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iver 科学报道,曾供职于《财经》杂志、《科学新闻》杂志 联系我:dahesun@163.com

博文

玉米的身世 精选

已有 28088 次阅读 2013-7-2 20:5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玉米


考古学者发现的玉米样本,自古至今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图© Robert S. Peabody Museum of Archaeology


大刍草(左)种子有坚硬的外壳,颗粒也少。图utah.edu

提要:进化不仅可以是缓慢渐进的,还可以因为某个基因微小变化而产生迅速剧变。玉米便是此中典型案例。

孙滔 /文

1492年哥伦布在美洲发现印第安人以玉米为食物,于是将其带回欧洲, 随后传播种植到世界各地。中国则在明代将玉米引进。

玉米是一种驯化作物。与小麦、水稻有明显的野生近缘种不同,人们很难找到果实颗粒分排密布在玉米轴上的野生品种。

玉米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目前认可较多的一种说法是,其祖宗是墨西哥的大刍草,又称为类蜀黍。其植株形态和果实形态均与现代玉米有较大出入。

大约一万年前,在墨西哥区域居住的古代农民开始选育玉米,他们选择了其中或较大的,或味道较好的,或更容易磨碎的种子来播种。最终玉米棒变得更大,颗粒更多,成为现代玉米的模样。现今玉米的无稃(果实硬壳)以及果穗外包厚厚苞叶便是人们长期选育的结果。

通过遗传学分析,大刍草的果实与玉米有着相同数目的染色体和类似的基因序列。事实上,大刍草与现代玉米可以杂交,自然繁殖为新的品种。

但这就引发在进化上一个巨大难题。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进化始终是缓慢而渐进的,缘何玉米会突然出现在大刍草的进化舞台上?这难倒了科学家。

人们最终推倒了原来的进化认识,转而倾向于认为在玉米驯化最早的时候,单个基因的微小变化而产生了戏剧性结果。

科学家想弄清楚两者杂交的历史过程,以便了解其DNA水平的变化详情。如今结合遗传学研究和考古记录,人们已经拼凑出玉米演化的故事。

大刍草中的tga1基因使得其籽粒被较长的坚硬稃壳包裹,而玉米中的tga1则使得玉米颗粒无壳且柔软。科学家将玉米的tga1基因转移到大刍草后,发现其外壳变小且转变为半包裹状态,而两者tga1基因之间仅一个核苷酸的差异。

另外一个重要基因则是tb1,与玉米分蘖有关。这个基因在大刍草中被抑制,结果产生许多分蘖,而在玉米中表达更多,结果则是无分蘖或少分蘖。一个依据是,科学家将大刍草的tb1转移到玉米中,导致玉米的分蘖陡增。

玉米具有分蘖的特点,但分蘖会会消耗自身营养,减弱主茎的生长发育,分蘖一般难以发育成果穗,从而影响最终产量。因此大刍草在人类长期栽培驯化后变得无分蘖或少分蘖。


大刍草和玉米的分蘖区别在于tb1基因。图utah.edu

这正说明,某个基因的微小变化可以产生剧变,这也就也解释了玉米为何会突然出现。也就是说,进化并不总是渐变的。

当然,玉米进化会涉及许多基因,只是其基因效应相对较弱。如淀粉类型和含量,不同气候和土壤的适应能力,果实颗粒的长度和数量,颗粒的大小、性状和颜色,抗虫性等等,这些变化正应传统进化论的看法:进化是渐进缓慢的。

选育还不止如此,野生植物的驯化并非易事已有实验证明,从墨西哥类蜀黍到玉米要经历不到20代植物的驯化。

野生谷物为了更大范围传播其种子以求较高存活性,其种子成熟时便自动脱落。但这个植物天生的求生本能却导致农民不能充分收获种子,只有这些种子留在穗上等到所有种子成熟方能充分收获。要成为粮食作物,这些野生谷物便要减弱其落粒性,我们的祖先一直在驯化谷物的低落粒性。人们在采集的时候倾向于采集那些不易于脱落的种子,这种无意识的选择驯化的长期结果便是产生不落粒品种。

另外,与其它多数作物不同,玉米被人类驯化得失去了自然繁衍的能力,必须靠人为手段才能得以繁衍。

研究还显示,作物驯化并非快速、本地化的过程,而可能是在不同区域进行很长时期的不断试错过程。

当然,到现在玉米育种早已不再是自然杂交产生的选育。作为高新农业育种技术,转基因玉米已经有抗虫、抗除草剂、抗旱、转植酸酶玉米等多个品种,而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更是大受农民欢迎,并且已经有育种公司推广了8个基因转移的玉米

主要参考:

http://learn.genetics.utah.edu/content/variation/corn/

http://news.wustl.edu/news/pages/20914.aspx

http://epaper.hljnews.cn/ncb/html/2010-06/29/content_542169.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9942-704701.html

上一篇:回应赵建民评论:520万吨非小事
下一篇:西红柿的味道为何变了

31 陈安 徐大彬 杨正瓴 唐凌峰 刘波 刘启振 郭峰 王修慧 张洁 刘旭霞 赵斌 陈冬生 鲍海飞 王枫 陆俊茜 李泳 木士春 张鹏举 路运才 戎可 刘光银 高建国 杨顺楷 史晓雷 蔡小宁 李璐 聂广 biofans zhoulangxiucai dootritiger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