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Principles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Photochemistry10《线性共轭分子的吸收光谱》
yuanjinchen 2014-7-3 15:48
线性共轭分子的吸收光谱 本文是Brian Wardl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otochemistry 翻译计划的一部分。本文选自第二章,为原文的2.5节。 当一个分子中包含两个碳碳双键时,双键对吸收光谱的影响取决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含共轭双键的分子的吸收光谱较独立双键(非共轭双键)相比,其第一吸收波段显著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当两个π轨道足够近时,它们之间可以发生重叠,形成两个离域 π 轨道,其中一个能量变低,一个能量变高。相似地,两个 π *轨道也产生两个能量不同的离域 π *轨道(如图2.10所示)。 图2.10 共轭体系中碳碳双键的相互作用 从图2.10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共轭二烯中发生的最低能量 π → π *跃迁所需的能量比离域双键要小。因此共轭双键可以导致第一吸收波段向长波长移动(能量与波长成反比)。进一步的共轭可以使 π → π *跃迁的能量更低,如表2.2所示。 表2.2 共轭多烯H(CH=CH) n H中最低能量吸收波段 以丙烯醛为例研究C=C双键和羰基的共轭。丙烯醛的吸收光谱如图2.11所示。 图2.11 丙烯醛的吸收光谱 共轭作用对π和π*轨道的影响与之前介绍的二烯分子类似,但其 n 轨道几乎不变。图2.12给出了共轭作用对最低能量 π → π *和 n → π *跃迁的影响。 图2.12 丙烯醛中C=C键合羰基的相互作用。由于发生共轭作用, π → π *跃迁(跃迁(a)和(b))发生于较低的能量下。同样,由于共轭作用的影响, n → π 跃迁(跃迁(c)和(d))也发生于长波长波段。
个人分类: 知识理解|24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Photochemistry9《有机分子的光吸收过程》
yuanjinchen 2014-7-3 15:46
有机分子的光吸收过程 本文是Brian Wardl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otochemistry 翻译计划的一部分。本文选自第二章,为原文的2.4节。 图2.6为蒽(图2.7)在苯的极稀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以清晰地看到宽谱带(包络谱)上附加有“指状结构”。这些“指状结构”被称为 振动精细结构 ( vibrational fine structure ),每个“手指”都对应基态的 v = 0振动能级向激发态的 v = 0, 1, 2, 3等振动能级的跃迁。 图2.6 蒽的苯溶液的吸收光谱,及其振动精细结构的归属 图2.7 蒽 这一光谱表明,可以发生很多振动能级的跃迁,其中一些比其他的跃迁更容易发生。也就是说,对不同的振动能级跃迁来说,其强度也不同。在蒽的光谱中, v = 0 → v = 0跃迁的吸收带强度最大,因为就这个跃迁来说, S 0 ( v = 0)和 S 1 ( v = 0)的振动概率函数重叠最大。也就是说,这种跃迁的弗兰克-科顿因子是最大的。 v = 0 → v = 0跃迁产生的谱带成为 0 – 0谱带 ( 0-0 band )。 刚性烃类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可能看到振动精细结构,但是其他分子的吸收光谱通常为宽的谱带,没有精细结构或只有很少的振动精细结构(图2.8)。这是因为分子内振动能级的数目巨大,此外有机分子和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使精细结构变得模糊。在图2.8给出的假想的光谱中,振动精细结构被包络谱掩盖,吸收曲线的峰值并不对应0 – 0谱带,因为这里最可能发生的跃迁是0 → 4跃迁。 图2.8 有机化合物溶液的宽而无特征的吸收光谱 有机分子的吸收谱的来源为不同分子轨道间的跃迁。这些分子轨道的常见的次序如图2.9所示。 图2.9 有机分子能级顺序的一般规律,以及光激发引起的跃迁 由图2.9可知,理论上共有六种电子跃迁,分别为 σ → σ *, σ → π *, π → π *, π → σ *, n → σ *和 n → π *跃迁。 σ → σ *通常对应着难以测量的远紫外吸收,而 σ → π *和 π → σ *通常被强得多的 π → π *掩盖。在这几种可能的电子跃迁中,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 π → π *和 n → π *跃迁,它们产生的激发态分别为( π , π *)和( n , π *)激发态。 在使用分子轨道理论讨论有机分子的光吸收时,我们尤其关注两个分子轨道。最高占有轨道(HOMO)是基态分子中有电子占据的能量最高的分子轨道,最低空轨道(LUMO)是基态分子中能量最低的空轨道。因此,有机分子中的能量最低的跃迁是HOMO→LUMO跃迁。 π → π *和 n → π *跃迁有几个重要的差别,如表2.1所示。 表2.1 π → π *跃迁和 n → π *跃迁引发吸收的对比
个人分类: 知识理解|31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Photochemistry8《光吸收的物理学基础》
yuanjinchen 2014-7-3 15:28
光吸收的物理学基础 本文是Brian Wardl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otochemistry 翻译计划的一部分。本文选自第二章,为原文的2.3节。 可以吸收光的分子中含有天线基团,被称为 发色团 ( chromophores 或 chromophoric groups ),分子吸收光的过程主要由发色团完成。当振荡电磁辐射与合适的发色团相遇时,发色团中的一个电子可以跃迁到能量更高的激发态,发生这一过程的前提是光子的能量与电子跃迁前后两个量子化能级的能量差相匹配。发生电子转移时,吸收光的发色团发生 电子偶极跃迁 ( electric dipole transition ),光子的能量变成整个激发态分子的一部分。 跃迁偶极矩 ( transition dipole moment )只存在于跃迁发生的过程中,跃迁偶极矩产生于电子的移位。吸收的强度与跃迁偶极矩的平方成正比。 研究分子的光吸收过程时,首先应探讨电子状态之间的转变。然而,不考虑到核的运动就不能完整地讨论电子激发效应。 因此,分子的总能量包括电子的能量和核运动(振动和转动)的能量: E t = E e + E v + E r 其中下标分别表示总能量、电子能、振动能和转动能。由于电子能、振动能和转动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假设可以把它们分开讨论。这个假设被称为 玻恩-奥本海默近似 ( Born–Oppenheimer approximation )。 电子状态能级之间的能隙比振动能级之间的能隙大得多,而振动能级之间的能隙又比转动能级之间的能隙大很多。因此,在研究分子内电子转移效应时只考虑量子化电子状态能级和振动能级。 分子吸收紫外和可见光后引起电子跃迁,同时涉及电子能级改变和振动能级改变。这种跃迁称为 振动跃迁 ( vibronic transition )。 在热平衡条件下,各个能级的数量服从 波尔兹曼分配定律 ( Boltzmann distribution law )。如果基态分子数为 N 0 ,那么较高能级分子数 N 1 可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N 1 / N 0 = exp( -Δ E / RT ) 其中exp为指数函数(计算器上的 e x ),Δ E 为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 R 是气态常数(值为8.314 J K -1 mol -1 ), T 为温度。 波尔兹曼分配定律的计算结果说明:在室温下,大多数分子处于电子基态的 v = 0振动能级,因此分子的光吸收多从 S 0 ( v = 0)态开始。(图2.2) 图2.2 有机分子基态、最低激发态及其量子化振动能级示意图。竖直箭头代表光吸收引起的振动跃迁 图2.3给出了双原子分子的势能曲线,通常称为 莫尔斯曲线 ( Morse curve ),该曲线描述了随着分子内键长的改变,分子势能的变化情况。 图2.3 双原子分子的莫尔斯曲线,其中水平线表示量子化振动能级。曲线最低点为平衡键长, r e 水平线与莫尔斯曲线交点处,能量全部为势能。而在点和点之间,能量部分为动能,部分为势能。 每个振动能级都有对应的波函数。给定一个振动量子数 v ,波函数的平方则可表征该振动能级与核间最可能的距离。图2.4为一系列振动量子数的振动概率函数。在 v = 0能级下,波函数的平方说明分子最可能处于平衡构形下。然而,对于激发振动能级来说, ψ 2 函数的大小最接近振动能级的转折点,这说明键最可能处于全扁平构形或者全伸展构形。 图2.4 一系列振动量子数的振动概率函数。请注意v越高,分子键长越可能在莫尔斯曲线附近的两个极限处;另外,对于任一 v 值,都有 v + 1个极大值点 核比电子重得多,运动也慢得多,电子跃迁到另一个能态的过程花费的时间很短,可以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原子核为固定不动的。这一假设称为 弗兰克-科顿原理 ( Franck-Condon principle ),因此,电子跃迁的过程可以用图2.5中的垂直箭头表示。也就是说,电子跃迁过程中,原子核框架体系是“不变的”。所以,分子吸收光子引发的电子跃迁也称为 垂直跃迁 ( vertical transition )或 弗兰克-科顿跃迁 ( Franck-Condon transition )。 当两个相邻电子能级的核间分离程度类似时,其振动能级的跃迁强度最大。也就是说,相邻电子能级的振动能级的 ψ 2 函数重叠越大,越容易发生电子跃迁。该重叠叫做 弗兰克-科顿因子 ( Franck-Condon factor ),如图2.5所示。 图2.5 S 0 ( v = 0)态吸收光子后最可能发生的跃迁:(a)两个电子状态几何构型相近时,曲线的最低点位置一致;(b)激发态的核间距大于基态
个人分类: 知识理解|2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Photochemistry7《光吸收概述,朗伯-比耳定律》
yuanjinchen 2014-7-3 15:26
光吸收概述,朗伯-比耳定律 本文是Brian Wardl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otochemistry 翻译计划的一部分。本文选自第二章,为原文的2.1和2.2节。 光吸收概述 所有的光化学和光物理过程都开始于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从而产生激发态的过程。 R + hν → R* 高效的光吸收过程有如下特点: 光子的能量与吸收光子的材料的能级差匹配。 当初始波函数和最终波函数( ψ 和 ψ * )最相近时,吸收最强。 朗伯-比尔定律(Beer-Lambert Law) 不同物质吸收光的能力相差很大,吸收光的能力用 摩尔消光系数 ( 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 , ε )表征。发生光吸收过程时,入射光的强度 I in 比出射光强度 I out 要强。光的相对吸收率( I out / I in )与吸收光的物质的浓度( c )和光程( l )成指数关系: I out / I in = 10 - εcl 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log ( I out / I in ) = - εcl 即: log ( I in / I out ) = εcl 等式的左侧称为吸光率 A 。吸光率,浓度,光程之间的线性关系称为 朗伯-比尔定律 ( Beer-Lambert Law ): A = εcl 除非使用高强度入射光(如激光),朗伯-比尔定律是广泛适用的。光吸收过程中,相当比例的受照射粒子处于激发态而非基态。 由于历史原因,光谱学中使用的ε的单位通常为非SI单位。 浓度 c ,通常使用摩尔每升mol l -1 。 光程 l ,通常使用厘米cm。 A 是一个没有单位的对数量。 由于 A = εcl ,有: ε = A / cl 因此 ε 的单位通常为:cm -1 ×(mol l -1 ) -1 = l mol -1 cm -1 。 对给定物质来说,改变入射光波长,则摩尔消光系数也随之改变。用 ε (或log ε )对波长(或波数)做直方图,得到的曲线叫做物质的 吸收光谱 (图2.1)。对光化学工作者来说,吸收光谱的首要作用是给出了某种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 λ max )以及在该波长处得到的最大摩尔吸光系数( ε max )。因此,在 λ max 处激发化合物可以得到最佳的激发效果。此外,朗伯-比尔定律被广泛用于测量物质的浓度。 图2.1 丙酮的吸收光谱
个人分类: 知识理解|3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Photochemistry6《光化学过程的效率:量子产率》
yuanjinchen 2014-7-3 15:21
光化学过程的效率:量子产率 本文是Brian Wardl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otochemistry 翻译计划的一部分。本文选自第一章,为原文的1.6节。 制备集成电路芯片需要使用 光刻胶 (一种高分子涂层,当受到光照时物理性能发生改变,因此受到光辐射与未受到光辐射的区域会产生区别)。基底的表面涂覆一薄层光刻胶材料,在模板的遮罩下,用紫外光选择性地照射。光照区域的光刻胶发生化学变化。根据选择体系的不同,用合适的溶剂洗去受辐射的部分或是未受辐射的部分。重复多次,最终制备出复杂的电路板。由于需要大规模生产,因此了解光化学过程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将反应的效率最大化,尽可能地减少光源耗能。 量子产率 便是衡量吸收的光子被利用的效率的指标。 初级量子产率( ϕ ) 光子被吸收,形成的激发态可以经过不同的途径失活,所以并非每个激发态分子都会产生初级产物。因此初级过程的量子产率为: 丙酮的光分解过程如下图所示。 ·CH 3 和·CH 3 CO粒子是 自由基 ,这种粒子含有未成对的电子。自由基是由共价键均裂产生的,均裂过程中,成键的电子对重新分配,两个参与成键的原子都获得一个单电子。 全局量子产率(Φ) 全局量子产率指的是每吸收单位量的光子参与反应的反应物分子R的数数目。 根据Stark–Einstein法则,Φ应该为1。然而当次级反应发生时,Φ可以大于1。 碘化氢的光分解反应如下图所示。 链反应 的Φ可以非常大,链反应是一种增殖型反应,可以放大最初的吸收步骤。 用合适波长的光照射烃类和氯气的混合物,可以引发有烃类的氯化反应(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全局量子产率可超过10 6 (对于每个终止反应来说,之前发生了10 6 次增殖循环反应)。 (第一章完,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知识理解|2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Photochemistry5《光化学研究常用光源》
yuanjinchen 2014-7-3 15:16
光化学研究常用光源 本文是Brian Wardl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otochemistry 翻译计划的一部分。本文选自第一章,为原文的1.5节。 白炽灯是良好的可见光源,若使用石英灯管,获得的波长最低可为200nm的。低于200nm的紫外光会被大气中的氧气吸收,所以欲获得短波长光,必须使用真空设备。 放电灯中充有氙气或汞蒸气,用以维持放电。在低压下,放电灯发出的光由充入气体的系列特征光谱线组成。放电灯具有发射短脉冲光的能力,由于其在短波长波段发光较强,可作为理想的激光泵浦光源。原子被激发到激发态,随后可以受激辐射相干的单色光。 激光在光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因为受激辐射发射的光是单色的,相干的,且强度非常大。此外,激光技术的进步使得激光光源发射的脉冲越来越短,现在已经到飞秒级(1 fs = 10 -15 s)。 汞灯 汞灯是光化学研究中的一种传统光源。基态汞原子在最高占有轨道(6 s )中有两个电子。因此,激发态汞原子既可为单线态,又可为三线态,很像前面讨论过的氦原子。 汞灯的发射光是由高能级原子轨道向低能级原子轨道的电子跃迁造成的。电子跃迁要符合一定规则,即 选择规则 ( selection rules ): 电子跃迁前后的轨道角量子数 ℓ 发生改变,且Δ ℓ = ±1。因此1 s 轨道向2 p 轨道的跃迁是允许的,1 s 到3 p 轨道的跃迁是允许的,但是1 s 向2 s 或1 s 向3 d 的跃迁是禁阻的。这一规则有时也称 拉波特选择规则 ( Laporte selection rule )。 根据 自旋选择规则 ( spin selection rule ),跃迁前后自旋多重性不变,即Δ S = 0,因此,单线态和三线态之间的跃迁是禁阻的。然而,对于重原子(如汞原子)的电子跃迁,由于发生了 旋轨耦合 ( spin-orbit coupling )效应,电子跃迁过程并不严格遵守自旋选择规则。运动中的电子会产生磁场,电子自旋产生的磁场与电子轨道运动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即发生旋轨耦合效应。旋轨耦合可导致不同多重态的混合,即单线态和三线态的划分不再精确。原子序数越高,旋轨耦合效应就越强,不同多重态间的电子跃迁就越容易发生。 汞灯的发光与其工作状态有关。低压汞灯光强最弱,输出光谱线也最少,其最显著的光谱线为254nm线。中压汞灯亮些,光谱线也更多。高压汞灯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运行,其光强最强,此外由于压致谱线变宽效应,发射光波长范围较宽,但是254nm处的发光由于自吸收效应而消失。 激光器 激光 的英文单词 laser 是 受激辐射光放大 ( light amplifi 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的首字母缩写。 脉冲激光发射的光脉冲非常短,甚至可以检测最快的光学过程,这是传统光源无法办到的。 激光的产生需要如下的条件: 1. 激光媒质 。激光媒质填装于激光谐振腔中的一个管中,两端都有一面反光镜。泵浦光源激发激光媒质中的原子或分子引发受激辐射。激光器可根据激光媒质分类,比较重要的有如下几种: 固体激光器 ,比如红宝石激光器,钕掺杂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器,钛掺杂蓝宝石激光器。 气体激光器 ,比如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 染料激光器 ,其中的激光媒质为溶于无吸收溶剂的有色荧光染料。 2. 亚稳态 ,一种寿命相对较长的、能量高于基态的激发态。设基态分子和亚稳态分子个数分别为 N 0 和 N 1 ,在热力学平衡状态下, N 0 N 1 。欲使一个体系发射激光,则必须使入射光子更多地参与引发受激辐射,而不是被体系吸收。这就要求受激辐射的速率大于吸收的速率,即 N 1 N 0 。这种非平衡条件被称为 粒子数反转 (也称 布居反转 , population inversion )。如果可以达到粒子数反转状态,则可使发光放大。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亚稳态需要相对较长的寿命——它需要维持足够长的寿命来获得粒子数反转。 当一个具有合适能量的光子与激发态原子相互作用时,激发态原子会发生受激辐射,产生另一个光子,其方向与入射光子相同。这两个光子可以进一步激发出另外两个受激辐射光子,接着是四个,以此类推(图1.14)。这一现象称为 光放大 ( amplification )现象,也称作 增益 ( gain )。激光媒质有时也称为 增益媒质 。 图1.14 受激辐射导致的光放大现象(·代表激发态原子) 3. 泵浦机理 ( pumping mechanism )。为了激发增益媒质中的原子或分子,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根据激光器种类的不同,这些能量可以来源于光源,放电或者化学反应。 4. 光学共振腔 ( optical resonance cavity ),用以维持激光发射。即便已经达到了粒子数反转状态,并已经引发了受激辐射,还是不足以维持激光的发射。实际上,光子需要局限于一个体系内,使得其引发受激辐射的概率大于引发其他光物理过程的概率。在激光媒质两端添加两面反光镜即可达到这一目的,其中一面为全反射,另外一面(激光束的输出方向)为部分反射(如图1.15)。 图1.15 激光器体系示意图 激光器内为何会出现粒子数反转状态? 根据 波尔兹曼分配定律 ( Bolzmann distribution ),在热力学平衡的状态下,对于简单的二能级体系来说,激发态分子数目是不可能超过基态分子数目的。 然而,欲发射激光,必须达到粒子数反转状态,即令 N 1 远远大于 N 0 ,只有存在三个或更多能级时才能实现: 三能级红宝石激光器 。红宝石由含有痕量Cr 3+ 的Al 2 O 3 组成。Cr 3+ 离子被氙灯发射的白光激发到状态2,随后通过系间窜跃途径快速衰减至状态1。状态1具有相对较长的寿命,因此数目逐渐增多直至远远超过基态分子数目。为了获得粒子数反转状态,需要超过一半的基态Cr 3+ 离子被激发(以使 N 1 N 0 ),这并不是一个特别高效的过程(如图1.16)。 四能级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器 。这种固体激光器由掺杂有Nd3+离子的钇铝石榴石棒组成。其能级如图1.17所示。Nd 3+ 离子被氙灯的白光激发至能级3,随后快速无辐射衰减至能级1。相对较低的激光能级(能级2)数目很小,所以,很容易达到粒子数反转状态。激光器输出波长(1064nm)位于红外波段,利用倍频技术(frequency-doubling)可以将其转换至可见光和/或紫外光波段。倍频技术也称二次谐波发生技术,指的是某些晶体(如KH 2 PO 4 )吸收两个频率为 ν 的光子,发出一个频率为2 ν 的光子。倍频晶体可用于产生一系列基于激光器频率的谐波。 四能级染料激光器 。原子能级之间能量相差很小,而溶液中的大分子之间的能级之间能量相差却常常很大。对那些有很长共轭链且在可见光区有吸收的染料分子的溶液来说便是如此。罗丹明6G(图1.18)激光器可以产生可调节激光辐射,其发光的波长范围很宽(570~620 nm)。 染料激光器经常由另外另外一个激光光源泵浦。常用的25种染料可提供的激光波长范围很宽,为350~900nm。有机染料激光器是一种四能级激光器,尽管只有只有两个能级应用于激光发光(图1.19)。 振动弛豫(图1.19中的点划箭头)可以维持粒子数反转状态。罗丹明6G的高能级和低能级之间相差很宽,使得其具有很宽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因此,在激光腔中加入波长选择设备,可以使这种激光器发射波长可调控的激光。 图1.16 红宝石激光器能级间电子跃迁示意图 图1.17 钕激光器能级间电子跃迁示意图 图1.18 罗丹明6G 图1.19 罗丹明6G染料激光器的能级和电子跃迁 激光脉冲技术 一些激光器可以发射 连续波 ( continuous-wave , CW )激光束,其输出循环的时间尺度与将光子移出体系所需的时间尺度具有相同的数量级。CW激光器可以被改造为脉冲输出激光器。此外,因为泵浦速率和发光过程速率具有特定的比例,一些激光器本身就是脉冲激光器。例如,如果从高的激光能级的衰减速率比泵浦速率大,那么就不能维持粒子数反转状态,从而发生脉冲现象。 脉冲激光器可以发出极短的光,这意味着它可以很快速地引发光化学过程,然后可以采用其他手段监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为了减少激光脉冲的时间,目前常采用如下技术: Q开关 ( Q-switching )可以产生高强度的纳秒脉冲(1 ns=10 -9 s)。将一个遮光器放置于激光媒质和一面反光镜之间,以阻碍激光。如果遮光器突然开启,激发光会骤然射出。一种常用的遮光器是电光 波克尔斯盒 ( Pockels cell ,KH 2 PO 4 晶体有很大的应用潜能)。 锁模技术 ( mode locking )可以产生皮秒级脉冲(1 ps=10 -12 s),在激光谐振腔的的往返频率下,电子可以自发地开启和关闭遮光器。 近十年来,脉冲激光器最大的进步莫过于Ti 3+ 掺杂氧化铝激光器,即 钛蓝宝石激光器 (Ti:sapphire)的发明。Ti 3+ 的吸收波段为蓝-绿波段,发射光谱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如图1.20所示。吸收最大值约为510 nm,为绿光波段。所以,钛蓝宝石激光器可以用氩激光器的绿光谱线(514 nm)或者Nd-YAG激光器的倍频(绿)光谱线(532 nm)泵浦。较宽的吸收波段使得钛蓝宝石激光器的发光波段较宽,可以在700至900 nm之间调节。其较高强度的峰值输出也可通过倍频技术用于350~450 nm波段的光源。 图1.20 Ti 3+ 离子在氧化铝晶体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 钛蓝宝石激光器可以在CW模式和脉冲模式之间转换。有两种常用的脉冲钛蓝宝石激光器: 激光脉冲为10 ns级别,由Q开关Nd-YAG激光器泵浦。 锁模钛蓝宝石激光器,可以产生亚皮秒级别的脉冲,通常由CW氩激光器或CW Nd-YAG激光器泵浦。目前最短的激光脉冲是由这种激光器产生的,约为几飞秒。
个人分类: 知识理解|19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Photochemistry4《电子组态》
yuanjinchen 2014-7-3 15:13
电子组态 本文是Brian Wardl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otochemistry 翻译计划的一部分。本文选自第一章,为原文的1.4节。 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由分子内的电子分布决定的。例如,基态甲醛分子有如其他有机分子一样,具有 闭壳结构 ,也就是说,甲醛分子中所有占有轨道中的电子都是成对的。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基态和激发态甲醛分子的电子构型。甲醛的分子轨道示意图如图1.9所示。最高占有轨道(HOMO)是羰基氧原子上的 n 非键轨道,最低空轨道(LUMO)是羰基的 π *反键轨道。 图1.9 甲醛分子轨道示意图。图中画出了 n → π *和 π → π *跃迁过程,以及 π , n 和 π *轨道的边界表面。 如果不考虑已经排满的能量较低的 σ 轨道,最低电子状态(基态)的电子构型是 π 2 n 2 。吸收能量合适的光子可以使一个电子从占有轨道跃迁至空轨道,从使电子构型变为激发态。能量变化相对较小的 n → π *(HOMO→LUMO)和 π → π *可以分别使电子构型变为 π 2 nπ *和 πn 2 π *激发态。 关于甲醛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自旋多重性,基态为单线态( S 0 ),而激发态要么是单线态( S 1 , S 2 ,…),要么是三线态( T 1 , T 2 ,…)(图1.10)。 图1.10 甲醛基态和激发态电子构型示意图 S 1 和 T 1 激发态都来源于n轨道向π*的跃迁,分别记为 1 ( n , π *)和 3 ( n , π *)态。 S 2 和 T 2 态分别来源于 π 轨道向 π *轨道的跃迁,分别记为 1 ( π , π *)和 3 ( π , π *)。甲醛电子状态示意图如图1.11所示。考虑到分子不同的自旋状态,需要注意: 三线激发态的能量通常比相应的单线激发态能量要高。这一现象可用 洪特规则 解释:当连个未成对电子占据不同轨道时,如果它们的自旋平行,那么系统的能量较低。 当基态分子 S 0 的电子被激发时,自旋多重性有保持不变的趋势。 S 0 → T 1 跃迁被称为 自旋禁阻 的过程,也就是说,这种跃迁是允许的,但是不如 S 0 → S 1 跃迁更容易发生。通常,三线态都是从 S 1 态跃迁而来的,而只有在分子或环境条件允许 系间蹿跃 过程发生时,这种跃迁才能进行。所谓系间蹿跃过程,就是指单线激发态转变为三线激发态的过程(详见2.6节“选择规则”和第5章“激发态的分子内无辐射失活”)。 图1.11 甲醛电子组态图解 对于Ru(III)和其他 d 6 离子的八面体复合物, σ L 和 π L 分子轨道是占有轨道,基态构型是闭壳结构,因为HOMO π M 是全满的( t 2 g 6 )。基态为单线态( S 0 ),激发态可能是单线态或三线态(图1.12) 图1.12 八面体复合物Ru(bpy)32+的电子构型和电子组态示意图,只给出了较低能态部分 然而对于Cr(III)的八面体复合物来说,Cr 3+ 是 d 3 金属离子,其HOMO π M 轨道有三个电子( t 2 g 3 )。因此,Cr(III)的基态构型为开壳结构,因此激发态为四重态或二重态(图1.13)。 图1.13 d3金属Cr(III)的八面体复合物的电子构型和电子组态示意图,只给出了较低能态部分
个人分类: 知识理解|4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Photochemistry3《分子轨道》
yuanjinchen 2014-7-3 15:10
分子轨道 本文是Brian Wardl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otochemistry 翻译计划的一部分。本文选自第一章,为原文的1.3节。 分子中的键合作用可以用一种叫做 分子轨道理论 的模型来解释。与原子轨道理论类似,量子力学模型也要求分子中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一类特定的波函数,即 分子轨道 ,可以描述这些分子的量子化能级。 为了最简便地检验分子轨道理论,我们可以仅考虑双原子分子。两个原子的原子轨道的波函数相互作用,产生两个新的分子轨道的波函数。(图1.4) 图1.4 两个独立的原子轨道(AO)相互作用生成分子轨道的过程(MO) 若原子核之间原子轨道波函数增强,则可得到能量较低的 成键轨道 。原子由于原子核和成键轨道中的电子互相吸引而连在一起,并且 ψ AB = ψ A + ψ B 。 若原子核之间原子轨道波函数减弱,则可得到能量较高的 反键轨道 ,反键轨道排斥电子, ψ * AB = ψ A - ψ B 。 如果形成分子轨道的两个原子轨道都是s轨道,那么生成的轨道分别称为 σ ( sigma )成键轨道和 σ *( sigma星,sigma star )反键轨道(如图1.5)。 图1.5 σ (成键)和 σ *(反键)分子轨道的边界表面 如果形成分子轨道的是两个平行的p轨道,那么生成轨道分别称为 π ( pi )成键轨道和 π *( pi星,pi star )反键轨道(如图1.6)。 图1.6 π (成键)和 π *(反键)分子轨道的边界表面 分子轨道的 相位 (表示为+/-)是波函数的符号。+表示在这一区域的波函数为正值,-表示这一区域的波函数为负值。 除了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之外,还有一种 非键轨道 (n)。这些轨道中通常包含着孤对电子,在原子形成分子过程中既不起成键作用,也不起反键作用,只存在于分子中一个原子中。非键轨道的能量通常比成键轨道要高。 图1.7所示为有机分子中量子化能级的简图。 图1.7 有机分子中分子轨道示意图 分子轨道模型也可以用来解释 d 区元素的络合物。与自由状态的金属不同,在八面体复合物中金属原子的 d 轨道并非是简并的,这是由配体和金属轨道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五个 d 轨道分裂成三个 t 2 g (非键)轨道和两个 e g *(反键)轨道,即: d 区金属八面体复合物ML 6 的分子轨道如图1.8所示。这些分子轨道被分为成键轨道( σ L 和 π L )、非键轨道( π M )以及反键轨道( σ L *、 π L *和 σ M*)。 d n 区金属的八面体复合物基态电子构型中, σ L 和 π L 轨道是全满的,同时, n 个 d 电子在 π M 非键轨道中以 t 2 g 对称的模式排列,在 σ M *反键轨道中以 e g 对称的模式排列。 图1.8 d 区金属八面体复合物ML 6 的分子轨道示意图。竖直箭头表示复合物吸收光子后可能引发的不同的电子构型转换过程。 分子吸收光子可使一个电子从已排布的轨道跃迁至空轨道,从而形成激发态构型。这些构型转换过程可分为如下几种: 金属中心(metal-certred, MC)构型转换,又称 d - d 转换,指的是金属中心的非键轨道和反键轨道之间发生的构型转换。这种转换通常发生在d区第一族元素之中。 配体中心(ligand-centred, LC)构型转换,指的是配体中心的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之间发生的构型转换。这种转换常发生在带有扩展 π 和 π *轨道的芳香配体之中。 配体向金属电荷转移(ligand-to-metal charge transfer, LMCT)机理的构型转换,指的是发生于配体中心分子轨道的成键轨道和金属中心分子轨道的反键轨道之间的构型转换。如果复合物的配体易被氧化,金属易被还原,则可发生此类构型转换。 金属向配体电荷转移(metal-to-ligand charge transfer, MLCT)机理的构型转换,指的是发生于金属中心分子轨道的非键轨道和配体中心分子轨道的反键轨道之间的构型转换。如果复合物的金属易被氧化,配体易被还原,则可发生此类构型转换。
个人分类: 知识理解|2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Photochemistry2《原子轨道》
yuanjinchen 2014-7-3 15:04
原子轨道 本文是Brian Wardl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otochemistry 翻译计划的一部分。本文选自第一章,为原文的1.2节。 埃尔文·薛定谔提出了一个方程,用以描述氢原子中电子的波粒二相性。应用所谓的 量子力学 或 波动力学 ,可得到 薛定谔方程 的解。薛定谔方程的解表明,原子中的电子能级也是量子化的,也就是说,电子只能拥有特定的能量。 解薛定谔波动方程,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函数,称为 波函数 ,记作 Ψ (希腊字母psi),还可以得到它们相应的能量值。 波函数的平方 Ψ 2 与电子在特定区域中被发现的概率相关。原子轨道可以被描绘为界面(在此空间内电子存在的概率为90%)。 在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中,引进了三个 量子数 用来描述原子轨道的性质: 主量子数 n 取值范围为正整数,即1,2,3,…。 n 越大,原子轨道的能量越大。 角量子数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ℓ 决定了原子轨道的形状(例如, s 轨道的界面形状为球形,而 p 轨道的界面形状为哑铃型)。对每个 n 值来说,ℓ可以取得从0到(n-1)的每个整数值。当ℓ取值为0、1、2和3时,他们对应的轨道分别用 s 、 p 、 d 和 f 标识(表1.2)。 磁量子数 m l 描述了原子轨道在空间内的方向,取值可为0或±1(表1.3)。 表1.2 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的取值 表1.3 角量子数和磁量子数的取值 为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排列到不同轨道的方式,又引入了第四个量子数: 自旋量子数 m s 可以有两个取值:+½和-½。这两个取值分别代表了电子可能的自旋方向,↑和↓。 总自旋数 S 为原子内所有电子的自旋量子数的总和。原子的自旋状态可以用 自旋多重性 确定: 一个基态的氦原子在1s轨道有两个成对电子(1 s 2 )。这对电子在最低量子化轨道的自旋情况如下所示( 泡利不相容原则 要求在同一量子化轨道中,两个原子的自旋量子数不能相同): 这种状态被称为 基态单线态 ,记作S 0 。 电子受到激发后,1 s 轨道的一个电子可以跃迁到更高能量的轨道上,同时另外一个电子留在原来的1 s 轨道。激发后,可得到一个激发态氦原子。 在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氦原子中,共有两种可能的自旋形式: 1. 两个电子自旋相反: 这种状态被称为 激发态单线态 。 2. 两个电子自旋相同: 这种状态被称为 激发态三线态 。 对氦原子来说,当成对电子都在1s轨道中时,为基态单线态,记作S 0 ;更高能级的单线态记作S 1 ,S 2 ,……同样地,更高能级的三线态记作T 1 ,T 2 ……
个人分类: 知识理解|2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Photochemistry1《物质和光的量子本质》
yuanjinchen 2014-7-3 15:01
物质和光的量子本质 本文是Brian Wardl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otochemistry 翻译计划的一部分。本文选自第一章,为原文的1.1节。 光化学无处不在,生命体及自然环境中很多的重要反应都可归结为光化学反应。无论是在健康医疗领域,能源领域,还是在寻求现代化问题“绿色”解决方法的问题上,光化学的作用及重要性都逐渐凸显——凭借光化学,我们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许多工业和技术过程都依赖于光化学的应用,许多新器件的发展也得益于光化学研究的副产物。本书即将探讨的即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而令人振奋的、由光引发的化学过程。 所谓 光化学 就是研究由物质与可见-紫外光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的学科。 本章的首要目的是要读者熟悉与光、物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关的基本概念。想要了解光和物质的本质,必须依靠解 量子力学 ;但是量子力学理论包含很多复杂的数学分析过程。为了使更多的读者能了解量子力学的观点,这里只概念性地介绍简单模型。 20世纪初期,由于量子理论的发展,科学家们得以预言物质和光的性质。物质中的电子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即 波粒二相性 。量子理论指出:物质的能量是 量子化 的(如图1.1所示);也就是说,能量只能取某些特定的值。 图1.1 物质的量子化能级,其中电子(·)可以存在于两个能级中的任意一个 物质的量子化能级与可见光、紫外光的能量相对应。物质吸收了可见光和紫外光后,其电子会被激发到更高的能级,形成 电子激发态 。 根据量子理论, 光也是量子化的 。光的吸收和发射是能量传递的过程,而能量以 光子 的形式体现。这些光子也具有 波粒二相性 ,每个光子都有特定的能量 E ,可由 普朗克方程 得出: 其中 h 为 普朗克常数 (6.63×10 -34 J s), ν 为光子的振动 频率 ,单位为s -1 或赫兹(Hz)。 在光物理和光化学方程式中,符号“ hν ”用来表示一个光子。 例如,基态分子R吸收一个光子形成激发态分子R*,写成光物理方程即为: 光子的振荡波长 λ = c / v ,其中 c 为光速。因此有: 这个方程给出了光子能量的重要性质: 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与其波长成反比。 这里常用的单位有: J或kJ,作为光子能量的单位。1摩尔光子(6.02 × 10 23 个光子)的能量称为1 爱因斯坦 ,用kJ mol -1 度量。对于波长为 λ 的光来说,1爱因斯坦等于 N A hc / λ ,其中 N A 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 (6.02 × 10 23 mol -1 )。有时,能量也以 电子伏特 (eV)为单位,1 eV = 1.602 × 10 -19 J。 s -1 或Hz,作为频率的单位。1 Hz = 1 s -1 。 nm(纳米)或(埃),作为波长的单位。1 nm = 10 -9 m,1 = 10 -10 m。 在一些文献中,也可以见到 波数 (ν̅)这一物理量。波数指的是每厘米通过的波长数,因此波数的单位为厘米的倒数(cm -1 )。 表1.1给出了可见光和紫外光的性质。 表1.1 可见光和紫外光的性质 光化学反应中,物质吸收光子产生激发态;这是光化学和其他化学的本质区别。 有时,电子的激发可以导致化学变化,比如染料褪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皮肤晒黑,甚至分子的降解。在其他情况下,电子对激发态可以通过多种物理过程失活,最终回到最初的基态,过程中发射的能量可能以光或热的形式散发。当某些条件达成的时候,激发态分子也可以跟基态分子反应,发生能量转移或电子转移过程。 共有三种光-物质相互作用基本过程可以引发两个量子化能级间的电子转移。 1. 光的 吸收 。当一个光子的能量与两个电子能态间的能量差相等时,它可以用它的能量使一个电子从低能级移动到高能级,产生一个激发态(图1.2)。在这一过程中,光子完全消失,它的能量变成了吸收体系的总能量的一部分。 有关光的吸收,有两条基本的法则,它们也是光化学的基本规则: 格罗特胡斯-德雷珀(Grotthuss-Draper)法则 :只有被参与反应的化学个体吸收的光才能引发光化学反应。 斯塔克-爱因斯坦(Stark-Einstein)法则 :每个分子的光吸收过程都是单量子的过程。也就是说,每个被吸收的光子只能激发一个分子。大多数情况下这条法则都成立。但是当使用非常强的光源(如激光)激发样品时,一个分子可以同时或连续地吸收两个甚至多个光子。 图1.2 光的吸收过程 2. 自发辐射 。自发辐射指激发态原子或分子释放出与两个能极能量差相等的光子的过程,且这一过程不受其他原子或分子的影响(如图1.3(a)): 自发辐射的光来自于具有一定体积的材料,发光的时间和方向都是随机的,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光子之间的相位都是不匹配的。因此,自发辐射的光也称作 非相干光 。 3. 受激辐射 。若某光子能量与激发态原子或分子的能级能量差相等,当这一光子与这一激发态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即会发生受激辐射现象(图1.3(b)): 受激辐射的光子产生的光子与引发的光子相位相同,方向相同。也就是说,受激辐射产生的光是 相干光 。受激辐射过程是激光产生的基础。 图1.3 (a)自发辐射和(b)受激辐射过程
个人分类: 知识理解|17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otochemistry
热度 1 yuanjinchen 2014-7-3 14:54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otochemistry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光化学原理和应用 Brain Wardle 曼彻斯特城市大学 John Wiley Sons, Ltd出版 目录 1概念简介 任务和目标 1.1物质和光的量子本质 1.2原子模型:原子轨道 1.3分子模型:分子轨道 1.4分子模型:电子状态 1.5光化学研究常用光源 1.5.1汞灯 1.5.2激光 1.6光化学过程的效率:量子产率 1.6.1初级量子产率( φ ) 1.6.2全局量子产率( Φ ) 2光的吸收和电子激发态 任务和目标 2.1概述 2.2Beer-Lambert定律 2.3分子光吸收的物理基础 2.4有机分子的光吸收 2.5线性共轭分子 2.6选择规则 2.7无机复合物的光吸收 3激发态的物理失活 任务和目标 3.1概述 3.2雅布隆斯基表 3.2.1振动弛豫 3.2.2内转换 3.2.3系间蹿跃 3.2.4荧光 3.2.5磷光 3.3激发态寿命 3.3.1单线激发态寿命 3.3.2单线激发态辐射寿命 3.3.3T1激发态寿命 4激发态的辐射过程 任务和目标 4.1概述 4.2荧光和荧光光谱 4.3Kasha规则的例外情况 4.4荧光量子产率 4.5影响荧光的因素 4.5.1S1态的本质 4.5.2分子刚性 4.5.3取代基效应 4.5.4重原子效应 4.6分子荧光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4.7磷光 4.8延时荧光 4.8.1P型延时荧光(三线态-三线态湮灭) 4.8.2E型延时荧光(热活化延时荧光) 4.9镧系发光 5激发态的分子内无辐射失活 任务和目标 5.1概述 5.2能隙法则 5.3Frank-Condon法则 5.3.1情况(A):两种电子能态具有相似的几何构型,能态间能量相差较大 5.3.2情况(B):两种电子能态具有相似的几何构型,能态间能量相差较小 5.3.3情况(C):两种电子能态具有不同的几何构型,能态间能量相差较大 5.4重原子效应对系间蹿跃的影响 5.5系间蹿跃的El-Sayed规则 6激发态的分子间物理过程 目标和任务 6.1猝灭过程 6.2激基缔合物 6.2.1激基缔合物在Ca 2+ 传感中的应用 6.3激基复合物 6.3.1激基复合物荧光成像 6.4分子间电子能量转移 6.5能量转移的寻常(辐射)机制 6.6长程偶极-偶极(库仑)能量转移 6.6.1活体细胞内动态过程的检测 6.6.2分子尺 6.6.3分子信标 6.7短程电子交换能量转移 6.7.1三线态-三线态能量转移和光敏化 6.7.2单线态氧和癌症的光动力学疗法 6.8光诱导电子转移(PET) 6.8.1PET引发的荧光转换 6.8.2电子转移的Marcus理论 6.8.3Marcus方程的实验证据 6.8.4反转区存在的证据 7激发态的化学性质 任务和目标 7.1光化学反应的途径 7.2光化学反映和热化学反应的区别 7.3光分解 7.3.1烃类的光卤化作用 7.3.2臭氧层及其光化学形成和降解过程 7.3.3受污染对流层中的自由基 7.4碳自由基化学简介 7.5过渡金属络合物及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光化学特征 7.5.1金属络合物光化学 7.5.2题外话:光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还原电势 7.5.3金属有机光化学 8烯烃光化学 任务和目标 8.1烯烃的激发态 8.2直接光照引起的烯烃几何异构化反应 8.2.1光疗法 8.2.2视觉 8.3光敏化引起的烯烃几何异构化反应 8.3.1合成 8.4协同光反应 8.4.1电环化反应 8.4.2σ迁移反应 8.5光环加成反应 8.5.1太阳能的存储 8.6光加成反应 8.6.1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 9羰基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 任务和目标 9.1羰基化合物的激发态 9.2α-位断裂反应 9.3分子间吸氢反映 9.4分子内吸氢反映 9.5光环加成反映 9.6高分子化学中羰基化合物的作用 9.6.1乙烯基聚合反应 9.6.2高分子的光交联反应 9.6.3高分子的光降解 10光化学反应的机理 目标和任务 10.1概述 10.2电子谱 10.3三线态猝灭的研究 10.4敏化作用 10.5闪光光解研究 10.5.1题外话:反应动力学的基本观点 10.5.2闪光光解法在生物电子转移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10.5.3乙醇/水溶液中取代苯醌的光化学 10.5.4时间相关红外光谱 10.5.5飞秒化学 10.6低温研究 拓展阅读 11半导体光化学 任务和目标 11.1半导体光化学简介 11.2太阳能光伏电池 11.2.1染料敏化光伏电池 11.3半导体在水的敏化裂解反映中的应用 11.4半导体光催化 11.5半导体光诱导超亲水性 拓展阅读 12超分子光化学简介 任务和目标 12.1一些基本观点 12.2主-客体超分子光化学 12.2.1胶束 12.2.2沸石作为光化学转换中超分子主体的应用 12.2.3环糊精作为超分子主体的应用 12.3自然体系中的超分子光化学 12.3.1视觉 12.3.2光合作用 12.3.3细菌光合作用 12.4人工光合作用 12.5光化学超分子器件 12.5.1光诱导能量转移或电子转移器件 12.5.2基于光化学或光物理过程的信息传递器件 12.5.3光激发诱导构型改变的器件:光化学驱动分子机器 这是一学长 对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otochemistry做的翻译,我自己也学过光化学,但我用的都是国内的科学家写的书,所以也想感受一下国外学者写的书,所以我将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持续转载,在这里我对这位学长的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读的是曹怡的《光化学技术》、张金龙的《光催化》、姜月顺的《光化学》、还有一本未读完的《分子光化学》 语焉不详
个人分类: 知识理解|1860 次阅读|1 个评论
A judgment experimental design
lwg 2014-6-16 12:03
A judgment experimental design about ofthe basic principles of Newtonian mechanics or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LI WeiGang (Binjiang school, Ankang 725011, China) Abstract : This article describesa similar Maxwell's demon experimental design. However, comparedwith the Maxwell's demon program, which does not requireMaxwell's demon that wisdom can work. Moreover, the program isn’t anideal experiment that can be performed only in thought; but can berealist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The design full compliance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Newtonian mechanics, but can breakthrough the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reveals the existence ofa logic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Newtonian mechanicsand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Keywords : Maxwell's demon,The basic principles of Newtonian mechanics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Logicalcontradiction. PACS : 05.20.-Y, 05.20.Dd, 05.65.+B INTRODUCTION Since Boltzmann built up a bridge between the Newtonianmechanics and thermodynamics, the thermodynamics is reset to the Newtonianmechanics, after hundreds of years, people have become accustomed to think: theNewtonian mechanics and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is logically self-consistent. But, really between Newtonian mechanics and the second lawof thermodynamics, it is always logically self-consistent? In this regard, Maxwell was skeptical. In order to discuss thelogical contradictions that may exist between the both, Maxwell design -Maxwell's demon - such a famous thought experiment. However, thisdemon need to work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of molecular motion. Get information needsaddi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Accordingto the modern point of view, Maxwell ideal experimental design, does notconstitute a challenge to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Can not be used asevidence there is a logic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Newtonian mechanics and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There are an experimental design which do not need thatkind of wisdom of the demon. On the design, the conclusions that thereis a logic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Newtonian mechanicsand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can be derived. The program, constitute ajudgment experiment on - Basic principles of Newtonian mechanics iscorrect, or correct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It has important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f the judgment result of this experiment is that the basicprinciples of Newtonian mechanics is higher than the truth of the second law ofthermodynamics, thenthe design itself constitutes a human long-awaited first successful perpetualmotion machine of the second kind; Else if the judgment result of theexperiment is that the truth of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is higher thanthe basic principles of Newtonian mechanics, then, in the field of physicsconcepts lead to a huge change. No matter how the final results, t heoretical studies and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details of the program are required to vigorously promote. 1.Experimental Design As we all know – 1. The ball from one endof the U-shaped pipe injection can be emitted from the other end, ignoringfriction losses, ball momentum diminished; 2. Photons incident on oneend of the fiber, the photon can be emitted from the other end, the samefrequency (energy unabated); 3. As analogy, if there isa Narrow tube, one end of the molecule from a Narrow tube into the goal, themolecule can be emitted from the other end of the Narrow tube (kineticunabated, in theory, need only a Narrow tube close to the ideal rigid body); Then, when the Narrow tube sufficiently narrow (such ascarbon nanotubes), only allow a fluid around one molecule, as shown in Figapparatus In the initial state, although a fluid molecules 1, intheory, have the same probability of either end into the Narrow tubes 2, fromthe other side out; system can not generate macro kinetic energy. However, if applied an initial start-up process to thesystem, the system will be continuouslyproduce macroscopic kinetic energy (jet), from a single heat source; After theboot process, enter the work status, working status can be self-sustaining. Boot process can be: Pumping the fluid molecules into themain chamber, from confluence-tube spout 4, until the formation of the macrojet. Since we can choose a single atom of inert argon gasmolecules as working fluid; choose, rigidity can be comparable tothat of diamond, carbon nanotubes as Narrow tubes (Tsinghua University can already make up half a meter of carbonnanotubes). So that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be not an idealexperiment as if Maxwell's demon, but can actuallybe carried out. 2. A proof of the jet can beself-sustaining ,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Newtonian mechanics 2.1 A biasedcollision off-axis theorem proof , and consequence. Definition 1 : Any one of the moleculeA, before the collision centroid drift motion path called axis (of molecules A) ; The molecule A, theforward direction of the axis is called axialdirection (of the molecule A) ; Definition 2: Molecule A,along the axis of molecules A, collided with another molecule B, and the bothcentroid-connection in the axis of the molecule A, called the molecular A, bymolecular B positive collided; All other collisions, called biased collision. Theorem: When any molecule A, are biased collision by anothermolecule B, both two molecules A, B, will deviate from the axis of molecule A. Proof of the theoremfollows: ∵When biased collision, two molecules centroid-connection isnot on the axis of molecules A; ∴When biased collision, two molecules interacting impulsef *t,outside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axisof the molecule A is not zero; ∴After the biased collision occurs, both two molecules A, B, willdeviate from the axis of molecule A. QED. Consequence: Because biasedcollision is much greater probability than positive collision, the moleculesout of the Narrow tubes, all is almost encountered biased collision. Makingbiased collision two molecules will deviate from the axis of the molecule whichleave out of Narrow tubes, have no chance to reverse into the Narrow tubes;Therefore, after the start, the probability, of molecules going into a Narrow tube from the two port, can be locked inan unbalanced state. 2.2 It is significant that Confluence Pipe locked at imbalance In the Confluence Pipe inside as shown, Thereare Narrow tubes outlet be setted. There are the consistency in the Narrow tube outletdirection and the Confluence Pipe outlet direction. Therefore, when the Confluence Pipe large aspect ratio to acertain extent, can be done – 1. The cross-sectionalarea of the outlet Confluence Pipe is smaller than the accumulate of all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Narrow tubes outlet. 2. In the vast majority ofcases, each molecular out from the narrow tube, into the Confluence Pipe space,collision will suffer from the other molecules being out from the narrow tube,into the Confluence Pipe space. 3. Collision, based on theNo.2 conditions, Bothsides have a momentum component pointing to the direction of outlet ofConfluence Pipe, therefore,such a collision, will not result in molecules going adversely into the narrowtube. 4. Based on the No.3conditions, it is possiblebeing a high density gas in the Confluence Pipe. However, it will be not formation of a negative pressuredifference, to deter automatic flow. 5. Based on the (No.1 toNo.4) conditions, it is a jet directed and high-density molecular flow out ofthe Confluence Pipe. Alarge number of biased collision, make it reduce to almost zero chance of, thatthe molecule reverse into the Confluence Pipe. 6. That is, the systemonce formed Auto Flow, which can never stop. 7. Particularlyinteresting is: If you set the impeller near the outlet of confluencepipe, make the jet acting on the impeller, so, after doing work, reducing the average kinetic energyof molecules. The “low kinetic energy of the molecules” concentrated relativelynear the confluence tube outlet, forming a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 region. So that, in theory, acommon heat engine can work also where there is no condition making a commonheat engine work initially. 8. When the jet acting onthe impeller, the impeller driven generator, the energy output to the outside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temperature is reduced, the system can absorb heatfrom the environment. Means: a system which wor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asicprinciples of Newtonian mechanics, due to play a specialself-organization roles in the narrow tube and the Confluence Pipe,the system can continue to absorb heat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theenergy with random motion ofmolecules can be poured into macroscopickinetic energy (constitute the second category perpetual motion ). Obviously,this is a direct violation of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3 Conclusion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reveals the existence of a logical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Newtonian mechanics and the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References Tsung-Dao Lee,Statistical Mechanics 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 andTechnology Press, 2006.11 Lin Z H..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 . Beijing UniversityPress, 2007
2174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活感悟之二——Do As I Say( Not As I Do)
davidzsguo 2012-9-14 09:41
题目是Peter Schweizer的一本书的名字,异常的正确。作者通过研究很多知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等等(如the Clintons, Nancy Pelosi, the Kennedys, and Ralph Nader; commentators Michael Moore, Al Franken, Noam Chomsky, and Cornel West; entertainers or philanthropists Barbra Streisand and George Soros)的私人生活和公开讲话发现: They adopt one pose in public, but when it comes to what matters most in their own lives their property, their privacy, and their children--they jettison their liberal principles and adopt conservative ones.
4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Education is key to IOC principles
whyhoo 2012-8-11 15:09
The Olympic Games provides a valuable opportunity for an exchange between cultures and the IOC has taken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highlighting this within the Olympic Movement. The Commission for Culture and Olympic Education was created in 2000 to advise the IOC on the best policies and programmes to help the promotion of culture and Olympic education. Working with the Commission, the IOC developed an Olympic education policy that seeks to provide greater resources to help promo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rough sport at national,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 and particularly at the Olympic Games.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 of youth through sport play a key role within the programme. The IOC also worked closely with the London Organising Committee of the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 (LOCOG) to establish the London 2012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me. The team behind the programme provides schools around the world with resources that encourage young people to learn about the London 2012 Games and the Olympic Movement’s values. Later this year, the 8th edition of the IOC World Conference on Sport, Education and Culture will take place in Amsterdam,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an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of the Netherlands (NOC*NSF). Delegates from 177 different nations will convene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sport as a mediator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sporting,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framework. Another of the IOC’s initiatives is the Olympic Values Education Programme (OVEP), which aims to maintain young people’s interest in sport and encourage them to practise sport, while also promoting the Olympic values. For IOC President Jacques Rogge, sport helps to facilitate key social benefits: “Sport is a powerful tool for reaching out to today’s young people on all continents and for educating them early on about healthy and responsible behaviour.” In 2010, the first summer Youth Olympic Games (YOG) took place in Singapore, followed by a winter edition in Innsbruck in 2012. The Games are designed to inspire you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o participate in sport, and to live by the Olympic values. They not only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sporting competitions at the highest level, they also act as a catalyst for sporting,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initiatives thanks to the Cultural Educational Programme (CEP) that runs throughout the Games. The programme introduces young athletes to Olympism and the Olympic values and raises awareness of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the benefits of a healthy lifestyle and global challenges. 原文见 http://www.olympic.org/news/education-is-key-to-ioc-principles/171840
个人分类: 奥运会|1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表面计算中的偶极修正
SuperSurfer 2012-5-27 04:47
上次写了一点 Surface dipole moment and work function change , 下面再谈一点相关的问题,即表面计算中的偶极修正. 在第一原理计算建模中,表面通常是由一个若干层的slab加上一定厚度的真空层来模拟。真空层的存在是周期性边界条件决定的。周期性边界条件决意味着slab的images 会周期性的重复,而真空层的作用就是保证这一artificial的重复不会对真正模拟的表面产生影响。当真空层厚度大于10Å时,总能一般已经收敛。不过work function远没有收敛,原则上也不会收敛(周期性边界条件决定的)。很多计算中work function是很重要的,为了得到"收敛"的work function, 就要使用偶极修正. 原理是在真空层中央引入一个artificail偶极子(与表面偶极大小相同,符号相反) 来抵消表面偶极引起的势能梯度. 原则上,知道表面偶极的大小后,可以不做偶极修正就可以得到表面两侧work function 的大小, 即: phi_m_axis = -d_phi/2 - efermi # 负轴侧表面work function phi_p_axis = d_phi/2 - efermi # 正轴侧表面work function efermi 为fermi level d_phi的计算见 Surface dipole moment and work function change
个人分类: Techinique|5833 次阅读|0 个评论
Mimicry in science?
rbwxy197301 2012-5-5 01:39
Lutz Bornmann在Scientometrics (2011) 86:173–177发表了一篇题为“Mimicry in science?”的文章。这篇文章涉及了一些科研评价、科研人员的行为等有关话题。正好这几天在与几位前辈探讨中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下面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做了一些翻译,与大家分享,从中也许可以获得一些感兴趣的研究主题。 Abstract: Since bibliometric indicators have obtained a general acceptance in science policy and attained applied relevance in research evaluation, feedback effects on scientists’ behaviour resulting from the use of these indicators for science funding decisions have been reported. These adaptation strategies could be called mimicry in science. Scientists apply strategies that should enable them to comply to bibliometric accountability and to secure funds to their own research. Keywords: Research evaluation  Mimicry  Scientific progress Bibliometric data are being used by leading and fast-growing countries in science for research evaluation purposes. In UK the allocation of public funds to the universities will be mainly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se data. “The Government has a firm presumption that after the 2008 RAE the system for assessing research quality and allocating “quality-related” (QR) research funding to universities from 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will be mainly metrics-based (UK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Due to this development “the death of peer review”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earch funds is being discussed (Gilbert 2006). The reason for the popularity of bibliometrics compared to peer review is seen in lower costs and criticism of the peer review system (Weingart 2005). In an ever more complex science system, bibliometric analysis should allow for evaluation of mass-data no longer understandable to the single reviewer (Butler 2004). 科研人员行为的耦合 Back coupling on scientists’behaviour Since science funding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determined by principles of ‘publish or perish,’ the following changes of publication behaviour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see here Lawrence 2003; Research Evaluation and Policy Project 2005): (1) To increase probability of acceptance of their papers by a journal, scientists tend to do researc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instream in their fields and avoid unusual research (e.g. risky, interdisciplinary or long-term); (2) To be able to come to publishable results more quickly, scientists pursue short-term rather than longterm research; (3) Scientists attempt to provide their paper to low-quality journals as long as these journals are indexed by literature data bases used for bibliometric analyses in research evaluation; (4) To boost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scientists slice their findings as thin as salami and submit these to different journals even though findings could be presented in a single paper. 当科学基金越来越被"出版或出局"这个规则所决定时,科研人员的发文行为就会出现下面一些特点: (1)为了增加自己论文被一个期刊录用,科研人员的研究会更加遵循所在领域的主流研究,而放弃一些冒险、跨学科、长期研究等“不太规矩”的研究。 (2)为了能够尽快发表其研究成果,科研人员更趋向于一些短期研究。 (3)科学家会尝试在一些质量相对较低,但是又科研评价中被确定的期刊上发表论文。 (4)有的时候,一篇文章本来就可以把一项研究成果一次性发表,但科研人员会象切香肠一样,把一项研究内容有意识地拆开,然后在不同期刊上发表。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仿生”(mimicry,Patent 1978) Fraser and Martin (2009)研究发现,在科学论文中经常会出现关键的、决定性的、重要的(e.g. pivotal, crucial, and essential)等词汇。这个发现是科研人员想通过这些词汇的运用来增加其论文被录用的可能性。Merton (1938)认为,在这种极端的“仿生”会导致一个混乱的状态。Merton (1938)研究了社会结构如何影响对特定的人群,这种影响是鼓励这些人群去遵守规则,还是不守规范。如果“赢得比赛”超过了“在一定规则下赢得比赛”,那么破坏规则的现象就会发生(Martinson et al. 2006)。如果科研人员去迎合基于评价指标的目标,科学不端行为的现象就会出现。很多情况下,发文的压力会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中国一些大学的高质量成果与奖金、房子、津贴等挂钩的同时,也在面临着不少学术失范行为(Qiu 2010)。 Increase in productivity as an effect of national research evaluation systems 发文量增加对国家科研评价系统的影响 在过去一些年,除英国外,象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利用评价系统来分配科研资金的做法被不断完善 (see an overview in Macilwain 2010; Schneider 2009)。一些调杳表明,这些评价系统对科研人员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澳大利亚(Butler 2003, 2004),自从“发文等于基金”(formula based funding)的制度实施之后,科研人员每年的发文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如发文的与基金分配的关系),虽然这些文章被发表在WOS收录的期刊上,但多数是在低影响因子的期刊上。 Glaser and Laudel (2007)的5位访谈者表示,他们改变了他们的发文策略:发更多的论文、独立发表论文、在高影响力的期刊上发文。而且被采访对象更倾向于一些应用性和热点研究主题的论文。在西班牙,科研人员根据the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Research Activity (CNEAI, Madrid)的规定在高水平的期刊发表其成果。一项对科研政策影响的测度表明:首先,这种政策导致了西班牙科研人员发文习惯的变化,其次,科研人员在ISI收录的西班牙期刊上发文的数据在增加;第三,西班牙文献计量数据库的source items趋于稳定(Jimenez-Contreras et al. 2002)。同样的影响也其它的研究中被发现(Rey et al. 1998)。UK RAE Moed (2008) 发现,三种明显的文献计量模式可以来解释科研人员对RAE标准的适应。RAE1992强调发文总数时,英国科研人员的发文量就出现一个确定的增长。当RAE1996注重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时,英国科研人员的发文和被引次数都有了提高。在1997–2000年之间,机构增加了其科研人员的数量,并鼓励研究人员之间紧密合作,即使论文并不是真正合作的产物。 Possibilities of increasing citation impact 提高引用影响的可能性 与发文量相比,被引次数对科研人员似乎是不敏感的。但是Bornmann and Daniel (2007)研究结论正好相反。......只有少数研究人员能够看较多的所在领域的文献,因此,写越多的论文,其被引用的可能性越大。 Do behavioural changes contribute to scientific advancements in science? 科研人员的行为变化对科学发展是否有益? 世界各中政府要求科研人员有更多的产出才能获得持续的支持 (Mervis 2007)。评价体系的引入希望能够提升科研人员产出的数量与质量。这种系统导致科研人员行为的变化正是政府想要的结果。数量是指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研究的影响和重要性是通过被引次数来衡量的(National Science Board 2010)。一些研究表明,这种适应过程在实际中被观察到。不管这种科学中的“仿生现象”如何解释,没有对科研起步产生正面影响而被科研人员人为操纵是错误的。Evidence Ltd(2007):一个与基金分配相关的指标,它一开始就失去了最初扮演某个角色的信息内容。有了一所可操纵的房子,就可能会导致在些意外行为只是去获得部分研究过程和它的利益。 这种行为的适应性也可以对科技进行有正面的影响。一方面,科研人员在SCI收录的低影响因子上发文是负面的,另一方面,这些期刊能够作为来源刊,它们也是要达到一定标准的。低影响因子期刊比高影响因子期刊的质量相对较差,但还是要好于那些没有被作为来源刊的期刊。一方面,好多研究人员都倾向于主流的研究是有问题的,但这些主流是一个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内容。追求短期影响就真的比长期的研究会影响科学的进步吗((Laloe¨ and Mosseri 2009)?)在大科学时代,短期影响会不会影响规则?要回答这些类似的“科学仿生问题“,要深入研究评价系统、发文行为和引用行为的适应性和科学知识生产需要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必要的。 (In times of big science (de Solla Price 1965), isn’t short-term impact the rule? To be able to answer these and similar questions concerning mimicry in science satisfyingly, the results of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evaluation-based research system, adaptation of the publication and citation behaviour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production are needed.) 原文可以从: http://www.lutz-bornmann.de/icons/Mimicry.pdf 下载 一点感受:一个评价系统,一个评价指标,总有其局限。系统、指标并无严格的好坏之分,更多的应该是如何合理去应用。应用得当,扬长避短,就有可能事半功倍。
个人分类: 科研评价|4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简单的第一性原理介绍
chnfirst 2012-1-10 14:25
http://www.mdbbs.org/thread-5696-1-1.html 简单的第一性原理介绍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计算(What are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s?) 1。What are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s? A material is simply a collection of atoms that are bound by chemical reactions. Chemical reactions, in turn, are simply interactions between electrons . These interactions are described by the laws of quantum physics. This means that all material properties (chemical, mechanical, electrical, magnetic, optical, thermal,…) can, in principle, be predicted from nothing more than the atomic number and mass of the atomic species involved , with the aid of quantum physics. This is precisely what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s attempt to do. One of the joys of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s is that a few atomic numbers make abstract quantum concepts come to life in the form of quantitatively accurate, experimentally verifiable predictions- for quantities ranging from the Young modulus of diamond to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conjugated polymers . 2。How do we do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s? Solving the Schrouml;dinger equation by brute mathematical force is extremely demanding computationally and not practical for all but tiny systems. Instead, we use a combination of two physical approximations : 1. We us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 for which Prof. Walter Kohn was awarded the 1998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 DFT maps the original many-electron problem into an equivalent single-electron problem. It does so by lumping all the many-body quantum phenomena (such as Pauli’s exclusion principle and electron correlation) into a single additive “exchange-correlation” potential , which is a functional of the charge density alone . In principle, this mapping is exact. In practice, the exact functional is unknown and people use approximate forms for the functional , usually (but not always) derived from properties of a uniform electron gas . 2. We use first principles pseudopotential theory . The periodic table tells us that chemical reactivity is governed by valence electrons, with core electrons being chemically inert . Pseudopotentials make use of this basic fact by replacing the inert core electrons with an effective potential . This reduces, sometimes drastically, the number of electrons we need to solve for. Even more importantly, this results in much smoother wave functions for the remaining valence electrons , making the problem much easier to solve numerically. For the calculation of excited state properties (notably optical ones), we have to move beyond DFT , which is a ground state theory . Our favorite tool is time-dependent DFT –an extension of the original method. Doesn’t the use of physical approximations mean that we’re not really doing first principles work? No! Our approximations are systematic. All “hidden parameters” within them are determined objectively from theoretical results for properties of the electron gas (DFT) or the isolated atom (pseudopotentials), and not by fitting experiments. 百度的解释: 第一性原理通常是跟计算联系在一起的,是指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除了告诉 程序 你所使用的 原子 和他们的位置外,没有其他的实验的,经验的或者半经验的参量,且具有很好的移植性。作为评价事物的依据,第一性原理和经验 参数 是两个极端。第一性原理是某些硬性规定或推演得出的结论,而经验参数则是通过大量实例得出的规律性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第一性原理(称为理论统计数据),也可以来自实验(称为实验统计数据)。 但是就某个特定的问题,第一性原理和经验参数没有明显的界限,必须特别界定。如果某些原理或数据来源于第一性原理,但推演过程中加入了一些 假设 (这些假设当然是很有说服力的),那么这些原理或数据就称为“半经验的”。 其他解释: 第一性原理,英文First Principle,是一个计算 物理 或计算 化学 专业名词,广义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指的是一切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 我们知道物质由 分子 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量子力学计算就是根据原子核和电子的 相互作用 原理去计算分子 结构 和分子 能量 (或离子),然后就能计算物质的各种性质。 从 头算(ab initio) 是狭义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它是指 不使用经验参数,只用电子质量,光速,质子中子质量等少数实验数据去做量子计算。但是这个计算很慢,所以就加入一些 经验参数 ,可以大大加快计算速度,当然也会不可避免的牺牲计算 结果 精度 。 那为什么使用“第一性原理”这个字眼呢?据说这是来源于“第一推动力”这个宗教词汇。第一推动力是牛顿创立的,因为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质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宇宙诞生之初万事万物应该是静止的,后来却都在运动,是怎么动起来的呢?牛顿相信这是由于上帝推了一把,并且牛顿晚年致力于神学研究。现代科学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那么大爆炸也是有原因的吧。所有这些说不清的东西,都归结为宇宙“第一推动力”问题。 科学不相信上帝,我们不清楚“第一推动力”问题只是因为我们科学知识不完善。第一推动一定由某种原理决定。这个可以成为“第一原理”。爱因斯坦晚年致力与“大统一场理论”研究,也是希望找到统概一切物理定律的“第一原理”,可惜,这是当时科学水平所不能及的。现在也远没有答案。 但是为什么称量子力学计算为 第一性原理计算 ?大概是因为 这种计算能够从根本上计算出来分子结构和物质的性质,这样的理论很接近于反映宇宙本质的原理,就称为第一原理了 。 广义的第一原理包括两大类 ,以 Hartree-Fork自洽场计算为基础的ab initio从头算 ,和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也有人主张,ab initio专指从头算,而第一性原理和所谓量子化学计算特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个人分类: 理论|0 个评论
UNEP/SETAC workshop - Global Guidance on LCA Database (2)
热度 2 wanght 2011-2-16 01:05
UNEP/SETAC workshop - Global Guidance on LCA Database (2)
没想到参加会议的LCA专家里还有一位摄影专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现场抓拍照片,对我这种懒于带相机、拙于面对镜头、没有照片又觉得很遗憾的人来讲,简直就是N倍的惊喜。而且每个小组都有一张合影,正好用来写八卦博客,有图有真“像”。感谢摄影师Scott! 第一组的任务是协调各个小组的工作,审阅各小组的报告,并负责指南的序言和总结的部分。都是大专家哈。 左1,SETAC的Bruce,会议的co-chair,负责会议组织架构和运行,毕竟这次采用的Pellstonworkshop方式是SETAC的发明嘛。 左2,UNEP的Guido,会议的Chair,负责所有的事情,尤其是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得掌握时机,协商出最终决定,而且尽量避免伤害各方的积极性。我参加了无数次他主持的会议和电话会议,仍然没明白他是如何做到的。 左3,墨西哥LCA项目的负责人Nydia,她负责的研究所今年将公布墨西哥的LCA数据库,并组织4月份拉丁美洲的LCA会议。让我觉得很亲切的是,她爷爷是华人。很巧,马来西亚LCA数据库项目的负责人Chen也是华裔,还有在欧盟JRC工作的泰国人Kirana好像也有华人血统。这样看来,华人已经对LCA有很大贡献了。国内LCA同行们也要更给力才说得过去哈 :-) 左4,大众汽车的Stephan,第一次见面。汽车企业开展LCA研究很普遍,尤其是在德国车企,日本、美国的车企也有LCA研究小组。中国的好像还没听说过。 左5,欧盟JRC的Marc,是ILCD手册的主要作者,LCA无所不知型,也是我们08、09年两届中国生命周期管理会议的铁杆支持者,希望他再接再厉、继续保持这个纪录哈。 左6,PE的Martin,GaBi数据库的大总管。他对我说:“PE计划在德国上市,这说明我们进入了一个正确的行业”。难怪他发言的时候,经常都说“From a business perspective ...”,一副LCA前途很光明的样子。 左7,Ecoinvent的Bo,现任Ecoinvent总经理,一家LCA咨询公司的老板,大学兼职教授,无数LCA论文、报告的作者,最聪明的LCA研究者之一(我觉得)。 左8,Rolf,Ecoinvent前任总经理,又一家LCA咨询公司的老板,目前代表瑞士政府参加UNEP/SETAC的活动,因为瑞士政府是赞助机构。他让这张照片很生动,像一个右括号。 八卦真不是个容易的工作,下次再继续吧。 若想先睹为快,其它照片可访问: http://www. flickr .com/photos/rs_butner/sets/72157625824885515/show/
个人分类: LCA八卦|443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