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跳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跳楼不是他的错
arthy007 2010-4-30 13:05
昨天有个人跳楼了,或者说得更人情味点儿,有个同学跳楼了。有句话说的好:天边的事再大的事也是小事,身边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这个同学虽然跟他素不相识,不过既然是一个学校的,那也算件不大不小的事吧? 人一掉下来,学校里就热闹了,议论纷纷,对于跳楼的原因当然是关注的焦点,版本多多,领导老师们为了堵风声(严重关系到学校形象问题啊~~)也算尽职尽责了,用了一切能用的办法。可是当一个人躺在草坪上再也起不来的时候,是谁也没办法堵住人们的嘴的。 我也想说两句。 首先,跳楼不是他的错。中国就是这样,什么人犯了什么错就把责任全往犯错的人身上推,哪怕他是已故的人!什么真不负责任、一点都不坚强的话在我听来就跟鲁迅先生的吃人一样可怕!昨天听俞敏洪的讲座他还说中国社会是打压人的社会我还不在意,今天我算是领教了。 为什么不能想想自己承担点责任呢?他是想死么?明显不是,如果想死何必等到今天,出生的时候少吸两口气就窒息掉算了。一定是有什么东西把他压得站不起来了,而且没找到合适的办法减轻一下,那是一种生命不能承受的重量吧?谁给的?我们这个社会跟的,包括他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组成的这个社会,跟他的未来息息相关的社会。压力可能无法避免的,那么至少能给他一些减轻压力的方法的吧?然而太多太多的人不关心这些,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事,而把其他人当成了他的卫星。 仔细想想,确实在我们身边的很多行为完全是跟圣人所说的君子扯不边的。在大讲道德的时候自己却不道德,在人死的时候还要往死人身上推卸责任,跟吃人没什么两样。再次严重鄙视这些无同情心的人!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95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跳,我也跳”
metanb 2010-3-23 19:02
春天来了,死神的脚步也更近了
个人分类: 大学观察|2249 次阅读|1 个评论
博士生威胁跳楼引发的思考
wujingzhi 2010-1-22 08:24
这个时代乐子真的很多。 不过当事人可能乐不起来! 看了南理工博士生威胁跳楼一事,实在不知道怎么看这件事。 http://news.sina.com.cn/o/2010-01-20/061216960865s.shtml 该生导师《关于zhao_f_z威胁跳楼事件的声明》链接: http://hi.baidu.com/uiiungng/blog/item/470844a5e1dca59ed043584c.html 我做过老师,也做过学生,虽没有指导过博士生,但是没吃猪肉,常看猪跑啊!这样的事可能双方都有理,问题也许出在不能很好沟通和选择正确的对象。 博士生和导师沟通很重要。从开始的双向选择到中间学习过程,再到毕业,没有沟通都会造成严重问题。常听博士生们说:某某某,你也快变态了~。博士学习的确让不少人变态了,学生变态了,老师也难免。变态是因为博士学习真的是很艰苦的过程,特别是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传统下,学生没有足够的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真正的西方所认可的博士制度的水平很不容易。这种落差很容易导致巨大心理压力。再加上国内诸多其它压力,诸如结婚、住房、工作等等,这帮人活着很痛苦啊。 而作为导师也许能理解这些压力,但是很容易忘记这样的事实,或者说很多人不去关心。严格的导师严格要求学生,这是应该的。但是有些博士生不可能一下子成为一个合格的博士,有些看似极为简单的事,学生就是不会。每个人都有很多不会的东西,让你做你不会做的事那是极为痛苦的,也是没法完成的。别说这怎么怎么简单,农民们觉得赶马车种地很简单,让你去做,博导们会的可能没几个。学生就是去学习的,如果都那么能干,就不需要读书了。 说到底就一句话,别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 作为学生,不要看别人读博士,自己也要读博士,读不出来就去死。其实你死了也不关导师的事。另外做人不要那么脆弱,受点挫折就要死要活,人活得要有点骨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本来社会就不需要那么多博士。读了博士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有了,什么都有的人也没几个博士。另外,不要把无知当光荣,把别人的容忍当不要脸的资本。用下三滥的手段坑蒙拐骗,不值得同情。靠自己的能耐得到才值得尊重。 作为导师,不要什么人都招来做学生。你严格就要选好学生。不要进了一批杨树木材就要盖宫殿。不同的材料要用在不同的用场。不能养了一批鸭子,非要把它们赶到架上。此外,做人不要那么绝情。博士是个什么啊。博士学习能做出东西来的人似乎也没几个。任何学习都是为了塑造人。人没塑造好,学生毕业不知道怎么去生活,如何去服务奉献,教育就失败了,导师也是失败的。别觉得做几个实验,发几篇文章多牛,出了那个小圈子什么也不是。 做人何必那么较真呢~ 总之,在导师的因材施教下,学生只要好好学习, 总有一天,毕业证会发的。而且,世界(包括博导们)等待着我们可爱的博士们一展风采!
个人分类: 把酒问天 Review|3793 次阅读|22 个评论
海龟跳楼:美国负主要责任
大毛忽洞 2009-10-29 20:06
海龟跳楼:美国负主要责任 事实证明,美国大学培养的中国海龟是一代不如一代。 人民网报道: 23 位受表彰的科技专家中,除于敏、钱骥没有国外留学与侨居经历外,其余的专家不是归国华侨就是归国留学生,他们是:王大珩、王希季、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赵九章、姚桐斌、钱三强、钱学森、郭永怀、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和彭桓武。 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最多,依次是美国( 10 位)、英国( 4 位)、德国( 2 位)、前苏联( 2 位)和法国( 1 位)。 美国曾经为我们培养了 10 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美国的大学也在走下坡路。 他们培养的海龟博士,接二连三地选择非正常死亡。就是按照美国主流的基督教信仰,也不该随便选择死,因为人出生和死亡都是上帝说了算。 总而言之,美 国的 博士教育存在漏洞,修补这些漏洞的补丁需要从中国引进。 美国大学需要从中国引进下列教育补丁: 1. 美国大学配置博士生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从中国引进); 2. 美国大学开设《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等选修课(师资可从中国引进); 3. 美国大学开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选修课(师资可从中国引进)。 广大网友,别因为俺是开玩笑。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从外国引进的。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4152 次阅读|5 个评论
不要将海龟跳楼事件特殊化——我不赞成为涂博士家人设立捐款帐号
zjohnliu 2009-10-27 11:59
海龟跳楼事件还在发酵,有人甚至提出了为涂博士女儿设立捐款基金。 我本人对涂博士遭遇深表同情,但是有些做法未必可取。 首先,请大家不要将一件孤立的跳楼事件特殊化。国内之大跳楼时间时有发生,再小到大学校园,跳楼的师生也是有耳闻。涂博士之所以特殊,莫非在于他的海龟身份? 其次,请大家不要将一件孤立的自杀事件中国化。 再次,请大家不要将其阴谋化。 我觉得博主、曹广福和饶毅的观点是正确的。 我们没有理由把这件海归跳楼事件特殊化、浙大化,甚至中国化。 本来想写一篇博文反对科学网为TU博士女儿设立捐助基金,时间关系,一直未能完成。 不是我不同情。我可以私下里捐款,但我反对通过这件事诱导公众。 很多人需要扪心自问,是不是在趁这件事发泄自己对XX的不满。 作为一名新近的海归,我一直认为,虽然还有很多的不足,中国一直在进步,中国的高校也一直在进步。 大家热炒这件事也没有错,不过我希望,大家对待其它跳楼事件能和这次所谓海龟跳楼事件一样。
个人分类: 中医和科学|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练就五毒不浸之身?
zhumengjin 2009-10-27 01:51
像我这样一个已经快沦落为痞子的人不会去干自杀这类损己不利人的傻事的,即便要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至少也要像杨佳那样做一回学术界的大侠。 在国内,一个人科研创造的顶峰期恰恰是在他无法获得科研资源的青年时期。我国要成为科技强过,要在科学研究领域有所建树(比如让获得诺贝尔奖成为常态),必须打造适合青年学者发挥科研创造力的适宜环境。事实上,国内青年学者普遍面临的境遇是基本生存不保,不仅如此,生存状况还愈来愈恶劣。所以,首先要解决青年学者的生存环境问题。现在的科研导向和政策无异于是在做一本既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荒唐账。 目前国内的学术环境迫使那些尚未完全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年轻人不得不提前透支生命。在国内青年学者中,提前透支生命绝不是个别现象,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现象。没有办法,已经养成了当夜猫子的坏习惯,我也从没指望自己能活过70岁。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江大学因病,海龟博士跳楼
大毛忽洞 2009-10-25 22:24
浙江大学因病,海龟博士跳楼 众所周知,中国的大学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 对于大学的病,温家宝总理很焦虑。 温家宝总理几次为大学把脉,寻求医治的方案。 浙江大学在关 于海龟 博士跳楼的讣告中说:因病跳楼。 写讣告的人,使用了相当高的修辞手法。 浙江大学联想到自己的各种学术丑闻,感觉到自己确实有病。 因此,因病是学校的自我感觉。 人类的疾病清单上,有跳楼病吗? 如果没有跳楼病,因病跳楼就另有含义。 似乎是: 浙江大学因病,海龟博士跳楼。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5944 次阅读|3 个评论
少数学者、大学生、研究生们跳楼其实也是正常的
lin602 2009-10-23 22:23
近期有关浙江大学一位海归博士跳楼的消息议论得较多,也分析了许多原因。其实,各个阶层的人都有跳楼的,各个国家的人也都有自杀的,教授们也是人,海归也是人,大学生及研究生也是人,是人就有一个分布,总会有一个比例的人会走这样的路,我觉得,这是统计上的分布现象。当然,这观点不一定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相反,我觉得那个阶层的人在分布上比较特殊,这倒是要认真分析的。 没有一个时代没有教授(或老师)自杀,也没有一个时代没有大学生、研究生或类似的学生们(古代是秀才们)不会发生这种放弃生命的事情。国外就没有教授自杀?就没有大学生研究生们自杀?所以,我觉得,有时候这种讨论也没有多大意义。 如果是群体性的,数目比较多超出正常范围的人跳楼或自杀,就要考虑并加以防范了。例如一个学校或一个企业连续多个教师、学生、研究生、工作人员自杀,这就必须进行考察并加以改正其中不合理的东西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42 次阅读|5 个评论
假如跳楼自杀者是“土博士”
wangxh 2009-10-23 20:46
一位海归博士,可能由于待遇问题,跳楼自杀,马上引起科学网博客一片哗然,各种评论纷至沓来,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不该这样,不该那样......有人竟然拿此事与钱学森老相提并论,真是荒唐。钱老为了回国效力付出了多大代价,难道大家不知道吗?钱老们回国效力跟祖国讲价钱了吗? 当然,无论是谁,英年早逝,尤其是非正常死亡,的确令人遗憾和扼腕叹息。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事情真有那么严重吗?非走这条路不可吗?难道真的没有活路吗? “海归”为什么变成“海龟”、甚至变成“海带”?海外学子归国干吗来着?假如国内的待遇与国外一样,有多少洋博士还会归国吗?假如归国的待遇与土博士相同,又有多少海归还会归国吗?假如......另外57平米住房怎么了?在中国目前住57平米住房的博士难道只是极少极少数吗?大有人在!爱因斯坦最伟大的科研成果出自6平米的办公室!老爱也是先有成绩后做教授的!只有“残疾脑袋”的校长及其智囊才会制定出—— 先给“教授”头衔及丰厚待遇,后出成绩 的政策! 假如跳楼自杀者不是海归洋博士,是土博士,又当如何呢? (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实际上,由于受到许多领导“外来和尚好念经”不正确思想的影响,有许多很有能力的土博士没有得到很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至今他们仍然在挣扎着......
个人分类: 社会|6171 次阅读|18 个评论
博士跳楼少的是一个博士?
shushenlw 2009-10-23 16:34
刚刚获悉,涂博士跳楼了。涂博士不是土鳖博士,也不是混文凭的博士,算起来应该是有些真才实学的博士了,这样的人在我们国家竟然无法生活,说起来一般的平民百姓谁会相信呢?博士养活不了自己,这不是扯淡么?以后中国千千万万的高级知识分子是否又会成为臭老九?以后谁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读博士? 目前我是一名硕士生,前段时间我是非常想读博士的。可是 也许还会有一些徘徊在读博路上的人和我有着相同的想法,这么看来,涂博士跳楼,少的不只是一个博士了。
个人分类: 评论热点|1243 次阅读|3 个评论
谈职场生存 - 从海归博士跳楼想起
jjczhang 2009-10-23 06:47
(By 张金才) 媒体报道, 海归博士涂序新从11 层楼顶跳下。遗书里,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为损失一位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而深感惋惜。他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与本人的相近。根据本人在北京工作11年与在美国工作11年的经历, 总结以下几点职场生存/活的应对: 1. 生命与健康最重要 你的生命其实不属于你自己, 而是有你来代管. 字面上 , 你的生命至少属于你父母及所有爱你的人 . 所以要珍惜 . 2. 家庭比工作更重要 家庭是你的避风港, 尤其是在你最困难的时候. 家庭的温暖是你最大的幸福. 3. 职场如战场? 如果回答是yes,你如何生存? 处好人际关系 , 因为人生的每一个台阶都需要贵人相助.不要太张扬, not too aggressive, 尊重他人, then people respect you. 如果你所在的单位人际关系太复杂, 可考虑换工作.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 所以,会有 一见钟情. 尤其是到一个新单位, 确保有很好的第一印象. 因为 You don't get a second chance to make a first impression. 建立你的威信与声 誉 (Build your reputation). 这包括, 努力工作, 出色完成任务等等. 总之, 在尽快的时间内显示你的能力与特长, 尤其是刚到一个新单位. Then, your boss and colleagues will respect and trust you. Do your best even foralittle tiny thing. 做每一件事都要仔细, 认真, 尽责. 因为你的威信与声誉是从点滴积累的. 做事或写文章要 宁少勿乱. 暂写到此. 下面晒一下我的VP给我写的200x年年终评语, showing我的 职场生活一瞥: Performance Review - VP Geoscience Comments: Dr. Zhang is an extremely hard worker who is dedicated to doing the best job possible in the time frame available. He meets his deadlines with high quality work and is able to deliver the analysis and reports in a way that makes us look good to the clients. His creativity and originality are exemplified by the number of papers that he has written for publication in peer-reviewed journals that enhances our companys image for technical competence and quality. He works very well both individually and as part of an analysis team and can be counted on to provide a good analysis and documentation even on short notice when time pressure. He has good presentation skills and can be effective in both large groups such as luncheon meetings and in small client presentations. Keep up the good work. . 附涂序新的论文: 你可以找到他的论文in the following website: http://scholar.google.com/scholar?hl=enq=xuxin+tubtnG=Searchas_ylo=as_vis=0 即使是一些教授 in the same area, 也很难发表如此高水平的文章 (多篇). 他的离去是很大的损失 in geomechanics. 在此附他论文的2张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沉重收藏——海归博士归国三月跳楼身亡 遗书称“国内学术圈残酷无情”
wangjs04 2009-10-22 18:49
海归博士归国三月跳楼身亡 遗书称国内学术圈残酷无情 血红的现实,残酷的教训。 浙江大学位于玉泉校区的综合楼,9月17日凌晨,涂序新在11楼顶层跃下轻生。 涂序新生前居住的公寓,大门已蒙尘多时。 涂序新回国,可看做浙江大学1311计划的一部分。 博士遗书 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没有人知道,涂博士是怎么从3楼走到顶楼11层,然后纵身跃下的。 这位 32岁 的海归,今年6月才从美国芝加哥市返回中国。回国之前,他的悲剧毫无征兆, 似锦前程 在等待着他。 然而9月17日凌晨2点,在留下了6页遗书后,他走上了他所居住的浙大综合楼顶楼。他正在待业的妻子和 3岁的孩 子 当时应该正在睡梦中,对即将发生的灾难浑然不觉。 可以确认的是,在浙江大学担任教职期间,几乎没有人预料到涂博士的非正常死亡,浙大提供的信息显示,就在跳楼前6天,他还提交了 申报副教授职称 的相关材料。 涂博士离世后月余,各种猜测仍然在网上发酵。 从芝加哥到杭州 6月,涂博士与浙大签署了聘用合同,一家团聚在即,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1977年,涂序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母亲是金华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他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高中毕业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911之前顺利拿到签证,全奖学金就读于 美国西北大学 土木工程系,6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 涂博士在个人网页上留下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喜欢做研究,我也喜欢游泳,慢跑,打网球,看电影,还喜欢和研究组的人一起踢足球。 今年6月,喜欢和同事一起踢球的涂博士,从芝加哥市返回中国。 据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提供的材料记录,涂序新是今年1月通过电子邮件与该学院岩土所联系的。3月下旬,由该学院提供往返国际机票和住宿条件,涂博士来学院面试。 主持面试的正是岩土所所长陈云敏。他随后把涂博士带到学校人事处。分管人事处人才引进办公室的一位副处长朱晓芸,正是在此时第一次见到涂博士,她向他介绍了学校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按照惯例,她知道,只有学院看中的人,才会带到人事处来谈引进的细节,所以她觉得 学院对涂的才干应该是重视的 。 她后来和涂博士又进行了几次E-mail交流,涂博士是她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之一。浙大正在加快步伐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 ,每年从海外引进的人才,以半百计。 3月结束在杭州的交谈后,涂博士回到芝加哥市。一个月后,浙大的录用通知发到了涂博士手上。他在接到这个新进人员聘任通知书后,通过电子邮件回复愿意接受你们提供的岗位和待遇。 浙大的电子邮件中,确认给涂博士提供教职,但并未明确具体的职称。 6月初,涂博士提前结束了美国西北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回国。本应于6月底毕业的他,向博士后老板申请了提前出站。他告诉妻子何晶(按照当事人意愿化名),国内有项目等着他。 何晶也是留美博士。和涂博士清华大学年级第一的成绩相比,何晶在国内的学习记录毫不逊色。她本科在北方某名校读经济相关专业,毕业后追随丈夫到了美国。她也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并取得了博士学位。这是她第二次跟随丈夫转换自己的生活环境。 涂博士选择归国并且定居杭州,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解涂的人说,他是一个孝子,姐姐一家在杭州生活,父母在金华,回到杭州于是成为首选。 6月12日,涂博士与浙大签署了聘用合同。何晶也向浙大投了一份简历。 6月是令人愉快的季节,西湖的荷花开满池塘,这也是杭州最美的季节,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 他们的女儿,本来在金华老家由何晶父母抚养,可以预见的是,一家三口或许能在杭州团聚。 人才战略 涂博士属浙大1311计划引进的 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每月到手的收入2000多元 。 涂博士的回国,可以看做浙江大学1311工程的一部分。 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的办公室,一份人才战略年计划的文件摆在案头上。 今年是人才战略年,几天前,沈文华告诉记者,浙江大学启动了1311计划,即建设一个结构分明的创新团队,这个团队的组成是,100位大师,300位核心人才,100个创新团队,1000个学术骨干。 他补充说,大师这个称谓有点不准确,但至少应该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级别。核心人才属于在某个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造诣的教授,而涂博士应该属于1000个学术骨干之一。浙江大学教授上千,但并不是所有教授都能够进入骨干队伍。换句话说,他感觉建工学院对涂博士的学术水平是很看重的。 涂博士归国有其时代背景。上个世纪末,公派被奖学金取代,最拔尖的一批学生手持GRE红宝书走出国门,美国、英国、德国,依次成为留学生的首选。涂博士就读的西北大学,正是美国名校之一,位于靠近芝加哥市的密歇根湖畔,在芝加哥市中心亦有分校区。 出国潮之后,最近几年,中国的海归潮初具规模。教育部统计的数据表明,2004年,海归人数超过两万人,2006年,超过四万留学生回到中国内地,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个数字突破5万。 在高校或者科研所任职,是海归大潮的一条重要支流。十年前,还不乏毕业于美国名校的海归博士回到中国某所知名学府、一进校就是教授的先例,而现在,行情有所缩水。 学校要主动走出海外筑巢引凤的,主要针对在海外拿到教职的资深学者。比如位于浙大紫金校区的教师宿舍区里,还预留着近百套没有出售和分配的住宅。不过,浙大说,那些都是给 大师 们准备的。 年轻人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评价说,并不是一进校就能担当重任。资历越深,掌握的资源自然才能越多。 虽然涂博士在和芝加哥朋友的交流中,对困难早有预见。然而,困难似乎比他想象中大得多。 涂博士并未如自己事先预料的那样,回国就有科研项目可做。6月,他回到老家浙江省金华市休息了一段时间。 7月,涂博士回到杭州。28日,他租住在由浙大提供的位于玉泉校区求是村的教师公寓。学院提供的信息表明,涂博士居住的 公寓建筑面积57平方米 。在涂博士的讣告里也提到了这个公寓,说明内含独立厨房、卫生间以及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电磁炉、床铺、桌椅等家具和电器设施。 这正是涂博士居住了两个月,而后纵身跳下的综合楼,它位于浙大玉泉校区正门的马路侧对面,是一栋上世纪90年代末的建筑。从简陋但还算干净的楼道上,可以一眼望到老校区,郁郁葱葱的树木成荫,朝气蓬勃的学生来来往往,校园内挂着学术交流会议的横幅。 综合楼的每层都有一条长长的走廊,并排着的是给年轻教师做过渡安置用的住房。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套内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就像三个排放着的火柴盒,从外到内分别是厨房,客厅,卧室。浙大人事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综合楼住房月租2000元左右 ,略低于市场价,从工资里扣除。他们说,涂博士曾经在别的地方住过,对比后,还是搬到了这里。 涂博士生前住过的屋子,大门的纱窗蒙满灰尘,显示已经空置多时。隔壁却传来新鲜肥皂的香味,一间屋子门口放了很多小花盆,花香缭绕,是人间烟火的味道。涂博士纵身一跳,却把自己和人间烟火的味道隔绝了。 浙江大学分管人事的朱晓芸副处长告诉记者,涂博士的待遇按讲师发放。并且给他提供4万元的房贴,支持他在杭州购房、安家。这是浙大专门针对引进人才提供的特殊待遇。除此之外,涂博士还享受学校给所有教职工提供的待遇,包括在进入浙大的10年内,拿到每个月1500元的房贴,如果涂博士将来评上教授,这个数字会翻倍。收入里还包括每个月1000元的年轻教师津贴、国家规定工资、学院补贴。每个月的收入,应该足够他在学校安心教书治学。 然而,这也许只是一个理想状态,涂博士的女儿不久就要上幼儿园了,现在国内大城市的幼儿园收费不菲,比小学还贵。涂博士的妻子何晶也不顺利,她没能在杭州留下,只好一边住在老家带孩子,一边找工作。实际情况是,涂博士有一个家庭需要支撑。 夫妻二人虽然都是留学生,在美国有全额奖学金,但有小孩子要养,仍然不能在异国他乡存下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足以让他们在刚归国时作为缓冲。 而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房价毫不逊色于上海。浙江大学紫金新校区虽然位于并不那么被看好的西区板块,每 平方米价格仍然要直逼2万元 。 记者咨询了建工学院和涂博士同样职称的一位老师,他的待遇也是按照讲师发放,在扣除房租、所得税之后,每个月到手的有2000多元钱。这位老师和涂博士年龄相仿,国内某知名高校博士生毕业。以这位老师的收入计算,他若要贷款买下紫金校区附近一套90平米左右的住宅,以三成首付计算,独立支付要不吃不喝将近20年。他没有掩饰失落的情绪。他的同龄人若早早参加工作,已赶在中国房产价格狂飙突进的21世纪初期,安居乐业。 意外的抑郁 在亲友、同行眼中,涂博士自信开朗,但自杀前一个月,他要服用药物帮助睡眠。 无从考证涂博士是否也有相似的心理落差。据他的亲属转述,他告诉家人,工资是按副教授资格发放。 可以确定的是,涂博士出事前,他的工作仍在按部就班进行,他相继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留学归国人员座谈会、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及会务工作,并担任了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 涂博士的悲剧发生后,学校去学生宿舍作过调查,了解到,从开学到他出事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一共去了5-6次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流,耐心解答疑问,为人师表。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也是在8月,他开始焦虑,并开始服用药物帮助睡眠。 无从得知,涂博士的焦虑从何而来。从他搬到求是村综合楼,他大部分时间独自居住。 在他的妻子和至亲眼里,涂博士一直是一个很自信的人。 这和他的朋友同学的印象相符。在芝加哥朋友眼中,涂博士对人热情宽厚开朗,对学术潜心追求。朋友回忆,涂博士还是湖边烧烤的积极组织者,给友人带去家乡的茶叶。 高中同学在回忆时,也无法把他和焦虑联系起来,他是一个喜欢挑战自我的人,在没有丁俊晖的年代里,只有小混混才打桌球,而涂博士的桌球技术是那一帮同学里最好的。 涂博士也不是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作为一个理科生,他还有自己人文方面的理解。清华校友录上,记录着涂序新和同学之间的辩论,在涂博士的发言中看得出,他虽然身在国外,但是对中国社会现状、法律问题很关注。他还讨论了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应该起到的作用。 可以确定,即使焦虑过,涂博士在8月还没有绝望。学校提供的记录表明: 9月1日到8日,涂博士参加了浙大的新教师岗位集中培训。 9月8日,浙大启动了下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9月11日,涂博士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 至少,他对生活中的某些事情还怀抱希望。 然而形势急转直下。6天后,也就是9月17日凌晨2时,涂博士从11层楼顶跳下来。他写好了6页遗书,在遗书中,他向妻女、父母、姐姐表达了歉意。 就在前一天晚上,何晶还和丈夫通了个电话,约定第二天一早去看他。 涂博士是一个喜欢在学术圈发展的人,之前有他为了博士后研究职位,放弃美国得州工作职位的记录。在西北大学的个人简介中,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自我描述,在Finno教授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后,我继续跟随Andrade教授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我的研究重点是开发岩土建模和新的计算工具。我喜欢西北大学,在那里我能够与其他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在许多跨学科项目领域合作。 涂博士的学术潜力已经部分得到了证明。用Google scholar(谷歌学术搜索)可以搜到他发表的6篇学术论文,其中3篇是SCI核心期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是2008年发表在《国际工程数值期刊》的一篇文章《微粒的标准计算静力学平衡》。 涂的研究,集中在岩土工程的计算方法和模型领域。在国内大搞工程基建的背景下,应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杭州本市为例,去年年底,轰动全国的地铁塌方,正好是由于在偏软的地基中施工不当导致。 浙江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在全国名列前几位,其中岩土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岩土所所长陈云敏教授毕业于浙江大学,也是国内岩土界的实力人物。他评价说, 涂博士在科研领域做出的贡献是优秀的 ,这也是学院看重并从西北大学引进他的原因。对于涂的离开,陈表达了惋惜之情。 职称与坠楼 网络盛传浙大曾给涂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学校认为指责不合常理。 从9月11日填报申报副教授信息到9月17日跳楼, 涂博士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的死,最初是由分管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治安工作的派出所介入调查的。记者咨询了杭州公安局西湖区分局政治处,一位负责人告知,两天后,派出所询问了他的朋友、亲人、邻居、学校,警方排除了他杀嫌疑。 9月底,建工学院的网站上挂出了涂博士的讣告,解释了涂博士的死因因病坠楼。浙大说,这是最后的调查结论,目前善后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但学校没有具体解释因病和坠楼为何会联系在一起,他们说,这涉及涂博士的个人隐私。 涂博士死后,各种猜测仍然在网络上发酵。有归因于学校,有归因于家庭,有归因于博士的心理素质。人们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揣摩、猜测。网络盛传浙大曾经给涂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 对这种指责,浙大觉得不符合常理。 建工学院党政办公室科长金卫勇告诉记者,涂博士出事后,他们专门查看了学院和他来往的E-mail,都是教职字样,没有出现副教授。 人事处副处长朱晓芸向记者介绍,教职的意思是,涂博士在海外有两年的博士后研究经历,按惯例一进校就至少是讲师。至于能否拿到副教授职称,则要看9月的评定。浙江大学一年有两次高级职称评议,第一次是5月的特评,专门针对海外归国人员,第二次是在9月,针对全校教职员工。 但不知何故,涂博士没有报名参加5月的特评,一些信息表明,他认为参加9月的评定更有把握。 而涂博士因病坠楼正好发生在9月职称评定期间,距离他填写申报信息不到6天。舆论普遍猜测,他的死是否和提前知道了评选结果有关,是否有人提前找他谈过话。 学校有关方面否认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建工学院说,9月上旬只是报名,工学部还没有公布文件,确认评选标准。 工学部是由土木、材料、环境等工科院系的资深专家组成,是相关院系高级职称评定的责任机构。岩土所所长陈云敏正好在这个机构担任副主任。 他也否认有人能左右评选结果 ,他说,职称评定是民主评议,不是谁能说了算。 至于是否有人在职称评定前后找涂博士谈过话,已无法考证。人事处说,参评应该是涂博士的权利,谁能找他谈话让他不要参评?令他们感到惋惜的是,按照涂博士的条件,评副高职称并非没有把握,或许按正常的程序他是能评上的。 9月中旬,涂博士诊断出抑郁症,遗书里,他没有责怪任何人,他说, 我只想安静地离开 。 不知何故,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在此时此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 高危群体 他们从小就承担了太多社会期望 ,而以世俗观念看,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未立刻接近成功。 从归国到坠楼,不过3个月,涂博士就从逐渐焦虑到抑郁。他的死已经由浙大上报教育部。 9月29日,涂的追悼会在杭州殡仪馆举行。他是金华人,他的朋友、亲戚、同学从金华赶来,把大厅挤得满满的。他所在的建工学院部分领导、师生也参加了追悼会。 追悼会上,当着所有亲朋好友和同事的面,何晶泣不成声。追悼会的第二天,是女儿三岁生日。何晶希望,亲友在女儿懂事之前,帮她为孩子编一个美丽的谎言。耐人寻味的是,在她断断续续不多的言语中,她特别强调了涂序新发表的3篇SCI核心期刊文章,他的成绩是任何人都不能抹去的。 涂博士从小到大都是家庭的骄傲,家族弟妹学习的榜样。失去这个儿子、弟弟,他的父母、姐姐痛不欲生。他们不敢相信他已经离开。他的姐姐现在还无法正常上班。妻子也沉浸在悲痛中,和女儿度过了一个最难过的中秋节。 同在建工学院的一位年轻同事为他感到异常惋惜。这位年轻老师也同样是拿着低薄的薪水,年近而立,从小到大背负了太多希望,却仍然无法回报父母。 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说,涂博士刚回国,适应环境有一个过程。学校让他当新生班主任,还让他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的筹备工作,正是帮助他适应。但从事后看来,对他的关心还是稍微少了一点,没有注意到他的状态。他说,如果本校毕业,还有一个现成的朋友圈子可以倾诉。涂博士事件后,对青年教师会有更多关心辅导,特别是对从外校来的年轻教师和年轻海归人员。 涂博士所在的建工学院开始找年轻教师谈话,让他们有什么困难要和学院说。 年轻海归并非人们通常想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有知识有文化,也有前途。然而事实是,他们也是一个高危群体。他们从小就承担了太多社会期望,而以当代中国社会的世俗观念看,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并没有立刻接近成功。 S现在香港某所高校当博士后,她和涂博士同一年出生。她说,他们这一代人从小是好学生,却错过了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她特别能理解涂和他的妻子。 追悼会第二天,正好是涂博士女儿的三岁生日,孩子还远未到懂事的年龄。鲜花丛中的父亲形容瘦削,无法吸引她的注意。她似乎认为,父亲只是睡着了,还会再醒。 但她的父亲涂博士永远不会醒了,父女有一张合影,孩子坐在父亲肩膀上,脸上写满笑,涂博士两手紧紧抓着孩子的脚,笑盈盈地望着镜头。这样的合影今后不会再有。涂博士只能在照片上看着女儿慢慢长大。 老同学追忆 他是我们中的牛人 土匪是他初中时的外号,我曾经听他说,到了大学,他升级叫做屠夫了。一个身高和相貌都是一等一的帅哥摊上这么个名字还能沾沾自喜,应该知道他是一个乐观通达的人。随便说一下,我的绰号叫无赖,但我却是小鸡肚肠耿耿于怀,谁这么叫我都会咬牙切齿一番的。 他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但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这点毫无疑问。如果说抛开他硕大的耳朵和手脚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的毛笔字是自小一直到大学都没有停止(练习)。还有就是球打得好。我说的球是台球。在我们那个年代,那个没有丁俊晖和傅家俊的时代,打台球是街头混混才干的事情。我永远记得在海淀图书城附近,一干同学打台球被土匪涮得一塌糊涂的场景,他那谦虚的得色至今我还能回想起来。要说玩,他是一个会玩的人。简单地说,他是我们那批人中的牛人。要说吃,他也能吃,一次请客带我们去清华墙外的一个晒麦场,7元钱一斤的涮羊肉吃得人人肚圆。一个会玩会吃的牛人倘若又是年年清华年级第一,世界顶级的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博士,那算不算一个super牛呢!顺便说一句,这小子口才和笔头功夫那也是一流的。倘若说一定要挑个毛病的话,如果他觉得他有道理,他是绝对不会低头的。还有就是,他爱脸红。 更多阅读 科学网叶剑的博客:涂序新,谁是矢村警长? 归来网|海归论坛:涂序新博士语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 2009-10-22 18:20:28 匿名 IP:211.68.243.* 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说,涂博士刚回国,适应环境有一个过程。学校让他当新生班主任,还让他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的筹备工作,正是帮助他适应。但从事后看来,对他的关心还是稍微少了一点,没有注意到他的状态。 ========== 关心青年教师,就是要他们从打杂事开始!!!呵呵,这个人又要当班主任,又要辅助学术会议准备,还有什么时间科研,论文?在这个正需要科研论文的时间段???? [回复] 2009-10-22 17:59:36 匿名 IP:58.17.23.* 涂博士的待遇按讲师发放。并且给他提供4万元的房贴,支持他在杭州购房、安家。这是浙大专门针对引进人才提供的特殊待遇。除此之外,涂博士还享受学校给所有教职工提供的待遇,包括在进入浙大的10年内,拿到每个月1500元的房贴------,如果涂博士将来评上教授,这个数字会翻倍。-------收入里还包括每个月1000元的年轻教师津贴、国家规定工资、学院补贴。------每个月的收入,应该足够他在学校安心教书治学。----正如死者 所言 ----无信的浙江大学,口头承渃 可怜的博士后居然也相信。 [回复] 2009-10-22 17:34:41 匿名 IP:124.115.173.* 惋惜。。。 作者的文笔很好。 [回复] 2009-10-22 17:30:02 匿名 IP:61.213.123.* 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还要有关系!这就是中国的科技水平为什么提不上去的原因啊! [回复] 2009-10-22 17:18:01 行痴 IP: 70吗的杭州,因病坠楼的浙大。
个人分类: 随意心情|4085 次阅读|3 个评论
涂序新,谁是矢村警长?
热度 2 yejian 2009-10-11 23:16
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走过去,你可以融化在那蓝天里。一直走,不要往两边看。明白吗,杜丘?快,去吧 昭仓不是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吧。你倒是跳啊!好,这下有决心了,嗯?怎么了,你害怕啦?你的腿怎么发抖啦? 这是电影《追捕》中的情节,矢村警长在引诱吃了药的硬汉高仓健跳楼。 土匪是他的初中时的外号,我曾经听他说,到了大学,他升级叫做屠夫了。一个身高和相貌都是一等一的帅哥摊上这么个名字还能沾沾自喜,應該知道他是一个乐观通达的人。随便说一下,我的绰号叫无赖,但是我却是小鸡肚肠耿耿于怀,谁这么叫我都会咬牙切齿一番的。 他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但是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这点毫无疑问。如果说抛开他硕大的耳朵和手脚外,留给我影响最深的是那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的毛笔字是自小一直到大学还是没有停止.还有就是球打得好。我说的球是台球。在我们那个年代,那个没有丁俊晖和傅家俊的时代,打台球是街头混混才干的事情。我永远记得在海淀图书城附近,一干同学打台球被土匪涮的一塌糊涂的场景,他那谦虚的得色至今我还能回想起来。要说玩,他是一个会玩的人。简单的说,他是我们那批人中的牛人。要说吃,他也能吃,一次请客带我们去清华墙外的一个晒麦场,7块钱一斤的涮羊肉整整人人肚圆.一个会玩会吃的牛人倘若又是年年清华年级第一,世界顶级的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博士,那算不算一个super牛呢!顺便说一句,这小子口才和笔头功夫那也是一流的。倘若说一定要挑个毛病的话,如果他觉得他有道理,他是绝对不会低头的。还有就是,他爱脸红. 这是新浪博主 OLD胡 悼念同学的文章。 从 OLD胡 的描写来看,这位同学涂序新也该是个硬汉,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甚至有些豪迈洒脱的汉子。 但是,矢村警长百般诱惑,杜丘也没跳。涂序新跳了。 跳楼本身一点也不稀奇,如今各大高校哪年没有?跳楼的人往往是忍受不了压力的学生居多,从适应不了从小地方的天才沦为大池塘的平凡的大学生,到忍受不了老板科研压力的博士生。但他们大多还是有些共性,就是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差。引诱他们跳楼的矢村警长,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他们自己。 这位涂博士却令人糊涂。十几年的求学压力,谈笑间就挺过来了,而且挺得很出色。如今刚从国外回来,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何不好好看看长安花?他的矢村警长是他自己、家人,还是另有其人? 不管是谁本博都觉得没道理。似乎是自己吃错了药。 所以本博觉得,说涂序新是堕楼,估计更有道理。见: 九月二十九日上午八时三十分,涂序新老师遗体告别仪式在杭州殡仪馆举行。参加告别仪式的有学院领导、学校相关部门、部分师生及涂老师亲属与同学,共100余人。 涂序新老师于2009年9月17日凌晨2点因病不幸坠楼去世,终年32岁。 涂序新老师1977年8月生于浙江金华,1995年9月2001年6月就读于清华大学,2000年6月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6月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9月2007年6月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获得岩土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6月中旬回国到学院工作。 涂序新老师为人真诚善良,对待同事细心周到,受到大家的尊重;对待学生,耐心解答疑问,多次深入新生宿舍与学生交流,受到学生的爱戴。涂序新老师学识渊博、事业心强、治学严谨,对研究工作认真执着,精益求精。 借此机会,感谢学校各部门及学院师生的关心! 附涂序新博士来学院的主要经历 2009年1月,涂博士通过电子邮件与学院岩土所联系,申请教师岗位; 3月24日,由学院提供往返国际机票和住宿条件,涂博士来学院面试; 4月21日,学院将《新进人员聘任通知书》发给涂博士,涂博士于次日通过电子邮件表 示本人愿意接受你们所提供的岗位和待遇; 6月12日,涂博士与浙大签署聘用合同; 7 月28日,涂博士租住由浙大提供的位于玉泉校区求是村的教师公寓。公寓建筑面积57 平方米(内含独立厨房、卫生间以及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电磁炉、床铺、桌椅 等家具和电器设施)。此后,他相继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留学归国人员座谈会、环境岩土 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及会务工作,并担任了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 9月1日到8日期间,涂博士参加了学校在之江校区举行的新教师岗位集中培训; 9月8日,学校启动了下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9月11日,涂博士在学校专业技 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 9月17日,涂博士于凌晨2点因病不幸坠楼去世。 堂堂正正。 仁至义尽。 说明:本文只是本博基于网上材料的胡思乱想,请知情者指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871 次阅读|6 个评论
从大一女生跳楼谈班导师工作
chrujun 2009-4-30 20:43
今晚看见一则新闻 长沙大一女生跳楼身亡 曾跪求同学宽待自己 大意是一位大一女生由于受到同寝室同学的歧视,跪求同学宽待自己也无济于事,最后跳楼身亡。 其实这类事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前提是班导师把工作真正负责起来。这使我想起了这四年来的班导师工作。2005年七月底,我接到了院辅导员打来的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当班导师。我说没有问题。从我接到任务的那一天起,我就一直在构思如何搞好班导师工作。思考了一个多月,终于有了比较成熟的班导师工作思路。提前想好了第一次开班会要讲的内容。 我第一次开班会讲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 1. 同学们一定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有缘千里来相会,同窗时光将会是最难忘的。大家来自不同地方,性格、爱好、生活习惯、家庭背景、语言、家庭条件都有所差别。大家一定要相互包容,相互谅解。绝不能看不起别人。尤其是不能大家都歧视一个同学,这将造成无法估计的后果。我举了一个美国学生由于经常受到同学欺负最后开枪杀死多人的例子。 2. 制定了班干产生和管理办法。班干全部民主选举产生,要求有意竞选班干的同学要有明确的班级管理方法,接受班导师和同学们的提问和监督。班干如考试不及格,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自动辞职。 3. 同学们在学习上要互相帮助,不要以问他人为耻。要大胆向成绩好的同学问问题,成绩好的同学要热心于帮助其他同学进步。我举了我老师有时也问我他不知道的问题这个例子,来说明不懂就问是最好的学习习惯。 4. 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 5. 同学们要经常到图书馆,看各种与自身学习内容相关的书籍。 6. 同学们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安全,安全第一。 之后,我多次对班干培训。我认为班干来自同学之中,对班上的情况最清楚。要求班干要切实负起责任,对班上的各种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班导师反映,不要麻木不仁。 我也经常找一些班上的学生谈话,及时了解班上的情况。 在后面的几年中,我又想了一些办法来搞好班级工作,起到了明显效果。特别是一些经常上网的玩游戏的学生,及时掌握了他们的情况,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 由于准备充分,高度负责,我指导的班级在全院九个班中学习成绩一直排名全院第一。没有一个学生退学,没有发生同学之间打架、相互歧视的问题。在05级270多名学生中,有两个学生出国留学,全部来自我的班上。本专业3个班保送校外研究生4人,3人来自我的班级。总计保研15人,7人来自我指导的班级。 总结一点,收获来自付出。班导师可以在学生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班导师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关爱每一个学生。只要老师的工作做到位了,绝对不会出现新闻中出现的令人惋惜,令父母心碎的事情。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3669 次阅读|3 个评论
为什么要跳楼??
mqjiang 2008-11-15 10:01
【新民网商业报道】14日下午,平安保险上海分公司车险意健险理赔部副经理王令亚向新民网记者表示,该四位女学生家长可获得的赔死亡保险上限仅为1万元,而非之前所述的2万元。 王令亚称,将上海商学院4位死亡女生的相关资料输入数据后发现,上海商学院为这四位女生的学平险保费仅为1万元。而对于为何之前查询数据为2万元,平安保险表示,具体原因还在查询,可能是因为学校为每一届学生购买的保额不一样,有些学生购买的保额为2万,有些仅为1万元。(新民网 姜燕 孙宇星) 平安保险保单显示4身亡女生身份信息 最小19岁 【新民网独家报道】11月14日上午6时许,中山西路2271号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并有4名女生情急之下跳楼死亡。17时50分,新民网记者从平安保险上海分公司获悉了四名死亡女生的身份信息。 据平安保险上海分公司车险意健险理赔部赵小姐透露,保单上显示的这四名女生身份信息为:陈睿,女,1989年3月29日生;刘雯雯,女,1987年12月21日生;王佳燕,女,1988年1月3日生;张燕苹,女,1987年7月7日生。(新民网突发报道组) ============================================== 看完这个新闻,心里很不是滋味。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剧增,有些学校简直视学生如草芥,连工厂的产品都不如。学平险 仅为区区1-2万元,记得坐几个小时的市际公交,保险额都不止这些。学生可是要在学校3-4年啊,即使一年一保的话,也不该这么少。 保险有价,生命无价。更何况是4个花季少女,看着这些出生年月,想到她们的父母,就是一阵阵心痛。学校是否有义务和责任进行防火教育和消防培训呢?从网站的几幅图片,我发现其实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学校缺乏相关的培训,学生自身过渡紧张慌乱是这场悲剧的主要元凶。 下图是火灾之后的情形,可以看出6层楼的高度,跳下去必死无疑。心细可以发现,火灾宿舍的隔壁(红圈)丝毫无损,并还晒着衣服和被子。 下图是火灾发生时的图片,可以看到那间宿舍(黄圈)的衣服和被子当时就晒着,隔壁虽然熊熊大火,但是这间宿舍却是安全的。 进一步放大: 再放大: 薄薄的一层墙壁,完全可以阳台撤到安全的隔壁宿舍。为何选择了跳楼这种逃生方式??从下图看出,虽然有些突出,但是还不至于到过不去的程度。真是非常遗憾和可惜。 补充:本推断基于一个假定:4个女生是从阳台跳楼的。 【新民网独家报道】据网友披露,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宿舍火灾遇难女孩之一为21岁女大学生刘雯雯。新民网记者在其博客上了解到,火灾发生三天前,她还曾登陆过博客,当晚21时,她发表了生前最后一篇日志《其实很多女孩都不知道~(感动ing)》,在文章里,女孩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憧憬  在她的博客上,最后一个空间签名是期待第1000的到来,意思是,希望有一天,自己博客的浏览量能够突破1000。而现在她的愿望实现了,其博客浏览量已迅速突破2500,很多同学、网友通过留言等方式表达着自己对这位美丽女孩的悼念。还有同学送了天使翅膀给她,并祝她成为天使,一路走好。 死者的照片(张燕苹 未找到) 图为刘雯雯的博客 图为刘雯雯20岁生日时的照片,而再过一个多月,她将迎来今年的生日。 刘在宿舍内以门为背景拍的生活照。14日火灾发生时,正是由于这扇门不能打开,刘最终跳楼身亡。
个人分类: 席谈时事|5114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