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教学总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停课不停学 线上教学总结
yaoronggui 2020-2-22 16:09
为了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方针,我校高三年级已经展开了一段时间线上教学,下面我从线上教学软件对比、线上教学模式对比、线上作业打卡对比、后期教学计划、线上教学问题五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线上教学软件对比 我校教师主要使用腾讯课堂、腾讯会议和钉钉三种线上教学软件进行直播教学。这三种软件各有优缺点:比如腾讯会议方便督促学生的在线学习(随时请学生打开摄像头)情况,教学流畅性也比较好,互动性好,另外腾讯会议可以使用分批开视频的模式检查学生是坐着学还是躺着学。腾讯课堂可以利用签到功能进行学习签到,方便统计参与学习人数,而且也可以导出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长;钉钉直播结束后,学生立刻可以看回放,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长(包括直播时长和回放时长)。腾讯课堂和钉钉直播都可以线上教学中使用举手模式进行提问。本组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特点常常交换使用两种线上教学软件。 二、线上教学模式对比 先讲后练:讲→练→练→讲→打卡,先练后讲:练→讲→练→讲→打卡。先讲后练比较适合学习自律性差一点和基础差一点的学生,通过先直播讲授知识,自律性差一点学生就会准时投入学习,而且基础差一点的学生通过讲授可以回顾旧知,然后通过训练巩固知识。先练后讲比较适合学习自律性好和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通过先练习,自我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教师讲授时可以适当拓展延伸。 三、线上作业打卡对比 各个班级使用了不同的打卡小程序,比如作业登记簿、接龙、班级小管家等等,不管哪种小程序,功能大同小异,在此不再赘述。因为年级的线上教学安排非常紧凑(包段到人,即一天分成三个时段,每位老师负责一个时段),所以学生都要在下课前完成打卡,对于不能准时打卡的学生,各班、各科都有不同的做法,比如群内通报、电话联系家长,罚抄等等。 四、后期教学计划 在倾听各科老师和组内老师的经验分享上,结合自身第一周线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开展第二周线上教学,并使得线上教学的效果更佳,例如为了方便学生考勤管理,要求学生统一改名为:班级+班级学号+姓名,又如为了上课更有针对性(因为互动性不如线下),课前教师利用自己创建的化学答疑解惑微信群统计好学生的问题。 五、线上教学问题 第一、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督促学生学习,但是毕竟学生在网络的那头,加之授课规模大(80-100人),无法兼顾到所有的学生。第二、因为没有线下的测试,至于线上教学的效果问题,教师还是有点心理没底。第三、不自律的学生会不会挂机学习。第四、长时间使用电脑对学生视力的影响。
个人分类: 电脑网络|13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混沌与非线性思维》第12轮结束
热度 1 Mech 2016-6-10 06:46
端午节睡觉前,看完了学生的 98 份纸质学校总结和 96 份电子版的读书报告,评定了成绩。今天早上在教务处系统中提交。《混沌与非线性思维》第 12 轮就此基本结束,后面还有些考卷归档等事务性工作。 本轮教学改变了考察方式,如在《 《混沌与非线性思维》第 11 轮结束 》中所规划。这种变化对有些学生带来了压力,开始有要求退课的学生,但教务处通常不允许。希望今后学生全面了解情况后再选课。 感觉教学情况有所改善。听课的学生明显增加,课堂纪律仍能保证。总体上学生还是通情达理,也能审时度势。不及格的也空前少, 2 名缺考, 6 名不及格。这不仅是空前,也许会绝后。第一次考核方式改变,还是稍微放宽些尺度,今后仍希望不及格超过 10% 。 尽管各方面的效果基本如预期,但我自己还是非常惋惜对 laisser faire 有所放弃。现在只是坚持没有点名,保留着大学老师的最后体面。否则,如《围城》中所谓,“从大学者的放任忽变而为小学教师的琐碎”。这真是很无奈的事情。在对学生自主性的肯定与教师职业的要求之间,做艰难的选择,保持微妙的平衡。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3962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5,我的教学相关工作总结
热度 21 zmpenguestc 2016-1-12 21:41
2015 已成过去,记下所做的事情,给自己一个交待。作为高校教师, 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还得继续。 承担本科生《光电图像处理》普通班(春)及卓越工程师计划班(秋)、光电探测与信息处理新技术专题、研究生《图像处理及应用》共 3 门课的 课堂 教学,达 126 学时,评教均在 90 分以上。 指导的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URTP项目4 项,验收 1 项。作为“菁英计划”导师,指导 5 名学生,抽周末休息时间进行多次单独授课,每次3小时以上。 作为学院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指导委员会成员,多次指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光电设计竞赛,解决参赛中的相关专业和技术问题,指导的学生获得校内及全国竞赛奖, 1 人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 在编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1 本,校特色教材 1 本。 负责建设的“光电图像及光信息处理”实验室专项验收通过,验收成绩为优秀。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 8 人(含其他学院1名),其中 1 人代表学院参加校级示范性答辩,获得二等奖,2人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硕士生 20 余人,博士生 11 人,博士后 2 人,其中1名硕士生获得2015年度国家奖学金。毕业博士生 1 人,毕业硕士生 5 人,其中 1 人获得校级优秀硕士论文。指导的3名博士生,分别获得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立项。 作为负责人,承担研究生 “ 图像处理及应用 ” 课程建设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教改项目 1 项。 负责校首批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MOOCs)—— 《光电图像处理》课程建设,完成了课程片头制作及多个知识点的讲解和录制,计划 2016 年初上线。 作为主力,配合学院完成 2015 年教育部“光电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申报工作(已获批)。负责申报书具体撰写,该中心光电对抗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负责人和全部实验内容及 光电视觉与测量仿真实验平台 部分实验内容的建设。 为学院研究生教学质量小组成员、本科生教学质量小组成员,负责教案、试卷等规范性例行检查,听课、评教等大量基础性、事务性工作。 赴中学科普讲座校级专家团成员。2015年11-12月,分别在云南 玉溪一中 、 玉溪师院附中 ,浙江 嘉兴一中 , 宁波效实中学 (屠呦呦母校), 杭州二中 ,杭州 学军中学 等进行面向高中生的“从物理到光电”的多场科普讲座。 2015 年度获得荣誉,包括校先进工作者、校首届“网络名师”称号、院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电子科技大学唐立新奖教金”获得者等。 校首届“博文博客”大赛中,撰写的“ 研究生导师十年感悟 ”获最佳博文奖。 科学网博文“ 科研好苗子 ”,被评为校2015年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网络文章,首届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一等奖。 2015 年度,科学网写博仅 24 篇,有点少,还需努力。 杂事做了一大堆,木有亮点! 但有甜点 … … 相关博文: 2014,我已尽力
个人分类: 岁末集思|36025 次阅读|50 个评论
学生反映的教学中的问题和我的回答
热度 2 chenhuansheng 2013-1-18 21:00
本学期期末考试中,采用了科学网上一位博主的意见,设置了一道题目:“ 以本门课程任课教师的某一节课或某个知识点的讲解作为评述对象,分析其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以及你的建议。”这个题目,既可以收集意见,也可以检验学生是否曾细心听课。因为时间限制,这门课上课未曾全面点名。 结果除了一位同学未作、一位同学胡扯以外,近200人几乎都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下面是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的回复和说明。 简要的说明: 我们是一所非常不起眼的二本师范院校,授课对象为本科三年级的地理师范生。《遥感导论》是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理论课时40节,实验课时16节,实验课中2课时用于航空像片的判读;其余时间为数字图像处理。课时普遍感觉偏少。为了适应大家的基础,以及师范生的对本课程的实际需要(比如中学教学的需要、研究生学习的需要),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光学遥感部分;雷达和微波遥感未讲;热遥感做了简单的介绍。数字图像处理的内容主要是基础的图像显示、增强、几何纠正、分类等。没有野外实习。 我把学生反映的相关情况罗列在这里,希望各位光临的博主和前辈留下你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我的教学!谢谢! ~~~~~~~~~~~~~~~~~~~~~~~~ 1、 实验中,老师的演示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少了;同时学生对实验的原理不是太理解。 实验课的课时在学院教学计划中有限定,确实偏少。现有情况下,我只能利用实验课时间充分跟大家展示流程。要熟练掌握和理解原理,需要大家自己课后多练习并看书,尤其是实验指导手册。 2、 讲课跳跃性较大,部分内容显得凌乱;(同时也有学生反映逻辑性格很强) 我以后会在跳跃性较大的地方标注教材页码; 教师教学需要对教材有自己的理解,思路也可能与编者不一致,这个是正常的。 但是我在预习方面的提示太少,以后改进。大家要增加对教材的阅读时间。 3、 老师应该经常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一章完了要加以总结;部分内容应该在课堂上及时形成测验,可以在课间的 ppt 上面给出、下节课做简单点评;部分作业要及时点评。 对学习效果的及时检验这一点我确实做得不好。一方面是自己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是总感觉教学时间不够用。 以后我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在课间呈现,并于下节课点评,及时检验、了解和巩固大家的学习成果。 以后会尽量在每章结束后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便于同学们及时复习和巩固。 4、 部分同学觉得某些内容没有讲清楚,或者难以理解太抽象。但是到了期末复习时有所改善。 这说明大家平常没有看教材的习惯。我们从小学起老师就教我们要好好看书,这个书首先就是教材。条件允许也要看些参考书。 5、 部分遥感图像中地物的判读,老师自己都不清楚,就拿来教学生,而且到头来也没有最终确认,觉得不好;老师喜欢用 “ 好像 ” ,给人造成不确定的感觉,觉得讲课不靠谱,听课和学习更加云里雾里。 没有办法确定图像中的地物,这是遥感学科本身决定的。遥感技术的应用动力,很大一部分源于对未知区域进行观察和监测(比如军事侦察、大面积的资源调查等)。所以推测是必然的。 所以我一再主张对于遥感图像的判读,要学习胡适的治学方法: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只有当多个角度的推导结果都相符,我们才可以 “ 确认 ” 。但课堂上的材料,有的是远离我们生活的地区,我们获取的信息有限,所以有的地物属性,确实无法 “ 确定 ” 。 至于 “ 好像 ” ,除了上面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些我自己确实不能最后确认的东西在里面。因为我自己不能确认,我只能说好像、可能。科学研究就是要把这些 “ 好像 ”“ 可能 ”的内容加以 证实或者证伪。 但是 “ 好像 ” 的总比 “ 确实 ” 的多,所以没有办法。 我需要继续努力学习,或许我也需要适当地撒谎吧 6、 航片的选择,希望更多地是我们身边的、熟悉的区域;希望带上打印的遥感图像到实地去判读实践。 首先说说航片的问题。大比例尺的航片是涉密的,而且很贵。这也是我们学院自 80 年代以来没有更新教学航片的原因。现有的大比例尺航片,**城市附近部分的,与实地的情况差异较大,不太适合野外实践。 说到实践,我曾设想过带领大家外出进行近郊实习。我第一次开设《土地资源调查》时,曾经打印了**江中坝的快鸟图像,但是效果极差,已经失去了遥感数据所依赖的光谱特征,所以作罢。 利用免费获取的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实践,出于空间分辨率的原因,我们必须做路线考察。也就是大家手持图片,沿一定路线沿途进行解译。但是人太多,目前这类实践没有办法开展。唯一可能的做法就是在部门地理野外实习、区域地理野外实习中,添加这一部分内容。但是部门地理的综合实习,在大家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区域地理的综合实习,目前没有 GIS 教研室教师的参与。所以很抱歉! 7、 ppt 的色彩问题,课件中图片与文字的压盖问题。 投影仪老化、加上窗外光线的散射,严重影响 ppt 的视觉效果,深色背景有利于课堂应用,我会设法更好滴适应教室上课条件,设计 PPT 的背景。 至于深色不利于打印的问题,我想这个大家可以自己解决。我将 ppt 转化为 pdf 后,这个 pdf 文字还是可以提取的。大家完全可以自己根据需要把文字提取出来重新组合。 图片与文字的压盖问题,这一学期被我忽略了。以后我再给大家共享课件的时候,事先做一下调整。 8、 遥感课最好放在晚上。 这个问题不是我所能左右的,而且教学秘书也很为难。原则上学校不主张专业必修课程放在晚上,据说晚上老师更容易怠工 L 。但是我会尽量协调。 9、 老师的语速较快,学生没有时间做笔记。 我总感觉教学时间不够用。现在看来我自己的课堂组织存在问题。我想办法克服掉这个毛病。 10、 希望老师给我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锻炼我们的能力,不需要每节课都完全自己讲解。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己组织材料并进行讲演、报告,这是不错的方式。教学方法上称为 “ 导学制 ” ,我在选修课上会对部分内容采用这种方法。 但是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尤其是遥感这样的大家还处于打基础阶段的时候,不便过多地应用这种方法,担心大家自学结果不是很全面牢固。但是我会适当增加这样的机会。 11、 部分内容的课堂讨论太长;讨论中太自由,课堂秩序有点混乱。 遥感图像的判读,是需要大家讨论的。因为部分间接解译标志不是人人都意识到或者准确认识,广泛的讨论才能够解开隐含的奥秘;我主张讨论也意在检验大家对知识的掌握,并激发大家的积极参与。实践表明这种讨论是必要的而且很有成效。 当然时间占用有点多了,我以后设法控制。 至于课堂上的秩序,还不至于“混乱”。因为大家都是为了学习上的事在说话和交流而已,何况只是暂时的。 当然这一点也许在管理者 眼里或者中学课堂上不适用。 12、 课时太少;实验太少。 今年修订的新培养方案中,遥感导论的课时有所增加,希望以后能进一步改善。对于意犹未尽的知识和话题,希望大家自学。 什么都教懂是不太可能的;何况课时总是有限的。把大家教到半懂不懂,引起了你们的兴趣,作为大学教师这就算是成功了。后面的事情需要自己努力。 13、 老师虽然提到了减色法,但课堂上没有讲。 对于遥感图像的色彩配置而言,加色法的了解是必要的;但是减色法在 “ 导论 ” 阶段跟大家讲解,容易引起混淆和误导。 国内早期的遥感导论 / 概论教材中,对加色法有较多的笔墨;但是这几年新出的教材有把这部分内容简化或者抹去的趋势。但是我认为加色法对于大家理解 “ 不同色彩合成模式下,不同地物的颜色 ” 仍然是有必要的。所以补讲了部分内容。 不过减色法可能更贴近生活,比如印刷、室内装修着色等。感兴趣的大家自学。 14、 上实验课有迟到现象导致,到后期部分同学非常懒散。实验作业未能及时检查,部分作业是小组形式出现,容易纵容学生偷懒;至于实验课的准备,可以交给学习委员去做。 迟到的问题,这个责任在我,我应该以身作则。对不起! 作业的问题,因为人数太多,我实在有心无力。以后希望形成抽查的机制。 实验的准备,交给学习委员或者主要班干部去做,这个主意很好。下次采纳施行!
2879 次阅读|6 个评论
《来学往教》-------2010年教学总结
热度 10 freefloating 2011-2-15 12:51
非常不情愿的发觉 2010 年又要从身边溜走,我只能抓紧行动,因为运动的时钟变慢。 这一学期我第一次接触数学系的学生,我发现潍院的数学系里,竟是些美女帅哥。 这一学期我用 45 学时的时间,打算挽救物理学在你们心中的形象,不知道我是不是做到了,从你们的眼神中,从你们交给我的作业和报告中,我知道,一些同学有所体会,也许不少;不过也有一些同学觉得不过是又一门应付一下就过去,而且打算以后再也不碰的功课,这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 我最希望的并不是你由于上了我的物理课,立刻打算投身于物理研究的行列,这并不一定最适合你,而且不适合的概率往往远大于适合的概率。 我只是希望你能通过物理的学习,知道什么科学的方法,什么是科学的精神,知识本身没有那么重要,技能本身也没有那么重要,除了应付考试,我们很多人可能根本没有机会体会我们曾经学到的很多东西的实在用处。这是谁的问题?不错,是教育的问题,有些是不应该发生的,有些是必然发生的。怎么去改变?从我们现在每个人开始做。如果我们不能从自身意思到教育的问题,并努力去改变他,难道要等到我们的孩子们自己去挣扎吗? 所以重要的是你知道怎么去清醒的认识问题,正视问题。确定可能的方向,然后不畏繁难去尝试解决。心情愉快,放松的去挑战自己的极限,这就是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 我曾经说过,同学们可以就我布置的每一个作业提出异议,但是并没有人真正这么做,我猜测原因,大部分同学是认可我的做法,但绝对不应该是全部同学,我可以肯定的是你们不是怕得罪我,主要是你们懒的费那个劲,我们的教育已经消磨了你们的激情和干劲,你们已经宁愿只做做几道题,看看几本书,就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很多。 其实我也隐约感觉到我的课上,可能也会消磨了某几位同学的热情,或者是我没有恰当的强化和保护你们的热情,我没有做到抓住你们每一丝火花,添加燃料,将它们适当的放大。我很抱歉和遗憾。 我只能在最后,提醒大家, 你生命中的火花,需要你自己的保护,而不可能是任何人,因为没有人更了解你自己;需要你自己为自己加油添燃,你需要得到的鼓励和帮助,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有句古语是来学而不往教,就是这个道理。你明白了这一点,都不晚。 我始终是打算和同学交流,我也不断鼓励大家这样做,但我不可能也不会像你们高中班主任那样跟在你们后面不停敲打,向你们的家长那样,守在你们身旁嘟嘟囔囔。 我再来说说我几十年的感受,曾经我的一个领导说我是省事的祖宗,这说明我总是倾向于找捷径。 寻找捷径的过程,有时并不省事,却往往有收获;有时打算低空掠过,轻松过关,却备受挫折。我的深刻体会是,唯有认真才是捷径。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寻找捷径的判据应该还是“认真”,寻找捷径的目的不是为了糊弄,而是为了做得更好。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投机取巧的事情不要想,也没有必要做,做了得到了也不要高兴,因为你丢失的可能是踏实诚信的至宝,丢掉了对生活真实的体会。投机的成就正如毒品快感,总是在最初就满含了罪恶和诱惑,必然通向毁灭和痛苦。 还有关于兴趣和理想的问题。 还有关于混沌的问题。 还有一些问题,我试图再你们的作业中反馈了,往往片言只语,不知道你们是不是理解了。而且我也忘记了,你是如何问的,我是如何回答的。我们可以继续通过网络交流。 最后几点总结: 1. 来学而不往教 2. 唯有认真才是捷径 3. 没有哪一个知识和技能是独门绝技,可以安身立命。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才是根本。 4. 形式大于内涵 5. If you can see it, you can be it! 6. 正视你生命中的问题,放松心情,努力面对。 非常感谢大家,特别是那些每次微笑着注视着我听课的同学们,正是因为你们的微笑才激励我继续在课堂上张牙舞爪。 也感谢那些默然和沉默的同学们,你们将问题展现在我面前,成为我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的动力和鞭策。 希望这样的一学期,我们都有收获。
个人分类: 来学往教|5941 次阅读|2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6: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