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攻克脑疾病诊疗手段的进程
2020-10-26 21:33

   目前,很多脑疾病都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亟需在基础研究上能够有所贡献,做出早期诊断和干预方法。

   5年前,“中国脑计划”被正式提上筹划日程,把如何诊断和治疗重要脑疾病,包括幼年期自闭症和智障、中年期抑郁症和成瘾、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而随着基因编辑猴和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非人灵长类脑疾病模型的这一关键突破正在缩短攻克脑疾病诊疗手段的进程。

 

实现理想的大动物模型

 

   脑疾病的药物研发,过去几十年进展非常缓慢,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例,失败率是97%。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理想的大动物模型。

   一直以来,研发脑疾病药物用的都是传统的小鼠模型,但小鼠和人相差甚远。有些候选药物对小鼠有效,但到了二期、三期临床实验才发现无效。为了动辄几十亿的研发经费,很多国际大制药企业不愿再冒这样的风险。

   所以在十几年前,中科院神经所就做了一个比较大胆的布局——开展以非人灵长类为主要脑疾病模式动物的研究。我们的初衷,是为了让生理和大脑结构都与人更接近的猕猴成为理想的模式动物。

   建立这一模式动物实验平台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攻克体细胞克隆猴技术。

   体细胞克隆猴技术,是利用猴的体细胞复制出相同个体的过程。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在一年内产生一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减少个体间差异对实验的干扰。这不仅能够大大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也能更好地解决实验动物的伦理问题。

   2017年11月,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的成功诞生,正式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紧接着,我们又成功建立了世界首个遗传背景一致且无嵌合现象的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

   过去,猕猴仅用来做药物安全性和代谢过程的检测,极少涉及药效检测,原因就在于它们并没有携带疾病症状。现在有了疾病猕猴模型后,它们就可以广泛用于检测候选药物和其他物理干预手段的疗效,经过筛选后再进入人体临床实验,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批量化、标准化创建疾病克隆猴模型的实现,将有助于缩短攻克脑疾病治疗手段的研究进程。目前,我们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建立各种脑疾病的基因编辑猴和克隆猴模型,并希望未来几年内完成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主要脑疾病的猕猴模型。同时,我们也在和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机构合作,开展创新药物和物理治疗手段的研发。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模式动物的猕猴将成为国家重要的生物战略资源,但仅靠神经所现有平台的规模远不能支撑脑疾病模型的产业化。

   事实上,中国猕猴养殖企业规模庞大,但美国公司收购了我们绝大多数生产的猕猴,他们甚至把国内的猴场都买了下来,用来进行各种临床前实验。

   这一点让我非常担忧。在此,我也呼吁,国家必须严格管控猕猴出口,保持自身的战略资源优势。

 

广谱脑认知功能检测工具集的“零突破”

 

   非人灵长类对脑疾病基础研究的贡献,除了成为疾病模型,还与脑认知功能的研究密切相关。过去,科学家对于人类如何产生视觉、思维、抉择、意识、语言等高级脑认知功能的理解非常有限,而猕猴是最好的研究材料。

   5年前,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创立时,我们就组建了灵长类研究团队,它的目标之一就是利用对猕猴和人类的脑认知功能的基础研究模式,研发出针对人类的可广泛使用的认知功能检测工具集。

   目前,老百姓的健康检查有个重大空白就是脑健康检查,我们不知道一个人的运动系统、认知系统、记忆系统、情绪系统随年龄的变化,怎样才算是正常的变化、怎样是异常,因为全世界都缺乏简易、有效、广谱的脑认知功能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已有的脑认知功能检测和疾病诊断大多通过问卷的方式,而非心理物理的定量检测方法,这就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现在,我们的研究团队已经开发出第一代广谱的脑功能定量检测工具集,可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完成十几项指标的定量测定,尤其是对大脑的认知功能进行全面“扫描”。

   我们计划5年内在上海市一些大医院率先将这一工具广泛融入常规体检中的一个选项,进而开始采集10~15年的正常人群数据。长期跟踪大批人群才能知道大脑各项认知功能的正态分布是什么、随年龄如何变化,从而建立起脑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标准。

   除此以外,精准早期干预与康复治疗认知工具集也正在研发之中。我相信数十年后,脑疾病尤其是精神类疾病,将不再用目前的各种脑疾病的标签,如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精神分裂等等,这些标签都不能真正精准地说明那一种脑功能的异常状态。未来脑疾病都将以特定的脑功能的异常来定义,反映的是特定脑功能神经环路的异常。脑疾病的干预和治疗也应针对异常的神经环路功能进行调控。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20年10月刊 声音)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