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武

为中俄青年“三创”合作搭平台接资本
2021-07-23 17:02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过去,中俄之间政府主导的创新合作很多,但创新合作不应局限于政府间的大项目上,因此我们想推动两国青年之间的合作,尤其是民间的合作。”谈及中俄青年创新创业与创意大赛的初衷,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副院长吴大辉表示,希望能推动这些没有政府资本支持的项目落地。

7月22日下午,“首届中俄青年创新创业与创意大赛——IT硬科技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决赛”在山东青岛市举行。此次决赛由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委会、清华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中关村发展集团、莫斯科创新集群联合主办,浦俄(上海)创业孵化器、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中关村天使投资联盟承办,来自中国与俄罗斯的40个优秀项目同台竞技,展开激烈角逐。

中俄青年开展创新项目比拼。郑金武摄

中俄青年创新比拼

此次IT硬科技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决赛以“跨界协同创新 传承世代友好”为主题,历经9个月的海选、初赛与遴选,共有40个项目“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成功晋级决赛。决赛以项目展示和互动问答等形式进行,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

大赛自启动以来,得到了中俄两国的大专院校、民营中小科技企业的积极支持。吴大辉介绍,此次决赛入围项目科技含量高,主要涉及卫星智能化、物联网、石墨烯等领域。

俄罗斯数字孪生公司的“双层数字管道泄漏检测和预警软件”项目,能够通过数字孪生和次声监测装置进行分析,帮助能源和公用事业公司提高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

北京灵犀微光科技公司商务副总裁陈飞带来的“灵犀微光消费级AR核心显示技术”项目,可提供商用级AR设备,在安防、巡检等场景有很好的应用。

参与大赛,“一方面是希望得到中俄两国企业和资本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加快推进产品的规模应用。”陈飞说。

“说实话,这个大赛在俄罗斯的影响力比在中国的影响力要大得多。”吴大辉说,“许多俄罗斯的青年、博士生、民营科技企业的老总,从来没想到会有人搞这样一个大赛,能够为他们提供交流的平台,为他们的项目提供资本对接;项目还可以落地在中国,也可以落地在俄罗斯。”

吴大辉表示,俄罗斯的科技创新体系相对比较封闭,主要由国有大集团推动;俄罗斯创投资本的独占性较强,投资过程中往往是希望买断技术。“例如,来自俄罗斯的一个可适用于高原地区的太阳能瓷砖项目,希望是通过合作的形式推动产业化,因此参与了大赛。”

目前,这个太阳能瓷砖项目也得到了国内相关企业和资本的关注。“这个项目技术可以在零下60摄氏度的环境下工作,虽然成本稍高,但在我们的牧区、高寒地区,有很好的应用场景。”吴大辉表示。

打造创新合作范例

吴大辉希望,中俄青年创新创业与创意大赛能以赛为媒,汇聚产、学、研、用、资、政各界力量,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机制,共同推动中俄科技创新合作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方向发展。

“两国间的经贸合作、科技创新合作,当然离不开国家的指引、国家政策性导向。国家层面的大项目合作,就像是一艘‘巨舰’,引领民间的‘三创’合作。”吴大辉介绍,正是在国家政策性导向引领下,中俄青年创新创业与创意大赛被纳入中俄科技创新年重大项目之一。

“今年适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中俄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首届中俄青年创新创业与创意大赛的举办,对于增进中俄两国传统友谊,聚力打造中俄科技合作新范式,拓展与上合组织国家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孟庆胜在此次产业决赛的启动仪式上表示。

科技创新是当前中俄两国最富前景的合作领域之一,中俄青年创新创业与创意大赛将为开启对俄交流、招商引资、吸引人才技术、开拓海外市场,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

孟庆胜表示,两国青年创业者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和突击队的引领作用,通过创业青年的创新创业与创意,将为双方科技创新合作升级按下‘快进键’。”

而此次产业决赛,充分发挥了中俄两国比较优势的互补性,集聚跨界协同创新的要素资源,努力促成中俄优秀人才、高新技术、优质项目落地示范区,探索中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打造中俄国际科技合作新范式。

大赛期间,“青俄汇-中俄科技创新合作中心”正式启动。该中心旨在汇聚中俄两国产、学、研、用、资、政各界资源,为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中俄两国学生和青年提供展示、交流、融资和成长的舞台,促进两国青年在科技创新和创业上的交流、合作,打造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实践范例。

助力跨国技术转移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跨国技术转移受到了较大影响。而中俄青年创新创业与创意大赛也为跨国技术转移提供了新模式。

“如果说国家的合作项目是‘巨舰’,那么参与大赛的这些民间前沿项目,则是具有小、快、灵特点的‘快艇’。”吴大辉表示,参赛的项目更容易受到资本的关注,许多项目可以马上推动产业化。“俄罗斯有自己特色的创新体系和创新哲学,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事实上,除了此次的此次IT硬科技与新能源新材料两个赛道,中俄青年创新创业与创意大赛还有另外四个赛道。此前,网络空间、先进制造两个赛道已在太原完成决赛,医药健康和文旅体验两个赛道将于今年8月在北京举行决赛。

在海选阶段,俄方共有645个项目,中方也有600多个项目参赛。最终每个赛道遴选了20个项目技术决赛,六个赛道共有120个项目进入决赛。“这些项目,我认为都是有生命力的项目,抓住了两国产业的科技需求、科技市场的需求、资本的需求。”吴大辉表示。

大赛也为项目交流和产业化验证提供了一个平台。“不是说专家评出来得了第一名的项目就都是好项目,第二、三名以后的项目,它的产业化效果就低于第一名。”吴大辉同时表示,“只有资本关注的项目,只有落地更快、落地性能更好、产业规模更大、产生利润更好的项目,才是一个成功的项目。”

吴大辉也建议,在跨国技术转移过程中,两国行业之间要推动建立规则。“现在,每个企业要想谈一个项目,都得自己与外方谈规则。规则比合同更重要,应该是规则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需要两国行业之间共同努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