民还是自己打井灌溉。水往低处流,这是连傻子都知道的道理,可他们偏偏就将取水井建在水低的地方,一些不走人的地方跟你建一座桥,蓄水池建在没有水源的地方。水利工程实施根本不与农民通气,不管实际需求,而直观建在路边上好看。可就是这样明显浪费国家财产的项目,是怎么通过验收的呢?原来,验收的时候只看外观,而不是等到农民浇灌时是否有用,哪些专家签字的?该不该负点责任呢?除了水利工程的严重浪费,一些环保设施也同样存在问题,一些是半拉子工程,一些虽然能用,但使用率很低,这客观上造成了极大浪费。还有媒体吹捧的某乳业公司建立的处理牛粪污染的大型沼气站,竟然也没有气产生,并没有真正运行起来,国家上千万的投资打了水漂。要杜绝这种现象,主管部门不能再继续担当甲方,要将任务给环保企业去做,企业必须保证工程能够使用,并负责后期维护。官员为了回报,做的那些严重浪费国家财产的水利项目,还不如直接给他们发“红包”,哪怕省下一半的钱,交给农民来做,也是能够使用的水利设施啊。其实,如果国家真的要为农民解决灌溉用水问题,完全不必须重新建设,修复毛泽东时代建立的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就行了,花钱少,效益大。可惜修复当年的水利工程,来钱少,他们就选择做新建形象工程,来套取国家经费。对于这种现象,必须坚决制止了。当前雾霾这么严重,那些浪费的资源都是牺牲环境换来的啊,少生产水泥钢材也是为国家蓝天工程做贡献! 水利设施建成三年却用不上 山东某地“惠民工程”曝光 http://finance.people.com.cn/money/GB/n/2014/0224/c218900-24442013.html 2014年02月24日07:51 来源: 中央电视台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原标题:中看不中用的“小农水”   眼下刚开春,农民们正在为春耕生产进行了准备,而这其中就包括了农田水利建设。俗话讲:“水利兴、农业丰”,国家为完善农田水利投了不少钱,农民为兴修水利出了不少力。可是山东省高青县的一些水利设施建成三年却用不上。《焦点访谈》2月23日播出《中看不中用的“小农水”》,以下是文字实录:   解说:   在山东淄博高青县,沿着乡间公路两边,你会看到有一座座粉刷一新的小房子,不远处的农田里还有一排排水泥墩子一样的设施,整齐地排列在田间地头,这些设施是做什么用的呢?在木李镇我们遇到几位路过的村民。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上级解决农民水利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个惠民工程叫“小农水”。   解说:   据村民介绍,“小农水”就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就是通过泵房和地下管道,把沟渠里的水送到田间地头,但是至今已经建好三年了,村民们却始终高兴不起来。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开始修的时候,老百姓欢喜得,高兴得了不得,往后浇地方便了,但是修起来以后老百姓很失望,多次反映也没有人管,没人修。   解说:   我们查询了高青县有关“小农水”的地方新闻,以及高青县水务局官方网站,2010年高青县通过竞标申报,成功列入国家小农水项目建设重点线。此后三年,国家相继投入专项资金5750万元,用于小农水工程建设,是一项切切实实的惠民工程。青城、木李两乡镇靠近黄河,主要采取我们所看到的供水模式,这里的项目已经于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   在青城镇一处公路边,我们还看到了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线的告示牌,旁边有一座标示着一号泵站的小院子。   记者:   能用吗?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安上以后没用过,一次也没用过。   记者:   不会吧?这儿挂着个大牌子都是示范工程?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白搭,没用过一次。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也浇了三四户就不能使了,那水小得就不能浇了。   记者:   这几年就用了一回,就浇了三四户?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三四户就不能浇了。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连试都没试。   记者:   就一次也没见它出过水是吧?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连试都没试。   解说:   我们走访了青城、木李两乡镇的五六个村子,村民都表示这“小农水”工程不能使用或者用不上。为什么一向深受群众欢迎的惠民工程,却在长达三年多时间里用不上呢?我们请几位过路的村民一起到田里查看原因。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你看这一片地就是西边高,东边矮,他们排水的时候,排涝的时候可以往这个地方排。   记者:   有设施的这边低,那边高?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对了,它就是能有也浇不上地,它搞的这个位置不合理。   解说:   通常农民在整理土地的时候,都会有意识地把土地顺着田垅,整理成一头高,一头低,高处叫地头。这样只要在地头放水,水往低处流,就可以把一垅地浇完,可现在不少出水口都设在低洼出,也就是地尾,即便放出水来,水也不可能流到几十米外的高处去。   记者:   那为什么会在这个地里面最低的这个地方,来搞这种工程呢?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它要是那头一条(管子)的话,那头一条(管子)的话,它得两条(管子),在中间一条(管子)就可以了,它就能解决问题了,就可以通过验收。你看盖上个屋子都挺漂亮,它能不能用是另外一回事了。   解说:   村民说当初在修这个工程具体布局的时候,并没有征寻村民的意见。走在田间,我们看到有不少出水口的水泥墩子出现了倾斜或者干脆倒伏在地里。   记者:   这不是人为给掰歪的吧?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不是,这不是。   记者:   就是因为这雨水和灌溉,它自然倾斜的?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对。   记者:   但是你看这里面阀门和这个设施,它还是在正着,所以就是说即使它能用,你这个阀门就打不开了。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1:   也用不了了。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2:   浇地也没法浇了。   记者:   对,浇地也没法浇了,这管子都通不了了。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花了国家的钱,给老百姓带不来实惠,面子工程。   记者:   要么这个水泥管子应该深一点,扎在地下,要么这个水泥管子底下应该有个基座。   解说:   如果说这些问题还凭借修缮来解决,那么还有一些问题却是根本没法解决的。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道路不通。   记者:   管路不通?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管子有坏的地方。   记者:   也就说从这个泵站出来的水,中间的管道有坏的地方,到不了那个地头。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对。   记者:   下面埋的就是这样的管子是吧?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对,就是这样的管子,质量达标不达标,咱不知道。   记者:   这很脆,能掰断。   高青县青城镇村民:   这是个接头,你看。   记者:   很脆,这个东西。   解说:   地下埋的就是这样的管子,这样的管道能否承受来水的压力,地下管道质量是否达标,我们不好断言,这需要经过科学检测。可是这地下管路不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村民说,这沟渠过去有两米多深,十几年没有清过瘀,现在里面都是瘀泥。即使小农水能使用,也很容易把沟渠里的瘀泥抽上来,堵塞管道,所以在修建的时候,首先要清淤,可是清淤工作自始自终都没有做。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我说那钱没用到刀刃上。   解说:   还有一些奇怪的地方,比如离公路近的地方大多已经修了小农水工程,可稍远一些的地方就没有修。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这一片地,就是四外没有水渠也没有水沟,任何水源都没有。   记者:   但是这一片自始自终就没有修。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对,反而没有修。   记者:   为什么呢?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太远了,造价成本高,因为这个地方可能来了领导检查又看不到。   解说:   该修的地方没有修,不该修的地方却修了不少。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这一趟管子用不上,它这里又没有地头。   记者:   你的意思是说,出(水)口应该安在地头上?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对了,应该在地头上,所以这一趟它有啥用啊。   解说:   前面我们提到出水口要设计在地头才能发挥作用,可是您看这排管子根本不在田里,即使有水也浇不了地。   记者:   这一溜有多长?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有三里。   记者:   那你觉得为什么要在这儿修呢?他是不懂的这个农业灌溉这个规律,还是?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不可能吧,领导们,专家他能不懂这个吗?   记者:   那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修这么一溜?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要好看呢嘛。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在这个道边上,可能领导来检查的时候,能好看吧。   高青县木李镇村民:   面子,搞形式。   解说:   村民们说这些泵房刚建成的时候,本来是青砖水泥,这三年来一直不能使用,却在去年被刷上了崭新的黄颜色,以更漂亮的姿态矗立在田间地头。   走在青城、木李两个乡镇的道路上,到处都是粉刷一新的小农水工程,这里面有多少可以使用,有多少至今都没有用过,我们不了解具体的数字,但我们走访了两个乡镇的六个村,村民都表示没有用过。那么当初这些小农水工程是怎样拨款修建起来的?这样的工程又是怎样通过验收的呢?我们来到高青县水务局。   高青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人 张新国:   具体是省里的水利厅和财政厅负责验收,组织验收,我们三年优秀,三年总验收也是优秀。   记者:   那么到现在为止,这个小农水工程依然运行良好?   张新国:   对,运行得比较好,群众都比较称赞。   解说:   说到使用,水务局工作人员还津津乐道的向我们介绍了这些设施设计的合理性。   记者:   那像这个出水口,它的设计有什么要求吗?   张新国:   根据这个地形,要放在老百姓浇地高的那个部位。   记者:   这是要跟村民商量的?   张新国:   对。   记者:   都是科学经过论证的?   张新国:   对。   记者:   这是施工队不能随意安排的?   张新国:   不能随便改的,包括管道,包括这啥都是那样的。   解说:   采访中高青县水务局,还带我们实地参观的一些看上去外观漂亮完整的设施,期间我们不只一次提出去青城、木李两地实地采访,可直到最后也没去成。   记者:   每一个建设工地来说的话,县里面有什么要求吗?   高青县水务局农水科科长 张宗喜:   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群众满意一片。   记者:   比如说我们能采访一下这些村民吗?   高青县水务局农水科科长 张宗喜:   你现在,你这个时间恐怕找他……   解说:   据高青县水务局介绍,由于这三年工程质量验收都得到了优秀,未来三年国家还将每年投入3000万元资金给高青县,用于建设新的、更高效的农田水利工程。   演播室主持人 劳春燕:   这样的水利工程让个别基层干部有了面子,有了政绩,却让国家和百姓受了损失,这样形同虚设的工程为什么能够通过验收,而且被评为优秀呢?看来,要让水流到农民的地里,要让钱花到农民的身上,不光要加大投入,更要加强监督,要防止跑冒滴漏,更要防止弄虚作假。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9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我防范“霾”空间
热度 2 shihesun 2014-2-21 17:36
昨天、今天是北京空间“霾”污染最严重程度的日子之一,也是我“罢工”的“好”日子。我劳动方式主要靠的是大脑功能、说话功能和手的功能,其他的生理功能“好像不重要”。 按照卫生惯例,今天到办公室后再将室内空间的洁净一遍,方法同样是: 一、通风换气,今天就免啦,因为室外空间污染比市内高出了百倍。 二、湿拖把拖地、湿抹布擦干净一夜间和卫生员吸尘器留落在桌子和各处的灰尘、打开加湿器,降低室内空间漂浮的物质微颗粒(以下简称“霾”) 以上减少办公室(或家中)空间“霾”是直接有效的。 使用呼吸系统上端的发音生理功能的工作——停止。我可不想通过“显摆学问”增加自己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可能性,因此,“罢工”N天! 做试验N天,因为试验环境是万级的——哈哈哈哈哈哈……可谓近水楼台先享受。 在家中,每个人至少要连续置身10小时左右,预防家庭空间“霾”是最重要的。将家庭空间百万级“霾”、数百万“霾”,降低到十万级“霾”洁净空间的方法建议如下: 一、技术解决:安装空间净化设备。 注意,不是目前市场卖的净化器,净化器只是比加湿器多了个抽进空气后用过滤网过滤了一下,这种过滤方法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在房间内循环的 “霾” 更加漂浮、一个颗粒数量都没有减少,而真正起到降低“霾”数量的作用,是净化器喷出水分子团与空间“霾”物质结合后沉降的效果。 我说的空气净化器,是一种装在窗户上的换气设备:工作原理是直接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吸进室外空气并将其净化、加温到与室内温度一致后进入室内的设备,是适用于十到几十平方米房间的专用电器。一般可以由百万级达到十万级标准程度。 同时使用普通的加湿器,以增加空间水分子团数量,降低“霾”在空间的悬浮量,达到提高空间空气质量、减少人体吸入“霾”数量,特别是对于降低“霾”进入呼吸系统组织(尤其是已经达到肺泡的)微颗粒物质附着物理效能的目的。 其他更好的技术与设备产品。 二、人为解决:预防性措施。 1 、家用电器尽可能不要多,至少卧室内不要安装任何电器(不包括空调),如电视、音响设备等等,以减少静电对“霾”的吸附量。对于有长时间、半夜看电视习惯的人,建议夜间以睡觉为主的好。因为,一大屋子电器开动,会增加室内几倍、十几倍的“霾”数量,不信你就看看电视屏幕、外壳吧,电脑主机特别多。 2 、封闭门窗缝隙,最好是双窗户、双门,特别是住别墅的这很重要,因为越是低空间 “霾”的浓度越高 。 3 、拖地、勤擦家具与电器外壳、固定时间清理电器内尘土。 4 、使用吸尘器一定要开窗、开门:要室内空气对流起来——因为吸尘器排出的全是2.5以下的“霾”物质——人的呼吸系统细胞组织最怕的就是这个级别的“霾”——如果空间飘的是颗粒物质直径是2.5厘米的,你大家就不会担心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啦。 5 、其他的方法。 希望大家有更多、更好、更方便解决家庭空间地方方法与设施——提供给朋友们。 以上希望有助于大家的健康。 特别提示1:肺,即使是个呼吸代谢器官,同时也是个免疫器官,是我们人体唯一一个与外界空间直接连通的器官,是个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 特别提示2:肺部疾病可以直接导致患者死亡,肺部疾病的并发症(如心脏功能衰竭等)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 特别提示3:肺部的疾病,人人都得过,无一人可以一生不得肺部的病。因此,保护肺,是第一位的。 从你的皮肤空间开始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活小空间、工作环境空间。 祝大家都好、都健康。 (孙平)
2749 次阅读|6 个评论
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寿命下降现象
热度 1 蒋高明 2014-2-20 23:07
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寿命下降现象 曾彦 蒋高明 春节期间,我们得知山东沂蒙山区一些受污染的农村开始买水喝。环境污染会否影响农民健康质量下降?健康的最好的指标是平均寿命,我们对某村庄过去 20 年来农民死亡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 某村庄保留了村民死亡的记录。 1992 年至 2009 年以及 2013 年的死亡人数及寿命( 2012 年空缺),总计 19 年。过去有记录的 19 年中,总死亡人数为 109 人,其中男性 56 人,女性 53 人。 分析发现,该村庄农民平均死亡年龄 65.73 岁,扣除自杀等意外因素,平均寿命 70.63 岁,其中,男 69.95 女 岁 70.99 。 过去 20 年中,中国人平均寿命中,男性为 72.05 ,女性为 75.35 。与全国平均值相比,该村庄男性寿命下降了 1.42 岁,女性下降 4.36 岁。女性寿命下降超过男性,可能与农村妇女生活压力增大和替代男性从事有污染的繁殖农业劳动有关。无论哪种分析,该村农民的寿命已低于全国平均寿命平均值,减少寿命 1.43-4.36 岁。女性寿命高于男性是不争的事实,但女性寿命下降高于男性,也非常值得重视,说明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严重的问题。 山东省平均寿命高于全国平均值。过去 20 年中,山东省男性的平均寿命为 72.88 岁,女性为 77.66 岁。与山东省比较,所调查存在男性寿命下降 2.93 ,接近 3 岁;女性下降 6.67 岁,下降幅度几乎达 3-7 岁,女性健康牺牲更大。 我们调查的村庄是山东省的中等村落,没有什么工业项目,但受上游屠宰场、养殖场无序排放的污水污染严重,常年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持续了30多年。青壮年以外出打工谋生为主。该村农民为经济发达地区贡献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他们在经济大潮下,自身的健康质量没有改善,反而牺牲了平均寿命。这个现象,是否山东或其它地区也存在?非常值得有关学者关注。 图 1 :山东某村庄 1992 年到 2013 年的人均寿命及死亡人数 调查中得知,农民死亡原因中, 90% 以上为各种疾病,其中以癌症为主,而癌症在 30 年前的该村,几乎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名词。最近 10 年来,除了写明服毒、上吊死亡、事故外,该村农民死因均为病死或癌症,而自然死亡的比例很小。说明死亡的农民并没有达到自然寿命。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7433 次阅读|3 个评论
应该鼓励城市人口倒流回乡投资:不能让改革成果流失国外
热度 1 杨学祥 2014-2-12 05:56
应该鼓励城市人口倒流回乡投资:不能让改革成果流失国外 杨学祥 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邓小平 1986 年 8 月 19 日 -21 日在天津听取汇报和进行视察的过程中说 http://cpc.people.com.cn/GB/34136/2569304.html 一、 不少中小城镇落后乃至凋敝 人民日报评论部最近发表评论:故乡在沦陷,不少中小城镇落后乃至凋敝。比筑城造市更重要的命题是,如何在故园的地基上生长出孵化梦想的温床? 在大数据时代的春运迁徙图上, 30 多亿人次的奔行呈现一目了然的轨迹。一头连着北上广等大城市,一头连着无数个地级市、县城、村镇。他乡和故乡交织而成的时空中,一部当代中国的“双城记”带来无尽思考。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痛处。当特大城市陷入人口爆炸困境,承载能力日益逼近极限;当一些人疾感“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呼喊着“逃离北上广”,却更发现,家乡小城虽然生活压力小些,却有着“机会更少,关系更多”的困扰、“拼能力不如拼爹”的重压、“物质更浓,精神更淡”的迷惘。故乡,或许还能安放一份乡愁,却难以承载躁动的梦想。于是,“故乡在沦陷”的感受在蔓延,“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选择题撕扯着人们的决断。 举棋不定的“双城记”,诉说着无数个体的命运轨迹,又何尝不是城镇化进程中诸多问题的缩影?多年来,少数大城市凭借政策和资源优势,在极度扩张和膨胀之中成长为巨人,相比之下,不少中小城镇显得落后乃至凋敝,大片的农村地区更是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迁徙的故事,由此凸显更深层的问题语境——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让许多人远离家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强化着“人往高处走”的磁场。蜂拥而往大都市的城市化定然不是方向,失去人气、流失人才的中小城市难免彷徨于无地。比筑城造市更重要的命题是,如何在故园的地基上生长出孵化梦想的温床?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40211/035518167534.shtml 二、 大城市恶性膨胀 我在 2004 年 3 月 2 日 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扩大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失去农村支撑的城市将是一座死城,中国西部沙漠化过程就是证据:中国的沙漠随都城的东迁而东移,埃塞俄比亚首都随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而八次南迁,都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 大城市无序扩张导致春运紧张、交通拥堵、城市内涝、淡水短缺、环境污染、雾霾高发。 7 年前的预言在西南旱灾中得到证实: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盲目满足大城市的过度需求可能导致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危机。与其耗资巨大实施调水工程,不如地区、城乡均衡发展。以破坏农村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建设必须停止。农村生存环境破坏之日,就是城市自身生存条件消亡之时!淡水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中国城市水准的最高极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64450.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59096 三、 环境移民导致改革成果外流 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 (iarc) 发布研究报告称,全球一半新发癌症病例发生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中国。中国还承担了全球约一半新增肝癌病例,尤其是由乙型肝炎发展而成的肝癌。 http://health.gmw.cn/dzb/2014-02/08/content_2851094.htm 最新胡润报告显示,中国的千万富翁中, 64% 已经或计划移民海外,欧洲作为移民目标地,受到中国富豪的青睐。欧盟许多发达国家都有吸引投资移民的计划,不同的国家设立了不同的“黄金居留”条件。中国“胡润研究院” 1 月 16 日 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身价过亿元的中国富豪,已有 1/3 移民到国外。 http://news.zhijia.com/20140209/54923.shtml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由于自然环境恶化而引发的人口迁徙潮。显然,这是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城市疯狂扩张及社会管理失序共同酿造的后果。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超大型城市最早爆发出了这种深层次的矛盾。在过去的两年,中国人谈论最多的是天气。 2013 年,中国境内大面积出现雾霾天气,尤其是长三角、东北、京津冀等地区,大气污染程度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相继发出红色警报。   空气质量问题频发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从而催生出一个新群体——“环境移民”。   作为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形成了一个有趣的迁徙现象。当数以亿计的农民背井离乡进城寻找工作,加入生机勃勃的城镇化热潮时,城市的新兴阶层却选择逃离大都市,寻找梦中的“桃花源”。   这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改变的背后,暗藏着的是城市化进程中所衍生的负面问题。人们对污染、交通拥堵、生活费用不断上涨以及大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生活压力深感不安。逃离,从某个层面上说是在对所生活的城市的“用脚投票”。 中国“环境移民”出现了群体的分野。他们兵分两路,一个群体移向海外,去国外吸“纯氧”;另一部分依然留在中国,但迁移至环境尚未受到大规模污染的地区。 http://news.sina.com.cn/c/2014-02-09/040929418069.shtml 环境移民导致改革成果外流。 四、 鼓励富起来的人们投资家乡建设 按照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改革计划,中国改革分两步走: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途径上强调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 “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 , 带动大部分地区 , 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http://wenku.baidu.com/view/522c630103d8ce2f006623ad.html “先使一部分人富起来,然后让富起来的人们带动整个社会走上富裕道路”面临新的困境,显然,环境移民是第二步的巨大障碍。 中国“环境移民”出现了群体的分野。他们兵分两路,一个群体移向海外,去国外吸“纯氧”;另一部分依然留在中国,但迁移至环境尚未受到大规模污染的地区。由于叶落归根的中国文化传统,鼓励富起来的人们投资家乡建设的举措势在必行。 效仿欧盟许多发达国家吸引投资移民的“黄金居留”条件计划,农村和乡镇也可以提出“黄金居留”条件计划,鼓励富人在故乡投资和居住,发展故乡经济。中央政府应该加速小产权房的改革,为农村和乡镇的经济大发展铺路护航。 中国改革要承上启下,顺势而行,发展农村和乡镇经济大有可为。目前最大障碍是农村土地政策。农村和乡镇的现有土地政策改革势在必行,其重要性不亚于当年的“包产到户”:“先使一部分人富起来,然后让富起来的人们带动整个社会走上富裕道路”需要土地政策改革的配套支持。 伴随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上亿人口的故乡回归将使中国经济继续腾飞,可持续发展前途无限:城乡均衡发展是解决大城市恶性膨胀的必由之路。 就近利用农村和小乡镇的人力资源,为什么便于转移的高科技产业不能分散在乡镇?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285 次阅读|2 个评论
必须深刻反思我国4种恶性肿瘤居世界首位现象
蒋高明 2014-2-9 22:05
上述数据是偶然的吗?先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0 年中国化肥施用总量为 5561.7 万吨,人均 41.5 公斤(83斤); 2010 年中国农药总量 175.82 万吨,人均 2.62 斤(5斤2两); 2005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 21 万吨;人均 0.31 斤(6两2钱); 2010 年 农膜使用量 217.3 万吨,人均 1.62 公斤(3斤2两,农膜低温焚烧能制造二噁英致癌物)。 另外,根据陈一文先生的研究,我国从美国等地进口 转基因大豆样品中的草甘膦残留达到 0.4 - 8.8 mg/kg , AMPA 残留 0.7 - 10 mg/kg 。非转基因传统与有机大豆不含这些残留。依据世界粮农组织( FAO ),总草甘膦残留应当计算为草甘膦 +1.5xAMPA 之和。该项研究转基因大豆检测数据平均折合“草甘膦等值” 11.9 mg/kg (最高值为 20.1 mg/kg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ebkd.html 2013 年,中国进口 6000 万吨转基因大豆,由此带进来草甘膦含量 195.6 吨,草甘膦代谢物含量 344.4 吨,草甘膦含量人均 1.956 克 ,草甘膦代谢物含量人均 3.444 克 。 草甘膦被公认为对动物生殖系统和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在 ppb 级水平即有危害作用。参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687741.html 关于激素的具体数据没有查到,只有报道如下: 反季节蔬菜水果大都用了催熟剂或激素类化学药剂以促进果实早熟,催熟的蔬果中含十几种激素,尤其是葡萄、西红柿、猕猴桃和草莓等。部分肉类及动物内脏 猪、鸡、鸭等动物,多数是用含有激素的饲料喂养;部分鱼类是直接投喂避孕药催长的 。此外,动物内脏中激素含量也较高。保健食品,市面上不少增高保健品添加了褪黑激素;一些延缓衰老的保健品中含有大量激素。化妆品,美容产品要达到美白和祛斑的功效,会添加汞和铅,为缓解它们对皮肤造成的刺激,不法厂商就会再添加激素。容易含激素的化妆品主要是祛痘、去皱和祛斑三类。化学物质,焚烧垃圾时产生的大量剧毒物质二恶英、农药DDT、塑料中含有的双酚A类物质等会再人体内蓄积,发挥着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外用药品,很多治疗皮肤过敏、感染的外用软膏,以及一些治疗雌雄激素缺乏的外用凝胶、霜剂等药物都含有激素成分。 http://sp.chinadaily.com.cn/news/20130403/149707.html 从上面可以看出, 我们的农业模式,包括进口粮食,是一面生产食物,一面制造了污染,最终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除了上面崔永元提到的4种恶性肿瘤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到: 2013 年,中国 糖尿病 患者人数达 9700 万以上, 数量达到世界第一。 糖尿病 已成为 21 世纪 世界范围内的一种 流行病 。它是继肿瘤、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k9aWQllCytj9TfiNKBtnK3k1UvOiSHU88iC80kfiSWXaZ1gmgW5GkvSrnl9pUKcMxv69IYmW-BqphNKBdPUmCq 2007 年,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八日电 ( 傅蕾 ) 亚洲心血管外科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今天在北京开幕,记者从本次会议上获悉,中国目前潜在的心脏病患者已达六千万人,有八百万患者需要进行心外科手术治疗,但每年中国完成的心脏手术仅有八万例左右。 http://sports.sohu.com/20070523/n250179501.shtml 2008 年,中国有多少高血压病人?被问到体重是多少,几乎人人知道,但如果被问到血压值,却很少有人答得出来。据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高血压患者 2 亿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 30% ,也就是说,有 1.4 亿国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血压应控制在 140 / 90 毫米汞柱。 http://health.sohu.com/20080917/n259592660.shtml 2011 年,中新网上海 12 月 26 日 电 中国妇联第六届执委、原中国计生委副主任吴景春在刚刚结束的 “ 中美不孕不育学术高峰论坛 ” 上称,全由于种种因素和工作压力影响,中国育龄夫妇不孕不育发病比例达到 1/8 ,不孕不育患者已超过 5000 万,并仍逐渐增加。她说,生育危机即将到来。专家指出,健康夫妇如果在未采取避孕的前提下,经过一年有规律的性生活未能受孕,或女方年龄 35 岁,有规律性生活 ( 未避孕 ) 未能受孕的,称为不孕。 http://gongyi.ifeng.com/news/detail_2011_12/27/11595256_0.shtml 2011 年9月9日 ,卫生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针对妇女儿童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情况。傅卫称,据专家估计,每年约有20-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中国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120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出生缺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09-09/3317877.shtml 2012 年,江苏省人民医院的精子库数据显示,就目前情况看,捐献者以学生为主,大概占了 90% 以上,而上班族只有不到 10% 。学生相对作息规律、身体健康,精子合格率高,合格率基本在 30% 以上,而上班族合格率基本不超过 20% ,甚至更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曾经对来医院准备生育的男子精子质量进行检查,结果显示,精子质量差不是个别现象,每 3 个备育男就有一个精子质量差。 http://www.jianke.com/news/551678.html 2010 年,北京协和医院里,6岁的小女孩程程(化名)靠在母亲身边,羞涩地给记者看了看她已微微隆起的乳房。4个月来,她的胸部已经像个青春期少女般,有了轻浅的曲线;而就在2个月前,她甚至像来月经一样,下体开始不规则流血……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属于典型的“ 性早熟 ”。 据了解,目前中国儿童性早熟的平均发病率已经达到1% ,仅广州就从10年前的0.5%上升至1.3%。伍学焱指出:“我们怀疑现代人性早熟、畸形、癌症发病率升高,都和生活中摄入的各种各样的激素有关。”(中国大概2.2亿12岁以下儿童)。 (按照中国性早熟比例和儿童总是,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20万的儿童出现性早熟。) http://health.sohu.com/20100224/n270404755.shtml 2013 年,《中国新闻周刊》总第 606 期 (4 月 8 日 出版 ) 封面数据显示,癌症汹涌:全国每 6 分钟就有 1 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 8550 人成为癌症患者,每 7 到 8 人就有 1 人死于癌症。 生态环境生病了靠药物,人生病了,也靠药物。于是,植物药、兽药、禽药、人药、西药、中药 ( 质量也受农业模式影响 ) ,充斥了我们的 13 亿人国度 。 从上述一组沉重的数据中不难看出,我们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危险。那么,中国人健康质量的下降与我们的农业模式有没有关系呢?农业上的过度用药,与医院里的过度用药过度治疗交相映辉,为中国的生态与健康环境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药食同源,廉价花钱买食物,高价花钱买药物,且药物从动植物种养阶段就开始了,如此长期下去,我们损失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最后一组数据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 听不到爸妈温暖的呼唤,看不到家人赞许的目光,长时间与父母分处两地,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据全国妇联调查统计,我国留守儿童数量约为 5800 万,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 28.29% 。 http://news.k618.cn/ztx/201208/t20120819_2366309.html 。。。。。。。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5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年前预警目前已成为趋势:环境问题加速“环境移民”
热度 5 杨学祥 2014-2-9 11:05
多年前预警目前已成为趋势:环境问题加速“环境移民” 杨学祥 科学不是教条,不是教义,中国科学不能通过简单的引进外国学术理论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发展。高速度、高消费、高风险,是西方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由此造成的能源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将导致现代文明的消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49850.html http://www.cas.cn/zhengwen/jsgj/201105/t20110525_77234.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6085 6年前,当我提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仅有《科学新闻周刊》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发表了我的文章 ,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现在,支持这一观点的人愈来愈多了。 6年过去了,西方国家的高消费导致石油危机和伊拉克战争,中国的高消费导致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了石油以外,中国的粮食、肉类、煤和钢铁的消费均超过美国 。在中国威胁论的宣传中,“消费黑洞”也成为中国的一项罪名,这在世界能源和资源危机的前景下,是一个十分具有蛊惑人心效果的口号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出,导致当前世界战争的原因是石油,导致未来世纪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资源和能源的短缺最终将导致战争,这是一切大国军事政策的出发点。只有节约型的循环经济才是避免战争,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446058.html 当水和电突然消失,现代城市就变为钢筋混凝土铸成的巨大墓穴;当海平面上升100米,沿海城市将变为海底坟场。历史已经重复过多次类似的过程,大自然无数次地惩罚人类争夺财富的贪婪欲望。拥有财富还是拥有环境?人类必须作出明智的选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9083.html 大都市的生活环境日趋恶化,逃离北上广不仅是保值之路,而且是远离污染环境的建康之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03697.html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由于自然环境恶化而引发的人口迁徙潮。显然,这是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城市疯狂扩张及社会管理失序共同酿造的后果。 http://news.sina.com.cn/c/2014-02-09/040929418069.shtml 2004年3月2日,我在光明观察发表文章: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文章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发展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5年过去了,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越演越烈。2008年末2009年初我国北方遭遇5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专家称城市恶性膨胀是农业受旱主因,重发这篇文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270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0480.html 相关报告: 报告称环境问题加剧使中国精英与富人加速移民 2014年02月09日04:09 经济观察报 我有话说(8,095人参与)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韩雨亭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由于自然环境恶化而引发的人口迁徙潮。   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研究机构的兴趣。2014年1月22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在北京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指出,根据过去一年多所发生的移民情况,中国环境问题的加剧成为精英和富裕阶层移民的重要原因。   显然,这是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城市疯狂扩张及社会管理失序共同酿造的后果。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超大型城市最早爆发出了这种深层次的矛盾。在过去的两年,中国人谈论最多的是天气。2013年,中国境内大面积出现雾霾天气,尤其是长三角、东北、京津冀等地区,大气污染程度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相继发出红色警报。   空气质量问题频发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从而催生出一个新群体——“环境移民”。   作为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形成了一个有趣的迁徙现象。当数以亿计的农民背井离乡进城寻找工作,加入生机勃勃的城镇化热潮时,城市的新兴阶层却选择逃离大都市,寻找梦中的“桃花源”。   这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改变的背后,暗藏着的是城市化进程中所衍生的负面问题。人们对污染、交通拥堵、生活费用不断上涨以及大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生活压力深感不安。逃离,从某个层面上说是在对所生活的城市的“用脚投票”。   中国“环境移民”出现了群体的分野。他们兵分两路,一个群体移向海外,去国外吸“纯氧”;另一部分依然留在中国,但迁移至环境尚未受到大规模污染的地区。   据研究机构对国际上主要城市PM2.5值的随机抽查,发现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的大城市,其PM2.5最高值均比中国东部或中部主要城市的要小得多。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革命和资本原始积累,并且均在环境保护方面投注了巨大的成本。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富裕阶层纷纷移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移民型国家,或者其他一些环境宜人的欧洲小国的重要原因。中国富人阶层希望在享受都市繁华和优厚福利的同时,坐拥优美环境和新鲜空气,这几乎成为了“环境移民”的理想生活方式。   那些依然留守在中国大地上的“环境移民”,他们拥有一定的财富和知识,以城市中产阶层为主,由于无法忍受大城市拥挤的生存空间和糟糕的空气,毅然逃往云南大理、海南三亚、山东威海、广东珠海等环境宜居、人口总量相对较少的中小城市。   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商人、艺术家、媒体从业者、酒吧老板。他们有的卖掉自己在大城市的产业,带着行李箱和家人,买上飞机票,到小城市“扎根”;有的则保持试探和观望的态度,两地往返,过着“双城记”式的生活。无论如何,他们都在试图逃避污染和肮脏的环境,以及大城市的冷漠和物欲。   当他们到了新地方,毫无疑问会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有正面影响。但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尤其是一些热点移民地区,如果大量新移民涌入,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生存资源造成承载压力,最显性的体现就是在交通、教育、物价及房地产等方面,这种资源性的竞争极有可能成为新移民和本地人引发冲突的一个诱因。   更大的隐性冲突来自观念。由于大城市和小社会存在发展阶段的“落差”,当在大城市形成的规则意识、做事效率和文明意识,放置在一个慢节奏的熟人社会时,势必会发生冲撞。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蜂拥而至的外来移民者,地方政府始料未及,几乎没有任何准备,他们不知道用怎样合适的办法来融合和解决这种微妙的利益关系。这极有可能为未来的冲突埋下伏笔。   这一场移民潮,正深刻影响着未来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 (编辑:SN077) http://news.sina.com.cn/c/2014-02-09/040929418069.shtml 港媒:中国新增癌症病例居全球之首 正文 我来说两句 ( 12181 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4年02月08日10:09 来源: 新华网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2 搜狐新闻制图 8 6 保时捷撞到孕妇撞死其... | 狗狗捶胸救卡喉女主人   据《参考消息》2月8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7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说,2012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出现惊人的增长,中国首当其冲。   就肝癌、食道癌、胃癌和肺癌这四种恶性肿瘤而言,中国的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同样最多。   最新的《世界癌症报告》说,非洲、亚洲和中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受癌症影响最大。总体来说,2012年全世界有1400万新癌症病例,癌症死亡人数达820万。   报告说,中国新诊断癌症病例为307万,占全球总数的21.8%。癌症死亡人数约220万,占到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26.9%。   这些数字略低于中国本国2012年的统计数字。据中国媒体报告,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记录的每年新增病例为350万,死亡人数为250万。   然而就2012年而言,中国并不是患癌率最高的国家,排在前5位的是丹麦、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和挪威。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统计,中国的癌症死亡率也不是最高的,最高的5个国家是蒙古、匈牙利、亚美尼亚、塞尔维亚和乌拉圭。   报告指出,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包括欠发达国家癌症诊断手段不足,以及治疗能力有限。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现在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2012年新增肺癌病例180万,死亡人数159万,其中超过1/3出现在中国。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说,吸烟、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和所在工作场所暴露于致癌原是肺癌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   在其他癌症中,全球约50%的新增肝癌和食道癌病例出现在中国。在肝癌和食道癌的死亡病例中,中国分别占到约51%和49%。2012年中国新诊断的胃癌病例和胃癌死亡人数同样占全球的40%以上。   支修益说,肺癌、食道癌和胃癌是中国人最常罹患的三种癌症。   他说:“这些数字尽管令人担忧,但并非全新的趋势。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澄清公众对癌症的某些误解,例如认为癌症是无法治愈的。”   支修益说,这样的担心阻止了公众关于癌症的讨论,由此造成的情况是,缺乏足够的医疗知识导致癌症难以被及早发现。 (责任编辑:UN644) 原标题:港媒:中国新增癌症病例居全球之首 http://news.sohu.com/20140208/n394604146.shtml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近半新发癌症病例在中国 2014-02-08 来源:大河网     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研究报告称,全球一半新发癌症病例发生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中国。中国还承担了全球约一半新增肝癌病例,尤其是由乙型肝炎发展而成的肝癌。   上述结论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年版)。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250多名科学家参与了该报告的编写工作。该研究主要基于2012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等相关数据。   2012年,全球约诊断1400万例新增癌症病例。据报告估计,20年后,每年新发癌症病例将增长至2200万例。与此同时,癌症致死人数将从每年约820万人增长至每年1300万人。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乳腺癌、大肠癌是流行率最高的三大癌症,占到新增癌症病例总数的35%左右。肺癌、肝癌和胃癌是致死率最高的三大癌症类别,共造成310万人死亡。   受人口老龄化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新增癌症负担与全球负担并不成比例,全球超过六成癌症病例分布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同时,受限于癌症筛查和治疗可及性的缺乏,这些地区还承担了全球约七成癌症死亡。此外,发展中国家民众更易患上宫颈癌、肝癌和胃癌。   报告指出,癌症已对公共卫生系统造成巨大负担。2010年,癌症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达到16.6万亿元。但是,如果癌症常识得以普及,如“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约半数癌症病例是可以避免的。此外,上调烟草价格、抑制烟草消费、限制高糖食品及酒精销售等也已被证实是降低癌症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报告强调,高收入国家预防癌症的工作经验显示,仅靠良好的健康习惯,并不足以有效控制癌症流行。如在烟草控制问题上,法律在减少暴露和预防高风险行为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应对日渐严峻的癌症危机,各国应尽快健全相关法律。 以上内容来自:大河网 http://health.gmw.cn/dzb/2014-02/08/content_2851094.htm 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科学管理值得关注 2011-5-31 08:4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49850.html 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资源有限 不可持续 2011-5-20 09:19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446058.html 我国癌症已成首位死因:12年前的警告被忽视 2013-6-13 13:55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9083.html 生态危机启示录:构建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5-4-28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5332.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30 次阅读|6 个评论
食物与健康:用数据解读中国人吃饭与吃药矛盾
蒋高明 2014-1-22 12:19
蒋高明 一、关于中国农业的一组数据 在李尚勇先生的新书《人口困局: 中国能否承受人口之重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中,我们看到下面一组数据: 2010 年中国化肥施用总量为 5561.7 万吨,人均 41.5 公斤(83斤); 2010 年中国农药总量 175.82 万吨,人均 2.62 斤(5斤2两); 2005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 21 万吨;人均 0.31 斤(6两2钱); 2010 年 农膜使用量 217.3 万吨,人均 1.62 公斤(3斤2两,农膜低温焚烧能制造二噁英致癌物)。 另外,根据陈一文先生的研究,我国从美国等地进口 转基因大豆样品中的草甘膦残留达到 0.4 - 8.8 mg/kg , AMPA 残留 0.7 - 10 mg/kg 。非转基因传统与有机大豆不含这些残留。依据世界粮农组织( FAO ),总草甘膦残留应当计算为草甘膦 +1.5xAMPA 之和。该项研究转基因大豆检测数据平均折合“草甘膦等值” 11.9 mg/kg (最高值为 20.1 mg/kg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ebkd.html 2013 年,中国进口 6000 万吨转基因大豆,由此带进来草甘膦含量 195.6 吨,草甘膦代谢物含量 344.4 吨,草甘膦含量人均 1.956 克 ,草甘膦代谢物含量人均 3.444 克 。 草甘膦被公认为对动物生殖系统和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在 ppb 级水平即有危害作用。参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687741.html 关于激素的具体数据没有查到,只有报道如下: 反季节蔬菜水果大都用了催熟剂或激素类化学药剂以促进果实早熟,催熟的蔬果中含十几种激素,尤其是葡萄、西红柿、猕猴桃和草莓等。部分肉类及动物内脏 猪、鸡、鸭等动物,多数是用含有激素的饲料喂养;部分鱼类是直接投喂避孕药催长的 。此外,动物内脏中激素含量也较高。保健食品,市面上不少增高保健品添加了褪黑激素;一些延缓衰老的保健品中含有大量激素。化妆品,美容产品要达到美白和祛斑的功效,会添加汞和铅,为缓解它们对皮肤造成的刺激,不法厂商就会再添加激素。容易含激素的化妆品主要是祛痘、去皱和祛斑三类。化学物质,焚烧垃圾时产生的大量剧毒物质二恶英、农药DDT、塑料中含有的双酚A类物质等会再人体内蓄积,发挥着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外用药品,很多治疗皮肤过敏、感染的外用软膏,以及一些治疗雌雄激素缺乏的外用凝胶、霜剂等药物都含有激素成分。 http://sp.chinadaily.com.cn/news/20130403/149707.html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们的农业模式,包括粮食进口,是一面生产食物,一面制造了污染,最终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二、关于中国健康的一组数据 2013 年,中国 糖尿病 患者人数达 9700 万以上, 数量达到世界第一。 糖尿病 已成为 21 世纪 世界范围内的一种 流行病 。它是继肿瘤、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k9aWQllCytj9TfiNKBtnK3k1UvOiSHU88iC80kfiSWXaZ1gmgW5GkvSrnl9pUKcMxv69IYmW-BqphNKBdPUmCq 2007 年,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八日电 ( 傅蕾 ) 亚洲心血管外科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今天在北京开幕,记者从本次会议上获悉,中国目前潜在的心脏病患者已达六千万人,有八百万患者需要进行心外科手术治疗,但每年中国完成的心脏手术仅有八万例左右。 http://sports.sohu.com/20070523/n250179501.shtml 2008 年,中国有多少高血压病人?被问到体重是多少,几乎人人知道,但如果被问到血压值,却很少有人答得出来。据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高血压患者 2 亿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 30% ,也就是说,有 1.4 亿国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血压应控制在 140 / 90 毫米汞柱。 http://health.sohu.com/20080917/n259592660.shtml 2011 年,中新网上海 12 月 26 日 电 中国妇联第六届执委、原中国计生委副主任吴景春在刚刚结束的 “ 中美不孕不育学术高峰论坛 ” 上称,全由于种种因素和工作压力影响,中国育龄夫妇不孕不育发病比例达到 1/8 ,不孕不育患者已超过 5000 万,并仍逐渐增加。她说,生育危机即将到来。专家指出,健康夫妇如果在未采取避孕的前提下,经过一年有规律的性生活未能受孕,或女方年龄 35 岁,有规律性生活 ( 未避孕 ) 未能受孕的,称为不孕。 http://gongyi.ifeng.com/news/detail_2011_12/27/11595256_0.shtml 2011 年9月9日 ,卫生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针对妇女儿童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情况。傅卫称,据专家估计,每年约有20-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中国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120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出生缺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09-09/3317877.shtml 2012 年,江苏省人民医院的精子库数据显示,就目前情况看,捐献者以学生为主,大概占了 90% 以上,而上班族只有不到 10% 。学生相对作息规律、身体健康,精子合格率高,合格率基本在 30% 以上,而上班族合格率基本不超过 20% ,甚至更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曾经对来医院准备生育的男子精子质量进行检查,结果显示,精子质量差不是个别现象,每 3 个备育男就有一个精子质量差。 http://www.jianke.com/news/551678.html 2010 年,北京协和医院里,6岁的小女孩程程(化名)靠在母亲身边,羞涩地给记者看了看她已微微隆起的乳房。4个月来,她的胸部已经像个青春期少女般,有了轻浅的曲线;而就在2个月前,她甚至像来月经一样,下体开始不规则流血……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属于典型的“ 性早熟 ”。 据了解,目前中国儿童性早熟的平均发病率已经达到1% ,仅广州就从10年前的0.5%上升至1.3%。伍学焱指出:“我们怀疑现代人性早熟、畸形、癌症发病率升高,都和生活中摄入的各种各样的激素有关。”(中国大概2.2亿12岁以下儿童)。 (按照中国性早熟比例和儿童总是,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20万的儿童出现性早熟。) http://health.sohu.com/20100224/n270404755.shtml 2013 年,《中国新闻周刊》总第 606 期 (4 月 8 日 出版 ) 封面数据显示,癌症汹涌:全国每 6 分钟就有 1 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 8550 人成为癌症患者,每 7 到 8 人就有 1 人死于癌症。 生态环境生病了靠药物,人生病了,也靠药物。于是,植物药、兽药、禽药、人药、西药、中药 ( 质量也受农业模式影响 ) ,充斥了我们的 13 亿人国度。 从上述一组沉重的数据中不难看出,我们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危险。那么,中国人健康质量的下降与我们的农业模式有没有关系呢?农业上的过度用药,与医院里的过度用药过度治疗交相映辉,为中国的生态与健康环境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药食同源,廉价花钱买食物,高价花钱买药物,且药物从动植物种养阶段就开始了,如此长期下去,我们损失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最后一组数据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听不到爸妈温暖的呼唤,看不到家人赞许的目光,长时间与父母分处两地,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据全国妇联调查统计,我国留守儿童数量约为 5800 万,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 28.29% 。 http://news.k618.cn/ztx/201208/t20120819_2366309.html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360 次阅读|0 个评论
雾霾的再次警告: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
杨学祥 2014-1-19 07:14
雾霾的再次警告: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 杨学祥 土地沙漠化的危机还在持续,雾霾高发的警钟再次敲响: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 2013 年 12 月初的雾霾波及 25 个省份, 100 多个大中型城市,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 13 地雾霾天数均创下历史纪录。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 29.9 天,较常年同期偏多 10.3 天,达到 52 年来的峰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 2013 年雾霾高发,并将在今后三年持续高发。 中新网南京 1 月 18 日 电 ( 王琦 )18 日,江苏省地方两会在雾霾天中开幕。政协代表们热议雾霾治理的问题。 18 日,南京一片灰蒙蒙。经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省气象台监测预测,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泰州、南通、常州和无锡 8 市空气质量达重度或以上污染。 下午,雾霾依然没有散去。在各小组讨论会现场,雾霾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http://stock.sohu.com/20140118/n393738905.shtml 空气污染攻坚战,壮士断腕的决心下了,就得有一股狠劲儿!”昨天,市人大代表、市长王安顺参加了朝阳团对《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的审议。王安顺表示,空气污染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北京将从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四个方面,打好这场攻坚战。王安顺指出,政府更要认真贯彻好、实施好即将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今年 9 月,国务院出台十条措施防治大气污染,我也代表北京市跟中央签订了责任状,也立下壮士断腕的决心,这也是生死状。”北京随后出台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84 项措施主要分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四个方面。 今年, 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北京举行。王安顺称,本市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北京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尚待改善。“今年召开的会议,朝阳的场馆最多、路线最长,首脑、工商界领袖、国际媒体来了,北京国际现代化大都市要展示中国形象,也是通过这样的窗口。” http://news.sohu.com/20140119/n393745280.shtml 研究表明,雾霾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每年 11 月至次年 1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的形成,每年 2 月 -4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每年 5-7 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发生,每年 8-10 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潮汐组合类型转化的周期为 6 个月。这个半年周期是固定的,每年都是这样 。与雾霾季节性相叠加,雾霾频发期是每年的 1 月和 12 月。潮汐组合类型划分的主要根据是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极值的叠加:与极大值叠加可减少地球扁率,加快地球自转,增强潮汐南北震荡,在北半球形成以赤道向北极流动的偏南风为主的暖空气流动,有利于增温和雾霾发生(特别是在冬季);与极小值叠加可增大地球扁率,减慢地球自转,在北半球形成以北极向赤道流动的偏北风为主的冷空气流动,有利于降温和清除雾霾。 今年,亚太经合组织 APEC 会议将在怀柔举办。在市人代会怀柔代表团讨论时,市人大代表、怀柔区委书记齐静介绍了会议设施的筹备情况,会议各项设施目前建设进展顺利,将于 6 月份全部完工。 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应该安排在不利于雾霾形成的 2-4 月或 8-10 月,尽量避开雾霾易发的1月、 5-7 月和 11-12 月。 我在 2008 年指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仅有《科学新闻周刊》( 2000 年,第 46 期)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 年,第 8 期)发表了我的文章 ,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 我在 2011 年指出,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资源有限 不可持续。 我国资源与环境状况堪忧: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和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指出 ,困扰中国环境十大问题是: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水灾、旱灾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 WTO 与环境问题、三峡环境问题和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问题。 回顾我国 50 多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上,我国单位 GDP 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自然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触目惊心 。 根据专家们分析预计,我国要实现 2020 年 GDP 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必须提高 4 — 5 倍,如果进一步想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和生产效率必须提高 8 — 10 倍,这种设想是不太现实的。种种现象表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我国必须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国用信息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利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推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建设工业生态 。 土地沙漠化的危机还在持续,雾霾高发的警钟再次敲响: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 相关资料: 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资源有限 不可持续 已有 1098 次阅读 2011-5-20 09:19 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资源有限 不可持续 杨学祥 在中国科协 2005 年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呼吁人们保护环境,适度消费,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经济过快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恶化,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才是尊重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应对挑战,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选择 。 周光召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仍大大高于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生产、建设、流通、管理和消费领域的浪费现象则“相当严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而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使得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压力日益增大。据统计,在世界 144 个国家的排序中,中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 100 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在 55 位以后。矿产资源中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 8.3 %、 4.1 %、 26.5 %和 9.7 %。中国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温室气体排放排在世界第二位,全国酸雨面积扩大,频率增加,水土流失面积 35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 37.1 %,沙化土地面积约 100 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在继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经过多年努力才达到 18.21 %(世界平均 29.6 %),草地退化面积加大。全球 1121 种濒危物种中,中国有 190 种。在发展模式上,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美国以占世界不到 5 %的人口,消耗世界 25 %的能源。而中国人均要达到这个水准,意味着要把全世界的能源都拿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高能耗低产值的投入外,各种强制性消费(如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媒体的超量广告宣传、各种考试经济链、愈演愈烈的节日礼品经济、超值超量的商品包装、虚假伪劣产品等等)不仅增加商品的成本,加重消费者的负担,豢养了一大群贪污腐败的蛆虫和蛀虫,而且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导致空前的能源和资源的紧缺形势。 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表明,高消费带来的是资源能源极度短缺,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国际关系极度紧张。合理、高效、潜力无限的经济模式不在于一时的显赫奢华,而在于能长久地保持不断发展的势头来延续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习惯于高消费的西方国家难以生存,世代节俭的中国却能在恶化了的环境中得以存在和发展。高消费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 贪婪而强大的恐龙灭绝了,弱小而聪慧的灵长类却进化到了人类。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强者并不是总能取胜。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才是生物的进化规律。强者只能欺凌自己的同类弱者,但环境却能使强者灭亡。弱者的生存之道不一定在于努力成为强者,而关键在于适应环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正是适应当前资源能源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最好模式。 附件: 从循环型经济到节约型经济(重发) 2008-11-30 14:44 | 个人分类 : 备忘录 | 关键词 : 循环型经济,节约型经济,强制性消费 重发者按:本文最早于 2005 年 3 月 9 日 在《光明观察》刊发,因硬盘损坏而失去记录。目前存在完整地记录在华侨华人经济技术网,故重发于此,以备查阅。 摘要: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了石油以外,中国的粮食、肉类、煤和钢铁的消费均超过美国。在中国威胁论的宣传中,“消费黑洞”也成为中国的一项罪名,这在世界能源和资源危机的前景下,是一个十分具有蛊惑人心效果的口号。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出,导致当前世界战争的原因是石油,导致未来世纪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资源和能源的短缺最终将导致战争,这是一切大国军事政策的出发点。只有节约型的循环经济才是避免战争,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高能耗低产值的投入外,各种强制性消费(如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媒体的超量广告宣传、各种考试经济链、愈演愈烈的节日礼品经济、超值超量的商品包装、虚假伪劣产品等等)不仅增加商品的成本,加重消费者的负担,豢养了一大群贪污腐败的蛆虫和蛀虫,而且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导致空前的能源和资源的紧缺形势。 关键词:资源,环境,能源,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强制性消费 新华网北京 3 月 8 日 电 正在此间举行的政协大会上,伴随着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讨论,“节约能否成为国策”在政协委员中也引发了一场“激烈辩论”。民盟中央带来的消息让人震惊:最近,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环境可持续指数”,在全球 144 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 133 位 。民盟中央在大会发言中呼吁,“国无远虑,必有近忧。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应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2004 年 3 月 6 日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提请代表审议的计划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无论是在政协委员驻地,还是在人大各个代表团,只要提起循环经济,总能引来代表委员们的共鸣。为什么平平常常的“循环”二字,在代表委员们的心中占有这样重的位置?循环经济是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它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单向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经济,需要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发展循环经济被写进了计划报告中,表明政府对这一经济增长模式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 在一年之内中国两会代表对循环型经济和节约型经济的认同,表明高速度、高消费、高风险的当代经济发展趋势受到严重挑战。 1 .历史的回顾 5 年前,当我提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仅有《科学新闻周刊》( 2000 年,第 46 期)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 年,第 8 期)发表了我的文章 ,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 5 年过去了,美国的新经济从连续十年的持续增长突然转向衰退,最近虽然有复苏迹象但欠债累累;日本经济在经历十年持续停滞之后至今仍处于低迷状态;高消费带来的资源和能源浪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导致谁来供应中国的大讨论。长期的经验教训和东方的文化传统,使日本抛弃了工业化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出了“环境立国”的新战略,大力培育环境相关产业和环境保护产业,建立“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模式。这与美国的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的环境政策成鲜明对照。研究日本经济战略转变的原因,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可以对比的是,“ 21 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 2001 ” 专题论坛会议于 2001 年 9 月 4 日 在北京开幕。环境问题成为会场内外的热门话题。参加“ 21 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 2001 ” 专题论坛会议的专家、学者发出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呼声。重温 21 世纪论坛的呼声,对发展循环型经济大有帮助。 2 .亚洲经济快速发展的代价 亚洲开发银行 环境与社会发展局的官员罗夫·泽留斯( Rolf Zelius )在专题论坛上指出 ,过去 30 年来,一些亚洲国家经历了其他任何地方前所未有的高经济增长率。然而,这些经济增长要付出代价。亚洲丧失了一半森林覆盖和不计其数动植物物种。其 1/3 的农业用地已经退化,鱼类资源减少了一半。今天,该区域严重污染城市的数量最大,其河流和湖泊属世界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确实,环境退化已成为普遍现象,包括东亚次区域的经济迅速增长、中亚经济转型国家其原有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不可否认地忽视了环境,以及南亚地区贫困仍然是决定性的地方性问题。根据他们的最新研究,亚洲环境退化的根源在于两种政策失误。第一,发展中成员国的决策者们没有将健全的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放在优先地位,而是几十年来都采取“先发展,後治理”的办法。这导致社会付出更大的整体代价,并加剧了贫困;第二,当一些政府确实制定环境条例时,他们往往采用不能监测或实施的严格标准以及强硬的政策手段,这些手段忽视对遵守法律的奖励刺激。 在柬埔寨,森林破坏导致灌溉系统的改变,致使水稻减产,无数居民受到饥饿威胁;马来西亚的 Srawaka 森林里砍伐与严重的水土流失相伴随。更为严重的是,森林退化在这些地区已不仅仅只是威胁到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已经上升为政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马忠玉指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森林对人类社会的价值莫过于提供木材,直到近期人们才正视,自然环境的退化、生态系统的崩溃、频繁的自然灾害等均是由于森林的消失而增加,而众多依靠森林产品生存的人们也由此受到严重威胁。 事实上,恩格斯对人类盲目的实践活动早就作过如下精彩深入的分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可惜的是,对商品价值的盲目追求淹没了智慧的理性分析。 国际林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马法 ? 齐白塔说,人类对直接利益的需求往往掩盖了保护资源所带来的长期利益。在将环境和生产力错误地割裂开来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发展生产力而不是环境,因为他们能最生动、最直接看到的仅仅是眼前利益。但是,时间一长,人类总是会付出代价的。而事实上,环境和生产是不可分割的、互惠共生的,为了自身的经济安全,保护森林与环境才是人类对自己最负责任的做法。 3 .资源和环境本身就是财富 到目前为止,商品生产所创造的财富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据科学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 1000 倍,比形成速度快 100 万倍。这些濒临灭绝的物种大多数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们以为,向大自然索取是免费的,向大自然排污也是免费的。他们为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抽取地下水为例,人们免费地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枯竭并受到污染。以至于 2000 年 9 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根据国内外经验,适当的补充地下水不仅能使地下水位回升和制止地面沉降,而且能使地下含水层成为廉价的输水渠道。问题是维持地下水源的回灌费用由谁来支付? 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成果把财富扩展到产品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个部分,并提出了真实储蓄概念。真实储蓄的实质,是用总储蓄减去外债与折旧和加上教育投资得到的净储蓄,然后减去资源损耗与环境退化得到的真实储蓄,再除以 GDP 得到的真实储蓄率,所得结果若持续为正,即反映财富在增长,若结果持续为负,最终必将导致财富的下降。因此,有可能利用真实储蓄的长期时间序列来判定一个城市是否在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纵向比),也可以借此比较不同城市的情况(横向比)。资源和环境本身就是财富,并将被引入市场经济。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使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正与日俱增。 在过去的 20 年,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国内储蓄率(指银行储蓄额占 GDP 的百分比)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 2000 年)的统计显示,中国近 20 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 10.3% ,在全球 206 个国家和地区中居于第 2 位(仅次于非洲资源国家博茨瓦纳)。 1999 年中国国内储蓄率为 42% ,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 20 个百分点。但是,由于中国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名义国内储蓄率”的真实性,即中国国内储蓄率中的相当部分是通过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所换来的,这种以资源的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为代价的经济收益,必须进行有效的修正。据中国科学院 牛文元的研究,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成长的 GDP 中,至少有 18% 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代价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中 。 资源和环境本身就是财富。日本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曾频繁发生破坏环境的事件并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日本吸收了这方面的教训,近年来相继制定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庭电器循环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制。目前,日本政府正加紧拟定《循环型社会基本法》(草案),争取在 2001 年开始实施。这将为日本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奠定法律基础。 除法律保障外,日本积极开发以下四种技术:一、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和能源投入量的技术;二、能够长期使用的产品的制造技术;三、循环利用技术;四、尽可能减少破坏环境物质排出量的技术。“循环型经济社会”的确立将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和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转变,它还会改变人们迄今为止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建立新型价值观念。“循环型经济社会”会给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创造新的市场。据日本通产省估计,到 2010 年,与环境有关的市场规模将从现在的 15 万亿元增加到 37 万亿元,就业人数将从现在的 64 万人增加到 140 万人。日本经济计划厅预测,到 2020 年,环境产业将是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零排放工厂”已经在日本成为企业在新世纪里新的追求目标。其中,食品加工和饮料业走在最前列,汽车、造纸、水泥、化工、电子及家用电器等制造业也十分积极,目前已建成上百座“零排放工厂”。在一些啤酒制造厂里,所有副产品和废弃物都实现了 100% 的再资源化和循环利用 。 4 .我国资源与环境状况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和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指出 ,困扰中国环境十大问题是: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水灾、旱灾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 WTO 与环境问题、三峡环境问题和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问题。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 13 个贫水国家之一。正常年份全国城市缺水 60 多亿立方米, 667 个设市城市中,约有 400 多个城市缺水,常年供水不足,其中近 150 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量达 1600 万立方米。其中 32 个人口在 100 万以上的大城市中,有 30 个长期受缺水的困扰,每年受缺水影响的工业总产值达 2300 亿元。 水环境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 42% 的水质超过 3 类标准;全国有 36% 的城市河段为劣 5 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 75% 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解决氮、磷污染是长期艰巨任务。水污染的原因很多,包括国家重要水系的严重污染,城市产业对水源的破坏,城市地下水 50% 受到污染等。同时,海水污染也愈来愈严重。除了水体污染,水质下降,大气污染外,固体物污染也很突出。据建设部提供的数字,全国城市年产垃圾量已达 1.5 亿吨,目前每年还以 8% 到 10% 的速度递增。全国垃圾堆放总量已高达 70 亿吨,在全国 667 个城市中,有 200 个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的局面。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 8.2 亿吨,综合利用率约 46% ,排放量为 3186 万吨。全国城市垃圾处理率为 63% ,但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还不到 10% 。 由于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我国土地荒漠化速度不断加快。从 21 世纪论坛上获悉,作为京津和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风沙带目前已达到 270 万平方公里左右,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 30% 。目前沙漠化土地在我国 30 个省区市 851 个县旗均有分布,特别是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 13 个省区市已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 4500 公里、南北宽约 600 公里的风沙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呈现局部好转、整体快速推进之势。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土地沙漠化每年以 1560 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80 年代每年扩展 2100 平方公里,到 90 年代每年扩展 2460 平方公里。据最新监测结果,近年来我国荒漠化扩展速度还在加快。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青海柴达木盆地、河北坝上等地区,土地沙漠化扩展速度年均达 4% 以上。到目前,全国沙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 27.3% 。 生态环境的自然恶化和人为破坏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50 年代我国年均受旱灾农田 1.2 亿亩, 90 年代达到 3.8 亿亩。 1972 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 1985 年后年年断流, 1997 年断流 227 天。有关专家经调查得出结论,未来 15 年内我国将持续干旱。而水灾, 500 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 53 次大洪水,近 50 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强沙尘暴天气由 50 年代的 5 次增加到 90 年代的 23 次,造成的危害愈来愈严重。内蒙古鄂托克旗在 30 年内被流沙压埋房屋、棚圈 5500 多间,近 700 户村民被迫迁移他乡 。 回顾我国 50 多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资源、能源的 高消耗上,我国单位 GDP 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自然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触目惊心 。 根据专家们分析预计,我国要实现 2020 年 GDP 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必须提高 4 — 5 倍,如果进一步想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和生产效率必须提高 8 — 10 倍,这种设想是不太现实的。种种现象表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我国必须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国用信息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利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推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建设工业生态 。 与民盟中央的呼吁相呼应,天津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成中委员说,无论从科学发展观出发,还是实现社会和谐,都必须把节约能源上升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并列。陕西省政协原主席安启元委员说:“节约资源应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政协委员们纷纷发出警告 : ——如果我们不能切实改变现行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势必进一步加剧资源短缺的压力,甚至有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难以实现。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能源长期短缺矛盾,它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处理不好,甚至会直接威胁国家的安全。从现在起,国家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理性的警告,辩证的思考,在政协大会上形成了不大不小的舆论:把节约上升为国策。 原国家计委负责人叶青委员承认:“我们从‘八五’就将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但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确实,到 2020 年我们的能源消耗量将达到三十五六亿吨标准煤,资源难以承受,环境也难以承载。你看看,农业用水实际利用率连 40% 都不到,很多地方是大水漫灌。”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高能耗低产值的投入外,各种强制性消费(如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媒体的超量广告宣传、各种考试经济链、愈演愈烈的节日礼品经济、超值超量的商品包装、虚假伪劣产品等等)不仅增加商品的成本,加重消费者的负担,豢养了一大群贪污腐败的蛆虫和蛀虫,而且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导致空前的能源和资源的紧缺形势。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位于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了石油以外,中国的粮食、肉类、煤和钢铁的消费均超过美国 。在中国威胁论的宣传中,“消费黑洞”也成为中国的一项罪名,这在世界能源和资源危机的前景下,是一个十分具有蛊惑人心效果的口号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出,导致当前世界战争的原因是石油,导致未来世纪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资源和能源的短缺最终将导致战争,这是一切大国军事政策的出发点。只有节约型的循环经济才是避免战争,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我们正为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而付出了更多的代价。认真研究我国资源与环境状况,就会理解为什么参加“ 21 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 2001 ” 专题论坛会议的专家、学者和参加两会的代表发出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呼声;为什么提请代表审议的计划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是大国,外国很难满足我国在资源与能源上的需求。我们曾提出,“先发展,後治理”的办法是走不通的,因为我们不能像霸权国家那样靠强权掠夺别国的资源与财富 。抛弃工业化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建立“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模式,日本的“循环型经济社会”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略)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44605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此惨痛的代价:雾霾天气使得上海的城市价值大打折扣
热度 2 杨学祥 2014-1-18 19:35
如此惨痛的代价:雾霾天气使得上海的城市价值大打折扣 杨学祥 2005年3月22日第十三届“世界水日”前夕,由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的《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完成。据报告显示:由于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经达到3150亿元,包括对建筑楼房、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造成的损失,其中上海约为2900多亿元,苏锡常为469亿元。长三角地面沉降大于200毫米的范围近1万平方公里,上海、苏锡常和杭嘉湖的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2.63、1.80和0.82米。长三角的地下水资源衰竭对苏锡常地区的地面下沉已经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如果这一情况不能得到改善,“沉默的土地危机”将随时有可能在长三角大范围爆发 。   我在2006年4月29日指出,上海既是经济起飞的样板,也是环境污染的典型反面教材。国际舆论的如此评价值得深思。上海仍然在走国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地下水枯竭和地表水污染的双重夹击下,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其生态资源已丧失殆尽。水资源危机意味着生存环境的灭亡,以破坏水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不值得效仿 。 2014年1月16日,在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浙江省省长李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多次提到雾霾治理,他表示,浙江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启动烟尘粉尘、总磷总氮等污染物减排及考核工作。   17日,在出席浙江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侨联、对外友好、经济界联组讨论会上,李强再次提出,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现阶段在保持经济一定速度增长的同时必须将环境治理好。“如果环境恶劣了,城市的竞争力就减弱了。”   他认为,雾霾天气使得上海、杭州等地区的城市价值大打折扣。 相关报道: 警惕读书无用论再度泛滥 公众为何远离基础科学? --科盲群体不仅仅是中国作家 杨学祥 2006年04月29日08:46   摘要:新闻媒体对基础科学的冷落,恰恰是一面镜子,折射了公众对基础科学的冷漠,反映了政府官员对基础科学的忽视。收视率的提高意味着更多的广告来源和资金投入,新闻媒体无法逃避公众的视点。如果学校教育引进基础科学史,如果各种考评涉及基础科学史,如果管理人员懂得基础科学史,如果政府官员熟悉基础科学史,那么,违背科学的政策、措施、方案、条令、规则和行为就不会一再出现,依法行政,科技先行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关键词:基础科学,新闻媒体,科盲群体,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   1. 被淘金浪潮淹没了的基础科学   黄昆走了,科学界扼腕,但同时闻讯的许多普通公众相当茫然:黄昆是谁?在科学界赫赫有名,在公众面前却是陌生人。   基础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不仅远离公众,而且远离日益喧嚣浮躁的科技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原所长胡亚东说,“科学技术”必须经过多次转换才能变为生产力,可是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科学技术直接等同于生产力。“这导致很多地方对科技工作者的考核,往往就看其完成了多少论文,这些论文又产生了多少经济利益。”很多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根本没有明显的经济效果。再加上基础科学领域本身离老百姓生活比较遥远,科学家一般又都专注于研究领域,潜心工作,不愿过多跟公众打交道,“最终导致这些领域的科学家更加远离公众视野” 。   事实上,不仅公众能够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了解不够,就是科学研究部门对基础科学研究也退避三舍。为了获得研究资金的支持,很多地方对科技工作者的考核,不仅看其完成了多少论文,这些论文又产生了多少经济利益,而且直接为研究者设定了应该获得的项目经费金额,拿不到经费就低聘扣奖金。科研机构变身为生产企业,谁还敢做见不到经济效益的基础科学研究?科研工作者为了生存,不得不拉关系,跑项目,谁还有时间搞基础科学研究?跟着“老板”和领导的意图走,你就能拿到钱;坚持独立的科学观点,你就要受到冷落,谁还敢“实事求是”地搞基础科学研究?   在普通公众的心目中,学者是学术上颇具造诣、道德上堪为楷模的受尊敬的群体。但以经济利益为目得的专家学者直接玷污了专家学者得以安身立命的良知道义和学术操守。专家观点失去公信力的背后,是部分专家与某些利益没有了距离,少数专家学者与开发商等利益团体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所谓学术研究的公正与科学自然蜕化变质了,诸如此类的“专家观点”,尽管有“专家”在场,但知识分子葆有的理性与操守却缺席了,这实际上是腐败的“学术寻租”。这些学者凭借自己耀眼的学术头衔,手中的鉴定权、论证权、签字权去堂而皇之地攫取一笔可观的评审费、润笔费、讲课费。但实际上为利益驱使,玩“学钱交易”,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结果是,受利益主宰的专家意见又主宰了不知就里的善良听众。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愤言提出封杀“社会活动院士”,剑指的正是这类“利益的俘虏” 。   2. 被形象工程压垮了的基础科学   有人说,中国人特别擅长干大事;城市的大街建得豪华、整洁、漂亮,小街就破烂、杂乱、简陋;长江上建起了大坝,南水可以北调,城市的下水道却修不好;从东北盆地到西北沙漠,都建起了大油田,而小煤矿的频频矿难却无法遏止 。干大事,有高度,有亮度,可以作为业绩显身扬名。其后果是全国的水利工程与污水横流同在,城市的金碧辉煌与能源短缺并存。城市的地下水道改造工程是小事吗?合理的设计就是一座大型有机肥料工厂,不仅解决了城市水污染,而且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退化。谁重视这些基础科学的研究 ?   2 005年3月22日第十三届“世界水日”前夕,由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的《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完成。据报告显示:由于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经达到3150亿元,包括对建筑楼房、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造成的损失,其中上海约为2900多亿元,苏锡常为469亿元。长三角地面沉降大于200毫米的范围近1万平方公里,上海、苏锡常和杭嘉湖的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2.63、1.80和0.82米。长三角的地下水资源衰竭对苏锡常地区的地面下沉已经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如果这一情况不能得到改善,“沉默的土地危机”将随时有可能在长三角大范围爆发 。    上海既是经济起飞的样板,也是环境污染的典型反面教材。国际舆论的如此评价值得深思。上海仍然在走国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地下水枯竭和地表水污染的双重夹击下,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其生态资源已丧失殆尽。水资源危机意味着生存环境的灭亡,以破坏水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不值得效仿 。   美国《自然》周刊近期推出了一期探讨中国环境问题的封面文章 ,作者这样写道:在过去20年,中国已经铸就了一个经济奇迹。我们希望,未来20年,中国也能造就一个环境奇迹,并且确立一个好例子让其他国家取得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结果将不仅影响中国,而是整个世界。”   3. 被教育产业摧残了的基础科学   社会对基础科学的忽视导致基础科学研究被边缘化,基础科学的边缘化又使科学的发展失去了动力。大学因为自身的经费危机不得不屈服于价值法则。继名模明星变身为大学教授之后,无本万利的博采行业也变身为科学。当今的大学几乎无不陷入实用主义的泥淖。社会上哪门学科有“钱”途,就创设哪门学科。于是高尔夫专业大摇大摆地进入高校,博彩管理也昂然进入名校;于是大学被讥讽为职业培训所,大学生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于是高考毕业生蜂拥报考热门专业,而一些没有“钱”途的冷门专业则鲜有人问津。针对这种现象,当年朱自清感言:“大学生多只拥挤在工学院和经济系里,这是目光短浅,只看一时应用上。这是大学教育不健全的表现。”   望子成龙的家长,大都相信教育有点石成金之术,不惜高额的教育成本投入就是证明。遗憾的是,教育市场也不能违背供求平衡和价值规律,高校毕业生今年大甩卖,大学生工薪等同小保姆 。曾有研究报告称,现在要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如此巨大的投入,到头来只能找个月薪低得连农民工都不如的600元的工作,这对大学生本人和他们的家庭无疑是当头一棒,尤其是对那些收入水平低下的农村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个“颗粒无收”的悲惨局面 。在2002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此后一路上扬,到2005年,这个数字达到了340万。在北京,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超过15万。供求关系的变化,正是形成大学生作为“商品”贬值的最直接原因 。   如今大学毕业生过剩,技术人才奇缺,大学扩招和中等专业升格是主因。社会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少量工程师,以创收为目的的大学教育恰恰颠倒了市场需求,现在不得不让没有技术专长的“未来工程师”屈尊去做技术工人。在目前高校毕业生总量连年攀升的前提下,人才市场一直处于“买方市场”的状态,加上大学生们缺少实际工作经验,根本没有资本与用人单位“博弈”,只能听由用人单位一再压低薪酬价格,600元的月薪就是这样产生的。教育是中下阶层民众改变自身社会阶层,实现社会合理流动的重要渠道,如果就业市场长期低迷,薪酬持续走低,投资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社会上会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事实上,这一现象已经在西部一些地区出现———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全民素质,冲抵高校扩张这一制度设计的预设效果,而且中低阶层的民众将会失去一个改变自身处境的通道,而这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   4. 被新闻媒体冷落了的基础科学   科学界和教育界都挡不住金钱的压力,新闻界自然也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说,我国公众对科学家的陌生,有历史文化传承的原因。西方国家,比如古希腊、古罗马,对自然科学研究一直都非常重视,保存大量科学家传记,留下了丰富的理性科学因素。我国历史上一直强调的是伦理、道德和儒家思想,留下的都是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传记,甚至连四大发明的发明者的详细资料都不多。在我国这种文化背景下,科技工作者相对其他职业待遇较低。搞科研无法成为很多人就业的选择,也就越来越边缘化。据统计,美国电视台的科技节目,平均占到总节目量的20%,日本电视台占15%,而我国电视台只有6%左右 。   时下,超级女生之类的青春偶像的知名度,不知道要比科学家的知名度高出多少倍;不晓得影星、歌星,会被别人骂成弱智的,然而,即便说不出一个当代科学家的名字,也绝对不会有人说你老帽。对政治明星,不管你关心与否,这些人物的知名度几乎家喻户晓。还有一些经济方面的所谓成功人士,也是公众关心的对象。政要巴不得这些人士来自己这里投资,男人们在羡慕人家的钱袋子,女人们在梦想着寻找这样的富翁郎君。而科学家呢,除非专业考试,否则才很少有人问他们是谁呢,只要看看媒体娱乐节目中考试的内容,就不难理解公众为何远离科学家了,而非相反。科学家在现实生活中和公众的距离“遥远”,导致后者不知科学家是谁,而媒体对科学家的同样冷落,使得科学家愈在公众心目中愈发成了“边缘人”。别的不说,打开报纸和电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作为科学界和公众桥梁的媒体,因为官本位、钱本位、娱乐本位,最终冷落了科技本位。科学家的地位和作用,虽然还没有沦落到“地下工作者”的地步,但他们的精神待遇,却已经有目共睹了 。   5. 中国最大的科盲群体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建元说,在以信息革命、数码革命和生命科学革命划界的后现代社会,科技与人形成了难分难解的关系,不懂科学,就不能达到对人性的深入理解。但人们却难以看到中国内地形成了这种氛围。有人说,中国的文学界,正逐步取代法学界成为中国最大的科盲群落。北师大中文系副主任王泉根教授感叹,21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有几个盲区,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科学重视不够。他呼吁:“作为文学,既要张扬人文,又要张扬科学!”   让公众理解科学,得先让文学家们理解科学。但扫盲任务何其艰巨!中国高中教育的文理分科,注定了中国文学家的科盲命运。文科学生可以不懂理科而适应现代生活,这正是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低下的原因:对待自然科学,他们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只能是跟着名人的脚步走而已。   科盲群体不仅仅存在于法学界和文学界。遍布于政界和工商界的科盲,已经创造出不少人间奇迹:例如,作为鱼类理想栖息地和海岸保护自然屏障的红树林具有的经济价值为每公顷1000美元,但将这些红树林砍伐后在原地建立的养虾场每公顷所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仅为200美元;由于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经达到3150亿元;由于基础科学知识的缺乏,又不倾听基础科学家的意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首都居然发生了损失惨重的圆明园事件;迎合家长心理的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过剩,技术人才奇缺;拉动经济的高速发展却忽视能源的相应配置。这些违背基础科学的盲目行为必须废止,基础科学的缺位是人为的灾害事件和意外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5/4341565.html 警惕读书无用论再度泛滥 公众为何远离基础科学? (2) --科盲群体不仅仅是中国作家 杨学祥 2006年04月29日08:47    归根结底,钱本位最终冷落了科技本位。官本位导致的管理水平低下,是钱本位横行的基础。科技水平考评,只看文章的篇数和项目的钱数;毕业生应聘,只看大学文凭和四六级英语考试合格证书;公务员考试忽视了中国基础科学的发展史。这些由小学文化就能统计的工作,使大学文凭仅仅变成一个求职的通行证:一个对中国基础科学发展史毫无了解的人,如何去发展中国的现代科学?   伟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全面。恩格斯的如下论述,至今仍是指导环境科学的至理名言: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   全球荒漠化的现实和世界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再一次证明了基础理论科学的光辉!   新闻媒体对基础科学的冷落,恰恰是一面镜子,折射了公众对基础科学的冷漠,反映了政府官员对基础科学的忽视。收视率的提高意味着更多的广告来源和资金投入,新闻媒体无法逃避公众的视点。如果学校教育引进基础科学史,如果各种考评涉及基础科学史,如果管理人员懂得基础科学史,如果政府官员熟悉基础科学史,那么,违背科学的政策、措施、方案、条令、规则和行为就不会一再出现,依法行政,科技先行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某一种行为,在局部看来是可行的,在全局看来就未必可行;在某一学科看来是可行的,在整体科学看来就未必可行;在人文科学看来可行的,在自然科学看来就未必可行(反之亦然)。基础科学的高度发展和高度概括,是人类趋利避害的强大武器。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仆要引导时代潮流,就必须与基础科学结伴而行。   参考文献   1.李健。宗师黄昆去世公众茫然 中国科学家为何远离公众。http://tech.tom.com。2005年07月13日13时26分?来源:中国青年报http://tech.tom.com/1121/1122/2005713-231883.html   2.李扬。 徐匡迪何以怒斥“社会活动院士”。文章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光明观察》。show.aspx?id=3142   3.周云龙。从官场到校园:让简单恢复简单。2005-7-11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随笔杂谈文章来源: 香港大公报2005年07月11日 show.aspx?id=3186   4.杨学祥。淡水危机与污水泛滥:城市发展的反自然倾向。 2005-4-2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743   5.杨学祥。生态危机启示录:构建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2005-4-28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781   6.杨学祥。迟到的警告,三千亿损失! 2005-3-25光明网 - 光明观察–网络评论show.aspx?id=1991   7.振兴东北要以“苏锡常”为鉴. 杨学祥。TT91网,东北专题。权威视觉,东北经济,发展规划。主办 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 承办 上海中临技术转移有限公司http://www.tt91.com/db_wenzhang_detail.asp?id=13621   8.王燕。美国《自然》周刊封面文章称中国环境影响世界。http://news.tom.com 2005年07月16日15时23分。来源:法制晚报。http://news.tom.com/1002/3291/2005716-2310056.html   9.石而朗。 北大:别和金钱走得太近。光明网 - 光明观察-媒体聚焦。 文章来源: 江南时报 show.aspx?id=3224   10.刘腾。高校毕业生今年大甩卖 大学生工薪等同小保姆。http://www.sina.com.cn 2005/05/30 10:54 财经时报http://edu.sina.com.cn/j/2005-05-30/1054116490.html   11.吴锡平。多收了三五斗的毕业生月薪走低亟待政府调控 http://www.sina.com.cn 2005/07/12 14:10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http://edu.sina.com.cn/j/2005-07-12/1410121790.html   12.刘海明。也说中国科学家为何远离公众。 2005-7-13。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网络评论show.aspx?id=3229   13.韩松:中国作家何以成为最大的科盲群。落http://tech.163.com 2005-07-07 10:32:07 来源: 《科幻世界》http://tech.163.com/05/0707/10/1O26HRK700091H6A_2.html   14.杨学祥。迟到的警告,三千亿损失! 2005-3-25光明网 - 光明观察–网络评论show.aspx?id=1991   15.杨学祥。气象预报屡屡失误值得反思 2005-5-12光明网 - 光明观察–网络评论show.aspx?id=2517   16.杨学祥。谁为商品的生态环境成本买单? 2005-6-21光明网 - 光明观察–网络评论show.aspx?id=2964   17.杨学祥。忽视科学预警的代价。 2004-12-31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2669   18.杨学祥。为什么低温冷害预警被忽视? 2005-1-3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2708   19.杨学祥,杨冬红。印尼海啸敲响了沿海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的警钟。2005-1-16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2788   20.杨学祥。谁阻碍了中国科技发展。 2005-4-12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587   21.杨学祥。为什么旱灾研究和预警总是被忽视。 2005-4-10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574   22.杨学祥。圆明园防渗:科研难过“实践关”。 42005--22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713   23.杨学祥。四六级英语考试:大学校长的心头之痛。 2005-7-4 光明网 - 光明观察–网络评论show.aspx?id=3096   24.杨学祥. 冰川融化议水流:解读亚洲面临的“没顶”之灾. 2005-7-13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网络评论. show.aspx?id=3225   25.杨学祥. 媒体为何疏远科学? 2005-7-15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网络评论 show.aspx?id=3276   2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160   来源:光明观察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4341574.html 浙江省长称雾霾使上海、杭州等城市价值大打折扣 2014年01月17日19: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杭州1月17日电(徐乐静 谢盼盼 董宇欢)“哪个老百姓也不会想知道我们GDP增长多少,都想知道上班路上堵不堵、空气质量好不好、吃饭粮食安不安全……”17日,浙江省省长李强在出席浙江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侨联、对外友好、经济界联组讨论会上指出,经济发展要结合惠民工程一同进行,不能顾此失彼,而环境治理是真正惠及民生的工程,政府应该打头阵。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近段时间来,这句调侃的话被民众拿来“吐槽”各地雾霾“锁城”的困境。   16日,在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浙江省省长李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多次提到雾霾治理,他表示,浙江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启动烟尘粉尘、总磷总氮等污染物减排及考核工作。   17日,在出席浙江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侨联、对外友好、经济界联组讨论会上,李强再次提出,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现阶段在保持经济一定速度增长的同时必须将环境治理好。“如果环境恶劣了,城市的竞争力就减弱了。”   他认为,雾霾天气使得上海、杭州等地区的城市价值大打折扣。   据记者了解,在今年浙江省“两会”期间,治霾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有政协委员提出试行汽车配额制度来减少环境污染。   李强也表示,汽车确实是个大问题。当前上海、南京等一些城市已经在适用国五排放标准,而杭州刚刚适用国四排放标准。他提出,拿杭州举例,第一,是不是可以尝试汽车限行,低标准的汽车是不是允许进入;第二,杭州绕西湖的北山路、南山路、西山路、环城路等能不能不让车子进,纯粹是用电瓶车这一类的代步工具;第三,推广新能源,下决心淘汰黄标车。   除了空气质量之外,李强表示,水质也是最纠结的问题之一。   2014年浙江要努力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中,排在第一第二位的就是治理污水及加大雾霾治理的力度。   李强认为,浙江省今年提出的“五水共治”不是很简单讲讲,而是对浙江的水系进行重整,关键就是要提高水质量。   李强表示,要将经济发展与惠民生真正结合起来,“老百姓得不到实惠,讲得再好听,财政收入再多,他们也没有感觉。” http://stock.sohu.com/20140117/n393710051.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93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5000万亩耕地被污染不宜再耕种
xjtuhyg 2013-12-31 09:05
5000 万亩耕地被污染不宜再耕种 不仅是“增中有减”的问题,在20亿亩耕地中,还有需退耕还林、还草和休养生息的约1.49亿亩,受不同程度污染不宜耕种的约0.5亿亩,以及一定数量无法正常耕种的“漏斗地”。折算下来,“18亿亩”依旧是稍不留神便会触碰到的“红线”,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 关键词:耕地安全,环境污染,粮食安全,人口安全,生态安全 2013 年12月31日03:10 长沙晚报 http://news.sina.com.cn/c/2013-12-31/031029123296.shtml 据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陈谊娜)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公布,公众的视线聚焦在“新增”的2亿亩耕地上,是“实增”还是“虚增”、能否带来粮食增收、会不会放松用地管制等多重疑问待解。 2 亿亩是“实增”还是“虚增”?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比原来掌握的数据增加了2亿亩。庆幸之余,我们不能忽视,在这一个“增”的背后,还有若干个“减”。 一是优质耕地锐减。 两次土地调查期间,仅东南沿海五省就减少水田1798万亩,相当于减掉了福建省全省的水田面积; 二是人均耕地面积下降 ,此次数据是人均耕地1.52亩,较1996年第一次调查时的1.59亩还减少了0.07亩,更远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3.38亩。不仅是“增中有减”的问题,在20亿亩耕地中,还有需退耕还林、还草和休养生息的约1.49亿亩,受不同程度污染不宜耕种的约0.5亿亩,以及一定数量无法正常耕种的“漏斗地”。折算下来,“18亿亩”依旧是稍不留神便会触碰到的“红线”,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 增加2亿亩会不会“多收三五斗”? 2013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2039亿斤,实现2004年以来的“十连增”,但农产品供求总量依然偏紧。如今,耕地面积的增加能否缓解这种局面呢?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坦言,2亿亩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在现有的播种面积中体现出来了。取消农业税、加大补贴力度,使得过去没有耕种或没有上报的耕地,陆续用来进行农业耕种,因此实际播种面积就通过新增耕地体现出来了。由此看来,新增的2亿亩耕地基本上不会增加粮食产量。   “城镇化”会不会放松用地管制?   土地二调结果公布之后,公众普遍担忧,在此后的城镇化建设中,用地管制可能会有所松动,农地征用会再掀高潮。   公众的担忧不无道理,“二调”数据显示,与“一调”相比,建设用地增加了8729万亩,不但增速快,而且格局失衡、利用粗放、效率不高等问题突出。   对此,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透露, 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基础上,目前国土部正在研究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顶层设计 ,并考虑对开发强度已经超过20%、甚至达到30%、40%的地方,在用地上要以盘活存量为主,并体现在土地规划、土地计划中。
1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拍手叫好!中央禁烟!
热度 2 gaojianguo 2013-12-30 10:57
你吸的是烟,而烟烧的是你.jpg 我向来对在公共场所抽烟的人人事事深恶痛疾。这下可好,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文件要领导干部带头不要抽烟,乃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 要知道,吸烟不仅对抽烟者本身有损害,对周围的被动吸烟者往往有更大的伤害,因为他们对尼古丁、焦油、硫化物和放射性元素更敏感,而这些都在貌似看着优雅的烟圈里。 抽烟对男性同胞的危害还包括导致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甚至是机能性损伤! 除了抽烟的,在城市里的烧烤(烤肉,特别是新疆烤羊肉串)也对公共健康和卫生造成极大损害!理应禁止! 推荐阅读: 吸烟导致阳痿 相关报道: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全文如下: 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作出了明确规定,一些部门和地方也制定了相关规章规定和地方性法规。近年来,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也要看到,在公共场所吸烟的现象仍较普遍,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危害公共环境和公众健康,而且损害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为进一步做好公共场所禁烟控烟工作,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现就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的重要意义,模范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自觉维护法规制度权威,自觉维护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形象。 二、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在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公共文化场馆、公共交通工具等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在其他有禁止吸烟标识的公共场所要带头不吸烟。同时,要积极做好禁烟控烟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督促公共场所经营者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及时劝阻和制止他人违规在公共场所吸烟。 三、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活动中严禁吸烟。公务活动承办单位不得提供烟草制品,公务活动参加人员不得吸烟、敬烟、劝烟。要严格监督管理,严禁使用或变相使用公款支付烟草消费开支。 四、要把各级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机关内部禁止销售或提供烟草制品,禁止烟草广告,公共办公场所禁止吸烟,传达室、会议室、楼道、食堂、洗手间等场所要张贴醒目的禁烟标识。各级党政机关要动员本单位职工控烟,鼓励吸烟职工戒烟。卫生、宣传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禁烟控烟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禁烟控烟的良好氛围。 五、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各级党政机关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领导干部,要给予批评教育,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返回腾讯网首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122 次阅读|5 个评论
PM2.5的源头在哪里?
热度 67 nyouyou 2013-12-8 15:04
从2009年10月1日之后,环境污染就成为我博客系列里面的常客。我如祥林嫂一般碎碎念碎碎念。但是很惭愧,一直人云亦云地说着PM2.5,却从来没有认真地去探讨环境污染的源头在哪里。 他们说:冬季烧煤取暖是PM2.5的源泉,我信了;于是翘首以盼春夏秋。2013年已经快要说byebye了,在没有暖气的八个月里,PM2.5一直是挥之不去的噩梦; 他们说:汽车尾气是PM2.5的罪魁祸首,我又信了。可是十一假期,北京一路畅通,路上的汽车量估计不到平时的1/3,但10月3日以后的PM2.5又让人悲从中来。新加坡、纽约、伦敦,这些人口密度不逊于北京、汽车数量亦不少的城市,PM2.5是稀有名词吧? 他们说:炒菜做饭污染空气,我笑了。 PM2.5的源头在哪里?为啥一有西北风,北京的天就蓝?一有东南风或无风,北京就成了最大的集中营毒气室?北京的东南有什么?环境专家、地理专家、工业部请告诉我。 请问:那些石油、石化、钢铁厂都在什么方位? 请问:他们的排污是否有严格的标准?又是否执行? 请问:北京的城市规划是否考虑过环境气候因素影响? 上一周去日本做实验,在机场大巴上随手拍下了路边的大阪工业区,从我能认识的汉字:三井化学和日新钢铁,白雾从大烟囱里喷薄而出。往上看,天很蓝,云很白。于是,我可以判断废气从那些大烟囱喷出之前是经过了严格处理的。 听说中国要投入巨资治理环境。治标先治本,请告诉我们:PM2.5的真凶到底在哪里?
45495 次阅读|64 个评论
21世纪经济报道:转基因或造成环境失控农民只有打更多农药
蒋高明 2013-11-27 23:10
【微评论】 本博同意李昌平先生、佟屏亚先生、顾秀林老师和巍伟博士等人的观点。除了直接的基因污染,短时间内农药是减少的,但时间一长,农药用量是增加的。美国种植转基因作物后的农业用量不减反增,被挺转专家认为最成功的转基因抗虫棉近些年来的表现也不乐观,农民仍旧使用大量农药——不是针对棉铃虫,而是针对盲蝽蟓和蚜虫等害虫了。 转基因遭质疑:或造成环境失控 农民只有打更多农药 2013-11-26 11:12 | 评论 | 分享到: 作者:张汉澍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张汉澍 上海报道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全人类。”这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句著名格言。   身处转基因商业化种植的十字路口,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正面临一场重大的抉择。过去10年,有关转基因种植产业化的争论从没有过平息,然而回顾过往,却没有任何一年的争论有2013年这一次来得彻底和深入。   “每年中国出口欧洲和日本的大米中都有因被检查出转基因成分而遭退回的,就是因为这种背景,很多人士反对转基因商业化。”著名三农问题学者李昌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称。   李昌平正是毕业于“挺转派”张启发院士所在的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因向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上书三农问题而享誉全国。   “现在学校(华中农业大学)里的老师都在骂我,说别人反对转基因就算了,你是这个学校毕业的,怎么也可以反对。我不是反对,而是认为转基因就像核技术的储备一样,它是把双刃剑。但我们现在的问题在于国家的职能部门没有对其进行规范,农业部没有很好地监督到位,这种现实让人不安。”李昌平说。    转基因难助粮食安全?   一直以来,挺转派将转基因作物的抗虫、抗旱、增产等性能作为推广转基因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中有观点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需要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全世界21%的人口。在粮食消费大量增加的同时,土地在逐年减少。据调查,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比1996年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100万亩。和土地同样严重的问题,还有水资源的紧缺。目前,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   而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的《2010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转基因作物在1996年到2009年在全球产生了大约650亿美元的农业经济效益,其中44%是由于减少生产成本(犁耕更少,杀虫剂喷洒量和劳力减少)的收益,56%是由于2.29亿吨可观的产量收益。这2.29亿吨,包括了1996年到2009年期间的8350万吨大豆、1.305亿吨玉米、1050万吨皮棉以及480万吨油菜籽。   不过,这一论点正受到反转派(反对转基因)人士越来越多的质疑。绿色和平北京办公室食品与农业项目负责人张菁指出,迄今为止的研究中,并没有确实的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有连续增产的表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玉米种植业开始逐渐向转基因种植转型,西欧一直坚持非转基因的种植方式,经过对美国和西欧玉米产量的长时间监测,可以看到美国玉米从产量高于西欧逐渐变为略低于,这也说明转基因技术并不是灵丹妙药。   来自美国方面的一些报告指出,孟山都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产量比现代常规大豆品种低了5%-10%,这些低产量的转基因大豆品种每年给农民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这种转基因作物减产的迹象一般称为“产量阻碍”,是转基因技术非预期效益的实例。   而李昌平的观点则更为直接:目前,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每年约为千分之六,而粮食增长则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递增。“中国现在的问题是粮食在被浪费,转基因绑架粮食安全议题的动机本身是值得怀疑的。”    另类代价:打更多农药   反转派还提出了另外一项质疑,张菁说:“转基因抗虫作物在大田种植过程中也问题重重:比如BT抗虫棉在种植几年后次生虫害的爆发,使得农民不得不使用更多的混合的农药,不仅没有提高产量,反而增加种植成本、带来诸多的环境问题。”   2009年8月,农业部曾首次批准了张启发团队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尽管政府方面尚未授权转基因作物种子的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但在湖北一些乡间地头的种子商店中,抗虫稻种已随处可见。   这种Bt转基因水稻,是在水稻中引入一种特殊基因后,会产生Bt蛋白,这种蛋白会让食用了这种水稻的螟虫引起肠麻痹而死亡。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在2010年的一篇报道,当地农民表示,使用能抗虫的种子,产出来的稻谷也只能增产8%。但是转基因水稻稻种只能抗螟虫,不能抗其他的虫子。螟虫吃谷心、谷苞,但稻飞虱吃稻秆,渐渐地稻飞虱比螟虫狠,从底下往上吃都被稻飞虱吃掉了,颗粒无收。   当地农民表示:“以前虫子比较容易死,原来早稻不需要打药,晚稻打一两次就可以了,现在早稻打两次,晚稻打五次,都很难把虫杀死。这种高科技的种子会不会让虫子更不怕药,变成我们不认识的东西。”   英国科学与社会研究所在2010年的一篇报告中称,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使美国农业农药施用量从1996年到2008年增加了3.83亿磅。2006年以来,已商业化的三大主要转基因作物玉米、大豆和棉花的农药需用量都持续上升、且已大大超过天然作物的农药需用量。报告转述相关科研人员的判断说:转基因作物种植初期,确实能抵御虫害和杂草之害;但自然规律的力量比人类人为的力量更大,时间长了、生态平衡使害虫害草发生了“抗体”适应性而获得更强生命力,结果,导致作物对农药需用量的持续增加、甚至更多。   这种情况还发生在2009年江苏“棉花之乡”的盐城大丰市,在当地种植转基因抗虫棉8年之后,虽然抗棉铃虫的基因还在发挥作用,但原本危害次于棉铃虫的“盲蝽蟓、烟粉虱、红蜘蛛、蚜虫”等刺吸式小害虫却集中大爆发,用药量不减反增。   从1996年开始,中国引进转基因棉花种植,目前已有10多年的种植历史。美国康奈尔大学和中国科学家历时7年对481户中国棉农的调查发现,转基因棉花的长期经济效益不佳。   绿色和平方面将其归结于转基因引发的次生虫害。这些农户在种植转基因棉花的第3年经济效益往往最大,在早期,他们的平均杀虫剂用量的确比种植普通棉花者低 70%,而收入要高出36%。但情况从第4年开始发生逆转。转基因棉花尽管抑制了棉铃虫,但它无法杀死盲蝽等其他害虫,导致盲蝽侵害棉田,农药投入成本比普通棉花种植户高了3倍,收入开始下降 8%。    安全性死结:缺乏一致公认体系   转基因的安全性将成为其能否在中国进行商业化种植的关键。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黄大昉表示,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过严格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比以往任何一种食品的安全评价都更严格。各相关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和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国内外均认为已经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不存在食用安全问题。   而后有媒体披露,农业部转基因专项管理办公室在2012年时,委托中国食品药品鉴定研究院和中国农业大学以转基因水稻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猕猴、小型猪等动物进行系统的代谢免疫,和生殖、发育评价研究。   据悉,这次试验时间是90天。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车会莲表示,90天从毒理学来讲,可以看做较长时间喂养,实验结果显示,在90天的喂养时间内,试验用猪没有中毒或者死亡现象,皮毛顺滑,行动灵活,饮食正常,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农业部表示,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在进行转基因动物喂养试验,美国,德国已经用转基因玉米、大豆在牛、鸡、鱼身上做喂养试验,结果显示没有产生不良影响。   不过对于上述结论,李昌平却表示并不信服。“农业部、农科院和孟山都那些美国商业公司的利益已经交织在一起了,怎么会有公信力?”   由于坚决抵制转基因、建议政府将其“一刀切”,云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顾秀林被认为是反对转基因阵营中的激进派,在安全性的观点上她认为应重对“危害”进行定义。   “某些转基因推手敢说,从来没有一个具体例子说明转基因引起人体疾病,因为他们一直在用食物中毒的旧规范来说转基因没问题。国际和国内科学研究都在提示,转基因造成了肝肾损伤、造成了激素干扰,生长发育受阻或者繁殖出问题,这都要建立新规范。”顾秀林表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前研究员佟屏亚在一次转基因专题会议上发言指出,迄今为止,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是一个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命题。连转基因研究人员都承认,转基因作物对人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可能要几代人才能显示出来……只用小白鼠进行了几个月的实验,就言之凿凿地说它是安全的,缺乏可靠的实验证据,而危害一旦发生,其严重后果将不可逆转。   “可以说,目前科学界尚没有获得公认的一套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估体系,但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应该有长期的、中立的科学研究,这也许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张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目前,诸如奥运会、世博会、大运会等国际性赛事均不允许有转基因食品的流入,李昌平说:“这个已经够可以说明问题的了。”    转基因监管拷问   作为支持转基因阵营中的温和派人士,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认为,中国可以分步骤实施转基因商业化种植,先可以作为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将来逐步来推广,而非目前一步到位。   但反转派的许多人士依旧对此表示出巨大担忧。张菁说:“事实证明转基因作物释放到环境中去,就有可能发生失控的风险。”   她举例说,中国在2006年曾批准了转基因木瓜的商业化种植,但规定种植区域仅限于广东省,而绿色和平在2009年的采样调查中发现,海南省的三个木瓜农场中都种植有转基因木瓜。   按照现行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转基因植物品种在培育出来后,需要经过安全性评价阶段,才能获得安全证书。而安全性评价阶段,则包括实验室、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四个阶段。获得安全证书,意味着仅完成商业化种植前的所有安全认定工作,但并不等于可以进行实验室以外的种植和销售。   来自欧盟的预警通报却显示,“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通报”自2006年开始总计通报了184次中国输欧食品中被检测出非法转基因,其中2012年39次,2011年29次,2010年46次,2009年15次,2008年18次,2007年9次,2006年10次。而184次中,大米制品和含有大米的制品175次。   从2004年开始,湖北地区最少有950~1200吨转基因大米已经流入市场;2005年的种植面积至少为20000~25000亩,涉及转基因大米10000吨-12500吨。   2012年,绿色和平再度对市面上的流通大米进行了抽检,结果发现有6份样本含转基因水稻成分,非法转基因成分污染的检出率达到7.9%。问题样本分别为:取自湖北武汉和安徽六安的4份大米样本检出转基因成分,并确认为Bt63转基因水稻。   在此之前,安徽从未进入过转基因非法种植的版图,而在国家没有任何批准的情况下,转基因的地下种植猖狂之甚,让很多农业人士感到担忧。   21世纪经济报道曾赶赴安徽六安地区对当地进行转基因调查,结果显示,不论是当地官方、还是种植户,对转基因一事都表示毫不知情。   一位当地农委的官员表示,目前农业监管者对转基因的监督手段极为有限,把关只能从种子报备、销售检查的层面进行实施,但是转基因的种子无法用肉眼识别,而转基因的专业检测费用极为昂贵,不是农业部门的现有预算可以负担的。   目前,一种学界观点认为,转基因作物在大田种植过程中有产生基因漂移的风险,会对本地物种和野生近源物种的基因造成污染,从而造成监管困难。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魏伟告诉记者:“转基因扩散有2个渠道,花粉和种子。转基因可以通过花粉(水稻的雌蕊、雄蕊)会扩散到邻近区域,种子产生的过程就是花粉和聚头结果,雄蕊的划分和雌蕊的聚头结合后形成胚胎。水稻也有花粉,是两性花。花粉通过空气、水、昆虫进行传播。所以不排除你不种,但是附近有别人种,然后扩散到你这。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境污染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外界原因
shihesun 2013-11-19 23:58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阻塞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指具有不可逆性阻塞性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病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于环境污染、机体免疫功能失衡。由于肺是人体内在脏器直接与外界联通的器官,空间各种微颗粒物质进入呼吸系统阻塞肺细胞溶气通口是必然的,因此,广义上讲人人都过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感冒是常见的),因此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人数多,疾病本身与其引发的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率高。 在经济层面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直接造成患者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十分沉重重的病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全世界范围,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人数是疾病原因的第四位,重污染地区或城市是因病人口减少的第二病种。 我国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样是主要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近几年环境严重污染(例如大范围的雾霾)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影响,已经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肺癌、血管类等疾病的主要病因。成年人群调查,COPD约占15岁以上入口的3%,患病率之高是十分惊人的。 按照我国卫生相关诊断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四级: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目前主要是靠药物缓解患者发病的症状、控制病情继续发展为主的临床治疗,效果不是令人满意。 有关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自古以来医内不治喘的说法,即:到今天为止无论中医药、西医药,没有可以治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效药物产品问世。只有达到缓解症状反应的药物。 肺不但是代谢器官,同时也是免疫器官。 科技不断发展,只要不是“七老八十”是人,免疫系统功能虽然低下,处于轻度、中度、重度的患者(轻度并发症患者)的患者仍然有治愈、或达到充分控制病情继续发展的基础;对于极重度患者(伴有多种较重并发症,例如心脏衰竭)坚持三甲医保医院的综合系统治疗,也可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治疗效果目的。 特别注意的事项: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不宜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患者用药,主要应为缓解症状功能的药物为主:止咳化痰、养肺理气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哮喘)达到充分控制、治愈方法: 1、保持生活空间长期洁净,勤通风换气(冬天也不例外),关窗户关门,致使室内空间污浊,为呼吸系统感染创造了条件。远离马路等任何污染环境、预防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 2、重度、极重度患者的天天吸氧很重要——预防心脏因长期供养供血不足导致的并发症——心脏衰竭问题。 经常多做轻轻的深呼吸(喘大气)的习惯。 3、坚持三甲医保医院教授级主任医师系统药物治疗,特别是肺气肿患者切勿自行使用抗生素。 4、使用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国家专利、生物医学工程学的产品细胞基因能量治疗仪解决肺(呼吸)代谢功能的恢复、提高血液含氧量、促进一氧化碳排出、康复免疫系统生物平衡功能、摄入补阴平阳药膳类食物(可直接帮助患者免疫力提高的效果)。 按照上述方法,可在20天道60天左右时间基本充分控制住病情的发展,巩固1到3个月内,可达到临床意义的充分控制病情继续发展的治疗效果目的。延续巩固治疗4个季节达到完全控制治愈的治疗目的。 (孙平)
个人分类: 环境与呼吸系统健康|5440 次阅读|3 个评论
必须高度重视转基因生物实验室造成的生物污染现象
蒋高明 2013-11-14 19:58
【微观察】据笔者了解,转基因生物学研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为防止转基因生物污染,国家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全国各转基因实验室也都悬挂着操作管理细则。遗憾的是,很多研究人员尤其研究生,根本没有按照要求去做,而是做完试验后,直接将试验材料冲到下水道里去了,存在非常大的环境风险。小崔实话实说,他也透露了国内某转基因实验室的转基因生物材料泄露现象,与笔者的担忧不谋而合。 转基因生物实验室使用操作管理细则 ① 禁止 用嘴吸液。 ② 禁止品尝实验材料或将实验材料放入嘴里,禁止舔标签。 ③ 所有 的实验步骤都应尽可能使气溶胶或气雾的形成控制在最小程度。任何使形成气溶胶的危险性上升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或通风柜里进行。有害气溶胶和废液不得直接排放,必须经无害化处理。 ④ 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向实验室安全主管报告。 ⑤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干净,当潜在的危险物溅出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工作台 表面 应消毒。 ⑥ 统一处理弃置的实验室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时,应使其达到生物学安全。 ⑦ 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移液枪、试管架必须擦拭、消毒。
个人分类: 教书育人|2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腐败是环境污染恶化的根源
lipingren 2013-11-3 08:2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1/284593.shtm
4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经济发展的模式亟需调整
蒋高明 2013-9-27 23:08
蒋高明 刚才看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财经”节目《被污染包围的长寿乡》,节目采取记者现场采访报道的形式,披露了江苏如皋水污染的严重现实。 如皋市有关长寿乡,百岁以上老人数量多在全国都有名气。一个老人,105岁了,身体还很硬朗,还能够下地干活,令人羡慕。这样的老人在当地有很多。 然而,这个长寿之乡,今天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长寿老人的后代们,没有了他们祖辈或父辈的运气,一些人60多岁,50多岁,40,甚至30多岁,得癌症提前离开人世。很多人,一到医院,查出来的病就是癌症。 如皋生产了全国90%的医疗器械,是有名的医疗器械之乡。他们在生产那些医疗设备的时候,也生产了大量的污染物,那些污染物,染红了长寿乡的大小河流。 而那些严重污染的水体,地方环保部门的网站上,竟然公布他们的地表水取样监测的结果是100%合格的。这样的结果,恐怕连环保部门自己也不相信吧。从镜头前,农民们频频摇头,就知道那些数据的水分有多大了。 如皋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全国有广泛的代表性——经济发展了,环境污染了。钱赚到了少数人手里,大大部分老百姓为污染付出了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 如皋一方面在生产为人治病的医疗器械,一方面在制造病人,病人多了,医疗器械用的就多。那些没有被污染夺取生命的城里人或着农村人,在享受者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带来的福音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我们的发展模式引起的。这种模式就是: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病人增多-医院火爆-墓地紧张。 要是将江南水乡被污染的大小河流,恢复到到如皋百岁老人小时候捧起了就能喝的水,我估计将近30年积累的所有财富都搭上,也很难做到了。 如皋的百岁老人不是靠医疗设备延长了他们的寿命,而是曾经有过的清洁环境,而今他们的后代,尽管有了现代的医疗器具,他们的寿命显然不能像他们的父辈或祖辈那样幸运了。 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必须要改变了,不能为了少数人的财富,牺牲大部分人乃至子孙后代的健康。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4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南京25%儿童得过肺炎 住房越大患肺炎比例越高?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3-9-27 17:24
最近出版的《科学通报》“ 中国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 专题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下面是现代快报记者的报道: 如果你家中孩子恰好是在 1-8 岁之间,那么一定要注意室内空气的状况。昨天,一项调查显示,在南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有 26.7% 的孩子至少得过一次肺炎。而一旦得上肺炎,很多妈妈深有体会,至少要劳神一个星期。专家调查发现,肺炎与室内空气以及母乳喂养有很大关系,甚至与居住面积也有一定的关系。 调查显示:孩子得肺炎全家至少劳神一周 佳佳(化名)长到了 5 岁,总是要每年得一次肺炎,少则五天,多则七天,一家围着孩子,累得吃不消。 肺炎总是有欺骗性,让佳佳妈妈现在有点“神经质”了。“头两天咳嗽发烧,然后莫名其妙就不咳嗽也不发烧了,但是孩子却没有精神。两三天后,一下子就高烧了,头两天挂水都没有效果,然后医生拍片后证实是肺炎,连挂 5 天水。”佳佳的妈妈,现在一看到孩子咳嗽就紧张,心有余悸。 “有一次查出来是支原体感染的肺炎,连医生自己都说,这个病挺难治的。后来断断续续两个星期才好。”佳佳的妈妈说。 在网络的求医问药中,肺炎是妈妈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有妈妈哭诉:“宝宝得支原体肺炎一个月了,其间复感住院 20 余天,水也挂了 20 来天,红霉素、阿奇霉素、罗氏芬全用上了,出院回家半个月了,还是咳。最近咽部又充血,真是要崩溃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求安慰。” 四分之一儿童得过肺炎 有多少孩子得过肺炎,一直缺少准确的数据。 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的环境、卫生和建筑专家,在最新一期的《科学通报》上发表了《南京地区儿童肺炎的家居环境危险因素分析》。专家们调查了南京 4000 多名儿童,覆盖了南京 11 个区,包含城区、郊区和工业区,结果表明南京市 1~8 岁儿童肺炎发病率是 26.7% ,相当于四个孩子中,至少有一个孩子得过肺炎。 这个数据还真的让人吃了一惊,这么多孩子得了肺炎?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赵德育说,这个结论应该是靠谱的,从临床看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据统计,南京儿童医院一年的住院肺炎患儿大约有 5000 名,相比一年 5 万的住院病人来说,大约占到了 10% 。“从这两年的趋势来看,肺炎的数量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重症肺炎的病例有所增多。”赵德育说。 六大致病原因,你家有吗? 南京同仁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吉征喜说,肺炎的发生主要分内因与外因两部分。内因包括抵抗力、遗传、缺锌、缺钙、体质弱等。外因包括天气变化、空气污染、家居环境、家中有人抽烟、家中环境潮湿、不通风等。 在上述的这次调查中,主要侧重肺炎与室内空气的关系,其中有一些观点,也得到很多医学专家的赞同。 住房越大越容易得肺炎 调查发现,肺炎与居住面积有关系。住房如果大于 75 平方米会增加儿童患肺炎风险,专家调查发现,住宅面积大于 75 平米的住所有 66.9% 的住户添置新家具, 45.6% 有新装修。住宅面积小于 75 平米的住所 54.7% 的有新家具, 36.1% 的有新装修。可以看出,房子越大,装修比例越高,添置家具越多,这都说明现代建筑中可能会增加肺炎风险的因素。 参与数据分析的作者之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赵卓慧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房屋面积大小与孩子得肺炎没有直接的关联性,但房屋面积大小的背后可能意味着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可能间接影响到肺炎发病率。 南京同仁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吉征喜称,这只是一组统计数据,这说明过度装修容易导致肺炎发病率增高。另外,小房子也要注意通风,很多小房子,三代人居住。人员多导致通风不畅,也会增加感染肺炎的几率。 自有住房新装修的可能性大,居住时间短,租房家庭装修少,住刚装修的房子感染肺炎的几率大。 调查发现,自有住宅的住户有 46.7% 为新装修, 68.2% 购买新家具,而租用的住宅只有 31.2% 为新装修, 48.7% 的购买新家具。 从数据来看,自有住房新装修和新购买家具比例都较高。专家介绍,如果三个月内儿童的房间有刺激性气味,比如添置新家具或刚装修不久的房子,孩子得肺炎的比例也会上升。这是因为装修材料中含有清漆、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这些有害成分长期慢性刺激会引起肺部不典型改变,逐步可诱发过敏性肺泡炎或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等,目前因环境污染造成的“装修肺”逐渐增多。尤其是抵抗力、免疫力较低的儿童,更应远离装修污染。 母乳时间越长,肺炎发病率越低 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赵德育认为这个有道理,母乳可以增强免疫能力,所以强调新生儿出生 4-6 个月内吃母乳。 空调以及排烟设备,会增加儿童肺炎风险 南京同仁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吉征喜称,空调以及排烟等设备都容易藏污纳垢,如果长期不清洗,就会有很多灰尘、细菌产生,一旦开启使用,就会增加孩子患肺炎的风险。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理事李景广教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夏天也是肺炎高发的时节,很多研究指向空调。 室内潮湿,通风不良和肺炎也有很大的关联性 专家说,比如冬天,室内长期阴冷冷的,见不到太阳,窗户的下面都能看到霉斑,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得过敏性肺炎。专家们认为,潮湿的天气下,孩子经常呆在室内也会导致肺炎发病率增高,在有紫外线的条件下,许多细菌和病毒在三四分钟至一个小时内就死掉了,但是阳光较少、湿气很重,微生物存活时间长,环境上为病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医学专家表示,冬天室内通风至关重要。 其他原因 比如成人在家里吸烟、儿童营养不良,以及过低的出生体重、缺少麻疹免疫会增加肺炎的风险。 更多观点 4 个孩子就有 1 个得过肺炎,住房越大越容易得肺炎……最新一期《科学通报》上刊登的一项调查数据让人惊心,同时也告诉我们,房子大小并不重要,为了孩子的健康,请大家不要过度装修。 两个说法值得注意: 用电烧饭减少肺炎风险? 在调查报告中,现代快报记者发现有一项结论则比较新鲜,即南京用天然气和电烹调的比例分别是 74.5% 和 33.4% ,仅有 3.1% 的家庭使用煤和 0.4% 的家庭使用木材,进一步调查发现,煤是儿童肺炎的危险因素,同时相对于电来说,天然气也是肺炎的危险因素。专家建议使用电烹调,可以显著降低肺炎风险。 这一点,医学专家倒真的没有研究太多,不过,有专家认为,如果房屋通风不好,厨房油烟过大,都会引发孩子肺炎发病率增高。 爷爷奶奶照顾更容易得肺炎? 从调查数据来看,肺炎与“谁带孩子”有一定的相关性。专家认为,这可能与经济因素和母乳喂养有关系。比如,调查中,如果是爷爷奶奶带孩子,儿童住较新的房子里比较多见,有的甚至是新装修的房子,同时,母乳喂养的时间一般低于六个月,这都可能引发肺炎发病率相对较高。 南京的专家认为,这还是要看各人家庭环境以及照顾人的健康状况。如果照顾人有呼吸道疾病、身体携带细菌、病毒、支原体,肯定会增加孩子患肺炎的风险。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安莹 刘峻 http://www.js.xinhuanet.com/2013-09/17/c_117393642.htm 《科学通报》“中国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专题 : http://csb.scichina.com:8080/kxtb/CN/volumn/volumn_6720.shtml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2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境污染几时休?!
热度 3 JQWangIoP 2013-9-23 02:56
前两天回国出差一趟,在北京一下飞机就感觉天空是灰蒙蒙的。只待了半天,嗓子就感觉像是被东西卡住了,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宁波比北京的情况好一些,可是空气中的湿度蛮大的,没有北方那种干爽的感觉。也可能是行程比较紧张再加上时差因素,总感觉心情有点压抑。昨晚终于回到了麦屯,麦屯秋天的晚上有点凉爽。但最重要的是空气无比的清新,不由的几个深呼吸,心情也似乎好了很多。 麦屯这个美帝中北部的小城自然环境保护的非常好,火鸡、松鼠、野兔子、灰天鹅和各种飞鸟随处可见,甚至早上上班的时候经常在公路上看到不小心被车轧死的松鼠和野兔子的尸体。对从小生活在华北农村的我来说,能时常看到这些野生的小动物感觉非常亲切。现在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在田野里捕捉野兔子和刺猬的情景。听说这些年家乡的化工厂和染织厂新开了不少,不知道这些野生的小动物还有没有。 最后附上几张在麦屯随手拍的几张相片,因为这次回国的旅程太匆忙了,没照几张相片,所以也就不对比了。希望国内的自然环境能赶快好起来。 早上上班路上成群的灰天鹅 某饭店旁边草地上的野兔子 路边的松鼠 小区里的“永久居民”火鸡 继续推荐金属玻璃粉降解污水中污染物的文章两篇: Adv.Funct.Mater.: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103015/full Sci.Reports http://www.nature.com/srep/2012/120523/srep00418/full/srep00418.html
个人分类: 自然景色|4369 次阅读|6 个评论
加强政府考核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
BJTUcivil 2013-8-28 09:26
加强政府考核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我国的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全国地下水较差至极差水质占 57.3% ,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比例仅为 23.9% 。随着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日益提高,社会对环境污染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在蓝天白云下,呼吸清洁的空气、饮用干净的水,来进行工作和生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治理环境污染工作。近期,国务院又出台如“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多种等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和措施,相信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我国的环境形势将不断得到改善。但是,要清醒认识到环境污染的治理,是项非常复杂、难度很大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不断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效果。近日,环境保护部发布新闻称,将会同各省市和央企,分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任务,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考核工作。这是一项重要举措,将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产生重要影响。但是,这只是个开端,不仅仅是大气污染,要对整个环境污染问题开展这样的考核工作。鉴于我国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政府环境工作的考核将是关键。而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工作力度和水平。 一是要加大政府考核中,环境工作所占的比例。目前,我国县乡两级政府的考核中,基本没有环境方面的考核任务。而在地市以及省级政府的考核中,环境工作所占的比例也较低。以某沿海省份对地市政府考核的指标为例,环境工作的比重仅为 9% 。这说明我国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还没有被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有政协委员建议,要把环境工作在政府考核中的比重提高到 50% ,这在当前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按照“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相关工作应在政府工作中占有五分之一的分量。考虑到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环境工作在政府考核中的比重,在 20% 左右比较合适。 二是要在政府考核中,实行重大环境事故“一票否决”制度。也就是说实行环境考核的地方政府,如果在考核期内发生重大环境事故,地方政府的考核就应该是“不合格”。可能有观点会认为,我国地方政府的考核中,“一票否决”的项目过多,目前在不同级别的政府考核中有经济发展、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和节能减排等多项“一票否决”的项目,再加上环境工作的“一票否决”,地方政府的工作压力会过大。但是,一定要认识到重大环境事故,往往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或威胁,在当前的信息传播极快的环境下,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更会对地方政府的形象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实施重大环境事故“一票否决”制度的必要性很大。另外,政府考核的理论认为,实施政府考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工作的理念和思想通过考核传输给被考核政府。因此,实施重大环境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就是让地方政府切实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三是要做好环境污染物排放的统计工作。政府环境工作考核必然要通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综合利用率,以及空气质量达标率、地表水达标率、绿化达标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来衡量。但是,目前我国的污染物排放等环境相关数据的统计工作还很薄弱,一些行业和地方的上述各种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等的排放清单都很不完善,要进行合理的政府环境工作考核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把我国污染物排放数据的统计工作做好,“摸清家底”,为政府环境工作考核打好坚实的基础。另外,要严肃查处环境数据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杜绝“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完善不了的数据”现象,让政府环境工作的考核树立起权威性。 最后,要做好政府环境工作考核的群众参与与社会监督工作。政府考核工作都是“自上而下”地进行,环境考核也不例外。但是,在环境考核中必须加大群众参与的力度,让各级政府切实体会到环境工作不但要“对上负责”,更应该对人民群众负责。具体群众参与考核的途径,可以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对政府环境工作打分,以及广大群众网络或者短信打分评价等形式。但关键是增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打分在环境考核中的权重,形成政府环境考核群众参与良性的机制。此外,应根据国家环境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建立环境考核信息公开的具体办法,依法将对各级政府的环境考核结果,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公布,并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对环境工作考核的监督,促进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对环境负责的法定职责。 《人民日报》2013年8月28日
29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污水中鱼也生癌——保护我们的环境
热度 28 何裕民 2013-7-19 15:03
近50年来,关于恶性肿瘤的报道与日俱增。为什么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一是因为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检查手段的普及,使癌症早期确诊率和检出率不断上升; 二是因为人类生活的变化,诸如吸烟、酗酒、饮食过度、不爱运动等使自己的免疫抗病能力下降; 三是因为环境污染的影响。其中以环境污染作用最大。 有关环境污染使癌变危险增加,医生们开始是从简单朴素的某些现象引起注意的,譬如肺癌患者大多数为吸烟历史长久或是经常与厨房油烟打交道者;譬如扫烟囱的工人睾丸癌和前列腺癌发病率极高;譬如我国淮河流域一带肝癌发病率近年明显上升等等。而在那些风景优美,环境未遭破坏的地区(如广西巴马县),癌症发病率非常之低,这更从另一方面佐证了环境污染与癌症发病的关系。 生活在被工业废水污染中的鱼类产生基因损伤的百分率增加,鱼发生肝癌的危险,要比生活在净水中的同类鱼高得多。如被自由基攻击,都会使DNA结构变得高度异常。当大量异常DNA在人体内产生而且使我们的抵抗力下降时,癌症发病就不足为怪。从这层意义上说,癌症的确是环境污染的产物,是人类肆意蹂躏大自然得到的报应。 过去人们往往“谈癌色变”,甚至有所谓“是癌治不好,治好不是癌”的错误说法。如今,不少学者认为,既然许多癌症可能是由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那么,从理论上讲,癌症是可以防治的。因为人们完全能够主动地改善社会环境,只要找到病因,人们也就有可能有效地控制环境中的致癌因素,从而远离这一威胁人类生存的凶恶病症。 环保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依托,人类生存大环境问题,主要是保护水源,防止大气层污染及工业废潭污染,防止环境污染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每一个公民,都要响应祖国号召,自觉养成保护环境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从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健角度来认识,污染环境实际上是一步步将自己推向癌症的魔爪之中。当水源质量下降,自己身体的各个脏器就会不断受到环境污染的损害; 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以及苯丙芘蒽之类浓度越来越高时,人的双肺癌变的危险就越来越大。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是我们每个公民及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 21世纪人类怎样才能告别癌症?我们一方面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注意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癌症的发生。新世纪的科学有可能使癌症治疗取得成功,新世纪的人类也一定能认识理解保护社会环境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这样,我们相信在21世纪,人类一定能远离癌症。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3018 次阅读|29 个评论
杀四只环境污染的“鸡”能否警示众多的猴?
姜文来 2013-7-10 08:29
杀四只环境污染的“鸡”能否警示众多的猴? 姜文来 2013 年以来,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活动,截至目前,已侦破环境污染刑事案件 112 起。公安部最近还公布了四起环境污染重大案件:云南昆明“牛奶河”污染案、河北廊坊部分电镀厂非法排放电镀废液污染环境案、湖南株洲佳旺化工公司非法倾倒化工废液污染环境案和山东邹平乾利公司非法处置工业渣土污染环境案。( 7 月 9 日 新华网) 6 月 19 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解释》)开始实施,《解释》界定了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四项认定标准,此标准明确具体、操作性强,既能体现从严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立法精神,又能有效解决此类案件办理中取证难、认定难等实际问题。这次之所以公布四起环境污染重大案件,在我看来,是在杀四只环境污染的“鸡”给众多正在污染环境或者潜在污染环境的“猴”看,让他们清醒地知道,环境污染是没有好下场的,必须进行收敛或停止,否则依然我行我素,触动法律的底线,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具有极大的警示意义。 这四只环境污染的“鸡”能否警示众多的“猴”,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根据以往的经验,暂时会起到一定示范效应,但这示范效应能否扩展,持续地让众多的“猴”心有顾忌,从此与环境污染绝缘,还真的难以下明确的结论。开始杀鸡给猴看,猴会害怕,当猴看杀的鸡太多了,猴也适应了,不仅不会害怕,而且去欣赏杀鸡,这时候杀再多的鸡也达不到开始预想的效果。无论警示效果如何,杀四只鸡极具价值,它标志着社会对环境污染罪全面开战,不只是口说,而且落实到实处,真抓实干。环境污染罪的利剑高悬在环境污染者的头上,随时可以落下来结果环境污染者的“性命”,它为环境污染者准备好了“棺材”,随时可以将环境污染者装进去,清理环境污染者的“罪孽”。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已经到了不严加治理难以向人民交代的境地,威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再继续污染下去,我们的民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严酷的现实:一个个癌症村不间断出现,种出的粮食含有重金属不能做饭,呼吸着污浊的空气期盼一股风吹来蓝天,面对着严重污染的江河湖泊散发着臭气,这些实例无声地告诉我们,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不能再污染下去了,必须拿出铁的手腕来遏制!法律之剑就是刺透污染者胸膛的利器,对环境保护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但我们也必须深刻地知道,严惩环境污染者属于“末端治理”,是对环境已经造成严重损害者的惩罚,无论惩罚多么重,都已经造成了环境的恶果,对造成的环境和经济损失难以挽回。另外,即使法律之剑高高悬起,面对着巨大的利益诱惑,依然有不顾一切地冒险者以身试法。贩毒是死罪,但贩毒者屡禁不绝;贪污要坐牢,严重者可以枪毙,但贪者依然层出不穷;根据《刑法》的规定,环境污染罪最重判 10 年有期徒刑,其惩罚力度同上述两者相比要轻得多,所以在利益诱惑面前勇闯环境法律底线者必大有人在,我们还得想别的办法斩断环境污染者“根”。 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严惩环境污染犯罪只是环境污染治理的一环,杀四只环境污染的“鸡”并不能根除环境污染的犯罪,建立环境污染的预防体系,并且构建其高效运行机制,才能逐步摆脱环境污染的困扰,我们的环境才会慢慢走向“高枕无忧”。 --
18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相信未来的人类会有效利用雷电的
热度 2 panfq 2013-6-28 15:11
室内闷热异常。楼上谁家的破空调在发出令人烦躁的声音。 突然,窗外霹雳一声,电闪雷鸣。地面上的小汽车也跟着尖叫起来,而且还此起彼伏。接着就是倾盆大雨。雷声每响一次,天空就像被撕裂了一条大的口子,有近处延伸到远处。 这一声声令人震撼的雷声和电光,不免使人想到,哪一天我们人类如果能有效利用雷电这一能源,利用闪电时产生的巨大能量,那我们的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迎刃而解。 人类的这一理想由来已久。我相信未来的人类会做到这一点的。 到那时候,室外的小汽车,窗外的空调,都会随着雷声闪电自动充电储存。 甘肃河西一带的那些成片的利用风能发电的风扇,也将在雷雨之时自动转换成接受雷电的设备。
个人分类: 科学与技术|135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我国每年上千起环境污染案 屡遭法院闭门羹
热度 1 杨学祥 2013-6-21 09:49
我国每年上千起环境污染案 屡遭法院闭门羹 2013年06月21日07:47 中国青年报 我有话说(352人参与)   环境公益诉讼为何难以叩开法院大门   是缺少司法解释还是地方漠视污染行为   法院对环境公益诉讼依然紧闭大门。   这半年,中环环保联合会试图作为原告,在多家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但遭遇的尴尬是,法院要么以最高人民法院没有相关司法解释为由拒绝立案,要么让立案申请就此石沉大海,再无下文。   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兼督查诉讼部部长马勇说,作为环保部主管的非政府组织,近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也曾在贵阳、无锡等地的环保法庭有过8起成功诉讼的案例。   他说,本以为,今年1月1日生效的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能给环境公益诉讼打开更大的口子,但没想到,却屡屡遭遇法院的闭门羹。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晓东告诉记者,我国每年发生的环境污染案件有上千起,但能进入到诉讼程序的寥寥无几,受害者的环境权益得不到伸张,而污染企业却能逍遥法外,而且不需要为污染损害的生态环境埋单。   诉讼难源于环境问题的专业性,一般老百姓很难举证,所以近年来一些民间组织也在尝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但在司法实践中一直碰到原告主体资格“非利益相关”的障碍。   而新《民事诉讼法》的一则变化曾让环保组织看到希望,其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环保联合会认为自己就是法律中提到的“有关组织”,依照法律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可现实中,法院尚未做好准备。   还在等待最高法的司法解释   2012年以来,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多次接到山东潍坊昌乐县老百姓的举报,当地的潍坊乐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商品猪养殖场污染了几个村的饮用水源,长达9年的时间里,当地老百姓只能买水喝。   中华环保联合会两次委托专业的检测机构对该养殖场的排污口进行水样提取和检测,结果显示,养殖场排放的污水严重超标。   今年3月7日,马勇代表中华环保联合会向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一份公益诉状,要求当地的这家养殖场立即停止污染行为,并提出索赔700余万元,用于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   去法院之前,马勇信心满满。毕竟此前中华环保联合会已经在一些做环境公益诉讼试点的环保法庭有过8起诉讼的案例,而这一次,新《民事诉讼法》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主体资格,在法院立案应该不太费劲。   可没想到,这起案件就此石沉大海。马勇多次询问法院方面是否予以立案,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答复是,中华环保联合会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他们“拿不准”,要请示上级法院,而上级法院一直没有答复。   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全国最大的环保组织、中华环保联合会提起的第一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就此搁浅。   而中华环保联合会今年提起的第二起环境公益诉讼,在法院递交立案材料的窗口就被退回。   2012年,中华环保联合会接到山西省原平市柳巷村村民的举报,原平住建局在修建当地一条公路时,未妥善处理好排污管网问题,导致上游地区的生活污水和部分企业的排污废水直接排放到柳巷村所在地区,致使柳巷村遭遇严重污染。   今年3月,中华环保联合会向山西忻州市中院提起了环境公益诉讼,希望法院责令,平原市住建局立即停止侵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水排放对原平市新原乡柳巷村周边环境造成的破坏。   忻州市中院的答复是,鉴于最高人民法院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问题还没有司法解释,退回中华环保联合会的立案材料。   相同的答复还出现在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5月29日,针对重庆市双庆硫酸钡有限公司环境污染案,中华环保联合会向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马勇软磨硬泡了几个小时,该法院依然以最高法院没有司法解释,拒绝接受立案材料。   为什么都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其实,这3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中华环保联合会都特意选择在没有环保法庭的普通法院进行尝试。马勇说,过去由于法律没有明确社会组织作为公益诉讼原告的主体地位,所以环境公益诉讼只可能在进行试点的环保法庭才能被接受,但现在法律已经明确了社会组织的诉讼地位,在任何法院进行公益诉讼都应该没有障碍。   “没想到的是,试点阶段都能顺利进行的公益诉讼,在法律明确后,却越做越难。”马勇说。   马勇说,地方法院都在等待最高法院出台细则,现在处于一个空白期,地方法院可以受理,也可以不受理。但他们都选择不受理。   据介绍,法院不受理环境公益诉讼的理由是,最高人民法院没有出台司法解释。法律中提到的是有关组织可以提起公益诉讼,但究竟哪些组织可以被划在“有关”里,法院方面无法把握。   但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专家王灿发教授则认为,没有司法解释的时候,法院事实上拥有更大裁量权,可决定谁有起诉资格,怎样的案件可受理,不必要以没有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为由拒绝受理。   中华环保联合会秘书长曾晓东认为,地方法院不敢大胆尝试环境公益诉讼,有保护污染者的嫌疑。不敢打公益诉讼的头阵也确实说明,污染企业在地方都有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去触及。   曾晓东说,学界一直有观点认为,中国的环境污染事件频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行政处罚的范围内,污染者需要承担的责任太轻,罚款顶到天也就100万元,但污染受害者的损失,生态环境的损失,如果不进入司法程序,很难由污染者进行赔偿。如果再不及时在公益诉讼、民事诉讼的领域启动环境损害赔偿,只会纵容污染者。   环境公益诉讼能否提速   尽管中华环保联合会提起的3起公益诉讼都没有被法院立案,但不管是山东的养殖场污染,还是山西的住建部门失职造成的污染,都正在悄悄地被污染者纠正。   曾晓东说,这也是环保组织所希望看到的结果。法院虽然没有立案,但污染者心里也都绷着一根弦,没准哪天就得被告上法庭,能处理好的抓紧处理。   但作为社会组织的负责人,曾晓东还是希望,最高法能尽快就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作出解释,来自诉讼的压力大了,也会促进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加大治污的力度,毕竟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等不起了。   中华环保联合会是环保部主管的社会组织,所以该机构在普通法院提起3起环境公益诉讼被拒的情况,也引发了业界的关注。   环境法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汪劲曾表示,中华环保联合会的诉讼主体资格毋庸置疑。“如果连中华环保联合会这样的环保组织主体资格都要受怀疑的话,那么,中国境内就没有一家环保组织具备主体资格。”汪劲说。   去年年底,人民法院报刊登了来自最高法、署名为“高民智”的文章也在业界形成热点,这篇名为《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解与适用》的文章指出,公益诉讼有原告主体资格的“组织”须满足具有10人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律工作人员等诸多条件。   业界普遍认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规范公益诉讼的话,目前在国内具备上述条件的社会组织少得可怜。   事实上,公益诉讼的难度远非原告主体资格确认这一项,污染损失的鉴定、污染的检测,动辄费用十万元、百万元,对哪一个社会组织都不是个小数目。有专家呼吁,按照法律规定,能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还有检察机构和环保部门,他们的专业实力更能发挥作用,也应该成为公益诉讼的原告。   另一方面,法院和法官的环保素养也亟待提升。马勇说,过去他们打交道的多是法院的环保法庭,法官都进行过专业培训,而在普通法院,很少有法官具有环保的专业背景,这也是法院将环境公益诉讼拒之门外的一个原因。   几天前,两高出台《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若干条款被解读为降低了污染环境罪定罪量刑的门槛,是刑法向污染亮剑的举措,而业界也期待,环境民事诉讼也能尽快向前迈进。本报记者 刘世昕   本报北京6月20日电 (编辑:SN053) http://news.sina.com.cn/c/2013-06-21/074727458943.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296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产力:既能创造财富又能吞噬财富
热度 1 杨学祥 2013-6-18 20:23
生产力:既能创造财富又能吞噬财富 杨学祥 市场经济决定了社会生产力具有既矛盾又统一的两大功能:既能创造财富又能吞噬财富。在资源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多重打击下,吞噬财富的功能明显增强。 周期性的生产过剩是生产力吞噬财富具体表现,缩短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提前报废来扩大再生产,这是对社会财富的最无情的吞噬,对环境的最大破坏、对能源和资源的最疯狂的浪费。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 4 月 6 日报道:每年中国消耗全球一半的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产生了巨大建筑废物,现在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 30 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 100 年。   仇保兴,住建部副部长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 20 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 40 %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 25-30 年。很显然,如此短寿的建筑将每年产生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环境威胁。 陈宜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告诉记者政府的盲目拆迁和国内房屋自身的建筑质量问题一直是中国建筑( 601668 )业面临的一个难题。 2009 年中国不断出现的“楼歪歪”,“楼脆脆”等建筑质量问题不断给政府敲响警钟。相比中国的 35 年平均建筑寿命,发达国家建筑,像英国的平均寿命达到了 132 年,而美国的建筑寿命也达到了 74 年。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05/23182001174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9427.html 聚集财富的商品生产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已经彻底摧毁了自由贸易的公平性:少数生产者通过破坏自然环境而暴富,把多数人置于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之中。商品的环境成本由谁来买单 ? 徐迅雷最近指出,如今,把太湖、巢湖、滇池“三湖”治理列为“国家工程”,投入的又将是以亿为单位的资金,一些人恐怕又开始心中窃喜了:我可以从中赚来多少啊!办企业污染了环境,我赚了一票;包工程治理那污染,我又赚了一笔。地方官可能也爽得一颗心在胸腔里不停打转:办企业尽管污染环境,但 GDP 上去了;治污染投入巨资,同样能创造新的 GDP 数字!“污染”是我得利,“治污”又是我得利,天下这等“双赢”的好事,干得!“国家工程”如果成为傻大头,那么只有百姓吃苦头。千百亿巨资的投入,可以让湖水好上三天,然后一阵风吹走治污成果,一瞬间又将湖水染成黑色,一高温又能够变成绿色。所以,“三湖”水环境的治理,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国家工程”真正变成“百姓工程”,至少是千万双百姓的眼睛能够将它盯着的工程 。看来,国家为商品的环境成本买单只能加剧环境污染和财富怪圈的恶性循环。 九折臂竟成了良医,多年的磨难让文化人也看透了生意经。徐迅雷的分析入木三分,一语道破了开发商持续暴富的玄机。世界经济已陷入“财富困境”,富者自富,劳者空劳,资源和能源日益枯竭,生存环境不断恶化,虚假的财富符号节节攀升。 GDP 和“绿色 GDP ”恰恰反映了对世界财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度量和计算标准。如果把资源和环境计入社会财富,一些高污染地区不是越发展越富有,而是越发展越贫穷。他们不得不牺牲更多的 GDP 来恢复环境。世界上有很多过程是不可逆的,当生态环境彻底崩溃,只能“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9083.html 面对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中国环保部门将 2013 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确定为“同呼吸,共奋斗”。环保部总工程师万本太表示,中国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各方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继续破解难题。万本太提醒说,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还在加大,一些地区污染物排放严重超过环境容量,突发环境事件频发。因此,各方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继续破解难题,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实现更大发展。 http://news.sina.com.cn/c/2013-06-18/113327430245.shtml 掌控得当的生产力可以创造财富,放任失控的生产力可以吞噬财富。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45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国癌症已成首位死因:12年前的警告被忽视
热度 3 杨学祥 2013-6-13 13:55
我国癌症已成首位死因:12年前的警告被忽视 我国每分钟6人确诊患癌 癌症已成首位死因 2013年06月13日13:09 半岛网-城市信报 我有话说(3人参与)   权威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因癌症死亡超过200万。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国癌症患者如今已出现“年轻化”与“老龄化”两极分化的新趋势,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病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为何生活水平大幅改善,癌症死亡率却惊人增长?   2013年初,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最新一版《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表明,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因癌症死亡超过200万,这意味着每1分钟有6个人被确诊为癌症。目前全国癌症发病趋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说,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在世界上也处于较高水平。   “一头是人口老龄化,一头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病。”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陈万青说,预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癌症新发病例总数将达400万左右,患病总数达到600万。   癌症是什么原因诱发的?已经患癌症去世的复旦大学博士于娟曾撰写《为啥偏偏是我得癌症?》一文,讲述了自己暴饮暴食、熬夜、频繁加班等生活习惯,引起不少人的议论和担忧。   过去的几十年里,大量研究明确了癌症发病和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烟草、环境污染、职业安全、食品安全、合理营养等都与生活密切相关。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所乔友林团队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合作,对中国人群癌症进行归因分析。这项最新权威研究发现,与癌症相关的行为和环境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慢性感染、吸烟、饮酒等几方面。研究认为,中国人群中约6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   “在我国总体癌症死亡中,男性中的65.9% 、女性中的42.8%是可预防和避免的,平均约为60%。”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所专家乔友林说,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于国家癌症登记数据库,这一结果比中低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都高约20%,可见我们对癌症的预防太不重视了。   陈万青说,85%至9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吸烟过程中可产生40多种致癌物质。虽然我国人群的吸烟率有所下降,但由于癌症发病有滞后,未来吸烟导致的癌症负担将会增加。此外,中国癌症死亡有20%与饮食、营养和身体活动有关。其中,水果摄入不足可导致13%的癌症死亡。蔬菜摄入不足可引起3.6% 的癌症死亡。中国人群中约4.4% 的癌症死亡由饮酒引起,其中男性为6.7%,女性为0.4%。另外,乔友林团队研究认为,环境污染引起的癌症死亡可能被低估了。 据《半月谈》 (编辑:SN010) http://news.sina.com.cn/c/2013-06-13/130927387138.shtml 多年积聚和骤然消失的财富怪圈:环境污染由谁来买单?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7-7-10       多年积聚和骤然消失的财富怪圈:环境污染由谁来买单?                  杨学祥 周恩来总理在1961年视察西双版纳时说:印度的恒河和埃及的尼罗河,是古代人类文化的发源地,当初土地肥沃,农业昌盛;但是不合理的开发,破坏了森林,后来都成了沙漠。我们敦煌一带,恐怕也是这样的一种结果。人类破坏水环境引发灾难,历史上已上演过多次。徐迅雷由此而得出结论:“绿如蓝的不一定是春水,它可能是蓝藻;高增长的GDP不一定是福祉,它可能是魔鬼” 。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都把人们对私有财产的追求当作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通过人类的常年辛勤劳作,原始森林和草原变为牧场、良田和村镇,河、湖、江、海沿岸建起了城市,农、牧、商业的交流把土地、牛羊、房产、粮食、矿产、金银统统变为财富。可是好景不长,人类排水造田导致江河干涸和土地沙化,中国西部沙漠相继吞噬了楼兰重镇、罗布泊湖泊,中国京都由西安迁至北京,依然遭受风沙的侵蚀。楼兰的消失,使丝绸之路变为死亡之旅,千年积聚的亿万财富顷刻间化为乌有。财富的多年疯狂积聚和骤然的锐减消亡,构成了人类财富的循环怪圈,而人类为争夺财富发动的战争,更加剧了财富的消亡速度。 水利和水患是财富循环的关键环节。在自然界的旱涝循环中,雨期把大陆变成到处是沼泽湖泊,地下水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充。旱期到来的时候,动植物就可以靠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来维持生存,直到下一个雨期。人到来之后,与淡水争夺生存空间。旱期排水造田减少了陆地蓄水面积,雨期为保护农田则修堤筑坝,让淡水沿江河白白流回大海。久而久之,地表水被排尽,地下水被抽干,它们都得不到自然的补充而失去流动与自净化能力。水草肥美的草原最终变为沙漠。自然界是生涝以备旱,人类是排涝以生旱。违反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不仅撒哈拉地区是这样,中国的沙漠随都城的东迁而东迁,埃塞俄比亚首都随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而八次南迁,都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其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热带雨林、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使植被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要恢复自然界的旱涝平衡,就必须给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淡水、空气和其它生物留有足够的存在空间,如中国目前实行的退田还湖、退田还林措施。 中国和世界历史都有关于创世之初大洪水的记载,大禹治水是变堵截为疏导而获得成功的典型范例。疏导意味着大量地表水白白地流归大海,他虽然给人类留下了大量陆地空间,但最终导致地表水的流失和沙漠化的逐步发展。在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中,排涝保护农田是自身生存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沙漠化却同样威胁人类的生存。这样看来,大禹治水的成功恰恰表明人类对沙漠化负有责任。 恩格斯曾对人类盲目的实践作过精彩深入的分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夢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因而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这一精辟的分析同样适用于人类对洪水的胜利。土地沙漠化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地表水资源的惩罚。                            土地沙漠化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人类全方位侵入地球一切空间,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使沼泽湿地干涸,加速土地沙漠化。相反,古老的东方文化更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和“重道轻利”的自然唯物主义思想。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使人能从长远利益出发与他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不是通过军事侵入,不是依靠经济扩张,这种思想逐渐同化了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形成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统一的东方文明。四川这个“天府之国”是世界上所有处于北纬30度古文明发祥地唯一没有被沙漠化的地区,中国古人的伟大生态农业工程——都江堰和山地梯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依靠惊人的知识和智慧,都江堰和山地梯田保证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是知识经济的典范,可获得生态农业世界第一的称号。这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结晶,继承与发展这些宝贵遗产与优良传统, 減緩土地沙漠化才有可能和希望。 应该注意的是,风蚀造成的沙漠化和风飘流水造成的尘土和泥沙搬运过程是自然夷平作用的必然过程,是与造山作用相对应平衡的地质过程。过量减少水土流失会造成江河断流、入海口土地退缩、盐碱化、沿海水域营养结构失调和地壳均衡运动失衡等灾害。人类不可能杜绝土地沙漠化,只能把它限制在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定限度之内。技术失控和开发过度将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人类认识的一大飞跃。因此,应该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人类活动(特别是重大工程)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避免盲目实践所造成的重大负面效应。砍伐森林、排水治洪加劇土地沙漠化的教训应该引以为鉴。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要承担起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责任 。 聚集财富的商品生产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已经彻底摧毁了自由贸易的公平性:少数生产者通过破坏自然环境而暴富,把多数人置于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之中。商品的环境成本由谁来买单 ? 徐迅雷最近指出,如今,把太湖、巢湖、滇池“三湖”治理列为“国家工程”,投入的又将是以亿为单位的资金,一些人恐怕又开始心中窃喜了:我可以从中赚来多少啊!办企业污染了环境,我赚了一票;包工程治理那污染,我又赚了一笔。地方官可能也爽得一颗心在胸腔里不停打转:办企业尽管污染环境,但GDP上去了;治污染投入巨资,同样能创造新的GDP数字!“污染”是我得利,“治污”又是我得利,天下这等“双赢”的好事,干得!“国家工程”如果成为傻大头,那么只有百姓吃苦头。千百亿巨资的投入,可以让湖水好上三天,然后一阵风吹走治污成果,一瞬间又将湖水染成黑色,一高温又能够变成绿色。所以,“三湖”水环境的治理,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国家工程”真正变成“百姓工程”,至少是千万双百姓的眼睛能够将它盯着的工程 。看来,国家为商品的环境成本买单只能加剧环境污染和财富怪圈的恶性循环。 九折臂竟成了良医,多年的磨难让文化人也看透了生意经。徐迅雷的分析入木三分,一语道破了开发商持续暴富的玄机。世界经济已陷入“财富困境”,富者自富,劳者空劳,资源和能源日益枯竭,生存环境不断恶化,虚假的财富符号节节攀升。GDP 和“绿色GDP”恰恰反映了对世界财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度量和计算标准。如果把资源和环境计入社会财富,一些高污染地区不是越发展越富有,而是越发展越贫穷。他们不得不牺牲更多的GDP来恢复环境。世界上有很多过程是不可逆的,当生态环境彻底崩溃,只能“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 卫生部部长陈竺说, 中国今后应对医学和健康领域的研究增加投入,少做一些“形象工程”。我们要明白,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是重要的战略投资。中国在医学领域的科研应该注重预防、注重改善环境因素,这样投入少而见效明显,13亿人的健康,不可能光靠看病吃药解决,加强预防和保护环境是根本 。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有人说,中国人在60岁前是用命换钱,60岁后是用钱换命。钱能买来健康吗?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其根源仍然是人们关于财富的旧观念。 环境保护者利奥波德早就说过发人深省的话:“人们不断地回到起点,以重新开始寻找那些永恒的价值观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万恶之源。当商品变为财富的起点,追求财富愿望的最大恐惧就是:让污染者为商品的环境成本买单! 当水和电突然消失,现代城市就变为钢筋混凝土铸成的巨大墓穴;当海平面上升100米,沿海城市将变为海底坟场。历史已经重复过多次类似的过程,大自然无数次地惩罚人类争夺财富的贪婪欲望。拥有财富还是拥有环境?人类必须作出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徐迅雷。污染是在“危险临界点”还是在“危险平台上”。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7-8 23:23:43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046 2.杨学祥. 土地沙漠化——全球性环境问题. 科学新闻周刊. 2000,(46):18 3.杨学祥.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21(1):15~23 4.石弘之.地球环境报告.中国环境出版社.1991,87~89,102~103,55 5.杨学祥. 气候波动周期、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6(8):1003~1005 6.杨学祥。质疑自由贸易的公平性:谁为商品的环境成本买单? 2004-12-18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4730.htm 7.黄芳。卫生部长陈竺:13亿人健康不能光靠看病吃药。2007年07月03日09: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ohu.com/20070703/n250877621.shtml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600.htm 地下水污染致癌症高发:12年前的警告被忽视 字号:大 中 小 地下水污染致癌症高发:12年前的警告被忽视 杨学祥 日前山东潍坊被疑有企业往深层地下排污的消息,引发了公众对地下水现状的关注和忧虑。在多种污染源作用下,我国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且污染速度快。2011年,全国200个城市地下水质监测中,“较差—极差”水质比例55%,并且与一年前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根据国土资源部十年前的调查,197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已不能饮用的面积达六成。地下水形势已刻不容缓。按环保部等部门制定的规划,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 12年前,当我提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仅有《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第46期)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0年,第8期)发表了我的文章,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现在,生态环境的恶化再一次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相关文献: 媒体称多地地下水污染致癌症高发牛羊绝育 2013年02月24日02:39 新京报 自动播放过半城市地下水质差(来源:CCTV新闻频道) play 过半城市地下水质差 play 曝河北地下水污染严重 网络上流传“中国癌症村地图” 地下水污染问题正被高度聚焦。   日前山东潍坊被疑有企业往深层地下排污的消息,引发了公众对地下水现状的关注和忧虑。   在多种污染源作用下,我国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且污染速度快。2011年,全国200个城市地下水质监测中,“较差—极差”水质比例55%,并且与一年前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   根据国土资源部十年前的调查,197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已不能饮用的面积达六成。   地下水形势已刻不容缓。按环保部等部门制定的规划,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   山东潍坊地下排污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   在传出有工厂将污水通过高压井排到1000多米地下的消息后,潍坊市称未排查到相关问题,并悬赏10万元征集线索。   2月21日,潍坊对媒体称尚未发现有价值的举报线索。而事件仍进一步发酵。网络上关于地下排污线索也不断涌现。媒体日前又曝出,潍坊下辖的寿光市存在打井排污现象,当地一个工业园区普遍存在地下排污。   环保机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22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认为,有关部门不必纠缠“1000米”的字眼,民众对地下水污染的焦虑,折射的是地下水严重污染的现状。   民间环保组织“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的理事长赵亮昨天告诉记者,他们在海河流域做环境调查,发现已经难以找到一条干净的河流。污染的河流会渗入地下水源。而各地企业利用渗坑、渗井排污也已近20年。 2011年发布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下称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初步判断我国地下水污染正在由点状、条带状向面上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由城市向周边蔓延。   严峻现状   200城市五成地下水质差   “这里没有污水处理厂,没有环保监管,有的是祖辈饮用地下水的传统!”赵亮对地下污染威胁农村饮水安全的状况,非常担忧。   清澈的小河,透亮的井水,已成为记忆。赵亮2012年7月在对海河流域调查时,发现村民大都被迫放弃了饮用井水。   2000年-2002年国土资源部进行了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37%已是不能饮用的Ⅳ类、Ⅴ类水。   2011年,全国共200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质监测,其中“较差—极差”水质监测点比例为55%。与2010年相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   在地表水资源不足,且部分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地下水曾被认为是清洁稳定水源。   根据《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09年中国地下水开采总量1098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8%。在全国655个城市中,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   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 在没有新水源的情况下,失去了地下水,也就意味着生存危机。   多种源头   平原地下优质水仅4.98%   2月18日晚,中国青年报记者丁先明在山东茌平县干韩村采访,村民十多米深的自备井,打上来的水发黄,水面有薄薄油花。村民不敢再饮地下水。   干韩村东南角,500多亩土地,被一家铝电企业用于污染性废渣赤泥。   近些年,很多平原农村地区井水变味、变色的新闻,屡见于报端。   农村水井主要抽取浅层地下水,而地表水可直接渗入浅层,受污染侵害最为严重。根据2001-2002年国土资源部第二轮地下水资源调查,在197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区中,浅层地下水Ⅰ类和Ⅱ类水质分布仅为4.98%,已不能饮用的Ⅳ、Ⅴ类面积高达59.49%。   2012年7月,赵亮在河北霸州调查时,很多村民把污染源指向当地的一些轧钢厂。许多年来,城镇、城郊和农村的一些工业企业用渗坑、渗井和缝隙排放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非常严重。   城市也是污染的源头之一。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但处理能力不足,甚至市政管网渗漏,都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也在农村发生着。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用城市污水灌溉等,都让土壤受到污染,形成最大的面状污染源。   而被污染的河流湖泊会直接渗透到地下水源。 相对于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质量要优良,这也是很多城市用水的主要来源。但一些地带的隔水层很薄,甚至开了天窗,使已受污染的浅层水进入到深层水。   危害显现   污染致饮用水危机   一份由公益人士制作的“中国癌症村地图”正在互联网上被关注,村子数量被认为超过200个。   环保部2月20日发布《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称个别地方因环境污染出现癌症村。   此前,地下水污染导致癌症高发甚至牛羊绝育的报道,在诸多地区出现。   在一些地区,污染已危及公共用水安全。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资料,辽宁海城市污水排放造成地下水大面积污染,附近一个村160人因水而亡;由于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淄博日供水量51万立方米的大型水源地面临报废。即使是北京,浅层地下水中也普遍检测出了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这些“三致”有机物在我国东部其他城市和地区,很可能同样存在。   地下水污染隐蔽难以监测,发现时往往已造成严重的后果。根据2000年-2002年国土资源部的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国195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的城市污染趋势加重;北方17个省会城市中16个污染趋势加重,南方14个省会城市中3个污染趋势加重。   宣战污染   欲全面监控典型污染源   “我们的情况很严峻,这是一个机会,希望不要再错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希望这次潍坊排污事件引发的关注,能够推动整体环境制度的完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介绍,类似地下水污染问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美国也遇到。当时这些国家都提高了排放标准等。不过污染得到缓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业化完成后的产业转移,很多污染源消失。而中国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污染源难以消除。   马中介绍,地下水虽属可再生资源,但地下水更新和自净非常缓慢,一旦被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破坏,往往长时间难以逆转。   人类还没有找到一个十分有效的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技术。无法承受的治理成本也使得地下水污染陷入困局。有报道称,上世纪80年代,日本测算治理地下水污染需要800万亿美元,只好扼腕叹息。   2011年,环保部、国土部与水利部联合公布的《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中,预计2015年年底前,中国将完成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工作。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成。   □新京报记者 刘一丁 北京报道   (新京报记者王瑞峰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标题:失守的中国地下水) (编辑:SN056) http://news.sina.com.cn/c/2013-02-24/023926341036.shtml 生态危机启示录:构建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5-4-28      生态危机启示录:构建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杨学祥 5年前,当我提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仅有《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第46期)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0年,第8期)发表了我的文章 ,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现在,生态环境的恶化再一次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如下观点值得再思考。 产生矛盾的首要原因是利益冲突;第二个原因主要是认识问题。要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关键在于领导干部首先要有环境意识;如果干部自身思想意识严重扭曲,问题就会进一步复杂化,这是产生矛盾的第三个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欧阳志远   不仅在北方一些缺水地区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在南方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出现了“有水皆污”的现象。流域机构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河流生态代言人的重任,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   ——水利部长 汪恕诚   历史的变化正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由生产领域转到消费领域,由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   ——加拿大社会学教授 本阿格尔   现代文明的悖谬是,人们遵循“最客观的知识”行动,却犯下了空前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导致了全球生态危机。21世纪的科技必须实现生态学转向。 ——清华大学哲学教授 卢 风 一、 东北黑土地退化严重。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专家在最近结束的东北黑土资源调查中得出的结论,由于对东北黑土资源的保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东北黑土土壤严重退化。多年的不合理耕种和土壤侵蚀的发展,东北黑土层已渐浅薄。这个研究所的调查显示,目前吉林省黑土层厚度在20-30厘米的薄层黑土面积占黑土总面积25%,黑土层厚度小于20厘米的破皮黄黑土占12%左右,完全丧失黑土层的露黄黑土占3%。而在历史上,自然黑土腐殖质层厚度一般应该在30-70厘米左右,深的可达100厘米以上,腐殖层小于30厘米的比较少见。主持此次调查的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张旭东教授认为,东北黑土有机质(腐殖质)含量和质量的下降是黑土退化导致土壤功能衰退的核心,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最基础的物质,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土壤质量和肥力功能。而近20年来黑土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10%以上,而有机质活性下降30%以上。   张旭东教授认为,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和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掠夺式经营方式,以及长期采用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造成的。由于土地分散经营,加之农民急功近利的思想,有机肥施用量大大减少,仅以施用化肥来维持当季作物生长。目前,东北农村作物秸杆还田比例很低,仅在5%以下,又因农民认识上和国家政策导向上存在一些问题,有机肥的投入更低。在单一作物体系下,土壤有机质的收和支严重失衡。黑土每年每公顷可矿化的有机质量为1300公斤,但是在大部分黑土区农作物根茬是补充土壤有机质的惟一有机物料,而根茬只能补充约1000公斤的土壤有机质,远远低于土壤有机质自身的矿化量 。 来自黑龙江省讷河市农技推广中心的全国人大代表谭志娟说,土地是载体,发展农业离不了。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东北平原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是我国农业的宝地,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过去的“黑土地油汪汪,不上粪也打粮”的状况已经成为历史。她列出几组数字:目前黑土层厚度由建国初期平均80厘米,减少到40厘米,土壤板结,耕性不良;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开垦初期平均6.4%,下降到2.3%,导致土壤抗灾和产出能力降低。据多点调查,开垦和耕种50~60年的耕地,全氮量下降33.98%,全钾下降64.14%,土壤缺硼、钼、锌和硫较为普遍 。 黑土层可能在50年内消失,前提是如果不能加以有效防治,这是水利部专家最近的警告。黑土地将成为另一个黄土高原区 ? 二、 长江水系,10年崩溃? 不久前举行了“保护长江万里行”活动,众专家在考察后直言不讳:长江水系已陷入深度危机,若不及时拯救,10年之内,长江水系生态将濒临崩溃。 人为的因素在长江流域显得尤为突出,各企业取得“污染权”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这当中也是地方保护和环境腐败在作祟。中上游地区引进的众多项目大都是污染严重的工业,完全可以用“企业林立,排污口密布,且大都直排入江”来形容。由于当地环保归属地方政府管理,当环保和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地方政府大多会选择后者;另外,生活污水的排入量和工业污水的排入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更为严重的是沿江农业对长江水的污染,据专家估算,农业污染物总量与工业、生活排放的污染物总量相当,农业的污染主要来自于肥料的不合理使用,解决农业对长江的污染可能比解决工业污染更为艰难;还有由于沿江植被的大肆破坏导致融入长江的泥沙增多,长江水逐渐混浊起来,近年来长江会成为第二条黄河的说法已广为流传。 权威统计称,2003年,长江流域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年排放量已高达250多亿吨,其中9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结果是长江水的自洁、自调功能的逐渐丧失,长江珍稀动物的灭绝和沿江居民饮用水的恶化。有专家进一步论证,说在污染严重的沿江城乡里癌症肆虐 。 三、 构建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农业、牧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一方面导致商业的大规模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土地与有机肥料的隔离状态。 农村的生态循环模式是:人畜的粪尿用于农肥,农肥在农田中转换为人畜的食物。城市的最初形式仍然保持了这种合理循环,但是,城市的不断扩大逐渐背离了这一模式,使人粪尿完全变为无用有害的城市污水。我们在《西部沙漠化与东部地下水的关系》 等论文中提出,解决城市淡水危机的重要方法是改造城市的污水管道设计,恢复城市的有机农肥制造厂的功能,通过专用管道,将人粪尿输送到农村,处理后灌溉农田。这是一个产量巨大的有机农肥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巨大。开源节流,堵塞人类浪费水资源的各种渠道是近期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例如,城市住宅将厕所和洗澡(手)间分开,饮用水和非饮用水分开,使用非饮用水冲刷马桶,冲刷粪尿的污水由专门管道通往郊区,供施肥和灌溉,并实行两类水价制度。这样既可以减少污水数量,又可以解决有机肥和灌溉用水短缺的矛盾 。以一人一天排泄1公斤人粪尿计算,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每天产出一千吨。宝贵的生态资源变为废物和负担,成为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的反自然发展倾向值得关注 。 将城市的人粪尿和有机垃圾处理为有机肥,既可解决城市污水污物的处理困难,又可解决农村的有机肥缺乏现状,是使城乡双赢的重大举措。地方政府管理的缺位,就在于没有从预防生态危机的高度认识问题,没有看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商机。面对东北黑土地50年完全消失的警告,地方政府必须提高认识,有所作为,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想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理论武器 。 有识之士指出,最近几年生态危机突出,而人们并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理方式。除了从“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的艰难转变之路外,世人再有无选择?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让人们从改造自然的梦境中逐渐清醒。发展是必然的,自然更是无情物。世界在工业文明的诱导中撇弃了“生态文明”,在单方的辉煌中一步步陷入生态危机的泥沼。中国也未能例外,尤其是经济发展速度如此迅速的今天,牺牲生态环境似乎不可避免地成了经济发展的代价 。 参考文献 1.杨学祥.土地沙漠化——全球性环境问题.科学新闻周刊.2000,(46):18 2.杨学祥.气候波动周期、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0,6(8):1003- 1005 3.杨学祥.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地壳形变与地震.2001,21(1):15-23 4.杨学祥。从循环型经济到节约型经济 2005-3-9光明观察 –网络评论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1750 5.王军。东北黑土地退化严重。2005年03月22日 13:16:22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3/22/content_2728272.htm 6.林东升。加强农技推广提高耕地质量。 日期:2005-03-16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http://www.agri.gov.cn/kjtg/t20050316_336277.htm 7.南风窗:直面生态危机 时间:2005-1-6 8:41:00http://www.h2o- china.com/news/viewnews.asp?id=27025 8.杨学祥。淡水危机与污水泛滥:城市发展的反自然倾向。4-2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 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743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5332.htm 改革必须有战略突破 于 2006-02-15 07:06:39上贴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1月25日撰文指出,西方经济模式————以矿物燃料为基础、以汽车为中心、充斥着一次性物品的经济————在中国将是行不通的。如果在中国行不通,在印度也不会行得通。估计到2031年,印度的人口甚至会比中国还多。西方的经济模式在共有30亿人口的其它发展中国家,也不会行得通。在日益融合的全球经济中,所有国家都在竞相争夺石油、粮食和铁矿资源,现行的经济模式在工业国家也不再行得通。保持21世纪初的全球文明,取决于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实行交通运输多样化的可循环经济转变。为保持经济增长,就要建立新型经济 。   莱斯特?布朗宣布了西方经济模式的死亡,这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具有极为现实性的借鉴意义。简单模仿西方经济模式没有出路,中国的经济改革必须有战略突破,必须具有适应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新环境的中国特色。   节约型循环经济模式是深化改革的需要   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呼吁人们保护环境,适度消费,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经济过快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恶化,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才是尊重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应对挑战,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选择 。   6年前,当我提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仅有《科学新闻周刊》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发表了我的文章 ,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   6年过去了,西方国家的高消费导致石油危机和伊拉克战争,中国的高消费导致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了石油以外,中国的粮食、肉类、煤和钢铁的消费均超过美国 。在中国威胁论的宣传中,“消费黑洞”也成为中国的一项罪名,这在世界能源和资源危机的前景下,是一个十分具有蛊惑人心效果的口号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出,导致当前世界战争的原因是石油,导致未来世纪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资源和能源的短缺最终将导致战争,这是一切大国军事政策的出发点。只有节约型的循环经济才是避免战争,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   周光召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仍大大高于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生产、建设、流通、管理和消费领域的浪费现象则“相当严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而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使得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压力日益增大。据统计,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中,中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在55位以后。矿产资源中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6.5%和9.7%。中国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温室气体排放排在世界第二位,全国酸雨面积扩大,频率增加,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1%,沙化土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在继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经过多年努力才达到18.21%(世界平均29.6%),草地退化面积加大。全球1121种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90种。在发展模式上,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美国以占世界不到5%的人口,消耗世界25%的能源。而中国人均要达到这个水准,意味着要把全世界的能源都拿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深化改革不仅需要政治决心而且需要科技支持   莱斯特?布朗认为,在新经济调整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将来自能源方面。西欧的风电场、日本的太阳能屋顶、美国迅速增加的油电混合型汽车、韩国大面积植树造林以及自行车在阿姆斯特丹大街小巷大显身手,已经让我们模糊地看到了新型经济 。   深化改革不仅需要政治决心而且需要科技支持,落后的科学技术无法适应深化改革的需要。在新型能源资源中(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和小型水电站等),风电场发展得最快,预示着新型能源经济的前景。风能资源的优点在于:资源充足,成本低廉,用之不竭,分布广泛,洁净而且对气候有利。其它任何能源资源都没有这么多优点。在欧洲,风力发电量足以满足大约4000万人的生活需要。欧洲风能协会预测,到2020年风力发电可以满足大约1.95亿欧洲人的生活需要。1.95亿人大约是欧洲总人口的一半。美国有足够多的风能可以满足电力的需要。美国的风能发电量去年增加了35%,随着天然气价格日益上涨,对开发风能资源领域的投入大幅增加,风能发电量猛增。在中国,单单是风能发电量可能很容易就能达到目前发电量的2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为中国科技走进世界先进行列带来机遇与挑战。   我国有丰富的地热、风能、太阳能、和水力资源,及时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仅能减轻能源需求造成的国际压力,而且能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实现中国的节约型经济和和谐型经济的宏伟目标。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科技投入,不仅关系到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转变,而且关系到深化改革的长远目标。汽车经济已经使我国面临能源异常紧张、国际压力增大、城市交通拥挤、城市规模恶性膨胀、科技创新萎缩和巨额资金外流。现在已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了!   严格执法增加对破坏环境的活动征税   莱斯特?布朗指出,改变全球经济的关键是调整国家的税收制度。有效的办法是,降低所得税、增加对环境造成破坏性活动的征税。欧洲在这方面迅速取得了进展。欧洲国家对一些给环境造成破坏的活动征税,譬如二氧化碳排放税、“交通堵塞税”、垃圾税和市区行驶税等。1999年德国实行了一项四年计划,系统地改变了税收制度。到2001年,该计划使耗油量减少了5%。它还加速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到2003年仅风能行业就创造了大约4.54万个就业机会,估计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增至10.3万 。这对中国解决环境污染和就业压力具有示范作用。   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让人们从向大自然无偿索取的欲望中逐渐清醒。发展是必然的,但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世界在工业文明的诱导中撇弃了“生态文明”,在单方的辉煌中一步步陷入生态危机的泥沼。中国也未能例外,尤其是经济发展速度如此迅速的今天,牺牲生态环境似乎不可避免地成了经济发展的代价。   商品生产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已经彻底摧毁了自由贸易的公平性:少数生产者通过破坏世界环境而暴富,把多数人置于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之中。商品的环境成本由谁来买单 ?问题的答案是清楚的:增加对环境造成破坏性活动的征税,让环境的破坏者付出代价。   市场经济本身是没有错的,问题是必须有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价值法则和市场交换规则,有一个严格的执法机构和质量检查监督机构。将百万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具有现代公平意识、思维活跃历史清白的大学毕业生纳入执法机构和质量检查监督机构,是维护市场经济合理发展的需要,是深化改革的需要。闲置这些改革开放的生力军是对改革开放成果的浪费,是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科技含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严格正确的市场经济执法才是避免商品造假和腐败滋生的有效手段,才是引导市场经济走向良性发展的科学之路。   改变不合理的旧经济模式的市场价值法则,取而代之的是更合理更公平的新经济模式的市场价值法则,这是对市场经济的完善。死抱住旧经济模式的市场价值法则是没有出路的,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给这些市场经济的守旧派上了一堂生动的继续教育课:必须认清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新趋势!   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   6年前我提出的“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世界新经济模式的认同。经济发展与保持生态环境的对立时代已经过去,世界在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最终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西方经济模式————以矿物燃料为基础、以汽车为中心、充斥着一次性物品的经济————在中国将是行不通的,在印度也不会行得通,在共有30亿人口的其它发展中国家也不会行得通,在工业国家也不再行得通。保持21世纪初的全球文明,取决于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实行交通运输多样化的可循环经济转变。为保持经济增长,就要建立新型经济 。   参考文献   1.莱斯特?布朗。美国专家分析:西方经济模式“在中国行不通” 。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6-2-14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6768   2.王建刚。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呼吁保护环境适度消费。2005年08月20日21:18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5-08-20/21186740072s.shtml   3.杨学祥。土地沙漠化——全球性环境问题. 科学新闻周刊. 2000,(46):18   4.杨学祥。 气候波动周期、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6(8):1003~1005   5.杨学祥。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21(1):15-23   6.孙可嘉。美研究机构:中国超过美国成全球第一消费大国。2005年2月17日14:43 来源: http://business.sohu.com/20050217/n224322157.shtml   7.包亚明。美国学者用心险恶竟污蔑中国是“消费黑洞”。《新民周刊》2005年3月7日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HIAW/804101.htm   8.杨学祥。从循环型经济到节约型经济。2005-3-9光明观察 –网络评论。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1750   9.杨学祥。生态危机启示录:构建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2005-5-1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观点.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2410   10.杨学祥. 谁为商品的环境成本买单. 中国公众科技网. 2004-12-29 09:41:21 http://database.cpst.net.cn/popul/natur/envir/artic/41229094121.html   11.杨学祥。高消费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2005-8-23光明网 - 光明观察 -网络评论.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778   (编辑:张胜军) (责任编辑:强国论坛) 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33232/411565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4605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17739 http://yxx119.blog.hexun.com/83346941_d.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52 次阅读|7 个评论
经济发展的代价一定是生命吗?为什么村民想炸掉化工厂
蒋高明 2013-6-4 09:03
【本博注】 在笔者所著的《中国生态环境危急》中提到了癌症村,那个时候,我仅道听途说知道有企业想地下直接排放污水,但因为没有证据,没有写在书了。今天看到下面的报道,证实我当年的判断——不良企业赚钱果真是用老百姓的生命做代价的,55 家企业先地下投毒,这个数据已经不小了!有什么事比逼迫老百姓造反更可怕?村民想抱炸药包与化工厂同归于尽,现在仅仅是嘴上痛快,如果农民们眼睁睁看着要死于因工厂排放污水造成的癌症,那么农民因环境问题揭竿而起,并不是不可能的。政府不能再一味追求GDP,是该需要认真反思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了。理论上和技术上,工厂污染零排放是能够做到的,关键是政府要作为,企业要承担责任和风险。现在环保违法的成本太低了,低到几乎所有企业都把偷排污染物放在首位,而污水处理设施是摆样子给上面看的。按修改后的法律,食品生产导致人死亡要偿命了,向地下投毒致他人患癌症死亡呢?不是同样犯杀人之罪吗? 山东癌症村现死亡名单 村民想炸掉化工厂 http://money.163.com/13/0603/13/90ES9ETR00252G50.html 2013-06-03 13:24:37 来源: 法人 (北京)  有 24527 人参与 分享到 网易微博 7 新浪微博 腾讯空间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山东邹平一边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一边是毒气笼罩的癌症村,癌症死亡名单和水污染现状触目惊心。当地空气中飘着刺鼻的酸臭和辛辣味,癌症死亡名单流出,工厂排放的污水毒气已经达到当地村民忍耐的极限,村民激愤表示,如果有炸药的话会抱着炸药炸掉开元化工。 网易财经 返回 找到相关图片 (共 张) 未找到相关图片 网易财经 | 查看图集 | ( 1 /10) 转发到微博 3月1日,河南浚县老观嘴村,环境保护标语到处都是,但是污染情况依然存在。CFP 3月1日,河南浚县老观嘴村,环境保护标语到处都是,但是污染情况依然存在。CFP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DPNI251H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DPNI251H0025.jpg 3月1日,河南浚县老观嘴村,浅水井的水泛黄且有浮尘。CFP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DIBF251H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DIBF251H0025.jpg 3月1日,河南浚县老观嘴村,一个深水井的水塔,井水水垢依然很多。CFP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DEO1251H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DEO1251H0025.JPG 老观嘴村被冠上“癌症村”的称谓,源自前些年的一些媒体报道。1998年,癌症死亡人数19人;1999年,癌症死亡人数17人;2000年,癌症死亡人数16人;2001年,癌症死亡人数17人……这些当年来自该村村委会的数字,至今在网上仍能查询到。CFP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D690251H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D690251H0025.jpg 3月1日,河南浚县老观嘴村,卫河上的一个小渡口。从地理位置看,老观嘴村是个好地方。它傍河而踞,东有卫河、西有人工渠,村庄坐落在两条河流的中间。然而,村医郭磊说,因为河水受到污染,卫河整条河沿岸都是癌症多发区。CFP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D2HQ251H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D2HQ251H0025.jpg 3月1日,河南浚县老观嘴村,前面是卫河,背后是共产主义渠,夏天产生的气味让人无法入睡。患有贲门癌的村民王连顺称,一个月总有三四次污水过河,就在记者到村庄前一天早上,卫河老观嘴段刚经历一次污水偷排,鱼都呛得跳出水面,趴在岸边。CFP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CPHL251H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CPHL251H0025.jpg 3月1日,河南浚县老观嘴村,患上食道癌的村民韩学友,抱着一卷卫生纸躺在床上,吃点就吐。他瘦得皮包骨头,脸颊深陷,说话艰难。老观嘴村已有众多食道癌患者,先他而去。CFP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CG5F251H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CG5F251H0025.jpg 3月1日,河南浚县老观嘴村,患食道癌的村民韩学友家,水缸上留有白色水垢。CFP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C90Q251H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C90Q251H0025.jpg 记者在洪河某段看到,这条河流在短短100米内呈现出绿、白、红三种颜色。邵庄以及诸多被冠以“癌症村”的村落,就交错坐落在洪河沿岸。村民们称,洪河受污染最早源于上游舞阳县、舞钢市的造纸厂排污。CFP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C4BF251H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C4BF251H0025.jpg 在河南西平县,村民们称,污染最严重时,洪河河水黑得跟酱油一样,几里地外都能闻到臭味,河边住户不敢开窗;河里白色泡沫几十厘米厚,刮风时,就跟下雪一样;用河水浇地,庄稼全部死光。 CFP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C0SI251H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C0SI251H0025.jpg a href=#p=8R6EDPNI251H0025 hidefocus=trueimg data-id=8370 src=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s_8R6EDPNI251H0025.jpg alt= / 3月1日,河南浚县老观嘴村,环境保护标语到处都是,但是污染情况依然存在。CFP i title=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DPNI251H0025.jpg/ii title=t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DPNI251H0025.jpg/i a href=#p=8R6EDIBF251H0025 hidefocus=trueimg data-id=8370 src=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s_8R6EDIBF251H0025.jpg alt= / 3月1日,河南浚县老观嘴村,浅水井的水泛黄且有浮尘。CFP i title=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DIBF251H0025.jpg/ii title=t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DIBF251H0025.jpg/i a href=#p=8R6EDEO1251H0025 hidefocus=trueimg data-id=8370 src=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s_8R6EDEO1251H0025.JPG alt= / 3月1日,河南浚县老观嘴村,一个深水井的水塔,井水水垢依然很多。CFP i title=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DEO1251H0025.JPG/ii title=t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DEO1251H0025.JPG/i a href=#p=8R6ED690251H0025 hidefocus=trueimg data-id=8370 src=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s_8R6ED690251H0025.jpg alt= / 老观嘴村被冠上“癌症村”的称谓,源自前些年的一些媒体报道。1998年,癌症死亡人数19人;1999年,癌症死亡人数17人;2000年,癌症死亡人数16人;2001年,癌症死亡人数17人……这些当年来自该村村委会的数字,至今在网上仍能查询到。CFP i title=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D690251H0025.jpg/ii title=t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D690251H0025.jpg/i a href=#p=8R6ED2HQ251H0025 hidefocus=trueimg data-id=8370 src=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s_8R6ED2HQ251H0025.jpg alt= / 3月1日,河南浚县老观嘴村,卫河上的一个小渡口。从地理位置看,老观嘴村是个好地方。它傍河而踞,东有卫河、西有人工渠,村庄坐落在两条河流的中间。然而,村医郭磊说,因为河水受到污染,卫河整条河沿岸都是癌症多发区。CFP i title=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D2HQ251H0025.jpg/ii title=t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D2HQ251H0025.jpg/i a href=#p=8R6ECPHL251H0025 hidefocus=trueimg data-id=8370 src=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s_8R6ECPHL251H0025.jpg alt= / 3月1日,河南浚县老观嘴村,前面是卫河,背后是共产主义渠,夏天产生的气味让人无法入睡。患有贲门癌的村民王连顺称,一个月总有三四次污水过河,就在记者到村庄前一天早上,卫河老观嘴段刚经历一次污水偷排,鱼都呛得跳出水面,趴在岸边。CFP i title=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CPHL251H0025.jpg/ii title=t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CPHL251H0025.jpg/i a href=#p=8R6ECG5F251H0025 hidefocus=trueimg data-id=8370 src=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s_8R6ECG5F251H0025.jpg alt= / 3月1日,河南浚县老观嘴村,患上食道癌的村民韩学友,抱着一卷卫生纸躺在床上,吃点就吐。他瘦得皮包骨头,脸颊深陷,说话艰难。老观嘴村已有众多食道癌患者,先他而去。CFP i title=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CG5F251H0025.jpg/ii title=t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CG5F251H0025.jpg/i a href=#p=8R6EC90Q251H0025 hidefocus=trueimg data-id=8370 src=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s_8R6EC90Q251H0025.jpg alt= / 3月1日,河南浚县老观嘴村,患食道癌的村民韩学友家,水缸上留有白色水垢。CFP i title=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C90Q251H0025.jpg/ii title=t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C90Q251H0025.jpg/i a href=#p=8R6EC4BF251H0025 hidefocus=trueimg data-id=8370 src=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s_8R6EC4BF251H0025.jpg alt= / 记者在洪河某段看到,这条河流在短短100米内呈现出绿、白、红三种颜色。邵庄以及诸多被冠以“癌症村”的村落,就交错坐落在洪河沿岸。村民们称,洪河受污染最早源于上游舞阳县、舞钢市的造纸厂排污。CFP i title=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C4BF251H0025.jpg/ii title=t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C4BF251H0025.jpg/i a href=#p=8R6EC0SI251H0025 hidefocus=trueimg data-id=8370 src=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s_8R6EC0SI251H0025.jpg alt= / 在河南西平县,村民们称,污染最严重时,洪河河水黑得跟酱油一样,几里地外都能闻到臭味,河边住户不敢开窗;河里白色泡沫几十厘米厚,刮风时,就跟下雪一样;用河水浇地,庄稼全部死光。 CFP i title=img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600x450_8R6EC0SI251H0025.jpg/ii title=t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25/2013-03-30/t_8R6EC0SI251H0025.jpg/i 图集:华北癌症村 华北水污染企业样本调查 这是一组本刊记者发自山东、河南、河北关于地下水污染的调查报道。调查的结果触目惊心:企业乱排乱放,甚至直接向稻田排污;癌症和各种病痛吞噬化工企业、造纸企业周边民众的健康。 此前的5月初,中国政府公布了一份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到2015年底,初步遏制华北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到2020年,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明显改善。 作为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以及淮河、海河冲积而成,面积约31万平方公里,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全国1/5。环保部专项检查结果显示,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受检查的2.6万多家企业中,55家企业存在利用渗井、渗坑或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排放、输送或者存贮污水的违法问题。 一方面是地方政府追求的 GD P任由企业乱排乱放,一方面是地下水污染严重侵害了民众的生活。治理环境污染依然是一项难题,如何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点,考验着政府部门的决心。 山东邹平:毒气笼罩的癌症村 一边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前列,一边是毒气笼罩的癌症村,山东邹平癌症死亡名单和水污染现状触目惊心 污水涌出工厂,顺着河沟流向远方,空气中飘着刺鼻的酸臭和辛辣味。 5月25日上午,村民刘贵生家,他十余岁的孙子不时地抽搭着鼻子,并不时挠腿,显得难受不已。这个已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除了患有皮肤病之外,还患有严重的鼻炎,每天都要往鼻腔里涂“扈氏鼻炎舒通膏”,用一根7厘米长的棉棒把药膏推到鼻腔的最里边。 刘贵生是邹平县九户镇利民村村民。他所在的这个被称作“癌症村”东南约三百米处,有两家化工企业,福海科技和开元化工。工厂排放的污水毒气已经达到当地村民忍耐的极限。 “如果有炸药的话,我会抱着炸药炸掉开元化工,今天我说的话,你们记者一定要将我的名字刊登出来。”一位村民激愤地对《法人》记者强调。 事实上,九户镇利民村的现状并不是个例。5月12日,山东省环保厅介绍,有14家存在利用无防渗漏措施或防渗漏措施不完善的沟渠、坑塘贮存、排放废水等环境违法问题。 这14家企业包括: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沈家小化工厂、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康家小化工厂、潍坊市高密市宋述信小电镀厂、潍坊市高密市金祥针织厂、潍坊市高密市华盛针织厂、聊城市茌平县信发华宇氧化铝有限公司等。 村民买水抗污染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邹平农村大概是这样的景致:村里有三五口水井,家家户户人工挑水吃,妇女们在井边涮衣洗菜,男人在井边谈天说地;改革开放前后,大家陆续在自家院里打井,手工摇水,生活自然方便了不少。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企业如雨后蘑菇般地冒出,人们惊讶地发现,井水被污染了,水井越打越深,到最后出水还是不敢喝了。 在紧靠邹平县长山镇镇驻地的茶棚村,一位大妈告诉记者:村里来了个做豆腐脑的,起初不了解情况,打开水管就用了自来水点卤,由于不清楚那是浅层水,结果那批豆腐脑全都遭践泼掉了。“你说我们邹平的地下水厉害不厉害?”周围的几位大妈苦笑中带着几丝无奈。 九户镇利民村一位刘姓老汉,既无奈又自豪地说,他买“商品水”已有14年的历史,是全村买水“第一人”。 一家农民娇贵得买水喝?刚开始还引起村民的笑话和不解。有人笑话他“让钱烧的”,有人说他一个农民太“娇贵”。 “到后来,村里成批量地出现癌症病人,一查几乎个个都是晚期,这时大家才佩服他的“英明”。现在,村里所有人都只喝“商品水”,再穷的人家也不敢在这方面省钱。”该村村民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说。 对邹平的地下水,来自青海省的小赵“印象”深刻。今年春节之后,他从大通县老家到九户镇发展,开了全镇唯一一家兰州拉面馆。初来乍到,他以为这里的水与他老家一样。可是,喝了两天的“自来水”之后,他感到嗓子发干并伴有痛感,前来的食客也不断向他反映面汤味道不正。小赵询问房东,才知道:这里不仅井水不能喝,连浅层的自来水也不能喝,入口的水是需要花钱购买的,井水和浅层水只能用来洗衣拖地。 为了对邹平的地下水质有直观的了解,《法人》记者无论走到哪个村子,都要到农户家里找机井尝水,从长山镇尝到韩店镇,从孙镇镇尝到九户镇。有的井水略感铁腥味,有的有一点淡淡的苦味。事实上,这就是邹平农民不敢入口的“毒水”。 村民大都躲躲闪闪 网上公布的“中国癌症村地图”,邹平“榜上有名”——其描述为“邹平孝妇河沿岸”。在上世纪80年代,孝妇河沿岸主要受上游淄博企业污染之害,51个村庄因癌症死亡400多人,此事被学者写进了一份调查报告。这就是“孝妇河沿岸癌症村”消息的源头。 孝妇河在邹平境内长43.9公里,流经长山、焦桥、邹平3个镇、73个村。《法人》记者来到两岸村庄密集的长山镇。 或许是“癌症村”这一称谓深深刺痛了村民的心,在几个村里走访,村民大都躲躲闪闪,要不说自己是“外村的”不了解情况,要不说村里“没有人得癌症”,并指证临近村庄才是“癌症村”。 张旺村是周边村民集中指证的癌症多发村。在村里采访时,几位老者告诉《法人》记者,二十几年以前,村里得癌症开始增多,之后越来越多,但近几年开始变少了,最近3年,好像再没听说谁家有人得过癌症。现在的张旺村已经不是癌症村,周边应该也没有什么癌症村。 难道是邹平的生态环境变好了?对此,村民们直接给了否定的回答:不是环境变好了,而是因为大家不再喝井水了;不仅不喝井水,连自来水也不敢喝了——大概从10年前开始,村民们都花钱买水喝。 最令村民们耿耿于怀的是:“地下水污染了,这么大的事情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让那么多乡亲白白死于癌症”。 村民们也承认,罹患癌症原因复杂,不能全赖污染,但水和空气的污染肯定逃不了干系。 癌症死亡名单 根据村民小葛(应要求为化名)的说法,九户镇政府驻地附近就有好几个“癌症村”。 戴上癌症村的帽子,小伙子难娶,大姑娘难嫁,连生产的农副产品都没人敢买。上了媒体,他们的名声会传得更广、更远,而九户镇又是全国著名的甜椒之乡。村民会接受记者采访、承认自己是癌症村吗? 《法人》记者来到九户镇驻地北侧的利民村。这是个小村,共有146户人家、549口人,1090亩耕地,村民以打工和务农为主。 听说《法人》记者来访,村民们围聚了过来。他们无奈地承认,利民村确实是个癌症村,现在还有人躺在家里等死。最让人震惊的是,最近四五年间,仅在该村村东一条街上,二十来户就有9人死于癌症!他们中最大的58周岁,最小的只有12岁。 其名单如下: 刘贵福,胃癌,去世时58岁; 刘保全,胃癌,去世时50岁; 刘保军,扁桃腺癌,去世时40多岁; 刘保会,胃癌,去世时50多岁; 刘保元,胃癌,去世时50多岁; 刘保光,胃癌,两年手术后去世,不足50岁; 郑实福,肝癌,去世时40多岁; 郑子嘉,血癌,即白血病,去世时12岁。 该村东南约三百米处,有两家化工企业,福海科技和开元化工。工厂排放的污水毒气已经达到当地村民忍耐的极限。而对污染他们家园时间更长的“福海化工”,村民却多予以溢美之词。因为,自去年开始,它排放的废水变清了。几拨村民们带《法人》记者几次探望其排水口,排放的确实是清水。而在“福海科技”东门,《法人》记者却分明闻到时了一股葱臭味。 “他们这些村民太容易满足,只是看到表面的水清,事实上,并非如此!”一位长期关注环境问题的人士对记者说。 癌症病人的批量出现,使利民村产生了恐慌,离化工厂更近的村东的房子,有的被废弃,大家尽量往村西走;几年来,村里的深水井往村西一搬再搬,已经挪了3次窝,他们想离那些化工企业尽量远些、再远些。无奈的是,挪一次也只能挪个几百米,化工厂已经成为他们逃脱不掉的恶邻。 5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芦山县体育馆安置点看望受灾群众时说过,不管是什么情况,不论是什么天灾人祸,一定不要让下一代受到伤害。这句话,被利民村村民们一再提起。村民们指控,九户镇的化工厂使孩子们已经受到“伤害”。 在村民刘贵生家,他十余岁的孙子告诉《法人》记者,他们班共50人,像他一个样有鼻炎的有七八个,患皮肤病的更多。 有人告诉记者更加耸人听闻的数据——在九户小学和九户初中,学生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发病比例超过30%。 利民村有二十多位子弟在40里之外的邹平县城打工,他们大都在那里成家。村民李玉璞告诉《法人》记者,小孩子对环境格外敏感,他有个6岁的小孙子,这几年来,只要一回村里准要皮肤瘙痒,现在儿媳已经不敢让孩子回老家了。对这种现象,村民纷纷表示了同感——他们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只要一回到村里就闹皮肤病,而返回县城过几天就好。 颇具玩味的是,邹平县城的空气质量已经令人不敢恭维,而利民村村民却羡慕那里的“好空气”。 死老鼠味弥漫的九户镇 对于九户镇的污染,网上有这样一则流言——“住在九户,少活三十年没问题”。这些说法有多大夸张的成分?真实情况如何?《法人》记者决定到九户镇住上几天,感受一下化工厂废气的污染情况。 从九户镇公布的资料看,工业兴镇的支柱产业中排在最末位的“化工”业才是真的支柱产业,在规模以上企业中,3家化工厂——开元化工石材有限公司、福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方达康工业纤维素有限公司。资料显示,这三家利税总额比其它所有企业的总和还要多。 根据介绍,九户镇还有更多的“规模以下”化工企业:“楷阳化工”、“天鹿化工”、“先隆达农药”、“峰源助剂”等。不仅如此,这里还有一些连厂名都没有挂的小化工或疑似小化工企业。 在镇中心马四干渠西侧,有一家没有牌子的企业。从外观看,它似乎是一家养殖场,而绕到其背后发现,里面竖着几个硕大的铁罐,疑似化工厂。《法人》记者想进去探访,窜出三四条穷凶极恶的大狗挡住去路。 九户镇的污染主要不是这种小化工企业,而是以“开元化工”为首的“规模以上企业”。一位老板娘总结了镇上的几大气味——“开元化工”是苦的,“方达康”等纤维素是辣的,橡胶厂则是焦糊臭。 一位小学生对九户镇的气味的描述是——“开元化工”是死老鼠味,“方达康”等纤维素是臭葱味。 这些厂子大都在夜间放气。老李在一家工厂当保安,常值夜班,距“开元化工”极近,有着“得天独厚”体验条件。他告诉《法人》记者,“开元化工”一家厂子的味道就有好几种,它有时是苦味,有时是臭豆腐味,有时是臭洋葱味,有时是死老鼠味,有时候是臭鸡蛋味,有时候是臭屁味。 “开元化工”排放的味道如此丰富,它的原料和终端产品是什么呢? “开元化工”的产品并不保密。据了解,它是一家致力于橡胶助剂生产的专业化工企业,主要生产橡胶促进剂,年生产能力超过20000 吨。主要产品有硫化促进剂MBT(M)、MBTS(DM)、精品DM、 CBS (CZ)、TBBS(NS)、DCBS(DZ)、NOBS(MBS)、D PG (D)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橡胶、医药、农药等行业。 但它使用的原料,厂家保密得很严,老李使尽浑身解数,也只弄清,其原料中有硫磺。 对于“开元化工”的气味,利民村每个人都有话说,大家七嘴八舌,义愤填膺。五十多岁的老刘向《法人》记者讲了他的一次不寻常经历。 他说,开元化工三天两头排放废气,一旦遇到东南风,气味直扑村里,让人连大气都不敢喘。这是“正常情况”。去年初秋,他遇到一次“非正常情况”。那天,他在村东正由南向北去,到了厂区跟前,突然发现它好像是烟囱坏了,气体不是从烟筒顶部往外冒,而是从下部冒开了,那色焦黄焦黄,比黄裱纸还要黄,那气味苦得没法形容。他立即扔了东西,把衣服撂了起来捂住鼻子,跌跌撞撞逃离现场。最可怜的是3位女工,她们也从这里经过,当场全部倒下。 听说《法人》记者要住在九户镇体验“开元化工”的味道,利民村的村民都很积极,怕记者晚上睡过头错过体验机会,纷纷索要电话,到放气时时候好提醒一下。按他们的估计,3天之内“开元”肯定放气。 5月25日晚21时26分,一位李姓村民率先打来电话,他急促地喊道:“开始放气了!”。记者飞奔跑出旅馆,一出门,就闻到浓重而难闻的气味,正如那位小学生所言,确实是死老鼠的气味。本来,记者想到“开元”厂区门口近距离体验一番,谁曾想,这气味实在令人恶心难当,走到半路,只得学着老刘的样子,把衣服撂起来,捂着鼻子赶回旅馆,关好窗户。据老李的“监测”,这次放气持续了不足一小时。而27日晚上,老李的“监测”结果是,“开元”从当晚9点25分放到凌晨两点多钟,持续了4个多小时。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5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梦系列: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
热度 3 Ripal 2013-5-23 21:46
不知道是生活水平真的提高了,还是网络发达了,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越来越揪我们每个人的心。 我的梦:吃的放心,活得舒心。 可是感觉什么都没有真的,什么都不安全,什么都污染。 真心的呼吁: 关注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 不要问中国梦能为你带来什么,而应该问你为中国梦做什么。 我们不要易粪相食,也不要易粪相吸!
2808 次阅读|2 个评论
锻炼身体可以缓解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热度 1 Ripal 2013-4-29 09:15
环境污染很严重,但是我们还是要多运动。室外污染严重就选择室内,不要因为PM2.5,而停止锻炼。下面一篇好玩的文章。 肠道微生物组是驻留在宿主肠道内的细菌的集合。据统计,人肠道内大约 10 14 细菌,分为 15,000-36,000 种细菌。人类肠道微生物主要的细菌类群,革兰氏阴性的拟杆菌和变形菌,以及革兰氏阳性的放线菌和后壁菌。每个宿主的微生物菌群构成都是独特的,表明肠道微生物在将来的个性化医疗中会有作用。 证据一:肠道微生物与各种疾病相关,包括肥胖、糖尿病、代谢障碍、血管疾病、炎性疾病。 证据二:肠道微生物在药物代谢和毒理、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起作用。 证据三:肠道微生物调节精神健康,包括自闭症、焦虑和抑郁。 尽管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健康有各种影响,但是 它对环境污染物的毒理学研究以及在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我们仍然不清楚。 本文好玩的是,设计了一个 PCB (多氯联苯)暴露的小鼠模型,然后检测 PCB 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更位有意思的是,作者发现锻炼身体能影响肠道微生物因此做了一个假设,锻炼身体会影响 PCB 诱导的肠道微生物发生的变化。结果是锻炼可以 减弱 PCB 带来的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Gut microbio; PCB.pdf
2509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松江报《就市民质疑国轩公司项目企业和相关部门答记者问》疑问
热度 1 xyysh2008 2013-4-20 12:13
对松江报《就市民质疑国轩公司项目企业和相关部门答记者问》的几点疑问 1 、为什么仅在上海环境热线上公示,而不是在松江报等松江人容易获得信息的媒体或者周边34个居民小区公示?这么大的项目为什么不走听证程序? “ 根据环评程序和相关规定,我们将该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分别于2012年9月25日、2012年11月27日在上海环境热线进行了两次公示,公示期均为10天,两次网上公示期间均未收到反对意见。” 2 、150份调查表选择的对象是随机的,还是故意挑选的?如果是随机的,能否公开调查对象和问卷调查资料? “两次公示结束后,我们开展了现场问卷调查,在以该项目为中心3公里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内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表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100%。其中,68%的被调查者支持本项目建设,14%的被调查者有条件地赞成,16%的被调查者持无所谓态度,2%的被调查者表示反对本项目的建设。” 3 、“选址于松江工业区西部分区内符合城市规划”,那它周边一河之隔的几十个广大居民小区自然不属于松江工业区西部分区,难道就可以视而不见吗? “叶伯明: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是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及重点发展的鼓励类项目;符合上海市总体规划要求;选址于松江工业区西部分区内符合城市规划。” 附: 《就市民质疑国轩公司项目企业和相关部门答记者问》 http://news.songjiang.gov.cn/detailNews.shtml?id=2221 http://sjiz.songjiang.gov.cn/gwWeb/detail.aspx?contentid=_V3SF2XYJHcatalogId=001001001
个人分类: 个人维权|6114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学网上呐喊一把
热度 2 ljfeng 2013-3-18 09:55
我要路权,我要饮水权,我要呼吸权,我要生存权! 昨天QQ签名一改这句话。立马收到反对几把声音:“ 何必啊,还是好好过日子吧”,“ 在国内吧?那就别折腾了。。” 可是如果连心底的呼声都不能说出,中国甚至整个地球的前途与希望都很渺茫了。这几个权利,是人人都该有的基本权利吧,为了沦丧了,国人却还在沉默着?“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实在不愿看着我所挚爱的家园变成我不想踏足之地。所以,该说的,必须要说。能做的,我会做,更希望能有有识之士能为维护人类的这把权利贡献一份心力。However,说道这里,只怕我所言为何,大家还不知所云。这里我便道出因由。昨日上街,满满的一次绿灯时间,我却连两步(不行)都能没迈开。放眼望远,一座座高楼掩映在雾霾中,是的,雾霾,不过不足百米距离的高大建筑,我却只能朦朦胧胧看见,是我眼睛出问题了吗?其实真如此倒好,事实却是“黑云压顶城欲催”,只是这黑云非水,灰尘多了些。于是不由的便把寒假回老家的所见所闻,又回忆了一通,有了这句呐喊,只希望我的家园不要成为我的梦魇。 附:寒假回家所写之无言的剥夺 路权的剥夺 行驶在拥挤的马路上,看着眼前漫漫的车流,战战兢兢,唯恐一个不慎便是一场灾难。这时我常常在想,汽车的发明,真真对我们这些步行者是一场剥夺。没有汽车的曾经,我们不必为了等交通灯而停滞,也不必为了马路的拥挤而烦躁,更不必为了随时会有撞车的危险而心惊胆战,这是对我们路权的一种无言的剥夺。再有,人行道,半米足够,车行道却至少需三倍,此时,公平何在? 居住权的剥夺 过年,终于回到了农村的老家,果然天上的星更亮,月更清,真真应了曾经的话,农村的环境好。然则,某天晚上我步出房门,满溢异味却打破了这重假象。爸爸说,这是附近氯碱厂的氯气又泄漏了,并且感叹距离五里多地,居然味道这么大。我震惊!这居然已是常态。氯气,毒性多大的其他,人若久居于此,生命还有保障吗?第二天,我跟家里其他人谈起这事,并建议下举报,大家发言说:氯碱厂所在的村子庄稼都不能长了,都没举报,我们举报也白搭……氯碱厂贷款很多,政府也不让它倒闭……问题重重!我曾经心里梦里念叨的家园呀,原来竟已被摧残至此。 可是静心想来,举国上下,又有哪个地区不是如此?因为重工业污染环境,纷纷向郊区迁移,可是郊区的百姓非人吗?污染城市是污染,污染郊区就不是了吗?而且,污染城市尚有人监管,污染乡村却置之不问,投资者考虑的是这些吧,可是但凡污染不治理,人类的环境会越来越恶化吧。工业污染如此,核污染又如何?日本的核泄露现在已少有人关注,可是大家不会忘记此事刚报道时,大家的震惊吧。而现在呢,关注的人会发现泄露出的核物质含量更多了,也就是危机更重了。当时我曾言,一旦这些污染物如水,便是距离再远,也很难不受干扰。现在,在我们都忽略了的时刻,也许正受着它的侵害吧。再有关于 PM2.5 ,最近的阴霾,很多人业已感到,已有部分数据显示出了污染已经非常严重;另有新闻,则显示这些报道尚且隐瞒了污染的严重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本没有理由怀疑我们的居住环境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这样下去,十年后,到哪里可以找一份山明水净,可以顺畅呼吸的家呀?
2289 次阅读|3 个评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见中外记者10
yulele 2013-3-17 11:52
法国费加罗报 环境污染,食品安全 更大决心,去治理 铁腕执法,铁腕问责 同呼吸,共奋斗
个人分类: 善举|8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环境污染
热度 1 liruzi 2013-3-14 12:27
人到底是何种奇怪、复杂的动物?有时候真的很让人讨厌。 其实说实话,很佩服科学网上的几位老师,蒋叔等,你看,蒋叔不仅大力宣传动物保护,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身先士卒(这个词儿好像不是那么贴切)爱护动物,还整天吃素,要是我肯定受不了的。 最近环境、污染等问题一波接一波,仿佛是故意接着zf换届的东风把这阵风给吹起来似的,前所未有的疯狂。先是大家知道了何为微小颗粒物、雾霾等等,现在又出来了“少年pig的奇幻漂流”(出自网络),很是热闹。 在某种程度上这对于改变当前的环境现状是好事。但是,热闹归热闹,有一件事是让我很不解的,大家总是喊着环境如何糟糕,雾霾怎样怎样,政府怎么不作为等等,可是对自己呢? 上班的时候你是挤着地铁吗?想必即便开着豪车堵上个把钟头,您也愿意,但嘴里还说着,“看北京这垃圾交通,这垃圾空气,还怎么叫人活”。(其实要说交通,限行只能治标,但是对于空气,限行还是有好处吧?) 以前听别人说过,人总是喜欢以双重标准来看待世界,因为人是自私的。现在看来这话一点不假。想想一个自己随地吐痰的人却十分厌恶别人吐痰,这是什么心理呢? 如果我们对自己有了约束,然后大家一起约束,会不会更好些呢?
个人分类: |2499 次阅读|1 个评论
戏说环境污染对人类微进化的影响
duke01361 2013-3-7 01:37
戏说环境污染对人类微进化的影响 首先声明:此贴文所述及观点纯属戏说,只是为了放松休息一下,说着本无意,听者也不必多心。 什么是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并不是指什么脏、乱、差,这些遵守热力学定律的物理性污染,这类的污染比较好办,搞一下爱国卫生运动就解决了 我们说的环境污染是指化学污染、抗生素污染、重金属污染...污染介质为大气、水源和土壤,其次是食品、药品... 什么是微进化? 微进化是相对于大进化(宏进化)而言的,微进化在乎的一个生物群体中等位基因在代与代之间的改变...不但包括等位基因版本的变化...漂变.... 当然也包括基因的结构性变化,基因突变 什么是环境与基因互作? 环境与基因互作是指环境因素对基因稳定性、基因表达、基因所能显现的形状等遗传信息载体和遗传信息流动的影响... 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环境与基因之间相互作用模式被固定成:人细胞内的“线粒体”产生ATP,为人提供能量。 而这个能量只不过是“光合植物" 细胞内的一种含有“镁”离子的叶绿素的叶绿体所进行的“光合作用”的一个逆向反应过程... 因此自然界中的庞然大物的植物和动物们之间是在相互传递着太阳的温暖. 所以这个世界上,有动物就必须有植物,相反,有植物就不一定非的需要动物.... 有句话叫“万物生长靠太阳,干革命离不开毛泽东思想” 所以毛泽东被比喻成“不落的太阳” 太阳是一个核裂变的星体... 把呈现波粒二相性的光传播到地球... 这样的光可以依据波长,看在我们人的眼睛里为红色和绿色... 绿色植物之所以看在我们眼里成绿色,是因为它的补色被植物中的叶绿素所用掉...这样的能量转化,把水给还原为 氢... 氢这个东西用于还原植物从我们嘴里呼出的二氧化碳/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被还原,最终加工为单分子糖,最后转化为淀粉和纤维素.... 而我们通过吃这些碳水化合物,重新把他们转化为二氧化碳,然后把来自太阳的能量固定在ATP分子的尾巴上,我们用这点太阳能... 所以我们人与环境中的绿色植物之间并不是文学作品所描述的那样...只是供我们赏心悦目的关系.... 比如养些花花草草...并不完全是为了饱眼福... 所以,景区里摆放塑料花之类的东西,还有足球场上铺上类似草皮的塑料玩意儿就显得太浅薄无知了... 我们决不能靠那些东西美化我们的环境 中国文化鼓吹的“天人合一”合理么? 什么叫“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就是让人和自然环境完全融为一体。 这可能么? 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如果和环境能完全融为一体,那么又如何把人身外的世界称为“环境”,你中有我,我中不一定有你,这样的区格化,造成了“万物”,而绝不像老子说的那样,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之间彼此区格化,不能彼此完全相容,才有万物... 比如,人必须从空气中吸取“氧气”,把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个任务是经人的呼吸系统完成的 人血液中的红血球中有一种被称为血红蛋白的含铁蛋白... 铁有3价和4价铁之分,四氧化三铁,铁红,铁锈等都是不同价位的铁的形式... 血红蛋白中的铁不是原子,而是离子,有时候是4价,有时候被还原为3价。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氧化血红蛋白中的铁成4价,使得血浆看上去鲜红.... .... 这种情况说明什么? 说明人与环境不但进行物作用,而且也进行着化学作用... 炎炎烈日的夏天,地表和大气温度过高, 汽车尾气可以被光解,产生大量的致癌化学物质...
个人分类: Life a Bit|24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鸟的遭遇
蒋高明 2013-2-28 22:11
曾彦 我是一只小小鸟,一只很不起眼的鸟。我的祖先们与人类一起生活了几千万年了,可今天坏运气落到我们这代鸟身上了。 哦,又下雨了,还真是冷啊!偷偷去看过好几次新闻,老有人说天气变暖,那怎么还会突然变的这么冷呢?听爷爷说他爷爷的爷爷说以前这里都四季分明的,春天不会那么变幻莫测、夏天不会那么酷暑难耐、秋天不会那么萧瑟零落、冬天不会这么……。感觉整个地球似乎变成了一块沙漠里的石头,储不了温,发不了热。 去年这还有颗树的,怎么没了?啊!那住在这里的莫利叔叔他们……,我心中不由一阵失落,无力的拍打了几下翅膀。平时强有力的翅膀一时居然承受不了自己的重量,无力的摔在地上。 咳,还真疼啊!良久,我才缓过神来。举目四望,连绵无尽的灰色与黄色交错着,身下也是被冻得钢铁一般硬的黄土,怪不得那么疼。我划动几下爪子,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奋力的扑腾了几下翅膀,跃向高空,留下尾后一股腾起的灰尘。 飞高了才看到,远方还是有一些绿色的,那是越冬的小麦。冬天的小麦根本找不到一只虫子,根本无法填补我饥饿的肚子。不过看起来那边应该有农户,至少家里应该会有一些粮食吧,看来只能过去看看了。 唔,什么味?怎么那么臭,我循着风向朝那边望了过去,似乎是一个加工厂,也不知加工什么,闻着令我有点头晕,差点又摔了下去。赶紧扑腾几下翅膀离开了这个区域,似乎离农户更近了一些。 “唧唧唧”,下方传来一阵鸟鸣,真是令人亲切有恐惧的声音,我低头看下去,只见旁边灰黄的草丛中飞出一个人影来,以我都心悸的速度扑向那只被他打伤的鸟。我不由打了个寒颤,那么多天终于见到的一个同类居然是以这种方式见面的。 近了,更近了,终于到了,我轻轻放缓速度,围着院子转了一圈。运气真好,在院角居然就有一些洒落的粮食,我不由苦笑了下,真是爱浪费啊,也庆幸自己居然如此运好。轻轻张了张有点酸痛的翅膀,跃起飞向那梦寐以求的食物。 “砰”,在我刚吃下几口粮食的时候,一个半圆形的东西在我头上罩了下来,然后就看到一只手从旁边伸了过来,一把抓住了我,狠狠的摔在地上。这一下摔的比以前痛多了,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过,翅膀、爪子、脑袋,完全不受控制了,甚至,没法呼吸了。我的嘴也裂了开来,缓缓的向外面流着血。我轻轻的咽了一口,咸咸的,配着刚才那点粮食,味道真好,好久没吃过这么好了…… ( 曾彦为弘毅生态农场科研助理 )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外面飘来不和谐的气味
蒋高明 2013-2-28 22:03
曾彦 我从没想过我呼吸的空气会有这么臭,臭到我窒息,头晕目眩,恶心。我惊诧于什么人、什么东西,居然可以将空气搞成这个味道?我担心,如若我一直闻着这种气味,不出十分钟我就会呕吐,不出半小时我会昏倒,因为我已经有这个前兆了。 在我居住的弘毅生态农场的后面,准确来讲是三百米开外的地方,有个养鸡场,以前如果有人跟我说养鸡场能臭成这样我是肯定不会信的,因为我也养过鸡,也参与过数千只鸡的养殖,但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味道的。一股难以言明的恶臭,叫人昏厥。但如果你知道这种养鸡场是如何养鸡的,你就不会有任何疑问了。 传统养鸡均是在地上养的,最多密度大一些,我参与的养鸡都是这种养殖方式。弘毅生态农场的鸡、鸭、鹅、狗、猫、鸽是自由的,它们保留着天性,且小鸡都是靠老母鸡的体温孵化的,免疫力很强。农场内的空气是清新的,但非常不和谐的是,外面飘来的养鸡场恶臭令人窒息。 农场后面这家养鸡场采取的方式是豢养,而且是立体式养殖。在一个封闭的屋子里,立了很多铁笼子,一层一层,一个两三百平米的空间就能养上千只,这倒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他们的生活习性及喂养方式。 集约化养鸡场内灯火通明,我最晚一次两点多睡觉那个集约化养鸡场还亮着灯,他们是要减少鸡的睡眠时间,让它们猛吃猛长肉。说到喂养方式,各位看官如果是农村的就应该知道,一只鸡从出壳到长大,一般是需要 6 个月的时间,而这种喂养方式的鸡各位看官知道要多久就能出售吗? 42 天,只需要 42 天,或许你该想想为什么这么快长大了,一般的“饲料”是不会有那么大的威力的。至于为何,大家想想就知道了。 他们对于死鸡的处理方式非常的不严谨,正确方式应该是定点掩埋,而他们则随手乱扔,臭味散发的到处都是,极易传播细菌。有些鸡场则直接扔到河里,顺水往下飘,可能搁在中间哪个位置,就一直腐烂,混着水飘往下游。这些看起来恶心的处理方式还不是最恶心的,有些大鸡甚至可以低价出售,这可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 我思来想去,附近也就它能发出这个味道了,那个恶心,是以便对他发起进攻,写这篇文章以解我心中的郁闷。 突然发现藿香正气水和花露水怎么这么好闻呢?我以前可是很不喜欢花露水味的。 ( 曾彦为弘毅生态农场科研助理 )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4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水俣病事件看资本家的无情与贪婪
蒋高明 2013-2-28 12:25
蒋高明 昨天去北京环保局开会,工作人员送给我一本好书——《借来的地球》 ( 罗伯 特· 艾米 特· 荷南著,晨咏译,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 该书介绍了人类近代史上 15 个恶性环境事件,包括日本水俣病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惨案、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瑞士莱茵河化学品污染、南非达森和罗本群岛漏油事件等。书因借中国总理的话而得名:“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自己的后代那儿借来的” ( 温家宝:第五届中欧工商会上的讲话 ) 。 在该书的第一章,有对日本水俣病的介绍。作者揭露了上世纪 50 年代,日本公司和政府勾结在一起,隐瞒事件真相,致使几百个无辜家破人亡的内幕。 《百度百科》对日本水俣病事件的描述摘要如下: 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 4 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 1 万多农民和渔民。 1925 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 1949 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 C 2 H 5 Cl ),年产量不断提高, 1956 年超过 6000 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956 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 “ 猫舞蹈症 ” 。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 “ 自杀猫 ” 。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 “ 怪病 ” 。这种 “ 怪病 ” 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 “ 水俣病 ” ,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和醋酸乙烯在制造过程中要使用含汞( Hg )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汞。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 CH 3 HgCl )。这种剧毒物质只要有挖耳勺的一半大小就可以致人于死命,而当时由于氮的持续生产已使水俣湾的甲基汞含量达到了足以毒死日本全国人口 2 次都有余的程度。水俣湾由于常年的工业废水排放而被严重污染了,水俣湾里的鱼虾类也由此被污染了。这些被污染的鱼虾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了动物和人类的体内。甲基汞通过鱼虾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部分。进入脑部的甲基汞会使脑萎缩,侵害神经细胞,破坏掌握身体平衡的小脑和知觉系统。据统计,有数十万人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 科学试验证实,人体血液中汞的安全浓度为 1 微克 /10 毫升,当到达 5-10 微克 /10 毫升时,就会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经计算,如果一个人每天食用 200 克 含汞 0 . 5 毫克 / 公斤的鱼,人体所摄入的汞量恰好在此安全范围内。然而,经测定水俣湾的海产品汞的含量高达每公斤几十毫克,已大大超标,此外,人们每天还要搭配其他食品,其中也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汞,这样全天摄入的总量就更是大大超过安全限度标准了。 水俣病是直接由汞对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公害,迄今已在很多地方发现类似的污染中毒事件,同时还发现其他一些重金属如镉、钴、铜、锌、铬等,以及非金属砷,它们的许多化学性质都与汞相近,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惕,而另一种 “ 骨痛病 ” 的发生,经长期跟踪调查研究,最终确认这是一种重金属镉污染所致。 在《借来的地球》 P3-4 页,作者指出,日本病理学家竹内忠雄早就调查发现了有机汞是造成水俣病的真正元凶,但日本政府很快解散了进行事件调查的科学委员会,并将试验结果通报了制造污染的公司——池肃公司。为了欺骗公众,他们把水俣病的原因归结为二战时期倾倒到大海的弹药引起的。 有良心的池肃公司的细川医生在猫身上开展了一系列试验。当给猫喂养从该公司乙醛生产过程中来的废水时,猫展示了与受水俣病折磨的人相同的症状。尸检报告显示,猫的小脑被破坏了,正如那些受害的渔民一样。但这个试验被公司高层知道后,销毁了细川的所有科学证据,并销毁了所有试验的猫,并且不允许复制这个试验。 从今天来看,对于当时水俣病的起因,日本科学家、企业和政府官员是早就知道原因的,但这个真相被长期埋没了。在 1956 年确认日本氮肥公司的排污为病源之后,日本政府毫无作为,以至于该公司肆无忌惮地继续排污 12 年,直到 1968 年为止。后来, 46 名受害者联合向日本最高法院起诉日本政府在水俣病事件中的无作为,直到在 2004 年才获得胜诉,前后长达半个世纪,而很多当事人已不在人事了。 水俣病事件充分显示了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贪婪与无情。直到今天,这样的环境事件及其处理办法还在不断复制者。最典型的是也许就是转基因食品的危害,许多科学家已经知道了试验动物受转基因食品的危害,知道了转基因作物推广后,根本没有实现转基因生物公司承诺的农药和除草剂用量的减少,而是更多,且造成了“超级杂草”和“超级害虫”的出现,知道了转基因技术推广到大田后造成了基因污染,但转基因巨头长期掩盖这些真相,并不允许独立第三方科学家用其产品进行动物长期试验。生物技术公司规定的试验周期是,小白鼠试验不能超过 90 天,并只能用他们提供的转基因试验材料。对法国科学家用 2 年的试验,俄罗斯科学家用小白鼠三代试验结果,转基因巨头及其豢养的科学家、雇佣的无良媒体记者及所谓的“打假斗士”,无所不用其极地攻击科学家的试验结果,说什么设计不严谨,试验动物样本小,重复少等等 ( 其实转基因生物公司进行的试验远没俄法科学家的严谨 ) 。 他们的目的无非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争议长期进行下去,真相长期掩盖下去,其中可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待争议延长三五十年后,到时候再宣布转基因是不成熟的技术,对环境与人体是有害的,因此需要停止使用该技术。那个时候,他们该赚的钱赚到了,对别国的生物打击也达到目的了。 水俣病事件如此收场,四乙基铅事件如此收场, DDT 事件也如此收场,转基因呢? 历史是何等惊人的相似啊。
个人分类: 教书育人|2822 次阅读|0 个评论
院士蒲蛰龙先生: 农药漂移环境污染导致出现《寂静的春天》
热度 5 LongLeeLu 2013-2-28 09:05
院士蒲蛰龙先生: 农药漂移环境污染导致出现《寂静的春天》
中国科学院院士蒲蛰龙先生 : 农药漂移 环境污染导致出现 《寂静的春天》: 怪只怪在征服自然的伟大科学运动中,人类自己都无可避免地成了科学实验的 “ 小白鼠 ” ,而且现在仍然如此,而且仍然是不可避免的。这,想起来,免不了总有点悲哀。 ” 中国科学院院士蒲蛰龙先生指出 : 农药漂移 环境污染导致出现 《寂静的春天》 . 蒲蛰龙先生提出有远见的 “ 生物防治 ” , 比我们早看五十年 环境污染 环保问题 . 我后来读《寂静的春天》这本书时,深感蒲先生的敏锐 , 超前的智慧,理论与生产结合。蒲先生的宣导所坚持的的 “ 生物防治 ” 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 阅读 《纽约时报》一篇关于 《农药: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环境污染 》 ,我意识到 蒲蛰龙先生 比我们早看五十年。他的洞察力和生物防治领先超过 50 年。 (( (照片 --1963 年 6 月 4 日,环境争议的经典之作 “ 寂静的春天 ” 出版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它的作者, 瑞秋 · 卡逊 ( Rachel Carson )在参议院对农药小组委员会的作证。她是 56 岁死于乳腺癌。她的骨盆骨折是如此千疮百孔,几乎是不可能的走到她在国会的木桌前座位。为了掩饰她的秃头,她穿着一件深褐色的假发。 卡逊所受的攻击,绝对比得上当年出版《物种起源》时公众对达尔文的攻击。她所面对的是全世界,她要唤醒的是全世界的人们。然而,时至今日,时间早已向世人证明了这一切,可是,谁又能想到卡逊在当时所历经的磨难呢。一个柔弱的女子,身体上饱受了病痛的折磨,精神上还承受着来自传统观念的质疑与侮辱,在《寂静的春天》出版两年之后,卡逊与世长辞。 更令人感慨的是,卡逊所患的乳腺癌后来也被证明是与有毒的化学药物密切相关的一种病症,这也许是上天跟她所开的一个玩笑吧,而她,确实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写作。 )) 谢国强的问题,如雷贯顶! “ 阅后心情不竟有些沉重,文中提出的环保问题,什么是根源、起因?谁来解决、保护?将又可能把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引导到何处去? ...... 诸如此类,都是问题,还有的是问题上的问题。太过复杂多变了,无法想象 ...... 。怪只怪在征服自然的伟大科学运动中,人类自己都无可避免地成了科学实验的 “ 小白鼠 ” ,而且现在仍然如此,而且仍然是不可避免的。这,想起来,免不了总有点悲哀。 ” “ 人类自己都无可避免地成了科学实验的 “ 小白鼠 ”-- 更是发人深醒! ” 刘再复 : “ 中国进入世界经济结构和参与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件好事。我作此明确的判断,不是不知道全球化可能带来二种负面效果:社会的变质、生态的破坏和人心的黑暗。大众文化是 “ 回到生活 ” 的文化,是说明 “ 生活有理 ” 、 “ 生活无罪 ” 、 “ 欲望无罪 ” 的文化,将来一定会有大发展。不是人民的福祉。 ”“ 靠中国知识分子的认真研究,包括研究西方现代化的文化经验与成果,寻找自己的道路, ” “ 十八世纪西方知识分子在明确欲望不能扑灭之後,发现可以用 “ 欲望对抗欲望 ” 的办法制衡欲望,因此派生出政治上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思想,不同利益集团互相制衡,又派生出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制衡机制、二十世纪在经济上制订反垄断法及完成各种法制改革等。建立欲望的制衡形式,可能是本世纪中国文化界最根本的使命。(刘再复) ” 50 年前出版的 “ 寂静的春天 ” 在卡逊的著作中,作者用血淋淋的事实,希望唤醒无知、愚昧的人们,不要再用使用蛮力,来对付也是地球一分子的昆虫、植物。 “ 春天是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季节,春天里不应是寂静无声,尤其是在春天的田野。可是并不是人人都会注意到,从某一个时候起,突然地,在春天里就不再听到燕子的呢喃、黄莺的啁啾,田野里变得寂静无声了。 ” 卡逊还尖锐的指出了,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她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也呼吁我们,要尊重生命,谦卑为上,不要自以为是,尊重大自然,反省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停止错误的方式,才有可能挽救人类自己。。否则将有一天,会为人类带来无可挽救的灾难,毁灭性的灭亡。 “ 滴滴涕 -DDT (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是一种合成的有机杀虫剂,作为多种昆虫的接触性毒剂,有很高的毒效,尤其适用于扑灭传播疟疾的蚊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仅仅在美国军队当中,疟疾病人就多达一百万,特效药金鸡纳供不应求,极大地影响了战争的进展。后来,有赖于 DDT 消灭了蚊子,才使疟疾的流行逐步得到有效的控制。 DDT 及其毒性的发现者、瑞士化学家保罗 · 赫尔满 · 米勒因而获 194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我们沉浸于自己创造了前人所无法企及的知识时代的辉煌之中,可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我们想过我们所做的一切将带来的后果吗?我们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创造的过去几千年才能创造的物质文明,但我们的生活质量真的提高了吗?面对这两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我们不能不承认自己在行事之前是多么欠缺思考,我们在无法预知自己行为后果的情况下轻率地采取了许多看似高明实则愚蠢的行动,我们引以为豪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作茧自缚、自掘坟墓。 确实,回想一下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 ——“ 向大自然宣战 ” 、 “ 征服大自然 ” ,在这儿,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 我們人類因為脫離原始的生物社會太久,尤其在發展出所謂現代高科技之後,對於最原始的生物鏈結構已經放諸腦後,卡逊女士在書中用了一個例子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檢視人類與自然環境的相依相存關係,故事大致是這樣的,在一個風景優美的湖邊,人們很愛在那邊釣魚,但卻被飽受一種像蚊子的蚋蟲所苦,蚋蟲並不吸血只是數量很多而擾人。 於是有人就把殺蟲劑投用到湖裡,之後就發現大批鳥類死亡,解剖後發現屍體內的殺蟲劑含量是當初施用濃度的好幾倍,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湖裡的魚類身上發現,科學家終於解開這個謎,這些殺蟲劑被最小的浮游生物所攝入,然後再被以他們為食的掠食者大量攝食,最後在湖泊生態系中食物鏈最高階的魚體內含有最高的毒物劑量,以魚為食的鳥類再捕食這些魚,不知情的民眾釣魚當晚餐,並取用湖裡的水,女性再用帶有 DDT 的母乳哺育其嬰孩,代代相傳永不止息。 而科學家發現這些化學毒物在大自然裡竟是永不消失,積聚在生物體中,隨著「小魚吃浮游生物 → 大魚吃小魚 → 鳥吃大魚」的食物鏈不斷輪迴,毒物濃度會不斷濃縮累積,這是一個你我不得不正視且感到震驚的事實。我如果沒記錯的話,之後連在南極的企鵝身上,科學家也匪夷所思地發現 DDT 的存在。 卡逊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这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学者,她是否知道她是在向人类的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会传统挑战?《寂静的春天》出版两年之后,她心力交瘁,与世长辞。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 -- 曾遭到利益团体,化学药品制造商们的打压和抹黑。並指摘貶抑卡逊女士是一個想把地球拱手讓給昆蟲的 更年 期 女 人,然而時任美國總統的甘迺迪先生 讀 完本書後,要求對殺蟲劑的危害進行調查,而後美國國會 立 法全面禁用 DDT 。 “ 环境保护,这个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而这在几十年前却是仅仅是一些生物学家脑子里的想象,而真正使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直接导致后来将环保列入政策法规中的却是一本大家似曾相识又不太熟悉的书 —— 《寂静的春天》,而这本书也是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书。 ” 今日中国,一方面是持续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环境的持续恶化。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早就不是潜在问题而是触目惊心的现实。 全世界十大严重污染城市 ( 太原、米兰、北京、乌鲁木齐、墨西哥城、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德黑兰 ) 中,中国占 7 个。近三分之二的城市空气达不到我们自己制定的 ( 较低的 ) 国家二级标准。河流湖泊全面污染,已经危及日常用水。 由于环境污染,癌症患者急剧增多,且有明显低龄化趋势。癌症村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大地上涌现,成为与经济起飞奇迹相伴随的另一大奇迹。与如此恶劣的环境恶化相比,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环境保护意识都远远没有跟上。多数人希望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恰恰根源于我们现代性的存在方式。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要求一个从观念、制度到生产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而第一步,是对问题本身有充分的意识。 50 年前出版的这本书对美国人而言或许有些过时,对中国人来说却显得是一篇委婉的时事报告文学。环境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但归根结底是属于青年人的。愿青年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优美的英文,不仅提高了英文水平,而且感受到作者苦心孤诣的生命讴歌和未来忧思,从而反省现代人的存在方式,肩负起拯救人类未来的伟大责任。 作品评论 一封信,一本书,一场运动 与一次战争、一场疾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甚至一次骚乱相比,书籍一般都难以产生那么大的作用。但是有时候,一本书的确能掀起一场运动,引起社会的改革,甚至重大的改革。 就在美国的历史上,出生在英国的美国政论家托马斯 · 潘恩的一本只有五十页的小册子《常识》,于 1776 年 1 月出版后,几个月里即销售五十万册,在独立战争初期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情绪,为半年之后通过的《独立宣言》铺平了道路。 美国女作家哈里亚特 · 伊丽莎白 · 比彻,即通常称她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或《下层人的生活》,先是于 1851 年在哥伦比亚特区一家反奴隶制的报纸《民族时代》上连载发表,第二年出版后,第一天销售量即创前所未有的三千册的纪录,第一年售出三十万册,至 1860 年就至少被译成二十三种文字,被公认为是美国 “ 南北战争 ” 的起因之一。据说,在 1862 年 “ 南北战争 ” 高潮之时,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 · 林肯会见她时,曾这么对她说: “ 那么您就是写了那本书引发这场伟大战争的那个小女人了! ” ( “So you're the little woman who wrote the book that started this Great War ! ” ) 别以为这类传奇式的故事都离今天太远了,事实是半个世纪之前,一位作家,也起到类似的作用。 美国的瑞秋 · 卡逊有这种特殊的敏感性。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生动笔触,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以 DDT 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正是这个最终指向人类自身的潜在而又深远的威胁,让公众突然意识到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从而开启了群众性的现代环境保护运动。不仅如此,生于宾夕法尼亚斯普林代尔的瑞秋 · 卡逊从小就对大自然、对野生动物有浓厚的兴趣。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在树林和小溪边度过的,观赏飞鸟、昆虫和花朵。她总是想将来做一个作家,并在十一岁那年就发表了一篇短故事。她声称,是她母亲将她引进了自然界,才使她对它们富有激情。 卡逊最早是按做一位作家的初衷进了当地宾夕发尼亚妇女学院的,但不久便改变主意,把主要学习的内容 —— 英语改为学习生物学。接着,在 1932 年获得约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学的文科硕士学位,并一边教书、一边在马萨诸塞州的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室读研究生,最后于 1936 年进了 “ 美国渔业局 ” ,担任 “ 水下罗曼斯 ” 这个专题广播的撰稿作家; “ 渔业局 ” 自 1940 起改名为 “ 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署 ” 后,她仍留在这里直至 1952 年。 描绘和表现大自然的强度、活力和能动性、适应性是卡逊的最大乐趣。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她根据自己对当时还不为多数人所了解的海底生活的观察开始写作,并取得相当的成绩。以她 1937 年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随笔为基础而写的《在海风的吹拂下》,于 1941 年出版后,因其一贯的科学准确性和深刻性与优美的抒情散文风格的奇妙结合而颇获好评,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 1943 、 1944 年又出版了《来自海里的食物:新英格兰的鱼类和水生有壳动物》和《来自海里的食物:南大西洋的鱼类和水生有壳动物》。 1951 年的《围绕我们的海洋》为她带来了很大的荣誉:不但连续数十周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还获得了 “ 国家图书奖 ” ,被翻译成三十种文字。 卡逊 1952 年离开 “ 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署 ” 是为了能够集中精力、把时间全都用到她所喜爱的写作上去。当然她获得的回报也是十分优厚的,她不仅写出了《海角》和她去世之后于 1965 年出版的《奇妙的感觉》,更主要的是她那为后来被称为 “ 生态运动 ” 发出起跑信号的《寂静的春天》。 1958 年 1 月,卡逊接到她的一位朋友,原《波士顿邮报》的作家奥尔加 · 欧文斯 · 哈金斯寄自马萨诸塞州的一封信。奥尔加在信中写到, 1957 年夏,州政府租用的一架飞机为消灭蚊子喷洒了 DDT 归来,飞过她和她丈夫在达克斯伯里的两英亩私人禽鸟保护区上空。第二天,她的许多鸟儿都死了。她说,她为此感到十分震惊。于是,哈金斯女士给《波士顿先驱报》写了一封长信,又给卡逊写了这个便条,附上这信的复印件,请这位已经成名的作家朋友在首都华盛顿找找什么人能帮她的忙,不要再发生像这类喷洒的事了。 但是应用 DDT 这类杀虫剂,就像是与魔鬼做交易:它杀灭了蚊子和其他的害虫,也许还会使作物提高了收益,但同时也杀灭了益虫。更可怕的是,在接受过 DDT 喷撒后,许多种昆虫能迅速繁殖抗 DDT 的种群;还有,由于 DDT 会积累于昆虫的体内,这些昆虫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后,那些动物,尤其是鱼类、鸟类,则会中毒而被危害。所以喷洒 DDT 就只是获得近期的利益,却牺牲了长远的利益。 在 “ 鱼类和野生生物署 ” 工作时,卡逊就了解有关 DDT 对环境产生长期危害的研究情况。她的两位同事于四十年代中就曾经写过有关 DDT 的危害的文章。她自己在 1945 年也给《读者文摘》寄过一篇关于 DDT 的危险性的文章,在文章中,她提出是否可以在该刊上谈谈这方面的故事,但是遭到了拒绝。现在,哈金斯提到大幅度喷洒杀虫剂的事使她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只是奥尔加的要求,她觉得她无力办到,于是,她决定自己来做,也就是她自己后来说的,哈金斯的信 “ 迫使我把注意力转到我多年所一直关注的这个问题上来 ” ,决定要把这个问题写出来,让很多人都知道。 今天,瑞秋的旧卧室窗口的 Springdale ,你可以看到的烟囱的切斯威克煤炭的燃煤电力厂不到一英里远:老红 - 和 - 白色,糖果,条纹栈和一个更新的,称为洗涤器在 2010 年 。 References: Various articles were excerpted from Newspapers and internet sources from different times “The present moment is the substance with which the future is made. Therefore, the best way to take care of the future is to take care of the present moment. What else can you do?” ― Thich Nhat Hanh, Art of Mindful Living: How to Bring Love, Compassion, and Inner Peace Into Your Daily Life ------------------ Syncronistic meetings are like mirrors that reflect something of ourselves. If we want to grow spiritually, all we have to do is take a good look. Synchronicity holds the promise that if we want to change inside, the patterns of our external life will change as well. ― Jean Shinoda Bolen syn·chro·nism (s ng kr -n z m, s n -) n. 1. Coincidence in time; simultaneousness. 2. A chronological listing of historical personages or events so as to indicate parallel existence or occurrence. 3. Representation in the same artwork of events that occurred at different times. syn chro·nis tic , syn chro·nis ti·cal (-t -k l) adj. syn chro·nis ti·cal·ly adv. a·nach·ro·nism ( -n k r -n z m) n. 1. The representation of someone as existing or something as happening in other than chronological, proper, or historical order. 2. One that is out of its proper or chronological order, especially a person or practice that belongs to an earlier time: a·nach ro·nis tic , a·nach ro·nous (-n s) adj. a·nach ro·nis ti·cal·ly , a·nach ro·nous·ly adv. ------------------ “Change the way you look at things and the things you look at change. Cultivate beauty in your sourrounds” ― Wayne W. Dyer, The Power of Intention: Learning to Co-create Your World Your Way. DODTBIETG
个人分类: Thought Leader|10674 次阅读|19 个评论
农民盲目投资致贫现象不容忽视
热度 3 蒋高明 2013-2-27 18:05
农民盲目投资致贫现象不容忽视
蒋高明 眼下,一些靠勤劳致富的农民,因为投资不慎,重新返回贫困,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盲目投资一是造成资金链中断,农民重新返贫;二是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三造成家庭不和乃至破裂。 笔者最近了解到,弘毅生态农场所在村,有一个能人,高中毕业后学修电机,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在方圆几十里路很有名气。不少农民拿来用坏的水泵、发电机、收音机、电视机等拿来请他修理,一般的问题难不倒他。因为不愁活源,生意很红火,几十年积累了不少钱,还在镇上买了一座楼房。 可是,该农民发财心切,总想到来快的。听到有人说投资建小淀粉厂回报很快,投资二三十万元即开工,两三个月就能够收回投资。如此诱人的前景使他动了心思,不顾家人反对,他卖掉了镇上的楼房,回家干开了非法小淀粉厂生意。沉淀池是新建的,土方工程大;机器是买的环保局罚没的小淀粉厂设备;安装相应的动力设施就花去他不少积蓄——仅变压器就十几万。 小淀粉厂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淀粉厂开工不久,排放的污水进入了周围的农田。农民不断抗议,镇政府出动铲车,对其淀粉厂进行了两次清除。该农民想发财不成,反而净赔了二十多万元。 那个农民急于挽回败局。后又听人说搞铁矿来钱快,于是借高利贷进山承包了人家废弃的铁矿场。但小铁矿同样因环境污染问题被国家列为取缔项目,干了一年,终因行情不好,加上环保违法,又赔进去三十多万元。 上面提到的那个农民,因发财心切,不懂国家法律,轻听轻信别人的建议,尽管起初有一定的资本积累,但实际干起来不但没有赚到什么钱,反而搭进了积蓄,搭进去了楼房。从此,两口子不停地打架,婚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而今,该农民重新回到镇上修电机,这次他不能住自己的楼房了,只有租别人的店铺。他生命剩余时间内的劳动所得,能够还上因盲目投资所该的欠款就很不错了。 因信息不对称,头脑发热,农民盲目投资造成返贫的现象在其他行业大有人在。一听说养肉食鸡挣钱,就一窝蜂地上鸡棚;肉鸡行情不好了,又盲目上鸭棚;鸭子行情不好了,又上猪圈、上牛场。在山东农村,目前这样废弃的设施非常多。 农民投资有个特点,都想自己当家,不愿与人合作,更不愿租用别人的设施。一方面农田里大量闲置鸡棚、鸭棚、猪圈、牛圈、蔬菜大棚,另一方面自己上项目时,重复建设那些设施,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农民要摆脱各自为战,盲目投资,资源浪费,资本短缺困境,必须重新合作起来。政府各级组织要扶助农民,成立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科技、市场、信息方面予以帮扶,从而避免更大范围上有限资金与资源的浪费。 图1 废弃的小淀粉厂打出了招租的小广告。 图2 建造沉淀池花费了大量资金,废弃后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图3 公路边废弃的养鸡棚。 图4 建造再农田里的养鸡棚,如今也因速成白羽鸡事件曝光后惨遭废弃。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729 次阅读|8 个评论
切身体会了“北京咳”——环境污染真的无药可治吗?
热度 27 wyyhope 2013-2-25 14:18
过年回老家返回北京便遭遇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加之旅途劳累有点儿感冒了,并未发烧,按往常习惯吃点儿药,多喝点儿热水休息一下应该就没事儿了。这次可没那么简单,一出门就咳嗽不止,胸口憋闷得慌,过敏性鼻炎也犯病了,我就纳闷儿了,这次感冒咋就这么严重呢?按理说,我的家乡比北京更湿冷一些,在家都没啥事儿,为啥一回来就毛病不断了呢?都是北京的天气惹的祸呀! 之前听说过“北京咳”这个词儿,一直处在这个环境中,身体也适应了这样的天气环境,一月份二十几天的雾霾天儿身体也没感觉什么异样,大不了围着厚点儿,尽量减少出门而已。过年回老家十天再回到这恐怖的环境中身体就真的不适应了。家乡位于黄海之滨,空气湿润,虽然海风令人感觉寒意倍增,基本每天早上都有雾,但决没有北京一样的雾霾,太阳出来雾气散了出门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难怪听父母说很多外地到此打工者都认为我们那里环境好,会延年益寿,决定举家搬过来呢。身处家乡优美环境中的人并不知什么叫“雾霾”,更不懂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有多大。其实之前我也没有切身体会,这次从家乡回来才真正感受了“雾霾”的威力,觉得从“世外桃源”掉进了“垃圾场”,不停地咳嗽和肺部不适让我意识到了“雾霾”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是多么严重。也切身体会到了“北京咳”原来是真的呀! 虽然这两天尽量减少出门,一周过去了还是咳嗽不停,估计还需要几天适应吧。昨天父母给我打电话,妈妈说看电视报道北京又有“雾霾”了,叮嘱我少出门注意保暖,感冒了赶紧吃药打针,别加重了。哎!看来北京的“雾霾”天气让父母对身处其中的我又多了一份牵挂。我安慰他们说:“没事儿的,过几天适应了北京的空气感冒自然就好了,适应需要一个过程。” 看看身体对空气环境的抗议就不寒而栗,又看了一些有关我国空气和水资源污染的报道和不堪入目的污染照片,甚至出现了“癌症村”,为什么到了如此严重地步仍得不到有效治理呢?多方呼吁为何仍未见政府采取什么实际行动呢?每天看到的报道都是 ** 污染未危及到饮用水源、 ** 污染企业正在停产整顿、 ** 水源各项指标均正常等等,这一篇篇报道旨在让我们放心,但仍掩饰不了昏暗的天空,仍抑制不了某地区高发的疾病。这就是相关政府部门的有效措施吗?我们真的没看出有什么成效,也未见有关部门开出什么针对性的良药。我们不禁要问:“环境污染真的无药可救了吗?”并非如此。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是以牺牲环境牺牲我们的身体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能不能放缓些,这不是我们普通百姓说了算的,需要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重拳出击呀! 身处繁华大都市的你我,工作、生活压力让很多人不堪重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辛苦的汗水、泪水我们都可以缓解,环境污染对我们身体的侵害是任何人都无能为力的。这靠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更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猛药呀!希望早点儿还我们一片蓝天、一汪碧水。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心得体会|10214 次阅读|50 个评论
城市化是环境污染的根源
热度 3 jiangming800403 2013-2-25 11:00
城市化是环境污染的根源, 所有污染最终都应该由消费者负责, 而且至少是北京, 生活源已经是最大的污染物来源。 大地是人类之母 但地球并不需要人类
个人分类: 环境政策与发展|3951 次阅读|7 个评论
烟花燃放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热度 4 yulele 2013-2-24 09:46
今天是 元宵节 ,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来说,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燃放烟花炮竹。一方面是习俗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会增加节日的热闹。中国人,应该是最爱凑热闹的。 环保部门呼吁勿放烟花 ,没有猜错的话,响应的人寥寥无几。 燃放烟花炮竹能引起环境污染吗? 答案:燃放烟花炮竹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一个很简单的控制变量实验思维就能解决。从烟花爆竹发明到清朝以及民国时期,应该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段里,谁听说过,放烟花炮竹把环境给污染了的呢。而在最近十来年,总是听说要禁止燃放烟花炮竹。理由出奇的简单,一是说容易引起火灾,二个就是污染环境。最近,第二理由有压倒第一个理由的趋势。 我们不禁要想,同样是燃放烟花炮竹(不变量),几千年来都没有污染环境,为什么最近十几年它就能污染环境呢。原来是环境自身变了,确切的说就是环境的自净能力降低了。几千年来,都是发展的自然经济,人们与大自然能够共处一室。而最近几十年,在向工业大国迈进的口号下,大踏步的发展工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加节制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净化能力,一个小小的鞭炮都能引起环境的急剧恶化。就如同弹簧一样,超过了弹性范围,弹性系数不再是一个不变量了。由于污染物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弹性系数(类比弹簧弹性系数自造概念)也不再是一个不变量了。一根稻草就可以压倒一座房子。但是我们要是说房子是被一根稻草压塌的,别人听了会笑话。同你若是环境是被烟花炮竹污染的,也是要被别人笑话的。 找到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并解决了才是王道。
个人分类: 之我见|6093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中国癌症村地图:化学污染导致“癌症村”出现
zhpd55 2013-2-23 11:49
2013年02月22日 10:34 来源: 光明网 原标题 据资料显示,有197个癌症村记录了村名或得已确认,有2处分别描述为10多个村庄和20多个村庄,还有9处区域不能确认癌症村数量,这样,中国癌症村的数量应该超过247个,涵盖中国大陆的27个省份 环保部2月20日公开发布《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显示,我国目前有三千余种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严重;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而在发达国家已淘汰或限制的部分有毒有害化学品,我国仍有规模化生产和使用。规划称,我国将确定三种类型58种(类)化学品作为“十二五”期间环境风险重点防控对象。 突发环境事件半数涉及危险化学品 野生动物和人体检测出多种化学物 规划称,我国目前仍在生产和使用发达国家已禁止或限制生产使用的部分有毒有害化学品,此类化学品往往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遗传发育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性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长期或潜在危害。 规划坦陈,近年来,我国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及野生动物和人体中已检测出多种化学物质,局部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内分泌干扰物质浓度高于国际水平,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多个地方出现饮用水危机,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环保部称,近年来,由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交通运输事故以及非法排污引起的突发环境事件频发。2008年至2011年,环境保护部共接报突发环境事件568起,其中涉及危险化学品287起,占突发环境事件的51%,每年与化学品相关的突发环境事件比例分别为57%、58%、47%、46%。规划表示,每年约有数千种新化学物质在我国申报生产和进口,对其造成的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危害性尚不能完全掌握,环境管理和风险防控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与挑战。 据悉,根据环境风险来源和风险类型的不同,规划确定三种类型58种(类)化学品作为“十二五”期间环境风险重点防控对象;“十二五”期间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等六大行业以及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产业为重点防控行业。 (来源:法制日报) 仍规模化生产发达国家淘汰化学品 部分高风险产品生产向我国转移 规划透露,发达国家已淘汰或限制的部分有毒有害化学品在我国仍有规模化生产和使用,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并不清楚化学品生产和使用种类、数量、行业、地域分布信息。 规划透露,我国现有生产使用记录的化学物质4万多种,其中三千余种已列入当前《危险化学品名录》,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具有急性或者慢性毒性、生物蓄积性、不易降解性、致癌致畸致突变性等危害的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严重,数十种已被相关化学品国际公约列为严格限制和需要逐步淘汰的物质。同时,尚有大量化学物质的危害特性还未明确和掌握。 环保部表示,2010年环境保护部开展了沿江沿河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检查化工石化企业近18000家。规划说,目前,我国化学品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和风险隐患突出,发达国家已淘汰或限制的部分有毒有害化学品在我国仍有规模化生产和使用,存在部分高环境风险的化学品生产能力向我国进行转移和集中的现象。
个人分类: 新观察|2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癌症村地图解密
zhpd55 2013-2-23 11:45
中国癌症村地图解密 河南江苏数量最多(图)(4) 2013年02月22日 10:35 来源: 江南时报 据悉,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200万人,因癌症死亡人数为140万﹔我国居民每死亡5人中,即有1人死於癌症﹔在全国不少大城市,恶性肿瘤已经超越心脑血管疾病,成为第一死亡原因。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的人是通过或言传或书籍等途径听闻“癌症”二字的,而在同一片天空下却有那麽一群人零距离地感受“癌症”威慑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癌症村。 近些年以来,“癌症村”这一词频繁出现於各大媒体的报道中。2009年4月,《凤凰周刊》以《中国百处致癌危地》作为封面故事,讲述了我国百处致癌危地。同年,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学生孙月飞在题为《中国癌症村的地理分布研究》的论文中指出——“据资料显示,有197个癌症村记录了村名或得已确认,有2处分别描述为10多个村庄和20多个村庄,还有9处区域不能确认癌症村数量,这样,中国癌症村的数量应该超过247个,涵盖中国大陆的27个省份。 由於各种总所周知的原因,在地方GDP与环境污染博弈的进程中,可预设的是“癌症村”远不止这个数目。但是,仅《凤凰周刊》中《中国“癌症村”地图》一文展示的我国现已浮出水面的“癌症村”已经足以让人痛心! 江苏 盐城市阜宁县古河镇洋桥村 (《江南时报》2004年报道) 因为靠近一家农药厂、两家化工厂,该村於2001—2004年有20多人死於癌症(以肺癌、食道癌为主)。因空气和水污染,村民睡觉时以湿毛巾捂口鼻,鸭子不在水边而在猪圈里放养。 盐城市阜宁县杨集镇东进村 (《中国经营报》2008年报道) 受巨龙化工厂严重污染,2001—2006年5年间死於癌症(以食道癌、肺癌为主)的村民近100人,村民每天吃护肝片。化工厂曾被村民起诉,只开出每人70块钱的补助条件。 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新岗村 (《中国青年报》2009年报道) 据当地村民介绍,在最近的七八年,新岗村初步调查有57个癌症患者,死亡年龄都在50岁到60岁之间。 无锡市广益镇广丰村 (《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报道) 村子被液化气公司、化工厂包围,1999至2003年间患癌死亡24人,超过该村总死亡人数1/3。毒气、粉末铺满小巷,村口怪味甚至熏跑前来拜年的亲戚。 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高桥村、黄墟镇土门村等) (《中国环境报》2004年报道) 因水系污染,仅在区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病人从1997年起呈显着上升趋势,71%是来自本区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部乡镇。 江西 南昌市新建县望城镇璜溪垦殖场 (《江南都市报》2004年报道) 从化工厂里外漏的污水流进水稻田,将田里的水稻苗全部染黑。2004年,80户人家近20人患癌,以喉癌、肺癌为主。 玉山县岩瑞镇关山桥村 (《人民日报》2006年报道) 村子附近的6个石灰窑常年外喷灰粉末、煤烟,导致关山桥村100多亩粮田减产,即使在下雨天,菜叶上也一层白灰。近年60余户的小组有10多人死於癌症。 余干县新生乡柏叶房村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4年报道) 饮用水含汞量超标3倍以上,10多年来夺去45条生命,另有20多人因此痴呆变残,是全国有名的“癌症村”。 四川 简阳市简城镇民旺村 (《民主与法制》 2004年报道) 因化工厂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生活废水大量流入沱江,导致水中亚硝氨的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排放的30倍,原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近年每年平均有5人死於癌症。 德阳什邡市双盛镇亭江村 (《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报道) 该村躲过了地震却难逃污染,至2008年,癌症致死者达五六十人。该村在汶川地震中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杨佳,其母於3年前因患口腔癌而喝下农药自尽。 河南 沈丘县周营乡(黄孟营村等21个村庄) (《 西安 晚报》2004年报道) 沈丘黄孟营村14年(1990-2004)间因癌死亡逾百人,占死亡总人数近半。癌症源於沙?河上游工业、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所造成的严重水污染。沈丘全县21个乡镇全部被污染,村民只得赊账买纯净水。 浚县北老观嘴村 (《南方周末》2002年报道) 上世纪80年代起迅速成长的小造纸厂所排工业废水,导致数百公里长卫河污水墨汁一般,4年多79人死於癌症。 长垣县常村镇前孙东村 (《广州日报》2007年报道) 严重的水体污染导致5年内数十人死於癌症,河中鱼虾绝迹,河水无法灌溉农田。 广东 韶关翁源县新江镇(上坝村等5个村庄) (《法制日报》2001年报道) 矿山开采产生的大量废水流入上坝村、小镇村,曾为“鱼米之乡”的小村,耕地变成了棕红色。至报道时,该村皮肤病、肝病、癌症患者越来越多,鸭子下水后,最快四五个小时就会死掉,最慢三四天也会死掉。 湖北 襄樊市朱集镇翟湾村 (《长江商报》2006年报道) 3年内3000人的村庄里100多人死於癌症,其中大多是30到50岁的青壮年劳力。村民认为这些是因为流经村旁的那条他们赖以生存的小河受到了严重污染。 河北 涉县(固新村等至少6、7个村庄) (《新民晚报》2004年报道) 这些县沿太行山南麓、漳河水系分布,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辖内癌症患癌者明显增多。上世纪80年代的统计数字显示,这一地域的食管癌、胃癌发病率为全国平均发病率的20多倍。 磁河两岸诸多村庄(西南留村等8个村庄) (《法律与生活》2007年报道) 磁河两岸的8个自然村,因污水渗漏,近两万多村民的生活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地下水已有臭味。有的村患癌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近半。 唐山市迁西县吴庄村 (《科学新闻》2009年报道) 近5年来,不足700人的小村陆续发现10位癌症患者,这10户人家比邻而居,两户之间最远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00米。原因疑为炼铁厂污染。 安徽 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刘庄 (《人民网》2001年报道) 着名的“癌症村”。近年有66人死於癌症,当地的水“黄得像牛尿”,被称为“致命水”。 湖南 益阳市南县厂窖镇全固村 (中国新闻网2008年报道) 水质出现问题,井里压出来的水竟然可以用打火机点燃。是当年日军投弹地点,数十年寸草不生,被疑是毒气弹在作孽。 隆回县金湖村 (长沙政法频道(F·TV)2006年报道) 20年间,这个总人口285人的村落里竟有29人接连暴病而亡,主要是胆癌、肺癌患者。村民怀疑井水被农药污染。 海南 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新村 (《海南日报》2008年报道) 莺歌海新村10年内118人因癌死亡,引起省卫生厅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度重视。 万宁市新群村 (《海南经济报》2008年报道) 该村的肺癌死亡率是全国肺癌高发地区的9倍。当地村民使用的生活饮用水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陕西 华县瓜坡镇龙岭村 (《北京青年周刊》报道) 1974年以来,该村民小组共死亡58人,死於癌症的29人,死於肺心病、脑血管病的2人,仅1人属於自然死亡。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林景星等专家根据环保志愿人士采回的样本,得出惊人发现:该村的土壤、所产面粉和蔬菜均受到剧毒元素的污染。 商洛市贺嘴头村 (《西安晚报》2003年报道) 从1991年到2003年的12年间,全村共有46人得癌症死亡,高峰期几乎一月一个。在1991年各个工厂未建之前,全村两三年才有一两个得癌症的。 浙江 萧山区南阳镇(坞里村、赭山街村) (《每日商报》2004年报道) 死於癌症的人数占了村里死亡人口的80%。26家化工厂的日污水排放量保守估计在2000吨以上。 山东 肥城市肖家店村 (《重庆晨报》、央视经济半小时2007年报道) 2006年,该镇死亡90多人,三分之一是因为癌症。死者平均年龄48.2岁,年龄最小的仅4岁。专门负责记录死者名单的王医生称,这些癌症都经过县以上医院核实,如此多的癌症患者,肯定与水污染有关。 内蒙 包头打拉亥 (《新民周刊》2006年报道) 经医院确诊,癌症死亡率为70.9%。公开资料显示,该地区地下水溶解性固体、硫酸盐、总硬度、氯化物依次超标3.8、9.9、4.9、0.8倍,属於劣五类水。调查发现,癌症源於包头钢铁放射性毒水污染。尾矿坝水泄漏,还令周围村子土地种不出庄稼。10余年间77人死於癌症。 云南 宣威市来宾镇虎头村 (新华网“焦点网谈”栏目报道) 上世纪70年代起,肺癌发病率高达6.5%,是世界平均发病率的近1000倍。 天津 天津市西堤头镇西堤头村和刘快庄村 (《中国质量万里行》2009年报道) 5年间200多人患癌,从曾经的“鱼米之乡”沦为恐怖的“癌症村”。据调查,村子四周近百家大小化工企业昼夜生产,黑烟污水随意排放,臭气噪声处处弥漫。 重庆 重庆市梁平县碧山镇黄桥村 (《重庆日报》2006年报道) 这里的村民过年时以钟馗像驱“病魔”。从2003年起,500多村民中就有近20人相继死於癌症,可病因无人能知。 台湾 台中县大肚乡王田村 至2007年底,该村一处电信基地台设立约5年,其间有上百村民罹患癌症,患病者更多,居民恐慌到极点。有村民质疑是基地台的电磁波,让该村成为“癌症村”。
个人分类: 新观察|24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释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最终会在人体内安营扎寨
热度 1 蒋高明 2013-2-20 00:39
人类释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最终会在人体内安营扎寨
蒋高明 早在 30 年前,笔者上生态学课程时就知道 “ 生物放大 ” 这个词汇,过去仅仅是从教科书上了解该词汇,而今天,现实的 “ 生物放大 ” 让我对这个老词汇有了新认识。 百度百科对“生物放大”的解释如下: 生物放大 ( biomagnifications) 在生态环境中,由于 食物链 的关系,一些物质如 金属元素 或有机物质,可以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经吸收后逐级传递,不断积聚浓缩;或者某些物质在环境中的起始浓度不很高,通过食物链的逐级传递,使浓度逐步提高,最后形成了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作用。例如, 海水 中 汞 的浓度为 0.0001mg/L 时, 浮游生物 体内含汞量可达 001-0.002mg/L , 小鱼 体 内可达 0.2-0.5mg/L ,而 大鱼 体 内可达 1-5 mg/L ,大鱼体内汞比海水含汞量高 1 万 -6 万倍。生物放大作用可使环境中低浓度的物质,在最后一级体内的含量提高几十倍甚至成千上万倍,因而可能对人和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生物放大作用是通过食物链完成的,而食物链可以分为几种形态。在生态系统中,根据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可将食物链分为四类。一是捕食性食物链,它是以植物为基础,后者捕食前者。如青草 - 野兔 - 狐狸 - 狼 - 虎。二是碎食性食物链,指的是以碎食物为基础形成的食物链。如树叶碎片及小藻类 - 虾(蟹) - 鱼 - 食鱼的鸟类。三是寄生性食物链,是以大动物为基础,小动物寄生到大动物上形成的食物链。如哺乳类 - 跳蚤 - 原生动物 - 细菌 - 过滤性病毒。四是腐生性食物链,指的是以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为基础,然后被微生物所利用。 从上面的解释来看,人类释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不论是释放到空气中去的,还是释放到水体里面的,还是释放到土壤中的,还是直接添加到食物中去的,最终会在人体内安营扎寨,造成人类的健康受损,最终导致恶行疾病乃至死亡。 如此看来,那些食物中的农药残留会在人体内积累,那些使用了大量草甘膦的饲料(如转基因大豆和玉米),那些含有Bt毒蛋白的饲料,饲喂动物后,人类再使用动物产品,会在人体内富集,人类吃了来自被污染了的河流、湖泊、海洋里的食物,其污染也会逐步放大到人体内;而不法分子向食物中添加的有害物质,可以不经食物链直接实现在人体内某特定器官的“生物放大”。 由此还不难想像,那些在 45 天内速成的鸡 ( 日均生长 55 克 ) 、 28 天速成的鸭 ( 日均生长 89 克 ) 、四个月的猪 ( 日均生长 833 克 ) ,其体内积累的抗生素、激素、重金属,想不在人体内“生物放大”都困难。那些可怜的鸭子在严重的营养过剩环境下异速生长,连排除的粪便都不成形,农民买回去种植大蒜都会死苗。 如无良商人将面粉增白剂添加在面粉中,这样做出的“化学”面条,给你多少钱也是挑不出来的,长期吃这样的面条,就会引起人体的不适。 图1 动物中含有的微小的毒素可逐步放大到人体中,人类污染了生态环境也就污染了食物链 图2 水中的重金属浇灌蔬菜如果人类直接食用可实现一次生物放大 图3 污染物还可以不通过食物链直接进入人体,这里人体充当了环境污染“净化器”作用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3771 次阅读|5 个评论
关闭更多的造纸厂是减少环境污染的一个方法-换用电子纸书
gxswmwys 2013-2-18 12:00
电子纸给取代传统纸张带来了福音,大家要尽量少买纸质印刷的书籍, 使用电子纸张出版物!减少造纸厂数量是减少污染的一个途径!
个人分类: 中药指纹图谱评价|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断子绝孙的“伟大事业”
热度 54 jydai 2013-2-16 09:44
断子绝孙的“伟大事业” 我们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使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也肯定没有比骂别人“断子绝孙”更恶毒的诅咒了。然而,当今中国人正在从事的“伟大工程”就正是“断子绝孙”。前天偶然从 @ 环保董良杰 、 @ 邓飞 等先生的微博上,得知山东、河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北等地,许多无良企业连续一二十年来向地下排工业废水,许多工业废水有多种重金属,有些重金属是强烈的致癌物,属于能致人于死命的剧毒金属。由于肆意向地下排工业污水,催生了一个中国特有的奇怪行业——打枯井、挖渗坑。南方无良企业除了打井向地下排污以外,还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地下溶洞,肇因就因为一家企业向溶洞排污,导致广西龙江河严重镉污染事件。地上的水污染能见到和闻到,地下的水污染很难被发现。中国长江以北地表水已经枯竭,这些地方的城市和乡村都是吃地下水,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的网民,纷纷向邓飞和董良杰先生反映,他们家乡十几户人家的村庄,往往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患上癌症,许多婴儿一生下来就是畸形。我们存入美国的外汇中不知有多少人民的血泪,我们高楼大厦脚下不知有多少死于癌症的冤魂。下面是各地网民在微博上给公益人士邓飞、董良杰先生的来信—— @ 何兵 : 收到私信说,如果你们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请来菏泽吧。菏泽生产总值靠大小林立的化工厂带来的,但这里没有一个正式的污水处理产。把污水打入地下已实行 10 多年了。我老家距市有 30 多公里,没有自来水,一直饮用地下水。水质苦涩已经好几年了。老百姓不懂这些背后的危害,帮帮我们吧! @ 北京江荣生 : 20 年前做投资咨询公司,跟不少地方官员打交道,谈及染织行业的污水处理,潍坊官员说:埋到地下!那个场景历历在目! # 我的父亲死于血癌# :飞哥,本人老家山东省新泰市,家乡附近几个化工厂污水直排河里,废气排防更是肆无忌惮,附近村里癌症是最大的致病原因,村子里随便走百米,必有一家有人因癌症死去。老父亲前年血癌去世,本人做环保,深知看不见的空气水污染最可怕,但是屁民无力改变。 # 一封临沂来信# :飞哥,我是撸省临沂人,小时河水清澈见底,摸鱼扣螃蟹是儿时最美记忆!到了 2002 年河水变脏,经常有死猪漂浮,后来又抽沙,河床变低,河水深不可测,里自来水现在也不供水了,家家户户都打了井,可是烧出来的水一层渣渣!味道也不好!村子里现在死的人大多是由于偏瘫和癌症!很可怕! @doric 的 :山东莱州,一条我小时候经常下水游泳,鱼虾丰美的珍珠河。由于上游大量小化工厂排污及沿途各种垃圾污染严重,用当地老人的话讲“河里细菌都活不了”,地下水已经不能饮用。下游出海口附近海水都被污染。 # 一名网友来信# :邓老师,今天看见您发起的关注地下水污染,眼泪掉下来。我少小离开家乡,在上海打拼,我的亲人依然生活在潍坊与平度交界处,如今几乎每家都能讲述一个关于癌症的凄凉故事,我妹妹的公婆在去年同时被查出癌症,公公已去世,婆婆尚在治疗中。我代表世代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乡亲叩谢您。春玲 @ 大龄伪摇滚青年 : 早在 6,7 年前,就知道山东淄博有一些村办化工厂,塑料加工厂打深井向水下排放化工污水,家乡从春秋时代就是著名的粮食产区,水土肥美,结果如今变成了村里统一发放桶装水,癌症患者比比皆是,连老家人给稍来点面条都不敢下锅的毒村……这样作践土地是要遭天谴的。 这些大多来自山东网民,其实全国各地的情况差不多,下面几条微博发自江苏和河北的网民—— @ 執 著上路的文艺青年 :邓老师,你太没见过世面了,河北诚信化工生产氰化物,直接污染周边数十村庄,你可以实地来暗访。我发这条微博都是冒着被灭口的危险发的。 # 中国水污染独立调查# :别说山东了,就在首都的城根地下河北省石家庄、辛集国内比较大的毛皮市场,大家都知道洗毛皮用的水污染程度多厉害。这种打两口井,一口抽水一口排水的事不知道多少年了,潍坊都是在这学的吧。全国的癌症发病率咔咔往上涨!唉,国人啊! # 一名江苏同学的来信# :邓飞老师,我的老家徐州市丰、沛县交界的地方,我的爸爸、村里居民好多人刚过不惑之年的人都死于癌症。请您做个癌症高发地区的调查吧!官方已经不可信了。叩谢。王浩。 这一条条滴血的微博让人觉得世界末日似乎已经来临,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要是日本侵略者所为还好理解,可它们偏偏是我们自己的同胞干的。山东、河北、江苏、河南等地,那些企业老板都知道本地人靠地下水为生,可他们昧着良心向地下强排致癌废水,这不是明目张胆地谋财害命?如果说这些败类为了暴利丧心病狂,为什么各地政府任他们肆意妄为呢?那么多企业向地下排污,在官员眼皮底下怎么可能不会看到?唯一的答案只能是:官员和老板绑在同一条利益链上。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官商关系没有像今天中国那样亲密无间。至今还没有一个老板因向地下排污而判刑,甚至没有一个老板因向地下排污而罚款。谁都知道,在所有国家向一个人下毒是罪犯,在我们这里向全民族投毒却是“精英”——政府指望他们纳税,贪官仰赖他们行贿,所以达官贵人都向他们陪笑脸;二奶指望他们包养,小三指望他们宠幸,所以不少美女向他们抛媚眼。 各级地方大员都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经济指标越高他们的乌纱帽就越高,所以,当地的环境,百姓的性命,子孙的未来,都抵挡不住 GDP 的追求,都抵偿不了官员的前程。去年我到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开会,从该省记者朋友那里才知道,该省各县主要负责人的子弟都朝外国留学或移民。污染企业越多,工业总产值就越高,他们的工作业绩就越好,他们在官场上就提拔得越快;企业污染得越厉害,企业老板向他们行贿数额就越大,他们口袋里的钞票越多,他们在国外小孩的生活就越好,他们自己的未来也更有保障。不管当地污染到什么程度,不管当地百姓多少人死于癌症,这都不是他们工作的评价指标,更不会影响他们步步高升。官升得越高,离本地就越远;官升得越快,在污染地呆的时间就越短。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官员,为官一任,祸害一方。 目前,中国的空气无气不毒,中国的水无水不臭,中国的土地无地没有重金属。 前年我们外交部向美国驻华使馆提出抗议,不要人家公布“ PM2.5 ”数据,指责别人“干涉中国内政”,批评别人的“数据不科学”。在巨大民意压力之下,中国环保部门才发布自己的“ PM2.5 ”数据。过去,国家公布的北京空气质量 90% 以上是良好和优秀,现在中国人才明白自己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煎熬。日本驻华大使馆称在北京这种地方生活,人都成了“实验动物”。前天我发了一条微博说—— 正是那个烦人的“ PM2.5 ”,剥夺了我们的自豪感和幸福感,美国佬要多讨厌就有多讨厌!原先官方总是说空气质量良好,现在我们才明白不是中度污染便是重度污染;夜晚散步从原先的快乐变成了一种折磨,清晨开窗从原来的舒适变成了提心吊胆——在天朝,幸福只能来于无知,自豪则必须依赖谎言! 去年末看到一篇文章说,国家于六年前就启动土地重金属污染调查,调查在二年前就已经结束,可污染数据一直对公众讳莫如深,各省的土地重金属污染成了“国家机密”。所有参加土地污染调查的人都要签订保密协议书。到底哪些地方的粮食和蔬菜有毒,我们这些草民一直蒙在鼓里。昨天我看到陕西省环保厅一则《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保密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环保局对本省土壤污染数据保密。今天又看到一篇一文章称,国家两部门要求对重金属污染地区的蔬菜和稻米保密。据“中国证券网”今年 1 月 30 日一篇文章说:“ 中国 1.5 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污染最为严重,“调查显示,华南地区部分城市有 50% 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的城市连片的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 10% 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 2009 年,湖南浏阳发生镉污染事件,不仅污染了厂区周边的农田和林地,还造成 500 余人死亡和中毒。该文还说每年在重金属污染土地上生产了 1200 多万顿粮食,更生产了成千上万顿蔬菜。我现在最关心的是这些毒粮毒菜,它们都流向了哪些地区?最后被端上了哪些人的餐桌?想起来十分后怕! @ 环保董良杰 一条名为“ # 污水灌溉# ”的微博说:“照片是华东主产区的污水灌溉,里面的重金属和有机毒素含量之高,甚至都不应有任何接触。为什么眼里常含热泪?因为看见大批农田污水灌溉。为什么出现大批的癌症村?因为污水灌溉污染了粮食和饮水。为什么农民用污水灌溉?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http://t.cn/zYbSnCM ” 这怪不得那些可怜的农民。许多地方农民用工业废水灌溉水稻,在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土地上播种蔬菜, “ 丰收 ” 后全部卖到城里赚钱。城市将污染企业迁到农村污染农民的土地,农民在污染土地上种庄稼毒害城里人——这就是我们这个礼义之邦的“礼尚往来”。 @ 凤凰视频 一条微博说:“ 【中国蔬菜之乡深陷农残疑云 菜农不吃大棚菜】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激素等,病虫害加重、土壤理化现状恶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严重。知情人士称,运往外地的蔬菜,经检测的不超过 10% 。当地人从不吃大棚里的菜,而是单独留一个菜园子给自家人食用。”问题是,菜农可以不吃有毒的蔬菜,他们能不喝有毒的饮料?能不吃有激素的猪肉?能不用剧毒的药片?在一个相互毒害的社会里,谁都在下毒,谁都在吃毒 —— 除非你高贵到可以享受特供,除非你富有到可以移民滚蛋。 我们从小就向往“江南水乡”,我们来看看 @ 水乡网 官方微博发出的一条微博:“ 长江以南浙江境内的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和江苏境内的苏锡常平原,河网密布、雨量充沛、风景如画,这里由此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 :“ 江南水乡 ” 。而如今,由于大量水资源遭到工业污染等原因,如梦江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缺水困境。河水浑浊,污染物遍布,鱼虾死尽,水草不生。”这些年来,国家环保部门一直在告诉公众:国家天过去蓝,水比过去绿,山比过去青,民间人士董良杰先生的微博戳穿了这一谎言:“ @ 环保董良杰 : 【地下排污:减排天大谎言!】各地官方统计,废水减排数据很漂亮,还沾沾自喜地吹嘘,就像 PM2.5 公布之前吹嘘蓝天。与此同时,各地疯狂地下排污,造就一个打旱井产业,导致中国城市地下水源 90 %污染,且每况愈下。看看遍地癌症病人, “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的政策再也混不下去了。” 如果国家再不悬崖勒马,绝对要不了多长时间,神州大地上的空气不能呼吸,淡水不能饮用,食物不能吃喝。虽然中国正处在第三次向西方的移民浪潮之中,但能够移民永远只是少数,世界也容不下这么多难民。 从前城里污染了会考虑迁到乡下,现在乡下溃败污染得更加厉害,我想起了一部美国电影——“无处藏身”。 我们的后代将来怎么办呢?我们民族还会有后代吗?我们国家还会有未来吗? 唉! 附录: 1 、《内地土地污染调查完成两年却不对外公布结果遭质疑》,网址: http://news.ifeng.com/shendu/nfzm/detail_2012_12/13/20137915_0.shtml 2 、陕西省环保厅《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保密管理工作的通知 》,网址: http://zc.k8008.com/html/shanx/shenghuanbaoting/2012/0920/550645.html 3 、《中国 1.5 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网址: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3-01-30/140626159611.shtml 4 、《新京报》社论:《新的一年,向地下水污染 “ 宣战 ” 》, 网址: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02/14/content_411339.htm?div=-1 5 、《土壤污染调查结果 3 年未公布 , 重金属污染的蔬菜与稻米保密》, 网址: http://www.37ct.com/thread-71007-1-1.html
个人分类: 杂谈|9048 次阅读|64 个评论
[转载]欧洲环保署:转基因技术并非解决粮食问题良方
蒋高明 2013-2-6 23:20
欧洲环保署:转基因技术并非解决粮食问题良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683ce0102ef0u.html 发布日期:2013-02-06来源:食品伙伴网 食品伙伴网讯 据欧洲环保署(EEA)消息, 近日欧洲环保署发布报告称,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如何养活所有人是个严肃的问题,然而热门的转基因技术较为封闭,而且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并非解决粮食问题的良方。 总部位在丹麦的欧洲环保署在日前公布的《疏于防范的教训》(late lessons from early warnings)报告中表示,当前的生活方式存在深沉的错误,而短视的决策让不平等持续恶化 ,风险评估常常屈服于利益。 转基因作物是当今的关键议题之一。转基因推广者宣称,大量产出的粮食可以解决粮食问题,还有助于环境保护。 但报告指出,转基因的经济效益经常被夸大,而风险被低估。 EEA说,转基因作物受智慧财产权保护, 高度集中的技术特性封闭了创新的其他可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由上而下的技术,无法与原有的技术以及当地文化与生态结合,逐渐脱离历史脉络和在地认同 。 小面积耕作的农民无法负担昂贵的转基因种子,大面积的栽种方式也让作物单一化,少了多样的粮食来源 ,仍旧无法解决贫穷人口的营养不良问题。 转基因公司表示,植入抗除草剂基因的作物可以减少耗费人力的除草工作。 可是当作物不怕除草剂时,农民更是大规模喷洒以去除杂草,农药用量反而增加,结果是出现抗药性强的杂草,生态失去平衡。 农民逐渐〝去技术化〞, 只能用更多农药、仰赖转基因种子,缺少其他栽植知识,然后被锁进大型转基因公司控制的技术中,没有其他应变方式,集中的技术不利社会均衡发展。 另外, 转基因作物的风险常被低估 。EEA表示,只要在实验中没有有害证据,转基因作物就被认为是安全的, 而〝无害〞通常是假设,但证据不充分。 许多实验个案太少、缺少统计意义,而且 主管单位仅要求90到120天的短期实验数据,然而,转基因作物的影响需要追踪数年。 EEA呼吁,评估转基因风险时必须使用最严格的〝预防性〞标准,并在报告中标明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部分, 否则石棉和苯中毒的悲剧恐将再度上演 。 EEA表示,粮食问题的解答常被简化成〝要不要转基因〞。然而,结合在地文化、既有技术, 适度政府协助的生态农业,是更适合小农发展的解决之道。 原文链接:A href="http://www.eea.europa.eu/publications/late-lessons-2/late-lessons-chapters/late-lessons-ii-chapter-19/view" target=_blankhttp://www.eea.europa.eu/publications/late-lessons-2/late-lessons-chapters/late-lessons-ii-chapter-19/view 附旧文: 艾伯茨:我祝贺中国在这一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曾经联合一些科学院和研究机构,试图将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入农业领域。您知道, 转基因作物在欧洲遭到强烈抵制,从而影响这一重要技术在非洲广泛应用 。 ###:不要把转基因这种科学同贸易壁垒联系在一起,那就会阻挡科学的发展。( 欧洲本来是美国的盟友,事实证明他们抵制转基因作物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把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抵制说成“贸易壁垒”,这是盲人骑瞎马,自以为是,是错误的,也是极端危险的。)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2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环境污染与全球变化研究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xushanlichen 2013-2-4 18:55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环境污染与全球变化研究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本研究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人为活动引起的全球变化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利用区域污染梯度实验、野外控制实验、室内培养实验、数据整合等方法,系统探讨全球变化的单一或复合因子( 1 )如何影响生态系统中土壤过程、植物过程和微生物过程的交互作用;( 2 ) “ 土壤 - 植物 - 微生物 ” 交互作用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如何调控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本研究组相关工作见: http://sourcedb.ib.cas.cn/cn/expert/200904/t20090403_44988.html 一、岗位设置部门 : 环境污染与全球变化研究组 二、岗位名称:生态学 三、岗位职级:博士后 四、岗位聘任形式:项目聘用 五、岗位职责: 能独立承担相关科研项目中的实验设计、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工作。 六、招聘条件: 1. 具有生态学或土壤学相关的博士学位,草地生态研究背景者优先; 2. 有丰富的野外控制实验或样带调查工作经验; 3. 以第一 ( 含并列第一 ) 作者在影响因子大于 2.0 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 ( 含接受发表 ) 过一篇学术论文 4. 符合植物研究所博士后岗位应聘的其他条件。 七、待遇:享受植物所博士后的相应待遇。 截止时间:招聘到合适人选为止。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及代表性文章发至 : lingli.liu@ibcas.ac.cn
3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环境污染与全球变化研究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xushanlichen 2013-2-4 18:5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环境污染与全球变化研究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本研究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人为活动引起的全球变化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利用区域污染梯度实验、野外控制实验、室内培养实验、数据整合等方法,系统探讨全球变化的单一或复合因子( 1 )如何影响生态系统中土壤过程、植物过程和微生物过程的交互作用;( 2 ) “ 土壤 - 植物 - 微生物 ” 交互作用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如何调控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本研究组相关工作见: http://sourcedb.ib.cas.cn/cn/expert/200904/t20090403_44988.html 一、岗位设置部门 : 环境污染与全球变化研究组 二、岗位名称:生态学 三、岗位职级:博士后 四、岗位聘任形式:项目聘用 五、岗位职责: 能独立承担相关科研项目中的实验设计、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工作。 六、招聘条件: 1. 具有生态学或土壤学相关的博士学位,草地生态研究背景者优先; 2. 有丰富的野外控制实验或样带调查工作经验; 3. 以第一 ( 含并列第一 ) 作者在影响因子大于 2.0 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 ( 含接受发表 ) 过一篇学术论文 4. 符合植物研究所博士后岗位应聘的其他条件。 七、待遇:享受植物所博士后的相应待遇。 截止时间:招聘到合适人选为止。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及代表性文章发至 : lingli.liu@ibcas.ac.cn
3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境污染会损害青少年的智力吗?
zlyang 2013-2-2 10:32
环境污染会损害青少年的智力吗? 发现现在有些小孩儿行为诡异,怀疑与环境污染有关。 这个联系有没有道理? 生命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 2005-05-22,《基因型和表现型》, http://old.biovip.com/content/20050522/13759.htm 都发现《研究发现领导能力在基因里》(Jan-Emmanuel De Neve 来源:《领导艺术季刊》 发布时间:2013-1-17),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311710345321427600.shtm 铅汞损坏儿童智力:2006年11月28日,《铅影响儿童智能行为的发育》 http://www.baby611.com/edu/zlkf/20080709/36298.html 请您指教!谢谢!
36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我们每个公民都行动起来向环境污染说NO!
热度 6 pukin 2013-1-30 22:26
让我们每个公民都行动起来向环境污染说NO!
北京已经连续三天都处于重度雾霾天气的笼罩之下,北京除了首堵以外又多了另外一个绰号——雾都。 刚才看到财富中文网的一篇文章,题目很是醒目: 环境问题可能扼杀中国奇迹 在这篇文章里列出了几个你也许不知道的触目惊心的数据: 1、世界银行(World Bank)在2007年的报告中估计,因污染造成的过早死亡、医疗成本和物质损耗等损失,约占中国GDP的5.8%。仅空气污染一年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 700,000 人。 2、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项研究估计,2005年,空气污染引起的劳动力损失和医疗费用给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约 1,120亿美元 ,相当于1975年的六倍。 3、2010年,在中国四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大气微观污染物约造成 8,600人 过早死亡。 还有一些数据我就不一一列出来了,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以上数据都是四、五年前的,今天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肯定又恶化了许多。而国家每年用于环保的开支约为910亿美元,仅占GDP的1.3%,杯水车薪。 为了我们的青山绿水、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能吃上安全食品、喝上干净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行动起来向环境污染大声说NO!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239 次阅读|5 个评论
环境污染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3-1-20 06:03
环境污染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蒋继平 2013年1月19日 今天是星期六,为了放松一下心情, 下午到离家不远的墨西哥湾海滩散步。 令我感到非常吃惊的是, 与以往大不一样, 今天的海滩上人没有以往多,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腥臭味。 呼吸着这样的空气, 喉咙口有一种痒痒的感觉, 令人禁不住要咳嗽。 仔细查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发现海滩边到处都是死鱼。 在几十公里的海滩上,几乎没有例外。 这次受到环境污染致命打击的主要有三种生物(见图), 其中以鲈鱼数量最大。 这些鲈鱼大约在半斤到两斤之间。
个人分类: 工作环境|5727 次阅读|4 个评论
雾霾一年浓似一年 治理一日迫似一日
panfq 2013-1-15 00:11
七八年前由于过于在意空气污染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这两年不太在意了。但这几天媒体密集的报道各大城市雾霾对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却在昭示环境问题的严重。 不知京城今年的雾霾是否胜过前年的大雾?明年的这个时候是否又胜过今年? 不再多说什么,把前年在这时的博文地址贴在这里: 京城大雾.空气污染.发展观反思 但愿到明年类似的问题不会太严重,更不要出现历史上伦敦出现过的那一幕。 相关: 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1月14日) (18:00) 北京等地采取措施应对雾霾天气 (22:57) 雾霾有“毒” 33个城市 空气 遭严重 污染 新华网北京1月14日电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消息,1月14日重点城市 空气质量 状况如下: 城市名称 污染 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 级别  状况 北京  184  可吸入颗粒物  Ⅲ2 轻度污染 天津  136 可吸入颗粒物 Ⅲ1 轻微污染 石家庄 456 可吸入颗粒物 Ⅴ  重污染 秦皇岛 131 可吸入颗粒物 Ⅲ1 轻微污染 太原  156 可吸入颗粒物 Ⅲ2 轻度污染 呼和浩特161 可吸入颗粒物 Ⅲ2 轻度污染 沈阳  330 可吸入颗粒物 Ⅴ  重污染 大连  115 可吸入颗粒物 Ⅲ1 轻微污染 长春  220 可吸入颗粒物 Ⅳ1 中度污染 哈尔滨 174 可吸入颗粒物 Ⅲ2 轻度污染 上海   69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南京  111 可吸入颗粒物 Ⅲ1 轻微污染 南昌  124 可吸入颗粒物 Ⅲ1 轻微污染 济南  500 可吸入颗粒物 Ⅴ  重污染 青岛  133 可吸入颗粒物 Ⅲ1 轻微污染 烟台  112 可吸入颗粒物 Ⅲ1 轻微污染 郑州  405 可吸入颗粒物 Ⅴ  重污染 武汉  145 可吸入颗粒物 Ⅲ1 轻微污染 长沙  129 可吸入颗粒物 Ⅲ1 轻微污染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保知识:20世纪震惊世界的10大环境污染事件
热度 4 jlrlmylt 2013-1-14 22:12
2013 年 1 月 14 日 ,南京城被阴霾笼罩,空气呈重度污染状况,南京城区许多地方能见度不足50米。南京南京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发出大雾红色预警,提醒居民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者需要带上口罩。作为一个在高校一直讲授《环境法学》的老师,我对中国的环境保护状况一直比较关注。作为一个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我们正在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0 世纪,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使众多人群非正常死亡、残废、患病的公害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最严重的有 10 起污染事件。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作为科普知识,回顾一下这些震惊中外的重大污染事件,以提醒科学网人对境保护的重视。 1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 年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 12 月 1 日 到 5 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 13 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 60 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2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 年 夏季,美 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 250 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 1100 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 1955 年和 1970 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 400 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3、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 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 1948 年 10 月 26 日 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 14000 人中有 6000 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 17 人死亡。 4 、伦敦烟雾事件 1952 年 自 1952 年以来,伦敦发生过 12 次大的烟雾事件,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 1952 年 12 月那一次, 5 天内有 4000 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 8000 多人死去。 5 、水俣病事件 1953 —1956 年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 1956 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 1991 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 2248 人,其中 1004 人死亡。 6 、骨痛病事件 1955-1972 年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 “ 镉 ” 。人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就会得 “ 骨痛病 ” 。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7 、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 年 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人们没深究毒的来源,继而在北九州一带有 13000 多人受害。这些鸡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遭难的。病人开始眼皮发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接着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这次事件曾使整个西日本陷入恐慌中。 8 、印度博帕尔事件 1984 年 12 月 3 日 ,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 45 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 5000 米 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死亡近两万人,受害 20 多万人, 5 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 40 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 9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1986 年 4 月 26 日 ,位于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 4 号反应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 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 31 人死亡, 237 人受到严重放射性伤害。而且在 20 年内,还将有 3 万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基辅市和基辅州的中小学生全被疏散到海滨,核电站周围的庄稼全被掩埋,少收 2000 万吨粮食,距电站 7 公里内的树木全部死亡,此后半个世纪内, 10 公里内不能耕作放牧, 100 公里内不能生产牛奶 …… 这次核污染飘尘给邻国也带来严重灾难。这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 10 、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1986 年 11 月 1 日 ,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 30 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 150 公里内, 60 多万条鱼被毒死, 500 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 “ 死亡 ”20 年。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2483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基因垄断寡头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是不遗余力打开中国市场
热度 2 蒋高明 2013-1-1 21:11
转基因垄断寡头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在中国,就是要拼命轰开中国大门。转基因如果被中国使用,才是黄金技术,如果中国抵制则是垃圾技术,目前,国内外一切被转基因公司豢养的科学家、政客、媒体和商人正在配合美国完成这个使命。看看不断转换脸面(有黄肤色的有黑肤色的还有白肤色的)登台的各种表演就能判断得出。 资本主导的全球化市场放纵跨国公司(以及任何一种企业)不择手段地赚钱,纵容它们推卸对产品安全应付的责任,纵容它们推脱对长期后果应负的责任,特别是在转基因产品问题上,美国抢先一步,用一个似是而非的“实质上相同”评价原则( 1992 年),为一切责任“攸关方”免责,把转基因这个疑点极多、问题极大的技术推向消费方,让消费方去承担一切后果,现在转基因正在推向中国,让中国来养活它——中国也许会第二次拯救转基因,但是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美国永久地维持自己在生物技术领域无人可以挑战的霸主地位。而转基因技术实施的后果——环境污染、生物伤害,人类并没有办法去应对。 吕永岩提示:转基因技术投入惊人经费,但解决的问题却只是控制害虫和杂草,人类从来不用转基因技术养活,尤其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转基因技术不仅无用,而且已经过时了。这个“垃圾技术”只是靠攻关中国取得成功,才获得苟延馋喘。现在转基因技术要想生存下去,还得靠中国人吃转基因主粮。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要千方百计鼓动中国实施转基因产业化的原因。今天转基因主流的行为特点,越来越像推销慢性毒药的商人——利用转基因毒害表达的延时性特点,来掩盖转基因技术致命缺陷的实质性。转基因不可逆的特性决定了人类对转基因造成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没有任何解决的手段——完全束手无策。救美国和救美国的转基因垃圾技术,这个举动必定要作为罪行而载入史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683ce0102edvd.html 附:世界不能靠转基因技术养活 , 转基因技术却要靠中国养活 1 。 转基因技术试图解决的问题是农田管理。 转基因技术只是控制害虫和控制杂草的技术,二者都属于农作物的栽培管理 ; 人类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比转基因技术更好的办法,更实用、更合理、甚至更经济的办法,去解决栽培管理问题。农作物是否高产,至今和转基因技术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现有农作物的一切高产性状,没有一个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全部是通过常规育种技术获得的 ;所有的转基因技术项目都不过是:找到一个优秀的常规品种,把外源基因插进去——就这样制造出一个一个转了基因的、生物技术的“植物新品种”,再把它们用专利保护起来。其实 每一个转基因专项课题都必须用非常大比例的资金和精力 ,找到或者育出传统的高产品种,再对它动手术——插入外源基因,或者同转基因的植物杂交。抗虫转基因作物的增产功能,仅是减少虫害导致的减产,在有些条件下表现出的高产,部分地是通过驱赶害虫到邻近地块、降低了天然作物的产量而间接表达的。 2 . 只要生态系统还存在,传统育种技术就没有过时。转基因 主流总在说,转基因技术是不可避免的长远发展方向,他们说传统农业技术已经走到尽头。 其实转基因技术才是最没有用的东西。全世界的人口,从古至今都不是转基因技术养活的; 今后世界上的人口无论有多少,也不靠转基因技术养活。实践已经证明: 采用转基因技术(1)不能真正提高产量、(2)不能降低农药投入,(3)没有提高农民收入,(4)没有做到环境友好 ;转基因技术对种植规模很大的美国等地的农业曾表现了短暂而有限的效果, 对于小规模农业则没有一丝一毫可取之处 ——不论是抗虫还是抗除草剂,都是一样。 转基因技术会很快过时 ,每一代转基因技术都有全面失败的高风险, 而且现在就已经失败了。 但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落后的、进步速度缓慢的传统农业技术,永远有提高产量的潜力;只要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还在演化、生命还在演化,传统的农业育种技术就不会过时,因为传统育种技术本身,就是生态和生命演化的组成部分。 把传统农业技术说成走到尽头,没有开发潜力,是别有用心的大谎言——只要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还存在,只要生命还在演化,传统农业的育种技术就没有过时! 今天全球性饥饿的原因,不是农业资源不足、也不是食物生产不足,而是资本主导的市场剥夺了大量的小农和穷人自己养活自己所需要的资源,非农业部门无法提供工作岗位、或者在岗也不能获得足够的工资收入,于是在一个食物充足的年代,全世界饥饿人口越来越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多。如果一项行动的真正目标的确是解决饥饿问题,那就不能像目前这样盲目追随资本主导的市场化和城市化,不应该把更多现在还能养活自己的小农和其他人口驱赶到城市里去,更不是采用转基因技术,而是相反:帮助小农,走非转基因的技术道路。 3 .转基因技术需要中国养活。 世界决不可能靠转基因技术来养活,中国也决不可能靠转基因技术养活,但是转基因技术却需要靠中国来养活。 转基因技术一直被 4 个美国和欧洲的生物技术公司垄断经营,在医药和农业两个方面,直到 2003 年都没有找到足够的应用前景, 一度陷入极大困境。 2004 年曾经面临绝境, 几乎被开发者放弃。美国耶鲁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在 2004 年 12 月 2 日发表学术报告说 ,转基因技术的前途在亚洲和中国:只要亚洲和中国接受它,它就是黄金技术,否则就是垃圾技术。 自从美国 2004 打开了中国的大豆市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才得到了一个急剧扩大的销路,转基因技术才有了足够大的空间,一变而成为“黄金技术”,暂时避免了“垃圾技术”命运 。 中国大豆市场 被巧妙地打开 ,中国的市场把转基因从 2003--2004 年的困境中挽救出来。 6 年后的今天,转基因技术再次面临生死考验:继大豆之后,这次生物技术巨头必须打开中国的水稻市场,才能渡过一次更大的全面失败危机,再一次把转基因技术延续下去。世界上所有的生物技术公司和种业公司都来中国淘金了,却没人有兴趣、也没人有时间去研究一下, 转基因农作物一旦作为人类主粮,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会造成什么恶果。 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转基因的农作物绝大部分是做燃料、饲料、工业原料,直接用作人类食品的数量极少,在欧洲几乎没有;主要生产国都力争把绝大部分转基因农作物全部出口到别国去 。在中国情况正相反,水稻是人民直接食用的主粮,转基因的水稻如果商业化,所产稻谷将全部用于国内消费,永远不会出口—— 世界市场现在不打算接受转基因的大米,将来也永远不会接受。 4 . 世界主流媒体对中国转基因“特事特报”。 在转基因技术被一再证明非常不可靠、而且正在节节败退的背景下, 全世界的转基因利益集团却热切期盼中国尽快走上转基因路线,热盼之情溢于言表,因此造就了一些非常奇特的国际新闻和舆论现象。 例如, 2009 年 11 月 27 日中国宣布,批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仅一周之后,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 ISAAA )主席克莱夫•詹姆士自己办的《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周报》上,就刊发了他自己的文章(时间: 2009 年 12 月 4 日), 不遗余力地赞扬中国政府批准转基因水稻和玉米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决策”, 并且很精确地把中国的 Bt 棉花、植酸酶玉米和 Bt 水稻联系在一起,称之为 “中国式三驾马车”,即三种基本农作物一起走转基因路线, 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人类主食一起干——树立一座全球转基因的大里程碑:中国将再一次挽救转基因革命。 非常令人费解的是,在紧随其后长达数月之久的 2010 年初中国转基因大辩论中,一向对中国事务非常饶舌的全世界主流媒体,这一次却自始至终屏息静气地观战,一言未发,对中国的转基因激辩至今没有发表过任何报道和评论!半年多过后, 2010 年 9 月 17 日,国际先驱导报的“老鼠没了”报道发表,中国的转基因讨论再次升温。两天之后, 9 月 19 日,美国广播公司 ABC 中文网页上出现了一条极短的新闻:“中国冀望基因技术解决粮食供应难题”,内容却是讲克隆猪的, 新闻来源竟没有给出;但是在网络上有两天前( 9 月 17 日)路透社的一条报道,内容一模一样,一字不差,虽然内容是讲深圳的第一头克隆猪, 中文题目却是:“国际专家:促使(全世界的)公众接受转基因,中国可以起到带头作用”,而那个标题的英文原意不是这样,正确的译文其实是:“技术帮助中国支撑人口增长”。 采用这样的神奇报道手法,对国际最知名媒体来说,实属罕见。 两大媒体一唱一和制造“中国要带头接受转基因为其他国家做榜样”的虚假舆论,还做了一个“名实不符”的怪报道! 它们其实是在制造舆论压力, 推着中国在转基因的路线上继续往前走,不要停顿下来——它们要中国继续为全世界(仅指发展中国家)做转基因的表率,千万不要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停下来,拐个弯,甚至“下线”。 中国决定要全面走转基因的技术路线时,国际利益集团、国际主流媒体都为中国的决定而兴高采烈:但他们决不是为我们而高兴。他们是为他们自己高兴。转基因农作物、转基因工程等等问题,从总体上讲,从来都不完全是科学或者技术,更主要的是政治,而且是国际政治。 资本主导的全球化市场放纵跨国公司(以及任何一种企业)不择手段地赚钱,纵容它们推卸对产品安全应付的责任,纵容它们推脱对长期后果应负的责任,特别是在转基因产品问题上,美国抢先一步,用一个似是而非的“实质上相同”评价原则( 1992 年),为一切责任“攸关方”免责, 把转基因这个疑点极多、问题极大的技术推向消费方,让消费方去承担一切后果,现在转基因正在推向中国,让中国来养活它——中国也许会第二次拯救转基因,但是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美国永久地维持自己在生物技术领域无人可以挑战的霸主地位。而转基因技术实施的后果——环境污染、生物伤害,人类并没有办法去应对。 人类对转基因造成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没有任何解决的手段——完全束手无策。 在很大的程度上,主流忽视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释放转基因后的生态危机,将来在挑战全人类、向全球扩散的时候,是不会尊重国界线的。 5 . 转基因科学、转基因技术变成了政治立场问题。 为了保证美国在生物技术领域里永远的主导地位,转了基因的食品安全还是不安全、是否应该商业化推广,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和立场问题——你站在哪一边,决定你的“科学”判断。 转基因的长期性、不可逆的恶果,是转基因主流推手一直竭尽全力否认和掩盖的事情 。 今天转基因主流的行为特点,越来越像推销慢性毒药的商人——利用转基因毒害表达的延时性特点,来掩盖转基因技术致命缺陷的实质性 ,用转基因作物在极短时期内的出色表现——昙花一现般的出色,来为转基因的农作物品种做广告,为推广转基因的种子开路。 中国在 2009 年决定把两种水稻和一种玉米转基因,是一个太过仓促的错误决定,错把失败的技术当作长远的方向;现在仍然要坚持商业化计划,侥幸期待短时间内的有限的效益, 无视已经显现的生态异象和转基因释放之间的关系,无视公众的反对,借用转基因问题的延时性特点,不采取任何行动改正明显的错误——这无异于把一个延时性问题的解决,向后推给下届政府和下一代科学家,那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中国不应该再一次解救转基因于困境、绝境。中国一旦拒绝了转基因,全球的局面就会改变,转基因的祸害将受到一定约束。同样,中国一旦把转基因主粮商品化付诸实施,转基因的全球局势也要改变——起死回生。为了人民的长远利益,中国应该立即停止转基因主粮和食品商业化的所有技术项目。 把转基因作物和天然农作物规定为“实质上相同”,是完全彻底错误的。主流一直用这个来自于政治合法性的所谓原则,作为对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评价原则。我们需要彻底颠覆这个荒谬的“实质上相同”。 中国不应该第二次拯救转基因,而是应该立刻脱离转基因技术路线,回归正确的有机多样化生态平衡的技术路线。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194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已成肺癌大国 环境污染和吸烟是元凶
热度 2 xupeiyang 2012-12-3 13:03
肺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癌症威胁。环境污染和吸烟是元凶,PM2.5检测也是必要的安全底线... http://t.itc.cn/tCGgc
个人分类: 肿瘤研究|2398 次阅读|2 个评论
伪沁园春 · 叹环境污染
热度 6 suqing1961 2012-11-28 21:53
伪沁园春 · 叹环境污染 北国风光,千里狂尘,万里霾飘。望长城内外,黄沙莽莽;大河上下,浊浪滔滔。塑舞银蛇,原驰蜡象,白色污染永难消。须何曰 , 盼峰川秀美,重现妖娆。 环境如此糟糕,引无数骚人怒笔摇。叹淮河治理 , 不了了了;太湖蓝藻,茂盛如潮。一代文豪,年年声讨,境况奈何未转好。俱往矣 , 造美丽中国 , 还看新朝。
个人分类: 诗联拾趣|4009 次阅读|5 个评论
农村环境污染破坏之神速令人痛心
热度 10 luluxia8023shou 2012-11-6 22:07
大学课堂上 四十岁出头的老师给我们描述他们小时候 夏天手捧着清清的白河水喝 冬天在厚厚的冰上滑着玩 我就想 其实环境污染也没几年 因为我们小时候 就是在河里玩水捉鱼洗澡 傍晚就在白白的沙滩上打滚 沙滩上也能晒衣服 干的也很快 我和奶奶中午没事干(奶奶也得了稀奇古怪的病今年去世了) 拿个棍子在河边用棍子粘知了壳 渴了的话就跑河里挖个沙坑放些小石子 等一会就能捧着水喝了 村里的女人们都在那里洗衣服 甚至洗厨具,总之都认为这里的水无比干净 河水清澈见底 小鱼什么的都看的很清 也没有这么多马鳖什么的 那会水多村里每家每户都种得有稻子 还很好吃 现在买回来的吃着就感觉是面 一点都不香 冬天也会下很厚很厚的雪 还下好几天 然后堆好多好大的雪人 是啊 好久没回家了 看着这一切好揪心 没有稻田了 响应村里的号召 都把高产的良田种成杨树了 村里的水坑不能钓鱼了 都是干坑了 没有了蛙叫 里边都是生活垃圾 大风一吹 刮得哪里都是 河里挖的都是大沙坑 河里水很浑 都是水草 莫名其妙的各种粪便 慢慢的 大人和小孩都远离了曾经给我带来无数美好回忆的小河 小河慢慢和人们陌生了 大家都在自家的机井里抽水洗衣服 抽上来的水是咸的 煮过之后锅底很多白色的水垢 有钱的人家就用上了饮水机 经济发展了 除了不用像小时候 爸爸妈妈推着车 我坐在上边 和村里人有说有笑去交皇粮(小麦棉花) 虽然学费都一年一年在学校搭着欠条 给校长说好话那会都忘了 农村孩子的我 深刻感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自然当百姓是不好的 种地能有几个发财的 要不然那么多人挤破了脑袋在城里落户 所以吧 房价不会跌的 还有好多农村人梦想着去往城里 经济发展了 还没看到农村获得的实惠除了不交皇粮 农村就这样被活生生污染了 有工厂吗 真没有 除了个别的家禽养殖户 那么水怎么被污染成这样了 每每听到镇医院的医生给我说我们这里结石类疾病治的比较出名 我就悲催的知道我们这里是全省结石类疾病患病率最高的地方 熟能生巧 村里自从我上初中后 老人患癌症的每年好几个 当然包括身体一直很健康的我的才六十出头的爷爷 我意识到环境污染给穷苦的人们雪上加霜 我的心都好痛 我希望我能学有所成后 回去为家乡做些什么 至少弄清到底没有工厂的情况下 为什么没有那么厚的冰雪了 村里到底为啥坑都干了 为啥村里的水那么咸涩 以至于回老家的几天喝的都是买的水 (上游的水库里的水看着还好还蛮清澈) 这个水库是爷爷奶奶那个年代的人 响应毛泽东的号召 全人力的挑着一担担的石头挖出来的 下游让几代人受了益啊 到底治理河道的人都哪去了 只顾卖沙挖沙 到底能卖几个钱? 各种不懂 最不懂的是没人管 大家都习惯了 包括受害者都觉得理所当然 这是大趋势 一两个人也许觉得无能为力 农村人再说自古以来是没话语权的 时间久了就麻木了 图片呢我就不传了 和我一样经历的80后应该感触都很深吧 我家离南水北调中线发源地丹江口水库不太远 幸亏不是很近 幸亏我们被污染了 不然我们也得举家搬迁了 哭的泪的也蛮痛苦
个人分类: 科研|3109 次阅读|15 个评论
从DDT的兴衰看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
热度 101 lionbin 2012-10-30 00:18
从DDT的兴衰看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
DDT曾经是一种杀虫剂,中文译名为“滴滴涕”。DDT从发明到曾经风光无限,直至最后被禁用约有100年(98年)的历史。1874年,奥地利蔡德勒(Zeidler)在实验室合成了DDT,但当时没有发现什么用途;1939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穆勒(Paul Mueller)发现DDT可以迅速杀死蚊子、虱子和农作物害虫,而且在当时认为比其他杀虫剂安全,随后于1940年获得了第一个瑞士专利;1942年,商品DDT正式面市,主要用于植物保护和卫生方面;二战前后,世界很多地方传染病流行,使用DDT可令疟蚊、苍蝇和虱子得到有效控制,并使疟疾、伤寒和霍乱等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下降;1948年,其发明者穆勒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人们当时高傲地宣称: DDT预示着一个没有害虫的世界。 但是,DDT在大规模使用约30年后,于1972年被禁用。 DDT在20世纪上半叶为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疾病危害方面的确功不可没,但由于后来发现其巨大的环境代价,很多国家和地区不得不禁止使用。在DDT被禁用后,同时放松了对疟疾的警惕,疟疾很快就在第三世界国家卷土重来。特别在非洲国家,每年约有1亿多的疟疾新发病例,大约有100多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在2006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让DDT低调复出,允许部分地区重新使用这种杀虫剂,那显然是不得已而为之。 疟疾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病因与死因,这除了与疟原虫对氯奎宁等治疗药物产生抗药性外,也与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经济有效对环境危害又小能代替DDT的杀虫剂有关。可以说,目前的这些人工化合物,恐怕很少有像DDT一样,让人们对它又爱又恨的。2011年美国拉斯克奖中的临床研究奖首次授予中国的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显然,人们还是希望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杜绝使用DDT。 DDT的危害,现在人们已经十分很清楚,但这已经是一百年以后的事儿了。然而,其危害并没有因为禁用而销声匿迹,在全球大部分国家禁用DDT数十年后的今天,南极阿德利企鹅体内仍检测出这种物质,且含量多年来始终不降。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DDT被“储存”在冰川中,持续影响南极生态环境。当然,目前企鹅体内的DDT含量还不足于对它们造成危害,但这正是人们对DDT及时禁用的结果。举这个例子,也是想说明,类似的空间影响尺度可能是全球性的,时间影响尺度也以数十年计。其实,当时的人们也知道它是有一定毒性的,因为人、畜摄入会死亡。所以当时也只是强调药品要保管好,使用者直接接触了药物后要用肥皂洗手。以为注意了这两条,就万事大吉了。那时的人们,没有外来化合物的概念,更没有人造化学产品对生态影响的评价。 有些灾难总是是在我们不经意的地方出现。正式发现DDT有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偶然的事情。美国女科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本来是一个海洋生物学家,1958年她看到朋友在来信中说,生活的小村镇听不见鸟鸣了,蜜蜂很少见了,果树产量降低了,母鸡孵不出小鸡,人也生些莫名其妙的病,春天奇怪很寂静。敏感的卡逊,当时就觉得这可能是严重的自然生态失衡的问题。于是,她用了数年的时间进行调查,终于从小鸟和猛禽身上发现是DDT在作怪。DDT喷在树上,带药的枯枝落叶凋落地面,进入土壤,蚯蚓吃了泥土,老鹰吃了蚯蚓,这种在生物体内难于代谢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传递一级一级放大,使得老鹰等鸟蛋壳变得极薄,一孵就破,所以鸟少了,甚至绝种了。 1962年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书中揭示了DDT及各种化学药品危害环境的问题,揭开了现代环保运动的先河,但同时卡逊却是倒了大霉。 这本书一问世,虽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重视,但更多的是遭到一大批专家的猛烈抨击。他们造卡逊的谣,有的说她是歇斯底里,有的说她是极端主义分子,是共产党人。有的政府官员还对她进行人身攻击,说这个老处女,你怎么会担忧起遗传学的事来?这些人的后台来自化学工业集团和农业部门,卡逊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奇怪的是不但国会宠爱化学工业,连美国医学学会当时也站在化学工业一边!因为卡逊坚持人和自然的平衡关系,而许多科学家坚信人定胜天,认为人类正稳稳地控制着大自然。她的书书出版后争论一直在继续,两年后卡逊在身心交瘁中病逝。1970年美国宣布禁用DDT。1980年,民主党的卡特把总统自由勋章追授给卡逊,奖励她对环保的贡献。不久之后的选战中,民主党被共和党赶下了台。到1992年,民主党的克林顿-戈尔用打经济牌、打环保牌胜了连掌白宫12年的共和党。为此,副总统戈尔特地为新版《寂静的春天》写了前言,从此尘埃落定。戈尔指出: 改变以污染为代价的盈利体制和经济实用主义是很艰难的。美国自己禁用了一些农药,但仍然生产出口赚钱。虽然鼓励用生物制剂替代化学药品,但是受到太多的官员的冷眼和制造商的抵制。对于安全检测,化学药品的护卫者总是报告:实验并未显示出化学药品与人的疾病有直接联系。 —戈尔能讲这些老实话,大概认为那是上届共和党政府的责任吧。(为了保留原汁原味的描述,本段摘录的文字其措辞全部采用保留,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1094da0100d00t.html )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目前的转基因之争,似乎在对待人类的生存环境方面,又是一次新的轮回。在这场争论中,究竟谁有背后的利益支撑是一目了然的。力挺转基因者的许多论调与当时批评卡逊的不是有许多相似之处吗? 也许有人说,DDT是化学物质,转基因是生物,二者不可比。好了,我正要说此事儿了!地球上只有那么100多种元素,天然化合物是不同元素的组合,外来化合物也是地球上已经存在的元素的组合,只不过后者是人为控制了特定的条件,让自然条件下无法合成的程序得以完成。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自然条件下能合成DDT,退一万步讲,即使偶然凑巧合成,那个量也是极少极少的!可惜,自然界对抗这许多外来化合物真的是无能为力,也因此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外来化合物不就是地球固有元素的不同组合吗?但事实就是如此,自然界的能力有时候就是这么有限。当然,足够长的时间,自然界可能“学”会对抗这些外来化合物的方法。类似地,转基因所用的材料也是地球生物固有的基因片段,在特定条件下通过人工的剪切和重组合成,这与合成外来化合物的方式是否有许多相似之处呢?注意,这些剪切与重组在自然条件下是无法主动合成的,同样即使偶然组合成功,那个量也是极少极少的!那么, 由于对DDT事件的前车之鉴,我们现在担心转基因生物的潜在生态危害,我们不想犯同样的错误,这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自然界无法在短时间内学会对付它们的办法——这里说对付,不只是简单的DNA分解哟,而是因为转基因改变了遗传物质的结构。要知道,有些DNA分子只是一个碱基对上的变化就足于导致生命体产生非常巨大的差异。 一个基因是否表达、表达何种程度,是取决于所在细胞或组织的整体需要来决定的,并通过启动子来实现 ,而转基因插入的外源基因所配备的启动子是按转基因研究者人为的意志、强制性地让这个开关来驱动所插入基因的超强度表达。这种“不自然”的超强度表达,是独立于主体细胞本身所具有的自我调节机制。一种糟糕且可能的情况,转入的启动子有可能在无意中打开一个原本不该活跃的基因,或使得宿主基因组中原本有其特定表达程度的基因大大地增强其表达程度。在这些情况下,基因不再受制于生命体本身的调节,而引发出失控状态。这种 不确定性现在谁能弄清楚?本来,基因的表达是我们的确弄清楚了一些,但可以肯定绝大部分我们目前还并不知晓,所以必须持谨慎的态度。看到这里,大家是否有些明白, 转基因生物的潜在风险其实比外来化合物麻烦得多,其不确定性更大!? 传统杂交选育总体上还是在自然条件下的组合,但是大多杂交后代都是无法自维持的,能自维持的只占很少一部分。不是说传统杂交没有任何风险,但这个风险显然要小得多。 其实,转基因生物的麻烦还远不止这些。生命区别于非生命的最重要特征是繁殖。其他非生命物质(比如外来化合物)在我们认识到其危害后,减少或停止生产,其在自然界的量会慢慢减少,最后所导致的危险并不会复制和传递,而是慢慢减弱。而生命就不一样了,这种风险会复制,传递,甚至放大。从生态系统来看,转基因生物就是一个新的物种,也是一个外来种,由于其生物学上的优良性状,大多具备了恶性入侵外来种的特征,其潜在的破坏性不得不令人担心:今天你能控制它在靶标生物上,明天你是否能控制其向非靶标生物的逃逸!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壮。生态系统无法恢复,就会产生新的演化,但这个演化最终可能导致不适合人类的生存。别到了当我们认识到其危害时,它们已经在自然界生根发芽,欣欣向荣,那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这个时候,谁敢负责,谁又能负责? 在我这样论述的时候,总是有人会说,你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转基因生物的生态危害呀。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大尺度的问题,尚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目前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得出的任何有害还是无害的结论,可能是短视的,都是值得商榷的。 而且,作为一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一般也不会主动做大型的生态学实验来补充更多的案例,因为他们深知,大范围的实验所带来的风险我们人类可能承受不起!反过来想, 如果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有定论的话,早就像DDT一样,直接被禁掉了,哪儿还有那么多废话?就是因为存在这些不确定性,就是因为看到了转基因技术的优势,所以大多数学者都支持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但反对过早地商品化,这是一种负责任的科学态度! 人类从刚开始的适应自然,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慢慢地将自然掠为己有,并以战胜自然而感到自豪,向自然贪婪地索取,将自然环境肆意破坏。“人定胜天”曾几何时让人们不知天高地厚。但是,时间和实践教育了人们,环境保护在现代社会中也从蔑视到注意再到重视的过程中,这是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应当说,中国近些年在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普宣传是成功的,已经引起了从上到下的普遍重视。人们由此学会了质疑那些可能破坏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行为,这是一个进步的标志,说明人们的科学素养在逐步提高,这是用科学知识教育人类的必然结果,这本是值得褒扬的事儿,但为什么就是有人就是要阻碍这种进步呢?说白了,就是一拨人的贪欲和侥幸心理在作祟。一方面,眼前带来的经济利益,与长远的环境和生态效益相比,对于人的贪念更具有吸引力,在以环境和生态为代价所获得的经济利益面前,人们妥协了,人性中的自私使他们只为本身利益,不顾他人甚至是后代。另一方面,大多数人会侥幸地安慰自己说,并没有那么可怕。而当一次次的灾难发生在眼前的时候,他们又安慰自己说,那是自然现象,并不是我们的错。所以,人类在侥幸心理下仍安心地做着破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事。 最后导致的实际状况是:人类的认识总是滞后于危害,法规又滞后于认识,漏洞多于法规,怠慢多于执行;已知的和看到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灾难一时难以彻底消除,而长期的和缓慢的危害今人却无法得见。这才是值得人们担心的! 最后再啰嗦几句。人类用科学认识世界,但永远无法穷尽真理,今天认为正确的认识,明天可能就是错误的,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是发展的必经过程和阶段,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局限性,别总以为自己是掌握真理的一方那么趾高气扬,这是很可笑的,因为没有人认为自己是站在谬误一方的。忽视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和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做法。 补:刚看到的一则新闻,先存留在这里,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研究者受访谈“转基因玉米致癌试验”(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0/270927.shtm ) 蕾切尔·卡逊 (Rachel Carson,1907年5月27日—1964年4月14日),美国的海洋生物学家。她的作品《寂静的春天》引发了美国以至于全世界对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视。呼唤新一代的蕾切尔·卡逊!
个人分类: 科普荟萃|19647 次阅读|270 个评论
[转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遥感应用新方向
marvin 2012-10-29 12:48
1 前言 改革开放30年,取得经济快速增长,中国GDP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位,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取得令人瞩目的重要发展。但是中国走的是赶超型工业化的道路,资源消耗及环境破坏严重。中国资源的拥有量在世界各国中是比较低下的,石油储量只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8%,天然气只占世界的0.7%,煤储量能够开采的只有60亿吨,铜矿储量只占世界5%,铁矿储量只占世界的9%,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4%,人均森林面积占世界人均面积的2%。 中国资源的消耗,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是十分严重的,中国生产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11倍,美国的7倍,印度的4倍。中国每年消耗全世界煤总量的30%,全世界水资源年产量的40%,钢铁年消耗量2.5亿吨,相当于美、日和欧共体的总和。据统计,中国经济发展的2/3是在生态环境透支的情况下完成的,国家环保局和国际统计局公布2004年中国环境污染损失5118亿元,占GDP的3.08%,平均一万城市居民有6个人死于空气污染,全国有600多个城市,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 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生产的实践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国务院在2006年12月21日的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纽带,是落实科学发展的重点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经十一届人大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批准,并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以消耗大量资源,排减大量污染物为代价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严重任务。如何全力紧密配合这一中心任务,对遥感应用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遇,也是一个严重的挑战。遥感应用方向必须围绕国家经济的发展进行新的重大调整,把遥感应用的重点,转到国家急需的重大战略方向上来。本文仅就能源遥感,生态遥感和循环经济遥感等几个应用方向进行简要建议,以求抛砖引玉,希望能对遥感科学发展起到参考作用。 2 能源遥感 中国是能源比较贫乏的国家,根据各国能源消耗结构统计(表1),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 表1 2006 年度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结构统计(单位:106t油当量) 国家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核能 水力等 合计 美国 938.8 566.9 567.3 187.5 65.9 2326.4 40.4% 24.4% 24.4% 8.1% 2.8% 100.0% 加拿大 98.8 87.0 35.0 22.3 79.3 322.3 30.7% 27.0% 10.7% 6.9% 24.6% 100.0% 法国 92.8 40.6 13.1 102.1 13.9 262.6 35.3% 15.5% 5.0% 38.9% 5.3% 100.0% 德国123.5 78.5 82.4 37.9 6.3 328.6 37.6% 23.9% 25.1% 11.5% 1.9% 100.0% 意大利85.7 69.4 17.4 -9.7 182.2 47.0% 38.1% 9.5% -5.3% 100.0% 英国82.2 81.7 43.8 17.0 1.9 226.6 36.3% 36.1% 19.2% 7.5% 0.8% 100.0% 俄罗斯128.5 388.9 111.5 35.4 39.6 704.9 18.2% 55.2% 16.0% 5.0% 5.6% 100.0% 日本235.0 76.1 119.1 68.6 21.5 520.3 45.2% 14.6% 22.9% 13.2% 4.1% 100.0% 韩国105.3 30.8 54.8 33.7 1.2 225.8 46.6% 13.6% 24.3% 14.9% 0.5% 100.0% 印度120.3 35.8 237.7 4.0 25.4 423.2 28.4% 8.5% 56.2% 2.1% 6.0% 100.0% 中国363.0 52.2 1198.8 12.3 94.3 1720.7 21.1% 3.0% 69.7% 0.7% 5.5% 100.0% 世界3889.8 2574.9 3090.1 635.5 688.1 10878.5 合计35.8% 23.7% 28.4% 5.8% 6.3% 100.0% 中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 煤炭比重占能源的近70% ,“多煤贫油少气”的局面一时难以打破。由污染引起的气候异常时有发生。 造成中国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在中国的大量使用 。从国家能源安全考虑,发展能源遥感、寻找新的能源,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1 风能、太阳能区划与发电工程选址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2008 年11月发布“全球趋势2025— 一个转型的世界”中指出, 到2025年,人类应已开始完成遗弃基于石油的能源体系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将为现行能源技术“变身”提供快捷廉价的机遇。可见新能源中太阳能和风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的应用,如美国的“克林顿总统百万屋顶光伏计划”,德国的10万套光伏屋顶系统,日本的新阳光计划,印度的150万套太阳能屋顶计划等。欧洲风能协会提出2020年风电在全球发电装机中占12%。中国国家发改委制订2020年风电发展目标为3000万KW,未来15年是风电发展的大好时机。 在太阳能和风能的发展中,空间信息技术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 运用卫星影像,结合地形、气候资料进行多因素组合分析,计算太阳能、风能强度指数,并据此进行分区,选出高太阳能、高风能区,并结合坡向、风向等为太阳能、风能发电进行区划和选址服务。 图1 SEE 全球站点分布图 目前国际上已开展利用卫星遥感数字高程等信息进行较高分辨率的太阳能资源评估;运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和数字高程技术及通过卫星遥感反演技术结合不同尺度嵌套数值模式系统,提出不同尺度不同下垫面不同季节全球边界层 高分辨率风力资源潜力图。 NASA 的地表气象与太阳能(SSE)项目,能够提供全球1x1度经纬度格网的风力和太阳能资源气象插值数据和遥感测量数据,对风力和太阳能资源的调查和电站选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些数据是根据NASA“地球科学事业计划”在全球超过200不同卫星遥感数据源取得气象和太阳能参数,可以得到全球各区域和各地点的太阳能和风能的重要参数。 为了执行NASA 这项计划,在全球分布了1195 个地面站(图1),每个地面站获取1964——1993年30年的数据,这些数据在全球辐射数据中心(WRDC )通过清洁能源分析软件处理后得到风速,风向,温度及太阳能辐射的各种参数。覆盖全球的气象数据(1°x 1°)共64800 格网区,在每个格网区的太阳能数据包括:每天地面上每平方米太阳辐射的电磁能(kwh/m2 /day),中午1.5 小时内太阳辐射电磁能,10%云层覆盖条件下(即晴天)太阳能辐射的电磁能,对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太阳能辐射值(kwh/m2 /day)以及10%云层覆盖条件下全球各地区晴天天数等,SEE 还提供气象学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风力发电也是十分重要的。如风速50米(m/S) 以下不同风速在地球表面某一位置所占的比例(1-2 米,3-6 米,7-10 米,11-14 米,15-18 米,19-25 米)。各地区50 米风速连续三小时所占得时间,50 米风速的风向(角度)。包括117 种地表覆盖植被条件下(如森林、草场)对风速的影响,当地10 米到300 米不同高度地形对风速的影响等。 从上面情况可以看到,遥感从宏观角度已经为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当然这些数据仍然是比较宏观的,虽然它是在大量遥感影像和地面数据复合后经过反演后取得的,但是以中国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问题是: 1) SEE 的站点在中国境内的分布主要在沿海地区,中国有效风功率密度如图显示,主要集中于中国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甘肃、宁夏、西藏和新疆等省,而这些重要地区SEE 站点很少。 2)1°x 1°的格网数据过于粗糙,实用性较差。 3)数据中虽然考虑了下垫面不同植被类型和地形的影响,但最近30 年中国生态环境变化很大,森林,草场,城市发展以及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等,都影响着下垫面各自然要素的分布。 4)SEE 格网并未考虑社会和经济要素,如经济发展,人口密度,交通运输等条件,而这些条件对于太阳能和风能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图2 中国有效风功率分布图(选自《中国能源》) 中国风能、太阳能储蓄量十分丰富,初步估计中国大陆地面10米高度风能资源储量为32.6×1011W, 实际可开发为2.53×1011W, 这还不包括海上的风能,海上的风能资源更为丰富。例如:酒泉是中国重要的风能基地。其中爪州号称风库,玉门号称风口,初步估算可开发电力可达4000万千瓦,相当于长江三峡水利发电量,被称 为陆上三峡。中国的国土面积2/3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太阳能辐射能量数万倍于三峡工程发电量,太阳能发电潜力很大。 为了发展中国的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结构的战略转移,中国空间信息技术面临新的挑战,中国资源一号、三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海洋卫星以及北京一号小卫星和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卫星等遥感技术,已经形成多星多传感器、多平台系统。建立了全方位、多角度,高、中、低相结合的对地观测体系。 同时,中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基准气候站网、基本气象站网、一般气象站网、大气辐射站网等地面监测系统。因此利用最新的卫星遥感信息技术,建立中国多级格网太阳能风能能源评估和监测体系,进行风能、太阳能区划和发电站选址,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2 天然气水合物(Gas Hydrates) 矿藏调查勘探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固态化合物,一种烃类气体源,可存在于零度以下,又可存在于零度以上的温度环境。在浅海底层沉积物和深海大陆架斜坡底层以及大陆上的永久冻土层地区存在这种固态甲烷水合物。据估计,这种清洁能源矿藏的产量约为全球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两倍,能供应全世界能源消耗50年。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新的烃类资源在人类未来能源中具有极大的潜力。对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过去主要采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海洋地球物理、陆地地球物理和实验室研究。但是,天然气水合物都分布在大陆的边缘近海大陆斜坡或者地球的极地和其它大陆冰盖下的永冻层中,工作条件差,常规的地质勘探效果不理想。新一代地球观测信息(TERRA 中的MODIS 、M0PITT信息以及化学星CHEM)为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利用新一代卫星遥感数据 (MODIS和MOPITT)能提供固态天然气水合物的特殊标志信息。大量实践证实利用遥感图像来寻找固态天然气水合物是可行的。美国在墨西哥湾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沿同一方向三条线状分布的色调异常带,经证实为固态天然气水合物“渗漏”在遥感图像上所留下的痕迹。油气藏中CH 的释放常常沿着一定的构造裂隙,科学家们利用遥感图像来寻找油气藏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调查勘探研究将是未来遥感应用的一个有前途的领域。 2.3 地热遥感 地热发电是当代新兴的能源工业,地热电站装机容量和经济性主要取决于地热资源的类型和品位。浅层地温能是地热资源的重要部分,中国浅层地温能源丰富,分布广泛温度稳定,开发技术趋于成熟。采用地源热泵技术是开发利用蕴藏在地球浅层低品位地热资源的重要手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成功。对地热资源的调查,采用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勘察地热田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测试环节多,其方法还存在以“点”推“面”的缺陷。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地热勘察提供了新的手段。对热传递在地面形成的热异常使用遥感手段查找简捷、快速、有效,且成本低廉;应用遥感图像分析区域地热地质背景,特别是区域活动断裂调查已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2.4 生物能源遥感 来源于生物质的能源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性,在满足未来社会能源需求,特别是交通燃料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 美国的“能源农场”, 印度的“绿色能源工厂”等,它们都将生物质能源技术作为2l 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点工程。中国也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补贴政策支持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技术商业化的进程。利用生物质能源意义深远,可以节省不可再生资源、缓解电力紧张,改善煤炭等传统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可增加农民收入等,取得更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对可用生物质能的生物量总量和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估算和分析是建立和发展农村生物质能项目的前提和基础。采用多源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决策系统对生物质能集约利用进行定量与定位研究,可为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方面提供依据。 第一代生物质能源主要以玉米、小麦、薯干等粮食为原料经过发酵生产。虽然各国也开始研究“原料的多元化”,发展“非粮”原料生产,利用纤维质原料生产乙醇、丁醇等。但从全世界来看目前农业在已知的生物质能源中仍占据了原料来源的70%左右,仍可能引发粮食安全、争用农地等问题,因此发展第二代生物质能源十分紧迫,所谓第二代生物质能源是采取“非粮路线”发展生物乙醇产业,在这方面,巴西取得重要进展,巴西用甘蔗生产生物乙醇已经达到汽油总消耗量的50%,每月向欧洲出口8000吨。在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源必须坚持有利于缓解中国“三农”、能源和环境问题,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在原料开发利用上坚持不与粮油种植争地,立足农林废弃物和非粮原料,开拓非耕地种植等,中国第二代生物质能源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伊春美溪应用木屑和废弃树枝作为生物质能源气化原料取得成功并提供140户居民实际使用。河北农林科学院培育的“能饲1号”甜高粱每亩地可提炼乙醇 346.7公斤,与汽油混合加工成汽油醇取得成功,可供低排量私家车行驶5000公里,是一种无污染、净化空气生物质新能源,同时“能饲1号”耐盐碱耐涝,主要种植在沿海盐碱地,不与粮食争地。运用现代遥感技术,可方便快捷地 摸清能源植物适种区域 ,监测基本农田占用情况,搞好能源植物种植规划及种植监测,确保粮食安全不与粮食作物争用农地,并估测生物质能源产量,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提供宏观决策支持。 2.5 油气遥感 1.油气勘探遥感技术在中国油气领域中的应用已有20年的历史,其研究及应用领域涉及全国范围内的油气资源勘探、滩海油田环境监测及油田工程选址等,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中国石油工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一哈密盆地、河南省的东浦凹陷、南阳凹陷、南方的思茅一兰坪盆地以及湖南省西北部等地,将卫星遥感技术与传统的地质地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有效发挥卫星遥感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取得理想的勘查效果,找到了很多勘探靶区,有的已见到工业油气流,有的正准备进行地震勘探。近年来,已发展到利用航天遥感建立起数字化资料数据库,并同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综合分析得出古油气的有利地区,因而达到了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直接找油的目的 。 2.油气田环境监测 石油工业的工程建设及油气环境监测是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的另一重要领域。国外由于较早地重视了环境污染的保护工作,因此,遥感技术已成为一种环境监测的有效手段。中国遥感界也开展了油田环境监测研究,但所做工作相对较少。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手段如高光谱和雷达遥感技术,开展油气田油气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监测研究,监测地面土壤、植物、农田及建筑的破坏程度,指导地震布线、钻井选址及道路建设、利用高光谱数据开展炼油厂的环境污染及污染成分的定量监测研究等工作将得到加强。 3.长距离输油气管道选线 遥感技术应用于长距离输油气管道选线始于“七五”期间。先后开展了库尔勒、乌鲁木齐—洛阳输油管道选线(1989~1990) ,陕甘宁气田—北京输气管道选线(1992) ,西北石油管道工程入川管道选线(1993~1994) ,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洲—中国海港天然气管道工程选线(1994~1995) ,土库曼索韦塔巴德—中 国连云港天然气管道选线(1995~1996) ,萨哈林—中国东北地区天然气管道选线(1996~1997) ,新西伯利亚—乌鲁木齐天然气管道选线(1997 - 05~1997 - 06) 等项研究。遥感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工程难度,减少了工作量,大大降低了工程投资,而且选择了便于施工的地形平坦、工程条件简单的地段,避开了地质灾害多发区,从而提高了管道工程的安全性。目前,大部分遥感选线方案都已被设计单位采用,其中的陕—京线、库—鄯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4.石油工程选址 1982年,遥感技术首次应用于石油工程选址。先后在山西长治地区山西化肥厂厂区建设、胜利油田电厂厂址选择、新疆独山子乙稀厂厂址选择中成功地运用遥感技术分析自然环境、地质环境和新构造运动,为选址进行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为厂址的最终确定提供了重要意见。 2.6 城市建筑能耗的遥感监测 中国国家“循环经济促进法”对节能减排将从法律上进行控制。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为30%, 国家规定“十一五”全国建筑节能指标,实现节约1.01 亿吨标准煤,也就是减排4 亿多吨CO2 ,要求北京,天津试行节能65%的标准,那么如何监测建筑节能? 遥感是对城市建筑的能源排放进行监测的重要手段 。童庆禧院士、郑兰芬教授在澳大利亚达尔文市率先应用高光谱进行城市能耗监测,中科院遥感所近几年还以建筑节能减排为中心,通过中分辨率TM、ASTER 和CBERS 以及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航空成像光谱仪OMIS 及地面测量数据,对不同区域包括工业 区、休闲区、生产区、文教区和居民小区的城市建筑热环境进行遥感反演,取得了成果,对中国推动建筑节能减排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城市建筑能耗的遥感监测仍然将是能源遥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3 生态遥感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国家环保局确定了十四个生态省,若干个生态市,生态区域生态城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大区域和生态城市的生物物理参数的获取必须依赖遥感。遥感以其大面积、快速、动态的优势在宏观生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借用遥感手段提取森林生态系 统生物物理参数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加深了对于地球表层物质和能量循环的理解,并且推动全球碳循环、水循环等模型的应用。在生态遥感方面,摄影生态测量学、生态雷达遥感和生态高光谱遥感等几个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1 生态摄影测量学 目前的生态遥感多限于多光谱分析技术、图像空间特征分析技术和辐射传输模拟技术。Peterson等应用陆地卫星专题制图仪和机载模拟专题制图仪数据估算林地覆盖、叶面积指数和叶生物化学成分。他们使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建立生态参数与多光谱数据及其变换值之间的统计回归关系。这类技术在应用机载高光谱数据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浦瑞良等(1993) 、Gong等(1994) 、宫鹏等(1996)、 张良培 等(1997)报告了微分光谱、多元回归、子象元分解技术在林地覆盖、叶面指数、叶生物量等参数估算方面的应用。 在图像空间特征方面,有人利用从图像上提取的纹理和空间自相关方差特征与植冠郁闭度和叶面积指数等生态参数建立关系 。上述两类研究主要通过建立经验性的统计关系来实现对生态参数的估算。它们随着研究地区和所用遥感数据的变化而改变。辐射传输模拟技术试图通过对电磁波与地表物体交互作用过程中的各种物理过程的模拟与模型反演来达到生态参数估算的目的。 利用遥感数据进行生态测量虽然有许多不同的途径,但它们是基于二维图像空间的信息提取方法。植物高度、树木的胸高直径以及植冠大小与形态等三维几何信息的测算仅仅靠在二维图像空间获得的其他特征值推算而来。 可以根据摄影测量学的原理对植物三维形态进行直接测量 。近年来宫鹏等学者提出了建立摄影生态测量学(Photo—ecometrics) 的概念,使得人们开始重视摄影测量技术对准确测量生态参数的潜力。宫鹏等学者认为,有必要建立生态测量学(Ecometrics)— 关于准确可靠地获得生态参数的科学技术。生物学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生态测量学,因为需要遥感、摄影测量、统计和生物统计这些学科的知识。生态测量学这一领域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为野生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林学家和地理学家等提供监测景观生态过程和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工具。摄影生态测量学作为生态测量学的子学科,又是遥感技术应用于生态测量的一个特殊方面。应该有遥感生态测量学这一介于生态测量学和摄影生态测量学之间的学科。 3.2 生态雷达遥感 光学和近红外光谱只与绿叶生物量产生反应,而微波具有穿透树冠的能力,不仅能和树叶发生作用,而且主要是与森林生物量的主体——枝和树干发生作用。因此,光学和近红外遥感技术只能对森林叶生物量进行粗略估测,而微波遥感为森林生物量全面和精确估测提供了可行的工具。特别是在多云、雨和雾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见光和红外遥感受到了很大限制,而微波对云雾穿透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成像能力,此外,通过调节最佳观测视角,其成像的立体效应可以有效地探测目标地物的空间形态特征。由于微波遥感的这种优越性,近年来,各种 SAR数 据已经被广泛用于估算森林生物量 。 但至今,成像雷达遥感数据远不如光学遥感数据应用广泛, 主要障碍在于应用者难以理解SAR数据中包含的强度、相位和极化信息,其特征与光学遥感影像特征显著不同 。SAR 影像具有独特的几何畸变和斑点噪声,极大地影响了SAR影像数据的应用推广。近十多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飞速发展,SAR遥感数据处理方法与微波散射理论及应用模型的不断发展及完善,SAR遥感数据应用逐渐广泛。成像雷达遥感在生态环境,灾害监测及全球变化研究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对地观测技术之一,且日渐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3.3 生态高光谱遥感 高光谱遥感已成为地表植被地学过程对地观测的强有力的工具,其特点是在特定光谱域以高光谱分辨率同时获取连续的地物光谱图像,使得遥感应用着重于在光谱维上进行空间信息展开,定量分析地球表层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和参数。高光谱遥感作为一种新的遥感技术已经在植被指数、植被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等生态因子的估算中以及在植被生物化学参数分析、植被生物量和作物单产估算、作物病虫害监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高光谱分辨率遥感具有光谱率高、信息丰富等常规遥感不可比拟的优点。其地物连续光谱能比较真实、全面地反映自然界各种植被所固有的光谱特性及其间的差异性,所获取的植被图像数据能对传统的植被指数运算予以改进,从而能够大大提高植被指数所能反演的信息量,也使混合像元分解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利用导数光谱技术还可消除植被环境背景的影响,提高了植被监测的精度。所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植被信息反演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在生态遥感中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4 遥感信息生物物理反演与生态预测 随着人们对于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在研究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物理参数时,越来越要求能够通过遥感手段获取地面精确而详细的信息。许多研究在利用遥感数据反演推算生物物理参数时采用 统计回归 的方法,即经验、半经验方法,虽然该方法简单明了,但往往受植被类型、光照条件、观察位置、冠层结构、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使遥感信息与植被生物物理参数间的相关关系变弱, 普遍适用性较差 。 当前国内外学者正致力于研究机理模型由遥感信息反演推算生物物理参数的方法。该方法最大的优势是建立在电磁波辐射传输理论和植被生态学理论之上,不受植被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但是 模型发展比较复杂,利用模型反演及其结果验证也相当困难 。新型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如高光谱遥感、雷达遥感、多角度遥感、热红外遥感、激光荧光遥感等,不仅可以弥补当前遥感技术的不足,而且给利用遥感技术在生物物理参数提取以及分析这些参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等方面带来了广阔的天地。 美国航天局(NASA)目前正准备一个由多个学科联合组成的生态预测计划,并制定一项区域可视化和监测系统(称为Servir )。Servir是一种决策的辅助工具,这将有助于七个中美洲国家(伯利兹,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巴拿马)中美洲生物走廊的实施。中美洲生物走廊从墨西哥南部到哥伦比亚边境,是一项跨越国际边界的生态保育工作,其目的是促进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 循环经济遥感 中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正式颁布实施,循环经济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步骤。 4.1 循环经济遥感 循环经济遥感是指应用遥感技术监控循环经济中资源、生产、环境与消费全过程。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在资源的利用方面,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的环境承载力,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循环使用资源以及尽可能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在资源的使用过程中,不再认为传统经济上的废料、垃圾等是不可再用的废弃物,而是将这些物质作为次生资源,利用科学的方法,使其资源化成为再生资源。根据循环经济的特征,可以将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其中可再生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社会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包括矿物资源、能源资源以及人类消耗速度较快、而自身周期较慢的土壤与水资源等。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而言,循环经济的主要环节包括资源的探测、资源的消耗、资源的利用、资源化后的二次利用以及资源的回收(见图3)。对于可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的重点环节包括资源的利用、资源化以及资源的回收(见图4)。不同的资源在各个环节上有不同特点,因此可以运用遥感监测技术对资源循环利用中某些环节进行监测管理。例如,在能源、矿产资源的探测环节中可以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在农业方面,在资源的消耗环节中,原料与肥料准确高效的投入也可以运用遥感监测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4.2 遥感监测内容 1.资源探测与开采环节 资源探测是遥感传统应用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在此不再详述。资源的开采环节主要存在于不可再生资源,如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应用遥感的目的是提高各种资源的回采率、综合利用率。在矿产开采过程中可以首先应用遥感和实地探测技术进行开采规划,分析研究开采区域的矿藏特点和地理特征,从而进行开采区生产作业的详细设计。 矿产开发常常引发地面裂陷、地表水污染、矸石堆放和土地的荒化等人为生态环境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这些人为灾害进行实时监测,确定环境灾害发生的位置、数量,分析判断评价环境灾害影响的严重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规划,并对治理结果和土地复垦状况进行实时监督,为矿产资源开发的综合管理提供客观的执法依据。 2. 资源消耗环节 在循环经济中,资源消耗环节主要是要对电力、农业、有色金属、石化等行业能源、原材料、水资源等进行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农业方面,精准农业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为达到最优收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目的,最大限度地优化各种水、肥、种子、农药等投入的量、质和时机。精准农业要求实现3 个精确:一是定位的精确,精确确定灌溉、施肥、杀虫等的地点;二是定量的精确,精确确定水、肥、药、种子等的施用量;三是定时的精确,精确确定各种农艺措施实施的时间。 遥感监测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体系中获得田间数据的重要来源。精准农业的关键技术是变量投入技术,它指根据某一特定位置,使用不同的作物生产投入。变量投入设备可适用于大范围的原料,包括除草剂、肥料、水、杀虫剂和种子。这种设备在农场的位置是由GPS 确定的,而GPS 的导航系统常与GIS 相联。GIS 具有确定场内某个给定特定原料的投入量所必须的“智能”。原料的确定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提供的大量的田间时空变化信息,利用农田和作物多光谱图像信息处理及成像技术、传感技术,提供农田作物生长的时空变异性的信息,在不同时间采集的图像,可用于确定作物长势和条件的变化。例如:在整个农田中,往往在使用某种肥料、水等原料时,主要是根据农田中间最高产量的土壤选定的,这意味着农田中间会有一些地方肥料以及水等原料的使用过多或过少。因此,精准农业通过利用遥感的监测技术来实行适当的原料投入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现象,使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污染达到最小。 3.资源利用环节 在循环经济中,次生资源的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与全过程的控制,加强废物的循环利用,加快再生水的利用建设以及资源化的过程。 水资源是对人类社会有重要作用的一种资源,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都有使用。正是因为它应用的广泛性,所以极易被污染。如果水体污染达到一定程度,超过水体的自净的能力,那么对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严重影响。 遥感影像中的可见光波段可以对水体的特征进行动态监测,通过使用0.48~0.6微米之间的波段可以透过水体拍摄到水底的详细情况,对清澈的水体而言,可以拍摄到较好水体底部影像,但是水体污染后,根据水体含有杂质的不同,影像上会显示出不同的现象。例如: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可以找出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水体的范围,并确定其释放污染的特性。水体污染分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点源污染一般是工业废弃物与生活污水进入到水体中间,在影像上会呈现污染的羽状扩散,可以明显看出水体与污染物的混合迹象。此外,在市政工业废弃物、城市径流以及精炼厂和航行都会出现油的泄漏事故,在影像上水体与油膜层的主要反射差别发生在0.3~0.45 微米的波谱之间,所以能够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有效监测控制溢油,防止水体的过度污染。通过对水体变化的遥感监测、水中悬浮物质的辐射测定以及水样的实验室分析三者结合可以对再生水的水质提供了安全保障。 4. 回收环节 循环经济中再生资源产生环节主要是要大力回收和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建立垃圾分类收集与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对于再利用回收各种废旧资源,其中垃圾场的选址分类是一个基本的环节。城市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很大:首先它占据了大量有价值的土地,其次污染城市周边的各种水体与土壤,再次垃圾堆会发出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影响城市环境的卫生,导致疾病的传播。因此,对城市垃圾的定位选址是否合理对整个城市的环境卫生水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遥感影像的高时高效性、数据覆盖面大的特点够满足随着城市垃圾迅速增加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垃圾堆放和填埋的分布点位置的调查。一方面,通过航空遥感像片的判读解译,能够判断垃圾堆与填埋场的位置,主要是根据像片上的影像特征——形状、大小、色调、纹形、布局和位置去识别目标和解译某种现象。固体废弃物堆在像片上有逼真、清楚的影像。另一方面,遥感影像能够帮助垃圾场选址,垃圾场位置应该选在人口密集度低,土地利用价值低,地下水利用可能性低,交通较方便的地区,为长远考虑,应建设超大型卫生填埋场。它可集中解决土地使用效率问题,同时提高投资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解决沼气产气量问题。 4.3 循环经济遥感监测信息系统 通过以上遥感技术对循环经济重要环节监测的叙述,可以充分表明运用遥感技术可以更有效的管理与合理利用资源。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管理这些监测数据,将遥感监测后的空间数据与循环经济各项指标的属性数据有机的联合起来,可以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循环经济遥感监测信息系统,这样能够更易于使用数字化空间数据,为有关部门的管理、分析以及监督工作提供了友好的服务平台。 1.建立天基遥感信息采集与监测系统 利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全方位,可见光、雷达以及高光谱等手段,快速准确有效进行城市和区域的环境监测,包括水资源遥感监测(如水浊度、悬浮物浓度、磷、高锰酸盐等)、外围污染源监测,城市热污染监测,城市建筑热消耗监测,以及生态环境监测等。 2.采取有线和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系统 通过多功能传感器,既可对水质污染、噪声污染、大气环境等进行动态监测,也可以对居民区电耗、水耗、能耗进行监测,有线、无线传感器采用三级网络拓扑结构,包括网络节点、基站和主控点,在新一代网络高宽带数据共享和空间信息平台集成下,能有效的实现生态环境的实时定位监测。 5 结论 初步论述了能源遥感,生态遥感和循环经济遥感,可以清楚的看到,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和发展遥感应用的新方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遥感应用能够在国家经济转型和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遥感应用研究的方向,不能脱离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流,不能脱离现实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要扎扎实实的为国家,为企业,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遥感应用的路就会越走越宽广,贡献就会越来越辉煌。 参考文献 Gong P, et al. 1994. Forest canopy closure from classification and spectral unmixing :a multisensor evaluation of application to open canopy . IEEE Trans on Geosciences and Remote Sensing , ,32(5) :1067~1080.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钱学森. 2001. 创建系统科学.山西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 于景元,周晓纪. 2004. 综合集成方法与总体设计 .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1). 马世骏,王如松. 1984..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 生态学报, 4(1):1-9. 陈述彭. 1998. 地球系统科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8. 天津中新生态城循环经济规划. 蒲瑞良,宫鹏, Miller J R. 1993 . 应用图像数据估计横跨美国俄勒冈州针叶林叶面积指数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7 :41-48. 宫鹏.1999. 遥感生态测量学进展.自然资源学报, 4(4):313-318. 宫鹏,史培军,蒲瑞良,等.1996. 对地观测技术与地球系统科学 . 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良培,郑兰芬,童庆禧.1997. 利用高光谱对生物变量进行估计 .遥感学报, (1):111~114.
2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必须高度重视过度使用农膜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地力下降问题
热度 4 蒋高明 2012-10-10 21:36
必须高度重视过度使用农膜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地力下降问题
蒋高明 秋收时节,在山东一带农村看到大量的农膜堆积在田间地头。 农膜污染已形成当今农业生态系统的一大环境公害,在某种程度上,过量使用农膜造成的危害超过了化肥、除草剂、农药和转基因。 一是农膜降解问题至今没有解决,我国每年使用50万吨农膜,40%残存在耕作层中。即使那些被农民拣出来的农膜,在田间地头也无法降解,只有借助火。 二是焚烧农膜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低于800度焚烧农膜,会释放二恶英等严重的致癌物质,二恶英寿命非常长,可达150年,相对于7代人的时间段。现在的农膜生产方式一方面为人类提供廉 价食物,一方面增加了环境污染物质,环境代价是很大的。 三是造成地力下降。那些残留在地里的农膜或通过饲料喂饲动物,再通过粪便进入到耕地中的农膜无法降解,增加了土壤的不透气性,加上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我国耕地面临严重的地力下 降。 四是引起病害蔓延。农膜在早期可起到增加低温、保湿和控草的作用,但在作物生长盛期尤其炎热的夏季,农膜下形成植物的胁迫环境,温度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可达70度,这样的环境是植物 的典型胁迫环境,易造成病害蔓延。 五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大量废弃农膜堆积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和街道,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中国乡村无美可言。 图1 山东丘陵地区的农膜从平原到山岗 图2 农田上覆盖的大量农膜 图3 田间地头上的农膜垃圾 图4 山东一带农民种植大蒜普遍覆盖农膜 图5 地头农膜残余物 图6 研究生做盆栽实验时于根系中发现的农膜(实验土壤经40目过筛,农膜依然存在) 图7 花生秧上的农膜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0079 次阅读|7 个评论
电动车环保是一个误区
热度 7 zhpd55 2012-10-8 17:57
电动车环保是一个误区
面对汽车尾气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开发和使用电动车辆似乎成为改变这种污染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是最近 挪威科学家的研究结果 显示,电动汽车的污染问题同样不可小视,有可能会使貌似绿色环保的电动车辆变成污染更加严重的交通工具。引起这种质疑的导火索是来自挪威科技大学的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结果。电动车辆的污染问题可能是一个新瓶装陈酒、换汤不换药式的老一套,以新污染代替老污染.在绿色革命过程中,电动汽车最终将成为一个更加严重的污染物来源。《工业生态学杂志》(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网站 2012 年 10 月 4 日 发表了挪威科技大学(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 Comparative Environmental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Conventional and Electric Vehicles 。 来自挪威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电动车展示的潜劣势就在于大大增加对于人类的毒性、对于淡水生态毒性、淡水水体富营养化以及主要来自于车辆供应链的金属损耗的影响。” 关于“供应链”部分的阐述关键是他们研究关注的焦点。电动车辆已经被提升为车辆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 但是很快将电动车( EV )作为环境保护型车辆的选择应该从长计议,仔细审查 , 甚至需要加强监督 , 在车辆生产、使用以及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究竟会发生些什么,都需要统筹兼顾、全盘考虑是否真正可以实现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轻型车辆的能耗量约占全球能耗量的 10% ,同样温室气体 (GHG) 的排放量也大约在 10% 左右,政策决策者们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问题,已经准备采取相关措施。在挪威的研究中 , 研究人员从车辆的生产、使用以及报废全过程考虑,研究了传统车辆和电动车辆对环境的影响。他们得出结论认为 , 虽然电动车是一项具有重大潜在环境效益的重要技术突破,但是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生产、使用、报废各个环节,大量难以治理的环境污染弊端无处不在。他们的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 , 推广电动车的地区,电力的生产主要是依靠褐煤等煤炭甚至是重油的燃烧,这样的能源供应链不仅不会有利于环境保护,反而是适得其反,会加剧环境污染和 GHG 的排放。所以挪威的研究人员在文章中警告说:车辆尾气排放的消除是以电动车辆的电力生产链增加排放量为代价的,必然会对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带来风险。挪威研究者密切关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他们的研究得到挪威研究委员会的电动车项目( E-Car Project )资助。 在2012 年早些时候,挪威的研究人员曾经对于我国车辆类型也有过多项研究报道,得出的结论是电动车作为一个整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其对于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比传统车辆更为严重。挪威研究人员在研究了我国 34 个城市的污染程度之后 , 他们发现由发电厂所产生的电力来驱动电动车,与燃油动力车相比较,微粒的排放会更多。他们分析了五种车型即汽油车辆、柴油车辆、柴油公交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汽车。 不同的车辆生产的标准化影响不同。挪威研究人员对于每一种影响的最大化结果进行了分类比较,比较内容包括全球变暖 (GWP) 、陆地酸化 (TAP) 、微粒形成 (PMFP) 、光化学氧化形成 (POFP) 、对人的毒性 (HTP) 、淡水生态毒性 (FETP) 、陆地生态毒性 (TETP) 、淡水水体富营养化 (FEP) 、矿产资源枯竭 (MDP) 、化石资源枯竭 (FDP) 、内燃机车 (ICEV) 、电动车辆 (EV) 、磷酸铁锂 (LiFePO 4 ) 、锂镍钴锰 (LiNCM) 、煤碳 (C) 、天然气 (NG), 欧洲电力混合 (Euro) 等,具体影响力见图示。 更多信息请浏览原文: http://doc.sciencenet.cn/DocInfo.aspx?id=14108 更多的评议与争论请浏览: http://phys.org/news/2012-10-green-toxic-norwegians-electric-vehicle.html#nwlt
个人分类: 新观察|5896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研究称不健康生活 致男性生殖器50年间缩短10%
热度 1 crossludo 2012-9-25 17:03
研究称不健康生活 致男性生殖器50年间缩短10%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缩短寿命,也缩短男性生殖器的尺寸。据德国《图片报》24日报道,意大利一家研究机构对全球男性的生殖器进行的跟踪调查显示,在过去50年里,男性生殖器的尺寸缩短了10%。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暴食和垃圾食品引起的肥胖、压力过大、抽烟喝酒、环境污染等都会扰乱荷尔蒙平衡,进而影响生殖器健康。   很多欧美专家认同这项研究结果。不过,美国争议主持人拉什·林堡却坚称, 这全是“女权主义”害的 。50年前,刚好是女权主义抬头的时候。   有趣的是,也许是担心全球男性的“围剿”,意大利这家研究机构要求媒体暂时不要揭露其“庐山真面目”。
个人分类: 现实社会|114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地下捐精市场火爆 受捐者称想找与老公长相像者
xuxiaxx 2012-9-17 09:36
南都讯 记者文婷 贺达源 见习记者王烨实习生万家 电视剧《黑冰》中,女毒枭刘眉为了躲避死刑,由被关押的男性同伙将精液装入注射器,再递给一墙之隔的刘眉,然后注入下体从而怀孕,使得其死刑被改无期。因精子库一精难求,如今这种直接“注射”的捐精方式在黑市中悄然兴起。南都记者近日采访了这些“自助式”捐精者,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不孕的家庭获得孩子,在获得一笔不菲的“捐精费”之后自动消失,若非特殊情况,他们与受助家庭将永不见面。   深圳第二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主任蔡学泳认为,无法确定捐精一方是否携带缺陷基因的情况下注入精子,出生的孩子会有畸形风险。   一精难求催熟地下市场   深圳第二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主任蔡学泳介绍,因为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等多种因素,我国不孕家庭的数量“相当之多”,初婚夫妇不孕症发生率在15%左右,人群中无精子症的发生率是1%。   广东省精子库主任唐立新说,合格的精子需要经过重重检验,照目前的水平看,仅有30%可以成功进驻精子库,其余均得销毁。每年广东有600多对夫妇登记“借精”求子,因为一精难求,他们往往要等一年以上。如果是紧缺血型,等待的时间更长。   “目前排队(等精子)是普遍现象,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妇女生孩子是不能等的。”唐立新说。   即使等到了精子库里的精子,也不代表一劳永逸。蔡学泳介绍,人工授精一次成功的比例大约只有15%,通常要进行三次左右才会成功,深圳进行一次费用是2200元。而民间捐精,卖家往往会以合约的方式承诺,一直“配合”到买方怀孕为止。若买方无法受孕,则只收取一半的定金。    “希望找一个和老公长得像的捐精者”   在捐精Q Q群里,捐精者在签名栏上标注上所在地区和血型。“捐精者的血型最好能跟孩子父亲血型一致。若孩子将来遭遇意外需要亲属输血时,对不上就麻烦了。”一位捐精者解释。写地区则是为了交易碰面方便。有人还会在资料上注明自己的学历和身高、体重等,供买方参考。   30岁的刘敏担心等待精子库的精子会错过最佳生育年龄,她和丈夫已经面试了几名捐精者,从深圳跑到广州,“我希望找一个和我老公长得像的,这样孩子以后不会被指指点点”。   32岁的杨侃3年来已经通过自助方式帮5对夫妻成功受孕。7年前,他也曾到广东精子库捐献精子,所以至今有多少跟他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杨侃自己也说不清楚。“那些家庭(指通过自助式捐精获得孩子的家庭)的联系方式,我都保留着,等那些孩子长大了,我会告诉他们这件事,让他们提防风险(指近亲结婚)”。   “如果这对夫妻没受过良好教育,或者有家庭暴力倾向,我是不会同意的,从血缘上讲,这也是我的孩子。”28岁的捐精者JA CK Y说。   专家:自助捐精可能带来巨大隐患   自助捐精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性接触,二是将精液注入女方下体流进子宫,后一种方式更普遍。深圳第二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主任蔡学泳认为自助捐精可能带来巨大隐患。首先,注射器和量杯如果细菌超标将会导致宫腔感染。其次,在人工受精中,为了保证孕育出色的后代,往往有一个洗精的流程,确保杀灭传染病原,并且保证与卵子结合的都是活力最好的精子,但这一点民间捐精根本做不到。最可怕的一点是,因为没有监控,这种捐精方式往往没有节制,如果这些同父异母的孩子真的结了婚,他们的后代会有很严重的基因缺陷。 来源: http://health.sohu.com/20120917/n353297428.shtml
1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putin24 2012-9-11 16:32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年)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2—2020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本规划所指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节能汽车是指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系统,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优于下一阶段目标值的汽车。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近年来,汽车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也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的财税政策等措施,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整车优化设计以及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推广,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明显降低;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基本成熟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但总体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产品成本高,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受到制约;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燃料经济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节能型小排量汽车市场占有率偏低。   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汽车节能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10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已居世界首位,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持续增长,必须抓住机遇、抓紧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转变。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立足国情,依托产业基础,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要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增强汽车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转型与技术进步相结合。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汽车动力系统电动化转型。坚持统筹兼顾,在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促进汽车产业技术升级。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强创新发展,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层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在产业培育期,积极发挥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聚集科技和产业资源,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生产,引导市场消费。进入产业成熟期后,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和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坚持培育产业与加强配套相结合。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并带动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加快发展。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促进充电设施与智能电网、新能源产业协调发展,做好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电池回收利用,形成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    三、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   (一)技术路线。   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二)主要目标。   1.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2.燃料经济性显著改善。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   4.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相适应,满足重点区域内或城际间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   5.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建立起有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相关管理制度,构建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完善扶持政策,形成比较完备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心环节,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渠道加大支持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   1.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开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轻量化设计,加快研制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及其生产、控制与检测等装备,开发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与电池组合系统,推进动力电池及相关零配件、组合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在动力电池重大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超前部署,重点开展高比能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以及新结构、新工艺等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等电动化附件的研发。开展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及其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研究。把握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向,对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加大研究力度。   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纯电驱动模式下综合工况续驶里程分别不低于150公里和50公里;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时以下,循环使用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元/千瓦以下。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   2.加大节能汽车技术研发力度。以大幅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水平为目标,积极推进汽车节能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开展混合动力技术研究,开发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和机电耦合装置,支持开展柴油机高压共轨、汽油机缸内直喷、均质燃烧以及涡轮增压等高效内燃机技术和先进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支持研制六档及以上机械变速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商用车自动控制机械变速器;突破低阻零部件、轻量化材料与激光拼焊成型技术,大幅提高小排量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开展高效控制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技术研究。   3.加快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引导企业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鼓励建立跨行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联盟,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开展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立相关行业共享的测试平台、产品开发数据库和专利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建设若干国家级整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构建全产业链的专利体系,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二)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我国已建设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既要利用好现有产业基础,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规划引导,以提高发展效率。   1.统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产业政策要求,合理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现有汽车企业实施改扩建时要统筹考虑建设新能源汽车产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低水平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2.重点建设动力电池产业聚集区域。积极推进动力电池规模化生产,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力争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百亿瓦时、具有关键材料研发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并在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领域分别形成2—3家骨干生产企业。   3.增强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鼓励有关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加大投入力度,发展一批符合产业链聚集要求、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在驱动电机、高效变速器等领域分别培育2—3家骨干企业,支持发展整车企业参股、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汽车电子企业。   (三)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   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推广试点示范,加快培育市场,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节能汽车已具备产业化基础,需要综合采用标准约束、财税支持等措施加以推广普及。   1.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在大中型城市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范围,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重点在国家确定的试点城市集中开展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验证及生产使用、售后服务、电池回收利用的综合评价。探索具有商业可行性的市场推广模式,协调发展充电设施,形成试点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探索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租赁、充换电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形成一批优质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继续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示范,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带动氢的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   2.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建立完善的汽车节能管理制度,促进混合动力等各类先进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出台以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分阶段目标值为基础的汽车燃料消耗量管理办法,2012年开始逐步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国产、进口汽车实施燃料消耗量管理,切实开展相关测试和评价考核工作,并提出2016至2020年汽车产品节能技术指标和年度要求。实施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标示制度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公示制度。   3.因地制宜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是减少车用燃油消耗的必要补充。积极开展车用替代燃料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天然气(包括液化天然气)、生物燃料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探索其他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应用途径,促进车用能源多元化发展。   (四)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完善的充电设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要科学规划,加强技术开发,探索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1.制定总体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支持各类适用技术发展,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在产业发展初期,重点在试点城市建设充电设施。试点城市应按集约化利用土地、标准化施工建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原则,将充电设施纳入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城市建设相关行业规划,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选址分布,适度超前建设,积极试行个人和公共停车位分散慢充等充电技术模式。通过总结试点经验,确定符合区域实际和新能源汽车特点的充电设施发展方向。   2.开展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制定充电设施设计、建设、运行管理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开发充电设施接网、监控、计量、计费设备和技术,开展车网融合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储能单元与电网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的机制。   3.探索商业运营模式。试点城市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根据当地电力供应和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公共快速充换电等设施。鼓励成立独立运营的充换电企业,建立分时段充电定价机制,逐步实现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场化、社会化。   (五)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   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引导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严格设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准入条件,明确动力电池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再生利用及最终处置等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加强监管,督促相关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规定,严防重金属污染。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制度和汽车产品公告制度,严格执行准入条件、认证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根据应用示范和规模化发展需要,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加注技术和设施的相关标准。制定并实施分阶段的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和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目标值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13年前,基本建立与产业发展和能源规划相适应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   (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对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给予适当支持,引导企业在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加大投入力度,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给予补贴,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汽车;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逐步扩大公共机构采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规模;研究基于汽车燃料消耗水平的奖惩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安排一定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建立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体系等。   研究完善汽车税收政策体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经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资格的,可以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及相关咨询、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可按规定享受营业税免税政策。   (三)强化金融服务支撑。   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政策,促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支持创新的原则,支持地方设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基金,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申请中央财政参股,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四)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建立新能源汽车金融信贷、保险、租赁、物流、二手车交易以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平台。研究实行新能源汽车停车费减免、充电费优惠等扶持政策。有关地方实施限号行驶、牌照额度拍卖、购车配额指标等措施时,应对新能源汽车区别对待。   (五)加强人才队伍保障。   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思想,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国家有关专项工程为依托,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领军人才。加强电化学、新材料、汽车电子、车辆工程、机电一体化等相关学科建设,培养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知识产权和技术应用等人才。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要求推进人才引进工作,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加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六)积极发挥国际合作的作用。   支持汽车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进行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发和向国外提交专利申请。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完善出口信贷、保险等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支持企业通过在境外注册商标、境外收购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充分发挥各种多双边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强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方面国际交流与协调,合作探索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新型商业化模式。    六、规划实施   成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参加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完成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有关地区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送有关部门。
3886 次阅读|0 个评论
需密切关注转基因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但切勿危言耸听
热度 11 lifei 2012-9-10 10:23
对于转基因我曾经写过一些科普文章,但发生的两件事情直接导致我不再发表文章。一是遭到某些看起来挺有地位的人近乎人身攻击式侮辱式的谩骂;二是某机构竟然曲解我的一个研究报告,用我的报告结论来攻击别人。再者,我感觉科学网的编辑对转基因的态度是比较明显的,反对转基因的声音在不断被放大,而为转基因正言的声音几乎听不清楚。 转基因对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的影响是应该被密切关注的。但这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方向而已,不必要过于放大,更不必要危言耸听。 其实不难理解,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可能导致生态失 衡和生态安全问题。 道路交通事故是针对个人的。但汽车释放的尾气导致环境污染甚至气候变暖显然是针对群体的,具有明显的生态安全问题。 两次核泄漏事件,导致的更可能是全球环境的恶化问题。会不会有下一次更为严重的核泄漏,日本人会不再次把核废料倒入大海,大海会不会突变出怪物,威胁人类安全? 造大坝会不会引发水流生态安全问题?最后导致全球水资源恶化,导致最后人类没有水喝了? 飞机在万米高空释放的废气会不会破坏环境?每天有那么多飞机飞来飞去,要在天空中释放多少汽油燃烧后的 废气。这些 废气会不会最终改变天空的气体组分,导致植物不能生长,动物不能呼吸?为什么在没有相关数据的情况下,飞机就频繁上天了? 各国频繁向太空发射飞船和卫星会不会引发星际运行的混乱,改变行星的轨道,最后撞向地球? 难道行星和恒星在太空中的运行不也是一种平衡吗?人类不停地发射卫星,难道不会破坏这种平衡吗? 为什么不担心核泄漏?为什么不担心飞机和汽车的尾气污染?为什么不担心卫星惹祸? 在有些时候,我总觉得反对转基因的人是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解决转基因的问题不是去骂农业科学家。世界人口70亿,反对转基因的人知道有多少人饿肚子吗?我反对在未知情况下的在儿童身上的“黄金大米实验”。但是当一个人因为维生素A缺乏导致快要失明时,选择吃几十天黄金大米未尝不是正确的选择。 我发现反对转基因的人都是很有体面的人,这些人应该去了解一下中国农业的具体实情,切实地帮助国家降低人口压力。生态平衡控制害虫,都是一些扯淡的事情。专业的知识告诉我们,面对粮食安全:要么农药,要么降低人口基数!在病虫害大暴发的情况下,目前没有找到第三个出路可供选择。 回到学术问题,担心转基因会破坏生态平衡?在我看来,是应该关注,但不需要危言耸听。赵斌博士用“自然界已经存在的化合物与人工合成的外来化合物进行比较”。这提醒了我,转基因中的这个基因,不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这个基因早就存在于自然界中,而且广泛地分布于我们的生活中。比如Bt基因的杀虫蛋白,最早是在面粉中发现的。这个基因源自于Bt细菌,这个细菌广泛于分布于自然界,并且一直被用作生物农药来防治害虫。如果担心基因漂移,这个基因也同样有一定的概率从Bt细菌中漂移到其他生物中。 所以,我们来想象一下这个Bt蛋白。 在自然环境下,这个蛋白广泛存在,会出现在我们日常取食的面粉中,会出现在我们桌面上,当然你看不见它,这个蛋白有可能在你吃过的饺子中出现过,这个概率相当高,因为它是1911年在德国一个面粉厂里发现的。 同样是这个Bt蛋白,也大量地出现在农田和蔬菜地里,因为Bt细菌是一种生物农药,大量地被生产出来,喷散在田间,用来杀虫,菜市场里的青菜,可能就有高浓度的Bt细菌。如果你买到这样的青菜,你一定是幸运的,因为这属于无公害的有机栽培蔬菜,没有用化学农药。 到这里,没有问题,所有人都不担心! 于是,农业科学家把这个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也被大量用来杀虫的Bt蛋白放在水稻中,而且只让它出现在水稻叶片上,稻米中没有。害虫吃了叶片,它只吃叶片和茎干,害虫死了,于是有人害怕了。说人吃了会如何如何?其实,你已经吃过很多了,只是你不知道。这个基因,一个自然界真实存在的基因,会引发世界灾难吗?如果会,它早应该让世界混乱了。因为这个细菌已经被人类使用了上百年时间,大量地培养,大量地喷洒在田间。这个基因帮助人类上百年,用来控制害虫,是害虫的天敌,如今却被某些人当成恶魔。 我给植保的学生上课,就要讲这个Bt细菌,又称“苏云金杆菌”的前世今生,1911年发现于面粉厂,之后一直被用作生物农药,这个细菌这个蛋白已经出现在人类生活中有上百年历史,是害虫的天敌,人类的朋友。没有过多讲究的祖辈,或许就吃着含有这个蛋白的面粉,一代一代地生存下来。 还是那个老问题,为什么不害怕化学家从无到有地合成一个新的化合物,不担心飞上天的卫星,不担心汽车尾气导致群体的癌症比例升高?却去害怕一个帮我们上百年历史的蛋白,这个蛋白叫“杀虫晶体蛋白”,是人类给它起的名字。
个人分类: 科普小文|2309 次阅读|12 个评论
环境污染能够成为离开中国的原因吗?
热度 1 afeicas 2012-8-29 08:46
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是我多少了解的两个领域。 这两个领域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但这不应该是离开中国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要离开呢? 是对这片土地的不信任或者说在这片土地上看不到希望? 不知道 要是能统计出什么样的人在离开就好了。 有的时候想到“三公”,要是能统计出“三公”中什么样的人花了多少钱就好了。 什么样的人是为中国积极创造财富的中流砥柱,要是能统计出这些人的现状就好了。 在北京,什么样的人的权利与房产情况要是能统计出来就好了。
个人分类: 杂谈|298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野生的鱼你喜欢吃吗?——千岛湖野生鱼汞超标
热度 1 flly 2012-8-21 10:41
大家都不信任家养的食品,觉得可能有污染。野生的价格越来越高,可是野生的也不一定安全。你看这个报道。 【千岛湖的野生鱼汞含量超标】千岛湖的鱼是浙江人的最爱,也是各地餐馆吸引食客的招牌。研究发现,因环境污染和汞的水库集聚效应,多个鱼种的总汞含量持续增加,已超出国家标准(0.3 毫克/千克干重)和世卫的建议标准。超标最严重的鱼种是鲈鱼和鲶鱼,分别超6倍和4倍。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1713402 Arch Environ Contam Toxicol. 2012 Feb;62(2):323-32. Epub 2011 Jun 29. Freshwater fish-consumption relations with total hair mercury and selenium among women in eastern China. Fang T , Aronson KJ , Campbell LM . Sourc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Queen's University, Kingston, ON, K7L 3N6, Canada. Abstract Wild fish from Qiandao Hu, a reservoir in the Zhejiang Province in eastern China, have increased mercury (Hg) concentrations exceeding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HO) recommended guidelines.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freshwater biota in the local cuisine, dietary exposure to increased neurotoxic Hg is a concern in this region. An environmental hair-marker study was undertaken coincident with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 study with 50 women age 17-46 years living in a Qiandao Hu fishing village. Diet, occupation, and other possible sources of Hg were recorded by way of questionnaires. Total mercury (THg) and selenium (Se)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in human hair samples and in important market fish species. Fish THg and Se concentrations were increased, with some fish concentrations 200 ng/g THg and 500 ng/g Se (wet weight ). However, the average hair THg was low at 0.76 ± 0.51 μg/g dry weight, lower than the WHO's no observable-adverse effect level (50 μg/g), whereas the average hair Se was 1.0 μg/g. Hair THg concentration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average mass of fish consumed weekly, indicating that fish consumption is the main contributor to hair THg in this geographic area. The age-related hair THg trend was not linear but instead demonstrated a rapid increase in THg before age 25 years, followed by consistent concentrations in all ages after age 25 years.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p 0.001) between molar Se and Hg in the hair samples, suggesting a possible antagonistic relation.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examin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dietary Hg exposure and hair THg in an eastern China community where freshwater fish, as opposed to marine fish, dominates the cuisine. 我觉得,食品还是应该优先选择家养,生长期短的。这样即使有一些有害物质的积累,含量也是比较低的。不要盲目相信野生的好。现在的污染物是无处不在的。
383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美环境学家:遇厄尔尼诺烧芭活动每年多夺1.5万人命
热度 1 杨学祥 2012-8-14 14:01
美环境学家:遇厄尔尼诺烧芭活动每年多夺1.5万人命 2012年08月14日 10:01 来源:国际在线 字号:T|T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转发 国际在线消息:据《联合早报》报道,美国环境学家估计,如果碰上厄尔尼诺现象,东南亚的烧芭活动每年会多夺走15000条人命。他们的死因与空气严重污染和较高的臭氧含量有关。  东南亚农夫每年都会通过火烧的方式以清除农田和森林,俗称烧芭。在厄尔尼诺现象肆虐期间,这类风险最大,林火造成东南亚地区有200天的空气污染严重超标。 据研究报告分析,这些微尘粒子直径只有2.5微米,会吸入鼻子和喉咙,囤积在肺部里,危害人体健康。 如果按东南亚的5亿4000万人口推断,在厄尔尼诺肆虐期间,空气污染导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每年平均增加1万多人。此外,高臭氧量估计每年也会夺走4100条人命。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2_08/14/16789806_0.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285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晒一晒”大棚蔬菜的施肥打药清单 菜农凭感觉施肥
热度 4 蒋高明 2012-6-19 23:31
2012年06月12日09:48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手机看新闻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颜谢村菜农王在虎的蔬菜大棚里有一个纸箱,箱子里放着各种各样的农药包装物,《经济参考报》记者仔细数了数,共有14种农药,包括杀虫类农药8种、杀菌类4种、杀螨类2种。   王在虎说,设施蔬菜周年生产为病虫害越冬和繁殖提供了适宜场所,导致病虫害发生多、蔓延快、危害重,这些年白粉虱、蚜虫、红蜘蛛、蓟马、潜叶蝇、根结线虫等虫害以及枯萎病、炭疽病、叶霉病、灰霉病、霜霉病、疤斑病、晚疫病等病害越来越多,危害逐渐加重,迫使菜农用药次数增加,药量加大。   一亩大棚菜地每年要“接纳”多少肥料、农药,又有多少会进入土壤或水体形成污染?《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山东、江苏、北京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不少菜农仍然讲究“蔬菜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过量使用比较普遍,同时科学施肥普及不足,多数菜农信奉“肥大水勤,不用问人”。尽管大多数肥料包装上都有使用说明,但不少菜农还是凭“感觉”施肥。   山东寿光市古城街道办前王村菜农王宗先告诉记者,大棚蔬菜的肥料使用主要包括底肥、追肥两大类,底肥既有鸡粪、猪粪等有机肥,也有氮、磷、钾等化肥,追肥分随水冲施和叶面喷施两种。   综合记者的随机调查,一亩设施菜地每年的用肥情况大致为:底肥:猪粪、鸡粪等有机肥5000公斤,化肥400公斤,微量元素10公斤。追肥:化肥400公斤,叶面肥50公斤。   山东省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一个课题组自1994年就开始在寿光市调研化肥使用情况。课题组最近一次调查时,氮磷钾三种肥料的使用量分别为286公斤/亩、220公斤/亩、298.4公斤/亩。   山东省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江丽华说,目前的施肥量是蔬菜生长所需量的4至10倍。与过度施肥相对应的是,肥料利用率仍然比较低。氮肥的表观利用率在7.51%至36.73%之间,磷肥的表观利用率在4.88%至18.78%之间,钾肥的表观利用率在10.65%至51.44%之间。多余的肥料都将进入土壤或水体形成污染。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菜农认为,他们都清楚化肥用多了对土壤有污染,对粮食水果蔬菜品质有影响,但是不用化肥产量又上不去。寿光市一名菜农说:“化肥就像鸦片,用了不好,不用又不行,我们是又爱又恨。”   寿光市文家街道办韩家村菜农韩贵方告诉记者,近年来病虫害越来越多,很多都是以前没有见过的,老百姓很难分辨,只能多用药,大家都觉得“有病没病,打了再说”。   在调研中发现,施用农药贯穿设施蔬菜栽培的全过程,从种子到果实,每一步都伴随着农药的施用。种子要农药拌种;休棚期直接对土壤用药,以解决土壤消毒、连作障碍、灭杀土传病虫害;从定值到最后拔秧一直要防治各种病虫害。为了提高坐果率、膨大催熟果实或果实塑形,还要使用大量植物激素。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前所长刘兆辉介绍,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农药制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局限,真正作用于作物上的仅占施用量的10%至30%,其余20%至30%进入大气和水体,50%至60%残留于土壤中,造成污染。   过多用肥对土壤、地下水造成了严重污染。江丽华说,据监测,1994年寿光市20米左右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约为40毫克/升,到2000年时达到了120毫克/升,而到2010年,30米埋深的地下水就达到了207毫克/升,超过国家标准5倍。   大棚菜地与露天菜地相比,土壤硝酸盐含量要高出数倍。露天菜地土壤平均硝酸盐含量约为40毫克/公斤,而大棚菜地土壤平均硝酸盐含量超过200毫克/公斤。   据专家介绍,磷肥、复合肥等化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有机肥中锌、铜等重金属含量较高,过量施肥会造成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积累。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对北京、天津、山东、河北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测量结果显示,天津、河北和山东大棚菜地均处于土壤重金属轻污染状况,北京大棚菜地土壤属于重金属污染警戒级。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建议,在蔬菜生产上,应当适当控制大棚蔬菜规模,把大棚蔬菜作为正常蔬菜生产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取代正常蔬菜生产。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241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食品辐照灭菌好处不少
热度 1 fumigation 2012-6-19 16:10
各种产品在收获、加工和贮运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和虫害、加之气候及产品加工贮藏方法上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大量的损耗。因此,如何使食品不受病原微生物及昆虫的破坏,减少损失,保护人类的健康,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长期以来,人们采取干燥、加热、冷藏以及化学防腐等传统的方法来保存食品,曾经收到明显的效果。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污染及破坏生态平衡等问题,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重视。 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灭菌保鲜技术,以辐射加工技术为基础,运用X射线、γ射线或高速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达到杀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延长货架期的目的。在辐照处理的过程中,食品本身的温度变化不大,而且外形也不会因辐射加工而发生变化,灭菌的效果比加热和冷冻的还要好,因而人们称之为一种冷加工技术。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的辐射食品卫生安全联合专家委员会上世纪80年代初认定,在10kGy(1兆拉德)剂量以内辐射任何食品,大量卫生安全实验证明,辐射后的食品安全可供食用,不会引起营养和微生物方面的问题。辐照杀菌的最大优点是能彻底消灭微生物,防止病虫危害。射线穿透力强,可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进行消毒。此外,辐照杀菌还能延长食品和农产品的保存时间,如辐照后的粮食3年内不会生虫、霉变;土豆和洋葱经过辐照后能延长保存期6到12个月;肉禽类食品经辐照处理,可全部消灭霉菌、大肠杆菌等病菌。事实上,我国辐照食品的数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迅速增加,目前辐照技术大多应用在脱水蔬菜、香辛料、宠物食品、花粉、熟畜禽肉、速溶茶等食品中。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经过辐照处理的食品已过1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用放射性元素的辐射作用进行杀菌消毒的 ldquo;辐照食品rdquo;,我国多部法规要求在外包装上必须明示。但调查发现,有些企业所使用的部分调味料包都涉嫌经过辐照处理,但未在包装上作任何标注。让人震惊的是,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企业甚至将一些即将过期食品或细菌超标的产品送去辐照灭菌,然后继续上架销售。 可以应用辐照技术的产品有:药品、食品、珠宝、化妆品、玩具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辐照食品,品种包括脱水食品(洋葱粉、八角粉、虾粉、青葱、辣椒粉、蒜粉、虾仁等);保健品(减肥茶、洋参、花粉、灵芝制品、袋泡茶、口服美容保健食品);冻品(冻鱿鱼、冻虾仁、冻蟹肉、冻蛙腿等);延长货架期的食品 (月饼、袋装肉制品、果脯等)和病人食用的无菌食品。
个人分类: 检验检疫|3072 次阅读|2 个评论
土地修复,刻不容缓
热度 5 陈龙珠 2012-6-19 08:56
吃啊喝啊,人的嗅觉迟钝了,肠胃溃疡了,肝肺变质了,骨质酥松了。 厂啊矿啊,河水泛黑了,天空灰蒙了,雨水成泥浆了,土壤也中毒了。 国人立志成为国际一流,先得健康体面地活下去才是。这环保,大家再不重视;这被污染的土地,再不动手修复,行吗? 土壤修复 万亿市场 ,欢呼还是悲切?但愿今后不再有这样增GDP的产值!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2669 次阅读|4 个评论
地理水文学的凉意与水问题的热议—黄万里之水文学仅为工程水文学
热度 2 hillside 2012-6-10 17:33
随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的话题起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水问题已渐渐升温。然而,作为水问题重要理论基础的地理水文学却显得过于安静。以书籍而言,以《地理水文学》为名的中文书籍尚未见到一本。我想,在中文本没有以前,是否可以先翻译一本英文著作呢?这样可以使社会与学子能够区分“地理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之不同功用。目前的社会不少人以为水文学只是为水利工程服务的前站式、附庸式学科。令人感佩的水利专家黄万里先生的水文学出身使社会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水文学的价值,但只是在水文学的工程应用价值上给公众留下了印象。 然而,水文学可区分为工程水文学与地理水文学两大分支。比如,河海大学的赵人俊、刘光文等先生就是著名的工程水文学专家。被誉为“中国冰川之父”的著名地理学家施雅凤院士之胞兄施成熙先生(曾任河海大学前身华东水利学院教授、南京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集工程水文学与地理水文学研究于一身。 经过多年的发展,工程水文学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学科,在水利工程建设与水资源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工程水文学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中山大学沈灿燊教授等发表于1989年的《中国水文科学研究的现状、发展与前瞻》指出:“工程水文学给社会经济建设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另一方面由于热衷于水利工程的技术研究,却忽视了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变化和运动规律的探索,把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凌驾于水文科学之上,使不少水利工程兴建后造成生态环境方面的严重影响。” 与工程水文学比起来,地理水文学可称是一门年轻的边缘学科,它的应用空间非常广阔。当今的地球系统科学、水资源水环境,乃至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地理水文学的理论与新知。然而,相比气候、土壤、生态等领域,地理水文学领域学者们自身的工作似乎显得有些单薄,水文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与理论体系仍未成型,水文学仍未走出工程水文学一家独大的局面。以中科院院士而论,在地表水文学领域似乎仅有刘昌明先生等个别人士,工程院院士中的王浩、张建云等基本属于工程水文学领域,这与我国水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是不成比例的。 至于水文地质学,它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沿着地球科学的道路在地下前行。地表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的结合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方向,比如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似乎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前苏联 И .B.萨莫依洛夫教授在1959年中国《地理学报》上发表《关于中国陆地水文学中的地理、地球物理和工程方向的结合问题》就曾探讨过地理水文学(当时称作水文地理学)问题。这篇对环境问题先知先觉的论文有一段有耐人寻味的表述:“由于河流具有某种生物自洁的能力,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向河里排弃废水是准许的。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不能允许的,因为这样会使天然水变为有毒的水,有害于人的身体,导致鱼类的死亡。大家都知道,在很多国家里由于这种对天然水不负责任的态度,某些河流变成了“毒河”。在中国是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因此,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必填预先在将要进行新工业企业建设的河流的河水进行物理化学研究。”此文中的很多国家可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中国直到1974年才勉强承认社会主义国家也会产生环境问题。 在目前的高校地理院系中,黄锡荃先生1985年主编的《水文学》试图以地理水文学为主线对水文学进行阐述,然而,从结构到内容到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但是黄锡荃先生的展望仍有现实意义:地理水文学应以水、环境与人类社会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从发展趋势看,积极开展水循环与水量平衡、区域水文、特殊水体的水文(岩溶、冰川、河口、干旱区等)、环境水文、水资源水文、比较水文,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包括遥感、实验技术的研究)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的引进是至关重要的。 刘昌明先生1994年曾在《地理学报》发表《地理水文学的研究进展与21世纪展望》中说:展望未来,地理水文的研究,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密切结合社会各方面对水日益增长的需求,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考虑国际学术的发展趋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众多的机遇,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 早在1981年,前苏联学者A.安基波夫在《水文学研究的地理学观点》一文中就提出“地理水文学”一词,同时以地理系统学说为核心,详细阐述水文研究的地理学途径,指出研究水文过程,必然分析所有的自然要素及其综合。 气候系统、生态系统现在已成热门词语,而“水文系统”仍鲜为人知,这并不是“水文系统”不重要,而是需要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以精细水文观测为基础、以水文物理过程为纽带、以分布式数学模型为手段进行深入的开发,使之焕发光彩。 以2011年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会员大会的水文学综述《2011年全球变化下的国际水文学研究进展:特点与启示》(卫伟等,发表于《生态学报》)为例,据该文(下称卫文)介绍:“大量资料表明: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表层不同尺度水文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响应机制更趋复杂。深入开展不同尺度地表过程与格局变化研究,对于应对地表水文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意义重大。为了探讨这一话题,本次大会专门组织了水文学专场(Hydrological Sciences, HS),其核心议题是“变化环境下的未来水文学展望”。专场密切关注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扰动背景下,降雨和气温变化对地表格局与过程的影响,囊括地表水文过程、土壤侵蚀过程、水质水量、植被-大气-土壤水循环、气候和土地利用综合影响下的区域水行为、耦合人类经济社会的关键要素等重要科学问题;从机理辨识、观测技术、模拟方法、到实际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应用,涉及水文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和角角落落。特别是不同区域、不同气候情景和土地利用演变条件下的水文水资源和土壤侵蚀动态、以及不同尺度植被格局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更是得到了极大关注。” 地理水文学需要以一个开放的姿态,迎接相关学科的交流、融合与发展。卫文称:“本次会议凸现了不同学科领域进一步交叉融合的特点。从水文专场的研讨内容来看,涵盖了地理学、土壤学、物理学、生态学、地质学、水文学、空间遥感、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众多学科。各种学科相互交叉、优势互补,共同解决一个或若干个关键科学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变化环境下陆地表层水文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和难确定性。” 目前的水文学基本上局限在陆地水文学范围,我想,海洋水文学与陆地水文学是否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的?毕竟地球上的水是一家。 我相信,假以时日,地理水文学必将有一个充满前景的未来。
个人分类: 水文科学|5895 次阅读|4 个评论
细菌点灯,照亮我的家门
热度 2 xbyang 2012-6-8 09:15
细菌点灯,照亮我的家门
  在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或许都幻想过用萤火虫来照明。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增多,萤火虫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最近,荷兰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能发出荧光的细菌,把数百万个细菌装在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独特“细菌灯”。在不久的将来,这种能发出细菌灯不仅能照亮我们回家的路,还能让我们感受到萤火虫时代的浪漫。    细菌也可发光   研制细菌灯的荷兰研究人员吉尔夫·赫尔登从小就喜欢萤火虫,但是在都市中生活多年之后,他忽然发现自己很多年已经没有看到萤火虫了。在都市中培育萤火虫,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于是,他决定研制一种像萤火虫那样发光的灯具。他在阅读了多篇文献后发现,一些细菌可以发出像萤火虫那样的绿色荧光。   吉尔夫开始在实验室里培育这种荧光细菌,试图找到它们最爱吃的食物,最终发现它们在甲烷气体中发光效率最高。所谓甲烷气体,就是我们熟知的沼气,它是甲烷细菌分解有机物的产物。荧光细菌在吸入甲烷之后,可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吉尔夫认为这些荧光细菌符合了低碳时代的需求,因为它们吞食气体的过程不用消耗额外的能源,反倒可以净化环境,因为甲烷气体可以用剩饭、剩菜、果皮、烂菜叶等厨余垃圾来生成。    细菌灯更加节能环保   其实,甲烷本身是一种能源,燃烧甲烷可以用来发电,然后点亮电灯。既然目的是照明,吉尔夫为什么不用甲烷来发电,而是用甲烷来喂养荧光细菌呢?吉尔夫表示,除了满足自己的浪漫需求外,荧光细菌可直接把甲烷转化为光能,省略了发电这个中间过程,就可减少电流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损耗。   另外,与现有的各种电灯相比,细菌灯的能量转化效率更高,这和发光是否同时发热有关系。所有灯都有一部分电能浪费在发热上,白炽灯会大量发热,节能灯会少量发热。而细菌发出的荧光是冷光,它们在发光的过程中是一点不发热的,所以没有产生额外的能量损耗。正因为生物发光能效高,除了培育发光细菌外,一些研究人员还在想办法把萤火虫的荧光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希望培育出能在夜晚发出荧光的植物。   细菌灯只发出绿色荧光,不会产生刺激人体神经系统和生物钟的红光、蓝光和紫外光,更加有益于人体健康。如果在床前点亮一盏细菌灯,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起夜,还可以让我们尽快入眠。绿色荧光十分柔和,看上去一点也不刺眼,而且照亮范围较小。因此,如果把细菌灯用于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的照明,不但可以营造浪漫和谐的气氛,还可以大大减少光污染。    细菌灯的未来之路   目前,吉尔夫已经设计出一套家用细菌灯照明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厨余垃圾回收装置、甲烷生成罐、甲烷管道和细菌灯。细菌十分微小,许多都肉眼难以分辨,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所以单个细菌发出的光也是十分微弱的,微弱到在黑暗中也难以看到。因此,吉尔夫制造的细菌灯体积都很大,往往是由多个玻璃容器组合起来的,每个容器中都有数百万个荧光细菌。不过,如果组合得当,这样的“巨型灯”也可以成为家居装饰品。   如果要把这种照明系统推广到城镇,则需要在现有的公共电网基础上增加甲烷输送网。吉尔夫也承认,有的电网已经十分完备,要在城镇推广这种照明系统难度很大,况且甲烷网又不可能完全替代电网,因为除了电灯之外,其他家用电器和工厂的机器还需要用电。他希望在一些缺电的偏僻地区试验这种照明系统,一些家庭和公共场所在未来也可能尝试这种独特的照明方式。
3285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可以变性吗?SRY determination
forrestlin 2012-6-6 18:23
好久以前,看过一个报道,大概说的是由于环境污染(特别是雌激素类似物),导致某地区的鱼出现变性,雄鱼长出了卵巢,甚至带有卵子。百度上有相关报道( http://tieba.baidu.com/p/1461886149 ) 这里,暂不讨论环境污染的问题,而是想说,在一定条件下,变性是可能的。 设想一下,如果人为在某池塘里全部饲养雄鱼的单性鱼苗,会不会在将来出现一种情况,突然发现池塘里居然有了雌鱼哪?这个问题看似很荒谬,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it is not impossible. SRY (Sex-determining region Y) SRY是决定性别的关键基因,正常情况下在Y染色体上表达。SRY表达的话,就是male,反之,就是female。因此,出现变性人,双性人,也就好理解了。简单的说就是由于Y染色体上的SRY突变,缺失,或者SRY出现在了X染色体上。 所以,现代遗传学说有Y染色体是男性独享的,这个结论从严谨的角度来说,是有漏洞的。因为,如果SRY如果出现在了本为女性(XX)的X染色体上,那么,变性也就出现了。只不过,正常情况下,SRY只在Y染色体行罢了。 说回来,解释一下鱼变性为什么是可能的。雄鱼(XY),如果某天雄鱼发生SRY基因突变,导致Y染色体上缺失了SRY基因,那么,也就相当于产生了(XX)的雌鱼。因此,说雄鱼变雌鱼是可能的。但是,反过来,能够雌鱼变雄鱼吗?似乎有点难度。因为雌鱼(XX)在正常情况下,并没有SRY基因的表达,除非哪条雌鱼本来就有SRY基因突变,携带有SRY基因。因此,雌鱼想变雄鱼更加困难啦! 从鱼推到人,人的性别也是SRY基因决定的。因此,只要在SRY上做手脚,人就有变性的可能。而这在宏观上理解,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正如阴阳的关系,一面不能单独存在。当发生异常情况下,另一面会发生转化,从而始终保持相对平衡。 最后,开个玩笑: 天底下,男人或者女人是死不绝的,因为即使把天下最后一个异性杀了,女人/男人堆中还会再冒出男人/女人来的。
个人分类: Critical Thinking|3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警示:毒地潜伏
热度 1 mdzhao 2012-6-5 10:58
污染土地密集出现,毒性释放可达上百年,尚不包括地下水的污染。未修复土壤的影响与危害很可能长达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致使环境污染,人体致病。而修复越拖延,投入的修复资金就越高,付出的代价就越大。近年来,中国有大量毒地被开发为住宅用地,甚至成为昂贵的地王。自2004年以来,毒地开发引发的急性中毒事件陆续被曝光。然而,见光的毒地属极少数,更多毒地在政府和居民毫不知情之下,仍悄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财经网《毒地潜伏》专题值得关注: http://www.caijing.com.cn/2012/ddqf/ 。所谓毒地,是指曾从事生产、贮存、堆放过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因其迁移、突发事故等,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并产生人体健康、生态风险或危害的地块。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垃圾场旁边,但你可能正居住在比垃圾更具危害的毒地之上,因为你对所住社区的用地历史数据几乎一无所知。毒地开发的背景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退二进三”计划。在工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之中,占据市区优越位置的一些劣势工业企业,纷纷通过易地、搬迁改造,退出繁华地段,进入城市边缘;或者退出第二产业,兴办第三产业,这一计划使产生于50多年前“大跃进”时期的众多高污染工业企业关闭、搬迁,大量毒地亦随之被暴露于城市的阳光之下。由于其地理位置往往优越便利,几乎所有的地块都被开发。其中,有不少毒地未经治理,就被“正常使用”。一位业内资深专家指出,各类不同性质的全国污染场地应以万计,仅是农药厂污染的场地就占据相当高的比例,但处理和正在处理的屈指可数。 看了该报道后最让人感到揪心的是:中国很多污染地块往往处于城市中心,多属于急待开发的情况,因此在修复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使用异地处理处置方式。业内专家认为,从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角度来看,采取异位处理处置方式的工程并未真正达到修复的目的,尤其是滋生了不规范操作,污土只是换地填埋。土壤是挖走了,但实际上多为污染转移,给其他地方带来污染,而且原来的地方的地下水是挖不走的,还是污染水。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这种修复治理费用高、标准模糊的领域,已经成为高回报高收益的项目,最终是否会成为仅仅是走程序走过场?而因此留下的巨大隐患,我们的后代不知将付出多大的代价?
个人分类: 其他|3054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深度揭秘中国自来水含有避孕药的奥妙,兼评近日网络传闻
热度 2 bmzy 2012-5-24 08:38
5 月 17 日,微博认证为 “ 原美国夏威夷大学环保专家董良杰 ” 的网友发了一条微博: “ 中国是避孕药消费第一大国,不仅人吃,且发明了水产养殖等新用途。避孕药环境污染可导致野生动物不育或降低再生能力。学者对饮水里雌激素干扰物研究发现, 23 个水源都有,长三角最高。另外,它们作为持久污染物,一般水处理技术去不掉 ; 人体积累,后果难料 ……” 此条微博一出,立即在网上被疯传。   那么你是否知道:    ★ 35 年前美国科学家就提出要在自来水和主食里面添加绝育剂    ★ 提出这个构想的人已经成为美国制定科技政策的重要参与者    ★ 美国自来水处于军方严格控制之下    ★ 中国自来水早已经向外资敞开大门    ★ 谁来担保外国人不会在我们的自来水里面 “ 错误 ” 地加入某种生化物质,或者诱导中国人使自己的自来水里面被加入某些生化物质?   其实这些问题,早在一年多前出版的《生化超限战》里面均有论及,现将相关内容列出,仅供有兴趣者参考。   人口控制寡头在寻求新的技术手段 【远大目标呼唤新型技术】   对于如何消灭人口,麦克纳马拉先生有着十分明确的论述。    1970 年 10 月 2 日,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 ( 曾任美国国防部长 ) 对各国银行家表示,他确信,人口增长是未来一些年世界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100 亿人口的世界,不是我们任何人想要居住的世界。这样一个世界是不是可避免的 ? 这还不能确定, 但有两个可能途径。或者是当前的出生率更快地下降,或者是目前的死亡率上升。没有其他办法。 ”   一般而言,能够大规模减少人口的事件不外乎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自然灾害 ( 如地震、水旱灾害、海啸、自然瘟疫、火山喷发 ) 等等不在本书讨论之列。   社会灾害包括战争、动乱、骚乱、屠杀、饥饿、人为制造的瘟疫等,尤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带来的危害为大,如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等。   上述社会灾害,在很大程度是由帝国主义和人口控制寡头所推行的全球政策造成的,诸多局部战争,几乎都有帝国主义大国插手。插手的方法,既包括直接策动战争与动乱,也包括在需要制止暴行时候的不作为。   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在没有获得联合国授权 ( 尽管这一授权本身也是强盗逻辑的产物,鲜有什么正义的成分 ) 的情况下对前南斯拉夫地区狂轰滥炸,数十万平民死于非命。这个时候,美国和北约在媒体上的出镜率极高。   而卢旺达部族屠杀之前和过程中,以世界警察自居的山姆大叔则不知道在哪里乘凉。   那么,技术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指的是什么么 ? 早在六十多年前的 1947 年,美国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决议草案,其中 把大规模杀伤武器界定为 :“ 原子炸药、放射性物质、致命化学和生物武器,以及在未来研制的任何在杀伤力方面可与原子弹或上述其他武器相比的武器。 ”   大规模消灭第三世界人口是人口控制寡头长期坚持奋斗不懈的宏伟目标。对于该宏伟目标的具体指标,看起来也有多种说法,比如,麦克纳马拉先生认为 100 亿的世界人口是不可接受的,盖茨先生认为 90 亿人口是不理想的,甚至目前的 67 亿也是不理想的。    30 年前竖立的佐治亚石碑提出的全球人口是 5 亿人,这与传媒巨头特纳 1996 年接受采访时提出的 2.5-3 亿人口倒是一个数量级。当然,特纳后来将这一数字调整为 22 亿,这仍然意味着地球上存在 40 多亿的多余人口。   最新的阶段性目标由比尔盖茨先生于 2010 年 2 月提出,他的奋斗目标是把 90 亿人口减低 10-15% 。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 也就是 9-13.5 亿人。相对于这样一个雄伟目标,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都显得不够有效。   以盖茨先生所提奋斗目标的下限,也就是减少 9 亿人口来看,这个数目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 17 倍,相当于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的 3000 倍,相当于卢旺达部族屠杀死亡人数的 900 倍。   显然,减少 9 亿人口的目标在呼唤新的技术手段 ! 只有从这个角度,才容易理解盖茨先生对 “ 新型疫苗 ” 的关注并投入数百亿美元推进这一伟大 “ 慈善事业 ” ,以及盖茨先生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种子的支持与推广。   比尔盖茨先生公开提出了把新型疫苗作为降低世界人口的办法。但是他并不是这一 “ 创新思维 ” 的首创者。从实践上看,疫苗绝育和转基因玉米绝育已经有了技术 “ 成果 ” ,盖茨的贡献只是在于提供资金推广这些成果 ! 从理论上看,更是有人早在 33 年前就提出在 “ 饮用水和主食里添加绝育剂 ” 的大胆构想!   【在饮用水和主食里面添加绝育剂 ! 】   什么 ? 在饮用水和主食里面添加绝育剂 ? 是的 !   提出这个想法的,可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无名之辈,而是三个知名的美国科学家,其中包括代表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 (Pugwash Conferences on Science and World Affairs) 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的大科学家霍尔德伦,此公现任奥巴马政府的白宫科技与政策办公厅主任。    1977 年,霍尔德伦 (John P Holdren) 与另外两位作者合著了《生态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在该书中,作者不仅论述了生态学,也论述了人口问题,还论述了世界政府和新国际秩序。   当然, 书中还对在 “ 饮用水和主食里面添加绝育剂 ” 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在该书的第 787-788 页这样写到:    “ 在饮水或主食里面添加绝育剂,这似乎是一种其他比强制生育控制手段更加吓人的提议。事实上,这确实会带来一些非常麻烦的政治、法律和社会问题,更不用提技术上的难度。目前尚未见到这样的绝育剂,也未见有这样的绝育剂正在开发中。为了让这种绝育剂被接受,它必须满足一些苛刻的要求:对于不同的摄入量和不同受孕敏感度的个体,它必须是一致有效的 ; 它必须排除各种危险或副作用 ; 而且必须不影响男性、儿童、老人、宠物或牲畜。 ”   此外,书中还提出了如下想法:    ¨ 可以不顾妇女的意愿对其进行堕胎 ;    ¨ 可以通过在饮用水或食物里面故意放入绝育剂对国家的庞大人口进行绝育 ;    ¨ 单身母亲和未成年母亲的孩子应该交给其他夫妇收养 ;    ¨ 对 “ 促进社会的恶化 ” 的人,可以通过法律被强制堕胎或绝育 ;    ¨ 一个 “ 世界政府 ” 应承担对全球经济的控制,并可以使用武装的国际警察部队。   约翰 · 霍尔德伦是一名物理学家,也是公共政策专家,在能源政策、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公共政策理论方面取得公认的杰出成就,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并于 1995 年作为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 (Pugwash Conferences on Science and World Affairs) 的主要成员之一获诺贝尔和平奖。在克林顿执政时期,霍尔德伦曾担任总统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和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 2009 年 4 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组建了一个新科技委员会 , 以为其提供科技相关的建议 . 在此委员会中 , 谷歌首席执行官艾里克 - 施密特也位列其中,施密特一直是奥巴马竞选运动的强力支持者和重要捐助者。微软首席研发与战略官克莱格 - 穆迪亚 (Craig Mundie) 也榜上有名。上述委员会将由三人负责 , 他们分别是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厅主任约翰 - 霍尔德伦 (John Holdren) 、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联合学院主任艾里克 - 兰德 (Eric Lander) 、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纪念斯隆 - 凯德琳癌症研究中心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 主任兼 CEO 的霍尔努德 - 瓦默斯 (Harold Varmus) 等。    可以看到,那个参与提出在 “ 饮用水和主食里面添加绝育剂 ” 的大科学家霍尔德伦已经成为美国总统的科技政策顾问,他的想法确实可能影响一个国家的政策。他的想法会实现么?   从霍尔德伦的代表作 《 Ecoscience : Population , Resources , Environment 》第 737 页局部影印, “Mao Tse Tung” 是 “ 毛泽东 ” 的旧式英语音译。   不管怎样,霍尔德伦对水和主食的重视与关心,值得我们学习 !   【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深远的战略 ? 】   从《生态科学》提出在水和主食里添加绝育剂的想法开始, 33 年过去了。今天,外国公司已经开始入股中国的自来水公司了。当然,此前转基因作物也早已隐身进入中国,而转基因粮食里面早已有让男性绝育的品种了。   法国苏伊士集团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拥有 22 家合资企业,供水人口达到了 1400 万。而具有 153 年水务领域专业经营历史的法国威立雅公司也在中国掀起了收购狂潮。迄今为止,威立雅拿下了天津、上海、北京、成都、昆明、兰州等近 19 个城市的 21 个合资项目,供水人口达到了 3000 万。这些外资水务公司的经营期限一般在 30 年左右,也有 50 年的,而其占股权份额都接近或等于绝对控股的 50% 。 仅这两家法国公司,竟然插手了 4400 万中国人口的饮水渠道!   如果控制中国自来水公司的外国公司所图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呢 ?   如果,外国公司在我们的自来水里面 “ 错误 ” 地加入了某种生化物质呢 ?    中国人尤其不应该忘记被 “ 误炸 ” 的惨痛教训!       苏伊士集团咨询委员会的卡特利 · 卡尔森同时任全球农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董事局主席,该信托基金掌管着神秘的斯瓦尔巴德种子库,本书第五章还有进一步介绍。   总之, 人口控制寡头 很可能在寻求各种技术手段来达到消灭世界人口的目的。这些手段,除了战争,还包括和平时期隐蔽的双重疫苗技术 ( 明处是防治传染病,暗处是避孕和绝育 ) ,以及转基因种子技术 ( 包括终结者种子以及杀精玉米等,当然也包括利用转基因种子彻底控制目标国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 ,后文会详细说明。   【水和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自然物质条件是阳光、空气、水、食物。随着市场化的深化,食物和水已经成为商品,空气也存在所谓碳排放问题,很可能以后也需要购买使用空气的指标,国内甚至有专家提出呼吸税的。还好,目前阳光还没有成为商品,还没有人提出从阳光里面榨取利润的。   水与食物 ( 主要是粮食,尤其是主粮 ) 对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生物武器》作者珍妮 · 吉耶曼指出: “ 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西方社会就很少再出现那种对社会秩序构成威胁、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突然的瘟疫暴发了。城市的公共卫生有了改进, 水和食物供给由国家监督 …… ”   同一本书第 153 页介绍: “1961 年的一次电视讲话中,肯尼迪总统告诫说,美国正处于与苏联进行核战争的边缘。为了让公众放心,他许诺说, 每一个美国 家庭将得到一个小册子,告诉他们如何储存食物和水 ,如何躲避放射性尘埃。 ”   前面也提到过,南非 “ 海岸计划 ” 的研究项目就包括 “ 如何通过供水系统传播霍乱 ” 。   中国的自来水公司,居然让外国公司插手,实在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 ! 不知道还有什么利益比民族安全更加重要 !   以上内容摘自《生化超限战 —— 转基因食品和疫苗的阴谋》,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1 年 1 月第 1 版, ISBN 978-7-80234-606-2    附录:关于我国自来水含有避孕药的新闻 +++++++++++++++++++++++   网传自来水含 “ 避孕药 ” 专家称含量极低可忽略   【 http://news.qq.com/a/20120518/000056.htm 】    2012 年 05 月 18 日 03:30 人民网   自来水中含有避孕药 ? 昨天微博认证为 “ 原美国夏威夷大学环保专家董良杰 ” 的网友发了一条微博: “ 中国是避孕药消费第一大国,不仅人吃,且发明了水产养殖等新用途。避孕药环境污染可导致野生动物不育或降低再生能力。学者对饮水里雌激素干扰物研究发现, 23 个水源都有,长三角最高。另外,它们作为持久污染物,一般水处理技术去不掉 ; 人体积累,后果难料 ……” 此条微博一出,立即在网上被疯传,到晚上 6 点,这条微博被转发了 7800 多次,评论也达 1300 多条。喝水就会导致 “ 不孕不育 ”? 这让很多网友感到有些可怕。   昨天,现代快报 ( 微博 ) 采访了医学和环保毒理学的专家。专家们则表示,水环境中的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还没有任何研究证明,水中雌激素进入到人体后会对健康产生负面效应。 【这和转基因专家关于转基因食品危害的说法如出一辙。】   现代快报记者 鲍铭东 安莹   【研究】   国内六大水系雌激素污染比其他国家高   记者通过查询得知,董良杰微博中的结论出自于中国《环境科学学报》 ( 英文核心期刊 )2 月份的一篇名为《对于雌激素干扰中国水源污染问题的评估》的文章。文章提到,调查了中国六个主要水系的 23 个水源样本,所有提取的样本都包括重要的环境雌激素。文章还比较了中国和德国、希腊、葡萄牙、美国、澳大利亚和韩国的水环境,发现中国六大水系中所含的主要雌激素都比其他国家要高。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孙成教授告诉记者,目前雌激素主要有六七种,其他一些浓度低效应小的有上百种。   水中的雌激素让鱼儿都 “ 女性化 ” 了   南京环保专家告诉记者 “ 自来水中的避孕药 ” 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专业说法应该称作 “ 环境雌激素 ” ,统称为内分泌干扰素。   河海大学一位环境学博士表示,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实验证明,生活在这些 “ 环境雌激素 ” 中的鱼类调节机制紊乱,并扰乱生育、生殖系统。这些鱼类如果长期生活在雌激素环境下,会导致 “ 雌性化 ” 。比如性别比率的改变,鱼类和水中的其他野生生物生育能力和受精率都降低等。   【南京】    109 项长江水 “ 体检 ” 不含雌激素监测   长江水是南京市民饮用水的最大来源,南京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环保部门都要对长江水进行 “ 体检 ” 。    “ 主要的监测项目有 24 项常规指标。从监测结果看,基本上长江能够稳定达到三类标准,而集中式水源地的水质更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 除了常规的 24 项 “ 体检 ” ,对于饮用水源地的监测更是严格,检查项目多达 109 项。记者发现,其中包括了富营养化指标,汞、砷、铅、镉等重金属指标以及甲醛、苯、酚等化学物质,不过雌激素监测不在内。工作人员说,水环境雌激素情况较复杂,目前国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不能作为官方评价水环境的指标。从这 109 项长江饮用水 “ 体检 ” 指标看,饮用水是安全的。   供水部门:雌激素干扰物目前他们没法检测   记者昨天联系到了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他表示,水源含有雌激素干扰物的说法由来已久,不过对此并无定论。   目前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水质检测还无法检测这一项目,从设备到技术上也都达不到检测这一项的要求。   供水专家坦言,通过一般水处理技术确实去不掉这一类激素。   环境雌激素对健康有无危害 ?   要看含量有多少 !   南京大学环境专家告诉记者,环境雌激素的确存在,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但水中的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到目前为止,对于人体健康效应有多大影响还没有定论。 “ 环境激素 ” 是否对人有伤害,要看含量有多少。    2010 年,国际上一家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在对取自重庆、武汉、南京、马鞍山 4 个城市的鲤鱼和鲶鱼做检测时,均测出被称为 “ 环境激素 ” 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而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当时现代快报记者也采访了相关环境专家,他们都纷纷作出回应,部分野生鱼确实存在激素情况,但激素含量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喝水就会导致不孕不育 ?   没到那个程度 !   在董良杰的微博出来之后,很多网友感到恐慌。一位网友说, “ 在未来是不是男女生殖能力会因为喝水就被弄垮了 ?”   对此,东南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彭丹红告诉记者,避孕药中主要避孕的成分为乙炔雌二醇,每颗药的含量在 20~30 微克。而且需要每天服用才能达到避孕的效果。而水中的雌激素含量低到可忽略不计,根本没有避孕效果。彭丹红解释,目前医学界也在考虑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的风险,但没有证据证明环境中的雌激素会导致不孕不育。   在发了第一条微博之后,董良杰为了避免网友们的误会,也补发了一条微博解释: “ 尽管含量很高,但还没有达到喝自来水避孕的程度。 ”   水烧开能去掉这些污染物吗 ?   恐怕比较困难 !   环境中的雌激素真的很难处理掉吗 ? 南京大学环境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水处理主要是针对氮、磷等有机物污染物。对于雌激素这类新型污染物,处理效率很低。一般情况,将水烧开能够将一些挥发性有机物给降解掉,但对于雌激素而言,较困难。雌激素是一种亲水的化学物质,溶解在水中。就像盐溶解在水中,水烧开了之后并不能消除,除非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 转自 http://www.wyzxsd.com/article.php?id=516
3854 次阅读|2 个评论
城市河道污染治理不仅是环保局长的事
热度 1 陈龙珠 2012-5-6 17:02
温州人也够逗的,市委书记要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一句话,还真让不少市民兴奋不已,以至于据说已有人在找局长该下水游泳的地方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2-05/06/content_1266137.htm 一党执政就是好,对老百姓即使发生了坏得不能再坏的事,所在地的党委书记只要批示严查以示特别重视和去慰问死伤家属以表亲切即可,担责和受罚便是人民政府首长或局长的义务了。 我之所以对现状经常感到恶心,主要在于一些官员尽想着法子忽悠老百姓。就说城市河道治理吧,河道是怎么污染的?为什么会这么污染的?要是环保局长管不了这些污染的根源,你书记大人凭什么让他背治不了污染这个标的黑锅而下河游泳?而将舆情成功地转移到环保局后,造成河道污染根源的问题又可拖延一段日子不必打理了。 在本博看来,因果不顾,标本不分,可作为辨识混官的一个标志。 围观: “站在河边”说话的市委书记 2012-05-05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2073 次阅读|1 个评论
笔者研究组在生态循环农业及农村节能减排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热度 2 蒋高明 2012-4-28 18:23
笔者研究组在生态循环农业及农村节能减排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蒋高明 2012年4月27日,中科院植物所简报报道了下面的消息: 全球变化和能源危机是当今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两大严峻挑战。我国农村每年作物秸秆产量约7亿吨,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作物秸秆脱离生活能源,在田间 地头被焚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化石能源逐渐成为中国农民生活能源主体。由于我国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农村,农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潜力一旦潜力释放出来,必将对我国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形成巨大的障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生物质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深远的意义。 自2005年起,植物所蒋高明研究组以山东省沂蒙山区某典型村庄为研究对象,试验设计了“秸秆—肉牛—沼气—农田”生态循环模式,在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农民增收等方面取 得了重要突破:①采用新式作物秸秆青储发酵技术,延长了饲料青储期,提高了秸秆利用效率;②利用沼气池覆盖温室大棚、增加保温材料等解决了冬季产气量不足难题;③大量 有机肥还田,对中低产田改造和耕地固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研究认为发展农村生态循环农业和生物质能源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也是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 措。该成果是植物所专家提出的“畜南下、禽北上”解决草原退化与提高农田生产力大型实验的一部分。在内蒙古正蓝旗,蒋高明课题组还同期开展了恢复草原生态、提高牧民收 入的大型草原养禽实验(禽北上)。 “畜南下”研究阶段成果分别被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于2010年5月 (14: 3132-3139)和2012年4月(Doi:10.1016/j.rser.2012.03.061)接受发表。课题组副 研究员郑延海博士为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德国驻华大使馆和植物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的支持。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图1 2005-2010年山东沂蒙山区某村“畜南下”实验期间玉米秸秆利用途径变化。 图2 蒋高明课题组设计的适合温带农区的厕所-沼气池-大棚联合体示意图 图3 中科院植物所简报报道截图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7179 次阅读|3 个评论
大力发展电力驱动机动车乃当务之急!!!
热度 1 zbouyang 2012-4-24 11:11
大力发展电力驱动机动车乃当务之急!!! 请先看一组数字: 60年代以前深圳无灰霾记录; 80年代出现灰霾的天数为58天; 90年代10年间灰霾天数824天,大概是上世纪60年代的275倍,是上世纪80年代的14倍; 21世纪的头5年深圳的灰霾天数已经高达615天,直逼上世纪90年代10年的总数量;   因空气污染,2000-2010年,深圳常住人口的肺癌新发数增加了3.5倍;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无论是有病还是没病,50岁以上的广州人肺都是黑色的”;   机动车尾气污染是深圳市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污染“贡献率”高达70%; 全深圳市车主每年因机动车向大气中排放1200万吨尾气,人们已经被毒气重重包围。其它大城市的情况也是如此,甚至有更严重的。 机动车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极大地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巨大的!从长期来看,因为健康受损,人们用于治疗疾病的开支将远超出人们创造的财富!如此,疯狂生产GDP还有何意义? 当务之急是牺牲一点经济利益,大力扶持电动车企业,给予其政策性补偿,同时对于购买电动车的个人给予经济补偿。作为政府主导的公交车,要立即全面采用电动车。这些措施看起来要耗费不少的金钱,但是换来的是人们的健康,是减少疾病所需要的巨额治疗费,对于整个社会是利远大于弊。 有人说,电动车也要消耗能源,也会带来污染。表面上看,使用电动车对于环保似乎并无帮助。但是,事实上,使用电动车是大大利于大气的改善的。这是,因为,电动车消耗的能源来自于发电厂,而发电厂的废气排放是集中排放,对其净化处理比较容易,且由于是集中处理,其处理成本要远低于每台汽车分散净化处理废气的成本。另外,由于发电厂一般建在比较偏的位置,而比较偏的位置人口少,其造成的危害要小得多。 由于气体的扩散速度比较慢,大量的汽车尾气长年累月集中在城市里。根据报道,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而事实上,另外50%中的人中有60%在城市打工居住,如此,则有超过80%的人口集中在城市中,而城市只占国土面积的一小部分。因此,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正在损害80%以上中国人的人身健康安全! 大声疾呼:政府主导,在大城市中全面强制推广使用电动车! 大声疾呼:全民总动员,尽量少用汽车,能不用车的要一律步行或用人力车!
个人分类: 建议|3113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虫大战”百年之反思
热度 4 蒋高明 2012-4-15 23:13
蒋高明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发表《谁来养活中国?》文章, 引起了全球巨大反响,中国政府和学术界也迅速做出了反应。布朗提出上述命题的假 设是,中国在1990-2030年期间将进行持续而快速的工业化。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经历来看,人口密度很高的国家和地区,因人均占有耕地很少,工业化进程必然伴随着耕地 的大量流失和粮食的大量进口。布朗根据中国和国际发布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未来30-40年间人口、人均消费水平、耕地、复种指数、水资源、化肥投入、单产和生态环境的动 态趋势,得出了“未来中国将面临粮食危机”的结论。 对布朗的这一言论笔者是非常熟悉的。当时中国科学院接到任务,要求科学家提出应对方案。记得笔者供职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室还专门召开科研人员会议,为解答布朗 之问寻找生态学的答案。然而,人们很快就被粮食不断增产的信息,包括中国粮仓里的粮食多得吃不完的好消息所鼓舞,布朗的预言再也没有人提起了。过后不久,我们听到的是 这样自豪的声音:“中国人用7%土地养活了20%的世界人口”,仿佛中国科学家给了布朗怪论一个有力的回击。 中国提高粮食产量的代价,是消耗了越来越多的石化物质,是动用了全球约35%的氮肥。由于地力下降,我国粮食单产最近8年几乎没有显著增长,但化肥施用量却增长了40%,每公 斤化肥生产的粮食不足19公斤,这一生产效率正在以每年1公斤的速度下降。 中国每年使用农药130万吨,为世界之最。人们使用了这么的农药有没有控制住害虫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类自己导演的“人虫大战”,已经历了100多年,甚至到今天为止,科学 家依然不思改悔,动用了转基因高科技技术继续与害虫对抗,他们成功了吗?他们能够成功吗? 1874年,一个名叫席德勒的德国学生像往常一样走进实验室。不知什么原因,内心烦躁的他竟合成了一种油脂性淡乳白色的粉粒,还有一丝芳香气味。他哪里知道,就是这些小粉 粒60多年后被重新发现,并由此而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害虫防治史。1939年,瑞士某化学公司的缪勒(Paul Muller)博士,偶然发现席德勒合成的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杀虫性能。他在 马铃薯甲虫上试验,取得前所未有的防治效果——杀虫率达100%!这种“神药”全称叫2,2-双(对氯苯基)-1,1,1-三氯乙烷,简称DDT,是拉丁文“二二三”各第一个数字的缩写。 DDT在害虫防治方面功不可没,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至少帮助5亿人从疟疾中死里逃生。其发现者缪勒博士,也因此荣获1945年诺贝尔化学奖。 二战结束后,DDT作为杀虫剂在世界各地广泛推广,人们看到了有机合成杀虫药剂的巨大潜力。继DDT之后,又相继开发了 “六六六”、“毒杀芬”、“灭蚁灵”等高效有机氯杀虫 剂;“敌敌畏”、“辛硫磷”、“乐果”等速效有机磷杀虫剂;“西维因”、“巴丹”、“杀虫脒”等有机氮杀虫剂;“代森锌”、“敌克松”、“灭菌丹”等有机硫灭菌剂;“ 田安”、“退菌特”等有机砷灭菌剂;“灭多威”等所谓高效低毒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还有众多的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杀菌剂等等,化学农药几乎覆盖了病虫 草害防治的所有领域。 在化学农药问世之初,毫无准备的害虫被杀的“溃不成军”。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害虫对农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产生了强烈的抗药性。1980年,全球报导的抗性昆虫有432种 ,1989年这一数据更新为589种,其中392种为农业害虫。农药大量使用,益虫、益鸟、蛙类、蛇类跟着遭殃。生活在农田附近的雉鸡、野鸽、鹌鹑、草原云雀、家雀等大量消失, 秃鹫、红尾鹰等大型鸟类也因捕食中毒鸟后,引起二次中毒。目前,全世界已经有三分之二的鸟类繁殖力下降。成蛙因吞食有毒昆虫而中毒身亡,就是小小的蝌蚪也难逃厄运。 农田益虫对农药的反应,往往比害虫更敏感,受到的伤害也更大。同样命运的还有稻田里的蜘蛛,当多次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稻飞虱后,先消灭的不是飞虱而是飞虱的天敌蜘蛛,因 而造成后期稻飞虱暴发。草丛中的野兔、树上的松鼠、水里的鱼虾、土壤中的蚯蚓、花朵旁的蜜蜂、养殖房内的家蚕也都无一逃脱农药的毒手,甚至连远在南极,足不出洲的企鹅 也没能躲过DDT的侵害。 农田里大量使用化工原料,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添加剂、转基因技术严重打乱了农田生态平衡。化肥使用量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今天升高了一百多倍。施肥长期强调氮磷 钾等矿质元素,而不重视有机质还田,碳氮比严重失衡,造成土壤板结和土壤酸化,地力下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于虫害,过分依赖农药灭杀,连天敌一起杀掉了;害虫不断 产生抗药性与人类竞争,人们被迫使用更毒的农药。应用除草剂灭杀杂草,虽可暂时控制草害,但来年杂草又卷土重来,令除草剂用量也高居不下。农膜到处都是,农田充满了“ 白色恐怖”。昔日空气、水、食物新鲜的乡村,如今到处充满了杀机。其后果是:害虫杂草越来越多;农民因长期接触农药,患各种疾病尤其癌症的越来越多;食品中农药、除草 剂与生长激素残留量越来越高,进而影响了城市人群健康。这些严重的教训,都是人类狂妄自大,打乱生态平衡酿成的苦果。 更另人担忧的是,人们不从生态失衡的源头找原因,而在害虫杂草大量出现后继续采取对抗的做法。将杀虫的Bt基因转移到作物中,使作物细胞成为“农药制药厂”,再配合专门 的农药,内外夹击害虫;对于杂草,则采取更致命的草甘膦除草剂,仅保护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对其它绿色生命统统杀死。进入到生态环境、粮食甚至人体中的草甘膦,其危 害根本不对公众说明。 孰不知,转基因是在农田生态平衡打乱后,采取的更加雪上加霜的做法。转基因作物种植十年后,美国农田里出现了难以对付的“超级杂草”和“超级害虫”。在转基因作物种植 最多的美国,农业区域已发现水系、空气受到转基因成分的规模污染。由于转基因功能失效,农药用量和种地成本剧增,美国农民饱受其害。最近,美国30万农民上诉联邦法庭, 抗议转基因巨头侵占了他们种植传统作物的权利,危害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农业基础。 有鉴于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公告:让农业回归自然。联合国专家预测,生态循环农业可以使粮食供应十年翻番、完全可以满足人口增加的食品需要。转基因食品在欧洲被终结 ;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强化天然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及贸易;美国第一夫人在白宫带头种植有机蔬菜。遗憾的是,被发达国家视为垃圾技术的转基因正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尤其中 国大规模转移。 人类要在地球上可持续生存下去,必须搞好与大自然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同时也是第一破坏力。没有了生态系统的呵护,人类社会也必将崩溃无疑。我们要接受玛 雅文明消失的教训,接受最近几十年来“重发展、轻保护”造成各种生态失衡的教训,重新回到生态平衡的正确轨道上来。中国有没有粮食危机?如果我们不能正视中国农田严重 生态失衡的严酷现实,不能正视农民纷纷弃耕进城去打工的残酷现实,不能正视大量依靠进口转基因粮食来满足“八连增”虚荣心的冷酷现实,那么中国人今后肯定要在吃饭问题 上栽跟头。 当我们咀嚼着残留了农药、化肥、除草剂、转基因成分的食物时,是否 回过头看看走过的追赶英美的农业之路,是不是可持续的。我也希望那些有良心的农业科学家尤其是转基因科学家,能够放下高傲的头颅,读一读书中的文字,在找到更好的回答 布朗之问和“蒋氏之忧”之前,再来嘲笑我的“无知”。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3337 次阅读|5 个评论
贺广东PM2.5指数先发布,相关新闻倒读
热度 1 xyysh2008 2012-3-9 12:54
美使馆公布环境指数是阴谋,还是推进 社会进步的 契机? 在空气动力学和环境气象学中,颗粒物是按直径大小来分类的,粒径小于 100 微米的称为 TSP(Total Suspended Particle) ,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 10 微米的称为 PM10(P M 为 Particulate Matter 缩写 ) ,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 2. 5 微米的称为 PM2.5 ,即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仅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粗细的 1/20 。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粒径 10 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 2.5 微米至 10 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可能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 2.5 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 (PM2.5) ,不易被阻挡;与 PM10 相比, PM2.5 更具危险性,因为当吸入之后, PM2.5 可能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环境空气质量现行标准已有 11 年未作修改。近年来,由于公布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与公众的主观感受不一致, 1982 年制订发布、经过 1996 年修订更名和 2000 年修改的现行标准一再受到质疑。按此标准考核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日益增多,而公众的感受却是空气质量每况愈下。从去年 11 月 1 日开始,《环境空气 PM10 和 PM2.5 的测定重量法》开始实施,首次对 PM2.5 测定在技术层面作出了规范。 12 月 30 日环保部通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PM2.5 被纳入强制性监测指标。 广东 省于 2012 年 3 月 8 日在全国率先 公布 PM2.5 小时值 。 以下是相关新闻倒读,从中大家或许可以看出一些东西。 美使馆公布环境指数是阴谋,还是推进 社会进步的 契机?我国某些官员发言的真实性到底如何? 新闻 倒 读 1 、 2012 年 03 月 07 日环保部长的致歉:氮氧化物明年要实现零增长,北京早在奥运会期间就已制订 PM2.5 标准 2 、 2012 年 3 月 5 日中国气象局局长说:空气质量观测数据得到国际认可,北京现有 7 个 PM2.5 观测点 3 、 2012 年 3 月 2 日环保部副部长发言 : 我国将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不达标, 北京市环保局一处长说 : 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的难度很大 4 、 2011 年 12 月 21 日环保部部长表态:应避免监测数据和群众感受 “ 两张皮 ” 问题的出现, 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说: 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监测 PM2.5 技术上没有问题 5 、 2011 年 11 月 15 日 中科院研究员说:北京监测 PM2.5 技术上没问题,十几个站已对 PM2.5 监测;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说:政府应有勇气面对真实情况 6 、 2011 年 11 月 03 日北京市副市长说: 国际上不乏指手画脚者,将 进一步改善 首都 空气质量;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说: 美使馆公布环境指数像炒作, 大石头没搬完就不要先急着打扫灰尘 参考文献 新浪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2-03-08/023724077127.shtml) 转发《北京晨报》记者 2012 年 03 月 08 日报道《环保部长就未完成控制氮氧化物任务致歉》 2012 年 3 月 6 日文汇报第 9 版《新闻点击》 专栏,据新华社北京 3 月 5 日电《观测数据得到国际认可 —— 我国空气质量观测站已形成完整体系》 2012 年 3 月 6 日文汇报第 9 版《新闻点击》 专栏,据新华社北京 3 月 5 日电《 20 亿元,能否换来清新? —— 网民与代表委员追问 “PM2.5 被写进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细节》 : 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kongqizhiliang/content-3 /detail_2011_ 12/22/11483679_0.shtml )转发《京华时报》记者王硕 2011 年 12 月 22 日报道《环保部:明年起直辖市及省会监测发布 PM2.5 数据》 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11-17/3465814.shtml) 转发《京华时报》记者王硕 2011 年 11 月 17 日报道《专家谈 PM2.5 入国标 北京监测 PM2.5 技术上没问题》 腾讯新闻( http://news.qq.com/a/20111104/000096.htm )转发《京华时报》 2011 年 11 月 04 日记者王硕的报道《北京市环保局称美驻华使馆炒作 PM2.5 指数》 更详细新闻摘要: 1 、 2012 年 03 月 07 日环保部长的致歉:氮氧化物明年要实现零增长,北京早在奥运会期间就已制订 PM2.5 标准 “ 在控制氮氧化物的时候,去年没有完成任务,总理承担了责任。我今天也想利用这个机 会,通过北京团,向两会代表表达愧疚的心情,并进行检讨。 ”   2012 年 03 月 07 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列席旁听北京团全体会议,听完代表们的发言后,他表态说,氮氧化物明年要实现零增长。对于公众关注的 PM2.5 排放,国务院已同意由环保部来牵头,北京、天津、河北等六省市将实施联防联控机制。从去年底 PM2.5 进入公众视野后,有人评说,现在进入了 “ 3P ” 时代: GDP 、 CPI 、 PM2.5 。周生贤说,别小看 PM2.5 ,它标志着我国的环境问题从环境总量的控制逐步转向既控制环境总量又控制环境质量为主的新阶段;同时标志着污染防治从一次污染进入到既防治一次污染又防治二次污染的新阶段,任务非常艰巨。   周生贤还透露,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增设了 PM2.5 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 8 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奥运会期间, PM2.5 的 24 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一级 48 微克 / 立方米,二级 75 微克 / 立方米。而按照新标准, PM2.5 的 24 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一级 35 微克 / 立方米,二级为 75 微克 / 立方米。也就是说,新标准实施后,北京的空气质量将达到奥运会期间的标准,甚至会好于奥运标准。 2 、 2012 年 3 月 5 日中国气象局局长说:空气质量观测数据得到国际认可,北京现有 7 个 PM2.5 观测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 2012 年 3 月 5 日表示,各级气象部门与环保部门在环境气象预报上有着密切合作, 在空气质量观测与预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观测数据是得到国际认可的。 针对此前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的北京市 PM2.5 观测数据与中国发布的不一样, 郑国光说, PM2.5 在不同的地方其观测结果是有变化的。北京现有 7 个 PM2.5 观测点,其观测数据的差别是很大的。北京市正通过新增观测站点的办法,尽可能全面掌握 PM2.5 的整体情况。 ” 3 、 2012 年 3 月 2 日环保部副部长发言 : 我国将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不达标, 北京市环保局一处长说 : 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的难度很大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 2012 年 3 月 2 日表示, “ 十二五 ” 期间,国内要建设近 1500 多个 PM2.5 监测点位,前期投入将超过 20 亿元。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污染物控制项目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但仅仅与世界 “ 低轨 ” 相接。 新国标实施后,我国将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达不到空气质量的要求。 “ 青山依旧在 ” 等网民说 “ 中国的 PM2.5 与世界 ‘ 高轨 ’ 相接到底有多难 ?” “ 就目前看,想与世界 ‘ 高轨 ’ 相接难度相当大。 ” 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于建华说,以北京为例,自 1998 年至今, 已先后关停搬迁首钢、北京焦化厂、北京化工厂等 200 多家重污染企业。 “ 该上的污染防控措施都上了,继续加大措施的空间变小,也就意味着明显改善的难度更大。 4 、 2011 年 12 月 21 日环保部部长表态:应避免监测数据和群众感受 “ 两张皮 ” 问题的出现, 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说: 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监测 PM2.5 技术上没有问题 明年,京津冀和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将开展 PM2.5 和臭氧监测。 2011 年 12 月 21 日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大会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公布了 PM2.5 和臭氧监测时间表, PM2.5 监测全国将分 “ 四步走 ” 。 周生贤把讲话的重点放在了公众关注的空气质量上。他说,环保部门必须避免监测数据和群众感受 “ 两张皮 ” 问题的出现,不能让人民群众遭受污染之害,而监测数据自说自话。 北京市环保局局长陈添在会后表示,将按照环保部部署积极实施。此前,市环保局曾表示,已经开始进行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工作。 对话 · 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副司长朱建平 记者:明年起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监测 PM2.5 和臭氧,实施起来有难度吗? 朱建平:从技术上说,没什么难度, PM2.5 是 PM10 里的一部分,监测原理和 PM10 没差别。而且监测点位也是在测 PM10 的点位上同时开展,不需要重新布点。我们在 “ 十二五 ” 前已经对布点做了调整,只要在原来测 PM10 的点上再增加一套监测 PM2.5 的设备即可,不需要另外选点,臭氧的监测每个城市设两个点就可以。 记者:公众反映监测数据和直观感受有很大差距,这是为什么? 朱建平:这和监测的指标有关,因为缺少对一些指标的监测,所以评价就是不全面的。空气里有很多种污染物,监测所有污染物当然是最好的,但实际上做不到,只能选择对公众危害比较大、在空气里分布比较多的污染物进行监测。 记者:环保部曾披露,个别地方出现环境质量数据造假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朱建平:地方政府要对当地的环境质量负责,但是环境质量的改善确实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需要大量投入。受不正确的政绩观驱使,个别地方一些主政者,不是把精力放在改善环境质量上,而是放在改善环境数据上,这种个别情况是存在的,但只是少数。 5 、 2011 年 11 月 15 日 中科院研究员说:北京监测 PM2.5 技术上没问题,十几个站已对 PM2.5 监测;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说:政府应有勇气面对真实情况 2011 年 11 月 16 日 北京再陷雾霾之中。这种灰蒙蒙的天气自 10 月以来经常出现。与此同时,公众对将 PM2.5 纳入国标的呼声越叫越高。    15 日 ,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专家。   京华时报:您觉得哪些城市具备监测 PM2.5 的条件?   王跃思 (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的经济基础好,并且经过多年治理,粗颗粒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以北京为例,经过十多年的治理,建筑扬尘、地面扬尘、柴油车、燃煤的减少,使粗粒子大幅下降,但随着机动车的增多,细粒子 PM2.5 的问题反倒越来越突出, PM2.5 在 PM10 中的比重已超过 50% ,并且仍在逐年增加。   京华时报:如果现在让北京监测 PM2.5 ,从技术上讲,实施起来难吗?   王跃思:技术上应该没问题。在北京的 27 个自动监测站中,有十几个站都有对 PM2.5 的监测。   京华时报:有人担心,以目前环保部给出的 PM2.5 的浓度限值,很多城市的空气质量都很难达标,这会不会对公众造成打击?   马军 ( 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 :对于公众来说,真正的打击是天天看这灰霾的天空,听到的却是蓝天越来越多。我想公众、政府应该有勇气面对真实的情况。 回音: 此前,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会接受国家统一部署,并努力提前实施。 15 日 ,杜少中未接听记者电话。他在微博中评价新国标称“好事,谁不高兴啊”。 6 、 2011 年 11 月 03 日北京市副市长说: 国际上不乏指手画脚者,将 进一步改善 首都 空气质量;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说: 美使馆公布环境指数像炒作, 大石头没搬完就不要先急着打扫灰尘 “ 不管外界对北京空气质量怎么议论,我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改善北京空气质量。 ”2011 年 11 月 03 日上午,在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等人陪同下,北京市副市长洪峰来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调研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工作。 洪峰提出改善北京空气质量要从三个方面发力:加大煤改电、煤改气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大老旧机动车更新力度;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和管理。 洪峰说,近期北京雾霾天较多,国内各方面对首都空气质量都很关注,国际上也不乏指手画脚者,但这些都不论,重点还是要进一步改善北京空气质量,创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体现 “ 绿色北京 ” 的概念。 对话 京华时报:这段时间市民对北京空气质量很关注,很多人想知道,北京的 PM2.5 (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指数是一个什么状况?北京对此是否有监测? 杜少中:有监测,但目前还是研究性的,我不知道媒体报道的北京有 40 多个 PM2.5 监测站的说法是从哪儿来的。我们目前监测的颗粒物是 10 微米及以下的( PM10 )。通常 PM2.5 要占 PM10 的 50% 左右。 京华时报:目前北京只公布 PM10 指数,为什么不公布 PM2.5 指数? 杜少中:我们要听从国家的部署,现在国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通俗来讲,我打个比方,打扫庭院,大石头没搬完,就不要先急着打扫灰尘。公布 PM2.5 指数是件有意义的事儿,它影响市民健康,公布后治理起来会更有针对性,但目前北京 PM10 指数年均依然超标 20% 。 京华时报:有人质疑奥运会后北京空气质量是否有所滑坡? 杜少中:对比空气质量,应该是拿一年比一年,拿奥运会那十几天和现在相比不科学。拿奥运之年的空气质量和现在比,还是逐年在提高的,只是幅度小一些,年均值在 1%-2% 之间。 京华时报:你怎么看待美国驻华大使馆公布的北京空气质量指数? 杜少中:美国驻华大使馆公布的数据和我们了解的数据比,(污染指数)普遍要高一些。我不清楚他们的监测手段和方法,如何保证准确性。但我觉得他们公布的方式更像是炒作,不是很严谨的做研究的态度。
2977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态环境的未来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女人手里
热度 5 jiangming800403 2012-2-12 18:37
高等动物进化的阀门是由雌性直接掌握着的,进化的本能,使得雌性高等动物越来越挑剔。人是哺乳动物,女人的喜好很大程度决定了男性行为和社会进化的方向,因此我们的生态环境如何变化很大程度掌握在女人手里,特别是女孩子手里。 没有非房不嫁,也就不会有每年20亿的基建面积,7亿吨钢材、20亿吨水泥、30亿吨煤炭的资源消耗,和车满为患的交通拥堵,以及相应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 女性消费往往是感性的,特别是衣服方面。她们与其说是需要衣服,不如说是买衣服的感觉,购买欲满足后的幸福感。 纺织-印染-服装行业属于典型的轻工不轻,尤其是在水资源消耗方面,仅次于住户和造纸工业,是城市与工业用水的第三大户,纺织尤其是印染污废水浓度高、成分复杂、毒性强、难降解,是水体环境的重要杀手。爱美的姑娘们,我亲爱的小布尔乔亚,你们在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时候,却使大片的水体丧失了生机与活力。 女性的感性消费,买了许多没有太多使用价值,用不了多少次就束之高阁的商品,从而使资源的边际利用价值极大的降低,但同时发生的环境污染却无法避免。 但是,也不能怨女孩子,她们也不是自觉成为小布尔乔亚的。 我爱小布尔乔亚,对于小布尔乔亚不能采取阶级斗争的方式,只有通过事实才能教育小布尔乔亚。
个人分类: 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3568 次阅读|11 个评论
盐碱化土壤和含铬酸性废水治理的新思路
kejidaobao 2012-1-31 14:45
盐碱化土壤是指含有钾、钠、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重碳酸盐等的土壤,不能作为正常的耕种土壤。土壤盐碱化问题是目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而我国耕地盐碱化面积为76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5。盐碱化土壤的治理工程对于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对于盐碱土的治理主要有物理改良、水利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几种技术方法,均以单一或复合的方式用于盐碱化土壤的治理。 含铬酸性废水是工业污染废水的一大类,主要是来自于电镀行业的镀件清洗水。含铬酸性废水被公认为是危害环境最严重的公害之一,其随意排放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对动植物和人类生存健康造成极大隐患。目前处理含铬酸性废水主要有传统的化学法、物理法、膜分离法以及新兴的生物法等。传统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成本高、用时长等缺点,新兴的生物法虽然克服了部分传统方法的缺陷,但目前技术并未成熟,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目前对于各种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研究方兴未艾。如何达到环境污染治理的“双赢”和“变废为宝”,是环境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从盐碱化土壤治理的灌溉淋渗方法得到启示,科研人员开辟了一条新思路,即直接使用酸性废水对盐碱化土壤进行淋渗处理。既改良了盐碱化土壤,又处理了酸性废水,是一种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新方法。 《科技导报》2011年第33期20—25页刊登了李绪谦等“盐碱化土壤处理含铬酸性废水研究”一文,为研究含铬酸性废水和盐碱化土壤综合利用时土壤改良情况以及铬的形态变化,采用土柱充压渗透装置模拟酸性污水渗透通过不同pH值的盐碱土进行实验,对pH值、ORP值(氧化还原电位)、ESP(碱化度)及土柱中钙镁离子之和,铬的不同形态和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含铬酸性废水渗透通过盐碱土,使盐碱地趋于中性土壤,酸性污水渗透过盐碱土不会降低土壤本身有机质和钙镁的含量;酸性污水中的铬在通过盐碱土后,迁移能力总体较弱,说明盐碱地对含铬酸性废水处理具有明显效果,同时也能够改良盐碱土。本期封面图片由郭丽莉提供,封面由金功博设计。(本刊记者 马骁骁)
个人分类: 栏目:封面图片说明|3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药发现史话(十)(Brief History Of Drug Discovery)
自我源于思考 2011-12-20 11:59
13 、除虫剂 约翰逊 · 扎彻尔 (1814 – 1888 年 ) 是奥地利制药工业家。他在慕尼黑完成了学业,并经常去第比利斯旅行。在那里,他发现当地居民把一种除虫菊属植物的花朵做成粉末,作为除虫剂,经过考察后,他于 1842 年开始进行这一用品的贸易活动。 1855 年,他与儿子在维也纳成立了企业,他们把除虫菊属植物的花朵和叶子晒干,用乙醚提取出有效成分,再加入五倍体积的精馏酒,就生产出除虫粉喷剂,商品名Zacherlin 。世界各地还有其它的除虫剂,但当时所有除虫剂的效果均有限,没能产生世界知名的品牌。 奥地利科学家 Othmer Zeidler 曾在德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攻读博士,他的导师就是阿道夫 · 凡 ·拜耳( Adolf von Baeyer )。在这里,他于 1874 年用水合氯醛( chloralhydrate )和氯苯( chlorobenzene ) 合成了 DDT (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二氯二苯二氯乙烷)。这是一种无色的亲脂性晶体粉末,极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但DDT的医学作用直到 1939 年,才被瑞士的科学家保罗·穆勒( 1899 –1965 年)发现。 1943 年,意大利那不勒斯有斑疹伤寒的流行征兆,于是整个城市都被喷洒了 DDT ,结果成功地清除了疾病传播媒介虱子,从而预防了一次疾病流行。 DDT 还在希腊和锡兰用于杀蚊而预防疟疾流行。 DDT 的效果如此显著,它被当时许多大城市大规模用于控制虱、蚊等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世卫组织 WHO 预测,大约 2500 万人因 DDT 获救。 1945 年以后,人们开始在农田里大量喷洒 DDT 。 由于发现 DDT 的杀虫作用,穆勒于 1948 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附:1950 年代, DDT 以惊人的数量应用于人类生活、农业的各个环节。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1962 年,瑞秋 · 卡森( Rachel Carson )出版了著名的《寂静的春天( Silent Spring )》,引发了社会对于 DDT 污染环境的担心。环保科研人员经过调查,认定 DDT 对环境和人体有毒性作用。于是自 1970 年,西方国家以挪威、瑞典为首,开始禁用 DDT 。但一些发展中国家从成本 - 效益的角度,仍然使用这一除虫剂,并且南非也取消了使用 DDT 的禁令,把它用于预防疟疾。
个人分类: 医药|5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周末闲话-10:何时云开雾散?
热度 5 sqdai 2011-12-17 12:07
近日来,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居民正饱受雾霾天气之苦。这种天气导致交通拥堵加剧、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等严重问题,已引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传媒也多有报道。 应该说,雾霾施虐是一种 “ 城市病 ” (见链接)。雾霾天气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气象条件有关,然而其更重要的根源是工业生产和交通所造成的污染。记得我初中上地理课,老师在描述伦敦风貌时,将伦敦称为 “ 雾都 ” ,后来又读了狄更斯写的《雾都孤儿》,对伦敦的雾霾有了深刻印象,并且知道,伦敦之所以成为 “ 雾都 ” 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最近了解伦敦的近况,知道它早已摘掉了 “ 雾都 ” 的帽子。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北京和上海正在走伦敦走过的路? 据报道,我们的有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设法减少城市雾霾天气的发生。也许我们可以期待 “ 云开雾散 ” 之日的到来。 我们无法改变自然规律,每到潮湿季节,下雾是难以避免的。但是,雾霾的生成还需要大气中的细微颗粒,只要废气颗粒污染没有大幅度地减少,雾霾频仍的现状就难以改变。近来报章上不断谈及 PM2.5 细颗粒问题,并有意修改环保法。然而,不从源头上根治污染,问题还是不能彻底解决。 近年来我在研究交通科学问题,知道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在严重污染的产业从市区转移出去之后,机动车废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比重大为增长。而这些年我们正经历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大幅度增长期。以北京市为例,目前已拥有机动车 500 万辆;北京的机动车从 1 辆增加到 100 万辆用去了 100 年时间;而从 400 万辆增至 500 万辆,仅仅用了一年。如此增长下去,情何以堪? 随着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的上升,交通拥堵日益加剧,每天马路上有多少机动车在 “ 鹅行鸭步 ” ?而我们知道,处于 “ 怠车 ” 状态的机动车,与正常速度行驶的机动车相比,其废气排放量成倍地增加。于是乎雾霾天数也日见增多,交通拥堵进一步加剧,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为了从源头上减少雾霾天气,必须更加严格地控制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加。为此,应该做到: —— 控制汽车工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大力减少污染严重的低端产品的出笼,生产更多的环保型机动车,并为其运行创造足够好的条件; —— 大力贯彻 “ 公交优先 ” 原则,鼓励出行者运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城市机动车出行的平均公里数; —— 加强全民的节能减排意识,大力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盼着在城市里人人能多多享受云淡风清的好日子! 写于 2011 年 12 月 17 日 【链接】关于雾霾天气的知识 霾 也称灰霾(烟霞)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00 米 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Haze) 或灰霾( Dust-haze ),香港天文台称烟霞 (Haze)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 ( 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 100 %就可能出现饱和 )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 80 %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 90% 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 80-90% 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 1 - 3 公里 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 0.001 微米到 10 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 1 - 2 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雾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 1000 米 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 Fog );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 1000 - 10000 米 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 Mist )。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 ( 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 100 %就可能出现饱和 ) 。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 100 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 10-20 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 “ 雾霾天气 ” 。 雾霾区别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相对速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 “ 雾霾天气 ” 。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譬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符号为 “∞” 。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由于阴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时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327204.htm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4391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四十八:寂静的乡村
蒋高明 2011-12-10 21:48
蒋高明 自从2005年以来,我经常回山东沂蒙老家,目睹了乡村很大的变化。与三十年前相比,农民们的生活水平明显地提高了:小时候吃不上的白面馒头,现在普通农民家里的餐桌上都能见到;小时候不愿意吃的烤红薯、煮玉米棒子,现在成了稀罕物;老百姓家里用上了电风扇、电话、彩色电视机、甚至空调。原来破旧的草房,现都换成了清一色的瓦房,还有一些农民搬进了县城,当上了城里人。 然而,这个可喜的变化的代价也是巨大的。这次返乡之旅给我感觉最强烈的是,暑天应当是知了唱歌的季节,这次却几乎听不到了。小时候在树下乘凉,甚至坐在教室里,听到的都是知了的歌声,尽管有些聒噪,可那是自然的音乐,习惯了也就感觉非常亲切。 白天听不到知了的歌声,我感觉不自在。人们生活提高了,可是生活环境质量却明显地下降了。知了不见了,那么我去找蜻蜓吧,遗憾得很,我也没有见到成群飞着的蜻蜓,见不到落在篱笆墙上的蜻蜓——金黄身子的蜻蜓,有着晶莹透明翅膀的蜻蜓,你们在哪里和我捉“迷藏”呢?燕子还好吧?“燕子低飞蛇过道”,这个民谚是说天要快下雨了,而今天燕子也明显地少了,因为它们找不到搭窝的地方——过梁改用天花板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的燕子,你是否伤心地飞向了另一个世界? 我不服气,继续寻找陪伴我长大的小精灵们,不幸的消息还是接踵而至:喜鹊服“毒”(农药)自杀了,小黄雀的家被毁灭了(多样化的森林变成了杨树林);青蛙们的家变干了(乡村大量湿地消失),河里的鱼虾因为污染而夭折了;即使让人生畏的蛇,也因为误食了吃了耗子药的老鼠(蛇是老鼠的天敌)而命归西天了;野兔被天罗地网包围了——农村没收了猎枪后,人们发明了用网打兔子!知了是被人捉去做了人家的下酒菜的。蝉的幼虫,老家人叫它姐儿鬼子的,值三毛钱一个呢,挖地三尺也要把它们请出来,然后喂进食客的肚子。“最毒不过蝎子心”,但也毒不过人的狠心肠,那浑身有毒的蝎子也逃脱不了人们的嘴巴。在县城几天,每顿酒席上,都有油炸姐儿鬼子和炸全蝎,让人吃了浑身不舒服。 乡村消失的不仅仅是知了、蜻蜓、燕子,喜鹊、小黄雀、青蛙、蛇、野兔,消失的是我们的自然生态。我幼时的乡村,充满了野性与童趣的乡村,那是儿童的天堂,是小动物们的乐园,如今,这一切都成了历史,成了记忆。我担心,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不知道什么是蜻蜓和知了,当我们向他们描述的时候,孩子们以为他们的父亲或爷爷在讲天书。 相对于儿时的记忆,现在我感觉到中国乡村景观越来越不受看了。北方基本上以杨树为主,村子里没有了“老槐树”,原来老百姓喜欢种的榆树、国槐、洋槐、白蜡树、楸树、泡桐、梧桐、枫杨、柳树、柏树、松树等几乎被清一色的杨树所取代,大半个天下的树木几乎都姓了“杨”。而南方乡村,则以杉木、马尾松为主,近来有被来自澳大利亚的桉树“占山为王”的趋势。 农民的生活富裕了,兜里的钱包开始鼓了起来,于是也学着城里人的样子外出旅游,北山一下子火了起来。这里原来是偏僻的山村,不通公路,以前山外的人笑话他们是“山杠子”,笑话他们将洋车(自行车)当成火车。如今情况大不一样了,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山绿起来了,奔腾的小河流被截断成了蓄水库,造出了人工湖。于是山外的城里人亦或农民来这里看山景、吃野味。可不幸的事还是被我发现了,一条小溪上,四十多家的家庭饭店旅馆的污水竟然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到了清澈见底的溪流,我担心这里的青山绿水还能够绿多久?同行的朋友觉得我大惊小怪,说连县城里都没有一家污水处理厂,污水就直接排到大河里去了,那又怎么样? 我们的富裕换来的是环境的污染,我们的生活还能够充满阳光么?我思考着答案,却找不到答案。“人们穷怕了,有了钱还管什么环境”,这是我听到的最多的声音。 财富啊,你真是坑脏极了:你是用动物们的生命,植物的风姿,甚至人们的心灵换来的。对于这样的财富我望而生畏。当我写下这段话的时候,听说邻县一个花九百亿的大型火电厂在马不停蹄地建设中,我不免又担忧起来:下风向的空气,下游的水又要遭殃了。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制造和环境污染
热度 2 zhangxp 2011-12-7 23:56
  中国的环境污染是很严重,中国制造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廉价劳动为代价换取GDP,这也都是事实,但现实的难处是:有时候你必须做选择题。你必须权衡利弊做出选择,承受后果。   老外们怎么看中国制造呢?   在《乔布斯传》中有一点点关于这个问题的内容,乔布斯告诉奥巴马总统:“我们在中国的工厂雇佣了70万工人,还有3万名工程师进行管理,我在美国雇不到这么多工程师,如果你能培养出这些工程师,我就把工厂搬回来。”   奥巴马记住了,他想解决这个问题,并多次提醒他的人“要想办法解决工程师的问题”。   所以老外实际上很想留住一些制造业,解决国内的就业和经济问题,但留不住。   环境污染是要解决,但贫穷问题也要解决,在几十年前的中国,自然环境是很好,但是人们活得并不好,很多疾病,很多流行病,有病也没钱治,就寄生虫都不知道多少种。   如果让人选择是愿意生活在过去还是现在,可能很少有人会选择过去。当然你必须现实地想,不能幻想。
个人分类: 短博|1863 次阅读|2 个评论
环境污染与性选择
热度 2 smallland 2011-12-7 17:35
环境污染与性选择
德班气候大会仍在进行,自然是争吵的大会,谈判的大会,斡旋的大会,讨价还价的大会,充满指责、承诺、欺骗、出尔反尔,等等。这样的盛会与性选择有关系?与这个很原始的问题有关系?毫无疑问,是有关系的。可以说,环境污染是性选择直接驱动的。 《非 诚勿扰》相亲节目曾有一个英国的帅小伙,喜欢捡垃圾,不开车,因为这样“对地球好”。可想而知,他必然是失败的,因为他的碳排放不达标。“宁可坐在宝马里 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是若干雌性的选择,只是许多人不愿这么难听地说出来。这其中的碳排放相差多少倍?应该能大概算出来。为了“对地球好”而牺 牲自己的追求和利益,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譬如那些坐着专机去开气候大会的冒号,他们想到一次专机要排放多少碳?如果他们搭乘普通的航班(当然容易掉下 来),能省多少“碳”?这些去开会的人,其平时的碳排放是国内人均的多少倍? 如果做一个“碳排放”与交配关系的调查,毫无疑问是“相关”的。这,就是性选择。人类性选择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雄性之间竞争资源,雌性之间竞争优秀的(碳消耗大的)雄性。 如果雌性都喜欢碳排放低的雄性,世界气候大会根本就从来不会召开。现实问题是,雌性自然喜欢拥有私人游艇或喷气飞机的雄性。即使喷出的气体有害,“我”也只忍受其危害的N亿分之一。 当然,人类的工业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得益于其智慧,而这智慧的进化,我在《丑陋的孔雀》中讨论过,也与性选择有关。
2702 次阅读|4 个评论
《长歌当空》-------令人痛心的“中国制造”
热度 8 freefloating 2011-12-7 02:08
在国外看到“中国制造”是什么感觉,是自豪吗?反正我不是,我是痛心,中国人污染自己的环境,出卖自己的劳动,维持着 整个西方国家的几乎所以产品。为什么我们就非要这样? 我们到底要一个什么样的文明?什么样的繁荣?什么样的大国呢? 我不懂经济,我也不痛惜体力和脑力的付出,但我很在意很在意我们的环境。 在加拿大的感受是,其实很多方面并不比中国好,但是环境的确好。 中国的环境问题一直是最刺激我的。不论根源,别的我可以忍受,这个很难忍受。
个人分类: 生命驱动|3599 次阅读|11 个评论
京城大雾.空气污染.发展观反思
热度 1 panfq 2011-12-6 23:58
这几天生活在北京的人们,深切体会到京城大雾的危害。科学网上的一些科学家们,在抱怨空气污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我想,当科学家们开始为空气污染头疼的时候,环境污染的解决就指日可待了。 平心而论,这几年中国的环境污染有所改善。在过去的十几年,同中国的许多人一样,我一直向往着流向一个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山青水秀的地方,但最终也没有成功。因为凡是发达一点的城市,基本上都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这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曾 经有那么几年,每当看到窗外的空气污染,我的心境就被扰乱,不时 写下一些愤懑的东西,反思我们的发展观。 时间从 2004 年到 2008 年 ,现在也把它们汇集在一处,真是往日不堪回首,觉得这些东西像狂人日记似的 。 跟空气污染叫劲,势必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心理学家往往告诉人们“你改变不了环境,就要改变你对环境的态度” 。可是我这教心理学的,一直也没有改变自己对环境的态度。现摘录 如下 : 2004 年 我们发展经济究竟是为了什么? 2 005 年 “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006 年 别让环境问题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留下口实 2008 年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矛盾 2010 年 绿色美国,绿色中国 2004 年 - 我们发展经济究竟是为了什么? 片面的经济发展并不能给人以幸福 原载 光明网 2004-9-5 无论国家、个人,努力奋斗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生活的幸福,幸福源于良好的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及由此引起的心境。这一点对于环境污染重灾区的人们都有深切的体会。设想你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冬日清晨烟雾笼罩,夏日热闷的空气中带着难闻的气味,当你看见昔日的小河流变成了臭水沟,沟里淌的不是黑水就是污水,还眼睁睁地看到那污水竟然淌到蔬菜和麦苗地里,你能有好的心境吗?  当然人们的感觉是有一定的适应性的。也许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吧,在某个城市呆久了,可能也会习惯了空气中的怪味。可是当你到适于人居的地方住上一段时间后,你才意识到我们的产值( GDP )上去了,生活质量下降了。 然而感觉适应时有极限的,否则,如果人们麻木到底,生命就无法存在。被称为“中国皮都”的浙江省平阳县水头镇,因猪皮革加工给当地带来滚滚财源,但是,也把原山青水秀的地方污染得不堪入目,并且严重威胁着当地和下游百姓的生命安全。河南省沈丘县周营乡黄孟营村原先是个美丽的村庄,可是大约从十几年前开始,这个村庄就逐渐开始被癌症的阴影所笼罩, 100 多人死于地下水的污染。看来,我们已到了杞人忧天的时候了,我们必须改变着自己的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中目前发展中的要害。 目前,环境污染污染在一些地方正在逐步得到治理,但治理的代价肯定是很大的。别的费用不说,单企业的关停就意味着下岗职工的增多。 任何一项决策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没有放之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皆准的一劳永逸的决策。“以阶级斗争为纲”后来违背了它所处的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起到了重要的纠正作用。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本经又让一些地方念弯了,他们在建设中只注重 GDP 之类的经济指标,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以牺牲后代的幸福为代价。实际上,如果一切都以经济的字眼来解释,那么,环境保护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文化也是重要的资本之一。 不过请注意,我们坚持辩证的否定之否定的观念,“科学发展观”不是对“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否定,而是在肯定这一决策之上的新的发展。    2005 年 “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05-8-17 光明观察 对于和谐发展观,如今已出现泛化的可能。一旦说到和谐,这也需要和谐,那也需要和谐。一片“和谐”之声。这或许要怪“和谐”一词本身,它代表着方方面面,代表一个系统,好像忽视任何一面都与发展不利。 但任何事物在某一发展阶段都有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想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观,主要是看到目前发展中的某些问题已经危及到人们的生存,不得不认真解决的时候了。就像当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了,我们不得不改弦更张,“以发展经济为中心”。那么今天是发展中的什么问题太突出,让我们普通的老百姓都感到这样下去“可能不行”呢?是什么问题刺激我们提出科学和谐的发展观呢?也就是说,什么是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呢?我认为,目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当是人和自然的和谐问题。目前,某些问题是局部性的,温饱是部分,教育不平等是部分,失业是部分,收入差别使某些人不满,而自然环境,是所有人存在的根本,是危及子孙能否良好生活的大事。无论是腰缠万贯的老板,地位显赫的官员,还是平民百姓,下岗工人,莘莘学子,都不能不要喝水、呼吸空气、享受明丽的阳光吧?那好,每天给你受过或可能受过污染的水喝,每天早晨半死不活的阳光去看和烟雾蒙蒙的空气去呼吸吧(不好的水、空气、阳光没法像垃圾一样搬运到郊区去)。至于慢性疾病的养成,比如呼吸道感染、鼻炎咽喉炎,甚至各种癌症之类,那是一时看不见的东西,跟我们眼前的经济无关,都怨你身体素质不好,免疫力不强所致。都说锻炼能提高免疫力,外面的空气不好,在室内锻炼吧,眼不见心不烦!自欺欺人! 是不是有人说我在“杞人忧天”呢?我说,该杞人忧天了。是不是说我得了“环境恐怖症”呢?我说,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得环境恐怖症才怪!我真想参加什么绿色组织,上街游行呐喊一番,但这样能解决问题吗?不是我们的政府不努力,而是环境问题一旦造就,非一日所能解决,政府也可能一时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解决本身又带有可持续性。既然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 同我一样患“环境恐怖症”的不是我一个人,如今我们都在谈论全球化,以下是一位台湾学者论述到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全球化无限制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与环境。跨国企业将产业移往某些国家,除了考虑人力成本之外,也考虑环境成本。开发中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往往较为宽松,成为吸引高污染产业外移的主因。此外,跨国企业在掠夺穷国的森林资源、矿产、渔业资源时,常忽略这样的掠夺会造成资源生产国生态环境的永久性破坏。以中国为例,全球化似乎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其代价却是却是十分惊人。根据 E. O. Wilson 的叙述,中国境内 80% 的河川已不适合鱼类生存,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Wilson 预言即使中国能安然度过危机,也与大灾难只有一线之隔”。 听听这危言耸听对于我们只有好处。这也许和资本主义及其作为手段的市场有关,需要我们政府的高度警惕:“中国以 13 亿之人口追求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必然是一场不可能的梦(这句话有待事实检验,本文作者注)。问题不在于中国人智能不足和文化不良,而是地球的资源不足以支持这么多的人口享受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依赖无限制的消费主义。一旦消费走下坡,产能就会过剩,工厂就要关闭,工人就失业。当消费强劲时,产能就能扩充,工厂要扩建,工人需求量增加,各行各业都会兴旺,大家都获利,转而再刺激消费,刺激投资,一直循环下去。……至于消费内容的价值或意义就不是那么重要,有消费就可以。市场上许多强劲的消费品对生活品质或人类文明的意义其实可有可无,甚至毫无意义,但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上却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大堆不必存在的商品,却因为有人买而大量制造。这些商品的制造可能要破坏森林或污染河川,然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这些问题是盲目的”。 和谐的发展观,首先要求我们区分发展的目的和手段,重视消费的内容与人的精神生活。谈论经济也要从政治经济出发,不能只有计量经济学。市场只能是手段,目的则需要政府调控。我想这就是我们不能直接采取资本主义制度而选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之原因。 我不会像经济学家一样谈论经济发展的大道理,只是谈谈心理感受。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层次之分,从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如今却相反,寻找一个适于人居的环境、能健康地生活转化成了最高追求,成了自我实现的象征。如今,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谈论才刚刚开始,一些人就开始宏论对环境问题是不是强调的过头了,会不会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然而现实情况是,带有污染的生产比环境问题在决策中更具优势,环境问题更多地停留在口头上,除非到了恶性污染致出人命的时候,如淮河边的河南一村庄的癌症频发。 我本来就为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忧心忡忡,忽然听到有的地方评选宜居城市,而本地电台却报道谁谁死于癌症,说本地的癌症这么多皆因环境之故。这不是明摆着刺激我吗?我从一个污染都市移居到另一个污染都市,容易吗我?难道你要让我移居国外不成?我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2006 年 别让环境问题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留下口实  发布时间: 2006-04-24   来源:光明网 先从最低层的老百姓的感受说起。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之时,到农村听到这样一则笑谈。父子俩在争论两代领导人的功过是非,儿子说:“没有邓爷,你哪能吃上白馒头!” 老父大为不满,说:“没有毛爷,你爹哪能活下来,哪里又有你!” 说这则笑话的意思是,普通老百姓凭直觉,往往直接把自己的生活满意与否与党的领导、中央政府的功过联系起来,说到这点,我们马上会想起建国之初人们一旦有感恩心理,马上会说出那几年流行的感恩话语“感谢党中央,感谢毛主席!”同样,一旦某个党员行为不正,人们会说他“给党的脸上抹黑”。 民间的这种太过于直接的思维方式,想必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某些启示,即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如不能有效的解决身边的问题,不能及时化解矛盾,老百姓的积怨及时找不到出路,可能会凭意气直接归咎于党、归咎于中央政府。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人都能理智地看待眼前的问题。 关键是,事情解决不好,会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找到口实。 以环境问题为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也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例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等。这些问题有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矛盾。例如环保“十五”计划未能完成,在于科学发展观未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环境污染治理的历史欠账较多,污染事故有所增加;环保机制不健全,监管能力薄弱,等等。 这几年我也生活在污染的空气中而愤愤不平,怨天尤人,但过了一段时间,就觉得自己是否在自寻烦恼。不是人们没有环境意识,不是政府不努力,而是环境破坏既成事实,改变需要过程。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的增大,环境的破环成为瞬间的事情,而环境的恢复却需要漫长的过程。所谓“十年树木”,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样一想,就对政府多了一层理解,不再那么大发牢骚了。还是这句话大气:“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再说了,你说的问题谁没有注意到,不用你向中央建议什么,近几天的沙尘已把相关建议沙尘刮到了北京,带给了中央。因为北京也创有史以来污染最重。 应该说我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处于理智的状态。 但是以下发生的事情就有点不大对头了。一些国际组织和媒体动辄以环境问题玷污中国,例如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一篇“有毒的中国汞污染物正向美国传播”的报道,尽管美国自己也在污染环境。更有甚者,以此为借口诬蔑我党。今天打开邮箱,突然收到一份邮件,仔细一看,原来是法轮功之流的退党宣传,他们也在利用环境等问题说事,什么“令人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空气、水、食品的污染,使我再也无处可藏”,还说一些读书人,硕士博士的,可知识的增多并未唤起作为“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这样的责任感,等等。 显然,这些人是别有用心,利用我上述的普通人的过于直接的思维达到其反动的目的。但是他们说的环境问题确实存在,于是我也从“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这样的责任感出发,建议相关部门从速解决有关问题,免得给这些人以玷污党政的口实。我们在批驳了国外的谣言和反动分子的不良用心后,要赶快解决我们面对的具体问题。近来广州市通过领导坐阵“民声热线”来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效果不错。 2008 年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矛盾 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因吸入污染物过多,广州人一旦超过 50 岁,肺部就变成了黑色。尽管这一说在一些人看来有点危言耸听。但中国的污染严重,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恐怕许多人都有体验。一网友对此留言,连南方花城广州都如此严重,那北方城市,例如天津市,就更没法生活了。 …… 节约: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正在倡导的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是减少环境污染的一个有效办法。倡导节约、反对浪费,我们就可以在某些方面少生产一些,对大自然的过分索取、对能源的浪费也就少一些。这种呼吁不仅是为了应对电力紧张之类的能源危机,更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曾几何时,仅仅为了生产量的不断增长,我们在某些方面也曾鼓励大量的消费。今天,观念又倒转了过来。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某些大城市提出的“家家有小汽车”的目标是否合适,有待环境容量的考验。例如济南市要求 全体干部职工每周五上下班时间不使用私家车和公务车。连省长也率先垂范,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 看来我眼前不买车也是为环境保护作了一点贡献。 本来,无论是汉语的“经济”,还是英语中“ economy ” , 都有节约的意思。 2010年 绿色美国,绿色中国 发布时间 2010-9-5 最近国内某地出现用绿漆刷山的现象,以使采石场看起来有更多的绿色。据说这还是“国内最先进的经验”。 中国人对绿色的向往是迫切的。 许多从国外回来的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人家美好的自然环境。 到了美国,才知道地球是绿色的,我们裸露的黄土地太多;到了美国,才知道 Windows XP 桌面上的自然风光是真的(没出国之前以为是人为设计的),美国不乏这样的风光。坐车出行,一路青山绿水,令人心旷神怡。 有人揶揄道,到国外等于“清洗了一次肺”。不言自明,我们现在所处的城市差的就是空气。 个别在国内发了大财的老板们,放着国内的好日子不过,却要移民国外,据他们称,其中的两个原因就是,享受自然环境和为了孩子的教育,虽然他们也要面临文化、社会心理上的适应。 小时候被灌输的概念是——“中国地大物博”,感受了美国的“地大物博”后,才知道我们有点“坐井观天”。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大片的森林和绿地。徒步行走在山林溪水边,随处可见倒伏的大树,任其自然腐烂,那古木上自然长出许多蘑菇来。倘若是在中国,那可是一块绝好的木料,做家具或什么的,腐烂掉太可惜了。中国众多人口需要吃饭,所以有点地块就立即开辟为庄稼地,而在美国东部,所到之处,尽是草地、树林,开始有点奇怪,庄稼地哪去了? 美国资源丰富,消费起来也显得大方,甚至有点浪费。电线杆仍有许多是树干;室内家具多是实木(中国的实木家具已日渐稀少)。公共场所和大巴内的空调温度很低,不小心的中国人可能要得感冒(我在美国的唯一一次感冒就是因为他们教室内空调温度太低,美国的气温,在我这个夏天住在国内闷热地区的人来说,几乎可以不用空调)。在节能方面,老实说,美国还得向中国学习,须承担起自己的一份全球责任来。美国家庭的庭院门前,停几辆各式小轿车是很正常的。可这要耗费多少能源?我们的商场开始实行塑料方便袋的有偿使用,美国的商场仍然大量提供、使用塑料袋。 把美国的“地大” 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除了纽约市内有点拥挤外,其它许多城市都留有大片空地和绿地、洼地,公共设施前多有大的停车场。这看起来有点浪费,但到下大雨的时候,就看出它的合理性来了。一阵暴雨过后,居然路上、停车场,很少有积水,原来水都流向附近的一块围起来的低洼湿地。我说这一点主要是想起今年中国各地的城市内涝。我们许多城市的楼房都建设得像纽约一样密集,舍不得流出一点空地草地、湿地,没有给雨水以出路。 美国虽地大物博,可地面很少见开采的痕迹,那日用商品来自何处?到了商场仔细一看商品的产地,你就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许多商品的产地都是 Made in China( 中国制造 ) 。于是你明白了中国的环境为什么被破坏的那么严重,不仅要承受国内拥挤的人口及其消费,还要供发达国家消费。中国国内一件像样的衣服要好几百乃至上千元人民币,但在美国仅几十美元,相对于他们的收入来说,太便宜了。中国人在用自己的自然资源和血汗支撑着美国人的优裕生活。 虽然中国近几年经济飞速发展,但是要享受到人家的自然环境,恐怕还要很长的路要走,至少要五六十年吧。人口众多和资源有限,是我们面对的困境。 不过从美国的日见增多的来自越南等国的商品中也可以看到,中国开始调整自己的政策,开始改变自己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才使得一些国外厂家把商品生产移向周边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 是的,我们要从“红色中国”、“灰色中国”变为“绿色中国”。这个任务是有些艰巨,因为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又要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物质需求。这中间需要扎扎实实地工作,仅靠绿漆刷山是刷不出“绿色中国”的。别让曾有过的商品生产中的造假之风蔓延到绿色中国的建设中,否则来自自然的报复更为无情。 北京大雾专题 http://news.163.com/special/2011fog/ 北京半月以来空气质量对比图 http://news.163.com/photoview/00AN0001/19094.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22 次阅读|1 个评论
曲靖滨河公园留影
zhaodl 2011-12-6 21:31
曲靖滨河公园留影
在昆明待了两天,凑空去了趟曲靖。许多人都以为我去罗平,而对于我逛曲靖市不理解:那有什么好看的。风景如何,看我的摄影作品,也算是我给曲靖做个广告。说实在的,给我的印象还不错。不错的不仅仅是风景,还有曲靖的人。在昆明头一天碰到2个司机,一个抱怨修地铁,抱怨电动自行车上牌照,一个抱怨社会管理,抱怨环境污染。可是我走出曲靖火车站,随便上了一辆出租车,感受到的是一位曲靖的广告员——一个劲地吹捧曲靖的好处!我在曲靖总共带了5个小时,从市内公园的许多细节,可以看得出来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下面是滨河公园的景色。
个人分类: 社会生活|33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环境污染想到的幼儿园的塑胶垫
热度 2 iwisher 2011-12-6 14:20
不知道为什么,北京几乎所有的幼儿园的院子里都铺上了塑胶垫,这种塑胶垫颜色鲜艳,比较柔软,适合孩子们在上面玩耍! 但这种塑胶垫有一致命的弱点:味道特别大,在寒冷的冬天都能闻到刺鼻的味道,更不用说在夏天了!先天温度升高,势必会加速味道的扩散! 我没有研究过这种气味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但我相信他一定会对人体有不好的影响!也许就像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212do=blogid=515155 中说的那样,这种空气污染带来的影响不好界定,不容易察觉,但他确实存在! 强烈呼吁幼儿园的管理者们能从孩子们的健康出发,还孩子们尽可能清新的空气!
个人分类: Research|3510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们有资格抱怨吗?
热度 32 wangdh 2011-12-6 13:16
我们有资格抱怨吗? 北京环境污染严重,全国环境污染严重。 北京有食品安全问题,全国都有食品安全问题。 地沟油、三聚氰胺、瘦肉精 … …北京有,全国都有。 能够有点话语权的人,包括科学网的各位大侠,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参与了这些破坏环境、毁坏环境的行动。我们即是GDP的受益者,也是环境恶化(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助纣为虐者。当每个人在吐着唾沫星子数票子的时候,估计想不到环境污染,当每个人抱怨待遇低、不择手段开财源的时候,估计想不到食品安全和文化颓废。 农民心黑?大众缺德?谁都不敢下这个结论。你数数你的钱袋子,再去看看农民家里的钱柜子;看看你的孩子上学是什么条件,再去看看农村的孩子上学时什么条件?政治家们都说农民是中国的中流砥柱,他们敢担负这个荣誉和责任吗?谁眼里把他们当作中流砥柱?没有粮食吃了,没有猪肉吃了,想起农民来了。看看农产品的价格,看看农民的起早贪黑的辛苦,你再到农村去走一走,看看那些往日山清水秀的环境在有吗?看看小时候河沟里还有小鱼吗?谁让他们干的?谁的责任?2011年才把每天6.3元人民币的标准作为农民的贫困线,要是你,你会干什么? 每年国家都报喜人的 GDP ,高喊着我们又有多大的进步和发展,谁知道这背后有多大的代价吗?我们享受着,我们谩骂着,谁在哭?谁在笑呢?谁知道我们的社会到底是进步还是衰退呢?有钱就富足吗?这个社会除了钱,还有什么? 一个连老人倒地都不敢扶的社会,一个孩子被车压都没人管的社会,一个只向钱看的社会,一个缺少良知的社会,一个没有诚信的社会,一个腐败泛滥的社会,都会觉得没有什么指望。可是,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啊,我们都为当今的社会做出过“贡献”啊,我们都是社会恶劣现象的推手啊。官员黑,老板黑,不法商贩黑,谁允许他们的?谁接纳了他们? 我们的导师在抱怨研究生质量下滑,谁的责任?哪个导师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研究生都“合格”?质量高?去看看那些答辩会就知道了。答辩委员会是谁组成的?教授、博导,有土鳖,有海龟。 我们的专家们在抱怨基金评审不公平,你敢拍着胸脯说你的每个评审都是凭良心?都公平?评审专家是谁?院士、教授、博导、官员。 我们的社会在抱怨当今的大学生是一盘散沙,挂科成为常事,上课睡觉、翘课更是常事,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物质第一,谁的错?管理大学生的是谁?教授大学生的是谁?教授、博导、院长、校长。 我们的科学家和管理者都在抱怨 SCI, 写 SCI 的是哪些人?研究生、博士、博后、研究员、教授、百人、千人、长江学者 ….. 要求SCI的是哪些人? 还有那些耀眼的奖项的评选,那些荣誉光环的评审,那些利益的分成.... 都是谁在参与? 我们都在参与这些大家抱怨、痛恨的事情之中,我们自己都做过,有些事情也正在做着。你们做过,他们也做过。 学生在抱怨,老师在抱怨,家长在抱怨,校长在抱怨; 研究生在抱怨,导师在抱怨,校长、院长在抱怨; 青年学者在抱怨,中年学者在抱怨,国内学者在抱怨,海归学者也在抱怨; 我们都是当今这些恶劣文化的贡献者和推手,我们都有责任。 只有农民知道自己的身份卑微、低贱,靠自己的双手种地吃饭,国家想怎么整治就怎么整治。他们没有话语权,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他们不知道抱怨,对自己的孩子不抱怨,对社会不抱怨,对国家也不抱怨。看看媒体,谁在替他们呼吁?谁在替他们说话? 我们,你们,他们,是受益者,是受害者,是助纣为虐者,是呼喊不公平者,也是恶劣文化的推手。我们、你们、他们的角色都很复杂、很多重性。 我们、你们、他们,都该清醒,该忏悔,该行动。 我们、你们、他们,都需要公平,需要良知,需要责任,需要奉献,需要爱心,需要正义。 一个社会需要健康的文化,需要积极向上的文化。 文化建设很重要,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贡献。 动物都知道保护和爱护自己的家园,我们人类不懂? 动物都知道与其他物种和谐共存,我们人类不懂? 如果你不懂,我可真不是在骂你。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4244 次阅读|34 个评论
环境污染与节能
热度 28 fpe 2011-12-6 12:07
环境污染与节能 看了今天的对施老师博文的回应,只觉得大家没有谈到点子上。污染问题,其实就是能源问题,也是节能减排问题,最后还是政治问题。 我第一次注意到国内的空气的质量,是1997年,初春,从欧洲飞回来,看到德国的绿草,变成北京机场的黄草,心中就觉得压抑,然后就是中国上空漂浮的尘埃(俗称霾)的污染物,这些都是燃烧造成的。我的本行是热能工程,就是到处把煤变成热量和污染物。为什么中国污染那么严重呢?因为太心急了,需要把失去的30年赶回来,所以到处上火电。火电,中国最多的就是燃煤,于是污染问题如同恶瘤,到处蔓延。因为一处减排是没有效果,必须到处都减排才有效果。由于国内的政绩考量并没有环境因素,所以污染物排放漫无边际。有没有好办法减排?有,成本太高,牺牲好几个百分点的效率,没有政治压力,谁也不愿真正减排。我国排放标准太低,也是因为没有压力造成的。 现在我们的政治家们正在德班的讨价还价,还是想对外来的政治压力作出规避。 通过保护,避免冒进,也对,也不对。现在少投入,将来还是要付出的,因为你享用别人的专利时需要付钱啊。现在的节省,间接造成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所以我对保护政策是有看法的,当然也不能说全错,只能说 战略要保护,战术要进取 ,不能因为保护而避免投入。 煤作为燃料,虽然历史悠久(宋代就广泛利用了),成本低廉,但那是没有计算环境成本造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储量在美国,尤其是西弗吉尼亚和蒙大拿,优质煤矿,地表开采,质优价廉,天下罕有,中国和俄国(第二大煤炭储量国)的煤炭全部加起来,才能和美国相比。但是美国的政治家们,出于种种考量,不愿上煤电,宁愿矿工失业,也不愿开发 煤电 ,主要是环保考量,也有其他电力行业的制约。美国坐拥世界最大的 煤炭资源 ,却为了青山绿水,不作开发,完全是政治经济和技术的考量。我曾经在经济危机爆发前研究开发节能技术,因此对煤炭经济和节能减排有一定的想法,发现其中的政治性因素太大,不愿意继续从事燃烧研究,就是对前景感到悲观造成的。世界上,俄国以油气为主的火电,因为需要供热;美国核电、水电、燃气等综合利用;欧洲主要是俄国送来的管道煤气,只有印度和中国对煤炭依赖严重。印度缺乏煤炭,所以优先发展软件工业,因为软件不需要锅炉,也因为印度对西方语言文化不设防带来的语言优势;中国对西方思想防范较多, 视外语如猛虎野兽 ,所以软件人才的培养显著不足,只好发展制造加工业,加工业不需要大学生,所以造成了大学就业难。 我看过不少对新能源技术的Business Review,总体对前景感到失望,新技术都有成本的问题,老技术主要是政治问题,如果政治问题解决,剩下来的还是成本问题。 所以,能源工业是夕阳产业,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我改行了。 虽然看到当前的能源产业风风火火,我心如止水,因为那是政治推出来的,没有背后的政治,立马销声匿迹。 看那么多人指责施老师驾车,我觉得没有必要。大方向出问题,靠个人是无能为力的。你当然可以用不用能来说这是节能,其实这是更浪费的举措,因为你浪费了个人的时间和他人的机会。社会要发展,怎么可以用鼓励不用能的方法来节能呢? 能源总是要用的,用的越多,产值越高,就越有钱去开发新能源,形成良性循环,否则永远是保护,引进,再保护,再引进的老路。 您个人的节省,对国家来说是浪费;对家庭账单的节省,对发电机来说是浪费,因为发电机并没有因为你不用电而停机。 乔布斯不愿施舍,因为他觉得努力工作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超过对个人的施舍。 所以, 能源政策总有一个Priority问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很大的政治考量,不能认识其中的战略考量,导致各种意见内耗,结果就是污染严重的后果了 。因此国内污染问题严重,就有战略认识不足,意见不统一的因素。比如,我们为了照顾民生,把民用电价压得很低,导致人们拼命用电,就是不减排的措施,有谁能看出其中的关联?比如我们鼓励随手关灯,导致发电机空转,降低发电效率,也是浪费的举措。能源经济很复杂,不是你我一两篇博文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我 金盆洗手,改行消防,灭火比烧火容易得多,因为无火是常态,有火是异态, 大多数人看不出来,所以有种种的失火行为。对于消防工作者来说,有很多环节可以防止失火,只不过人们并不放在心上。大家大多看不起消防。请问,有几位博友在小学阶段亲自聆听过消防队员的科普? 以上胡言乱语,都是从社会广义层面的思考,是看过几部能源经济的科普之后的反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要逮到鸡毛说孔雀,只有大家踏踏实实地倾听别人的看法,才有可能认识当前认识的不足。如果光想着别人的不足,那你啥也得不到了。 有道是,能源大战略,污染有考量,节能靠政策,用能是人本。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7117 次阅读|54 个评论
[转载]转载施老师博文-可怕的空气污染
lyhong 2011-12-6 11:16
     【序:说心里话,我发表这篇文章的心情很复杂。这篇博文完稿于今年二月底,但被我压了下来,担心这样评论北京的空气污染会影响海外人才的全职回国、也影响清华的招聘人才。但同时,国内一次次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以及我切身感受到的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严重污染,又让我不安与愤怒。   几周前,北京市环保局辟谣,说北京市空气质量在奥运会后逐年变差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对这种辟谣我觉得不可理解:几乎所有我问过的北京人和清华同事都说奥运会后这两年的空气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我也很不理解北京的蓝天数在奥运会后逐年增加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大家的切身感觉都错了?还是北京蓝天的标准在逐年降低?这也让我想起了大约两年前饱受百姓质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商品房售价年增1.5%的新闻:全国主要城市新房的售价每年扶摇直上,但统计局却因为“统计方法不同”而给出了1.5%的数字!   过去两年,不止一次地有朋友问我:你在国内最不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我总是回复:最不开心、也是常常痛苦的唯一事情就是空气污染。我的慢性咽炎2010年开始,逐渐加重,遇到今天这样的污染天就像嗓子里堵了个东西,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很难受。不知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在忍受这样严重的空气污染。   今天,2011年12月5日,星期一。又是一天令我窒息的日子。我的主要新闻来源“手机报”在“北京新闻”的头条提醒我:“今天白天,本市静风、逆温的不利污染物扩散条件还将继续,预计空气污染指数范围为260至280,属于四级中度重污染。市环保局副局长建议:心脏病、肺病患者等易感人群要加强防护,健康人群也要适当减少户外活动。”    59年前的今天,英国伦敦遭受严重的空气污染,直接导致数千人死亡。 就选择今天发表我完稿于今年二月底的博文吧。】    2011年2月20-22日的污染   星期二,2月22日早晨,我拉开卧室的窗帘,外面雾霾弥漫,又是一个重度空气污染的日子。我的心情也跟着阴沉起来。从星期日开始,这是春节后北京的第三个雾霾天了。   送完孩子上学,我来到办公室,也读到了《手机报》里的头条北京新闻:“昨天,雾气弥漫的京城出现今年首个重度污染天。来自市环保局的检测数据显示,21日,全市空气平均污染指数为333,达到5级重度污染。”这样的污染,相当于每个人被迫吸烟21根。看完报道,我越发心情沉重,又一次地打开北京市天气预报的网站,今后7天均为“微风”及“无持续风向”。也就是说:今后7天北京的空气都会有比较严重的污染。   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的人们都知道一个规律:北京的空气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风。每次风力在三、四级或以上时,大都会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这种情况在每年冬季的12月和1月最为明显,强劲的西北风虽然寒冷刺骨,但带来了干净清洁的空气和蓝蓝的天空,让我心情大为愉悦!可惜,北京不可能天天有风。如果连续几天没风,第一天还勉强,第二天就开始雾蒙蒙、明显感觉污染,到了第三天即使是晴天太阳也不过是一个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的红红的圆盘。   北京上一次长时间的空气重度污染出现在去年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2010年10月1日至4日,风力很足,阳光灿烂,天空湛蓝湛蓝,感觉好极了。5日,还行。6日下午,我开车去机场迎接十一长假出游归来的夫人和孩子,感觉空气已经开始多了很多尘埃。7日,雾霾天。8日、9日、10日,空气污染严重。11日以后,风起,空气质量也很快好转。可惜几天后(大约10月16日前后),北京又迎来了几天雾霾天,比起7-10日的污染,程度稍轻。   为了我们的孩子   几乎所有的朋友都知道我特别关注北京的空气质量,也知道我的心情会随着空气质量的好坏而变化。但大多数朋友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较汁”。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污染的空气对幼儿的发育、智力、健康都会有很多不良影响。可怕的是,这些影响一般不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被明显察觉到,也许有些长期受到空气污染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觉察其影响。但科学研究表明,污染空气中的化学小分子和重金属不仅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对心血管和肝脏产生危害,还会诱发突变、加重癌症的几率,甚至会对幼儿的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直接影响智力。最为可怕的是,普通老百姓对空气污染没有足够的意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诉求。而对患者,很难确证是由于空气污染引发的病变。   空气污染比其它的污染危害更大。首先,受害人最多。除非生活在过滤器里,所有人都会受害。其次,几乎无法防护。我们担心水污染时,可以加装一个有害物过滤器;担心食物安全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安全的食物或洗干净后再食用。对付空气就没有办法了,因为空气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最多就是在办公室和家里装上空气过滤器,但效果有限。实质上,我们每个人的肺脏就是北京市的空气过滤器。   也许会有人认为我小题大做,认为空气污染没那么多危害。我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国伦敦因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直接造成数千人的死亡。请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18219.htm   有时,我也会侥幸地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北京的空气污染也很严重,北京的绝大多数孩子不也顺利成长了吗?也许空气污染不会对孩子产生太多负面影响。但更多的时候,我会因另一种思维产生深深的忧虑:空气污染一定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最容易受到伤害,等到病情发作时就太晚了!   我在所有的场所都会表达对空气污染的忧虑和关心,也都会鼓励政府出台严格的控制污染的政策法令。但今天写博客,心里的确做了一番斗争,原因很简单:我不想让北京的空气污染影响将来的人才引进。但是,即使我不说,也常常有海外的科学家问我国内空气污染的情况,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然,每一次我也都直言不讳。   对政府的期望   平心而论,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相当重视。在九十年代后期,北京的空气污染达到顶峰,记得我在99年(或许98?)夏天访问北京,连续十几天雾霾重重,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城楼居然忽隐忽现。后来申奥,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治理,2008年达到最好的记录。那一年,我刚刚全职在清华工作,本已做好承受空气污染的准备,没想到空气质量还真不错,尤其是奥运会期间,老天爷真配合!   2009年,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去年,比2009年还稍差。奇怪的是,北京市发布的“蓝天数”却逐年增加,好像是提示空气质量的不断提高。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给《科学》周刊的记者郝炘写email,让她关注北京的空气污染情况。她回复说:政府已经承认空气质量下降了,并让我看网站报道。   空气质量的改善只能靠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法律保障干预。空气质量的改善可以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减少疫病,也可以帮助北京市引进人才。但愿北京市政府能始终拿出2008年前控制环境污染那样的力度来治理空气质量。人民受益,每一个人都受益。这比每年GDP增长几个百分点对老百姓来说更实惠。   其实,不仅北京的空气污染严重,其它城市常常更严重。上海,杭州,广州,武汉,苏州,无锡,几乎没有什么大中城市能逃避严重空气污染的困扰。记得四年多前,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觉得晴天都是雾蒙蒙的,就问当地人:是否这是西湖水汽所致?后来多次去杭州,感觉大多如此,如果不把“蓝天白云”的标准降一降,我是无法称之为蓝天的。苏州也是如此。上海按说靠海近,应该好点,但实际感觉不比北京好;至少北京吹起西北风的日子里确确实实是蓝天,上海则只能靠想象了。    现在是政府真正下大决心的时候了! 我毫不怀疑,中国因为环境污染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 远远大于 提高环保标准可能带来的相关企业的经济代价!必须提高企业排污的标准并加强监管;必须提高汽车尾气的污染物标准;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必须用法律手段维护百姓的利益。    另:我自己认识到了环境污染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已经开设“环境与健康”课(公选课)一年多了,正在并将继续呼吁一批批人认识关注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为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尽微薄之力。希望有更多象施老师这样有影响力的人物来关注这种基本的的生存问题,则民之幸甚、国之幸甚!
1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解决环境污染,你有solution吗?
热度 3 seesky 2011-12-6 07:14
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健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环境灾难,政府却无能为力,甚至看不出有改变的意愿,不能不让人痛心。 这几天,科学网一些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抱怨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 (参见施一公及颜宁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212do=blogid=515155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5865do=blogid=512179 )。 难道一定要等到名科学家揭发这些问题,政府才会注意问题的严重吗?一想到这些,忍不住要骂几声,骂的对象很广很广,包括骂自己。可是骂归骂,事情和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怎么解决环境的问题咧?我就先抛一块砖头吧。 1, 问题的根源。窃以为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两个字:能源。所有的历史的问题,人类问题,文明的延续的硬性基础取决于能源的获取。人类本来不需要“电”,不需要“石油”,如今这些东西成了必需品,没有这些,现代文明立即崩溃,毫无疑问。因而,能源的需求还是必需的,也就是说电是一定要有的。 2, 产生电的途径。途径是多样的,但是所有电的终极来源必然是太阳,包括石油,生物能源以及风等等等。 3, 既然所有电的来源是太阳,为何不直接利用光能?这是废话,没有人或者哪个国家不想直接利用太阳光的。最重要的问题来了,如何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技术上存在困难,不过目前两大途径似乎有可能有戏: I ,依赖生物的 Photosynthetic 途径。利用 synthetic biology 的技术建立人工高效利用光能的生物。 II, Photovoltaic 途径,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虽然我是学生物的,但是个人觉得第二种途径似乎更可能提前解决能源问题。假如要是确立 Photovoltaic 途径是主要途径,问题是怎么避开老天爷的眼色,因为阴雨天是没有太阳的。 4, 建立 空间太阳能发电站 (从此不怕老天爷)。如果建立空间发电站,不知技术可行否。 1 )要问航空方面的人 2 )还要问制造太阳能发电器的人 3 )远距离电传输的问题,比如无线传输直流电的问题,乃至通古斯传输的问题。 5, 建立不周山那样的擎天柱(改作 擎电柱 似乎更适合,有一点怕风神)。要是建立象不周山那样的 擎电柱 ,就要设计擎电柱的高度,比如云层通常的高度是多少,这样的数据很容易得到,你要是做飞机就可以粗略计算云层的高度。问题是这样的擎电柱 是否足够坚固 , 这就要看工程领域的大牛们了。 暂时想这么多吧,我愿意去想,我也愿意去做,虽然我不太看好生物质能源,但是我觉得依照我的专业,我还是可以做做 synthetic biology 里面的一些小问题。愚蒙等诮, 更欢迎扔砖头,不要扔向我,扔向煤电发电厂最好,或者中石油或中石化也行。。
5330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施一公:可怕的空气污染
ctmath 2011-12-6 00:44
【序:说心里话,我发表这篇文章的心情很复杂。这篇博文完稿于今年二月底,但被我压了下来,担心这样评论北京的空气污染会影响海外人才的全职回国、也影响清华的招聘人才。但同时,国内一次次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以及我切身感受到的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严重污染,又让我不安与愤怒。   几周前,北京市环保局辟谣,说北京市空气质量在奥运会后逐年变差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对这种辟谣我觉得不可理解:几乎所有我问过的北京人和清华同事都说奥运会后这两年的空气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我也很不理解北京的蓝天数在奥运会后逐年增加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大家的切身感觉都错了?还是北京蓝天的标准在逐年降低?这也让我想起了大约两年前饱受百姓质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商品房售价年增1.5%的新闻:全国主要城市新房的售价每年扶摇直上,但统计局却因为“统计方法不同”而给出了1.5%的数字!   过去两年,不止一次地有朋友问我:你在国内最不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我总是回复:最不开心、也是常常痛苦的唯一事情就是空气污染。我的慢性咽炎2010年开始,逐渐加重,遇到今天这样的污染天就像嗓子里堵了个东西,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很难受。不知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在忍受这样严重的空气污染。   今天,2011年12月5日,星期一。又是一天令我窒息的日子。我的主要新闻来源“手机报”在“北京新闻”的头条提醒我:“今天白天,本市静风、逆温的不利污染物扩散条件还将继续,预计空气污染指数范围为260至280,属于四级中度重污染。市环保局副局长建议:心脏病、肺病患者等易感人群要加强防护,健康人群也要适当减少户外活动。”    59年前的今天,英国伦敦遭受严重的空气污染,直接导致数千人死亡。 就选择今天发表我完稿于今年二月底的博文吧。】    2011年2月20-22日的污染   星期二,2月22日早晨,我拉开卧室的窗帘,外面雾霾弥漫,又是一个重度空气污染的日子。我的心情也跟着阴沉起来。从星期日开始,这是春节后北京的第三个雾霾天了。   送完孩子上学,我来到办公室,也读到了《手机报》里的头条北京新闻:“昨天,雾气弥漫的京城出现今年首个重度污染天。来自市环保局的检测数据显示,21日,全市空气平均污染指数为333,达到5级重度污染。”这样的污染,相当于每个人被迫吸烟21根。看完报道,我越发心情沉重,又一次地打开北京市天气预报的网站,今后7天均为“微风”及“无持续风向”。也就是说:今后7天北京的空气都会有比较严重的污染。   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的人们都知道一个规律:北京的空气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风。每次风力在三、四级或以上时,大都会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这种情况在每年冬季的12月和1月最为明显,强劲的西北风虽然寒冷刺骨,但带来了干净清洁的空气和蓝蓝的天空,让我心情大为愉悦!可惜,北京不可能天天有风。如果连续几天没风,第一天还勉强,第二天就开始雾蒙蒙、明显感觉污染,到了第三天即使是晴天太阳也不过是一个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的红红的圆盘。   北京上一次长时间的空气重度污染出现在去年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2010年10月1日至4日,风力很足,阳光灿烂,天空湛蓝湛蓝,感觉好极了。5日,还行。6日下午,我开车去机场迎接十一长假出游归来的夫人和孩子,感觉空气已经开始多了很多尘埃。7日,雾霾天。8日、9日、10日,空气污染严重。11日以后,风起,空气质量也很快好转。可惜几天后(大约10月16日前后),北京又迎来了几天雾霾天,比起7-10日的污染,程度稍轻。   为了我们的孩子   几乎所有的朋友都知道我特别关注北京的空气质量,也知道我的心情会随着空气质量的好坏而变化。但大多数朋友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较汁”。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污染的空气对幼儿的发育、智力、健康都会有很多不良影响。可怕的是,这些影响一般不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被明显察觉到,也许有些长期受到空气污染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觉察其影响。但科学研究表明,污染空气中的化学小分子和重金属不仅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对心血管和肝脏产生危害,还会诱发突变、加重癌症的几率,甚至会对幼儿的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直接影响智力。最为可怕的是,普通老百姓对空气污染没有足够的意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诉求。而对患者,很难确证是由于空气污染引发的病变。   空气污染比其它的污染危害更大。首先,受害人最多。除非生活在过滤器里,所有人都会受害。其次,几乎无法防护。我们担心水污染时,可以加装一个有害物过滤器;担心食物安全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安全的食物或洗干净后再食用。对付空气就没有办法了,因为空气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最多就是在办公室和家里装上空气过滤器,但效果有限。实质上,我们每个人的肺脏就是北京市的空气过滤器。   也许会有人认为我小题大做,认为空气污染没那么多危害。我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国伦敦因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直接造成数千人的死亡。请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18219.htm   有时,我也会侥幸地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北京的空气污染也很严重,北京的绝大多数孩子不也顺利成长了吗?也许空气污染不会对孩子产生太多负面影响。但更多的时候,我会因另一种思维产生深深的忧虑:空气污染一定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最容易受到伤害,等到病情发作时就太晚了!   我在所有的场所都会表达对空气污染的忧虑和关心,也都会鼓励政府出台严格的控制污染的政策法令。但今天写博客,心里的确做了一番斗争,原因很简单:我不想让北京的空气污染影响将来的人才引进。但是,即使我不说,也常常有海外的科学家问我国内空气污染的情况,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然,每一次我也都直言不讳。   对政府的期望   平心而论,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相当重视。在九十年代后期,北京的空气污染达到顶峰,记得我在99年(或许98?)夏天访问北京,连续十几天雾霾重重,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城楼居然忽隐忽现。后来申奥,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治理,2008年达到最好的记录。那一年,我刚刚全职在清华工作,本已做好承受空气污染的准备,没想到空气质量还真不错,尤其是奥运会期间,老天爷真配合!   2009年,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去年,比2009年还稍差。奇怪的是,北京市发布的“蓝天数”却逐年增加,好像是提示空气质量的不断提高。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给《科学》周刊的记者郝炘写email,让她关注北京的空气污染情况。她回复说:政府已经承认空气质量下降了,并让我看网站报道。   空气质量的改善只能靠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法律保障干预。空气质量的改善可以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减少疫病,也可以帮助北京市引进人才。但愿北京市政府能始终拿出2008年前控制环境污染那样的力度来治理空气质量。人民受益,每一个人都受益。这比每年GDP增长几个百分点对老百姓来说更实惠。   其实,不仅北京的空气污染严重,其它城市常常更严重。上海,杭州,广州,武汉,苏州,无锡,几乎没有什么大中城市能逃避严重空气污染的困扰。记得四年多前,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觉得晴天都是雾蒙蒙的,就问当地人:是否这是西湖水汽所致?后来多次去杭州,感觉大多如此,如果不把“蓝天白云”的标准降一降,我是无法称之为蓝天的。苏州也是如此。上海按说靠海近,应该好点,但实际感觉不比北京好;至少北京吹起西北风的日子里确确实实是蓝天,上海则只能靠想象了。    现在是政府真正下大决心的时候了! 我毫不怀疑,中国因为环境污染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 远远大于 提高环保标准可能带来的相关企业的经济代价!必须提高企业排污的标准并加强监管;必须提高汽车尾气的污染物标准;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必须用法律手段维护百姓的利益。
个人分类: 社会教育|21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怕的空气污染
热度 198 施一公 2011-12-5 14:47
  【序:说心里话,我发表这篇文章的心情很复杂。这篇博文完稿于今年二月底,但被我压了下来,担心这样评论北京的空气污染会影响海外人才的全职回国、也影响清华的招聘人才。但同时,国内一次次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以及我切身感受到的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严重污染,又让我不安与愤怒。   几周前,北京市环保局辟谣,说北京市空气质量在奥运会后逐年变差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对这种辟谣我觉得不可理解:几乎所有我问过的北京人和清华同事都说奥运会后这两年的空气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我也很不理解北京的蓝天数在奥运会后逐年增加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大家的切身感觉都错了?还是北京蓝天的标准在逐年降低?这也让我想起了大约两年前饱受百姓质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商品房售价年增1.5%的新闻:全国主要城市新房的售价每年扶摇直上,但统计局却因为“统计方法不同”而给出了1.5%的数字!   过去两年,不止一次地有朋友问我:你在国内最不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我总是回复:最不开心、也是常常痛苦的唯一事情就是空气污染。我的慢性咽炎2010年开始,逐渐加重,遇到今天这样的污染天就像嗓子里堵了个东西,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很难受。不知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在忍受这样严重的空气污染。   今天,2011年12月5日,星期一。又是一天令我窒息的日子。我的主要新闻来源“手机报”在“北京新闻”的头条提醒我:“今天白天,本市静风、逆温的不利污染物扩散条件还将继续,预计空气污染指数范围为260至280,属于四级中度重污染。市环保局副局长建议:心脏病、肺病患者等易感人群要加强防护,健康人群也要适当减少户外活动。”    59年前的今天,英国伦敦遭受严重的空气污染,直接导致数千人死亡。 就选择今天发表我完稿于今年二月底的博文吧。】    2011年2月20-22日的污染   星期二,2月22日早晨,我拉开卧室的窗帘,外面雾霾弥漫,又是一个重度空气污染的日子。我的心情也跟着阴沉起来。从星期日开始,这是春节后北京的第三个雾霾天了。   送完孩子上学,我来到办公室,也读到了《手机报》里的头条北京新闻:“昨天,雾气弥漫的京城出现今年首个重度污染天。来自市环保局的检测数据显示,21日,全市空气平均污染指数为333,达到5级重度污染。”这样的污染,相当于每个人被迫吸烟21根。看完报道,我越发心情沉重,又一次地打开北京市天气预报的网站,今后7天均为“微风”及“无持续风向”。也就是说:今后7天北京的空气都会有比较严重的污染。   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的人们都知道一个规律:北京的空气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风。每次风力在三、四级或以上时,大都会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这种情况在每年冬季的12月和1月最为明显,强劲的西北风虽然寒冷刺骨,但带来了干净清洁的空气和蓝蓝的天空,让我心情大为愉悦!可惜,北京不可能天天有风。如果连续几天没风,第一天还勉强,第二天就开始雾蒙蒙、明显感觉污染,到了第三天即使是晴天太阳也不过是一个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的红红的圆盘。   北京上一次长时间的空气重度污染出现在去年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2010年10月1日至4日,风力很足,阳光灿烂,天空湛蓝湛蓝,感觉好极了。5日,还行。6日下午,我开车去机场迎接十一长假出游归来的夫人和孩子,感觉空气已经开始多了很多尘埃。7日,雾霾天。8日、9日、10日,空气污染严重。11日以后,风起,空气质量也很快好转。可惜几天后(大约10月16日前后),北京又迎来了几天雾霾天,比起7-10日的污染,程度稍轻。   为了我们的孩子   几乎所有的朋友都知道我特别关注北京的空气质量,也知道我的心情会随着空气质量的好坏而变化。但大多数朋友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较汁”。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污染的空气对幼儿的发育、智力、健康都会有很多不良影响。可怕的是,这些影响一般不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被明显察觉到,也许有些长期受到空气污染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觉察其影响。但科学研究表明,污染空气中的化学小分子和重金属不仅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对心血管和肝脏产生危害,还会诱发突变、加重癌症的几率,甚至会对幼儿的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直接影响智力。最为可怕的是,普通老百姓对空气污染没有足够的意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诉求。而对患者,很难确证是由于空气污染引发的病变。   空气污染比其它的污染危害更大。首先,受害人最多。除非生活在过滤器里,所有人都会受害。其次,几乎无法防护。我们担心水污染时,可以加装一个有害物过滤器;担心食物安全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安全的食物或洗干净后再食用。对付空气就没有办法了,因为空气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最多就是在办公室和家里装上空气过滤器,但效果有限。实质上,我们每个人的肺脏就是北京市的空气过滤器。   也许会有人认为我小题大做,认为空气污染没那么多危害。我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国伦敦因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直接造成数千人的死亡。请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18219.htm   有时,我也会侥幸地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北京的空气污染也很严重,北京的绝大多数孩子不也顺利成长了吗?也许空气污染不会对孩子产生太多负面影响。但更多的时候,我会因另一种思维产生深深的忧虑:空气污染一定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最容易受到伤害,等到病情发作时就太晚了!   我在所有的场所都会表达对空气污染的忧虑和关心,也都会鼓励政府出台严格的控制污染的政策法令。但今天写博客,心里的确做了一番斗争,原因很简单:我不想让北京的空气污染影响将来的人才引进。但是,即使我不说,也常常有海外的科学家问我国内空气污染的情况,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然,每一次我也都直言不讳。   对政府的期望   平心而论,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相当重视。在九十年代后期,北京的空气污染达到顶峰,记得我在99年(或许98?)夏天访问北京,连续十几天雾霾重重,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城楼居然忽隐忽现。后来申奥,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治理,2008年达到最好的记录。那一年,我刚刚全职在清华工作,本已做好承受空气污染的准备,没想到空气质量还真不错,尤其是奥运会期间,老天爷真配合!   2009年,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去年,比2009年还稍差。奇怪的是,北京市发布的“蓝天数”却逐年增加,好像是提示空气质量的不断提高。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给《科学》周刊的记者郝炘写email,让她关注北京的空气污染情况。她回复说:政府已经承认空气质量下降了,并让我看网站报道。   空气质量的改善只能靠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法律保障干预。空气质量的改善可以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减少疫病,也可以帮助北京市引进人才。但愿北京市政府能始终拿出2008年前控制环境污染那样的力度来治理空气质量。人民受益,每一个人都受益。这比每年GDP增长几个百分点对老百姓来说更实惠。   其实,不仅北京的空气污染严重,其它城市常常更严重。上海,杭州,广州,武汉,苏州,无锡,几乎没有什么大中城市能逃避严重空气污染的困扰。记得四年多前,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觉得晴天都是雾蒙蒙的,就问当地人:是否这是西湖水汽所致?后来多次去杭州,感觉大多如此,如果不把“蓝天白云”的标准降一降,我是无法称之为蓝天的。苏州也是如此。上海按说靠海近,应该好点,但实际感觉不比北京好;至少北京吹起西北风的日子里确确实实是蓝天,上海则只能靠想象了。    现在是政府真正下大决心的时候了! 我毫不怀疑,中国因为环境污染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 远远大于 提高环保标准可能带来的相关企业的经济代价!必须提高企业排污的标准并加强监管;必须提高汽车尾气的污染物标准;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必须用法律手段维护百姓的利益。
128164 次阅读|213 个评论
[转载]生态系统的形象比喻
thonb 2011-11-15 20:37
[转载]生态系统的形象比喻
自然环境的运作如同一个有机生命体,大地是肌肉骨骼而河流则是血管。降水如同动脉血,地表以及地下水如同静脉回流。海洋同时起着心脏和肝脏的功能,既负责通过降水向陆地泵送水体 ,也负责水体总量的调节。河水流入大海绝不是一种浪费,而是水圈自我循环中的重要一节,如同静脉血回流心脏不是一种无用功一样。建造水坝和水库以截取水流绝不是一种有益的储蓄, 这将阻碍水体的正常流动,破坏水圈的自然循环。这些人造堤坝如同血管中的血栓一样造成血流不畅,而非正常的血液淤积绝不是一种营养储蓄的方式,这只会导致组织的坏死。只有流动的 血液才是有用的血液,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生理机能。同样水体的循环流动是生态环境进行正常物质代谢的必要条件,阻碍水体的自然循环将会导致环境丧失自我维护的自然机能,使其如同 生命体一样丧失活力而逐渐衰老退化。几乎所有的环境恶化都是从水循环的退化开始的,而自然代谢的减缓更使得环境污染的效应急剧放大,从而对其中的生物圈造成重大打击。
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新自闭症研究告诉我们什么?
Ripal 2011-11-13 20:59
当前环境污染非常普遍。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的印证。精神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特别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自闭症等等。尽管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应用到精神病发病的原因和机理探索过程中,但是至今收效甚微,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或许会为精神病诱因研究事业添砖添瓦。 美国研究人员 11 月 8 日公布的一项小型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儿童相比,自闭症患儿大脑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元数量过多。这项发现有助理解自闭症的病因。 前额叶皮层是大脑中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参与人体的语言、交流、社会行为、情绪以及注意力等高级功能。自闭症患儿的这些高级功能通常有所欠缺。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大学的研究人员对 7 名自闭症患儿及 6 名普通男孩的前额叶皮层进行了检查,这些男孩的年龄在 2 至 16 岁之间。结果发现,自闭症患儿前额叶的神经元数量比普通儿童多 67% ,其平均脑重量也更重。 这项研究成果 9 日将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研究人员表示,由于皮层神经元在患儿出生前而不是出生后产生,这表明自闭症的出现可能与患儿胎儿期的神经细胞生长或维持出现错误有关,另一个导致患儿神经元过多的可能因素是其细胞凋亡机制出现紊乱。 通过美国研究人员的研究报告,我们获得以下几点信息: 1. 前额皮质在人体语言、交流、社会行为、情绪等高级功能中发挥着 要的作用,而这些高级功能在自闭症患者上的表现确实有所缺失或损伤; 2. 自闭症患者前额皮质的神经元数量增多。 3. 自闭症患者脑重量也增加; 4. 神经元增多,得出两个推论: a, 胎儿期的神经细胞生长或维持出现错误; b, 细胞凋亡机制出现紊乱。 应用以上获得的信息里,我们可以移花接木式的转移到毒理学研究上来,寻找自闭症的环境风险因子。建立可疑风险因子模型,进行行为学检验和机理性研究,验证是否毒素造成了自闭症趋向,在此基础上对脑不同部位的神经元数量以及细胞凋亡的因子进行探究,在深一点考虑环境毒素对神经细胞器的影响,比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核糖体等等,或许会挖出有意思的东西。
28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印象-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应用培训高校研修班
watersci 2011-11-12 10:51
2011年11月 同济大学 讲课资料下载地址:http://unep-iesd.tongji.edu.cn/index.php?classid=186 备份一下资料中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个要点: 中国环境要素保护战略课题研究成果介绍 郝吉明 1.中国是全球PM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二次颗粒物是我国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 3.北京灰霾71天,上海灰霾92天,广州灰霾132天(??不太懂) 4.氮排放对酸雨贡献日益突出 5.CO2和Hg等全球污染物控制国际压力巨大 6.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7.重型柴油车NOX和PM的协同控制仍是重大挑战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 杨海真 1.富营养化问题 2.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3.地下水和土壤污染
28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千古奇闻,值得一看!
热度 2 daodezhenjing 2011-10-23 13:29
  近日,澳大利亚的某位政府大员提议了一项“减少环境污染,拯救美好地球”的方案,那就是要杀死现有的澳大利亚全部120万头骆驼,因为一头骆驼每年要排放一吨的二氧化碳,120万头就是120万吨二氧化碳啊,多么惊人的数字,让不少人为之心动。   卸磨杀驴的典故我们以为只有在小说中重现了,却没有想在今天却创造性出现了“卸货杀骆驼”的新故事。这些骆驼的祖先最早是由澳大利亚政府从印度买来当苦力运输货物的,自从有了汽车以后,它们就成了多余的废物被弃之荒野自生自灭了,没有一点用还消耗自然资源,排放臭屁,太可气了,于是这个念头就一涌而来。可我们没有想想,澳大利亚的任意一辆汽车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都要3.24吨,凭什么只灭骆驼,不灭汽车呢?
个人分类: 杂文|19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三十三:三角洲湿地污染
蒋高明 2011-8-18 23:35
蒋高明 我国除了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面积;陆地上以草原、森林、荒漠、农田为主,其颜色为绿色或者黄色,而海洋是海水的世界,原本是蓝色的。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陆地上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那些来自通过河流搬运来的污染物正使得海洋改变颜色,三角洲地区呈现黄色,近海因赤潮爆发呈现红色,而远海出因漏油事 故呈现黑色。海洋污染,除了漏油是偶发的事件外,而赤潮爆发则几乎成了常态。 在自然地理上,三角洲地区是内陆来的河水与海洋里的海水交汇的地方;在经济上,三角洲地区是内陆的农业文明与舶来的工业文件发生强烈融合的地方,相对于内地,制造业发 达,环境污染也最严重,再加上江河将上游携带的化学污染在这里集中入海,因此,三角洲地区就成了环境污染的集散地,从这里,污染物排排入大海。然而,在污染大海之前, 先污染了自己。 2009年10月,中国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解“毒”珠江》报告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企业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了严重污染。他们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8个城市、53个乡镇和超 过60家工厂的走访后,于2009年6月在大珠三角地区的五家工厂或工业区外的排污点,收集了共25个样本,包括排污管道及其临近区域的水样品和沉积物样本。所有样本都送往绿色 和平位于英国的University of Exeter的研究实验室,对金属和一系列挥发性有机化学物(VOCs)进行量化分析,以及对其它可溶解和萃取的半挥发性有机化学物作定性分析。调 查结果显示:五个工厂设施排放的重金属和可能有害的有机化学物正对珠江流域的水环境造成污染危害,是主要的污染源头。珠三角素有“世界工厂”之称,是中国出口制造业的 枢纽;中国改革开放后,珠三角的经济增长超过国内所有其它的地区,却在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 长江三角洲地区号称中国现代经济的摇篮,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那么,这里的水环境污染状况如何呢?上海这座位于长江和黄浦江入海口的大都会,竟因水污染成了一个缺 水城市。上海的水质既受上游长江水污染影响,又受本地污染源的危害,是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有关部门对上海主要河道的监测表明,该市符合饮用水水源国家标准的地表水 只剩下1%,68%的水质劣于第五类标准,而作为上海市民80%饮用水来源的黄浦江,水质终年只能维持在三类到五类之间。不仅是上海,拥有众多河道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很多城市 都已经进入缺水城市的行列。早在2001和2002年,长三角15个城市的一多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指标恶化,有14个城市属于酸雨控制区,也就是说,几乎整个长三角都处于酸雨的 威胁中。 由于缺水,浙江省不得不过度开采地下水,这直接导致地面下沉。2003年底,宁波市的沉降区域总面积达175平方公里,整个市区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洼地。据该市政府估算,几十年 的地面下沉已造成40亿元的经济损失。拥有近3.7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和3600多万环湖人口的太湖流域只占中国幅员的0.38%,但各种污水排放量却高达每年32亿吨,为全国的10%。 今年5月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太湖各湖区水质均劣于五类标准,国家考核的8条入湖河流有4条水质劣于五类标准。 在黄河三角洲,上演着与长三角、珠三角一样的“黑幕剧”。从1989年到1995年,黄河三角洲的东南部逐渐变长、变窄。1996年,中国的工程师封锁了此航道,迫使黄河从东北方 向入海,将泥沙沉积到一个新的位置。尽管防洪堤、码头、海堤等建筑工程降低了河水的侵蚀速度,并使得河道截弯取直,但是保护三角洲的自然湿地和工农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 其他挑战。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降雨量减少,上有城市和农业用水量增加,排放的污染物增加,然而流到下游三角洲来的水量和泥沙已经急剧减少。在90年代,河水经常在 到达三角洲之前已经干涸。 黄河这个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摇篮,从她诞生那天起,就从来没有遭遇到今天这样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今,沿黄河排放的污染物不断向下游集中,在入海前集中在黄河三角洲湿地。 1999年,在黄河流域的114个重点监测断面上,V类和劣V类水体分别为70%和56.2%,黄河主要支流的污染更为严重,而且黄河的污染主要来自支流。目前,黄河水量少,自净能力弱 ,水环境处于危机之中。如火如荼的西部大开发中,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将进入较快增长时期。黄河的水污染必然使沿岸的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一起历时悠久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云南曲靖铬污染
热度 1 pinepine 2011-8-16 19:47
又一起历时悠久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云南曲靖铬污染
事件回放: 8 月 12 日一篇标题为《 5000 吨剧毒铬渣来了,羊死了,猪死了,水也不能喝了……》的文章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其所报道的云南省陆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外运到贵州处理的铬渣污染了珠江源头的信息迅速通过微博传遍全国。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贵州兴义三力燃料有限公司的两名运输人员在承运陆良化工的铬渣过程中,为节省运输费用,在曲靖县麒麟区多个乡镇的山上倾倒剧毒工业废料铬渣 5222.38 吨,导致了铬渣倾倒致污事件的发生。 那么污染现状是怎样的呢?当然,政府现在刚刚开始调查,具体污染状况不清楚。我们先来看看媒体的报道。在 8 月 14 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事故公司陆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陆良县小百户镇兴隆村进行了采访。 从《每日经济新闻》发回的报告中,污染状况是这样的: 土壤污染:陆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所在的陆良县小百户镇兴隆村西侧有一座灰色的“小山”,那就是铬渣堆,从铬渣堆里泄漏出来的一些黄色物质,把周边的泥土给染黄了。据说这批废渣中最早的已有 10 年之久。而离铬渣堆几米远处,正是南盘江干流。有村民说,之前在该渣堆上曾掩盖上一米多厚的黄土,并种上桉树,但桉树在长大后均相继死亡。和平科技的南围墙外和东围墙外,用来砌围墙的石头有许多已经变蓝,有的甚至有一些被腐蚀的痕迹。带路的村民表示,周围其他地方没有该症状,他认为,石头或是被厂内的有毒物质腐蚀。 水污染:沿铬渣堆往东约 100 米处,就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的排污口。该排污口直接对着南盘江。村民表示,在和平科技生产排污的时候,这处排污口所排出的水是白色的,翻着白色的泡沫。从排污口向和平科技的厂区追溯,临近南盘江的一条小溪已近干涸,河床里的沙粒泛着白色。在该小溪的低洼处,还能看到一些水,但水草已经枯死。沿该小溪再往上走,到和平科技的南墙下,一片白色的盐渍痕迹一直蔓延到干巴巴的水田里,有白色盐渍的地方连草都不长。不长草的区域长宽大约都有 5 米。 对人及牲畜造成的危害:兴隆村已有多名村民表示自家的牛、羊等喝了化工厂出来的液体而死亡。一位村民透露从 2000 年以来该村因为癌症死亡的村民达到 37 人,基本上都是确诊后没有钱,拉回家等死,兴隆村因此被称为“死亡村”。笔者还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说的是该村村民王建得了癌症,为了减轻痛苦,他每天得吃 50 只臭虫(偏方)(见下图)。   该村村民王建得了癌症,为了减轻痛苦,他每天得吃 50 只臭虫(偏方)。(摘自腾讯网) 当地的水体污染 当地的土壤污染 科普: 生活中的铬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 它与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 , 能增加人体内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 , 是机体内葡萄糖能量因子中和一个有效成分 , 能辅助胰岛素利用葡萄糖。 如食物不能提供足够的铬 , 人体会出现铬缺乏症 , 影响糖类及脂类代谢。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善存片、施尔康每片均含有铬 50 微克~ 100 微克,为了补充铬盐,中国市场上也推出了富铬鸡蛋、富铬奶粉等多种补铬保健品。 工业中的铬 铬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国民经济中约 10% 的产品与铬盐有关。市场对含铬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不锈钢水龙头、汤勺,自行车上的镀铬车把和钢圈,首饰、磁带、表带甚至钱币中都含有铬。普通金属镀铬后可以防锈,价格低廉的金属披上一层薄薄的铬外衣后,既耐用又好看。颇令消费者喜爱的皮革,也是使用了碱式硫酸铬等铬盐加工而成。 铬污染的来源 铬盐企业主要从铬铁矿中提取金属铬和铬类化合物,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铬渣产生。据资料显示,缘于落后的生产工艺,铬盐提取率只有 75% ,生产每吨铬盐产品要排放 2.5 吨甚至 3 吨高毒性铬渣。只要铬没被转化成产品固定下来,成为不可溶的形态,这些铬就会变成离子铬,遇水即溶,很快成为毒性极强的六价铬,而六价铬极易被人体、动物吸收并在体内蓄积。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金属制造和皮革制造是排放含 Cr(VI) 废水的三大主要行业,其排放的六价铬量占到了总六价铬排放量的 90% 以上。工业上对铬及其化合物需求量的增加,使铬盐生产迅速发展,这也导致了大量铬渣和含铬废气的产生。 铬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 铬可以 0-6 的化合价态存在,但在自然环境中通常只有两种稳定价态出现,即三价和六价。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约高 100 倍,可被还原为三价铬,中间态四价和五价铬极不稳定。 水体中的铬主要以三价和六价铬的化合物为主,通常以 Cr 3+ 、 CrO 2 - 、 CrO 4 2- 、 Cr 2 O 7 2- 4 种离子形态存在。三价铬大多数被底泥吸附转入固相,少量溶于水,可在中性或弱碱性水体中水解,生成不溶的氢氧化铬和水解产物或被悬浮颗粒物强烈吸附后存在于沉积物中,迁移能力弱。六价铬在碱性水体中较为稳定并以溶解状态存在,迁移能力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还原为三价铬。 土壤中的铬大部分是三价铬,也有六价铬存在。三价铬主要以难溶的 Cr(OH) 3 存在,或被土壤颗粒吸附,在土壤中的活动性差,不易被植物吸收,土壤 pH 对三价铬的存在形式有极大影响。土壤六价铬主要以 CrO 4 2- 、 HCrO 4 - 存在,很少被土壤颗粒吸附,溶于水,迁移性强,可以渗漏到土层深部,引起地下和地表水污染,且易被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六价铬和三价铬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相互转化,其氧化还原性主要决定于土壤 pH 、氧浓度和氧化还原性物质含量。 大气中的铬与水体和土壤中的铬相似,以三价和六价铬为主,两者可以互相转化。 铬具有生物累积性和浓缩性,分布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离子铬可被动植物吸收,转入生物体内并积存。 铬对人体及其他生物的危害 六价铬是人类确认致癌物,具有强氧化作用,经吸收进入血液后,在红细胞内部与生物大分子反应,导致红细胞携带氧的机能发生障碍,引起内窒息而出现缺氧症状。吸入鼻腔的六价铬直接接触鼻中隔粘膜,其强氧化作用最初可引起鼻腔瘙痒、干燥、反复出血和结痂,进一步发生鼻中隔溃疡,并逐渐向深部侵蚀,最终导致鼻中隔软骨穿孔。进入细胞的六价铬还可造成 DNA 断裂,细胞染色体畸变。常接触大剂量六价铬会引起接触部位的溃疡或造成不良反应。 摄入过量的六价铬会引起肾脏和肝脏受损、 恶心、 胃肠道刺激、 胃溃疡、 痉挛甚至死亡。三价铬进入细胞后,也会与细胞内的核染色体或其它生物大分子结合,对细胞造成影响。 此外,铬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等生理活动有明显影响,降低农作物产量,也可通过富集作用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1. 张汉池 , 张继军等 . 铬的危害与防治 .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3. 2. 徐卫华 . 微生物还原 Cr ( Ⅵ )的特性与机理研究 . 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3. 云母网 4. 天涯网 附录:(摘自天涯杂谈) 5000 吨剧毒铬渣来了,羊死了,猪死了,水也不能喝了…… 作者: chengren03 发表日期: 2011-8-14 8:48:00 @ 傅剑锋 1984 :紧急呼吁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重大公共危机的应急预案 ! 云南 5000 吨剧毒铬渣倒入水库,已使 30 万水库水成致命毒药,水正流入珠江上游南盘江,将可能危及沿岸数千万人饮水安全。十万火急,快速应对,请一切以民众生命安全为重,请绝不要作任何欺瞒。       @ 南都深度: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对 @ 云南信息报 《 5000 吨剧毒铬渣来了,羊死了,猪死了,水也不能喝了》报道批示:请市政府陈军副市长牵头迅速召集区、县领导及相关部门展开调查,搞清情况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动态监测好水质……对失职、渎职的责任领导严格责任追究,对违法业主依法严惩。       《保卫珠江!我见证了铬污染调查采访》    ——边民          8 月 10 日,《南方都市报》记者刘伟、《云南信息报》记者冯蔚、云南网民边民、怒目低眉等一行六人联合前往曲靖市陆良县调查和平化工公司铬污染情况。记者负责采访,网民见证过程。   我们接到的线报是:陆良县和平化工将 5000 吨剧毒铬渣倾倒在麒麟区越州镇山上,造成树木枯死,库容 30 万方的叉冲水库铬超标 200 倍,最严重的局域水体铬超标 2000 倍以上。水库里的鱼全部死光,牲畜饮用着毒水迅即毙命。叉冲水库被污染后经当地环保部门处理全部排放进入南盘江珠江。          资料一:和平化工有限公司号称亚洲最大的铬盐化工生产企业之一,而铬渣是生产金属铬和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废渣。    资料二:铬渣中含有 1% 至 2% 的铬酸钙(致癌物)和 0.5% 至 1% 水溶性六价铬(剧毒物),目前难以找到经济有效的处理技术。    资料三:重金属离子(铬属于重金属)进入水体之后,尤其是经过底泥吸附、沉降, 30 年都无法恢复到初始状态,即使把河水清空了换水一万次,重金属还是会不断缓慢释出。要处理到官方所说的‘不具有危害’的程度,除非将南盘江整个河道的淤泥统统‘刮’一遍。六价铬经皮肤接触可能导致过敏;更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吸入某些较高浓度的六价铬化合物会引起流鼻涕、打喷嚏、瘙痒、鼻出血、溃疡和鼻中隔穿孔,甚至可能致癌。茱莉亚·罗伯茨的电影《永不妥协》中,她所对抗的企业巨头就是因为制造和释放了这种化学物质———六价铬,污染了水源导致很多人癌症。        我们到达乱抛铬渣的现场看到, 5000 吨铬渣 6 月底倾倒于山上有若干个堆点,遭到举报后现已连渣带土被化工厂运走 10000 吨左右,尚有少许残留。堆点附近树木出现成规模的枯死,土壤虽被“刮地三尺”,但依然呈现出令人恶心的斑斓色彩,颜色可谓诡异。村民介绍,幸亏曲靖大旱远甚去年,至今只下过一场雨,即使如此,一场雨也导致铬渣溢出毒素流入叉冲水库,鱼死光,牲畜饮水即死,村民才举报。在山上查看和拍照约 5 、 6 个堆放点后,大家均感呼吸有异样,几个人开始频繁咳嗽。我本人可能是过敏性体质,鼻腔刺痛、咽喉瘙痒、剧烈咳嗽不止、双腿奇痒抓挠不止。   叉冲水库山上的毒铬渣堆放点        网友“云南怒目低眉”在拍照取证        堆放过毒铬渣几天之后附近树木开始      堆放过毒铬渣的一个坡沟,一下雨毒素就外泄流入下面的水库        库容 30 万立方的叉冲水库被山上堆放的毒铬渣污染          被铬毒污染的水库经环保部门处理后用抽水机抽出排进南盘江珠江        我们查看和平化工厂发现:该厂污水直接排放进南盘江珠江,有明沟有暗管有暗井,污水流过之处土壤呈诡异斑斓色彩有臭味。化工厂还雇农民故意种植一些水稻以示环保掩盖污染,但我拍的照片显示,水稻要么长得畸形怪状要么稀稀落落抽穗,稻田水质明显恶劣发臭。最触目惊心的是多年来铬渣堆场就在江边,不知有多少万吨,离江水最近处不过 20 米,铬毒渗入江水自然而然。后来曲靖市、区两级环保部门也向我们证实,南盘江铬超标是经常被检测到的项目。南盘江的水是青黑色,肉眼就可看出污染严重。下游就是珠江,流域涉及两广港澳。      铬化工厂黑水毒水直排进入南盘江珠江一景 .     铬化工厂旁的南盘江珠江       铬化工厂旁的南盘江珠江水体现状       化工厂的铬渣常年就这样堆放在江边 .       南盘江江珠江边得铬渣堆场离江水最近处仅一路之隔 .    我们还打听到,隶属于昆明市的宜良县是隔壁县,宜良农田、流水多年被污,出现鱼和鸭子死亡,宜良政府一怒之下告上法庭索要赔偿。后来彼此都烦了,懒得上法庭,鸭子、鱼、水稻一死,直接就赔偿。宜良以烤鸭闻名,在云南吃到的烤鸭基本都是宜良烤鸭。鸭子与铬毒的关系,你懂的。       和平化工厂所在兴隆村有村民反映, 2006 年以来癌症死亡 37 人,目前还有一批癌症患者等死中。兴隆村原本生产优质大米和其它禽畜、水果,现在产量严重下降,而且自己根本无法卖出,一看是兴隆村人卖东西,无人愿买,村民也不敢吃自己种养殖出来的东西。村民多年上访,屡遭暴打、抓、关等截访。我见到的一个患了肺癌的村民,正值盛年,不久就要死亡了,他对我说:我不敢说我的病就是化工厂污染造成,但我愿意现在就开胸验废看看是不是中毒。我反正要死了,我只希望子子孙孙不再受这份苦。他来见我时,穿着平生最好的衣服,一件劣质西装。      昨日报道了曲靖市陆良县和平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废料铬渣污染,造成羊死、猪亡、水不能喝的情况。报道见报后,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作出批示:“对此事要高度重视……县市环保局主要领导及区县党政主要领导动态监测好水质,搞清情况,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实行严格的奖惩责任制,限期达标排放,对失职、渎职的责任领导严格责任追究,对违法企业依法严惩。”同时,曲靖市委、市政府组织区县党政领导及市区县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并约见了本报记者,对会议中关于本报报道情况的处理进行了说明,并表示对事件的处理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和新闻媒体进行通报。        牲畜损失要赔偿到位        会后,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提出要求:“责成区县党政一把手抓落实、抓整改,要及时整改到位,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和企业的责任。对牲畜死亡的损失要在 3 天内落实到位、赔偿到位,责成麒麟区对事发地点进一步排查,在下一步工作中对企业的排污、治污进行整改和完善。”        麒麟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告诉记者:“非常感谢贵报对这件事的关注,报道比较客观公正。 6 月 12 日我们接到举报,说有山羊死亡的情况。环保站迅速向区环保局上报,随即区委、区政府启动了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参与。对铬渣堆放的情况我们采取了先控制后处理的做法,由于在雨季,我们用防雨布将 14 堆铬渣遮盖,防止废弃物随着雨水流淌蔓延,同时我们还进行挖沟积水,对现场进行 24 小时动态监测,我们用 3 天 3 夜的时间迅速将铬渣拉回工厂处理,同时将受污染的小水塘里的 100 方水也抽走连带水塘的淤泥也一并拉回到工厂进行处理。处理后,我们对铬渣堆放地、水塘周边环境进行 24 小时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目前对农作物的影响还在进一步监测之中。对污染造成村民牲畜死亡的情况统计后进行赔偿。”        涉案司机已刑拘        陆良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表示:“贵报报道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对于我们如何管理企业、服务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家企业所在地是个传统的化工生产基地,上世纪 60 年代就形成了一个化工园区。以往生产企业在处理铬渣时,是通过水泥生产配料在高温化解下进行处理,由于企业处理速度不够,为此企业与贵州一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将铬渣拉到这家企业进行处理。这次事故是在承运中出了问题。事故发生后,我们积极配合麒麟区进行处理,并启动了应急预案。目前,涉案的 2 名司机已经被刑事拘留。对于废渣的倾倒,企业是否失察,目前已对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展开调查,绝不姑息。对于企业铬渣处理,已经开建启动二期项目,征地 200 多亩,建成后将加快铬渣的处理进程,同时从总体考虑,将对这家企业进行整体搬迁,目前正在做搬迁规划。”        曲靖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人表示:“对于此事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们的态度就是要对老百姓负责,对这方水土负责,对后代负责,对下游负责。目前我们已责成市局有关部门、县区级领导加强监测,抓落实,抓整改,并邀请省、市环保专家对水质进行监测,对南盘江水质监测情况进行公布。”        作者:李郭来源云南网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9404 次阅读|1 个评论
谜团——环境污染与自闭症
Ripal 2011-8-5 22:32
自闭症很严重! 自闭症患者的父母很痛苦! 但是诱因不明! 环境污染与自闭症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动物实验已经证明了自闭症与环境污染具有相关性。 但是在人类生尚未有充足证据。 实际上早就有人关注了这个谜团! 我是搞医学研究的家长,自闭症确与汞铅有关吗? var GBL_domain="chinaqdautism.org";var DEF_DownKey="ahiowerioweir"; 我是搞医学研究的家长,自闭症确与汞铅有关吗? 黎华,2002-12-21 17:58:23 各位好!我孩子现在普通小学三年级就读,几年来进步不小但问题还很多。我本人做过几年医生,现在医科大学从事科研工作。从北京一位热心的家长处得知以琳网站上有许多关于汞铅蓄积与自闭症关系的热烈讨论,进来一看很受启发,马上去图书馆查有关资料。 汞或铅中毒确有很多症状与自闭症非常相似,自闭症很有可能与汞铅中毒有关。但问题是相似并不等于就是,不说外行人看医书很容易得出自己患有某种疾病的错误判断,就是专业医生也有误诊的时候。如果站在临床医生的角度,仔细分析汞铅中毒与自闭症的症状,同样也很容易得出否定的结论。 我之所以仍对汞铅中毒非常感兴趣,一是因为站在家长的立场,二是因为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其实医学书上有关疾病的症状也是人归纳出来的,或许自闭症就是幼儿期铅汞中毒的一种特殊的病例,只不过尚未被目前的医学发现而已。不管怎么说,对于我们家长都是一条极重要的线索。 问题是驱汞铅治疗无论是DMSA还是其它络合剂,原理都是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而有利于排出体外,因此在排出铅汞的同时也会排出有益的离子。而中药和食疗其原理推测也无非二种可能性:一也是含有络合剂成分,只不过含量比西药温和,故副作用小一些,但效果也难免差一些;二是含有一些促进人体自身排铅汞能力的成分,但这个原理可能对我们自闭症孩子并不一定适用,这得从汞铅引起自闭症的假设说起: 环境汞尤其是铅污染在我国的各个城镇都是很普遍的情况,儿童体内铅含量偏高也是普遍的现象,为什么偏偏我们的孩子得自闭症,我估计与孩子的内因有关,或是排汞铅能力有缺陷,或是神经系统对汞铅特别敏感。 因此初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自闭症与汞铅有关,则排汞铅治疗需长期坚持;如果长期坚持则副作用难免。副作用就是体内各种离子如钙、铁、镁、铜、锌、硒等等的缺乏而影响身体发育甚至神经系统功能,虽说可以补充,但很多微量元素的适当补充也是很困难的事(补多了也不好)。 总而言之,罗嗦了一大篇,我的最终意思是:如果自闭症确与汞铅有关,则驱汞铅治疗的副作用也是完全可以忍受的,毕竟二者相比孰轻孰重是很明显的。但如果仅仅是猜测而非事实,则驱汞铅治疗不成了火上浇油了吗? 因此我觉得当务之急是确定自闭症是否真的是与汞铅有关,至少能估计可能性有多大,其它如汞铅检测和驱汞药物都应该不是非常难的事。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告诉我有关的信息:首先是这个说法源自何方?还有国外有哪些研究和结论?有些家长试用后有什么样的结果?等等。希望大家参与讨论,也可发E-mail与我联系(jlhjiang@yahoo.com.cn)img src="images/icon_smile_shy.gif" border=0 jiqing,2002-12-21 18:30:51 谢谢黎华! 自闭症的干预太需要科学的态度了,问题是家长中能有多少和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正确的引导呢?"自学成材"其实是情非得已,如此专业的知识学的有点偏差或观察不够全面并不出奇,但对孩子的作用? 如黎华所言以琳网上关注重金属中毒问题的家长很多,我本人也是其中一员,并对有的家长在这方面素有研究深表敬意,我想大家可能都认为有专业研究人员给以正确及时的引导实属必要吧,毕竟是为了孩子! 继青 ------------------------ 1999年2月1日出生的博博,我自闭的儿子,曾创下从六楼坠下而大难不死的奇迹,我要带着孩子再创走出自闭的奇迹! 朱作杰,2002-12-23 09:42:01 黎华 : 我们以前有过联系,真高兴你能在网上与家长们交流。 我真希望学医的家长们能多多联系,甚至可以形成一个小的医学研究组织,为了我们的孩子共同探讨大家所怀疑或猜测的任何问题。 我们的孩子经过训练能够在各方面得到改善,但要真正康复还需要医学的发展。各位在医学上有研究的家长联合起来会发挥彼此的作用的。 上帝将孩子给了我,我永远不会放弃他,我要教导他生活得越来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作杰img src="images/icon_smile.gif" border=0img src="images/icon_smile_tongue.gif" border=0 wczhou,2002-12-23 22:35:43 我建议学医的家长,有能力的可去申请自然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每年都在这个时候申报,国家级一般在2-3月份申报。挽救我们的孩子还是要靠我们家长自己,希望学医的家长在这某一方面有所突破。中国医学界在这方面基本上空白,某些孤独症如果是以生理生化导致的发育障碍,应该可以拿出一个有效的干预模式来。 Weihong,2002-12-23 23:57:02 请问黎华是北京的吗?如果是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合作申请基金?去年我申请了,被“枪毙”,原因很多,其中一条是应该和医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我是学化学的。 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jlh,2002-12-29 14:37:12 谢谢各位的关注!我因密码遗忘或丢失而无法登陆,只好从新注册了一个新名字,麻烦版主帮我查一下后告知。 黎华 申报课题这个思路,我几年前即已考虑,当时准备了一份标书,但结果是难哪!!! 自闭症对我们来说是天大的事,但对医学上的众多未解之谜而言,也就是沧海一粟而已。在我自己的研究领域,以我一个无名之辈的身份,已申请到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一项卫生部课题。而据我所知精神病学领域很多非常著名的学者,似乎还未在自闭症这个命题上申请到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因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是竞争非常激烈的,也就是说优中选优,评价标准包括:立论依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课题组成员和所在部门的工作基础和实力、预期的研究成果等等。总的来说,我们欠缺的:一是申请者最好是精神病学或儿科学领域的人,而且应该是高校或科研院所的;二是立论依据必须非常可靠、明确,不能靠推测;三是要有工作基础,即在你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发现了新的线索或需要进一步深入;四是即使让你申请到课题,你也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每年都要汇报研究进展,3年到期结题时递交研究结果,而所有这些必须与申请时标书中所预期的相符合。 说老实话,我早就有改行研究自闭症的想法,一边是看着孩子一天长大,机会一天天离我们远去,另一边是每天不得不化费大量的聪明才智在别的医学研究中,而没有精力去探索国际上不断涌现出来的线索(基因缺陷、分泌素、各种边缘医学传说如B6DMG白色念珠菌禁食银杏叶中药针灸、以及现在讨论的重金属中毒等等),心中实在是急啊。但是临床方面我不合适,基础方面无法申请到钱,现在高校都在定编定岗搞改革,不可能有个地方养一个既无经费又不出成果的闲人。我想家长中搞医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确实真是无奈啊! 不过我觉得Weihong的想法还是有很大的可行性,我觉得可从环境卫生或儿童保健的领域去申报重金属的危害,,这样的话Weihong作为化学领域的申请者,还是有一定的对口性,说不定可能中标。合作单位可选营养、流行病学或儿科的单位,我在上海但没关系,上海和北京也是可以合作的,无非是寄来寄去盖个公章而已,我可以替您联系具体单位。总之有一点希望也要努力,请Weihong与我E-mai联系。 黎华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jlh 重新编辑於 2003/01/05 20:37:22 xwm96,2002-12-30 19:00:02 感谢黎华和Weihong。 施丹 jlh,2003-01-27 12:06:01 各位好: 很抱歉,虽然版主马上将密码发给我,但仍只能以JLH登陆,因为电脑已自动认JLH而无法更改,所以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我无法知道别人给我的悄悄话。也非常抱歉很长时间未能继续发言。 感谢Sunheyou先生发给我的一份资料,这提醒了我有必要去Rimland博士的网站(美国自闭症研究所,www.autism.com/ari)看看, Rimland和他的同伴们对有关自闭症治疗的新线索的推崇一向是不遗余力甚至过分热心的(他也是家长,心理学博士,故心情可以理解),因此我想哪上面一定有最新的进展,结果是虽然有很多资料,但也无法下结论。又去查了Medline的文献检索和一些网站,得到的感觉是医学资料浩如翰海,有关自闭症与重金属的文献却寥若晨星,相反,各种网站上的信息到可说是铺天盖地,但真假难辨,本人的英语又菜,直看得我头晕目眩,颈椎病发作躺在床上起不来。病好后又逢学校放假前工作繁杂,现在总算定下心来,仔细分析到手的资料,过一天将学习体会向大家汇报。 本来我在以琳上发帖子的目的,是因为我精力有限,希望有研究的家长提供线索给以指点,可使我少走点弯路节省点时间,可能是因为我的方式有欠缺,很遗憾得到的帮助非常少。回想起人民大学一位家长的热心真是让我感动又惭愧,惭愧是面对她的殷殷期望我实在是做不了多少事,还好,我找到了一个捷径,以琳网站有一个搜索功能,打一个汞字然后不久,有关汞讨论的所有主题都会呈现在我的眼前,效率真是太高了,资料也很丰富哎,以琳网肯定为许多茫然无助的家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虽然查到的发言很多,但比一个个去找方便太多了,待仔细拜读后再发表意见。 黎华 黎华,2003-01-28 15:40:38 在Rimland博士的网站上主要查到3份资料(1. Autism: a unique type of mercury poisioning, 作者为Sallie Bernard等13位,成文于2000年;2. Mercury detoxification evaluation form; 3. DAN! Mercury detoxification consensus group position paper),第1份是提出假说,第2份是驱毒治疗所使用的疗效评估统计表,第3份是2001年在Dallas1召开的DAN孤独症驱汞治疗专题讨论会形成的共识,由James R Laidler(医学博士,有2个孤独症儿子)执笔,凝聚27位人士(大多为MD)的观点。我觉得部分可代表最近的进展,但大家应注意,我觉得Rimland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对未经科学证实的新疗法倾向于表达过度的热情(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因此最好自己给他打点折扣。以下是我觉得此文的一些要点: 1. 驱汞治疗前应先治疗好肠道问题,尤其是有害微生物的过度生长问题,否则驱汞治疗会加重这些问题而使疗效不明显。 2. 确定是否有汞蓄积的问题:血、尿、头发中汞的检测一般会正常,除非孩子最近还在接触汞或因代谢原因在释放组织中的汞,所以正确的评估方法是驱汞试验。另外的一些间接的诊断方法是检测汞中毒可能会导致的酶活性或生化物质改变,如:G-6PD(磷酸二脂酶)、NADPH(谷胱甘肽还原酶)、丙酮酸、尿卟啉、粪卟啉等。 3. 治疗前准备:化验肝肾功能和血细胞计数,矫正微量元素缺乏的状态。治疗过程中也要定期检查。 4. 驱汞方案:主要采用DMSA,剂量、间隔时间等我就不写了,其中提到DMSA也能部分地去除脑中的汞,后面的一个复方制剂中也含有alpha-lopoic acid。 5. 副作用监控:一般的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厌食、气胀、疲劳、斑丘疹、短暂的语言和行为退步,减少剂量或暂停可消除。较重的副作用包括:血细胞减少(减量或暂停可消除)、过敏(需停用)。 6. 在治疗的同时辅助使用微量元素和各种营养物质等(有一长串,大多为他们一向推崇的)。其中也提到alpha-lopoic acid,有关的叙述摘录如下:alpha-lopoic acid是一种天然的螯合剂和有力的抗氧化剂,在德国被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精神病有非常好的效果。它的抗氧化效应可能对孤独症孩子非常有帮助,因为许多`证据显示孤独症有抗氧化能力的缺陷。alpha-lopoic acid是人类细胞的天然产物因此毒性非常小。从理论上说,它可与DMSA结合而降低双方的效果,但临床上没有发现这种情况。另一个问题是它会降低谷胱甘肽对甲基汞的排除作用,因此它必须与DMSA合用。还有证据显示它会降低铜的排泄,但DMSA可增加铜的排泄,故2者合用可解决。主要的问题是它会促进汞进出细胞,因此可使细胞内的汞游离出来而有利于DMSA与汞结合而排除汞,但没有DMSA的配合,则它可将汞带入其它组织(本人注:当然也可能是脑)。 7. 汞与驱汞治疗与孤独症的关系究竟如何?文中说:Although no outcome studies have yet been published,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a number of practitioners has been extremely encouraging. 文中还提到,有部分孩子,经治疗后虽然汞排泄未增高,但病情也有很大改善,究其原因,可能是其它重金属中毒,或驱汞药从其它途径作用于孤独症(如改变硫磷比例、抗氧化效应等)。 我的观点: 1. DMSA的上述副作用都不足虑,医学上每种药都有副作用,外国人在说明书上尤其写的耸人听闻(不担法律责任)。其实上述的副作用在许多常用药中都存在。一般对人体的影响是不大的。倒是长期使用对人体微量元素的影响则应予认真考虑,用上几个月我想问题还是不大的。 2. 汞究竟是否真的与孤独症有关,我想目前还无法下结论。如果医学上已有肯定的研究结果,Rimland他们一定会大力鼓吹,因此至少截止2001年5月,也就是上文写就之日还没有结论,以后的时间我已查了Medline文献检索,初步看了好象也没有结论,待我细看后再向大家汇报。 黎华,2003-01-28 21:51:57 我的邮箱被sunheyou先生的邮件给爆满了,提醒我新开了一个信箱,以后各位有信请发到这个邮箱:jlhjiang@citiz.net, 谢谢! jiqing,2003-01-29 09:22:39 黎华: 您好!发给您的新邮箱的邮件被退回来了。 博博妈妈 ------------------------------------------------- 1999年2月1日出生的博博,神的手托住他创下从六楼坠下而大难不死的奇迹,我要伏在神的面前求神引领他为他再创更大的神迹!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jiqing 重新编辑於 2003/03/06 23:42:07 黎华,2003-01-29 20:59:45 抱歉!刚才我去试了试,邮址没错,但接和发都不稳定,不行还发原来的信箱。 我觉得我们全国各地的家长可相约在雅虎通的语音聊天室交谈(yahoo.com.cn上可下载,然后安装,准备一耳机话筒即可),距离立刻可以拉近。 黎华,2003-02-02 23:41:44 各位新年好!祝大家三羊开泰否极泰来 Medline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建立的医学文献检索系统,国际上略未象样一点的医学杂志基本上都被收录,因此主流医学取得的结果应该都能查到。我查了2001和2002年的记录,打一个检索词autism,2001年得到362篇,2002年(最后几个月可能收录不全)得到231篇。有关孤独症的文献数量近年来呈明显增加(国内也是一样),说明重视度在增加,但科学家重视的是科学进步而不一定是家长的焦虑,因此很大一部分文献是聚焦在基因研究还有心理学探索,倒是分泌素方面有不少文章(因为对于分泌素美国媒体曾有轰动性的报道),非常遗憾的是基本上都是否定的结果(但我觉得他们的研究从病例数、观察时间和分析方法上都有欠缺,完全下结论似嫌太早)。另外有一篇综述是总结别人的研究结果,对禁食疗法得出了肯定的结论。还有一篇是双盲法观察DMG治疗孤独症效果,结论是阴性。 之所以叙述这些与重金属无关的内容,是因为约3年前我也曾兴高彩烈地在上海联谊会的刊物上讨论分泌素是如何如何地可能是我们孩子的救星,以后北京的会刊等也转载了我的文章。当然我这么做绝不是头脑发昏,其实当时美国的很多家长也是同样地兴高彩烈,记得Rimland博士的网站上好象也有encouraging之类的形容。其实Rimland博士和方静老师也一直在大力鼓吹禁食疗法。现在的“科学”结论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分泌素无效禁食有效。 其实任何新疗法都不会是空穴来风:一个可能是分泌素对少数病人确有奇效但对大部分人无效;更大的可能性是,很多家长确实观察到了自己孩子的进步(但不是病情彻底消除),这些进步对家长来说足以引起兴高彩烈,但在科学的双盲对照试验中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在使用安慰剂(没有用药)的对照组中,也可以观察到同样的进步,因为孩子在不断成长,家长在不断努力训练。 因此,要确定汞铅确与孤独症有关,光有家长摸索和观察是没有用的,必须要进行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在国内有20万经费就可以拿下),可准备120名病人和60名正常对照,先测血或尿中重金属浓度(估计不会有很大差异);进一步应做驱汞试验(如果有差异,则可初步肯定,如无差异则还不能否定);最后应将病人分为2组,1组用DMSA,另1组则用安慰剂(最好用含巯剂药物),使用一定时间后评估孩子的变化(DMSA用上几个月应该不会有值得考虑的副作用),如果2组间差异显著,则我们的孩子就有救了,如果无差异,我们以后就没必要在这个角度劳神费力,我们的孩子更可避免新的伤害。 遗憾的是,至今似乎还没有人做这么简单的事,在查到的600篇文献中,只发现4篇文章(粗看了标题和摘要,不敢肯定没有遗漏)提到了汞,都是综述类文章,推测性地提到汞与孤独症的可能关系,只有1篇引起我的兴趣,发表于Med Hypotheses 2001;56(4):462-71, 估计就是上次提到的Rimland网站上的文献1。之所以感兴趣是可以判断,Bernard s,等所提出的假说既然敢于放到医学界去讨论,其可信任度自然比只在家长中传播要可靠,至少可排除骗钱等别有用心。看来下一步,只有去深读这篇文章了。 黎华,2003-02-05 16:54:55 Sunheyou说得很有道理,我也一直认为孤独症可能分为许多亚型,病因各不相同。所以双盲对照研究也应该适当作一些调整,即在第一轮观察下来后,将用药组和对照组中有进步的哪部分病人,继续研究下去。碰巧有进步的病人不可能一直进步下去,因此如果用药确是有效的话,用药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最终还是会显示出来。这也是我认为有关分泌素的研究设计有欠缺的理由之一。 硫柳汞的问题网站上已讨论很多,我就不多说了。 汞吸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应该注意鱼,鱼中汞浓度高的原因是生物富集,即浮游生物吃许多藻类将他们的汞集中在自己体内,小鱼虾米吃大量浮游生物再进一步集中,到了大鱼吃小鱼,体内的汞就集中的很多了。除了海洋的大型鱼类很危险外,我认为淡水鱼也有危险,因为我就看见农村中很多鱼塘边就是垃圾堆,其中有很多电池,我想我国汞的主要污染源就是电池。 黎华,2003-03-05 22:10:26 看了前述Bernard S 的文章,印象非常深刻,但我不知该怎样评价它,主要是怕误导大家,待我深入分析后再发言。文中提到美国儿童出生头两年从疫苗中接受的汞量可达237ug(micrograms),而我在《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0年3期也查到,美国儿童头14周接受的汞量最高可达187.5ug(DTP 75ug、乙肝37.5、Hib75ug),高于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标准(0.7ug/kg体重/周)和WHO(3.3ug/kg/周)。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康复与疗养杂志》1996年2期,查到一篇文章“青岛市市售食物汞含量及居民摄入量的调查”,文中数据摘录如下:汞含量平均粮食类0.01,蔬菜类0.007,水果类0.008,肉蛋类0.015,海产品0.231,奶类0.006 C/mg.kg-1 ,按人均年食物消耗量,粮食121,肉类22,蛋类14,奶类8,海产品11,蔬菜145,水果40 m/kg计算,年人均从中的汞摄入量为,1.22,0.34,0.22,0.05,2.66,1.16,0.32 m/mg,全年合计5.97mg(其中海产品占了大头,2.66)。人均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量为0.27ug(1mg=1000ug),文章中结论是低于WHO标准(0.7ug/天/kg体重),现在我算来,已高于EPA标准。 而且大家也可以推论,即使孩子小时候主要汞摄入源是疫苗,但存留到现在其实也已是微不足道(237ug对5.9mg),所以我们排汞的目标应是现在摄入的汞,更容易做到的是减少新的汞摄入,主要是少吃海产品和鱼。只是可怜了我们的孩子,一会儿是禁奶类麦类,现在又冒出个鱼来。我在《宁夏医学院学报》1997;4-11上查到,草鱼似乎是最安全的,宁川地区池塘3种鱼的汞含量分别是鲢鱼0.023,鲤鱼0.016,草鱼0.009 mg/kg。 黎华,2003-03-08 12:29:02 假如孤独症确与汞有关,我觉得因果关系是这样的:遗传基因的缺陷使身体不能很好地排汞或容易吸收汞,而食物中的汞来源是不可避免的(母乳也不例外,只是量多少而已)。汞在体内的蓄积,导致对神经、消化、免疫等系统的损害。所以我们为难之处就是,排汞必须长期维持,则副作用无法避免(即使香菜我想也不是例外),所以我们的任务1是确定是否真是汞,2是寻找副作用小的排汞策略。 对于免疫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如果要说免疫异常是孤独症主要原因,我觉得不象。可能与免疫有关的一些方面有:1脑部的结节性硬化症可引起孤独症的表现是有科学结论的,但这部分孩子症状进行性加重,诊断起来比较容易,北京医院的许贤豪教授对多发性硬化症比较有造诣,但我想大部分孩子都不是这种情况;2食物不完全消化产物通过通透性过大的肠道(即大家所提的肠漏)进入体内,诱发自身免疫,是一种可能性推测;3对某些病毒的免疫缺陷也有可能导致病毒损害神经系统;4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肠道白色念珠菌(即大家广为流传的白假丝酵母)等有害菌的过度生长则可能与免疫有关,但肠道本身的功能异常是另一个很大的可能,我感觉肠道的异常“肯定”与孤独症有关。 其它的线索还请大家多交流,shun 的文献请发一份给我 乌肖文,2003-03-11 12:06:55 我是一位新新会员,也是医学研究工作者。作为一名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我有许多观点是和黎华老师一致的,其中我认为遗传有可能是最根本的原因,由此引发重金属中毒、某些蛋白酶的缺乏等而导致的神经免疫系统的异常。我非常想开展此方面的研究,若有可能的话,我想我们的家长可以联合起来申请基金开展一些研究。虽然我本人不是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我主要是从事变态反应的研究),我也很清楚跨学科申请的难度。但我认为为了我们的孩子一定要去试试,套用美国人的一句话:Everything is possible! 我本人是在杭州工作,去上海很方便,若有可能我十分想很黎华老师具体谈谈。 黎华,2003-03-13 20:24:23 太好了!请发电邮与我联系。jlhjiang@citiz.net和jlhjiang@yahoo.com.cn zc,2005-09-20 11:36:46 以琳真好,大家可以看看!我估计争论还会持续。 最可爱的星星,2005-09-20 12:38:34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 此文由zc发表 。 以琳真好,大家可以看看!我估计争论还会持续。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不想争论了, aridus基于美国政治推导出的汞致病说,基本否定了绝大多数正直的学者、医生的正义感,话说到这个份上没有意义了,以琳上的一些家长已经深陷到排汞的狂热中。只愿孩子们得到平安
40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先驱导报:“生态孤岛”上的有机试验
热度 1 蒋高明 2011-8-5 20:18
文/金微 (发自平邑) (文章发于8月5日《国际先驱导报》,发表时有删节,此为完整版) 农药和化肥的农业生产方式切断了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循环,而蒋高明的有机农场试验将农田生态系统重新回归并利用自然循环等方式农田提高产量。 山东平邑县东南 20公里,便是卞桥镇蒋家庄,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放眼望去,一排排杨树,7月末碧绿的玉米田交错在花生地中。在田间地头,农民们正在喷农药、施化肥, 沿着闷热的田间小路走,一股股农药的味刺鼻扑面而来。 正在玉米地打药的蒋家庄村民蒋胜利说,这是打第四遍药了,“种玉米时种子上有农药包衣、玉米刚出苗时要打地老虎,现在是第二次打二点委叶蛾了。” 蒋胜利解释说,二点委 叶蛾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虫害,今年在山东大面积发生。二点委叶蛾之后还要防治玉米螟,加上除草剂,他前后至少要打6次药,“一亩田打药至少需要花60元。” 不仅蒋胜利,当地农民们都在为打药忙,谁也不希望虫子往自家地里跑,打农药变成了一场竞赛。虽是夏天,但在地里却听不到任何虫鸣和蛙叫,看不见小鸟,安静的夏季田野, 多像蕾切尔.卡森笔下的“寂静的春天”。 生态孤岛 弘毅农场就座落在这片方圆1000亩的农田里。从远处看,这和普通农田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一走进这个院落,马上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牛儿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虫子 在田里低声地鸣唱、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在玉米地里时起时落,燕子成双成对在院子里掠地飞翔,人们都说,快要下大雨了。 在这个占地约20亩的综合性农场里,有牛舍、鸡圈、堆肥场,农场正中是一块试验田,面积约2亩,种着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玉米已有二尺高,从植株间隙里可以看见麦茬和 稀疏的青草,在土壤表层散落着一些陈年的青贮饲料。 这里的土壤呈黄褐色,踩上去感觉松软。扒开土层,大约30厘米以下石块就明显增多。蒋家庄村支书周京林说,此处原是村里的机动地,因地力差不种粮食,多年来一直用作打 麦场,后来还曾做过建筑垃圾堆放场,现在地里的砖块、石块就是那时留下的。 在当地村民眼里,弘毅农场种田的方式,叫做“不过日子”,就是不好好种地:不施化肥,也不治虫子。 自从2007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租下这农场以来,这里就成为村民“窥视”和议论的目标。蒋高明是从蒋家庄走出的仅有的几个大学生之一,村民不理解他为什么从城 里突然回家种田,更不可理解他怎么能在这片瘠薄的土地上种粮“不用化肥,也不用农药。” “我们担心他连种子都收不回来。那不是过日子的做法” 。 蒋高明很淡定地说:“除了不用化肥农药,我们也不用农膜,不用添加剂,不用除草剂,不用转基因这种现代农业技术。” 蒋高明说,他的试验是为了验证生态学在维持农业产量 、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探索具有经济竞争力的生态农业模式。 在四周浓重的化肥农药包围圈中,弘毅农场更像是一片生态的孤岛。另外还有32亩告别了化肥、农药、农膜等现代农业投入的土地,分散在蒋家庄村里4个不同地方,同样像孤岛一 样,被化肥农药的海洋环绕着。 蒋高明正在将这里打造成真正的生态农场。生态农场的核心一环,是牛舍里的100多头牛。有了牛,院里就有了高高的牛粪堆,这是有机农田的肥料。“没有有机肥,就没有有机农 场。”蒋高明说,弘毅农场的农业生态循环,依赖于这些牛发挥的关键作用。 作为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过去一直从事生态研究工作,把牛引入他的工作和研究,几乎是出于某种偶然性。 为什么是牛? 2000年,蒋高明开始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研究和操作生态恢复试验项目。为了解决牛羊对草原生态的破坏,他的团队提出了各种办法,比如草场休耕、培育新草种,他甚至开始 在草地种玉米,希望以此解决牲口饲料短缺的问题。但是,这些措施都不太成功。蒋高明说:“每年冬天,内蒙古下大雪,尤其是遇到雪灾的时候,牛羊就缺草。2000年暴雪成灾 ,当地政府从山东调运大量“面包草”帮牧民的牲畜度过寒冬。”“面包草”就是用桔杆经特殊加工而成的饲料。 “那时我想,草原上种玉米不好种,那为什么不能把牲畜转移到农区来呢?我国60亿亩草原只能产3亿吨草,而18亿亩耕地至少产7亿吨秸杆,鸡对草场的破坏不大,到草原养鸡是 可以的。”蒋高明由此提出“禽北上,畜南下”设想,并将此计划付诸实践。 在蒋高明眼里,7亿吨秸秆应该是巨大的“粮食仓”、“肥料厂”和“能源库”,但可惜的是,这些秸杆大多都被农民就地烧掉了。 蒋高明对自己的想法兴奋不已,他做了一番估算:7亿吨秸秆可换回1亿吨牛肉。1斤肉的热量相当于5斤粮,扣除养殖过程中喂食的精料,大体上相当于增加3亿吨粮。如果按国务院 要求,在2015年实现80%的秸秆综合利用,相当于增加了8000万吨牛肉,或相当于粮食增产40%。每生产1吨牛肉可产生16.7吨牛粪,我国18亿亩农田的秸秆可出产近17亿吨有机肥。 “除了增产外,这样做还能杜绝秸秆焚烧,还能够养地并固碳,保护生态环境。” 2007年,蒋高明将试验地点选在蒋家庄,他相信,“在家乡才有群众基础。”他以260元每亩的高价,从村里承包了肥力最差的田块(农民承包仅交110元/亩):薄薄的土层只有20多 厘米,下面全是麻骨石。这片农田和村里其他田地一样已经连续使用了30年的化肥、农膜与农药,地力越来越差。 租下这片土地后,蒋高明首先建起了牛舍,他自筹资金养了一百多头牛,还养了鸡。过去研究植物,突然和鸡、牛等“畜禽”打起交道,蒋高明遇到了各种不顺:死牛死鸡让他有 些手足无措。市场上充满陷阱,一个骗子向他推销假菌种,亏了几万元,这些损失加起来有20多万元。 为什么养牛而不养猪呢?蒋高明说,牛的饲料中70%是秸杆和草,比较便宜,而猪主要吃粮食,不仅如此,现在喂食了商品饲料的猪粪中,含有大量的激素和抗生素残留,不利于有 机种植。 他在土地上施牛粪,被当地老百姓看作“落后”,习惯了用化肥的农民说,“没有化肥不会长出粮食”。事实也证明,农场前两年的收成不好,“2008年小麦和玉米两季加起来, 才收1000来斤;2009年也是这个数。” 不用农药化肥 除了不施化肥以外,弘毅农场也杜绝了一切农药和杀虫剂。对害虫采用的是物理杀虫法。在弘毅生态农场不大的试验田里,挂着两盏能发出特殊光谱的脉冲诱虫灯,每当夜幕降临 的时候,脉冲灯会准时亮起,蓝白色的灯光,吸引了飞蛾、金龟甲等害虫扑来,触到灯管周围的金属棒,被电击后落入灯下的集虫罩。 “我们控制虫害的成本远低于喷洒剧毒农药。诱虫灯不能消除全部昆虫,但每年坚持诱捕,会逐渐达到生态平衡,即这个害虫物种还存在,也不再对作物造成危害。”蒋高明说, 平均每10亩田的只要放置1盏诱虫灯,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农场的研究助理曾彦说:“在最初用灯诱捕虫子的时候,有时一天晚上能捕捉到十斤虫子,但现在虫子数量少了,有时一天晚上只抓到二三两。”这些小虫便成了鸡的食物。这样 做的结果是,不仅生产了柴鸡鸡蛋、鸡肉等纯天然绿色食品,严重危害花生的金龟甲幼虫也不再猖獗。生态农场的生态循环链条就这样逐渐形成:庄稼-害虫-诱虫灯-母鸡-柴鸡蛋 。 “防治害虫除了诱捕以外,还有一条路是依靠益虫,大多数益虫都是白天活动的,诱虫灯对它们基本上没有影响。”蒋高明解释说。 因为没有了农药和除草剂,农场上的生物多样性迅速恢复了:约200只麻雀和6只燕子在这里安了家,刺猬、野鸡、蛇都出现了;农场饲养的动物包括狗、猫、鸡、鸭、鹅、猪、鸽 子。没有农药污染,还有大量天然和半天然食物可以吃,生态农场成了鸟的首选之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对应农场外面的寂静田野,这里已经是名符其实的鸟的乐园。 蒋高明说,这一列措施,将肥力严重下降和被化肥、农药、除草剂严重污染的农田实现了生态修复。“现在的化学农业生产方式,切断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元素循环,我们要做的 是让它重新回归并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不再盲目杀死试验区内的一种生命,而是靠食物链和人工适当干预达到生态平衡。” 2009年冬,蒋高明对土地进行了深翻,随后农作物产量开始显著提高。去年秋,有机玉米亩产达547.9公斤,今年夏季收获的小麦,亩产达480.5公斤,经过3年时间,生 态农场实现了“吨粮田”,而周边农民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达到的产量,也就是六七百斤。蒋高明说,这就是“生态学的强大威力。” 他说:“利用生态学原理控制病虫害,利 用有机肥肥田,既增加了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的多样性,又可以满足作物对土壤水肥气热的要求,完全可以实现粮食数量、质量双安全。” 弘毅农场的 “农牧沼气复合型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既能生产出纯天然的健康食品,又能使土地一年年越种越肥沃,生态环境一年比一年好。 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中心顾秀林教授在考察农场后认为,“只有农牧结合,才能走出生态之路,蒋高明的弘毅生态农场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结合,不是落后的模式,是科学 的模式。人们误以为有机农业低产,会导致饿死人,但是弘毅农场在六不用的下达到了高产。我认为种养业相结合这个逻辑是完全成立的。” 有机农场的前景与现实 事实上,蒋高明所试验的有机生态农场模式,正在今天的世界各地兴起。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带来的不仅是高成本,还有农药高残留给食品安全带来的潜藏杀机。 我国耕地总量占世界的9%,但所耗用的化肥和农药的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35%和20%。全国每年的化肥使用量为4637万吨,农药用量达到200万吨。单位面积化学农药的平均用量 比世界水平高2.5至5倍,每年遭受残留农药污染的作物面积达12亿亩。 蒋高明说:“在山东种植的六种农作物每年至少要打24遍农药,以玉米为例,每亩田农药的花费都在70元左右,但这依旧控制不了虫害。”这些农药对农民的身体伤害是显而易见 的,在蒋家庄就有一些癌症患者。蒋家庄村民庆秀华说:“人打药都受不了,但虫子却杀不死。” 她的直觉是虫子越来越厉害,而农药的毒性也在增加。庆秀华说:“每次打完药 之后身上很痒,洗澡都不管用。” 蒋高明认为生态农业并非笨法子。他担心,如果中国的农业再不回归生态之路,日益贫瘠的土地将失去最后的肥力。农膜、化肥、农药、杀虫剂,最终会使土壤由“黑”变“白”。 有机农业的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肯定。今年3月,联合国总部发布的公告说:2050年,全球人口可能增至90亿;避免粮食供应危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农业发展政策,就是采用 生态循环的农业技术。该公告说,全球调查研究说明,若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能采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政策,那么,就有望在10年左右时间内使全球粮食产量翻番,同时 也能实现保护农田等生态环保的目标。 联合国粮农组织组织6月发布报告说,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能够遏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展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农药的需求。这些方法有助于作物适应气候变化,不仅可以提高粮食 产量,而且有助于将作物的需水量降低30%,能源开支减幅可达60%。 蒋高明所试验的生态循环农业,正是联合国组织的主张,他希望在家乡率先推广自己的有机种植技术,但目前,农民除了对养牛比较热衷外,对于种有机田还是有些犹豫不决。今 年,村支书周京林拿出12亩田进行有机试验。尽管有蒋高明团队的指导,但是周京林还是些担心。他最担忧的是除草,因为如果不打除草剂,他可能需要用手工除4遍草。 顾秀林认为,农民不愿意拿起锄头去除草,这是事实,但从另一方面看,有机农业免去了打杀虫剂的用工量,人工除草的劳动量虽然增加了一些,但去除了环境中的毒性因素,而 且将减少农民因为打药受害所产生的医疗支出。“从长远看,人不再接触毒物,而且生态会平衡,鸟和益虫都会回来,促进生态的循环,恢复生物多样性。” 目前弘毅农场除了人工锄草;还利用鹅等动物来消灭部分杂草。这样做既松土,又保湿,还能保持肥力不再流失。 蒋高明的估算是:“50元就能解决一亩地除草的问题。”至于其他成本,根据他的试验纪录,有机种植的亩均成本为1022元,包括:用工300元,有机肥200元,肥料运 费52元,收获费用80元,浇水90元,租地费300元。这一成本与使用化肥、农药等种植方式相比大体相当。三年来,蒋高明在这个农场投入资金100万左右,目前农场已经 开始赢利,每年纯利润预计20万左右。 蒋家庄的周京林还有另一个担忧,现在农村基本没有了牲口、猪、鸡、鸭等家畜家禽,有机肥数量大大减少,而农民现在养牛也困难。“如果普遍不用化肥,有机肥来源将成为难 题。其次,要达到有机标准,现有土地均需要经过一定时间调理恢复,这期间农作物产量会有所下降,影响农户收入。” 有机肥的来源还是不难解决的,多养动物就解决了。当地村民最担心的是,有机产品“优质无优价”,“种地辛苦一年,不如打工一月”。 这不仅是农民的担忧。蒋高明面临同样的困境,本报记者在农场采访时,正好遇到一位牛贩子来买牛,他并不在乎蒋高明坚持用生态的办法喂牛,他想要的是喂食了瘦肉精的牛; “如果喂瘦肉精,价钱可以提高6角钱。” 不喂瘦肉精的牛售价8.2元/斤,如果喂了牛贩子提供的瘦肉精,则高达8.8元/斤,这样下来,每头牛少收入600元。 无论如何,蒋高明还是相信,近年来,毒韭菜、毒豇豆、膨大西瓜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市场对安全的农产品是有需求的,完全杜绝农药、化肥、添加剂等化学品的有机食品 一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机种植模式,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如果价格合理,农民尝到了甜头,在健康的环境下生产健康的有机粮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而我国农村劳动 力目前整体仍处于过剩状态,只要从事农业生产有效益,大多数农民并不愿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22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基因技术难保粮食安全
热度 4 蒋高明 2011-8-3 07:21
蒋高明 利用转基因提高粮食产量,几乎是国外生物技术公司和国外转基因鼓吹者异口同声的宣传。他们的这个声音,会在不同场合,不失时机地发出来,直到决策者认同了他们的观点。 比如2009年华北地区大旱,这本来是我们的农田水利设施出了问题,但转基因科学家和公司及时利用了这个持续已久的旱情,让国人接受他们的转基因产品。 2009年2月6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已达1.61亿亩。干旱重新唤起了人们对抗旱作物的期盼,美国孟山都公司日前宣布将开发4年之久的抗旱玉米提前投放市场。国内也有专家称,我 国农田灌溉供水不足,大量农田常年处于缺水状态,培育抗旱农作物有重要意义。 然而,几乎与孟山都报道抢滩转基因作物市场的同时,伦敦科技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名为 “未来的食物”的科普展览会。2月3日,来自世界各国的重要科学家,就“依靠转基因农作 物是否能解决全世界的温饱”这一问题,再次展开辩论,各方意见分歧仍然很大。过去几十年来,人类单纯追求高产量造成了严重的耕地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食品质量也呈现下 降趋势。转基因作物的指导思想,是试图转入少数目标基因实现抗虫、抗旱或抗盐碱的目的,但增加了环境和生物安全风险。 即使我们抛开转基因安全性不谈,依靠转基因技术刺激粮食生产也不是好对策。转基因只是一项生产技术。最近十几年里,各种农业新技术突飞猛进,其中包括肥料技术、农药技 术、白色覆盖技术、遗传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等,仅化肥用量就以每年200万吨的速度增长。即使如此,中国粮食产量用了10年才恢复到原来的最高水平(5.12亿吨)。 笔者认 为目前影响中国粮食保障力的影响因素,一是单产,二是播种面积。其中单产影响因素中,土壤的作用大于品种改良。在单产增幅不大的前提下,播种面积或播种季节减少导致产 量下降。 限制中国粮食生产的因素不在技术层面上,而在人身上。单纯在技术上投入,徒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而已。那么,人的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呢?一个扬州老农揭开了这个谜。记者在 扬州调查时,听到老农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够自己吃就行了!”或者是:“现在种粮食又不值钱,肥料什么的又那么贵,种地越多赔钱越多,少种点够自己吃就可以了。”在经 济发展发达地区,许多耕地被撂荒,或被各种不成规划的建筑物所蚕食,大量平坦、肥沃的耕地被浪费。 “够自己吃就行了”,这句话道出了中国粮食安全隐患的实情。联产承包政策实施后,农民率先满足的是自己的粮食安全;后来,随着种粮有好收入,中国粮食产量一度提升。当 今,谷贱伤农,加上种地成本高,农民纷纷弃耕进城。不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剩下老、弱、病、残,就连青壮年妇女也纷纷外出务工经商 。因缺乏劳动力,农民能少种就少种,该种两季种一季,够吃就行。 这才是中国粮食生产中的根本问题,是转基因技术所不能解决的。转基因技术只能将农业这块“利益蛋糕”被更强势的群体所瓜分,农民被剥削,种地的赢利空间更小,将导致更 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化肥农药的滥用再加上转基因技术,地力还将持续下降,中国粮食紧张问题不是缓解而是雪上加霜。 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政策,调动亿万农民种粮积极性才是硬道理。今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还得依靠中国农民,而不能靠美国农民。目前,制约中国粮食生 产的主观因素是农民,客观因素是地力下降,单产重又走低。为当代人更为后代人着想,中国农业必须走传统的“用地养地”模式,新技术应用应以恢复地力为前提。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543 次阅读|4 个评论
环境污染研究
Ripal 2011-7-28 10:10
环境污染研究
(当前世道很乱,新闻上乱糟糟地,可怜我那些受苦的老人、兄弟、姐妹,憎恨那些不知好歹炫富欺压老百姓的人们。可是,我不是superman,也不是spiderman,其实我更想成为Bruce Li,放倒那些没有良知的家伙,不管你是官、匪还是小混混。但是,我现在什么都不是,只能是花着老百姓的纳税钱,稳定情绪,做好当前实验。为世界劳苦大众祈福。)——自言自语 环境风险因子的毒理学研究,对当前的科研工作者来说,即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今,毒理学研究已从曾经的传统毒理学研究跨到现代的毒理学研究。传统的毒理学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半数致死量等宏观指标,而现代毒理学研究开始关注的是低剂量所带来的亚健康以及微观上的基因、蛋白水平的机理性研究。最为重要的是,往往单一因子,单基因、单蛋白的研究开始向多因子暴露,基因组、蛋白组甚至向转录组研究间转化。相信毒理学的非传统研究,特别是联合毒物暴露研究,或许会给我们人类未知病因的疾病带来更多的启示。 下面是一篇有关联合暴露 paper 的报道: 该 study 在小鼠身上发现联合暴露环境毒素可以加速帕金森症患者的神经元退化,且具有年龄相关性。此外,用预处理的抗氧化物质的小鼠明显减弱了环境暴露带来的影响。这就表明联合毒素暴露之所以引起神经退化,是通过氧化应激诱导的。 此研究的 group : One group :婴儿期给予过量的离子 Second group :暴露于除草剂(含有早期对小鼠的帕金森有风险的因子) Third group : 除草剂和过量的离子 Forth group : control 每个组的一半小鼠用抗氧化剂处理,已知这个抗氧化剂能够透过血脑屏障。 目前很多复杂性的疾病,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证明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更多的可能是环境暴露和易感基因 interaction 引起的。 In addition ,又一篇文章证明了研究环境暴露的重要性。空气污染会损伤认知能力,引起抑郁样行为和改变海马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形态。 可以看出,联合毒性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回报,有助于我们揭开更多的未知疾病的诱因。 Buck News Combined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Toxics Accelerates Age-Related Develop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in Mice Buck Institute study highlights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the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June 26, 2007 Scientists at the Buck Institute for Age Research have shown that combining two environmental toxic substances accelerated age-related degeneration in neurons associat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PD) in mice. Additionally, the study showed that pre-treating the mice with an antioxidant weakened the impact of the environmental exposures, suggesting the substances damage the neurons via oxidative stress. The toxics involved include increased neonatal iron intake and exposure to the herbicide paraquat.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published in the June 27 issue of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D, a progressive, incurable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that results in tremor, slowness of movement and rigidity. Only five percent of the 160,000 cases of PD diagnosed in the U.S. each year are strictly genetic in nature; most of those afflicted have “sporadic” PD, likely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exposures and increased genetic susceptibilities. “Research keeps pointing to Parkinson’s disease as being a very complex disorder,” said Buck Institute faculty member Julie K. Andersen, lead author of the study. “This research looked at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in the context of aging which is essential, given the fact that aging is the single major risk factor for PD in humans.” Andersen and her team worked with genetically identical mice, which put all the animals on the same footing in regards to genetic susceptibility. One group was given an excess of iron in infancy, another was given the herbicide paraquat, (both compounds have been shown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PD in earlier studies in mice), a third group was exposed to both substances and a fourth group was not exposed to either of the compounds. Half of each group received treatment with the antioxidant EUK-189, which is known to cross the blood brain barrier. The animals in each group were aged to the human equivalent of young adult, young middle-age (45 – 55 in humans), young-older (65 – 70 and elderly (85+). Results showed that exposing animals to both toxics accelerated PD-like neurodegeneration in the mice, with symptoms beginning to appear at the human equivalent of middle-age. The mice demonstrated a progression of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 followed by decreased neuronal function and finally neuronal cell loss. In elderly mice, cell loss was roughly equivalent to that observed in the human disorder. Those mice treated with the antioxidant, which was delivered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environmental toxic, had significantly less nerve death in the area of the brain commonly affected by PD. “The fact that the antioxidant treatment prevented much of the nerve damage in the mice points to the need for an early diagnostic test for Parkinson’s disease,” said Andersen. “Currently, by the time humans are diagnosed with the disease they have already lost 60% of the neurons implicated in PD; treatment with an antioxidant would likely be maximally effective if taken before symptoms appear in order to halt disease progression." J. Timothy Greenamyre, MD, PhD, Professor of Neur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commented on the work, “This study provides further confirmation that ‘innocuous’ early life events or exposures can lead to late life neurodegeneration. Secondly, it adds to the evidence that that abnormalities of iron handling can contribut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PD.” He added, “It also shows that early life exposures can predispose to or exacerbate neurodegeneration caused by subsequent exposures.” Joining Andersen in the study were Jun Peng, and Fang Feng Stevensen, also of the Buck Institute, along with Li Peng of the Royal Perth Hospital, Perth, Australia; and Susan R. Doctrow of Proteome Systems, Inc., Woburn, MA. The work was fund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 as part of a large Collaborative Centers for Parkinson’s Diseas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CPDER) U54 grant. The Buck Institute is an independent non-profit organization dedicated to extending the healthspan, the healthy years of each individual’s life.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ging designated the Buck a Nathan Shock Center of Excellence in the Biology of Aging, one of just five centers in the country. Buck Institute scientists work in an innovative, interdisciplinary setting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aging and to discover new ways of detecting,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age-related diseases such as Alzheimer’s and Parkinson’s disease, cancer, stroke, and arthritis.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t the Institute is supported by genomics, proteomics and bioinformatics technology
2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基因猪粮不宜大面积推广
duke01361 2011-7-15 18:14
转基因“猪粮”不宜大面积推广 细心的读者可能早明白了我为什么把本应写成“主粮”写成了“猪粮”。其实,这也正反映了世人对转基因作物所应在人类食物结构中占据的位置。一句话,现在的转基因作物不能作为人类的“主粮”,但不妨作为“猪”们的主粮! 我敢说这应该是当今世界对转基因作物最折衷的的民意诉求! 依据最严格的“科学学”定义,这么说吧,不妨借用大家都熟悉的“科赫规则”来描述一下,要证明转基因粮食是否有害,最好是在环境安全和食物安全两个层面进行短期和长期评价,而评价的方法绝对不能凭主观臆断!一定要客观! 那么“科赫规则”又是什么? 科赫认为如果希望证明一种细菌是造成某种疾病的病原菌,那么需要从患者机体中分离到该病原菌,并利用这些病原菌重新感染健康人,并使被感染者表现出相似的疾病,并能够从再次分离出的和原先病原一样的细菌或病原微生物。 类似的工作尚未针对转基因植物进行过!也许从事农业研究的不利了解类似的科学原则?没有人知道。 但在当前缺乏这些科学判断之前,采取一个比较折衷的办法,比如先不做主梁,种植面积可控等等是科学的态度。 因此,秉持转基因作物不能作为人类“主粮”的观点是站的住脚的!一点错误也没有。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向作物基因组中导入一些“基因武器”,这些基因武器可以干掉杂草、害虫等可以给我们农业耕作带来麻烦的"敌人”,也可以帮助我们尽可能地避免化学农业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药物残留和空气污染等。可以这么说转基因农业相比化学农业可能更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加有利于避免化学农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基因污染么? 依据现有对“自然转化”现象的认识,死了的作物的基因物质,有可能通过自然转化转移到其他植物的基因组中,使得受体植物获得了“干掉”以它为食物的某个物种,或者,极大降低该物种的群体数量,导致灭绝. 依据农作物有性生殖的特点,一种转基因作物的基因组有可能通过“有性生殖”和其他相近(可跨越种间屏障)的植物“杂交”,形成一种新的亚种,并由此逐渐产生新的物种(基因组间重组)。 ... 上述自然发生的现象是事实。至于能否引发基因污染,关键要看农业种植如何规划。 既然你不能否定上述事实,那么为谨慎起见,为了未来生物安全起见,最好采取慎重的态度对待转基因主粮的推广。 变通方法 有人认为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的推广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安全。这其实是“短视”的观点。中国每时每刻都面临“粮食安全”威胁并不是危言耸听!但是,粮食安全不但要在数量上有保障,而且在质量上也要有保障才好!怎么讲? 我们应该提供足够的粮食给中国的老百姓,数量满足了可以解决温饱,质量满足了可以提高中国民族素质。 两方面都非常重要,都不能忽视! (中国当前粮食自给率可能在70%左右,比改革开放前的90%降低很多,城市化.....) 此处省略1000字 为此,我们认为可以适当推广转基因作物,让这些粮食用于主粮的替代品,比如用于抗生素的生产、柴油的生产、酒精等化工原料的生产...甚至可以作为饲料,喂猪、羊、马、牛.... 此处省略350字 但人类主粮最好还是先不要以转基因作物为主,等若干年后,我们有了充分的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确实是安全的,那个时候在有动作一点也不晚。
个人分类: My Ideas|1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民一年往地里打多少遍农药?
热度 3 蒋高明 2011-7-10 23:16
农民一年往地里打多少遍农药?
蒋高明 农民向地里打多少遍药?不同地区种植不同作物打药次数是不同的,这里调查的山东沂蒙山的数据。 经向多位农民实地求证,得到下面的数据: 玉米:除草剂 1次,杀虫剂拌种1 次,灭杀地老虎1,向玉米心撒药灭玉米螟 1 次,共4次; 小麦:除蚜虫 2次;杀红蜘蛛 1次,共3次 大蒜:除草剂 1 次, 杀虫剂 1 次;农药灌根 1 次,共3次; 土豆:除草剂 1 次,农药 2 (蚜虫1 地老虎 1),共3次; 花生:除草剂 1 次, 农药 5 次(浆虫1,青虫2,蚜虫1,红蜘蛛 1),共6次; 西瓜: 除草剂1 次,乐果灭蚜虫1 次,除菌2次,共4次。 从上面可以看出,如果一户农民家里种植上述6种作物,则每年至少打农药23遍,这些活多为农村妇女干,她们的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 上述打农药的活中,风险最大的是喷洒除草剂,除草剂毒性非常大,我们建立的弘毅生态农场里完全杜绝农药除草剂,隔着墙,风吹过来含除草剂的空气,照样将敏感植物的叶片杀死(菜豆、黄瓜、核桃、大豆、繁枝苋等)。农民闻到除草剂的味道,经常是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待气味小了再出门。气味那里去了?无法是稀释到环境中去而已。 我们用生态学的办法上述23遍农药可以不用打一次,虫子反而更少。但是农药贩子和靠农药除草剂搞植保的人不会甘心看到我们的成果,他们要靠农药赚钱,要继续忽悠农民用药,国家还补贴农药厂家、农药贩子,农民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农药。医院也欢迎农药除草剂等剧毒农药,得了绝症的农民会乖乖地将钞票送到他们的口袋里。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虫子是被五花八门的农药被农民一遍一遍地打出来的,本来是没有那么多的。关于这个问题,今后我还会介绍。 顺手在农田里拍摄下来农民抛弃的农药瓶、农药包装盒,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耕地质量面临严重的退化,城乡人群的健康危矣! 图1 农民到处抛弃的农药瓶子 图2 地上的农药瓶 图3 池塘边农民抛弃的农药瓶 图4 农药说明书上咬牙切齿的广告语 图5 土蚕(地老虎)一支净,真能杀干净吗? 图6 打农药的农妇和她的女儿 图7 地老虎在农药洗礼下变得更加坚强 图8 “地虫通杀”:更加恶毒的咒语 图9 生态农场里被场外除草剂熏杀的黄瓜叶片 图10 被除草剂熏死的菜豆叶片 图11 被空气传来的除草剂伤害的大豆叶片 图12 隔着墙依然被除草剂熏死的核桃叶片 图13 隔着墙被除草剂熏伤的本地草本植物繁枝苋叶片 图14 农民将剩下的除草剂喷洒到葎草上造成一片枯黄,如过火一般,可见其毒性之毒 图15 造成上述植物伤害的大名鼎鼎的除草剂--乙草胺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3843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二十:“配方施肥”并非妙方
热度 1 蒋高明 2011-6-27 21:51
蒋高明 在18亿亩耕地数量保护方面,中国上下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耕地质量保护,却做得很不够。目前,农民用地不养地,大量化学肥料和农药造成耕地退化,农业环境污染不但没有 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愈演愈烈。有关部门在太湖流域调查发现,2008年太湖蓝藻卷土重来,甚至比往年发生得更早。究其原因,是农民沿湖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农业环境污染造 成蓝藻无法从根本上消除。 为减少化肥污染,提高耕地产量,农业部接受有关专家建议,从2005年开始,推行一项全国性的耕地施肥新措施,即根据土壤的实际需求确定施肥量。科学家们称其做法为“测土 配方”施肥。其依据是,目前农民施加的肥料中,60%~70%并没有被庄稼利用,而是贡献给了地下水,或残留在土壤中。项目实施3年后,全国已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9亿 亩次。然而,从全国化肥实际用量看,配方施肥并没有使化肥用量减少下来,反而持续增加。2005年全国化肥用量为4766万吨、2006年为4927万吨,2007年全国消耗化肥5108万吨 ,是年粮食总产量为5.15亿吨。这就是说,每施加1斤化肥,仅换回10.08斤粮食,这个值比30年前大大下降。全国化肥用量每年增加近200万吨,耕地质量退化和环境污染达到了惊 人的程度。 或许有人认为投入力度不够,才影响了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实际上,几年来,中国已经安排专项资金20多亿元用于配方施肥补贴,仅2008年农业部就安排了11.5亿元补贴资金; 2009年中国还将继续增大投入。其实,笔者认为,补贴资金不是限制因素,而配方施肥本身的合理性才是最关键的。 测土配方施肥的目标是减少化肥用量,并提高粮食产量,实现资源高效、环境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等综合目标,这个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配方施肥依然施的是化肥,化肥 如同土壤的药物,“是药三分毒”,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其副作用也逐渐显露出来。另外,中国化肥生产一直在增加,仅全年上半年全国就生产化肥3000万吨。各种销售网络也在 向农民兜售化肥,农民在实际操作中对化肥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仅靠专家们开出的“施肥配方”是难以奏效的。 其实测土配方施肥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在试图解决耕地污染和提高产量的宏伟工程中,科学家、政府官员、农民三方面的利益分配问题才是最主要的。目前的资金去向是,主管 项目的科学家获得了大量研究经费,各级农业政府官员,土壤肥料站得到了大量补贴、农民却没有得到实际好处,反而增添了麻烦。农民不会为种地去取土样找土肥站去化验,即 使不要他们花钱。测土配方施肥理论上可行,但具体操作困难。农民嫌麻烦,没有积极性;但科学家和各级农业官员有好处,积极推进。这就出现了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中“一头凉 、一头热”的局面。 在配方施肥中,农业部门一包到底:从土壤测试、配方设计、田间试验、效果评价、组织管理、监督检查等所有环节,几乎都由农业部门包揽,甚至连配方肥的生产也由农业部门 承担,导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由农业系统独享。这样,配方施肥不是肥了耕地,也不是农民,化肥用量怎能够减得下来?另外,测土配方项目补贴金额发放与验收都由内部人员说 了算,“农业三站”形成特殊利益共同体,不愿奔赴田间地头开展扎实的农技服务。一些基层农技部门玩数字游戏,以骗取国家补贴。 在实际操作中,一个“药方”难以解决耕地的营养问题。耕地是个非均质体,农民常说“一步三换土”,就是这个道理。有人曾从半公顷耕地中,随机获取50个土样送检,其化验 结果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几倍,用来配方的有效养分怎能做到科学合理? 其实,即使不搞配方施肥,将秸秆中含有的“肥料”通过一定的措施“过腹还田”,增加有机肥,地会越种越肥,化肥用量必然下降。我们的试验数据显示,在有机肥施用量75吨/ 公顷前提下,在目前基础上减少一半化肥用量,玉米籽粒产量仍高于施常规化肥的产量。中国如将一半的秸秆 “过腹还田”,可增加牛粪32.8亿~38.3亿吨,折合2835万~3310万 吨硫酸铵。遗憾的是,这些“肥料”被农民在田间地头烧掉了,每年再向耕地中增加化肥。 因此,解决耕地污染和提高耕地质量的合理途径,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恢复受损的耕地。中国人口多、耕地少,且农民勤劳,有着几千年农耕历史,这样 的国情适宜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如果中国能够对养殖积肥的农民或对有机肥耕种者实施直接补贴,则可避免配方施肥缺陷,有效利用国家资金。这才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做法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71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十九:中国耕地缺碳还是缺氮?
热度 3 蒋高明 2011-6-27 21:38
蒋高明 过量使用氮肥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这是笔者早就预料之中的,长期以来,土壤学家强调的化肥就是“氮、磷、钾”等无机矿物质为主,很少考虑有机氮、有机质的贡献。由于大量施氮,很少考虑有机质,土壤中的碳氮比是严重失调的。因此笔者大胆预测,中国的耕地目前不是缺氮而是缺碳。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我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在山东沂蒙山区正在研究治本的措施,前期实验令人振奋。2009年,在10亩试验田里,增施有机肥、减半化肥后,小麦亩产量达到900多斤/亩。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生态学的办法,就是充分尊重生态学的规律,让元素循环起来。如果恢复了传统的“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式的有机循环农业,则我国仅利用一半的化肥也能满足国家粮食安全需求。 我们的实验得到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专家的理论数据支持。2010年3月,笔者参加某国家重点试验室的学术研讨会,应用生态所的专家研究表明,由于土壤碳氮比下降,致使土壤氮肥效降低,氮素损失严重;而增加土壤碳含量后,耕地土壤对氮的固持能力明显提高。他们的试验有力地说明,中国耕地目前缺少的是碳肥,而不是氮肥;或至少要增加氮肥的有效性,必须保持耕地一定的土壤碳氮比例。最近30多年来,政府加大对化肥行业补贴,农民不积有机肥,每年补充以氮肥为主的化肥,秸秆固定的碳被就地焚烧还回了大气,这样耕地因缺少有效的碳源而丧失固持氮的能力。 2010年1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了一则这样的消息,云南省农科院进行了一项新肥料试验取得了非常明显甚至惊人的增产效果:9亩水稻增产幅度达21.55%。所使用肥料的成分构成中,氮磷钾含量不足10%,但有机质含量丰富,能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效果。这项实验说明,肥料的改进、土壤的改良在提升粮食产量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我们关于中国耕地缺少碳素的观点。 上面提到的三个实验,即笔者所在团队、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实验都说明,增加耕地碳素,均能进一步发挥地力,固持氮素,减少环境污染,最终将温室气体埋葬在耕地中。那么,为什么增加耕地碳含量尤其是有机碳,地力就能得到维持,甚至高产呢?原因就在于,农民添加的化肥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得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而碳是构成微生物的基本骨架;另外,生物代谢所需的能量也是储藏在含碳有机化合物中被微生物所利用的。如尿素属酰铵态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除了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也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只考虑了给植物增加氮、磷、钾等化肥,过量化肥、农药、除草剂降低了土壤生物多样性,化肥利用率不增反降,徒增加对环境污染而已。 碳氮比例严重失调,尤其土壤有机质下降,是限制我国粮食产量的客观因素;农民不愿意种地,用地不养地是其主观因素。目前,有关部门置这两个主要因素而不顾,盲目补贴暴利的化肥行业,乃至试图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品种而实现增产,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那些打着增加粮食产量而套取国家经费的做法不能再继续发展下去了。 由此看来,目前我国耕地严重缺碳而不缺氮。耕地有机质平均小于1%,氮肥利用率仅为30%,这些都是碳氮比例严重失调的重要信号。中国传统的农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我们的耕地持续利用了5000多年没有退化,而今实行现代化肥农业,短短三四十年就出现了耕地明显退化。我们必须重视这个严酷现实,否则,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将受到因耕地质量下降带来新的挑战。 怎样增加耕地碳呢?其实自然界早就有了答案,这就是让植物固定的光合产物有效循环起来。秸秆中的碳来自大气,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就是天然的“化肥”合成过程;秸秆过腹还田,既保持充足的土壤碳源,又充分利用其中的氮、磷、钾以及各种矿质元素,减少化肥投入,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今后,国家应当停止对化肥行业的补贴,关闭一部分高污染、高排放的化肥工厂,补助农民利用有机肥养地,逐步减少化肥使用,实现生态循环型固碳农业。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787 次阅读|5 个评论
生命时报:农田里用了多少化学品(独家报道)
蒋高明 2011-6-19 00:08
农田里用了多少化学品(独家报道)化肥60年增了100倍,薄膜焚烧产生的致癌物要影响几代人 ●本报记者 张静 《 生命时报 》( 2011年06月17日 第01 版) 本文出处: 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11-06/17/content_846958.htm?div=-1   2006年8月28日,宁波,带有残液的各种农药瓶散落在农田。 2011年5月,“爆炸西瓜”、“绝育黄瓜”、“激素韭菜”,在中国食品安全领域掀起了一轮新的波澜。这些新名词的出现,让大多城里人把目光投向了他们久违的农田。尽管专家一再解释,膨大剂、催熟剂等植物激素的运用,在现代农业中早已普及多年,但不少人还是震惊于,今天的农田与我们印象里“锄禾日当午”的传统农田已相去甚远。   在多年关注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研究员的眼里,今日的农田真的成了一个被各种各样“化学品”武装起来的地方。这些“武器”包括农药、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等。它们在不断提高产量、让农业日益现代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被过度使用的问题。这种违背植物生长自然规律的行为,已经开始让人类吞下一颗颗自己种下的“苦果”。   土地里的“毒”最终会回到人体   “没干过农活的人,很少知道除草剂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6月2日,蒋高明向《生命时报》记者讲述,在他位于山东的弘毅生态农场外,一个农民在给种植的西瓜地喷洒除草剂,这些弥漫在空中的药物随风飘扬,不到一天的功夫,就毒死了不少与它们仅仅一墙之隔、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小麦和菜豆。   2010年,海南发生的“毒豇豆”事件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虽然其使用的是国家禁用的剧毒农药水胺硫磷、甲胺磷等,造成了残留,但蒋高明认为,即使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农药,在用量上也不应忽视。1990年,我国农药的施用总量还只有70万吨,但到了2008年,这一数字已经飞速发展到173万吨,不到20年,增长了100万吨,平均每亩土地要施加农药1.92斤。有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农药使用第一大国,但农药残留对蔬果、土壤、空气,甚至水源的污染和危害至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还有化肥的施用量,蒋高明说,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每公顷225千克,而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平均施用量比安全上限高了1.93倍。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60年间我国每公顷土地的化肥施用量从8斤多增长到了868斤,足足增加了100倍。   “你可能见过塑料袋带来的‘白色污染’,但你见过农田、山坡被白色农膜成片成片覆盖的壮观景象吗?”在蒋高明看来,这种白色塑料膜是现代农业最“垃圾”的发明。庄稼种下后,喷上药,盖上农膜,不用施肥浇水,就能起到保温、保水、除草、杀虫的作用,就像我们吃快餐一样方便迅捷,但40%的残膜率导致每年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这才是最严重的“白色污染”。其实更危险的在于,农民在焚烧农膜时产生的致癌物二恶英大概经历7代人、140多年都难以消失。即使农民不在地头焚烧,农膜回收制作再生塑料、再生桶,同样会产生二恶英。   “所有有毒物质绕了一个圈,最后都会在人体中安营扎寨。”蒋高明认为,与其说我们破坏的是农田,不如说破坏的是人类的健康。   中国有近百个“癌症村”   过度使用的农药、化肥,首先对土壤造成了无法忽视的伤害。有研究显示,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几乎占到了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10。北京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陈春秀认为,土壤板结、盐碱化程度高,都和过度使用化肥有一定的关系。而土壤质量越差,使用的化肥就越多,就会恶性循环。“实际上,这些化肥的利用率仅为40%,没用完的,都变成了污染物。”蒋高明说,比如大家熟知的致癌物亚硝酸盐,最早来自硝酸盐,硝酸盐就是化肥中一种重要的成分。亚硝酸盐残留在土地中,对土壤、地下水都造成严重污染。磷肥、钾肥等从矿石中提炼出的化肥,不可避免地含有镉、铁、铜等重金属。这些残留在土壤中的致癌物、重金属最终会回到植物中。美国农业部专家研究表明,水稻是对镉吸收最强的谷类作物,只需几年的时间,就会使人出现肾功能损坏、骨骼病变等镉中毒症状。   水稻中的镉不仅来自化肥残留所带来的直接污染,还来自于工业污水排放对农田造成的间接重金属污染。据国土部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遭受重金属污染。从湖南湘江的衡阳到长沙段沿岸,由于大量工业废水被排放到江中,导致蔬菜中的砷、镉、镍、铅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这些“农作物”不仅被当地农户每天食用,还被运送到更多的乡镇和城市。在蒋高明的新书《中国生态环境危急》中,用了整整4页,列出了全国各地被媒体报道过的近百个“癌症村”。比如,“江西南昌市新建县望城镇璜溪垦殖场:从化工厂里外漏的污水流进水稻田,将田里的水稻苗全部染黑。2004年,80户人家近20人患癌,以喉癌、肺癌为主。”工业污染越来越多地侵犯到农田中,成为新的“化学杀手”。   “传统农业是随着日升日落、季节变换,满足植物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但现代农业却是掠夺性的,尽量缩短植物的生长时间,提高植物产量,必然对其营养、安全性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品科学技术室主任霍军生这样对记者说。比如现在的谷类等粮食作物中,除碳水化合物外,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过去都有所下降。国外一项调查显示,现在西红柿的酸甜度值是2.77,比过去损失了近15%;维生素C含量比30年前下降了17毫克。   少吃反季、外地蔬果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田松在为《中国生态环境危急》所写的序言《最后时刻的呼喊》中,代替所有人发出刻骨铭心的提问:“我们曾经真诚地相信,科学及其技术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事情却诡异地走向了反面……什么叫进步?这样的生活进步了吗?”反思的同时,我们也应积极地寻找解决的办法。蒋高明认为,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我们不需要盲目地追求粮食产量,目前即使将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减少一半,也不影响解决全国百姓的温饱问题。“土地不喜欢农药和化肥。”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一个生态学家的眼中,土地是有情感、有意志的主体,是活着的生命。   越发达的国家,对农药和化肥等“化学武器”的使用越谨慎。蒋高明说,美国一般都使用飞机喷洒农药,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由于土地众多,一块地在大量使用化肥后,一般会休耕一段时间,让它恢复元气。   其实,老百姓也可以尝试一些保护自己的重要方法。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首先,别买不到成熟期的水果,“如果一种水果离成熟期还差半个月,但又长得很好看,那很可能是用了催熟剂。”其次,闻气味。“自然熟的水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果香味;催熟的水果不仅没有果香,甚至还有股发酵味”。最后,如果冬天想吃反季蔬菜,也最好多买些洋葱、胡萝卜、茄子等,因为其中农药残留物较少。   蒋高明最后提醒,长距离运送的蔬果,也会喷洒“防腐剂”,比如抗菌灵、除菌清等,来抑制细菌生长,保持蔬果新鲜。多吃本地产的蔬果,可以避免健康受到危害。▲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7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摘下转基因大豆的“美丽”光环
热度 3 蒋高明 2011-6-13 23:29
蒋高明 转基因作物真的像专家们宣传的那样,能提高产量,减少农药和除草剂污染,少用化肥吗?还是让我们从转基因大豆说起。2009年4月27日,《黑龙江日报》发表记者张桂英文章《 摘下转基因大豆光环》,文章通过第一现场,向人们报道了转基因大豆的真实表现。 文章指出,给国产大豆带来致命冲击的进口转基因大豆竟然不增产!它转入的只是一种对除草剂有超强耐性的基因,可以使大豆在种植过程中放心使用灭杀性的除草剂,从而降低 管理成本。造成的环境污染,转基因种子公司根本不管。可见,转基因大豆是只方便除草的。可就是这个方便除草,我们引进了转基因种子,造成中国种业的半壁江山尽被人家占 有。 “转基因大豆是个非常大的帽子,凡是把其它物种或品种的基因转到大豆中,都是转基因大豆。目前对我们造成冲击的是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它是把对草甘膦除草剂耐性 非常强的基因转到大豆中,大豆其它的遗传性状并未改变。这种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可以使用药性强、杀灭范围广的灭生性除草剂,而不必担心把大豆苗杀死。” 著名大豆专家刘忠 堂教授非常肯定地说。 大豆生产过程中,草害是威胁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外,大豆生产基本都是大规模生产,控制杂草的工作量非常大。为了减少人工,他们多采用灭杀性除草剂,但它易造成严 重药害,连大豆都一起杀灭了,所以才有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但在中国,由于大豆种植规模相对国外要小很多,人力又多,除草并不是大问题,所以根本没必要种植这种对 环境和健康充满风险的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作物鼓吹者声称,转基因作物可以少打农药、保护生态环境,这其实完全是个经不住实践检验的骗局。据美国生物技术信息网2004年10月报道,三大转基因作物,即玉米、 大豆、棉花,在1996~1998年3年间,减少了农药使用量0.206亿磅,但从1999~2004年6年间,种植这些作物农药用量却增加了1.43亿磅。也就是说,9年之间,转基因作物的农药用 量净增1.22亿磅。事实说明,转基因不仅不能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反而增加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是人类破坏生态平衡后造成的严重后果。生存是物种最基本的权利,人类想要灭杀杂草和害虫,杂草和害虫就迅速进化与人类抗争。更有意思的是 ,杂草从转基因作物那里“缴获”了武器——人类转移进去的抗除草剂或抗虫基因,武装了自己,自己变成刀枪不入的“超级杂草”。 美国广播公司电视新闻曾报道,“超级杂草”是由于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被“逼上梁山”的。电视新闻画面上展示了这样的镜头:2009年10月阿肯色州收获季节,表情严峻的 农民和科学家正在布满巨藜的田间交谈,这种巨藜即使喷洒再多的草甘膦除草剂也死不了。一位农民在3个月内花了50万美元试图清除“超级杂草”,仍然徒劳;联合收割机和手工 工具对这些杂草都无能为力。据估计,在阿肯色州,有100万英亩的大豆和棉花田中已大量滋生“超级杂草”。长芒苋和巨藜是最可怕的杂草,它们可长至7~8英尺高,耐高温,也 耐长期干旱,产生海量种子,其发达根系可从农作物中抢夺养分。如果任其发展,一年内就将占领整个农田。 2004年底,抗草甘膦的帕默藜首次出现在佐治亚州梅肯县,并蔓延到佐治亚州其他地区,以及南卡罗来纳州、北卡罗来纳州、阿肯色州、田纳西州、肯塔基州和密苏里州。根据佐 治亚大学杂草专家斯坦利•卡尔佩珀估计,佐治亚州有10万英亩农田严重布满了帕默藜,有29个县现已证实这种藜是抗草甘膦的。2007年,梅肯县1万英亩农田因抗草甘膦帕默藜大 量繁殖而被抛荒。 因此,为了保护转基因大豆,不但农药要打,而且还要打得更多;除草剂也不能少用,否则,转基因的优势就没有办法体现出来。这样的转基因作物其实是温室里的弱苗。 然而,转基因大豆所表现的,并不仅仅是在除草剂、农药、化肥上要吃小灶,更令人吃惊的内幕是——转基因大豆并不增产。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黑龙江日报》记者,转基因不但不会提高大豆产量,相反,转基因会导致产量降低5~10%,大豆含油率也不会因为采用了转基因技术而发生改变。转基因大豆降 低除草成本的周期只能维持3年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害虫和杂草也会产生抗性,增加农产品农药残毒。 实现转基因大豆高产的是科学的耕种方式,而非完全依赖于品种。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生产既要规模化,还要机械化。大机械深松整地作业,为大豆高产奠定了坚实 基础。大豆是深根作物,最深能扎到地下1米,只有深松深翻,才能满足大豆的生长需要,实现高产。而在中国农村,多是用小四轮子种地,耕层浅严重制约了大豆潜力的发挥,所 以产量不如国外;相比之下,同样可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黑龙江省垦区,非转基因大豆单产并不比国外低。目前,美国转基因大豆产量每亩175公斤左右,南美单产每亩可以 达到180~190公斤左右,而在黑龙江省垦区,本土大豆平均亩产在170公斤以上。 据了解,美国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比例大约在81%左右,巴西约50%左右,阿根廷则全部为转基因大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当今世界大豆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生产的非 转基因大豆与出口到我国的转基因大豆,价格竟差到一倍左右!令人费解的是,同是非转基因的大豆,我国产的不但卖不上高价,却要与国外的转基因大豆在同一价格平台上竞争 。 转基因大豆是吃小灶长大的,看美国补贴就知道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和储备系统,显然与美国的“全球粮食战略”格格不入,中国是其战略布局的重大障碍。为了轰开中 国农产品大门,美国采取的是高额补贴本国农产品政策,鼓励转基因巨头垄断中国种子市场。2007年,美国平均向农业提供的补贴就高达572亿美元。正是美国对商品化农产品实施 补贴政策且不断加大扶植力度,直接造成大豆国际贸易的不公平竞争,也导致许多国家大豆种植业的萎缩。 美国政府年年巨额赤字,为什么还要大幅补贴农民呢?这是美国从战略角度考虑的。这样做,第一,可以保证本国农民生产积极性,即使农产品出现较大波动时,也不至于损伤农 民的利益,从而保证本国粮食产量;第二,降低美国粮食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敲开其他国家农产品市场大门,迫使那些国家放弃本国粮食生产,转而购买美国廉价粮食, 进而从农业上依附于美国,增加美国支配世界的能力,最后,控制整个世界。将来如果你不听话,就提高粮价。吃饭看人家脸色,那才是标准的“寄人篱下”。    1993年,中国大豆市场敞开国门,大豆成为最早开放的农产品。由于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等原因,大豆榨油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美国ADM公司、新加坡WILMAR等一些外来资本, 捕捉到这一契机进军中国。境外公司对中国大豆领域的突破,带来了食用油市场和饲料养殖市场的变革,传统豆油弱势消费地区的烹饪习惯遭到冲击,传统养殖方式被迫转型,规 模化饲料养殖行业兴旺发达。一系列变化作用到大豆行业,其严重后果是国内大豆供需严重失衡,也为外资后续大举扩张埋下了伏笔。90年代末,国内大豆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对 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转基因大豆冠冕堂皇地进入中国,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中国市场。现在,我们吃的豆腐、大豆油、养殖用的豆粕,已经很难摆脱转基因的影子。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转基因大豆并不神秘,它是牺牲了生态环境,牺牲了其他物种,牺牲了小户农民利益,并得到政府高额补贴才具有许多“光环”的,剥掉转基因大豆的美 丽光环,我们看到的是赤裸裸的掠夺和杀气腾腾的凶相。这个噩梦,东北豆农已经经历过了。那么,下一步是不是我们南方的稻农呢?我想,他们很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转基因 ,尽管“狼”已经到了家门口。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1614 次阅读|4 个评论
试谈发展太阳能的用地解决策略
热度 3 zbouyang 2011-6-12 23:43
试谈发展太阳能的用地解决策略 时下,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发展环保、低碳排放的太阳能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发展太阳能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当今社会,寸土寸金,土地资源十分匮乏,自然人们想到去人烟稀少的沙漠地区建设太阳能电站,但是沙漠地区气候恶劣,常会有沙尘暴,有可能花费大量金钱建设起来的太阳能电站被风沙一夜之间毁掉,有一定的风险;此外沙漠地区远离人口密集的东南沿海城市,电力从沙漠地区传输到数千公里以外的地方也会消耗掉不少的电能。因此,不能将所有太阳能电站建设在沙漠地区。 这里建议: (一)将全国的公路和铁路利用起来作为太阳能的收集地 其好处是:(1)不需要征用土地,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和资金;(2)公路遍布全国,均匀分布,其收集到的太阳能产生的电力相当一部分可以就地使用,不必远距离传输,只有一部分会调节到大城市使用;(3)公路面积大,有充足的太阳能收集和发电潜力。【据百度资料,目前全国公路总里程为180.98万公里,等级公路里程143.87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9.5%。其中高速公路29745公里、一级公路29903公里、二级公路211929公路、三级公路324788公里、四级公路842373公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路基宽带分别以34米、25米、10米、5米计算,则公路面积为10688364000平方米;又据统计目前全国铁路总长度75000公里,以路基宽度10米计算,则铁路占地750000000平方米;据此公路和铁路总占地11438364000平方米。以每平方米发电1.35千瓦计算,则总公路和铁路总发电能力为154.417914亿千瓦,是目前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8亿千瓦)的19.3倍。假说只有1/4的时间有太阳(其中一半为黑夜),则其总发电能力也是目前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4.825倍,只需要20%的效率,则可以满足目前的所有用电需求。采用热电式太阳能发电的话,效率可以超过20%】 太阳能收集器建在公路的上面,不影响交通,也不影响白天的路面行车,因为从侧面可以有足够的太阳光照射在公路上。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可以结合公路太阳能发电设施的建设,在公路上面建设人力和电力自行车道理。这种道路建成后,人力和电力自行车与汽车完全分离,还可以使交通事故大幅度降低。 (二)将所有的屋顶变为太阳能的收集场 对于5层以下的民用住宅来说,考虑到每天的主要用电时间只有几小时,其屋顶安装上太阳能装置后,所发出的电能基本就能满足居民用电所需了。 (三)利用沿海滩涂地建设太阳能发电站 中国有1.8万公里海岸线,设海边500米宽度范围内可以用于收集太阳能,则可用地面积为9000000000平方米,其发电容量为12150000000千瓦,同样扣除黑夜,并假设只有一半的天数有太阳,则有效发电能力为30.375亿千瓦,再假设太阳能到电力的转换效率为20%,则实际发电能力为6.075亿千瓦,相对于目前全国总发电能力的75.9%. (四)利用荒废的黄土高原建设太阳能电站 许多黄土高原不生长植物,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可以将它们变成太阳能发电基地。其好处是,没有沙漠中的流沙,发电站的安全度高,维护方便,离内地城市比较近,传输损耗小,传输成本低。 当然,提出以上四个建议并不是要排除利用沙漠建设太阳能电站方案。流沙比较少,气候相对稳定的沙漠地区还是可以用来建设太阳能电站的。 综上所述,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土地需求完全可以通过以上四个措施基本不需要花费征地费就可以得到圆满解决。 解决了太阳能电站的土地需求这个问题后,主要的就是资金问题。这一方面需要国家扶持,另一方面要利用资本市场,组建超大型股份制公司,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事业。事实上中国现在的游资达约有数万亿之多,苦于找不到投资的地方,完全可以将这些游资吸引到太阳能电站建设上来。 能源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安全,而太阳能不但能满足国家的发展和安全需要,也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希望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之。
3445 次阅读|3 个评论
从居民消费角度探讨节能环保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6-2 15:46
文/焦 兵,秦 飞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低碳发展,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所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根据IEA(2009)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消费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刚刚过去,世界各国都处于缓慢的经济复苏阶段。我国虽然受到冲击较小,但以往大量依靠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措施,已难以实现。因此,我国制定了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通过刺激居民消费,以实现我国经济快速而稳定的发展。然而,在居民所消费的产品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会增加碳排放量,加大我国节能减排的压力。本文以居民消费为视角,以西部省份为样本,研究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碳排放相关关系,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 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碳排放估算 居民的消费结构中,主要包括食品、衣着、交通、居住、医疗、家庭耐用消费品以及各项服务等支出。据统计,在居民消费支出中,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主要是交通、住房、医疗以及教育方面的支出。有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最大根源,已经占到整个污染源的85%。同时,房地产市场这几年也在迅速发展,据估计,建筑能耗目前已经占到中国全社会总能耗的20%—30%。传统理论认为,家用电冰箱、空调等耐用消费品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于居民消费结构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就主要集中在居民的交通支出、住房支出以及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与碳排放之间的相关关系方面。 目前主流的计算碳排放量的方法是由IPCC提供的,但这种办法有一定不足:仅依靠每种能源固定的碳排放系数,难以体现技术进步的影响;传统的方法在计算碳排放量时,难以具体确定各地区的减排责任。因此,按国民收入计算碳排放的方法,通过陕西省的总消费与总投资来确定碳排放总量。 按支出法计算陕西地区的国民收入: Y=C+I+NX(1) 式中,Y代表陕西地区的国民收入;C代表总消费支出;I代表总投资支出;NX代表净出口。陕西省的净出口为负,即从国外进口产品用来消费和投资。虽然进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对陕西省造成碳排放,但由于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从总体来看,陕西省最终也会对外出口产品,从长期考虑,进出口的影响会相互抵消。因此,■NXt=0(t代表时间)。那么,在计算碳排放时就只考虑消费与投资两个部门。得: E=(C+I)×T×f(2) (2)式表示了陕西省最终的碳排放量。E表示碳排放总量;T表示单位GDP能耗;f表示的单位GDP能耗的碳排放系数。 图1是估算出的1994—2008年的陕西省的碳排放量。在计算碳排放量的过程中,所用的陕西省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的相关数据以及单位GDP能耗,均来自《陕西省统计年鉴》(1995—2009年)。而碳排放系数主要是根据IPCC提供的3种一次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然后根据能源消费结构,经过加权平均计算所得。 从图1可看出,陕西省1994—2008年的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尤其是2000年到2008年,碳排放量增涨近3倍,陕西省面临的环境压力日益严峻。 2 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检验 以1995—2008年陕西省居民消费支出中,交通支出、住房支出以及耐用消费品支出与碳排放的关系,根据传统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法,并且通过各项检验表明:从各变量的系数中,可得知陕西省居民消费中交通支出和住房支出对碳排放有正向效应,居民交通支出影响较大,住房支出影响较小。居民交通支出每增长一个单位,碳排放就会增长0.26个单位;住房支出每增长一个单位,碳排放会增长0.068个单位。而耐用消费品支出与碳排放是负相关关系,但影响程度不大,耐用消费品支出增加一个单位,碳排放会下降0.025个单位。 3 对策建议 以陕西省为例,居民交通支出每增长一个单位,碳排放就会增长0.257385个单位;住房支出每增长一个单位,碳排放会增长0.068105个单位。而耐用消费品支出与碳排放是负相关关系,但影响程度不大,耐用消费品支出增加一个单位,碳排放会下降0.025458个单位。在现阶段的中国仅仅依靠生产的调整实现碳减排,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我们建议,要实现碳减排,单纯依靠生产的调整很难完成,还需要从居民的最终消费入手,通过引导居民更加合理的消费方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不仅生产方式会影响生态环境,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也会极大地危害环境。为了实现我国的减排目标,我们不仅需要改变生产方式,还需要调整消费结构,引导居民合理消费,由高能耗消费向低能耗消费转变。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3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摘下转基因大豆的美丽光环
热度 2 蒋高明 2011-5-29 23:37
蒋高明 转基因作物真的像专家们宣传的那样,能提高产量,减少农药和除草剂污染,少用化肥吗?还是让我们从转基因大豆说起。2009年4月27日,《黑龙江日报》发表记者张桂英文章《 摘下转基因大豆光环》,文章通过第一现场,向人们报道了转基因大豆的真实表现。 文章指出,给国产大豆带来致命冲击的进口转基因大豆竟然不增产!它转入的只是一种对除草剂有超强耐性的基因,可以使大豆在种植过程中放心使用灭杀性的除草剂,从而降低 管理成本。造成的环境污染,转基因种子公司根本不管。可见,转基因大豆是只方便除草的。可就是这个方便除草,我们引进了转基因种子,造成中国种业的半壁江山尽被人家占 有。 “转基因大豆是个非常大的帽子,凡是把其它物种或品种的基因转到大豆中,都是转基因大豆。目前对我们造成冲击的是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它是把对草甘膦除草剂耐性 非常强的基因转到大豆中,大豆其它的遗传性状并未改变。这种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可以使用药性强、杀灭范围广的灭生性除草剂,而不必担心把大豆苗杀死。” 著名大豆专家刘忠 堂教授非常肯定地说。 大豆生产过程中,草害是威胁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外,大豆生产基本都是大规模生产,控制杂草的工作量非常大。为了减少人工,他们多采用灭杀性除草剂,但它易造成严 重药害,连大豆都一起杀灭了,所以才有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但在中国,由于大豆种植规模相对国外要小很多,人力又多,除草并不是大问题,所以根本没必要种植这种对 环境和健康充满风险的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作物鼓吹者声称,转基因作物可以少打农药、保护生态环境,这其实完全是个经不住实践检验的骗局。据美国生物技术信息网2004年10月报道,三大转基因作物,即玉米、 大豆、棉花,在1996~1998年3年间,减少了农药使用量0.206亿磅,但从1999~2004年6年间,种植这些作物农药用量却增加了1.43亿磅。也就是说,9年之间,转基因作物的农药用 量净增1.22亿磅。事实说明,转基因不仅不能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反而增加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是人类破坏生态平衡后造成的严重后果。生存是物种最基本的权利,人类想要灭杀杂草和害虫,杂草和害虫就迅速进化与人类抗争。更有意思的是 ,杂草从转基因作物那里“缴获”了武器——人类转移进去的抗除草剂或抗虫基因,武装了自己,自己变成刀枪不入的“超级杂草”。 美国广播公司电视新闻曾报道,“超级杂草”是由于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被“逼上梁山”的。电视新闻画面上展示了这样的镜头:2009年10月阿肯色州收获季节,表情严峻的 农民和科学家正在布满巨藜的田间交谈,这种巨藜即使喷洒再多的草甘膦除草剂也死不了。一位农民在3个月内花了50万美元试图清除“超级杂草”,仍然徒劳;联合收割机和手工 工具对这些杂草都无能为力。据估计,在阿肯色州,有100万英亩的大豆和棉花田中已大量滋生“超级杂草”。长芒苋和巨藜是最可怕的杂草,它们可长至7~8英尺高,耐高温,也 耐长期干旱,产生海量种子,其发达根系可从农作物中抢夺养分。如果任其发展,一年内就将占领整个农田。 2004年底,抗草甘膦的帕默藜首次出现在佐治亚州梅肯县,并蔓延到佐治亚州其他地区,以及南卡罗来纳州、北卡罗来纳州、阿肯色州、田纳西州、肯塔基州和密苏里州。根据佐 治亚大学杂草专家斯坦利•卡尔佩珀估计,佐治亚州有10万英亩农田严重布满了帕默藜,有29个县现已证实这种藜是抗草甘膦的。2007年,梅肯县1万英亩农田因抗草甘膦帕默藜大 量繁殖而被抛荒。 因此,为了保护转基因大豆,不但农药要打,而且还要打得更多;除草剂也不能少用,否则,转基因的优势就没有办法体现出来。这样的转基因作物其实是温室里的弱苗。 然而,转基因大豆所表现的,并不仅仅是在除草剂、农药、化肥上要吃小灶,更令人吃惊的内幕是——转基因大豆并不增产。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黑龙江日报》记者,转基因不但不会提高大豆产量,相反,转基因会导致产量降低5~10%,大豆含油率也不会因为采用了转基因技术而发生改变。转基因大豆降 低除草成本的周期只能维持3年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害虫和杂草也会产生抗性,增加农产品农药残毒。 实现转基因大豆高产的是科学的耕种方式,而非完全依赖于品种。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生产既要规模化,还要机械化。大机械深松整地作业,为大豆高产奠定了坚实 基础。大豆是深根作物,最深能扎到地下1米,只有深松深翻,才能满足大豆的生长需要,实现高产。而在中国农村,多是用小四轮子种地,耕层浅严重制约了大豆潜力的发挥,所 以产量不如国外;相比之下,同样可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黑龙江省垦区,非转基因大豆单产并不比国外低。目前,美国转基因大豆产量每亩175公斤左右,南美单产每亩可以 达到180~190公斤左右,而在黑龙江省垦区,本土大豆平均亩产在170公斤以上。 据了解,美国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比例大约在81%左右,巴西约50%左右,阿根廷则全部为转基因大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当今世界大豆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生产的非 转基因大豆与出口到我国的转基因大豆,价格竟差到一倍左右!令人费解的是,同是非转基因的大豆,我国产的不但卖不上高价,却要与国外的转基因大豆在同一价格平台上竞争 。 转基因大豆是吃小灶长大的,看美国补贴就知道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和储备系统,显然与美国的“全球粮食战略”格格不入,中国是其战略布局的重大障碍。为了轰开中 国农产品大门,美国采取的是高额补贴本国农产品政策,鼓励转基因巨头垄断中国种子市场。2007年,美国平均向农业提供的补贴就高达572亿美元。正是美国对商品化农产品实施 补贴政策且不断加大扶植力度,直接造成大豆国际贸易的不公平竞争,也导致许多国家大豆种植业的萎缩。 美国政府年年巨额赤字,为什么还要大幅补贴农民呢?这是美国从战略角度考虑的。这样做,第一,可以保证本国农民生产积极性,即使农产品出现较大波动时,也不至于损伤农 民的利益,从而保证本国粮食产量;第二,降低美国粮食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敲开其他国家农产品市场大门,迫使那些国家放弃本国粮食生产,转而购买美国廉价粮食, 进而从农业上依附于美国,增加美国支配世界的能力,最后,控制整个世界。将来如果你不听话,就提高粮价。吃饭看人家脸色,那才是标准的“寄人篱下”。    1993年,中国大豆市场敞开国门,大豆成为最早开放的农产品。由于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等原因,大豆榨油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美国ADM公司、新加坡WILMAR等一些外来资本, 捕捉到这一契机进军中国。境外公司对中国大豆领域的突破,带来了食用油市场和饲料养殖市场的变革,传统豆油弱势消费地区的烹饪习惯遭到冲击,传统养殖方式被迫转型,规 模化饲料养殖行业兴旺发达。一系列变化作用到大豆行业,其严重后果是国内大豆供需严重失衡,也为外资后续大举扩张埋下了伏笔。90年代末,国内大豆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对 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转基因大豆冠冕堂皇地进入中国,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中国市场。现在,我们吃的豆腐、大豆油、养殖用的豆粕,已经很难摆脱转基因的影子。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转基因大豆并不神秘,它是牺牲了生态环境,牺牲了其他物种,牺牲了小户农民利益,并得到政府高额补贴才具有许多“光环”的,剥掉转基因大豆的美 丽光环,我们看到的是赤裸裸的掠夺和杀气腾腾的凶相。这个噩梦,东北豆农已经经历过了。那么,下一步是不是我们南方的稻农呢?我想,他们很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转基因 ,尽管“狼”已经到了家门口。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163 次阅读|2 个评论
新华网:60年间化肥施用量增长百倍, 农业生产被大量化学品裹挟
热度 2 蒋高明 2011-5-27 23:34
2011-05-27 09:39:08 来源: 新华网【 大字 中字 小字 】【 打印预览 】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5/27/c_121464823.htm 图为农村中一家极普通的农药商店。蒋高明摄    ● 我国化肥平均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    ● 我国每年约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被指“白色恐怖”    ● 我国每亩农田需用近两斤农药且60%~70%残留土壤中   “科学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规范使用无害健康”、“已纳入农药严格监管”……   无论专家如何解释和安抚,近日“裂瓜”事件中的“膨大剂”三个字,已让不少消费者今夏吃西瓜“望大生畏”。但令人不安的又何止一个什么“剂”?   “不管有没有害,为什么要用它?”这句颇有代表性的疑问,实际上是在指向一个根本性的、农业生产方式的问题。   记者近日获悉,目前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但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   我国农药年产约170万吨,平均18亿亩农田每亩需要近两斤;   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   这些化学合成物质不仅污染了耕地、水等农业之本,还严重威胁到食品安全。   不使用大量的外部资源就成功地保持了土壤肥力和健康。这是一百年前西方农学家发现的中国农业最令人称奇之处。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的农业正在工业化之路上被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等裹挟着一路狂奔。   如今我们已深陷食品安全困境不得自拔。专家提醒,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    年约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   对“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往往较关注城市中一次性塑料餐盒及购物袋等的使用与回收。但记者获悉,目前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农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而并不考虑其降解问题,令我国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加速了耕地的“死亡”。   “我实地考察过几十个国家,从来没有见到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大张旗鼓地推广、应用农膜,弄得全国山河一片‘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如是说。   长期致力于退化生态系统与退化农田修复的蒋高明,日前对记者讲起他在一些农村看到的几乎被清一白色塑料膜覆盖的农田、山坡的景象时,用“白色恐怖”来形容。   据蒋高明介绍,大量残留在土壤里的农膜,在15-20厘米土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的难耕作层。而最关键的是它没办法降解。有人研究了其寿命后得出结论:大概要7代人、140多年还降解不掉。   令人担忧的还有,在降解农膜的过程中,会有致癌物二恶英排放到空气中。比如有些勤快的农民将农膜从田里拣出来后就地焚烧,看似干净了,实际上低温燃烧排放的剧毒二恶英进入了农民身体和大气中,成为难以除掉的恶性污染物。   在蒋高明看来,农膜是现代农业最垃圾的发明。人们利用它得到一部分增产后产生依赖。在脱离了传统锄地做法,不用有机肥、秸秆等养地,覆盖一层农膜就实现了保温、保水、除草、杀虫等目的,表面看是再好不过的事,但实际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是在加速耕地“死亡”,无异于“杀鸡取卵”。    60年间化肥施用量增长100倍   记者被告知,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短短几十年,我国耕地肥力出现了明显下降,全国土壤有机质平均不到1%。而与此同时,我国化肥用量及其增长速度也令人吃惊。   据蒋高明介绍,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但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3千克/公顷,是安全上限的1.93倍。   从其提供的我国化肥平均施用量变化图上看出,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公顷(15亩)土地施用化肥8斤多,现在是868斤。以百倍速度增加。   “但这些化肥的利用率仅为40%左右。没用完,都变成了污染。”蒋高明说。   还有一个数字让蒋高明耿耿于怀:我国工厂化养殖动物每年产生27亿吨动物粪便,约为工业固体废料的3.5倍。但因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等原因,这些本可成为很好肥料的动物粪便并未用到应该用的地方。结果一方面造成农田面源污染,一方面大量制造化肥。两者都因趋利,受害的是耕地与消费者。蒋高明说。   关于农药,蒋高明掌握的数据是:我国农药的平均施用量13.4千克/公顷,其中有60%至70%残留在土壤中;2008年我国农药总产量173万吨,平均每亩施加1.92斤农药。   蒋高明的农药年施用总量动态变化图显示,1990年农药施用总量约为70万吨,20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70多万吨。   其实,即使没有化肥农药等造成的直接污染,工矿企业废水污灌等对耕地的间接污染已经使之不堪重负。有关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因污水灌溉而遭受污染的耕地达3250万亩。目前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其中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受到严重污染。   官方也承认目前我国土地尤其是耕地污染非常严重。据调查,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几乎占到了中国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为此有识之士呼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仅是守住其数量,还要守住其健康、洁净之“红线”。    工业化农业危及食品安全   在蒋高明看来,农业依赖大量化学物质投入堪称所谓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危害甚多,不可持续。它不仅需要开采大量矿山、石油等,使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大量化学品被投入耕地,造成耕地污染后,不利于植物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但危害绝不仅于此,耕地污染还严重威胁到食品、粮食安全。”   蒋高明说,“绕一个圈子,耕地中的有毒物质最终要回到人体安营扎寨。”因为有毒物质被植物吸收积累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继续在人体内聚集。最终引发各种疾病。前不久报道的“镉米”就是例子。   当“锄禾日当午”式的传统耕作方式被取代,农药、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等成为现代农业的“常规武器”时,蒋高明认为“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出现了严重问题”。“工业化农业已经大大动摇了我们的农业之本。”   当引起西瓜“爆炸”的膨大剂被公众知晓后,人们困惑的是“为什么要用它”,因为很显然,此举是违背植物生长规律的。   但类似的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在农业生产中比比皆是,正像蒋高明所列举:反季节果蔬生产,加剧了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动物“速成班”将鸡、鸭、鹅等禽类的生命周期缩短至28-45天,猪缩短至2.5-4个月。“这些严重违背生物学规律的种植和养殖模式大量泛滥,令各种农药、激素和添加剂充斥城乡食品。”   有种说法,不如此我们就要挨饿,我们的粮食安全会出问题。蒋高明认为,保持目前粮食产量,就农药化肥而言,施用量减半足矣。   人们困惑:我们的食品之源——初级农产品,已经在生产中经受了如此化学化、工业化的“洗礼”,怎敢再在食品加工、运输或保存中不加节制地添加各种化学制剂甚至是非食用的有毒有害物质?我们究竟要往何处去?   (注:本文所有数据均引自蒋高明刚刚出版的《中国生态环境危急》一书及公开报告《困境与出路:食品消费信心不断下降之时展望生态农业》)本报记者韩乐悟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272 次阅读|1 个评论
也说环境污染
热度 1 alexchu 2011-5-23 20:26
也说环境污染
先看两张图片。 在日本上空 大连机场 这两张图片是笔者从日本留学回国在飞机上连续照的两张照片,其中第一张是在日本上空的最后一张,第二张是在大连国际机场照的第一张。看上去对比非常强烈。也许有人说我没有放上在日本机场起飞前的照片,这样的对比有点不公平。但是我说原因是刚好下雨,机场乌云密布,可是大连是晴天,却也没有彼方阴雨天能见度高。这几年往来中日有几次,感觉两个国家的环境差别太大了。往往从北京机场起飞,差不多半个小时都是在雾蒙蒙的大气中摸索,直到海上面,才开始蔚蓝透亮。最糟糕的一次是冬天从北京到郑州,无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在万米高空,竟然全是雾蒙蒙的,可见空气污染到了何种程度。 现在国内稳定起来工作了,也体会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西安,如果不下雨,能见度估计不到两公里,天上很少能够看到蓝天和白云。下雨之后马上好很多,但是持续不了多久,我感觉这就是活生生的工业污染和汽车污染造成的,也难怪随地吐痰的人多,空气中漂浮物太多了。南方雨水多,应该好一点吧?可是我在深圳的一个星期,感觉天气也是灰蒙蒙的,连对面的香港都看不清楚。广州也是如此。 抛开大气污染,水污染也是非常严重,新闻上报道的造纸厂、矿场、重工业工厂直接向大江大河排污,造成沿岸居民普遍得病,鱼类遭殃,真的触目惊心。那些没有报道的又有多少呢?我记忆中的小时候鱼米之乡的故乡,也早就不复存在,现在的孩童根本就体会不到当时的乐趣了。话说太湖治理已经花了800亿,也没有太大效果。我在想,治理因中国经济毁灭性发展带来的全国范围的环境污染,又要花多少钱呢?这些钱从哪里来呢?还有,业已造成的人的健康破坏又该怎么补偿呢?难道真的是牺牲了之?这怎能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最先进的政府、最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府的抉择?
329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七:夭折的绿色GDP
蒋高明 2011-5-16 08:55
蒋高明 一、曾为绿色GDP叫好 2005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北京等10个省市率先启动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同时宣布,与绿色GDP相对应,我国有望在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加入环保因素。这是个很令人鼓舞的消息。笔者听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撰文,为这个绿色GDP叫好。 2003年11月,当笔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那里听到绿色GDP的概念时,还深深怀疑这个理念的可操作性,因为毕竟当时社会上到处都在宣传“发展是硬道理”。时隔仅一年三个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即现在的环保部)开始在全国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这说明我国在走“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营造和谐社会氛围上,前进了一大步。当时,我隐约感觉到,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冲突的时候,“环境保护再也不是软道理了”。 我曾经乐观地认为,绿色GDP的实施,将预示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由浮躁走向成熟。在理论上,西人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是可以避免的,然而,在经济发展这一主流下,环境成本在许多场合下被“忽略不计”了。虽然,环保部门也在收罚款,但是所收到的费用比起来治理污染的费用来讲真是“凤毛麟角”;且在很多场合下,污染企业交完罚款又心安理得地继续排放了,而环保部门也多“睁只眼、闭只眼”,遭殃的是普通大众。污染物是水泊梁山上的“地煞星”,不让它们出工厂是有办法的,关键的是成本问题;而一旦释放到环境中再治理,其费用要高出几十倍至百倍。企业之所以选择交少量罚款不愿意治理,是因为治理是国家的事情,他们认为交了罚款就等于购买了排放污染物的“准排证”。实际上,这样做已将治理的难度大大地提高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GDP增长了,而环境却污染了”的根本道理。现在,如果国家提倡绿色GDP,且上升到合法的地位,那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自然失去了发展的市场。西方发达国家将环境保护列在重要的地位,宁愿经济发展慢些,也要为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绿色GDP考核领导政绩“功莫大焉”。目前,中国的东部经济发展很快,西部被迫追赶,但由于人才、交通与基础条件的限制,西部不可能赶上东部。中国1000个著名制造业的89%在东部,而西部仅占11%;仅一个江苏省(13.7%)就超过了西部十几个省的总和。因此,西部无论怎样追赶,经济的不平衡这条鸿沟是很难逾越的。在实际推动自然环境保护工作中,那些西部落后地区的领导总以要发展GDP、解决行政人员的的吃饭问题为理由推辞下去。在经济落后的一些乡镇领导那里,贫穷是他们最怕的,一旦有人来投资建企业,不管污染与否,都兴奋地投入十二分的精力去推动,甚至在公开场合下宣布“谁污染得多我就支持谁”。这样发展下去是异常危险的,如果今后将绿色GDP考核这些领导,那么他们就可能将工作的重点用于环境保护,否则就会丢掉“乌纱帽”。 我们曾幻想过,绿色GDP可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得到一缕阳光。过去十几年中,我们的GDP以8-15%的速度在增加,这个速度是令全世界人感到震惊的。但是,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西部的土壤在减少,东部的污染在增加,黄河经常断流,长江将变黄河;每年国家用于环境治理的费用高达数千亿。我们的领导今后应坚信这样的理念:将自己所管辖的地盘保护好、建设好就是对国家做了重大贡献。一是可以节省下来巨额的治理费用,二可通过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远来的观光客;三可为子孙后代保留下完美的生态系统。绿色GDP,从理论上到实际操作上,都对举步维艰的环境保护工作增加推动力。我们有理由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城乡生态环境,将因扭转了过去那种一味强调GDP而逐步得到改善。如果绿色GDP能够实施,这当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消息啊。 二、绿色GDP 未老先衰 人们对绿色GDP的期望很快就破灭了。2007年07月25日,新华网发表记者舒圣祥这样的消息:从2007年初起媒体就在等待的“2005年度绿色GDP核算报告”,将被无限期推迟发布。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绿色GDP是媒体、社会为了简明而用的一个名词,真正的绿色GDP核算制度目前并不存在。国际上现在还没有这个意义上的GDP核算标准,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取这样的核算方式,所以中国还不能够公布所谓绿色GDP核算的数据或者真正进行价值量的核算。国家统计局的三言两语,就将环保部的绿色GDP设想给否定了。 然而,上述调子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就在2006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还联合公布“2004年度绿色GDP核算报告”。该报告指出,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当时两部门都表示,正在研究的2005年的数据会很快向公众发布。课题组成员也透露,2005年度绿色GDP核算报告已经完成,当年环境污染损失要高于2004年,报告并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污染损失GDP扣减情况,这份统计表是绿色GDP核算的“最大突破点”。遗憾的是,直到今天,这份早已完成的报告却依然紧锁在抽屉里。 2005年度的绿色GDP核算报告,在官员口中从“春节后发布”到“两会后发布”,再到“搁浅”“不能够公布”,如此一波三折,不难想象其间充满的各种激烈的利益博弈。不论是政府部门之间的巨大分歧,还是地方政府的政绩敏感(个别试点省市甚至正式发函要求不公布核算结果),抑或利益集团的拼力阻挠,最终的结果指向只有一个:环境污染损失被“包庇”,公众知情权被漠视。 以绿色GDP没有“国际惯例”来否定绿色GDP,而且是在已经公布过一次之后再来否定,显然缺乏说服力。任何一种研究也不可能一出生就十分完备,相反,它必须勇敢地接受实践和公众的检验。因此,问题的关键或许不在于绿色GDP数字的科学性,而在于相关部门究竟有没有冲破利益集团阻挠让公众知道真相的决心和魄力,究竟愿不愿意以大胆揭露问题的方式来落实科学发展观。 “绿色GDP”的夭折是有深层次原因的:环保部门与统计部门如何体制化合作、绿色GDP如何刚性地与人事制度挂钩、如何通过提升官员道德与调整法律机制遏制地方官员的政绩冲动与GDP崇拜等等。也许正是因为在核算绿色GDP之前,我们这些“账单”就没有算清楚,所以才导致算清楚了的数字也得“无限期推迟”。于是,直到目前为止,我们依然用带血的GDP,或者黑色GDP来考量我们的经济发展,中国环境保护形式依然异常严峻。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首次发布:低辛烷值汽油概念
热度 1 scientister 2011-5-10 14:27
今天收到两院院士、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的来信。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所以,我发布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 低辛烷值汽油:一种高效、清洁、环保的新型汽车燃料 将汽油中低辛烷值的组分提取出来,这些组分可以被压燃,效率超过了柴油(台架试验的结果哦)。 众所周知,柴油的效率超过汽油30%。 所以,低辛烷值汽油的效率将超过普通汽油约40%,替代普通汽油之后,全年全球可节约汽油4亿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2亿吨/年以上。 低辛烷值汽油可以不含芳烃(芳烃是高辛烷值组分),所以清洁; 低辛烷值汽油采用压燃点火方式,发动机的压缩比可以达到16、17、18,甚至19-22,发动机效率比普通汽油机高很多; 低辛烷值汽油被喷射进入气缸后,其分散性和与空气的混合性优于柴油,燃烧比柴油完全,所以不但尾气没有碳黑,而且比油耗指标(相同的功率输出所对应的燃料质量消耗)比柴油还低; 低辛烷值汽油不含抗爆剂(抗爆剂:抗爆震添加剂,可以提高汽油辛烷值),可以避免二次环境污染; ……
个人分类: 研究工作|2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五:癌症阴影笼罩下的中国乡村
热度 4 蒋高明 2011-5-9 00:26
蒋高明 一、财富的代价不应是生命 我在2004年写文章,总结全球的“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用的都是发生在国外的污染事件。这“十大污染事件”分别是: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水本县俣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1968年日本爱知米 糠油事件;1984年博帕尔事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这个列表,今天在百度百科上可以查到。其实,该说法的最早出处是笔者于1994年在林金安主编的《植物科学综论 》上,撰写的文章《植物对大气污染生物指示与监测研究-回顾、进展与展望》,该书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介绍全球污染事件,是写文章的引子,写那篇文章的目的是重 点介绍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是一篇综述性学术论文。当然,我也是在文献中查找有关资料的,能够找到的污染事件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将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列入 “全 球十大污染事件”之一,过去的文献中很少这样写,我是第一个这么介绍的,因为前苏联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 传统的全球“十大污染事件”,基本发生在美国、英国、日本、比利时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今,在这些国家已经见不到类似的环境污染事件了。“十大污染事件”都成为了历 史,这次该轮到我们了。中国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发生了严重的退化,突出表现在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上。许多污染事件的严重程度已超过教科书上提到了全球“十大污 染事件”,如松花江污染事件、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盐城饮用水污染事件、陕西凤翔儿童血铅事件,等等,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癌症百强村”出现在中国版图上,只是中国的 学者没有勇气将这些材料写在教科书里去。 当年资本主义国家在原始积累的时候,也是疯狂地掠夺资源,先污染、后治理,出现了全球十大污染事件,但全球十大污染事件出现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而今在中国,短短 30多年的经济发展,盲目追求GDP,我们就出现了“癌症百强村”这样的悲剧。发展的代价难道是无辜的生命吗? 就在我写出上面的文字的同时,我在山东沂蒙山区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的邻村了解到,该村两名年龄仅40多岁的妇女几乎同时被癌症夺取了生命。30年前,这一带的村庄很少有人知 道癌症是怎么回事,可现在癌症早已司空见惯。有些人家辛苦一辈子积攒的财富因癌症全部交给了医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比比皆是。那些贫困的农民家庭,一旦有人得 了绝症,干脆不治,慢慢等死。 除了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再来看看我们身边尤其食品中的致癌物质吧。最近,笔者连续审理了大量环境科学类稿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中了解到以前鲜为人知的事实,初识 了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化学名词。目前,除了牛奶、鸡肉、鸡蛋中有三聚氰胺,连肥料(化肥、有机肥)中也含有该类物质;室内空气可能充斥着甲醛;树木年轮里积累了三致物 质(致病、致癌、致突变);冬瓜里最易被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脂(DEHP)污染;莲藕里可能含有手性多氯联苯;香蕉中多残留有含溴农药。那些化学家的发明,许多就 是追人命来的,甚至让人断子绝孙(DEHP可令睾丸损伤)。在食品生产和销售上,以前遵守的底线是“图财不害命”,不能丧良心,而今利欲熏心的人早已干起了“谋财害命”的 勾当了。 二、癌症村: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和谐现象 2009年7月,我收到某环保组织对华北某“癌症村”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该村东、西、北三面临河断面,正处在污染物包围之中:河水乌黑,散发着令人 窒息的恶臭;卫生巾、塑料袋丢得到处都是;狗、猫、牛等动物毫无生息地趴在那里;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气息。在不到10年时间内,该村已有30位村民死于癌症或白血 病,死者年龄大约在55至60岁之间。 癌症村不仅出现在大都市所在的远郊区县,全国上下有案可查的就有近百家。由于生存环境严重遭到污染,那些村庄已不适应人类居住。当有钱的企业将财富掠夺殆尽后,留给弱 势群体的是难以呼吁的空气和不能饮用的水,各种怪病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众多城市城郊接合部,因为交通便利和劳动力便宜,逐步发展成了工业园区,同时引进了化工、制造等污染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 污染等问题。“癌症村”、“怪病村”现象在中国各地频频被曝光,那些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等,“癌症村”更多,它们集中分布在工业区周边或城市下游, 形成对城市的一种可怖的包围圈。近些年来,“癌症村”出现了明显的“北上西进”趋势。 中国处理1吨污水的处理费用1.2~2.0元,工厂1天排放污水十几万吨,治理费用达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如果该企业偷排私放,即使被发现,在2008年以前最多罚20万元。加 之中国《行政处罚法》规定“一事不能两罚”,偷排私放往往被认定是同一个行为,企业只需要罚款1次,但按潜规则办事,则可排放1年,“节省”费用300多倍。在达标排放和交 罚款排放之间,企业多选择后者。至于那些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无辜生命,则难以划到他们的赔偿范围之内。如果环保部门盯得严,那些污染企业还有跟地方政府叫板的权利:“ 你不欢迎我,有的是地方欢迎我”。 为什么工业污染造成如此众多的“癌症村”出现?那些打着造福地方的企业不是已经建立的污水处理设施了么?为什么他们不用呢?看了上面的数据就很清楚了。 下面是记者列举的中国“癌症村”名单。因为类似事情异常敏感,记者出具了报告癌症村的文章出处。这些出处均为官方媒体,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这样的权威媒 体,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再也不容我们藏着掖着。 江苏盐城市阜宁县古河镇洋桥村 :因为靠近一家农药厂、两家化工厂,该村于2001—2004年有20多人死于癌症(以肺癌、食道癌为主)。因空气和水污染,村民睡觉时以湿毛巾捂 口鼻,鸭子不在水边而在猪圈里放养(《江南时报》2004年报道)。 江苏盐城市阜宁县杨集镇东进村 :受巨龙化工厂严重污染,2001—2006年5年间死于癌症(以食道癌、肺癌为主)的村民近100人,村民每天吃护肝片。化工厂曾被村民起诉,只开 出每人70块钱的补助条件(《中国经营报》2008年报道)。 江苏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新岗村 :据当地村民介绍,在最近的七八年,新岗村初步调查有57个癌症患者,死亡年龄都在50岁到60岁之间(《中国青年报》2009年报道)。 江苏无锡市广益镇广丰村 :村子被液化气公司、化工厂包围,1999至2003年间患癌死亡24人,超过该村总死亡人数1/3。毒气、粉末铺满小巷,村口怪味甚至熏跑前来拜年的亲戚( 《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报道)。 江苏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高桥村、黄墟镇土门村等): 因水系污染,仅在区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病人从1997年起呈显著上升趋势,71%是来自本区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部乡镇。 (《中国环境报》2004年报道) 江西南昌市新建县望城镇璜溪垦殖场 :从化工厂里外漏的污水流进水稻田,将田里的水稻苗全部染黑。2004年,80户人家近20人患癌,以喉癌、肺癌为主(《江南都市报》2004年 报道)。 江西玉山县岩瑞镇关山桥村 : 村子附近的6个石灰窑常年外喷灰粉末、煤烟,导致关山桥村100多亩粮田减产,即使在下雨天,菜叶上也一层白灰。近年60余户的小组有10多人死于 癌症(《人民日报》2006年报道)。 江西余干县新生乡柏叶房村 :饮用水含汞量超标3倍以上,10多年来夺去45条生命,另有20多人因此痴呆变残,是全国有名的“癌症村”。(《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4年报道) 四川简阳市简城镇民旺村 :因化工厂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生活废水大量流入沱江,导致水中亚硝氨的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排放的30倍,原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近年每年平均 有5人死于癌症。(《民主与法制》2004年报道) 四川德阳什邡市双盛镇亭江村 :该村躲过了地震却难逃污染,至2008年,癌症致死者达五六十人。该村在汶川地震中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杨佳,其母于3年前因患口腔癌而喝下农药 自尽(《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报道)。 河南沈丘县周营乡(黄孟营村等21个村庄): 沈丘黄孟营村14年(1990-2004)间因癌死亡逾百人,占死亡总人数近半。癌症源于沙颍河上游工业、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所造成的严 重水污染。沈丘全县21个乡镇全部被污染,村民只得赊账买纯净水(《西安晚报》2004年报道)。 河南浚县北老观嘴村 :上世纪80年代起迅速成长的小造纸厂所排工业废水,导致数百公里长卫河污水墨汁一般,4年多79人死于癌症(《南方周末》2002年报道)。 河南长垣县常村镇前孙东村 :严重的水体污染导致5年内数十人死于癌症,河中鱼虾绝迹,河水无法灌溉农田(《广州日报》2007年报道)。 广东韶关翁源县新江镇 (上坝村等5个村庄):矿山开采产生的大量废水流入上坝村、小镇村,曾为“鱼米之乡”的小村,耕地变成了棕红色。至报道时,该村皮肤病、肝病、癌症 患者越来越多,鸭子下水后,最快四五个小时就会死掉,最慢三四天也会死掉。(《法制日报》2001年报道) 湖北襄樊市朱集镇翟湾村 :3年内3000人的村庄里100多人死于癌症,其中大多是30到50岁的青壮年劳力。村民认为这些是因为流经村旁的那条他们赖以生存的小河受到了严重污染 (《长江商报》2006年报道)。 河北涉县(固新村等至少6、7个村庄): 沿太行山南麓、漳河水系分布。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辖内癌症患癌者明显增多。上世纪80年代的统计数字显示,这一地域的食管癌 、胃癌发病率为全国平均发病率的20多倍。(《新民晚报》2004年报道) 河北磁河两岸诸多村庄(西南留村等8个村庄): 磁河两岸的8个自然村,因污水渗漏,近两万多村民的生活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地下水已有臭味。有的村患癌死亡 人数占死亡人数近半。(《法律与生活》2007年报道) 河北唐山市迁西县吴庄村 :近5年来,不足700人的小村陆续发现10位癌症患者,这10户人家比邻而居,两户之间最远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00米。原因疑为炼铁厂污染(《科学新闻》 2009年报道)。 安徽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刘庄 :著名的“癌症村”。近年有66人死于癌症,当地的水“黄得像牛尿”,被称为“致命水”。(《人民网》2001年报道) 湖南益阳市南县厂窖镇全固村 :水质出现问题,井里压出来的水竟然可以用打火机点燃。是当年日军投弹地点,数十年寸草不生,被疑是毒气弹在作孽。(中国新闻网2008年报道 ) 湖南隆回县金湖村 :20年间,这个总人口285人的村落里竟有29人接连暴病而亡,主要是胆癌、肺癌患者。村民怀疑井水被农药污染。(长沙政法频道(F•TV)2006年报道) 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新村 :10年内118人因癌死亡,引起省卫生厅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度重视。(《海南日报》2008年报道) 海南万宁市新群村 :该村的肺癌死亡率是全国肺癌高发地区的9倍。当地村民使用的生活饮用水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海南经济报》2008年报道) 陕西华县瓜坡镇龙岭村 :1974年以来,该村民小组共死亡58人,死于癌症的29人,死于肺心病、脑血管病的2人,仅1人属于自然死亡。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林景星等专家根据环保 志愿人士采回的样本,得出惊人发现:该村的土壤、所产面粉和蔬菜均受到剧毒元素的污染。(《北京青年周刊》报道) 陕西商洛市贺嘴头村 :从1991年到2003年的12年间,全村共有46人得癌症死亡,高峰期几乎一月一个。在1991年各个工厂未建之前,全村两三年才有一两个得癌症的。(《西安晚 报》2003年报道) 浙江萧山区南阳镇(坞里村、赭山街村): 死于癌症的人数占了村里死亡人口的80%。26家化工厂的日污水排放量保守估计在2000吨以上(《每日商报》2004年报道)。 山东肥城市肖家店村 :2006年,该镇死亡90多人,三分之一是因为癌症。死者平均年龄48.2岁,年龄最小的仅4岁。专门负责记录死者名单的王医生称,这些癌症都经过县以上医院 核实,如此多的癌症患者,肯定与水污染有关(《重庆晨报》、央视经济半小时2007年报道)。 内蒙古包头打拉亥 :经医院确诊,癌症死亡率为70.9%。公开资料显示,该地区地下水溶解性固体、硫酸盐、总硬度、氯化物依次超标3.8、9.9、4.9、0.8倍,属于劣五类水。调 查发现,癌症源于包头钢铁放射性毒水污染。尾矿坝水泄漏,还令周围村子土地种不出庄稼,10余年间77人死于癌症(《新民周刊》2006年报道)。 云南宣威市来宾镇虎头村 :上世纪70年代起,肺癌发病率高达6.5%,是世界平均发病率的近1000倍。(新华网“焦点网谈”栏目报道) 天津市西堤头镇西堤头村和刘快庄村 :5年间200多人患癌,从曾经的“鱼米之乡”沦为恐怖的“癌症村”。据调查,村子四周近百家大小化工企业昼夜生产,黑烟污水随意排放, 臭气噪声处处弥漫(《中国质量万里行》2009年报道)。 重庆市梁平县碧山镇黄桥村 :这里的村民过年时以钟馗像驱“病魔”。从2003年起,500多村民中就有近20人相继死于癌症,可病因无人能知(《重庆日报》2006年报道)。 从上面一系列的沉重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的GDP是用环境污染和老百姓的健康换来的。在那些经济落后地区,农民打工或者失去土 地换来的钞票,最终因环境污染,致使各种怪病增加,将辛苦一生的财富拱手交给了医院,有些甚至过早夭折。我们绝对不能无视“癌症村”的存在。建议在考核政府官员一项中 ,将其所管辖范围内癌症病人的数量作为“劣迹工程”重要“考核”指标。人命关天,谁以牺牲生命换财富,就让他丢乌纱帽,必要时采取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138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技术性强制节减排五十亿吨的深层次研究
xushui 2011-5-7 17:48
技术性强制节减排五十亿吨的深层次研究   潘晓晓     摘要: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将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但与水资源严重短缺相对应的却是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污染严重。因此,节水减排也就成了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号召人们增强水的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来主动节水,却忽略了节水技术的作用。因此,很多时候人们都是从经济层面、法律层面以及纯工程技术层面去研究节水。那些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往往都是徒劳的。而纯工程技术层面,又受制于错误的节水理念。而所有这些才彻底造成了长期破坏、浪费水资源的恣意和无度。   本文在前人所总结出的水危机的背景基础上,一方面确立了“节水就等于节能减排,减排就是更大的节水”的理论,另一方面又提出:变号召人们增强节水意识来主动节水,为技术性强制被动节水。的‘‘技术性强制被动节水说’’。从而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节水理念.以及一套真正的科学的节水方式。也就是说,无论人们是否有节水意识,无论人们是否愿意节水,都会由于技术的“强制”采用而被动节水。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即全民普遍节水。特别是本文基于节水减排又从技术层面进行了节水器具的研究,以实现年节水减排几十亿吨,甚至上百亿吨。   关键词:技术性、节水、减排、被动节水说   一背景与目的   2006年8月,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在经过三年的研究之后,发表了一份淡水资源匮乏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报告,其中预测到2010年,中国600个大型城市当中将有550个缺水,水资源匮乏将迫使中国限制日常用水、灌溉、工业和能源工业用水,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力下降,以及公共卫生状况告急。   《中国经济报告》2007年第一期登载的“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如何破解生态环境制约”。这篇文章揭示长三角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2005年GDP占全国总量的23.9%。但是这一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由小流域向跨行政区、跨流域快速发展,由大中城市向小城镇、农村迅速蔓延。太湖平原地表径流已难以找到直接可供生活与工业生产安全使用的水源,杭嘉湖平原地区86.5%以上的地表水为不能饮用的Ⅲ至劣Ⅴ类水。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最新统计   表明,流域省界断面水质劣于三类水的比例,由上世纪末的两成上升到目前的接近一半,省界断面水体水质呈现不断恶化趋势,导致全长江水质恶化趋势日益明显。上游污染中游,中游污染下游,下游污染河口,河口污染海洋,形成了转嫁污染的连锁反应。(《新华社》12月)而说到长江污染,触目惊心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沿岸90%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直排江中,1秒钟污水排放量达3吨,年均污水排放量256亿吨;长江干流60%水体遭遇不同程度污染,危及沿江500多座城市的饮用水;1985年,长江口观测到126种底栖动物,2002年,只剩下52种;长江生态寿命只剩十年。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和一切器官正常运转的必须物质,是维系生命健康的必须保障,研究表明,80%人类疾病与水有关。水不仅是我们生存的依赖,还是我们生活情趣的体现,人要维持生命就得饮水,人要延年益寿就得饮用无污染和有健康作用的水。不仅人的生命离不开水,工农业生产也都离不开水。所以,水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人类面临缺水的严峻情况下,解决水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联合国早在1977年召开的水问题大会,就向全世界发出了“水不久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的郑重警告。   近30年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解决水的问题已经成为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危机”困扰大江南北。尽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长江和黄河依然奔流不息,尽管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兴建了水库8万多座,总蓄水能力达5000亿立方米,加上无数引水、抽水设施,使全国供水规模从1000亿立方米增长到5800亿立方米。但是,今天的中国却不得不面对被联合国认定为“水资源紧缺国家”的现实。(我国水资源总量号称达2.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六位,但对于一个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只有214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10位,并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按照2004年人口计算,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85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然而,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最高峰,用水量将达到7000到800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还将从现在的人均近2200立下降到1700立,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这些不可回避的挑战摆在我们的面前,迫使我们反思。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我国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4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2003年全国79个城市缺水,超过2300万人口、1300万头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水危机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风动飞沙扬”的黄土高原,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北方城市,世称“鱼米之乡”的江南地区近些年来也大喊“缺水”。   由于城市是工业和人口密集区,缺乏完整的自然意义上的生态系统,水资源的消耗占主导地位,水资源制约更加突出。相应的是,造成水资源问题的原因也在城市得以更为集中的体现:我国万元GDP用水量是世界平均用水量的4倍;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倍至10倍;每一立方米的水能生   出的工业生产总值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我们一般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大概是60%左右,而发达国家可以达到85%以上。这些都说明,我国的节水余地还是很大的。此外,我们国家在污水处理回用、海水利用、雨洪资源的利用方面水平也比较低。   人们不仅浪费着正在用的水,还在无形中破坏着那些尚未使用的水资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计,近20年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增加了2倍多,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2/3的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排,江河湖海遭受严重污染。水中COD及氨氮指标严重超标,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赤潮时有发生。而根据“节水就等于减排,减排就是更大的节水”的原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当然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旱情严重缺水城市增加   “十五”期间,我国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0万吨,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正常年份全国城市缺水60多亿立方,600多个城市中,约有400多个城市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32个人口在100万以上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的困扰,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随着人口膨胀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由于防污和排污技术的落后,水资源的污染所造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也十分严重,到1997年全国城市的水资源已有90%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全国118个大城市中,约2/3的地下水遭到严重污染。1999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水排放量高达400多亿吨,2002年为631亿吨。2004年为680亿吨。80%左右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许多河流的污染已达到V类(V类以上的水已经失去水的功能,不但鱼类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连人类自身都已受到严重的威胁)。而目前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18万平方公里,引起地面下沉、水质变硬、海水倒灌等严重生态问题。因此,缺水城市还会不断增加。   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越来越大,节水才是我们唯一出路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曾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中国水利部水资源评价最新成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其中,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区最为显著,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水资源总量减少12%,其中海河区地表水资源量减少41%、水资源总量减少25%。   汪恕诚说:“目前北方大多数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我国淮河流域、西北部分内陆河流、辽河和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超过或接近60%,海河流域已经超过100%,远远超过流域允许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极限。因此,保护水资源,必须从政府到社会,从单位到个人,从你,从我,从现在做起,一个也不能少。’’由此可见,只有节水才是我们唯一出路。   节水减排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其意义绝不亚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句提醒人们节约用水的广告语,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从此节约每一滴水,真正做到用水“斤斤计较”?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和严重的用水浪费现象,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意义绝不亚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汪恕诚在很多场合反复提到这样的观点。这足以应该引起政府部门以及科技界的高度重视了。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人们(特别是有些科技工作者)的潜意识里,似乎对节水减排极为藐视,就如杂交水稻之初一样。倒是对什么科技含量,甚至形式、背景感兴趣。   地球毫无保留地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但长期以来,人们头脑里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导致了虽然每年各方对水问题的热切关注,各种与水有关的话题被无数次地反复提及。但公众的节水意识仍然不高,但这还不是主要问题,问题在于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对于节水技术以及节水产品的重视不够。特别是科技界不屑于节水技术的研究,甚至小视此类研究。所有这些才彻底造成了长期破坏、浪费水资源的恣意和无度   建设节水型社会刻不容缓   以“节”字为先的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的水管理体制机制。比如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配套制度,建立健全节水减排机制,完善水价形成机制。二是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严格取、用、排水的全过程管理,强化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全面推进计划用水,加强用水计量与监督管理。三是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控制用水总量,转变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减少废污水排放。四是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加大对现有水资源利用设施的配套与节水改造,推广使用高效用水设施和技术。五是建立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加强宣传教育,使每一个公民逐步形成节约用水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六是建设与节水型社会相符合的节水文化,倡导文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逐步形成“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的社会风尚。   然而,所有这些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真正节水几亿.几十亿吨的,几乎没有。事实上,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号召人们增强水的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来主动节水,可这在许多家庭.许多企事业单位都是不屑去做的。特别是一提节水,人们就会认为,无非是拧紧水龙头.淘米洗菜等水冲厕而已。大多数消费者都表示,在选择家庭用水器具时,很少有考虑到节水方面,并未考虑到长远利益,而是只注重眼前的个人利益。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家庭用水的多少与他人无关,   对国家提倡的节水措施也不予以重视,缺少资源紧迫感。调查显示80%的市民是边刷牙边开水龙头,只有30%的市民常记得刷牙时关紧水龙头。60%的市民在洗脸时常不关水龙头。而绝大多数企业,不要说节水,他们甚至以牺牲环境   来换取利益。而污染性缺水则是更为巨大的浪费。也就是说,我们的节水理念不够正确,许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务虚,而非务实。这也就导致许多与节水有关的工作往往都是徒劳的。因此,建立一种全新的节水理念.节水方式势在必行。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有一套真正的科学的节水方式才行。   所以,我郑重提出:变号召人们增强节水意识来主动节水,为技术性强制被动节水。以实现年节水减排几十亿吨,甚至上百亿吨。也就是说,无论人们是否有节水意识,无论人们是否愿意节水,都会由于技术的“强制”采用而被动节水。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   二.技术性强制节水的实现方式   什么叫技术性强制节水   目前,节水技术及节水的技术方案数不胜数,其中许多都是可以普及使用的。然而许多节水技术及节水技术方案都未能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因此,这些技术以及技术方案也就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的甚至连局部都未能影响到。而这其中不乏有特别好的(或者最好的),也被人为埋没了。因此,才有一方面水资源十分短缺,另一方面却浪费水十分严重。   而所谓技术性强制被动节水,简单说,就是通过技术手段,使人们不必刻意去主动节水,而是依靠节水技术就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节水目地。而其中所谓技术,是指在己有的节水技术及节水技术方案中(甚至以后的),所选出来的最好、最优秀的节水技术以及节水技术方案。所谓强制,事实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人们能够看到节水的直接效益,而接受国家所推荐及倡导的节水产品及节水技术,即所谓的技术性强制。另一方面,是指行政干预、经济制约等,所形成的非技术性强制,但它必须以技术为基础。即有技术的强制(没有技术,强制也只能做在意识形态领域)。   技术性强制包括:技术选择、形成生产规模、市场投放等几个方面   1技术选择   在中国专利局以及各种设计发明大赛中,关于节水的技术以及节水的技术方   案有很多,这其中不乏有潜力可挖的。选出其中最优秀又最适合(甚至容易)普及的技术(比较而言,必然有最好的),这实际并不难。无非是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包括商业人士、企业家、社会各阶层人士等,来看设计发明人的演示讲   解,从而选出最优秀的节水技术。   2必须形成规模生产   一般说来,既使是最优秀的专利产品、专利技术,政府主动资助或政府贷款似乎都是不可能的。然而,对于节水减排器具以及技术来说,却应该是一例外。因为缺水已经是世界性的问题,缺水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任何一个国家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以及节水措施,都有相关的立法以及相应的对策。特别是利用水价来促进节水已不胜枚举。应该说这在一定阶层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节水技术以及节水器具的不能应用,却是使节水大大的打了折扣。究其原因,就是没能有效地使新技术、新产品尽快走向生产生活。而这生产环节未能实现则是主要原因。因此,能否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则是能否形成普及,能否实现年节水减排几十亿吨、甚至上百亿吨的根本。事实上,这也是对节水减排重视程度的体现,更是对各国政府、甚至参政议政者以及科技界的考验。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以三峡水库为例,前后投资需2000亿元,也出现过解决不了重庆的干旱问题。而几个小小的专利技术,却能形成全民性普遍节水,而使全世界普遍受益。更为重要的是,一方面节水就能减排,减排又增加了可利用水资源的比例。另一方面节水也是在节约能源,特别是电力资源。而这也是必须形成规模生产的更为重要的原因。   3推广使用   我们讲技术性强制,实际上就是让技术来说话。一方面技术先进而成本要低,使人们愿意使用。另一方面技术适用性强,人们由此获得收益,甚至于巨大的收益。比如以家庭为例的年节水20-50吨,比如以生产单位为例的年节水几万几十万吨,甚至几百万吨。即技术效益性推广使用。   此外就是政府行政性推广使用。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从水价以及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来促进推广使用。另一方面,就是从节水减排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中,来奖励甚至投资推广使用。(据有效分析:中国每年由缺水以及污染所造成的   GDP损失约为10%(近两万亿元),仅赤潮一项年直接损失就在10亿以之。税收损失可想而知。以政府一年投资,换取几十年、上百年的收益,这用不着列表显示。再者,就是在新建企业、新建住宅中强制使用节水技术以及节水器具,这可以同审批以及验收结合起来。以全国每年新建的城市住宅为例。到2020   年,全国城镇人口要增加到总人口的60%,净增三亿左右,近一亿家庭。如果建设部能够把使用节水器具写入(强制性)建筑验收标准中(如节水的便器),那么,每年城市新建的一两千万套住宅,就可每年增加节水几亿吨。十年后就是几十亿吨了。   三技术性强制节水减排五十亿吨的可行性研究   技术性可行性研究   就全球经济而言,缺水(特别是清水)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及和平稳定的战略核心问题.世界各国都对有效利用水资源极为重视.而能够让人们不经意间就节约用水,并且由使用就能获得直接经济利益。就需要有真正的节水技术甚至节水产品。   而别的产品不说,2006年,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下,我确定了研究“双节水的坐便器”的主题。现就研究结果罗列于下。   双节水的坐便器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水器具。特别是一种每次只需一升至两升水即可冲净的、而且能够直接使用其它生活废水的节水型坐便器。   2技术背景   据了解,传统的坐便器、蹲便器,都是利用反水弯(虹吸原理)阻断气味、抽出便溺的。然而,这种沿用了一百多年的抽水马桶,除了近几年,在冲水量上有所减少以外,对水资源的浪费还是十分严重的。下面就已有坐便器、蹲便器的缺点陈述如下:   现有的坐便器、蹲便器、无论是按钮式,还是拉线式。首先,给水的时间并不能确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二秒还是三秒、五秒是八秒是不一定的)。也就是说,在没有看到冲净之前,人们是不会松手的。因此,额定的给水量就会大大超过设定的范围。其次,由于坐便器在使用前,内壁是干燥的,大解的便溺物就会粘附于内壁上,而少量或轻缓的冲洗,就很难冲净。这除了需要多冲水(二次或三次)以外,还需要人们动手来刷洗。因此,设定的每次冲水量,也就失去了   意义,同时也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不便。再者,就目前的坐便器、蹲便器而言,虽然从最初的每次十几升的冲水量,到目前最省水的每次六升(大解)、四升(小解),再加上每次如厕的净手用水等,每人每天耗水也会在三十升(在家)左右。水资源的浪费还是十分严重的。(有关数据显示,在居民生活中马桶的用水量占到日常用水总量的40-50%――40至50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的便器,冲水都是用洁净的自来水,许多可以二次使用的其它生活用水,都不能自觉利用(许多家庭都是不屑去做的),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中国学术期刊网(1994-2006)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99-2006)   中国专利信息网(985-2006)   以及百度.Google搜索引擎进行相关检索   目前,坐便器节水技术的研究有很多,然而,所有的节水便器(包括蹲.坐.移动等),总体来说,他们都没有解决"便溺物的粘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都不是在冲净的前提下的节水,只是在无物的前提下的试验而已.这种情况与实际使用的差距太大.所谓的节水,往往是以多次(或延时)冲水,特别是动手刷洗来解决.这反而造成了水的浪费.此其一.   其二,有些节水技术,只是在旧有坐便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废水接入管.一方面,它不是坐便器的创新,另一方面,积攒的一箱水却只能用一次.还是避免不了要使用大量清水.   其三,是关于标准问题.怎样才是节水?国家标准是:把每次出水量小于8升(目前改为6升)的就定为节水型,而无论它每回冲几次以及是否延时.这样就形成一种错觉(可以说是误导),坐便器改小水箱就全节水了.不客气地说,标准若是定在1000升,999升也是节水便器了.   其四,是无水的流动公厕及循环降解的坐便器.这种需要把便溺物收积起来,再人工处理(运送.掩埋)的方式,根本不适合于固定的便器.而.其耗电.人工等费用,又造成了新的浪费.所以也不会成为市场,特别是家庭需求的产品.   其五,目前的便器都免不了要用清水.而标榜300毫升(最少的),不要说其粘附及反味问题没能解决,300毫升根本就不可能把便溺物送出去.可以这么说,通过下水道,完全不用水,或者用水极少的坐便器,从理论上讲都是不存在的.但完全不用清水,只用一定量废水的坐便器,不仅理论上立得住脚,事实也是如此.就如同节油产品一样,理论上必须要有节油的根据。(当然用手拎出去除外,可任何家庭都不会去使用,如何普及?)。   其六,是一些动辙几千上万的高档便器和高科技便器.一方面,这些便器并不省水(有调查报道).另一方面,   产品的后顾之忧,也使高端顾客群望而却步。因为一旦出现毛病,这拆修的情形,没买之前就让人恐惧.而堵和反味.散味更是高端顾客会特别反感的。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水器具,特别是一种每次如厕只需一升水即可冲净的、而且能够直接使用其它生活废水的节水型坐便器。   一种双节水的坐便器,它包括传统坐便器形状的盆体及与便盆腔体内连通的装水用的水箱,其特征在于:它是在盆体的空腔结构的中间装有可闭合开启的   阻断阻流装置。   水箱为一种带有浅手盆形上盖的流线体水箱;水箱分为贮水室和给水室两个空腔,两腔的间隔壁的上部有溢水孔,下部装有自动进水装置。   所述的水箱贮水室中,上部装有活动的起支承作用的箅子,以及起过滤作用的过滤层,下部装有自来水自动进水装置。   所述水箱的外侧装有开启手柄,手柄轴置于水箱内,手柄轴上固定有两个拉杆。   所述的阻断阻流装置是一种由环形基座、上下胶垫、螺帽和带有活动支承臂、固定支承臂的圆塞片构成的阻断阻流装置。   所述的起阻流作用的圆塞片上带有封闭胶圈。   它为一个内置阻断阻流装置的坐便器,和一个后连接的内置过滤装置以及组合性进给水装置,且带有浅手盆上盖的流线体水箱,两部分组合而成的。使用它进行如厕时,具有省水,甚至完全不用洁净的自来水、使用方便,无气味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整套装置的组合构成示意图(正中切面)。   图2为阻断阻流装置的启闭状态示意图(切面)。   图3为整个水箱的构成示意图(切面)。   图4为给水室装置示意图(切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方便及节水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它为:一个内置阻断阻流装置的坐便器,和一个后连接的内置过滤装置以及组合性进给水装置、且带有浅手盆式上盖及外接中水口的流线体水箱,两部分组合而成的。   坐便器部分:   它为一个近乎传统坐便器形状的空腔结构,见图1。   空腔结构的下部围有椭圆形盆状基座1有空腔结构的后上部为安装室2,安装室2与空腔结构前上部的坐盆3,以及可与下水道相连的反水弯(注:改进后为去掉反水弯的直排)4相通。空腔结构的中间,即坐盆的底部内装有可以闭合、开启的阻断阻流装置5。用于阻断下水道的气味以及留住清水,保持坐盆底部有足够面积的清水,从而使下一如厕人的便溺物,不至于沾附于坐盆壁上。使冲洗更省水、更容易。阻断阻流装置见图2,它是由环形底座21和上下胶垫22以及固定罗帽23、与带有配重24的活动支承臂25、固定支承臂26的圆塞片27构成的。其中圆塞片上有封闭胶圈28、活动支承臂的尾部有传动杆29。传动杆穿过水箱6内的传动杆及溢水通道7与开启柄轴8上的拉杆9相连,以实现开启与给水连动,以及保证便溺物不会压开塞片(手柄旁设有一磁吸)。   水箱部分:   它为一个带有浅手盆形上盖10的水箱6。图3所示,水箱分为贮水室31和很小的给水室32两部分。贮水室的上部装有活动的起支承作用的箅子33及起过滤作用的过滤体34,如海绵体等。用来过滤无油的其它生活废水。下部装有自来水定量进水装置35。如图4所示,给水室装有手动的给水装置41,它是由拉线42与启动手柄轴8上的拉杆二43相连,以实现开启给水,给水室的后部装有自贮水室进水的自动进水装置44,水箱中的间隔壁36上部有溢水管37与坐盆给水装置41上的溢水管相通,以保证贮水室的水不会溢出水箱。   使用它进行如厕时,坐在坐盆上就可直接扳转水箱外的手柄(手柄旁设有一磁吸,以保证便溺物不会压开塞片),手柄轴就会带动给水拉杆和阻断阻流装置的拉杆,通过拉线使给水装置放水,同时阻断阻流装置也被传动杆拉起呈开启状态,人的便溺物会随着原有的积水以及尿液,被塞片托着向下倾斜下移,并流下去,当完全开启后,给水也通过水道流出,冲净盆壁并冲向底部,在惯性作用下冲净底口后,再集中冲净塞片。从而达到了冲洗的目的。而关闭手柄后自动回位,此时阻断阻流装置在传动杆作用下(下压)自动关闭,但水道里的剩水还会继续流出,从而使坐盆底部又形成足够面积(不深)的积水,也就保证了下一位如厕人的便溺物,不会沾附于坐盆壁上,加上如厕人的尿液,就足以在刚开启时,把便溺物送出底口(改为直排)处。由于底腔的狭窄,冲盆的多半升水,就足以使便溺物被送入主下水道。而人们如厕后净手的水又会贮在贮水室内,留给下一位使用者。从而达到不用饮用自来水的目的,由此也就达到了双节水的目的。因此,每人每天(在家的)近二十升的冲厕所耗自来水,就完全节省下来。   产品优势分析   由上面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工艺成熟,目前已获实用新型国家专利的专利产品.而本专利产品也独具五种优势.   首先,这是一种不堵塞的坐便器.因为它一改S型弯的阻味方式,采用直通封闭式.(改进后)   其次,这是一种不反味的坐便器.因为它是以类似塞子塞住的方式,完全阻断了气味的通道.就其防粘附的存水,也是无便溺物液体残留的.而采用S型弯的则不同,每隔一段时间人们就要忍受一次除垢的难闻气味.   其三,这是一种不粘附的坐便器.因此,它不仅省水,而且完全不必动手刷洗.这是其他坐便器无法做到的.由此一改便后就得动手刷洗这恶心过程,不再"洗刷刷".   其四,这种坐便器坐着时就冲水(站起来反而不方便),这要比站起来等一会冲水,就少了许多的气味散发.   其五,这是一种能赚钱(省钱就等于赚钱)的坐便器.三口之家,每年.可省20吨水钱.   可以这么说,我们把顾客潜在的,希望企业产品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而且顾客也很容易了解他们所获得的好处.特别是"赚钱.不堵塞.不粘免   刷洗.无味等",必然会使高中低所有的顾客群,都把兴趣发生在我们的产品上.因此,再大的利润率,顾客都会买我们的产品.而本产品一方面受专利保护,有其独有的优越性,另一方面,是不需要售后服务的,即完全无债。可以这么说,这是一种容易普及的坐便器。而只有容易普及才能真正节水,才能节水几十亿吨、上百亿吨。   4市场需求分析   缺水已是世界性问题,而广告也说,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节水环保是政府鼓励的项目,也是政府支持的产品.那么市场需求有多大?市场前景又如何呢?   4.1市场现状综述   目前,一百年前的抽水马桶(虽略有改进)仍然充斥市场.而高档进口产品以及出口产品,除价格较高以外,比较而言也是一无是处.可以这么说,除了他们占着市场以外,就算降价,都不能于本产品竟争.这应该是结论性的东西.   4.2目标顾客和目标市场   通常一个产品都要确定一定的顾客群.或确定每一步的目标市场.而本产品则是无论高端.中端,还是低端顾客群.我们都让其兴趣发生在我们的产品上.而目标市场,我们不仅锁定整个国内市场.更要进军国际市场,甚至把工厂建到世界去。   4.3.市场需要   前面说缺水是世界性问题,现只就国内市场分析如下。   (1).据报导2005年全国新增人口是768万。可以推断,全国每年结婚人数是1000万对以上。那么市场婚房装修每年都要有400万左右。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就近亿人已进入婚育期,因此婚育高峰要持续十几年。而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婚房装修将更多。   (2).城市改造。每年动迁居民以及住房改善的新装修户也在1000万户以上。   (3).到2020年,全国城镇人口要增加到总人口的60%(达到近9亿),每年新增城镇居民必然在1000万户以上。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城镇化。每年抽水马桶的需求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加上一些其他因素,如前所述的政府免费更换(就比如2004年上海市政府,就为市民免费更换十三升的抽水马桶,今年苏州市政府也为市民免费更换九升的抽水马桶),以及高觉悟.高水价导致的更换等。   可以这么说,每年2000万套的需求,是绝对不会少的,这还不算国际市场的需求.政府采购等。   今年,我又确定了“三节浴缸”的研究。这是一种节水、节能、节省浴液又节省空间的新型多功能洗浴设备。它的用水量约为普通浴缸的三分之一左右。其节省程度可想而知。而其所附带的淋浴喷头,节水效果更在80%以上,且具有按摩功能。特别是其美肤保健功能,更会受到广大女性所青睐。(只有容易普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如果说能在20年内完成60%的普及,其节水效果也不亚于“双节水的坐便器”。   以上只不过是我个人的设计发明,就全国而言,选出各类最优秀的设计发明,普及生产,从而实现每年节水几十亿吨,甚至上百亿吨。而由减排所形成的环境效果,又可能是几百亿吨、上千亿吨。三是全面推广节水技术,依靠科技   进步节水。科研成果表明,漫灌水的有效利用率为20%,而利用喷灌技术可使水利用效率达到62%,利用滴灌和渗灌技术可使水利用效率达到80%以上。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要大力发展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因此,技术性问题,是完全可行的。更何况国务院最近又确定了,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组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新华网北京5月7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并阐述了今后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措施)   经济性可行性研究   事实上,技术性强制节水减排的经济性是十分明显的。简单说,从国家到企业。以至于个人,都是十分有利的。   前面所提到的,全国每年因缺水以及污染而损失的GDP约为10%,其中因缺水及水污染而减少的税收不下千亿,而这估且不论。仅据国家环保局所显示的数字,从今年起到2010年,用于水方面的投资就是6400亿元。上海市今年5000亿的投资,60%与水有关。辽宁省2006年投资103亿用于大伙房水库供水改造,而所增加的供水量,还不够全省可节约的零头。北京市人大代表沈梦培提议,建议北京联合天津(威海)、山东烟台,联手开发海水淡化产业,以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荒问题。不要说每吨10元(海冰7元)的淡化成本(政府每吨要补贴9元,可以这么说,淡化越多,补贴越多。)仅四五百公里的管线及提升站,政府投资就得200亿元。可每天送水最多也就几万吨,而仅采用节水的便器(一项),每天北京市区就可节水30至40万吨。   以上只是从节水而言,而50亿吨污水,就是建设日处理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也要340座。以7800万元一座计算,需投资260亿元。以每吨污水的处理费0、8元(实际是3元)计算,每年就是40亿元或150亿元,浪费之巨可想而知。可所处理过的污水,只不过也就是可以排放而已,并非清水。而所有这些,只不过是可以直接计算的,其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量。要知道,只要坐便器的国家标准多定高一升(1L),每年国家损失就得数以百亿计。何况还有其它节水器具,以及企业节水这一块呢。因此,在全国严重缺水的30个城市,由政府免费更换(只一次),其经济性还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于全国80%的污水未处理的情况而言,普遍性节水减排则更具经济意义。   据网上消息,2008年,中国严重缺水城市的水价将高达8元。这对于集中在此的企业而言,节水就等于减排,而节水减排就等于是在省钱,省钱就等于赚钱。所以企业节水减排改造,也能换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就个人而言,节水所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的改变,以及生活环境的更加舒适,更为重要的是人们从中获得的经济利益。以省钱就是赚钱来看,每年每户节水20至50吨,仅水费、排污费一项每年就是100至200元,以30年计算,就可节省5000至8000元(水价上涨).而一只坐便器的投资不超过三百元,这还不包括日常工作、学习所处环境中所形成的节约。而这只是节水器具的一种。由此可见技术性强制节水减排的经济性之一斑。   政策性可行性研究   当然,提高行业节水标准,势必要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比如陶瓷生产企业(但也不是没有解决之道,一方面可以行业性购买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由国家征用,实行低价准入)。而市场经济必定是适者生存。特别是在水危机迫在眉睫的今天,提高企业审批的环保标准,以及提高新建住宅的节水验收标准,已经在有些省市实行开来,只不过标准定的低些,因为他们也确实找不到能够实现更高标准的产品了。加上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民生问题,又不得不网开一面。如果说国家确实能在标准之前先行一步,把技术开发做细做透,而且确实能让企业和个人,由此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个人就是贷款(借钱)也会做。所以,能否节水,不仅是观念问题,更是政策问题、决策问题。   至于部分缺水城市的政府性免费更换,也可以只针对低保及低收入者,而对中高收入者只实行价格补贴。而这也是对居民用水取消补贴的有利契机。   所以,就政策性而言,也是可行的。   四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炼钢 150kg 生产水泥 200kg   发电 2500度 生产食用油 250kg   炼油 2000kg 生产电视机 11台   造纸 100kg 生产红砖 2000块   染布 95米 生产化肥 500kg   织布 220米 生产肥皂 1122条   磨面粉 34袋 生产胶鞋 100双   生产粮食 0.9kg 均创工业产值 55元   一吨水的作用有多大   技术性强制节水减排,一方面它只是建立一种新的科学节水方式,另一方面它只是政府各部门有机协调的结果(出台新的政府决策)。并非由政府投资而产生效益。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投入产出的比较,也就用不着对经济效益进行所谓的经济分析。而节水减排五十亿吨、上百亿吨,以及由减排而增加的可利用水资源(几百亿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它就是一种结果。简单说,年节水五十亿吨,如果按平均水价5元/吨计算,每年节约水费就高达250亿元.而节水效益不同于通常所说的节水效果,还在于包含了由节水而产生的更大的间接效益、外部效益及长远效益,这些效益在缺水地区更为明显。就比如五十亿吨水,生产粮食   只是几百万吨,也不过养活千万人。然而,若是五十亿吨水用于干旱时节(节水即节能――节电),就有可能使农业生产少损失粮食几千万吨(我国年均旱灾面积3.85亿亩,我国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0万吨,)。那就是养活上亿人了。而由节水产生的外部间接效益、长远效益更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的可以计量,有的不可计量,甚至是无形的。可计量的外部间接效益,主要表现为由节水而增加的GDP所产生的社会纯收入(或国民收入)以及由减少排水量而节省的相应排水系统和其他市政设施的投资(供水系统等)与运行管理费用。以年节水五十亿吨计,由节水而产生的社会纯收入在上千亿元以上,节省的排水工程投资约上千亿元(据《金融时报》8月25日消息,中国水污染状况在全国范围内呈恶化趋势,虽然政府投巨资用于水污染治理,但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建设部的公布的统计资料,中国城市废水处里率从2000年的34%上升到去年的52%。中国政府预计在未来5年投资1万亿人民币(约合980亿欧元)用于水污染治理,其中3300亿人民币用于建立城市废水处理厂,3200亿人民币用于建设2条南水北调的输水管道。政府还将加强对新建耗水、重污染工业工厂立项审批的监督力度,吸引外资用于水污染防治和治理。)。此外,还有较大的节电效益。在能源紧张的情况下,“节水即节能”,被节省的电能进而还可产生其他一些外部效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节水而减少对水资源的占有所产生的效益。从长远观点分析,由于浪费水资源,而过早过多地占有现有的水资源是一种“欠债”(用了子孙后代的水),这样,不仅提前使用和消耗了不应该使用的水资源和资金,而且会使缺水地区,将来为获取新的水资源付出更大的代价(一吨自来水100元离谱吗?)。据有关部门估计,每节省10%的用水量,即相当于每年减少供水系统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不要说其长期累计数值,就是每年的数值也是很可观的(如中水入户等)。节水还有很多难以估量的外部间接效益,主要表现为由于减少排水量、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而避免的各种损失(包括因水质恶化而产生的水处理费用和生产损失等。如水体富营养化、赤潮等),以及所产生的环境效益与生态效益。应特别指出的是,节约用水,即不断地促进对有限水资   源的合理分配与可持续利用,是保证和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意义已远非“效益”、“效果”通常的含义所能包容的。   五结论   综上所述,技术性强制节水减排,与其说是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还不如说是政策问题、决策问题(社会问题)。因此,能否实现年节水五十亿吨、上百亿吨,甚至几百亿吨。还是要看政府的决策是否正确,以及能否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节水之路任重而道远,甚至关乎子孙后代的生存以及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再停留在节水只靠宣传的旧理念、旧模式中了。正因为如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节水减排的技术性强制被动节水说。只有强制被动节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   参考文献    陈梦熊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地质通报2003,(8):551-557    周怀东保护与改善我国水环境的战略思考 水利水电技术1998,(10):56-59    何大伟陈静生我国水环境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环境科学进展1998,(10):20-28    徐晓鹏武春友论城市水环境管理 水利水电技术2003,(6):11-14    新华网(记者李柯勇、许雪毅、黄会清)水!水!水!——政协委员迫切呼吁保护水资源    钱易水资源管理需要新思路新策略 水利水电技术2003,(1):9-13    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姚润丰)不尽思绪为水忧——写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来临之际    宋新山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环境问题 科技导报2004,(2):29-32
个人分类: 水利|1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一:招商引资的环境代价
热度 5 蒋高明 2011-4-23 00:27
蒋高明 从即日起,笔者将采取不定期连载的形式,在这里陆续发表新书《中国生态环境危急》(海南出版社, 2011)的主要内容,该书已正式出版,主要书店将陆续上架。希望笔者这些有关环 境保护的呐喊声音,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我们共同关心中国的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环境退化问题,共同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这里发表第一篇。 (一)污染被纵容 中国经济的正式腾飞始于“招商引资”盛行的年代。招商引资一词源于中国,旨在集中吸收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带动本土经济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沿海开发区的招商引资 ,引起了很大的示范效应,这一效应被各地政府官员发现,随后中国各级政府成立了大量的开发区并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是利用人家的品牌、资金、技术、销售网络,利 用本土的资源,人力、电力、实现“共同繁荣”。在招商引资“超国民”待遇下,外资可以不顾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即使出现了污染,环保部门在“上面”关照下,也是“睁一只 眼闭一只眼”的,这样的待遇在外资所在国是永远不会有的。有了这样的优惠,二三十年下来,几乎全球所有的著名企业均在中国投资建厂。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学家自 豪地称中国为世界“加工厂”。 然而,人家在你的国家生产产品,又控制着市场与定价权,且不负担环境污染代价,自然是人家赚了钱,将污染留给了你。因为你不好意思管他们,人家索性连生产原料也在中国 搞,于是乎,中国钢铁厂、水泥厂、化工厂、农药厂、化肥厂、造纸厂等高污染企业遍地开花,每年世界上几乎50%的资源在中国被消耗掉了。在毛泽东时代,我们想在钢铁产量上 超英赶美,结果损失惨重,现在不用赶我们也是世界绝对第一了,因为人家嫌污染不搞这些原料生产了。招商引资,引进了资本,也引进了环境污染,这是中国“带血的GDP”的开 始。 1900年是庚子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一年。为掠夺中国财富,资本主义国家以军事行动入侵中国,当时英国、法国、普鲁士(德国)、沙俄、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 今奥地利和匈牙利)组成八国联合军队侵略中国,联军占领首都北京,清政府逃往陕西西安。谈和后,清朝付出白银4.5亿两作为战争赔款。而今,进军中国经济主战场的还是这些 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前苏联除外),那个时候他们靠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今天我们是以“招商引资”的“超国民”待遇,张开双臂,欢迎人家,人家照样将“白银”赚走, 却将一个污染的环境永久地留给了中国。更令人不解的是,中国人辛辛苦苦积攒的外汇,政府却又借给西方国家,而它们又采取各种手段,比如调整汇率等,使得很大一部分借款 永远地蒸发掉,这个数量远远超过当年中国向八国联军的战争赔偿。 (二) 廉价的“中国制造” 因为我们没有品牌,没有定价权,没有市场,仅赚了产业链最末端的这点小钱,而最末端的环节恰恰是高污染的环节。20年前,我在英国就感觉到来自中国的东西太便宜了,便宜 到你不能相信。50只国际信封只卖人家的5毛钱,合1分钱一个。因为便宜,国外超市的货架上几乎都是中国货,服装、大小文具、儿童玩具、宠物用品、鞋帽、小家电,等等,几 乎都是中国人生产的。买卷笔刀,应该按“只”计,或按“打”计的,可在国外市场,对中国的卷笔刀是按公斤计的,我们卖到国外的卷笔刀居然便宜到“论斤要”的地步!卷笔 刀很轻,1公斤得装一口袋呀!    便宜的不光是卷笔刀。中国企业向某些国家出口服装时,是按“包”计的;外国海关对中国商品征税时;则按“车厢”计;企业向非洲出口生活日用品时,则按“集装箱”计 。想想看,我们真是够“大方”的。一时间,来自“世界加工厂”的商品,遍及地球每一个角落,“Made in China”成了便宜货的代名词。外国人说中国商品物美价廉,这个价廉 是没有将环境的价值计算在内的。我们赚的是廉价农民工的血汗钱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钱。 中国是世界电视机第一出口大国,然而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原材料价格却有增无减。中国电视机厂是靠什么来维持生产的?企业老总的回答很简单,除了科技进步,主要是一线工 人的平均工资下降了。听了这话,谁还能高兴得起来。中国经济以每年两位数左右的速度增长,一线工人的工资却在下降。应当说,中国经济的神话是中国的农民工创造的,是以 牺牲中国环境为代价的。 招商引资,起先是在沿海搞,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后来,连污染企业也引进来了;沿海提高了环保台阶后,就向中国的内地和北方草原纵深发展;以前招商引资是国家、 省的行为,现在是市、县、乡镇的任务。全国几十万个乡镇的一二把手的头号任务就是招商引资,至于是否引来的污染,没有人管。领导有硬任务,完不成招商引资指标是要摘乌 纱帽的。 以“八国联军”为主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有如此多的优惠政策,地方企业更是“待遇从优,环保从宽”,不少都有“超省民待遇”、“超市民待遇”和“超县民待遇”金牌 ,由此留下的种种环境隐患可想而知。一些地方招商心切,对投资商简直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乃至形成了“相让资源、承受污染、拱送税费”的非理性发展格局。环境遭到破坏 ,当地人民群众也直接受害,而且危害的时间可以延续几年、十几年甚至几代人,但没有人理会这些。 当老百姓失去清洁的饮用水,呼吸着污浊的空气,连生命安全都岌岌可危时,GDP的增长、工业产值的飙升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发展的确是硬道理,但是如果发展破坏了生存环境 ,那就没有道理了。中国必须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不能再继续牺牲环境和健康换美元。否则,我们就是对子孙后代犯罪。 (三) 出力不讨好 财富是中低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在中国就是农民,也有人称农民工,是他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在生物界里,是没有财富这个概念的,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水分与空间资源就是 生物的财富;只有人类才会在衣食住行之外,有过多的奢侈追求;奢侈消费必须开发利用资源,而开发利用资源必然有人干;人要有力气,必须得填饱肚子,因此,食物是最初的 财富源泉。从历史上看,从事农业的人口是最受人尊重的,而今,中国的农民除了种地外,几乎干了城里人所有的话计,即使如此,农民的地位一落千丈,这从城里人对农民的称 谓中就可以看出。由上世纪50年代称呼农民为”农民爷爷”,80年代初称“农民伯”伯,现在则直接喊“农民兄弟”了。50年来,辈分连降三级。 过去30多年来,城市里的各行各业都以农民工为主力,甚至连印钞厂里也有民工的影子。正因为中国农民工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的巨大贡献,2009年,中国农民工上了美国 《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在这之前,吴佩孚、毛泽东、汪精卫、蒋介石、宋美龄、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曾上过该杂志的封面,那都是些明星人物 ,可见中国农民工的重要性和关注度之高。中 国人在短期内创造巨大的 财富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就是生态环境、农民工的生命健康以及整个社会道德。然而,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是,中国人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美元有些永久成了废纸。“招商引 资“、“出口换汇”风光不在。    大量出口廉价工业品的直接后果,是中国进口资源和能源大幅增加。对国外资源和能源的严重依赖,使一些资源出口国在价格上不断要挟我们,铁矿石就是其中一例。一些国家一 方面享受着向中国出口或从中国进口带来的巨大好处,另一方面又在说风凉话,炒作“中国威胁论”,说中国扰乱了别国的市场,抢走了别国的就业,掠夺了别国的资源,制造了 大量的温室效应。以低价方式获取市场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大量生活日用品和工业品难以保持稳定的质量。一些企业为了保持低价,不得不在质量上“下功夫”。于是,在世界的 许多地方,中国商品成了穷国和穷人消费的对象,成为“低价低质”的代名词。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企业形象,也给有能力打进中高档消费市场的中国企业制造了重重 障碍。    中国成了世界的加工厂,当国际上一些人在责怪中国能源消耗大幅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时,有谁会说句公道话——中国消耗的许多能源、排放的许多污染都是在为别的国家服 务,并非真的都是为了中国人自己。中国在为全世界做出牺牲,却还要背上一个骂名。我们得到了许多,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靠招商引资建立的“世界加工厂”带来的环境污染 ,将使我们无颜面对子孙后代。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363 次阅读|5 个评论
“癌發率”與GDP同行的悲哀
热度 3 LEOLAND 2011-4-18 18:00
曲津華 今天有個比較可怕的新聞,說是深圳的癌症發病量近年來都以 10% 的速率在增長! http://news.sohu.com/20070415/n249442925.shtml 馬上就聯想到了另外一個宏觀數字——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崛起的平均速率也是 10% ! 二者竟然同行! 於是就聯想到,近年知道的熟人中,就真有接二連三地被癌症裹挾而去的情況。 經濟好了,癌症多了 ——這是我們要的嗎?命都沒了,要經濟何用? 也許這樣的聯想有點偏激,但願是偏激 而 事實並非那麼可怕。 其實,正如筆者牢牢記住的另一個數字——中國人當今的癌症總量占全球四分之一(人口數不到五分之一)——那樣,這是真的。 環境,食品,就是倒楣的 中國人被癌癥威脅的主要原因? 2011-04-18
个人分类: 食品安全|1840 次阅读|4 个评论
全氟化学品的污染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热度 3 zhpd55 2011-4-16 12:56
全氟化学品的污染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在其网站2011年3月11日公布了Jennifer G. Sepulvado, Andrea C. Blaine, Lakhwinder S. Hundal, et al关于市政污泥作为农作物肥料使用,可能会使多氟化合物( polyfluoroalkyl chemicals ,简称PFCs)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研究报告: Occurrence and Fate of Perfluorochemicals in Soil Following the Land Application of Municipal Biosolids. 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CEN)对其也进行了简要介绍,但是一个月后,CEN又介绍另外一篇关于美国1999-2008年之间PFCs的污染研究,即Trends in Exposure to Polyfluoroalkyl Chemicals in the U.S. Population: 1999−2008。同样是关于多氟化合物(PFCs)的污染问题,CEN介绍的标题为:People's Exposure To Perfluorochemicals Fluctuated Over Time,这些研究结果值得我们关注,因为我们也有以市政污泥作为农作物肥源使用的现象。 织物防污或者除垢去污的化学品、商品的包装材料等都有可能将其中含有的PFCs,转移到生活污水中,污泥有可能就是其富集、吸附的最好载体,将这些含有PFCs的污泥应用于农作物肥料使用,不仅会使土壤造成二次污染,虽然施于地面,但是随着水(雨水、灌溉)淋浸,短链的PFCs可下渗到地面下120cm处,久而久之,有可能对地下水也造成污染。美国科学家对人体血浆中全氟化合物的测定结果显示如下图。其中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 perfluorooctanoate (PFOA), perfluorohexane sulfonate (PFHxS) 更多信息,请浏览: http://pubs.acs.org/cen/news/89/i16/8916scene2.html 或者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es1043613
个人分类: 新观察|4220 次阅读|5 个评论
加快建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制度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3-18 15:48
文/易 斌,朱忠军,刘 平,于云江,孙 鹏,张天柱,周宜开,徐顺清,彭良斌 中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环境污染健康损害问题日益增多,环境污染健康赔偿或补偿难题成为导致社会群体性事件暴发的诱因,政府的公信力严重受损。在环境污染损害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加快建立环境(生态)损害责任制度,建立健全环境(生态)损害评估管理制度已刻不容缓。 1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的现状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管理尚属空白。在司法系统内,以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2005年)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司法鉴定管理制度,不包含对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管理。在全国范围内,至今没有一家经司法部授权的专门的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在环保系统内,环境事件处理处置中的鉴定评估工作机制没有建立,也没有专门的鉴定评估机构,更没有针对鉴定评估活动的监管措施。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基础能力亟待加强。从损害判定方面看,不少特殊损害领域的辨别标准和鉴定方法尚属空白。从鉴定评估技术规范方面看,没有统一性的程序与技术体系,鉴定评估结论的可比性差、公信力不足。从专业队伍及能力方面看,专业鉴定队伍严重匾乏,多数鉴定评估任务找不到合适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从管理方面看,由于缺乏监管,无法对相应从业机构和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参与鉴定评估的机构和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责任意识不强,错鉴、误检、以及由此引发的重鉴现象屡屡发生。 2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制度的需求迫切 是健全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需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是环境司法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相关技术能力和评估机构的发展是适应国家法制建设、推动环境司法工作深入开展的重点领域。 是转变环境管理思路、推行环境经济政策的需要。随着环保工作的深入,我国环境管理手段正由主要针对常规污染物的达标、减排为目标的排放控制管理,向以损害为出发点的风险控制管理转变,由以行政管理为主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社会等多种方式转变。“十二五”期间将大力推动环境污染风险与损害评估管理,深入开展相关基础能力建设及科研工作。 是环境维权的需要。明确污染责任、量化损失大小,是处理赔偿或补偿问题、维护环境权益的前提。随着人们环境权益意识的日益增强,环境争议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各界对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规范化管理投以了极大的关注,迫切需要建立科学、客观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制度和机制。 3 建议 我国在渔业水污染事故鉴定管理、医疗事故鉴定管理和司法鉴定管理等领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对成熟的管理制度体系,为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制度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根据已有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及现有政策条件,对建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制度提出以下建议。 1) 遵循的原则。一是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由环保部门逐步健全损害鉴定评估相关工作机制、相关技术体系,对鉴定评估活动进行技术监督,由司法部门对鉴定评估机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备案管理,并做好两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二是采取鉴定评佑机构与监测、检测单位和机构分离的模式。鉴定评估机构可以将监测、化学分析、损害诊断等技术活动委托给其他专门性实验室或技术单位完成,充分利用已有相关行业专业机构。同时,应重点要求环保系统内符合一定条件的监测单位、科研院所必须接受环境监测、检测委托任务。三是鉴定结论实行专家合议制。环境污染损害的综合评估,需要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化学、医学、农业、林业、畜牧兽医、环境法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专门技术人才参与,应采取专家组作出鉴定评估结论的工作模式,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同时,加盖鉴定机构的鉴定评估用章、由鉴定机构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法律法规为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制度建设提供保障。在加快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有关法律和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办法,明确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管理主体及其职能定位,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并协调处理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与现行司法鉴定管理的关系。 3) 加快制订发布相关技术规范。加快相关技术规范的研究和论证,制定专门性的技术规程,对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适用范围、评估方式、认定原则等内容进行规定。 4) 推动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的全面建设。现阶段以环保系统内部的监测机构、科研单位等为依托,联合组建专门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接受各级环保部门临时性移交的鉴定评估任务,也可接受人民法院、以及社会性委托,从事鉴定评估业务(开展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评估工作时应依照司法鉴定的已有规定进行)。在条件成熟时,对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实施统一的司法鉴定资质管理。 5) 开展试点示范、培训、交流和宣传活动。鼓励具有条件和基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试点示范工作;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摘自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调研动态》2010年第17期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3931 次阅读|1 个评论
放松心态,快乐每天
高铁杠 2011-3-17 14:33
3.15 让人看到了真相,也让人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疯狂;但是真正令人生畏的是那些3.15外无法曝光的东西,这些可能是远胜核辐射的环境污染,也可能是我们必须享用的一日三餐。 房子结实不结实,谁能给出答案?空气达标是否,靠谁给出真言?如果吃饭就是慢性自杀,那也未必就是耸听危言! 因此,在这个有些东西无法给出答案的时代,应该是放松心态,快乐享受,欢欢喜喜每一天。
个人分类: 心灵絮语|2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灿发的永不妥协
wido 2011-1-6 14:47
这篇文章来自南都周刊。 原来我不曾知晓的是环境污染的诉讼竟会是如此艰难,我们国家的环境法制进程还有待加强,并且,要解决好环境和钱之间的千丝万缕的瓜葛。 很幸运还有这样的斗士存在,即便是苦苦战斗。 以下是原文。 每年四月,沙尘暴照例都会拜访北京。大气污染、水污染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 我希望能通过环境污染案件的诉讼,特别是公害病案件的诉讼,呼唤起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通过诉讼来推动和改善我国的环境法治。 口述_王灿发 整理_记者 徐卓君 摄影_邵欣 我做环境污染诉讼的法律帮助已经12个年头了,最大的感触还是难,虽然公众的环境维权意识越来越高,更多的人想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但环境司法审判的环境,还没有太大的改变,我们代理过的环境污染案件短则三四年,长的要8至10年,从立案、搜集证据到开庭、胜诉都很难,每一个步骤都是一场拉锯战。 判我们败诉,我们就撤资 2010年7月份发生的大连漏油,受害的渔民来我们中心寻求法律途径的帮助,我们的律师也想帮助他们,但这些渔民去海事法院起诉,法院不受理,不能立案,去做污染鉴定,也被拒绝,最后导致了这些渔民的上访。这些直接利害关系人去提起诉讼,法院都不受理,更别说生态损失的公益诉讼了。从我们办的这些案子看,越是事件大,媒体报道得多,到法院去进入诉讼程序,就越难。 除了这些影响很大的案件立案困难,还有一些公害病的案件,就是因污染而得病这样的案件。大多数法院都不愿意受理。比如黑龙江穆棱市有一个酒厂,用氟哌酸把透明玻璃的瓶子腐蚀,就变成毛玻璃了,但是废水没经处理就渗入地下了,周围老百姓喝到这个含氟哌酸的水,骨头和肝就受害,当地的百姓6年前就开始了起诉,当地的法院到现在都没有受理。每一次我们律师去起诉,法院就说我们当不了家,问谁不让受理,他们就说不能说,就是不受理。 就算法院受理了案件之后,要收集污染的证据,也不是件容易事,有没有污染,工厂有没有排放污染物,排放了什么样的污染物,浓度是多大,受害的老百姓不了解这些,要有机构的检测,现在的检测机构属于环保部门,如果地方政府保护污染企业,环保部门就不可能给你提供污染证据。我们办理过的福建屏南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案件,原告人拿着污染过的水到当地的省环境检测站化验,化验结果污染特别严重,简直是触目惊心,但化验报告就不给你。 有的时候,在证据充足、事实清楚的环境污染案件中,受害者仍然可能败诉,我们刚刚打的一个官司,在河北沧州有一家生产化妆用品的韩资企业,排出的废气不经处理外排,含有强致癌物苯系列的化合物,导致附近的居民得了癌症,大多是肺癌。一个已经去世女士的丈夫起诉了这家公司,在一审的时候判决受害者死亡与排污之间有因果关系,赔偿八万元,原告觉得赔得太少,被告也不服,提起上诉之后,中级法院把这个案子发回县法院重审。在重申期间,韩国企业在当地的商会,就向县政府施加压力,说你们要判我们败诉,我们就撤资。法院与当事人协调,说给你八万元,撤诉行不行?法院不想认定是有污染,这就是判决难,情愿给你钱,也不能让你判决说这个企业有污染,因为判决有污染就会有其他的人起诉,这种情况下问当事人接不接受,可以给八到十万元,当事人没有接受,就要一个说法,就是要判这个企业有污染。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又作出了一个让原告人败诉的判决,刚刚判完,我们现在正在帮他上诉,上诉到沧州市中院。 以上种种难处,其实都和地方政府有关,这些污染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多多少少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咱们国家的环保法律是很严的,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这样的企业是很难存在的。出了事之后,地方政府不愿意当地的经济受到影响,就拼命阻止案件的审理。 向污染者施压 如果说2011年有愿望,我有三个愿望,第一是,环境公益诉讼上有所突破,像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有可能在人大通过,希望里面能规定环保社团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现在的法律是规定环保局和检察院可以提起诉讼,没有规定环保社团和个人能够提起,这个和海洋环境保护法是类似的,就只能海洋渔业部门可以提起诉讼,刚刚修改过的水污染防治法也只是规定NGO组织,或者关心公益的个人只能是支持诉讼,还不能提起诉讼。 我们的环境公益诉讼是刚刚起步,已有实验性的案例,比如在昆明、无锡、贵阳等地都规定了环保组织、环保社团可以提起公益诉讼,但是没有法律的根据,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 第二个愿望就是,2011年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有一些能够接受环境损害评估的机构建立起来,并且纳入到司法鉴定体系中。现在环保部已经批准,在环境规划院下面建立一个环境风险和环境损害鉴定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要认定一些规范,来认定一些有资格的鉴定研究机构,这样就可以建立起中立的第三方,但是目前试点建立的还都是在各个环保局下面的,还不能达到中立的目的,应该让全社会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建立,就像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那样为社会服务那样的可能就好一点。 第三个愿望,就是大的污染事件,尤其是因污染导致疾病的案件,能够让当事人到法院起诉,并且有媒体广泛的报道,引起各级领导和公众对环境污染的重视。 日本的环境保护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受到重视,就是从水俣病等四大公害案件的审判开始的。这四个案件都是对人体造成损害的案件,要比经济损失的案件在社会上有更大的影响,更能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所以日本审理了四大公害案件以后,让公众了解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促使上上下下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经过了三四十年的发展,日本的环境污染和公害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而反观我们国家,企业造成了损失,该赔偿的不赔偿,而行政罚款都是有限额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没有遵守法律、治理污染的压力和动力,也就会肆无忌惮的污染环境。如果切实地执行损害赔偿制度,通过诉讼让污染者付出代价,像紫金矿业,如果把对汀江造成的生态破坏恢复费用也让其支付,就会让它付出很大代价。在这样情况下,就必然能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保护。 我们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之所以要免费帮助污染受害者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环境权益,实际上就是要通过法律的有序途径对污染者施加压力。由于各个地方政府都有增加GDP的强烈愿望,很能指望其对那些污染严重的利税大户施加压力,治理污染,而且当一个地方政府为增加GDP不顾环境保护的时候,就连当地的环保部门都是无能为力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通过民事的手段,让受污染的人起诉这些污染企业,让肇事企业付出足够大的代价,才能迫使企业加强环境保护。 虽然这12年走来很难,曲折很多,但我总有一种使命感,希望能通过环境污染案件的诉讼,特别是公害病案件的诉讼,呼唤起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通过诉讼来推动和改善我国的环境法治。 王灿发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12年前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无偿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2007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环保英雄。他带领着他的团队行走在一条孤独的路上,他希望通过法律诉讼的途径,唤醒企业的良知和公众的环境意识,促进中国环境法的执行和遵守。
个人分类: 与社会有关|3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远离干洗店
chemicalbond 2010-12-27 11:58
最近从11月30日出版的《美国化学与工程杂志》上看到这么一条短讯:费城市限制干洗溶剂的使用。 具体是在2013年底之前,费城市的任何干洗店,只要它的干洗设施和居住用房(学校或者健康设施)共用墙壁或者楼板,必须禁止使用四氯乙烯做为干洗溶剂。享受相似待遇的另一个干洗溶剂是溴代正丙烷。费城市的环境污染控制局认为在干洗店附近检查到那些化学品,而长期接触对身体有害。 干洗,指的是使用有机溶剂清除衣服等纺织品上的脏物。很多有机溶剂对身体都有害。网上这方面资料比较多,很抱歉我没有时间细读。有些资料显示其毒害性并不是很大,以至于它们仍旧在使用。不过,正如上面新闻提及的,需要注意有机溶剂对身体的长期影响。由于普通民众所了解的知识有限,对国内在这方面的监管也不一定有信心,如果是住在干洗店附近,或者在里面工作,那就需要注意了。 1. 百度百科:四氯乙烯的危害性 【仅供参考,下同】 2. 英文维基百科 3. 环博网:穿干洗后衣服中毒头疼恶心全身痒 孕妇儿童慎穿 4. http://www.natclo.com/1012/perc.htm 5. http://cfpub.epa.gov/ncea/cfm/recordisplay.cfm?deid=192423 6. http://books.nap.edu/openbook.php?booksearch=1term=toxrecord_id=12863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产牛仔裤和内衣付出的沉痛环境代价
蒋高明 2010-12-1 17:53
蒋高明 绿色和平国际组织发来下面的材料。牛仔裤男女老少都喜欢穿,胸罩是女人的专利,然而,当中国的乡镇企业为全世界生产了最多的这两样东西的时候,那里的环境已出现了急剧的 恶化。 牛仔裤,内衣,各式时装这些词汇能让你想到什么?时尚、流行、个性? 但您是否知道,在这些时尚符号的背后,潜伏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曾经清澈的河道,如今流淌着黑色、红色、蓝色的污水; 曾经清新的空气,如今却弥漫着或恶臭、或刺激性的气味;在为当地带来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同时,您是否知道当地人民的生活也在深受其扰。 新塘和谷饶,两个闻名遐迩的专业镇,分别存在着高度集中的牛仔裤和内衣产业。 一个出品中国六成以上的牛仔服装;另一个一年能生产2亿件胸罩 。 百度一下,发现了对两个地名的诠释如下: 新塘镇面积82. 48平方公里,总人口95966人。商业贸易久负盛名,是珠三角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素有购物天堂之称。随着城市交通的日趋成熟与完善,新塘的物流业得以飞速 发展,现有各类专业或综合市场已达36个,其中,中国新塘国际牛仔服装纺织城的建成成为了全国乃至名扬世界的牛仔服装生产、销售基地。于2002年被评为中国牛仔服装名镇 之称。新塘在广东省广州市。 谷饶镇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北部,小北山南麓,处于潮阳、普宁、揭阳交界处,镇域面积7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万亩,山地4.6亩。行政辖5个居民委员会和21个村 民委员会,总人口13.2万人,是潮阳区重点侨乡之一。谷饶的乡镇企业十分发达, 针织内衣行业更是远近闻名 。 绿色和平在这两地随机采集的21个样本送交第三方独立实验室检测,在17个样本中都发现了重金属。其中,新塘的三个底泥样本中重金属铅、铜和镉的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 质量标准》,其中一个底泥样本中的镉超标128倍,而一个水样的pH值更高达11.95。 近三十年来,纺织业是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经济重要的产业之一,但与此同时纺织业也成为了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第三位的行业。而新塘和谷饶是整个纺织行业潜在污染的一个缩影 。 绿色和平希望企业和政府都能行动起来,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同时,我们也希望你每个消费者,行动起来,关注纺织行业的污染隐患,减少消耗。绿色和平发出了上面的声音,我们的政府呢?尤其,那些以GDP为自豪的广东省官员如何面对下面的图片呢? 图1 对这几张图片的任何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156 次阅读|2 个评论
化工业被“妖魔化”的背后
热度 1 xqhuang 2010-10-24 10:18
王晓明先生的博文:被妖魔化的化学、化学工作者和化学工业(见今天的精选博文) ,提出了一些让人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化学会被妖魔化? 王晓明的博文提到:生物学研究会带来环境污染,因为这些研究要用大量化学试剂,这话是本人说的。王晓明先生因此在我的博客留下三个字:我狂汗。。。。当时我真的是一头雾水,后来才知道,王晓明先生认为我必须在化学试剂前面加四个字有毒有害,否则就是妖魔化化工行业和从业人士,这真的有点冤枉。也许是专业背景不同,或个人理解的差异,必须承认,我说化学试剂,潜意识中已包括无害无毒和有害有毒两类化学试剂,似乎没有专门强调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必要。讨论或争辩一下也有好处,至少让我意识到不同行业的人看问题和用词上的差异。 所谓妖魔化,就是把事情看得比其本质更加恶劣、恐怖、更有杀伤力和毁灭性。现在,在中国妖魔化是个普遍现象,甚至是一种时髦,不仅仅化工业被妖魔化,几乎所有行业和从业者都在被妖魔化中,阳光下最神圣的教授不是已经被妖魔化为叫兽?当妖魔化成为正常,不被妖魔化反而是反常,的确让人觉得悲哀。 为什么人们更害怕化学这个魔鬼? 有的东西被妖魔化,可人们并不觉得可怕,大不了回避它、不理它就是了,就像教授被妖魔化,可以不与教授打交道。被妖魔化的化学,情况就不同了,绝大多数人相信化学就是真正的魔鬼,而非被魔鬼。一听到化学品三个字,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学校或单位化学品仓库的骷髅图像,化学品=死!二十多年来,中国百姓亲身感受到化学品对环境的直接危害,以前可以直接饮用的各种河流,在周围化学工厂(当然也有其它行业)的污染下,都成为一条条吞噬生命的毒河。 化工业被妖魔化,谁来负责?1.有媒体的责任,媒体的从业人士对化工知识的缺乏是个重要的因素,2.有其它行业不法人员的责任,为了利益,在食品中随意添加各种有毒化学品致人死亡的事件屡屡发生,最典型的三鹿奶粉,3. 有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他们的执政行为缺乏透明度,为了追求GDP和政绩,批准了很多重污染的化工厂,瞒着老百姓偷偷地建设,等到酿成重大污染事件,老百姓才知道原来那是一个有毒化工厂,4.化学行业相关从业人员的责任,有不少化工行业为了追求利润,不顾周边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直接把有毒化工废料排入江河。 化学不被妖魔化是不可能的,这也没有什么可悲哀的,关键是如何减小被妖魔化的程度。人们对化学工业不信任是可以理解的,大家不希望二甲苯工厂建在家门口这很正常,问问自己,你愿意吗?这与能不能使用塑料瓶(CD,DVD)没有必然联系,人们希望用上塑料瓶(CD,DVD),但这并不一定要以吸收由于生产塑料瓶而产生的其它有毒化工废料为代价,化工厂还存在潜在爆炸的危险,如果一定要在享受塑料瓶和牺牲生命两者之间做选择,相信所有人都会选择保住生命。如果命都没有了,要塑料瓶、CD、DVD干什么?古人没有享受这些东西,不是也过得挺好的? 我不认为是妖魔化让化学工作者举步维艰,而是老百姓为前二十年化工业的超速、无序、野蛮发展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让老百姓谈化学色变。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让化工业的布局更科学、更合理,生产管理更规范、更科学,去妖魔化要靠自己,怨天忧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4380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上研究生时所知道的国外环境污染事件
蒋高明 2010-9-12 23:00
蒋高明 似在笔者这样年龄的人都清楚地记着:32年前,当中国还没有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那个时候天蓝、水绿、空气好,小河里的水捧起来就能喝;河道两旁是银色的沙滩;农 田里没有呛人的农药、除草剂;池塘里有鱼虾,有荷花,夏天蛙鸣一片;多样化的森林随处可见,农村有大树老树甚至古树。当年,中国老百姓完全可以拍着胸脯说:污染是资 本主义的专利。 那个时候,我们的大学教科书上介绍环境污染或者环境公害时,都是用国外的例子。1985年,我从山东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毕业,考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所在 的研究组叫环境保护组。组长是黄银晓副研究员(那个时候的副研究员也是很厉害的,相当于现在的博导吧),也是我的导师。我的研究方向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的 影响。当时能够查的参考资料是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编辑的《生态学译丛》,上面大量发表介绍国外环境污染与防治方面的 文章。译丛,顾名思义就是翻译国外的文章,人家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动物、水体、土壤甚至人体健康的影响,但中国科学家不知道如何研究,因为我们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当 时的环境污染是很轻的。找不到真的研究对象,就模拟气体污染排放,将二氧化硫、氯化氢,氯气,氟化氢等等工业废气,通入特殊的装置里,观察植物受害的症状。后来《生态 学译丛》演变成了一级学报《应用生态学报》,这是后话了。 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概念刚在学术圈中出现,国人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我们的环保组很吃香,中国科学院专门批给我们一辆212北京吉普车,这在当时是所长的待遇,还拨专款 成了了污染分析实验室,测定重金属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用宝贵的外汇购买的,仪器有专门人看管,地下铺的是实木地板,这在困难时期的上世纪70年代末都是非常奢侈的。 专家们还能够到中南海取样,开一张此致,革命敬礼的介绍信,是没有人来收门票的。据说江青很关心环境,问科学家什么样的植物可以抵抗污染,吸收污染物,好在中南海 种植。后来,四人帮倒台了,有人将这一条翻出来,扣在江青头上,说江青怕死,还编成了相声加以嘲讽。 笔者在2004年写文章,总结全球的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用的也都是发生在国外的污染事件。这十大污染事件分别是: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事件;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水本县俣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1968年日本爱 知米糠油事件;1984年博帕尔事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这个列表,今天在百度百科上可以查到。其实,该说法的最早出处是笔者于1994年在林金安主编的《植物科学 综论》上,撰写的的文章《植物对大气污染生物指示与监测研究-回顾、进展与展望》,该书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介绍全球污染事件,是写文章的引子,写那篇文章的目 的是重点介绍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是一篇综述性学术论文。当然,我也是在文献中查找有关资料的,能够找到的污染事件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将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列 入 全球十大污染事件之一,过去的文献中很少这样写,我是第一个这么介绍的,因为前苏联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 传统的全球十大污染事件,基本发生在美国、英国、日本、比利时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今,再这些国家已经见不到类似的环境污染事件了。十大污染事件都成为了历 史,这次该轮到我们了。中国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发生了严重的退化,突出表现在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上。许多污染事件的严重程度已超过教科书上提到了全球十大污 染事件,如松花江污染事件、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盐城饮用水污染事件、陕西凤翔儿童血铅事件,等等,只是中国的学者没有勇气将这些材料写在教科书里去。 那么,中国环境污染到什么程度了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一组数据: 2007年,我国查明的各类源头废水排放总量2092.8亿吨,废气排放总量637203.7亿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3028.9万吨,氨氮172.9万吨,石油类78.2万吨,重金 属(镉、铬、砷、汞、铅,下同)0.09万吨,总磷42.3万吨,总氮472.9万吨;二氧化硫2320万吨,烟尘1166.6万吨,氮氧化物1797.7万吨。 其中,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河北省工业污染源数量居前5位,分别占全国工业源总数的19.9%、17.1% 、11.8%、6.1%和5.1%。在产生严重工业污染的行业中,全国有非金属矿 物制品18.4家、通用设备制造污染源14万家、金属制品12.3万家、纺织业10.7万家、塑料制品业8.8万家、农副食品加工业8.3万家、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2万家。 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化学需氧量3145.35万吨,氨氮201.67万吨,石油类54.15万吨,挥发酚12.38万吨,重金属2.43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5亿吨,综合利用量18亿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2124.44万吨),处置量4.41亿吨(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1964万吨),2007年贮存量15.99亿吨(其中 符合环保要求贮存量12.11亿吨),倾倒丢弃量4914.87万吨。 农业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化学需氧量1324.09万吨,总氮270.46万吨,总磷28.47万吨,铜2452.09吨,锌4862.58吨。种植业总氮流失量159.78万吨,其中:地表径 流流失量32.01万吨,地下淋溶流失量20.74万吨,基础流失量107万吨;总磷流失量10.87万吨。种植业地膜残留量12.1万吨。 上述数据节录自2010年2月6日新版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这个报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联合公布,可 谓数据之权威。然而,从这些枯燥的数据中,我们依然不能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庐山真面目。因为,毕竟统计数据有不全的的地方,甚至一些数据,还会有失真的地方。 上述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为2007年度。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内容包括各类污 染源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数量、污染治理情况等。从这些普查的结果我们隐约地读出:从工厂烟筒、排污口、矿山、城市消费场所、养殖场、果园乃至农田排除 来的各类污染物,已经使得当面我们的碧水蓝天成为奢望了。 经济发展了,环境污染了,道德下降了。这就是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片面强调GDP付出的惨重代价。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上研究生时所知道的国外环境污染事件
蒋高明 2010-9-12 23:00
蒋高明 似在笔者这样年龄的人都清楚地记着:32年前,当中国还没有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那个时候天蓝、水绿、空气好,小河里的水捧起来就能喝;河道两旁是银色的沙滩;农 田里没有呛人的农药、除草剂;池塘里有鱼虾,有荷花,夏天蛙鸣一片;多样化的森林随处可见,农村有大树老树甚至古树。当年,中国老百姓完全可以拍着胸脯说:污染是资 本主义的专利。 那个时候,我们的大学教科书上介绍环境污染或者环境公害时,都是用国外的例子。1985年,我从山东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毕业,考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所在 的研究组叫环境保护组。组长是黄银晓副研究员(那个时候的副研究员也是很厉害的,相当于现在的博导吧),也是我的导师。我的研究方向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的 影响。当时能够查的参考资料是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编辑的《生态学译丛》,上面大量发表介绍国外环境污染与防治方面的 文章。译丛,顾名思义就是翻译国外的文章,人家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动物、水体、土壤甚至人体健康的影响,但中国科学家不知道如何研究,因为我们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当 时的环境污染是很轻的。找不到真的研究对象,就模拟气体污染排放,将二氧化硫、氯化氢,氯气,氟化氢等等工业废气,通入特殊的装置里,观察植物受害的症状。后来《生态 学译丛》演变成了一级学报《应用生态学报》,这是后话了。 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概念刚在学术圈中出现,国人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我们的环保组很吃香,中国科学院专门批给我们一辆212北京吉普车,这在当时是所长的待遇,还拨专款 成了了污染分析实验室,测定重金属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用宝贵的外汇购买的,仪器有专门人看管,地下铺的是实木地板,这在困难时期的上世纪70年代末都是非常奢侈的。 专家们还能够到中南海取样,开一张此致,革命敬礼的介绍信,是没有人来收门票的。据说江青很关心环境,问科学家什么样的植物可以抵抗污染,吸收污染物,好在中南海 种植。后来,四人帮倒台了,有人将这一条翻出来,扣在江青头上,说江青怕死,还编成了相声加以嘲讽。 笔者在2004年写文章,总结全球的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用的也都是发生在国外的污染事件。这十大污染事件分别是: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事件;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水本县俣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1968年日本爱 知米糠油事件;1984年博帕尔事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这个列表,今天在百度百科上可以查到。其实,该说法的最早出处是笔者于1994年在林金安主编的《植物科学 综论》上,撰写的的文章《植物对大气污染生物指示与监测研究-回顾、进展与展望》,该书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介绍全球污染事件,是写文章的引子,写那篇文章的目 的是重点介绍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是一篇综述性学术论文。当然,我也是在文献中查找有关资料的,能够找到的污染事件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将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列 入 全球十大污染事件之一,过去的文献中很少这样写,我是第一个这么介绍的,因为前苏联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 传统的全球十大污染事件,基本发生在美国、英国、日本、比利时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今,再这些国家已经见不到类似的环境污染事件了。十大污染事件都成为了历 史,这次该轮到我们了。中国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发生了严重的退化,突出表现在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上。许多污染事件的严重程度已超过教科书上提到了全球十大污 染事件,如松花江污染事件、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盐城饮用水污染事件、陕西凤翔儿童血铅事件,等等,只是中国的学者没有勇气将这些材料写在教科书里去。 那么,中国环境污染到什么程度了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一组数据: 2007年,我国查明的各类源头废水排放总量2092.8亿吨,废气排放总量637203.7亿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3028.9万吨,氨氮172.9万吨,石油类78.2万吨,重金 属(镉、铬、砷、汞、铅,下同)0.09万吨,总磷42.3万吨,总氮472.9万吨;二氧化硫2320万吨,烟尘1166.6万吨,氮氧化物1797.7万吨。 其中,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河北省工业污染源数量居前5位,分别占全国工业源总数的19.9%、17.1% 、11.8%、6.1%和5.1%。在产生严重工业污染的行业中,全国有非金属矿 物制品18.4家、通用设备制造污染源14万家、金属制品12.3万家、纺织业10.7万家、塑料制品业8.8万家、农副食品加工业8.3万家、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2万家。 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化学需氧量3145.35万吨,氨氮201.67万吨,石油类54.15万吨,挥发酚12.38万吨,重金属2.43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5亿吨,综合利用量18亿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2124.44万吨),处置量4.41亿吨(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1964万吨),2007年贮存量15.99亿吨(其中 符合环保要求贮存量12.11亿吨),倾倒丢弃量4914.87万吨。 农业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化学需氧量1324.09万吨,总氮270.46万吨,总磷28.47万吨,铜2452.09吨,锌4862.58吨。种植业总氮流失量159.78万吨,其中:地表径 流流失量32.01万吨,地下淋溶流失量20.74万吨,基础流失量107万吨;总磷流失量10.87万吨。种植业地膜残留量12.1万吨。 上述数据节录自2010年2月6日新版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这个报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联合公布,可 谓数据之权威。然而,从这些枯燥的数据中,我们依然不能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庐山真面目。因为,毕竟统计数据有不全的的地方,甚至一些数据,还会有失真的地方。 上述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为2007年度。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内容包括各类污 染源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数量、污染治理情况等。从这些普查的结果我们隐约地读出:从工厂烟筒、排污口、矿山、城市消费场所、养殖场、果园乃至农田排除 来的各类污染物,已经使得当面我们的碧水蓝天成为奢望了。 经济发展了,环境污染了,道德下降了。这就是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片面强调GDP付出的惨重代价。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上研究生时所知道的国外环境污染事件
蒋高明 2010-9-12 23:00
蒋高明 似在笔者这样年龄的人都清楚地记着:32年前,当中国还没有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那个时候天蓝、水绿、空气好,小河里的水捧起来就能喝;河道两旁是银色的沙滩;农 田里没有呛人的农药、除草剂;池塘里有鱼虾,有荷花,夏天蛙鸣一片;多样化的森林随处可见,农村有大树老树甚至古树。当年,中国老百姓完全可以拍着胸脯说:污染是资 本主义的专利。 那个时候,我们的大学教科书上介绍环境污染或者环境公害时,都是用国外的例子。1985年,我从山东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毕业,考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所在 的研究组叫环境保护组。组长是黄银晓副研究员(那个时候的副研究员也是很厉害的,相当于现在的博导吧),也是我的导师。我的研究方向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的 影响。当时能够查的参考资料是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编辑的《生态学译丛》,上面大量发表介绍国外环境污染与防治方面的 文章。译丛,顾名思义就是翻译国外的文章,人家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动物、水体、土壤甚至人体健康的影响,但中国科学家不知道如何研究,因为我们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当 时的环境污染是很轻的。找不到真的研究对象,就模拟气体污染排放,将二氧化硫、氯化氢,氯气,氟化氢等等工业废气,通入特殊的装置里,观察植物受害的症状。后来《生态 学译丛》演变成了一级学报《应用生态学报》,这是后话了。 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概念刚在学术圈中出现,国人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我们的环保组很吃香,中国科学院专门批给我们一辆212北京吉普车,这在当时是所长的待遇,还拨专款 成了了污染分析实验室,测定重金属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用宝贵的外汇购买的,仪器有专门人看管,地下铺的是实木地板,这在困难时期的上世纪70年代末都是非常奢侈的。 专家们还能够到中南海取样,开一张此致,革命敬礼的介绍信,是没有人来收门票的。据说江青很关心环境,问科学家什么样的植物可以抵抗污染,吸收污染物,好在中南海 种植。后来,四人帮倒台了,有人将这一条翻出来,扣在江青头上,说江青怕死,还编成了相声加以嘲讽。 笔者在2004年写文章,总结全球的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用的也都是发生在国外的污染事件。这十大污染事件分别是: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事件;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水本县俣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1968年日本爱 知米糠油事件;1984年博帕尔事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这个列表,今天在百度百科上可以查到。其实,该说法的最早出处是笔者于1994年在林金安主编的《植物科学 综论》上,撰写的的文章《植物对大气污染生物指示与监测研究-回顾、进展与展望》,该书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介绍全球污染事件,是写文章的引子,写那篇文章的目 的是重点介绍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是一篇综述性学术论文。当然,我也是在文献中查找有关资料的,能够找到的污染事件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将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列 入 全球十大污染事件之一,过去的文献中很少这样写,我是第一个这么介绍的,因为前苏联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 传统的全球十大污染事件,基本发生在美国、英国、日本、比利时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今,再这些国家已经见不到类似的环境污染事件了。十大污染事件都成为了历 史,这次该轮到我们了。中国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发生了严重的退化,突出表现在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上。许多污染事件的严重程度已超过教科书上提到了全球十大污 染事件,如松花江污染事件、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盐城饮用水污染事件、陕西凤翔儿童血铅事件,等等,只是中国的学者没有勇气将这些材料写在教科书里去。 那么,中国环境污染到什么程度了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一组数据: 2007年,我国查明的各类源头废水排放总量2092.8亿吨,废气排放总量637203.7亿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3028.9万吨,氨氮172.9万吨,石油类78.2万吨,重金 属(镉、铬、砷、汞、铅,下同)0.09万吨,总磷42.3万吨,总氮472.9万吨;二氧化硫2320万吨,烟尘1166.6万吨,氮氧化物1797.7万吨。 其中,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河北省工业污染源数量居前5位,分别占全国工业源总数的19.9%、17.1% 、11.8%、6.1%和5.1%。在产生严重工业污染的行业中,全国有非金属矿 物制品18.4家、通用设备制造污染源14万家、金属制品12.3万家、纺织业10.7万家、塑料制品业8.8万家、农副食品加工业8.3万家、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2万家。 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化学需氧量3145.35万吨,氨氮201.67万吨,石油类54.15万吨,挥发酚12.38万吨,重金属2.43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5亿吨,综合利用量18亿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2124.44万吨),处置量4.41亿吨(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1964万吨),2007年贮存量15.99亿吨(其中 符合环保要求贮存量12.11亿吨),倾倒丢弃量4914.87万吨。 农业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化学需氧量1324.09万吨,总氮270.46万吨,总磷28.47万吨,铜2452.09吨,锌4862.58吨。种植业总氮流失量159.78万吨,其中:地表径 流流失量32.01万吨,地下淋溶流失量20.74万吨,基础流失量107万吨;总磷流失量10.87万吨。种植业地膜残留量12.1万吨。 上述数据节录自2010年2月6日新版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这个报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联合公布,可 谓数据之权威。然而,从这些枯燥的数据中,我们依然不能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庐山真面目。因为,毕竟统计数据有不全的的地方,甚至一些数据,还会有失真的地方。 上述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为2007年度。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内容包括各类污 染源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数量、污染治理情况等。从这些普查的结果我们隐约地读出:从工厂烟筒、排污口、矿山、城市消费场所、养殖场、果园乃至农田排除 来的各类污染物,已经使得当面我们的碧水蓝天成为奢望了。 经济发展了,环境污染了,道德下降了。这就是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片面强调GDP付出的惨重代价。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上研究生时所知道的国外环境污染事件
蒋高明 2010-9-12 23:00
蒋高明 似在笔者这样年龄的人都清楚地记着:32年前,当中国还没有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那个时候天蓝、水绿、空气好,小河里的水捧起来就能喝;河道两旁是银色的沙滩;农 田里没有呛人的农药、除草剂;池塘里有鱼虾,有荷花,夏天蛙鸣一片;多样化的森林随处可见,农村有大树老树甚至古树。当年,中国老百姓完全可以拍着胸脯说:污染是资 本主义的专利。 那个时候,我们的大学教科书上介绍环境污染或者环境公害时,都是用国外的例子。1985年,我从山东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毕业,考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所在 的研究组叫环境保护组。组长是黄银晓副研究员(那个时候的副研究员也是很厉害的,相当于现在的博导吧),也是我的导师。我的研究方向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的 影响。当时能够查的参考资料是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编辑的《生态学译丛》,上面大量发表介绍国外环境污染与防治方面的 文章。译丛,顾名思义就是翻译国外的文章,人家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动物、水体、土壤甚至人体健康的影响,但中国科学家不知道如何研究,因为我们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当 时的环境污染是很轻的。找不到真的研究对象,就模拟气体污染排放,将二氧化硫、氯化氢,氯气,氟化氢等等工业废气,通入特殊的装置里,观察植物受害的症状。后来《生态 学译丛》演变成了一级学报《应用生态学报》,这是后话了。 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概念刚在学术圈中出现,国人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我们的环保组很吃香,中国科学院专门批给我们一辆212北京吉普车,这在当时是所长的待遇,还拨专款 成了了污染分析实验室,测定重金属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用宝贵的外汇购买的,仪器有专门人看管,地下铺的是实木地板,这在困难时期的上世纪70年代末都是非常奢侈的。 专家们还能够到中南海取样,开一张此致,革命敬礼的介绍信,是没有人来收门票的。据说江青很关心环境,问科学家什么样的植物可以抵抗污染,吸收污染物,好在中南海 种植。后来,四人帮倒台了,有人将这一条翻出来,扣在江青头上,说江青怕死,还编成了相声加以嘲讽。 笔者在2004年写文章,总结全球的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用的也都是发生在国外的污染事件。这十大污染事件分别是: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事件;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水本县俣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1968年日本爱 知米糠油事件;1984年博帕尔事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这个列表,今天在百度百科上可以查到。其实,该说法的最早出处是笔者于1994年在林金安主编的《植物科学 综论》上,撰写的的文章《植物对大气污染生物指示与监测研究-回顾、进展与展望》,该书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介绍全球污染事件,是写文章的引子,写那篇文章的目 的是重点介绍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是一篇综述性学术论文。当然,我也是在文献中查找有关资料的,能够找到的污染事件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将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列 入 全球十大污染事件之一,过去的文献中很少这样写,我是第一个这么介绍的,因为前苏联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 传统的全球十大污染事件,基本发生在美国、英国、日本、比利时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今,再这些国家已经见不到类似的环境污染事件了。十大污染事件都成为了历 史,这次该轮到我们了。中国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发生了严重的退化,突出表现在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上。许多污染事件的严重程度已超过教科书上提到了全球十大污 染事件,如松花江污染事件、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盐城饮用水污染事件、陕西凤翔儿童血铅事件,等等,只是中国的学者没有勇气将这些材料写在教科书里去。 那么,中国环境污染到什么程度了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一组数据: 2007年,我国查明的各类源头废水排放总量2092.8亿吨,废气排放总量637203.7亿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3028.9万吨,氨氮172.9万吨,石油类78.2万吨,重金 属(镉、铬、砷、汞、铅,下同)0.09万吨,总磷42.3万吨,总氮472.9万吨;二氧化硫2320万吨,烟尘1166.6万吨,氮氧化物1797.7万吨。 其中,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河北省工业污染源数量居前5位,分别占全国工业源总数的19.9%、17.1% 、11.8%、6.1%和5.1%。在产生严重工业污染的行业中,全国有非金属矿 物制品18.4家、通用设备制造污染源14万家、金属制品12.3万家、纺织业10.7万家、塑料制品业8.8万家、农副食品加工业8.3万家、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2万家。 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化学需氧量3145.35万吨,氨氮201.67万吨,石油类54.15万吨,挥发酚12.38万吨,重金属2.43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5亿吨,综合利用量18亿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2124.44万吨),处置量4.41亿吨(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1964万吨),2007年贮存量15.99亿吨(其中 符合环保要求贮存量12.11亿吨),倾倒丢弃量4914.87万吨。 农业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化学需氧量1324.09万吨,总氮270.46万吨,总磷28.47万吨,铜2452.09吨,锌4862.58吨。种植业总氮流失量159.78万吨,其中:地表径 流流失量32.01万吨,地下淋溶流失量20.74万吨,基础流失量107万吨;总磷流失量10.87万吨。种植业地膜残留量12.1万吨。 上述数据节录自2010年2月6日新版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这个报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联合公布,可 谓数据之权威。然而,从这些枯燥的数据中,我们依然不能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庐山真面目。因为,毕竟统计数据有不全的的地方,甚至一些数据,还会有失真的地方。 上述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为2007年度。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内容包括各类污 染源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数量、污染治理情况等。从这些普查的结果我们隐约地读出:从工厂烟筒、排污口、矿山、城市消费场所、养殖场、果园乃至农田排除 来的各类污染物,已经使得当年我们的碧水蓝天成为奢望了。 经济发展了,环境污染了,道德下降了。这就是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片面强调GDP付出的惨重代价。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9111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研人员应该重视并参预绿色化学工艺研究
lin602 2010-8-21 11:42
化学、化工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改善,也给环境带来了危害。发达国家将许多药物、精细化学品中的中间体的生产移到了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从而将污染也转移到了中国。中国许多中间体的生产是用来出口的,尽管赚了点钱,但对环境及子孙后代带来了难以弥补的负面影响。 为了经济,不可能全部杜绝,所以国内现在许多化工厂全部移到化工园区,沿海开车走走,仅江苏就有南通、滨海、大丰、阜宁,灌南、灌云等化工园区一个接一个,如果走在其中,那个气味非常大,排放的水尽管有处理,但还是对环境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的科研人员,一边做高端的科研,申请国家及省、部项目,进行科学与新技术研究,但同时,也应该花点精力与时间来进行对现有化学工艺(轻工、食品等其他行业)的绿色化研究,改变工艺路线,减少污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国家及人民培养了这么多读书人,在自己的基本生活及科研条件达到后,应该从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尽可能结合实际,为中国的环境问题做点工作。一是为了这个地球,二是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 如果确实做了工作,也可以有技术转让费,一方面解决研究经费,也可以自己出差开会买仪器有点底气。而且如果贡献很大,也会得到奖项,甚至在这个世上留下点影响(或大或小)。
个人分类: 未分类|576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国内污染照片
chowsiutung 2010-8-6 16:24
国内污染照片 当你关注GDP虚假的数字的时候,当你关注关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当你关注国庆阅兵的时候,当你关注位置高升的时候,当你被5毛D恭维的时候,我们可爱的ZF你短浅的目光能否关注我们的子孙后代。。。 2009年10月14日晚上,第30届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纪实基金在美国纽约美国亚洲协会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来自中国的卢广以《关注中国污染》的专题摄影获得了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     江苏泰兴化工园区的化工废料堆放长江堤上 2009年5月15日      河南安阳市范家庄离炼钢炉只有一墙之隔,村里每天都下铁雨,村民在这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生活2008年3月24日      浙江萧山化工园区的工业污水排放河道后再经过河闸排放钱塘江 2009年4月24日      河南安阳钢铁厂出来的污水流入安阳河 2008年3月25日      广东省贵屿镇河流、水塘都已被污染,村民们只好在被严重污染的水塘里洗涤 2005年11月25日      宁夏石嘴山湖滨工业园区高大的烟囱上粉尘从天而降,当地居民叫苦连天,他们出门就得做好防范措施2006年4月22日      在黄海海岸线上,无数的污水管道埋在海滩上,甚至延伸进深海 2008年4月28日      安徽马鞍山长江岸边有很多小规模的选铁厂、塑料加工厂,排放大量污水进入长江 2009年6月18日      内蒙古拉僧庙发电厂二条黑色的巨龙覆盖着村庄2005年7月26日      江苏省常熟市氟化学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负责收集处理各化工厂的污水,但他们并没有处理污水,通过管道从长江底延伸1500米处排放污水 2009年6月11日      安徽省马鞍山化工园区长江边上被化工厂污染的土地2009年6月26日      内蒙古拉僧庙工业园区每天大量的工业污水流向黄河滩2005年7月26日      镇江市钛粉厂每天大量的化工污水排放长江,下游不到1000米处是丹阳市自来水取水处2009年6月10日      江苏省海门市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偷排污水进入长江 2009年6月5日      河北省涉县天津钢铁厂是重污染企业,企业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2008年3月18日      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大规模发展工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2008年4月8日      江苏滨海头罾沿海化工园区有一百多家化工厂,有一部分通过排水沟进入大海,有一部分特别浓的污水存放在5个污水暂存池。每月二次小潮来时就把污水暂存池的污水排入大海 2008年6月20日      江西省胡口县化工园区在长江边上,化工厂私自填埋长江堤岸,扩大化工厂规模。2009年6月25日      安徽省慈湖化工园区,修了一条地下管道,污水每天从这里排放长江,污水有时是黑色的,有时是灰白色的,有时是深红色的,有时是黄色的,不同化工厂排放的污水颜色不同 2009年6月18日      山西省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也是缺陷婴儿出生率最高的省份,这是一对爱心的农妇领养17名残疾孩子 2009年4月15日      在黄河边放羊的老汉受不了第三排水沟散发的臭气 2006年4月23日      15岁的甘肃天水人杨新闰,上完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跟着父母来到黑龙贵工业区,他一天能赚16元 2005年4月8日      内蒙古黑龙贵工业区,在石灰窑打工的民工夫妇刚回到住处 2007年3月22日      山西省临汾市下康村村民长期饮用被工业污水污染的地下水,有五十多人得了癌症和脑血栓。64岁的王宝生在2003年发病,一直卧床不起,使他全身很多地方溃烂。不能上床睡觉,每天只能趴在床前过日子2005年7月10日      每天大量粉尘吸进肺部。在这里干一、二年,他们就感到身体不适,甚至发病,这些民工大多是贫困地区来的2005年4月10日      河南省舞钢市洪河边的张桥村,45岁的孙晓军,四年前手和脚都不能行动,经多家医院治疗,没有见效 2009年4月7日      河南省舞钢市洪河边的赵庄村,66岁的赵丙坤04年患上食道癌,经过二次开刀,治疗费已达20余万元,病情进入晚期,每天在发烧,等待死亡 2009年4月7日      洪河边的河南省西平县张于庄村,高万顺的妻子得了癌症去世,家里一贫如洗 2009年4月3日      在山西临汾市污染严重地区,农民在棉花地里干了两小时的活之后全身都是煤灰2007年9月24      江苏连云港盐场工人在愤怒地说,风往我们这边吹时,化工厂排入的气体又臭又刺鼻受不了,到了晚上毒气放得更多 2008年7月19日            河南省舞钢市洪河边的刘家湾村,13岁的杨逍,2008年11月得了怪病。在学校、村民们的捐款帮助下得救了,老奶奶看到老村长来看望孙女就拉着孙女的手跪在地上谢恩 2009年4月19日      孩子最大的9岁,没有上学,最小的不到2岁。他们在污染严重的地区,孩子们的手脸整天都是脏兮兮的2005年4月10日      河南省舞钢市洪河边的马庄村,58岁的马海朋06年患胃癌,不能下地干活,每天必须吃药,不吃药胃疼痛难受 2009年4月6日      在山西省每年都有很多缺陷婴儿被抛弃。祁县的孔贞兰以捡破烂为生,看到有弃婴她就抱回家领养,现在有25个孩子 2009年4月14日      云南宣威是个癌症村,每年有20多人死于癌症。11岁的学生徐丽患的是骨癌 2007年5月8日      河北省涉县固新村现有癌症病人50多人,每年癌症死亡20多人2008年3月18日      河南省西平县洪河边的张于庄村,22岁的朱小燕2007年在肚子里长了一个很大的恶性肿瘤,经多家医院治疗无效于2008年7月去世。清明节四岁的孩子王颖跟爷爷为母亲上坟 2009年4月2日 本文来自: 小木虫论坛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1649959fpage=2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紫金污染事件:县委书记的“到此为止”是权力跋扈
张显峰 2010-7-28 23:13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的迅速问责,曾经让人误以为事情有了不错的结局。但现在看来远非如此。 事件败露三四天内,当地迅速公布了调查结果。 上杭县县长、副县长、县环保局局长和龙岩市环保局局长等一干官员被免,紫金矿业铜矿湿法厂厂长等三人被抓。看起来,对这一事件的行政问责已足够严厉,结局或许也该到此为止了。 显然,这正是一些当权者期待的迷幻效果。媒体报道说, 在 一次上杭 县机关干部会议上,县委书记透露出问责范围 不再扩大 , 到此为止 的信息 。但恰是这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权力跋扈,却不免让人对此前的问责结果产生疑问:敢情问责范围是由县委书记划定的?决定谁被问责、如何问责的不是法律与事实,而是县委书记手中的权力? 如果扩大范围、继续追问,又会追出怎样的结果,这当然 有待确凿的事实来回答。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媒体的调查表明 , 这份处罚名单中很多人与此案并无直接关联, 被免的 副县长仅 上任 几个月 ,之前在别的县任职,而 县长 也是刚从 龙岩市统计局局长 位子上到任不久 真正应负责的人却未受到处罚 ,那么,该负责任的是谁?我们有理由期待事件的真相,以及与真相匹配的处理结果。 我相信,只要真心追查真相,真相并不难得。已经公开的报道就有很多可供调查的线索:比如,那些县政府派去的监事始终没有露脸,可否调查他们有没有尽到 监督 公司管理层 有无违法 行为的责任;比如,污染事件发生时紫金矿业的环保整改方案刚刚通过没几天,那么这个方案是怎样通过的,是谁拍的板,审批过程中有没有来自权力的施压;比如,紫金矿业在过去的多起污染事故中屡屡不了了之,背后的保护伞是谁 类似的追问当然是上杭县的书记大人最不愿面对的,因为这意味着他的不再扩大,到此为止的指示精神将面临挑战,更意味着他原本稳操的局面可能失去控制,或许,还意味着他及他的上级的乌纱帽将遭遇风浪。但权力惧怕的,正是我们所要追讨的。因为无数先验的事实已经证明,当权力扭捏作态或者飞扬跋扈的时候,其背后一定藏着公众期待的真相。 到此为止的权力仲裁,相信不是这位县委书记大人独创,太多的事件中往往因为法律怯步于权力的红线前,使得真相不得昭彰,正义难以 伸 张。那么,在追讨真相的同时,有必要深刻反思制度的漏洞,让刚性的法律真正在权力面前硬起来。唯有如此, 类似 这位县委书记的到此为止才可能真的到此为止。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452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谁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chowsiutung 2010-7-15 09:09
〖采十年金矿,毁万世生态〗 环境污染已成内地公害,神州大地千疮百孔,恐怕很快就不适合人居住。内地最大黄金生产企业紫金矿业又爆出严重污染事件,大量有毒污水排入福建汀江,毒死至少三百七十八万斤鱼。事件引发大规模民众抗议。 紫金矿业的氰化钠废水大量排入客家母亲河汀江,令江水变成墨绿色,传出阵阵恶臭。每逢雨季,山洪暴发,更是严重,今年以来造成多次污染事故,为当地民众带来严重危害。福建省政府认定这次属于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故不得不发手机短讯提醒民众:近日汀江河水严重污染,请不要用自来水洗菜淘米,千万不要吃鱼。 据了解,早在紫金矿业登陆上海股市之前,国家环保部就将其列入黑名单,后来紫金矿业承诺进行整改,才被批准放行,但两年多过去了,当地的环境和水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反而受到进一步破坏和污染,汀江流域上千万客家民众深受其害,身患癌症者不知凡几。紫金矿业发迹不过十年时间,迅速成长为中国黄金企业的龙头,造就了一批亿万富豪,也给当地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生态浩劫。其实这在当今神州只是冰山一角,近年崛起的大大小小采矿冶炼,星罗棋布,遍布全国,伴随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老百姓甚至连喝一口干净水都成为梦想。各类矿业的盲目发展,与其说是商业神话,还不如说是以透支子孙后代的福祉与生存条件为代价。这样的发展,根本不是科学发展,而是断子绝孙的发展,是可能造成亡国灭种恶果的发展。当身家逾亿的矿主们在豪宅中弹冠相庆时,那些身患癌症,求治无门的金奴却在死亡线上痛苦地挣扎,度日如年。 事实上,大大小小的金属矿产企业大多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他们不仅绑架了当地经济,而且也绑架了当地官场。在这些矿业公司内部充斥了大量当地的政府官员,有人甚至宁愿放弃县长官位,也要争取一个紫金矿业的监事职位。尤其是一些财雄势大、全国闻名的大型矿业直达北京,对当地官员的乌纱帽有着决定性影响,地方官员怎么敢与这些矿业对抗?由于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地方官员们争相为污染企业保驾护航,遮羞挡丑。福建汀江水域严重污染,其实是中国环境污染的一个缩影。虽然国家环保部门屡屡发出警告,甚至将有关企业列入黑名单,但有钱能使鬼推磨,在神通广大的污染企业运作下,所谓的环保测评,不费吹灰之力就被攻破。 治污先要治官,如果想要彻底根治污染,还老百姓一个青山绿水,先要清算那些给污染企业鸣锣开道、保驾护航的腐败官员,不仅要清理基层庸官,更要清理高层的贪官,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否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污染事故随时在各地爆发。
个人分类: 未分类|1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试论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
热度 1 蒋高明 2010-7-14 21:36
蒋高明 本文发表在《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第2期43-47页。 一、什么是转基因作物 基因是决定物种生命现象的最基本因子,是最基本的遗传物质。转基因,也称生物技术,就是将某生物物种基因分离的基因片段,植入另外一个生物物种的基因组,从而部分改变 入该生物物种的性状,实现人类某种目的的现代高新科学技术。转基因作物,就是将转基因技术用于人类传统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果树等,从而人工加快遗传育种进 度,其突出特点是子一代有优势,子二代以后表现不如常规种子,因此不能留种。转基因技术用于农业,其出发点是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或提高作物水分、养分利用效 率。如将苏云杆菌中的Bt基因植入水稻的遗传物质DNA中,使水稻自己产生Bt抗虫毒素,杀死以水稻为食的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转基因食品是用转基因生物品种制 作的食品。 已经知道的转基因农作物、蔬菜和果实就有:玉米、大豆、小麦、水稻、棉花、烟草、木瓜、土豆、西红柿、油菜、茄子、亚麻、菊苣、甜菜、樱桃番茄、苜蓿、甘蓝、豇豆、胡 萝卜、辣椒、生菜、苹果、猕猴桃、葡萄、柑橘、草莓、海棠、梨,等等。动物品种中,已知的有转基因牛、猪、羊、鲤鱼、鲫鱼、泥鳅(这三种鱼类转的是老鼠重金属结合蛋白基 因、人生长激素基因等)、团头鲂、大马哈鱼、虹鳟等。据了解,中国科学家已经对100多个生物物种进行了转基因手术,涉及基因2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类的食品。 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还存在不成熟和不确定性,国际上对于转基因农作物及其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9年11月,中国有关部门批准水稻、玉米的 商业化种植安全证书,更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二、转基因与杂交有什么区别? 转基因与杂交有本质上的不同。杂交是在多发生同种、同属或同科物种之间,亲缘关系很近,如袁隆平的杂交稻是野生稻与水稻杂交,但都是稻属这个植物。杂交最远发生在属间 ,科间就需要人帮助了。而转基因是不同的类群(生物类群中的界有三大类,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界以下分别是门,纲,目,科,属,种)之间,如将深海里的鱼的基因转 到西红柿,微生物的基因转移到水稻里去。杂交在自然界可自然发生,不同界之间的杂交是零概率事件。当然,按照进化论观点,生命起源于一个细胞,但是,生命进化到今天, 绝对不可能发生今天这样人与水稻的基因交流,但转基因技术可以办到。 杂交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的交配。遗传学中经典的也是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一般情况下, 把通过生殖细胞相互融合而达到这一目的过程称为杂交;而把由体细胞相互融合达到这一结果的过程称为体细胞杂交。杂交产生的后代称为杂种。 转基因作物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作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作物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遗传转化的方法按其是否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 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常用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法;另一类方法不需要通过组织培养,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花粉管通道法。其中基 因枪法的原理,是利用火药爆炸或高压气体加速,将包裹了带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的高速微弹直接送入完整的植物组织和细胞中,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植株,选出 其中转基因阳性植株即为转基因植株。这里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人为操作痕迹,且转基因已经扩大到不同的物种,不同界门纲目科之间的物种。 因此,转基因是武器化的生物杂交,是将自然界发生的零概率事件变成大概率事件;而杂交还是基本尊重了自然界的生物遗传规律,是比较保守的育种手段,不会发生跨界(动物、 植物、微生物、病毒等生物界)之间。 三、转基因作物的工作原理 那么,转基因作物是怎么实现抗虫、抗旱、抗除草剂、抗盐碱、抗寒等生理功能呢?除了转入的基因发挥作用外,一些必要的外界条件也要具备,甚至,为了呵护转基因作物,要 使用专门的除草剂、肥料就是这个道理。 第一,关于抗虫原理。前面已经说过,就是虫子吃了转基因作物的抗虫Bt蛋白会引起消化系统损伤而死亡。但是,转基因作物的抗虫性并不是广谱的,往往对目标害虫有作用,如 转基因抗虫棉中的棉铃虫,抗虫稻稻化冥水稻等等。当主要害虫被控制后,次要害虫也可能成为主要害虫而爆发。2010年5月14日,美国著名刊物《科学》发表文章称,在中国北方 一项长达十年的研究中发现,种植转基因棉花来杀死它的主要害虫棉铃虫,但却导致其它昆虫的大量爆发。盲蝽是盲蝽科一些昆虫的统称,以前在中国北方只是一种数量较少、危 害并不严重的害虫。但是,研究人员发现自从1997年以来它们的数量增加了12倍。它们的数量大量增加与大规模种植Bt转基因棉花有很大的关系。盲蝽对Bt毒素并不敏感,因此农 民还需要借助农药控制害虫,用药量不减反增了。 第二,转基因作物耐旱原理。据介绍,转基因作物能够能节水60%,这个节水抗旱机理是通过生理和生态学途径实现的。从内部机理看,转基因作物抗虫无杂草,营养丰富无干扰, 所以根系发达超长,吸水能力强;从外表环境看,种植转基因作物,还需要专用除草剂,除草剂杀光杂草后,无杂草与转基因作物争水分。如果不喷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就不节水 了,也会不耐旱了。实际上,种植转基因作物消灭杂草后,土壤失去涵水功能,再被转基因作物无限吸水,最后会导致耕地退化。 第三,转基因作物抗除草剂原理。农达(Round-up)是除草剂的英文译名,成分为草甘膦、二恶英,国内别名之一飞达红。农达特征之一,是对动植物生殖系统有立竿见影的破坏效 果,但对无性植物毒害呈慢性反应,表现相对迟钝。作物抗农达基因后,造成转基因作物种子可以发育但无法生育,使转基因作物表现为无性植物特征,从而对于除草剂反应迟钝 。几乎所有的转基因生物都无法繁殖,其原因就是转基因技术离不开辐射手段。因此,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实际上人工绝育手术的结果。 第四,.转基因作物耐寒原理。农作物耐寒的关键,是根系要长,要长到突破冻土层,到非冻土层吸收水分。转基因作物抗虫无杂草,营养丰富无干扰,根系发达超长,突破了冻土 层,可以到非冻土层吸收水分,这样,转基因作物就耐寒了,但耐寒的直接原因,不是转基因而是除草剂。如果不喷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就不耐寒了。这是因为,不喷除草剂,就 有杂草与转基因作物争营养水分,无充足营养水分,转基因作物的根,无法长到突破冻土层,到非冻土层吸收水分,这样,转基因作物就不耐寒了。 从以上的介绍看,转基因技术是将以前农耕的活让作物自己干,既要抗虫(让植物自己制造农药)、又要抗草,还要抗旱,自己找水喝。这些出发点是好的,但长期下去,会使得农 民越来越赖,地力越来越下降的。转基因作物适合人少地广的大面积种植,而对于精耕细作的农业,其破坏力就大于带来的直接好处,尤其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后,中国北方转基 因棉花暴露的问题,美国超级杂草、超级害虫的出现,都证明了转基因作物的严重缺陷。 四、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一,转基因作物将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危及到整个系统。例如,一些盐碱地、沼泽地、热带雨林以及某寄生虫分布的区域,以 前原本不适合农业种植,但由于转基因作物出现,科学家向作物中转入了耐盐碱、耐高温、耐高湿、抗病虫害的基因,在这些地区种植转基因作物,就使原本生活在这里的生物栖 息地丧失,从而造成物种减少、退化乃至灭绝,使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受破坏。 第二,转基因生物对非目标生物尤其有益生物产生危害。释放到环境中的抗虫和抗病类转基因植物,除对害虫和病菌致毒外,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生物也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 影响,甚至会导致一些有益生物死亡。另外,转基因生物将增加目标害虫的的抵抗性,刺激害虫进化,这就加大了害虫控制的难度。转基因抗虫棉在第一、第二代时,对棉铃虫有 很好的抵抗作用,但在第三代、第四代后,棉铃虫就对转基因棉产生了抗性。专家警告说,如果这种具有转基因抗性的害虫变成具有抵抗性的超级害虫,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 药,将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危害。这是因为,在转基因作物推广中,那些有益生物被消灭了。 第三,降低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多样性。保持食物多样性是减少疫病侵袭的重要措施。1864年,爱尔兰土豆枯死病,造成了100多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流离失所,原因就是当地人只种 植两个土豆品种,而这两个品种又特别脆弱,发生意外后无法挽救。与此相反,1970年在斯里兰卡、巴西和中美洲地区,咖啡作物爆发了咖啡锈,而在咖啡故乡埃塞俄比亚却发现 了一种具有抵抗性的品种,从而挽救了全球咖啡农业全军覆没的命运。遗憾的是,由于转基因作物的入侵性和污染性,大面积推广转基因作物将导致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食物多样性 降低,从而加大食物安全隐患。 第四,转基因导致超级杂草。农业是从自然生态系统演变来的,长期以来,作物与杂草就形成了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状态。锄禾日当午就说明,传统农耕控制杂草 是斩草而不除根的,即杂草也发挥了控制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水分的生态作用。但抗除草剂作物出现后,其目的是要消灭杂草,这样杂草就与人类发明的这一技术强烈的 抗争,因为生存是一切物质最基本的本能,消灭一个物种不付出残酷的代价是做不到的。事实上,杂草并不会按照人类的意愿自愿消失,而是采取更强有力的对策产生进化。更有 意思的,杂草会将人类转入作物中的抗草甘膦基因俘获武装自己,成为人类难以去除的超级杂草。 据报道,美国农民过度使用草甘膦除草剂尤其是由孟山都最先制造 的农达除草剂,导致近几年抗除草剂杂草迅速滋生。为对付这些超级杂草,农民被迫喷洒毒性更强的除草剂,或者干脆用手拔除杂草,回到了以前的劳动密集型耕种方式。在 田纳西州西部,超级杂草长芒苋每天可以长七八厘米,能长到两米多甚至更高,把农作物全都盖在底下。它非常结实,收获的时候还会损坏收割工具。为了在长芒苋还没有长 大的时候杀死它们,农民们被迫翻耕土地,往土壤里施加除草剂。 由于转基因作物物种植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耕地土壤涵水性质变了,土壤中没有了杂草植物的根系,涵水功能严重降低;土壤水分早被吸干了,造成耕地质量的严重下降。 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在除草剂、大农药、大化肥基础上,按照人的主管愿望采取的农业偷懒技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对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是雪上加霜。 四、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迄今为止,已有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挪威、奥地利、瑞典、比利时、芬兰、德国等国科学家,证明转基因食品对实验动物、人体和生态环境具有多种潜在不利 影响。转基因作物大面积推广对生态环境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第一,转基因作物作为新物种侵占新环境,表现不折不扣的入侵性。自然界里从来没有过转基因生物,这是按照人的意志合成的怪物。它们因其体内有特殊基因,具更强 的竞争性和入侵性。植入抗虫基因的作物,比一般的作物更能抵抗病虫害袭击。长此下去,转基因作物将取代原来的作物,造成品种(系)丧失。除此之外,转基因公司为了强化转 基因作物的入侵能力,还发明了专用除草剂、化肥,将别的作物视为杂草除之而后快,更加剧了转基因作物入侵危害。这就是为什么阿根廷农业,一旦发现了转基因大豆 的危害后,想恢复原来的传统种植体系已基本不可能的根本原因。 第二,转基因作物产生基因环境污染。转基因植物通过花粉进行基因转移,导致非转基因植物受到污染。东南亚是大米基因多样性的故乡和中心,加利弗尼亚大学专家指出,世界 上最重要的13种粮食作物中有12种与其野生的近缘物种进行了杂交。在加拿大,被用作实验的油菜,开始只具抗草甘磷、谷氨酸磷或咪唑啉酮其中一种功能,后来发现了同时具备 这三种功能的油菜,这说明这三种油菜之间产生了基因交流。既然人类轻而易举地将基因转入了目标作物,那么,这些基因会不会轻而易举地逃逸出来吗?答案是肯定的。 第三,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这是普通消费者最担心的,也是最为敏感的话题。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作为食品进入市场,对人体将会产生某些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 。2002年,英国科学家进行了转基因食品DNA的人体残留试验,有7名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吃了用转基因大豆做的汉堡包之后,在他们小肠肠道的细菌里面检测到了转 基因DNA的残留物。然而,尽管如此,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逐渐表现和检测出来。  五、转基因作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量 转基因作物能够提高产量是支持转基因技术人士手中的一张王牌。据华中农业大学介绍,他们研发的华恢1号和Bt汕优63品系主要优点是控制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实 验证明可减少80%化学农药用量,提高约8%的产量。这是他们与全国水稻专家共同实现绿色超级稻构想的第一步。绿色超级稻构想的基本目标是:不打农药、少施化肥、节 水抗旱、优质高产,使水稻生产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然而,事情并不会朝着科学家预料的那样发展。2008年,国际农业知识与科技促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业界观点一致认为转基因(GM)作物的主要目的就是摆脱贫困和饥饿,但遗憾 的是,这一点在评估报告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相反,根据同行审查中对经验论据进行严格的分析之后,国际评估报告并没有特别对转基因作物进行支持。取而代之的是,转基因 作物所带来的疑虑和不确定因素越来越显示出来。对于贫穷的农民,该报告的结论是,转基因作物无法真正地解决他们的需要。转基因作物的另一个关键性问题是,生物技术产业 在当前的农业研发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而牺牲了其它农业科学。此外,农民还面临着由转基因作物带来的新债务,尤其是对传统农作物和有机作物进行转基因作物筛查时 引发的专利侵权诉讼,还会被取消认证。目前的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缺欠和不平等现象,比如在遗传资源领域,对遗传资源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严重地影响了公共研究,并剥夺了农 民获得种子的权利。 也就是说,国际权威的评估报告并不支持转基因作物能够提高产量,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相反,会增加影响粮食产量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上述评估由政府间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发起,赞助方包括FAO(粮农组织)、GEF(全球环境基金)、UNDP(开发计划署)、UNEP(环境规划署)、UNESCO(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WBG)和世界 卫生组织(WHO)。400多名作者参与了报告的起草工作,世界各地的数以千计的专家以最全面和严格的程序进行采证评估。评估草案经过了两个相互独立的同行评审,参与评审的专 家分别来自研究机构、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和行业。因此,他们的意见还是很权威的。 转基因技术能否提高产量,看美国的例子就能知道。美国是掌握转基因技术最早、最多的国家,其技术远比中国先进,但该国粮食总产量仅3.63亿吨,远低于中国5.01亿吨;而美 国的耕地还比中国多11亿亩;中国粮食单产为278公斤/亩,美国只有125公斤/亩。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其核心秘密就在于中国打赢粮食战争是靠9亿勤劳的农民。赖其力者 生,不赖其力者死、治田勤谨(墨翟)。美国就不具备这个优势,才发明了化肥农业、除草剂农业、无机能农业、转基因农业等,来解决吃饭问题。中国耕地能够连续应用 5000年还不退化,所仰仗的就是人勤地产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这样的技术在全球都是最先进的。    到目前为止,几乎还没有转基因作物能够直接提高产量,一般只是通过抗虫抗病而间接增产。转基因技术应该有直接增产的潜力,将来直接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的转基因作物品种 ,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可能会出现,但是现在还不具备条件,还离不开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的呵护。因此,抛开转基因增产的客观条件,单强调转基因能够增产是不科学的。    目前大部分转基因作物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虫害或者草害,而转入提高产量的基因是比较困难的。决定粮食产量的是农业八字宪法的8个方面,种子是其中一个方面。即使在种子 方面,控制产量的基因并不是单基因决定的,而是由非常复杂的基因组或者基因群决定的。转入某种控制虫害或者除草剂的基因可以,但转入提高产量的基因很难。目前制约中国 粮食的是生态和人的因素。中国农业的基础正在受到破坏,这是很令人揪心的。  其实,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并非治本的措施。除了人的因素外,耕地质量才是关键的。据国土资源部不久前完成的《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我国耕地优等 地和高等地仅占32.6%、中等地占50.6%、低产地占16.7%,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耕地平均质量较低。上述结果是综合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 素得出来的,是比较科学的。这就是说,我国18亿亩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三分之一,中低产田占近三分之二。如果中产田改造为高产田,将低产田提高到中产田,我国粮食提 升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现在的粮食产量是以大化肥、大农药、大量消耗地下水为代价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恢复并提高地力、减少环境污染需要生态学的解决之道,而不是生 物技术所能够解决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关于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是个长期话题,如果贸然将转基因作物大面积投放到环境,尤其是一个国家的主粮生产环境中去,将会损害自然生态系统,长期 下去将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粮食安全。我们建议,能够用生态学办法解决的粮食增产问题,尽量不要转基因,毕竟转基因是破坏生态平衡的,是有潜在风险的,无论是对食物本身 ,还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348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禹治水与墨西哥湾海底油井堵漏
readnet 2010-6-6 11:57
尧舜时以 堵 的方式治水,水患连绵不断;禹改 堵 为 导 治水终获成功。 已持续一个多月的墨西哥湾石油钻井泄漏,在使用多种堵的方式无效后,现已通过改用漏斗状封堵装置得到有效的控制,泄漏的原油通过与漏斗状封堵器连接的管道输送到海面。我们期待着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早日解决,避免海洋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墨西哥湾海底石油堵漏与大禹治水,虽然时间跨度久远,但无疑二者之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个人分类: 地学探索|6010 次阅读|3 个评论
美女街头穿比基尼扫地
tianfei906 2010-5-20 13:55
据凤凰网报道:成都某几所高校美女街头穿比基尼扫地,特别是由成都东郊某高校女大学发起此次活动,引来了网络的热议。女孩儿,为什么要穿得这么性感去大街扫地呢?美女们说:ldquo; 我们希望身体可以在洁净的空气中自由呼吸 。rdquo; 在此,对事件各方评论各异。美女们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方式是否妥当有待商榷。可能这个事件之前,各方并没有特别关注事件的真正原因,只是热炒lsquo;大学生rsquo;、lsquo;美女rsquo;、lsquo;穿比基尼扫地rsquo;等这几个敏感词。但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很少有人去关注。事件的谋划,实施等我不知情,但是从他们表达的初衷来说,我还是知道很多。在此,对我所了解真正原因介绍一下,希望人们不要去热炒该事件的现象,而应关注环境、爱护我的环境,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成都东郊某高校有几万师生在此生活和学习。可学校旁边就有一个污染非常严重的热电厂,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拆迁通知都没有使该热电厂从高校旁边消失,严重影响了该校师生及周围民众的身体健康。几年前,就见到报纸上报到这几个热电厂要彻底搬迁,还给了最后期限,可是好几年过去了,热电厂屹然不倒,上一年底有两家热电厂相继搬迁,每天冒黑烟的大烟囱倒了,周围的民众多么的高校呀,记得推倒烟囱那天,大街上站满民众,当大烟囱倒下时,很多老百姓,特别是年老的人拍手叫好,影响他们身体健康的烟囱终于倒下了。可是,还有一个热电厂至今未搬迁,前段时间有研究报告说:成都酸雨污染加重,去年多数下在城东,特别是在城东该高校测点的酸雨是最严重的。环保局随继对该热电厂再次下令整改、停止发电,可是最近,该厂又申请即将发电,可能是大学生们闻之这一消息后才做出如此举措。 该热电厂对人们生活影响,不亲自经历,很难体会到。窗户要是不关,打扫干干净净的屋里,可能很快就变得满地灰尘,更恐怕的是,要是不关窗户睡觉,早晨起来,满鼻子孔里都是黑秋秋。 美女们身后,就是那个冒黑烟的烟囱、冷却水塔 爱护环境,你我有责!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8814 次阅读|2 个评论
环境保护不能总是“软道理”
蒋高明 2010-4-24 23:23
蒋高明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环境问题异常突出。几年来,一些恶性环境事件进入到集中爆发期,制药、化工、造纸、采矿、冶炼等行业超标排污,造成的污染危害相当大。2009年,全国共发生环境污染事件170起,由企业违法排污引发22起,由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引发115起。比直接环境污染更为严重的是,次生环境事件比原发事故更难处置,危害更大。生态破坏还可能加重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如最近西南五省的特大持续大旱,就预示着由砍伐本地森林种植桉树、橡胶,建造大坝等导致的生态危机提前到来了。   环境保护已从各个层面上升为社会热点问题。如在政治层面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已被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各级政府都积极行动起来,推行节能减排、治污防污、植树造林、发展生态农业、搞循环经济等。即使如此,在在现实社会中,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现象仍没得到根本治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试分析如下:      第一,各地领导GDP至上,环境保护无形之中成了软道理。在发展是硬道理号召下,各级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一些项目明明存在着高环境污染风险,但政府为了经济发展,为了完成GDP指标,还是在利益与污染权衡之中,选择了前者。宁愿被毒死,也不愿意被饿死,成了发展污染企业的最强有力借口。在发展经济方面,谁污染我支持谁,一些地方一把手赤裸裸的表白,分明就是纵容企业排放污染。再加上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企业排污就前赴后继。地方政府一边高呼节能减排、治污防污,一边又对污染企业睁一眼闭一眼,甚至纵容包庇。在经济发展压力之下,连环保部门也加入了支持污染的队伍。在某地,笔者见到这样一个怪现象:某非法小淀粉厂,被环保部门没收设备后,连封条还没有拆呢,就卖给了下一家非法小淀粉厂继续生产。环保局没收的设备怎么会进入了市场流通呢?显然是有内鬼的。      那么,是谁发财心切呢?是为了教师发工资,为了农民增收吗?显然都不是,是地方一把手想要政绩,要发财致富。在政府官员包庇下,环境污染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显然是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放在脑后的,出了事有政府兜着,这样他们的胆子就越来越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边强调环境保护,一边又看到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二,由于严重违背自然规律,一些生态建设项目其实是生态破坏。我国三北地区,除了东北之外,大部分区域的生态背景是草原或荒漠,然而,我们却在这样生态严酷的地方植树造林。其出发点虽然是为了阻挡沙尘暴,控制水土流失,但几十年来,由于树木成活率低,不能形成有效覆盖,造林效果是不明显的。有专家利用遥感监测的数据显示,三北防护林实施32年来,植被覆盖度没有实质的变化,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降低。沙尘暴频繁入侵北京,就说明我们采取的草原或荒漠造林工程是有问题的。其实,根据我们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进行的实验研究,在风沙源区,如果尊重大自然的演替规律,减少牲畜破坏,草原尤其沙地草地,不用造林也能够恢复很好的植被,草本植物和本地灌木可有效控制沙尘暴。   我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仅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在热带亚热带的湿润地区,也在进行着同样的破坏,制造出了许多人造绿色荒漠。如为推动林-浆-纸 产业一体化发展,在云南等地大量种植桉树,都对本地生态造成影响。桉树作为外来树种,在中国西南地区大面积种植,显然是不妥当的。大多数桉树所所种植的区域并非荒山,甚至是砍伐了本地森林种植了桉树。福建、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亚热带或热带山地,人为干扰后生有大量草本植物和灌丛,荒山实际上就是森林的雏形。如果人不去干扰,严格封山,时间一长,就会育出良好的常绿阔叶林或热带森林。而在荒山上种植的桉树林,蓄水性很差,满足其生长要消耗大量的水分,造成林地和周边土地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同时,桉树人工林对林地养分消耗严重,破坏了养分平衡,造成地力衰退,桉树抽水机和抽肥机的恶名并非空穴来风。签于此,中国林业科学院的专家认为,桉树种植一定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适当的生态经营管理;水土涵养区坚决不能种植桉树;在缺水、少水的地区也要避免大面积种植。   同样的原因,为了发展经济,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树也会带来生态破坏。据专家介绍:从持水作用看,热带雨林树木长得很高,有不同群落、不同层次,在很小范围内,就有很多物种,而橡胶林只有一个物种胶林中的空间使林中水分极易挥发。由于树冠结构的差异,橡胶林的穿透雨量要远远大于热带雨林多层雨林的穿透雨量。再加上橡胶林的地表植被覆盖较差,林冠的持水能力也不如热带雨林,因而橡胶林容易形成较大的地面径流,对地面形成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第三,尽管政府对生态农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重视,但是生态农业推广并不尽人意。相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农村环保更加薄弱。我们抛弃了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短短三十多年来,农田生态系统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突出表现在耕地有机质下降,土壤生物多样性降低,地力下降,农膜污染严重,最终影响到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滥用大农药、大化肥、农膜、添加剂、除草剂,已对国家粮食安全形成威胁。在农田基本建设出现萎缩,一些生物技术专家不顾构成产量的要素由肥、水、土、种、密、保、管、工八个方面决定的事实,一味引导国家发展转基因农业,而在这方面,中国并不掌握核心技术和核心基因。      生态循环农业可从根本上解决粮食质量和产量,且其技术在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有远高于美国、欧洲的农业从业人口,发展生态农业或有机农业,进而占领国际市场,是我们的优势。然而,这个技术并不被看好。因为牺牲环境的产业总是赚钱的产业,农业也一样。化肥农业或无机农业,是以国家的生态环境和城市人的健康质量为代价的,但是很少有人来算总账。即使城市超市也出售有机食品,但因为造假的成本远低于造真的成本,许多产品以假乱真。有机农业在中国还仅仅出于起步阶段。      第四,商家纷纷打着生态的旗号赚钱,而真正的生态保护却无人问津。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老百姓对自然生态的渴望就越来越强烈。商家摸清了消费者这样的心态,就动足了脑子打造生态名片赚钱。然而,这样的打造仅仅是名义的。有些省号称生态省,其实连一个村庄都没有实现生态化;一些房地产商声称建造生态房地产,其实所种植的植物与本地生态并无关系,甚至引来了外来入侵物种;就连一些化妆品也用生态的牌子,但其内涵却是含有有害成分化工产品;在食品方面,一些产品标榜为绿色食品或者无公害食品,其实依然使用大量农药化肥、甚至是转基因的;就连那些打着有机食品旗号的产品,却在产地因无有机肥来源,其实就是普通食品。由于商家没有从骨子里改变发展理念,尽管生态的呼声很高,但民众对于那些打着生态噱头的产品的诟病也在不断增加。      第五,科学家在生态治理方面的做法并不科学,许多示范工程花钱多,见效少。一些科学家都明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才能够立项去搞项目。一些重大的科研计划,如生态环境领域的水专项、垃圾专项、农田生态专项、生态退化治理专项等,所投入的科研经费动辄过亿,然而科学家为了推广自己的思路,争取项目,也是打着生态治理的旗号进行所谓的科学研究的,具体做法背离了生态主线。一些研究与要达到的目标严重偏离,所提交的成果多是中看不中用的学术论文,尤其是在国外发表的所谓SCI论文。一些针对环境问题的重大课题研究,领军人物多为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的院士,但那些院士的核心工作是游说决策者,其任务是做几次报告。项目争取后,具体研究工作是他们的研究生或博士后来做的,报告是手下人准备的。有时项目结束了,院士们还不知道他们到底要研究什么问题。在科学家也认钱的大背景下,生态保护搞了多年,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污染事件依然频发、自然灾害也接踵而至;一些关键的环境问题机理仍不清楚;一些具体治理措施缺乏实战检验。这样,环境日益恶化就不足为怪了。      针对上述种种怪象,我们需要深入反思。发展生态经济不等于简单的节能减排,植树造林,垃圾焚烧,更不等于喊口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政府应该采取正确的生态观,科学家要讲真话,企业家要在循环经济法和环境保护法的监督下,从事生产活动,要担负社会责任。环境保护不能总是软道理,考核官员要采取环境保护一票制,对违规企业要重拳出击,从源头遏制环境恶化趋势。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23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郑风田:转基因主粮神话
蒋高明 2010-3-27 21:52
转基因大米赞成者给我们虚构了不少神话,包括解决饥荒问题、降低农药施用量、无毒无害、美国人天天吃等,其实这些都是神话,具体如下: 10亿人的饥荒靠种植转基因作物解决不了问题,转基因作物增产潜力极有限。 不少转基因研究者神化转基因技术,认为目前全球有10亿饥民,通过发展转基因作物就可以解决全球10亿人的饥饿问题。其实这完全是误导。目前全球10亿人饥荒主要在非洲,那里一直在发生部落冲突与战争,根本没有心思种地,大量的土地在闲置着。河北的农民跑到非洲种菜就可以发大财,如果没有战争,仅靠常规技术就完全可以解决非洲的饥荒问题。战略是什么技术都解决不了,更不要提转基因了,只有结束战争才能解决饥荒问题。 目前转基因作物的增产潜力远没有宣传的大。以这次批准的Bt水稻为例,据说产量可比普通水稻提高大约8%,这个增产效果也太有限。目前影响我国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太高而收购价格太低。稻农们一年忙乎下来,除去成本一亩地能够有一百多元的收入就不错了,劳作一年的收入还不比出去打工一个月的收入。所以原来可以种三季的,就选择种植一到两季。目前我国水稻不是产量不够,而是供需基本平衡。如果国家真的缺少大米了,农民们如果能够真正地可以从种植水稻中获得好的收益,南方的一季改为两季三季所带来的生产潜力还远未挖掘出来。与这些价格收益带来的潜力相比,目前转基因水稻所带来的10%以下的增产潜力可以忽略不计。 转基因大米安全是神话:驳Bt无毒无害 不少研究人认为BT蛋白已使用了棉花、大豆上没有问题,所以放在大米里也应该没有问题。而且声称已做了试验,专门验证了BT蛋白对人没有毒性。其实这些研究者有几个误导成份: 其一假定BT与大米基因结合没有产生其他成份。目前他们一直在声称BT蛋白无毒,一直没有提供BT蛋白与大米基因结合后会不会产生其他的新的物质,包括大食用了这些转基因蛋白有没有产生其他的反应都没有。 其二是小白鼠实验安全不等于用在人身上安全。目前短短的几年观察还都是在小白鼠身上做试验,这些研究者假定只要小白鼠没问题了,人吃就应该没问题。其实人类远比小白鼠复杂,小白鼠没问题,远不能得出结论说人吃了也没问题。 其三是安全试验观察时间几年太短。 转基因大米究竟安全与否,几年或者十几年的实验是远不够的,因为过去的食品安全出问题都有一个慢长过程,某项技术的副作用一般都是在使用二三十年之后才显现的,比如那个瘦肉精,刚开始出现时一直作为一个新技术被大力推广,当年中国出口的猪肉如果不加瘦肉精就出不去,使用二十年之后才发现其毒性太大而被禁止;DDT也是在刚出现时效果神奇被大力推广,三十年之发现副作用危害大而被禁止。转基因大米由于人为地在大米基因中置入BT基因,这个新的基因组合会不会产生对人类身体有害的东西,目前根本没有去测量,所以其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高化肥农药靠转基因也解决不了问题 转基因赞成者还给大家描绘了另外一个神话就是可以大幅度降低农药的施用量。其实转基因作物可以减少农药施用量也是个神话,因为农药是工业化农业的后遗症,工业化农民不注重传统的技术防治原理,片面依靠化学,才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转基因技术本身就是化学农业的一种,长期使用只会加大农药的依赖。比如转基因棉花在种过几年之后发现还需要更多的农药才能防治。 美国人天天吃转基因食品? 至于某些人讲美国人天天都在吃转基因更是忽攸。美国的转基因大豆油中并不含转基因成份,转基因玉米主要供燃料乙醇与饲料使用,美国的大米、小麦根本没有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更不要提美国人天天吃转基因了 靠转基因标签管理不可行 也有些人可以种转基因,但要用标签。我认为也不可能。有标签的产品价格一定会低于没标签的,所以为了多赚钱,那些作假者一定会把这个来自欧美的管理制度给迅速消化掉,让标签成为一个没什么作用的东西。中国的作假者成本太低,目前执法打击根本无能为力。所以想用标签来解决转基因问题也是不可能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b597f0100hq7n.html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51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两种农作物种植方式,两类消费群体,谁之过?
唐世荣 2010-3-12 09:14
两种农作物种植方法,两类消费群体,谁之过 ? 到外地考察,有时看到一些连自己都感到麻木的东西。所谓麻木,是司空见惯也。夜深人静时,这些让我麻木的景象总是时不时地浮现在眼前,让人感觉到,不吐不快。 经常听人说,环境污染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在中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到农村去转转后才发现,在各种低效的政策管制之下,这种污染转移趋势日益严峻。它不仅给农民带去灾难,也正在给城里人自己带来极大的健康风险。 农民伯伯们傻吗?他们好愚弄吗?他们好欺负吗?依个人愚见,并非象城里人想象的那样。以下事实佐证了农民伯伯们的智慧: 笔者在一些考察地,观察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种植方法。 一种是种在大棚里的蔬菜,大量使用化肥。使用多少呢?多到让人能在大棚地上处处看到白色斑块。这些斑块一遇到有灌溉水的地方,则变成青苔一片。这种方式下种植出来的蔬菜产量高,而且长得翠绿翠绿的,看起来非常诱人,但货架期短,放不了两天就会出现斑块状的腐烂。而种在城郊区大田里的蔬菜,往往用污水灌溉。污水污到何种程度?流动起来都非常缓慢!土壤呈现黑色,土里很少闻到农家肥的臭味。农民伯伯们将这种模式下生产的蔬菜等,放到清水中洗净,然后就卖给城里人了。种在大田里的粮食则是用有毒的矿山污水进行灌溉。污水污到何种程度?棕黑色、极酸性,很少嗅到农家肥的臭味。没办法,谁让他们缺水呢?这样的粮食如水稻大多种在靠灌溉沟渠不远的两侧,长势差,产量不高(水稻大约是 200-300 斤 / 亩),但据说口感较好。有人做过分析后发现,这些靠近污灌渠两侧的农作物如水稻,重金属含量往往超标。超出多少?上帝和农民伯伯们最清楚!反正, 口感好 的这些毒大米和超级养眼的蔬菜都卖给城里人啦,农民伯伯们自己是绝对不会吃的。 另一种是种在大棚内四周的田埂或远离污染沟渠的田块里,面积不大,主要依赖农家肥,使用地下井水灌溉。这里的土壤多呈现棕色或浅棕色,似乎有机质含量较高。地里的蔬菜长势一般,看起来并不特别诱人可口,可吃起来,却是口感不一般。以黄瓜为例,产量虽低,颜色不太翠绿,但货架期长,放几天才会出现自然脱水的情况,很少出现斑块状的腐烂。地里的粮食如水稻长势稍好,色感和口感一般,但产量相对不远处的污灌区水稻高(水稻大约是 500-800 斤 / 亩)。这些小块面积上的蔬菜和粮食,是在以户为本的理念下生产的,也是农民伯伯们留给自家成员享用的。 农民伯伯傻吗?好愚弄吗?好欺负吗?我看,他们一点也不傻,一点也不好愚弄,一点也不好欺负!你们污染我的种植环境,我让你们吃有毒的蔬菜和粮食!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感慨:要是我们的农民兄弟父老每天不再花心思琢磨以上两种种植方式,我们的社会不就和谐了吗?那该是多好的社会啊!环境保护是全民的事,不要总认为城里人比农民聪明,总以为可以任意污染这方食以土为本的净土,而不承担任何后果!可能吗?
个人分类: 未分类|505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老农春节话“三农”
蒋高明 2010-2-21 10:09
作者:子虚先生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357 更新时间:2010-2-21 顶 荐 【字体:小 大】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002/132507.html 平时很少下乡,对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都是通过文件、报刊、电视了解的。只知道多年前就取消了农业税,近些年国家又反哺农业,对种植水稻等作物给予补贴,因此一直以为农民多少得了一些实惠。   春节期间回老家,一些儿时的朋友,亦即今天的老农,不免聚一聚。三句不离本行,他们一聊起来,总离不开一个农字,话间不时还来一点唉声叹气,抑或愤愤不平。我不免奇怪,问道:现在种田不上交,还给补贴,政策不是很好吗?   他们说:你住在城里,哪里晓得现在种田连个工钱都捞不回来,补贴同支出比起来,连根毛都算不上。于是你一言我一语,以种植一亩水稻的平均收入和支出为例,给我算了一本收支账,不妨原原本本记录于后:   一、物化支出:计666元。   1、种子:1.5斤,30元/斤,计45元。   2、化肥:计222元。   ①尿素:20斤,1.5元/斤,计30元;   ②碳酸氢铵:100斤,0.3元/斤,计30元;   ③磷肥:100斤,0.28元/斤,计28元;   ④复合肥:50斤,1.6元/斤,计80元;   ⑤钾肥:20斤,2.7元/斤,计54元。   3、农药:100元。   4、农膜:10元。   5、上交水费:29元。   6、柴油:抽水20元,机耕30元,计50元。   7、机耕工价:80元。   8、收割(含工、油价):100元。   9、机耕和收割招待费:30元。   二、收入:亩产稻谷1000斤,每百斤售价90元,合计毛收入900元。   三、毛利:900-666=234元。   算过收支账,他们又补充算道:200多元毛利,不含投工和自备固定资产(如小型抽水机)折旧。在当前生产水平下,包括浸种催芽、耕整秧田、播种育秧、耕整大田、插秧、施肥、治虫、管水、中耕除草、搞灾、收运晒储等,每亩约需投工20个,就是说,不计自备固定资产折旧,每个工日不到12元。以每个劳动力年投工300个计(相当于种10亩田,复种指数为1.5),一个农村劳动力的年收入不到3600元,同一个科级干部稍微可以拿上桌面的月收入差不多。当前实际落实到农民的粮食直补每亩约为80元,10亩田全部种水稻也只有800元,加上此项,每个工日也不足15元。这都是按正常年景和正常市场算的,如果年景和市场稍有不顺,就成了负数。 账算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啊,三十年过去了,相对于今天农民沉重的生产生活负担,劳动一天的收入很难说是比评工记分时10个工分值高了还是低了!同时对如此高额的生产成本目瞪口呆。 他们又说:这下你该明白了吧?现在打一天小工收入70元,免税又补贴,种田一天只有15元,谁还愿意种田?都说现在种田优惠多,但怎么也比不上生产成本增加多。如果真有优惠,种田的人应该越来越多,田应该越种越好。可是现在恰恰相反,青壮年宁肯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种田,种田的都是993861部队(老人、妇女、儿童),等我们这批人过了,怕是没得人种田了;过去田多一年种三季,现在耕地减少了,反而不到一季半,还到处抛荒。   听了这番话,我又同他们比较了一下主要生产资料与粮食的价格涨幅,发现除钾肥、燃油等外,大多并不比粮食的涨幅更大,看来产生高额成本的主要原因是两条,一是过度且掠夺性生产的农业化学化,二是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也就是说,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如同资本主义早期使用机器不仅没有给工人造福,反而使工人更加困苦一样,农业现代化带给农民的是生产成本的大提高和劳动报酬的大降低。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问道:过去施用农家肥,又能节约成本,又能改善土壤,又能降低病虫害,又能增强水利排灌调蓄能力,又能减轻环境污染,既然成本那么高,为什么不用农家肥?   这一问让老农们竟来了气:谁不知道用农家肥好处多?谁不想多用农家肥?但是有条件吗?过去是家家户户养猪积肥,正如毛主席说的,一头猪就是一座小化肥厂,猪粪交集体,报酬比劳动工分还高。现在都是大户养猪,吃的都是加了激素的精饲料,猪粪都下堰塘养鱼了去了。小家小户缺本钱,根本养不起,养了也只能亏本。过去一到冬季就搞积肥运动,堰塘一年清一次淤,淤泥肥田长的谷子特别沉。现在田土堰塘都分到了户,一家一户哪有能力干堰清塘?分田单干以来,除了少数作鱼塘外,堰塘从来就没有清过淤,全都快淤平了,基本上不能蓄水,落上几点雨,到处一片白,旱得三五天,到处没水抽。这还不打紧,满堰满塘都是革命草、农药瓶,还有血吸虫,连牛也不敢喝堰塘水了。现在的人都只知道挣现钱,而且都会打小算盘,积一天肥远不如打一天工挣钱多,因此宁可打工挣钱买化肥,也不愿积肥施用农家肥。   关于机械成本问题,我又问道:不是说购买农机国家是给了补贴的吗?一耕一收用去了全部收入的20%,怎么收费那么高?既然收费高,怎么不自己动手耕田割谷呢?   老农们说:现在的政策真正是穷不管,富要帮。农村能买大一点机械的,都是个别先富的,国家的补贴补给了他们,并没叫他们少收咱们的钱。青壮年都打工去了,留守的老的老,小的小,哪有能力自己动手?农业生产季节性强,说种就要种,说收就要收,农时不能误,你要耕时我也要耕,你要收时我也要收,就那么几台机器,搞市场经济,按价值规律办事,他不涨价不是违反规律了吗?前面算账割一亩谷收费100元,还是整整齐齐不倒禾的,倒禾的加倍,一亩200元呢!   听到此处,啧啧咂舌之余,我完全明白了,农业现代化并非农民收入过低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是农业的私有化和小农化,私有化和小农化使现代化只能造福少数人而剥夺多少人。   2010-2-21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163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耕地缺氮还是缺碳?
蒋高明 2010-1-28 23:00
蒋高明 本文2010年1月29日发表于《科学时报》 最近,一项由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主持的研究表明:中国过量使用化学合成氮肥,不仅造成肥效急剧下降,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还影响食品质量(南方周末,1月20日)。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也指出:我国化肥用量是40年前的55倍!在这个问题上,笔者的估计数据是,我们每生产9斤粮食就需要消耗1斤化肥。如果每个人粮食定量按照30斤/月计算的话,那么每人每年因生产粮食消耗化肥就达40斤。因此,我们的后代几乎都是吃化肥长大的。然而,这些化肥实际上被人吃得少,甚至被庄稼吃得也少。那么农民施加的化肥哪里去了呢?它们进入了环境,最终进入水体(湖泊、河流、地下水、海洋)。这样看来,我们不但要吃化肥,还要喝化肥。这是第一次绿色革命带来的后果,更是我们抛弃了传统农耕文明,追逐所谓美国现代农业造成的必然苦果。 过量使用氮肥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这是笔者早就预料之中的。目前笔者带领研究团队在山东沂蒙山区正在研究寻找治本的措施,前期实验令人振奋。2009年,在10亩试验田里,增施有机肥、减半化肥后,小麦亩产量达到900多斤/亩。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生态学的办法,就是充分尊重生态学的规律,让元素循环起来。如果恢复了传统的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式的有机循环农业,则我国仅利用一半的化肥也能满足国家粮食安全需求。 我们的实验得到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专家的理论数据支持。上周一,笔者参加某国家重点试验室的学术研讨会,应用生态所的专家研究表明,由于土壤碳氮比下降,致使土壤氮肥效降低,氮素损失严重;而增加土壤碳含量后,耕地土壤对氮的固持能力明显提高。他们的试验有力地说明,中国耕地目前缺少的是碳肥,而不是氮肥;或至少要增加氮肥的有效性,必须保持耕地一定的土壤碳氮比例。最近30多年来,政府加大对化肥行业补贴,农民不积有机肥,每年补充以氮肥为主的化肥,秸秆固定的碳被就地焚烧还回了大气,这样耕地因缺少有效的碳源而丧失固持氮的能力。 另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云南省农科院进行了一项新肥料试验取得了非常明显甚至惊人的增产效果:9亩水稻增产幅度达21.55%。所使用肥料的成分构成中,氮磷钾含量不足10%,但有机质含量丰富,能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效果。这项实验说明,肥料的改进、土壤的改良在提升粮食产量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上面提到的三个实验,即笔者所在团队、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实验都说明,增加耕地碳素,均能进一步发挥地力,固持氮素,减少环境污染,最终将温室气体埋葬在耕地中。那么,为什么增加耕地碳含量尤其是有机碳,地力就能得到维持,甚至高产呢?原因就在于,农民添加的化肥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得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而碳是构成微生物的基本骨架;另外,生物代谢所需的能量也是储藏在含碳有机化合物中被微生物所利用的。如尿素属酰铵态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除了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也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只考虑了给植物增加氮、磷、钾等化肥,过量化肥、农药、除草剂降低了土壤生物多样性,化肥利用率不增反降,徒增加的环境污染而已。 碳氮比例严重失调,尤其土壤有机质下降,是限制我国粮食产量的客观因素;农民不愿意种地,用地不养地是其主观因素。目前,有关部门置这两个主要因素而不顾,盲目补贴暴利的化肥行业,乃至试图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品种而实现增产,这都是治表不治本的做法。那些打着增加粮食产量而套取国家经费的做法不能再继续发展下去了。 由此看来,目前我国耕地严重缺碳而不缺氮。耕地有机质平均小于1%,氮肥利用率仅为30%,这些都是碳氮比例严重失调的重要信号。中国传统的农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我们的耕地持续利用了5000多年没有退化,而今实行现代化肥农业,短短三四十年就出现了耕地明显退化。我们必须重视这个严酷现实,否则,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将受到因耕地质量下降带来新的挑战。 怎样增加耕地碳呢?其实自然界早就有了答案,这就是让植物固定的光合产物有效循环起来。秸秆中的碳来自大气,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就是天然的化肥合成过程;秸秆过腹还田,既保持充足的土壤碳源,又充分利用其中的氮、磷、钾以及各种矿质元素,减少化肥投入,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今后,国家应当停止对化肥行业的补贴,关闭一部分高污染、高排放的化肥工厂,补助农民利用有机肥养地,逐步减少化肥使用,实现生态循环型固碳农业。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511 次阅读|2 个评论
环境污染导致北极熊雌雄同体
xupeiyang 2010-1-17 19:17
野生动植物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新的证据,因全球变暖栖息地受到严重威胁的北极熊,现在又受到化学化合物的危害。这些化合物主要是欧洲用来降低沙发、衣服和地毯等家庭用品可燃性的有毒化学物质。来自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丹麦和挪威的一组科学家发出警告称,他们最近发现一种叫做多溴联苯(PBDEs)的阻燃剂开始出现在北极熊的脂肪组织中,尤其是生活在东 格陵兰岛 和挪威萨瓦尔伯特群岛的北极熊。 关于这些化学物质会对北极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研究仍在进行中。但是在小白鼠身上进行的试验显示,这些有毒化学物质对动物的影响是巨大的,包括它们的性别、甲状腺、运动技能和脑功能。   有证据显示,那些和多溴联苯相似的化合物导致出现了惊人比例的 雌雄同体 北极熊。在萨瓦尔伯特群岛,大约每50只母熊中就有1只长着两种性器官,科学家们将此直接与污染联系到了一起。   全球自然基金会的领导人柯林-巴特菲尔德称:北极现在成了一个化学制品接收器。我们日常使用的居家产品中的化学物质正在污染北极的野生动植物。这些污染物质主要来自美国和西欧等工业发达地区,水流和北行风将它们带到北极后,在北极寒冷的气候下浓缩、沉淀下来并进入食物链。 http://baike.baidu.com/view/5092.htm?pf=1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19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官场腐败、环境污染与学术造假
蒋高明 2010-1-2 01:35
蒋高明 最近,井冈山大学两位讲师因发表70篇SCI论文造假,被撤销论文,同时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可谓惩罚之雷厉风行。然而,这样的匆忙决定也是不公平的,井冈山大学的两位老师其实是当前科技制度的牺牲品。 当前,学术造假与学术腐败已经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了。这正像官场上的腐败和工矿企业的环境污染一样,得到治理的毕竟是少数,继续顶风作案的大有人在。 官场腐败、环境污染与学术腐败,看似三者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它们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这个共同之处就是,当事人认的是钱,是利益,是地位或名誉。 纵观中国历史,官场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汉朝举孝廉,看官员的标准只有两个,一是清廉,二是对自己的父母好。对自己父母都不好的人,不可能指望他对其管理的老百姓好;清廉说明了办事公正,无欲则刚。后来选官的标准用科举,士子们背诵的是孔孟的书,理论上是过硬的,但一旦走向社会,就经不住各种诱惑了,很快就坚持不了原则,官场腐败就开始滋生。当前,官场腐败被列为公众最痛恨的现象之首,可见问题已经是很严重了。30年前,号召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此官场流行的标准由清廉好名声变为了钞票。发展是硬道理,于是GDP就成了硬指标,环境保护就成了软道理。全社会都认钱,环境污染和社会公德下降便不可避免。 环境污染是个舶来品。当年政治挂帅的时候,污染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用童工是万恶的资本家所为。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牛奶倒进大海,粮食当柴禾烧,那是资本家惟利是图才会干的,只有资本家才不会顾及环境质量和他人生命健康。因此,几十年前的中国大学环境科学教科书上揭露的世界环境污染重大事件,除了俄罗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外,外其余九个都在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美国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痛痛病事件、比利时的列日市光化学烟雾事件等。但一旦中国也成了世界加工厂,环境污染也就由境外转移到境内。当前,超过全球传统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的例子在中国恐怕有很多,但没有一个中国学者有勇气将其写进教科书里。于是,我们一边批评用资本主义环境污染,批评他们造成了温室效应,一边自己在制造污染。尽管环境保护部成立了,但其面临的环境保护任务是异常艰巨的,因为他们的对手是成百上千的强大利益大集团,千千万万的利益小集团以及亿万个利益个体。可见,环境污染是因与利益挂钩才有的人类通病,与社会制度无关。 大环境污染了,小环境很难保持清净。当全社会都认钱时,知识分子也不会安于贫困。更严重的是,科研体制要你去发表SCI文章,且每年一评估,你就不敢慢慢等有好的成果出来再去投稿发表。笔者硕士导师退休的时候,一辈子发表的学报论文仅10篇左右,退休前三年才被聘为研究员。如果按照目前的评估体制,她早就下岗了。现在,笔者的博士生毕业两三年后就能够发表10篇左右的SCI论文。不这样发表不行,如不发表,就意味着他们很难从讲师升到副教授,也永远得不到课题,更不会有什么奖励,永远招不到学生,工资永远最低。最糟糕的是,没有SCI文章,他们得卷包走人。 生存是生物的本能,也是人类的本能;不仅是官员的本能,更是商人的本能,同样也是科技人员的本能。当制度约定最终影响到学者生存时,各种学术腐败和学术浮躁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更况发表SCI文章还有物质奖励这样的诱惑呢。教育部和社会要给学校排名次,排到前面的意味着好生源,好生源意味着金钱。老师发表了SCI,哪怕是造假得来的,只要学校得到了好处,只要不东窗事发,那就一直互相骗下去。这个循环过程是这样的:社会要求学校有好名次学校要求老师有多多的SCI老师向刊物造假投稿被接受学校排名靠前生源增加老师得到物质奖励继续给刊物投稿造假。学校或研究所也要生存, SCI又几乎是唯一的标准,于是出现了井冈山大学教师造假事件。其实,井冈山大学教师仅仅是学术造假的小萝卜头,真正的大鱼还是会漏网的。 有人说,我们不要看SCI数量了,我们来看影响因子和引用次数,这下总可以了吧?依然不行,影响因子也会造假,不好的结果修改了,或干脆编造了,没有趋势的让它有趋势,英文不好的花钱雇人写,你怎么能查的出来呢?至于引用,托自己熟悉的朋友引用,如果中国人引用的不算,那就托老外引。花钱吗,没有办不了的事。所花出的钱比起得到的好处少很多,何乐而不为?再者说,如果一个人发表的东西是错的,很多人写文章时都要当靶子批驳一番,这样引用率高了,那人的成果岂不是好东西了吗?这显然非常可笑。总之,用一个机械的数字来评价科研人员都是管理者无能的表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科研环境被污染了,想找一个好的评价方法是很难的。很少有人反过来问,为什么要对大学或研究所排名,为什么要和利益挂钩呢?为什么频繁地评估科研人员,而不制定一个类似SCI的标准评估管理者呢?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思考起来,就会发现这样的一系列问题:科研成果为什么越来越多?论文被枪毙了为什么总能够找到地方发表?为什么几乎百分之百的实验总能成功?以前一个教授或研究员一生发表的好文章不过十几篇,现在一个博士生就实现了,博士生的成果都值得发表吗?因为有了规定在先,发表文章与金钱、学位、职称、院士、经费、地位等等挂钩,于是就难免出现各种造假。如果科技情报部门做这样的一个研究,将发表SCI论文按照一定的点数(如IF3)累计统计,来一个大样本作者群体分布规律调查,如第一毕业学校、家庭出生背景、籍贯、学科分布等,或许能得到非常有意思的结论。 大量Made in China 的假SCI论文,无论是数量上的还是质量上的,早晚会集中暴露出来,而现在暴露的仅是冰山一角。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造假的成本远远低于造真的成本,这就像盗版书屡禁止不止一样的道理。如果大家都不买盗版书,就不会有盗版现象,因为市场没有了。遗憾的是,现实中图便宜的大有人在,因此盗版就不可能消失。其实学术造假,比起官场腐败和环境破坏来,是小巫见大巫,是穷知识分子的一点小聪明而已。学术造假尽管有一定的风险,但是被抓住的仅仅是倒霉蛋。在利益诱惑面前,学术造假将会前赴后继,并将不断升级。 改善学术生态,要从每一个科研人员心态入手;而要改善科研人员心态,必须改变不符合科研规律的评估体系。SCI单一的评估系统当休矣,强迫研究生发表论文当休矣!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10295 次阅读|19 个评论
银河是什么样子?
liluyuan 2009-11-15 00:50
前些时,晚间和学生们一道离开实验室。时值深秋,头顶本应是一片朗朗星空,但却照例是无边的灰黑,偶有几颗星星露一露脸。有个同学突然说,老师,这银河究竟是什么样子?我很诧异地说,你从来没有见到过银河?同学说,从来没有。另外一个同学也说,我也从来没有见过银河。 我小时候(嘿嘿,九斤老太来了)的夏、秋夜空可以说是星河灿烂。一条白茫茫的银河穿过夜空,两岸散布着无数星斗。认识的自然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对挑着一副担子,一边装了一个孩子,赶路去见妻子的牛郎星印象尤其深。在美国住了二十多年,除了求学的那几年住在纽约市中心,其余基本都住在郊区,对星空熟视无睹。偶尔抬头,看到熟悉的银河,仿佛看到一个老邻居,感觉心安。突然听到同学的问题,不免有些心惊。 这些学生都是80年代中期出生的孩子,从小长大二十多岁,竟然没有见过银河?在他们这一代人长大的这二、三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瞩目,但显然是有沉重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对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这块土地的过度索取,以至于江河变色,日月无光。 百姓不愁温饱了,国庆阅兵式上士兵们的步伐也很豪迈。缓过劲来,是不是该收拾一下旧山河了?有识诸君,请再努力三十年,让我们还给这些学生的孩子们一条灿烂星河。
个人分类: 未分类|7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境污染: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
大毛忽洞 2009-11-13 11:51
环境污染: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 要想根本治理环境污染,必须先治理人; 要想治理人,必须先治理官。 除此之外,别无良策。 背景阅读: 审计署日前发布审计调查结果称,历经6年时间,投入资金 910 亿元,我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水质依然较差,像巢湖、太湖、滇池的平均水质仍为Ⅴ类或劣Ⅴ类。为何我国湖泊治污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控制效果不甚理想?近千亿元巨额投资为何治不好三河三湖的污染?由此治污又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人民网昨天还赚满制作了一个专题:环保投入成唐僧肉 900 亿打水漂。编辑点题中说:我国湖泊治污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控制效果不甚理想。近日在武汉召开的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一些专家直陈我国水污染防治缺乏效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部分院士和专家剖析了备受诟病的环保投入无底洞现象。记者在基层采访时还发现,一些地方治理江河湖泊,就是建广场、铺草坪、筑园林,乃至修高尔夫球场,有的地方甚至将河道的两边都砌成水泥墙。更有甚者,环境治理的资金变成了唐僧肉。 (来自人民网)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349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个怪梦
lin602 2009-10-17 18:02
今天早上快醒时,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做错实验还是走错地方(记不清了),人身失去自由了,手机被没收,与外界所有联系被切断。人真是难受,脑海中总是说为什么会这样。过会醒了,一身冷汗,躺在床上,由此发出一些感慨(趁现在还记得,赶快记录下来,呵呵): 1 人生自由,目前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从来没有想过会失去它,也没有重视。但梦中真的失去人身自由,才知道,失去人身自由是多么痛苦。与山珍海味、洋房别墅、高官厚禄、帅男美女等一切比起来,人身自由是多么重要。由此又有点同情贪官们了,呵呵,那么多的好东西,进了班房,都享受不到了,可惜可惜。 2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很少考虑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好象健康与否不在自己考虑的范畴之内。部分人一心地挣钱、争权、争利,并为此牺牲休息的时间,牺牲锻炼的时间,请客喝酒,花天酒地,处心积虑地整人、讨好人以得到自己的利益。突然那天自己得了一场大病甚至认为不治之症躺在床上时才发现,平时没有注意的身体健康,是一切的根本。失去了健康,才知道健康对人是最重要的。近期听说盐城一名非常有名的人,什么都不缺而且非常非常多的物质上名誉上的东西(车房钱名利及势都不缺),但就缺一条命。 3 空气与水,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它们的存在,不用钱买,可以白白使用,甚至人为地进行环境污染,放出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及废渣,水与空气污染得已经不象样子了。1982年及1996年二次到无锡的太湖边游玩,1982年第一次的美好感觉到1996年已经无存,发臭的蓝藻太湖水,没有美只有想逃的感觉。想到2007年6月份的无锡人没有水吃(盱眙也出现过在淮河边没有水吃的记载),纷纷到无锡外地进行躲避,由此推测那一天人在地球上也没有干净水吃呢?水均益在央视上的广告词: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记得小时候,全部吃河水,天热人就跳到河中游泳。现在再回到家乡,没有人再吃河水,当地人都说不能喝,全部喝井水或自来水。也没有任何人再下河游泳,因为游泳后身上发痒甚至起疙瘩。 近一个多月,工作关系跑了二个化工园区,因为我们是在城市上班,尽管我们在化学实验室做研究,但从来没有感受到在化工园区那种难闻的化学品气味。那些园区有不少工人吃住在那里,我的一个表弟就全日制吃住在园区(家在外地),说实在的,我在那里住一天都受不了,喝他给的茶水,都是味道不正常的(当时就换喝了自己车上带的瓶装水)。那时就感觉到干净的空气干净的水,是多么宝贵。 4 有人说,还是国外好,干净,整洁,空气新鲜。是的,小环境是这样。君不见,臭氧空洞的不断增大,地球的温度逐步升高,化石资源放出的二氧化碳逐步增加,核污染及化学污染的增加,海洋也变得负担不起了。全世界荒漠化的加剧,核武器及生化武器的增加,还有人在实验室中制造的各种菌,转基因生物,恐怖组织积极开发的生化武器,说不定那天一是会出现控制这些武器的仪器失控,二是出现希特勒这样的狂人,爆发一下地球会不会承受得起。如果整个地球不行了,小环境好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各位专家们还是考虑到火星或其他星球上进行移民,以防止出现恐龙的下场。 人经常会这样,自己拥有的,不珍惜,也不考虑其宝贵,但失去后,才发现是非常珍贵的。作为科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带血的GDP
蒋高明 2009-8-19 22:02
蒋高明 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各行其道。除了燃油和高速路费外,没有带来GDP增长。突然,对面来了一辆大卡车,由于司机疲劳驾驶,冲过了护栏,撞到了对面行驶的轿车上,连撞五六车。司机不省人事了,车也烂了。 警察开车来现场认定责任;到医院救人,医治无效死亡;毁坏的车辆修理;保险公司赔偿。于是GDP来了,医院、修理厂、火葬场赚钱;保险公司扩大了业务;高速公路修理撞坏的围栏,警察加班。GDP是交通事故带来的:正常行驶的汽车不能带来GDP,人撞死了GDP就来了。这就是带血的GDP。 同样的例子在生活中还能够发现。原来优美的生态环境不能带来GDP,于是开矿、建工厂、污染、农民工进城,得癌症、上医院、死人,再到火葬场火化。GDP增加了,原来这个GDP也是用生命换来的,还搭进去了生态环境,和人的传统道德文化。 外国人批评中国当前发展的是腥风血雨的经济,这虽有些过头,但确实事实。儿童出生缺陷,儿童性早熟,癌症病人增多,煤矿工人遇难,每一天都有这样的新闻......外国人也不光彩,他们走过同样的路,我们是在重复他们的老路。不过我们比他们更残,他们有殖民地可以转嫁环境污染,我们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 有网友在《中外对话》我的文章《农药缘何大规模进入食物链》上留言:因为环境不断被人破坏,于是就有了大量的害虫,就有无限量的农药(在中国)被使用,于是我们就不得不分享大量的农药。因为有人想要赚钱,于是有了更无耻的种养方法,就有了说不清的害人食品,就有更多的医院,更多的火葬场,更多的墓地。国为有不负责任的监管部门、大量的污染得不到不治理,大量的违法食品涌入市场,于是就大量的非正常死亡接踵而至。 这个动物速成班说的很形象啊。我曾去一家养鸡户家里参观过,很受震撼。在院子的四周,一排排的鸡笼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那些承载着主人希望的肉鸡们,大多安安静静地躺着,没有争先恐后地叫个不停。它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停的吃。在院子里,还有几只散放的鸡在慢腾腾地走着。有的鸡正走着就突然摔倒了,因为腿太细了,已经无法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 但科学网似乎没有理会我的环保呐喊,没有人理会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呼吁。他们似乎对带血的GDP已经麻木了,更多的精力在于吹嘘西方文明的先进,崇拜洋人的生活呢。好像大家感到那些死亡、那些流血,离他们太远,庆幸灾难还没有落到他们的头上。 过去,杀革命党的时候,许多人都伸长脖子看,唯恐漏了精彩的画面;今天,环境灾难降临到头上的时候,许多人无动于衷。鲁迅先生当年批评的中国人的麻木正重现在21世纪初的中国,尤其知识界。知识分子的脊梁骨断了吗?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8246 次阅读|12 个评论
农村环保刻不容缓
蒋高明 2009-8-7 18:12
农村环保刻不容缓 蒋高明 最近,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根据环境保护部机关信访办的统计,从2008年至今,共有4973件来信、716批来访,其中50%的来信和70%的来访反映的是农村地区的污染问题。他强调,农村环保是战略问题。就在一年前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也指出: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30年前,农村基本上是没有污染的。小时候,笔者家乡小河里的水,捧起来就能喝。上大学时,班里来自农村和城市里的学生经常为农村好还是城市好争得面红耳赤。农村大学生之所以底气十足,是因为家乡空气好、水好、食物好。而今,乡村的这些优势逐渐消失:全国3亿农民喝不上清洁的水;从前的小桥、流水、人家,而今不幸成为藏污纳垢的场所。农村环保十分薄弱,农村环境形势异常严峻。那么,为什么短短30年,我国农村环境就出现了如此大规模的退化呢?试分析如下: 第一,工业污染上山下乡,入侵农村。在中国扮演世界加工厂的同时,环境污染也由境外转移到境内;在国内,由于农村具备优越的土地资源以及大量廉价劳动力,工业企业纷纷落户乡村,环境污染自然也就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这个转移背后还有一个严重的潜规则,即农民对环境问题不敏感,污染排放没有人过问,可以多排放、多挣钱。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明目张胆地进入农村,对农民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第二,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农民花钱买污染。当前,现代农业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超标使用,高毒性、持久性农药使得乡村充满了杀机。我国化肥利用率仅30%左右;每年施用农药上百万吨,大部分残留在土壤或进入水体,并通过食物链进入食物中。化肥、农药流失,不仅造成农业投入的巨大浪费,同时造成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危及食品安全。 第三,畜禽粪便曾经是优质的肥料,而今变成了污染源。工厂化动物养殖模式造成了大量畜禽粪便堆放和污染,全国畜禽粪便排放量是工业废弃物的3倍多。过去农民对农家肥青睐有加,如今由于种地不挣钱,加上有各种各样廉价和方便的化肥供应,农民不愿意搞堆肥,畜禽粪便成了农村新的污染源。无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饲料添加剂充斥在饲养动物体内,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到城乡人体内。 第四,农膜和塑料袋大量使用,村容村貌大为减色。柴禾堆、粪堆和垃圾堆是农村传统的三堆,前两者是农业生产的产物,而后者则是现代农村生活的副产物。随着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民消费垃圾数量增加。农村垃圾堆中,商品包装废弃物、一次性用品、农药瓶罐、废旧电池等,逐渐呈现和城市生活垃圾类似的特点。各类塑料包装膜以再生的劣质塑料袋为主。大城市超市里虽禁止一次性购物袋,而在农村集市和农贸市场,塑料袋大行其道。为了增加一点产量,有关部门鼓励农民朝地里铺塑料膜。农田白哗哗一片,真是白色恐怖。 第五,秸秆过剩,在田间地头被农民焚烧。过去的秸秆一是农村重要的能源,做饭取暖多取自秸秆,二是动物的饲料,粪便又成为庄稼的肥料。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中国的传统农业很少存在秸秆、粪便等污染物。现在,由于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种地不养地,秸秆不幸也进入了农村固体废弃物行列。其实,秸秆中含有的物质和能量与粮食不相上下,关键一环是通过牲畜转换,但这样的工作很少有人重视。在治理乡村环境污染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少从恢复农村生态循环链上下功夫。 第六,农村没有污水处理厂,污水未经处理排放。过去农村基本没有工业,农民生活水平较低,除洗漱用水泼到地上外,其余生活废水几乎变成了动物的饮料。现在,农村污染源多了,化工、制革、农药、染料、印染、电镀、炼油等工业废水,加上屠宰、养殖废水,污水排放量大大增加。然而,由于对农村环保投资力度不够,农村基本没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几乎靠河流或湖泊稀释处理。过去,一条河流的沿岸农民几乎靠河水或河岸边的浅层地下水提供饮用水,而今,河流的这一功能由于水污染几乎不存在了。 第七,城市快速发展以牺牲乡村生态为代价。城市建筑材料如沙子、砖头、石头等多取自农村,甚至城市绿化也要靠买乡村的大树来点缀。以沙子为例,许多河流两岸都有采沙工地,大量采沙破坏了河床,洪水季节,那些被拦腰挖断的河流由于没有沙子保护,连桥梁都被冲断。有关部门虽然对大树进城喊停了,但这是个迟到的禁令。大树进城已经风行了十余年,农村仅剩的一些大树甚至古树早就被洗劫一空。 国人消费的食物、花卉、甚至宠物等都是在农村环境下生产的。农是立国之本,农村生态环境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质量。农民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福祉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污染环境下生产出来的食物,最终威胁到全体人民的健康。治理乡村污染和生态退化刻不容缓。 《科学时报》 (2009-8-7 A4 周末评论)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580 次阅读|3 个评论
救救孩子
蒋高明 2009-8-3 07:40
蒋高明 本文以《不能让孩子成为环境污染的牺牲品》为题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的山西左权县胎儿出生缺陷画面,令人不寒而栗。那些出生缺陷,包括先天性双轨唇腭裂、先天性脑积液膨出、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腰底部积膜膨出等等。山西省卫生厅数据表明:该省出生缺陷率和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分别高达万分之189.9和万分之102.2,远远高出全国万分之99.6和万分之23.9的平均水平 (中央电视台,7月11日)。 我国每年有新生儿约2000万。但是,新生儿的命运是极其不同的,一些婴儿刚问世就先天残疾。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残疾儿童80~120万人;山西是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的省份,其中神经管畸形发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胎儿出生先天缺陷,给我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敲响了警钟。 先天性出生缺陷,顾名思义是胎儿在母亲腹中发育不健全。造成这种缺陷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质量起着很大的作用。近亲结婚、家族病理遗传都能导致婴儿出生缺陷。但这些常识由于政府反复普及,老百姓早已从遗传角度自觉维护后代质量。从历史上某一地区出生缺陷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到一些重要信息,在同样遗传背景下,如果过去出现得少,现在出现得多,那么,环境恶化造成的婴儿出生缺陷就是主要诱因。这种现象在自然界是可以观察到的。 对于环境污染,一些生物可能表现为畸形生长。蝌蚪没有尾巴,青蛙三条腿等,都是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大而广之,苔藓植物消失,树木年轮里积累了重金属,水中底栖生物减少,花儿不能正常开放或者不座果,叶子上出现斑点,鱼、虾、鹅、鸭非正常死亡都是环境污染的直接证据。在环境生物学领域,人们将生物非正常生长发育对环境变化发出的警示,称为环境污染生物指示作用。能够进行指示作用的生物则为指示生物,一般指对环境敏感的动物和植物。不幸的是,今天人类新生胎儿也成了指示生物。 婴儿出生缺陷是对环境污染警示的重要指标,但这是很残酷的指标。与个体微小的指示生物不同的是,人类对环境污染的反应相对迟钝,不似那些植物或动物,早期就出现生长异常反应。对于环境污染的敏感程度,就人类而言,成年人抵抗力高于儿童,其次是年轻人,最脆弱的是婴幼儿。大头娃娃、三聚氰胺、手足口病等事件的受害者都是婴幼儿,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传统能源大省的山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不重视生态保护,环境污染异常严重。煤矿开采造成的污染,给老百姓的平静生活带来巨大灾难。记者在左权县某煤矿看到,仅存的一条河流几近干涸,河沟里的水少得可怜,并被混浊物所掩盖。尽管煤矿停产多年,但是空气中依然充斥着煤渣难闻的气味,河道里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恶臭。采煤污染,再加上运煤车污染,天空呈现黑色。在这样恶劣环境下发育的胎儿,怎么指望他们健康地降生出来? 环境污染不仅造成胎儿先天缺陷,还会牺牲成年人的生命。去年,由卫生部和科技部联合完成的《第三次中国居民死亡调查报告》显示:癌症已成为中国农民最主要的死因:肺癌、肝癌、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人数明显上升,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间分别上升了465%和96%。据医学专家分析,80%的癌症发病率与环境恶化有关。 江苏盐城某村受化工厂污染,2001~2006年死于癌症的村民近百人;无锡市某村被液化气公司、化工厂包围,1999~2003年因癌死亡24人,超过该村总死亡人数三分之一;受化工厂污染,江西南昌某垦殖场,仅2004年就有20人患癌;江西余干县某村,饮用水含汞量超标3倍以上,10多年来 45条生命丧失,另有20多人痴呆变残;河南沈丘县某村,1990~2004年间因癌死亡逾百人,占死亡总人数近半;受小造纸厂包围的河南浚县某村,4年来79人死于癌症。上述几个例证均来自《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问题的严重性再也不容我们藏着掖着。 降低出生缺陷和非正常死亡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值得欣慰的是,为控制和干预先天性生理缺陷,山西省人民政府实施了削峰工程,2008年和2009年国家在山西省10市52贫困县投入资金实施中西部出生缺陷防治项目,覆盖600个乡镇,13292个行政村。然而,仅有这些措施还不够,必须改变盲目追求GDP的现状,将蓝天碧水工程真正落实到实处,才能还百姓一个健康的生殖与生长环境。 建议有关部门,将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列为各级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的硬指标。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才能让千万普通家庭从胎儿出生缺陷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发展的代价再也不能是生命,不能是无辜的婴儿。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682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2049!休克疗法之父的中国百年图景
蒋高明 2009-7-19 12:46
2009年07月11日 来源: 经济观察报 程明霞   24年前,31岁的美国教授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Sachs)带着几篇通货膨胀的论文飞往南美,去拯救经济濒于崩溃边缘的玻利维亚。他成功了。那一套做法后来被喻为休克疗法。   几年后,背着天才、神童的光环,萨克斯带着令他一举成名的 休克疗法飞往俄罗斯。他失败了。从此背上了将俄罗斯经济推入绝境的罪名。   如今,55岁的萨克斯带着一份中国2049项目的计划书来到北京,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为四十年之后的中国描绘蓝图。   休克疗法之父萨克斯年轻时曾经觉得一切问题都很简单,都有一个明确的解。而现在,在北京接受本报专访时,萨克斯反复强调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金融危机与其他危机并发,地球状况不断恶化,人类必须寻找新的增长方式和出路。而在这个未来世界中,中国必须担负起领导者的责任,因为世界已经等不及了。 萨克斯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主任,今年他已经四次来中国。他正在寻找中国2049项目的合作者,除了中国官方,比如发改委之外,一些优秀的中国智库与大学也会参与进来。据知,项目的正式启动将在今年11月。 中国2049项目    经济观察报:你这次在北京期间,和中国的官员学者们交流了什么话题?   萨克斯:我们主要谈论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我向他们描述美国市场的情形,也向他们求证,复苏是不是真的在中国发生了。   我想中国经济确实取得了许多积极的进展,尤其是中国正在努力加大对国内的投资,以支持出口下降后的经济。同时,我很高兴听到他们对市场的乐观情绪保持着警惕。我向他们强调,美国市场的状况仍然很不稳定,美国不可能有一个强劲的复苏,无法成为拉动中国复苏的引擎。在未来几年内,中国更需要依赖自己的本土市场,在国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项目和污染控制的投资。   和中国官员和学者们的交谈,让我了解到中国正在发生什么。我们(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正在设计一个长期的研究发展项目,我给它命名为 中国2049项目(China2049Program)。这个计划的初衷,就是思考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的时候,中国和整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大部分的发展项目都只关注眼前,但是我们需要考虑,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这个项目涉及的议题包括自然资源、土地、粮食、水、能源、贫困、人口、乡村、国际贸易等等,是展望未来几十年的一幅世界图景。为什么是中国2049计划呢?因为中国的发展不仅彻底地改变着自己本国的根基,也在改变着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和资源分配。   经济观察报:那么这个计划设想2049年的中国和世界将是怎样一幅图景?   萨克斯:我想,世界的未来需要一个与现在截然不同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因为我们几乎已经要用尽地球上的土地、水、新鲜空气和石油,如果我们还按过去以及现在的模式来发展,未来将无以为继,所以,这个项目就是要建立未来世界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    中国领导 G3行动   经济观察报:中国将在那个新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中扮演什么角色?   萨克斯:领导者,我希望中国在未来世界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经济观察报:那么美国呢?有人认为需要 G2中国和美国来解决全球问题,你觉得G2能够取代G8或者G20吗?   萨克斯:美国和中国应该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他们需要一起工作,才能解决二氧化碳排放和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才能建立起一个更稳定的全球货币体系。   但现实来看,我们现有的体系其实是G3美国、中国和欧盟这三方集团。欧盟在全球事务中一直发挥着很大作用。也许我们应该把中国放进亚洲,那么,真正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是美国、欧盟和亚洲的G3。   经济观察报:你认为中国准备好在全球担负起领导者的角色了吗?   萨克斯:中国官员会说,不,再给我25年吧,等我们准备好了,我们再考虑要不要当领导者,现在我们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别对我们要求那么多。 但我想,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世界实在有太多问题和麻烦了,而中国对世界而言已经足够大。现在我们面临着能源危机、气候危机、贫困危机、金融危机等等许多难题,中国必须承担起它在全球的领导责任,因为世界已经等不及了。    美国不是好榜样   经济观察报:很多美国人批评奥巴马非常的社会主义,你也曾写文章批评他。   萨克斯:我见到奥巴马总统时,他第一句话就是,我读了你批评我的那些文章。我告诉他,是的,我是批评你的一些政策,但我一直都是你坚定的支持者。 我认为,现在我们都需要一个更加混合的体制,市场一些、政府一些、非政府组织等等都包含进来。因为现在的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其实都在向一个更混合的体制演进,市场、政府、以及非政府的社团力量都在其中发挥作用,其实中国也是如此。我个人相当喜欢这种体制,我觉得它比那种完全的市场经济或者纯粹的社会主义都要好。事实上,我正在写关于这方面的一本书,强调一个市场、政府公民社会、社团、家庭都包括在内的混合体制。   过去25年,美国在经济战略上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向自由市场的方向走得太远了,而不是一个足够混合和平衡的经济体制。所以,我建议中国不要拿某个国家的模式当榜样,美国目前的体制并不是个好样板。   如果你20多年前问我,我想我会说,中国只管追随欧美的发展路径一路向前就好了,但现在不可以了,无论欧美还是中国,都不能再那么做了,我们整个世界都需要做一些根本性的变革,建立新的能源结构、新的乡村改革、新的交通体系等等。我觉得眼下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金融危机伴随着贫困等等其他危机,很多事情都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我最欣赏的模式是瑞典和挪威。当然了,他们是非常小的经济体,人口很少,他们不存在中国这种巨大的内部差异和分化,但是他们非常平衡,市场和政府、环境和发展、个人和社会,都非常的理性和平衡。我知道不同国家面临不同的挑战,但我想,无论是富国,或者还在追赶中的国家,都应该去考虑这种平衡。如何达到这种技术、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平衡,是一切的关键。   经济观察报:你怎么看待金砖四国的前景?   萨克斯:这几个国家非常不同。我对俄罗斯的前景不怎么乐观,它仍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家,极度依赖能源出口,油价高他们就增长,反之就放缓。   巴西很像中国,年轻,充满活力,是个食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他们也很依赖欧美市场,但是对亚洲也出口很多,所以他们这次虽然很受冲击,但仍然有很多增长动力,我相信他们能找到快速复苏和增长的支撑点。   印度也很有活力,但我觉得它比中国要不稳定,因为它的贫困问题和环境问题更严重,目前财政赤字也很高。但是印度的技术力量不错,而且现在的印度总理非常聪明,他管理经济的能力十分出色,我认为印度能够保持6%到6.5%的增长。   经济观察报:那么你是否相信,金砖四国代表的新兴市场能够与全球经济脱钩?   萨克斯:我相信。中国有如此巨大的国内投资需求、广阔的农村地区、能源体系的建立、污染控制等等,国内发展的需求如此之大,即便出口减少,也足以支撑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其实我一直都倾向于认同 脱钩论,一年前我都在说脱钩。但去年底看到全球经济都陷入衰退,让我很沮丧。现在我倾向重回脱钩论,但只回来了一半。今年1月我来中国时,中国官员跟我说:别担心,我们就要复苏啦。3月我再次来中国时,已经有一些好转迹象,7月我又来到中国,但是我对这些乐观迹象保持着警惕。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4681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道的越多越痛苦!
yuweiyu2000 2009-7-18 22:12
几天前,家里煤气灶上的一号电池电用完了,想扔,但不敢! 据科学家测定: 一颗纽扣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 一生的用水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吞噬一平方米土地,并可造成永久性公害。 谁敢扔!不敢扔,怎么办?放在家里都快烂掉了!小区也没有垃圾分类的地方。 几个月前听了一位专家的讲座,说上海已经没有地方存垃圾了,垃圾已经包围上海了! 还活不活了?!!! 中国的土地污染有严重呀!有些研究土壤专家的话能把你吓死,我也不重复了,以免引起大家恐慌。 总之,一句话:知道的越多越痛苦!糊里糊涂地活着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药岂是混吃的?
蒋高明 2009-7-14 19:11
蒋高明 本文2009年7月13日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   记得《红楼梦》里,薛宝钗说过这样一句话:药岂是混吃的?因宝钗身体不好,吃一种叫冷香丸的药,宝玉看到了,淘气的他也要抢着吃,宝钗嗔怒地说了上面的话。是药三分毒,宝钗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可如今,药不仅混吃,而且达到了愈演愈烈的地步。这可从人药、兽药、农药、森林药的滥用得到充分体现。其结果是,药是越用越多了,可病则不见得治好。从人体健康到生态系统健康,都出现了明显的退化趋势。  让我们先从人药说起。祖国传统药物多取自天然材料,副作用少;西药以人工合成为主。西医治病针对具体的病因,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遗憾的是,花重金买的药物可能不治病,反而要人命。几个月前,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报道,英国药物安全管理机构(MHRA)发现,69种常用非处方类儿童感冒药和咳嗽药不仅不管用,还可能带来各种副作用,甚至有致命危险。MHRA援引报告称,至少有5名两岁以下儿童因过量服用此类感冒药而死亡,100多儿童出现有害反应症状。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感冒花不到一块钱就能治好病;现在感冒到医院,医生几乎全给开输液处方,少了两三百元钱治不好。可见,那些与感冒无关的药物也是开给人混吃的。 兽药是给动物吃的。这里的兽不仅仅指哺乳动物(生物学意义上的兽类),而泛指家畜、家禽、鱼类、蜜蜂、蚕等人工饲养的各种动物。 通常,兽药包括血清、菌(疫苗)、诊断液等生物制品;兽用中药材、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单就抗生素类、生化药品这几个小类来看,就有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化学名词,如阿苯达唑、氨苄西林钠、苯甲酸雌二醇、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片、泛酸钙、磺胺甲恶唑,等等。据说,三聚氰胺是做为行业潜规则,使用了十几年的,直到出了人命,才发现它连饲料添加剂也不配。但无论如何,类似的物质,人们还是给动物们吃。人们是在吃出问题后,才学到了许多化学名词,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等等。一些养鸡户为了让鸡少患病,将磺胺类药物掺入它们的日常饲料中,甚至还使用禁用药物喹乙醇、呋喃唑酮等。那些残药会通过肉、蛋危害人体。有些药物,说是明令禁止的,但有谁敢保证,那些不该进入食物链的东西如瘦肉精之类,没有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呢?   给植物吃的药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给庄稼的,也称农药;另一类是给树木的,称森林药物。农药又分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由人工研制合成而来,常用的就有300多种。除草剂是抑制庄稼外的草本植物即杂草的,通常也是和农药一起出售。给森林吃的药,多发生在那些单一种植的人工纯林上,松材线虫、美国斑潜蝇、萧氏松茎象、天牛等,都是常见的森林害虫。对于森林虫害的控制,也多采用化学药物,有些还没有特效药,如林区广大职工就呼吁科学工作者,尽快研制出诱杀萧氏松茎象的特效药来。草原发生蝗灾等也通常借助于药物,因治病的对象都是草本植物,就将其归入农药一类了。?   上述四种药物中,给人吃的药有医生把关,给动物吃的药有兽医把关,如果医生有起码的医德,如果控制了混用药,乱用药,人就能少吃一些不该吃的药物;给森林吃的药,因离老百姓远,除其引起环境污染外,对人体影响小些。最惨的是庄稼了,农民就是医生,他们不管庄稼受的了还是受不了,往往药物是过量使用的。在农民眼里,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反正药也不贵(有的地方买农药还有补贴!),完全不顾环境承受能力乃至自家生命危险。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球有350~500万人患有急性农药中毒;腐霉利、扑海因、卡普坦、丙森锌、恶霜灵、乙烯菌核利、嘧霉胺等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以及神经毒素、胚胎毒性、内分泌干扰物等具有致癌作用。受农药、兽药、添加剂等影响,农业人口中患脑肿瘤的比例是平均人口的2.6倍。  由于源头大量使用,城里人也会吃出农药来。不久前,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以普通消费者身份采购日常蔬菜,送往青岛一家国家授权的、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化验。结果发现:在45 个送检的蔬菜样品中,40 个检测出农药残留;农药种类高达50 种,其中5 种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高毒农药。北京一家沃尔玛超市一颗草莓上竟残留有13 种农药;上海易初莲花购买的荠菜以及豇豆样品中,发现了甲胺磷和克百威等高毒农药(《外滩画报》,6月8日)。  蔬菜里吃出农药来,显见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改变大农药、大化肥的种植模式,牺牲的不仅仅是生态环境,还有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必须形成一种合理的机制,在生产方加强管理,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认地认人,由独立的第三方来认证,并实行严格的年检制度。农民在健康环境下生产食品,所造成的成本增加消费者应当买单,这是通过市场发生的自觉行动。让一部分先吃起来,不妨就从有机农业做起。食物安全了,人就会少生病,进医院的次数就少了,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298 次阅读|3 个评论
环保部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等项目
蒋高明 2009-6-12 09:23
蒋高明 今天早上得到绿家园传来的消息:环保部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等有重大环境争议的项目。 水电在我国的确是占着很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西南地区集中了中国75%的水能资源,因此,中国水电开发大军们纷纷集结于这些地区,形成了跑马圈水、遍地开花和干支流齐头并进的现象。    西南地区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保护压力最大、地质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    可是,水能变油的认知,使得中国的江河越来越多地被开发,被截流。河流也从此不再是河流。河床里没有了水,鱼没有了家。    从2003年以来,面对水电的无序开发,上至国家总理,国家环保总局如今的环境保护部,下到沿江的百姓,官员、学者、媒体、和民间环保组织,为了留住怒江的自由流淌、为了金沙江虎跳峡两岸的老百姓的富足生活、为了澜沧江水库移民的生活水平能所提高、为了岷江地震受灾之后,人们不再为次生灾害所伤害、为了大渡河还有能有水奔流,从政策上,制度上、参与上、呼吁中,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听证会、信息公开,直到今天国家环保部暂停审批停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等项目一路走来,不容易;一路走来,人们越来越看到了无序开发水电带来的问题,越来越看到,江河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其他生灵;越来越看到地质灾害频发的峡谷开发要慎重,慎重,再慎重;也越来越看到,没有信息公开和环境影响评价给大自然,给移民兄弟,给社会带来的困扰。    当然,暂缓审批并不见得我们保护住了金沙江,怒江,因为,事情绝对不会那么简单。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博弈还将继续下去。但这至少反应了一种信号,面临经济发展带领的严重环境问题,环保部再也不是橡皮图章了。    环保部就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等项目答问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9年06月1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459252.html   人民网北京6月11专电 环境保护部即日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建设项目、山东省钢铁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环境保护部启动暂停审批这一严厉的行政管理手段意味着什么?   问 : 这次暂停审批,表明了环境保护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处理 保增长与保环境关系时的一种怎样的态度和决心?   答: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为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我部按照特事特办、急事速办的精神,对符合中央政策要求和环保准入规定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灾后重建等项目环评及时进行审议。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底,我部会议审议同意批复项目环评文件365个,项目总投资14428多亿元,其中交通、水利、输变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5个,总投资4521多亿元;对总投资达1467亿元的29个化工石化、钢铁、火电项目采取暂缓审批或不予批复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问 : 6月9日,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2008年各省(区、市)和五大电力集团公司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考核结果的报告》中显示,2008年,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电力集团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较好完成了年度二氧化硫削减任务,事隔两天即对华能、华电集团(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实施暂停审批,二者是否矛盾?   答:没有矛盾。这就好比一个学生考试,语文及格了,未必数学也会及格。这次暂停审批行动主要是针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条件、未经审批擅自建设、未经环评重新批复建设内容擅自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项目采取的严厉惩处措施。事实上,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和大型企业集团,我们也将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暂停审批新增该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问 : 水电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但怒江、金沙江等重要河流规划的水电开发项目也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此次暂停审批金沙江流域(中游)的水电项目,是否表明了环境保护部对水电开发的总体态度?   答:水电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在常规能源中,水能资源仅次于煤炭。西南地区集中了我国75%以上的水能资源,因此《可再生能源法》中确定,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但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杜绝大、小公司跑马圈水、遍地开花和干支流齐头并进的现象,尤其是西南地区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保护压力最大、地质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在开发中,必须结合流域开发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结论,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实行项目环评审批制度,根据环评审批文件指导水电开发项目的环保工作。未批先建的项目,如果环保设施和措施不到位,一旦实施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将难以恢复。    问:环保部将采取哪些措施跟踪落实此次暂停审批的效果?   答:我部将在第一时间组织有关单位组成3个督查组,分别对被暂停审批的区域和企业进行现场督察,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对被暂停审批的地区和企业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并通过媒体适时公布整改情况。 环保部叫停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等项目 来源:第一财经网 2009年06月11日章轲 http://www.china-cbn.com/s/n/000002/20090611/000000117764.shtml    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建设项目、山东省钢铁行业建设项目等,11日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叫停。   环保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11日通报称,针对个别地区和企业严重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准入条件进行项目建设的行为,决定从即日起在完成科学论证和各项整改措施前暂停审批这些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以遏制环境违法行为。   据陶德田介绍,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在金沙江中游建设华电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龙开口水电站,并已开始截流;华能伊敏煤电联营三期工程不顾当地水资源匮乏的现实,擅自将环评批复的直接空冷方式变更为水冷方式;山东省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热轧板带配套技改项目、潍坊钢铁集团有限公司500万吨钢建设项目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钢铁发展规划,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并投产。   这些企业和地区严重违反了国家环境管理有关法规。陶德田说,水电建设项目影响面较广,环保措施、设计、管理滞后或缺失都会对上下游水生生态及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依照法律程序认真做好水电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计十分必要。   据环保部调查,华电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龙开口水电站未经环评批复擅自进行截流等主体工程建设,对减小水电建设环境影响极为不利。   陶德田说,暂停审批华能集团、华电集团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旨在警示这两个拥有众多两高一资建设项目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强环境管理,督促所属企业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调整产业结构,履行应尽的社会义务和环保责任。   据了解,环保部11日还具体通报了鲁地拉水电站、龙开口水电站、华能伊敏煤电联营三期工程、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热轧板带配套技改项目、潍坊钢铁集团有限公司500万吨钢建设项目的违规基本情况和处理决定。    附件一 暂停审批的内容和要求 一、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   违法事实: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建设的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建设的龙开口水电站,未经环评审批于2009年1月截流,对金沙江中游生态影响较大。   处理决定:责令违法项目停止主坝建设,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上下游围堰安全度汛;对金沙江中游已批和未批的水电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进行补充论证,并根据论证结论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在上述工作完成前,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建设项目。 二、华能集团、华电集团   违法事实: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建设的鲁地拉水电站,未经环评审批于2009年1月截流;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建设的龙开口水电站,未经环评审批于2009年1月截流;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华能伊敏煤电联营三期工程不顾当地水资源匮乏擅自将环评批复的直接空冷方式变更为水冷方式,对当地生态环境具有潜在重大不利影响。   处理决定:在华能伊敏煤电联营三期工程完成整改、龙开口水电站完成环境影响补充论证和整改之前,暂停审批华能集团(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所有建设项目;在鲁地拉水电站完成环境影响补充论证和整改之前,暂停审批华电集团(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所有建设项目。 附件二  违规项目基本情况和处理决定 一、鲁地拉水电站   建设单位: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云南省大理州、丽江市   违法事实:该项目总投资177.9亿元,装机216万千瓦,库容16.93亿立方米。该项目未经环评审批已于2009年1月截流,对金沙江中游生态影响较大。   处理决定:责令该项目停止主坝建设,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上下游围堰安全度汛,对环境影响进行补充论证,并根据论证结论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 二、龙开口水电站   建设单位: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云南省丽江市   违法事实:该项目总投资118.7亿元,装机170万千瓦,库容5.58亿立方米。该项目未经环评审批已于2009年1月截流,对金沙江中游生态影响较大。   处理决定:责令该项目停止主坝建设,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上下游围堰安全度汛,对环境影响进行补充论证,并根据论证结论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5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必须高度警惕食品“农药鸡尾酒”现象
蒋高明 2009-6-9 21:48
蒋高明 今天收到绿色和平发来的文章,看到感到很震动。农药残留是我预料之中的,不料已经严重到如此程度。世界上的事情就怕认真,只要认真查起来,那些问题就大白于天下。问题的根源在于种蔬菜的不吃自己的蔬菜,而是卖给别人的吃的。如果所有的人都这么想就危险了。有一个笑话让我们笑不起来,说是两个人碰在一起吃饭喝酒,一个是卖蔬菜的,一个是卖猪肉的,都用自己卖的东西做下酒菜。菜上来了,卖猪肉的不吃自己的猪肉,而挑对方的蔬菜;而卖蔬菜的不吃自己的蔬菜,而挑对方的猪肉。他们还仅仅是卖农产品的,而生产农产品的农民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农民留在自己吃的的蔬菜粮食不打药的,不上化肥的。目前在农村,农民定亲、婚丧嫁娶,谁家如果用养鸡场的肉鸡招待客人,是被乡亲们笑话的,这家会在村里抬不起头来的。养鸡场的鸡肉是卖到城市里去的,城里人没有选择。 曾几年前,笔者就想安排一个博士生做这样一篇论文,就是一个普通消费者的名义到市场上,包括好的超市去买菜买肉,然后测定里面的农药和激素残留。这样的想法,我的同事们说,会太得罪人,没有实施下去。而今绿色和平组织做了这样的试验,有关的信息请读者自己判断吧。 我们呼吁安全放心的食品,这样的食品必须在健康的生态过程中生产出来。要实现这点,必须逐步告别农药、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转基因。有机农业革命的时代到来了! 环保组织报告称农产品残留农药鸡尾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8日17:40 外滩画报 农药鸡尾酒之辨 文/ 周一妍 金慧瑜(实习)   6 月1 日,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在我国实施。新的法规加强了食品在运输和销售环节上的监管。据绿色和平最近所作的一项关于超市蔬菜污染的调查显示,更多的食品安全事故,问题都出在生产源头。   早在6 月1 日《食品安全法》出台以前,食品安全问题就已经是最为人们所关心的话题了。还有什么能吃?,继瘦肉精猪肉、三聚氰胺奶粉和苏丹红鸭蛋等事件曝光之后,这个简单的问题开始变得复杂。   2008 年12 月和2009 年2 月,绿色和平调查员以三口之家一天所需量为标准,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易初莲花购物中心(现在正在改为卜蜂莲花)、沃尔玛超市、华润万家超市、农工商超市,以及两个农贸市场,购买了当地普通家庭中常见的蔬菜和水果,包括白菜、菠菜、豇豆、苦瓜、黄瓜、西红柿、草莓和砂糖橘等,每份样品重约1 公斤。   所有样品被送往青岛一家通过国家认证的、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45 个样品中,共有40 个样品检测出50 种农药残留,沃尔玛超市(北京宣武门店)一颗草莓上竟含有13 种农药残留。   不仅如此,绿色和平送检的9件样品,还被检测出5 种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所认定为高毒的农药。其中,在上海易初莲花购买的荠菜以及豇豆样品中,发现了甲胺磷和克百威等高毒农药。   记者从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罗媛楠传来的当日购买果蔬的照片上看到,荠菜包装盒上清晰写有品鲜园景瑞农业字样,豇豆包装盒上写有上海弘阳农产品有限公司字样。两包装盒上均贴有易初莲花标签。   今年4 月,绿色和平推出京沪穗三地农产品安全报告,由于报告中将带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称作农药鸡尾酒,一经推出,引发颇多争议。上海市农委也在第一时间指出,上海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处于可控状态,绿色和平提出的居民每日饮农药鸡尾酒的说法与事实不符。   尽管如此,上海市农委专家并没有否认,此次送检的样品中确实含有农药超标的果蔬。按国家标准GB二七六三《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判定,在绿色和平送检的40个样品中,有两个样品农药残留超标,超标率为4.4%。    高毒蔬菜已下架   6 月3 日上午,本报记者前往位于上海浦东正大广场的易初莲花超市。在蔬菜专柜,记者看到分别陈列着三种豇豆,原先由上海弘阳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问题豇豆不见踪影。另外,记者并没有看到出售荠菜的柜台。负责蔬菜专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新调来这个岗位不久,没看到易初莲花卖荠菜,也不知道这里曾经查出过高毒豇豆和高毒荠菜。   易初莲花正大店店长王戎告诉记者,他还没有听说高毒蔬菜的报道,该店也未收到过上级的有关通告。他解释说,上海各家易初莲花共有一套统一的农产品配送系统,该配送中心是供应商和超市卖场之间的中转站,负责在品质检验之后送果蔬进超市。各家易初莲花超市本身并不直接负责进店果蔬的安全检测。   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海各家连锁超市基本都采用内部监管的管理模式保证进店食品安全,如自设食品安全检测室等等。有些做得比较到位的超市还会特请CCIC(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等第三方检测机构不定期对超市进行检测。但是超市作为消费者购买食品的直接终端,很少能够做到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性管理,只有少数具有自产果蔬、海鲜品牌的超市,会对产品种植、养殖到餐桌进行全程管理。   新《食品安全法》更多强调的是对农产品在运输、销售等环节上的监管。但是,我们食物上的有毒农药残留根源在于高度依赖农药的农业生产模式。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生产方式,就不能真正保障消费者能够吃得安心、放心。 罗媛楠分析说,一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问题大都出现在生产源头。    加强生产源头的监管   新《食品安全法》草案起草者之一、上海市食品生产监督所顾问方有宗教授告诉记者,新《安全法》在原先实行近14 年的《食品卫生法》基础上,新增加三条与加强生产源头监管有关的条例,另外还设立了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过去,食品安全缺乏统一标准。以黄花菜为例,根据卫生部门的标准,它不属于干菜,不得有二氧化硫残留。而根据质检、农业部门的规定,黄花菜属于干菜,且明确了其二氧化硫残留标准。如今,新《食品安全法》施行后,什么农药该用,什么不该用,农民心中应该一清二楚了。   方有宗教授指出,尽管新《食品安全法》借鉴了先进国家的食品管理体系,明晰了各机构监管的不同领域,一个萝卜一个坑,改变了之前的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问题。但由于中国农业人口过于庞大而松散,生产系统十分庞大,这给中国的生产源头监管带来困难。   如果源头控制不力,当有问题的食品到达超市或农贸市场时,消费者很难靠自己判断它们是否安全。专家承认唯一鉴定的方案,就是购买后送去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但由于蔬菜本身价格并不昂贵,普通消费者根本不会考虑额外支出成百上千元的检测费。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杜相革建议,消费者在选择蔬果时,应尽量购买标示无公害、绿色蔬菜、有机蔬菜字样的品牌蔬果。另外,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挑选当季的时令蔬果,减少它们被撒过多农药的可能性。一旦发现问题食品,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按照新《食品安全法》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10 倍赔偿。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530 次阅读|2 个评论
发展的代价不应是生命
蒋高明 2009-6-5 09:33
蒋高明 本文2009年6月5日发表于《科学时报》A4版  最近,笔者在山东沂蒙山区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的邻村了解到,该村两名年龄仅40多岁的妇女几乎同时被癌症夺取了生命。30年前,这一带的村庄很少有人知道癌症是怎么回事,可现在癌症早已司空见惯。有些人家辛苦一辈子积攒的财富因癌症全部交给了医院。那些贫困的农民家庭,一旦有人得了绝症,干脆不治,慢慢等死。      在北京远郊,一家环保组织对华北某癌症村进行调查,报告显示的数据触目惊心。该村东、西、北三面临河断面上,到处都漂浮着污染物;河水乌黑,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恶臭;卫生巾、塑料袋丢得各处都是;狗、猫、牛等动物毫无生息地趴在那里。在不到10年时间内,该村已有30位村民死于癌症或白血病,年龄在55至60岁之间。 去年,由卫生部和科技部联合完成的《第三次中国居民死亡调查报告》显示:癌症已成为中国农民最主要的死因:肺癌、肝癌、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人数明显上升,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间分别上升了465%和96%。据医学专家分析,80%的癌症发病率与环境恶化有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众多城乡接合部,由于交通便利,劳动力廉价,逐步发展成了工业园区。一些被发达国家或国内大城市赶走的化工、印染、造纸等污染企业纷纷落户所谓的工业园区(也称开发区),空气、水、土壤随之被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癌症村、怪病村在各地频频被曝光。 癌症村集中分布在工业园区周边或城市下游,形成对城市可怖的包围圈。在经济发展最快的江苏省,全国癌症百强村中,该省名列前茅。这恰好说明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生命健康为代价的。近些年来,癌症村出现了明显的北上西进趋势。   江苏盐城某村受化工厂污染,2001~2006年死于癌症的村民近百人;无锡市某村被液化气公司、化工厂包围,1999~2003年因癌死亡24人,超过该村总死亡人数三分之一;受化工厂污染,江西南昌某垦殖场,仅2004年就有20人患癌;江西余干县某村,饮用水含汞量超标3倍以上,10多年来 45条生命丧失,另有20多人痴呆变残;河南沈丘县某村,1990~2004年间因癌死亡逾百人,占死亡总人数近半;受小造纸厂包围的河南浚县某村,4年来79人死于癌症。上述几个例证均来自人民日报这样的官方媒体,问题的严重性再也不容我们藏着掖着。  为什么工业污染造成如此众多的癌症村出现?那些打着造福地方的企业不是已经建立了污水处理设施么?看一看下面的数据就很清楚了。 我国处理1吨污水费用在1.2~2.0元之间,一些工厂1天排放污水十几万吨,一天的治理费用就达十几至几十万元。如果偷排私放,即使被发现,在 2008年以前最多罚款20万元。加上行政处罚法规定一事不能二罚,全年的偷排私放往往被认定为同一行为,企业只需要罚款1次,按此潜规则办事,就可放心排放1年了。在达标排放和交罚款排放之间,企业多选择后者。至于那些因污染而死亡的无辜生命,则难以进入他们的赔偿范围之内。如果环保部门盯得紧,那些污染企业还会跟地方政府叫板:你不欢迎我,有的是地方欢迎我。  除了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再来看看我们身边尤其食品中的致癌物质吧。最近,笔者连续审理了大量环境科学类稿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中了解到以前鲜为人知的事实, 初识了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化学名词。目前,除了牛奶、鸡肉、鸡蛋中有三聚氰胺,连肥料(化肥、有机肥)中也含有该类物质;室内空气可能充斥着甲醛;树木年轮里积累了三致物质(致病、致癌、致突变);冬瓜里最易被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脂(DEHP)污染;莲藕里可能含有手性多氯联苯;香蕉中多残留有含溴农药。那些化学家的发明,许多就是追人命来的,甚至让人断子绝孙(DEHP可令睾丸损伤)。在食品生产和销售上,以前遵守的底线是图财不害命,不能丧良心,而今利欲熏心的人早已干起了谋财害命的勾当了。 那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因长期接触农药、除草剂、农膜、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加上工业污染,最终染上各种怪病,将打工或失去土地换来的钞票,拱手交给了医院。我们绝对不能无视癌症村的存在,发展的代价再也不能是生命。建议在考核政府官员政绩中,将其所管辖范围内的癌症病发率纳入劣迹工程重要考核指标。人命关天,谁牺牲生命换财富,就让他丢掉乌纱帽。走科学发展道路,首要的任务是让癌症村这样的恐怖名词在老百姓记忆中消失。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488 次阅读|3 个评论
不能对“癌症村”现象麻木不仁
热度 1 蒋高明 2009-5-10 20:50
蒋高明    最近,笔者收到某环保组织对华北某癌症村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该村东、西、北三面临河断面,正处在污染物包围之中:河水乌黑,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恶臭;卫生巾、塑料袋丢得到处都是;狗、猫、牛等动物毫无生息地趴在那里;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气息。在不到10年时间内,该村已有30位村民死于癌症或白血病,死者年龄大约在55至60岁之间。     癌症村不仅出现在大都市所在的远郊区县,全国上下有案可查的就有近百家。由于生存环境严重遭到污染,那些村庄已不适应人类居住。当有钱的企业将财富掠夺殆尽后,留给弱势群体的是难以呼吁的空气和不能饮用的水,各种怪病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众多城市城郊接合部,因为交通便利和劳动力便宜,逐步发展成了工业园区,同时引进了化工、制造等污染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 癌症村、怪病村现象在中国各地频频被曝光,那些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等,癌症村更多,它们集中分布在工业区周边或城市下游,形成对城市的一种可怖的包围圈。近些年来,癌症村出现了明显的北上西进趋势。 2008年,卫生部和科技部联手完成的第三次中国居民死亡调查报告显示:癌症已成为中国农村居民最主要死因之一,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人数明显上升,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中分别上升了465%和96%。据医学专家分析,目前已知80%的癌症发病与环境恶化有关。    为什么工业污染造成如此众多的癌症村出现?那些打着造福地方的企业不是已经建立的污水处理设施了么?为什么他们不用呢?看一看下面的数据就很清楚了。   中国处理1吨污水的处理费用1.2~2.0元,工厂1天排放污水十几万吨,治理费用达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如果该企业偷排私放,即使被发现,在 2008年以前最多罚20万元。加之中国《行政处罚法》规定一事不能两罚,偷排私放往往被认定是同一个行为,企业只需要罚款1次,但按潜规则办事,则可排放1年,节省费用300多倍。在达标排放和交罚款排放之间,企业多选择后者。至于那些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无辜生命,则难以划到他们的赔偿范围之内。如果环保部门盯得严,那些污染企业还有跟地方政府叫板的权利:你不欢迎我,有的是地方欢迎我。   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的GDP是用环境污染换来的。在那些经济落后地区,农民打工或者失去土地换来的钞票,最终因环境污染,致使各种怪病增加,将辛苦一生的财富拱手交给了医院,有些甚至过早夭折。我们绝对不能无视癌症村的存在。建议在考核政府官员一项中,将其所管辖范围内癌症病人的数量作为劣迹工程重要考核指标。人命关天,谁以牺牲生命换财富,就让他丢失乌纱帽,必要时采取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 中国癌症村地图 下面是记者列举的中国癌症村名单。因为类似事情异常敏感,记者出具了报告癌症村的文章出处。这些出处均为官方媒体,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这样的权威媒体,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再也不容我们藏着掖着。走科学发展道路,拒绝癌症村,还国家一个蓝天碧水,让那些污染企业成为人人喊打过街老鼠的庄严时刻来到了。我们再也不能用生命的代价换取GDP了! 江苏盐城市阜宁县古河镇洋桥村 因为靠近一家农药厂、两家化工厂,该村于20012004年有20多人死于癌症(以肺癌、食道癌为主)。因空气和水污染,村民睡觉时以湿毛巾捂口鼻,鸭子不在水边而在猪圈里放养。(《江南时报》2004年报道) 江苏盐城市阜宁县杨集镇东进村 受巨龙化工厂严重污染,20012006年5年间死于癌症(以食道癌、肺癌为主)的村民近100人,村民每天吃护肝片。化工厂曾被村民起诉,只开出每人70块钱的补助条件。 (《中国经营报》2008年报道) 江苏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新岗村 据当地村民介绍,在最近的七八年,新岗村初步调查有57个癌症患者,死亡年龄都在50岁到60岁之间。(《中国青年报》2009年报道) 江苏无锡市广益镇广丰村 村子被液化气公司、化工厂包围,1999至2003年间患癌死亡24人,超过该村总死亡人数1/3。毒气、粉末铺满小巷,村口怪味甚至熏跑前来拜年的亲戚。(《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报道) 江苏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高桥村、黄墟镇土门村等) 因水系污染,仅在区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病人从1997年起呈显著上升趋势,71%是来自本区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部乡镇。 (《中国环境报》2004年报道) 江西南昌市新建县望城镇璜溪垦殖场 从化工厂里外漏的污水流进水稻田,将田里的水稻苗全部染黑。2004年,80户人家近20人患癌,以喉癌、肺癌为主。(《江南都市报》2004年报道) 江西玉山县岩瑞镇关山桥村 村子附近的6个石灰窑常年外喷灰粉末、煤烟,导致关山桥村100多亩粮田减产,即使在下雨天,菜叶上也一层白灰。近年60余户的小组有10多人死于癌症。 (《人民日报》2006年报道) 江西余干县新生乡柏叶房村 饮用水含汞量超标3倍以上,10多年来夺去45条生命,另有20多人因此痴呆变残,是全国有名的癌症村。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4年报道) 四川简阳市简城镇民旺村 因化工厂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生活废水大量流入沱江,导致水中亚硝氨的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排放的30倍,原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近年每年平均有5人死于癌症。 (《民主与法制》 2004年报道) 四川德阳什邡市双盛镇亭江村 该村躲过了地震却难逃污染,至2008年,癌症致死者达五六十人。该村在汶川地震中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杨佳,其母于3年前因患口腔癌而喝下农药自尽。(《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报道) 河南沈丘县周营乡(黄孟营村等21个村庄) 沈丘黄孟营村14年(1990-2004)间因癌死亡逾百人,占死亡总人数近半。癌症源于沙颍河上游工业、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所造成的严重水污染。沈丘全县21个乡镇全部被污染,村民只得赊账买纯净水。 (《西安晚报》2004年报道) 河南浚县北老观嘴村 上世纪80年代起迅速成长的小造纸厂所排工业废水,导致数百公里长卫河污水墨汁一般,4年多79人死于癌症。 (《南方周末》2002年报道) 河南长垣县常村镇前孙东村 严重的水体污染导致5年内数十人死于癌症,河中鱼虾绝迹,河水无法灌溉农田。 (《广州日报》2007年报道) 广东韶关翁源县新江镇(上坝村等5个村庄) 矿山开采产生的大量废水流入上坝村、小镇村,曾为鱼米之乡的小村,耕地变成了棕红色。至报道时,该村皮肤病、肝病、癌症患者越来越多,鸭子下水后,最快四五个小时就会死掉,最慢三四天也会死掉。 (《法制日报》2001年报道) 湖北襄樊市朱集镇翟湾村 3年内3000人的村庄里100多人死于癌症,其中大多是30到50岁的青壮年劳力。村民认为这些是因为流经村旁的那条他们赖以生存的小河受到了严重污染。 (《长江商报》2006年报道) 河北涉县(固新村等至少6、7个村庄) 沿太行山南麓、漳河水系分布。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辖内癌症患癌者明显增多。上世纪80年代的统计数字显示,这一地域的食管癌、胃癌发病率为全国平均发病率的20多倍。 (《新民晚报》2004年报道) 河北磁河两岸诸多村庄(西南留村等8个村庄) 磁河两岸的8个自然村,因污水渗漏,近两万多村民的生活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地下水已有臭味。有的村患癌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近半。 (《法律与生活》2007年报道) 河北唐山市迁西县吴庄村 近5年来,不足700人的小村陆续发现10位癌症患者,这10户人家比邻而居,两户之间最远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00米。原因疑为炼铁厂污染。(《科学新闻》2009年报道) 安徽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刘庄 著名的癌症村。近年有66人死于癌症,当地的水黄得像牛尿,被称为致命水。 (《人民网》2001年报道) 湖南益阳市南县厂窖镇全固村 水质出现问题,井里压出来的水竟然可以用打火机点燃。是当年日军投弹地点,数十年寸草不生,被疑是毒气弹在作孽。(中国新闻网2008年报道) 湖南隆回县金湖村 20年间,这个总人口285人的村落里竟有29人接连暴病而亡,主要是胆癌、肺癌患者。村民怀疑井水被农药污染。 (长沙政法频道(FTV)2006年报道) 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新村 10年内118人因癌死亡,引起省卫生厅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度重视。 (《海南日报》2008年报道) 海南万宁市新群村 该村的肺癌死亡率是全国肺癌高发地区的9倍。当地村民使用的生活饮用水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海南经济报》2008年报道) 陕西华县瓜坡镇龙岭村 1974年以来,该村民小组共死亡58人,死于癌症的29人,死于肺心病、脑血管病的2人,仅1人属于自然死亡。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林景星等专家根据环保志愿人士采回的样本,得出惊人发现:该村的土壤、所产面粉和蔬菜均受到剧毒元素的污染。 (《北京青年周刊》报道) 陕西商洛市贺嘴头村 从1991年到2003年的12年间,全村共有46人得癌症死亡,高峰期几乎一月一个。在1991年各个工厂未建之前,全村两三年才有一两个得癌症的。(《西安晚报》2003年报道) 浙江萧山区南阳镇(坞里村、赭山街村) 死于癌症的人数占了村里死亡人口的80%。26家化工厂的日污水排放量保守估计在2000吨以上。 (《每日商报》2004年报道) 山东肥城市肖家店村 2006年,该镇死亡90多人,三分之一是因为癌症。死者平均年龄48.2岁,年龄最小的仅4岁。专门负责记录死者名单的王医生称,这些癌症都经过县以上医院核实,如此多的癌症患者,肯定与水污染有关。(《重庆晨报》、央视经济半小时2007年报道) 内蒙古包头打拉亥 经医院确诊,癌症死亡率为70.9%。公开资料显示,该地区地下水溶解性固体、硫酸盐、总硬度、氯化物依次超标3.8、9.9、4.9、0.8倍,属于劣五类水。调查发现,癌症源于包头钢铁放射性毒水污染。尾矿坝水泄漏,还令周围村子土地种不出庄稼。10余年间77人死于癌症。(《新民周刊》2006年报道) 云南宣威市来宾镇虎头村 上世纪70年代起,肺癌发病率高达6.5%,是世界平均发病率的近1000倍。 (新华网焦点网谈栏目报道) 天津市西堤头镇西堤头村和刘快庄村 5年间200多人患癌,从曾经的鱼米之乡沦为恐怖的癌症村。据调查,村子四周近百家大小化工企业昼夜生产,黑烟污水随意排放,臭气噪声处处弥漫。 (《中国质量万里行》2009年报道) 重庆市梁平县碧山镇黄桥村 这里的村民过年时以钟馗像驱病魔。从2003年起,500多村民中就有近20人相继死于癌症,可病因无人能知。(《重庆日报》2006年报道)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5188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扩大内需:奥巴马披露经济刺激方案细节
杨学祥 2009-1-26 10:34
  人民网 1 月 25 日讯美国总统奥巴马 24 日在其首次每周广播讲话中指出,他提出的 8250 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不但将帮助美国走出目前的经济困难状态,更将带着美国走进新时代。奥巴马说,经济刺激方案将让美国的孩子上大学、保障工人享受医疗服务、降低能源价格、对学校、道路和其他公共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   白宫希望,在经过一系列广泛宣传后,上述经济刺激方案能于二月中旬在国会参众两院顺利过关。据悉,奥巴马政府将对长度约 5000 公里的美国输电线路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确保 90 个美国主要港口的安全运转,并且为大约 850 万可能失去健康保险的美国人提供医疗保障。本周日,包括副总统拜登在内的诸多高官将同就此问题直面媒体。   共和党籍国会议员宣称,奥巴马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太过庞杂,有些投资着眼太遥远的将来,见效太慢,短期内无法对美国经济产生刺激效果。据介绍,共和党方面已将自己的经济刺激方案提交奥巴马参考。共和党提出的经济计划能通过让美国普通家庭和小企业都享受到政府的减税优惠,进而刺激消费,拉动美国经济走出低谷。   为了减少美国对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的需求,奥巴马希望在三年时间内,美国对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将翻一番,足以保证 600 万美国家庭能源需求。白宫称,仅此一项,每年将为低收入家庭减少 350 美元的支出,同时为政府机构节约 20 亿美元经费。   普遍认为,奥巴马目前面临着五大经济难题: 1. 如何解决就业危机; 2. 如何稳定金融体系; 3. 如何援助房地产; 4. 如何应对财政赤字; 5. 如何解决社保难题。 2008 年,美国失业率升至 7% 。奥巴马承诺,将新增 400 万个就业岗位,但他尚未透露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加大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可能会受到来自国会和一些利益集团的重重阻力。   目前,美国房价仍在下跌,丧失房屋抵押赎回权的人数不断增加。奥巴马主张向面临失去房屋危险的业主直接提供援助,但这可能会增加金融机构的成本。奥巴马政府第一年的财政赤字将达 1.2 万亿美元,这还不包括经济刺激计划的 8250 亿美元资金和尚未动用的 3500 亿美元救市款。同时,今后美国的退休金和医疗保健费用将逐年大增。 如今,美国的财政赤字高达 4500 亿美元,同时,奥巴马还将再投入 8250 亿美元救世资金。这笔钱将主要通过发行国债来筹措。另外,抛售美国国债的国家也会让自身货币价值乃至整个经济受到拖累。随着金融危机在其他国家,特别是欧元区的日益恶化,美元在未来几个月内很可能将保持强势。预计,奥巴马将发出一系列有关保持强势美元的政策信息【 1 】。 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扩大内需的原则是为国民的必要需求提供资金和条件,而不是刺激不必要的奢侈消费,增大国民的经济负担。利用国有财力让美国的孩子上大学、保障工人享受医疗服务、降低能源价格、对学校、道路和其他公共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是一项必要积极的拉动内需措施。我认为,奥巴马的刺激政策比共和党人的短期效应更有远见。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 2008 年 11 月 29 日 上午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达到的共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胡锦涛指出,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要确立和实施科学发展方式。我们必须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可持续性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 在中国科协 2005 年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呼吁人们保护环境,适度消费,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经济过快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恶化,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才是尊重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应对挑战,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选择 。 深化改革不仅需要政治决心而且需要科技支持,落后的科学技术无法适应深化改革的需要。在新型能源资源中(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和小型水电站等),风电场发展得最快,预示着新型能源经济的前景 。但是,城市的有机垃圾(包括人粪尿)既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和资源(可以制造沼气,也可以制造有机肥料),也是处理环境污染的关键性问题 。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专家在最近结束的东北黑土资源调查中得出的结论,由于对东北黑土资源的保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东北黑土土壤严重退化。多年的不合理耕种和土壤侵蚀的发展,东北黑土层已渐浅薄。这个研究所的调查显示,目前吉林省黑土层厚度在20-30厘米的薄层黑土面积占黑土总面积25%,黑土层厚度小于20厘米的 破皮黄 黑土占12%左右,完全丧失黑土层的 露黄 黑土占3%。而在历史上,自然黑土腐殖质层厚度一般应该在30-70厘米左右 , 深的可达100厘米以上,腐殖层小于30厘米的比较少见。主持此次调查的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张旭东教授认为,东北黑土有机质(腐殖质)含量和质量的下降是黑土退化导致土壤功能衰退的核心,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最基础的物质,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土壤质量和肥力功能。而近20年来黑土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10%以上,而有机质活性下降30%以上。黑土层可能在 50 年内消失,前提是如果不能加以有效防治,这是水利部专家最近的警告。黑土地将成为另一个黄土高原区 。   不久前举行了保护长江万里行活动,众专家在考察后直言不讳:长江水系已陷入深度危机,若不及时拯救, 10 年之内,长江水系生态将濒临崩溃。中上游地区引进的众多项目大都是污染严重的工业,完全可以用企业林立,排污口密布,且大都直排入江来形容。由于当地环保归属地方政府管理,当环保和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地方政府大多会选择后者;另外,生活污水的排入量和工业污水的排入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更为严重的是沿江农业对长江水的污染,据专家估算,农业污染物总量与工业、生活排放的污染物总量相当,农业的污染主要来自于肥料的不合理使用,解决农业对长江的污染可能比解决工业污染更为艰难;还有由于沿江植被的大肆破坏导致融入长江的泥沙增多,长江水逐渐混浊起来,近年来长江会成为第二条黄河的说法已广为流传。 权威统计称, 2003 年,长江流域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年排放量已高达 250 多亿吨,其中 90% 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结果是长江水的自洁、自调功能的逐渐丧失,长江珍稀动物的灭绝和沿江居民饮用水的恶化。有专家进一步论证,说在污染严重的沿江城乡里癌症肆虐 。 农业、牧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一方面导致商业的大规模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土地与有机肥料的隔离状态。农村的生态循环模式是:人畜的粪尿用于农肥,农肥在农田中转换为人畜的食物。城市的最初形式仍然保持了这种合理循环,但是,城市的不断扩大逐渐背离了这一模式,使人粪尿完全变为无用有害的城市污水。我们在《西部沙漠化与东部地下水的关系》等论文中提出,解决城市淡水危机的重要方法是改造城市的污水管道设计,恢复城市的有机农肥制造厂的功能,通过专用管道,将人粪尿输送到农村,处理后灌溉农田。这是一个产量巨大的有机农肥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巨大。开源节流,堵塞人类浪费水资源的各种渠道是近期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例如,城市住宅将厕所和洗澡(手)间分开,饮用水和非饮用水分开,使用非饮用水冲刷马桶,冲刷粪尿的污水由专门管道通往郊区,供施肥和灌溉,并实行两类水价制度。这样既可以减少污水数量,又可以解决有机肥和灌溉用水短缺的矛盾。以一人一天排泄 1 公斤人粪尿计算,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每天产出一千吨。宝贵的生态资源变为废物和负担,成为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的反自然发展倾向值得关注 。 城市污水管道和粪尿管道的分离涉及到千家万户,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利民工程。它涉及到城市下水管道的重新设计、重新安装、沼气厂的建设、有机肥料厂的建立,从而带动钢铁业、水泥业、建筑业、电业、农业、环保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节约型循环经济模式是深化改革的需要 。 人粪尿和有机垃圾经过发酵可生成沼气,为城市和农村提供能源,剩余物可制成有机肥料。将城市的人粪尿和有机垃圾处理为有机肥,既可解决城市污水污物的处理困难,又可解决农村的有机肥缺乏现状,是使城乡双赢的重大举措。地方政府管理的缺位,就在于没有从预防生态危机的高度认识问题,没有看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商机。面对东北黑土地 50 年完全消失的警告,地方政府必须提高认识,有所作为,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 胡锦涛主席指出,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要确立和实施科学发展方式。我们必须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可持续性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着眼于全球经济发展新态势,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加紧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 城市污水管道和粪尿管道的分离工程既有国内的广泛市场,又可利用变废为宝的可持续资源。相关部门必须予以关注【 11 , 12 】。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拉动内需政策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高轶军。奥巴马披露经济刺激方案细节 共和党挑刺儿。 2009 年 01 月 25 日 09:50 人民网。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090125/09505798651.shtml 2. 胡锦涛主持政治局学习 指出正面临外需减少压力。 2008 年 11 月 29 日 19:43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8-11-29/194316751060.shtml 3. 莱斯特布朗。美国专家分析:西方经济模式在中国行不通 。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6-2-14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6768 4. 王建刚。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呼吁保护环境适度消费。 2005 年 08 月 20 日 21:18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5-08-20/21186740072s.shtml 5. 杨学祥。从循环型经济到节约型经济 . http://www.tt91.com 2005-8-27 15:50:00 。 http://www.tt91.com/article/05-08-27/15500026_1.shtml 6. 杨学祥。生态危机启示录:构建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 位置:中国农业信息网。 2005-05-08 来源:光明观察 http://www.agri.gov.cn/jjps/t20050508_367473.htm 7. 王军。东北黑土地退化严重。 2005 年 03 月 22 日 13:16:22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3/22/content_2728272.htm 8. 林东升。加强农技推广提高耕地质量。 日期: 2005-03-16 来源:农民日报。 http://www.agri.gov.cn/kjtg/t20050316_336277.htm 9. 南风窗:直面生态危机 时间: 2005-1-6 8:41 :00 。 http://www.h2o-china.com/news/viewnews.asp?id=27025 10. 杨学祥 . 从循环型经济到节约型经济(重发) . 发表于 2008-11-30 14:44:3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9096 11. 杨学祥 . 生态危机启示录构建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重发) . 发表于 2008-11-30 15:42:1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9107 12. 杨学祥。扩大内需整合资源:建一个全国范围的有机肥料大工厂。发表于 2008-11-30 21:21:55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913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45 次阅读|1 个评论
警惕新一轮环境破坏
蒋高明 2009-1-2 00:13
蒋高明 本文2009年1月2日以《保增长亦需警惕环保隐忧》为题发表于《科学时报》 美国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影响。继20国金融峰会后,中央政府公布了为期两年的4万亿元人民币拯救经济计划,争取明年GDP保持不低于8%的增长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力争明年GDP保八,几乎已成了中国当前的头号任务。 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然而,这个成就的取得,是用我们的生态环境加上广大农民的廉价劳动力换来的。如今,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却因金融危机而注水,有些可能永远地蒸发了。过去我们经常以世界工厂或出口换汇而自豪,今天仔细反思起来,这个自豪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如果算上环境成本,我们得到的比起来失去的,可能是很不平衡的。生态环境方面的破坏,再花上30年也难以修复。今后我们发展经济,再也不能干牺牲环境换美元那样的傻事了。这样看来,中央确定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就不失为明智之举。 在国家有关部委公布的十项措施中,多以关注民生为主,尤其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重点,这是非常英明的决策。然而,在一些具体工程方面,我们担心新举措存在环境破坏隐患。试分析如下: 第一,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廉租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以及灾后家园重建等,都需要大量水泥、钢铁、砖头、沙子、石头、玻璃等建筑材料,这些材料肯定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或牺牲乡村生态而取得。过去几十年来的房地产热,已使很多乡村河流失去了净化功能,沙子被盗卖严重。工程建设要考虑慢,而不是快;慢工才能出细活,新建筑要能够坚持上百年寿命。匆忙上马和竣工的豆腐渣工程,不仅存在安全隐患,更会造成大量不可再生建筑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二,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是4万亿中的亮点,但是,以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杀虫剂、农膜为特色的化学农业模式,已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当前,农民施加的化肥和农药,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贡献率和残留率分别达60%和70%。如果不改变农业发展思路,中央增加的农业补贴很可能换来更大的农田环境污染。考虑到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中央扶持政策应当向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倾斜,鼓励农民养护耕地,生产安全健康食品。 第三,要警惕打着生态环境建设的旗号,搞生态破坏的做法。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在大的原则上是正确的。但是,以人工纯林建设为主导的生态建设并不是搞生态保护,而是制造更多的绿色荒漠。北方营造杨家将、南方大搞杉家浜,云南、海南、广西等地 毁林造桉树、草原造林、荒漠造林等等,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设工程。在新的生态建设投资中,要避免类似事件重演。 第四,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对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会有一定的缓冲,然而,其中的环境风险也要考虑在内。那些建立在干旱区上的水库,会增加水面蒸发,造成下游河流断流,其发挥的作用可能并不是正面的;那些建立在地质频发区的大型水利工程,如不考虑到其对环境和人类生存的影响,徒增加运行成本而已,搞不好还会诱发地质灾害;许多河流、湖泊湿地已变为污染物排放场所,大型水利工程不能将污染物一排了之,应考虑从源头解决水污染问题。除此之外,要警惕人工湖尤其大型水利工程诱发的环境灾变,积极稳妥地预防各类环境事故。 第五,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重点工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对于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发展无疑也是必须的。不过,那些受资助的企业尤其中小企业,肯否将环境保护成本列入其生产成本中?工厂排黑水、冒黑烟,会不会在新一轮发展中得到默许?循环经济法出台后,地方政府如果以发展经济为由,拒不执行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么办?面对这些问号,我们都无法对本来沉重的环境保护任务表现出丝毫乐观来。 国家4万亿投资,是个庞大的公共开支计划,关系到经济转型大局和亿万人民切身利益。但是,花出去的钱如果无视环境承载能力,无视民众在收入低、物价上涨,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失业率高等现实问题,各地刺激经济的投资项目,其结果很可能就是:扩大了内需,牺牲了环境,但没有显著改善民生。要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就要科学决策、科学论证,绝不能为花钱而花钱,以部门或个人利益换取国家利益。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860 次阅读|2 个评论
环境污染害死文兴宇的类似悲剧不能再上演
simonjo828 2008-11-22 21:26
  去年7月30日,有关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央实验话剧院副院长文兴宇因肺癌去世的消息在网络上被传得沸沸扬扬,我在摆渡上打入文兴宇一词搜索,报道数竟然达155000篇,可见大家对这位喜剧艺术家的热爱程度。   对于名人的去世,想必大家都很关注,特别是关于这些人生前的爱好与习性、家庭状况、内幕故事、后事处理情况、各界反应等等,文兴宇也不例外。可我所关注的不是如此而已,我更关注的是他的生活环境。据了解,他所入住的小区存在着22万伏高压线的辐射,还有附近的海淀六里屯垃圾焚烧场所带来的污染。   据专家指出,居住在高压线附近的居民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而垃圾如果分类的不好,一些如塑料等垃圾燃烧挥发出的化学气体也非常容易令长期吸入这种污染空气的人患病,尤其是吸烟的老人,特别容易患肺癌。这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文兴宇就是环境污染给害死的。   一代艺术大师仙逝了,这是艺术界的悲剧。可更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人类悲剧当中的一个缩影。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的问题也相继出现,后果就是使癌症发病率提高。据日前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居民死于恶性肿瘤的比例比上一年上升18.6%,农村居民因恶性肿瘤死亡的比率比上一年上升了23.1%。仅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县夏垫镇夏垫村,2007年上半年,全村共有7人死亡,其中确定死于癌症的有5人。2006年,全村总死亡人数19人;2005年,全村死亡人数共15人。从这层意义上说,癌症的确是环境污染的产物,是人类肆意蹂躏大自然得到的报应。   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事实,我们活着的人应该警醒了,应该极力制止这样的悲剧再上演。也就是说,积极行动起来参与环保事业,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那种只顾自己方便,乱扔垃圾,乱排废水,浪费资源的人,实际上是一步一步将自己推向癌症的魔爪之中。
个人分类: 环境观察|29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绿色保险制度别成为中看不中用
simonjo828 2008-11-18 18:02
  近日,环境保护部以一个全国性的工作会议的形式再次力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推行,就是将加强企业环境管理的任务通过市场机制分摊或转移给保险机构,环保部门承担的环境执法、环境管理的责任并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管理方式方法。   所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又被称为绿色保险,是以企业发生的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负的赔偿和治理责任为标的的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可以使被保险人(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或个人)把对第三者的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被保险人可以避免巨额赔偿的风险,环境污染受害者又能够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已被许多国家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的市场机制。事实上,环境责任保险除了对致害人(被保险人)导致第三人的生命或财产损失等进行合理的补偿,维护受害者利益外,更主要的是它可以作为一种为了环保政策得到有效实施与执行的预防损失制度,使保险作用体现在被保险人主动预防和堵塞环境安全漏洞、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灾害发生等方面上。   可见,从预防环境污染损失这个角度来说,利用保险工具来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有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促使其快速恢复正常生产;有利于发挥保险机制的社会管理功能,利用费率杠杆机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有利于使受害人及时获得经济补偿,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减轻政府负担,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尤其是当前我国面临金融危机影响的大环境下,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往往容易导致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而忽视环境的问题。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也有利于我们在环境治理方式上由行政方式向市场转变,由单一方式向多种手段转变。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7555个大型重化工业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相应的防范机制却存在缺陷,导致污染事故频发,严重污染环境,危害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接报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达到108起,平均每两个工作日一起。潘岳表示,污染事故发生后,由于善后处理没有机制保障,企业应承担赔偿和恢复环境责任往往没有落实,污染受害人不能及时获得补偿,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这种企业违法污染获利,环境损害大家买单的现状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建立有效的环境污染责任险制度迫在眉睫。   不过,对于这项制度所能产生的效果我们也不能过早乐观。除了一贯的地方保护之外,最要命的是这个环境保护责任险,竟然不是强制责任险。未来可预见的前景只能是:没有哪个保险公司愿意为此承担与这些受保护的高污染企业去谈判的责任。中国的金融机构实际上在过去的十几年惨痛经历中已经总结了教训,谁与政府对着干,都不行,哪怕是地方政府。因此,保险公司只要想到未来环境事故可能的巨额损失,以及定损的困难,谈判的苦恼,都将义无反顾地避开这一市场。对于保险公司更困难的在于,一旦它们承接来自环境事故的巨额风险,它们也没有任何渠道可将这些风险分散,更在加强这些风险的管理方面,基本上无能为力。
个人分类: 环境观察|2369 次阅读|1 个评论
震旦-寒武系黑色岩-宝库还是恶魔?
yuelugj 2008-11-15 07:55
震旦 - 寒武系黑色岩 宝库还是魔窟? 刘继顺 2008-11-15 沿扬子地台周边, 贵州、云南、重庆、四川、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浙江、安徽等省市,于上震 旦统至下寒武统,普遍分布有一套低热值的黑色炭质岩系,俗称石煤层,又称五元素建造(镍 - 钴 - 银 - 铋 - 铀)。 这套黑色岩系富含的元素远不止镍、钴、银、铋、铀这 5 种,还有钼、钒、铂族、锰、钡、稀有分散、稀土、铜、铅、锌、锑、砷等。因各地的地质背景略有不同,不同元素的相对含量亦有差异,这就形成了某一元素特别集中而具开采利用价值的矿床,如钒矿、钼矿、铀矿、铂族矿、镍矿、锰矿等。其分布面特广,蕴藏量巨大,潜在经济价值之大难以估量。因而这套黑色岩系被称为重、贵、稀有、稀土元素的宝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科学意义与开发利用价值。 然而,由于其含有重金属、放射性元素及稀有稀散等有毒元素种类杂、含量高,至今在处理与加工工艺方面,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重大突破。 目前的处理工艺,无非是火法与湿法两类工艺。火法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废气、废尘,湿法必产生各种成分的废液,开采又使得大量重金属离子进入水体。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人们尚无法解决这多元素的提取与处理问题。目前声称解决了其污染问题者,全都是大忽悠! 近年来,由于钒、钼、镍、铂等价格高,开发有大利可图。受利益驱动,不少公司和个体相继投入到钼矿、钒矿、镍矿、铂矿、锰矿等开发中去,获取了相当高的利润回报。然而引发的环境破坏与污染,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见诸新闻报道的有: 辰溪县船溪钒矿污染 事件 , 陕西双河钒矿事件 , 湖南花垣-重庆秀山-贵州松桃锰钒钼污染事件 , 湖南张家界镍钼矿污染 事件, 湖北三洲 镇污染事件 等。没有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 目前开发商所获得的利润,根本不足以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完全是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震旦 - 寒武系黑色岩看似宝库,实则凶神恶煞所居之魔窟! 如果不动震旦 - 寒武系黑色岩金属矿,这些恶魔就被永远地囚禁起来,与人类相安无事。 若强行开发,恰如《水浒传》开篇所描述的洪太尉打开龙虎山上清宫的 伏魔之殿 , 放走 36 天罡 72 地煞共 108 个妖魔一般,这些囚禁在 震旦 - 寒武系黑色岩中的各种有毒元素,就如天马行空般,自由地穿行于水体、气体、尘埃中,为祸人间! 在此,我建议: 1 、加强 震旦 - 寒武系黑色岩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 2 、在没有开发出安全可靠的技术工艺之前,各级政府应禁止其开发。若有必要,国家可立法予以禁止。
个人分类: 矿业论道|5846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