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ym 大漠孤烟 西域风情

博文

永远的牛肉拉面

已有 4108 次阅读 2008-11-4 20:4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关键词:学者| 美味, 兰州, 牛肉拉面

 

任何一个人到了兰州,要是没有品尝过兰州牛肉拉面,那可就是一大遗憾了!作为一个甘肃人,我对牛肉拉面是情有独中,初中以前每天都在家里吃饭,很少有机会兜里装钱,也没有机会去街上的餐馆吃饭。老听大人们说起牛人拉面,向往以久,却没有机会品尝。初中在县城读书,家里每周给20元的零花钱,基本用来吃早点,也就是我的最爱牛肉面,几乎每周至少吃3次。那时候分大小碗,我们一般就是1块2毛钱的小碗,要是再奢侈点就加一个煮鸡蛋,这也是我自己花钱能吃的最好的东西了,长期以往,即使在南京上大学,到北京读研,我也到处找可口的牛肉面吃,但是遗憾的是,牛肉面只要离开了兰州,它的味道就变的不再是我喜欢的那种滋味了。每次从外地回到兰州,我的第一顿饭总是去吃牛肉面,这似乎成了一种惯例,一种无法脱去的牛肉面情节。

随着年龄的增加,对每一件我喜欢的事物,总是愿意追根溯源,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后来我才了解到兰州拉面的历史至今已经有93年,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是回族人马保子于1915年始创的,当时马保子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他在家里制成了热锅牛肉面,肩挑着在城里沿街叫卖。后来,他又把煮过牛、羊肝的汤兑入牛肉面,其香扑鼻,大家都喜欢他的牛肉面,他突出一个清字。接着他开了自己的店,不用沿街叫卖了,就想着推出免费的“进店一碗汤”,客人进得门来,伙计就马上端上一碗香热的牛肉汤请客人喝,爽,醒胃。马保子的清汤牛肉面名气大振。

后来陈和声、马保子等人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 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兰州人做牛肉面做出了名堂,让人吃上了瘾。后辈们再代代推陈出新,硬是将这种面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打得个名扬天下。兰州拉面是汤面,而且还是“清汤面”,它的精彩之处就是汤清。首先是煮好面条后分离净煮面的浑面水,其次是加入的牛肉汤是清的,不加入酱油等有色物。兰州清汤牛肉拉面继承了传统牛肉拉面的技艺,选择上等面粉,添加不含任何有害物质的和面剂,按照传统方法和面,揉面,打面,醒面,和揪面剂子,再经拉面师用手抻拉,观看其拉面过程如同观看表演一般。一团面在拉面师傅手中可拉出大宽、宽、韭叶、二柱子、二细、细、毛细、一窝丝、荞麦棱子等十余中不同形状的面条,如此新鲜的面条,自然比各种机制面条、干面条更美味可口了。

牛肉拉面的优劣除了拉面外,最重要的秘密在于淳香的汤,兰州人吃牛肉面,先喝一口汤,便知是不是地道。这汤的配方是代代相传,所谓清汤并非水加盐,而主要是十多种佐料与牛肉原汤熬制而成。熬汤时选用甘南草原上出产的肥嫩牦牛肉或黄牛肉,加牛脊髓和腿骨(俗称棒子骨),牛肝,有的还添入鸡汤,再按比例加入花椒、草果、桂子、姜皮等香料在特大罐形铁锅内再加入本地特产的绿萝卜片熬成即可,肉汤气香味浓,清亮澄澈。食用时只选用调好的清汤。煮熟的拉面浇上清汤,佐以牛肉丁(或片)、香菜和蒜苗,调入红亮的辣椒油即可食用。

诗人张澍曾这样赞美“马家大爷牛肉面”:
  
“雨过金城关,白马激霤回。几度黄河水,临流此路穷。
  拉面千丝香,惟独马家爷。美味难再期,回首故乡远。
  日出念真经,暮落白塔空。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

如今,兰州市的每条街巷,无论大小,至少都有一两家牛肉面馆。黄河岸边的古城兰州,弥漫在大街小巷的,永远有那股牛肉面的清香。"兰州人三天不来个'牛大碗'就心里七上八下,钢糨, 钢糨的不是滋味"。听起来有点夸张,牛肉面确实已成为兰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谢谢投票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8983-204628.html

上一篇:李小龙——功夫之王
下一篇:宇宙探密之恒星演化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