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如楠

“如何提高科学记者的科学素养”沙龙举办
2021-10-20 23:34
来源:中国科学报

 

10月18日,“如何提高科学记者的科学素养”科学传播沙龙在中国科学报社举办。本次沙龙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中国科学报社承办,旨在加强科技媒体间交流,助力提高科学记者的科学素养,促进科学传播事业发展。

活动邀请到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晓勘;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张增一;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蒋建科;北京广播电台知名节目主持人、科学节目制作人段玉龙;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调查研究处处长马晓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旷宗仁;新华社国际部科技编辑室主任编辑张忠霞;科技生态实验室副总监、腾讯企业科协秘书长张谦;新华网科普事业部高级项目经理刘佳;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首席编辑张其瑶等长期深耕科学传播事业与研究的人士,围绕“如何提高科学记者的科学素养”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自身对科学传播的研究、实践和思考。活动全程在科学网哔哩哔哩、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直播。

刘晓看.png

刘晓勘致辞 郑晨曦摄(下同)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张增一做了题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科学传播:从知识到方法再到精神的转变”的报告,他提出,在最新的《全面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中,对公民科学素质进的界定是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的知识,与上一阶段纲要中知识、方法、思想、精神的顺序有所调整,今后媒体记者在做科学传播活动时,观念也应积极转变。

张.png

张增一作报告

他提出,科学传播应该从普及知识向方法、进而向思想和精神转变。但传播科学方法要比传播科学知识困难得多,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又要比科学方法更难。因此,需要通过研究方法和研究案例作为抓手,来传播更抽象的思想和精神。

他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记者在报道科研成果时,多关注研究过程,关注科学结论成立的前提条件,而不只关注研究结果。如报道一项调查,不应只报道调查结果的数字,还要关注调查方法、样本量、如何获取等等,是这些共同决定了调查结果的质量,但这些往往被媒体忽略了。

二是要关注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科研人员基于科学事实,通过归纳提出假说,再通过演绎的方法进行推论,然后进行验证。如果检验是不符合的,需要推倒重来,这就是科学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通常来讲作为记者会报道一些确定性的结果,但是科学研究本身它是开放的,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在报道过程中,如过多强调它的确定性,可能会引起一些误解。

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蒋建科在“努力做专家型记者和记者型专家”的报告中,分享了他多年来在一线采写新闻的案例。

蒋.png

蒋建科作报告

他讲到,在棉铃虫适度危害有利于棉花增产、小麦吸浆虫现场科技会、科技保卫新疆棉花、疫情对国内外经济影响、板栗纳入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四维农业污染防治等采写案例中,通过发挥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另辟蹊径思考问题、多次与农学专家沟通等方式,不仅完成了报道任务,也推动了相关政策与科技发展。以此鼓励科学记者成为专家型记者和记者型专家。

他还表示,科学记者要借鉴科学家的做法,向科学家学习,未来也可以像科学研究一样从跟跑到并跑,甚至也可以领跑,即给科学家以启发。

北京广播电台知名节目主持人、科学节目制作人段玉龙在“被动‘传声’到主动‘发声’,科学记者如何建立人设”的报告中指出,科学媒体人不应只做不出错的传声筒,还应主动发声,发出科学媒体人对“科学+社会”的独特理解的声音。“我认为科学媒体人在做科学传播时,不应仅盯着科学技术本身,还要从社会、文化、心理等不同角度来去看待问题。”他说。

段.png

段玉龙作报告

段玉龙表示,要做到主动发声,建立自己的人设,第一要摆正心态,重新审视科学;第二,要从小处着手,尽可能地理解学习所报道的科学事件,注重平日的积累;第三,要尝试以自己的方式输出对某些科学事件的理解,或以科学的视角解读社会事件。

主题报告后,来自中国科协、中国农业大学、新华社、腾讯、新华网、中国科学报的6位专家进行了研讨交流。新华社国际部科技编辑室主任编辑张忠霞分享了新华社在疫情科普报道方面的实践经验;科技生态实验室副总监、腾讯企业科协秘书长张谦提出,作为科学传播者,要认真学习科学史,要坚持做硬核科普,要学习新的传播形态;新华网科普事业部高级项目经理刘佳提出了两个关键词:严谨和兴趣,他表示,科学记者做科普时,一定要保持严谨,对自己和媒体品牌负责,同时,要把科普工作当成兴趣去做,不断地去思考研究。

最后,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晓勘对沙龙进行总结。他认为,本次科学传播沙龙围绕科学、科学传播和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记者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新时期,科技记者要加强学习,既要把握科学发展前沿动态,也要回溯科学发展历史,准确把握科学的发展规律,要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融合发展为宗旨,顺应当下媒介方式和受众习惯主动求变,努力扩大科学传播的影响力。

他表示,沙龙上的讨论没有标准答案,希望今后大家共同努力,多创造交流平台和交流机会,并代表主办方对各位嘉宾及承办方表示感谢。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分享到:

0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