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效率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效率

相关日志

不够---事故预防的效率
热度 1 Greg66 2012-10-29 10:34
事故的原因,从低到高、从个体到整体,分为四个层面,不安全动作+不安全状态,习惯,程序,文化。 煤矿事故,仅能提出各种体制的企业的安全状况(用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等指标来描述,下同)如何,各省各地区的安全状况分别如何,八大类事故各有多少,不安全行为(四个层面)和不安全在状态各引起多少事故,设备和操作各引起多少事故,各种工艺引起多少事故,对于预防来说都是不够的,都太宏观而不易操作。不过目前的研究大概处于这种状况,再具体的研究成果较少。 事故预防办法越是在上述四个层面的高层,效率越高,适用范围越大,方法策略看起来也越抽象,越难于理解。但是处在高层的方法是非常有用的,科学就是这样。
个人分类: 4|3300 次阅读|2 个评论
怎样决定做实验的顺序
热度 6 lingfeng 2012-9-22 03:59
怎样决定做实验的顺序 一个课题有一个核心假说或问题,它又可以分为几个 “ 分假说 ” 或 “ 分问题 ” 。为了检验假说、回答问题,需要设计一系列实验。这许多实验,到底哪些先做,哪些后做,是一个影响进度的重要问题。 一. 先做决定成败的实验 对核心假说或问题的直接检验或回答,可称为核心实验。核心实验一旦得到阴性结果,就可以推翻假说,其它实验无需再做或者必须重新设计;或者一旦得到阳性结果,基本上就证实了假说。所以,这样的实验要先做。 二. 先做重要的实验 是对分假说或分问题的直接检验或回答。它的成败,直接决定了分假说是否成立,或者回答了一个分问题。 三. 先做容易的实验 在重要性相同的情况下,应该先做容易的实验。 四. 先做耗时长但量不多的实验 有些实验周期长,但需要的时间不多。为了防止延误进度,应该及早抽出时间做起来。 五. 不要只做卡壳的实验 当遇到总是做不出来的实验时,不要把全部时间花在这个实验上。否则总是失败,会极大地打击信心。而同时做容易的实验,就会有一些成就感。其次,有时当其它实验结果出来后可能发现这个实验不是必须的了。再次,可能过一段时间就自然做出来了或者发现了问题。 总之,要先做性价比高的实验。性,指的是能增加假说可行度的概率;价,指的是投入的时间和经费。当得到关键实验结果之后,再补充多方验证性的实验,增强结果可靠性。 说明:本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12年第15期“读者之声”栏目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KJDB201215031.htm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18284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中美科研立项审批效率之比较 (个例)
热度 8 jiangjiping 2012-9-6 07:33
中美科研立项审批效率之比较(个例) 蒋继平 2012 年 9 月 5 日 最近读了饶毅教授的 ( 1 )一文,文中提到年度经费据说 5000 万的脑先导专项评审, --- 生物医学处强调脑先导专项经过首席科学家、科技骨干、管理人员等近两年十几次会议的讨论这样的内容。 读后我感到很吃惊。 使我吃惊的地方是一个年度经费只有五千万人民币的国家研究项目, 竟然要首席科学家, 科技骨干,管理人员等近两年十几次会议的讨论。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错了, 这样的科研立项和审批效率如何在国际上展开有力的竞争? 2004 年的下半年, 我现在的老板 Mark 与公司讨论建立一个研究站, 这个研究站的年度经费是公司年度毛产值的 10% 左右。 这个公司当时的年度毛产值是五亿美元左右, 那么,这个研究站的年度研究经费就是五千万美元左右。 老板和公司最多也只有三次的讨论, 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同意并立即执行这项计划。 2005 年, 这个研究站从规划立项进入正式的实施阶段, 在 Mark 的建议下, 我从先正达( Syngenta )来到了利普曼( Lipman Produce ,那时的名字是 Six L’s )产品公司, 与 Mark 一起共建一个崭新的研究站。 这个研究站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实验室和其中的一些重要设备, 而这个部分正是我的责任范围。从实验室的设置和仪器设备的购置, 公司派来了首席经济主管(公司的第二号人物),公司采购部主任, 和科研部主任 Mark, 与我一起讨论有关经费需求。我们只用了三个小时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而且我们的讨论是在一个可以移动的简易房子里进行的。 这个项目从 2004 年年底开始立项审批论证, 到 2005 年三月正式通过, 从 2005 年四月开始, 进入实施阶段,是从一片草地上开始的。 我是 2005 年四月一号报到的。上任后的一个任务就是实验室的科研经费预算。 经过两个月的时间, 到 6 月份完成,三个小时就获得通过。从六月份开始建造实验室主体工程, 到 2006 年 10 份正式完工,那时候我的第一批实验已经获得结果。 因而,这个年度经费五千万美元的项目从开始立项到第一批试验的完成, 用了几乎不到两年的时间。 对于我来说, 一个重要的科研项目固然需要严肃认真的规划论证, 但是动用许多科学家, 花费很长时间讨论来讨论去, 那是一种不明智的举措, 说得难听一点, 是对国家和人民不负责任的行为。 连老百姓都知道, 人多嘴杂,人多主意多。 这个特点用在其他方面是很好的, 可是科研是很专注的事, 人多反而不容易达成一致意见。 进一步来说, 一个科研项目的设想, 多数属于某个人的灵感, 他 / 她的思路最重要, 其他人只要提供一些具体的帮助就行了, 哪用得着这么多讨论。 所以,假如不是我的理解错误, 我认为花两年时间, 动用许多科学家讨论一个科研立项,这样的工作效率无论如何也无法在国际上进行对等的竞争。 鉴于此, 我深刻感到中国科研的低效率, 不是中国科学家的能力所致, 也不是中国科学家的态度所致, 更不是中国科学家的意愿, 而是体制上的因素。 好像行政干预太多太强。 这种行政程序大大地阻碍了许多优秀科学家才能的发挥,使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充分地利用和展示开来。 为此, 我深深地为广大奋战在中国科技第一线的科研人员感到委屈。 如果我理解错了原文内容, 敬请原谅我的无知。还有, 这仅是一个个例, 不可能代表整个中国和美国的情况, 希望大家理解这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08816.html
个人分类: 社会体制|5377 次阅读|17 个评论
复诊记
热度 2 Mech 2012-8-30 22:40
妻子已经能借助助行器晃晃悠悠能在家里走了,运动稳定性还是比较差。她要找主刀大夫复诊,但网上预约不到。与大夫联系,大夫说复诊的挂不上号可以直接去找他。 我们想还是早些去,尽量不麻烦大夫。上午不到11 点就出发去挂下午的号。挂号的说要预约。到预约处,说没有号了。求建议,被告知找大夫本人要个加号。 大夫一点半门诊。先来的像是研究生助手。许多人求加号,多数是复诊,个别也有初诊。助手说把病历留下。我照办了。后来大夫驾到,大家一拥而上。只有我把病历放在那里,根本没有人理。我只好自己收了病历,也去请大夫加号,结果拿到倒数第二个号。大夫其实很好,有求必应,而且初诊的也给号了。 挂了号我们就耐心地等喊号。等到快三点。在门口发现先看过的,拍片回来,都插在我们前面。再等下去,就来不及拍片了。我只好闯进去说,我们还没有拍片。大夫和助手都很吃惊,大概少见这么淡定的。助手赶紧开了拍片单。 我们半年前第一次复诊,是出院时大夫给的预约单,排在比较前面。因此,不知道要先开拍片单的窍门。 好在缴款的人很少,拍片的人也很少,基本没有等候。但拍片后 90 分钟拿报告,当时已经三点三刻了。我估计医生能从电脑系统中看到结果,让她先去看医生,我等报告。也许是人少之故,不到半小时报告就出来了。 同时妻子也复诊结束。骨折愈合比三个月前片子对照有进步,只是还有一处没有完全愈合好。大夫建议不要过于用力,可以负担50%的体重,但要拄拐。 她是最后的患者,还与大夫聊了一阵。医生说记得她,很坚强。其实当时大夫亲自动手帮她手术后功能恢复非常疼,喊叫声全楼都能听见。后来我来做就下不了手,大夫直埋怨我动作不到位以后会影响功能。妻子回忆说,不用严刑拷打,掰关节这招最灵,她肯定把知道的全都招了。大夫和两位助手都认真地围观了妻子的手术伤疤,她乘机告诉他们当时缝的不整齐,愈合后伤疤就大。他们说,可以再手术割去疤痕重新缝合。 大夫让 3 个月后再复诊。下次有经验了。一点半前到诊室,问大夫要加号,早去没有用。然后让助手开拍片单,接着就等见大夫了。不过,那样付费要排队,拍片要排队,结果出的慢。大概也要弄到四点左右。这次我们不争最先不耻最后,四点左右也看完病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87 次阅读|6 个评论
论“和谐”作为唯一的普世价值是否是矛盾的
热度 3 liuchao666 2012-7-13 00:19
论“和谐”作为唯一的普世价值是否是矛盾的 前文提到,和谐是一种对于个体多样性的偏好维护。 既然如此,为什么和谐本身可以作为一种“唯一”的普世价值呢?是不是和谐自身限制了多样性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任何一个系统必须要有一个最初的动力来源,而这个来源则一定是系统之外的,既然是系统之外的,那自然就不能用系统内的原理来解释。就好比说,“人类是上帝造的,那么上帝是谁造的呢?” 显然,上帝不在人类这个系统之内,因此,自然就没有“造”的说法。 其他一些类似的例子是这样的: 一句或许可以称为绝对正确的话: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一句无法辩驳的话:我说的是错的。 一个可以称之为道德的行为法则:没有什么行为规则应该被称之为道德。 一个可以称之为最先进的团体:承认自己是最落后的,因而一直需要学习的团队。 …… 这就是说,我们需要一种系统外的评价准则来作为系统自身优劣的评价标准。 一旦我们使用“和谐”作为社会普世价值的判断准则,那么就必须在系统内部彻底地执行和谐原则。比如关于团体制度的多样性问题——大意是这样的: 既然允许存在制度的多样性,那么,是否意味着,可以让“允许贪污腐败”与“禁止贪污腐败”的集体制度同时存在呢? 答案是这样的: “允许贪污腐败”的集体制度是可以存在的,但是,这种制度的团体必须仅仅由那些喜欢“贪腐腐败”的人士组成,而不能由是“一些人喜欢贪污腐败(比如领导),一些人不喜欢(比如群众)”的团体组成。 而一个更加本质的回答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根本就不会有贪污腐败。因为真正的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没有权利制度的社会,而没有权利的社会自然就不会有腐败现象的发生。 其实,真正的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没有贪污腐败的社会,而且是一个最有效率(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效率)的社会。
2150 次阅读|20 个评论
为什么在办公室就效率低呢??
lieyingyihao 2012-6-20 14:56
研一马上就要过去了,按照老板的安排,研二就要在他的办公室度过了,可是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在办公室我的效率反而很低呢?这几天在办公室呆着,总是发发呆,之类的,效率低的一米啊。 个人总结的话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项目不急,自己有一种可以缓一缓的感觉,所以就漫无目的的耗时间,当有一个很急的事情要做的时候,效率才会高。但是这种情况毕竟少。所以。。。第二个原因我觉得是在办公室没有那种学习的气氛,虽然老板说在“办公室效率高”“能指导,随时交流”等,个人觉得很扯。我在办公室的效率和在同学实验室的效率对比了一下,果断觉得还是在实验室好啊,可以跟同学一块学习,可以交流一下,不想学的时候,看看他们都在认真的科研,自己就会情不自禁的继续学习;看看他们在网上冲浪玩游戏时,自己就会微微一下(你懂得),继续学习。这种感觉真是。。。 可是一切原因都是借口,都改变不了我要在办公室混的结果,所以只能自我调整了,不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从实际动作上都应该努力去调整, 还请科学界的过来人给一点建议,本人刚刚出道,如能改善,不胜感激。
3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放梯子:效率-安全-责任
热度 23 boxcar 2012-6-12 07:41
放梯子:效率 - 安全 - 责任 最近忙着改学生们的“作文”,所以没时间写自己的“作文”和评论博友们的“作文”。趁着这几天硕士生们的“作文”修改工作基本完成、本科生的“作文”还没收到的间隙,“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写写今年的高考作文。不过必须事先声明,俺写的所谓“高考作文”,多半可能是篇“高烤”作文,是存在被筒靴们和喷友们严重地“烤焖踏”( comment )的风险的,高中的小童鞋小盆友们千万不要随便模仿。 套四句常见的免责声明的格式就是——本文内容,纯属自娱,如要模仿,请自重安全。 今天写的这篇“高烤作文”,是选用的安徽省的题目,据说原题是酱紫(这样子)的: “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 看到这个故事,俺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梯子为啥要这么放?然后想到的是——梯子为何会倒掉?接着想到的是——梯子倒掉是个什么后果?最后想到的是——“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又可能带来什么问题? 问啥梯子要以可能倒下伤人的姿态被竖着放置在车间的角落里?最简单的答案是工人们图省事儿,所以干完活儿往角落里一放就走人了,稍微复杂一点儿的考虑,可能是因为地面上没有那么宽敞的地方横放梯子,再复杂点儿的考虑,是为了找梯子方便——高高地竖立在墙脚,离老远就看得到,而且不必担心以后有人在梯子前方放别的杂物遮蔽住梯子的“高大形象”。。。总之,基于上述很直接的、基于现场操作人员考虑,梯子竖着靠在墙脚,应该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放置方法。 梯子为何会倒掉?这是一个物理问题(提示:注意静摩擦力),也可能是一个地理问题(在稳妥靠放的状态下,地震可以使梯子倒掉),更多时候可能是一个管理问题(一下子管住物理和地理)。物理学的解决方案是加固,例如在地面方个东西挡住避免滑倒,在中间或上方拦一道围箍避免侧翻等等,不再依靠不大可靠的静摩擦力;管理学的解决方案是靠传说中的 SOP (标准操作规程)【 1 】,直接写一条标语告诉使用者:“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其实“横放”也有两种——平趴在地上和横靠在墙边。横放的梯子因为重心大大地降低所以其潜在“杀伤力”显然远不及竖靠的梯子,然而却也并非完全没有“隐患”。横靠在墙边,照样有倒下的风险,也可能砸到人的脚面;平趴在地上的梯子,则有可能绊倒走过的人。 梯子倒掉是个什么后果?最基本的一个刚才已经分析过了——可能砸到人。延伸的后果,是砸到人之后赔偿的医药费、误工费甚至伤葬费由谁来出的问题,用句更时髦点儿的话来说,就是“问责”。如果在放梯子的地方写了一句简洁明快的“注意安全”的标语,似乎告诉不幸因为梯子倒下而受伤的人——责任自负,该提醒的我们已经在那四个到处都有、但很少有人在意的字里面提醒您了,你自己把梯子弄倒了,责任应该自己负担。不过在咱中国谁都清楚,如果有人因为梯子的倒掉而受伤,竖靠梯子的人一般都难辞其咎,挨批评那基本是必然的,相关机构出钱给人治伤也是必须的;而弄倒了梯子自己却受伤的人作为一个受到伤害的弱者,一般是会被同情和关心的。如果有了“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的 SOP ,操作人员依旧把梯子竖放,则是公然违反 SOP ,没出事儿也要受批评,出了事情则可能由其自己承担完全的责任,管理层就要轻松多了。 “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又可能带来什么问题?毫无疑问,横放的梯子可以大大降低梯子倒下伤人的风险和可能的伤害程度。带来的问题前面已经提及——占地面积或沿墙长度都会变大,还可能不便于找寻和取放(还是管理问题,如果其他操作没有严格执行 SOP 的话)。其实还有一个可能带来的潜在的问题,就是 SOP 的制订者和执行者之间的矛盾问题。如果 SOP 的制订者们只注意从如何才能便于管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制订 SOP 时几乎不考虑 SOP 执行者的操作是否便利、利益是否受损等问题,则二者之间不免会产生一些矛盾。有些 SOP 中的 S ,也难免会被从 Standard 和 Science 戏谑为 Stupid 。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梯子 ” 会越来越高,而 SOP 也必然会越来越多。梯子高了,安全就显得更加重要; SOP 多了,其合理性和效率自然也很重要,然而,当我看到曹俊老师博文中提到的 “ 结果发展成,基本上,一个人在 DB 想走路,先抬左脚还是右脚,每次抬多高,每步花多长时间,都可以在 SOP 里查到依据” 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里的那个拧螺丝工的形象。。。。。。 本文写作共用了大约 75 分钟,字数约 1400 字,其间按照俺自己的 SOP 做了个烧茄子。 参考: 【1】 曹俊:海归梯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6183-580868.html
个人分类: 社会|5906 次阅读|58 个评论
中国金融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率研究
yuliping 2012-5-26 18:40
按:本文发表于2012.5《统计与信息论坛》 摘要:本文通过聚类分析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经济系统分为传统金融时期、金融转型初期、金融转型中期三个阶段,然后选取资本存量、劳动力、金融机构人民币资金来源、 M2 、贷款余额作为投入变量, GDP 作为产出变量,采用非径向超效率分析模型测度中国金融效率。研究表明,中国的金融——经济系统存在结构变化,金融的绝对效率较低,但相对效率水平较高,中国已经顺利完成了金融体系的转型。 201111----中国金融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率研究OK统计与信息论坛.pdf 2012.5.26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技术经济|3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效率和公平
热度 13 heitiedan2012 2012-5-12 17:26
多年前,有人提出一个口号,叫“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我对这个口号一直持怀疑态度。所谓“兼顾”的结果,在实际上就是不顾,就是放弃。或者说,在封建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口号差不多是一直在实行的。过去的皇上当然先得给自己捞钱,能捞多狠就捞多狠,当然,也不能太狠了,也不能让农民一点活路都没有,于是也适当地给农民留下一点东西。不知道这算不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了。资本主义社会差不多也同样是这样。资本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也是能下多大的狠手,就下多大的狠手。然后,给工人留点残羹剩饭,够他们凑合活着,也就这样了。也许说,这样做怎么能说是公平呢?这根本就是不公平。可是在那样的经济社会制度下,人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又能有什么改变?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公平也不是绝对的一点没有。比如,在封建的中国,人人都有权利参加科举考试,只要你考上了,就能有功名。然后就可能入朝为仕,然后就可能飞黄腾达。这算不算一种公平呢?看上去也不能不算。但是,真正从底层走出来,彻底改变自身家族命运的又有多少,基本也就是寥寥无几,人们在历史上看到更多的都是所谓名门望族,那就是几代、十几代、几十代都是处在社会的上层。 在资本主义,这类的公平也好像是有的:人人都可以发财挣钱,人人都可以做老板。如果你做成了老板,就说明你成功了。另外,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也都规定,只要你具有这个国家的公民身份,你就可以参加竞选,既可以地方议员,也可以竞选国会议员,还可以竞选总统。你能说这里没有公平吗?可是话又说回来,从穷小子上来当上国会议员的也有,但是能有多少?布什家族有两代人都担任了美国总统,你可以说人家这是选上来的,不是世袭的。可是为什么就单独他们家那么牛呢?这两位布什总统都是那么绝对的优秀和出类拔萃吗?至少从小布什的表现来看,并非如此。 从以上两类例证中,是不是可以判断,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也在实施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呢?统治者积累财富就叫“效率优先”,让底层的人们有点希望,有点不太宽敞的通道就叫做“兼顾公平”。 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社会制度,有人把“大锅饭”理解为“公平”,这是不太符合事实的。真正的大锅饭是在文革中,或者连带着文革前的那么一两年,或者也沾染上一点,而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的1953年,一直到文革前的1965年,我们的经济制度基本是是根据“按劳分配”来进行分配的。按劳分配不是大锅饭,大锅饭是与按劳分配背道而驰的。从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来说,按劳分配是公平的,大锅饭是不公平的。把大锅饭理解为公平是不适当的。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在国有工矿企业开始恢复奖金分配制度,这有点要改变大锅饭的意思了。但是这个大锅饭改得并不怎么彻底,结果则是,新的奖金就成了新的大锅饭中的一部分。后来在对工矿企业进行“承包制”改革中,又想进一步打破这种新大锅饭,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在农村中曾经有效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复杂的工业企业生产管理中也来搞这一套,则显得有点太粗糙了。 在我们这里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时候,也正是让我们的国有企业大批面临破产和垮台的时候,与其说是效率优先,不如说是资本优先。大量国有资产通过合法或者非法的渠道,流入到少数私人手中,广大工人被迫下岗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唱起“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高调,实际上是在放弃任何公平,让下岗失业工人自生自灭。 在这种思路下发展的经济,看上去,GDP的速度上来了,但是贫富的差距增大了。这就涉及到什么是效率的概念问题。如果只是GDP的速度提高了,经济总量也增加了,但是各方面的成本也提高了,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效率算不算高效率?以社会的稳固秩序为代价,这种高速度的发展会带来社会各个方面的不稳定甚至动荡,这样的效率算不算高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看到对公平的兼顾,而是对公平的罔顾。而且,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他们的劳动热情没有得到积极的鼓励,这是不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浪费?在这种浪费的情况下,还能谈什么效率或者高效率?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告诉我们,恰恰不是效率优先,方能兼顾公平,而是公平优先,方有效率。这种公平,并不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不是分配意义上的大锅饭,而是个人发展机会的公平与平等。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之后,劳动者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也成为企业的主人,那个时候的劳动者,有着无穷无尽的劳动热情,这就是真正的公平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这就是公平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效率。虽然在那个时代,有些具体做法尚嫌粗糙,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总的看来,那时的一些做法,在今天看来,还是合理的。 今天,在资本的控制与把持下,对于劳动者多数的个人,实际上不存在机会的平等,也就不存在这种机会上的公平。往往是少数占有资本的个人占据了一切先机,抓住了各种捞钱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对于大多数劳动者来说又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所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虽然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效率,但绝不是高效率,而且付出惨重社会代价的效率。而所付出的代价,恰恰就是公平。 解决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从分配上来解决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要解决公平和效率的问题,还是要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提高生产领域的公有化比例,才有可能使劳动者得到真正的平等,也就能得到真正的公平,同时也能真正提高劳动的效率。
4831 次阅读|13 个评论
科研利器:evernote
热度 4 laplace 2012-4-14 00:34
科研利器:evernote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管理软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了。虽然在evernote之外,也有很多知识管理软件可供选择,例如国内的wiz、mybase,后期出来的有道云笔记、麦库笔记等等,但国外的evernote却以一种易用、简洁和支持多平台等清晰的优势,成为知识管理软件中的翘楚。 evernote可以记录任何你想记录的思想,例如文字、声音、信手涂鸦;保存网络上的任何资料,从而逐渐成为你的大脑的记忆补充,让evernote帮你记住更多你大脑记不住和不必要记忆的事情。 而evernote在科研上的应用,我认为却和普通的记录、搜索有很大不同,有很多不同的侧重点。 不知道有多少人将evernote用在了科研上,我相信真正用evernote软件来协助科研工作的人,都会得出结论:“evernote在科研工作中的地位,绝对超过我们初期的想象,它会不断提高科研的效率”。如同evernote CEO所期望的那样,让evernote成为用户的第二个大脑,我想如果你使用一段时间,绝对会对此话有深刻的体会。 人的大脑是进行记忆和处理信息的,处理能力惊人,主要体现在逻辑上和思维上,而不是记忆上,这也就是为何大部分人很自然的坚信,机器终究无法取代人的大脑的原因。有一句比较有意思的话“ 上帝 在造人时给了 人类 很强的 CPU ,给了 人类 无限的 HardDisk空间,只是给的 RAM不够大 ”,因此可以形象的说,evernote帮助我们扩充大脑的RAM,可以让我们快速的读取我们的记忆。 但如果我们使用evernote仅仅作为记忆来使用,绝对是大材小用了,而且很容易陷入知识管理软件使用中的一个误区,那就是将收集的资料当作自己的知识,实际上,任何资料没有做加工处理,都没有真正的属于我们,都不能算作我们的知识。 按照我的理解,evernote在科研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善和扩充知识点 科研的第一步,永远都是先要知道别人做了什么,行业发展情况等基本信息,然后在全面理解相关的知识背景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否则,想出来的good idea,做了一半甚至全部做完了,发现早就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岂不悲哉(有不少的切肤之痛)。 因此,从开始选题,我们在evernote中建立的课题知识点就会随着我们的文献阅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饱满,我们对该课题的了解,也就越来越深入。 而随着对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的知识点,从初期只有大框架的知识点,逐渐细化成小的知识点,前期的一个知识点,可能逐渐被切分成三个知识点甚至更多,就是我们知识越来越丰富的证明。 补充:当然,以上说的事情,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实现,但是我却没有发现哪个能够真正承担其这个重任,因为文献管理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像一些非文献的材料无法很好的管理等问题,而且我认为从文献管理软件中复制一下citation放在evernote中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2、建立知识点的逻辑关系 用evernote作为知识存储,只是第一个层次;更高层次的运用,是体现出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中的逻辑关系的阐述。使用evernote提供的“笔记链接”功能,可以轻松的实现笔记之间的指向关系,也可以让我们轻松的建立更高层次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的整理。 3、 随时记录科研灵感 科研灵感的产生,就是一种知识的碰撞和逻辑的体现,“由此及彼”等升华,都是最简单的科研灵感诞生的驱动力。而good idea的出现,很多时候是灵光一现,不快速记录,就有可能会重新被大量的知识覆盖,从而让我们丧失绝好的机会。 这个时候,evernote就是最好的“灵感收集器”,灵感出现,快速在evernote中新建笔记,打字、绘图、语音,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用来快递记录灵感。 补充:记得之前有一个院士来做报告,说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导师每天都会问他“今天有什么good idea了?”,我觉得很好的一个指导方式,因为idea的产生也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优化,才能够成为可行的idea。所以,我就在evernote中专门新建了一个笔记本,叫做“每日灵感”,争取做到每日一个idea,虽然有时一个没有,有时冒出好几个,都督促自己记录下来,等以后再想起来的时候,再找到相应的笔记再做详细的补充和升级思考,idea就这么越来越有可行性了,至少我感觉,后期很多实验设计,都是很早想出的幼稚的idea的优化结果,而当要为了一个idea而去想idea的时候,估计就难办了。 4、其他功能 软件还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各有自己的喜好,只要有价值就好。因此,相信有很多比我厉害的evernote高手,会常用其他的功能,比如共享笔记功能,从而可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整合(这个要导师推动了,而且是要花银子的)。 囿于知识管理繁杂,我的水平有限,可能有很多没有说到的地方,本文算是抛砖引玉,希望从软件的角度提高科研效率的,都请尝试一下吧,或许,你会有更棒的发现。相信我,没错的。 备注1:2013年5月18日做补充和文字修改。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61 次阅读|5 个评论
研究生学习,在乎时间,但效率更应该是第一位
热度 25 zhaoming159 2012-3-19 02:06
最近, 中国农大拟把研究生的学制统一改成两年,在科学网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 有人支持两年,有人支持三年,各有各的说法,但是我注意到科学网的主页上有一个: ” 你认为硕士研究生学制几年合适? ” 的投票。我观察了几天,赞同两年制和三年制的人一直不相上下,但是支持弹性制的人一直都是最多的。 其实我很早之前就想与大家讨论一下研究生应该怎样度过他有限的学习生涯的。 我觉得研究生的学习期间,效率比时间更重要。所以我们当然要支持弹性制! 接下来,就来说道说道。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曾经在梅园(中国农大的西校区)呆过三四周,我当时报考的专业那时候就已经是两年制了。老师一见面就跟我说,我们这是不允许做与课题以外的其他事的比如考外语、兼职等都不允许。 什么感觉?你就认认真真帮我做事,不许想别的,不许干别的,两年之后走人——但是我是来接受科研操作训练还有科研思维培养的呀...... 诚如 陈儒军老师 及其他博主所说的那样,在中国研究生推行两年制,确实是照搬美国,没有充分考虑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比如本科教育的粗糙和应试教育下的死记硬背——没有打下较好的科研基础;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学习英语和政治等;很多实验室也很难达到 王修慧老师 的实验室那样的培养学生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如果要推行其合理性还有待商榷。 但由于各个专业不同,就业所面向的对象也有所差别,所以也不能全盘否定两年制。比如说那些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在校学习两年就已经足够了,第三年本来就在实习或者工作了;即使是基础科研,有的学生,特别是兴趣浓厚又有独立思维的同学,(可能是由于受父母的教育和见识的影响,而且这种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多)大二、大三就来到实验室开始接受科研训练,肯定可以更早地完成硕士学业,三年确实有点长(我们实验室就有很多这样的学生,早几天还碰到一个大二的小姑娘,大一下学期就来实验了。她说她高中就决定以后要做细胞凋亡了)。 但是可以肯定是像中国农大的这种做法,直接大一统、一刀切地把全校所有的专业都改成两年制,很大情况下是不合理的。 如果一直这样讨论下去,两年制、三年制哪个更好。好像都各有优势又都存在不少问题,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 原因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效率。 研究生生活无论时间多长,两年还是三年,都应该是高效而适度紧张的。但是据我所知,在我们广大的研究生群体中因为自己的不自觉,也因为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松散和不到位,每天在实验室里游走于 QQ 和个大社交网络,看视频、打游戏的,整日“放羊”无所事事的人大有人在。 之前,我们邀请了一个 Cornell 的“师伯”来实验室访问。一天晚上我陪他吃饭的时候,我们聊到了为什么现在国内的硬件条件一点都不比外国差却出不了具有影响力的原创性工作的问题。他说了一句让我很无语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研究生培养的最大问题。 他说他刚进我们自习室的时候,一开始还以为是个网吧 。(师伯就是敢说真话 )在他们那里上网、打游戏、看视频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除非你不想干了,每天工作的时间绝对保持 100% 的专注。 其实效率真的很重要,像欧洲的很多国家,每天工作的时间很短,而就那么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还要喝个上午茶、下午茶的——非常的有讲究。但是人家经常就时不时地能冒出一个改变很多人思维的原创性工作。 造成我们这种效率底下的原因有很 多,体制的、个人的、其实我觉得也有老师的原因—— 缺乏引导。 有的老师会抱怨说,很多学生其实都只是想混个毕业证,考研的目的也不是很纯粹;动机并不是为了学术和科研云云。我觉得这样想是不合适的,至少单方面的这样认为是不公平也是不负责任的。没有一个人会白白的花费自己的几年青春过来偷懒,急功近利的人更不会这么傻。绝对不可否认他们的动机或多或少还是比较正当的。 我之前跟我导师也谈到过这个问题,他给我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他说,学生只要基础一般、勤奋一点就都是好学生。因为他们毕竟是求学阶段,思维和想法都还不成熟,到了我们实验室还存在一个引导的过程。即使有的学生刚开始对科研和学术不感兴趣,那是因为他/她还没有入门,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如果引导得好可能就会让他/她慢慢的感兴趣,越来越喜欢(其实这就是 王修慧老师 所说的平台很重要)。同时,有的学生可能一开始对科研表现的很渴望、很积极,也有可能是一时头脑发热,也许他/她哪一天就累了,坚持不下去了。所以这种学生也不能忽视去引导,让他/她保持一种理性的热情,发现让自己更沉得下心坚持下去的理由,才能越走越远。总之,无论是哪一种学生,都应该负责任地去引导他 / 她,在让他/她知道了很多情况之后,自己做出一个理性的抉择,这才是研究生教育的目的。 综合以上原因,我觉得我们如果要进行研究生体制改革就应该推行弹性制。 1.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开始确立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弹性制——更注重于人的差异为基础的考量,促进个人的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是因材施技的原则的确立。高等教育,因为人越来越少、越来越精,所以应该要加入更多的这种考量。 2. 弹性制,能让老师们获得更多的自主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从行政领导那里抢过来的。这种变化是进步的。像耶鲁大学就是教授治校原则,他们培养了世界上最好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博士)。 但是我们也要在这里引入一种制衡机制。 小沈阳说得好,林子大了有许多的鸟。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会只是为了把学生培养得更好。他可以缩短你的年限,更可以找到原因延长你的毕业年限,让你帮他多做点事。并不是说一定会有这种老师,只是政策层面的东西就要要考虑得更周全,感情上和事实上,谁都不愿意出现这种不愉快的情况。 3. 政策层面就应该考虑更多的情况——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教育就是让每个人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充分发挥其所长,立足于社会。 所以在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情况下——弹性制,既可以照顾到更多的情况,又能促使人发现和实现的价值——应当要支持和赞同弹性制。 其实我说了这么多,也是白说。这种体制的改革,只有博导们才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决定权吧! 至于我小硕们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提高效率、抓紧时间。——至少,无论怎么看起来总不会是坏事吧! 看了我写的这么多废话,最后,改动一句“雷锋同志”的名言,然后再贴一首诗,稍微提升一下我啰嗦的说辞,好让读者诸君,也感觉到不虚此行呀 。我觉得恰到好处、不可错过: 研究生的学年是有限的,可是,提高效率可以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高效学习和科研之中去。 如此,当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不会留下如此遗憾: 当我老了, 龙钟缓行, 回到我年轻时去过的地方, 当时的景象仿佛就在昨天。 我卷起衣袖, 叉腰长叹, 对年轻时的我说, 当时你为什么不认真对待, 你应该做的事?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12386 次阅读|75 个评论
变化与执着
热度 15 SmileyCat 2012-3-11 02:50
变化与执着
变化与执着 很久没有写博客了。本来并不把写写博客什么的当成一件耗费时间的事儿,有的说了,花上十分钟半小时写几句就是了。去年底的某一日,无意中看了下自己的个人资料,这不到一年的在线时间居然有四百多小时。如果换成标准的工作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居然贡献了超过十个星期的工作日在看博和写博上!其实我花掉的时间一定更多,因为写的时候并不一定处在在线登录状态。这让我目瞪口呆,因为我常常抱怨没有时间做一些更重要的事。原来我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么忙。 不论是做什么事,人一旦上了瘾,便成了自觉自愿的奴隶。 于是过了新年便痛下决心,故意离开一段时间,看看自己能多长时间不去登录。希望戒掉这个瘾,去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去做一些自己曾经以忙为理由而搁置一边的事情,去换一个角度安排自己的生活,更高效率地工作,并多花些精力去关注一些原来没有太在意的生活的方面。 我喜欢旅游,并练了多年摄影。摄影训练一个人观察生活的眼睛,去发现并捕捉转瞬即逝的美好。玩过一段时间摄影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摆弄相机的最初的一段新奇过去后,再看自己的照片,就会发现到了一个瓶颈--身边值得照的好象都已经照过了,照来照去找不到什么新意。这时候如果继续去照同样的东西,心中的挫折感便会逐渐掩盖了当初的新奇。而我喜欢旅游的一个原因是每到一个陌生的新地方,就会很容易地找回新鲜好奇的感觉,连原来已经熟视无睹的行人,马路,一花一木,因为换了个环境,就又变得新鲜有趣。 人们对于失去视觉上的新鲜感大概大多会比较敏感,而对思维和生活习惯带给人的惯性和惰性却不易察觉。人在初学一种新的知识和技能,初到一种新的生活环境中时,人的大脑观察,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会比在已经习惯的环境里更加敏锐和高效。人的头脑天生就会偷懒儿,或者用更好听的语言说,是优化。就像想减肥的人去跳健身操,总是刚学的时候跳得满身大汗,减肥效果最好;而一旦跳得顺手了,一个小时下来反倒不会出多少汗。 在一个地方生活得过久,从事同一种职业多年,坚持某种生活习惯多年不变。。。以至于我们生活的地方,从事的工作,还有生活的习惯已经变成了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定义了我是谁,让我们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和能量做一个生手要花加倍的时间和能量才能做到的事情,多年的经验和大脑优化让我们成了专家。可是,思维的惯性也让我们对周围熟视无睹,变成按部就班的机器人或梦游者。如果写博客成了出于习惯而完成任务,变成生活中的一件事儿,却少了好奇,热情,对交流的渴望和创造性的推动,这时候大概就得歇歇了。 时常觉得生活就像在一条河里泛舟。逆流而上时要花加倍的努力,这种努力的结果可能是会到达其他人没有到过的地方,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当一切太顺利时可能就得提醒自己是不是在随波逐流,被惯性和惰性而左右。而生活无法用河流比喻的是,人生需要用时间和空间两类变量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在空间方面每个人都不同,可以周游世界,可以研究各种学问,可以结交各种朋友。。。可在时间方面却是人人都一样:无论你想活得怎样精彩,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让你在想要做,能够做,或必须做的千万种事情中取舍。过长,过久地局限在同样的环境里做同样的事情,虽然可能会让人成为在这个特定环境里做这个特定事情的专家,可同时也让她失去尝试新的环境,做新的事情,学习新知识的机会。 在专精与广泛之间寻找平衡,在形成习惯和探寻新意之间活出人生的精彩。。。这大概是我们每一个不想庸庸碌碌地花掉每天的24小时的人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了。 上来说声嗨,顺便对那些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给我留言的朋友们说声谢谢,勿念。这段时间我确实很忙,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频繁地更新博客。等偶得闲暇,再泡上一壶龙井,上来慢慢同你分享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晨光中的玫瑰 每个角度都有它独特的美 遵循传统易于找到共识 要达到新的境界,还是要打破常规
个人分类: 杂文随笔|14077 次阅读|32 个评论
择才而用是提高科研效率的一个有效措施
热度 10 jiangjiping 2012-3-5 06:18
择才而用是提高科研效率的一个有效措施 蒋继平 2012 年 3 月 5 日 科学领域是一个充满竞争气氛的场所,也是让人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 运用知识和策略的场所。因为每个科技人员的创造力,想象力, 和所掌握的知识不一样,换句话说, 每个科研人员的专长不一样。 因而,一个研究团队的科研效率必定取决于对每个科研人员的合理利用。 对科研人员的合理利用就是择才而用,是任人唯贤, 而不是任人唯亲, 更不是论资排辈。在这一点上, 大家一定有共识。 可是, 在社会现实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还是需要体制上的开明和领导者的英明果断。在我本人的科研生涯中, 我觉得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就做得比较公正。本文以我自己的事例作一些简单的说明,目的是让科技界的同行们对西方的科技人事安排和科研环境有一个粗略的认知。 1992 年 1 月初,我从加州大学河边分校植物病理系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来到位于加州中部的一家私人种子公司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合同期是一年。 到达公司的第二天, 老板就给了我一个研究课题,要我对青椒茎腐病建立一个可靠的温室抗性筛选方法。我接到老板的任务后, 夜以继日地设计和实验,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就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这个项目原来是一位资深研究员做过的。这位资深研究员已经在公司做了 10 多年,他是一位硕士毕业生。 不管从那方面来讲,他应该是我的师长。他在这个项目上一无进展。 大约一年多前, 老板把他的这个课题转到了一位新来的博士身上。那位博士是我在加州大学河边分校早一级的同班同学。因而, 他比我早一年多就毕业了。 毕业后就来到了这个公司作研究员。所以, 这位博士可算是我的师兄。 他做了一年多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我来公司做博士后的时候, 他到澳大利亚去进修和培训去了。这也是我到这个公司做博士后的主要原因。这个博士后实际上是弥补这位研究员一年的空缺。 在我的实验获得成功后,老板立即给我一个新课题。 那是 1992 年的四月底。他要我在温室内建立一个蕃茄早疫病的抗性筛选方法。他告许我, 他和那位资深研究员做了几年都失败了,其主要原因是不能在实验室的培养基上生产足够多的孢子。我接到任务后, 立即查找相关资料,很快从一些相关报道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有了这些信息, 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借鉴和灵活应用相结合,不到一个月就解决了在实验室培养基上生产大量孢子的有效和可靠的方法。不言而喻, 有了这个突破性进展, 接下来的事就比较容易了。因而, 我用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 又为公司解决了一个难题。我的老板, 公司的育种家们, 和公司主管科研的一把手看到了我的科研潜能,主动地为我办理了从博士后转为正式研究员的身份(本来博士后的合同期是一年,没有延长的余地。 因为我的师兄回来后, 就没有这个岗位了)。我当时对公司主管说, 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到我师兄的职位。 公司大老板叫我千万不要担心这方面的事,那是他的职责范围, 他只希望我全心全意地做好我的科研,他愿意为我提供最佳的科研环境。 在完成了两个课题后,老板立即给我一个新的课题。 他要我建立一个在温室内进行蕃茄白粉病的抗性筛选方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当时加州大学的一些农业院系和位于加州的许多蔬菜种子公司的研究机构都在全力以赴地攻克这个难题。其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个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获得了加州蕃茄农场主们给的五百万美元研究经费后,已经对这个课题进行了整整五年的研究,到那时仍然一无进展。我所在的公司和其他在加州的蔬菜种子公司都在从事这个课题的研究,但是, 都是一筹莫展。 我接到这个课题后,像以往一样, 查资料, 搞设计,反复试验,用了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地完成了这个重要的课题。从此以后, 我在业界的声望显著地提高了很多。从那以后, 公司重新调正植病部门的科员人员的安排。公司把那位资深研究员配给我作副手。 说得具体些,就是我专门从事研发, 他把我的研发成果拿去进行实际应用。 后来,我的那位师兄也从澳大利亚回来啦。 他刚回来的时候,公司让我负责葫芦科的研发项目,他负责茄科作物的研发项目。一年多下来, 我完成了所有交给我的研发课题,取得了几个重要的成果, 而他很少有成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又重新调正人事安排, 让我的师兄也作我的副手。这样一来,我是真菌方面的研发项目的负责人, 师兄和师长都成了我的副手。 当然,人总是有私心的, 尤其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时候,更是如此。 在这一点上, 老美也不例外, 虽然他们修养稍微好一些,但是,在一些环境下, 他们还是会显露出他们的本性的。公司的这种人事安排, 涉及到那个资深研究员的切身利益和面子的问题,因而,他在某些时候心情不好时会给我的工作制造一些负面的影响。鉴于此, 公司为了使我有一个能够充分发挥科学创造力的环境,毅然地将那位资深研究员调离研发总部,让他到一个分站去做一些相关的事。 与此同时,公司让我找两个新助手。我自己按照我的标准招聘。我找了一个美籍韩国人和一个美国人。韩国人是个年轻小伙子,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毕业。 美国人是一位年轻的女孩,也是刚从大学毕业不久。还有,只要是我工作上的需要,公司的技工团队的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给予及时的支持。这些技工平时都是为育种家们服务的, 换句话说,属于育种家的助手。 以上的事例说明,西方的私人研究机构在择才而用方面做得非常好。这种做法又反过来鼓励科学家们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提高科研效率。 论资排辈, 任人唯亲在这种机构是没有市场的。
个人分类: 工作环境|6448 次阅读|25 个评论
为什么我们的实验室没有固定编制的实验员?
热度 109 zhaoming159 2012-2-24 01:53
为什么我们的实验室没有固定编制的实验员?
最近我们实验室要招两个人做科研助理,老师说看我认不认识合适的人可以介绍过来。我当时认为这是件好事啊,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员应该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来的吧。我满口应了他,说我去找找看。 然后,我去学校的网站上看了一下,招聘的条件和薪酬待遇: 只有大的课题组才有招聘科研助理的资格,也就是你的工作环境一般都是“ 863 ”、“ 97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课题组。 招聘对象必须是具有全日制本科以及以上学历。工作岗位分为:项目研究岗位、实验(工程)技术岗位、基地管理岗位、科研辅助岗位四种。 工作环境还不错,再往下看就不懂了: 1. 服务期限不超过 3 年,服务期满后原则上不再续聘。 2. 科研助理的社会保险参保方式按武汉市规定执行。户口、档案根据其意愿,可放在学校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或生源地人才交流中心。 3. 我再看了一下住房条件,跟研究生、博士一样住寝室。 至此,我终于看懂了,原来这个工作是没有固定职位编制的,其实就是个流动岗。关键是福利待遇加起来比去社会上找工作相差甚远。 然后,我去找到老师说,这样很难有人来的呀!除非本科毕业考研没考上,一边复习一边准备考研或者研究生、博士毕业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暂时在这里做一段时间,一边找工作找到了就离开差不多。谁也不可能长期这样做下去的,工资很少,基本上没有福利。而且学生好不容易熬到了毕业也要开始成家立业了,谁还住在几个人一间的寝室里面呀?最大的问题是,他在这里工作完全没有期待——如果你是在这里读书至少你还有个硕士、博士文凭的期待——完全不可能有谁能安心呆得住嘛... 老师说,学校的政策就是这样。 是的,学校发了个政策,文件第一句话就是: 通过科研项目聘用毕业生担任科研助理是国家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高校加强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推进科技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契机。 后来跟我导师聊到这个问题,他说国内的实验室一般的实验员都是没有固定职位的,有也非常少。 我很是不解,我们在实验室做工作的就是靠技术吃饭的,专门搞技术的还能没饭碗?实验室发展和建立一个平台非常困难,一旦建立起来,让其工作稳定,就肯定需要专业的人员来维护的呀。 现在我们一般实验室平台的维护都是靠一届研究生教下一届研究生,一届一届往下传。每个学生做自己的课题,需要用到哪项技术了,就重新开始学习。 好像挺合理的,节省了资源,而且每个学生还能学到更多的技术。但是仔细想想却并非如此,而且在实际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实验平台不稳定 。做实验,一个人的动手能力绝对是有天赋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快的从头把一个东西很快学得很好。有的人学得好,有的人学得差,使得这个平台出来的结果的好坏完全依靠所招学生的好坏。所以一直就摇摇摆摆,时好时坏。而且在这种一代一代往下传的模式下,只要出现一个不好的,后面的肯定就只会越来越差了,最后的结果也就是整个课题组都在自我怀疑与摸索中一直这样持续着——裹足不前,迈不开大步子。 效率也低下 。研究生、博士在这里学习做工作,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有东西都得从头学起,很多时间就都花在了技术的学习上了,很难去在某一领域做出前沿性的探索。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最多是个合格的技术员而不是称职的科研人才。 实验室有固定的实验员肯定是非常必要的。 仪器有时候也是认人的,用熟悉了就能很好地懂得它,很细微的控制你也能够精确地体会到。就跟我们打羽毛球、乒乓球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型号的拍子,自己的拍子用起来就会顺手很多。 实验室的各个平台有了非常专业的人来维护,就能大大地能提高平台的稳定性和工作的效率。做科研,稳中求进最重要,不断地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才能累计量变形成质变,做出开创性的工作。即使你读研期间对技术很感兴趣,有专业的人士的指导学起来也比较快,很快就能得到比较稳定可靠的结果。 其实,我也注意到国外实验室的一般比较完整的组成包括,领衔科学家( group leader )、科研人员( scientist )、研究生 其中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和博士后 ( graduate student ) 、技术助理( technical assistant )、实验室管理人员( lab manager )和秘书( secretary )。而且很多的实验室 scientist 和 technical assistant 人数还差不多。 而我们国内大多的实验室的人员组成中好像都其他职位都可以是固定的,唯独没有固定编制的 technical assistant ,技术助理这个职位就由学生来兼职充当了。 这样的人员组成很不合理。 你可以想象一下:研究生、博士读书期间也就三年、五年,各项技术都要从头学起。研究本来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实验室连稳定的技术平台都提供不了,完全飘忽不定的几年,没有基础谁敢大步的往前踏步子,挑战困难啊?都知难而退了,只希望早点毕业。 加上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公司反正觉得找个人过来都得重新培养起,专科、本科、硕士都差不多。 还有对于学生来说刀俎鱼肉式的补助制度,二十五六、二十七八了,有的对象也找好了、有的对象都还没找到,大多数还得靠家里资助读书。而那些毕业找了工作的同学一个个都自由潇洒,而且似乎期待还不差。而我们在这里二十几岁,人生最青春的年华都献给了实验室,自我价值却还没有得到任何体现——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不爽。 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做出来的东西也就可想而知了。难怪有人说,中国几十年来全国搞生命科学的每年的成果全部加起来也顶不上美国西南医学研究中心或者哈佛大学等几个研究所和学校一年的成果。 这真的不能怪我们研究生啊!我们大多数都很努力,而且我们披星戴月复习考研一路披荆斩棘来到实验室,每个人都是想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花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的,肯定是不想过来偷懒的。至少我看到我们学校,每天八点起床、十一点回寝室,周末从来不休息的人大有人在。晚上十点以后突然活跃起来的路上,提个热水瓶走着讨论的全都是研究生和博士。 听我们一些从国外回来的师兄师姐说,美国的研究生大多数周末都是不去实验室的,而且很多连晚上都不去的。更何况,很多的华人学生在国外的实验室里面工作不一样做得非常漂亮吗? 我问我导师,那么为什么不给实验室的实验技术员固定职位,让他/她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他的一辈子呢?(我这里用的是“奉献”,肯定是奉献了,甚至可以说是牺牲,因为他为了让大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放弃了自己本可能更好的前途,停留在了这个技术活上,帮助大家。) 导师说,这是国家的政策,机构设置就是这样的,他也想像国外一样招几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让课题组有个稳定的实验平台,稳步前进。但是,这是他个人改变不了的。 那我们就应该问问,国家为什么要设置一个这样的架构了。或许是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原因那时候是最合理的,但是现在明显不适应科研的发展了,是不是应该考虑改革了呢? 我们的国家现在每天在倡导自主创新,每次出国访问都想要外国卖给我们他们的核心技术。然后就谈,结果就是各种妥协。这里买一个那里买一个,回来一拼装,再换个外壳就说是自主创新了。但是总有露陷的时候,比如去年打雷的时候 … … 国家真想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得从高等教育做起。 高校、研究所和公司的实验室才是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的基础。应该推动改革,给各个实验室、研究所设置一个为探究真理的合理架构,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把真正负责任地培养自己的学生成为更有价值的人才当成教育的主要目标。从各个渠道,提供更多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福利和补助,让他们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最青春年华最有干劲的时候也让他们有一点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初体验,或者至少要有个好的期待。 每个研究生、博士,安安心心做好他们小领域里面的工作,让他们敢于开拓,乐于创新。然后国家整体上设计好,通过基金发放等方式,让各个领域内的相应的课题组,实验室的进展都在相应架构之内通力合作,整体上在各个方向上稳步前进,才有望做出有影响的工作和取得大的进步。不然永远是小打小闹,自娱自乐,博导们带这一大批老师和学生天天花着纳税人的钱,天知道他做的事什么时候能在哪个细枝末节上起到毫末的作用。 纳税人很多时候也想表达一下他们的心声,只是他们的声音往往非常小,也没有地方能常说。所以憋急了有时候就只好用一点比较简单粗暴的词汇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了,比如:“砖家”、“叫兽”等。其实他们并不是想来说老师、教授们一些什么坏话,因为他们的孩子还都在老师们底下学习呢。 他们很想表达一个意愿: 我们辛苦工作,纳税,你们才能申请到更多的基金。我们勤俭节约攒点钱,然后把独生子女也送到学校去学习。我们还会努力挣钱送他们上研究生、博士。但是我们希望你们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带着我们的孩子们所做的工作, 不上书架,最好就能上货架——上货架,利当代,上书架利千秋万代。 不说了,来看看德国 MDC 一个课题组的效率,看他们的工作够我们全中国所有的相关课题组全部加起来做上多少年吧! 课题组人员组成:研究生很少,还有一个华人(裔)学生 最近发表的文章:从09年至今,全是cell 系列,还有两篇第一作者都是华人(裔)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40120 次阅读|22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