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时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科学时报------生物毒素力助新药研发提速
xuxiangtian 2012-12-27 22:24
科学时报——生物毒素力助新药研发提速 (本报记者李惠钰)“以毒攻毒”是我国传统的中医概念,在我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利用有毒中药治病的记载。毒素与药物犹如孪生兄弟一样紧密相连,只是因为使用剂量和用途的不同,而发挥着不同的临床作用。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生物毒素专家张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生物毒素因其极高的生物活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药理学和各种人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中,成为蛋白质基础理论研究、生物学研究、天然创新药物开发及生物农业技术应用的良好材料。   生物制药领域成果显著   到底什么是生物毒素?简单来说,生物毒素就是植物、动物、微生物所产生的对其他生物物种有毒害作用的化学物质,也称为自然毒素。   国际上对生物毒素的研究最先源于对公共医疗健康的保护意识,由于各种陆生和海洋剧毒物种包括毒蛇、毒蝎、毒蜘蛛、毒蜂、毒蛾和海葵等,对人体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迫使科研工作者投入到对生物毒素的研究。   进入21世纪的生命科学时代后,新型生物毒素的开发与应用在国际生物科学研究中更显活跃,天然生物毒素已成为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解析生命现象的必备的“分子探针与解密器”,带动了当今国际生命科学领域中最具有挑战性的诸如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血液学以及分子毒理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   我国在生物毒素特别是在动物毒素的研究上成果显著,据张云介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对我国特有的芋螺、蜘蛛、蝎、昆虫、蛇及蛙类多肽毒素积累了众多研究成果,充分证实了我国这些有毒动物的毒液是各种特异性膜通道及受体阻断剂和调制剂的珍贵资源,并有巨大的药用前景。   “可以说生物毒素对生物医学和创新药物研制开发所作的贡献‘功不可没’。”据张云介绍,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研究人员以眼镜蛇多肽神经毒cobratoxin研制的用于镇痛的国家新药“克洛曲”已广泛用于临床,该药具有镇痛效果强,药效时间长,成瘾性小等特点;湖南师范大学与北京大学未名生物工程公司合作研究的N-型钙通道抑制剂HWAP-I作为具有很强镇痛作用的国家一类新药,已完成临床前研究,获得进入临床试验批文;军事医学科学院从芋螺中发现的专一性N-型钙通道抑制剂SO-3,镇痛活性高于临床药物MVIIA,目前即将完成临床前试验;上海大学相关实验室针对东亚钳蝎多肽毒素的系统动物疼痛或镇痛行为学模型研究,表明我国蝎毒中含有多种致痛、镇痛或致癫痫、抗癫痫的作用于钠、钾通道的活性成分。   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滕脉坤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生物毒素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近几年我国在毒素的结构功能、致病机制、纯化与分析、药物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已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2009年科技部还启动了首个关于毒素与药物的国家“973”项目——我国特有产毒动物多肽毒素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生物毒素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以及毒素研究人才的培养。 动物多肽毒素潜力巨大   多肽毒素选择性作用于细胞膜通道及受体,已成为研究膜通道和受体结构、功能的极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分子探针,为此,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纷纷投入巨资开展动物多肽毒素的研究。   “以法国Latoxan公司为例,目前专营约200种蛇、蝎、蛙、蜘蛛和其他节肢动物的毒液,40多种相关膜通道多肽毒素。天然或基因工程重组膜通道多肽毒素不仅国际市场价格昂贵,而且购买十分困难。”张云说。   多肽毒素用于新药发现和利用已展现出强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据张云介绍,目前全球已有40余种多肽毒素实现商品化,至少有10种以上动物多肽毒素成为临床应用的新药。如美国FDA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批准了具有极大市场前景的镇痛新药Ziconotide(商品名Prialt)和治疗II型糖尿病新药Exenatide(商品名Byetta),它们分别是来源于芋螺和蜥蜴的多肽毒素。此外,至少有30种以上动物多肽毒素进入临床实验或临床前实验阶段,极有可能成为又一批动物多肽毒素新药。   动物多肽毒素是新药研制的重要天然药物资源,有望成为世界上前景巨大的新型生物药品与技术产业。在我国,相关科研院所在动物多肽毒素研究方面已具有较强的技术平台和扎实的研究积累,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对此,张云建议,第一要加大生物毒素的研究投入,通过学科交叉和人才队伍培养,充分挖掘我国生物多肽毒素的自然资源,构建多肽毒素资源库和数据库,系统地开展多肽毒素与膜通道及受体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第二要建立专一的具有创新药物前景的多肽毒素先导药物库,用于膜通道及受体鉴定或相关人类重大疾病的治疗;第三要开展临床前药理药效学研究,为催生多肽毒素生物产业并进入国际市场,以及推进多肽毒素药物的临床应用奠定科学基础。   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对有毒动物药用资源的无序开发利用以及国外的大量收购,导致有毒动物药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伴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很大数量的产毒药用动物物种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单”。因此,及时有效地保护、挖掘和利用我国产毒动物多肽毒素资源已迫在眉睫。 http://www.kiz.ac.cn/xwzx/news5/201109/t20110908_3342712.html
个人分类: 论文报告|2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科学网‘赚’了瓶‘天之蓝’
热度 5 lin602 2012-4-19 08:14
这段时间来个三个汇款单,约四百元左右吧,三篇在科学网写的博文在科学时报与科学导报上登了出来,稿费。 可以买一瓶洋河‘天之蓝’酒了。 部分博文是半醉时写的,这次也算给个鼓励,争取过几个月来个‘梦之蓝’,哈哈。
2395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诚信档案能否治理学术不端
热度 1 dongzg101 2012-3-26 15:44
中国科学报:诚信档案能否治理学术不端 ■本报记者 孙琛辉 学术不端是一个老话题,近日却因“科研诚信档案”这个名词引发了高校内外的新关注。 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对教师进行每年一轮的科研诚信教育,在教师年度考核中增加科研诚信的内容,其中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建立科研诚信档案的明确规定。 虽然被寄予“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厚望,但诚信档案记些啥、怎么管、给谁看,《实施意见》尚未给出明确说明。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高校管理人员、高教研究专家。 建档是一项有力措施 “建立科研诚信档案,不能说就可以完全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发生,但可以消除大部分。”厦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副处长、教育研究院教授陈武元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研诚信档案应由教师所在单位的人事处或学风建设工作机构来管理,档案中应包括教师的科研成果、科研方面的奖励及处罚。 “对于教授和研究生导师,诚信档案还应记载他是否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成果、指导学生时是否认真审阅学生的试验记录和论文等。”陈武元说。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唐安国同样认为,建立诚信档案是防止学术不端的一个有力措施。 他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在高校建立科研诚信档案不可能一下子铺开,可以先让大学中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和副教授以上教师先行建档。“也可以以项目组,而不是以教师个人为单位建立档案。” “当前学术不端行为发生,主要原因就是监督不力。”唐安国认为,学术同行是学术共同体中最重要的监督方,因此教师科研诚信档案可以先向同行开放,再逐步向社会公众开放。 不能奢望一蹴而就 诚信档案是要在人事档案之外另起一个档案吗?大学哪个机构来负责?建立档案的工作量有多大?这些问题如今已成为高校教师普遍关心的热点。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这些正是各高校在推进相关工作时需要明确的问题。 “建立诚信档案不一定能够治本。”卢晓东同时指出,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从高校管理角度来看,这不仅是一个诚信档案的问题,还应该把重要的价值观和相关处理规定更加明确化。 卢晓东说:“比如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学术的规范,目前大陆还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一些模糊的情况一直存在争议。” 此外,陈武元认为,要切实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除建立科研诚信档案外,对科研成果的激励措施和对学术不端的处罚措施都应改进。 他向记者提到这样一个现象:目前的科研奖励都由教师本人申报,如果一些教师在填写申报材料时夸大自己的成果,评委短时间内不一定能甄别出来,就可能看谁材料写得好就评给谁。结果导致最后得奖多、奖项高的,未必是科研做得最好的。 “现在的奖励制度,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太大,使得很多人有点利令智昏,愿意为此冒险。”陈武元认为,我国应该淡化各种科研奖励。 同时,教育部《实施意见》提到,高校主要领导是本校学风建设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的第一责任人。 在陈武元看来,该规定可以加强单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但也把单位利益与教师个人绑在了一起,一旦发现问题单位可能伙同犯事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把个人造假行为和单位分开,这种包庇的情况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表示,加强学风建设最关键的措施之一,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只要出现学术不端的检举和质疑,学术委员会会从维护学术声誉出发,启动独立的调查,同时学术委员会的调查具有最高权威性,校方行政必须按照这一调查结果进行处理。 熊丙奇说,在这样的学术管理机制中,维护学术尊严和学术荣誉将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这是比建立科研诚信档案更有用的“教化措施”。 《中国科学报》 (2012-03-26 A1 要闻) 更多阅读 《自然》杂志报道中国遏制学术不端新举措 教育部出台新规 高校教师将建科研诚信档案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112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张让我纠结的汇款单
热度 30 lixuekuan 2012-1-17 17:09
一张让我纠结的汇款单
我于2011年10月31日在博客里发了“ 残荷—对称的美 ”的博文,被科学时报编辑欣赏,于2011年11月8日《科学时报》A3版头条刊发,并且给我邮寄来了3张报纸。我是订着《科学时报》的,而且每期我都会浏览。但刊登的时候我在美国,这期的《科学时报》已经被课题组其他人拿走。《科学时报》编辑在科学网内部短信中告诉我还有稿费。等我回来看到报样我就开始纠结,《科学时报》在刊登我博文和照片的同时也发表了很多博友的评论,也就是说,这篇报纸上的文章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了,这个“军功章”应该有留言博友的一部分。 今天我收到了这枚军功章(汇款单),已经忘记的纠结再一次出现,稿费是130元,汇款单没有扫描清楚不是我的问题,也许邮局的油墨就是不让扫描清楚的。 我是不是应该把稿费的一部分分给评论的博友?应该分多少?纠结ing! 上图为扫描报样。 看原片请直接点击:“ 残荷—对称的美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73 次阅读|93 个评论
报纸名字有那么重要吗?聊聊《科学时报》复名为《中国科学报》
热度 6 lionbin 2011-12-28 11:02
报纸名字有那么重要吗?聊聊《科学时报》复名为《中国科学报》
【2011年12月28日新闻】 昨天,《中国科学报》复名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报》无线终端手机版当日正式上线(我对这个比较有兴趣,但上网后没有找到入口)。领导讲话说,自1959年正式出版以来,《科学时报》始终践行着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神圣使命。此次复名为《中国科学报》,更能体现中国科学报社的中国立场和世界眼光,更好地履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国家队”职能,更好地完成“向世界说明中国科学与技术”的光荣使命。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陈鹏主持复名仪式。他在讲话中表示,复名为《中国科学报》后,中国科学报将顺应时代发展,直面困难和挑战,利用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坚定走全媒体发展道路,打造报纸、杂志、网络、音视频的媒体传播链,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用实力来确定《中国科学报》在中国科学界、新闻界的地位。 关于中国科学家自己的这封报纸在历史上已经多次更名了,每次都有非常充足的理由。这封报纸最早于1959年1月1日由郭沫若倡导创办,定名《科学报》。“文革”期间停刊,1979年11月2日复刊《科学报》,1989年1月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99年1月1日更名为《科学时报》。2012年1月恢复以《中国科学报》报名出版。 大家发现没有?这份报纸的名称很难保持10年,而且似乎是奉9必改呀,这一次时间稍长,有13年了。从《科学报》开始,应该就确定了其办报的宗旨,目前这个宗旨也应该没有太大变化。1989年更名为《中国科学报》,虽然只是加上了中国两个字,但却表达了中国人民进入世界大家庭的姿态,体现了当时“让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自信。1999年,更替为《科学时报》,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这个名字挺好的,并对建议改名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呀。用“时报”这个词,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色彩呀!这次再次复名,我还没有完全理解其理由,我估计与我下面的一个故事有点关联,是不是为了消除一些人的误解呀? 记得我当年读大学本科的时候,进入报刊阅览室,首先要读的报纸就是《中国科学报》,工作之后,我们研究所也订了这份报纸,也是每次到阅览室必翻的——工作之后,耐心不足,只能从阅读变成翻阅了,之后到了大学工作,虽然大学图书馆很大,但很少光顾了,因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途径更方便一些。记得最后一次到图书馆阅读《中国科学报》是98年暑假的某一天,我们实验楼停电。2000年之后出国3年,回国后的某一天突然想到了要到图书馆看看,传统媒体是否有了什么新的气象,顺便进了趟报刊阅览室,依然首先寻找《中国科学报》,当时不知道这封报纸已经更名,找了几圈,也没有找到,我不甘心,怎么可能呢?我们大学不可能停订《中国科学报》呀!我去问管理员,她态度很好,说帮我在数据库中查查。很快,她告诉我,我们学校确实没有订《中国科学报》。当时一听,我马上就火了,劈头盖脸地对她发了一通牢骚,“你们图书馆是根据什么规则决定订阅或者取消一份杂志和报刊的?请转告你们的馆长,如果连《中国科学报》这样的报纸都不订的话,你们图书馆干脆也别办了!”我好不容易到图书馆来一趟,我习惯看的第一份报纸居然还不续订了,我能有好心情吗。我记得她当时一脸的无辜,似乎也觉得理亏了,连说,“对不起,老师,我将您的意见尽快反映上去,争取明年补订,因为我们订阅报纸是有年度计划的。另外,您能否声音小点儿,别影响其他人。”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我刚才可能失态了,声音也确实大了点儿,现在才发觉大家都抬头看着我,而且那个眼神似乎在说:“至于吗?不就是份报纸吗,有什么小题大做的。”我自觉理亏,愤愤离开了阅览室。后来,我到网上,想查询一下是否有《中国科学报》的电子版,这时才知道,原来《中国科学报》更名为《科学时报》了!看来我完全错怪图书馆了。几天之后,我又偷偷溜进阅览室,看看是否有《科学时报》,果然有。我像做贼似的,那天总是偷偷地躲到很远的位置,我怕那位管理员认出我来。当时更名的时候,估计没有目前这么大的宣传力度,否则也不会这样一个误会了。 这则故事被《中国科学报》记者相中,说想引用,问是否可以。我爽快答应了。他又询问对未来这封报纸发展一些建议,问得这么急,也来不及细想了,只好根据以前对这个报纸的理解说了一通话,也不知道是否正确。最近几年由于网络媒体太多、太方便,倒是很少看《科学时报》了。所以,我还说到,作为传统媒体,应该考虑到如何与网络媒体互补,而不是竞争和取代。 报道链接:“围观”中国科学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1/253028.shtm ) 【附】 互动百科对《科学时报》的释义 估计这个词很快就会被《中国科学报》代替,特拷贝过来留存。  《科学时报》是一份全国性的大型科技类主流媒体,创刊于1959年1月1日。四十多年来,《科学时报》一直背靠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一千多名院士,密切联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高层次专家学者,是依靠科学家与专家学者创办的高品位报纸。科学时报社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同时还出版有《网络报》、《科学新闻》杂志和《科学新生活》杂志,,主办科学网承办中国科学院网站中文版,并主办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 科学时报社是中国较早与国际科学传媒界展开合作的中国媒体。早在1995年5月,《科学时报》(当时为《中国科学报》)就与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Science)达成合作协议,作为《科学》在大陆地区唯一一家得到合法授权的媒体,译介每周最新一期《科学》上发表的重要成果,刊登在“科学快讯”栏目中。该栏目当时迅速成为中国科学界了解世界科学最新进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后,《科学》进一步授权《中国科学报》可以免费使用和选择编译《科学》的在线内容,刊登在“科学此刻”栏目中。由于这两个栏目的巨大成功,《科学时报》社与《科学》杂志社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1998年初开始,另一家世界领先的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也开始与当时的《中国科学报》开展合作。目前,《科学时报》开辟有两个栏目“ 自然要览”与“自然子刊综述”,每周介绍《自然》及其系列杂志发表的重要科学成果。2003年12月和2004年11月,科学时报社协助《自然》杂志出版发行了名为《中国之声》的两期特刊。   近几年来,科学时报社开展了与国外科学传媒界的诸多合作,努力拓展报社的国际视角。报社记者除了经常活跃于有关科学传播和科学新闻的国际学术场合,还先后了采访和介绍国际大型的科学出版集团,如爱思维尔(Elsevier)、斯普林格(Springer)等,以及出版有SCI的科技信息所(ISI),对各个国际科技组织负责人、世界著名科学家进行了重点报道。应该说,科学时报社已经成为国际科学传媒界寻求与中国合作的首选伙伴之一。 究竟哪个看起来更顺眼呢?
个人分类: 其他杂项|6383 次阅读|13 个评论
科学网的小编尚欠小庙菩萨的香火钱
热度 10 Helmholtz 2011-10-2 08:37
科学网的小编尚欠小庙菩萨的香火钱 何 宏 (注:稿费260元于9月30日寄出,已经领到,比想的多。可以请孩子吃一顿。谢谢。原文只是调侃,态度不够严肃,因此请编辑GGMM原谅,当然也需要请蒋科学兄的原谅。文章就不删了。 科学禅博主 10月21日留言) 科学网的诸位小编跟我均是生人,不是熟人。 因为我在科学网上大谈玄学、谈佛学、讲科学与伪科学的辨析,因此,明明是佛家居士的蒋科学兄为短短的文字而受到加精和受捧,而我绝对是以正宗实验物理学家的功底,讲谈科学和伪科学的“道”理,却引发小编们的狐疑,未尝受过青睐。所谓末法时代,人妖难分,真理不明。 终于因缘所至,某位小编识得我十年前的一篇文字还算圆润,过得了主编的审阅,率以原文“遭遇灵鸽”为题,选发在《科学时报》之上,计约2000多字。当时联系人承诺将寄样报并寄稿酬。两封报纸到是一周后寄到,而润金却经过月余仍杳无音讯。 本人乃正经的金领之人,市场服务价格每小时1000大元。因爱好故,在科学网免费网耕,以文会友,并无额外希翼,更不在乎三、五十元的所谓稿酬。但本人以正宗“玄学”传人自居,知天地之理,识因果之规律,故此提醒其中利害:一切交易需要公平,一切承诺必须兑现,否则难免会有纠结之事发生。 为此,务请诸小编发心自省:不识小庙面目尚可,亏欠菩萨香火难谅。非为菩萨怪罪,实为自身业果。如若近期确有不顺,概因自身爽约失信。 天道彰明,因果轮回,敢不知乎?!
个人分类: 幽默与段子|4848 次阅读|26 个评论
解读《科技人才规划》
王铮 2011-8-19 10:09
近日,由科技部等七部委共同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科技人才规划》)正式发布。这是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后的又一份以“人才强国、科教兴国”为主题的发展蓝图。《科学时报》记者陆琦采访了我。可能因为篇幅问题,今日的《科学时报》发表了我的一些看法,不完整,特别是没有我最关键的一句话: “总的来讲,《科技人才规划》有比较认真的计划,有很多可取之处。 但如果站在国家治理的角度上看,在规划还不全面,主要是治理思想上仍有一些缺陷。” 我提出的关于治理的建议主要如下: 抓两头,带中间 《科技人才规划》中“科技人才”的提法过于笼统。研发人才、应用科学人才、基础科学人才以及科普人才不一样,一定要分清不同人才的差别。只有完成这个细分,治理上才有管理学意义。不然就可能形成一些空洞口号。这是管理学常识。 那么如何扶持科技人才呢?我认为要“抓两头,带中间”,即重点抓基础科学人才与研发人才,带动从基础向研发过渡类型的应用技术人才成长。“产业上支持有研发性质的创业者,培养他们发展研发才有。另一方面,科学上支持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自主创新的研究者,而不是重点支持引进者。引进者不是这海龟,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科技人才规划》中将“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是不够的,应该重点支持研发企业及研发人才,同时扶植基础科学研究,重点扶持,不一定指向人才,而是指向研究本身。 基础科学尤其要扶植措施自主创新的学者。没有自主创新是不行的。例如 2007 年我们担心经济危机要到来,提出自主研发经济模拟软件,可惜项目被一个处长就卡了,没能进行。现在经济危机来了,大家仓促上阵,多数人购买国外软件,因为介绍基础研究,一出问题只能到国外去解决。过硬的技术拿来了,但是一些人由于没有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过硬地掌握技术。其实这个问题在许多领域发生,比如说高速铁路技术,有自主创新部分,但是拼装的太多,所以出问题。由此可见国家要扶持措施自主创新的学者。扶持,不是说只支持他们成功,也要支持他们失败了改进。技术创新不能搞墙倒众人推。毫无疑问,对积极的引进者,也要支持,但是不是用引进压倒自主创新。 其实创新应该是多头开展的,不要重点扶持几个人。科学上没有永远的第一,要鼓励多头并行创新。不要怕重复,重复一定不要紧 营造公平的环境 《科技人才规划》将“重点建设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我不明白如何重点,就怕成为“土围子”,形成利益集团,在科学界独霸一方,影响整个学科的发展。现在扶持了某些创新团队,实际上正在成了科学贵族。动不动说自己的成员比谁谁谁水平高。别人提出疑问,就结下‘世仇’。这些实际上是科技人才政策不公平导致的“土围子”。 “公平的环境比什么都重要,恕我直言,现在的中国,在对待“海龟”、“土鳖”上,人为地制造了很多不公平,非常不利于人才发挥作用,还分裂了队伍。海归觉得自己委屈,本土学者觉得自己被压迫。中国应该在学术社会从不公平慢慢地走向公平的发展中,让优秀人才自己成长起来” 现在有一个问题是国家对本土学者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而过多强调了对引进人才的支持。当然应该欢迎海外人才来中国发展,但同时应该更多地激发本土人才的创新。 《科技人才规划》中特别有一条政策是“鼓励科技人才到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我觉得应该是“合理地向艰苦边远地区流动”。作为研究艰苦边远地区的专家我清楚知道,艰苦边远地区不适合一般科技人才发展,不适合科技创新,很多事情到了艰苦边远地区做不了,还会给地方政府带来麻烦。所以应该有方向选择地引导。 其实流动应该是双向的,允许出,也要允许进,要出得去,回得来。回不来,就出不去了。 人才流动与户籍制度密切相关。《规划》应该制定政策不要让户籍制度阻碍了人才的流动、区域的发展。我曾经个上海市写信:“一个城市要成为研发产业的中心,就要去除吸引人才的障碍。”我慎重建议,户籍制度的改革可以从部分人群先做起,比如,尽快地对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取消户籍制度。而不是从剥夺农民土地入手。 说到底,国家的人才规划,没有公安部管户籍部门参与阐述困难和解决问题,有可能流于空洞。 善待人才,维护科技人才的自信心 居里夫人说:“第一要有自信力,其次要有恒心。”没有自信,不可能成为人才。最近看到当年到中科院的苏联顾问说,很多中国科学家即使自己有想法,也不敢在他们面前说出来。他的看法是如果中国的科学家没有自信心,中国的科学是没有办法得到发展的。 现在的问题是对 SCI 的崇拜, SCI 考核很必要,但是不要主要到贬低民族文化的程度,把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全给打击掉了。希特勒说要消灭一个民族就首先要消灭它的文字。现在整个科学界到了一个“维持汉字文化的合法性”的边缘,希望不断提高中文论文的质量的同时承认中文论文在各种评审是的同等权利。如果我们连本民族语言都贬低了,我们民族不可能自信,无自信就不可能积极创新。中国人自己就“生”不出人才了,除非跑到美国、澳大利亚去生。 科技人才的自信心离不开政府、社会也要对知识分子有相应的尊重。知识分子没有荣誉感,还谈什么创新。因为他们做了工作,需要得到国家、社会的认可。举个例子吧。我从法国回来,有个富二代要打我。社会科学院的一个青年研究员埋怨我你是二级研究员应该叫他们(外方)给你买商务舱,别跟这些人在一起。他们老外来我们都给他们买商务舱呀,所以他们来了很自信。其实,研究人员出差乘车、乘飞机级别放宽一点,总量控制,几乎不增加费用条件下会增加他们的荣誉感,刺激创新欲望,何乐而不为?如果只是给某些海龟以某些环境下的特殊待遇,社会环境不改变,就会害了他们。段振豪先生的事情如果属实就很可惜。可能与特殊待遇有关。总之,要出人才不是搞个别特权,而是要善待人才的文化,提高他们的社会荣誉,让他们为自己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而骄傲。善待人才,这才是激励人才涌现,实现创新的根本保证保障。如果一个富二代顺便就可以打教授,谁还想当教授呢? 最后我要指出的是,《人才规划》,最关键的是国家要有自信力。如果有关部门根本不敢相信本国科学家,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所以要把自信力培养放到人才培养规划里。 当然,当前当务之急是放开博士研究生的户口政策,这比许多人才政策的口号灵。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376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时报8月起推出博客版“博客@科学网”
热度 22 科学网编辑部 2011-7-31 17:21
各位博友: 大家好! 科学时报自2011年8月起推出每周一期的博客版“博客@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blogatstimes ),选取科学网博客中适合刊发的原创文章及图片在科学时报刊发,所设栏目如下: 科研ing——科学研究的酸甜苦辣,对科学本身的感悟和思考。 @科普——科普文章。 i视点——对科教领域公共问题的探讨。 网罗天下——社会话题。 书生e见——对公共话题的个性化表达。 妙键生花——随笔、散文。 巭学人——科教人物。 博友cool图 对所发博文,我们会在刊发之前征得作者出版许可;由于版面容量有限,我们会对超过1500字的博文进行删减,对博文中不适合报纸出版规定的内容也会进行编辑加工。 欢迎各位围观、自荐和推荐。 博客@科学网 编辑:张其瑶 邮箱: qyzhang@stimes.cn
9207 次阅读|28 个评论
休假归来,继续打假啊
热度 1 meixianghao 2011-7-10 16:22
回老家喘了口气,回来了继续打假,一脑袋官司,这活真不好干。手头上刚收到一个举报湖南农大的JS涉嫌剽窃,抄到国外去了,水平见长,可得费劲儿求证一番了。
个人分类: 科学与社会|2775 次阅读|1 个评论
燕山大学致本报的一封信
热度 8 meixianghao 2011-6-22 07:00
编者按: 6月21日,燕山大学宣传部写信给《科学时报》,通报了目前对燕山大学教师付炜涉嫌剽窃学术成果行为的初步调查,并表示将对此事进行认真调查,查清事实后将严肃处理。现将燕山大学来信全文刊登如下: 燕山大学致本报的一封信 燕山大学获悉付炜的学术不端行为之后,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按照刘宏民校长的指示,在孔祥东副校长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对“付炜事件”进行严肃认真的调查,查清事实后,将根据《燕山大学学术道德规范》作出严肃处理。 中共燕山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2011年6月21日
4382 次阅读|11 个评论
付炜涉嫌剽窃调查报道编后
热度 10 meixianghao 2011-6-15 08:18
编后: 在本报记者调查采访的进程中,始终感到困惑。涉嫌剽窃者——付炜已经62岁,也得到了教授的职称。如果指认属实,那么他的动机是什么? 即使是一个非专业人士,拿出两篇文章进行简单对比,这种“剽窃”的方式似乎也太过“老实”,标题略作变换,正文仅部分文字略作改动,数据、图表几乎全然照搬——似乎很不会抄。 就在发稿的当天,本报记者已经赶往位于秦皇岛市的燕山大学,希望通过直接接触付炜和他周围的人,更深入透彻地解读这起不同寻常的“论文剽窃案”。 敬请关注本报对此事件的后续报道。欢迎读者就此事件发表观点。
个人分类: 科学与社会|4218 次阅读|15 个评论
博主感言被科学时报“三言两语”收录---堪比SCI收录
热度 2 毛宁波 2011-4-19 23:01
博主4月15日发表一篇名为“ 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成为世界“一牛”学校 ”的博文。在该博文中,博主对时下一些高校盲目追求世界“一流”大学的风气发表了感慨。想不到被4月18日的科学时报收入“三言两语”的栏目中。感觉比被SCI收录要爽! 科学时报4月18日网页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4/243419.html?id=243419 三言两语 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还不如首先成为世界“一牛”学校,像老牛那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耕耘。 ——毛宁波(个人博客) 专家与砖家,教授与叫兽,精英与精蝇,老百姓还是分得清的。 ——人民网网友 红十字会的“万元豪宴”,刺伤善心。 ——周蓬安评《网贴称上海卢湾红十字会一顿饭花9859元》。据《新京报》报道,微博博 友肖雪慧转发微博,贴出了一张付款单位为“上海市卢湾区红十字会”的餐饮发票,这张消费了9859元的发票一经公布,很快被上万博友转发。上海市卢湾区红 十字会表示,会迅速调查此事,并公布结果。(个人博客) 只有那些对自身容纳冲突能力极其自卑的城市,才会在盛大活动面前方寸大乱,胡乱地向辖内的民众展示肌肉,让老百姓口中有怨言胸中有怨气。 ——汤嘉琛评深圳“驱逐”“治安高危人员”。据报道,深圳警方日前宣布,为了大运会安保,有8万余名“治安高危人员”被清出深圳。面对质疑,深圳警方回应说,这些人是自行离开。(个人博客) 约谈只是控物价、防通胀的权宜之计。 ——谭浩俊评发改委约谈企业、行业协会控制物价。据媒体报道,为了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 胀预期,国家发改委近期已经约见了康师傅和联合利华等食品、日用化学品企业以及华润雪花、青岛、燕京、百威等啤酒巨头。4月2日,又会同商务部约请了17 家行业协会负责人,召开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座谈会。 (个人博客) 农民想往城市里挤,土地更想往城里挤。 ——卞洪登(个人博客) 《科学时报》 (2011-04-18 A3 观察 评论)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303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能源之变》赠阅启事
热度 2 meixianghao 2011-3-23 11:07
《中国能源之变》是由《科学时报·低碳能源》编辑部出版的一本关于中国能源转型变革的小册子,收录了自2010年2月8日创刊一年来,《科学时报》记者、专栏作家与读者对中国能源的报道和评论精选。 这本专刊涉及到当前能源领域热议的一些关键词:气候变化、低碳能源、煤炭高效清洁利用、节能减排、快堆技术、乏燃料处理技术、储能技术等等,旨在记录中国能源低碳、绿色变革的历史进程,推动人们对这一重要问题进行更广泛深入的理解。 现向广大读者免费赠阅,有意者请与编辑部联系(carbon-news@stimes.cn),注明姓名、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以便寄送。数量有限,赠完为止。 低碳能源编辑部
2714 次阅读|2 个评论
感谢《科学时报》编辑部
wangxh 2010-12-3 13:53
前几天收到《科学时报》编辑部寄来的稿费,俺没在家,学生帮着领得汇款单。回想一下,俺也没有给《科学时报》投稿呀,是不是编辑部搞错了。所以问了一下科学网博客编辑部,他们也不知道。嘿,难道他们都愿意做不留名的活雷锋吗?无功不受禄,这钱儿拿着不太仗胆呀。不过,写着俺的名字是没错的,先收下吧,所以今天上午就派学生取回来了。 谢谢《科学时报》编辑部,大大地谢谢! 不过呢,要是再多些就好了,比如现在数额的两倍?俺不是贪,而是连领亲学生吃一顿涮羊肉都不够呀!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35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科学时报文章可以衍生出来SLR文章
jlpemail 2009-12-30 03:43
科学时报文章 北斗卫星激光反射器被国际组织确认为最佳 作者:黄辛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 2009-12-28 9:34:37 至少可以衍生出一篇文字: 《 GNSS 的卫星激光测距最新进展》 其中部分文字为: 美国、俄罗斯、欧盟和中国的 GNSS 卫星,都有利用 SLR 技术检测卫星轨道的必要。尽管 SLR 数据由于天气原因,不可能像采集无线电波那样密集、齐全的数据,相对稀疏的 SLR 技术对于距离的测量之误差是各种距离观测手段中最精确的。 目前,中国正在和即将投入运行的 SLR 站,各具备特色。上海站起步早,技术积淀厚重。 长春站由于地利和其他原因,数据采集量和质量连续多年位具国际同类台站前列;武汉站在转台控制以及流动 SLR 方面具备优势,而北京房山站也具备地缘优势,在国际合作方面有独到之处。云南天文台由于致力于 LLR ,不把 GNSS 的 SLR 作为主攻方向,但其 LLR 的潜在优势是公认的。我国的第一个 LLR 站可能会问世于昆明的凤凰山颠。 我国在 GNSS ,尤其是北斗卫星的激光测距方面的技术创新,已经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好评。但,也不无尚待完善和提高之处,比如 .. 可以参考的笔者博文( 2008-10-20 14:13:09 ) COMPASS-M1激光测距跟踪参数 COMPASS-M1 激光测距跟踪参数 这颗卫星是 2007 年 4 月 13 日发射的。属于中国国防部。中文名字:北斗。定位卫星。卫星激光测距的运用目的:精密轨道确定。正则点: 300 秒。后向反射器: 42 个角反射器。 轨道倾角: 55.5 度。轨道类型: MEO 。 后向反射器图片见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746 GOOGLE出来的北斗文章(第一页) 科学网-万剑华的博客-是她破译了 北斗 二代导航卫星M1民用码信号-Grace ... 之前我就看到过一些网站介绍:在斯坦福大学有一个女博士(哈尔滨人,在清华大学读的本科和硕士)破译了 北斗 二代导航卫星M1(April 2007)的民用码信号。原来就是她! ... 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7046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科学网 北斗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20年左右有望覆盖全球 2009年4月15日 ... 据中央电视台引述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消息称,随着4月15日第二颗 北斗 导航卫星的发射成功,中国自主研制的 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从今年起进入了组网 ... 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4/218320.html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科学网 北斗 卫星激光反射器被国际组织确认为最佳 我国卫星激光反射器研究获得突破,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杨福民主持研制的卫星激光反射器,经过 北斗 二代M1卫星两年多的运行使用,证明其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 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2/226562.shtm - 网页快照 科学网我国成功发射第二颗 北斗 导航卫星 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负责人介绍,这次发射的 北斗 导航卫星(COMPASS-GZ),是中国 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 Dou)建设计划中的第二颗组网卫星,是 ... 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4/218313.html - 网页快照 科学网 北斗 二代系统开始攻坚今年将发射多星 2009年1月1日 ...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负责人12月30日在 北斗 卫星导航应用五周年座谈会上表示, 北斗 卫星导航定位第二代系统的研制建设工作目前已进入攻坚 ... 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214957.html 科学网我国自主研制的 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走向民用 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今天宣布,依托 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开发的 北斗 卫星化学危险品运输监控指挥系统在民用推广上取得重要进展。 ... 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19163846467199734.html - 网页快照 科学网美称中国 北斗 精度接近GPS 比欧洲伽利略先进 2009年2月25日 ... 美国太空评论网2月中旬刊载纽约记者泰勒迪纳曼文章称,考虑到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及欧盟方面决策和预算编制效率的低下,中国 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可能会 ... 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2/216586.html - 网页快照 科学网 北斗 七星星座发现一颗暗星 2009年12月23日 ...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最新一期的《天文学家》上,科学家宣称在 北斗 七星中的开阳伴星的附近还有一颗暗星,并取名为开阳伴星B,下次当你遥望 北斗 七星 ... www.sciencenet.cn/htmlpaper/20091223102441348123.shtm - 网页快照 科学网-籍利平的博客- 北斗 二代对激光测距要求更高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常务副主任邵立勤表示,第一阶段是地面精度大大提高,按照计划2010 年要实现精度5米,2012年完成 北斗 二代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球覆盖,努力达到精度1 ... 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8164 - 网页快照
个人分类: 编作交流场|4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文章 科学时报:向季羡林任继愈两位老人学做人
黄安年 2009-7-14 15:18
推荐文章 科学时报:向季羡林任继愈两位老人学做人 黄安年推荐张明伟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7 月 14 日发布 黄安年按 : 读了科学时报张明伟先生的短文很受启发 , 值得我自己和每位学人深思 , 一个人不管水平多高 , 自以为多牛 , 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个普通人 , 一个和老百姓心连心的人 , 一个虚怀若谷的人 , 一个和大家平起平坐的人 , 一个不狂妄自大的人。两老不仅学问做得很好 , 受到普遍尊敬,而且做人也是我们的楷模,两老不仅是中国的 , 也是世界的 , 他们是真正的大写的人。 *********************** 科学时报:向季羡林任继愈两位老人学做人 http://www.edu.cn   2009-07-13   科学时报 张明伟    7 月 11 日,任继愈、季羡林两位著名学者驾鹤西去。两位老人的离去,是学术界的重大损失,我们表示沉痛哀悼。   两位先生去世后,诸多媒体都用国学大师之类的字眼作了大篇幅报道,似乎不加诸这样的字眼,就不能突出这两位老人的重要性。而对这两位老人来讲,其学术地位可能真的只能用大师来形容,但他们本人却早已拒绝了这样的字眼。季羡林曾经专门撰文说,要摘掉三顶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机构都把大师之类的称号加到两位老人身上。在北大校方公布的季羡林先生的讣告里,就避免了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等字眼,算是对老人这一愿望的朴素回应。   普通人未必都能了解高深的学问,也很难对两位老人大师级的学术成就作出评价;大家真正被两位老人感动的,其实是他们树立的做人榜样。有很多流传甚广的故事,我们不妨随便举上几例。   当年有一位北大新生,刚到校园有急事,便把行李交给路边遇到的一位老头看管。等到他办完事已日薄西山,却看见那个老头还待在原地,替他看着行李。直到开校会,这位学生才从主席台上发现,那个替他看行李的老头,竟是当年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   任继愈先生则这样评价自己:如果没有社会的培养,就没有个人的成才。我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不能把功劳记在我自己的名下。我四十多岁的时候编《中国哲学史》,当时恰好找到我,如果找到别人,也一样能编出来。如果我就此忘乎所以,以为我就是了不起的哲学家了,这和我的实际情况不符。   从这些简单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两位老人的朴素、平易、真实以及坦率,他们热爱自己的本色,努力做一名普通人。他们没有因为学问做得很好,就把自己从普通人中独立出来,对各种光环的拒绝就是明证。   相比于这两位老人的淡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更多的是对各种头衔的追逐和对诚信的漠视。事实上,在各种光环之下,这些人非但在学问上和两位老人相去甚远,在做人上高下立判,就是在内心里,他们有两位老人的宁静和坦荡么?   两位老人辞世时,都已 90 多岁,他们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成就了一个大写的人。该向他们学习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 http://www.edu.cn/zhuan_jia_ping_shu_1113/20090713/t20090713_390620.shtml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4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时报》博士评报员火热征集中
科学网编辑部 2008-11-17 11:39
从即日起,科学时报社面向全国科教界征集100名在读博士,组建《科学时报》博士评报团。入选者将被聘担任科学时报社业余评报员,并获赠2009年度全年《科学时报》。业余评报员将就《科学时报》报道内容进行点评,意见中肯、观点新颖的点评将刊登在《科学时报》上。 如果你热爱科学新闻传播, 如果你关心科教事业发展, 如果你有不吐不快的表达冲动, 如果你愿意以自己独到的视角让更多人获得新知 那么,请在12月1日前将你的个人简历发送至syfzb@stimes.cn ,并留下联系方式。《科学时报》博士评报团期待您的加盟! 联系人:张京 (010)82614586 82619191-8060
个人分类: 通知公告|4692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一流大学的5个特征
talentwang1982 2008-10-25 23:50
当今,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片面强调大校园、综合性、办大学城的现象。随着校园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大学以何为大,大学的精神价值、社会责任,以及什么是现代大学精神、现代大学制度这些问题,却似乎越来越模糊。 一流大学的5个特征 在市场经济经过20多年发展以后,绝大多数人对于现代企业制度都有了清晰的概念,但对于现代大学制度仍然缺乏共识,甚至缺乏常识。 世界各国的大学尽管具体的办学各有特色,却具有一些共性,我归纳为5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分别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和学生自治。 大学自治 大学自治,这个概念在中国显得有点陌生,其实就是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大学和政府的相应关系。大学需要自治,这个观点是从大学发展的历史、大学内在的逻辑中产生的。因为大学是传播知识的学术机构,早期的古典大学是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组织,实行学者的自我管理。中世纪时,西方的著名大学通过获得国王或教会的特许状的方式维系自治。 我国的法律文件已经规定,大学是一个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内容也在《高等教育法》中有明确规定,可惜的是大多数还没有实现,而且大学争取自主权的动机也逐渐消失了。 上世纪80年代,我们进行的是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当时一批大学校长、学者上书,要求给大学自主权。现在反而缺乏这种体制改革的动力了。因此,办学自主权仍然是大学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基本问题。 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这同样也是由大学的内在逻辑、学术使命、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为什么要把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价值呢?为什么当年蔡元培改造北京大学时,要把兼容并包、学术自由作为非常重要的价值、作为现代大学的基本精神奠定下来?因为大学是一个探求真理的机构,是一个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而探索真理的前提是自由,由于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真理何在,只有通过自由的学术进行探索。 19世纪德国的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标志着大学从古典大学进入现代大学,奠定了大学学术自由的价值。 学术自由有不同的层面,除了科学研究的自由之外,还有两个自由,即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 教学自由是对于教师的职业而言的。在国外一些大学,教师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对于如何讲一门课、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完全是教师的权力,所以课堂完全取决于教师本人的愿望,每个人的做法都不一样。但前苏联比较强调规范化、制度化、统一化,形成了教研室制度。 学术自由对学生而言,就是学习自由,这是一个比较被忽视的概念。这意味着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专业和学习方式,大学应该允许学生改换专业、调换学科,也应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比如说非全日制的部分时间学习、中断学习保留学籍等。 为什么学生应该有选择的权利?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大学以高深学问为追求,学生没有内在的兴趣去学习,怎么可能产生有价值的创造和发现呢?我们熟悉的大师,无论鲁迅、胡适、郭沫若,都是改换专业以后才取得成就的。所以学习自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 中国今天的高校,学生厌学的比例特别高。这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不太满意的专业,有的是对专业不了解或者兴趣改变了,所以相当多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但是又无法改变,从而变得厌学,造成非常大的人才浪费。这几年已经有些大学采取了措施,例如规定学习成绩在前百分之多少的学生,可以改换专业,但是自由选择专业还没有成为一项制度。 教授治校 教授治校,它要表述的是大学作为一个学术组织,需要进行一种学术内行的自主管理。教授治校是沿用过去习惯的说法,由于现在大学的功能极大地扩大了,现在通常提党委治党,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实质是大学要实行学术本位的管理,而非行政本位或官本位的管理。 近几年这个问题也有了一些变化。2000年,东北师范大学建立了学院级的教授委员会,实行教授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制。目前全国已经有几十所高校实行了不同性质的教授委员会管理。当然,中国高校要真正实行学术本位的管理,平衡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通才教育 通才教育,涉及到现代大学的培养目标。 培养通才还是专才,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最著名的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初,在抗战的大后方重庆发生的通专之争。由于是战争时期,教育部要加强抗战人才的培养,要求采取通专并重的方针,减少文科学生比例,更多地培养实用人才。这个政策遭到了北大、清华等一批人文学者的强烈批判,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写了《大学一解》参与讨论。 梅贻琦以《大学》之语作大学精神的新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并认为在大学期间,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 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针对政府重实科轻文理科的政策,即通专并重的培养方针,梅贻琦认为是不可行的。他认为:工科教育于适度的技术化之外,要取得充分的社会化与人文化,我认为是工业化问题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他敏锐地意识到对于中国的工业化而言,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人才,而且是组织人才,所谓工业建设的领袖,其重要性至少不在技术人才之下。真正的工业的组织人才,对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至于一切的人文科学、文化背景,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严格的自然科学认识倒是比较次要。 国外的大学,本科生实行通才教育是一种基本的教育制度。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的潘光旦,认为大学教育根本就是士的教育承当社会教化和转移风气之责任的知识分子。朱光潜撰文解释西方大学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理想,认为一种宽大自由的教育,其目的不仅在训练一技之长而尤在养成宏正通达之士;不仅在传授知识技能,而尤在陶冶品学才识具备之完人与培养健全之士风。此非谓大学生可不具备专门职业之知识与技能,但以此为未足。理想的大学生应退可为专才,进可为通才,以其所学施之于特殊职业,固可措置裕如;施之于领导社会,主持政教,亦可迎刃而解,所谓宽大自由教育者其义如此。 也就是说,虽然大学教育与职业岗位直接相连,但大学的培养目标并非仅仅定位于培养医生、工程师、专家,大学的真正追求在于培养士,是能够承担社会责任、转移社会风气的栋梁人才,即培养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 如何判断一个专家是不是知识分子,是件很复杂的事情。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作了一个很中肯的评断,一个能够研究出原子弹的人并不一定是知识分子;能够在反核宣言上签字的人才是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必须有人文主义,人的理性、良知、情感乃至常识的制衡,从中发展出关于科学技术的伦理准则和价值判断,从而在能不能够的技术理性之上,加以应不应该的价值判断。这就是知识分子与专家的区别。 我们今天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现实,如不愿为教育、文化、环境保护投资,除了有体制、政策等制度性的原因之外,背后还有一个确定的教育原因:我们的许多管理者是在过去几十年缺乏人文内涵的专业教育中培养出来的。 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层都要经历这样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革命家、军事家治国;第二个阶段是工程师、技术人员等硬专家治国;第三个阶段是文科专家,比如法律的、经济的专家治国。要培养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大学教育必须超越狭隘的专业训练,而进行广博的通才教育。近两年,大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开设通识课程,北大通过举办元培班进行通识教育的尝试;复旦大学做得比较彻底,所有的新生入学后不分专业,先进行通识教育,一年以后再分专业。这都是很好的尝试。 学生自治 学生自治,这个概念对于很多人也是非常遥远、非常陌生的,但是我们翻一下上世纪30年代的杂志,无论是鲁迅、蔡元培、陶行知还是胡适,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这个词;每年的开学典礼,都会讲到学生自治。因为大学和中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中学生是未成年人,大学生已经是公民了,现代大学就是培养现代公民的地方,培养共和国公民,具有非常强烈的公民教育的价值,如果一个年轻的公民在大学期间没有学会自我管理、没有学会自治,而唯唯诺诺,共和国的公民就无从产生。五四一代教育家、学者毫无例外都是把学生自治作为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无论在香港还是在国外高校,学生自治的能力和程度是大陆高校难以想象的。香港的大学生参与的议题从特首选举、基本法修改到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比如近年来,香港中文大学发生过几次重大的护校运动,因为新任校长要推行国际化的路线,取消大量中文课程;而香港中文大学的命名和定位就是在香港殖民地时期英语化的教育中确立中文教学的价值,所以这一决定引起学生强烈的质疑。 另外一次是学校为了盖大楼要砍倒很多大树,有些是不必要的。学生们为此发起护树运动,在树上系了黄丝带,派人日夜看管,取得了实际的成效。事实上到今天为止,我国大学的学生会、团委干部好像还不是直选,官场化的毛病也为人诟病。1987年上海交通大学实行学生会干部直选,成为一个重大新闻。如果大学以培养现代社会知识分子为使命,学生在大学期间却没有学会自我管理和社会治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缺陷。 关于大学制度的两个概念 关于大学制度有两个概念非常重要。第一个概念,如同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是一种普适的制度,并不是只适用于西方国家而不适用于中国。事实上,这个制度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长期、有效、大面积地实行过,造就了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优秀典范。 第二个概念,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推行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教育体制改革。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改革是以经营创收为中心,这些年来的改革开始重视教育内在质量的改革,包括课程改革等尝试,但是最重要的体制改革仍然没有成为改革的中心议题。当前中国大学制度建设最主要的问题,仍然如80年代《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所提出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权力高度集中,行政化、官场化的弊端,这一弊端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严重的回潮,比较典型的是2000年前后,以清华、北大为首,国家确定了一批副部级大学。2000年,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下达了一个关于事业单位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纲要,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淡化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逐渐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但高校却反其道而行之,搞了30多所副部级大学,在继续强化行政化、官场化的弊端。 当年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首先是恢复大学为学术机构的属性,而不是贩卖文凭、博取功名的机构。过了不到百年,这个问题又出现了,一些高校又成为行政化、官本位的学校,这种组织制度跟我们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可以说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必须看到,上世纪30年代的北大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大师云集,这种局面是一种制度文明的产物,并不是靠急功近利的短期政策能够催化出来的。这个制度就是现代大学制度。如果一个大学没有建立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这样的基本制度和文化,国家花再多的钱,也不可能造就真正的大学,更不要说是世界一流的大学。这是对于我们今天的大学一个最大的挑战。当然,今天的大学面临着的还不仅仅是行政化、官场化的压力;由于市场经济的改革,大学又多了一重来自市场主义、商业化对大学价值的侵蚀。很多重点大学几乎都变成了停车场,名车拥堵、财源广进,经常引起社会舆论的非议。 总而言之,今天的中国教育已经超越了十多年前那种极其贫困、极其短缺的状态,今天我们比以往更有条件去追求一个理想的教育。因此,要奠定一个新的教育理想、教育哲学,在这个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推进教育制度的改革,只有这样,中国教育才能走上真正健康发展的轨道,中国的大学才能真正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42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