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环境污染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环境污染

相关日志

[转载]转载施老师博文-可怕的空气污染
lyhong 2011-12-6 11:16
     【序:说心里话,我发表这篇文章的心情很复杂。这篇博文完稿于今年二月底,但被我压了下来,担心这样评论北京的空气污染会影响海外人才的全职回国、也影响清华的招聘人才。但同时,国内一次次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以及我切身感受到的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严重污染,又让我不安与愤怒。   几周前,北京市环保局辟谣,说北京市空气质量在奥运会后逐年变差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对这种辟谣我觉得不可理解:几乎所有我问过的北京人和清华同事都说奥运会后这两年的空气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我也很不理解北京的蓝天数在奥运会后逐年增加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大家的切身感觉都错了?还是北京蓝天的标准在逐年降低?这也让我想起了大约两年前饱受百姓质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商品房售价年增1.5%的新闻:全国主要城市新房的售价每年扶摇直上,但统计局却因为“统计方法不同”而给出了1.5%的数字!   过去两年,不止一次地有朋友问我:你在国内最不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我总是回复:最不开心、也是常常痛苦的唯一事情就是空气污染。我的慢性咽炎2010年开始,逐渐加重,遇到今天这样的污染天就像嗓子里堵了个东西,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很难受。不知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在忍受这样严重的空气污染。   今天,2011年12月5日,星期一。又是一天令我窒息的日子。我的主要新闻来源“手机报”在“北京新闻”的头条提醒我:“今天白天,本市静风、逆温的不利污染物扩散条件还将继续,预计空气污染指数范围为260至280,属于四级中度重污染。市环保局副局长建议:心脏病、肺病患者等易感人群要加强防护,健康人群也要适当减少户外活动。”    59年前的今天,英国伦敦遭受严重的空气污染,直接导致数千人死亡。 就选择今天发表我完稿于今年二月底的博文吧。】    2011年2月20-22日的污染   星期二,2月22日早晨,我拉开卧室的窗帘,外面雾霾弥漫,又是一个重度空气污染的日子。我的心情也跟着阴沉起来。从星期日开始,这是春节后北京的第三个雾霾天了。   送完孩子上学,我来到办公室,也读到了《手机报》里的头条北京新闻:“昨天,雾气弥漫的京城出现今年首个重度污染天。来自市环保局的检测数据显示,21日,全市空气平均污染指数为333,达到5级重度污染。”这样的污染,相当于每个人被迫吸烟21根。看完报道,我越发心情沉重,又一次地打开北京市天气预报的网站,今后7天均为“微风”及“无持续风向”。也就是说:今后7天北京的空气都会有比较严重的污染。   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的人们都知道一个规律:北京的空气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风。每次风力在三、四级或以上时,大都会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这种情况在每年冬季的12月和1月最为明显,强劲的西北风虽然寒冷刺骨,但带来了干净清洁的空气和蓝蓝的天空,让我心情大为愉悦!可惜,北京不可能天天有风。如果连续几天没风,第一天还勉强,第二天就开始雾蒙蒙、明显感觉污染,到了第三天即使是晴天太阳也不过是一个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的红红的圆盘。   北京上一次长时间的空气重度污染出现在去年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2010年10月1日至4日,风力很足,阳光灿烂,天空湛蓝湛蓝,感觉好极了。5日,还行。6日下午,我开车去机场迎接十一长假出游归来的夫人和孩子,感觉空气已经开始多了很多尘埃。7日,雾霾天。8日、9日、10日,空气污染严重。11日以后,风起,空气质量也很快好转。可惜几天后(大约10月16日前后),北京又迎来了几天雾霾天,比起7-10日的污染,程度稍轻。   为了我们的孩子   几乎所有的朋友都知道我特别关注北京的空气质量,也知道我的心情会随着空气质量的好坏而变化。但大多数朋友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较汁”。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污染的空气对幼儿的发育、智力、健康都会有很多不良影响。可怕的是,这些影响一般不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被明显察觉到,也许有些长期受到空气污染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觉察其影响。但科学研究表明,污染空气中的化学小分子和重金属不仅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对心血管和肝脏产生危害,还会诱发突变、加重癌症的几率,甚至会对幼儿的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直接影响智力。最为可怕的是,普通老百姓对空气污染没有足够的意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诉求。而对患者,很难确证是由于空气污染引发的病变。   空气污染比其它的污染危害更大。首先,受害人最多。除非生活在过滤器里,所有人都会受害。其次,几乎无法防护。我们担心水污染时,可以加装一个有害物过滤器;担心食物安全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安全的食物或洗干净后再食用。对付空气就没有办法了,因为空气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最多就是在办公室和家里装上空气过滤器,但效果有限。实质上,我们每个人的肺脏就是北京市的空气过滤器。   也许会有人认为我小题大做,认为空气污染没那么多危害。我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国伦敦因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直接造成数千人的死亡。请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18219.htm   有时,我也会侥幸地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北京的空气污染也很严重,北京的绝大多数孩子不也顺利成长了吗?也许空气污染不会对孩子产生太多负面影响。但更多的时候,我会因另一种思维产生深深的忧虑:空气污染一定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最容易受到伤害,等到病情发作时就太晚了!   我在所有的场所都会表达对空气污染的忧虑和关心,也都会鼓励政府出台严格的控制污染的政策法令。但今天写博客,心里的确做了一番斗争,原因很简单:我不想让北京的空气污染影响将来的人才引进。但是,即使我不说,也常常有海外的科学家问我国内空气污染的情况,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然,每一次我也都直言不讳。   对政府的期望   平心而论,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相当重视。在九十年代后期,北京的空气污染达到顶峰,记得我在99年(或许98?)夏天访问北京,连续十几天雾霾重重,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城楼居然忽隐忽现。后来申奥,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治理,2008年达到最好的记录。那一年,我刚刚全职在清华工作,本已做好承受空气污染的准备,没想到空气质量还真不错,尤其是奥运会期间,老天爷真配合!   2009年,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去年,比2009年还稍差。奇怪的是,北京市发布的“蓝天数”却逐年增加,好像是提示空气质量的不断提高。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给《科学》周刊的记者郝炘写email,让她关注北京的空气污染情况。她回复说:政府已经承认空气质量下降了,并让我看网站报道。   空气质量的改善只能靠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法律保障干预。空气质量的改善可以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减少疫病,也可以帮助北京市引进人才。但愿北京市政府能始终拿出2008年前控制环境污染那样的力度来治理空气质量。人民受益,每一个人都受益。这比每年GDP增长几个百分点对老百姓来说更实惠。   其实,不仅北京的空气污染严重,其它城市常常更严重。上海,杭州,广州,武汉,苏州,无锡,几乎没有什么大中城市能逃避严重空气污染的困扰。记得四年多前,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觉得晴天都是雾蒙蒙的,就问当地人:是否这是西湖水汽所致?后来多次去杭州,感觉大多如此,如果不把“蓝天白云”的标准降一降,我是无法称之为蓝天的。苏州也是如此。上海按说靠海近,应该好点,但实际感觉不比北京好;至少北京吹起西北风的日子里确确实实是蓝天,上海则只能靠想象了。    现在是政府真正下大决心的时候了! 我毫不怀疑,中国因为环境污染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 远远大于 提高环保标准可能带来的相关企业的经济代价!必须提高企业排污的标准并加强监管;必须提高汽车尾气的污染物标准;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必须用法律手段维护百姓的利益。    另:我自己认识到了环境污染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已经开设“环境与健康”课(公选课)一年多了,正在并将继续呼吁一批批人认识关注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为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尽微薄之力。希望有更多象施老师这样有影响力的人物来关注这种基本的的生存问题,则民之幸甚、国之幸甚!
1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解决环境污染,你有solution吗?
热度 3 seesky 2011-12-6 07:14
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健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环境灾难,政府却无能为力,甚至看不出有改变的意愿,不能不让人痛心。 这几天,科学网一些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抱怨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 (参见施一公及颜宁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212do=blogid=515155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5865do=blogid=512179 )。 难道一定要等到名科学家揭发这些问题,政府才会注意问题的严重吗?一想到这些,忍不住要骂几声,骂的对象很广很广,包括骂自己。可是骂归骂,事情和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怎么解决环境的问题咧?我就先抛一块砖头吧。 1, 问题的根源。窃以为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两个字:能源。所有的历史的问题,人类问题,文明的延续的硬性基础取决于能源的获取。人类本来不需要“电”,不需要“石油”,如今这些东西成了必需品,没有这些,现代文明立即崩溃,毫无疑问。因而,能源的需求还是必需的,也就是说电是一定要有的。 2, 产生电的途径。途径是多样的,但是所有电的终极来源必然是太阳,包括石油,生物能源以及风等等等。 3, 既然所有电的来源是太阳,为何不直接利用光能?这是废话,没有人或者哪个国家不想直接利用太阳光的。最重要的问题来了,如何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技术上存在困难,不过目前两大途径似乎有可能有戏: I ,依赖生物的 Photosynthetic 途径。利用 synthetic biology 的技术建立人工高效利用光能的生物。 II, Photovoltaic 途径,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虽然我是学生物的,但是个人觉得第二种途径似乎更可能提前解决能源问题。假如要是确立 Photovoltaic 途径是主要途径,问题是怎么避开老天爷的眼色,因为阴雨天是没有太阳的。 4, 建立 空间太阳能发电站 (从此不怕老天爷)。如果建立空间发电站,不知技术可行否。 1 )要问航空方面的人 2 )还要问制造太阳能发电器的人 3 )远距离电传输的问题,比如无线传输直流电的问题,乃至通古斯传输的问题。 5, 建立不周山那样的擎天柱(改作 擎电柱 似乎更适合,有一点怕风神)。要是建立象不周山那样的 擎电柱 ,就要设计擎电柱的高度,比如云层通常的高度是多少,这样的数据很容易得到,你要是做飞机就可以粗略计算云层的高度。问题是这样的擎电柱 是否足够坚固 , 这就要看工程领域的大牛们了。 暂时想这么多吧,我愿意去想,我也愿意去做,虽然我不太看好生物质能源,但是我觉得依照我的专业,我还是可以做做 synthetic biology 里面的一些小问题。愚蒙等诮, 更欢迎扔砖头,不要扔向我,扔向煤电发电厂最好,或者中石油或中石化也行。。
5354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施一公:可怕的空气污染
ctmath 2011-12-6 00:44
【序:说心里话,我发表这篇文章的心情很复杂。这篇博文完稿于今年二月底,但被我压了下来,担心这样评论北京的空气污染会影响海外人才的全职回国、也影响清华的招聘人才。但同时,国内一次次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以及我切身感受到的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严重污染,又让我不安与愤怒。   几周前,北京市环保局辟谣,说北京市空气质量在奥运会后逐年变差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对这种辟谣我觉得不可理解:几乎所有我问过的北京人和清华同事都说奥运会后这两年的空气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我也很不理解北京的蓝天数在奥运会后逐年增加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大家的切身感觉都错了?还是北京蓝天的标准在逐年降低?这也让我想起了大约两年前饱受百姓质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商品房售价年增1.5%的新闻:全国主要城市新房的售价每年扶摇直上,但统计局却因为“统计方法不同”而给出了1.5%的数字!   过去两年,不止一次地有朋友问我:你在国内最不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我总是回复:最不开心、也是常常痛苦的唯一事情就是空气污染。我的慢性咽炎2010年开始,逐渐加重,遇到今天这样的污染天就像嗓子里堵了个东西,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很难受。不知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在忍受这样严重的空气污染。   今天,2011年12月5日,星期一。又是一天令我窒息的日子。我的主要新闻来源“手机报”在“北京新闻”的头条提醒我:“今天白天,本市静风、逆温的不利污染物扩散条件还将继续,预计空气污染指数范围为260至280,属于四级中度重污染。市环保局副局长建议:心脏病、肺病患者等易感人群要加强防护,健康人群也要适当减少户外活动。”    59年前的今天,英国伦敦遭受严重的空气污染,直接导致数千人死亡。 就选择今天发表我完稿于今年二月底的博文吧。】    2011年2月20-22日的污染   星期二,2月22日早晨,我拉开卧室的窗帘,外面雾霾弥漫,又是一个重度空气污染的日子。我的心情也跟着阴沉起来。从星期日开始,这是春节后北京的第三个雾霾天了。   送完孩子上学,我来到办公室,也读到了《手机报》里的头条北京新闻:“昨天,雾气弥漫的京城出现今年首个重度污染天。来自市环保局的检测数据显示,21日,全市空气平均污染指数为333,达到5级重度污染。”这样的污染,相当于每个人被迫吸烟21根。看完报道,我越发心情沉重,又一次地打开北京市天气预报的网站,今后7天均为“微风”及“无持续风向”。也就是说:今后7天北京的空气都会有比较严重的污染。   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的人们都知道一个规律:北京的空气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风。每次风力在三、四级或以上时,大都会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这种情况在每年冬季的12月和1月最为明显,强劲的西北风虽然寒冷刺骨,但带来了干净清洁的空气和蓝蓝的天空,让我心情大为愉悦!可惜,北京不可能天天有风。如果连续几天没风,第一天还勉强,第二天就开始雾蒙蒙、明显感觉污染,到了第三天即使是晴天太阳也不过是一个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的红红的圆盘。   北京上一次长时间的空气重度污染出现在去年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2010年10月1日至4日,风力很足,阳光灿烂,天空湛蓝湛蓝,感觉好极了。5日,还行。6日下午,我开车去机场迎接十一长假出游归来的夫人和孩子,感觉空气已经开始多了很多尘埃。7日,雾霾天。8日、9日、10日,空气污染严重。11日以后,风起,空气质量也很快好转。可惜几天后(大约10月16日前后),北京又迎来了几天雾霾天,比起7-10日的污染,程度稍轻。   为了我们的孩子   几乎所有的朋友都知道我特别关注北京的空气质量,也知道我的心情会随着空气质量的好坏而变化。但大多数朋友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较汁”。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污染的空气对幼儿的发育、智力、健康都会有很多不良影响。可怕的是,这些影响一般不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被明显察觉到,也许有些长期受到空气污染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觉察其影响。但科学研究表明,污染空气中的化学小分子和重金属不仅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对心血管和肝脏产生危害,还会诱发突变、加重癌症的几率,甚至会对幼儿的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直接影响智力。最为可怕的是,普通老百姓对空气污染没有足够的意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诉求。而对患者,很难确证是由于空气污染引发的病变。   空气污染比其它的污染危害更大。首先,受害人最多。除非生活在过滤器里,所有人都会受害。其次,几乎无法防护。我们担心水污染时,可以加装一个有害物过滤器;担心食物安全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安全的食物或洗干净后再食用。对付空气就没有办法了,因为空气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最多就是在办公室和家里装上空气过滤器,但效果有限。实质上,我们每个人的肺脏就是北京市的空气过滤器。   也许会有人认为我小题大做,认为空气污染没那么多危害。我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国伦敦因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直接造成数千人的死亡。请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18219.htm   有时,我也会侥幸地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北京的空气污染也很严重,北京的绝大多数孩子不也顺利成长了吗?也许空气污染不会对孩子产生太多负面影响。但更多的时候,我会因另一种思维产生深深的忧虑:空气污染一定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最容易受到伤害,等到病情发作时就太晚了!   我在所有的场所都会表达对空气污染的忧虑和关心,也都会鼓励政府出台严格的控制污染的政策法令。但今天写博客,心里的确做了一番斗争,原因很简单:我不想让北京的空气污染影响将来的人才引进。但是,即使我不说,也常常有海外的科学家问我国内空气污染的情况,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然,每一次我也都直言不讳。   对政府的期望   平心而论,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相当重视。在九十年代后期,北京的空气污染达到顶峰,记得我在99年(或许98?)夏天访问北京,连续十几天雾霾重重,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城楼居然忽隐忽现。后来申奥,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治理,2008年达到最好的记录。那一年,我刚刚全职在清华工作,本已做好承受空气污染的准备,没想到空气质量还真不错,尤其是奥运会期间,老天爷真配合!   2009年,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去年,比2009年还稍差。奇怪的是,北京市发布的“蓝天数”却逐年增加,好像是提示空气质量的不断提高。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给《科学》周刊的记者郝炘写email,让她关注北京的空气污染情况。她回复说:政府已经承认空气质量下降了,并让我看网站报道。   空气质量的改善只能靠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法律保障干预。空气质量的改善可以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减少疫病,也可以帮助北京市引进人才。但愿北京市政府能始终拿出2008年前控制环境污染那样的力度来治理空气质量。人民受益,每一个人都受益。这比每年GDP增长几个百分点对老百姓来说更实惠。   其实,不仅北京的空气污染严重,其它城市常常更严重。上海,杭州,广州,武汉,苏州,无锡,几乎没有什么大中城市能逃避严重空气污染的困扰。记得四年多前,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觉得晴天都是雾蒙蒙的,就问当地人:是否这是西湖水汽所致?后来多次去杭州,感觉大多如此,如果不把“蓝天白云”的标准降一降,我是无法称之为蓝天的。苏州也是如此。上海按说靠海近,应该好点,但实际感觉不比北京好;至少北京吹起西北风的日子里确确实实是蓝天,上海则只能靠想象了。    现在是政府真正下大决心的时候了! 我毫不怀疑,中国因为环境污染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 远远大于 提高环保标准可能带来的相关企业的经济代价!必须提高企业排污的标准并加强监管;必须提高汽车尾气的污染物标准;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必须用法律手段维护百姓的利益。
个人分类: 社会教育|21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怕的空气污染
热度 198 施一公 2011-12-5 14:47
  【序:说心里话,我发表这篇文章的心情很复杂。这篇博文完稿于今年二月底,但被我压了下来,担心这样评论北京的空气污染会影响海外人才的全职回国、也影响清华的招聘人才。但同时,国内一次次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以及我切身感受到的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严重污染,又让我不安与愤怒。   几周前,北京市环保局辟谣,说北京市空气质量在奥运会后逐年变差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对这种辟谣我觉得不可理解:几乎所有我问过的北京人和清华同事都说奥运会后这两年的空气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我也很不理解北京的蓝天数在奥运会后逐年增加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大家的切身感觉都错了?还是北京蓝天的标准在逐年降低?这也让我想起了大约两年前饱受百姓质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商品房售价年增1.5%的新闻:全国主要城市新房的售价每年扶摇直上,但统计局却因为“统计方法不同”而给出了1.5%的数字!   过去两年,不止一次地有朋友问我:你在国内最不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我总是回复:最不开心、也是常常痛苦的唯一事情就是空气污染。我的慢性咽炎2010年开始,逐渐加重,遇到今天这样的污染天就像嗓子里堵了个东西,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很难受。不知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在忍受这样严重的空气污染。   今天,2011年12月5日,星期一。又是一天令我窒息的日子。我的主要新闻来源“手机报”在“北京新闻”的头条提醒我:“今天白天,本市静风、逆温的不利污染物扩散条件还将继续,预计空气污染指数范围为260至280,属于四级中度重污染。市环保局副局长建议:心脏病、肺病患者等易感人群要加强防护,健康人群也要适当减少户外活动。”    59年前的今天,英国伦敦遭受严重的空气污染,直接导致数千人死亡。 就选择今天发表我完稿于今年二月底的博文吧。】    2011年2月20-22日的污染   星期二,2月22日早晨,我拉开卧室的窗帘,外面雾霾弥漫,又是一个重度空气污染的日子。我的心情也跟着阴沉起来。从星期日开始,这是春节后北京的第三个雾霾天了。   送完孩子上学,我来到办公室,也读到了《手机报》里的头条北京新闻:“昨天,雾气弥漫的京城出现今年首个重度污染天。来自市环保局的检测数据显示,21日,全市空气平均污染指数为333,达到5级重度污染。”这样的污染,相当于每个人被迫吸烟21根。看完报道,我越发心情沉重,又一次地打开北京市天气预报的网站,今后7天均为“微风”及“无持续风向”。也就是说:今后7天北京的空气都会有比较严重的污染。   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的人们都知道一个规律:北京的空气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风。每次风力在三、四级或以上时,大都会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这种情况在每年冬季的12月和1月最为明显,强劲的西北风虽然寒冷刺骨,但带来了干净清洁的空气和蓝蓝的天空,让我心情大为愉悦!可惜,北京不可能天天有风。如果连续几天没风,第一天还勉强,第二天就开始雾蒙蒙、明显感觉污染,到了第三天即使是晴天太阳也不过是一个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的红红的圆盘。   北京上一次长时间的空气重度污染出现在去年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2010年10月1日至4日,风力很足,阳光灿烂,天空湛蓝湛蓝,感觉好极了。5日,还行。6日下午,我开车去机场迎接十一长假出游归来的夫人和孩子,感觉空气已经开始多了很多尘埃。7日,雾霾天。8日、9日、10日,空气污染严重。11日以后,风起,空气质量也很快好转。可惜几天后(大约10月16日前后),北京又迎来了几天雾霾天,比起7-10日的污染,程度稍轻。   为了我们的孩子   几乎所有的朋友都知道我特别关注北京的空气质量,也知道我的心情会随着空气质量的好坏而变化。但大多数朋友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较汁”。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污染的空气对幼儿的发育、智力、健康都会有很多不良影响。可怕的是,这些影响一般不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被明显察觉到,也许有些长期受到空气污染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觉察其影响。但科学研究表明,污染空气中的化学小分子和重金属不仅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对心血管和肝脏产生危害,还会诱发突变、加重癌症的几率,甚至会对幼儿的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直接影响智力。最为可怕的是,普通老百姓对空气污染没有足够的意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诉求。而对患者,很难确证是由于空气污染引发的病变。   空气污染比其它的污染危害更大。首先,受害人最多。除非生活在过滤器里,所有人都会受害。其次,几乎无法防护。我们担心水污染时,可以加装一个有害物过滤器;担心食物安全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安全的食物或洗干净后再食用。对付空气就没有办法了,因为空气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最多就是在办公室和家里装上空气过滤器,但效果有限。实质上,我们每个人的肺脏就是北京市的空气过滤器。   也许会有人认为我小题大做,认为空气污染没那么多危害。我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国伦敦因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直接造成数千人的死亡。请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18219.htm   有时,我也会侥幸地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北京的空气污染也很严重,北京的绝大多数孩子不也顺利成长了吗?也许空气污染不会对孩子产生太多负面影响。但更多的时候,我会因另一种思维产生深深的忧虑:空气污染一定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最容易受到伤害,等到病情发作时就太晚了!   我在所有的场所都会表达对空气污染的忧虑和关心,也都会鼓励政府出台严格的控制污染的政策法令。但今天写博客,心里的确做了一番斗争,原因很简单:我不想让北京的空气污染影响将来的人才引进。但是,即使我不说,也常常有海外的科学家问我国内空气污染的情况,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然,每一次我也都直言不讳。   对政府的期望   平心而论,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相当重视。在九十年代后期,北京的空气污染达到顶峰,记得我在99年(或许98?)夏天访问北京,连续十几天雾霾重重,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城楼居然忽隐忽现。后来申奥,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治理,2008年达到最好的记录。那一年,我刚刚全职在清华工作,本已做好承受空气污染的准备,没想到空气质量还真不错,尤其是奥运会期间,老天爷真配合!   2009年,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去年,比2009年还稍差。奇怪的是,北京市发布的“蓝天数”却逐年增加,好像是提示空气质量的不断提高。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给《科学》周刊的记者郝炘写email,让她关注北京的空气污染情况。她回复说:政府已经承认空气质量下降了,并让我看网站报道。   空气质量的改善只能靠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法律保障干预。空气质量的改善可以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减少疫病,也可以帮助北京市引进人才。但愿北京市政府能始终拿出2008年前控制环境污染那样的力度来治理空气质量。人民受益,每一个人都受益。这比每年GDP增长几个百分点对老百姓来说更实惠。   其实,不仅北京的空气污染严重,其它城市常常更严重。上海,杭州,广州,武汉,苏州,无锡,几乎没有什么大中城市能逃避严重空气污染的困扰。记得四年多前,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觉得晴天都是雾蒙蒙的,就问当地人:是否这是西湖水汽所致?后来多次去杭州,感觉大多如此,如果不把“蓝天白云”的标准降一降,我是无法称之为蓝天的。苏州也是如此。上海按说靠海近,应该好点,但实际感觉不比北京好;至少北京吹起西北风的日子里确确实实是蓝天,上海则只能靠想象了。    现在是政府真正下大决心的时候了! 我毫不怀疑,中国因为环境污染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 远远大于 提高环保标准可能带来的相关企业的经济代价!必须提高企业排污的标准并加强监管;必须提高汽车尾气的污染物标准;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必须用法律手段维护百姓的利益。
128164 次阅读|213 个评论
[转载]生态系统的形象比喻
thonb 2011-11-15 20:37
[转载]生态系统的形象比喻
自然环境的运作如同一个有机生命体,大地是肌肉骨骼而河流则是血管。降水如同动脉血,地表以及地下水如同静脉回流。海洋同时起着心脏和肝脏的功能,既负责通过降水向陆地泵送水体 ,也负责水体总量的调节。河水流入大海绝不是一种浪费,而是水圈自我循环中的重要一节,如同静脉血回流心脏不是一种无用功一样。建造水坝和水库以截取水流绝不是一种有益的储蓄, 这将阻碍水体的正常流动,破坏水圈的自然循环。这些人造堤坝如同血管中的血栓一样造成血流不畅,而非正常的血液淤积绝不是一种营养储蓄的方式,这只会导致组织的坏死。只有流动的 血液才是有用的血液,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生理机能。同样水体的循环流动是生态环境进行正常物质代谢的必要条件,阻碍水体的自然循环将会导致环境丧失自我维护的自然机能,使其如同 生命体一样丧失活力而逐渐衰老退化。几乎所有的环境恶化都是从水循环的退化开始的,而自然代谢的减缓更使得环境污染的效应急剧放大,从而对其中的生物圈造成重大打击。
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新自闭症研究告诉我们什么?
Ripal 2011-11-13 20:59
当前环境污染非常普遍。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的印证。精神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特别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自闭症等等。尽管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应用到精神病发病的原因和机理探索过程中,但是至今收效甚微,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或许会为精神病诱因研究事业添砖添瓦。 美国研究人员 11 月 8 日公布的一项小型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儿童相比,自闭症患儿大脑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元数量过多。这项发现有助理解自闭症的病因。 前额叶皮层是大脑中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参与人体的语言、交流、社会行为、情绪以及注意力等高级功能。自闭症患儿的这些高级功能通常有所欠缺。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大学的研究人员对 7 名自闭症患儿及 6 名普通男孩的前额叶皮层进行了检查,这些男孩的年龄在 2 至 16 岁之间。结果发现,自闭症患儿前额叶的神经元数量比普通儿童多 67% ,其平均脑重量也更重。 这项研究成果 9 日将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研究人员表示,由于皮层神经元在患儿出生前而不是出生后产生,这表明自闭症的出现可能与患儿胎儿期的神经细胞生长或维持出现错误有关,另一个导致患儿神经元过多的可能因素是其细胞凋亡机制出现紊乱。 通过美国研究人员的研究报告,我们获得以下几点信息: 1. 前额皮质在人体语言、交流、社会行为、情绪等高级功能中发挥着 要的作用,而这些高级功能在自闭症患者上的表现确实有所缺失或损伤; 2. 自闭症患者前额皮质的神经元数量增多。 3. 自闭症患者脑重量也增加; 4. 神经元增多,得出两个推论: a, 胎儿期的神经细胞生长或维持出现错误; b, 细胞凋亡机制出现紊乱。 应用以上获得的信息里,我们可以移花接木式的转移到毒理学研究上来,寻找自闭症的环境风险因子。建立可疑风险因子模型,进行行为学检验和机理性研究,验证是否毒素造成了自闭症趋向,在此基础上对脑不同部位的神经元数量以及细胞凋亡的因子进行探究,在深一点考虑环境毒素对神经细胞器的影响,比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核糖体等等,或许会挖出有意思的东西。
28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印象-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应用培训高校研修班
watersci 2011-11-12 10:51
2011年11月 同济大学 讲课资料下载地址:http://unep-iesd.tongji.edu.cn/index.php?classid=186 备份一下资料中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个要点: 中国环境要素保护战略课题研究成果介绍 郝吉明 1.中国是全球PM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二次颗粒物是我国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 3.北京灰霾71天,上海灰霾92天,广州灰霾132天(??不太懂) 4.氮排放对酸雨贡献日益突出 5.CO2和Hg等全球污染物控制国际压力巨大 6.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7.重型柴油车NOX和PM的协同控制仍是重大挑战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 杨海真 1.富营养化问题 2.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3.地下水和土壤污染
2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千古奇闻,值得一看!
热度 2 daodezhenjing 2011-10-23 13:29
  近日,澳大利亚的某位政府大员提议了一项“减少环境污染,拯救美好地球”的方案,那就是要杀死现有的澳大利亚全部120万头骆驼,因为一头骆驼每年要排放一吨的二氧化碳,120万头就是120万吨二氧化碳啊,多么惊人的数字,让不少人为之心动。   卸磨杀驴的典故我们以为只有在小说中重现了,却没有想在今天却创造性出现了“卸货杀骆驼”的新故事。这些骆驼的祖先最早是由澳大利亚政府从印度买来当苦力运输货物的,自从有了汽车以后,它们就成了多余的废物被弃之荒野自生自灭了,没有一点用还消耗自然资源,排放臭屁,太可气了,于是这个念头就一涌而来。可我们没有想想,澳大利亚的任意一辆汽车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都要3.24吨,凭什么只灭骆驼,不灭汽车呢?
个人分类: 杂文|19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三十三:三角洲湿地污染
蒋高明 2011-8-18 23:35
蒋高明 我国除了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面积;陆地上以草原、森林、荒漠、农田为主,其颜色为绿色或者黄色,而海洋是海水的世界,原本是蓝色的。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陆地上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那些来自通过河流搬运来的污染物正使得海洋改变颜色,三角洲地区呈现黄色,近海因赤潮爆发呈现红色,而远海出因漏油事 故呈现黑色。海洋污染,除了漏油是偶发的事件外,而赤潮爆发则几乎成了常态。 在自然地理上,三角洲地区是内陆来的河水与海洋里的海水交汇的地方;在经济上,三角洲地区是内陆的农业文明与舶来的工业文件发生强烈融合的地方,相对于内地,制造业发 达,环境污染也最严重,再加上江河将上游携带的化学污染在这里集中入海,因此,三角洲地区就成了环境污染的集散地,从这里,污染物排排入大海。然而,在污染大海之前, 先污染了自己。 2009年10月,中国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解“毒”珠江》报告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企业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了严重污染。他们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8个城市、53个乡镇和超 过60家工厂的走访后,于2009年6月在大珠三角地区的五家工厂或工业区外的排污点,收集了共25个样本,包括排污管道及其临近区域的水样品和沉积物样本。所有样本都送往绿色 和平位于英国的University of Exeter的研究实验室,对金属和一系列挥发性有机化学物(VOCs)进行量化分析,以及对其它可溶解和萃取的半挥发性有机化学物作定性分析。调 查结果显示:五个工厂设施排放的重金属和可能有害的有机化学物正对珠江流域的水环境造成污染危害,是主要的污染源头。珠三角素有“世界工厂”之称,是中国出口制造业的 枢纽;中国改革开放后,珠三角的经济增长超过国内所有其它的地区,却在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 长江三角洲地区号称中国现代经济的摇篮,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那么,这里的水环境污染状况如何呢?上海这座位于长江和黄浦江入海口的大都会,竟因水污染成了一个缺 水城市。上海的水质既受上游长江水污染影响,又受本地污染源的危害,是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有关部门对上海主要河道的监测表明,该市符合饮用水水源国家标准的地表水 只剩下1%,68%的水质劣于第五类标准,而作为上海市民80%饮用水来源的黄浦江,水质终年只能维持在三类到五类之间。不仅是上海,拥有众多河道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很多城市 都已经进入缺水城市的行列。早在2001和2002年,长三角15个城市的一多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指标恶化,有14个城市属于酸雨控制区,也就是说,几乎整个长三角都处于酸雨的 威胁中。 由于缺水,浙江省不得不过度开采地下水,这直接导致地面下沉。2003年底,宁波市的沉降区域总面积达175平方公里,整个市区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洼地。据该市政府估算,几十年 的地面下沉已造成40亿元的经济损失。拥有近3.7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和3600多万环湖人口的太湖流域只占中国幅员的0.38%,但各种污水排放量却高达每年32亿吨,为全国的10%。 今年5月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太湖各湖区水质均劣于五类标准,国家考核的8条入湖河流有4条水质劣于五类标准。 在黄河三角洲,上演着与长三角、珠三角一样的“黑幕剧”。从1989年到1995年,黄河三角洲的东南部逐渐变长、变窄。1996年,中国的工程师封锁了此航道,迫使黄河从东北方 向入海,将泥沙沉积到一个新的位置。尽管防洪堤、码头、海堤等建筑工程降低了河水的侵蚀速度,并使得河道截弯取直,但是保护三角洲的自然湿地和工农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 其他挑战。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降雨量减少,上有城市和农业用水量增加,排放的污染物增加,然而流到下游三角洲来的水量和泥沙已经急剧减少。在90年代,河水经常在 到达三角洲之前已经干涸。 黄河这个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摇篮,从她诞生那天起,就从来没有遭遇到今天这样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今,沿黄河排放的污染物不断向下游集中,在入海前集中在黄河三角洲湿地。 1999年,在黄河流域的114个重点监测断面上,V类和劣V类水体分别为70%和56.2%,黄河主要支流的污染更为严重,而且黄河的污染主要来自支流。目前,黄河水量少,自净能力弱 ,水环境处于危机之中。如火如荼的西部大开发中,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将进入较快增长时期。黄河的水污染必然使沿岸的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一起历时悠久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云南曲靖铬污染
热度 1 pinepine 2011-8-16 19:47
又一起历时悠久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云南曲靖铬污染
事件回放: 8 月 12 日一篇标题为《 5000 吨剧毒铬渣来了,羊死了,猪死了,水也不能喝了……》的文章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其所报道的云南省陆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外运到贵州处理的铬渣污染了珠江源头的信息迅速通过微博传遍全国。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贵州兴义三力燃料有限公司的两名运输人员在承运陆良化工的铬渣过程中,为节省运输费用,在曲靖县麒麟区多个乡镇的山上倾倒剧毒工业废料铬渣 5222.38 吨,导致了铬渣倾倒致污事件的发生。 那么污染现状是怎样的呢?当然,政府现在刚刚开始调查,具体污染状况不清楚。我们先来看看媒体的报道。在 8 月 14 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事故公司陆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陆良县小百户镇兴隆村进行了采访。 从《每日经济新闻》发回的报告中,污染状况是这样的: 土壤污染:陆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所在的陆良县小百户镇兴隆村西侧有一座灰色的“小山”,那就是铬渣堆,从铬渣堆里泄漏出来的一些黄色物质,把周边的泥土给染黄了。据说这批废渣中最早的已有 10 年之久。而离铬渣堆几米远处,正是南盘江干流。有村民说,之前在该渣堆上曾掩盖上一米多厚的黄土,并种上桉树,但桉树在长大后均相继死亡。和平科技的南围墙外和东围墙外,用来砌围墙的石头有许多已经变蓝,有的甚至有一些被腐蚀的痕迹。带路的村民表示,周围其他地方没有该症状,他认为,石头或是被厂内的有毒物质腐蚀。 水污染:沿铬渣堆往东约 100 米处,就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的排污口。该排污口直接对着南盘江。村民表示,在和平科技生产排污的时候,这处排污口所排出的水是白色的,翻着白色的泡沫。从排污口向和平科技的厂区追溯,临近南盘江的一条小溪已近干涸,河床里的沙粒泛着白色。在该小溪的低洼处,还能看到一些水,但水草已经枯死。沿该小溪再往上走,到和平科技的南墙下,一片白色的盐渍痕迹一直蔓延到干巴巴的水田里,有白色盐渍的地方连草都不长。不长草的区域长宽大约都有 5 米。 对人及牲畜造成的危害:兴隆村已有多名村民表示自家的牛、羊等喝了化工厂出来的液体而死亡。一位村民透露从 2000 年以来该村因为癌症死亡的村民达到 37 人,基本上都是确诊后没有钱,拉回家等死,兴隆村因此被称为“死亡村”。笔者还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说的是该村村民王建得了癌症,为了减轻痛苦,他每天得吃 50 只臭虫(偏方)(见下图)。   该村村民王建得了癌症,为了减轻痛苦,他每天得吃 50 只臭虫(偏方)。(摘自腾讯网) 当地的水体污染 当地的土壤污染 科普: 生活中的铬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 它与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 , 能增加人体内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 , 是机体内葡萄糖能量因子中和一个有效成分 , 能辅助胰岛素利用葡萄糖。 如食物不能提供足够的铬 , 人体会出现铬缺乏症 , 影响糖类及脂类代谢。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善存片、施尔康每片均含有铬 50 微克~ 100 微克,为了补充铬盐,中国市场上也推出了富铬鸡蛋、富铬奶粉等多种补铬保健品。 工业中的铬 铬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国民经济中约 10% 的产品与铬盐有关。市场对含铬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不锈钢水龙头、汤勺,自行车上的镀铬车把和钢圈,首饰、磁带、表带甚至钱币中都含有铬。普通金属镀铬后可以防锈,价格低廉的金属披上一层薄薄的铬外衣后,既耐用又好看。颇令消费者喜爱的皮革,也是使用了碱式硫酸铬等铬盐加工而成。 铬污染的来源 铬盐企业主要从铬铁矿中提取金属铬和铬类化合物,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铬渣产生。据资料显示,缘于落后的生产工艺,铬盐提取率只有 75% ,生产每吨铬盐产品要排放 2.5 吨甚至 3 吨高毒性铬渣。只要铬没被转化成产品固定下来,成为不可溶的形态,这些铬就会变成离子铬,遇水即溶,很快成为毒性极强的六价铬,而六价铬极易被人体、动物吸收并在体内蓄积。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金属制造和皮革制造是排放含 Cr(VI) 废水的三大主要行业,其排放的六价铬量占到了总六价铬排放量的 90% 以上。工业上对铬及其化合物需求量的增加,使铬盐生产迅速发展,这也导致了大量铬渣和含铬废气的产生。 铬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 铬可以 0-6 的化合价态存在,但在自然环境中通常只有两种稳定价态出现,即三价和六价。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约高 100 倍,可被还原为三价铬,中间态四价和五价铬极不稳定。 水体中的铬主要以三价和六价铬的化合物为主,通常以 Cr 3+ 、 CrO 2 - 、 CrO 4 2- 、 Cr 2 O 7 2- 4 种离子形态存在。三价铬大多数被底泥吸附转入固相,少量溶于水,可在中性或弱碱性水体中水解,生成不溶的氢氧化铬和水解产物或被悬浮颗粒物强烈吸附后存在于沉积物中,迁移能力弱。六价铬在碱性水体中较为稳定并以溶解状态存在,迁移能力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还原为三价铬。 土壤中的铬大部分是三价铬,也有六价铬存在。三价铬主要以难溶的 Cr(OH) 3 存在,或被土壤颗粒吸附,在土壤中的活动性差,不易被植物吸收,土壤 pH 对三价铬的存在形式有极大影响。土壤六价铬主要以 CrO 4 2- 、 HCrO 4 - 存在,很少被土壤颗粒吸附,溶于水,迁移性强,可以渗漏到土层深部,引起地下和地表水污染,且易被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六价铬和三价铬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相互转化,其氧化还原性主要决定于土壤 pH 、氧浓度和氧化还原性物质含量。 大气中的铬与水体和土壤中的铬相似,以三价和六价铬为主,两者可以互相转化。 铬具有生物累积性和浓缩性,分布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离子铬可被动植物吸收,转入生物体内并积存。 铬对人体及其他生物的危害 六价铬是人类确认致癌物,具有强氧化作用,经吸收进入血液后,在红细胞内部与生物大分子反应,导致红细胞携带氧的机能发生障碍,引起内窒息而出现缺氧症状。吸入鼻腔的六价铬直接接触鼻中隔粘膜,其强氧化作用最初可引起鼻腔瘙痒、干燥、反复出血和结痂,进一步发生鼻中隔溃疡,并逐渐向深部侵蚀,最终导致鼻中隔软骨穿孔。进入细胞的六价铬还可造成 DNA 断裂,细胞染色体畸变。常接触大剂量六价铬会引起接触部位的溃疡或造成不良反应。 摄入过量的六价铬会引起肾脏和肝脏受损、 恶心、 胃肠道刺激、 胃溃疡、 痉挛甚至死亡。三价铬进入细胞后,也会与细胞内的核染色体或其它生物大分子结合,对细胞造成影响。 此外,铬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等生理活动有明显影响,降低农作物产量,也可通过富集作用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1. 张汉池 , 张继军等 . 铬的危害与防治 .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3. 2. 徐卫华 . 微生物还原 Cr ( Ⅵ )的特性与机理研究 . 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3. 云母网 4. 天涯网 附录:(摘自天涯杂谈) 5000 吨剧毒铬渣来了,羊死了,猪死了,水也不能喝了…… 作者: chengren03 发表日期: 2011-8-14 8:48:00 @ 傅剑锋 1984 :紧急呼吁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重大公共危机的应急预案 ! 云南 5000 吨剧毒铬渣倒入水库,已使 30 万水库水成致命毒药,水正流入珠江上游南盘江,将可能危及沿岸数千万人饮水安全。十万火急,快速应对,请一切以民众生命安全为重,请绝不要作任何欺瞒。       @ 南都深度: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对 @ 云南信息报 《 5000 吨剧毒铬渣来了,羊死了,猪死了,水也不能喝了》报道批示:请市政府陈军副市长牵头迅速召集区、县领导及相关部门展开调查,搞清情况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动态监测好水质……对失职、渎职的责任领导严格责任追究,对违法业主依法严惩。       《保卫珠江!我见证了铬污染调查采访》    ——边民          8 月 10 日,《南方都市报》记者刘伟、《云南信息报》记者冯蔚、云南网民边民、怒目低眉等一行六人联合前往曲靖市陆良县调查和平化工公司铬污染情况。记者负责采访,网民见证过程。   我们接到的线报是:陆良县和平化工将 5000 吨剧毒铬渣倾倒在麒麟区越州镇山上,造成树木枯死,库容 30 万方的叉冲水库铬超标 200 倍,最严重的局域水体铬超标 2000 倍以上。水库里的鱼全部死光,牲畜饮用着毒水迅即毙命。叉冲水库被污染后经当地环保部门处理全部排放进入南盘江珠江。          资料一:和平化工有限公司号称亚洲最大的铬盐化工生产企业之一,而铬渣是生产金属铬和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废渣。    资料二:铬渣中含有 1% 至 2% 的铬酸钙(致癌物)和 0.5% 至 1% 水溶性六价铬(剧毒物),目前难以找到经济有效的处理技术。    资料三:重金属离子(铬属于重金属)进入水体之后,尤其是经过底泥吸附、沉降, 30 年都无法恢复到初始状态,即使把河水清空了换水一万次,重金属还是会不断缓慢释出。要处理到官方所说的‘不具有危害’的程度,除非将南盘江整个河道的淤泥统统‘刮’一遍。六价铬经皮肤接触可能导致过敏;更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吸入某些较高浓度的六价铬化合物会引起流鼻涕、打喷嚏、瘙痒、鼻出血、溃疡和鼻中隔穿孔,甚至可能致癌。茱莉亚·罗伯茨的电影《永不妥协》中,她所对抗的企业巨头就是因为制造和释放了这种化学物质———六价铬,污染了水源导致很多人癌症。        我们到达乱抛铬渣的现场看到, 5000 吨铬渣 6 月底倾倒于山上有若干个堆点,遭到举报后现已连渣带土被化工厂运走 10000 吨左右,尚有少许残留。堆点附近树木出现成规模的枯死,土壤虽被“刮地三尺”,但依然呈现出令人恶心的斑斓色彩,颜色可谓诡异。村民介绍,幸亏曲靖大旱远甚去年,至今只下过一场雨,即使如此,一场雨也导致铬渣溢出毒素流入叉冲水库,鱼死光,牲畜饮水即死,村民才举报。在山上查看和拍照约 5 、 6 个堆放点后,大家均感呼吸有异样,几个人开始频繁咳嗽。我本人可能是过敏性体质,鼻腔刺痛、咽喉瘙痒、剧烈咳嗽不止、双腿奇痒抓挠不止。   叉冲水库山上的毒铬渣堆放点        网友“云南怒目低眉”在拍照取证        堆放过毒铬渣几天之后附近树木开始      堆放过毒铬渣的一个坡沟,一下雨毒素就外泄流入下面的水库        库容 30 万立方的叉冲水库被山上堆放的毒铬渣污染          被铬毒污染的水库经环保部门处理后用抽水机抽出排进南盘江珠江        我们查看和平化工厂发现:该厂污水直接排放进南盘江珠江,有明沟有暗管有暗井,污水流过之处土壤呈诡异斑斓色彩有臭味。化工厂还雇农民故意种植一些水稻以示环保掩盖污染,但我拍的照片显示,水稻要么长得畸形怪状要么稀稀落落抽穗,稻田水质明显恶劣发臭。最触目惊心的是多年来铬渣堆场就在江边,不知有多少万吨,离江水最近处不过 20 米,铬毒渗入江水自然而然。后来曲靖市、区两级环保部门也向我们证实,南盘江铬超标是经常被检测到的项目。南盘江的水是青黑色,肉眼就可看出污染严重。下游就是珠江,流域涉及两广港澳。      铬化工厂黑水毒水直排进入南盘江珠江一景 .     铬化工厂旁的南盘江珠江       铬化工厂旁的南盘江珠江水体现状       化工厂的铬渣常年就这样堆放在江边 .       南盘江江珠江边得铬渣堆场离江水最近处仅一路之隔 .    我们还打听到,隶属于昆明市的宜良县是隔壁县,宜良农田、流水多年被污,出现鱼和鸭子死亡,宜良政府一怒之下告上法庭索要赔偿。后来彼此都烦了,懒得上法庭,鸭子、鱼、水稻一死,直接就赔偿。宜良以烤鸭闻名,在云南吃到的烤鸭基本都是宜良烤鸭。鸭子与铬毒的关系,你懂的。       和平化工厂所在兴隆村有村民反映, 2006 年以来癌症死亡 37 人,目前还有一批癌症患者等死中。兴隆村原本生产优质大米和其它禽畜、水果,现在产量严重下降,而且自己根本无法卖出,一看是兴隆村人卖东西,无人愿买,村民也不敢吃自己种养殖出来的东西。村民多年上访,屡遭暴打、抓、关等截访。我见到的一个患了肺癌的村民,正值盛年,不久就要死亡了,他对我说:我不敢说我的病就是化工厂污染造成,但我愿意现在就开胸验废看看是不是中毒。我反正要死了,我只希望子子孙孙不再受这份苦。他来见我时,穿着平生最好的衣服,一件劣质西装。      昨日报道了曲靖市陆良县和平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废料铬渣污染,造成羊死、猪亡、水不能喝的情况。报道见报后,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作出批示:“对此事要高度重视……县市环保局主要领导及区县党政主要领导动态监测好水质,搞清情况,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实行严格的奖惩责任制,限期达标排放,对失职、渎职的责任领导严格责任追究,对违法企业依法严惩。”同时,曲靖市委、市政府组织区县党政领导及市区县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并约见了本报记者,对会议中关于本报报道情况的处理进行了说明,并表示对事件的处理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和新闻媒体进行通报。        牲畜损失要赔偿到位        会后,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提出要求:“责成区县党政一把手抓落实、抓整改,要及时整改到位,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和企业的责任。对牲畜死亡的损失要在 3 天内落实到位、赔偿到位,责成麒麟区对事发地点进一步排查,在下一步工作中对企业的排污、治污进行整改和完善。”        麒麟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告诉记者:“非常感谢贵报对这件事的关注,报道比较客观公正。 6 月 12 日我们接到举报,说有山羊死亡的情况。环保站迅速向区环保局上报,随即区委、区政府启动了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参与。对铬渣堆放的情况我们采取了先控制后处理的做法,由于在雨季,我们用防雨布将 14 堆铬渣遮盖,防止废弃物随着雨水流淌蔓延,同时我们还进行挖沟积水,对现场进行 24 小时动态监测,我们用 3 天 3 夜的时间迅速将铬渣拉回工厂处理,同时将受污染的小水塘里的 100 方水也抽走连带水塘的淤泥也一并拉回到工厂进行处理。处理后,我们对铬渣堆放地、水塘周边环境进行 24 小时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目前对农作物的影响还在进一步监测之中。对污染造成村民牲畜死亡的情况统计后进行赔偿。”        涉案司机已刑拘        陆良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表示:“贵报报道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对于我们如何管理企业、服务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家企业所在地是个传统的化工生产基地,上世纪 60 年代就形成了一个化工园区。以往生产企业在处理铬渣时,是通过水泥生产配料在高温化解下进行处理,由于企业处理速度不够,为此企业与贵州一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将铬渣拉到这家企业进行处理。这次事故是在承运中出了问题。事故发生后,我们积极配合麒麟区进行处理,并启动了应急预案。目前,涉案的 2 名司机已经被刑事拘留。对于废渣的倾倒,企业是否失察,目前已对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展开调查,绝不姑息。对于企业铬渣处理,已经开建启动二期项目,征地 200 多亩,建成后将加快铬渣的处理进程,同时从总体考虑,将对这家企业进行整体搬迁,目前正在做搬迁规划。”        曲靖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人表示:“对于此事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们的态度就是要对老百姓负责,对这方水土负责,对后代负责,对下游负责。目前我们已责成市局有关部门、县区级领导加强监测,抓落实,抓整改,并邀请省、市环保专家对水质进行监测,对南盘江水质监测情况进行公布。”        作者:李郭来源云南网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9404 次阅读|1 个评论
谜团——环境污染与自闭症
Ripal 2011-8-5 22:32
自闭症很严重! 自闭症患者的父母很痛苦! 但是诱因不明! 环境污染与自闭症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动物实验已经证明了自闭症与环境污染具有相关性。 但是在人类生尚未有充足证据。 实际上早就有人关注了这个谜团! 我是搞医学研究的家长,自闭症确与汞铅有关吗? var GBL_domain="chinaqdautism.org";var DEF_DownKey="ahiowerioweir"; 我是搞医学研究的家长,自闭症确与汞铅有关吗? 黎华,2002-12-21 17:58:23 各位好!我孩子现在普通小学三年级就读,几年来进步不小但问题还很多。我本人做过几年医生,现在医科大学从事科研工作。从北京一位热心的家长处得知以琳网站上有许多关于汞铅蓄积与自闭症关系的热烈讨论,进来一看很受启发,马上去图书馆查有关资料。 汞或铅中毒确有很多症状与自闭症非常相似,自闭症很有可能与汞铅中毒有关。但问题是相似并不等于就是,不说外行人看医书很容易得出自己患有某种疾病的错误判断,就是专业医生也有误诊的时候。如果站在临床医生的角度,仔细分析汞铅中毒与自闭症的症状,同样也很容易得出否定的结论。 我之所以仍对汞铅中毒非常感兴趣,一是因为站在家长的立场,二是因为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其实医学书上有关疾病的症状也是人归纳出来的,或许自闭症就是幼儿期铅汞中毒的一种特殊的病例,只不过尚未被目前的医学发现而已。不管怎么说,对于我们家长都是一条极重要的线索。 问题是驱汞铅治疗无论是DMSA还是其它络合剂,原理都是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而有利于排出体外,因此在排出铅汞的同时也会排出有益的离子。而中药和食疗其原理推测也无非二种可能性:一也是含有络合剂成分,只不过含量比西药温和,故副作用小一些,但效果也难免差一些;二是含有一些促进人体自身排铅汞能力的成分,但这个原理可能对我们自闭症孩子并不一定适用,这得从汞铅引起自闭症的假设说起: 环境汞尤其是铅污染在我国的各个城镇都是很普遍的情况,儿童体内铅含量偏高也是普遍的现象,为什么偏偏我们的孩子得自闭症,我估计与孩子的内因有关,或是排汞铅能力有缺陷,或是神经系统对汞铅特别敏感。 因此初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自闭症与汞铅有关,则排汞铅治疗需长期坚持;如果长期坚持则副作用难免。副作用就是体内各种离子如钙、铁、镁、铜、锌、硒等等的缺乏而影响身体发育甚至神经系统功能,虽说可以补充,但很多微量元素的适当补充也是很困难的事(补多了也不好)。 总而言之,罗嗦了一大篇,我的最终意思是:如果自闭症确与汞铅有关,则驱汞铅治疗的副作用也是完全可以忍受的,毕竟二者相比孰轻孰重是很明显的。但如果仅仅是猜测而非事实,则驱汞铅治疗不成了火上浇油了吗? 因此我觉得当务之急是确定自闭症是否真的是与汞铅有关,至少能估计可能性有多大,其它如汞铅检测和驱汞药物都应该不是非常难的事。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告诉我有关的信息:首先是这个说法源自何方?还有国外有哪些研究和结论?有些家长试用后有什么样的结果?等等。希望大家参与讨论,也可发E-mail与我联系(jlhjiang@yahoo.com.cn)img src="images/icon_smile_shy.gif" border=0 jiqing,2002-12-21 18:30:51 谢谢黎华! 自闭症的干预太需要科学的态度了,问题是家长中能有多少和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正确的引导呢?"自学成材"其实是情非得已,如此专业的知识学的有点偏差或观察不够全面并不出奇,但对孩子的作用? 如黎华所言以琳网上关注重金属中毒问题的家长很多,我本人也是其中一员,并对有的家长在这方面素有研究深表敬意,我想大家可能都认为有专业研究人员给以正确及时的引导实属必要吧,毕竟是为了孩子! 继青 ------------------------ 1999年2月1日出生的博博,我自闭的儿子,曾创下从六楼坠下而大难不死的奇迹,我要带着孩子再创走出自闭的奇迹! 朱作杰,2002-12-23 09:42:01 黎华 : 我们以前有过联系,真高兴你能在网上与家长们交流。 我真希望学医的家长们能多多联系,甚至可以形成一个小的医学研究组织,为了我们的孩子共同探讨大家所怀疑或猜测的任何问题。 我们的孩子经过训练能够在各方面得到改善,但要真正康复还需要医学的发展。各位在医学上有研究的家长联合起来会发挥彼此的作用的。 上帝将孩子给了我,我永远不会放弃他,我要教导他生活得越来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作杰img src="images/icon_smile.gif" border=0img src="images/icon_smile_tongue.gif" border=0 wczhou,2002-12-23 22:35:43 我建议学医的家长,有能力的可去申请自然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每年都在这个时候申报,国家级一般在2-3月份申报。挽救我们的孩子还是要靠我们家长自己,希望学医的家长在这某一方面有所突破。中国医学界在这方面基本上空白,某些孤独症如果是以生理生化导致的发育障碍,应该可以拿出一个有效的干预模式来。 Weihong,2002-12-23 23:57:02 请问黎华是北京的吗?如果是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合作申请基金?去年我申请了,被“枪毙”,原因很多,其中一条是应该和医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我是学化学的。 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jlh,2002-12-29 14:37:12 谢谢各位的关注!我因密码遗忘或丢失而无法登陆,只好从新注册了一个新名字,麻烦版主帮我查一下后告知。 黎华 申报课题这个思路,我几年前即已考虑,当时准备了一份标书,但结果是难哪!!! 自闭症对我们来说是天大的事,但对医学上的众多未解之谜而言,也就是沧海一粟而已。在我自己的研究领域,以我一个无名之辈的身份,已申请到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一项卫生部课题。而据我所知精神病学领域很多非常著名的学者,似乎还未在自闭症这个命题上申请到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因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是竞争非常激烈的,也就是说优中选优,评价标准包括:立论依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课题组成员和所在部门的工作基础和实力、预期的研究成果等等。总的来说,我们欠缺的:一是申请者最好是精神病学或儿科学领域的人,而且应该是高校或科研院所的;二是立论依据必须非常可靠、明确,不能靠推测;三是要有工作基础,即在你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发现了新的线索或需要进一步深入;四是即使让你申请到课题,你也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每年都要汇报研究进展,3年到期结题时递交研究结果,而所有这些必须与申请时标书中所预期的相符合。 说老实话,我早就有改行研究自闭症的想法,一边是看着孩子一天长大,机会一天天离我们远去,另一边是每天不得不化费大量的聪明才智在别的医学研究中,而没有精力去探索国际上不断涌现出来的线索(基因缺陷、分泌素、各种边缘医学传说如B6DMG白色念珠菌禁食银杏叶中药针灸、以及现在讨论的重金属中毒等等),心中实在是急啊。但是临床方面我不合适,基础方面无法申请到钱,现在高校都在定编定岗搞改革,不可能有个地方养一个既无经费又不出成果的闲人。我想家长中搞医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确实真是无奈啊! 不过我觉得Weihong的想法还是有很大的可行性,我觉得可从环境卫生或儿童保健的领域去申报重金属的危害,,这样的话Weihong作为化学领域的申请者,还是有一定的对口性,说不定可能中标。合作单位可选营养、流行病学或儿科的单位,我在上海但没关系,上海和北京也是可以合作的,无非是寄来寄去盖个公章而已,我可以替您联系具体单位。总之有一点希望也要努力,请Weihong与我E-mai联系。 黎华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jlh 重新编辑於 2003/01/05 20:37:22 xwm96,2002-12-30 19:00:02 感谢黎华和Weihong。 施丹 jlh,2003-01-27 12:06:01 各位好: 很抱歉,虽然版主马上将密码发给我,但仍只能以JLH登陆,因为电脑已自动认JLH而无法更改,所以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我无法知道别人给我的悄悄话。也非常抱歉很长时间未能继续发言。 感谢Sunheyou先生发给我的一份资料,这提醒了我有必要去Rimland博士的网站(美国自闭症研究所,www.autism.com/ari)看看, Rimland和他的同伴们对有关自闭症治疗的新线索的推崇一向是不遗余力甚至过分热心的(他也是家长,心理学博士,故心情可以理解),因此我想哪上面一定有最新的进展,结果是虽然有很多资料,但也无法下结论。又去查了Medline的文献检索和一些网站,得到的感觉是医学资料浩如翰海,有关自闭症与重金属的文献却寥若晨星,相反,各种网站上的信息到可说是铺天盖地,但真假难辨,本人的英语又菜,直看得我头晕目眩,颈椎病发作躺在床上起不来。病好后又逢学校放假前工作繁杂,现在总算定下心来,仔细分析到手的资料,过一天将学习体会向大家汇报。 本来我在以琳上发帖子的目的,是因为我精力有限,希望有研究的家长提供线索给以指点,可使我少走点弯路节省点时间,可能是因为我的方式有欠缺,很遗憾得到的帮助非常少。回想起人民大学一位家长的热心真是让我感动又惭愧,惭愧是面对她的殷殷期望我实在是做不了多少事,还好,我找到了一个捷径,以琳网站有一个搜索功能,打一个汞字然后不久,有关汞讨论的所有主题都会呈现在我的眼前,效率真是太高了,资料也很丰富哎,以琳网肯定为许多茫然无助的家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虽然查到的发言很多,但比一个个去找方便太多了,待仔细拜读后再发表意见。 黎华 黎华,2003-01-28 15:40:38 在Rimland博士的网站上主要查到3份资料(1. Autism: a unique type of mercury poisioning, 作者为Sallie Bernard等13位,成文于2000年;2. Mercury detoxification evaluation form; 3. DAN! Mercury detoxification consensus group position paper),第1份是提出假说,第2份是驱毒治疗所使用的疗效评估统计表,第3份是2001年在Dallas1召开的DAN孤独症驱汞治疗专题讨论会形成的共识,由James R Laidler(医学博士,有2个孤独症儿子)执笔,凝聚27位人士(大多为MD)的观点。我觉得部分可代表最近的进展,但大家应注意,我觉得Rimland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对未经科学证实的新疗法倾向于表达过度的热情(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因此最好自己给他打点折扣。以下是我觉得此文的一些要点: 1. 驱汞治疗前应先治疗好肠道问题,尤其是有害微生物的过度生长问题,否则驱汞治疗会加重这些问题而使疗效不明显。 2. 确定是否有汞蓄积的问题:血、尿、头发中汞的检测一般会正常,除非孩子最近还在接触汞或因代谢原因在释放组织中的汞,所以正确的评估方法是驱汞试验。另外的一些间接的诊断方法是检测汞中毒可能会导致的酶活性或生化物质改变,如:G-6PD(磷酸二脂酶)、NADPH(谷胱甘肽还原酶)、丙酮酸、尿卟啉、粪卟啉等。 3. 治疗前准备:化验肝肾功能和血细胞计数,矫正微量元素缺乏的状态。治疗过程中也要定期检查。 4. 驱汞方案:主要采用DMSA,剂量、间隔时间等我就不写了,其中提到DMSA也能部分地去除脑中的汞,后面的一个复方制剂中也含有alpha-lopoic acid。 5. 副作用监控:一般的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厌食、气胀、疲劳、斑丘疹、短暂的语言和行为退步,减少剂量或暂停可消除。较重的副作用包括:血细胞减少(减量或暂停可消除)、过敏(需停用)。 6. 在治疗的同时辅助使用微量元素和各种营养物质等(有一长串,大多为他们一向推崇的)。其中也提到alpha-lopoic acid,有关的叙述摘录如下:alpha-lopoic acid是一种天然的螯合剂和有力的抗氧化剂,在德国被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精神病有非常好的效果。它的抗氧化效应可能对孤独症孩子非常有帮助,因为许多`证据显示孤独症有抗氧化能力的缺陷。alpha-lopoic acid是人类细胞的天然产物因此毒性非常小。从理论上说,它可与DMSA结合而降低双方的效果,但临床上没有发现这种情况。另一个问题是它会降低谷胱甘肽对甲基汞的排除作用,因此它必须与DMSA合用。还有证据显示它会降低铜的排泄,但DMSA可增加铜的排泄,故2者合用可解决。主要的问题是它会促进汞进出细胞,因此可使细胞内的汞游离出来而有利于DMSA与汞结合而排除汞,但没有DMSA的配合,则它可将汞带入其它组织(本人注:当然也可能是脑)。 7. 汞与驱汞治疗与孤独症的关系究竟如何?文中说:Although no outcome studies have yet been published,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a number of practitioners has been extremely encouraging. 文中还提到,有部分孩子,经治疗后虽然汞排泄未增高,但病情也有很大改善,究其原因,可能是其它重金属中毒,或驱汞药从其它途径作用于孤独症(如改变硫磷比例、抗氧化效应等)。 我的观点: 1. DMSA的上述副作用都不足虑,医学上每种药都有副作用,外国人在说明书上尤其写的耸人听闻(不担法律责任)。其实上述的副作用在许多常用药中都存在。一般对人体的影响是不大的。倒是长期使用对人体微量元素的影响则应予认真考虑,用上几个月我想问题还是不大的。 2. 汞究竟是否真的与孤独症有关,我想目前还无法下结论。如果医学上已有肯定的研究结果,Rimland他们一定会大力鼓吹,因此至少截止2001年5月,也就是上文写就之日还没有结论,以后的时间我已查了Medline文献检索,初步看了好象也没有结论,待我细看后再向大家汇报。 黎华,2003-01-28 21:51:57 我的邮箱被sunheyou先生的邮件给爆满了,提醒我新开了一个信箱,以后各位有信请发到这个邮箱:jlhjiang@citiz.net, 谢谢! jiqing,2003-01-29 09:22:39 黎华: 您好!发给您的新邮箱的邮件被退回来了。 博博妈妈 ------------------------------------------------- 1999年2月1日出生的博博,神的手托住他创下从六楼坠下而大难不死的奇迹,我要伏在神的面前求神引领他为他再创更大的神迹!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jiqing 重新编辑於 2003/03/06 23:42:07 黎华,2003-01-29 20:59:45 抱歉!刚才我去试了试,邮址没错,但接和发都不稳定,不行还发原来的信箱。 我觉得我们全国各地的家长可相约在雅虎通的语音聊天室交谈(yahoo.com.cn上可下载,然后安装,准备一耳机话筒即可),距离立刻可以拉近。 黎华,2003-02-02 23:41:44 各位新年好!祝大家三羊开泰否极泰来 Medline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建立的医学文献检索系统,国际上略未象样一点的医学杂志基本上都被收录,因此主流医学取得的结果应该都能查到。我查了2001和2002年的记录,打一个检索词autism,2001年得到362篇,2002年(最后几个月可能收录不全)得到231篇。有关孤独症的文献数量近年来呈明显增加(国内也是一样),说明重视度在增加,但科学家重视的是科学进步而不一定是家长的焦虑,因此很大一部分文献是聚焦在基因研究还有心理学探索,倒是分泌素方面有不少文章(因为对于分泌素美国媒体曾有轰动性的报道),非常遗憾的是基本上都是否定的结果(但我觉得他们的研究从病例数、观察时间和分析方法上都有欠缺,完全下结论似嫌太早)。另外有一篇综述是总结别人的研究结果,对禁食疗法得出了肯定的结论。还有一篇是双盲法观察DMG治疗孤独症效果,结论是阴性。 之所以叙述这些与重金属无关的内容,是因为约3年前我也曾兴高彩烈地在上海联谊会的刊物上讨论分泌素是如何如何地可能是我们孩子的救星,以后北京的会刊等也转载了我的文章。当然我这么做绝不是头脑发昏,其实当时美国的很多家长也是同样地兴高彩烈,记得Rimland博士的网站上好象也有encouraging之类的形容。其实Rimland博士和方静老师也一直在大力鼓吹禁食疗法。现在的“科学”结论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分泌素无效禁食有效。 其实任何新疗法都不会是空穴来风:一个可能是分泌素对少数病人确有奇效但对大部分人无效;更大的可能性是,很多家长确实观察到了自己孩子的进步(但不是病情彻底消除),这些进步对家长来说足以引起兴高彩烈,但在科学的双盲对照试验中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在使用安慰剂(没有用药)的对照组中,也可以观察到同样的进步,因为孩子在不断成长,家长在不断努力训练。 因此,要确定汞铅确与孤独症有关,光有家长摸索和观察是没有用的,必须要进行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在国内有20万经费就可以拿下),可准备120名病人和60名正常对照,先测血或尿中重金属浓度(估计不会有很大差异);进一步应做驱汞试验(如果有差异,则可初步肯定,如无差异则还不能否定);最后应将病人分为2组,1组用DMSA,另1组则用安慰剂(最好用含巯剂药物),使用一定时间后评估孩子的变化(DMSA用上几个月应该不会有值得考虑的副作用),如果2组间差异显著,则我们的孩子就有救了,如果无差异,我们以后就没必要在这个角度劳神费力,我们的孩子更可避免新的伤害。 遗憾的是,至今似乎还没有人做这么简单的事,在查到的600篇文献中,只发现4篇文章(粗看了标题和摘要,不敢肯定没有遗漏)提到了汞,都是综述类文章,推测性地提到汞与孤独症的可能关系,只有1篇引起我的兴趣,发表于Med Hypotheses 2001;56(4):462-71, 估计就是上次提到的Rimland网站上的文献1。之所以感兴趣是可以判断,Bernard s,等所提出的假说既然敢于放到医学界去讨论,其可信任度自然比只在家长中传播要可靠,至少可排除骗钱等别有用心。看来下一步,只有去深读这篇文章了。 黎华,2003-02-05 16:54:55 Sunheyou说得很有道理,我也一直认为孤独症可能分为许多亚型,病因各不相同。所以双盲对照研究也应该适当作一些调整,即在第一轮观察下来后,将用药组和对照组中有进步的哪部分病人,继续研究下去。碰巧有进步的病人不可能一直进步下去,因此如果用药确是有效的话,用药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最终还是会显示出来。这也是我认为有关分泌素的研究设计有欠缺的理由之一。 硫柳汞的问题网站上已讨论很多,我就不多说了。 汞吸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应该注意鱼,鱼中汞浓度高的原因是生物富集,即浮游生物吃许多藻类将他们的汞集中在自己体内,小鱼虾米吃大量浮游生物再进一步集中,到了大鱼吃小鱼,体内的汞就集中的很多了。除了海洋的大型鱼类很危险外,我认为淡水鱼也有危险,因为我就看见农村中很多鱼塘边就是垃圾堆,其中有很多电池,我想我国汞的主要污染源就是电池。 黎华,2003-03-05 22:10:26 看了前述Bernard S 的文章,印象非常深刻,但我不知该怎样评价它,主要是怕误导大家,待我深入分析后再发言。文中提到美国儿童出生头两年从疫苗中接受的汞量可达237ug(micrograms),而我在《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0年3期也查到,美国儿童头14周接受的汞量最高可达187.5ug(DTP 75ug、乙肝37.5、Hib75ug),高于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标准(0.7ug/kg体重/周)和WHO(3.3ug/kg/周)。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康复与疗养杂志》1996年2期,查到一篇文章“青岛市市售食物汞含量及居民摄入量的调查”,文中数据摘录如下:汞含量平均粮食类0.01,蔬菜类0.007,水果类0.008,肉蛋类0.015,海产品0.231,奶类0.006 C/mg.kg-1 ,按人均年食物消耗量,粮食121,肉类22,蛋类14,奶类8,海产品11,蔬菜145,水果40 m/kg计算,年人均从中的汞摄入量为,1.22,0.34,0.22,0.05,2.66,1.16,0.32 m/mg,全年合计5.97mg(其中海产品占了大头,2.66)。人均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量为0.27ug(1mg=1000ug),文章中结论是低于WHO标准(0.7ug/天/kg体重),现在我算来,已高于EPA标准。 而且大家也可以推论,即使孩子小时候主要汞摄入源是疫苗,但存留到现在其实也已是微不足道(237ug对5.9mg),所以我们排汞的目标应是现在摄入的汞,更容易做到的是减少新的汞摄入,主要是少吃海产品和鱼。只是可怜了我们的孩子,一会儿是禁奶类麦类,现在又冒出个鱼来。我在《宁夏医学院学报》1997;4-11上查到,草鱼似乎是最安全的,宁川地区池塘3种鱼的汞含量分别是鲢鱼0.023,鲤鱼0.016,草鱼0.009 mg/kg。 黎华,2003-03-08 12:29:02 假如孤独症确与汞有关,我觉得因果关系是这样的:遗传基因的缺陷使身体不能很好地排汞或容易吸收汞,而食物中的汞来源是不可避免的(母乳也不例外,只是量多少而已)。汞在体内的蓄积,导致对神经、消化、免疫等系统的损害。所以我们为难之处就是,排汞必须长期维持,则副作用无法避免(即使香菜我想也不是例外),所以我们的任务1是确定是否真是汞,2是寻找副作用小的排汞策略。 对于免疫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如果要说免疫异常是孤独症主要原因,我觉得不象。可能与免疫有关的一些方面有:1脑部的结节性硬化症可引起孤独症的表现是有科学结论的,但这部分孩子症状进行性加重,诊断起来比较容易,北京医院的许贤豪教授对多发性硬化症比较有造诣,但我想大部分孩子都不是这种情况;2食物不完全消化产物通过通透性过大的肠道(即大家所提的肠漏)进入体内,诱发自身免疫,是一种可能性推测;3对某些病毒的免疫缺陷也有可能导致病毒损害神经系统;4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肠道白色念珠菌(即大家广为流传的白假丝酵母)等有害菌的过度生长则可能与免疫有关,但肠道本身的功能异常是另一个很大的可能,我感觉肠道的异常“肯定”与孤独症有关。 其它的线索还请大家多交流,shun 的文献请发一份给我 乌肖文,2003-03-11 12:06:55 我是一位新新会员,也是医学研究工作者。作为一名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我有许多观点是和黎华老师一致的,其中我认为遗传有可能是最根本的原因,由此引发重金属中毒、某些蛋白酶的缺乏等而导致的神经免疫系统的异常。我非常想开展此方面的研究,若有可能的话,我想我们的家长可以联合起来申请基金开展一些研究。虽然我本人不是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我主要是从事变态反应的研究),我也很清楚跨学科申请的难度。但我认为为了我们的孩子一定要去试试,套用美国人的一句话:Everything is possible! 我本人是在杭州工作,去上海很方便,若有可能我十分想很黎华老师具体谈谈。 黎华,2003-03-13 20:24:23 太好了!请发电邮与我联系。jlhjiang@citiz.net和jlhjiang@yahoo.com.cn zc,2005-09-20 11:36:46 以琳真好,大家可以看看!我估计争论还会持续。 最可爱的星星,2005-09-20 12:38:34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 此文由zc发表 。 以琳真好,大家可以看看!我估计争论还会持续。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不想争论了, aridus基于美国政治推导出的汞致病说,基本否定了绝大多数正直的学者、医生的正义感,话说到这个份上没有意义了,以琳上的一些家长已经深陷到排汞的狂热中。只愿孩子们得到平安
40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先驱导报:“生态孤岛”上的有机试验
热度 1 蒋高明 2011-8-5 20:18
文/金微 (发自平邑) (文章发于8月5日《国际先驱导报》,发表时有删节,此为完整版) 农药和化肥的农业生产方式切断了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循环,而蒋高明的有机农场试验将农田生态系统重新回归并利用自然循环等方式农田提高产量。 山东平邑县东南 20公里,便是卞桥镇蒋家庄,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放眼望去,一排排杨树,7月末碧绿的玉米田交错在花生地中。在田间地头,农民们正在喷农药、施化肥, 沿着闷热的田间小路走,一股股农药的味刺鼻扑面而来。 正在玉米地打药的蒋家庄村民蒋胜利说,这是打第四遍药了,“种玉米时种子上有农药包衣、玉米刚出苗时要打地老虎,现在是第二次打二点委叶蛾了。” 蒋胜利解释说,二点委 叶蛾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虫害,今年在山东大面积发生。二点委叶蛾之后还要防治玉米螟,加上除草剂,他前后至少要打6次药,“一亩田打药至少需要花60元。” 不仅蒋胜利,当地农民们都在为打药忙,谁也不希望虫子往自家地里跑,打农药变成了一场竞赛。虽是夏天,但在地里却听不到任何虫鸣和蛙叫,看不见小鸟,安静的夏季田野, 多像蕾切尔.卡森笔下的“寂静的春天”。 生态孤岛 弘毅农场就座落在这片方圆1000亩的农田里。从远处看,这和普通农田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一走进这个院落,马上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牛儿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虫子 在田里低声地鸣唱、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在玉米地里时起时落,燕子成双成对在院子里掠地飞翔,人们都说,快要下大雨了。 在这个占地约20亩的综合性农场里,有牛舍、鸡圈、堆肥场,农场正中是一块试验田,面积约2亩,种着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玉米已有二尺高,从植株间隙里可以看见麦茬和 稀疏的青草,在土壤表层散落着一些陈年的青贮饲料。 这里的土壤呈黄褐色,踩上去感觉松软。扒开土层,大约30厘米以下石块就明显增多。蒋家庄村支书周京林说,此处原是村里的机动地,因地力差不种粮食,多年来一直用作打 麦场,后来还曾做过建筑垃圾堆放场,现在地里的砖块、石块就是那时留下的。 在当地村民眼里,弘毅农场种田的方式,叫做“不过日子”,就是不好好种地:不施化肥,也不治虫子。 自从2007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租下这农场以来,这里就成为村民“窥视”和议论的目标。蒋高明是从蒋家庄走出的仅有的几个大学生之一,村民不理解他为什么从城 里突然回家种田,更不可理解他怎么能在这片瘠薄的土地上种粮“不用化肥,也不用农药。” “我们担心他连种子都收不回来。那不是过日子的做法” 。 蒋高明很淡定地说:“除了不用化肥农药,我们也不用农膜,不用添加剂,不用除草剂,不用转基因这种现代农业技术。” 蒋高明说,他的试验是为了验证生态学在维持农业产量 、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探索具有经济竞争力的生态农业模式。 在四周浓重的化肥农药包围圈中,弘毅农场更像是一片生态的孤岛。另外还有32亩告别了化肥、农药、农膜等现代农业投入的土地,分散在蒋家庄村里4个不同地方,同样像孤岛一 样,被化肥农药的海洋环绕着。 蒋高明正在将这里打造成真正的生态农场。生态农场的核心一环,是牛舍里的100多头牛。有了牛,院里就有了高高的牛粪堆,这是有机农田的肥料。“没有有机肥,就没有有机农 场。”蒋高明说,弘毅农场的农业生态循环,依赖于这些牛发挥的关键作用。 作为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过去一直从事生态研究工作,把牛引入他的工作和研究,几乎是出于某种偶然性。 为什么是牛? 2000年,蒋高明开始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研究和操作生态恢复试验项目。为了解决牛羊对草原生态的破坏,他的团队提出了各种办法,比如草场休耕、培育新草种,他甚至开始 在草地种玉米,希望以此解决牲口饲料短缺的问题。但是,这些措施都不太成功。蒋高明说:“每年冬天,内蒙古下大雪,尤其是遇到雪灾的时候,牛羊就缺草。2000年暴雪成灾 ,当地政府从山东调运大量“面包草”帮牧民的牲畜度过寒冬。”“面包草”就是用桔杆经特殊加工而成的饲料。 “那时我想,草原上种玉米不好种,那为什么不能把牲畜转移到农区来呢?我国60亿亩草原只能产3亿吨草,而18亿亩耕地至少产7亿吨秸杆,鸡对草场的破坏不大,到草原养鸡是 可以的。”蒋高明由此提出“禽北上,畜南下”设想,并将此计划付诸实践。 在蒋高明眼里,7亿吨秸秆应该是巨大的“粮食仓”、“肥料厂”和“能源库”,但可惜的是,这些秸杆大多都被农民就地烧掉了。 蒋高明对自己的想法兴奋不已,他做了一番估算:7亿吨秸秆可换回1亿吨牛肉。1斤肉的热量相当于5斤粮,扣除养殖过程中喂食的精料,大体上相当于增加3亿吨粮。如果按国务院 要求,在2015年实现80%的秸秆综合利用,相当于增加了8000万吨牛肉,或相当于粮食增产40%。每生产1吨牛肉可产生16.7吨牛粪,我国18亿亩农田的秸秆可出产近17亿吨有机肥。 “除了增产外,这样做还能杜绝秸秆焚烧,还能够养地并固碳,保护生态环境。” 2007年,蒋高明将试验地点选在蒋家庄,他相信,“在家乡才有群众基础。”他以260元每亩的高价,从村里承包了肥力最差的田块(农民承包仅交110元/亩):薄薄的土层只有20多 厘米,下面全是麻骨石。这片农田和村里其他田地一样已经连续使用了30年的化肥、农膜与农药,地力越来越差。 租下这片土地后,蒋高明首先建起了牛舍,他自筹资金养了一百多头牛,还养了鸡。过去研究植物,突然和鸡、牛等“畜禽”打起交道,蒋高明遇到了各种不顺:死牛死鸡让他有 些手足无措。市场上充满陷阱,一个骗子向他推销假菌种,亏了几万元,这些损失加起来有20多万元。 为什么养牛而不养猪呢?蒋高明说,牛的饲料中70%是秸杆和草,比较便宜,而猪主要吃粮食,不仅如此,现在喂食了商品饲料的猪粪中,含有大量的激素和抗生素残留,不利于有 机种植。 他在土地上施牛粪,被当地老百姓看作“落后”,习惯了用化肥的农民说,“没有化肥不会长出粮食”。事实也证明,农场前两年的收成不好,“2008年小麦和玉米两季加起来, 才收1000来斤;2009年也是这个数。” 不用农药化肥 除了不施化肥以外,弘毅农场也杜绝了一切农药和杀虫剂。对害虫采用的是物理杀虫法。在弘毅生态农场不大的试验田里,挂着两盏能发出特殊光谱的脉冲诱虫灯,每当夜幕降临 的时候,脉冲灯会准时亮起,蓝白色的灯光,吸引了飞蛾、金龟甲等害虫扑来,触到灯管周围的金属棒,被电击后落入灯下的集虫罩。 “我们控制虫害的成本远低于喷洒剧毒农药。诱虫灯不能消除全部昆虫,但每年坚持诱捕,会逐渐达到生态平衡,即这个害虫物种还存在,也不再对作物造成危害。”蒋高明说, 平均每10亩田的只要放置1盏诱虫灯,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农场的研究助理曾彦说:“在最初用灯诱捕虫子的时候,有时一天晚上能捕捉到十斤虫子,但现在虫子数量少了,有时一天晚上只抓到二三两。”这些小虫便成了鸡的食物。这样 做的结果是,不仅生产了柴鸡鸡蛋、鸡肉等纯天然绿色食品,严重危害花生的金龟甲幼虫也不再猖獗。生态农场的生态循环链条就这样逐渐形成:庄稼-害虫-诱虫灯-母鸡-柴鸡蛋 。 “防治害虫除了诱捕以外,还有一条路是依靠益虫,大多数益虫都是白天活动的,诱虫灯对它们基本上没有影响。”蒋高明解释说。 因为没有了农药和除草剂,农场上的生物多样性迅速恢复了:约200只麻雀和6只燕子在这里安了家,刺猬、野鸡、蛇都出现了;农场饲养的动物包括狗、猫、鸡、鸭、鹅、猪、鸽 子。没有农药污染,还有大量天然和半天然食物可以吃,生态农场成了鸟的首选之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对应农场外面的寂静田野,这里已经是名符其实的鸟的乐园。 蒋高明说,这一列措施,将肥力严重下降和被化肥、农药、除草剂严重污染的农田实现了生态修复。“现在的化学农业生产方式,切断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元素循环,我们要做的 是让它重新回归并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不再盲目杀死试验区内的一种生命,而是靠食物链和人工适当干预达到生态平衡。” 2009年冬,蒋高明对土地进行了深翻,随后农作物产量开始显著提高。去年秋,有机玉米亩产达547.9公斤,今年夏季收获的小麦,亩产达480.5公斤,经过3年时间,生 态农场实现了“吨粮田”,而周边农民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达到的产量,也就是六七百斤。蒋高明说,这就是“生态学的强大威力。” 他说:“利用生态学原理控制病虫害,利 用有机肥肥田,既增加了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的多样性,又可以满足作物对土壤水肥气热的要求,完全可以实现粮食数量、质量双安全。” 弘毅农场的 “农牧沼气复合型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既能生产出纯天然的健康食品,又能使土地一年年越种越肥沃,生态环境一年比一年好。 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中心顾秀林教授在考察农场后认为,“只有农牧结合,才能走出生态之路,蒋高明的弘毅生态农场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结合,不是落后的模式,是科学 的模式。人们误以为有机农业低产,会导致饿死人,但是弘毅农场在六不用的下达到了高产。我认为种养业相结合这个逻辑是完全成立的。” 有机农场的前景与现实 事实上,蒋高明所试验的有机生态农场模式,正在今天的世界各地兴起。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带来的不仅是高成本,还有农药高残留给食品安全带来的潜藏杀机。 我国耕地总量占世界的9%,但所耗用的化肥和农药的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35%和20%。全国每年的化肥使用量为4637万吨,农药用量达到200万吨。单位面积化学农药的平均用量 比世界水平高2.5至5倍,每年遭受残留农药污染的作物面积达12亿亩。 蒋高明说:“在山东种植的六种农作物每年至少要打24遍农药,以玉米为例,每亩田农药的花费都在70元左右,但这依旧控制不了虫害。”这些农药对农民的身体伤害是显而易见 的,在蒋家庄就有一些癌症患者。蒋家庄村民庆秀华说:“人打药都受不了,但虫子却杀不死。” 她的直觉是虫子越来越厉害,而农药的毒性也在增加。庆秀华说:“每次打完药 之后身上很痒,洗澡都不管用。” 蒋高明认为生态农业并非笨法子。他担心,如果中国的农业再不回归生态之路,日益贫瘠的土地将失去最后的肥力。农膜、化肥、农药、杀虫剂,最终会使土壤由“黑”变“白”。 有机农业的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肯定。今年3月,联合国总部发布的公告说:2050年,全球人口可能增至90亿;避免粮食供应危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农业发展政策,就是采用 生态循环的农业技术。该公告说,全球调查研究说明,若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能采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政策,那么,就有望在10年左右时间内使全球粮食产量翻番,同时 也能实现保护农田等生态环保的目标。 联合国粮农组织组织6月发布报告说,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能够遏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展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农药的需求。这些方法有助于作物适应气候变化,不仅可以提高粮食 产量,而且有助于将作物的需水量降低30%,能源开支减幅可达60%。 蒋高明所试验的生态循环农业,正是联合国组织的主张,他希望在家乡率先推广自己的有机种植技术,但目前,农民除了对养牛比较热衷外,对于种有机田还是有些犹豫不决。今 年,村支书周京林拿出12亩田进行有机试验。尽管有蒋高明团队的指导,但是周京林还是些担心。他最担忧的是除草,因为如果不打除草剂,他可能需要用手工除4遍草。 顾秀林认为,农民不愿意拿起锄头去除草,这是事实,但从另一方面看,有机农业免去了打杀虫剂的用工量,人工除草的劳动量虽然增加了一些,但去除了环境中的毒性因素,而 且将减少农民因为打药受害所产生的医疗支出。“从长远看,人不再接触毒物,而且生态会平衡,鸟和益虫都会回来,促进生态的循环,恢复生物多样性。” 目前弘毅农场除了人工锄草;还利用鹅等动物来消灭部分杂草。这样做既松土,又保湿,还能保持肥力不再流失。 蒋高明的估算是:“50元就能解决一亩地除草的问题。”至于其他成本,根据他的试验纪录,有机种植的亩均成本为1022元,包括:用工300元,有机肥200元,肥料运 费52元,收获费用80元,浇水90元,租地费300元。这一成本与使用化肥、农药等种植方式相比大体相当。三年来,蒋高明在这个农场投入资金100万左右,目前农场已经 开始赢利,每年纯利润预计20万左右。 蒋家庄的周京林还有另一个担忧,现在农村基本没有了牲口、猪、鸡、鸭等家畜家禽,有机肥数量大大减少,而农民现在养牛也困难。“如果普遍不用化肥,有机肥来源将成为难 题。其次,要达到有机标准,现有土地均需要经过一定时间调理恢复,这期间农作物产量会有所下降,影响农户收入。” 有机肥的来源还是不难解决的,多养动物就解决了。当地村民最担心的是,有机产品“优质无优价”,“种地辛苦一年,不如打工一月”。 这不仅是农民的担忧。蒋高明面临同样的困境,本报记者在农场采访时,正好遇到一位牛贩子来买牛,他并不在乎蒋高明坚持用生态的办法喂牛,他想要的是喂食了瘦肉精的牛; “如果喂瘦肉精,价钱可以提高6角钱。” 不喂瘦肉精的牛售价8.2元/斤,如果喂了牛贩子提供的瘦肉精,则高达8.8元/斤,这样下来,每头牛少收入600元。 无论如何,蒋高明还是相信,近年来,毒韭菜、毒豇豆、膨大西瓜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市场对安全的农产品是有需求的,完全杜绝农药、化肥、添加剂等化学品的有机食品 一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机种植模式,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如果价格合理,农民尝到了甜头,在健康的环境下生产健康的有机粮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而我国农村劳动 力目前整体仍处于过剩状态,只要从事农业生产有效益,大多数农民并不愿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24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基因技术难保粮食安全
热度 4 蒋高明 2011-8-3 07:21
蒋高明 利用转基因提高粮食产量,几乎是国外生物技术公司和国外转基因鼓吹者异口同声的宣传。他们的这个声音,会在不同场合,不失时机地发出来,直到决策者认同了他们的观点。 比如2009年华北地区大旱,这本来是我们的农田水利设施出了问题,但转基因科学家和公司及时利用了这个持续已久的旱情,让国人接受他们的转基因产品。 2009年2月6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已达1.61亿亩。干旱重新唤起了人们对抗旱作物的期盼,美国孟山都公司日前宣布将开发4年之久的抗旱玉米提前投放市场。国内也有专家称,我 国农田灌溉供水不足,大量农田常年处于缺水状态,培育抗旱农作物有重要意义。 然而,几乎与孟山都报道抢滩转基因作物市场的同时,伦敦科技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名为 “未来的食物”的科普展览会。2月3日,来自世界各国的重要科学家,就“依靠转基因农作 物是否能解决全世界的温饱”这一问题,再次展开辩论,各方意见分歧仍然很大。过去几十年来,人类单纯追求高产量造成了严重的耕地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食品质量也呈现下 降趋势。转基因作物的指导思想,是试图转入少数目标基因实现抗虫、抗旱或抗盐碱的目的,但增加了环境和生物安全风险。 即使我们抛开转基因安全性不谈,依靠转基因技术刺激粮食生产也不是好对策。转基因只是一项生产技术。最近十几年里,各种农业新技术突飞猛进,其中包括肥料技术、农药技 术、白色覆盖技术、遗传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等,仅化肥用量就以每年200万吨的速度增长。即使如此,中国粮食产量用了10年才恢复到原来的最高水平(5.12亿吨)。 笔者认 为目前影响中国粮食保障力的影响因素,一是单产,二是播种面积。其中单产影响因素中,土壤的作用大于品种改良。在单产增幅不大的前提下,播种面积或播种季节减少导致产 量下降。 限制中国粮食生产的因素不在技术层面上,而在人身上。单纯在技术上投入,徒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而已。那么,人的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呢?一个扬州老农揭开了这个谜。记者在 扬州调查时,听到老农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够自己吃就行了!”或者是:“现在种粮食又不值钱,肥料什么的又那么贵,种地越多赔钱越多,少种点够自己吃就可以了。”在经 济发展发达地区,许多耕地被撂荒,或被各种不成规划的建筑物所蚕食,大量平坦、肥沃的耕地被浪费。 “够自己吃就行了”,这句话道出了中国粮食安全隐患的实情。联产承包政策实施后,农民率先满足的是自己的粮食安全;后来,随着种粮有好收入,中国粮食产量一度提升。当 今,谷贱伤农,加上种地成本高,农民纷纷弃耕进城。不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剩下老、弱、病、残,就连青壮年妇女也纷纷外出务工经商 。因缺乏劳动力,农民能少种就少种,该种两季种一季,够吃就行。 这才是中国粮食生产中的根本问题,是转基因技术所不能解决的。转基因技术只能将农业这块“利益蛋糕”被更强势的群体所瓜分,农民被剥削,种地的赢利空间更小,将导致更 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化肥农药的滥用再加上转基因技术,地力还将持续下降,中国粮食紧张问题不是缓解而是雪上加霜。 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政策,调动亿万农民种粮积极性才是硬道理。今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还得依靠中国农民,而不能靠美国农民。目前,制约中国粮食生 产的主观因素是农民,客观因素是地力下降,单产重又走低。为当代人更为后代人着想,中国农业必须走传统的“用地养地”模式,新技术应用应以恢复地力为前提。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543 次阅读|4 个评论
环境污染研究
Ripal 2011-7-28 10:10
环境污染研究
(当前世道很乱,新闻上乱糟糟地,可怜我那些受苦的老人、兄弟、姐妹,憎恨那些不知好歹炫富欺压老百姓的人们。可是,我不是superman,也不是spiderman,其实我更想成为Bruce Li,放倒那些没有良知的家伙,不管你是官、匪还是小混混。但是,我现在什么都不是,只能是花着老百姓的纳税钱,稳定情绪,做好当前实验。为世界劳苦大众祈福。)——自言自语 环境风险因子的毒理学研究,对当前的科研工作者来说,即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今,毒理学研究已从曾经的传统毒理学研究跨到现代的毒理学研究。传统的毒理学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半数致死量等宏观指标,而现代毒理学研究开始关注的是低剂量所带来的亚健康以及微观上的基因、蛋白水平的机理性研究。最为重要的是,往往单一因子,单基因、单蛋白的研究开始向多因子暴露,基因组、蛋白组甚至向转录组研究间转化。相信毒理学的非传统研究,特别是联合毒物暴露研究,或许会给我们人类未知病因的疾病带来更多的启示。 下面是一篇有关联合暴露 paper 的报道: 该 study 在小鼠身上发现联合暴露环境毒素可以加速帕金森症患者的神经元退化,且具有年龄相关性。此外,用预处理的抗氧化物质的小鼠明显减弱了环境暴露带来的影响。这就表明联合毒素暴露之所以引起神经退化,是通过氧化应激诱导的。 此研究的 group : One group :婴儿期给予过量的离子 Second group :暴露于除草剂(含有早期对小鼠的帕金森有风险的因子) Third group : 除草剂和过量的离子 Forth group : control 每个组的一半小鼠用抗氧化剂处理,已知这个抗氧化剂能够透过血脑屏障。 目前很多复杂性的疾病,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证明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更多的可能是环境暴露和易感基因 interaction 引起的。 In addition ,又一篇文章证明了研究环境暴露的重要性。空气污染会损伤认知能力,引起抑郁样行为和改变海马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形态。 可以看出,联合毒性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回报,有助于我们揭开更多的未知疾病的诱因。 Buck News Combined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Toxics Accelerates Age-Related Develop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in Mice Buck Institute study highlights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the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June 26, 2007 Scientists at the Buck Institute for Age Research have shown that combining two environmental toxic substances accelerated age-related degeneration in neurons associat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PD) in mice. Additionally, the study showed that pre-treating the mice with an antioxidant weakened the impact of the environmental exposures, suggesting the substances damage the neurons via oxidative stress. The toxics involved include increased neonatal iron intake and exposure to the herbicide paraquat.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published in the June 27 issue of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D, a progressive, incurable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that results in tremor, slowness of movement and rigidity. Only five percent of the 160,000 cases of PD diagnosed in the U.S. each year are strictly genetic in nature; most of those afflicted have “sporadic” PD, likely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exposures and increased genetic susceptibilities. “Research keeps pointing to Parkinson’s disease as being a very complex disorder,” said Buck Institute faculty member Julie K. Andersen, lead author of the study. “This research looked at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in the context of aging which is essential, given the fact that aging is the single major risk factor for PD in humans.” Andersen and her team worked with genetically identical mice, which put all the animals on the same footing in regards to genetic susceptibility. One group was given an excess of iron in infancy, another was given the herbicide paraquat, (both compounds have been shown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PD in earlier studies in mice), a third group was exposed to both substances and a fourth group was not exposed to either of the compounds. Half of each group received treatment with the antioxidant EUK-189, which is known to cross the blood brain barrier. The animals in each group were aged to the human equivalent of young adult, young middle-age (45 – 55 in humans), young-older (65 – 70 and elderly (85+). Results showed that exposing animals to both toxics accelerated PD-like neurodegeneration in the mice, with symptoms beginning to appear at the human equivalent of middle-age. The mice demonstrated a progression of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 followed by decreased neuronal function and finally neuronal cell loss. In elderly mice, cell loss was roughly equivalent to that observed in the human disorder. Those mice treated with the antioxidant, which was delivered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environmental toxic, had significantly less nerve death in the area of the brain commonly affected by PD. “The fact that the antioxidant treatment prevented much of the nerve damage in the mice points to the need for an early diagnostic test for Parkinson’s disease,” said Andersen. “Currently, by the time humans are diagnosed with the disease they have already lost 60% of the neurons implicated in PD; treatment with an antioxidant would likely be maximally effective if taken before symptoms appear in order to halt disease progression." J. Timothy Greenamyre, MD, PhD, Professor of Neur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commented on the work, “This study provides further confirmation that ‘innocuous’ early life events or exposures can lead to late life neurodegeneration. Secondly, it adds to the evidence that that abnormalities of iron handling can contribut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PD.” He added, “It also shows that early life exposures can predispose to or exacerbate neurodegeneration caused by subsequent exposures.” Joining Andersen in the study were Jun Peng, and Fang Feng Stevensen, also of the Buck Institute, along with Li Peng of the Royal Perth Hospital, Perth, Australia; and Susan R. Doctrow of Proteome Systems, Inc., Woburn, MA. The work was fund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 as part of a large Collaborative Centers for Parkinson’s Diseas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CPDER) U54 grant. The Buck Institute is an independent non-profit organization dedicated to extending the healthspan, the healthy years of each individual’s life.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ging designated the Buck a Nathan Shock Center of Excellence in the Biology of Aging, one of just five centers in the country. Buck Institute scientists work in an innovative, interdisciplinary setting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aging and to discover new ways of detecting,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age-related diseases such as Alzheimer’s and Parkinson’s disease, cancer, stroke, and arthritis.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t the Institute is supported by genomics, proteomics and bioinformatics technology
2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基因猪粮不宜大面积推广
duke01361 2011-7-15 18:14
转基因“猪粮”不宜大面积推广 细心的读者可能早明白了我为什么把本应写成“主粮”写成了“猪粮”。其实,这也正反映了世人对转基因作物所应在人类食物结构中占据的位置。一句话,现在的转基因作物不能作为人类的“主粮”,但不妨作为“猪”们的主粮! 我敢说这应该是当今世界对转基因作物最折衷的的民意诉求! 依据最严格的“科学学”定义,这么说吧,不妨借用大家都熟悉的“科赫规则”来描述一下,要证明转基因粮食是否有害,最好是在环境安全和食物安全两个层面进行短期和长期评价,而评价的方法绝对不能凭主观臆断!一定要客观! 那么“科赫规则”又是什么? 科赫认为如果希望证明一种细菌是造成某种疾病的病原菌,那么需要从患者机体中分离到该病原菌,并利用这些病原菌重新感染健康人,并使被感染者表现出相似的疾病,并能够从再次分离出的和原先病原一样的细菌或病原微生物。 类似的工作尚未针对转基因植物进行过!也许从事农业研究的不利了解类似的科学原则?没有人知道。 但在当前缺乏这些科学判断之前,采取一个比较折衷的办法,比如先不做主梁,种植面积可控等等是科学的态度。 因此,秉持转基因作物不能作为人类“主粮”的观点是站的住脚的!一点错误也没有。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向作物基因组中导入一些“基因武器”,这些基因武器可以干掉杂草、害虫等可以给我们农业耕作带来麻烦的"敌人”,也可以帮助我们尽可能地避免化学农业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药物残留和空气污染等。可以这么说转基因农业相比化学农业可能更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加有利于避免化学农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基因污染么? 依据现有对“自然转化”现象的认识,死了的作物的基因物质,有可能通过自然转化转移到其他植物的基因组中,使得受体植物获得了“干掉”以它为食物的某个物种,或者,极大降低该物种的群体数量,导致灭绝. 依据农作物有性生殖的特点,一种转基因作物的基因组有可能通过“有性生殖”和其他相近(可跨越种间屏障)的植物“杂交”,形成一种新的亚种,并由此逐渐产生新的物种(基因组间重组)。 ... 上述自然发生的现象是事实。至于能否引发基因污染,关键要看农业种植如何规划。 既然你不能否定上述事实,那么为谨慎起见,为了未来生物安全起见,最好采取慎重的态度对待转基因主粮的推广。 变通方法 有人认为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的推广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安全。这其实是“短视”的观点。中国每时每刻都面临“粮食安全”威胁并不是危言耸听!但是,粮食安全不但要在数量上有保障,而且在质量上也要有保障才好!怎么讲? 我们应该提供足够的粮食给中国的老百姓,数量满足了可以解决温饱,质量满足了可以提高中国民族素质。 两方面都非常重要,都不能忽视! (中国当前粮食自给率可能在70%左右,比改革开放前的90%降低很多,城市化.....) 此处省略1000字 为此,我们认为可以适当推广转基因作物,让这些粮食用于主粮的替代品,比如用于抗生素的生产、柴油的生产、酒精等化工原料的生产...甚至可以作为饲料,喂猪、羊、马、牛.... 此处省略350字 但人类主粮最好还是先不要以转基因作物为主,等若干年后,我们有了充分的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确实是安全的,那个时候在有动作一点也不晚。
个人分类: My Ideas|1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民一年往地里打多少遍农药?
热度 3 蒋高明 2011-7-10 23:16
农民一年往地里打多少遍农药?
蒋高明 农民向地里打多少遍药?不同地区种植不同作物打药次数是不同的,这里调查的山东沂蒙山的数据。 经向多位农民实地求证,得到下面的数据: 玉米:除草剂 1次,杀虫剂拌种1 次,灭杀地老虎1,向玉米心撒药灭玉米螟 1 次,共4次; 小麦:除蚜虫 2次;杀红蜘蛛 1次,共3次 大蒜:除草剂 1 次, 杀虫剂 1 次;农药灌根 1 次,共3次; 土豆:除草剂 1 次,农药 2 (蚜虫1 地老虎 1),共3次; 花生:除草剂 1 次, 农药 5 次(浆虫1,青虫2,蚜虫1,红蜘蛛 1),共6次; 西瓜: 除草剂1 次,乐果灭蚜虫1 次,除菌2次,共4次。 从上面可以看出,如果一户农民家里种植上述6种作物,则每年至少打农药23遍,这些活多为农村妇女干,她们的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 上述打农药的活中,风险最大的是喷洒除草剂,除草剂毒性非常大,我们建立的弘毅生态农场里完全杜绝农药除草剂,隔着墙,风吹过来含除草剂的空气,照样将敏感植物的叶片杀死(菜豆、黄瓜、核桃、大豆、繁枝苋等)。农民闻到除草剂的味道,经常是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待气味小了再出门。气味那里去了?无法是稀释到环境中去而已。 我们用生态学的办法上述23遍农药可以不用打一次,虫子反而更少。但是农药贩子和靠农药除草剂搞植保的人不会甘心看到我们的成果,他们要靠农药赚钱,要继续忽悠农民用药,国家还补贴农药厂家、农药贩子,农民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农药。医院也欢迎农药除草剂等剧毒农药,得了绝症的农民会乖乖地将钞票送到他们的口袋里。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虫子是被五花八门的农药被农民一遍一遍地打出来的,本来是没有那么多的。关于这个问题,今后我还会介绍。 顺手在农田里拍摄下来农民抛弃的农药瓶、农药包装盒,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耕地质量面临严重的退化,城乡人群的健康危矣! 图1 农民到处抛弃的农药瓶子 图2 地上的农药瓶 图3 池塘边农民抛弃的农药瓶 图4 农药说明书上咬牙切齿的广告语 图5 土蚕(地老虎)一支净,真能杀干净吗? 图6 打农药的农妇和她的女儿 图7 地老虎在农药洗礼下变得更加坚强 图8 “地虫通杀”:更加恶毒的咒语 图9 生态农场里被场外除草剂熏杀的黄瓜叶片 图10 被除草剂熏死的菜豆叶片 图11 被空气传来的除草剂伤害的大豆叶片 图12 隔着墙依然被除草剂熏死的核桃叶片 图13 隔着墙被除草剂熏伤的本地草本植物繁枝苋叶片 图14 农民将剩下的除草剂喷洒到葎草上造成一片枯黄,如过火一般,可见其毒性之毒 图15 造成上述植物伤害的大名鼎鼎的除草剂--乙草胺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3941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二十:“配方施肥”并非妙方
热度 1 蒋高明 2011-6-27 21:51
蒋高明 在18亿亩耕地数量保护方面,中国上下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耕地质量保护,却做得很不够。目前,农民用地不养地,大量化学肥料和农药造成耕地退化,农业环境污染不但没有 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愈演愈烈。有关部门在太湖流域调查发现,2008年太湖蓝藻卷土重来,甚至比往年发生得更早。究其原因,是农民沿湖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农业环境污染造 成蓝藻无法从根本上消除。 为减少化肥污染,提高耕地产量,农业部接受有关专家建议,从2005年开始,推行一项全国性的耕地施肥新措施,即根据土壤的实际需求确定施肥量。科学家们称其做法为“测土 配方”施肥。其依据是,目前农民施加的肥料中,60%~70%并没有被庄稼利用,而是贡献给了地下水,或残留在土壤中。项目实施3年后,全国已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9亿 亩次。然而,从全国化肥实际用量看,配方施肥并没有使化肥用量减少下来,反而持续增加。2005年全国化肥用量为4766万吨、2006年为4927万吨,2007年全国消耗化肥5108万吨 ,是年粮食总产量为5.15亿吨。这就是说,每施加1斤化肥,仅换回10.08斤粮食,这个值比30年前大大下降。全国化肥用量每年增加近200万吨,耕地质量退化和环境污染达到了惊 人的程度。 或许有人认为投入力度不够,才影响了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实际上,几年来,中国已经安排专项资金20多亿元用于配方施肥补贴,仅2008年农业部就安排了11.5亿元补贴资金; 2009年中国还将继续增大投入。其实,笔者认为,补贴资金不是限制因素,而配方施肥本身的合理性才是最关键的。 测土配方施肥的目标是减少化肥用量,并提高粮食产量,实现资源高效、环境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等综合目标,这个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配方施肥依然施的是化肥,化肥 如同土壤的药物,“是药三分毒”,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其副作用也逐渐显露出来。另外,中国化肥生产一直在增加,仅全年上半年全国就生产化肥3000万吨。各种销售网络也在 向农民兜售化肥,农民在实际操作中对化肥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仅靠专家们开出的“施肥配方”是难以奏效的。 其实测土配方施肥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在试图解决耕地污染和提高产量的宏伟工程中,科学家、政府官员、农民三方面的利益分配问题才是最主要的。目前的资金去向是,主管 项目的科学家获得了大量研究经费,各级农业政府官员,土壤肥料站得到了大量补贴、农民却没有得到实际好处,反而增添了麻烦。农民不会为种地去取土样找土肥站去化验,即 使不要他们花钱。测土配方施肥理论上可行,但具体操作困难。农民嫌麻烦,没有积极性;但科学家和各级农业官员有好处,积极推进。这就出现了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中“一头凉 、一头热”的局面。 在配方施肥中,农业部门一包到底:从土壤测试、配方设计、田间试验、效果评价、组织管理、监督检查等所有环节,几乎都由农业部门包揽,甚至连配方肥的生产也由农业部门 承担,导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由农业系统独享。这样,配方施肥不是肥了耕地,也不是农民,化肥用量怎能够减得下来?另外,测土配方项目补贴金额发放与验收都由内部人员说 了算,“农业三站”形成特殊利益共同体,不愿奔赴田间地头开展扎实的农技服务。一些基层农技部门玩数字游戏,以骗取国家补贴。 在实际操作中,一个“药方”难以解决耕地的营养问题。耕地是个非均质体,农民常说“一步三换土”,就是这个道理。有人曾从半公顷耕地中,随机获取50个土样送检,其化验 结果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几倍,用来配方的有效养分怎能做到科学合理? 其实,即使不搞配方施肥,将秸秆中含有的“肥料”通过一定的措施“过腹还田”,增加有机肥,地会越种越肥,化肥用量必然下降。我们的试验数据显示,在有机肥施用量75吨/ 公顷前提下,在目前基础上减少一半化肥用量,玉米籽粒产量仍高于施常规化肥的产量。中国如将一半的秸秆 “过腹还田”,可增加牛粪32.8亿~38.3亿吨,折合2835万~3310万 吨硫酸铵。遗憾的是,这些“肥料”被农民在田间地头烧掉了,每年再向耕地中增加化肥。 因此,解决耕地污染和提高耕地质量的合理途径,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恢复受损的耕地。中国人口多、耕地少,且农民勤劳,有着几千年农耕历史,这样 的国情适宜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如果中国能够对养殖积肥的农民或对有机肥耕种者实施直接补贴,则可避免配方施肥缺陷,有效利用国家资金。这才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做法 。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73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十九:中国耕地缺碳还是缺氮?
热度 3 蒋高明 2011-6-27 21:38
蒋高明 过量使用氮肥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这是笔者早就预料之中的,长期以来,土壤学家强调的化肥就是“氮、磷、钾”等无机矿物质为主,很少考虑有机氮、有机质的贡献。由于大量施氮,很少考虑有机质,土壤中的碳氮比是严重失调的。因此笔者大胆预测,中国的耕地目前不是缺氮而是缺碳。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我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在山东沂蒙山区正在研究治本的措施,前期实验令人振奋。2009年,在10亩试验田里,增施有机肥、减半化肥后,小麦亩产量达到900多斤/亩。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生态学的办法,就是充分尊重生态学的规律,让元素循环起来。如果恢复了传统的“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式的有机循环农业,则我国仅利用一半的化肥也能满足国家粮食安全需求。 我们的实验得到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专家的理论数据支持。2010年3月,笔者参加某国家重点试验室的学术研讨会,应用生态所的专家研究表明,由于土壤碳氮比下降,致使土壤氮肥效降低,氮素损失严重;而增加土壤碳含量后,耕地土壤对氮的固持能力明显提高。他们的试验有力地说明,中国耕地目前缺少的是碳肥,而不是氮肥;或至少要增加氮肥的有效性,必须保持耕地一定的土壤碳氮比例。最近30多年来,政府加大对化肥行业补贴,农民不积有机肥,每年补充以氮肥为主的化肥,秸秆固定的碳被就地焚烧还回了大气,这样耕地因缺少有效的碳源而丧失固持氮的能力。 2010年1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了一则这样的消息,云南省农科院进行了一项新肥料试验取得了非常明显甚至惊人的增产效果:9亩水稻增产幅度达21.55%。所使用肥料的成分构成中,氮磷钾含量不足10%,但有机质含量丰富,能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效果。这项实验说明,肥料的改进、土壤的改良在提升粮食产量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我们关于中国耕地缺少碳素的观点。 上面提到的三个实验,即笔者所在团队、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实验都说明,增加耕地碳素,均能进一步发挥地力,固持氮素,减少环境污染,最终将温室气体埋葬在耕地中。那么,为什么增加耕地碳含量尤其是有机碳,地力就能得到维持,甚至高产呢?原因就在于,农民添加的化肥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得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而碳是构成微生物的基本骨架;另外,生物代谢所需的能量也是储藏在含碳有机化合物中被微生物所利用的。如尿素属酰铵态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除了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也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只考虑了给植物增加氮、磷、钾等化肥,过量化肥、农药、除草剂降低了土壤生物多样性,化肥利用率不增反降,徒增加对环境污染而已。 碳氮比例严重失调,尤其土壤有机质下降,是限制我国粮食产量的客观因素;农民不愿意种地,用地不养地是其主观因素。目前,有关部门置这两个主要因素而不顾,盲目补贴暴利的化肥行业,乃至试图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品种而实现增产,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那些打着增加粮食产量而套取国家经费的做法不能再继续发展下去了。 由此看来,目前我国耕地严重缺碳而不缺氮。耕地有机质平均小于1%,氮肥利用率仅为30%,这些都是碳氮比例严重失调的重要信号。中国传统的农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我们的耕地持续利用了5000多年没有退化,而今实行现代化肥农业,短短三四十年就出现了耕地明显退化。我们必须重视这个严酷现实,否则,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将受到因耕地质量下降带来新的挑战。 怎样增加耕地碳呢?其实自然界早就有了答案,这就是让植物固定的光合产物有效循环起来。秸秆中的碳来自大气,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就是天然的“化肥”合成过程;秸秆过腹还田,既保持充足的土壤碳源,又充分利用其中的氮、磷、钾以及各种矿质元素,减少化肥投入,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今后,国家应当停止对化肥行业的补贴,关闭一部分高污染、高排放的化肥工厂,补助农民利用有机肥养地,逐步减少化肥使用,实现生态循环型固碳农业。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814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