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警戒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所谓水资源安全国际标准的说明
热度 3 jiasf 2015-11-22 05:17
前几天在关于中国缺水城市个数的讨论中,几位朋友论及国际水资源安全标准,陈昌春教授也发过一篇相关博文,资料很丰富( “国际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的水资源紧张警戒线”是如何公认的? ) 。我2002年曾在《地利科学进展》上发表一篇文章“ 区域水资源压力指数与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初步做了介绍,现整理如下,供参考和讨论。 反映人类对水资源压力 ( water resources stress )大小的 指标,或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稀缺程度的指标,可以较粗略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安全程度。目前 国际上通用的宏观衡量 水资源压力 的指标有 2 个:一是区域人均水资源量,二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但这些指标的使用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这些指标的建立都有假设条件,二是这些指标存在一些弱点。 1 人均水资源量 1989年,瑞典著名水资源学者 Falkenmark 等人根据100万方水资源供养的人口数量,把水资源压力分成5个等级:0-100、100-600、600-1000、1000-2000、2000+(人/百万方水资源)。1992年他们正式提出了用 人均水资源量作为水资源压力指数( Water Stress Index )以度量区域水资源稀缺程度 。他们根据干旱区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需水量确定了水资源压力的临界值:当人均水资源量低于 1700方/ 人年 时出现水资源压力( Water Resources Stress ) , 当人均水资源量低于 1000方/人年 时出现慢性水资源短缺( ChronicWater Scarcity )。 这一指标简明易用,只要是进行过水资源评价和有人口统计资料的地区,都可以获得人均水资源量数据。而且按用水主体人口来平均水资源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但应用这一指标时应当注意一些限制条件,否则容易产生歧异。这一指标实际上是针对干旱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提出来的,对以灌溉农业为主的地区根本不使用。例如新疆尤其是南疆是水资源很紧张的地区,但一些人却根据该地区人均水资源量超过 2000 m 3 / 人而得出新疆不缺水的结论 。 人均水资源量作为衡量水资源稀缺程度的指标,还有以下几个弱点: 第一 ,没有考虑生态用水的差异。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尤其要强调:在人均可更新淡水资源中,还包括一部分为维持生态平衡所需要的生态用水,这部分水量人类不能耗用。由于不同的地区生态用水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很不相同,人均水资源量并不反映人均实际可用的水资源。对于干旱内陆区,人类生活和生产用水必然挤占原来的湖泊、湿地等生态用水,应该受到严格控制,即在总水资源量中,必须保留相当一部分作为天然生态用水,否则就会出现河湖干涸、植被衰退、沙漠扩张等恶果。所以为了更合理,人均水资源量的计算应该扣除生态用水,而只计算人类生活、生产可耗用的那部分水资源量。 第二 ,只考虑水资源的供给方面,而没有考虑水资源的需求方面。实际上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必须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综合来考虑,具体来说应考虑产业结构对需水的影响。如果经济结构以灌溉农业为主,则人均所需的水资源量必然较大;如果以耗水少的服务业为主,则人均所需的水资源量较少。所以由于产业结构的差异,人均水资源量供给相同的地区,可能缺水程度很不相同。 第三 ,只考虑水资源数量而没有考虑水资源的质量。人均水资源量较高的地区也可能因为水质问题例如水被污染而缺水,例如前几年安徽省蚌埠市水厂因为水源淮河被污染而停产,全城失去供水来源。 第四 ,只考虑数量的多少而没有考虑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难易程度。实际上一些人均水资源量很高但开发很难的地区也存在缺水现象,例如我国西南的高山地区和喀斯特地区。 第五 ,只考虑总量而没有考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虽然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量很高但年内年际分配不均的地区,在枯水季节、枯水年份也存在缺水现象。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也是一个问题。如果以中国为评价单元,则按人均水资源量指标中国是不缺水的(中国人均水资源量 2300 m 3 ,大于缺水临界值 1700方/人年 ),但如果以中国北方地区或华北为评价单元(华北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低于 400 m 3 ),则中国是缺水的。所以评价区域的大小对评价结果有很大影响。最好是按水资源可以调配的流域作为空间单元来评价。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定义为年取用的淡水资源量占可获得的(可更新)淡水资源总量的百分率 ( water use intensity,withdrawal to availability ratio ) 。Raskin 等人1997年提出用这一指标作为水稀缺指数或水脆弱指数。世界粮农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等很多机构都 选用这一指标作为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的指标:当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小于 10% 时为 低水资源压力 ( low water stress );当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大于 10% 、小于 20% 时为 中低水资源压力 ( moderate water stress );当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大于 20% 、小于 40% 时为 中高水资源压力 ( medium-high water stress );当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大于 40% 时为 高水资源压力 ( high water stress )。 这一 指标的阈值或标准,系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生态环境问题的对应关系的经验确定。 Falkenmark and Lmdh (1976), Szesztay (1970), Kulshrestha (1993) and Strzepeket al. (1996)等人曾经研究总结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20%是一个重要的临界值。其他临界值是 Raskin 等人根据有关文献确定的。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作为衡量水资源稀缺程度的指标,比人均水资源量指标优越的地方是隐含考虑了生态用水,认为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越高,水系统及相关自然生态受到的压力就越大。但它也有限制或弱点: 第一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水资源紧缺程度并不完全对应。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并不一定意味着水资源不紧缺或水资源利用效率高。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或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差的地区,尽管水资源很紧缺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也可能很低。 第二 ,对大的区域进行评价时,这一指标不能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的时空差异。 第三 ,所需资料要求较高而不易获取。计算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除了需要水资源量和人口统计数据之外,还需要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资料。 事务总是复杂的,但听众总希望听所谓简单清晰的表述,总避免不了在一些场合要用简单的指标表述复杂的事务。因此,归纳的指标或标准虽然简单了点,但也是有用的,关注是要应用在适用的地方。不该用的地方用了就是用的人的问题了。 http://www.unesco.org/water/wwap/wwdr/index.shtml#indicators Falkenmark, M., J. Lundquist and C. Widstrand (1989), “Macro-scale Water Scarcity Requires Micro-scale Approaches: Aspects of Vulnerability in Semi-arid Development”, Natural Resources Forum, Vol. 13, No. 4, pp. 258–267 Malin Falkenmark and Carl Widstrand,Population and Water Resources: A Delicate Balance, in Population Bulletin (PopulationReference Bureau, Washington, D.C., 1992), p. 19. Raskin, P, P Gleick, P Kirshen, G Pontius, and K Strzepek. Waer Futures: Assessment of Long-rangePatterns and Prospects. Stockholm, Sweden: 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 1997. Robert Engelman, Pamela LeRoy. Sustaining Water: Population and the Futureof Renewable Water Supplies. Population Action International, Washington,D.C., 1993: pp. 18-22.
个人分类: 水是杂谈|11769 次阅读|5 个评论
香港流感病毒数达警戒线:关注2013年太阳黑子峰值
杨学祥 2013-1-30 06:46
香港流感病毒数达警戒线:关注2013年太阳黑子峰值 杨学祥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指出,目前检测出的流感病毒数目已达警戒线。另一方面,医院的流感个案近两周上升了一至两成,有病房的使用率已超过110%。 据研究,流感爆发具有6大气候特征,其中,太阳黑子谷年中流感强度较弱,峰年流感强度较强。本周期流感爆发在2009年谷年发生,强度较弱,不排除在2012-2013年太阳黑子峰年变强的可能性。 2012年厄尔尼诺是否达到中等以上强度是关键,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太阳黑子峰值和强厄尔尼诺是流感大流行的两个重要条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0931.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6-27 11:07:29 点评:流感爆发具有6大气候特征,其中,太阳黑子谷年中流感强度较弱,峰年流感强度较强。本周期流感爆发在2009年谷年发生,强度较弱,不排除在2012-2013年太阳黑子峰年变强的可能性。 点评:流感爆发具有6大气候特征,其中,太阳黑子谷年中流感强度较弱,峰年流感强度较强。本周期流感爆发在2009年谷年发生,强度较弱,不排除在2012-2013年太阳黑子峰年变强的可能性。 2009年流感大流行预测得到证实 2009年流感大流行预测得到证实 摘要:根据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我们预测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08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大流行。事实上,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09年6月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大流行,我们也预测到这种后延的可能性。 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非常重要,根据这一规律,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2000-2035年中,太阳黑子极小值年的2008、2019、2030年,太阳黑子极大值的2012、2023、2034年都是流感大流行的可能年份,我们可以集中力量预防这些年份的流感爆发(见表1)。 function CheckFileExt(fileName){var fileExt = fileName.substr(fileName.lastIndexOf (".")+1, fileName.length-1);if (fileExt.toUpperCase() != "JPG" fileExt.toUpperCase() != "JPEG" fileExt.toUpperCase() != "GIF" fileExt.toUpperCase() != "BMP" fileExt.toUpperCase() != "DOC" fileExt.toUpperCase() != "" fileExt.toUpperCase() != "" ){alert("只能上传 JPG JPEG GIF BMP DOC 格式文件.");return false;}return true;} 在2006年,我们根据1890-2004年的综合数据,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 。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一特征。现在,至少在20世纪50-70年代,我们发现了禽流感爆发与沙尘暴高峰的一一对应关系。1900年和1977年的流感爆发,因为偏离标准较远,因而也较弱 。 厄尔尼诺事件是多因素成因,综合预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2007-2008、2011、2015、2018-2019年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2005-2007年、2013-2014年、2016-2017年是可能的拉尼娜年 。加强这些年份的地震和禽流感的防范和监测非常重要。如果2007年是太阳黑子谷年m,2006-200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2008年则是m+1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2008年为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44天),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2000-2030年内)和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低温冷害。这样,2008年就具有较高的概率发生流感爆发。2006-2008年是否是强拉尼娜与强厄尔尼诺相互转换是禽流感是否爆发的关键。2007年的拉尼娜现象及其伴随的强沙尘暴,为2007-2008年的禽流感孕育和爆发增大了发生几率 。 综合分析表明,流感大流行具有周期和亚周期的复杂性。根据近百年的资料分析,首先,流感大流行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具有约50年的周期变化,受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变周期的控制。到目前为止已发生了两个完整的周期:1889-1919年和1957-1977年,第三个周期2009-2029年刚刚开始。 其次,在每个流感大流行周期中,流感大流行又受到太阳黑子极值的控制,具有9-11年的变化亚周期。在1889-1919年周期中,发生了1889-1890年、1900年(条件较弱,爆发程度也较弱)、1918-1919年(条件最强,爆发程度也最强)三次亚周期爆发;在1957-1977年周期中,发生了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条件较弱,爆发程度也较弱)三次爆发。 根据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我们预测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08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大流行。事实上,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09年6月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大流行,我们也预测到这种后延的可能性 。 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非常重要,根据这一规律,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2000-2035年中,太阳黑子极小值年的2008、2019、2030年,太阳黑子极大值的2012、2023、2034年都是流感大流行的可能年份,我们可以集中力量预防这些年份的流感爆发。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娜、全球性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面对日益增大的全球灾害,准确的长期气候预报意义重大 。 表1 世界流感大流行周期和亚周期及相关条件表 (杨冬红,杨学祥) 时 期 1890-1924 1925- 1946年 1947-1976 1977- 1999年 2000 -2030 拉马德雷PDO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流感大流行周期 爆发期 间歇期 爆发期 间歇期 爆发期 亚周期及相关条件 第一亚周期 (1888)-1889 1957-1958 2009 2012? 第二亚周期 1899-1900 1968-1969 2019? 2023? 第三亚周期 1918-1919 (1976)-1977 2030? 2034? 太阳黑子 1889谷年 1901谷年 1917峰年 1957峰年 1968峰年 1976谷年 2008 2012? 2019? 东北冷夏年 o 和低温冷害年* 1888 o 1902 o 1918 o 1957 o * 1969 o * 1976 o * 2008? 2012? 2019? 根据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我们预测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08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大流行。事实上,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09年6月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大流行,我们也预测到这种后延的可能性。 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非常重要,根据这一规律,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2000-2035年中,太阳黑子极小值年的2008、2019、2030年,太阳黑子极大值的2012、2023、2034年都是流感大流行的可能年份,我们可以集中力量预防这些年份的流感爆发(见表1) 。 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6月25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全球甲型H1N1流感病例达59814人,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统计数字还显示,甲型流感造成的死亡病例已升至263例。 世界卫生组织于本月11日召开紧急专家会议,决定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的第六级,意味着宣布“甲流”进入全球大流行阶段 。 2009年流感世界大流行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正在得到证实。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2.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3. 林振山, 赵佩章, 赵文桐. 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42(6): 732-738 4. 杨冬红, 杨学祥, 刘财. 海平面震荡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 世界地质, 2004, 23(4): 407-410. 5. 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2004, 26(3): 151-155 6. 杨冬红, 杨学祥.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 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 2009-05-15 光明网-光明观察.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5/15/content_921510.htm 9. 杨学祥. 2007年拉尼娜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秋汛、冻害、流感. 2007-09-03 15:38:00光明观察. 学术·新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03/content_664962.htm 10.杨学祥.盘点2007年强潮汐预警:干旱、拉尼娜、地震、严寒、流感. 2008-01-03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3/content_718587.htm 11.杨学祥. 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已初步形成:流感爆发还会远吗? 2007-09-24 光明观察. 学术·新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24/content_675621.htm 12.杨学祥,杨冬红。流感流行预警升级:明年可能发生大流感。2007-12-24 光明网-光明观察。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2/24/content_714792.htm 13.杨学祥.2008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 刊发时间: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14.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15.杨学祥,杨冬红. 厄尔尼诺将敲响流感爆发的警钟:全球正处在大流感预警期. 发表于2008-7-2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973 16.杨冬红,杨学祥. 世界流感大流行周期和亚周期及相关条件表. 发表于 2009-6-26 16:05:10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0426 17.杨学祥,杨冬红. 流感流行具有周期性但间隔并非日益变短. 发表于 2009-6-25 2:33:48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0114 18.世卫宣布全球感染甲型流感患者近6万人 263人死。2009-06-27 6:45出处:龙广在线。原始出处:中新网。 http://www.hljradio.com/radionews/ztshow.php?id=26240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0605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6-26 16:05:10 世界流感大流行周期和亚周期及相关条件表 世界流感大流行周期和亚周期及相关条件表 (杨冬红, 杨学祥 ) 时 期 1890-1924 1925- 1946年 1947-1976 1977- 1999年 2000 -2030 拉马德雷PDO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流感大流行周期 爆发期 间歇期 爆发期 间歇期 爆发期 亚周期及相关条件 第一亚周期 (1888)-1889 1957-1958 2009 2012? 第二亚周期 1899-1900 1968-1969 2019? 2023? 第三亚周期 1918-1919 (1976)-1977 2030? 2034? 太阳黑子 1889谷年 1901谷年 1917峰年 1957峰年 1968峰年 1976谷年 2008? 2012? 2019? 东北冷夏年 o 和低温冷害年* 1888 o 1902 o 1918 o 1957 o * 1969 o * 1976 o * 2008? 2012? 2019?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2. 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2004, 26(3): 151-155 3. 杨冬红, 杨学祥.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4.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5.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6. 杨学祥. 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 2009-05-15 光明网-光明观察.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5/15/content_921510.htm 7. 杨学祥,杨冬红. 流感流行具有周期性但间隔并非日益变短. 发表于 2009-6-25 2:33:48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0114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0426 注:天文学家最初预测2012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后来更正为2013年。 港府:流感病毒数达警戒线(图) 2013年01月30日04:57 南方都市报 ( 1 )   南都讯 记者何薇发自香港 香港医管局此前曾预计,随着踏入流感高峰期,香港在春节期间流感个案还将攀升。随着预期的临近,近日流感暴发已见升温。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指出,目前检测出的流感病毒数目已达警戒线。另一方面,医院的流感个案近两周上升了一至两成,有病房的使用率已超过110%。   屯门一家幼儿园暴发流感   香港屯门一家幼儿园近日暴发流感,受影响的20名学童包括10男10女,其中1名受影响学童的鼻咽样本对甲型流感病毒呈阳性反应。据统计,截至上周六的一周,卫生防护中心中心共录得8宗流感暴发个案,涉及4所幼儿中心或幼儿园和4所小学,共49人受影响,而之前一周仅有4宗流感暴发个案。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前日公布,截至上周六的一周,检测到的甲、乙型流感病毒共有106个。而甲型H 1及H 3型流感比例前周为45:46,上周为49:46,乙流病毒也一直随之攀升。   H 1及H 3流感病毒的检测数目在同一周相若的情况并非罕见,2008年香港曾有过一次H 1及H 3同时流行的情况出现,当时大批学童患病,当中3人死亡。面对今年有可能再次暴发“双流”的情况,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表示,虽然目前检测出的流感病毒数目已达警戒线,但病毒量达100个不是流感高峰唯一指标,中心会密切监测流感暴发及定点监测数字。   病房使用率已超过110%   由于香港公立医院急诊室医护人员流失一直较严重,虽然医管局已未雨绸缪,在流感高峰期杀到之前,已决定从下个月起在辖下7家医院急症室斥资700万元港币启动“急症室支援时段计划”,以缓解急诊室人手短缺的情况,但还未等计划试行,逼爆情况已开始“崭露头角”。   作为香港大型公立急症全科医院之一的玛嘉烈医院,目前接获的流感个案近两周已上升一至两成,而病房使用率更已超过110%。香港传染病医学会代表曾德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该院已多增设一个病房收留病人,但前日该院的传染病中心仍再增设一层楼,以多提供18张病床应付床位不足的情况。曾德贤表示,随着流感个案的攀升和春节假期的来临,床位紧缺的情况会出现。   一红嘴鸥感染禽流感   南都讯 见习记者陈紫嫣 1月25日,一只红嘴鸥在香港屯门路边被人发现后死亡,昨日,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公布该鸟对H 5禽流感病毒的初步测试呈阳性反应,怀疑感染禽流感。目前,港府有关部门正在作进一步的确定测试。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已加强清洁及消毒有关地点,渔护署已致电家禽农户,提醒他们加强预防禽流感及生物安全措施。渔护署发言人表示:“市民应避免接触野生雀鸟及活家禽及其粪便,并应在接触过禽鸟后彻底洗手。市民如发现病鸟和死鸟,包括野鸟和家禽尸体,可致电1823联络渔护署跟进。” http://roll.sohu.com/20130130/n365023988. 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澄清“水资源开发国际警戒线”的谣言
zbt92 2012-12-28 11:49
文 / 水博 最近,《东方早报》的记者在“年终特稿”《长江水电开发争论不休流域综合规划长期搁置》中,以 “国际公认 40 %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警戒线”为理由,质疑我国的长江水资源开发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其实这已经是一个老掉牙的谎言了。重复这种谣言的瓮立达先生,也不是什么专家,而是一个从长江水利委员会退休多年,且经常热衷于造谣反坝的环保官员。 国际上确有“河流水资源的利用不宜超过 40% ”的说法。但它绝不是指水库蓄水(开发),而是指社会总用水量不宜超过河流的 40% 。根据我国原水利部部长汪恕诚的解释,其理由是:在一般情况下社会用水大约有 70% 最终会转变成污水,重新排入河流系统。因此,一旦某河流的水资源的利用率超过 40% ,那么就大约有 28% 的污水排入河流,与原来的 60% 未使用过的河水相融合,整条河流就几乎增加了一半的污水。因此,河流水资源的使用率一旦超过了 40% ,人们就会认为已经对河流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影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   对水库蓄水的水资源开发而言,根本就不存在着污水返回河流的问题。所以,也就不可能有所谓过渡开发的问题。因为水资源的开发一般仅仅是一种储备,往往并没有真正消耗和使用水资源。不仅如此,一般来说,河流水资源的蓄水能力和水电的开发程度都代表着人类对河流水资源时空分布矛盾的控制能力,通常都应该是开发程度越高越好。 美国的水库总蓄水量为 13.5 亿立方米,占美国水资源总量的 48.2% 。如果真存在所谓 40% 的警戒线的说法,难道美国全国都已经严重超过水资源利用的警戒线了吗?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美国和很多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正是体现在其超强的水库的蓄水能力上。 根据统计,美国,哥伦比亚河的有效水资源调控能力达到了 35.09% ;密苏里河为 101.6% ;科罗拉多河为 216.8% 。请注意,这些数据仅仅是指水库的有效的调控能力,还不是指水库蓄水总量。而我国金沙江的规划全部完成之后,有效的水库调节能力仅为年径流量的 32.2% (记者报道中所说的 83% 是指水库蓄水总量)。《东方早报》的记者为了能煽情,故意没有使用有效库容的数据,而是使用了最大库容的概念。如果我们用最大库容表示美国的河流,它们的河流水资源开发程度全都超过了 80% 。其中,科罗拉多河的开发程度已经超过了 400% 。 美国的国土面积和水资源总量,都与我国相似。目前中国虽然水坝数量名义上比美国还多,但是水库总库容仅为美国的一半。如果以人均水库蓄水量来比较﹐中美差距在十倍以上。由于缺乏水库的调蓄能力,我国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又是干旱严重﹐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由于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相比之下,美国的绿水青山,自然灾害少,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他们的水库库容大,可以吸纳更多的洪水,抵御更强的干旱。我国生态环境上的巨大差距,恰恰体现在水库的蓄水能力上。 例如:美国胡佛水坝基本上不泄洪。我国三峡每年都要泄洪多次。泄洪的根本原因就是水库库容不够,不泄的话,洪水很可能会形成灾害。水库库容大了之后,洪水是资源、是财富。但如果水库库容不够,洪水就是危险,是灾害。同时,只有水库的库容大了,抗旱的能力也才会增强。因为没有泄洪的威胁,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可以建 29 级闸坝;水资源可以得到自如的利用。我国的长江则要在洪水期疲于奔命的把洪水排到海里去,哪里还敢建什么闸坝?旱季里则经常为了保证基本的航运,在明知道水库里水资源已经十分的张的情况下,还是不得不放水。这样势必会更加剧水库水资源的紧张程度。可见,水库的蓄水能力对减灾有事半功倍的放大作用。 为此, 2012 年 7 月,国际大坝委员会联合国际灌排委员会、国际水资源协会和国际水电协会在日本的东京共同起草并发布了《储水设施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宣言。该宣言呼吁全世界共同努力,加速发展中国家的水电开发和储水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该《世界宣言》还披露世界每年淡水资源总量约有 40 万亿立方米,目前人类可利用量每年只有 9 万亿立方米,其中大约 4 万亿是由储水设施调节的。 根据这一宣言,我们知道全球各国平均的水资源调节(水库蓄水)能力,已经达到了 44.4% ,其中由于发展中国的水资源开发程度普遍很低,而发达国家的水资源开发程度普遍都比较高。根据联合国 2007 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极个别的特例,各国的人类发展指数都与该国的水库蓄水能力成正比。也就是说,全世界普遍的现实都是:水库蓄水能力越强的国家和地区不仅经济越发达,生态环境也越好。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速储水设施建设,提高水库蓄水和调节能力。 总之,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人口密度的增长和生活用水量的大幅度增加,天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主要矛盾。而目前我们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矛盾的手段,除了建设水库大坝之外,还没有别的办法。所以,国际公认的是:以水库蓄水能力为标志的水资源开发程度,不仅不存在什么警戒线,而且还是越高越好。所谓“国际公认 40 %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警戒线”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4689 次阅读|0 个评论
立交桥等人造负地形设立水深标志、危险警戒线和电子预警装置
热度 2 杨学祥 2012-7-27 15:14
立交桥等人造负地形设立水深标志、危险警戒线和电子预警装置 杨学祥 据最新公布的数字,截至7月26日,北京区域内共发现77具遇难者遗体,其中66名遇难者身份已经确认。打开遇难者发现地分布图:五环路以内6人,其中核心城区1人,其余均集中在远郊乡镇,特别是山区。房山区遇难的38人中,1人雷击、1人泥石流、2人创伤性休克死亡、3人触电、5人驾车身亡、26人因洪水溺亡。   雨水冲走了许多鲜活的生命,也隐溺了许多奔跑的生命。在26日晚公布的遇难者致亡原因中:溺水46人,其中11人是在驾车中发生意外。   还有人心存侥幸。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7月21日当晚,看到积水已齐腰深的道路上,每5分钟就有车主忍不住驾车涉水而过,但无一例外都熄火了。   “可以看出,大家防灾的意识比较薄弱。”王浩说,天气预报准了,抢险预案也执行了,但仍有人因为溺水和次生灾害遇难,其中不少人是因为低估了暴雨的危害。 http://news.sina.com.cn/c/2012-07-27/012524851962.shtml 立交桥等人造负地形在暴雨中变成蓄水池,其深度无法估计是侥幸心理存在的原因。一个稳妥的解决办法是设立水深标志、标识危险警戒线和配备电子预警装置,一旦水面达到一定标准,立即触发报警装置报警,禁止相应车辆通行。交警和防灾工作人员迅速赶到事发地点,做好信息通报和预防事故发生的准备。 危险警戒线可用红线画在路旁的建筑物上。交通法规应该严格规定车辆不准在超越警戒线区域的路面上行驶:超越危险警戒线行驶等于投湖自杀!!!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4484 次阅读|4 个评论
悲剧又发生了!研究生毕业前后需要特别关心
热度 3 xupeiyang 2011-5-20 10:54
每年有研究生悲剧发生,今年又开始啦,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最近,我也参加了几次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中期考核,看到了他们的各种压力比较大,学校、导师、家长和同学应当关心、关注、关怀他们,帮助他们顺利毕业,并找到工作岗位,不要过多批评和责怪研究生。 中国地大研三女生坠楼身亡 疑与毕业答辩有关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5/247462.shtm 5月18日下午4点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名研三的女生从校内综合楼7楼坠下,当场身亡。有知情学生称,该女生生前面临毕业压力,死因疑与论文答辩中屡屡犯错有关。目前,北京市海淀警方已排除刑嫌。 目击者小刘称,5月18日下午4点20分左右,他从综合楼电梯出来,隔着玻璃看到有个女孩躺在地上,两个保安正将一床被子盖在她身上。“她穿着中裤,头发直直的,有一点点胖。她应该是先摔到一楼台阶,而后被弹到马路上,当时鲜血就流了出来。”事发后,保安在周围拉起警戒线,随后接警的民警也赶到现场调查。
个人分类: 网络大学|2726 次阅读|7 个评论
北京缺水已破国际警戒线的1/10 形势异常严峻:7年前的警告
热度 6 杨学祥 2011-5-18 14:24
北京缺水已破国际警戒线的1/10 形势异常严峻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5月18日10:55 我来说两句 (0) 复制链接打印 大中小   人民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贾玥) 北京市水务局日前透露,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等于已破国际警戒线的1/10,北京缺水形势异常严峻。   “造成北京严重缺水的原因很多,除了一些客观因素,节水意识不足是其中之一,水资源使用方式和用水配比还存在一些问题。”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目前水价尚未完全体现水资源稀缺性,未来水价应有合理设置,让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水价不理顺,节水难以真正到位”。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缺水   首都北京一直处于水资源短缺状态。12年来,北京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旱情最严重的干旱期,平均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减少120毫米。据《2009北京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6.7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减少62%;地下水资源量为15.08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6.34亿立方米。   “连续干旱和南水北调推迟进京使北京水资源风险加剧,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这也致使北京水源安全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在今年3月第十九届“世界水日”相关活动中,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作上述表示。   据傅涛分析,造成北京严重缺水的原因很多,全社会节水意识不足是其一,水资源使用方式和用水配比还存在一些问题。节水工作虽然陆续在展开,但实际效果与以色列、新加坡等节水地区相比还有明显差距,节水更多的是停留在宣传口号上,还未真正渗入市民日常行为中。   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南水北调及应急用水是北京市的五大水源。北京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戴育华介绍,近年来,北京主要以超采地下水和动用水库库存及从周边地区调水来满足用水需求。   北京超采地下水所带来的隐患不可小觑。傅涛指出,深层地下水是不可再生的水资源,。近些年北京地下水位下降迅速,形成漏斗,再加上修地铁时为了赶工期和节约成本,采取了破坏性的施工方式,进一步加剧了地下水位的下降趋势,“过度开采地下水将导致生态退化,不容忽视”。   奢侈性水消费加剧北京水资源危机   在今年4月《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1)》发布会上,环保人士胡勘平指出,2010年北京奢侈性水消费高潮再起,众多人工造雪游乐项目异常火爆,造成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加剧了北京水资源危机。   胡勘平表示,北京市每年人工造雪的用水量至少100万吨,相当于北京市8300个家庭一年的用水量总和,“人工造雪后,绝大多数会通过空气蒸发或渗透地下,这部分水无法回收再利用,造成浪费”。   一些评论建议,北京应该严禁开办高档洗浴业及滑雪场、高尔夫球场等高用水企业,限制落后、耗水量高、用水效率低下的产业项目,放弃不符合北京市产业规划的项目和企业,从而大大将少水资源的需求与消耗。   傅涛认为,产生上述问题与水价倒挂有一定关系,目前水价尚未完全体现水资源稀缺性,主要体现出工程成本。未来水价应有合理设置,让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水价不理顺,节水难以真正到位”。   “如果水价过低,实际上是补贴了大用水户。”傅涛预计,与其他资源性价格面临上扬相一致的是,未来北京市的水价将会进一步提高。   人口膨胀与资源短缺的矛盾   当前,北京城市规模扩容、人口膨胀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中国人民大学资源环境经济学教授侯东民曾提出,“对人口迅速增长导致的严重水危机必须高度关注,人口控制势在必行。”   据侯东民分析,北京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7亿立方米,按照目前接近2000万人口计算,即便加上未来南水北调长期稳定供水1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也不到250立方米。人口过快增长使北京人口环境关系高度脆弱化,降低人口增速已是北京“十二五”头等重要发展任务。   同时有学者认为,上述观点低估了技术、制度创新和管理手段进步对城市人口容纳力、国家人口承载力的动态影响,更忽视了市场机制本身对人口流动、人口增长的重大调节作用,并以以色列和美国拉斯维加斯为例来说明,资源匮乏并非阻挡公民到发达城市寻梦的借口。   傅涛认为,通过户籍制度等行政手段来控制北京人口规模很难奏效,人口膨胀是一种必然,标榜“高福利、低价格”必然会产生不公平,既得利益者已享受到这一待遇,还没有享受的人群又会蜂拥而至。“未来北京应该更多地发挥市场手段,而非一味依靠行政手段干涉城市发展。”   “公共服务价格低会进一步加剧"大城市病",人群向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聚集,反过来加剧水资源、交通压力,形成恶性循环。”在傅涛看来,在北京生活理应支付更高的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成本,合理的价格体系就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   2011年,依据年初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北京市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合理调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价格,逐步推行居民阶梯水价。   “阶梯水价是通过经济手段促进节水的有效手段,对控制用水量会产生一定作用,”傅涛说,“国际上也有很多案例可以证明,实行阶梯水价之后,人均用水量会适度减少。”   未来开源节流还有什么办法   在增加水源方面,再生水的利用潜力依然巨大。北京市水务局透露,今年年内将出台再生水使用鼓励办法,对用再生水替代自来水的单位进行奖励,包括政府补贴、用水指标提高等,再生水在居民家庭中的使用也将推广。对此,傅涛指出,再生水、海水淡化和雨水利用等非传统水资源,可以直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北京,再生水的利用有望成为“第二水源”。   目前北京的用水总量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40亿立方米以上减少至35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农业用水量降幅最为显著。但学者指出,北京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产业转型、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来继续缩小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消耗的潜力依然非常巨大。   作者:贾玥 (责任编辑:UN015) http://news.sohu.com/20110518/n307848895.shtml 光明观察2004-3-2 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 杨学祥 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扩大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失去农村支撑的城市将是一座死城,中国西部沙漠化过程就是证据。 北京与河北发生拒马河水权之争 ●“引拒济京工程”拟用一组机井将拒马河浅层地下水引至燕山石化,但下游河北居民的水井可能就此报废 ●地处京畿的河北在自身缺水情况下承担着保证京津用水的义务,但相关水权分配和补偿的机制尚未建立 (资料来源: http://news.tom.com/1002/2004225-698422.html ) 北京引拒工程的最初方案是把原有的引水渠道胜天渠的坝首加高,拦蓄更多的地表水;同时打一组40多眼机井的机井群,把拒马河的浅层地下水拦截后通过管道输往北京。“拒马河的地质条件不能储存深层地下水,一旦工程实施,从地上到地下,拒马河水将全部被截在北京一段,下游的河北境内将滴水没有。”一位河北水利部门的官员指出了引拒工程的利害。 据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资源处研究员郎洪钢统计,北京的引拒工程将对下游河北省境内的9个县市300多万人口造成巨大影响。郎洪钢认为,若北京引拒工程实施,下游地区75%以上年份将断流。下游已建好的众多水利工程将报废,100多万亩水浇地将变为旱地。同时,华北明珠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也将恶化,并加剧下游地区的耕地沙化。 石亭镇人大主席夏雪松出示了一份上呈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吴邦国委员长的请示报告,报告署名“涞水县部分人大代表”,落款日期是2003年11月28日。在这份报告中,北京引拒工程被称为“非法截流工程”。报告称:“如果这项工程实施,将切断拒马河的表流及潜流,造成地下水主要补给断流,我县10个乡镇26.9万人面临水荒。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的这片土地将无法生存。因此,强烈要求中央领导制止这项工程的施工,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者。” 维持大城市存在的代价 维持大城市的物质消耗随着现代化的需求而成几何级数增长,城市用水短缺仅仅是最敏感的问题之一。交通拥挤、用地紧张、服务设施配套等等,迫使城市不断扩大。如不及时限制,后果不堪设想。即使大城市保持现有的人口规模,随着生活条件和居住条件的改善,私人轿车的增加,淡水的需求量也会成倍增加。 水利部门的资料显示,拒马河流域目前是河北省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而河北省也已成为全中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0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11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1/7,不及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缺水标准的1/3,甚至比不上以干旱缺水著称的中东和北非地区。同属海河流域的北京和天津情况更糟,目前北京人均占有用水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 目前,整个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据统计,全流域水资源总量372亿立方米,在全国七大流域中,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最低,仅305立方米。因为地下水超采,目前华北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漏斗群。整个河北省已形成21个漏斗区,总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左右。 20年来,北京人口由800万增至近1400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多亿元增长到近3000亿元,地表水资源严重匮乏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截至目前,全市地下水累计超采6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的地下水已经十分有限。自1997年以来,河北省连续7年大旱,水资源持续减少。目前河北全省年用水量平均达230亿立方米,供水量只有170亿立方米,之间的缺口只能靠超采地下水来补充。有专家估计,如果没有外调水的情况下,河北2005年和2010年仍将缺水57.3亿立方米和61.8亿立方米。海委会一位官员坦承,由于水资源的紧张,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之间都出现了规模不等的水事纠纷。 历史的教训:先生存后发展 研究表明,差不多30%的热带雨林降水通过林木的根和叶得到再循环,砍伐林木会造成类似引发撒哈拉现象这样的恶性循环。在自然界的旱涝循环中,雨期把大陆变成到处是沼泽湖泊,地下水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充。旱期到来的时候,动植物就可以靠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来维持生存,直到下一个雨期。人到来之后,与淡水争夺生存空间。旱期排水造田减少了陆地蓄水面积,雨期为保护农田则修堤筑坝,让淡水沿江河白白流回大海。久而久之,地表水被排尽,地下水被抽干,它们都得不到自然的补充而失去流动与自净化能力。水草肥美的草原最终变为沙漠。自然界是生涝以备旱,人类是排涝以生旱。违反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不仅撒哈拉地区是这样,中国的沙漠随都城的东迁而东移,埃塞俄比亚首都随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而八次南迁,都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其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热带雨林、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使植被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要恢复自然界的旱涝平衡,就必须给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淡水、空气和其它生物留有足够的存在空间,如中国目前实行的退田还湖、退田还林的措施。 中国和世界历史都有关于创世之初发生大洪水的记载,大禹治水是变堵截为疏导而获得成功的典型范例。疏导意味着大量地表水白白地流归大海,他虽然给人类留下了大量陆地空间,但最终导致地表水的流失和沙漠化的逐步发展。在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中,排涝保护农田是自身生存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沙漠化却同样威胁人类的生存。这样看来,大禹治水的成功恰恰表明人类对沙漠化负有责任。恩格斯曾对人类盲目的实践作过精彩深入的分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夢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因而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这一精辟的分析同样适用于人类对洪水的胜利。土地沙漠化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地表水资源的惩罚。我们必须改变与水源争地的旧观念,在相互依存中求得发展。 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盲目满足大城市的过度需求可能导致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危机。与其耗资巨大实施调水工程,不如地区、城乡均衡发展。以破坏农村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建设必须停止。农村生存环境破坏之日,就是城市自身生存条件消亡之时!淡水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中国城市水准的最高极限。 http://www.gmw.cn/03pindao/guancha/bf/2004-3/2/996001.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924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合工大陈刚先生祭
热度 8 xuyourui 2011-3-27 16:08
在这个合肥的春天开始烂漫的时候,陈刚先生一个人,孤独地走了,去往他心目中完美无瑕的天堂,留下了他年轻貌美的妻子,留下了他年幼可爱的女儿。 得知这一消息,是我即将入睡的26日的深夜,其时,距离陈刚先生的离去已经整整3天了。儿子的同学打来电话,小心翼翼地问,李老师的丈夫姓什么?然后告诉儿子,你上网看看合工大的团委书记陈刚老师是不是李老师的丈夫。 看到网上的发帖,看到网上血腥的照片,我们全家眩晕、无言,这一夜,真的很长。 陈刚先生安静地趴在地上,像一个睡着的孩子,地面上一滩血迹。往外是围观的人群,再往外是警戒线,警车、警察。 刹那成为永恒,人妻已是遗孀,工大西门口,年轻的贤淑的李老师,手捧着遗像在祭奠谁?那瘫在地上呼天抢地的老人,又是为谁哀号?照片中,我没有看到他的女儿,两个祖国的辛勤的园丁,再也保护不了年幼的心灵。 我没有见过陈刚先生。有一次家长聚会,妻子回来说,李老师的男人个子高,长得很帅气,总是笑。直到这次,网上挂出了先生的人生履历,且在人生履历中加了“短暂而又绚烂的”作为定语,才知道陈刚先生年纪轻轻,就是工大的硕博,最年轻的校团委副书记,可谓前途无量。 遗书《为了理想中的合肥工业大学而献身》,是一封与现行教育体制的宣战的檄文,也是另一封教育史上的《与妻书》。 国人的觉醒,自五四始;国人的良知,自市场改革终。不敢设想,陈刚先生的死要是放在十五年前,会引起多大的波澜,我指的不是合肥,而是指全国范围。十五年后的今天,陈刚先生的死,被封锁在那道不过数十平方的警戒线内。这是合工大的悲哀,还是安徽高校的悲哀,抑或中国教育的悲哀,更甚者,或是中国国民的悲哀? 少者缺乏正信,中者没有血性,长者泯失人性。 纵使这种谭嗣同式的生命事件,我也没有看到工大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场景,网络上聊聊数语,也被无情地删除,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是的,确实干净,血迹也风干了,泪水也干涸了,孤儿寡母也该回家了。 由此,向往起蔡元培先生的北大,“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近百年之后,大学居然真的是机关了,只是更进一步,没有“纯粹研究学问”罢了。百年之后,相较百年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人文荟萃,如今,呵呵,不说也罢。 所以,陈刚先生的死,死得其所,但未死得其时。枉为先生遗憾。 先生本可安安分分,听领导的话,跟潜规则走,副处当不在话下,厅局级将来也在意料之中。只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乃至冲冠一怒,以死殉道。于小家,抛妻别子,于大家,成全大义。 先生一定想过,如果你走了,你的妻儿将从此成了孤儿寡母,一辈子孤苦无依。其实,先生真的很傻很天真,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对抗不公,亲者痛、仇者快而已。事件平息之后,自然“他人亦已歌”了。 “老婆,你是最好的、最棒的。” 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思之倍凄凉,李老师,先生轻轻地走了,留下了他十年恩爱。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夫妻修到这种份上,也可知足了。李老师,望自珍重。 2011年的春节,曾经书写平民的神话,一对农民工沙哑的嗓音传递着经济社会残存的草根情节: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陈刚先生将自己永永远远地留在了那风华正茂、青春勃发的工大时光里;陈刚先生永永远远地将自己埋在这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庐州春天里。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真的汉子,一路走好。
4618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一女生坠楼身亡
热度 4 sheep021 2011-3-21 18:47
3月18日上午,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一女生坠楼身亡。 事件发生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的一号楼。现场目击者称,约10点半时,一女生从该12层楼的高处坠下。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场尚有警戒线,一辆自行车被砸坏。据警察讲,女孩在跳楼前给老师发了一条短信说,再见了。。。 一声叹息!
个人分类: 生命日记|800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美教授收入差距大
热度 18 ywang69 2011-2-12 14:34
前年申请了一个教育部的引智计划,国际处通知的是资助2万,计划邀请的是康奈尔大学的一著名教授,去年和他谈及此事,他邮件中提到一定要坐商务舱,而且说他美国超过3个小时航程的旅行非商务舱不可,这让我有些头痛,要执行项目还得想办法筹措资金,由此想到了中美教授的收入差距问题。 从康奈尔大学的这位教授出差非商务舱不坐看,推算大多数千人等海归教授回国确实是放弃了美国高昂的收入(貌似千人的基本条件是国际知名大学正教授)。 美国大学的教授的收入从康奈尔大学得到的数据是助理教授10个月6-8万,副教授10个月12-16万,教授是18-22万美元每年。当然,美国教授从科研经费是基本得不到补贴的。 中国高校和中国社会一样,收入悬殊大得惊人,据说贫富差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现在的12.66:1。普通教授可能10万不到的年收入,大佬教授可能100万不止,巨牛的教授据说一场报告15万(EMBA讲课),还有各大公司的独立董事的兼职收入。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 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有专家认为我国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高。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127个国家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指标表明, 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其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高于中国。 这种状况说明,中国的基尼系数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高于中国的历史高点。 我虽然从91年春节开始坐飞机,记得当时川航打折下来也就是成都-长沙118元,还送一个精美的名片册。虽然当上教授也有些年份了,但 到目前为止我还只坐过一次商务舱,而且还是由于到机场比较晚,经济舱票卖多了,被航空公司免费升舱的,好像陈安博士也享受过这待遇。
个人分类: 海外见闻|8907 次阅读|3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