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21世纪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写在2012年元旦
热度 1 qyu111 2012-1-4 00:30
2012 年的元旦钟声敲响了,我们迎来了21世纪重要的 2012 年。为什么 2012 年重要?因为已经灭亡的地球上最聪明的玛雅人预言 2012 年是地球的末日。 我等到今天才写元旦感想,是因为如果地球在 2012 年钟声敲响的一霎那毁灭了,我也就没有必要再写这篇博客。 地球虽然在 2012 年第一天没有毁灭,但地球和地球上的人类按现在的趋势发展,离灭亡也是指日可待。 地球上的资源已经被人类挥霍和毁害的所剩无几; 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让地震、海啸、恶性气候日趋频繁; 国家和国家间的竞争越演越烈,人类制造的原子弹已经足够毁灭地球上的人类; 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骚乱的情绪正在不平衡中孕育; 人与人之间的一个 Q :“情”,早已被另一个 Q :“钱”所取代,人已经不再知道活着的意义。 人类正在向何处去?人类应该怎么办? 英国有一个历史学家叫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 Arnold Joseph Toynbee , 1889 年~ 1975 年),他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 12 册巨著《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 汤因比在 70 年前总结了人类的发展史之后做了总结和预言: 19 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因为他们发明了蒸汽机”。 20 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因为他们发明了电灯和电话”。 而 21 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因为 21 世纪的主题不再是发明和创造”。 后面的那些“因为”是我加的,我想汤因比会同意我的话。 汤因比说 21 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他说的是“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将引领人类走出迷误和苦难,走向和平安定的康庄大道。他认为以中华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是人类未来最美好和永恒的新文化。” 19 世纪和 20 世纪是科学的世纪,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世纪,是科技文明进步的世纪。这两个世纪不仅发明了蒸汽机、电灯和电话、也发明了后来的原子弹、卫星、电视机、计算机和网络,也发现了 DNA 和开创了现代医药学、发展了现代农业。 这两个世纪的发现和发明解决了人类的基本温饱和生理健康问题,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活上的诸多便利。 人类在解决了温饱之后还需要什么?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快乐! 我们今天快乐吗? 我们比昨天更快乐吗? 我们比我们的父母更快乐吗? 我们比 100 年前、 200 年前的人更快乐吗? 如果答案是“否”,我们就得想一想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应该干什么。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是哪些问题?人类应当怎么去解决? 科学技术的发明能解决我们的温饱,但不会让我们更快乐。 也许我们有一天能发明一个“快乐”药,让我们每天吃的乐呵呵。 在“快乐药”出现之前,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工作问题、房子问题、婚姻问题、家庭问题、上下级问题、朋友亲戚关系......问题。 我们不是没得吃,没得穿、没地方住。我们是想比别人吃穿住的更好,至少是差不多。 21 世纪我们要解决的不再是科学技术问题,而是财富分配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国际关系问题和人与环境的关系的问题。 谁对这些问题有答案?中国人和中国人的哲学。 中国的老、孔、孟、庄,早就给世界和谐指出了方向。 中国人的文化不是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文化,但是是“人”的文化,是“人情”的文化,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天(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文化。 中国人在 19 世纪、 20 世纪没有引领世界解决人类的温饱和生理健康问题,中国人要在 21 世纪引领世界解决人的精神健康问题,要引领人类走向平安、和谐和快乐。 21世纪的主题是和谐,中国人需要看清自己的优势,不要错过了引领世界的机会。 补记: 傅新元说我是“老调重弹”,因为汤因比(他推荐的人物)70年前就预言过。 我说我是“老调新谈”,因为我们要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给老哲学找到科学证据。 我弹的不仅是汤恩比的老调,我弹的更是老、孔、孟、庄的老调。 我们现在讨论的很多问题都是前人早就提出和争论过的,但是也都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哲学,不管是希腊的哲学、德国的哲学、英国的哲学、还是中国的哲学,都是对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2000 年来没有根本的变化,都是老调重弹。只是现代科学不断给哲学找出科学证据,证明哲学的正确性。找出“之所以然”。 科学是最终能弄清楚人的本质,以及人的阶级的本质。只有在弄清了人的本质和文化的生物学基础之后,才能知道人类的合理制度应该是怎么样的。 21世纪 中国生命科学家的机会和使命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给中国的老哲学找出科学根据,引领人类走向和谐和快乐。
448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内森-刘易斯:走向21世纪资本主义
panfq 2011-1-13 15:37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3日15:02 新浪财经    导读:《福布斯》专栏作家内森-刘易斯(Nathan Lewis)1月12日发表专栏文章,呼吁资本主义国家摒弃旧有的意识形态,指出21世纪资本主义应该融合19世纪和20世纪资本主义好的方面,并结合表现良好的国家经历指出仍然固守旧有模式的国家应该追求的新的方向。以下为文章摘译:   21世纪资本主义一词是我为了帮助人们打破旧有意识形态而使用的一个术语。似乎近几十年来保守派和自由派一直在争论相同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美国,而这些争论已退化成一种仪式化的戏剧,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进步。与此同时,世界在前进。如果我们能够翻开空白的、崭新的一页,我们会做些什么呢?时值 新世纪 ( 23.10 , -0.12 , -0.52% ) 初期,或许现在是生成一些新思想的时候了。   19世纪的资本主义,尤其在英国和美国,具有低税率和几乎无政府服务的特征,货币与黄金挂钩。对于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来说,那是一个极好的环境。社会在工业化和财富创造上取得了巨大进步。   然而,到19世纪末,贫富差距以及工作时间过长和剥削的普遍存在变得不可接受,政府开始试验各种解决办法,主要是扩大政府服务。普鲁士(现在的德国)于1883年和1889年分别引进了公共医疗体系和公共养老金体系,此外,普鲁士也是于1765年最早推行强制性公共教育的国家。而直至1852年,强制性公共教育才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出现,美国最后一个州、密西西比州采纳公共教育制度时已是1918年。   这种趋势一直在持续。20世纪的资本主义具有税率高、大规模政府提供大量社会服务以及从工作条件、金融服务到环境等普遍存在一系列规章制度的特征。在1971年之前,货币仍然与黄金挂钩,但倾向于自我裁量的货币政策和货币流动的思想趋势在20世纪初已开始出现,并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成为主流思想。一些国家变成了共产主义国家,直至20世纪末,有关共产主义的试验被放弃,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在权力膨胀的深渊中苦苦挣扎,出现可怕的复杂的税收体系,监管陷入瘫痪,货币市场混乱。   我希望我们能从过去的200年经历中有所收获。我认为21世纪的资本主义应该结合19世纪和20世纪资本主义模式中好的方面,而在这一点上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在传统基金会发布的排名中排第二位。人均GDP达到了4.2653万美元,超过了比利时、法国和德国。与香港一样,新加坡放弃了大部分自我裁量的货币政策,将新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一篮子货币指作为设定汇率参考的一个外币组合,某一外币在组合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以该外币在本国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为基准。)同时,新加坡也提供了所有标准的政府服务,包括面向所有公民的公共医疗体系。新加坡政府的财政收入占GDP的13%,基本与香港相同。   新加坡一流的医疗保健系统花费了GDP的3%,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17%。在世界卫生组织不考虑成本仅针对成果对各国医疗体系进行的排名中,新加坡排名第6位,仅落后于法国、意大利、圣马力诺、安道尔和马耳他。瑞典排名第23位,丹麦排在第34位,医疗支出总额占据了全球医疗支出50%的美国可怜地排在了第37位。   新加坡是资本家的天堂吗?是工人的天堂吗?它是保守的还是自由的?新加坡人不想浪费时间在这些陈旧的思想看法上。这些教训对其它国家政府产生了影响。在过去的10年里,统一税制度在全世界蔓延。现在,至少有35个国家执行统一税制度,而2000年时只有9个国家。   白俄罗斯、巴拉圭、哈萨克斯坦、阿尔巴尼亚、斯洛伐克和毛里求斯等国根本不在意陈旧的20世纪的意识形态,他们之中的许多政府以前都是苏联集团的一部分,所以他们能够将低税率与丰富的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也不足为奇。在货币方面,他们通常都与一些主要国际货币存在或宽松或紧密的联系,再一次放弃了自由裁量的货币政策。   21世纪的资本主义已经开始出现,只是美国和西欧几乎没有注意到,因为他们还坚守着20世纪的模式。   金本位制度是走向繁荣的21世纪资本主义的最后一步。但这对于一些小国来说十分困难。除非那些主要的国际货币能够与黄金挂钩,或者是新的与黄金挂钩的国际货币出现,抑或建立一个属于小国的黄金集团。这样,21世纪的资本主义便能拥有19世纪资本主义中好的一面,即低税率和稳定的货币,同时也能拥有20世纪政府服务试验的成果。(李婧)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110113/15029248891.shtml
个人分类: 教育新闻|2140 次阅读|0 个评论
19世纪美国的铁路王国和21世纪中国的高铁时代
黄安年 2010-12-12 12:19
19 世纪美国的铁路王国和 21 世纪中国的高铁时代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12 日发布 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 , 交通优先无疑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基本经验之一 , 在某种程度上交通运输业成为某些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卡脖子工程。 美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铁路运输发挥了先行官的作用。 19 世纪下半期美国铁路王国的兴起和发展对于美国快速成为经济大国,完成美国近代化并兴起新的资本组织结构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1860 美国拥有铁路线 3 万公里, 1870 年为 85 , 169 公里, 1890 年 269 , 000 公里, 1900 年为 32 万公里,占全世界铁路线的一半。(据《美国历史统计》,第 728 页,美国铁路铺设里数以 1861 年为 191 , 016 哩, 1871 年为 1 , 246,660 哩, 1873 年为 975 , 217 哩 ,1879 年为 935 , 006 哩, 1899 年为 854 , 569 哩。)从 1865 1914 年的 50 年间,美国的铁路线从近 6 万公里猛增到 40 万公里以上,增长了 6 . 8 倍。正是美国的铁路时代,推动了西进运动、钢铁工业、煤炭工业、机器制造业及各类轻工业食品工业 , 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协调快速发展 , 加快了全国性市场的建立。 1869 1893 年,美国先后建成了 5 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干线。它们是: 1869 年建成的联邦中央太平洋铁路, 5 月 10 日在犹他州的普洛蒙托莱角接轨。中央太平洋铁路由旧金山向东,自萨克拉门托东延;联合太平洋铁路自芝加哥向西,自艾奥瓦的康斯西尔布拉夫西延; 1881 年建成的圣菲、堪萨斯太平洋铁路和大西洋太平洋铁路; 1883 年建成的北方太平洋铁路;自西雅图到明尼苏达的德卢斯; 1883 年建成的南方太平洋铁路,由圣地亚哥到路易斯安那的施里夫波特;还有 1893 年建成的大北铁路,自奥勒冈的波特兰到北达科他的格兰德福克斯。美国横贯大陆铁路对开发西部大平原和落基山区、沟通全国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 , 其中也饱含着中国铁路华工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性奉献。 由于 1883 年各铁路公司划分了美国标准时区。( 1883 年前,美国有 68 个不同时区) 1886 年,又采用了标准轨距(宽度为 4 . 85 英尺,合 l.22 米。 1871 年时,全国有 23 种不同轨距),提高了运输效率,并对人民生活发生重大影响。在 19 世纪末,美国铁路几乎垄断了全国的货运和客运,并成为全国最大的产业。 1890 年,公司对铁路的投资近 90 亿美元, 1894 年超过 100 亿美元。(《美国历史统计》,第 735 页,华盛顿, 1960 年英文版。)铁路设备的总价值 1922 年为 199 亿美元,超过工业机器值 157 亿美元和农机值 26 亿美元的总和。 1879 年,马克思称铁路是实业之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中译旧版,第 34 卷,第 347 页)恩格斯 1881 年称:美国在农业上的这种革命,加工美国人所发明的革新的运输工业,使它们运往欧洲的小麦价格非常低廉,以致任何欧洲的农场主都不能和它竞争。《马克思思格斯全集》中译旧版,第 19 卷,第 296 页)列宁也说:铁路是资本主义工业的最重要的部门,即煤碳工业和钢铁工业的总结。《列宁选集》,中译旧版,第 2 卷,第 733 页) 还要指出,铁路运输事业促进了新兴的生产组织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850 年起,联邦政府推行拨给土地奖励铁路建设政策。 1864 年;联邦政府规定每修一英里铁路,免费拨给铁路沿线两侧各 10 英里至 40 英里的土地,和 1.6 万到 4 . 8 万美元不等的贷款。 1850-1871 年间,各铁路公司共得土地 13 , 100 万英亩。政府先后贷款给公司 6 , 500 万美元。一位经济学家说: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工业象美国那样受到铁路的影响。(克拉克:《美国制造业史》,参见《美国经济史文献》,第 660 662 页)美国垄断组织首先出现在铁路部门不是偶然的。马克思说:在美国,对铁路公路有利的是,他们无偿地得到大量国有土地,其中不仅有敷设铁路所必需的土地,而且还包括铁路两旁许多英里之内布满森林等等的土地。这样,它们就变成了最大的土地占有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旧版,第 34 卷,第 34 页)在论述铁路实业之时,他说;不仅是因为它终于成了和现代生产资料相适应的交通联络工具,而且也因为它是巨大的股份公司的基础,同时形成了从股份银行开始的其它各种股份公司的一个新起点。总之,它的资本的积聚以一种从未预料到的推动力,而且加速了和大大扩大了借贷资本的世界性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旧版,第 34 卷,第 34 页)(参见笔者《美国的崛起》第十二章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第二节内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经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366-368 页。) 自美国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汽车和公路 , 进入汽车王国时代,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发展高速公路以来 , 美国同时兴起了航空事业快速发展尤其是波音高速飞机运营时代的来临 ,80 年代以来 , 美国更加快了航空和汽车运营一体化的时代。即旅客可以从自家门口驱车到机场存放汽车 , 然而搭乘航班飞往目的地 , 下机后即将事前租好的汽车开出活动。这是美国航空和汽车联营的好时光,也有旅客搭乘灰狗巴士( Greyhound Home )交通工具周游全国。然而在这时,美国政府忽略了高速铁路的发展战略,使得铁路运输尤其是高速铁路大运输处于衰落和停滞不前的阶段。 当国际上某些国家正在怀疑中国高铁能否高速、是否自主创新,会否影响环境时,美国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落后 , 并坦陈要迎头赶上,否则将面临半个世纪前科技落后的尴尬局面。 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时特别提出,美国在高速铁路上落后中国 10 年,要与中国合作,向中国高速铁路学习。 今年 1 月 27 日 , 奥巴马发表的任期第一个《国情咨文》罕见地提到中国 , 称从第一条跨州铁路的诞生,到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建成,我们的国家向来走在世界前列。我们没有理由让欧洲和中国拥有最快的铁路。 第二天 , 他宣布拨出80亿美元专款,用于建设高速铁路,创造就业机会。 奥巴马 12 月 6 日在北卡罗来纳州一所社区大学发表演讲时又不断提到中国,他以 1957 年前苏联发射人类首枚人造卫星作比较,称中国修的高铁已超过美国过去 30 年所建的高铁,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快的火车 , 中国 2020 年的高铁总里程将达到 10000 英里而美国的只有 400 英里。 显然这些动作绝非表面上的恭维,而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战略决策考量。美国不是没有技术和经济条件,而是决策失误所致,一旦端正航行,正确决策 , 美国速度依然不能忽视。以为中国速度稳保第一 , 恐怕是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估计了美国。 需要指出,中国快速发展高铁不仅基于中国国情的考虑 , 以高铁为突破口环节交通瓶颈难题,加速全国经济格局一体化和缓解地区贫富差距,而且由于抓住了 2008 年秋金融风暴冲击 , 启动大规模基础建设应急机制的难得机遇,实行重点倾斜政策 , 当时有媒体人职责这种做法是浪费钱财,拉不动内需,并违背所谓自由市场经济原则,今天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大规模启动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以及将引发社会和地区结构的一系列重大调整,显示了高速铁路作为新世纪火车头的作用。其实 , 当年美国罗斯福总统应对经济危机之一,就是兴建大规模的公共工程 , 今天我们这么做,同样推动了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大发展。   还要说明 , 学习、引进欧洲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创新 , 是近代美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这一传统贯穿于近代美国科技发展的始终。正因为这样第一辆实用蒸汽火车是英国人乔治史蒂文森发明的。但是,铁路运输发展最快的却在美国。日本十分注意 科技立国和科技兴国 , 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 , 发展本国的工业技术体系。 40 年代末 , 日本的工业技术水平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到 70 年代初 , 已仅次于美国和联邦德国。提高技术水平采取的是吸收性战略 , 即把世界的先进水平 , 作为本国的起跑点。其结果是缩短了赶超时间 , 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 增加了积累。日本的科学技术 , 在引进中消化改造 , 并且逐步形成自己的工业体系。 中国发展高铁在学习 , 引进 吸收西方发达国家一切先进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造走自主创新之路。我国铁路营业里程 2009 年达 8.6 万公里 , 跃居世界第二 ; 目前 , 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已经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总里程达 7531 公里,占世界第一。到 2012 年,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八小时内的交通圈,邻近省会则在 1-2 小时内通达。到 2020 年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将达 12 万公里。 中国高铁速度从每小时 250 公里,到 300 公里、 350 公里、 380 公里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CRH380 和谐号高速动车组,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列车。已经实验成功每小时 486.1 公里的高速度。 中国学习借鉴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先进经验 , 但是并没有因袭西方发达国家老 路 , 而是依据中国国情走自主创新之路 , 在快速高铁问题上 , 中国做到了 , 而目前美国落后了。 附两篇报道 : 中国高铁为何令奥巴马侧目 2010 年 02 月 07 日 09:39:34  来源:国际在线 - 《世界新闻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2/07/content_12947005.htm 奥巴马斥资 80 亿美元打造高铁网 2010 年 01 月 30 日 07:34:03  来源:新华网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1/30/content_12901384.htm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864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浅谈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
weixiuping 2010-11-16 14:52
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浅谈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 2010/08/01 | 编辑: | 【大 中 小】【关闭】 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影响生物多样性,数千种物种将迎来灭绝厄运。图为一只北极狐,北部苔原的融雪对它来说可能是一个坏消息,因为气候变暖意味着赤狐在更北的地区也能找到家的感觉,它们可能会大举入侵北极狐的传统领地。 ■ 核心观点 ●进入新世纪,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中国地球科学必须做出积极回应。 ●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地球科学的紧迫需求和当代科技的发展,都要求中国地球科学在继续关注国内或区域性问题的同时,把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全球。 ●中国地球科学要进一步发展,要获得更多的创造性成果,必须改变各学科分割、地球科学和其他学科分割的局面。 ●当前,我们应当更多地支持定量化研究,鼓励青年科学家掌握定量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定量化研究的能力。 ●建设数据共享平台极为重要,政府应当为地球科学发展提供共享平台,强化数据共享的政策,减少重复建设的费用,为所有地球科学工作者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都在思考和部署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地球科学也不例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地球科学得到长足发展,取得许多重大成就。李四光等人提出的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的中国贫油论,甩掉了中国贫油帽子;中国科学家对珠穆朗玛峰地区和青藏高原的综合科学考察,成为人类科学了解地球第三极地质环境的基础;确立了黄土风成学说,使中国黄土与海洋沉积、冰芯一起,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国际对比的三大标准;提出了大气长波频散理论,对动力气象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夏季高原为热源和大气环流有季节性变化的理论已成为大气科学方面的经典。我国科学家在云南澄江发现大批动物群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突发性,并将动物起源时间向前推进5000万年。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中国地球科学不仅在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等传统地球科学分支学科研究中不断深入,在一些交叉学科如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海洋学等领域也都取得重要突破。 回顾20世纪历史,我们为我国地球科学立足于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在发展科学和服务国家建设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进入新世纪,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中国地球科学必须做出积极回应。 一、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过去一个世纪,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比过去人类一两千年变化还要广泛、深刻。它不仅影响到人类自身生活,也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剧烈改变。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这种影响会变得更加明显。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显著的特点: 1.知识经济的发展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存斗争史。在封建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主要的生产要素,争夺土地的战争,是民族、国家之间斗争最基本的内容。随着工业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对资源和市场的追求成为最重要的内容,资本积累、资源和市场争夺是各国竞争的主要形式,这在19世纪表现尤为明显。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逐渐居于主导地位,科学技术进步在国家和民族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最终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知识的创造、获取、积累和传播,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2.全球化进程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使得国家之间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信息和物质交流越来越普遍,形成跨越国界的信息流和物流网络;组织生产也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区域的范围,逐渐形成全球范围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进程对于科学技术的影响也非常深刻,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全球化的进程也正在加速推进。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虚拟实验室这一新兴组织形式,越来越得到各国科学家的青睐,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总体上看,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置于全球化的视角之下考虑。 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创造了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科技成果在应用过程中也带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与灾变、科学伦理等问题,这些都在人类社会引起了强烈关注和巨大反响。地球系统是个非线性系统,它的某些参数的微小变化,有可能引发整个系统巨大的、不可逆的改变。因此,人类的利益和命运与地球环境越来越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促使人类更多地思考自身发展问题,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1世纪人类社会的这些新特点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知识经济、全球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都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反过来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知识经济是全球化范畴下的经济形态,知识和其他物质财富的创造和流动必须在全球化的框架下布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资源和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又对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对地球科学的进步,提出了新的需求,为地球科学的大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全球化的格局使人类有可能也必须以全球视角来研究和解决面临的问题。所有这些都对地球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地球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球科学发展的紧迫需求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为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对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以及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中国地球科学必须准确把握。 1.资源短缺问题 中国石油储量不足,石油供应越来越依赖进口,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51%。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供应成为极为紧迫的问题。中国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也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从外国进口矿石,带动一系列相关产品的价格大幅提升。水资源的国际分享和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源和能源的全球供应合作和结构优化是世界各国都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过去在资源问题上基本上以自给自足为主,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这种方式日益凸显出其局限性。全球化进程必然会导致全球范围内资源市场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中国在将自己的资源提供给全世界分享的同时,也面临着对世界资源的越来越严重的依赖。从中国自身的发展和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角度都要求对全球的能源、资源布局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是中国地球科学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之一。 2.气候变化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对中国的巨大挑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支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燃煤所带来的碳排放已不仅仅是中国,同时也是全世界关心的问题。当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国。碳排放问题已经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 中国在解决全球变化问题中,虽然承担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责任,但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我们对全球变化的研究不够,了解甚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源于发达国家地球系统模拟研究的结果,在这背后是数千人的科学家队伍,以及数十亿美元的投入。而我国只有几十人通过几个二级课题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我们既缺乏高质量的全球对地观测数据和产品,缺乏经过深入研究的数学物理模型,也缺乏开展地球系统模拟所需的超级计算机软件、硬件,特别是软件的支撑。同时,全球变化研究凸显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极端重要性,而这方面恰恰是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突出的薄弱环节。 3.生态与环境问题 生态与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制约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紧迫的卫生危机之一,其影响范围早已超越国界。一些专门从事全球用水状况和大气环境研究的科学家惊呼,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灾难。沙尘暴问题早已国际化,中国是个沙尘暴多发国家,既有源自我国境内的,亦有40%源自境外,而源自本土的沙尘暴,往往被周边受影响的国家所诟病。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威胁,入侵物种每年对全球造成1.4万亿美元的损失。中国是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入侵中国的生物已达五百多个物种,生物入侵形势十分严峻。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后果遍及相邻国家,并且遗祸于下一代。土壤大规模酸化和退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和有毒化学物质传播等等环境问题都影响着中国以至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污染问题、生物入侵问题等具有世界性的特点,其影响早已超越国界,其源头和扩散过程也是一个众说纷纭、亟待阐明的全球性问题。 4.海洋开发问题 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广阔的海洋不仅仅对地球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新空间。但是,历史上的闭关锁国政策扼杀了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我们对近海资源环境了解甚少,对深海、极地的研究更是严重不足。目前,中国的海洋船队越来越活跃于世界各地,但是缺乏对相应海域的了解。中国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就必须对全球海洋状况有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以上这些问题都对地球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重大的需求,也表明中国的地球科学研究已不能再局限于国内。中国地球科学必须下决心开拓视野,走向世界,为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为解决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为国家安全、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中国地球科学在新的形势下应当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 1.地球科学研究的全球视野 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地球科学的紧迫需求和当代科技的发展,都要求中国地球科学在继续关注国内或区域性问题的同时,把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全球。21世纪的新特点,包括知识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其共同的基点就是全球视野。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球科学的巨大需求,包括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海洋开发、气候变化等问题,也必须有全球视野。所以,中国地球科学必须大力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 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地球科学开拓全球视野创造了条件。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大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过去不出门只能看到自身的家园,现在通过卫星影像,可以看到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地球物理仪器装备、海洋探测仪器装备的进步,使人类有可能获得地球深部和海洋深部的信息,从而发现了众多未知的现象,大大增加了人类对地球在宏观尺度上的认识。 在加强地球科学全球性问题研究的同时,仍要继续重视地球科学在国家和区域性方面问题的研究,这同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全球性问题的研究要充分利用我国地学多年研究成果的积累,认真做好对我国地球科学多年研究的继承和发展。 2.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中国地球科学要进一步发展,要获得更多的创造性成果,必须改变各学科分割、地球科学和其他学科分割的局面。实际上,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多数创新成果都出现在交叉领域,地球科学也不例外。调查显示,当代科学技术重大的突破,有70%到80%是来自于学科交叉领域。 过去,地球科学发展单科独进现象比较明显,在已取得重大创新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比较困难。地球是一个复杂系统,地球科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要求将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深部地球和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不仅仅需要地球科学各学科的交叉渗透,还需要地球科学和数理科学、技术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结合,这将促进中国地球科学产生新的重大突破。 过去几十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球科学交叉和融合创造了条件。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高精尖测试分析技术等为地球科学各学科的数据融合、采集和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现代物理学、化学和工程技术科学发展为了解地球结构、理化性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并有可能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剖析;地质学、生物学、基因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整个地球生命过程、生命史有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地球科学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地球科学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当前,应当充分发挥现有地球科学研究基地的优势,对现有学科进行必要的调整,鼓励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基地;同时,科技管理部门应当通过体制上和机制上的必要调整,来鼓励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中国的地球科学新的飞跃。 3.地球科学研究中的数量化方法 地球科学研究经历了从定性研究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的发展过程。我们看到,数量化方法在地球科学的大气、海洋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其他不少领域仍较为薄弱。当前,我们应当更多地支持定量化研究,鼓励青年科学家掌握定量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定量化研究的能力。 现代计算数学、计算机技术及物理学的发展,使人类有可能通过各种物理、数学模型模拟地球的过程;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为这些巨大模型模拟和海量数据处理、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可以预期,各种数学模型和数量化方法将在地球科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数量化方法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经验表明,数量化方法在新学科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就地球科学而言,面对的是大自然既宏观又复杂的问题,野外调查是基础,但是单纯的野外考察方法也有局限性,在时、空两个尺度上不易拓展,这时,数学模拟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地球的定量模拟研究,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将大尺度空间的研究转移到实验室,实现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而且,数量化方法不仅定量地描述过去和现在,还可能预测未来。 IPCC报告中关于未来气候变化的结论主要是基于数学模拟的结果。但是,由于有关工作大多由国外科学家完成,我国的话语权十分薄弱,这直接涉及到国家的重大利益。可见,数量化方法应用是地球科学发展的紧迫需要。 当然,我们要看到,数量化方法还处在发展阶段,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这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是必然的,不要因为存在问题,而把数量化方法看成是雕虫小技。我们应当鼓励青年科学家用数学、物理学武装自己,加强数量化方法的研究,这是未来的希望。 4.加强数据共享和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共享机制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充分的、公平的学术环境。科学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数据、资料的积累极其重要。可以这么说,科学发现的过程是攀登高峰的过程,只有后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最终达到科学的顶峰。 当前,数据资料积累体制和机制尚不完善,不少数据和资料成为部门甚至个人的私有财产。这样,每一个新的项目都要从头开始,长此下去,中国地球科学不可能得到发展。因此,建设数据共享平台极为重要,政府应当为地球科学发展提供共享平台,强化数据共享的政策,减少重复建设的费用,为所有地球科学工作者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中国未来十五年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有两个领域和地球科学密切相关,包括: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发展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同时,强调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中国地球科学创造了广阔发展空间。 我们相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地球科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中国地球科学家一定会为世界地球科学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徐冠华 鞠洪波 何斌 程晓 徐冰)   (作者:徐冠华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鞠洪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所长,研究员;何斌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讲师;程晓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徐冰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教授)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8/01/content_214223_3.htm
个人分类: 遥感热点|1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21世纪中国哪所大学将首先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热度 1 lanjs 2010-8-25 23:46
21世纪中国哪所大学将首先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一个本土诺贝尔奖的地理学猜想 基湘 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了,这没有什么好高兴的,当然也没有什么不高兴。既然中国人占世界1/5,那么其经济总量占全球1/5才与其人口总量相配匹。 中国文化差距就更远了,其中之一就是本土还没诺贝尔奖得主——当然这里的诺贝尔奖不是文学奖或者和平奖。除了这“两奖”之外,那么21世纪中国哪所大学将首先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北大清华吗?北大清华当然有潜力,但可惜两校身处首都,各种课题-咨询太多,社会活动太多(看看北京流动的汽车与人口就知道),不利于潜心钻研,难出特大大成果。所以北京院校的可能性比较小。 复旦交大吗? 复旦交大当然也有潜力,但上海是工商城市,花花世界肠子杂,不利于潜心做大学问。 浙大南大吗?这倒有可能。原因很简单,这里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经济中心,但却处于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有可能使学者少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与行政社会工作的影响, 从而更有利于真正献身于学问。 对照一下世界上最主要的科学文化-思想产地,无论美国的哈佛、麻工、芝加哥,还是英国的剑桥、牛津,其所处地理位置,同样不在政治中心或经济中心,但又距离政治经济中心不大远,这样可以利用两者之长,而又避免两者之累,从而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或许是台湾香港的大学吧?这当然也有可能!不过,香港的弊端一如上海。台湾呢?本土精英很可能加入美籍,这样就难了。 【 补记: 2015年10月8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可见上文预测完全不准确: 中国特色, 世界眼光, 除此之外,别无上策 !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721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21世纪头十年逝世大师们的传奇人生和传世语录
xupeiyang 2010-8-19 15:45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8/19/c_12459317.htm 核心提示 : 21世纪首个十年是大师凋零的时代。 2005 年6月30日我国著名国学大师、书画大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因病在京逝世;2009年7月11日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因病在京逝世;同日,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京辞世;同年10月31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京逝世;2010年7月30日,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院士溘然长逝,在我国科学界享有盛誉的三钱至此成绝唱。 大师们的身形已成追忆,但大师们的科学语录、处世风范将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传世,激励后人前行。 一代文学巨匠 人民作家巴金 巴老画像 送别文坛巨匠巴金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辞世,享年101岁 对于巴金来说,看着爱人和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故去,是难言的孤寂。于是他说:长寿是一种惩罚。10月17日,101岁的巴金在上海逝世,走的时候安静无言。替他说话的,是他在漫长的艰难岁月中,留下的900多万文字。《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寒夜》、《随想录》 详细 人物简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27年至1928年在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灭亡》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1949年以后,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和作协上海分会主席。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 详细 怀念巴金 有你在,灯亮着;你不在,心亮着 巴翁仙逝,万人动容。 一个文学家的离去为什么引起社会各行各业人们的关注?他不是一般的作家,不是附庸权势的文人,不是名不副实的雅士,更不是那种把人民放在嘴上而却跪拜在人民币脚下的墨客,他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作家。 详细 巴金走了,良心却永远留下来了 巴金为何能感动中国 1 2 3 4 5 6 下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2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
xupeiyang 2010-8-17 09:11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459626.html  迄今我们对脑的复杂高级认知功能的了解尚处在初始阶段,智慧的火花是如何产生?让人束手无策的精神疾病是否有新的治疗路径?近日举办的第8次中国科协论坛脑的高级认知功能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呼吁,我国有关方面需要加大对该领域的研究力度,建立不同单位和专家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国内脑功能研究信息的交叉融合。   据悉,脑科学是用多学科的手段综合研究脑的正常功能和脑疾病机制的一门新学科。早些年,脑功能研究偏重理论,研究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后来,脑科学与人口和健康计划相衔接,研究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策略,并且把这些成果应用在 教育 、社会心理等方面。   与会的中国科学院上海 生命 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郭爱克院士指出,开展脑科学的研究,对揭开脑功能的奥秘、研制新型人工智能、开发人的智力水平、认识人类自我等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已成为 生命 科学的新研究热点。   据了解,揭示脑的高级功能的奥秘成了现代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鉴于其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的重要性,脑的高级功能研究无疑在本世纪将成为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生长点之一。参会的美国艾默里大学李晓江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陈功教授等多位华人学者介绍说,发达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纷纷制订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计划,并宣称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与精神医学研究室主任李涛教授认为,脑认知科学是20世纪新兴发展起来的一个脑科学分支,通过研究脑的认知功能,不仅为人类认知障碍(如阅读障碍,计算障碍等)提供一个解决的平台,对于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也提出了许多治疗策略和方法。(刘莉) (责任编辑:魏艳)
个人分类: 生物科学|2805 次阅读|2 个评论
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skyclub2008 2010-7-26 11:53
在国际化大形势下,国家或社会对人才的定义有了新的观点和范围。我等之辈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有什么样的作为和成果,才能为人类带来更大的利益和前途?这是我思考了很久的问题。 可能是应该具备以下的特点和能力 一,具有国际化视野。在新的环境中,需要我们以国际视线范围为目标和标准,来定义我们所处的环境和局势。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有指导可循。 二,具有国际交流和领导能力。在大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的情形下,我们年轻一代也应该用各种技能来填充我们的实力。英语、普通话、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掌握力实在是不可小看的有利工具。 三,在学术界学习和工作的科研人员,也应该学有所用,充分利用我们的新形势下的有利资源和丰富的人气关系,成就我们的为人类造福、为子孙后代创造美好生活的前途。 中国的国内环境资源有限,但是我们的潜能无限, 培养我们锐利的眼光和进行改善的能力,使之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启发。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72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林家铺子-高等林业院校的路
TanBeyoung 2010-6-17 16:25
个人分类: 未分类|6 次阅读|0 个评论
追思徐葆耕教授——呼唤21世纪的超人
lanjs 2010-3-15 13:56
追思徐葆耕教授 呼唤 21 世纪的超人 蓝劲松 从罗成的博文中得知徐葆耕教授逝世的消息,颇感惊讶!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3048 。再上清华 综合信息网,查知确有此事,且人文学院 将于近期举行 徐葆耕 教授追思会,缅怀 徐 教授 。作为一位有所共鸣的曾经的同事,且撰写一篇博文,权充一次遥远的追思! 我和徐教授谈不上熟悉,但也不陌生。他曾经是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而我则是人文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他搞中文,我爱大学,但他写过有关大学的文章,更出过有关清华的书。也曾经无意中得到过他所著的 《西方文学:心灵的世界》,但从未细读 。比较巧的是,几年前的一天突然在住处楼下碰到他这时他早已退休。一问之下才知道他在俺住的高楼上也有一处居室。但他过来不多,曾告诉我他的耳朵很背了,听不大清别人说啥,当然我不知道也不便多问他还有什么别的疾患。我们见面时基本上就是打个招呼问个好而已,然后就见他独往校园北面去了。 正如那个年代理工院校的不少文科老师那样,徐教授也是由理工转人文的。至于是服从学校需要,还是自己主动选择就不知道了。感觉是他们那一代付出不少,牺牲更多(我送走过的三位退休同事也近似)。甚至感觉他们不应该一辈子呆在清华,如果到外地工作,或许也能飞黄腾达。 但徐教授是很有见地的,也是敢于直言的人。钱学森先生逝世前曾提出过钱学森之问,徐教授也早已指出清华的一个不足(应该在 2001 年清华 90 周年校庆前后吧),就是 形而上思维的贫困 ,因此 回顾清华九十年的历史,虽然学术巨人和科学巨人林立,但对本世纪发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家甚少。 而这一点却是 清华能否成为一流著名大学的关键所在。 窃以为,这一批评 实际上也是针对整个中国大学系统而言的。一百多年来,中国大学培养了不少学者,但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却很有限,至于 震欧铄美 的思想家则更是绝响。人们常常问中国人为何得不到诺贝尔奖(当然是理科奖了,不是什么和平奖或文学奖),但这种奖是一国科学界长期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对一国学术努力的必然奖赏。至于具体那个人获奖则具有偶然性,因而是可遇不可求的。 一国科学界为何有人愿意长期致力于科学研究,这当然是以一定的思想动力和思维方式为前提的。这种思想动力和思维方式从何而来?它不可能来自政治家的鼓动,也不可能来自科学家本人的先知先觉,而只能来自卓越思想家的引导。因此,思想家的引导就是科学家涌现的前提。也只有经过思想家的引导,民众才能知晓人生的意义,社会才能认识科学的价值,进而懂得超越功利的功利才是最大的功利,这时也才会有一批又一批的人自愿真正献身科学,以科学为志业。这些人对于任何奖励都可以不屑一顾,因为科学成就本身才是最大的奖赏,科学家本人才具有最大的价值。在他们看来,他是人,诺贝尔奖委员会评委也是人。后者给他们发奖,岂不等于说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要比他高人一等,因此诺贝尔奖委员会有什么资格给他们发奖呢?他们的成就就是最好的奖励,最好的奖励就是成就本身。当然,高兴时就收下奖励,但不必在意,更不会把它当回事。因此, 一定意义上说,他们是现实的神,是人间的超人。当然,社会知道这些人心存高远,是以从内心佩服他们,以他们为傲即使他们有一些不足也宽容他们、崇拜他们!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很高傲,绝不!高傲是虚弱的掩饰,而他们并不虚弱,因此他们用不着高傲。他们很清楚,自己只是宇宙中的一滴尘埃,只是海滩上一个拾贝壳的孩子。而世界是如此的广阔无垠,人生是如此的短暂脆弱,钟爱的科学又是如此的无边无际,因此他们不仅不骄傲,相反地,他们内心是谦虚的、真诚的。这种真诚的谦虚不夹带一丝虚伪、做作或者掩饰因为他们没这种需要,也没这个必要。 徐教授走了,但他把问题留给了清华的领导、同事和同学。当然,只要你我还是中国人,还在思考,那么这些问题就躲不开,也逃不掉。 徐葆耕教授走好! 2010 年 3 月 15 日 凌晨0:35 于德克萨斯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4637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21世纪,中国科技如何避免尴尬局面
吴信 2010-2-22 11:16
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我国的科学研究问题这个话题太大了,不知道从何谈起。看来看去,发现自己所写比较片面,而21世纪,中国科技如何避免尴尬局面这篇文章我很赞同,特地转来。就像这篇文章里面所说的那样,在中国,自古以来并没有好的科学传统。倒是人文气氛很浓。尽管新中国现在所取得科学成果是令人瞩目的,但那只是个别领域或个别项目里的。在整体上,我们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至今尚未有一人获得诺贝尔奖,这说明在基础研究领域我们尚未出现举世公认的突破。在应用科学领域,我们常常也是在国外同行后面追赶。我们好的研究设备基本上都是进口的。我们特殊的历史与文化使我们的心理出现了很多差异,最终还是要正视历史,认清自己,摆正心态,敢于自主创新。 21 世纪,中国科技如何避免尴尬局面 子虚 一、 历史因素 翻开任何一本科学教科书或专著(中医除外),总是看到一长串的外国人名,而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中国却很少有人露面。先不说那些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顶级人物如阿基米德、牛顿或爱因斯坦等,就连一般技术专业领域提出原创性思想的也往往是 汤姆生 、 约翰 或什么 斯基 等等,这让我们不得不惭愧地承认:现代科学史上绝大部分的原创性贡献都是来自于西方。 也许我的观点偏颇,在中国,自古以来并没有好的科学传统。现代科学的源头是古希腊。在那里,数学、物理学、哲学都已具备了现代科学的雏形,由此而产生了亚里斯多德、毕达哥拉斯、柏拉图、苏格拉底、芝诺、德谟克利特等人,当然还有阿基米德。这些生活在几千年以前的人就开始以思辨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而在中国,比他们稍晚,也出现了中国思想上最引人注目的光辉时代:春秋战国。这真是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孙子等等的学说一举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然而与古希腊文化相比较,可以看到,在我们的诸子百家的学说中少了一门现在看来对于科学而言最为重要的数学。分歧也许就从这里开始了,《墨经》中对于各种自然物理现象的思考与描述由于得不到数学的强有力的支持而一直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以后的历史中,政治对文化的干预和摧残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单一化形式:先是秦始皇的 焚书坑儒 ,后是汉王朝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于是中国的历史便失去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儒家此后一直在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其他学说有的转化为玄学,如道家,有的异化为儒家的一部分,如法家,有的更是逐渐消亡,如墨家。直到 新文化运动 , 这种现象才得以改观。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长途上,科学技术主要表现为一些能工巧匠的经验积累,几千年来一直未能形成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而这些能工巧匠也是当时正统的士大夫所看不上眼的。 二、中外现代科技发展历史的简单对比 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基本标准。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数百万年。然而,在近两百年间人类所创造出的生产力大大高于过去所有时代的总和。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威力。而刚逝去的二十世纪又是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世纪。尤其是在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几乎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当年香火飘渺的清幽古刹中,如今也亮起了电灯,放起了录音机。你虽然会觉得有点滑稽,但同时也会感叹科学技术对人类文化影响之深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领导人也看到了这一点,这多少有些令人欣慰,在中国,科学技术的地位终于有了质的变化。 现在我们简单看看近二百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然后再看看中国同时期的科技简状,以示比较。 18 世纪以科技为基础的产业革命在欧洲爆发,人类开始了发展史上的新纪元。蒸汽机的发明使工业生产脱离了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为大规模的工业厂矿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当人们把蒸汽机用来推动火车和轮船以后,世界各地的交通情况得以大大改进,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猛烈冲击了人类社会和人们思想意识,自此人类进入了机械时代。 19 世纪至 20 世纪中叶,首先是电磁理论得到了完美的总结,并在应用中不断得到完善;然后是整个物理学上出现了划时代的突破,内燃机出现了,从而汽车和飞机也就出现了。无线电、原子能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远远超出了过去人类最伟大头脑的想象。化学也从炼金术中脱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生物学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细胞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同时孟德尔将数学引入生物学,从而更大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这时期,科学研究的领域之大,分工之细,成就之显著均为前所未有。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0 世纪中叶至今,计算机的出现首先改变了科研的现状,从而使得复杂模型的计算设计得以实现。卫星上了天,天气预报越来越快速准确,超大型的工程项目也能得以精确设计。计算机的出现也使得其他各种海量的信息得以长持完好地存储和处理,从而计算机也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和管理部门,为人工智能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此外,计算机的出现不仅产生了一门新的科学:计算机科学,同时还产生了与之相关的各类其他学科的分支:分形,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数值模拟等等应运而生。分子生物学出现了,克隆技术和基因解码也都得以实现。在这个时侯,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繁多,科学仿佛由原来的分析方法走向新一轮的综合,走向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境界。 这个时代,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 那么,在相同的时期里,中国是什么样子呢? 十八世纪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可以说是国泰民安。乾隆七下江南,风流倜傥,可全仗人力畜力,当然还有风力。 十九世纪前期清王朝开始衰落,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时代。历经一百年的凌辱沧桑,吃尽了的不仅仅是是列强的船坚利炮的苦头。这期间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创办中国的军工产业,并有大批的留学生留学国外,求取 真经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技现状才得以彻底改观。广大科研工作者以无比热情投入到科研中。先前留学海外的大批科研精英听到能够为国效力,纷纷放弃国外优厚的科研条件和待遇,毅然回国。可以说,中国的科研根底是很薄的,科研学术方面能够在短时期内的已大为改观全靠这些老科学家们。因此,我对他们始终怀着崇高的敬意。火箭起飞,卫星上天,牛胰岛素的合成,杂交水稻的高产,大庆油田的发现等等,让世界突然发现中国人的科技才干和潜力。令人惋惜的是,伟人毛泽东在晚年也犯下了不可挽救的错误。政治再一次无理干预文化科学。十年之间,中国各方面都遭受了重大的挫折和损失,科学技术也不例外。 三、中国现在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到,今天的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如果说二十世纪上不能称为科学的世纪,那么二十一世纪一定是科学的时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不仅仅是个口号。 尽管新中国现在所取得科学成果是令人瞩目的,但那只是个别领域或个别项目里的。在整体上,我们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至今尚未有一人获得诺贝尔奖,这说明在基础研究领域我们尚未出现举世公认的突破。在应用科学领域,我们常常也是在国外同行后面追赶。我们好的研究设备基本上都是进口的。大家都知道,软件业中操作系统是老外的,用来开发编程的语言操作平台也是老外的,我们那些牛哄哄的高级程序员们还没能弄出个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软件业的 生产资料 来。在我将从事的电测测深研究领域,我们所使用的野外资料采集仪器都是老外的,在家里处理解释资料用的方法是老外的,软件业是老外的。我们这么多研究人员到底研究了些什么? 当然,如果仅仅是我们底子薄,设备不好等等客观原因,我们落后于外国,我没什么在好多说了。我只有去憋足了劲干好自己的工作。可真正的原因却没有这样简单。我国科技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真是有些令人堪忧。 中国现在的学术界确实非常浮躁,新一代的年轻人似乎缺少那种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精神,前不久就爆出了博士生考试作弊的丑闻。更坏的是,这种浮躁风气不仅在我们这些 70 年代以后出生的一代中存在,而且在我们的上一辈,亦即那些令人崇敬的老科学们的下一辈较年轻的一些人中也很为严重。我就曾经看到过两篇发表了的学术论文,都是关于解析法求解电磁场方程的,所研究的内容还真是我非常关心的棗很有研究价值。其中一篇是九八年发表的吧,研究均匀半空间中柱体问题的交变偶极子场,正好我也正在试图用一种简单的解释法去求解。我复印了这篇文章,准备参考。最后弄来弄去也没弄明白它们究竟是怎么解的,反正一开始的柱坐标系是错了,我将它给我的导师请教,可我的导师也没弄清楚,该文的参考文献中也未见它所用的方法,这篇文章当然还有可能不是错的,但肯定是不严谨的。另一篇文章是最近发表的,是求解层状介质中的大回线源问题。当时我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解法,准备应用到瞬变电磁法中去。我的一位朋友正在研究核磁共振仪器的设计,该文正好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我们高兴地复印了下来,准备在我们自己的研究中借鉴应用。当我们将这篇论文细细审查的时候,却发现竟全是错的!他们可以说是不懂数理方程求解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一个定解问题,不知从哪里找了个基本解,然后胡乱地拼凑了边界条件,经过一个看起来非常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最后得出结果了。在他们眼中,或许科研就是如此的不可靠,就是如此的不严谨:谁会去验证那一堆复杂的式子?然而没有源,且边界上为零值,又怎能产生场?无论你中间的过程是多么的复杂,数学技巧是多么高明,也不能在一个没有任何激励的空间中无中生有地造出响应来!。这样的文章居然给发表了!可见评审者是什么眼光?!杂志编辑又是什么眼光?!近来又听说北航的一位校长级的人物抄袭他人成果在 IEEE 上发表,现已被揭露,爆出科技学术界又一重大丑闻。 中国现在的学术界还缺乏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以前我所参与的几项有关地球物理的课题研究中:用国外的仪器采集数据资料,用国外的软件进行处理,并在报告上冠之以 最先进的技术 等等,完全按一套现成的程序,哪有自己的东西?这不是做科研,而是搞生产!我们没有自己的仪器吗?有!费了好大劲研制出的,获奖后束之高阁。我们没有自己的资料处理方法吗?一年有那么多有关方法研究的文章发表,每一篇文章都说 正确有效的 ,为什么在实践中难以推广应用呢?这要么说明我们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崇洋媚外的心理,要么就是我们的学术论文论述得不够严谨。当然,在使用外国的仪器方面,也许还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我们的工艺跟不上,而原始数据的采集确实要求相当的精度。但在资料解释处理的方法上,我实在找不出个满意的解释!实践出真知,即使是刚开始使用老外的软件,在工作过程中也能不断地加以改良,不断地提出新的更好的方法来。科学不都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完善的么?难道这些都只有老外才能完成吗?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学术界存在一种惰性,缺乏上下求索的韧劲,缺乏那种纯粹出于好奇心的为科学而科研的秉性棗我能捞到项目,能赚到钱,不比同行差就够了!呵呵,这就是中国的 中庸之道 啊! 再来看看我们的科研项目是如何分配的吧。不久前我和几位朋友说起了这个问题。大家一致认为现在大多数科研项目被那些 社会活动能力很强,而业务水平平平 的人弄去了。这些人一天不好好钻研业务,却很会搞关系,认识这个领导那个上司,到头来在项目申请中便可做手脚。而那些真正的研究人员反倒无项目可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人治的科研管理体制问题,大多数不懂业务的人成了科研项目分配的最终决定者。还有就是中国现在普遍的官僚腐败问题,这几乎到了每事都需做手脚的地步了。在学术领域,这不仅表现在科研项目的分配上,同样还表现在职称的评定上。为什么名震全球的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始终评不上中科院院士?个中情况我不太清楚,但据说是因为他是个老土,没有什么关系网。要不是后来还出了个中国工程院的话,他这位获得 国家最高科技成就奖 的科学家可能还仅仅是个一般的教授,这岂不滑天下之大稽? 我们的学术界还有些其他的问题。如在科研工作和学术论文中,总是优先引用老外的东西。而我们自己的东西却常常被忘却了。近几年来,青藏高原的构造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据一位较权威的人士说,现在的研究框架基本上是基于中国某位科学家更早发表的一篇论文。而这篇论文在国内其实鲜为人知,只是在引用国外研究的论文中发现,而该文的重要性可能还未曾发现。可见我们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忽视了自我原创性的成果。另外,我们的具有创新原创性的成果出来以后,所写的论文第一选择是投向国外的刊物上,因为这样会得到国内更多的承认。这肯定会造成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得不到很好的延续和应用。 此外,还不要忘了现在的出国热。我们大批拥用原创精神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流向国外。与出国热相应的是英语热。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后备力量的大学生、硕士生 和 博士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英语,而花在自己专业上则相对少了。这样导致我们的研究人员专业基础不如国外同等学历的人员,同时出现原创思想的机会也就少了。 也许我还没有资历作这种论断,毕竟我太年轻,接触的范围太窄,还不能客观全面地对待自己遇到的和听说的一些问题,但这些绝对是我的心头之语。 四、 21 世纪,中国科技如何避免尴尬局面 之我见 杨振宁说, 21 世纪的科技是属于中国的。 这是这位著名的华裔科学家的期待和心愿,也代表了中国老一辈科学们共同的心声。 然而这毕竟仅仅是期待和心愿,现实却是那样的冷酷。时间老人总是默默地 均匀 地流逝。造物主非常吝啬,并不因为我们想要什么而施与恩惠,而是看我们做了什么来给予报答。我总担心在新的世纪里,中国的科学技术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总是远远地跟在别人屁股后面 追赶 。那么,在 21 世纪里,中国的科学技术该如何避免这种尴尬? 答案不是我所能解决的,我希望所有关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人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我谨将我的一些幼稚的想法叙述如下。 首先要解决我们的体制问题。中国人治的官本位文化决定了科研项目的分配不公,因此也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中国的科研意识。我们主要的高级别的科研群体, 高校的 教授们和研究所的研究员们,他们将太多的精力花在项目的争取上。形成一个竞争的机制是好的,然而学术界不是不是商业界,科学研究不是销售商品。学术界更推崇的是讨论争鸣而不是市场竞争。教授们研究员们首先要保证的是他们的科研时间和科研精力。他们应该拥有一颗平静的心来对待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不为自己的生存和衣食担忧。在日本,每一位副研究员或者副教授每年都保证 150 万日元的科研经费,研究员级别的会更多。这样保证了这些科研工作者在没有项目的情况下,也有较多的经费来从事自己的科研工作。先有科研成果再谈项目,也许这样才是合理的机制。这样,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在自己的科学研究中,缜密地思考着会出现的种种迹象,形成一个个有准备的头脑 --- 一位大科学家曾经很精辟的说:科学发现常常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好在中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中国科学院正在进行大幅度的改革。 第二个问题要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尽管同以前相比,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真正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却常常会感到许多无奈。除了那些个别的异常突出的人物以外,科研工作者常常会感到埋头于科学研究的价值的没落。不知不觉之间他突然发现,那些漂浮于科研以上的人得到了自己应得的那份尊重,于是心底的平衡开始倾斜。因此体制问题归根结底来自于思想意识,而思想意识又受到了体制问题的强烈影响。相对而言,体制问题是容易解决的。而思想意识问题是一个长期的更为困难的问题。体制改革的成果能否得以保存,不变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思想意识上的改变和坚持。 许多迹象表明,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好像不如国外学者那样执着,那样系统地剖析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我们的学者好像缺乏一种穷根究底的精神。这也许是我们的研究总愿意借鉴国外的,因为他们的工作确实做得比我们好,更细致,更系统,更客观。 要解决思想意识问题是很困难的,这或许需要五四以来再一次的新文化运动? 再来看看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最为重要的创新意识。现在许多人都在说创新,然而我认为,创新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不是说来就来的。我想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想出自己的成果,因为谁都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在科技学术界立得一席之地。因此所谓创新意识棗创新的想法,是谁都有的。关键的问题不是提倡创新意识,而是如何去创新,怎样有创新。钱钟书说: 幽默是水做的 ,是不应该去提倡的,我觉得学术界的创新意识也是这样。因此,重要的是营造创新的环境,就是上面所说的,怎样能出现一个个有准备的头脑。 那么我们怎么看待 出国热 和 英语热 呢?我是个较为保守的人,以前我总觉得这些刻意出国者有些盲目。我不自觉地将它们与解放前那些大批出国的精英们区分开来。我认为那个时候,国内条件太差,没有他们所求索的资源与环境。而知道了日本的科研政策,我也有些想出国的念头了。因此, 出国热 根本的原因还是国内的科研体制问题。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从事科研工作的出国者都了解上述这种情况,都是冲着科研而去的。有些人单纯是为了出国而出国, 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 对于 英语热 我觉得是个实实在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英语现在实在太重要了,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不懂英语就基本上封闭了自己一大半的信息。因此,学好英语是必需的。硕士生 和 博士生阶段将英语设为最重要的一门学位课去强化英语教育是完全必要的。然而,在硕士生 和 博士生阶段,更重要是不是自己的专业呢?毕竟我们的目的还是为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有突出的成就。英语和计算机都是必备的手段,然而也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这样就产生了矛盾冲突。怎么去解决呢?如果我们的硕士生 和 博士生的英语水平已足够其专业应用,那么他们的精力就会更多地用来学习专业及相应基础知识。这就是说,大学以及大学以前,他们的英语学习应要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因此,我觉得在全国范围内,对英语的学习应该从小学开始,有条件的话应该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儿童时代学习语言更快,更容易掌握。我想这一点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当然,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政策上能着眼于社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那些热门的高科技产业,与国际社会的科研发展方向接轨;同时要一贯地保证高精尖技术和基础科学的研究力度。这一些就是一些很细致的问题了。 我的观点是幼稚和片面的。然而,在 21 世纪里,如何避免中国科学技术的尴尬局面,我觉得是一个很务实的问题。我希望这一些能引起更多的关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人们的重视,能提出更好的有实效的解决方案或者思想。 (End)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023 次阅读|1 个评论
喜看21世纪采采的博客
黄安年 2010-1-10 21:05
喜看 21 世纪采采的博客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10 日发布 采采今年才 9 岁多 , 属于新世纪出生的小朋友,今天上午随他爸爸和妈妈来我家作客,和我们的小外孙 ( 三岁半 ) 玩得挺投机 , 她说很羡慕哈哈(我们的小外孙)这样无忧无虑,最幸福了 , 我现在作业很多 , 很辛苦,好日子不再有了 。其实 , 小采采很不简单 , 从去年 11 月中起已经在新浪网上开了自己的博客 ( http://profile.blog.sina.com.cn/caicai64821360 )迄今已经发表了 20 篇博文 , 据他爸爸(改革开放后我国现代文学最早获得博士学位之一)说 , 主要是她自己写的 , 有的地方家长指点了一下。 晚上,我打开采采的博客,发现内容很丰富 , 这是一个孩子和家长交流的好平台 , 也是小朋友之间沟通的好场合,还是学习和提高的好途径,因为博客是开放的 , 所以一定要在家长指导下来写博客和处理好博友的评论。 一位不到 10 岁的小朋友就能开博和写博,这难道不是证明 ,21 世纪是年轻人的世纪吗?我们这些大人开博和写博难道不要为他(她)们做出榜样吗?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38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田忌赛马:21世纪非顶尖院校竞争战略
lanjs 2010-1-3 23:16
田忌赛马: 21 世纪非顶尖院校竞争战略 蓝劲松 早 6 : 30 , Waco 市。天空尚未放亮,四周一片寂静。起床以后先洗把脸,喝上一杯橙汁,吃上一根香蕉,加上几块从北京带来的桂林糕点——这与以往每天早上蒸的茶叶蛋不一样。且用这片难得的宁静来完成这篇早已有意为之的博文。 ——题记 钱学森先生逝世前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钱学森之问”,这一疑问实际上乃是对以往中国教育——尤其是重点院校教育提出的严厉批评。这并不奇怪,改革开放 30 年,一流院校的顶尖学生很多出国服务去了(不是有不少理科班学生都可以在美国开“班会”吗?),相当一批重点院校学生(毕业生)汲汲短期功利,已经迷失了前进的大方向。 既然顶尖院校不尽如人意,那么就是非顶尖院校发挥作用之时。中央军有中央军的战术,土八路有土八路的打法,那就是 积弱成强的持久战(战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战术) 。 有这样一个现象:无论中国科学院,还是那所顶尖院校,都有那么一批知名学者,他们相对人数不多,绝对人数不少,且成就斐然,与顶尖院校毕业生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共同特点是:起点不高,来源多样,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高升,最终登堂入室。分析他们的人生历程,可见他们擅长持久战,精于游击战。天南海北,他们云游祖国;港台内外,他们胸怀天下。 虽然这些人是自己造就自己(无论把这些人放在那里,他们最终也会脱颖而出)。但如果一所院校注意到这种现象并加以积极引导的话,那么任何一所普通本科院校都可以造就更多的杰出学生,从而与国内外顶尖院校一争高下。 如何引导呢?那就是采取“田忌赛马战略”。即在与顶尖院校竞争中,普通本科院校可让其“上游学生”对阵顶尖院校的“中游学生”,让其“中游学生”对阵顶尖院校“下游学生”,让其“下游学生”对阵顶尖院校的“上游学生”——后者或许在国外二、三、四、五流机构打工哪! 只要这一对阵总体胜出,那么即便是最普通本科院校的“上游学生”也可以成为各大机构的主力中坚。这些人不必很多,只要源源推出,每年十个八个,那么假以时日,中国重点机构的不少重点岗位就是普通本科院校 “上游学生”的天下。须知,中国顶尖院校最多不会超过30所,而包括民办院校在内的普通高校在2000所以上。如此说来,它们培养的杰出学生总量当不会少。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既然顶尖院校可以设立“钱学森班”,非顶尖院校未尝不可以设立“爱因斯坦班(物理 )、“松下班(商学)”。当然更可以设立中式的“陈景润班(数学)”、“朱熹班(国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田忌赛马战略”包含的具体策略这里就不多涉及了。 并非每一普通院校都适合或应采用本文策略。且本文与其说提供策略,不如说启发思路。 2010 年 1 月 3 日
个人分类: 院校发展|5598 次阅读|7 个评论
美国的20世纪与21世纪专题目录(2007-2009年黄安年博客)
黄安年 2010-1-1 21:27
美国的 20 世纪与 21 世纪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1 日发布 从今天起 , 笔者陆续发布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中美国问题的专题目录 , 现在发表的是 1097.2 美国的 20 世纪与 21 世纪专题。目录编号是依据笔者多年从事美国问题目录编撰的 , 全部编目目录已经在博客上发布,为了便于网友检索我的博客开辟博客专题目录专栏。 1097.2 美国的 20 世纪与 21 世纪 * 警惕 21 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误导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20) * 也谈全球领袖的帽子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4 月 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059 ) *21 世纪是中国世纪吗? 2007 年 4 月 5 日下午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演(全文),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4 月 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79 ) * 25 年内赶超美国的误导和误导后的影响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350) * 旧文重发 : 赶超和率先均需慎言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483) * 也谈忧患意识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2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803) * 说点不同意见 : 还是慎提 21 世纪是中国世纪为好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9 月 1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163) * 谈中国面临的可贵机遇与严峻挑战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2 月 1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678 ) * 大国雍雅心态和中国纪元的悖论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2 月 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2928 ) * 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拯救世界论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1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1118 ) * 中国世纪太平洋世纪世界华人世纪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2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1774 ) * 警惕领导世界论的抬头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2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2154 ) * 莫把发言权当作领导权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4949 ) * 领导世界论就是霸权论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5033 ) * 警惕中美共管世界论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0798) * 评美中两国塑造 21 世纪未来说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7 月 3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6647) * 慎言 G2 时代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9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4979) * 从 G7 到 G8 再到 G20(1975-2009) 的思考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9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8484) * 宣扬 21 世纪是亚洲世纪说 , 实在不妥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9 月 2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8747) * 关于 G2 和 G4 的思考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0 月 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9827) * 评共同发挥领导作用说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1 月 1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1724) * 总理不赞成 G2 提法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1 月 1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2000) * 警防中美共治论陷阱,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2 月 1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8215 )
个人分类: 博客专题目录(10-11)|3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喜迎21世纪第二个十年
黄安年 2009-12-31 18:51
喜迎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2 月 31 日发布 世纪的纪年起始年代在学术界看法迄今未能统一( 1999 年末和 2000 末出现世界国际组织中就两次庆祝千禧年的奇特景象) , 但是在一个世纪的每个十年代的计算上 , 看法却基本一致 , 即 0-9 年为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10-19 年为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90-99 年为世纪的第十个十年。 这样,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是 2000-2009 年 , 今天我们将度过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最后一天,并即将迎来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天。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力极大增强的十年,在某种程度也是国内社会矛盾逐渐加重、贫富差距扩大的十年 , 国际竞争力面临更大挑战的十年 , 这种挑战在岁末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已经出现征兆。 在第二个十年里 , 我国既要进一步增强国力 , 保持经济又好有快地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又要加快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 ,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步伐,在国际上还要加强国际竞争和协调发展能力及应对复杂形势变化的能力。这是关系我国全面奔小康,奠定实现现代化坚实基础的关键性的十年,也是继续维护全球和平与发展大趋势决定性的十年。 对我本人来说 ,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 , 是我在学术和工作岗位退休的十年 , 也是开辟自由学术领域的十年 , 这十年间虽然并不在职 , 既没有量化指标的约束 , 也没有学术项目经费和资源的使用 , 但是自由学术阶段依靠自主努力 , 并没有终止自己的学术生涯,而是有所扩大并在一定意义上深化了学术研究的领域,这十年间取得的学术成果也不亚于退休前。尤其是 2002 年 4 月起的学术交流网和 2007 年 3 月开始落户科学网的博客,开阔了我的学术眼界拓宽了我的学术研究领域,也结识了许多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新朋友,延续了我的学术生命。在即将迎来的第二个十年里 , 希望在学术和教育领域里继续作出力所能及的新奉献 , 健康强体生活又十年。 在 2010 年元旦到来之际,衷心感谢科学网博客编辑部全体成员新年快乐,诸事顺遂,身体健康,并将科学网博客群体越办越好。也衷心祝愿新的一年里诸位博友写出更有生活更受欢迎的博文。衷心感谢朋友们对笔者博文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附上笔者和老伴吕启祥的新年祝贺卡 , 照片拍自 2007 年 9 月喀喇昆侖山 4000 多米的山腰,期望有朝一日能有机会走向新高峰。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5179 次阅读|2 个评论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但不是生物技术的世纪
热度 1 蒋高明 2009-12-26 23:39
蒋高明 1981年考大学的时候,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的口号: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在这样的口号感召下,高考成绩下来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山大生物系。在以后的二十多年,生物系招生越来越火爆,据说北大清华的高考状元多分布在生物系(现在叫生命学院)。 当前,生命科学标致性的成果是生物技术的日趋成熟。对生命过程的不断了解,从中诞生的一个核心技术就是转基因,就是将生命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以达到为人类服务的某种目的。 然后,这一做法的无限扩大化也带来了环境威胁乃至生态系统层面上的危害。人类无论多么能,还制造不出来一个物种来,哪怕小小的蚂蚁苍蝇。人类造出了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片段就是了不起的,就能够得到诺贝尔奖。但人类很轻易消灭一个物种。我们消灭的物种越多,就意味着人类灭绝的速度越快,因为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其它千千万万个物种的呵护。为什么不去管理物种,让物种为人类造福呢? 对于大自然我们没有充满感恩和敬畏的态度,而是在蹂躏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不希望的物种,要么试图饿死它,要么试图毒死它。最近农业部批转的转基因水稻就是让虫虫们吃了转基因水稻释放的毒蛋白而毙命,产生毒蛋白的基因片段来自一种细菌。 生命由器官组织,器官由组织组成,组织由细胞组成;细胞中的活性物种多为大分子,大分子由小分子组成;小分子由原子组成。这个过程能够互相逆转吗?不能。大自然能够将生命能够还原为原子,生命死了,但原子还活着,原子还能够用,这就是物质不灭定律。假设我们将一个生命的所有原子,都不使其跑掉,在一个密封空间里全部收集起来,我们还能够制作出生命来吗?显然不能。在自然界中,这些原子重新回到了大自然,要么继续去构成生命体,要么构成无机物质回到土壤岩石,或沉睡于大海底部,或游离于大气圈中。 人类已经掌握了塑造生命系统的部分技术,这个技术就是转基因。转基因似乎无所不能,但目前的水平,利用所有的转基因手段,还不能制作出理想的物种,只能在已有的物种身上修修补补。但是,在这个修修补补的过程中,许多生命丧失了。一些传统农作物品种的消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人类一个明显不如其它生命的地方是其合成化学物质尤其大分子的方法太笨重,借助物理或化学的办法,都不如生物的办法来得聪明,来自快,来得不留痕迹。如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人类制造不出淀粉来,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轻易地实现了。人类只有去研究这个过程,对光合过程望洋兴叹。人类知道氧气是好东西,还有氢是很好的能源,这两个元素就在水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造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其实氧气是植物吐出的废气,没有氧气,人类五分钟也不能存活。人类制造氧只能从空气中分离压缩,但那是偷来的植物的劳动成果。 香气、臭气、酸、甜、苦、辣、咸的各种物质,动植物微生物都能够制造出来,且生命制造这些物质的时候不释放环境污染物。自然界中没有不能降解的化学物质。人类也试图去模仿去制造,化学家从其了解的分子结构出发去合成其它物质,尤其大分子物质,但遗憾的是,人类制造大分子物质的过程也是释放大量环境污染物的过程,所制造出来的许多物质如塑料制品等,进入到自然界就不能降解了,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如果化学家能够像自然界中的生物那样制作化学物质不产生污染或留下垃圾,那才是硬道理。没有一个化学家敢于接受来自生物的挑战,他们只会制造毒药毒死它们。即便是炸药奖的发明人诺贝尔,他的发明给人类带来的福祉恐怕与带来的灾难一样多。 人类不仅不能够模仿自然过程,就是同样利用植物来生产天然的化学物质,也不如自然界做的好。人工种植的药材就比天然的差许多。天然人参几百万元一斤,栽培人参几百元一斤。就其药效来讲,人工的远不如天然的。但从化学成分分析的科学数据上,似乎看不出很大的差异。人类必须承认,我们有不如其它生命的地方,有人类不知道的地方。这里我们不禁要问,科学数据真的很科学吗? 人类的狂妄是其太相信自身的力量,于是惹出了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臭氧层消失、海平面升高、生物多样性下降、战争升级、各种疾病肆虐,乃至人类自生都难以继续生存的惨剧。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但不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如果生物技术或曰转基因技术统治了农业、畜牧业、医药业、渔业、林业,那不是人类的胜利,而是生命大倒退的开始。更加惨重的教训还在后面,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危害远比生物入侵来得更猛烈。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学科有微观的分子生物学,还有宏观的生态学。要使地球上的物种持续地造福人类,人类必须放下狂妄的态度。不要试图去改造物种,而是要向其它物种学习,要呵护它们,管理它们,从而利用它们。这样的态度才是老实的态度,才是科学的态度,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否则,生物技术的滥用将与目前化学家发明的塑料与毒药,物理学家发明的原子弹一道,加强地球生物圈的灭亡。 (2009年12月26日星期六于九思斋)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9756 次阅读|7 个评论
21世纪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lvnaiji 2009-8-7 19:53
上世纪末,中国放弃了全面赶超,以自身的资源禀赋,走世界工厂的道路,十余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金融危机给中国提供了反省的机会。在世界工厂中,中国被缩短了落后,在由高技术推进的产业链上位于没有多少技术和知识含量的低价值环节,世界工厂中的工人也就被锁定了四低一高:低工资、低教育、低技术、 低劳动生产率 ,以及高劳工淘汰率。世界工厂掩盖并锁定了中国的二元社会,掩盖并锁定了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滞后状况。与此同时,企业因用工成本的低廉而不思进取,不考虑资本向中西部地区输出,更不投资技术创新;再者,满足于贴牌生产也就不会有品牌意识。因而缺乏动力沿微笑曲线向两侧高端攀升,而是安于现状,躺在价值链的低端。 不仅锁定落后,而且锁定了被支配的地位。发达国家在上游拥有知识产权,在商品端处于检查者的有利位置,制定苛刻的质监和安全标准,即使在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制造环节,既掌握技术标准,又占据道德的高位和话语权:经过长期博弈所形成的劳工标准,以及限制 CO 2 排放等。此外,还可以随时举起反倾销的大棒。在发达国家居高临下的支配下,中国及其企业在各个环节疲于奔命。 被支配还在于,在全球产业链的相互依存关系中,依存双方的选择权不对等。拥有知识产权和全球品牌者主要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他们是众多如中国、印度、南美各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争先恐后选择攀附的对象。这种情况缩小到国内,是各省面对外资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广交会上,外商往往后悔所签下的单子,因为接下来可能遇到更划算的。正如男女双方,一方声称非某某不嫁或不娶,而另一方却普遍撒网,重点捕鱼;那么双方的支配关系高下立判。不仅如此,签约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所投入的要素主要是知识和资金,流动性强,随时可以方便地撤离或转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投入的则是土地、厂房和设备。达到三通一平的土地,甚至打下了作为地基的钢管,还能随意移作他用吗?一旦风吹草动,外资轻而易举撤离,留下的是废弃的厂房和流水线,以及失业的员工。被锁定的要素转化为牢不可破的钢筋水泥,锁定的要素被固化、沉淀。 再者,为了世界工厂的正常运转和扩建,中国投入了大量资源和能源,耕地日益减少,变成了厂房、仓库、道路,甚至高尔夫球场。中国为全世界,主要是发达国家打工,制造过程产生的污染却留在了中国,日渐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难以为继。 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在微笑曲线的两端,是劳心者;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微笑曲线谷底,是劳力者。 本以为,金融危机让中国反省,另起炉灶。眼见得,世界和中国迅速复苏,劳心者依然劳心,劳力者仍旧劳力,各就各位。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的话,在 21 世纪依然有效。
个人分类: 经济|5537 次阅读|4 个评论
21世纪20大危险
footwhf 2009-7-14 23:56
当人们为现代高新科技欢呼雀跃时,殊不知其背后涌动的暗流,现摘选21世纪20大危险,与君共赏: 一、行星撞地球  就象是蹩脚的好莱坞剧本中编得较为成熟的题材,但毫无疑问行星撞地球绝不是编剧的妄想,也不是百万年后才会发生的恐怖事件。1908年,一个20英尺高的慧星残体就曾穿越大气层在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爆炸。天文学家预测类似事件每100至300年间就会发生一起。 Tip:还好,我可以躲过一劫!   二、伽马射线   科学家最近发现,伽马射线的辐射来自于遥远的河外星系,其能量深不可测,大约是太阳的1016倍。在这一巨变之前,我们往往无法探测其后果,也就无法预防。一旦发生,那么对于远在1000光年的地方远得即使在晴朗的夜晚,你也无法看到的地方,你根本无能为力。   三、真空现象   在一本名为《猫的摇篮》的书中,有个东西叫冰119。说的是在室内温度下,水呈固体,倒出来一点,地球上的所有水都会成为冰119,变为固体。这听起来可能有些怪,但这一灾难确实可能发生。随着宇宙的扩展、冷却、真空状的小气球的出现并以光年的速度扩展,也许有新东西会替代我们目前的真空状态。   四,黑洞   银河系充满了黑洞。据科学家预测,银河系大约有100万个黑洞,这些物体象其它行星一样在运行。黑洞不会撞毁地球,却会搅乱太阳系行星的运行轨道,使地球的天气发生变异。 Tip:霍金的这一发现着实吓人不轻!      五、太阳风暴   从今年初开始,太阳已进入每10至11年出现一次的磁场周期性变化。这段期间,微粒子与辐射有可能以每小时100万公里的速度向地球吹来,其对地球的威胁是科学家们难以预计的。 Tip:到那时,估计大伙都会化作一缕青烟!   六、地球的磁场活动  每隔几十万年,地球的磁场活动就会造成南北极的重新形成。上一次是在78万年以前,其后果会使地表状况发生变异,破坏臭氧层,威胁人类生命。   七、洪水、火山爆发    八、全球性的传染病   一般情况下,细菌和人类共存,但有时这种平衡会被打破。1918-1919年的流感就使至少200万人死亡。现在又出现了更致命的艾滋病。 Tip:还有狂犬病,当然SARS,禽流感和猪流感同样不容小视!   九、地球变暖   对地球变得越来越暖的现象,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难辞其咎,比如它造成的洪涝等灾害人人都能感受到。最近哈佛医学院的专家警告,这种气温也将会造成各种传染病的大肆流行。 Tip:直接导致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   十、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人们过分地开垦了荒地、建造了房屋,以少数几种农作物替代了众多的植物和动物,破坏了原野的生态平衡,环境中有了更多的化学物质。每年由于人类的活动,至少有3万种动物物种灭绝。 Tip:中国好像尤为突出这一特点!   十一、生物技术灾难   人类一方面在毁灭自然物种,一方面又通过基因技术创造新物种。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但确实会有不安全因素。变异的微生物可能会难以控制,更为可怕的是,有人会利用生物科技做坏事,例如制造一种类似埃博拉病毒的东西。种种后果我们可在好莱坞科幻片中看到。 Tip:生物武器真是恐怖啊!   十二、粒子加速器灾难   这是许多科学家的共识,他们认为粒子加速器实验造成的连锁反应会毁了整个世界。粒子加速器虽然对人类有益,例如治疗癌症等,但其作为武器所具备的杀伤力和激光武器、微波武器基本相同。   十三、纳米技术   许多科学家相信,纳米技术可以使21世纪革命化,从而更新晶体管的制作方法,让因特网真正把人类引入信息时代。但凡事有利有弊,它破坏力比核能还厉害,如果不善于利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Tip:貌似人们对它的好处更加关心吧!   十四、环境问题   这个问题的后果众所周知,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家居污染有毒物无处不在。人们的生命及繁殖能力都受到极大的危胁。   十五、战争等于自我毁灭   核战争在今天看来不太可能,但在冷战期间却是双方想取得胜利的法宝。世界各国为了自己的国防力量,在军事上大量投资,以现在的科技,掌握致命的、足已毁灭全人类的武器对各国来说已变得极为容易。 Tip:核武器成为了一种牵制手段,而非战争手段!   十六、机器人   人类自己制造出的聪明的机器人,有可能会取代我们征服世界。至今取代人的机器人并未出现,但有专家认为到2040年,机器人的智力会同人一样,甚至更好,社会学家怀疑我们的文化,甚至人类这个物种都会消亡。 Tip:变形金刚大战人族!   十七、精神疾病   生理疾病越来越好控制,而精神疾病却越来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会计全世界有500百万人患有精神疾病,到2020年,抑郁症将是第二死因,人类寿命的延长将使人们面临忍受更长时间的孤独。 Tip:这个问题愈发严重,值得关注!   十八、外星人的攻击   这可不是科幻小说,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外星人确实存在。   十九、邪教组织   许多邪教组织成员都有狂热的目标,妄想建立新世界,1995年东京地铁毒气事件至今让人惊悸,不少组织备有核武器、生化武器等,足以对人类造成威胁。   二十、虚无   我们是否活在一种虚无缥渺的世界中,这种观点有史以来就存在于人类的脑中。公元前4世纪,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就曾以诗的语言描写这一问题,他做梦梦见自己是只蝴蝶,醒后他想:我究竟是梦见蝴蝶的庄周呢,还是梦见庄周的蝴蝶呢? Tip:亦幻亦空,要知道时空本身在相对论里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再回到从前不再是梦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24 次阅读|1 个评论
21世纪生命科学的和发展趋势
lzwangjf 2009-3-6 16:55
21 世纪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20 世纪后半叶生命科学各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很多科学家认为,在未来的自然科学中,生命科学将要成为带头学科,甚至预言 21 世纪是生物学世纪,虽然目前对这些论断还有不同看法,但勿庸置疑,在 21 世纪生命科学将继续蓬勃发展,生命科学对自然科学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决不亚于 19 世纪与 20 世纪上半叶的物理学。假如过去生命科学曾得益于引入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学科的概念、方法与技术而得到长足的发展,那么,未来生命科学将以特有的方式向自然科学的其他学科进行积极的反馈与回报。当 21 世纪来临的时候,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思想家与政治家将日益严重的诸多人类社会问题,如人口、地球环境、食物、资源与健康等重大问题的解决,莫不寄希望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进步。 1. 生命科学将成为 21 世纪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 20 世纪 50 年代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随后遗传信息传递 中心法则 的确立与 DNA 重组技术的建立使生命科学的面貌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结合将用 10 一 15 年测定出人类基因组 30 亿个碱基对(遗传密码)的全序列,人体细胞约有 10 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的 工作草图 迄今 20 %的测序已达 99.99% 的准确率和完成率,今后将要继续发现与阐明大量新的重要基因,诸如控制记忆与行为的基因,控制细胞衰老与程序性死亡的基因,新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以及与大量疾病有关的基因。将利用这些成果去为人类健康服务。 70 年代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工程的出现,生物技术通过对 DNA 链的精确切割与有目的地重组,使有目的地改良生物的性状与品质成为可能。迄今生物工程所取得的成就已在生产上显示出诱人的前景,尽管还存在有不少争议的问题,但很有可能成为 21 世纪的新兴产业。 发育生物学将要快速地兴起,它将要回答无数科学家 100 多年来孜孜以求而未解决的重大课题,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如何发育成为结构与功能无比复杂的个体,阐明在个体发育中时空上有条不紊的程序控制机理,从而为人类彻底控制动植物生长、发育创造条件。 RNA 分子既有遗传信息功能又有酶功能的发现,为数十年踏步不前的难题 生命如何起源 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契机。在 21 世纪,人们还要试图在实验室人工合成生命体。人们己有可能利用生物技术将保存在特殊环境中的古生物或冻干的尸体的 DNA 扩增,揭示其遗传密码,建立已绝灭生物的基因库,研究生物的进化与分类问题。 神经科学的崛起,预示着生命科学又一个高峰的来临。脑是含有 1011 细胞的无比复杂的高级结构体系, 21 世纪初从分子到行为水平的各个层次对脑功能的研究都将有重大突破,在阐明学习。记忆。思维。行为与感情机理等方面也将有重大进展。脑机能在理论上的进展将会促进新一代智能计算机的研制,这可能成为未来生命科学对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回报的最好例子。 生态学可能是最直接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并对国民经济持续与协调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科学。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三峡水库建设提供的决策依据就是一个例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当前生命科学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据可靠的数据说明每天约有 100 多种生物在地球上绝灭,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已消亡,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灾难。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成果将指导人类遵循自然规律积极保护自己生存环境,否则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要受到灾难性影响。 顺应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形势,发达国家政府及一些国际组织先后提出了《国际地圈及生物圈计划》、《人类基因组作图与测序计划》、《人类前沿科学计划》、《脑的十年》及《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研究》等投资巨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计划。其中仅《人类基因组作图与测序计划》,一项预算就高达 30 亿美元。 由于生命科学的发展,人才的需求量激增,近年除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与技术科学家被吸引到生物学研究领域外,以美国为例,近年统计 48 万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从事生命科学的占 51 %。优秀青年科学家流向生命科学前沿,这是 21 世纪生命科学欣欣向荣的动力与源泉。 2. 21 世纪初生命科学的重大分支学科和发展趋势 80 年代有远见的生物学家把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与生态学列为当前生物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无疑是正确地反映了现代生命科学的总趋势。遗传学(主要是分子遗传学)不仅当前是生物科学的带头学科,在今后多年还将保持其在生命科学中的核心作用。 有些科学家早就预测到,由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的结合,必然促进发育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从而提出发育生物学将成为 21 世纪生命科学的 新主人 ,这种预测已逐渐变为现实。 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主流地位,以及它在推动整个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可争辩的。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细胞生物学作为生物科学的基础学科地位必须给予重视。 很多生物科学家认为神经科学或脑科学的崛起将代表着生命科学发展的下一个高峰,然后将促进认知科学与行为科学的兴起。 生态学可能是最直接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井对国民经济持续与协调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学科。 A.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本质与规律的学科。核酸与蛋白质(有人认为还有糖)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因此核酸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今后仍然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几乎一切生命活动都要依靠蛋白质(包括酶)来进行。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除了要阐明由氨基酸形成的并有一定顺序的肽链结构外,今后将特别重视肽链拆叠成的特定的三维空间结构,因为蛋白质生物功能与它的空间构型关系极为密切,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与传递者,遗传信息由 DNA ~ RNA 一蛋白质的传递过程,称为遗传信息传递的 中心法则 ,是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核心。其基本问题己比较清楚,当前研究的重点是: ① 约经 10 一 15 年,人类基因组 30 亿个碱基对全序列(遗传密码)可以测出,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②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在各层次上调节的研究仍然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任务。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方法与技术和各学科的渗透,正在形成很多新的学科,诸如分子遗传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神经分子生物学、分子分类学、分子药理学与分子病理学等等。因此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主导作用还将要持续下去。 B. 遗传学 遗传学比分子生物学更具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现代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不可分割、相互交叉的两个学科,且很难截然分开。 有些著名的遗传学家把遗传学概括称为基因学,因为现代遗传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学科。基因携带的信息是由基因的结构所决定,信息的表达是由基因的功能实现的,因此遗传学研究的是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从遗传学的角度看,所有生命现象的机制,追根究底都会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相关。因此遗传学在今后较长时间仍然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和推动力。 有人估计人体细胞内约有 10 万个基因,迄今弄清楚的不到 5 %,所以与重要生命活动有关与疾病有关的新基因的发现与阐明将是今后几十年的重要任务。 C. 细胞生物学 著名生物学家威尔逊( Wilson )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就提出一句名言 一切生物学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 ,至今还有着很深的内涵。魏斯曼与摩尔根都曾先后试图在细胞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遗传、发育与进化统一的理论,虽然当时没有找到具体解决的途径,但关于细胞的知识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细胞的结构。细胞代谢、细胞遗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信息的传递与细胞的通讯等是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虽然今后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是全方位的,但概括起来可能是两个基本点: 一是基因与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的重要生命活动,如生长、增殖、分化与衰老等,在此要涉及到一个全新的问题,细胞内外信号如何传递;二是基因产物一一蛋白质分子与其他生物分子如何构建与装配成细胞的结构,并行使细胞的有序的生命活动。 今后 20 多年,以下一些问题可望取得重要进展与突破: ① 遗传信息的储存、复制与表达的主要执行者 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可能在不同的结构层次上得到阐明。 ② 细胞骨架(包括核骨架与染色体骨架)的研究将得到全方位的进展。 ③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结合,将在细胞分化机理研究方面有重要突破,为发育生物学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④ 细胞衰老与细胞程序化死亡的机理将在更深层次上阐明。 ⑤ 以细胞分子生物学为骨干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人工装配生命体的理想可能逐步 实现。 D .发育生物学 从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如何发育成为一个结构与功能复杂的个体,是至今未能解决的生命科学的重大课题,也是发育生物学的主课题。由于近几十年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所取得一一系歹(突破性成果与知识的积累,已为解决这一重大课题创造了条件,这也就是今后发育生物学应运而飞速发展的原因。 发育生物学当今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细胞的基因如何按一定的时空关系选择性地表达专一性的蛋白质,从而控制细胞的分化与个体发育。阐明基因在多层次水平上控制胚胎的发育就不仅是涉及到个别基因的问题,而是一系列调节基因在时空上的联系与配合,从而支配发育的程序。虽然这是难度极大的课题,但近年已初见端倪并有所突破。估计今后发育生物学将沿着这条道路深入下去,并可望取得丰硕的成果。 E .神经科学(或脑科学) 神经科学是研究人与动物神经系统(主要是脑)的结构与功能,在分子水平、神经网络水平、整体水平乃至行为水平阐明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活动规律的学科群。脑的结构与功能是无比复杂的高级体系,含有 10 11 细胞。它是感觉、运动、学习、记忆、感情、行为与思维的活动基础。大脑细胞,口何指导人与动物的行为是未来生物学中最富潜力与最吸引人的领域;神经科学的崛起,预示着生命科学又有一个高峰的来临。神经科学或脑科学必然在下世纪促进认知科学与行为科学的兴起。因此各国政府投入巨资支持这一课题,包括美国总统签署的 命名 1990 年 1 月 1 日为脑的 10 年 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今后几十年内可以预示到的神经科学突破性的进展可能包括: ① 在分子到行为的各层次上阐明学习、记忆与认知等活动的基础; ② 很快会发现与阐明一系列与记忆、行为有关的基因与基因产物; ③ 神经细胞的分化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研究会有重大进展; ④ 脑机能在理论上的进展与突破(如模式识别、联想记忆、思维逻辑机理的阐明)会 促进新一代智能计算机与智能机器人的研制; ⑤ 一系列神经性疾病与精神病的病因可望在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得到解释。 F .主态学(包括物种多样性保护研究)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 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由于生态学理论与应用是与世界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以至人类本身在地球上继续生存紧密相关的,尤其是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生态学的重要性就变得十分突出。未来生态学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所以生态学经典学科的概念与研究内容必然要适应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不断改变。 今后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可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 生态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与演变规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②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③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永续利用也是保护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尤其是拯救濒临绝灭的 生物种类更加具有紧迫性; ④ 城市生态学与经济生态学将迅速发展; ⑤ 生态工程与生态技术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G .空间生命科学 空间环境向生命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1 世纪人类的空间活动将要离开地球附近,探索月球及其他太阳系的大体。这就要求人在地球外各种环境中能长期地生活和工作,首先是在,长期空间飞行器中航行,月球站以及火星或火卫站等,空间医学必须有重大突破,解决长期在地外空间所遇到的宇航员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和兔疫功能变化等生理学难题,同时,与开拓大疆相关联的是受控生态系统,创造一个不需要外界补给,而使人们能在其中长期生活的环境。这些问题有希望在 21 世纪 20 一 30 年代解决,其中空间生理学问题有可能利用中医和中药的方法取得某些重大突破。 地球外层空间为研究重力生物学提供了理想的条件,重力条件对各种层次结构生物的影响仍然是 21 世纪重力生物学的主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将集中于细胞,绿色植物,一些微生物和小动物。特别是重力环境对哺乳动物细胞形态、结构、变异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将是一个热点。重力生物学的学术意义在于揭示重力效应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是自然科学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重力生物学的成果将是空间制药及空间生态系统等应用领域的基础,重力生物学的学术和应用都是下个世纪的重要课题,可望在 21 世纪 20-30 年代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地外生物探索是生命起源的重大课题,其中地球以外的智能生物探索是一个长期的 课题。地球上的人类正在向外层空间发射电波和接收讯号。外星人与地球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学术和技术差距不仅是一种危险,也是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问题,将被持续地研究下去。 3. 21 世纪初生命科学最有可能突破的领域 ① 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遗传密码)将在 10 一 15 年测定完毕,为全部遗传信息的破译奠定基础。 ② 与生命活动有关的重要基因与重要疾病有关的基因将被陆续发现,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控制记忆与行为的基因、控制衰老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控制细胞增殖的系列基因、胚胎发育多层次网络调节基因。新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发现与其生物学功能的释明将大大提高对生命本质的了解。 ③ 人与动物的高级生命活动:感知、思维、记忆、行为与感情的发生与活动机制在脑科学研究突破的基础上,有更深的认识。 ④ 癌症的治疗将有全面的突破,爱滋病的防治得到控制。 ⑤ 在阐明地球上原始生命起源的基础上,人类还可能在实验室合成生命体,这种生命体应具有原始细胞的基本特征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
热度 1 guyz101 2008-11-16 19:33
我们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 顾又彰 2003年10月 2008年10月修订 二次大战后,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整个人类文明进程遇到了深刻的挑战,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在思想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没有达成共识。最根本性的问题是工业革命后的世界人口爆炸趋势与基督教(新教)精神为文化内核,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为推进器的现代资本主义文明高歌猛进之间的矛盾。 进入21世纪以来的国际形势已经预示着这种矛盾已经到了爆发的前夜,人类自身力量难以逆转这个趋势!21世纪对人类来说是危机与发展机遇并存的世纪,且主要是危机。这种危机的本质是西方文化主导的现代资本文明与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过程内在规律之间的矛盾。矛盾的思想根源是现代人尤其是新教精神支撑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自身和人类整体缺乏清醒认识,主流社会对人和人类的形而上问题缺乏理性思考,比如,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人类的使命是什么?代替对这些形而上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的是一种称为“天职”的非理性宗教精神。正是这个精神哺育了一个充满贪婪活力而没有灵魂的资本主义机器,从而使争夺生存空间、争夺自然资源、争夺市场空间、争夺科技和经济主导权成为主导当代国际形势变化的根本因素。上世纪的残酷场面本世纪很可能以一种新的格局再现,这也是美国等大国为什么对世界上存在的恐怖主义和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如此敏感的原因,也是美国为什么对先行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坚决进行战略遏制的根本原因。 上述矛盾的能量经摩擦和爆发而消减后,世界将会迎来一个文化大变革大重组的时代,基督教文化主导世界文明发展的时代将会成为过去,人类将会进入东西方文化融合所主导的新文明发展时代。 事实上,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进程在思想学术领域几百年前已经开始,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种种问题的暴露,西方社会产生了对其自身文化基因进行反思的种种思潮,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宗教思想表现出空前的兴趣和热情。 随着东西方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呈现出一种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上世纪中叶以来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学科:“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非线性科学、复杂性科学、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等;以及一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方法论意义的新学科,如计算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进化计算、实验数学、人工生命等。上述学科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生命的本质回归。上述科学领域有层次上的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尚未成熟,还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存在争议。但它们已被为数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是当代重大科学发展前沿;2)它们在人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方面已经表现出巨大潜力和实践上的有效性,这也令许多人感到既兴奋又困惑;3)它们看上去没有经典科学中那些高深理论,往往源于直觉和一些哲学思想,似乎缺乏如西方近、现代实证科学具有的令人感到“塌实”的一系列定律和公理以及严格的理论体系作为其科学基石;4)这些学科在最深的层次上都是面向信息和抽象意义上的系统,在研究和应用领域上广泛贯穿并超越传统科学技术领域,且高度依赖计算机和哲学思辩。上述特点已能揭示出这些学科属于一个正在诞生的新科学范式,它采用的是基于复杂性原则的整体有机论思维方式,超越了十七世纪诞生的以基于简单性原则的机械还原论思维方式为核心的近代经典科学范式。但目前为止,在这个新科学范式本身的“科学性”和上述新学科的“科学”基石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个新科学范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渊源及浓厚的哲学和文化色彩。上述新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最广泛的交叉性和横断性,并且哲学味道和技术味道均很浓。也许在基于实验观察、理论演绎和机械还原论思维方式的西方传统实证科学范式下,永远找不到这些新学科的真正“科学”基石。当新科学范式下的科学基石真正建立以后,以上述学科作为先导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将会到来,使其迅速成熟并与经典科学一起使人类能够认识和解决单独靠传统经典科学无法真正认识和解决的一些根本性重大科学和工程问题,比如:生命和生命体的起源、本质和运行机理;大脑的奥秘;社会问题的科学描述;精确中长期气象预报;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精确预报;超复杂人工系统建立;复杂流体及凝聚态物理的计算机仿真;材料失效机理;新概念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生命系统的建立……。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另一方面,经典科学范式下的现代理论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生命科学的最新前沿进展也把其自身推到了认识和思维的尽头,并迎来了一丝人类新世界图景的朦胧曙光。 一场主要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为文化内核,以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为物质基础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已经处于爆发前夜,西方发达国家或许已经走在前面,而中国人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可以认为基本上处于同一个起点。在这个战略性努力中,中国人的一个当然楷模就是世界级科学家钱学森。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科学界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所谓现代科学技术的跟踪和发展中,并且主要固守于传统科学思维方式,没有真正注意到,西方发达国家大约50多年前就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在开辟科学发展新道路,自觉、不自觉地在奠基未来科学新范式,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中许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情有独钟。上面列举的一些学科几乎都是西方科学家开创的。当然,钱学森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的科学哲学界对此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五”计划已经把“复杂性科学”列为战略性重大创新领域的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不是孤立过程,而是与整个人类文明进程和思想文化发展内在必然性密切相关。科学的发展更多地溶入了文化因素,历史进程涌现出的文化思潮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成为上述新学科和新科学范式发展的精神动力,反过来也会引起未来哲学思想的突破和创新。 上述方面的深刻变化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因此,21世纪将是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这种变化也将体现在哲学和宗教思想,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科学的世界图景等诸多方面。 可以这样说,东方思想、学术和文化是建筑师,西方文化(包括近、现代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是结构工程师,他们携手合作才能为人类建起一个安身立命的天堂建筑。没有建筑师在场,不能任由结构工程师乱来。 中华民族只有勇敢地面对世界,掌握未来世界文化和科技制高点,才能真正实现崛起,成功贯彻毛泽东主席对中国人的教诲:中国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而中华民族是否能够掌握未来世界文化和科技制高点最关键的环节是人才培养,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其核心是实现高端人才培养的文化性、全面性、战略性和前瞻性。
279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