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ghtsinghua

博文

已有 3202 次阅读 2009-8-29 18:30 |个人分类:专业浅析|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汉语, 汉字整形

最近看了一则开卷八分钟,讲到了汉字在历史的演化中,有多少失去了本意,成了其他的意思,特别讲到了“乖”字,我们知道现在“乖”字就是很听话,可原本的意思正是相反,“乖”其实是“不乖”,而且很不乖,很不听话,违背的意思,《说文》中曾有这样的解释“乖,戾也”。可是为什么由“不乖”变成了现在的“乖”了呢?据说是“由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对孩子的背离违背无奈叹息而来,当父母抱着好容易闹睡的孩子叹息说‘真是乖呀’的意思的时候,充满了疲累、厌倦和无奈”。现在的词汇中也有保留原意的一些词,例如“乖张”、“乖僻”等。

这时候我突然间想起困惑我很多年的一件事,我很喜欢研究方言,并相信方言的每一个词都可能与古汉语有一定的联系,并尝试把方言的一些词写出来,其中有一个我始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就是在我们菏泽有句方言,形容孩子不听话叫“这孩子真guai”,其中这个guai字发四声的音,我当时认为这个字应该是“怪”,若果真这样,那可以理解成“怪癖”行为古怪,这和我们要表达的意思还是有些差距,后来查阅字典发现“怪”也有“乖张”的意思,便一直很不情愿的接受了这种认识,到现在突然发现“乖”字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我们方言中的“guai”可能就是“乖”,按现在的汉语应该读一声。

然而有件很有意思的事,目前的网络上,“乖”又开始向本意靠拢,性情乖张的孩子们更喜欢用“乖”字来定义自己的网络昵称,其实我知道他们想表达的都是“不乖”的叛逆。

汉字就是这么好玩,博大精深,有人说汉字本来自对事物的比喻,然这个事物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所以我们都会引出很多的意思和暗喻,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汉字在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使得很多汉字有了新的意思和表达方法,正是因为这种不停的演化,才使得汉字有了独特的魅力,所以当看到“44个汉字字形调整”的时候,我们不免要淡淡一笑,继续我们的汉字游戏。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4776-252173.html

上一篇:论农村公社建设——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化,谁是这个商品的消费者
下一篇:2008,天佑中华,2009,中国加油,2010,我们必赢!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0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