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五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说出我的困惑
热度 3 leedong 2011-2-16 22:14
有人说,幸福就在于选择对了职业,既符合个人才干,也适应社会发展。 幸福就在于选择对了伴侣,因为我们一大半时间都要和妻子丈夫呆在一起。 这里说出我的困惑,以期理顺自己的思路,同时就教于大家,欢迎来拍转啊! 我是一名小硕,明年三月毕业。现在的主要任务时完成论文和做好实习工作。拟打算本学期完成论文,下学期在没有毕业压力的情况下,好好实习。 说起来也是沪上名校,无奈本科毕业工作过四年,教过一所二级学院大学英语。因此年纪是老大不小了,已虚度了29个春秋,肖狗。 根据我的自我了解以及叶看过一些职业性能测试,包括MBTI ,大五行人格啥的,总体看来比较适合于咨询,教育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之类的。 其实,我一直觉得价值观是引导我职业选择的根本。我总觉得人生在世要为社会做出一些事情。因此,教师对我而言比较吻合。而且我天生站在讲台就不紧张,学生也挺喜欢我上课的。影响他们做个好人是我的教书初衷,当然前提是帮着他们过四级。目前看来,这两点做的还不错。 那么,我为什么对重新选择教师顾虑重重呢? 1. 小硕,大学教书,远远不够。 2. 老大一把年纪了,实在不想读博士了,我感觉国内的博士实在没有读的必要。纯粹是混学历而已。周遭也没有大师级的人物。 3. 老师,目前看来,工资实在不高,要想在大城市生活,买房子实在是无能为力啊。我当然未必一定要留在上海,我是说南方大多城市,房价实在猛于虎也。 4。我喜欢教书,培养人,却不喜欢写论文。国内的论文没在我看来,九城以上都是垃圾。我是想做一些实际的对社会,对教学有意义的研究,可是呢?大部分论文不得不写啊。 当然,我预计未来中国,一定会提高年轻教师的工资待遇的。 末了,我想说,我虽然喜欢读书,几乎什么种类的书我都会读一些的。可是,另一方面,我也想过那种经历丰富的精彩人生,教师在我看来,实在是有点一成不变,不说了无情趣,也是按部就班,无什么挑战。 因此,恳请各位看官,也算是有缘之人,说说你的看法撒!小弟先行谢过了!
个人分类: 自我成长|3071 次阅读|5 个评论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名称考
sheep021 2011-2-14 16:46
监测地动的仪器为何叫“候风地动仪”? 先看风为何物?地因何而动? 《素问 五运行大论》说:“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这就是说,天地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可以通过观察天体日月星辰的变化,和地面生物生长变化情况来寻找自然变化的规律性,又说:”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 风胜则地动 ,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固),火胜则地固(裂)矣”。就是说,自然界气候,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因而也就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总结其规律性。《素问 天元纪大论》又说:“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 在天为风 ,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风…… 风胜则地动 】 现代科学家不懂阴阳五行,不懂风为何物,自然复制不出候风地动仪了。 附: 宝鸡科技青年于安君破译出 张衡候风地动仪 陕西日报2010-05-05      4月4日,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会长、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前所长郭增建研究员指出:候风地动仪是我国东汉时期的杰出科学家张衡的伟大发明创造,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成功验震,这一古代伟大科技成果后因战乱失传,国内外虽经多次模仿复原,但都未能逼近历史真实。宝鸡的文物科技青年于安君等在精心考证各种典籍史料,分析研究诸多复原实践和进行比对研究过程中实践解读张衡候风地动仪,内部结构科学符合史载文字,具有很好的方向测震演示功能,显示了许多可能逼近历史真实的独到之处,很接近历史文献有关张衡候风地动仪的描述。      由此,失传近一千多年,更加符合张衡设计理论的东汉候风地动仪原理结构在宝鸡破译,并有望全型复原重现人间!      2009年1月,宝鸡防灾专家组组长周可兴工程师交给岐山县新王朝文物复制厂一份冯锐的张衡地动仪课题组研究报告,请他们依照此报告中的模型结构为其筹建的大型地震主题公园制造一尊原大近3米的张衡地动仪。当时于安君认为课题组研制的模型外形切实但原理结构有地方不符合历史文献中关于张衡候风地动仪的描述,花那么多钱要做就应该做一尊真正的张衡版的符合汉代史载的地动仪。周可兴认为此成果是国家9单位众多专家6年攻关成果并已验收通过,不容轻易更改,需慎重推敲考证并实验。事情过了1月,周可兴告诉于安君,他也感觉课题组的地动仪模型有的地方与史载不相符合,加之制造费用暂未到位,既然其对课题组的原理结构有进一步的见解,那就继续考证模拟实验,争取将地动仪的真实面貌研究出来,鼓励他不要迷信权威,科学探讨,为宝鸡在全国文物科技方面树一新标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悲惨的场面使于安君陷入不解和忧虑之中,精于考证和文物修复制的于安君对于地动仪更多了许多兴趣和关注。于安君说,东汉科学家张衡于公元132年制造成功的地动仪,成为人类第一次利用惯性成功测震的仪器,是现代地震学的奠基石,后失传于东汉末年。而今公众看到的地动仪既非原物又非出土文物,而是后人根据史料记载所设计的复原模型,都不具备测震功能和演示功能。      自从于安君着手张衡地动仪原理研究后,有几位前辈学者很是关注,但他们认为这台已被学者探讨了1000多年的仪器,要想突破课题组的成果,简直是自不量力。他们婉言相劝他做外形及附设装饰复原的研究,不要涉及核心研究,否则白费人力物力后悔莫及。但住在厂里的父母和家人很支持,在乡镇工作毕业于历史系的妻子杨学琴利用业余时间与于安君一起研究琢磨。在县文化局工作的弟弟于冠军利用工余则主要负责原理模型的焊接制作以及数据测量。作为一个靠复制文物生活的待业人员,于安君不计效益将复制厂的其他事宜暂由父亲代管,同心协力研究模拟地动仪。      复原地动仪涉及历史考古、地震、物理、机械制造技术、古典雕塑、工艺美术、数学等多个学科,他们目前只对核心原理结构做研究,真正的外形及附设装饰复原需要大量专家和经费。于安君他们通过反复研读袁宏的《后汉纪》和范晔所著的《后汉书张衡传》关于张衡候风地动仪描述的196个汉字以及杨学琴从母校带回的大量古今资料。认真研究了我国的王振铎、李志超、王前,冯锐等学者复原并制造的张衡候风地动仪模型,以及英国地震学家米尔恩、日本学者服部一三研制的地动仪模型。他们先后模拟并淘汰了五种原理结构,并且还研制出了一种利用现代简易机械就可验证震动方向的室内地动仪,目前正在着手知识产权保护。      于安君说,“学习借鉴前辈的成果,并从中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明创造,是我最大的感受。”三人研究后认为,不论中国学者,还是国外学者,他们所研制的地动仪模型,或外观或内部结构,多有地方不符合历史文献中关于张衡候风地动仪的描述。他们认为,王振铎根据“直立杆原理”研制的地动仪模型,外形和结构不符汉代酒尊,其中的“都柱”过于简单,唐山大地震时也未动作。冯锐和课题组利用悬垂摆原理研制的地动仪模型,并不是史书中记载的施关发机而是施丸发丸。通过研究考证发现,张衡候风地动仪是利用一只类似门关的铜关自锁住都柱的惯性方向,与此同时引发龙头弩机的铜丸。铜丸掉入蟾蜍口内从而使人警觉。      今年2月,最接近于仿古张衡候风地动仪原理结构模型终于研制出来,彰显了观天、验震和报警三大功能。为了进一步确定该地动仪的科学性,原宝鸡减灾办周可兴主任向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有关专家请求对其研制出的地动仪进行评审。于安君告诉记者:“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去复原地动仪的目的,已经不是让它去测震,而是让世人通过演示了解张衡地动仪的测震原理,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的测震功能,信服张衡的地动仪是科学的,但同时也有时代局限性,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催化激励我们的科学思维。”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导致五音不全的原因,以及如何恢复
sheep021 2011-1-20 21:30
整了几年《内经》了,也知道五行、五藏、五声“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藏:心、肝、脾、肺、肾;五音:宫、商、角、徵、羽”之间的对应关系。 竟然没想到五音不全的人是因为五藏功能不全造成的。愚昧啊。多亏张老师一句点破: 身体不好,五脏功能不谐调就会五音不全。 看来,五音不全并非一成不变哦 如何恢复五音? 调身体啊,每个人可能都不一样。 看来,俺还是有希望唱出一首 不跑调 的歌的。 早点休息了。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律吕相生,阖辟往来的应用
sheep021 2011-1-20 20:23
古时候音律在《易经》应用当中是很普遍的,但由于现代教育的缺失,致使我们甚少接触到音律。《黄帝内经●素问》的运气篇章,讲的就是如何用五音定运。五音应用当中,我们用得最多的莫过于纳音五行,不过大多数学者却不知它们是由音律而来。 音律在风水应用当中也是很重要的,不过由于音律有点难懂,所以学的人更少。风水用得最多的就是律吕阖辟之法,用的就是律吕隔八相生,逢三损益的原理,再结合律吕卦气用以动作。 上图是十二地支对应十二律吕。子--黄钟,丑--大吕,寅--太蔟,卯--夹钟,辰--姑洗,巳--仲吕,午--蕤宾,未--林钟,申--夷则,酉--南吕,戌--无射,亥--应钟。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六律,丑卯巳未酉亥为六吕,六律六吕共十二律吕。 按律吕隔八相生的原理(不是五行相生),黄钟→生林钟,林钟→太蔟,太蔟→南吕,南吕→姑洗,姑洗→应钟,应钟→蕤宾,蕤宾→大吕,大吕→夷则,夷则→夹钟,夹钟→无射,无射→仲吕,仲吕→复生黄钟。对应地支则是,子→未,未→寅,寅→酉,酉→辰,辰→亥,亥→午,午→丑,丑→申,申→卯,卯→戌,戌→巳,巳→子。 以上是隔八相生,何谓“逢三损益?”,如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蔟,其中黄钟与太蔟刚好相差三位。 黄钟子是一阳生,复为消息卦,应十一月。大吕丑是二阳生,临为消息卦,应十二月。太蔟寅是三阳生,泰为消息卦,应正月。夹钟卯是四阳生,归妹为消息卦,应二月。姑洗辰是五阳生,夬为消息卦,应三月。仲吕巳是六阳全,乾为消息卦,应四月。蕤宾午是一阴生,逅为消息卦,应五月。林钟未是二阴生,遁为消息卦,应六月。夷则申是三阴生,否为消息卦,应七月。南吕酉是四阴生,观为消息卦,应八月。无射戌是五阴生,剥为消息卦,应九月。应钟亥是六阴全,坤为消息卦,应十月。 上图是罗盘二十四山对应十二律吕。《易》曰:“阖户谓之乾,辟户谓之坤,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六律六吕往来相生就是阖辟往来。风水应用当中另将二十四山中的八个天干和四个卦称为阖,而十二地支称为辟。二十四山也是按照上图的双山排列作隔八相生,逢三损益,天干对天干(或卦),地支对地支。地支隔八相生前图已经说明,天干相生则为:壬→丁,丁→艮,艮→庚,庚→乙,乙→乾,乾→丙,丙→癸,癸→坤,坤→甲,甲→辛,辛→巽,巽→壬。 如未山一局,得子水来朝(子生未),水出寅方(未生寅),子和寅隔三位,即子水朝,出寅方。 又如丁山一局,得壬水来朝(壬生丁),水出艮方(丁生艮),壬和艮隔三位,即壬水朝,出艮方。 三合四大局是最经典的风水作法,是历史上应用得最为悠久、最为广泛的风水术。其中秘诀均在“乙丙交而趋戌,辛壬会而聚辰,斗牛纳庚丁之气,金羊收癸甲之灵”这字句当中。明白了四句诀的原理,三合水法也就差不多了。其实四句诀也是“隔八相生,逢三损益”。乙丙相隔三位,刚好相夹巽宫,巽相对乾宫,乙隔八相生是乾,乾隔八相生丙。巽龙必有随龙水乙和丙,合襟流归戌墓而去,其它三句依此类推。 这就是“隔八相生,逢三损益”的应用,再结合消息卦运,乃是风水上乘作法之一。 律吕之法还有许多运用,如纳甲消灭、八卦归魂、卦气选择、五音定运、天地定位等用法。 附录:纳音五行也是出自隔八相生的原理,沈括《梦溪笔谈● 乐律 》有所叙述。 六十甲子有纳音,鲜原其意。盖六十律旋相为宫法也。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纳六十音也。凡气始于东方而右行,音起于西方而左行;阴阳相错,而生变化。所谓气始于东方者,四时始于木,右行传于火,火传于土,土传于金,金传于水。所谓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始于金,左旋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水,水传于土。纳音与《易》纳甲同法:干纳甲而坤纳癸,始于干而终于坤。纳音始于金,金,干也;终于土,土,坤也。纳音之法,同类娶妻,隔八生子,此《汉志》语也。此律吕相生之法也。五行先仲而后孟,孟而后季,此遁甲三元之纪也。甲子金之仲,黄钟之商。同位娶乙丑,大吕之商。同位,谓甲与乙、丙与丁之类。下皆仿此。隔八下生壬申,金之孟。夷则之商。隔八,谓大吕下生夷则也。下皆仿此。壬申同位娶癸酉,南吕之商。隔八上生庚辰,金之季。姑洗之商。此金三元终。若只以阳辰言之,则依遁甲逆传仲孟季。若兼妻言之,则顺传孟仲季也。庚辰同位聚辛巳,中吕之商。隔八下生戌子,火之仲。黄钟之征。金三元终,则左行传南火也。戌子娶已丑,大吕之征。生丙申,火之孟。夷则之征。丙申娶丁酉,南吕之征。生皿辰,火之季。姑洗之征。甲辰娶乙巳,中吕之征。生壬子,木之仲。内钟之角。火三元终,则左行传于东方木。如是左行至于丁巳,中吕之宫,五音一终。复自甲午金之仲,娶乙未,隔八生壬寅,一如甲子之法,终于癸亥。谓蕤宾娶林钟,上生太蔟之类。自子至于巳为阳,故自黄钟至于中吕皆下生;自午至于亥为阴,故自林钟至于应钟皆上生。予于《乐论》叙之甚详,此不复纪。甲子乙丑金,与甲午乙未金虽同,然甲子乙丑为阳律,阳律皆下生;甲午乙未为阳吕,阳吕皆上生。六十律相反,所以分为一纪也。 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7214cb0100lyfm.html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门时间与空间的审美科学
sheep021 2011-1-20 20:17
一门时间与空间的审美科学 来源:广东建设报  发表时间:2010-07-23 17:25:00  !--enpproperty 25833062010-07-23 17:25:00.0一门时间与空间的审美科学律吕 风水 伍岳峰 堪舆 中国 相生 竹管 黄金分割 离不开 审美25949家居风水/nodesearchname/enpproperty-- 风水 一门时间与空间的审美科学 ———对话堪舆专家 伍岳峰 采写/家园周刊记者周执 伍岳峰先生的名字被公众熟知还源于他在去年年底时对广州房地产市场的准确预测。2009年12月,伍岳峰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广州房地产市场明年将整体增长15%左右,中心六区均价将达到15000元/平方米。如今半年过去了,他的判断果然丝毫不差。作为资深的营销专家,伍岳峰在业界的成绩有目共睹。不过,他的另一重身份虽不被外人所知,却更值得称道,那就是堪舆专家。 近日,记者带着学习的心态,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广州房地产界的幕后堪舆规划高手。在近两小时的对话中,伍岳峰先生以其二十多年的丰富沉淀向记者揭开了博大精深的堪舆学的神秘面纱。在此,记者将其精彩观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记者:您是怎样理解“风水”二字的?有人说它是迷信,有人说它是科学,您认为“风水”应该是什么? 伍岳峰:风水学是以天地为观察了解对象,以人为依归,以人为服务目的的一门学问。它是一种古代人类繁衍生息,治国安民等社会活动所形成的生存知识;是一种研究大自然对人类作用的精深学问;是一种 中国 传统的优秀文化;是一种趋吉避凶的术数;是一种流传了几千年的民俗活动;是一种中国独有的以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产物;是一种由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所形成的人居环境选择优化的实用技术;是一种由中国古人的唯物唯心学术混杂而形成的博大学派;是一种科学与玄学相提并论的、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落后于现代技术的、超越于现代科学的的系统理论;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 风水一词最早出现在《葬书》中:“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后人对风水也有许多不同的定义。我的理解是,风水是一门时间与空间的审美科学。 记者:怎样理解“时间与空间的审美科学”这句话? 伍岳峰:我认为,宇宙运行之征,实难求证;地球生息之律,亦非易寻。而生气和合,为卜地之根;趋吉避煞,为克择之源。然天地人之合一,实系于一律,八八为五,生生不息;物之分割、地之立极,叹黄金分比之玄奇。故 律吕 之于 三元 三合,乃风水学之宗。河洛之术,与律吕概出一源,三元三合,莫不与律吕契合。以天气周流,则为三元;以地势列位,则为三合;天地之间,八八 相生 ,三分损益之法。 什么叫律吕呢?律吕是用来 协调阴阳 、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现代音乐上叫定音管。古代在音乐上有五音,宫商角徵羽,这是五个全音,再加上两个半音,一个是4,一个是7,一共七个音。这七音是一个八度的自然音阶,没有音高,也就是没有定调。怎么办?就要用律吕来给它定调,律吕就是定调用的律管和吕管。 黄帝时代的伶伦,用十二根竹管,其中最长的九寸,最短的四寸六分,因为九是阳的极数。然后按长短次序将竹管排列好,上面的管口一边齐,下边长短不一,像切大葱一样,留斜茬,然后插到土里面。竹管是空的,里面灌满用苇子膜烧成的灰。这种飞灰最轻,叫暇莩。把这些管埋在西北的阴山,拿布幔子遮蔽起来,外面筑室,绝对吹不到一点风,用它来候地气,因为地下的阴阳二气随时都在变化。 到了冬至的时候,一阳生。阳气一生,第一根九寸长的管子里面的灰,自己就飞出来了,同时发出一种“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叫黄钟,这个时间就是子,节气就是冬至。用这种声音来定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同时可以定时间,来调物候的变化,所以叫做“律吕调阳”。 律吕之数用三分损益法,就是“先三分减一,后三分加一”。比如:黄钟的管长九寸,其数为九。先进三,就是九的三倍(三次方)得数为729,再减一倍,得数是364.5(729÷2 =364.5)。这就是阴历年加闰以后的天数,用律历对应节气勘定出来的调整数,与太阳历的365只差半天。 风水用得最多的就是律吕阖辟之法,用的就是律吕隔八相生,逢三损益的原理。而现代科学的黄金分割正好等于律吕之数,3∶2 指的就是逢三损益。在实际运用中,三合四大局是最经典的风水作法,是历史上应用得最为悠久、最为广泛的风水术。其中秘诀均在“乙丙交而趋戌,辛壬会而聚辰,斗牛纳庚丁之气,金羊收癸甲之灵”当中。其实四句诀也是“隔八相生,逢三损益”。乙丙相隔三位,刚好相夹巽宫,巽相对乾宫,乙隔八相生是乾,乾隔八相生丙。巽龙必有随龙水乙和丙,合襟流归戌墓而去,其它三句可依此类推。 所以从律吕之数,也就是黄金分割这个概念上看,风水应当是一门时间与空间的审美科学。 讲风水自然离不开建筑。国学大师林语堂说过“中国建筑的基本精神是和平与知足,其最好的体现是私人的住宅和庭院建筑。这种精神不像哥特式建筑的尖顶那样直指苍天,而是环抱大地,自得其乐。哥特式教堂暗示着精神的崇高,而中国庙宇则暗示着安详和宁静。”因此建筑的最初本意就是静默养气,安身立命,使生活和精神有所依托。这种精神上的安详和宁静指导了中国的风水文化。西方美学大师勒柯布西埃认为“审美要先于建筑。居室是创造感情的机器。人类要追求唯美空间和幸福。”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风水也应该是一种与建筑有关的审美。 记者:您能谈谈风水学的核心精要是什么吗? 伍岳峰:中国风水的理论核心是“天地人合一”、“ 五行 相生相克”、“阴阳平衡”。如果用现代科学术语来概括就是物物太极、宇称居中、能量守恒、能量转化、对立统一、周而复始、气场磁场、黄金分割八大核心。其中黄金分割是三元派和三合派的共同点。而“天圆地方”则是风水学的最高境界。 其实宇宙万事万物,信息同源,程序相同,节奏相应。人和一切生命体都是天地交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太极实乃生命之源。我们从受精卵不断分裂形成桑葚胚直至发育成胚胎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其正印证了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重叠成六十四卦”的基本道理。 记者:我们经常会看到“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那么“五行”具体指什么? 伍岳峰:医、卜、星、相、风水合称为“中国五术”。术数的运用,离不开五行。但是医、卜、星、相、这四术所运用的,不外金、木、水、火、土这基本的五行 生克制化 。唯独风水这一门术数所运用的,除了基本之外,还有很多种五行名称,可谓集五行之大成,堪称博大精深。 五行这一个名词,最先见于六经(《诗经》、《尚书》、《周易》、《 礼记 》、《周官仪礼乐经》、《春秋》)之一的《尚书洪范篇》:初一曰五行销( 郑康成 注解:行者,言顺天行气也)。《尚书洪范篇》所说的五行,是指五种基本元素,故此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又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这是说明五种不同的性质。润下的意思,是指水性就下以润物;炎上的意思,是指火性炎盛而向上;曲直的意思,是指木可以屈曲又可以伸直,从革的意思,是指金属可以穡人之应用以变成为器皿,虽然屡次改变而没有消失;稼穡的意思,是指土地可以用於农作,稼就是播种,穡就是收成。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172 次阅读|1 个评论
善人总是吃亏,恶人总是占便宜?
sheep021 2011-1-10 21:18
《 云笈七签神仙传 》:天门子者,姓王名刚,尤名补养之要,故其经曰:阳,生立于寅,纯木之精;阴,生立于申,纯金之精。夫以木投金,无往不伤,故阴能疲阳也。阴人著脂粉者,法金之白也。是以真人道士莫不留心注意,精其微妙,审其盛衰。我行青龙,彼行白虎,取彼朱雀,前我玄武,不死之道也。又阴人之情,有急于阳而外自收抑,不肯请阳者,明 金不为木屈 也。阳性炁刚躁,志节疏略,至于游宴,声炁和柔,言词卑下,明 木之畏于金 也。天门子既行此道,年二百八十岁,犹有童女之色,乃服珠组得仙,人玄洲中去。 本博评论: 用这段话解释人际关系,乃至中美关系很恰当 中国为阳,东方,青龙,木,柔,以生为主(见: 中国文化不是阴性文化,而是至阳文化 ) 美国为阴,西方,白虎,金,刚,以杀为主(阴性文化) 金木和合之道,在于木迁就与金,而不是迁金就与木。阴阳之性也 所以,表面看总是美国欺负中国,中国总是忍让 人际关系上看:善人总是吃亏,恶人总是占便宜。 要知道,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从不饶人哦 要说吃会,佛祖最能吃亏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能吃亏是福啊。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还有一句甚妙:阴人著脂粉者,法金之白也,说明女人为何喜欢抹粉。女人属阴,西方金也,在色为白。 更有一句最妙以木投金,无往不伤,故阴能疲阳也。呵呵,妙!想想历来皇帝短命的原因亦在其中。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346 次阅读|1 个评论
C919隐藏的数字秘密
chrujun 2010-5-28 18:46
C919是中国正在研制的国产大飞机型号。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国产大型地震仪命名为ES109,为什么又有1和9在里面? 为什么1和9受欢迎? 这里和中国传统哲学有关。很多人喜欢8,认为8是吉祥数字。但对一个系统来说,只能用奇数来表示。五行表示的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系统。在五行里,土居中,出于核心地位,木、火、金、水居四方,出于从属地位。9是最大的个位数,而且是奇数,因此9在中国哲学里表示了最顶级的系统。 因此有九五之尊的说法,代表了最顶级的状态和水平。 C919里面有两个九,表示中国要做一流的、顶级的大飞机。中间的1表示有,由于0表示无,因此,919表示从无开始拥有一流的大飞机,表示了中国的雄心壮志。 并且,919的三个数字之和等于19。也表示中国从起步到制造一流国产大飞机的过程。 国产大型地震仪命名为ES109,同样是3位数。这里面的9表示一流的大型地震仪。1和0表示阴阳,阴阳生万物,进一步表示各科研人员的完美合作,就像阴阳和谐一样,共同创造出一流的系统(9-大型地震仪)。 根据中国哲学,5和9,都是表示一个团队和系统的数字,9最好;而4和8表示一个和谐的状态。 要表达平安和幸福,用8最好。 1表示事物的起点,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这就是C919和ES109隐藏的秘密。
个人分类: 哲学与科学|4824 次阅读|2 个评论
鑫、森、淼、焱、垚
cwhm 2010-5-13 18:39
昨天晚上躺在床上,不知道大脑里怎么蹦出了金木水火土五行这些东西,可能跟丛新远的那篇阴阳五行的博文题目有关系。然后就想到了五行中金,木,水,火,土好像在迷信中有个说法是缺啥补啥,所以有些人的名字中就有叫什么张森,王鑫,赵焱,李淼这样的名字。想想还挺有趣,中国的文化和文字挺丰富的。再说我 妹妹吧,她小时候头经常疼,最后被当地一神婆看了后说是我妹妹的名字引起的,妹妹当时名字叫张鑫,她本来五行中就不缺金,名字中又有三个金。。。。后来妹妹改了名字,张昕,头疼好像也没有了,不过我更相信不是因为改了名字的原因。 鑫、森、淼、燚、垚都包含一定金多、木多、水多、火多、土多的意思,都属于会意字。 下面再来看看鑫、森、淼、焱、垚这几个字的含义。 鑫(xīn):商 店字号及 人名 常用字,取金多兴盛的意 思 森(sēn):树木丛生繁密 淼(miǎo):水大的样子 焱(yn):火花、火焰 垚(yo):山高的样子,多用于人名,曾为古代皇帝名字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3655 次阅读|3 个评论
用中国哲学解密幸运数字
热度 1 chrujun 2010-3-15 22:13
昨天,我认为我博客的统计数据是一组幸运数字,专门为此写了一篇博文。截屏的统计数字如下图所示。 为什么说这些数字是幸运数字呢? 如果仅仅看到这些数字里面有2个8,18和两个尾数全为零的大整数就认为是幸运数字,说明对中国哲学的了解还不够。 这些数字之所以是幸运数字,是因为它们完全符合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阴阳和五行,并且符合从阴阳和五行演绎出来的一系列哲学观点。 为什么这样说,看我下面的分析。 我先把这几个数字从上往下一一列举出来,分别是500000、278、2000和18。先把这些数中的数字从上往下从大到小排列。得到下面的表: 8 8 7 5 2 2 1 0 0 0 0 0 0 0 0 这个表有如下特点:1. 总计有15个数字,奇数3个,偶数4个,0为8个。2. 偶数(包括零)为0,2,8,奇数为1,5,7。这些数字和中国哲学有什么关系? 可以说关系很大。0 表示无极,1表示太极,2表示阴阳,5表示五行,7=5+2表示五行与阴阳的组合或结合,8表示八卦。 我们看这个表,像不像一颗往上长的小树苗? 8个0表示8个无极,意味着肥沃无边的土地,八个无极(0)生成的太极(1)具有深厚的根基,生命力肯定顽强。太极生两仪(阴阳),这里面有两个阴阳(2),表示太极演化了两次。两个阴阳进一步演化,就生成了五行(5)。 五行是中国哲学中最关键的两个概念之一,中医、风水、算命等,它们是民族遗产也好,糟粕也好,离开了五行(金、木、水、火、土),就等于不存在了。因为五行表示了一个稳定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运行规律。 五行的相生相克就是表示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高层次抽象。 有了五行就有了一个基本的稳定系统。五行与阴阳结合就发展成更高级的系统(5+2=7)。其表象就是人的头部有七窍。 面部有5窍,两边的2个耳朵为2窍,一共加起来正好7窍。 所以说,这个7不简单,在中国哲学里表示了高等级的系统。5行和阴阳结合的系统(5+2=7)进一步发展,就有了八卦。之后有八卦生万物的说法。两个8表示有2个八卦,2个8卦就表示八卦有了第一次演化,就像细胞分裂一样,向更高层次系统进了一步。 因此,8被认为是吉祥数字,远远不是8和发的发音相似怎么简单,8在中国哲学里面代表了可以呼风唤雨,演化万物的最基本系统。 想发财也就成了可能。 这里面还要两点比较有趣的东西。访问数是500000,评论数是2000。正好是100000个五行和1000个阴阳。两者之比正好是10:1。正好变成了无极和太极。 这就是我认为这些数字是幸运数字的原因,因为这些数字可以完美地代表和阐述中国哲学的精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516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因字识美女,一字藏春秋。
sheep021 2010-2-5 11:01
以上两张图是“科学”一字的字形(本博原创)及其意境。 谁说科学与传统不能和谐相处呢? “美女”易见易识,“春秋”藏在哪里呢?原来: 这个新字,从禾从学从斗。 禾乃草木, 属东方、木,在季节为春,在色为青,处于萌芽状态的事物之统称, 斗乃量具或斗争,属西方、金,在季节为秋,在色为白,处于灭亡或收获状态的事物之统称, 学 ,壆、斈 xué 【动】(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另外学字从形象上看又像一只脚印,比喻一个人走过的路 所以科学就是发展与斗争相统一的一个过程。 当然了,这个“学”字,也可以是个美女哦。 简言之,科学也就是一个过程。像人的一生一样,磕磕绊绊地发展的过程。 这幅图原图如下,(引自昵图网,特别感谢) 原图的寓意也很丰富: 如果看不到、或者做不到科学与传统的和谐,就只能是败中求败 相反,只有实现了科学与传统的和谐相处(第三种可能)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钱学森、翁文波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成功经历就是明证! 有多少激情澎湃的凌云壮志已在俗世的纷争中渐趋模糊, 又有多少力拔山兮的锐气锋芒在岁月的打磨中失去棱角, 除却怨天尤人和无可奈何,是否还有第三种可能? 沧海变迁、繁华落尽、风雨顿挫之后的昂扬斗志才显得弥足珍贵。 时光雕刀凌厉而过, 留下的竟是这样一种气定神闲、收放自如。
个人分类: 文字乱弹|2932 次阅读|2 个评论
哲学之树-读书会讨论摘要
arithwsun 2009-12-1 16:39
哲学之树 网络版 作者:庞思奋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 全书简介:本书呈现了一门为期 12 周的哲学入门课程,这门这旨在开启人们的哲学兴趣,发展个人思考哲学论题的独特视角,帮助初学者唤起、表达并批判自己的洞识。作者 庞思奋 博士在本书中充分展现了其哲学家的禀赋以及哲学教 师的 教授指挥,并在融合东西方哲学遗产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参考书:罗素《西方哲学史》 第一次讨论摘要 20091003 王永晖版 (使用原书材料,但讲法有创造) 哲学的含义是什么,自然如数学一样,因为内容广博,而无法明确的定义。一种方法是,去阅读各种具体的哲学问题,正如去阅读具体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理论一样。还有一种办法,正如作者在开篇所做的那样,把哲学跟其他相关人类文化范畴联系和定位,从这些范畴的关系和定位中,去对哲学的含义,有所理解。 I. 将哲学,放在宗教和科学之间, 宗教 哲学 科学 即, A1 科学必须是用思辩(逻辑地、怀疑地)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的,哲学具有此点 A2 宗教是用信仰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的,哲学不具有此点 B1 宗教是需要考虑人性关怀的,或者说世界上所有与人有关的思考,哲学具有此点 B2 科学因为奥卡姆剃刀准则,有些问题是不予考虑的,如上帝是否存在,哲学不需囿于此点 所以, 可在上三者图谱中,再画出阴影图, B2 是科学的内核阴影,不覆盖住哲学, A1 是科学的外延阴影,覆盖住哲学。 A2 是宗教的内核阴影,不覆盖住哲学, B1 是宗教的外延阴影覆盖住哲学。 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图谱来表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即 有点像人体的血液循环体系,哲学是心脏,哲学 - 宗教循环相当于肺循环,非此不能吸收氧气,哲学 - 科学循环,相当于体循环,非此,系统不能做功。这种,双循环图式,在处理三元素体系中,往往会见到。 II. 将哲学继续放入 神话 诗歌 宗教 科学的关系之中,之所以加入神话、诗歌,是因为其产生年代最早,至今生命不衰,现代科技下的神话,不妨可认作那些科幻著作和电影。 图谱如下,跟该书有差异 现实 诗歌 科学 宗教 精神 神话 哲学 具象 ( 比喻 ) 抽象 ( 逻辑 ) 实际上,这个图谱,正好跟中国五行的产生图谱类似 虚 火 水 土 实 木 金 升浮 沉降 每行每列的元素,正好具有该行该列的性状。如金木显然都是能抓住的实体,而水火则是无法抓住的虚体,金水沉降,而木火是上升的。 在感觉上,我们也更多地将逻辑性思维,看作严谨的,因而有沉降之感,而比喻性思维,则似有浮升之感。不过,此图,我们将精神对应为五行图中之实行,而将现实反而对应于五行图中之虚行。除将精神当作真正实在之义,或曰人生基础之义,更重要的是,这样摆放,可以更合理地配置五行生克关系。 按五行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对应为, 神话 诗歌 宗教 哲学 科学 正好符合此书所讲的大意,即,在历史发展顺序上,是先有神话,然后逐阶发展到最后的哲学和科学的。 如果按五行相克关系,这是此书未考虑的地方。金克木,哲学对神话是有抑制作用的,确实,哲学是神话的杀手;木克土,神话又对宗教有抑制作用,这表面上看起来有点奇怪,但想到宗教,本质上是一神论,与多神论的神话,是有冲突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道教并未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宗教,而仅停留在很初级的混合状态。 土克水,即宗教克制科学,水克火,即科学克制诗歌,火克土,即诗歌克制哲学,都也能言之成理。当然克制也有反克之说,这里就不那么细分了。五行之义,往往如此自然而生。 根据五行之义,我们也可以理解毛选中经常提到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说法。譬如,我们的目标是发展科学,则主要矛盾的一对,是跟科学有相生关系的两元素,哲学和神话,但是,这二者之间,却是有相克关系的,因而是一对矛盾。而次要矛盾,则是跟科学有相克关系的两元素,宗教和诗歌,因为这时候,发展是主流,所以相克成为次要矛盾,但是克中又有生,诗歌和宗教之间是有相生关系的。所以,在发展科学时,我们多考虑主要矛盾,哲学和神话,而相对地会弱化次要矛盾。但是科学,有时候是需要反省的,此时单纯的发展不再是主流,这时候,诗歌和宗教的思维观,反而成为主要矛盾,哲学和神话,退居次要。 吴先亮版 第一周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 历史的看,就是一群人,尽管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却前赴后继地对着同一类问题进行了思索和追问,而这类问题共有的特征是,基本( fundemental )。哲学,是对他们的历史行为的恰当的概括 -- 爱智慧。在历史上被思索的问题中,有四个特别重要,对它们的思考导致了四个哲学分支的出现,同时对应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研习哲学的四个目标: 1 、什么是最终实在? ---- 形而上学 ---- 认识无知 2 、如何理解语言的意义? ---- 逻辑学 ---- 理解语言 3 、知识的界限在哪里? ---- 科学(哲学) ---- 爱智慧 4 、生存意味着什么? ---- 存在主义 ---- 静默的惊奇 就像没有人能自己发现所有的数学定理,也没有人能直接思索这些哲学问题而得到哲学,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哲学问题具有这样的形式 --- 我找不着北。特别是这四个。那如何才能找到北呢?阅读本书后面的内容。 第一周第三节 作为神话的哲学。 从前有一棵树,它的名字叫哲学 ...... 我们把这个小故事,当作我们理解哲学的关键所在。说哲学像一棵树,我们假设了一个当然的事实(一起探寻的不可置疑的起点):树的本质与组成部分,为我们理解哲学的本质与组成部分提供了线索。像任何一个真正的预设一样,这个起点是无法用不可辩驳的证据来证明的;我们所能做得最好的事情是相信他的真实与价值,然后探究它的各种含义。如果最终得到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那么就放弃这个预设并以新的预设重新开始。这意味着,哲学像一棵树,这个假设将充当一个神话,引导我们将要讨论的各种问题,并把他们聚集在一起。神话指未经怀疑但富有意义的故事和信念。哲学自身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扎根于这种神话式的思考。例如,古希腊时期,按时间顺序出现,特罗伊战争(神话)、荷马史诗(诗歌)、哲学、科学。 神话 -- 诗歌 -- 哲学 -- 科学,这四种理念的关系不是历史的偶然。生活在神话里的人,就像生活在一个圆圈里,对圆圈本身的存在一无所知。这是因为神话思维对所有的界线都一无所知。诗人将自己从圆圈里拉出来,来到刚好能够认识到界限之存在的地方。诗歌力图用某种方式表达神话,使它们的意义可以被完全生活在界限以外的人理解。而哲学家则不然,他们完全走出了界限,但仍然待在于神话圆圈足够近的地方,使它们能在神话的诗歌表达中辨认出隐含意义所蕴含的真实与深意。哲学家力图更平实或客观地解释这些意义:诗人们可以写下诗歌而不必如比明确的质疑神话,而哲学家却必须质疑神话。其实这正是哲学家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家与哲学家不同,他们把自己远远的带离王国,以至于再也看不到任何隐含意义在场。分析逻辑就是科学家的不加质疑的神话。 第二周第一节 作为形而上学式的祛神话的哲学 本节未经详谈,略讲体会一二。神话、诗歌、哲学、科学,可看作是我们做数学的一个轮回,即提出一个新想法,充满激情地表述它,潜心理解它,判断它的真伪及价值,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新的想法,开始新的轮回。科学即在这样的轮回中不断发展。所谓民科,就是空有想法与激情,却无力理解和判断自己的想法的人。这些人会因为无法完成轮回而在科学的门外徘徊不前。对于年轻的学者,不同的起点,也会影响自己的发展。历史的看,那些充分继承前人的结果且从大科学家处获得经过判断的神话的年轻人,往往能顺利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因为其中不仅富有意义而且真实多于谎言,例如, Donalson,Grothendieck 。而把自己未经判断的想法当作神话开始工作则是有相当风险的。而且神话越大,风险就越大。毕竟,没有绝对的原创,只有永恒的轮回。
个人分类: Book-W|5381 次阅读|1 个评论
五行学说与现代科学认知的惊人巧合
chrujun 2009-9-2 22:09
从五行学说里包含了系统结构模式,这与现代科学认知存在惊人巧合。本文先介绍五行学说里对系统结构模式的假设,再介绍它与现代科学认知在的符合情况。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指阐述五行特点及相互规律的一切知识的总和。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 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 庄稼 ,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 五行相剋: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与方位的对应关系如下: 木:东方 火:南方 土:中 金:西方 水:北方 很多人注意到了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但很少注意到五行学说对系统结构模式的描述。 在五行中,土处于中心地位,它具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木、火、金、水处于从属地位,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离不开土的支持。 再根据五行代表的方位, 五行可以排列如下: 水 | 金 土 木 | 火 这就是五行展示的系统结构模式。中间是生化万物的土,是系统的核心和主控机关。通过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等等建立各种相生相克关系,展示了处于系统核心的土通过各自作用与外围的木、火、金、水发生联系。 下面我们看现代科学认知与这一系统模型的符合之处。 1. 原子论。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在原子核周围旋转。 在这里土表示唯一的原子核, 木、火、金、水 表示数量众多的电子。宇宙由原子组成。 2. 细胞学说。细胞由处于核心的细胞核和外围的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等物质组成。 在这里土表示唯一的细胞核, 木、火、金、水表示细胞核外的各种外围物质 。各种生命由细胞组成。 3. 地球。 地球由地核和外围的地幔、地壳组成。 4. 太阳系。太阳系由恒星太阳和水、金、地、火、木等行星组成。 5. 银河系。 银河系由处于中心的银核和外围的各种恒星及星云组成。 6. 宇宙。 宇宙诞生于大爆炸,130亿年前,一个高温火球突然爆炸,整个宇宙就诞生了。 7. 计算机系统。 CPU是核心, 显示器、键盘、鼠标、内存等是外围设备。 由此可以看出,小到原子,大到整个宇宙,从生命系统到电子计算机,全部都符合五行学说设定的系统结构模型。 当我们了解到这些,还认为五行学说是迷信,是伪科学吗? 2009-9-2日 初稿
个人分类: 哲学与科学|7835 次阅读|4 个评论
午夜狂想录:人手为什么有5个手指头?
chrujun 2009-9-1 23:47
先证明为什么人手有5指,再从人手有5指破解阴阳五行的奥秘。 欢迎赐教! 人的一只手为什么会有5个指头?为什么不是4个指头、6个指头或7个指头? 这里面是否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这里面是不是包含了生命进化的规律? 为什么五行学说的五种物质恰好对应了五个指头? 古代中国人为什么搞五行学说?为什么不搞四行学说、六行学说或七行学说? 五行学说中的五行是不是一种终极选择? 五行学说是否能够表达复杂系统的远动规律? 且看我的胡思乱想。 人为什么会有五个指头?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组数: 0,1,1,2,3,5,8,13,21,34,55,...,... 数列中每一个数是前两个数之和。这就是生物界最神奇的Fibonacci数列,无数人为之倾倒。 人们发现树枝的分叉、菠萝的螺旋线条数、松树球螺旋线的条数、生命个体的增加、花瓣数等等,绝大部分符合Fibonacci数列。对一个人来说,1个人有两只手,每只手有5个指头,每个指头由3块骨头组成。 将其中的数字列出,为: 1,2,3,5 看看,是不是Fibonacci数列的一部分? 这是巧合吗? 不是的,Fibonacci数列体现了生命发展的规律。 吃草的牛是两个蹄,会飞一下的鸡有三个爪,而具有地球上最高智能的人类,有5个手指头和5个脚指头,就是生命进化的必然现象。 只有最高等级的生命,才能够灵活地支配它的5个指头。 5个指头对人类来说,正好满足要求。一只手有8个指头就太多了。 如果我们对5进行分解,可以得到1+4=5。想想看有什么规律? 一只手有1个大拇指,4个小手指。 一个人站在一个地方,东南西北4个方向加上这个人站的原点就等于5。 一个直角坐标系,4个像限加一个原点等于5。4是怎么得来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表达式就是1*2=2,2*2=4。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的关系,五行里面包含了一个4象和一个太极。太极像大海一样,不断孕育新的生命。4象就是太极推向4面八方的孩子。 因此,五行是一个复杂生命系统的最本原的表示。 五行除了表示五种物质外,还表示东西南北中5个位置。 五行里面有阴阳,发展的阴阳组成五行。 由此看来,人手有5指,是高等级生命系统的本质要求。五行学说本质地反映了这一现实。 五行学说是描述复杂生命系统状态、进化、生长和发展的本质模型。 2009年9月1日,初稿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9700 次阅读|6 个评论
何祚庥院士对中医的批判是对的吗?
chrujun 2009-8-31 00:17
何祚庥院士: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伪科学 很多人觉得 何祚庥 院士讲的就是对的。盲目崇拜 何祚庥 院士,不知是不是伪科学,没有脑子的行为。不要以为 何祚庥 院士讲的就是对的。 何祚庥 院士讲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伪科学,他证明了吗? 我们没有发现 何祚庥 院士对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伪科学这一论断作任何证明 。而是直接宣判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伪科学!在这一点上他就是一个信口雌黄的人,没有体现出一个院士应有的科学素养。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中国人在世界哲学上真正能够拿得出手的贡献。从《孙子兵法》到《道德经》,哪一本书不是基于阴阳学说进行展开和演绎? 毛泽东的《矛盾论》也是对阴阳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否定了阴阳学说,就基本上否定了中国人的智慧,否定了中国人对世界哲学的贡献。 何祚庥院士能够证明阴阳学说是伪科学吗? 能够证明阴阳五行学说是伪科学吗? 他证明了吗? 等待 何祚庥院士证明之后,我们再相信他好不好?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7615 次阅读|23 个评论
和平年代的隐姓埋名
chrujun 2009-3-24 13:48
经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姓陈?而你儿子姓杨。或是你父亲姓杨,而你姓陈之类的问题。我不知道回答了多少次了。这次把我把答案在网上公开,对上述问题感兴趣的人可以获得完整的答案。 实际上我公开用过的名字有九个。乳名有4个,书名有5个。在这里我将揭开我为什么有5个书名的秘密。 我出世没有几天,我父亲就到乡里登记户口,给我取了第一个名字:杨修茂。这是我真正的姓名。 又过了几天,我父亲找了一个高水平算命先生,抱了一堆古书来给我算八字。算的结果令我父亲大吃一惊。我的八字太大了,不仅克父克母,而且多灾多难。破解办法是过房给一个铁匠。因为铁匠有经受千锤百炼的砧凳,可以保佑我平安无事。我父亲下了一番功夫,终于找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人当我干爹。他就是牛毛坝的著名铁匠陈忠德。我干爹可不简单。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官至团长,在长沙岳麓山上冒着枪林弹雨与日军血战一个多月,毙敌无数。解放后负责我们乡的农机站,不仅有枪,而且有威力强大的打铁工具。还没有满月,我就过房给我干爹陈忠德了。我喊我的父母叫伯父、伯母。喊我干爹干妈叫爹和妈。乳名也改成姓陈了。 转眼到了上学的时候。我父亲开始给我取了一个名字叫杨继陈。意思是我虽然姓杨,但过继给姓陈的了。当时不少同学用继承毛主席遗志,听从华主席指挥来取笑我。没有多久我母亲傍晚在路边看见一个穿古装的少女,面带微笑,问了她好几次都不答话。后来确定碰到的不是人而是鬼。我母亲一病不起。于是我的名字就改成了陈如军。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让我假期中去读私塾,喜欢繁体字的万高太先生把我的名字又改成了陈儒军。到这个时候我的名字已经有4个了。杨修茂、杨继陈、陈如军、陈儒军。 初中一年纪的下学期,我母亲久病不治去世。我感到我的名字有必要改成姓杨了。于是我自己给自己取了一个简单的名字叫杨林。意思是成林的杨树,生命力比较强。这个名字用了将近两年。初三要中考的时候,老师说我只能用我升初中时候用的名字,杨林这个名字不能用了。我的名字又变成了陈儒军。这就是我一直用的名字。 我父亲母亲最吃亏。养了一个儿子,不敢让我喊他们爸爸妈妈。因为他们太相信八字的威力了。另一方面是由于我最小,他们就我一个儿子。为了我的健康成长,他们想了他们能够想到的办法。我还能说什么呢? 革命年代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用其他名字,是因为敌人太强大了。 和平年代改名换姓,目的还是一样,原因是八字太大了。
个人分类: 我的经历|5337 次阅读|6 个评论
试译中医学“内涵”(一)
guoliuhu1950 2009-2-7 15:23
从宏观生物力能学角度 试译中医学“内涵”(一) 1.关于“天人合一”: 关于中医的“天人合一”思想,其真正的内涵,应是大自然(自然界)天地之间的一切客观规律,都与人“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相融通的、相一致的。绝不存在“鬼、神”或“纯意识”等神秘的特殊色彩。这是我们先人的最高境界,它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人类机体的生命活动,与天地外界环境之间,确实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关系。如地心引力的大小、大气压力的大小、氧气与二氧化碳等含量的多少、阳光、温度、饮食、水分等诸多因素,都对人体的生命活动——生长、发育、进化等,时刻产生着不可分割的重大影响。我们的先人在几千年以前,就非常客观的认知了这条生物学规律,很值得我们现代人仰视和惭愧。仰视的是我们先人的智慧和胸怀,惭愧的是现代科学已经发展到了今天,我们还在这个原始的框架中犹豫和徘徊。 2.关于“阴阳学说”: 《内经》—阴阳者,天之道也。主要描述为: 阴阳互根----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离绝,即意味者死亡。阴阳的消长平衡观——阴平阳秘,是中医在生理方面的一个中心描述。这个“语言描述”的客观现象还是存在的。 试译:从宏观生物力能学角度认为:这就是现代各门自然科学中的“相互作用”和各种能量关系在相互作用中不断趋向新的平衡的客观现象。 世界天地万物,皆离不开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现代物理学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角度。如果把这个概念引入到中医学中,这也是十分对应的。我们的古人在几千年以前,就以“阴阳”来表述客观世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何等之伟大的创举。 阴阳互根----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种“相对位置相互作用”的语言描述是何等的逼真。这种语言描述,适用于“世界天地万物”。 但这种描述,仅是“相对位置相互作用”的性质描述,它们还可以相互无穷转换,并紧密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关于其“象”的描述,它所适用的范围是无所不括的。所以谓之“天之道也”。 试译:关于“阴阳”哲辨的内涵,最主要的就是它们不可分割的相对性。如: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相互消长,生息不断。其深刻内涵,就是各局部间相对位置的相互作用。虽然阴或阳在语言描述方面,其内涵是有差异的。但这些差异,也都是在其相互作用中,所呈现的状态不同而已。 A.其相对位置的不同(表里)、 B.相对运动方式的不同(虚实)、 C.能量代谢差异的不同(寒热)、 D.以及相互对比所产生的差异的不同。 总而言之,“阴阳”语言描述的深刻内涵,就是其“象”在“相对位置相互作用”中,其运动方式所表现的不同的运动状态而已。(待证实与证伪) 中医临床的整体辨证内涵,其主要是在“功能”——能量代谢状态方面的。其中包括整体的“功能”——整体的能量代谢状态与其它个体的对比(强壮与虚弱),也包括整体中某局部的“功能”(某脏腑的虚寒、实热等)与整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关于其“象”所对应的“功能”描述,都是比较抽象和虚构的。如:心主神明、脾主运化等。功能的存在与“象”的对应,在客观上有时有点牵强附会。但是,这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而随主观“意念”所产生的认知观(这是中医的研究方法,当时的历史条件亦仅能限于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如在中医学中各种临床辨证方面的描述:, 《内经》说:阴盛则阳病(阴盛损阳引起阳衰),阳盛则阴病(阳盛耗阴引起阴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阴平阳秘是其正常。 A.阴盛则阳病(阴盛损阳引起阳衰),阴盛则寒,阴盛则内寒。 试译:阴盛属阳衰之病,治则以补阳为易。其病理状态应是:人体生命的能量代谢状态衰弱——心力衰竭、久病不愈、严重贫血、营养不良、整体虚弱等。治则当然应以“补阳”为易。 试译:从宏观生物力能学角度认为:人体生命的能量代谢状态,低于或太低于正常域界,属于低能位级的代谢状态。如果我们把能量代谢状态,人为的划定一个正常域界,低能位级、正常域界、高能位级(体温高低、血压高低、代谢缓急、营养状况高低等,与望闻问切的面色苍白与红润、大便溏与秘、脉象急缓沉浮等),那我们对于病理的认知,不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数据参照系了嘛!我们临床的治疗方案会清晰可见,轻、重、缓、急,一目了然。 这种双向的认知方法:望、闻、问、切可辨;现代局部检测可证,何乐而不为呢?(数据提供待证实与证伪) B.阳盛则阴病(阳盛耗阴引起阴衰);阳盛则热,阳盛则外热。 阳盛属阴衰。与阴虚之病,亦有不同。 阳盛则热,阳盛则阴衰外热。属高热范畴。引起人体高热的原因诸多,这里不再赘述。阳盛用阴药,中医一般采用滋阴、发汗、散热、解毒之疗。 试译:从宏观生物力能学角度认为:其能量代谢状态可能在高能位级状态,其病理状态,更确切的是处在高耗能状态(数据提供待证实与证伪)如流行病高热、急性胃肠炎、伤寒等。滋补阴液(营养)和散热去毒是非常正确的治疗方法。 这种双向的认知方法:望、闻、问、切可辨;现代局部检测可证,何乐而不为呢? C.“阴虚则内热”,是久病耗阴而引起,中医治则:阴虚用阴药,以滋阴扶正为主。 试译:从宏观生物力能学角度认为:其病理状态,也是处于高耗能状态,其与上不同的是慢耗与内耗。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整体内的局部慢性病灶长期的病理反应所致。如心动过速(窦性心律)、肺结核等慢性病和各种激素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轴等)分泌过盛所致。即参与机体能量代谢的各种功能过盛所致。(数据提供待证实与证伪) 这种双向的认知方法:望、闻、问、切可辨;现代局部检测可证,何乐而不为呢? D.“阳虚则外寒”,是久病或高热后阴液过度损耗而致。治则:阳虚用阳药,以温补为主。 试译:从宏观生物力能学角度认为:其病理状态,是高耗能状态过后,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而致整体能量代谢缓慢,身体状态整体过分虚弱所致。(数据提供待证实与证伪) 这种双向的认知方法:望、闻、问、切可辨;现代局部检测可证,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药物的性味功用及阴阳属性,在中医临床调整人体阴阳,补偏救弊时,其运用灵活。即《内经》所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盛者泄之,虚者补之。这都是对整体或局部功能的调整,而使其整体或局部功能,不协调(不平衡)的状态调治至协调(平衡)状态。 试译:从宏观生物力能学角度认为:以上这种“协调状态”就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中医临床的诊治目的就是“补其不足、泻之盛余”,从而达到恢复阴阳(相对协调、相互适应)的相对平衡(阴平阳秘),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这种整体中各局部间“相对位置的相互作用”(各局部功能间的相互协调)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各局部功能间的相互协调”的功能平衡,是正常生命活动的一个正常域界,它是在“各局部功能”相互作用中的动态平衡。 如:现代医学描述:它在这方面的描述更为复杂(因学科繁杂)。机体系统的整体、动态、等级、层次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在促进与抑制的自我调节中持续不断的维持机体有序稳态的功能;失稳态和趋于稳态的反馈系统以及机体代偿力的域阶;机体各系统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还有:血压平衡、血糖平衡、营养平衡、各部功能的平衡、新陈代谢的平衡(代谢失衡既是病态)、等等。在功能方面还有:“修复机制”、“免疫机制”、“代偿机制”、“促进与抑制的调节机制”、“再生与增生机能”、“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机体有序稳态的维持”、“反馈系统作用的平衡态”、神经系统的自我调节机能等功能与机能。如此繁多的语言描述,中医学的一个“阴平阳秘”就概况了它的全部。 这些数据参照系的提供,对现代科学而言,已经不是十分困难的了。那我们为什么不去深刻认知呢? 无论中医或西医,对整体、相互作用、动态平衡、趋向平衡等的这些“功能现象”,都各自有了各自的“发现”和各自的“语言描述”。但各自对这些现象的“语言描述”却存在的巨大的差异。可是,在客观上它们应该是统一的,是不会存在差异的。只不过是我们人类在对这些现象的“认知”过程中,存在着历史的、角度的、知识层面的、“认知”深度的、语言描述方面的差异所形成的。如果要想对这些“语言描述”进行统一,那我们就要把这些“语言描述”提到对于机体“自已产生、自已发展、自已控制、自已调节和自已灭亡”的自动控制机制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高度上来。 宏观生物力能学角度认为: 这是有机结构的特性━━开放系统的属性。但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是其“相对势能”不断趋向新的平衡的一个不可逆过程。非平衡的有机结构形态,是开放系统“活”的根源;相对势能不断趋向新的平衡,是“活”的客观动力(也是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只有“非平衡”的机制,才是趋向“新的平衡”的条件。这个“新的平衡”还未完成,(食物和水的不断进入与环境因素的不断变化)既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非平衡机制”,这就是开放系统(不可逆过程)“生命”的客观。“相对势能”趋向“新的平衡”的过程,既是动能━━自由能作功的条件,也是物质与能量的代谢过程,更是生命活动过程的客观实质。 阴阳学说,其论所概括的范围太广了,所以也就太抽象了,太概论而也就不精确了。这些都是比较古老和抽象的哲辨思维方式。我们要发展,对这些现象,就必须提供一些相对应的动态数据,并从宏观生物力能学的角度,不断完善和提高中医的基础理论。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医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使我们的中医学更清晰、更明确、更现代的展现在我们现代人面前,去掉“中医文化”这个原始框架,使其真正成为一门现代化的、十分严谨的中医临床医学科学。 不知对否?敬请指导!
个人分类: 思维认知|1994 次阅读|1 个评论
定性先于定量及中医量化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zhj71626 2008-12-5 20:27
定性先于定量及中医量化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赵宏杰 张笑波 (吉林市中医院 吉林省吉林市,132011) 林宇春 (四平市中心医院 吉林 四平 136000) 张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2) 摘 要:根据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证候内环境自稳态紊乱学说,中医量化原则定性先于定量及新方法。该量化研究方法符合中医理论传统的整体方法和动态方法,认为对血液成分、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数据进行阴阳五行分类定性,这才是信息科学时代的中医研究,即应用中医思想理论方法传统,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研究路线。 主题词: 证候 量化 定性 定量 五行 投影全域动态定性方法 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中医量化是中医现代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医药量化迫在眉睫。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证候内环境自稳态紊乱学说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方法,详述于下。 1.中医量化研究概况 中医量化研究包括了丰富的内容,下面从目的、对象和方法3个角度分别介绍。 1.1中医量化的目的 中医量化的目的在于,促进中医客观化、深入研究中医理论方法的内在机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效率。其中,隐含的目的是利用中医思想、理论和方法整合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医学生物学的各方面的成果,为中医所用。 1.2中医量化的对象 目前中医量化的对象,主要是症状和证候。 1.3中医量化的方法 围绕症状和证候的量化,主要的方法有,专家问卷、多因素回归分析、最大似然判别法、 Logistic回归、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聚类分析等。 2. 中医量化研究几个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医量化研究没有取得突破,源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缺陷。 2.1重新定义中医量化的对象 2.1.1从生理到病理生理 知常达变,应该是医学生物学研究的原则,也就是首先研究生理学和正常解剖学,然后研究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对于中医研究和中医量化研究也是这样,先研究藏象然后研究证候,是个正常的次序,而非躐等。 2.1.2明确藏象和证候的学科属性 笔者在多篇文章中提出,正常人体包括结构和功能2部分,对应的学科是生理学--功能,解剖学--结构,病态的人体也包括结构和功能2部分,对应的学科是病理生理学--功能,病理解剖学--结构。那么,中医生理学就是中医藏象学,中医病理生理学就是中医证候学。而中医解剖学可以称为中医藏器/体质学,中医病理解剖学可以称为中医病理藏器/体质学。 2.1.3证的量化与临床数据类型 中医证候是一个不能准确地、 直接地测量的变量,这种变量可以称为潜变量(1atent variable),可以应用症状等一些外显指标(observable indicators)来间接测量这些潜变量。综合上面的认识,证的量化包括以下临床数据类型可以更好的整合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医学生物学的各方面的成果,临床数据有四类,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 回归分析是证候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能够分析某种证候与某些因素之间的联系。表中也也提到了他们大概的权重。 回归目标 症状 体征 实验室检查 辅助检查 工具 传统中医 证候 重要 重要 人脑 西化中医 次重要 次重要 重要 重要 人脑、电脑 融合中医 重要 重要 次重要 次重要 人脑、电脑 西医 疾病 次重要 次重要 重要 重要 人脑、电脑 表1.临床数据证候回归分析变迁对照表 2.2量化研究亟需符合中医理论传统的整体方法和动态方法 量化研究亟需符合中医理论传统的整体方法和动态方法,这些方法符合中医理论的传统思想和方法的精神,但是,是基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多元统计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 2.2.1整体方法 判别分析和回归分析,没有或缺乏把病人全部变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分析全部症状和证候的关系,而且分析中都不同程度的加入了主观性的成分和人为的介入。 笔者提出对藏象的投影,血液成分进行聚类分析。 下面介绍整体方法和动态方法更具体的内容。 3.定性先于定量及在血液成分五行类象中的应用 3.1西医的定性与中医的定量 中医现代研究的重要参照系是西医。对比西医,我们说中医亟需量化或者定量研究,那西医是否亟需定性研究呢,西医的量化包括哪些类?各自在诊断治疗中的贡献如何? 《黄帝内经》以来,中医已经有模糊定量及半定量的记载,五藏象的量化,实际上是对功能的量化;功能的量化,西医是怎么做的?大家熟悉的肌力分级,0级、1级、2级、3级、4级、5级;这是功能的分级;心功能分级:1级、2级、3级、4级,这也是功能的分级;所以,五藏的阴阳气血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个量化。 既然中医也有西医那样的量化,我们反过来看看,西医有中医这样的定性吗?五行的定性,哪怕是类似的?没有!所以关键就在这,把中医量化之后,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些数据定性。 在症状和体征上中西医的分级定量方法本质上和效果上区别有限,在中医证候中有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气虚衰、心阳式微等,是为心系证候不同程度的量化分类与西医的心功能分级也类似,所以在证候即功能上中西医的分级定量方法本质上和效果上区别有限。区别重大的是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所以说,对这些数据进行定性,才是中医现代化的关键。 证候本质研究中出现的检验招标非特异性,也是这个问题的一种体现。 3.2定性先于定量 从哲学上,从现代科学方法上,从具体学科的应用上,都表明认识事物定性先于定量。从方法论的角度,依据观察结果是否提供数量特征,科学观察又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两大类。 由于事物质的差别是最根本的差别,区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开始,是认识量的前提,所以,定性研究一定先于定量研究,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又因为质总是一定的量的基础上的质,因此,由质进到量则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教育统计学》 在科学发展史上,定性关系的发现往往先于定量关系。在化学发展中尤为突出。在十七到十八世纪中,人们通过大量实验,以物质的味道、质地等物理性质和物质间的化学反应为基础,总结出了物质的分类。酸(ACID)、碱(ALKALI)、盐(SALT)概念的获得及分类就是一个例子。--《人工智能原理》 人类总的认知框架,这一框架没有民族和人种的区别。它主要包括三个认知过程:1、感性认知过程。2、理性认知过程。3、实践检验过程。同时这三个过程又要受制于一个总的认知原则,那就是:定性分析应优先于定量分析。---《英语名词短语中形容词修饰语排序的认知学分析》 3.3血液成分五行类象中定性先于定量的应用 藏象研究,可以从藏象量化、藏象的生物学基础、藏象模型、藏象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候观察实验的数据评价与利用等方面开展。血液指纹图谱藏象信息模型融合了这里面的大部分内容。 其中需要通过对血液成分五行类象暨藏象分属来定性,藏象划分的依据是藏气法时,就是根据人体生命活动不同生物节律下生长化收藏的次序划分五藏。血液成分的动态变化是藏象的投影,所以,就要对血液成分进行五行类象暨藏象分属。血液成分的动态变化曲线有峰值和谷值,我们把全部血液成分中那些峰值在相同时间节段的聚为一类。总计分为五类,就是五藏象分类。 这样就具体体现了中医思想理论传统中的整体动态思想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体系符号,比如干支系统,是融合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与所谓辩证逻辑一致)。但是,在把这个逻辑体系应用到新的领域里面去的时候,它遵循的次序,也是定性优先于定量的;否则,就不能建立。所以,五代、宋的易学研究突出了先后天及体用概念与范畴的研究。 3.3.1进一步的定量和正常人体生理常数数据库 定性明确以后,才可以进一步观察什么数值、在什么时间段、在哪些范围内的数值,是正常的范围。 凡种族、体质、高矮、胖瘦、工作环境、地域分布,再加上各种因素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各项生理指标具有不确切性,而不确切的人体状况对疾病因素的反应和表现也自会干差万别,这是认为中医不能量化的人最经常的理由。其实,西医也面临同样的情况,他们在正常人体解剖数据库的基础上,还建立了正常人体生理常数数据库,初步的比较粗糙的数据库都是基于40,000人,每个人100余项正常人体生理常数数据的,西医没有这些经验一定会效率下降,中医的各方面的量化研究,当然也要基于至少同样规模的正常人体生理常数数据,否则,怎么担当经验医学的称呼? 3.3.2病理状态血液成分五行类象 思维过程缺少定性基础、却意图直接把对象定量的思维过程,在证候本质研究指标非特异性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对病理状态的人的血液成分也可进行五行类象暨藏象分属,就不仅可以知道正气的虚实还能知道病邪的性质和数量。对于病邪我们也需要既知道其性质、还要知道其数量。也是定性先于定量。 再用遥感卫星分辨率给大家做个比方,现在的分辨率是0.5米,效果比较好;那分辨率在5米的时候,效果虽然差,可是绝对达不到完全没有价值的地步。而脉象的量化进行了这么多年,在临床上几乎没有人使用;说明,精确性不是关键问题,而定性是关键问题。 4.投影全域动态定性方法与小结 上述方法可以称为投影全域动态定性方法,为什么加投影这个前缀,因为这可以解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四种数据之间存在大量的多重共线性关系和协同关系。四种数据本质上是藏象证候在不同角度的投影,所以才出现这多重共线性现象。全域是对整体的另外一种说法。 钱学森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对笔者的启发极其巨大,他也遵循的是定性先于定量的次序。 中医量化研究需要研究者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学术训练,同样,需要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训练,才能获得中医的浴火重生。 参考文献: 袁世宏,张连文,王米渠; 数理统计思想及方法在辨证规范化研究中的应用及思考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3年04期 郦永平, 温淑云. 中医证候量化研究的理论探讨 . 中医杂志, 2008,(08):677-679 张华.张笑波.赵宏杰 证的量化与临床数据的定性的方法学理论基础 林宇春.赵宏杰.张学斌.略论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08 李玉光.李富仁.林宇春.张学斌.涵盖奇恒之府象、NEI网络的藏象结构与层次新解 郦永平, 温淑云. 中医证候量化研究的理论探讨 . 中医杂志, 2008,(08):677-679 洪净.中医辨证的量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医药学报, 2002,(08). 龚燕冰,倪青,王永炎. 中医证候研究的现代方法学述评(二)中医证候的量化及数理统计方法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01). 查青林,林色奇,吕爱平. 多元统计分析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探析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6). 本文参考并引用了很多学者的研究论著,吸收了大家的辛勤劳动成果,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教益和启发,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通讯作者:张华
个人分类: 重点推荐文章|4050 次阅读|1 个评论
五行理论新解
xhy 2008-11-17 21:46
五行理论新解 * 徐红云 摘要:文章在剖析了五行理论中的相生相克关系后提出,五行理论是建立在古代的阴阳理论,也就是今天的矛盾论的基础之上,在遵从矛盾的普遍性、单向性和单一性原则下的必然结果,是相对独立系统中,在不同类事物为最少的五种和只考虑最简单的利害两个方面的关系的情况下必须遵从的理论,而中医的研究对象人体则正好是这样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因此,将五行理论应用于中医学是符合理论实际的,而将五行理论作为指导原则之一的中医学自然也就是科学,不是迷信。 关键词:五行   阴阳   矛盾论   单一性   单向性 金、水、木、火、土是中国古代五行理论对物质的分类概括。五行理论系统地阐述了五类物质相互间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作用关系,配以同样古老的阴阳学说,构成了中医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得以延续而弥久不衰的根本所在。 现在我们知道,五行理论对物质的分类是不完善的,因而人们普遍认为在此基础上人为规定的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也就不能正确反映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是错误的,而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的中医理论自然也受到了怀疑,尤其不为国外所承认。但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从五行理论开始谈起。 五行学说是战国至两汉时期形成的很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它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整个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世界万物都可以归入这五大类之中。并认为这五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次序和联系,由此构建起一个整体关联的世界模式。后来这一学说渗透进中医学,与阴阳学说一起成为中医学认识生命与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生相克关系是五行间的主要关系,是五行学说的精华所在。古人认为,相生、相克是事物之间存在着的两种最基本的关系。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可问题是,为什么会是这种顺序的排列呢?为什么是金生水金克木而不是其他呢?为什么是五种类而不是三种或六种或者其他呢?这些只是古人随意的拼凑还是有其规律性必然性?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分析一下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 虽然人们常把阴阳五行理论连在一起说,但往往认为阴阳理论与五行理论原本是没有关联相互独立的,只是后来的元气论才将二者结合起来。这里作者并不这么看,作者认为:五行理论是阴阳理论的发展延伸,是建立在阴阳理论基础之上的。 阴阳理论是讨论事物普遍存在的表里、上下、对错、明暗、利害、多少、冷热等的相对关系的,简单说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矛盾关系,阴阳论其实就是古代的矛盾论。它指出了矛盾存在的对立性(矛盾着的双方是相互对立的)、普遍性(相互对立着的矛盾双方无处不在)和统一性(相互对立着的矛盾双方是一个统一体,不可分离而单独存在)。 五行理论首先用到了阴阳理论中矛盾的普遍性,无论是事物本身内部还是事物间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具体用在五行理论中就是不同类的事物间都存在着相互的利害关系,金与水、水与木、木与火、火与土、土与金;金与木、木与土、土与水、水与火、火与金,五行中的任意两行间都存在矛盾着的利害关系。 此外,五行理论的建立还运用了两个主要观点。第一是矛盾着双方间的矛盾关系有主要关系与次要关系的区别,第二个是不同类矛盾着的双方有主要方和次要方之分,这里简单概括为矛盾的单一性与单向性。 单一性是指矛盾着双方的众多关系中只有一种关系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其他的关系都是次要的,处于附属地位,受主要关系的支配是主要关系的补充,表现为矛盾中主要关系的单一性。如狼与羊的作用关系是以狼吃羊,狼以羊为食为主要作用关系,其他的如羊被狼吃掉或者狼追逐羊可以促进羊奔跑增强体质等作用关系则是次要的附属的。因为,如果狼吃不到羊就会被饿死,狼死掉了矛盾着的双方就缺少了一方,只剩下羊就谈不上狼与羊的其他(如促进羊奔跑增强体质等)关系了,因此狼与羊的主要关系只有一种,就是狼以羊为食的关系,只有这个关系存在时狼才能存活,狼与羊的其他关系才能存在。狼与羊的主要关系存在单一性。 单向性是指不同类矛盾着双方的主要关系具有从一方指向另一方的单一方向性。这个很好理解,由于矛盾着双方主要关系具有单一性,而不同类的矛盾着的双方这一种关系只可能有一种指向方向,所以矛盾着双方的主要关系具有单向性。 仍然以狼和羊的关系为例,在狼以羊为食的主要关系下,狼是主动的,指向对象是羊,是单向的。双向的情况一般是同类事物如一山不容二虎中的虎与虎的竞争。五行分类中的不同类事物(如金与水、金与木等)之间的主被动关系属于前一种情况,是单向指向的,不同类事物之间的矛盾往往是以一方为主动为主要方,另一方为被动为次要方,表现为单向的主要方主导着次要方。 给定一个事物A,在遵从矛盾的单一性和单向性的原则下,只考虑最简单的利害两个方面的关系的情况下,则至少应另有四个互不同类的事物B、C、D、E与事物A有关联:B有利于A、C有害于A、A有利于D、A有害于E,如图1所示。因此要完整的表现不同事物间的相互利害关系至少需要五种事物,当不同类事物少于五种时,就不能完整的表现其相互间的利害关系。这说明,在相对独立的系统中,要使系统稳定,则至少必须有五种相关联的不同类事物存在。 相对独立系统中,在矛盾的普遍性、单一性和单向性的原则下,在不同类事物为最少的五种(A、B、C、D、E)的情况下,在只考虑最简单的利害两个方面的关系的情况下,这五种事物的有利于关系一定可以封闭循环。五种不同类事物的有利于关系一旦确定,遵从以上规律,它们间的有害于关系就只有两种,也就是它们间的相互利害关系只有两种情况,如图2、图3所示,其中图2的情形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情形。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稳定系统,动物个体(如人体)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稳定系统,因此它们都应当服从以上规律,它们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利害关系一定符合上文两种利害关系情况(图2或图3)中的一种。 若把五行理解为五种不同类事物,把相生相克解释为有利于有害于,则五行理论就是上文图2所示的情况,五行理论是用来描述相对独立的稳定系统中不同类事物间相互利害关系的理论,他指出了相对独立的稳定系统中至少需要有五种不同类的事物,并进一步指出了它们间的相互利害关系是怎么样的。一句话,五行理论是揭示相对独立的稳定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类事物间利害关系的规律的理论。它是科学,不是迷信。 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五行理论也不例外。从对五行理论的理解可以知道,五行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相对独立的稳定系统,如以五行理论为基础之一的中医治疗对象人体就是这样的一个系统,而超出这个范围,如把它用在属像的相生相克上算命时,就不正确了。 前些年,有一个生物圈2号的试验。说是将几个科学家关到一个玻璃密闭的半个足球场大的空间中,里面有植物有水份可以形成一条食物链,企图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只靠太阳光维持一个小生态系统的稳定。但不出一年就严重缺氧,科学家们只得撤出。 为什么生物圈2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食物链还是不能保持稳定呢,为什么自然生态系统就可以保持稳定呢?我想,自然生态系统能够长期稳定是因为它其中种类繁多,能够满足前文提到的对一个相对独立稳定系统的要求,有相互关联的不同种类五种远远多于五种,而生物圈2号中相关联的物种不够五种,不能形成稳定的利害关系网,所以不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原因。 五行理论进入中医学应用于人体时,根据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利害关系把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行类。注意,是先找五脏六腑间相互的利害关系,然后代入相应的行类。在这里,金水木火土与ABCDE一样,只是不同类事物的一个代号,不是实指。五行理论的利害关系排列正好与人体内五脏六腑的相互利害关系情况相一致,所以它能正确的指导人们调理人体,用来看病。 事实上,五行理论在其形成的那一刻起,金水木火土五行就已经脱离了实指而只是一个代号,正是理论来自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 附图: 2008.07.21
个人分类: 探索研究|3506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