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

史上成绩最佳的这项赛事,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2022-08-17 10:50
来源:中国科学报

 

自从8月初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以下简称机器人大赛)线上赛事落下帷幕以来,四川大学“川山甲”战队队长、该校机械工程学院大三学生赵子鑫心里总会莫名地感到有些“空虚”。

在这项赛事中,赵子鑫和他的26位本科生队员经过8个月的紧张准备,一举获得“机器马术赛赛项”全国冠军、“同创辉煌赛项”全国一等奖,创下了四川大学参赛以来的最佳成绩。比赛结束后,赵子鑫原以为会轻松很多,却忽然觉得有些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这一状态似曾相识,有些像几年前,他加入战队前的那种感觉。

心态:从“仰视”到“平视”

机器人大赛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02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2015年,该项赛事由团中央接手主办。也正是在那段时间,刚刚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的伍剑波来到四川大学任教。求学期间一直在参加机器人比赛的他,在学院和校团委的支持下,组建了川大的第一支实体机器人参赛团队。

此后的多年间,四川大学机器人战队从未缺席这项赛事。随着成绩慢慢提升,其校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以至于赵子鑫大一时便知道学校里有一个“机器人”战队。

不过,他真正与这支战队结缘则是在一年后。

“大二时,战队招新。我的一个朋友当时已在队中,他告诉我,在队里可以结交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也能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赵子鑫说,恰巧那段时间他对于未来还没有什么明确规划,便索性加入了进来。

与赵子鑫同时入队的还有与他同级的同学葛海洲。相比之下,葛海洲对大学期间的目标更加清楚。“大一时我就在关注这支战队,我觉得这里能给我提供一个特别好的实践平台,还可以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到很多知识,所以一直等着战队招新。”

“我们一般会从大二学生中选拔一批学生进入战队的预备队,并在预备队期间给他们安排一系列与机器人赛事相关的课程与实践。预备期结束后,通过考核选拔出优秀者进入战队。”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伍剑波介绍说。

回想起自己预备队的日子,葛海洲直言那段时间得到了“最大的帮助”——虽然还不是正式队员,但通过讲座和一些实践,他们的心中开始慢慢有了一些方向。“感觉我们不再是‘泛泛而学’,而是对于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也激发了我们对机器人相关知识的兴趣,这让我受益。”

伍剑波表示,通常战队会招收大量的预备队成员,并对其进行训练,这一方面便于选拔更适合的正式队员,同时,这些预备队员即便不能加入战队,也会在这一过程中获得锻炼,为其遇到更适合的机会时发挥自身能力打下基础。

“从这个角度看,战队对于学生的培养已经不限于战队本身。”伍剑波说。

有意思的是,不管是赵子鑫还是葛海洲,在初入预备队时,都感觉搞机器人比赛是一件非常“高大上”的事情。然而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他们慢慢发现,机器人其实并不神秘,也不像此前想象的那么艰深。

“原以为能进入战队的都是一群‘大佬’,后来发现只要你愿意投入、愿意钻研,就可以做到。”赵子鑫说,也正是伴随着对机器人比赛从“仰视”到“平视”的转变,他们成为了战队的正式一员。

转折:已投入这么多,就负责到底

今年的机器人大赛分为“机器马术赛”和“同创辉煌”两个赛项。其中,前者考验的是机器马的设计和控制,后者则要求参赛队的两台机器人相互配合,先将两座积木塔打散,再按积木大小顺序和新的样式重新搭建。

万事开头难。没有实际参赛经验的葛海洲,一开始便陷入了“困境”。“做很多东西都会‘卡壳’,课堂上、书本中没有解题公式和标准答案,之后也找不到办法,需要花时间寻求解决途径,然后再遇到形形色色奇怪的新问题……”

直到入队两三个月后,随着第一台机器人样机的完成,葛海洲才算慢慢找到门路。

同样出现问题的还有赵子鑫,不过他的问题并不完全出在技术上。

根据团队管理的模式,老队员会作为“导生”协助指导老师对新队员进行指导和管理,然而,最初赵子鑫和同伴对于战队内部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技术要求并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也导致初进队伍的他,对这支战队并没有很强的认同感,更多的是将其看作一个普通的社团,觉得没必要为此付出太多感情。

这一切的转折同样来自于第一台样机的诞生。

“赶制第一台样机的那段时间,由于需要按期完成,我们开始没日没夜地攻关。”赵子鑫回忆说,每天白天上完课便来到战队,熬夜制作机器人,常常一抬头便已是凌晨,回宿舍匆匆睡一觉便要起来上课。很多时候他们还要往返学校的两个校区之间,进行机器人实战演练。

然而,“累并快乐着”。正是在这样“连轴转”式的工作中,他的内心产生了一种对这支团队的强烈认同感,以及对正在参与研制工作的笃定。

“或者说是一种愿望——既然我已经投入了这么多,那就要负责到底,也一定要把这场比赛打完。”赵子鑫说,那时的他才意识到自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分子,尤其是“看到工作进度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前进时,那种满足感难以形容”。

同时,他也开始慢慢理解老队员当初对他的严格要求。“后来想想,如果换成是我的话,可能还会更严吧。”他笑着说。

这一切,伍剑波都看在眼里。

“一场科技竞赛带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新知识的学习,更是对学生素质全方位的提升。”他说,更重要的是,这种提升往往不是老师带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发产生的。“这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难能可贵。”

感悟:创造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以往,机器人大赛会在每年的5月线下举行,但今年出于疫情的考虑,大赛组织方几经协商,决定由线下改为线上,时间也推迟到7月底。这样的安排无形中给战队的备战带来了很多额外的困难。

首先是队长人选,由于老队长7月初就要毕业离校,无法像往年一样,带新队员完成当年的决赛,因此需要提前选出新队长。经过队员们的推选,赵子鑫和葛海洲分别成为了战队历史上唯一没有决赛参赛经验的正、副队长。

这有些出乎赵子鑫的预料。

“我觉得自己的性格更适合负责某一项具体的技术工作,而不是做团队的‘负责人’。”他说,但担任队长就意味着要把整个团队团结起来,这对他的“非技术能力”提出了考验。加之转为“线上”参赛后,又有大量需要与主办方乃至学校方面沟通的事宜,这些都让赵子鑫和他的小伙伴们“压力山大”。

此外,由于主办方不再组织集中参赛,需要参赛队在各自的学校完成比赛,因此学校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临时的比赛场地。但由于该场地与队员们的宿舍分属不同校区,在备战的最后阶段,队员们为节省往返时间,干脆在比赛场地打起了地铺……

好在,最终比赛的成绩让这一切的付出都显得很值得。

“就像我们的比赛需要一块场地一样,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我们也要为对科技创新有兴趣的学生,找到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场地’。”伍剑波说,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仅限于课堂,而是要创造一片能够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只要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他们的进步就超乎想象。

如今,虽然还在放假,但赵子鑫、葛海洲以及其他下学期将留队的队员们经常在网上“碰头”。他们在商量明年新队员进队后,将队内的制度更规范化一些。“今年已经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明年总不能太差吧。”葛海洲笑着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