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问题意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闲话问题意识
libseeker 2017-10-1 09:06
近期就图书馆数字资源访问、文献检索课开设与同行进行了交流。发现一些“问题”。 关于图书馆数字资源数字访问。A校是一所省属地方本科院校,学校的校园网很糟糕,学生在校园内基本用不了校园网。因此,关注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产品与服务,据宣传根据地理位置授权,这样对该校师生用户会有帮助。N校是一所211高校,一位同行不大了解情况,略带调侃式地打趣A校太前卫“能在电脑上认真做学问都吓死人了,何况又是这个中文知网,通过电脑做学问的应该占95%,经常通过手机上知网的,那不是疯子就是爱因斯坦呀”。言外之意,毫无必要。而对于A校,中文知网是该校核心资源,采购经费占到该馆文献资源经费的八分之一,也是该校师生关注度最高的资源。N校情况,据笔者了解,可能是数字资源访问,尤其是校外访问,做得最好的高校。至少江苏省范围内高校,好像没有哪家可超越。N校同行进一步提供了一些信息:“还是我们的学生好,我们知网只要有1名用户不能访问,我们就得立即核查,要是有多名用户不能访问,我们核对后也不能用,那就得报告馆长了”“我们这,只要有一个读者投诉,就必须解决 ”“经常会有读者电脑配置的问题,我们馆都亲自去现场解决的”。A校同行,感觉遥不可及。N校同行给A校同行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但A校同行认为鞭长莫及,实在是“臣妾做不到”。 关于文献检索课。A校与H校同样属省属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相近。A校基本没有文献检索课,图书馆开的选修课,多年无人选,各院系自身零星开设,但涉及的专业及学生数非常少。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图书馆的资源,甚至很大比例到大四了还没用过。H校,经过多年的努力,文献检索课是全校必修课,由图书馆承担教学任务,16个学时(10课时理论,6课时实践)。教材是该校图书馆编的,先后有15名图书馆员承担过文献检索课教学任务。A校因为很多年没开课,能上课的挺少,图书馆购买的数字资源,熟悉的人挺少。H校同行告知“我们刚开的时候也是的,所以当时有专任教师,当时专任教师课时特别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的请一些够资格上课的老师加入,我们刚开始都是跟老教师后面先听的,慢慢就会好起来的”。对于A校及H校,笔者进一步了解两校中国知网的利用情况,主要是关注全文下载情况。令笔者比较惊诧的是,使用量很接近,H校稍微好一点点。也就是文献检索课开设的效果,单凭这一个观测点是无法检验的。 做科学研究是围绕“问题”进行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找准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无处不在,许多问题是“一介书生”所思所谋所做于事无补的,需要“利益共同体”凝心聚力,同舟共济。
个人分类: 圕人堂|2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肖希明:图书馆学研究的问题意识
热度 1 libseeker 2013-3-28 14:41
图谋按:笔者赞同肖希明先生的观点,也是个人积极践行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并希望有更多“知音”。特此予以摘编。 摘编自:肖希明.关注现实问题:图书馆学研究永恒的方向.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5):35-37,58 图书馆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就是关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尚待解决的问题或矛盾,以及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自觉。这种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图书馆学研究者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也体现了图书馆学研究者个体思维品质的创造性、活跃性和深刻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图书馆学研究者去关注现实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研究起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图书馆学作为一门致用的科学,其价值就在于它年能够不断发现、正确解释并最终解决图书馆实践发展中的问题,能够根据新的情况和新的实践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同时,图书馆学理论也只有扎根于生动丰富的图书馆实践,从实践中去发现、寻找并解答问题,这样的理论才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不断发展与创新。 问题意识从何而来?来自于对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来自于对图书馆实践的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来自于良好的理论素养;来自于开放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 关注现实问题,不仅应该成为图书馆学研究中的一种理念,而且应该体系那在图书馆学研究的全过程之中。研究选题以问题为导向;研究过程要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成果评价要以能够解释或解决现实问题为标准;研究管理要致力于建立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4138 次阅读|2 个评论
白君礼论图书馆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热度 1 libseeker 2012-10-22 15:55
图谋按:《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年5期“探索交流”栏目刊登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白君礼先生《图书馆学研究中问题意识摭拾》一文。图谋认为该文既是图书馆学“元研究”(关于图书馆学研究的研究),又是一篇时下较为难得的图书馆学批评文字,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切实有助于图书馆学研究正视“问题”。由于原文篇幅长达11页,为了更好的促进“探索交流”,特此予以摘编(再“摭拾”)。囿于个人学识,摘篇水平有限,建议尽可能阅读原文。 摘编自:白君礼.图书馆学研究中问题意识摭拾.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5):115-125 问题是研究者在发现真理、探索规律过程中,因知识不足而欲获得更多的知识,缩小现实与主体所要求的目标之间差距的状态。其本质是客观的现实存在与主观的认知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冲突。问题域是问题提出的范围、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逻辑可能性空间。任何一个真问题须同时满足是三个条件:一、逻辑上能自洽,能成一家之言,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二、实践中能举证,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例证;三、通过研究能对社会或研究者自身产生价值。反之,是假问题。真问题必然是依照当前现实语境提出的问题,是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是理论创新的起点、基础和中介。通常,在原有理论对事实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或原有理论不符合人们观察到的现实时,人们开始产生疑问。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疑问,迫使人们深入思考事务的本源问题,开始创新思维。把理论思维引向深入,须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否则理论创新就无从谈起。问题是理论创新的中介,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创新理论思维只能从问题开始,不能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就不可能进入理论创新活动。观察可以发现新的事实,并促使人们通过比较提出问题,从而引起新的理论思维创新。只观察不能提出问题,也不可能进入理论创新活动。原有的理论知识属于旧理论思维,观察属于经验思维。理论创新包括:原有理论知识向理论思维的过度(旧理论思维向新理论创新活动),观察向新知识、新理论思维的过渡(经验思维向理论创新)。不论哪一种转变都离不开问题这个中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研究科学性、有效性和有用性的保证。一种理论对于科学知识增长所能作出的最持久的贡献,就是它所提出的新问题,要把每一个论断作为一个问题来理解,“研究”就是要提出和回答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提不出问题的人不是一个好学者,真正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是问题意识与历史意识、继承与创新间的对话。图书馆学研究应从面向理论转向面向问题。 不管是应用图书馆学,还是理论图书馆学,都要把经验认识向理论思维转化或推进,把旧理论深化为新理论,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解决现实和认识中的问题,任何真正的研究都是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把问题研究逐步转化为图书馆学自身的课题来研究,从而深化学科知识。仅学习前人的知识,而不发现问题,就不会真正进入研究。图书馆学是以时代性内容、本土形式、独特的学科风格探求图书馆问题的学科。 有问题就需要认识,而认识又产生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不认识就很少有问题,甚至原来的问题会销声匿迹。在问题的驱动下使研究深化。图书馆学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研究者对问题的探求紧密相连。问题越具体,就越容易深刻。英美学术水平高,最终不在于它的规范化和技术操作,论文、资料做得很好,注解做到家,是因为他们在历史传统和理论中有一种相关性,吸收他人的思想传统,并能够从思想传统中发现新问题,并解决问题。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某个具体的问题入手的,胡适讲“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假设的就是前提性问题,而不是其他。 中国图书馆学应研究自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分析和解决时代最重大的现实课题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是图书馆学本身最重要的存在和实现形式。中国的图书馆学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面临意识形态和英美图书馆学的双重挤压,没有形成自己的问题和研究特色,研究边缘化,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较小。在现实问题上,要反对两种倾向:以面向现实之名忽视图书馆学层次上提出和分析问题,或者以学术研究为由拒绝图书馆学的现实关怀。 有很多学者对中国语境认识不够,一出现问题就照搬谢拉、戈曼等西方学者的理论,用他们的理论来剪裁我们的实践。其实,他们的理论是从本国现实问题出发,构建的一种理论体系。向他人学习,应首先学他们这种针对实际问题所作出的理论解答的方法和学术精神,不是把他国的理论、观点照搬过来。 不了解图书馆学面临的现实,就失去提出问题的可能性。了解现实,一是通过各种信息来了解;二是要深入基层图书馆调研;三是观察和深入思考图书馆自身的言行。提出问题的方法:在交叉学科中发现问题;培养研究者的职业敏感性;在文本中找问题;从制度中发现问题。 附原文摘要: 图书馆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具有推动和深化研究的作用,是研究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生长点。目前,图书馆界整体上问题意识淡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假问题。对问题应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多角度全面深入研究,建立反思、批判、创新的思维方式。体系研究与问题意识研究并不对立,应以问题研究为主,以体系研究为辅,二者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问题意识具有复杂性,提出一个高质量的真问题十分困难。发现问题的方法有:加强知识学习和积累,明确图书馆现实,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3747 次阅读|2 个评论
“问题”的问题
热度 1 YonLushgry 2011-9-5 19:57
“问题”的问题 闫茂伟|文 毫不夸张地讲,做学问、搞学术等要有“问题意识”或许早已成为了“行规”。这里,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境下谈一谈“问题”的问题。 〇、“‘问题’的问题”之解说 “‘问题’的问题”之前一“问题”就是“问题意识”之“问题”,具有动词和名词的双重属性,而“‘问题’的问题”之后一“问题”具有形容词的属性,即通常所说的“什么什么有问题”或“什么什么是有问题的”的意思。由此,“问题”的问题就意味着“问题意识”之“问题”是有问题的。可以确切的说,“问题意识”之“问题”始终是有问题的。简言之,没有没有问题的“问题”。 “问题(意识)”固然很重要,但“问题识别” (胡大平)同样重要,其关键是如何识别“问题”?即有了“问题(意识)”之后要有识别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而且,“问题意识”之“问题”与日常经济社会生活的问题之“问题”有时是、应该是不同的,尽管有联系,但更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 还有,“问题(意识)”本身与“问题(意识)”所产生的语境是不同的。并且,很多问题是不能成为、称其为“问题”的,它们都是假“问题”。而“问题意识的训练并非如有关‘问题先行’之常识要求的那样从既定的‘问题’出发,而是对论题、证据和研究方法的反思性探讨。”(胡大平)即“问题反思”。 一、“问题”的质量问题 不要轻易地说已经提出了“问题”,而要追求提出好的、高质量的“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本身也就是、也应是寻求答案的过程,但所得到的答案未必就是起初所提出的那一问题的答案,而就是这样的答案恰恰促使我们需要的、真正的“问题”的产生。这里面就存在着“问题”的问题,即“问题”的质量高低、优劣、真假、适宜的问题——“问题质量”,即是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问题”。 “问题意识”之“问题” 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问题”的真假、优劣、适宜还是不适宜等“问题质量”的有无、高低这一类问题,就像产品质量问题一样,此处的“问题”为名词性的,即人们所意识着的、所意识到的“问题”。如果是个假问题,那么根本就是一个没有质量的问题;如果是个真问题,那么就存在着质量高低的问题,显而易见,质量高则是一个优质的问题,质量低则是一个劣质的问题。然而,一个优质的真问题如果不合时宜,那么这一问题也不是人们需要的问题;相反,一个劣质的真问题如果很合时宜,那么这一问题也会是人们需要的问题。比如,有两位学者对社会中的同一现象均有了“问题意识”,而且都提出了具有现实针对性的问题:其中一位提出了一个很符合逻辑但就目前实情来看又很难给予解答的问题,另一位学者提出了一个有些不符合逻辑但却很中要害而又能够予以解答的问题。或许,目前不能解答的问题在未来有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是,通常来讲这样的问题也是不合时宜的问题,不能称得上是优质的真问题。并且,不合时宜的问题与“人应当如何生活?”、“人类应当如何生存?”这类可谓是永恒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后者不论在什么时代都会是适宜的问题。 二、“问题”的持续问题 其次,“问题意识”之“问题”还会遇到“问题持续”这样的问题,此处的“问题”具有动词属性,即不能将“问题”看成是一个已解决了的而不再会产生问题的。其实,“问题”是不断产生的,相应地,回答问题也是不断持续的过程。可以说,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本身也会产生“问题”,或者解决“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即解决“问题”也就意味着产生“问题”。这样的“问题”就是具有动态性的“问题”,而只有动态性的“问题”才会是人们真正需要的“问题”,那种一经提出就很容易得出答案的“问题”是有问题的,即不存在一劳永逸性的“问题”。“ 1+1=2 吗?”这样的“问题”或许才是人类真正需要的“问题”。当然,不能在任何时代都要求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有“问题无休止”的意识,即追问无止境,解答不休停。不要说自己已经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许一个人的解决方式、方法确实是解决了一个“问题”,但是,是不是还有其它的解决方式、方法?这就像一个代数或几何问题会有很多种解法,同样还会有不同于已有所得解法的另外的解法。即是说,对于“问题”不能“武断”,对于问题的解答同样不能“武断”。甚至可以说,真正的“问题”是活着的,是有生命的,而且还是具有衍生性、繁殖性的,即能够孕育和产生新的“问题生命体”,这些新的“问题生命体”同样也具有这样的特性。由此,提出“问题”、 解答“问题”是持续不断的过程! 不过,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即“如果‘问题’是持续的,而且解答“问题”也是持续不断的,那么是否就意味着‘问题’是永远都解决不了的?”如果回答“是”,那么这样的“问题”就成为了一个永恒的“问题”;而如果回答“不是”,对于这样的“问题”只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由特定的人通过特定的方法给出了特定的答案,但绝不是唯一的、绝对的方法和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持续与人们是否意识到、承认“问题”的持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况,而只有具有持续性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 三、“问题”的困境问题 此外,一个真正的“问题”本身就是“问题”,即“问题”中的“问题”。比如,一个自相矛盾的“问题”、一个具有两难困境的“问题”、一个所答非所问的“问题”等,它们之所以成为真正的“问题”就在于其本身存在着“囚徒困境”、“两难困境”或“多重困境”。不要武断地认为这样的“问题”不是什么“问题”,或许就是这样的“问题”具有了帮助人们解答问题、走出困境的意义和价值。但这样的问题往往很少有人问津,或被人置之不顾! 同样毫不夸张地讲,人们或许本来就生活在困境之中,整个人类或许也就一直生存在困境之中,而对于“困境”这一类问题的思考、反思、追寻答案也一直缠绕着人们和整个人类。由此,对于“问题”中的“问题” 即 “问题”的困境问题的解答是很有意思的,其间有着对于“问题”的真正思考与反思,而这更加有利于“问题”的解答——特定情境下的特定的人的特定解答,而这或许有利于人们走出生活中的困境,也有利于人类走出生存中的困境吧。 当然,以上有关“‘问题’的问题”的浅谈也是有问题的,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本身应是一个螺旋式不断前进的过程,其间有着一个又一个的链接点。 2011-09-05 东南大学九龙湖畔
个人分类: 学之术|4106 次阅读|2 个评论
观点来自于理论头脑和问题意识
热度 5 周可真 2011-2-13 19:18
观点来自于理论头脑和问题意识。 研究任何专业都必须首先把握该专业的基础理论,因为其它理论都是由基础理论推演出来的,而专业理论是观察和思考专业范围内的任何现象所必要的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就无从观察和思考。理论在观察和思考过程中的意义在于,它帮助观察和思考者在多级层面上弄清楚这种或那种现象“是什么”,因为一切理论都是在某级层面上揭示“是”的。某种理论揭示某种“是”,所以,如果离开了理论,那末,观察和思考任何现象,就都不可能知道这种现象之“是”,无论在任何级别的层面上。 对任何现象的观察和思考都要有一定目的,这是一切人的活动的特点。没有任何目的的观察和思考是不可想象的,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而目的总是与需要联系在一起的,是一定需要的反映。所谓目的明确,本质上是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对任何现象的观察和思考都有一定的目的,这个目的本质上就是一定的需要。在观察和思考时,有明确的目的,这就是意味着清楚自己为什么需要观察和思考这种现象而不是那种现象,亦即清楚自己通过观察和思考这种或那种现象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就是所谓问题意识。 中国人观察和思考任何现象都通常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但却缺乏理论头脑,即清楚自己通过观察和思考某种现象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但却无意于探究从而不知道这种现象之“是”。按照西方学术传统,理论是关于“是”的学问,哲学则是关于“宇宙之是”(一切现象之是)的学问,而中国传统学术则缺乏对“是”的兴趣,所以既缺乏西方传统的理论,更缺乏西方传统的哲学。在中国语言中,“是”是一个暗喻词,它与明喻词“象”一致,都是表示某种现象“如什么”,或者说,在中国语言中,“是什么”和“象什么”是“如什么”的两种表达形式,只是前者显得比较隐晦罢了。按照西方学术标准,没有关于“是”的学问,就没有理论,没有哲学;而没有哲学,没有理论,就没有科学意义上的观察与思考,至多只有文学意义上的观察与思考。
个人分类: 理论探讨|3633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1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