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佛经与科学的关联到底揭示了什么?------人眼新问〔14〕
dsm9393 2020-7-5 10:20
佛 经与科学的关联到底揭示了什么? What do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t sutras and science reveal? ------ 人眼新问〔 14 〕 都世民( Du Shimin )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佛经和现代科学之间的关联。这既涉及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涉及佛经与相对论和电磁理论的关系 。 首先讨论为什么要研究佛学和科学的关联?再什么是色?什么是空?在此基础上讨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真空不空。为什么 佛经 与现代科学一些关键词汇不谋而合,古人是怎么得出的这些结论?科学家又是怎么想出这些结论?这些看法离不开光、人眼和意识,无论是假设还是理论,其根本是人,是怎么探索出来的? 关键词:心经 , 麦克斯韦理论 ,色与空,光与电磁波, 人眼。 为什么要研究佛学和科学的关联? 我在朗诵《金刚经》的时候,我一直感到奇怪,为什么人的眼睛有 5 种功能?而我们却没有 。 佛经讲到的很多问题,难以理解。甚至有些人认为佛教是迷信,甚至加以批判。 “ 相由心生 ”、“真空不空”、“三千大千世界”、“一沙一世界”……,这些语句与科技界的语言吻合, 是巧合吗?不会 。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不应该去思考、探索? 科技界认为, “ 相 ”是由大脑产生,人的眼睛是照相机、光学仪器,也就是电子机器。生物医学认为,人的眼球是玻璃体,光线直线通过。可是科学家麦克斯韦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眼球是变折射率的球形透镜,光线不是直线通过它。如果人的眼睛是照相机,会有 5 种功能吗?确切的说人工智能研究的人工视觉,与人的眼睛根本不是一回事,不能够混为一谈。 科技界有些问题让人不能理解,例如,暗物质、暗能量、引力波、黑洞、虚粒子、虚效应, ……。奇怪的是,这个暗物质和暗能量并没有找到,可是中科院的权威科普刊物《科学世界》,却把暗物质暗能量的位置标得非常清楚。用铁球和地毯来解释引力波。这不让人奇怪吗?你没有找到暗物质、暗能量?怎么知道它在那里呢?时空与毛毯一样吗?如今的物理学认为,从夸克到宇宙,有 4 种力,这 4 种力可以统一起来。在人体的小宇宙里,到底有几种力?物理学家没有研究,人的眼球没有细胞,没有基因,那线粒体产生的能量也就不存在了。那么眼球为什么会动呢?这能量从哪里来?眼外肌推动,这靠的是什么能量?这里面是什么力 ?真让人困惑不解 !如今也有人认为科学生病了,科学生病谁来治疗呢?是 aI 机器人治疗吗?不可能! 《心经》一卷,说尽了《大品般若》六百卷的义理。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经共 54 句, 268 个汉字,虽然只有二百余字,摄全部佛法 。这部经典流传甚广,对色与空的问题,有诸多解释,有些解释互相矛盾,让人难以理解。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在发表的时候,也不为人们所认可,他的老师、学生、社会名流,都不认同。他预言 “光就是电磁波”,肉眼却看不见电磁波,怎么让人相信呢?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关联?空,空是真空,肉眼不可见,却又认为空不是没有,真空不空。而且认为色与空不可分离。同样这也是很难理解的。 本文不是解释 《心经》 ,而是讨论:什么是色?什么是空?为什么说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什么是色? “色”是指有情、有色、有质的存在,也就是指物质的形象,包括人的身体,凡是肉眼所见,耳之所闻,鼻之所嗅,舌之所尝,身之所觉,以及意所思想者,都属于色蕴范畴。 2015-04-02 , 饶毅教授发表一文: “ 饶毅谈色 ” ,来源: 逸心茶舍 ,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402/17/506102_460116759.shtml ) 2018-4-6 ,笔者在科学网发表博客 “ 汉字 “色”的科学性 (1)----- 中国古文化中有无科学?! ”; 2018- 4 - 26 ,笔者在科学网发表博客 “ 视而不见 与色盲 ---- 汉字“色”的科学性( 2 ) ”。 2018-5-5 ,笔者在科学网发表博客 “ 牛顿 的三棱镜与三问眼 ----- 讨论饶毅谈“色”一文( 1 ) ”; 2 018-5-11 ,笔者在科学网发表博客 “ 多学科语言怎样互译? ----- 讨论饶毅谈色一文 (2) ”。 这几篇讨论文章,涉及几个关键词?光、色、科学家、多学科、 人眼色感。 不难看出色觉问题是多学科问题,也是天人合一问题。我们祖先的思路不比西方古人落后 。可以在科技界普遍认为是古希腊在先,没有中国古人贡献,这不奇怪吗? 中国《科学报》曾刊文 “牛顿的三棱镜实验”,作者 韩天琪的说法: “ 到古希腊为止,已经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用于解释视觉、光和颜色现象的初步系统化的理论。 ”笔者认为 韩天琪的说法根据不充分。上述讨论对 “ 色 ”涉及的诸多方面有较为详细的阐述,以免只在字面上理解“色”,更不能理解色为颜色。具体的内容不再累述。 什么是空? 空指世间的万事万物 都 无自信,都无实体,都是由因缘而生,所以叫性空。空是自性空,是本来空。它是与万有相和合,而不是相对待。空不是 “无”,不是没有,不是消失,是有而空。色之空为真空,空之色为妙有, 真空不空 ,妙有非有。说是四大组合而成,即地、水、火、风,是因缘和合所生,由各种条件和合而成,因此称之为幻有。人的 身体包括这 “ 五根 ” 生理器官,乃是由父母精血交合而成,因缘和合而有,缘生性空,无自性、无实体,如梦幻泡影,了不可得 。这一段话的解释不太好懂,有些词是佛教的专有名词。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 “物质是由于人类的错觉”,他还说“宇宙中的存在只有场”。其实,物质的存在,有的可见,有的不可见,这场是不可见,是妙有。 人类在研究任何事物的时候,离不开光和自己的眼睛,有哪些情况可见?有哪些情况不可见?对于同一个物质,由近向远处,到一定的距离,人的眼睛就看不见其存在,即使有光,也分不清是在哪里。 郭光灿院士在《科学世界》发表一文: “光究竟是什么?”。文中提出:“在 3 米以远能看见烛光吗?”实际上在 10 米以远也能看见烛光,看不见蜡烛。 另外一种情况,对同一物质,利用显微技术,将其放大几百倍,例如,一粒沙子,它却变成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肉眼不可见。一滴眼泪,将其放大,同样也是另外一个小宇宙。 ( “一沙一界”古今说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208370.html ) 第 3 种情况,对变化的物质,由于人的寿命的限制,变化周期很长的,同样不可见。 第 4 种情况,如果肉眼透过变折射率透镜,就会看不见,如同看见黑洞一样。…… 这些情况能说明这些物质不存在吗?不能。存在的物质受人的眼睛的限制,也受环境限制。然而人类在研究的时候,往往忽略了 “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只注意到某一方面。天文学和生物学都存在这类问题。 真空不空 上个世纪 50 年代,我们的教科书,都认为真空是什么都没有。如今科学证明真空不空。 杨金民在 《科学世界》曾发表一篇文章: “真空不空”。作者认为在牛顿力学中,真空显得很简单,但在相对论活和量子理论中,真空就显得很复杂。作者用量子理论中的能量态,用 虚粒子和虚效应来解释 ,作者认为,真空的虚效应,可以体现在耦合常数、质量是能量标度的变动而发生跑动,例如色相互作用中的渐渐自由。另一方面,流露于真空中的虚效应存在,能量调度下物质的组成成分也发生变动。低能级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物质由三种夸克组成,而高能级的情况下,质子中存在着大量的胶子、海夸克,(真空激发的虚夸克成分),它们的相对组分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变化。作者也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现象,是真空虚效应的体现。这些说法对于外行人而言,听也没听说过,不知道是在讲什么,也无法理解。这些说法是想说明什么呢?是想说明 “真空不空”。不难看出,佛经中所说的真空不空,与现代科学所说的真空不空,词汇相同,解释不相同,理解起来都很困难。 作者在文中还指出, ”真空不空“导致了卡西米尔效应,这个效应是说两个平行的金属板之间存在着极其微弱的吸引力,便通过真空能解释了这个效应,由于金属板的存在,驻波解要求对真空能的频率有筛选作用,导致了一种反比于金属板距离 4 次方的吸引力,这个效应已被实验证实。这一解释似乎好懂一点,但这里边有数学的求解,有数学模型的设计,外行人不知道。作者认为在宇宙中,真空有极其重要的效应。作者没有讨论在人体这个小宇宙中的真空虚效应。爱因斯坦没有讨论。《金刚经》第四云: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这里所说的“虚空”,与上述文章所说的虚空,是不是一回事呢?古人怎么知道这十方世界是虚空?现代人却认为这虚空中还有诸多虚效应。 让人奇怪的是,所说明的问题是 “真空不空”,而这一词汇在佛经中早就存在,但是这两者不能够互译,其结论似乎是相同的。过去的科学解释真空,是“真空什么都没有”。现在的科学却证明了佛经中的结论“真空不空”。 色与空的关系 《心经》云: “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 4 句话,说明了对立统一的规律,是佛教哲理上的反应。这里的 不异 二字,是指没有差别,无二相。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是指“色”即是空,两者相却不离,一体无二相,不能理解为没有“色”之后才能看见空,不是没有“空”,“色”才能显现。是说明“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存在“空”才有,“色”灭则“空”亡。不可以“色”外取“空”,灭“色”见“空”也不可以。 妙有真空中无色相可言 。有相相的色法既无,那么,无相相的心法则无从生起,也是不存在的。 观心则无心,心空境寂 ,一切法如幻如化,于一切法得自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如何照见五蕴皆空呢 ? 要用般若力,般若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发现。 一定要空了五蕴,菩提心才现出来 :我们现在这个心名叫妄想心,不是菩提心,亦不称为道心 。 空中无色。 “ 无色 ” ,身便空,无受、想、行、识,心亦空,所谓身心两亡,身空、心空佛现前,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不空,故有生老病死苦,心不空,故有生住异灭,若身空,无生老病死苦,心空,无生住异灭,身心两亡,佛性现前 。 上面是佛教界对色与空关系的解释。 笔者思考,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是怎么产生的?麦克斯韦提出光是电磁波,是在研究前人科学探索的结果基础上,发现他推导的交变电磁场,不可分割,是矢量关系,给出 4 个联立方程,形成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接近,因此他惊喜“光是电磁波”。他预言电磁波的存在。他的预言不被当时人们所接受,电磁波是肉眼不可见,人们又怎么可能想象出它的存在,这电磁波的存在改变了整个社会,产生了诸多的行业,如今的电视、广播、导航、雷达等先后出现,再也没有人不相信电磁波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麦克斯韦发现电磁波是因为数学的力量吗?数学是来自哪里?是人类的智慧、意识所产生,是不是麦克斯韦有一双“慧眼”呢?不可知,也没有人说麦克斯韦有“天眼”。 笔者理解,光是电磁波,光是肉眼可见,是 “色”。电磁波是肉眼不可见,是“空”。两者不可分离,没有光,麦克斯韦不可能发现电磁波,也就是说不能灭色取空。 这个世界电磁波无处不在,奇怪的是生物医学里却没有电磁波。一直到 2017 年,美国国防部才提出这个研究课题,军方提出的课题是秘密进行,至今没有信息。然而我国的科研机构是否有这个课题不清楚。佛经所云与科学的发现不谋而合,这究竟说明什么?《爱因斯坦文集》第 1 卷中指出,“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他的观点,这就是佛教”。《爱因斯坦文集》第 3 卷指出:“我不能设想真正的科学家会没有这样深挚的信仰,这情况可以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 参考文献 [ 1 ][印]释迦牟尼著, 《心经》 ,[ 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叶丹译注, 2010-04. [ 2 ]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 M ],复旦大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2015 年 8 月第 2 版。 [ 3 ] 金刚经 · 心经》 ,[ M ],岳麓书社出版,彭文译注, 2013 年 1 月第 1 版。 [ 4 ] 《心经》解释, https://www.jing668.cn/yiw/248.ht ml [ 5 ] 科学家证实:佛教是科学的终极归宿 , 2016-05-05 15:29 。 https://www.sohu.com/a/73513144_322564 [ 6 ] 元音老人讲解心经 , https://www.jing668.cn/yiw/7616.html , 2019-06-18 [ 7 ] 宣化上人讲的心经 , https://www.jing668.cn/yiw/7615.html , 2019-06-18 。 [ 8 ] 南怀瑾先生讲心经 , https://www.jing668.cn/yiw/7614.html , 2019-06-17 。 [ 9 ]相由心生,百度百科词条。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B%B8%E7%94%B1%E5%BF%83%E7%94%9F/4437171?fr=aladdin. [ 10 ]爱因斯坦谈未来的宗教, 2020-06-12 。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612/12/33257174_918044423.shtml [ 11 ] 爱因斯坦说 科学的终结归宿必定是佛教 ,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 2017 - 03 - 30 。 https://fo.ifeng.com/a/20170330/44564389_0.shtml 。 “ 牛顿关于颜色和色觉的疑问 ”, 来源: 科学网 。 本文来自吴全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2380-675194.html  寿天德 , 视觉信息处理的脑机制, ( Brain Mechanisms of Visual fnformation Processi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12 月第 1 版 2010 年 1 年 10 月第 2 版。 刘德森等著,微小光学与微透镜阵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年 4 月,第 1 版。 科学 宗教|人类的第三只眼 ( 松果体 ) 被“封印”了吗 ? 科学揭秘 ,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N4J705M05317SDS.html 克里斯·瑟奇:我希望科学,尤其是物理学能更多地接受宗教和信仰,来源:观察者网, 2020-02-20 。 从夸克到宇宙,理论物理的世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2018 年 5 月, p237. 都世民, “多学科论眼”,中国知网 CNKI 大诚编客网页, 2019-03-08 , http://z.bianke.cnki.net/collection/2035310 。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佛教不是迷信,是智慧教育! 2018-05-28 06:57 https://www.sohu.com/a/233105658_193567 杨金民,真空不空,《 J 》,科学世界, 2017 年,第 6 期。 郭光灿,光究竟是什么?《 J 》,科学世界, 2017 年,第 9 期。 科学家为人体抑制衰老提供新思路 ,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20-06-30 。 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200630/2414357_2.shtml .
个人分类: 文化|0 个评论
2017诺奖与生物钟 ------人眼新问〔12〕人眼与生物钟是什么关系?
dsm9393 2020-6-10 17:25
2017诺奖与生物钟 ------ 人眼新问〔 12 〕人眼与生物钟是什么关系? 都世民 (Du Shimin)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什么是生物钟?生物钟是系统机制还是分子机制?诺贝尔奖为什么颁给生物钟分子机制?生物钟搞清楚了吗?笔者提出一些疑问,对此先做简要讨论 。 关键词:生物钟 ,睡眠, 人眼 , 诺贝尔奖,分子机制 。 The 2017 Nobel Prize and the Biological clock -- Human Eyes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eyes and biological clock? Du Shimin Abstract: What is the biological clock?Is the biological clock a systemic or molecular mechanism? Why the Nobel Prize for biological clock molecular mechanism? Is the biological clock clear? I put forward some questions, to do a brief discussion. Keywords: biological clock, sleep, human eyes, Nobel Prize, molecular mechanism. 一. 引言 2017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给了三位美国生物学家: 遗传学家 杰弗里 ·霍尔( Jeffrey C. Hall ), 分子生物学家 迈克尔 ·罗斯巴什( Michael Rosbash )以及迈克尔 ·杨( Michael W. Young )。奖励他们在 发现控制生物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上做出的重要贡献。[ 1-4 ] 文[ 1 ]指出 : 揭示生物钟的分子构成和运行机理对我们了解生命、生命的演化和生命的活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对治疗由于生物节律失常造成的人类疾病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对生物钟行为的机理研究 , 也首次建立了行为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克隆了第一个行为基因,为行为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物质的周期性运动就是钟,生命物质的周期性运动就是生物钟。这种说法对吗?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的季节,也是周期性的 ,宇宙是有宇宙 钟 吗?地球自转一周是重复的,地球 钟存在吗?我们的整个生命都在钟的掌控之中吗 ? 生物钟是人类的工具,还是他控制人体这个小宇宙? 现代科技探索,都注重于微观层面,特别是在生物医学方面更是如此,知名教授饶毅和施一公,他们的文章和演讲,最后都是以诺贝尔奖观点,来说明他们要说的问题,这是否意味着诺贝尔奖就等于在某个方面的盖棺定论,诺贝尔奖是不是科技探索的引导方向呢?我们是注重系统机制还是分子机制?或者说是两种机制都要去研究,不能注重某一个方面,忽略另一个方面。我们研究生物钟,从分子机制方面的探索,获得了诺贝尔奖,肯定了生物钟基因的存在,但是从睡眠的角度去研究生物钟,这是分子机制还是系统机制呢?[ 5 ]如果从人的眼睛去研究生物钟,又会做出什么样的结果? 二 . 什么是生物钟? 生物钟 ( biological clock ) 又称 生理 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 无形的 “ 时钟 ” ,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 内在 节律 性 ,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 1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周期性运动就是钟,生命物质的周期性运动就是生物钟。生物,也是一种物质,只不过是一种 “生”物,是能一物生一物的有“生”命的物质。生物钟,因此也就是万千自然物质钟的一种,也叫生物节律或生物韵律,是指不同生物体内各种随时间变化而做周期性变化的生理生化活动。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人的血压、体温、体力、情绪等生理指标的律动,植物花的开闭和叶片的光合作用等,都是随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变化律动。生物的节律性运动和生物钟应该是普遍的生命现象。[ 2 ] 上面的两种说法,是有不同的,生物钟是对于生命科学普遍存在,那么植物也包括在内,植物有大脑吗?没有 。是分子机制吧,还是系统机制呢? 对于生物现象的许多机理研究都是在大鼠、小鼠和果蝇这三种动物模型中展开的,它们也同样被用来研究生物钟的机理。这些小的动物作为模式,能说明人的生物钟的机理也是完全一样吗?然而,研究睡眠是以人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某种动物作为模型,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其结论一样吗?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机制 。 生物钟是受大脑的 下丘脑 视交叉上核 (简称 SCN )控制的,和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人类大脑中 SCN 所在的那片区域也正处在口腔上腭上方,我们有 昼夜节律 的睡眠,清醒和饮食行为都归因于生物钟作用。[ 1 ] 《科普中国》编辑审查的这个生物钟词条, 在文字上存在着矛盾,我们人体是由什么控制?是生物钟控制人体 , 还是电脑或心控制人体?生物钟是受大脑的 下丘脑 视交叉上核 (简称 SCN )控制,却又认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内在 节律 性 是由生物钟控制,笔者认为这种叙述是矛盾的,缺少根据,无论是在文字的逻辑上和科学根据上都是不足的 。生命体的活动是系统性的,电脑的 控制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系统性的,生物钟是无形的,是分子机制,这种机制与系统机制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能够直接等同吗?不行! 生物钟有四点功能:提示时间、提示事件、维持状态和禁止功能。[ 1 ] 生物钟的几个基本特征:[ 2 ] ·生物钟是内源的、自主的、不依赖于环境变化的生物节律。 · 昼夜节律的生物钟周期不是精确的 24 小时,而是接近于 24 小时。 ·生物钟具有温度补偿的性能,能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保持稳定。 · 光照不是产生节律的原因 ,但能够调节和重置昼夜节律生物钟的相并使其同步。 上面所说的结论,与人的实际情况是有差别的,文献[ 5 ]指出 :婴儿在三个月以内,生物钟是混乱的,到 11 个月才逐渐清晰,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生物钟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这是矛盾的。如果从生物钟基因的角度,那是不是婴儿时期的生物钟基因没有长成功?而到了 11 个月才成熟,可是到了老的时候,生物钟是在变化的,老人是早睡早起,是基因突变吗?不清楚! 三 . 十问生物钟 综上所述,无论是生物学业内专家,还是《科普中国》的词条,对生物钟的各种解释,是有矛盾的,诺贝尔奖为什么颁给与生物钟有关的研究?是因为分子机制吗?还是因为确立的基因,这就能代表生物钟搞清楚了吗?我们要不要研究生物钟的系统机制,把生物钟的 “ 无形 ” 变为 “ 有形 ” ,给出他的系统框架,为此笔者提出以下 10 个问题: 1 . 生物钟是先天,还是后天形成? 生物钟是内源的、自主的、不依赖于环境变化的生物节律 ,这种说法是表明生物钟是先天的吗? 2 . 生物钟是有形钟还是无形钟?生物钟在什么地方?是在周期基因里吗?还是在 视神经交叉的上面 ?这些说法为什么相互矛盾? 3. 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的 昼夜节律 是怎么形成? 4. 植物人为什么没有生物钟?是因为基因突变吗?有什么证据? 5. 隔离实验为什么只控制外界的时间信息?而光仍然存在 . 6. 盲人与正常人的生物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是因为眼睛还是因为基因,怎么解释? 7. 没有大脑的人有生物钟吗?生物钟是由大脑控制吗? 8. 隔离实验要不要进行电磁波屏蔽?受试者受到电击的原因是什么? 9. 隔离实验表明体温与睡眠紧密相关,为什么 37 天后却突然改变?是基因突变吗? 10. 隔离实验获得的测量参数中,脑电波有什么变化? 11. 生物钟是分子机制还是系统机制?生物钟的表现是宏观系统的感觉,可是研究者却追求分子机制,这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 . 人的眼睛与生物钟是什么关系? 1 盲人的生物钟与正常人为什么不同? 2 研究睡眠时为什么要去观察眼动?睡眠与生物钟有关,那么眼动也应该与生物钟有关 . 3 生物钟与人的年龄有关系,而人的年龄与视力也有关系,那么生物钟与人的视力是什么关系呢? 4 生物钟到底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在基因里, 盲人 有没有生物钟的基因?植物人有没有? 5 生物钟为什么与第 3 只眼有关?天目开的人,生物钟与天目未开的人一样不一样 ? 6 如果生物钟与人的眼睛有关, 隔离实验设计应该考虑对眼睛限制,获取更多的数据 . 7 睡眠时做梦,为什么眼球会快速移动?是大脑控制吗?有什么根据? 8 人在睡梦中,视觉感官在工作吗?为什么人闭着眼睛?快速眼动是什么通道控制?是视觉通道还是昼夜节律通道? 9 快速眼动睡眠与非快速眼动睡眠差别,用大脑未关闭来解释有些不充分,因为无大脑的人不可能有这种情况,因为他们大脑不可能控制,又该是什么来控制? 10 人为什么会闭着眼睛睡眠?是为大脑清除垃圾吗?如果用脑电波的幅度来解释,没有大脑的人又该怎么解释? 11 人体内有几个生物钟 ? 生物钟分级的说法根据是什么?主钟、子生物钟与孙生物钟是依据什么分类?人的睡眠时间、警觉性、眼动、短期记忆、大脑激素、褪黑激素的分泌,这些因素的周期节律由哪一种生物钟控制?能分得清楚吗? 笔者为什么讨论 生物钟 ?因为生物钟与人的眼睛有关,也与光有关,这分子机制能否在这里体现?如果能从这里体现 , 盲人的复明,能否通过基因解决?生物的昼夜节律与人的视觉通道是分开的吗?第 3 只眼是什么通道?能用离子通道解释吗?不能够!会不会有电磁波通道的存在?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1 ] 生物钟 ,百度百科词条, 本词条由 “ 科普中国 ” 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https://baike.baidu.com/item/ 生物钟 /439601 ) [ 2 ] 2017 诺贝尔生物与医学奖:生物钟的故事 ,( https://www.jianshu.com/p/1f20f690beb2 ) [ 3 ] 生物钟 —— 2017 年的诺贝尔奖 , 本文来自俞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6037-1079191.html  [ 4 ]张田勘 ,揭开生物节律的奥秘: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来源: 北京日报 , 2017/10/11 9:31:19 。 [ 5 ] 斯蒂芬 · 斯托加茨, “同步”,[ M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年 4 月。 [ 6 ] 都世民, “多学科论眼”,中国知网 CNKI 大诚编客网页, 2019-03-08 , http://z.bianke.cnki.net/collection/2035310 。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3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和动物的视力差异 原因何在?
dsm9393 2019-6-22 21:23
人和动物的视力差异 原因何在? What accounts for the difference in vision between humans and animals? 都世民( Du Shimin) “ 鼠目寸光 ”这个词组是成语,它的出处: ·清·蒋士铨《桂林霜·完忠》: “俺主公豁达大度,兼容并包, 尔反鼠目寸光、执迷不悟。” ·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 · 掌故 · 陈侍御奏折》: “ 为此说者,真乃鼠目寸光,误人家国,无所底止者也。 ” ·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五: “ 这种鼠目寸光、有眼无珠之徒,成不了气候。 ” 从这个成语看 , 古人对老鼠的视力,似乎有所研究 。 尽管传统文化中有延伸的意思,但老鼠的视力到底是不是近视?怎么界定? 这个世界上的动物,海陆空都有,怎么比较它们的视力?哪些动物是远视?哪些动物可以夜视 ? 哪些动物是近视?用什么标准衡量?它们眼睛的结构和工作机理是相同的吗 ? 为什么要讨论老鼠的视力 ? 最近,参考消息网 2019 年 6 月 1 日报道 : 西媒称,眼科专家警告,西班牙 7 至 12 岁之间的少年儿童近视率 , 比上一代人同时期大为升高 。 “近视被认为是患上白内障和青光眼的早期风险因素,因为一开始没有明显症状,直到失去视野的 40% ,症状明显 , 而且是不能逆转的病变 。 美国眼科杂志《眼科学》做了全世界近视和高度近视率上升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到 2050 年将有大约 50 亿人出现近视 :其中 47.6 亿人患有近视(将占世界人口的 49.8% ); 9.38 亿人患有高度近视(占世界人口的 9.8% )。 近年來﹐我國近視眼人數日益增加。數據顯示﹐ 我国现有近视人数已经超过 4.5 亿 ,其中近视高发年龄段为青少年阶段。研究显示 儿童年级越高,近视患病率也越高,特别高度近视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高 度近视视网膜病变 , 已成为我国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教授龙琴表示,与国际相比,我国各年龄段的近视发病率呈现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小学生的发病率约 30% ,初中生约 60% ,高中生约 80% ,大学生约 90% 。 有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约有 7.2 亿 人存在视力问题,且没有得到矫正。近视正影响半数以上的 10 岁儿童、 80% 的 16 岁少年和 90% 的大学生。[ 2-4 ] 全球近视眼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已经是全球流行病第 3 位。 高发、低龄化趋势,愈加明显 。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有紧迫感。降低流行病近视眼发病率,应该从哪些方面解决?如果老鼠是近视,能不能从中得到启发?研究老鼠的视力,对人类的眼病有没有帮助? 老鼠的视力到底是不是近视? 老鼠的视力现在有没有人研究?确实有。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其结论也就不同。有人在宏观层面,也有人在微观层面进行研究,基本上还是属于定性的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者甚少。文 [ 5 ]指出: ·许多种野鼠的视力很好,说它们“寸光”不对。家 鼠 视力不佳,也不至于只有寸光。 ·鼠在夜间活动,对光线敏感,在黑暗处,也能看见 10 米以内的移动物体。 · 3 种 家鼠 都是 全色盲 。 · 家鼠可识别到 0.000025% 的超低浓度“杀鼠灵”。家鼠的嗅觉特别灵敏,能迅速发现包装中的食物和区别食物品质。 ·家鼠可利用嗅觉定位,常用尿或其它部位的腺体分泌物作标记。 ·家鼠的触觉也有重要作用,往往依靠触须和身上的刚毛来保持身体与物体的距离。 老鼠的眼、耳、鼻、舌、身,这几个感官哪个最灵敏?互相之间是什么影响?如果老鼠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够定位,那么在研究老鼠的视力时,就应该排除嗅觉定位的影响,因为老鼠不会说话,所以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研究老鼠的 DNA 文 [ 6 ]指出: 加利福尼亚的研究人员对老鼠的 DNA 进行了研究,试图寻找盲鼠与基因的关联 。 他们发现目前只有 50% 到 75% 的遗传性眼病能被识别出来。但是,失明的老鼠让科学家们发现了 数百种 新基因,这些基因与视力有关联。研究人员认为, 老鼠的基因与人类非常相似 ,他们可能用这些发现来诊断和治疗更多的遗传疾病。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将一种 绿色受体基因注入盲鼠眼内 ,一个月后,这些小鼠就像没有视力问题的小鼠一样,轻松绕过障碍物。它们还能看到 iPad 上千倍范围的位移、亮度变化以及足以区分字母的微小细节。 文 [ 7 ]指出: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教授 Ehud Isacoff 认为, “ 视网膜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多数操作是想停止或减缓退行性病变。但在几个月内恢复视觉成像,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 矫正视网膜变性的基因缺陷 , 实际上并不容易。 视网膜色素变性就有 250 多种不同基因突变,其中大约 90% 是杀死视网膜感光细胞的 “ 凶手 ” 。除了感光细胞,视网膜细胞的其他层,包括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 通常在人们完全失明后的几十年里 , 仍可以保持健康,患者对光不敏感。在小鼠实验中,研究小组成功地使 90% 的视网膜细胞恢复对光敏感。 Isacoff 和 Flannery 等人为了逆转小鼠失明,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为靶标的病毒,并将该 病毒 的基因加载到一种光敏受体上,即绿色(中波长)视锥蛋白。通常这种视蛋白只由视锥细胞表达,这些细胞对黄绿光敏感。病毒将基因携带到神经节细胞中,使它变得对光敏感,并能向大脑发送视觉信号。 ”Flannery 认为, “ 这项研究要转化在病人身上,还有待观察。 在小鼠身上,研究人员能够将视蛋白传递给视网膜上大多数神经节细胞。人眼中含有的神经节细胞是鼠眼的 数千倍 ,为了治疗人类, 需要注射更多病毒颗粒 。研究小组继续开发了增强病毒传播的方法,并希望可以传递非常高的像素。 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学控制研究所(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Cybernetics )的科学家利用微缩高速照相机和高速行为追踪技术发现,老鼠在四处跑动时 , 两只眼睛的转动方向完全相反,一个纵向,一个横向。与人类的眼球同步转动不同,另外眼球与视网膜的间距是否相同?注入的物体会不会影响眼球的转动 ? 一份针对老鼠两眼视野的分析结果表明,老鼠两眼朝不同方向转动 , 排除了像人类两眼获取的视觉信息融合成一张图片的可能性。 ( http://www.uux.cn/viewnews-47682.html ) 文 [ 12 ]指出:国内外的学者,对人的近视遗传机制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局限在单个基因上,实际上人的近视眼,是由多个基因多因子共同作用,尚未能对单个生物通道进行具体分析,要想揭示在细胞和分子层面近视遗传机制,尚有很多空白,也有诸多争议,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近视发病变化机制缺少更多的研究。 文 [ 13 ]指出: 研究人员在 深度超过 1000 米 的海洋中,收集了 101 种生活在不同深度的鱼类,对其进行基因组分析,以寻找控制个体感光能力的视蛋白基因。结果显示,其中 4 种深海鱼类都含有至少 5 条视蛋白基因 。而人类只有 1 条视蛋白基因 。这些基因编码的视蛋白更是能 识别不同波长的光 ,这些动物拥有更强的视觉。 不难看出研究 视蛋白基因是必要的,它与近视有很大关系, 但不能局限在单一的 基因 上,对 多个基因多因子共同作用的分析,使问题复杂,单靠这一种方法是不够的。 , 研究视觉细胞 (新生 衰老 死亡 修复 ) 文 [ 8 ]指出: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人员通过 基因疗法 , “重组”神经元细胞成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 眼睛的感光结构 ) ,从而逆转实验小鼠的失明状况。 ·这种新开发治疗方法能否让许多人恢复视力。人的细胞会不断地死亡,并被新的细胞所取代,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死亡的速度加快,其替换速度将减慢。 ·神经细胞不擅长再生能力,视网膜神经细胞,位于眼睛后方,视网膜细胞主要是由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构成。 ·视锥细胞在眼睛疾病晚期很容易死亡,如果视杆细胞可以从眼睛内部再生,这可能是一种治疗眼病的新途径,能够显著影响光感受器。 ·人类的眼睛非常善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细节和各种颜色,但是我们周边视觉和夜视能力远不如猫。 ·人的眼睛不像斑马鱼那样擅长“自我维护”,即使斑马鱼的眼睛受到多次严重伤害,它们也能保持正常的视力,而人类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开始逐渐死亡。 斑马鱼在这方面与人不同,斑马鱼眼睛中的米勒胶细胞 (Mammal glia cells) 通常对光线没有反应,但需要它的时候,它们会转化为光感受器。 米勒胶细胞并不具有相同的延展性,即使它们有这种机制来促进斑马鱼眼睛的变形,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这可能会使该项 “治疗方案”很难应用于人类。 ·试图通过修复视网膜来恢复人的视力,首先激活米勒胶细胞会起到反作用,造成视网膜损伤。 ·能否使用基因疗法,将开关功能植入失明老鼠的神经胶质细胞。使用基因注射疗法促使神经胶质细胞分裂,形成再生机制。 研究报告合著作者托马斯 ·格林威尔 (Thomas Greenwell) 博士称,在弱光情况下,视杆细胞将采集图像,而视锥细胞则对于细节和颜色非常敏感,它对于色觉和高视力非常重要。 仅仅因为视杆细胞在工作,并不一定意味着老鼠有完全的视觉功能。现在陈波博士和研究小组成员正在让老鼠通过迷宫实验,观察对于拥有最新视力老鼠的所有正确认知连接是否起到一定作用。[ 8 ] · 2019-06-18 ,《科技日报》发表文章:“ 返老還童 ”脢讓老鼠重返青春 ”。文章指出: 美國和日本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 “細胞外煙酰胺磷酸核糖轉移脢”( eNAMPT ) 不僅能延長小鼠的壽命﹐還逆轉了老鼠身體機能的衰老。老鼠被注射了 eNAMPT 脢 , eNAMPT 脢可以產生 NAD 。他們還發現﹐體內 eNAMPT 量越高的年長老鼠﹐比體內缺乏 eNAMPT 的年長老鼠的壽命更長。為了保持老鼠體內脢的數量﹐研究團隊對老鼠進行了 基因操作 ﹐結果顯示﹐即使是高齡老鼠﹐身體活動水平也年輕了。相當於人從 50 多歲重返 20 多歲。此外﹐實驗鼠在睡眠質量﹑學習能力﹑記憶能力和 視網膜細胞能力 等方面也保持了較高水平。 如上所述,在细胞层面,对细胞的生、死、衰老进行研究 ,以寻求对视网膜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这种方法能否解决近视问题?在眼球和视网膜之间,注入病毒、 DNA 、纳米颗粒等方法,能否找到一条解决近视的 有效方法 ? 研究动物视觉感知光谱范围 [ 9 , 13 ] 文 [ 9 ]指出: · 光谱区大约在 400-700nm 之间,这是由眼睛视网膜里感光细胞中的感光蛋白所固有的物理化学特性所决定的。 · 生物进化历程中, 没有出现任何基于感光蛋白的能够感知大于 700 nm 的红外光的动物感光细胞 。个别动物如部分蛇类的红外线感知能力是通过温度感知实现的。 文 [ 13 ]与 文 [ 9 ]看法不太一致,这是因为人类对各种动物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也由于人类不能到的地方,出现了这种情况。 · 利用一种可吸收红外光的上转换纳米颗粒,注入动物视网膜中,以实现红外视觉感知。这一种 裸眼无源 红外视觉拓展技术,是中国科大薛天教授研究组同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医学院(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 )韩纲教授研究组合作研制。这种注入方法与上面注入其他物质有类似之处,笔者认为用这种方法在老鼠眼睛上做试验,与人眼有很大的距离,不能够过早加以推论,不能够认为这种方法可以让盲人复明 。 · 体外感光细胞单细胞 光电生理记录证实,这种纳米材料确实可以吸收红外光后激发 小鼠视杆细胞电活动 。为了缩短纳米颗粒与感光细胞的距离,从而提高红外敏感度,并使纳米颗粒能够长时间的留存在视网膜感光细胞层,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特异表面修饰方法,使其可以与感光细胞膜表面特异糖基分子紧密连接,从而牢牢地贴附在感光细胞感光外段的表面。这样修饰后的纳米颗粒成为一种隐蔽的、无需外界供能的 “纳米天线”,研究人员给这种内置的“纳米天线”命名为: pbUCNPs(photoreceptor-binding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即视网膜感光细胞特异结合的上转换纳米颗粒。 · 应当指出,这里所说的内置的 “纳米天线”,实际上不是纳米颗粒,而是 视杆细胞 本体。研究人员只改变了视感细胞的涂层 。纳米颗粒并不是 “纳米天线” ,他没有自己的信息通道。 · 研究人员还通过多种神经视觉生理实验,从单细胞电生理记录,在体视网膜电图( ERG )和视觉诱发电位( VEP ),到多层面的视觉行为学实验,证明了从外周感光细胞到大脑视觉中枢,视网膜下腔注射 pbUCNP 纳米颗粒的小鼠,不仅获得感知红外线的能力,还可以分辨复杂的红外图像。 笔者对这个实验感到有些不解,这里所说的单细胞的实验,是利用什么设备进行?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吗?这单细胞是怎么产生的?如果是在视网膜的群体内,怎么操作这单细胞?如果不是,这单细胞是从哪里来的?另外,对单细胞的光学实验,是电磁波实验,光源与细胞的距离是多少? 红外光辐照单细胞是粒子还是波?文中所说的测试方法,不太符合电磁波实验,所以令人不解 ! · 获得红外视觉的同时,小鼠的可见光视觉没有受到影响。而且令人兴奋的是动物可以同时看到可见光与红外光图像。 ·纳米颗粒注射到小鼠眼底, 10 周内小鼠都具有红外光感,在日光下能区分物体的形状。该工作可以将 980nm 的红外光转变为 535nm 的绿光。 · 研究人员发现 pbUCNPs 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从分子、细胞到组织器官以及动物行为的检验证明, pbUCNPs 纳米材料可 长期 存在于动物视网膜中发挥作用,而对视网膜及动物视觉能力均没有明显负面影响。 这里所说的长时间是什么概念?如果用到人的眼睛,能够用几十年吗 ? ·在行为学表现上,眼底注射了纳米颗粒的小鼠能对红外光产生缩瞳反射,并识别明暗箱中的明区和暗区,证明纳米颗粒能使小鼠感知红外光。此外,通过包含红外光图像的水迷宫等行为学实验,证明纳米颗粒还能在可见光的环境中使小鼠区分不同形状的红外图像。 利用纳米技术,能否降低近视眼的发病率?在眼球和视网膜之间,是眼科的研究盲区,无论注入什么物质,都应该考虑眼球的转动,因为注入的量是多少?这些物质的分布是否均匀?对视觉系统的影响,是一个复杂问题 ![ 11 ] 解决 人眼 近视的几点想法 解决人眼近视的几个问题 : 1 ) 什么是近视眼? 近视就是看近很清楚,看远不清楚,需要配近视镜 。然后 通过眼镜才能看清楚远处。近视眼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的近视眼,另外一种是病理性的近视眼。生理性的近视眼一般到十八岁基本就不发展了,这时可以选择配眼镜。病理性近视眼一直都在发展 , 度数可以达到几千度。 ( https://www.iqiyi.com/v_19rr2tbhus.html ) 2 ) 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 · 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很复杂的,近百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近视的研究日益深入,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下面将有关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概述如下: · 青少年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很多,但大多数人认为是后天(即环境因素)形成的,也就是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作业有着密切关系。 · 近百年来,各国学者对近视眼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较一致地认为后天(即环境因素)在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学习环境中照明标准达不到要求,课桌椅不符合卫生标准,课业过重,只求升学率不注意用眼卫生,使近视眼发生率增高。 · 即使 双生子之间,同一民族之间,在校学生和未就学的青年之间 屈光差别很大 ,还有父母都无近视,但他们的下一代( 20 岁左右)竟有 65—-88% 的人发生近视,都说明了 后天因素 对近视成因的影响。 · 也有认为近视与 先天遗传 有关。但是较少见。 ( https://yuedu.baidu.com/chapter/f7eefe35fab069dc5122014a/365f315f375f31 ) 3 )人眼结构及其工作机理的研究要不要重新审视? 提出这个问题有以下理由 : 科学家麦克斯韦,在 100 多年前就已经对鱼眼进行研究, 100 多年来,多个学科已经证实,鱼的眼球是水晶球,是变折射率的球形透镜。因此,在眼球内电磁波不能用直线表示。科普文章[ 4 ]中的几个图,描述是有问题的,光学和电磁学已经否定了这种解读,这一结论,尚不能被医学和生物学的专家们接受,其原因是人戴上眼镜,可以比原来更清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否能够用变折射率的球形透镜再加上眼镜的镜片,调整镜片的距离和曲率,进行实验研究。另外,对视觉细胞与眼球的距离进行试验研究,因为现在有的专家,用纳米颗粒注射到这一个间隙里,就会带来视力的改变。[ 11 ] 4 ) 人与其他动物视力差异,原因何在? 对动物眼睛 进行研究 ,实际上是跨学科 。单纯比较动物的 视力 差异,研究者甚少,也缺乏标准。无论是从细胞层面还是宏观层面,视觉感官的差异肯定存在,这些差异与近视的关联不很明朗,比如眼球的大小,视细胞的形状、尺寸、数量及其分布,眼球与视网膜的距离,眼球的转动与否,视色素的变化等因素的比较。需要不需要深入的研究? 5 ) 人与人之间的视力差异,原因何在? 通常人们的体检,对视力的检查是用视力表,能否看清字母?既取决于视力的距离,也取决于分辨率。医学上测试,距离一定,单眼观看,光线强度差不多,有时分辨率相差很大, 有的人可以看 1000 米的距离,通常人们的检测,不到 10 米。视力的距离如此差别之大,其原因是什么?用照相机的原理能解释吗?人与人的差别又不可能通过实验比较,给出视觉感官构造的差异,对于机理上的差异更是搞不清楚。 6 ) 流行病 近视眼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什么? 给流行病近视眼的病因分析,主要有近距离阅读,作业繁重,缺少户外活动,与电子视频的接触时间,基因遗传,饮食,生活规律,眼睛与内脏器官的关联,与经络的关系等因素有关,最主要的是什么呢?对不同的人这个主要因素相同吗? 7 ) 人与动物的视觉 ( 视距、夜视、色感、分辨率 ) 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人与各种动物的眼睛不同,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可以找出差异,也有类似的地方,目前的单眼研究比较多,对双眼协同工作研究甚少,这个问题与分辨率有没有关系?该如何解读?因为视网膜上两眼之间的连接,目前找不到相关资料,无法讨论 。所以对大脑神经 中枢 的成像问题,实际上不清楚。反馈通道也不明确。 8 ) 人眼的近视怎么解决?要不要多学科共同研究?如何研究? 综上所述,降低 人眼近视 的发病率,单纯上述简单的讨论和已有的结论,很难想象有巨大的突破,而且这是全球性的问题,到底是投资资金不够,还是研究人员的不关注,按理说这个市场很大,不是佩戴眼镜就能解决的,也不是用电极的方法就能够去掉视网膜细胞, 人眼 也不是生化装置,单纯的化学研究是不够的。如果说用多学科研究,怎样综合是个难题?希望有关方面加以关注。 参考文献 [ 1 ] “ 鼠目寸光 ” , 来源:百度百科词条。 ( http://www.guoxuedashi.com/diangu/71750c/   ) ( https://baike.baidu.com/item/ 鼠目寸光 /1487464?fr=aladdin ) [ 2 ] “ 眼科专家警告:全球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升高且日渐低龄化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9 年 6 月 1 日 。 ( 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190601/2381753_2.shtml ) [ 3 ] “ 美媒:解决近视,中国可学学卢旺达 ”,来源: 环球时报 , 2018-11-17 。 [ 4 ]我国近视患病人数超过 4.5 亿 居世界首位 , 来源 : 央广网,新华网客户端, 20 18-06-05 。 张红, “ 保护视力从正确认识眼睛开始 ”,《科普时报》,第 89 期, 2009 年 6 月 14 日。 [ 5 ] 寒流来袭, 老鼠视力的有效距离是多少 , 2018-03-09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81718037.html 。 [ 6 ]失明的老鼠帮助科学家发现视力丧失背后的基因 , 来源:北大新媒体, 2018 年 12 月 29 日。 http://www.looooker.com/archives/62554 [ 7 ] 一个简单的单基因插入,失明小鼠恢复了视力 , 来源:生物通 , 2019 年 03 月 19 日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9-3/2019318150420192.htm [ 8 ]失明老鼠恢复视力?科学家这项研究厉害了 , 来源:网易科技, 2018-08-28 https://news.china.com/discovery/13001650/20180828/33711271_1.html [ 9 ] 专家点评 Cell 丨突破动物视觉感知物理极限,中国科大薛天组等首次实现哺乳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 ... , 来源:生物 医药, 2019-03-04 。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0101-1 [ 10 ] 2019-06-18 ,“ 返老還童 ”脢讓老鼠重返青春 ”, 來源﹕科技日报, 2019-06-18 。 [ 11 ] 都世民, “ 多学科论眼 ”,中国知网 CNKI 大诚编客网页, 2019-03-08. http://z.bianke.cnki.net/collection/2035310 。 [ 12 ]方 暉 ,林芳宇,韓伟, “近视眼遗传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医学分子生物 学杂志, 2014 , 11 ( 2 )。 [ 13 ] 科学家发现拥有超级视力的深海鱼类 , 来源 : 环球科学( huanqiukexue.com ), 2019 年 05 月 10 日 。 https://huanqiukexue.com/a/qianyan/shengwu__yixue/2019/0510/28257.html [ 14 ] !indan9997 , 动物眼睛的微观之美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510/06/535749_284288449.shtml [ 15 ] Chen-yuti …, 奇妙的动物眼睛 - 自然排行榜 - 科技中国——欢迎光临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博物馆 - 全球第一互联网 ...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1215/20/434527_11207898.shtml [ 16 ] 深情对望,近距离看动物的眼睛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018/00/1723085_157034704.shtml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58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子书《多学科论眼》正式上线发布
热度 1 dsm9393 2019-1-19 10:16
电子书《多学科论眼》正式上线发布 ———感谢科学网和中国知网 都世民 2017 年 3 月,笔者向中国知网提交 《多学科论眼》 书稿,全书共七章 300 页。近日经多学科专家审查通过,在中国知网 CNKI 大诚编客正式上线发布。 笔者在退休十多年后,进入科学网学习五年之久,便将学习之问和相关思考,以及相关探索,以博客的形式发布在科学网,现有 500 篇。笔者在此感谢科学网诸多专家所写的博客,他们的博客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很好的教材,收益匪浅。笔者再次感谢科学网,是贵网给读者提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为我写这一本书提供了学习的课堂和宝库,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和方便。 笔者写这本书涉及生物学、医学、光学、电磁场、天线等诸多学科,经中国知网和相关专家的审查,尽管时间达一年之久,笔者仍然感到欣慰,为我提供了大成编客出版平台与读者见面。笔者也没有想到在退休十多年后,跨大学科学习和探索,写下了这本书,衷心希望有关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笔者将序言和目录转发如下: 序言 公元前 6 ~前 5 世纪 之 间,毕达戈拉派的阿尔克迈翁 (Alk-malon of Crotona ) 被称为古希腊的 “医学之父”。他主张医学的研究应当重视哲理,认为人体的健康就是体内各种物质的和谐。他特别重视解剖,这与原子论派的思想是一致的。据说他在解剖中发现了 视觉神经 ,发现了联系口腔和耳朵的咽鼓管,区分了动脉和静脉。他还认识到思维的器官是 大 脑 而不是前人所说的 “ 心 ” 。这一史实与笔者过去见到的很不 相 同,有的专家认为 大 脑的提出是近三百年的事。显然说法不确切! 公元前 1324 ~ 1266 年,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载有 “贞王弗疾目”、“大目不丧明”、“其丧明”等,表明当时已将视觉感官用“目”命名。眼病称“疾目”。眼失明称“丧明”。春秋时期,《书经》载有“瞽奏鼓”。《诗经》载有“矇眸奏公”。据《毛传》解释:“有眸子而无见曰“矇”,无眸子曰“瞍””。这表明当时已将“盲”分成两种,眼球完好的“盲”称作矇;眼球塌陷的“盲”称作瞍。 二千五百年前,佛学《金刚经》第 18 品指出:眼有五种功能,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在同一品中,将眼与 “ 心 ” 同论。并未指出脑。但在感官中指出:眼、耳、鼻、舌、身、意,这 ” 意 ” 是第六感官。道家的《阴符经》就说; “眼者心之机”,眼是心的开关。所以古人很多地方都提到心眼的关系,譬如孟子讲到观察人,特别要观察眼睛。 不难看出,我国早期的文字记载与西方国家文字记载的史实看,两者有明显差异,其关键词是 “脑”与“心”。西方国家认为“像由脑生”。而国人自古以来认为“相由心生”。两者是有差别的。 人类的科学探索主要是探索大、小宇宙。是当今科技前沿的两大难题。大宇宙的探索热点有登月、暗物质与暗能量、引力波与引力子等。在小宇宙科学探索中, “大脑计划”特别引人注目,倍受重视。 神经科学研究涉及多学科前沿交叉研究,而我国神经科学的明显弱点是缺乏实质性的学科交叉研究,没有形成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的理论模型和相应的实验研究,没有形成相关学科的互动机制,无法对重要科技问题开展规模式和深入的研究。 钱学森先生认为, “所谓交叉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的一系列新生学科”。大科学、高技术的时代,需要文理之间的大交叉,需要建立在大交叉基础上的创新。 交叉科学的各门学科是在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背景下,为满足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解决环境、生态、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叉科学的兴起,体现了现代科学对人类命运、人类未来的全面关怀和呵护。不难看出,我国的脑研究迫切需要多学科交叉性研究。笔者尝试对佛学、生物学、医学、光学、电磁学、生理光学、微小光学、天线等学科,对眼的认知进行综合性探讨。 夲书第一章探索小宇宙。第二章 中国古人论眼。第三章西方名家研究人眼。第四章光与眼。第五章变折射率透镜与眼球。笫六章 重新审視人眼必要性探讨 。第七章 探索人眼研宄的盲区 。编后 总结交叉学科探索的四步曲:学、思、问、答。 本书主要致力于一个汇集;一个发现 ; 一个建议。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广泛收集有关人眼的古今中外的论述,汇集在一起,形成相互关联。在此过程中,寻求与自已毕生从事的电子学中微波天线学科和电磁兼容学科相关的议题,发现了人眼研究盲区中有天线。因此建议重新审视人眼,以多学科视角探索人眼研究的盲区。希望更多的研究人员在寻找新技术与自已专业和研究领域结合的途经中,加入人眼的研究。希望本书能成为多学科的专家学者研究人眼的综合性介绍读物,对爱好人眼研究的学生起到一定的的导引作用。 本书的写作虽早有料想,五百多篇博文汇编成书,首先感谢科学网、光明网、新华网、新浪网提供博文发表一席之地,才能与众网友互动,从中受益匪浅。同时感谢百度网、百科网、道客巴巴网的搜索,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感谢本书中引用的所有贡献者。感谢童勤业、钟振余、任秀红、姜咏江、孙学軍、谢平等有价值的交流和讨论。最后,感谢我妻子王慧君以各种方式给予我的支持。 都世民 2018 年 3 月于北京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探索小宇宙 1. 探索小宇宙路在何方? 1.2 蒲慕明院士 提出的 “中国脑计划” 1.3 对脑计划的理解和建议 1.3.1. 脑科学研究的目标 1.3.2. 总体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3.4. 各国的脑计划特点简述 1.3.5. 脑科学和类脑研究的全球共识 1.3.6. 脑研究的问题与难点 1.3.7. 中国研究者该怎么做? 1.3.8. 建议创建颠覆性技术的 “孵化机构” 1.4. 子宫与人造子宫 1.4. 1 从 母体子宫 开始研究 1.4.2 从 母体 卵巢开始研究 1.4.3 人造子宫 1.4.3.1 体外发育技术简史 1.4.3.2 如何制造一个人造子宫? 1.4.3.3 人 造 子宫 的好处 1.4.3.4 人 造 子宫 的 争议 1.4.3.5 人造子宫的未来 1.4.3.6 人造子宫 引发的思考 1.5 电磁辐射对 人体 影响的研究 1.5.1 群体比对法 1.5.2 动物实验法 1.5.3 人体实验法 1.5.4 建立分析模型和仿真软件 构建人体测试模型 1.5.5 手机电磁辐射 是否危害健康的争议 1.5.6 电磁生物效应机理的讨论 1.6 人工智能与人脑研究 1.6.1 何谓人工智能? 1.6.2 人工智能的由来 1.6.3 人工智能为什么没有严格定义? 1.6.4 人工智能与人脑有什么关联? 1.6.5 人工智能研究与脑研究要不要交叉融合? 1.6.6 人工智能能否替代人类智能? 1.6.7 人工智能与脑电波开发 1.6.8 人工智能未来的争议 1.6.9 庫兹韦尔预言人能永生 1.7 换头术 1.7.1 换头术 回顾 1.7.2 换头术 构思程序 1.7.3 换头术 的难题 1.7.4 道德争议 和相关法律 1.8 人体内有GPS导航系统吗? 1.8.1 生物学家跨界的说法要验证吗?! 1.8.2 莫泽夫妇 的贡献与疑问 1.8.3 人类意识的 讨论 1.8.4 莫泽夫妇的 GPS 脑运行未解之谜 1.9 细胞 与小宇宙 1.9.1 细胞学说 历史回顾 1.9.2 研究 细胞 的方法 1.9.3 延缓衰老与健康长寿 1.9.4 细胞的控制与被控制 1.9.4.1 神经胶质细胞功能的新发现 1.9.4.2 细胞移植法 1.9.4.3 光控单细胞技术 1.9.4.4 用磁场控制神经元技术 1.9.4.5 用光线控制神经元技术 1.9.4.6 “ 大脑开关 ” 1.9.5 细胞的极性与 “第六感” 1.9.5.1 几种 “第六感” 说法 1.9.5.2 细胞有方向感吗? 1.9.5.3 细胞极性定位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1.9.5.4 众再生细胞的极性如何控制? 1.9.5.5 细胞极性与定位的进一步研究 1.9.6 细胞分裂与自噬 1.9.6.1 细胞分裂 1.9.6.2 减数分裂 1.9.6.3 豹狮为什么只有一代的命运? 1.9.6.4 超级精子 与不孕症 1.9.6.5 自噬 1.9.6.6 细胞凋亡 1.9.7 大脑也有 排污系统 1.10 小宇宙的供电系统 1.10.1 蛋白质是否带电? 1.10.2 间隙连接 1.10.3 神经元为什么放电? 1.10.4 多细胞 怎样 协同工作 ? 1.10.5. 细胞传递信 息的 两种论述 1.10.6 生物燃料电池 1.10.7 人体有望变成什么电池? 1.11 记忆 与失 忆 1.11.1 记忆的形成 1.11.2 大脑把记忆存在哪里? 1.11.3 婴儿 “失亿” 1.11.4 音乐治疗老年痴呆症 1.11.5 痴呆老妇人为何情有独钟? 1.11.6 音乐治疗脑中风病人的机理研究 1.11.7 记忆的时空概念 1.11.8 找回家的路 1.12 复杂非线性系统研究思维模式 1.12.1 早期的心灵哲学和神经生理学 1.12.2 早期的大脑分析模式 1.12.3 心与灵魂的讨论 1.12.4 心 -- 脑科学研究的多学科概念 1.12.5 探索佛学与科学的关联 1.12.6 小宇宙的复杂性、多样性、周期性 1.12.7 复杂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能做什么? 1.12.8 脑运行机制的共振分析模式 1.12.9 “脑控”与“控脑” 1.12.10 用显微技术探索小宇 宙 1.13 研究小宇宙应从感官切入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古人论眼 2.1 眼与语言学 2.1.1 漢字与组词 2.1.2 与目、眼相关的几个字词讨论 2.1.3 中国古文化 中的 “目”与“眼” 2.1.4 中国 古诗词中的 “目”与“眼” 2.2 “眼”与佛学 2.2.1. 《金刚经》说“目”与“眼” 2.2.2 “ 色 ”是什么? 2.2.3 “ 相由心生 ” 2 .3 中医论眼 2.3.1 中医的历史回顾 2.3.2 中医的文字记载和经典著作 2.3.3 中医治疗眼病 2.3.4 中医治疗眼病处方 2.3.5 古代 中医 医籍 2.4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内涵 2.4.1 什么是科学? 2.4.2 “科学”二字的来历 2.4.3 对 《什么是科学》 一书的讨论 参 考文献 第三章 西方名家研究人眼 3.1 人天生就会用眼吗? 3.2 古代西方 医学 3.2.1 医学之父阿尔克迈翁 3.2.2 亚里士多德 3.2.3 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 3.2.4 伟大的 哲学家 3.2.5 医学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3.2.6 古代医学理论家盖仑 3.2.7 近代解剖学奠基人 3.2.8 近代科学的始祖 3.3 近代欧洲医学 3.4 为什么眼科学专著教材如此评论眼科学起源? 3.5 牛顿 三问 “眼” 3.6 三基色 光 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振荡机制 参 考文献 第四章 光与眼 4.1 光源 4.2 光源标准化 4.3 中国古人对光的探索 4.3.1 中国古人对光源的探索 4.3.2 中国古人对 颜色 的探索 4.3.3 中国古人对光辐照金属镜面的探索 4.3.4 中国古人对光的影像的探索 4.4 西方名家对光的探索 4.4.1 近代光学始祖 4.4.2 几何光学的创立 4.4.3 用化学方法研究颜色 4.4.4 光的波动说的创立 4.4.5 人眼色感的研究 4.4.6 显微技术与细胞概念 4.4.7 牛顿的 “光谱”说 4.5 光的本质及属性之争 4.5.1 光是电磁波 4.5.2 麦克斯韦创立电磁理论 4.5.3 赫兹怎样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4.5.4 赫兹的 光电效应试验 4.5.5 光电效应引发的争论 4.5.6 光量子概念的争论 4.5.7 密立根验证光量子概念 4.5.8 光的二重性 “同在”之争 4.6 颜色与眼 4.6.1 颜色研究的概略回顾 4.6.2 颜色三要素 4.6.3 人眼的色感 4.7 人眼能看见 三米以远的烛光吗? 4.8 光子能一分为二吗? 4.8.1 光子是什么? 4.8.2 光子不能 一 分为 二 4.8.3 光子可以分成两个相关的光子 4.9 光与眼的关联性研究 4.10 光测设备 4.10.1 光测难题 4.10.2 人体组织的材料属性 4.10.3 测量光在人体组织中传输特性的方法和问题 4.10.4 . 光学显微技术的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变折射率透镜与眼球 5.1 什么是微光学和 微小光学 ? 5.2 微小光学与眼的关联 5.3 梯度 折 射率( GRIN ) 研究 的历史回顾 5.4 R.K.Luneburg 中文译名为何不唯一? 5.5 梯度 折 射率( GRIN )透镜的理论 研究 5.6 尺度效应带来的特殊问题 5.7 Luneburg 透镜天线与眼球 5.7.1 天线专著中龙伯透镜天线 5.7.2 龙伯透镜天线新内涵 5.7.3 “鱼眼透镜”天线 5.7.4 龙伯透镜天线 为何现在成为前沿热点 5.8 变折射率透镜与眼球 5.9 变折射率透镜的设计制造 5.9.1 变换光学方法设计 5.9.2 人工电磁材料 5.9.3 3D 打印制作 5.9.4 研制变折射率透镜天线难点 5.9.5 变折射率透镜天线新特点 5.10 为什么要多学科探索人眼?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重新审視人眼必要性探讨 6.1 人眼不是相机 6.1.1 眼科 专家 解读人眼是相机 6.1.2 百度百科解读“眼球成像” 6.1.3 現有解读存在的问题 6.1.4 多学科揭示眼球是 变折射率 球形透镜 6.2 近视眼病 因 是 什么 ? 6.2.1 近视眼 的过去与现在 6.2.2 近视眼 为什么这么快增长 ? 6.2.3 近视眼是流行病吗? 6.2.4 近视眼传染吗? 6.2.5 近视眼会遗传吗? 6.2.6 近视眼是书读多了吗? 6.2.7 近视眼成因之谜 6.2.8 近视眼 并发症和后发症 6.2.9 近视眼 治疗 6.3 盲视 之谜 6.3.1 盲视的由来 6.3.2 盲人陳燕为何也有 “视力”? 6.3.3 视觉解释的差异与疑问 6.3.4 眼者心之机 6.4 人眼构造之问 ? 6.4.1 为什么在人眼里寻找进入微观世界的门户? 6.4.2 生物电磁场的历史回顾 6.4.3 人眼构造之问 6.4.4 人眼 的宏覌 构造 6.5 人眼 的微覌 构造 6.5.1 角膜 的物理结构 6.5.2 眼球的物理结构 6.5.3 视网膜的结构 6.6 視网膜上的细胞结构 6.6.1 光感受器 6.6.2 視锥细胞 6.6.3 視锥细胞的三原色 6.6.4 視杆细胞 6.6.5 水平细胞 6.6.6 双极细胞 6.6.7 神经节细胞 6.7 人眼功能机理之问 6.7.1 眼睛的功能 6.7.2 视觉功能 6.7.3 为什么重视视觉解读? 6.8 对 人眼 “枧觉”解读的疑问? 6.8.1 电磁生物效应 6.8.2 人眼成像 之谜 6.8.3 人眼屈光系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6.8.4 人眼屈光的分析方法 6.8.5 人眼是智能电视摄像机吗? 6.8.6 人眼研究 的 “盲区” 6.8.7 生物学家为何不应用麦克斯韦理论? 6.8.8 人眼色感之谜 6.8.9 黑视素的“光天线”说法靠谱吗? 6.8.10 眼球转动与視线扫描 6.8.11 . 明暗环境视觉转换时间 6.9 眼泪的谜团 6.9.1 摄影 家的奇想 6.9.2 眼泪来自哪里? 6.9.3 眼泪是如何产生的? 6.9.4 流泪是益还是害? 6.9.5 眼泪之谜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探索研究人眼的盲区 7.1 眼见为实 眼见不为实 7.1.1 人眼研究的“虚”与“实” 7.1.2 问题的提出 7.1.3 查询 7.1.4 发现的问题 7.1.5 多学科名称 7.1.6 人造电磁 ” 黑洞 ” 实现了吗? 7.1.7 “眼见不为实” 7.2 视觉信息及处理 7.2.1 什么是信息 (information) ? 7.2.2 视覚信息属性 7.2.3 人眼研究与研究人眼 7.3 研究人眼的盲区 7.3.1 学科有边界吗? 7.3.2 学科 真的无 边界 吗? 7.3.3 学科边界 在哪里? 7.4 学科边界 的盲区 7.4.1 盲区在哪里? 7.4.2 学科边界消隐的"催化剂" 7.4.3 “内行”与“外行” 7.5 人眼里有天线 7.5.1 生物医学需要天线 7.5.2 谁曾提出人眼里有天线? 7.5.3 人眼是什么天线? 7.5.4 视感天线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7.5.5 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7.5.6 感受野 7.5.7 生物学 家的场与波 7.6 多层面之间的研究盲区 7.6.1 多层面研究盲区在哪里? 7.6.2. 细胞定位 7.6.3 映射的神经回路 7.6.4 对神经网络的讨论 7.6.5 生物学神经网络的另类思考 7.6.6 老马识途 7.6.7 如何辨识方向 和定位 ? 7.6.8 如何进一步探索生物功能神经网络? 7.6.9 人眼与赫兹的光电效应有关联吗? 7.6.10 透明脑如何显示多层面连接? 7.7 记忆形成 新解 7.7.1 超级记忆力 超忆症 7.7.2 记忆形成 的奥秘 7.7.3 记忆与感官 7.7.4 “记忆”到底存储在那里? 7.7.5 记忆 的 最新解释 7.7.6 对 “记忆”新解的疑问 7.8 频谱空白 的 盲区 7.8.1 太赫兹( THz )与人眼 7.8.2 什么是太赫兹 ( THz) ? 7.8.3 为什么要关注太赫兹研究? 7.8.4 视细胞极性与协作之谜 7.8.5 多学科破解小宇宙难题 7.9 人眼间隙的盲区 7.9.1 人的眼睛是怎么转动的 ? 7.9.2 眼球转动是什么控制原理? 7.9.3 人眼运行是什么控制系统? 7.9.4 分子马达与眼球转动 7.9.5 动力蛋白与光感受器 7.10 视觉与意识 7.10.1 视觉信息是什么样的信息? 7.10.2 视觉信息处理是数字化处理吗? 7.10.3 视觉信息“储存”在哪里? 7.10.4 视觉与意识 7.10.5 研究意识的难点 7.10.6 意识是物质吗? 7.10.7 意识研究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结语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5136 次阅读|3 个评论
意识研究与人眼关联的剖析(2)
dsm9393 2018-11-19 21:09
意识 研究 与人眼关联的剖析 ( 2 )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ciousness and Human eyes ------意识研究探讨(四) 都世民 (Du Shimin) 摘要:本文讨论意识与人眼的关联,当光进入人眼到形成意识,这有个中间过程,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因为这方面问题比较复杂,也只能够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意识,人眼,佛学 , 电磁波,粒子, 神经网络 佛学论眼与意识的关系 从系统角度看,脑是人体一部分,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它起着控制作用,这控制指令来自哪里?脑控功能是意识吗?很多电子系统都由电脑控制,却无意识功能。 南怀谨先生在《金刚经说什么》一书中指出: “在《金刚经》中只用一个 “ 心 ”字 ,就代表了一切。唯识宗法相宗把这个 “ 心 ” 分析来讲,变成八个识,叫做八识。八识中的第六识是意识。意识,我们容易懂,就是我们心理上思想所起的作用,也就是意识状态。做梦也是意识背面的一部分,心理学叫做下意识。在唯识学上 , 梦是属于独影意识的作用,独影意识还有其他很多的作用。第八部分阿赖耶识包括了现在、过去、未来的时间与空间,也包括了过去的因、种子和未来的种姓,这就是三世因果的学理基础。 ” “人的肉眼跟心是连带一起的,所以很多的经典,心与眼同论, 在讲到心的道理时,先提到眼 。眼睛是心的一个开关,所以心与眼的关系非常密切。道家的《阴符经》就说:眼者心之机, 眼是心的开关 ,所以古人很多地方都提到心与眼的关系,譬如孟子讲到观察人,特别要观察眼睛。 ” 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指出: “无眼、耳、 鼻、 舌、 身、 意 ”, 无色 、 香 、 声、 味、 触、 法 ”,唐·窥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幽赞》下云: “此说空中无十二处 。 ”“ 十二处 ”又作 “ 十二入 ”。梅光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浅释》云: “亦即是五蕴也,惟就众生根器改换言之耳。”这就分为 12 种,乃 眼、耳、 鼻、 舌、 身、 意 、 色 、 香 、 声、 味、 触、 法。前面六处为六根,是 主观的感觉器官 ,与心相应,同时存在,这指的是各种复杂的 精神作用 ,有 “内六处”之称;后面六处,又称六境,是 客观的觉知对象 ,为心之所缘,称为 “六外处”。 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还指出: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唐 ·窥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幽赞》下云: “此说空中无十八 界。 ” 此十八 界指人的一 身 中 ,能依之识、 所依之根和所缘之境等十八个种类。 ” 界 ” 为 种类 ,种族之意 。也就是, 眼 界 、耳 界 、 鼻 界 、 舌 界 、 身 界 、 意 界 六根 界 , ( 能发生认识的功能 ) , 色界 、 香界 、 声 界 、 味 界 、 触 界 、 法 界 六尘 界 (为认识的 客观对象),以及 眼 识 界 、耳 识 界 、 鼻识 界 、 舌识 界 、 身识 界 、 意识 界为六 识界。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即无 十八界。此首为 眼 界 ,此末为 意识 界 。中间含有十六界。这是 2000 多年前,佛学指出眼睛与意识的关系。 上面分別讨论了眼与心、眼与意识的关系。心是什么?心与意识是什么关系?在过去的博文中作过一些讨论。 意识 的 产生与宏微观层面 的统一 李 ·斯莫林教授在他的《物理学的困惑》一书中列出了当今理论物理学存在的五大问题:从导致宏观 ( 宇观 ) 和微观割裂的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不能统一的问题 ; 量子力学的基础问题 ; 不同的粒子和力能否统一问题 ; 到以两大理论体系 ( 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 ) 为基础、精耕细作搭建起来的两大标准模型 (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和宇宙学标准模型 ) 中为何出现那些自由常数 ; 以及由暗物质和暗能量带来的问题等。 当今大、小宇宙的研究是分开进行的,是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这两者实际上应该统一 。事与愿违,不如人意,这已成为自然科学的世界难题。 朱如明 在他的博客中 , 讨论了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不能统一的问题。他在文中作了以下描述: “ 这个 “巨人”眼里的时间尺度和地球上人类的时间尺度显然是不一样的,它看到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一圈 , 可能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地球在这一瞬间的时间里 , 绕太阳转了两亿多圈,而人类的感受是漫长的两亿多年。如果以人类观察微观世界所能达到的放大倍数做参考,而银河系处于原子尺度的话,那么在这个比星系大的多的 “巨人”眼里,太阳系最多处于电子尺度,地球则很可能无法观测到。 其实在大宇宙中不仅是 时间尺度不能统一 ,在空 间尺度上也不能统一。如果将大、小 宇宙放在同一座标系中,这物质的时、空尺度无法标识。无论始端还是终端都一样。 如果 意识是一个过程,从光线进入人眼,到产生意识,是从宏观进入微观,我们就无法描述。问题出在哪里呢?是在眼球与视网膜之间,这是一个没有人研究的区域,没有学科进入,是自然科学的研究盲区,生物医学把人眼看成是照相机,如果是在显微技术没有进入生物学的时候,这种说法还可以理解。在显微镜技术进入生物学,就变成了宏观直接进入微观,这两者是不匹配的,我无法理解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连接,到底发生了什么?再把人眼还看成是照相机,显然是不对的。 当微小光学将眼球碎化得出的结论是:眼球是水晶体,是变折射率的球形透镜。光线进入眼球,不再是直线传播,而是曲线传播,因此人眼不再是相机。那么人眼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眼球与视网膜之间,在微观尺度上,它是一个超级阵列扫描天线,眼球的转动使天线扫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就是天线的馈源,神经纤维是控制天线系统的网络,视网膜上的馈电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细胞网络,至今没有搞清楚,因为生物学都以为是映射神经网络,而不去研究真正的细胞之间的网络,而这些网络之间还有电磁波的功能,这是生物学家们不熟悉的。 除此而外,生物学家也感到困惑的是视觉系统的反馈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这其中包括精神层面的信号,是通过什么网络反馈回来的?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目前也不清楚。 不难看出,以上的叙述不仅表明意识的产生与人眼睛的关联,这之间就涉及到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统一,这是绕不过去的坎儿,在很多意识研究中,无人谈及此事,要搞清意识的难题,就必须考虑宏观与微观的统一。 另外控制眼球的眼外肌也是 宏观 层面,它与视网膜上的细胞也不匹配。它们不在同 —层面。 意识研究与电磁波 1. 视觉之源是光 ( 即电磁波 ) 无论意识是物质还是精神,人的绝大部分信息是来自于视觉,而视觉之源是光。问题在于光是粒子还是波?科学家牛顿认为光是粒子,科学家麦克斯韦认为光是电磁波。如今光学专家认为光有二重性,既是粒子又是电磁波。虽然光有二重性,为什么业内专家们的文章或书籍,不能同时展示光有二重性?却在两种不同的实验装置中,分别展示这两种属性。 牛顿的分光实验该如何解释它的机理?现代人是用电磁波的概念,可是牛顿认为光是粒子,在当年光没有波谱的概念,这是后人强加给他的。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没有讨论微观世界,微小光学的专家们是用电磁理论,得出人的眼球是水晶体,是变折射率的球形透镜。这一变化意味着光不再是直线传播,而是曲线传播。这就改变了人眼是相机的结论,也将改变电脑验光的结论。奇怪的是,人的眼睛的机理的叙述至今没有改变,而动物的复眼的研究却引入了变折射率的球形透镜的概念。这种不一致的现象说明什么呢?令人费解! 如上所述,不难看出意识研究离不开光,光就是电磁波! 2. 意识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意识研究中,分析问题和建立模型时有没有矛盾呢?光的二重性能同时存在吗?我们在意识研究中,应该用什么理论呢? 郭光灿院士 在 《科学世界》杂志上 发表的 一篇文章 “光究竟是什么?” 。在这篇文章中, 郭先生将光看成为粒子 ,引入 量子概念 ,用 量子理论 来分析相关问题。 文 说的 惠勒 构思的选择延迟试验,试验装置用了 两个探测器 ,首先界定只发射单一光子,即通过减小功率的方法,此功率与辐射频率成正比,但文中未给出功率和頻率的数值。试验装置有一特殊半透镜,将光子能量一分为二,不知怎么测量这分开的两部分能量相等?用普通镜面改变光子行进方向,引导光子进入探测器。因为光子能量被半透镜分为两半,行经两条路经,所以有两个探测器。由于光子被认为不可分,那么光子会进入那个探测器?恵勒认为两个探洲器只能有一个检测到光子。因此认为半透镜将光子能量一分为二,而两个检测器的检测概率都是 50%。由此证明光子的粒子属性,光子不可分的结论。可是光子并非不能分为两个,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一分为二。因此这种说法令人生疑。 杨照金主编, “当代光学计量测试技术概论” ,这部著作明确指出:光子是可分的,但有条件。问题在于郭光灿先生的文章 断言光子不能一分为二。 光子可分的几个概念: • 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材料相互作用发生自发参量下转换现象的产物。 • 自发参量下转换是非线性晶体内泵浦光和量子真空噪声的综合作用产生的。 • 入射到非线性晶体的光子是高能光子。 • 以一定的概率自发地分裂。 • 高能光子分裂为两个不同频率的低能光子。光子对的产生是随机的。概率是多少?不明确。 • 分裂的两个光子,在时间和空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又称相关光子或纠缠光子。 如上所述,光子可以分为两个相关的光子! 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如果郭光灿先生的说法不能成立,是否意味着惠勒的延迟选择试验说法有问题? 郭光灿院士的文章用 “ 3 米以远能见烛光吗?”这一个问题进行讨论,郭先生认为,在三米处,按电磁波的衰减应该看不见烛光。实际上是可以看见的,而且在三米的几倍距离都可以看见,这究竟是为什么?郭先生用量子理论解释,让人不解的是,量子理论运用的根据是什么?一支烛光是看成光子还是波?怎么确定?我们人的眼睛,能像两个光学装置,能区分一支烛光是光子,还是电磁波吗?显然是不能的。无法证明人的眼睛是符合量子理论,也无法证明人的眼睛的构造符合哪一种光学装置?由此判断一支烛光是粒子还是波。如果不能够证明,如果我们又该用什么理论来进行分析?郭先生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是考虑了天人合一的观点,他想到了人的眼睛构造,他用概率论的观点,光子激励感光细胞有一定的概率,一旦激励就能看见。笔者认为这种解释过于勉强,因为这种解释不能够说明人的眼睛在十米以远也能看见,因为人的眼睛不是各向同性的接收,而是有方向性的接收,而且每个人的眼睛所能看见的距离也是不同的。所以笔者认为,人的眼睛是一个接收天线系统,用电磁理论来进行分析是能够回答上述问题。 3. 离子通道 生物学家是用离子通道和映射的神经网络来进行分析。霍奇金和赫胥黎提出的 H ― H 方程时,只是猜测神经细胞上存在着离子通道,随后他通过实验发现了 K 和 Na 通道和其他一些离子通道。 H ― H 方程是基于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提出的。这个方程与麦克斯韦方程组完全不同的。 H ― H 方程是标量的关系,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矢量关系。后者有电磁场概念。到底哪一种数学模型能反映视觉的机理? 童教授在他的著作中,讨论了 H ― H 方程的可信性、普适性等相关问题。不难看出, H ― H 方程基本前提是讨论离子通道,描述神经元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却不能够描述视觉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在眼球和视网膜之间,有一个毫米的间隙,这个间隙是不可能有离子通道,因此 H ― H 方程是不适用的。可是电磁波在这里是存在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分析呢?应该应用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来进行分析。 4. 映射的神经网络 生物学家将映射的神经网络看作普遍适用的工具,笔者看来这是不适合的。这人的眼睛的感光细胞网络,没有人证明它符合映射的神经网络,它也不是六角形,它的分层关系也不符合莫泽夫妇给出的映射的神经网络的关系。 无论是离子通道,还是映射的神经网络,都不能够反应光在人的眼睛里的运行过程,所呈现的机理。那么研究意识,将意识看成是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现在就没搞清楚?关键是这种分析方法存在问题,映射的神经网络不能够代表视觉系统的所有细胞网络之间的连接,因此应用映射的神经网络来分析也就不可靠。 参考文献, 南怀谨 , 《金刚经说什么》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彭文 译注, 金刚经 · 心经 ,岳麓书社出版, 2013 年 l 月。 朱如明 , 不同层次上的物质和空间有着不同的时间尺度 ,来源: 科学网 , 2016-11-24 。 本文来自朱如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23792-1016433.html  朱如明 , 物理学的困惑与物质世界的本来面目 ,来源:科学网。 本文来自 朱如明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23792-882400.html  郭光灿,光究竟是什么?《科学世界》, 2017 年第 9 期。 赵峥 , 光是波还是粒子 , 《中国科技教育》   ,2015(7):70-71 。 唐建顺   , 李传锋 , 光是什么 , 是波还是粒子 , 《科学》   ,2012,64(6):7-11 。 李传锋 , 光是什么 - 量子惠勒延迟选择实验 , 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   ,2013 。 杨照金主编, “当代光学计量测试技术概论” , 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3年1月 。 童勤业 张宏 丁炯,理论神经信息学初探,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8 年 2 月, 第五对诺奖夫妇,作者 艾莉森 . 阿博特( A1ison Abbott ),译者汪梅子,来源:环球科学, 2014 年 12 期。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3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学科语言怎样互译? ---讨论饶毅谈色一文(2)
dsm9393 2018-5-11 20:36
多学科语言怎样互译? How do Multidisciplinary languages translate each other? -----讨论饶毅谈色一文(2) 摘要:本文讨论在探索小宇宙过程中,面临多学科交叉研究,当今学科有边界的情况下,信息交流与共享过程中,遇到多学科语言互译的难题。本文揭示多学科语言互译的难点,进行必要地讨论。兼评饶毅谈色一文中多学科语言的理解。 关键词:光,电磁学,人眼,色觉,牛顿,麦克斯韦,饶毅 饶毅对牛顿在生物学方面贡献归结为:从生物学角度,色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反应,牛顿曾于1704年提出人如何感知颜色的想法:光振荡以不同比例作用于视神经,传入大脑而导致人对颜色的感觉不同。可以说,牛顿在感觉神经生物学方面有先驱的想法。 牛顿的三问眼 前文已经讨论了牛顿在光学方面的贡献及相关问题。本文继续讨论牛顿在人眼研究方面的观点。牛顿不是研究生物学和医学,他对人眼色觉问题有过论述,在他的《光学》著作中有过一些有关人眼的论述: 1704年,牛顿发表《光学》一书。牛顿对人眼曾提出三个问题: 牛顿关于颜色和色觉的疑问的原文如下: Newton's Queries on Color and Color Sensation In Newton's Opticks, there are three queries (questions) related to colors and color sensation. These three queries as in Netwon's original text are listed below: Qu.12. Do not the Rays of Light in falling upon the bottom of the Eye excite Vibrations in theTunica Retina? Which Vibrations, being propagated along the solid Fibres of the optick Nerves into the Brain, cause the Sense of seeing. For because dense Bodies conserve their Heata long time, and the densest Bodies conserve their Heat the longest, the Vibrations of their parts are of a lasting nature, and therefore may be propagated along solid Fibres of uniform dense Matter to a great distance, for conveying into the Brain the impressions made upon all the Organs of Sense。For that Motion which can continue long in one and the same part of a Body, can be propagated a long way from one part toa nother, supposing the Body homogeneal, so that the Motion may not be reflected, refracted, interrupted or disorder'd by any unevenness of the Body. Qu.13. Do not several sorts of Rays make Vibrations of several bignesses, which according to their bignesses excite Sensations of several Colours, much after the manner that the Vibrations of the Air, according to their several bignesses excite Sensations of several Sounds? And particularly do not the most refrangible Rays excite the shortest Vibrations for making a Sensation of deep violet, the least refrangible the largest for making a Sensation of deep red, and theseveral intermediate sorts of Rays, Vibrations of several intermediate bignesses to make Sensations of the several intermediate Colours? Qu.14. May not the harmony and discord of Colours arise from the proportions of the Vibrations propagated through the Fibres of the optick Nerves into the Brain, as the harmony and discord of Sounds arise from the proportions of the Vibrations of the Air? For some Colours, if they be view'd together, are agreeable to one another, as those of Gold and Indigo, and others disagree。 这三个问题与颜色和色觉有关,从这三个问题怎么能认为牛顿是感觉神经生物学的先驱?他认为光是粒子,由粒子说怎么解释人眼的工作机理? 牛顿对人眼的三问: 一是光束的热效应,在致密和致疏物质中的热效应,致密物质保持光的粒子产生的热效应时间比致疏物质中要长; 二是根据声音在空气中所产生的共振效应,声音强度大时,所产生的共振就强。由此推理,牛顿认为几种颜色的光束会以不同光强,在视神经纤维上产生共振,形成视觉。深紫色光束产生的视觉最弱。而深红色光束产生的视觉最强; 三是根据声音的调和与不调和的原理,牛顿认为颜色的调和与不调和与声音类似。不同颜色的光束,不同比例作用于脑神经纤维,产生共振,形成不同的色觉。 因此,这类共振可以沿着均匀致密的固体纤维传播到很远的地方,以便将所有感官上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中。 因为这类共振可以在身体的一个部分 和同样的部分中持续很长时间,可以从一个部分传播到另一个部分,假设身体是各向同性的,这样的共振就不会被身体的任何不均匀性所反射、折射、中断或紊乱。 光束落在眼睛底部,会激励视网膜共振,通过观察視神经纤维所产生的共振,此共振传播到大脑中,就会产生视觉。 以上是对牛顿三问的理解,牛顿认为光是粒子,能否讲凊楚视觉的机理?后文继续讨论。 牛顿是感觉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先驱吗? 饶毅教授在文中指岀:“可以说,牛顿在感觉神经生物学方面有先驱的想法。”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太符合事实。其原因如下: •公元前4世纪前后,毕达戈拉派的阿尔克迈翁(Alk-malon of Crotona,)被称为古希腊的“医学之父”。他主张医学的研究应当重视哲理,认为人体的健康就是体内各种物质的和谐。他特别重视解剖。他在解剖中发现了视觉神经,发现了联系口腔和耳朵的咽鼓管,区分了动脉和静脉。他还认识到思维的器官是脑,而不是前人所说的心。阿尔克迈翁是第一位把感觉和思维定位在大脑的古希腊思想家。阿尔克迈翁对人体疾病的理解有系统覌,用“和谐”、“平衡”概念阐述。在医学史上,这种疾病观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另外,他将感官与思维同大脑联系在一起。这位西方古代名家才是视神经生物学的先驱。除此而外,还有其他古人也比牛顿早有研究。 •公元前384~前322,亚里士多德在《动物繁殖》(De generatione animalium 760b28)一文中,明确表示从感官所得到的信息(知识)是首位的,超过理智思考所能提供的信息。这是他充分肯定研究感官具有重大意义。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秘密进行了人体解剖,获得了许多关于人体结构的知识。这对眼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阿维森纳的二百部著作,在当时是高水平的百科全书;另一部巨著是《医典》一度成为欧洲一些医学院教材。内容包括: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治疗学、制剂学、卫生学。被列为医学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古罗马医师盖仑创立了医学知识和生物学知识的体系。他发展了机体的解剖结构和器官生理学的概念。 •1543年,维萨里出版了《人体的结构》一书,把人体的内部机能看作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器官的三维的物质结构。被称作近代解剖学奠基人。该书强调了解剖工作时的优先项,也就是后来被称作人体解剖学的观点。 •开普勒也研究过人的视觉,认为人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所发出的光通过眼睛的“水晶体”投射在视网膜上,阐明了产生近视和远视的成因。 •笛卡儿对人眼进行光学分析,解释了视力失常的原因是晶状体变形,设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在1637年,笛卡尔的《方法论》一书中曾展示眼睛的解剖图,他去世12年后出版的《论人》一书中,绘制了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后来称为视杆细胞)。可以说他是神经生物学家。 •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提出:光照到视网膜的角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颜色。 •意大利生物学家马尔皮基用生物显微镜检查内脏构造。荷兰人雷文虎克1665年出版《显微镜学》,他是第一个认出细胞的人。 不难看出,西方名家很早就提出脑的概念,由此又提出神经纤维和细胞的概念,这与光学的发展和显微技术的应用是相关联的,不是各自孤立的事件。后来解剖学的提出及应用,推动了眼科的发展。 •到1704年前后,牛顿才研究光的颜色和对人眼提出三问。他的主要贡献不在这方面,他不是视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先驱。以上资料源自百度网相关词条,作了一点整理。 中国古代对分光现象的探索 中国古代对分光现象的认识,最早起源于对彩虹的认识。虹,是太阳光沿着一定角度射入空气中的水滴,所引起的比较复杂的一种现象。 •我国殷代甲骨文“虹”字像彩虹状,由于古人认为虹是龙的活动,所以两端各加一个蛇头。石鼓文以后写成左形虫、右声工的形声字。不是“百度百科”词条:“光的色散”中所说的“绛”字。 \0 \0 •战国时期《楚辞》中有把虹的颜色分为“五色”的记载。 •东汉蔡邕(132~192年)在《月令章句》中对虹的形成条件和所在方位作了描述。 •唐初孔颖达(574~648年)在《礼记注疏》中粗略地揭示出虹的光学成因:“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生虹”说明虹是太阳光照射雨滴所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公元八世纪中叶,张志和(744~773年)在《玄真子·涛之灵》中第一次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虹,而且是第一次有意识地进行的白光分光实验:“背日喷呼水成虹霓之状,而不可直也,齐乎影也”。 •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一论述: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宮室、台观、城喋、人物、车马、冠差,历历可見,谓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海市蜃楼”,这是我国的最早记载。这是大气在重力作用下导致密度不均匀,使折射率渐变产生的一种现象。另外,动物和人的眼睛的水晶体也是梯度折射率。 •在南宋蔡卞进行了一个模拟“日照雨滴”的实验,把虹和日月晕现象联系起来。并指出了虹和阳光位置之间的关系。 •在南宋程大昌(1123~1195年)在《演繁露》中记述了露滴分光的现象,并指出,日光通过一个液滴也能看到多种颜色,而这种颜色不是水珠本身所具有,而是日光的颜色所著有。 •在我国晋代开始,许多典籍都记载了晶体的分光现象。如记载过孔雀毛及某种昆虫表皮,在阳光下不断变色的现象,云母片向日举之可观察到各种颜色的光。 •李时珍也曾指出较大的六棱形水晶和较小的水晶珠,都能形成分光现象。 •到了明末,方以智(1611~1671年)在所著《物理小识》中综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对分光现象作了极精彩的概括,他把带棱的自然晶体和人工烧制的三棱晶体,将白光分成五色,与向日喷水而成的五色人造虹、日光照射飞泉产生的五色现象,以及虹霓之彩、日月之晕、五色之云等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认为“皆同此理”即都是白光的分光现象。 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古代对日光分光现象,在多种场合都进行过探索和分析,这些探索比牛顿要早得多,至于对其机理的认识都是非色散概念。而色散概念的建立是在麦克斯韦发表电磁理论以后,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才确立光谱概念, 光是电磁波,才有波长和色散,用牛顿的粒子概念和惠更斯的子波概念,都是没有波长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麦克斯韦发表光是电磁波的数十年里,权威和业内专家大都不认同。如今在小宇宙探索中,同样找不到光是电磁波的踪迹。 麦克斯韦的“鱼眼透镜” •1854 年, 麦克斯韦(J.C.Maxwell) 研究了非均匀介质的光学性能,从理论上论证了一种对某点呈球对称的折射率分布函数,并指出在这种介质空间区域中的每一点,都能无像差地锐成像在其共轭点,这就是著名的麦克斯韦“鱼眼透镜”。这种透镜虽然在理论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工艺制作上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因麦克斯韦最早提出对梯度折射率介质的理论模型。因此有人称作“绝对光学仪器”。麦克斯韦提出的“鱼眼透镜”概念。这是理想的介质。此后的研究者是要实用化,因此制作时是用薄片叠合。所以用梯度折射率这一词。梯度折射率作为光学研究对象,是非均匀折射率介质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1944年,R.K.Luneburg对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作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种折射率分布,对某点呈球对称的折射率分布模型。其折射率分布可以用积分方程来描述,对具有这种折射率分布的介质,通常称为Luneburg透镜。在经典的Luneburg透镜中,可以将平行光束聚焦于该透镜表面上一点。为了克服经典模型的困难,后来的研究工作就是改进经典模型,发展成为广义的Luneburg模型。此外,Luneburg还分析了光通过具有双曲线正割折射率分布的梯度折射率(GRIN)介质的传播特性。 •开普勒也研究过人的视觉,认为人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所发出的光通过眼睛的“水晶体”投射在视网膜上,阐明了产生近视和远视的成因。 如今微小光学业内专家经分析研究后认为:人眼眼球是水晶体,这与开普勒的看法是吻合的。饶教授在谈色一文中,也认为人眼不是相机,眼球是水晶体。也就是说生物学、医学、生理学所给出的人眼结构是存在问题的,如果多学科形成共识,就意味着眼镜店的电脑验光和医学手术应改变目前做法,重新审势,提出新的做法。 更让人惊呀的是,在蜜蜂眼的研究中,就已经有水晶体和梯度折射率概念,可是人眼反而没有这些概念介入。 麦克斯韦鱼眼透镜在光学和微小光学领域得到深化研究,为其实用化在不断努力之中,在加工制造方面已渗透到3D打印领域。 然而在天线领域,对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研究,也逐步展开和取得诸多进展。 •1966年,C. H. Walter, Traveling Wave Antennas; •1982年,CONSTANTINE A. BALANIS,Antenna Theory: Analysis and Design; •1981年, R .s.Elhott, Antenna Theon] and Design; •1985年,Milligan, Tbomu.,”Modern antenna design.” •2003年,John D. Kraus, Ronald l Marhea: Antennas: For All Applications, •2011年,钟顺时编,天线理论与技术. 从上述几本天线专著中,都有龙伯介质透镜的论述。 在雷达和飞行器的军事领域,利用龙伯透镜作为干扰反射器,也已实用化。 \0如上所述,牛顿与麦克斯韦在生物学的研究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对视覚系统的研究方面,麦克斯韦的贡献和影响深远的程度是超过牛顿。如今对三棱镜分光试验的诸多解读存在一些问题,无论是西方国家古人,还是中国古人,对分光机理和眼睛研究方面离不开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他的貢献和对小宇宙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饶教授关注此事。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对这方面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多学科语言需要互译,才能逐渐交叉融合。形成对小宇宙的新的认知。 多学科语言的互译 为什么讨论多学科语言互译?为什么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讨论牛顿和麦克斯韦的贡献? 其原因如下: 1)多学科研究的报告和论文很难找到发表的刋物?其原因是文章不易看懂,笔者写了几百篇博客,只写了一篇论文,三次投稿中科院线上发表,终被无理退稿,技术上无一句评语,凡事不过三。找其它刋物都要收费,笔者不愿意用养老钱支付出版费用。 2)对小宇宙的研究与大宇宙的研究不同,前者借助显微技术,后者借助航天和望远镜技术,所用工具是相反的,一是从零到正无穷大,大宇宙现在看不到边界,二是从零向负无穷大,即心灵深处。观测者在座标系原点。这个原点也找不到,因为大、小宇宙放在一起,该怎样确定座标系?光速及其传播速度和时空定位又该怎么处理? 3)在人眼研究中,以视网膜为分界线,光学管眼球以外,生物学管视网膜以内。所有视觉词条,都将视网膜以外看成相机的屈光原理,很明显这是宏观语言,是光学概念。而視网膜诐显微技术“碎化”,变成微纳观层面。笔者也说不清楚,这宏覌语言与微覌语言怎么能放在一个词条上,而且眼球与视网膜有1毫米间隙,在宏观层面看1毫米不大,在微纳观层面看这1毫米间隙就很大。光形成的离子通道与眼球怎么发生关系?人眼在视网膜上怎么成像? 4)在词条中有的提出光是电磁波,可是生物学论文与著作中用的H一H方程 ,与麦克斯韦理论没有关系,所有变量无一矢量。没有电磁场概念。是因为麦克斯韦理论不适用,还是因为麦克斯韦跨学科吗?或是电磁波看不见,没有检测设备?这就令人奇怪!难道麦克斯韦鱼眼研究错了吗!为什么生物学不研究?却在天线、光学、雷达、通信领域成为学术前沿研究热点?似乎学科边界比国界更难跨越,难道生物学主流研究机构权威不发声,就无法沟通吗? 5)多学科研究信息交流和共享,应有沟通渠道,要有“翻译”媒体和机构,因为现代科学研究有人力、物力及诸多问题需要在国家层面协调解决。 6)笔者找同学和同事审查,回答是看不懂。笔者看王德奎先生的文章:“柯召-魏时珍猜想话霍金平行宇宙”也看不懂。一旦跨大学科研究写出的文章让别的学科专家提出看法,没有足夠时间查询很难发表看法。 7)现在我们去看古代文史也看不懂,有的汉字也少见,不认识。过去学过古文都还给老师了。为什么会出现古代无科学的批判论调?批评者同样看不懂古文,而看懂古文的专家不懂自然科学。我国的文字工具缺少这方面研究,应该加强。 参考文献 “牛顿关于颜色和色觉的​疑问”来源:科学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全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2380-675194.html  饶毅谈色,来自: 逸心茶舍 《色彩》 ,新浪微博,2015-04-02 亚里土多德、希波克拉底、柏拉图、阿维森纳,来源:百度词条。 维萨里,来源:百度词条。 笛卡儿,来源:百度词条。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B%92%E5%86%85%C2%B7%E7%AC%9B%E5%8D%A1%E5%B0%94/973024 光学发展简史,来源:百度百科词条。 约翰尼斯·开普勒,来源:百度百科词条。 麦克斯韦,来源:百度百科。 虹,来源:字源网。 http://www.fantizi5.com/ziyuan/ 光的色散,来源: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89%E7%9A%84%E8%89%B2%E6%95%A3/2161205 刘德森等著,微小光学与微透镜阵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013年4月第1版。 童勤业 张 宏 丁 炯 著,理论神经信息学初探:生物声呐及其他感觉系统信息处理机理研究,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2。
个人分类: 文化|2760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顿的三棱镜与三问眼----讨论饶毅谈“色”一文(1)
dsm9393 2018-5-5 13:34
牛顿 的三棱镜与三问眼 Newton\\'s Prism Experiment three questions about the human eye ----- 讨论饶毅谈“色”一文( 1 ) 都世民( Du Shimin ) 摘要:本文讨论科学家牛顿的光色散实验与牛顿对眼睛提出的三个问题有什么关联?牛顿的研究思维为什么符合我们祖先的 “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牛顿为什么不能解释人眼的色感机理? 兼评饶毅谈 “色”一文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光,三棱镜实验,人眼,牛顿,天人合一,饶毅 问题的提出 2018 年 4 月 19 日 , 百度百科 发布 新词条 “ 光的 色散 ” _ ,词条标签是科学和学科。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笔者对这一词条提点问题,本是想讨论北大教授饶毅谈 “色”一文 ,查询相关资料时发现此新词条,于是一起讨论一下。 词条指出: 光的色散( dispersion of light )是指 复色光 分解为 单色光 的现象;复色光通过 棱镜 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光纤中由光源光谱成分中不同波长的不同群速度所引起的光脉冲展宽的现象。 1666 年 , 牛顿 最先用 三棱镜 观察到光的色散,把 白光 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 这里 ” 最先 ” 二字应该考证,是否确切,有迹象表明不是他最先,而是他有话语权,最先发表文章。 饶毅谈 “色”一文 指出: ” 中文一个 “ 色 ” 字,有多种意思。英文的 “color” ,有多学科的解读。 ” 关于汉字 ” 色 ” 的讨论,笔者在前面博文中已作了专题讨论,它与英文的关系,在 ” 金山词霸 ” 网頁也作过搜索,仍然受专业限制,很难有满意的互译。 饶毅谈 “色”一文还 指出: “ 从物理学角度,大家熟知牛顿( 1642 ~ 1727 )于 1672 年用 三棱镜实验 研究颜色的光学特征。从生物学角度,色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反应,牛顿曾于 1704 年提出 人如何感知颜色的想法 :光振荡以不同比例作用于视神经,传入大脑而导致人对颜色的感觉不同。可以说, 牛顿在感觉神经生物学方面有先驱的想法。 ” 饶教授这一段文字以牛顿为主题,阐述他的贡献,一是光学;二是生物学。本文先讨论牛顿的光学贡献中的三棱镜实验。而生物学贡献在另文讨论。 牛顿( 1642~1727 ) 一问:牛顿的三棱镜实验中光是什么? 光的色散当然还要有光波 。光波都有一定的频率, 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频率决定的 。三百五十年前, 牛顿认为光是由粒子或微粒组成的,并会因加速通过光密介质而折射 。 1704 年,牛顿著 作 《 光学 》,系统阐述他在光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他详述了光的粒子理论。他认为光是由非常微小的微粒组成的,而普通物质是由较粗微粒组成,并推测如果通过某种炼金术的转化 “ 难道物质和光不能互相转变吗? ” 词条作者为什么不将光看成粒子来解释光的色散和光的颜色?是我们不能理解三棱镜实验的机理?或是不理解牛顿的初衷呢?还是这一实验不能用粒子说来解释呢? 牛顿的三棱镜实验 我们讲科学道理不应脱离时代背景,牛顿本人当时不认为光是波,他与惠更斯争论,是波还是粒子?如今词条 ” 强加 ” 波的概念于牛顿,这就有问题了!尽管百度网诸多词条对牛顿三棱镜实验,几乎都认为是色散实验,笔者不同意这一解读。因为当时不认为光是电磁波,没有无线电频谱,也无光谱说法,那来的色散概念啊?! 二问:牛顿之前为什么没有人发现分光现象? 中国《科学报》曾刊文 “ 牛顿的三棱镜实验 ”, 作者:记者 韩天琪。 文中指出: 到古希腊为止,已经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用于解释视觉、光和颜色现象的初步系统化的理论。 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根据不充分。这 “初步系统化理论”如何体现?如果不是记者本人看法,提供这一看法的人应有充分证据才是。 牛顿 之前 ,为什么没有人发现光的色谱现象呢? 请看西方名家对光的属性的研究: • 亚里士多德 认为,颜色不是物体客观的性质,而是人们主观的感觉,一切颜色的形成都是光明与黑暗、白与黑按比例混合的结果 。 • 开普勒 曾 研究光的折射,试图找到其中的规律 ,他曾发表光学著作; • 笛卡儿就一直关注着透镜理论;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参与了对光的本质、反射与折射率以及磨制透镜的研究。 1637年,在创立了坐标系后,成功地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他用几何光学的概念分析 计算 了 光在两种媒质分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从而首次在假定平行于界面的速度分量不变的条件下导出折射定律;不过他的假定条件是错误的,他的推证得出了光由光疏媒质 进入光密媒质时速度增大的 错误结论 。 笛卡尔使用玻璃球制造人工彩虹,从而对彩虹的机理给出了解释;另外,他曾使用三棱 镜 验证其对日光的投影是椭圆 。 笛卡尔与洛克等人明确拒斥亚里士多德关于真假颜色两分的论断,将颜色问题真正纳入到了光学的范畴。 笛卡儿坚信光是 “ 即时 ” 传播 的 。 • 波义耳亲自做过大量的实验,并著有《关于颜色的实验和思考》( 1664) 。 波义耳 认为物体的颜色并不是属于物体的 本身所具有 的性质,而是由于光线在被照射的物体表面上发生变异所引起的。能完全 反射光线 的物体呈白色,完全吸收光线的物体呈黑色 ; • 加桑迪及波义耳的微粒说物质观也对牛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虎克在其《显微学》一书中探讨了薄膜的颜色,推翻了笛卡尔有关同类型的两次折射不能产生颜色的论断,并采用新的修正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 • 虎克也曾使用三棱镜(装满水的玻璃球)做过色散实验,但是他的棱镜与投影的距离太近,因而只观察到微弱的红色和蓝色在光斑两端的出现,从而错过了全色谱的发现。 • 1652 ~ 1653年 , 惠更斯曾用玻璃棒做过彩虹颜色的实验,他成功观察到了色光的变化,并且测量了红光的折射角。 惠更斯在 1678 年给巴黎科学院的信和 1690 年发表的《光论》一书中 , 都阐述了光波动原理.惠更斯认为任何一种波,从波源发射的子波中,其波面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子波的波源,各个子波波源波面的包 络 面就是下一个新的波面。 他认为每个发光体的微粒把脉冲传给邻近一种弥漫媒质( “ 以太 ” )微粒,每个受激微粒都变成一个球形子波的中心.他从弹性碰撞理论出发,认为这样一群微粒本身并不前进,但能同时向四面八方传播, 相交 光束彼此 互 不影响 。 应当指出的是:牛顿之前不是没有人用棱镜作过实验,外国有人做过,中国也有古人做过。对这分光的解读存在分岐。另外这分光试验与棱镜离光源的距离有关,天上彩虹和水滴均有分光现象,但认为是光波,是电磁波,是波的色散,是一百年前的事,不是三百年前人类认知,这一理论的创立人是麦克斯韦不是牛顿!不能张冠李戴。 更不能认为: 三棱镜实验 是 光的色散证明了光具有 波动性 。 三问:光的传播速度会超光速吗? 词条 “光的色散”指出: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牛顿在 1666 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 , 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v (或光的色散折射率 n=c/v )随光的频率 f 而变。 V=C/n 式中 c 是 光在 真空 中传播的速度,约等于 3.0×10 ^ 8 m/s 。 空气的折射率 n 为 1 。如果 n 小于 1 ,光的传播速度会大于 c 。这就是人们争论的能不能超过光速?有没有 n 小于 1 的物质?笔者曾在材料期刊综述文章中见到自然界有 n 小于 1 的物质。这类物质能否传播光就不清楚了。 如果用 n 小于 1 的物质制成光纤,就会使光的传播速度超过光速。 人工电磁材料早已问世,国内外很多单位都在研究。它的折射率为負值。 中科院电子所研究生论文曾重复 D R Smith 的实验,测得的折射率 n 是負值。笔者关心的是折射率 n 从正值向负值转换时,必须通过零,在数学上是奇点,在物理学上,有人用幻想光学变换处理这奇点,有人将这变换用孫悟空七十二变来说明,似乎这一变换无约束,想怎么变就怎么变。可是实验却不能给出实测 n 小于 1 的值,直至零。这种研究是跟踪,如果导师想到为什么没有 n 小于 1 的值 ? 若找到 n 小于 1 的物质就会出现超光速传输。 四问 : 牛顿色感关键在棱镜还是人眼? 英国科学家胡克( Robert Hooke , 1635 ~ 1703 ,弹性定律的提出 者)于 1665 年提出:光照到视网膜的角度不同导致不同的颜色。 光的入射角导致!牛顿研究光的颜色时,也想到人眼,对人眼提出三个问题,但不是肯定人眼色感的结论性看法。从光到物质与人眼的色觉 又是光进入眼球,是怎样形成色觉? 眼睛的色觉细胞接收到不同频率的可见光时,感觉到的颜色不同,颜色是不同频率的光对色觉细胞的刺激而产生的。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 电磁波谱 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 电磁辐射 被称作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 不难看出色觉问题是多学科问题,也是天人合一问题。我们祖先的思路不比西方古人落后,如果一个色盲人是看不出五颜六色的。研究大宇宙问题不要忽略甚至排斥小宇宙问题。 郭光灿院士的一篇文章:光究竟是什么?启发我学习了不少光学知识,引发我诸多思考。 参考文献 “ 光的 色散 ” _ 百度百科 . 2018 年 4 月 19 日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89%E7%9A%84%E8%89%B2%E6%95%A3/2161205 饶毅谈色 , 来源 : 逸心茶舍 , 2015-04-0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402/17/506102_460116759.shtml 艾萨克 · 牛顿 ,来源: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9%BE%E8%90%A8%E5%85%8B%C2%B7%E7%89%9B%E9%A1%BF/1119240?fromtitle=%E7%89%9B%E9%A1%BFfromid=5463fr=aladdin “ 牛顿的三棱镜实验 ”, 作者:记者 韩天琪, 来源: 中国科学报。 2015年01月16日。 http://www.qstheory.cn/science/2015-01/16/c_1114020170.htm “ 牛顿色散实验 ”, 来源:百度百科词条。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9%9B%E9%A1%BF%E8%89%B2%E6%95%A3%E5%AE%9E %E9%AA%8C/2991009 姚立澄 , 牛顿与三棱镜实验 , 来源: © 今晚报 , 2017 年 06 月 07 日 。 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7-06/07/content_12_9.htm Smith D.R,et el., Phys. Rev.Lett., 2000.84: 4184-4187. Shelby R.A, Smith D R, Schultz s, Science, 2001,292:77-79.
个人分类: 文化|7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细胞能控制细胞吗?---揭开人眼的神秘面纱(11)
dsm9393 2017-12-9 14:59
细胞能控制细胞吗? Can cells control cells? ------ 揭开 神经元细胞 根据细胞体发出突起的多少,从形态上可以把神经元分为 3 类:  ( 1 ) 假单极神经元 ,胞体近似圆形,发出一个突起,在离胞体不远处分成两支,一支树突分布到皮肤、肌肉或内脏,另一支轴突进入脊髓或脑。  ( 2 ) 双极神经元 ,胞体近似梭形,有一个树突和一个轴突,分布在 视网膜 和前庭神经节。  ( 3 ) 多极神经元 ,胞体呈多边形,有一个轴突和许多树突,分布最广,脑和脊髓灰质的神经元一般是这类。根据神经元的机能,可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联络(中间)神经元 3 种。神经元的功能总体来说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 神经胶质细胞 也称神经胶质,是广泛分布于 中枢神经系统 内的, 它不同于神经元细胞, 除了 神经元 以外的所有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大约是神经元的十倍。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 。 胶质细胞虽有 突起 ,但不具轴突,也不产生动作电位。神经胶质细胞可吞噬因损伤而解体破碎的神经元,并能修补填充、形成瘢痕。大脑和小脑发育中细胞构筑的形成都有赖胶质细胞作前导,提供原初的框架结构。神经轴突再生过程必须有胶质细胞的引导才能成功。 胶质细胞与神经元都起源于胚盘 外胚层 神经上皮组织(小胶质细胞可能起源于 中胚层 ),其中的胶质母细胞发育成大胶质细胞和 脉络丛上皮细胞 ,围绕神经管腔表面的部分 神经上皮细胞 分化成室管膜和脉络丛上皮细胞, 神经母细胞 发育成为神经元; 神经嵴 则分化为 外周神经系统 的胶质细胞。 视网膜上特定位置的感光细胞, 在中心区为视锥感光细胞,在其外围是視杆感光细胞。 在大脑视觉中枢特定位置有对应的神经元,两者形成神经回路。由于感光细胞和神经元相距较远,发育过程必须经过精确协调,才能正确建立神经回路,形成健全的 视觉系统 。研究发现,感光细胞会分泌特定的 生长因子 ,经过神经胶质细胞的 “中 转 ”,使大脑目标区域里的细胞分化和发育成相应神经元。 也就是说,胶质细胞与感光细胞、神经元细胞共同构成神经回路。这里说的神经回路与莫泽夫妇所说的映射神经回路是不同的。后者是记录神经元放电的轨迹。 另外,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着重细胞结构及其关联,主要阐述生命特征,通常以营养、生长之词描述。如果换个視角,将视感系统看成超级阵列扫描天线,就会想到这上亿感光细胞要同步运行,平行排列,垂直于球面形视网膜,这控制信号从哪里来?这篇文章揭示了这种关系。 研究人员说,这个意外发现意味着 研究大脑发育时必须改变以神经元为中心的固有观念 。如果不考虑神经胶质细胞,就无法理解与神经元生长有关的一些根本问题。 笔者认为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神经回路被认为是生物医学的基本要素,这一要素的核心是神经元放电,将神经元放电引到计算机记录,变成虚拟时空的神经回路。这种神经回路与視感系统中神经回路是不同的。笔者在过去博文中曾提出过, 映射神经回路需要证明其正确性和普遍性。 证明的方法是在人眼中,因为人眼的视神经在视网膜前方,即朝外方向。但中枢神经是看不见的,需要用透明脑方法 “点亮”。 如今这篇报道己经证明映射神经回路没有普遍性。至于虚拟神经回路与实际神经回路是不是一回事,还要进一步验证。 用神经元概念和神经元映射的神经网络来解释生命体是有问题的。笔者认为生物学界固守细胞和基因两个基本点想解释生命系统是有问题的。笔者最近讨论盲人有视力问题,用视觉通道和细胞分等级的说法,显然单纯用细胞是说不通的。 不仅如此,这也表明生物医学界应重新审势視感系统。这不是件小事情。 这篇文章还揭示:如果眼球看成龙伯透镜,即变折射率透镜,亦称水晶体。眼球与视网膜组成超级阵列扫描天线系统,感光细胞是阵列超宽带单元,这就构成宽角扫描。这与天线学科现在广泛关注的龙伯透镜扫描天线有一大区别,这就是人眼的眼球是动的,而天线学科则将龙伯球固定,移动的是单元。至今无人提出转动龙伯透镜的方案。现在热衷于人工电磁材料制作平面结构,不像微小光学学科研制的是球壳结构形成球形的方案。这篇文章间接证明人眼是天线,这天线单元是通过胶质细胞连接形成控制回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过去说不清楚这种关系。 参考文献 【 1 】 大脑 “后勤”细胞也参与指挥神经元发育 , 来源: 新华网 , 2017-09-03 。 【 2 】神经元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 百度词条。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2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西科学探索的深度思考(1)---揭开人眼的神秘面纱(10)
dsm9393 2017-10-28 15:29
中西科学探索的深度思考( 1) Deep thinking on scientific explo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揭开人眼的神秘面纱 (10) 都世民( Du Shimin) 摘要: 本文是继续讨论 “人眼”的相关问题。是从历史角度讨论人眼。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初探中国和西方对人眼的研究。其目的想探讨中国和西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经过对比,寻找差异。进而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同时对什么是科学?和“天人合一”发表点看法。 关键词:人眼,中医,光,科学,视网膜、脑神经纤维 Keywords: human eyes, Chinese medicine, light, science , r etinal , nerve fibers 一 . 问题的提出 本文是讨论 “人眼”的相关问题。是从历史角度讨论人眼。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初探中国和外国对人眼的研究。其目的想探讨中国和外国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经过对比,寻找差异。进而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首先讨论什么是科学? 1. 文字是文明的前提 、 科学的前提 。 作为原始人思考自然的基本方式,作为 将 “物之灵”的大宇宙 (cosmos) 和“人之灵”的小宇宙 (microcosm) 加以对象化的最初尝试,它们无疑构成了科学认识的源头。 尽管在原始社会后期 , 已经开始为人们的精神活动(包括科学认识活动)逐步创造了必要的前提,但还是不可能产生科学,甚至不可能出现本来意义上的科学活动。另一方面,从回溯本源的意义上说,科学又的确植根于人类早期的各种活动中,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孕育、发展起来。考察这些活动的方方面面,有助于了解科学的起源。 2. 什么是 “ 科学 ”? 人们在探索科学和技术的本质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科学和技术的定义。百度 百科 “科学”和“技术” 词条有详细介绍 。科学技术的定义多种多样,无论哪种定义,其共同点都在于, 科学技术的主体是人。 因此,要追溯原始技术的历史源头, 一是 沿着人类进化的轨迹上溯,在人类起源的早期阶段追溯技术的萌芽; 二是 按照考古学的方法 ; 三是 有史期, 查阅 有 关 文献 记载 。 3. 清华大学 教授 吴国盛 认为 : 什么是 “ 科学 ”?“ 这个问题本身其实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 。 ”“ 科学作为我的研究对象,而一般的科学家以自然的某一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科学不是科学家的研究对象,相反,是我们科学哲学家的研究对象。 ”“ 科学 ” 这种译法来自日本人。科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或者准确的说, 科学是西方这个特定的文化传统中 , 产生的特定的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人文传统会孕育出不同的知识类型。在西方,这个知识类型就是科学,而在我们中国就不是科学,而是礼仪伦理。 对吴国盛的讲演,饶毅教授评价是肯定的。另外,铙教授在接受解放日报采访时,曾说过: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里没有科学。 笔者不赞同上述说法,其原因如下: 1) 在古代文化中,没有 “科学”这个名词,但大量文献记载中却有科学内涵。我们不能以李约瑟一家之言,就来判定中国古代文化中无科学,由此就认为中国落后,这种思维逻辑不能被认可!把中国古代文化看成“不科学”,把中国诗词也说成不科学。其结论不能成立。 2) 查找中国古代文化有无 “科学”,我们不能去美国图书馆去查“科学”这个名词。应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去挖掘。也就是从上面所述的历史源头的三个方面去找。 3) 古文化中记载了大量“科学”内涵,可与同时期外国史料记载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确有差异,对人眼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不同的,如今没有理由说外国对人眼的研究比中国先进。 下面以事实对比来说明有没有 “科学”内涵。 二. 中医论眼 1. 史学家 一般认为 : 在公元前 8 ~公元前 3 世纪期间,即 春秋战国 时期, 大约相当于古希腊 奴隶制社会的繁荣时期,中国社会的前进步伐自此加速。这期间的 我国著名 医学家有扁鹊和华佗。 扁鹊 名秦越人,约公元前 5 世纪人,对医学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 切脉术 。《史记 ·扁鹊仓公列》说:“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华佗 ( 约 145 ~ 208 年 ) 是 外科学 的祖师 . 经过 秦汉 , 当时 我国科学文化的总体水平 是在 世界前列,许多领域还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 2. 医药学 是我国古代发育最成熟的学科,自成一格,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有诊断 和治疗方法。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黄帝内经》 ( 非一时一人之作 ) 以阴阳说和五行说为据,强调人体的有机整体性,提出了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为中医药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中医即以汉民族的医学实践为主体的传统医学。我国 古代医籍 之多为古代世界各学科之冠,据统计有近 8000 千种, 3. 中医对人眼的研究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有的老中医认为:中医是文化。也有说中医基础理论不是科学,它更像哲学,是生命哲学。哲学由本体论和方法论构成。中医的本体论就是整体观。中医的方法论就是辨证论治 。中医与佛学也有关联,古代名中医的著作及其事绩介绍,常与佛学有关。《金刚经》讲述人眼的五个功能,还将眼与佛世界和国家关联在一起,最后说到“心”。这“眼”与“心”紧密关联。 佛经中说 “佛是大医王”。 在南怀谨先生著作中有专题论述:很多的经典,心与眼同论,在讲到心的道理时,先提到眼。眼睛是心的一个开关,所以心与眼关系非常密切。道家的《阴符经》就说: “眼者心之机”,眼是心的开关,所以古人很多地方都提到心眼的关系,譬如孟子讲到观察人,特别要观察眼睛。任何人都有眼睛,但是每一双眼睛所看的都不同。为什么会这样?是人眼构造不同,还是人“心”不同造成的呢? 4. 《中医眼科学》 由李传课主编,十多位中医专家合编的 《中医眼科学》。 这本书与同名书不同。 这本书对中医眼科历史作了大量考证,很难得。该书将中医眼科的兴衰和发展归纳为以下几个时期: 南北朝时期为眼科萌芽階段;隋唐时期为奠基阶段; 宋元时期为独立发展阶段;明清为兴盛阶段;鸦片战争时期为衰落阶段;解放后又蓬勃发展。 有关 “人眼”的古书记載,可用下列 10 个方面 加以说明: 1 )甲骨文中“目” 公元前 1324 至 1266 年,在河南安阳出土 甲骨文 中,载有 “贞王弗疾目”、“大目不丧明”、“其丧明”等,表明当时已将视觉感官用“目”命名。眼病称“疾目”。眼失明称“丧明”。 2) “盲” 分成两种 a 春秋时期, 《书经》 载有 “瞽奏鼓”。 b. 《诗经》 载有 “矇眸奏公”。据《毛传》解释:“有眸子而无见曰“矇”,无眸子曰“瞍””。在《辞海》中指出:是出自《诗经》。这表明当时已将“盲”分成两种,眼球完好的“盲”称作朦;眼球塌陷的“盲”称作瞍。 c. 在汉字中还有昧、眜、盳都表示“目不明”。见《文选 . 左思 ( 吴都赋 ) 》“相与昧潜险,搜瑰奇”。刘良注:眛,盲也。 d. 矐,使失明。《史记 . 刺客列传》,“秦皇帝惜其 ( 高渐离 ) 善出筑,重敬之,乃矐其目。”司马贞素隐:“以马屎燻令失明”。 3) 瞳孔记載 关于眼的生理、病理、症状和眼的解剖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记载。《荀子 . 非相》中谓“尧舜参瞳子”;《史记 . 项羽本记》谓“项羽亦重瞳子”。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瞳孔的文字记載。 4) 眼球描述 《春秋左传 . 室公二年》中有“睅其目”之句。“睅”是指眼球突出之状的最早描述。眢,眼球枯陷失明。《六书故 . 目部》:“眢,眸子枯陷也。”“盷”:眼球转动。《大戴礼记 . 本命》,“ 三月而彻盷,然后能有见”。 5) 色盲 《僖公二十四年》中,又有 “目不别五色之章为“眯””,这是色盲描述的最早概念。 6) 雪盲 北魏时期高僧宋云在《行记》中说 “雪有白光,照耀人眼,令人闭目,茫然无所见”。这是最早描述人眼雪茫的文字记載。雪茫是因为太阳光中紫外线对人眼伤害,因此紫外线导致眼睛的炎症,此时已有记载。 7) 眼病与解剖名 《山海经》中有眯、眴目、瞢;《五十二病方》中有记载:目痛、目黄、目外渍、目膜、目内廉、目外廉等。 8) 人眼生理和病理 汉代许慎撰集《说文解字》中谈及人眼生理和病理有 120 字之多。例如,“睑,目上下睑也”;“眸,瞳子也”;“眯,草入目中也”;“眛目不明也”;“眚,目病生翳也”; 9 )职业医生 在上述年代,没有职业医生,是江湖郎中。《周礼 . 天官》记载“春秋时期临床医学已有疾医即内科,食医,即饮食调配和疡医,即外科的分别。”但古时药店是比较多的,也有一定規模。药店也有坐堂的郎中。 10 )眼病治疗 在《墨子 . 贵义篇》中记载“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山海经》中载有治疗眼病药物 120 多种。《西山经》有记载“其鸟多食尾,……食之不眴目”;《北山经》记载“其鸟焉,……名曰鸪鹨,食之不灂” ; 《中山经》记载“有草焉,……名曰植楮,食之不眯”;《中山经》中还有多种动植物药治疗眼疾。另外,《书经》和《诗经》中也有一些治疗眼疾的药物; 《淮南子》记载有梣木治疗眼疾,梣木即秦皮,具有清热燥湿退翳明目之功效,至今还习用;书中还记载 “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表明当时已有 灼烙术 ;《晋书》记载 “疾,使医割之。”说明当时眼科已有 切瘤术 。《肘后救急方》、《刘涓子鬼遗方》、《 肘后百一方 》记载有少量治疗眼疾的 中医处方 。《庄子外物篇》记载有自 “眦 . 媙可休老”,即 按摩 眼眦周围组织,可防止视力减退。以免老化。 11) 古代医籍 甚多、有特色 我国古代大量利用 天然药物, 药学 ( 因所用植物类药物较多故亦称“本草学” ) 的研究也硕果累累,专门著作甚多。“伏羲尝草制砭”、“ 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 ”。据说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 ( 避 ) 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又有人统计, 《山海经》 中已提到的药物有 132 种,其中植物类 51 种,动物类 30 种,矿物类 71 种,其他 5 种。汉代时成书的 《神农本草经》 ( 非一人一时之作 ) 是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其中载有药物 365 种,已包括现代所常用的中药。明代李时珍 (1518 ~ 1593) 的 《本草纲目》 是一部总结性的药学巨著,载有药物 1892 种,它出版后不久即被 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 。每种药物都有产地、主要特征、所治病症以 及内服、外敷、汤沐、针刺等使用方法 。 以上文字记载表明:治疗眼病有按摩、针灸、手术、药物综合采用。 除此而外,眼疾诊断可从 脉象 判断, 魏晋间王叔和 ( 生卒年代不掸 ) 等人合著的《脉经》 上列举多种脉象,由肾实、肝伤、胆虚、膀胱等引起目疾。 我国古代医籍之多为古代世界各学科之冠 ,据统计有 近 8000 千种 ,这些著作的许多内容至今仍有实用价值。两千多年来,我国古代医学理论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各有千秋的许多派别。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也非常可观,这从现存的大量药方便可反映出来。宋代官修的《政和圣济总录》载方近两万个,而明代编成的《普济方》载方更达到了 61739 个。 三 . 牛顿三问“眼” 我在阅读铙毅教授 “谈色”一文时发现他跨学科解读人眼的色觉及相关问题,这是生物学家难以做到的。他将西方几位科学家对光、颜色、人眼及色觉关联在一起讨论,较少见到。但是笔者也发现他有些说法值得讨论。笔者看后有些不解。综合相关资料作一些讨论。 五百多年前,牛顿对人眼提出三个问题,涉及光、热、视网膜、神经纤维、颜色、视觉等关键词。为了讨论相关问题,需要结合其它几位科学家的观点进行讨论。 牛顿( 1642~1727 ) 1. 眼睛的解剖图 与 脑 神经 的提出 公元前 6 ~前 5 世纪间 , 毕达戈拉派的 阿尔克迈翁 ( Alk-malon of Crotona , ) 被称为 古希腊的 “医学之父” 。他主张医学的研究应当重视哲理,认为人体的健康就是体内各种物质的和谐。他特别重视解剖,这与原子论派的思想是一致的。据说他在解剖中 发现了视觉神经 ,发现了联系口腔和耳朵的咽鼓管,区分了动脉和静脉。他还认识到 思维的器官是脑 而不是前人所说的心。 这一史实与笔者过去见到的很不同,有的专家认为脑的提出是近三百年的事。显然说法不确切! 2. 神经细胞 与 神经纤维 的提出 在 1637 年 , 笛卡尔 的《方法论》一书中曾展示 眼睛的解剖图 ,他去世 12 年后出版的《论人》一书中绘制了 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 (后来称为视杆细胞)。可以说他是神经生物学家。他将神奇的大脑机制回归到物理基础,提出 神经纤维 是通过水力传输信息。 3. 颜色 形成的几个要素 1663 年,科学家 波义耳 就提出,物体的颜色并不是属于物体本身的性质,而是由于光线在被照射的物体表面上发生变异所引起的。 1665 年 , 英国科学家 胡克 提出: 光照到视网膜的角度 不同 会 导致不同的 颜色 。 古罗马最伟大的政治家兼哲学家 西尼卡 (I . A. Senica) 在他归类整理的 7 卷《自然界问题》中也提到,当阳光照过一块角形的玻璃时,会呈现彩虹的全部颜色。不过,西尼卡认为那是玻璃将太阳光 “着色”的结果。真正揭开颜色秘密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1663 年,当牛顿还是一个剑桥大学 21 岁的大学生时,就开始研究色与光的问题。他在家里做了有名的 玻璃三棱镜光实验 ,将从 窗户上一个小孔射进的一束太阳光,经一块三角形玻璃棱镜后,投射到墙上,此刻在墙上见到的不再是通常那种白色的光斑,而是展宽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7 种颜色的彩色光带。牛顿把这个颜色光带叫作 “光谱”。牛顿不仅将太阳光分解为七色光,还将七色光合成为白色光。 1672 年,牛顿在伦敦发表论文“光和色的新理论”,介绍了他的实验和结果。 科学家从牛顿太阳光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的实验中得到启发,发现了三原色,即红色、绿色和蓝色,它们是三种相互独立的颜色,称三基色。自然界中任何颜色(包括白色),都可以由这三种基色光按某种比例相加减合成得到。比如: 4. 牛顿 三问 “眼” 牛顿 于 1704 年发表《光学》一书。 牛顿对人眼曾提出的三个问题: ( 1 ) 首先他用光在 光密介质 中保持热量时间比非 光密介质 时间长,来说明光在 光密介质 比在非 光密介质 中传播距离要长; ( 2 ) 他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概念,来说明三种颜色(红和蓝色及中间色)的光线会在视神经纤维上产生三种同步振荡,红光波长比其它颜色的光的波长要长,频率相对较低; ( 3 ) 对人 眼 色觉的理解是 : 仿照声音所产生的振荡,来说明几种颜色在大脑神经纤维中产生的同步振荡。饶毅教授认为: 牛顿在 视 觉神经生物学方面有先驱的想法。 5. 三基色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振荡机制 英国科学家 Thomas Young 于 1801 年宣读、 1802 年发表的 “ 光和色的理论 ” , 他 引用 了 牛顿在《光学》中对颜色和色觉的讨论, Young 提出 : 光在视网膜的敏感点不可能有无穷的 光 粒 子 ,每一 种光 粒 子会在视网膜上产生相应的同步振荡。应该是 有限的 光 粒 子 数,比如三原色( three principal colours ),红黄蓝。每一种的振荡或多或少偏离完全同步。视神经纤维可能有三部分,分别 与三色光粒子对应 。至于为什么是这三种颜色,他当时只是猜测性地认为 三基色 分布在可见光较广的范围内。 Young 被很多人认为是第一次提出色觉 三基色 。如果认为 Palmer 对光的 实质 理解错误,可以认为 Young 首次 正确理解 三基色 在 视网膜 形成的 振荡机制。 比如: 红光十绿光十蓝光 = 白光 红光 + 绿光=黄光 红光十蓝光 = 紫光 但是,对于谁首次提出三基色?有争议。也有认为: 三 基 色 最初由 George Palmer 于 1777 年提出: “ 每束光 可 由三种颜色组成,黄、红、蓝 …… , 多种颜色。因 视网膜表面有三种不同的 光 粒 子 ; 它们激励视网膜。 6. 光的波动说 惠更斯在 1690 年出版的《光论》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建立了著名的惠更斯原理。在此原理基础上,他推 导 出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圆满的解释了 光速 在光密介质中减小的原因,同时还解释了光进入冰洲石所产生的双折射现象,认为这是由于冰洲石分子微粒为椭圆形所致。惠更斯在巴黎工作期间曾致力于光学的研究。 1678 年,他在法国科学院的一次演讲中公开反对了牛顿的光的微粒说。他说,如果光是微粒性的,那么光在交叉时就会因发生碰撞而改变方向。 7. 麦克斯韦 的电磁理论与波 詹姆斯 · 克拉克 · 麦克斯韦( James Clerk Maxwell , 1831 〜 1879 ) 在 1849 年 , 麦克斯韦在爱丁堡的福布斯实验室 , 就开始了 色混合实验 。在那个时候,爱丁堡有许多研究 颜色 的学者,除了福布斯、威尔逊和布儒斯特外,还有一些对 眼睛 感兴趣的医生和科学家。实验主要就是在于观察一个快速旋转圆盘上的几个着色扇形所生成的颜色。麦克斯韦和福布斯首先做出的一个实验是使 红、黄、蓝组合产生灰色 。他们的实验失败了,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蓝与黄混合并不象常规那样生成绿色,而是当两者都不占优势时产生一种淡红色,这种组合加上红色不可能产生任何灰色。 麦克斯韦 的创新在于他把光看成电磁波,是交变电磁场产生。有一套严格的理论。他在年青时对 鱼眼 进行了研究,发表了论文。 不难看出西方科学家研究人眼或动物眼睛,是要理解颜色生成、色觉形成以及与大宇宙的光关联在一起,阐明机制。应当指出的是, 西方科学家研究色觉时,是认为 光进入视网膜后再传至大脑。 将 “眼”与“脑” 紧密关联在一起。 饶毅在他的文章中指出: 有关光只有三种颜色成分的物理学理解是错误的,而对视网膜的假设与现在的理解有相通性。 笔者认为三 基 色可以合成任何颜色,这是符合 “色度学”的原理。 人眼对红、绿、蓝三基色最为敏感,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 矢量合成 , 可以得到各种颜色 。 这可由三种视锥细胞及后面的双极细胞所决定。这种说法没有错。 感知色彩的传感器,紧密的集中在视网膜中心,也许看见物体的形态和运动,你必须叮在视网膜中心,视网膜中心聚集了很多感光细胞,能看清分辨率最高的图像,视觉中心能看到多种颜色的图像。人眼睛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有 600-700 万个,他分成 3 类, 它们按一定比例, 其中 65% ,是 L 视锥细胞,也称作感红视锥细胞; 30% 左右,是 M 视锥细胞,感绿视锥细胞; 5% 左右,是 S 视锥细胞,感蓝视锥细胞。不同的个体,这些比例是不同的。不是由 3 种细胞单独生成红色、蓝色、绿色,我们的眼睛看见光的波长是 400nm 到 800nm 。分成 3 类细胞,感红视锥细胞,感绿视锥细胞,感蓝视锥细胞,它们不能单独产生三种颜色,是他们的 “和”与“差”形成的颜色。 饶毅教授可能由于专业局限不能理解。这里所说的色觉形成的要素可归结为:光、色度学、光粒子、视网膜、视细胞、神经纤维。总的说来,饶毅教授这篇文章还是有不少看点。值得关注的是:西方眼科学史、水晶体、光与颜色同人眼的视网膜、细胞、神经纤维关联在一起,进行跨学科讨论,很有益。 如上所述,西方在颜色和色觉的科学探索方面,历时很长,当时没有分科,是将大宇宙的光与小宇宙的眼睛关联在一起,研究颜色生成和色觉的形成。研究过程中充满争议。争议焦点是光的实质和色觉的形成。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史 第一章 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中国百科网。 原始科学技术的起源,来源:中国百科网。 吴国盛:什么是科学 ,来源: : 如觉 2013-10-15 20:59:30 收入周立军主编:《名家讲科普》(第 1 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8 年 4 月出版 。 "汉族的科学",来源:中国百科网。 曹军,冯清等编著, “现代人看中医”:趣谈中医药及全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学术顾问:朱良春 南怀谨,《金刚经说什么》,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4 年。 http://www.chinabaike.com/z/shenghuo/kp/2016/0708/5569664.html 。 《中医眼科学》,主编 李传课,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年 11 月。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年。 三基色原理 , 来源:百度百科。 牛顿关于颜色和色觉的 疑问 , 2013-4-1 00:33 | 本文来自吴全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2380-675194.html  麦克斯韦 ,来源:百度百科。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1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揭开人眼神秘面纱(5)-----太赫兹(THz)与人眼
dsm9393 2017-7-25 15:04
揭开人眼神秘面纱 (5) Uncover the mystery of the human eye ( 5) ----- 太赫兹( THz ) 与人眼 都世民( Du Shimin) 人眼是人的视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探索小宇宙的最主要信息源,它还是人类探索的肉眼可見器官。近些年来,太赫兹频段发展迅速,它的应用范围頗广,已引起诸多学科的研究者很大关注。夲文讨论太赫兹研究与人眼的关联。 三议生物学家为何不应用麦克斯韦理论? 在以前的博文中,已两次讨论这个议题。下面再次讨论。 2012 年 1 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 “未来十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由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编写的。书中指出:“神经科学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关于脑如何工作的真正的理论假设。我们并不清楚信息在脑内是怎样被处理的、存储的、提取的,运动指令是如何产生并执行的,如何思考、产生情感和同情心。因此,必须整合分子细胞、突触、系统和心理等水平的研究,而 目前无论知识还是技术 , 均还未足够成熟到整合所有这些功能层次的程度。 ”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家 Joe Kirschvink 说: 找到负责触发这些神经元的磁受体,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没有明确的感觉器官可供解剖,而磁场总是在无形之中扫过整个身体。 “受体可能在你的左脚趾里。” 在笔者看来人的视觉感官中肯定有电磁场,因为可见光就是电磁波!为什么地球物理学家 Joe Kirschvink 找不到 磁受体?视觉感官就是磁受体!生物学家利用显微技术看清了人眼微观结构,也找到了宏观与微观分界处,却搞不清运行机理。问题在哪里? 1) 1854 年,电磁学之父麦克斯韦在年青时代,就开始研究人眼和动物眼睛,发表了 鱼眼透镜 的论文,提岀了 变折射率 的概念。这是人眼成像和扫描不可缺少的部分。 2) 交变电磁场 信号是肉眼不能见的物质,生物学家肉眼见不到,用显微技术也见不到电磁场 , 却又感受到,就是找不到观测方法! 3) 研究 人工视觉 感官的专家是熟悉电子学科 ,研制的 微电极阵列 MEA ( multi-electrode array )记录系统 。 MEA 只检测 细胞外场电位 ,不能显示交变电磁场信号。实际上这些研究不能融入人眼,它"吃的"是电,它无血液。現在人工智能技术想让机器"嫁接"到人体上,怎么跨越血液供给能量这座山?去 掉电呢?似乎不可能。 4) 奇怪的是近代医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学科在论述眼结构和工作机理时,都不涉及微小光学和微观电磁学研究的相关内容。 微小光学专家在研究变折射率透镜时,他们重新记忆起麦克斯韦的魚眼研究,在继续探索和仿制,他们也意识到应介入生物学。 5) 生物学家用干细胞体外培育人眼已有成效。但没有功能。 问题在哪里?受精卵体 外培育人眼也能成功,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差异?能否揭示视觉 感官的机制?目前看来希望渺茫。 6)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无线电频谱逐步由微波朝毫米波、亚毫米波转变,再向红外频段、激光频段发展 。 在这一趋势中,太赫兹频段的研发应运而生,它的研究范围由宏观转向微观,这就使研究者想到了生物研究,它提供了在体观测和不在体观测 ( 取样 ) 。这一变化被生物学家捕捉到了,与电磁学结缘,给生物学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力,有人说会产生革命性变化。 7) 以上归纳不难看出,人类探索小宇宙,想从大脑破解,其实大脑只是处理生命信息中间环节的器官,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以为大脑就是电脑,以为仿效电脑,利用超级电脑就能破解小宇宙,淡化了基础物理,找不到合理而有效的建模,以致于感到迷茫而减速。 太赫兹的快速兴起, 电磁学的延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给 小宇宙探索提供了新的动力。 什么是太赫兹 ( THz) ? 太赫兹是无线电波,它的频率上下限有多种界定。太赫兹频谱的高频端与远红外频谱重叠,低频端与微波频段重叠。一些研究者将( 0.1mm--1.0mm )波长范围作为太赫兹波段,而其他研究者将太赫兹波段范围扩展至波长为 30 μ m 。太赫兹是介于光和微波之间的一段频谱,其频谱范围也有研究者界定为 0.1THz - -10THz (波长 3mm - 0.03mm )。这一未被开发的电磁频谱,也被称为“太赫兹空隙”。 一个新波段的研制,首先要开发波源,即辐射源;另一部分是检测设备,也是接收设备。术语 “太赫兹”指的是无线电频谱中相对窄的部分。尽管频谱比较窄,但它与其它频段一起,例如,可见光频段,它们在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还没有人质疑这个频段的辐射效应对生命体有危害,但 有关太赫兹波段的研究,仍然不能明确界定其频率范围 。不同研究者,给出的频率范围的界定是不一样的。 人的眼睛能看见物体,必须有可见光。 可见光是 电磁波谱 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 频率 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 电磁波 的波长在 400 ~ 760nm 之间,但还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 380 ~ 780nm 之间的 电磁波 。这段 频率 范围必然是 太赫兹波段的延伸。 为什么要关注太赫兹研究? 1 )生物体对太赫兹波有特殊的生物效应。 太赫兹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系统。现在,关注生物分子系统的响应,而不是生物体。至于生物分子的研究,分为大分子和小分子。小分子包括单独的核苷酸、葡萄糖、蔗糖、单独的氨基酸、小的药物分子,比如,布洛芬和发色团,例如,亚铁血红素和视黄酮。这些分子平均含有,如 一个分子含有 20 个原子。其中一个或几个键的共振频率落在红外频段,整个分子的共振波长是在 50 - 12500px ^ -1 。 2 )太赫兹研究提供了分析生物分子的新方法 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多肽、 DNA 和 RNA 分子。这里,我们区分三级结构的大分子和具有衍生二级结构的大分子,但不是那种明确定义的三级结构。 DNA 链至少有四个核苷酸,双螺旋结构,但是长双螺旋链却没有明确的结构,更像无规则卷曲。自然态的蛋白质有明确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不是静态的。结构的运动对蛋白质—蛋白质与蛋白质—配合基的相互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运动是普遍的,具有相关性。人们已经应用很多方法来测量这些运动,其中应用的方法是:中子散射和 x 射线散射。遗憾的是, 这些技术大都只能分辨与运动相关的结构和局部的扩散运动。 太赫兹研究提供了分析生物大分子结构、性质,提供鉴定工具,还能调节和操控还些大分子。这种方法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灵敏度,性噪比高,频带很宽。 3) 太赫兹研究很安全 太赫兹研究所辐射的能量很小,只是 x 射线辐照的能量的百万分之一,不会产生电离辐射效应,是很安全的。 4 )太赫兹研究适合生物组织的成像。 太赫兹研究生物组织的成像,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非常快,所以倍受关注。 2004 年,被美国政府评为:" 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 "。 2005 年,日本也将太赫兹研究列为"国家支柱第一重点战略目标"。太赫兹研究生物学作为重要研究方向。 5 )太赫兹技术可用于人眼的研究 人眼的视网膜上有视细胞,它包含上述生物分子,从分子层面研究视细胞,可以利用太赫兹技术。 6 )太赫兹研究生物医学 太赫兹研究生物医学包括以下内容:疾病诊断、检测受体、标记 DNA 测序、蛋白质状态分析、生物组织对太赫兹波的折射、反射、绕射和吸收观测,寻找差异,由此分析生物组织的相关问题和内在机制。 7 )太赫兹研究生物效应 这也是研究太赫兹波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涉及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多 层面的研究范围,可能展示 多 层面的链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检测,例如,在体、离体、液相不同环境条件下检测。 8 )国际关注太赫兹研究 以前开展的太赫兹 ( terahertz , THz) 辐射波源及探测的研究都是应用 Auston 开关,这是由贝尔实验室的 Auston 等人研制的。在经历了近几十年的技术发展与理论研究后,于 21 世纪初,已成为多个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研究技术之一。与此同时。 太赫兹科学技术作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具有非比寻常性的交叉前沿研究领域 ,发展到今天达到了一个新的研究高度,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天文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方面展现了广阔而诱人的应用前景,并将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反恐和新一代 IT 技术产业的大力发展。 基于上述诸多因素, 生物医学必然会关注太赫兹研究!太赫兹研究也会关注生物医学研究,关注小宇宙探索。 视细胞极性与协作之谜 小宇宙信息的前端是感官,视觉 感官获取信息占比最大,这一看法应该有共识。人的视感系统是否研究清楚了呢?显然不是。笔者前面博文已阐述视感系统的复杂性,面临的问题严重性,解决问题的艰难。下面只从微观层面细胞的"有序排列与相互作用"多种解释,来讨论多学科问题。 1) 基因决定取向 1710 年 , 科学家从昆虫毛发入手,就开始仔细研究细胞和分子机制。不同的基因可能形成了 —个系统,控制着细胞的方向感。常规的方法是通过鉴定和研究极性系统有缺陷的果蝇突变体,从而推断该系统是如何正常工作的。卷曲蛋白( frix , ed )的基因和 “蓬乱基因”( dishevelled gene)) 发生改变后,果蝇的很多毛发都指向错误的方向。 2) 地球 磁场与 “第六感” 2015-11-18 ,参考消息网曾发文:北大发现磁感应蛋白 或揭开“第六感”之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谢灿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对果蝇基因组实验,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复合体,可以在磁场中定位方向,并在多个动物物种中找到了这种蛋白基因。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磁感应蛋白( MagR )。这种磁感应导航可看成动物的 “第六感”。不难看出,北大发表的研究论文所说的研究对象也是果蝇。指出的蛋白质极性也与环球科学报道的结论是一致的。北京大学研究团队的这个试验,仅发现一种现象:发现了一种像聚合物的蛋白质——磁感应蛋白。这种蛋白质会和光敏隐花色素蛋白(简称 Cry )的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自发地和外部磁场对齐。研究者认为是与地球磁场磁感应结果。 多个研究团队研究对象及蛋白质具有极性的结果是类似的。但解释其机理有差异。北大强调地球磁场影响,是第六感官形成。下面研究则认为是生物体组织成长过程受极性控制,才形成规则排列。 3) 平面极性( planar polarity )决定取向 《环球科学》, 2016 年第 4 期,以 “每个细胞都知道方向”为题,阐述了一种“细胞平面极性定位”法。这篇文章所述的细胞“平面极性”定位法,涉及三个要素:细胞内蛋白质、特定基因、 平面极性 。所谓平面极性( planar polarity )是指组织层的不对称性。由于组织层有这种不对称性,复杂的生物组织才不需要在各个方向上高度对称,不同的部位也能高度特化。例如,耳蜗管一端的纤毛能够区分高频率的声音,而另 —端的纤毛则能够检测到低频率的声音,且当整个器官旋转时,这种特性仍然不受影响。这篇文章所述的生物体结构的演变有独特的“指南针”。才使生物组织有这种高度对称,每个物种有自己特有形态。 4) 黑视素的 “光天线” 由瑞士和德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曾开发出一种新的光基因学工具,设计出作为门控的 光激活蛋白, 让特定信号进入特定细胞。也就是保留目标细胞的自然信号路径,只是修改它,让它能接收光,而不需要前面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研究人员制作出一种嵌合感光蛋白( Opto-mGluR6 ),由黑视素(视网膜感光色素)的感光区和 ON- 双极细胞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GluR6 )拼成。 黑视素的 “光天线” 能抵抗褪色,无论光照射的频率多高,强度多大,嵌合蛋白的反应力度也不会减弱。而 mGluR6 是化学受体,将其变成光激活受体后,能保证高度的光敏性和快速的 “正常”响应性。 Opto-mGluR6 由两种自体视网膜蛋白组成。 5 ) 分子 与 蛋白质 西班牙研究团队发现: 细胞之间如何协同动作? 生物学家认为在多细胞有机体的细胞交流中,既存在 传递信息的分子 ,也有 类似 “天线”的蛋白质 , 从 细胞表面接收外部信号 。这类特殊蛋白质被称为受体,按功能不同,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位于细胞膜上,为钙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等打开或者关闭通道; 第二类也位于细胞膜上,是由蛋白质组成的酶分子,它可以与配基结合,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如信号发射器般的分子; 第三类是 G 蛋白偶联受体。它们会干涉细胞的交流过程以及对环境刺激的感觉。它们接收到的信号中有激素、神经递质、离子等。参见 《环球科学》, 2016 年 4月号,总第 12 4期。 6) 间隙连接 的 跨膜蛋白 间隙连接是动物细胞中通过连接子 (connexons) 进行的细胞间连接。这是早先对间隙连接的定义。这是被认为细胞间通讯的连结通道。(见百度词条 “间隙连结”)。 所谓 “ 间隙 ”, 有两层含义 , 其一是在间隙连接处 , 相邻 细胞质膜 间有 2 ~ 3nm 的间隙 ; 其二是在间隙连接的连接点处 , 双脂层并不直接相连 , , 而是由两个连接子对接形成通道,允许小分子的物质直接通过这种间隙通道,从一个细胞流向另一个细胞。 连接子是一种跨膜蛋白。每个连接子由 4 个或 6 个相同或相似的 连接蛋白 (connexon) 亚基环绕中央形成孔径为 1.5 ~ 2nm 的水性通道;相邻两细胞分别用各自的连接子相互对接形成细胞间的通道,允许分子量在 1200 道尔顿以下的分子通过。科学家发现在相邻细胞的细胞膜上,各有一块大而扁平的斑块结构,紧贴在一起,在这些连结处,细胞间隙很小,只有几纳米,间隙不是空的,里面填满了。 研究者发现两细胞靠近时,可以相互协作,产生的扁平斑块结构扩张和成熟。细胞间通过的电流也随之增加。形成的这间隙通道内充满了颗粒大的粒子。每个间隙通道都有结合素蛋白分子构成。这种间隙连接不是永久性结构。 综上所述,对 细胞 排列和相互作用是 生物学研究和 太赫兹研究的共同目标。 不同的研究团队,用不同的视角,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细胞的整齐排列和相互作用,是肉眼可见的,这之间是有冲突的,这就是交叉学科形成的难题 ! 可归纳为: a) 在视觉感官,视杆和视锥细胞约有 1. 3 亿个,它们怎样同步运行?它们的整齐平行排列,被垂直安放在视网膜上,靠什么因素促成? b)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是细胞,太赫兹研究的基本单元是分子和原子。 C )生物学研究的细胞连接方式是映射的虚拟神经网络;太赫兹研究的分子 是分有极性和无极性。 它们的相互作用是 用偶极矩概念。 d) 生物学研究是基于有线传输的离子通道;太赫兹研究是基于无线传输的电磁场 概念。尽管也有 生物学家提出光天线 概念,来解释相关问题,概念不同。 多学科交叉破解小宇宙难题 几年前笔者曾写过一篇博文:"探索 小宇宙路在何方?"如今再来思考这个问题,感受就不同了。 1 )微观电磁学 在微观世界中,用电磁场与电荷的相互作用来描述电磁场与媒质的相互作用。辐射波长对相互作用的强度和电荷类型及尺寸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太赫兹辐射,这样的研究方法也同样适用。然而由于太赫兹辐射的波长相对较长,只与较大的研究单元如晶体,才与太赫兹场有相互作用。 在微观世界,上述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观察,例如光波的相互作用,可通过光的折射、反射、绕射来观察。当光波入射到均匀的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介质上,可观察到光波的折射和反射。折射用 实数折射率 描述,反射用媒质的 反射系数 描述。当媒质吸收光时,这两个物理量分别被 复折射率和复反射率 概念代替。在近场和远场区域,光的衍射都能观察到。如果媒质有规则特征,如凹槽,或空间折射率变化,衍射可在入射光束的传输和/或反射模式中检测到。如果凹槽或空间折射率变成不规则的或随机的,那么会观察到光的散射,它是折射、反射和绕射的综合,它们是紧密联系的。理论上很难描述光的散射,除非是典型的散射单元,如球体,它遵循米氏散射法则 . 。 2 )太赫兹波谱学 太赫兹波遵从经典的折射和反射定律,但对于尺寸较大的散射单元,如结构里面的气孔,可能发生散射。在弱散射模型的框架内,有效媒介的模型如麦克斯韦加内特和布莱格曼模型,可用于近似描述媒质在太赫兹区间的光学常数。 时域太赫兹光谱学的优势是能获取相互作用场的 幅度和相位信息 。可通过这些测量数据求得复折射率或反射系数。由于复折射率是材料参数,那么就可以利用太赫兹传输或反射时,显示不同的频谱特性,来识别不同种类的媒质。在理想情况下,应该能够较容易地得到已知或未知媒质的复折射率。然而,实际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因为实验装置、样品及相关操作会带来 —些问题或由于太赫兹波散射,从太赫兹光谱测量的中获得的频谱可能会失真。只有在均匀或理想介质情况下,才能较为准确地给岀测量结果。当散射效应足够强的时候,这些方法给出的测量结果都是近似。 3 )微小光学 微小光学是基于电磁理论 。 微小光学是研究微米、亚微米尺度内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光学元件(包括光源、光纤、波导、折射和衍射型微透镜、微棱镜等)的光学微加工技术及利用该元件实现光信息的发射、耦合、传输、变换、分光、成像和图像处理等功能的理论和技术,是光学的新发展、光学与微电子和微机械相互融合、渗透、交叉形成的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重要前沿学科。微小光学与 太赫兹波谱学 有重叠 。 4 ) 微电子学 微小光学元件与微电子、微机械元件组合成真正意义上的微光机电系统 (micro-opto-electro-mechanical-system , MOEMS )还有很大困难。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微观条件下 MOEMS 器件的运动规律、物理特性和受载之下的力学行为还缺乏充分认识。 MOEMS 元件及其间隔的尺寸处于微米量级,表现出显著的尺度效应。 5 )微观 物理学 在微米尺度空间,许多宏观状态下的物理量都发生变化,呈现出微观尺度下的特殊规律和尺寸效应。所谓尺度效应指的是,当物体的尺寸 L 改变时,不少物理量随 L 变化的现象。当系统尺寸减少到微米量级时,与尺寸 L 的高次方成比例的惯性力 (L4 次方 ) 、电磁力 (L3 次方 ) 等的作用弱化,而与尺寸的低次方成比例的黏性力 (L 平方 ) 、弹性力 (L 平方 ) 、表面张力 (L1 次方 ) 、静电力 (L 零次方 ) 等的作用相对强化。同时,表面积 (L 平方 ) 与体积 (L3 次方 ) 的比例增大,热传导、化学反应显著加快,表面摩擦力也明显增加。 今日物理学如何走岀边缘化,开创微观和纳观物理新理论,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如上所述,这里列举五个学科,加上前面所述的生物医学、化学、天线、影像学和佛学都与人的视觉感官相关联。它们交叉在一起,共同破解小宇宙之谜。在现有科研体制中,如何举全国之内,以一盘棋精神,走出中国自己探索小宇宙之路!(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7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揭开人眼神秘的面纱(4)-----人眼有天线吗?
dsm9393 2017-7-5 15:42
揭开人眼神秘的面纱 ( 4) Uncover the mystery of the human eye ( 4 ) -----人眼有天线吗? 都世民( Du Shimin) 生物医学需要天线 人眼有无天线是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早在 1831 年,医用植入物的无线充电,迈克尔·法拉第就发现了磁与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电磁感应无线输电就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初级线圈上通交流电,在其周边会形成一个交变的磁场,在次级线圈中会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电能可以隔着很多非金属材料进行传输,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 这种无线充电是非接触式感应充电,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 应当指出的是,目前帕金森微创手术是在丘脑植入电极,其芯片和电池远离电极,安放在胸前。充电方式就是电磁感应式,尽管医学上称充电器上有天线,实际上这里无天线。 2 )纳米机器人进入人体早有报道,例如血管中的“清道夫”,实际上现在临床未见应用。这类纳米机器人是“吃电”的,电从哪里来,从细胞里解决不了,需要无线充电,至今没有天线,也就不能解决纳米机器人供电难题!如果纳米机器人数量很多就是个大问题,供电能源是很大难题。 3 )曾经有研究人员提出中场无线充电。目前尚未在实际中应用。纳米机器人送入人体,有"清道夫",也有"送药",这就需要无线充电。 4)2017-03-06 , 参考消息网 刋文: “ 外媒:机器人成痴呆患者好帮手 能聊天 ,也 能紧急呼救 ”, 机器人 “马里奥” 要 帮助痴呆患者。帮助痴呆患者的心智保持活跃,避免孤独感。 开发者希望 在一个较深层次上同人类接触, “马里奥”装有一个传感器。它可以用这个传感器找到失踪的个人物品,如电视遥控器、钥匙和眼镜。它还能在需要的时候发出紧急呼救。“马里奥” 机器人需要与 痴呆患者互相沟通, 需要天线。 5) 全球 科研人员中,不是没有人想到电磁检测与探索小宇宙的关联。探索小宇宙,如何使 检测手段能实时、无创伤进行。实际上大小宇宙都是在不断变化,非实时检测的信息是不完整信息。 6 ) 远程 脑机接口 需要天线 2017 年 03 月 01 日,《 环球科学》 刋文:“ 通过脑机接口意念打字,速度已达实用水平 ”。新系统利用植入大脑皮层的电极读取人的想法,从而让人通过意念打字。 用脑机接口( BCI )帮助残疾人恢复机能,研究人员努力了几十年,但时至今日,尚未 见到 有广泛应用的设备面世。 研究人员在参与者的大脑表面植入一个或两个小电极矩阵(六分之一英寸),这种 “皮层内”植入物包含 96 个微电极,深入到控制手臂运动的皮层运动区 1.5 毫米。神经信号在被电极记录后,通过导线传递给电脑,由计算机算法解码后读出受试者的意图,用以控制电脑光标的运动。 目前,这项技术最大的缺陷是患者头上外露的导线,既累赘又危险。 “将来要把它做成无线的,”目前还做不到 。不难看出:研究人员想解决脑机接口问题,但目前还是解决不了,只能用有线互连,希望改用无线互连,这就必须解决 “天线”难题! 谁曾提出人眼里有天线? 1. 大脑有 独立的 GPS 卫星导航 系统 2014 年 ,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得主 英国伦敦学院大学的 John O'Keefe 教授 和 挪威科技大学的 May-Britt 和 Edvard Moser 夫妇 。 他们发现在大脑海马 区 内存在位置细胞 , 在外嗅皮层存在 网格 细胞 。 他们 把这些细胞关联在一起,看成卫星导航 GPS 系统。 其实 他们 对 大脑 网格 细胞感受信息的具体方式不清楚,尤其是如何感受速度和角度运动信息 。后来, 他们 又 发现速度细胞 ,并认为 速度细胞可能是 网格 细胞和位置细胞获得信息的源 头 。达特茅斯学院 Jeffrey Taube 教授认为,发现能感受运动速度的神经细胞 是 意外。 这些发现并不能说明 大脑 有 独立的 GPS 卫星导航 系统。他们的动物试验结果不仅不能说明动物大脑有 独立的 GPS 卫星导航 系统,而且现有解释也存在问题。 要想 GPS 系统说法成立必须证明: 1. 小宇宙内有无线传输; 2. 有天线存在; 3. 小宇宙的深度能与大宇宙的太空和地面相比拟; 4. 小宇宙内有太阳能和其它能源供电; 5. 有网络构成星上链接等。虽然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得主没有直接说出人脑内有天 线,实际上认为 人脑内有天 线。 2. 黑视素 “光天线”新概念 2015 年 5 月 12 日,科技日报报道:“ 光基因学新工具有望治疗感光受体退化性眼病患者 ”。该文属生物探索类。报道的是瑞士和德国科学家研究团队对小鼠视觉进行的实验研究。 文中提岀 黑视素 “光天线”新概念。 黑视素的 “光天线”能抵抗褪色,无论光照射的频率多高,强度多大,嵌合蛋白的反应力度也不会减弱。 这段文字的叙述可以理解为:小鼠眼里有黑视素,它具有光天线功能。不是指植入装置的微型探针。 研究者设计出作为门控的光激活蛋白,让特殊信号进入特殊细胞。保留目标细胞的自然信号路径,只是修改它,让它能被光打开,而不需要前面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 研究人员制作出一种嵌合感光蛋白,看成黑视素(视网膜感光色素)的 “光天线” 。 黑视素的 “光天线”能抵抗褪色,无论光照射的频率多高,强度多大,嵌合蛋白的反应力度也不会减弱。能保证高度的光敏性和快速的“正常”响应性。还可能被免疫系统“放行”。 3. 细胞如何协作 《环球科学》, 2016 年 4 月号,刊文:细胞如何协作 ,这是西班牙生物学家在分析数量巨大的神经细胞协同动作时,是什么机制运行?他们认为是依靠无线传输,细胞中有天线 。尽管这不是生物学界主流研究机构的观点,但提出的问题令人深思!人脑有千亿细胞,视网膜上有 1-1.3 亿个视 细胞。这些 视 细胞协同动作时,如果单凭离子通道,人眼功能无法实现。这其中应该有无线传输机理。视 网膜是多学科交叉地,也是多层面链接地。生物学不管 视 网膜外面的眼球,光学和天线学科不了解 视 网膜里面 ,这中间链接断裂,导致许多问题无法解释。 4. 人眼球是水晶体 1974 年,我国 知名科学家 龚袒同教授 就 提出 " 变折射率 " 概念。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不是常数,而是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因此,变折射率介质是一种非均匀介质,也有人称为 梯 度折射率介质或渐变折射率介质。 2013 年 4 月 , 科学出版社出版 了 刘德森等著, " 微小光学与微透镜阵列 " , 该书详细介绍了新的分支学科 微小光学 的研究内容及进展 。值得关注的是: 1) 利用微小光学已有的理论和加工技术,搞清楚人眼水晶体的变折射率类型; 2) 仿制人眼水晶体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现有的变折射率透镜是采用聚合物加工,与人眼材料属性不相吻合,需要研究人眼晶体材料属性和生物特征; 3) 进行成像特性研究; 4) 微小光学专家认为人眼是成像装置,与过去传统解读不同的是,这里的成像多了变折射率透镜的引入。 5. 人眼是变折射率透镜天线 我国天线专家 钟顺时编著的"天线理论与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指出人眼是 变折射率透镜天线。最常用的是龙伯透镜,可作宽角扫描。 龙伯透镜把位于球面处的点源辐射变换为在源的径向对边的平面波。利用这一功能,沿表面移动馈源可有效地把波束扫描到任意所需方向。实际馈源需置于球面外某一距离处。因该 作者不了解视 网膜里面结构,不可能解释眼球与 视 网膜里面结构的关系,在微观与宏观链接处终止。 人眼是什么天线? 作为从事一辈子研究天线的业内人士在思考上述诸多问题时,惊奇的发现 人眼是有天线。从人眼功能机理考虑,人眼如果是成像装置,不能解释以下难題: 1) 早先看成黑白相机,后来又变成彩色相机、单反相机、傻瓜相机、摄像机。无论那一种都不能解释 人眼功能; 2) 去年科学世界刊文,对 人眼微观结构作了详细介绍,明确指出人眼色感之谜未解; 3) 人眼視觉距离巨大差异,央视挑战不可能播放的内蒙一对夫妇可看清 1 公里处景物,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不行? 4 ) 人眼視觉分辨率相差甚远,央视挑战不可能播放的一位男士可从百支点燃的蜡烛中找到目标蜡烛,他是 从火焰的亮度、形状、烛芯特点、蜡烛燃烧后状态等观察其差别。 5 ) 人眼扫描、跟踪、定位和识别功能,用生物医学概念和光学成像概念都无法 解释; 6 )人 眼是成像装置,认为人像是倒像。又说是大脑纠正为正像,谁能说清楚是怎么纠正的! 若将 人 眼看成是天线,到底是什么类型天线?这个世界有无这类天线? 1) 人 眼是球形透镜与超大型阵列电扫天线。就频带宽度而言,是超宽带; 2) 球形 透镜是眼球构造决定。它属于 变折射率 球形 透镜类型。关于这方面研究可从 微小光学 和 天线学科著作中找到类似形式。 3) 近些年来,通信频段朝高端发展,已进入毫米波段,为了实现宽角扫描, 球形 透镜天线成为优选天线。国内外天线著作多有研究;现有研制的天线与 人 眼区别是:尺寸大一倍; 球形 透镜 不转动;饋源沿球面移动;饋源数量少;饋源型式大都是微带 天线。 4) 人 眼是 变折射率 球形透镜, 饋源分两种: —种是圆錐形;另—种是圆柱形。前者是三种规格,是实现 人眼色感所必须。两种形状是 实现 人眼明暗视觉所必须。视 錐细胞是超宽带单錐天线。 5) 人 眼视 细胞饋源是无线传输,是不移动的。 6) 人 眼 球形 透镜是转动的,这是与现在天线学科研制的天线的最大区别。这种转动,在所有电子设备中均未见过。说也奇怪, 50 多年前,见过一位同学眼球不转动,午睡时 眼晴不闭,原因不明。这种情况罕见。 7) 人 眼视网膜里面是视细胞连接网络,是形成色感的和差接头。也是形成电扫描的控制电路。 8) 人 眼视网膜上的视细胞是透明的,这个世界上有无透明的导电薄膜,回答是肯定的。汽车车窗上就有透明天线。視细胞是什么材料属性的导电薄膜,有待光学材料专家给出答案! 这篇文章只揭示人 眼是球形透镜与超大型阵列电扫天线的奧秘。(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1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揭开人眼神秘的面纱(3)---人眼是照相机吗?
热度 2 dsm9393 2017-6-10 21:12
揭开人眼神秘的面纱 ( 3) Uncover the mystery of the human eye ( 3 ) 都世民( Du Shimin) 人眼是照相机吗? 曾记得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上中学物理课时,课夲把人的眼睛和照相机的原理看成相似。如下是在 百度网上搜索的解读 ,可以找到眼科专家对人眼结构的论述,仍然把人的眼睛看成照相机。 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近视专科 手术专家 李海燕博士 详解眼球结构(图片 — 介绍) 他是从眼睛的疾病和治疗方法,来阐述眼睛的结构。他把眼睛的结构比作照相机 。 图一 · 把眼睛的结构比作照相机 人眼成像原理的这种教授法不知讲了多少年!这类教科书是用了好多年。延续到现在。 如果把眼球比作照相机。 光首先进入眼球的透明 角膜 。它占眼球表面积的 1/6 ,直径为 11.5 毫米,中央厚 0.6 毫米,旁边厚 1 毫米。俗称 黑眼珠 。 角膜组织分 5 层: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角膜上皮层有十分敏感的感觉神经末梢 。 瞳孔 好像照相机的光圈 。 晶状体 好像照相机的全自动变焦镜头,位于瞳孔虹膜后面,呈双凸透镜。正常人既能看近又能看远,全依赖于晶状体的调节。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胶卷,起感光功能。感光最敏锐的那部分,称为黄斑。虽然视网膜很薄,结构却很复杂,分为 10 层,感光的细胞主要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主要负责明亮视觉和色觉,视杆细胞主要负责阴暗视觉。脉络膜 - 是照相机的暗箱。主要由血管组成,因此还兼有营养眼球的责任。 物像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而 视觉 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的。 视觉 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视觉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下 图 图 二 ·人眼机理的框 图 以上对人眼结构和机理的解释,已经考虑到微观层面,已经将视觉感官系统与大脑神经相联系,这种解释有没有问题呢?下面来讨论这些问题 。 人眼看成相机有什么问题呢? 1 )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见到的照相机都是黑白的,后来有了彩色照相机,如今是数码相机。相机变化了,原来有底片,现在没有底片。人的眼睛还是原来样子,没有变化。我们没有理由不怀疑这种说法的不正确! 2 )从图三可以看出,成像后的像与原来的像是倒着的,其实我们看见的物体不是倒像,说明这种解释方法是有问题! 图 三 ·人的眼睛比做照相机的示意图 3 )人的眼睛可以看见各种颜色,用相机是解释不了的。 4 )人的眼睛可以扫描、跟踪、定位、分辨和识别。照相机没有这种功能。 如上所述,人的眼睛看成照相机有问题。 人眼产生的信号是什么类型?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过去的相机是模拟信号,胶片显像;如今数码相机是数字信号,无需胶片。按生物学观点,人眼的信号是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却不承认光信号是交变电磁场,电信号只有离子通道的电流,没有磁流,没有场的信号。早年相机是黑白,后来是彩色。如今是数 码彩色摄像和照像合一的相机,无胶卷底片。 不存在哪种相机。不管是单反,卡片,家用便携相机或其他相机,能决定它是否接近人眼的 。 不存在卡片机比单反机,单反机比卡片机哪个更接近人眼的关系。 另外相机原理解读的构造,得到的是缩小的倒像,而且与色感 无关。不能不怀疑这种解释有问题。其实 人眼的结构非常复杂 , 我们很难以传统相机的模式来解读 。 图四 · 人的眼睛的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微小光学破解 人眼之谜 从时 空变化 看, 2500 年前佛学、道学、中医 对眼睛 都有论述。而现代科技则是近 100 多年的事。无论那个学科,都是将光与眼紧密联系在一起。 1854 年,麦克斯韦还是年青时代,就开始研究人眼和动物眼睛,发表了鱼眼透镜的论文,提岀了变折射率的概念。麦克斯韦想弄清动物眼的色感之谜。 奇怪的是近代医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学科 , 在论述眼睛结构和工作机理时,都不涉及电磁 理论 的论述,都认为眼是宏观成像装置。在生物学未探明视网膜结构之前,都是以宏观光学视角给出的成像原理。而微观电磁 学 是因为无需求,无学者关注的原因,使很多人不知道新的学科 --- 微小光学已经诞生了。 另外,也是因为现代科技专业越分越细,越来越多,各自都有自己权威和门户,巳形成社会共识。一旦垮学科,有些权威发表的言论就有问题了,说了就不算数了。 一百年前, 麦克斯韦电磁 理论不可能涉及微观和纳观层面的应用 研究 ,即使 生物学 家中有人想到要用 麦克斯韦电磁 理论,受专业限制无能为力。即便 微小光学已经诞生 ,他们不一定了解和相信。 什么是微小光学? 光学的发展可以分成宏观光学、微小光学和纳米光学三个发展阶段。 这是 从制作工艺和光学元件尺度来 界定。 微小光学是微米尺度范畴内的光学。它研究的是微米尺度光学元件的光学微加工工艺 ,以 及光信息在这类光学元件中的传播、变换、成像的物理机理和应用的前沿学科。微小光学的产生是受科学技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推动, 它 的发展反过来又大大促进科学技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微小光学是研究微米、亚微米尺度内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光学元件(包括光源、光纤、波导、折射和衍射型微透镜、微棱镜等)的光学微加工技术 ,以 及利用该元件实现光信息的发射、耦合、传输、变换、分光、成像和图像处理等功能的理论和技术,是光学的新发展、光学与微电子和微机械相互融合、渗透、交叉形成重要前沿学科。在 20 世纪中叶,人们把研究微弱光信号的增强、显示、变换的学科称为 “ 微光学 ” 或 “ 微光夜视 ” 。因此,该领域不能称为 “ 微光学 ” ,而称为 “ 微小光学 ” 。 微小光学的具体研究内容 是: ( 1 ) 折射型微透镜及阵列 。 主要包括各种微米尺度 ( 几微米至 1mm) 的折射型微透镜及透镜阵列、微反射镜、微棱镜、波导光栅等。( 2 ) 衍射光学元件 。 它是利用光衍射效应的复合成像理论,通过光学微加工技术制作的表面微结构,形成具有高衍射效率的光学元件。( 3 ) 光学微加工工艺 。 它是制作微米尺度光学元件的光学加工技术和方法 。 主要有微光刻、离子束刻蚀、微图形产生激光束直写、光刻热熔和光刻离子交换等。( 4 ) 微小光学元件性能的测试技术 。( 5 ) 微小光学功能材料 。制作微小光学元件的基底材料,晶片和光电元件混合集成的基底材料,包括特种玻璃、有机硅、半导体材料、特种聚合物、光波导材料和封装材料等。( 6 ) 微小光学元件的二维和三维集成技术 。 主要是微小光学系统的结构设计理论和集成技术,微小光学元件的耦合、对准、传输、变换技术集成器件的装配封装技术,这是微小光学元件本身的集成技术。 人眼的水晶体是典型的变折射率介质 1974 年,我国龚袒同教授提出变折射率概念。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不是常数,而是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因此,变折射率介质是一种非均匀介质,也有人称为祶度折射率介质或渐变折射率介质。 在自然界中,变折射率介质是普遍存在的。例如,人眼的水晶体和地球的大气层就是一种典型的变折射率介质。天文折射 也 是很早就被人们观察到的变折射率问题。早在公元 100 年就对它 进行 了研究。此外,人们熟知的 “ 海市蜃楼 ” 奇景,也是由于大气层折射率的局部变化,对地面景色产生折射,出现的一种奇特现象。 很多人不知道这是 变折射率介质 引起的。 微小光学专家 在他们专著" 微小光学与微透镜阵列 "中 明确指出:人眼的水晶体是一种典型的变折射率介质。并指出微小光学应与生物学交叉结合。该如何结合呢? 1 利用微小光学已有的理论和加工技术,搞清楚人眼水晶体的变折射率类型; 2 仿制人眼水晶体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现有的变折射率透镜是采用聚合物加工,与人眼材料属性不相吻合,需要研究人眼晶体材料属性和生物特征; 3 进行成像特性研究; 4 微小光学专家认为人眼是成像装置,与过去传统解读不同的是,这里的成像多了变折射率透镜的引入。 5 如果这项工作完成,能否验证人眼色感功能和人眼的搜索、跟踪、识别功能。 6 微小光学专家介入这项研究,不一定了解视网膜结构,在这里变成多学科汇集点,也是难点。其上视细胞尺寸是微米尺度,细胞间距是纳米尺度,工作波长也是纳米尺度,使问题复杂化。 微小光学揭示岀什么问题? 眼睛 的研究 由来已久 , 几千年来经历细化和深化过程。 微小光学的 介入揭示了以下问题: 1) 微小光学 将小宇宙中信息量最大的视觉感官系统,由宏观 2 厘米的眼球碎化为微米量级。将玻璃体看成 水晶体 ,利用 麦克斯韦电磁 理论把 水晶体 视为 变折射率透镜 。 2) 验证了《金刚经》指出:"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 3) 揭示了视觉感官系统多层面链接,包括宏观到微观。这当中沒有映射的神经回路。依据的是伟大 麦克斯韦电磁 理论。 4 )突破了传统知识框架:把人的眼睛看成照相机是有问题的。人的眼睛不能用照相机解读! 5 )人的视觉感官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不能用神经元摡念,通过计算机求解出其信息关系。 6 ) 微小光学的 介入,玻璃体看成 水晶体 ,视为 变折射率透镜 。天线专家明确指出人眼中有 变折射率透镜 天线。能否用天线概念解读人眼可以扫描、跟踪、定位、分辨和识别的功能机理。 下面将继续讨论人的眼睛是否有天线?(待续)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10528 次阅读|6 个评论
写一篇难言的科普文章
dsm9393 2017-5-10 22:52
写一篇难言的科普文章 都世民 笔者想写一篇人眼的科普文章,作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有这一义务。通常写科普是写自己熟悉的专业范畴,茅以升和高士其前輩都是这样做的,是科普作家的榜样。 科普文章的主题通常是以新的科技知识为中心,体现 新颖性 。可是前沿科技知识往往有争论,有 时效性 。如果文中覌点偏向一边,必然会遭到另一观点的批评和指责。按理说应说明争议双方的论点,方才体现科普文章的 科学性 。 然而科普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趣味性 ,如果将科学论文观点引进文章,读者群体不能接受,必须 通俗 易懂。这是科普文章的难点。 现代前沿科技生命科学的科普解读,通常人们认为是生物学科的茫畴,他们是业内人士。笔者对人眼的了解却感到有些异议,人眼是多学科范畴。也就是说人眼的科普具有 多学科属性 。这是科普创作的难点之二。 人眼是 千年话题 ,我们的祖先有论述,中医二千多年,对人眼也有论述,光学专家对人眼成像有解读,是属几何光学范畴。微小光学专家用电磁理论解读人眼。生物学用细胞槪念解读人眼,微观电磁学家用分子概念研究生物。脑科学用神经网络来解读。这千年话题充满了神秘色彩。 “揭开人眼神秘面纱”是笔者要写的主题。这是难点之三。 写这样的科普文章确实难,要体现科普文章的上述多属性实属不易。能否写好,只能尽力而为。
个人分类: 科普|2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细胞的能量和电从哪里来? 求证“人眼是无源光雷达
dsm9393 2016-5-26 20:06
细胞的能量和电从哪里来? 求证“人眼是无源光雷达工作模式” ( 一 ) 都世民 细胞会产生运动,这运动的力来自哪里?细胞内的神经元还会放电,为什么会放电?这电能来自哪里?脑电图中有电,是从大脑中引出的,这电怎么形成的?神经元放的电怎么能进入微电极被引出?如果大脑的功能能用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来解释,必须找到电子设备的电源车在哪里?本文将讨论这几个问题。 人眼不是相机 1. 要证明人眼是无源光雷达工作模式,首先必须说明人眼不是相机。 眼科专家庞继景 在解读人眼工作原理时,叙述 眼睛的结构 如下: 人的眼睛就像一架传统的照相机,镜头包括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光圈就是瞳孔 ( 包括虹膜和睫状体 ) ,底片就是眼后部的视网膜。和相机后部的底片一样,视网膜 ( 有时也叫眼底 ) , 也是物体成像的地方。人的视网膜成像的原理和相机相似。如果照相机的镜头浑浊了,光线就没法进入相机。人的角膜 / 晶状体 / 甚至玻璃体混浊都会影响视 力。 【 1 】 这种解读有以下问题: 1. )早些年的相机与现在的相机的主要区别是:原先是利用透镜的光学成像原理,采集的信号是摸拟信号,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相机将摸拟信号改为数字信号,因此现在相机称作“数码相机”。相机要工作必须有充好电的电池。试问:第一位解读人眼是相机的专家,相机的电池在哪里?人眼内有电池吗?笔者从人眼的生物结构中找不到电池 。 2. 除盲人外,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眼睛有 搜索、跟踪、定位、识别 等功能。相机没有这些功能。相机只能看到二维图像,对运动物体的跟踪和识别,相机不能完成。对尺度不同的物体的观测和分辨,相机无法比拟。也不宜用相机和脑神经一起解读。相机是电子机械,脑神经与相机没有接口。 3. )人的视觉感官的参数与相机不好比拟: 人眼的方位扫描视角: ± 120 度; 单眼的方位扫描视角 : ± 145 度。 人眼的上仰扫描角: 55 度; 人眼的下俯扫描角: 75 度。 4. )人眼的内部结构不能将视网膜作为功能解读的终结,应该考虑视网膜后面的结构,它们是有机的统一体。 5. )人眼的两种工作模式,明亮区与昏暗区是分别设置的,相机的多摸式要人分别操作,自身不能单独完成的。 细胞里有电 1. 物理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可以运动。在“秒”的时间尺度上可看成固体。但在“分钟”和“小时”尺度上,它的形状会改变,位置也会移动。为什么会是这样?人的手触觉可以感受 200Hz 的机械振动。这一特性使我们的手在接触物体表面时,能感受到细微的变化。这又是为什么?【 1 】 2. Stam 基于脑磁图获得的实验数据,在不同频段内,建立了被试者的大脑功能网络,分析表明低频 (8Hz) 和高频 (30Hz) 波段的脑功能网络结构,均具有“小世界” (Small-world) 特性,而中间频段 (8--- 30Hz) 的脑网络结构接近于规则网络 。 3. Bassett 等利用小波分解脑磁图的时间序列时,建立的不同频率段 (1.1-75Hz) 内的大脑功能网络,其拓扑结构均呈现“小世界”属性 。 4. 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宇宙论的核心学说,被视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事实上,最近几十年专家的大部分努力都集中在将两种理论合二为一上。因为爱因斯坦的精妙理论在 原子领域说不通, 如果要在原子领域 应用 广义相对论,就必须把它量子化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将细胞看成人,把人或高铁看成大尺度、大质量,来研究引力,大质量的加速运动如果产生引力波,在细胞层面应能检测到它的存在,无需量子化。这是假定 广义相对论在描述大尺度的引力活动时是相当准确的。 【 4 】 5. 文【 5 】指出:经颅随机噪声刺激( transcranial random noise stimulation , tRNS )是一项新的经颅电刺激技术, tRNS 涉及在皮层上施加一个随机电振荡谱,目前, tRNS 可应用于三个频率范围:整个频谱 (0.1--640Hz) 、低频段 (O.1--lOOHz) 、高频段 (101-640Hz)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运动皮层上,施加 10min 高频段的 tRNS 能够正向地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5 】。 tRNS 的影响同样可以在随机共振的背景下来解释,它是一个可以引发系统随机活动的随机频率刺激【 6 】。 研究人员使用经颅随机噪声刺激( TRNS )的技术 时, 研究人员测试发现,脑部经过轻微电击的测试组成员,数学运算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成员。对测试组成员脑部施加轻微电击后,其大脑神经元间的血液流动明显增强。 这电击如同给血流增加了能量,这能量怎样传递的? 研究人员据此认为,这是导致这些测试者运算能力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而令他们惊讶的是,这一能力提高的效果至少可以持续半年时间。 脑电频率为什么与引力波低端频率吻合? 脑电频率为什么与心脏膊动频率接近? 脑电波频率 频率变动范围在每秒 1 - 30 次之间,可划分为四个波段,即 δ ( 1 - 3Hz )、 θ ( 4 - 7Hz )、 α ( 8 - 13Hz )、 β ( 14 - 30Hz )。 δ 波,频率为每秒 1 - 3 次,昏睡状态下 θ 波,频率为每秒 4 - 7 次,挫折和抑郁时以及精神病患者 α 波,频率为每秒 8 - 13 次,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 β 波,频率为每秒 14 - 30 次,当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或亢奋时出现此波,当人从睡梦中惊醒时, 脑电波是生命迹象,每个细胞都会发出微弱的电能, 这些微弱电流 是 怎样构成电的回路? 大脑无时无刻不在运转,即使你睡觉、什么也不想,那都也会有脑电波产生的,只不过频率会有所不同,脑电波不会受你的思维控制。 大脑内涉及的频段为什么与引力波频段吻合!是引力波提供的能量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4253c120100yvlm.html 细胞运动的力来自哪里? 生物学不关心细胞的运动以及产生运动的力。物理学关于这类问题。 文【 1 】指出: 1. 细胞不仅在运动,而且有 感知功能 。对周围环境的多种刺激会产生反馈,例如拉伸、压缩、液体流动,……。我们的感官对周围环境的感受是有 机械力的作用 。血压的调节是依赖于动脉、静脉的机械敏感性,大脑中的排污要依赖于动脉搏动。 2. 生长在柔软表面的干细胞会诱导变成脂肪或神经组织。 3. 干细胞生长在硬表面时,却发育成骨细胞。 4. 在宏观层面看到的各器官生长和发育所要求的形状及其改变是很精确的。这是受 机械力和应变的控制 。这是物理学角度【 1 】。 5. 从生物学角度,是用细胞的 极性定位或蛋白的取向 来解释。【 8 、 9 】 日本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利用实验鼠的 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细胞) 再生出 完整的皮肤系统。 iPS细胞是 体细胞经过诱导因子处理后转化而成的干细胞, 其功能与胚胎干细胞类似,具有 发育成多种组织细胞的可能 。 6. 生物学家认为: 细胞间的通讯 是通过 化学信号完成 的。 7. 物理学家认为:细胞间的通讯受到 机械力的调控 。专家们实际观测果蝇胚胎发育过程时,看到数以百计的细胞 挤压 在一起,形成一定结构形状。最终发育成身体各部分。 笔者对此观察表述有一个问题:胚胎的形变肯定是受机械力作用,这力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物学家至今对细胞怎样产生 运动 的原因仍然不清楚。物理学家又怎么看呢? 8. 细胞怎样感知运动?怎样对机械力产生反馈? 直到近几十年,才有一个简单物理模型来解释。【1】 物理学认为细胞基本不受惯性力作用。系统中的惯性力和粘性力的比值是用 雷诺数 来描述。 Re= ρν L / μ ρ 流体密度 kg/m 3 μ 动力粘度 (Pa , S) ν 流场特征速度 10 μ m/s L 流场特征长度, 视杆细胞横向尺寸 / 视锥细胞横向尺寸 =2/6( μ m ) ;视杆细胞长度 / 视锥细胞长度 =120/75( μ m ) 。 Re=10 ^ ( -4 ) 表示细胞粘滞力是惯性力的 10000 倍。这是在细胞不动时。 一旦外力消失,细胞就不运动,是动能让周围液体流动。 9. 细胞的韧性和刚性靠什么? 细胞内部结构很复杂,它有管状或绳状的骨架。长约 10nm 到几 mm 。这种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它既可以作为蛋白质内部输送管道,又可保持细胞本身形状结构。 细胞的韧性和刚性取决于骨架之间有复杂的丝状网络。 10. 细胞的形状是怎样调控的呢? 肌动蛋后可以迅速通过聚焦和降解来改变细胞形状。而肌球蛋白提供网络支撑或牵拉肌动蛋白。两者综合作用导致细胞的移动和形状改变。这就给周围环境形成力。这样一种机理,物理学提出一种 Kelvin-Voigt 模型来说明这一属性。此模型是由一个弹簧和一个阻尼器并联而成。在秒的时间内,细胞基本上是稳定的,是固体状态。在分钟或小时的尺度上,可以变形或移动。这一模型是将细胞看成既有粘性又有弹性,分别用阻尼器和弹簧对应,并联在一起。 如果用模坐标表示 t ( 时间),纵坐标表示细胞位移 X eq (位移)。 上述模型右端受拉力时,细胞在分钟或小时尺度上会变形,还有抵抗力产生。此时抵抗力可表示为: F=kx+b × ( dx / d t ) 其中 k 为弹簧系数, b 为阻尼系数。 X(t)=X eq (1-e ^ ) 细胞在秒尺度上是稳定的, X(t)=0, 在分钟和小时尺度上 ,X(t) 是单调上升的,时间再增加时就趋于平衡状态。 蛋白质的能量【 1 】 蛋白质所处的空间很小,有热噪声,在蛋白质运动时受布朗运动的影响。蛋白质热运动会与体内水分子发生碰撞。其动能为 4.1PN.nm 。或 25meV (在室温条件下)。 在热噪声存在的情况下 , 蛋白质有两种构象,其概率分布为 exp(- △ G/k 0 T) 其中 △ G 为两种构象的能量差, 如果 △ G= 1k 0 T 此时概率的比值为 1.3 如果 △ G= 0.5k 0 T 此时概率的比值为 1/1.6 细胞运动所需能量上限是由 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决定的。 在生物化学中, 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是一种核苷酸,作为细胞内能量传递的 “ 分子通货 ” ,储存和传递化学能。 ATP 在核酸合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ATP 的立体结构可通过多种细胞途径产生,最典型的如在线粒体中通过 氧化磷酸化 由 ATP 合成酶 合成 。 ATP 合成的 主要能源为葡萄糖和脂肪酸 。 人体中 ATP 的总量只有大约 0.1 摩 尔( mole ),简称摩,旧称 克分子 、 克原子 ,是 国际单位制 7 个 基本单位 之一,表示 物质的量 ,符号为 mol 。每 1 摩尔任何物质(微观物质,如分子,原子等)含有 阿伏伽德罗常量 (约 6.02×1023 )个微粒。 人体细胞 每天的能量需要水解 200-300 摩尔的 ATP , 这意味着每个 ATP 分子每天要被重复利用 2000-3000 次。 ATP 不能被储存,因为 ATP 的合成后必须在短时间内被消耗 . 。 活细胞中也有其他的高能三磷酸盐如鸟苷三磷酸。能量可以在这些三磷酸盐和 ATP 中由磷酸激酶催化反应之类的反应转移:当磷酸键被水解的时候能量就会被释放。这种能量可以被多种酶、肌动蛋白和运输蛋白用于细胞的活动 。 ATP 可能会被作为纳米技术和灌溉的能源。 人工心脏起搏器 可能 仿效 于这种技术而不再需要电池提供动力。 三磷酸腺苷是体内广泛存在的辅酶,是体内组织细胞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蛋白质、脂肪、糖和核苷酸的合成都需 ATP 参与。 ATP 经 腺苷酸环化酶 催化形成 环磷酸腺苷 (cAMP) ,是细胞内的生物活性物质,对细胞许多代谢过程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磷酸腺苷是体内广泛存在的辅酶,是体内组织细胞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蛋白质、脂肪、糖和核苷酸的合成都需 ATP 参与 。 在 ATP 与 ADP 的转化中, ATP 的第 2 个高能磷酸键位于末端,能很快地水解断裂,释放能量。同样,在提供能量的条件下,也容易加上第 3 个磷酸使 ADP 又转化为 ATP 。对于动物和人类来说, ADP 转化成 ATP 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来说, ADP 转化成 ATP 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内部时刻进行着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同时也就伴随有能量的释放和储存。因其是能量 “ 携带 ” 和 “ 转运 ” 者,生物学家形象地称 ATP 为 “ 能量通货 ” 。 很多酶都要与 ATP 结合,才能克服势垒形成的运动。化学合成中, ATP 中的能量约为 20k0T ,细胞内的分子机器运行时,所要的能量为 lk0T 至 20k0T 。这分子机器就是肌球蛋白,它可以将 ATP 储存的能量转化为力,使细胞定向运动。 细胞内有许多这类分子传感器,可用来检测拉伸、挤压、震动、液体流动,热和光等。黏着斑就是一种分子传感器。它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关联在一起,使细胞感受到拉伸。 上述观点就是生物学家对细胞组成的理解,要用分子组装的概念来说明细胞的组成。用百计的蛋白质和大分子来组装细胞。这是生物学家自下而上的研究模式。这种模式能否组装成胚胎令业外人士生疑! 为什么这样说呢?将细胞内肌球蛋白看成 分子机器, 将黏着斑看成一种 分子传感器 。 细胞的电源在哪里? 生物学家将生化物质看成电子器件并赋予功能, 例如: 1 )细胞内肌球蛋白看成 分子机器;【 1 】 2 )将黏着斑看成一种 分子传感器;【 1 】 3 ) 将细胞看成能定位、测速和导航的 GPS ;【 12 】 4 )将细胞内黑视素看成 “光天线” ;【 13 】 5 ) 人眼是 照相机 ; 6 )将视网膜看成相机底片,研制成的电子视网膜为什么要“自带”电池?因眼睛内没有电 池才配电池吗?还是因为研制者没有找到电池?【 10 】 7 )如今生物医学家研制的各种人造器官,如心脏起搏器,都要“自带”电池。为什么不利用人体能量?是不能把生化能量转变为电能吗? 不难看出生物学家不能自圆其说,明明没有找到人体内电源,却又将细胞看成电子器件,甚至看成有系统级别的 GPS 导航呢?这不是科学家的假设和推论,这是生物学家广泛认可的说法,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人脑要消耗人体总能量的 1/3 ,是消耗热能还是电能?既然人脑真的看成是神经网络系统,这网络系统是电子学概念还是虚拟概念?如果是电子学概念,没有电源是说不通的。如果人体能用电子学概念解释诸多功能,那么人体内肯定有电源,这个电源与心脏及血液循环系统有关。 2010 年,法国的研究人员利用 EFC 第一次直接从一一个动物体的血液中提取电能。他们把约 3 厘米大小的电池植入到一只活老鼠的腹部内,设备成功地运行了 11 天,电池不断地产生大约 2 微瓦的电,而且那只老鼠也没有产生多少不适。 【 14 、 15 】 笔者思考:心脏停 止跳动,人的一切功能停止。电子系统无论总机或其它分机,只要电源有问题,都会停止工作。所以 心脏可能是“总电源”。 参考资料 【 1 】张萌,李国辉,编译,生物细胞的能量学和力学,《物理》, Vol.44 , no.2 , 2016. Alexander.R.Dunn,Andrew Price.Physics Today,2015(2):27 。 【 2 】 Stam C J.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patterns of human magnetoencephalographic recordings:a “ small-world ” network? Neurosci Lett, 2004, 355: 25-28. 【 3 】 Bassett D S, Meyer-Lindenberg 丸 Achard S. Adaptive reconfiguration of fractal small-world humanbrain functional networks. Proc NatIAcad Sci USA, 2006. 103: 19518-19523. 【 4 】 西媒称广义相对论细节存疑 : 地球和太阳距离在加大 , 来源: 参考消息网 , 2016-03-20 。 【 5 】邓斌,于海涛,王江著,神经系统共振分析,一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 。 【 6 】 Terneyp Chaieb L- Moliadze V et 生. Increasing human brain excita 已 y by transcranial high-frecluencyrandom noise stimulation.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8, 28: 14147-14155. 【 7 】 脑部微电击可提高大脑运算能力 , 科技日报 , 2013-05-28 , http://www.cutech.edu.cn/cn/gwkj/2013/05/1369676603151540.htm 【 8 】 “每个细胞都知道方向”,《环球科学》, 2016 年第 4 期,撰文保罗。 N .阿德勒 ( Paul N . Adle , ) 杰里米,内桑斯 (Jeremy Nathans) ,翻译 荣丽。 【 9 】 北大发现磁感应蛋白 或揭开“第六感”之谜 , 2015-11-18 08:16:50 来源: 腾讯科技 。 参考消息网, 2015-11-18 。 【 9 】 用诱导多能干细胞能再生完整皮肤 , 来源:中国科技网 - 科技日报, 2016 年 04 月 05 日 。 【 10 】视网膜,百度词条。 【 1 1 】“种”个大脑给你用 , 生物学家建立“类器官”库了解人体发育, 来自科学网 。 【 12 】“大脑 GPS: 还有很多待解谜团” ------ 专访 201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环球科学》 2016 年 2 月号,总第 122 期。 【 13 】徐徐,人体有望变电池,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 2015/7/22 9:20:33 。 【 1 4 】光基因学新工具有望治疗感光受体退化性眼病患者,来源:科技日报, 2015-05-12 10:00 【 15 】 单细胞 为什么会 放电? 来源:科 学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933562.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都世民博客 。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2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眼是超宽带超级阵列天线
热度 1 dsm9393 2016-5-9 15:27
人眼是超宽带超级阵列天线 The human eye is Super array of UWB antenna 都世民( Du Shimin ) 人眼是人的感官,也是人脑信息的前端。人能对观察的事物成像、分辨、定位和识别都离不开眼睛这一视觉感官。对于盲人则是另一机制,可以用听觉、嗅觉来定位、识别。本文只涉及视觉感官。 1. 人眼是照相机吗? 笔者上中学时,教科书上对眼睛的解读是基于光学原理,将其看成照相机。 眼科专家庞继景 在解读人眼工作原理时,叙述 眼睛的结构 如下: 人的眼睛就像一架传统的照相机,镜头包括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光圈就是瞳孔 ( 包括虹膜和睫状体 ) ,底片就是眼后部的视网膜。和相机后部的底片一样,视网膜 ( 有时也叫眼底 ) , 也是物体成像的地方。人的视网膜成像的原理和相机相似。如果照相机的镜头浑浊了,光线就没法进入相机。人的角膜 / 晶状体 / 甚至玻璃体混浊都会影响视 力。 【 1 】 这种解读比早年中学教科书进了一步,原先只涉及凸透镜成像原理的介绍。这里将视网膜看成照相机成像底片,将人眼成像与照相机成像看成类似。笔者认为这种解读不确切。只是突出透镜成像这一部分。早先是利用感光胶卷成像,如今是利用数字技术成像。如果人眼只具有成像功能,就如同照相机。可是人不仅能观察事物,还能识别、定位和导航。所以将视觉感官看成照相机是不确切的。 2. 黑视素的“光天线”说法靠谱吗? 2015 年 5 月 12 日,由 科技日报 总编圈点的科技报道文章:“光基因学新工具有望治疗感光受体退化性眼病患者”。该文属生物探索类。报道的是瑞士和德国科学家研究团队对小鼠视觉进行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及黑视素“光天线”。在光天线上加引号,可以理解为是“强调”、突出这一关键词。另一种可能是比喻,是科普解读。到底是什么含义? 无回复! 文【 2 】指出: 研究人员制作出一种嵌合感光蛋白,称为“ Opto-mGluR6 ”,由黑视素(视网膜感光色素)的感光区和 ON- 双极细胞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GluR6 )拼成。黑视素的“光天线”能抵抗褪色,无论光照射的频率多高,强度多大,嵌合蛋白的反应力度也不会减弱。而 mGluR6 是化学受体,将其变成光激活受体后,能保证高度的光敏性和快速的“正常”响应性。而且,由于 Opto-mGluR6 由两种自体视网膜蛋白组成,还可能被免疫系统“放行”。 笔者对文【 2 】提出疑问,有关讨论的博客分别发在光明网和科学网上。【 3 】 文【 2 】的作者认为黑视素有“光天线”功能,该如何理解它是“光天线”? 3. 人眼是超级阵列天线 早先,对视觉感官的内部结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为什么这样说呢?过去显微技术看不见纳米量级,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对视觉感官的内部结构,微纳层面浮出水面。《科学世 界》刊文详述了这一结构及相关问题。【 4 】 笔者阅读后,思考多日,对其结构和相关问题提出下列看法: 人眼是超级阵列天线! 天线型式: 1. 视网膜是超级天线阵,其上有上亿个单元。 天线阵面向外有一凸透镜,它由晶状体、 玻璃体 、睫状体、角膜、 瞳孔 等组成。此透镜将接收的光波聚焦到阵面上。中心部分是视锥细胞组成,是工作在明亮区,这个区域的直径为 2 微米。在此区域外,是视杆细胞单元,工作在昏暗区。该天线阵两种工作状态转换时间以秒计。应当指出的是,此凸透镜的的焦距可自动调节,是由晶状体厚度自动改变而调焦。这种结构在现有雷达天线阵中尚未见过。 中国央视曾报道有几位男女,能千米分辨观察事物,超出常人。从天线角度解读应是天线阵增益高或者是天线主波束宽度比常人明显窄。这些看法需要验证。 生物学认为:角膜可以看成白眼球和黑眼球 ( 即瞳孔和虹膜)。黑眼球比白眼球要深一层。晶状体有弹性,能自动改变厚度而调焦,随观察距离改变,瞳孔大小可能改变 2 到 5mm 。 晶状体厚度可以变厚或变薄,导致近视或远视,成像会偏离视网膜,应借助眼镜修正。 晶状体是由睫状体包围。并由睫状体伸出的细纤维状小带“悬吊”,睫状体上有环状肌肉组织。看近物时,肌肉收缩导致睫状体小带拉力减弱。晶状体自身固有弹性而变厚,折射率增大。整个晶状体向前移动。眼球的前后距离,即眼轴长度变化也引起近视或远视。眼轴长度变长时,聚焦成像会在视网膜前方,这就是轴性近视。反之就是轴性远视。【 4 】 2. 天线单元有两种: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 视杆细胞横向尺寸 / 视锥细胞横向尺寸 =2/6( 微米 ) 视杆细胞长度 / 视锥细胞长度 =120/75( 微米 ) 视锥细胞的外节呈 粗短 圆锥状。 视杆细胞的外节呈 细长 园柱状。 人眼视网膜内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图片来源:Steve Gschmeissner 3. 天线工作波长:( λ ) 电磁波谱的可见光区波长范围约在 0.38 ~ 0.76 微米之间,是传统 航空摄影侦察 和航空摄影测绘中最常用的工作波段。 可见光辐射光谱中 0.38 ~ 0.76 微米波谱段的辐射,由紫、蓝、青、绿、黄、橙、红等七色光组成。 人眼可见波长范围: 312nm-1050nm 。即 0.312-1.05 微米。 正常视力的人眼对波长约为 555nm 的电磁波最为敏感,这种电磁波处于 光学 频谱 的绿光区域。可见光遥感已把工作波段外延至 近红外区 (约 0.9 微米) 。 如果不考虑人眼中的夜视功能,其工作频段为倍频,属于超宽带。若考虑夜视功能,其工作频段为 1 : 3 。 4. 单元尺寸与波长的关系: 视杆细胞横向尺寸: 2( 微米 )/0.738( 微米 ) ≈ 2.7 λ 视锥细胞横向尺寸: 6( 微米 )/0.738( 微米 ) ≈ 8.1 λ 视杆细胞长度: 120( 微米 )/0.738( 微米 ) ≈ 162 λ 视锥细胞长度: 75( 微米 )/0.738( 微米 ) ≈ 101.3 λ 生物学认为: 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分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 视锥细胞负责观察明亮状态;视杆细胞负责昏暗的状态。 视杆细胞工作在有大量吸光物质。这些物质吸光以后能长时间活着。即便是较弱的光也能感知。视杆细胞的外节呈细长园柱状,细胞整体粗约 2 微米,长约 120 微米。外节里挤满了视觉色素的园柱板状结构。视锥细胞呈圆锥状。粗而短,整体粗约 6 微米,长 75 微米。大量聚焦于中心窝上。其直经大约 2 微米,含有视觉色素的板状结构【 4 】。因视觉色素的园柱板状结构具有吸光性能,它会使阻抗特性的电阻分量增加,频带展宽。对此看法尚要验证。从单元尺寸与波长关系看,现有天线设计尚难理解,需要对视觉色素的化学成份及电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方可定论。 5. 天线扫描范围: 水平面: ± 120 度; 单天线水平面扫描范围 : ± 145 度。 仰角 55 度; 俯角 75 度。 生物学认为:人眼位于头部正面,朝前方。每只眼在水平方向上能看到 145 度的范围。双眼视野 120 度。有立体视觉。仰视有 55 度。俯视 75 度。 6. 天线阵扫描机理 笔者认为相位扫描的可能性大。这移相器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尚要进一步研究。从生物学角度是基因控制。笔者认为这基因的功能相当于雷达系统的集成模块功能。此看法尚要验证。 参考资料 【 1 】 眼科专家庞继景 : 基因治疗成难治眼底病的克星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佚名 日期: 2016-02-05 19:46:52 。 【 2 】 光基因学新工具有望治疗感光受体退化性眼病患者 , 来源: 科技日报 , 2015-05-12 10:00 【 3 】 黑视素的“光天线”说法靠谱吗? --- 请教科技日报总编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891267.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都世民博客。 【 4 】视觉:察觉形态与运动, 科学世界, 2016 年第 4 期,译者:苏亚帷 。
个人分类: 天线|570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2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