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原始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求证] 周光召先生关于“中国本土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的
热度 20 zlyang 2014-11-20 17:38
周光召先生关于“中国 本土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的说法 一、网传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周光召院士预言 “ 中国科学之所以缺乏原始性创新,与缺乏哲学思维有关……在中国本土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一定是地处边远山区、一个在自由自在地做深入研究的 民间科技工作者 。在 主流科学家不赞成的情况下 ,提出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看法,并不断用科学方法加以验证,……而且要准备有一段时间坐冷板凳,或者是受到各种批评。” 二、 可能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由一个偏远小城市里的科学家得 中国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诺贝尔奖,我觉得这是没有太大意义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中国经济越发展,经费越多,科研条件越好,培养的优秀人才越多,总会有人得奖。但是得奖人出在哪儿,完全是偶然的,也 可能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由一个偏远小城市里的科学家得 ,我认为那里的科学家会更加努力、更加献身,少受环境的诱惑,而集中精力坚持奋斗,取得成就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感谢您的指教! 相关链接: 周光召,2004-06-01,《如何发展中国的理论物理》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http://www.phy.pku.edu.cn/library/readings/040601.xml 中国高校报网: http://www.cunews.edu.cn/html2006/xbwc/083819150.htm 白春礼,2014-11-13,《科研院所改革,路在何方?》 中国科学院: http://www.cas.cn/xw/zyxw/yw/201411/t20141117_4253641.shtml 求是: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4-11/13/c_1113227298.htm 人民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1116/c83846-26033727.html 操秀英,科技日报,2011-11-25,《科技日报:课题申请,为什么流 行“编故事”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1/255983.shtm “最大差别是国外评审是小同行,对学科进展把握比较好,而国内有些是大同行、甚至是外行评议,需要申请人说明进展及在学科中的贡献,所以让某些人钻了空子”。 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发布《追求卓越科学》宣言 http://www.cas.cn/xw/zyxw/yw/201405/t20140525_4126367.shtml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5/295089.shtm 科学文化的历史积淀不够,科学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科学原创自信心尚显不足。 洪蔚,科学时报,2011-7-27,《黄禹锡事件背后的科学政治博弈》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7/246950.html 现代科学体系是按西方文明体系建立起来的,很多规范是西方式的,话语权也掌握在西方人手中。
9053 次阅读|79 个评论
中国科研评价体系老生常谈,变化不大
xupeiyang 2012-9-4 10:15
关于中国科研评价体系,近十年老生常谈,变化不大,老问题没有解决,新矛盾又出现了。 当年徐部长指出的问题,至今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或落实。 回避风险,不重视新人的原始性创新,创新人才容易受到扼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2002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痛陈我国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的 弊端 。   徐冠华指出,应提倡开展平等的学术争论,不以资历、名望作为学术是非标准,保障不同学术观点的公开发表和充分讨论,特别是要给普通科技人员更多自由表达思想和意见的机会,扩大研究工作的交流与合作,鼓励跨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克服人为的学术壁垒,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扩大信息资源共享。   徐部长指出: 1 要优化立项评价指标与标准,把创新性摆到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立项的突出位置; 2 对高技术研究成果的评价必须注重获得发明专利; 3 加强对创新性强的小项目、非共识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的特别关注和支持,对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创精神的青年人才及团队及时给予支持; 4 注重科技人员个人或团队素质、能力和研究水平的评价,注重研究人员对创新实际贡献的评价; 5 逐步建立国际同行评议专家库,邀请国外专家参与评审; 6 探索建立评审专家信誉制度。   徐冠华认为,一个宽松民主、探索求真的学术环境,对于孕育优秀科学家和杰出科学成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采用符合国际规范的科学研究评价方法,逐步形成为社会和科技界公认的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 中山大学教授炮轰大学职称 评价体系 • 中科院将建立新 评价体系 以重大产出为导向 • 中国学者致信《自然》支持中国现有科研 评价体系 • 造假应震倒我国的科研 评价体系 • 高校应合理使用SCI 评价体系 • 清华留英博士谈自主创新: 评价体系 不可急功近利 • SCI 评价体系 :颠覆还是完善? • 从教授跳楼看科研 评价体系 之忧 • 徐冠华痛陈科研 评价体系 弊端
个人分类: 科技评价|1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之路系列十八:高水平学术论文一定要有创新
热度 2 swuncyh 2012-2-10 10:58
个人分类: 博士之路|418 次阅读|2 个评论
也谈创新 - 评论
热度 6 benlion 2011-8-4 09:11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面或三种形式” - 这种说法是对的,还“国际创新、国内创新、省内创新、地方创新等”说法是不对的 - 国际创新之后的那些都已经是模仿了,如果在国际创新与国内创新之间只要求国内创新 - 那么实际上是取消创新,走的是模仿老路等,这就是为何 - 要“将创新付之以实质”。 为何要强调源头创新 - 源头是源泉 - 这就是“为何西方的创新层出不穷?” 二弹一星是战略性军事技术,创新与否倒不是首要,而且,当时的二弹一星是刚刚发明的尖端技术,现在国际上的尖端技术是什么 - 我们需要新的一批“三钱”。其次,如果我们能够将创新建立在原始创新上 - 那么就能够处于主动地位 - 所以,我赞成 - 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人云亦云,就是缺乏问,习惯国外的学习、工作 - 刚回国在国内做报告时 - 不太有人提问或者问题不涉及思维或Idea层面,只是具体的如何去做技术操作的提问 - 当时,我的感觉非常难受!提问 - 就能够不盲目跟随 - 就是在思考,如果只是问如果做、如何操作 - 那还是一种要老师教你怎么做的模式 - 不是自己思考自己寻求答案的主动模式 - 创新是主动模式,模仿是被动模式! 另外,还有创新的整个过程,每一步都有创新也有继承,比如 - 华生的DNA双螺旋结构 - 在看了泡林的模型、富兰克林的实验之后提出,一是负的模型二是正的实验,这两者的贡献都是应该肯定。 还是那句话 -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出身论英雄,而应该以创新精神和奋斗过程论英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创新的氛围和环境 - 形成一种创新的信仰和文化是建立创新型模式的关键。 - 对以下博文的评论 - “再谈“两弹一星”是否是创新的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0052do=blogid=471633 )
个人分类: 2011|8465 次阅读|20 个评论
自主创新内涵之深化
kejidaobao 2011-2-9 09:05
文/孙国际 新中国自建国以后我们从“两弹一星”就开始了自主创新的里程。先是跟踪式的自主创新:在国外采取封锁、封闭、不支持的态度下,自力更生,成功研制了以“两弹一星”为集中代表的一系列产品。随后是开放式的自主创新:在与世界广泛交往的改革开放中形成了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如家用电器、汽车等;集成创新,如大型(三峡)水利工程、船舶、飞机制造等。其间也有原始性的自主创新:杂交水稻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但深入分析以上创新就会发现,这些都还是集中在技术领域内的创新,并无科学理论、科学本源上的创新。目前我国仍然少有人去思考或研究、产出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理论性的科学问题及其成果。我们习惯于遇到问题首先看、找、查别人怎么做的。而往往不太注意从科学的本源,从事物、客观(体)世界运动的内在规律本身的基础性问题来思考问题,从而无法深入、快捷地找到创新切入点,缺乏理论思维的归纳能力来实现理论创新。“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没有站在科学的最高峰,这是我们不能在科学的源头上做出重大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具体的科学理论(知识)创新,是发自主体内心深处的意向性地创造,还是接收、学习、拿来别人的东西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两类不同的创新。只有能引领时代发展的才是科学本源创新。否则,就只能在别人创造出的理论影响、作用下,甚至是话语下,尾随式地 “创新”,不仅永远无法超越,而且更有丧失与丢掉自身特色文化主体、民族自信的危险。 首先,原始性创新必须是建立在勤奋努力,不断地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之上,付出艰苦的努力之中。在研究条件、环境以及起步时间不如人家时,如果没有高超的、独特的、更为深邃的创新思想和研究方案(路径)思路,是不可能有所超越,取得跨越式发展而有所成功。而这个创新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必须是在正确的即科学精神的支配下,建立在一点一滴的勤奋努力、不断地做出优秀工作的基础上才可能逐渐地产生出别人没有的创新萌芽。 其次,突破,往往要在经过长期积累,即由一滴一点创新、发现的“点”的量的增加到“线”的深入发展、发掘之中;再由“线”到“面”的普适性的展示与应用后水到渠成。 基础性研究是为应用积累知识、人才,创造基础,发现路径、途径、方法,是实现技术突破的内在保障。对多数研究而言没有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拓展,没有一个聚焦的应用目标,发散性的基础研究会导致方向感缺失,从而渐渐地失去内在动力,而无法生根开花。这就是“基础研究每一个阶段的成果往往不一定很显眼,但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有大的科学发现。现在很多人缺乏作长期努力的耐心。”(中国科学院邝宇平先生语)的原因之所在。 因此,无论是研究集(团)体还是个人都务必在研究上要有系统性的积累,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文化氛围、研究成效之特色;自己系统性工作的优势能“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地在时机成熟之际,使这一特色转化、升华为突破。为此,创新者(集体)一定要清楚地使其研究积累形成系统性的工作,并不断地深入下去。 第三,始终坚持系统的开放性。当代科学技术在经过了数百年的分门别类、专业分工式的纵向发展后,在学科、系统林立的种种体系、领域、专业越来越庞大、复杂的情况下,要使其进一步地向新的纵深发展,就必须充分运用相关联专业领域学科的分工协作之横向支持,才能有所作为,运用最新发明、技术手段(工具)来促进自身发展。只有克服传统的自我闭合式(封闭式)的“具体单一性项目”研究,才会跨越专业、学科领域间的新的飞跃。20世纪末期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核能利用、电子通信、生物工程技术等如此迅猛的发展就是证明。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一种新的科学观念或理论并不是随时可以纳入科学知识体系的。在我们迫切希望公平参与竞争的交流中,急于在世界公共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时,切忌不顾客观实际地渴望全社会认可。因为,只有科学知识体系结构的其他相应部分完成后,只有在社会需求的呼唤下,已往、现有知识体系不能满足要求之时,才可能被人们、社会所重视、认可、接受,这种新知识才可能被纳入科学知识体系之中。为此,对需要长时间研究的课(问)题要钻得进、等得起、沉得住气,在韧性中体现出坚毅与睿智。 这就要求具体的科研组织及个人在不断地做出优秀工作的基础上善于定期地把自己工作中的“亮点”汇集起来,供自己适时地反思,思维迁移地形成系统性优势的积累。注意广泛涉猎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关注相关领域的新成果及其进展。既提高自身认识、升华的能力,又能在优势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顺势萌发出新的突破。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2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