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诚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ipeng 简炼揣摩,精心独造,得法外法

博文

"优秀"也许是一种陷阱

已有 2675 次阅读 2009-4-8 22:04 |个人分类:境界提高|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创造力, 常识, 优秀, 思维方式, 影响力

         记得当年年少孟浪,舅父恨铁不成钢;对我说:"将来即使我自己办企业也不会用
 
你,只会请最优秀的人。" 自己觉得很惭愧,自己不优秀,总觉得这辈子优秀不起来了。
 
十多年过去了,自己每当方便后洗手的时候都会揽镜自照,喃喃自问:“兄弟你优秀了
 
吗?”每次给自己的答案都是“否”;还有位仁兄不知从哪里学得一句真言:”优秀是一
 
种习惯”;当时也觉得非常佩服,觉得要改正自己不优秀的习惯。但是总也纠正不过
 
来,后来干脆不纠正了,倒是觉得非常舒服。但是对优秀之人倒是依然羡慕得紧。
 
     不过心里始终觉得这个命题有问题,难道只有优秀的人才能生存和发展吗?后来觉得
 
优秀也许是一种陷阱,一个浅薄的标签,常识才是最重要的东西;甚至产生了这样一种
 
想法将来要和一些不那么优秀的人一起证明这个命题错误,但这个命题显然已经被证明
 
过了,这个人给出了答案,也许他的思想在以后会变得更有光芒,更有影响力。
 
         也奉劝一些导师不要选自己学生的时候,不要太关注学生的所谓的基础;要关心其
 
心智的和谐,要学会用自己手中的火炬点燃学生心中的明灯(美的人性),然后让学生
 
神灯自照,他会走得更远,,更近自然。
 
--------------------------------------坦诚的分割线
 
【转载】
 
“不问聪明人要问过来人”。,76岁高龄的稻盛和夫他曾经一手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创造力 = 能力×热情×思维方式
  “能力”主要指遗传基因以及后天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热情”是指从事一件工作时所有的激情和渴望成功等因素;“思维方式”则指对待工作的心态、精神状态和价值偏好。一个人和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多大成就,就看三个因素的乘积。
 
  其中,能力和热情,取值区间为0—100。因为是乘法,所以即使有能力而缺乏工作热情,也不会有好结果;自知缺乏能力,而能以燃烧的激情对(全球品牌网)待人生和工作,最终能够取得比用有先天资质的人更好的成果。思维方式取值范围则为-100—+100。改变思维方式,改变一个人的心智,人生和事业就会有180度大转弯;有能力,有热情,但是思维方式却犯了方向性错误,仅此一点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这个成功方程式,不是稻盛和夫用来展示自己理论的坐标,而是在实践中考察提拔干部和选聘员工的标尺。从这个等式出发,稻盛和夫坚持在公司中不用聪明人,不用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更不用有资深背景的人。在他看来,这些通常让人们引以为傲的东西,恰恰是专注做事的障碍。如果不能调动全身的感觉和能量潜身于细节之中,就不会有持久的热情和到位的思维。他一再强调:“我希望人们铭记这个‘神秘预言’,人生与心意一致,强烈的意念将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这就是稻盛和夫诠释的创造力了:需要有极其敏锐的头脑和极其柔软的心,需要用神经、眼睛、身体、耳朵、嗓音去全然地敏感,去觉知并跟随一刻接一刻的真实,才有可能抓住那个“神秘预言”。  
 
 
            
 
 
 
  稻盛和夫不属于聪明人,初中、高中、大学考试常常不及格。他原本想当个医生,可是却只能在一个陶瓷厂找到一份工。工厂濒临倒闭发不出工资,员工士气低落,常常以罢工来宣泄。跟稻盛和夫一起去的4个大学生全辞职了,稻盛和夫却留下了。他吃住在实验室。不断地想,不断地去思考,一次又一次地在头脑中模拟推演,那些开始只出现在梦境里的东西逐渐清晰,最后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消失,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既无知识和技巧,又缺乏经验和设备的稻盛和夫,却搞出了世界领先的发明,给快要倒闭的工厂带来了生机。
 
  自1959年创立京瓷公司,稻盛和夫几十年一直是京瓷研发带头人。他发现,一旦发疯的投入工作之中,对某个目标有强烈的渴望,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意象,身边的任何一个新发生都会坚定地指向那个意向,这时,神灵就会给你一把照亮前途的火炬,智慧之井就会向你洞开。
 
  稻盛和夫体悟到了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的真实过程。他知道追求尽善尽美的强度,决定了一个人和一个公司的前景。一次,一个跟他同时大学毕业的同学在京瓷公司领军做一个新产品的研发,他和他的团队历经几个月的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拿出了完全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但是,稻盛和夫却以这不是他心里所见的鲜亮陶瓷为由把设计打了回去。那个主管简直是怒气冲天。还不得不回去研制稻盛和夫“梦里看到的鲜亮陶瓷”,最后历经磨难终于拿出了完美的产品。
 
  稻盛和夫的体悟,给了我们一个相当重要的启示。当对一个目标有着强烈的持续的渴望时,苦苦思索体悟,就可能在事先“清晰地看见”那个崭新的结果。相反,如果事先没有清晰的意象,就不会有崭新的成果出现。这是稻盛和夫在人生的各种经历中体验到的真实。
 
  这似乎很悬很神秘。稻盛和夫没有停留在灵感的顿悟上,而是继续深入觉知,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个创造力方程式: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7970-225080.html

上一篇:意和杂感
下一篇:清明 .七律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