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环境污染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环境污染

相关日志

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寿命下降现象
热度 1 蒋高明 2014-2-20 23:07
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寿命下降现象 曾彦 蒋高明 春节期间,我们得知山东沂蒙山区一些受污染的农村开始买水喝。环境污染会否影响农民健康质量下降?健康的最好的指标是平均寿命,我们对某村庄过去 20 年来农民死亡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 某村庄保留了村民死亡的记录。 1992 年至 2009 年以及 2013 年的死亡人数及寿命( 2012 年空缺),总计 19 年。过去有记录的 19 年中,总死亡人数为 109 人,其中男性 56 人,女性 53 人。 分析发现,该村庄农民平均死亡年龄 65.73 岁,扣除自杀等意外因素,平均寿命 70.63 岁,其中,男 69.95 女 岁 70.99 。 过去 20 年中,中国人平均寿命中,男性为 72.05 ,女性为 75.35 。与全国平均值相比,该村庄男性寿命下降了 1.42 岁,女性下降 4.36 岁。女性寿命下降超过男性,可能与农村妇女生活压力增大和替代男性从事有污染的繁殖农业劳动有关。无论哪种分析,该村农民的寿命已低于全国平均寿命平均值,减少寿命 1.43-4.36 岁。女性寿命高于男性是不争的事实,但女性寿命下降高于男性,也非常值得重视,说明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严重的问题。 山东省平均寿命高于全国平均值。过去 20 年中,山东省男性的平均寿命为 72.88 岁,女性为 77.66 岁。与山东省比较,所调查存在男性寿命下降 2.93 ,接近 3 岁;女性下降 6.67 岁,下降幅度几乎达 3-7 岁,女性健康牺牲更大。 我们调查的村庄是山东省的中等村落,没有什么工业项目,但受上游屠宰场、养殖场无序排放的污水污染严重,常年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持续了30多年。青壮年以外出打工谋生为主。该村农民为经济发达地区贡献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他们在经济大潮下,自身的健康质量没有改善,反而牺牲了平均寿命。这个现象,是否山东或其它地区也存在?非常值得有关学者关注。 图 1 :山东某村庄 1992 年到 2013 年的人均寿命及死亡人数 调查中得知,农民死亡原因中, 90% 以上为各种疾病,其中以癌症为主,而癌症在 30 年前的该村,几乎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名词。最近 10 年来,除了写明服毒、上吊死亡、事故外,该村农民死因均为病死或癌症,而自然死亡的比例很小。说明死亡的农民并没有达到自然寿命。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7447 次阅读|3 个评论
应该鼓励城市人口倒流回乡投资:不能让改革成果流失国外
热度 1 杨学祥 2014-2-12 05:56
应该鼓励城市人口倒流回乡投资:不能让改革成果流失国外 杨学祥 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邓小平 1986 年 8 月 19 日 -21 日在天津听取汇报和进行视察的过程中说 http://cpc.people.com.cn/GB/34136/2569304.html 一、 不少中小城镇落后乃至凋敝 人民日报评论部最近发表评论:故乡在沦陷,不少中小城镇落后乃至凋敝。比筑城造市更重要的命题是,如何在故园的地基上生长出孵化梦想的温床? 在大数据时代的春运迁徙图上, 30 多亿人次的奔行呈现一目了然的轨迹。一头连着北上广等大城市,一头连着无数个地级市、县城、村镇。他乡和故乡交织而成的时空中,一部当代中国的“双城记”带来无尽思考。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痛处。当特大城市陷入人口爆炸困境,承载能力日益逼近极限;当一些人疾感“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呼喊着“逃离北上广”,却更发现,家乡小城虽然生活压力小些,却有着“机会更少,关系更多”的困扰、“拼能力不如拼爹”的重压、“物质更浓,精神更淡”的迷惘。故乡,或许还能安放一份乡愁,却难以承载躁动的梦想。于是,“故乡在沦陷”的感受在蔓延,“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选择题撕扯着人们的决断。 举棋不定的“双城记”,诉说着无数个体的命运轨迹,又何尝不是城镇化进程中诸多问题的缩影?多年来,少数大城市凭借政策和资源优势,在极度扩张和膨胀之中成长为巨人,相比之下,不少中小城镇显得落后乃至凋敝,大片的农村地区更是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迁徙的故事,由此凸显更深层的问题语境——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让许多人远离家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强化着“人往高处走”的磁场。蜂拥而往大都市的城市化定然不是方向,失去人气、流失人才的中小城市难免彷徨于无地。比筑城造市更重要的命题是,如何在故园的地基上生长出孵化梦想的温床?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40211/035518167534.shtml 二、 大城市恶性膨胀 我在 2004 年 3 月 2 日 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扩大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失去农村支撑的城市将是一座死城,中国西部沙漠化过程就是证据:中国的沙漠随都城的东迁而东移,埃塞俄比亚首都随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而八次南迁,都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 大城市无序扩张导致春运紧张、交通拥堵、城市内涝、淡水短缺、环境污染、雾霾高发。 7 年前的预言在西南旱灾中得到证实: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盲目满足大城市的过度需求可能导致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危机。与其耗资巨大实施调水工程,不如地区、城乡均衡发展。以破坏农村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建设必须停止。农村生存环境破坏之日,就是城市自身生存条件消亡之时!淡水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中国城市水准的最高极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64450.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59096 三、 环境移民导致改革成果外流 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 (iarc) 发布研究报告称,全球一半新发癌症病例发生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中国。中国还承担了全球约一半新增肝癌病例,尤其是由乙型肝炎发展而成的肝癌。 http://health.gmw.cn/dzb/2014-02/08/content_2851094.htm 最新胡润报告显示,中国的千万富翁中, 64% 已经或计划移民海外,欧洲作为移民目标地,受到中国富豪的青睐。欧盟许多发达国家都有吸引投资移民的计划,不同的国家设立了不同的“黄金居留”条件。中国“胡润研究院” 1 月 16 日 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身价过亿元的中国富豪,已有 1/3 移民到国外。 http://news.zhijia.com/20140209/54923.shtml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由于自然环境恶化而引发的人口迁徙潮。显然,这是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城市疯狂扩张及社会管理失序共同酿造的后果。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超大型城市最早爆发出了这种深层次的矛盾。在过去的两年,中国人谈论最多的是天气。 2013 年,中国境内大面积出现雾霾天气,尤其是长三角、东北、京津冀等地区,大气污染程度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相继发出红色警报。   空气质量问题频发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从而催生出一个新群体——“环境移民”。   作为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形成了一个有趣的迁徙现象。当数以亿计的农民背井离乡进城寻找工作,加入生机勃勃的城镇化热潮时,城市的新兴阶层却选择逃离大都市,寻找梦中的“桃花源”。   这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改变的背后,暗藏着的是城市化进程中所衍生的负面问题。人们对污染、交通拥堵、生活费用不断上涨以及大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生活压力深感不安。逃离,从某个层面上说是在对所生活的城市的“用脚投票”。 中国“环境移民”出现了群体的分野。他们兵分两路,一个群体移向海外,去国外吸“纯氧”;另一部分依然留在中国,但迁移至环境尚未受到大规模污染的地区。 http://news.sina.com.cn/c/2014-02-09/040929418069.shtml 环境移民导致改革成果外流。 四、 鼓励富起来的人们投资家乡建设 按照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改革计划,中国改革分两步走: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途径上强调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 “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 , 带动大部分地区 , 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http://wenku.baidu.com/view/522c630103d8ce2f006623ad.html “先使一部分人富起来,然后让富起来的人们带动整个社会走上富裕道路”面临新的困境,显然,环境移民是第二步的巨大障碍。 中国“环境移民”出现了群体的分野。他们兵分两路,一个群体移向海外,去国外吸“纯氧”;另一部分依然留在中国,但迁移至环境尚未受到大规模污染的地区。由于叶落归根的中国文化传统,鼓励富起来的人们投资家乡建设的举措势在必行。 效仿欧盟许多发达国家吸引投资移民的“黄金居留”条件计划,农村和乡镇也可以提出“黄金居留”条件计划,鼓励富人在故乡投资和居住,发展故乡经济。中央政府应该加速小产权房的改革,为农村和乡镇的经济大发展铺路护航。 中国改革要承上启下,顺势而行,发展农村和乡镇经济大有可为。目前最大障碍是农村土地政策。农村和乡镇的现有土地政策改革势在必行,其重要性不亚于当年的“包产到户”:“先使一部分人富起来,然后让富起来的人们带动整个社会走上富裕道路”需要土地政策改革的配套支持。 伴随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上亿人口的故乡回归将使中国经济继续腾飞,可持续发展前途无限:城乡均衡发展是解决大城市恶性膨胀的必由之路。 就近利用农村和小乡镇的人力资源,为什么便于转移的高科技产业不能分散在乡镇?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285 次阅读|2 个评论
必须深刻反思我国4种恶性肿瘤居世界首位现象
蒋高明 2014-2-9 22:05
上述数据是偶然的吗?先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0 年中国化肥施用总量为 5561.7 万吨,人均 41.5 公斤(83斤); 2010 年中国农药总量 175.82 万吨,人均 2.62 斤(5斤2两); 2005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 21 万吨;人均 0.31 斤(6两2钱); 2010 年 农膜使用量 217.3 万吨,人均 1.62 公斤(3斤2两,农膜低温焚烧能制造二噁英致癌物)。 另外,根据陈一文先生的研究,我国从美国等地进口 转基因大豆样品中的草甘膦残留达到 0.4 - 8.8 mg/kg , AMPA 残留 0.7 - 10 mg/kg 。非转基因传统与有机大豆不含这些残留。依据世界粮农组织( FAO ),总草甘膦残留应当计算为草甘膦 +1.5xAMPA 之和。该项研究转基因大豆检测数据平均折合“草甘膦等值” 11.9 mg/kg (最高值为 20.1 mg/kg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ebkd.html 2013 年,中国进口 6000 万吨转基因大豆,由此带进来草甘膦含量 195.6 吨,草甘膦代谢物含量 344.4 吨,草甘膦含量人均 1.956 克 ,草甘膦代谢物含量人均 3.444 克 。 草甘膦被公认为对动物生殖系统和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在 ppb 级水平即有危害作用。参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687741.html 关于激素的具体数据没有查到,只有报道如下: 反季节蔬菜水果大都用了催熟剂或激素类化学药剂以促进果实早熟,催熟的蔬果中含十几种激素,尤其是葡萄、西红柿、猕猴桃和草莓等。部分肉类及动物内脏 猪、鸡、鸭等动物,多数是用含有激素的饲料喂养;部分鱼类是直接投喂避孕药催长的 。此外,动物内脏中激素含量也较高。保健食品,市面上不少增高保健品添加了褪黑激素;一些延缓衰老的保健品中含有大量激素。化妆品,美容产品要达到美白和祛斑的功效,会添加汞和铅,为缓解它们对皮肤造成的刺激,不法厂商就会再添加激素。容易含激素的化妆品主要是祛痘、去皱和祛斑三类。化学物质,焚烧垃圾时产生的大量剧毒物质二恶英、农药DDT、塑料中含有的双酚A类物质等会再人体内蓄积,发挥着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外用药品,很多治疗皮肤过敏、感染的外用软膏,以及一些治疗雌雄激素缺乏的外用凝胶、霜剂等药物都含有激素成分。 http://sp.chinadaily.com.cn/news/20130403/149707.html 从上面可以看出, 我们的农业模式,包括进口粮食,是一面生产食物,一面制造了污染,最终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除了上面崔永元提到的4种恶性肿瘤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到: 2013 年,中国 糖尿病 患者人数达 9700 万以上, 数量达到世界第一。 糖尿病 已成为 21 世纪 世界范围内的一种 流行病 。它是继肿瘤、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k9aWQllCytj9TfiNKBtnK3k1UvOiSHU88iC80kfiSWXaZ1gmgW5GkvSrnl9pUKcMxv69IYmW-BqphNKBdPUmCq 2007 年,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八日电 ( 傅蕾 ) 亚洲心血管外科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今天在北京开幕,记者从本次会议上获悉,中国目前潜在的心脏病患者已达六千万人,有八百万患者需要进行心外科手术治疗,但每年中国完成的心脏手术仅有八万例左右。 http://sports.sohu.com/20070523/n250179501.shtml 2008 年,中国有多少高血压病人?被问到体重是多少,几乎人人知道,但如果被问到血压值,却很少有人答得出来。据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高血压患者 2 亿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 30% ,也就是说,有 1.4 亿国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血压应控制在 140 / 90 毫米汞柱。 http://health.sohu.com/20080917/n259592660.shtml 2011 年,中新网上海 12 月 26 日 电 中国妇联第六届执委、原中国计生委副主任吴景春在刚刚结束的 “ 中美不孕不育学术高峰论坛 ” 上称,全由于种种因素和工作压力影响,中国育龄夫妇不孕不育发病比例达到 1/8 ,不孕不育患者已超过 5000 万,并仍逐渐增加。她说,生育危机即将到来。专家指出,健康夫妇如果在未采取避孕的前提下,经过一年有规律的性生活未能受孕,或女方年龄 35 岁,有规律性生活 ( 未避孕 ) 未能受孕的,称为不孕。 http://gongyi.ifeng.com/news/detail_2011_12/27/11595256_0.shtml 2011 年9月9日 ,卫生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针对妇女儿童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情况。傅卫称,据专家估计,每年约有20-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中国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120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出生缺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09-09/3317877.shtml 2012 年,江苏省人民医院的精子库数据显示,就目前情况看,捐献者以学生为主,大概占了 90% 以上,而上班族只有不到 10% 。学生相对作息规律、身体健康,精子合格率高,合格率基本在 30% 以上,而上班族合格率基本不超过 20% ,甚至更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曾经对来医院准备生育的男子精子质量进行检查,结果显示,精子质量差不是个别现象,每 3 个备育男就有一个精子质量差。 http://www.jianke.com/news/551678.html 2010 年,北京协和医院里,6岁的小女孩程程(化名)靠在母亲身边,羞涩地给记者看了看她已微微隆起的乳房。4个月来,她的胸部已经像个青春期少女般,有了轻浅的曲线;而就在2个月前,她甚至像来月经一样,下体开始不规则流血……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属于典型的“ 性早熟 ”。 据了解,目前中国儿童性早熟的平均发病率已经达到1% ,仅广州就从10年前的0.5%上升至1.3%。伍学焱指出:“我们怀疑现代人性早熟、畸形、癌症发病率升高,都和生活中摄入的各种各样的激素有关。”(中国大概2.2亿12岁以下儿童)。 (按照中国性早熟比例和儿童总是,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20万的儿童出现性早熟。) http://health.sohu.com/20100224/n270404755.shtml 2013 年,《中国新闻周刊》总第 606 期 (4 月 8 日 出版 ) 封面数据显示,癌症汹涌:全国每 6 分钟就有 1 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 8550 人成为癌症患者,每 7 到 8 人就有 1 人死于癌症。 生态环境生病了靠药物,人生病了,也靠药物。于是,植物药、兽药、禽药、人药、西药、中药 ( 质量也受农业模式影响 ) ,充斥了我们的 13 亿人国度 。 从上述一组沉重的数据中不难看出,我们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危险。那么,中国人健康质量的下降与我们的农业模式有没有关系呢?农业上的过度用药,与医院里的过度用药过度治疗交相映辉,为中国的生态与健康环境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药食同源,廉价花钱买食物,高价花钱买药物,且药物从动植物种养阶段就开始了,如此长期下去,我们损失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最后一组数据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 听不到爸妈温暖的呼唤,看不到家人赞许的目光,长时间与父母分处两地,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据全国妇联调查统计,我国留守儿童数量约为 5800 万,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 28.29% 。 http://news.k618.cn/ztx/201208/t20120819_2366309.html 。。。。。。。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年前预警目前已成为趋势:环境问题加速“环境移民”
热度 5 杨学祥 2014-2-9 11:05
多年前预警目前已成为趋势:环境问题加速“环境移民” 杨学祥 科学不是教条,不是教义,中国科学不能通过简单的引进外国学术理论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发展。高速度、高消费、高风险,是西方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由此造成的能源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将导致现代文明的消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49850.html http://www.cas.cn/zhengwen/jsgj/201105/t20110525_77234.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6085 6年前,当我提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仅有《科学新闻周刊》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发表了我的文章 ,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现在,支持这一观点的人愈来愈多了。 6年过去了,西方国家的高消费导致石油危机和伊拉克战争,中国的高消费导致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了石油以外,中国的粮食、肉类、煤和钢铁的消费均超过美国 。在中国威胁论的宣传中,“消费黑洞”也成为中国的一项罪名,这在世界能源和资源危机的前景下,是一个十分具有蛊惑人心效果的口号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出,导致当前世界战争的原因是石油,导致未来世纪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资源和能源的短缺最终将导致战争,这是一切大国军事政策的出发点。只有节约型的循环经济才是避免战争,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446058.html 当水和电突然消失,现代城市就变为钢筋混凝土铸成的巨大墓穴;当海平面上升100米,沿海城市将变为海底坟场。历史已经重复过多次类似的过程,大自然无数次地惩罚人类争夺财富的贪婪欲望。拥有财富还是拥有环境?人类必须作出明智的选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9083.html 大都市的生活环境日趋恶化,逃离北上广不仅是保值之路,而且是远离污染环境的建康之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03697.html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由于自然环境恶化而引发的人口迁徙潮。显然,这是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城市疯狂扩张及社会管理失序共同酿造的后果。 http://news.sina.com.cn/c/2014-02-09/040929418069.shtml 2004年3月2日,我在光明观察发表文章: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文章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发展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5年过去了,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越演越烈。2008年末2009年初我国北方遭遇5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专家称城市恶性膨胀是农业受旱主因,重发这篇文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270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0480.html 相关报告: 报告称环境问题加剧使中国精英与富人加速移民 2014年02月09日04:09 经济观察报 我有话说(8,095人参与)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韩雨亭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由于自然环境恶化而引发的人口迁徙潮。   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研究机构的兴趣。2014年1月22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在北京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指出,根据过去一年多所发生的移民情况,中国环境问题的加剧成为精英和富裕阶层移民的重要原因。   显然,这是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城市疯狂扩张及社会管理失序共同酿造的后果。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超大型城市最早爆发出了这种深层次的矛盾。在过去的两年,中国人谈论最多的是天气。2013年,中国境内大面积出现雾霾天气,尤其是长三角、东北、京津冀等地区,大气污染程度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相继发出红色警报。   空气质量问题频发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从而催生出一个新群体——“环境移民”。   作为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形成了一个有趣的迁徙现象。当数以亿计的农民背井离乡进城寻找工作,加入生机勃勃的城镇化热潮时,城市的新兴阶层却选择逃离大都市,寻找梦中的“桃花源”。   这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改变的背后,暗藏着的是城市化进程中所衍生的负面问题。人们对污染、交通拥堵、生活费用不断上涨以及大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生活压力深感不安。逃离,从某个层面上说是在对所生活的城市的“用脚投票”。   中国“环境移民”出现了群体的分野。他们兵分两路,一个群体移向海外,去国外吸“纯氧”;另一部分依然留在中国,但迁移至环境尚未受到大规模污染的地区。   据研究机构对国际上主要城市PM2.5值的随机抽查,发现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的大城市,其PM2.5最高值均比中国东部或中部主要城市的要小得多。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革命和资本原始积累,并且均在环境保护方面投注了巨大的成本。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富裕阶层纷纷移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移民型国家,或者其他一些环境宜人的欧洲小国的重要原因。中国富人阶层希望在享受都市繁华和优厚福利的同时,坐拥优美环境和新鲜空气,这几乎成为了“环境移民”的理想生活方式。   那些依然留守在中国大地上的“环境移民”,他们拥有一定的财富和知识,以城市中产阶层为主,由于无法忍受大城市拥挤的生存空间和糟糕的空气,毅然逃往云南大理、海南三亚、山东威海、广东珠海等环境宜居、人口总量相对较少的中小城市。   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商人、艺术家、媒体从业者、酒吧老板。他们有的卖掉自己在大城市的产业,带着行李箱和家人,买上飞机票,到小城市“扎根”;有的则保持试探和观望的态度,两地往返,过着“双城记”式的生活。无论如何,他们都在试图逃避污染和肮脏的环境,以及大城市的冷漠和物欲。   当他们到了新地方,毫无疑问会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有正面影响。但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尤其是一些热点移民地区,如果大量新移民涌入,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生存资源造成承载压力,最显性的体现就是在交通、教育、物价及房地产等方面,这种资源性的竞争极有可能成为新移民和本地人引发冲突的一个诱因。   更大的隐性冲突来自观念。由于大城市和小社会存在发展阶段的“落差”,当在大城市形成的规则意识、做事效率和文明意识,放置在一个慢节奏的熟人社会时,势必会发生冲撞。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蜂拥而至的外来移民者,地方政府始料未及,几乎没有任何准备,他们不知道用怎样合适的办法来融合和解决这种微妙的利益关系。这极有可能为未来的冲突埋下伏笔。   这一场移民潮,正深刻影响着未来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 (编辑:SN077) http://news.sina.com.cn/c/2014-02-09/040929418069.shtml 港媒:中国新增癌症病例居全球之首 正文 我来说两句 ( 12181 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4年02月08日10:09 来源: 新华网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2 搜狐新闻制图 8 6 保时捷撞到孕妇撞死其... | 狗狗捶胸救卡喉女主人   据《参考消息》2月8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7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说,2012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出现惊人的增长,中国首当其冲。   就肝癌、食道癌、胃癌和肺癌这四种恶性肿瘤而言,中国的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同样最多。   最新的《世界癌症报告》说,非洲、亚洲和中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受癌症影响最大。总体来说,2012年全世界有1400万新癌症病例,癌症死亡人数达820万。   报告说,中国新诊断癌症病例为307万,占全球总数的21.8%。癌症死亡人数约220万,占到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26.9%。   这些数字略低于中国本国2012年的统计数字。据中国媒体报告,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记录的每年新增病例为350万,死亡人数为250万。   然而就2012年而言,中国并不是患癌率最高的国家,排在前5位的是丹麦、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和挪威。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统计,中国的癌症死亡率也不是最高的,最高的5个国家是蒙古、匈牙利、亚美尼亚、塞尔维亚和乌拉圭。   报告指出,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包括欠发达国家癌症诊断手段不足,以及治疗能力有限。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现在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2012年新增肺癌病例180万,死亡人数159万,其中超过1/3出现在中国。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说,吸烟、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和所在工作场所暴露于致癌原是肺癌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   在其他癌症中,全球约50%的新增肝癌和食道癌病例出现在中国。在肝癌和食道癌的死亡病例中,中国分别占到约51%和49%。2012年中国新诊断的胃癌病例和胃癌死亡人数同样占全球的40%以上。   支修益说,肺癌、食道癌和胃癌是中国人最常罹患的三种癌症。   他说:“这些数字尽管令人担忧,但并非全新的趋势。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澄清公众对癌症的某些误解,例如认为癌症是无法治愈的。”   支修益说,这样的担心阻止了公众关于癌症的讨论,由此造成的情况是,缺乏足够的医疗知识导致癌症难以被及早发现。 (责任编辑:UN644) 原标题:港媒:中国新增癌症病例居全球之首 http://news.sohu.com/20140208/n394604146.shtml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近半新发癌症病例在中国 2014-02-08 来源:大河网     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研究报告称,全球一半新发癌症病例发生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中国。中国还承担了全球约一半新增肝癌病例,尤其是由乙型肝炎发展而成的肝癌。   上述结论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年版)。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250多名科学家参与了该报告的编写工作。该研究主要基于2012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等相关数据。   2012年,全球约诊断1400万例新增癌症病例。据报告估计,20年后,每年新发癌症病例将增长至2200万例。与此同时,癌症致死人数将从每年约820万人增长至每年1300万人。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乳腺癌、大肠癌是流行率最高的三大癌症,占到新增癌症病例总数的35%左右。肺癌、肝癌和胃癌是致死率最高的三大癌症类别,共造成310万人死亡。   受人口老龄化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新增癌症负担与全球负担并不成比例,全球超过六成癌症病例分布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同时,受限于癌症筛查和治疗可及性的缺乏,这些地区还承担了全球约七成癌症死亡。此外,发展中国家民众更易患上宫颈癌、肝癌和胃癌。   报告指出,癌症已对公共卫生系统造成巨大负担。2010年,癌症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达到16.6万亿元。但是,如果癌症常识得以普及,如“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约半数癌症病例是可以避免的。此外,上调烟草价格、抑制烟草消费、限制高糖食品及酒精销售等也已被证实是降低癌症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报告强调,高收入国家预防癌症的工作经验显示,仅靠良好的健康习惯,并不足以有效控制癌症流行。如在烟草控制问题上,法律在减少暴露和预防高风险行为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应对日渐严峻的癌症危机,各国应尽快健全相关法律。 以上内容来自:大河网 http://health.gmw.cn/dzb/2014-02/08/content_2851094.htm 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科学管理值得关注 2011-5-31 08:4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49850.html 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资源有限 不可持续 2011-5-20 09:19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446058.html 我国癌症已成首位死因:12年前的警告被忽视 2013-6-13 13:55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9083.html 生态危机启示录:构建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5-4-28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5332.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30 次阅读|6 个评论
食物与健康:用数据解读中国人吃饭与吃药矛盾
蒋高明 2014-1-22 12:19
蒋高明 一、关于中国农业的一组数据 在李尚勇先生的新书《人口困局: 中国能否承受人口之重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中,我们看到下面一组数据: 2010 年中国化肥施用总量为 5561.7 万吨,人均 41.5 公斤(83斤); 2010 年中国农药总量 175.82 万吨,人均 2.62 斤(5斤2两); 2005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 21 万吨;人均 0.31 斤(6两2钱); 2010 年 农膜使用量 217.3 万吨,人均 1.62 公斤(3斤2两,农膜低温焚烧能制造二噁英致癌物)。 另外,根据陈一文先生的研究,我国从美国等地进口 转基因大豆样品中的草甘膦残留达到 0.4 - 8.8 mg/kg , AMPA 残留 0.7 - 10 mg/kg 。非转基因传统与有机大豆不含这些残留。依据世界粮农组织( FAO ),总草甘膦残留应当计算为草甘膦 +1.5xAMPA 之和。该项研究转基因大豆检测数据平均折合“草甘膦等值” 11.9 mg/kg (最高值为 20.1 mg/kg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ebkd.html 2013 年,中国进口 6000 万吨转基因大豆,由此带进来草甘膦含量 195.6 吨,草甘膦代谢物含量 344.4 吨,草甘膦含量人均 1.956 克 ,草甘膦代谢物含量人均 3.444 克 。 草甘膦被公认为对动物生殖系统和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在 ppb 级水平即有危害作用。参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687741.html 关于激素的具体数据没有查到,只有报道如下: 反季节蔬菜水果大都用了催熟剂或激素类化学药剂以促进果实早熟,催熟的蔬果中含十几种激素,尤其是葡萄、西红柿、猕猴桃和草莓等。部分肉类及动物内脏 猪、鸡、鸭等动物,多数是用含有激素的饲料喂养;部分鱼类是直接投喂避孕药催长的 。此外,动物内脏中激素含量也较高。保健食品,市面上不少增高保健品添加了褪黑激素;一些延缓衰老的保健品中含有大量激素。化妆品,美容产品要达到美白和祛斑的功效,会添加汞和铅,为缓解它们对皮肤造成的刺激,不法厂商就会再添加激素。容易含激素的化妆品主要是祛痘、去皱和祛斑三类。化学物质,焚烧垃圾时产生的大量剧毒物质二恶英、农药DDT、塑料中含有的双酚A类物质等会再人体内蓄积,发挥着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外用药品,很多治疗皮肤过敏、感染的外用软膏,以及一些治疗雌雄激素缺乏的外用凝胶、霜剂等药物都含有激素成分。 http://sp.chinadaily.com.cn/news/20130403/149707.html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们的农业模式,包括粮食进口,是一面生产食物,一面制造了污染,最终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二、关于中国健康的一组数据 2013 年,中国 糖尿病 患者人数达 9700 万以上, 数量达到世界第一。 糖尿病 已成为 21 世纪 世界范围内的一种 流行病 。它是继肿瘤、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k9aWQllCytj9TfiNKBtnK3k1UvOiSHU88iC80kfiSWXaZ1gmgW5GkvSrnl9pUKcMxv69IYmW-BqphNKBdPUmCq 2007 年,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八日电 ( 傅蕾 ) 亚洲心血管外科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今天在北京开幕,记者从本次会议上获悉,中国目前潜在的心脏病患者已达六千万人,有八百万患者需要进行心外科手术治疗,但每年中国完成的心脏手术仅有八万例左右。 http://sports.sohu.com/20070523/n250179501.shtml 2008 年,中国有多少高血压病人?被问到体重是多少,几乎人人知道,但如果被问到血压值,却很少有人答得出来。据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高血压患者 2 亿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 30% ,也就是说,有 1.4 亿国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血压应控制在 140 / 90 毫米汞柱。 http://health.sohu.com/20080917/n259592660.shtml 2011 年,中新网上海 12 月 26 日 电 中国妇联第六届执委、原中国计生委副主任吴景春在刚刚结束的 “ 中美不孕不育学术高峰论坛 ” 上称,全由于种种因素和工作压力影响,中国育龄夫妇不孕不育发病比例达到 1/8 ,不孕不育患者已超过 5000 万,并仍逐渐增加。她说,生育危机即将到来。专家指出,健康夫妇如果在未采取避孕的前提下,经过一年有规律的性生活未能受孕,或女方年龄 35 岁,有规律性生活 ( 未避孕 ) 未能受孕的,称为不孕。 http://gongyi.ifeng.com/news/detail_2011_12/27/11595256_0.shtml 2011 年9月9日 ,卫生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针对妇女儿童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情况。傅卫称,据专家估计,每年约有20-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中国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120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出生缺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09-09/3317877.shtml 2012 年,江苏省人民医院的精子库数据显示,就目前情况看,捐献者以学生为主,大概占了 90% 以上,而上班族只有不到 10% 。学生相对作息规律、身体健康,精子合格率高,合格率基本在 30% 以上,而上班族合格率基本不超过 20% ,甚至更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曾经对来医院准备生育的男子精子质量进行检查,结果显示,精子质量差不是个别现象,每 3 个备育男就有一个精子质量差。 http://www.jianke.com/news/551678.html 2010 年,北京协和医院里,6岁的小女孩程程(化名)靠在母亲身边,羞涩地给记者看了看她已微微隆起的乳房。4个月来,她的胸部已经像个青春期少女般,有了轻浅的曲线;而就在2个月前,她甚至像来月经一样,下体开始不规则流血……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属于典型的“ 性早熟 ”。 据了解,目前中国儿童性早熟的平均发病率已经达到1% ,仅广州就从10年前的0.5%上升至1.3%。伍学焱指出:“我们怀疑现代人性早熟、畸形、癌症发病率升高,都和生活中摄入的各种各样的激素有关。”(中国大概2.2亿12岁以下儿童)。 (按照中国性早熟比例和儿童总是,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20万的儿童出现性早熟。) http://health.sohu.com/20100224/n270404755.shtml 2013 年,《中国新闻周刊》总第 606 期 (4 月 8 日 出版 ) 封面数据显示,癌症汹涌:全国每 6 分钟就有 1 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 8550 人成为癌症患者,每 7 到 8 人就有 1 人死于癌症。 生态环境生病了靠药物,人生病了,也靠药物。于是,植物药、兽药、禽药、人药、西药、中药 ( 质量也受农业模式影响 ) ,充斥了我们的 13 亿人国度。 从上述一组沉重的数据中不难看出,我们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危险。那么,中国人健康质量的下降与我们的农业模式有没有关系呢?农业上的过度用药,与医院里的过度用药过度治疗交相映辉,为中国的生态与健康环境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药食同源,廉价花钱买食物,高价花钱买药物,且药物从动植物种养阶段就开始了,如此长期下去,我们损失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最后一组数据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听不到爸妈温暖的呼唤,看不到家人赞许的目光,长时间与父母分处两地,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据全国妇联调查统计,我国留守儿童数量约为 5800 万,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 28.29% 。 http://news.k618.cn/ztx/201208/t20120819_2366309.html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雾霾的再次警告: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
杨学祥 2014-1-19 07:14
雾霾的再次警告: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 杨学祥 土地沙漠化的危机还在持续,雾霾高发的警钟再次敲响: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 2013 年 12 月初的雾霾波及 25 个省份, 100 多个大中型城市,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 13 地雾霾天数均创下历史纪录。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 29.9 天,较常年同期偏多 10.3 天,达到 52 年来的峰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 2013 年雾霾高发,并将在今后三年持续高发。 中新网南京 1 月 18 日 电 ( 王琦 )18 日,江苏省地方两会在雾霾天中开幕。政协代表们热议雾霾治理的问题。 18 日,南京一片灰蒙蒙。经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省气象台监测预测,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泰州、南通、常州和无锡 8 市空气质量达重度或以上污染。 下午,雾霾依然没有散去。在各小组讨论会现场,雾霾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http://stock.sohu.com/20140118/n393738905.shtml 空气污染攻坚战,壮士断腕的决心下了,就得有一股狠劲儿!”昨天,市人大代表、市长王安顺参加了朝阳团对《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的审议。王安顺表示,空气污染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北京将从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四个方面,打好这场攻坚战。王安顺指出,政府更要认真贯彻好、实施好即将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今年 9 月,国务院出台十条措施防治大气污染,我也代表北京市跟中央签订了责任状,也立下壮士断腕的决心,这也是生死状。”北京随后出台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84 项措施主要分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四个方面。 今年, 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北京举行。王安顺称,本市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北京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尚待改善。“今年召开的会议,朝阳的场馆最多、路线最长,首脑、工商界领袖、国际媒体来了,北京国际现代化大都市要展示中国形象,也是通过这样的窗口。” http://news.sohu.com/20140119/n393745280.shtml 研究表明,雾霾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每年 11 月至次年 1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的形成,每年 2 月 -4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每年 5-7 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发生,每年 8-10 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潮汐组合类型转化的周期为 6 个月。这个半年周期是固定的,每年都是这样 。与雾霾季节性相叠加,雾霾频发期是每年的 1 月和 12 月。潮汐组合类型划分的主要根据是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极值的叠加:与极大值叠加可减少地球扁率,加快地球自转,增强潮汐南北震荡,在北半球形成以赤道向北极流动的偏南风为主的暖空气流动,有利于增温和雾霾发生(特别是在冬季);与极小值叠加可增大地球扁率,减慢地球自转,在北半球形成以北极向赤道流动的偏北风为主的冷空气流动,有利于降温和清除雾霾。 今年,亚太经合组织 APEC 会议将在怀柔举办。在市人代会怀柔代表团讨论时,市人大代表、怀柔区委书记齐静介绍了会议设施的筹备情况,会议各项设施目前建设进展顺利,将于 6 月份全部完工。 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应该安排在不利于雾霾形成的 2-4 月或 8-10 月,尽量避开雾霾易发的1月、 5-7 月和 11-12 月。 我在 2008 年指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仅有《科学新闻周刊》( 2000 年,第 46 期)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 年,第 8 期)发表了我的文章 ,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 我在 2011 年指出,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资源有限 不可持续。 我国资源与环境状况堪忧: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和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指出 ,困扰中国环境十大问题是: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水灾、旱灾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 WTO 与环境问题、三峡环境问题和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问题。 回顾我国 50 多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上,我国单位 GDP 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自然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触目惊心 。 根据专家们分析预计,我国要实现 2020 年 GDP 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必须提高 4 — 5 倍,如果进一步想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和生产效率必须提高 8 — 10 倍,这种设想是不太现实的。种种现象表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我国必须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国用信息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利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推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建设工业生态 。 土地沙漠化的危机还在持续,雾霾高发的警钟再次敲响: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 相关资料: 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资源有限 不可持续 已有 1098 次阅读 2011-5-20 09:19 高速度和高消费必然带来高风险:资源有限 不可持续 杨学祥 在中国科协 2005 年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呼吁人们保护环境,适度消费,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经济过快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恶化,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才是尊重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应对挑战,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选择 。 周光召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仍大大高于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生产、建设、流通、管理和消费领域的浪费现象则“相当严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而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使得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压力日益增大。据统计,在世界 144 个国家的排序中,中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 100 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在 55 位以后。矿产资源中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 8.3 %、 4.1 %、 26.5 %和 9.7 %。中国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温室气体排放排在世界第二位,全国酸雨面积扩大,频率增加,水土流失面积 35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 37.1 %,沙化土地面积约 100 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在继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经过多年努力才达到 18.21 %(世界平均 29.6 %),草地退化面积加大。全球 1121 种濒危物种中,中国有 190 种。在发展模式上,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美国以占世界不到 5 %的人口,消耗世界 25 %的能源。而中国人均要达到这个水准,意味着要把全世界的能源都拿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高能耗低产值的投入外,各种强制性消费(如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媒体的超量广告宣传、各种考试经济链、愈演愈烈的节日礼品经济、超值超量的商品包装、虚假伪劣产品等等)不仅增加商品的成本,加重消费者的负担,豢养了一大群贪污腐败的蛆虫和蛀虫,而且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导致空前的能源和资源的紧缺形势。 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表明,高消费带来的是资源能源极度短缺,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国际关系极度紧张。合理、高效、潜力无限的经济模式不在于一时的显赫奢华,而在于能长久地保持不断发展的势头来延续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习惯于高消费的西方国家难以生存,世代节俭的中国却能在恶化了的环境中得以存在和发展。高消费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 贪婪而强大的恐龙灭绝了,弱小而聪慧的灵长类却进化到了人类。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强者并不是总能取胜。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才是生物的进化规律。强者只能欺凌自己的同类弱者,但环境却能使强者灭亡。弱者的生存之道不一定在于努力成为强者,而关键在于适应环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正是适应当前资源能源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最好模式。 附件: 从循环型经济到节约型经济(重发) 2008-11-30 14:44 | 个人分类 : 备忘录 | 关键词 : 循环型经济,节约型经济,强制性消费 重发者按:本文最早于 2005 年 3 月 9 日 在《光明观察》刊发,因硬盘损坏而失去记录。目前存在完整地记录在华侨华人经济技术网,故重发于此,以备查阅。 摘要: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了石油以外,中国的粮食、肉类、煤和钢铁的消费均超过美国。在中国威胁论的宣传中,“消费黑洞”也成为中国的一项罪名,这在世界能源和资源危机的前景下,是一个十分具有蛊惑人心效果的口号。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出,导致当前世界战争的原因是石油,导致未来世纪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资源和能源的短缺最终将导致战争,这是一切大国军事政策的出发点。只有节约型的循环经济才是避免战争,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高能耗低产值的投入外,各种强制性消费(如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媒体的超量广告宣传、各种考试经济链、愈演愈烈的节日礼品经济、超值超量的商品包装、虚假伪劣产品等等)不仅增加商品的成本,加重消费者的负担,豢养了一大群贪污腐败的蛆虫和蛀虫,而且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导致空前的能源和资源的紧缺形势。 关键词:资源,环境,能源,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强制性消费 新华网北京 3 月 8 日 电 正在此间举行的政协大会上,伴随着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讨论,“节约能否成为国策”在政协委员中也引发了一场“激烈辩论”。民盟中央带来的消息让人震惊:最近,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环境可持续指数”,在全球 144 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 133 位 。民盟中央在大会发言中呼吁,“国无远虑,必有近忧。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应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2004 年 3 月 6 日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提请代表审议的计划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无论是在政协委员驻地,还是在人大各个代表团,只要提起循环经济,总能引来代表委员们的共鸣。为什么平平常常的“循环”二字,在代表委员们的心中占有这样重的位置?循环经济是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它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单向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经济,需要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发展循环经济被写进了计划报告中,表明政府对这一经济增长模式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 在一年之内中国两会代表对循环型经济和节约型经济的认同,表明高速度、高消费、高风险的当代经济发展趋势受到严重挑战。 1 .历史的回顾 5 年前,当我提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仅有《科学新闻周刊》( 2000 年,第 46 期)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 年,第 8 期)发表了我的文章 ,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 5 年过去了,美国的新经济从连续十年的持续增长突然转向衰退,最近虽然有复苏迹象但欠债累累;日本经济在经历十年持续停滞之后至今仍处于低迷状态;高消费带来的资源和能源浪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导致谁来供应中国的大讨论。长期的经验教训和东方的文化传统,使日本抛弃了工业化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出了“环境立国”的新战略,大力培育环境相关产业和环境保护产业,建立“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模式。这与美国的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的环境政策成鲜明对照。研究日本经济战略转变的原因,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可以对比的是,“ 21 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 2001 ” 专题论坛会议于 2001 年 9 月 4 日 在北京开幕。环境问题成为会场内外的热门话题。参加“ 21 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 2001 ” 专题论坛会议的专家、学者发出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呼声。重温 21 世纪论坛的呼声,对发展循环型经济大有帮助。 2 .亚洲经济快速发展的代价 亚洲开发银行 环境与社会发展局的官员罗夫·泽留斯( Rolf Zelius )在专题论坛上指出 ,过去 30 年来,一些亚洲国家经历了其他任何地方前所未有的高经济增长率。然而,这些经济增长要付出代价。亚洲丧失了一半森林覆盖和不计其数动植物物种。其 1/3 的农业用地已经退化,鱼类资源减少了一半。今天,该区域严重污染城市的数量最大,其河流和湖泊属世界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确实,环境退化已成为普遍现象,包括东亚次区域的经济迅速增长、中亚经济转型国家其原有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不可否认地忽视了环境,以及南亚地区贫困仍然是决定性的地方性问题。根据他们的最新研究,亚洲环境退化的根源在于两种政策失误。第一,发展中成员国的决策者们没有将健全的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放在优先地位,而是几十年来都采取“先发展,後治理”的办法。这导致社会付出更大的整体代价,并加剧了贫困;第二,当一些政府确实制定环境条例时,他们往往采用不能监测或实施的严格标准以及强硬的政策手段,这些手段忽视对遵守法律的奖励刺激。 在柬埔寨,森林破坏导致灌溉系统的改变,致使水稻减产,无数居民受到饥饿威胁;马来西亚的 Srawaka 森林里砍伐与严重的水土流失相伴随。更为严重的是,森林退化在这些地区已不仅仅只是威胁到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已经上升为政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马忠玉指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森林对人类社会的价值莫过于提供木材,直到近期人们才正视,自然环境的退化、生态系统的崩溃、频繁的自然灾害等均是由于森林的消失而增加,而众多依靠森林产品生存的人们也由此受到严重威胁。 事实上,恩格斯对人类盲目的实践活动早就作过如下精彩深入的分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可惜的是,对商品价值的盲目追求淹没了智慧的理性分析。 国际林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马法 ? 齐白塔说,人类对直接利益的需求往往掩盖了保护资源所带来的长期利益。在将环境和生产力错误地割裂开来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发展生产力而不是环境,因为他们能最生动、最直接看到的仅仅是眼前利益。但是,时间一长,人类总是会付出代价的。而事实上,环境和生产是不可分割的、互惠共生的,为了自身的经济安全,保护森林与环境才是人类对自己最负责任的做法。 3 .资源和环境本身就是财富 到目前为止,商品生产所创造的财富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据科学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 1000 倍,比形成速度快 100 万倍。这些濒临灭绝的物种大多数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们以为,向大自然索取是免费的,向大自然排污也是免费的。他们为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抽取地下水为例,人们免费地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枯竭并受到污染。以至于 2000 年 9 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根据国内外经验,适当的补充地下水不仅能使地下水位回升和制止地面沉降,而且能使地下含水层成为廉价的输水渠道。问题是维持地下水源的回灌费用由谁来支付? 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成果把财富扩展到产品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个部分,并提出了真实储蓄概念。真实储蓄的实质,是用总储蓄减去外债与折旧和加上教育投资得到的净储蓄,然后减去资源损耗与环境退化得到的真实储蓄,再除以 GDP 得到的真实储蓄率,所得结果若持续为正,即反映财富在增长,若结果持续为负,最终必将导致财富的下降。因此,有可能利用真实储蓄的长期时间序列来判定一个城市是否在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纵向比),也可以借此比较不同城市的情况(横向比)。资源和环境本身就是财富,并将被引入市场经济。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使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正与日俱增。 在过去的 20 年,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国内储蓄率(指银行储蓄额占 GDP 的百分比)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 2000 年)的统计显示,中国近 20 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 10.3% ,在全球 206 个国家和地区中居于第 2 位(仅次于非洲资源国家博茨瓦纳)。 1999 年中国国内储蓄率为 42% ,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 20 个百分点。但是,由于中国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名义国内储蓄率”的真实性,即中国国内储蓄率中的相当部分是通过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所换来的,这种以资源的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为代价的经济收益,必须进行有效的修正。据中国科学院 牛文元的研究,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成长的 GDP 中,至少有 18% 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代价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中 。 资源和环境本身就是财富。日本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曾频繁发生破坏环境的事件并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日本吸收了这方面的教训,近年来相继制定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庭电器循环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制。目前,日本政府正加紧拟定《循环型社会基本法》(草案),争取在 2001 年开始实施。这将为日本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奠定法律基础。 除法律保障外,日本积极开发以下四种技术:一、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和能源投入量的技术;二、能够长期使用的产品的制造技术;三、循环利用技术;四、尽可能减少破坏环境物质排出量的技术。“循环型经济社会”的确立将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和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转变,它还会改变人们迄今为止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建立新型价值观念。“循环型经济社会”会给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创造新的市场。据日本通产省估计,到 2010 年,与环境有关的市场规模将从现在的 15 万亿元增加到 37 万亿元,就业人数将从现在的 64 万人增加到 140 万人。日本经济计划厅预测,到 2020 年,环境产业将是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零排放工厂”已经在日本成为企业在新世纪里新的追求目标。其中,食品加工和饮料业走在最前列,汽车、造纸、水泥、化工、电子及家用电器等制造业也十分积极,目前已建成上百座“零排放工厂”。在一些啤酒制造厂里,所有副产品和废弃物都实现了 100% 的再资源化和循环利用 。 4 .我国资源与环境状况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和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指出 ,困扰中国环境十大问题是: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水灾、旱灾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 WTO 与环境问题、三峡环境问题和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问题。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 13 个贫水国家之一。正常年份全国城市缺水 60 多亿立方米, 667 个设市城市中,约有 400 多个城市缺水,常年供水不足,其中近 150 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量达 1600 万立方米。其中 32 个人口在 100 万以上的大城市中,有 30 个长期受缺水的困扰,每年受缺水影响的工业总产值达 2300 亿元。 水环境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 42% 的水质超过 3 类标准;全国有 36% 的城市河段为劣 5 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 75% 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解决氮、磷污染是长期艰巨任务。水污染的原因很多,包括国家重要水系的严重污染,城市产业对水源的破坏,城市地下水 50% 受到污染等。同时,海水污染也愈来愈严重。除了水体污染,水质下降,大气污染外,固体物污染也很突出。据建设部提供的数字,全国城市年产垃圾量已达 1.5 亿吨,目前每年还以 8% 到 10% 的速度递增。全国垃圾堆放总量已高达 70 亿吨,在全国 667 个城市中,有 200 个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的局面。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 8.2 亿吨,综合利用率约 46% ,排放量为 3186 万吨。全国城市垃圾处理率为 63% ,但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还不到 10% 。 由于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我国土地荒漠化速度不断加快。从 21 世纪论坛上获悉,作为京津和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风沙带目前已达到 270 万平方公里左右,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 30% 。目前沙漠化土地在我国 30 个省区市 851 个县旗均有分布,特别是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 13 个省区市已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 4500 公里、南北宽约 600 公里的风沙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呈现局部好转、整体快速推进之势。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土地沙漠化每年以 1560 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80 年代每年扩展 2100 平方公里,到 90 年代每年扩展 2460 平方公里。据最新监测结果,近年来我国荒漠化扩展速度还在加快。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青海柴达木盆地、河北坝上等地区,土地沙漠化扩展速度年均达 4% 以上。到目前,全国沙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 27.3% 。 生态环境的自然恶化和人为破坏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50 年代我国年均受旱灾农田 1.2 亿亩, 90 年代达到 3.8 亿亩。 1972 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 1985 年后年年断流, 1997 年断流 227 天。有关专家经调查得出结论,未来 15 年内我国将持续干旱。而水灾, 500 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 53 次大洪水,近 50 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强沙尘暴天气由 50 年代的 5 次增加到 90 年代的 23 次,造成的危害愈来愈严重。内蒙古鄂托克旗在 30 年内被流沙压埋房屋、棚圈 5500 多间,近 700 户村民被迫迁移他乡 。 回顾我国 50 多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资源、能源的 高消耗上,我国单位 GDP 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自然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触目惊心 。 根据专家们分析预计,我国要实现 2020 年 GDP 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必须提高 4 — 5 倍,如果进一步想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和生产效率必须提高 8 — 10 倍,这种设想是不太现实的。种种现象表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我国必须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国用信息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利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推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建设工业生态 。 与民盟中央的呼吁相呼应,天津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成中委员说,无论从科学发展观出发,还是实现社会和谐,都必须把节约能源上升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并列。陕西省政协原主席安启元委员说:“节约资源应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政协委员们纷纷发出警告 : ——如果我们不能切实改变现行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势必进一步加剧资源短缺的压力,甚至有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难以实现。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能源长期短缺矛盾,它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处理不好,甚至会直接威胁国家的安全。从现在起,国家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理性的警告,辩证的思考,在政协大会上形成了不大不小的舆论:把节约上升为国策。 原国家计委负责人叶青委员承认:“我们从‘八五’就将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但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确实,到 2020 年我们的能源消耗量将达到三十五六亿吨标准煤,资源难以承受,环境也难以承载。你看看,农业用水实际利用率连 40% 都不到,很多地方是大水漫灌。”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高能耗低产值的投入外,各种强制性消费(如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媒体的超量广告宣传、各种考试经济链、愈演愈烈的节日礼品经济、超值超量的商品包装、虚假伪劣产品等等)不仅增加商品的成本,加重消费者的负担,豢养了一大群贪污腐败的蛆虫和蛀虫,而且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导致空前的能源和资源的紧缺形势。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位于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了石油以外,中国的粮食、肉类、煤和钢铁的消费均超过美国 。在中国威胁论的宣传中,“消费黑洞”也成为中国的一项罪名,这在世界能源和资源危机的前景下,是一个十分具有蛊惑人心效果的口号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出,导致当前世界战争的原因是石油,导致未来世纪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资源和能源的短缺最终将导致战争,这是一切大国军事政策的出发点。只有节约型的循环经济才是避免战争,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我们正为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而付出了更多的代价。认真研究我国资源与环境状况,就会理解为什么参加“ 21 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 2001 ” 专题论坛会议的专家、学者和参加两会的代表发出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呼声;为什么提请代表审议的计划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是大国,外国很难满足我国在资源与能源上的需求。我们曾提出,“先发展,後治理”的办法是走不通的,因为我们不能像霸权国家那样靠强权掠夺别国的资源与财富 。抛弃工业化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建立“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模式,日本的“循环型经济社会”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略)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44605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此惨痛的代价:雾霾天气使得上海的城市价值大打折扣
热度 2 杨学祥 2014-1-18 19:35
如此惨痛的代价:雾霾天气使得上海的城市价值大打折扣 杨学祥 2005年3月22日第十三届“世界水日”前夕,由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的《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完成。据报告显示:由于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经达到3150亿元,包括对建筑楼房、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造成的损失,其中上海约为2900多亿元,苏锡常为469亿元。长三角地面沉降大于200毫米的范围近1万平方公里,上海、苏锡常和杭嘉湖的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2.63、1.80和0.82米。长三角的地下水资源衰竭对苏锡常地区的地面下沉已经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如果这一情况不能得到改善,“沉默的土地危机”将随时有可能在长三角大范围爆发 。   我在2006年4月29日指出,上海既是经济起飞的样板,也是环境污染的典型反面教材。国际舆论的如此评价值得深思。上海仍然在走国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地下水枯竭和地表水污染的双重夹击下,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其生态资源已丧失殆尽。水资源危机意味着生存环境的灭亡,以破坏水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不值得效仿 。 2014年1月16日,在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浙江省省长李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多次提到雾霾治理,他表示,浙江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启动烟尘粉尘、总磷总氮等污染物减排及考核工作。   17日,在出席浙江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侨联、对外友好、经济界联组讨论会上,李强再次提出,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现阶段在保持经济一定速度增长的同时必须将环境治理好。“如果环境恶劣了,城市的竞争力就减弱了。”   他认为,雾霾天气使得上海、杭州等地区的城市价值大打折扣。 相关报道: 警惕读书无用论再度泛滥 公众为何远离基础科学? --科盲群体不仅仅是中国作家 杨学祥 2006年04月29日08:46   摘要:新闻媒体对基础科学的冷落,恰恰是一面镜子,折射了公众对基础科学的冷漠,反映了政府官员对基础科学的忽视。收视率的提高意味着更多的广告来源和资金投入,新闻媒体无法逃避公众的视点。如果学校教育引进基础科学史,如果各种考评涉及基础科学史,如果管理人员懂得基础科学史,如果政府官员熟悉基础科学史,那么,违背科学的政策、措施、方案、条令、规则和行为就不会一再出现,依法行政,科技先行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关键词:基础科学,新闻媒体,科盲群体,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   1. 被淘金浪潮淹没了的基础科学   黄昆走了,科学界扼腕,但同时闻讯的许多普通公众相当茫然:黄昆是谁?在科学界赫赫有名,在公众面前却是陌生人。   基础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不仅远离公众,而且远离日益喧嚣浮躁的科技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原所长胡亚东说,“科学技术”必须经过多次转换才能变为生产力,可是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科学技术直接等同于生产力。“这导致很多地方对科技工作者的考核,往往就看其完成了多少论文,这些论文又产生了多少经济利益。”很多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根本没有明显的经济效果。再加上基础科学领域本身离老百姓生活比较遥远,科学家一般又都专注于研究领域,潜心工作,不愿过多跟公众打交道,“最终导致这些领域的科学家更加远离公众视野” 。   事实上,不仅公众能够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了解不够,就是科学研究部门对基础科学研究也退避三舍。为了获得研究资金的支持,很多地方对科技工作者的考核,不仅看其完成了多少论文,这些论文又产生了多少经济利益,而且直接为研究者设定了应该获得的项目经费金额,拿不到经费就低聘扣奖金。科研机构变身为生产企业,谁还敢做见不到经济效益的基础科学研究?科研工作者为了生存,不得不拉关系,跑项目,谁还有时间搞基础科学研究?跟着“老板”和领导的意图走,你就能拿到钱;坚持独立的科学观点,你就要受到冷落,谁还敢“实事求是”地搞基础科学研究?   在普通公众的心目中,学者是学术上颇具造诣、道德上堪为楷模的受尊敬的群体。但以经济利益为目得的专家学者直接玷污了专家学者得以安身立命的良知道义和学术操守。专家观点失去公信力的背后,是部分专家与某些利益没有了距离,少数专家学者与开发商等利益团体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所谓学术研究的公正与科学自然蜕化变质了,诸如此类的“专家观点”,尽管有“专家”在场,但知识分子葆有的理性与操守却缺席了,这实际上是腐败的“学术寻租”。这些学者凭借自己耀眼的学术头衔,手中的鉴定权、论证权、签字权去堂而皇之地攫取一笔可观的评审费、润笔费、讲课费。但实际上为利益驱使,玩“学钱交易”,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结果是,受利益主宰的专家意见又主宰了不知就里的善良听众。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愤言提出封杀“社会活动院士”,剑指的正是这类“利益的俘虏” 。   2. 被形象工程压垮了的基础科学   有人说,中国人特别擅长干大事;城市的大街建得豪华、整洁、漂亮,小街就破烂、杂乱、简陋;长江上建起了大坝,南水可以北调,城市的下水道却修不好;从东北盆地到西北沙漠,都建起了大油田,而小煤矿的频频矿难却无法遏止 。干大事,有高度,有亮度,可以作为业绩显身扬名。其后果是全国的水利工程与污水横流同在,城市的金碧辉煌与能源短缺并存。城市的地下水道改造工程是小事吗?合理的设计就是一座大型有机肥料工厂,不仅解决了城市水污染,而且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退化。谁重视这些基础科学的研究 ?   2 005年3月22日第十三届“世界水日”前夕,由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的《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完成。据报告显示:由于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经达到3150亿元,包括对建筑楼房、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造成的损失,其中上海约为2900多亿元,苏锡常为469亿元。长三角地面沉降大于200毫米的范围近1万平方公里,上海、苏锡常和杭嘉湖的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2.63、1.80和0.82米。长三角的地下水资源衰竭对苏锡常地区的地面下沉已经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如果这一情况不能得到改善,“沉默的土地危机”将随时有可能在长三角大范围爆发 。    上海既是经济起飞的样板,也是环境污染的典型反面教材。国际舆论的如此评价值得深思。上海仍然在走国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地下水枯竭和地表水污染的双重夹击下,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其生态资源已丧失殆尽。水资源危机意味着生存环境的灭亡,以破坏水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不值得效仿 。   美国《自然》周刊近期推出了一期探讨中国环境问题的封面文章 ,作者这样写道:在过去20年,中国已经铸就了一个经济奇迹。我们希望,未来20年,中国也能造就一个环境奇迹,并且确立一个好例子让其他国家取得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结果将不仅影响中国,而是整个世界。”   3. 被教育产业摧残了的基础科学   社会对基础科学的忽视导致基础科学研究被边缘化,基础科学的边缘化又使科学的发展失去了动力。大学因为自身的经费危机不得不屈服于价值法则。继名模明星变身为大学教授之后,无本万利的博采行业也变身为科学。当今的大学几乎无不陷入实用主义的泥淖。社会上哪门学科有“钱”途,就创设哪门学科。于是高尔夫专业大摇大摆地进入高校,博彩管理也昂然进入名校;于是大学被讥讽为职业培训所,大学生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于是高考毕业生蜂拥报考热门专业,而一些没有“钱”途的冷门专业则鲜有人问津。针对这种现象,当年朱自清感言:“大学生多只拥挤在工学院和经济系里,这是目光短浅,只看一时应用上。这是大学教育不健全的表现。”   望子成龙的家长,大都相信教育有点石成金之术,不惜高额的教育成本投入就是证明。遗憾的是,教育市场也不能违背供求平衡和价值规律,高校毕业生今年大甩卖,大学生工薪等同小保姆 。曾有研究报告称,现在要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如此巨大的投入,到头来只能找个月薪低得连农民工都不如的600元的工作,这对大学生本人和他们的家庭无疑是当头一棒,尤其是对那些收入水平低下的农村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个“颗粒无收”的悲惨局面 。在2002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此后一路上扬,到2005年,这个数字达到了340万。在北京,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超过15万。供求关系的变化,正是形成大学生作为“商品”贬值的最直接原因 。   如今大学毕业生过剩,技术人才奇缺,大学扩招和中等专业升格是主因。社会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少量工程师,以创收为目的的大学教育恰恰颠倒了市场需求,现在不得不让没有技术专长的“未来工程师”屈尊去做技术工人。在目前高校毕业生总量连年攀升的前提下,人才市场一直处于“买方市场”的状态,加上大学生们缺少实际工作经验,根本没有资本与用人单位“博弈”,只能听由用人单位一再压低薪酬价格,600元的月薪就是这样产生的。教育是中下阶层民众改变自身社会阶层,实现社会合理流动的重要渠道,如果就业市场长期低迷,薪酬持续走低,投资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社会上会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事实上,这一现象已经在西部一些地区出现———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全民素质,冲抵高校扩张这一制度设计的预设效果,而且中低阶层的民众将会失去一个改变自身处境的通道,而这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   4. 被新闻媒体冷落了的基础科学   科学界和教育界都挡不住金钱的压力,新闻界自然也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说,我国公众对科学家的陌生,有历史文化传承的原因。西方国家,比如古希腊、古罗马,对自然科学研究一直都非常重视,保存大量科学家传记,留下了丰富的理性科学因素。我国历史上一直强调的是伦理、道德和儒家思想,留下的都是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传记,甚至连四大发明的发明者的详细资料都不多。在我国这种文化背景下,科技工作者相对其他职业待遇较低。搞科研无法成为很多人就业的选择,也就越来越边缘化。据统计,美国电视台的科技节目,平均占到总节目量的20%,日本电视台占15%,而我国电视台只有6%左右 。   时下,超级女生之类的青春偶像的知名度,不知道要比科学家的知名度高出多少倍;不晓得影星、歌星,会被别人骂成弱智的,然而,即便说不出一个当代科学家的名字,也绝对不会有人说你老帽。对政治明星,不管你关心与否,这些人物的知名度几乎家喻户晓。还有一些经济方面的所谓成功人士,也是公众关心的对象。政要巴不得这些人士来自己这里投资,男人们在羡慕人家的钱袋子,女人们在梦想着寻找这样的富翁郎君。而科学家呢,除非专业考试,否则才很少有人问他们是谁呢,只要看看媒体娱乐节目中考试的内容,就不难理解公众为何远离科学家了,而非相反。科学家在现实生活中和公众的距离“遥远”,导致后者不知科学家是谁,而媒体对科学家的同样冷落,使得科学家愈在公众心目中愈发成了“边缘人”。别的不说,打开报纸和电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作为科学界和公众桥梁的媒体,因为官本位、钱本位、娱乐本位,最终冷落了科技本位。科学家的地位和作用,虽然还没有沦落到“地下工作者”的地步,但他们的精神待遇,却已经有目共睹了 。   5. 中国最大的科盲群体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建元说,在以信息革命、数码革命和生命科学革命划界的后现代社会,科技与人形成了难分难解的关系,不懂科学,就不能达到对人性的深入理解。但人们却难以看到中国内地形成了这种氛围。有人说,中国的文学界,正逐步取代法学界成为中国最大的科盲群落。北师大中文系副主任王泉根教授感叹,21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有几个盲区,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科学重视不够。他呼吁:“作为文学,既要张扬人文,又要张扬科学!”   让公众理解科学,得先让文学家们理解科学。但扫盲任务何其艰巨!中国高中教育的文理分科,注定了中国文学家的科盲命运。文科学生可以不懂理科而适应现代生活,这正是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低下的原因:对待自然科学,他们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只能是跟着名人的脚步走而已。   科盲群体不仅仅存在于法学界和文学界。遍布于政界和工商界的科盲,已经创造出不少人间奇迹:例如,作为鱼类理想栖息地和海岸保护自然屏障的红树林具有的经济价值为每公顷1000美元,但将这些红树林砍伐后在原地建立的养虾场每公顷所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仅为200美元;由于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经达到3150亿元;由于基础科学知识的缺乏,又不倾听基础科学家的意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首都居然发生了损失惨重的圆明园事件;迎合家长心理的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过剩,技术人才奇缺;拉动经济的高速发展却忽视能源的相应配置。这些违背基础科学的盲目行为必须废止,基础科学的缺位是人为的灾害事件和意外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5/4341565.html 警惕读书无用论再度泛滥 公众为何远离基础科学? (2) --科盲群体不仅仅是中国作家 杨学祥 2006年04月29日08:47    归根结底,钱本位最终冷落了科技本位。官本位导致的管理水平低下,是钱本位横行的基础。科技水平考评,只看文章的篇数和项目的钱数;毕业生应聘,只看大学文凭和四六级英语考试合格证书;公务员考试忽视了中国基础科学的发展史。这些由小学文化就能统计的工作,使大学文凭仅仅变成一个求职的通行证:一个对中国基础科学发展史毫无了解的人,如何去发展中国的现代科学?   伟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全面。恩格斯的如下论述,至今仍是指导环境科学的至理名言: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   全球荒漠化的现实和世界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再一次证明了基础理论科学的光辉!   新闻媒体对基础科学的冷落,恰恰是一面镜子,折射了公众对基础科学的冷漠,反映了政府官员对基础科学的忽视。收视率的提高意味着更多的广告来源和资金投入,新闻媒体无法逃避公众的视点。如果学校教育引进基础科学史,如果各种考评涉及基础科学史,如果管理人员懂得基础科学史,如果政府官员熟悉基础科学史,那么,违背科学的政策、措施、方案、条令、规则和行为就不会一再出现,依法行政,科技先行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某一种行为,在局部看来是可行的,在全局看来就未必可行;在某一学科看来是可行的,在整体科学看来就未必可行;在人文科学看来可行的,在自然科学看来就未必可行(反之亦然)。基础科学的高度发展和高度概括,是人类趋利避害的强大武器。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仆要引导时代潮流,就必须与基础科学结伴而行。   参考文献   1.李健。宗师黄昆去世公众茫然 中国科学家为何远离公众。http://tech.tom.com。2005年07月13日13时26分?来源:中国青年报http://tech.tom.com/1121/1122/2005713-231883.html   2.李扬。 徐匡迪何以怒斥“社会活动院士”。文章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光明观察》。show.aspx?id=3142   3.周云龙。从官场到校园:让简单恢复简单。2005-7-11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随笔杂谈文章来源: 香港大公报2005年07月11日 show.aspx?id=3186   4.杨学祥。淡水危机与污水泛滥:城市发展的反自然倾向。 2005-4-2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743   5.杨学祥。生态危机启示录:构建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2005-4-28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781   6.杨学祥。迟到的警告,三千亿损失! 2005-3-25光明网 - 光明观察–网络评论show.aspx?id=1991   7.振兴东北要以“苏锡常”为鉴. 杨学祥。TT91网,东北专题。权威视觉,东北经济,发展规划。主办 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 承办 上海中临技术转移有限公司http://www.tt91.com/db_wenzhang_detail.asp?id=13621   8.王燕。美国《自然》周刊封面文章称中国环境影响世界。http://news.tom.com 2005年07月16日15时23分。来源:法制晚报。http://news.tom.com/1002/3291/2005716-2310056.html   9.石而朗。 北大:别和金钱走得太近。光明网 - 光明观察-媒体聚焦。 文章来源: 江南时报 show.aspx?id=3224   10.刘腾。高校毕业生今年大甩卖 大学生工薪等同小保姆。http://www.sina.com.cn 2005/05/30 10:54 财经时报http://edu.sina.com.cn/j/2005-05-30/1054116490.html   11.吴锡平。多收了三五斗的毕业生月薪走低亟待政府调控 http://www.sina.com.cn 2005/07/12 14:10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http://edu.sina.com.cn/j/2005-07-12/1410121790.html   12.刘海明。也说中国科学家为何远离公众。 2005-7-13。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网络评论show.aspx?id=3229   13.韩松:中国作家何以成为最大的科盲群。落http://tech.163.com 2005-07-07 10:32:07 来源: 《科幻世界》http://tech.163.com/05/0707/10/1O26HRK700091H6A_2.html   14.杨学祥。迟到的警告,三千亿损失! 2005-3-25光明网 - 光明观察–网络评论show.aspx?id=1991   15.杨学祥。气象预报屡屡失误值得反思 2005-5-12光明网 - 光明观察–网络评论show.aspx?id=2517   16.杨学祥。谁为商品的生态环境成本买单? 2005-6-21光明网 - 光明观察–网络评论show.aspx?id=2964   17.杨学祥。忽视科学预警的代价。 2004-12-31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2669   18.杨学祥。为什么低温冷害预警被忽视? 2005-1-3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2708   19.杨学祥,杨冬红。印尼海啸敲响了沿海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的警钟。2005-1-16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2788   20.杨学祥。谁阻碍了中国科技发展。 2005-4-12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587   21.杨学祥。为什么旱灾研究和预警总是被忽视。 2005-4-10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574   22.杨学祥。圆明园防渗:科研难过“实践关”。 42005--22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713   23.杨学祥。四六级英语考试:大学校长的心头之痛。 2005-7-4 光明网 - 光明观察–网络评论show.aspx?id=3096   24.杨学祥. 冰川融化议水流:解读亚洲面临的“没顶”之灾. 2005-7-13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网络评论. show.aspx?id=3225   25.杨学祥. 媒体为何疏远科学? 2005-7-15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网络评论 show.aspx?id=3276   2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160   来源:光明观察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4341574.html 浙江省长称雾霾使上海、杭州等城市价值大打折扣 2014年01月17日19: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杭州1月17日电(徐乐静 谢盼盼 董宇欢)“哪个老百姓也不会想知道我们GDP增长多少,都想知道上班路上堵不堵、空气质量好不好、吃饭粮食安不安全……”17日,浙江省省长李强在出席浙江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侨联、对外友好、经济界联组讨论会上指出,经济发展要结合惠民工程一同进行,不能顾此失彼,而环境治理是真正惠及民生的工程,政府应该打头阵。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近段时间来,这句调侃的话被民众拿来“吐槽”各地雾霾“锁城”的困境。   16日,在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浙江省省长李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多次提到雾霾治理,他表示,浙江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启动烟尘粉尘、总磷总氮等污染物减排及考核工作。   17日,在出席浙江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侨联、对外友好、经济界联组讨论会上,李强再次提出,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现阶段在保持经济一定速度增长的同时必须将环境治理好。“如果环境恶劣了,城市的竞争力就减弱了。”   他认为,雾霾天气使得上海、杭州等地区的城市价值大打折扣。   据记者了解,在今年浙江省“两会”期间,治霾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有政协委员提出试行汽车配额制度来减少环境污染。   李强也表示,汽车确实是个大问题。当前上海、南京等一些城市已经在适用国五排放标准,而杭州刚刚适用国四排放标准。他提出,拿杭州举例,第一,是不是可以尝试汽车限行,低标准的汽车是不是允许进入;第二,杭州绕西湖的北山路、南山路、西山路、环城路等能不能不让车子进,纯粹是用电瓶车这一类的代步工具;第三,推广新能源,下决心淘汰黄标车。   除了空气质量之外,李强表示,水质也是最纠结的问题之一。   2014年浙江要努力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中,排在第一第二位的就是治理污水及加大雾霾治理的力度。   李强认为,浙江省今年提出的“五水共治”不是很简单讲讲,而是对浙江的水系进行重整,关键就是要提高水质量。   李强表示,要将经济发展与惠民生真正结合起来,“老百姓得不到实惠,讲得再好听,财政收入再多,他们也没有感觉。” http://stock.sohu.com/20140117/n393710051.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93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5000万亩耕地被污染不宜再耕种
xjtuhyg 2013-12-31 09:05
5000 万亩耕地被污染不宜再耕种 不仅是“增中有减”的问题,在20亿亩耕地中,还有需退耕还林、还草和休养生息的约1.49亿亩,受不同程度污染不宜耕种的约0.5亿亩,以及一定数量无法正常耕种的“漏斗地”。折算下来,“18亿亩”依旧是稍不留神便会触碰到的“红线”,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 关键词:耕地安全,环境污染,粮食安全,人口安全,生态安全 2013 年12月31日03:10 长沙晚报 http://news.sina.com.cn/c/2013-12-31/031029123296.shtml 据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陈谊娜)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公布,公众的视线聚焦在“新增”的2亿亩耕地上,是“实增”还是“虚增”、能否带来粮食增收、会不会放松用地管制等多重疑问待解。 2 亿亩是“实增”还是“虚增”?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比原来掌握的数据增加了2亿亩。庆幸之余,我们不能忽视,在这一个“增”的背后,还有若干个“减”。 一是优质耕地锐减。 两次土地调查期间,仅东南沿海五省就减少水田1798万亩,相当于减掉了福建省全省的水田面积; 二是人均耕地面积下降 ,此次数据是人均耕地1.52亩,较1996年第一次调查时的1.59亩还减少了0.07亩,更远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3.38亩。不仅是“增中有减”的问题,在20亿亩耕地中,还有需退耕还林、还草和休养生息的约1.49亿亩,受不同程度污染不宜耕种的约0.5亿亩,以及一定数量无法正常耕种的“漏斗地”。折算下来,“18亿亩”依旧是稍不留神便会触碰到的“红线”,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 增加2亿亩会不会“多收三五斗”? 2013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2039亿斤,实现2004年以来的“十连增”,但农产品供求总量依然偏紧。如今,耕地面积的增加能否缓解这种局面呢?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坦言,2亿亩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在现有的播种面积中体现出来了。取消农业税、加大补贴力度,使得过去没有耕种或没有上报的耕地,陆续用来进行农业耕种,因此实际播种面积就通过新增耕地体现出来了。由此看来,新增的2亿亩耕地基本上不会增加粮食产量。   “城镇化”会不会放松用地管制?   土地二调结果公布之后,公众普遍担忧,在此后的城镇化建设中,用地管制可能会有所松动,农地征用会再掀高潮。   公众的担忧不无道理,“二调”数据显示,与“一调”相比,建设用地增加了8729万亩,不但增速快,而且格局失衡、利用粗放、效率不高等问题突出。   对此,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透露, 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基础上,目前国土部正在研究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顶层设计 ,并考虑对开发强度已经超过20%、甚至达到30%、40%的地方,在用地上要以盘活存量为主,并体现在土地规划、土地计划中。
1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拍手叫好!中央禁烟!
热度 2 gaojianguo 2013-12-30 10:57
你吸的是烟,而烟烧的是你.jpg 我向来对在公共场所抽烟的人人事事深恶痛疾。这下可好,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文件要领导干部带头不要抽烟,乃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 要知道,吸烟不仅对抽烟者本身有损害,对周围的被动吸烟者往往有更大的伤害,因为他们对尼古丁、焦油、硫化物和放射性元素更敏感,而这些都在貌似看着优雅的烟圈里。 抽烟对男性同胞的危害还包括导致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甚至是机能性损伤! 除了抽烟的,在城市里的烧烤(烤肉,特别是新疆烤羊肉串)也对公共健康和卫生造成极大损害!理应禁止! 推荐阅读: 吸烟导致阳痿 相关报道: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全文如下: 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作出了明确规定,一些部门和地方也制定了相关规章规定和地方性法规。近年来,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也要看到,在公共场所吸烟的现象仍较普遍,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危害公共环境和公众健康,而且损害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为进一步做好公共场所禁烟控烟工作,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现就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的重要意义,模范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自觉维护法规制度权威,自觉维护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形象。 二、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在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公共文化场馆、公共交通工具等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在其他有禁止吸烟标识的公共场所要带头不吸烟。同时,要积极做好禁烟控烟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督促公共场所经营者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及时劝阻和制止他人违规在公共场所吸烟。 三、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活动中严禁吸烟。公务活动承办单位不得提供烟草制品,公务活动参加人员不得吸烟、敬烟、劝烟。要严格监督管理,严禁使用或变相使用公款支付烟草消费开支。 四、要把各级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机关内部禁止销售或提供烟草制品,禁止烟草广告,公共办公场所禁止吸烟,传达室、会议室、楼道、食堂、洗手间等场所要张贴醒目的禁烟标识。各级党政机关要动员本单位职工控烟,鼓励吸烟职工戒烟。卫生、宣传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禁烟控烟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禁烟控烟的良好氛围。 五、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各级党政机关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领导干部,要给予批评教育,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返回腾讯网首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135 次阅读|5 个评论
PM2.5的源头在哪里?
热度 67 nyouyou 2013-12-8 15:04
从2009年10月1日之后,环境污染就成为我博客系列里面的常客。我如祥林嫂一般碎碎念碎碎念。但是很惭愧,一直人云亦云地说着PM2.5,却从来没有认真地去探讨环境污染的源头在哪里。 他们说:冬季烧煤取暖是PM2.5的源泉,我信了;于是翘首以盼春夏秋。2013年已经快要说byebye了,在没有暖气的八个月里,PM2.5一直是挥之不去的噩梦; 他们说:汽车尾气是PM2.5的罪魁祸首,我又信了。可是十一假期,北京一路畅通,路上的汽车量估计不到平时的1/3,但10月3日以后的PM2.5又让人悲从中来。新加坡、纽约、伦敦,这些人口密度不逊于北京、汽车数量亦不少的城市,PM2.5是稀有名词吧? 他们说:炒菜做饭污染空气,我笑了。 PM2.5的源头在哪里?为啥一有西北风,北京的天就蓝?一有东南风或无风,北京就成了最大的集中营毒气室?北京的东南有什么?环境专家、地理专家、工业部请告诉我。 请问:那些石油、石化、钢铁厂都在什么方位? 请问:他们的排污是否有严格的标准?又是否执行? 请问:北京的城市规划是否考虑过环境气候因素影响? 上一周去日本做实验,在机场大巴上随手拍下了路边的大阪工业区,从我能认识的汉字:三井化学和日新钢铁,白雾从大烟囱里喷薄而出。往上看,天很蓝,云很白。于是,我可以判断废气从那些大烟囱喷出之前是经过了严格处理的。 听说中国要投入巨资治理环境。治标先治本,请告诉我们:PM2.5的真凶到底在哪里?
45523 次阅读|64 个评论
21世纪经济报道:转基因或造成环境失控农民只有打更多农药
蒋高明 2013-11-27 23:10
【微评论】 本博同意李昌平先生、佟屏亚先生、顾秀林老师和巍伟博士等人的观点。除了直接的基因污染,短时间内农药是减少的,但时间一长,农药用量是增加的。美国种植转基因作物后的农业用量不减反增,被挺转专家认为最成功的转基因抗虫棉近些年来的表现也不乐观,农民仍旧使用大量农药——不是针对棉铃虫,而是针对盲蝽蟓和蚜虫等害虫了。 转基因遭质疑:或造成环境失控 农民只有打更多农药 2013-11-26 11:12 | 评论 | 分享到: 作者:张汉澍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张汉澍 上海报道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全人类。”这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句著名格言。   身处转基因商业化种植的十字路口,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正面临一场重大的抉择。过去10年,有关转基因种植产业化的争论从没有过平息,然而回顾过往,却没有任何一年的争论有2013年这一次来得彻底和深入。   “每年中国出口欧洲和日本的大米中都有因被检查出转基因成分而遭退回的,就是因为这种背景,很多人士反对转基因商业化。”著名三农问题学者李昌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称。   李昌平正是毕业于“挺转派”张启发院士所在的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因向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上书三农问题而享誉全国。   “现在学校(华中农业大学)里的老师都在骂我,说别人反对转基因就算了,你是这个学校毕业的,怎么也可以反对。我不是反对,而是认为转基因就像核技术的储备一样,它是把双刃剑。但我们现在的问题在于国家的职能部门没有对其进行规范,农业部没有很好地监督到位,这种现实让人不安。”李昌平说。    转基因难助粮食安全?   一直以来,挺转派将转基因作物的抗虫、抗旱、增产等性能作为推广转基因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中有观点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需要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全世界21%的人口。在粮食消费大量增加的同时,土地在逐年减少。据调查,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比1996年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100万亩。和土地同样严重的问题,还有水资源的紧缺。目前,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   而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的《2010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转基因作物在1996年到2009年在全球产生了大约650亿美元的农业经济效益,其中44%是由于减少生产成本(犁耕更少,杀虫剂喷洒量和劳力减少)的收益,56%是由于2.29亿吨可观的产量收益。这2.29亿吨,包括了1996年到2009年期间的8350万吨大豆、1.305亿吨玉米、1050万吨皮棉以及480万吨油菜籽。   不过,这一论点正受到反转派(反对转基因)人士越来越多的质疑。绿色和平北京办公室食品与农业项目负责人张菁指出,迄今为止的研究中,并没有确实的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有连续增产的表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玉米种植业开始逐渐向转基因种植转型,西欧一直坚持非转基因的种植方式,经过对美国和西欧玉米产量的长时间监测,可以看到美国玉米从产量高于西欧逐渐变为略低于,这也说明转基因技术并不是灵丹妙药。   来自美国方面的一些报告指出,孟山都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产量比现代常规大豆品种低了5%-10%,这些低产量的转基因大豆品种每年给农民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这种转基因作物减产的迹象一般称为“产量阻碍”,是转基因技术非预期效益的实例。   而李昌平的观点则更为直接:目前,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每年约为千分之六,而粮食增长则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递增。“中国现在的问题是粮食在被浪费,转基因绑架粮食安全议题的动机本身是值得怀疑的。”    另类代价:打更多农药   反转派还提出了另外一项质疑,张菁说:“转基因抗虫作物在大田种植过程中也问题重重:比如BT抗虫棉在种植几年后次生虫害的爆发,使得农民不得不使用更多的混合的农药,不仅没有提高产量,反而增加种植成本、带来诸多的环境问题。”   2009年8月,农业部曾首次批准了张启发团队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尽管政府方面尚未授权转基因作物种子的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但在湖北一些乡间地头的种子商店中,抗虫稻种已随处可见。   这种Bt转基因水稻,是在水稻中引入一种特殊基因后,会产生Bt蛋白,这种蛋白会让食用了这种水稻的螟虫引起肠麻痹而死亡。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在2010年的一篇报道,当地农民表示,使用能抗虫的种子,产出来的稻谷也只能增产8%。但是转基因水稻稻种只能抗螟虫,不能抗其他的虫子。螟虫吃谷心、谷苞,但稻飞虱吃稻秆,渐渐地稻飞虱比螟虫狠,从底下往上吃都被稻飞虱吃掉了,颗粒无收。   当地农民表示:“以前虫子比较容易死,原来早稻不需要打药,晚稻打一两次就可以了,现在早稻打两次,晚稻打五次,都很难把虫杀死。这种高科技的种子会不会让虫子更不怕药,变成我们不认识的东西。”   英国科学与社会研究所在2010年的一篇报告中称,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使美国农业农药施用量从1996年到2008年增加了3.83亿磅。2006年以来,已商业化的三大主要转基因作物玉米、大豆和棉花的农药需用量都持续上升、且已大大超过天然作物的农药需用量。报告转述相关科研人员的判断说:转基因作物种植初期,确实能抵御虫害和杂草之害;但自然规律的力量比人类人为的力量更大,时间长了、生态平衡使害虫害草发生了“抗体”适应性而获得更强生命力,结果,导致作物对农药需用量的持续增加、甚至更多。   这种情况还发生在2009年江苏“棉花之乡”的盐城大丰市,在当地种植转基因抗虫棉8年之后,虽然抗棉铃虫的基因还在发挥作用,但原本危害次于棉铃虫的“盲蝽蟓、烟粉虱、红蜘蛛、蚜虫”等刺吸式小害虫却集中大爆发,用药量不减反增。   从1996年开始,中国引进转基因棉花种植,目前已有10多年的种植历史。美国康奈尔大学和中国科学家历时7年对481户中国棉农的调查发现,转基因棉花的长期经济效益不佳。   绿色和平方面将其归结于转基因引发的次生虫害。这些农户在种植转基因棉花的第3年经济效益往往最大,在早期,他们的平均杀虫剂用量的确比种植普通棉花者低 70%,而收入要高出36%。但情况从第4年开始发生逆转。转基因棉花尽管抑制了棉铃虫,但它无法杀死盲蝽等其他害虫,导致盲蝽侵害棉田,农药投入成本比普通棉花种植户高了3倍,收入开始下降 8%。    安全性死结:缺乏一致公认体系   转基因的安全性将成为其能否在中国进行商业化种植的关键。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黄大昉表示,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过严格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比以往任何一种食品的安全评价都更严格。各相关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和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国内外均认为已经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不存在食用安全问题。   而后有媒体披露,农业部转基因专项管理办公室在2012年时,委托中国食品药品鉴定研究院和中国农业大学以转基因水稻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猕猴、小型猪等动物进行系统的代谢免疫,和生殖、发育评价研究。   据悉,这次试验时间是90天。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车会莲表示,90天从毒理学来讲,可以看做较长时间喂养,实验结果显示,在90天的喂养时间内,试验用猪没有中毒或者死亡现象,皮毛顺滑,行动灵活,饮食正常,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农业部表示,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在进行转基因动物喂养试验,美国,德国已经用转基因玉米、大豆在牛、鸡、鱼身上做喂养试验,结果显示没有产生不良影响。   不过对于上述结论,李昌平却表示并不信服。“农业部、农科院和孟山都那些美国商业公司的利益已经交织在一起了,怎么会有公信力?”   由于坚决抵制转基因、建议政府将其“一刀切”,云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顾秀林被认为是反对转基因阵营中的激进派,在安全性的观点上她认为应重对“危害”进行定义。   “某些转基因推手敢说,从来没有一个具体例子说明转基因引起人体疾病,因为他们一直在用食物中毒的旧规范来说转基因没问题。国际和国内科学研究都在提示,转基因造成了肝肾损伤、造成了激素干扰,生长发育受阻或者繁殖出问题,这都要建立新规范。”顾秀林表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前研究员佟屏亚在一次转基因专题会议上发言指出,迄今为止,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是一个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命题。连转基因研究人员都承认,转基因作物对人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可能要几代人才能显示出来……只用小白鼠进行了几个月的实验,就言之凿凿地说它是安全的,缺乏可靠的实验证据,而危害一旦发生,其严重后果将不可逆转。   “可以说,目前科学界尚没有获得公认的一套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估体系,但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应该有长期的、中立的科学研究,这也许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张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目前,诸如奥运会、世博会、大运会等国际性赛事均不允许有转基因食品的流入,李昌平说:“这个已经够可以说明问题的了。”    转基因监管拷问   作为支持转基因阵营中的温和派人士,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认为,中国可以分步骤实施转基因商业化种植,先可以作为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将来逐步来推广,而非目前一步到位。   但反转派的许多人士依旧对此表示出巨大担忧。张菁说:“事实证明转基因作物释放到环境中去,就有可能发生失控的风险。”   她举例说,中国在2006年曾批准了转基因木瓜的商业化种植,但规定种植区域仅限于广东省,而绿色和平在2009年的采样调查中发现,海南省的三个木瓜农场中都种植有转基因木瓜。   按照现行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转基因植物品种在培育出来后,需要经过安全性评价阶段,才能获得安全证书。而安全性评价阶段,则包括实验室、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四个阶段。获得安全证书,意味着仅完成商业化种植前的所有安全认定工作,但并不等于可以进行实验室以外的种植和销售。   来自欧盟的预警通报却显示,“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通报”自2006年开始总计通报了184次中国输欧食品中被检测出非法转基因,其中2012年39次,2011年29次,2010年46次,2009年15次,2008年18次,2007年9次,2006年10次。而184次中,大米制品和含有大米的制品175次。   从2004年开始,湖北地区最少有950~1200吨转基因大米已经流入市场;2005年的种植面积至少为20000~25000亩,涉及转基因大米10000吨-12500吨。   2012年,绿色和平再度对市面上的流通大米进行了抽检,结果发现有6份样本含转基因水稻成分,非法转基因成分污染的检出率达到7.9%。问题样本分别为:取自湖北武汉和安徽六安的4份大米样本检出转基因成分,并确认为Bt63转基因水稻。   在此之前,安徽从未进入过转基因非法种植的版图,而在国家没有任何批准的情况下,转基因的地下种植猖狂之甚,让很多农业人士感到担忧。   21世纪经济报道曾赶赴安徽六安地区对当地进行转基因调查,结果显示,不论是当地官方、还是种植户,对转基因一事都表示毫不知情。   一位当地农委的官员表示,目前农业监管者对转基因的监督手段极为有限,把关只能从种子报备、销售检查的层面进行实施,但是转基因的种子无法用肉眼识别,而转基因的专业检测费用极为昂贵,不是农业部门的现有预算可以负担的。   目前,一种学界观点认为,转基因作物在大田种植过程中有产生基因漂移的风险,会对本地物种和野生近源物种的基因造成污染,从而造成监管困难。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魏伟告诉记者:“转基因扩散有2个渠道,花粉和种子。转基因可以通过花粉(水稻的雌蕊、雄蕊)会扩散到邻近区域,种子产生的过程就是花粉和聚头结果,雄蕊的划分和雌蕊的聚头结合后形成胚胎。水稻也有花粉,是两性花。花粉通过空气、水、昆虫进行传播。所以不排除你不种,但是附近有别人种,然后扩散到你这。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境污染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外界原因
shihesun 2013-11-19 23:58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阻塞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指具有不可逆性阻塞性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病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于环境污染、机体免疫功能失衡。由于肺是人体内在脏器直接与外界联通的器官,空间各种微颗粒物质进入呼吸系统阻塞肺细胞溶气通口是必然的,因此,广义上讲人人都过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感冒是常见的),因此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人数多,疾病本身与其引发的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率高。 在经济层面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直接造成患者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十分沉重重的病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全世界范围,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人数是疾病原因的第四位,重污染地区或城市是因病人口减少的第二病种。 我国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样是主要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近几年环境严重污染(例如大范围的雾霾)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影响,已经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肺癌、血管类等疾病的主要病因。成年人群调查,COPD约占15岁以上入口的3%,患病率之高是十分惊人的。 按照我国卫生相关诊断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四级: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目前主要是靠药物缓解患者发病的症状、控制病情继续发展为主的临床治疗,效果不是令人满意。 有关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自古以来医内不治喘的说法,即:到今天为止无论中医药、西医药,没有可以治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效药物产品问世。只有达到缓解症状反应的药物。 肺不但是代谢器官,同时也是免疫器官。 科技不断发展,只要不是“七老八十”是人,免疫系统功能虽然低下,处于轻度、中度、重度的患者(轻度并发症患者)的患者仍然有治愈、或达到充分控制病情继续发展的基础;对于极重度患者(伴有多种较重并发症,例如心脏衰竭)坚持三甲医保医院的综合系统治疗,也可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治疗效果目的。 特别注意的事项: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不宜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患者用药,主要应为缓解症状功能的药物为主:止咳化痰、养肺理气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哮喘)达到充分控制、治愈方法: 1、保持生活空间长期洁净,勤通风换气(冬天也不例外),关窗户关门,致使室内空间污浊,为呼吸系统感染创造了条件。远离马路等任何污染环境、预防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 2、重度、极重度患者的天天吸氧很重要——预防心脏因长期供养供血不足导致的并发症——心脏衰竭问题。 经常多做轻轻的深呼吸(喘大气)的习惯。 3、坚持三甲医保医院教授级主任医师系统药物治疗,特别是肺气肿患者切勿自行使用抗生素。 4、使用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国家专利、生物医学工程学的产品细胞基因能量治疗仪解决肺(呼吸)代谢功能的恢复、提高血液含氧量、促进一氧化碳排出、康复免疫系统生物平衡功能、摄入补阴平阳药膳类食物(可直接帮助患者免疫力提高的效果)。 按照上述方法,可在20天道60天左右时间基本充分控制住病情的发展,巩固1到3个月内,可达到临床意义的充分控制病情继续发展的治疗效果目的。延续巩固治疗4个季节达到完全控制治愈的治疗目的。 (孙平)
个人分类: 环境与呼吸系统健康|5466 次阅读|3 个评论
必须高度重视转基因生物实验室造成的生物污染现象
蒋高明 2013-11-14 19:58
【微观察】据笔者了解,转基因生物学研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为防止转基因生物污染,国家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全国各转基因实验室也都悬挂着操作管理细则。遗憾的是,很多研究人员尤其研究生,根本没有按照要求去做,而是做完试验后,直接将试验材料冲到下水道里去了,存在非常大的环境风险。小崔实话实说,他也透露了国内某转基因实验室的转基因生物材料泄露现象,与笔者的担忧不谋而合。 转基因生物实验室使用操作管理细则 ① 禁止 用嘴吸液。 ② 禁止品尝实验材料或将实验材料放入嘴里,禁止舔标签。 ③ 所有 的实验步骤都应尽可能使气溶胶或气雾的形成控制在最小程度。任何使形成气溶胶的危险性上升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或通风柜里进行。有害气溶胶和废液不得直接排放,必须经无害化处理。 ④ 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向实验室安全主管报告。 ⑤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干净,当潜在的危险物溅出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工作台 表面 应消毒。 ⑥ 统一处理弃置的实验室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时,应使其达到生物学安全。 ⑦ 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移液枪、试管架必须擦拭、消毒。
个人分类: 教书育人|2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腐败是环境污染恶化的根源
lipingren 2013-11-3 08:2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1/284593.shtm
4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经济发展的模式亟需调整
蒋高明 2013-9-27 23:08
蒋高明 刚才看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财经”节目《被污染包围的长寿乡》,节目采取记者现场采访报道的形式,披露了江苏如皋水污染的严重现实。 如皋市有关长寿乡,百岁以上老人数量多在全国都有名气。一个老人,105岁了,身体还很硬朗,还能够下地干活,令人羡慕。这样的老人在当地有很多。 然而,这个长寿之乡,今天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长寿老人的后代们,没有了他们祖辈或父辈的运气,一些人60多岁,50多岁,40,甚至30多岁,得癌症提前离开人世。很多人,一到医院,查出来的病就是癌症。 如皋生产了全国90%的医疗器械,是有名的医疗器械之乡。他们在生产那些医疗设备的时候,也生产了大量的污染物,那些污染物,染红了长寿乡的大小河流。 而那些严重污染的水体,地方环保部门的网站上,竟然公布他们的地表水取样监测的结果是100%合格的。这样的结果,恐怕连环保部门自己也不相信吧。从镜头前,农民们频频摇头,就知道那些数据的水分有多大了。 如皋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全国有广泛的代表性——经济发展了,环境污染了。钱赚到了少数人手里,大大部分老百姓为污染付出了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 如皋一方面在生产为人治病的医疗器械,一方面在制造病人,病人多了,医疗器械用的就多。那些没有被污染夺取生命的城里人或着农村人,在享受者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带来的福音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我们的发展模式引起的。这种模式就是: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病人增多-医院火爆-墓地紧张。 要是将江南水乡被污染的大小河流,恢复到到如皋百岁老人小时候捧起了就能喝的水,我估计将近30年积累的所有财富都搭上,也很难做到了。 如皋的百岁老人不是靠医疗设备延长了他们的寿命,而是曾经有过的清洁环境,而今他们的后代,尽管有了现代的医疗器具,他们的寿命显然不能像他们的父辈或祖辈那样幸运了。 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必须要改变了,不能为了少数人的财富,牺牲大部分人乃至子孙后代的健康。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4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南京25%儿童得过肺炎 住房越大患肺炎比例越高?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3-9-27 17:24
最近出版的《科学通报》“ 中国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 专题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下面是现代快报记者的报道: 如果你家中孩子恰好是在 1-8 岁之间,那么一定要注意室内空气的状况。昨天,一项调查显示,在南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有 26.7% 的孩子至少得过一次肺炎。而一旦得上肺炎,很多妈妈深有体会,至少要劳神一个星期。专家调查发现,肺炎与室内空气以及母乳喂养有很大关系,甚至与居住面积也有一定的关系。 调查显示:孩子得肺炎全家至少劳神一周 佳佳(化名)长到了 5 岁,总是要每年得一次肺炎,少则五天,多则七天,一家围着孩子,累得吃不消。 肺炎总是有欺骗性,让佳佳妈妈现在有点“神经质”了。“头两天咳嗽发烧,然后莫名其妙就不咳嗽也不发烧了,但是孩子却没有精神。两三天后,一下子就高烧了,头两天挂水都没有效果,然后医生拍片后证实是肺炎,连挂 5 天水。”佳佳的妈妈,现在一看到孩子咳嗽就紧张,心有余悸。 “有一次查出来是支原体感染的肺炎,连医生自己都说,这个病挺难治的。后来断断续续两个星期才好。”佳佳的妈妈说。 在网络的求医问药中,肺炎是妈妈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有妈妈哭诉:“宝宝得支原体肺炎一个月了,其间复感住院 20 余天,水也挂了 20 来天,红霉素、阿奇霉素、罗氏芬全用上了,出院回家半个月了,还是咳。最近咽部又充血,真是要崩溃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求安慰。” 四分之一儿童得过肺炎 有多少孩子得过肺炎,一直缺少准确的数据。 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的环境、卫生和建筑专家,在最新一期的《科学通报》上发表了《南京地区儿童肺炎的家居环境危险因素分析》。专家们调查了南京 4000 多名儿童,覆盖了南京 11 个区,包含城区、郊区和工业区,结果表明南京市 1~8 岁儿童肺炎发病率是 26.7% ,相当于四个孩子中,至少有一个孩子得过肺炎。 这个数据还真的让人吃了一惊,这么多孩子得了肺炎?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赵德育说,这个结论应该是靠谱的,从临床看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据统计,南京儿童医院一年的住院肺炎患儿大约有 5000 名,相比一年 5 万的住院病人来说,大约占到了 10% 。“从这两年的趋势来看,肺炎的数量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重症肺炎的病例有所增多。”赵德育说。 六大致病原因,你家有吗? 南京同仁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吉征喜说,肺炎的发生主要分内因与外因两部分。内因包括抵抗力、遗传、缺锌、缺钙、体质弱等。外因包括天气变化、空气污染、家居环境、家中有人抽烟、家中环境潮湿、不通风等。 在上述的这次调查中,主要侧重肺炎与室内空气的关系,其中有一些观点,也得到很多医学专家的赞同。 住房越大越容易得肺炎 调查发现,肺炎与居住面积有关系。住房如果大于 75 平方米会增加儿童患肺炎风险,专家调查发现,住宅面积大于 75 平米的住所有 66.9% 的住户添置新家具, 45.6% 有新装修。住宅面积小于 75 平米的住所 54.7% 的有新家具, 36.1% 的有新装修。可以看出,房子越大,装修比例越高,添置家具越多,这都说明现代建筑中可能会增加肺炎风险的因素。 参与数据分析的作者之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赵卓慧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房屋面积大小与孩子得肺炎没有直接的关联性,但房屋面积大小的背后可能意味着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可能间接影响到肺炎发病率。 南京同仁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吉征喜称,这只是一组统计数据,这说明过度装修容易导致肺炎发病率增高。另外,小房子也要注意通风,很多小房子,三代人居住。人员多导致通风不畅,也会增加感染肺炎的几率。 自有住房新装修的可能性大,居住时间短,租房家庭装修少,住刚装修的房子感染肺炎的几率大。 调查发现,自有住宅的住户有 46.7% 为新装修, 68.2% 购买新家具,而租用的住宅只有 31.2% 为新装修, 48.7% 的购买新家具。 从数据来看,自有住房新装修和新购买家具比例都较高。专家介绍,如果三个月内儿童的房间有刺激性气味,比如添置新家具或刚装修不久的房子,孩子得肺炎的比例也会上升。这是因为装修材料中含有清漆、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这些有害成分长期慢性刺激会引起肺部不典型改变,逐步可诱发过敏性肺泡炎或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等,目前因环境污染造成的“装修肺”逐渐增多。尤其是抵抗力、免疫力较低的儿童,更应远离装修污染。 母乳时间越长,肺炎发病率越低 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赵德育认为这个有道理,母乳可以增强免疫能力,所以强调新生儿出生 4-6 个月内吃母乳。 空调以及排烟设备,会增加儿童肺炎风险 南京同仁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吉征喜称,空调以及排烟等设备都容易藏污纳垢,如果长期不清洗,就会有很多灰尘、细菌产生,一旦开启使用,就会增加孩子患肺炎的风险。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理事李景广教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夏天也是肺炎高发的时节,很多研究指向空调。 室内潮湿,通风不良和肺炎也有很大的关联性 专家说,比如冬天,室内长期阴冷冷的,见不到太阳,窗户的下面都能看到霉斑,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得过敏性肺炎。专家们认为,潮湿的天气下,孩子经常呆在室内也会导致肺炎发病率增高,在有紫外线的条件下,许多细菌和病毒在三四分钟至一个小时内就死掉了,但是阳光较少、湿气很重,微生物存活时间长,环境上为病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医学专家表示,冬天室内通风至关重要。 其他原因 比如成人在家里吸烟、儿童营养不良,以及过低的出生体重、缺少麻疹免疫会增加肺炎的风险。 更多观点 4 个孩子就有 1 个得过肺炎,住房越大越容易得肺炎……最新一期《科学通报》上刊登的一项调查数据让人惊心,同时也告诉我们,房子大小并不重要,为了孩子的健康,请大家不要过度装修。 两个说法值得注意: 用电烧饭减少肺炎风险? 在调查报告中,现代快报记者发现有一项结论则比较新鲜,即南京用天然气和电烹调的比例分别是 74.5% 和 33.4% ,仅有 3.1% 的家庭使用煤和 0.4% 的家庭使用木材,进一步调查发现,煤是儿童肺炎的危险因素,同时相对于电来说,天然气也是肺炎的危险因素。专家建议使用电烹调,可以显著降低肺炎风险。 这一点,医学专家倒真的没有研究太多,不过,有专家认为,如果房屋通风不好,厨房油烟过大,都会引发孩子肺炎发病率增高。 爷爷奶奶照顾更容易得肺炎? 从调查数据来看,肺炎与“谁带孩子”有一定的相关性。专家认为,这可能与经济因素和母乳喂养有关系。比如,调查中,如果是爷爷奶奶带孩子,儿童住较新的房子里比较多见,有的甚至是新装修的房子,同时,母乳喂养的时间一般低于六个月,这都可能引发肺炎发病率相对较高。 南京的专家认为,这还是要看各人家庭环境以及照顾人的健康状况。如果照顾人有呼吸道疾病、身体携带细菌、病毒、支原体,肯定会增加孩子患肺炎的风险。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安莹 刘峻 http://www.js.xinhuanet.com/2013-09/17/c_117393642.htm 《科学通报》“中国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专题 : http://csb.scichina.com:8080/kxtb/CN/volumn/volumn_6720.shtml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2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境污染几时休?!
热度 3 JQWangIoP 2013-9-23 02:56
前两天回国出差一趟,在北京一下飞机就感觉天空是灰蒙蒙的。只待了半天,嗓子就感觉像是被东西卡住了,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宁波比北京的情况好一些,可是空气中的湿度蛮大的,没有北方那种干爽的感觉。也可能是行程比较紧张再加上时差因素,总感觉心情有点压抑。昨晚终于回到了麦屯,麦屯秋天的晚上有点凉爽。但最重要的是空气无比的清新,不由的几个深呼吸,心情也似乎好了很多。 麦屯这个美帝中北部的小城自然环境保护的非常好,火鸡、松鼠、野兔子、灰天鹅和各种飞鸟随处可见,甚至早上上班的时候经常在公路上看到不小心被车轧死的松鼠和野兔子的尸体。对从小生活在华北农村的我来说,能时常看到这些野生的小动物感觉非常亲切。现在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在田野里捕捉野兔子和刺猬的情景。听说这些年家乡的化工厂和染织厂新开了不少,不知道这些野生的小动物还有没有。 最后附上几张在麦屯随手拍的几张相片,因为这次回国的旅程太匆忙了,没照几张相片,所以也就不对比了。希望国内的自然环境能赶快好起来。 早上上班路上成群的灰天鹅 某饭店旁边草地上的野兔子 路边的松鼠 小区里的“永久居民”火鸡 继续推荐金属玻璃粉降解污水中污染物的文章两篇: Adv.Funct.Mater.: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103015/full Sci.Reports http://www.nature.com/srep/2012/120523/srep00418/full/srep00418.html
个人分类: 自然景色|4379 次阅读|6 个评论
加强政府考核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
BJTUcivil 2013-8-28 09:26
加强政府考核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我国的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全国地下水较差至极差水质占 57.3% ,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比例仅为 23.9% 。随着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日益提高,社会对环境污染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在蓝天白云下,呼吸清洁的空气、饮用干净的水,来进行工作和生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治理环境污染工作。近期,国务院又出台如“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多种等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和措施,相信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我国的环境形势将不断得到改善。但是,要清醒认识到环境污染的治理,是项非常复杂、难度很大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不断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效果。近日,环境保护部发布新闻称,将会同各省市和央企,分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任务,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考核工作。这是一项重要举措,将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产生重要影响。但是,这只是个开端,不仅仅是大气污染,要对整个环境污染问题开展这样的考核工作。鉴于我国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政府环境工作的考核将是关键。而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工作力度和水平。 一是要加大政府考核中,环境工作所占的比例。目前,我国县乡两级政府的考核中,基本没有环境方面的考核任务。而在地市以及省级政府的考核中,环境工作所占的比例也较低。以某沿海省份对地市政府考核的指标为例,环境工作的比重仅为 9% 。这说明我国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还没有被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有政协委员建议,要把环境工作在政府考核中的比重提高到 50% ,这在当前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按照“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相关工作应在政府工作中占有五分之一的分量。考虑到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环境工作在政府考核中的比重,在 20% 左右比较合适。 二是要在政府考核中,实行重大环境事故“一票否决”制度。也就是说实行环境考核的地方政府,如果在考核期内发生重大环境事故,地方政府的考核就应该是“不合格”。可能有观点会认为,我国地方政府的考核中,“一票否决”的项目过多,目前在不同级别的政府考核中有经济发展、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和节能减排等多项“一票否决”的项目,再加上环境工作的“一票否决”,地方政府的工作压力会过大。但是,一定要认识到重大环境事故,往往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或威胁,在当前的信息传播极快的环境下,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更会对地方政府的形象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实施重大环境事故“一票否决”制度的必要性很大。另外,政府考核的理论认为,实施政府考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工作的理念和思想通过考核传输给被考核政府。因此,实施重大环境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就是让地方政府切实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三是要做好环境污染物排放的统计工作。政府环境工作考核必然要通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综合利用率,以及空气质量达标率、地表水达标率、绿化达标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来衡量。但是,目前我国的污染物排放等环境相关数据的统计工作还很薄弱,一些行业和地方的上述各种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等的排放清单都很不完善,要进行合理的政府环境工作考核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把我国污染物排放数据的统计工作做好,“摸清家底”,为政府环境工作考核打好坚实的基础。另外,要严肃查处环境数据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杜绝“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完善不了的数据”现象,让政府环境工作的考核树立起权威性。 最后,要做好政府环境工作考核的群众参与与社会监督工作。政府考核工作都是“自上而下”地进行,环境考核也不例外。但是,在环境考核中必须加大群众参与的力度,让各级政府切实体会到环境工作不但要“对上负责”,更应该对人民群众负责。具体群众参与考核的途径,可以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对政府环境工作打分,以及广大群众网络或者短信打分评价等形式。但关键是增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打分在环境考核中的权重,形成政府环境考核群众参与良性的机制。此外,应根据国家环境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建立环境考核信息公开的具体办法,依法将对各级政府的环境考核结果,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公布,并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对环境工作考核的监督,促进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对环境负责的法定职责。 《人民日报》2013年8月28日
2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