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sz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诗忠 多年与书打交道,耕耘、浏览,感悟、思考……

博文

好的科普书读者为何爱看? 精选

已有 4948 次阅读 2007-5-24 08:32 |个人分类:科普及其论坛|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去年七月份,“第十三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如期颁布,《邮票上的物理学史》、《病毒的故事》等一批好书获奖。细心的读者或许能从中察觉科普创作的别样变化。邮票与科学相去甚远,居然成功用来普及物理学史;病毒是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居然别出心裁编出故事情节来。在图书阅读率逐年走低的大背景下,这类科普书是靠什么赢得读者欢心的?或者说这类科普创作怎么会想到动如此大的“手术”?多年来,笔者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目前的图书市场已经发生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变化,市场经济的不可阻挡和信息传导的十分便捷,决定了科普书作为一种商品,从选题开始必须时时刻刻站在读者“上帝”的立场,考虑他们的需要,揣摩他们的阅读心理,否则要在书的海洋中脱颖而出、博得喝彩,就很困难。
       我们的读者通常是怀着怎样的心理购阅科普书的呢?让我们以《邮票上的物理学史》为例说明。据报道,该书收集了近千张世界各国物理学和物理学家的有关的邮票,分66个题目,是一本物理史专题的精美邮集;它以邮票艺术与物理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有声有色地向人们讲述物理学的发展,使不了解物理的人能领悟到什么是物理,了解物理的人则会更加喜爱物理;此外还借助《大学物理》杂志连载介绍,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评。短短的数十个字,顿时引起笔者的联想。按传统的科普理念,借助邮票介绍物理学史知识似乎两头不讨好,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议论,因为这样处理至少从科普角度说,其信息不及纯史料性的文字书详尽。然而从吸引读者的角度考虑,此言差唉!邮票,历来是集人文、艺术和知识于一身的邮资凭证,小小一枚邮票的发行和随邮戳跨海飘移,其上凝聚了远方亲朋好友的深情厚意,因而能勾起集邮爱好者的美好回忆,激发人文艺术类人士的浓厚兴趣。假若将发行年代久远的世界各国邮票围绕同一主题汇集成书,透射出的情趣至少它可吸引无数原来对该主题不太关注的那部分读者,因此所起的科普效也许能比之一般物理史书籍更大。想象一下,假若有人将大小、风格不一的那么多珍贵邮票,编排成一本精美的艺术品呈现在面前,你会不砰然心动而萌生强烈的购阅欲望,何况物理学知识的爱好者!
       由此可见,分析读者的心理状态应当成为科普创作的重要一环。好的科普书读者为何爱看?笔者以为,好像有以下几种心理状态在驱使他们选购和阅读科普书。首先是好奇心。好奇是每个人的天性,凡是新鲜、陌生、怪异,以前未曾见识过的现象和事物,总会吸引人们注意的目光。走进书店,除非心中已经拿定主意想买哪本书,通常闻到阵阵的油墨飘香,看见书架上排列整齐的新书——不管里面具体写些什么,不大光顾书店的读者总会受感染——只要内容有点熟悉,封面书名和里面的片言只语便能唤起强烈的好奇心,促使自己去翻阅。然而,好奇容易触发,却未必有较明确的对象,特别是面对琳琅满目的书毫无目标地浏览一阵之后,如果找不到让自己砰然心动的书,原来那股好奇的劲头很快被疲惫替代。其次是求知意愿与感兴趣。受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影响,文化人从小养成图书情结,他们或多或少意识到惟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及时充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购阅科普书都抱着求知的意愿来的,他们想了解与学习、工作、进修和日常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以便取得主动的地位。但是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对科普类书籍的购阅热情,常由于书中高深的知识、枯燥难懂的陈述和抽象的科学原理而衰退:科学知识好是好,但假若呈现方式不能跟读者以往的经历挂钩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求知的激情便迅速下降。当然迫于就业、竞争的压力,或者怀着崇高抱负,不畏艰难、啃读科学的人也相当多,但不管怎么说,钻研科学需要动力,这种动力若没有兴趣的支撑终将枯竭。
        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兴趣作为一种积极情绪,是一个人从事任何活动(自然也包括科普阅读)的驱动力。按英语单词原意,兴趣的重要特征之一涉及当事人的利益、重要性和评价,凡是跟当事人利益、重要性和评价相关的事物、现象,他都会感兴趣。当然,兴趣不仅仅涉及眼前利益,它还跟人的长远目标有关,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兴趣会拓展,逐渐集聚到某个方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起初读者的阅读兴趣不会凭空产生,得依赖相关情境因素的刺激。科普书目录、封面上的广告语以及内容细节的描写,如果吸引读者的眼球,并且正好与其大脑认知图发生关联,读者就会产生阅读的冲动和好感。兴趣除了利益效价在起作用外,还能将主动的认知特性(思考最富有意义的目标)同积极的情感特性(如美好的心境)融贯起来。一定的认知水平无疑会对读者的阅读兴趣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阅读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包括心理需要的满足,悦读时候的那种快乐,以及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会意,更是读者对好的科普书感兴趣的原因所在。只要稍稍留意报刊登载的一些读后感文章就可明白,我们的读者希冀通过读书产生那种难以言表的愉悦体验,有时要比了解科学内容本身迫切得多。
       驱使读者购阅科普书的第三个心理状态是喜欢。这里所说的喜欢不是一般意义的好感和感兴趣,而是指由情境因素产生的兴趣经过日积月累的过程,逐步转变为个人兴趣。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迷”,如“球迷”、“集邮迷”、“戏迷”、“棋迷”,他们的兴趣已经内化到骨子里了。读者的心理状态若能达到此等喜欢程度,要让他们放弃读书反而成了难事。这充分说明随着兴趣偏好的发展,某些爱好(如阅读)会同化为当事人(如读者)自我的一部分,从人格角度说,它就是人的一种性格类积极力量。这种内化或同化表征了科普阅读兴趣的升华,虽然它大多数跟读者的专业偏好效益相一致,但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与不断增长的自我理念相吻合。社会上所称的“数学迷”、“天文迷”、“电脑迷”的阅读心理就属于这一类型。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读者,求知阅读的自觉性很高,爱不释手、津津有味,用在他们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即便为这类读者编撰科普书,也存在吸引力的问题,同样有优劣之分,因为他们与上述阅读心理上的差别只是层次上的差别,再说他们也需要了解主要兴趣之外的科学内容,以触类旁通。
        读者的第四个心理状态大概是探究。西方心理学家常常将好奇与探究结合起来分析,因为好奇引起探究。可是不能忘了好奇的致命弱点是情境决定和肤浅,它会突然被唤起,表现十分强烈,但是与关注对象的联系较为松散,常常没隔多久便消失。探究则不同,它是对某事物知之较多基础之上的心理需求,是以个人兴趣为动力,旨在融会贯通,找到答案,解决疑问,揭示奥秘。达到这种心理境界的读者阅读已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因而科普创作应当在认知与情感的融贯上下功夫,例如逻辑关联、显露端倪、寻求意义等等,让读者借以动脑动手,尽情想象,创新“登峰”,以最大程度地体验阅读的快感。
      最后要说的是,科普图书市场实际上是异常复杂的,一千个读者可能有一千种心态,但是我们只要在创作和编撰科普书时,像企业家调查顾客心理那样做到不忘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把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放在第一位,那么不管采取何种创作形式都值得尝试。从这个意义说,《邮票上的物理学史》等获奖应当是在情理之中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73-2368.html

上一篇:人之思考(1):人不愧为万物之灵①
下一篇:人之思考(2):人类活动的得与失②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