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21世纪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21世纪

相关日志

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工程发展模式
benlion 2020-6-2 17:52
关于李约瑟难题 - 主要是指科学理论(比如,牛顿定律);但是,诺奖的颁发 - 不是理论(比如,霍金的黑洞理论),而是,发现和发明的类型, 罗伯特·坦普尔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如果牛顿时代有诺奖,颁发的也不会是牛顿定律,可能是七颜色光的观测或望远镜的技术。 从理论体系来说:20世纪的科学建立了 - 1)宇宙学与统一场论,2)人类学与精神分析,3)机器学与人工智能,4)生物学与系统医学等,恰恰是一百年的历程。 然而,技术是科学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且,技术具有经济价值,一般不会发表技术设想,而是申请专利;因为,技术在专利申请之前发表,那么专利就失效了。理论假设,却是不同,在得到其它科学家的证明之后,仍然归属于假设的提出者。 当今社会倡导的“创新innovation ” ,则是1912年 熊彼特 提出的经济学概念 - 产品设计和技术开发,以及商业模式,比如,乔布斯的iPhone、马斯克的SpaceX飞船等;所以,首先,必须是 正名 ,比如,理论创造、现象发现、技术发明和产品创新 - 理论偏向哲学和工程偏向艺术等。 举例,论文和专利与创新的关系与区别 - 创新innovation是指市场或商业化的整个成品(比如,SpaceX飞船),论文和专利都只是阶段的研究资料(比如,有关飞船的各类论文和专利)。再如 - 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在论文和专利,这是各研究阶段的系列中间结果,在创新,则是最终FDA审批通过了可以用于临床的产品。 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知识与技术的资料,肯怕已经只存在于书本和图书馆了,当今还有几个人真正读过呢?!对比 - 日本的福泽谕吉和 涩泽荣一 等。 --- (2020年5月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工业化社会|20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今世界,谁在“劳力”,谁在“劳心”?
热度 6 lvnaiji 2017-9-18 16:02
吕乃基 一、 上世纪末,中国放弃了全面赶超,以自身的资源禀赋,走世界工厂的道路,十余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中国提供了反省的机会。 在世界工厂中, 中国被锁定了落后 ,在由高技术推进的产业链上位于没有多少技术和知识含量的低价值环节,位于微笑曲线底端。 世界工厂中的工人也被锁定了“四低一高”:低工资、低教育、低技术、低劳动生产率,以及高劳工淘汰率。 世界工厂掩盖并锁定了中国的二元社会,掩盖并锁定了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滞后状况。 与此同时,企业因用工成本的低廉而不思进取,不考虑资本向中西部地区输出,更不投资技术创新;再者,满足于贴牌生产也就不会有品牌意识。因而缺乏动力沿微笑曲线向两侧高端攀升,而是安于现状,躺在价值链的低端。 不仅锁定落后,而且 锁定了被支配的地位 。发达国家在上游拥有知识产权,在商品端处于检查者的有利位置,制定苛刻的质监和安全标准,即使在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制造环节,既掌握技术标准,又占据道德的高位和话语权:经过长期博弈所形成的劳工标准,以及限制CO 2 排放等。此外,还可以随时举起反倾销的大棒。在发达国家居高临下的支配下,中国及其企业在各个环节疲于奔命。 被支配还在于,在全球产业链的相互依存关系中, 依存双方的选择权不对等 。拥有知识产权和全球品牌者主要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他们是众多如中国、印度、南美各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争先恐后选择攀附的“对象”。这种情况缩小到国内,是各省面对外资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广交会上,外商往往后悔所签下的单子,因为接下来可能遇到更划算的。 正如男女双方,一方声称非某某不嫁或不娶,而另一方却“普遍撒网,重点捕鱼”;那么双方的支配关系高下立判。 再者,为了世界工厂的运转和扩建,中国投入了大量资源和能源,耕地日益减少,变成了厂房、仓库、道路,甚至高尔夫球场。中国为全世界,主要是发达国家打工,制造过程产生的污染却留在了中国,日渐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难以为继。 不仅如此,签约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所投入的要素主要是知识和资金,流动性强,随时可以方便地撤离或转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投入的则是土地、厂房和设备。达到三通一平的土地,甚至打下了作为地基的钢管,还能随意移作他用吗?一旦风吹草动,外资轻而易举撤离,留下的是废弃的厂房和流水线,以及失业的员工。被锁定的要素转化为“牢不可破”的钢筋水泥,锁定的要素被固化、沉淀。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在微笑曲线的两端,是劳心者;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微笑曲线谷底,是劳力者。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看来,孟子的话,在21世纪依然有效。 二、 或许不能单纯地这样看,不能把“劳力”与“劳心”割裂开来。 其一,从过程上看,这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国家正是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的过程中获得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解决巨大的就业难题,在经济上得以腾飞。 其二,“劳心者”似乎也为之付出代价。发达国家的蓝领竞争不过发展中国家的劳力者,在中国主要是农民工,于是裁员、延长工作时间和退休年龄,降低社会福利。按秦晖的说法是,高人权不敌低人权。引发罢工、失业、中产萎缩和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从奥巴马的“制造业回流”,到特朗普的“美国再次强大”,都旨在把“劳力”的岗位挪回去,让本国蓝领来“劳力”。 有趣的是,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开始走出去,到东南亚和中亚、非洲,甚至美国办厂,譬如曹德旺,让这些地方的人“劳力”。 如此这般的角色转换,令人眼花缭乱。人们不禁要问: 当今世界 ,谁在“劳力”,谁在“劳心”? 一国之内,世界范围,如何配置“劳心”与“劳力”? 三、 将来而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谁劳力,谁劳心? 或许,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力与劳心的内涵外延都将发生深刻改变……
7898 次阅读|12 个评论
辞旧迎新、超越自我、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原则及其他
pww1380 2017-3-6 12:18
辞旧迎新、 超越自我、 21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原则及其他 ——博文网文微信阅读思考交流札记(61 ) 杨文祥 题记: 这是春节期间整理的 博文网文微信阅读思考交流札记 , 由于身处异乡,多有不便,至今才得以发布于此。 1. 在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中,我们送走了祸福难测,挑战严峻的猴年——英国脱欧、国际恐怖活动猖獗、台独势力在台湾卷土重来、孤立主义 - 民粹主义 - 狭隘民族主义这几股反全球化逆流凝聚的怪胎——特朗普现象在美国刮起的势不可挡的旋风 ...... 在迎新辞旧烟花的烟雾里,我们迎来了中国人对否极泰来,大吉大利的热切企盼的鸡年。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对我来说,最具有辞旧迎新意义的是老同学阮直用散文对春节 ——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的文化诠释和柏春对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从专业的角度上讲,本人对政治经济学的议论,纯属 “ 门外谈学 ”。然而,就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常识而言,本人深感柏春的理论创新,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入手,锁住了理论创新的关键和起点。其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原创思想的延伸和深化,更为深入研究 21 世纪的中国和当今世界的社会现实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的理论诠释与深入分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理论可能,尽管把这种理论可能转变为理论现实尚有大量的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有待于深化。 ——自由阮直《春节是家庭一年一次的大典》、关柏春《论政治经济学创新系列论文(总序、初论、再论、三论、四论)》阅读札记 2017 年 1 月 28 日 下午 15:32 2. 我们作为一个具有较大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国家, 比超越世界更重要的是超越自我 。在 全面超越自我 之前奢谈超越世界,在理论上是空想,在实践上是好高骛远好大喜功。 人类历史上,古今中外,每一次主政者的好大喜功,其结局无一不演变为历史的遗恨与民族的灾难。 好在当下中国的高层决策团队对此具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不至于被某些 言过其实的过激言论 所误导。 ——参见杨文祥《“世界领袖”陷阱不可不防》评论回复 pww1380 2017-2-10 14:12 http://blog.gmw.cn/blog-136083-874471.html 3. 几个月前,在与老同学讨论 21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 “ 在一个 正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逐步走向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家 ,今日中国理论界如果不能 全面认识、接受并继承工业文明的精神成果 ,就不可能为 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 提供 具有科学价值的理论支持 ; 在 正在由工业文明逐步走向以 社会信息化、全球化进程 不断深化 为历史标志的 向信息文明转型 的当今世界 ,在推进全球化的信息文明建设实践与反全球化的恐怖主义、民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思潮与实践的激烈交锋中,当今世界的理论界如果不能 超越欧美发达国家和 ‘福利国家’在理论、制度、实践、文化诸方面的现实局限 ,就既不可能为西方世界走出现实困境提供理论武器,也不可能为人类把握自身命运,为世界走向未来提供 具有 21 世纪历史高度和信息文明文明高度的理性支持 ”。 本人的上述观点被柏春老同学归纳为 “ 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原则 ”。这一观点得到老同学的赞同与鼓励,十分欣慰。 上述这一《 理论创新原则 》就是指导本人日后学术实践的座右铭 。 ——文二班老同学微信交流札记 2016年8月; 2017年1月28日整理 4. 此文是从未来学——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的角度 对信息文明所做的社会学理论诠释 。这样,此文的基本理论内涵必然与本人于 2003 年在博士论文《信息资源价值研究》初稿中提出,而后在 2007 年出版的《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一书加以完善的 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 具有内在的联系和相通之处。 因此可以说, 此文是本人 信息文明与信息文明建设理论 的一件跨学科的学术佐证 。 ——网文 2017-01-31 黄莺《未来社会的三大趋势:虚拟、共享、自由(深度好文)》阅读札记 2017年2月1日 下午 13:04 5. 飞虎队 的记忆 ——抗日战争时期的悠悠往事,历史上曾经的中美友谊象征。 ——网文 2017-02-01 历史屋《美国飞虎队队员:她是我70年来最想找到的中国女孩》阅读札记 2017年2月1日 下午 13:04 6. 三十岁以后,值不值得去读博,关键在于当事者本人的价值抉择。 本人就是在评聘正教授多年后,基于进一步求学深造的渴望才攻读的博士学位。 ——彭真明博文《三十岁后,值不值得去读博》评论与阅读札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25437do=blogid=1031244 杨文祥 2017-2-10 08:55 7. 《西游伏妖篇》独辟蹊径,对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深度的阐释。 ——网文 2017-01-31 罗定权 心之力BOOK读书会《西游伏妖篇彩蛋分享——妖为何物?》阅读札记 2017年2月1日 下午 13:04 8. 《中国武学》——系统研究中国武术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开山之作。 ——网文 2017-01-31 19:46:00 来源:央广网 《武术典籍中国武学面世 武术界高度评价》阅读札记 2017年2月1日 下午 13:17 9. 科学技术不但是撬动地球的杠杆,而且是把梦幻转变为现实的魔棒。 ——网文 2017-01-28 纵横时事 《四维世界的照片,太震撼了!》阅读札记 2017 年 2 月 1 日 下午 13:36 10. 本人对一楼的评论意见不能苟同。 一个社会预测的结果是否科学、准确,最权威的检验在于未来社会现实的实际进展与演化,而不在于历史上有人曾经说了什么。 如果仅仅依靠历史人物的个人智慧和曾经的历史贡献就可以解决当今世界的所有问题,那么,今日还有一息尚存的人的现实存在除了苟活,就别无任何意义了。 ——杨学祥博文《 最糟糕的预期会像 1914 年:技术、经济、政治和自然周期 》评论与阅读札记 杨文祥 2017-2-16 13:46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033880
个人分类: 学坛杂俎|1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七天以后,你又会在哪里?
HanLee 2016-11-24 22:38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悲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不幸。 而余华就将这种不幸发挥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从活着开始,富贵经历的是旧时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种种不幸。而在火车厕所出生后滚落铁轨的杨风,则经历了二十一世纪的种种不幸。 对于杨风,抚养他的父亲在 21岁时便改变了一生的轨迹,和养父的幸福生活实质上是在毁了他的一生。从这点来看,确实和搭错车中的养父有相似之处。 怪诞的视角也使余华可以更丰富和细腻地描写人间百态,将社会黑暗的一面展露无疑。前后故事相互照应,最后在巧合中完成了线索的串联,让人回味无穷,感慨不已。 本来向往平凡的李青为了所谓的前程选择了自我毁灭。本该安享晚年的养父却因为癌症不得善终,最后即使死去还像生前那样兢兢业业。 从卖肾,谎报伤亡人数,天价墓地,上访,强制拆迁,跳楼自杀,交通事故,千里寻亲,无一不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关注的问题,余华用灵巧的笔触串联了一个个故事。 兽医手术的卖肾就是死亡与毁灭,谎报死亡人数威逼利诱家属封口也是为了不处理大领导的中国特色,天价墓地都是炒出来的,而效益再好的餐馆也抵挡不住一群领导的赊账与胡吃海喝,弃婴被称为医疗垃圾永远不得接受,捅死自己被判了死刑的暴徒与被自己捅死的警察化为白骨以后居然成了好朋友。 鼠妹也是一类人的形象,这类人蜗居在城市的角落甚至在城市的底层,真的像老鼠一样,没有技能的他们只能给别人打打零工。围绕着鼠妹作者也没有吝啬笔墨,这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突出。 死去的有钱人火化后去了墓地得安息,有墓地的老百姓火化后去墓地也能得到数十年的短暂安息,没有墓地的穷人却得以永生。死无葬身之地绝对是一片乐土 ——“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人死了去应该去火化是普遍的认识,而死无葬身之地似乎才是真正最好的选择。 我有事在想,当鲁迅先生看到当代交通事故,跳楼等事件发生时总是围在旁边的一群吃瓜群众会有如何感想。 二十一世纪的头十五年已经过去,小说毕竟是夸大了的事实,人生的大不幸毕竟只是少数,而黑恶势力永远不会是常态。 只是不知什么时候,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的少了点冷漠,多了点信任。如果社会依旧流窜着这么多坏人与不诚信,也许,真的要在死后吧。 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毕竟不再是狂人日记中吃人的社会了。 李翰 2016.11.24
25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人单挑赢过NASA,天才库布里克150分钟预言50年人类科技发明
热度 1 beckzl 2016-8-20 10:39
因为太空漫游 我们仰望星空的意义从此不同 1968年4月,《2001 太空漫游》上映 早于NASA的阿波罗8号绕月球航行 影片里第一次展现了太空飞船、空间站、星际旅行等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情景 今天大家对宇航员在真空环境里的失重状态已经司空见惯 而那时人们对失重则完全没有概念,觉得在太空中可能会站不稳,需要慢慢走 1968年 《2001太空漫游》发布的电影海报 那时人类还从来没有离开过近地轨道 囿于经验的限制甚至不能理解这部电影在讲什么 《2001 太空漫游》刚上映的时候,几乎没什么人去看 只有一些嬉皮士说这片儿配药,感觉倍儿爽 而在今天 《2001 太空漫游》被公认为“ 史上第一的科幻片 ” 无论是拍《星际穿越》的诺兰,还是拍《人工智能》的斯皮尔伯格 无数大导演在拍科幻电影的时候都要说一句 致敬库布里克和《2001 太空漫游》 上:《2001太空漫游》(1968) 下:《星际穿越》(2014) 五十年后, 《2001 太空漫游》电影本身 依然保持着它在艺术上的伟大和在科技上的前瞻 《 2001 太空漫游 》电影海报 《2001太空漫游》就像一个关于太空和未来的预言 而惊人的是,大部分竟然奇迹般地完全成真 塑造这个神奇预言的正是天才导演 斯坦利 · 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Stanley Kubrick … 库布里克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 集结起了一 个强大到恐怖的电影阵容 电影剧本由著名的的科幻小说家阿瑟 · 克拉克(Arthur Clarke,曾经担任英国星际协会主席,是当时科幻领域的权威)和斯坦利 · 库布里克合作写成 Arthur Clarke Stanley Kubrick 专业科学顾问是人工智能之父马文 · 明斯基(Marvin Minsky) “人类最聪明的大脑之一 ” 明斯基在片场还差点儿被坠落的扳手砸死 不过据明斯基表示“被扳手砸也比被库布里克天天拉着彻夜头脑风暴好” Marvin Minsky 电影的配乐来自 古典音乐大师小约翰 · 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II)的《蓝色多瑙河》 和理查德 · 斯特劳斯(Richard Strauss)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在两位大师之前,本来选定的影片配乐师是好莱坞著名的阿莱克斯·诺斯(Alex North,美国大师级的作曲家、电影配乐,曾十四次获奥斯卡音乐奖提名,1986年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结果库布里克拍到一半儿觉得古典音乐效果更赞就把大音乐人给开了 1968年12月21日,阿波罗8号(Apollo 8)发射, 这是人类第一次离开近地轨道,并绕月球航行 阿波罗8号的宇航员们在去往月球之前一起看了这部电影 还模仿电影,在飞船里播放《蓝色多瑙河》作为背景音乐 如果没有库布里克在电影制作上的任性和不将就 华美的圆舞曲或许永远不会真正在太空中播放 … 作为一部科幻电影 “ 处女座 ”的库布里克在科技元素的真实感上也是做到极致 他没有请传统的剧组工作人员设计场景道具 而是请来宇航工程师、火箭设计师、天体物理专家等设计模型和场景 工作中的库布里克 因为库布里克做得实在太真实 所以整个二十一世纪目前为止的各种科技发明简直就像 人类在一项一项实现他的预言 上:《2001 太空漫游》中的登陆舱(1968) 下:阿波罗11号 登月照片 (1969.7.21) 因为阿波罗11号的登月照片跟《2001 太空漫游》里的实在太像了 整个美国人民都不信了,怀疑说“这是你们找库布里克拍的吧” 由此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阿波罗号登月真假的考证 无论NASA怎么解释证明都无济于事 上:电影中航天飞机Orion III早期的技术图纸(1968年) 下:NASA打造的第一架航天飞机“企业号” (1977年) 影片中,这架航空飞机长这样 加入了仿生设计,有海洋生物一般优雅的主体线条 《2001 太空漫游》中的航天飞机 影片中弗洛伊德进入空间站时的声纹登录 在手机百度已经实现 而支付宝最近还增加了人脸识别登录 声纹登陆 弗洛伊德和女儿打可视电话,收了一点几美元 现在大家随时随地用facetime或者微信视频,而且是免费的 可视电话 … 更好玩的 是《2001 太空漫游》这部电影和整个苹果产品之间的故事 2001年,当苹果开发自己的MP3播放器时 聘请了一位独立文案创意人Vinnie Chieco为它起名字 当时乔布斯是这样解释自己心中产品策略的:Mac将作为其它产品的中心基站 Vinnie Chieco由此想到了《2001太空漫游》中的一句台词:“Open the pod bay door, Hal(把舱门打开。pod,指可与航天器主体分离的分离舱) Pod (分离舱) 电影中的发现一号太空船相当于一个母舰,可以放出名为“EVA Pod”的小飞船 与Mac和MP3播放器之间的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于是他们将“Pod的名字拿过来,加上I和IMac形成呼应,IPod就此诞生了 电影中的HAL是一台永远不需要关机的电脑, 如果你想关机,得拔掉它的CPU 想想MacBook,也在拼命强化不关机的设计 据说这是乔布斯的遗愿之一 而且 HAL 9000型电脑自带 略带傲娇的平静口吻 还有那圆圆的摄像头,银色边框 有没有让你想到Siri? HAL 9000 2011年,苹果状告 三星侵权,称 其Galaxy系列手机和平板电脑侵犯自己的专利 根据 FOSS Patents的报道, 三星回击道 “ 那你们的iPad还和库布里克电影里的平板电脑相似呢 ” 看看鲍曼和弗兰克在太空中用餐时看的平板电脑,你就理解三星了 … 2016年3月9日,韩国围棋大师李世石在首尔与AlphaGo的对弈中 首轮败给了这个谷歌母公司Alphabet制造的人工智能项目 赛后,李世石说,“我惊讶极了,我从没想到自己会输” 然而,故事的结局早已在电影中写好 库布里克在电影中拍了 HAL 和鲍曼下国际象棋,鲍曼被HAL打败 HAL 和鲍曼下国际象棋 … 1999年去世的库布里克被奉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 他在50年前的一部科幻电影,预告了人类至今的科技发展史 直到今天,电影中提到的 月球基地、行星间载人旅行等太空工程还是科学家们正在推进的项目 而他强悍的精益求精的工作方式也是声名卓著 一位早期的采访者记录了库布里克对电影技术的痴迷 库布里克极为关注电影背景,力求精确到细节,因为他认为那样可以帮助观众相信银幕上发生的情景 正是因为对细节吹毛求疵般地精确要求 他对每一部电影的制作过程都是全程掌控 从初期策划到剧本创作再到最后剪辑,事事亲力亲为 拉着明斯基整天雕琢细节,为电影科技因素一再考据自然不在话下 Kubulick 在拍摄《2001 太空漫游》的时候 库布里克在 一天之内去了特效制作部视察太空飞船的设计情况 还前往服装设计师那里检查了太空服的设计进展 最后又对艺术部建造的月球模型进行了一番研究 他和共事的技师、艺术家、科学家高度协同 拍科幻电影才能拍成下世纪科技预告 专业严谨,就像科学本身一样优雅和谐 他在作品本身创作过程中始终强硬地坚持对差错的零容忍 库布里克有一本谈话录叫《我是怪人,我是独行者》 他说 不出错, 才有可能造就完美
6764 次阅读|2 个评论
北京莫言批斗会,谁不懂教育?
热度 1 冯用军 2016-7-31 16:53
引子: 2016年两会期间,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建议“将12年学制改成10年一贯制”( 2016年3月5日,在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分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莫言建议,将中小学学制从12年改成10年,并取消小升初和中考 )。他的建议得到了众多网友支持。他们认为,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学制太长浪费时间,高三、初三就是复习,小学5年上完也没问题。 而一些所谓业内的“ 教育专家 ”对此并不认同。 我的观点:一、 莫言就是《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懂教育者,非莫言莫属,莫言只是不懂天朝国情罢了...而所谓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就是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地方(看看里面的几号人和叫的几号人是什么样的货色便知),王本中、唐盛昌、吴颖慧、熊永昌等之流不过是那2个骗子、官员之流罢了... 12年的基础教育阶段绝对是草菅人命,按吾之本意,小学4-5岁即可入学,如果提高单位时间有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目前小学、中学、高中12年所教授的那点应试知识,只用6-8年就够了,这样,孩子们14-17岁就可以大学毕业,17岁-20岁就可以硕士毕业,从而加速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三无”研究员屠呦呦就是明证。 庸医不过是夺人一命,而庸师确是误人子弟一批谋杀青春生命无数,庸专家则是贻害国家民族 ... 二、 钱老死不瞑目叨念的新中国60年“为什么培养不出拔尖创新人才”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根源就是那些充斥于中小学战线的“教育砖家”,是以他们为首的“地富反修右集团”扼杀了中国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你把他们带走了,中国的素质教育就有希望了、“钱学森之问”也许就被破解了,否则,别说50年,也许翻过100年,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应试教育... 三、 在莫言摊上大事了的一片流言中,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背景下,就让我为莫言说几句公道话,也怕是只有我敢在这风口浪尖上站出来给他撑腰,我是旗帜鲜明地支持莫言的【主要是这些“批斗”之言出于所谓“教育砖家”之口,要是其他人说的,我就姑且放他们一马,甚至不屑赘言】... 四、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天朝的基础教育主要的“成就”就是扼杀青年少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培养“听话的盲从者考试虫”,高等教育主要的“成就”就是培养心口不一言不由衷的社会主义信仰者、英语哑巴、操着半生不熟专业知识的技术员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莫言要是读了中学,绝对拿不到炸药奖... 为何? 各位看官莫急,且听山樵公一一道来(以下所批之“鹰犬”或“爪牙”类“公公知识分子”,附上照片方便识别,所谓按图索骥是也,建议列入“过街老鼠”之列): 原文: 王本中曾任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长,现为 中国 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他此次研讨会上反驳道:“一年高考复习,一年中考复习,说这都是浪费,10年就可以学完。应试教育有两个关键词‘高厉害’、‘强选拔’,其实不管是改成10年,9年、8年也好,哪怕你改成6年,也会有两年照样是复习应试。” 王本中对澎湃新闻笑称:“莫言无知无畏,敢说,但其实不懂教育。” 评书:1、王大中真是对“国情”浸淫日久、了若指掌啊; 2、堂堂前中学校长,满嘴“应试教育”而公然对抗国家“素质教育”国策不思悔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教育 改革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 》国家法规、政策、文件我就不啰嗦了 ); 3、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在于培养培养学生的基本公民素养、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性、相信美好未来的希望,而在王大中眼里却是死记硬背些陈词滥调、过时的知识,为应付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而求学,不懂装懂,何其悲也; 4、放眼世界,无论是欧美日澳等列强,还是非洲弱国,有几国规定基础教育必须要有2年“复习应试”,从课考、周考、旬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王大中眼里心中和手下的懂教育就是如此而已 原文: 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认为,学制缩短为10年,实际上是把教育的任务窄化了。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立德树人,而不仅仅是只考虑念几本书。“10年就可以完成12年的事?我认为没有理论和科学依据。现在的问题不是这个问题,是在这12年里,我们应该承担的教育任务,是不是真正做实了。” 评书:1、我要问唐盛昌一句,基础教育雷打不动12年,有什么理论和科学依据?不要告诉我是孔老二、孟轲、韩愈、朱熹、王守仁、蔡元培等告诉的,更不要告诉我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洛克、赫尔巴特、杜威、马卡连科、蒙台梭利、罗杰斯、布鲁纳等教你的...要是义务教育为11年、或13,你是不是会说12年有什么理论和科学依据,笑话,丢人现眼。 2、学制10年就能把教育的任务窄化了?12年就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立德树人。11年不行,10年更不行?按你的意思,13年、14年不是更好,哈哈,我都怀疑你懂不懂“教育的任务”... 3、教育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只考虑念几本书,笑话,我倒要问你?你除了机械性的教学生念了几本书、反复考了几道题,教导学生去应付高考,还干了啥?还能干啥? 4、说好的“学生的基本素养,立德树人”,高分低能,除了会考试,还会哪样?说好的基本素养、说好的立德树人,去哪儿了?被你吃了,下海里去了,风刮走了... 5、“应该承担的教育任务,是不是真正做实了”,我是校长还是你是校长?基础教育12年做了什么?做没做实?你不知道吗?我敢断定,你任教的一生,就是搞“应试教育”的一生,退休了都不敢放个真屁、说句真话,生无可恋,真是白活了... 原文: 北京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也明确表示反对缩短学制,“这太不符合教育规律了,对教育没有基本的尊重!” 她认为,12年的基础教育阶段,是慢成长的过程,是让孩子成人的过程,而不是成才的过程。如果在未成年人心理尚不成熟时,就把他们抛向社会锻炼游泳,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评书:1、啥叫符合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神马,你懂吗?你给我列几条教育规律。一个都没受过严格教育科学规训的人也敢大言不惭地谈教育规律;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教人学会求真、求善、求美,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 2、基础教育从12年改革为10年,就叫“对教育没有基本的尊重”,那些跳级、越级的孩子,按你的意思那是逆天了吧。尊重教育,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天性,你海淀区教科院给属地中小学“减负”干了多少实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消除应试教育提供了多少“干货”;去看看那些晚上做作业做到11/12点、早上5/6点起床背个大书包耷拉着脑袋梦游、带着眼镜度数越来越高的中小学生再回来放屁吧; 3、21世纪,你叫孩子慢成长,让孩子成人、不是成才,口说无凭,你去海淀区中小学调查下,有几节课是让孩子成人不是成才,有多少课程内容是让孩子成人不是成才,典型的睁眼说瞎话,不懂教育瞎BB; 4、未成年人心理尚不成熟,那按你的意思是养在“玻璃房”中,养在“花房”中,这才叫对孩子负责任,让孩子认识社会、认知社会、认同社会,建构合理的“三观”就是不负责任,这是什么歪理邪说。 原文: 北京101中学副校长熊永昌也认为,目前在学段的融通上还比较割裂,6和3,3和3之间衔接不够。 评书:不屑一评。 博文所引“原文”皆出自 http://china.huanqiu.com/article/2016-07/9173627.html,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勿查水表勿跨省,与博主无关。 基础教育 阶段不消除 应试教育 , 高等教育 阶段不终结 宽进宽出 , “钱学森之问”将终难破解,“中国梦”将几成泡影!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1945 次阅读|1 个评论
21世纪科技对文化的影响
热度 3 lvnaiji 2016-1-20 10:57
吕乃基 大致可以把21世纪科技对文化的影响归结为“块”的消融,个体的显现,以及整体的形成。 “块”的消融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地理上民族、区域文化的消融,另一方面是在内容上各门类间如科技、政治、经济、艺术等彼此间边界模糊,相互渗透、消融。21世纪科技对此的影响经由两个途径,其一是科学的诱导效应。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每一具体领域都应根据实际情况而提出各自的“真理”,并将随时间而变。这就诱导文化中的“块”重新审视块与块之间的分界。21世纪的科学自身的变化如一片星云,其内部变得松散,外部边界变得模糊不清,这也诱导文化“块”的交流与融合。 其二是科学和技术的直接影响。21世纪科学直接影响到文化的内容,渗入到伦理、政治、经济、艺术等,也促使它们彼此渗透。在思维方法上,21世纪科学将更多地依赖直觉思维,倾向于用图像作出定性的理解,这有点像艺术;在宇宙学领域,思辩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又有点像哲学。再进一步说,宽容、理解与协作、创新,以及自律与他律,不仅成为21世纪科学,而且正在成为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共同规范。相比之下,显然技术的影响更大,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的平台为文化中各部分的交流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可能,这一点在后文还要述及。 有必要对民族文化的消融作进一步分析。民族文化是历史地形成的,凡是历史形成的东西,也必然在经历发展繁荣之后走向消亡。到21世纪,在科学技术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族文化正在走向相互间的消融。 民族文化的源泉之一是,各民族在远古时期由于特定的自然生存环境而逐步形成了相应的生活样式。就此而言,民族文化表明自然对人的制约。民族文化的另一个源头是其血缘关系,血缘关系同样来自自然界。因而,自然界,其中各异的大山、河流、海洋、平原、湖泊就成为各个民族文化的根源。同一民族的个人具有同一个血缘,拥有同一个生存空间。从这些不同源泉中,他们形成对世界特殊的认识,采用特定的思维方法,并且从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特殊的生灵,特定的与自然之间的事件等提取对他们的生存至关重要的意义,形成相应的价值观。正是这种根源系统使得主观性得以存在,使得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化归的独特性。 在讨论21世纪科技对消融民族文化的作用之前,有必要简要回顾近现代科技的影响----消解民族文化来自自然的独特根源。科学旨在将信息从根源系统(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经验的、表象的、外在的……)中释放出来,提炼出来,形成普遍的、客观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管是太阳、月亮还是地球,天上还是地下,它们都是同质的,也不管是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德国人,他们都是一样的机器、化工厂,或者细胞的王国。不同的民族面对同样的自然,作为“五尺来高的人”遵循同样的规律。各自的生存环境无任何神秘之处,无任何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于是,近代科学使民族文化从其根源系统中“连根拔除”(uproots)。技术则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生产出不同的产品,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过上同样舒适的生活,这也使人从其根源系统中连根拔除。由此可见,近现代科技的共同影响就是消融民族文化。 21 世纪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又有新的特点,如前面述及到的科学的诱导作用。在技术领域互联网对民族文化消融所起的影响,比以往的任何平台更大。生物技术将改变人的基因,控制遗传,于是血缘源泉从根本上被消解。再加上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及其所拥有的企业文化,跨民族婚姻等,凡此种种,都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起到消融民族文化的作用。然而应该指出,21世纪科技在这一方面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促使“个体的显现”。 21 世纪科学赋予每一事物在相互作用中同样的权重,对每一个别事物的研究都要考虑到此时此刻特定的背景。相应地,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的意义理论,语言使用的多样性与语境不可分割,而语境则是人类整体语言中的个体体现。于是,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便又回过来与个体相结合。网络的发展在消解一元中心之时,给予每一个体以平等的地位,为每一个体在认识和实践上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和参与的条件。随着个体显现,在原先统一一致的“块”中便出现越来越多的个性和差异,以致看不出有什么全民族相同的文化,同时也难以为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文化的各部分划界。 个性的显现在促使“块”的消融的同时,也在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参与形成新的整体。虽然新的整体尚未成形,但可以推知它的一些特征。 (1) 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个体的显现,也就是把普遍的、抽象的科学理性融入到具体的、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现实中,是理性的“语境化”。在此意义上,如果说“块”的消融是根除,那么个体的显现就是寻根。然而这是在新的水平上,其结果既是科学理性参与价值判断并成为后者的基础,也是科学理性在具体实践中,在价值理性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和归宿。 (2) 整体与个体的统一。整体不是由几个界限分明、彼此独立以及不可通约的“块”组成,而是由微小的部分,形形色色的社群,由一个个企业,一个个社区,一个个兴趣小组,一个个家庭,乃至每个个人组成。他们彼此独立而又相互依赖、参与,互相理解、尊重,每个个体以自律与彼此间的他律相结合,从每个个体都可以推出整体,都可以看到科技、艺术、伦理,还有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只是消融而非消亡,它的生命通过每一个个体渗入到整体中,流淌到全世界,并且不断地变化着流向未来。目前,这种社群的典型就是不断增长的微信群。 (3) 整体中的每一个体都是平等的,都有发展的机会。精英与大众、深度与平面、终极与当下的对立逐步消融。一方面是精英地位的跌落,“失语”或者丧失“话语权”;另一方面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水平的提高,他们可能没有精英那样的“深度”和影响,然而却是创造者而不是被创造者,是主动而不是被动,是参与而不是旁观。在社会结构由一元的金字塔转变为多元、扁平的网络结构之时,这一变化也将出现在精英与大众以及相关方面的关系上。然而扁平并非没有深度。大众,每一个个体共同关注人类作为“类”的深度和终极问题,如涉及到人类命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工自然,以及人工自然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 (4) 整体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每一个个体都在从事创造,每一个个体都可能成为整体中的亮点,然而亮点又在不断转移,没有永恒不变的主旋律。这就是混沌。人类走出远古的混沌走向有序,那就是理性、必然和规律,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不断分化,是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一元、中心、精英、深度,随着21世纪科技和其他方面的发展,随着“块”的消融和个体的显现,人类正在更高的水平(平台)上迈向新的混沌。
个人分类: 科技|6808 次阅读|6 个评论
21世纪科学的特征
热度 5 lvnaiji 2016-1-15 12:09
吕乃基 21 世纪科学将朝三个领域发展:沿量子阶梯上行,探讨生命起源和意识起源、生命与意识的本质;下行,探讨更深层次的物质和宇宙起源;第三个领域是探索混沌、分形、突变等不确定性。这三个领域的发展逐步呈现21世纪科学的一些新的特征。 在本体论方面,首先,发现一切都处于关联之中,每一事物中都有他物影响的因素,同时也给对方打上自己的印记。“对方”可以是某一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整个环境,例如,生态变化给个别生物的进化打下了印记,后者又反过来影响生态。在这里,没有什么是第一位的、在先的。对某一领域的研究会有相应的游戏规则,然而,由于事物间的关联导致研究不断转移到新的领域,揭示出新的游戏规则,因而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游戏规则。其次,一切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这种变化发展并不是机械的因果决定论,而是存在无数随机涨落、扰动等不确定因素,这就使得未来有无限发展变化的可能,不可能在机械的 因果决定论的立场对未来作出预言。偶然性不仅仅是“为必然性开辟道路”,而且其本身具有重要地位。有些扰动应予克服,而有些则是发展的机遇。涨落、扰动都可能经由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引起巨涨落。不存在铁的必然性,不存在永恒不变的规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18、19和20世纪上半叶的科学概念,加一个否定词,就成为20世纪下半叶后的科学概念,如“非”线性、“非”平衡、“非”有序、“非”对称或对称性“破缺”、“不”可逆、“不”确定,还有一些在当年看来不“科学”的概念,如涨落、突变、混沌、分形、涌现等等,甚至蝴蝶效应,成为21世纪科学的主角。值得关注的是,涵盖自然界、生命,以及人类社会的大数据,正在成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共同的的研究对象。 既然21世纪科学在本体论上对必然、规律和普遍性、本质等有新的认识,那么传统的认识论也必然受到冲击。每一次测量都存在“分形”问题,都与当时的具体条件、环境相关,由此得出的误差必将通过迭代而放大,而偶然因素、干扰、随机涨落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现代科学哲学的方法论已经把康德关于科学“何以能够”认识必然性这一问题消解为“是否能够”。这就陷入历史上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争论的怪圈。然而这一怪圈本来是虚妄的、形而上学的。问题在于,究竟什么为“知”,什么为“不知”。传统的知就意味着将不确定、偶然、涨落驱除出去,并且从具体的背景中剥离出确定、必然和普遍,然后再将之与真实的对象等同起来。现在既然对必然性等有了新的认识,那么也就必须赋予“知”以新的含义,要包含对偶然、涨落和不确定的认识。大数据则进一步突出“知其然”的地位。 最后,在科学观领域,科学度过了由高度一致乃至铁板一块的阶段,在一体化的同时进入了相对宽松,同时也更为活跃的发展阶段。“科学的外部边界也正在模糊、淡化。这一趋势表明科学一元论或中心论的消解,表明科学作为要素正在融入系统之中。”21世纪科学将形成不同于默顿规范的新的规范,那就是在各分支、各行业、各领域之间的宽容、理解与协作、创新,以及自律与他律,形成新的科学精神。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在为科学而科学,求真的基础上,各种特定的价值观越来越引导甚至主导科学研究。 以上就是21世纪科学在本体论、认识论和科学观三方面显现的新的特征。
个人分类: 科技|3442 次阅读|12 个评论
21世纪科学的特征
lvnaiji 2016-1-15 11:27
吕乃基 21 世纪科学将朝三个领域发展:沿量子阶梯上行,探讨生命起源和意识起源、生命与意识的本质;下行,探讨更深层次的物质和宇宙起源;第三个领域是探索混沌、分形、突变等不确定性。这三个领域的发展逐步呈现21世纪科学的一些新的特征。 在本体论方面,首先,发现一切都处于关联之中,每一事物中都有他物影响的因素,同时也给对方打上自己的印记。“对方”可以是某一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整个环境,例如,生态变化给个别生物的进化打下了印记,后者又反过来影响生态。在这里,没有什么是第一位的、在先的。对某一领域的研究会有相应的游戏规则,然而,由于事物间的关联导致研究不断转移到新的领域,揭示出新的游戏规则,因而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游戏规则。其次,一切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这种变化发展并不是机械的因果决定论,而是存在无数随机涨落、扰动等不确定因素,这就使得未来有无限发展变化的可能,不可能在机械的 因果决定论的立场对未来作出预言。偶然性不仅仅是“为必然性开辟道路”,而且其本身具有重要地位。有些扰动应予克服,而有些则是发展的机遇。涨落、扰动都可能经由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引起巨涨落。不存在铁的必然性,不存在永恒不变的规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18、19和20世纪上半叶的科学概念,加一个否定词,就成为20世纪下半叶后的科学概念,如“非”线性、“非”平衡、“非”有序、“非”对称或对称性“破缺”、“不”可逆、“不”确定,还有一些在当年看来不“科学”的概念,如涨落、突变、混沌、分形、涌现等等,甚至蝴蝶效应,成为21世纪科学的主角。值得关注的是,涵盖自然界、生命,以及人类社会的大数据,正在成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共同的的研究对象。 既然21世纪科学在本体论上对必然、规律和普遍性、本质等有新的认识,那么传统的认识论也必然受到冲击。每一次测量都存在“分形”问题,都与当时的具体条件、环境相关,由此得出的误差必将通过迭代而放大,而偶然因素、干扰、随机涨落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现代科学哲学的方法论已经把康德关于科学“何以能够”认识必然性这一问题消解为“是否能够”。这就陷入历史上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争论的怪圈。然而这一怪圈本来是虚妄的、形而上学的。问题在于,究竟什么为“知”,什么为“不知”。传统的知就意味着将不确定、偶然、涨落驱除出去,并且从具体的背景中剥离出确定、必然和普遍,然后再将之与真实的对象等同起来。现在既然对必然性等有了新的认识,那么也就必须赋予“知”以新的含义,要包含对偶然、涨落和不确定的认识。大数据则进一步突出“知其然”的地位。 最后,在科学观领域,科学度过了由高度一致乃至铁板一块的阶段,在一体化的同时进入了相对宽松,同时也更为活跃的发展阶段。“科学的外部边界也正在模糊、淡化。这一趋势表明科学一元论或中心论的消解,表明科学作为要素正在融入系统之中。”21世纪科学将形成不同于默顿规范的新的规范,那就是在各分支、各行业、各领域之间的宽容、理解与协作、创新,以及自律与他律,形成新的科学精神。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在为科学而科学,求真的基础上,各种特定的价值观越来越引导甚至主导科学研究。 以上就是21世纪科学在本体论、认识论和科学观三方面显现的新的特征。
个人分类: 科技|3329 次阅读|0 个评论
除了PM2.5,主要空气污染物都没怎么增加
jiangming800403 2016-1-2 20:49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42833.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赵建民博客 博主回复(2015-12-29 21:27) : 风的作用当然重要,但前提是风来的方向有纯净的空气。 氧化硫和一氧化氮在浓度不十分高的时候,在空气中是看不见的。足够细的悬浮颗粒,也看不见。因此环境质量控制不能以没有霾为目标。 --------------------------------------------------------------------------------------------------------------------------- 没有雾霾不代表没有空气污染,所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浓度比PM2.5更能反映空气质量。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46748.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赵建民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未来城镇体系构想 下一篇: 2015年最后一天学生和我的讨论 蒋大和 2015-12-30 11:04 不支持这个观点。 例如北上广,SO2的地面浓度都不高了,NO2高一些,但没到严重的程度,。。。。 --------------------------------------------------------------------------------------------------------------------------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增加了2倍,但是除了PM2.5,主要空气污染物都没怎么增长,甚至下降了。不过我们根本不知道10年前的PM2.5到底是多少。
个人分类: 能源、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2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草中笋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预测(2)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5-7-23 06:36
草中笋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预测(2) (二)人类将掌握控制小行星运动的技术 蒋继平 2015年7月22日 人类在21世纪的一大科研任务将是掌控飞临地球周围空间的小行星的飞行动向, 然后采用高科技手段,从地球发射小行星登陆装置, 在小行星上安装遥控设备和动力装置, 这些设备和装置应该具有能够有效地改变小行星的飞行轨迹, 使之按照人类的设计飞行。 若干因素导致人类必须这样做。 第一, 用来对付陨石撞击地球的风险。 假如人类掌握了这种技术, 可以有效地化解陨石撞击地球的几率。 地球历史上被陨石撞击而受到严重伤害的事例很多, 最著名的要算在6500万年前的发生在墨西哥的陨石撞击事件。 据说这次陨石撞击事件导致了当时控制地球的恐龙的大灭绝。 第二,通过对小行星组分的研究, 了解宇宙生命的线索。 小行星上也许带有合成生命的必须元素或者微生物。 第三, 对人类有重大价值的矿物质。 据说有的小行星含有大量的白金和钻石以及其他贵重的金属矿物质。 假如人类可以遥控这些小行星, 使之按照人类的意愿像航天器一样登落地球, 人类就可以在地球上开采这些小行星矿物质。 第四,为开发金星做好准备。人类今后必然要移民其他星球, 而金星是最理想的地方。 可是, 金星目前的状态不适合人类移民, 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造。 这种改造需要几百万年到几千万年的时间才行。 而且这种改造必须利用宇宙小行星来完成。 人类通过对宇宙小行星的调控, 使之按照人类的设计, 进入金星的轨道, 在金星的轨道上近距离对金星进行工程改造。人类也可能利用小行星对金星进行有计划的撞击, 使之按照人类的设计公转和自转, 以达到与地球很相近的季节变化, 以利于人类移民后的适应性。 简言之, 我预计人类在21世纪的后半个世纪一定会成功地掌握登陆和人为地调控宇宙飞临地球的小行星的。
个人分类: 国家时事|2140 次阅读|1 个评论
草中笋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预测(1)发现地外生命的确实证据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5-6-21 22:53
草中笋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预测(1) (一)发现地外生命的确实证据 蒋继平 2015年6月21日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 ,尤其是远距离遥控电子通讯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大功率太空望远镜 , 高分辨率影像设备的应用和改进,为人类的太空探索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凭借着这些技术, 人类目前已经具有对临近星球的无人探测能力, 就是用无人空间探测器对临近星球进行侦察。 根据已有的信息, 人类在20世纪已经登上月球,一个离地球最近的空间星球。 可是, 因为月亮与地球的特殊关系, 月亮被认为是地球的一部分, 属于地球的 一个天然卫星。 人类虽然登上月球, 可是 , 没有在月球上找到具有生命的确实证据。 2013年人类首次成功地将“好奇号”无人火星探测车送上火星, 对火星进行无人实地科学探究。不过, 到现在为止, 还没有在火星上找到存在生命的确切证据。 尽管如此, 草中笋对在火星上发现古文明的想法坚定不易, 这只是一个 时间问题。 我估计在未来的30年内, 人类一定会在这个方面获得巨大进展。 除了火星外, 木卫二, 即 Europa, 也是一个能够引起人类特别关注的星体, 人类也许可以在木卫二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 我的预测不是心血来潮, 也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根据宇宙规律, 自然现象, 科学知识和个人的逻辑分析推理而得出的推论。这些东西的核心是能量(温度),光照, 季节,宇宙演化过程,生物必须元素和环境条件之关系。 综合所有的科学知识和宗教信仰的意识, 从宇宙大爆炸的理论, 到上帝创世论 , 我认为两者是统一的,只是表述上的不同而已。 不管是从进化论来看, 还是从创造论来说, 地球生命一定来之于宇宙的其他地方。 这是因为地球的形成远远落后于其他宇宙星体。 从进化论来说, 当然早期的星球更具备先达到孕育生命的环境条件。这些星球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文明后, 应用高度的科技水平, 对其他星球进行探索开发。 这个宇宙文明体就是上帝, 即天上的帝国。 这也符合宗教信仰的说法。 即使仅从太阳系来说, 从各个星球对于太阳的距离来说,地球位于靠近太阳的第三位, 外面还有五个星球,临近的外围星球是火星。 从物理原理来说, 离太阳越远的星球, 在演化进程中冷却的越快, 越早。 因而, 它们达到孕育生命的温度条件远远早于地球。因为地球和其他太阳系星球的物质构成应该几乎是一样的, 既然地球可以演化出生命, 其他星球在同样的条件下为何不可? 草中笋坚定地认为,太阳系的生命是从外围星球向內地星球一步一步地迁移过来的, 现在在地球上,今后去金星。所以, 地球人将来将是开发金星的上帝。 这个时间是从21世纪开始,大概在千万年到亿万年之间完成。 让我们在有生之年,等待着验证我的预测的消息吧,当然, 不是指开发金星的完成, 而是指发现地外生命的证据。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234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21世纪资本论 导言
panfq 2015-2-10 09:36
导言( 1 ) 在权利方面,人人与生俱来而且始终自由与平等,非基于公共福祉不得建立社会差异。 —— 法国《人权宣言》( 1789 )第一条 财富分配已成为时下最广泛讨论和颇具争议的话题之一,但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其漫长的演进过程呢? 私有资本的不断积累真如卡尔·马克思(在 19 世纪预言的那样,将导致财富被少数人掌握吗 ?或者如西蒙·库兹涅茨在 20 世纪所设想的那样,增长、竞争与技术进步之间的不断博弈将会逐渐降低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程度,促进其更加和谐的发展?我们对财富和收入从 18 世纪演变至今又真正了解多少?当下,我们从中又可以汲取怎样的经验呢? 以上问题我都将在本书中一一进行解答。我也必须承认,书中的这些答案并不完善,但相比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些答案 采用了更加广泛的历史资料和对比数据,覆盖了近三个世纪、 20 多个国家,同时运用新颖的理论架构进行深度解析。 现代经济增长与信息传播 虽然规避了马克思理论演进结果的发生,但是并未改变资本深层结构与社会不平等的现实 ——至少不像“二战”之后十年中一些乐观主义者所想象的那样尽如人意。当 21 世纪的今天依然重复着 19 世纪上演过的 资本收益率超过产出与收入增长率的剧情 时,资本主义不自觉地产生了不可控且不可持续的社会不平等,这从根本上破坏了以民主社会为基础的精英价值观。然而,民主可以重新控制资本主义并且保证公众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保持了经济开放度,同时避免了贸易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影响。在本书后面的章节,我从这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这些观点是基于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本质上是对事实的一种客观陈述。 无数据之争? 关于财富分配的学术争论和政治争论,长期以来总是充满偏见并且缺乏事实依据。 每个人都会对所处时代的财富收入水平有自己的直观认识,哪怕他缺乏理论框架或数据分析。可以肯定的是,绝不应该低估这种直观认识的重要性。电影和文学作品,尤其是 19 世纪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关于不同社会阶层财富和生活水平的详细描述,尤其是对极度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合乎情理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个人生活影响的刻画。简 • 奥斯汀和巴尔扎克的小说生动描绘出 1790~1830 年英国和法国社会财富的分配情况。两位小说家敏锐地捕捉到各自所在社会阶层的财富层级,他们抓住了财富隐藏的轮廓,及其对男性和女性生活必然的影响,包括对于婚姻的态度、个人的期许和失望。他们和其他小说家用逼真而有力的笔触描绘了社会不平等的影响,而这些都是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无法相比的。 当然,财富分配问题如此重要,因此不可能只扔给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以及哲学家来解决。幸运的是,每一个人都很关心这个问题。那些具体的、真实存在的不平等是显而易见的,也自然会激发尖锐但又矛盾的政治评判。农民和封建领主,工人和雇主,员工与资本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都对其他人的生活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权力与支配存在的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察,并依据这些观察形成自己的是非判断。因此,这种对于社会不平等的主观和心理维度的认识,必然会造成科学分析无法缓和的政治纷争升级。所幸,民主永远都不会被共和所代替。 然而,分配问题也应该进行系统和规范的研究。如果没有精确定义的数据来源、方法、概念,我们可能会看清一切,也可能一无所获。有些人认为不平等总是会加剧,整个世界因此变得更加不公平;还有人认为不平等呈自然衰减态势,和谐会自动慢慢生成,我们无须做任何事来冒险打破这份完美的平衡。每个阵营都在指责其他阵营的思维惰性,却同时也暴露出自己的思维惰性,相互之间完全是一种 “ 聋子式的对话 ”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研究工作 —— 即使不是完全科学的,但至少是系统的、有条理的研究 —— 将非常有用。专业分析不会因社会不平等导致的暴力政治冲突而终结。社会科学研究总是会充满试验性和不完美因素。没有人会要求将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转化为精密科学。但如果我们能够耐心地搜集案例和样本,冷静地分析相关经济、社会以及政治机制,就可以宣传民主辩论,聚焦正确的问题。并且这样有助于重新定义辩论框架,廓清先入为主或欺骗性的观点,对所有观点都保持严格审视的态度。在我看来,这是所有学者(包括社会学家)都应该扮演的角色,而那些很幸运能比其他人有更多时间致力于此研究的普通人(有的甚至为此领取薪水 —— 一种显著的特权)也同样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但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财富分配的社会科学研究经过长时间发展,多是基于各种各样的纯理论推测,而确定的事实依据支撑则相对有限。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为了写这本书搜集了大量相关信息,我希望可以为以上这些问题给出一个直接的历史性观点。 马尔萨斯、扬和法国大革命 经典政治经济学诞生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英、法两国,关于社会分配问题的讨论贯穿始终。人口的持续增长 —— 这是以前不曾出现的情况 —— 再加上农村人口的外迁以及工业革命的来临,每个人都深深意识到激烈的变革正在进行。这些剧变又是如何影响财富分配、社会结构以及欧洲社会政治稳定的呢? 托马斯 • 马尔萨斯在 1798 年发表的《人口原理》中明确指出:人口过剩是影响财富分配的首要因素。 尽管他的材料支撑略显单薄,但他还是极力去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另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是阿瑟 • 杨的游历日记,这位英国农学家在大革命爆发前夕的 1787~1788 年游历了整个法国,从加来到比利牛斯山脉,从布列塔尼到弗朗什孔泰地区,扬描绘了法国乡下人民的贫苦生活。 他栩栩如生的描写绝不是随意捏造。当时的法国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也因此成为最令人向往的国度。该国在 1700 年可能就已经拥有 2 000 万人口,而当时的英国只有 800 万人口(其中英格兰只有 500 万)。从路易十四统治末期到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整个 18 世纪法国人口平稳增长,直到 1780 年人口总数接近 3 000 万。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十几年,这样快速的人口增长趋势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业收入水平的停滞以及地租的大幅上涨。尽管人口水平的大幅度波动不是造成法国大革命的唯一原因,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贵族权威以及当时政治统治的日益弱化。 然而,扬发表于 1792 年的著作也存在着民族主义的偏见以及误导性的比较。这位著名的农学家发现他很不喜欢他所居住的客栈,也很反感客栈里女服务员对待他的方式。尽管他的所见所闻多是道听途说,但他仍然坚信可以从中提取普遍真理。他最担心的是他亲眼看见的这些民众疾苦将导致政治动荡。特别是,他坚信只有英国的政治体制(即由贵族和公众分别组成两个独立议会而贵族拥有否决权)才可能给广大民众带来和谐的生活以及稳定的发展。 1789~1790 年,法国允许贵族和平民组成单一立法主体,这让扬坚信法国即将走向灭亡。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他的著作中充满了他对法国革命的恐惧。无论谁提出财富分配的话题,政治都是躲不开的考虑因素,人们很难忽视阶级偏见以及利益区分。 当传教士马尔萨斯在 1798 年发表他著名的评论文章时,他得出了比扬更加激进的结论。和扬一样,马尔萨斯非常害怕法国出现新的政治思想,并不断说服自己,这里不会发生像英国一样的政治剧变。他建议要立即停止给穷人的所有福利资助,严格控制贫困人口的增长速度,否则这个世界将会因人口过剩而变得混乱和痛苦。如果对 18 世纪 90 年代欧洲精英社会曾遭遇到的恐惧没有深入了解,我们将无法理解马尔萨斯这种夸张的悲观预测。 李嘉图:稀缺性原则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末日预言显然是很可笑的。然而,真正重要的是要认识到,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对于那些亲身经历的人们来说,甚至可以说是巨大的创伤。实际上,大多数当代观察者 —— 不仅马尔萨斯和扬 —— 对于社会财富分配和阶层结构的长期演化都抱着相对黑暗甚至是末日的观点。尤其是大卫 • 李嘉图和卡尔 • 马克思,作为 19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两位经济学家,他们都相信,社会的一小部分群体 —— 李嘉图称之为地主,马克思称之为工业资本家 —— 将不可避免地要求稳步增加产出和收入的份额。 李嘉图于 1817 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主要关注的是土地价格和土地租金的长期演进。和马尔萨斯一样,他写文章时几乎没有进行过真正的统计。尽管如此,他对其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知识非常精通。由于其出生在一个有着葡萄牙血统的犹太商人家庭,他似乎也没有像马尔萨斯、扬和斯密那样抱有那么大的政治偏见。他受到马尔萨斯模型的影响但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对以下逻辑悖论十分感兴趣:一旦人口和产出开始稳步增长,相对于其他商品,土地会越来越稀缺;根据供需原理,这意味着土地的价格会不断上升,支付给地主的地租也会上涨,如此一来,地主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会越来越大,而提供给其他人的份额就会减少,从而破坏社会平衡。李嘉图认为,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政治上来说,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是稳步增加对地租的税收。 这一悲观的预测被证明是错误的:地租在较长时间内仍居高不下,但最终,随着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下降,相对其他财富形式,农田的价值不可避免地下降了。在 19 世纪初期,李嘉图没有办法预测未来技术进步的重要性或工业的发展。和马尔萨斯、扬一样,他不能想象人类会从食物需求中完全解放出来。 然而,他对土地价格的洞察仍是有趣的:他提出的 “ 稀缺性原则 ” 意味着某些价格可能在几十年后上升到非常高的水平。这可能足以动摇整个社会。价格体系在协调数百万个体(实际上,现今新的全球经济体系中有着数十亿人)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问题是,价格体系既没有考虑极限问题,也没有考虑道德因素。 在 21 世纪,对于理解全球财富分配来说,忽略 “ 稀缺性原则 ” 的重要性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为了更具说服力,我们可以用世界主要国家首都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或者石油的价格,来代替李嘉图模型中农田的价格。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将这一发生在 1970~2010 年的趋势推导至 2010~2050 年或 2010~2100 年,将导致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相当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及政治失衡 —— 这将使我们不可避免地想起李嘉图的预言。 可以肯定的是,原则上有一个相当简单的经济机制,可以使经济恢复到平衡的轨道上:需求和供给机制。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不足,价格太高,那么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这将导致其价格的下降。换句话说,如果房地产和石油价格上涨,人们就会搬到乡村或者骑自行车出行(或两种都做)。不用担心这种调整可能令人不快或太过复杂;这种调整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地主和油田所有者对其他人的债权会越积越多,从而可以轻松拥有一切,包括农村房地产和自行车,一劳永逸。 与之前一样,最坏的情况并不一定会发生,所以现在警告读者到 2050 年他们可能要支付租金给卡塔尔的酋长,还为时尚早。我之后会更加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虽然也只是让人相对安心一些。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弄明白,某商品相对价格的巨大变化可能会导致财富分配的长期严重不均,而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影响也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这是李嘉图稀缺性原则的主要含义。 马克思:无限积累原则 在马克思于 1867 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时,也就是李嘉图的稀缺性原则发表后的一个半世纪,经济和社会现实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问题不再是农民能否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或是土地价格将疯狂地上涨,而是如何理解现在正迅猛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 当时最引人注目的是工业无产阶级的悲惨生活。尽管经济快速增长,但在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大环境下,大批农村人口外迁,导致大量工人涌入城市贫民窟。工人们工作时间很长,工资却非常低。新的城市悲剧发生了,更为明显,更让人震惊,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旧制度造就的农村悲剧更加悲惨。《萌芽》、《雾都孤儿》和《悲惨世界》 等文学作品并不是来源于作者们的想象力,而是来源于那些根据法律限制仅大于八岁( 1841 年的法国)的工厂童工或仅大于十岁( 1842 年的英国)的矿山童工们的真实生活。维莱姆博士( Villermé )的著作《制造业工人的现状》于 1840 年在法国发表(推动了 1841 年一个尝试性的新童工法律的颁布 ) ,描述了与恩格斯在 1845 年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写的同样肮脏的现实。 事实上,今天我们所掌握的所有历史数据表明,直到 19 世纪下半叶 —— 甚至是到最后 30 多年 —— 才出现了工资购买力的显著上升。从 19 世纪的第一到第六个十年中 , 工人的工资一直停滞在非常低的水平 —— 接近、甚至不如 18 世纪及其之前的水平。据我们的观察,英国和法国在这漫长的工资停滞阶段停留得更久,因为在这一时期他们的经济增长正在加速。利用目前可用的不太完整的资料进行合理估算,两国的资本收入(工业利润、土地租金和房屋租金)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 19 世纪上半叶大大增加了。 随着工资部分赶上经济增长,这一比重在 19 世纪的最后几十年略有减少。然而,从我们整合的数据中并不能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不平等的结构性下降;我们在 1870~1914 年看到的充其量是稳定在一个非常高水平的不平等,以及在某些方面不平等程度的螺旋上升,尤其是财富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很难说如果没有因战争引发的重大的经济和政治冲击,这个轨迹将会向何处发展。借助历史分析和远景预测,我们现在可以把这些冲击视为自工业革命以来减少不平等的唯一力量。 无论如何,在 19 世纪 40 年代资本繁荣发展,工业利润增长,但劳动收入却停滞不前。这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当时还没有出现完整的国家统计数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第一个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起来了。他们的中心论点很简单:如果经过半个世纪的工业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还是和之前一样悲惨,而立法者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禁止工厂雇佣八岁以下的儿童,那么工业发展的好处在哪里?技术创新、辛苦工作以及人口流动的好处又在哪里?现有的经济和政治体系的破产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人们想知道其后的长期演变:你们到底还能说些什么呢? 这就是马克思为自己设定的任务。 1848 年,在 “ 民族春天 ” 运动(即在那年春天爆发的欧洲革命)爆发前夕,他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一篇简短而强有力的文章,开篇第一句话后来大家耳熟能详: “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 文章以同样著名的革命预测结尾: “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存的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 在接下来的 20 年里,马克思撰写了多卷的论述文章对这个结论进行论证,同时第一次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及其崩溃的原理。马克思没有完成这本著作的撰写,《资本论》的第一卷发表于 1867 年,而马克思于 1883 年带着两卷未完成的遗憾与世长辞。他的朋友恩格斯将其遗留的手稿片段进行整合,在其死后将这部大作出版供世人瞻仰。 和李嘉图一样,马克思将他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对资本主义体系内在逻辑矛盾的分析上。他因此寻求将自己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即认为市场是具有自我调节系统的,就是说,系统内部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在不出现重大偏差的情况下达到均衡,与亚当 • 斯密 “ 看不见的手 ” 原理和让 • 巴蒂斯特 • 萨伊生产创造需求理论有异曲同工之意)、空想社会主义者和蒲鲁东主义者( proudhonians )区别开,马克思认为这些人只是一味地谴责工人阶级的苦难生活,却不曾为解决他们的实际经济困难提出真正的科学分析。 总之,马克思将李嘉图的资本价格模型以及稀缺性原则作为强化资本主义动态分析的基础,当时资本主要是工业设备(比如机械、厂房等)而非土地资产,因此原则上资本累积数额没有限制。事实上,他的主要结论可以被称为 “ 无限积累原则 ” ,即资本将不可逆转地不断积累,并最终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中,是一个没有天然界限的过程。这就是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终将灭亡的分析依据:资本收益率稳步降低(这样将遏制资本积累,并导致资本家之间的激烈冲突),或是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无限制地增长(这迟早将变成工人运动的导火索), —— 不论发生何种情况,社会经济均衡或是政治稳定都将变成奢望。 同李嘉图的预言一样,马克思的悲观预言也没有实现。在 19 世纪后 1/3 时期,工资终于开始慢慢增加:工人阶级的购买力显著提升并不断扩大范围,这一现象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即使极端不平等依然存在而且在某些层面直至 “ 一战 ” 前依然有增无减。共产主义革命正式拉开序幕,但主要集中在欧洲和苏联经济落后地区,这些地方几乎没有开始工业革命,然而大部分先进的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寻找其他利于社会民主的途径 —— 他们的公民是幸运的。如他的前辈一样,马克思完全忽视了持久技术进步的可能性以及稳定增长的生产率,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平衡私人资本积聚进程的重要因素。无疑他缺乏足够的统计数据去支撑他的预言。他决定于 1848 年发表这一论断时可能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也就是在为了证明其结论开始着手进行必要研究之前。显然,马克思在以极大的政治热情进行写作,这从他偶尔做出的轻率声明中可见一斑。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学理论需要搜寻尽可能完整的历史资料,而在这方面马克思并没有做到挖掘全部可利用资源。 而且,他也没有花心思研究没有私人资本的社会在政治和经济层面是如何运行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那些取消私人资本、实行极权主义的国家的悲惨现状就可充分说明这一点。 尽管有这样的局限性,马克思的研究在很多方面还是卓有成效的。首先,他以一个重要问题开始(关于工业革命期间空前的资本积累),然后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回答,现代经济学家都应该以他为榜样并从中获得启发。更加重要的是,马克思提出的无限积累原则表现出其深邃的洞察力,它对于 21 世纪的意义毫不逊色于其在 19 世纪的影响。从某个角度看,这个原则比李嘉图的稀缺性原则更加让人担忧。如果人口和生产率增长水平都相对较低,那么财富积累自然会引起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如果它增长到极致,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时候。换句话说,低增长不会完全抵消马克思的无限积累原则:由此产生的均衡状态尽管不像马克思预言的那么严重,但仍然十分令人烦扰。如果积累终止于有限水平,那这个有限水平恐怕会高到足以影响社会安定。事实上,在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的某些欧洲发达国家和日本,私人财富水平在国民收入中呈现的高水平,直接辅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从马克思到库兹涅茨,从末日预言到理想主义 从 19 世纪李嘉图和马克思的经典理论到 20 世纪西蒙 • 库兹涅茨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说,经济学家已经从对末日预言的过度阐述逐渐转变为对理想主义或者至少是对圆满结局的过度偏好。库兹涅茨的理论认为,不管经济政策如何选择或者不同国家间的其他差异,收入不平等将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自动降低,并最终稳定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上。 1955 年,确实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法国战后将经历一段被称为 “ 辉煌 30 年 ” 的神奇阶段,即 1945~1975 年的 30 年黄金时期。 库兹涅茨认为,这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而且过不了多久增长将使每一个人受益。当时的理论可以浓缩为这样一句话: “ 经济增长的大潮会使所有船只扬帆远航。 ” 罗伯特 • 索洛在 1956 年研究实现经济 “ 平衡增长路径 ” 的必要条件时,提出了类似的乐观观点,即经济增长路径需要同时考虑所有变量(产出、收入、利润、工资、资本、资产价格等)按照同一速率变动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社会阶层都可以享受到相同基准(或偏差很小)的经济增长红利。 库兹涅茨站在了与李嘉图和马克思关于不平等螺旋式增长针锋相对的立场上,同时反对 19 世纪的末日预言。 库兹涅茨理论在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甚至至今仍然为人们所推崇。要强调的是,这是第一个依赖庞大统计工具所形成的系统理论。事实上,直到 20 世纪中叶,库兹涅茨在 1953 年出版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收入群体在国民收入与储蓄中所占份额研究》中,首次运用了历史序列的收入分配数据进行分析。库兹涅茨在 1913~1948 年的 35 年间一直对一个国家(美国)进行数据处理。他使用了两个在 19 世纪无法被普遍使用的数据源:美国联邦所得税申报表( 1913 年开始征收所得税时使用)以及库兹涅茨根据历史数据对美国国民收入的测算,这不得不说是一项重大的贡献。这是第一次有人试图从这样大的维度来测量收入不平等问题。 必须认识到,当时如果没有以上两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数据支持,根本无法测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或衡量其随时间变化的演进过程。英国和法国首次尝试测算两国的国民收入需要追溯到 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这一方法在 19 世纪得到发扬光大,但都停留在孤立的预测阶段。直到 20 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美国的库兹涅茨、约翰 •W• 肯德里克,英国的阿瑟 • 鲍利、科林 • 克拉克以及法国的 l• 杜克 • 贝农维尔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真正意义上发展了国民收入的时间序列统计理论。此类数据可以用于测算一个国家的总收入。为了计量国民收入中高收入的比重,我们还要用到损益表。 “ 一战 ” 前后很多国家普遍征收累进所得税(其中,美国在 1913 年,法国在 1914 年,英国在 1909 年,印度在 1922 年,阿根廷在 1932 年),这使得损益表更易于获取。 关键是要认识到,即使一个地方不征收所得税,在某一给定时点还会有其他各税种的税费统计数据(比如,在 19 世纪的法国,房间门窗数量的分配都是要额外收费的),但这些数据不能直接告诉我们国家的收入水平。而且,在要求向税务行业申报收入水平被写入法律文件之前,人们往往不关注自己的收入金额。企业税和财产税也是这样。税收并不仅仅意味着要求公众为公共支出以及公共建设项目融资,尽可能公平地分摊税负压力,同时也有效建立了分类,增长了知识,还增强了民主透明度。 无论如何,库兹涅茨收集的数据让他得出了当时美国各阶层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百分比)的变化过程。他到底发现了什么?他注意到, 1913~1948 年,美国收入不平等突然减少。更加奇怪的是,在此期间伊始,高收入人群(即美国收入最高的 10% 人群)年收入总额占全国年收入总额的 45%~50% ,但是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期,这个数字骤降为约 30%~35% 。将近 10 个百分点的跌幅足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这基本相当于美国最穷 50% 人口总收入的一半。 这样看来,收入不平等显然减轻了。这个现象相当重要,它对学术机构以及国际组织之间就战后经济进行辩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尔萨斯、李嘉图、马克思以及其他许多经济学家在数十年对于收入不平等的讨论中,从未采用过任何数据或不同时期相互比较的方法。这是客观数据第一次成为主角。尽管信息并不完全,但仍然有其可取之处。而且编制工作变得有据可查:库兹涅茨在 1953 年发表的那篇有分量的著作中,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有明确的数据来源以及方法依据,这样他的演算过程就变得可以复制。除此之外,库兹涅茨还得出了一个喜人的结论:收入差距在缩小。 库兹涅茨曲线:冷战期间的福音 事实上,库兹涅茨自己也对美国 1913~1948 年高收入人群的减少表示非常意外。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 大萧条 ” 时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多重冲击造成的。他在 1953 年的著作中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警示读者不要轻率地进行归纳。但是作为美国经济学会的主席,在 1954 年 12 月的底特律会议中,相比于 1953 年,他给出了对这一结果较为乐观的解读。此次演讲在 1955 年公开发表,名为 “ 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 ” ,这使得 “ 库兹涅茨曲线 ” 理论受到广泛关注。 根据该理论,任何情形下的不平等都可以用 “ 钟形曲线 ” 来解释。换句话说,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收入不平等必然会出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库兹涅茨认为,第一阶段收入不平等的自然增长与工业化的早期阶段相关联(对美国来说大概是 19 世纪),紧随其后的是一个不平等大幅减少的阶段(对美国来说是从 20 世纪上半叶开始的)。 库兹涅茨 1955 年的文章很有启发性。他提醒读者谨慎解读各项数据文件,注意外部冲击对于近期美国收入不平等减缓的重要作用。同时,库兹涅茨还透露,撇开任何政策干预和外部冲击不谈,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也可以产生相同的结果。工业化早期,收入不平等情况的加剧是因为只有少部分人从工业化带来的新财富中获益;后来,随着进一步发展,收入不平等自动减缓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分享经济增长的丰硕成果。 工业化发展的 “ 高级阶段 ” 被认为是起源于 19 世纪末或是 20 世纪初的工业化国家,而可以看到美国收入不平等在 1931~1948 年出现减缓,这因此被描绘成一种理论上可以被其他国家复制的普遍现象,包括那些在后殖民时期陷入贫困的欠发达国家。库兹涅茨在 1953 年书中使用的数据,突然间变成了强有力的政治武器。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推断只是纯理论性的。 然而,在主席演讲中,对在场所有美国经济学家展示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乐观理论,每位听众都会愿意去相信这位德高望重的领袖并将他的理论广为传播。库兹涅茨本人也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 “ 库兹涅茨曲线 ” 从此诞生了。为了保证每一位听众能够完全理解自己的理论,他认真地提醒他们,此次乐观预测的主要意图非常简单,仅仅是为了推动欠发达国家 “ 并入自由发展的轨道 ” 。 库兹涅茨曲线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冷战的产物。 为了避免误解,这里要强调的是,库兹涅茨建立的第一个美国国民账户数据库和第一个历史序列不平等测量模型都是极为重要的,通过阅读他的书(而非他的文章),我们可以清晰地读出他所分享的真正的科学伦理。另外, “ 二战 ” 以后发达国家的高增长率是一个非常令人瞩目的现象,另一个更加重要的现象是社会各个阶层都充分享受了此次增长的红利。不难理解, “ 辉煌 30 年 ” 培养了一定程度的乐观主义情绪,而 19 世纪关于财富分配的末日预言则变得无人问津了。 然而,神奇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错误的原因,并且它的实证基础十分薄弱。 1914~1945 年我们所观测到的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发生的收入不平等的锐减,总体上都是源于前文所述的世界大战和这些国家(尤其是当时那些国家里拥有巨额财富的人们)所遭受的剧烈的经济政治冲击。这与库兹涅茨所描述的跨行业流动这一平静的过程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把分配问题重新置于经济分析的核心 这一问题很重要,而且不仅仅是基于历史原因。自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收入不平等在发达国家显著增加,尤其是美国,其在 21 世纪头十年的收入集中度回到了(事实上甚至略微超过了) 20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因此,理解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收入不平等为何以及如何下降至关重要。可以肯定的是,贫穷国家和新兴国家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很可能会被证明是一种在全球层面减少不平等的有效力量 , 这与 1945~1975 年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类似。但是这一过程在新兴国家产生了深深的焦虑,在发达国家产生的焦虑则更甚。此外,最近几十年在金融、石油、房地产市场观察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经济失衡,自然引起人们对于索洛和库兹涅茨 “ 平衡增长路径 ” 必然性的怀疑,他们认为所有经济变量都以相同的速率在变化。到 2050 年或 2100 年,世界会被交易员、高层管理者和超级富豪所拥有,还是会被石油生产国抑或中国的银行所拥有?又或者世界可能将被避税天堂所拥有,因为上述角色中会有许多去那里寻求庇护。如果不问谁会拥有什么,而只是从一开始便假定经济增长在长期是自然而然 “ 平衡 ” 的,这种想法是很荒谬的。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在 21 世纪初所处的阶段就好似我们的先辈在 19 世纪初的状况:我们正在见证全球经济的骄人变化,并且很难知道这些变化的广度,或者说几十年之后全球财富在一国内或多国间将如何分配。 19 世纪的经济学家将分配问题置于经济分析的核心地位并致力于研究其长期趋势,这一做法值得称道。他们的答案并不总是令人满意的,但至少他们提出了正确的问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增长是自动平衡的。我们从很早起就应该把收入不平等的问题重新置于经济分析的核心,并提出 19 世纪就已经出现的类似问题。长久以来,经济学家们都忽视了财富分配,部分是由于库兹涅茨的乐观结论,部分是由于对以所谓 “ 代表性行为人 ” 为基础的简单数学模型的过度热情。 如果不平等问题重新成为中心议题,那我们就必须开始收集足够广的历史数据,以便更好地理解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只有通过耐心 地梳理事实,建立样本,再在不同的国家间进行比较,我们才有希望识别出发生作用的机制并对未来有一个更加清晰的预见。 本书的数据来源 这本书主要基于两大类数据,对财富分配的历史动态进行了研究:一类是关于收入不平等和收入分配的数据,一类是关于财富分配和财富 —— 收入关系的数据。 首先是收入。很大程度上,我的工作只是突破了库兹涅茨之前的研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他对于美国 1913~1948 年收入不平等演化的研究是开创性的。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把库兹涅茨(已经相当精准)的发现置于更广阔的视角,从而从根本上挑战他对于经济发展和财富分配关系的乐观理解。奇怪的是,从来没有人系统地继续从事库兹涅茨的工作。毫无疑问,这部分是由于关于税收记录的历史研究和统计研究陷入了一种 “ 学术无人区 ” :它对于经济学家来说过于偏向历史学,而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又过于偏向经济学。这非常遗憾,因为收入不平等的动态研究只能基于长期视角,且也只有通过利用税收记录来进行。 我首先将库兹涅茨的方法拓展到法国,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 2001 年出版的一本书上。 之后我与几个同事合作,其中最重要的伙伴是安东尼 • 阿特金森( anthony atkinson )和伊曼纽尔 • 赛斯( Emmanuel Saez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将研究范围覆盖到了更多的国家。安东尼 • 阿特金森观察了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情况,我们一起编了两本书,分别在 2007 年和 2010 年出版,在书中我们阐述了全世界大约 20 个国家的研究结果。 和伊曼纽尔 • 赛斯一道,我将库兹涅茨关于美国的数据延伸了近半个世纪。 赛斯自己也在关注其他一些主要国家,比如加拿大和日本。许多其他研究者也贡献了力量:法昆多 • 阿尔瓦雷多( Facundo alvaredo )研究了阿根廷、西班牙和葡萄牙;法比安 • 德尔( Fabien Dell )研究了德国和瑞士;阿皮季德 • 巴纳吉( abhijit Banerjeee )和我对印度进行了研究。在钱楠筠( Nancy Qian )的帮助下,我对中国进行了研究,等等。 在每个具体案例中,我们试图使用相同类型的数据、同样的方法和概念。收入最高的 10% 和 1% 人群的数据是根据申报收入的税收数据估算出来的(通过调整各种方法以确保数据和概念在时间和地理上的同质化)。国民收入和平均收入来自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被充实或扩展。总体来说,我们的数据序列起始于每个国家所得税建立的时候(通常是在 1910~1920 年,但是日本、德国等国家则早在 19 世纪 80 年代就建立了,而另外一些国家则会晚些)。这些数据序列会定期更新,在写作此书时数据已经被拓展到 21 世纪头十年。 最终,通过全世界大约 30 个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我们建立了世界顶级收入数据库,一个关于收入不平等演变过程的最大的历史数据库,同时也是本书数据的主要来源。 本书第二个重要的数据来源,也是我实际上要在书中首先引用的,是关于财富的数据,包括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与收入的关系。财富也会产生收入,因此也是收入研究的重要一面。实际上,收入包含两部分:劳动收入(工资、薪金、奖金、工资以外劳动所得,以及其他法定划分为与劳动有关的报酬)和资本收入(租金、股利、利息、利润、资本所得、版权所得,以及其他因拥有以土地、房地产、金融工具、工业设备等形式存在的资本所带来的收入,这里再次忽略精确的法律划分)。 WTID 数据库包含了大量资本收入在 20 世纪演变过程中的信息。然而,寻找与财富直接相关的数据来源以完善此类信息还是非常必要的,这里我依赖于三种不同类型的历史数据和方法,它们是互为补充的。 首先,正如所得税申报表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收入不平等的变化一样,地产税申报表可以帮助我们研究财富不平等的变化。 罗伯特 • 兰普曼在 1962 年引入这一方法来研究美国 1922~1956 年的财富不平等问题。后来, 1978 年安东尼 • 阿特金森和艾伦 • 哈里森研究了英国 1923~1972 年的财富不平等问题。 这些结果最近被更新和扩展到其他国家(如法国和瑞典)。不幸的是,相对于收入不平等来说,研究财富不平等具备可用数据的国家更少。然而,在少数情况下,地产税可回溯到更久远的时代,通常到 19 世纪早期,因为地产税早在所得税之前就出现了。比如我自己就收集了法国政府在不同时期采集的数据,并与吉勒斯 • 波斯特尔 – 维奈( Gilles postel-Vinay )和让 – 劳伦 • 罗森塔尔( Jean-laurent Rosenthal )一起共同创立了一个巨大的个人地产税申报表的集合,有了它就可以建立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关于法国财富集中度的同质数据集。 这样,我们可以在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下观察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冲击,而不仅仅局限于收入不平等的数据所能提供的(该数据最早只能追溯到 1910 年左右)。杰斯珀 • 罗伊内( Jesper Roine )和丹尼尔 • 瓦尔登斯特伦( Daniel Waldenstrm )基于瑞典历史资料的研究工作同样很有启发性。 基于财富和遗产的数据,我们还可以研究财产继承和储蓄在财富构成中的相对重要性的变化以及财富不平等的动态过程。在这方面,我们对法国案例进行了非常完整的研究:由于法国具备非常丰富的历史资料,所以在观察长期以来继承模式的变化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我和我的同事在不同程度上都将这项工作拓展到了其他国家,尤其是英国、德国、瑞典和美国。由于财富不平等是来源于继承财产还是储蓄会对其重要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这些材料在这项研究中至关重要。在这本书中,我不仅关注不平等的水平本身,也会更大程度上关注不平等的结构,即社会群体间收入和财富差距的来源,以及用以保护或谴责那些差距的各种经济、社会、道德和政治评判体系。不平等本身未必是坏事,关键问题是判断它是否为正当的,是否有存在的理由。 最后,我们还可以使用数据来衡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国民财富总量(包括土地、其他房地产以及产业和金融资本)。我们可以依据每个国家国民收入需要积累的年数去衡量这一国的国民财富。这种全球性的资本 / 收入比研究有其局限性。我们总是更希望能同时分析个体层面的财富不平等,以及度量继承财产和储蓄在财富形成中的相对重要性。然而,我们可以通过资本 / 收入比对资本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性有个总括性的认识。而且在一些情况下(尤其在英国和法国),我们可以通过收集和比较不同时期的估算值,将分析回溯到 18 世纪早期,来观察工业革命与资本历史的相关性。我将依据我和加布里埃尔 • 楚克曼( Gabriel Zucman )近期收集的历史数据来实现这一研究。 广义来说,这个研究仅是雷蒙德 • 戈德史密斯( Raymond Goldsmith )对于 20 世纪 70 年代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工作的延伸和归纳。 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本书的亮点之一是我致力于收集尽可能完整和一致的历史资料,用以研究长期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动态过程。从这个目标的实现上看,我相较于以前的作者们有两个优势:首先,与之前的书相比,本书自然得益于更长的历史视角(直到 21 世纪数据收集渠道大幅度增加之前,一些长期的变化表现得不明显,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冲击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其次,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我们更容易收集和处理大量的历史数据。 虽然我不想夸大技术在思想史上的作用,但纯技术问题还是值得片刻的思考。客观地说,在库兹涅茨时代处理大量的历史数据要比今天困难得多。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这样。在 20 世纪 70 年代,当爱丽丝 • 汉森 • 琼斯( alice Hanson Jones )收集美国殖民时期房产库存信息,而艾德琳 • 多马尔( adeline Daumard )在从事 19 世纪的法国房产记录工作时 ,他们的工作主要依靠手工,即使用索引卡片。今天,当我们再次拜读他们杰出的工作成果 —— 弗朗索瓦 • 斯密纳德( Franois Siminad )关于 19 世纪工资演变方面的工作、欧内斯特 • 拉布鲁斯( Ernest labrousse )关于 18 世纪物价和收入历史方面的工作,或是让 • 布维尔( Jean Bouvier )和弗朗索瓦 • 菲雷( Franois Furet )关于 19 世纪利润变化趋势的工作 —— 很明显这些学者为了汇编和处理他们的数据不得不克服了大量的技术困难。 在许多情况下,他们需耗费大量精力来解决技术上的难题,然后才能进行分析和解读,尤其是在进行跨国、跨时间段数据对比时,这对他们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比起过去,如今研究财富分配的历史已经容易得多。本书极大地得益于研究技术的最新进展。 本书的主要研究成果 这些新颖的史料指引我得到的主要结论都是什么?第一,每个人都应该警惕任何关于财富和收入不平等的经济决定机制。财富分配的历史总是深受政治影响,是无法通过纯经济运行机制解释的。尤其是在 1910~1950 年,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发生的不平等的减少主要是源于战争以及为应对战争冲击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同样, 1980 年以后不平等的重现很大部分是源于过去几十年,尤其针对税收和金融方面的政治转变。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看待 “ 什么正当,什么不正当 ” 的方式,各社会主体的相对实力以及由此导致的共同选择 —— 这些共同塑造了财富与收入不平等的历史。不平等是所有相关力量联合作用的产物。 第二个结论,也是本书的核心:财富分配的动态变化表明,有一个强大的机制在交替性地推动着收入与财富的趋同与分化。此外,那些长期存在的促进不稳定和不平等的力量并不会自动减弱或消失。 首先考虑促进趋同(即促进不平等的减少)的机制。趋同的主要力量是知识的扩散以及对培训和技能的资金投入。供需法则和这一法则的变体 —— 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 —— 也通常会促进财富与收入的趋同,但其影响力没有知识和技能的扩散那么大,并且它的含义经常模棱两可或自相矛盾。知识和技能的扩散对于整体生产率的增长和一国内与各国间不平等的削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中国为代表的很多曾经的贫穷国家如今所取得的进步就印证了这一点。这些新兴经济体正在赶超发达国家。通过采用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获取其他地区所具备的同等技能,欠发达国家的生产率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并增加了国民收入。贸易边界的开放可能进一步促进了技术的融合,但技术融合本质上仍是一个知识(最好的公共品)扩散和分享过程,而不是一种市场机制。 从严格的理论角度来看,可能还存在其他力量推动更进一步的平等。例如,可以假设生产技术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要求工人掌握更多技能,因此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将随着资本收入比重的下降而上升:这可以被称为 “ 人力资本上升假说 ” 。换句话说,技术的进步理应导致人力资本较之于金融资本和房地产的胜利、有能力的管理者对股东大亨的胜利、技术实力对裙带关系的胜利。不平等将因此变得更加精英化和更不稳定(虽然未必会缩小),经济理性就会在某种意义上自动引发民主理性。 当前另一个乐观的观点是,得益于近年人均寿命的延长, “ 阶级斗争 ” 将自动让位于 “ 代际斗争 ” (后者的分裂属性较弱,因为每个人都是先年轻后年老)。换句话说,这一无法回避的生理事实应意味着财富的积累和分配不再预示着食利者群体和无产者群体(除了劳动力便一无所有)间不可避免的冲突。现在人们的普遍逻辑是 “ 储蓄的生命周期 ” 理论:人们在年轻时积累财富以用于老年时期。因此该理论认为医学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已完全改变了资本的本质。 不幸的是,这两种乐观的观点( “ 人力资本假说 ” 和 “ 代际斗争替代阶级斗争假说 ” )很大程度上都不现实。这些转变在逻辑上是可能的,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真实的,但是其影响力远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没有证据表明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显著增加,非人力资本在 21 世纪看起来与在 18 或 19 世纪一样不可或缺,并且没有任何理由表明它为何不会变得更加不可缺少。而且现在和过去一样,财富不平等主要存在于同龄人之间;在 21 世纪初期,继承财产将起到近乎决定性的作用,这与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描述的状况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推动更进一步平等的主要力量仍是知识和技能的扩散。 趋同的力量与分化的力量 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是,无论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力量有多么强大,特别是在促进国家之间的趋同过程中 , 它都可能被强大的敌对力量阻挠和击溃,从而导致更大的不平等。很明显,缺乏足够的培训投入会使整个社会群体无法从经济增长中受惠;增长可以在惠及一些群体的同时伤害其他人(近期中国劳动者取代更发达国家劳动者就是最好的证明)。简而言之,趋同的主要力量(即知识和技能的扩散)只是部分自然和自发的,它同样很大程度依赖于教育政策、获得培训和适当技能的途径以及与之相关的机构。 在这项研究中,我将特别关注某些令人不安的导致分化的力量,尤其不安的是这些力量甚至可以在这样一个对技能有足够投入,并且满足所有 “ 市场有效性 ” (按经济学家理解的含义那样)条件的世界中存在。这些分化的力量都有哪些呢?第一,高收入者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其他人(尽管到目前为止仍只在相对小范围内存在这一问题)。更重要的是,当经济增长疲软而资本回报高的时候,在财富积累和集中的过程中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分化力量。而这个因素要比第一个因素的影响更大,它也无疑是导致长期财富分配不平等的主要因素。 让我们直接切入问题的核心:在图 i.1 和图 i.2 中,我展示了两种基本情形,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详细解释。每个图都展现了某个分化过程的重要性。两个图都描画了 “U 形曲线 ” ,即不平等在一个时期减少后紧接着在另一个时期有所增加。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两个图代表的现实是相似的。实际上它们不同。各种曲线背后的现象有很大的不同,并且涉及不同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进程。此外,图 i.1 中的曲线代表了美国的收入不平等,而图 i.2 中的曲线则描绘了一些欧洲国家的资本 / 收入比(日本与之类似,虽然没有图示)。两股分化力量最终在 21 世纪走到一起并不是不可能的。在某种程度上这已经发生了,也可能继而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这将导致不平等的程度达到前所未见的水平,并催生一个全新的不平等结构。然而,迄今为止,这些惊人的形态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基本现象。 图 i.1 中美国的曲线表明了 1910~2010 年美国收入前 10% 人群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这只不过是库兹涅茨针对 1913~1948 年这段时期建立的历史序列的延伸。收入前 10% 人群在 20 世纪前 10 年到 20 年代拥有了 45%~50% 的国民收入,在 20 世纪 40 年代结束前该比例降到了 30%~35% 。随后的 1950~1970 年,不平等程度一直稳定在该水平。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我们看到不平等迅速增加,直到 2000 年美国的高收入阶层水平已回到占国民收入的 45%~50% 。这一变化幅度令人印象深刻。我们自然会想知道这样一个趋势将持续多久。 美国收入前 10% 人群的收入占美国国民收入的比重从 1910~1920 年的 45%~50% 下降到 50 年代的不足 35% (这一下降被库兹涅茨记录在案);之后该比重从 70 年代的不足 35% 上升到 2000~2010 年的 45%~50% 。 图 I.1 1910~2010 年美国收入不平等 资料来源: piketty.pse.ens.fr/capital21c 1910 年欧洲私人总财富的价值大约是 6~7 年的国民收入,在 1950 年价值约为 2~3 年的国民收入,在 2010 年价值为 4~6 年的国民收入。 图 I.2 1870~2010 年欧洲资本 / 收入比 资料来源: piketty.pse.ens.fr/capital21c 我将说明不平等的这一惊人增长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阶劳动收入的空前激增,大公司高级管理者在收入上将其他人远远甩在了身后。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这些高级管理者的技能和生产率较其他工人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另一个解释是,这些高级管理者拥有制定自己薪酬的权力。这种权力在某些情况下没有限制,在更多的情况下与他们的个人生产率没有任何明确的联系,而在大型组织里个人生产率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有效评估。第二种解释在我看来更加合理,并且结果与证据更一致。这一现象最为显著的是在美国,在英国则程度轻一些,也许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国家过去一个世纪的社会和财政历史来解释它。在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法国和其他欧洲大陆国家),这一趋势不是那么明显,但趋势的走向是相同的。后面我们会对这一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预计这一现象在其他地方也会达到美国那样的程度 —— 不幸的是,由于可用数据的限制,要做到全面分析并非如此简单。 分化的根本力量: rg 在图 i.2 中呈现的第二种情形,反映了在某种程度上更简单和透明的分化机制,并且其无疑对财富分配的长期演化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图 i.2 显示了 1870~2010 年英国、法国和德国以国民收入的年数表示的私人财富总额(包括房地产、金融资产和专业资本、净债务 ) 。首先注意欧洲 19 世纪末的私人财富所处的较高水平:私人财富总量约为 6~7 年的国民收入,这是相当可观的。之后由于 1914~1945 年的冲击,这一数量急剧下降到只有 2~3 年国民收入水平。然后我们观察到,英国和法国自 1950 年以来该比率稳步上升,并且势头猛烈,以至于 21 世纪初的私人财富似乎即将回到 5~6 年的国民收入水平。(德国的私人财富一开始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现在的总体水平仍较低,但是上升的趋势一样很明显。) 这个 U 形曲线反映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变,它将在我们的研究中大量出现。我将特别说明,过去几十年较高的资本 / 收入比带来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对缓慢的经济增长造成的。在增长缓慢的经济体中,过去的财富自然变得极其重要,因为只需要储蓄其中的一小部分所带来的收益就能大大增加财富总量。 此外,如果资本收益率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显著高于经济增长率(这种情况在增长率低的时候更有可能发生,虽然并不会自发产生),那么财富分配差异化的风险就变得非常高。 这个根本性的不平等现象将在这本书中占据一个关键角色,我将它表达为 rg (这里 r 代表资本收益率,包括利润、股利、利息、租金和其他资本收入,以总值的百分比表示; g 代表经济增长率,即年收入或产出的增长)。在某种意义上,它囊括了我所有结论的整体逻辑。 当资本收益率大大超过经济增长率时(这种情况在 19 世纪前一直存在,并也有可能在 21 世纪再次出现 ) ,从逻辑上可以推出继承财富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产出和收入。继承财产的人只需要储蓄他们资本收入的一部分,就可以看到资本增长比整体经济增长更快。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那些劳动一生积累的财富,继承财富在财富总量中将不可避免地占绝对主导地位,并且资本的集中程度将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这一水平可能有违现代民主社会最为根本的精英价值观和社会公正原则。 另外,这一分化的基本力量可以通过其他机制增强。例如,如果一个人的财富增加,那么其储蓄率可能会随之大幅提升。 或者,更重要的是,当一个人初始资本禀赋更高时,平均实际资本收益率可能就会更高(这一现象已越来越普遍)。由于资本收益率是不可预测的,财富可以以多种方式增加,因此这也构成了对传统精英模式的挑战。最后,李嘉图的稀缺性原则将进一步强化所有这些不平等促发因素:房地产或石油的高价格可能会加剧结构性的分化。 总结一下到目前为止所谈及的内容:在财富积累和分配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将社会推向两极分化或至少是不平等的强大力量。同样存在趋同的力量,并且在某些国家、某段时间,这些力量可能会占优势,但是分化的力量在任何时候都可能重新占据上风,正如现在 21 世纪初似乎正在发生的一样。未来几十年内人口和经济增长率可能减慢,从而使得不平等趋势更令人担忧。 我的结论不如马克思的无限积累原则和永恒分化原则所暗示的那样具有灾难性(马克思的理论实际上建立在长期生产率增长为零的严格假设之上)。在我采用的模型中,财富分化不是永恒的 , 只是未来几种财富分配可能走向中的一种。但是,这些可能性并不令人振奋。具体来说,重要的是要注意我的理论中分化的主要力量: rg 的根本性不平等,它与任何形式的市场缺陷都无关。而恰恰相反,资本市场越完善(以经济学家的角度), rg 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公共制度和政策来应对这一逻辑的负面影响,例如,设立全球累进资本税。但是这类制度和政策的设立在相当大程度上需要密切的国际协作。不幸的是,针对这一问题的实际回应(包含各国自身的回应)在实践中并不那么乐观。 本书研究的地理和历史界限 这项研究的地理范围和历史界限是什么?我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究自 18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间及一国内财富分配的动态变化过程。本书的第一部分是关于国家间产出和收入的分配,我们将对 1700 年之后全球各国的数据进行研究(这尤其得益于安格斯 • 麦迪森所汇总的国民账户数据)。第二部分我们主要研究资本 / 收入比以及资本 —— 劳动划分,由于缺乏足够的历史数据,我只能主要关注发达国家并继而外推到贫穷国家和新兴国家。第三部分审视了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演变过程,同样受到有限可用资料的约束,我利用 WTID 数据库的数据努力做到囊括尽可能多的贫穷国家和新兴国家,这个数据库致力于最大限度地覆盖五个大洲所有国家的数据。然而,发达国家对长期趋势的数据有更加完备的记录。坦白地说,这本书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几个领先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 英国和法国的案例在研究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两个国家有最完整的长期历史数据。我们拥有多个关于英国和法国早至 18 世纪初期国家财富规模和结构的估算值。这两个国家同样是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期主要的殖民和金融势力。因此,如果想要弄明白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财富分配的动态变化,研究它们就十分重要。它们的历史对于研究第一次金融贸易全球化( 1870~1974 年)尤其不可或缺,这一时期与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 “ 第二次全球化 ” 在很多方面十分类似。第一次全球化时期存在惊人的不平等,但那个时期也一样令人着迷。它不仅见证了电灯的发明,也同样见证了远洋游轮的全盛期(泰坦尼克号在 1912 年起航)、电影广播和电台的出现以及汽车和国际投资的兴起。注意,举个例子,直到 21 世纪来临之际,发达国家的股市总市值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才恢复到法国和英国 20 世纪初的水平。这个比较对于理解当今世界非常有启发性。 我如此强调研究法国案例的重要性,有些读者肯定感到惊讶,而且可能会怀疑我有民族主义倾向。我要声明,这么做的其中一个原因与历史资料有关。法国大革命并没有创造一个公正或理想的社会,但它让我们开始能够观察财富结构的各个细节,这是前所未有的。 18 世纪 90 年代建立起来的用土地、房屋和金融资产来记录财富的体系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时髦和全面的。正是法国大革命使得法国在长期以来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房地产记录。 第二个原因是,法国是第一个经历人口转型的国家,在某些方面,它是观察其他国家将会发生什么的一个很好的参照。尽管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法国的人口有所增长,但增长率却相对较低。大革命时期,法国的人口仅为 3 000 万,而如今已略微超过 6 000 万 —— 它还是原来那个国家,人口的数量级从未改变。与之相比,美国在《独立宣言》 时期的人口才 300 万,到 1900 年达到了 1 亿,而如今已超过 3 亿。当一个国家的人口从 300 万增长到 3 亿(更不必说 19 世纪西进运动带来的领土的迅猛增长),它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国家了。 一个人口以 100 倍速度增长的国家与一个人口仅仅翻倍的国家相比,不平等的动态和结构是非常不一样的。特别是,继承的因素在前者中远远没有其在后者中重要。正是新大陆的人口增长使得继承财富在美国的作用总是小于其在欧洲的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不平等的结构会如此特殊,美国不平等和社会阶层的表现同样如此。但这也说明美国的例子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具有普遍性(因为世界人口在未来的两个世纪不可能会成百倍地增长),而法国的例子更为典型,对于了解未来也有更大的参考意义。我深信,对法国案例的详细分析,以及对于在欧洲、日本、北美和大洋洲等其他发达国家观察到的各式各样历史轨迹的一般性分析,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全球财富的未来动态,包括中国、巴西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毋庸置疑这些新兴经济体未来的人口及经济增长会减慢(因为它们已经经历过快速增长)。 最后,法国的例子很有趣的一个原因是法国大革命 —— 出色的 “ 中产阶级 ” 革命 —— 很快建立了一个关于市场法律平等的典范。研究这个典范如何影响财富分配的动态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尽管 1688 年的英国革命建立了现代议会制度,但它仍然保留了英国皇室、不动产的长子继承权( 20 世纪 20 年代才废除)以及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英国上议院的改革还在讨论当中,就目前来说有一点儿晚了)。尽管美国革命建立了共和制,它仍然允许奴隶制存在了近一个世纪,种族歧视的合法性持续了接近两个世纪。种族问题仍然对当今美国的社会问题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 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要更加激进,它废除了所有的法律特权,并力图建立一种权利和机会完全平等的政治和社会秩序。在物权法和契约自由原则(至少是对男人来说)出现之前,《法国民法典》确保了绝对的平等。 19 世纪晚期,保守派的法国经济学家(如保罗 • 勒鲁瓦 – 博利厄)经常用这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共和主义的法国 —— 即一个通过大革命创造了平等主义、由 “ 小型房产业主 ” 组成的国家 —— 不需要征收累进制或没收式的所得税或房产税,这与贵族式的和君主制的英国大不相同。然而,数据表明,在那时的法国,财富集中度并不比英国低,这清晰地说明了市场上权利的平等不能保证所有权利的平等。这里再次表明,法国的经历与现代社会非常相似,正如勒鲁瓦 – 博利厄一个多世纪前认为的那样,现在很多评论员仍然相信,更受保障的财产权利、更加自由的市场以及更加纯粹和完全的竞争就足以确保一个社会的公正、繁荣及和谐。不幸的是,这并没有那么简单。 本书的理论和概念框架 在继续之前,我想再多说一些本书的理论和概念框架,以及引导我写这本书的一个思维过程。 我属于这样一代人: 1989 年我 18 周岁,那一年不仅仅是法国大革命的二百周年,还是柏林墙倒塌的一年。我们这一代见证了苏联解体,并且对于这种政治制度或者对于苏联没有丝毫的喜爱和怀念。我一向对 “ 反资本主义 ” 那些传统而粗糙的论调免疫,有些论调直接忽略了共产主义运动在历史上的失败,很多则与超越它所必需的理性手段背道而驰。我没有兴趣去谴责不平等和资本主义本身 —— 特别是,只要是合乎情理的,社会不平等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正如 1789 年《人权宣言》第一条宣告的, “ 基于公共福祉的社会差异 ” 。(尽管这个社会公正的定义不严密但吸引人,它根植于历史。我们暂且接受它,我随后会重新回到这个问题上。)相比之下,毫不谦虚地说,我更热衷于讨论组建社会的最优方式,以及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最合适的制度和政策。此外,我希望看到在法律框架下实现有效而高效的公平正义,法律应该平等地适用于所有人,并且是通过民主辩论而形成的大众都能理解的法规。 也许我还应该补充一点,在我 22 岁的时候,我体验了一次 “ 美国梦 ” ,那时候我刚获得博士学位,受聘于波士顿附近的一所大学。从很多方面来说,这次经历对于我来说都是决定性的。这是我第一次踏足于美国土地,且我的工作很快得到认可,这种感觉非常好。这是一个懂得在它需要时如何去吸引移民的国家!但是,到我 25 岁的时候,我很快意识到我想要回到法国和欧洲。从那时起,除了一些短期的旅行,我再也没有离开过巴黎。我做出这个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与这本书有直接关系:我发现美国经济学家的工作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诚然,他们都非常聪明,我在那个时期也结交了许多好友。但有些事情很奇怪:我清楚地认识到,我对世界经济问题一无所知。我的论文都是由一些相对抽象的数学定理组成,但同行们都喜欢我的工作。我迅速认识到,自库兹涅茨之后,再也没有同行花精力去收集不平等的动态变化的历史数据,反而是在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大量生产纯理论的成果,并期望我也这么做。回到法国后,我开始收集这些缺失的数据。 坦率地说,目前的经济学科不惜牺牲历史研究,牺牲与其他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盲目地追求数学模型,追求纯理论的、高度理想化的推测。这种幼稚的做法应该被摒弃了。经济学家们往往沉浸于琐碎的、只有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中。这种对数学的痴迷是获取科学性表象的一个捷径,因为这样不需要回答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那些更复杂的问题。在法国做一个理论经济学家有个很大的优势:在这里,经济学家并没有受到学术界以及政界、金融界精英的高度重视,因此他们必须撇开对其他学科的轻视以及对于科学合理性的荒谬要求,尽管事实是他们对任何事情几乎都一无所知。无论如何,这正是这一门学科和所有社会科学的魅力所在:从零开始更有希望获得重大进步。我认为,在法国,经济学家略微更感兴趣的是如何让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非学术圈的人们相信,他们在做的事情很有趣(尽管他们并不总是成功的)。我在波士顿教书时的梦想是到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书,那里的教员里有好些重要人物,如吕西安 • 费夫尔( Lucien Febvre )、费尔南 • 布劳岱尔( Fernand Braudel )、克劳德 • 列维 – 施特劳斯( Claude lévi-Strauss )、皮埃尔 • 布尔迪厄( pierre Bourdieu )、弗朗索瓦丝 • 和瑞提尔( Franoise Héritier )、莫里斯 • 古德利尔( Maurice Godelier )。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社会科学已经对财富分配和社会阶级问题丧失了绝大部分兴趣,尽管我对此深感遗憾,但比起罗伯特 • 索洛,甚至是西蒙 • 库兹涅茨,我也许更加钦佩上述学者。我敢冒着被认为有些盲目爱国的风险,承认这一点吗?在此之前,关于收入、工资、价格和财富的统计在历史和社会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管怎样,我希望专业的社会科学家和所有领域的业余爱好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有意思的东西,那些声称 “ 对经济学一无所知 ” 但对于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有着强烈看法的人,也可以从这本书受益。 事实上,经济学并不应该试图与其他社会科学割裂开来,只有与它们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进步。社会学科的共同特点是知之甚少却把时间浪费在愚蠢的学科争吵之中。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财富分配的历史动态和社会阶级的结构,我们必须采用一种务实的态度,利用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方法。我们必须从基本的问题开始,并试图去回答这些问题。学科争论和地盘之争是没有意义的。在我眼里,本书是部经济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历史学作品。 正如我之前说明的,我的这项工作从收集资料、建立与收入和财富分配有关的历史时间序列开始。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有时会借助理论和抽象的模型和概念,但我尽量少这样做,除非这个理论能够加深我们对观察到的变化的认识。举例来说,收入、资本、经济增长率和资本收益率都是抽象的概念 —— 是理论概念而非数理推导得来的确定性概念。然而我会证明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以有趣的方式来分析历史现实,只要我们对精确性有限的衡量标准保持清醒和批判的态度。我也会使用一些数学公式,例如 α=r×β (资本收入比重等于资本收益率和资本 / 收入比的乘积),或 β=s/g (资本 / 收入比在长期内等于储蓄率除以经济增长率)。我希望不精通数学的读者耐心一些,不要马上合上这本书:这些是基本的数学公式,解释起来简单直观,不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就能理解。不管怎样,我认为,这个很小的理论框架已经足够对所有人都认识到的重要历史发展给出一个详细的解释。 本书概要 本书余下的部分由 4 个部分共 16 个章节组成。第一部分为 “ 收入和资本 ” ,包括两个章节,主要介绍了基本的观点,这些观点将在后面的章节里反复出现。具体来说,第一章介绍了国民收入、资本和资本 / 收入比的概念,并重笔墨描述了全球收入和产出分配的变化过程。第二章详细分析了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口和产出增长率的演变。本书的第一部分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熟悉这些观点和 18 世纪以来全球增长历史的读者可以直接跳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为 “ 资本 / 收入比的动态变化 ” ,由 4 个章节组成,这部分的目的是研究 21 世纪资本 / 收入比的长期演变和全球范围内国民收入在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间的分配前景。第三章回顾了 18 世纪以来的资本变形记,从我们长期以来掌握最多数据的两个国家(英国和法国)的例子说起。第四章介绍了德国和美国的情况。第五、六章在资料允许的情况下,将分析的地理范围扩大到了全球,并试图从这些历史事实中总结出经验,以助于我们预测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资本 / 收入比以及资本 —— 劳动划分可能的演变路径。 第三部分为 “ 不平等的结构 ” ,由 6 个章节组成。第七章主要是让读者了解不平等的数量级,包括劳动收入的不平等,以及资本所有权及其收益的不平等。第八章分析了这些不平等的历史动态变化。第九和第十章将分析扩大到了所有我们拥有历史数据(在 WTID 数据库中)的国家,分别看看劳动收入不平等和资本收入不平等。第十一章研究了长时间以来继承财富重要性的变化。最后,第十二章对 21 世纪前几十年财富的全球分配进行了展望。 第四部分为 “21 世纪的资本监管 ” ,由 4 个章节组成。前三部分主要是阐述事实,并分析观察到的变化产生的原因,而第四部分旨在从前面三个部分总结出政策方面的经验教训。第十三章探讨了适合现状的 “ 社会国家 ” 是怎样的。第十四章在过去经验和近期趋势的基础上,对累进所得税进行了再思考。第十五章描述了适合 21 世纪情况的累进税制是怎么样的,并将这个理想化的工具和在政治进程中产生的其他管理方式进行了对比,包括欧洲的财产税、中国的资本管制、美国的移民政策改革,以及许多国家的保护主义复兴。第十六章主要解决公共债务问题和当自然资本开始退化时公共资本最优积累的相关问题。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如果在 1913 年出版一本书叫 “20 世纪资本论 ” ,那是非常狂妄的。我请求读者包涵我,在 2013 年出版法文版以及 2014 年出版英文版的时候,给这本书起了 “21 世纪资本论 ” 这个名字。我非常了解自己没有能力去预测 2063 年或 2113 年资本的形式是怎样的。正如我说过以及我将会说到的,收入和财富的历史总是非常政治化的、无规律的,而且是不可预测的。历史会怎么演变取决于社会如何看待不平等,以及采取怎样的政策和制度去衡量和改变不平等。没有人能够预见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事情会怎样变化,但是历史的经验是有益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在下一个世纪里我们将要面临何种选择以及哪种动态变化会起作用。按理说这本书应该起名为 “21 世纪初资本论 ” ,它的唯一目的是从过去的历史中找到一些通向未来的钥匙。但历史总是能够创造自己的路径,这些过去的经验教训的实际用处还有待考证。我只是将这些历史呈现给读者,并不是说我了解它们所有的意义和重要性。 注释 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 • 马尔萨斯( 1766~1834 )与亚当 • 斯密( 1723~1790 )和大卫 • 李嘉图( 1772~1823 )一样,被认为是 “ 古典 ” 学派最有影响力的成员之一。 当然还有自由主义乐观学派的观点:亚当 • 斯密应当是属于这一派的,事实上,他从来没有真正考虑过财富分配在长期内会变得更加不平等的可能性。让 • 巴蒂斯特 • 萨伊( 1767~1832 )也认为会出现自然和谐。 另一种可能性是增加稀缺商品的供给,比如通过寻找新的石油储备(或如果可能的话,寻找比石油更清洁的新能源),或者通过迁移到更加密集的城市环境中(比如通过建设高层住宅),这会引起其他方面的困难。在一般情况下,这也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 对这一现实有亲身体验的恩格斯( 1820~1895 ),与德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卡尔 • 马克思( 1818~1883 )是好友和合作伙伴。他 1842 年定居在曼彻斯特,在那里他管理父亲的工厂。 历史学家罗伯特 • 艾伦近期提出将工资长期停滞称为 “ 恩格斯停顿 ” 。 其后公开的内容为: “ 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 毫无疑问,马克思的文采也成全了他的巨大影响力。 马克思 1847 年发表了《哲学的贫困》( The Misery of Philosophy ),以讽刺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 Philosophy of Misery )(早几年发表)。 在第六章中,我要回到马克思使用数据统计的主题。总结:他偶尔会使用当时可利用的最好的统计数据(虽然比马尔萨斯和李嘉图使用的统计数据更好,但依然比较简单),但是他通常采取一种相当写意的方式,始终没有将数据与其理论论证明确关联起来。 见 Simon Kuznet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5,no. 1 (1955): 1–28 。 见 Robert Solow,“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70,no. 1 (February 1956): 65–94 。 见 Simon Kuznets,Shares of Upper Income Groups in Income and Savings (Cambridge,Ma: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53) 。库兹涅茨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 1901 年出生于乌克兰, 1922 年定居美国,自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成为哈佛大学的一名教授。他于 1985 年逝世。他是第一位研究美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首次发表历史序列失衡数据的经济学家。 因为通常情况下,只有部分人口被要求提交所得税申报,为了测量总收入,我们还需要建立国民账户。 换句话说,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即美国最穷的 90% 人口)看到他们的国民收入比重从 20 世纪 10 年代至 20 年代的 50%~55% 增加到 40 年代末的 65%~70% 。 见 Kuznets,Shares of Upper Income Groups,12–18 。库兹涅茨曲线有时也被称为 “ 倒 U 形曲线 ” 。特别是库兹涅茨认为从贫困的农业生产部门转移到富裕的工业生产部门的工人数量越来越多。首先,只有少数人从工业部门财富增加中受益,因此不平等也相应增长。但最终每个人都会受益,不平等就相应减少。显而易见的是,高度机械化生产是可以推广的,比如劳动力可以在不同工业部门间或不同收入岗位间转移。 有趣的是,库兹涅茨没有数据证明 19 世纪不平等的增加,但对他来说(甚至对大多数观察者来说)这样的增长确实已经发生了。 库兹涅茨是这样自圆其说的: “ 这包括 5% 的经验和 95% 的思考,有些可能是一厢情愿的。 ” 见 Kuznets,Shares of Upper Income Groups,24–26 。 “the future prospect of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within the orbit of the free world”(28). 在这些代表性行为人模型( representative-agent models )中,其中一个假设从一开始每个行为人得到同样的工资,具有相同的财富,并且享受同样的收入来源,因此根据定义,增长按比例地惠及所有社会群体。这些模型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便在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普遍应用。这样简化现实的做法也许对于研究一些特定问题是合适的,但是明显地限制了可以问的经济学问题。 国家统计机构对于家庭收入和预算的研究很少追溯到 1970 年以前,并且倾向于严重地低估高收入,这是有问题的,因为高收入群体通常拥有多达一半的国民财富。税收记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高收入的信息并且使得我们可以回顾一个世纪。 见 thomas piketty,Les hauts revenus en France au 20esiècle: Inégalités et redistributions 1901–1998 (paris: Grasset,2001) 。文章总结请见 “income inequality in France,1901–1998,”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1,no. 5 (2003): 1004–42 。 见 anthony atkinson and thomas piketty,Top Incomes over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Contrast between Continental-European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以及 Top Incomes: A Global Perspectiv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 见 thomas piketty and Emmanuel Saez,“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1913–1998,”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8,no. 1 (February 2003): 1–39 。 在线技术附录中有完整的参考书目。关于概述,也可见原文。 要在这本书里针对每一个国家给出详细的解释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本书给出了总体的概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完整的数据序列,这些数据在 WTID 网站( http://topincomes.parisschoolofeconomics.eu )可以查阅到,同时可以参考之前引用的更专业的书籍和引用的文章。许多文本和文件同样可以见在线技术附录( http://piketty.pse.ens.fr/capital21c )。 WTID 目前正被纳入世界财富与收入数据库( World Wealth and income Database , WWiD ), WWiD 将整合三种补充数据。这本书中我将对当前可用的信息加以概述。 我们同样可以在对个人生活收取财产税的国家使用年度财产税申报表,但是长期地产税数据更易获得。 见如下开创性的工作: R.J. lampman,The Share of Top Wealth-Holders in National Wealth,1922–1956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 anthony atkinson and a.J. Harrison,Distribution of Personal Wealth in Britain,1923–197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 见 thomas piketty,Gilles postel-Vinay,and Jean-laurent Rosenthal,“Wealth Concentration inαDeveloping Economy: paris and France,1807–1994,”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6,no. 1 (March 2006): 236–56 。 见 Jesper Roine and Daniel Waldenstrm,“Wealth Concentration over thepath of Development: Sweden,1873–2006,”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11,no. 1 (March 2009): 151–87 。 见 thomas piketty,“On the long-Run Evolution of inheritance: France 1820–2050,”cole d’économie de Paris,pSE Working papers (2010). Summary version published in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6,no. 3 (2011): 1071–1131 。 见 thomas piketty and Gabriel Zucman,Capital Is Back: Wealth-IncomeRatios in Rich Countries,1700–2010 (paris: cole d’économie de paris,2013) 。 见 Raymond Goldsmith,Comparative National Balance Sheets: A Study of Twenty Countries,1688–1978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 。更完整的参考文献可见在线技术附录。 见 a. H. Jones,American Colonial Wealth: Documents and Methods (New York: arno press,1977),and adeline Daumard,Les fortunes franaises au 19e siècle: Enquête sur la répartition et la composition des capitaux privés à Paris,Lyon,Lille,Bordeaux et Toulouse d’après l’enregistrement des déclarations de successions (paris: Mouton,1973) 。 见 Franois Simiand,Le salaire,l’évolution sociale et la monnaie (paris: alcan,1932); Ernest labrousse,Esquisse du mouvement des prix et des revenus en France au 18e siècle (paris: librairie Dalloz,1933); Jean Bouvier,Franois Furet,and M. Gilet,Le mouvement du profi en France au 19e siècle: Matériaux et études(paris: Mouton,1965) 。 对于经济下滑和社会历史同样有内在的知识原因。社会历史基于物价、收入和财富的演变,有时也称 “ 系列史 ” 。以我的观点,这种下滑是不幸的,也是可逆的。我之后再讨论这一点。 这一不稳定的机制(一个人越富有,他的财富越多)让库兹涅茨十分困扰,他 1953 年出版了著作《高收入群体在国民收入和储蓄中所占份额研究》( Shares of Upper Income Groups in Income and Savings ),从标题中就可见这种担心。但是由于历史局限性,他不可能进行完整的分析。詹姆斯 • 米德的经典著作《财产的有效性、平等性和所有权》( Effi ,Equality,and the Ownership of Property,london: allen and Unwin,1964 ),以及阿特金森和哈里森的《英国个人财富分配》( Distribution of Personal Wealth in Britain ,这本书也是米德研究的延续)都着重探讨了这一促进不平等的力量。我们的工作是遵循这些作者的脚步。
个人分类: 政治与经济|0 个评论
21世纪人类科技面临的两大机遇与突破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4-8-29 02:20
21 世纪人类科技面临的两大机遇与突破 蒋继平 2014 年 8 月 28 日 20 世纪末和 21 世纪初,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以及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这四大领域交互作用并有机融合,已经推动了整个科技领域的革命性变 革, 形成了所谓的第五次科技革命。 在 21世纪剩下的时间, 也就是从现在开始, 人类面临着科技领域的两个新的机遇。 解决好这两个机遇就是人类的又一次科技革命的突破,也就是第六次科技革命。 第一个机遇是捕抓和改造宇宙空间近地自由运动的物体,使它们按照人类的意愿在空间运动, 为人类的某种目的服务。 这种近地自然空间物体可能是临近地球的陨石和小行星。 人类应该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措施,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精确的测算, 从地球发送机器人登陆这样的飞行体, 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造, 使之可以按照人类的意愿在指定的时空下变轨飞行。 我的直觉告许我,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个别国家正在秘密地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假如人类真的能够做到这点, (我想人类一定能做到这点的, 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人类未来的空间探索会容易的多。 不过, 这样的科技成就带来的潜在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大家一定懂得, 小行星和巨大的陨石在高速飞行中产生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要是这样的物体被人为地操纵而用来攻击地球的某个地方, 会造成巨大的损害的。 所以, 要是某个国家首先获得这样的技术, 那么, 这个国家一定在军事战略上占有天机。 第二个机遇和挑战是人类的神经科技领域,也就是人类的意识行为方面的研究, 人类在这方面的研究将可能集中在神经意识对光声和电波的反应方面。 科学家可能会发明一些高级的方法和手段来通过光声或者电磁波来控制人类的思维意识行为。 因为人类的意识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系统,所以, 掌控了人类的意识就可随心所欲地操控人类的命运。 因而, 要是那个国家首先获得这样的技术, 那么, 这样的国家就可以摆布人类的命运了。 当然, 我希望人类的所有科技研发都是以为人类造福为最高目标,而不是为了控制人类的命运而设计的。
个人分类: 国家时事|6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现代文明的思维模式
benlion 2014-8-21 15:22
19 世纪工业革命,将文明划界为近代与现代文明。 科学包含 2 个过程,一个是获得客观知识的观察与实验,一个是进行知识的整理与理论的提炼,这个循环是理论提出预测,然后,再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预测。近代科学,奠基在培根和笛卡尔的逻辑学和哲学思想基础上,现代科学思维,深受胡塞尔的现象学和彭加勒的实在论影响,爱因斯坦的哲学思维相类同,即,理论的思维自由构造,或知识整理过程,一方面受到马赫哲学影响,一方面是彭加勒的实在论思想 - 即,科学是认识关系。 信息概念,在维纳为组织化的度量,在布里渊为热物理学的负熵,在我是结构的差异和组织化的差异,如,交换子(物理学的能量子交换或社会学的语句交流过程产生的形体、组织化度量或知识量的变化度);因而,信息并非是虚的概念,也许比物质或能量概念更实在,物质体现在结构的构成,而能量也体现导致结构的变化或差异。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正负电子对产生光子等,体现为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关系,光子是交互旋涡的电磁波,结构比物质和能量更加根本。 热物理学与发育生物学问题,涉及到信息与能量的转换关系,结构的或自组织化的系统构成过程,麦克斯韦妖( Maxwell's demon )就是一个设想的方式,其实,这就进入了一个宇宙的上帝创造和文明的人类创造对应的宗教哲学思维。 结构论,企图以关系和差异为根基,从而构建宇宙论和知识论,精神论,则是以结构论为互偶的思考,企图解释结构的构造运动的信息或能量源泉。人类心智的活动是精神现象,精神论,探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依据,对应于信息论和语言学的符号学、传播学与释义学等范畴。 在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遗传学与心理生物学等,格式塔图式和形态发生场等概念是现代系统思维和信息科学的思想起点。在我的结构论,结构就是关系( connectivity )的集合,因而,中医理论和中国文化思维的核心概念是图论、网络拓扑学的结构模型方法,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实体的发生演变的 3 个核心因素,宇宙就是永恒的构造过程,生命的本质现象是自组织化的信息发生与转换特征。 -(19世纪-21世纪的哲学思维)-
个人分类: 2014y|22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工机器 - 设计与艺术
benlion 2014-7-26 15:09
地理发现,欧洲进入全球化文明 - 科学与工业发展时期,1500年-2000年中西文化的交流历史值得深入研究,如,传教士的双向翻译书籍和文化双向传播等。 意大利-荷兰-英国轴线与日本-中国(厦门-西安)海陆丝绸之路,构成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路径,从欧洲到环太平洋的科学发展,如,捷克-剑桥到冷泉港-加州的遗传学发展,再到中国的厦门-苏州系统医学路径等。 附、思想的提出与地理环境 结构论 - 厦门、衡阳( 1983-1986 ); 系统医学、系统生物工程 - 湘潭( 1992-1994 ); 系统遗传学、输卵管生物反应器 - 上海、北京( 1994-1995 ); 生物系统网络、细胞分子电路 - 德国( 1999 ); 精神论、轴心时代文化 - 英国( 2003-2004 ); 第 3 次工业革命、 4 次科技革命 - 广州、江苏( 2007-2009 )等。 自 2007 年以来,一直思考与探索的是第 3 次工业革命将在哪里诞生, 21 世纪的科技中心将在何处? - (总结) -
个人分类: 太平洋|2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21世纪国内外上市公司重大舞弊案例研究
auditor 2014-7-5 22:53
21 世纪国内外上市公司重大舞弊案例研究——为什么一流的企业和人才会舞弊? 作者:李寿喜 出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社址: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里 25 号楼 邮编: 100069 电话: 010 - 68320825 , 68312508 网址: wwwNaNepub.com.cn 邮件: zgsdjj@hotmail.com 版次: 2014 年 6 月第 1 版 定价: 68 元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人性缺陷 第一节 人类社会制度变迁与人性内在缺陷 第二节 舞弊理论的演变 第三节 21 世纪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概况 第二章 美国安然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第一节 安然公司概况 第二节 安然公司成长及扩张历史 第三节 安然公司舞弊手段 第四节 安然公司舞弊的曝光及市场反应 第五节 美国当局对安然公司舞弊的处理 第六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其后果 第三章 美国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第一节 美国世通公司概况 第二节 美国世通公司成长及扩张历史 第三节 美国世通公司舞弊手段 第四节 世通公司舞弊的曝光及市场反应 第五节 美国当局对世通公司舞弊的处理 第六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其后果 第四章 美国施乐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第一节 美国施乐公司概况 第二节 美国施乐公司成长及扩张历史 第三节 美国施乐公司舞弊手段 第四节 美国施乐公司舞弊的曝光及市场反应 第五节 美国当局对施乐公司舞弊的处理 第六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其后果 第五章 美国南方保健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第一节 南方保健公司概况 第二节 南方保健公司发展阶段 第三节 南方保健公司舞弊手段 第四节 南方保健公司舞弊的曝光及市场反应 第五节 美国当局对南方保健公司舞弊的处理 第六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其后果 第六章 意大利帕玛拉特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第一节 帕玛拉特公司概况 第二节 帕玛拉特公司发展阶段 第三节 帕玛拉特公司舞弊手段 第四节 帕玛拉特公司舞弊的曝光及市场反应 第五节 意大利当局对帕玛拉特公司舞弊的处理 第六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其后果 第七章 印度萨蒂扬软件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第一节 萨蒂扬软件公司概况 第二节 萨蒂扬软件公司发展阶段 第三节 萨蒂扬软件公司舞弊手段 第四节 萨蒂扬软件公司舞弊的曝光及市场反应 第五节 印度当局对萨蒂扬软件公司舞弊的处理 第六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其后果 第八章 日本奥林巴斯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第一节 奥林巴斯公司概况 第二节 奥林巴斯公司发展历程 第三节 奥林巴斯公司舞弊手段 第四节 奥林巴斯公司舞弊的曝光及市场反应 第五节 日本当局对奥林巴斯公司舞弊的处理 第六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其后果 第九章 台湾博达科技公司舞弊案例研究 第一节 台湾博达科技公司概况 第二节 博达科技公司发展历程 第三节 博达科技公司舞弊手段 第四节 博达科技公司舞弊的曝光及市场反应 第五节 台湾当局对博达科技公司舞弊的处理 第六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其后果 第十章 烟台东方电子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第一节 东方电子公司概况 第二节 东方电子公司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东方电子公司舞弊手段 第四节 东方电子公司舞弊的曝光及市场反应 第五节 中国当局对东方电子公司舞弊的处理 第七节 中美两国政府对舞弊公司处理方法的比较 第十一章 沈阳蓝田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第一节 沈阳蓝田公司概况 第二节 沈阳蓝田公司发展历程 第三节 沈阳蓝田公司舞弊手段 第四节 沈阳蓝田公司舞弊的曝光及市场反应 第五节 中国当局对沈阳蓝田公司舞弊的处理 第六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其后果 第十二章 银广夏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第一节 银广夏公司概况 第二节 银广夏公司发展历程 第三节 银广夏公司舞弊手段 第四节 银广夏公司舞弊的曝光及市场反应 第五节 中国当局对银广夏公司舞弊的处理 第六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其后果 第十三章 西安达尔曼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第一节 达尔曼公司概况 第二节 达尔曼公司发展历程 第三节 达尔曼公司舞弊手段 第四节 达尔曼公司舞弊的曝光及市场反应 第五节 中国当局对达尔曼公司舞弊的处理 第六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其后果 第十四章 广东科龙电器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第一节 科龙电器、格林柯尔和顾雏军 第二节 科龙电器及格林柯尔系发展历程 第三节 格林柯尔与科龙电器公司舞弊手段 第四节 格林柯尔及科龙电器公司舞弊的曝光及市场反应 第五节 中国当局对科龙电器公司舞弊的处理 第六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其后果 第十五章 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第一节 云南绿大地公司概况 第二节 绿大地公司高管与欺诈上市 第三节 绿大地公司舞弊手段 第四节 绿大地股票的炒作、公司舞弊的曝光及市场反应 第五节 中国当局对绿大地公司舞弊的处理 第六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其后果 第十六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关于国内外公司舞弊特点的比较 第二节 国内外公司舞弊的市场约束与政府治理机制 第三节 改进中国上市公司监管机制,抑制财务舞弊行为 第十七章 “中国梦”、“民生经济学”与中国资本市场改革 第一节 “中国梦”和“民生经济学”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危机现状 第三节 埃及的金融改革导致社会分裂的教训 第四节 韩国打击“官商勾结”,取消大企业特权的启示 第五节 “中国梦”、“民生经济学”与中国资本市场监管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个人分类: 中小投资者保护|7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3趋势 – 中国发展走向
benlion 2014-4-6 20:19
人类形成中非 - 中东 - 东南亚 - 中美洲古代遗址的文明,以埃及 - 巴比伦文明为集大成。 奠基至今人类文明基石的是轴心时代文化模式,经历了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的 2 次轴心文化模式转换。 公元5世纪-公元1 5 世纪,拜占庭(希腊)到印度(南亚)轴线之西与东面,分别经历阿提拉、阿拉伯与蒙古、奥斯曼(突厥)演义时期;但是,文化的演化基本是 5 世纪 -15 世纪中华文明与 15 世纪 -20 世纪欧洲文明的延续或发展历程。 欧洲 - 北美 - 澳洲轴线和俄国、南美两翼构成西方文明格局,形成同构于以色列 - 地中海的中国 - 太平洋文化发展模式。 21 世纪,中国处于俄国与美国的东、西欧洲 2 个体制之间,海外和海归学人成为 2 个社会之中间的夹层。 因而,国家认识到和已经在推动中国民间与海外学人的合作与发展模式 – 即,第 3 趋势,一些民营企业家和海外学人企业家,都开始建立研究机构。 - (未来探索, 2014 年) -
个人分类: 未来|1976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球社会 – 国际化教育
热度 1 benlion 2014-3-18 15:38
人类出非洲,人类文明一体化,国际化教育、科学和经济,互联网资讯全球一体;因而,文化、观念和历史的教育,也应该是全球视野。 人类历史,中东历史和东西方历史,以圣经和儒家 13 经为典范,人类思想,以希腊、印度和华夏哲学为基石,东西方哲学、科学和数学、技术、艺术历史,应该纳入现代教育必修课程。 文艺复兴到地理发现,宗教改革到工业革命,近代和现代文明,科学文化与社会体制的发展历史,可纳入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的大学教育。近现代科学通史和科学、技术哲学,则可纳入大学理工、农学和医科等教育。 然后,才是专业学科和职业技能的教育体系。 研究生教育,不应该再是课程的知识教育,还应该是研究型和实践型的能力培训,以及成为独立科学家和学问家、实践家的教育。 - (总结) -
个人分类: 2014y|1334 次阅读|5 个评论
环太平洋文明模式
benlion 2014-2-5 16:36
欧洲工业革命,近代转型到现代文明,环太平洋国家,开启科学和工业文明进程。 19 世纪 -20 世纪,科学方法转换,从热物理学和综合进化论等,形成系统思维,从微电子学和生物化学等,发展技术方法。 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建立了现代科学和工业,移民管理机制和创业型社会环境,推进了知识经济、创意产业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原英国属地和加州等区域,尤为文化和技术发达。 中国经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改革开放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的管理体制,能否建立起来,将起决定作用。 1997 年,当来到以色列留学,实验室贴的一张纸条,上有“圣经是用希伯来文所写”,至今记忆犹新。 什么是最自豪的事物呢?你的祖先是谁呢?何处是最能发挥创造力的环境呢?以色列同事,就问了我这些问题,德国同事问的是古代中国很多发明创造,可现在如何呢?也就思考了这些问题。 人类文明,演化形成了文化体系结构:宗教 - 诠释历史,哲学的伦理学、美学和逻辑学 - 诠释宗教、艺术和科学,科学的数学 - 工程方法等。 21 世纪,科学发展了新的范式;但是,仍然是数学方法和工程技术。 比如,系统生物学 – 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系统医学 – 遗传学与生物工程的技术方法,包括,数学 - 计算生物学、纳米 - 合成生物学等。 因而,一个社会的科学和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完整的人文 - 历史和伦理学教育、科学 - 数学和工程方法教育。 - (环太平洋文明) -
个人分类: 太平洋|3086 次阅读|0 个评论
21世纪的编程语言-Go语言学习资料完全总结(第二版)
热度 2 bigdataage 2013-10-7 17:52
21世纪的编程语言-Go语言学习资料完全总结(第二版) 第一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30496do=blogid=689520 只包括中文和英文资料。 草稿未完待续。
3357 次阅读|3 个评论
纪念“九·一八”,谨防日本重演21世纪的“九·一八”
热度 1 黄安年 2013-9-18 08:24
纪念“九·一八”,谨防日本重演21世纪的“九·一八”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9月18日发布 今天是“九·一八”周年纪念,我们纪念“九·一八”要不忘国耻,用实际行动做好谨防日本重演21世纪的“九·一八”事变的准备。“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一手挑起的,并强加于中国头上的。制造21世纪的“九·一八”,完全可以利用钓鱼岛的争端来做足文章,日本考虑击落进入钓鱼岛空域的中方无人机之奇谈怪论,莫要等闲视之。 美国的态度和82年前的所谓“中立”无异,事实上是一种明显偏袒日本的绥靖,当时他们就嚷嚷“生意照做”,日本现在口口声声以日美联盟为依托,可这一条,仅仅是日本的一厢情愿,美国决策层中的明智派看出,日本拉拢美国别有用意,有朝一日,难免珍珠港事件重演,因为真正的对手,一直是美国,而不把中国看在眼里。 ******************* 日本考虑击落进入钓鱼岛空域的中方无人机 中方回应 2013 年09月18日 01:42 来源: 北京晨报 原标题:日考虑击落进入钓鱼岛中方无人机 晨报讯(记者韩娜)针对日本防卫省声称将考虑击落进入钓鱼岛空域的中方无人机问题,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昨天回应表示,中方有决心、有能力捍卫钓鱼岛的领土主权。 日本NHK电视台9月17日报道称,日防卫省认为,如果中国军方无人机“侵犯日本领空”,造成威胁日本国民安全的事态,日方将考虑对中方无人机进行击落。 另外,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召开专家会议,研究行使集体自卫权问题。日方也表示将考虑发展先发制人打击能力。 洪磊就此表示,由于历史原因,日本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动向一直受到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方希望日方以史为鉴,尊重本地区国家的关切,多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情,停止人为制造和渲染紧张对立,为扩充军备、调整军事策略制造借口。 今天是“九一八”纪念日。洪磊表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开端。我们纪念“九一八”,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中方再次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走和平发展道路。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diaoyudaozhengduan/content-3/detail_2013_09/18/29699185_0.shtml 驻冲绳美军司令:必要时可派鱼鹰运输机赴钓鱼岛 2013 年09月17日 21:48 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 1981 人参与 0 条主评论 20 条评论 0 条总评论 9 月17日 上午,驻冲绳美军总司令、冲绳地区协调官威斯勒(左)与冲绳县知事仲井真弘多在县政府会谈。 原标题:驻日本冲绳美军司令:必要时可派“鱼鹰”运输机赴钓鱼岛 人民网北京9月17日电(唐述权)据共同社网站消息,驻日本冲绳美军总司令、冲绳地区协调官威斯勒17日在冲绳县政府与县知事仲井真弘多会谈,就美军普天间机场部署的新型MV-22“鱼鹰”运输机表示,“有必要时可根据《日美安保条约》派赴钓鱼岛。” 仲井真弘多再次反对美军在普天间部署“鱼鹰”运输机,他表示“县民的不安情绪并没有消除”,但未回应威斯勒关于可派“鱼鹰”到钓鱼岛的发言。 威斯勒说,“鱼鹰”速度快,能更快地到达比以往更高的高度,有助于减少噪音。与此前的CH-46中型直升机相比,其飞行范围更广,“还能够到达钓鱼岛”,谋求冲绳县政府对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diaoyudaozhengduan/content-3/detail_2013_09/18/29698716_0.shtml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2808 次阅读|1 个评论
也说21世纪需要什么能力?
chemicalbond 2013-9-15 11:34
21世纪的重要特点是全球化,技术更快地更新,工作机会也在不断地跨越地理,语言或者专业的边界,因此,快速学习新知识(包括外语)和新技术(如某些计算机软件)的能力,适应恶劣生存环境(比如极权社会;不文明的社会;空气/水/食品质量堪忧的环境;远离亲友;等等)并且在里面能够安心工作的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博文 21 世纪需要什么能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4465.html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739 次阅读|0 个评论
V4文明的阶段划分
benlion 2013-9-8 19:30
沿着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轴线,在东西方文明史上的几次文明变更,频繁的是埃及 - 巴比伦区域,先后经历了希腊 - 罗马、波斯 - 阿拉伯和蒙古 - 奥斯曼帝国等。 其中,几乎东西方同期的有: 1 )欧洲 - 阿提拉( 406-453 年)、查理曼( 768-814 年)帝国,中国 - 十六国( 304-439 年)、十国( 891-979 年); 2 )土耳其 - 奥斯曼( 1453-1922 年)、波斯 - 萨非王朝( 1501-1736 年)、印度 - 莫卧儿王朝( 1526-1858 年)等。 因而,人类历史的文化发展与文化变更,常常以经济发展和战争摧毁的交替来进行文明模式或形态的转换。 公元约 500 年 -1500 年是人类历史上集大成文明的第 3 代文明,中国 - 阿拉伯( 630-1258 年) - 欧洲以丝绸之路联络成一个地球文明发展模式,尤其,元朝( 1271-1368 年 ) 的蒙古帝国横跨欧 - 亚 - 非大陆(与印度、拜占庭相邻)。 第 4 代文明的酝酿: 欧洲建立大学, 13 世纪掀起文艺复兴,到地理发现、天文学革命、宗教改革,体现为商业和文学艺术、数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 第 4 代文明的阶段发展: 第 1 阶段 – 以达芬奇( 1452-1519 年)的工程技术设计、弗朗西斯·培根( 1561-1626 年)和伽利略( 1564-1642 年)实验科学方法和夸美纽斯( 1592-1670 年)的教育学建立等为特征。 第 2 阶段 – 以 1765 年詹姆斯 · 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到 1768 年阿克莱特水力纺机为开启了工业革命,系统科学、现代哲学和抽象艺术等发展。 第 3 阶段 – 21 世纪,古代道 - 儒家的星图 - 河图等天文 - 地理文化模式,在科幻电影,比如,《复仇者联盟》等有所象征,体现为新神话、新宗教和未来星际、机器文明时代。 - ( V4 文明模式) -
个人分类: 历史|2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V4.3文明转型
benlion 2013-9-7 23:35
- 21 世纪的地球远景 - The Vision of the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 近现代文明 5 百年,经济学原理奠基于东印度公司和荷兰股市交易所的商业模式。 地理发现,地球是天空一个太阳系的一个星球,人类是地球上的一种生物,物体运动、物质构造、物流传输等成为生物与非生物的能量、信息转换过程,驱动人类走向未来的星际文明。 科学与工业革命,机械、化工和电子工业只是初级阶段的工程制造,人工生物、医疗工程和智能机器的设计与制造,将成为工业技术高级发展阶段。 社会学 - 语言学研究,推进人类社会的管理、决策与运筹的组织能力发展,也应用于机器交流和机器人社会的工程设计,比如,乔姆斯基的结构语言学、计算机程序语言等。 物理学 - 化学研究,建立了宇宙时空地图、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的定量数学方程,物质结构的分解与合成炼制、人工机器设计与制造技术等,比如,分子材料和机电仪器、设备等。 生物学 - 心理学研究,发展的生物系统设计机理和人工生物系统的制造方法。 生物工业,将是集成各类工业技术和综合多种学科的制造工业,从而,使以往简单仿生的飞机、计算机等机器,能够发展到接近生物体复杂程度的高性能机器,以及,能够改造自然生物体和修复人类自身的有机体生命功能,比如,自动化无人驾驶飞行器,医疗修复和再生工程等。 未来这类高科技技术和产品,是否仍然成为进行市场交易的商品呢? 注 * : 学习与思考,经历几个阶段, 1 ) 1973 年 -1983 年科学启蒙与学习,结构论思维形成; 2 ) 1983 年 -1993 年科学的历史与哲学思考,系统医药学提出; 3 ) 1993 年 -2003 年实验科学与技术研究,科学范式国际阐述; 4 ) 2003 年 -2013 年文化与历史哲学考察,论述科技与工业革命; 5 ) 2013 年 - 未来将走向何方? - (非交易经济学) -
个人分类: 经济|2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与未来
benlion 2013-9-4 18:32
The Earth and the Future 埃及 - 巴比伦文明之后,形成了以色列 - 中国、印度 - 希腊的轴心文化模式,而后,经历中国 - 阿拉伯 - 欧洲丝绸之路的文明发展,地理发现之后,进入全球文明,建立了地球文明的基本格局。 20 世纪联合国成立,欧洲 - 北美 - 澳洲文明西进到环太平洋时代,社会 - 心理 - 生物医学和生物 - 化学 - 物理工业模式形成,科学交叉综合和技术集成组装成为后工业化社会形态,系统与工程生物学将发展新的生物机器技术。 附: 1999 年, BJ.Zeng 建立生物系统网( BSSE ),倡导理论与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研究。 2001 年, Wolkenhauer 、 H.kitano 、 L.Hood 和 AP.Arkin 分别发表系统、计算、组学和工程方法的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研究。 2004 年,数学、计算、网络、组学与合成生物学学派形成,进入系统医学、遗传学与合成生物学发展时期。 2007 年,瑞士建立 D-BSSE 研究中心。 -(V4.2文明总结)-
个人分类: 社会|2422 次阅读|1 个评论
系统生物学偶合体系
benlion 2013-8-3 08:20
系统生物学, 20 世纪 60 年代提倡的是系统理论方法研究生物系统,核心为行为、生理、生物化学体系, 90 年代发起的是系统理论和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的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研究 – 这是科学与工程偶合定义,核心为遗传、医学与生物工程体系。 几个偶合结构的概念: 1 )系统生物学,生理学与遗传学研究,构成一个偶合结构,不但,曾(杰)邦哲的系统遗传学出发点是整合生理学和遗传学,以及分子、细胞和胚胎等分层次的生物系统进化与发育生物学研究,而且, MA.Savageau 也论述以遗传学方法研究生理学的生物体机能。 2 )系统医学, 1992 年曾邦哲提出就是在社会 - 心理 - 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系统医学与系统药物学偶合的概念,也是遗传学与生理学整合,包括,行为学、胚胎学和免疫学、心血管和神经 - 内分泌等研究。 3 )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研究, 20 世纪的概念是 DNA 重组技术和生物分子化学合成, E.Kool 重新提出和 SA.Benner 等论述,以及 JC.Venter 合成细菌基因组等,都是合成和重组生物分子的基本概念,而 E.Endy 阐述为工程方法和系统设计的人工生物系统研究,其实更偏重于生物工程的概念。 4 )系统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研究, 1991 年曾邦哲论述了系统科学、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的太阳能生物电子技术( SBE )概念,而后, 1994 年提出为系统生物工程,已经阐述了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 2 个层面的系统生物学概念。 以研究方法的发展来看, 90 年代之前为理论生物学层面的数学、计算生物学, 90 年代之后为技术生物学层面的组学(微 - 纳米生物芯片)、合成生物学。生物系统的网络理论,从数学生物学到生物系统理论一直延续,尽管网络生物学词汇到 2004 年为 A-L.Barab á si 提出。 因此,系统生物学,以系统生物学、遗传学、医学和生物工程为体系结构,以数学、计算(生物信息和软件)、纳米、合成与网络生物学等为方法体系。 注: 仔细研究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发展史,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典型的“阴阳”偶合与“三角”、“五行”和“六边形”及分层级建构等明显贯穿于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思维。 另,见到“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computational modeling, and the theory of nonlinear dynamics ”( http://biochem.stanford.edu/labsSBD.html )或“ a combination of analytical,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emental appraoches to probe physical mechanisms of shape-related self-organization ”( http://whatislife.stanford.edu/LoCo.html )的描述,就可知是系统生物学( http://www.stanford.edu/group/ferrelllab/research/ )。 - (系统生物学史 .2. ) -
个人分类: 文化|2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世纪的主角——Mathematical Lives_
Fangjinqin 2013-7-24 16:09
Math_Lives_2010.pdf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0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质疑21世纪是亚太世纪、亚洲世纪说
黄安年 2013-5-22 08:25
质疑 21 世纪是亚太世纪、亚洲世纪说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5 月 22 日 发布 在昨晚央视水均益主持的一个谈论奥巴马邀习近平加州庄园见面和中印两国总理会谈。与会两位嘉宾的点评时,不知怎么一位 T 先生说 21 世纪是亚太世纪,另一位 R 先生说 21 世纪是亚洲世纪。在我看来在谈论 21 世纪时 , 我们应具有宏视野, 21 世纪已经不是当年的 19 世纪英国世纪 ,20 世纪美国世纪了 , 而所谓世纪说 , 往往是和霸权联系在一起的。 21 世纪的发展趋势,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洲的世纪了 ,21 世纪理应是全球化加快发展的世纪,在世纪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 , 不是相互排斥 , 你死我活的零和世纪。 如果强调 21 世纪是亚太世纪 , 那么请问欧洲呢 ? 非洲呢 ? 他们并不属于亚太地区,还有拉丁美洲地区部分国家也不属于亚太地区。如果强调 21 世纪是亚洲世纪 , 那么欧洲、非洲、美洲呢。 固然 21 世纪的亚洲或者亚太地区有着强劲发展的势头,但是以为 21 世纪是某个地区的世纪 , 这种见解既不符合全球化发展趋势,也具有排他性 , 而不利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1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的大航海时代
benlion 2013-4-2 21:17
- 生物工业与生物机器的发展 21 世纪,人类将进入海洋开发和空间发展时代,新型工业和机器时代将会到来。 系统生物学与系统医学、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以及生物工厂等词汇,越来越频繁出现在国内外学界和媒体;因此,在这里再阐述一下,以使概念表达更清晰。 “systemsbiology ”与“ syntheticbiology” 词汇均提出于 20 世纪;但是,在 21 世纪转换成了更广义的 “ 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 ” 概念( 1996 年 -1999 年曾邦哲倡导, 2007 年瑞士建立研究中心) – 理论和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研究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研究 。 “合成生物学”词汇在 20 世纪提出时是指化学合成遗传分子和基因重组技术,在 21 世纪经 Endy 等论述转换成了中国 90 年代( “Frompositivetosyntheticmedicalscience” 和 “Ontheconceptofsystemsbiologicalengineering” 等)提出和在国际上倡导的 “ 系统生物工程 ” 概念;但是,更希望保持它本来的概念 - 化学合成生物分子,不仅 DNA 遗传分子,而且,生物膜和细胞其它部件, E.Kool 在 2000 年重新提出时也是指人工 DNA 替代天然遗传物质之含义,后来,却为国际上更广泛的合成生物学家转换成工程方法人工生物系统研究的系统生物工程概念 - 含人工装配和生物机器等更广之含义,其实,这个概念不仅仅包括合成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词汇也是在 20 世纪已提出, 1968 年提出为系统论方法的生物系统研究,一般来说是方法论上来讲,广义一般用“系统生物科学”词汇(包括“系统生理学”、“系统遗传学”和“系统医学”等), 在 21 世纪同样转换成了 1996 年 -1999 年在国际上倡导的交叉和综合学科概念 - 理论与实验、计算方法结合的生物系统研究,而合成生物学转换成了 - 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和工程方法的人工生物系统研究概念( systemsbiologicalengineering 与 syntheticmedicialscience 对换了词汇)。 “生物基因型与表现型”复杂系统的分子网络和细胞动力学,构成系统遗传学研究核心,而生物系统的细胞人工设计与合成,构成合成生物学的关键,如同,实验医学建立在细胞病理学和分子药理学基础上,系统医学建立在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基础上。 另,合成生物学的基础是系统生物学,尤其系统遗传学,“化学生物学”主要研究小分子药物筛选和生物芯片等技术(包括计算、纳米生物学等)为系统生物学的方法之一, “系统”又叫“整合”生物学、“合成”也叫“建构”生物学来自“结构论”的建筑、积木和组装与结构建模等原理。 附:希腊神话与希腊是神话? 中世纪欧洲政教一体是柏拉图哲学诠释的宗教体制,宗教改革走向亚里士多德的经验论;然而,可预测与验证的观测、实验科学是建立在培根的归纳逻辑和笛卡尔的演绎逻辑基础上。
个人分类: 发现|2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汤因比的预言:中国文明将照亮21世纪
热度 1 贾克功 2013-3-17 11:57
汤因比的预言:中国文明将照亮21世纪 发表于:2013-03-17 07:49:55 作者: 上善若水145 发短信 加好友 更多作品 级别:少校 积分:11477 android智能电视客户端 2013让我们一起重生 别了,人民的铁道部 阿诺德•汤因比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试图以其皇皇巨著《历史研究》,揭开文明兴衰的谜题,启发人类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直到1973年,时已暮年的汤因比依旧没有停止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探索。在不断出版新作的同时,汤因比与当时日本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断断续续进行了近两年的漫谈式对话,主题是人类在21世纪的未来。汤因比和池田,一个是西方人,一个是东方人,互相抛开了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狭隘和隔阂,在精神自由的海洋里进行高屋建瓴式的未来学式的全景探索。在这场漫谈中,汤因比透露了对21世纪中华文明的无限期望。 汤因比 池田大作 西方无法引领人类未来文明 可能让池田略微感到失望的是,作为当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东亚,而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汤因比心仪的东方文明,不是在那个时代经济上升和物质繁荣、技术高度发达的日本,而是依然在“文革”中徘徊、物质生活依然相当贫乏的中国。尽管面对一位日本文化界的顶级名人,汤因比也直言不讳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路的是中国,而不是日本等国。 汤因比坚信未来的人类只有走向一个“世界国家”,才能避免民族国家的狭隘,才能避免民族国家因为狭隘国家利益追求而带来的人类社会的灭亡。而人类社会要过渡到一个“世界国家”,西方社会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的。西方在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就再也没有形成一个天下主义的国家来统一西方世界,而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恰恰是西方在罗马帝国分裂和灭亡之后西方历史发展的主线。而西方文明在过去几百年对世界的武力征伐将世界带入到一个统一的经济市场,西方在经济上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促进了全世界各个文明学习西方文明而自强。因此西方世界在经济和科技上影响了世界,在政治上却完全无法为世界建立一个整合和统一的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世界国家”。西方不仅无法为世界提供永久和平的整合模式,而西方本身内部都无法统一。 而在未来人类的利益整合和利益协调的过程中,汤因比也非常不看好西方的民主模式。池田作为一个受到西方思想影响很深的东方学者,坚信未来世界的统合的方式应该是根据一种自下而上的民主原则和人民自愿的原则,因此世界民主是统一世界的关键。而汤因比作为文明学家和人类文化学家则以穿透五千年历史的深邃眼光指出,如果仅仅依靠国家和国家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社会和社会之间的民主协调,那么人类社会很可能在无尽的争吵和争端中走向衰落,而这样的漫无边际和漫天要价的民主进程很可能在人类社会还没有迈出任何一步之前,人类就在工业化的无止境扩张中灭亡了。汤因比非常睿智地指出,人类历史上长时间的和平和“世界主义”国家从来都不是出现在民主协商之中,而民主的雅典恰恰在民主内部争端中而走向衰亡。 汤因比的观点特别值得我们在后美国时代和后西方时代深思,西方式的民主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的变迁,曾经是人类制度文明象征的西方民主制度现在已经逐渐僵化和腐化,成为西方前进的障碍,以至于西方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后民主时代”不可避免地到来。如果再把西方的日渐势衰的多党竞争民主移植到“世界国家”的建立过程中来,那就真的要贻笑大方了。哥本哈根会议的失败已经让人们看到100多个民族国家一旦利益发生分歧,任何一个微小的协调都是多么困难,更遑论要建立一个世界政体和世界国家了。 的确,20世纪后半期的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无数生灵涂炭的教训,人类无论如何也是在向进步文明的方向上发展,汤因比当然知道现在的人类不能再像过去的帝国那样依靠武力来统一,因为在核武器时代武力统一就意味着人类同归于尽;而人类也绝对不可能依靠西方的民主制度来实现统一,那样人类恐怕还没有完成世界整合过程的百分之一,就面临着过度工业化和环境的空前灾难了。而西方文明在汤因比眼里看来是无法主导人类未来方向的文明,美国更是以罗马帝国“暴力征伐”的特征而演化成为一个军事主义的帝国,而这在汤因比——这个对人类古代的军事化文明多有研究的智者眼中,绝对是一个衰朽的文明的先兆。那么世界出路在哪里? 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在和池田的对话里,汤因比给出了完整的答案: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人类的出路在于中国文明。为什么汤因比会有这样的看法?汤因比在与池田的对话中自我总结了八点原因: 一、中国在漫长的21个世纪里,尽管也多次经历过混乱和解体,但是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完整地守护了一个超级文明,长时间生活在一个文明帝国的稳定秩序中,中国模式作为一种区域的世界主义模式可以为今天的人类提供宝贵的经验。 二、中国人在其漫长的历史中都保持着人类社会中可贵的天下主义的精神,恰恰中国文化是距离狭隘的民族主义最远的。 三、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使得中国文明符合了新时代人类社会整合的需求。 四、在儒家和佛教思想中都存在合理主义思想,使得中国人在漫长的时代中有分寸地建立和坚守着自己的文明。 五、道家思想对宇宙和人类之间奥义的认识,以及对人类社会试图主宰宇宙的不以为然。恰恰是中国的道家为人类文明提供了节制性与合理性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六、东方宗教和哲学思想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以及反对针对自然和环境世界的统治和征伐欲望。 七、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民族已经显示了,亚洲人同样可以在西方人领先的领域赶上和超越西方人,例如在经济和技术领域日本人所显示的卓越超越能力那样(那时候在1970年代,中国崛起的序幕还远远没有拉开)。 八、日本人和越南人在西方人的优势和霸权面前,展示了勇气和信心,日本人在经济领域,越南人在军事领域都展示了巨大的勇气(汤因比这里指的是越南战争)。因此这再次证明了亚洲人未来是可以领导世界的,关键是要将这样的勇气和信心转移到人类历史和人类新文明和和平建设领域。 中国应对人类文明尽更大责任 汤因比坚定地认为,西方世界在罗马帝国解体之后发展出的是工业主义、技术主义,在政治上则是民族主义,因此西方征服世界的后果是各个非西方国家都模仿西方的工业化模式和技术主义模式,因此全球越来越有政治统一的需求,因为通过工业和技术的全球扩散人类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地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下一步的关键就要***了。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已经证明了依靠文化和文明的力量可以将亿万人民根据文化情感纽带的联系而组织在一个以天下主义和世界主义为文明基准的国家。因此在汤因比眼里中国是真正的“文明国家”,这里的文明既含有古代文明帝国的意思,也含有文化情感纽带的深刻联结的意思。汤因比的观点的确再次证明了中国从本质上是文化的概念,是一个文明的概念,而不是一个民族主义的概念。 汤因比告诫说,西方在经济和技术上影响和征服了全球,但是却留下了政治上的民族国家林立世界的超级难题,这个政治真空将由中华文明来补足。而只有中华文明,才能真正给予世界永久的和平。因此汤因比对未来人类社会开出的药方不是武力和军事,不是民主和选举,不是西方的霸权,而是文化引领世界,这个文化就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汤因比最终的论点是,一个历史上一直是和平主义和世界主义为取向的天下文明也将在21世纪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汤因比在上世纪70年代的论点非常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去阅读发掘,站在中国崛起和中华文明复兴的高度去认真审视,这是一项无比重要的工作。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中国在GDP总量上跃居世界第二。 在21世纪,中国经济将创造奇迹,“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也将担当起在后西方时代提升人类文明的伟大责任。中国并不排斥学习西方,相反还要加大学习西方的力度,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明的成果,努力革除弊政,修正本身文化中不符合现代化的因素,同时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不断发掘、研究、建构、阐释和再阐释中华文明中能够提升当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因子。一个文明高阶段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复古主义,更不是盲目崇拜古代的一切,而是在一种人类文明更高阶段结合现代因素的文明复兴运动。因此中华文明必定是要联结现代性的因素才能在更高的阶段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世界大同。中华文明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改革精神,中华文明中“和而不同”的文明多元共生理论,中华文明的“天人合一”中的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精神,以及中华文明和平世界主义的天下世界观,中华文明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注定将照亮整个21世纪,促进人类世界向更高层次的价值理性方向发展。 公正地说,西方在崛起的阶段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宪政体制、公民社会和福利国家等现代思想资源,西方的成就是巨大的,对世界影响是深远的,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正好就体现在善于根据时代而不断吸取先进思想,而在学习和容纳的过程中又不迷失本位自我,最终将外来的先进思想转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而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和民主政治的无限扩张,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到“物壮则老,水满则溢”的阶段了,西方文明每往下走一步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自己的反面,文明的衰落在西方文明上得到充分体现。而积极吸收了西方个体思想、个体公民权、法治思想和功能分化的中国,可以在整体思维、多线思维、社会团结、社会整合等多方面运用中国文化的智慧创造出中西合璧的崭新人类文明。 (本文刊载于《社会观察》2013年第3期)
个人分类: 博文转载|1596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21世纪的大课题----移民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美国的面貌
热度 1 黄安年 2013-1-3 10:36
美国21世纪的大课题----移民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美国的面貌
美国 21 世纪的大课题 ——移民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美国的面貌 邓蜀生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1 月 3 日 发布 美国与移民的关系是共生形态,应是双赢关系。过去 200 多年美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历史与外来移民密不可分。可以认为当美国与移民的关系进入良性互动时,美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就呈现繁荣景象,当对外来移民排斥打击,对移民族裔歧视加剧时,美国社会经济状况就一定出现萎缩衰落。 19 世纪 20 世纪之交是美国的一次移民高潮,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材料,从 1890--1920 年 30 年间,进入美国的移民达到 1 , 800 万人;第二次高潮出现在 60 年代初到 90 年代,其中 1965 年移民法的实施促进了移民的进入美国,从 1961 年到 1990 年的 30 年间,进入美国的移民达 1 , 500 万人,这次移民潮直到 20 世纪与新世纪之交当不见缓退迹象。由于从 90 年代初开始的美国经济的繁荣局面,促使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美国政府采取鼓励技术移民政策,而技术移民的增加又刺激了为这些技术移民服务的行业的非技术移民以合法和非法方式进入美国, 1990 年的移民修订法虽然规定每年的移民最多为 67 , 5 万人,但实际上又为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开了口子,人数灵活掌握,因此实际上 90 年代每年平均有 100 万移民进入美国。据 1997 年的人口统计材料,美国总人口中有大约 10 %出生在外国,也就是说有近 2 , 600 万人是外来移民。 新世纪美国移民形势的变化,不仅是人数上的增长,而且还有移民文化背景、素质、宗教信仰特别是语言上的变化。 在 21 世纪内,美国将没有多数种族。美国总统克林顿在 2000 年 1 月 27 日 发表 2000 年《国情咨文》时,对美国国会议员说:“在 10 年的时间里 ---- 只是 10 年,我们最大的州加利福尼亚将没有多数种族。在 50 年多一点的时间里,美国将没有多数种族。”克林顿向国会议员们提供的这一信息,在美国国内早已不是独揭之秘,也不是他故作惊人之语。美国种族比例的变化,随着来自拉美和亚洲移民 ( 包括非法移民 ) 的增加而使欧裔白人比例迅速下降。据美国人口统计局的预测,到 2030 年白人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 20 世纪末的 73 % 下降到约 60 %,到 2059 年将进一步下降到 50 %以下,而拉美裔美国人将从现在的 3 , 100 万人,占总人口的 11 . 4 %,迅速增加到 2030 年的占 16 %,从而超过非洲裔美国人成为这个国家最大的少数族裔集团,到 2050 年拉美裔将达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到 21 世纪下半 50 年中,拉丁美洲裔的人数将达到 1 . 9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美国人口统计局 1999 年 9 月 14 日 公布了一项人口抽查统计结果表明,在 90 年代,美国的拉美裔和亚裔人口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 35 %和 40 %,而据人口统计局专家拉里·辛克的测算,到 2004 年末,拉美裔人口就将超过非洲裔黑人成为美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亚太裔的人口将从目前的占总人口的 4 %约 1 , 100 万增加到 2030 年的 2 , 500 万,占总人口的 8 %。 非白人移民的增加不仅是一个人口比例上的变动,而且还影响到政治层面。首先就是对美国选举形势的影响。拉美裔选民已占美国选民总人数的 9 . 9 %,这个比例还将迅速因归化人数的增加而增加,成了美国两党竞相拉拢的对象。由于根据肯定性行动所作的有利于少数族裔候选人当选的选区划分,拉美裔当选的比例也将提高,从而将增强拉美裔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西方民主既然以让选票说话“作为最高原则”,拉美裔说话声调自然会越来越高。 拉美裔人数最多的 4 个州是加利福尼亚 1 , 000 万,占该州总人口的 1 / 3 ;得克萨斯州超过 500 万,占州总人口的近 1 / 4 ,佛罗里达州 200 万,占州总人口的 l/7 ,纽约州 250 万,占州总人口的 13 %。进入 90 年代,拉美裔移民向内华达、阿肯色、佐治亚、北卡罗来纳等州扩展,人数有很大增加。如果单论人口比例,新墨西哥州的拉美裔高达 40% ,居美国各州第一 ( 加州为第二 ) ,但人数只有约 70 万人。在大城市中,纽约市的拉美裔人口占 1 / 4 ,洛杉矶近 1 / 2 。这些地区的数字表明,按照选区划分原则,拉美裔的选票是很集中的,美国两党的政治人物能够忽视这样强大而集中的选民族群吗 ? 美国《新闻周刊》 1999 年 7 月:发表的一篇文章说: 21 世纪的美国将属于西班牙后裔,原因是西班牙裔人口增长速度等于美国全国平均速度的 7 倍。美国小型企业管理局局长、拉美裔美国人艾达,阿尔瓦雷斯 1999 年 9 月 14 日 在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现任副总统的戈尔竞选声援会上说:“在这届总统选举中,我们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种族。 21 世纪的美国将是拉美裔人的天下,这是不容怀疑的。” 1999 年 8 月举行的一次民意调查表明,在拉美裔人口集中的得克萨斯州,两党候选人所得的支持率不相上下,而在另一拉美裔人口大州加利福尼亚州,小布什则得到远比戈尔为多的支持率。共和党总统竞选咨询专家戴维·希尔认为,共和党要想赢得这次大选胜利,必须牢牢抓住拉美裔的选票。在 2000 年的大选中,两党也在宣传上投入巨资来影响拉美裔选民。在 8 月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代表大会期间两党都至少投入 2 , 500 万美元用西班牙和英语大做广告,吸引拉美裔选票。 拉美裔族群人数引起美国以白人为主体的主流社会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它增加的迅速。 ( 现在拉美裔移民增长的速度与其他族裔移民相比为 6 : 1) ,也不是拉美裔的年购买力已达到 3 , 500 亿美元,比墨西哥全国人口购买力还要大,而在于在美国的拉美人在接受美国主流文化,与美国社会相融合的进程,比其他少数族裔要慢得多。他们在文化上、经济活动上,特别是在语言上都保留着本民族的习惯。他们不同于美国第二大少数族裔非洲裔美国人 ( 美国黑人 ) ,他们的种族渊源是非洲,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他们的祖先是被暴力挟持到美洲来的非自愿移民,他们只知有部落,不知有国,到了北美,立即被卖为奴分散到各地,原来的部落特点完全失落湮没,他们在非洲时就没有共同的语言,到了北美,原部落种族语言也很快为英语所取代,形成带有深沉悲怆的早期黑人英语。拉美裔则完全不同,他们的母国大都曾是西班牙殖民地,他们有共同的语言——西班牙语,他们今日都有自己独立的母国。现在在美国的拉美人在西方称谓中称为西班牙裔,就是从语言上分类的。从祖籍上分,今日在美国的拉美裔,大约有 65 %是墨西哥人 ( 约 1 , 400 万人 ) ,其余是波多黎各人、萨尔瓦多人、多米尼加人、哥伦比亚人、厄瓜多尔人、秘鲁人、智利人,从人种上分他们绝大多数是非白人。近年来有数十万古巴人聚居在佛罗里达,他们很多是受到美国鼓励和资助的反古巴政府的所谓“政治难民”,他们与其他拉美国家移民不同,与母国处于敌对状态, 1999 年发生的古巴 6 岁男孩埃连曾被强行滞留美国不能迅速返回古巴与直系亲属团聚,就是在佛罗里达的反政府的古巴移民的恶行。 由于拉美裔族群,坚持西班牙母语 ( 巴西讲葡萄牙语,白人有一半多一点,在美国的移民很少 ) ,给美国社会带来超出语言范畴的诸多问题。据美国西班牙语研究所的研究统计,在美国讲西班牙语的人数已达 4 , 000 万人,而到 2010 年,这个数字将达到美国人口的四分之一。 不过根据美国官方的材料,人数没有这么多,大约有 2 , 700 万人,而在 1950 年还不到 400 万人。 由于西班牙语在美国城市的日益广泛的使用,引起美国社会关于这一问题的公开辩论。以说英语为主的美国主流社会的部分人士认为双语并存有导致分离主义运动的危险,并以加拿大为例,那里英语、法语并存,导致法语区长期的分离运动,给加拿大社会造成不安定,因此呼吁通过法律,规定英语为美国惟一官方语言。但另一些人认为这样的规定不但没有必要,而且可能造成伤害,他们争辩说,美国不同于加拿大,那里大多数说法语的人居住在同一地区魁北克省,而美国说西班牙语的人分散在许多地方,不构成与说英语的其他地区分开的危险。他们援引瑞士为例,那里多种语言并存,并未使瑞士民族团结受损,如果只承认英语为官方语言,会使操其他语言的人感到受歧视,并给他们在受教育、就业、与政府机构打交道、进行宗教活动以及其他许多方面造成困扰。而且更根本的问题在于这样做又回到了一次大战时期曾经强迫推行的“美国化”时期,是失败而已遭抛弃的“熔炉”思想的复活。从目前情况来看,规定英语为惟一官方语言是不可行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西班牙语在美国的使用,是随西班牙裔移民 ( 合法与非法 ) 的增加而普及的。美国建国初期的开国元勋们很有远见地反对和制止将同一国的外国移民过分集中在一个地区如德裔之与宾夕法尼亚州,他们当时的想法是集中起来不利于与英裔美国人同化,是出于有利于铸造一个新的美利坚民族的考量。事实证明,这种分散原则防止了由于同一种族或民族的外国移民过分集中而形成“化外之民”或“独立王国”。但是随着多元文化主义和多样化社会取代合众为一的“熔炉”思想,来自同一地区的移民很自然地相聚一地,亲帮亲,邻帮邻,语言是重要纽带,在同一语言下走到一起来的。拉美裔的动向最为典型。非洲裔美国人没有统一语言、家乡和祖国的背景,亚裔来自不同地区,语言各异,文化背景也不一样,日本裔和华裔除了肤色,很难说有什么共同背景,所谓“东方文化传统”,也不过是一把雨伞下站了两个人,不论是道德观、价值观从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后,两国人几乎就没有什么共同点。在美国的华裔和日裔从来就不会因同是黑头发和黄皮肤而有认知感 ( 更不要说什么认同了 ) 。反倒是美国的白人、黑人中的不法分子时有误判,要杀日本人把中国人杀了。反之亦然。说这些,主要是要说明未来拉美裔数量的增多,西班牙语使用的更形普遍化,经济实力的增强,在网络时代获取信息和交往更为便捷,如果美国种族主义和作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的种族歧视问题不很好解决,美国多种族、多民族、多语言社会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 克林顿在 2000 年发表《国情咨文》时,以他出色的能言善辩对国会议员们说:“请环顾一下这个大厅。请环顾一下。本届国会议员来自几乎所有的种族、民族和宗教背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才更加强大。……所有这些差异常常引起仇恨和分裂,甚至在这里也是如此。就在过去几年里,得克萨斯州的一名男子被活活拖死,就是因为他是黑人。一名男子在怀俄明被暗杀,就是因为他是同性恋者。去年,美国黑人、亚裔美国人和犹太人遭枪杀,就是因为他们的血统。这不是美国的方式,……”克林顿说他在 1999 年 2 月成立了“白宫美国大同办公室”,促进种族和解。这位美国总统还引用一位应邀参加“希拉里在白宫举办的她的一次新千年晚宴”的研究人类基因的非常杰出的科学家的话说: “不管什么种族,我们的基因有 99 . 9 %是相同的。”克林顿理解种族问题和与此相关的外来移民剧增是美国的隐忧。 1998 年 6 月 13 日 克林顿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州立大学举行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关于种族问题的演讲,在外来移民和少数族裔中引起良好的反响。俄勒冈是个与加利福尼亚南北相邻的小州,人口只有 300 多万,拉美裔、亚太裔等少数族裔占总人口的近 10 %,其中拉美裔占了一半,该大学中外国移民的学生占有大致相同的比例。这一届的 3 , 000 名毕业生中,有 150 人是外国留学生。克林顿选择在这样的场合发表关于移民和种族问题的演讲,当然有其特别意义。他在讲话中说:“我们应该与移民共有我们的国家,而不是回避或者把他们排斥在外”,他特别强调:“除非我们处理得当,否则这么大规模的移民会对我们合众国的凝聚力构成威胁。”他说:“对自己的种族具有自豪感是一件很好的事。但这种源于种族和民族传统永远也不应成为退出更广泛的美国社会的借口。这样做不利于多样性,而是会引起分裂,并且有可能削弱美国。”他确信,种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可以成为美国的优势,美国应成为全世界的楷模,但一些美国人错误地把移民看成是一种威胁,面对 20 世纪最后几年的新移民潮,克林顿说是 100 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也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多样化的一次。他警告说:“历史上还没有别的哪个国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经历这么大的人口变化。它既可能成为加强和统一美国的力量,也可能削弱和分裂我们。我们必须作出决定。 克林顿在这次演讲中提到如果处理不当,大规模的移民会对美国的凝聚力构成威胁,并有可能分裂美国。解决之道,在克林顿看来,就是他在 2000 年《国情咨文》中所提出的种族和解 ( ,为此,如前所述,他成立了一个“白宫美国大同办公室” ) 。 克林顿表达的警告和忧虑,反映了 90 年代以来美国学术界和传媒越来越对美国“巴尔干化”的可能性感到不安。提到巴尔干化,令人不寒而栗,种族、文化、宗教和语言以及经济地位的分歧和矛盾,使巴尔干这个历史上著名的“火药桶”成了分裂 和战争的代名词。 60 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时期传达的信息, 主要是美国黑人与白人主流社会的对立,这种对立由于美国当政者作出一定的让步,以及持缓和矛盾立场的黑人教会力量 ( 以浸礼会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为代表 ) 充当缓冲阀而有所缓和,到 90 年代,这种矛盾又曾再度升温。到了 21 世纪,种族矛盾可能出现新的形势,除了黑人与白入主流社会之间的矛盾外,来自“有亲属关系的国家” ( 或称母国、祖国都无不可 ) 的移民,带若千丝万缕割不断的情结和联系以及难以抹掉的种族烙印来到美国。如果美国善待他们,包容他们,以先进文化技术来教育、改造他们,他们就会是使美国更加强大、更有凝聚力的积极力量,也就是克林顿所说的“种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可以成为美国的优势”;如果他们始终是所谓“边缘人”,被排斥于主流文化之外,被当作“异类”、“抢食者”看待,甚至在宣誓成为美国公民后几十年仍被当作“间谍”,美国又怎能真正得到他们的忠诚呢 ? 面对歧视、欺凌、屈辱,这些有相同种族、语言、文化背景的新外来移民,又怎能保证他们不会像其祖先是非自愿移民的非洲裔美国人曾经做过的那样,以暴还暴,以牙还牙呢 ? 也就是克林顿所说的另一种可能,“削弱和分裂”美国。 新的形势还包括在少数族裔之间的种族纷争和矛盾。几年前当以墨西哥人为主的拉美移民大量进入美国时,美国和拉美国家舆论都十分关注拉美人在美国的迅速增加,将会对美国现存的种族关系带来什么变化,特别关注的是,作为目前仅次于黑人的少数民族拉美人,同黑人关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就业机会、工资待遇、居住空间和享受肯定性行动照顾方面,拉美人是黑人的主要竞争者。黑人能干的,拉美人都能干。黑人愿意干的,拉美人也愿意干。甚至黑人不愿意干的,拉美人也愿意干。墨西哥《至上报》曾经刊登一篇长文, 论述拉美人与黑人的关系可能出现的紧张状态。文章说:“研究表明,拉美人的增加可能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造成巨大的麻烦,从侧面影响关于移民比例政策的辩论,甚至会影响到英语就是美国的官方语言这一事实。人口变化也可能影响到多年来拉美人和黑人为争取民权和为比例可怜的选民争取权利而形成的各种联盟。……在迈阿密政治席位的激烈竞争上,黑人的感觉是,‘在社会拉美化的情况下,我们正失去地盘,被渐渐排除在外了’,在像加利福尼亚州的康普顿等拉美移民占相当比例的社会中由黑人当政的地方,黑人市政议员关于拉美人的一些说法,与 50 年代南部的白人关于黑人的说法颇为相似:‘我们是先来者’,‘我们被顶掉了’,那些工作本来应该是我们的,‘他们怎么能把我们踢开’。”文章最后写道:“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问题。在洛杉矶的某些区就业格局发生了变化,在对一些机构的控制上也是如此。随着拉美人的增加,经济资源上也就出现了紧张。这些变化可以说是一种挑战,潜在的冲突一直存在。……有些人认为,种族差别和人口比例的变化可能会酿成冲突。” 在进入新世纪的门槛的倒计时时刻,传出一则未见美国舆论炒作的信息,英国《卫报》以《新南部邦联团体想脱离美国》为题发表了一篇发自洛杉矶的文章,文中写道:“据说数以万计的南方白人正参加寻求脱离美国其他地区并实现独立组织”,声称联邦政府已不再代表‘南方的价值观’。”这一被称作南方运动的活动,已经成立了许多组织并拥有出版物,鼓吹取消黑人公民权、妇女选举权和排斥外来非白人移民,主要组织之一“保守公民委员会”有成员 150 00 人,另一主要组织“南方联盟”有大约 9 , 000 名成员,还有一个“南方党”参加基层竞选活动。这此“新南部邦联”团体认为“苏联的解体、加拿大魁北克的分裂主义运动和意大利的北方联盟正预示着可能出现的情况。”“南方联盟”的领导人迈克尔·希尔对《卫报》记者说,他“相信政治独立”,虽然他认为现在实现独立可能不现实,但他说“ 5 年、 10 年、 50 年或 100 年以后”就可能实现。 当然,现在谈论美国的“巴尔干化”的可能性,多少是属于未来学的范畴。但是,未来学也是科学。笔者相信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但这种可能性的趋向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也可能向巴尔干化之途发展,也可能是使美国斑斓多彩的多样性社会增添了新的力量。经过 200 多年锻炼而逐渐成型和发展的美国,虽然距离形成一个真正的美利坚民族还很遥远,但它的主流文化,还不是一棵外强中干的被虫蛀空的大树,也不是一株外观绚丽但根浅枝弱的盆花。它有强大的力量,它有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具有吸引力的价值观——个人主义、民主主义和实用主义。最后,它拥有较之于其他许多国家更为宽容的宗教生活——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宗教多样性——拥有 200 多个教派, 85 %的美国人声明自己信仰基督教, 3 / 4 的美国人声明自己具有某种宗教信仰,但实际上却与任何有组织的宗教没有联系。 美国主流文化作为美国凝聚力的中心地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不至于衰败,种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在给美国社会注人活力的同时,还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向什么方向发展,关键在于美国消除和摒弃种族主义的努力能获得多大程度的成功。 注释: 根据美国国务院 2000 年 9 月 21 日 向联合国提交的一分报告中称,作为美国人口主体的白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从 1991 年的 75.7%, 降到现在的 71.9% 。(美联社 2000 年 9 月 21 日 ) 《上海译报》 1999 年 10 月 7 日 综合信息版报道 : 《 21 世纪的美国 ---- 拉美裔的天下》。 参加 2000 年 8 月在洛衫矶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 4600 名代表中 , 拉美裔代表创记录地超过了 10% ,其他为非洲裔 20% ,亚太裔 3% ,印第安人近 1% ,人数最多非洲裔代表也只有 4% 。 阿根廷《民族报》 1994 年 2 月 28 日 。 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 : 《美国形象》,第 8 页。 美联社俄勒冈州波特兰 1998 年 6 月 13 日 电。 墨西哥《至上报》 1994 年 10 月 5 日 文章:《拉美人的增加将改变美国的人口结构》。 英国《卫报》 2000 年 9 月 18 日 邓肯·坎贝尔发自衫矶的文章:《新南部邦联团体想脱离美国》。 《交流》 2000 年第 1 期第 40 页文章:《重新界定美国的宗教》,作者玛丽·劳克。 (节选自《世代悲欢“美国梦”》第 459~46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原文为页下注,现改为文后注。) 补注: 根据新近信息 ,2011 年 4 月,美国人口统计局官员公布了 2010 年美国人口普查的结果。美国拉美裔人口已从 2000 年的 3530 万人增加到 2010 年 5050 万人,增长率高达 43% ,占美国总人口的 16% 。与此同时美国白人在过去 10 年间从 1.946 亿人增加到 1.968 亿人 , 增长率仅为 1%, 在美国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从 69% 下降到 64% 。亚裔人口在美国总人数中的比例从 4% 升至 5% 。美联社援引布鲁金斯学会人口学者威廉·弗雷的话称,美国正处在人口发展的历史转折点,预计到 2042 年,美国白人将成为“少数民族”,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势必在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影响美国的未来。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994 次阅读|1 个评论
信息文明的第一道黎明熹光:《信息文明与21世纪的精神家园》
pww1380 2013-1-1 23:21
信息文明之光(64): 信息文明的第一道黎明熹光: 《 信息文明与 21 世纪的精神家园 》 杨文祥 题记: 日前,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发现本人的一篇旧作,即作为本人在光明网博客《信息文明之光 —— pww1380的个人空间》和科学网《信息文明之光 —— 杨文祥的博客》的开篇之作 《 信息文明与 21 世纪的精神家园 》 被中国文明网转载。为此,谨以信息文明的名义向致力于信息文明建设的中国文明网的朋友们致以敬意和新年的问候。 现将中国文明网的转载转贴在这里,以期与关心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朋友们共勉。 信息文明与 21 世纪的精神家园 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2010-10-19 来源 : 光明博客 http://hxd.wenming.cn/blog/2010-10/19/content_172038.htm 【字号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精神家园是人们对人生最美好的事物和最高价值的精神寄托。这是人类以人的状态存在的最真切的理由。   一旦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人类失去的不仅仅是天国乐园,更是人类自己。在人与物已经不再有任何区别的地带,宇宙将进入一个新的轮回,人类文明的历史将不得不重新起步。  人类曾在无知和愚昧的漫漫长夜中摸索前行,也曾满怀对真、善、美、自由的憧憬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然而物质的工具理性与人文的价值理性的失衡,使人类对物的贪欲如同癌细胞般地疯狂扩张。于是,在物欲狂潮中无论是追风逐浪还是随波逐流,都只能与自己的精神家园渐行渐远 ......   物欲是人类的物质桎梏,在它的束缚和驱使下,人类非但不能在自然面前实现自身的自由,反而自掘坟墓,把自身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 —— 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殆尽。物欲更是人类的精神枷锁,使人们沉醉在假、丑、恶汇聚的欲海中无力自拔。  信息文明既是对物质文明的充分发展,又是对畸形物质文明的历史否定。当今世界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信息和知识时代还只是信息文明的初级形式。信息文明的真义在于由知识升华为思想,再由思想在人的知、情、意的精神沃土上培育出灿烂的智慧之花,结出真、善、美、自由的精神之果。而这一万紫千红硕果累累的百花园就是 21 世纪人类的精神家园。 要实现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找回人类在物质世界面前所曾拥有的那种恬淡和自然,其前提是须摆脱物欲这一物质桎梏和精神枷锁。这一前提用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语言来表述就是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用马克思的语言来讲,就是 “ 打破旧世界的精神锁链 ” , “ 让思想冲破牢笼 ” 。 没有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就没有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情怀。而耿耿于怀于物欲的追求,就无以摆脱物欲这一物质桎梏和精神枷锁。桎梏不脱,枷锁不除,就无以赢得精神的自由,更不可能实现 “ 让思想冲破牢笼 ” 这一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明进步。 总之,信息文明是人类真、善、美、自由这些普世的精神价值充分实现的历史文明。信息文明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与共产主义理想境界的统一。信息文明是人类个体自由、全面、充分发展和完善与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充分发展和完善的统一。信息文明是人类智慧和人的潜能的充分释放与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的统一。信息文明是人类的精神追求、社会理想与历史现实的统一。(信息文明之光) (责任编辑 : 谢家燕 )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30140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30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危言耸听:钓鱼岛是21世纪的芦沟桥?
热度 1 黄安年 2012-8-24 15:58
危言耸听 : 钓鱼岛是 21 世纪的芦沟桥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8 月 24 日 发布 谁都清楚 1937 年 7 月 7 日 ,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宛平城 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 “ 卢沟桥事变 ” (亦称 “ 七七事变 ” )。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 全面抗战 的第一枪。 今天中午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节目中主持正义邱博士又危言耸听地说什么钓鱼岛是 21 世纪的芦沟桥。这种说法看似充满忧患意识 , 实际是对我国的抗日战争历史缺乏准确的了解。 我们知道从 1931 年“九·一八”的局部抗战到 1937 年“七·七”全面抗战经历了七年时间。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日之间无论哪一方都没有到诉诸武力的全面对抗地步,即使矛盾激化导致发生局部武装冲突 , 也说不上是什么“卢沟桥事件”。如果这位博士在私下发表个人见解也就罢了 , 但是利用主持人地位发表如此言论 , 实在需要反思了。
个人分类: 三言两语简评(07-11)|4519 次阅读|1 个评论
21世纪的地球 – 东西方文明整合
benlion 2012-6-16 07:35
地球文明,东方儒学和西方基督教为主体文化,法国启蒙运动引进儒家的文官体制,如果以公元 16 世纪为欧洲近代与中国古代文明划界;那么,可以称现代文明是儒学基督教文明,儒家体现为基督教的伦理学诠释,在体制上为现代的国家 - 政府模式。 国家机构是法律体制代表全体公民的利益,政府是行政机构执行与管理社会公益。近现代西方文明,经历 5 百年,从精神信仰到知识是力量,从知识产权到产业的转化,从市场经济到法制的管理,这整个发展链条构成欧洲近现代化的社会机制建立过程。教育和文化传播、政治和市场调控、科学研究与工业等互动与牵制构成现代社会的框架。 德国的研究型大学和知识工厂概念,在美国转换为工业和企业的科学实验室和发明工厂,尤其反映在现代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革命带来的计算机和 IT 信息技术、基因组和基因工程技术等,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耦合,形成工厂化知识生产的资讯和数据库、规模化开发的技术集成和设计等,形成虚拟、知识和实业经济结构。 企业组织从跨国公司发展到全球公司概念,企业机构从制造与销售发展到拥有强大的研究与开发实验中心、产品和广告艺术设计中心等,以及创业、孵化和产业化的科技与工业园区建设等;因此,现代文明的文化创造中心转移到了企业行为模式,大学在美国转换为应市场需求的知识传播与人才培养机构,政府职能在中国转换为管理与组织经济、产业的发展。 人类文明起源于非洲、亚洲和欧洲的交界区域,轴心时代文化构件的建立和文明因素的交流与结合,经历罗马、阿拉伯和中华帝国时期,从神权、君权发展到近现代商权和民权社会。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综合,自地理大发现就象征着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文化整合与创新时期,无论是实验和系统科学范式的形成,或是现代哲学思维和艺术风格的建立。联合国建立和文化、教育、科学、工业和金融等全球化发展,民族和区域传统文化和现代全球文化的交相辉映,构成未来地球文明的文化生态系统。 (结论)
287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及二十一世纪哲学的前景
热度 3 geneculture 2012-6-15 14:31
[转载]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及二十一世纪哲学的前景
哲学与科学      由于本文的读者群以科学界人士为主,所以我将以介绍科学与哲学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来开始我的论述。在这二者间, 并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 。从原则上来说,两者在 主题 上都是一般性的,并且都以 真理 为其目标。但是,尽管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两者在 方法、风格和前提 上却还是存在重要的区别。 哲学问题往往具有科学问题所没有的三个相关特征 。 首先, 哲学主要针对那些我们 尚没有找到 令人满意的、系统性的解答方法的问题。 第二, 哲学问题 往往是我所说的“框架”问题 ,也就是说它们总是涉及现象的大框架,而 不是特定的 个别问题。第三, 哲学问题 典型地与概念问题相关 ,它们大都和我们的概念、概念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表征的世界有关。      如果我们 考虑一下现实例子 ,那么这些区别就会变得更明显:“癌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乃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不是一个哲学问题。“ 因果关系 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则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不是一个科学问题。同样,“存在有多少种神经递质?”这一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而非哲学问题;但“ 心灵与身体的关系 是什么?”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却依旧还是个哲学问题。就上面每种情况而言, 哲学问题都无法靠简单地应用经验方法或数学方法来加以解决,它们都与大框架有关,并且都包含了概念问题 。有时, 重大的科学进步对科学和哲学都有所助益,因为这些进步都包含了框架的改变和概念的修正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二十世纪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由于哲学问题 处理框架问题 以及那些我们 不知该如何系统地回答的问题 ,所以它和自然科学处于一种十分奇特的关系之中。 一旦我们能够修正并 形式化 一个哲学问题,从而使我们能够找到一个系统的方法来回答它,那么它就不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成为了科学问题。 生命问题就与此非常相似。“ 惰性的”(inert)物质如何能够变得“有活力”曾被认为是一个哲学问题。当我们理解了生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这个问题就不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成为了一个确定的科学事实问题。 今天我们很难恢复对这一问题的激烈争论。问题并不在于机械论者赢了而活力论者输了,而是说我们对于生命和遗传的生物学机制 有了更为丰富的概念 。 我希望同样的事情也将发生在意识问题以及意识与脑的过程间的关系问题上 。就目前来说,许多人依旧把这些看作是哲学问题,但 我相信伴随着目前在神经生物学领域的进步,伴随着对心智的和物理的等这些传统范畴的哲学批判,我们将能够为这些问题找到系统的、科学的解答方法。 这样一来,就像生命问题一样,这些问题也将不再是“哲学”问题,而成为“科学”问题。哲学问题的这些特征(即它们往往是框架问题,无法对其做系统的经验性研究)解释了为何科学总是“正确的”,而哲学总是“错误的”。 一旦我们找到了系统的方法去回答一个问题,并且找到了该领域中有能力的研究者公认的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不再称这个问题是“哲学”问题,而是改称它为“科学”问题。 这并不意味着在哲学中人们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推测就怎么推测。相反, 正因为 我们没有确定的经验性方法或数学方法来研究哲学问题,所以我们在哲学分析中 都必须更加严格,更加精确 。      就我刚刚所说的来看,当我们找到系统的、科学的方法来回答所有哲学问题时,或许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就将不复存在。我相信这正是自古希腊起 诸多哲学家的梦想 ,但在解决哲学问题从而摆脱哲学方面,我们并没有获得太多的成功。通过 维特根斯坦、奥斯丁 以及其他“分析哲学家”的努力, 前一代人 曾普遍相信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哲学问题的系统方法,并且在一些哲学家看来,我们或许很快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 奥斯丁 就相信,遗留下来的哲学问题大约有一千个,通过系统研究,我们应当能够解决所有哲学问题。 我认为 今天不再有任何人会如此确信。 自古希腊哲学家起,先前数世纪所遗留下来的哲学问题中, 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用科学的、数学的和语言学的方法来解决。 我相信像生命的本质这样的问题最终已经解决了,而不再是一个哲学问题。 我希望 二十一世纪在所谓的心—身问题上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但古希腊人留给我们的大量其他问题,比如“正义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一个善的社会?”、“什么是人类生命的合理目的与目标?”、“语言和意义的本质是什么?”、“真理的本质是什么?”等 对我们来说依旧还是哲学问题 。我估计古希腊人留给我们的问题中的大约90%依旧还是哲学问题,我们 尚未找到解答它们的科学的、语言学的或数学的方法 。此外,新的哲学问题正不断出现,新的哲学领域 正在不断被创造出来 。我们为了对量子力学的结果、哥德尔定理或者 一系列 理论悖论 做出正确的哲学翻译,产生了大量哲学问题 ,而 古希腊人 就不大可能会有 此种哲学问题。他们也不会有像我们所思考的 语言哲学或者心灵哲学 这样的科目 。看起来甚至在二十世纪末,我们依旧还是遗留了大量的哲学问题。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197d9301010cnc.html
个人分类: 美国大学|3319 次阅读|12 个评论
21世纪地震死伤多
热度 8 youxue 2012-2-29 11:38
张有学 进入 21 世纪以来,不知为什么地震死亡人数特别多。整个 20 世纪地震死亡人数约为 1 百 50 万人,年平均 1.5 万人 ( 参考文献 1, 及 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world/world_deaths.php ) ,而 21 世纪才过了 11 年死亡人数就达到了约 80 万人 ( 参看表 1 ) 。也就是说,最近 11 年地震引起的年平均死亡人数约为上个世纪的 5 倍。 21 世纪死亡人数超过 1 万的地震列于表 1 。上世纪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1976 年唐山地震。本世纪的海地地震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唐山地震,印尼 2004 年的苏门答腊地震及其引发的印度洋大海啸的死亡人数也差不多追上了唐山地震。 表 1. 21 世纪死亡人数超过 1 万的地震 时间 地点 震级 死亡人数 2001.01.26 Bhuj, Gujarat, W 印度 7.7 19,727 2003.12.26 Bam, SE 伊朗 6.6 26,271 2004.12.26 Sumatra, 印度尼西亚 9.1 230,210 2005.10.09 Kashmir, 巴基斯坦 7.6 79,000 2008.05.12 汶川,中国 8.0 87,587 2010.01.12 Port-au-Prince, 海地 7.0 316,000 2011.03.11 Tohoku, 日本 9.0 19,225 本表死亡人数包含了失踪人数。不同文献列的死亡人数有差异。本表根据 Wikipedia 。 引起死亡的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气候灾害(台风,龙卷风,暴风雨/雪,极端气温,洪水)和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自然灾害引起的死亡人数约为每年 10 万,本世纪和上世纪没太大变化,但气候灾害引起的死亡人数减少了,而地震引起的死亡人数增多了。人为灾害(战争,饥饿,矿井事故等)造成的死亡人数远超自然灾害。 20 世纪,仅战争引起的死亡人数年平均就超过 1 百万。人类内斗厉害啊。 由于科学发展,许多自然灾害引起的死亡人数都在减少,但地震是例外。我常在上课时开玩笑吹嘘,我们火山学家(其实我并不做预报)比他们地震学家伟大:火山学的进展使得火山喷发从 1980 起就基本可以短期预报(当然需要有观测站),因而近年来火山喷发造成的死亡人数很少。 19 世纪全世界死于火山喷发极其引发的灾害的人数为 10 多万人 ( 参考文献 2, 3 ) ; 20 世纪约为 12 万人 ( 参考文献 2, 3 ) ;本世纪的头 11 年为 432 人 (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large_volcanic_eruptions_of_the_21st_Century ) 。但也是因为有些幸运:近 11 年没有大的爆发式喷发。但火山学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未来如果美国的黄石公园,或美国的长谷 (LongValley ) ,或 印尼的 头霸 (Toba ) ,或 新西兰的 套魄 (Taupo ) 等火山发生一次几千立方千米的超大喷发,那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就大了,甚至有可能毁灭人类。 洪水和台风灾害引起的年死亡人数也在大量减少。 20 世纪洪水和台风引起的年平均死亡人数约为 8 万人 ( www.csccc.info/reports/report_23.pdf ) ,远超过 20 世纪地震死亡人数。 21 世纪的头 11 年,洪水和台风引起的年死亡人数约为 2.3 万(联合国 UNISDR report “2011 Disasters in Numbers” ),远低于地震死亡人数。 20 世纪以及以前,就死亡人数而言,气候灾害是最大的自然灾害。但进入 21 世纪以来,地震成为了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不知是因为大地震数量比往常增多了,还是因为大地震更频繁地发生在经济不发达和人口众多的区域了。 希望本世纪的最初 11 年地震造成的死伤多不是 21 世纪的常态,而只是在随机误差范围内的波动或一个短期异常,从此在人口密集地区的大地震减少,年平均死亡人数不超过上一个世纪。 参考文献 1. Bolt BA (2004) Earthquakes. 5th ed. Freeman. 2.Simkin T and Siebert L. (1994) Volcanoes of the World. 2nd ed. GeosciencePress. 3.Tanguy et al. (1998) Victims from volcanic eruptions: a revised database. Bull.Volcanol. 60, 137-144. 可能很多人会有如下的疑问,因此将更正后的回复加在本文之后: cutefay 2012-2-29 20:27 如果计算一下地震死亡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或许就不同了。 博主回复(2012-3-1 00:48) : 很好的建议,但不太好准确做。1900年世界人口约为16亿。2000年世界人口约为60亿。这样20世纪“平均人口”为38亿,年平均地震死亡人数1.5万人占的比例为百万分之4。21世纪头11年平均人口为65亿,年平均地震死亡人数7.2万人占的比例为百万分之11,差不多是20世纪的3倍。
3337 次阅读|8 个评论
文明全球化500年
benlion 2012-2-27 00:15
文明全球化500年
人类作为一个智慧生命,身、心、行的综合体,体现从个体的人格到群体的社会,发展出文化、组织和机器的文明体系。 公元 1493 年发现新大陆( 1453 年拜占庭帝国结束),象征人类进入全球文明时代,路德开启宗教改革,达•芬奇、拉斐尔的艺术,哥白尼日心说、培根的归纳逻辑与实验方法、笛卡尔的数学演绎法和哲学等先后建立,从而进入了以科学文化为特征的文明时代,以 16 世纪为界限,之前的东方、西方、中东文化都属于传统文化。 17-18 世纪的启蒙运动、市场经济和工业革命, 19-20 世纪( 1840 年鸦片战争)的现代艺术、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发展,人类文明( 1945 年联合国成立)进入了现代全球社会时期,思想和方法更多从希腊还原论转向东方的整体论文化模式,尤其系统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到现代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形成。 科学文化,并非只有科学,还是艺术受到科学思想和技术影响,哲学探讨科学理论和伦理等,社会的组织管理也采用科学方法和概念,比如,政治机器的词汇,有机社会的概念等,形成大学城、科技城、工业城和商业城的城市集群化形态。 宗教信仰的个人人格化,艺术的企业个性化,哲学思考的时代化,从科学的知识发现到工程设计的产业化,形成面向未来的全球化文化时代。 21世纪的全球化经济,教育、科技、产业与金融在地理区域上形成城市集群化,比如,中国的渤海湾、长三角、港澳台海峡、华中到西南与西北等产业化布局,而每个城市群又形成大学城、科技城、工业城、商业城和生态城等形态。 (总结)
个人分类: 2012|198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世纪之交的系统生物学革命
benlion 2012-2-15 14:37
胡德说到“记不得”可能在1993年(2000年重版)他编的《Code of Code》用到“systems biology”一词,我检索不到这个词,倒是有一段涉及Biosystem但他的观点是还原论的individual基因和碱基序列。 北野宏明2001年出版的2000年会议论文集中提到他1998年在美国Caltech一次讲座首次用到“systems biology”,提到系统水平的研究在40-60年代控制论、系统论和30年坎农的生理稳态已经有,在分子水平研究则是首次;然而,我在80-90年代读到“systems ecology“等和Pub-Med检索到1993年已经有systems biology这个词汇,70年代艾根的分子超循环理论已经是分子层次的研究,80年代国际上生物化学系统论也是。 我则是80-90年代从理论生物学、新老三论(尤其生物信息进化的超循环理论)和中医药(尤其子午流注和经络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和血液调控理论)现代化与中西医学比较研究,以及分子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基因检索、同源分析、全基因合成等结合起来提出实验与理论、分析与综合结合的现代系统生物科学(医学、遗传学等)与工程概念、体系和观点。组织1996年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在大量国际email邮件和大会讲演中阐述,1999年春夏在德国大规模国际通信和建立网站(定义系统论和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的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研究及微电子与转基因技术整合的细胞分子线路概念图) - 在国际刊物和媒体发布筹备会议和协会信息是直接的推动力。在1996年、1999年筹备会议等(关键时期)直接与胡德、北野宏明课题组有通信而2002年与挪威、2004年与澳大利亚等有直接的遗传学概念通信。 另,合成生物学是系统生物学的基因工程 – 系统生物工程的人工生物系统研究概念。 世纪之交 - 系统生物学的起因,80年代国内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和系统科学、科学哲学讨论热潮,先是从心身医学、行为医学和中西医学比较研究提出系统医药学,然后是系统生物工程和系统遗传学,90年代未中关村的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兴起时期,一是导致了系统科学与分子生物学、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二是导致了国际email通信和生物信息数据库检索等。以1991年到1996年我在国内的研究为国际最早,其次是日本北野宏明1998年的加州讲座,其三是1997年我到国外和1999年到2001年的持续和规模国际通信、互联网媒体和国际刊物的刊登(1998年底建网站、1999年10月Nature发布),其四是胡德1999年10月注册系统生物学域名、北野宏明2000年11年举办国际会议和胡德成立研究所,其五是2003年国际上形成系统论和实验、计算方法结合研究生物系统的系统生物学概念和合成生物学是系统生物学的人工生物系统工程概念的共识。 -- 参见:“21世纪的生命科学新趋势 - 系统生物学”( http://wenku.baidu.com/view/06e5597202768e9951e738ec.html )--
个人分类: 2012|1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写在2012年元旦(俞强)
rwmf 2012-1-4 10:09
2012 年的元旦钟声敲响了,我们迎来了 21 世纪重要的 2012 年。为什么 2012 年重要?因为已经灭亡的地球上最聪明的玛雅人预言 2012 年是地球的末日。 我等到今天才写元旦感想,是因为如果地球在 2012 年钟声敲响的一霎那毁灭了,我也就没有必要再写这篇博客。 地球虽然在 2012 年第一天没有毁灭,但地球和地球上的人类按现在的趋势发展,离灭亡也是指日可待。 地球上的资源已经被人类挥霍和毁害的所剩无几; 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让地震、海啸、恶性气候日趋频繁; 国家和国家间的竞争越演越烈,人类制造的原子弹已经足够毁灭地球上的人类; 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骚乱的情绪正在不平衡中孕育; 人与人之间的一个 Q : “ 情 ” ,早已被另一个 Q : “ 钱 ” 所取代,人已经不再知道活着的意义。 人类正在向何处去?人类应该怎么办? 英国有一个历史学家叫阿诺德 · 约瑟夫 · 汤因比( Arnold Joseph Toynbee , 1889 年~ 1975 年),他曾被誉为 “ 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 。他的 12 册巨著《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 “ 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 ” 。 汤因比在 70 年前总结了人类的发展史之后做了总结和预言: 19 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 “ 因为他们发明了蒸汽机 ” 。 20 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 “ 因为他们发明了电灯和电话 ” 。 而 21 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 “ 因为 21 世纪的主题不再是发明和创造 ” 。 后面的那些 “ 因为 ” 是我加的,我想汤因比会同意我的话。 汤因比说 21 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他说的是 “ 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将引领人类走出迷误和苦难,走向和平安定的康庄大道。他认为以中华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是人类未来最美好和永恒的新文化。 ” 19 世纪和 20 世纪是科学的世纪,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世纪,是科技文明进步的世纪。这两个世纪不仅发明了蒸汽机、电灯和电话、也发明了后来的原子弹、卫星、电视机、计算机和网络,也发现了 DNA 和开创了现代医药学、发展了现代农业。 这两个世纪的发现和发明解决了人类的基本温饱和生理健康问题,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活上的诸多便利。 人类在解决了温饱之后还需要什么?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快乐! 我们今天快乐吗? 我们比昨天更快乐吗? 我们比我们的父母更快乐吗? 我们比 100 年前、 200 年前的人更快乐吗? 如果答案是 “ 否 ” ,我们就得想一想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应该干什么。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是哪些问题?人类应当怎么去解决? 科学技术的发明能解决我们的温饱,但不会让我们更快乐。 也许我们有一天能发明一个 “ 快乐 ” 药,让我们每天吃的乐呵呵。 在 “ 快乐药 ” 出现之前,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工作问题、房子问题、婚姻问题、家庭问题、上下级问题、朋友亲戚关系 ...... 问题。 我们不是没得吃,没得穿、没地方住。我们是想比别人吃穿住的更好。 21 世纪我们要解决的不再是科学技术问题,而是财富分配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国际关系问题和人与环境的关系的问题。 谁对这些“关系”问题有答案?中国人和中国人的哲学。 中国的老、孔、孟、庄,早就给世界和谐指出了方向。 中国人的文化不是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文化,但是是 “ 人 ” 的文化,是 “ 人情 ” 的文化,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天(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文化。 中国人在 19 世纪、 20 世纪没有引领世界解决人类的温饱和生理健康问题,中国人要在 21 世纪引领世界解决人的精神健康问题,要引领人类走向平安、和谐和快乐。 21 世纪的主题是和谐,中国人需要看清自己的优势,不要错过了引领世界的机会。 补记: 傅新元说我是 “ 老调重弹 ” ,因为汤因比(他推荐的人物) 70 年前就预言过。 我说我是 “ 老调新谈 ” ,因为我们要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给老哲学找到科学证据。 我弹的不仅是汤恩比的老调,我弹的更是老、孔、孟、庄的老调。 我们现在讨论的很多问题都是前人早就提出和争论过的,但是也都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哲学,不管是希腊的哲学、德国的哲学、英国的哲学、还是中国的哲学,都是对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2000 年来没有根本的变化,都是老调重弹。只是现代科学不断给哲学找出科学证据,证明哲学的正确性。找出 “ 之所以然 ” 。 科学是最终能弄清楚人的本质,以及人的阶级的本质。只有在弄清了人的本质和文化的生物学基础之后,才能知道人类的合理制度应该是怎么样的。 21 世纪 中国生命科学家的机会和使命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给中国的老哲学找出科学根据,引领人类走向和谐和快乐。
38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写在2012年元旦
热度 1 qyu111 2012-1-4 00:30
2012 年的元旦钟声敲响了,我们迎来了21世纪重要的 2012 年。为什么 2012 年重要?因为已经灭亡的地球上最聪明的玛雅人预言 2012 年是地球的末日。 我等到今天才写元旦感想,是因为如果地球在 2012 年钟声敲响的一霎那毁灭了,我也就没有必要再写这篇博客。 地球虽然在 2012 年第一天没有毁灭,但地球和地球上的人类按现在的趋势发展,离灭亡也是指日可待。 地球上的资源已经被人类挥霍和毁害的所剩无几; 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让地震、海啸、恶性气候日趋频繁; 国家和国家间的竞争越演越烈,人类制造的原子弹已经足够毁灭地球上的人类; 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骚乱的情绪正在不平衡中孕育; 人与人之间的一个 Q :“情”,早已被另一个 Q :“钱”所取代,人已经不再知道活着的意义。 人类正在向何处去?人类应该怎么办? 英国有一个历史学家叫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 Arnold Joseph Toynbee , 1889 年~ 1975 年),他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 12 册巨著《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 汤因比在 70 年前总结了人类的发展史之后做了总结和预言: 19 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因为他们发明了蒸汽机”。 20 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因为他们发明了电灯和电话”。 而 21 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因为 21 世纪的主题不再是发明和创造”。 后面的那些“因为”是我加的,我想汤因比会同意我的话。 汤因比说 21 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他说的是“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将引领人类走出迷误和苦难,走向和平安定的康庄大道。他认为以中华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是人类未来最美好和永恒的新文化。” 19 世纪和 20 世纪是科学的世纪,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世纪,是科技文明进步的世纪。这两个世纪不仅发明了蒸汽机、电灯和电话、也发明了后来的原子弹、卫星、电视机、计算机和网络,也发现了 DNA 和开创了现代医药学、发展了现代农业。 这两个世纪的发现和发明解决了人类的基本温饱和生理健康问题,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活上的诸多便利。 人类在解决了温饱之后还需要什么?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快乐! 我们今天快乐吗? 我们比昨天更快乐吗? 我们比我们的父母更快乐吗? 我们比 100 年前、 200 年前的人更快乐吗? 如果答案是“否”,我们就得想一想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应该干什么。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是哪些问题?人类应当怎么去解决? 科学技术的发明能解决我们的温饱,但不会让我们更快乐。 也许我们有一天能发明一个“快乐”药,让我们每天吃的乐呵呵。 在“快乐药”出现之前,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工作问题、房子问题、婚姻问题、家庭问题、上下级问题、朋友亲戚关系......问题。 我们不是没得吃,没得穿、没地方住。我们是想比别人吃穿住的更好,至少是差不多。 21 世纪我们要解决的不再是科学技术问题,而是财富分配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国际关系问题和人与环境的关系的问题。 谁对这些问题有答案?中国人和中国人的哲学。 中国的老、孔、孟、庄,早就给世界和谐指出了方向。 中国人的文化不是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文化,但是是“人”的文化,是“人情”的文化,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天(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文化。 中国人在 19 世纪、 20 世纪没有引领世界解决人类的温饱和生理健康问题,中国人要在 21 世纪引领世界解决人的精神健康问题,要引领人类走向平安、和谐和快乐。 21世纪的主题是和谐,中国人需要看清自己的优势,不要错过了引领世界的机会。 补记: 傅新元说我是“老调重弹”,因为汤因比(他推荐的人物)70年前就预言过。 我说我是“老调新谈”,因为我们要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给老哲学找到科学证据。 我弹的不仅是汤恩比的老调,我弹的更是老、孔、孟、庄的老调。 我们现在讨论的很多问题都是前人早就提出和争论过的,但是也都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哲学,不管是希腊的哲学、德国的哲学、英国的哲学、还是中国的哲学,都是对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2000 年来没有根本的变化,都是老调重弹。只是现代科学不断给哲学找出科学证据,证明哲学的正确性。找出“之所以然”。 科学是最终能弄清楚人的本质,以及人的阶级的本质。只有在弄清了人的本质和文化的生物学基础之后,才能知道人类的合理制度应该是怎么样的。 21世纪 中国生命科学家的机会和使命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给中国的老哲学找出科学根据,引领人类走向和谐和快乐。
450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内森-刘易斯:走向21世纪资本主义
panfq 2011-1-13 15:37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3日15:02 新浪财经    导读:《福布斯》专栏作家内森-刘易斯(Nathan Lewis)1月12日发表专栏文章,呼吁资本主义国家摒弃旧有的意识形态,指出21世纪资本主义应该融合19世纪和20世纪资本主义好的方面,并结合表现良好的国家经历指出仍然固守旧有模式的国家应该追求的新的方向。以下为文章摘译:   21世纪资本主义一词是我为了帮助人们打破旧有意识形态而使用的一个术语。似乎近几十年来保守派和自由派一直在争论相同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美国,而这些争论已退化成一种仪式化的戏剧,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进步。与此同时,世界在前进。如果我们能够翻开空白的、崭新的一页,我们会做些什么呢?时值 新世纪 ( 23.10 , -0.12 , -0.52% ) 初期,或许现在是生成一些新思想的时候了。   19世纪的资本主义,尤其在英国和美国,具有低税率和几乎无政府服务的特征,货币与黄金挂钩。对于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来说,那是一个极好的环境。社会在工业化和财富创造上取得了巨大进步。   然而,到19世纪末,贫富差距以及工作时间过长和剥削的普遍存在变得不可接受,政府开始试验各种解决办法,主要是扩大政府服务。普鲁士(现在的德国)于1883年和1889年分别引进了公共医疗体系和公共养老金体系,此外,普鲁士也是于1765年最早推行强制性公共教育的国家。而直至1852年,强制性公共教育才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出现,美国最后一个州、密西西比州采纳公共教育制度时已是1918年。   这种趋势一直在持续。20世纪的资本主义具有税率高、大规模政府提供大量社会服务以及从工作条件、金融服务到环境等普遍存在一系列规章制度的特征。在1971年之前,货币仍然与黄金挂钩,但倾向于自我裁量的货币政策和货币流动的思想趋势在20世纪初已开始出现,并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成为主流思想。一些国家变成了共产主义国家,直至20世纪末,有关共产主义的试验被放弃,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在权力膨胀的深渊中苦苦挣扎,出现可怕的复杂的税收体系,监管陷入瘫痪,货币市场混乱。   我希望我们能从过去的200年经历中有所收获。我认为21世纪的资本主义应该结合19世纪和20世纪资本主义模式中好的方面,而在这一点上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在传统基金会发布的排名中排第二位。人均GDP达到了4.2653万美元,超过了比利时、法国和德国。与香港一样,新加坡放弃了大部分自我裁量的货币政策,将新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一篮子货币指作为设定汇率参考的一个外币组合,某一外币在组合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以该外币在本国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为基准。)同时,新加坡也提供了所有标准的政府服务,包括面向所有公民的公共医疗体系。新加坡政府的财政收入占GDP的13%,基本与香港相同。   新加坡一流的医疗保健系统花费了GDP的3%,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17%。在世界卫生组织不考虑成本仅针对成果对各国医疗体系进行的排名中,新加坡排名第6位,仅落后于法国、意大利、圣马力诺、安道尔和马耳他。瑞典排名第23位,丹麦排在第34位,医疗支出总额占据了全球医疗支出50%的美国可怜地排在了第37位。   新加坡是资本家的天堂吗?是工人的天堂吗?它是保守的还是自由的?新加坡人不想浪费时间在这些陈旧的思想看法上。这些教训对其它国家政府产生了影响。在过去的10年里,统一税制度在全世界蔓延。现在,至少有35个国家执行统一税制度,而2000年时只有9个国家。   白俄罗斯、巴拉圭、哈萨克斯坦、阿尔巴尼亚、斯洛伐克和毛里求斯等国根本不在意陈旧的20世纪的意识形态,他们之中的许多政府以前都是苏联集团的一部分,所以他们能够将低税率与丰富的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也不足为奇。在货币方面,他们通常都与一些主要国际货币存在或宽松或紧密的联系,再一次放弃了自由裁量的货币政策。   21世纪的资本主义已经开始出现,只是美国和西欧几乎没有注意到,因为他们还坚守着20世纪的模式。   金本位制度是走向繁荣的21世纪资本主义的最后一步。但这对于一些小国来说十分困难。除非那些主要的国际货币能够与黄金挂钩,或者是新的与黄金挂钩的国际货币出现,抑或建立一个属于小国的黄金集团。这样,21世纪的资本主义便能拥有19世纪资本主义中好的一面,即低税率和稳定的货币,同时也能拥有20世纪政府服务试验的成果。(李婧)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110113/15029248891.shtml
个人分类: 教育新闻|2140 次阅读|0 个评论
19世纪美国的铁路王国和21世纪中国的高铁时代
黄安年 2010-12-12 12:19
19 世纪美国的铁路王国和 21 世纪中国的高铁时代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12 日发布 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 , 交通优先无疑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基本经验之一 , 在某种程度上交通运输业成为某些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卡脖子工程。 美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铁路运输发挥了先行官的作用。 19 世纪下半期美国铁路王国的兴起和发展对于美国快速成为经济大国,完成美国近代化并兴起新的资本组织结构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1860 美国拥有铁路线 3 万公里, 1870 年为 85 , 169 公里, 1890 年 269 , 000 公里, 1900 年为 32 万公里,占全世界铁路线的一半。(据《美国历史统计》,第 728 页,美国铁路铺设里数以 1861 年为 191 , 016 哩, 1871 年为 1 , 246,660 哩, 1873 年为 975 , 217 哩 ,1879 年为 935 , 006 哩, 1899 年为 854 , 569 哩。)从 1865 1914 年的 50 年间,美国的铁路线从近 6 万公里猛增到 40 万公里以上,增长了 6 . 8 倍。正是美国的铁路时代,推动了西进运动、钢铁工业、煤炭工业、机器制造业及各类轻工业食品工业 , 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协调快速发展 , 加快了全国性市场的建立。 1869 1893 年,美国先后建成了 5 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干线。它们是: 1869 年建成的联邦中央太平洋铁路, 5 月 10 日在犹他州的普洛蒙托莱角接轨。中央太平洋铁路由旧金山向东,自萨克拉门托东延;联合太平洋铁路自芝加哥向西,自艾奥瓦的康斯西尔布拉夫西延; 1881 年建成的圣菲、堪萨斯太平洋铁路和大西洋太平洋铁路; 1883 年建成的北方太平洋铁路;自西雅图到明尼苏达的德卢斯; 1883 年建成的南方太平洋铁路,由圣地亚哥到路易斯安那的施里夫波特;还有 1893 年建成的大北铁路,自奥勒冈的波特兰到北达科他的格兰德福克斯。美国横贯大陆铁路对开发西部大平原和落基山区、沟通全国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 , 其中也饱含着中国铁路华工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性奉献。 由于 1883 年各铁路公司划分了美国标准时区。( 1883 年前,美国有 68 个不同时区) 1886 年,又采用了标准轨距(宽度为 4 . 85 英尺,合 l.22 米。 1871 年时,全国有 23 种不同轨距),提高了运输效率,并对人民生活发生重大影响。在 19 世纪末,美国铁路几乎垄断了全国的货运和客运,并成为全国最大的产业。 1890 年,公司对铁路的投资近 90 亿美元, 1894 年超过 100 亿美元。(《美国历史统计》,第 735 页,华盛顿, 1960 年英文版。)铁路设备的总价值 1922 年为 199 亿美元,超过工业机器值 157 亿美元和农机值 26 亿美元的总和。 1879 年,马克思称铁路是实业之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中译旧版,第 34 卷,第 347 页)恩格斯 1881 年称:美国在农业上的这种革命,加工美国人所发明的革新的运输工业,使它们运往欧洲的小麦价格非常低廉,以致任何欧洲的农场主都不能和它竞争。《马克思思格斯全集》中译旧版,第 19 卷,第 296 页)列宁也说:铁路是资本主义工业的最重要的部门,即煤碳工业和钢铁工业的总结。《列宁选集》,中译旧版,第 2 卷,第 733 页) 还要指出,铁路运输事业促进了新兴的生产组织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850 年起,联邦政府推行拨给土地奖励铁路建设政策。 1864 年;联邦政府规定每修一英里铁路,免费拨给铁路沿线两侧各 10 英里至 40 英里的土地,和 1.6 万到 4 . 8 万美元不等的贷款。 1850-1871 年间,各铁路公司共得土地 13 , 100 万英亩。政府先后贷款给公司 6 , 500 万美元。一位经济学家说: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工业象美国那样受到铁路的影响。(克拉克:《美国制造业史》,参见《美国经济史文献》,第 660 662 页)美国垄断组织首先出现在铁路部门不是偶然的。马克思说:在美国,对铁路公路有利的是,他们无偿地得到大量国有土地,其中不仅有敷设铁路所必需的土地,而且还包括铁路两旁许多英里之内布满森林等等的土地。这样,它们就变成了最大的土地占有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旧版,第 34 卷,第 34 页)在论述铁路实业之时,他说;不仅是因为它终于成了和现代生产资料相适应的交通联络工具,而且也因为它是巨大的股份公司的基础,同时形成了从股份银行开始的其它各种股份公司的一个新起点。总之,它的资本的积聚以一种从未预料到的推动力,而且加速了和大大扩大了借贷资本的世界性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旧版,第 34 卷,第 34 页)(参见笔者《美国的崛起》第十二章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第二节内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经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366-368 页。) 自美国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汽车和公路 , 进入汽车王国时代,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发展高速公路以来 , 美国同时兴起了航空事业快速发展尤其是波音高速飞机运营时代的来临 ,80 年代以来 , 美国更加快了航空和汽车运营一体化的时代。即旅客可以从自家门口驱车到机场存放汽车 , 然而搭乘航班飞往目的地 , 下机后即将事前租好的汽车开出活动。这是美国航空和汽车联营的好时光,也有旅客搭乘灰狗巴士( Greyhound Home )交通工具周游全国。然而在这时,美国政府忽略了高速铁路的发展战略,使得铁路运输尤其是高速铁路大运输处于衰落和停滞不前的阶段。 当国际上某些国家正在怀疑中国高铁能否高速、是否自主创新,会否影响环境时,美国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落后 , 并坦陈要迎头赶上,否则将面临半个世纪前科技落后的尴尬局面。 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时特别提出,美国在高速铁路上落后中国 10 年,要与中国合作,向中国高速铁路学习。 今年 1 月 27 日 , 奥巴马发表的任期第一个《国情咨文》罕见地提到中国 , 称从第一条跨州铁路的诞生,到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建成,我们的国家向来走在世界前列。我们没有理由让欧洲和中国拥有最快的铁路。 第二天 , 他宣布拨出80亿美元专款,用于建设高速铁路,创造就业机会。 奥巴马 12 月 6 日在北卡罗来纳州一所社区大学发表演讲时又不断提到中国,他以 1957 年前苏联发射人类首枚人造卫星作比较,称中国修的高铁已超过美国过去 30 年所建的高铁,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快的火车 , 中国 2020 年的高铁总里程将达到 10000 英里而美国的只有 400 英里。 显然这些动作绝非表面上的恭维,而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战略决策考量。美国不是没有技术和经济条件,而是决策失误所致,一旦端正航行,正确决策 , 美国速度依然不能忽视。以为中国速度稳保第一 , 恐怕是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估计了美国。 需要指出,中国快速发展高铁不仅基于中国国情的考虑 , 以高铁为突破口环节交通瓶颈难题,加速全国经济格局一体化和缓解地区贫富差距,而且由于抓住了 2008 年秋金融风暴冲击 , 启动大规模基础建设应急机制的难得机遇,实行重点倾斜政策 , 当时有媒体人职责这种做法是浪费钱财,拉不动内需,并违背所谓自由市场经济原则,今天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大规模启动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以及将引发社会和地区结构的一系列重大调整,显示了高速铁路作为新世纪火车头的作用。其实 , 当年美国罗斯福总统应对经济危机之一,就是兴建大规模的公共工程 , 今天我们这么做,同样推动了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大发展。   还要说明 , 学习、引进欧洲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创新 , 是近代美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这一传统贯穿于近代美国科技发展的始终。正因为这样第一辆实用蒸汽火车是英国人乔治史蒂文森发明的。但是,铁路运输发展最快的却在美国。日本十分注意 科技立国和科技兴国 , 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 , 发展本国的工业技术体系。 40 年代末 , 日本的工业技术水平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到 70 年代初 , 已仅次于美国和联邦德国。提高技术水平采取的是吸收性战略 , 即把世界的先进水平 , 作为本国的起跑点。其结果是缩短了赶超时间 , 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 增加了积累。日本的科学技术 , 在引进中消化改造 , 并且逐步形成自己的工业体系。 中国发展高铁在学习 , 引进 吸收西方发达国家一切先进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造走自主创新之路。我国铁路营业里程 2009 年达 8.6 万公里 , 跃居世界第二 ; 目前 , 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已经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总里程达 7531 公里,占世界第一。到 2012 年,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八小时内的交通圈,邻近省会则在 1-2 小时内通达。到 2020 年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将达 12 万公里。 中国高铁速度从每小时 250 公里,到 300 公里、 350 公里、 380 公里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CRH380 和谐号高速动车组,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列车。已经实验成功每小时 486.1 公里的高速度。 中国学习借鉴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先进经验 , 但是并没有因袭西方发达国家老 路 , 而是依据中国国情走自主创新之路 , 在快速高铁问题上 , 中国做到了 , 而目前美国落后了。 附两篇报道 : 中国高铁为何令奥巴马侧目 2010 年 02 月 07 日 09:39:34  来源:国际在线 - 《世界新闻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2/07/content_12947005.htm 奥巴马斥资 80 亿美元打造高铁网 2010 年 01 月 30 日 07:34:03  来源:新华网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1/30/content_12901384.htm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868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浅谈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
weixiuping 2010-11-16 14:52
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浅谈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 2010/08/01 | 编辑: | 【大 中 小】【关闭】 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影响生物多样性,数千种物种将迎来灭绝厄运。图为一只北极狐,北部苔原的融雪对它来说可能是一个坏消息,因为气候变暖意味着赤狐在更北的地区也能找到家的感觉,它们可能会大举入侵北极狐的传统领地。 ■ 核心观点 ●进入新世纪,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中国地球科学必须做出积极回应。 ●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地球科学的紧迫需求和当代科技的发展,都要求中国地球科学在继续关注国内或区域性问题的同时,把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全球。 ●中国地球科学要进一步发展,要获得更多的创造性成果,必须改变各学科分割、地球科学和其他学科分割的局面。 ●当前,我们应当更多地支持定量化研究,鼓励青年科学家掌握定量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定量化研究的能力。 ●建设数据共享平台极为重要,政府应当为地球科学发展提供共享平台,强化数据共享的政策,减少重复建设的费用,为所有地球科学工作者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都在思考和部署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地球科学也不例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地球科学得到长足发展,取得许多重大成就。李四光等人提出的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的中国贫油论,甩掉了中国贫油帽子;中国科学家对珠穆朗玛峰地区和青藏高原的综合科学考察,成为人类科学了解地球第三极地质环境的基础;确立了黄土风成学说,使中国黄土与海洋沉积、冰芯一起,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国际对比的三大标准;提出了大气长波频散理论,对动力气象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夏季高原为热源和大气环流有季节性变化的理论已成为大气科学方面的经典。我国科学家在云南澄江发现大批动物群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突发性,并将动物起源时间向前推进5000万年。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中国地球科学不仅在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等传统地球科学分支学科研究中不断深入,在一些交叉学科如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海洋学等领域也都取得重要突破。 回顾20世纪历史,我们为我国地球科学立足于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在发展科学和服务国家建设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进入新世纪,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中国地球科学必须做出积极回应。 一、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过去一个世纪,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比过去人类一两千年变化还要广泛、深刻。它不仅影响到人类自身生活,也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剧烈改变。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这种影响会变得更加明显。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显著的特点: 1.知识经济的发展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存斗争史。在封建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主要的生产要素,争夺土地的战争,是民族、国家之间斗争最基本的内容。随着工业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对资源和市场的追求成为最重要的内容,资本积累、资源和市场争夺是各国竞争的主要形式,这在19世纪表现尤为明显。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逐渐居于主导地位,科学技术进步在国家和民族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最终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知识的创造、获取、积累和传播,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2.全球化进程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使得国家之间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信息和物质交流越来越普遍,形成跨越国界的信息流和物流网络;组织生产也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区域的范围,逐渐形成全球范围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进程对于科学技术的影响也非常深刻,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全球化的进程也正在加速推进。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虚拟实验室这一新兴组织形式,越来越得到各国科学家的青睐,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总体上看,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置于全球化的视角之下考虑。 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创造了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科技成果在应用过程中也带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与灾变、科学伦理等问题,这些都在人类社会引起了强烈关注和巨大反响。地球系统是个非线性系统,它的某些参数的微小变化,有可能引发整个系统巨大的、不可逆的改变。因此,人类的利益和命运与地球环境越来越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促使人类更多地思考自身发展问题,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1世纪人类社会的这些新特点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知识经济、全球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都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反过来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知识经济是全球化范畴下的经济形态,知识和其他物质财富的创造和流动必须在全球化的框架下布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资源和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又对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对地球科学的进步,提出了新的需求,为地球科学的大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全球化的格局使人类有可能也必须以全球视角来研究和解决面临的问题。所有这些都对地球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地球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球科学发展的紧迫需求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为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对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以及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中国地球科学必须准确把握。 1.资源短缺问题 中国石油储量不足,石油供应越来越依赖进口,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51%。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供应成为极为紧迫的问题。中国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也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从外国进口矿石,带动一系列相关产品的价格大幅提升。水资源的国际分享和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源和能源的全球供应合作和结构优化是世界各国都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过去在资源问题上基本上以自给自足为主,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这种方式日益凸显出其局限性。全球化进程必然会导致全球范围内资源市场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中国在将自己的资源提供给全世界分享的同时,也面临着对世界资源的越来越严重的依赖。从中国自身的发展和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角度都要求对全球的能源、资源布局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是中国地球科学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之一。 2.气候变化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对中国的巨大挑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支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燃煤所带来的碳排放已不仅仅是中国,同时也是全世界关心的问题。当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国。碳排放问题已经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 中国在解决全球变化问题中,虽然承担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责任,但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我们对全球变化的研究不够,了解甚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源于发达国家地球系统模拟研究的结果,在这背后是数千人的科学家队伍,以及数十亿美元的投入。而我国只有几十人通过几个二级课题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我们既缺乏高质量的全球对地观测数据和产品,缺乏经过深入研究的数学物理模型,也缺乏开展地球系统模拟所需的超级计算机软件、硬件,特别是软件的支撑。同时,全球变化研究凸显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极端重要性,而这方面恰恰是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突出的薄弱环节。 3.生态与环境问题 生态与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制约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紧迫的卫生危机之一,其影响范围早已超越国界。一些专门从事全球用水状况和大气环境研究的科学家惊呼,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灾难。沙尘暴问题早已国际化,中国是个沙尘暴多发国家,既有源自我国境内的,亦有40%源自境外,而源自本土的沙尘暴,往往被周边受影响的国家所诟病。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威胁,入侵物种每年对全球造成1.4万亿美元的损失。中国是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入侵中国的生物已达五百多个物种,生物入侵形势十分严峻。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后果遍及相邻国家,并且遗祸于下一代。土壤大规模酸化和退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和有毒化学物质传播等等环境问题都影响着中国以至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污染问题、生物入侵问题等具有世界性的特点,其影响早已超越国界,其源头和扩散过程也是一个众说纷纭、亟待阐明的全球性问题。 4.海洋开发问题 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广阔的海洋不仅仅对地球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新空间。但是,历史上的闭关锁国政策扼杀了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我们对近海资源环境了解甚少,对深海、极地的研究更是严重不足。目前,中国的海洋船队越来越活跃于世界各地,但是缺乏对相应海域的了解。中国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就必须对全球海洋状况有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以上这些问题都对地球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重大的需求,也表明中国的地球科学研究已不能再局限于国内。中国地球科学必须下决心开拓视野,走向世界,为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为解决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为国家安全、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中国地球科学在新的形势下应当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 1.地球科学研究的全球视野 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地球科学的紧迫需求和当代科技的发展,都要求中国地球科学在继续关注国内或区域性问题的同时,把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全球。21世纪的新特点,包括知识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其共同的基点就是全球视野。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球科学的巨大需求,包括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海洋开发、气候变化等问题,也必须有全球视野。所以,中国地球科学必须大力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 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地球科学开拓全球视野创造了条件。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大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过去不出门只能看到自身的家园,现在通过卫星影像,可以看到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地球物理仪器装备、海洋探测仪器装备的进步,使人类有可能获得地球深部和海洋深部的信息,从而发现了众多未知的现象,大大增加了人类对地球在宏观尺度上的认识。 在加强地球科学全球性问题研究的同时,仍要继续重视地球科学在国家和区域性方面问题的研究,这同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全球性问题的研究要充分利用我国地学多年研究成果的积累,认真做好对我国地球科学多年研究的继承和发展。 2.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中国地球科学要进一步发展,要获得更多的创造性成果,必须改变各学科分割、地球科学和其他学科分割的局面。实际上,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多数创新成果都出现在交叉领域,地球科学也不例外。调查显示,当代科学技术重大的突破,有70%到80%是来自于学科交叉领域。 过去,地球科学发展单科独进现象比较明显,在已取得重大创新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比较困难。地球是一个复杂系统,地球科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要求将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深部地球和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不仅仅需要地球科学各学科的交叉渗透,还需要地球科学和数理科学、技术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结合,这将促进中国地球科学产生新的重大突破。 过去几十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球科学交叉和融合创造了条件。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高精尖测试分析技术等为地球科学各学科的数据融合、采集和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现代物理学、化学和工程技术科学发展为了解地球结构、理化性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并有可能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剖析;地质学、生物学、基因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整个地球生命过程、生命史有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地球科学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地球科学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当前,应当充分发挥现有地球科学研究基地的优势,对现有学科进行必要的调整,鼓励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基地;同时,科技管理部门应当通过体制上和机制上的必要调整,来鼓励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中国的地球科学新的飞跃。 3.地球科学研究中的数量化方法 地球科学研究经历了从定性研究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的发展过程。我们看到,数量化方法在地球科学的大气、海洋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其他不少领域仍较为薄弱。当前,我们应当更多地支持定量化研究,鼓励青年科学家掌握定量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定量化研究的能力。 现代计算数学、计算机技术及物理学的发展,使人类有可能通过各种物理、数学模型模拟地球的过程;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为这些巨大模型模拟和海量数据处理、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可以预期,各种数学模型和数量化方法将在地球科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数量化方法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经验表明,数量化方法在新学科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就地球科学而言,面对的是大自然既宏观又复杂的问题,野外调查是基础,但是单纯的野外考察方法也有局限性,在时、空两个尺度上不易拓展,这时,数学模拟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地球的定量模拟研究,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将大尺度空间的研究转移到实验室,实现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而且,数量化方法不仅定量地描述过去和现在,还可能预测未来。 IPCC报告中关于未来气候变化的结论主要是基于数学模拟的结果。但是,由于有关工作大多由国外科学家完成,我国的话语权十分薄弱,这直接涉及到国家的重大利益。可见,数量化方法应用是地球科学发展的紧迫需要。 当然,我们要看到,数量化方法还处在发展阶段,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这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是必然的,不要因为存在问题,而把数量化方法看成是雕虫小技。我们应当鼓励青年科学家用数学、物理学武装自己,加强数量化方法的研究,这是未来的希望。 4.加强数据共享和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共享机制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充分的、公平的学术环境。科学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数据、资料的积累极其重要。可以这么说,科学发现的过程是攀登高峰的过程,只有后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最终达到科学的顶峰。 当前,数据资料积累体制和机制尚不完善,不少数据和资料成为部门甚至个人的私有财产。这样,每一个新的项目都要从头开始,长此下去,中国地球科学不可能得到发展。因此,建设数据共享平台极为重要,政府应当为地球科学发展提供共享平台,强化数据共享的政策,减少重复建设的费用,为所有地球科学工作者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中国未来十五年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有两个领域和地球科学密切相关,包括: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发展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同时,强调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中国地球科学创造了广阔发展空间。 我们相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地球科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中国地球科学家一定会为世界地球科学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徐冠华 鞠洪波 何斌 程晓 徐冰)   (作者:徐冠华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鞠洪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所长,研究员;何斌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讲师;程晓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徐冰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教授)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8/01/content_214223_3.htm
个人分类: 遥感热点|1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21世纪中国哪所大学将首先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热度 1 lanjs 2010-8-25 23:46
21世纪中国哪所大学将首先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一个本土诺贝尔奖的地理学猜想 基湘 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了,这没有什么好高兴的,当然也没有什么不高兴。既然中国人占世界1/5,那么其经济总量占全球1/5才与其人口总量相配匹。 中国文化差距就更远了,其中之一就是本土还没诺贝尔奖得主——当然这里的诺贝尔奖不是文学奖或者和平奖。除了这“两奖”之外,那么21世纪中国哪所大学将首先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北大清华吗?北大清华当然有潜力,但可惜两校身处首都,各种课题-咨询太多,社会活动太多(看看北京流动的汽车与人口就知道),不利于潜心钻研,难出特大大成果。所以北京院校的可能性比较小。 复旦交大吗? 复旦交大当然也有潜力,但上海是工商城市,花花世界肠子杂,不利于潜心做大学问。 浙大南大吗?这倒有可能。原因很简单,这里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经济中心,但却处于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有可能使学者少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与行政社会工作的影响, 从而更有利于真正献身于学问。 对照一下世界上最主要的科学文化-思想产地,无论美国的哈佛、麻工、芝加哥,还是英国的剑桥、牛津,其所处地理位置,同样不在政治中心或经济中心,但又距离政治经济中心不大远,这样可以利用两者之长,而又避免两者之累,从而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或许是台湾香港的大学吧?这当然也有可能!不过,香港的弊端一如上海。台湾呢?本土精英很可能加入美籍,这样就难了。 【 补记: 2015年10月8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可见上文预测完全不准确: 中国特色, 世界眼光, 除此之外,别无上策 !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721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21世纪头十年逝世大师们的传奇人生和传世语录
xupeiyang 2010-8-19 15:45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8/19/c_12459317.htm 核心提示 : 21世纪首个十年是大师凋零的时代。 2005 年6月30日我国著名国学大师、书画大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因病在京逝世;2009年7月11日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因病在京逝世;同日,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京辞世;同年10月31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京逝世;2010年7月30日,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院士溘然长逝,在我国科学界享有盛誉的三钱至此成绝唱。 大师们的身形已成追忆,但大师们的科学语录、处世风范将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传世,激励后人前行。 一代文学巨匠 人民作家巴金 巴老画像 送别文坛巨匠巴金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辞世,享年101岁 对于巴金来说,看着爱人和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故去,是难言的孤寂。于是他说:长寿是一种惩罚。10月17日,101岁的巴金在上海逝世,走的时候安静无言。替他说话的,是他在漫长的艰难岁月中,留下的900多万文字。《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寒夜》、《随想录》 详细 人物简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27年至1928年在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灭亡》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1949年以后,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和作协上海分会主席。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 详细 怀念巴金 有你在,灯亮着;你不在,心亮着 巴翁仙逝,万人动容。 一个文学家的离去为什么引起社会各行各业人们的关注?他不是一般的作家,不是附庸权势的文人,不是名不副实的雅士,更不是那种把人民放在嘴上而却跪拜在人民币脚下的墨客,他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作家。 详细 巴金走了,良心却永远留下来了 巴金为何能感动中国 1 2 3 4 5 6 下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2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
xupeiyang 2010-8-17 09:11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459626.html  迄今我们对脑的复杂高级认知功能的了解尚处在初始阶段,智慧的火花是如何产生?让人束手无策的精神疾病是否有新的治疗路径?近日举办的第8次中国科协论坛脑的高级认知功能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呼吁,我国有关方面需要加大对该领域的研究力度,建立不同单位和专家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国内脑功能研究信息的交叉融合。   据悉,脑科学是用多学科的手段综合研究脑的正常功能和脑疾病机制的一门新学科。早些年,脑功能研究偏重理论,研究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后来,脑科学与人口和健康计划相衔接,研究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策略,并且把这些成果应用在 教育 、社会心理等方面。   与会的中国科学院上海 生命 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郭爱克院士指出,开展脑科学的研究,对揭开脑功能的奥秘、研制新型人工智能、开发人的智力水平、认识人类自我等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已成为 生命 科学的新研究热点。   据了解,揭示脑的高级功能的奥秘成了现代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鉴于其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的重要性,脑的高级功能研究无疑在本世纪将成为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生长点之一。参会的美国艾默里大学李晓江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陈功教授等多位华人学者介绍说,发达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纷纷制订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计划,并宣称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与精神医学研究室主任李涛教授认为,脑认知科学是20世纪新兴发展起来的一个脑科学分支,通过研究脑的认知功能,不仅为人类认知障碍(如阅读障碍,计算障碍等)提供一个解决的平台,对于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也提出了许多治疗策略和方法。(刘莉) (责任编辑:魏艳)
个人分类: 生物科学|2805 次阅读|2 个评论
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skyclub2008 2010-7-26 11:53
在国际化大形势下,国家或社会对人才的定义有了新的观点和范围。我等之辈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有什么样的作为和成果,才能为人类带来更大的利益和前途?这是我思考了很久的问题。 可能是应该具备以下的特点和能力 一,具有国际化视野。在新的环境中,需要我们以国际视线范围为目标和标准,来定义我们所处的环境和局势。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有指导可循。 二,具有国际交流和领导能力。在大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的情形下,我们年轻一代也应该用各种技能来填充我们的实力。英语、普通话、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掌握力实在是不可小看的有利工具。 三,在学术界学习和工作的科研人员,也应该学有所用,充分利用我们的新形势下的有利资源和丰富的人气关系,成就我们的为人类造福、为子孙后代创造美好生活的前途。 中国的国内环境资源有限,但是我们的潜能无限, 培养我们锐利的眼光和进行改善的能力,使之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启发。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72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林家铺子-高等林业院校的路
TanBeyoung 2010-6-17 16:25
个人分类: 未分类|6 次阅读|0 个评论
追思徐葆耕教授——呼唤21世纪的超人
lanjs 2010-3-15 13:56
追思徐葆耕教授 呼唤 21 世纪的超人 蓝劲松 从罗成的博文中得知徐葆耕教授逝世的消息,颇感惊讶!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3048 。再上清华 综合信息网,查知确有此事,且人文学院 将于近期举行 徐葆耕 教授追思会,缅怀 徐 教授 。作为一位有所共鸣的曾经的同事,且撰写一篇博文,权充一次遥远的追思! 我和徐教授谈不上熟悉,但也不陌生。他曾经是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而我则是人文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他搞中文,我爱大学,但他写过有关大学的文章,更出过有关清华的书。也曾经无意中得到过他所著的 《西方文学:心灵的世界》,但从未细读 。比较巧的是,几年前的一天突然在住处楼下碰到他这时他早已退休。一问之下才知道他在俺住的高楼上也有一处居室。但他过来不多,曾告诉我他的耳朵很背了,听不大清别人说啥,当然我不知道也不便多问他还有什么别的疾患。我们见面时基本上就是打个招呼问个好而已,然后就见他独往校园北面去了。 正如那个年代理工院校的不少文科老师那样,徐教授也是由理工转人文的。至于是服从学校需要,还是自己主动选择就不知道了。感觉是他们那一代付出不少,牺牲更多(我送走过的三位退休同事也近似)。甚至感觉他们不应该一辈子呆在清华,如果到外地工作,或许也能飞黄腾达。 但徐教授是很有见地的,也是敢于直言的人。钱学森先生逝世前曾提出过钱学森之问,徐教授也早已指出清华的一个不足(应该在 2001 年清华 90 周年校庆前后吧),就是 形而上思维的贫困 ,因此 回顾清华九十年的历史,虽然学术巨人和科学巨人林立,但对本世纪发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家甚少。 而这一点却是 清华能否成为一流著名大学的关键所在。 窃以为,这一批评 实际上也是针对整个中国大学系统而言的。一百多年来,中国大学培养了不少学者,但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却很有限,至于 震欧铄美 的思想家则更是绝响。人们常常问中国人为何得不到诺贝尔奖(当然是理科奖了,不是什么和平奖或文学奖),但这种奖是一国科学界长期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对一国学术努力的必然奖赏。至于具体那个人获奖则具有偶然性,因而是可遇不可求的。 一国科学界为何有人愿意长期致力于科学研究,这当然是以一定的思想动力和思维方式为前提的。这种思想动力和思维方式从何而来?它不可能来自政治家的鼓动,也不可能来自科学家本人的先知先觉,而只能来自卓越思想家的引导。因此,思想家的引导就是科学家涌现的前提。也只有经过思想家的引导,民众才能知晓人生的意义,社会才能认识科学的价值,进而懂得超越功利的功利才是最大的功利,这时也才会有一批又一批的人自愿真正献身科学,以科学为志业。这些人对于任何奖励都可以不屑一顾,因为科学成就本身才是最大的奖赏,科学家本人才具有最大的价值。在他们看来,他是人,诺贝尔奖委员会评委也是人。后者给他们发奖,岂不等于说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要比他高人一等,因此诺贝尔奖委员会有什么资格给他们发奖呢?他们的成就就是最好的奖励,最好的奖励就是成就本身。当然,高兴时就收下奖励,但不必在意,更不会把它当回事。因此, 一定意义上说,他们是现实的神,是人间的超人。当然,社会知道这些人心存高远,是以从内心佩服他们,以他们为傲即使他们有一些不足也宽容他们、崇拜他们!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很高傲,绝不!高傲是虚弱的掩饰,而他们并不虚弱,因此他们用不着高傲。他们很清楚,自己只是宇宙中的一滴尘埃,只是海滩上一个拾贝壳的孩子。而世界是如此的广阔无垠,人生是如此的短暂脆弱,钟爱的科学又是如此的无边无际,因此他们不仅不骄傲,相反地,他们内心是谦虚的、真诚的。这种真诚的谦虚不夹带一丝虚伪、做作或者掩饰因为他们没这种需要,也没这个必要。 徐教授走了,但他把问题留给了清华的领导、同事和同学。当然,只要你我还是中国人,还在思考,那么这些问题就躲不开,也逃不掉。 徐葆耕教授走好! 2010 年 3 月 15 日 凌晨0:35 于德克萨斯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4637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21世纪,中国科技如何避免尴尬局面
吴信 2010-2-22 11:16
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我国的科学研究问题这个话题太大了,不知道从何谈起。看来看去,发现自己所写比较片面,而21世纪,中国科技如何避免尴尬局面这篇文章我很赞同,特地转来。就像这篇文章里面所说的那样,在中国,自古以来并没有好的科学传统。倒是人文气氛很浓。尽管新中国现在所取得科学成果是令人瞩目的,但那只是个别领域或个别项目里的。在整体上,我们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至今尚未有一人获得诺贝尔奖,这说明在基础研究领域我们尚未出现举世公认的突破。在应用科学领域,我们常常也是在国外同行后面追赶。我们好的研究设备基本上都是进口的。我们特殊的历史与文化使我们的心理出现了很多差异,最终还是要正视历史,认清自己,摆正心态,敢于自主创新。 21 世纪,中国科技如何避免尴尬局面 子虚 一、 历史因素 翻开任何一本科学教科书或专著(中医除外),总是看到一长串的外国人名,而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中国却很少有人露面。先不说那些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顶级人物如阿基米德、牛顿或爱因斯坦等,就连一般技术专业领域提出原创性思想的也往往是 汤姆生 、 约翰 或什么 斯基 等等,这让我们不得不惭愧地承认:现代科学史上绝大部分的原创性贡献都是来自于西方。 也许我的观点偏颇,在中国,自古以来并没有好的科学传统。现代科学的源头是古希腊。在那里,数学、物理学、哲学都已具备了现代科学的雏形,由此而产生了亚里斯多德、毕达哥拉斯、柏拉图、苏格拉底、芝诺、德谟克利特等人,当然还有阿基米德。这些生活在几千年以前的人就开始以思辨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而在中国,比他们稍晚,也出现了中国思想上最引人注目的光辉时代:春秋战国。这真是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孙子等等的学说一举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然而与古希腊文化相比较,可以看到,在我们的诸子百家的学说中少了一门现在看来对于科学而言最为重要的数学。分歧也许就从这里开始了,《墨经》中对于各种自然物理现象的思考与描述由于得不到数学的强有力的支持而一直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以后的历史中,政治对文化的干预和摧残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单一化形式:先是秦始皇的 焚书坑儒 ,后是汉王朝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于是中国的历史便失去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儒家此后一直在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其他学说有的转化为玄学,如道家,有的异化为儒家的一部分,如法家,有的更是逐渐消亡,如墨家。直到 新文化运动 , 这种现象才得以改观。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长途上,科学技术主要表现为一些能工巧匠的经验积累,几千年来一直未能形成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而这些能工巧匠也是当时正统的士大夫所看不上眼的。 二、中外现代科技发展历史的简单对比 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基本标准。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数百万年。然而,在近两百年间人类所创造出的生产力大大高于过去所有时代的总和。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威力。而刚逝去的二十世纪又是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世纪。尤其是在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几乎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当年香火飘渺的清幽古刹中,如今也亮起了电灯,放起了录音机。你虽然会觉得有点滑稽,但同时也会感叹科学技术对人类文化影响之深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领导人也看到了这一点,这多少有些令人欣慰,在中国,科学技术的地位终于有了质的变化。 现在我们简单看看近二百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然后再看看中国同时期的科技简状,以示比较。 18 世纪以科技为基础的产业革命在欧洲爆发,人类开始了发展史上的新纪元。蒸汽机的发明使工业生产脱离了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为大规模的工业厂矿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当人们把蒸汽机用来推动火车和轮船以后,世界各地的交通情况得以大大改进,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猛烈冲击了人类社会和人们思想意识,自此人类进入了机械时代。 19 世纪至 20 世纪中叶,首先是电磁理论得到了完美的总结,并在应用中不断得到完善;然后是整个物理学上出现了划时代的突破,内燃机出现了,从而汽车和飞机也就出现了。无线电、原子能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远远超出了过去人类最伟大头脑的想象。化学也从炼金术中脱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生物学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细胞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同时孟德尔将数学引入生物学,从而更大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这时期,科学研究的领域之大,分工之细,成就之显著均为前所未有。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0 世纪中叶至今,计算机的出现首先改变了科研的现状,从而使得复杂模型的计算设计得以实现。卫星上了天,天气预报越来越快速准确,超大型的工程项目也能得以精确设计。计算机的出现也使得其他各种海量的信息得以长持完好地存储和处理,从而计算机也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和管理部门,为人工智能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此外,计算机的出现不仅产生了一门新的科学:计算机科学,同时还产生了与之相关的各类其他学科的分支:分形,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数值模拟等等应运而生。分子生物学出现了,克隆技术和基因解码也都得以实现。在这个时侯,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繁多,科学仿佛由原来的分析方法走向新一轮的综合,走向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境界。 这个时代,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 那么,在相同的时期里,中国是什么样子呢? 十八世纪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可以说是国泰民安。乾隆七下江南,风流倜傥,可全仗人力畜力,当然还有风力。 十九世纪前期清王朝开始衰落,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时代。历经一百年的凌辱沧桑,吃尽了的不仅仅是是列强的船坚利炮的苦头。这期间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创办中国的军工产业,并有大批的留学生留学国外,求取 真经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技现状才得以彻底改观。广大科研工作者以无比热情投入到科研中。先前留学海外的大批科研精英听到能够为国效力,纷纷放弃国外优厚的科研条件和待遇,毅然回国。可以说,中国的科研根底是很薄的,科研学术方面能够在短时期内的已大为改观全靠这些老科学家们。因此,我对他们始终怀着崇高的敬意。火箭起飞,卫星上天,牛胰岛素的合成,杂交水稻的高产,大庆油田的发现等等,让世界突然发现中国人的科技才干和潜力。令人惋惜的是,伟人毛泽东在晚年也犯下了不可挽救的错误。政治再一次无理干预文化科学。十年之间,中国各方面都遭受了重大的挫折和损失,科学技术也不例外。 三、中国现在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到,今天的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如果说二十世纪上不能称为科学的世纪,那么二十一世纪一定是科学的时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不仅仅是个口号。 尽管新中国现在所取得科学成果是令人瞩目的,但那只是个别领域或个别项目里的。在整体上,我们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至今尚未有一人获得诺贝尔奖,这说明在基础研究领域我们尚未出现举世公认的突破。在应用科学领域,我们常常也是在国外同行后面追赶。我们好的研究设备基本上都是进口的。大家都知道,软件业中操作系统是老外的,用来开发编程的语言操作平台也是老外的,我们那些牛哄哄的高级程序员们还没能弄出个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软件业的 生产资料 来。在我将从事的电测测深研究领域,我们所使用的野外资料采集仪器都是老外的,在家里处理解释资料用的方法是老外的,软件业是老外的。我们这么多研究人员到底研究了些什么? 当然,如果仅仅是我们底子薄,设备不好等等客观原因,我们落后于外国,我没什么在好多说了。我只有去憋足了劲干好自己的工作。可真正的原因却没有这样简单。我国科技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真是有些令人堪忧。 中国现在的学术界确实非常浮躁,新一代的年轻人似乎缺少那种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精神,前不久就爆出了博士生考试作弊的丑闻。更坏的是,这种浮躁风气不仅在我们这些 70 年代以后出生的一代中存在,而且在我们的上一辈,亦即那些令人崇敬的老科学们的下一辈较年轻的一些人中也很为严重。我就曾经看到过两篇发表了的学术论文,都是关于解析法求解电磁场方程的,所研究的内容还真是我非常关心的棗很有研究价值。其中一篇是九八年发表的吧,研究均匀半空间中柱体问题的交变偶极子场,正好我也正在试图用一种简单的解释法去求解。我复印了这篇文章,准备参考。最后弄来弄去也没弄明白它们究竟是怎么解的,反正一开始的柱坐标系是错了,我将它给我的导师请教,可我的导师也没弄清楚,该文的参考文献中也未见它所用的方法,这篇文章当然还有可能不是错的,但肯定是不严谨的。另一篇文章是最近发表的,是求解层状介质中的大回线源问题。当时我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解法,准备应用到瞬变电磁法中去。我的一位朋友正在研究核磁共振仪器的设计,该文正好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我们高兴地复印了下来,准备在我们自己的研究中借鉴应用。当我们将这篇论文细细审查的时候,却发现竟全是错的!他们可以说是不懂数理方程求解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一个定解问题,不知从哪里找了个基本解,然后胡乱地拼凑了边界条件,经过一个看起来非常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最后得出结果了。在他们眼中,或许科研就是如此的不可靠,就是如此的不严谨:谁会去验证那一堆复杂的式子?然而没有源,且边界上为零值,又怎能产生场?无论你中间的过程是多么的复杂,数学技巧是多么高明,也不能在一个没有任何激励的空间中无中生有地造出响应来!。这样的文章居然给发表了!可见评审者是什么眼光?!杂志编辑又是什么眼光?!近来又听说北航的一位校长级的人物抄袭他人成果在 IEEE 上发表,现已被揭露,爆出科技学术界又一重大丑闻。 中国现在的学术界还缺乏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以前我所参与的几项有关地球物理的课题研究中:用国外的仪器采集数据资料,用国外的软件进行处理,并在报告上冠之以 最先进的技术 等等,完全按一套现成的程序,哪有自己的东西?这不是做科研,而是搞生产!我们没有自己的仪器吗?有!费了好大劲研制出的,获奖后束之高阁。我们没有自己的资料处理方法吗?一年有那么多有关方法研究的文章发表,每一篇文章都说 正确有效的 ,为什么在实践中难以推广应用呢?这要么说明我们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崇洋媚外的心理,要么就是我们的学术论文论述得不够严谨。当然,在使用外国的仪器方面,也许还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我们的工艺跟不上,而原始数据的采集确实要求相当的精度。但在资料解释处理的方法上,我实在找不出个满意的解释!实践出真知,即使是刚开始使用老外的软件,在工作过程中也能不断地加以改良,不断地提出新的更好的方法来。科学不都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完善的么?难道这些都只有老外才能完成吗?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学术界存在一种惰性,缺乏上下求索的韧劲,缺乏那种纯粹出于好奇心的为科学而科研的秉性棗我能捞到项目,能赚到钱,不比同行差就够了!呵呵,这就是中国的 中庸之道 啊! 再来看看我们的科研项目是如何分配的吧。不久前我和几位朋友说起了这个问题。大家一致认为现在大多数科研项目被那些 社会活动能力很强,而业务水平平平 的人弄去了。这些人一天不好好钻研业务,却很会搞关系,认识这个领导那个上司,到头来在项目申请中便可做手脚。而那些真正的研究人员反倒无项目可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人治的科研管理体制问题,大多数不懂业务的人成了科研项目分配的最终决定者。还有就是中国现在普遍的官僚腐败问题,这几乎到了每事都需做手脚的地步了。在学术领域,这不仅表现在科研项目的分配上,同样还表现在职称的评定上。为什么名震全球的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始终评不上中科院院士?个中情况我不太清楚,但据说是因为他是个老土,没有什么关系网。要不是后来还出了个中国工程院的话,他这位获得 国家最高科技成就奖 的科学家可能还仅仅是个一般的教授,这岂不滑天下之大稽? 我们的学术界还有些其他的问题。如在科研工作和学术论文中,总是优先引用老外的东西。而我们自己的东西却常常被忘却了。近几年来,青藏高原的构造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据一位较权威的人士说,现在的研究框架基本上是基于中国某位科学家更早发表的一篇论文。而这篇论文在国内其实鲜为人知,只是在引用国外研究的论文中发现,而该文的重要性可能还未曾发现。可见我们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忽视了自我原创性的成果。另外,我们的具有创新原创性的成果出来以后,所写的论文第一选择是投向国外的刊物上,因为这样会得到国内更多的承认。这肯定会造成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得不到很好的延续和应用。 此外,还不要忘了现在的出国热。我们大批拥用原创精神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流向国外。与出国热相应的是英语热。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后备力量的大学生、硕士生 和 博士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英语,而花在自己专业上则相对少了。这样导致我们的研究人员专业基础不如国外同等学历的人员,同时出现原创思想的机会也就少了。 也许我还没有资历作这种论断,毕竟我太年轻,接触的范围太窄,还不能客观全面地对待自己遇到的和听说的一些问题,但这些绝对是我的心头之语。 四、 21 世纪,中国科技如何避免尴尬局面 之我见 杨振宁说, 21 世纪的科技是属于中国的。 这是这位著名的华裔科学家的期待和心愿,也代表了中国老一辈科学们共同的心声。 然而这毕竟仅仅是期待和心愿,现实却是那样的冷酷。时间老人总是默默地 均匀 地流逝。造物主非常吝啬,并不因为我们想要什么而施与恩惠,而是看我们做了什么来给予报答。我总担心在新的世纪里,中国的科学技术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总是远远地跟在别人屁股后面 追赶 。那么,在 21 世纪里,中国的科学技术该如何避免这种尴尬? 答案不是我所能解决的,我希望所有关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人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我谨将我的一些幼稚的想法叙述如下。 首先要解决我们的体制问题。中国人治的官本位文化决定了科研项目的分配不公,因此也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中国的科研意识。我们主要的高级别的科研群体, 高校的 教授们和研究所的研究员们,他们将太多的精力花在项目的争取上。形成一个竞争的机制是好的,然而学术界不是不是商业界,科学研究不是销售商品。学术界更推崇的是讨论争鸣而不是市场竞争。教授们研究员们首先要保证的是他们的科研时间和科研精力。他们应该拥有一颗平静的心来对待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不为自己的生存和衣食担忧。在日本,每一位副研究员或者副教授每年都保证 150 万日元的科研经费,研究员级别的会更多。这样保证了这些科研工作者在没有项目的情况下,也有较多的经费来从事自己的科研工作。先有科研成果再谈项目,也许这样才是合理的机制。这样,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在自己的科学研究中,缜密地思考着会出现的种种迹象,形成一个个有准备的头脑 --- 一位大科学家曾经很精辟的说:科学发现常常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好在中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中国科学院正在进行大幅度的改革。 第二个问题要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尽管同以前相比,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真正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却常常会感到许多无奈。除了那些个别的异常突出的人物以外,科研工作者常常会感到埋头于科学研究的价值的没落。不知不觉之间他突然发现,那些漂浮于科研以上的人得到了自己应得的那份尊重,于是心底的平衡开始倾斜。因此体制问题归根结底来自于思想意识,而思想意识又受到了体制问题的强烈影响。相对而言,体制问题是容易解决的。而思想意识问题是一个长期的更为困难的问题。体制改革的成果能否得以保存,不变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思想意识上的改变和坚持。 许多迹象表明,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好像不如国外学者那样执着,那样系统地剖析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我们的学者好像缺乏一种穷根究底的精神。这也许是我们的研究总愿意借鉴国外的,因为他们的工作确实做得比我们好,更细致,更系统,更客观。 要解决思想意识问题是很困难的,这或许需要五四以来再一次的新文化运动? 再来看看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最为重要的创新意识。现在许多人都在说创新,然而我认为,创新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不是说来就来的。我想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想出自己的成果,因为谁都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在科技学术界立得一席之地。因此所谓创新意识棗创新的想法,是谁都有的。关键的问题不是提倡创新意识,而是如何去创新,怎样有创新。钱钟书说: 幽默是水做的 ,是不应该去提倡的,我觉得学术界的创新意识也是这样。因此,重要的是营造创新的环境,就是上面所说的,怎样能出现一个个有准备的头脑。 那么我们怎么看待 出国热 和 英语热 呢?我是个较为保守的人,以前我总觉得这些刻意出国者有些盲目。我不自觉地将它们与解放前那些大批出国的精英们区分开来。我认为那个时候,国内条件太差,没有他们所求索的资源与环境。而知道了日本的科研政策,我也有些想出国的念头了。因此, 出国热 根本的原因还是国内的科研体制问题。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从事科研工作的出国者都了解上述这种情况,都是冲着科研而去的。有些人单纯是为了出国而出国, 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 对于 英语热 我觉得是个实实在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英语现在实在太重要了,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不懂英语就基本上封闭了自己一大半的信息。因此,学好英语是必需的。硕士生 和 博士生阶段将英语设为最重要的一门学位课去强化英语教育是完全必要的。然而,在硕士生 和 博士生阶段,更重要是不是自己的专业呢?毕竟我们的目的还是为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有突出的成就。英语和计算机都是必备的手段,然而也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这样就产生了矛盾冲突。怎么去解决呢?如果我们的硕士生 和 博士生的英语水平已足够其专业应用,那么他们的精力就会更多地用来学习专业及相应基础知识。这就是说,大学以及大学以前,他们的英语学习应要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因此,我觉得在全国范围内,对英语的学习应该从小学开始,有条件的话应该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儿童时代学习语言更快,更容易掌握。我想这一点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当然,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政策上能着眼于社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那些热门的高科技产业,与国际社会的科研发展方向接轨;同时要一贯地保证高精尖技术和基础科学的研究力度。这一些就是一些很细致的问题了。 我的观点是幼稚和片面的。然而,在 21 世纪里,如何避免中国科学技术的尴尬局面,我觉得是一个很务实的问题。我希望这一些能引起更多的关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人们的重视,能提出更好的有实效的解决方案或者思想。 (End)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023 次阅读|1 个评论
喜看21世纪采采的博客
黄安年 2010-1-10 21:05
喜看 21 世纪采采的博客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10 日发布 采采今年才 9 岁多 , 属于新世纪出生的小朋友,今天上午随他爸爸和妈妈来我家作客,和我们的小外孙 ( 三岁半 ) 玩得挺投机 , 她说很羡慕哈哈(我们的小外孙)这样无忧无虑,最幸福了 , 我现在作业很多 , 很辛苦,好日子不再有了 。其实 , 小采采很不简单 , 从去年 11 月中起已经在新浪网上开了自己的博客 ( http://profile.blog.sina.com.cn/caicai64821360 )迄今已经发表了 20 篇博文 , 据他爸爸(改革开放后我国现代文学最早获得博士学位之一)说 , 主要是她自己写的 , 有的地方家长指点了一下。 晚上,我打开采采的博客,发现内容很丰富 , 这是一个孩子和家长交流的好平台 , 也是小朋友之间沟通的好场合,还是学习和提高的好途径,因为博客是开放的 , 所以一定要在家长指导下来写博客和处理好博友的评论。 一位不到 10 岁的小朋友就能开博和写博,这难道不是证明 ,21 世纪是年轻人的世纪吗?我们这些大人开博和写博难道不要为他(她)们做出榜样吗?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38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田忌赛马:21世纪非顶尖院校竞争战略
lanjs 2010-1-3 23:16
田忌赛马: 21 世纪非顶尖院校竞争战略 蓝劲松 早 6 : 30 , Waco 市。天空尚未放亮,四周一片寂静。起床以后先洗把脸,喝上一杯橙汁,吃上一根香蕉,加上几块从北京带来的桂林糕点——这与以往每天早上蒸的茶叶蛋不一样。且用这片难得的宁静来完成这篇早已有意为之的博文。 ——题记 钱学森先生逝世前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钱学森之问”,这一疑问实际上乃是对以往中国教育——尤其是重点院校教育提出的严厉批评。这并不奇怪,改革开放 30 年,一流院校的顶尖学生很多出国服务去了(不是有不少理科班学生都可以在美国开“班会”吗?),相当一批重点院校学生(毕业生)汲汲短期功利,已经迷失了前进的大方向。 既然顶尖院校不尽如人意,那么就是非顶尖院校发挥作用之时。中央军有中央军的战术,土八路有土八路的打法,那就是 积弱成强的持久战(战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战术) 。 有这样一个现象:无论中国科学院,还是那所顶尖院校,都有那么一批知名学者,他们相对人数不多,绝对人数不少,且成就斐然,与顶尖院校毕业生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共同特点是:起点不高,来源多样,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高升,最终登堂入室。分析他们的人生历程,可见他们擅长持久战,精于游击战。天南海北,他们云游祖国;港台内外,他们胸怀天下。 虽然这些人是自己造就自己(无论把这些人放在那里,他们最终也会脱颖而出)。但如果一所院校注意到这种现象并加以积极引导的话,那么任何一所普通本科院校都可以造就更多的杰出学生,从而与国内外顶尖院校一争高下。 如何引导呢?那就是采取“田忌赛马战略”。即在与顶尖院校竞争中,普通本科院校可让其“上游学生”对阵顶尖院校的“中游学生”,让其“中游学生”对阵顶尖院校“下游学生”,让其“下游学生”对阵顶尖院校的“上游学生”——后者或许在国外二、三、四、五流机构打工哪! 只要这一对阵总体胜出,那么即便是最普通本科院校的“上游学生”也可以成为各大机构的主力中坚。这些人不必很多,只要源源推出,每年十个八个,那么假以时日,中国重点机构的不少重点岗位就是普通本科院校 “上游学生”的天下。须知,中国顶尖院校最多不会超过30所,而包括民办院校在内的普通高校在2000所以上。如此说来,它们培养的杰出学生总量当不会少。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既然顶尖院校可以设立“钱学森班”,非顶尖院校未尝不可以设立“爱因斯坦班(物理 )、“松下班(商学)”。当然更可以设立中式的“陈景润班(数学)”、“朱熹班(国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田忌赛马战略”包含的具体策略这里就不多涉及了。 并非每一普通院校都适合或应采用本文策略。且本文与其说提供策略,不如说启发思路。 2010 年 1 月 3 日
个人分类: 院校发展|5612 次阅读|7 个评论
美国的20世纪与21世纪专题目录(2007-2009年黄安年博客)
黄安年 2010-1-1 21:27
美国的 20 世纪与 21 世纪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1 日发布 从今天起 , 笔者陆续发布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中美国问题的专题目录 , 现在发表的是 1097.2 美国的 20 世纪与 21 世纪专题。目录编号是依据笔者多年从事美国问题目录编撰的 , 全部编目目录已经在博客上发布,为了便于网友检索我的博客开辟博客专题目录专栏。 1097.2 美国的 20 世纪与 21 世纪 * 警惕 21 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误导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20) * 也谈全球领袖的帽子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4 月 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059 ) *21 世纪是中国世纪吗? 2007 年 4 月 5 日下午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演(全文),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4 月 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79 ) * 25 年内赶超美国的误导和误导后的影响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350) * 旧文重发 : 赶超和率先均需慎言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483) * 也谈忧患意识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2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803) * 说点不同意见 : 还是慎提 21 世纪是中国世纪为好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9 月 1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163) * 谈中国面临的可贵机遇与严峻挑战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2 月 1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678 ) * 大国雍雅心态和中国纪元的悖论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2 月 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2928 ) * 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拯救世界论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1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1118 ) * 中国世纪太平洋世纪世界华人世纪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2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1774 ) * 警惕领导世界论的抬头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2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2154 ) * 莫把发言权当作领导权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4949 ) * 领导世界论就是霸权论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5033 ) * 警惕中美共管世界论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0798) * 评美中两国塑造 21 世纪未来说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7 月 3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6647) * 慎言 G2 时代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9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4979) * 从 G7 到 G8 再到 G20(1975-2009) 的思考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9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8484) * 宣扬 21 世纪是亚洲世纪说 , 实在不妥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9 月 2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8747) * 关于 G2 和 G4 的思考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0 月 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9827) * 评共同发挥领导作用说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1 月 1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1724) * 总理不赞成 G2 提法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1 月 1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2000) * 警防中美共治论陷阱,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2 月 1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8215 )
个人分类: 博客专题目录(10-11)|38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喜迎21世纪第二个十年
黄安年 2009-12-31 18:51
喜迎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2 月 31 日发布 世纪的纪年起始年代在学术界看法迄今未能统一( 1999 年末和 2000 末出现世界国际组织中就两次庆祝千禧年的奇特景象) , 但是在一个世纪的每个十年代的计算上 , 看法却基本一致 , 即 0-9 年为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10-19 年为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90-99 年为世纪的第十个十年。 这样,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是 2000-2009 年 , 今天我们将度过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最后一天,并即将迎来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天。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力极大增强的十年,在某种程度也是国内社会矛盾逐渐加重、贫富差距扩大的十年 , 国际竞争力面临更大挑战的十年 , 这种挑战在岁末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已经出现征兆。 在第二个十年里 , 我国既要进一步增强国力 , 保持经济又好有快地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又要加快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 ,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步伐,在国际上还要加强国际竞争和协调发展能力及应对复杂形势变化的能力。这是关系我国全面奔小康,奠定实现现代化坚实基础的关键性的十年,也是继续维护全球和平与发展大趋势决定性的十年。 对我本人来说 ,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 , 是我在学术和工作岗位退休的十年 , 也是开辟自由学术领域的十年 , 这十年间虽然并不在职 , 既没有量化指标的约束 , 也没有学术项目经费和资源的使用 , 但是自由学术阶段依靠自主努力 , 并没有终止自己的学术生涯,而是有所扩大并在一定意义上深化了学术研究的领域,这十年间取得的学术成果也不亚于退休前。尤其是 2002 年 4 月起的学术交流网和 2007 年 3 月开始落户科学网的博客,开阔了我的学术眼界拓宽了我的学术研究领域,也结识了许多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新朋友,延续了我的学术生命。在即将迎来的第二个十年里 , 希望在学术和教育领域里继续作出力所能及的新奉献 , 健康强体生活又十年。 在 2010 年元旦到来之际,衷心感谢科学网博客编辑部全体成员新年快乐,诸事顺遂,身体健康,并将科学网博客群体越办越好。也衷心祝愿新的一年里诸位博友写出更有生活更受欢迎的博文。衷心感谢朋友们对笔者博文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附上笔者和老伴吕启祥的新年祝贺卡 , 照片拍自 2007 年 9 月喀喇昆侖山 4000 多米的山腰,期望有朝一日能有机会走向新高峰。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5196 次阅读|2 个评论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但不是生物技术的世纪
热度 1 蒋高明 2009-12-26 23:39
蒋高明 1981年考大学的时候,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的口号: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在这样的口号感召下,高考成绩下来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山大生物系。在以后的二十多年,生物系招生越来越火爆,据说北大清华的高考状元多分布在生物系(现在叫生命学院)。 当前,生命科学标致性的成果是生物技术的日趋成熟。对生命过程的不断了解,从中诞生的一个核心技术就是转基因,就是将生命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以达到为人类服务的某种目的。 然后,这一做法的无限扩大化也带来了环境威胁乃至生态系统层面上的危害。人类无论多么能,还制造不出来一个物种来,哪怕小小的蚂蚁苍蝇。人类造出了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片段就是了不起的,就能够得到诺贝尔奖。但人类很轻易消灭一个物种。我们消灭的物种越多,就意味着人类灭绝的速度越快,因为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其它千千万万个物种的呵护。为什么不去管理物种,让物种为人类造福呢? 对于大自然我们没有充满感恩和敬畏的态度,而是在蹂躏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不希望的物种,要么试图饿死它,要么试图毒死它。最近农业部批转的转基因水稻就是让虫虫们吃了转基因水稻释放的毒蛋白而毙命,产生毒蛋白的基因片段来自一种细菌。 生命由器官组织,器官由组织组成,组织由细胞组成;细胞中的活性物种多为大分子,大分子由小分子组成;小分子由原子组成。这个过程能够互相逆转吗?不能。大自然能够将生命能够还原为原子,生命死了,但原子还活着,原子还能够用,这就是物质不灭定律。假设我们将一个生命的所有原子,都不使其跑掉,在一个密封空间里全部收集起来,我们还能够制作出生命来吗?显然不能。在自然界中,这些原子重新回到了大自然,要么继续去构成生命体,要么构成无机物质回到土壤岩石,或沉睡于大海底部,或游离于大气圈中。 人类已经掌握了塑造生命系统的部分技术,这个技术就是转基因。转基因似乎无所不能,但目前的水平,利用所有的转基因手段,还不能制作出理想的物种,只能在已有的物种身上修修补补。但是,在这个修修补补的过程中,许多生命丧失了。一些传统农作物品种的消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人类一个明显不如其它生命的地方是其合成化学物质尤其大分子的方法太笨重,借助物理或化学的办法,都不如生物的办法来得聪明,来自快,来得不留痕迹。如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人类制造不出淀粉来,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轻易地实现了。人类只有去研究这个过程,对光合过程望洋兴叹。人类知道氧气是好东西,还有氢是很好的能源,这两个元素就在水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造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其实氧气是植物吐出的废气,没有氧气,人类五分钟也不能存活。人类制造氧只能从空气中分离压缩,但那是偷来的植物的劳动成果。 香气、臭气、酸、甜、苦、辣、咸的各种物质,动植物微生物都能够制造出来,且生命制造这些物质的时候不释放环境污染物。自然界中没有不能降解的化学物质。人类也试图去模仿去制造,化学家从其了解的分子结构出发去合成其它物质,尤其大分子物质,但遗憾的是,人类制造大分子物质的过程也是释放大量环境污染物的过程,所制造出来的许多物质如塑料制品等,进入到自然界就不能降解了,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如果化学家能够像自然界中的生物那样制作化学物质不产生污染或留下垃圾,那才是硬道理。没有一个化学家敢于接受来自生物的挑战,他们只会制造毒药毒死它们。即便是炸药奖的发明人诺贝尔,他的发明给人类带来的福祉恐怕与带来的灾难一样多。 人类不仅不能够模仿自然过程,就是同样利用植物来生产天然的化学物质,也不如自然界做的好。人工种植的药材就比天然的差许多。天然人参几百万元一斤,栽培人参几百元一斤。就其药效来讲,人工的远不如天然的。但从化学成分分析的科学数据上,似乎看不出很大的差异。人类必须承认,我们有不如其它生命的地方,有人类不知道的地方。这里我们不禁要问,科学数据真的很科学吗? 人类的狂妄是其太相信自身的力量,于是惹出了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臭氧层消失、海平面升高、生物多样性下降、战争升级、各种疾病肆虐,乃至人类自生都难以继续生存的惨剧。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但不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如果生物技术或曰转基因技术统治了农业、畜牧业、医药业、渔业、林业,那不是人类的胜利,而是生命大倒退的开始。更加惨重的教训还在后面,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危害远比生物入侵来得更猛烈。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学科有微观的分子生物学,还有宏观的生态学。要使地球上的物种持续地造福人类,人类必须放下狂妄的态度。不要试图去改造物种,而是要向其它物种学习,要呵护它们,管理它们,从而利用它们。这样的态度才是老实的态度,才是科学的态度,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否则,生物技术的滥用将与目前化学家发明的塑料与毒药,物理学家发明的原子弹一道,加强地球生物圈的灭亡。 (2009年12月26日星期六于九思斋)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9774 次阅读|7 个评论
21世纪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lvnaiji 2009-8-7 19:53
上世纪末,中国放弃了全面赶超,以自身的资源禀赋,走世界工厂的道路,十余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金融危机给中国提供了反省的机会。在世界工厂中,中国被缩短了落后,在由高技术推进的产业链上位于没有多少技术和知识含量的低价值环节,世界工厂中的工人也就被锁定了四低一高:低工资、低教育、低技术、 低劳动生产率 ,以及高劳工淘汰率。世界工厂掩盖并锁定了中国的二元社会,掩盖并锁定了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滞后状况。与此同时,企业因用工成本的低廉而不思进取,不考虑资本向中西部地区输出,更不投资技术创新;再者,满足于贴牌生产也就不会有品牌意识。因而缺乏动力沿微笑曲线向两侧高端攀升,而是安于现状,躺在价值链的低端。 不仅锁定落后,而且锁定了被支配的地位。发达国家在上游拥有知识产权,在商品端处于检查者的有利位置,制定苛刻的质监和安全标准,即使在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制造环节,既掌握技术标准,又占据道德的高位和话语权:经过长期博弈所形成的劳工标准,以及限制 CO 2 排放等。此外,还可以随时举起反倾销的大棒。在发达国家居高临下的支配下,中国及其企业在各个环节疲于奔命。 被支配还在于,在全球产业链的相互依存关系中,依存双方的选择权不对等。拥有知识产权和全球品牌者主要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他们是众多如中国、印度、南美各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争先恐后选择攀附的对象。这种情况缩小到国内,是各省面对外资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广交会上,外商往往后悔所签下的单子,因为接下来可能遇到更划算的。正如男女双方,一方声称非某某不嫁或不娶,而另一方却普遍撒网,重点捕鱼;那么双方的支配关系高下立判。不仅如此,签约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所投入的要素主要是知识和资金,流动性强,随时可以方便地撤离或转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投入的则是土地、厂房和设备。达到三通一平的土地,甚至打下了作为地基的钢管,还能随意移作他用吗?一旦风吹草动,外资轻而易举撤离,留下的是废弃的厂房和流水线,以及失业的员工。被锁定的要素转化为牢不可破的钢筋水泥,锁定的要素被固化、沉淀。 再者,为了世界工厂的正常运转和扩建,中国投入了大量资源和能源,耕地日益减少,变成了厂房、仓库、道路,甚至高尔夫球场。中国为全世界,主要是发达国家打工,制造过程产生的污染却留在了中国,日渐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难以为继。 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在微笑曲线的两端,是劳心者;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微笑曲线谷底,是劳力者。 本以为,金融危机让中国反省,另起炉灶。眼见得,世界和中国迅速复苏,劳心者依然劳心,劳力者仍旧劳力,各就各位。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的话,在 21 世纪依然有效。
个人分类: 经济|5558 次阅读|4 个评论
21世纪20大危险
footwhf 2009-7-14 23:56
当人们为现代高新科技欢呼雀跃时,殊不知其背后涌动的暗流,现摘选21世纪20大危险,与君共赏: 一、行星撞地球  就象是蹩脚的好莱坞剧本中编得较为成熟的题材,但毫无疑问行星撞地球绝不是编剧的妄想,也不是百万年后才会发生的恐怖事件。1908年,一个20英尺高的慧星残体就曾穿越大气层在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爆炸。天文学家预测类似事件每100至300年间就会发生一起。 Tip:还好,我可以躲过一劫!   二、伽马射线   科学家最近发现,伽马射线的辐射来自于遥远的河外星系,其能量深不可测,大约是太阳的1016倍。在这一巨变之前,我们往往无法探测其后果,也就无法预防。一旦发生,那么对于远在1000光年的地方远得即使在晴朗的夜晚,你也无法看到的地方,你根本无能为力。   三、真空现象   在一本名为《猫的摇篮》的书中,有个东西叫冰119。说的是在室内温度下,水呈固体,倒出来一点,地球上的所有水都会成为冰119,变为固体。这听起来可能有些怪,但这一灾难确实可能发生。随着宇宙的扩展、冷却、真空状的小气球的出现并以光年的速度扩展,也许有新东西会替代我们目前的真空状态。   四,黑洞   银河系充满了黑洞。据科学家预测,银河系大约有100万个黑洞,这些物体象其它行星一样在运行。黑洞不会撞毁地球,却会搅乱太阳系行星的运行轨道,使地球的天气发生变异。 Tip:霍金的这一发现着实吓人不轻!      五、太阳风暴   从今年初开始,太阳已进入每10至11年出现一次的磁场周期性变化。这段期间,微粒子与辐射有可能以每小时100万公里的速度向地球吹来,其对地球的威胁是科学家们难以预计的。 Tip:到那时,估计大伙都会化作一缕青烟!   六、地球的磁场活动  每隔几十万年,地球的磁场活动就会造成南北极的重新形成。上一次是在78万年以前,其后果会使地表状况发生变异,破坏臭氧层,威胁人类生命。   七、洪水、火山爆发    八、全球性的传染病   一般情况下,细菌和人类共存,但有时这种平衡会被打破。1918-1919年的流感就使至少200万人死亡。现在又出现了更致命的艾滋病。 Tip:还有狂犬病,当然SARS,禽流感和猪流感同样不容小视!   九、地球变暖   对地球变得越来越暖的现象,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难辞其咎,比如它造成的洪涝等灾害人人都能感受到。最近哈佛医学院的专家警告,这种气温也将会造成各种传染病的大肆流行。 Tip:直接导致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   十、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人们过分地开垦了荒地、建造了房屋,以少数几种农作物替代了众多的植物和动物,破坏了原野的生态平衡,环境中有了更多的化学物质。每年由于人类的活动,至少有3万种动物物种灭绝。 Tip:中国好像尤为突出这一特点!   十一、生物技术灾难   人类一方面在毁灭自然物种,一方面又通过基因技术创造新物种。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但确实会有不安全因素。变异的微生物可能会难以控制,更为可怕的是,有人会利用生物科技做坏事,例如制造一种类似埃博拉病毒的东西。种种后果我们可在好莱坞科幻片中看到。 Tip:生物武器真是恐怖啊!   十二、粒子加速器灾难   这是许多科学家的共识,他们认为粒子加速器实验造成的连锁反应会毁了整个世界。粒子加速器虽然对人类有益,例如治疗癌症等,但其作为武器所具备的杀伤力和激光武器、微波武器基本相同。   十三、纳米技术   许多科学家相信,纳米技术可以使21世纪革命化,从而更新晶体管的制作方法,让因特网真正把人类引入信息时代。但凡事有利有弊,它破坏力比核能还厉害,如果不善于利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Tip:貌似人们对它的好处更加关心吧!   十四、环境问题   这个问题的后果众所周知,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家居污染有毒物无处不在。人们的生命及繁殖能力都受到极大的危胁。   十五、战争等于自我毁灭   核战争在今天看来不太可能,但在冷战期间却是双方想取得胜利的法宝。世界各国为了自己的国防力量,在军事上大量投资,以现在的科技,掌握致命的、足已毁灭全人类的武器对各国来说已变得极为容易。 Tip:核武器成为了一种牵制手段,而非战争手段!   十六、机器人   人类自己制造出的聪明的机器人,有可能会取代我们征服世界。至今取代人的机器人并未出现,但有专家认为到2040年,机器人的智力会同人一样,甚至更好,社会学家怀疑我们的文化,甚至人类这个物种都会消亡。 Tip:变形金刚大战人族!   十七、精神疾病   生理疾病越来越好控制,而精神疾病却越来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会计全世界有500百万人患有精神疾病,到2020年,抑郁症将是第二死因,人类寿命的延长将使人们面临忍受更长时间的孤独。 Tip:这个问题愈发严重,值得关注!   十八、外星人的攻击   这可不是科幻小说,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外星人确实存在。   十九、邪教组织   许多邪教组织成员都有狂热的目标,妄想建立新世界,1995年东京地铁毒气事件至今让人惊悸,不少组织备有核武器、生化武器等,足以对人类造成威胁。   二十、虚无   我们是否活在一种虚无缥渺的世界中,这种观点有史以来就存在于人类的脑中。公元前4世纪,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就曾以诗的语言描写这一问题,他做梦梦见自己是只蝴蝶,醒后他想:我究竟是梦见蝴蝶的庄周呢,还是梦见庄周的蝴蝶呢? Tip:亦幻亦空,要知道时空本身在相对论里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再回到从前不再是梦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24 次阅读|1 个评论
21世纪生命科学的和发展趋势
lzwangjf 2009-3-6 16:55
21 世纪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20 世纪后半叶生命科学各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很多科学家认为,在未来的自然科学中,生命科学将要成为带头学科,甚至预言 21 世纪是生物学世纪,虽然目前对这些论断还有不同看法,但勿庸置疑,在 21 世纪生命科学将继续蓬勃发展,生命科学对自然科学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决不亚于 19 世纪与 20 世纪上半叶的物理学。假如过去生命科学曾得益于引入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学科的概念、方法与技术而得到长足的发展,那么,未来生命科学将以特有的方式向自然科学的其他学科进行积极的反馈与回报。当 21 世纪来临的时候,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思想家与政治家将日益严重的诸多人类社会问题,如人口、地球环境、食物、资源与健康等重大问题的解决,莫不寄希望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进步。 1. 生命科学将成为 21 世纪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 20 世纪 50 年代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随后遗传信息传递 中心法则 的确立与 DNA 重组技术的建立使生命科学的面貌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结合将用 10 一 15 年测定出人类基因组 30 亿个碱基对(遗传密码)的全序列,人体细胞约有 10 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的 工作草图 迄今 20 %的测序已达 99.99% 的准确率和完成率,今后将要继续发现与阐明大量新的重要基因,诸如控制记忆与行为的基因,控制细胞衰老与程序性死亡的基因,新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以及与大量疾病有关的基因。将利用这些成果去为人类健康服务。 70 年代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工程的出现,生物技术通过对 DNA 链的精确切割与有目的地重组,使有目的地改良生物的性状与品质成为可能。迄今生物工程所取得的成就已在生产上显示出诱人的前景,尽管还存在有不少争议的问题,但很有可能成为 21 世纪的新兴产业。 发育生物学将要快速地兴起,它将要回答无数科学家 100 多年来孜孜以求而未解决的重大课题,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如何发育成为结构与功能无比复杂的个体,阐明在个体发育中时空上有条不紊的程序控制机理,从而为人类彻底控制动植物生长、发育创造条件。 RNA 分子既有遗传信息功能又有酶功能的发现,为数十年踏步不前的难题 生命如何起源 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契机。在 21 世纪,人们还要试图在实验室人工合成生命体。人们己有可能利用生物技术将保存在特殊环境中的古生物或冻干的尸体的 DNA 扩增,揭示其遗传密码,建立已绝灭生物的基因库,研究生物的进化与分类问题。 神经科学的崛起,预示着生命科学又一个高峰的来临。脑是含有 1011 细胞的无比复杂的高级结构体系, 21 世纪初从分子到行为水平的各个层次对脑功能的研究都将有重大突破,在阐明学习。记忆。思维。行为与感情机理等方面也将有重大进展。脑机能在理论上的进展将会促进新一代智能计算机的研制,这可能成为未来生命科学对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回报的最好例子。 生态学可能是最直接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并对国民经济持续与协调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科学。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三峡水库建设提供的决策依据就是一个例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当前生命科学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据可靠的数据说明每天约有 100 多种生物在地球上绝灭,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已消亡,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灾难。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成果将指导人类遵循自然规律积极保护自己生存环境,否则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要受到灾难性影响。 顺应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形势,发达国家政府及一些国际组织先后提出了《国际地圈及生物圈计划》、《人类基因组作图与测序计划》、《人类前沿科学计划》、《脑的十年》及《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研究》等投资巨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计划。其中仅《人类基因组作图与测序计划》,一项预算就高达 30 亿美元。 由于生命科学的发展,人才的需求量激增,近年除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与技术科学家被吸引到生物学研究领域外,以美国为例,近年统计 48 万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从事生命科学的占 51 %。优秀青年科学家流向生命科学前沿,这是 21 世纪生命科学欣欣向荣的动力与源泉。 2. 21 世纪初生命科学的重大分支学科和发展趋势 80 年代有远见的生物学家把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与生态学列为当前生物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无疑是正确地反映了现代生命科学的总趋势。遗传学(主要是分子遗传学)不仅当前是生物科学的带头学科,在今后多年还将保持其在生命科学中的核心作用。 有些科学家早就预测到,由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的结合,必然促进发育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从而提出发育生物学将成为 21 世纪生命科学的 新主人 ,这种预测已逐渐变为现实。 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主流地位,以及它在推动整个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可争辩的。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细胞生物学作为生物科学的基础学科地位必须给予重视。 很多生物科学家认为神经科学或脑科学的崛起将代表着生命科学发展的下一个高峰,然后将促进认知科学与行为科学的兴起。 生态学可能是最直接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井对国民经济持续与协调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学科。 A.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本质与规律的学科。核酸与蛋白质(有人认为还有糖)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因此核酸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今后仍然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几乎一切生命活动都要依靠蛋白质(包括酶)来进行。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除了要阐明由氨基酸形成的并有一定顺序的肽链结构外,今后将特别重视肽链拆叠成的特定的三维空间结构,因为蛋白质生物功能与它的空间构型关系极为密切,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与传递者,遗传信息由 DNA ~ RNA 一蛋白质的传递过程,称为遗传信息传递的 中心法则 ,是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核心。其基本问题己比较清楚,当前研究的重点是: ① 约经 10 一 15 年,人类基因组 30 亿个碱基对全序列(遗传密码)可以测出,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②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在各层次上调节的研究仍然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任务。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方法与技术和各学科的渗透,正在形成很多新的学科,诸如分子遗传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神经分子生物学、分子分类学、分子药理学与分子病理学等等。因此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主导作用还将要持续下去。 B. 遗传学 遗传学比分子生物学更具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现代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不可分割、相互交叉的两个学科,且很难截然分开。 有些著名的遗传学家把遗传学概括称为基因学,因为现代遗传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学科。基因携带的信息是由基因的结构所决定,信息的表达是由基因的功能实现的,因此遗传学研究的是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从遗传学的角度看,所有生命现象的机制,追根究底都会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相关。因此遗传学在今后较长时间仍然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和推动力。 有人估计人体细胞内约有 10 万个基因,迄今弄清楚的不到 5 %,所以与重要生命活动有关与疾病有关的新基因的发现与阐明将是今后几十年的重要任务。 C. 细胞生物学 著名生物学家威尔逊( Wilson )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就提出一句名言 一切生物学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 ,至今还有着很深的内涵。魏斯曼与摩尔根都曾先后试图在细胞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遗传、发育与进化统一的理论,虽然当时没有找到具体解决的途径,但关于细胞的知识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细胞的结构。细胞代谢、细胞遗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信息的传递与细胞的通讯等是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虽然今后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是全方位的,但概括起来可能是两个基本点: 一是基因与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的重要生命活动,如生长、增殖、分化与衰老等,在此要涉及到一个全新的问题,细胞内外信号如何传递;二是基因产物一一蛋白质分子与其他生物分子如何构建与装配成细胞的结构,并行使细胞的有序的生命活动。 今后 20 多年,以下一些问题可望取得重要进展与突破: ① 遗传信息的储存、复制与表达的主要执行者 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可能在不同的结构层次上得到阐明。 ② 细胞骨架(包括核骨架与染色体骨架)的研究将得到全方位的进展。 ③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结合,将在细胞分化机理研究方面有重要突破,为发育生物学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④ 细胞衰老与细胞程序化死亡的机理将在更深层次上阐明。 ⑤ 以细胞分子生物学为骨干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人工装配生命体的理想可能逐步 实现。 D .发育生物学 从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如何发育成为一个结构与功能复杂的个体,是至今未能解决的生命科学的重大课题,也是发育生物学的主课题。由于近几十年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所取得一一系歹(突破性成果与知识的积累,已为解决这一重大课题创造了条件,这也就是今后发育生物学应运而飞速发展的原因。 发育生物学当今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细胞的基因如何按一定的时空关系选择性地表达专一性的蛋白质,从而控制细胞的分化与个体发育。阐明基因在多层次水平上控制胚胎的发育就不仅是涉及到个别基因的问题,而是一系列调节基因在时空上的联系与配合,从而支配发育的程序。虽然这是难度极大的课题,但近年已初见端倪并有所突破。估计今后发育生物学将沿着这条道路深入下去,并可望取得丰硕的成果。 E .神经科学(或脑科学) 神经科学是研究人与动物神经系统(主要是脑)的结构与功能,在分子水平、神经网络水平、整体水平乃至行为水平阐明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活动规律的学科群。脑的结构与功能是无比复杂的高级体系,含有 10 11 细胞。它是感觉、运动、学习、记忆、感情、行为与思维的活动基础。大脑细胞,口何指导人与动物的行为是未来生物学中最富潜力与最吸引人的领域;神经科学的崛起,预示着生命科学又有一个高峰的来临。神经科学或脑科学必然在下世纪促进认知科学与行为科学的兴起。因此各国政府投入巨资支持这一课题,包括美国总统签署的 命名 1990 年 1 月 1 日为脑的 10 年 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今后几十年内可以预示到的神经科学突破性的进展可能包括: ① 在分子到行为的各层次上阐明学习、记忆与认知等活动的基础; ② 很快会发现与阐明一系列与记忆、行为有关的基因与基因产物; ③ 神经细胞的分化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研究会有重大进展; ④ 脑机能在理论上的进展与突破(如模式识别、联想记忆、思维逻辑机理的阐明)会 促进新一代智能计算机与智能机器人的研制; ⑤ 一系列神经性疾病与精神病的病因可望在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得到解释。 F .主态学(包括物种多样性保护研究)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 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由于生态学理论与应用是与世界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以至人类本身在地球上继续生存紧密相关的,尤其是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生态学的重要性就变得十分突出。未来生态学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所以生态学经典学科的概念与研究内容必然要适应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不断改变。 今后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可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 生态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与演变规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②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③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永续利用也是保护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尤其是拯救濒临绝灭的 生物种类更加具有紧迫性; ④ 城市生态学与经济生态学将迅速发展; ⑤ 生态工程与生态技术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G .空间生命科学 空间环境向生命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1 世纪人类的空间活动将要离开地球附近,探索月球及其他太阳系的大体。这就要求人在地球外各种环境中能长期地生活和工作,首先是在,长期空间飞行器中航行,月球站以及火星或火卫站等,空间医学必须有重大突破,解决长期在地外空间所遇到的宇航员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和兔疫功能变化等生理学难题,同时,与开拓大疆相关联的是受控生态系统,创造一个不需要外界补给,而使人们能在其中长期生活的环境。这些问题有希望在 21 世纪 20 一 30 年代解决,其中空间生理学问题有可能利用中医和中药的方法取得某些重大突破。 地球外层空间为研究重力生物学提供了理想的条件,重力条件对各种层次结构生物的影响仍然是 21 世纪重力生物学的主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将集中于细胞,绿色植物,一些微生物和小动物。特别是重力环境对哺乳动物细胞形态、结构、变异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将是一个热点。重力生物学的学术意义在于揭示重力效应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是自然科学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重力生物学的成果将是空间制药及空间生态系统等应用领域的基础,重力生物学的学术和应用都是下个世纪的重要课题,可望在 21 世纪 20-30 年代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地外生物探索是生命起源的重大课题,其中地球以外的智能生物探索是一个长期的 课题。地球上的人类正在向外层空间发射电波和接收讯号。外星人与地球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学术和技术差距不仅是一种危险,也是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问题,将被持续地研究下去。 3. 21 世纪初生命科学最有可能突破的领域 ① 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遗传密码)将在 10 一 15 年测定完毕,为全部遗传信息的破译奠定基础。 ② 与生命活动有关的重要基因与重要疾病有关的基因将被陆续发现,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控制记忆与行为的基因、控制衰老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控制细胞增殖的系列基因、胚胎发育多层次网络调节基因。新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发现与其生物学功能的释明将大大提高对生命本质的了解。 ③ 人与动物的高级生命活动:感知、思维、记忆、行为与感情的发生与活动机制在脑科学研究突破的基础上,有更深的认识。 ④ 癌症的治疗将有全面的突破,爱滋病的防治得到控制。 ⑤ 在阐明地球上原始生命起源的基础上,人类还可能在实验室合成生命体,这种生命体应具有原始细胞的基本特征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
热度 1 guyz101 2008-11-16 19:33
我们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 顾又彰 2003年10月 2008年10月修订 二次大战后,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整个人类文明进程遇到了深刻的挑战,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在思想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没有达成共识。最根本性的问题是工业革命后的世界人口爆炸趋势与基督教(新教)精神为文化内核,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为推进器的现代资本主义文明高歌猛进之间的矛盾。 进入21世纪以来的国际形势已经预示着这种矛盾已经到了爆发的前夜,人类自身力量难以逆转这个趋势!21世纪对人类来说是危机与发展机遇并存的世纪,且主要是危机。这种危机的本质是西方文化主导的现代资本文明与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过程内在规律之间的矛盾。矛盾的思想根源是现代人尤其是新教精神支撑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自身和人类整体缺乏清醒认识,主流社会对人和人类的形而上问题缺乏理性思考,比如,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人类的使命是什么?代替对这些形而上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的是一种称为“天职”的非理性宗教精神。正是这个精神哺育了一个充满贪婪活力而没有灵魂的资本主义机器,从而使争夺生存空间、争夺自然资源、争夺市场空间、争夺科技和经济主导权成为主导当代国际形势变化的根本因素。上世纪的残酷场面本世纪很可能以一种新的格局再现,这也是美国等大国为什么对世界上存在的恐怖主义和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如此敏感的原因,也是美国为什么对先行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坚决进行战略遏制的根本原因。 上述矛盾的能量经摩擦和爆发而消减后,世界将会迎来一个文化大变革大重组的时代,基督教文化主导世界文明发展的时代将会成为过去,人类将会进入东西方文化融合所主导的新文明发展时代。 事实上,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进程在思想学术领域几百年前已经开始,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种种问题的暴露,西方社会产生了对其自身文化基因进行反思的种种思潮,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宗教思想表现出空前的兴趣和热情。 随着东西方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呈现出一种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上世纪中叶以来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学科:“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非线性科学、复杂性科学、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等;以及一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方法论意义的新学科,如计算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进化计算、实验数学、人工生命等。上述学科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生命的本质回归。上述科学领域有层次上的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尚未成熟,还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存在争议。但它们已被为数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是当代重大科学发展前沿;2)它们在人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方面已经表现出巨大潜力和实践上的有效性,这也令许多人感到既兴奋又困惑;3)它们看上去没有经典科学中那些高深理论,往往源于直觉和一些哲学思想,似乎缺乏如西方近、现代实证科学具有的令人感到“塌实”的一系列定律和公理以及严格的理论体系作为其科学基石;4)这些学科在最深的层次上都是面向信息和抽象意义上的系统,在研究和应用领域上广泛贯穿并超越传统科学技术领域,且高度依赖计算机和哲学思辩。上述特点已能揭示出这些学科属于一个正在诞生的新科学范式,它采用的是基于复杂性原则的整体有机论思维方式,超越了十七世纪诞生的以基于简单性原则的机械还原论思维方式为核心的近代经典科学范式。但目前为止,在这个新科学范式本身的“科学性”和上述新学科的“科学”基石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个新科学范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渊源及浓厚的哲学和文化色彩。上述新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最广泛的交叉性和横断性,并且哲学味道和技术味道均很浓。也许在基于实验观察、理论演绎和机械还原论思维方式的西方传统实证科学范式下,永远找不到这些新学科的真正“科学”基石。当新科学范式下的科学基石真正建立以后,以上述学科作为先导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将会到来,使其迅速成熟并与经典科学一起使人类能够认识和解决单独靠传统经典科学无法真正认识和解决的一些根本性重大科学和工程问题,比如:生命和生命体的起源、本质和运行机理;大脑的奥秘;社会问题的科学描述;精确中长期气象预报;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精确预报;超复杂人工系统建立;复杂流体及凝聚态物理的计算机仿真;材料失效机理;新概念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生命系统的建立……。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另一方面,经典科学范式下的现代理论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生命科学的最新前沿进展也把其自身推到了认识和思维的尽头,并迎来了一丝人类新世界图景的朦胧曙光。 一场主要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为文化内核,以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为物质基础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已经处于爆发前夜,西方发达国家或许已经走在前面,而中国人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可以认为基本上处于同一个起点。在这个战略性努力中,中国人的一个当然楷模就是世界级科学家钱学森。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科学界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所谓现代科学技术的跟踪和发展中,并且主要固守于传统科学思维方式,没有真正注意到,西方发达国家大约50多年前就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在开辟科学发展新道路,自觉、不自觉地在奠基未来科学新范式,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中许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情有独钟。上面列举的一些学科几乎都是西方科学家开创的。当然,钱学森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的科学哲学界对此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五”计划已经把“复杂性科学”列为战略性重大创新领域的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不是孤立过程,而是与整个人类文明进程和思想文化发展内在必然性密切相关。科学的发展更多地溶入了文化因素,历史进程涌现出的文化思潮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成为上述新学科和新科学范式发展的精神动力,反过来也会引起未来哲学思想的突破和创新。 上述方面的深刻变化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因此,21世纪将是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这种变化也将体现在哲学和宗教思想,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科学的世界图景等诸多方面。 可以这样说,东方思想、学术和文化是建筑师,西方文化(包括近、现代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是结构工程师,他们携手合作才能为人类建起一个安身立命的天堂建筑。没有建筑师在场,不能任由结构工程师乱来。 中华民族只有勇敢地面对世界,掌握未来世界文化和科技制高点,才能真正实现崛起,成功贯彻毛泽东主席对中国人的教诲:中国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而中华民族是否能够掌握未来世界文化和科技制高点最关键的环节是人才培养,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其核心是实现高端人才培养的文化性、全面性、战略性和前瞻性。
279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