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anb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hanb 教育工作者

博文

朱校长能给南方科大带来些什么?

已有 3389 次阅读 2009-9-16 08:58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大学, 高等教育

经过全球海选,日前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从深圳代市长王荣手中接过聘书,获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无论是此前来自官方放出的风声,还是民间的期许,南方科大都被赋予了担当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旗手的重任,当然无论是从声望、学识、资历还是从能力、水平来讲,我以为朱校长的获聘无疑是众望所归。毕竟这些年来,以他独特的办学风格治理下的中国科大,在中国高等教育界一片躁动声中可谓是独树一帜。

不过以深圳官方对南方科大办学目标的定位,特别是舆论和民间对这间新型大学所寄予的种种后望,无论谁要想坐稳南方科大这把交椅,都不那么容易。即使是朱校长曾经有过骄人的业绩和良好的口碑,要想带领南方科大,闯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办学之路,并最终把南方科技大学办成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世界名校,还是充满巨大挑战的。

朱校长究竟能给南方科大带来些什么?关键不在朱校长本身,而在外部环境和因素是否能够满足他的办学要求,即他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办学自主权。假使朱校长能够获得足够的办学自主权,接下来还要看他在多大程度上肯下放权力给教授治校。简单地说就是,朱校长拥有的权利和下放的权利决定他将给南方科大带来什么。

办学自主权首要因素就是名师的礼聘权。如果还像一般事业单位那样,进一名教授要经过教育行政部门把关,经过人事部门的审查,那么要想组建一支超一流的师资队伍就很成问题。没有一流师资,只有一流的校舍和设施,照样办不出一流大学。其次是专业与学科的设置权。据说南方科大早已确定为工科型大学,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恕我直言,以这种单一学科,在21世纪的今天要想支撑一所名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单一学科设置,违背了未来大科学的潮流,也不符合高精尖人才培养的规律。一所面向未来的世界名校,必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像南方科大这样的新建大学,至少也要引入哲学与文学两大人文类学科。

再次是招生自主权,显然,如果南方科大的招生范围仅局限于广东或深圳,那么在这样的生源基础上,要想创建一所名校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如果南方科大,不能被赋予不受全国统一高考制约的自主招生权,不能按照教授和大师的个人意愿招收一定数量的生源,不切实实行考生学校的双向选择,那么南方科大也只能成为第二个深圳大学。

同样重要的是,要将教授治校真正落到实处,把南方科大办成充满学术与科研活力的大学,朱校长就必须大胆地放权。即下放权力给教授自主教学、自主科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营造一个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校园文化。

教授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权,想招什么样的学生就招什么样的学生;有独立的自主教学权,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一定要略去一切不必要的所谓考核与评价。同时教授也拥有灵活的科研自主权,想搞什么课题就搞什么课题,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充分尊重教授的科研精神与学术风格。

下放权力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发展权,允许学生社团在校园里自由的成长壮大,确立学生的校园主人公地位。而不是强行给每个班配辅导员、班主任,更不是封闭的准军事化管理。让学生有充分的选课自主权,切实推行师生的双向选择,将素质教育的内容、方法贯彻到日常教学当中去。为学生创造张扬个性,敢于冒尖的宽松环境。

总之,只有满足了以上诸多要求,南方科大才可能走出有特色的大学之路。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0064-255874.html

上一篇:生态文明排序好!
下一篇:哲学夏令营: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2 吕海涛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