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医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西安候车
sstone2009 2010-4-20 19:35
早晨起来,西安在落雨。好像雨一直在落,没有停歇。傍晚进火车站,铁栅栏围着的进站通道窄窄的地面上,积了厚厚的一层水,我的鞋子不得不一次有一次地落在水中,因为行人前进比较慢,鞋子在水中停留的时间就仿佛特别长,要把鞋皮侵透一般。 下午等待的时间,在住处不远的万达电影城看了一场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杜拉拉应聘做了一个大公司的普通职员,努力工作,浪漫的一夜情,升职,美丽的爱情简单的情节,明快的节奏,转眼来到泰国的一棵爱情树边,当拉拉找回了失踪两年多的爱情的时候,故事和电影一样戛然而止! 这是爱情故事?还是职场打拼的励志?或者都有?美丽和传奇常常令人向往。我却要面对西安的雨。 下一个目的地叫榆林,据说要坐十二个小时的火车,那里有一个地方叫神木,某日突然听说这个地名,感觉有些奇怪。这个地方,与我关心的医疗一同进入我的视野,因为那里实行了全民免费医疗。我并不是十分清楚关于这个县城的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真实状况,但他们在做的题目,无疑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医疗!去榆林,但不一定能去神木,只好与他近点,也许能够感受一点他的特别的气氛。
个人分类: 随笔|26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于机器视觉和专家系统的针灸医疗系统
ccpicasso 2010-4-14 19:55
基于机器视觉和专家系统的针灸医疗系统 摘 要 :利用机器视觉结合专家系统识别人体经络腧穴以实现机器针灸,然后基于以上开发机器针灸医疗系统。 关键词 :机器视觉,专家系统,经络腧穴,医疗 MachineVisionandExpertSystemBasedMedical System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Abstract :Inthispaper,UsingmachineVisioncombinedwithexpertsystem torecognizechannelandacupointofhumanbeingstoachieveacupuncture andmoxibustionwithmachineanddevelopsuchamedicalsystemisstudied. Keywords :machineVision , expertsystem , channelandacupoint , remedy 0. 引言 核磁共振成像、 CT 等等众多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机器视觉技术有其易用、快速、无损伤等独特优势。 中医可以弥补西医多种不足,而其本身也需要完善。中医中,针灸是重要一部分。中医针灸会受到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而如果把机器视觉引入针灸,不仅可以避免以上因素影响,而且可以更好地推广中医针灸。 1. 基于机器视觉和专家系统的针灸医疗 1.1 引入机器视觉 人体全身的经络腧穴的位置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各个人的身高等等因素使得经络腧穴的位置因人而异。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机器视觉可以准确的得知人体的各种参数,比如识别身体各个位置。因而机器视觉可以寻找到经络腧穴的位置。 1.2 引入专家系统 而对于针灸,并不是仅仅位置正确就可以。比如针入的速度、深浅、时长等等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效果。这些就可以基于老中医以及我国中医多年的经验沉淀,引入有监督学习的训练机器视觉。如果不能用机器视觉实现的,那么还可以求助医生。 2. 展望 以上只是一些试探性考虑,机器视觉用于中医针灸的准确度、力度、成本、效益等等都需要再考察验证,对于实现机器针灸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仅仅是开始。 附录: 针灸是 针法 和 灸法 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 艾绒 按一定穴位熏灼 皮肤 ,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针灸是 中国 古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 从外治内 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 腧穴 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 脏腑 ,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 http://www.hudong.com/wiki/%E9%92%88%E7%81%B8 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是指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即图像摄取装置,分 CMOS 和 CCD 两种)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 http://www.hudong.com/wiki/%E6%9C%BA%E5%99%A8%E8%A7%86%E8%A7%89 专家系统( ExpertSystem )是一个具有智能特点的计算机程序,它的智能化主要表现为能够在特定的领域内模仿人类专家思维来求解复杂问题。因此,专家系统必须包含领域专家的大量知识,拥有类似人类专家思维的推理能力,并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一个医学专家系统就能够像真正的专家一样,诊断病人的疾病,判别出病情的严重性,并给出相应的处方和治疗建议等。 http://www.hudong.com/wiki/%E4%B8%93%E5%AE%B6%E7%B3%BB%E7%BB%9F
个人分类: 奇妙思想≈≈奇思妙想|3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感于某财经文章……
andyco 2010-4-1 22:12
一、题外话 其实常有因种种事件触发的种种感受与想法,却因种种原因与种种难言没能及时记录下来。自怨自艾一番之后还是一切照旧,都说这是个流行围脖的时代,Blog、SNS社区、BBS、WAP社区等等铺天盖地,任凭你能否注意到它们,它们都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充斥在你生活空间里 是Web2.0还是Innovation 2.0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确无时不刻影响着你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Shakespeare先生的这句话被无数次引用,或正用,或误用。。。我打赌莎老当年绝对没有有料到这句话如今是如此流行与普及,就连一恐怖分子如今头戴面罩,手持AK指着被绑人也会思考: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 假如哪篇文章或期刊想与它比比影响因子,怕是要贻笑大方了,呵呵 。 二、闲 话 前几天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名为《中国经济为什么被俄罗斯迅速超越?》,源于BW中文网,这里,姑且不论刊登媒体的政治立场与编辑方针,个人认为,其中有不少话说得很真实,很见血,好歹值得思考一二。 文章援引世界银行2007年发布的两份报告数据,大体如下:2007年,世界银行发布了二份极具震撼力的报告。第一份关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报告指出, 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第二份报告涉及中国,中国在2001年至2005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的人口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要问,为什么经济不断增长,普通百姓实际收入却越来越低?那些不断闪现的所谓GDP百分点只不过是与寻常百姓毫无关系的数字游戏罢了。 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通过分析发现,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穷人更加贫穷了,不是相对贫穷,而是绝对贫穷。世界银行说,中国的贫穷人口已经不再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而是分散在全国各地。新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贫穷人口中超过半数的人不是生活在官方划定的穷困村庄,现在的贫困人口不仅分布在农村地区,而且已经蔓延到城市,各个发达地区和发达的城市都有。 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里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基本上都有个人头费,生活都有所保障。贫困大多出现在农村地区。现在城市也出现了大批的贫困群体,并且城市的贫困群体比农村的贫困群体甚至还要难过。因为在城市的环境条件下,水、电、气、菜、米、油这些所有的东西统统都需要钱。一旦没有钱的话,比农村还要艰难。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比俄罗斯更早,时间更长,速度更快。但是,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反映在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生活素质却完全不同。1999年至 2006 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翻了一番还要多.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全社会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不断下降,多数非公职就业者的工资没有与经济增长同步。与此同时,贫富差距迅速扩大,公职群体和工商业者的财富迅速积累。老板不再吃香,下海几乎绝迹,买官成为时尚,公务员成为最抢手的职业。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与非公职人员工资滞涨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七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国家财政收入从1999 年1.5万亿增加到去年的5万亿元,而社会保障体系却近乎完全消失。成千上万中国人在医疗、教育、养老、住房四座大山下,被压得喘不气过来。更有一个 10%的贫困人口实际收入还在下降 我不是个所谓的愤青,因生活不顺而到处疯咬;我爱国,但不是个民族主义者 我只能说我接受的是最传统的中国教育,也算得上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 之前提到的数据是截止到05年的,那么让我们看看现在呢? 2009-2010年间发生了太多事情,依稀中寻常百姓看到了丝丝曙光: 1.先看医疗,09年我们重拾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医改话题,并为其正名新医疗改革,提出今后几年内的主要目标:a.2011年基本医保制度覆盖城乡居民;b.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提高;c.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d.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 2.再看养老,我们有了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出台了系列便民措施。 3.再看教育,我们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4.最后就看住房了,两会期间,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就是房价问题了,如何抑制失去理性的房价,如何真正实现十七大提出的百姓住有所居的目标成了众代表议员不可不谈的话题。此前,两会照例胜利闭幕,可问问我们今年又收获了什么呢??我们一边欣喜地发现有关部门不断出台房产新政,一边不断收获失望与无奈 医疗改革,试点;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推广;教育改革,深入探索;最后是房价,相信大家都已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房价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算其实我觉得,这房价,总经理说了也不一定算 2010,仍在路上!
个人分类: 经济&时政|303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医生素质高了,医院管理规范了,都省心
longfo 2010-3-4 18:47
一位来自青岛市的患者因为肝癌复发,在过去短短的5个月里4次入住中山医院,前后经历了1次手术和3次介入治疗。这里的医护人员文明服务、廉洁行医蔚然成风,这里的医护人员医疗作风正,让病人舒心前不久已返回家乡的李维国抑制不住内心感激,提笔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写来了一封5页信纸的表扬信。 57岁的李维国任职青岛市税务局。去年9月初慕名来沪求医时,距离他在当地医院第一次接受扩大左半肝切除术仅仅1年9个月。不幸的是,他的肝癌复发了! 李维国在信中写道,他入住中山医院肝外科病房,肝外科的著名专家樊嘉教授和介入科的王小林主任医师,他们视病人如亲人,热情关怀,用心服务,坚持领导和群众一个样,外地的与本地的一个样,生人与熟人一个样,城市的与农村的一个样。在此看病,一不需要请吃,二不需要打点,三不需要跑关系,一身轻松来看病,心悦诚服把家还。他说他先后4次入院手术治疗,一分钱也未送,眼下现状,能做到他们这样,病人对医护人员百般信任,根本就不会斤斤计较,寻茬闹别扭。 让李维国印象深刻的还有两个细节:一是在中山医院1次手术、3次介入前,医患之间要签订一个告知协议,每一次,主治医生都给予认真、细心的手术告知,一条一条地讲解,从不马虎敷衍;一是介入科的陈颐医生,为了方便外地患者的治疗,他主动把手机号留给所有经他治疗的患者,不论白天和晚上,只要病人有需要,一个电话就能联系,了却了许多患者和家属的心头之忧。 在李维国眼里,中山医院每个部门、每个场所、每个环节都井井有条,尤其是针对外地患者多、危重病人多的特点,下足了方便有效的功夫。如门诊大楼所有的地面、墙壁、拐弯处、楼梯口等处,都将患者所需的路径信息,一一做了明确清晰的标记引导,将病人看病的我心烦变成了我轻松。中山医院高水平的管理,让我深深感动和惊讶,值得赞扬! 转自 http://fudan.edu.cn/fudannews/2010/0304/23725.html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 丁香园 某不好也不坏医生的真情告白
fuhonghai 2010-1-24 12:12
某不好也不坏医生的真情自白 老刘 一个地地道道的外科医生。在基层的一个县级医院工作, 45 岁,副主任医师,外科主任,年薪约 2 万元,加上灰色收入总共约 3 万元。我自己以为我是个不好也不坏的医生。好的地方是我对病人很负责,对任何病人都很关心,心地也比较善良。坏的地方是我也收病人的礼品,喝病人的酒(收病人真正的红包很少,基本不收),我也拿回扣(灰色收入基本是回扣),还出了二次医疗纠纷,但都妥善处理好了。我的情况基本这样,如果大家认同我这个不好也不坏的医生说的是实话,我就与大家讨论讨论关于医疗上存在的各种的问题。  近几年来 , 由于医疗费用的大幅度提高,也由于少部分医务人员缺少医德,更由于媒体的恶意宣传,致使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过去的白衣天使,现在却成了人们谴责的对象,快到了谈医色变的程度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本来医务人员的名声就够臭的了,随着哈二医所谓的 天价医疗费 事件的出现,又冒出了个深圳天价医疗费,还有什么叛徒医生陈晓兰,见死不救的急诊室等等媒体大力宣扬的事件层出不穷。这种以偏概全、刻意贬低医务人员的宣传方式,致使医疗界这碗混水更加浑浊了,医护人员好像成了过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了。老刘作为一名医生,看到这种现象,在强烈谴责那些失出了医德的同行、败类的同时,也真心想与大家探讨一下医疗方面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耐心的看下去,相信你们会对医疗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目前医疗费用过高,看病难的原因是什么?    1 :医疗走市场化是罪魁祸首   中国人办事情,总是爱好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建国后几十年的计划经济,致使我们的经济走上了崩溃的边缘,但全盘否定计划经济,一切走向市场一刀切的做法,是医疗改革的最大失误之处,也是医疗改革失败的罪魁祸首。   人是吃五谷杂粮的,无论是地位的高低、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会生病的,但商品社会、市场经济又致使贫富距离越拉越大,在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人的吃穿拉撒睡等日常生活水平也拉开了距离,但这一切并没有引起地位较低,比较贫困的大部分平民百姓的反感,因为这一切都有不同的档次,地位底,贫困的人要求的档次底一点就行了,他们照样感觉生活的有滋有味。富人在五星级酒店喝人头马,吃鲍鱼与平民百姓在破烂的小酒店里吃一粒花生米,喝一口二锅头的幸福感觉并没有多少差别;富人虽然可以在家住豪宅、出门坐宝马,高档电器应有尽有,但穷人在家住土房,出门有辆破自行车骑,能看上黑白电视也感觉不错,因为现实中这样的人还是大多数,而中国的平民百姓又是世界上最容易满足的人群。   虽然平民百姓对日常生活容易满足,但这不能表明他们就不看重自己的身体,他们也有极强的生命欲望。他们可以把生活水平降到最底点,甚至自己的孩子上不起学也没有什么,但他们一 但 病了,难道让他们也不治病了在家等死?而医疗走上市场的结果,导致了大幅度提高了医疗费的同时,也致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向大中城市集中,医疗资源集中的结果,致使平民百姓失去了选择相对费用较低医院治疗的权利,长此以往,平民百姓还能够看的起病吗?   什么也可以市场化,但医疗、教育不能市场化;退一步讲,即使教育可以市场化,医疗也不能市场化,因为医疗面对的是生命!教育市场化了,医疗都市场化了,国家的税收都去干什么了?    2 :混乱无序的医药流通渠道   一盒出厂价几元钱的口服药物,到了医院就卖二三十元了,药物从出厂到医院,要经过多少中间环节?这些中间环节是国家设置的还是人为造成的?国家是否对医药税收过高?有多少人在吃医药中间环节这碗饭?医院能否直接从药厂进药?同一类的药品,为什么要反复生产?新药特药的价格是谁定的那么高?医生拿医药回扣在虚假医药价格上起了多大的作用?这一切,又有谁去调查研究?谁能够给个说法?   从以上的问题可以看出,据高不下的医药价格,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医生拿了多少回扣,而是出在了医药流通渠道管理混乱上。医生拿药物回扣,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造成医生目前口碑较差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个根子不在医院,也不在医生。十几年前没有医药回扣,医生不也就那样过了?但作为一个人,当利益摆在你面前,开一合药就几元钱,在商品社会的今天,我想信大部分人会经不起这种诱惑的。开谁的药都差不多,为什么不开有回扣的?其实在有医药回扣以后,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生与护士之间,矛盾增加了,大部分有良心的医生是主张取消的,但里边的原因很多,过大的夸大了医生拿回扣的弊端,让医生背上了造成医药高价的黑锅,想单纯靠医生改变这种状况是不现实的,只能蒙蔽部分人的眼光,转移造成医药高价原因的真正凶手。调整目前的医药流通渠道,调整药厂与医药公司、医药公司与医院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回扣问题,也这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根子上解决医药高价的这个棘手问题。 如果下狠心调整医药流通渠道走上了良性循环,医药大大的降低了价格空间,医生到那里去拿回扣?而医药价格的真正大幅度下调,平民百姓求医难,看病难的问题也就有所缓解,这本身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有关部门却视而不见,但媒体却总是把焦点放在医生拿回扣这个问题上,而真正造成虚假药物的责任的根子其实并不在医生身上。建议有关部门认真查一查新药特药审批部门,药物定价部门,以及医药公司是如何操作医药市场的,相信那些地方才会有大鱼可抓。    3 :昂贵的医疗器械、医疗耗材、先进的医疗技术与国民的收入平衡问题   三十年前,一个医生,单纯靠一个听诊器就能做个好医生,但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又有那一位医生敢冒误诊的危险而去这样做?为了给病人一个明确的诊断,也更是为了明哲保身,医生只好加大辅助坚持力度,检查费用也就大幅度提高了。大多数医疗器械都是进口的,动辄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人民币,在国家没有投资情况下,医院只好提高检查价格尽早的收回投资,以利更换更先进的医疗器械,而越来越昂贵的医疗器械价格致使检查费用也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病人总是把怨气撒在医院身上,其实医院也有医院的难处。如果没有先进的医疗器械,就很难吸引病人,医院也就很难办下去了,这就更加造成了医疗资源的集中,加大了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国家出面,由国家来调整或者投资为医院购置器械,并出面干预降低各项检查费用,这也是大幅度降低医疗费的一个重要手段。   由于国家的医学科研只注重临床,导致大多数医学新技术远远低于国外水平,而引进国外技术,就需要购买那些昂贵的医疗器械、耗材,新技术的开展,高收费就在所难免。介入治疗都进行几年了,但所有的耗材基本是进口的,一根管道就是几千元,做一次治疗就需要几万元,老百姓谁能够负担的起? (手术电刀国产的和进口的相差十倍) 汽车可以高价卖,家用电器可以高价卖,有人吃一顿饭就可以上万元,老百姓不买不吃就罢了,但老百姓病了,却不能不治疗,但他们如何承担的起这些昂贵的新技术新疗法?国家如果继续在此方面没有作为,我们的医院真成了少数富人的医院了。   4 :医疗保险的黑洞   同样是国家的公民,但城市人,尤其是有正式单位的职工,大部分都有类别不同的保险,但农村老百姓,有几个人有医疗保险?有人说了,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为什么不买医疗保险?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痛,如果他们有钱,他们能不买吗?再说,即使有少部分农民买了医疗保险,由于医院的很多不良习惯,到医院给看病时医疗费会大大的增高,其花费并与无保险的病人相比,并没有底多少,问那个傻瓜愿意买医疗保险?   少数人的公费医疗,也大大的刺激了医疗费盲目的升高,致使更多的私费医疗的病人看不起病了。因此,强调医疗保险的重要性,国家补贴性的动员老百姓尤其是农民买医疗保险的策略也是不足取的。在没有大幅度降低医疗费的情况下,老百姓还是看不起病,不会起到什么大作用。医疗保险的购买,要采取自愿的办法,国家的资金,也没有必要在保险上下功夫,如果这样,一个更大的黑洞很快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国家对医疗方面的投资,主要应该在控制医疗费上下功夫,只要医疗费大幅度下降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最近看了卫生部关于加大医保范围的报道,但如果在没有改革医疗体制,医疗上的各种弊端以及理顺医保存在问题的情况下,盲目的扩大医保范围,那么,单纯靠医保降低国人医疗费用的举措也会成为一句空话。现在的医保药物分类,很多价格便宜,药效好的药物,却成为了非医保药物(非甲非乙药物,不能报销,例如维生素 b1, 维生素 b12 等),估计制定医保范围药物的人要么是装傻,要么是得到了什么利益。    5 :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众人的盲从抬高了医疗价格   大家可以看看北京、上海的那些大医院门诊,那里的病人为了能够看上专家门诊,可以排上一个月的队去挂号,而很多基层医院的门诊却门可罗雀。既然说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却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到北京、上海的那些大医院看病难道就便宜?因此,基层医院医疗资源的浪费,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我曾经在北京的某大医院进修学习,其实,到那里看专家门诊的病人, 95 %以上的在县级医院完全可以处理,绝对没有必要花费巨额的生活费,医疗费跑到北京去看病。一个受过正规培训的医生,对本专科的问题基本都能够妥善处理,但病人只是相信大医院的医生,都跑到大医院去了,小的基层医院没有了病源,他们就想其他的门路创收,这就致使很多基层医院的名声越来越差,而媒体对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恶意宣扬,又致使基层医院医生护士的威信更加降低,这就引导了人们宁愿花费较大的费用也要到大医院看病的心理,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就相对的提高了医疗费用,致使看病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解决大型医院的投资,并且在医保上要规范看病的渠道,利用医保来约束病人,迫使他们当患有能够在基层医院治疗的疾病时,尽量在基层医院治疗,这也使能够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二:关于医生收红包的问题   医生收红包的情况还是是比较普遍,尤其是在临床那些大科室,但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临床医生很多人都有过收过红包的经历,但还是有很多医生是不收红包的。这些不收红包的医生有这么两种人: 一种是这个医生道德品质特高,出污泥而不染,这样的医生并不多;第二种是这样的医生水平很低,没有人送。 不收红包或者收不到红包的医生,在医院里一般混的都很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简单,收不到红包,说明医生的水平低,没有人找他看病,他也就没有什么名声,医院里的人和病人也就瞧不起这样的医生。道德品质高的医生,如果长期这样,那么,他的病人会越来越少,没有了病人,你再有本事也不会混好,有本事别人也不知道,清水里不养鱼就是这个道理。社会的风气,世俗上的观点造成了一个医生想出污泥而不染是很难的, 这就象我们的官员,如果他真的想在官场上一尘不染,不做贪官,那想在官场上混下去也难。  医生收红包,索要的也有,但很少,大部分都是病人主动送的。你给病人治病,他送红包 ( 包括礼品 ) 主要是想让你多用点心给治病,如果不收,有的病人就以你没有能力,不敢收,或者不想给他出力。这样的误解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病人没有送下礼,他就以为没有与你成为朋友,如果再有病人,他就不再会主动找你,这样,你的病人就会越来越少。我一开始工作,也清高,不收病人的红包,不喝病人的酒,努力工作,但我无论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同级的医生的病人多,因为我认识的病人少,没有成为病人的朋友。以后病人给我送礼品我一般都收,(真正的红包我收的很少,无论怎么,收钱是不好的)病人请喝酒,我也经常去,这样,我的朋友越来越多,病人也就越来越多,我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其实,医生受红包是一种社会原因,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怪圈:病人喜欢找个医生朋友,医生清高,病人就以为不好接近,收下礼,与病人成为朋友,病人,医生都有好处。当然,这个怪圈不好,但这是大环境造成的,不能靠几个道德品质好的人就能改变的。  社会大环境造成了医生受红包,其实受红包的根子也不在医生。病人往往有这样的观点,以为不送医生红包,医生就不会认真看病,其实,这是误解。真正的病人,不送红包,医生也会认真看病的,医生不会拿病人的生命开玩笑。例如我们做外科手术,能因为病人没有送红包就偷工减料,应付手术?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医生不可能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医疗纠纷这么多,小心再小心还会出事,因此,没有医生会因为病人不送礼就不认真看病了。再说,医院各个科室,不是一个医生,如果有这样的医生,大家都是内行,他是混不下去的,领导也会开除他。因此,媒体应该换个角度,不要总报道医生怎么收礼,而应该主要宣传病人不要送礼。其实,病人送了礼,也就是医生能多看他两次,装个样子,没有什么大用。   因此,对于红包问题,医生也有医生的难处,再有,医院大部分都是公有制,医生的正常收入是靠资历,职称来定,有能力的医生,干工作就多,拿的并不多,这样就心理不平衡,也是收红包的原因之一。改变这个局面,一是病人不要送,二是分配制度要改。例如把红包改成明收,提高名医的诊治费等等。总之,对于医生收红包,媒体不要总是盯着医生说三道四,而是规劝大家都不要给医生送红包,也希望人们不要把收红包的医生看的很坏,只要他们不是索要,在病人治好病,出于感谢送的礼,收了也无可厚非。 如果不收的话,医生的病人真的会越来越少,我在这里,绝对不骗大家。   三:医药回扣问题   回扣问题是从 90 年代初开始的,当时我在北京进修,看到医药代表与医生联系,给临床费,回到单位,我们单位也有了。其实,这个根子不在医院,以前没有回扣,医生不也就那样过了?但作为一个人,当利益摆在你面前,开一合药就几元钱,在商品社会的今天,我想信大部分人会经不起这种诱惑的。开谁的药都差不多,为什么不开有回扣的?其实有回扣以后,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生与护士之间,矛盾增加了,大部分有良心的医生是主张取消的,但里边的原因很多,调整药厂与医药公司的关系,医药公司与医院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回扣问题。从表面看,医生拿回扣,是得利者,但图一小利,遭一骂名,也有点不值的,其实,回扣的根子不在医生。药厂的药品出厂价为什么比零售价低那么多?医药公司是干什么的?近几年有多少人搞药品销售?国家在药品这方面是不是税收很高?你们想想,一合 3 元钱的药,到医院就成了 25 - 30 元,医生拿 2 元的回扣(大部分没有回扣),可那二十多元到哪里出了?   一个多月前,国家曾经计划大范围的降低药物价格,但因为几十个药厂的抵制,最后只是降低了部分药物的价格,这就说明,虚高的药物价格,绝对不是医院,医生造成的,里边掺扯了很多集团的利益。再说,单纯靠一次又一次的降低药物价格的方法来解决虚高药物价格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国家应该在加强药厂的审批,价格的制度,流通手段上下功夫,而不是单纯靠解决医生拿回扣上动脑筋。西安有一家知名的药厂,他们的药物从来都没有回扣,但他们的药厂搞的不错,其他的药厂为什么不上他们学习?   四:关于医疗事故、医疗纠纷问题   现在大家都有这样的一种误解,以为医疗事故越来越多了,其实,这是个假像,医疗纠纷是越来越多的,但医疗事故相对以前来说,应该是越来越少了。现代医疗发展,决定了医疗事故应该是越来越少。表面上多的原因,一是媒体报的多了,二是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强了,三是因为不是医疗事故的治疗也当成医疗事故了。人是最复杂的,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不像机器,都一样,这就说明看病,治病是最难的。医学上,活检病理是王牌诊断,据报道还有 15 %的误诊率,大家想想,是不是什么病都不误诊?是不是什么病都可以治好?有的病很难诊断,有的病是治不好的。如果误诊了,病治不好了,就来个医疗事故,谁还当医生?我们有个病人,是农村的,胃大出血,总共 2000 元钱,为了抢救生命,差 5000 元住院费的情况下我们给做了手术,是肉瘤出血,手术后他把切除的胃标本偷偷的仍了,等病人好了,不但不交费,还说他不想做手术,是我们动员他做的,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就给做了,要告我们,遇道这样的病人我们怎么办?难道这也算医疗事故?   近几年,媒体对医疗事故报道是把患者当成弱势群体报道的,而且总是夸大医疗事故的严重性,结果都是以医生的败诉,赔偿病人几十万、几百万的费用结束,他们的宣传是极不负责任的。外科医生手术留纱布,器械确实是很不负责任的,可那是很罕见的事。一年全国作几百万例手术,有多少这样的情况?可每天要出多少车祸?可媒体抓住一例医疗事故就不放,车祸死人也就赔几万元钱的事,可医疗事故没有死人,动不动就几十万,几百万赔,你们说这合理吗?正因为这样,就被一部分刁民抓住了空子,想办法告医生, 要想富,告大夫 ,这算什么回事?过分夸张医疗事故对社会的影响其实很大,正派的人对医生也不信任了,激化了医患关系,该作的手术也不敢做了,该作大手术也作成了小手术,也使送红包的人多了,对广大人们来说没有什么好处。对医院的影响就更大了,医生不敢看病了,不敢作手术了,也不好开展新项目了,最后,受损失的还是病人。   五:结合 天价医疗费 事件,谈谈媒体和国人应该如何看待医疗上存在的问题   对于所谓的 天价医疗费 事件,我以为无论是媒体,还是患者家属,纯是在扯淡。真正追查起来,哈二医一定是背了黑锅。虽然我并不知道内幕,但很多问题都是出在我们的体制以及医保等带来的问题,从下边的几个问题,我们就能够猜测出问题出在那里: 1 :病人一定是医保病人,估计还是全公费的病人。 2 :最后医院花费太大,医保部门追查,报销困难,再有病人最后的结果是死亡了,于是病人家属开始告医院。 3 :医院为了病人,把很多昂贵的自费药物改成了公费药物或者是治疗费,但造假的功夫欠佳,被装傻的病人抓住把柄,好人没有做成,反惹了一顿骚。(一千多次的会诊,每天几万毫升的输液以及输血,医生签名的不统一,只是说明医院不会作假,并说明不了什么) 4 :病人家属说过会诊费的问题,最后又否认,至少说明病人家属一定在撒谎。 5 :媒体故意煽动人们的情绪,抓住人们对医疗知识缺乏,对医疗反感的心态,故意扩大此事件。(每天用液体量几万毫升。用血一万毫升,并不一定输入病人身体,有很多治疗都需要盐水,血浆,虽然哈二医用量也太大了,但只能说明他们没有把药物明细表做好,并说明不了什么)。   从以上的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出,很多问题是出在体制上和医保问题上,医生的差错在于没有为了病人的利益而把谎撒圆,如果医生有问题,每天输入几万毫升的液体,几个翁氏也活不过三天,只有傻瓜医生才会下这样的医嘱,哈二院的医生估计不是傻瓜,但他们为病人医保问题造假的功夫的确是太差了。   昨天看了一段电视新闻,有一个比较有良知的人说,我们目前的社会,很多问题都是体制上的问题,并不是某些群体的问题,当今人们的情绪,需要的是和谐与稳定,而不是煽动点火,我以为这话说的不错。医疗上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大部分都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造成的,如果人们都把怨气撒在医生护士身上,这的确是不合理的。媒体也应该多宣扬医务人员的优点上,而不是以偏概全的曝光医疗上存在的问题,其实,所有的群体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但为什么总是报道医疗上存在的问题?把医患关系搞紧张,对社会、对国人是没有益处的。医疗上的问题是很多,但体制上的问题,医药流通问题。医保上等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想靠媒体的曝光来煽动医疗系统的反感来解决问题,相信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最后吃亏的还是全体国民。 看了这位来自基层医疗单位同行的心声,感叹颇多!像老刘这样的医生正是我们目前大部分医生的代表。在目前纷繁复杂的医疗环境下有很多诱惑我们并不能摆脱,可是我们也想堂堂正正的做一个好医生,但是有时想做个好医生又是那么的难。我们也想改变现在这种紧张的医患关系,我们也想让大家真正的尊敬我们、承认我们的劳动。可是我们的力量显得太单薄。 现在想改变这一切显得很困难。首先一点,看病难、看病贵。患者及舆论一直把矛头指向医院,可是仔细看看医院的哪项收费不是政府给定的。一直以来以药养医是大多数医院的运营模式,可是药并不是医院说的算的,从药监局到发改委,他们并不想让药价降下来,这颇有点房价的味道。就像老刘所言这里面一定有大鱼, ZhengXiaoyu 应该就是其中一条特大号鱼!再一点,医生的劳动并没有体现他的价值。我们经过了五年的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加上住院医培训。我们为这个行业付出了多少,可是我们两个小时的手术不如医疗厂家生产的两块钛板值钱。物价都翻了好几倍了,可是医生的挂号费好像很久没动过了。医生的待遇相对而言还是很低的,我这样说有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大部分学生刚毕业就算是在上海、北京大医院工作工资也非常低,你得慢慢的熬。我老板说他刚毕业时一个月1000还得每月还房贷。在上海一个月1000好像不大能生活。三就是社会这个大环境造就了今天的医疗环境,就像老刘说的你不收红包就很难在医院混下去。就我自己的看法,红包送不送是没什么用的,医生不会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对于每个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都是一样对待的。可是病人并不这样看!最后就是社会的舆论把医生和医院推到了敌对的一面。患者确实是医疗中的弱者,可是又有谁关心过医生?难道医生就是强者? 对于现状我们没法改变,仅仅是发发牢骚而已!我们也许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好好地工作、认真的对待每一个病人!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24 次阅读|3 个评论
非医务人员的责任
sstone2009 2010-1-13 23:41
一份门诊病例的思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6486 )这篇博文受到一些朋友的关注,这让我感到有点受宠若惊。仔细看过大家的评论,我却有些沉重!我只是一个骨外科的副主任医师(刚刚获得不久,专业特长是显微外科),从对诊治普内科的疾病,相对于内科医生,哪怕是刚刚获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内科医生,我想我也是属于外行的。作为一个外行,我权且当作自己甚至是非医务人员,面对医疗卫生问题,我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呢? 首先应该有平静的心态。无论问题多大,错误多少,我们必须要有一颗平静的心来看待,才可能得到客观的信息。 其次应该正确对待医生和医生这个职业。在对疾病的认识问题上,我们肯定无法与医生达到所谓信息平等,我们因为必须尊重疾病规律,所以必须尊重医生;在对医生的职业理解上,我们一定要看到医生和我们一样的一面,他们要养家糊口和保持饭碗,所以他们必须要谋求收入和服从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各级领导的指示。 还有,我们应该学习一些基本的医疗卫生常识,并达到一定的普及程度,真正形成社会监督力量。舆论的力量,只有在舆论的质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成为一股真正的力量,可以抵抗那些阻碍医疗进步的力量,而达到推动医疗改革和发展。 还有,我们可以去思考家庭医生制度 还有,记住:药的本质不是价格,是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也许,我们可以服用一些普通的、廉价的药物就可以治疗好自己的疾病,不要要求医生开好点的药。 还有,放弃一点我们脑子里的特权思想 还有
个人分类: 随笔|35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份门诊病历的思考
sstone2009 2010-1-12 13:28
前几天,一位朋友一阵阵肚子疼,术语大概可以这么说阵发性腹痛。因为问到了我,我就仔细地问了一下,我的判断是胃的痉挛性疼痛。后来,他去了医院,而且去了两个医院,第一个医院的医生写了的门诊病历见附图1;医生开药的药费发票见附图2。 回到苏州,我看到这两份资料,实在有点过意不去,试图分析一下,希望能给各方面人士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1 字迹潦草,要不是我知道病情,也许无法看清楚。 2 没有诊断或诊断意见。看病最关键的就是医生的诊断,没有诊断,如何确定治疗方案? 3 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开了2种抗生素(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及一种主治胃肠溃疡的药物(奥美拉唑)。抗生素主要是针对感染和预防感染的药物,本病感染证据何在?胃或十二之肠溃疡病引起的疼痛一般为餐后或空腹痛,而不是那种阵发性的痉挛性疼痛。 据说,第二个医院还建议做B超、胃镜什么的。 我的朋友最后遵我的建议,到药店买了一种抗痉挛的颠茄片,吃后效果很好,一天后就没有丝毫不适了。大概花了不到五元钱。我考虑的诊断是,恰逢气温骤降,腹部受凉,致胃肠痉挛。 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病例,医生为什么要这样看病、处方?是否培训不够,还是另有隐情(如任务、收入)?患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医院、医疗监督部门应该如何指导、监督?国家医改,是否可以真正关注到核心层面?核心是什么(有人认为国家拨钱少,这是关键码?)? 附图1 门诊病历 附图2 医药费收据
个人分类: 医疗实践|14143 次阅读|19 个评论
《完美医疗:疾病控制论初探》导言
热度 1 sstone2009 2010-1-5 18:57
一 2009 年 10 月 20 日,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组织了几位博士后的中期汇报,我将一年来的具体工作以《完美医疗:疾病控制论初探》为题做了汇报。答辩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问题:称为疾病控制论是否欠妥? 不久,我们的研究小组就此问题提出几点想法: 1. 如果需要把小组的有关研究工作,集中到一个理论概念上来,这个理论是不是可以叫疾病控制论? 2. 如果不能叫疾病控制论,那么应该叫什么? 3. 对于一个首次提出的名称,应该具备什么约束条件?疾病控制论,应该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 4. 如果可以叫做疾病控制论,小组的系列研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如广度和深度应该达到什么程度? 5. 鉴于我们目前开展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叫初探可不可以?或者导论,概论等。 我和我的合作导师刘大成博士做了一些补充探讨,最后决定加写一章导言,希望可以把本研究工作的来龙去脉交代一番。如果这部分文字可以解释清楚使用疾病控制论的由来,则幸甚!如果无法解释清楚,那就姑且当做今后评说的一些轶事吧。 二 我出生于一个十分贫困的农村家庭,据我的父亲讲述,我的爷爷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灾荒中与村子里其他许多青壮年和老人、儿童一样离开了人世。饥馑、疾病折磨着一个个活生生的生灵,直至他们的精神和肉体一起湮灭。几年以后,我的奶奶不堪家庭重负,也疫病而去。那时候,我的父亲大约十七、八岁。那些传述的记忆,在我的脑海里似乎异常久远,也许是我没有历经那个年代的缘故,那些往事并未真正触动我的心弦。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亲抽着老旧的烟斗,里面实实地填满了劣质的烟叶。我常常在一边认真地看着父亲把烟斗在门槛上嘟嘟嘟地敲,把烟斗里的烟灰敲干净,然后装上新的烟丝,然后点火、陶醉着吸着烟管,吐出满口烟圈,异常呛人。后来父亲把烟斗改成了劣质的纸烟。那时候,我已经懂得了吸烟的害处,时常劝告父亲戒烟。 父亲也确实戒过几次烟,其中一次大约在我初中的时候,原因却不是因为我的劝告。有一次从学校回家,家里人显得很悲伤,我在沉闷的空气里闻到了不祥之兆,我隐隐听到了父亲的胃病,而且很重,要做手术。那天,我没有见到父亲抽烟。此后一个多月里,我也没有见到父亲抽烟。但,当有一天大家又有了轻松的言谈和表情后,父亲又开始抽烟了。 2004 年初秋,习惯于找村子里赤脚医生看病的父亲找到了我,他说咳血丝痰半年多了,一直在医务室打止血针。我惊愕之余,赶紧给父亲做了相关的检查,结果十分不好:肺癌晚期,纵膈淋巴结肿大。作为在临床工作了近十年的医生,我已经很清楚这样的诊断意味着什么?所有的努力,没有把父亲从癌病的手中挽救过来,不到一年,父亲便离开了我们。最后的近一年时间里,父亲却真的把烟给戒了。可惜,对父亲而言,一切都晚了。 1991 年春天,我已经成为一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半年多了,这也本是温暖艳丽的季节,我大姐多次癫痫发作,检查出患了脑胶质瘤。大姐做手术的时候,我没有回家陪伴,听我母亲讲,大姐十分乐观,她还把期望寄予了我,相信我会成为有本事的医生,为她治好病。手术以后,大姐一直坚持着服用药物,偶尔有癫痫发作。此后,疾病一直折磨着大姐。疾病之外,村里的乡亲大多用另外的眼光看待着大姐,这恰是最让大姐感到痛苦的。大姐曾经对我说过这样的意思。这些都让我很苦闷,因为面对所有一切,我束手无策。 1999 年底, 大姐癫痫发作频繁起来,检查显示,脑内胶质瘤已经复发。在医生的建议下,又做了一次手术。手术后,大姐头部的创口没有愈合,医生也没有丝毫办法。因为经济原因,大姐不久便回家住了。在家里的那些日子,我每天给大姐换药,每次跟她说,比以前好些了;收拾换药器皿的时候,我常常泪流满面。次年春天,大姐走了。大姐临走前,给了我一个微笑,大姐已经无力再给我儿时记忆中灿烂或者威严的微笑了,大姐依恋着生活,她的苦涩的微笑中依然饱含着对我的无限期待。 我在这里回忆我的亲人,并非要表示我对文学的喜好,恰是物质匮乏、生活陋习、经济窘困、医疗技术等等制约因素逐渐纠缠在我对疾病、医疗、健康的认识过程中的深刻反映。生命之重或生命之轻,在疾病面前的无奈、彷徨、因果,是那样强烈地刺激着我,因为我的亲人,因为我的思考。 三 大学毕业后,我到坐落于兰州五泉山脚下的解放军第一医院工作。我现在一直很庆幸,参加工作的头三年时间里,有两位优秀的医生带着我,一位是张金山主任,一位是张伟主治医师。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崇高的职业操守,一开始就使我坚信医生职业的伟大,即使在今天这样的背景里,不时有人将医疗中的个别孤立事件狂热地炒作,甚至诋毁着医生,我也坚信着医生职业的伟大所在。 那时候,我有一位病友,从偏远的农村来做手术,他们卖了几头羊,凑了一千多元钱,他和他的家人每天就着开水,吃着干结的馍,张伟医生见到后悄悄地给了他们一些钱,出院的时候又给了路费。病人回来复查的时候,告诉了这件事,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现在,张伟医生已经是新一任的科主任了,去年在婴幼儿三鹿奶粉事件中,他不仅以其卓越的医疗技术和崇高的职业操守挽救了几十位重症婴儿的生命,也为揭示劣质奶粉和婴幼儿结石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的许多老师,包括在解放军三零四医院实习时候带过我、给我过教诲或者共事过的那些医生和护士们,都给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也是让我不敢放弃对医学追求的理由。 离开兰州后,我回到了苏州的一所乡镇医院工作。从三级甲等医院到一级医院,我一开始抱着美好的期望,相信一样可以发挥、发展自己,不枉所学。但现实没有那么简单,由于种种原因,半年后,我不得不辞职。 后来我去了广州,在那里看到了一种与以往所见不同的医疗模式,那就是一些勇于创新和负责任的医生,正在探索救治那些被遗弃或者忽略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工的手外伤。后来,我也有幸参与了这样的探索。这种探索,十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但是我庆幸,我所参与的团队,正在做着十分有益的事情:药品比例降低到了 15% ;医疗费用降低了 1/3~1/2 ;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管理水平大大改善;实现了让许多得不到合理治疗的病人花比较少的钱获得了优质的服务。 在我最近十年来的医疗工作过程中,我有机会去了全国内地除西藏、福建、广西、海南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大小不等的城市、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乡镇、风土人情迥异的农村,使得我多少了解了各式各样的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现状;我也有机会结识了许多医疗界和非医疗界关心医疗的朋友,包括病友,在和他们共事或交往过程中,耳濡目染,感触颇多。基于本文主旨,我不便在此一一表述我的所斯所想。 然而,在探索和实践中,我不停地思考一些新的问题,比如: 我们的医疗管理,是不是可以更加高效? 药品比例居高不下,是不是可以改善? 医患矛盾产生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许多问题,对我这样的年轻医生来说,就像是杞人忧天一样。好在,我没有放弃已经有的念头,希望能够更客观、全面地理解当前存在于医疗界的许多现象。为此,我开始做着一些新的努力。 四 2005 年底,我与我的导师夏春林博士商量我的博士课题,我提出了新生儿臂丛损伤的防治系统研究。导师起初并不理解我的选题,这实在是与当今解剖学科的研究热点相去甚远的题目。那时候,我对医疗服务流程理解很肤浅,更没有关于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认识,我无法向导师解释得很清楚。在我的意识里,新生儿臂丛损伤的防治问题,远远不应该只是治疗技术的改进问题,揭示其发生机制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因为获得一个认识进展。很庆幸,导师十分支持我,并把江苏省卫生厅的一个相关的重大课题交给了我。 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我渐渐地把新生儿臂丛损伤的各个流程梳理清楚,包括:新生儿臂丛损伤发生的各个过程和各种影响因素、防治系统的设计和构建等等。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我的思路更加清晰,并隐约感觉有更好的表述方法、途径,可以把我所想的表达出来。 我的博士课题研究得到了方仁杰、宋占锋、刘海昌等几位师弟的帮助,许多资料的收集耗费了他们的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得到了软件工程师吉连兵的鼎力相助。在和大家探讨的过程中,我常常得到启发,这些启发推动了我的思考的深入。在 2008 年年初的一段时间里,我的博士论文初稿已经大致完成,在几次讨论后,我突然有了疾病控制论的概念。但,那时候我自己都无法说清楚。 博士毕业前,我曾经一直希望能够留在苏州大学解剖教研室协助我的导师工作,遗憾的是,我没有能力留下来。在我寻找下一步出路的时候,我想到去北京的著名高校继续深造。 2008 年 9 月上旬,我有幸见到了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 刘大成 博士,在与他近一个小时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了流程再造、流程改进等,对我来说全新的概念,并且敏感地感觉到我以前说不清的许多问题,也许可以换个这样的角度得以阐明。 就这样, 2008 年 11 月,我进入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开始进行医疗服务流程研究。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导师给了我六个月的时间补充知识结构的不足。在前三个月里,我阅读了有关控制论、系统论、业务流程、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工业工程等方面的著作和文献,思路豁然开朗。在随后给导师提供的一份名为《医疗服务流程的构建和改进策略》的研究提纲中,我把疾病控制论作为第四部分写了进去,从这个意义上说,疾病控制论研究是需要建立在对医疗服务流程洞彻的基础上开展。 导师对研究提纲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并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肯定,这使我有信心往前行走。鉴 于 博士后两年研究时间的短暂和研究提纲所规定研究内容的繁复,我必须选择某一侧重点,很自然地,我选择了疾病控制论入手。在我们看来,也可以这么说,疾病控制论应该是构建和改进医疗服务流程的理论依据。 经过研究小组的多次讨论并确定,此后,我们把研究提纲撂在一边,开始专注于疾病控制论。 疾病成因于人类和人群所处的环境及致病物所处机体的状况,单一或多种病因作用于机体,导致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个体或群体失健康,对抗疾病的策略需要从可能起始的源头出发,明确参照,对环境因素及机体状况进行有利调节,移除病因,恢复个体或群体的健康或相对健康并长期维持。 我们即称之为疾病控制论。我们所定义的疾病控制论( disease cybernetics )是关于疾病的控制论,区别于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P )关于疾病控制的概念。 有一点我们想在此补充说明。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状况总体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如 看病难、看病贵等,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于 医疗卫生现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在面对医疗问题上,各个领域的差别很大,卫生经济学家、政府部门官员、医院管理者(有代表政府的和代表资方的)、社会学家、媒体、医务工作者、富裕的患者和贫苦的患者等等,由于所持的观点、所站的角度不同,常常理解不同、看法不同,甚至更添了额外的矛盾。产生种种分歧的原因诸多,其中之一便是缺乏统一的理论依据。我们开展疾病控制论研究,另有个良好的心愿,希望这是为各方提供一个共同的理论依据所进行的一次探索。 五 我们从导弹飞行轨迹的控制问题,得到启示:疾病控制论所研究的每一个具体的系统,应该具有一个未来希望达到的理想目标。这个理想目标就如同导弹所要击中的靶子,这是我们改进医疗服务系统和其所属的所有子系统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经过时间以及反复的输入、输出、反馈控制等,我们希望把今天的系统变成未来的系统,而未来的系统是一个理想的系统,也是一个理想目标,这个理想目标既是我们研究的参照,也是我们研究和实践期望的目标。 我们开始的第一项研究是关于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总费用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为了简化国家卫生服务系统(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system , NHSS )中那些异常复杂的因素(人为的、认识的、系统外因素的等等),我们假设存在一种理想的国家卫生服务系统,我们称之为 完美医疗 ( perfect health service system , PHSS )。我们并没有对完美医疗给出足够清晰的阐述,但至少提出了针对于 NHSS 的理想状态,并设想了这种理想状态的一些特征。事实证明,把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总费用的研究置于这样一种特殊的状态中,研究变得十分简单。 完美医疗的提出,给我们的研究提供的方便远远不至于此。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也常常把一些复杂的、争议的问题,置于这样的系统里。有一点我们必须说明,我们并不是为了躲避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我们坚信,疾病问题就是现实的问题,解决疾病有关的问题绝对不能脱离现实问题,我们只是希望避开一些很难在现有条件下纠缠清楚的问题,然后在很纯净的背景底下,理清楚思路、找到相应的比较理想或完美的结果。 基于这样的研究策略,我们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总费用的研究中发现: PHSS 时, PH BHC 总费用 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而增加,但增长率 低于 GDP 增长率 ,并符合一个关系式。 就这个研究结果,在正文部分第三章我们会详细阐述。有一点我们想在这里借此问题进行补充说明。我们有关疾病控制论的研究,不管是针对整个理论体系的研究,还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研究,都是初步的研究,我们称之为疾病控制论初探,一方面表达了我们对这个全新理论的敬畏之情,我们不敢妄想仅凭一个研究小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便可以做出多么深入的研究,也不敢断定这就是一个多么优秀的理论;另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的研究工作很自信,这是基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挚感情,也是基于我们对让现实变得美好的期望。 我们是这样怀着敬意、真情,开始疾病控制论的研究。 六 在我开始写导言的时候,疾病控制论的初步研究计划已经完成,《完美医疗:疾病控制论初探》的初稿也已经完成。我们大致把研究归结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概述。 这部分主要是对疾病控制论中几个重要概念进行阐释,这些概念包括疾病之黑箱、信息、系统和控制。坦率地说,这些概念在控制论和系统科学中,是再基础不过的概念了,我们的阐释根本不可能给这些概念带来任何新意,但,正是这些概念,构成了疾病控制论的骨架。疾病控制论研究的基本对象是疾病,疾病存在于特定的系统,从不同角度、宽度、深度看,疾病所处的系统是不同的,这些系统可以是人体的某个器官、组织、系统或整个机体,也可以是人所处的人群、社区、城市、区域对疾病认识过程即是揭示疾病之黑箱的过程,而人类认识疾病的根本目的是对疾病达到控制,使人类处于最健康状态,这也是疾病控制论研究的根本目标,我们也把这样的目标所处的状态成为 完美医疗 。实现完美医疗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相关信息是获得进展的基本依据。我们认为:分类工作是信息标准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疾病信息标准化是疾病控制论的重要基础条件。从未来的疾病控制论研究预计看,这项工作远不能达到使用要求。 第二部分是卫生经济方面的研究。 卫生经济学已经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研究深入的比较成熟的学科,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做大量研究,结合我们自身的工作实践和研究思考,我们选择了有关医疗总费用和医疗成本控制两个点,前者通过建立在完美医疗状态下的数学模型,来推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总费用的特征;后者结合我们在医疗实践中的经验,对医疗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初步探讨。在这部分中,我们收入了一个关于公立医院向社会融资问题的附录,我们认为:从长远来看,我国医疗机构的多元化是有益和必然的趋势,但是,这一个过程并不是十分简单,其间必然充满磨砺。 第三部分是疾病的控制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中记载的疾病名称达到一万多种,我国《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疾病分类编码表》把疾病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内分泌疾病(营养和代谢疾病及免疫疾病)、精神病、神经系病、 眼及附器疾病 、 耳和乳突疾病 、 循 环 系 统 疾病 、 呼吸系 统 疾病 、 消化系 统 疾病 、 泌尿生殖系 统 疾病 、 妊娠 和 分娩病及 产 褥期 并发 症 、 皮 肤 和皮下 组织 疾病 、 肌肉 和 骨骼系 统及结缔组织 疾病 、损伤 和中毒 等十七类疾病。我们选择了其中的几种疾病进行研究,这几种疾病具有各自的特点。 结核病 是一个古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人们一度认为,征服结核病指日可待,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表明:结核病的控制仍然任重道远。 新生儿臂丛损伤是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对象,在疾病控制论的初步研究中,我们再次选择它作为研究对象,并不只是因为我们对这种疾病比较了解,更重要的是也许可以用它来部分代表那些散在发生的慢性疾病的存在模式,并以此研究预防和控制思路。 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它往往来势凶猛,传播广泛,危害巨大,这些急性传染病甚至影响了一定时期的历史进程。 2003 年, SARS 发生以来,人们似乎空前关注起这类疾病来。 中枢神经损伤( CNS )是人类正在面对的另一种棘手的疾病。科学家们围绕着 CNS 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个个突破性的成果;医生们在实践中,却仍然显得力不从心。未来, CNS 能否达到完美状态? 我们对上述四种疾病从不同侧重点进行了初步阐述,可能首诊医生、 结核病控制整体流程、区域设置、防治系统、预警机制、防控策略、三层次防控体系、疾病的完美状态我们提出一些设想、观点、思路,这些并不能构成疾病控制论对疾病阐述的全部,但我们期望至少是一部分,并且可以为后来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投石问路的作用。 第四部分是哲学层面的考虑。 在这部分中,我们讨论了以疾病为中心的观点和变被动为主动两个问题。我们认为,疾病控制论应该是必须立足于以疾病为中心,才能够通达完美医疗的未来。 2009 年 6 月 10 日,在与刘大成老师的惯常讨论中,他给了我一个命题:当前我们的医疗改革是否存在主动性不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研究计划中额外加入了必要的一部分:《变被动为主动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医疗改革》。在漫漫的征程中,我们必须剥去一切不科学外衣,做到 不回避、不敷衍、不呆滞、不盲从、不短视、不折腾,从此变被动为主动推动人类征服疾病的进程。 七 行文至此,我们实际上依然无法回答疾病控制论是否合适的问题,但这似乎已经无关紧要了。名称只是一个称谓而已,就像父母为新生的孩子起名一样,并非一定要个究竟的。疾病控制论,这只是我们姑且起的一个名字,不一定最合适,在找到最合适的名称之后,再更改也不迟。 恰在我们准备第一阶段研究工作的收尾之际,我们十分荣幸获悉本研究得到了中 国 博士后基金委员会面上资助(一等资助 20090460023 )。一直以来,作为一项全新的研究,甚至疾病控制论的名称尚在争论中,我们始终怀着忐忑不安,无论我们多么自信,我们仍然害怕失败,担心我们的研究结果毫无意义,不被同行认可。我们在孤寂中默默地耕耘着。这项如期而来的资助,仿佛雪中送炭,也仿佛突然在我们前方亮起的灯塔,给予我们新的希望和信心。在此,我们诚挚地感 谢中国 博士后基金委员会和评审专家们。 我们的研究倾注了许多朋友、同事、前辈的关注和帮助,除了在上文提到的外,特别包括解放军总医院国家喜副主任医师和李诚博士、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处叶乔生副处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秋霖博士、南通大学严美娟博士、清华大学材料系谭新玉博士、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许长军博士、周雷博士以及郑鑫、李宁、伍锐豪、刘子园、黄思冲、丰志华等同学,还有其他,我们并未一一罗列,我们一样投以无限敬意和感激。 最后,我要感谢苏州工业园区汉德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朋友们,在与他们曾经共事的过程中,我不仅得到了他们的帮助,他们的智慧和勤奋,一样感染了我,给我以工作和研究的勇气。我还要感谢汉德公司,给予了我汉德公司卫生科研项目资助( T2009001 ),这是我来到清华大学的第一份研究经费资助,使得我的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启动。 2009 年 12 月 16 日初稿毕 2010 年 1 月 5 日二稿于清华园
个人分类: 疾病控制论|434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专家呼吁改革医疗模式 为患者提供廉价健康方案
longfo 2010-1-5 12:14
当慢性病成为人类主要杀手时,醉心高难度技术对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好处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医学发展高峰论坛上,数百位国内医卫领域的顶级人物探讨着一个挑战传统医学模式的话题:医学整合。   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说,在当今以慢性病为主的时代,医学整合的理念实际上是人们寻找医疗新模式的尝试。据介绍,与医学整合相对的是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后者在过去500年间一直占统治地位,其明显特征是专业化和细分化。在以传染病为主的时代,生物医学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曾经疯狂肆虐的脊髓灰质炎没有了,麻风病也被控制得很好,连霍乱和鼠疫等过去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疾病也近乎绝迹。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病日益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生物医学模式渐渐显示出弱点,其经年积累的副作用也开始为人所重视。此次论坛上,与会者发表了《北京共识》:医学必须有较大的改变,为患者提供更廉价、合理的健康方案不仅仅是发病后的治疗,还有平常的预防保健才能够回归到它存在的价值本原,而且人类面临的新健康问题也促使它必须这样做。    在自己专业化的小天地,病人早已经蜕变为器官、组织,有血有肉不假,却无情无感。手术刀在拿起的那一刻,闪着令人心寒的、冰冷的光芒。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说,当今医学学科多以发病器官、人体系统、诊疗手段甚至诊疗的对象等来划分专科。这种专业分割和专业化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分化也脱离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事实,不利于医生对患者整体状态的把握和综合处理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现在几乎每一个脏器都有相对应的科室、中心或医院,还有腔内治疗和微创等集某一具体技术的科室与医院。妇科被分为妇科、产科和计划生育科;骨科被分为骨关节、骨肿瘤等部分。过细的专业化分工导致一个专科的医生对其他专科的疾病非常陌生,同一个学科内亚专科的分化导致一个医生只能看好一个系统内的一个疾病。   一些研究者指出,由于长期技术至上的思维,医生们对技术本身产生了迷恋,而它的对象反而变得无足轻重。一场手术下来,医生关注的是难度的大小,被切除的面积和重量,而对手术台上是男是女、多大岁数毫不关心。在自己专业化的小天地,病人早已经蜕变为器官、组织,有血有肉不假,却无情无感。手术刀在拿起的那一刻,闪着令人心寒的、冰冷的光芒。   进入21世纪后,慢性病取代传染病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和传染病不同的是,慢性病与许多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才可以极大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以单一治疗方法为特征的医疗方式往往事倍功半。   研究显示,控制目前知道的9种传统危险因素,可以降低90%心肌梗死的危险,而要等到病发再去治疗,不仅花费昂贵无比,其效果也并不总让人放心。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其他疾病上,比如癌症。最新的理论认为,癌症不仅和基因有关,而且与环境、生活方式、心理情绪有关。对于它的诊疗,如果只从单一病源角度,就很难找到法门。   山东省立医院胸外科的杜贾军说,中国肺癌发病率居恶性疾病之首,胸外科医生往往认为,只要完成了局部手术切除,就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然而,肺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不少手术除了能够炫耀医生手术的高难度外,对病人几乎没有什么好处,他们等待的依然是死亡。   另外,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一些旧有的误解也被厘清。临床常见的甲亢过去被诊断为以T3增高为特征的一种器官特异性疾病,但部分患者出现的突眼、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房颤、肾小管酸中毒等多系统损害,却不是T3代谢综合征能解释的。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说明,在某种程度上,沿袭几百年的生物医学模式及其衍生的特异性病因说陷入了困境。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吴咸中院士说,由整体病变为系统病,再由系统病转为器官病的医学发展趋势应当加以适度的控制,否则医学就会支离破碎。    盲目做支架,不去改善生活方式,不做预防,不做控制,这场战争不可能打赢。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转型,去关注没症状的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流行病研究室主任赵冬曾发表文章称,从他统计的数据来看,搭桥和介入等治疗手段对减少稳定性心绞痛死亡率的贡献是有限的。因此,他说,如果到了2009年,你还在继续针对疾病治疗,天天比支架数量,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胡大一在多个场合引述上面的事实。为什么会这样?是危险因素没有控制。他说,1984年到1999年,中国人吃鸡蛋吃肉不再凭票,所以胆固醇就高了,心肌梗死增加了。而且心肌梗死更加年轻化,30岁至44岁的北京男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增加了111%。因此,盲目做支架,不去改善生活方式、不做预防、不做控制,这场战争不可能打赢。   过去我们诊疗模式最大的缺陷和荒谬是等症状,包括医生自己,没有症状不看病。胡大一指出,大量高危人群,或者已经进入亚临床,已有病变,但还没有爆发的人群没人管。病发了,先不说能不能治好,光看病费用就大得不得了。   在他看来,那些有危险没症状的人,应该由社区和农村的基层医疗保健机构来管,过去这个功能不健全,甚至是缺少的。他说,人们非要等到有了症状,疾病进入终末期才到医院治病,从而导致看病难、看病贵。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转型,去关注没症状的人。   然而,等症状的产生有着更深的历史原因和背景。《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杜治政认为,自从上个世纪初,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分离,医院越来越把治疗作为最重要甚至唯一重要的事务,把预防丢得远远的。而预防仅仅靠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不够的,他们虽然在流行病调查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却缺少临床医生的可操作性。   唯一可行的办法似乎是,医院,尤其是大的医疗中心走出大门,运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资料,和预防机构一起,开展健康管理,指导人们改变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不仅仅会大大减少人们的痛苦,也是花费较低的选择。一些医院和医生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何权瀛领导的呼吸科,早在十多年前就认识到,要控制支气管哮喘,必须从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着手。他们从1993年开始探索哮喘病人的教育工作,最终形成了哮喘教育门诊、哮喘教育宣教中心、哮喘患者协会三位一体的医学服务模式。他们的比照结果显示,教育组控制的测试达到良好控制以上占85%,远高于对照组的37%。 治疗好与坏可以立竿见影,而预防工作搞得好不好,要几年后或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见到效果。眼下社会是浮躁成风,重视当下业绩,谁还会做那些几十年后见效的傻事?   做了十几年预防工作的何权瀛深知医生走出门诊大楼对患者之重要,同时也深知走出去之难。他说,临床试验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这一马车的两个轮子,一辆马车只有一个轮子或者两个轮子大小不一,完整性不同,这辆马车不仅跑不快,弄不好还要翻车。   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呼吸科医生不懂临床流行病学,缺乏流行病学知识,甚至分不清发病率与患病率、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区别,整天忙于疾病治疗,而且多为治理下游阶段,抢救那些濒危或者临近死亡的晚期患者,没有意识到应当通过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确定呼吸病的概况和全局,摸清楚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才能找到切实有效的防控这些疾病的措施。经验表明,临床医生只有真正掌握了临床流行病学知识和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技能水平和科研思维水平。   提倡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之一。提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然而效果并不显著。何权瀛分析说,预防工作重要,这个道理都知道,临床医生也知道预防呼吸病重要,知道是一回事,做不做、如何做是另一回事。分析其原因有很多:   第一,现有的医疗体制没有相应的保证机制,把预防工作作为医疗的一项刚性指标来要求和考核;   第二,临床医生,尤其是大医院的医生太忙,忙得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预防、宣传工作;   第三,预防工作是慢功夫。治疗好与坏可以立竿见影,而预防工作搞得好不好,要几年后或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见到效果。眼下社会是浮躁成风,重视当下业绩,谁还会做哪些几十年后见效的傻事?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张拓红和陈育德则通过对结核病控制的考察发现了其中的冲突。他们在提交给论坛的论文中说,结核病看似简单,有着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但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其长时间治疗和追踪管理需要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及时互动和有效协调。   遗憾的是,已经一定程度市场化的医疗机构,治疗结核病患者就不仅有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动机,还要有获得经济利益和成本补偿的驱动,让这些机构去做那些甚至无法弥补成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病人追踪管理,其难度不小。   虽然可以通过监管来实现,但监管的成本会很高。两者的协调,发了不少文件,效果不佳。目标的分裂,所导致的结果是支出增加,包括公共支出增加(监管成本),私人产品增加(如医院短期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病人导致的高花费)。   于是就有如此尴尬的事:不少病人辗转在肺病专科医院或者大型综合性医院治疗之后,才回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结核药物免费化疗。    整合涉及的不单单是思维的转变,也有利益格局的调整,而这是更加现实的困难   在本次论坛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整合。这是面对医学之病医生们开出的药方。临床医学要和公共卫生整合,大医院要和社区卫生机构整合,医学要和人文科学整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医科大学原校长汤钊猷说,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并校后,医学院的几个主要部分都分散掉了,这很可惜。也许几个部分独立出去有利于各自的发展,但医药卫生各学科的联系无疑是削弱了。以前我们写肝癌方面的书,马上就想到流行病学教授、免疫学教授,现在大家都疏远了。   他伤心的不是大家私人联系的减少,而是基于这样的事实:现代医学下的医生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观念,各个学科都要了解一些,否则必然走上迷途。   汤钊猷还指出,在医学实践中,往往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有成就的科研人员,往往是人文比较好的,因此,成就一个医学科研人员,软件不可少。医生现在都忙得不得了,我们以前一天做1-2个手术,而现在年轻医生一天要做五六个手术,能有多少时间静下心来思考医学的发展方向?   比如说,现在在我们这个领域最热的是肝移植、微创外科、介入、射频,现在在临床治疗中都得变成非常实用,也非常有效,但都不是我们中国原创的,都是我们从国外引进的。有没有可能有我们自己原创的东西,这需要我们潜心思考和研究才能实现。   杜治政说,医学整合是对当今医学整体化趋势的回应,也是医学目的的回归。当年,细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病人,现在,整合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病人。不过,他也指出,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样,整合涉及的不单单是思维的转变,也有利益格局的调整,而这是更加现实的困难。   医学分化形成的专业或专科造就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他们通过辛苦的劳动赢得了荣誉,也获得报偿;高新技术武装的医院,在市场经济中,与医药企业互相结合,成为稳定的利益集团。医学整合所持的出发点,特别是临床和预防的整合,将保健服务从医疗转变为医疗和健康并重,很可能造成门诊量减少,医院床位空置。这必然影响到部分人的利益。(记者董伟) 转载自搜狐公益。 http://gongyi.sohu.com/20100104/n269355768.shtml media_span_url('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1/04/content_3011411.htm')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UT斯达康受罚应该!药厂资助医生出国无罪?
jinwsapa 2010-1-3 22:09
UT斯达康受罚与医生出国旅游 UT斯达康,一家美国硅谷由中国留学生创办的通讯科技型企业由于被美国司法部发现存在商业贿赂政府和客户的行为和证据,被重罚300万美元。并被勒令内部整顿,保证今后不再犯类似错误和违法行径。仔细查阅新闻稿后,发现UT斯达康曾经邀请几百人到美国公费旅游。名义上是培训考察。由于所去之地大都是旅游胜地,而UT斯达康在当地又没有办事机构,所以所花费用要向入账,必然会受到严格审计调查,结果被查得水落石出,彻底露陷。在证据面前,UT斯达康不得不认罪服法,乖乖接受处罚。 联想到医疗界,每年有大量明星主任医生和院长院士们被请到国外参加会议,药厂器械商们争相为其买单赞助,但好像从来不被查处。这是什么原因呢?初步分析起来,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1)医生们到国外的季节性考察,一般都有由头,不是某个专业年会,就是厂商赞助的学术讨论会。所以不是纯旅游项目,药厂器械商可以用继续教育和学术活动名义买单入账。2)有的专家教授是药厂特邀的讲演嘉宾,他她们的出国经费当然得由药厂买单,另外还得支付讲演费和顾问费。这也名正言顺。3)有的过于裸露的行贿其实不需要大药厂去抛头露面,冒法律风险。只要由小公司去打点,大公司只要支付小公司技术咨询和市场调研费即可。而小公司的账目是联邦政府无法查证的。这样就很安全了。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的行贿之风非常严重,但大公司是不会做直销的。因为好多攻关费用无法合理开支,一旦发生,就有被查处的风险,所以让代理公司去公关,这是最体面和安全的事。 凡是这些过招,其实在国外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美国国会已经在讨论医生收入阳光法,好多家药厂已经开始在网上公布支付和赞助医生的费用信息,这已经是朝阳光透明政策迈了很大一步。相比之下,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阳光和规范。但愿跨国公司逐渐自律和规范的阳光下支付能在中国推行和实施。中国医学界的药品的学术推广是外资引入的,功不可没。但到了后期,学术推广更多变味,成了变相带金推销。医生做托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公开坦诚自己是某药厂的顾问,是有偿代言者。这种风气越来越盛行,对中国医疗界的变相腐蚀是极为严重的。我们不反对规范的学术推广和交流,但必须讲究客观,公正,透明。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不能有太多的金钱交易和利益冲突。这正是我们现今医疗学术界所缺乏的,也是UT斯达康处罚案应该给我们敲响的警钟。 链接新闻 据多家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司法部于12月31日宣布,UT斯达康已经同意支付300万美元的罚金来庭外和解其贿赂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工作的官员一案,并保证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美国联邦司法部指责UT斯达康为了获得利润丰厚的商业合同,花重金邀请中国电信公司高层出境旅游。在2002年到2007年之间,UT斯达康支付近700万美元,帮助中国一国有通讯公司数百名雇员到夏威夷、拉斯韦加斯、纽约等美国观光胜地参加短期培训,共计225人次,平均每人花销5000美元以上,UT斯达康公司将这些旅游花销作为培训费用入账。 2001年到2005年,UT斯达康向至少10名中国和泰国的通讯公司的管理层,雇员和家属提供美国公司的就业机会,至少雇用其中3人,为他们支付了两年工资,并办了绿卡,这些人根本没有为斯达康工作过。同时,UT斯达康还向在美国大学读书的中方政府人员支付400多万美元的教育培训费用,但培训内容与斯达康业务无关。 美国司法部称,这家总部位于加州的网络设备制造商在中国有很多业务,目前公司已经承认违反了美国联邦法中的《国际反腐败法》,此法律颁布于1997年,主要禁止商业机构对外国官员和企业管理者行贿。根据美国司法部刑事司和美国证券交易协会的协商,UT斯达康公司将需要分两次支付共计300万美元的罚金,并且要实施内部管理的整顿,保证杜绝此类情形的再次发生。作为和解的交换条件,司法部已同意不起诉UT斯达康和管理者。 UT斯达康公司由上世纪8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创办,它发源于美国硅谷,立足于杭州,成长于中国广阔的电信市场,它最成功的项目是在中国推出小灵通业务。2000年3月UT斯达康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UT斯达康曾经连续16个季度业绩超过华尔街预期,股票得到投资者追捧。最高曾冲破每股90美元,市值好几十亿美元。但是从2005年开始,由于小灵通业务的迅速萎缩,UT斯达康就面临发展的困局,当年的第二季度UT斯达康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其后扭亏成了该公司的主要任务和发展基调。公司最近刚把自己在杭州的大本营UT斯达康大楼以9.5亿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中南建设。
个人分类: 医药产业|4737 次阅读|1 个评论
甲流、甲流疫苗以及钟南山的呼吁
sstone2009 2009-11-19 23:18
昨晚组会的时候,听说了一位师妹因为打甲流疫苗后,发烧39.7,回家去治疗了。 甲流已经流行、被关注有一段时间了。WHO一直比较重视,大多数国家跟着WHO的意见比较重视,也有象美国这样的国家开始的时候并不重视。最近,美国也重视了,大家似乎更加重视了。 甲流疫苗的投入使用,以及迅速被广泛地使用,也是最近的事。我先是听说小学生开始打了,而且先是六年级学生陆地也打了,他回来说有个同学打过后不舒服。 今天看到网上钟南山教授呼吁如实上报死亡病例,以引起重视,并要注意预防,及时治疗,有感冒病症要注意休息,以及疫苗的安全性等等 关于甲流、疫苗,就这样随着钟南山教授的呼吁,在今天成了搅动我脑子的最为活跃的部分。从一些零星的资料看来,此次甲流的死亡率并没有与以往的流感有明显差异。但关注的程度,已经远非以往感冒所可以比拟,甚至WHO也给了很高的警戒(大概是六级了)。疫苗的在很短时间内问世并投入使用,这大概也是有着非常效率。据说,日本有个家庭除一人外,所有人都患了甲流,而未患病的人,30年前曾经患过一个较重的流感。如果这件事得到证实,是不是可以怀疑:30年前,甲流就存在了?从主流媒体的资料上看,对待甲流是重视又重视。但从民间的情况看,似乎更多的人有点不以为然。我也是属于不以为然的那部分。 我的不以为然基于我的理解。既然甲流并不是非典那么可怕,我尽可以不必整日提心吊胆了。我需要做的就是注意预防普通感冒那样,不要着凉、不要过于疲劳,一旦有感冒症状就要及时治疗,多饮水,多休息。我的不以为然,也让我坚定了不打疫苗的决心。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疫苗的迅速问世,是否经过了严格而充分的实验室研究?是否经过了足够样本的临床实验?研究数据如何许多疑问,使我想起了不久前已经被枪毙了的原药品食品监督局高官,我们的监督、审批是否已经足够公正、严格、高水平?历史证明:巨大的商业利益,可以催生一切可能的事件发生,包括战争! 十月一日前后,我已经感冒过一次了。我想,或许,那次感冒的病毒也就是N1H1流感病毒。一种新的传染病流行一段时间后,该区域内必然会存在这种致病菌(或病毒),健康人就可能感染,由于感染病菌的强度、肌体的抵抗力等,或者没有患病、或者病情较轻、或者很比较重,渐渐地整个人群对这种病菌产生了免疫。如果我也是的,大概属于病情轻的或者也是重的,但已经好了,我的血液中就会存在这种病菌的抗体了。 甲流,终有一天,会像其他许多疾病一样,在人们的关注里渐渐淡化,有朝一日,也会变成普通流感。
个人分类: 随笔|3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三座大山”---- 教育、医疗、住房
xupeiyang 2009-11-1 07:35
科学家钱学森病逝与教育部长周济被免职 中南在线/znonline.net 时间:2009-10-31 阅读: 29734   钱学森 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共党员。1911年出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   袁贵仁,男,汉族,1950年11月生,安徽固镇人,1975年2月入党,1969年5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   周济(1946年8月26日-),男,汉族,上海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共党员,1970年3月参加工作,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南在线10月31日消息  2009年10月31日,周六。这本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病逝与共和国教育部部长周济被免职,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寻常。 新华网31日中午12时发布的快讯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31日早上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下午3时,人民网发布消息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今天下午在北京闭幕,会议决定免去周济教育部部长职务,任命袁贵仁为教育部部长。 钱学森与周济,都是中国教育领域中独一不二式的人物。同一天,他们二人的消息同时成为焦点,虽是偶然,让却不免让关心中国教育问题人,心中激起几丝涟漪。 晚年的钱学森十分关注中国的教育发展问题,尤其十分关心中国教育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对中国教育问题的关注,也通过温家宝总理传遍四面八方。中国要大发展,就是要培养杰出人才。今年8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钱老的话让温家宝十分感动。 对于中国的教育问题,温家宝总理也不止一次地表达过自己忧虑和担心。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又曾说到: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 中国教育问题积弊久矣,这并不是某一个人的看法。中新网31日就周济被免职一事发布的电讯稿中说:教育领域仍有许多累积多年的顽症亟待医治,摆在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面前的任务并不轻松。 扬子晚报网10月28日的消息称,江苏8行业公众满意度公布,公众对中小学教育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二。类似的佐例还有很多。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不知从何时起,教育、医疗、住房,现在被老百姓称为压在他们头上的新三座大山。 周济作为教育部长近些年来也做了不少工作: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教育在不少方面取得突破,免费义务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高等教育也完成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 现在,周济被全国人大免职了,为何被免职,全国人大并没有直接通过媒体向公众做出解释。今年63岁的周济将何去何从?目前还是个未知数。但回顾周济的履历,其升任共和国教育部长是飞速。1997-1999年,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其间: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2001年湖北省委常委、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湖北省科技厅厅长;2001-2002年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2002-2003年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2003至2009年10月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生于1950年的教育部新任部长袁贵仁,今年已经快60岁了。这位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长期在北师大工作的新教育部一把手,能否承载起钱学森、温家宝以及全国人民的期待,目前不得而知,可以肯定他的改革路不会很平坦。 要彻底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仅仅靠换一个教育部长不是最根本的出路。温总理是想彻底整治一下中国教育,并期望早日出现钱学森期待的杰出人才,但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力就能解决的。周济已经被免职了,袁贵仁走马上任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序幕也许才刚刚开始。(文/高教观察员 朱建华) 阅读链接: 袁贵仁为何接替周济出任共和国的教育部长 教育部新任部长袁贵仁今后面临的几道坎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2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是不是可以叫“疾病控制论”?
sstone2009 2009-10-20 19:26
下午做博士后工作中期汇报,我的报告主题叫完美医疗:疾病控制论初探。 答辩组有两位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认为疾病控制论说得太大了。这个提问不太好回答,作为一个理论体系,自然不可能通过一个小组的一年的工作得到完善,更不可能就此得到一个可以被公认的理论,其大小问题实在无从谈起。我想,是不是可以把两位教授的问题分开来问?比如,分成如下问题 1. 如果需要把小组的有关研究工作,集中到一个理论概念上来,这个理论是不是可以叫疾病控制论? 2. 如果不能叫疾病控制论,那么应该叫什么? 3. 对于一个首次提出的名称,应该具备什么约束条件?疾病控制论,应该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 4. 如果可以叫做疾病控制论,小组的系列研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如广度和深度? 5. 鉴于我们目前开展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叫初探可不可以?或者导论,概论等。 关于疾病控制论,这是一个充满野心的叫法,说得好听一点叫抱负,说得不好听叫痴心幻想。我们其实并没有什么野心,只是希望有个称谓而已。但,问题是这个称谓得被大家接受。两位教授的问题提得很好,至少可以让我们思考,这个称谓到底可否被人普遍接收?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个人分类: 疾病控制论|29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颈椎病
sstone2009 2009-10-11 15:00
八号从上海到商丘,动车的舒适、快速没有让我摆脱疾病的侵袭。我晕晕地一路睡到商丘,下车后,就感到头晕。起初没有在意,以为疲劳了而已,过多的睡眠也可以让人感到异常的疲乏。第二天早上,头晕没有减轻,而且头转动后会加重,还有些恶心。去医院要了潘生丁口服,也没有好转。 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就在博士论文完成后那天晚上,就出现过类似症状,服用了潘生丁后很快就好了,有位医生朋友告诉我,可能是疲劳后的椎动脉痉挛。这次的情况不禁让我怀疑是颈椎病了。最近看书比较多,又有几次长途汽车旅行(三四个小时以上),可能行还是比较大的。 休息了一下午,还是不见好。晚上,弄来了个颈托。第二天,感觉明显好了。 我这样的病情,MRI检查大概不会有明显的阳性表现,即使是所有的检查都明确定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也无外乎类似的非手术治疗,也没有特效药,倒是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起来。 如果我不是医生,我就会上医院,做许多检查,吞服许多药。一番折腾估计要花几千元才能解决,而且还会背负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如果所有这样的病人都是医生,那么就可以节约多少精力、多少医疗资源、多少财富?如果有好事的卫生经济学家来算一算这笔帐,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但显然,不可能只有医生才会得颈椎病,那该怎么办呢?也许,医疗改革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实际上,有许多办法可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家庭医生,比如医疗常识普及
个人分类: 医疗实践|3262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科技纳米生物制药的疑惑
sstone2009 2009-9-25 18:18
朋友讲昨天参加一个高科技纳米生物制药的会议,有一位海归从美国带来了一种抗肿瘤药物的专利,并以专利技术入股某个项目,这个项目有国家和政府支持,如何充满前景之类。 对于这项国产高科技纳米生物制药,我却有点疑惑。 严格来讲,一种新药从研制、动物试验、临床试验到可以正式生产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很大的投入,进入临床后,还要有个推广过程。全部过程充满变数、风险。最重要的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肿瘤治疗的未来在于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微创、无创、化疗、放疗等,对现有药物的成分改进和工艺改进相对容易,一种全新药物的产生则非常艰难,对于一个由几个海外归来的科研人员,在政策支持下新成立的高科技纳米生物公司而言,却并不是乐观的事情。 在我看来,一是这项专利的价值可能存在问题。如果是一项有价值,尤其是很好应用价值的专利,美国的企业们为什么没有购买?在美国实验室完成的一项有很好价值的专利,是属于他个人的吗?美国国家对本土产生的重要专利是如何管理的,是否可以自由输出? 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之外,经费支持是有限的,高昂的前期资金如何筹集?未来的推广是否交给流通企业?风险如何承担? 当然,这样的高科技纳米生物作为基础研究,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一是一大帮海归汇集,地方政府领导十分有光彩;二是高科技的字眼和噱头,在当前还是十分诱人和诱钱的;三是一篇篇SCI的文章,对于海归而言真是简单之极,他们许多年来,在美国们做的就是这份工;四是国内情势所重,恰恰是被海归们摸得透透了的,拿点研究经费是十分轻松的。 我的疑惑也许是杞人忧天,何况这本来与我毫不相干。假如我的疑惑可以早点消了,那是我的美好期盼。
个人分类: 师友往来|4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疗,你关心什么?
热度 1 sstone2009 2009-9-22 12:00
此次到商丘,又一次感受到医疗条件的地域差距,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我能够做的十分有限,十分无力,我所能关心的十分肤浅,似乎仅仅可以想一想而已。 有些现象不知道如何解释,有些问题不知如何阐述,有关医疗的复杂性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和关心。 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随着媒体的关注异常热切地关心着医疗改革方案。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真的关心着医疗的发展和未来?以我所知,广大农民才是最需要获得医疗关注的群体,医疗费用、医疗条件、医疗技术、医疗观念、健康意识可是,他们是怎么体会和思考的,他们期待着什么? 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异常关注着天价医疗事件。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真的了解的真相?有没有想想,到底是什么才会导致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 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异常关注着医务人员在非典战役中的无私、献身和伟大,为那些在医疗现场的努力工作的医务人员而感动,为那些为救治病员而染病牺牲的医务人员而流泪。可是,有多少人至今还真正记得几年前的往事,还能客观地看待医生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医生的职业特点? 医疗是一个异常庞杂的工程。面对医疗,我们应该关心什么?怎么关心? 医疗,你关心什么?
个人分类: 随笔|2809 次阅读|2 个评论
岳母看病
热度 2 sstone2009 2009-9-13 20:51
岳母在家带陆续已经十多个月了,这两天突然腰疼起来,昨天我大概问了问,不是很像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没有明显的神经放射疼。今天下午去医院看病,我赶到医院(有300多张床位,人口覆盖近20万)的时候,已经做好CT,医生说是腰肌劳损,又说是腰骶关节劳损。 我问,既然是这样的疾病,居然做了CT,还有如何解释疼痛是突然起来的呢?另外,CT显示有轻度的L5S1椎间盘突出,怎么解释呢? 医生吞吞吐吐,说直接做CT是因为不拍片子为病人省钱之类。 最后,医生在病例上把诊断腰骶关节劳损划掉,改成了L5S1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措施是:锻炼腰背肌;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诊疗。 后来,我让在骨科工作的硕士同学看了看,确定是棘韧带急性损伤,做做按摩,用热毛巾敷敷就可以好的。 这个案例,也许只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如果具有普遍性,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中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1 基层医生的技术水平是否应该普遍提高?如何提高?(本案医生似乎理论欠扎实,信心不足,检查不仔细--有阳性体征漏查) 2 首诊医生的技术水平对医疗费用是否具有重要影响?(本案实际无须CT检查,则诊疗费可以节约200余元,其他费用约20余元) 3 从更大范围思考,医疗改革、医政监管、医院管理、专业管理如何规范医疗过程中的浪费、技术性误诊、漏诊、责任事故等等。
个人分类: 医疗实践|5631 次阅读|6 个评论
现代医疗在毁掉人类基因?
flyman 2009-8-5 17:37
现代医疗的好处是使寿命延长、新生儿死亡率降低。 就生小孩死亡率降低而言,我担心不全是好事。当然,换到微观层面,每个人都不希望这种事发生,本文从宏观上讨论问题。 过去很多小孩在出生后~几岁前夭折,现在很少有这种现象。本文排除意外夭折,只考虑过去和现在因医疗水平引起的变化。过去夭折的小孩子多,说明留下的这些小孩更有竞争力,相对而言基因更好。但是,现在医疗使得这种自然选择的力量几乎被抵消了。 长此以往,会不会使得人类的基因变得越来越差,甚至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版专栏(9):隧道尽头的光
bookscent 2009-7-10 13:31
(本文发表于《科学新闻》2009年第十三期) 三年前儿子在一家医院做手术,第一次不太成功,不得不在半年后又做了一次。那段时间我们很受打击,儿子被推进手术室前的那种眼神我至今不忘。医院自称做这类手术的成功率可达90%,而实际上根本做不到。这家医院拥有数位院士和名医,论著颇丰,但对患者而言,那些所谓的成果似乎并不总能使某一次具体的治疗获益。之后我总在想,为什么那些最新的技术,最好的药品,总是离我们如此遥远?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不再像一个试验品,而是受益者。 科学的每一寸进步都让大众看到了新的希望,但要真正造福大众,又总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像干细胞研究,它一直是新闻的主角,备受关注,它让很多疾病有了治愈的可能性。但是,这一切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发生呢? Elsevier公司今年6月出版了《精编干细胞生物学》(Essentials of Stem Cell Biology)的第二版,和前一版只隔了3年,内容却增加了100页,可见进展之快。我注意到它的前面特别加入一节干细胞研究的临床转化。无独有偶,干细胞也登上了6月26日《科学》杂志的封面,专辑导言部分的标题就叫迈向临床(Steps to the Clinic)。 为什么临床二字成了当今干细胞话题的焦点,这莫不是反映了大众的期望。就像上述书中所言:无关乎好奇心,只关乎治愈(Its Not About Curiosity, Its About Cures)。人们最需要的不是学术论文里漂亮的实验结果,而是实用效果。大家想知道,它何时才能在治疗中普及,让更多的病人不在苦苦等待。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含含糊糊。 《科学》杂志总编辑布鲁斯艾伯茨(Bruce Alberts)在《精编干细胞生物学》的前言中写道:就我个人而言,每当听到描述干细胞研究所带来的明确的益处的宣传时,特别是那些将益处与时间表关联起来的宣传,我都会感觉不安。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源自干细胞研究的知识终将为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益处,但这种益处是不可预知的。 曾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院长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Magnuson医学中心院长的Stephen Schimpff教授编写的《医疗大趋势明日医学》(The Future of Medicine: Megatrends in Medicine)是全球第一本系统介绍未来医疗的通俗读物,出版后很受欢迎,中文版也于最近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在讲到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时,也特别指出,干细胞应用于治疗尚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可能还需要很多年的努力。 再看看国内给出的权威回答。中国科学院刚刚发布的《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战略研究系列报告由18个重要领域的路线图组成,其中的《中国至2050年人口健康科技发展路线图》里专门有再生医学一章。按照其中的规划,实现干细胞的广泛应用以及实现再生医学在有限范围的临床应用,要等到2021~2030年。看来,我们还要有耐心。 前文提到的那本《精编干细胞生物学》是早些年出版的大型工具书《干细胞手册》的精简版。扮演超人的演员Christopher Reeve当时患有脊髓损伤已经9年,他受邀特别为该书写了患者的倡议一节。他说:我每天早上仍然会从自己完全健健康康的梦中醒来,然后再调整自己回到已经残疾的现实中。他抒发了对干细胞技术解决疾病的渴望,还抨击了当时布什政府阻止干细胞研究的政策。 可能是考虑到内容过时,该书的第二版将这一篇删去了,但以Christopher Reeve为代表的病人们的渴望不会死,就像他写道的:我相信科学家们的研究正有序地进行,更多的资金会投入到这方面来, 隧道那头的光会一天比一天明亮。 类似干细胞这样的许许多多新技术都像是隧道尽头的光,让我们隐隐约约看到光明的前景。我们盯着那个光点,愿它快快变大,成为带来新鲜空气和勃勃生机的出口。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6438 次阅读|2 个评论
让更多的人看病
eloa 2008-11-15 18:09
桔子帮小帮主 发表于2008-11-14 星期五 17:00 Michael Moore,美国导演,911事件之后拍摄《华氏911》斥责美国政府是罪魁祸首,他在葛莱美领奖台上说:Shame on you, Mr. Bush.;三年后拍出《神经病人》,矛头直指美国医疗保健制度,以让你笑到肚子疼作为广告词,却没能让美国政府笑出来,反将他立案调查。一个喜欢撩拨政府神经的人拍的片子,我是带着些戒备来看的,结果我却为了一个自己拼命想要逃离的国家的人民忧郁了。 在美国,国家在其四分之一人群中实现了全民医疗,这一部分幸运儿包括某些残疾人,一些儿童,老兵及家属,以及极度贫困者。对剩下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医疗绝不是一种廉价的东西。在美国没有医疗保障的五千万人之中有这样一个渺小的个体,他不慎锯断了自己的中指和无名指,这个骨子里流淌着浪漫情怀的人舍弃了6万美元的中指,接受了医院的无名指跳楼价从而获得了重新佩戴戒指的机会;也有一位工人,是有医疗保险的两亿五千万人之一,数十年前开始颇有远见地投资自己的心脏,终于在六十岁时免费享受了去除血栓的昂贵手术你可以深谋远虑地仔细保险你的身体,给自己买来平静;或者怀着侥幸的心理,赌自己一直健康,然后在走进医院的霎那一次性投资;当然,若衣食不保,极度贫困又不够格,你也许就没有上边的两难选择了。 医疗保险又是怎样获得呢?作为一个外来人口,我很幸运地在一所高校读书,并且恰巧年轻健康,尚未患上乳腺癌、糖尿病、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等。像无数口碑良好的单位一样,我的学校为我支付着一年2千500美元的医疗保险。这笔保险金额虽然不高,但拜它所赐,当我进入急诊室或者照X光片或者去找医生聊天,就可以只付那十分之一的几百美元,如果不得不在医院过上几夜,也不至于背上几万美元的账单。身处美国市场,我对物价没有发言权,再加上人人都是一个价,于是我很满意。发达的美国有不少免费大餐,这确实值得称道,但并非人人都能享用:不是所有单位都有能力承担员工的医疗保险费用,这时候冒险与否的权利便又交回到了个人的手上。医疗保险也可以更加遥远,美国总有人不幸地比医疗保险所规定的正常体重过胖或过瘦,总有人患有保险条款上上千种高危疾病中的一种,这一长串疾病名录里苛刻地列入了目前完全可以治愈的某些癌症或心脏病,但这个人也就与医疗保险无缘了;即使买保险在先,保险公司一样有可能将乳腺癌诊断为无需治疗,或者痛陈患者没有上报的细小病史,继而盖上deny的印章。而让人无奈的是,患者的怨声载道,执行人员的忏悔背后却并不纯粹是条款的惨无人道,它们之中相当一部分正是保险公司在其惨痛的发展历史中为抵御某些病人的敲诈应运而生。 在美国另一个广受赞扬同时让人三思而往的地点便是急救室。世界顶级的设备和医疗技术使美国人引以为豪,里边的事迹更不是一部连续剧所能涵盖。在这个特殊的场所,医生必须随时待命,他们也要为自己的医疗事故买高昂的保险(malpractice insurance)从而让自己能够放心行医,护理和打扫卫生人员需要特殊培训,正是这些因素保证了美国急诊水平的高端,但也导致急诊室的高价不是一个没有保险的穷人能够轻松承担。另外,由于急救室是唯一一个不能将病人拒之门外的地方,许多没钱看病却并非得了急病的穷人会在急救室排队,更加剧了急救室的负担。许多美国人告诫我,不是要死人的病,不要去急救室凑热闹,那里动辄要等5、6个小时。然而最近,不能拒绝病人这条铁打的规矩也被撼动了,几段穷人在急救室被置之不理的录像广为传播如果我有钱,如果我是白人可是,似乎不论这个系统如何取舍,结果对一些人总会是不公平的。 有金钱交易就有办法存在功利。如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富有而纯粹的美国同样无法逃脱这一魔咒。在美国,病人先去咨询初级医生(primary doctor),在必要的情况下被转给专科医生,不论哪个医生开药,病人都需自行去药店掏钱买药,药店的药剂师可以对医生开药量大小进行监督,驳回过分的药物于是医生开出电饭锅的事情绝不会发生;但他们却可以选择开药的种类。今年有报道曝光了默克、诺和诺德等制药公司通过网络记录下医生所开药物,以此为据给医生提成的故事,金额高达数十万美元。如果你非常善良积极,就可以想象,这种不是很道德的事情也许恰恰可以刺激不愿意行贿的药厂去研发更强大和更占得住市场的药物;但如果你稍微挑剔阴暗,便定会担心这一萌芽也许能生长到不可收拾,将带来不公平竞争和药物的垄断甚至高价。我想美国人有一天将不会对它袖手旁观。此外,将定价之大权交给药厂,也是另一矛头所指,对此美国已经花费几年时间致力于钻研药效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这是一种不依赖药厂主观判断,通过建立大规模病人数据库,综合考虑药物研发花费和药物成效,为药物客观定价的方法。在中国的医药制度改革中似有提及,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愿望,实施起来任重道远。 言归正传,不可避免的贫富悬殊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医疗机会不平等。为此,Obama许诺给每个美国人最基本的医疗保险,McCain也曾信誓旦旦一年给每人发5千美元作为医疗费用自由支配。现在,Obama赢了,对他的承诺及其效果,我们拭目以待。 导演Moore是个再典型不过的美国人,不论他的政治倾向展现得多么淋漓尽致,不论他曾经如何贬低和嘲笑美国当前制度,终究藏不住那理直气壮的自信和荣耀感他在最后引用了法国政治家托克维尔的一句话:美国之伟大不在于她没有犯过错误,而在于知错能改。 然而美国人看过他的片子就真的会调转船头,全民向着英法加的模式进军么? 在人口相同,经济实力相同,国人性格相同的情况下,英国法国加拿大的医疗保健制度也许确实比美国和中国完善许多。其中法国采取的是同工作性质相关的社会保障形式,而英国和加拿大是全民医疗。以英国为例,他们的国家健康服务是全世界第一个全民医疗系统。在二战之后的1948年,国家几乎一无所有,然而英国工党仍然在激烈的辩论之后将此制度推行开来;最初几年,雏形的国家健康服务也曾遭到实际花费远远超过预算的打击;但今天,它那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已经为它赢得了全世界最好的口碑。对于一般人来说,医疗保险公司可以完全略去。不用顾虑误工,看病一律免费,药物不论种类和数量(甚至包括治疗癌症和艾滋病的药)统一定价6.95英镑,医院设出纳台专门用来给病人报销看病往返车费。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医生不满足收入而流向美国,也有的医生接受富人的心意而为不平等的救治开放绿灯,但是我更愿意相信总有医生不是以赚钱为唯一目标片中一位英国医生听说美国会将没有医疗保险的病人拒之门外,他说:我不愿意在这样的地方工作。 ;还有人评价,在这种体制下,病人不管大病小病都去就医,造成医院人满为患,效率低下。当然,若你是顶级巨富,不论你在世界上什么地方一定能得到最好的救助;所以这种制度关乎的是穷人的问题,它比的不是效率而是公平。穷人在英国等一个月,这自然不是一种天堂的方式,但换在美国或许要等无穷久。Moore有一句话说得挺好:评判一个国家,要看她如何对待最底层的人。 其实,全民医疗的概念不是没有在美国出现过。它曾是罗斯福新政中重要的一条,只是最终没有通过议会;在克林顿执政时期,国家医疗改革再掀波澜,成为了第一夫人希拉里最核心的工作,只可惜她提出的改革条款得不到人们理解,使得这一想法再次败北议会。全民医疗的制度在美国为什么行不通呢? 加拿大的医疗系统与英国类似,被问到征税如此之高是否不公,一位加拿大人说:我很愿意交税。今天我的钱帮助别人,他们总有一天也会帮到我。但是美国不同,她是一个相信privacy的国度,强调私有财产,相当多的人信奉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实际上美国人对加拿大唏嘘的一点便是其高昂的税收,而这正是社会高福利的源泉。现在,美国富人已经被拿走高达收入75%的所得税,他们不一定不认同花钱救助穷人,而是更愿意控制自己的钱去做了什么。比如,富人希望自己把钱交给钟爱的医疗所,或资助自己最关注的疾病,而不是选择这笔钱被通过征税拿走,送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给不知道的谁(甚至被送到战场上去)。对自己,他们也会一视同仁地不买医疗保险,大可放心在意外发生的时候支付全额。 -找骂的分界线 中国的情况又与上述不同,她在各阶段采取的制度是本国各种力量协商和妥协的结果。 建国后中国的三级卫生医疗制度曾经以很低的成本显著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它将全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从1950年的三十二岁提高到1985年的69岁;在乡村,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一级赤脚医生系统尤其为全世界所瞩目,197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乡村80-90%的人口处在三级医疗体系的保护之下。随着公社的消失,它所保障的赤脚医生系统随之瓦解,这些医生纷纷另谋生路,医疗队伍出现空缺,几年内农村被医疗系统所保护的人口减半,同时看病也变贵了。(当然,市场竞争模式带来的还有以药养医,医疗资源有限等等问题,不是本文着重讨论的内容,我就略去不说了。) 我们曾经痛恨计划经济,均等这个概念给人心中留下的痛楚大于甜蜜,我们坚决地与它告别,才进入市场经济,直到八十年代出生的我们已经把它看作一种理所应当而继承下来。重新计划,或者像加拿大那样以高税收养活高福利,恐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前两年才有了国家补助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在,范围更广的医疗制度改革也正在开展。 长篇累牍地描述了别的国家的医疗制度,不疼不痒地点了点中国的名字。好在制定中国的政策并不是我这样一个北京户口、远离疾病、沉浸在书本之中的年轻人所能指手画脚的。我想,也许在任何社会中都从来不存在一种完美的制度。在社会这个反应器中,政策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稳态的反应过程吧。 (全文完,找骂分界线之下的内容似有简化之嫌,请大家挑剔地看,并且批判我同时感谢郑凝和她的医药博客,感谢边和、李奕、田萌的意见,感谢被我纠缠的美国、法国和希腊朋友。)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108.html
个人分类: 健康|1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